《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正文 1 超时空通讯 , “这真是见鬼了!” 刘伟超看着自己的手机,心中有点无语了。 好歹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从公司加班回家,然后临睡前打开手机想看会新闻,结果就发现手机里面多了一个app。 这个app的名字还很搞笑,叫做“超时空通讯”。 刘伟超一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手机没锁屏,放在裤兜里,不小心碰啊碰的,就碰巧装了个app上了。 结果他发现,这个app长按之后,竟然无法卸载! “该不会是个病毒软件吧?”刘伟超心中有点疑惑,“就那么不巧,没锁屏的情况下碰到了什么不该碰的链接,然后就中招了? 想了一会,既然没法卸载,刘伟超便点了下这个”超时空通讯“app,他倒想看看,这个app到底是何方神圣的? 就见刘伟超一点这个app,立刻弹出来一个提示框,而且还是没法取消的那种,有五分钟倒计时在显示。 很显然,这个开屏提示只有五分钟后才能自动消失,这也太霸道了吧?一般的开屏广告之类的,都是五秒内的啊! 不过回头想想,这app很可能是病毒软件,人家不遵守法规,好像也符合身份! 没办法,刘伟超等于是被强制看这个提示了。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刘伟超顿时吃了一惊,只见这提示如下: 刘伟超你好,恭喜你被选中成为本位面唯一的超时空通讯用户。你的影子手机已经推送给379年之前的崇祯皇帝,你可以通过本app提供的视频、语音、文字等各种数据传输功能,与崇祯皇帝进行通讯。 提醒:影子手机的电量由本体手机提供,本体和影子手机之间的超时空通讯流量为每月5g,请合理安排使用。 超时空通讯有限公司 呵呵,为了骗钱,还真是煞费苦心了!刘伟超看完,心中不由得冷笑一声。 从这告示上能看出,第一,他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人家都知道他叫刘伟超。不过对于这个,其实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第二,这病毒软件背后的人为了骗钱,真得是不容易,竟然根据自己喜欢历史的这个信息编了这么一个故事出来?服气! 当然了,也可能是这类病毒就专门下手历史爱好者吧! 想着这些,刘伟超不由得冷哼一声,自言自语道:“你们还真不容易!得,敢来惹我,就和你们玩玩,掌握了证据以后,举报走起!” 好不容易耗过了五分钟,刘伟超终于看到了这个超时空通讯的界面。和一般的聊天工具没什么区别,相对而言,就是少了一个红包和转账功能。 “咦,这就有点奇怪了!”刘伟超见了,不由得盯着app通讯录上唯一的好友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这红包和转账功能都没有,骗子怎么骗钱?” 好奇之下,他点了那崇祯皇帝的id,发现没任何信息,就发了一条信息过去:你真得是379年之前的崇祯皇帝? 发过去之后,刘伟超猜测着对方会装出确实是379年前的崇祯皇帝,然后…… 想了下,他想不起对方该怎么往骗钱这条路上引导自己,就只好等待。 可是,谁知道等了好久,对方并没有回信息。 “难道是睡了?”刘伟超转头看看窗外的夜空,心中想着,“这骗子也太不敬业了!” 这么想着,他忽然心中一动,睡了正好! 于是,他点了视频通讯按钮,也不急,就慢慢的等着接通。 刘伟超估计对方是不敢接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对方接,而是要吵对方,最好对方在睡觉,吵醒他! 对骗子做这种事情,他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对不起,对方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对不起,对方……” 刘伟超并不意外,按掉,继续再拨。 “对不起,对方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对不起……” 手指动了两下,再拨,吵不死你! “对不起,对方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对不起……” ………… 紫禁城太庙外,一群宫女内侍围着一个宫装丽人站在那。看样子,想进太庙里面却又不敢,就只能在那焦急不安地等着,并不时看看越来越深的夜色。 而在太庙里面,烛火映照间,就见有一人呆呆地站着,看着众多牌位和画像,泪迹未干。 很显然,这人是有伤心事! “上天为何如此待朕?列祖列宗为何不保佑大明?宁锦之战,竟然全军覆没,如今内忧外患之下,朕会是亡国之君么?“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朕自登基以来,一直战战兢兢,勤勉朝政,一日不敢松懈!“ ”可是,为何国事一日不如一日,为什么?“ ”朕真得已经尽力了,就连罪己诏都已经下了三次,只要能挽救大明,朕的脸面都不要了,可为何还要这样对朕?“ ”……“ 崇祯皇帝看着祖宗画像,喃喃自语。看他这样子,这一次是真得被打击到了。 这也难怪,松锦之战,葬送了大明最后的野战机动军队。甚至可以说,为了凑足这次的松锦军队,是把关内正在剿贼的所有能打的军队都抽调出去了。 如今,全军覆没之下,不但关外的建虏无法应对,就连关内的贼势也肯定会更大。完全可以说,大明朝廷已经无力应对各地的兵事了。 此等背景之下的种种困境,以至于崇祯皇帝都有点崩溃,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太庙哭诉了! 此时,就见崇祯皇帝看着太祖的画像,像小孩子一样抹了抹眼泪,然后用乞求的语气说道:“您显显灵,给朕一个指示,朕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挽回这一切?” 朱元璋的画像,一动不动,依旧是那样看着他。 崇祯皇帝等了一会,并没有奇迹发生,正要失望时,忽然,就听到“叮咚”一声。 他有点意外,闻声看去,却见他面前的供桌上,不知道何时多了一样东西,亮着光,仿佛夜明珠一样散发明亮的光芒。 这个情况,顿时让崇祯皇帝一震,有点不可思议得盯着那个长方形的东西。 这是什么? 祖宗显灵了么? 崇祯皇帝正惊疑不定的时候,就看到那东西暗了下去。 见此情况,崇祯皇帝又是惊讶,连忙抬头看向朱元璋的画像,用不可思议得表情,又带着惊喜问道:“是……是您赐下的宝物,是给朕得么?这能救大明么?” 画像中的朱元璋,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那么一直看着他。 崇祯皇帝微微有点失望,既然太祖显灵了,说个话,指点下不是更好么? 为何只是赐下一件宝物,却不给任何教诲呢? 这么想着,他又有点好奇,便低头去看供桌上的那个东西。 崇祯皇帝敢百分之百的保证,之前供桌上绝对没有这个东西,就是刚才突然出现的。 低头看着这个东西,他缓步走近,正要伸手去拿起来好好看看时,突然,异变发生。 只见那个东西突然又亮了起来,同时还震动了起来,发出“吱吱”的声音。 措手不及之下,崇祯皇帝吓得一激灵,不由自主的退后了两步才站稳脚跟。 不过,他倒也没有恐惧,只是有无限地好奇,盯着那个在亮着的东西,带着一点戒备在打量。 “这到底是什么宝物?以前似乎从未听说过这种?” “这个宝物到底有什么用?肯定是太祖赐下来的,没错吧?” “要不要叫人进来先看看?” “好像也不好,这是在太庙里面,太祖赐下的东西,岂能让别人看到?” “……”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时,那东西忽然又不亮了,就那么安静得躺在供桌上。 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全然没有了伤感,有的,只是好奇和惊讶,在稍微过了一会之后,便慢慢的走近供桌,盯着那个东西看了起来。 突然,这东西又亮了起来,还在震动,发出“吱吱”的声响。 这一次,崇祯皇帝没有再下意识的退后,只是连忙直起身子,微微后仰了一下。不过,他的眼睛一刻都没有离开过那东西。 这一次,崇祯皇帝看清了,好像发出光亮的表面,还有什么字迹有显示。 “这肯定是太祖皇帝的指示!” 崇祯皇帝心中这么想着,便又凑近了过去,仔细地盯着那个亮起来的表面去认那几个字。 然而,还没等他认出来是什么字,屏幕突然又暗了,也不震动了。 崇祯皇帝一见之下,不由得有点后悔,自己怎么就这么犹豫,别是错过了太祖皇帝的指示吧?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伸手,拿起了供桌上的这个东西。 比想象中要轻多了,手握着似乎很合适,不大也不小。 崇祯皇帝正想进一步打量时,忽然这东西又亮了起来,同时也震动了起来。 突如其来的一下,哪怕已经见过两次,可这一次是握在手中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吓得崇祯皇帝差点就握不住手机掉下去。 稍微手忙脚乱了一下,他抬头看了下太祖皇帝的画像,这一次就没有犹豫,马上低头盯着那个发亮的屏幕看起了上面的字。 “这似乎是刘伟超,还有这个是请求视频,接通,取消,这些是什么意思?” 虽然好几个字少了笔画,但崇祯皇帝连猜带蒙,基本上猜了出来。不过,意思还是不明白,不由得有点疑惑了。 最终,他的眼睛盯着接通这两个字,犹豫了半天,还是开口说道:“接通!” 他猜测着,应该是接通之后会有情况发生,或者才有太祖皇帝的指示? 然而,说了“接通”之后,并没有任何反应。这个奇怪的东西,该亮还是亮着,该震动也还是在震动。 崇祯皇帝疑惑地打量一会之后,最终试着用手去碰“接通”那两个字,没想到这一下,手机果然异变又生。 正文 2 卡号多少 , 刘伟超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有人接,忽然就醒悟过来,该不会对面的骗子开了静音,自己这是在做无用功啊! 看了下时间,马上就十一点了。 算了,睡觉,啥时候有空再和骗子斗智斗勇好了。 正当他这么想着时,忽然,刘伟超发现,视频竟然被接通了。 于是,他又燃起了熊熊斗志,调整了下靠在床上的姿势,使得自己更舒服点,然后定睛看去。 却见视频里面有点昏暗,一张大脸几乎占据了整个视频界面。 还没等刘伟超说什么,他就发现,视频里面的这个人脸一下后撤,紧接着,该是手机掉地上去了。 最终,还是面朝上,刘伟超只能看到一个屋顶。 “这是什么情况?”他看到这个情况,就有点纳闷了,“怎么感觉手机那头的人,那表情,好像是见了鬼一样呢?还把手机摔了,至于么?” 转念一想,刘伟超又想深了一层:“对哦,骗子是要假装379年前的崇祯皇帝,那肯定没见过手机,所以要装出惊慌失措的样子吧?这也就是说,人家刚才还挺专业的!” 这么想着,他决定配合一番,让骗子最终露出狐狸尾巴,这样就能保留证据举报了。 于是,刘伟超就冲着手机说道:“你是379年前的崇祯皇帝对不对?这个是手机,通讯产品,不用怕,捡起来我们聊聊天吧?” 太庙内,崇祯皇帝是真没想到,这个东西里面竟然有人,措手不及之下本能地丢开了手机,带着惊慌盯着掉地上的那东西,就差要喊人了。 此时,刘伟超说话了,口音比较古怪,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听懂了在说什么。 这时候,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脑海中,压根没有理解刘伟超的话,他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就是这个东西里面怎么会有人?还能跟他说话? 幸亏这是在太庙中,崇祯皇帝的胆子比较大,就见他抬头看看朱元璋的画像,自己给自己一个解答:这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就算有人在里面也不奇怪。再说了,宝物要不厉害的话,怎么帮自己中兴大明?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大着胆子凑了过去,不过还是不敢去捡手机,只是伸着头,带着一点好奇问道:“你是谁?是太祖皇帝派来帮朕得么?” 刚说到这里,他忽然又想起来,便连忙补充问道:“你叫刘伟超?不不不,朕没有不尊重的意思,只是不知道仙尊法号?如果……” 说到这里时,崇祯皇帝忽然又愣住了。 在他想来,这东西里面的人,绝对是神仙妖怪之类,绝不可能是普通人。而太祖皇帝升天,那肯定位列仙班,那么这个和太祖皇帝有关的,自然就是神仙不是妖怪了。 不过这个念头才有了那么一会,崇祯皇帝就又想起,好像里面的这个神仙问自己什么“你是379年前的崇祯皇帝?” 这么说,那他是379年之后的? 这个结论和之前的想当然一下冲突,以至于崇祯皇帝说不下去了。或者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而刘伟超躺在床上看着手机,一直是以那种就看你怎么演的心态看着手机的。 崇祯皇帝说着说着就愣住了的情况,让他有点嗤之以鼻,感觉这个骗子是刚出道的,一点都不顺溜,自己都能卡壳在哪里不知道接下来怎么说? 什么仙尊法号、太祖皇帝都能扯出来,现在扯不回去了吧? 不是说,骗子都是有一套专业教程的么?甚至连每个问题会怎么答复都有详细罗列以及应对的。 这次的骗子,真得不专业! 看来,还要自己引导他接着往下表演才好!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对手机中的崇祯皇帝说道:“我就是刘伟超,嗯,379年之后的,穿越时空,和你联系上了。这情况明白了吧?接下来,你有什么话要说?”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他实在想不明白?穿越时空?什么是穿越时空? 是说这里面的人真是379年之后的,这怎么可能? 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了呢?不是应该神仙来的么?哪怕是妖怪也合理一点吧?后世的人,怎么可能…… 崇祯皇帝的脑袋是一团浆糊了,压根就没想着怎么回答宝物里面人的话。 刘伟超等了一会,继续看着手机里面的人在发愣,他就有点不耐烦了。 这骗子行业不好做,招不到人了,就来这么一个反应迟钝的家伙?还是说,他们觉得这种人能骗到自己的钱? 这么想着,他便催道:“你愣着干嘛?说话啊!再不说的,我挂电话睡觉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回过神来,虽然不是很明白这个话,不过他大概意思能猜出来,以为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特殊机遇,便连忙回答道:“且慢,且慢,朕说话,朕这就说话……” 然后,他又愣了下,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话? 不过崇祯皇帝想起自己的目的,便直白地问道:“你能帮朕挽救大明么?” 刘伟超一听,心中一声冷笑,这是来戏了。于是,他便问道:“怎么帮?打钱给你么?”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连忙点头说道:“好好好,朕正缺钱,急缺钱!只要有了钱,那不少事情就都能做了!” 自从登基以来,就一直在为钱发愁。如今的他,内衣都是周皇后缝补之后穿着的,不是说没有换衣裳的钱,而是太缺钱,舍不得换衣裳。 不说别的,如果有钱能给军队发充足军饷,那局势就绝对不是眼下这样的。 因此,崇祯皇帝听说能给钱,那当然非常高兴了。 不过刘伟超却误会了,以为这个骗子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自己一提钱,看把他给高兴的! “卡号多少?” 听到刘伟超这话,崇祯皇帝就有点懵了,什么是卡号? “卡号给我,我才好给你打钱啊!”刘伟超等了一会,连忙催道。 有了卡号,举报的时候就有线索可以顺藤摸瓜。 他之前看到一个新闻说,就有人这么干过。骗子在卡号里面骗到的钱,有一部分没转移,最终被警方冻结,从而挽救了好几个被骗人的钱财。 “什么……什么是卡号?”崇祯皇帝见催,只好如实回答了一句,随后脑中灵光一闪,便建议道,“要不……要不您把钱像这宝物一样,直接赐在太庙里就好了!”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了,这是入戏太深?还赐在太庙里,这不是搞笑么? 看到他没有回应,崇祯皇帝却误会了,连忙再说道:“朕不要太多,暂时一百万两纹银应应急该是可以的。” “……”刘伟超被他说得再次无语,还纹银,一百万两…… 这时候,他有点困了,不由得打了个哈欠,感觉视频里面的这个骗子太不好沟通,憨憨的,一时兴起的兴趣便小了些,就有点不麻烦的说道:“不要东拉西扯了,直接给卡号,没卡号怎么给钱?” “……”这回轮到崇祯皇帝无语了,他有点怕得罪刘伟超,便急忙向外大声喊道,“何人知道卡号是什么?快说!” 殿门外的人,隐隐听到崇祯皇帝在里面好像和什么人说话,正有点狐疑呢,突然就听到了崇祯皇帝的问话,互相看看之后,都是一脸懵逼,他们也从来没有听说什么卡号? 刘伟超也有点懵了,这个骗子该不会真不知道卡号,要问同伙才知道吧? 不过好像也不对啊,他好像是连什么是卡号都不知道,而不是不知道卡号是多少? 想明白了这一点,再听到殿外似乎真得传来七嘴八舌地声音,隐隐地,好像有什么“奴婢”之类的自称。 崇祯皇帝听到殿外的答复,全都是回答不知道的,不由得非常生气,厉声喝道:“卡号是什么都不知道,朕要你们何用?” 这个卡号非常重要,事关给钱的事情,结果却卡在这里拿不到钱! 他就急了! 刘伟超听了,感觉崇祯皇帝还在演戏,耐心就更少了一些,不耐烦地说道:“好了好了,不要再装了,你这骗钱也太累了吧,真把自己当379年前的崇祯皇帝了?连卡号都不知道!” “……”崇祯皇帝听得懵了一下,随后他就醒悟过来,连忙确认道,“你不会是以为朕在骗你?” “难道不是么?”既然已经说开了,刘伟超也无所谓了,便说道,“穿越时空,怎么可能,有本事,你开门让我看看,在紫禁城我就信!”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立刻转身往外走去,同时说道:“好,朕就让你看看,朕到底是不是崇祯皇帝!” 刘伟超根本不信,实在是手机穿越时空这种事情,太过匪夷所思了!也因此,他才认定是诈骗集团用病毒软件为媒介进行骗钱。 因此,他就带着冷笑,看着视频里面的骗子到底给他看什么? 殿门外的一群人正在惶恐皇帝在里面发飙了,突然之间,看到殿门被打开,以为皇帝是出来问罪,便纷纷跪了一地。 “奴婢无知,还请万岁爷责罚!” “奴婢知罪!” “……” 只有宫装丽人没有下跪,不过也是福了福身道:“陛下,这怪不得他们,确实没人听说过卡号!” 这一幕,刘伟超看得傻眼了! 正文 3 验明太监真身 , 这是什么情况?骗子这么专业了? 虽然是天黑的背景,但是刘伟超也能看出来,门外是非常大的空旷地方,有不少火把照耀着,隐约能看到有人站着。 而在近处,穿着古代服饰的一堆人,男男女女都有,跪了一地。挺他们说话,好像也符合身份。 可是,要说刘伟超看到的这一幕真得是明末时候,他的手机真被什么超时空通讯公司给选中,成了联系崇祯皇帝的通讯工具,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虽然他也看过不少穿越小说,可那毕竟只是小说,现实竟然真有可能穿越时空? 一时之间,他是真有点懵了! 另外一边,崇祯皇帝没理其他人,只是看着手机,问刘伟超道:“如何?这回该信朕了吧?” 看到他这个言行,那些趴地上的宫女内侍不由得都很想抬头看看情况,但是又想起皇帝刚才正怒着,最终还是不敢抬头,只是心中好奇而已。 而宫装丽人显然地位比较高,这一点从她不跪就能看出来。此时,就见她盯着崇祯皇帝手中在发亮的东西,非常地好奇。 不过她显然也很明智,并没有发问,只是静静地注视着。 至于刘伟超,说真的,他的脑子有点乱了。 也确实,相信穿越时空的存在,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 听到崇祯皇帝问他话,他还勉强坚持着自己原本的立场,再次要求道:“你再给我看看外面情况,慢慢地转动手机,我要再看看到底是不是紫禁城?” 崇祯皇帝一听,毫不犹豫,立刻调转手中的宝物,因为他知道这个宝物就叫做手机,然后缓缓转动了起来。 听到还有人在说话,那些趴地上的宫女内侍一个个非常得好奇,不过还是不敢抬头,就怕触怒了皇帝。 对他们来说,好奇心虽然大,但毕竟还是小命重要一点。 他们是没抬头,不过宫装丽人却是看到了。 她看到那亮着的东西里面,竟然还有一个人时,吓得一下往后退了两步,撞到了地上趴着的一个宫女。 那脸上的惊慌神色,真得是非常得明显。 哪怕周围只是灯笼的亮光而已,却也被刘伟超看得清清楚楚了。 “……”刘伟超有点傻眼了,这一切,按照他的眼光看,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要是这些都能装出来,那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影帝影后了。 并且,这一次的背景,他也看得非常明白。这个背景绝对不是只有一个背景板而已。 因为他看到远处的火把,有被风吹而晃动。还看到有一队人,举着火把在走动…… 就目前看到的来说,真得是非常逼真了! 但是,刘伟超是真得有点难以置信。他自己都不知道,原本靠在床头的他,已经不由自主地坐起来了。 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些事情,就是一些整蛊的电视节目,就经常干一些欺骗人的事情。比如有人去洗澡,他们就把外间迅速改造成一个办公室,以至于洗澡的人吓得以为自己穿越了! 没错,还有这种可能! 刘伟超这么想着,忽然灵机一动,当即对视频中的人要求道:“既然你是崇祯皇帝,那面前这些人中有宦官吧?我要验明真身!” 这个世界,早已没有宦官了,不管是骗子也好,还是整蛊节目也罢,总不可能真得让人割了那玩意吧? 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而在古代皇宫,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刘伟超觉得,自己这是抓住了整个事情的要害!如今,就看视频里面这个所谓的崇祯皇帝会不会照办了? 崇祯皇帝听了,稍微有点意外,不过他回过神来,也没有犹豫,立刻转头看向地上为首那人道:“王大伴,闭着眼睛站起来,把裤子都脱了!” 跪伏在地上的一个身穿太监服饰的人听了,不敢违背旨意,只能依言站起来,毫不犹豫的脱了裤子。 “……”过了一会之后,刘伟超傻眼了。 这辈子,竟然真得见到了一个太监,一个真正的太监!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才被崇祯皇帝唤回了神,定睛看去,却发现崇祯皇帝已经回到大殿内了。 “怎么样,该相信朕了吧?” 听到这问话,刘伟超还是有点接受不能,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的手机竟然真得穿越时空了?这也太匪夷所思了!我先挂电话了,让我冷静冷静。等明天天亮,我再和你联系!” 说完之后,刘伟超切断了视频,然后整个人傻在了那里,回想着刚才所经历的这一切。 真的,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还需要一个时间来缓冲才行。 至于崇祯皇帝,他来不及阻止,就看到刘伟超从宝物里面消失了。 于是,他连忙仔细打量,最终却不知道怎么再联系。当然,这也和他不敢乱动,就怕坏了这宝物有关。 过了一阵之后,崇祯皇帝只能放弃了再联系刘伟超的打算。握着宝物好一会,才抬头看向太祖皇帝的画像,心中想着,这肯定是太祖皇帝听到了他的话,降下了这般机缘,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抓住这个机缘,从而中兴大明! 心中决心已下,他也开始回想刚才所经历的事情。 慢慢的,崇祯皇帝得到了几个结论。 第一,那个叫刘伟超的人似乎是来自后世,还是几百年之后的。 第二,这个刘伟超似乎也是不知情,还怀疑自己是骗子。 第三,这个刘伟超对这种情况似乎也非常震惊,需要时间去想一想。 他正在想着时,外面的宫装丽人听到太庙里没有一点动静,就有点担心,便开始呼唤起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听到,把手机贴身收好,然后向列祖列宗又拜了几拜,才出了殿门,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那些宫女内侍,还有一脸担心看着他的宫装丽人,便冷着脸开口说道:”朕得太祖皇帝赐下宝物以中兴大明,此事乃是机密,谁要敢泄露今日之事,朕就要他的命!“ ”奴婢不敢!“不管跪着的这群人心中怎么想,至少表面上他们全都齐声如此回应。 崇祯皇帝没再理他们,转头看向宫装丽人道:”今日朕就不去皇后你那边了,朕要一个人静静。“ 今天这个事情,对他来说,更是匪夷所思的。穿越时空的概念,他压根就没有。不过好在他相信鬼神之说,归结到这方面,反而会比刘伟超更能接受一点。 毕竟,就在前两年,已逝孝定太后升为九莲菩萨,怪他在武清侯遗产一事上处置不公而降罪他的五皇子,收了上天,以至于田贵妃一直伤心病倒之事,都还历历在目。 这一夜,对于刘伟超也好,崇祯皇帝也罢,注定是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一夜。 天刚蒙蒙亮,一夜没有睡好的刘伟超,来到阳台上看着光亮,便忍不住再次向崇祯皇帝发起了视频通讯。 正文 4 水井的秘密 , 这一次,视频在第一时间被接通。 刘伟超看到手机中的崇祯皇帝,顶着两个熊猫眼,便知道昨夜估计崇祯皇帝是一夜没睡。 想来也是,遇到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能睡得着就怪了! 没等崇祯皇帝说话,刘伟超便要求道:“你再让我看看紫禁城,我想最后确认下!” 这一次,崇祯皇帝二话没说,立刻照办。 出了殿门,刘伟超能看到,这里确实是真正的皇宫。宫女、内侍还有大汉将军都在各处站着。一些地方有旗帜的,也有在随风飘动。 甚至在刚出来殿门这会,刘伟超还发现有宫女内侍什么的,偷偷的往这边窥视。 刘伟超看了好久,没有发现有一丝不合理的地方! 如果说这个地方不是紫禁城也不大可能,因为很大,就紫禁城这样的建筑,除了故宫没听说别的地方还有。 这一刻,刘伟超是真相信,他手机中的这个超时空通讯app是真得能超时空穿越。 深吸一口气,刘伟超开口说道:“要我帮你,我其实也是乐意的。但是,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确认。” “什么事情?”崇祯皇帝其实想了一夜,心中憋了无数的问题,不过听到刘伟超说话,他不得不按捺住心中的那些问题,立刻回答道。 没办法,就如今来说,他非常需要刘伟超的帮助,不敢有一丝得罪刘伟超。 刘伟超面带严肃,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去宁寿宫那边找一口水井,看能不能找到?可能你这个时候还没有宁寿宫的称呼,我把水井的地点发给你。等会!” 说完之后,他就断了视频,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一张故宫图片发了过去,上面有一个小红点标记,就是他想要崇祯皇帝去找的那口水井。 这个宁寿宫,在康熙年间扩建过,因此刘伟超没把握那口井是否存在,需要先确认下。 崇祯皇帝收到了图片,有点稀奇,不过还没来得及反应,刘伟超的语音就过来了,让崇祯皇帝立刻去找,他在等着,并且强调,这个事情非常重要! 他的这个语音,说真的,让崇祯皇帝有点莫名其妙。就一口水井而已,有没有就有那么重要么? 不过既然刘伟超如此强烈的要求,甚至能让他感觉到,如果这个事情上不让刘伟超满意的话,他肯定无法从刘伟超那里得到任何帮助,因此,他便只能先去做这个事情了。 看了下图片,崇祯皇帝随即发现,刘伟超所说得那个地方,是在慈宁宫的后面,在皇宫里是算比较偏僻的所在了。 他有点好奇,便匆匆赶了过去。 一路上,他看着刘伟超传给他的图片,发现和他印象中的紫禁城有些不同。至少他要去的这个地方,就很不一样,应该是后世修过了? 看着这些,崇祯皇帝很想知道一些以后会发生的事情,比如大明到底会是怎么样一个结局,还有他又到底会怎么样…… 问题真得很多! 带着疑惑,他找啊找的,还真得在刘伟超所标识的地方找到了一口水井。 于是,崇祯皇帝连忙按照刘伟超之前有给他指点过的方法,给刘伟超发了一条语音过去。 刘伟超一直在阳台上,看着晨光越来越亮,心中有点忐忑,想着事情,一直到看到崇祯皇帝的语音之后,二话不说,立刻视频连线了过去。 通过视频,他果然看到崇祯皇帝站在一口井边。 为了以防万一,他让崇祯皇帝拿着手机,把周围环境都给他看了一遍,确认这个井确实是他指定的那口井之后,便对崇祯皇帝要求道:“你把这口井给毁了,并要求后世子孙都不得重开这口水井,因为这口水井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秘密。就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看着。” 崇祯皇帝听得非常好奇,不过他显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立刻转身吩咐在殿门处的宦官,就按照刘伟超所说去吩咐做事。 所有人都是一头的懵,不知道皇帝这么一大清早地,要折腾这么偏僻地方的一口井干什么? 不过就算再想不明白,他们也不敢违背皇帝的旨意,便连忙去照做了。 有皇帝亲自在看着,办事效率也高,只是不到区区一刻钟,这毁井的事情就忙完了。 并且毁得相当彻底,想要重新打通这口井,难度非常大! 随后,崇祯皇帝立刻把人赶了出去,然后就在井边问刘伟超道:“好了,朕能问下,这口井有什么秘密么?” 说实话,他挺好奇的。如果这口井里有个宝库,那该多好!缺钱的事情,就能解决了! 刘伟超听了,却是没回他这话,而是说道:“先挂断视频了,我先求证一下,回头再和你说。” 说完之后,不等崇祯皇帝同意,就直接挂断了。 崇祯皇帝哪有被人这样对待过,忍不住就想生气,可是想起对方的身份,想起自己的处境,不由得又非常地无奈。 没办法,只能先等再说了。 这么想着,低头看看毁掉的水井,崇祯皇帝又传了轮值太监进去,要求详细了解这口井的来龙去脉? 刘伟超不告诉他有什么秘密,他就想自己去了解! 就这么的,原本这个时候已经早就去处理政务的他,为这一口井忙开了。 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这口井对于刘伟超来说,确实非常重要。重要到如果不确认这个井的事情,他是没法再和崇祯皇帝继续交流下去的。 只见刘伟超挂了电话之后,第一时间蹿回了屋里,打开笔记本电脑,立刻忙了起来。 就见他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珍妃井”三个字,带着一些紧张,看起搜索结果来。 珍妃井,位于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原为宫中普通水井。 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惶西逃。临行之前,慈禧太后将幽禁在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召至颐和轩,命太监崔玉贵等人将她推入贞顺门内井中溺死,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 这个事情,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 刘伟超之所以让崇祯皇帝毁掉这口井,目的并不是说要救那个珍妃,而是要验证蝴蝶效应之下,会不会对后世产生影响。 如果会产生影响的话,那他就不能帮崇祯皇帝,还要立刻掐断和古代的联系,要不然,历史改变的话,他没了怎么办?还有很多他在意的人和事情没了怎么办? 而如果没有影响的话,那就说明,很可能是什么平行世界的理论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当他去改变古代的历史时,那个世界产生了偏移,和他本身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是两个世界了。即所谓平行宇宙理论。 那要是这样的话,他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完全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去帮崇祯皇帝,改变明末那段让人非常遗憾的历史。就算不为自己,也能在能力范围之内,帮到那个位面的同胞。 基于这样的考虑,他有点紧张不安地看着搜索出来的珍妃井消息。 忽然之间,他兴奋地一拍桌子,当即自言自语地笑着说道:“没影响,这个珍妃井和原本的信息并没有任何不同。” 紧张之后的刘伟超,当即后靠到电脑椅上,双腿架到电脑桌上,用一个非常舒服的姿势,当即给崇祯皇帝发起了视频通讯。 崇祯皇帝第一时间接通,看到刘伟超的表情之后,顿时心中一喜,连忙对刘伟超说道:“你要做得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和这个井有关的秘密么?能说么?” “呵呵!”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说道,“其实这个井并没有多少秘密,只是牵扯之后的一段历史。我只是想确认下,如果我帮你的话,会不会影响到未来的我?如今已经证明,我们是两个位面的人,我帮你并不会影响到自己。这样,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崇祯皇帝一听,虽然不明白什么是位面,不过大概意思是明白的。 本来他想问下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随即想起自己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先问。就放下了这个问题,马上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问刘伟超道:“大明会怎么样?朕和朕的子孙会怎么样?” 如今这个多事之秋,风雨飘渺,让他实在感到前景绝望,因此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他问出的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正文 5 皇权特许 ,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盯着崇祯皇帝的表情,看他一脸期待又带点不安的样子,想了想,也不隐瞒,便回答道:“按照历史记载,你会在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在景山的一颗歪脖子上吊死!” 说到这里,他便又补充说道:“哦,你等等,我把图片发给你自己看看,证明我没说谎!” 说完之后,刘伟超就挂断了视频,俯身过去,在电脑上搜出了歪脖子树边上的那个碑文,用手机拍了个照片,然后发送给崇祯皇帝。 顺带着,把那个“明崇祯皇帝自缢始末”的介绍也拍了个照片,一起发了过去。 与此同时,他心中猜想着,不知道崇祯皇帝看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么想着,刘伟超决定先给崇祯皇帝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再联系他。 其实,崇祯皇帝在一听刘伟超的话之后,整个人就如同被晴天霹雳劈中了脑门一般,一下就呆在了那里。 虽然他心中其实已经有悲观的估计,但是也终归是没想到,他竟然真得成为了末代皇帝,并且还那么快,崇祯十七年,他还只是三十三岁的时候,就要上吊自杀了!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把他唤回了神,低头看去,有一个图片。 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会点开看了,就点开去看。 就见是一块碑文,上面写着“明思宗殉国处”。 只是看到这几个字,他就已经无心去看其他小字了。因为他猜出来,估计思宗是他的谥号。 “不,不,这绝不可能!”崇祯皇帝有点无法接受,心中不由自主地想否认。 然而这个时候,手机又是震动了一下,刘伟超的第二张图片发过来了。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其实很不想再去点开图片看了。因为他心中明白,那又会是一个残酷的打击。 可是,最终他的手,还是不由自主地去点了。 这一次,是好多字的图片,一开始有点不习惯。 因为这些字并不是竖排,从右到左的那种。并且很多字缺胳膊少腿,也让他不习惯。 然而最终,他还是定下神,仔细地去阅读,或者说猜测。 “明崇祯皇帝自缢始末……”崇祯皇帝几乎是睁大着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看完之后,崇祯皇帝沉默不语,整个人看上去呆呆的,就好像傻了一样。 这就是自己的结局?猛然间,崇祯皇帝忽然眼睛一下瞪大,一脸得不甘心,不,朕不要这样的结局,太祖皇帝都赐下宝物了,朕得结局肯定会不一样! 这么想着,他握着手机的手都有点在抖,眼睛盯着屏幕,想要去联系刘伟超。 不过正在这时候,却见一个提示框弹了出来,是刘伟超主动进行视频连线了。 一接通,崇祯皇帝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帮帮朕,你是太祖皇帝赐下的,肯定能帮到朕对不对?帮帮朕吧……” 说到后面,都是哀求的语气了,也充满了浓浓的不甘心。 想来也是,不要说崇祯皇帝十几年如一日的勤政,想要当好皇帝,中兴大明,就算不是,而是那种混吃等死,只知道自己享乐的皇帝,也肯定不甘心自己杀老婆,杀儿女,自己还上吊自杀的。 刘伟超很能理解崇祯皇帝的心情,当即严肃的说道:“你放心,我很乐意帮你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喜出望外,便连忙请教道:“那朕该如何做?” 刘伟超显然已经有想过,便直接对崇祯皇帝说道:“明末党争是公认的严重,就知道窝里斗,或者趴在大明身上吸血。这一块,你必须要下重手整治……”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立刻想起他上吊自杀时写下的遗言,诸臣误朕……,便不由得立刻点了点头。 “……本来的话,东厂和锦衣卫是架在文武百官头上的一把刀,你可以通过他们来规范文武百官的节操。不过很可惜,这一块事情上面,你做的很糟糕。”刘伟超侃侃而谈道,“厂卫都和文武百官同流合污,欺上瞒下,你就成了睁眼瞎了。别的不说,你委任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并没有殉国,反而是流贼来了投降流贼,建虏进京了投降建虏。这样的人,压根就不可能成为你手中的刀!”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怒容满面。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是他在东林党的建议之下,特旨越级拔到的。没想到,不但不感恩,反而如此忘恩负义! “那朕该怎么做?”崇祯皇帝倒也果断,立刻就请教了起来。 刘伟超听了,立刻提醒他道:“如今的锦衣卫和东厂应该都是烂了,你不如另外再设立西厂,重振你的耳目,不让你自己被蒙逼。至于西厂提督,那个陪你上吊的太监王承恩,应该是对你忠心耿耿的。你可以强烈支持他,让他放手去干。”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想起了一段著名的台词,便顺口就说了出来道:“东厂,锦衣卫破不了的案由西厂来破,还有,东厂,锦衣卫不敢杀的人西厂杀,东厂,锦衣卫不敢管的事西厂管,一句话,东厂,锦衣卫管得了的西厂要管,东厂,锦衣卫管不了的西厂更要管,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 听着这段话,崇祯皇帝的脑海中闪过“诸臣误朕”的那些话,双目露着冷意,当即点头道:“好,这事朕准了!” 说到这里,他回过神来,便连忙改口说道:“朕得意思是听你的,回头就这么做!” 刘伟超听得很有成就感,便连忙提醒道:“对了,你宫里也要整顿,不能让外面的人伸手进来,自己的安全要保证!” 崇祯皇帝听得不由得一惊,连忙问道:“朕宫里也出了什么事情了?” “你的第五个儿子不是死了么?”刘伟超提醒他道,“你要下重手对付文武百官的话,你自己的安全绝对要保证,别来个落水死啊什么的。”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傻眼,回过神来,连忙想问话。 不过刘伟超已经先说了:“当然,这种事情,并没有明确记载,真相如何未知,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还是小心点为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立刻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你一定要亲自抓好兵权,有了这个,就不怕文武百官翻天了!”刘伟超接着继续建议道,“重振京营是必须的,周遇吉、孙应元、黄得功这些都是战死殉国,没有背叛大明的。对了,你看看还活着不,赶紧招到身边来。文官方面,卢象升、孙传庭都是没问题的,也要重用……” 刘伟超正说到这里,忽然手机震动了起来。他一看之下,顿时吓了一跳,原来是闹钟响了,便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啊呀,我上班要迟到了。不聊了,等我有空再联系你!” 说完之后,他不等崇祯皇帝反应,就挂掉了电话,火急火燎得开始洗刷,冲出门去上班。 能帮崇祯皇帝是没问题,可生活还要继续,这上班是不能不上的。 公司那边如今正在拿捏自己,可不能给他们把柄! 而崇祯皇帝不但有非常多的问题,并且就刘伟超所说得这些话,他也是想进一步问个清楚的。 结果没想到,刘伟超又是说挂就挂,压根就没有介意他是一个皇帝来的。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也是,虽然他是皇帝,可关刘伟超什么事?说起来,还是他有求于刘伟超。 并且崇祯皇帝也听出来,刘伟超似乎是有急事,他并不方便去打扰。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刘伟超刚才给他的那些建议。 正文 6 天上掉馅饼 “身为几百年之后的人,又是刘姓,肯定没有骗自己的必要!”崇祯皇帝自言自语道,“再说了,如此稀罕之事都能被朕遇到,又是在太庙之中,肯定是列祖列宗保佑的结果,是来帮朕的,绝对不可能来害朕的!” “对,就是这样!”崇祯皇帝仿佛是给自己打了气之后,便站起来走到门口那边去。 因为他之前吩咐过,让所有人离得远点,必须到门口这边才能传唤人:“传王承恩即刻前来见朕!” 吩咐下去之后,他又回到殿中,拿出手机,看着刘伟超发给他的那两张图片,好久不动。 与此同时,天光大亮之下,文渊阁这边的内阁成员,一个个就都纳闷了。 “今日陛下怎么如此反常,都到这个点了,都还没传召议事?”崇祯十二年就入阁的张四知疑惑地开口问道。 进出内阁多次的贺逢圣听了,便有点担心地说道:“该不会是山海关的败仗消息,以至于龙体欠安吧?” 听到他们这话,内阁首辅周延儒当即淡淡地说道:“陛下日夜操劳,休息个一日也是正常的事情。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 他都这么说了,内阁里面的人便都不议论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各自找了借口离开。 彼此之间,其实也都心知肚明,离开的人是去干什么的! 于是,在文渊阁这边的拐角,或者是柱子边上等等,就有见到这些内阁成员本人,或者是他们的下属在和内侍啊、宫女什么的交头接耳,打听宫里的情况。 “昨夜陛下去太庙,太祖皇帝显灵了?这怎么可能?” “太祖皇帝赐下宝物?是陛下亲口所说?这不可能!”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简直就是胡扯!” “那宝物是个会发光的东西?还能说话?这么骗老夫,你觉得老夫会相信?” “……” 一时之间,内阁的这些成员打听到的消息,全都是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消息。 既然是难以置信,换句话说,也就是没人相信。 其实,说句不好听的话,如今这个皇帝,是个什么脾气性格的,他们早已摸得一清二楚。 耳根子软,只要多吹吹风,或者说用上三人成虎的那种招数,就能把他忽悠得找不到北。 反而是那些同僚,更需要防备,避免他们把皇帝忽悠了。 崇祯朝,一直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也是如此,崇祯朝的首辅换人,就和上厕所一样随便,因为党争之下,一派上台,另外几派就能联合起来忽悠掉皇帝。 而在司礼监,这里的气氛就要比内阁那边凝重多了。 毕竟司礼监这边,比起内阁那边要知道得多,也清楚地多。 更关键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在昨夜被皇帝勒令脱下了裤子。那会儿,至少王德化是眯眼看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确实有个会发光的东西! 而且作为皇帝的身边人,他敢绝对保证,皇帝身边以前从未见过那样的东西。 此时,就见王德化看着底下的一众秉笔太监,冷声喝道:“你们有人知道万岁爷手中那东西是什么来历么?” 很显然,他不可能要到答案。 就见他冷着脸,扫视了一圈之后,突然阴森森地喝道:“谁要是想绕过咱家去讨好万岁爷,想着爬到咱家头上的,呵呵,咱家会让他后悔出生的!” 他刚说完之时,忽然有一个小内侍匆匆赶到,立刻向他禀告道:“老祖宗,万岁爷在偏殿那边折腾一口井!” 王德化要知道崇祯皇帝的一举一动,因此一直派有人看着崇祯皇帝,此时一听,不由得很是奇怪,连忙问细节,随后就有点傻眼了。 因为根据他所了解的崇祯皇帝,完全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的! 这到底是怎么了? 自从兵败消息传来,哪怕独自在太庙里面,王德化也不意外,可随后的一切,好像都脱离他意料了,这是怎么回事? 有点纳闷之余,王德化便又威胁了手下这些秉笔太监一番。因为他知道,能当上秉笔太监的,一般都是崇祯皇帝信任的人。对他有威胁的,也肯定只会出自这些人中。 因此,哪怕这些秉笔太监对他很顺从,他也要敲打敲打,免得这些人眼红他的位置,在背后搞鬼。 他心中很明白,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位置,只要是宦官,就没有不想的。光是如今外廷官员的孝敬,就能让人眼红的! 正在训斥着呢,忽然,有一个小内侍匆匆赶到,向王德化行礼道:“老祖宗,万岁爷召见王承恩王公公!” 王承恩正在挨训时,一听到这话,顿时一愣。 王德化则马上盯向他,冷声喝道:“不要把咱家刚才的话当耳边风,好好伺候万岁爷便是,敢说其他的,呵呵……” “儿子不敢!”王承恩一听,连忙回答一声。 王德化是当初信王府上的老人,能和王德化掰手腕的,也只有当初的老人曹化淳。不过曹化淳已经病退,如今宫中王德化已经是第一人,谁敢得罪? 王德化听了,哼了一声,然后交代王承恩道:“看着万岁爷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或者说如果你察觉万岁爷为什么会反常,便如实向咱家禀告,不得半点隐瞒,否则咱家绝不饶你,懂么?” 王承恩听了,连忙答应一声,然后便匆匆走了。 说实话,他其实也非常好奇,如今得皇帝传召,想要知道有关皇帝的传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多大一会功夫,王承恩就出现在崇祯皇帝面前。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在见礼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像平时一样让他平身,反而一直盯着他在看,好像要把他看透一样,看得他不由自主地出汗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说话道:“平身吧!” 王承恩听了,松了口气,施礼站了起来。 可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又盯着他,甚至还围绕着他转着打量。 这让王承恩浑身不自在,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便又想跪下请罪。 正在这时,崇祯皇帝开口说道:“朕真是没想到,这么多宦官中,竟然数你最忠心!” “???”王承恩一听,脑海中立刻冒出了一连串的问号? 这是什么情况? 是皇帝的试探,还是王德化的手段? 身在宫中,尔虞我诈的事情多了去,必须小心翼翼,才能生存下来的。 王承恩听了,连忙回答道:“万岁爷这话是折煞奴婢了,不说别人,光是王……” 他还没说完,崇祯皇帝就不耐烦地一挥手,阻止了他说话。 而后,就盯着他说道:“朕说你最忠心,又岂会随口乱说?” 王承恩一听,心中大喜,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让皇帝有了这样的印象,这可是大好事啊! 他不敢说话,只是垂手聆听皇帝的话。 崇祯皇帝盯着他,忽然问道:“朝局如此不堪,文武百官无能,厂卫负朕。因此,朕欲重设西厂,由你执掌,监察东厂和锦衣卫,监察文武百官,你可愿意?” 这个话,让王承恩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听错了,当即诧异地抬头看向崇祯皇帝,一时之间,都忘记了敬畏。 “宫中如今朕能相信的,也只有你了!”崇祯皇帝盯着他继续说道,“你能替朕办好这个事情么?” 再听到这话,王承恩便立刻明白,他没有听错,万岁爷要重开西厂,并且还要他来执掌西厂,凌驾文武百官和锦衣卫以及东厂之上。 这种权力,完全可以说,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就连当初的九千岁,其实也没有这个皇帝明确赋予的权力。 因此,王承恩第一时间的反应,那是欣喜若狂。 当宦官的,谁不想着宫中第一人的位置! 可是,转念一想,王承恩就怕了。 西厂也就出现过短短两次,如今隔了那么多年再开西厂? 别是万岁爷在试探自己吧?毕竟魏忠贤可是被眼前这位大卸八块,还把魏逆一案扩大化处置的。 这么想着,对于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王承恩不敢捡了! “万岁爷,重开西厂事关重大,牵扯甚多……” 王承恩婉转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崇祯皇帝不耐烦地打断道:“西厂开不开,朕说了算!朕只是问你,能不能替朕管好西厂?” 王承恩听了,虽然没敢看崇祯皇帝,但是感觉到崇祯皇帝的目光就犹如实质一般盯着自己。 宫里面混了这么多年,能成为崇祯皇帝信得过的人,绝对不是蠢材。 王承恩知道这种情况下,他是没得选择,也不能再犹豫下去,否则就算是好事都可能变成坏事,便连忙跪下接旨道:“奴婢肝脑涂地,也一定要竭尽所能做好万岁爷交代的事情!” 崇祯皇帝一听,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道:“好,朕就知道,你对朕是最忠心的。” 随后他笑容一收,严肃地交代道:“如此,立刻去办此事。西厂衙门依旧设在原处,至于人手,由你去挑,宫中,锦衣卫还是其他禁卫,全都可以去挑。总之,大张旗鼓地搞起来,让所有人知道,朕对他们不满意。” 王承恩听得振奋,心中已经明白,这应该不是试探他的。 而且他还听出来,崇祯皇帝还给了他非常大的权限。 于是,兴奋之余,他也还带了一点谨慎,便又向崇祯皇帝请示道:“万岁爷,那奴婢要做到什么程度呢?” “什么程度?”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稍微重复了一下,随后立刻想起刘伟超对他说得话,又想起他上吊时候所写下的“诸臣误朕”。 于是,他便毫不犹豫地接着对王承恩交代道:“东厂,锦衣卫破不了的案由西厂来破,还有,东厂,锦衣卫不敢杀的人西厂杀,东厂,锦衣卫不敢管的事西厂管,一句话,东厂,锦衣卫管得了的西厂要管,东厂,锦衣卫管不了的西厂更要管,先……” 正文 7 无缘无故 说到这里时,崇祯皇帝顿了下,没有继续说先斩后奏,实在是这个权力太大了! 以前的时候,他曾经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名义上是有先斩后奏之权,但实际上默认的权力,这个只是针对低品级的官员而已。 并且一般官员对待低品级官员,也不会动用先斩后奏的权力,而是先押了请示皇帝再说的。 没想到的是,袁崇焕竟然跑去皮岛,把同样拥有尚方宝剑的毛文龙给先斩后奏了,结果转眼建虏就入侵了京畿之地。 这个教训,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是深刻的,记忆犹新! 另外,还真别说,魏忠贤的事情也对他影响太大。如果给王承恩的权力过大的话,他有点不放心。 最终,崇祯皇帝在犹豫了一会之后便接着说道:“……先抓再奏,这便是西厂,明白么?” 就算是这样,这个权力也是非常大了。 王承恩知道,自己坐到这样一个位置上,以后肯定留名史册,就是不知道是好是坏! 不过这些身后事,那还管得过来! 这么想着,王承恩便大声领旨道:“奴婢遵旨!”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立刻写了一道圣旨,加盖御印后递给王承恩,同时带着期许道:“不要有顾忌,朕在你后面站着的。” “奴婢万死不辞,一定不让万岁爷失望!”王承恩连忙回答一句,然后稍微有点犹豫之后,忽然一下向崇祯皇帝跪倒道,“万岁爷,奴婢以前做过一些错事,怕是之后会被人攻击!”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的脸色便是一沉,不过很快隐去,当即问道:“是什么错事?” 要是换了嘉靖皇帝之类,可能都不会问,只会有鼓励。 因为会自己说出来的,肯定不是天大的事情。而如今既然要重用,当然不会计较那些鸡皮蒜毛的事情了。 然而崇祯皇帝不一样,还是问了出来。 王承恩为了以后考虑,此时自然不会隐瞒皇帝,就一五一十地把能说得都给说了。基本上就是一些贪污受贿,接受孝敬之类的。 崇祯皇帝沉默了一会,最终赦免了王承恩的这些道:“既然你已经向朕坦白,朕就希望你戴罪立功,做好西厂之事,勿要让朕失望,知道了么?” “奴婢叩谢皇恩浩荡,以后再也不敢了!” 随后,王承恩要出去之前,崇祯皇帝想起什么,便又叫住了王承恩道:“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传黄得功、孙应元、周遇吉领兵回京。” 顿了顿,又补充说道:“还有孙传庭,也让他立刻回京吧!” 只是可惜了卢象升,早两年就战死了。 王承恩听得一惊,这是要有大事发生么? 不过他随即一想,西厂都重设了,可不就是大事么!再多其他的事情,也不奇怪啊! 这么想着,他又立刻联系起今天的传言,说皇上得太祖皇帝赐下宝物。 今天这么反常的这些事情,指不定就和这传言有关! 想着这个,王承恩心中反而更有底了。 无缘无故的爱……不是,无缘无故的宠信,那让人不放心,如今猜到和什么有关,至少心中踏实了一些。 “此事最为重要,你且先去办了!”崇祯皇帝交代王承恩道,“路上不太平,务必要能传旨到他们手中!” 忠君为国的武将文官,在知道“诸臣误朕”的情况下,就显得更是珍贵,因此,他就特别交代了一句。 王承恩听了,连忙保证,随后赶紧去办了。 走得时候,步履矫健,显然心情很不错。 而崇祯皇帝,依旧把自己关在殿内,看着手中的宝物,很想联系那个未来的人,说说刚才的情况,然后再问好多问题。 “他如今在干什么呢?”崇祯皇帝不由得自言自语地说道。 ……………… “还好,还好,总算没有迟到!”刘伟超看着打卡时间,心中算是松了口气。就差一分钟啊! 想着自己的奇遇,竟然能联系三百多年前的崇祯皇帝,他在轻松之余便低声哼起了曲调,然后就往自己座位走去。 可谁知,没走几步,忽然就听到有人在那喊道:“刘伟超,今天怎么这么迟?” 言语之间,很是严厉。 刘伟超都不用转头去看就知道是谁,好心情顿时就没有了。 转过头,看到果然是技术部经理钱德禄,从会议室中探出头看着他。 于是,刘伟超便解释道:“我没迟到,离上班还有一分钟呢!” “还嘴硬?”钱德禄用手一指身后说道,“看看,整个项目组都到齐了,就你没到,让我们都等你了,你还好意思说?” 刘伟超听了,眉头不由得一皱:今天早上没有会啊,估计又是找事! 不过他也确实看到会议室里面好像坐满了人,便不再去口舌之争,反正有打卡记录在,没迟到就是没迟到。 刘伟超心中纳闷着,连杯水都没去倒,直接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便赶往会议室去了。 项目组的同事看到他进去,都一个个带着恭敬之色给他打招呼。原因无他,技术他最牛,这个项目几乎是他一个人撑起来的。 这一下,坐在主位上的钱德禄不满了,用手指着刘伟超说道:“今天开会迟到,扣2个积分!” 公司的考核制度,一个积分100块钱。 刘伟超的工资分为月薪和年终奖,其中月薪少得可怜,大头都在年终奖中。 虽然扣两百块钱不多,但是,扣除积分的话,还会影响年终考核,也就是影响年终奖。 因此,刘伟超一听这就要扣他积分,顿时就有点恼了,特别是看到钱德禄还用手指着他,便把电脑往桌子上一放,站在那里居高临下盯着钱德禄道:“早上什么时候开会,开什么会?会议内容是什么?我怎么没收到通知?” “呵呵,那他们怎么都到了?”钱德禄一听,冷笑一声,指着项目组的其他人说道,“就你不到,那就是你的问题!” 刘伟超一听,转头看向其他人,就想知道这会是怎么回事? “钱经理电话通知的。” 刘伟超身边的同事小声说了一句,不敢让钱德禄听到。 一听这话,刘伟超明白了,钱德禄这是给其他人都通知了,唯独不给他通知,就是故意的。 于是,他盯着钱德禄有点气愤地说道:“你是故意的是不是?” “你不要血口喷人!”钱德禄一拍桌子,同样站了起来喝道,“迟到还没个态度,还想污蔑上司,是不是以为你技术牛就不敢开除你?” 一听这话,刘伟超的脑门一热,顿时就炸了,用手指着钱德禄说道:“项目的硬骨头都是我啃下来的,如今项目要完成了,就来抢功劳,想要捞年终奖,你以为我不知道?” 自从钱德禄空降过来当部门经理之后,已经不是第一次找他麻烦了。特别是项目已经大部分完成之后,这迹象就越加明显。 至于个中原因如何,刘伟超其实心中有数。 “刘伟超!”钱德禄一听,也是爆了,当即大声喝道,“什么叫项目的硬骨头都是你啃的,你是狗么?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功劳……” 话还没说完,他就下意识地一躲,话就断了。 正文 8 了结 刘伟超收回了想打人的手,努力压制着怒气道:“你说谁是狗?有本事再说一次?” 刚才真得差点就打出去了,幸亏还有理智,忍住了。 项目组的其他人看到,纷纷起来劝说,同时拦在了他们两人中间。 钱德禄却不干休,躲在人群后面继续骂着。 外面办公室的人也探头探脑地,看着会议室这边。 不过就是不见公司总经理过来,按理来说,这里都吵成这样了,公司总经理肯定要来了解情况。 刘伟超见此情况,便一下明白,公司总经理肯定凑巧又不在。等着事后再来,说违反公司纪律什么的,两人各打五十大板。然后找由头,又会奖励钱德禄! 因为这种事情已经不止一次了,就算再傻,也明白这一切都是针对刘伟超的。 原因无他,公司网站和手机app的开发要完成了,作为开发骨干的刘伟超,按照当初进公司的约定,是会担任技术部的部门经理,并且根据进度提前多少给予重赏的。 结果总经理的侄子,也就是钱德禄这个海外高材生突然空降,占了原本应该属于刘伟超的部门经理职位不说,还经常找刘伟超的事情,明显是想排挤掉刘伟超。 私人小公司就是这样,老板目光短浅的时候就容易来这一套,裙带关系也会多。 刘伟超算是看明白了这些,整个人反而冷静了下来。 他家境贫困,因此唯有努力来改变命运。 考上211大学的计算机系,努力学习,不但每年都拿奖学金,而且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就参与了校外公司的实习,等毕业之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编程能力。 大学毕业之后找工作之时,说是小公司能锻炼人,待遇虽然会低一些但是练技术。 再说了,这家公司当初承诺的条件也还可以,刘伟超就进来主导了公司网站和手机app的开发,可以说,核心模块全都是刘伟超一个人解决。 为此,他可以说996是常态,并且几乎是把公司当家了。 也是如此,项目组才几个人,但是独立定制的公司网站和app便能在短短一年还不到的时间就差不多快完成了。 结果,将要收获之时,事情却来了! 想到这里,刘伟超一下冷静了下来。 老板是摆明了想赖账,以为完成了开发任务,技术组这边就可以任由他为所欲为了! 呵呵,虽然做技术的一般不善与人打交道,但是要说可以任意鱼肉做技术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刘伟超知道这家公司肯定待不下去了,不过技术确实是锻炼出来了。至少他现在已经有完整的定制网站和app的开发经验,再找工作不是难事! 但是,就这样走了,那就太便宜他们了! 一会之后,就和往常一样,会也不开了,各自回座位,等着公司总经理来处理这个事情。 刘伟超打开电脑,登陆开发软件之后,调出核心模块继续工作。 看到他这样子,一个同组的同事偷偷对他说道:“超哥,忍一忍,等发了年终奖再干就是了!” 谁都能看出来,刘伟超所遭遇的不公。 不过刘伟超心中明白,忍是没用的。资方有的是手段来逼迫你。忍下去,一直会有气受,最后也不会给你钱。 而且,这才上半年,离发年终奖还早呢! 大概一个多小时之后,公司总经理钱耀铎果然出现,把钱德禄和刘伟超都叫了过去,假装公正的开始了解事情,然后大声数落他们两个。 “你们两个,把公司纪律当什么了?” “刘伟超啊刘伟超,你是我最看重的人,怎么就能以此无视公司纪律?还想打人?你这样,让我很难做的!” “这样吧,你们两个人,每个人都扣5个积分,严肃公司纪律,下次不要再犯了!” 刘伟超一听,当即一声冷笑道:“然后呢,找个理由又奖励你侄子5个积分么?” “……”钱耀铎一听,顿时愣了一会,随后回过神来,便指着刘伟超,怒声喝道,“你怎么这么说话呢?我都是根据事实,根据公司规章制度来处理事情而已!别以为你技术好,我就会惯着你……” “惯个屁啊!”刘伟超一句粗口,直接打断了他的话,“你以为别人都是傻子,不知道你玩什么把戏?告诉你,老子不干了!” 说完之后,他从裤子里拿出一封辞职信,直接拍桌子上,发出“啪”地一声响。 钱耀铎吓了一跳,不过随后,他的脸上明显闪过一丝惊喜。 刘伟超转头看向一边同样惊喜的钱德禄,又冷笑一声道:“就你这海外归来的高材生,要能接手我的工作不出问题,我跟你姓!” 他早发现了,钱德禄说是在海外名校读书归来,其实那肚子里压根就没什么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一个而已。 “这可是你说的,不是公司主动辞你的!”钱耀铎压根不管这个,连忙对刘伟超说道。 刘伟超听了,又转头看向他,再次冷笑道:“就你这格局,我要继续跟着你,只会限制我自己。” 一听这话,钱耀铎的面色一红,知道自己的手段被识破了,不过随后又恢复正常,显然脸皮够厚,回答刘伟超道:“我格局大不大,就不用你操心了,总之,我的高度,是你这种打工人永远达不到的!” “打工人”这三个字,咬得格外重! “是么?”刘伟超一听,带着讽刺反问了一句。 网文经典名句不知道么? 年轻,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等着吧! 还有,之前的时候,刘伟超就感觉程序模块在联测之时还有问题,主要是其他几个同事链接核心模块的接口不严谨,会导致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双十一等等,会瘫痪网站和手机APP。 刚才的时候,他就去梳理了下。以他的经验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本来的话,这些bug根本不是问题,他把控全局,就能很快改好的。但是如今,既然都已经辞职了,那还操心什么? 他相信,就凭钱德禄这货,压根看不懂核心模块的代码,公司网站和手机app至少会瘫痪几天。 以为做技术的就可以随便蹂躏,那是做梦! 随后,结算了工资,包括加班时间的钱,也一并结算了。然后,刘伟超走人。 这倒不是说钱耀铎良心发现,而是刘伟超明确说了,不给这个钱就找劳动仲裁,才让钱耀铎不得不给。 这个社会,不是资本任意妄为的社会! 提着一袋个人物品,背着电脑,走出了公司大门。看着街上的人群,刘伟超不由得打了个哈欠。 转回头,抬头看看原公司所在的十三楼,他忽然又明白了一点。 如果不是因为昨晚通宵,精神状态不大好,估计今天也不会爆发! 算了,这个事情早点了结也好,有技术在身,还怕找不到工作! 这么想着时,手机震动,刘伟超掏出手机一看,发现是崇祯皇帝在联系他。 正文 9 都是有眼无珠 刚好边上有一个休息用的长凳子,于是,刘伟超便过去坐了,同时接通了崇祯皇帝的视频连线:“怎么了,有什么事么?” 崇祯皇帝当然是有一肚子的问题要问,在犹豫了半天之后,终于有点忐忑地第一次发起了联系刘伟超的视频。 本来他以为刘伟超可能会不接,结果没想到,刚打过去就通了。 欣喜之下,崇祯皇帝正要问刘伟超问题时,忽然之间,他又愣住了。 就像他的臣子面对他的时候,需要察言观色,不敢惹他生气一样; 如今的崇祯皇帝,因为刘伟超对他极其重要,可以说,要中兴大明,就必须得到刘伟超的帮助,因此,他也是下意识地对刘伟超察言观色,不敢惹刘伟超生气。 结果接通视频之后,一看之下,就发现刘伟超有点不对了。 当然了,这也和刘伟超没有隐瞒自己的心情有关。 早上的不爽,都写在他脸上了。 于是,崇祯皇帝听到刘伟超的问话,便回过神来,连忙小心翼翼地问道:“是不是朕私自联系你,惹你生气了?” 这种言行,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以来,那是从未有过的。可此时此刻,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刘伟超听得一愣,回过神来,便下意识地摇头说道:“你和我联系,我怎么可能生气呢?” “那你是……”崇祯皇帝还是有点忐忑,不知道刘伟超在不高兴的时候,还能不能问问题,是不是会引得他不高兴,或者说迁怒于自己? 因此,他想搞清楚情况。 毕竟他对刘伟超的了解,可以说一无所知。有时候,就难免用他的那一套去衡量别人。 刘伟超听了,心中正好有点郁闷,能和别人说说的话,心情也会舒畅点,就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被公司老板多次刁难,一怒之下,炒了老板鱿鱼,与此同时,我也失业了!” “???”崇祯皇帝听得一头地问号,这些话是听懂了,但是这是什么意思? 刘伟超看崇祯皇帝的表情,便知道他不明白,想了下,就重新对崇祯皇帝说道:“那我用你能听懂的话说吧?” 崇祯皇帝有点羞愧,竟然都听不懂说话,便连忙点头道:“朕确实听不懂!”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对他说道:“就好比我是你底下的一个臣子,努力为你干活,帮你灭了建虏,你就会给我升官。结果呢,我已经把建虏灭得差不多了,你却因为喜欢另外一个臣子,想把功劳给那个只会拍马屁的臣子,就开始各种拿捏我。今天我一怒之下,我就对你说,老子不干了!不当这个官了!” “……”崇祯皇帝听明白了,也听得非常无语。 刘伟超的这个解释,让他非常不舒服,搞得他和一个昏君一样! 因此,听完刘伟超的话之后,崇祯皇帝就气愤地说道:“这等人真得是有眼无珠,是非不分!” 替刘伟超骂下那人,也算是替他自己骂了。 刘伟超听得点点头,看着崇祯皇帝,忽然回过神来,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其实,后世对你的评价也是如此,有眼无珠,是非不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傻眼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刘伟超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或者准确地说,他在后世竟然是这样一个名声? 就见崇祯皇帝的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起来,他似乎很想驳斥刘伟超,但是又顾忌到刘伟超对他的重要性,又有点不敢得罪刘伟超,有点纠结了起来。 刘伟超看出来了,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情已经好了,当即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你不信?” 看到刘伟超笑了,崇祯皇帝便忍不住回答道:“朕自信不是此等昏君!” 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特别是古代皇帝,那是生活在赞美声中的,就连放个屁,都会有一堆人说香的环境,就更不容易认清自己了。 刘伟超听了,便继续笑着说道:“那我给你说说啊!” 如果换成他穿越到了明末,面对崇祯皇帝的话,肯定不敢这样说。但是只是手机能联系的话,那就无所谓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崇祯皇帝能听最好,不爱听还要生气的话,损失的也只是崇祯皇帝而已。 在没有包袱的情况下,刘伟超便直接对崇祯皇帝说道:“你自从登基以来,首辅换了多少个?像你这么勤快换人的,以前有哪个皇帝是这样的?”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哑然。 本来的话,他都想好了要驳斥刘伟超。比如说谁好谁坏,他自认为是有认识,有根据的。结果没想到,刘伟超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而不是具体说某个人被他误会了。 首辅对朝廷来说,那是外廷百官之首,职位当然非常重要。 在刘伟超的提醒之下,如今回过头来想想,可不就是有眼无珠,才会换首辅换得那么勤快么!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被刘伟超这么一提醒,崇祯皇帝就跳出了朝局之中,便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这一下,崇祯皇帝的脸色一下涨红: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真得是有眼无珠的昏君? 刘伟超见了,有一点点幸灾乐祸的感觉,同时也想着要纠正崇祯皇帝,让他认识到不足,能帮助他,就继续说道:“还有啊,你任命的文武百官,勋贵皇亲,应该是你认为好的吧?但是当你有难的时候,他们却一个个都不想帮你。” “比如说,京师被流贼攻打的时候,你召百官议事,却没有一个人过来。你觉得这真得只是百官的责任,自己没有一点责任么?” 崇祯皇帝听得脸色更是难堪了,他不得不承认,如果这个事情换个角度来说,好像也确实是这样。 但是,让一个人认错,特别是当皇帝的人来认错,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崇祯皇帝在遭受打击的情况下,下意识地,他自然就想挣扎一番的。 于是,就听他对刘伟超说道:“文武百官里面,真得没有一人赶去?这是不是后世污蔑朕?” 如果只有少数几个人的话,那还有可能;可没有一个人去见驾,那真得有点不可思议! 刘伟超听他这话,稍微一愣。因为在他的问话之下,刘伟超想了下,觉得崇祯皇帝的猜测,未尝没有道理。 于是,他想了一下之后,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好,你说得这个未尝没有道理,那我先问你,你对你的丈人,就是那个周奎,你认为是个什么人?”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心里就想开了。 在他想来,刘伟超肯定是在考他的眼力,并且其目的是要证明他有眼无珠的那种。 对此,他肯定是不会认的。 想了一会,崇祯皇帝估计着刘伟超刚才前后语气,便决定往坏的方面说下。 于是,在斟酌了一会用词之后便说道:“虽然他有皇后这样贤惠的女儿,但毕竟只是普通人出身,有点小家子气。不过他曾经当过算命先生,审时度势的眼光还是有的。在大是大非面前,肯定是没问题的。” 说完之后,他带着一点期待,看着手机中的刘伟超,看他怎么点评? 崇祯皇帝自认为,他的这番话,肯定是没问题的了! 结果,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见刘伟超露出了那种让他不舒服的笑容,随后听到刘伟超对他说道:“根据历史的记载,你这老丈人可不是这样的哦!” 顿了顿,刘伟超看到崇祯皇帝有点疑惑的样子,便补充说道:“他是个奇葩!” 正文 10 降维打击 “奇葩?”崇祯皇帝听得一头雾水,便问道,“什么意思?” 刘伟超正想幸灾乐祸地说话,忽然想起,崇祯皇帝刚才说过有可能是后世污蔑。 这种情况确实要考虑下,毕竟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真相如何,肯定不能百分百地去说,历史记载的就是对的。 于是,刘伟超反而认真了起来,对崇祯皇帝说道:“根据记载,你在崇祯十六年底的时候,实在没钱了,就想先向文武百官和皇亲勋贵筹钱。为此,想让你的国丈带个头捐款给别人个榜样……”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这个主意好像是可以的。而且以前的时候,薛国观曾经提过,但是没实施。 “……结果周奎却表示家中没有任何剩余钱财,哪怕周皇后去说也无济于事,最终周皇后无奈之下就从宫中偷偷变卖她的金银首饰之后换来5000两白银给周奎,让周奎以自己的名义捐款,免得让其他大臣笑话。” 刘伟超说到这里,微微摇头道:“结果你猜怎么着?周奎收到之后却在里面扣掉2000两,之后才勉强将剩下的3000两白银上交国库。” 崇祯皇帝一听,眉头紧皱,脸色不渝,很显然,心情有点不好了。 如果是真的,不但证明他有眼无珠,而且连国丈都如此,那其他人…… 刘伟超隔着手机,也就无所谓聊天对象是皇帝,继续说道:“其他文武官员一见周奎都如此,自然有样学样,纷纷哭穷,结果你自然能想到了。不过……” 一听有转折,崇祯皇帝不由得精神一振。 “……后来流贼进了京师之后,依旧实施追赃助饷之策,就是要求当官的捐钱!”刘伟超感慨地说道,“当然是带着强迫性质的,你猜最终得到了多少钱?” “多少钱?”崇祯皇帝一听,连忙问道。 如果钱不多,那他捐款不到钱的话,也没有多大问题了。 可谁知,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七千万两白银!”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当即瞠目结舌。 七千万两白银啊,这简直是一座银山!压死人的啊! 不过等他回过神来,顿时,他的脸色就非常难看了。 如果他有这七千万两白银,大明怎么可能会亡国! 不,哪怕只有一千万两白银,那自己也大有可为,不至于像如今一样有穷途末路的感觉! 正在这时,就听刘伟超继续对他说道:“当然了,具体的数字是多少,谁也不知道。还有传言说,这里面的大部分是从紫禁城里找到的,说你藏着钱,要亡国了都一毛不拔,结果白白便宜了流贼!”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气得炸了,“怎么可能,朕岂是那种人!朕自登基以来,国库空虚,为此还不得不加征饷银……” 听到他在那申辩,又快又急,都听不清说话了,刘伟超不由得打了个哈欠,打断了崇祯皇帝说话道:“得得得,我又没说这是真的,你别激动。对了,你打电话找我什么事情?” 被他这么一转移话题,崇祯皇帝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愤慨,感觉正事要紧,便回答刘伟超道:“朕已经按照你的提议,设立西厂,并让王承恩提督西厂。另外,也让他八百里加急去召回孙传庭、周遇吉、孙应元、黄得功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还是满意的,毕竟崇祯皇帝能听他的,这就是一种成就感。 随即,他忽然灵光一闪,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西厂的事情公布了没有?要是没有的话,你可以先试下,看看你的丈人,还有你的文武百官之类到底是怎么样的?先要他们捐款,看他们是怎么个反应?如果确实如同史书上记载那样,那你的西厂也就不用客气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当即觉得有理。不过他想起设立西厂的旨意已经给了王承恩,得先阻止这事才行。 当然,他也非常想知道,他的臣子到底是怎么样的! 于是,就有点急了,连忙对刘伟超说道:“那朕要先去忙了,得先把王承恩叫回来。” 刘伟超听了,又打了个哈欠站起来说道:“好,我也要回去睡个觉,昨晚一夜没睡,困了!” 这时候,是快要到中午的时间,天色大亮之下,刘伟超这一站起来,顿时,崇祯皇帝通过视频,就看到了他的背后,竟然有非常高、非常高的东西! 看样子,那好像是房子吧? 可不对啊,就连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房子,也绝对没有那么高的啊! 比山都要高了,这是房子么? 第一次见到,他一下傻眼了! 之前的时候,他和刘伟超视频时,是在晚上,在刘伟超的房间里,看不到更多的东西。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天色微亮,刘伟超的身体刚好也挡着镜头没有背景,又要求崇祯皇帝做事,让崇祯皇帝都疏忽了其他。 因此,这一次突然看到刘伟超背后的高楼大厦,对于没有见过的古代人来说,绝对是一种降维打击! 刘伟超问了一句,发现崇祯皇帝又愣住了,不由得有点纳闷,便顺口问道:“怎么了?” 听到他这话,崇祯皇帝才回过神来,正要说话时,就看到刘伟超背后的那条街道上,一个奇怪的东西快速而来,然后又消失在视频里。 “……”崇祯皇帝一见之下,顿时又傻眼了! 那是什么东西?趴在地上,速度竟然这么快? 他还没想明白的时候,又来一个大同小异的这东西,速度很快地出现在他眼前,随后又消失在视频中。 这…… 崇祯皇帝压根就反应不过来了,比起刘姥姥到大观园,估计还要震惊! 毕竟刘姥姥到大观园,那还是在同个时代而已。而崇祯皇帝看到的这一幕,那是他连想都不可能想到的。 看到崇祯皇帝突然之间目瞪口呆的样子,刘伟超稍微有点不解,不过根据崇祯皇帝的视线,他转头看看,便有点明白过来了。 而崇祯皇帝看到他这样子,也已经回过神来,用那种不可思议的表情,带着非常诧异的语气问道:“那……那后面的……那个那么高的是什么?还有,还有刚才那一闪而过的是什么东西,速度真得好快!” 一听这话,刘伟超当即笑了,果然是真把这个古代皇帝给震惊到了! 正文 11 宝物认主 , 于是,刘伟超便笑着回答道:“你看到得是办公楼,就是工作的地方。当然,民居也有这么高的,比如我住的,就是在二十三层。你看到的这栋楼,其实不是最高的……” 没想到果然是房子,崇祯皇帝听得目瞪口呆,这完全是不能想象,怎么能建这么高的? “还有!”刘伟超目光扫视一下,看到街上的汽车,便转动手机,让崇祯皇帝能看到,随后继续说道,“这个叫做汽车,是一种通过燃烧汽油跑动起来的车子。当然,还有电力驱动的。就好像是你那时候的马车一样,不过坐得也更舒服,速度更快……” 他说到这里时,忽然听到了飞机的声音,抬头看了下,刚好看到,便连忙调整手机角度,让崇祯皇帝也能看到,同时说道:“看到没有,在天上飞的那个,叫做飞机,也是坐人的,一种类似马车一样的交通工具。” 崇祯皇帝的眼睛都直了,人还能上天? 这不是什么后世,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境吧! 刘伟超调转手机,看到崇祯皇帝还傻在那里,比刘姥姥还刘姥姥的那种,想起他的皇帝身份,心中不由得觉得好笑。 这时候,身体上的困意,让他忍不住又打了个哈欠。 将近一年来长时间的996,突然之间放松了,感觉更容易疲惫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放心,我会帮你的。很多好东西,我都可以教你怎么做出来,到时候,让你在你那个位面,带领我们华夏子孙碾压世界去……”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得狂喜起来。要不是不能见面,他非得紧紧握住刘伟超的手不可。就算是跪下磕头,似乎也是值的! “不过我现在太累了,得先回去睡觉了。”刘伟超看着兴奋的崇祯皇帝说道,“好像你也没怎么休息吧?身体是一切的本钱,你也去休息吧,回头联系!” 崇祯皇帝处于极度兴奋中,虽然身体其实是很累了,但是哪有一点困意。 不过刘伟超这么说了,虽然他其实不情愿,恨不得刘伟超立刻就帮他,但是,他不敢违背刘伟超的意思,想了下,反而对刘伟超说道:“应该的,你快去休息吧。朕没事,不用管朕!” 刘伟超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也就不再说,挂了通讯,先回去好好睡一觉再说了。 但是,崇祯皇帝还是非常兴奋,摸着手机,非常小心的那种,脑海中想着刚才看到的那些,处于震撼后遗症中。 正在这时,忽然殿外传来一个女声:“陛下,我进来了!” 这个声音,一下把崇祯皇帝唤回了神。他当然能听出,这是皇后的声音。 也只有皇后,才可能在他下旨不得打扰时,还能来打扰他一下了。 崇祯皇帝马上就从皇后身上联想到了她爹周奎,顿时又记起他要做的事情。 顿时,他连忙对外喊道:“立刻、马上派人召回王承恩!” 殿外的周皇后听了,能感觉到崇祯皇帝的急迫,便立刻吩咐殿外候着的内侍赶紧去传旨。 然后,她默认崇祯皇帝已经同意她刚才的请求,便推开殿门走了进去。 崇祯皇帝看到她进去,眉头微皱,显然是不合他的意思。 不过看清是皇后,倒也没有发作,只是淡淡地问道:“你找朕有什么事?” “陛下,您昨夜一夜没睡!”周皇后忧心忡忡地走向他,同时说道,“龙体要紧,休息去吧!” 崇祯皇帝听了,感觉到皇后的担忧之心,心情好了一点,不过还是摇摇头说道:“朕不困!” 他从昨晚遇到刘伟超开始,那是震惊加震惊,对他的冲击是一波又一波的,这样的情况下,他要能睡着就怪了! 但是,自从登基以来,他一直想干好皇帝这份工作,每日勤政,相当于刘伟超在后世的996. 说起来,崇祯皇帝比起996还要忙,那是997,全年无休的那种。 并且一年到头还没有高兴的事情,天灾人祸,兵败丢地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地打击他。 也亏了他年轻,并且毕竟是皇帝,有一大堆人在伺候的,才能一直这么熬着。 可是,就算是这样,通宵对人体的伤害还是明显的。 就见他面容憔悴,才三十出头一点,就已经是黑发中夹杂着一些白发了。 黑眼圈之下,看得就更是疲惫不堪的样子。 周皇后看了,不由得很是心疼,走近之后,恳求说道:“陛下,您这样下去身体熬不住的。不管怎么样,保重龙体要紧,先休息好了才好做您想做的事情!”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想起刚才刘伟超也是这么说的,感受到关心之下,他忽然之间,就非常想说下自己的奇遇。 不管是谁,如果没有可以倾述的人,或者说,可以沟通说说心里话的人,那肯定是不正常的,很容易憋出内伤。 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这种说法基本上是没问题的。地位上的差异,可以说没有人能成为皇帝的朋友。 但是皇帝也是人,也有倾述的需求。 因此,由于皇帝的特殊性,他最有可能倾述的,就只有自己信任的枕边人。 而崇祯皇帝的枕边人中,周皇后的地位最高,又生了太子,本身贤惠,也是最受崇祯皇帝信任的人之一了。 此时听到周皇后的关心,憋了一肚子话的崇祯皇帝,因为心中有事非常纠结着,也就想找人说说,商量一下。 当然,这也和崇祯皇帝不是那种历史上城府极深的皇帝有关。 因此,崇祯皇帝在犹豫片刻之后,便看着周皇后的眼神问道:“你说,如果有个人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你也非常渴望得到他的帮助。那平时怎么做,才能让他能一直帮助你?” 只是从昨晚到现在,他对刘伟超的感觉就是这样,说话间真得非常小心,就怕得罪了刘伟超。这种小心翼翼,让他很不适应。 他最想的是,怎么做,不会得罪刘伟超,然后呢,又能从刘伟超那边得到更多的帮助! 这个事情,他没法去和别人商量,也就只有问问周皇后是怎么看的了。 周皇后却是没想到崇祯皇帝会这么问,愣了一下,回过神来之后,她的眼睛立刻就盯着崇祯皇帝手里握着的那个东西。 她很明智,并没有去问原因,而是针对崇祯皇帝这个问题,在沉吟片刻之后,便目光坦诚,神态恳切地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如果一直要得到他的帮助,却没有回报的话,此事怕是不能长久。而如果他的帮助能得到回报,比如赏赐金银珠宝、高官厚禄,亦或是留名青史之类,如此才可能长久!”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感觉周皇后说得有道理。 可是,他接着又郁闷了。 因为他没法给刘伟超金银珠宝,也没法给刘伟超高官厚禄,哪怕是让刘伟超留名青史,似乎也做不到。因为他和刘伟超,根本就在两个世界! 怎么办? 崇祯皇帝刚从周皇后那边得到解答的欣慰之心,转眼就变成了忧虑之心了。 因为如果他做不到对刘伟超有用的话,万一得罪了刘伟超,或者刘伟超对此厌烦了等等其他原因,他就得不到来自刘伟超的帮助。 不说那高楼大厦,还有飞机、汽车之类,就是能不能挽救大明,免于灭亡都是压在崇祯皇帝心中的一座大山!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崇祯皇帝的心中,因为想不到办法,因为紧张刘伟超,不知不觉间,那额头都出汗了。 看到他这样子,周皇后着实心疼。 眼睛盯了下崇祯皇帝心中握着的那个东西之后,犹豫片刻,最终走过去,拿出手帕替崇祯皇帝擦了擦汗,然后温柔地说道:“陛下,是不是和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有关?” 昨天晚上的时候,她看到了那宝物里面似乎有人,而且还能说话的。 当世之上,能让崇祯皇帝着急,就怕得不到帮助,怕得罪对方的人,那是不可能有。 这样的人,真要有的话,也只有和宝物相关的了。 一方面,她是好奇,另外一方面,她也真得是想了解情况,然后帮崇祯皇帝解决问题,能帮上一点忙。 毕竟,她是皇后,还是太子的生母! 听到周皇后的这话,崇祯皇帝抬头看着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女人,犹豫片刻之后,点了点头道:“是,宝物里面的人能给予朕极大的帮助。但是,朕好像给不了他什么!因此,朕很是担心!” 话都说到这里了,他也就不打算瞒着周皇后,把手摊开,露出了手里的宝物。 手机没有亮光,不过屏幕却像镜子一样,能映人像。 周皇后有点好奇,便探头过去,想要看个仔细。 谁知她一探头过去,那宝物突然亮了起来,但是随后好像有什么字迹提示。 周皇后定睛看去,那字缺胳膊少腿,但是,连猜带蒙,她大概猜出来了,好像是:正在识别人脸…… 刚看清楚之后,就见那字迹又变了,好像是:未识别成功,双击屏幕重试。 崇祯皇帝在边上看着,他是没发现过这情况,连忙拿着手机自己去看,然后就发现,并没有字迹提示,直接就看到了屏幕上和刘伟超联系的那个图像了。 两个人对此不由得都非常惊讶,互相看看,最终周皇后带着羡慕,还有惊讶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宝物好像是认陛下为主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非常高兴,还有自豪,点点头,理所当然地说道:“那是,这可是太祖赐给朕的宝物!” 正文 12 几百年前的手机套 , 自豪了之后,崇祯皇帝沉默了。 而周皇后也差不多,因为她所面对的情况,以前从未遇到过。就算想帮崇祯皇帝,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帮,唯有沉默中苦思冥想! 忽然,她灵机一动,便连忙抬头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这宝物既然是太祖皇帝赐下的,那是不是可以给太祖皇帝祷告,由太祖皇帝给宝物中的人回报?” 崇祯皇帝一听,感觉不错,顿时有点兴奋起来。不过转念一想,好像昨晚的时候,太祖皇帝一动不动,连眼睛都没眨下。 皇后给出的这个建议,好像也有点不靠谱啊! 而且,他心中其实也清楚,这个宝物只是出现在太庙之中,按理来说,应该和列祖列宗有关系。但是,一定说有关系,那也未必。 更不用说,这个事情是不是真得是太祖皇帝所为,还真不好说。 之所以一开始就对外说,太祖皇帝赐下了宝物,一是因为当时他是这么想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给他,给他的臣子,给所有人信心,太祖皇帝显灵了! 崇祯皇帝在这么想着,由此而来的脸色变化,让看着他的周皇后感觉到,她这个主意并不太好! 这么想着,她就立刻又开动脑筋想了起来。 一会之后,周皇后忽然带着一点兴奋,又开口建议道,“要不陛下直接问,看他需要什么?如果有什么是陛下能给的,那岂不是就好了?” “对啊!”崇祯皇帝一听大喜,连忙说道,“朕怎么没想到?” 说完之后,他看着周皇后,忍不住去握周皇后的手,同时带着一点激动说道:“多亏皇后聪明,才……” 刚说到这里,他发现有点尴尬了。 他手中握着手机,没法再握皇后的手。 低下头,崇祯皇帝看着手中的宝物,不由得眉头微皱了一下。 这个宝物,他是肯定不放心交给别人的。 不但是这个宝物太过重要了,万一有遗失或者损坏,都是他不能承受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宝物认主,到了别人手中会如何,他是没有一点把握的! 总之,这个宝物不能有一点损失,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带着才行。 可是,一直用手拿着,并不方便! 难不成,就只用一只手批阅奏章,用膳,如厕,还有那啥……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对周皇后说道:“你帮朕缝制一个香囊,朕用来放这个宝物,能贴身挂脖子上!” 周皇后一听,立刻点点头说道:“陛下放心,这事交给我,很快就能好的。” 于是,世界上第一个手机套,就提前了几百年,以这种形式出现了! 正在这个时候,就听到殿门外响起了气喘的声音:“万岁爷,奴婢王承恩第一时间赶回来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想起要做什么事情,便对周皇后说道:“你先回去吧!” 周皇后一听,就知道崇祯皇帝又要忙了,顿时就感觉很是心疼。 但是,她也是明白人,知道不能耽搁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便点点头说道:“我这就回去缝制香囊!” 顿了顿,她还是忍不住交代崇祯皇帝道:“陛下,龙体要紧,该休息一下了!” 感受到关心,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朕知道的!” 殿门外的王承恩,其实并不是那么气喘如牛,更多的,是做出来的。 此时的他,心中其实很是忐忑。 崇祯皇帝的多疑善变,王承恩当然知道。这么急着把他叫回来,就让他有点担心,该不会是万岁爷又听了谁的话之后,要取消设立西厂之事了吧? 这个想法,他是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空欢喜一场?不对,还不止! 刚才去传旨的时候,还遇到了王德化的随身内侍,因为急着去传旨,又想着以后执掌西厂,就没理他,那小内侍指不定就会回去告状。 想着王德化之前隐隐的威胁,王承恩是担心了。 看到周皇后出来,王承恩连忙行礼,然后带着不安,进入大殿去面圣。 “朕设立西厂的事情,你有没有说出去?” 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王承恩心中便“咯噔”一声。果然如此,万岁爷这是要反悔了啊! 这么想着,他心中很是苦涩,连忙回奏道:“奴婢按万岁爷的吩咐,第一时间安排人,拿了金牌用八百里加急去传召孙传庭、周遇吉、孙应元、黄得功了,西厂之事,尚未来及去做!” 如果换了别人,有可能这个时候会把心一横,想要生米煮成熟饭,就会骗崇祯皇帝,说消息已经公布出去了。 但是,王承恩并没有那样做,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崇祯皇帝听了,松了口气,当即笑着说道:“如此甚好!” “好什么啊……”王承恩心中接了一句,低着头,不敢有异样! 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他肚子里在想什么,根据刘伟超的提示,吩咐王承恩道:“西厂的事情,暂时先等下。朕要借助松锦之败,向百官和皇亲勋贵借钱,看看他们到底是如何应对朕的。你在边上盯着看,等这事有个结果之后,你西厂那边也能有针对性,懂不?” 一听这话,王承恩不由得喜出望外,原来不是要取消西厂,而是皇帝想要试探下,然后让他再找不合意的人下手! 这好啊! 这么一来,西厂之后的行事,那也是皇帝的意思,就更能有恃无恐了! 这么想着,王承恩立刻领旨道:“奴婢遵旨!” 崇祯皇帝稍微想了一会之后,便又问王承恩道:“京师城内的有钱人家,包括文武百官,还有皇亲勋贵,谁有钱,谁最有钱,这些事情你知道么?” 之所以问这个,是因为他想起刘伟超和他说过流贼进入京师之后,竟然得到了七千万两白银。说真的,他很眼红这么大一笔钱! 王承恩听了,有点为难,便据实说道:“万岁爷,谁最有钱这个事情,很难查的。有的人家,比较讲究;有的人家,却是财不露白。因此,可以查出那些人有钱,但是到底有多少钱,谁又是最有钱的,这个就很难查了!” 说到这里,他心中补充一句:“除非把京师每户有钱人家都抄家了,那样才能比较出来!” 崇祯皇帝想了下,也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靠谱,便没有再追问,又交代了王承恩一些细节上的事情之后,便让他退下了。 而这个时候,周皇后又来了,是缝制好了香囊。 崇祯皇帝把手机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大小刚好,口子那里还有一根拉线,能拉紧口子防止手机掉出来。并且这根线比较长,能挂到脖子上。 崇祯皇帝很满意,挂到脖子上之后,想了下,就想塞到衣裳里面去。可是,领口那里比较紧,并且这宝物比较大,塞得不方便。 最终,他只好把这个香囊挂在胸口,这样最安全,眼睛一低就能看到。并且谁也不可能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动到这个宝物! 然后,崇祯皇帝传旨内阁,文华殿议事,借钱去! 正文 13 好难 , 在去文华殿的路上时,崇祯皇帝便不由得想起了以前的首辅薛国观,最终被他给赐死的那个。 曾经的时候,提起朝臣的贪婪,薛国观回答他说:“假使厂、卫得到合适人选,谁敢贪婪?” 厂卫的如狼似虎,他还在当信王的时候就已经见识过了,当时觉得这话有点夸张了! 可是,刘伟超也是这么说了,并且还建议他重设西厂,以为耳目。 别人的话,崇祯皇帝或许还不以为然,但是刘伟超的话,那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以几百年之后的眼光来看的。 这肯定是很有道理的! 还有,有一次和当首辅的薛国观商议国库空虚之事时,薛国观就曾请求借款,说:“在外群僚百官的借款,由臣等承担;在内的皇亲国戚的借款,非由皇上决断不可。” 这个主意,和如今要去做的事情,竟然又是不谋而合!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事情,心中忽然有点难堪。 因为他感觉到了,他好像是有眼无珠,是非不分,把一个原本应该是能臣的给杀了! 意识到这一点,崇祯皇帝不由得开始默默地回想所有有关薛国观的一切。 想着想着,他又迷糊了! 因为从他得到的种种消息来说,薛国观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每一条其实都是有证据的。自己最终决定杀他,应该也是没问题的啊! 想得头疼,崇祯皇帝不由得揉了揉脑门,这识人用人,好像真得很难! 到底谁对谁错,谁好谁坏,真得很难分辨! 别的不说,刘伟超举荐的孙传庭,自己就觉得这个人不行,为此还关了他几年。 实在是贼势太大,孙传庭有过去的功劳,如今是不得不重新启用他的。 结果没想到,文官之中,刘伟超在第一时间就只是举荐了卢象升和孙传庭两人而已。 再说卢象升,他已经战死,当初听从杨嗣昌的意思,连他的尸首都不给他家人收敛。后来虽然收敛了,但是一直不给抚恤,一直到杨嗣昌死了,才赠卢象升为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赐祭葬。 “唉!”崇祯皇帝想到这里,不由得锤锤自己的脑袋,真是糊涂啊! 忽然之间,他眼睛一亮,心中有了一个主意,对了,不是有几百年之后的刘伟超在么?自己可以向他请教下,如何识人,用人?是否还有忠臣良将可以为自己所用? 想到这点,崇祯皇帝就忍不住用手摸向挂在胸前的香囊,感觉到里面的宝物,就想联系刘伟超了。 不过他立刻又想起,刘伟超好像是去睡觉休息了,这个时候肯定不好打扰他! 一想到睡觉,崇祯皇帝终于也打了一个哈欠。 这个时候,身体的疲惫,终于让他感觉到有点累了。 不过文华殿也马上到了,想着要议事,崇祯皇帝便努力振作了下精神,先议事再说。 文华殿内,内阁成员以及司礼监这边,分为左右两列,都已经先到齐了。 崇祯皇帝等他们行礼完毕之后,便对他们说道:“朕这次把你们召集过来,是为松锦之败!” 听到这话,内阁首辅周延儒便想着果然不出所料,便出列奏道:“陛下,此事臣等已经议过,为振军心士气,臣等恳请陛下设九坛祭奠为国尽忠之洪总督!如此,其他在外领兵之巡抚总督必感天恩浩荡而杀贼报之,九死无悔!” “臣等附议!”其他内阁成员听了,跟着一起出列,齐声说道。 司礼监这边,一般都是不表态的,因此没有说话,除非皇帝问了,他们才会回答。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就说道:“此事再议,朕要说另外一个事情!”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同意了的。 而这个位面,因为刘伟超的蝴蝶效应,这个事情变成了再议! 他的反应,也明显出乎了内阁成员的意料,不由得都有点惊讶,就都一起抬头看向崇祯皇帝。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又是意外。 崇祯皇帝的神情非常憔悴不说,更引人注目的是,在皇帝的胸口,竟然挂着一个东西,非常地显眼。 那是什么? 这是出现在内阁和司礼监成员中的第一个疑惑? 反而对于崇祯皇帝的憔悴,他们其实是有预料到的。 他们在发愣之时,崇祯皇帝却已经接着往下说道:“松锦一败,朝廷军队已是全军覆没,抚恤要钱,重建军队也要钱。而如今国库空虚,这个钱是急需解决的,这钱从何而来?” 听到这话,周延儒作为首辅回过神来,看到其他人没有回答的,便只好开口回奏道:“此事臣等和六部尚书等相关议过之后,再把具体章程启奏陛下,供陛下决断!” 这也就是说,此事再议! 要是以前的话,这个事情是难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谨慎一点,好好讨论一下,也符合崇祯皇帝的想法,是会同意的。 然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却是一挥手,直接便说道:“朕以为,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耽搁,就这样好了,由内阁牵头,向文武百官筹钱;朕则负责向皇亲勋贵筹钱,如此当能尽快有钱,重建朝廷军队!” “……”周延儒等人一听,顿时傻眼。 崇祯皇帝的这个说法,实在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议事之前,他们压根就没想到过有这种可能性! 想着崇祯皇帝接二连三地出乎他们的意料,一时之间,周延儒等人,不由得再度看向崇祯皇帝,感觉有点不认识一样。 这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崇祯皇帝么?还是那个他们能牵着鼻子走的崇祯皇帝么? 这么想着,他们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那眼神中的意思,都是在疑惑,该不会是谁又偷偷去蛊惑陛下了吧? 这时候,就听到司礼监那边传来了一声咳嗽声,显然是在提醒内阁这边。 周延儒转头看了下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见他在微微摇头,便心领神会,转回头,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有损皇家脸面,有损朝廷威信,不如……”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崇祯皇帝眉头一皱,当即打断道:“局势都已经这样了,朕连罪己诏,都已经下了几次了?皇家脸面还有么?朝廷威信还有么?重建军队才是当务之急,否则建虏、流贼如何剿之?” 周延儒一听,低着的头,那眼珠子转动,示意他后面的阁员也说说话。 可谁知,崇祯皇帝却是乾坤独断道:“朕也累了,此事就这么定了,卿等尽快去办!” 说完之后,他转身就走,转入后殿去了,留下那些人面面相觑,却又无奈何! 皇帝,怎么会是这样了? 正文 14 小本本记着 周延儒作为大明内阁首辅,外廷地位最高,便转过身,看着其他人,又看看司礼监那边,冷着脸说道:“这是怎么回事?是谁给陛下进谗言了?” 这种事情,明显是损害了所有官员的利益,周延儒对此非常明白,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当然是不想去干的。 其他阁臣听了,连忙不约而同地否认,坚决表示,自己没有做这个事情。 在内阁的人,谁不是人精?一旦被人冤枉是向皇帝提出这个建议的人,绝对会被朝中各派,甚至还有那些皇亲勋贵群起而攻之。 以前的时候,被温体仁推荐当了首辅的薛国观,就曾提议过。 这不,薛国观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看到他们的答复,周延儒便转头看向司礼监那边,阴沉着脸说道:“王公公,此事该不会是你们司礼监那边所为吧?”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一听,当即摇头否认道:“咱家也是刚听到此事!”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手下道:“可是你们当中有人所为?” 为了讨好皇帝,背着自己给皇帝进言,未尝没有这种可能性。 一如外廷那边,像贼一样防着同僚一样,王德化为了坐稳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位置,同样小心提防着其他太监的。 那些秉笔太监一听,全都一起摇头否认。 就连王承恩,也是在心安理得的否认。因为这个事情,虽然他已经提前知道,并且还了解崇祯皇帝这么做的真正目的,但确实不是他提出来的。 这时候的他,还有一种优越感,那种你们都不知道就我知道的优越感! 而且,王承恩还把殿内这些人的反应,都记在了心中的小本本上。 王德化看着他们,忽然盯向王承恩,冷声说道:“这种招人嫌的主意,最好不是你们出的。要不然,咱家就收拾了他!” 感觉到王德化的目光,要是换了以前,王承恩绝对会吓到。但是此时,却是一点都不怕。 很快就要是先抓后奏,皇权特许的西厂提督,还需要再怕你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 东厂不敢做的事情,东厂不敢抓的人,东厂能做的事情,东厂不能做的事情,西厂都要做…… 想着这些,王承恩心里不由得很期待那一刻快点到来! 他正在想着时,就听到周延儒又在那说道:“陛下今日实在有点反常,他脖子上还挂着一个东西,你们注意到没有?” 这个太明显了,要是没看到,那只能是眼瞎了。 因此,其他人听了,便纷纷回应了起来。 “该不会那个就是所谓的宝物吧?” “这怎么可能?指不定是在如今这局势下,假借太祖威名来稳定局势的吧?” “这也有道理,不得不说,这事儿要是传开了,该是有些效果的!” “要传你去传,子不语乱力怪神,本官才不会做如此无聊之事!” “我传?你以为本官是此等之人?” “我们司礼监也是半个儒家子弟,当然也不信的!” “……” 为了共同的利益,当然也可能这事太过匪夷所思,内阁和司礼监这边,不约而同地对可能有太祖皇帝赐下宝物一事,全都选择了忽略。 而对于崇祯皇帝吩咐文武百官借款一事,他们也达成了共识,就等皇帝那边先做,看局势再说! 随后,他们便散去了。 ……………… 一直到下午时分,刘伟超才睡醒。 醒来之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下床,而是躺在床上,考虑起自己的处境。 工作没了,不能没有收入,得写简历再找工作才行。 对此,刘伟超是不担心的。有技术在身上,他有绝对的信心找到工作,区别只是工作的好坏而已。 还在学校之时,他就一直非常努力,参加工作之后,更是主导了项目。虽然累,但是这些其实都是经历,一种锻炼,收获也很多。 再有类似的项目,已经难不倒他,也无须像第一个项目那样累了。 想了下这个,他就又立刻想起自己的奇遇,竟然能穿越时空联系到明末的崇祯皇帝! 呵呵,真是有意思! 这种比看穿越小说绝对有意思多了,改变历史的代入感绝对是max的! 自己就一个普通人,随口建议之下,在另外那个位面,就能引起巨大的变化。 原本不存在的西厂,嘿嘿,像电影中那样威风凛凛的雨化田就会出现,真是好玩! 还有,让崇祯皇帝召回孙传庭、周遇吉、孙应元、黄得功他们,也会改变他们的命运。 一想到这,忽然,刘伟超不由得有点警醒。 这可不是游戏,而是真得影响那个世界,影响那边人的生死! 如果是好的方面,那倒也没什么!可如果是自己觉得好玩的事情,连累那边的人家破人亡,出现了不该有的冤案之类,那就不好了! 或许是身为程序员的原因,考虑事情时,下意识地考虑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以期尽量减少bug的习惯,让刘伟超意识到,他和崇祯皇帝的交谈,之前有些过于随意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决定,一会好好替崇祯皇帝想想。 不过呢,现在得先起床! 刚毕业时候的简历,已经不适用了,需要改改然后再投。 这个事情对刘伟超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因此,他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做这个。 大概天色快要到傍晚之时,刘伟超合上电脑,伸了一个懒腰,同时自言自语道:“一切搞定!” 随后,来到阳台上,看着晚霞,还有远处,越过那些低楼层看到的大海,忽然之间,肚子叫了起来。 但是,刘伟超不想动,就下单叫了外卖。 拿着手机在手里,眼睛就不由自主地看向那个“超时空通讯”的APP。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在干什么呢? 这么想着,他便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点了视频通讯。 这一次,并没有马上接通,刘伟超在等了一会之后,才看到视频画面显示出来。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竟然发现光秃秃的。 啊呀,这是撞到啥了? 正文 15 指导崇祯 “你睡醒了啊?”崇祯皇帝带着笑容,先对刘伟超说道,“身体怎么样了?” 刘伟超被他一说,回过神来,不由得问道:“你是在……洗澡?” 视频画面上,能看到崇祯皇帝光着膀子,而且,从隐约的背景上看,好像是在一个浴池内。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朕也刚睡醒,之前太累了,没有沐浴就睡了。起来了,自然是要沐浴的!” “啊!”刘伟超一听,便连忙说道,“那你先洗澡,回头再联系!” 崇祯皇帝是不肯放过任何和刘伟超说话的机会,听到这话,连忙回应道:“没事,没事,朕已经让她们出去了,先不洗。朕有事情,正想请教下你!” “哦!”刘伟超听了,便问道,“什么事情?” “朕刚才正在想着,这个宝物不知道能不能放水里?”崇祯皇帝说着,还指了下套在脖子上的手机套道,“我用这个香囊装了宝物,沐浴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办?” “……”刘伟超听得有点无语。 不过回过神来之后,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你这个宝物叫做手机,老是宝物宝物的,虽然对你来说确实是宝物,可在我这个时代,这宝物都烂大街的,人手一个宝物,那还是宝物么?” “……”这一回,轮到崇祯皇帝无语了。 没想到这么厉害的一个联系用宝物,竟然在后世是人手一个,这简直有点难以想象! 那后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世界呢? 说真的,崇祯皇帝心中非常好奇。 他在想着时,刘伟超又继续对他说道:“这手机是电子产品,不能放水里,会坏的!” 他这话一说完,就见崇祯皇帝好像一下紧张起来,然后赶紧离开了那浴池。 “啊呀,好险,好险那!”崇祯皇帝一会之后叹道,“朕刚才就差点把宝物……手机泡水里了。以为这手机会发光,和夜明珠一样不怕水呢!” “……”刘伟超听得无语。 就见崇祯皇帝略微尴尬地冲他笑笑,然后才说道:“向百官和皇亲勋贵筹款的事情已经交代下去了,周奎那边,朕让王承恩暗中盯着。估计一会就会有消息回来。” 说到这里之后,他看到刘伟超的表情自然,并没有任何不快的意思,便连忙又说道:“你一直在帮朕的忙,让朕有点羞愧,不知道朕有什么能回报你?如果有的话,请尽管直言,朕能做到的,就一定做到!”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笑了,心情感觉也不错,当即回答崇祯皇帝道:“又没有发红包功能,而且是两个位面了,你也给不了我东西。再说,我这里的科技碾压你那边,只有我给你指导的份。所以说,你应该是帮不了我的。” 崇祯皇帝听得不是很明白,不过大概意思他能感觉到,应该是他那边很落后的意思。 想起后世的高楼大厦、汽车、飞机等等,他便觉得很惭愧,好像是很落后! 不过崇祯皇帝很快想起一事,便又担心地问道:“你说你失去了工作,那你打算怎么办?” “没事,技术在身,有本事,就不怕找不到工作,我刚才已经投简历了!”刘伟超说到这里,感觉到了崇祯皇帝也很想帮自己的心思,好像就怕自己会不帮他。 于是,他便笑着说道:“你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你真得是一个想努力成为好皇帝的人,光是你勤政的毅力,我都是佩服的!所以,我愿意帮你的,不用担心!”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刚开始是被打击了下,说他不是好皇帝,想想也是,亡国之君还能是好皇帝么? 不过听到刘伟超说到后来,佩服他的勤政,知道他一直想要成为一个好皇帝,不由得心中又有点欣慰,还有那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毕竟,他是真得想成为一个好皇帝的! 在听完刘伟超的话之后,崇祯皇帝想起自己之前的想法,觉得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问,就连忙对刘伟超说道:“朕认真回顾了下,感觉真得有识人不明之缺。但是,朕感觉又很疑惑,不知道该怎么去识人?” 听到这话,刘伟超不由得收了笑容,认真地想了下才说道:“这个,其实我也不好说!” 这绝对是一门大学问,如果刘伟超自己会的话,也不会在毕业时,到钱耀铎这样的老板手下干活了。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遗憾,也有点不甘心,便继续要求刘伟超道:“朕不想再像以前那样了,朕真得很想听听你的建议!” 被一个皇帝这么重视,刘伟超感觉有点光荣,便沉吟了片刻,认真思考,最后在崇祯皇帝的期待目光中,才对他说道:“或者这样吧,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想想,这个事情是不是最符合你的利益,符合你所代表的群体利益!如果符合,那就去做,如果不符合,那就不做!” “嗯?”崇祯皇帝听了,顿时有点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朕有点不明白!” 刘伟超听了,便进一步解释道:“在我看来,你是大明皇帝,代表的不是你朱家利益,而是整个大明的利益,也就是说,你应该和大明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一脑门的问号,还是不明白刘伟超的话。 刘伟超也看出他的疑惑了,便继续解释道:“如果你这个皇帝只是代表你朱家而已,那改朝换代,其实就是换个皇帝来当而已。这种事情来临的时候,你朱家损失最大,别人无所谓。可是,如果你这个皇帝是代表整个大明百姓,那么要改朝换代干掉你,那就等于动了整个大明百姓的利益,他们能答应?”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好像有点明白,但是又好像不明白。他感觉,是不是自己的脑子比较笨? “你发布的国家政策,一定要有利于绝大多数百姓。这样,民心所向,谁会造反?那就等于造自己的反!你说对不对?”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样的道理,你当皇帝的不为民做主,那就不要怪百姓造你的反了!” “……” 刘伟超说了一大堆,可是,他发现崇祯皇帝的脸上,始终是有疑惑之色,最终,他放弃了,对崇祯皇帝说道:“算了,大概意思,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你应该和百姓是利益一致的,而不是和士大夫利益一致。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多想想百姓,总是对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感觉到了刘伟超似乎有点不耐烦了,便有点羞愧地说道:“朕似乎理解不透,又好像明白了一点。惭愧!” 看他这样,刘伟超反而笑了,当即说道:“没事,回头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如果你遇到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的,可以找我,我帮你把关。” “那真是有劳你了!”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感激地说道。 刘伟超想起一事,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你那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具体时间,回头我给你查查资料,看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趁着现在蝴蝶效应还不明显,我尽量帮到你!” 正文 16 点石成金 ,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很是欣喜,连忙说道:“今日是十五年三月初三。” 崇祯十五年三月初三么?刘伟超心中想着,正要说什么时,忽然听到了敲门声,于是,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应该是我的外卖到了,我先吃饭了,回头聊!” 这一次,他没有第一时间掐断通讯。 这种不礼貌的事情,一般是很少做的,之前那样,是因为奇遇而心急。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不敢耽搁刘伟超这边,便连忙回答道:“好的,你去用膳吧!” 挂了通讯之后,他握着手机,心中想着:看来刘伟超应该也是富裕之家,至少不缺佣人,难怪谈吐之间,能感觉出来见识不凡,并且还有一股自信! 这么想了一下之后,崇祯皇帝很快便去想着刚才刘伟超对他说得话,到底皇帝是当朱家的皇帝,还是说大明百姓的皇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种问题,要是换了以前的话,他绝对想也不用想。甚至要是谁提出这样的问题,说不定他还会勃然大怒,要了他的脑袋! 皇帝当然是朱家的皇帝,是当年太祖皇帝打下来的天下,这是铁打的事实! 然而,如今的崇祯皇帝,体会到了王朝末世的感觉,更知道两年之后,大明就会灭亡了。 面对朝局的无奈,面对烽火遍地的大明,崇祯皇帝的心态已经不一样了。 最为关键的是,说这话的人是三百多年之后的人,在那个时代,完全是神仙一样的时代,甚至比起传说中的神仙都要厉害的时代,由那个时代的人说出这样的话,崇祯皇帝当然会好好考虑了! 不过这个问题上,刘伟超也只是根据自身的感觉,给崇祯皇帝简单说了一下而已,最多只能算是给崇祯皇帝这边丢了一颗疑惑的种子。 …… 当崇祯皇帝沐浴完毕之后,已经是傍晚时候,周皇后亲自伺候,也算是监督他用膳,保养身体。 正在这时,王承恩回来了。 崇祯皇帝看了周皇后一眼,然后就当着她的面问道:“朕让你去问嘉定伯之事如何了?” 王承恩暗中瞅了一眼闻声看向他的周皇后,然后据实回答道:“奴婢传旨之后,还好言相劝,说明道理,但是嘉定伯只是说家无余财!”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眉头就皱紧了,没想到他果然如此么? 周皇后在边上听了,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皇帝下旨向文武百官和皇亲勋贵筹钱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她当然知道这个事情。 周皇后只是没想到,崇祯皇帝会让他爹先捐,来带这个头。 而她,又岂能不知道自己爹是什么性格! 于是,她便向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还是我召他进宫说下吧!这个事情,他带头也是应该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点点头说道:“还是皇后明事理,那此事就交给你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说道:“明早,至少正午之前,他一定要大张旗鼓地捐钱,以为百官和以其他皇亲勋贵的表率!” 周皇后听了,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不过随后,她脑中灵光一闪,便向崇祯皇帝提议道:“陛下,你不是有那个宝物么?里面的人是不是会点石成金?要是有仙术的,能否让他传授一二,如此,朝廷便不会缺银子了!” 王承恩一听,那耳朵立刻竖了起来,他也很想知道,有关那太祖皇帝赐下宝物的这个事情,到底有多神奇? 崇祯皇帝此时已经知道,那刘伟超根本就不是仙人,而是几百年之后的一个人而已。点石成金的仙术,又怎么可能有呢! 不过,他是不会给别人说实情的。 因此,在周皇后期待的眼神中,他淡淡地说道:“仙术岂能说传就传?能学就学?如今朝廷急等用钱,难道要朕一直等下去?” 言外之意,就是这次的筹钱,那是筹定了的。 周皇后倒也不疑有他,反而更是体谅到了崇祯皇帝的难处。 因为她知道,崇祯皇帝这边还担心那个宝物里面的人不帮他。再说了,点石成金这种仙术,也确实不会说传就传的。 想着这些,周皇后看看天色,便站起来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还是这就去办了这事吧!” 崇祯皇帝听了,欣慰地点点头道:“皇后知道朕的难处,能急朕之所急,朕很欣慰!” 不过等周皇后一走,他便朝王承恩使了个眼色。 意思很明显,就按照他之前就交代过的,让王承恩暗中去监视。 对此,王承恩自然心领神会,当即告退。 ………… 天黑之后,周皇后便来向崇祯皇帝复命,对他说道:“陛下,他已经答应会在明天上朝的时候捐助一万两白银!”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意外,不是五千两么? 不过随即想起来,觉得后世史书上未必是正确的,便点点头,带着一点欣慰说道:“皇后辛苦了,希望能起一个好头,多得到一些银两,如此朝局还能好一些。” 说到这里,他一指面前如山的奏章,叹口气说道:“天灾,兵灾,都是要钱的奏章,朕实在是难啊!” 周皇后当然知道国事艰难,闻声也叹了口气,不敢打扰崇祯皇帝批阅奏章,只是说道:“陛下,昨日累到,今日切记要早点休息才好!” “朕知道了!”崇祯皇帝听了,随口一句,便又开始批阅奏章起来。 周皇后见了,没有再说话,带着一点忧心退下了。 她不知道,当她退出殿的时候,崇祯皇帝其实抬头看了她一眼,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不过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又过了一会之后,王承恩过来了。 殿内伺候崇祯皇帝的内侍宫女,都是王承恩安排的,这也算是崇祯皇帝得到刘伟超的提醒之后,才有的措施之一。 现在的他,在宫里只信王承恩。 “怎么样?”崇祯皇帝一见,便立刻问道。 王承恩听了,马上奏道:“皇后给了嘉定伯一些首饰,具体能折算多少,奴婢还不知道。好像……好像皇后在见嘉定伯时,有发火,声音有点大!”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脸色有点难看,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吩咐王承恩道:“继续替朕盯着!” “奴婢遵旨!”王成恩听了,连忙回答一句,然后又补充道,“奴婢在宫外都已经安排了人的,明早宫门一开,就能收到消息!” “好!”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然后挥手让他们所有人都退下,随后,他拿出手机,便联系起刘伟超来。 视频很快便接通,崇祯皇帝一见,非常地好奇。 正文 17 感觉原始社会一样 , 于是,他便先问道:“你那边不是晚上了么?怎么看着好像还是在白昼?” 这个疑惑,在之前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不过他忍住一直没问。 如今和刘伟超比较熟悉了,崇祯皇帝就忍不住了。 说真的,他对刘伟超那个世界非常地好奇。 “哈哈!”刘伟超一听,当即笑了起来,然后转动手机,转向屋顶的led吊灯,让崇祯皇帝能看到,同时解释道:“我这里当然也是晚上啊,不过有这电灯照明而已!” led灯的光线柔和,并不像以前的白昼灯一样刺眼。因此,崇祯皇帝看得很清楚。 他就看到透明玻璃中有亮光,环形的,一共有八个发光点,把整个房间照得很明亮,真得和白昼一样。 玻璃他是见过的,西洋传教士就有进献过。并且他知道,这东西很贵。 不过此时,他的注意点是在那发光上,又一次被震惊到了。 良久之后,崇祯皇帝才回过神来,不由得感慨地问道:“这东西要好多钱吧?要是朕也有这发光的东西,晚上就更方便批阅奏章了!” “……”刘伟超听得无语,敢情崇祯皇帝的脑中一直都是加班啊! 说真的,对此,他是有点佩服的! 转回手机,刘伟超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电灯也就几百块钱的事,并不贵,普通人家都买得起的。” “啊?”崇祯皇帝一听,非常地意外,普通人家都买得起? 这个普通人家,到底是什么样的普通人家? 难不成,后世的人,全都是非常富有的? 想着这个,他又非常地好奇,便问道:“不知道何为普通人家?据朕所知,光是那上面的玻璃,就值很多钱啊!” 一听这个,刘伟超当即又笑了。 这次的对话,让他有一种身处现代化社会的优越感。 看看,古代人,连皇帝都是这样,就生活条件来说,未必有如今的普通人舒服! 这么想着,他便又给崇祯皇帝解释道:“普通人家就是普通人家,这么说吧,绝大部分人家都买得起这灯的。这玻璃啊,也不贵,很便宜的。之所以会有这个差别,是因为我们两个世界的生产力根本不是处于同一水平的!” 说完之后,他看到崇祯皇帝有点不解的样子,便继续解释道:“好像大明还不能生产玻璃吧?不过我这边是都能生产玻璃,并且还是各种各样的玻璃!这么一来,物以稀为贵,你那边玻璃非常少,当然贵了!我这边玻璃烂大街,到处都是,自然就很便宜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穿越历史小说中的必备套路,便笑着说道:“回头我查下怎么烧制玻璃,然后给你发过去,这样你也能烧制玻璃赚钱了!” 前面的话,崇祯皇帝大概听懂了,让他能明白,相对于刘伟超那个年代,他这边就如同是原始社会一般,这让他有一种羞愧感。 不过听到后面这话,他顿时大喜,把什么羞愧感都全抛到脑后去了。 只见崇祯皇帝非常高兴地对刘伟超说道:“啊呀,那真是太感谢了,朕一直为钱的事情发愁,如今要是有这玻璃的烧制之法,以后能卖玻璃的话,就能缓解一点钱财方面的压力了。” 说到这里,他的脑海中立刻想起刘伟超之前给他说过的那番利益一致的言论,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不过他还是跟着补充一句道:“如此一来,朝廷有钱的话,百姓的赋税也能少收一些,这真乃利国利民之举也!” 刘伟超一听,非常高兴崇祯皇帝的这个认识,当即笑着对他说道:“你放心,有我给你点科技树,以后啊,多得是赚钱的东西给你!我说过,要帮你打造世界第一强国,肯定是没问题的!” “活菩萨,活菩萨啊!”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欣喜若狂,甚至都有点失态地说道,“你真得是朕的救星,神仙啊!不对,比神仙还厉害!” 说到这里,他想起皇后所说,便连忙又接着说道:“皇后之前还想让朕请教你,让你教朕点石成金之术,这样就不缺钱了!朕一直以为,点石成金之术是不存在的。结果没想到,这就是点石成金之术啊,真得是没想到……” 看到崇祯皇帝如此兴奋,甚至到了失态的程度,不知道为什么,刘伟超不由得有点同情他这个皇帝。 当皇帝的,当到这种份上,也算是对不起皇帝这身份了吧? 呀,穷皇帝一个啊! 这么想着,他便更同情崇祯皇帝了! 好像从小没了妈,也不受他爹重视,亏了兄长对他不错,但是短命,临死之前,把未成年的他叫到床前,让他去当一个王朝末世的皇帝,日夜加班,却压根无法挽回一切,最终还杀老婆孩子,自己上吊自杀了! 真是可怜! 这么想着,刘伟超想起一事,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我稍微查了下资料,你这个时候应该是在中原大战。洛阳、开封都会被李自成攻陷。另外,建虏还会在下半年入关劫掠,最南打到了济南那边。如今你已经调回孙传庭的话,历史可能会有改变。” 说到这里,顿了顿,有点可惜地说道:“松锦之战可惜结束了,好几个有名的武将都战死,像曹变蛟那样的,另外,洪承畴叛变投了建虏,也是可惜。这是个人才,如今却当汉奸了……”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非常的震惊,“洪卿没有战死,而是投降了?” “是啊!”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以后建虏入关夺取了天下,就有他很大的功劳。这个人的能力是有的,但是骨头却是软的。这么说起来,还真是可惜了那个卢象升,精忠报国,文武双全,比起洪承畴应该更厉害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羞愧,能臣啊,真得可惜了! “别的不说,建虏入关的时候,卢象升家族,他的兄弟都是抵抗建虏而死。相比较而言,洪承畴真得比不过!” 听到这话,感受到刘伟超的惋惜,想着刘伟超之前说的话,崇祯皇帝便认真地说道:“朕知道了,必不会亏待卢卿一族的!” 听到这话,刘伟超笑了,对这个结果,他是满意的,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昨天通宵了,今天早点睡吧,明天起来,我就把玻璃烧制的方法给找出来,给你发过去!”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非常得开心,甚至有种迫不及待地感觉,最好现在就给。 但是,刘伟超已经说了,他也不敢违背刘伟超的意思,反而开口说道:“对,你不要累到了,好好休息,那明天朕等你消息!” 他已经学会关心别人了! 正文 18 抓根本才是关键 , 挂了通讯之后,崇祯皇帝便又开始想和刘伟超的这番交谈。 这已经是他的一个习惯了,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刘伟超的说话,不是那么好理解,也往往有惊人的言论。 不管是从那个角度来说,都是值得崇祯皇帝再细细琢磨一番的。 就说这一次,刘伟超就给他讲了几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接下来的中原大战,流贼李自成会笑到最后。并且,建虏还会在下半年再入关。 这些事情对他来说,都是非常坏的消息。对于目前的他来说,根本就无能为力。 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刘伟超所建议的,召回最厉害的文臣武将,筹集钱财,重建军队!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便对明天开始的筹钱,就更是坚定了信心,绝不容出问题,对于金额,也多了一些期盼。 当然了,刘伟超说明天会给玻璃制法,这也让他很期待。不过玻璃要做出来,还要卖掉,这是需要时间的。 正当崇祯皇帝在想着这事时,忽然,就感觉到手里还握着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低头一看,发现是刘伟超发过来一张图片,便连忙打开看。 这张图片上都是字,从左到右的横排模式,还是缺胳膊少腿的字,但是崇祯皇帝认真看了之后,便大概都能看懂了。 这上面的字,并不是玻璃制法,而是卢象升家族的介绍。 从父 卢国云(?-1645),字公祥,江苏宜兴人。战新桥死。 卢国焄(?-1645),字仲业,江苏宜兴人。战新桥死。 卢国纮(?-1645),字君廓,江苏宜兴人。战新桥死。 同辈 弟…… 看完之后,崇祯皇帝就震惊了。 真得,卢象升的家族,他的从父、亲弟和从弟,大部分人都是战死殉国,还有出家为僧的,没有一个软骨头。 相对于洪卿……那个洪承畴,真得不能比。 如果再加上刘伟超曾说过,大明灭亡之时,百官迎贼、迎建虏相对比,那卢象升一族就更是难能可贵! 只是很可惜,卢卿已死! 崇祯皇帝正想着时,忽然手机震动之下,刘伟超又有消息接连发了过来,一口气好几条,是语音模式的。 于是,崇祯皇帝连忙点开听是说什么话? “明末中,卢象升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文武双全,最后战死殉国。他的家族也没有埋怨你对卢象升的不公,最终纷纷为国尽忠。在你那个到处都是软骨头的时代,真得都是非常值得敬佩!” “知道卢象升最后为什么会死么?根据我的了解,是卢象升侵害了士大夫的那个阶层利益。” “他针对你那个时候国库空虚的无奈,没有想着说加征三饷,而是提出了因粮之策。凡是缴纳赋税在五两以下的农户,并不加征赋税;而对纳税五两以上的富户,则按照财产的多寡,进行不同程度加征粮税。” “你说,卢象升收税损害了谁的利益?最终他会落得这样下场其实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如果你是明察秋毫的皇帝,说不定还能保着卢象升。可惜你不是!” 听到这句话时,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黯然:确实不是明察秋毫的皇帝啊! 想到这,他忽然又想起刘伟超曾经给他提过的皇帝代表谁的利益的话,似乎从这个角度去想的话,好像就能明白卢象升做得是对的,就应该要保他才好了! 心中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又点了刘伟超接下来的话,继续听了下去。 “后世还有一句话,孙传庭死,则明亡也!说得就是孙传庭是你的最后擎天柱,战死之后,其实大明就注定要灭亡了。” “孙传庭也曾被你关进大牢几年,浪费了多少剿贼时光,让流贼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我跟你说,孙传庭为什么会落得这样下场,其实和卢象升是差不多的原因!” “孙传庭为了解决钱粮问题,他做得是清屯充饷。以祖制名义收回所有被地主豪强侵占的军田,自然也就得罪了所有侵占军田的那些豪强。被人群起而攻之,你不能高屋建瓴,认识到所有事情的根源是什么,三人成虎之下,哪怕是没有一点错的圣人,都会被你治罪的!” “这些话,我没有和你视频说,而是改为语音,就是想让你能多思考一下,看看我说得这个对不对?对于你以后识人方面,或许会有帮助!” “我们是两个位面的人,没有利益关系,我说这些,是为了你好,或许你听了会有点刺耳,不过真得希望你能多想想!” “好了,洗洗睡了,晚安!” 崇祯皇帝听完了全部,沉默了。 卢象升的因粮之策,是在朝堂上引发过争议的,最后因为要公平,就变成了均粮,也就是所有人都平均交钱。 至于孙传庭的清屯充饷,崇祯皇帝在之前就压根没听说过。 因为孙传庭做得这个事情,是在陕西做的。并且这是举着祖制大旗,别人是没法反对这个事情的。因此,那些利益受损的人便针对孙传庭的性格特点来攻击陷害。 在崇祯皇帝这边看来,那些人弹劾孙传庭,确实是有其事,那么他下旨治罪也没错了! 可是,有很多事情真得不是表面这样的,加上黑能说成白,白能说成黑的嘴皮和文采,崇祯皇帝就事论事来处置的话,能分清忠奸就怪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默默地想着这些事情,大概体会到了刘伟超说这些话的意思,在叹了口气之后,他又重新听了一遍,然后又一遍…… 不得不说,刘伟超给崇祯皇帝建议,因为他这特殊的身份,天然就有说服力,也让崇祯皇帝隐约掌握了一些以后如何识人的方法。 这一夜,崇祯皇帝又是很晚才睡觉。 第二天早上,天才蒙蒙亮的时候,他又准时醒了过来。 第一件事,崇祯皇帝便吩咐笔墨伺候,亲笔写了一道圣旨。 然而,才准备上朝,迎接今天即将开始的捐钱一事。 宫门打开,文武百官按序入紫禁城。 另外一边,王承恩也听到了宫外手下的禀告,赶在崇祯皇帝上朝之前,匆匆赶到,禀告刚收到的消息。 正文 19 牢记刘伟超的话 , “万岁爷,昨夜成国公拜访了嘉定伯府。”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好奇道:“他去干什么?说了什么?” 成国公是世袭爵位,第一任则是永乐靖难功臣朱能。 崇祯皇帝对于现任成国公朱纯臣也是信任有加,让他总督京营不说,甚至在李自成攻进京师的危急时候,也首先想到了他,想让他辅佐太子,匡扶大明。 “奴婢的人只是在外面看到,成国公逗留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至于在嘉定伯府里面的事情,还需要时间打探!”王承恩连忙回答了一句,随后想起什么,便连忙补充道,“成国公是从后门入的!” 崇祯十五年的崇祯皇帝,疑心病已经比较重了。一听这话,顿时眉头一皱。 这时候,他的脑子里,忽然想起了刘伟超给他定义的“有眼无珠”!他第一时间怀疑,是不是这个成国公,也是自己看错的人? 因为要是他没看错成国公的话,按照他对成国公的信任程度,或者说对成国公的期待,必定会青史留名吧? 但是刘伟超压根就没提过成国公,反而是提了周遇吉、孙应元和黄得功三人!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把这事记在了心里,准备回头问问刘伟超,后世有没有这个成国公的消息? 这么想着,他就暂时抛开这事,看向王承恩。 看到崇祯皇帝看向自己,王承恩明白用意,便继续禀告道:“今日文武百官上朝,和往日有很大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好奇道。 王承恩稍微犹豫了一会,才坚定了神色回答道:“他们原本上朝之时,皆是前呼后拥,坐轿、骑马,皆是选好的来。说句奴婢不该说得话,皆有逾制之嫌。可今日上朝,他们一切从简。奴婢感觉,好像是回到了太祖皇帝时候!” “哦?”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稀奇,便问道,“这是为……” 话还没说完,他忽然回过神,顿时,那脸色一下就变得非常难看。 这还能是为什么,扮穷而已! 说真的,崇祯皇帝虽然听刘伟超说了情况,可心底还是有一丝侥幸的,觉得文武百官,特别是那些文官,都是进士出身,儒家子弟,深知忠君报国之道。又不让他们上阵厮杀,以命来报国,只是一点身外物而已,不至于太难看的。 可如今,他就被打击了! 他都可以想象出来,一会上朝之后,募捐情况,大概率会是怎么样一个情况了! 要是按照他以前的脾气,估计会是怒气冲冲地上朝了。 不过昨夜他想了好多,反复播放刘伟超给他的语音,有一点对他非常有启发。 那就是做事要抓重点,一如当初在卢象升和孙传庭的事情上,如果抓住了他们因粮和清屯充饷之策的关键,那后面也不会决策错误。 而如今,筹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可以暂时先缓一缓! 于是,崇祯皇帝立刻赶去见了周皇后,让她立刻召嘉定伯问话。 说真的,周皇后其实也很担心他爹,因为她肯定是了解他爹的。 听到好像苗头不对,心中也有点生气,第一时间召见她爹,只是一见面,也顾不得礼节,就迫不及待地问道:“爹,你昨天答应女儿的事情,该不会有改变主意吧?” “啊?”周奎一听,顿时有点意外,不过他神色正常,马上回答道,“爹岂会改变主意,答应了女儿带头捐钱的事情,那肯定是会做到的!” 然而,周皇后太了解他了,一听这话,便立刻追问道:“答应女儿捐多少的?” 这一下,周奎有点顿住了,他看看左右,忽然对周皇后说道:“啊呀,时辰不早了,你看,天都要大亮了,要是上朝迟到就不好了,陛下会生气的。我该走了!” 周皇后一见,脸色一下有点难看了。 珠帘后面,崇祯皇帝也不旁听了,同样带着怒意,转出身来,冷声喝道:“果然不出所料,嘉定伯,你敢乱来,别以为朕不会杀人!” 他没有说处罚,而是直接说出了杀人! 崇祯皇帝的突然出现,原本就吓了周奎一跳。然后听到杀人的话,又是吓了一跳。 说真的,就连边上的周皇后都被吓了一跳,杀人?杀谁?杀嘉定伯? 此时,崇祯皇帝已经大步走到周奎面前,脸色阴沉,盯着周奎的眼睛,再次冷声喝道:“昨晚成国公找你干什么了?据实奏来!否则休怪朕不讲情面,拿你开刀!” 这么赤裸裸的说话,是他从未有过的,周奎的汗,一下便出来了。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第一时间转头看向他女儿。 周皇后见了,本来想对崇祯皇帝说,好好说话什么的。但是,她又想起了这两天崇祯皇帝的情况,夜不能寐,为了国家大事真是操碎了心。 还有,太祖宝物的出现,也非常大的影响到了崇祯皇帝。 想着这一切,周皇后便立刻改变了想法,也走前几步,到了崇祯皇帝的身边,同样对周奎说道:“这个时候,可不要再糊涂了!” 周奎听得有点心凉,又转回头看崇祯皇帝,顿时有点受不了崇祯皇帝那盯着他的眼神,感受到以前从没有感受过的君威,仿佛置身老虎面前一样,他双腿一软,便跪了下去奏道:“成国公给臣说……说我万万不能开这个头。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要臣带头捐多了的话,其他所有人都会埋怨臣的。因此……因此,臣想着捐一千两……” “爹……”周皇后亲耳听到这话,顿时恨铁不成钢地喊了一句,可一时之间,她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她爹,最终恨声接着说道,“女儿给你的首饰,怎么都有七八千吧?你……你……糊涂啊!” “我……我……”周奎面对他女儿,显然还想辩解几句,不过因为崇祯皇帝就在面前,因此也“我”不出来。 周皇后见此,难得地有点抓狂,对她爹说道:“你还不服气?你知不知道,你是被人在当枪使啊!你还真是……真是被卖了还能给别人数钱!” “不……不可能吧?”周奎听了,有点意外,感觉自己被说成了傻子,面对女儿的指责,他终于分辨道,“老朱和我是至交好友,他不可能害我啊,你不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么?” 周皇后听了,感觉要晕了,深呼吸了几下,然后才恨声说道:“你是我爹,太子的外公,你还用怕所有人埋怨你?你带头为朝廷出力,那也是为你自己,为周家的将来出力!朝廷好,你才能好;朝廷不好,你能好?你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边上的崇祯皇帝听着周皇后这话,不知道为什么,又一下想到了刘伟超对他说过的话。 做事情,看人等等,就是要抓住事情的根源、本质。 皇后所说这番话,应该就符合这个原则。 而周奎就看不清这个本质,以至于被别人给蛊惑了! 想到这,崇祯皇帝不由得又想到了以前的自己。想起以前的自己,竟然会和这个周奎差不多,顿时,他都有点羞得无地自容! 是不是在那些臣子的心中,自己也如同这个周奎一般好戏弄? 这么想着,他的脸色就变得非常难看。 “我……我……”周奎还想分辨,但是他发现,好像找不到理由了。 然后一转眼,他忽然发现崇祯皇帝的脸色非常难看,顿时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崇祯皇帝真要拿他开刀了。 于是,他吓得全身都是汗了,有点语无伦次地开始求饶:“陛下,臣知错了!臣以后不敢了……” 小门小户的,容易受人蛊惑,容易小家子气,但同样,也容易被吓到!特别是面对露出吃人相的崇祯皇帝。 为了大局,记着自己的目的…… 崇祯皇帝在心中念叨了几遍之后,终于压制住了怒气,传旨上朝。 正文 20 追封 这一次,为了凑钱的事情,崇祯皇帝下旨,开得是大朝议。 不但文武百官要来,就连皇亲勋贵也都被叫了来的。 崇祯皇帝迟迟不到,让他们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说着话。所谈论的内容,自然也和凑钱这事有关。 从他们的表情能看出来,大概率他们都不慌。毕竟这种侵犯所有人利益的事情,大家肯定会联合起来,皇帝一个孤家寡人怎么和他们斗 这不,等到崇祯皇帝一上朝,按部就班地礼仪结束,就见内阁首辅周延儒转头看了下吏部郎中吴昌时,微微示意一下。 于是,就见吴昌时咳嗽一声出列,然后大声奏道:“微臣有本要奏!” 崇祯皇帝听得微微一愣,按规矩,至少要等他这边说奏事之后才奏事的,但吴昌时这么迫不及待地有事要奏,该不会又是有紧急军情吧? 可他是吏部的,紧急军情也不该是他上奏啊? 有点想不明白之下,崇祯皇帝有点担心,便冷着脸点了点头。 “陛下,松锦之战,朝廷大军全军覆没,对军心民心之打击,不可谓不大也!”吴昌时立刻上奏道,“微臣以为,此时此景,陛下该以挽回军心民心为第一要务!微臣恭请陛下设九坛,祭奠为国尽忠之洪总督,激励其他在外领兵之总督、巡抚!” “臣附议!” “臣附议!” “……” 吴昌时的话一说完,果不其然,其他一个个文官纷纷出列,附和他的提议。 周延儒倒没有出列,只是低着头,心中却在冷笑。 对于崇祯皇帝,他们是太了解了。 一旦崇祯皇帝伤害到所有人的利益,那么大家联手起来,便能牵着崇祯皇帝的鼻子走。 一如眼下,朝议本来的主要议题肯定是筹钱。但是,吴昌时这么一开局,众人附和之下,崇祯皇帝肯定要对此做出表态,而不能是再议。 就算崇祯皇帝想再议的,有的是人会出来要求皇帝给个具体的交代,否则寒了为国征战将士的心。总之,就拿大道理压过去,由不得皇帝再议。 一旦崇祯皇帝表态,那么就具体的章程又可以议论个半天,时间耗掉,那么这次的筹钱朝议就会不了了之,至少也不会是重点了。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伟超这个变数,已经大大影响到崇祯皇帝了。 只听崇祯皇帝听他们这么说着,忽然一拍御案,发出“啪”地一声响,顿时就吓了底下所有臣子一跳。 “洪承畴变节投了建虏,此等之人,尔等还要朕设九坛祭他,是想要看朕的笑话么?” 听到崇祯皇帝这一声怒喝,顿时,所有人都傻眼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样的事情。 一时之间,他们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作为大明首辅的周延儒便奏道:“陛下,内阁似乎并未收到此等消息,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出错了?” 洪承畴非常受崇祯皇帝的信任,平日里也和百官都注意保持良好关系,他会变节,确实是任何人都没能想到的。 如果是以往,崇祯皇帝可能会解释一下,说是得了太祖宝物的提示什么的。 但是,此时此刻,他却看所有臣子都不顺眼,便冷哼一声道:“怎么,你是在质疑朕?” 周延儒一听,吓得一激灵。 要知道,以前的时候,崇祯皇帝是非常看重周延儒的,不要说类似的话了,就是一句重话都没有的。 周延儒一被吓到,其他官员一时之间,也不敢出声了。 因为谁都看出来,皇帝对首辅都这么不客气,其他人要是出声的话,就很容易引火上身的! 这么一安静下来,崇祯皇帝便示意轮值太监宣读他之前就准备好的那份圣旨。 这一宣读之下,顿时,所有官员都是非常地意外。 因为崇祯皇帝的这道圣旨,是追谥前几年战死的卢象升为“忠勇”,封忠勇伯;追谥更早战死的孙承宗为“忠烈”,封忠烈伯; 文官封爵,哪怕是死后追授,在大明朝也是极高的荣誉了! 崇祯皇帝一次追封卢象升和孙承宗两人,这是任何人都没想到的。 在圣旨宣读完了之后,就听崇祯皇帝冷声说道:“卢卿、孙卿力战殉国,此乃尔等楷模,朕希望你们学卢卿、孙卿两人,而不是洪承畴那奸贼!” 刚刚一群人都在喊着要给洪承畴设九坛祭奠,他这么一番话,那是真有点打脸!并且,这还是底下这群官员自己把脸凑上去让皇帝打的。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人都低下了头,不敢和崇祯皇帝对视。 崇祯皇帝扫视他们一眼,转头看向勋贵队列中的老丈人。 周奎一直在擦汗,看到了他的目光,便连忙出列奏道:“朝廷如今急需用钱之际,臣愿认筹白银一万一千八百两!”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有点诧异。 因为之前是说好了的,周奎要带头捐一万两的,结果他竟然又多加了一千八百两! 看着他的那头汗,崇祯皇帝大概猜出来了,这老家伙是在讨好自己! 此时,是需要演戏的时候,崇祯皇帝便点头说道:“嘉定伯是有心了,能急朕之所急,急朝廷之所急。诸卿如何,朕也想知道。来啊,记录,从成国公这边开始吧!” 成国公朱纯臣一听,心中骂周奎祖宗十八代了。 他这爵位那是从永乐年间就传下来的,而嘉定伯则是崇祯三年封的,如果他捐的比嘉定伯少,怎么都说不过去! 肉疼之下,朱纯臣只好报了两万零八十一两,就好像他是真得竭尽所能了! 其他人也没办法,都只能以嘉定伯这边为衡量指标,一个个在皇帝盯着的情况下开始报数。 当然,也有头铁的,不管不顾,就只认捐个几两,几十两,几百两的。 这些人中,以文官为多。在报数之时,还振振有词,说两袖清风,家无余财之类的话。 司礼监这边,王承恩认捐最多,两万三千五百两,几乎是把他的家底都给捐了,也把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给比了下去。 这让王德化非常不满,趁着其他人在报数的时候,他低声威胁了王承恩。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所有人都报数完成的时候,崇祯皇帝突然宣布了设立西厂的事情,并且西厂提督为王承恩。 正文 21 全部杀光 “不要误会,朕不是来催你给玻璃制法的!”崇祯皇帝主动视频连线刘伟超,在接通的一瞬间,他就连忙先解释道,“朕今日用了你的法子上朝,不知道对不对,想和你说说!”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笑着说道:“哦,那你说说?” 不管崇祯皇帝到底是不是催着要玻璃制法,他这么一提,昨天答应过的,那肯定是要记得给的。 不过刘伟超也不介意,对自己调教崇祯皇帝的成果,倒是很感兴趣,也很想听听崇祯皇帝上朝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只听崇祯皇帝带着兴奋对他说道:“周奎这个老东西,果然是个蠢货,原本答应给一万两白银的,结果被成国公朱纯臣那狗东西一劝说,竟然只想给一千两。幸亏朕用了王承恩这个耳目,事先派人看着外面,就发现有迹象不对,想着你说过事情要抓住重点……” 他把大概经过“噼里啪啦”一顿说,第一次有掌控全局的感觉,那种战胜这帮子官员的兴奋,有点溢于言表。 “……你是不知道,当朕追封卢象升、孙承宗爵位时,那些人表情有多诧异;还有,周奎那老东西捐了一万一千八百两时,那些人表情有多震惊;特别是朕宣布设立西厂之时,他们一个个都吓得跟死了爹娘一样,哈哈!” 崇祯皇帝眉飞色舞地说道:“朕在朝议结束之后,回想起来才发现,他们从一开始就想牵着朕的鼻子走,搅黄捐钱之事。呵呵,亏了朕记得你的提醒,抓着主要事情去做……” “……要按朕以前的脾气,知道那朱纯臣的事情,今日肯定在朝会上问罪于他了。”崇祯皇帝兴奋地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什么,便连忙问道,“对了,不知道这个朱纯臣在史书上有什么记载?” “好像不是一个好东西!”刘伟超听了,想了一下回答道,“你等下,我查下给你!” 说完之后,他把手机放桌子上,因为本来就坐在电脑前,立刻搜索了一下,然后才拿起手机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朱纯臣很得你信任,但是城破之时守齐化门,你本来想从这里突围,结果他不让你走,反而献给了流贼,并和时任首辅陈演向李自成劝进当皇帝……”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听得目瞪口呆。他是万万没想到,这个他曾经非常信任的朱纯臣,竟然做到了如此地步!不但吝啬,还要害他! “……你在城破之时有写过一道诏书,想让朱纯臣辅佐太子,不过因为宫里的人都逃散了,这道圣旨没能发出去,最终被李自成看到,就把朱纯臣给砍了。” 刘伟超说到这里,看到视频里面的崇祯皇帝,表情非常狰狞的样子,便知道他是被气到了。 于是,他就不说话了,等着崇祯皇帝那边。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狗东西,世代受大明皇恩,享尽荣华富贵,却如此忘恩负义,该死,该死,该死!” “朕一会就传旨王承恩,让西厂先拿他开刀,朕要诛他九族!” “还有陈演是不是,朕也要让西厂拿他下狱,这一次还敢给朕说他为官清廉,实在家无余财,只给了五两银子,呵呵!” “对了,还有谁做了对不起朕的事情?”崇祯皇帝又追问刘伟超道,“你都给朕讲讲,朕要把他们全都诛了九族!” 听着他这么杀气腾腾的话,要是刘伟超只是看书的话,他估计是会叫好,该杀! 但是,得到如此机缘,能和崇祯皇帝面对面视频,他就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再听崇祯皇帝要把很多人都诛杀九族之时,他不由得慎重了。 有些人,不是说不该死,但是,诛杀九族,那要死多少人?又会枉死多少人? 就因为可能有亲戚关系,突然之间就祸从天降? 对于这种古代很理所当然的判罚,作为现代人,真得认真去想想,就会觉得于心不忍了。至少此时的刘伟超,真得不想这样。 看到刘伟超一时没有说话,崇祯皇帝回过神来,感觉刚才尽说一些凶狠的事情,让刘伟超不高兴了,便压制了自己的怒意,又给刘伟超说道:“你知道今日朕收到了多少银子不?白银五十万两还多!有这笔钱,等周遇吉他们回来,朕就有钱让他们扩军了!” 说到这里,顿了顿,他有点讨好地说道:“这些都是你的功劳,朕真得不知道如何感谢你为好!” 听到这话,刘伟超也从自己的沉思中回过神来,稍微一琢磨,脑中有了个想法,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知道不,后世有很多小说写穿越的,就是那种想象能回到你那个时代,然后把那些奸臣大杀特杀的,这种方法虽然很爽,但是就你如今到了崇祯十五年的环境来说,我感觉并不好!” “啊?”崇祯皇帝一听,对这话里面的好几个方面都很意外。 比如,什么是小说穿越? 不过他最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最关键的点上,就连忙问道:“不好在哪里?” 刘伟超当即对他说道:“你这个时候,松锦之战已经结束,大军可以说全军覆没!并且现存的兵力中,吴三桂、左良玉等等,已经有军阀倾向,不怎么听你的旨意做事。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大开杀戒的话,人心散尽,就怕你不知道怎么就死了,甚至是都起来造你反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立刻就想起,当他宣布重开西厂的时候,文武百官,还有那些皇亲勋贵全都一脸震惊,纷纷想反对,却被自己乾坤独断,不容置疑时候的场景。 他又想起“诸臣误朕”的事情,从这里推断的话,按照刚才自己的脾气,指不定真得要把朝堂上的人杀光了。 这种事情,就算是太祖皇帝,也没有这么做的吧?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终于意识到自己刚才在愤怒之下,就想着把那些忘恩负义的人全都诛杀九族之事,有点草率了。 认识到这一点,崇祯皇帝便虚心地向刘伟超请教道:“那你有什么想法?朕很想听听!” 正文 22 书香门第 “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有关利益的事情么?”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立刻便点头说道:“记得,当然记得,朕一直记在心里,想着这事得!” 刘伟超一听,有点欣慰,便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如果你能把大部分人的利益调整到和你一样的话,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就等于是在给你努力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你目前的朝局来说,如果你用西厂对文武百官大杀特杀的话,就会引得所有官员反对你。如果你这个时候是洪武时期,天下太平而你威望又如同朱元璋一样高的话,那没有问题。但是,你现在不是!” “哪怕你能顺利杀了那些官员,又有足够的官员来接任,这一杀一接任时期,又会耽搁多少国家大事?而这个时候,你缺的是什么,时间啊!” 崇祯皇帝一直在认真地听着,听到这些话,都不由得微微点头,显然也是听进去了。 这不,就听他面露诚恳之色问道:“那朕应该怎么做?” “你不是刚收集到了五十万两白银么?”刘伟超提醒他道,“而我这边会给你玻璃制法,你就以这五十万两白银为股本,在北方和南方同时修建玻璃厂,所得利润进行分红,就能一举捆绑所有文武官员的利益了。” “啊?”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吃惊,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主意。 刘伟超很有耐心,给他细细分析道:“一旦捆绑了他们的利益,那你做玻璃卖的事情就不会被他们阻扰,甚至还会得到他们的帮助,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崇祯皇帝想想,好像觉得有道理,不过他也有点不甘心,就带着一点恨意说道:“难道就这样便宜了他们?”“ 刘伟超一听,笑着说道:”那当然不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他们做了恶事的,当然要他们付出代价的!“ 崇祯皇帝一听,很有兴趣,连忙问道:“怎么让他们付出代价?” “第一,你在算股本的时候,可以少算他们一些。比如说,五十万白银,只占总股本的百分之四十,甚至三十都行,你说了算。他们占得少,自然就分的少了。而这个事情,对他们来说,原本以为钱是打水漂了,结果没想到还能有分红,估计是会高兴得。”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对此比较接受的,便很有兴趣得再问道:“那还有呢?” 有第一,肯定是有第二的。 “第二,你在分红上面压得低了,可以在其他方面补偿他们。比如说,有股份的人,就可以优先买到出厂价的玻璃,至于他们是自己用还是拿去卖,就随意。这样一来,这中间有利润可以赚的话,他们绝对会在意这个股东身份。说不定还会悔恨自己当初给钱少了的。”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不甘心得说道:“这不是便宜了他们,就等于是朕让出了不少利润吧?” 他是最需要钱了,因此对钱就格外敏感。 刘伟超一听,笑着说道:“不会,甚至你会因此赚的更多啊!” “啊?”崇祯皇帝听得又是意外,连忙感兴趣得问道,“此话何解?” “你想啊!”刘伟超给他解释道,“如果你自己去操心卖的事情的话,费时费力吧?卖的周期说不定还很长。但是,那么多股东参与进去卖的话,是不是就会很快。你来钱快,不就能解决你急需用钱的事情么?”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又补充道:“另外,这个玻璃对你那边来说,暂时还只是奢侈品而已,能够买得起的,也只是有钱人家。因此,随便他们去卖多少钱,也不影响国计民生。因此,这种模式之下,我觉得是非常适合你现在这种情况的。”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忍不住佩服道:“没想到你懂得如此之多,肯定是书香门第,家世渊博吧?” “啊?”刘伟超被他说得一愣,随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崇祯皇帝一见,便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说错了,可是,他又不知道什么地方有错,一时之间,有点摸不着头脑。 笑了一会,刘伟超笑完之后便带着笑意问道:“你知道我出身么?” “难道朕说错了?”崇祯皇帝一听,下意识的问道。 刘伟超点点头回答道:“我告诉你吧,我家是农民出身,我爷爷他爹以上都是文盲,我爷爷也就读了三年书而已,我爸是九年,我这一辈才是上完大学的。” 崇祯皇帝虽然不知道上完大学到底是什么学识程度,但大概能猜出来,便忍不住赞道:“那就是你家勤学而奋进,方有今日之所得!此等之事,也是可赞可叹!” 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候,偶尔也会有,并会被当为典范的。 他这么说,一是真得这么想的,二是有心想拍下马屁,让刘伟超能开心。 结果没想到,他这话一说完,刘伟超就又笑着摇头了。 “怎么?”崇祯皇帝一听,忍不住奇怪道,“难不成,朕又说错了?” 刘伟超听了,笑着说道:“这个不是我家才这样,而是我这个时代都这样。我就告诉你吧,我们这里规定,九年义务制教育,也就是所有人,都必须要读书九年,不管男女,并且是免费的。只有高中和大学是要考试的。” “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吃一惊,失声惊呼。 所有人都要免费读书九年,这怎么可能? 他有点想象不过来了,这是怎么能做到的? 不对,这肯定是夸张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想到了什么,便下意识得反驳道:“那佣人呢,难不成你家佣人也是读书识字之人?” “啊?”刘伟超一听,顿时有点傻眼,“什么佣人?哪来的佣人?我这房子都是租的,并且还是合租的房子,我用得起佣人么?” 崇祯皇帝听了,也有点傻眼,没有佣人,并且连房子都不属于刘伟超的? 他有点不信,便提醒道:“你不是至少有个厨房帮工吧?这不也是佣人!” 正文 23 刘伟超的仆人 , 听到这话,刘伟超在愣了片刻之后,终于恍然大悟,不由得哈哈大笑道:“你说得是我昨晚叫得外卖?” 看到他这么笑,崇祯皇帝就知道,他肯定理解差了。 果然,就听刘伟超给他解释道:“那是我通过手机点了吃的东西,然后会有专门的人送上门的。用你能理解的话来说,那是店里伙计,不是我的佣人!”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继续给崇祯皇帝科普道:“而且就算是伙计,那也都是读书识字的。其实我刚才应该说得很清楚,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是读书识字的,至少9年制义务教育,都是有上过的。接下来如何,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看有没有读书的天份,而不是取决于能不能供的起读书不读书的钱。” 崇祯皇帝听得略微有点尴尬,同时也非常地差异,这个未来的世界,真得让他太难以想象了:“是朕……朕孤陋寡闻了!” “那是肯定的!”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我这个世界,对于你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任何人都是孤陋寡闻的。科技的发展,超出了你们的想象。你以后会都了解到。”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他对这个未来世界也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这样吧,我挂电话了,然后把玻璃的烧制法传给你。”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点头,甚至都想第一时间去挂电话了。 不过想到这样终归是太猴急,作为一个堂堂皇帝,实在有失身份,就忍住了。 可谁知,刘伟超却并没有主动挂电话,而是想起什么,问崇祯皇帝道:“对了,你重开了西厂,不会真得按照我所说的,给了西厂特权,先斩后奏了吧?” 之所以问这个,是因为崇祯皇帝刚才动不动就说要诛杀九族。这种人命关天之事,古代和现代差别还是有点大,作为始作俑者,刘伟超觉得有责任要考虑周全一点。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不明白刘伟超为什么问这个,想了下,最终还是实话实说道:“朕准许西厂先抓后奏。” “嗯,这个还可以!”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我之前说先斩后奏是嘴快,你这做法更稳妥一点。” 崇祯皇帝自从和刘伟超联系以来,基本上都是被批评的,此时突然被刘伟超表扬了一下,顿时有点惊喜。 正在这时,就听刘伟超又问道:“那抓到的犯人,关在那里,谁来审讯定罪?” 崇祯皇帝一听,便理所当然地回答道:“西厂抓到人,当然是西厂来审讯,最后由朕来定罪!” 刘伟超一听,摇摇头说道:“这样不太好,容易造成冤假错案,应该从制度上尽量避免才好!” “那朕该怎么做?”崇祯皇帝一听,立刻虚心地求教道。 刘伟超稍微想了下,就对他说道:“西厂的权力太大,关押审讯最好由其他衙门来做。但你的文官系统已经烂了,要收拾好需要时间。不如就关到锦衣卫那边去好了。” “可是,锦衣卫不也是烂了么?”崇祯皇帝是记得刘伟超之前说过的话,“朕还正想着要抓那忘恩负义的骆养性呢!” 刘伟超一听,便点点头说道:“该抓,不过锦衣卫中有一个叫李若链的人,在城破之时坚决抵抗,最终殉国的。你可以让这个人来当锦衣卫指挥使,可以牵制下西厂,不至于权力失衡!好事都变成了坏事!”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又是惊喜,终于又有一个会忠君报国的人了。 于是,他连忙又问道:“还有什么人是朕可以用的?朕如今太缺忠心的人了!” 刘伟超一听,在不查资料的前提下,脑海中立刻冒出一个有名的人来,便笑着说道:“有一个,江阴典史阎应元!” “啊……”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出乎意料,竟然是一个最底层的官员,不由得有点失望。 不过随即,他忽然又一喜。因为他想到,这么不入流的官员,最终会让刘伟超脱口而出的话,那肯定是个有大本事的人,于是,他就好奇地问道:“这个阎应元有什么事迹么?” “当然!”刘伟超露出佩服之意道,“建虏入关之后,横扫关内,各地官吏纷纷投降,就连南明朝廷都投降了,但是他率领江阴百姓抵抗建虏,死不投降,坚持了八十一日,最终留下了一首绝命诗。” 说到这里,刘伟超对这首绝命诗还有印象,稍微回忆了一下之后,便缓缓的说道:“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崇祯皇帝听了,默默的回味了下这首诗,随后点点头说道:“好,这个人,朕用了!” 刘伟超听了,补充说道:“江阴八十一日,我把有关的事情给你贴过去,他们的祠堂,我还去旅游过的。你回头看看吧!至于其他人,回头我查资料之后提供给你参考,现在,我先发玻璃烧制法给你。” 崇祯皇帝点点头,似乎是受那首诗的影响,情绪并没有之前那么高涨了。 对此,刘伟超也不在意,直接挂了电话,然后查了玻璃烧制法,还真别说,有点花时间。甚至有的资料,还要他花钱买的,因为百度能得到的资料并不够详细。 并且这玻璃烧制法,有一个关键是高温,对于烧制玻璃的窑子要求也高,他不得不又查了这个资料,包括图片和详细说明在内,一起给崇祯皇帝发了过去。 随后,把江阴八十一日也给崇祯皇帝发了过去。 最后,就给崇祯皇帝语音道:“其他历史资料,可能会有错。但是,这个江阴是非常大的一次事件,各处史料对照,还有地方日志中都有记载,这个应该是不会有错的。我之所以帮你,也是希望在你那个位面,我们汉人能少死一些人,尽量避免这些悲剧。” “你的任务也是很艰巨的,先稳国内,再和西夷争夺世界,加油,好好干,为我们汉家儿郎争口气!” 正文 24 朋友 , 崇祯皇帝听了,沉默片刻,并没有去看有关江阴八十一日事件的图片,而是先去看玻璃烧制法。 然而,看了半天之后,他最终还是挠了挠头,发现其中有不少细节不明白。 想了一下之后,他用笔把根据资料而有的那些疑惑写了下来,然后联系刘伟超。 不过当他的手刚想点视频通讯时,忽然犹豫了一下,改了用语音来发送他的这些疑惑。 发完之后,崇祯皇帝就有点忐忑地等着回音。他感觉,他会被刘伟超看扁,因为实在是不懂的地方太多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手机震动,刘伟超也回了语音过来。 “我给你的资料,已经是尽量浅显易懂的了。不过可能是我们两个时代的科学差距太大,所以有些我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对你那边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 “这种科学性的东西,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你来说,确实有点为难。这个玻璃制法的问题,我会尽量给你解释。但是以后如果想要我给你更多的好东西,要么你要开始学习科学知识,要么就召集你那个时代比较懂科学的人,为你所用。就我来说,我建议你这两手都要做。” “刚好,你这个时期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叫做宋应星,应该是个举人,考进士几次不中,现在这个时间点应该回他江西奉新老家了。他写了一本《天工开物》,总结了你那个时代的科学产物,流传到了后世。这个人,就科学知识来说,应该是你这个时代最渊博的。我建议你去把他召到身边,很多科学方面的东西,可以让他负责,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接下来,就你的疑问,我给你一一解答,还有什么不懂的,你可以继续问。我想我们两人的沟通,要解决时代的差异,还是需要时间的。” “……” 崇祯皇帝听着一条接一条的语音,心中不由得比较高兴。 从刘伟超的话中可以知道,他确实被刘伟超认为不懂的地方太多了,但是刘伟超认为,这不是他不够聪明,而是两人所处时代的差距所引起的。 并且刘伟超还给他推荐了人才,提供了能让他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么想着,他把宋应星记住的同时,也认真地听着刘伟超的解答。 还真不出刘伟超的所料,就刘伟超针对崇祯皇帝问题的解答中,他又冒出了新的疑惑。 一直语音来回了很多条之后,崇祯皇帝才大概都弄懂了这个玻璃制法到底该怎么去做。 这就等于说,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掌握了一个聚宝盘! 于是,他便感激地对刘伟超说道:“劳你如此授业解惑,朕实在感激不尽。可惜朕不能回报于你,那以后朕就拜你为师,在朕这个世界给你立神位,让天下臣民都供奉于你吧?” “……”刘伟超听到这条语音有点无语。 哪怕现在有了超时空通讯app,他也还是一个无神论者,在另外一个位面给他立神位,他又不能吸收到信仰之力,有什么用? 于是,刘伟超便回崇祯皇帝道:“我对这个不感冒,不用立什么神位,去麻烦你那边的老百姓。我说过,你的勤勉,你的上进之心是我所佩服的,所以我愿意帮你。要是你愿意的话,我更愿意和你做朋友。聊天、打屁,有些事情不方便对别人说的,我们也能说,就如同朋友之间那样。”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心中不由得很是高兴,因为刘伟超夸他了! 因此,他非常高兴,立刻就回答道:“朕没有一个朋友,要是能有你当朕的朋友,朕当然非常乐意,巴不得,巴不得啊!” 刘伟超也是高兴,虽然他是有朋友的,但有个古代皇帝当朋友,什么话都可以说的那种,不是也很有意思,对吧! 于是,就这么的,他们第一次正式确定两人的关系,是为朋友关系! 有了这一层关系,崇祯皇帝感觉说话好像更没有顾忌了一点,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要想着会不会惹刘伟超不高兴,刘伟超会怎么想他之类的顾虑。 因此,他便问刘伟超道:“朕听着你好多次提到科学,好像这科学很厉害一般的。不知道这科学到底是什么?” 刘伟超听到,便笑了,当即回答道:“科学的大概意思,就是总结自然规律,并且利用自然规律的一门学科,你之前看到的高楼大厦,汽车、飞机等等,或者说我们两个时代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全都是科学的功劳。换用你能理解的话,就是工匠的活。当然了,你那个时候的工匠还没有形成做事的理论,对现有的总结,对未知的探知。” “你那个时代,应该都是重视四书五经这种吧?从历史上看,就是从你那个时代开始,西夷那边开始重视科学,并且大力发展科学,最终会远超东方,从而让他们的国力远超东方,然后就欺负我们,杀我们的人,抢我们的东西,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妄为,甚至无恶不作而不受惩罚。一直到我们也重视科学,并且大力发展科学,奋起直追。所以,我建议你也要重视科学,发展科学。当然,这个事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会慢慢和你说的。” “我想今天我所说得东西已经够多了,够你消化一阵子了。那么,这次谈话就到这里吧,我的朋友,再见!” 崇祯皇帝听到这条语音,特别是最后那句话,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竟然有欣喜,便也回了一条语音回去:“再见,朕的朋友!” 说真的,从小到大,哪怕他在不当皇帝的岁月里,他也是没有一个朋友的。 而如今,他竟然有了一个朋友,可以无话不说的那种,这让他感觉非常地新奇,也非常地兴奋,甚至感觉还有一点幸福! 朋友这种东西,在人生道路上,要是没有的话,哪怕有伴侣,也是有缺失的! 要说崇祯皇帝没有渴望过,那肯定是假的! 自己美美地回味了一番有朋友的感觉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始又一次专注刘伟超的语音,开始重复听了起来,并且就玻璃烧制法再次回顾,最后便看向了江阴八十一日。 正文 25 江阴八十一日 , 过了好长时间之后,他才看完了江阴八十一日,然后便陷入了沉思。 他的关注点,并不是江阴被屠。 诚然,这确实是一件大事,但是,在他这个时代,这种大量死伤百姓的事情并不少见。 不说别的,建虏入关的几次,只要被他们攻破的城池,就全都和江阴一样被屠,被掠,没有百姓能幸免。 看完之后的崇祯皇帝,是又一次想到了刘伟超之前对他说得话,皇帝代表什么,代表什么人的利益? 就江阴这个事情中,本来江阴都已经投降建虏了。大明亡国与否,一开始真得和江阴人的选择没有太大关系。 但是,建虏在要求剃发易服,特别是发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之后,才激起了江阴人的强烈反抗,其爆发出来的能力,竟然抵抗了建虏达到八十一日之久! 而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江阴百姓才知道了大明的好,至少大明不用剃发易服,因此他们想念大明,喊出中兴大明的口号。 如果皇帝不是代表朱家之利益,而是所有大明百姓的利益。那么如今大明危难之际,他们应该就会站出来,主动去拯救大明危难吧? 崇祯皇帝按照刘伟超提供的思路,从这样的角度开始想问题。可以说,这江阴八十一日,真得让他意识到了,皇帝代表什么人的利益所带来的结果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当然,朱家王朝的念头,是根深蒂固的,一时之间,就凭这么一个事情,就让崇祯皇帝全盘推翻,那也是不现实。 最多是以前那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已经裂开了缝隙。 好一会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始思考江阴八十一日中的细节。 对于刘伟超推荐的阎应元,他是非常欣赏的。这个阎应元在复出前后都能写诗,守江阴时还能亲自领兵出去偷营,可以说,阎应元是个能文能武,有勇有谋的人才。处理海盗顾三麻子的事情上,也表现出了他的人格魅力,并且,他还是一个孝子! 最为关键的是,阎应元并不是那种投降建虏,因为剃发易服才反抗的人。可以看出,他是真得忠于大明。 “此子,朕定要重用之!”崇祯皇帝心中对阎应元非常满意,当即自言自语地说道。 随后,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如今为大明总兵的刘良佐,后来投降了建虏,成了围攻江阴的刽子手。 “这个,朕记下了!”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小心地把手机放进手机套,挂在胸口,随后便开始传召王承恩。 此时的王承恩,那是威风了,新任西厂提督,正在忙着招兵买马,部署他的西厂。 听到皇帝召见,他第一时间便赶了过去。 “西厂怎么样了?”崇祯皇帝看到满头大汗的王承恩,便问他道。 王承恩一听,连忙回奏道,“衙门还在布置,人手已经挑了一百二十三人,万岁爷有什么事情吩咐的话,奴婢想着也能做事了!” 之前作为秉笔太监,是已经有心腹的。他通过心腹,让心腹去各卫所、衙门奉旨选人,就有点类似细胞裂变的方式,能快速聚拢一群人的。 崇祯皇帝听了,便冷声吩咐道:“去,抓了骆养性,审问他的不法之事,然后报给朕!” 王承恩一听,稍微一惊,随后便是振奋,西厂第一个奉旨要抓的人,竟然是锦衣卫指挥使! 这第一笔买卖,真是要得!绝对是打响名气的第一仗! “奴婢遵旨!”王承恩听了,立刻大声领旨道。 他才不会问骆养性有什么罪名,为什么要抓骆养性之类的问题! 在他眼里,皇帝就是天,皇帝让干什么,他这个做奴婢的,那就得去做什么! 崇祯皇帝随即又吩咐道:“再用八百里加急,传江阴典史阎应元,江西奉新举人宋应星即刻进京。” 如果说之前他让王承恩用八百里加急传召孙传庭、周遇吉、孙应元和黄得功,对此,王承恩能理解。 可此时,竟然用八百里加急只是传召一个区区典史,还有一个在家举人,他就想不明白了。 万岁爷传召他们,是要干什么?还要用八百里加急? 但是,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王承恩还是立刻大声领旨,不敢有一丝怠慢! 等到王承恩一走,崇祯皇帝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接下来,他是要安排玻璃厂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是要和文官去商量的。 可是,他一想起那些文官,不知道为什么,他就忽然觉得有点恶心,非常不想和这些人打交道。 “呀,该是让刘伟超推荐一些忠君报国的文官才好啊!”崇祯皇帝用手摸着那个装着手机的香囊,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虽然他很想现在就联系刘伟超,但是想想刚才联系过,这么快时间就接着联系,似乎不是很好。 这么想着,他便强行忍着心中不快。根据刘伟超的提议,想了一会细节上的问题,甚至还自己做了一些笔记之后,才传旨内阁并六部尚书,文华殿议事。 而这个时候,京师各衙门,其实都无心办公,全都在说着同一件事情。 那就是皇帝竟然重开了西厂! 大明历史上,一共就只设了两次西厂。 第一次是成化年间明宪宗所设立,西厂提督是大名鼎鼎的汪直。 第二次是正德元年设立,西厂提督则是武宗朝内侍“八虎”之一的谷大用。 不管是哪个时期的西厂,都对文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按照文官的说法,是受到了残酷的虐待! 如今皇帝竟然重开西厂,那就意味着文官的日子会非常难过! 这样的事情,文官当然不会高兴了! 但是,崇祯皇帝都不给他们反对的意见,直接在朝会上乾坤独断,宣布了这个事情。 如今,各大衙门内,文官所讨论的,就是怎么让皇帝改变主意,收回设西厂的决定。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当他们讨论得起劲的时候,有消息传回,说新任西厂提督带着人,把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给抓了! 这个消息,让这些文官有点目瞪口呆,怎么回事,是狗咬狗,重设西厂不是针对他们的么? 正文 26 求仁得仁 正当他们在纳闷的时候,崇祯皇帝的旨意又到了。 那些内阁成员和六部尚书便赶去了文华殿,结果没想到,竟然又是让他们非常意外的事情。 崇祯皇帝对他们说,他已经掌握了玻璃烧制法,因此就凑集了那五十万两银子,准备在大江南北设立玻璃厂以产出玻璃。 至于具体的内容,崇祯皇帝宣布,五十万两银子占百分之十的股份,每年进行分红;不过作为补偿,按所占股份大小,可以优先从玻璃厂购得玻璃制品。暂时预计,玻璃制品的出厂价格会是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甚至还要低。 这也就是说,股东们如果抢先从玻璃厂购入玻璃制品并转手卖出的话,哪怕比以前要便宜,也会赚很多钱。 这个事情,让所有内阁成员和六部尚书全都听得目瞪口呆。 原本他们以为,早上被崇祯皇帝强行凑的钱,那肯定是打水漂了,结果没想到还有回报! 并且这个回报,有可能会是非常丰厚的。不是说分红,而是转手倒卖的利润会非常丰厚! 崇祯皇帝竟然会这么做?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崇祯皇帝么? 一时之间,这些饱学之士,党争中的佼佼者,竟然都愣住了,半天没有反应。 过了好一会之后,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陈演便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妥?” 崇祯皇帝一听,眉头一皱,当即喝问道:“有何不妥?” 只听陈演当即慷慨陈词道:“陛下已经富有四海,如今还要办这玻璃厂,与民争利的话,天下百姓会怎么看?为陛下之名声,微臣恳请陛下撤回此议!” 崇祯皇帝一听就怒了,盯着陈演,厉声喝问道:“朕富有四海?真是笑话了!怎么个富有四海法,来来来,你倒是说说?是不是还会说朕的大内藏着几千万两银子,朕很富对不对?” 他想起后世有人编排他说流贼追赃助饷所得七千万两白银中,有一大半来自皇宫,指不定就是陈演之流给编排出来的。 想到这个,他这个气啊,就是直冲脑门的那种! “微臣不是这个意思!”陈演有点吓到了,不过还是强自镇定地说道,“微臣只是为民请命,也是为陛下之名声考虑,别无他意!”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当即怒极而笑道:“你真当朕不知道?还以为朕是那么好欺的?你只是捐了区区五两银子,要论分红,你分不到多少;要论购买权,你也排到最后去了。从中得不到利益,你就不想别人也得到利益,因此才会反对,顺便替自己捞名声,对是不对?” “微臣绝无此意!”陈演听了,连忙跪下,大声奏道。 其他文官听了,并没有插话。就这个事情上来说,他们的利益还真不一致。 这倒不是说他们捐得钱多,而是他们如果反对的话,就会得罪文武百官,以及皇亲勋贵。 每个人的盟友不尽相同,有人的盟友中,就有捐钱多的。 好不容易皇帝突然发善心,原本捐出去的钱,竟然还有回报! 谁敢阻挡他们发财,那绝对是要被他们记恨上的。 并且,他们没有像陈演那样,想当清流,只是捐了区区五两银子。 最为关键的是,如果皇帝不生气的话,他们说不定还会为自己捞取一点名声资本;但是如今,崇祯皇帝雷霆大怒之下,谁也没想着去触这个霉头。 只见崇祯皇帝转头看向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厉声喝道:“着东厂即刻调查陈演家财,朕要知道,他是不是真得两袖清风!如果东厂敢欺瞒朕的话,朕就让西厂去东厂抓人!” 王德化听到这话,不敢怠慢,连忙应声领旨道:“奴婢遵旨!” 之前没想到王承恩会突然当上西厂提督,王德化心中有数,他和王承恩的关系不好。 死贫道不死道友,这一下,估计陈演要倒霉了。 文华殿内的官员,看着陈演,不由得都是幸灾乐祸,幸好陈演先去趟了下水,如今只能恭喜他了,求仁得仁! 崇祯皇帝怒视着底下,厉声喝道:“朕之所以开设玻璃厂,是为国库之空虚。朕还以为,你们都会明白这个道理,结果竟然还有人敢怀疑朕,还觉得朕这是为私利?朕要国库有钱,能赈灾,能发军饷,朕至于自己想办法凑钱么?” 皇帝暴怒之下,没有人敢抬头,一个个低着头,只能是挨训。 崇祯皇帝扫视他们,看得非常不顺眼,便又冷声说道:“朕在你等辅佐之下,罪己诏都下了几回,还有名声么?朕可以告诉你们,只要能中兴大明,朕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哼!” 一声冷哼之后,崇祯皇帝甩袖而起,摆驾离开,留下了满头是汗的这群人! 随着议事结束,会议内容也随之传开了。 文武百官,还有皇亲勋贵一听,不由得都是非常意外。 第一个意外的,当然是有关他们捐出的钱和玻璃厂的这个事情! 第二个意外的,是文华殿议事中,崇祯皇帝似乎透露出,西厂是专门针对锦衣卫和东厂的。 这不,西厂前脚把锦衣卫指挥使给抓了,后脚就严厉警告东厂,不好好办事就会让西厂去东厂抓人。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们对于西厂设立的担心就小了很多。 基于这个事情,文武百官和皇亲勋贵的群体,便开始了分化。 有的人,甚至对于陈演的遭遇还幸灾乐祸。 当然,也还是有人,还在想着反对西厂的设立,不过声音已经小了很多。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一边让西厂探听外面的消息,而他自己则亲自驾临皇家工匠坊,召集了整个京师的工匠,开始给他们讲解有关玻璃的烧制。 谁也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有这个能耐,对于烧制玻璃制法,包括玻璃窑的做法,什么蓄热室啊等等,竟然口若悬河地说着,说得比任何工匠都有水平! 一时之间,这些工匠全都惊呆了! 还不止如此,那些随同的宫女、内侍,还有大汉将军等等,看到这一幕,也全都惊呆了!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崇祯皇帝么? 正文 27 举荐 劳累了一天,一直到深夜时分,崇祯皇帝独自就寝,方便他联系刘伟超。 睡前不联系下,就睡不着了。 接通之后,依旧和上次一样,看到刘伟超那边光亮如白昼。对此,崇祯皇帝又暗暗羡慕了一次。 不过,他没有说出来,而是兴奋地对刘伟超说道:“朕今天按照你的建议做了几个事情,朕想说给你听听,看看朕这么做对不对,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还有改进的地方?” 刘伟超听一个皇帝这么跟他说话,心中的成就感也是满满的,当即高兴地说道:“好啊,我们一起讨论下!” 于是,崇祯皇帝就把他今天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着重解释道:“朕想了下,没有先去动朱纯臣那奸贼,而是让王承恩先去抓了骆养性。如此一来,不管从那个角度讲,西厂和锦衣卫的关系就好不了,应该不会勾结在一起。然后等明天,朕再和李若琏谈谈,让他当锦衣卫指挥使,并负责审讯西厂抓获的人!你看这样,可以么?” 刘伟超一听,想了下说道:“好像你这个是在搞平衡,我觉得没问题!” 崇祯皇帝一听很高兴,便继续说道:“还有,在今天的文华殿议事上,朕故意让王德化抓了陈演,让他们狗咬狗去,并且威胁了王德化,不好好干活,就让王承恩抓了他。朕觉得,文官这一块,最是难办,就让东厂去办。回头要是局面难以收拾,朕就再办了王德化。而且这么做,也能转移那些人对于西厂的注意力!”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等西厂站稳完备之后,朕再让王承恩去收拾了朱纯臣!这些吃着我大明几百年俸禄的,也是比较难办,就放在后面,你觉得呢?” 刘伟超听得有点佩服,看来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不管怎么样,崇祯皇帝都已经当了十多年皇帝,正确引导他一下之后,他做得事情,也并不差! 想想也是,崇祯皇帝一直是一个努力的皇帝,只是在之前的时候,没有人教他。在他身边的所有人,不是害怕他,就是利用他来谋取利益。 如果有真心辅佐他的人在,恐怕崇祯皇帝也不会经常出昏招。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笑着说道:“做得很好,比起一抓了事,或者强行做事要好多了!你的这几个事情做出来,我都佩服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非常高兴,连忙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道:“就是朕觉得可靠、并且可用的人太少了!你看看,文官,武将、宫中,有没有好的人,再给朕推荐一些!” “好,你稍微等下!”刘伟超一听,便立刻回答一句,然后把手机放在桌子上,根据记忆,快速搜了下资料,然后才给崇祯皇帝讲了起来。 “根据记载,京师陷落之后,奉旨督战保定的太监方正化,高时明,李凤翔,褚宪章、张国元这几个人都战死殉国的。南渡时,建旌忠祠祀诸死难者,以王承恩为正祀,内臣正化等附祀。” 说到这里,他补充说道:“当然了,这个资料的准确性不好说,大概率是真的吧!或者我要买多一些有关明末的书,几方核对一下才好。你自己也斟酌下,结合你对他们的了解,或者考验下他们再用吧!” “真得让你破费了!”崇祯皇帝一听,带着歉意说道,“你还没了工作,没有了收入。” 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说道:“没事,工作没了再找就是,我已经投了简历,应该很快就有消息的,不用担心!” “那王之心呢?”崇祯皇帝听了,放心不少,然后沉吟一下后问道,“朕目前很相信的一个宦官,任御马监掌印太监!” 他已经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他给予大权的几个太监,好像最终都辜负了他。因此,他有点担心这个王之心。 刘伟超听了,又查了下才说道:“根据记载,说是他最富,但是在崇祯十六年的捐钱中只给出了一万。京师城破之时,他投降了李自成,但是在李自成的追赃助饷之下,要求交出三十万不得,被拷打致死!”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就怒了,恨声说道:“这该死的东西,这次只给了五千两!” 又一次被证明了自己有眼无珠,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信任的人果真辜负了他,降贼了,让他非常地生气。 对此,刘伟超也不管,又查了下资料,才对崇祯皇帝说道:“文官方面,因为明史多是文人编写,他们多是东林党人,或者是复社的,还有建虏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记载很可能会有偏颇,我试着给你说几个,是根据他们做事的方式推断出来的,你且听听。” “好,朕听着!”说到这里,又觉得有点不好,便提要求道,“刚才已经说了好几个,朕怕多了之后会漏,要不,你还是给朕发语音吧?这样朕就不怕有什么地方漏了!” 刘伟超一听,点点头说道:“那行,我给你发语音!” 随后,他挂断了视频通讯,改用语音,给崇祯皇帝发了过去。 “第一,左懋第,目前所查资料中的记载,他的生平有美化痕迹,说他和吴伟业、张溥志同道合,皆以志节留名史册,成为著名的明末莱阳三君子。但至少那个张溥就不是好东西,他利用复社操纵科举中的秀才考试,有民间皇帝之称,严重败坏了科举制度。” “好像你那边现在张溥已经死了吧,接替他的是吴昌时,你可以记下,调查下情况。我们再回头说这个左懋第。他出任地方官之后,所做之事好像也有美化,但是却确实是有在做事。这里有个点要说下。” “一般明末清初那些写史的人要美化,也是根据他们的认知写出来的。而记载的那些事情,以我这个时代的观点再去看,有的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行,但是有的事情,却是附和我这个时代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他所做事情,最终受益的是不是绝大多数老百姓!” “这个左懋第做得事情,大概是符合这个准则。他最后也是不屈从建虏的威逼利诱而殉国。因此,我给你提一下,觉得这个人大概率是合适你用的。至于你用不用,还是你自己看着办!” 正文 28 叛徒才是最可恶的 随后,刘伟超又根据印象搜索了下,便继续给崇祯皇帝发语音过去。 “第二个叫堵胤锡,现在担任长沙知府中。之所以给你推荐,最为关键的,是这个人的眼光。” “你上吊之后,整个国内局势乱成一片,西部有张献忠的大西国,北方有李自成的大顺国,南方是南明,然后吴三桂引建虏入关,打败了李自成,开始席卷全国。这个时候,堵胤锡站了出来,主张招安李自成的残部一起对抗建虏。为此,他单骑入营,成功招安了李锦,得三十万兵力。” “你也别记恨这些人,虽然是他们攻下京师,最终直接导致你上吊。可如果一开始他们能活下去的,也不会造反。你说是不是?并且,他们被南明招安之后,那是真正对抗建虏的,而不是那些南明官员,建虏横扫南下时,还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最终自己把自己玩死,把大好江山送给了异族!” “大明当初是驱逐鞑虏而立国,得国之正,史上之最。可惜子孙不孝,最终又落到了蛮夷手中,还连累了后世。整个南明时期,能和建虏打的,全都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余部。而南明的绝大部分文官武将,真得是耻辱的那种!” “你也不要怪我这么说你,真得,如果你当初城破之时南逃的话,你也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因为你殉国,后世对你的评价也正面了一些,甚至对整个大明的评价都正面了不少。所谓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你看看,把你和永乐大帝并立了。” “我们是朋友,我真诚地给你建议,对于流贼,能招安还是招安,毕竟他们都是你的子民。如果大杀特杀的话,你就算最终平定了天下,大明也肯定元气大伤。而这个时候又是大航海时代,西夷已经崛起,到头来要是便宜了西夷,你就是历史罪人了!” “三国之后,五胡乱华,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段极其悲惨的历史。究其根源,还是三国时候内战,死伤的人太多了!” “呀,说着说着就说跑题了。话说回来,这个堵胤锡是个真正有眼光的人,我给你转一篇有研究他生平的文章,你可以看看。” 说到这里,他把之前找了的那篇文章拷贝下来,以文档方式发给了崇祯皇帝。 最后,刘伟超对崇祯皇帝说道:“刚才说得有点多,你还是先消化下吧,特别是有关你自己的,还有对各方势力,你到底想要有个什么样的态度,我觉得你应该好好考虑下。” 说完之后,刘伟超把手机放到了一边,不再和崇祯皇帝联系,自己去看编程技术资料去了。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一开始他是很兴奋的,毕竟刘伟超这边给他推荐人才,他就不用整天面对朝中那些人而恶心了。 不过他很快就皱起了眉头,这倒不是说不喜欢左懋第,而是对于左懋第一事上,刘伟超说那个张溥利用复社,竟然操纵院试这一级的科举! 作为古代皇帝,崇祯皇帝对科举这一块是非常敏感的。 皇权之下,是绝不容许有人来操纵科举的。更不用说,那张溥竟然已经到了有“民间皇帝”之称的地步了。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目露冷光,自言自语地说道:“是那吴昌时接替了么?朝议上带头发难,捐钱也只是捐了一百两。朕记住了!” 随后,他才点了刘伟超发过去的语音,继续往下听。 左懋第这个人,根据刘伟超提供的消息,就凭他最后殉国这一点,崇祯皇帝就觉得远比那些先投降了贼人,然后又投降了建虏的官员要强多了! 因此,他心中有了打算之后,继续往下听刘伟超的语音。 接下来,当然是堵胤锡了。 你说崇祯皇帝恨不恨攻破京师的贼人? 肯定恨了! 害得他那么快当了亡国之君,还杀妃子和女儿,自己又上吊,崇祯皇帝心中对此要是不介意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心中更恨的,其实还是那些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官员。 要不然,之后他上吊自杀的时候,也不会说出那番遗言的。 这种情况,其实也符合人之常情。 一般人来说,最恨的不是敌人,而是叛徒,就是这个道理。 刘伟超有点担心崇祯皇帝没法接受堵胤锡,这一点他想错了。 对于堵胤锡最终招安贼人以对抗建虏,崇祯皇帝并没有太大的不舒服。 对于他来说,贼人是贼人,建虏也是贼人,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建虏才是大明亡国的罪魁祸首! 如果不是建虏在辽东起兵反叛,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事,也就不会让辽东成为一个无底洞,吸干了从万历年间以来的税收,以至于朝廷没有钱去发军饷,也没有钱去赈灾,才有了流贼遍地! 另外,崇祯皇帝听到刘伟超说他的死,在后世竟然把他和成祖皇帝并列,说真的,他对此倒是很欣喜的! 众所周知,大明朝最厉害的皇帝,除了太祖之外,不就是成祖么? 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和成祖齐名,那死得也值了! 还有,刘伟超还点醒他,说大明之得国,乃是驱逐鞑虏而来,子孙不孝,没有守住江山社稷,又被鞑虏给夺了去,那就真得是太丢脸了! 要是大明江山真得守不住,崇祯皇帝也肯定不愿意沦落到建虏手中的! 基于此,崇祯皇帝再看到刘伟超转过来的那篇有关堵胤锡生平事迹的文章之后,不由得一边骂一边看。 实在是在这段历史中,其实有守住大明江山的机会,但是,被那些无能之辈却又掌权的官员给祸害了! 看完之后,崇祯皇帝想了一会,给刘伟超发了一条语音过去:“朕决定了,要用这个堵胤锡为朕的首辅,替朕把关天下大事!” 稍微犹豫了一会,他又补充了一条语音过去道:“流贼方面,朕愿意招安他们,但是如同那八大王,反复作乱,朕如之奈何?” 正文 29 田贵妃 发送了这条语音之后,过了好长一会时间,刘伟超的语音才回复回来。 “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类似张献忠那样,好像就是反复叛乱的。并且到了崇祯十五年,我怀疑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人,已经有自立为王的念头。不过根源就是,他们看到了能这么做的希望,也就是朝廷的力量太弱了!” “如果你一直招安他们,还可能会看成是软弱,有退路,说不定会更是肆无忌惮。而对于他们手下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至少我觉得他们现在阶段是不可能被招安的。” “我觉得你在现阶段最紧要的事情,就是重建强大的朝廷军队,只有你掌握了枪杆子,你才有足够大的话语权。其他事情可以暂时缓缓,不用考虑。” “不过我给你推荐一支农民武装,应该是可以招安的。一旦招安了,就是你的力量加强了,造反的力量就会被削弱。” “你先等下,我记得有一篇论文就是讲这个的,我搜下。” “我没记错,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找到了,这就给你发过去,你好好看看吧。这种论文权威性比较高的。” 随后,崇祯皇帝收到一个文档,有点好奇之下,连忙凝神细看,标题是《试论壬午之役与袁时中》。 一看这个,他心中就一惊,因为壬午就是今年。 于是,他连忙打开看了起来。 还是从左到右的字体,格式让他有点不适应,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是耐着性子看了起来。 在崇祯十三年时,“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浙江大旱蝗,至冬大饥,人相食,草木俱尽”,于是河南土寇并起,自真定至河上,道路梗塞。这时,袁时中也聚饥民数万,攻陷开州。他的部下健壮标悍,作战时英勇非常,而军纪尤佳。 可以说,这支流贼真得是所有流贼队伍中的异类,军纪严明,绝不扰民,也因此,和其他流贼格格不入。 壬午年,也就是崇祯十五年下半年,建虏再度入侵关内,荼毒山东。跑去南方的袁时中闻讯,当即带领队伍北上抗击建虏,打下了被建虏攻占的济南府,甚至还发放五十文一人的路费给解救出来的老百姓。 在这篇论文中,有很多崇祯皇帝认识字但是看不明白的内容,但是,有关小袁营的这些所作所为,崇祯皇帝还是看得明白的。 因此,他不由得大喜。这样的流贼,确实值得他去招安的! 他正在想着时,刘伟超的语音又发过来了。 “这个袁时中本身也是希望被朝廷招安,能够为国家出力的。后来好像还有过接触,但最终没有成功。被朝廷官军围剿之下,他被迫又去投靠李自成,结果被李自成给杀了。” “我跟你说啊,他这军队的军纪如果是真的,那比你的朝廷官军还要好。你的朝廷官军,犹如左良玉等流,根本就不是保护百姓,而是和流贼建虏一样荼毒百姓。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么?如果你们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那么老百姓就会反抗,你要中兴大明,就必须要牢记,民心之所向!” “不说别的,就我所处之新中国,就是百姓的代表,绝不做侵害百姓的事情,也因此,才从非常艰难的环境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有关军纪方面,我这个时代有一首流传非常广的歌曲,我发给你,你可以听听,做个参考。总之,民心之向背,真得非常重要!” 这些语音之后,有个音频文件发了过来,崇祯皇帝一看,标题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看得他很是奇怪,竟然有这样的曲子? 他正在想着,又一条语音过来,崇祯皇帝就先不去听曲,而是先听刘伟超怎么说。 没想到这个语音只是和他道晚安的,于是,他便不管,想去点那个曲子了。 不过崇祯皇帝转念一想,没有先去点那个曲子,而是给刘伟超回了一条语音过去:“真得非常感谢今天又帮了朕好多,非常感谢!” “这有什么,我们不是朋友么?帮朋友,应该的,晚安!” 听到刘伟超回过来的这条语音,崇祯皇帝心中感觉暖暖的,随后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曲子上,点开听了起来。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这个旋律非常怪,崇祯皇帝一开始听的时候,非常的不适应。 第一遍,啥也没听懂。 于是,他就点了又再听。 反复几次之后,虽然有不少歌词他还是听不懂,但是,大概意思却是听懂了。 这是军纪,严格约束当兵的,绝不侵占百姓的一丝利益。甚至都细到了一针一线,买卖等日常小事当中。 等崇祯皇帝大概搞清楚这首曲子都歌词之后,他是真得震惊了。 真有这样纪律严明的军队? 说实话,他是有点怀疑的。 不过崇祯皇帝转念一想,好像刘伟超自始自终都在强调一点,要对百姓好,站在百姓的这一边。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可能他那个时代,真得都是这种观点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不由得又开始思考,皇帝应该代表谁的利益? 过了一阵之后,他不由自主的又去听那首奇怪的曲子,听着听着,忽然就感觉有点悦耳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有宫女过来禀告,是田贵妃那边的。说田贵妃非常想念崇祯皇帝,想要见见崇祯皇帝。 如果是别人的话,崇祯皇帝会不高兴。都已经吩咐过了,不要打扰他的。 然而,崇祯皇帝听到是田贵妃,却是没有生气。 在他的妃子中,田贵妃是他最宠爱的妃子。但是近年来一直生病,也让他非常担心。 因为忙于国事,特别是松锦大战开始,并且最后全军覆没,让崇祯皇帝根本顾不上后宫。如今想想,确实好久没见到田贵妃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去了田贵妃那边了。 正文 30 献宝 , 让崇祯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到田贵妃那边,还没见到田贵妃时,过来请他的那个田贵妃侍女就跪倒在地,哭着对他说道:“奴婢该死,奴婢犯了欺君之罪,请万岁爷治罪!” 崇祯皇帝还没回过神来,她就又赶紧补充说道:“贵妃娘娘并没有差遣奴婢去请万岁爷,实在是奴婢看贵妃娘娘又是两天没吃东西。今日里到了这么晚,还在伤心落泪。奴婢实在是怕……怕……” 崇祯皇帝本来是冷了脸,准备发火的。他最恨别人骗他了! 但是,他一听田贵妃的情况,顿时,就顾不得生气,连忙大步往里面走,急匆匆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很紧张田贵妃。 人还没到床前,崇祯皇帝就“爱妃,爱妃”地喊开了。 果然,田贵妃躺在床上,那模样,都让他差点认不出来了。 崇祯皇帝一看之下,顿时心疼的眼泪都快掉出来了。 要知道,以前的时候,田贵妃长得纤细娇妍,心灵手巧,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蹴鞠骑射无所不能,至于装饰居室、刺绣烹饪、改进宫中仪制等,她也样样出手不凡。 也是如此,崇祯皇帝最是宠爱她了。可以说,在他的心中,是把田贵妃和他从小失去的母亲相提并论的。这一点,从处理田贵妃的身后事上就能看出来。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如今竟然憔悴成这等模样了。 田贵妃看到崇祯皇帝忽然驾临,便挣扎着坐起来。 崇祯皇帝一见,赶紧过去,亲自扶着她,让她躺怀里,责怪她说道:“爱妃啊,你这是何苦呢!朕才几天没见你,怎么就成这个样子了?” “陛下,我……我又梦见我的儿了!”田贵妃听了,便带着悲伤之意说道。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的第五子,就是田贵妃所生的朱慈焕,六岁时,也就是去年夭折,对田贵妃的打击最大,因此病倒,一直不见好。 崇祯皇帝想了各种办法,但是却不奏效。实在是六岁的孩子,正是和母亲最亲密的时候,感情非常好的时候夭折,这个打击太大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田贵妃最终会在这一年的8月,因为思念过度得病身亡。 此时的崇祯皇帝,当然知道心病还须心药医,如果不能让田贵妃走出丧子的悲伤,其他什么手段都是白搭。 可是,他能想到的法子,能努力过的事情都已经做过了。 母子情深,真得是没办法! 不过这一次,他忽然之间,碰到挂在胸口的手机,顿时灵机一动,心中有了主意,便立刻对田贵妃说道:“爱妃,朕给你说,前几天朕在太庙时,蒙太祖皇帝赐下了一个中兴大明的宝物!” 正伤心着的田贵妃一听这话,顿时很自然地有点好奇。 要知道,几百年来,太祖皇帝什么时候显灵过?如今竟然给陛下赐下了宝物,这种事情,实在是太稀罕了。 于是,她便有点好奇地问道:“是什么宝物?” 崇祯皇帝一见这个事情果然能转移田贵妃的注意力,不由得心中大喜,连忙让田贵妃先坐好,然后他小心翼翼地从手机套里面拿出了手机,然后重新抱了田贵妃在怀里,才对她说道:“就是这个宝物!一个非常神奇的宝物!” 田贵妃看着崇祯皇帝竟然把这个东西挂在胸口,凭她的了解,就知道这个东西对崇祯皇帝有多重要了。此时看到,就又好奇地说道:“就这么一个东西,很神奇么?”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看了下边上的内侍宫女,吩咐他们退出去,然后才对田贵妃说道:“当然神奇了,朕告诉你,此宝物能联系到三百多年之后的人!” “啊?”田贵妃一听,非常地诧异,因为崇祯皇帝的这个回答,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看到她这样诧异的样子,崇祯皇帝感觉非常奏效,便继续对田贵妃说道:“爱妃你是不知道,几百年之后的世界,那简直就是神仙世界……” 看到田贵妃听到后露出的不相信表情,他便开始描述了起来:“朕是亲眼看到的,在几百年之后,就这灯光,亮如白昼。还有,他们住在高耸入云的房子里面,真的,非常高非常高的那种房子;他们还能坐一种叫做飞机的东西到天上去,坐一种叫汽车的东西在地上飞快地奔跑……” 田贵妃听得有点傻眼了,她听崇祯皇帝所说得任何一样东西,那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她惊讶地用手掩住了小嘴,恢复了她的女儿态。 说起来,她也才31岁,正是大好年华时候! 看到她的表情,崇祯皇帝更加高兴,说到最后,他按亮了手机,然后给田贵妃说道:“刚好,他还给传过来一首几百年之后的曲子,非常地特别,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非常地奇怪。要不,你听听?” 他知道田贵妃喜欢这些东西,说不定会有兴趣,能转移注意力的。 果然,田贵妃一听几百年之后的曲子,而且还是非常奇怪加特别的,她的好奇心就一下勾起来了。 看到田贵妃真得有兴趣,于是,崇祯皇帝便点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播放了起来。 刘伟超给崇祯皇帝传过来的这首歌,因为担心崇祯皇帝听不清,因此就选了一个吐词非常清晰的版本。 而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是元朝时期以大都话为基础所编制的《中原音韵》,前身是明清官话。因此沟通上虽然有一些出入,但是大体是能听懂的。 也是这个原因,崇祯皇帝和刘伟超的沟通,熟悉之后就很少有障碍了。 田贵妃是第一次听到后世的普通话,相对于崇祯皇帝来说,那就要困难一点。 然而,田贵妃的角度,却和崇祯皇帝不一样,就见她一听之下,就惊讶地问道:“陛下,此乃何等乐器所奏?” “啊……”崇祯皇帝一听,顿时说不出话来。 他只是关注了唱得什么,却没有去想音乐伴奏。 而田贵妃是喜欢音乐的,且她最擅长的就是音乐,吹得一管好笛。因此,对于这首曲子的伴奏,最是敏感了,一下就发现,这个音乐的不同! 正文 31 飞机,快看飞机 “不对,这是好多乐器混奏而成,似乎有……” 田贵妃带着一点对音乐热爱的兴奋,在那猜了起来,算是恢复了一点往日的神采。 崇祯皇帝看在眼里,心中非常地欣慰。 这个能让田贵妃走出悲伤的话,下次联系刘伟超的时候,可以让他多给一点后世的曲子! 可谁知,过了没多久,田贵妃忽然神情又落寂下来,带着一点难过的表情对崇祯皇帝说道:“我们的儿也非常喜欢听曲的,特别喜欢我给他哼曲子,要是他在的话,肯定也会非常高兴听到这种不同的曲子!”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心中不由得一“咯噔”,不想接这个话题,否则田贵妃肯定又会陷入思念当中。 灵机一动之下,他便连忙对田贵妃说道:“爱妃,朕让你看看后世那种神仙一样的世界,可好?” 神仙一样的世界?这个话确实又引起了田贵妃的好奇,便有点担心地问道:“如此深夜,别人不会恼么?” 随后,明显是有点好奇,因为她又补充问道:“真得是神仙一样的世界?” 崇祯皇帝一听,带着一点自豪,一点炫耀说道:“朕和他是朋友,真正的朋友,你放心,他不会恼的!” 说完之后,他其实也有点担心。不过在爱妃面前,还是保持了自信。 这要是换了别人,哪怕是周皇后,崇祯皇帝都说不定不会联系刘伟超了,就怕刘伟超可能会恼。 只见他当着田贵妃的面,点击视频联系起刘伟超来,心中想着,希望刘伟超没睡! 结果还真是,视频很快接通,显然刘伟超并没有睡。 田贵妃一见这个宝物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哪怕崇祯皇帝已经告诉过她,已经有点心理准备了,还是非常地意外,不由得“呀”地一声,随后她的脸色忽然一红,扭头不看。 崇祯皇帝自然也看清了,连忙对刘伟超说道:“朕在爱妃这边,你为何赤身**?” 刘伟超一听,也不在意的说道:“我怎么知道你身边还有人?再说了,我就光个膀子而已,等下,我把衣服穿下。” 说完之后,他把手机放桌子上,随后拿过短袖穿了起来。 崇祯皇帝这边,他有点不好意思,对田贵妃解释道:“可能是因为太晚了,朕以前联系他的时候,都是穿了衣裳的!” 田贵妃低着头,没有回答这句话。 手机中,很快传出了刘伟超带着一点好奇地问话:“这么晚了还找我,有什么事么?” 他是真有点好奇,这个崇祯皇帝,按照古代的情况,这时间都属于深夜了吧,按理来说,应该睡觉了啊!竟然还联系自己,而且还是在他爱妃身边,这是什么情况? 崇祯皇帝听了,连忙要求道:“能不能给朕看看你的那个世界,现在能看么?” “给你看?”刘伟超一听,反问一句道,“怕是给你老婆看吧?” 以崇祯皇帝的性格,他敢说,崇祯皇帝肯定不会做这等无聊的事情!哪怕他非常好奇后世,也不会选择在深夜看世界! 崇祯皇帝一听,脸色一红,不过马上隐去,承认道:“朕和爱妃都想看看,就是有点打扰你了!” 听了这话,刘伟超倒也没有介意,这时候的他,还没睡觉呢! 于是,他转身走向阳台道:“也好,让你见识下如今的夜景吧!” 看到刘伟超走动,崇祯皇帝连忙手中紧了紧,提醒田贵妃去看。 田贵妃听着宝物里面的人和皇帝在那样对话,心中非常地好奇,便又抬头看去。 只见夜空之下,真得有很多非常高非常高的建筑,还亮着各种各样的光,非常地漂亮。 她那见过这种,甚至做梦都没梦到过的,第一次看到后世夜幕下的繁华都市,顿时就惊呆了。 崇祯皇帝虽然也非常想看后世的夜景,不过他此时更在意他的爱妃,偷偷在看着田贵妃的表情,见她这个样子,便知道后世的一切,是能转移田贵妃的注意力,心中便又欣慰了一分。 为了更加吸引田贵妃的注意,同时他心中也有疑惑,便问刘伟超道:“为什么会这么亮?这个是怎么回事?” 之前他其实就想问的,但是让他惊讶的事情太多,让他想问的事情太多,因此就一直拖着没有问。 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说道:“这是电的一种表现形式,回头我告诉你怎么发电,造出这种电,我告诉你,这种电是一种能量,有许多非常有用的用处……”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喜道:“朕也能用上这个……电?还有非常多的用处?” “当然,这又不是难事!”刘伟超随口回答之后,又想到了什么,便只好补充道:“不过应该做不到我这边这样的,因为有了电之后,还有不少科技树要点,你那科技基础太弱,不一定能达到!” 听得不是很懂,但崇祯皇帝已经习惯了,明白大概意思,却也非常高兴,至少比火烛要亮多了。 刘伟超此时刚好看到天空中飞过一架飞机,便又转动手机,对准那架亮着的飞机道:“看,那天上闪着亮光在移动的就是飞机!” 他既然知道有个妃子在边上,那么震慑他们最有效的,估计还是能在天上飞的东西了。 毕竟人类没有不向往能飞天的! 果然,就连崇祯皇帝,都忍不住惊讶道:“这晚上也可以飞啊?爱妃,快看,快看,飞机!” 刘伟超听着,忽然有种感觉,好像崇祯皇帝很像小时候的自己,看到飞机,就和一群小伙伴欢呼雀跃,指着飞机在那喊着:“飞机,飞机,快看飞机!” 说真的,对于震撼古代人,听着古代人那种惊讶的说话,刘伟超心中还是很有自豪感的。 可谁知,不一会,手机里却又传来了崇祯皇帝带着一点无奈的声音:“爱妃,这好好的,你怎么又哭了?” “陛下,我……我想着要是我儿在的话,看到这一切,他肯定会非常兴奋的!” 听到这声音中带着悲哀,让刘伟超有点意外,便转动手机,看了过去。 正文 32 鬼神之说 不过显然崇祯皇帝就顾着关心他的妃子,刘伟超通过视频只看到了衣裳而已。 稍微等了一会,听到那边还是传来女人的低声呜咽声。 或许是崇祯皇帝意识到了什么,便连忙摆正手机,露出歉意的脸色,对刘伟超说道:“实在抱歉,让你见笑了。朕明天再和你联系吧,打扰你了!” 刘伟超倒没有介意,反而有点好奇地问道:“怎么了,怎么回事?” 田贵妃听到对话,想起这是在外人的面前,便止住了呜咽声。 崇祯皇帝见刘伟超问了,便叹了口气说道:“这位是朕的爱妃,田贵妃,她给朕生的第五子,去年的时候没了。爱妃心疼爱子,思念成疾。这不,朕想着能让爱妃开心点,这才和你联系的!” “田贵妃?”刘伟超一听,便确认道,“就是你最喜欢的那个田贵妃?” 听到他这话,崇祯皇帝连忙点头,同时有点意外道:“史书上都有这记载?” 田贵妃听到这对话,不由得也是有点好奇,同时心中有一丝欣慰,自己始终是陛下最喜欢的女人! “是啊!”刘伟超回答一句,随后把手机放一边,噼里啪啦地打了下电脑,然后再拿起手机继续说道,“田贵妃好像就在崇祯十五年八月病死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黯然,立刻转头看向怀里的女人。 田贵妃听了,稍微一惊,不过却也没有多少害怕! 崇祯皇帝见此,不由得双手抱紧田贵妃,带着震惊之色道:“不,朕不要!” 隔着时空,隔着手机,刘伟超都能感觉到他的悲伤和不舍。 对此,刘伟超便安慰道:“现在不是离8月还早么,至少还有五个月的时间,好好调理,说不定就没事了呢!” 听到这话,田贵妃没说什么,崇祯皇帝却又带着无奈回答道:“爱妃就是解不开心结,日夜思念爱子。朕什么办法都想过了,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说到这里,他那无奈的语气,非常到了一个极致:“有的时候,朕是真得很失败,保不住自己最爱的女人,也保不住祖宗留下的社稷江山!” 说到这里,他看向刘伟超,似乎是呐喊出声道:“这是为什么?朕已经非常努力了!真的,每当朕想懈怠之时,就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努力,以太祖为楷模。要是朕不够聪明,那就用勤勉来补!可是……可是……” “陛下……”田贵妃见崇祯皇帝如此,不由得非常心疼,连忙反抱住崇祯皇帝,带了呜咽之声。 这一次,她显然是为崇祯皇帝而悲伤了。 刘伟超见此,沉默了一会,然后便笑着说道:“你不是有奇遇了么?我来了,我帮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努力收拾了下心情,没有刚才那样悲愤了,低头看了下怀里的女人,就有点病急乱投医地说道:“我们是朋友对不对?国事上,你已经帮了不少忙了。我的爱妃,总不能看着她慢慢地死去吧?朕真得有点无法接受,爱妃就五个月的时间了。帮帮朕,好不好,帮帮朕?” 刘伟超听到这话,不由得很是无奈。 虽然后世的科技先进,可也不是万能的啊! 田贵妃那是情感上的事情,自己能有什么办法? 刚想到这里,忽然,刘伟超心中一动,便对崇祯皇帝说道:“等下,我问你个事情!” 田贵妃本来听到崇祯皇帝表露出的心声,心中其实非常感动,正想说什么呢,忽然听到刘伟超的问话,便按捺住了心中的话,没有说。 “你问!”崇祯皇帝听了,收拾了下心情,当即就回答道。 刘伟超听了,整理了下思路,然后便问道:“你的第五个儿子死之前的背景是怎么样的?” “背景?”崇祯皇帝一听,有点不解。 而田贵妃听到未来的人提及她儿子,不由得也竖着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就听刘伟超给崇祯皇帝解释道:“就是之前朝堂上的情况?我看记载,好像是说你在处置武清侯遗产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并且当时还有传言,说什么孝定太后升级为九莲菩萨,你的处置让她不满,就要收了你的儿子上天。然后,你儿子果然死了,就把你给吓到了,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点点头,表情非常严肃地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武清侯两个儿子争夺四十万两白银的家产,其中一个儿子欲献给朝廷以作军用,朕准了。不过发生了那样的事情,朕就没敢要这钱了。” 顿了顿,他想到了什么,便连忙问道:“怎么,这个事情有什么问题么?”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刘伟超听了,表情也同样严肃地说道,“十之**,你儿子是被人害死的!” “什么?你说什么?”一听这话,田贵妃忽然一下坐起来,伸着脑袋去手机前,厉声问道,“我儿是被人害死的?” 崇祯皇帝见此,连忙对田贵妃喝道:“休得胡言乱语!” 说完之后,感觉自己有点严厉了,他便又给田贵妃解释道:“小心被听到了,为难你怎么办?” 刘伟超听了,不由得摇摇头问道:“被谁听到?九莲菩萨么?我告诉你,这种鬼神之说,基本上都是人为的!当然了,虽然我不能保证这世界上肯定没有鬼神的存在,但是,所有事情,都别往鬼神身上去想,那就对了!” “呀!”崇祯皇帝一听,连忙小声地对刘伟超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时代不一样,有的时候,观念真得很不一样! 刘伟超见此,想了下便转动手机,对着月亮说道:“好,那我问你,你觉得月亮上有什么?”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和田贵妃不由得面面相觑,随后由崇祯皇帝试探着说道:“嫦娥、吴刚?” “还有玉兔!”田贵妃在边上,也小声地补了一句。 刘伟超转回手机,看着屏幕里面的崇祯皇帝,笑着说道:“错!那上面什么都没有!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这个时代,我们人类已经能够登上月亮了。你们看到疑似月亮上有的东西,其实只是月亮上的山谷沟壑等的影子而已!” 正文 33 阴谋 “什么?”崇祯皇帝和田贵妃一听,双双吃了一惊,几乎不约而同地惊讶道。 刘伟超看到他们这么吃惊的样子,心中很爽,当即点头说道:“几十年前,先是由西夷登上了月亮。如今,我们自己也能登上月亮了。眼见为实,绝对不会有假的!” 崇祯皇帝听了,想着人都能坐飞机在天上飞了,似乎再飞去月亮上,好像也不是难事。 这么一来,月亮上真得什么神仙都没有? 真得没有神仙妖怪?对此,崇祯皇帝还是有疑惑,就听他反问刘伟超道:“那朕在太庙向祖宗祷告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宝物?难道就不是祖宗显灵,朕才有了这个宝物?” 边上的田贵妃没有说话,只是满脸的好奇,看看手机,又看向视频里面的那个人。 刘伟超听到这话,沉吟片刻之后,给崇祯皇帝解释道:“这个事情,我是这样想的。” “明末这个时代,是我们华夏从盛转衰,被西夷超越的转折点。”就听他边思考边说道,“作为华夏后人,当然不想被西夷超越,被他们欺负。因此,要改变这个,最好的是改变明末。” “还有,明末这个时候,我们华夏大地上,生灵涂炭,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可以说,真得是一场非常大的悲剧。兵灾,天灾,瘟疫等等,易子相食,多少百姓都家破人亡啊!如此种种,反正要是我的话,只要我有能力,我肯定想改变这些的。” 说到这里,刘伟超又指了下手机屏幕后说道:“还有一点,我的手机上有一个提示,是一个超时空通讯公司选中了我,能和你通讯。你的手机,其实是我这手机的影子手机。你如果想不明白,就可以把这个当作是一种科技产品,一如汽车、飞机等等。只不过这种科技在我这个时代还不具备,是在未来才可能有的。” 听到这些话,崇祯皇帝皱眉了,他不得不承认,刘伟超好像能解释这些事情,但是,他终归还是有疑惑,便又问道:“可是,为何是朕呢?为何是朕在太庙中祷告的时候出现的?为何选中了朕?” 刘伟超听了,便回答道:“我猜测,有可能是你的勤勉,你是真得想做一个好皇帝而不得,最终落得悲惨下场。你的命运,就和你那个时代一样,都是让人有点遗憾的。因此,可能后世的人就选中了你。”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内心有点欣慰,毕竟努力又一次被人认可了! 不过对于这种解释,要让他一下全部相信,也终归是有点不现实。 看到崇祯皇帝沉默了,刘伟超便拉回话题道:“就你儿子的这个事情,如果你能抛开迷信,也就是神鬼之说的话,就很容易能发现,阴谋的味道太浓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还没说话,田贵妃就先抢着问道:“那……那有记载是谁……谁害了我儿么?” 说到最后,她已经带着恨意了。 刘伟超听了,摇摇头道:“就我所查的资料中,是没有记载!” 一听这话,田贵妃不由得很是失望。 不过正在这时,却听刘伟超话锋一转道:“但是这种事情,其实应该不会太难查的。你们可以去查查看,探究下真相到底如何?反正就我来说,什么九莲菩萨收了你儿子上天这种话,那是真扯淡!” “陛下,陛下!”田贵妃听了,立刻看着崇祯皇帝,带着强烈的情绪要求道,“你要为我儿做主啊!陛下……” 崇祯皇帝点点头,算是回应了一下她。 然后就见他转回头,看向刘伟超,表情非常严肃地说道:“那朕该怎么查这个事情?” 听到这话,刘伟超稍微一想,便给崇祯皇帝建议道:“破案这个事情,我不是很擅长。不过有几个建议,你可以听听。” 看到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他就继续说道:“第一,按照谁受益的原则,你去查查,你在武清侯这件事情上,有那些人是受益的,看他们有没有反常的点?” “第二,服侍你儿子的那些宫女内侍,也可以查查。看他们在你儿子死前后的言行有什么不同?比如是否阔绰了?甚至还可以查他们的家人,是否有钱花了,还是说得到了什么等等。因为真得是我想的那样的话,肯定是有人对你儿子下手,才能做到配合那种流言的。” “第三,自然是有关九莲菩萨的谣言,到底是从哪里开始传开的?” 说到这里,他又告诫崇祯皇帝道:“这个事情,最好是暗地里进行,否则一旦打草惊蛇,很可能会毁灭证据。以你们那时候的科技水平,就真得很难查清真相了!” “当然,也有可能你永远得不到真相!”刘伟超说到这里,想了下,还是强调道,“鬼神之说,还是我之前的话,遇到事情,别往鬼神方面去想就对了!” 说完之后,刘伟超想起什么,便告诫崇祯皇帝道:“对了,你接下来要对朝局动刀子,也要小心你自己,注意安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表情严肃地点点头说道:“朕知道了!” “陛下,那我的儿……”田贵妃听了,连忙想确认道。 崇祯皇帝不等她说完,就又点点头说道:“朕信朕的朋友,这个事情,朕会秘密查的!” 如果有一个他可以相信的人,那就是刘伟超。这一点,他心中非常明白! 就见他看向刘伟超说道:“今天的事情太多,朕要好好想想。” 顿了顿,他又真诚地道:“真得太感谢你了!只是可惜朕帮不上你,要不然,朕无论如何都会去做的!” 田贵妃在边上听到,也是点点头,心中非常感激刘伟超。 事情从头到尾她都听了,此时的她,心中比崇祯皇帝还要认定,她的爱子是被人害死的! 挂了电话之后,崇祯皇帝严肃地对田贵妃说道:“刚才的任何事情,都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明白么?” 田贵妃听了,严肃的点了点头,一脸认真。 “还有,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好不好?”崇祯皇帝有点心疼的摸着她的头发说道,“皇儿到底如何,你总不能死不瞑目吧?” 说着话,又扶着她的脑袋,对视着眼睛说道:“而且,你还有朕,朕不能失去你!” 田贵妃听了,想着刚才的一切,忽然用力点点头说道:“我会振作起来的,陛下放心好了!” 正文 34 大地震 这一夜,崇祯皇帝又是很晚才睡。 不过对于这个,宫里的人其实都已经习惯了。 让他们吃惊的是,从这一夜开始,田贵妃竟然开始进食,并且也不再躺床上了。 至于原因,据田贵妃身边的人传言,是陛下用太祖所赐宝物治好了田贵妃的病。 对此,好多宫女内侍开始相信,崇祯皇帝真得拥有太祖所赐宝物了。因为有各种异响,是很多人都隐隐听到过的。 他们还没来得及八卦这个事情时,就在次日上午,宫里发生了“大地震”。 西厂提督王承恩,带着手下抓了御马监掌印太监王之心,尚膳监掌印太监等好几个大太监,随后皇帝又任命之前名声不显的方正化、高时明,李凤翔、褚宪章、张国元成为宫中十二监中几个最重要职位的掌印太监。 这些新任掌印太监马上任用他们的亲信,对原本被抓掌印太监的亲信开始了审讯。 还有,崇祯皇帝下旨各后妃,让她们整顿各自所属,严肃宫规。就连太子府,也没有避免。 这个突然之间发生的人事变动,规模之大,是崇祯朝以前从未有过的,甚至可以说,整个大明王朝都难得一见的。 外廷官员听说之后,一个个都非常地震惊,不知道崇祯皇帝这是要干什么? 不过崇祯皇帝这是在处置内宫,外廷官员也管不着,只能是尽量打听消息,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很快,他们就有消息收到,据说是崇祯皇帝得到密报,说宫里这些掌印太监捞了不少钱,但是这一次的捐钱,如今应该算是集资,出的钱太少,敷衍了事。 因此,崇祯皇帝震怒,就把他们都给抓了! 听到是这个原因之后,外廷的官员,就心思各异了! 他们中有的人,特别是吝啬的那些人,就也开始担心了。 因为内廷吝啬的人被抓了,外廷中,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陈演也被东厂抓了。虽然是他触怒了皇帝所致,可理由之一不也是他吝啬,要查他的家底么? 对于这个情况,那些出钱比较多的,或者相对比较多的,却是看戏的心态。 他们不担心,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谁让那些人那么吝啬呢?这其中,就有嘉定伯周奎。 他心中其实最有数了,崇祯皇帝对于吝啬的人会有多生气!当时在后宫,他都差点吓尿的! 还有的人,根据发生的事情,又推测崇祯皇帝重新设立西厂,果然不是要对付他们,而是要对付宫内为主。 看看,之前抓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如今又抓了宫里这么多大太监。 如此一来,他们对西厂又少了几分担忧之心。 当然,不担心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也害怕,西厂如今看来非常强势,会不会对付完了宫内之后,就开始对付外廷了? 在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事情上的时候,崇祯皇帝又用八百里加急,召漕运总督左懋第即刻回京。另外,还给长沙知府堵胤锡发去了密旨,命他奉旨招安小袁营,并带小袁营回京师。 忙完了这一切,崇祯皇帝顶着两个熊猫眼,按照新养成的习惯,联系刘伟超,要给刘伟超说说他所做的事情。 结果,刘伟超一见他的样子,反而先开口说道:“怎么,昨晚又当夜猫子了?你看你的两个熊猫眼,你这样不行,时间长了有可能会猝死的!” “……”他这话,听得崇祯皇帝一下把所有话都憋在了心中,仿佛被人迎头一棒的那种。 “身体是中兴大明的本钱,你自己要注意啊!”刘伟超提醒他一句道。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已经回过神来,连忙点点头说道:“朕知道了,下次一定注意不熬夜了!” 说到这里,他面露感激之色,对刘伟超说道:“真得非常感谢你,如今朕的爱妃已经开始恢复正常了。要不是你,朕要是失去了她,真得不知道会有多伤心!” “一点小事而已,能帮到忙,我也很开心!”刘伟超听了,当即笑着说道。 聊到这里,崇祯皇帝便带着一点好奇问道:“朕和你联系这么久了,似乎没有见过弟妹,还有你的儿女,也没见到。” 刘伟超听得一愣,还没回过神来,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对了,你还说你是和别人合租的房子,朕看着好像这房子不是很大,是不是很不方便?” 刘伟超听了,有点哭笑不得地说道:“你这是哪和哪啊?我才刚毕业一年多点,哪来的老婆孩子?” 这么说着,心中还补充了一句:“连女朋友都还没有呢!”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的诧异,当即问道:“怎么回事?朕看着你也不小了啊!朕在你这个年纪,儿子女儿都有好几个了!” “……”刘伟超无语。 一直以来,都是他在打击崇祯皇帝。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是他被崇祯皇帝给打击了! 这么想着,他苦笑一声说道:“时代不同了啊!我们这个时代,18岁才算成年,也才能结婚的!并且,我们从小要读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到大学本科毕业之前吧,基本都是未婚的!以学业为重!” 崇祯皇帝听了,感觉有点难以想象,当即说道:“结婚和读书并不矛盾啊,结了婚,难道就不能读书了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呀!” “……”这一刻,刘伟超感觉和崇祯皇帝又很大的代沟。 想了下,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大概知道了,你们那个时代夭折的小孩很多,因此要提早生孩子,看能养活几个对不对?” 顿了顿,看到崇祯皇帝露出一点诧异的表情时,他就先接着说道:“但我这个时代不一样啊,只要生下来,基本上就不会有夭折的。以前的时候,朝廷还只规定我们只能生一个,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要求了。” “……”这一回,轮到崇祯皇帝无语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反应过来,有点不可置信得说道:“怎么可能呢,朕都夭折了好几个孩子了,你们那个时候,没有夭折的?还有,你们朝廷还要管你们不能房事?” 他想着,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正文 35 人杰自当一飞冲天 , 不能房事? 真要这样,估计会造反吧? 刘伟超无语了一会,随即回答崇祯皇帝道:“当然不是,而是另有物件能达到这个效果的。” 感觉说这个有点不好,他就没有在继续探讨这个事情,而是对崇祯皇帝又说道:“总之,就是科技发达,技术进步,极大地保证了幼儿能健康成长!” 崇祯皇帝听了相当吃惊,立刻有疑惑地问道:“那染上了天花怎么办?这也能治了?” 一听这话,刘伟超便立刻想起来了,很多穿越历史中必有的剧情。 于是,他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只要完成了种痘,不是人痘,是牛痘,就能免疫天花,不会被传染的。我这个时代,天花已经在华夏大地上绝迹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狂喜,连忙问道:“种牛痘?这个是怎么回事?怎么种?” 就算是生在皇家,人尖之上,如果染上天花,那也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因此,要是能解决天花这个问题,绝对是举国震惊的事情。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你等下,我一会给你把种牛痘的资料发过去。” “好好好,那朕先挂了!”崇祯皇帝一听,便迫不及待地说道。 刘伟超听了,稍微有点意外,因为他明显感觉到,崇祯皇帝似乎从未如此迫切过,也没有这样渴望过。 于是,他就挂了电话,查了种牛痘的资料,随后用文档的形式发了过去。 过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的语音就过来了。 “真得非常感谢!有了这个牛痘之法后,朕和朕的亲人,还有朕的子民就全都不用再怕天花了!” “还有,你不知道,如今的朕,其实早就没了脸面。堂堂天子,罪己诏都下了好几回。自古以来,又有几个皇帝会下罪己诏?唉!” “那些臣子欺瞒朕,不再有敬畏之心,朕思前想后,觉得肯定是有的。还有民间,又怎么看朕?朕猜,估计也不会太好!” 语气似乎低沉了一会之后,在随后的语音中,刘伟超就明显听出了崇祯皇帝带着兴奋之意了。 “朕向全天下宣布此事,解救万民,必能改变朕的子民对朕的看法。如此起步之下,就算朕要杀一些人,相信也能抵消一些影响,你说对么?” 刘伟超听得有点哑然,他刚才还真没想那么多,如今看来,难怪崇祯皇帝想要迫不及待地挂电话了。 对此,刘伟超当然不会介意,当即笑着回语音道:“你放心好了,我们两个世代的科技,差距是天上地下的区别。有的是好东西,让你去装逼……去实施!” 说完这话之后,他就发现,崇祯皇帝又发起了视频联系请求。 “……”刘伟超看得纳闷,心中想着,该不会他要来问装逼是什么意思了吧? 这么想着,他就顺手点了“接通”按钮。 只见崇祯皇帝的表情非常严肃,出现在镜头前,郑重地对刘伟超说道:“朕能遇到你,真得是朕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但让朕非常遗憾的是,只有你能帮到朕,朕虽然非常想帮你,想让你有钱,想让你不再租别人的房子,想让你不再被你的……经理欺负,可却无能为力……” 听到这话,刘伟超一笑,正要说什么时,忽然就看到镜头有点晃动。 随后,他就发现,这是崇祯皇帝把手机放到桌子上竖着了。 通过视频,刘伟超看到崇祯皇帝来到镜头前,走远几步,露出他的上半身,随后非常庄重地对他说道:“朕无以为报,请受朕一拜!” 说完之后,双手作揖,深深地弯下了腰。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有点无语在那里。 这么郑重,至于么? 于是,他便连忙说道:“没事,没事,我们是朋友啊,我乐意帮我的朋友!” 崇祯皇帝听了,便想说什么。 可正在这时,刘伟超发现有人打电话过来了。 于是,他就对崇祯皇帝说道:“我有电话,我先接个电话啊!” 崇祯皇帝有点疑惑,不过他知道刘伟超是有事,便连忙点点头说道:“你忙吧,朕也要去忙了!” 这几天,他和刘伟超互动的时间非常多,用于政务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他又以朱元璋为榜样,事事亲力亲为,那等着他批阅的奏章,都已经堆了不知道多高了。 挂了视频通讯,崇祯皇帝小心翼翼地把手机放入手机套中,正准备离开时,忽然就感觉到手机震动。 这是刘伟超联系他了。 于是,崇祯皇帝连忙重新拿出手机来,心中有点好奇,不知道刘伟超有什么事情,便点了“接通”按钮。 只见刘伟超出现在手机里,带着一脸的欣喜,对他说道:“你知道刚才是什么电话么?” “什么电话?”崇祯皇帝怎么可能知道,甚至他对什么是电话都迷迷糊糊的,只能顺着刘伟超的语气接着话。 只听刘伟超带着一点兴奋对他说道:“是最大的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给我打的电话,让我过去笔试和面试!” “???”崇祯皇帝听得一脑门问号,因为好些个词,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刘伟超看到他露出琢磨的表情,便笑着对他说道:“就是我找到新的工作了,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行。薪资高,福利好,工作还稳定。”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我跟你说,上一次是私人老板,这一次可是最大的银行,非常正规的,绝对不会有上一次那样的事情。而且我相信,凭我的大学文凭,还有我的技术实力,考试没有一点问题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当即也跟着高兴,夸刘伟超道:“朕就觉得你非常优秀,如此人杰,自有一飞冲天之时。那朕就先祝你心想事成了!” 刘伟超听得高兴,便笑着说道:“电话里说因为我的简历很不错,因此临时加到他们的应试名单中。时间有限,不聊了,我得赶过去了。” “好!” 于是,视频挂断,刘伟超立刻收拾东西,赶去应试了;而崇祯皇帝在琢磨了会牛痘技术之后,便也去忙了。 正文 36 诛杀九族 , 不过崇祯皇帝还没有来得及做什么,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王德化就赶过来先求见了。 “万岁爷,奴婢已经查实陈演家财了!”王德化一见崇祯皇帝,就立刻讨好地禀告道。 说完之后,双手奉上一份清单,态度非常地恭敬。 崇祯皇帝听了,却是面无表情,要过了那份清单,当即看了起来。 他有王承恩的线报,其实对王德化这边的情况非常清楚。 一开始的时候,王德化查陈演的家财,是比较柔和的那种,客客气气的。 对此,崇祯皇帝心中有数,陈演的官职还在,王德化并不想把陈演给彻底得罪死,或者说,不想把文官一脉给彻底得罪死,查得就慢。 但是,崇祯皇帝把宫里的主要掌印太监一换,这么大的动作一搞出来之后,王德化就赶往陈演府上,亲自坐镇查陈演家财了! 这不,才过去了半天不到,结果就出来了。这个办事效率,绝对是他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次。 心中想着这些,崇祯皇帝翻了一遍清单,看到陈演光是白银就有五万两,其他金玉和名贵字画也是有不少。还有城外田产,城里商铺等等,如果全部折算的话,光是陈演在京师的家财,就有二十万以上。 看到崇祯皇帝在翻着清单,王德化赶紧表功道:“万岁爷,那陈演甚是狡诈,捐钱前后,陈府大变样,好像一下变穷了一样……”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问道:“那你是怎么查出来的?” 陈演在捐钱的时候只捐了五两银子,还一口咬定他是两袖清风,家无余财,那肯定是把钱财给藏好了的。 而目前陈演没有丢官去职,贵为大明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就王德化那怂样,绝对不敢拷打陈演的。 王德化听了,连忙回答道:“万岁爷,奴婢挑了一些陈府的男女仆从,稍微一吓,他们便纷纷招供了!只是可笑那陈演,还在奴婢面前演戏,说他自己压根不知道这些家财,都是家人所为!” 崇祯皇帝听了一声冷笑,随后,就盯着王德化问道:“你以为,陈演犯了何罪?” 王德化是很了解崇祯皇帝的,早就感觉到了崇祯皇帝对他的不满,如果再不让崇祯皇帝满意,很可能他就会被西厂给拿下了。 因此,此时的他,那还顾得上外廷,顾得上去和文官你好我好的,当然是先保他自己再说。 于是,就听他立刻回答道:“奴婢以为,陈演这是欺君之罪!” 家有万贯家财,却对皇帝说家无余财,就这个事情来说,引发的后果其实并不严重。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是骗皇帝,定下一个欺君之罪,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欺君之罪这个,其实也是可大可小,完全要看皇帝心意,运气好的,皇帝不介意,那屁事没有;运气不好的,皇帝生气,那丢官去职都是轻的。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王德化的回答之后,便盯着他,冷声问道:“那你以为,朕该怎么处罚他?” “……”王德化一听,顿时心中叫苦,怎么处罚他,不就是全看你自己的心意,怎么就来问我了呢? 虽然他心中这么想着,可被崇祯皇帝盯着,他背上的冷汗都下来了,不敢怠慢,牙齿一咬,当即回答道:“奴婢以为,陈演深受皇恩却故意犯下欺君之罪,罪在不赦,诛……诛杀九族,为群臣戒!” 以前的时候,他觉得崇祯皇帝很好服侍,只要顺着崇祯皇帝的性格脾气去做,就能牵着崇祯皇帝的鼻子走。 可如今的他,却感觉崇祯皇帝像是陌生了一样,让他有种捉摸不透的感觉,就仿佛是一只林中猛虎,一个不小心就会吃了他。 在这样的心态下,他本来是想建议罢免陈演的官职,可在崇祯皇帝冷眼注视下,就一咬牙,改口说诛杀九族这种最高的惩治。 没办法,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能先顾着他自己了。 崇祯皇帝听了,没有说话,只是盯着王德化看着。 这个王德化,之前的时候和文官和和睦睦,收取他们的孝敬,一团和气。浑然没有把祖训放在眼里,也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做出勾结外廷之事! 一如自己给刘伟超所说,在他们的心中,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怕是早没了威信,所以他们其实压根就不把自己当君父了! 也是如此,危难降临之时,他们就只顾得自己的荣华富贵,竟然做出开门迎贼的事情!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心中就不由得冷笑! 王德化见崇祯皇帝没有说话,就更是没法猜测,到底崇祯皇帝心中在想什么,那背上的冷汗,顿时就冒出来了。 自己都说了诛杀九族,该是符合皇帝的心意吧?刚才他所表现出来的语气神态,就是对陈演非常不满的啊! 他正在想着,忽然就听到崇祯皇帝开口说道:“诛杀九族就算了,抄家,流放琼州,为群臣戒。这事,你去办吧!” “奴婢遵旨!”王德化听到皇帝没有对他不满的说话,心中松了口气,还要继续用他,那他应该就没事了,连忙答应一声,赶紧退下走了。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和崇祯皇帝的这番对话,很快就传出宫去了。 就在他前脚离开紫禁城去陈演府上抄家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传出宫了。 很显然,在崇祯皇帝整顿内宫的这当口,这么快就被传出去,绝对是崇祯皇帝的意思! 文武百官看到东厂去陈演府上抄家,已经是非常震惊了,听到传言之后,顿时一个个都大骂起王德化。 他们都骂王德化是个黑心肠的,就因为这个事情,竟然给皇帝建议诛杀陈演九族! 亏了皇帝英明神武,没有听王德化的! 不知不觉间,文武百官在处置陈演这个事情上,都把愤怒的矛头对准了王德化,而对崇祯皇帝却是有了感激之心。 所谓恩从上出,崇祯皇帝终于开始有真正的皇帝模样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被他的臣子一怂恿,就勃然大怒,对他的臣子喊打喊杀! 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和刘伟超的沟通中,他终于认清了他的臣子,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 正文 37 发财了 , 东厂这边效率高,只是短短地两天时间内,就把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陈演给办了。 西厂的王承恩见了,又岂肯被东厂比下去。 加快审讯之下,有关王之心等宫内大太监的破事,甚至小到鸡皮蒜毛的事情都被招出来,整理成册呈送御览。 宫里这几个掌印太监,所得财物,光是白银就有五十万两,而他们之前的捐钱中,合计只有三万两。如果再加上他们在宫外的店铺、田产,以及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之类的话,价值就百万以上了。 看到这些,崇祯皇帝那是又高兴又愤怒。 高兴的是,这么一搞,又有了一大笔钱,对于接下来的重编朝廷军队就有了财力上的支持。 愤怒的是,他自己的内衣都要打补丁穿,舍不得花钱到自己身上,结果他手下的这群大太监,竟然如此之富,生活还很奢靡! 也难怪他们到后来,一个个都舍不得报国,就只想着换个主子,继续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了! 与此同时,有关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审问,也是一起呈送上来的。 骆养性的白银有十五万两之多,其他家财合计达到了三十五万左右,也就是他的身家大概是五十万两。 让西厂整顿了下内廷体系,崇祯皇帝就得到了六十五万两白银,加上陈演的那五万两的话,就是七十万两白银了。 这让崇祯皇帝更有信心,定要按照勇卫营模式再扩大规模,建立一支直属他的强军。 京营是已经烂了,这一点其实他心中也有数。 因此,崇祯皇帝在之前的时候就新设勇卫营,刘伟超所推荐的周遇吉、孙应元和黄得功都是勇卫营中的将领。 但是勇卫营的规模太少,而大明又四处烽烟,崇祯皇帝不得不分拆勇卫营,派往全国各地去救火。最终,兵力分散,被规模越来越庞大的流贼给淹了。 如今有了这么多钱,刘伟超又强调枪杆子里的道理,崇祯皇帝其实自己也明白,因此,此时的他,就有那种大有作为的感觉了。再没有像之前那样,一文钱憋死英雄汉的感受。 不过,这次的整顿也带来了一个崇祯皇帝想不到的结果。 那就是陈演和王之心等被抓的这些人,估计是想着“要我死,大家都不好受”的想法,招供了和其他官员的不法之事,当然,多和银钱有关。 清单就摆在御前,人数之多,触目惊心,抓还是不抓? 如果抓的话,估计朝廷要瘫痪了,而国事举步维艰的背景下,朝廷要是瘫痪的话,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可要是不抓的话,崇祯皇帝看着就气。 看着这份名单,崇祯皇帝的手几次摸向手机,想咨询下刘伟超的意见。 可是想起刘伟超是去应试,如果影响他找工作,那肯定非常不好,就强行忍住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如果换了以前的他,换了不是刘伟超的话,他才不会管对方在干什么,直接是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可是,刘伟超的地位之重,让他自觉地开始考虑,他的做法对刘伟超会有什么影响! 不能和刘伟超商量,崇祯皇帝就自己考虑了一会,便问王承恩,有关秘密调查的事情。 “回万岁爷,此事过去了大半年时间,奴婢又是秘密进行,目前只是借着这次的抓捕,初步梳理了下情况,已经盯上了一些人。”王承恩当然知道事关重大,连忙回奏道,“再给奴婢一些时间,定然会有眉目!” 崇祯皇帝一听,严肃中带着一点戾气吩咐道:“朕不需要快,但是一定要替朕查清楚这个事情。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竟然敢算计到朕,谋害朕的皇子!” 顿了顿,他又交代道:“你的重心,就是查这个事情,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朕开口!” “奴婢遵旨!”王承恩听了,连忙回应。 随后,崇祯皇帝让王承恩去办事,又招了王德化觐见。 “朕从西厂获悉了吏部郎中吴昌时多有不法之事!”崇祯皇帝盯着跪在那里的王德化,冷声说道,“你在陈演之事上表现还算让朕满意。那吴昌时之事,也交给你办了,看你办得怎么样?” 王德化一听,心中暗暗叫苦。 他心中猜出来,崇祯皇帝对他很不满,并且是在坑他,让他去咬那些文官。 但是,对此,他又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为他虽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是东厂提督,可说到底只是皇帝的一个奴婢而已。不听皇帝的话,不让皇帝满意的话,根本不需要任何麻烦,只是一句话就能要他生,也能要他死! 没奈何之下,王德化只能是立刻答应,表现得非常顺从。 因为他明白,如今这个情况,他只能紧紧抱住皇帝的这条大腿,至于那些文官,就顾不得了。 随后,东厂番子在王德化亲自带领之下,闯入吏部衙门,在文官的众目睽睽之下带走了吴昌时,立刻又在京师引起了轰动。 如果说西厂在抓宫内掌权太监,外廷的文官还能有吃瓜的闲心,那这东厂先抓了陈演,如今又抓了吴昌时,大有继续向文官开刀的趋势,就一下引起了外廷官员的恐慌了。 于是,弹劾王德化和东厂的奏章,立刻如同雪片一样飞向崇祯皇帝的案头。当然,这中间还有弹劾西厂的,不过相对而言,要少不少。 对于这些奏章,崇祯皇帝连看都懒得看。 如今的话,有刘伟超这边在,他已经不再相信他的臣子,那种所谓三人成虎的做法,根本就没用了。 一转眼间,一天就过去,天色已近傍晚。 崇祯皇帝在忙着批阅之前积累下来的如山奏章,忽然间,感觉到胸口的手机震动,便连忙放下御笔,去拿手机。 他一直不敢联系刘伟超,可心中却一直挂念着刘伟超那边,可以联系的话,当然是第一时间去接了。 宫女内侍都是按照惯例,在他和刘伟超通话的时候,都会被他赶出去。 只是一接通,崇祯皇帝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应试之事,可是妥当了吧?” 正文 38 日子越过越好 话音刚落,就看清了视频中,一脸微笑着的刘伟超,崇祯皇帝便知道,肯定是没问题了。 果然,就听刘伟超回答他说道:“那是当然,笔试满分,面试的时候,他们问的技术问题,我全都知道!” 一听就是很厉害的意思,崇祯皇帝不由得欣喜说道:“真得么?太厉害了!” 不知不觉间,他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夸人了。 “那是!”刘伟超也有点自豪地说道,“要不然,当初投简历的时候,我也不会投他们的架构师职位!” “架构师?”崇祯皇帝听了,有点好奇地问道,“这个是什么,很高的职位?” 刘伟超听了一笑,给他解释道:“不是说很高的职位,而是必须要懂得很多,能牵头做一些事情。就如同你的首辅,能统筹做好一件事情。” 这个比喻,崇祯皇帝听懂了,当即惊讶道:“你的年纪如此年轻,就有如此本事了?” 刘伟超用了首辅的比喻,崇祯皇帝自然就想到了首辅是怎么样的。 在崇祯朝之前,首辅都是老大爷之辈担任的。 而崇祯朝的周延儒,37岁担任首辅,是最年轻的大明首辅了。 可刘伟超也就二十出头,因此崇祯皇帝便有此一说。 听到这话,刘伟超当即哈哈一笑,随后便回答道:“不是说了么?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我年轻又怎么了?对了,那个银行参与面试的人力资源部的人,也对我资历有疑惑!” 顿了顿,刘伟超转动手机,让崇祯皇帝看他桌子上堆着的一本本厚厚的技术书,什么从入门到精通,xx宝典,xx大全,xx大师之路等等。 与此同时,他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些书,我都看过,很多内容,我都有过实践,已经掌握了的。” “真厉害!”崇祯皇帝看得赞了一句。 不过没等他仔细去看那些书,刘伟超就转回手机,看着他继续说道:“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的家乡在山里,条件不是很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我从大二开始就去实习,努力学以致用,不敢有一丝懈怠。我相信,我的努力肯定会有回报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但没有看不起,反而有一种共鸣,因为他其实也是这么想着,并一直努力去做,不敢有一丝懈怠。 于是,他便又一次赞扬了刘伟超。 说完了这个,崇祯皇帝终于给刘伟超说他的事情道:“朕已经让王德化去抓吴昌时了,就让他去收拾文官。至于朱纯臣,虽然朕也很想立刻抓了他。但是他世代公爵之位,军中门生故旧遍地,且他还掌着京营,朕暂时觉得还是不能动。等勇卫营赶回来之后再动手,你看怎么样?” 刘伟超听了,认真地想了下,当即点头说道:“我觉得你做得很好啊!方方面面都有考虑到,就和下棋一样,连对方的反应都计算在内,你就不会失败,对不对?” 崇祯皇帝被夸,也是高兴,当即笑着说道:“呵呵,那就祝我们以后都越来越好!” “嗯,日子都过得越来越好!”刘伟超听了,也是高兴地回应道。 随后,双方都是带着不错的心情挂了通讯。 刘伟超开始收拾东西,考虑搬家了。 因为那银行软件开发中心离得很远,在城东。而他住城西,不搬家的话,自己又没有车,光是挤公交上班就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来回三个小时,有点伤不起。 至于地铁,还在修建中,至少还要等个一两年才行。 也是这个打算,他在面试完了之后,还逛了下软件开发中心那边,有一个农民村,房租不贵,单间大概是600左右。 刘伟超坐在那里,环顾四周,不由得自言自语道:“张哥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张哥,名叫张伟江,是他的大学学长,也是合租的同伴。 其实,说是合租并不准确。 当时刚来这里时找房子,刚好遇到了张伟江。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一起打过一次篮球,就认出来了。 知道刘伟超找房子,张伟江就直接让刘伟超过来和他住。说他租的房子大,闲着也是闲着。 刘伟超没好意思,硬是每月给房租,平摊水电。 张伟江拗不过他,就一直这样了。 前几天的时候,张伟江去出差,因此这段时间,一直是刘伟超一个人住。 按照之前的说法,他该回来了,应该就在这两天,时间上也刚好。 “走之前,请张哥吃个大餐吧!”刘伟超心中想着,“虽然他不差这个,可自己至少要尽下心意。对自己好的人,可不能忘了的!” 看看时间,他没舍得点外卖,下去找吃的了。 而崇祯皇帝,明显就比较劳碌命一点了。 和刘伟超视频完了之后,崇祯皇帝就继续开始批阅奏章。用了晚膳之后,依旧是批阅奏章。 总之,每天的事情,基本上不是商量国家大事就是批阅奏章,全年无休的那种。 到睡觉的时候,崇祯皇帝去了田贵妃那边。很欣喜地看到田贵妃的脸色越来越好,只是会被田贵妃追问查害她儿子事情的进展。而后就是趴他的怀里,一次次地反复听后世的那首曲子。 对于这个曲子,显然也非常吸引她的兴趣。这让崇祯皇帝想着,是不是让刘伟超多给点后世的曲子? 第二天,通政司又收到了一大堆奏章,经过内阁和司礼监分类之后,便摆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 有一大半是弹劾东厂和西厂的,特别是东厂最多。 不但弹劾他们欺压百姓,败坏朝廷纲纪,而且还有弹劾东厂提督王德化,说他贪赃枉法,收取孝敬等等。 文官中的那些御史言官,火力最猛,文笔又犀利,如果只是看这些奏章的话,绝对会认为东厂和西厂,王德化都是十恶不赦的那种了。 有点可惜的是,那么好的文笔,如今的崇祯皇帝,压根就不去尝试着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直接不看。 还有一部分奏章,全都是各衙门向他要钱的。名目很多,有很多也确实是真得缺钱。 然而,崇祯皇帝抄家得来的这些钱,紧紧地抓在手中,一点都不给,这些奏章全都留中。 与此同时,西厂提督王承恩也来向崇祯皇帝禀告了。 正文 39 科举的反思 , “万岁爷,奴婢在外面的眼线回报,读书人准备聚众闹事,说是要营救吏部郎中吴昌时!” 崇祯皇帝一听王承恩的禀告,顿时就怒了,想起刘伟超所说得话,当即带着怒气喝问道:“可是复社中人?” 王承恩听了一愣,不敢欺瞒崇祯皇帝,连忙回奏道:“奴婢听到这消息,第一时间赶来向万岁爷禀告。是否复社中人,还需奴婢再查!” 查吴昌时的事情,崇祯皇帝是交给了东厂去做的。 西厂这边,只是替他监听宫外消息,因此,他这边的消息没有让他满意,却也没有让他生气。 就听崇祯皇帝带着严厉之色交代道:“复社的事情,你给朕盯紧了。还有他们操纵童试一级的科举一事,也给朕去查,看到底有多少地方官员参与其中!” “奴婢遵旨!”王承恩有点惊讶于崇祯皇帝竟然知道这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连忙回应一声,然后又有点为难地说道,“万岁爷,奴婢手中事情不少,特别是暗查九莲菩萨一事,更是只能交给亲信手下去办。如今再详查复社的话,恐怕人手不够!” 西厂毕竟刚成立,人手有限,也能被崇祯皇帝理解。 因此,他听到这个话之后,便毫不犹豫地说道:“朕准你再招人手,看上谁就用谁便是!” 有了这句话,王承恩就有信心了,立刻答应一声,随后便退了出去。 看着他走,崇祯皇帝的视线便收了回来,落到了御案之上,堆成山一样高的各类奏章,眉头顿时紧锁起来。 这倒不是说崇祯皇帝看到这么多的奏章,心中叫苦。 而是此时的他,想到了一堆的破事,让他心烦。 朝中官员,崇祯皇帝已经看得很清楚,按照太祖皇帝那会的标准,都是剥皮充草的下场; 如今这些读书人,不好好读书,不想着忠君报国,却一门心思参与党争中,还要闹事,要营救接替了张溥的吴昌时! 如果不是遇到了刘伟超,那这种种一切,就是亡国之先兆吧?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心中不由得有点黯然,也有点庆幸。 天下大事,依赖这些官员,还有作为官员后备的这些读书人来处理,能处理得好么? 突然之间,崇祯皇帝第一次冒出了这样的疑惑。 等到下午时分,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王德化匆匆赶来求见,说国子监的学生去了东厂那边闹事,还得到了一些文官支持,要求他释放吴昌时,人数众多。 王德化不敢私自处理,就特意前来请求旨意。 崇祯皇帝一听,早上的气都还没有消呢,一听这个消息,顿时就怒了,一甩手,把留中的那些奏章全都推到了御案下面,厉声喝道:“你是干什么吃的?就这点小事,还需要朕来处理?要不要朕把地上这些弹劾你的奏章,都一一批复啊?” 一听这话,特别是皇帝的雷霆之怒,王德化直接就跪了,额头上的汗,立刻流了下来。 本来的话,他其实是存了侥幸之意,想着是不是崇祯皇帝会退一步?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直接发飙了! 带着懊悔之心,王德化匆匆离去,他知道,自己这一步试探崇祯皇帝的棋走错了! 如今的皇帝,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了! 就在他走后不久,王承恩又匆匆赶来见驾,向崇祯皇帝禀告道:“万岁爷,奴婢打听到了一些复社的事情,觉得很是严重。” “嗯?”对于王承恩,崇祯皇帝的态度就好了不少。 王承恩得到示意,便立刻奏道:“复社原本是以复古之文学为宗旨,可到后来,因为多是官宦子弟结社,他们利用父辈族中关系,互通有无,发展到凡复社参与童试,地方官皆只选复社中人过试。从崇祯三年到如今,其势力从江南已经发展到京畿之地了。” 顿了顿,他立刻补充奏道:“这些事情,只要找一个读书人,都能问到。甚至……甚至……” “甚至什么?”崇祯皇帝听得生气,便语气严厉了不少,当即喝问道。 王承恩一听,不敢怠慢,立刻把听来的消息禀告出来道:“甚至有复社中人扬言,说周延儒乃是他们送上首辅之位的。谁要敢不加入复社,以后在官场上就寸步难行!”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暴怒,一下站了起来。 一个社团,不但操纵地方科举,就等于是掐断了科举的根,而且还能影响到首辅的任免,不知不觉间把他这个皇帝都当了傀儡。这样的消息,一下就把他给激怒了。 甚至可以说,这个消息,和他听到刘伟超说他是亡国之君一样让他震惊! 这一刻,他才深深地认识到,原来朝局比他想象中还要坏得多! 虽然王承恩也强调了,这些只是他听来的消息,因为感觉太过重大,就先过来禀告,还没有核实。但是,崇祯皇帝心中却明白,这些肯定是真的。 因为刘伟超就曾说过,说那个复社领袖张溥人称“民间皇帝”,便是最好的证据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立刻严旨命令王承恩,严查复社! 同时,他也开始考虑,眼下的科举,是不是需要改一改了?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就想起了刘伟超所说,在刘伟超那个时代,所有人都能免费读书九年。 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就等于是所有人都是读书人了。 这样一来,就算大部分人不好,那也能选出一些能用的人,足够帮着他治理朝政吧?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崇祯皇帝就非常想参考下后世的科举,看看有什么是值得借签的? 可能是他看到后世的那些场景,让他非常震惊。因此,在他的脑海中,感觉后世的都是好的。 基于这个想法,崇祯皇帝忍到了入睡之前,按照过往的习惯,联系了刘伟超。 刘伟超一听崇祯皇帝的问题,倒也是很有兴趣,想了一下,便笑着问崇祯皇帝道:“你还记得我给你说过得那话么?” 正文 40 人民的力量 ,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有点为难了。 和刘伟超聊得有点多了,一时之间,他不知道刘伟超指得是什么话? 好在刘伟超只是顺口这么一问,并没有真得要他来回答,就直接继续对他说道:“皇帝应该代表的是最广大百姓的利益,如果你按照这个原则去做的话,你就能用到最广大百姓的力量。如此一来,你还用担心这,担心那么?”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记得刘伟超确实和他提过几次。但是,就科举这个事情上,他却是没法和这话联系起来,便谦虚地问道:“朕不是很明白这话的意思!” 刘伟超倒是有耐心,给他解释道:“开创我这个时代的伟人曾经说过,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动人民战争,一切敌人便都是纸老虎!” “伟人?”崇祯皇帝听了,有点难以理解地问道。 刘伟超想了下,给他打了个比喻道:“是,比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你的太祖成祖,都要厉害很多的伟人。我这个时代,如今的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成就!”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微微张大了嘴巴,有点难以想象,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人? 不过回过神来,他忽然也理解了,毕竟他所看到得后世,那简直是一个神仙世界,甚至可以说,比起神仙世界都要厉害的世界! 此时的他,很想问问这个伟人的生平事迹,不过想起自己的目的,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最终还是按捺住了好奇,先解决自己的问题道:“人民战争?这话具体何解?” “就说科举制度吧!”刘伟超当即对他说道,“之所以会发生复社那样的事情,是因为你那个时候,官宦世家掌控了地方上的权力。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互相勾结,对不对?” “是这个缘由!”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赞同道。 复社中的读书人,都是官宦世家,父辈或者祖辈为官,互相勾结在一起,形成了官场上的一股庞大的力量。 “本来的话,你那边还有都察院,有地方巡按的,如果有这种事情发生,会严查这种事情对不对?”刘伟超再次问道。 “对!”崇祯皇帝回答了一下,随后便有点醒悟刘伟超的意思,就确认道,“你的意思是,巡按也可能被他们收买,或者干脆加入他们之中。如此一来,监察便会失效?” “是啊!”刘伟超听了,有点佩服崇祯皇帝的聪明,当即点头肯定道,“但是你想,他们再怎么勾结,再怎么欺下瞒上,也不可能瞒得过广大群众吧?比如科举上的话,普通读书人肯定是能知道他们勾结的事情吧?” “对!”崇祯皇帝听了,连忙点头道,“这是肯定的!” “这不就行了!”刘伟超当即说道,“如果你有渠道能让他们反馈地方民情的话,你还用怕你被底下官员蒙在鼓里么?” 崇祯皇帝听得很是兴奋,真要这样,确实不会被蒙在鼓里了。不过随后,他又有点疑惑,便问刘伟超道:“那朕应该怎么做呢?” “相信广大群众的力量,要充分利用广大群众的力量!”刘伟超给他说道,“首先,你要给广大群众信心,就是你会为他们做主!你是站在他们身后,是他们最大的支柱!如果他们对你失望,觉得你不会为他们做主的话,就算他们看到不公之事,看到危害朝廷之事,也不会去反应问题。” 顿了顿,他打击崇祯皇帝道:“就你这个事情来说,复社会如此肆无忌惮地操纵科举,甚至直接影响首辅的任免,就是因为你失去了底下人的信任,觉得你是个糊涂蛋。万一向你反应这事,结果你压根不信,反而让他们被打击报复……” 这话,说得崇祯皇帝有点脸红。不过刘伟超假装没看到,继续说道:“所以你要先重建你的威信,并且要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随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你才能无往不利。如此,才能有良性循环。” 这种认识,是崇祯皇帝以前从未想过的,他认真地说道:“此事,朕会好好考虑的!” 刘伟超听了,笑着说道:“我跟你说,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除了在科举上之外,其他方方面面都能反应出来。” 看到崇祯皇帝有点好奇地看向他,刘伟超便举例说道:“你那个时代,只有小部分有钱人才读得起书,那么知识被他们所垄断,权力被他们瓜分,他们要勾结起来,当然就容易多了。可是,要是所有人都像我这个时代一样读书。那么这么庞大的人口,总有寒门贵子,权力就很难一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还有,你要是依靠少数人,他们能贡献多大的力量?可是,你要是能依靠广大群众,那么你所依靠的力量就太大了!” 说到这里,他发现崇祯皇帝又露出了疑惑之色,便知道后世的这种理论,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太过高深。因为这种理论,在古代是没有人想过的。 因此,刘伟超就又举例说道:“你看,要是工匠有文化,他们就会记录并传承,并且会有那个学识水平去研究,让技术更进一层。这里的工匠就是一个代称,可以说各种各种的匠人,还包括农民等等。就是说,三百六十五行的人,都能推动自己行业的技术革新!” 说到这里,他就一笑后再说道:“我这个时代之所以和你那个时代大变样,我们人类能够飞天遁地,上可上天,下可入海,就是充分发挥了所有人的力量,推动了匠人的革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科学得到了充分发展。” 崇祯皇帝听得眼睛都睁大了,能看出来,他是满脸的羡慕之色。 高楼大厦,飞机、汽车等等,无一不羡慕! 脑海中闪过这些,他连忙问刘伟超道:“那朕该怎么做,这个科学的东西也能在朕这里充分发展么?” 正文 41 键盘侠 “这个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可能会很难!” 听到刘伟超这话,崇祯皇帝便立刻接过话题说道:“没事,你先说出来,至于做,朕会努力去做的!” 他还真是这么想的,毕竟刘伟超那个时代的所有东西,都让他非常得羡慕! 此时,刘伟超听他这么说,便满足他的要求道:“第一,你得改改你们的科举内容,引导所有人都去读科学技术的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而不是只读你们的四书五经!” 说到这里,他想起有网络小说中有关这个的讨论,他觉得有道理,便给崇祯皇帝也分享道:“可以这么说吧,四书五经是思想方面的著作,这个也可以有。但是,科学知识,这是探究自然并为人类所用的学科,实用性非常强,也应该是我们必须要掌握得知识!一个简单的例子!” 说到这里,他提示崇祯皇帝道:“就说给你的那个玻璃配方吧,如果你懂自然科学,那么你就知道为什么石头这些东西经过高温之后会变成透明的玻璃。知道了原理,你又可以去研究各种各样的玻璃。比如子弹,就是铅弹啊,箭什么的,都射不透的玻璃,还有玻璃碎了不会伤人的玻璃等等。你说对不对?” “这就是授之于渔的道理吧?”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带了一点兴奋说道,“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没错,就是应该这样的!” 刘伟超点点头,接着说道:“还有很多,可以说科学知识是去解析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然后又让我们人类能利用万事万物的规律。好像这种在你们那个时代叫格物致知,我觉得你一定要重视起来!” “重视,重视,朕一定重视!”崇祯皇帝听得连忙点头,那么宏伟的未来,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他已经亲眼所见,那自然是想要的了。 刘伟超刚才说着玻璃,就想到了一个事情,此时就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你不是在建玻璃厂么?你可以把新的理念用到这玻璃厂去,看看效果是不是会不一样?”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虚心得请教道:“那朕具体该怎么做?” 刘伟超随口就建议道:“第一,把玻璃厂工人,就是匠人的利益和玻璃厂捆绑在一起,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就是利益方面的应用。你可以设立奖励惩罚措施,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来制定这些措施,具体的,可以以计件方式给奖励啊,或着直接给点股份分红啊等等,总之方法很多,你肯定也能想得到,我就不具体说了!” 崇祯皇帝听了,若有所思! “总之,你要让他们觉得,生产玻璃不是为你这个皇帝生产玻璃,而是为他们自己在干活。这样一来,就算你不催他们,那他们也肯定非常积极地生产玻璃了。” 看到崇祯皇帝没说话,刘伟超的思维扩散,便继续侃侃而谈道:“同样的道理,还可以用在你即将组建新军方面……” 一听这话,思考中的崇祯皇帝立刻便回过神来,马上问道:“怎么用?” 很显然,他非常关心军队方面的事情。 “一样的道理啊,利益捆绑!”刘伟超想也不想就说道,“你要让他们知道,打仗不是给你这个皇帝打仗,而是为他们自己打仗。这么一来,上了战场自然会拼命,英勇作战,又何愁战事不胜呢?” 崇祯皇帝听得明显有点兴奋起来,和刘伟超探讨道:“利益捆绑?怎么捆绑呢?股份分红?可军队没有股份啊,按军功赏赐?善罚分明……” 刘伟超听着他在说话,并没有插嘴。事实上,这些事情对于刘伟超来说,他压根就没有实际操作过,也就是当当键盘侠而已。 此时听崇祯皇帝在那说,他也不由得思考了下,感觉自己刚才的话似乎有点说得天马行空。就顾着拿后世的经验在说,没有考虑明末那个时代的基本情况。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又不是自己当皇帝,大概这么一个思路,肯定是不会错的! 这么想着,刚好听到崇祯皇帝自己总结了一堆,然后在问他意见了。 于是,刘伟超当即笑着回答道:“这些措施当然可以,总之就是一个原则,要让他们觉得打仗是为他们自己打仗。打败了的话,他们自己的利益都会受损。而打赢了,就能得到很多好处。可以往保家卫国方面去引导,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能让他们知道,打赢战事了,天下太平了,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 “好好好,朕记住了!”崇祯皇帝明显比较兴奋,连声回应道。 以前的时候,有关兵事方面,都是那些武将的事情,甚至后勤方面,则是文官的事情,他们在说什么,崇祯皇帝压根没有自己的想法。可如今,对于兵事方面,他感觉自己至少也有一个主见了。 可以说,崇祯皇帝是临时就任皇帝,面对一个烂摊子,他又学太祖皇帝,事事亲力亲为,也就压根不可能有多少精力去学习和成长。天天为一大堆破事操心,被那些手下臣子牵着鼻子走。 可如今却不一样了,和刘伟超的聊天,让他极大得开拓了眼界,也懂得了不少后世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思想。 最为关键的是,刘伟超和他不在一个位面,是他能非常信任的一个人。因此,对于刘伟超的话,他不会有抵触,甚至是不由自主的去思考,去接受。 此时,崇祯皇帝都兴奋的没有一点睡意,有点感慨的对刘伟超说道:“朕真是没有想到,你的年纪比朕还小,却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真是天才啊!” “……”刘伟超被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想了想便回答道,“我这不是天才,是键盘侠而已!” “键盘侠?什么是键盘侠?”崇祯皇帝一听,有点迷糊了。 刘伟超听了,当即哈哈一笑道:“总之,就是我这个时代知识爆炸,大部分人都懂得很多。就这样吧,晚安!” 正文 42 走出第一步 带着对键盘侠的疑惑,崇祯皇帝在断了通讯之后,便开始思考刚才一番对话中的内容。 每一次都是这样,和刘伟超的谈话,就算没有提供忠臣良将,没有提供后世的配方,可那些话都是有非常大的含义,值得好好思索一番的。 这一夜,他又一次想了很晚才睡觉。 第二天一早,他并没有按照往日的习惯一样先批阅奏章,而是摆驾皇家玻璃厂。 他一到,不管是那些工匠,还是监工的宫中内侍,全都吓了一跳,带着惶恐不安的心跪了一地。 他们都知道,皇帝是非常寄希望于这个玻璃厂,希望能多赚点钱的。 这个时候过来,肯定是非常急这玻璃厂的事情。十之**,就是来看进度,催进展,指不定还会发飙,处罚一群人。 然而,这一次,他们想错了,崇祯皇帝的表现,甚至让他们有点傻眼的感觉。 就见崇祯皇帝在询问了玻璃厂的进度之后,不但没有发火,反而还召集了每个步骤上负责的匠头,对他们说道:“朕想知道,你们有什么困难没有?修建玻璃厂的事情上,亦或是你们家里的情况,只要有困难,都可以给朕说说。如果朕能给你们解决的,朕就当场给你们解决!” 他的这番话,哪怕是对着那些内阁辅臣,又或者是皇亲勋贵也没有这么说过,一下子就让所有人傻眼了。 看到他们发愣,崇祯皇帝以为自己说得不清楚,便又说了一遍。 结果没想到,一大群人,赶紧求饶,说没问题,一定好好干,绝对不会有一丝怠慢。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了,他当然明白,这些匠头是觉得他在说反话,是雷霆大怒之前的前兆。 想了一下,就让他们在说,等到现场慢慢安静下来之后,崇祯皇帝才尽量和蔼了脸色说道:“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朕金口玉言,岂会说话不算话?” 顿了顿,看着一个个疑惑而又惊惧的脸色,他就又说道:“朕是要你们好好干活,但是朕也知道,做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朕是来解决问题,解决妨碍你们做事的问题,然后让你们能好好的干活。这么说,你们能理解么?” 或许是感受到了崇祯皇帝的诚恳,有一个年纪比较轻的匠头,忽然一咬牙,当即大声说道:“草民家里已经断粮了,全靠弟弟妹妹每日去城外挖些野菜过活。恳请陛下救命!” 为皇家干活的工匠,其实是服役的一种。不但没有工钱,而且还要自备干粮。 因此,有很多工匠会逃离,成为户籍上不存在的人,托庇于地主豪强,成为隐户。当然,也肯定会受地主豪强的剥削。 还有的工匠,有点钱的,就会交钱,让别的工匠来顶替服役。 在古代,除非是技术顶尖的那部分匠人,或许可以成为士大夫的座上客,对于大部分匠人来说,都是非常底层的百姓。 很显然,说话这个匠头,也是被逼无奈,想着搏一把,就第一个开口了。 崇祯皇帝一听,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问其他人道:“是不是还有和他一样情况的?” 其他人一听,都不由得面面相觑。皇帝这么问,到底是什么意思? 该不会是先问清楚了,然后把人一起抓起来处置了吧? 一时之间,没有人敢说话。 那年轻匠头见了,反正已经豁出去了,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草民同一组的,至少一半人的家里都有饿肚子的事情!还有他,他,他……他们那组也都有!” 听到他的话,被他指着的那些匠头,一个个都吓到了,很想否认。 不过崇祯皇帝已经先开口说道:“那朕宣布一个事情。你们在这玻璃厂做事,朕给你们发工钱。并且每月卖钱之后,朕会根据具体情况再奖励干活最好,最卖力的人。具体的奖励情况,要先看看情况再说。至于工钱,朕先预支给你们。如何?” 这也是他在抄家之后,手里有钱了。要不然,根本不可能这么大方。 还是那句话,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有钱的话,很多事情都没法做。 他这话一说完,就见这些匠头一个个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随后,那个年轻点匠头先有了反应,立刻磕头,频率很高的那种,激动的说道:“谢谢陛下,谢谢陛下,不不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人被他这么一说,顿时回过神来,一个个都是喜出望外,连忙跟着磕头,齐声大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道为什么,崇祯皇帝在听他们喊这口号的时候,就感觉比那些臣子喊这口号要真诚地多!听起来,也受用的多! 随后,他就让人抬出一大筐铜钱,就在他面前,开始分发工钱。对于家里极度困难的,甚至还准了多支付一个月的工钱。 崇祯皇帝能明显感觉到,玻璃厂这边的活力,随着领钱的匠人越来越多,似乎也越旺了。 全部发完之后,崇祯皇帝吩咐监工的内侍,好生收集匠人的问题,能解决的一定要解决,解决不了的报到他这里。 另外,他想到底下人可能会有欺下瞒上的情况,想起刘伟超说要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便又吩咐说道:“朕还会亲自过来的,如果有问题,到时候也可以向朕反应!” 这么一来,就能杜绝那种欺下瞒上的情况了。 对于玻璃厂这边,暂时他也做不了更多。像什么让他们读书识字,眼下根本就不现实。只能一步一步走着,以后再说了。 离开了玻璃厂之后,轮值太监方正化来禀告,说内阁六部,还有都察院等等,都有官员要求见皇帝。 “万岁爷,他们都是冲着东厂来的。”方正化禀告到这里,有点犹豫,但最终还是实话实说道,“他们说,万岁爷是忘记了天启年间的魏逆之乱。还说纵容厂卫,重设西厂,是万岁爷德行有亏,引得天下万民反对的前奏,喊着要万岁爷为天下万民计,做些利于天下百姓之事,才是正理!” 正文 43 逼宫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冷笑一声,整天正事不干,就知道会耍嘴皮子,拿大道理来压他! 只是很可惜,如今的他,已经不会再被他们给忽悠了! 现在军权未重整,宫内还在整顿,没有达到太祖时候那样的条件,要不然的话,就把这些官员给一起收拾了! 这么想着,他便吩咐道:“不见,让他们该干嘛就干嘛去!” 方正化听了,便匆匆出去传旨。 但是,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方正化又急匆匆地赶回来,脸上带着忧虑之色,向崇祯皇帝禀告道:“万岁爷,那些文官皆是不散,聚集在左顺门跪请万岁爷释放被抓文官,取消西厂,严惩东厂,放弃与民争利之举。”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冷笑一声道:“这是要挟朕么?既然那么想跪,那就跪着好了!” 随后,他继续批阅奏章,忙着自己的事情。 可是,没过多久,外面隐约传来动静,且越来越响,仔细去听,好像是有人在哭。 不对,不是有人在哭,而是一大群人在哭! 正疑惑间,方正化又匆匆赶来,说群臣在左顺门大哭,哭诉他们自己无能,不能让皇帝当一个圣君,恳请皇上治罪! 听到这话,突然之间,崇祯皇帝想起来了,这不是嘉靖皇帝时期,大礼仪之争中的一幕么? 那时候,嘉靖皇帝最终下旨,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 结果其他人反而开始更为过份,惹得嘉靖皇帝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 这么多的官员被抓,锦衣卫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但是嘉靖皇帝直接下旨,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 最终,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 然后,一切都安静了。 真得很可惜,如今朝廷大军刚刚全军覆没,关内流贼肆虐,北方的闯王贼人正在攻打开封等地,南方的八大王贼人在攻打楚地,到处都是乱相,不是嘉靖皇帝那会的局面。 他们是算定自己不敢在这样的环境下,处置这么多的官员吧?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冷笑一声道:“参与者的品级如何?” “回陛下,皆是五品以上官员,且多为各衙门主副手!”方正化听了,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呵呵!”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又是冷笑,果然没有猜错,学了大礼仪之争的时候,想胁迫自己改变主意,然后又是怕死,这次来的就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 他正在想着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王德化也赶过来了,一脑门的汗,神态焦虑,向崇祯皇帝禀告说:“内阁首辅闻讯过去问话,然后也加入了他们的队列,恳请皇上召见,不要做让天下百姓失望之事,否则对皇帝绝望,对大明之局势绝望,则大明危矣!” 说完之后,他拿眼看着崇祯皇帝,稍微有点犹豫之后,跪地又奏道:“万岁爷,是奴婢的错,惹得他们群起而攻之,要不,您治罪了奴婢,给他们一个交代吧?” 王德化抄家陈演,抓了吴昌时,驱逐并抓捕了部分国子监生为首的读书人,这些事情都惹毛了文官。因此,这次的闹事,有很大一部分矛头都对着王德化的。 崇祯皇帝听了,没有理会这个要求,想了下,便吩咐道:“让他们到文华殿,再召集剩下五品以上在京官员,朕随后就到!” 一听这话,王德化就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打在他脑门上,直接就懵了。 刚才的时候,他其实是以退为进,将崇祯皇帝一军。 一是表忠心,二是从崇祯皇帝这里得到一个明确的信息,不会治罪于他。这样以后崇祯皇帝就算想反悔,也会考虑说话不算的后果。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又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反而是要召集那些官员了。 这下子,真得要被抛出去当替罪羊了么? 王德化感觉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心中万分后悔,自己怎么就说了这话呢! 然而,话都已经说出去了,木已成舟,还能有什么法子? 想到这里,他自然是不甘心的,脑中灵光一闪,便马上对崇祯皇帝说道:“万岁爷,奴婢审讯吴昌时已有一些眉目。他和首辅周延儒之幕僚董廷献相勾结,收受贿赂,数额巨大。”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冷哼一声,盯着王德化,显然是让他细说。 “凡求巡抚、总兵,先通贿于廷献,然后得之。” “南场一榜,非其亲戚即以贿赂。” “……” 简单地说,就是想要外放有实权的巡抚、总兵之类,就送钱给董廷献,其实就是给周延儒,然后周延儒这边就会诱导崇祯皇帝做出决定。 南方的科考,又是徇私舞弊,指示主考官,要么录取他们的亲戚,或者送钱给他们的考生。 不管是哪个事情,都听得崇祯皇帝火冒三丈。果然是如同刘伟超所言,欺下瞒上,操弄权柄,无法无天! 看来自己在之前都活到狗身上去了,让他们为所欲为而不知,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而以为是英明神武! 如今想起来,首辅一个接着一个地换着勤快,可不就是听他们的原因。而最主要的,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直接按照他们的意愿而已。 有区别的一点,只是哪一方更容易说动自己,自己就听了谁的话!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就有点脸红,同时也是恼怒。 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发飙,反而深吸了一口气,甚至是闭上了眼睛。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的神态就恢复了正常。让王德化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没过多久,几百人聚集文华殿,甚至都有人要站到了门外去。 这些五品以上的文官,一个个都兴奋得不行,皇帝答应要见他们,这是要赢的感觉啊! 在等待皇帝的期间,互相之间窃窃私语,就想着要一鼓作气,让皇帝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皇帝驾到!” 随着一声拖着长音的呐喊,崇祯皇帝驾临。文华殿内的文官们,一个个斗志昂扬,准备和崇祯皇帝过招了。 正文 44 以身作则 见礼完毕,大明首辅周延儒第一个站出来开炮,就听他大声奏道:“虽则陛下凑了钱办玻璃厂,能为臣等多发一些银钱,微臣实在感激不尽。知道的,是陛下为国库空虚而操心,可不知道的,以为陛下是要与民争利。微臣为陛下计,恳请陛下撤销玻璃厂,以保陛下之威望,不被万民之所曲解!” 他的话音一落,另外一位内阁辅臣张四知也出列奏道:“东厂横行不法,祸害百姓,已被万民所痛恨。可陛下还设立西厂,天下百姓闻之,皆是不忿,惶恐;虽明面不敢说什么,可心中却不知道会如何想陛下之所为。为陛下之威望,为后世之史书,臣恳请陛下……” 他的话还没说完,崇祯皇帝忽然一拍御案,厉声喝道:“够了!” 很显然,他们的话,崇祯皇帝并没有听进去。 这种情况,也在这些文官的意料之内。 只见后面的那些文官在听到崇祯皇帝发飙之后,都用眼神示意,准备应对崇祯皇帝的发怒。 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动作呢,就听崇祯皇帝冷声喝道:“朕在做的事情,皆是有心无愧,朕又有何虑之有?” 顿了顿,看到底下有人似乎想出列再奏,他便抢先再说道:“天下万民如何想朕,朕相信,他们是有眼睛的,看到朕做的事情,自有公正之论!” “陛下……”周延儒听得好像有点不对劲,崇祯皇帝没有按照他们准备的几个剧本走,便连忙出声,想要引导崇祯皇帝按照他们的意思来。 然而,他才一说话,却见崇祯皇帝冷眼盯着他。那目光,犹如实质一般,刺得他愣了下,以至于后面的话,一时之间竟然说不下去了。 崇祯皇帝盯了周延儒一眼之后,忽然大声喝道:“来啊,传太医院院使!” 一听这话,文华殿内所有人都愣了下,皇帝传太医院院使干什么?这又没太医院院使什么事啊! 声音一落,殿门口那边就有动静,却是西厂提督王承恩带着太医院院使跨入文华殿,身后还跟着一个端着盘子的小内侍。 这情况,一看就知道,是早就在门口候着的。 所有文官都有点好奇,皇帝这是唱得哪出戏?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 “平身!”崇祯皇帝看到太医院院使见礼,便和缓了一点语气问道,“可是都准备好了?” “回陛下的话,都准备好了!”太医院院使的脸色惨白,回答的声音中竟然带了一点颤抖,“陛下,微臣……微臣斗胆,陛下,三思啊!” 说完之后,竟然是腿一软,直接跪了下去,甚至还“嘭嘭嘭”地磕头起来。 听着那磕头的声音,那是真磕,要出血的那种。 这个情况,再次让殿内这些五品以上的官员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眼前情况的意外,让他们所有人都没敢再去说他们想说得事情,或者有些人,干脆就被眼前的事情给弄糊涂了。 崇祯皇帝一见,当即脸色一沉,严肃地说道:“你是奉朕旨意,朕都不怕,你怕什么,站起来!” 说到后面,声音已经很严厉了。 太医院院使一听,便明白皇帝心意已决,不是他能改变,便只好站了起来。 离得近的那些文官看到,太医院院使的额头上,已经磕头磕出了一个包。 看来刚才那磕头,真得是非常用力了。如果皇帝不阻止,估计这会就见血了。 这么一来,他们就更好奇接下来的事情了! 正在这时,却听崇祯皇帝表情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道:“朕得太祖皇帝宝物的帮助,已经知道天花之瘟疫的解法,从此以后,天下万民,皆不会再受天花之痛!” 一听这话,顿时,所有人都听傻眼了? 什么?什么?刚才皇帝说了什么? 天花能治了?这不可能吧?几千年来,有名的医师不知道有多少,可天花依旧是无解的啊! 如果天花要是能治了,这可是天大的喜讯,是造福万民的真正大好事啊! 当然,除了有这种想法的人之外,还有人则关注到皇帝说,是太祖皇帝宝物的帮助? 这是什么东西?难不成太祖皇帝真得会显灵? …… 文华殿内的所有人都有点懵,一时之间,再也没有顾及他们原本站在殿内的目的是什么? 内阁辅臣之一的贺逢圣,用惊喜交加的语气问道:“陛下,天花真得能治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不能治!” “……”听到他的回答,不但贺逢圣,包括其他文官,全都一下傻眼了。 这是什么意思? 不能治?那刚才为什么说天花有解了?而且,贺逢圣是问天花能不能治了,皇帝也点头了啊! 一时之间,他们都懵了,到底什么情况? 崇祯皇帝看到他们的表情,忽然,有一种主导的爽感,再没有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的那种感觉! 不过如今正事要紧,他也没有继续玩弄这些臣子,当即对他们说道:“天花不能治,但是能防。只要预先种了牛痘,就永远不会得天花了!” 听到这话,虽然是很肯定的语气,但是这些文官都互相看看,一脸的不信。 “陛下,臣博览群书,未曾听闻有此等事情!”贺逢圣连忙奏道,“此法,可是有人用过?” 听到这话,所有人的注意力便都集中到了当前。 因为天花这个东西,是事关每个人的,由不得他们不关心。 崇祯皇帝听了之后摇摇头,回答道:“暂时还没有人用过。” 一听这话,贺逢圣不由得有点失望,原来是未曾确认的事情,便奏道:“陛下,既然如此,那等证明确实有用再说吧!” 不少人听了点点头,甚至有人的心思又回到了最初的目的。 可就在这时,却听崇祯皇帝严肃地说道:“此事不能再拖,每拖一日,就有朕的子民受天花之害而家破人亡。等不得!为了让天下万民能相信此法可用。朕今日就当着你们所有人的面,以身作则种牛痘!” 正文 45 后悔了 刘伟超给崇祯皇帝有关种牛痘的资料,最终是花钱买来的论文,非常详细,这就给了崇祯皇帝信心。 他一直在考虑,通过什么方式,把解决天花的这个事情公之于天下。 之前的时候,他已经在让太医院那边验证。不过事关他自己的性命,因此全程都让他最为信任的王承恩监督着的。 今天发生了五品以上官员的聚集性闹事,想用大道理来压他,因此,他便有了以身作则的这个决定。 如此一来,谁还敢说他不把天下万民放在眼里? 天底下,还有比他还在乎天下万民,甚至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去冒险的皇帝么? 此时,他一宣布决定之后,文华殿内的这些文官,真得被他给震惊了。 也是到此时,他们才明白,为什么太医院院使会如此惶恐了! 这皇帝要是出个好歹,算不算是谋害了皇帝?太子继位,怕是会拿他千刀万剐吧? 贺逢圣等人明白了情况之后,便连忙劝谏道:“陛下,万万使不得,还是等弄清楚这个事情到底是否有效再说吧!” 文华殿内的这些官员中,忠君的当然也有,就比如这个贺逢圣,在原本的历史上,并没有降贼,而是选择自杀殉国。 他们这样的人之所以站在文华殿上,只是因为他们是文官,对于皇帝重用东厂、西厂的这种事情,天然是要反对的。 当然,还有一些文官,感觉这个崇祯皇帝不好忽悠了的那些,就觉得换个皇帝,换上年幼的太子,好像更好一些。因此,他们也就滥竽充数的劝一劝而已。 甚至他们觉得,皇帝这是在演戏,就等着他们劝,然后趁机作罢。这种事情,历史上不要太常见! 然则,就见崇祯皇帝盯着最先劝他的贺逢圣一眼,然后断然说道:“朕说过的话,又岂能收回来!朕相信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而且如今国事举步维艰,有太多的事情必须要及时解决。朕恨不得一下就都解决了,如今能做的事情,又岂能拖着?” 贺逢圣等人一听,不由得脸色一红,皇帝如此着急国事,作为臣子的却还在这里闹事,有点羞愧了! 不过更多的人,却是当没听到。 天下大事,再大再急,又影响不到他们。或者说,哪有东厂和西厂对他们的影响大,他们当然是要先解决东厂和西厂的事情再说了! 崇祯皇帝却没管他们了,当即严肃地喝道:“来啊,服侍朕接种牛痘!” 边上的太医院院使一听,吓得哭丧着脸,再次劝道:“陛下,这牛身上的天花,说不定毒性比人身上的天花还要厉害。毕竟牛可是比人强健的呀。陛下,三思啊!” 崇祯皇帝听了,却丝毫不为所动,当即厉声喝道:“太祖皇帝难道还能害了朕不成?休得再说,动手吧!” 王承恩一听,便没有再耽搁,连忙上前,替崇祯皇帝解开衣裳,露出上臂来接种牛痘。 之前崇祯皇帝对王承恩说时,王承恩也劝过,但是没听。他也无奈,只能遵旨做事。 那些官员看到这一幕,真得惊呆了。 皇帝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得当着他们的面要种牛痘? 在他们的惊惧之下,太医院院使果然在皇帝的手臂上当场操作,顿时把他们一个个都看呆了。 有的一言不发,有的苦苦相劝,不管怎么样,崇祯皇帝全都没理会。 很快,牛痘当场种完。 边上的王承恩当即跪下,向崇祯皇帝奏道:“万岁爷为天下万民计,不惜冒险种痘,奴婢感动莫名,愿和万岁爷一样,也种了牛痘!” 说完之后,他也拉起袖子,当场要太医院院使给他种牛痘。 这个决定,在他知道无法劝阻崇祯皇帝之后,其实就已经有了。因此,他里面的窄袖都没穿,挽起袖子就能种牛痘的。 崇祯皇帝看着他,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于是,在五品以上官员的注视之下,西厂提督王承恩也种了牛痘。 看到这一幕,底下不少臣子就坐卧不安了。 皇帝都这样了,臣子能不跟进么? 可是,那东西真得不会有事? 哪怕按照道理来说,皇帝都种牛痘了,那肯定不会有事吧? 可是,太医院院使都没有把握,说那是牛身上的天花! 这天花可是瘟疫,染上了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的! 皇帝说是太祖皇帝的意思,真有这样的事情?这不可能吧? 大部分人,都是惊惧不定,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 而贺逢圣则是叹了口气,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既然陛下都如此,臣岂能无视。微臣亦愿接种牛痘,为天下万民做表率!”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顿时眼睛一亮。 他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心中有把握,种牛痘的法子确实可以防治天花。可这个贺逢圣却是不可能知道,只能跟着他来做事。 这应该算是一个忠臣了吧? 对此,崇祯皇帝觉得大概率是没错的! 其他文官听了,有很多人不由得都是心中大骂贺逢圣。 他这么一带头,那其他人要不要跟进? 这是拿命去讨好皇帝,疯了么? 崇祯皇帝却没有顾及其他人,当即一挥手,同意了贺逢圣当第三个接种牛痘的人。 首辅周延儒的脑门上,全都是汗。 他肯定不愿意接种牛痘的,可是,皇帝都当场做了,还有位居他之下的辅臣也跟着要做。那他这个当首辅的,做是不做? 这一刻,他忽然后悔了,早知道会有这样的事情,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了!回头看情况再说,实在不行还可以装病拖延下。 和他一样心思的,文华殿内绝对不在少数! 有一小部分人做出了和贺逢圣一样的决定,但是,其他人却都看着他们的首辅,心中想着,只要首辅不开这个口,他们也就能不做! 崇祯皇帝没有逼他们,因为这次准备的牛痘很少,只是够三四个人用而已。 之所以这么少,也是崇祯皇帝没想到这一幕,还有臣子自愿跟进他的做法。 此时,他把几个人的名字都记在心中,随后便宣布道:“朕从明日起,还会要求宫中所有人都接种牛痘以防天花!你等,就自己看着办吧!” 一听这话,不少人心中顿时抹了把汗,还好,还好,那什么牛痘用完了! 然而,他们却没想到,却见崇祯皇帝盯着他们,又开始发飙了。 正文 46 皇帝的誓言 就见崇祯皇帝盯着周延儒,厉声喝道:“口口声声都是为了天下万民计,为了朕着想,实则欺压万民,欺骗朕,愚弄朕!这等人,朕最恨之!”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所有人顿时一下变得非常安静。 因为崇祯皇帝这话说得非常重,重到没有人能承受得起! 至少在这么正式的场合,崇祯皇帝的这顶帽子扣下去的话,说难听点,那是诛杀九族的下场,谁能承受? 文华殿内这么多人中,就数周延儒的压力最大了。 因为崇祯皇帝的眼睛,是盯着他的! “微臣惶恐!”周延儒汗流浃背,连忙奏道,“不知道陛下所指是何人?竟然有如此之事?微臣从未听闻过。如果真有人做下此等事情,是微臣之错,没有当好群臣之表率……”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崇祯皇帝冷声喝道:“朕说得就是你!” 其他人本来听到周延儒的话,是正准备附和的,最好是能消除掉崇祯皇帝这话,可谁知,崇祯皇帝突然指名道姓,顿时,他们就立刻闭嘴了。 既然已经指出是周延儒,那就不是他们,自然就和他们无关。也就犯不着为了周延儒,再去承受崇祯皇帝的怒火了! 而作为当事人的周延儒,那是吓得双腿发软,“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急忙分辨道:“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兢兢业业,一心为陛下分忧,不敢有一丝懈怠……” “够了!”崇祯皇帝根本不耐烦听他辩解,当即厉声打断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更何况,你是明目张胆呢!朕问你,董廷献是怎么回事?” 一听这话,周延儒吓得一下跌坐在地,汗如雨下。 这个时候,他忽然明白了,皇帝的厂卫已经不是以前的厂卫,被皇帝整顿之后,不会再视而不见,同流合污! 如此一来,公开收取贿赂的事情,肯定就瞒不住! 对于这个,周延儒其实在吴昌时被抓之时,就已经有所预料。但是,他还是存在侥幸心理的。 这一次之所以这么多人会一起聚集闹事,也是担心任由厂卫这么下去,事情就会都败露! 然而,终归还是晚了! 看到周延儒的这个样子,崇祯皇帝一声冷笑,当即命令王承恩道:“把他押下去,好好审问下,到底有多少人走了他的门路!”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听,当即大声答应一声,他那因为种牛痘而挽起来的袖子,就没放下过,大步走过去,到了周延儒面前,冷声喝道,“来啊,把他带走!” 看着这一幕发生,其他官员噤若寒蝉,都被吓到了。 其中有不少官员,那双腿都在打摆子。 崇祯皇帝就在御座上,视野清晰,对底下的情况看得清楚,心中当即冷笑不止:现在知道怕了,早干嘛去了?等着吧,朕一个一个收拾你们! 随后,他便宣布退朝,这些气势汹汹而来的文官,一个个连个屁都不敢放,匆匆就走了。 对于局势突变,超过了他们此前商量好的斗争预期,如果不认命的话,肯定是要回去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而崇祯皇帝在他们走了之后,迫不及待地屏退宫女内侍,然后连忙拿出手机联系刘伟超。 视频一接通,崇祯皇帝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兴奋地对刘伟超说道:“朕刚才发飙了,把那些狗东西治得服服帖帖的,感觉非常地过瘾……” 刘伟超能看出来,他的心情非常好。就仿佛是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然后赶紧过来和朋友分享喜悦的那种。 于是,刘伟超笑了,这就是朋友吧!或者说,这是因为崇祯皇帝以前没有朋友,而如今有个异时空的朋友,就露出了这种他以前根本不会有的情绪! 这么想着,他就顺着崇祯皇帝的意思问了下情况。 很自然的,崇祯皇帝当即便兴奋地从群臣逼宫开始,他又怎么用种牛痘抓住道德高点,打脸群臣,并且顺势发飙抓了周延儒。 一边说着这情况,他还一边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用意是什么?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话语间,傻子都能听出他的兴奋和高兴。 很显然,在他当皇帝的生涯中,从来没有这么爽快过! 刘伟超听到他好不容易说完之后,便笑着说道:“恭喜你,终于有一代明君的风范了。继续保持,加油,不再被那些文官牵着鼻子走,做好你自己,相信历史一定会改写的了!” 兴奋中的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他自己也感觉,似乎摸到了一点当皇帝的诀窍,不过他也很快回过神来,便非常诚恳地说道:“这还是多亏了你的帮助!朕……朕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为好!” “哈哈!”刘伟超听得哈哈一笑,当即说道,“你有这个心就行了。如果将来有一天,我真要你的帮助时,你记得就可以了!” 崇祯皇帝一听,竟然在视频的那边,向刘伟超发誓道:“当然,朕发誓,只要朕能帮到你,便会一定帮忙,否则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当皇帝的,都不可能发誓,也没有人能让皇帝发誓。 可是如今,崇祯皇帝却发下如此毒誓,很显然,他是真得非常愿意帮刘伟超的忙。 看到他这样子的表现,刘伟超虽然觉得他不可能要崇祯皇帝帮忙,却也还是欣慰的,便笑着说道:“对了,我再给你一个建议!”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带着一点好奇问道:“什么建议?” 一些网络穿越小说中常有的手段,刘伟超是记得不少的,而此时,刚好有手段能用上,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当众种牛痘的事情,不能只让那些官员去宣传。你要主动去宣传,最好是专门有人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叫做舆论控制。宣传你的好,宣传你的政策,不再被那些文官所掌握舆论。” 崇祯皇帝被他这么一点拨,立刻明白了做这个事情的意义,便立刻点头说道:“朕知道了,朕马上去办!” 刘伟超听到这话,当即点头,正要说话时,忽然就听到了钥匙开门的声音,于是,他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和我合租的朋友回来了,我先挂了啊!” 正文 47 张伟江 , 崇祯皇帝听了,当然不会有意见。 因此,刘伟超挂了之后便站起来,走出小房间一看。 果然,刚好看到房门打开,有一个比刘伟超大几岁的年轻人,身上背着一个电脑包,推门进来。 “张哥!”刘伟超一见,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当即打招呼道,“出差回来了啊!” 虽然是废话,但是这就是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 “咦!”张哥,也就是张伟江一见,有点吃惊,笑着说道,“你怎么在家?” 说完之后,他想起什么,便又接着说道:“哦,今天是周六!” 刚说到这里,他已经关门,把电脑包丢沙发上,整个人也躺了上去,同时又说道:“不对呀,你这个加班狂,这个时候应该也不在家的啊!”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无语。 敢情自己周末在家,这还不是正常现象了! 心中这么想着,他也过去沙发上坐了,然后笑着解释道:“我辞职了!” “啊,你辞职了?”张伟江听了,有点意外,转头看着他道,“什么时候的事情?我还以为你这个加班狂,那对上班的态度是简直了,热爱地无以加复的那种,没想到竟然还辞职了!” 从刘伟超和他合租以来,两人正常见面的时间真得不多。大部分时间,刘伟超都在公司加班的。 也是如此,张伟江才有这么一个说法。 刘伟超听了,便对张伟江说道:“老板又找我事儿,一怒之下,我炒他鱿鱼了!” 张伟江一听,从沙发上坐了起来,关心地问道:“怎么回事?” 刘伟超也不瞒他,就把情况大概给他说了一下,最后补充道:“项目基本上就快结束了,也就一些收尾的事情。老板才会露出他的本来面目,不过我也有了带项目的经验,不算亏!” “亏,亏大了!”张伟江一听,当即夸张地说道。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无语。 张伟江看他的表情,不由得哈哈大笑,随后才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你那老板亏大了!” 顿了顿,他便解释道:“像你这样的一头小黄牛,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剥削的,竟然把你给放跑了!你相信我,以后他肯定会后悔的!别的不知道,就你的技术和工作态度,我敢保证,别的公司都会抢着要!” 刘伟超听了,当即笑了笑,然后对他说道:“我已经去城东那边的那银行软件开发中心面试架构师职位了。笔试满分,面试的话,反正技术上的问题,我都答了,并且保证没答错!” “哦?”张伟江听了,不由得有点意外地说道,“那不错啊,好小子,真有你的!架构师职位,听说一年有三十万左右,对你这年纪来说,不错了!” 没等刘伟超说话,他又接着说道:“其实吧,就你的技术水平,我认为一年五十万都是没问题的。主要是你太年轻,多少还要一点资历才行。” 刘伟超听了,无声一笑,就想说什么。 结果没想到,他还没说呢,嘴快的张伟江就抢先又说道:“就你那原来的公司,一年还只给你十万,那公司都赚大了。真是有眼无珠,以后有的是后悔的时候!” “不说那了,他们爱咋咋,都和我没关系了!”刘伟超好不容易逮住了个开口的机会,便连忙对他说道,“张哥,我估计去软件中心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因此,想搬到那边去找个房子。要不,来回每天要三个小时,如果晚上还要加班的话,那不知道几点才能回家了!” 做软件的,没几个公司是不用加班的。 张伟江听了,当即点头说道:“确实,那边离这里太远了,你又没车,该搬!准备什么时候搬?” 刘伟超稍微想了下,然后才回答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估计这几天就会接到入职体检通知,这道手续之后,我感觉就可以搬过去了!” “好!”张伟江听了,俯身靠近了刘伟超这边,伸手拍拍刘伟超的肩膀,笑着说道:“好小子,有出息了,回头张哥给你践行!” “不不不!”刘伟超一听,连忙回答道,“这怎么可以!我还正想着,来这里多亏张哥照顾,我得请你吃大餐,哪能让你请我啊!” “嗯,那也行,就你请,地点我选!”张伟江听了,也不推辞,笑着对刘伟超说道,“到时候,可别说张哥宰你啊!”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他心中很明白,张伟江知道他家境不好,需要用钱的地方多,因此,之前的时候,连房租都想给他免了的,又怎么可能真得狠狠宰他一刀! 而且话说回来,就凭张伟江的照顾,就算狠狠宰一刀,刘伟超也不会有怨言!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问张伟江道:“对了,你不是说谈了一个女朋友了么?带上,我一起请了,顺便也见见我未来的嫂子!” “呵呵!”张伟江一听,用手指着刘伟超,带着那种你知道的笑意说道,“看来你小子是不是也想找女朋友了啊?是要你嫂子给你介绍一个?成,既然如此,谁叫你是我小兄弟呢,我这就给她打电话说下……” 一听这话,刘伟超的脸色一红,连忙拦住他的手说道:“别别别,张哥,别!我现在没房没车,什么都没有,找啥女朋友啊,赚钱要紧!” “不是,你不能这么想!”张伟江听了,一本正经地说道,“就凭你的英俊容颜,凭你精湛技术还有你的品行,张哥敢保证,肯定给你找一个富婆,让你赚钱谈恋爱两不误!” “……”刘伟超一听,无语了。 看来和张哥动嘴皮子,还真是算了,失策! 这么想着,他正要说话之时,忽然听到有动静,稍微仔细一听,便知道是自己放在房间的手机在震动。 于是,他便对张伟江说道:“我接个电话!” 说完之后,刘伟超便起身往自己房间快步走去。 “别是通知你体检的电话吧?”张伟江又靠在沙发上,笑着说道。 刘伟超没回,过去拿了手机之后,表情怪异地回到客厅道:“是钱耀铎打来的!” 正文 48 迟早报应 “钱要多?”张伟江一听,有点诧异,“这人是谁,好俗的名字!” “我原来的老板!”刘伟超回答了之后,看到对方还没挂断,想了下,就按下了接通按钮。 “喂,刘伟超,你有能耐啊,竟然要跑去城东的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了!” 刘伟超一听,顿时心中有一丝不妙的感觉。 倒不是说自己去那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有什么不能让他知道的,而是他说这话的语气,带着一丝阴阳怪气,绝对不是那种打电话来恭喜的意思。 于是,他的语气自然也不会好了,当即回答道:“要没有别的事情,我就挂了!” 张伟江能听到对话,感觉到有点不和谐,别安静地凝神听着。 “小兔崽子,你以为你技术牛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啊?我告诉你,你的技术再牛,也终归只是一个打工人而已!这个世界,就你这样的打工人……” 还没说完,张伟江就直接按断了电话,然后抬头,看到张伟江正看着他,便开口说道:“充满恶意的电话!” 张伟江听了,点点头说道:“好像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 刚说完,刘伟超的手机便又震动了起来。 他低头一看,发现还是钱耀铎打来的。不想接,就直接按断了。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钱耀铎竟然锲而不舍,又给他打过来了。 刘伟超见了,就有点怒了,这是要找骂么? 自己平日里不会骂人,但不代表就真得不会骂人! “接吧,看他到底有什么事情?”张伟江在边上给他建议道。 刘伟超听了,便重新按下了“接通”按钮。 “啊呀,几天不见,脾气见涨啊!我这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来的,你听好了啊!” 能有好消息就怪了,刘伟超才不会相信,便冷着脸不说话,听他放屁。 没有回应,那钱耀铎就自己接着说道:“我告诉你,那银行的人力资源部打电话过来,询问你在公司的表现。你猜我怎么说?” 一听这话,刘伟超心中便是一“咯噔”,知道要糟! 因为这个钱耀铎,绝对不可能给自己说好话,甚至连实事求是地说话都不可能! 果然,就听到那钱耀铎的话中带上了幸灾乐祸的语气,对刘伟超说道:“你一个穷酸打工人,哪来的勇气羞辱我?竟然敢拿辞职信拍我桌子上,在公司里嚷嚷我人品不行!老子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进银行的事情,黄了,哈哈……” 刘伟超听到果然不是一个好消息,顿时怒火一下冒了出来。 不过他还没说话,那钱耀铎就又在那边得意地说道:“你就别想进好单位,回头有调查电话打过来的,呵呵,有的是你后悔的时候……” “人在做,天在看,你不怕报应么?”刘伟超怒声打断了他的说话。 钱耀铎一听,显然压根没在意,无所谓地说道:“呦呵,报应?就凭你一个打工人,还能报应到我?来来来,我等着便是,看你怎么报应我……” 他的话还没说完,刘伟超便挂断了电话。 等到双十一那天的时候,程序里面的bug被触发,钱耀铎的损失惨重,那就是亏待打工人的报应了! 当然,其实他也知道,钱耀铎的意思是,就凭他一个打工人,而钱耀铎是老板,他才不信将来有一天会有求于刘伟超。 看到刘伟超挂了电话之后不说话,张伟江的表情有点严肃,提醒刘伟超说道:“有他捣乱,银行的事情说不定真要黄了。那种单位,讲得是规章制度,比较死板。不过他们不招你,还是那句话,那是他们的损失!天下之大,有的是公司,你不愁没去处!”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回答道:“我知道!” 有技术在身,有实力,心中是不慌的。不过本来比较期待的一份工作,就因为这样没了,终归心情还是不愉快的。 这一点,张伟江也看出来了,就见他一下站起来,对刘伟超笑着说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走,我们去吃饭,我请你,顺便让你见见你未来的嫂子,嘿嘿,漂亮着呢!我告诉你,她的那个圈子,有好多漂亮的学妹之类的,给你介绍一个!” “……”刘伟超听得有点无语。 他明白,张伟江这是不想自己生闷气。 他也是豁达,要是心中一直生那钱耀铎的气,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 于是,刘伟超当即笑着对张伟江说道:“我说了,我请客的!” “那不行!”张伟江看到刘伟超的心情似乎并没有因为丢掉一份期待的工作而沮丧,不由得心中暗赞一声,随即就笑着说道,“这次就随便吃个饭,是我带你去见你嫂子。下次你找到工作,再请我们吃大餐,这可不能混淆了!” 言外之意,花钱少的,他请了,改天花钱多的,刘伟超不能爽约。 对此,刘伟超当即一笑,明白张伟江的心意,便也不坚持,点头说道:“好,那行吧!” 反正张哥的好,自己放心中便是。 于是,张伟江便立刻掏出电话,当着刘伟超的面和他女朋友通电话,说是带了朋友吃饭,让她那边也带几个,凑个一桌热闹下。 边上的刘伟超听得无语,这还真得是要给自己介绍女朋友? ……………… 大约半个多小时之后,张伟江便打的士带着刘伟超到了一处古色古香的酒楼,就连这酒楼的造型都非常古典的那种。 下了车,往酒楼里面走的同时,张伟江笑着对刘伟超说道:“我女朋友喜欢我们的华夏文化,我告诉你,待会见了,别以为是貂蝉西施复活,看呆了眼!” “……”刘伟超听得无语。 他还没说话,张伟江那嘴巴不停,就继续在那说话:“我跟你说,如今我们国家强大起来了,她们那圈子,也就越来越多人了。改天,我也整一身汉服,让你看看我的帅气!你嫂子正在问我,想穿什么好?你说,飞鱼服怎么样?我觉得比较威风……” 正文 49 华夷之别 刘伟超听得一愣,不过也不奇怪。因为如今这街头,偶尔就能见到有穿汉服的,一般是女性居多。 当然了,相对而言,汉服这个群体还是很少人。 他在想着,张伟江却还在那说着话:“……其实我就觉得这个也是有必要的。你想想看,如今公司的正式服装全都要求是西装革履。西装西装,那是西方的装束,那我们自己的呢?” 说到这里时,他转头看向刘伟超道:“好歹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传承从未断过的。结果倒好,如今自己的东西没有了,所有的一切都是西方的东西。我是同意我女朋友的观点,这种现象该改一改了!” 刘伟超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就见张伟江自己却又兴奋了一些,对他说道:“你说,改明儿我的同事都是西装革履地在上班,我穿一身飞鱼服去上班,是不是会特别有意思?” “……”刘伟超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他所描述的一幕场景,顿时就无语了。 “绝对的,他们肯定会目瞪口呆!”张伟江兴奋地说道,“我觉得这个可以有,要不,改天我真试试!” 说到这里之后,已经到了酒楼门口,他就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了服务员,由服务员带着他们去了预先定好的包厢。 这里的消费并不便宜,够得上吃大餐的规格了。 很显然,张伟江之前所说他请客随便吃吃,其实也就是一个借口而已。 两人到了包厢之后,他的女朋友还没有来。 跟进来的服务员没有眼力,直接问要不要点菜。 张伟江一听,便让刘伟超点菜。 “还是等等吧!”刘伟超没有点,对服务员说道,“我们还有人没到!” 服务员听了,又是问要什么茶水啊或者酒水什么的,烦了他们一阵才走了。 张伟江对此,摇着头对刘伟超说道:“你看这里布置地和古代酒楼一样,可做得那一套,压根和其他吃饭的地方没有两样!学了古代的样,没有学到古代的里子!” 刘伟超倒没有多少感觉,也就是张伟江话多,又继续说道:“我女朋友也跟我说过,她们那圈子里喜欢汉服的,很多也只是学个样子,穿得汉服,模仿古代人聚会什么的,却没有去学到古代华夏文明的精髓。这让她有点遗憾,也让她要继续努力!” “精髓?”刘伟超听得有点疑惑,便反问了一句。 张伟江听了,便给他解释道:“就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真正有用的东西。” 顿了顿,他往门口那边看了一眼,然后又道:“我女朋友说啊,东西方的差别中,西方人是把宗教融于生活中,也就是说宗教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华夏不一样,我们华夏是把哲学融于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哲学?”刘伟超听得有点意外,平日里感觉哲学这个词很抽象,似乎是少数人才会接触的那种。 张伟江见他发问,便点点头说道:“没错,我们老祖宗不是有诸子百家时期么?他们的学说都是哲学,包括儒道等等。说白了,其实就是做人的道理。别的不说,只举一个例子!” 刘伟超以前没有听过类似的话,此时也没有别的事情,就聚精会神地听着。 “西方神话传说中,洪水来了,那是若亚方舟对不对?他们是寄希望于宗教,渴望得到神灵的保佑;但我们东方的传说中,洪水来了,怎么样?那是大禹治水!还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等,其实都是人定胜天的思想表现。而这,就是我们华夏传承下来的哲学!” 看到刘伟超在点头,张伟江说得兴起,便继续说道:“还有,我们华夏讲究的是阴阳,或者说是事物的两面。这一点,其实是儒道的共同点,即反者道之动……” 听到这里,刘伟超感觉有点听得吃力了。 好在张伟江就是一个话痨,你都不用问,稍微露出一点意思,他就会主动给你解释,不会嫌口干舌燥。 只听他在那解释道:“《易传》中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还有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吧?就是祸福相依,否极泰来的意思,也是警醒我们居安思危,以及就算处于困境中,也无须失望。哪怕身处最黑暗的时刻,黎明也必将到来!” 听到这话,刘伟超顿时就觉得有耳目一新之感,原来平时自己习惯的这些东西,老祖宗都已经总结过的,并且一直传承下来了。 “……所以说啊,没了那银行的工作,对你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张伟江说着说着,忽然正色看着他说道,“平常心对待,相信自己,将来有一天,你总会取得你想要的成就。架构师而已,一年三十来万,说不定以后你的成就远不止这些呢,对不对?” 听到这里,刘伟超忽然非常感动。 敢情张伟江说了这么多,其实心中是一直惦记自己的情绪,怕自己被之前的坏消息打击,就想着法子开导自己。 这么想着,刘伟超立刻点头,表情也认真地说道:“张哥放心,我明白的!从小到大,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困难,不一样克服过来了!” “不错,不错!”张伟江听了,当即呵呵一笑道:“等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也是打算让他去吃吃哭,锻炼下意志,免得在温室里待久了,娇滴滴地遇到点事情就哭……” 他刚说到这里,忽然房门被推开,一个悦耳的女声同时传了进来:“谁娇滴滴地遇到点事情就哭?张伟江,你再说一遍!” 一听这话,张伟江和刘伟超都赶紧站起来,然后转头看向门口。 只见几个女孩就在包间门口,中间簇拥着的那个,年龄稍微大一点,脸上带着笑意看着张伟江。 刘伟超注意到,她们都是穿着汉服的,不过不是那种长袖翩翩的那种,而是窄袖的。 “我没有,我没有!”张伟江却在那里急着解释道,“不是,我没说谁娇滴滴的……” 他的话没说完,刘伟超当即补刀道:“嫂子好!张哥在说他的孩子!” 正文 50 话唠女朋友 , “好啊,张伟江,你什么时候偷偷生了个孩子?”那为首的漂亮女孩听了,气势汹汹地往张伟江走了过去。 不过凭谁都能看出来,她压根就没有生气,只是在闹着玩而已。 张伟江见了,连忙提醒道:“夫人,注意形象,注意形象啊!这是我的小兄弟……” 顿了顿,他又连忙补充道:“还有你的小姐妹,给为夫留点脸面!” 听到他这话,刘伟超等人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男女双方初次见面的陌生感,就因为这么一闹,感觉一下就没了。 张伟江的女朋友坐在了他的另外一侧,招呼和她一起的同伴都坐下之后,便看向刘伟超,带着微笑说道:“你就是和伟江一起住的工作狂,不,不是,努力工作的那位?” 她这么一说,顿时,包间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刘伟超。 “我现在失业状态了!”刘伟超听了,知道是张伟江给他女朋友说过自己的事情,便笑着回答道。 看到自己的女朋友有点吃惊的样子,张伟江便连忙插嘴说道:“他那老板欺人太甚,就被他炒了鱿鱼。我要是开公司,就立刻把小超给抢过来了。你们是不知道,小超有多好!我跟你们说啊……” 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想给刘伟超介绍对象,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夸得刘伟超那是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了。 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好,为人诚恳,老实,遇事不慌…… 说得和他女朋友来得那几个小姑娘,都是盯着刘伟超看,看得刘伟超都不好意思,红了脸。 “张哥,是不是该点菜了?”刘伟超都有点听不下去,便连忙提醒张伟江道。 张伟江一听,这才想了起来,立刻把菜单递给他女朋友道:“明秀,你来点菜!” 他女朋友听了,笑着对刘伟超说道:“我叫赵明秀,日月明,优秀的秀,张伟江的女朋友!今天是我们俩请客,你们敞开了吃。想吃什么点什么。” 随后,她便把菜单给了她身边的女同伴,按顺序轮着点,并介绍下自己。 能看出来,张伟江和她两人,以后估计是她当家的! 在赵明秀的主导下,包间里面的气氛也很快热闹起来。 聊了一会,刘伟超便知道了,赵明秀是在电视台工作,难怪能说会道,找个对象,也是嘴皮子非常溜的。 想到这个,他便看了下笑容满面的张伟江。 瞎子都能看出来,他对他女朋友非常好。这不,自从他女朋友来了之后,那眼睛就没离开过他女朋友。 看到这一幕,刘伟超也是为自己的朋友高兴。 因为他也看出来,赵明秀同样对张伟江非常好。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上,都能看出这一点。 比如张伟江的茶水喝得浅了,就主动给他倒满;身上粘了一点什么东西,就不着痕迹地帮他去掉;甚至在说话时,其实也是有在配合张伟江。 诸如此类的等等,都被刘伟超发现了。 热闹的场面,刘伟超自己倒是说得很少,就听着他们在说话。问到他了,他才回答。 不过等到菜一上桌,他们就不约而同地开始吃东西,都不说话了。 或者说,说话就非常少了。 这个反差有点大,让刘伟超都有点诧异。好像他们来吃饭,那是真得吃饭。 边上的张伟江看出来了,便笑着给他解释道:“我们这些人,讲究得是食不言寝不语,因此,上菜开吃了,那基本就不说话了,可不是饿死鬼投胎,你别想岔了,啊呀!” 很显然,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被赵明秀给修理了下惨叫出声。 赵明秀没理夸张表情的张伟江,微笑着给刘伟超说道:“你应该也能看出来了,我们都是喜欢传统文化的……” 说着,她示意了一下周围身穿汉服的同伴,然后继续对刘伟超说道:“我们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我们也是认可的。不是说规矩大,而是我们赞同,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一是讲卫生,二是吃饭速度会快,不会因为一顿饭吃个几小时;三是吃饭的时候分神,对养生一道来说也不好。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容易噎着。” 听到这话,刘伟超点点头道:“我也比较反感聚餐的时候吵吵闹闹的,还喝酒,甚至还非喝多了不可。那种喝到翻脸,什么不喝不给面子,不喝人品不行什么的,我真不认可!” “其实这种在古人那会也有!”张伟江听了,插了句嘴,看到刘伟超有点诧异地看过去,便接着说道,“水浒梁山好汉!” 一听这话,一个小姑娘没忍住,差点喷饭,连忙用手捂住嘴。 赵明秀娇怪地看了一眼张伟江,然后示意道:“我们先用餐吧,不理这个话痨!” 刘伟超听了,看了眼张伟江,看来张哥这个话痨习惯,可不是光自己这么认为的啊! 于是,一桌人便又开始安静地用餐。 这么一来,动作也还真快,没多久就吃完了。 随后,一群人转移到包厢的茶几那边,张伟江点了每人一杯八宝茶,又观赏了下服务员拿着长嘴茶壶一顿表演倒茶。 等服务员退出去之后,赵明秀便微笑着对刘伟超说道:“能看出来,你并没有对我们的穿着有什么特别的诧异!” 她的话音一落,刘伟超还没说话呢,张伟江便插嘴说道:“你不知道,明秀他们穿着汉服出去,必然会引来围观!”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事实上,他在街上也偶尔看到过穿汉服的妹子,同样会好奇地看上一眼。 赵明秀对于她男朋友的插嘴,早已经习惯了,便微笑着给刘伟超解释道:“我们穿汉服,一是因为我们喜欢我们自己的华夏文化,二是觉得我们古代的服装有几千年的历史,肯定是有其独到之处。别的不说,就说你穿得衬衫……” 说到这里时,她指了下刘伟超的衣服道:“你看,口子都是在正中间一列的,但我们汉服可不是,肚子是护着的。从健康角度来说,至少我们觉得,还是我们汉服更实在。还有啊……” 正文 51 华夏文明 刘伟超认真地听着,不时点下头。 一是出于礼貌,二也是觉得有道理。 看到他的回应,赵明秀似乎得到了鼓励,说话语气都兴奋了一点道:“你不知道,如今我们大多数华夏人都不知道,原来我们汉族还有自己的传统服装。我们觉得,我们有必要让大家都认识到,我们是有自己的传统服装的!” 一听这话,她的一个小姐妹立刻便附和说道:“真得,有一次我穿了汉服出去,结果被一个大妈问,你一个小姑娘为什么穿和服?我说了这是汉服,不是和服,结果人家又问你是朝鲜族的?你看看,人家都有自己的服装,平日里都会穿,能让别人知道,可我们汉族的却没有!” 另外一个听了,也是叽叽喳喳开了:“我也是,只要穿汉服出门,基本上都被认为是和服,或者韩服的,真是气死人!那韩服和和服,还都是我们华夏传过去的呢!结果我们自己的传统却没了!” “是啊是啊!”另外一个mm也接着说道,“有一次,我出火车站口时,一群出租车大叔,也是把汉服认作了和服,幸亏我带了买汉服时配的环保袋,就给他们看,上面印着汉服,还有穿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的字样……” 看到所有人都注视着她,她就加重了点语气说道:“一位出租车大叔看了之后,很是兴奋,大声说还真有我们汉族自己的衣服!另外一个大叔还是有怀疑,然后那个大叔解释说,你看,是印的,不是手写的,这肯定是真的!” “……” 赵明秀等她们分享得差不多了,才接着说道:“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好了不少,有时候穿着上街,有人能认出汉服来了。不过就总体而言,宣传推广汉服这事,还是任重而道远!” 刘伟超点点头,确实是这样。 以前的时候,基本上就只有电影电视中看到。不过如今,街头已经偶尔能看到穿汉服的了。 他正想着,张伟江这个话痨已经憋不住了,插嘴说道:“其实吧,我就说穿汉服这个事儿好处太多,很值得推广的!” 听他说这话,顿时,便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特别是穿汉服的小mm,眼神中还都是期待,想听他有什么高见。 只听张伟江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就听说过一个事儿,以前有个同学在大一考试的时候,穿了一身儒服去考试,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刘伟超听了,便顺着他的语气问道,同时脑海中闪过那个场景,心中同样有点好奇。 张伟江闻声看着他说道:“考试结束之后很多人请他吃了小卖部!” “为什么?”几个小mm听了,不由得异口同声地问道。 “因为他们考得好啊!” “为什么?”众人听了还是不解。 张伟江继续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因为监考老师光顾着看穿儒服的那个同学,其他同学的考试沟通就方便了很多!” “……”众人一听,皆是无语。 回过神来,赵明秀白了张伟江一眼,娇怪地说道:“就你话多!” 刘伟超听了,感觉那确实不能怪监考老师。 汉服,还有这等妙用! 忽然,赵明秀叹了口气说道:“其实,这也说明,穿汉服的还是太少了!” “不会不会,以后会越来越多的!”张伟江一听,连忙回应道,“改明儿我就买套飞鱼服穿着去上班!” 赵明秀没理他,只是看着刘伟超说道:“其实我们汉服挺好看的,有一次我去巴黎出差,顺道去埃菲尔铁塔玩的时候穿了汉服,很多人都赞漂亮!” 张伟江一听,眉头一扬,带着一点自豪,就准备说话。 他这表情,被赵明秀看到了,不给他表扬的机会,就马上接着说道:“一直到明末清初,我们华夏强大的时候,世界都是仰慕我们华夏文明的,包括文化服饰什么的。只是很可惜,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华夏那段耻辱历史,我们华夏的根都没了,****,就好像……好像……” “好像西方的狗屎都是香的!”张伟江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说道。 赵明秀一听,顿时气急,想过去打他,不过外人面前,还是忍住了,接着说道:“好像西方的月亮,都比我们的要圆!” 刘伟超听得点点头,崇洋媚外,以前真得是非常盛行。就好像西方不管是什么,都是好的,都比华夏的要好。如今国力强大一些了,民族自信心似乎恢复了一点,这些现象才好了一点。 作为华夏人,刘伟超是看不惯这种现象的。可要他这个时候穿一身汉服出去,似乎也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赵明秀看到他在沉思,便对他说道:“我们都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能觉醒自己民族的自信心。不管怎么样,这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有我们汉族这么悠久而又灿烂的文明?我们汉族会比西方差么?绝对不会!小超,你觉得呢?” “那是肯定的!”刘伟超一听,便认真地说道:“我相信,我们绝对不比任何其他国家要差!不对,是我们更优秀!因为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是唯一存在的一个!” 赵明秀一看刘伟超也是这么认为,非常地开心,随后,就有点遗憾地说道:“只是很可惜,还有太多人不了解我们华夏传统文化,对华夏的传统文化有误解。不说我们古人的智慧,就是光汉服来说,都有很多误解。当然,这也和如今市面上有太多滥竽充数、粗制滥造的汉服有关!” “就是,不说其他!”张伟江见缝插针地说道,“我想买身飞鱼服,结果各个商家都说自己是正宗的,攻击其他家,搞得我不知道买哪一家好了!平日里买一套穿穿,钱不是问题,可关键是,我穿出去,要是被人挑刺,认出说是四不像,那多丢脸,对不对?” 一听这话,刘伟超的脑海中,顿时灵光一闪,就仿佛黎明前的黑暗中,看见了东方的一丝曙光! 正文 52 初步打算 , 飞鱼服,再正宗,能正宗过崇祯皇帝提供的飞鱼服么? 虽然崇祯皇帝不能真得传一套飞鱼服过来,可飞鱼服的样式,做法这些,让崇祯皇帝传过来是完全没问题的啊! 然后在自己这个世界,找人根据崇祯皇帝传过来的信息做一套,这应该是没有任何困难吧? 唯一的问题是,自己只是一个程序员,算是比较优秀的那种,可对于服装行业,那是一窍不通的啊! 当然,如果这一块的市场前景好的话,自己也不是不可以去学。又不是非要自己做衣裳,可以找人合作,或者雇人去做,都是可以的吧? 刘伟超灵光一闪之下,开始思考这事。 原本只是程序员的他,真得是认真在想着这事。 他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或许他是受了钱耀铎的刺激,那一声声地“打工人”称呼,不知不觉间在影响着他。 刘伟超的情况,张伟江注意到了,便问他道:“小超,怎么了,你在想什么?” 听到声音,刘伟超回过神来,便看向赵明秀,咨询道:“现在汉服这块,喜欢明朝的多么?” 一听这话,赵明秀便立刻回答道:“如今的汉服,以汉、唐、宋、明居多,这些朝代都有不少的粉丝!” 回答完了之后,她也有点好奇地看着刘伟超,不知道他问这个是想干什么? 刘伟超并没有解释,反而接着问道:“那你们平时在那沟通,交流?是像这样,一起坐坐?” “不是!”赵明秀听了,摇摇头说道,“这种聚会太少人了,而且现在一个城市都没多少人。平日里,大概也就是去人气比较旺的那几个论坛什么的混着,找找同道中人。” 说到这里之后,她叹了口气说道:“没有一个领头羊啊,现在基本都是一盘散沙,唯有凭兴趣在宣传汉服!”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试探着问道:“要不,我给你们开发一个手机应用,让你们有个家,如何?” 赵明秀一听,有点意外道:“可以么?” 说完之后,还没等刘伟超说话,她就自己先说道:“应该也没这个必要,我们有群什么的,沟通也是可以。现在的问题是,无法凝聚全国各地的汉服爱好者,所以就算你开发出了专门的手机应用,那也没什么用的!归根结底,还是喜欢汉服的人数太少了!” 刘伟超听了,没有再说话,只是想着这事。 做软件开发的,其实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内容为王! 赵明秀之所以不看好,应该是就她们几个人,平时聚集一起,估计也聊不上什么。说话的人少,自然也就没什么人气。 可是,刘伟超这边,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他真要做的话,有崇祯皇帝那边提供内容支持,绝对是能够吸引人的。 只是这个事情到底要怎么做,刘伟超一时之间还真想不清楚。 不知不觉间,他想着这事,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散席了。 一直到出租车上,张伟江喊他,才算是真正回过神来。 “怎么,看你这魂不附体的样子,莫非是被哪个小姑娘给迷住了?” 听到张伟江这话,刘伟超看到后视镜上那司机看他的眼神有点怪,不由得无语了。 “不过也不应该啊,我看你好像都没主动要她们的联系方式!”张伟江在自言自语地说道,“甚至我都看出,几个小姑娘都对你有意思,可没见你有什么反应啊?” 说到这里,看到刘伟超好像有点红脸,他反而变得一本正经起来,认真地问道:“你该不会真得在琢磨开发手机应用软件吧?” “是有这个想法!”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反正我现在失业中,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做一个出来玩玩看!” “这倒也是!”张伟江听了,点点头道,“玩玩是可以,但是要真做好了,这可得投入不少钱的。不说硬件方面,光是吸引人气,就绝对不是我女朋友她们几个人搞得定的。” 说到这里,他的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你知道现在做生意,最花钱的是什么么?” “是什么?”刘伟超谦虚地问道。 张伟江提高了点声音,强调道:“是引流!引流知道么?就是广告。央视新闻联播后的广告,就几秒钟的时间,至少要上亿的价格。还有其他,很多产品的成本,其实都不在产品本身上,而是在广告费上,知道不?” “嗯!”刘伟超听了点点头道,“我大概知道!” 随后,他正想说什么时,张伟江反而主动说道:“不过你反正就是玩玩,也就无所谓了。别把这个当主业搞,就没事!” “……”刘伟超听了无语,不过没有再说,而是又陷入了沉思中。 做手机应用软件,他自己就可以完成,没有任何问题的。至于内容,就是要好好想想了。 ……………… 另外一个位面,崇祯皇帝这边的事情也非常多。 文华殿议事结束之后,那些文官虽然在文华殿内被崇祯皇帝震慑了,但是散去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针对崇祯皇帝的做法给出了反击。 总之,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任凭着东厂西厂压在他们头上的。 毕竟今天拿了首辅,那明天会抓谁? 要说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反正这崇祯朝上估计也没有几个人有这个底气。 一份份弹劾东西厂的奏章,犹如雪片一样继续飞往崇祯皇帝的案头。 而崇祯皇帝以身作则,拿自己当试验品种牛痘的事情,一如刘伟超所料,基本上没什么声响,反而都是对东西厂的喊打喊杀。 对此,崇祯皇帝在愤怒之后,也想跟刘伟超联系下,但考虑到这时候刘伟超怕是顾不上和他说话,就没有打扰,自己看着那些弹劾东西厂的奏章,想了半天之后,便传旨锦衣卫指挥同治李若琏觐见。 锦衣卫在崇祯朝一直比较低调,因为他们的指挥使骆养性是东林党人给举荐的,因此和文官的关系不错。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而如今,骆养性被抓,西厂还在查锦衣卫的其他高级官员,这让锦衣卫衙门这边的气氛都很紧张。突然之间,皇帝传旨召见李若琏,更是让他们觉得,李若琏也要倒霉了! 正文 53 周遇吉 , “末将李若琏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是一见面,李若琏就大礼参拜,很显然,他心中也非常忐忑。 让他意外的是,却见崇祯皇帝是微笑着对他说道:“非是大朝会,无须如此重礼,李卿平身吧!” 这个态度,是李若链万万没有想到的。 要知道,平日里,他在锦衣卫衙门中,也根本就没有什么实权。 因为有权力的,都是骆养性的心腹之人。而他,又和骆养性尿不到一壶去。 还是有忐忑之心,不过已经多了一点惊喜和期待,只是他心中想不明白,为什么崇祯皇帝对他的态度会如此之好? 李若琏相信,天上不会无缘无故地掉馅饼! 那到底是什么,会让皇帝对他的态度这么好? 想不明白之下,他自然是谨言甚微了! 崇祯皇帝看着他,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能看出李若琏心中大概在想什么,便收了笑容问道:“李卿以为,什么样的厂卫,才算是合格的厂卫?” 李若琏一听,顿时有点吃惊,不由自主地抬头看向崇祯皇帝。 他又不笨,崇祯皇帝把他招来,态度不错,还问出了这样的问题,那就说明面前是一个大机遇啊! 不过李若琏也非常清楚,如果不能让皇帝满意的,那就不可能有大机遇。 脑筋急转之下,他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刚刚被抓的前任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了。 这么一想,他便心中大概有数了,只要反骆养性之道,应该就差不多了。 于是,李若琏连忙慷慨陈词道:“末将以为,厂卫当是陛下的耳目,外面发生什么,自当一五一十向陛下禀告,心中装着的,只能是陛下!” 崇祯皇帝一听,对这个答复还算是满意。再想着按照刘伟超的说法,李若琏是在流贼入京师的时候,最终是战死殉国的。 于是,他便重新露出了微笑,点点头说道:“如果骆养性那厮能有李卿这份认识,朕何至于让西厂把他拿下!真是枉朕对他的一番信任,越级提拔他,却是忘恩负义!” 李若琏听了,不敢说话,只是低下头,听着崇祯皇帝训话。 崇祯皇帝看着他,静默了一会之后,忽然说道:“以后,你能替朕看好锦衣卫么?” 果然是大机遇! 李若琏心中狂喜,连忙表现出来,立刻单膝跪地回奏道:“末将定当不负陛下所托,以后之锦衣卫,绝非之前的锦衣卫!” “好,好,好!”崇祯皇帝听得高兴,便点点头,然后交代道,“如此,你目前有三件事情要做!” “请陛下下旨!”李若琏挺胸抱拳,迎着他的目光,语气坚决地说道。 崇祯皇帝看着他的眼睛,当即吩咐道:“第一,整顿锦衣卫,莫要被东厂和西厂比下去了!” “末将遵命!”李若琏立刻慷锵有力地答应道。 “第二,眼下这段时间,锦衣卫从西厂接受犯人,核实其罪行,可许西厂派人旁听,并将结果报给朕!” 听到这话,李若琏有点意外。 皇帝的这个要求,等于是变相的削弱了西厂的权力,这是什么意思? 他还没想明白时,崇祯皇帝接着说第三个要求道:“第三,虽然朝廷一直以来不以言获罪,但是朝野在说什么,主要说得事情,你要想想看,怎么掌控这个事情!” 对于这个要求,李若琏又有点意外。 “就比如说,朕为了让百姓能早日种牛痘免除天花之害,便在文华殿当众示范。”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心中就有点愤怒。 好不容易下了决心,做了从未做过的事情,这么大事情,怎么样都要在史书上留一笔,大书特书吧? 结果倒好,那些文官一个个都忙着弹劾西厂,竟然没几个去说这个种牛痘的事情! 真得是岂有此理! 他们心中,有自己这个君父么? 这么想着,他接下来的话,便带上了一点怒意道,“可据西厂回报,外面绝少有这事在说。这么利国利民的事情,抓紧时间去种牛痘,就少一个得天花的人,你说,是不是该第一时间,广而告之?” 听到这话,李若琏便立刻抓住了崇祯皇帝这番话的意思,便立刻回奏道:“陛下放心,末将知道怎么做了!” “好,你且去做吧!”崇祯皇帝听了,便挥手说道,“如今朝局危急,时不我待,朕就不留你了!” 李若琏一听,自然立刻告辞。 他正往外走时,一名内侍匆匆和他错过,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勇卫营副将周遇吉奉旨回京,如今正在午门外候旨!” “咦,不是才派出去的么,怎么就回来了?”李若琏耳朵尖,听到了,心中有点好奇,不过也就是这么一想,便赶紧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崇祯皇帝听了,自然是非常高兴,立刻下旨周遇吉觐见。 没多久,内侍引着周遇吉匆匆赶到。 说实话,周遇吉心中其实挺纳闷的。才离开京师没多久,皇帝就用八百里加急把他召回京师,吓得他以为京师出了什么大事,便日夜兼程领着人马赶回来。 结果进京前后,发现京师都是正常的,并没有任何危急事情,他就有点想不通了。 此时,周遇吉刚见礼,崇祯皇帝竟然离开了御座,快步走到了他面前,亲自扶着他说道:“周卿一心为国,辛苦了!” 刘伟超有把周遇吉的介绍给他发过来,对于这样一位精忠报国的武将,特别是如此风雨飘渺之际,崇祯皇帝当然是非常感慨和宝贝他了。 当然,崇祯皇帝也非常感慨,如果不是刘伟超的话,他压根就不可能发现这么好的臣子! 崇祯皇帝的这番礼遇,让周遇吉意外之余,不由得非常感动,连忙回奏道:“末将只是尽忠职守而已!”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更是欣慰,看着周遇吉额头上的汗,叹道:“如果所有的武将,都能像你这样尽忠职守,朕还用下罪己诏么?” 听到这话,周遇吉有点惶恐,连忙想说什么。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就见崇祯皇帝退后一步,然后正色说道:“周遇吉听旨!” 周遇吉一听,立刻单膝跪地候旨。 “卿为国征战,劳苦功高,更兼一份忠君报国之心,朕心甚慰,特封卿为忠武伯,所部人马扩编一倍,钦此!” 正文 54 你真得非常博学 明末封爵,要到南明时候才会烂大街。 而整个崇祯朝,武将封爵,也就只有吴三桂,那还是要到崇祯十七年三月,京师马上要陷落之时,才封了平西伯。 因此,此时崇祯皇帝封周遇吉爵位,这绝对是大恩赐。 周遇吉闻声,一时之间,竟然都愣住了! 他怀疑,是自己没有听清,或者说是听错了! 边上的轮值太监见此,连忙提醒周遇吉,让他赶紧谢恩。 直到这时候,看到崇祯皇帝笑呵呵地看着他,周遇吉才如梦初醒,当即大喜过望,连忙领旨谢恩。 这回过神来,不但是因为封爵而高兴,还有崇祯皇帝明旨,让他所属部下扩编一倍,这也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稍微冷静之后,周遇吉便立刻奏道:“陛下,兵贵精而不贵多,朝廷粮饷不足,与其扩编后成为一支中庸之军,不如眼下实饷之精兵好用!” 朝廷没钱,那是出了名的! 不但地方军队如此,包括勇卫营其实也是如此。 朝局糜烂,崇祯皇帝下旨组建勇卫营时,那是真竭尽所能保证了勇卫营的后勤,结果勇卫营果然成为明末的一支精兵。 崇祯皇帝见此大喜,便又组建了第二支新军。 但是,第一支勇卫营已经是竭尽所能提供了粮饷,这第二支新军,哪来的那么多粮饷,因此,自然没有什么战力,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而勇卫营因为是足额粮饷保证,因此到地方上都是秋毫无犯,战力强悍。 身为勇卫营统领之一的周遇吉,自然很清楚勇卫营的战力是怎么来的。如果军队扩编,而粮饷又不够的话,就很容易沦为那些二流军队。 此时,崇祯皇帝一听周遇吉的话,当即哈哈大笑道:“粮饷之事,卿就不必担心,朕保证会足额拨发!” 听到这么财大气粗的说话,周遇吉不由得一愣,皇帝什么时候有钱了? 自己出京才没多久,也没听说朝廷有加征赋税啊? 而且就算加征赋税,也不够时间去征收的啊? 他正想不明白呢,忽然,一名穿大红绯袍的太监入了殿,带着兴奋之意,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玻璃厂出货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是大喜,因为这比他预计地出货时间要快多了! 于是,他看着周遇吉,笑着说道:“走,随朕去看看朕的聚宝盘!” 周遇吉听得迷糊,有点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过大概知道,好像是能赚钱的,这让他又很吃惊。 此时的周遇吉明白,恐怕自己出京这些天的功夫,京师怕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带着好奇,他跟随崇祯皇帝去了玻璃厂。 很快,周遇吉又惊讶地发现,玻璃厂的匠人,明显和他印象中的匠人不一样。 虽然以前的时候,这些匠人面对皇帝的时候,也是大礼参拜。 可此时的周遇吉发现,这些匠人一个个都是很特别,对皇帝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不但如此,他们不管是做什么,都是行动迅速,就仿佛有人在后面鞭打他们一般。可干活,却又是非常地好。能看出,并不敷衍。 观察到这一切,周遇吉是真惊讶了。 这又是什么情况?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 特别是陛下,真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在他暗暗称奇之下,崇祯皇帝已经视察了第一批玻璃制品,大都是普通的那些,也就是这个时代常见的酒杯,器皿之类。 按照当前市场价格,只是第一批玻璃制品,就能卖五百两银子左右。 当然,如果卖给股东的话,肯定不能这么高。 负责玻璃厂的太监是崇祯皇帝新提拔上来的高时明,他凑着崇祯皇帝的耳边,低声禀告道:“万岁爷,这些玻璃制品,奴婢已经初步核算,哪怕是加上给这些匠人新发的工钱,成本也不足五十两银子。” 虽然崇祯皇帝已经有预期,觉得这些玻璃制品的成本不会高。毕竟配方是什么,他是知道的。 可是,他也万万没有想到,玻璃的成本竟然如此之低,卖出的价格,那是十倍利润,这和抢钱又有什么区别? 看到崇祯皇帝眉飞色舞的样子,高时明连忙奏对道:“万岁爷,那这些玻璃杯子给出多少价格合适一些?” “四百五十两……”崇祯皇帝想也不想,就报出了一个价格。 不过随后,他又有点犹豫,便改口道:“或者四百三十两吧!” “等等,朕需要先安静一会!”崇祯皇帝最终又改口,自己单独进入了一个房间,随后赶紧拿出手机,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后,便给刘伟超拨了过去。 实在是这个玻璃的定价很重要,定少了,他觉得太亏,定多了,他怕卖不动,因此,最终他还是想和刘伟超商量下。 此时的他,第一时间想到商量的对象,就是刘伟超,而不是那些文官。 焦急地等了一会,视频终于接通,第一时间,崇祯皇帝便欣喜地说道:“第一批玻璃做的货出来了,成本大概是五十两左右,但是市面上却是卖五百两左右。你说,朕卖多少合适?” 刘伟超一听也是高兴,自己帮助崇祯皇帝的第一步已经奏效了,刚开口想说话时,忽然觉得又有点冲动,便立刻改口道:“你先等等,让我想想!” 崇祯皇帝当然不会有意见,带着期待之色等着。 只听刘伟超在视频中自言自语地说道:“商品价格取决于供需关系,还有商品的稀缺性和实用性。对于玻璃制品,并不是生活必须,算是奢侈品。不过你这个时候,算是独门生意……” 说着说着,他忽然想起什么,便马上问崇祯皇帝道:“对了,你的产量是多高?” “啊?”崇祯皇帝一听,不明其意。 刘伟超一见,便解释道:“如果你的产量高,那市场容易饱和,就把价格定低一些,让利给那些转卖的商人,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去贩卖到更远的地方。如果产量低的话,市场不容易饱和,价格就可以定高一些。” “市场饱和?”崇祯皇帝没听懂。 于是,刘伟超便又解释了一番。 崇祯皇帝终于明白了,不由得非常钦佩地说道:“你真得非常博学啊!” 正文 55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崇祯皇帝自然是没有想到,只是一个做买卖的小事,竟然蕴含了那么多的学问。 方方面面,有很多是他闻所未闻的。 听到他的称赞,刘伟超便谦虚得说道:“这都是经济学上的范畴,我只是略懂皮毛而已。” “经济学?”崇祯皇帝从来没听说过这门学问,不由得疑惑的说道。 刘伟超见此,便笑着解释道:“就是赚钱的学问!我跟你说,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大的!” 说到这里时,他看到崇祯皇帝好像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样子,便补充给他说道:“用的好,你可以兵不血刃就搞垮一个国家,也可以悄无声息得掠夺他国财富。当然了,对于兴国安邦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只是做买卖的学问而已,真得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崇祯皇帝听了,有点不信。他感觉刘伟超说这个话,有点太夸张了。 刘伟超听了,毫不犹豫的点头说道:“当然!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你想啊,百姓有钱没钱,对了,就你最亲身经历的例子,你不是没钱么?所以才一团糟。如果你有钱的话,你还会那么犯愁,以至于当了亡国之君么?” 他这话,说得崇祯皇帝顿时有点脸红。亡国之君啊,这是他的心头之疼!不过还好,有了手机这个宝物之后,应该不可能发生了。 刘伟超顺口揭了崇祯皇帝的伤疤,看到他脸色通红,便知道自己失言了,不过他的本意并不是要揭崇祯皇帝的伤疤,因此就连忙转移注意力说道:“或许我再给你举一个例子,用来说明经济学的重要性!” 崇祯皇帝感觉到了刘伟超的好意,心中有点感激,便连忙说道:“好,朕洗耳恭听!” 于是,刘伟超便给他讲道:“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实现了全部用白银来当货币征税。这有积极的一面。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甚至后世有人总结的时候,说这还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啊?”崇祯皇帝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听到了这样一番话,不由得非常好奇的问道:“怎么讲?” 刘伟超当即一笑,给他解释道:“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交税就交一钱银子,好像公平的很。但是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看到崇祯皇帝在认真地听着,刘伟超就放缓了语速,然后才继续说道:“江南银子多,那么一钱银子可以用一斗粮食来换。比如,我这是打个比方的。而在西北,银子少,自然就贵,那么交税用的一钱银子,就可能要一石粮食才能换来,甚至还不止。如此一来,你说公平么?” 崇祯皇帝还真没想过这方面,此时一听,顿时就惊呆了:“难怪了,西北老是闹事,原来根源在此!” “根源在不在此,不好说,我就是举这样一个例子。”刘伟超听了,认真的说道,“还有一个有关银子的,就是明朝的银子,大都是海外流入。特别是西班牙,也就是吕宋那的西夷,他们从美洲大陆运银子过来购买大明的商品。如果持续流入的话,那大明用银子当货币也是没问题的……” 崇祯皇帝不知道刘伟超说着说着怎么就扯到西夷那边去了,不由得有点好奇,就又认真的听着。 “……结果欧洲大陆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事,西班牙的财政吃紧,就下令所有美洲的银子全部运回西班牙,不再流入大明。如此一来,银子减少,而大明商品生产却是越来越多,就形成了银子更贵的事实。这么一来,就更是加剧了前一种情况的不公平!” 说到这里,刘伟超感慨一声道:“看看,这就是西班牙无意中,把大明往火坑里推了一把!”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无语。 或者说,他被刘伟超所说得这番话给震惊了。 竟然可以这样?! 良久,他回过神来之后,不由得非常感慨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说完之后,没等刘伟超说话,崇祯皇帝便又摇头说道:“你那个世界的好东西,大学问,真得是太多了!一比较之下,朕这个世界,真得是让人羞愧啊!” 看来,刘伟超随口的一些知识,有点打击到他了。 刘伟超一听,心想正好,便接过崇祯皇帝的话题说道:“怎么可能,我刚好有事,想和你商量,让你帮忙呢!” “啊?”崇祯皇帝一听,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甚至都有点结巴地确认道,“是要朕……朕帮忙?朕能帮上你的忙?” 一直以来,他都是非常渴望,他对刘伟超也有用。因为只有这么一来,他心中才会踏实。要不然,做梦都能梦见有一天刘伟超没有兴趣了,就不再帮他了! 因此,此时的他,那是还带着喜出望外之情的。 说真的,他刚才所说得话,也都是真心的。他就想不明白,他有什么是能帮到刘伟超的! 看到他这样子,刘伟超笑着说道:“我那工作又黄了,事情是这样的……” 他稍微说了下钱耀铎的事情,听得崇祯皇帝很是生气,竟然还有这样无耻的人! 不过刘伟超没给崇祯皇帝表达愤怒的机会,而是马上就接着说他的打算道:“我们华夏文化在我这个世界正在复兴。不管是衣食住行,总之,包括方方面面,只要是好的,都有人向往。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汉服,就是你们穿得衣裳,就有不少人感兴趣的。我想专门开发一个有关明朝的手机应用软件,你来提供内容。吸引人多了的话,我就能赚钱了!”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难以置信,就普通的穿衣什么的,竟然还能赚钱? 于是,他连忙问道:“这个怎么赚钱?还有,你还没有说,朕怎么帮你呢?” “我已经说了啊!”刘伟超当即笑着说道,“你提供内容,比如衣裳,你拍照,拍照总会吧,然后给我发过来,就这么简单!” “……”崇祯皇帝听得相当无语,就这? 正文 56 觉悟 说真的,崇祯皇帝搞不明白,就把衣裳拍照之类发过去,怎么就能赚钱了呢? 不过不明白归不明白,对于这事,他自然是非常乐意的,当即便一口答应道:“好,没问题,绝对没问题!那朕……现在就给你拍?” “……”刘伟超一听,轮到他无语了,这是不是也太急了一点了? 回过神来,他便马上对崇祯皇帝说道:“现在不急,软件都还没开发呢。最关键的,是我先想想到底该做成什么样的,然后想好了之后再动手!” 说到这里,刘伟超又笑着补充说道:“如果我要是有钱了,至少不用每天加班赚钱的情况下,我就有很多时间,就可以给你更多的帮助,查更多的资料,甚至不少资料都是要钱的。比如之前的玻璃,其实就是我花钱了的!” “啊……”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说道,“好好好,朕肯定竭尽所能,帮你能多赚钱,那样也是帮朕自己!” 有这个觉悟,就很好嘛!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再给你一份资料吧,让你也多赚点钱!”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眉毛都扬起来了,立刻闭嘴不说,就等着刘伟超这边说话。 “你不是已经能制造出玻璃了么?”刘伟超笑着说道,“那就来点高附加值的玻璃制品好了,一个简单的,就是虎克显微镜。你要多十倍利润的钱,都是没问题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的眼睛立刻就瞪大了,连忙问道:“这是什么?容易做出来么?真得能有十倍利润?” 刘伟超早知道要科普的,便简单地给他介绍道:“这个虎克显微镜是一个叫虎克的西夷发明出来的。不过你那个世界,他估计也才刚十岁左右。这个东西,是让人类观察到微观世界的第一个工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是震惊你那个时代人的好东西!” 顿了顿,他补充说道:“虎克的做法非常简单,但是他却保密了两百五十多年,也就是说,这是他的独门生意,别人学不来的。你想想看,能让人非常震惊的东西,又是独门的生意,这个要价,还不是你说了算,对不对?”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呆住了,回过神来,两眼都是小钱钱了,很想催刘伟超,但是好歹是一国之君,又放不下脸,要不然显得太猴急了! 好在刘伟超没有让他等,便对他说道:“我先挂了,把资料发给你,如果有不懂的就问我。哦,对了,你肯定有不懂的,我直接给你解答!”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有点不服气,不是说这个是简单的么?怎么就断定自己有不懂的了? 万一,要是自己刚好知道呢? 这么想着,他就决定自己琢磨下,如果实在还不懂的,就再问刘伟超。 虎克能做出直径为2~4毫米、放大倍率高达120~270倍的单一镜片,并以之观察一微米(1μm)大小的微生物。这个技术,要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才被人揭开谜底。 原来,这种凸透镜压根就不是磨出来的,而是烧制玻璃成汁,然后利用重力,天然而成的凸透镜。 简单的做法,就是先烧制一根细细的玻璃棒,就是化学实验中常用来搅拌烧杯的那种东西。然后手持两端,把中部在火焰上烤软,再拉成两半。 此时,原本中间的部份就变成细长的样子。然后,再把这细细的一端斜着拿到火上仔细烧烤,融化的玻璃汁就会顺着这半截玻璃棒流下来,直到尖端的时候,就会凝成一滴泪滴似的玻璃珠。 虎克保持了两百五十多年的秘密,就是这样了。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崇祯皇帝没准还真能明白,不需要问为什么。 关键是,显微镜那是还和焦距什么有关的,这些光学的基础知识,崇祯皇帝就一窍不通了。 就算他想不懂装懂,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装起! 于是,他便只好乖乖地问刘伟超,有关光学的基础知识。 就这么的,他就在房间里,一直和刘伟超视频,过了好久好久,才算是基本上搞明白了虎克显微镜的原理和做法。 看到他明白了,刘伟超便笑着说道:“以后,这个就不叫虎克显微镜,而是崇祯显微镜并留名史册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非常地高兴! 他急着让匠人去做,想要结束通讯之时,刘伟超想起什么,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合租的朋友想要一套飞鱼服,你拍个照片给我看看?” 崇祯皇帝听得一愣,回过神来之后,便对刘伟超说道:“朕在玻璃厂,身边无人穿飞鱼服,要不你等等,朕立刻传旨,让人穿了飞鱼服赶过来!” “啊?”刘伟超一听,有点意外地问道,“你身边没有锦衣卫校尉的么?” 在他想来,不管怎么样,肯定是有的吧? 好像大汉将军,也是锦衣卫的啊!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一笑说道:“飞鱼服乃是赐服,非一般锦衣卫校尉能穿。” 说完之后,他也有一种感觉,这一回,轮到刘伟超似乎什么都不懂了! 刘伟超听了,当即便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我一直以为只要是锦衣卫的人,就都是穿飞鱼服,配绣春刀的呢!看来,我的明朝知识,还是非常浅薄的啊……” 刚说到这里,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灵光,就一下愣在了那里。 崇祯皇帝看到他这样子,还以为他有点羞愧,便安慰他道:“这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已经过了四百来年了,你不知道也很正常!” 他刚说到这里,就见刘伟超回过神来,带着惊喜之色对崇祯皇帝说道:“哈哈,我刚才又想到一个点子了,怎么做我的那个软件!” 崇祯皇帝看到他这么高兴,不由得也跟着高兴,便连忙问道:“是帮你能赚钱的点子么?要是朕能帮上忙的,尽管直说!” “虽然不是能直接赚钱的,当然,也可以直接赚钱,不过不好!”刘伟超笑着说道,看到自己好像把崇祯皇帝绕糊涂了,便直接把想法说了。 正文 57 玻璃绝学 “我可以开一个有关明朝的资讯版块,让那些喜欢明朝的人能有提问的地方,然后你帮忙回答一下。可以免费提问,也可以考虑部分免费。这种方式,我想会是一个吸引人气的手段。” 刘伟超说着,心中有点遗憾,只是很可惜,不能说出去,是明朝崇祯皇帝回答问题,那些提问的人,真得是赚大了! 崇祯皇帝倒没有想到自己有没有时间,而是第一时间感觉能帮刘伟超的地方也多,感觉不再是单方面被刘伟超碾压学识,因此,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就这么聊了一阵之后,刘伟超挂了视频通讯,开始认真构思他要开发的应用软件;而崇祯皇帝,也终于走出了房间。 这一出门,他顿时吃了一惊,发现天色已经到了傍晚,不由得暗道:“这时间怎么过得如此之快?” 外面的人,早就等得花都谢了。当然,如果可以不耐烦的话,他们也肯定等得不耐烦了。不过很显然,他们没这个资格。 周遇吉倒没有不耐烦,而是很吃惊,他隐隐能听到,崇祯皇帝好像是在和谁说话,但是,房门打开之后,却又没见到任何人。 真是怪事! 崇祯皇帝迈步出门,立刻吩咐玻璃厂太监高时明,让他做两份帐,其中一份实事求是的账本,只提供给他御览;另外一份账本,把成本提高一倍,以后给外面的人看的。 然后,他定下批发价格,是明面成本的一倍。这也就是说,如果那些批发商人拿到货的话,只要转手卖掉,按照如今市面上的价格,应该能赚两倍左右的利润。 随后,还让高时月尽快准备,并且加大产量。如果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则给予重赏。 私下吩咐完了之后,崇祯皇帝还询问了他,看工匠中谁比较聪明,然后召集了这些工匠,亲自提问了几个有关玻璃研发方面的问题,最终选中了一个工匠。 比较巧的是,这个被选中的工匠,就是之前第一次提出问题的那个年轻匠头,名叫孙二晓。 崇祯皇帝带着一丝微笑对他说道:“朕决定传授一种玻璃绝学给你,由你来负责制作,你可愿意?” 他这话一说出口,已经在边上看得有点呆了的周遇吉,更是傻眼了。 因为他发现,眼前的皇帝,和他印象中的大不一样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以前崇祯皇帝对那些文官的态度,都没有如今皇帝对这些工匠的态度要来得好! 虽然有些话,崇祯皇帝是在低声交代的,比如吩咐高时月有关成本记账的事,但是在玻璃厂内的大多数事情,周遇吉还是旁听了的。 不一样,真得不一样! 这个时候,周遇吉也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这里的工匠会变得如此不一样! 此时,他又听出来,好像崇祯皇帝非常精通这玻璃的做法,就更是让他惊讶连连。 什么时候皇帝还精通玻璃了? 心中一有这个念头,他又马上想起先皇,也就是如今这皇帝的亲哥哥,那可是精通木匠活的。 这么想着,他也就释然了。 再说孙二晓这边,听到崇祯皇帝的话,那自然是大喜过望。 因为这么一来,他就是天子门生,是皇帝的学生了! 这种事情,他不答应就怪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小声地把虎克显微镜,不对,如今应该要叫崇祯显微镜的关键部分告诉了他。 然后,又当着众人的面,给他讲解光学的基础知识。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发现更多对光学有天赋的人,他说得有点大声,且没有不耐烦,耐心地给他们解释,最后才说道:“《华严经》有言,一花一世界。这个显微镜做出来之后,你们便能看到,我们平常所见之透明的水中,究竟有多少东西!”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周遇吉,又微笑着说道:“军中将士,一定要求他们把水煮沸了才能喝。还有伤口发炎等等,皆是与此有关,你也要注意。朕看看情况,以后再和你说这些!” 崇祯皇帝的这一番话说下来,不用说,立刻又把周围的人给震惊了。 这让他们感觉,皇帝真得是非常博学,竟然懂得如此之多难以想象的事情,厉害,厉害啊! 他们的表情,崇祯皇帝当然看在眼里,心中不无得意! 只是很可惜,天色马上就要黑了,也没法继续显摆从刘伟超那边学来的知识,便只好摆驾离开,暂时就这样了。 第二天,消息连续传出,便又震惊了朝堂内外。 第一个事情,是锦衣卫指挥使终于有人了,是原本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这个人事任命,并不算意外,毕竟是锦衣卫衙门中提拔上来的人。 让人意外的是,西厂所抓的人,要移交给锦衣卫审讯,虽然西厂可以派人旁听,但终归是削弱了一些西厂的权力。 很多官员认为,这是他们的弹劾起了作用,皇帝终于有了让步。 不过,他们对此当然是不满意的,还想趁胜追击,纷纷上奏要求,如果官员真有罪,只要不是谋逆大罪,当由三法司会审。 还有,东厂那边,也该按照西厂一样办理。 对此,崇祯皇帝发飙了,仗着皇帝的身份,质问那些文官,到底谁是皇帝,谁说了算?并且明确说了,等东西厂查了之后,如果三法司的人都没问题,他才会考虑这事! 以后,谁要再提这个事情,那谁就是做贼心虚,他就让东西厂严查谁! 这么一来,便当场震慑了那些文官,谁也不敢在崇祯皇帝发飙的当口做出头鸟。那原本的首辅周延儒,就是最好的倒霉例子。 崇祯皇帝也学精了,又放出了有关玻璃制品的消息。顿时,又引得不少官员,还有皇亲勋贵高兴不已,纷纷后悔当初少交了钱。 只要转手一卖玻璃制品,那可是几倍的利润! 为此,不少官员都转移了注意力,开始吵架,抢玻璃制品的购买权,免得优先购买的股东把玻璃制品全包了。 至于武将那边,则一个个都是眼红:周遇吉封爵了啊! 被这么两个事情一搞,文武官员都不再是铁板一块。至少担心东西厂事情的官员,也就只有那些最心虚的那批人,还在想着法应付。 至于其他官员,要么想着从玻璃制品上多赚钱;要么就想着怎么讨好皇帝,看能不能也捞个封爵。 这一切,崇祯皇帝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他终于感觉,朝局终于开始能被他所真正左右了!而这一切,他自然也知道,那都是刘伟超的功劳! 正文 58 又一个周延儒 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高兴多久,就又遇到了烦心的事情。 西厂提督王承恩来报,说在大刑伺候之下,周延儒的幕僚董廷献已经招供了不少通过他走周延儒关系的人,其中就有手握重兵的总兵左良玉。 “万岁爷,根据招供,左良玉几次兵败,还有劫掠地方,不听调遣等事,都是他买通了朝堂上诸官,包括原首辅周延儒,替他说话免罪!”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说完之后,便把供状呈现御览。 崇祯皇帝听了,脸色很难看。 事实上,他在听到这话之后,已经想起来了,当初确实是有官员替他辩解,而最终,崇祯皇帝也是同意了的。 换句话说,他们欺蒙了他,而他也上当了。 一次次的,以至于左良玉坐大,如今要再处置他的话,恐怕又是一股更大势力的反贼了! 至少如今不对付他的话,他还能领兵在和流贼作战! 想到这,崇祯皇帝的心中有一种非常无奈的感觉! 也是如此,让他之前还兴奋的心情一下便没了。随意翻着一页页的供状,脸色变得格外阴沉。 这时候的他,真得是意识到,国事真得很棘手! 除了左良玉之外,他还意外地发现,宁远总兵吴三桂也有在给周延儒送礼。 一看到这,崇祯皇帝又立刻想起来了,就在昨天,兵部尚书陈新甲有上疏给他,有关松锦之战的处置。 崇祯皇帝还记得,陈新甲说松锦之败,源于大同总兵王朴率先逃跑。因此,他提议斩王朴。而其他几个逃跑的总兵,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贬秩,充为事官。 至于吴三桂,说他守宁远有功。毕竟如今关外,就只有宁远城没有失陷,是有功劳的,要加封都督以兹激励,也以此挽士气人心。 当时,崇祯皇帝感觉陈新甲说得有道理,大败之下,找个有功的给予重赏,确实是有必要的。因此,朱批准奏。 一想到这,他连忙翻看御案上的奏章。不一会,便翻到了那份奏章。 看着这份奏章,看着那上面有点刺眼的朱批,崇祯皇帝心中稍微松了口气。 幸亏昨天在玻璃厂那边耽搁了,晚上批阅后的奏章,没有让他们发下去。 要不然,这事情很可能又会变得很难堪。 事实上也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御史郝晋就上奏说:“六镇罪同,皆宜死。”“三桂实辽左之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 这事情一闹大,最终也给吴三桂降职,不过很快,吴三桂不但官复原职,还从危险的宁远调到了后方的山海关担任总兵了。 当然了,此时,这些事情还没发生。 崇祯皇帝已经感觉到了,陈新甲的这份奏章背后,绝对也有银子的作用! 一想到这,他又非常地难受,以及愤怒。 因为这个陈新甲,也是他最为重视的臣子之一。 如今看来,问题很大! 之前的周延儒,已经是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了;如今这陈新甲,又很可能会是下一个周延儒。 想到了这些,崇祯皇帝感觉,自己以前真得非常失败! 也难怪了,大明会亡在自己的手中! 过了好半天,崇祯皇帝终于恢复了一些心情之后,先提起御笔,把那份奏章给叉了,丢到单独的一边,然后阴沉着脸,抬头问王承恩道:“左良玉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陈新甲这人,你怎么看?” 听到这话,王承恩稍微犹豫了一下。 因为任何人都知道,陈新甲极得崇祯皇帝的宠信。之前的时候,很多人都弹劾过陈新甲,但是,陈新甲一点事情都没有,反而以举人的出身,一直升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 要换了以前,王承恩肯定不敢说。 不过如今却又不一样了,虽然西厂要把犯人移交给锦衣卫,但是可以派人去旁听这一点,依旧能知道,崇祯皇帝还是信他的。 再一个,王承恩自然也有察言观色的能力,他能看出来,崇祯皇帝问出这话的时候,其实是对陈新甲有怒气的。 因此,在稍微考虑了一下之后,王承恩便如实禀告道:“奴婢以前对宫外事极少关注,只是听闻他和王德化关系极好。如今奴婢管着西厂,关注到外廷之后,已经有一些他的消息,只是未尽核实。” 说到这里之后,他便顿了顿,看皇帝的意思要不要接着说。 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吩咐他道:“说!” 得到旨意,王承恩便马上禀告道:“听闻他收受银钱,和周延儒一起,分别赚文武两道的钱。所任命之军官,皆有和他人情往来。”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气得要跳起来:真得又是一个周延儒! 钱钱钱,一个个都掉钱眼里去了! 气急之下,他又想起来了。 崇祯十二年时,陈新甲代替战死的卢象升领兵,结果部下发生哗变。从那其实就能看出来,这个人的能力压根就比不上卢象升。 自己以前真得是鬼迷了心窍,怎么就觉得他是社稷之臣呢?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又开始回忆起来了。 是谁在他的耳边说陈新甲有多好! 举荐之人,是杨嗣昌!又是一个以前极度信任的臣子…… 按照这个思路,崇祯皇帝往前想去,顿时就不敢想下去了。 他实在有点难以接受,再这么想下去的后果会是什么! 不知觉的,他的脑海中,就出现了刘伟超笑着对他说的话,说他和那个什么钱耀铎一样是有眼无珠的人! 忠奸不分,确实是有眼无珠啊!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感觉很累! “万岁爷,万岁爷?”王承恩看得好像有点不对,连忙带着焦急之色叫了起来。 “朕没事!”崇祯皇帝挥了下手,阻止了王承恩的大惊小怪,随后吩咐道,“你给朕去查陈新甲,不过涉及到军事,且先暗查再说!” 如果只是文官的话,哪怕贵如文官第一人的首辅,说抓也就抓了。 可陈新甲是兵部尚书,和军中将领都有联系,一抓一窝的话,就必须谨慎了。 王承恩明白这一点,便立刻领旨,看到崇祯皇帝没有其他吩咐,便带着一点担心,退了出去。 崇祯皇帝自己坐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便开始联系刘伟超。 这个时候,他唯一能说说心里话的,也只有刘伟超了。 正文 59 重新认识 不过当崇祯皇帝拿着手机想联系之时,忽然想起来刘伟超之前对他说过的话,稍微犹豫了一会之后,便没有立刻联系,而是传旨下去,召集了一些人过来。 另外那个位面,刘伟超正在自己的房间内设计着自己的手机应用软件,忽然听到了手机震动的声音,连续地,一下接着一下。 他有点好奇,便拿起边上的手机一看,却见是崇祯皇帝在给他发信息,一个接一个的,好像都是图片。 于是,刘伟超便点开一看,不由得笑了。 原来是崇祯皇帝记得他的话,给他拍了一大堆照片过来。 有他要求过的飞鱼服,还有其他服饰,包括普通锦衣卫校尉的,宫女、内侍的等等。 还真别说,这些古代的衣裳,那是真好看。 当然,也有可能是和穿得人有关。 男的一个个都是高大英俊,女的一个个都是秀外慧中,绝对没有一个是歪瓜裂枣的。 衣裳和人互相映衬,相宜得章! 刘伟超还在欣赏这些照片呢,就见崇祯皇帝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很自然地,他便点了“接通”按钮。 “这些照片够么?”崇祯皇帝在接通之时,便立刻问刘伟超道,“还需要什么,你尽管直说,朕再拍!”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当然不够!” “……”崇祯皇帝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答复,他还以为刘伟超会说“够的”,就没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看到他这样子,刘伟超当即哈哈一笑道:“不过现在暂时不用,我还在做设计,等我把软件开发得差不多了,那个时候才大量需要!” 说到这里,他没等崇祯皇帝说话,便问他道:“怎么,有事找我么?” 刘伟超又不笨,他看出来了,崇祯皇帝是有事找他。要不然,不会在这个皇帝处理政务的时间点给他发照片。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有点不好意思,知道刘伟超知道他的真正想法。 不过也只是一瞬间的想法而已,他便马上对刘伟超说道:“朕想知道,吴三桂,陈新甲这两人在史书上是如何评价的?” 对于吴三桂,他在之前刘伟超和他谈话的时候,知道一点点,并不全面,因为他没有专门问过,只是刘伟超在说其他事情的时候,有带上吴三桂而已。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这两个应该都不是好货!” 说完之后,他便根据印象给崇祯皇帝讲了起来。 首先,当然是吴三桂了,这个大名鼎鼎的大汉奸! 流贼攻打京师时,磨蹭不肯出兵,非要崇祯皇帝给他开拔费,又封了他伯爵才出发,结果一路缓慢赶不及,中途听闻京师陷落便缩回了山海关,并以手中军权为本钱和流贼讨价还价。 在不满意的情况下,吴三桂又投靠了建虏,迎建虏入关,然后为其爪牙,帮建虏逐鹿中原。甚至到了后来,还把南明最后一个皇帝给亲手处死,以讨好鞑子皇帝。 最后吴三桂又造反,试图自立为帝,被其他汉奸给镇压了,身死族灭。 崇祯皇帝听完了这些,心中顿时又是愤怒之极。 在他看来,吴三桂其实是他很信任的一个武将,甚至可以说,是他崇祯朝最为得意的一个武将。平日里,朝臣都有夸他,也因此,吴三桂年纪轻轻,只有27岁的时候就是大明总兵之一了。 如果不是刘伟超告诉他,那他绝对以为吴三桂要比周遇吉、孙应元、黄得功他们要厉害,要对朝廷忠心的。 他正在想着,就听刘伟超继续对他说道:“其实吧,就这个吴三桂,好像印象中他武将能耐很强,可我仔细去查过,却发现他没有一件功劳是真正拿得出手的!” 他这话,说得崇祯皇帝又是一愣。 “你看啊,说吴三桂勇冠三军,从建虏手中救父,和建虏作战英勇无比,如此啥啥啥的,可是,他到底打赢了几场战事,消灭了多少建虏,却是全无记录!”刘伟超说到这里,便带着一点好奇问崇祯皇帝道,“你是为什么如此看重他的?” “……”崇祯皇帝一时之间,有点说不出话来。 因为吴三桂给他的印象,真得非常正面,印象一直是非常好的。可是,要他回答刘伟超刚才的问题,却又回答不出来。 刘伟超看到他这样子,便笑着说道:“我不负责任地猜啊,吴三桂出身辽东将门,所以他必然能有如此高位,你觉得这个说法靠谱不?他有钱有权,将来的路,他的家里人都会给他铺好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如中雷击。 吴三桂以武进士出身开始,从游击、参将、副将一直到总兵,似乎都是一路顺风。按照刘伟超的说法,以他的身世,这一切好像确实能顺理成章。 钱有,人脉也有! 只要去了辽东的官员,包括那忘恩负义的洪承畴在内,都有夸吴三桂!至于钱,自己不就是发现他在送钱才想着打这个电话的! 可是真本事呢,真战绩呢?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还真想不起来,吴三桂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最多报上来的,如今想想,也都是矮个里面找高个子,甚至说不定,他的那些功劳,有可能是别人的也不一定。 谁让他的爹是总兵,他的舅舅也是总兵,或者说整个关宁军,都是祖吴两家为主的。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的后背就冒冷汗了。 对了,吴襄那厮,都多少回临阵脱逃了,可依旧没事,这不足以证明他家能耐大,能把自己都给耍得团团转! 文官如此,武将又是如此,国能不亡乎! 想到这,崇祯皇帝的额头都开始出汗了。 以前的时候,说他是亡国之君,说在崇祯十七年就会上吊,他是真有点不服气的。感觉意外更多一些,是运气不好。 可此时崇祯皇帝明白了这些事情之后,那是真感觉非常大的危机。 文武两途,都到了这样的份上,能不亡国么? 这一刻,崇祯皇帝真得感觉到,要中兴大明的路有多难走! 正文 60 自己的班底 崇祯皇帝的脸色变化,刘伟超自然能看到。 不过他并没有安慰崇祯皇帝,反而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其实吧,就你这个时间段的历史,你的那些勋贵都没有一个出名的,就是没有一个能为你分忧的。不像开国时候,那些勋贵都是领兵打仗厉害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才又说道:“当然了,这种情况可能是有多种多样原因引起的!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我给你的一个建议,听不听在你……”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擦擦汗,连忙回答道:“你说,你说,朕听着!” “你不是要中兴大明么?”刘伟超反问一句之后便说道,“那你就要建立你自己的勋贵班底,网罗当世豪杰为你所用!这个意思,你明白不?” 言外之意,就是不要吝惜爵位,值得笼络的,就不要犹豫!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点点头,随后,又带了一点兴奋之意对刘伟超说道:“朕知道了!朕忘记告诉你了,你推荐的周遇吉昨天已经领军回京,朕封了他为忠武伯!” “哦?”刘伟超一听,有点意外,随后便点头赞道,“不错,不错,我觉得你做得不错!像他这样精忠报国的将领,就应该好好提拔!” 崇祯皇帝听了,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这个封爵,可不是刘伟超教他的,而是他自己有感于周遇吉的事迹,用了南明追封周遇吉的谥号当爵位名。这一步,看来是做对了! 当然了,刘伟超这么一建议之后,他认可这个说法,又让他打定主意,也准备给其他几个武将封爵,笼络他们! 但是很快,崇祯皇帝又想到了一个难题,便带着一点愁容问刘伟超道:“那这个吴三桂,朕该怎么处置?” 如今的吴三桂,其实是关宁军的代表,他之所以会同意陈新甲的奏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没法重处吴三桂。 至于其他逃跑的总兵,那都是客军,是从关内其他地方调过去的。如今全军覆没之下,想抓就抓,不会有什么压力。 可是,如果要把吴三桂和王朴一样以临阵脱逃之罪处斩的话,估计山海关要提前落入建虏之手了! 可是,不处置吴三桂的话,他又气不过,因此就求教刘伟超了。 听到他这话,刘伟超当然明白他的忧虑,想了下便说道:“从吴三桂这几年的作风判断的话,他应该是依仗关宁军,拥兵自重,保存实力为主。不会和朝廷彻底翻脸,也不会去投靠建虏。如果你要问我的意见,我觉得在你没有足够实力对付吴三桂之前,最好是保持现状,因为山海关那个地方太重要了。当然,稍微处罚下他,只要不太过份,估计他是会认的。”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叹了口气道:“看来,朕也只能这么做了!” 关宁军其实早就尾大不掉了,在崇祯三年初时,建虏入寇京师,祖大寿都带着队伍跑路过。事后,还是在孙承宗的调解下,崇祯皇帝做出不处罚的决定,才让祖大寿继续为朝廷效力。 听出他的意志有点消沉,刘伟超便笑着建议道:“你明的不行,可以来暗的啊!”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也有点振奋,连忙问道,“朕要怎么做?” 刘伟超一听,便立刻回答道:“你派锦衣卫密探往关宁军里面渗透啊!或者收买关宁军里面的人,等到将来你要对付吴三桂的话,自然就容易了!” 说完之后,或许考虑自己不了解真实的明朝,便又提醒道:“当然了,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你不能被吴三桂知道,你在对付他。总之,这也只是我的一个建议,你自己看着办吧!如果你能掌握的军队真要足够强大的话,那就用实力直接碾压好了!” 崇祯皇帝听得若有所思,微微点点头,表情有点严肃地回答道:“朕知道了,朕会看着办的!” 说着话时,他心中也有感慨,有这样一个朋友真是好,说话无所顾忌,遇到了这样难解的事情,都能聊聊,最终能聊出个一二三来!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立刻又想起什么,便马上又问刘伟超道:“那左良玉呢,此人最终是如何的?朕很想办了他,但是又有很大的顾忌,是不是也按照对付吴三桂的法子对付他?” 听到这话,刘伟超当即想也不想地就说道:“这个可是明末大名人,最后是想清君侧造反,但是在路上病死了。你这个时候,他就已经拥兵自重了吧?” 崇祯皇帝一听左良玉还要清君侧,那脸色就格外地阴沉了,回答刘伟超道:“何止拥兵自重,还违抗军令,见死不救,临阵脱逃,劫掠地方,贿赂朝堂官员,就没有他没有干过的!” “那不就简单了!”刘伟超一听,当即就回答道,“干他啊,就是想办法抓了他,杀了他。”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一声苦笑。 他算是明白了,刘伟超之前说的话,就是说得容易,做的难,还真是! 这么想着,他便提醒刘伟超道:“至少他如今还领兵在和流贼作战。朕还打算派他去救开封的。如果真要拿下他的话,他手握军权,很可能是起兵造反。如此一来,朝廷官军少了一份力量,而又多了一支强大的反贼。这一增一减之下,怕是兵事更坏了啊!” 事实上,每次崇祯皇帝想要办了左良玉时,就有臣子用这个理由来劝他,他也认同。 听到这话,刘伟超想起什么,便问道:“对了,你是刚启用了孙传庭是不是?” “是啊!”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他怎么突然转了话题,不过还是回答道,“朕已经按照你的建议,用八百里加急去召回来了。估计就在这些天,应该能赶回京师的!”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问道:“那你是不是给了孙传庭一道密旨,让他杀了贺人龙?” 这个事情,有一部电影里面就有,因此,他记得清楚。 正文 61 处置的必要性 , 崇祯皇帝一听,点了点头说道:“是的,那贺人龙属管不属调,拥兵自重,甚至临阵脱逃,以至于害死总督傅宗龙和汪乔年!” 刘伟超听了,便立刻反问道:“既然贺人龙能杀,那为什么左良玉就不好杀呢?”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愣住了。 对啊,为什么贺人龙可以杀,而左良玉不能杀? 难道贺人龙就不是掌握着军队,就不担心他会造反么? 看到崇祯皇帝傻了的样子,刘伟超便笑着提醒道:“我盲猜啊,左良玉知道往朝堂上砸钱,让人帮他说话;而贺人龙没有。因此,他们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回过神来,明显有点愤怒了。 因为他知道,刘伟超的猜测,十之八九是真的! 换句话就是说,他又被那些臣子给蒙蔽了! 不过崇祯皇帝终归还是有点担心,便连忙问道:“那贺人龙是不是被正法,有没有引起动乱?” 刘伟超听了,便摇摇头说道:“没有,孙传庭骗他说开会,然后突然把他拿下杀了,同时也震慑了其他总兵,并没有引起什么动乱!”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心中不由得对那些朝堂上收左良玉的钱,为左良玉说话的人愤恨不已! 以前的自己,真得是太无能了,竟然被他们耍得团团转! 他正在想着,却听刘伟超继续对他说道:“其实吧,要我说啊,只要他犯了法,特别是拥兵自重,劫掠地方等等这些罪大恶极的事情,就算可能会引发左良玉反叛,朝廷也必然要表明态度,把他给杀了才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有点诧异,抬头看着他,问道:“为何?如此就不担心流贼更强,而朝廷官军的力量就更弱?” 刘伟超听了,摇摇头说道:“还记得我之前给你说得话么?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话,好像有点虚,但是,其实这句话非常地重要!” 不等崇祯皇帝继续问,他就已经解释道:“贺人龙为什么会从一个杀敌有功的猛将,变成一个拥兵自重的军阀?还不就是被左良玉带的!所以,你不惩罚左良玉,就只会让左良玉这样的带兵将领,越来越多的成为军阀!这是其一!”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话好像有道理! 刘伟超不管他,继续在那说道:“还有,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好像是说贼过如梳,兵过如篦。意思是官兵比贼还要祸害百姓更厉害!这不就是指左良玉这样的人,祸害百姓麽!不要看表面上是他们为非作歹,实际上他们败坏地是朝廷的声誉!如果百姓都对朝廷失望了,他们没有活路,投身到流贼当中,那就会让流贼的实力越来越强!” 崇祯皇帝听得一震,这个角度,是他以前没有考虑过的。 “好像这个时候,李自成已经提出了口号,说什么均田免粮,就是想要赢得民心。也是因为他提出了这个口号,他才最终从所有流贼中一下壮大为最强大的那股流贼。”刘伟超表情严肃地说道,“事实上,已经有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你要是丢掉了民心,亡国不就是必然的事情么!” “……”崇祯皇帝听了,之前额头上有点消失的汗,又重新冒了出来。 他算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底下的臣子肯定有人懂,但是却没人和他说,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就只有钱。 为了钱,他们都能帮左良玉之流说话! 他正在想着,就听刘伟超正告他说道:“所以,哪怕你最终逼反了左良玉,我觉得这个事情你也要去做。就是要让所有带兵将领知道,朝廷法度,不是他们能违反的。也让天下百姓知道,坏的只是那些带兵将领,朝廷还是好的。给他们希望,他们自然就想着朝廷能赢!”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认真地点点头,严肃地回答道:“朕受教了!” 看他这样子,刘伟超反而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他不是当事人,没有承受不良后果的压力,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那种,因此,他想了下就又提醒道:“当然,具体的事情,你可以和孙传庭商量,他是值得你信赖的。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法子!” 有一点,他们两人都没有讨论到。就是左良玉他们为什么会堕落成这样,除了朝廷赏罚不明之外,还有朝廷穷,给不起钱粮,迫使左良玉等人不得不自己想着办法去筹集钱粮。 当然,原因也肯定不止这么一个。慢慢地积累,演变,最终一个个都成了军阀。 此时,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这么一番交谈之后,心中的观念改变了很多,也需要好好想想刘伟超的这番话,便挂了通讯。 而刘伟超也没有继续他的手机软件设计,而是一点手机,轻松地把崇祯皇帝传给他的那些照片传到了电脑上。 然后他点击打开,照片变得很大,欣赏起了这些真正的汉服。 不得不说,汉服好看! 特别是那些锦衣卫所穿的汉服,哪怕不是飞鱼服,看着也是威风凛凛的! 他正在看着呢,忽然就听到门口传来开锁的动静。不用说,应该是张伟江下班回来了。 于是,刘伟超便站起来,打开房门,招呼道:“张哥,下班了啊!” “是啊,下班了!”张伟江把随身电脑丢到沙发上,然后看着刘伟超道,“还真是有点不习惯,竟然一下班就能看到你!” “……”刘伟超一听无语,这是什么话! 不等他说话,张伟江就又已经说话道:“对了,你的工作找得怎么样,有没有接到面试笔试通知?我相信你很快就能找到工作的!要我说啊,这一次,你填联系人的时候,就填我好了,别再填你那原来的破公司的瞎领导……” 刘伟超听了无语,只好一笑打断他道:“我还没投简历呢!” “啊,你还没投简历?”张伟江听得有点意外,随即想起什么,便诧异地问道:“你该不会真得在忙那什么了吧?” 正文 62 有前途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嗯,反正闲着没事,就在搞着那了!” “……”张伟江听得无语了,这也是理由? 回过神来,他便马上劝道:“闲着没事也不妨碍你先投简历啊!你连简历都不投,哪来的面试机会啊?听我说……” 刘伟超知道他一说起来,那是犹如黄河之水,滔滔连绵不绝的,于是,就打断他说话道:“我收集了一些素材,你来看看,觉得怎么样?” 说完之后,不等张伟江说话,他就返回自己的小房间了。 张伟江一见,有点无语,只好跟了过去。 他心中打定主意,一会还是要好好劝劝刘伟超,至少要先投了简历再说。 刘伟超看到张伟江跟了进去,便指着电脑前的座椅,示意他坐下看道:“那,你看看,怎么样?” “咦!”张伟江一眼瞅见电脑上的图片,顿时有点意外,便下意识地先坐了下去看了起来。 他女朋友就是汉服爱好者,平日里自然是有见过穿汉服的,甚至都有陪他女朋友去买过汉服。因此,欣赏汉服的眼光,多少是有一些的。 这一见之下,张伟江就明显感觉到,电脑上的这个汉服,好像比较不错。 在刘伟超的提醒下,他一张接着一张地翻看,一时之间,一向话痨的他,都忘记说话了。 翻完一遍之后,他又回翻了一些照片,然后定格在一张照片上,笑着对刘伟超说道:“我觉得这套汉服,明秀穿得话,肯定会非常漂亮!” “不错,我觉得嫂子穿,确实会好看!”刘伟超一听,连忙附和道,“会比这照片上的人更有气质!” “是啊,我一眼就看中这套,绝对适合明秀的!”张伟江带着一点自豪,又肯定了下自己的眼光之后,手指连动,翻动图片,随后定格到另外一张照片上,然后问刘伟超道,“这套汉服,要是我穿得话,是不是也会很威风?” “……”刘伟超其实有点无语,张伟江看中了一套宫女服饰,然后他自己看中了一套锦衣卫校尉的服饰,这眼光! 没有多想,他转头看看张伟江的身材,然后又看看那套汉服,随后点头说道:“如果配上这绣春刀的话,我感觉确实会很拉风!” 张伟江听了,很是兴奋,便转头看向刘伟超问道:“你这是从哪里找来的图片?这里的汉服,知道多少钱一套不?” 一听这话,刘伟超不由得也是高兴,看来好东西就是好东西,有人喜欢就有人会买。 随即,他便回答张伟江道:“不知道多少钱一套,我不是从那些卖汉服的店搜罗来的!” 有关穿越时空这个app的秘密,哪怕和张伟江的关系好,也不方便透露的。 这个,是属于最秘密的隐私! 张伟江听了,便有点遗憾地说道:“那是可惜了,要是有买的话,我肯定买一套送给明秀,她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说完之后,他盯着电脑屏幕,似乎是越看越喜欢,就又说道:“要是有这套衣裳的细节,也可以找裁缝订做一套,但是这套衣裳就只有一个正面,再高明的裁缝,也不可能全部还原啊!呀,真是可惜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刘伟超又道:“再过一个月,就是明秀的生日了,不知道送什么好,发愁啊!本来这汉服是挺好的,可惜没地方买。对了,我去多逛逛汉服店看,说不定就能找到一套合适的!” 说完之后,张伟江站了起来,往外面走去。 刘伟超跟出房间一看,见他去拿电脑了。 还真是行动派啊,这就要去逛汉服店了? 他正有点无语着,张伟江抬头发现了,便笑着解释道:“等你有了女朋友,就不会奇怪了。生日这东西,那是头等大事,早点解决了那才能安心!” 好吧,自己还没女朋友,感觉不到! 刘伟超听了,默默地转身,坐回了自己的电脑椅上。 看着电脑上的图片,他随即又高兴了起来。 自己的构想,好像有戏哦! 刘伟超相信,类似张伟江这样的人肯定是有的。只要自己给出的汉服足够吸引人,那自然有不差钱的人也想拥有一套。 那么自己可以让崇祯皇帝告诉自己,有关这些衣裳的具体尺寸,甚至做这种衣裳的每一步都怎么做,然后找个裁缝还原出来,岂不是就成交了一笔买卖? 越想这个,刘伟超就觉得越是有搞头。 因为他知道,只要他开发好了手机应用软件,有关汉服的图片那绝对是海量的,想要什么样的都有。只要有人来逛了,总能找到一套喜欢的衣裳! 刘伟超想得满心欢喜,转头看看外面的张伟江,见他果然已经打开电脑在那浏览着什么,忽然,他心中一动,就有了一个主意。 随后,刘伟超就看向自己的手机,想要联系崇祯皇帝。 不过还没拿起手机呢,他就犹豫了。刚刚才挂了电话。崇祯皇帝还心事重重的,担心国事,自己就让他去搞衣裳的事情,好像有点不近人情。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反正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也不急在一时,先继续设计手机应用软件再说。 另外一个位面,崇祯皇帝确实是心事重重,自己一个人坐了好久。 关系到军事方面,不得不慎重考虑! 回想了一遍和刘伟超的谈话之后,崇祯皇帝考虑良久,心中有了决定。当即下旨,摆驾勇卫营。 勇卫营是御马监辖下的军队,不是京营来的,离得近,很快便到了。 御马监掌印太监方正化听闻皇帝驾到,立刻带着忠武伯周遇吉匆匆赶去接驾。 崇祯皇帝一见面,就关心地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道:“扩军的事情,进行的如何了?” 只有忠于他的军队够多,够强,他才有那个实力和信心去对付那些军头,不怕他们也造反! 周遇吉听得有点无语,不过他立刻便回奏道:“陛下,末将才刚把此事交代下去,正和方公公在讨论,从哪里招募兵员为好!” 正文 63 时间 , “嗯?”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鼻子里哼了一声。 周遇吉一听,便连忙解释道:“陛下,事情是这样的。” 说着,他就把他们正在商量的事情给崇祯皇帝大概说了一遍。 主要是考虑到当下战局危急,勇卫营扩编之后最好能马上形成战斗力,兵源就成了关键。 这个事情,如果在崇祯早些年间,那还不是个事情。可以去各个卫所抽调精锐,形成战斗力就快。 但是在这崇祯十五年,特别是在松锦之战后,能战之军已经全军覆没,实在是没有多少精锐可以抽掉了。 周遇吉的意见,与其在剩下的卫所中挑选那些好一点的老油条,还不如直接去挑选良家子。 但关键的问题是,普通良家子,要想训练出战斗力,估计要个一年半载。可他们也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训练新兵!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眉头紧皱,这确实是个问题! 他要的当然是强军,是能打的精锐之师,可确实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不说别的,刘伟超就曾经告诉过他,马上就是中原大战,李自成会取得胜利,官军一败涂地。 另外,建虏还会在下半年再次入侵关内,劫掠地方。 如此种种,他都需要有强军来应对这些危机。 想到迫在眉睫的这些事情,崇祯皇帝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难啊! 没办法之下,他只好对周遇吉吩咐道:“先在京师各卫所中尽量挑选,剩下不足的,再补充良家子吧!” “末将遵旨!”周遇吉听了,当即抱拳领命道,“末将亲自前去挑选,定能用最快速度完成扩军。”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心情却没有一点放松。 因为他想到了,周遇吉是第一支回京的勇卫营,他应该能挑选到合格的兵源。 但是,后面孙应元、黄得功他们领兵回来之后,在周遇吉挑剩的基础上,肯定就没法再调挑了,他们怎么办? 真是有点发愁! 想不出一个好办法,崇祯皇帝也就暂时不想了,当即对周遇吉说道:“朕把你们这个月的军饷都带过来了,召集将士发了吧!” 周遇吉听得一愣,因为现在其实还没有到发军饷的日子,崇祯皇帝却是要发军饷了。这可真的是有钱了! 要知道,勇卫营这边,虽然没有欠饷,可是拖欠军饷这个事儿,确实是屡见不鲜了。准时发放军饷,都是比较难得的了。 心中这么想着,周遇吉马上让人召集全军,把消息一说,就在皇帝面前,开始发放军饷。 勇卫营的将士们,不但见到了皇帝在这里,还提前拿到了这个月的军饷,自然一个个都很兴奋。 顺理成章的,他们一个个昂首挺胸,展现出精锐该有的军姿,看的崇祯皇帝不时微微点头,心中多少有些欣慰。 等到军饷发放完毕之后,崇祯皇帝便讲话道:“你们为国争战,拿命在拼,都是忠君报国之楷模,朕很欣慰!” 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这是对勇卫营将士们的肯定,且评价非常之高,一下子让他们热血沸腾,感觉就算立刻战死也值得了!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皇帝竟然接着又说道:“你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现在都可以给朕说,朕能给你们解决的,就当场给你们解决!不能让你们在前线杀敌,却还有后顾之忧!” 这话一说出口,所有人都惊呆了! 什么时候,皇帝竟然如此关心他们了?这还是他们认识中的那个皇帝吗? 他们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在听了刘伟超说的话之后,第一次在玻璃厂工匠中尝试着做了一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而如今,他又要非常依靠军队,就很自然的,也想把玻璃厂那边试验过的这个经验,用在勇卫营身上,以此收获军心。 此时,崇祯皇帝看到底下军卒们的反应,心中就有数了。因为这个场景,他在玻璃厂那边见过。 于是,他就驾轻就熟的引导底下军卒,到后面甚至点名,还真是当场解决了一些将士提出的问题。 当然了,在皇帝的面前,过分的要求,也没人敢提的。 到了最后,让崇祯皇帝有点意外的是,竟然还有将士提出要求,说什么兄弟之类的,也想要加入勇卫营。 一般来说,每户军户都只会出一人服兵役,只有当服兵役这个战死或者逃走,才会有家中其他兄弟顶上。 对于当兵,很多人都是不情愿的,能逃就逃。甚至流贼那边,都有好多原本是军户逃过去的。 此时,竟然有不少人想要他们的兄弟也都来当兵,这种情况在当下是非常少见的。 不过回过头来想,他们这些人的心思,其实也挺能理解的。 原因无他,就只因为勇卫营的待遇够好! 这不,军饷不用担心,还能见到皇帝,甚至皇帝还能给你解决家里的事情,这种天大的好事,其他地方哪能遇到? 听到他们的这些要求,崇祯皇帝心里就好受了很多。很明显的,他受到了军中将士们的真心拥护! 不错不错,刘伟超的这个法子确实不错! 崇祯皇帝心中这么想着,便吩咐周遇吉,把这些将士的要求记下来,回头就去考核,只要符合条件就召到军中。 不知不觉间,一天就又要过去了。 崇祯皇帝算是带着不错的心情,回去了。 不过他刚回去,西厂提督王承恩便找过来了,向他禀告有关陈新甲的调查情况。 “嗯,这么快?”崇祯皇帝有点疑惑的问道,“就有结果了?” 只是过去一天的时间而已,时间之短,真的超乎他的意料。 王承恩一听,连忙回禀道:“万岁爷,奴婢奏章上的这些,都是公开的。在私底下隐蔽的那些,如果有的话,就还需要花些时间。” 崇祯皇帝一听,想想也是,陈新甲要受贿,这种事情也就只能瞒下他,要是能瞒所有人,谁知道能不能去给他行贿了! 文武两途,都这么堂而皇之的行贿受贿,又有谁还会有顾忌呢! 正文 64 武备糜烂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开始翻看王承恩呈交给他的这份奏章。 一看之下,他顿时眉头紧锁。 这些公开行贿而获得军职的人员名单有不少,有在京师的,也有在京畿之地的,甚至还有在晋地的。 官职最低的都是游击,高的,就是总兵一级,吴三桂、左良玉、刘良佐、唐通、李辅明、白广恩等等,皆有在名单中。 完全可以说,这份名单有点触目惊心! 别的不说,朝廷依仗的大部分武将,都参与到了行贿之中。这样的武将,还能真正地忠君报国么?还能真正地把心思用在打仗,剿贼上面么? 难怪了,不管是剿贼还是杀建虏,全都是屡战屡败,而他们大部分人,却都是毫发无损,转眼就能东山再起,依旧是军头一个! 烂了,军队真得是烂了! 不,不是烂了,而是烂透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心中充满了失望。按着那份名单,额头的汗都冒了出来。 如果不是天赐宝物,使得自己能联系到后世的刘伟超,那么所有的一切,他都被蒙在鼓里。 不知道周延儒和陈新甲的这些破事,还在把他们当作心腹在用。 不知道科举考场被复社控制,官场之糜烂,都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 也不知道武将已经堕落至此,军队之腐烂,简直到了臭不可闻的地步; 如果不是刘伟超,估计自己还是被他们蒙蔽着,每日里看似兢兢业业,从早忙到晚地操心,其实只是在操心一些底下臣子让他操心的事情,甚至自以为是地公正处置政务,其实却是被底下这些臣子牵着鼻子在走! …… 如此种种,能不亡国么? 再次意识到这些的崇祯皇帝,自然再一次的惶恐,警醒,以及庆幸! 坐在那里,看着奏章,想了很久,忽然,他好像想起什么,便又去看那份奏章,反复翻了一下。 然后,崇祯皇帝抬头,看向王承恩,有点纳闷地问道:“这么多的将领向陈新甲行贿,可朕却发现,为何这些将领中,都没有在京营为将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说明京营还算是可以的,至少在这一块上能做到洁身自好! 王承恩听了,稍微有点犹豫,特别是看着崇祯皇帝的脸色,从刚才的悲愤中又转为一丝欣喜和期待,想着要是说出来,又打击皇帝好不好? “怎么了?”崇祯皇帝看到王承恩的表情,不由得感觉到有点不对,眉头又皱了起来,当即喝道,“说!” 王承恩一听,不敢怠慢,连忙禀告道:“万岁爷,那京营是成国公的一亩三分地,兵部尚书陈新甲插不上手,京营中的将领,都只是讨好成国公,皆是其心腹,是以无须向陈新甲行贿!” 说到这里,看到崇祯皇帝的脸色难看,王承恩心中想着,反正都已经说了,便继续说道:“之前陈新甲上任兵部尚书之后,曾想染指京营将领的任免,被成国公给教训了一次。他们两人,便井水不犯河水了!” 崇祯皇帝一听之下,脸色就更难看了。 什么时候,京营成了朱纯臣的一亩三分地了!那是京营,是拱卫京师最大的军事力量啊! “京营中的将领,皆是成国公的门生故旧,营中军卒,都被他们调去谋一己之私!”王承恩继续禀告道,“除了为他们干活牟利之外,吃空饷是常态,遇到万岁爷有往京营巡查之时,便从外面纠集一些地痞无赖充任人头。” 说到这里时,感觉崇祯皇帝已经愤怒到极致,他便连忙补充道:“这些都是奴婢执掌西厂之后,关注外廷的事情,特别是暗地调查成国公时才发现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努力压抑着怒火,声音有点变调地对王承恩说道:“你做得很好,很好!很尽职,朕很满意!” 说完之后,稍微等了一会,情绪再度好了一点,他才继续问道:“还有什么有关朱纯臣的事情?” “回万岁爷,奴婢还查到,朱纯臣和宫里也有来往。和王之心的关系不错!”王承恩连忙禀告道,“奴婢还查到,宫里有内侍的家人,在朱纯臣的庄子里过活!”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当即一惊。 因为他想起来了,刘伟超在和他说到有关九莲菩萨的事情时,就曾建议,可以根据宫里面内侍的家人去查查看。 如今王承恩禀告,说宫里内侍有家人被朱纯臣养着,那就说明关系非同一般。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的表情又变得阴沉无比,便再度追问道:“可是和九莲菩萨一案有关?” “回万岁爷,奴婢还在查证中,需要时间!”王承恩一听,知道这个案件非常重大,不敢随便说话,便如实回奏道。 崇祯皇帝听了,便催道:“尽快给朕查个水落石出!朕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图谋皇室,害了朕的儿子!” 如今有苗头是指向成国公朱纯臣,这让崇祯皇帝在愤怒的同时,也有点担心。因为朱纯臣掌握着京营。 就算京营再烂,那也是京师城中最大的一支军队。亏了周遇吉已经领兵赶回来,心中底气才多了一点。 要不然,可能查都不敢再查了。万一被发现的话,人家狗急跳墙怎么办?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也有点警醒,便又嘱咐王承恩道:“有关朱纯臣的事情,务必小心谨慎,不得透露一丝风声!” “奴婢明白!”王承恩一听,连忙回奏道,“就是因为事关重大,奴婢才用了最亲信的人,在暗地里一点点的查,因此才多花了时间!” 崇祯皇帝听到他很明白轻重,便多少有点欣慰,当即表扬了王承恩几句,才让他退下了。 夜幕不知不觉间已经降临,崇祯皇帝自己一个人坐了很久,才去用了晚膳。 这一晚,他睡到了田贵妃那边。 因为田贵妃几乎是天天催他,如今,他终于可以给田贵妃说,已经有点眉目了。但是,再进一步的消息,就一点都没透露,就怕田贵妃忍不住会露出蛛丝马迹。 田贵妃听了崇祯皇帝的解释,也是强行忍住,答应了他的要求,再忍忍。 正在这时,挂在崇祯皇帝胸口的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 正文 65 主动联系 崇祯皇帝一见,便知道是刘伟超联系他了,不由得微微有点惊讶。 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是他主动联系刘伟超,而很少是刘伟超主动联系他的。 于是,惊讶之余,崇祯皇帝连忙拿出手机,在田贵妃好奇地注视下,接通了视频通讯。 不用说,崇祯皇帝这边的火烛本来还算是亮的,但是一和视频那边的一比,顿时就显得昏暗了。 “啊,你是要睡觉了啊?”刘伟超没想到视频接通之后,背景好像是个床,便有点惊讶地问道。 按照以往来说,崇祯皇帝这个时候,肯定是还在处理政务的。夜猫子的能力,绝对赶上后世的他。 因此,这会才晚上八点左右,崇祯皇帝就已经上床,不得不让刘伟超有点惊讶。 崇祯皇帝听了之后,连忙解释道:“今日朕听闻了一些事情,心情不是很好,无心处理政务,便早点到了田贵妃这边。” 刘伟超一听,有点傻眼,边上还有田贵妃啊? 于是,他连忙说道:“等等,那我们语音通讯吧,你给我说说,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看我能不能帮忙!”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说道:“无妨无妨,就这么说话好了。朕也想找你的,这就给你说!” 事关大事,他急着听刘伟超的想法,自然就不顾小节了。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如今的他已经会用手机,屏幕对着自己,刘伟超那边也就只能看到他的脑袋。而刘伟超也是穿着衣裳的,就无需改换语音通讯。 至少在他看来,视频通讯更真实一些,语音通讯,总是不及视频的。 他都这么说了,刘伟超当然也不会有意见,便对他说道:“那你说吧,我听着!” 说着话时,他便往后靠去,用舒服点姿势听着。 不过崇祯皇帝反而想起什么,便接着问道:“你那边似乎有合租的人,方便么?” 如果刘伟超没有先说有关方不方便的事情,崇祯皇帝可能不会想到这事。但是,刘伟超已经说了,崇祯皇帝也就想起来了。基于刘伟超的重要性,说话间都是有为刘伟超考虑了。 刘伟超一听,当即呵呵一笑道:“他啊,去找他女朋友约会去了,看电影呢,要很晚才能回来!” 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崇祯皇帝只是知道,和刘伟超合租的人不在,于是,他便开口说道:“今日王承恩向朕禀告了一些事情,朕给你说说!”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便转头看向田贵妃道:“你……” 本来的话,他是想让田贵妃出去的。 可是,这才张口,就觉得让田贵妃出去,好像有点不好。毕竟田贵妃是他最宠信的妃子,基本上没有任何事情瞒着她的。 田贵妃显然也意识到了,便主动开口说道:“陛下,我先出去走走,欣赏下夜景!” 一听这话,犹豫中的崇祯皇帝反而不犹豫了,只是对她说道:“不用,只是朕要说得这些,事关重大,你就当没听到一样便好!” 说完之后,他就转回头,看向手机里面的刘伟超,给他说起向陈新甲行贿的将领名单,还有京营的现况。 到了最后,崇祯皇帝带着愤怒说道:“此等朝廷军队,岂能打胜仗?朕算是真得知道,亡国之祸,真得近在眼前!” 宫外的很多事情,田贵妃可能有听闻,但是具体怎么样,肯定是不知道的。 之前的时候,她也没听说过。 因此,此时一听朝局竟然这么危急,甚至还有亡国之祸,顿时也吓得她花容失色。大明朝,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刘伟超听了,却是不稀奇,也不惊讶,只是笑着说道:“肯定是这样了,要不然,那么大一个国家,又怎么可能说亡就亡了!” 刚说到这里,他立刻想起什么,便马上补充说道:“当然,北宋是个例外,奇葩一个,自己把自己玩完的。我们不谈!”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无语。 不过很快,他便回过神来。北宋的破事,他才不操心。此时的他,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事情。 于是,就听他立刻对刘伟超说道:“今日朕还去看了勇卫营那边,周遇吉正在商量着扩军的兵源问题,也是很有难题啊!” “哦?”刘伟超一听,很感兴趣,没有多说话,就听崇祯皇帝怎么说。 “国事如此,朕唯一的希望,只能是勇卫营了。”崇祯皇帝当即便说道,“只要勇卫营够多,够强,朕才能出手狠狠地收拾那些军头。但是,扩军谈何容易,新兵的训练,至少要一年半载才能成为精锐的。但是,朕哪有时间等个一年半载!” 说到这里,不等刘伟超说话,他就继续说道:“周遇吉这边,朕让他去各处卫所再去挑选挑选,总能凑得差不多。但是,孙应元和黄得功他们回来之后怎么办?他们肯定没法再挑选各卫所的精锐,只能从良家子中挑选新兵,那就要好长时间的训练才行。朕想着这些,就急啊!” 刘伟超一听,正想说话,结果崇祯皇帝就又开始说了,显然是急的有点没了方寸:“以前的时候,朕愁得是没钱,可如今,朕有点钱了,却是愁没人,没时间,唉……” 说到这里,他重重地叹了口气。 如果说,是在松锦之战前有钱,那情况会完全不同。 可偏偏是,松锦之战后,朝廷能战之军,已经全军覆没了。 呀…… 想到这,崇祯皇帝就觉得做事怎么就这么难,真得是快愁死了! 边上的田贵妃见了,很是心痛他这个样子,有心想安慰下,却又不知道从何处安慰。 虽然她也是文武双全,能骑马,能射箭,但是那只是花拳绣腿,并不是真得上阵杀敌的功夫。 这时候,她也是感到有心无力,只恨自己帮不上皇帝的忙。 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刘伟超听完之后,却是哈哈一笑道:“这个事情,又不难解决的!”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非常意外:不难解决?怎么解决? 正文 66 再开眼界 崇祯皇帝没想到刘伟超这边,真得可能有办法解决他认为无解的问题,惊喜之下,便连忙问道:“怎么解决?”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有点担心是刘伟超理解错了他的意思,让他空欢喜一场,便连忙又提醒道:“朕现在能足额发放扩军的军饷,甚至今日朕还摆驾勇卫营,解决了部分将士的后顾之忧。不少将士还要求,让他们的兄弟都来当兵。可朕得问题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周遇吉把他们都训练成精锐的军卒!” 顿了顿,看到刘伟超的脸色没有变化,便带着期待之色问道:“你有办法?” 刘伟超是真笑了,他能看出来,崇祯皇帝真得非常紧张这个事情。 不过想想也是,枪杠子里出政权,没有一支强大的武力,崇祯皇帝现在连处置朝中大臣都有点畏手畏脚的。 于是,他便在崇祯皇帝的期待中说道:“当然,我这个时代科技非常发达,给你点下科技树,就能弥补你那边训练时间不足的问题!”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惊喜得问道:“什么科技树?” 他已经不止一次听说“科技”这个词了,就好像科技这个东西是万能的一样,什么都能解决。 刘伟超想了下,便笑着说道:“你那个时候已经有燧发枪了吧?按照一般的网文套路,那肯定是让你大力推广燧发枪,因为火器使用简单,训练个几个月就能上战场的,也不需要多少技巧……”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迷糊,好多个词听不懂了,什么网文,什么燧发枪?这些都是什么? 不过大概意思,他还是听明白了。刘伟超的意思,就是让他用火器的意思! 这么想着,他便皱了眉头说道:“如今军中确实是有火器,但是不怎么好用。不管是火绳枪,还是自生火铳……” 刚说到这里,他就有点醒悟过来,补充问道:“你说得燧发枪就是自生火铳吧?是有,但是朕听说哑火率很高,军中将士不怎么喜欢用!”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燧发枪就是自生火铳,这个你们已经有了。一般来说,有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哑火的话,肯定和你枪击上的弹簧片有关。质量不过关,就肯定容易哑火,还有你那个时候的火器还容易炸膛。这些其实只要抓好质量,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我告诉你,火器就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战争必然是从冷兵器转为热兵器的。” 说到这里,他感觉这种描述有点苍白,便笑着又道:“你等下,我发段视频给你,让你看看我们这个时代,不对,是几十年前的战争,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先挂了!” “好,好,好!”崇祯皇帝一听,当然愿意增长见识,连忙答应一声,主动掐断了联系。然后,就等着刘伟超发视频给他了。 “陛下,局势真得非常危险么?”躲开了一点的田贵妃见手机里的人消失了,便靠近了崇祯皇帝,趴到他怀里,带着担忧之色问道。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想起了烦恼事,叹了口气,点点头说道:“局势已经非常危急了,要是没有刘伟超帮助的话,朕就是亡国之君,这是肯定的!” 当然,也可以不是,赶紧传位给太子,一如北宋那位一样的操作。 可是,崇祯皇帝肯定是做不出这等事情来的。 田贵妃听了,不由得很是紧张,也有点难过,紧紧环着崇祯皇帝的腰道:“陛下,我要是能帮你就好了!” 看她这样子,崇祯皇帝反而拍着她的背,当然是用没有拿手机的那只手,同时安慰她道:“没事,朕有刘伟超在,肯定能扭转乾坤的。”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对田贵妃说道:“刘伟超还对朕说过,在他的帮助下,朕不但能中兴大明,还能打出国去,开疆拓土的呢!” “真得?”一听这话,田贵妃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带着一些惊喜。 崇祯皇帝用力点点头,肯定得说道:“当然是真的!” 与此同时,他在心里补充说道:“朕当然也希望是真的!” 田贵妃听了,一下就明白,这个刘伟超对皇帝的重要性有多大。 她想了不少,不过还没来得及和崇祯皇帝说话呢,就听到了手机震动的声音。 “发过来了!”崇祯皇帝也是这么说了一句,然后立刻去查看刘伟超发过来的视频。 田贵妃也有点好奇,伸着脑袋,探过去看。 视频点开,崇祯皇帝立刻发现,好像都是西夷来的。不过很快,他就压根没有去纠结西夷不西夷的,而是被视频中的内容震惊到傻眼的地步了。 只见几十万的军队在打仗,他们手中的火器,压根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就喷着火舌收割人命。 特别是有一种两个人操作的,那射击速度之快,真得是让人瞠目结舌。 更让他震惊的是,他看到的那些大炮,竟然有排山倒海一般的威势,隆隆的轰鸣声中,泥土石块飞溅,就仿佛是有人砸了一块石头到水里那样。 人体被炸飞,真得是没有一点幸存的可能。 这还没完,还有一个个乌龟一样的东西,在地上爬着,速度也不慢。 在这个乌龟上,竟然也有大炮,还有那种射得很快的火枪。这可真是只有它打别人的份,别人压根打不到躲在里面的人! 看到后面,崇祯皇帝更是傻眼,就见天上的飞机,犹如黑压压的乌云一般飞临战场,然后下蛋一样往地上丢东西,那效果就和火炮轰击的效果一个样。 这…… 崇祯皇帝也好,田贵妃也罢,全都被震惊的丧失了语言能力,压根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没法想象,人类在这么威力巨大的武器面前,拿什么来挡? 不管是穿多少层盔甲,肯定都是丧命的下场,不可能有其他结果的! 喀秋莎火箭炮出现时,崇祯皇帝和田贵妃都已经麻木了。 一直麻木到视频结束了播放,崇祯皇帝和田贵妃两人四目相对,皆是震撼无比。 正在这时候,刘伟超的视频通讯请求发了过来。 正文 67 想容易了 , 崇祯皇帝马上接通了视频,回过神来的他,用狂喜的表情问刘伟超道:“你的意思……意思是朕能……能拥有像这样的火器?” 如果能拥有这样的火器,不要说流贼,建虏了,就是天兵天将,估计都可以杀杀看了!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有点无语,随即回答崇祯皇帝道:“除非有时空隧道,我能送物资过去,要不然,就凭你那个时代的科技基础,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内拥有这样的武器!”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很是失望,不过他显然不甘心,便继续追问道:“那这个时空隧道怎么搞?能建么?” “……”刘伟超一听,彻底无语了。 自己倒是想建时空隧道,可这玩意也就只存在想象中啊! 估计就那个什么穿越时空通讯公司也没这个能耐,只能实现虚拟数据的时空穿越而已。 期待中的崇祯皇帝,看到刘伟超的表情,便一下变得很是失望。因为他读懂了刘伟超的表情,修时空隧道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点黯然了一下,他回过神来,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便又问刘伟超道:“那你刚才的意思,说能解决朕的问题,是要怎么解决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就又马上补充道:“还有给朕看刚才的这个视频,又是什么意思?”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我给你看这个视频,是要让你知道,武器发展的方向,必定是火器的方向,而不会再是刀枪剑戟这类冷兵器。你要大力发展科技,才能有未来。” “哦!”崇祯皇帝听了,把这话记在了心里,不过他心中还是惦记着问题,便又追问道,“那怎么解决朕刚才提及的问题?你说了,能帮朕解决的!” 说到后面这句话的时候,他还特意加重了语气,强调了一下。 刘伟超当然不会赖账,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虽然这些武器,你那个时代都没法很快发明出来。但是,作为基础物质的火药,却是可以搞出来的。” “火药?”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地说道,“朕这个时代有的啊!” 刘伟超一听便又笑了,当即对他解释道:“你那个是黑火药,压根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威力。我所指的火药,比你那黑火药威力至少要大好几倍。一个简单的用途,制作成手榴弹或者炸药包,那绝对是杀伤力非常大的武器!就是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可以徒手扔出去的那种,然后轰地一下爆炸!” 黑火药所做的手榴弹也不是不能做,甚至在后世的抗日战争时期,实在缺乏黄色火药,也曾搞过黑火药做的手榴弹。 然而,那威力真得就不要提了,压根没有杀伤力。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喜过望,连忙确认道:“当真?” 刚才视频中的那种爆炸,他可是看得非常羡慕的。 “你等下,我把资料给你传过去!”刘伟超对崇祯皇帝说道,“还是老规矩,如果有不懂的,你就问我,我给你解答!” 这一次,崇祯皇帝没有自信自己万一懂呢,毕竟已经被实际给打脸过一次的。 因此,他马上点头说道:“好,朕肯定不懂就问!” 挂断了通讯之后,崇祯皇帝的心情非常地高兴,对田贵妃说道:“朕要拥有一支无敌的军队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田贵妃也看了视频,知道真有那种武器的话,肯定是天底下最强的军队,到时候什么流贼啊、建虏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事儿,大明也不可能亡了,便也是高兴的恭喜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很是兴奋,想到了什么,便带着一点恨意说道:“这一次,就不用再有任何顾忌,陈新甲、朱纯臣,还有吴三桂,左良玉他们这些奸贼,一个都跑不了!” 拥有了那武器之后,就如同刘伟超所说,实力强大到可以碾压他们,也就不用有任何担心他们可能的造反了! 他正高兴着,忽然手机震动了下,刘伟超发了一个文档过来。 崇祯皇帝一见,连忙放开一切,第一时间去点开文档,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就连边上的田贵妃也非常好奇那么厉害的武器,或者说火药是怎么做出来的,便也往手机屏幕上瞅了过去。 这次的文档有点长,大量的简体字,横着排版,田贵妃看得很是吃力。但是,崇祯皇帝已经习惯了,倒也还好。 不过,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田贵妃看不懂手机上的那些,但是能看懂崇祯皇帝的脸色,便有点疑惑地问道:“陛下,这个很难么?” 之所以如此问,是她也听到了刘伟超刚才说过,如果有不懂的就问。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略微有点尴尬地说道:“这篇文章非常地高深,很多词都是朕没见过的。必须要好好问问刘伟超,才能弄清楚怎么回事?” 说到这里,他立刻吩咐道:“来,笔墨伺候,朕要把问题记下来,然后再问。” 田贵妃一听,二话不说,立刻亲自动手,服侍崇祯皇帝把问题一个个记录下来。 她在边上看着,看到崇祯写满了几页纸,顿时,她就真得感觉到,这个好东西的学问,真得非常高深! 过了好久之后,崇祯皇帝便按下了通讯按钮,联系上了刘伟超,表情认真地说道:“这个硝化纤维的制作,有很多不懂的,还请你指点。” “嗯,说吧!”刘伟超对此其实是有预期的,听到他说话之后,便立刻点头,做好了当帝师的准备。 于是,崇祯皇帝就硝化纤维的制作,开始了他的提问。 这不提问还好,一提问之下,轮到刘伟超有点傻眼了。 一些在他眼里是不需要解释的名词,崇祯皇帝都问了。甚至他解释这是什么的时候,又引出了其他需要解释的名词。 而且硝化纤维制作的前提条件中,也就是俗称的前项科技树,崇祯皇帝也有好些不懂的。 在解答了一会问题之后,刘伟超心中便开始担心,这硝化纤维,也就是无烟火药的科技树,这次怕是点不亮了! 正文 68 补充 实际上,火棉的制作很简单,可关键的问题是,那是明末。 一个简单的例子,硫酸,现代人都知道是什么,可古代人却没听说过这个词,刘伟超不管怎么解释,崇祯皇帝也不懂。 虽然说硫酸其实在古代已经有了,叫做干馏石胆,唐朝炼丹家孤刚子发明出来的。 如今的问题,不但是因为这个名称的不同,变成了鸡同鸭讲。而且还有一点,就算刘伟超描述出硫酸的特性,崇祯皇帝是一个皇帝,不是化学家,没接触过硫酸,他也还是不懂的。 更不用说,硝化纤维的制作中,其实是要用到浓硫酸不是稀硫酸了。 讲了半天之后,刘伟超感觉讲得好累。而崇祯皇帝也是满脸通红,有些羞愧。 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就和一个小孩子一样,这知识也太浅薄了! 好在刘伟超有耐心,实在解释不明白硫酸这个概念之后,他试着跳过这个概念,再去讲解其他的。 结果还是和硫酸这个概念一样,遇到了非常多的,不管他怎么解释,崇祯皇帝还是没法理解的问题。 更甚至,刘伟超在给崇祯皇帝讲解的过程中,他忽然发现,之前给崇祯皇帝的玻璃制法,也是有问题的。 “玻璃瓶不可能一模一样的?这不可能啊!”刘伟超有点惊讶了。 化工实验,那是要讲究精度的,但是崇祯皇帝却说肯定有差异,那化学配比怎么搞? 隐约地,刘伟超感觉,化学这一个科技树,要想在明末点亮,真的好难! 崇祯皇帝的声音已经不知不觉间低了好多,给刘伟超解释道:“那些玻璃瓶都是工匠吹制而成,朕就是威胁要诛他们九族,那也不可能吹出一模一样的啊!” 刘伟超听得一拍脑门,感觉他是完全被击败了。 随后,他才用那种辅导小学生的语气,带着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反问道:“那为什么不用浇灌法,用模具的法子呢,那样出来的产品不就是一模一样的么?” 之前的时候,他只是给了烧制玻璃的法子。总以为,其他就不用他操心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无语,好一会才问道,“这个玻璃也可以这么做么?” “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刘伟超实在无语,反问道。 要是崇祯皇帝是他学生的话,在他面前的话,估计要打手心了,怎么会这么笨? 其实,刘伟超还真是有点冤枉崇祯皇帝了。 在欧洲,玻璃是在公元前200年就已经发明了。但是,欧洲的玻璃匠人一直用吹塑法生产玻璃制品的。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要到1821年,才会发明用模具的方法来生产玻璃。 也就是说,玻璃的直接模型成型技术,竟然拖延了两千年! 之所以如此,还是古人对于物理这一块,缺乏一个系统的了解。 此时,崇祯皇帝不明白,刘伟超便稍微搜索了下,找到说明,然后给他科普道:“只要玻璃和其他东西的熔点不同,就能用模具的方法来做。”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用熟铁打造两半对开的烧瓶、曲颈瓶与试管等各种容器模型,沾起玻璃汁往里面吹,成型之后打开模子,切齐瓶口,用砂纸打磨掉因为模子接缝而形成的细线,这就成了。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出来就是各个规格完全统一,完全标准化的瓶子器皿。”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说道:“用这种方法,你可以做出任何你想要的玻璃器皿,并且产量能得到极大地提高!” “……”崇祯皇帝已经听得呆了,好像这样真得可以,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玻璃产出的越多,那卖出玻璃所得到的银子就越多啊! 开心,期待! 看到他这样子,刘伟超也不好再追着他说什么,而是想到什么,就问道:“你给我先说说,你的玻璃制品有哪些东西?我看看,能不能再给你一些建议?” 崇祯皇帝一听,他是看过那些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品,便连忙回答了刘伟超。 等他说完,刘伟超便给他说道:“玻璃其实还有好多非常实用的用途,比如近视眼镜,老花眼镜,望远镜,镜子,平板玻璃用来当门,窗户,甚至天窗等等,都是非常实用的。这其中,有些可能要些技术,有些不要技术的。你等下,我把方法都给你发过去。如果有问题,你再问我!” 玻璃这个,和硝化纤维不同,没有那么多的概念和前置科技,相信崇祯皇帝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么想着,他便挂断了通讯。虽然他大概知道怎么做,但这是给崇祯皇帝的,就要当那边是完全空白基础,因此,怎么做,该详细地,还是详细点好! 而崇祯皇帝这边,在挂断了通讯之后,和田贵妃两人看看,有种面面相觑之感。刚才的一系列问题和解答问题,有点打击到他们了。 也因此,这会儿,两人都不是特别兴奋,甚至还带着一点担心了。就怕接下来,又是一堆不懂。 当然,也不是说古代人都这么不懂。 如果这一次刘伟超交谈的对象是宋应星,说不定就会不一样。 过了好一会之后,手机收到信息的通知,接二连三地提醒。崇祯皇帝一见,连忙点开去看。 过了好一会,他才算是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大部分都懂了,知道怎么去做。 而且看了这些信息,他的心情也高兴了起来。 因为这次刘伟超发过来的这些玻璃制品,都是有非常高的价值,可以卖好多钱的,或者说,是非常实用的。 比如望远镜,就是他收到过西夷进献的千里镜,对于打仗就非常有用。 还有什么近视眼镜、老花眼镜,这些对于有钱的读书人,那是花再多的钱也是要买的。 还有那镜子,比铜镜要好用多了,不需要经常去磨,还看得更清晰。 说到这镜子,崇祯皇帝不由得也是感慨,因为刘伟超有注明,说西夷那边,这么简单的做法,也是保密了三百多年之久,一直到差不多这个时间点,才被什么法国人给偷了技术,从而慢慢地公开。 他正在想着,就见刘伟超又发了一条语音过来。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深感赞同。 正文 69 巨大的前景 , “没错,是朕的科学基础太薄弱了!”崇祯皇帝不无叹息道。 眼看着那么厉害的火器,哪怕只是火药也好啊,都可以横扫这个时代的敌人! 然而,刘伟超给了,解释了,却还是听不懂。不少东西还必须要再干什么事情,有前置条件,一个接一个的,最终只能流口水想着那么厉害的火器而已! 和刘伟超接触以来,就这一次,崇祯皇帝对科学这个感受是最深刻了。 也从来没有像此时这样有强烈的感觉,一定要学这个科学,推广这个科学!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主动联系刘伟超,接通视频之后,便诚恳地问道:“朕一定要学这个科学,要在科举中加上这些科学的内容,不知道该怎么做为好?” 其实,崇祯皇帝一直是好学的,就算刘伟超没出现的时候,徐光启还在世时,他也接受徐光启力荐的新学,并没有打压。 或许说,这也是汉人王朝的一个通性,和建虏统治完全不一样,不用担心百姓去学了新东西会推翻统治。 历史也真得是遗憾,就在世界科学大爆发的时代,华夏大地却沦落到建虏的统治中,从而闭关锁国,加速、加大了华夏大地和世界科学的差距! 此时,刘伟超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想了一下后说道:“这个应该比较简单的,我把数理化的初级课程,从低年级开始到高年级的,找电子版发给你。你可以自己学,也可以让别人学,然后针对你那个时代的特点,改编个版本出来就可以了。”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感激地说道:“好,朕已经用八百里加急去传你举荐的宋应星了。就让他来做这事,朕有空的时候也会学!” 他要处理的国家大事多了去,一天到晚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于学习,这一点,他自己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顿了顿,崇祯皇帝又补充说道:“等国事稳定一点,朕再有钱一些,就也像你们那边一样,规定凡朕之子民,皆可免费读书,包括读这科学在内!” 刘伟超一听,给他竖了个大拇指说道:“有远见,可以啊!” 这一次,崇祯皇帝倒没有被表扬的兴奋感,还是感慨道:“唉,离你那个世界,差距真得太大了!” “慢慢来,不用急!”刘伟超一听,鼓励他道:“几百年的时间,有我的帮助,你如果用几十年的时间来追赶的话,那怕科技水平只是提前了一百年,那对人类来说,都是非常巨大的贡献!”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带着一丝不甘心,看了下外面,感觉是到深夜了,忽然,他想起什么,便问刘伟超道:“对了,今天你联系朕,是有什么事情的么?” 刘伟超一听,当即一笑说道:“确实是有事找你!” 刚才接通视频的时候,崇祯皇帝说他的事情,一时之间,就把这事给忘记了。 此时听崇祯皇帝主动提起,刘伟超便对他说道:“是这样的,有一套衣裳,你能不能全方位地拍照片给我,我朋友看中这套衣裳,想做一套送给他女朋友当生日礼物!” 一听是这么简单的要求,崇祯皇帝当即便答应一声,随后有点好奇地问道:“这就开始赚钱了?能赚多少钱?” 一听这话,刘伟超便笑着摇摇头说道:“没有,我这朋友对我很好,能帮上他忙的,就顺手帮一下,怎么可能去收他钱?”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就又补充说道:“等回头我那手机软件开发完了,你给过来的衣裳款式多了,人气旺了,有这种需求的多了,我就可以开展这个业务,就可以赚钱了!” “哦!”崇祯皇帝一听,略微有点失望,当即回应了一声而已。 边上的田贵妃听到这些话,关系到衣裳,倒是有点好奇地问道:“就这样也能赚钱?” 刘伟超听到,便给她解释道:“建虏统治之后,剃发易服,我们汉服的传统便一下断了。如今华夏重新开始强大起来,华夏文明便开始复苏,衣裳这块,自然也有很多人喜欢。甚至已经有人在倡导了,我们汉人,就该有自己的传统服装。因为我们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怎么能没有自己的东西!” 哪怕是蒙古人统治中原的时候,也没有下令剃发易服,唯独建虏统治之后,下了这样的命令,断了华夏的传统,挖华夏人的根,从而也导致大规模反抗的发生。 田贵妃有点听不懂,因为她不知道剃发易服是什么事情。对于这些,她其实也不关心。 身为女人,她关心的内容,和男人是有天然不同的。就听她带着兴奋说道:“那衣裳这块,我可以帮忙,漂亮的衣裳有很多的。还有啊,这些最引领我们女子穿着的,当属扬州那边,我都可以帮你去买的。” 一听这话,刘伟超不由得眼睛一亮。 对啊,要说论汉服的设计,不管哪个公司,不管它的设计师有多少,也肯定抵不过自己有一个大明朝为后盾的设计啊! 不管什么款式,自己只要说下,那么通过崇祯皇帝,就能有无数款汉服款式了。 还有模特,堂堂一个大明帝国,什么样的模特没有?都可以为自己所用的! 这天下之大,要说谁能和自己在这方面竞争,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事情,就凭这一点,就大有前景啊! 刘伟超想到这里,便连忙说道:“那就多谢贵妃娘娘了!” 挂了通讯之后,他就把张伟江看中的那套衣裳照片发了过去。 崇祯皇帝这边,田贵妃在安慰他道:“陛下,军国大事,我也帮不上忙,看着你连白发都有了,我心中很难过。衣裳这块,陛下就交给我好了,我肯定能做好,不会让他失望的。” 崇祯皇帝听了,欣慰地点点头,拍着她的后背说道:“好,明日一早,你就先忙此事,准备好了朕就只管拍照好了。” 随后,他就重新翻看手机,回忆这一次和刘伟超谈话的内容。 一直到深夜,田贵妃都睡着多时了,他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刚给刘伟超拍了好多照片过去,忽然就听到内侍前来禀告,说忠武伯周遇吉请求觐见。 正文 70 周遇吉的提议 一听说是周遇吉请求觐见,那没说的,崇祯皇帝第一时间便接见了。 对于这时候的他来说,应该是所有武将中,周遇吉是排在第一的。 哪怕同样是刘伟超推荐的三个人,周遇吉也比孙应元和黄得功要更得圣心。 虽然就之前来说,孙应元和黄得功的军职要比周遇吉高,战功方面,当然也是他们两个人多一些。 不过同样的,周遇吉的战功也不少。就从江南回师京师的时候,还在山东那边活捉了一处声势浩大的贼首。 而之所以周遇吉会成为崇祯皇帝心中武将第一人,主要是之后发生的事情。 他们三人中,孙应元就在这个月会战死,后面自然就没有功劳了。 而黄得功主要是守护凤阳皇陵,对付张献忠那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战绩。甚至最后死的时候,也是有点窝囊。 周遇吉这边,却是不一样了。 建虏在下半年入侵的时候,七万余众从山东劫掠大量物资和青壮年人口经杨柳青北返关外,整个山东、河北两省各地明军或望风而逃,或撤兵让路。 而当时已接圣旨由杨柳青调往山西任总兵的周遇吉本已带兵开拔,但他听说建虏要过境杨柳青,遂率骑兵返回杨柳青,利用地形痛击建虏,清建虏死伤数千,创造了在明清交战史上罕见的明军以少胜多的战例,而且还是野战。 这个战事,可以看出周遇吉的精忠报国,特别是在其他明军将领的衬托下,更是难能可贵! 而且也能看出,周遇吉是一位杰出的带兵将领。 除此之外,他驻守山西,阻击李自成从山西进攻京师。各地官吏纷纷投降的风气中,都劝他也投降。 但是,周遇吉却斩说客,誓死不降,最终战死宁武关。他的媳妇也随他,宁死不降的那种。 后世多有纪念他,古典昆曲大戏《宁武关》,以及京剧《宁武关》表现的就是周遇吉的戎马一生。 崇祯皇帝看完这些资料,如何能不感动! 武将第一的位置,又怎么可能跑得掉! 也是这个原因,在刘伟超出主意之前,他自己就先给周遇吉封了忠武伯。 这不,崇祯皇帝就特意等了下周遇吉,到了之后,还让他上了御车,一起前往玻璃厂。 “朕又有一些玻璃器皿的制作,很是赚钱的那种,得赶紧吩咐下去。对了……”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看着周遇吉又道,“还有千里镜,也能打造出来,到时候拨给你一些。” 周遇吉听到有些惊讶,当然也很是高兴,就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末将昨日思虑良久,或有一策,可解决新兵训练时长之事!” 说完之后,他从怀里掏出一本奏章,双手呈上。 边上伺候的内侍一见,连忙上前去接过,转呈皇帝。 “是么?”崇祯皇帝没想到周遇吉竟然说这个事情,一时之间,有点惊喜,甚至都有点等不及看奏章,便直接问周遇吉道,“爱卿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末将遵旨!”周遇吉听了,便立刻回奏道,“如若新兵皆用火器,则可缩短训练时长。当年戚大帅练兵之法,就可用之!”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狐疑,再次确认道,“当真有效?” 周遇吉一听,抬头挺胸,毫不犹豫地说道:“戚大帅的战绩,有目共睹,所练之军,必是强军无疑!” “那为何其他人不用戚继光之法?”崇祯皇帝听了,还是有疑惑地问道,“如若好用,我大明军队皆是强军,何有今日之祸?” 一听这话,周遇吉便知道他不懂兵事,就连忙解释道:“陛下,之所以戚大帅之后,再无当年之强军;之所以末将以前未提及此事,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听出他的意思,只要能解决问题,那他就能得到强军,于是,他便立刻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什么原因?” “钱!” “什么?”崇祯皇帝听得很是意外,有点不敢相信,只是这个原因而已? “没错!”周遇吉立刻肯定地回答道,“戚大帅之练兵统兵之法,耗钱!” “怎么个说法?”崇祯皇帝听到只是钱的问题,这会儿的腰杆子有点硬的,便露出浓厚的兴趣,马上问道,“是给足军饷么?” “陛下,给足军饷只是基本!”周遇吉听了,当即回答道,“军队所用之盔甲兵器,包括火器,皆要是精良,不得滥竽充数。军法森严,令行禁止,离不开赏罚分明!戚大帅麾下,斩首一级赏银40两……” “……”崇祯皇帝一听,便呆住了。 在他这个崇祯朝,拖欠军饷都是常态。 为什么秦地边军多有反叛,就是军饷拖了两三年的都有,人家卖儿卖女都活不下去,当然要造反了。 之前他提前发了勇卫营的军饷,那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至少在崇祯皇帝看来,那都是很有成就感的。 结果没想到,当年戚继光的军队,竟然是那么耗钱,斩首一级就是40两银子! 这个时候,他都有一种冲动,这么多钱,要他的话,他也要拼命去斩首了! 看到崇祯皇帝在发呆,周遇吉心中有点不安了。 之前的时候,他看到皇帝对他非常信任,也让他看到,好像皇帝真得有钱了。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让他鼓足了勇气,想要说说这个钱的事情,或者说,有关火器的事情。 一直以来,大明军队的将领,是不管军械打造的,由兵仗局或者军器监打造下拨的。 而明朝武将的地位之低,是有目共睹的。拨下来什么军械,那只能用什么军械,谁敢有异议? 而明末的贪官之多,自然不可能错过军火的,偷工减料是常态! 如此一来,火器经常炸膛,谁敢用? 也是如此,哪怕是在勇卫营中,火器的比例也不高。 而周遇吉作为一个统兵将领,如何敢向御马监掌印太监质疑火器质量? 要不是崇祯皇帝的改变,他这一次也肯定不敢提出这个火器的方法。因为这就等于是他去和那些掌管御马监辖下的兵仗局,也就是和那些太监去作对,断人财路去了。 要不然,周遇吉作为统兵将领,不可能不知道火器兵的训练时间要比冷兵器短。 正文 71 军械 周遇吉正忐忑不安地想着时,崇祯皇帝已经回过神来了。 就见他表情严肃,盯着周遇吉问道:“这钱砸下去,真能造就一支强军?” 听到这话,周遇吉心中有点没底了,捉摸不透皇帝的意思,便连忙回答道:“末将以为,无须学戚大帅当年一模一样奖罚,斩首一级,给个四两银子都是可以的。最主要的是,军械精良,特别是火枪,保证精良的话,定然能扩编强军出来!” “哦?”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脸上的严肃表情都松了下,实在是四十两的压力太大了。 此时,就听他立刻追问道,“朕听说建虏骑射厉害,难不成精良的火器能对付建虏?” 一听这话,周遇吉便立刻严肃地回奏道:“火器练兵之法,是以八十步立五尺高、二尺阔木牌,三发一中,十发七中为精。……赏罚,鸟铳三弹中一者,平;中二者,赏银一分;中三者,超赏五分。一次不中者,打三棍;二次不中者,打六棍;三次不中者,打九棍;五次不中者,打四十棍,革退。”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考虑到崇祯皇帝的知兵水平,就补充说道:“这等练兵之法,乃是戚大帅首创,记录在《纪效新书》卷六中。” 说完之后,周遇吉看到崇祯皇帝脸上有疑惑之色,便知道他大概是听不明白,就只好用更直白地话解释道:“军中所用鸟铳,平日训练试射,使用八十步远,五尺高、二尺阔木牌。此即人形靶大小,三发一中是标准,三发中二或十发七中则是精,百发百中是特优。”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惊喜,便问道:“真有如此之远?” “末将军中,都没有精良鸟铳!”周遇吉回答之后,看到崇祯皇帝略微露出了一丝失望,便连忙接着说道,“但戚大帅的《纪效新书》卷五.练营阵第五(场操)有言,贼至一百步内,掌天鹅声喇叭一遍,外围步战之兵,第一层枪铳手,举放一次。由此可见,精良鸟铳的起始射击距离便是一百步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追问道:“那弓箭的射程呢?” 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关心过具体的这些武事,此时听来,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特别是此时的他发现,好像他其实在家里藏了宝贝,以前的他没发现而已。 “回陛下,弓箭有效射程,一般都只有六七十步而已,要比精良的鸟铳射程短多了!”周遇吉说到这里,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就又引用了戚继光的做法道,“《纪效新书》卷六.比弩,以六十步为矢,把高五尺,阔一尺五寸,三箭中二枝为善射。” 崇祯皇帝听得满心欢喜,威力这么大的话,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那些火器,但至少可以打厉害的建虏了吧? 一想到这,他的疑惑就又上来了,连忙又问周遇吉道:“既然如此,为何朝廷官军老是被建虏打败,甚至野战未曾有一胜呢?” 周遇吉一听,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回答道:“陛下,戚大帅早有言在前,曰鸟铳固优于矢,但铳精则胜于用矢。铳具不如矢,习之不精,反不如矢,而让敌以长技矣。末将以为,此乃真相也!” 问题的关键,最终又到了军械精良与否了。 而这,也是周遇吉所期待的! 他就想借着崇祯皇帝信任他,而又有钱的机会,能对军械打造这块,提出他的要求。 这不,崇祯皇帝刚不是又有赚钱的玻璃点子么? 说不定会有戏的! 他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听明白了之后,脸色却变得难看了。 因为他发现,就连战场上连吃败仗这种事情,最后兜兜转转的结果,还是归到了他手下大臣的贪污上。 如果手下大臣不贪腐的话,哪怕是没钱,那么提供给军队的军械少而精总是可以的吧? 然而,并没有,提供给军队的军械依旧是粗制滥造,以至于如今朝廷官军多是冷兵器为主。 至少这一点,他视察勇卫营的时候,都是能看出来的。 吏治腐败至此,大明重症病入膏肓啊! 如果不是刘伟超,所有的这一切,自己都还是蒙在鼓里。平日里每天在忙的事情,却是露在表面的一些杂事,不能解决那些根本性的问题! 或者就是说,自己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是那些人党同伐异的工具!可怜自己还不自知! 可悲,可笑,而又可恨! 想着想着,崇祯皇帝忽然猛地一拍面前的案几,厉声喝道:“朕一定要狠狠地收拾他们!” 他的发怒,让周遇吉吓了一跳。不过听到他的话之后,顿时就又高兴。 因为他知道,他这冒险一搏,该是达到目的了! 皇上终归是圣明之君,只是之前一直被奸臣蒙蔽而已! “周卿,你做得很好!”崇祯皇帝愤怒之后,便看着周遇吉吩咐道,“朕准你有密奏之权,但凡再有违法犯纪之事,可直接奏于朕知!” 如果不这样的话,周遇吉的奏章,很可能压根到不了崇祯皇帝的案头! 自然而然地,满清时期开始的密折制度,被崇祯皇帝给提前用上了。 周遇吉一听大喜,连忙领旨谢恩。 随后,崇祯皇帝便开始问一些有关军事训练上的事情,也就是军队打胜仗的前提条件,听着周遇吉这位名将给他详细地解说有关军事上的基础知识。 等到了玻璃厂之后,崇祯皇帝也没有原本的兴奋,就是召集匠头和执掌玻璃厂的太监高时月,把他从刘伟超那边得来的方法之类,一一交代下去之后,就摆驾御马监辖下的兵仗局,亲自视察军械打造。 所有有关军械这一块,他全都要亲自过目,了解详细的情况,不想再让底下人有蒙蔽他的机会。 这一忙,就忙了整整一天。 回去的路上,崇祯皇帝没有了一点轻松的样子,显得心事重重。 在周遇吉辞别他之际,崇祯皇帝还是强露笑容安慰道:“卿尽管用心去练兵,钱的事情,朕会解决,不会拖后腿的!” 强军之所耗钱,哪怕斩首赏银降到4两一个,要花费的也是天文数字,远超崇祯皇帝的意料。 因此,他才会有如此一说! 正文 72 没有不缺钱的时候 , 原本崇祯皇帝以为自己有钱了,毕竟筹钱一波,再加上抄家所得,就是一大笔原始资金,已达百万规模。 随后玻璃厂的产出,那是源源不断的。如果算上这一次新增加的玻璃制品,通过模具浇灌法产出玻璃,现在毛估估一个月应该也有两万两的纯利润。等将来规模再上去之后,哪怕毛利率下跌,每个月的利润也照样是往上涨的。 崇祯皇帝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底气,才对周遇吉说钱不是问题,确实是没有骗人的。 然而,这一天他和周遇吉一起去了兵仗局了解详情,并且进行核算之后,崇祯皇帝就有点傻眼了。 要想打造出精良的军械,比如说鸟铳,粗制滥造的,就只有30发左右寿命,还容易炸膛,成本是2.3两左右;而标准鸟铳能达到百发左右的寿命,每支成本约3.8两。 当然,这还是以前的价格了。到这崇祯十五年,已经涨到了4两左右了。并且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更贵! 而扩编之后的周遇吉所部,有上万人马。 如果一半的人是火枪兵,那就是五千人了。只是这一项,光是火枪的成本,就要两万两白银的开支。 然后预估一个火枪兵按照训练报废一只火枪来算,那么五千人在火枪方面的付出就是四万两白银。 这其实是按照最低下限来算的,如果是燧发装置的鸟铳,那成本就还要高。 另外训练火枪手的火药、铅弹,还有护甲,配刀,粮草等等,也是要不少钱的。 还有,在崇祯皇帝的预期中,强军自然是越多越好。目前周遇吉只是扩编到一万人,将来还会再扩编。再加上孙应元,黄得功等将领的部队,能真正听命于他的部队,至少要十万人,这不算多吧? 不算赏银,养这么一支精锐军队,一个月至少要四十万! 可是,国库一年的税收也才两百万左右,还不一定能收到。 就算能收到,一个月也不到二十万,别的地方没有一点花销,就只是养军,那也是不够的。 最为关键的是,眼下是乱世,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在造反,钢铁,火药,粮食等等物资,基本上都是越来越贵。 在崇祯皇帝原本的印象中,一支军队的开销,基本上就是军饷而已。至于军械方面,他原本以为的成本,也就十分之一左右。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其实也明白了,为什么朝廷军队那么不经打。 就算他有钱,拨出去了军队的经费,结果只是精良军械的十分之一而已。光这,还要被各级官吏层层剥削,真正到了军队手中,绝对是少的可怜了。 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就怪了! 要想有一支强军的前提,那就是要有钱,有足够的钱!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的脑壳就疼了。 钱,钱,钱…… 以前缺钱,现在也还是缺钱,以后估计还是要缺钱! 呀,要是有个聚宝盆就好了! 不对,一个聚宝盆都不够,最好来个十个八个聚宝盆!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不缺钱啊!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很自然的就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刘伟超。 而且遇到困难,他现在也习惯于找刘伟超去商量。 用手摸了一下挂在胸口的手机,崇祯皇帝最终还是忍住了,决定整理一下今天的事情之后,再有条理的向刘伟超去请教。 这么想着,他心中也有点好奇,不知道刘伟超那个什么软件有没有开发出来?要是能早一点帮他赚钱的话,他也就有更多的精力来帮助自己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决定找田贵妃,在开口向刘伟超求救之前,能给刘伟超一点什么东西那就最好了。 这种人情往来,崇祯皇帝多少还是懂一些的。毕竟他不是一出生就是那种不用为别人考虑的皇帝。 ………… 再说刘伟超,他在第二天一早的时候,人还没起床呢,就收到了崇祯皇帝发过去的信息。打开一看,就是他要的那套衣裳的各种图片。 “这效率真快!”李伟超不得不感慨一声,然后仔细挑选了一些照片出来,基本上囊括了衣裳的每一个部件,整理好之后就出了小房间。 昨晚他睡下之后,张伟江才回来,今天又是周六,他敢肯定,张伟江还在睡。 于是,刘伟超就走到主卧这边,正准备敲门,就听到里面传来动静。 稍微一听,刘伟超便不由得摇摇头,转身回去先忙自己的了。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之后,主卧的门才打开,张伟江伸个懒腰走了出来。 他看到刘伟超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由得有点惊讶的说道:“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平日里你不是在加班,不对,上班的时候你就是在加班,没工作了你就在忙你的软件,怎么现在有空看电视了?” 刘伟超听了一笑道:“我这是在等你!”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问道:“一大早就煲电话粥,煲完了?” “我倒是还想再煲,但她被她妈给赶起床了!”张伟江一边说着一边也坐到了沙发上,然后问道:“你等我什么事?” “要我说,你们两个这么黏,干脆结婚得了!”刘伟超笑着建议了一句,然后说正事道,“你不是想要那套衣裳吗?我找了好多细节图片,发给你看看,看能不能做出一套来?” 一听这话,张伟江有点惊讶,连忙说道:“等一下,我看看。” 说完之后,他立刻从沙发上站起来,蹿进自己的房间,然后拿着手机,一边看一边走出来。 “咦,还真是!就是我看中的那套!”张伟江一屁股坐到沙发上,然后有点惊讶的说道,“还真有你的,居然能找到这么多细节图,可以啊!” “那是,这种对我来说,不是个事儿!”刘伟超听了,笑着回应道。 一向话唠的张伟江,竟然没有跟着嘴皮,而是认真在看着那些图片。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抬手拍了刘伟超的膝盖,惊喜的说道:“可以呀,真是帮了我大忙了。这下好了,明秀的生日礼物估计要解决了!” 说完之后,他就站了起来,一边往他房间走去,一边说道:“我这就去找裁缝,问问清楚,能不能做出来,多久能做出来?” 刘伟超一听,就是在等这句话,连忙站起来说道:“张哥,我跟你一起去!” 正文 73 谁敢与自己争锋 , 根据图片到最终做出来,对刘伟超来说,那是一个变现的过程。 因此,他想亲眼去看看。而这,也是他在客厅等张伟江的原因。 “不用,我一个人就能搞定,你忙你自己的事情吧!”张伟江匆忙开始洗刷,同时随口说道。 刘伟超一听,便知道他误会了,就直接说道:“我是想去看看你做衣服的过程!” “哦?”张伟江听得一愣,随后回过神来,便笑着说道,“你还来真的啊?行,那陪我一起去吧!” 于是,刘伟超就和张伟江一起,出门去忙了。 不得不说,张伟江比刘伟超早毕业了几年,社会经验要丰富多了。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两人也是忙到了天黑,才累成狗一样回到了出租屋。 躺在沙发上,刘伟超不由得感慨道:“没想到只是做件衣服,就这么累啊!还有这么多道道!” “没想到吧?”张伟江一听,也是笑着说道,“是不是比你写代码要困难多了?”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回答道:“可不是,当然是写代码要轻松多了!” 说完之后,他一边回想着白天的经历,一边感慨着又说道:“那裁缝一张口就要六千块,理由一套一套的,我听着好像也有道理。但是,你一开口就砍价一半,又和他东砍西砍的,最后包工包料,一个星期交货才两千四百块。” 张伟江听了,还没来得及说话,刘伟超就又说道:“你说别的裁缝多少多少,说他价格高;然后又说面料什么什么的,听得就是很专业的样子,又砍下了不少价格!呀,这里面的门道真得太多了!” 听完这话,张伟江便从沙发上坐起来,脸上带着一丝莫名的笑意问道:“还有很多事情的呢!绝对比你想象地要复杂多了!我问你,你还想着坚持要做你那事么?” 对刘伟超来说,这绝对比写代码难多了,说不定他会乖乖地投简历,找份工上班去! 此时的张伟江,心中是这样的猜测。 可刘伟超一听,却想也不想,立刻就摇头回答道:“做!为什么不做?” 他心中想得很清楚,这些其实都是旁枝末节,不懂的话,学就是了。 核心资产,也就是详实而丰富的内容,才是关键! 张伟江听了,不由得摇摇头说道:“你啊,真是不碰南墙不回头!” 说完之后,他又感慨道:“不过你年轻,有试错的成本。只要软件开发技术不拉下,那就没事!” 刘伟超听了,也不解释。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说出最大的秘密,那么基本上解释了也是白解释。 于是,他岔开这个话题,有点好奇地问张伟江道:“你估计这裁缝能赚多少钱?” “如果他不偷工减料的话,我估计……”说到这里,张伟江想了一下,然后才继续说道,“我觉得可能会有一千八左右,当然,包含了人工的。如果他要偷工减料的话,面料上面以次充好,那就肯定要赚的更多。” 刘伟超听了,考虑着说道:“就按正常的来说,那他一个星期赚一千八,一个月也就七千二?好像赚的钱也并不算多?” 张伟江听了无语,便给自己这个小兄弟科普道:“首先,那件衣服他肯定不会用一个星期来做,估计半个星期就做完了。说一个星期,只是因为他手里还有其他活,类似于宽备窄用那样。”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道:“第二,这个裁缝的手艺,应该也是普通。你没发现吗,我找的第一家裁缝,说一个月内根本就不接我的活,而且报价也高。类似他这样的,那一个月至少一万多的。” “哦……”刘伟超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不过作为话唠的张伟江,显然没有说过瘾,就又说道:“而且你以为,其他行业都能像软件开发这样高工资吗?一个月一万多甚至几万块钱,又不用特别辛苦的那种,已经是可以啦!” 刘伟超听了一笑,反驳他道:“虽然软件行业的工资好像是比较高一点,但是你也要看到996啊,007这样的工作强度。为什么程序员在别人的印象中都会秃顶,这就是代价呀!” 一听这话,张伟家摸了摸自己的脑门,然后说道:“还好还好,我可没有秃顶的迹象!” “……”刘伟超听了无语,摇头叹道,“你也就是出出差而已,平时又没什么加班,小日子过得不错,怎么可能秃顶?” 做软件开发的,也不一定全部都是996,007,还得分工作单位。 有的工作单位,程序员比业务员要闲多了。 张伟江收回摸着自己脑门的手,忽然想起什么,便马上说道:“对了,明秀的生日礼物,就送一件两千多块钱的汉服,感觉还是差了一点。要不就送全套的吧,看看有什么适合的首饰之类的,一起送了就最好!” 刘伟超一听,愣了一下,随后便是大喜:对呀,除了汉服之外,首饰什么的,也是一大块啊! 一如汉服这样,和这个时代的其他人相比,自己可是拥有整个大明帝国的做首饰的人,设计师之多,谁敢与自己争锋? 一想到这,刘伟超就觉得他所正在进行的创业,前景更光明了! 那就正好用张伟江女朋友的这个事情,来实验一把。 回头把这个事情告诉崇祯皇帝,他不在行,不是还有田贵妃吗?其他人也行啊,让她们配个首饰出来,也可以配个几样首饰出来,发照片给自己,然后让张伟江挑选。 这么想着,刘伟超就把这个事情记在心里,估摸着晚上的时候,等崇祯皇帝联系的时候,再给他说说。 因为晚上这个时候,崇祯皇帝的身边应该有女人。就算不是田贵妃,而是其他女人,崇祯皇帝也是可以咨询的嘛! 在事情没有确定之前,刘伟超也没有对张伟江提这个事情。 两人随后各忙各的,他继续去设计软件,而张伟江则又去找他女朋友煲电话粥了。 不出他刘伟超所料,大概晚上九点多的时候,崇祯皇帝真的联系他了。 正文 74 互相帮 , “今天,朕被打击到了!”崇祯皇帝在一接通之后,便叹口气给刘伟超说道。 刘伟超一听,有点好奇的问道:“怎么啦?遇到什么事情了?” 不过他心中也不是很奇怪,都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了,糟心的事情肯定一大堆,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肯定是坏消息居多! 崇祯皇帝就等着他问,连忙回答他道:“朕本来以为朕是已经有钱了,可今天召见周遇吉,才发现要建一支强军,花的钱就如同流水,就朕这点钱,远远不够用,唉!” 他是不好意思一开口就说你再给我一个赚钱的法子,就用这种开场白,婉转的表达了这个意思。 这也说明,人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因为崇祯皇帝自己知道,他的皇帝身份,对于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来说,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于是,他自然而然的,在说话方面就有了改变。 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说道:“那是当然的啦,都说了打仗就是打钱,肯定是花钱如流水的呀!不过你放心,有我在,赚钱的门道多了去了。” 崇祯皇帝要的就是这句话,一听之下心中很是高兴,连忙感激的说道:“朕就知道你会帮朕!” “那是当然!”刘伟超听了一笑说道,“现在是你帮我,我帮你,我们两个是互相帮忙的。就是我帮你强国,你帮我创业,对不对?” “对对对!”崇祯皇帝一听,非常高兴的连声说道,“朕帮你创业,你帮朕强国!” 说完之后,他才有点不好意思的问道:“创业是什么意思?赚钱吗?” “对啊!”刘伟超听了回答道,“创业就是创造自己的事业,也就是赚钱!” 顿了顿,他显然是想了一下,然后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这样吧,有关于军队的那些,你都详细的跟我说说,我再根据你那的情况给你改进改进,免得就像上次一样,我给你说的,你都没法理解,就不现实了。” 说完之后,看了崇祯皇帝的脸色好像并没有太多惊喜的样子,便又给他解释道:“我觉得应该会把你的各项成本都降下来,说不定质量还能上升,一来一回,你就能省很多钱的。” 崇祯皇帝一听也是在理,而且他也有点心虚。像上次那样,这也不懂那也不懂,作为一个皇帝来说,还是有点要自尊的。 刘伟超说的这个法子,就在现实基础上面改进,肯定是没问题的,能理解,而且能节约不少钱的话,就相当于少花很多冤枉钱了。以后军队越多,省的钱也就越多。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赶紧把他今天遇到的事情,有关军械的那些成本之类,一一解释给刘伟超听。 护甲、火枪、兵器,甚至包括火药等等,崇祯皇帝都不厌其烦地详细说明,说的他都有点口干舌燥为止。 过了好久,崇祯皇帝才算说完,最后便期待的问道:“朕要的是精良军械,你能有什么方法,既能保持精良,又能省钱的吗?” 经过周遇吉给他的解释,崇祯皇帝已经知道,精良军械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因此他必须要保证军械精良。 还有一个,就是在他的观点里面,总觉得精良与否和省钱与否,是互相冲突的。 如果别人对他说,能保证军械精良,同时又能省钱的话,他肯定会认为是忽悠他的。 但是,刘伟超那个时代,有太多让他惊讶的地方,也因此,他多少都还是有些期待,觉得刘伟超能够解决军械精良的同时又省钱。 刘伟超听完之后,当即笑着说道:“当然能了,你那边的做法都太原始了,如果采用自动化流水作业,或者改进一些措施,就能省好多钱,而且生产速度还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并不是很懂,因为有好几个概念,他压根就没听过,不理解,但是不妨碍他能听出刘伟超大概的意思,就是有方法能够让他这边的军械打造,更快更好更省钱! 于是,他带着惊喜连忙请教道:“什么是自动化流水作业?” 崇祯皇帝感觉这个东西,有点高深,也是关键所在。 刘伟超听了,就给崇祯皇帝解释道:“就是像流水一样的操作,每个人只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当然了,你那个时代肯定做不到自动化,但是就只是改变一下这种做法,速度肯定也会提高。我再给你说一些必要的工具,速度就能更快。只是一只火枪而已,你就要打造一两个月,这速度真是太慢了!” 说到这里,等崇祯皇帝问,他就继续说道:“比如你的很多动力,可以采用水力,或者干脆用蒸汽动力,不但质量能得到提升,而且速度还快。还有,你的炼钢方法,火药制作,都可以进行改善,成本都能再降好多。具体怎么样,我也不记得,回头我查资料,然后给你发过去。” 崇祯皇帝听得满心欢喜,收获之大,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他想起什么,就又有点担心,连忙问道:“这些要钱吗?多不多?你都已经好些天没有去干活了,还有钱吗?” 他自己就是被穷怕了,对于钱这个事,非常的关心。他也担心,刘伟超那边不赚钱,没钱的话,也就不好再帮他。 刘伟超听了哈哈一笑,然后才对崇祯皇帝说道:“放心,我还是有点存款的,又没有女朋友,不怎么花钱的。” 说到这里,他也就顺势说道:“对了,我刚好也是想找你,我又找到了一个你能帮我赚钱的办法。”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的高兴,这种有来有往的,那就是最好的了,于是他就连忙问刘伟超,让他赶紧说赚钱的方法,只要他能帮了,就一定帮。 于是,刘伟超也给崇祯皇帝说了首饰的事情。崇祯皇帝一听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立刻满口答应,还保证说一定会让刘伟超这边满意的。 就这样,双方都带着期待,等着第二天对方给自己发过来自己想要的东西。 正文 75 世界上最先进的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就找了田贵妃,让她根据那件衣裳的样子,配出合适的首饰,一共选了好几套,然后拍了照片,给刘伟超传了过去。 然后,他都无心政事,等着刘伟超也给他发消息过来。 在他发消息过去好一会之后,手机终于有了动静,是刘伟超有了回信,传了三个文档给他。 崇祯皇帝一见,顿时大喜,连忙点开去看,却发现这是什么数学、物理和化学? 这是什么东西? 崇祯皇帝在最初愣了下之后,才回过神来,这大概就是刘伟超所说得科学了! 于是,他立刻看了下,先看得是什么化学。 因为崇祯皇帝还记得,这个化学的内容,是他一点都不了解的,以至于那么厉害的火药,都没法造出来,实在是有点遗憾! 耐着性子,看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不由得揉了揉脑门,感觉有点难学啊! 算了,先看看其他的吧! 于是,他又点开物理,然后看了起来。 这个比起化学,要稍微好一点。但是,也仅仅是稍微好一点而已。 过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又拍拍自己的脑门,带着一点不甘心,最终还是关掉了这份文档。 最后,他点开了数学,发现一开始很简单,不就是算术嘛! 崇祯皇帝总算找到了一点自信,然后看了起来。 结果看着看着,看到最后,他还是又关掉了这份数学文档。 “朕不是看不懂,而是没时间来做学问!”崇祯皇帝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略微有点烦躁。准确地说,是急躁。 他站了起来,踱步了几个来回,看着御案上的手机,并没有其他动静,就更有点急躁了。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期待的,还是昨晚刘伟超所说得那些资料。那些,才是他如今最为急需的。 他正在烦躁着呢,忽然,手机震动,是刘伟超请求视频通讯。 崇祯皇帝一见,一个箭步就到了御案跟前,快速拿起手机,连忙点了“接通”按钮。 顿时,刘伟超出现在手机里,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发现,我查了资料之后,才知道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还是先口头给你说一下,然后再把资料发给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你再联系我好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松了口气。 等了这么久,他最怕的是,刘伟超去忙别的事情,没把他这个事情放在心上,或者说没有最先处理这事! 如今听来,刘伟超是很重视这个事情,只是事情的复杂程度,要超出他的预料而已。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带着一点欣慰,然后还有一点担心太难的心思回答道:“好,朕听你的!” 刘伟超听了,便给他说道:“工业化时代,最为基础的是钢铁。你打仗,其实最为重要的,也是钢铁。如果你的钢铁足够好,那么你的护甲、兵刃、火枪等等,所有用到钢铁的东西,质量都比敌人的要好,你的胜率就会得到很大提高。”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民生方面用到钢铁的工具也很多,如果有好钢铁,价格又能降下来,不管是军事还是民生,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我就先给你解决钢铁的这个事情!”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连忙点头说道:“好好好,朕听你的!” 刘伟超倒没有急于进入正题,而是对他说道:“其实吧,大明这个时候的钢铁冶炼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了。比起这时候西夷的,还要好!” 说到这里,他笑了下,然后才说道:“我查了下,《天工开物》这本书中的钢铁冶炼流程,已经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这是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铁。这种连续生产的工艺,已初具组合化生产的系统思想,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少了能耗。也就是我之前给你提的自动化流水作业的意思。” “《天工开物》是什么?”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纳闷,心中回想着,好像压根没有见过这本书啊! 刘伟超一听,有点哑然,便马上解释道:“我跟你说过的,就是我给你举荐的宋应星写得书。他这书里面的内容,都是他进京赶考时候沿途的所见所闻。里面的技术,你那个时代绝对是有的。” “哦!”崇祯皇帝一听,终于想起来,好像刘伟超确实有说过这个,便略微带着一点自豪点了点头。 没办法,一直以来,他都感觉被刘伟超碾压。而如今,终于有一样是被刘伟超称赞的了。 “这《天工开物》里面记载的这个钢铁冶炼,西夷那边还要一百年后才发明出来。”刘伟超给崇祯皇帝详细地介绍道,“差别在于西夷那边通常使用熟铁棒或者钢棒搅炼,以烧去生铁中的碳,最后得到低碳熟铁。而大明这边则使用柳木棍搅拌,搅拌的同时也会逐渐烧去柳木棍,这可以往生铁混入碳,或者说减低生铁去碳的速度。” 停了下,他又有点遗憾地说道:“可惜的是,西夷那边虽然发明的晚,但是百余年间持续发展;而我们这边在建虏统治之后,几百年内不但没有多少发展,反而大幅倒退。然后……” 说到这里,刘伟超想起什么,便连忙刹住话题道:“算了,后面的就不说了。我现在想告诉你的是,改进这个冶炼的过程,让你能产出优质钢,并且价格还能大幅度下降!” 崇祯皇帝原本听着,心中还在想着,钢铁里面怎么有碳呢?然后就听到了刘伟超后面的话,顿时,他心中冒出一丝鄙夷,建虏就是蛮夷,能有什么见识! 不过回过神来,他又是一愣。因为他突然想到,他就是被他所鄙视的蛮夷,打得快要亡国了! 崇祯皇帝的脸色不自然了一下,赶紧抛开这个念头,然后连忙对刘伟超道:“朕洗耳恭听!” 真要能产出优质钢,而且价格还是大幅度降低的话,那绝对是非常值得他期待的事情。 正文 76 不自觉都在改变 “你这个时候,缺少的是直接冶炼出钢的法子。”就听刘伟超侃侃而谈道,“最关键的因素其实还是温度。不过你现在不是已经有玻璃厂了么?那个提高温度的方法,同样适合于冶炼出钢水……!” 崇祯皇帝原本已经有非常大的心理预期,认为接下来刘伟超传授的知识会非常难,指不定他又得问不少问题。 但是没想到,刘伟超竟然这么一说,一时之间,顿时惊喜交加,连忙确认道:“那就是说,朕可以用这么简单的法子得到钢了?” 看到他这样子,刘伟超忽然心中觉得好笑,便准备打击一下他,就问他道:“我问你,什么是钢?” “什么是钢?钢不就是……”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 在他看来,这么简单的问题,那还用问? 然而,话刚说出一半,忽然之间,他就有点傻眼了,因为他发现没法接着往下说。 好在他也是聪明,灵机一动之下,连忙接着说道:“……比铁还坚硬的铁么?” 刘伟超听了一笑,便继续问道:“那为什么一个叫铁,一个叫钢,他们为什么会在硬度方面不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又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改变硬度,得到我们想要的钢呢?”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傻眼了,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如果是有熟练冶炼钢铁的匠人在的话,说不定还能回答一下,可崇祯皇帝哪有接触过这方面,能答出来就怪了! 刘伟超当然知道,他问出的问题,崇祯皇帝是不可能答出来的。而这,也是他要的效果。 之所以不是直接给资料,而是要先经过这样的对话,就是想让崇祯皇帝有深刻的印象,去理解科学的重要性。 因为他估计,如果他不这么强调的话,指不定科学的推广,会一直往后延的。 好在崇祯皇帝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无知,回过神来之后,便连忙谦虚地对刘伟超说道:“还请你给朕说说!” “铁和钢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铁元素而已。”刘伟超科普到这里,又补充一句道,“哦,对了,天下任何万物,用你之前的显微镜观察,当然,有的需要更高倍数的显微镜来观察,就能看到分子级别的。根据分子构成的不同,我们对其进行分类,有一个元素周期表。铁就是含铁元素的东西。” 说到这里,他才进入正题道:“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到2%的叫钢,含量在2%以上的叫生铁。就因为含碳量的不同,它们的硬度不同。如果加入其他金属,则是合金。有的合金,比钢还要硬,不过我们这里先不提,我怕你的脑子会懵!” “铁的熔点,或者说任何金属的熔点,实际上和内含的杂质有关,杂质越多,熔点越低,例如钢铁中,含碳越多者,则熔点越低,也就越早融化。一般生铁,通常熔点就约在1100~1300℃左右,钢含的碳少,熔点更高,在1600℃左右,熟铁则在1800℃左右。你那边就是温度不够高,没法直接得到钢水,不过如今已经解决了……” 事实上,这时候的崇祯皇帝,脑子已经有点懵了。又是铁啊,碳的,还有钢的,多少度啥的,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刘伟超见他没有发问,就继续讲道:“所以,你要炼钢的目的,就是要控制铁水中碳的含量。你只有明白了这个原理,才能有目的性的去做!” 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这个观点,崇祯皇帝还是知道的,立刻点了点头。 “而为什么以前的钢好,如今的钢,质量又差了不少;又或者说北方的钢材差,而南方佛山的钢材好,这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刘伟超再进一步细讲道,“如今的大明,基本上都是用煤炭在加热。而煤炭中含磷含硫,这也是和铁元素一样的其他元素,有这两种东西,就会降低钢材的硬度……” 对于今天讲解的内容,他是真得花了好多功夫去了解的。虽然他认为他以前也是这样,但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 一开始和崇祯皇帝接触的时候,他给崇祯皇帝的建议,其实不少都是随性而为的。 比如,一开始,他脑子里出现了雨化田的威风,便直接引用那个名句给崇祯皇帝建议。那时候的他,更多的是觉得雨化田的那话霸气,而没有从崇祯皇帝的角度去考虑。 当然了,崇祯皇帝也没有全盘听他的,否则真要是“皇权特许,先斩后奏”的话,绝对会引发非常大的混乱,对于局势并不会有多少帮助。 还有,后来他又随口给崇祯皇帝说发明新的火药,可最终却发现,以崇祯皇帝的接受程度,压根还没法能发明出新火药。 而如今,他却详细查了明末时候的情况,然后再根据这个情况给崇祯皇帝科普,改进明末的科技。 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其实还是崇祯皇帝这个世界,对于刘伟超是越来越重要了。这也迫使他不知觉的去花更大的心思。因为道理很简单,只有崇祯皇帝好了,他要创业的金手指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要不然,不说崇祯皇帝亡国,光是天天操心国家大事,也不可能有那个精神专门伺候刘伟超这边。 就这么的,刘伟超给崇祯皇帝讲了明末钢铁冶炼的改进,从炼出焦炭作为原料,减少所含磷和硫之外,又详细介绍了钢铁锻打的重要性,也就是引入水力作为动力的锻打等辅助设施。 甚至还介绍反射炉,也就是隔开铁和焦炭,而不是铁和焦炭的混合冶炼。包括冶炼炉耐火砖的酸碱度对钢铁冶炼过程的影响,也都有给崇祯皇帝说。 在这个过程中,崇祯皇帝大部分能听懂,只有涉及到元素,酸碱度以及具体温度等等的时候,他才会难以理解而不得不提问。 为此,刘伟超也给崇祯皇帝说了计量工具的打造。比如,温度计。 如今已经能制造出玻璃了,那么水银温度计就容易出来了。只要记住冰冻水是0度,沸腾的水是100度,再在这两个标记点之间平均刻度,温度计就出来了。 总之,这一趟有关钢铁冶炼的课程,刘伟超一直讲了大半天。甚至崇祯皇帝只是吃点点心,边吃边听。 这个时间,也超出了刘伟超的预期。因为他没想见到,崇祯皇帝有太多的地方不懂,需要问他,让他解释。 不过不管怎么样,讲完之后,这些大部分都是物理知识的内容,崇祯皇帝总算是懂了。 正文 77 两大法宝 , 随后,刘伟超把相关的资料给崇祯皇帝发了过去。 这些资料都是他辛苦整理出来的,有整个流程的说明,原理,还有图纸等等。 比起他刚才所说的内容,当然是要更详细。 在崇祯皇帝查收这些资料的时候,刘伟超赶紧去找吃的了。 就在小区门口,有一个流动摊贩。是卖那些花生,鹌鹑蛋,烤红薯这些,都是热的。 刘伟超惦记着崇祯皇帝可能会有问题要问,因此就直接在这个流动商贩这里买了一些吃的,然后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间。 果然,他刚回到房间没一会儿,正摆开了准备吃呢,崇祯皇帝就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 刘伟超按了“接通”按钮,随后就把手机摆在面前靠着电脑上,正面对着自己,这样他就能一边吃一边视频说话。 就见刘伟超笑着问道:“怎么样,是有问题吧?问吧!” 崇祯皇帝看到视频里的刘伟超,见他正在吃东西,就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真的是太麻烦你了,不但耽搁了你用膳,而且现在你刚吃,朕又要打扰你……” 刘伟超一听,笑着说道:“没事,这种对我来说稀松平常。平日里上班或者干其他事情,也都是边吃边干,不耽搁事情,说吧?” 说完之后,红薯的皮已经剥了一点,他就咬了一口。 还真别说,烤红薯,就是特别香,比煮的红薯要好吃多了。 那边的崇祯皇帝听了,正想说话呢,就看到刘伟超吃了一大口,很香的样子。 他的注意力,就不可避免的看了一下刘伟超手里的食物。 忽然,崇祯皇帝愣了一下,似乎是努力回想了一下什么,然后带着一点着急的神情,赶紧对刘伟超说道:“哎呀,你那东西吃不得!” 刘伟超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有点意外的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红薯,没发现有什么脏东西啊! 于是,他就疑惑的问道:“为什么吃不得?” “你这东西有毒!”崇祯皇帝一听,忙给刘伟超说道,“朕记得以前的时候,徐光启徐卿曾给朕进献过这东西,说这个东西是什么好东西之类。但是,另外很多人说这个东西吃不得,吃了会拉肚子恶心,甚至会死人的!你……”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说不下去了。 因为崇祯皇帝突然之间想到,以前的他,经常被他的那些臣子忽悠,是非不分。 换句话就是说,在以前的时候,大部分人说的事情,并不一定是对的。 就拿眼前这个例子来说,刘伟超在吃这个东西,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如果有毒的话,他会吃吗?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个东西应该是可以吃的。如此一来,以前的时候,应该徐光启是对的! 也就是说,如今又有一个事实证明,他以前又被他那些臣子给忽悠过的。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的脸色,一下变得难看起来。 刘伟超看到他这个样子,又低头看看自己手里的红薯,便立刻明白是这么回事。 他笑了一下,也没有去取笑崇祯皇帝,只是给崇祯皇帝说道:“我手里这个,叫做红薯,也叫番薯,是从海外传到我们这边的。算起来,好像说是从万历年间传进来的吧。这可是个宝物来的,以前饥荒的时候,都要靠这个东西来填饱肚子的。” “宝物?”崇祯皇帝一听这两个字,非常的敏感,一下子忘记了自己的难堪,立刻带着好奇问道。 “是啊,是宝物来的。”刘伟超点点头,然后给崇祯皇帝介绍道,“这个农作物产量高,最关键的是,不占用农田,哪怕是山地丘陵之类的,都是能活的。” 说到这个,他又立刻想起来,还有另外一个宝物,就一起给崇祯皇帝介绍道:“另外还有个农作物叫土豆,是北方的高产作物,西伯利亚那边都能种植。就是蒙古,漠北那边都行。” 说到这里时,看到崇祯皇帝的眼睛亮起来了,刘伟超就笑着说道:“没错,这两样东西,你一定要大力推广,是你解决目前粮食危机的重要法宝。一会我再把这个相关资料给你,你可以看看。” “好好好,朕知道了!”崇祯皇帝明显有些兴奋,“这个事情,朕马上就会去办!” 任何事情都离不开钱粮这两样东西,刚好崇祯皇帝都急缺。 相对来说,粮食比钱还重要。如果有粮食的话,不会闹饥荒,就没有那么多造反的人了。 而有钱没有粮食,那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粮食。这个道理,崇祯皇帝还是懂的。 此时的他,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意外收获,一时之间,都忘记要问问题了。 看到刘伟超吃得那么香,他不由得问了一句:“这个,好吃吗?” “好吃!”刘伟超听了,当即笑着说道,“味道不错,营养又健康!而且还能有很多种做法,回头我再给你发几个菜谱,有关于这个红薯的。对了,还有土豆的,绝对是个好东西,包你吃了还想吃。”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什么,便马上给崇祯皇帝建议道:“对了,你带头吃,那说不定这两个高产农作物就会普及的更快!” “对,朕要带这个头!”崇祯皇帝听了,立刻点头附和道,“就算难吃,朕都要带头吃,更不用说,这个还好吃的,对不对?” 说完这个话之后,他和刘伟超都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崇祯皇帝想起来还有正事,才开始问刘伟超有关于之前的那些问题。 刘伟超一边吃一边解答,一直到他吃完。 估计也就只有他一个人是这么做的,其他人谁敢在皇帝面前这么随意! 这么一解答问题,又过了半下午,一直到天快黑了,崇祯皇帝才基本上问完了问题。 看看天色,他有点不好意思的对刘伟超说道:“真的是又麻烦了你一天了!” “没事!”刘伟超听了,摆摆手说道,“我这不上班了,有的是自由支配的时间!” 崇祯皇帝一听,心中更是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刘伟超去上班打工,还是要帮他创业,这样刘伟超才能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在挂了通讯之后,崇祯皇帝走出殿门,才发现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等候在门口。 正文 78 罢工 , 在王德化的身后,还跟着三个内侍,手上都捧着厚厚的一大叠奏章。 崇祯皇帝虽然没有把王德化治罪,依旧让他当着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且在对付文官,但是不代表他心中不厌恶他。 不殉国也就罢了,还迎贼,并带头劝贼头当皇帝,这样的人,他绝对是不想放过的。只是还有利用价值,才没处置而已! 或许王德化也知道自己有点失宠了,因此更是小心谨慎,一见到崇祯皇帝出了殿门,便连忙讨好地奏道:“万岁爷,奴婢送奏章过来了!” “放进去,朕现在没空!”崇祯皇帝听了,冷冷地说了一声,然后转头就走。 这个时候,天大的事情,都没有他想要去做的事情大! 从刘伟超那边要到了聚宝盘,可要能用,是有一个时间段的。然而,就目前的局势来说,崇祯皇帝真得一刻都不想等。 因此,哪怕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他都想着先赶去御马监辖下的兵仗局那边。 王德化听了,稍微一愣。要知道,以前崇祯皇帝一听说奏章到了,那是要第一时间看的。 可如今,竟然都不管这些奏章了? 回过神来,他看到崇祯皇帝竟然一刻都不停留,马上要走的样子,便有点急了,连忙奏道:“万岁爷,还有几份奏章有点急,不知道万岁爷处理了没有?”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就有点烦。 还能有什么大事?肯定是各处要钱要粮,要不就是什么地方被贼人围攻,向朝廷求援! 要是换了以前,他绝对第一时间处理,会想着办法凑集军队去救援之类。 可如今的他,却不是这么想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与其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东墙和西墙都出问题,还不如把忠心他的勇卫营都调回来,再发展壮大,整顿京师之后,再说其他事! 至于被贼人围攻的地方,真要守不住,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因此,崇祯皇帝便没有停步,只是回了一句道:“没听到么?朕忙着呢!” “……”王德化听得又是一愣,皇帝在忙?忙什么? 以前的他,可不是这样的啊! 就算再忙,有关朝廷大事,皇帝是绝对不会耽搁的呀! 看到皇帝真走了,王德化就有点急了,连忙再奏道:“诸位内阁阁臣的奏章,万岁爷要是不驳回的话,内阁就无人处理政务了!” “嗯?”崇祯皇帝一听,终于站住了脚步,转过头,有点疑惑地问道,“什么意思?” 王德化一听,便知道皇帝压根就没看之前的奏章,心中就很是吃惊。 都过去了一天,自己还把这些奏章放在所有奏章的最上面,皇帝竟然都没看到! 那也就是说,他在这过去的一天时间内,压根就没有批阅奏章? 这是怎么了? 他发现,皇帝真得是有点大变样了! 不过如今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他不敢东想西想,连忙回奏道:“诸位内阁辅臣不是身体不适,就是年老体弱,因此都提交了辞呈!” “嗯?”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眉头紧皱了起来。 大明的制度,全国各地的奏章是先到通政司,然后再送到内阁,由内阁辅臣对奏章上的事情用一张纸条写上处置意见。然后这些处理过的奏章会转交到司礼监。 一般来说,司礼监秉笔太监会对内阁辅臣的处置意见进行审批,也就是同意不同意。 如果同意的话,就送到皇帝这边过目并用印,就走完了处理奏章的流程。 如果司礼监不认同内阁辅臣的处置意见,就会打回到内阁那边,要么重新写上新的处置意见,再走同样的流程;要么内阁辅臣坚持己见,奏章就会被送到皇帝这边,由皇帝亲自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皇帝偷懒,比如说天启皇帝;那么用印的这个流程,就会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执行。就相当于最后的决定权在司礼监掌印太监手中。而这,也是之前魏忠贤能权倾朝野的原因之一。 在这崇祯朝,崇祯皇帝非常勤政,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力就小多了,因为崇祯皇帝对于每个奏章都会亲自过目。 就这么一个奏章的处理流程中,内阁辅臣的作用就非常大,对于辅臣的能力要求也就非常高。 哪怕司礼监秉笔太监罢工,那皇帝也不用增加多少工作量。可内阁辅臣罢工的话,那就完全不同,等于奏章的处理流程就会瘫痪。 此时,崇祯皇帝一听王德化的话,知道事情轻重,便立刻问道:“周卿呢,他干什么吃的?” 内阁出现问题,他在第一时间的反应,自然是要追究内阁首辅了。 内阁首辅主导内阁,除了遇到难事要牵头组织讨论并做出处置之外,对于阁员的工作安排也是其职责。 内阁出现问题,首辅就肯定有责任。 崇祯皇帝正忙着,心中当然就烦:这个首辅是怎么当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不过等他说完之后,才立刻回过神来。如今的内阁,已经没有首辅。那个曾经让他非常信任重视的周延儒,已经被他给拿下了。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就感觉有点恶心,便立刻追问道:“一个阁臣都没有了?” “就只有贺逢圣贺大人还在。”王德化连忙回奏道,“这些奏章,全都是他处理的!他已经给奴婢抱怨了几回,说忙不过来。” 崇祯皇帝听了,便想也不想地说道:“他做得很好,以后他便是内阁首辅,先顶着吧,朕忙着呢,有事情回头再说!” 他算是看清了,就算按照以前那样勤政,每天兢兢业业的及时处理奏章,国事却依旧糜烂,局势也一天比一天差! 还不如先把钢铁冶炼、水力锻锤等等搞出来,从强军的第一步开始做起! 因此,吩咐完之后,他就急着把这些事情办了,便转身就走了。 王德化看着这一幕,顿时目瞪口呆。 看着崇祯皇帝的背影,他感觉是那么的陌生! 过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动静,转头一看,却是一名内侍捧不住那一大堆奏章,掉地上了。 原因无他,因为他们已在殿门外等候了两个时辰。 正文 79 亲兄弟都一样 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本来是要休息的兵仗局这边,却因为崇祯皇帝的到来,又一下忙碌了起来。 御马监掌印太监方正化闻讯也赶了过来,虽然他得到重用,可对于崇祯皇帝的反常,还是有点不安的。不知道这么晚了皇帝还过来是想干什么? 崇祯皇帝把他在玻璃厂那边对待工匠的心得,又一次用了出来。其实就是改善兵仗局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并把他从刘伟超那边得来的法子,一一部署下去。 原本有点不安的方正化听了,顿时就松了口气。而这些兵仗局的匠人则更是欢呼雀跃,群情激奋。没想到皇帝这么晚了过来,不是折腾他们,而是有这么大的好事。 一时之间,他们的积极性都变得非常高。 哪怕崇祯皇帝一直讲到深夜,也没有一个匠人敢在心底有埋怨之心。反而一个个都惊诧于皇帝的博学。 崇祯皇帝所讲的内容,让他们这些专业的匠人都是大吃一惊,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或者说,原来事情是要这样做!如此等等,惊讶是一个接一个。 时间实在太晚了,虽然内容没讲完,崇祯皇帝也不得不回去。 不过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又到了兵仗局,继续讲解这边的流程改良。 毕竟钢铁冶炼这个事情,其实涉及到很多内容。从作为燃料的煤炭,到冶炼的炉子布局,里面的耐火砖属性,还有水力的利用等等,事情不要太多。 在这个过程中,崇祯皇帝也当了一回刘伟超的角色,不但给他们讲解要怎么做,也给他们讲了为什么要这么做,解决匠人的疑惑。 按照刘伟超的说法,如此才能更好地调动匠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如此一来,崇祯皇帝在这些方面的大师形象,顿时就树立了起来,让众多匠人都为之汗颜。 日理万机的皇帝,在匠事方面,都比他们了解的多! 在一个接一个的恍然大悟之下,几乎所有匠人都对崇祯皇帝变得服服帖帖。 这个服帖并不是因为朱由检是皇帝,而是对于朱由检学识水平的尊崇! 这种心服口服的态度,对于不善于掩饰自己的匠人来说,能够让崇祯皇帝感觉得到,也让崇祯皇帝感觉很有成就感。 甚至崇祯皇帝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和这些匠人在一起,比起和那些满腹经纶的进士一起,都要开心地多! 兵仗局这边,崇祯皇帝一直待了差不多三天,指导匠人们进行匠活的革新。 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也是瞒不住的,很快就在京师传开了。 “你们听说了没有,皇帝现在都不处理政务,跑去和那些低贱的匠人厮混在一起了!” “本官也听说了,这事儿有点不妙啊!” “可不是,以前的天启皇帝一天到晚就知道做木匠活,没想到我们如今的皇帝,突然之间也对匠人的事情这么喜欢,该不会是要走天启皇帝的老路了吧?” “这也不稀奇啊,他们不就是亲兄弟么?” “这么说来,以后不会又是阉宦的天下吧?” “应该不会再有一个魏忠贤了吧?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好像并不是最受宠的,应该不会大权独揽!” “对哦,西厂就管着东厂的。如果皇帝独宠王德化的话,绝对不会有此事,也没有设立西厂的必要!” “那就是说,西厂提督王承恩,有可能是魏忠贤了?” “也不对,如果这样的话,皇帝为什么不让西厂设监狱,反而要让锦衣卫那边去审讯呢?” “明白了,明白了,当今皇帝肯定是吸取了天启皇帝那时候的教训,他醉心匠活之下,也不想再出现一个魏忠贤,就平衡了几个大太监的权力!” “……” 如此种种的议论,在京师各大衙门流传,随后又传到皇亲勋贵的圈子里,到最后,甚至在普通士子中都传开了。 因为具体的匠活,很多都是要保密的,因此,外人不知道崇祯皇帝和匠人在一起,具体在干什么? 不过他们显然也不关心这些,知道皇帝喜欢匠活就够了! 如此一来,他们对崇祯皇帝的警惕之心,都松了不少。很多官员,把注意力都转向了几个风头正劲的大太监身上。 对于皇帝的这种转变,众多的官员其实也不奇怪。 因为他们都知道,当今皇帝对于钱的渴望,那是出了名的。之前的时候,折腾出了玻璃,显然是非常赚钱的事情;如今再折腾兵仗局那边,显然是又发现了什么赚钱的法子。 这个事情,反而让他们很是期待,不知道皇帝到底又折腾出了什么,能不能让他们一起赚钱? 在这样的议论氛围中,有一个官员紧赶慢赶地,一脸疲惫地赶到了京师。 刚好崇祯皇帝在忙兵仗局的事情,其他事情,全都不理会,这官员便只能等待觐见这时间,就听到了皇帝的这些传闻,不由得非常忧虑。 之前被关了好些年,对于外面等待的事情一直停留在几年之前。如今本来是要去秦地赴任,一路之上,算是真正了解了大明局势到底如何! 流贼的肆虐,大明几乎就没有安定之处,关外建虏的凶悍,还把朝廷能战之军给全灭了。各路总兵,一个个都变得桀骜不驯。这不,怀里都还有一道密旨,是要杀那贺人龙的。 如此种种之下,可以说,大明的江山社稷,真得是危在旦夕了啊! 别的官员可能还没有这个认识,可熟知兵事的他,却已经深刻认识到了。 国事糜烂至此,皇帝却任性胡为,大明的江山,真要不保了么? 皇帝用八百里加急,把赴任途中的他,召回京师,也不知道是不是又听了哪个奸臣的谗言,要改变初衷了? 忧虑担心之下,他甚至都失眠了。 次日起来之后,他便做出了决定,顶着两个熊猫眼,写下了洋洋洒洒的万言奏章,准备死谏皇帝,大不了,又触怒了皇帝,再回去坐牢便是! 正文 80 孙传庭 ,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惊喜地说道,“孙传庭已经到京师了,立刻召他觐见!” 他忙兵仗局那边的事情,真得是忙的天昏地暗,忙得不可开交。 毕竟所有那些的革新,就只有他一个人是全盘明白的,他要教那些工匠。 另外,崇祯皇帝深知兵仗局里面的这些东西,可全都是宝贝,因此,又让王承恩抽调他的亲信西厂番子,以及李若链那边的亲信锦衣卫校尉,互相交叉,互相监督,防护兵仗局这边,里面的秘密一律不得外泄。 忙完了这些,才开始关注外面的事情时,就听到说孙传庭请求觐见,意外之余就很是高兴,立刻召见了。 孙传庭这个人,有点犟,也就是有点牛脾气,不知道变通,远没有洪承畴那样的灵活,因此他在朝中就没有朋友,对上皇帝,有点时候也有点愣。 这也是他之前好端端的,最终却被下狱的原因。 这一次,他终于被崇祯皇帝召见,心中带着气,在见礼之后,便直接了当地奏道:“陛下,微臣请辞三边总督一职!” “……”崇祯皇帝冷不丁得被他这么一说,顿时愣了下,带着惊喜得心情顿时就没有了,当即问道,“为何?” “陛下急召微臣回京,微臣以为是有急事!”孙传庭硬着脖子奏道,“可没想到到了京师,陛下却无视国事之危急,又做匠人之事。想必召微臣回来,也是同僚或者阉宦说了微臣什么!微臣之前确实说了大话,愿辞总督一职谢罪!” 他在年初的时候,刚从监狱中放出来时,以为还是他被关进去的形势,就给崇祯皇帝保证说,只要给他三千精兵,他就能平了贼乱。 结果没想到,崇祯十五年的流贼,已经形成气候了,远非他印象的那样。因此,他就又改口说要一万精兵,还有粮草什么什么的。 这个事情,当时就引得崇祯皇帝心中不快。只是实在没人用了,总督都被流贼干掉了好几个,没办法之下,还是用了孙传庭,但是也没有那么多钱,就打发孙传庭去秦地了。 崇祯皇帝听他这么一说,他也有点尴尬。 经过刘伟超的解释,他已经明白,当初之所以把孙传庭下狱,并不是表面那理由,根源是在孙传庭举着祖制大旗清屯充饷,得罪了地方豪强,进而勾结朝中大臣害他的。 换句话说,他崇祯皇帝没有火眼金睛,识别真正缘由,就是刘伟超所说得有眼无珠。 如今他猜测,孙传庭是以为那些地方豪强知道孙传庭又要出任地方总督,就让朝中大臣又搬弄是非,要祸害他。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对孙传庭的这个态度,也就释然了。于是,他重新露出笑意说道:“孙卿误会了,朕召卿回京,是朕自己的想法,有重要事情让卿去做!” 听到这话,孙传庭其实也不奇怪,也有点奇怪。 不奇怪的是,如今朝中大臣中,也就数他最是知兵了。崇祯皇帝不用他,也挑不出其他人来用。因此,不让他辞职,其实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另外他还感到奇怪的是,如今这个时候,还有比平定贼乱还要急的事情么?皇帝所说有另外重要的事情,会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这个想法一闪而过,孙传庭并没有再去多想,而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立刻给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如若要臣继续为国效力,臣以死报国亦心甘情愿,但要陛下答应微臣所奏!” 听到这话,说实话,崇祯皇帝是有点不高兴的。 他可是皇帝,是君父,要你做个事情,都要讲条件? 之前的时候,孙传庭就已经这么干过了,要兵要钱要粮什么的。 说句难听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还提条件! 抱怨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最终还是点头说道:“你且先说说看,又有什么要求?” 说话间,连称呼都变了。实在是这个孙传庭,太不讨他喜欢了。 孙传庭一听,便立刻从袖子中拿出一份奏章,双手捧上,同时奏道:“还请陛下御览!” 这是早有准备的啊! 崇祯皇帝一看,心中得到这个结论,便马上看起内侍转呈给他的这份奏章。 快速浏览一遍,意思都是差不多,大概是要信任他孙传庭,给他足够的权力,能保证他的钱粮。 另外,也请皇帝不要再去玩旁门左道,学什么匠人活计,勤政为好。 看完了这份奏章,崇祯皇帝的心情反而变得好一些了。 这些天来,他一直在忙碌。他的这些成就,当然是想找人说说的。 要不然,就等于是锦衣夜行了。 崇祯皇帝说到底,也是普通人,他也想要那种被人肯定的夸奖,而不是拍马屁。 而这个孙传庭刚好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拍马屁是不会的。 那用真才实学,展现在他面前,看他还有何话可说? 说真得,这会儿,崇祯皇帝甚至都有点期待,想要知道孙传庭看到他做得那些事情之后,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 于是,崇祯皇帝便笑着说道:“朕的一个朋友曾告诉过朕,匠人的活是足以改变世界的。不管多重视,都不为过。朕深以为然,就明着告诉卿吧,朕以后也会非常重视匠人的活……” 说到这里时,他看到孙传庭的脸色变得很是难看起来,心中不由得感觉很爽,就让你这个不知道好歹的硬木头看看,这回是你错了! 这么想着,他便抢在孙传庭开口之前说道:“先不要下什么定论,朕带你去看看,如果觉得朕做错了,任凭卿提什么条件,朕都答应你!” “……”孙传庭一听,感到非常的意外。 不过他想想,可能当初的天启皇帝,也对他的木匠活感到很了不起吧? 这么想着,他倒是也想见一见,崇祯皇帝这个活,又是什么? 真要是奇淫技巧的话,自己就一定抓住刚才皇帝的承诺,提多一些条件! 这么想着,他便跟着崇祯皇帝,摆驾兵仗局。 正文 81 谈心 崇祯皇帝并没有坐车之类,而是带着孙传庭步行。 之所以如此,他觉得和孙传庭之前有误会,必须要好好沟通一下。 因为按照刘伟超的说法,传庭死,而大明亡也! 说明孙传庭对他来说,真得非常重要。 虽然他刚才也生气过,不过如今回过神想想,所谓忠言逆耳,孙传庭说话有点难听,刚好能提醒自己,不要被人蒙骗,要睁大眼睛,知道什么样的臣子是忠心的,有用的!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对规规矩矩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孙传庭说道:“朕对卿在以前是有误解的。不过朕的朋友已经详细和朕说过,卿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朕已经心里有数。以后啊,你如果有事,可只管上奏。对了,朕准你有密奏之权。这样有事情就可以直接告诉朕而不会被别人所左右……” 听到崇祯皇帝如同拉家常一样和自己说话,孙传庭就有点惊讶了。 更惊讶的是,皇帝的朋友? 之前他就已经听到过这个话,如今又听到,想不在意都不行。 何人能当皇帝的朋友? 皇帝有朋友? 这个皇帝的朋友对自己很了解么?给皇帝说了些什么,让以前不待见自己的皇帝,如今却对自己这么好? ……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从孙传庭的脑海中冒出来。然而,这些问题,他还找不到答案,心中就非常好奇。 不过再怎么好奇,皇帝在说话,作为臣子的,可不能开小差,于是,他便连忙回应崇祯皇帝道:“微臣惶恐,不知道陛下的朋友都说了什么?微臣不想被人污蔑,亦不想被人乱夸。只求做好手中事,问心无愧!” 他在天启朝的时候,就因为干得不爽辞职过一次。是个比较特立独行,我行无素的人。 崇祯皇帝听了,停下脚步看了下身后的他,然后继续往前走,同时淡淡的说道:“你放心,他没有乱夸。只是给朕分析了你以前的事情,朕才明白,你为什么会被弹劾的根本原因!” 孙传庭听了,很是惊讶。心中一动之下,就想借着这个机会让皇帝给他背书一下。 因为他在秦地搞清屯充饷之策,其实也是被逼无奈。 朝廷没钱没粮,他怎么拉一支军队去剿贼?总不能学那些武夫一样,没有钱粮就去抢老百姓的吧? 因此,孙传庭被迫借着祖制的名义,要求地方上清退被占用的军田,并且把吃进去的佃租粮食之类吐出来。 这个事情,大义上是没问题的,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 可为什么别人不这么干,就他一个人这么干了? 原因很简单,这么做得罪的人太多了。 而如果这个事情是崇祯皇帝下旨,皇帝首肯的,那么,孙传庭就不用一个人承受所有的压力了。 看看,这是当今皇帝的意思,我是奉旨而行,那么他在地方上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干起来也会更顺手。 此时,他正想开口说这事呢,就听崇祯皇帝已经先开口说道:“这次召你回来,是想让你坐镇京师,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并整顿京营。你意下如何?” 孙传庭一听,顿时非常意外。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可是崇祯皇帝的宠臣啊!自己坐他的位置? 这是怎么回事? 他还没来得及想呢,崇祯皇帝就又说道:“你的清屯充饷之策,朕觉得很不错。你担任兵部尚书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事。如何?” 说到这里,他就停下来看着孙传庭,等他答复了。 孙传庭是万万没有想到,原来崇祯皇帝是看上他这个得罪人的无奈之举,岂不是说,自己都不用拿出太祖皇帝当年的规定来说,皇帝自己都要这么干了? 这个事情,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比让他当兵部尚书还要好! 因此,孙传庭一听之下,顿时就立刻回应道:“微臣自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 这个话,崇祯皇帝就听得非常顺耳,当即哈哈一笑,然后转身又开始走了。 可谁知,他才刚抬腿开走呢,孙传庭就在他身后对他说道:“不过如若要微臣整顿京营的话,怕微臣这个兵部尚书一职当不久。除非陛下十分相信微臣,那微臣一定会把京营整顿成精锐之师!” 崇祯皇帝一听,那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 这么说话,明摆着是说自己会听信谗言了! 不过很快,崇祯皇帝便平复了心情,淡淡地说道:“京营的事情,朕其实都知道。卿就放心大胆去干好了,卿最大的绊脚石,朕会先帮卿搬走的!” 孙传庭听得一愣,这好像不是当今皇帝的作风啊!难不成,他真得什么都知道了? 还没回过神来呢,崇祯皇帝就又对他说道:“周遇吉所部勇卫营已经回京,如今正在扩编。还有孙应元和黄得功他们,朕也去召回他们了。他们在京师坐镇,你尽管对京营动手便是,不需要有其他顾虑!” 孙传庭听得有点傻眼了,皇帝连这都帮他考虑到了? 真要这样的话,整顿京营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这么想着,他的信心便一下提高了很多,不过还有一点,他还是要说的。 只听他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如此情况,那微臣就有信心,一定能整顿好京营,使之能成大明能战之师。不过,这钱粮军械等等,还是马虎不得。特别是军械,微臣须得亲自核验,次品一律退回方可!” 相对周遇吉这些统兵将领来说,孙传庭到地方之后,是有权限管辖地方军器局的军械督造。 但这里是京师,通天的人多了去了,公爵都不知道有多少,还有那些大太监,如果他们从中作梗的话,哪怕他是兵部尚书,都会非常难办。 因此,他就想先请一道圣旨,有了尚方宝剑,他才有信心。 让他想不到的是,崇祯皇帝一听他的话,顿时就得意地笑了。 正文 82 为何会假 , “卿是不是听到外面的流言了?”崇祯皇帝笑着对孙传庭说道,“说朕不干正事,又和朕的皇兄一样喜欢匠人的活?” “……”孙传庭听了一愣,他没想到皇帝会这么说,就算他再愣,也不敢当面承认。 不过好在崇祯皇帝也没想让他承认,就得意地说道:“实话告诉卿吧,此匠活非彼匠活。此匠活,利国利民,甚至可以让卿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知否?” “……”孙传庭自然看出皇帝的得意了,听到这么夸张的话,至少在他看来,这话是太夸张了,因此,一时之间都有点无语。 “怎么,不相信?”崇祯皇帝见他的表情,心中更是得意,便转身大步而走道,“走,朕就让你开开眼界!要不然,你以为朕还有那么多的闲心,还能笑得这么自在?” 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在说话。 孙传庭感觉,可能真得有好事情。不过到底是什么事情,什么样的匠活,能让皇帝如此夸张,还如此炫耀,没错,就是炫耀! 说真得,此时的他,心中非常地好奇起来。 看到皇帝加快了脚步,孙传庭也立刻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 远处的大汉将军,宫女,内侍等等,远远地看着这一幕,看到皇帝和孙传庭的关系,好像非常亲近的样子,不由得都是非常诧异。 实际上,崇祯皇帝之所以用这种步行的方式,除了要和孙传庭沟通沟通之外,也是要让人看到。如今的孙传庭,不是一般人可以造谣中伤的了! ………… 过了没多久,孙传庭便随崇祯皇帝到了兵仗局。 他看到门口内外,竟然防守森严,便立刻感觉到了不同寻常。 御马监掌印太监方正化亲自坐镇此处,听闻皇帝到了,便连忙迎了出来。 “走,前头带路,让孙卿长长见识!”崇祯皇帝的心情显然很好,一看到方正化,便笑着吩咐道。 方正化看到皇帝心情不错,他自然也是笑脸相迎,连忙回奏道:“奴婢遵旨!” 然后,转头看着皇帝身后的孙传庭,同样笑着说道:“这可是万岁爷的心血,是在万岁爷的教导之下才有的,孙大人可瞧好了,当能让你大吃一惊!” 孙传庭本来就好奇着的,可一听方正化所说,不由得期待值立刻降低了好多。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崇祯皇帝之前那么夸张,该不会是吹嘘他自己吧? 还有,皇帝能有什么本事?至少在兵仗局这边,他能有什么本事? 说句不好听的,皇帝说不定连火绳枪到底该怎么开枪都不知道,他又怎么可能做出让人非常吃惊的事情呢? 心中这么想着,孙传庭的脸上,勉强露着笑容。 边上的崇祯皇帝看到了,心中一点不高兴都没有,反而很是期待孙传庭一会的表现。 于是,他们一行人,便进门去了。 方正化这个御马监掌印太监,亲自当向导,就在前面边走边介绍。 而崇祯皇帝则示意,让他们走前面,自己跟在后面,背着双手走着。一会看看热火朝天的工地,一会看看孙传庭的表情,神情满满地都是自豪感。 “这里修建的,是炼钢平炉,出来就是钢水!” “这个是蓄热室,正是有了这个蓄热室,这里面的温度才能高达一千八百度,能融化钢水!” “这里在修建水力鼓风机,往这边通风,送入新鲜空气,经过蓄热室之后,温度就会提升……” “……” 孙传庭一开始神情还自然,遇到听不懂的,就最多皱下眉头而已。 对于匠人的活,自然是由匠人去做,他并没有多少兴趣去了解。 但是,听到后面,他表情就变了,变得诧异,震惊,甚至不自觉地开始询问具体的问题了。 “什么,这里能出钢水?就这么简单?是真正的钢水么?比铁还硬的那种?别骗本官!” “你是说,这个在建的作坊,是通过水力带动这么大锻锤,能锻打钢材?” “这里的模具,能直接锻打出护甲?叫钢板式护甲?比山文甲还要轻,但是防御力要更强?” “什么,什么?价格还会更便宜?” “……” 孙传庭真得惊呆了! 别的不说,只说护甲这一项。 如今最常见的是棉甲,也就是棉衣内缀铁片的棉甲,防护力低了些,优点是便宜。 第二则是鳞甲,这是如今家丁级别的护甲,防御力远高于棉甲,但也比较贵,一副要近百两银子。如果不是亲信家丁,都未必能拥有。 最好的自然是山文甲,是明末这时候的最强铠甲,做工复杂,防御也更强,重量却比鳞甲轻。不过价格高昂,一副要价超过300两银子,一般仅为将领专用,还得要有钱的将官才用的起。 在这样的认知下,孙传庭猛然听说,就好像那边送入铁矿,这边就能出的一种护甲,不但防护力比山文甲都要好,而且还要轻,价格还要便宜。 根据方正化的介绍,这里产出的护甲,将会配备给勇卫营和京营将士之用。 这就等于说,以后勇卫营和京营的将士,身上穿得护甲,比以前最有钱的将领都要好! 这…… 简直就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啊! 真要这样的话,不管是贼人,还是建虏的弓箭,便是废了! 对了,这种钢材要是如此之好的话,那用来做武器,岂不是削铁如泥? 不需要多,就只是长枪阵,对面拿什么来挡? …… 想着想着,孙传庭是真不敢相信了。 会不会是眼前这个死太监骗人,忽悠了皇帝,然后又来忽悠自己了? 真要有如此简单却如此实用的钢材,为什么早之前没有? 这么想着,就见他表情非常严肃地看向崇祯皇帝,用非常认真严肃地态度问道:“陛下,此等钢材未见影子,就有如此之高的赞誉,该不会是有假吧?” 崇祯皇帝在边上一直关注孙传庭的表情,心中早已非常地得意,看看,吓到你了吧? 此时,听孙传庭这么一问,他便淡淡地回答道:“钢材好坏,和其含碳、磷、硫等物有关!知其所以然,为何会有假?” 正文 83 显摆 “???”孙传庭一听,脑海中冒出一连串的问号,那是啥? 崇祯皇帝其实都不用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肯定是不懂的。 于是,他便又接着用那种淡淡地语气说道:“朕就这么说吧,以前不能直接出钢水,是因为温度不够;而钢材的好坏,又和其中的杂质有关。只要能控制其中的杂质,想让什么有,想让什么没有,那么就能得到各种硬度的钢材!朕这么说,卿可是懂了?” 这个是比较容易懂一点了,孙传庭心想,原来如此! “怎么样?这匠活里面的学问是不是很大?”崇祯皇帝看着孙传庭的脸,还是那种淡淡地语气问道,“这个匠活是不是利国利民?朕忙这个,可是不务正业?” “……”孙传庭一听,先是无语了一会,知道皇帝这是报复他之前说得话了。 不过他也没有死犟,心悦诚服地回奏道:“是微臣浅薄了!这等匠活,不说其他,光是兵事上,以后朝廷大军的胜算便能大增!” 如果是普通人指挥的军队,哪怕护甲再好,兵刃再锐,那也只是增加了胜算而已。可孙传庭自己不这么认为,至少他自己觉得,如果他来指挥这样的军队,那大概率肯定会赢! 崇祯皇帝看他服气,心中很是高兴,便又说道:“朕告诉你,用这种钢材所打造的燧发枪,射程会更远,并且打造时间会更短。” 说到这里,他兴致来了,便对孙传庭又说道:“走,朕再带卿去看看硝田,以后啊,有了硝田,火药的价格也会大大降低。朕就决定了,以后的朝廷军队,将以火器为主。” 作为统兵多年的孙传庭,当然知道火器的优势所在。听到作为消耗品的火药成本能大大降低,不由得更是高兴,连忙跟着崇祯皇帝走了。 还是在兵仗局范围,不过是在比较偏僻的角落,还没走到这里呢,就闻到了臭味。 然而,崇祯皇帝却是兴致勃勃,没有一点嫌臭的意思,因为这里是省钱的地方,臭啥? 孙传庭见皇帝如此,心中不由得很是惊讶。 堂堂大明皇帝,身段竟然如此之低,这付出也是太大了! 心中这么想着,他自然也不敢表现出嫌这里臭的意思,反而很好奇,皇帝到底是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能大大降低火药的成本?如果只是堆粪的话,这法子似乎也不怎么样的啊? 用堆粪法获取火硝,这是早就被人知道的,孙传庭当然也知道。不过有了前面冶炼钢铁的例子在,他可不敢轻视了。 只见前面就有一处只盖了屋顶的棚子,臭味就是从棚子下方传过来的。周围似乎还有木匠在干活,似乎是在做风车。这是要吹风么? 好奇之下,离得更近了,也看得更清楚。 只见棚子底下,还有不少人在忙碌着。 崇祯皇帝寻了一处上风处站住,然后便笑着开口说话道:“朕告诉你,这一处硝田的学问大着呢!想必卿之前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吧?如此,自然没办法得到更多的火硝,朕可以告诉卿一二!” 说着,他不等孙传庭回话,就给他介绍了起来。 他此时的心情,犹如衣锦还乡一般,也全然忘记了他当初向刘伟超请教时这也不懂,那也不明白的尴尬处境。 “从粪便中产出火硝的过程,其实是硝化细菌在起作用,把粪便分解生成硝酸,再和土壤中的砷、钙、镁作用生成硝酸钾及其钙镁硝酸盐。” “细菌懂么?朕想必卿是不懂的。这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物。玻璃厂那边,已经在打造显微镜,等回头打造出来了,朕可以卖……赐卿一座显微镜,卿就能看到细菌到底是什么样的了!不过朕可以告诉卿,细菌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 “话再说回来,生成火硝的原理,大概是这么一个原理。一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算了,朕说了卿也不懂,就不说了!” “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影响很大,朕只需要让人调整这些因素,就能得到最大产量的火硝。比如温度,氧气,湿度等等。” “……” “就这么一片地,朕算过,大概一亩地能产出7000斤高质量的硝土,估计能得到一半的火硝。怎么样,火药的成本能降吧?” 在崇祯皇帝滔滔不绝地讲解中,有些内容,他还是有不明白的,以至于他在显摆的时候一下忘记了,于是,他就跳过不讲,反正他敢肯定孙传庭也听不懂。 巴拉巴拉一堆之后,崇祯皇帝就把刘伟超告诉他的结论,转告给了孙传庭。 孙传庭自然是听呆了,那些听不懂的话,就更显得崇祯皇帝的学问很高深。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可都是有用的学问,是能获得大量火硝,降低火药成本的学问! 领兵打仗,这火药是多少都不会嫌多的。价格要是能降下来,对于兵事有多大的帮助,孙传庭是一清二楚的。 目瞪口呆般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孙传庭过了好半天之后才回过神来,不得不感慨道:“陛下之学问,微臣真是鞭长莫及,佩服之至啊!”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非常高兴! 这样的夸奖,方正化等人都有夸过。但是,崇祯皇帝感觉也就一般般。因为方正化等人的嘴里,基本都是恭维话。 而这孙传庭可不是,脾气倔得很,他能说出这样的话,那份量绝对是比方正化等人要高,仅次于刘伟超的。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此时的心情非常好! “走,朕再带卿去看看玻璃厂,那是来钱的地方,缓解朝廷财政压力。”崇祯皇帝兴致勃勃地说道,“当然,也有好东西,是可以用于兵事上的。朕让卿开开眼界!” 孙传庭听得哑然,心中也是高兴,连忙跟上。 大概过去了半天之后,孙传庭才参观完了崇祯皇帝这些天来捣腾的东西,随崇祯皇帝到了文华殿。 崇祯皇帝坐定之后,看着底下的孙传庭,表情终于严肃了起来,准备说正事了! 正文 84 我们是合伙人 , 只听他对孙传庭说道:“知道朕为什么要让卿来担任兵部尚书么?” 孙传庭一听,心中不由得一愣,不是之前就已经说过了,要让自己整顿京营,并且在全国军队中推广清屯充饷么? 他还在想着,崇祯皇帝就自己说道:“陈新甲那奸贼卖官捞钱,辜负朕意,只此一点,朕就容他不得!” 一听这话,孙传庭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崇祯皇帝是因为这原因,才要罢免那陈新甲。 说起来,这个陈新甲和他还有仇的,是陈新甲和杨嗣昌两人,把他给搞到了监狱中去的。 更不用说,皇帝要罢免陈新甲的理由,非常地充足! 因此,孙传庭理会了崇祯皇帝的意思,连忙回奏道:“陛下放心,微臣这里,都是六亲不认的,若要陛下发现微臣收钱,那就砍了微臣的首级便是!” 带兵带久了,说话都不是文绉绉的了!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就凭孙传庭实施那清屯充饷之策,就足以证明,他确实是六亲不认的。 要不然,那些地方豪强肯定会给他送礼等手段收买他,只有那些手段搞不定了,才会联系朝中大臣扳倒他的。 因此,崇祯皇帝便露出一丝微笑对孙传庭说道:“好,朕信卿。不过问罪陈新甲之事,还得谋划一下。朕把西厂的消息转你一份,军中哪些将领和陈新甲有勾结,卿要心里有数。等两天,朕便会动手了!” 动陈新甲,要比动朱纯臣容易。 柿子要挑软的捏,崇祯皇帝当然是要拿陈新甲先开刀了。 随后,他便和孙传庭商量了起来,具体该怎么做! 就这么的,这一天,就又过去了。 在孙传庭退去之后,崇祯皇帝看着天色已经到傍晚时分,便忍不住给刘伟超联系了起来。 这几天内,他忙着兵仗局那边,忙得昏天黑地的,甚至都整夜待在那边,因此一直没有顾得上和刘伟超联系。 如今,兵仗局那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就等着按照他的意思,全部修建完毕。而孙传庭也已经回来,对付陈新甲的事情也有了着落之后,他就十分想念刘伟超了。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按下了联系按钮之后,刘伟超那边却一直没接通。 最后显示:“对方无应答!” 这一下,崇祯皇帝看着手中握着的手机,就有点疑惑了。 怎么回事?为什么刘伟超不理自己了呢? 难道是因为自己这几天没有和他联系,因此,他生气不理自己了? 也不对啊,他又不是自己的妃子,不会来女人那一套的吧? 再说了,就算是自己的妃子,最多也是撒娇一下,不敢真得不理自己的啊! 或者,刘伟超发生了什么意外? 不会吧,该不会是死了吧? …… 崇祯皇帝越想,他就越害怕起来。 反正刘伟超没有接他电话,让他很是惶恐起来。 如果没有了刘伟超,那他最大的依仗就没有了。 才刚刚从刘伟超哪里获得了一点好处,就不能再得到好处,这简直是比挖了他的心肝还要难受! 就算不说这些市侩的,有刘伟超这么一个朋友,可以无话不聊的,那也是他非常盼望的!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越想越害怕时,他的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 他立刻低头一看,却见是刘伟超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 这一见之下,崇祯皇帝顿时狂喜,甚至手都有点抖的,按下了“接通”的按钮。 “咦,你这是怎么了?”刘伟超看到手机里的崇祯皇帝,表情好像有点不对,便好奇地问道。 “啊,没什么,没什么!”崇祯皇帝一听,连忙慌乱否认。 如果让刘伟超知道他刚才有多担心,怕是有点丢脸! “哦!”刘伟超也不深究,只是给崇祯皇帝解释道,“刚才忙去了,手机震动没听到!” “啊,朕还以为你出什么事情了呢!”崇祯皇帝一听,便明显松了口气说道。 想想也是,手机对自己来说,那可是宝物,因此挂在胸口,不管做任何什么事情,只要有动静,自己肯定第一时间知道的。 但是,按照刘伟超的说法,他那边的手机都是烂大街的,肯定就不会像自己这么宝贝手机,有的时候没及时发现有手机信息,也就再所难免了! 他这么想着,刘伟超在那边又对他说道:“以前上班,如果开手机铃声的话,会影响到周围的同事,因此都是调成震动的。以后反正不会上班,我就开手机铃声吧,这样我就能听到手机声音了!” 崇祯皇帝一听,这手机还能发出声音么?这倒是很好! 这么一来,刘伟超能及时和他通讯,那他也就放心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向刘伟超说了他那边这几天在做的事情,也说了孙传庭的事情,最后说道:“朕能感觉出来,这个孙传庭确实与众不同,是个忠臣,能臣。朕一定会用好他的!” 刘伟超听了,当即便笑了,随后向崇祯皇帝要求道:“能拍个他的照片过来么?我想看看,他长得什么样的?”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说道:“对了,还有周遇吉,我也想看看!” 说到这里,感觉还不够,便再说道:“要不,有名的人,都拍个照片,给我一份,也给你自己留一份,以后可以看看。”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无语,不过刘伟超既然要求了,他当然不会不同意。 随后,他有些关心刘伟超这边,就问刘伟超道:“朕之前给你的那些首饰,你那朋友满意么?能给你赚钱不?” 一听这话,刘伟超便笑着说道:“怎么可能不满意?这可是宫廷出品,当然是喜欢的。我看了整个过程,确实也是有赚钱的机会在里面的。” 说到这里,他又兴奋了一点,对崇祯皇帝接着说道:“我那手机软件已经设计好了,现在正在忙着开发呢,估计不用半个月,就能把第一个版本拿出来!等做出来之后,就是我的创业之路的开始!” 说完之后,刘伟超紧握拳头,用坚定地语气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强国,我创业,我们是合伙人,一起加油!” 正文 85 农学家 如果说谁最希望刘伟超能赚钱的,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崇祯皇帝。 此时他听刘伟超这么一说,虽然不明白合伙人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知道这是一起努力的意思,便也跟着兴奋地说道:“好,朕强国,你赚钱,我们一起努力!” 说完之后,或许是刘伟超的手机动了下,镜头转了下,就被他看到了什么,只听崇祯皇帝连忙提醒道:“咦,你的晚膳,还是吃哪个……红薯么?” 刘伟超一听,笑着说道:“你眼睛真尖!没错,今晚吃红薯,简单方便还便宜!” “那你没有菜么?”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这好像是主食吧?”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了下,你真当我是皇帝啊,我的吃饭可不是你的用膳啊! 于是,他便解释道:“我之前工作了一年多点,存了十万块左右;现在没了收入,用一分就少一分,又要创业,能省着花就省着花。等以后赚钱了,再吃好点就是了!” 虽然崇祯皇帝不知道刘伟超口中的十万块到底是多少,但是他能听出来,刘伟超现在其实挺缺钱的。 意识到这点,他就心中决定,一定要尽快改善刘伟超的处境,让他变得有钱起来才行!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把这事记在心里,等回头和田贵妃商量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也是因为刚才看到了红薯,他便对刘伟超说道:“你发给朕的红薯、土豆照片,朕都已经看过,并且让人去找了。还有其他什么没有,也一并发给朕,可以么?” 刘伟超听了,一拍自己的脑袋,当即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对对对,你说得对,我找下资料,然后都给你发过去吧!” 随后,挂断了通讯,刘伟超便开始找了起来。 玉米,古代称番麦、御麦、玉麦、苞米、珍珠米、棒子等。嘉靖三十四年的《巩县志》已有“玉麦”的名称,但明确而详细的记载则见于三十九年甘肃的《平凉府志》卷11:“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炊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此外,(明)田艺衡《留青日扎》和李时珍《本草纲目》均有记载。 番薯就不用说了,是大明万历年间传过来的。徐光启曾经从福建引种到上海去种过,并给崇祯皇帝上过甘薯疏。 马铃薯,亦称洋芋、土豆、山药蛋、地蛋、荷兰薯。原产南美洲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为印第安人所驯化。大约1570年传入西班牙,1590年传入英格兰,1650年左右传入中国。 这个可是真正解决饥荒的好东西,只是好像在崇祯十五年,也就是1642年左右,好像大明还没有。就算已经有了,可能也在某个犄角旮旯中。不会像玉米和番薯那样好找。 花生,亦称长生果、落花生、落地松、万寿果、番豆、无花果等,是一种人们喜爱的食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小粒型和大粒型两种,小粒型最早记载见于元末明初贾铭的《饮食须知》,大粒型是满清时期才传入。这个也是很有用的,需要大力推广。 辣椒别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1493年传到欧洲,1593~1598年传至RB。传入中国有两条途径:一是经由古丝绸之路传入甘肃、陕西等地;一是经海路引入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中国关于辣椒的记载始见于(明)高濂《遵生八笺》(1591)。 也就是说,辣椒已经在明末有了,不过还不普遍,一开始甚至都是作为观赏花卉用的。这个也值得给崇祯皇帝说说。 番茄,亦称西红柿、番柿、六月柿、洋柿子等。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带,我国最早记载见于(明)王象晋的《群芳谱》…… 咦,等等! 刘伟超查到这里,好像有点不对,便又重新翻了资料,往前查看。 最后,他便点了王象晋这个人的资料去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就大喜过望。 王象晋(1561~1653)明代文人、官吏,农学家,旁通医学…… 这些其实没什么,最为关键的是,1607年至1627年间,王象晋在家督率佣仆经营园圃,种植各种疏果,广泛收集古籍,以10多年时间编成《群芳谱》,全书30卷。是我国17世纪初期论述多种作物生产,及与生产有关的一些问题的巨著。 刘伟超刚才找的几种农作物,只要明末已经有的,王象晋好像都有记录。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明末就徐光启这么一个农学大师。结果没想到,竟然还藏着一个王象晋。 这个王象晋可能和徐光启的方向不同。 徐光启是《农政全书》,那是真得以农业生产为目的的一本巨著。而王象晋呢,更像是一个土豪喜欢花花草草,因此在家玩这些,还写了一本书。 没跑了,虽然这个人可能比不上徐光启,但在这明末肯定适合当崇祯皇帝的农业部长! 好像他是个东林党,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让他管农事,少操心党争,由崇祯皇帝敲打下他不就可以了么!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前后又查了下资料,甚至还花钱买了一篇有关王象晋的论文,有关他生平的。看了之后,他便拿起了手机,准备联系崇祯皇帝。 不过当他一拿起手机之后,忽然想起崇祯皇帝之前联系不上他的事情,为了怕忘记,索性就顺手先开了声音。 至于手机铃声么?刘伟超试听了几个,最终选了个《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唱得那首歌,朴实。 当时看到许三多在空无一人的楼梯口,对着镜子唱,也让他很感动的那首。 然后,他才联系崇祯皇帝。 而此时的崇祯皇帝,倒也没有坐在那里等刘伟超传资料过去。 天色已晚,他正和自己的一大家子在用晚膳。 虽然崇祯皇帝是个穷得叮当响的皇帝,但是,这用膳的标准,那绝对是刘伟超比不上的。 崇祯皇帝在主位,周皇后陪同,另外还有两个贵妃,也就是田贵妃和袁贵妃。然后便是皇子皇女一堆了。 正在用膳呢,突然之间,手机就响了,吓得崇祯皇帝手一抖,汤都洒了! 正文 86 一条龙 ,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突如其来的,一个男人的声音响了起来,是那么的清脆,那么的响亮! 除了周皇后和田贵妃是见过手机这个宝物里面有人之外,其他人一听之下,顿时都吓得有点不知所措。 哪来的声音,哪来的人? 一时之间,女人都是花容失色,男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连崇祯皇帝也是奇怪,以往的时候,挂在胸口的手机,如果有动静,那也只是震动而已,怎么突然之间,就有人在唱了呢? 他可以肯定,这个人绝对不是刘伟超,至少声音是听得出来的! 而且就算是刘伟超发出来的话,那不是也要自己按下“接通”按钮之后才可以说话的么! 该不会,是这个手机,自己的宝贝出问题了吧? 电光火石之间,崇祯皇帝就想到了这个可能性,顿时吓了一大跳,也顾不得其他,连忙小心翼翼地从手机套中拿出了手机,第一时间查看了起来。 就见手机界面上,还是和以往震动一样的提示,有是否“接通”按钮,看着好像没坏! 只是有点奇怪的是,为什么以前的时候是震动,而如今却发出了这种奇怪的声音呢? 好奇之下,崇祯皇帝知道,这个问题怕是只有问刘伟超才能知道了。 于是,他就连忙接通了视频通讯。 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刘伟超出现在手机里面。 看到这情况,崇祯皇帝不由得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好像是没事!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想要和刘伟超求证一番的。 于是,刘伟超还没说话呢,崇祯皇帝就先问道:“刚才朕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好像是一个男人在唱,也不是你,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应该……不是朕的手机出问题了吧?” 刘伟超听得一愣,有点不明白地反问道:“什么男人在唱?唱什么?” 说实话,他也有点担心,别是崇祯皇帝那边的手机出问题了吧?这可是他创业最大的依仗啊!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下,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刚才他一门心思都在手机上面,就怕是坏了,那还顾得了其他! 正在这时,边上响起了一个悦耳的女声:“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崇祯皇帝闻声一看,却见是田贵妃在学,便连忙附和说道:“对对对,就是这种声音,不过是个男的!” 刘伟超一听,稍微愣了下,随后便明白过来,当即哈哈笑着说道:“我知道了。你那个手机是我的影子手机,电量共享,连手机铃声也共享!没事,那是手机铃声,就是和你通讯时会响起来的动静,我刚设置的,就是怕又没有及时接到你的电话!” 虽然崇祯皇帝听得不是很明白,不过意思还是懂了,这是刘伟超搞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之前没有及时接他的通讯。 于是,他也就不介意了,当即问刘伟超道:“是找朕有事?”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抬头看了一眼在场的人。 周皇后一见,便明白这个眼光是什么意思,就立刻起身,带头领着所有人退了出去。 这和现代可不一样,要是现代的话,那是崇祯皇帝站起来去偏僻处接电话的。 刘伟超只能看到崇祯皇帝的脸,因此不知道周围情况,只是高兴地对崇祯皇帝说道:“刚才我查资料的时候,有一个重大发现!”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也是高兴,连忙问道:“什么重大发现?” 相对于平日里处理政务,各种各样,就没有一个好消息不同,刘伟超这边,基本上每次都是让他惊喜的,也就让他格外的期待,不知道是什么重大发现! 看他这么高兴,刘伟超就立刻告诉他道:“我发现你那个时候有一个文官特别喜欢花花草草,因此收集了很多,并且还亲自种植并把如何种植的心得都写成了书。在他那边,有好几样宝贝,都是你急需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也是非常高兴,不过他随即也有点担心,便问道:“别是徐光启徐卿吧?他已经过世了!” “不是,是王象晋,你知道这个人么?”刘伟超一听,便立刻介绍道,“这个时候,他应该已经从浙江右布政使的位置上告老还乡了,是山东人。” “王象晋?”崇祯皇帝听了,没什么印象,就努力回忆一下。 过了一会,他终于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了,便点点头说道:“好像朕有印象了!” 崇祯元年春,王象晋升按察司副使,备兵淮、扬,驻淮扬官署。 崇祯七年,王象晋升河南按察使。 崇祯八年,王象晋由河南按察使迁浙江右布政使。 崇祯十年,王象晋自请致仕归里。 也就是说,崇祯皇帝和这个王象晋其实就只有几面之缘,平日里并没有见面。更不用说,如今崇祯十五年,王象晋都回老家有五年了。 他能记得这么一个人,已经足以说明他的记忆力不错了。 此时,刘伟超听崇祯皇帝说有印象,就连忙给他介绍道:“把他召来吧,让他负责农事,鼎力支持他,你的农事这块就有可靠的帮手了!”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说道:“一会我把他的资料给你发过去,他是和叛变投靠建虏的孔有德他们有血仇,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今年下半年建虏入关,也会打下他的家乡,家族里面不少人殉国。他的那些好东西估计也都毁掉了。你得抓紧,别让他的那些好东西给弄没了,要不然,你再找起来就不好找!” 崇祯皇帝一听,也是非常兴奋,之前他还正发愁,不知道刘伟超所说得那些东西怎么找,要找多久,然后再推广又要多久? 如今好了,一条龙式的,就这么解决了! 真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真是老天都在冥冥之中保佑大明的啊! 于是,他立刻答应一声道:“好,朕这就派人……不,朕让周遇吉选派一支精锐赶往鲁地,护送他带着所有东西搬来京师。然后你帮忙看看,到底都有什么好东西可好?” 正文 87 生活有奔头 之所以如此说,是如今这个时期已经很乱了,如果不派精锐去护送,那王象晋带着那么多的花花草草上路的话,万一遇到打劫的怎么办? 虽然这些东西不是金银,但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比金银还贵重的,不能有失。 听他这么一说,刘伟超便立刻想到了一个点子,当即对崇祯皇帝建议道:“你可以让王象晋每样带一点就可以,剩下的还留在鲁地,让那边的官员支持王象晋的人开始大力推广种植。至于种什么,等我这边鉴别出来之后,传信回去就可以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满心欢喜地说道:“对对对,就应该这样,如此最好了!”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钱粮这两大难题中,有关粮食这一块,如今也看到了希望,他岂会不喜出望外! 看到他这么高兴,刘伟超也是高兴,便对他说道:“主要就是这事,没别的事情了,那我挂断了!” “好!”崇祯皇帝听了,连忙点头道,“朕还在用膳,那就先挂了!” 刘伟超一听,便想按断通讯了,忽然,他想起什么,便又问崇祯皇帝道:“刚才是谁唱的歌?很好听啊!” 那嗓音,哪怕是唱男人唱得军歌,也是很悦耳!和原曲相比,有另外一种魅力。 “哦,呵呵,那是田贵妃所唱!”崇祯皇帝心情正好着呢,一听这话,便笑着说道,“朕这爱妃,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所不会,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等改日有空之时,让你见识一下,便知道朕没有吹牛!” “真得么?好啊!”刘伟超听了,当然同意,他看资料说田贵妃好像确实多才多艺,才最受崇祯皇帝宠爱。 回答完了之后,挂了电话,刚把手机放下,忽然,刘伟超脑中灵光一闪,一个想法顿时就冒了出来。 刚才不是听到田贵妃唱歌也很好听么?那如果让崇祯皇帝传一些歌回来会怎么样? 不止是田贵妃唱的歌,还有大明王朝中其他唱歌唱得好的人,然后用这些歌曲引流,是不是会是一个好主意? 一想到这,刘伟超顿时就兴奋了起来,脑子也格外活跃。 于是,他立刻就又想到了,既然唱歌可以,那么跳舞呢?跳舞应该也是可以啊!特别是古典舞,让崇祯皇帝录视频传过来,肯定能吸引人气吧! 还有,明朝时候其他的娱乐活动,全都可以的啊! 评书,笑话,曲苑杂坛…… 想到这些,刘伟超不由得笑得合不拢嘴了。 张伟江都说过,他要想创业,最困难的是,如何引流? 这不,只要按照刚才的想法来,引流的问题似乎也是很好解决了! 对了,现在不少歌曲下载都要钱,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发布明朝的歌曲,用收费的方式,或者说,用会员的方式? 一下子,刘伟超想到了不少。忽然就觉得,虽然自己这个穿越时空的app不能发红包,可光是靠这数据传输,那也绝对是个非常大的金手指了! 前途,钱途,非常大的前途和钱途啊! 这么想着,刘伟超怕忘记,赶紧打开电脑,把想法记录下来,等回头之后,再给崇祯皇帝说说。 而如今最为主要的,是把手机应用软件给开发出来! 这么一来,刘伟超就更有干劲了,呵呵,撩起袖子加油干! 而在崇祯皇帝这边,也同样非常有干劲,原因无他,同样是生活有奔头啊! 挂断了视频之后,崇祯皇帝便传旨:“立刻召周遇吉连夜觐见!” 吩咐完了之后,他的一大家子才重新回到座位上。 每个人看到他那么的开心,便知道肯定有好事,气氛顿时就轻松了不少。 也是因为如此的原因吧,太子朱慈烺装着胆子问道:“父皇,刚才是什么声音?” 他年纪还小,对奇怪的事情,当然是比较好奇的。 在他们这些人中,只有周皇后和田贵妃知道是什么个情况,其他人都不知道,因此对之前的情况,都非常地好奇。因为对他们来说,太神奇了! 崇祯皇帝听了,也不瞒他,便对他说道:“这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能和帮助朕的人取得联系。以后,朕会把赐宝物传给你的!” 一听这话,第一次听说得人都非常惊讶,这竟然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太祖皇帝显灵了? 他们正在想着,田贵妃忽然插嘴说道:“陛下,这个宝物是认主的,只有你能开启,别人怎么能用?”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心想,对啊,别人怎么开? 不过他马上就回过神来,当即笑着说道:“这个不用担心,朕会解决的!” 回头问问刘伟超,估计有办法吧!要是不能传下去,那就太遗憾了! 周皇后在边上听到,也很是高兴,那她儿子当皇帝之后,也一样会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吧! 而崇祯皇帝既然已经当众说了有关手机的事情,当然,他并没有如实说,而是继续借用太祖皇帝的名头。 就听他对在场的老婆子女说道:“朕一直在考虑一个事情,别人的话,朕也信不过。你们可以帮朕做这个事情!”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不由得好奇,因为他们都知道,皇帝在这个时候说这个话,肯定是和这个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有关。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接着说道:“朕日理万机,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因此,你们在朕身边要轮流抄写宝物里面的学识,然后最好还要学会。不,此乃大学问,一定要学会才可以!” 他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虽然他自己也想学那科学知识,可终归是没那个时间。 这不,内阁的那些人撂摊子,他都还没时间去处理。哪怕他真得不想理那些破事,可内阁职能还是要正常运转起来才行的。 事情实在太多,就他一个人的话,真得忙不过来。 不过手机不能给别人,最多是自己在处理政务的时候,手机放手边,就让自己的妃子和子女在边上抄内容出来。 刘伟超传给他的那些科学知识,他一直在考虑怎么办,这次看到面前这些人,他才终于有了这么一个想法。 正文 88 谋定而动 次日,崇祯皇帝开始处理政务,身边都跟着太子朱慈烺。没别的,就在皇帝身边,抄写手机里面的资料,主要是数学、物理和化学这三门基础课程。 因为朱慈烺是第一次接触,崇祯皇帝就让他先从简单的,也就是数学开始抄起。 而崇祯皇帝自己,则召见了心腹臣子,也就是西厂提督王承恩,御马监掌印太监方正化,孙传庭和周遇吉议事。 本来周遇吉作为武将,在明末这个时候,是没有资格参与议事的。 但是,因为讨论的事情和他有关,崇祯皇帝又极其信任他,所以也叫他来了。 另外还有一人,之前崇祯皇帝不怎么在意,如今看表现,似乎是不错的,也就一起召来议事了。这个人,就是内阁唯一剩下的那人,已经被他提为内阁首辅的贺逢圣。 这个贺逢圣不但没有辞职要挟,反而尽职尽力。最引得崇祯皇帝好感的是,贺逢圣在他种牛痘之后,是第一个主动提出,要跟进种牛痘的文官。 如此种种之下,崇祯皇帝也问过刘伟超,知道贺逢圣是在张献忠攻陷武昌时候,投湖自尽,算是一个有气节的臣子。 因此,贺逢圣也被崇祯皇帝认可了。 这次讨论的内容就只有两个,一个是抓陈新甲,同时在京师这边和陈新甲来往密切的将领,也要一起拿下。随后孙传庭正式出任兵部尚书一职。 第二个是内阁辅臣一起撂摊子的事情! 一般来说,我都不要官做了,还能怎么样? 但是,这一次,崇祯皇帝没想着放过他们! 对于这些,孙传庭压根不惊讶,也不奇怪,甚至在他看来,崇祯皇帝这么做,他是非常赞成的。但是,贺逢圣这边,却是没有事先通气的,顿时大为意外。 看着崇祯皇帝布置的手段,比如要抓陈新甲之前,已经把陈新甲的事情暗地里调查清楚了。连什么将领和陈新甲有勾结都知道,还安排好了屡打胜仗的孙传庭接任兵部尚书。 这是谋定而后动,绝对不是以前那样,听了某某某的奏言,就勃然大怒,当场拿下的那种。 这一刻,贺逢圣不由得又一次重新认识了崇祯皇帝。 之前一次是崇祯皇帝以身作则,亲自种牛痘那事,也让他对崇祯皇帝有了新的认识,同样是他在内阁坚持的原因,并没有参与到内阁同僚试图用辞职来胁迫皇帝解散西厂的事情中去。 商议停顿之后,王承恩便带人陪同孙传庭去了兵部衙门,把陈新甲给抓去了锦衣卫诏狱。 与此同时,周遇吉领兵,也把京师中几个行贿陈新甲的将领,特别是在五城兵马司中的几个都给抓了。并且五城兵马司这边暂时由勇卫营接管,不归巡城御史执掌。 这个事情一出,顿时京师震动。 要知道,之前的时候,陈新甲一直是崇祯皇帝最宠信的臣子,突然被抓,绝对出乎他们的意料。 更不用说,之前不是传闻,崇祯皇帝喜欢匠活,都和那些低贱的匠人待在一起了么?怎么突然之间,就开始抓人了?而且能明显看出,这是谋定而后动! 一时之间,百官惊惧,他们倒也没有替陈新甲喊冤,而是开始观望皇帝新的动向。 果然,崇祯皇帝的动作不止于此。 撂摊子在家的几个内阁辅臣,比如张四知等人,也被西厂给抓了,罪名同样是贪腐受贿。 一次就抓了兵部尚书和几个内阁辅臣,就算是以前,崇祯皇帝也没有这么大的动静,这让文武百官更是震惊。 就在这当口,新任兵部尚书孙传庭雷厉风行,烧起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奉皇帝旨意,正告全国军队,不得扰民,不得做出杀良冒功,危害百姓之事! 第二把火,也是奉皇帝旨意,让各地卫所清查军田;统领将领可就近实施清屯充饷之策,以补军用。 第三把火,世袭军职,勋贵等,兵部重新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才能世袭职位,并加以重用! 这些事情一宣布之后,立刻又引发了震惊。 他们万万没先到,孙蛮子竟然得到皇帝如此重用,还出台了这么大的国策。 以前的时候,对于无钱供应军队,只能眼看着军队“借钱”而没有办法。或者是加征三饷的方式来凑钱。 可如今,崇祯皇帝却不需要花一分钱,就直接用了孙传庭的法子,清屯充饷,那些军队就能凑集钱粮,还让人说不出话来,因为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 这一连串的事情,就等于是崇祯皇帝空手套白狼,顺带着整顿军队,捞取一波名望! 什么时候,崇祯皇帝的手段这么厉害了? 然而,还没完呢! 内阁这边,也跟着宣布,奉旨宣告天下,加征三饷之策,改为向田产北方200亩,南方100亩以上者征收。 这个国策改动一出,又让人立刻想起了当年卢象升的因粮之策,简直是一模一样啊! 一时之间,京师都在议论最近的动静。当然,也有一些人,喜欢放马后炮的。 “其实,皇上这些事,早就有苗头,本公子早就看出来了!” “不信?你们想,卢象升不是刚被追封么?你看看,他的因粮之策,不就又被皇帝重用了么?” “听说啊,卢象升的一个兄弟,也已经奉召来京了,估计和这个因粮之策有关!” “还有,你们没发现么?以前皇上经常召见陈新甲,有什么事情都和他商量,可最近有么?这不,就是圣心失宠的征兆啊,这都不知道?” “……” 在这样的议论声中,成国公朱纯臣把自己关在书房内,也是有些担心了。 之前的时候,他也同样是崇祯皇帝的宠臣,可按照传闻来看,崇祯皇帝也一直没有找过他,会不会是圣心有变? 这个问题,终归是引起了他的警惕。 但你要说朱纯臣有多担心,那倒也没有。 要知道,他可不是陈新甲可比。他是世袭的成国公,就他爷爷那会,都还能在朝堂上叱咤风云,一言九鼎的那种。 而且,京营还在他手中,军中将领,也都是他的门生故旧。这也不是区区一个五城兵马司可比。 正文 89 抄家 不过,也不能任由皇帝在那胡作非为,安心赚玻璃的钱,不好么? 当初可谓是因祸得福,忍疼多捐了点钱,结果股份最多,可以优先购买玻璃厂的玻璃制品。 几倍的利润啊,那皇帝就不能多出点玻璃做的东西,瞎折腾朝堂上干什么? 这年月,谁不贪? 按照如今这个局势这么搞下去,内阁、六部尚书都没跑,是不是其他人也跑不掉,又会不会把火烧到勋贵头上? 朱纯臣想着这些,还是皱了眉头。 因为他已经嗅到了一点迹象,那新任兵部尚书要求今年的世袭军官都要重新考核。 虽然他这边是影响不到,但底下的不少门生故旧是会有影响的! 最为关键的是,看这架势,这个考核,也不是给点钱就能过的! 那个孙传庭,风声可不怎么好的,人见人嫌的那种! 这么想着,朱纯臣便决定做点什么。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的折腾,还没完呢! 兵科给事中郝揭发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等窃权附势,纳贿行私。作为原首辅周延儒的义子,凡内阁票拟、国家机密事事都预先知道,并称周延儒是天下的罪人,而吴昌时等又是周延儒的罪人。 御史蒋拱宸也揭发吴昌时作为周延儒的幕僚,与周幕僚董廷献表里为奸,无所不至,同时提到吴昌时结交内侍李瑞、王裕民,刺探机密。 还有周延儒门生范志完,得其座师逢高位而骤升山西巡抚,纵兵淫掠、克扣军饷。 这些事情一件接一件地突然就爆了出来,当然,有的是之前就已经有了,而有的,是第一次听说。 崇祯皇帝很快就亲自做出判决,原内阁首辅周延儒赐死,抄家; 董廷献活剐,抄家; 范志完赐死,抄家; 内侍李瑞、王裕民在宫门口杖死,抄家! 一时之间,抄家,抄家,抄家…… 不少人事后都有说,倒了个首辅,富了皇帝。 当然,也有细心的人发现,作为周延儒案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吴昌时,并没有处置的消息。 这让很多人都好奇,按理来说,吴昌时肯定也是赐死,抄家的。怎么就没动静了呢? 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倒是听到了一点风声,说吴昌时还涉及操纵科举,因此还没有到判决的时候。 当然,关心吴昌时的,其实也没多少人,大部分人都在这一系列的赐死、抄家风声中,慑慑发抖了。 因为贪腐,行贿,捞钱,这是绝大部分文武官员都在做的事情。 毕竟在这年代,谁要是不这么干,那是不合群,是会被排挤的! 想要在官场上立足,那就得和大家一样,要不然,看看孙传庭,立功那么多,都差点把李自成给灭了的他,说被关进大牢,不就被关进大牢了么! 可像孙传庭这样的,又能有几个人? 突然之间,京师的官场,就成了做官的高风险地区。不少人开始想着办法,外调出京了。 还有的,则等在那里看动静。 当然,也少不了一部分人想要改换门庭,走孙传庭啊,王承恩啊这些当下皇帝宠臣的路子。 京师的局势,绝非表面那么平静。 对于外面的一切,崇祯皇帝都通过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分别了解,并进行核对,算是能及时掌握情况的。 对此,崇祯皇帝按着本意,那是要把所有这些人都赐死、抄家的。在他看来,这些臣子都是该死! 不过如今的他,自从和刘伟超联系上之后,已经认识到了他以前的种种不足。对于处理政事,不再只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在局面能掌控的情况下,他不介意多抄家几头猪。那可都是钱,能用来富国强兵的。 崇祯皇帝此时最为关心的,还是宫中情况。 这次打死两个勾结外廷的内侍,只是一个警告而已。 他很清楚,宫里面绝对不止这么两个。比如那些位居太监职位的,就有和外面勾结的。这一次,他是按下了,并没有发作而已。 如今这么爆发了一次之后,崇祯皇帝的注意力便又转向了兵仗局那边,更多的时间,去了那边亲自监督钢铁冶炼的一系列事情。 他知道,这是他的强国根本,立身之本,是绝对不能马虎的。 几天之后,左懋第奉旨进京。 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召见了他。 这个左懋第,是刘伟超推荐的,并有相关资料都有给过他。 因此,崇祯皇帝对于这个左懋第,是早有安排的。 太常寺正卿,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的左懋第,直接被封为吏部尚书,掌官吏任免。 封赏之余,崇祯皇帝自然免不了交代左懋第,吏治是国泰民安的关键,吩咐他一定要考核把关,并直接言明,厂卫都会看着的,希望左懋第不要辜负了他的期待。 如果说是之前的环境,左懋第接下这个差事,可能还没法去展开手脚的。 要不然,他都会被排挤成光杆司令。 这不,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不就大肆收取贿赂!人家还有首辅当后台,尚书又怎么了? 可如今,崇祯皇帝已经给他营造了一个比较不错的环境,左懋第自然是应承下来,表示不会辜负皇帝的期待。 本来崇祯皇帝以为,这样就差不多了。 但是没想到,左懋第却主动向他奏对,给他说道:“听闻陛下当百官之面种牛痘以防天花,微臣虽然接到邸报,但又有消息说此乃邸报有误。微臣在巡防地方时,也多是此种言论。不知道此事可是当真?种牛痘真能防治天花?”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脸色就有点难看了。 可以说,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以身作则,最终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地方上压根就不相信,没什么人接种牛痘! 这一刻,他认识到了一点,朝廷旨意出了京师,要打对折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果然是王朝末世的迹象! 这么想着,他努力平复了下心情,向左懋第点头说道:“确有此事,朕已经种了牛痘,宫中所有人,包括朕的妃子,还有子女和宫女内侍,皆已种了牛痘!” “不知陛下何以知道种牛痘能防治天花?”左懋第一听,连忙追问道。 正文 90 强化太祖的影响 , 崇祯皇帝见他一再追问,便回答他道:“朕得太祖皇帝赐下宝物,由此得知很多事情。这其中,就有种牛痘可防天花之事!” “什么?”左懋第一听,顿时大吃一惊,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崇祯皇帝看他这样,有点不高兴了,用手指了下挂在胸口的香囊说道:“就是这个!” 随后,他看着左懋第,冷声说道:“难不成卿以为,朕会拿自己的性命,还有整个内宫的性命开玩笑?” “微臣不敢!”左懋第一听,连忙回奏道。 祖宗显灵之事,对于古代人来说,大部分人都是相信会存在的。 要不然,前两年的时候,也不会有孝定太后升九莲菩萨惩罚崇祯皇帝的传言发生了。 而太祖皇帝作为开创大明帝国的人,威望之高,在整个大明朝自然是无以伦比的。孝定太后都能显灵,太祖皇帝自然就更不用说吧? 如今大明江山风雨飘摇之际,太祖皇帝显灵,更是合理一些。 此时的左懋第,听了之后,便是将信将疑。 崇祯皇帝则继续对他说道:“个中道理,晾世人也是不知,会有疑惑之心,因此朕才当着百官的面亲自示范。朕想着,早日让天下人都接种了牛痘,那么天花之灾就不会再降临到朕的子民身上。地方上竟然不信,真是辜负了朕一片心意!” “微臣惶恐!”左懋第一听,便连忙奏道,“真是如此利国利民之事,微臣以为,该派御史巡按两京十三省,督促地方尽快接种牛痘!” 顿了顿,他又解释道:“实在是天花乃自古以来的瘟疫,一旦染上,皆是靠天活命。突然能治,天下愚民才会有所疑虑,非不信陛下也!”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顿了顿,他又想到了什么,便对左懋第说道:“朕的玻璃厂正在做一种显微镜,很快就能做出来了。此等物件,能让人看到细微之物。而天花之毒,便是一种极其细微之物引发。虽然不一定能看到天花之毒。但是,让天下人开下眼界,知道有此事,朕以为也是有必要的。因此,让派往各省之巡按御史携一架显微镜吧!当然,这费用要算进朝廷支出中。” 左懋第听得又是意外,什么显微镜,真能有如此神奇? 细微之物,到底有多细微? 一时之间,他也是很好奇。 怎么感觉这次回来,皇上好像和以前大不一样呢? 该不会,真得是太祖显灵,皇上就变得英明神武起来了吧? 这么想着,他也是很高兴! 真要这样,有太祖皇帝看着的话,大明有救也!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连忙再奏道:“臣此次奉旨总督漕运,自静海抵临清,见百姓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有点惨然,地方上都到了这等程度了! 不过类似的事情,其实之前也有臣子上奏过,总之,民不聊生,就是现状了! 他在想着,左懋第便继续奏道:“如今之朝廷局势,是为民穷、兵弱、臣工推诿、国计虚耗。微臣恳请陛下,可用纳监、出钱赎罪等法广开财源,充实国库,行平仓法、监法及减轻赋税,缓民之困,输粟边塞、以充军粮养强军!” 这个提议,他其实不止一次提出过了,但是,基本上都没效果。 虽然说这些措施,其实都不是很妥当,而且不少会有很不好的影响。但是,眼前浮现出一幕幕的百姓惨状,真得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 总要做点什么,难不成就一直坐视不理,眼睁睁地看着易子相食,村村死绝? 如今,崇祯皇帝有英明神武的迹象,有太祖皇帝的显灵,他能得到皇帝重用,升任吏部尚书之际,就想再提一次。 他的这个方法,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在明末那个环境下,也算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 毕竟朝廷没钱,那是什么事情都干不了,纳监、出钱赎罪是最快来钱的办法,当然,带来的后果其实也严重,但是他又不是穿越者,哪能想到还有其他什么办法能快速来钱的?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感受到他的用心,便笑了一下,摇摇头说道:“卿是刚到京师,对于朕刚颁发的旨意,做过的事情还不了解吧?” “???”左懋第一听,有些意外,脑海中冒出一串问号。不过他能听出崇祯皇帝的意思,好像是皇帝自己就有办法在做了,这让他很是好奇。 如果以前的话,他是不信的。可如今太祖皇帝都显灵过了,有指点,说不定还真有办法了? 这么想着,左懋第便连忙带着期待回奏道:“陛下圣明!” “那朕就给卿说下吧!”崇祯皇帝倒是很乐意解释一遍他这些天来做得事情,就把他得到太祖宝物之后做的事情,包括整顿吏治,开设玻璃厂这些,都说了。 “……第一批玻璃制品已经赚了将近三百两,只要那些货一出来,便会被抢购一空。”崇祯皇帝说到这些时,脸上就露出了自豪之意,“第二批预计会有一千多两了。后续会有更实用的玻璃制品,且产量也能大增。朕预估,一年至少能赚十万两。以后还会越来越多!” 不等左懋第说话,他就继续说道:“朝中多贪官,朕已经抄家了一批,银钱所得快有壹佰伍拾万之多。也能缓解银钱之缺!” “……”左懋第听得有点无语了。 没错,来钱最快的,莫过于抄家! 他当然知道这一点,不过他却没法上奏,说让皇帝去抄家来钱最快。 真要说起来,抄家贪官,比起他献上的“纳监、出钱赎罪”这些要好多了。 但是,这个抄家的事情,其实真不好说。一个不小心,就是沦为党争的结果,每个官员都可能被抄家。 在这么一个前提下,任何人敢提抄家,那都是和所有官员做对。除非,这是皇帝自己的行为。 当然了,这也等于是皇帝和所有官员做对了。 正文 91且先等朕 , 不过这些不是左懋第关心的,他一听崇祯皇帝说有钱了,便立刻奏道:“陛下,如此当立刻拨下赈灾银,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啊!”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也是头疼。 没错,手里是有点钱了,但是,这些钱是计划用来强军的。 就这,都不一定够呢! 可是,老百姓的死活,也不能不管啊! 但关键是,赈灾的这个钱,就目前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不要说一百万两了,就是两百万两,也不够填的! 运河沿岸要救灾,中原呢,秦地呢…… 几乎全国各地,就没有不用赈灾的! 兵灾,旱灾,涝灾,风灾,蝗灾,疫灾……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的脑门就疼了! 就仿佛有人在他脑海中不断地念叨: 灾灾灾…… 钱钱钱…… 粮粮粮…… 要能喊救命的话,崇祯皇帝这会估计要喊救命了! “陛下,陛下……” 左懋第见崇祯皇帝沉默不语,便呼喊了起来,声音那是一声,要比一声高。 被他给唤得回过神来,崇祯皇帝有点无奈地问道:“这些银钱,朕是拿来强军的啊!卿应该也知道,朝廷官军不强则贼乱怎么办?建虏入寇怎么办?” 左懋第听了,也觉得有点无奈。他知道,崇祯皇帝说得也有道理。 可是,虽然他也如此想,但是,眼前就浮现出那一幕幕易子相食,村落断绝的惨剧。 要无视这一切,也是做不到! 于是,他便又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百姓苦难,倘若不救,朝廷之人心尽失,反贼也会愈多。微臣恳请陛下,救救那些子民吧!” 说到后面,语气之沉重,让整个大殿内的气氛都变得非常压抑。 崇祯皇帝听了,也知道他的这话不无道理,叹口气说道:“朕知道了,且先等几天,朕抓紧时间再抄家一些,凑些银子出来吧!” “……”左懋第一听,顿时有些傻眼。 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是这样一个回答! 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连忙劝谏道:“陛下,抄家乃是大罪,如果因为缺少银子,就不顾罪责大小一律抄家,只怕不能服众啊!” 虽然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拿你一点银子怎么了? 但终归这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人真得会把这一条当真,都是无法反抗之下的说词。 崇祯皇帝听了左懋第的话,只是淡淡地说道:“朕心里有数,卿无须担忧!” 他心中已有人选,罪过都是抄家灭族的那种。 可左懋第听了,却以为皇帝只是敷衍他而已,不由得很是忧虑。 虽然是君父,但是百官反弹的话,闹出了大动静,回头怕是不好收场的。 崇祯皇帝看他的表情,很是忧虑的样子,却是误会了,以为他担心灾民,想了一下,便对他说道:“这样吧,赈灾的事情其实也是刻不容缓的,卿知道地方局势,且先想想,该如何赈灾为好?” 说到这里,他补充说道:“朕担心地方官吏雁过拔毛,朕给出银钱,却最终落到贪官污吏手中,百姓得不到赈灾之银,这可不是朕所希望的!” 左懋第听了,还是有点欣慰,连忙领旨,随后便退了出去,想着皇帝交代的事情去了。 看着他离去,想着刚才所说的事情,崇祯皇帝也是发愁。 有一肚子的话,很想和人说说,很自然的,他就想到了他的朋友。 于是,他便拿出手机,联系起另外那个世界的朋友。 这一次,刘伟超那边几乎是闪接,刚联系,那边就接通了。 崇祯皇帝看到这个,不由得立刻想道,手机设置了声音,果然是好,能一下就联系到了。 这么想着,他正想说话时,却听到刘伟超小声地对他说道:“稍等一下!” 然后,崇祯皇帝就通过手机视频,看到刘伟超似乎在走动。 看到这一幕,他就有点奇怪了。 刘伟超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不直接视频通讯?他是在躲谁?是躲他那个合租的朋友么?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刘伟超似乎找到了地方,停下了脚步,开始和崇祯皇帝视频说道:“刚才在图书馆呢,大家都在看书,不方便接电话!” “图书馆?”崇祯皇帝一听不是在他自己房间里,而是去了别的地方,有点回不过神来。 刘伟超一见,便笑着给他解释道:“是收藏了很多书籍的地方,免费向所有人开放,都可以看的。我开发那个软件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来图书馆查资料了。” 他的原则,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实在没法解决的,就上论坛去问,在程序员的聚集区,总有人能解答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当然了,这些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小事而已。 他立刻抛到脑后,对刘伟超说他自己的事情道:“这些天来,朕在你的帮助之下,选出忠臣勇将,开玻璃厂,改进钢铁冶炼,整顿吏治,感觉颇有成效,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可没想到,今日左懋第进京,又把朕给打击了!” 他也只有对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才会这么说话。哪怕是对上周皇后,或者田贵妃,都是不可能这么说话的。 刘伟超一听,能看出崇祯皇帝似乎有点沮丧,便连忙关心地问道:“具体什么情况?”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把左懋第给他说得事情说了下,然后又补充对刘伟超说道:“种牛痘之外,朕颁行的旨意,包括整顿吏治,推行清屯充饷,严肃军队不得扰民,还有那因粮之策,怕是出了京师,都不会有什么效果!” 说到这里,他那沮丧之意,已经毫不掩饰地说道:“这可真是王朝末世之象!朕做皇帝,真得是失败,愧对皇兄,愧对列祖列宗啊!” 听到这话,刘伟超没有马上说话,而是让崇祯皇帝先把心中的那些负面情绪发泄了一下,然后才笑着对他说道:“心急还吃不得热豆腐,你要治理那么大一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国家,只是这么一些天,怎么可能就扭转乾坤了呢?” 正文 92 诸葛孔明 , “话是这么说……”崇祯皇帝也知道刘伟超说得有道理,不过他还是很担心,就和刘伟超继续说道,“左懋第提及他总督漕运之时,看到百姓遭受饥荒、疫灾,易子相食,村落死绝之惨景,要朕拨款赈灾。但朕这钱,还想拿着强军,这才是根本之道。”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可朕也知道,受灾之百姓,活在生死线上,不救他们,不尽早救他们,要么都死了,要么就逼而造反,这也是朕不愿看到的!” 刘伟超听了,也是心中一声叹息。 明末的百姓,真得不如太平盛世里面的一条狗! 他们,活得太不容易了! 这么想着,他刚想说话时,崇祯皇帝就已经又说道:“朕想了下,救灾不能不救,因此决定拨款一部分,不过强军也不能耽搁,朕多抄家几个,来钱更快……” 说到后面时,他已经有一点咬牙切齿了。 “……那个朱纯臣最肥了,如今周遇吉在身边,又掌握了五城兵马司,朕感觉,可以对他动手了!” 刘伟超听到这里,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已经知道轻重,觉得能动手的话,就动手好了。不过我提醒你一点,抄家虽然一时爽,但是一直抄家不会一直爽,会遭受反抗的。你自己的安全,一定要注意!” “朕知道!”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此事朕肯定不会马虎的!” 刘伟超听了,便又提醒他道:“你的赈灾银子,还要小心被地方上的贪官污吏给贪了!” “这个朕也想到了!”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解释道,“朕想了下,会派赈灾钦差前往,这钱,只做赈灾之用。谁想伸手,就杀谁!” 说到后面,他的声音都带了一点森然。很显然,想和他抢钱的,那绝对是没好结果的。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心中想着,崇祯皇帝自己明白就好。 明末这个情况,也真是难为他了,各方面都要钱,而且各方面都急着要钱,优先级都很高。 不管是强军,还是赈灾,哪个都不好落下! 钱啊,多少都不嫌多! 刘伟超想到这里时,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便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我想到一个办法,或许强军、救灾两不误!”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意外,立刻露出喜出望外的表情,连忙问道:“什么办法?真能做到强军、救灾两不误?” “黄得功和孙应元不是从南方返回京师么?”刘伟超自己也有点兴奋,给崇祯皇帝说明道,“那可以让他们招收受灾漕工当兵啊!这样扩军能解决,军饷也能安置一些灾民,不就两不误了么?”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你别忘记了,以后你的军队会以火器为主,这么一来,对于兵员的身体条件要求就能降低好多的。再说了,运河边的百万漕工,天天干体力活,能坚持下来的,身体条件估计也不会太差!这个事情,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找你的臣子具体商量下,我觉得是个选择来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大喜,连忙说道:“这是一个好主意,不错,不错,这样拨出去的银子,多少都能用于强军,而且还能解决灾民之难!” 说到这里,他又忙说道:“救灾如救火,朕这就去安排这事了!” “嗯,去吧!”刘伟超听了,连忙点头答应道。 于是,崇祯皇帝便想挂掉通讯了,不过他想起什么,便又对刘伟超说道:“你真是太聪明了,好像什么都懂。朕估计,就是诸葛孔明,也没有你这样博学的!” “……”刘伟超一听有点哑然,这崇祯皇帝拍马屁,是越来越直接了啊! 嗯,皇帝的马屁,好像也很受用! 这么想着,刘伟超也开心,便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这个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懂得多些也不奇怪的。更何况,我确实是比较聪明的!” 说到这里,露齿而笑! 这话,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古代先是受限于印刷技术,竹简纸张等成本,知识的传播就受到限制。 为什么孔子的地位会那么高? 最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孔子是第一个广泛招收普通人当学生的老师! 春秋之前,知识的传承,都是当官的给下一任当官的;从春秋开始,或者说从孔子开始,局势的变化,一些贵族的没落,使得他们开始招收普通学生来养家糊口,从而让知识开始了外流。 孔子,就是最大的代表,学生最多! 再后来,知识基本上是门阀垄断,真正的寒门,根本就不可能接触到书籍,学不到知识。 随着印刷术和纸张技术的更新换代,知识的传播才变得更普遍起来,特别是唐朝开始,实现科举制度,更是给了普通人机会。 这里,不得不提下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就有不小的功劳。 再到后来,知识的传播,随着技术的革新变得更普遍,到了互联网时代,几乎后世的人,懂得的学识,绝对一个个都是诸葛孔明一样的人物,区别只是会不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而已。 想着这些,刘伟超便转动手机,给崇祯皇帝看了下他身后的这栋建筑道:“看到没有,这座楼的二三四层全都是各种各样的书,比起你们那个时代任何藏书都要多吧!而这种图书馆,基本上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任何人想看书都可以,只需要交很少一部分钱,或者不用钱。” 崇祯皇帝一见,不由得惊讶道:“这比朕大内皇宫里面的藏书都要多吧?真得是什么书都有?” 听到这话,刘伟超点点头,正要说什么时,忽然想起什么,便摇头说道:“当然不是,至少建虏统治的时候,就把你那个时候很多书籍都毁掉了,所以不要说这个图书馆,全天下的图书馆,估计都没有。真是有点可惜!” 一说到这里,他的脑海中,又是灵光一闪,顿时,一个主意冒了出来,让他当即有点喜出望外! 正文 93 打死了 对啊,自己还可以让崇祯皇帝把那些失传的书籍都传过来,比如说,著名的《永乐大典》之类。 很多珍贵的书籍,就都能重见天日! 虽然这些东西,因为没法直接说自己有穿越时空的app,能联系到崇祯皇帝而给过来,是真的,但是,这其实就是真的,可以继续传下去,至于别人信不信,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头自己的这个手机软件,那是真正的明文化所在,或者说,是真正的传统文化所在。做这个事情,哪怕赚钱少一点,也绝对是有意义的一件事! 没错,许三多一直说,要做有意义的事情,而这,就是有意义的事情,值得自己去做!更不用说,这还会是一项可以赚钱的事情呢!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更坚定了自己以后要走道路的信心。不过此时,他知道崇祯皇帝急着去忙,便没有把想法说出来。 崇祯皇帝自己倒没有想到这些,对于建虏会毁掉不少书籍的事情,也没有放在心上。此时的他,只是想着解决强军和赈灾的难题。 因此,他很快就挂断了通讯,想着刘伟超说过,再找自己的臣子具体商量下。 于是,他立刻召集兵部尚书孙传庭、吏部尚书左懋第、内阁首辅贺逢圣在文华殿议事。 刚见到他们,崇祯皇帝便急切地说道:“左卿所奏,运河沿岸的饥荒、疫情皆很严重,朕想过,此又关系到漕运,赈灾之事刻不容缓……” 左懋第一听,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 皇帝让自己去想具体的办法,这才过去一会,自己都还在接任吏部事情,就被叫来议事,那来得及想出办法来? 皇帝一急,那是真得太急了! 这么想着,他便苦着脸,只能实话实说,需要时间考虑。 可谁知,崇祯皇帝压根没有问他想法,而是直接接着说道:“卿等看看,如此安排如何?” 说着,他便把刘伟超所建议的法子说了一遍。 然后,崇祯皇帝首先看向孙传庭,问道:“此等兵员,可用否?” 就兵事这一块,孙传庭绝对是权威来的。 孙传庭听了,捋着额下长须,一边思考一边说道:“要说天下兵源,当属秦兵第一;不过陛下之兵仗局正在革新,若真能如陛下所说那样,那兵源差一点都无妨。作为火器兵的话,微臣以为,漕工或许比秦兵还适用。毕竟他们平日里就懂得协作,听话!” 一听他都这么说,崇祯皇帝不由得喜出望外,当即带着兴奋之意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 随后,他看向左懋第,接着问他道:“那左卿还有什么补充的么?” 左懋第没想到皇帝自己想出了这么一个招数,不由得非常钦佩地说道:“如此一来,强军和赈灾两不误,陛下圣明!” 真心实意地说了之后,他才接着补充说道:“赈灾之关键,还在于钱粮。朝廷拨出赈灾银,如若直接给银子的话,灾区又能去何处买粮?这且不说,就算有粮,必定也是高得离谱,这是肯定的。因此,陛下可下旨江南那边运粮北上,而赈灾银则拨去江南。” 边上的贺逢圣听了,也跟着进言道:“勇卫营既然北返,正好可以在招收兵源之时,肃清灾区盗匪,尽快还灾区一个太平!另外,还可打击囤积奇居粮食者,以民生为先!” 崇祯皇帝听了,连连点头,由他们补充细节,就更能让事情办好! 这不,左懋第听了贺逢圣的话,就跟着再补充道:“微臣以为,还需派出赈灾天使,去地方上督办此事,地方官员敢有怠慢救灾者,可当场惩治!” 崇祯皇帝一听,又是点头,再商量了一番之后,便决定拨款30万两,从都察院选派御史,巡按地方。 忙完了这些,想着一下少了30万两,崇祯皇帝就立刻又想到了朱纯臣,得补回来才好。 他正在想着时,却见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王德化匆匆赶来,脸色有点惊慌,向他禀告道:“万岁爷,奴婢该死,没看好东厂,那个吴昌时不经打,被番子在审讯的时候打死了!” 崇祯皇帝一听,那脸色顿时就黑了。 吴昌时之所以还没处置,就是在挖复社科举舞弊案。到底是有哪些地方官员都参与到了操纵秀才考试?对于这些官员,崇祯皇帝那是早已定好了,一定要抄家灭族的。 科举这一块,任何人敢伸手,那都是皇帝的大忌,是逆鳞,绝对不让人碰的! 可没想到,吴昌时竟然死了! 此时,就见崇祯皇帝带着怒气,盯着跪在那里的王德化,冷声喝道:“该是你和人同谋,不想朕继续往下查,就把人打死了吧?” 王德化一下扑倒在地,惶恐地回奏道:“奴婢绝无此心,就是借奴婢天大的胆子,奴婢也不敢做出这等惊天之事啊!万岁爷,吴昌时之死,真和奴婢无关啊!” 本来他就感觉到圣宠不稳了,就遇到了这个事情,让他更是惶恐。当时闻报之下,他都想拔刀杀了那几个审讯的番子,怎么就那么不知道轻重?这是文官,不经打的啊! 不过他知道,就算杀了那几个审讯的番子也没用,因为在皇帝那边,责任还是他这个东厂提督的。 因此,他就只能带着惶恐不安的心,跑来请罪了! 此时,崇祯皇帝盯着,压根没有一点原谅的意思,甚至都不相信他,觉得他有可能是收了钱,又和外廷勾结,故意打死吴昌时的! 殿内的气氛,随着王德化说完话,而崇祯皇帝又没有说话,就显得非常地压抑。 正在这时,外面又响起匆匆的脚步声,是有人来了。 崇祯皇帝抬头一看,却发现是西厂提督王承恩。看他也是一脸急色,顿时心情就又差了一分。 肯定是又有不好的事情了! 果然,王承恩看到王德化跪伏在地上后,稍微一愣,就连忙给崇祯皇帝奏道:“万岁爷,奴婢有急事要单独奏报!”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稍微一愣之后,便对王德化喝斥道:“先给朕滚出去,待会再收拾你!” 正文 94 你最忠心 , 王德化此时已经顾不得王承恩要给崇祯皇帝秘密禀告什么,满头大汗地连忙滚。 他这一关,有点难过!这一点,他心中非常清楚! 等他退出了大殿,崇祯皇帝收回厌恶的眼神,转头看向王承恩,立刻喝问道:“什么事?” 很显然,他的心情并不好! “回万岁爷!”王承恩一听,立刻小声地奏道,“朱纯臣亲自出城,去了一趟城外的庄子……”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皱起了眉头,看王承恩这样子,他还以为有什么重大的事情! 结果没想到,就只是朱纯臣去了趟城外而已,这让他有点不高兴了。 对他来说,吴昌时被打死的这个事情,才是一个大事。因为他觉得,这很可能是杀人灭口。 他才不会相信,这真得是被意外打死的! 这是什么?这是赤裸裸地向他挑衅! 因此,崇祯皇帝在眉头一皱之下,便想喝斥王承恩,不要鸡皮蒜毛的事情都来禀告。 可就在这时,却听到王承恩接着奏道:“……随后,宫里的那个内侍便找了机会出宫,也去那庄子里了。不过他过去的时候,朱纯臣已经回城。奴婢以为,两者之间,或许有关联!”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在一愣之后,便立刻严肃起来,甚至都忘记了吴昌时的事情,连忙问道:“有什么关联?” “有可能是朱纯臣想要他做些什么事情?”王承恩连忙回答道,“奴婢已经加派了人手,暗中盯着,看会做些什么?” 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指示道:“记住,千万不能被发现了!朕倒要瞧瞧,他到底是想干什么?” 一直以来,外面和宫内的联系,都是皇帝的大忌。如果被皇帝知道的话,那绝对是会严惩的! 周延儒和吴昌时之所以这么快做出处罚决定,也和他们勾结内侍有关。 不过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大忌,但是,勾结内侍能在官场上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明朝为数不多的权臣之一张居正,也是勾结了内廷冯保,才能有那么大的权力。 要不然,明朝的政治制度,就不可能出现权臣。司礼监的披红能直接打回权臣的任何决策。 因此,在巨大的利益下,一直会有人冒着巨大的风险,尝试着勾结内侍。 而皇帝要是能力差的话,宫里就能被渗透成梳子一样。皇帝什么时候放个屁,宫外都能知道。 以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在这一块就做得很差。 每天勤政的一个后果,就是他根本就没时间去管奏章以外的任何事情。 可如今,他得刘伟超提醒,又经过刘伟超的分析,知道他的皇五子的死,很可能是内外勾结所致,目的是恐吓他这个皇帝,扳倒首辅薛国观。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就非常重视宫内了。从刘伟超说了开始,他就腾出了时间开始整顿宫内。 这不,就在之前,他还打死了两个勾结外廷的内侍。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朱纯臣可能想在宫内搞事,他岂能不怒,不关心? 本身他对朱纯臣就非常不满,决定抄他家的,现在出了这么一个事情,就让他更是坚定了这种想法。 想着这些,看到王承恩答应一声,便要退出去,崇祯皇帝忽然又叫住了他,把吴昌时的情况一说,然后问王承恩道:“此事,你怎么看?” 可以说,王承恩的回答,对于王德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他为王德化说话的话,哪怕婉转一点,都是非常有利的。 不过,王承恩却是回奏崇祯皇帝道:“万岁爷,据奴婢所知,锦衣卫用刑,都是有分寸的。什么犯人能打死,什么犯人不能打死,都是有数的。如果连这都掌握不了,肯定不能用来刑讯!” 东厂的人手,就是从锦衣卫中抽调的,实际上,也是属于锦衣卫来的。因此,他有此一说。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满脸怒容,厉声喝道:“朕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这该死的奴婢,看朕怎么收拾他!” 王承恩一听,就知道王德化是要完蛋了。 稍微犹豫了一会,他最终还是补充说道:“不过如果犯人有什么隐疾之类的话,哪怕是老练的锦衣卫,也有失手的可能!” 王承恩之所以最终说了这个话,一是他不想误导皇帝,在对皇帝这方面,他是有足够的忠心的。 二是他也知道,哪怕他这么说了,吴昌时哪怕真得是失误打死,那王德化也不会再得圣宠。 另外还有一点,他如今正在招兵买马,扩充势力的时候,也不想让手下人看到他的无情无义。 崇祯皇帝听了他的话,愣了下之后还是认可了王承恩的说法。 就见他看着王承恩,盯了一会之后忽然说道:“你能秉公回奏,没有妄图利用朕对你的信任来排除异己,朕心甚慰!” 王承恩听,背上就立刻冒汗了。 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变得如此英明,幸亏自己没有趁机落井下石,要不然,王德化倒霉的同时,自己也被他拖累了。 他正想着,忽然又听到崇祯皇帝感慨地说道:“果然是没错的,这宫内,还是数你最忠心。” 王承恩一听,对“果然”一词非常地敏感,心中很是好奇。 不过表面上,他也来不及去好奇,连忙谦虚地回应。 等王承恩退下之后,王德化又滚了进去,趴伏在地上。 崇祯皇帝盯着他,厉声喝道:“不要以为朕就那么好骗!给朕严查,看到底是不是有人要吴昌时死?如果你查不出什么来,朕就让西厂、锦衣卫来帮你查!” 王德化汗流浃背,不敢有一丝争辩,连忙答应下来。 这个事情,其实他自己也知道,吴昌时这么重要一个人物,不可能禀告一声,就一笔带过了。 如果换成以前的话,还有这个可能。但是如今,这是绝对没可能的! 不管怎么样,肯定是要给崇祯皇帝一个交代的! 既然如此,只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此时的王德化,犹如一只被逼入死胡同的狗,面对自己的危机之下,也只有狗急跳墙了! 正文 95 京师风暴 , 王德化这个东厂提督一发狠,倒霉的人就多了。 刑讯致死的那几个人跑不了,和他们有来往的人跑不了,然后在京师的那些复社中人,也被大肆抓捕中。 此时的复社,已经是明朝末年最大的社团。是明末几十个社团联合起来的一个组织,从江南开始兴起,到这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早已经扩张到了北方京师这边。 根据记载,人数达到了两千人还多! 在古代,这人数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要知道,这两千多人中,全都是读书人,并且大部分都是官宦世家。这么一股力量,绝对是非常庞大的力量了。 换句话来说,在京师的复社人员,那也绝对不少了。 东厂这一抓,顿时,鸡飞狗跳的,到处都看到东厂的番子,押着一队队的读书人。这局面,就和当初天启年间厂卫横行差不多了。 很多官员对此,也不敢说什么。 这是涉及科举舞弊,杀人灭口的案件。事情之大,没人能扛得住。 至少在刚发生之时,没有人敢当这个出头鸟去为复社说话。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又有传言开始流传,说厂卫横行,定然会引得上天震怒,当初天启年间王恭厂爆炸一般的灾祸,便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皇帝不约束厂卫,不洗心革面,对最近朝中奸臣进行整顿的话,说不定大祸会降临。 这个传言一出,正好契合了官场上的需求,那些官员便纷纷积极地开始传播这个流言,添油加醋之下,流言就越传越恐怖。甚至矛头直指皇帝,说天下大乱,是天子失德。 一些御史言官,也纷纷开始上奏,要求崇祯皇帝上应天和,下顺民意,约束厂卫,停止对文武官员的迫害,清除为首的奸臣等等。 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局面一旦形成,皇帝必定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很可能会做出妥协的。 然而,这一次,他们又错了! 甚至是,让他们更想不到的事情,就突然发生了。 西厂突然之间,大举出动,包围了成国公府,还有和成国公联系密切的几个京营中的将领府邸。 勇卫营这边也跟着出动,掌控了五城兵马司这边的勇卫营将领,则带着五城兵马司的兵卒上街戒严,而勇卫营本部则直接闯了京营,控制了整个京营。 以成国公朱纯臣为首的这批人,全都被抓去了锦衣卫诏狱。这个事情,震惊了整个京师。 要知道,成国公绝非一般文武百官可比,哪怕首辅之类,也根本不能比的。 成国公是大明世袭公爵,源起于明成祖朱棣靖难时的名将朱能。 不说远的,就只说成国公朱希忠,就极得皇帝信任,先后六十六次代表皇帝祭祀圜丘三十九次,方泽二十九次,参加进士恩荣宴十九次,明穆宗和明神宗登基均担任持节掌冠的任务。赏赐不可胜纪。 因为他的原因,恩泽他的弟弟朱希孝为官,并且官至太保兼太子太傅、掌锦衣卫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 朱希孝甚至能胁迫万历皇帝追封他哥也就是成国公朱希忠为定襄王,并与“英国公·张懋”封王之事,与明朝英国公家族争斗。 由此可知,成国公一脉的势力有多大。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成国公一脉是历代大明皇帝都非常信任的。 这突然之间,崇祯皇帝却抓了现任成国公,不让所有人惊掉下巴就怪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也是非常信任成国公,一如以前的皇帝一样,把京营交给成国公,并还让他代天巡视边关的。 震惊之余,文武百官也都知道了当今皇帝抓成国公的罪名。 勾结内侍,编造九莲菩萨传言,害死皇五子;执掌京营,吃空饷,克扣军饷,奴役京营将士为奴仆。如今又编造谣言,意图左右朝局…… 总之,罪名有一大堆,很多罪名都是涉及到谋逆。 不过没有人相信,成国公真得会谋逆,但是也没人敢保证,成国公没有做出这些事情来! 当年九莲菩萨的事情,也是震惊了京师,表面上只关系到武清侯一家私事,但却死了个皇五子,扳倒了一个首辅,改变了朝局。 总之,就在这几天内,京师内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大事,不管是成国公案,还是吴昌时案,都是很大的事情。 厂卫没有消停,反而活动更加频繁。所抓捕之人,不再只是读书人,文官,甚至连武将也都有被抓。 锦衣卫诏狱,只是短短几天,就人满为患。 京师街头,三大内卫,也就是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人在五城兵马司军卒的协助下,大肆抄家。凡被抓之人,一律抄家。 之前借着流言有推波助澜的官员,包括那些御史言官,也多有被逮捕。罪名很简单,就一个,贪腐。 报到崇祯皇帝这里的财物,也是越来越多。 光是现银,就达到了三百万两之多,其中一大半来自成国公府! 不管是什么罪名,这一次的事件,最终被后世定为大明自洪武朝之后第一反腐案。 因为在后世看来,具体的罪名到底是不是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一搞之后,崇祯皇帝有钱了! 崇祯皇帝看着越来越多的财富,忍不住就心中非常痛快。 这样的来钱,真得是很快,很多,很容易! 刘伟超曾说过,那李贼进了京师之后,最终得到了七千万两金银珠宝。可自己这一次,也就三百多万而已,哪怕加上其他财物折算,也不会超过八百万两。离那七千万两,还远得很呢! 一时抄家一时爽,一直抄家岂不是会一直爽? 想着刘伟超的话,崇祯皇帝就改了个想法。 不说多的,抄个三千万两可以吧?顺便还能整顿了吏治,又能有钱强军,赈灾等等,可谓一石数鸟了。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决定趁热打铁,继续多抄一些贪官。不管怎么样,好歹为另外那个世界的自己报仇也是好的。 可谁知,他还没有下一步行动呢,这么做的后果就开始出现了。 正文 96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先是有奏章弹劾崇祯皇帝如今的亲信臣子,包括那些外人以为是的亲信臣子。 王德化以前的破事,被公开弹劾,贪腐,勾结外廷等等,一件件说出来不要太多。 然后是王承恩,他以前受贿什么的,也都被弹劾。 左懋第也没跑,哪怕他在京师为官就没多久,大都在地方任职的,也被人找出各种毛病来弹劾。 首辅贺逢圣也是,弹劾的奏章更多。 甚至就连孙传庭都没跑,哪怕他最近这些年一直被关在监狱里,还是被人找了一堆毛病出来。 要证据么,也有,甚至都有这些人的仆从出来举报的。至于为什么仆从在这个时候出来举报,那就不知道了。 总之,大概就一个意思,这些人也有犯错,你皇帝处置不处置的? 你皇帝这么闹,那就引用太祖皇帝时候的律法,祖宗法制最大,这些人中也有几个够剥皮充草的了! 你要不处置的,如何服众? 崇祯皇帝当然知道,这是在给他将军! 这还没完呢,随后,一个衙门,接着一个衙门的官员开始上辞呈。不等皇帝批准,人家就在家待着,不去衙门了。 到了后来,基本上京师的衙门,全都瘫痪了。 当官的不办公,那些吏员也纷纷不当差。 这种情况刚发生之时,崇祯皇帝为之大怒,命令王承恩立刻调查逮捕敢串联辞官威胁他的那些人。 但根据调查后的结果,这个事情,似乎是没人串联。 一个人辞官躲这次的风潮,另外有人看到就跟进,一个衙门这样,其他衙门看到,也跟进。 当官的这样,吏员也跟进。 原因无他,明末几乎整个官场上的,不管是官还是吏,全都或多或少有违法犯纪之事。 万一皇帝真是愣头青,要按祖宗法制来整顿的话,他们全都难逃一死或者关进监牢,因此都撂摊子不干了! 这事情一发生之后,崇祯皇帝只坚持了一天,就挡不住了。 各衙门一罢工,物价飞涨,京师的一切,哪怕他手中掌握着勇卫营和五城兵马司,也还是有点失控的趋势了。 崇祯皇帝闻报之下,大发雷霆,随后便喝退了所有人,联络刘伟超了。 这些天,他一直在忙这个事情,想着把事情办妥之后,再和刘伟超联系,拿成果,比如说抄家到多少银两,惩治了多少个狼心狗肺的家伙,以此向刘伟超表明他的能力。 可事与愿违,哪怕他是皇帝,也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视频一接通,刘伟超便笑着问道:“这几天你也都在忙么?都没联系!” 这些天,他是一直在开发手机软件,从早到晚地赶工,连一日三餐都是叫得外卖,就在电脑边解决的。 不过这样的工作,他也开心,因为这是替他自己干活。 早一日开发完成,就能早一日开始赚钱的道路。 崇祯皇帝没有联系他,他也没顾上联系崇祯皇帝。 不过此时,他刚说完,就发现崇祯皇帝的脸色有点不对,便连忙又问道:“怎么了?看你表情,好像有点不对!” 看到刘伟超的笑容,崇祯皇帝烦躁的心情,顿时就好了一点,便给刘伟超说道:“朕想着全国赈灾的地方很多,用钱的地方很多,就想着办法一次性筹多一点钱……” 随后,他把事情大概的说了一遍。 其中有很多事情的真相以及他的打算,崇祯皇帝对于任何人都是不会说的。但是他给刘伟超却是说了,说得很详细。 比如说,就他所掌握的证据来说,还没法确定九莲菩萨一案真得是朱纯臣干的,哪怕这一次被抓住了证据,他确实有授意宫里的内侍传播谣言,可毕竟还是两件事情。 但是,崇祯皇帝对于朱纯臣已经非常厌恶,而且他还知道那么信任的朱纯臣,不但没有殉国,反而还开门迎接贼人。如此种种,有的理由没法公开说,但都加深了他对朱纯臣的厌恶。 最终,九莲菩萨一案,也被他判给了是朱纯臣所为。数罪并罚,把这个世袭国公给端了! 还有,本来他也没想过闹这么大的,结果一开始抓人之后,特别是东厂那边因为吴昌时的事情开始的抓捕,越抓人就越多,抄到的银子也越多,就有点收不住手了。 慢慢地,就到了有点失控的局面。 刘伟超听着崇祯皇帝说话,也是没了笑容,沉默不语。 之所以会如此,还是明末这个时候,官场已经烂掉了,才会有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事。 如果这个时候,还是太平盛世的话,其实也没关系。京师各衙门罢工,就把他们都给办了便是。从全国各地,选拔政绩好一些的官员进京,提拔他们便是。 毕竟官员这个群体太大,不可能铁板一块。就整个全国来说,官员基数也够多,总有皇帝能用的。 就算京师这边因为衙门罢工而耽搁一些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如今已经是明末,还是崇祯十五年了。全国各地,已经有很多地方沦陷于流贼之手。 人口众多的中原大地,鱼米之乡的湖广等地,全都是流贼在肆虐。 而其他地方的灾情不断,旱灾、饥荒、瘟疫…… 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帝是没法用全国之力来挖肉补疮的! 这个局势,真得有点像以前的香港。 他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有点无奈地对他说道:“如今这种局势,你说朕该怎么办?” 没等刘伟超说话,他又补充说道:“贺逢圣、左懋第等人,皆已上奏请辞,以应对弹劾!” 刘伟超听了,便安慰崇祯皇帝道:“你现在不是还掌握着局势么?没事!” 顿了顿之后,看到崇祯皇帝的眼睛亮了下,他就继续说道:“你先等下,我先搜个历史事件看看,应该和你这个情况类似,然后回头给你说说,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好奇,连忙点头说道:“好,朕等着你的消息!” 说完之后,有点犹豫地挂断了通讯。 正文 97 有点羞愧 崇祯皇帝并没有等多久,手机声音响起的同时,他立刻激动地按下了“接通”按钮,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 他不想把事情搞砸的,努力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国家治理好! 然而,以前的不说,这一次,努力的结果,似乎也是局势一团糟! 这一点,让崇祯皇帝有挫败感,也很想着急于挽回局面。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我先给你说说吧!”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点点头,带着期待之色看着手机里面的朋友。 他相信,看刘伟超的脸色,应该就是有办法的。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你这个情况,肯定没法硬碰硬下去,也不能就这样妥协。硬碰硬的结果,是你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而妥协的后果,他们下次遇到事情的时候,又会拿出这一套来对付你……”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期待刘伟超的后续。 不过他心中也是好奇,不硬碰硬,又不妥协,那该怎么做呢? “……你看这样做好不好?”刘伟超并不是用那种指点江山的语气,而是像和朋友在商量一样对崇祯皇帝说道,“第一,要先稳住局面,做法是除了大罪之外的那些贪腐之类具有普遍性的罪行,你作为皇帝可以特赦。但是,不能简单特赦,既要给他们希望,也不能让他们觉得他们赢了。换句话说,就是让他们以后不敢再犯事!” 憋到这时,崇祯皇帝终于忍不住了,连忙问道:“如何个特赦法?” 特赦的事情,古代一直有。比如皇帝登基,娶皇后,封太子等等重大的事情,都会大赦天下。不过也是有前提的,一些罪行是不可能赦免的。 因此,崇祯皇帝对特赦不奇怪,只是好奇该怎么个特赦法。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比如说,已经抓了的,就不特赦了;也可以是让他们自己交出贪腐银子,你不追究。又或者是特赦之后,如果再有犯的,那就新账旧账一起算,加重处罚!如此等等,给你的特赦加上条件,让他们不至于害怕没有了活路,也不至于觉得皇帝就好欺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具体该怎么做,你最好结合你那边的具体情况来看,可以找孙传庭他们商量,得到一个最好的方案。” “好好好,朕觉得此法不错,不错!”崇祯皇帝一听,很是兴奋,连忙点头回答道。 这种方法其实也不算特别,归根结底,就是懂得如何有原则的妥协而已;只要是一个有能耐的皇帝,一般自己都能琢磨出来。 只是很可惜,崇祯皇帝在这一点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可以选的话,那他是真不适合当皇帝这个职业。只是很可惜,他没得选择,只能去适应皇帝这个职位的要求。 当然了,原本的历史上,他最终是没法适应皇帝这个职位,最终让公司破产,也就是让大明灭亡了。 不过这一次,却有刘伟超的调教,等于就有了一个人生导师,那便会不一样了。 这不,刘伟超看到崇祯皇帝兴奋起来的样子,就又提醒他道:“对了,这个事情之后,严抓贪腐的事情不能松懈,这才是根本之道。别的地方,你管不过来,那至少也要把京师管好。随着你能掌控的地方越来越大,就把反贪扩大到其他地方。”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点头,严肃地回答道:“朕明白,朕知道的!” 说完之后,这一次,他虽然也着急,不过却没有急着挂电话,而是问刘伟超道:“朕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么?” 刘伟超听了,稍微想了一下,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不过有一点,我得提醒你,该给你的的打工人涨涨工资的!就是给他们加俸禄,要不然,就你们那边俸禄,你底下的官员又不是只需要养活自己,而是有一大家子人的。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吧?” “……”崇祯皇帝听得一愣,这一点,是他没有想过的。 “不过也要有个标准,俸禄够养活多少人为佳?”刘伟超接着说道,“总不能让那些官员都是三妻四妾,家里仆从一大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点点头,严肃地说道:“朕知道了,那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朕注意的么?” 他没想到刘伟超这里还真有不少建议,因此就再追问了。 刘伟超听了,又想了一下,然后问崇祯皇帝道:“有关舆论掌控的事情,你做得怎么样了?这一次的事情,舆论方面也是要跟进的!” “啊?”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失声道,“朕给忘了!” 说完之后,有点羞愧。 刘伟超一见,便知道了,崇祯皇帝还是没有特别重视舆论引导这一块,有点忽视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有一句话说得好,舆论阵地,你不去占领,你的敌人就会去占领。不说别的,就只是你这一次的事情,如果让所有人都明白,你只是要惩治一部分人而已的话,说不定就不会扩大成这样了!” “哦,朕明白了!”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连忙回答道,“就是人心惶惶之下,不少人以为朕要像太祖皇帝那样对待每个贪腐的人,因此人人自危之下,就这样了。这个事情,有心人稍微说几句,这局面就难以收拾。而这些,就是所谓的舆论之战,对么?” “嗯!”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其实我跟你说,舆论战虽然不是杀人见血,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比起明刀明枪还要凶险,所造成的影响也会非常大。我建议你,这一块上,你要专门设立一个部门,就是衙门来掌控舆论。” 崇祯皇帝虽然觉得自己在刘伟超的提醒下,已经很重视了。但是没想到,刘伟超竟然建议他设立一个专门的衙门来做这个事情。 这样的重视程度,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刘伟超一看他这脸色,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便严肃地说道:“真得是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你总不希望,你要做的事情,被有心人给曲解,好心做坏事,引发反面效果吧?” “好,朕听你的!”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就下定了决心,连忙点头说道,“只是设立专门的衙门,不知道该怎么做好?” 说到这里,他带着期望之色问道:“你可有什么法子能教朕的?” 崇祯皇帝估摸着,刘伟超肯定是从历史上得到了经验教训之类,然后给他这么说的。要不然,就刘伟超这个年龄,而且又不是位居高位的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和见识? 如果有例子可以参考的话,那他设立新衙门,掌控舆论的事情,就能事半功倍了。 正文 98 竭尽所能 , 刘伟超给崇祯皇帝说道:“其实,舆论掌控这一块,说起来要想做好,也真得是比较复杂的!” 看到崇祯皇帝在认真听着,他就继续详细说道:“比如,宣传的手段很多,舆论导向的方面也有很多。综合来说,就是话语权要掌握在你手中。书籍、戏剧、评书等等,几乎方方面面都要去管才行。”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这会的时候,各地总兵已经有军阀化了吧?那你就要宣传周遇吉等将领的事迹,给他们鼓励,打压那些军阀化的总兵。不但是告诉那些领兵将领,还包括那些普通将士,甚至普通百姓,什么样的是好的,什么样的是不好的?” “还有,造反的贼人中也不一定是铁了心要造反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刘国能招安之后就是为国战死的吧?就要多宣传这样的,让更多的贼人能学刘国能。有的时候,效果是会非常好的。我敢肯定,绝对有些造反的人是迫不得已造反的。这一次,你招安小袁营的时候,也可以当千金马骨来宣传。“ ”还有,我看一些资料说,明末这个时候风气糜烂,有钱人奢侈得扔银票,没钱人就大批饿死。对于这种,也是要舆论引导。禁止奢侈浪费,提倡宣传那些做善事,勤俭节约的,引导社会风气。“ ”……“ 刘伟超讲得很细,崇祯皇帝也认真的听着,就如同是在学堂上上课一样,老师在讲课,学生认真地听着。 “因此,根据这种种情况,你成立的衙门,可以管你大明的出版、文娱等内容。也就是说,任何人要出书,就要登记,不允许的内容不能出版。可以给书号,否则就打击出版商和销售商以及作者。并且,给出书号也可以收钱。这其中,又有名堂……” 崇祯皇帝一听到“钱”这个字,眼睛顿时就一亮,听得就更仔细了。 “比如说,对于研究之类的学问书籍,对于社会有非常大作用的,书号可以免费,甚至还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让他们去出书。” “而对于那些一般的书籍,比如小说之类消遣的,根据其内容进行分类,有正向价值观,是朝廷在大力引导的,可以少收一些书号费;而对于一般的那种书籍,比如《金瓶梅》,肯定有这个书了吧,这种就要多收钱,才能给书号。” “总的来说,就是利用书号管理这个手段,禁止不能出版的书,鼓励需要出版的书,控制一般出版的书,就能总体把控书籍这一块,不会出现朝廷掌控之外的内容。” “不错,不错,朕没想到,原来还能这么做!”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开口赞赏道,“这可真是太好了!” 可不是,这舆论掌控竟然还能赚钱,简直就是意外之喜了! 刘伟超听了微微一笑,然后继续给他说道:“用同样的手段,可以处理你那个时代其他的舆论方面。比如戏剧,评书等等,剧本要送审,审核通过才可以演。或者说设立分级制度,什么样的级别剧本只能在什么样的场合演,观众也要受限等等。和出版书差不多。总之,鼓励要鼓励的,限制要限制的,禁止要禁止的。” “朕明白了!”听到这里,崇祯皇帝大概了解了,欣喜得说道。 听到这话,刘伟超却没有停下说话,反而又开口说道:“还有,你也要成立朝廷做这方面的机构,也就是衙门下属子衙门。比如,对了,你不是有教坊司么?戏剧啊、歌曲啊等等,想要什么样的正面内容宣传,都可以让他们去做啊!你们哪里流行戏曲不?如果流行,可以每个城市,至少发达点的城市去设立一个,用于演出引导舆论的内容。比如精忠报国,为国为民之类的。” “除了演出给有钱人看之外,也可以在露天广场上给普通老百姓看。总之,方式方法很多,就看你怎么做了?”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不过随后他也想到了什么,便带着一点疑惑问道:“朕虽然不是很了解外面的事情,但好像就如今的风气,精忠报国之类的,似乎很少有人会听。这如之奈何?” 刘伟超一听,当即一笑道:“这就说明,你越加需要注意引导这一块的内容。至于不爱听,那只能是手段不行。不要用老掉牙式的说教,要编排一些有趣,感人,能吸引人的故事、戏曲等等不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笑着说道:“对了,这一块内容,我也可以帮你,给你挑选一些有趣的故事发给你,然后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去改编下。” “哦,对了,你那个时代,肯定也有文笔好的读书人,也可以让他们写,或者干脆出征文,就是朝廷设置奖项,优秀故事,你满意的故事就给予重赏,我就不信,会没有好故事出来!” “对对对,这样是可以的。”崇祯皇帝仿佛也被打开了思路,连忙回应道,“朕甚至都可以封他们一个官,只要能帮到朝廷,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说到这里,他又感慨的说道:“朕每次和你聊,都有很大的收获。能有你的帮助,朕真得是太幸运了!” 本来的话,面对当前的局势,他真得是很有点沮丧,甚至绝望,怎么都做不好。 可是,每次和刘伟超一聊之后,信心和干劲就又回来了,还有明确的方向,这让他很是感慨。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对他说道:“还有对于朝廷所出政策的解释权,也要抓到手里,可以用报纸、评书之类的手段……” 所有想说得都说了,也说得崇祯皇帝的眼睛越来越亮,在说完之后,刘伟超才最后说道:“我的软件马上就开发完了,到时候,你那边也要多支持我了哦!” “那不用说!”崇祯皇帝一听,立刻毫不犹豫地说道,“你要什么,只要朕能做到的,必定竭尽所能!” 这次的收获很大,对于刘伟超的要求,当然是一口应下了。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那好啊,你那边准备下,回头先给我一批宫中礼服照吧!皇帝,皇后一路下来的正式衣裳。” “好,朕记下了!”崇祯皇帝一听,一口应下,最后才挂了通讯。 正文 99 头铁 , 古代和现在都是一样的,衣裳分正式与否,也就是礼服和常服。 所谓韩国的衣裳啊,倭国的和服,其实都是礼服的一种,比较正式场合才穿。 崇祯皇帝这边,自然也是一样,分为礼服和常服。 刘伟超先要礼服,就是比较有逼格的那种。上到皇帝,下到宫女内侍,全都盛装处境,而且是正儿八经的本职出镜。 这么一个系列发出来,绝对能吸引人气。 这种资源,别人要想搞到,那是要花大代价的。又是考古,又是做衣裳,还要找模特等等。 而所有的一切,对于刘伟超来说,就是零成本,这就是他巨大的优势。 这不,他说了之后,挂断了通讯,崇祯皇帝便立刻吩咐下去,定于明日中午,宫里所有人都要穿盛装。 至于原因,他是皇帝,无需解释。吩咐下去,也就一句话而已,照办便是。 随后,崇祯皇帝就赶紧传旨,让他最信任的那些臣子,哪怕在家待参的那几个,也全都统统召进宫里开会。 所有接到旨意的人都知道,皇帝这召见,肯定是为了当下这个局面。 而这种局面,就算是以前朝代,都是没见过的。哪怕是嘉靖皇帝大礼仪之争时,也没有如此严重过的。 更何况,那个时候,天下基本上太平,皇帝有足够的精力和筹码来应对那些臣子。可如今,天下大乱之际闹出这样的局面,真有点不知道怎么收拾! 王承恩,特别是王德化,更是惴惴不安。他们感觉,皇帝在这么大的压力之下,说不定会把他们这些家奴给丢出去平息这场风波。 没过多久,文华殿内,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带着一众秉笔太监先到。随后,是西厂提督王承恩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匆匆赶到。 再然后是兵部尚书孙传庭,最后才是左懋第和贺逢圣他们。 不管是先到的,还是后到的,一个个都没有说话。文华殿内的气氛,显得有点凝重,或者说有点紧张。 他们能预想到,如今这场大风波之下,皇帝就算不震怒,脸色也绝对不好看,会要他们尽快解决事情。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驾到的时候,脸上压根看不到一丝恼怒或者惶恐之色。相反,崇祯皇帝那神情,似乎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咦…… 这一见之下,这些人就都好奇了。 眼前这个皇帝,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这么想着,他们赶紧先见礼。随后,便开始说正事。 只见崇祯皇帝表情终于严肃了下来,扫视群臣,对他们说道:“如今这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该是解决的时候了!” 说话间,底下人的脸色,他都看到了,明白他们在想什么,便又立刻说道:“朕已有腹稿,诸位爱卿,且帮朕参详一下如何?”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有点惊讶,作为首辅的贺逢圣连忙回奏道:“还请陛下示下!” 于是,崇祯皇帝便把刘伟超教给他的方法,稍微修改一下后的想法说了出来。 文华殿内,就只有崇祯皇帝一个人的声音,在那侃侃而谈。 你说崇祯皇帝笨么?他其实并不笨,只是缺少一个导师,缺少有人对他的点拨而已。 全盘理解了刘伟超的意思,再用他自己的话说出来,让底下这些臣子看着,那真有那种圣明之君的风范了。 他说得这个方法,有妥协也有让步,但是还是有坚持原则,绝不纵容。 完全可以说,这一套方法,兼顾到了很多方面,甚至也考虑到了不同类型的人。 做一个事情,特别是一个大事,最怕的是什么? 就是非黑即白,不懂变通。不是走这个极端就是走那个极端。 如果这样的话,事情绝对不可能做得好! 崇祯皇帝以前其实就这样,相信一个臣子,就非常的相信。比如袁崇焕。 而一旦他不再相信别人了,那疑心病就会变得很严重。有人忽悠一下,他就能上当。 也是如此,崇祯朝的首辅更换之勤快,就和人上厕所的次数差不多了。 当皇帝,也是一门艺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好的。 而此时,崇祯皇帝的表现,就很不一样了。 在场的这些人,位居大明权力之顶尖,并不是那种继承,而是从底下历练上来的。 他们比原本的崇祯皇帝要更懂得兼容并包,因此,听到崇祯皇帝的这一番方案,都是下意识得点头,认可! 崇祯皇帝看到他们的反馈,心中也是高兴。 于是,他在说完整个方案的构想之后,便对底下这些臣子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补充?” 王德化最是听得心花怒放,因为皇帝没有把他丢出去当替罪羊的意思,便连忙回奏道:“陛下之圣明高见,犹如太祖皇帝在世。奴婢佩服得五体投地,安能有其他乎!” 崇祯皇帝一开始听得很是高兴,不过马上想起王德化的破事,顿时,好心情就没有了。 看了他一眼,没理他,让王德化有点尴尬。 其他人原本是想说什么的,可被王德化一说,也有点不好说了。 这王德化都把皇帝比作太祖了,自己要再补充意见的话,岂不是有点没有眼力,说皇帝比不上太祖,能力不行? 不过也有人头铁,想到什么会说什么的。 这不,就听孙传庭开口奏道:“陛下,这事后的廉洁督查,是由厂卫来做么?” “嗯,朕是这么个想法!”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回答道。 在他的眼里,肯定是厂卫更受他信任了。 孙传庭一听,便立刻又奏道:“微臣以为,此乃都察院的职责,必须要让都察院也参与才好!” 说话间,他就直视着崇祯皇帝,压根没有不好意思的意思。 崇祯皇帝听了,看着他,也是直接说道:“朕信不过都察院!” “那就解散都察院好了!”孙传庭丝毫不退让,又杠道。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说话了。 虽然崇祯皇帝不信任都察院,可是,要解散都察院,这好像也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正文 100 都察院 , 都察院,也就是以前朝代的御史台,被太祖朱元璋改为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 明朝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关。 因此,明末官场的腐化,都察院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崇祯皇帝已经明白了官场的情况,自然不再信任都察院,便有此一说。 可是,作为文官的孙传庭,天然也是抵触厂卫代替都察院的。如今更是要没有都察院的事情,只让厂卫来监察天下,他当然也是不愿意的。 如果换成其他人,自己如今正和厂卫站在一条线上,厂卫也不可能对他有什么威胁,说不定在这当口就沉默了。 然而,就孙传庭的性子,他却最终还是选择了头铁,站出来反对了。 他这么做,有可能会得罪崇祯皇帝,也恶了厂卫。 要知道,厂卫三巨头,如今可都是在的。 说真的,孙传庭的反对,也让崇祯皇帝不愉快了一下。 不过他也随即想起了一个词:忠言逆耳! 想起这个,崇祯皇帝便在心中警觉,不能意气用事,只凭情绪处理事情! 贺逢圣和左懋第看到这一幕之后,便跟着附和孙传庭的意思了。有孙传庭在前面挡着,他们没有理由不跟进。 看着这个情况,崇祯皇帝沉默一会之后,便问他们道:“那卿等以为该如何?” 他的话音一落,首辅贺逢圣最先奏道:“老臣以为,该选用贤能执掌都察院,发挥都察院之职责!” “因噎废食,不可取也!”孙传庭跟着奏道,“有病治病,都察院的人不行,换人便是!” 这一次,虽然孙传庭的话还是有点刺耳,但是崇祯皇帝还是点点头,承认道:“诸卿言之有理,可谁能执掌都察院?” 吏部尚书左懋第听了,便立刻奏道:“微臣举荐黄道周,当能服天下!” 一听这个名字,崇祯皇帝不由得一愣。 在他脑海中,第一时间便闪现出,这又是一个孙传庭,是一个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原因无他,黄道周曾多次指责崇祯皇帝,让他很是不高兴,也几次被崇祯皇帝处罚过。 最为有名的一次,是在杨嗣昌的事情上,崇祯皇帝呵斥黄道周是“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 而黄道周却反驳,说他在皇上面前敢忠言直谏被称作是奸佞之人,难道在皇帝面前阿谀奉承的人就是忠诚之士了吗? 甚至他还指责说崇祯皇帝忠奸不分,那么邪恶和正义混淆,如何治理好国家? 不用说,黄道周的话刺到了崇祯皇帝,连贬五级。 但是在第二年,江西巡抚解学龙以“忠孝”为由向朝廷举荐黄道周,结果崇祯皇帝还记得黄道周当面恶心他,最终是把解学龙和黄道周都廷杖八十,永远充军广西。 一直到杨嗣昌死了之后,当初黄道周的预言都出现,局势更为恶化。崇祯皇帝终于想起了黄道周,也想用过他。 但是,黄道周最终却拒绝,回老家写书去了。 此时,听到左懋第举荐黄道周,往日的一幕便出现在崇祯皇帝的脑海中。 崇祯皇帝已经少了很多意气用事,认真一想,还真觉得,像黄道周这样的人,似乎更适合都察院。 他正在想着时,却听孙传庭又对他奏道:“陛下,黄道周能服众,由他执掌都察院,百官才会服气,否则事后只是厂卫督察,陛下之策,怕是难以推行!” 言外之意,就是说,崇祯皇帝刚才所说得这些策略虽然好,但是不发挥都察院的职能,不让一个有名望的人来执掌都察院,只是继续让厂卫凌驾百官之上而没有文官体系的都察院,那么如今这局面,怕是不一定会有改观。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也想起当初解学龙夸黄道周“身轻似叶,名重如山”。从这些方面来说,黄道周的声望确实很高,启用他,似乎能安抚文官一系。 这么一想,好像那个解学龙也可以了。毕竟他能在那会举荐黄道周,也是担了干系的。 对了,自己重新召用黄道周的时候,他曾要求给解学龙平反,自己没答应,恐怕这也是他不愿再为官的原因吧? 想了好一会之后,崇祯皇帝忽然站起来说道:“卿等再议下,朕很快回来!” 说完之后,他便转入后殿去了。 孙传庭等人见了,倒也没有什么想法,有可能皇帝去方便了也不一定。 其实,崇祯皇帝转入后殿之后,并不是什么内急之类,而是取出手机,联系刘伟超去了。 一如之前那样,刘伟超很快便接通了视频。能看出,他蓬头垢面的,很是有点邋遢。 对此,崇祯皇帝视而不见,那边还在开会呢,他急着求证事情,便急忙问刘伟超道:“能帮朕查下两个人,他们在原本的历史上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么?” “哦?”刘伟超听了,稍微有点惊讶,不过很快点头说道,“好啊,说吧!” “黄道周,解学龙!” 刘伟超一听,立刻给他查了下,只是查结果的话,还是比较容易的。 随后,他就回答崇祯皇帝道:“黄道周最后是领兵抵抗建虏的时候被俘,不屈就义殉国!对了,他还有四个学生,分别叫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也在同日被杀,没一个投降的。人人称黄门四君子。” 说完之后,他继续回答另外一个人道:“那个解学龙也是,在南京被建虏占领,皇帝一行人向建虏投降的时候,解学龙投江殉国,他的儿子解诒也跟着他一起投江殉国。” 说完之后,刘伟超有点好奇的问道:“突然问这两个人,怎么了,有什么事么?” 崇祯皇帝听了,马上回答道:“朕正在议事,孙传庭等人举荐黄道周执掌都察院。朕想着,要看看他们的结局如何,如果软骨头的人,那肯定表里不一,干不好都察院的事情。如果是有气节的人,执掌都察院的话,该是可以。至少比起那些软骨头的人,肯定要好一些!” 正文 101 打断御前会议 刘伟超听了,感觉有道理,便点点头说道:“解学龙不知道,黄道周倒是很有名气的。应该就是所谓的清流,当御史监督好像是比较靠谱的!” “靠谱?”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 不过话说出口之后,他大概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便点头又说道:“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联系你问问情况。如今朕知道了!” “好!”刘伟超听了,便提醒他道,“最重要的,是听其言,观其行,多方面去了解一个人!” “朕知道了!”崇祯皇帝依旧点头,然后说道,“朕还在议事,就先不说了!” “好的,去忙你的吧!”刘伟超笑着说道。 皇帝在开御前会议,开到一半就跑过来给自己打电话,这也是没谁了! 崇祯皇帝挂了视频通讯之后,便转回前殿去了。 孙传庭等人在他走之后,并没有说话,看到他出现,便一个个都看着他,做好了准备,试图再说服皇帝。 对他们来说,是绝对不允许只有厂卫干都察院的活。 不过他们也知道,之前的都察院严重失职,皇帝不信任,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如今的关键,就是要皇帝相信,换了人来干都察院的活,能对整顿吏治起到效果的。 可要说服一个人,特别是皇帝,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们正在想着呢,就听崇祯皇帝对他们说道:“你们的提议是不错,不过朕有点担心……” 听到这话,左懋第等人顿时有点紧张起来,该不会接下来是一个转折,皇帝还是不同意吧? 结果,他们就听到崇祯皇帝说道:“……朕之前其实有要再用黄道周的,只是他自己说年老体迈,不肯任职!” 事实上,黄道周也就六十来岁,不能说很老,但也不年轻。 是个人基本上都能看出来,他其实不是身体原因而不愿再为官。 听到这话,左懋第连忙想开口,劝说皇帝不要有这个顾虑。 结果,崇祯皇帝自己接着说道:“因此,朕想了下,再启用解学龙为副都御史。另外,着黄道周带其学生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着解学龙带其子谢诒到京听用,卿等以为如何?” 这几个人都是有气节的,远比很多官员要好。让黄道周和解学龙带着来京,见见面,看看能力怎么样,如果可以的话,他不介意用这些有气节的人。 另外一方面,如果黄道周和解学龙本意不想再为官的话,为他们的弟子或者儿子着想,应该也会出山的了。 因此,崇祯皇帝便有此一说。 他是这么说了,底下的一些人,却是有点傻眼了。 不是说皇帝答应他们的要求了,而是皇帝怎么知道其他那几个人的? 这几个人,就连他们都没听说过的啊! 这么想着,左懋第等人,便转头看向厂卫三巨头。结果发现他们也是有点诧异的样子,便知道,不是他们告诉皇帝的。 那么,是谁告诉皇帝的呢? 孙传庭受到的影响最小,就事论事,最先开口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把如今京师情况一说,他们绝对是会赶来京师的!” 不为别的,就只是身为文官体系,或者是说读书人,也肯定不能让皇帝把都察院架空了,监察权力都归厂卫那边。 崇祯皇帝一听他的话,便点点头说道:“那此事就这么定了,立刻传旨,用八百里加急传召他们来京!” 时间不等人,他现在都是用八百里加急来传人,包括之前传孙传庭。 听到他的话,孙传庭正想说话时,就非常突然的,一个声音非常突兀地响了起来。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是虎就该山中走……” 文华殿内,一群人顿时都吓了一跳。 什么人,竟然敢在文华殿内喧哗! 不过很快,他们立刻发现,声音是从崇祯皇帝那边传过来的。 还没等有什么反应,却见崇祯皇帝立刻去拿挂在胸口的那个香囊,同时对他们说道:“卿等且去殿外候旨!” 太监这边的一行人一听,立刻退出殿去,没有任何犹豫好奇之类。 文官这边,比如孙传庭等人,有点想说话,不过看到太监那边都退下了,他们最终也是什么都没说,把好奇憋在心中,退出殿去。 此时的崇祯皇帝,也是有点好奇,不知道刘伟超找他有什么事情,连忙接通了视频。 就见刘伟超出现在视频中,先问他道:“我联系你,有没有打扰到你?” 这正在开御前会议呢,怎么可能没有打扰! 不过崇祯皇帝却是一笑道:“何谈打扰,只要你想联系朕,任何时候都可以!不管白天黑夜,全都可以!” 听到这话,刘伟超心中很是舒服,便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刚才挂了通讯之后,我想了下,还有一个人,可以举荐给你,用在都察院这边帮你监察百官的!就怕你那边已经商量完了,所以就急着给你推荐,看能不能赶上。” 他这个思维,还是有点后世公司里面的思维。放崇祯皇帝这里,却是不同。就算商量完了,他想改,也一样是简单的事情。 “哦?”崇祯皇帝一听,当即一喜,连忙问道,“谁?” “刘宗周,后世把他和黄道周并称二周。”刘伟超连忙推荐道,“最后也是绝食殉国而死!” 一听这名字,崇祯皇帝的脑海中立刻便闪出了那个顽固老头子的面孔。 他还没说什么,刘伟超就对他继续又说道:“他应该是属于东林党的,不过和普通东林党人不同。看资料,他应该是早就认识到党争带来的恶果,不过没人听他的。对于明亡,他也有过总结……” 崇祯皇帝一听,打断刘伟超问道:“他总结了什么?” 对此,说实话,他是有点好奇的。 那顽固老头子到底总结了什么,该不会说他是个昏君吧? 刘伟超听了,便看着电脑屏幕给崇祯皇帝念道:“先帝无亡国之征,而政之弊有四:一曰治术坏于刑名,二曰人才消于党论,三曰武功丧于文法,四曰民命促于贿赂,所谓四亡征也。” 正文 102 政通司 说完之后,他又给崇祯皇帝补充说道:“他总结的这四点,我觉得还行。你看,他也说了人才消于党论。说明他是真得认识到党争的坏处!其他几点,也是在理!” 刘伟超并不关注刘宗周有没有说崇祯皇帝坏话,而是主要关注刘宗周的东林党人属性。 其实吧,所谓的东林党人,就是指以东林书院宣讲的理念一致的一群人。他们结党,然后排除异己,自然就和其他党派展开了争权夺利。 这种情况,其实每个朝代都存在,区别只是结党的人数多少而已。 如果皇帝英明,就会利用各派之间的关系,加以平衡,控制党争,不去损害国事。 只是很可惜,崇祯皇帝没这么英明,以至于党派之争,凌驾到了国家利益之上,给国家造成了重大伤害。 明亡,除了东林党人之外,其他党派也难逃责任! 而东林党人中,也有一些人是有责任和认识,没有去执着党争的。 有名的人,比如孙承宗,还有这个刘宗周就是。 而此时的崇祯皇帝,最先关心的,却是刘宗周的第一句话:先帝无亡国之征,这开场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有点欣慰,看来自己在刘宗周那的印象还不错。随后,他对其后的四点总结,也就更能听得进去了。 因此,等刘伟超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拿定了主意,对刘伟超说道:“好,朕知道了,便一道下旨,重新起用刘宗周!”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好,那就不打扰你了!” 说着这话,他心中还有点小得意,嘿嘿,皇帝的御前会议,都能被他打断,似乎有点过瘾! 崇祯皇帝倒是没想那么多,挂了通讯之后,便重新召了他的臣子进殿。 这一进来呢,孙传庭等人还没说话,崇祯皇帝便直接对他们宣布道:“朕决定,再召回刘宗周,封双周为左右都御史,共掌都察院!” 刘伟超所说得“双周”一词,被他不自觉地拿来用了。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由皇帝叫出的外号,从此开始响亮:“都察院双周”! 听到这话,左懋第等人都是一愣,没想到会听到这话。 不过回过神来之后,他们也是欣喜。 因为这么一来,就不会只有厂卫来行使监察之权,而且刘宗周也是个强项令,敢于顶撞皇帝的,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由刘宗周和黄道周两个人在都察院,那都察院的风气估计都会为之改变了。 而且这两人的清流名声,一向是比较响亮的,也比较适合都察院的职能。 “陛下圣明!”为此,贺逢圣等人,齐声回应道。 他们心中也明白,皇帝突然之间提出了刘宗周,肯定和刚才的怪事有关。 他们中的有的人,猜出是和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有关,也有的人,之前只是有听到传闻,并没有听崇祯皇帝亲口说过的,此时也算是亲眼目睹了! 一想着在如今这种天下局势之下,太祖皇帝竟然赐下了宝物,他们就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 虽然有点不可思议,可已经发生的事情同样不可思议,皇帝的转变也有目共睹! 他们正在想着时,崇祯皇帝又开口说道:“朕想了,决定设立一个新衙门,用于审核书籍、戏剧、评书等一切传播想法的事情,比如,书籍要有书号等;另外还要出报纸,类似邸报一样的……” 接着,他把刘伟超对他说得那些,用他自己的话给说了一遍。 说到最后,崇祯皇帝便强调道:“今次京师之局面会如此,也是这方面做得不足,以至于被人利用,人心惶惶之下,局面就有点难以收拾!卿等以为,朕之想法可否” “陛下圣明!”王德化和王承恩那边,在崇祯皇帝话音一落便连忙附和道。 不过崇祯皇帝没理他们,只是转头盯着孙传庭和左懋第他们,等他们的想法。 贺逢圣等人,作为朝中大臣,一把年纪的人,对于舆论的重要性,绝对是有一些意识的。 比如明朝大臣就喜欢骗廷杖,为什么就是要博取声望,而这,也是舆论应用的一种。 只不过有区别的是,古代的人,对于舆论这块的想法,没有那么系统和深入。 因此,此时崇祯皇帝提出设立新衙门来系统的做这个事情,顿时,他们一个个都非常的惊讶。 一众人都没有第一时间回应崇祯皇帝的话,而是仔细地考虑了起来。 随后,贺逢圣最先回过神来,连忙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老臣以为,可在内阁附属此类衙门!” 他明锐地意识到,这个衙门之重要,便抢先开口,此时又补充道:“国策之重,最是要紧。因此,附属内阁,在邸报之外详细解释国策,确有必要!” 左懋第一听,他不干了,也连忙启奏皇帝道:“陛下,此等引导,关乎官声,名声,微臣以为,该由吏部下属,以正本源,清吏治。” 王承恩偷偷看看崇祯皇帝的脸色,没有发现异常,便装着胆子奏道:“万岁爷,奴婢以为,此也是监察天下之部分,西厂需要参与才行!” 王德化张了张嘴,也想开口。不过最终却还是闭了嘴,不敢去争。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要争这个新衙门,心中不由得非常高兴。 这说明,他提出的这个新衙门,是有设立的必要,并且也是很重要的衙门。 换句话说,他这个决策很英明! 于是,高兴之余,他便把他考虑过的想法说了出来道:“朕想过,新衙门不归属目前任何衙门,和通政司相仿,是为政通司!” 通政司,全称为“通政使司”,明朝设立,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呈状以闻。其官有使、左右通政、左右参议等。 政通司,政务通达之司,重要性从几个官员争抢就知道了。因此,按照通政司的规格来设立并不过份。就级别上来说,也就比六部低一级而已,但是权力还是相当大的。 正文 103 拍照 比如,通政使是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等等,从品级上就能看出来了。 随后,崇祯皇帝便又对他们说道:“政通司之职能,和当下一些衙门有关联,因此,需从各衙门抽调人手充实政通司,都察院、礼部之教坊司、吏部之文选司……” 根据政通司要做什么为目的,组建衙门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从现有衙门中抽调人手,比如审核书籍之类,哪些该鼓励,哪些不能出版,作为监察职能的御史,最是擅长了。 还有,政通司还要编排曲目等等,以引导舆论,那么教坊司是跑不了的。 按照崇祯皇帝的想法,甚至厂卫中也要有一些人加入政通司。 他的这个想法一说出来,顿时又引来了底下这些臣子的热议。 这么重要的一个衙门,品级还是这么高的衙门要成立,绝对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就这么的,文华殿内,光是讨论这新设衙门政通司,就花费了半天时间。 可以这么说,崇祯皇帝一句话,不对,是刘伟超一句话,明末君臣累成狗! 政通司的设立,其实还是从当前京师局势中引出来的。 在讨论完了政通司之后,话题自然又回到了眼下局势上面,又是花费了好长时间,把崇祯皇帝的对策,都仔细地讨论一遍。包括各级官员的俸禄,到底多少比较合适这个问题。 不过最终,有关官员俸禄的这个问题,崇祯皇帝坚持再议。 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是他没钱。一旦议定的话,他发不出俸禄来,那就食言了,还不如先吊着。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随后,他们便紧急行动了起来。 把商量好的事情以圣旨的方式公开宣告,有关的布告在京师贴的到处都是。邸报自然就不用说了,立刻传遍天下。 速度之快,在京师天黑的时候,各处豪门大宅就都得到消息,纷纷讨论这突如其来的巨变。 “老爷,皇上赦免了,您可以继续当官,不用害怕了!” “老爷,我们是不是要交出一些钱,才能被赦免啊?不是说,要是拿的钱超过五千两的,是要退钱的。” “老爷,要是这次不被赦免的话,据说以后会严查贪腐,万一被查到了,是不是会被抄家啊?” “老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趁着这次有好多官职空着,更有新设的政通司,您要是主动一点的话,说不定还能谋个好位置呢!” “老爷,衙门里面问俸禄多少合适,您要多说一点啊!” “……” 总之,一如之前厂卫所调查的,原本京师官吏的罢工,是因为害怕厂卫的大规模抄家而自发地辞职意图保护自己,他们自然就不可能协调一致,一条心的。 另外,他们自己也明白,如果不当官了,那权力和金钱就会和他们无关。 真不当官了,也不是他们能接受的。 还有,圣旨上明确强调了,这次特赦之后,会严查贪腐。已经特赦的,如果再犯,就是数罪并罚;而没有特赦的,一旦被查出来以前有过贪腐,那是给了机会不要,是要严惩的。 而全体官吏罢工之下,如果谁先去讨好皇帝,说不定能获得更好官位的预期,也让很多官员为之心动。 总之,每个官员都有心中的小算盘。 这不,次日一早,崇祯皇帝就接到奏报,说各衙门的官吏都去办公了。并且,上缴贪腐钱的人也多,都排队着的。 听到这个禀告,崇祯皇帝当然很高兴,说明策略奏效了。 并且经过这一次的整顿,吏治肯定能大为改善。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要抓吏治不能松懈,如此才能有根本性的好转。 当然了,他心中非常清楚,局面会来这么一个大反转,最大的功臣是提出了这个对策的刘伟超。 也因此,崇祯皇帝记得刘伟超需要什么,便没有耽搁,立刻命令宫内各职位的人,上到皇后,下到普通宫女内侍集合。 这个旨意,昨天就已经下过的。 因此,所有人都有准备,圣旨一下,没多久,人就差不多到齐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今又没有什么重大的节日,皇帝为什么要他们这么盛装穿戴?这是要干什么? 这个疑问,最终是由周皇后问了:“陛下,可是有什么喜庆之事?”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呵呵笑道:“当然!” 说着,他便指挥周皇后站好,然后拿出手机对周皇后说道:“要给刘伟超发照片,摆好姿势,不要动啊,朕要拍了!” 周皇后是知道刘伟超的,一听这是刘伟超要的,也就是能帮助刘伟超那边的,她可不敢马虎,立刻摆出了自认为最好的姿态,让崇祯皇帝去拍照。 这个刘伟超,不但是她丈夫的救星,也会是她儿子将来的帮手,是绝对要伺候好的! “好了!”崇祯皇帝看着照片,笑呵呵地说道。 周皇后一听,连忙走近他,要去看下照片。 这宫里面,也只有少数几个人,有这个资格可以主动走过去看下的。 “刘伟超很快就要创业了,就是要有自己的事业。”崇祯皇帝主动给周皇后看她的照片,同时解释道,“如此一来,他就无须去帮别人做工,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钱来帮朕。他想要所有宫里礼服的照片来开始,朕可不能马虎了!” 一听这话,周皇后看了看照片,就马上要求崇祯皇帝道:“陛下,这个不行,我好像眨眼了,再来一次吧!” “啊?”崇祯皇帝听了,稍微一愣,仔细看看,也不觉得是闭着眼睛,应该还行吧,眼睛稍微小了点而已! 周皇后见他没有立刻回应,便带了一点撒娇的意味再次说道:“陛下,重新给我拍一张好不好嘛?” 一向端庄的皇后,突然之间露出女儿态,让崇祯皇帝有点措手不及,一下有点反应不过来。 “陛下!”周皇后一见,顿时有点急了,连忙又说道:“陛下,这可是关系到我们大明皇室的脸面,总不能让那边的人看了,觉得陛下的皇后不好看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皇后都不例外!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终于回过神来,想想也是,再怎么样,也不能丢了大明皇室的脸面不是! 于是,他便连忙说道:“好好好,你站好了,朕重新给你拍,拍到你满意为止!” 周皇后一听,嫣然一笑,都让崇祯皇帝有点不适应。 正文 104 皇家脸面 章节正在审核,请稍后刷新页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05 明宙 此时,刘伟超只是一看照片,顿时就觉得眼前一亮,感觉有点不错的样子。 然后,他就一张照片接着一张照片的翻了起来,图片模式下,就没有先去听语音。 有几个人他是认识的,比如说崇祯皇帝,还有田贵妃。 至于其他人,他就不认识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看完了全部的照片。稍微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上百张照片。 刘伟超不得不承认,汉服其实真的非常好看。 得到这个结论,他自己都愣了一下。 因为刘伟超当然知道,他以前对汉服并不感冒的,怎么突然之间,就觉得汉服特别好看了呢?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又去看那些照片,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他对汉服有了这么大的改观? 翻看了一会儿之后,忽然之间,就听刘伟超自言自语的说道:“原来如此!” 他算是发现了,人靠衣装,有的时候,也可以反过来,衣服也要靠人。 这不,崇祯皇帝发过来的这些照片,基本上都是俊男美女。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气质,一种符合当前礼服的气质! 可以说,衣服衬托人,人同时也衬托着衣服,相益得彰之下,就极大的改变了刘伟超这个技术宅的观感。 发现了这一点,刘伟超不由得很是欣喜,因为这么一来,他就更能感觉到,别人看到他的这些图片之后,会更有掏钱的欲望,也想拥有一套这样的衣裳。 当然啦,这是礼服,穿起来可能比较繁琐,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会很方便。 可是,谁会把礼服当常服来穿?也就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或者什么比较合适的时间点,才会去穿这种礼服的。麻烦一点,繁琐一点,也就那么一会儿的事情而已。 这么想着,刘伟超就兴奋了起来。不过随即他又想到,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万一别人和他想的不一样呢? 这些汉服到底怎么好不好,还必须经过实际的检验才能知道!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恢复了一些冷静,开始去听那些语音。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一开始他以为是崇祯皇帝给他的语音,没想到是个女人的声音。他能听出来,这声音也不是田贵妃的。 他就有点好奇,崇祯皇帝把手机给谁用了? 不过此时他也没心思去操这个闲心,立刻把这些照片都导入他的手机软件中,并且要逐一标记每件汉服的官职,品级等等。 他正在忙着呢,就听到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进来!” 刘伟超头也不抬,便随口说了一句。 他知道,敲他房门的,除了张伟江之外,不会有别人。 果然,随着他的声音一落,张伟江推门而入,同时对他说道:“一天到晚的憋在房间里,啊……” 话刚说完,就一声惊讶,断了。 随后,他紧接着摇头叹道:“小超啊小超,你这样子,我感觉还是找个女朋友吧?都成猪窝了!” “……”刘伟超听得无语,也没法回答,索性就忙手头的事情,还有最后一张照片要处理,先不理他。 张伟江说完一句之后,已经走到了刘伟超的身边,自然而然地去看刘伟超在干什么,同时说话道:“要我说啊,你还是去找份工作吧,你想做汉服的生意,那是不可能的,那圈子太小了,啊……” 这一次,他的话又是没说完,就又惊讶了一声,然后凑得更近了一点,看着刘伟超的电脑桌面,惊讶地说道:“又有汉服照片了啊,好像和以前的不同,更正式的?礼服么?” 之前给他挑选过一些,张伟江记得那汉服是什么样的。此时看到的,他敢肯定,绝对不是他之前看过的那些图片。 “搞定!”正在这时,刘伟超自言自语一句,然后站了起来,笑着对张伟江说道,“张哥,我的手机软件开发完了,也导入了一些汉服照片,你帮我评估下,前景怎么样?” “嗯?”张伟江一听,有点惊讶,当即笑着说道:“好啊,让我看看!” 于是,刘伟超拿起自己的手机,给张伟江分享了个二维码道:“你下载试试?” “好,等下!”张伟江说着,便快速回去自己房间,拿了手机过来,扫了二维码,开始装软件。 “咦,你这app的名字叫明宙?”张伟江有点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叫这样一个名字?” 刘伟超一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取名困难户,我瞎取的,明朝宇宙的意思!主要是想以明朝那会的为主,如果张哥有什么好点子的话,不妨和我说说!” “取名字我在行啊!”张伟江一听便笑着说道,“你不知道,我将来的儿子女儿的名字,都已经想好了一大堆,呵呵,取名字,我最拿手了。张男一,张女一,或者叫张一男,张一女怎么样?还有啊……” 话刚说到这里,他发现这个暂时命名为明宙的app已经安装完了,便没有再说话,先去看app了。 刘伟超却对张伟江取名字这个,不再报以希望。此时的他,关注点还是在手机软件的内容上,不知道这次的汉服能不能获得张伟江的认可。 只见张伟江手指点着,开始查看软件里面的内容。 “明朝习俗,明朝歌曲,明朝戏曲,明朝舞蹈……这些怎么都是空的?”张伟江点着,摇头说道,“这些内容,要搞到不容易吧?我跟你说,网上有一大堆喷子,你取了这个名字,放上去的歌曲、舞蹈什么的,他们都能给你挑出错来,明朝服装……” 说着话,他点进去了明朝服装模块,果然发现了这里是有一些图片。 不过他原本以为,这里的图片,大部分应该是他之前看到的图片,礼服图片估计也就几张而已。毕竟,这种图片真不好搞! 结果让他大跌眼镜,就见明朝服装这个模块中,有很多缩略图,并且每个图片都有介绍,什么皇后啊贵妃什么的,全都有,数量之多,超过了他的预料。 发现了这一点,张伟江便不再说话,而是很感兴趣地去点击查看了起来。 边上的刘伟超则看着他的神情,期待着他的点评,不知道能不能过关?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06 被当作了礼物 看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张伟江转头看向刘伟超,惊讶地说道:“没想到你这么懂明朝啊每件衣裳的官位、品级都分得这么清楚厉害了,我的哥!” “……”刘伟超一听,无语。 “哦,不对!”张伟江马上又说道,“我想说的是,你这些图片是从哪里扒来的是那个店出了这些专辑,被你第一时间扒过来了还是说,是国家历史博物馆整出来的” 刘伟超一听,正要回答时,张伟江自己接着说道:“这也不对吧,国家历史博物馆做这个事情的话,肯定会在汉服圈子里有消息,可明秀从来没提过!如果是什么汉服店搞得话,这实力也太强了光是找这些模特,就要花大价钱吧” 刘伟超听了,嘴巴一张,准备说话。结果张伟江还是没让他开口,就已经又说道:“我可发现了,这些模特每个都不一样。最关键的,这些模特都不是歪瓜裂枣,随便找人充数的!这么多模特,真不容易!比起编这些汉服,难度还要高!” “……”刘伟超一听,心中无语,敢情张伟江以为这些衣裳的分类,并不是真的,而是编出来的 于是,他想解释下,说这衣裳不是编的。 结果,张伟江还在那感慨道:“不过能编出这么多不同的礼服,也是可以了。明秀看到,肯定会喜欢的。得,要让她看看!” 刘伟超一想,可以啊,让他媳妇也看看,点评一下,那结论会更权威一点。 于是,他便点头,但是,还没说话,就见张伟江一拍脑门说道:“啊呀,我忘记了。小超,你收拾下,跟我走,今天可是明秀的生日,我们一起去。” 这一次,刘伟超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了,有点诧异地说道:“张哥,你女朋友过生日,不是该你们小两口一起么我去了,当电灯泡不好吧” “嗯,当电灯泡确实不合适,我们两个也没邀请别人!”张伟江听了,点点头说道,“不过你例外,别忘记了,我准备的生日礼物,可都是你帮我的。回头明秀要是喜欢的话,铁定会问。再说了,你这里这么多的汉服照片,她肯定也喜欢看,就当额外一个礼物好了,让她多开心一下。” 说到这里,他一拍刘伟超的肩膀又说道:“你看来是铁了心要做汉服生意,那让明秀帮你看看,把把关,看你这些图片在汉服圈中有没有行情,她的话多少都有参考意见的,你想不想听” 很显然,虽然张伟江是个话痨,但是,他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一下就看出,刘伟超这边需要什么,不惜自己的甜蜜约会多个电灯泡,也想着让刘伟超能尽快知道他想搞得事业有没有前途 刘伟超明白这一点,心中很是感激,便二话不说,立刻收拾了下,洗了个澡,免得邋遢不好看,然后就跟着张伟江出门了。 在一处高档饭店的包厢内,刘伟超见到了张伟江女朋友。 赵明秀见到刘伟超出现,也是有点惊讶,开玩笑地说道:“伟江,你说生日会给我一个惊喜,就是带小超么” “那是当然!”张伟江听了,想也不想,直接便说道,“指不定今天最大的惊喜,就是小超了!” 本来赵明秀是带着微笑说话的,一听他的话,不由得愣了下,有点傻眼,不明白他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她的生日,都是张伟江安排的,先自己聚下,晚上才是邀请她的要好朋友一起过,热闹一下。 以往也没有那么麻烦,不会自己先过一下的。但是今年,张伟江坚持,说是要自己先聚一下,会给赵明秀一个惊喜的。 所以,赵明秀可以说,是有点带着期待。 结果冷不丁的,她就听到了张伟江说今天最大的惊喜,有可能是刘伟超,就有点想不明白了。 张伟江虽然是个话痨,做事却不拖泥带水的,直接拿出了生日礼物送给赵明秀道:“这是一套汉服,还有配套的首饰,你去换上试试,看看喜欢不喜欢要是喜欢的话,晚上的聚会就可以穿了!” 一听这话,赵明秀的脸上终于出现了惊喜,也不推托,便拿了生日礼物进了包间单独的卫生间去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明秀一出来,还没说话呢,张伟江就惊讶地感慨道:“果然,我的眼光不错吧,明秀穿上,简直就是天仙下凡了!真是太漂亮,太好看,太让人喜欢了!” 赵明秀听得有点脸红,赶紧对他说道:“别贫嘴,小超在这里呢!” 说完之后,她看向刘伟超,带着一脸笑容问道:“小超,你觉得怎么样” 刘伟超也有点看呆了,照片是照片,这和真人穿着,还真不一样! “真漂亮!”刘伟超被赵明秀一问,回过神来,连忙赞道,“张哥真有福气!” 赵明秀本身气质、容貌就不错,穿上这套衣裳,配上首饰之后,真得很有想象中那种古代大家闺女的样子,庄重,秀气! 赵明秀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解释道:“这套汉服真不错,还有这首饰,我自己刚才从镜子上看了下,很是喜欢!” 说完,她看向张伟江,没有问多少钱,只是眼睛里都是笑意,显然是非常满意,浓浓的爱,通过眼神传达了出去。 一向话痨的张伟江,此时也不说话,看着赵明秀在笑,合不拢嘴的那种。 刘伟超迫不得已,只好咳嗽了几声。 张伟江听到,转头看向他道:“你要是感冒了就先回去吧,记得买药吃!” “……”刘伟超无语。 倒是赵明秀见了一笑,便笑着说道:“你不会无缘无故带小超过来吧” 一听这话,张伟江倒也没有不着调了,笑着说道:“小超开发了手机软件,叫明宙,虽然名字有点难听,但是我感觉里面有好东西,你喜欢的,就带他过来给你看看,顺便,你也给点评点评,小超想以此创业,有没有前途”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07 品牌 , 赵明秀一听,不由得相当惊讶,转头看向刘伟超说道:“做这个可不容易啊!不是随便一件像古代的衣裳就能卖钱的哦!” 汉服这一块,在国内算是在起步阶段。 可就算是在起步阶段,那其实也已经有很多商家在做了。 别人原本就是做服装生意的,转型做汉服,不要太容易! 只要有钱可赚,有的是人进这个圈子来发财! 而刘伟超只是一个刚出校门没两年的毛头小伙,之前还是一个技术宅,和做生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这么跨界,只有经过社会毒打的人才知道,这中间究竟会有多难! 因此,赵明秀认真地又对刘伟超说道:“听伟江说,你的技术非常厉害,这又开发出了个手机软件,我看,你还是做技术好一些……” 刘伟超知道,她这么说是为自己好,便想解释两句。 没想到,他还没开口呢,张伟江就先开口打断了赵明秀的话道:“我觉得吧,你先看看再说。虽然之前我也认为小超要转行去做汉服生意,肯定比登天还难。但是……你还是先看看吧!人家没有三把刷子,也不敢吃带毛猪!” “哦?”赵明秀一听,有点意外,便笑着说道:“伟江都这么说了,看来小超确实是有点本钱的啊,那好,我先看看!” 话是这么说,其实她心中还是有点不以为然的。 就汉服这一块,外人不说,张伟江也是三脚猫的了解而已。就如同一些商家,觉得汉服会赚钱,就蒙着头冲进去了。结果做出来的汉服四不像! 哪怕是自创汉服,你也得站在了解汉服的高度上才好自创,说起来的时候,也才有东西可以说道。 服装这个东西,卖得其实不止是服装,还有品牌或者故事在上面,那样才会值钱! 要不然,汉服爱好者一看你对汉服都不了解,肯定会觉得这家店就不靠谱,穿出去会被人笑,鬼才买。 除非你的店确实是汉服大家,那你自创出来的汉服,人家才会认可。 心中这么想着,赵明秀便接过张伟江递过去的手机,有点不经意地看了起来。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只是第一眼,看到第一张汉服图片,她就“咦”地一声。 然后很明显的,赵明秀的表情变得更为专注了起来。 边上的张伟江见了,当即笑呵呵地一拍刘伟超的肩膀说道:“瞧,看到没有,这个表情,就是捡到宝的表情!” 赵明秀似乎没有听到他的调侃,过好一会才会翻到下一张图片,很仔细地在欣赏里面的图片。 “稳了,看来这些汉服是真得不错!”张伟江又对刘伟超说道,“小伙子,看来有当老板的潜质啊!” 刘伟超听了,只是呵呵一笑,没接话。 这个时候,看到赵明秀的表情,他心中已经有底,放心了不少了。 正儿八经的汉服,还是大明皇宫里面的礼服,这底气,就应该很足才对! 过了好半天之后,赵明秀才算是看完,带着惊喜的表情,转头看向刘伟超说道:“这是国内还是国外……不对,不可能是国外,是哪个大商家拍的?你做了他们的代理?这一看就是实力强大,底蕴雄厚……” 说到这里,她自己都感觉到不对,便皱眉又道:“不对啊,如今这互联网的时代,有这么大的实力,何至于还要走代理模式?是加盟店么?为什么不做直营店?如果是加盟店的话,十之八九都是骗加盟费的……” 刘伟超看到赵明秀有点开启张伟江的话唠模式,怕她再猜测个没完,便连忙对她说道:“秀姐,这是我自己的图片!” “自己的图片?”赵明秀一听,有点傻眼,上下打量了刘伟超一眼,摇摇头说道,“这不可能,光是那些衣裳的成本,把你卖了都不够。更不用说,还请那么多有如此气质的模特!” 很显然,她不相信。 刘伟超听了,连忙笑着说道:“真是我自己的图片,我可以对天发誓。不过具体是怎么来的,我现在还不方便说!” 赵明秀听了,深深地看了刘伟超一眼,又转头看了下张伟江,然后才转回头,没有再追问照片来源,而是直接问道:“这些明代宫廷礼服,确实很不错,至少我了解到的那些细节,都能体现出来。如果你要卖这些礼服的话,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一听这话,刘伟超不由得很是欣喜,学着古代人的模样向赵明秀抱拳一礼,笑着说道:“还请秀姐赐教!” 赵明秀见了,认真地说道:“这种礼服,一般人是不会买的,因为穿起来会比较繁琐,并且太过正式。除非有一些特定场合,或者个别非常感兴趣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这种礼服算曲高和寡,叫好得多,掏钱的少。你真做这个生意,恐怕会亏本!” 一听这话,刘伟超不由得心中一凉。 “这种礼服的要求很高,面料、手艺等等,就说这龙袍的面料,国内只有几个研究院才能还原出面料做法,并且还是花很大的功夫才可以!甚至我可以告诉你,制作这些礼服的手艺是失传了的,并不是一个裁缝想做就能做出来的。真要想做出历史上的正宗礼服,只怕是不可能!” “如果只是形似而非的礼服,那别的商家就容易仿造。甚至那些商家可能原本就是做服装的,成本会比你更低,渠道比你更好,你又怎么和他们去竞争?” “除非你能打出你的品牌,没错,你要有自己的品牌,并且打响这个品牌,如此一来,才不怕别人仿造!真要这样的话,那哪怕礼服的需求很少,可一样能赚钱,至少能让你赚饱,那是没问题的……” 一开始的时候,刘伟超还被打击了。毕竟赵明秀是汉服圈内的人,她说会亏本,那估计真会亏本了。 结果没想到,随着赵明秀的解释,刘伟超反而高兴了起来。 因为在赵明秀看来很难做到的事情,他其实压根就不是问题。什么失传的技艺,别人那里可能失传,但是刘伟超这里不会啊,直接让崇祯皇帝那边视频怎么做就是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08 秦良玉的粉丝 但是,不管怎么样,赵明秀说得这些话,也非常有用,给了刘伟超非常大的启发。 那就是以后要做品牌,让买家都能认可的品牌,那么别人要是仿造,或者冒牌,就可以有法律武器去治了。 他正在美滋滋的想着呢,就听到赵明秀又有点遗憾地对他说道:“可惜你这些图片都只有一个正面照,如果有更多的细节,我就能帮你鉴别更多,只要还原度越高,那你这礼服在汉服圈中的口碑就会越好!” 听到这话,刘伟超当即呵呵笑着说道:“秀姐,我可以保证这些礼服全都是最正宗的。如果有人看上那件,我都可以做出来给他!” “哦”赵明秀一听,明显有点不信。 不过她随后也明白过来,每个商家其实都这么信誓旦旦说的。 她正这么想着呢,就听到张伟江插嘴说道:“明秀,你的这套衣裳,其实就是我从小超那边选的,然后他还提供了各处细节图,裁缝那边就能订做出来了!” “真得”赵明秀一听,有点惊讶,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这套衣裳道,“刚才试穿的时候,我就感觉这套衣裳的一些细节都注意到了,很有明朝时候衣裳的特点,穿着也好看,这真是小超提供的……什么图片” 刘伟超听了,当即解释道:“目前我只能提供照片,还没开始创业,张哥看中这个,是自己去找了裁缝,按照我提供的衣裳细节订做出来的!” 顿了顿,他又给赵明秀说道:“以后我想走得路子,大概也是这样。如果有人看到手机软件里面的哪套衣裳好,就给他们订做,这种方式!” “这样啊!”赵明秀说了一句,随后似乎是想着什么,然后给刘伟超继续说道,“那你这创业的难度非常大啊,面料、裁缝等等,都还没有。不过你这照片……算了,我给你一个建议!” 本来她还想问问,既然什么都没有,那你这个照片是怎么来的 不过随后她又想起,刘伟超刚才已经说过,他现在不方便说,因此就跳过不问了。 刘伟超一听赵明秀又有建议,不由得心生期待,连忙点头说道:“秀姐,您说!” 赵明秀感受到了他的期待,便笑着说道:“其实,如果你真能做汉服的话,我建议你做那些常服,穿戴简单一些,又漂亮又好看的。这样一来,受众就广,虽然价格会便宜不少,但也因为这样,只要量起来了,反而能赚得更多!” “对啊,不要忘记,我们男的也有这块需求的!”张伟江也插嘴说道,“要不然,明秀穿着汉服出去,我穿西装陪着,多不协调!” 赵明秀听了,点点头继续对刘伟超说道:“现在的大众其实对汉服还是有认识上的误区,总以为汉服是长袖不方便的那种。实际上,汉服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特别是明朝时候,更是达到了顶峰。可以说什么样的汉服都有,简单方便的,英武帅气的,英姿飒爽的,全都是有的。你想想,明朝有个秦良玉知道吧,非常有名的女将,难不成她平时就穿长袖汉服” 说到这里时,刘伟超第一次看到赵明秀的眼睛里出现了一丝崇拜的眼色,听她继续说道:“巾帼不让须眉,想当年秦良玉领兵征战四方,那绝对是非常英姿飒爽的,真得是非常地仰慕!” 一听这话,刘伟超便想着,好像秦良玉还活着!对了,她也是值得崇祯皇帝信任的,不过在崇祯十五年已经年龄大了,可也可以召到京师作为中兴班底之一的啊,顺便,也给秦良玉多拍几个照片传过来。 对了,周遇吉老婆也不错啊,应该也是一个女将类型的。 还有,田贵妃不是骑马射箭也会么虽然大概率是花拳绣腿,但是不妨碍好看吧 …… 这一想,刘伟超就想了好多。想着想着,他的脸上便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意。 忽然,他感觉被人拍了下肩膀,便回过神来,发现是张伟江。 “小超,你是在傻笑啥啊” “啊”刘伟超听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秀姐说得我茅塞顿开,又有了不少好点子,一时忍不住,就高兴地走神了!” 张伟江一听,反而严肃了表情,认真地对他说道:“你现在什么都没有,就只有图片而已。你离创业还有很多路要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你连裁缝都没有。总不能你真得学我那会,去找那个裁缝做吧要那样的话,你这创业会受制于人的!而要是你自己去雇裁缝当你的员工,好像你的钱也不多吧” “啊,小超家里没钱么”赵明秀一听,有点意外。 她毕竟隔了一层,不知道刘伟超的更多情况。但是,张伟江不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对于刘伟超的情况,是有个基本的了解的。 刘伟超听了,并没有气馁,而是笑着对张伟江说道:“我准备回家一趟,我妈是裁缝!” “……”张伟江一听,顿时有点意外。 赵明秀听了,便提醒刘伟超道:“这些汉服,不是所有裁缝都能做的。我没有不敬的意思,就是提个醒。”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自豪地说道:“我妈年轻的时候就是裁缝,去各个村子里做裁缝,都说好。虽然现在不怎么做了,可我相信我妈,肯定可以的。” 赵明秀听了,点点头,然后还是建议道:“这礼服不容易,不过常服肯定更简单一些,可以试着从常服开始。” 礼服的一些手艺,都已经失传了的。就算刘伟超他妈再聪明,那也不可能知道。而普通常服,那就没问题。因此,她便有此一说。 对此,刘伟超也不分辨,随后,就告辞了这小两口,不当他们的电灯泡,自己先回去了。 赵明秀的建议,都非常地有道理。刘伟超要回去总结下,并且感觉他的手机软件也还要优化下,就从做品牌的这个思路上着手进行改进。 等他回到房间时,想了下,便给崇祯皇帝发起了视频联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09 飞鸡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突兀的歌声突然响了起来,让正在专心抄化学的朱慈烺吓了一大跳。 他还没反应过来,边上正在批阅奏章的崇祯皇帝,便连忙去拿过了手机,接通了视频通讯请求。 “有打扰你么?”刘伟超一看到崇祯皇帝,便先问道。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回答道:“朕说过,不管你什么时候联系朕,都不会是打扰!” 之前正在开御前会议的时候,刘伟超就联系过,那时候崇祯皇帝也是这么答复的。 刘伟超一听,心中有点自豪,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创业的这个事情,前景应该会很好。这两天内,我准备回家一趟,为创业做准备!” “回家?”崇祯皇帝一听,没有回过神来。 “就是回老家啊!”刘伟超一听,便给他解释道,“我老家是临安下面的一个山村,计划明天就出发,晚上能到家!” “哦,那倒是很近!”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只是一天的路程而已!” 刘伟超一听,当即哈哈一笑道:“我告诉你,去哪里都是一天。比如你在京师,要去琼州的话,也是一天就能到达。去蜀地,甚至是西域,都是一天能到达的。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 “啊!”崇祯皇帝听得失声了一下,随后便立刻恍然大悟地说道,“朕想起来了,是飞机,飞机对不对?天上飞的,所以一天就能到达?” 话语间,满满地都是羡慕。 他都如此,边上侧着耳朵听着的朱慈烺,就更是惊呆了。 他是没看过飞机的,只是听到距离,比如说京师到琼州,竟然一天就能到了,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要知道,在他的认知里面,琼州是天涯海角的地方! 那么远,一天就能到达,怎么可能? 然而,朱慈烺看看他父皇的表情,却发现,似乎这是真的,而且父皇还知道更多事情,比如什么飞鸡之类的,应该是借助这个,才能那么快到达! 这么想着,朱慈烺不由得份外羡慕,不知道这种鸡到底是什么样的?比仙鹤之类还厉害吧? 他这边在想着,刘伟超在那继续和崇祯皇帝聊天道:“对,现在是旅游淡季,机票价格便宜,我准备坐飞机回去。”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应该没看过天上的风景吧?等回头我给你拍几段视频,让你看看天上到底是怎么样的,那云彩,我跟你说啊,就和棉花一样的,无穷无尽。往下面看,山川大地都很小……” 他的这个描述,顿时把崇祯皇帝给吸引住了。 说实话,不要说是崇祯皇帝,包括任何人在内,都是非常向往能去天上看一看的。变化多端的云彩上面,到底有没有神仙住的宫殿,会不会是另外一个世界? 如此种种,绝对最是吸引他们的好奇心了。 这不,崇祯皇帝一听,连忙点头说道:“好啊,朕还真想看看,那云彩之上是怎么样的!如此,就有劳你了!” 他如此,边上的朱慈烺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呆住了。 “举手之劳!”刘伟超笑着说了一句,然后说出他的目的说道,“我妈以前当过裁缝,这次回去,我会说动我妈重新当裁缝做衣裳。不过你们那边的衣裳该怎么做,回头你得让人教教我妈,可以不?” “当然可以!”崇祯皇帝一听,二话不说,立刻表态道,“总之,你想要什么,朕这边有的,一定就给最好的!” “好!”刘伟超听了,就又提出要求道,“对了,你什么时候有空再给我一些比较容易穿得常服照片,好看又容易穿的,男女都要。” “没问题,朕会交代下去,让他们准备!”崇祯皇帝一听,又是一口答应。 刘伟超听了,忽然想起什么,便连忙补充说道:“对了,有没有英姿飒爽的女将照片,或者女人骑马射箭的英姿,给我这边开开眼界!” 果不其然,崇祯皇帝第一个,便想到了田贵妃,连忙说道:“有啊,田爱妃就可以!” 说到这个,刘伟超自然想起之前想到过的事情,便提醒崇祯皇帝说道:“对了,秦良玉对你也是非常忠心的,与其耗在四川,我感觉你不如召她到京师,加厚你的班底。” 说到这里,他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秦良玉的儿子,就连忙又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崇祯十五年襄阳会再次失守,马祥麟战死殉国。你赶紧把他也召回京师,这样你可用之人也就多了!”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点头说道:“好,朕立刻传召他们进京!” 这时候的他,知道大部分总兵已经有明显不忠迹象,或者出工不出力。还能对他忠心,能精忠报国的将领,他当然是要当宝贝了。 刘伟超听了,又点评道:“这时候的白杆军,因为连年征战,精锐损失过多,已经不是一支强兵了。不过你可以重新武装他们,相信白杆军会焕发出新的青春,重振他们的威名!”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点点头,不过他有点心虚,或者说是期望过高,害怕到时候会失望,就向刘伟超确认道:“你之前教朕的那钢铁冶炼之法,根据那碳含量的不同而打造出精钢的,是不是真有那么好的效果?” 比山文甲都要造价便宜,而且还要坚固,总觉得有点难以想象!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放心好了,这是科学。科学是不会骗人的,拭目以待便是!”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惭愧。 当时刘伟超也有和他讲过什么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之类的,可惜听不懂。如果听懂的话,按照刘伟超所说,那就不会不相信了。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点头道:“好,钢铁冶炼厂那边正在日夜赶工,估计也快在这几日就完工,到时候就能亲眼见一见了!” 对此,刘伟超是有信心的,只要崇祯皇帝按照他给的资料做,就肯定没问题。 这么想着,本来想挂了,不过也不好就这么挂了,于是,他就问崇祯皇帝道:“你那边在做什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10 鼠疫 崇祯皇帝听了,正想和刘伟超说着呢,便连忙回答道:“如今各处衙门的官员有好些开始回衙门做事了,该上缴贪腐的钱,也交了一些。不过朕觉得,还不够……” 听到这话,刘伟超有点无语。看来崇祯皇帝是想钱想疯了,别是物极必反,一而再的压迫,在如今这种局势下不合适吧 这么想着,他就想提醒下崇祯皇帝,别做得太过火了。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接着对他说道:“……朕都亲自在他们面前接种了牛痘,并且宫里面所有人也都接种了牛痘,但是,不说其他地方,只是京师这里,就没见有什么动静。因此,朕准备下旨,凡是回来做事的,也必须是接种了牛痘的官员,理由很简单,朕不想因为天花而耽搁衙门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看了下身边的朱慈烺,然后补充对刘伟超说道:“更深层的原因,是朕要他们把朕带头接种牛痘的事情,广而告之下去。朕现在算是想明白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京师都无法掌控的,朕何以掌控天下他们以前就顾着党争,朕非要让他们乖乖地按照朕的意思来做事不可!” 听完了这些话,刘伟超才算是明白,自己误会崇祯皇帝了。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想法,他是赞同的,因此便点头说道:“做得不错,这也是重新塑造你威信的开始,这么做,我支持你,干得不错!”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笑了。 重新塑造皇帝威信,就是他的本意。 之前的时候,连续下了好几道罪己诏,大明皇帝谁这么干过让世人都认为他这个皇帝无能 这其实不是他能忍的,但是,以前的局势下,他压根没有办法! 什么有错只是做臣子的错,皇帝是不会错的,在他这里,就是皇帝出面去顶罪,臣子就躲在了他的身后。 真看不出那些臣子有什么担当! 当然了,这也有很大的可能,是他自己任用了奸臣为亲信,排斥忠臣所带来的恶果! 但不管怎么样,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如今该是重新塑造皇帝威信的时候了! 根据左懋第等人的回报,大明各处,在天灾人祸之下,疫情其实是非常严重的。 而天花,也是闻风色变的瘟疫之一。 他崇祯皇帝带头,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只要证明是真的,那他的威信,必然会大大提高;哪怕不是真的,皇帝带头去做,也肯定能提高一些威信的。 而这些,便是崇祯皇帝所有的想法。 此时,刘伟超说完之后,想起什么,便提醒崇祯皇帝道:“京师之所以会被流贼攻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京师正在闹鼠疫,死了非常多人,京师能守的兵几乎就没有了……”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惊,连忙问道,“什么鼠疫” 刘伟超听了,便说道:“鼠疫就是黑死病啊,由老鼠传播,所以叫做鼠疫……哦,你先等下……” 说着他就想起来了,鼠疫是后世的叫法,而黑死病是欧洲的说法,崇祯皇帝不清楚,并不奇怪。 因此,刘伟超马上百度了一下,然后才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鼠疫就是你们当时称呼的疙瘩瘟,疙瘩病,疫气等等,是一种非常烈性的传染病。病者先于腋下股间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药饵……” “啊……”崇祯皇帝一听,脸色剧变,当即打断了刘伟超的说话道,“对对对,是有这种瘟疫,如今各省各府皆有出现,最是祸害百姓了……” 根据历史记载,明末鼠疫横行,从万历年间其实就已经开始了。 一般来说,凡是大旱,随后就很可能会爆发鼠疫。 原因是干旱导致食物减少,老鼠们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并且干旱缺水也导致了鼠疫菌以更快的速度繁殖。而人吃老鼠,吃老鼠洞中食物等等,也加快了鼠疫的传播。 崇祯皇帝之所以如此激动,实在是被瘟疫给吓到了的。 不说远的,光是最近这几年。比如: 崇祯十三年,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并且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瘟疫传染,人死八九”。 崇祯十四年,在大名府,“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广平、顺德、真定等府,类似的记载相当多。 随后没过多久,还是在崇祯十四年,华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发夕死。甚至包括了京师这边,也死了一大批。 当年黑死病在欧洲的肆虐,让欧洲陷入了愚昧的中世纪。 而鼠疫在东方的肆虐,也灭亡了一个帝国,这种说法并不夸张。 此时,就听崇祯皇帝用非常期待的眼神问刘伟超道:“这种瘟疫能治么” “我这个时代能治!”刘伟超听了回答了一句,看到崇祯皇帝露出高兴的样子,便不得不打击他道,“不过你那个时代,科学水平有限,还没法治!”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傻眼,也非常不甘心,连忙问道:“怎么会呢,要不你说说治法吧,说不定朕这边也可以呢” 说到底,他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希望是刘伟超说错了。 实在是这种瘟疫,比起天花还要让人恐怖。往往是一个人得了这种瘟疫,全家死绝的,死亡率之高,远超天花。 刘伟超见崇祯皇帝这个样子,便叹了口气说道:“我这个世界,治疗这种病最为主要的手段,还是抗生素。就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微生物,它能破坏引发鼠疫的鼠疫杆菌……”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补充说道:“就是那个显微镜,应该是要用更高倍数就能看到。从土壤中分离出链霉素,这是治疗这种鼠疫最有效的药物。另外,还有抗感染的青霉素等等,也都是要认识微观的世界才能分离出来的……” 刘伟超大概讲解了下细菌的概念,以及一些通常对细菌的认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11 科学的威力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非常地失望。因为他知道,如今他这个世界,对于那么微小的世界一无所知,肯定是没办法按照刘伟超那边一样去做了。 看到他这样沮丧的表情,刘伟超便又对他说道:“不过知道了鼠疫的传播方式,你可以公布措施来减少鼠疫的传播,也是一种有效办法。” 要不然的话,真得只有活物死绝,才能让鼠疫绝迹了。 这种现象,在古代的时候,真得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请教道:“那不知道这疙瘩病……鼠疫是怎么传播的,朕能用什么办法来减少这种鼠疫的祸害?” 刘伟超听了,便根据印象先大概讲解道:“鼠疫其实是老鼠身上的病菌,一开始只是祸害老鼠而已。从老鼠到祸害人,要经过血液传播,也就是这种病菌进入人体血液。而如果人得了鼠疫之后,就会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说话间呼吸,吸入了这种病菌就能致病。” 这些话,他讲得有点慢,让崇祯皇帝能理解,随后才重点说道:“在这个传播途径中,人和人这一步非常难防,但是,鼠到人这一步,却是简单一些。总结起来,就是灭鼠,这样就能安全。” 崇祯皇帝听了,稍微松了口气。 之前的时候,对于这种鼠疫的认知,其实就只知道,只要谁得了这种鼠疫,一两天,甚至当天就会死人,并且所有接触过的人,都会死。往往一死起来的话,就会死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城。 对于不知道传播原理的人来说,那是非常恐怖的! 可是,如今了解了传播途径,自然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不过此时,他还是非常聚精会神地听着刘伟超在说话:“如果一旦发现有人染了鼠疫,就必须要立刻隔离,人死了的话,就烧了最安全。如果被隔离的接触人员,过了半个月左右都没事,那就说明没有染上鼠疫。因为鼠疫中潜伏期最长的,也就是八天左右而已。” 刘伟超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对了,一定要戴口罩,这样能有效减少飞沫传播。” 隔离措施这些,其实华夏古代就有这样对付瘟疫的体系了。 因此,崇祯皇帝对于这个倒也是理解,便立刻点了点头。 “我随后传你一份有关鼠疫的资料,你再看看。”刘伟超最后对崇祯皇帝说道,“刚才我是凭着印象说得,有可能不全或者有地方不准。你看资料,那是最详细的。” “好,朕知道了!”崇祯皇帝表情严肃,认真地点点头说道,“瘟疫之凶险,朕又怎么敢大意呢!” 刘伟超听了,见他确实非常认真对待,便准备挂电话。 不过这时,他想起什么,便又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你那个时候有个游方郎中叫吴又可,写了一本《瘟疫论》,算是第一个认知病毒会飞沫传播,对于瘟疫防治这一块,是有经验的。如果有可能,你不妨把这个人找来,让他来学病毒学,相信能更好地为你防治瘟疫!”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心喜,连忙要求道:“既是如此,那麻烦你把他的生平,也给朕传一份过来。这样朕就能更准确地去找这个吴又可!” 对于这个要求,刘伟超当然不会不同意,便挂了通讯,去给崇祯皇帝找资料了。 而在崇祯皇帝这边,一直到这时,边上的太子朱慈烺才大着胆子问崇祯皇帝道:“父皇,什么是科学水平?” 刚才他在震惊之余,敏感的抓住了这个词,有点不解,为什么因为这个什么科学水平不行,就不能治鼠疫了? 崇祯皇帝听了,立刻指着朱慈烺面前的那叠抄了一些的宣纸说道:“就是这些学识了,你要好好抄,知道么?” 他是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对于抄写这个化学是有抵触的,总觉得太怪了!虽然没有明确对他说,可他能感觉出来的。 朱慈烺一听他这话,顿时很是惊讶,低头看看他自己抄写的东西,表情很是有点不相信的样子。 “你是不知道科学的威力!”崇祯皇帝此时也没有心思去批阅奏章,便教导儿子道,“朕见识过,翻江倒海,鬼神莫测之能,绝不是夸张!你刚才也应该已经听到了一些,他们还能飞天遁地,这就是科学的威力,知道么?” 朱慈烺听得又是呆了呆,可以说,真是有点难以理解。 不过他毕竟是小孩子,难以理解就不理解了,回过神来,便带着兴奋对崇祯皇帝说道:“父皇,那儿臣一定会学好这个科学,让这个科学在我们大明也能翻江倒海,飞天遁地!”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心中好笑,那么厉害的科学,岂是你能学会的?按照之前和刘伟超聊天所获悉的消息,该是要经过好几代人的学习,才有这个可能的。 他心中这么想着,表面上却没有打击他的儿子,而是点头赞许道:“嗯,有志气是好的。不过当下,你要先准确地把学识抄写出来!” “父皇放心,儿臣必定能尽快抄写出来的!”朱慈烺立刻就回答了一句。 能看出来,他的积极性似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崇祯皇帝见了,正想说什么呢,忽然手机有了动静,低头一看,却是刘伟超发了资料过来。 于是,他就顾不上教导儿子了,连忙低头看起资料来。 这份资料叫做《鼠疫防治知识》,不少地方看得不是很懂,但不耽搁他看完整篇文章。 他发现,刘伟超之前所说,还是漏了点内容。比如鼠疫的传播,还有吃老鼠肉,没有充分煮熟的,也可能会有机会经过什么消化道感染。 还有什么经过实验室感染,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看完之后,一如他之前的习惯,先不去看后面一篇有关吴又可的资料,直接联系刘伟超,问起那些他不懂的内容。 他的问题,有些连刘伟超也不好回答,沟通了老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消化了这篇文章。 随后,他便急急挂断了通讯,稍微想了一下之后,便下旨召开六部九卿,内阁并司礼监都到场的最高级别御前会议。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12 疙瘩病 如今正是大规模整顿各衙门,并且是在陆续复工的时候,皇帝急召,不管是谁,都不敢怠慢,就怕在皇帝那边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各衙门的主官,全都匆匆赶去文华殿议事。 在等待崇祯皇帝到来的时候,他们大概猜出,估计是皇帝对于各衙门复工情况有进一步的旨意。 比如想了解各衙门的官吏有多少还没有回衙门做事的,理由是什么,是不是要换人或者说各衙门缴纳的贪腐银有多少了 总之,在京师这边,如今这大事也就是这个了。 结果,等崇祯皇帝一来,开口一说时,他们便发现,他们都想错了。 “朕亲自给你们看过,接种牛痘毫无危险!”崇祯皇帝在百官见礼之后,便表情严肃地说道,“如今更是宫内已经全部接种。但是,宫外呢还有你们各衙门,又有多少人接种牛痘了” 这话一问出,不少文官都不由得面面相觑,没想到皇帝竟然是问这事。 虽然宫内的人,包括皇帝、皇后在内,都接种了牛痘,这是个大事。 可官场上的风波,比起之前的党争,更有出乎他们意料的事件,比如西厂的设立,内阁首辅周延儒,兵部尚书陈新甲等等一系列出乎意料之外的抓捕,让他们压根就没有心思在天花上。 他们一个个想着的,都是官场上的事情,哪想过去接种牛痘! 在场的这么多官员,也就首辅贺逢圣和他的家人接种了而已。 因此,崇祯皇帝问出话之后,底下一片安静,没人敢回答说暂时顾不上这个接种牛痘的事情。 此时,崇祯皇帝扫视着底下群臣的表情,心中很清楚是什么情况,便严肃地说道:“天花之瘟疫,祸害百姓久矣,如今也有防治之根本之法,为何卿等不重视是视百姓性命如草芥么还是说,卿等已经置生死于度外,自己的性命和家人的性命都不要又或者,你们都已经得过天花了” 他这话问出,底下群臣哑口无言。 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如今怎么说 总不能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官场吧 这种事情,大家默认是可以的,但是,却万万不能拿出来公开说得啊! 在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孙传庭咳嗽一声,跨步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微臣惭愧,即日起,微臣便亲自带头接种牛痘,且兵部官吏,不接种牛痘不得回衙门!” 崇祯皇帝要的就是要各衙门这么做,看到孙传庭第一个站出来,便点点头说道:“如此便好!” 其他官员听了,便一下知道,这就是皇帝想要的。 而且接种牛痘这个事情,皇帝都亲自在他们面前做过,宫里面也全都接种了,不说对于防治天花到底有没有用,至少这事儿是安全的。 因此,其他官员便纷纷附和孙传庭的说法,一个个都表示,马上就回去安排接种,不但要带头接种,而且还让家人也跟着接种等等。 看到这情况,崇祯皇帝还是满意的。因为这种自愿的做法,比他下一道旨意要更好。等回头看效果,最后下旨意,强制执行是最后一步。 只要所有当官的都去接种牛痘,包括他们的家人也都去接种牛痘,那么势必带动他们的仆人,还有京师其他百姓,也全都会跟着去接种牛痘。 而京师上下都接种牛痘,随着人员的流动,其他地方的有钱人,也会首先跟进接种牛痘。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情况会是自发的,效率就会高一些,朝廷也能少操点心。 有钱人都接种牛痘了,那么其他人也都会跟进。毕竟谁都不想死不是! 当然了,给各地接种牛痘的旨意,也是要发的,要规定地方衙门为百姓接种牛痘提供便利。 如此一来,接种牛痘这个事情,算是推广下去了。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时,却见左懋第咳嗽一声,又一次出列奏道:“陛下,微臣巡视漕运,所见百姓染疫,人死八九,此等疫情,非是天花,而是疙瘩病,不知道此疫可有治否” 说完之后,带着一脸期待,看着崇祯皇帝。 要说以前,他绝对不会说出这话来的。因为这些自古以来就是绝症,皇帝怎么可能会治呢 可是,同样是绝症的天花,如今皇帝都已经有办法了! 那么那疙瘩病,是不是会有办法呢 传说中,也不止是传说中了,大概率皇帝手中有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说不定就有对付疙瘩病的办法呢 别人或者不可能,太祖皇帝可不是一般人啊! 听到左懋第这话,听到“疙瘩病”这三个字,底下的文官也好,太监也罢,全都露出了恐惧的神色,纷纷跟着奏对了起来,一个个都给崇祯皇帝说起“疙瘩病”的厉害。 有的说,一名官员前一刻还和同僚喝茶打恭时,后一刻就“不起而殒”了; 还有的说,有两个人一前一后骑马聊天,后面的人刚叙话几句问前面那个人,却发现这人已经“殒于马鞍,手犹扬鞭奋起”; 百姓家就更是,有一家富人在瘟疫中全家死绝,于是有两名小偷打算发一笔横财,这二人约定一个在屋檐上接应,一个下到房中将偷来的东西递上来,结果下面的人递着包就突然猝死,而上面的人在接的时候也染上瘟疫毙命,死的时候,这两个小偷手里还攥着偷来的包袱。 还有的新婚之家,新婚夫妻一起死在婚礼上,有人骑马而行,正在说话,后面的人已经死去。 …… 总之,有关这个“疙瘩病”的,这些人越说起来,就越是恐怖,哪怕只是在文华殿内说说而已,也是面无人色。 实在是这个“疙瘩病”,致死率之高,几乎是中招后就没有幸免的,并且传染性极强,他们又没法理解这个病,自然就越觉得恐怖。 类似他们所说的这些事情,有个化名为“花村看行侍者”的明代遗民写了一本回忆录,叫花村谈往,记录了这些事情。 崇祯皇帝看到底下人这些样子,心想来得正好! 他们不提及这个的话,他也要提这个事情,如今他们提了,就正好说这个事情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13 万岁爷真的太厉害了 只听崇祯皇帝正色对底下臣子说道:“今日召集卿等,最重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个疙瘩病!” 一听这话,底下的文官和太监都不由得愣了下,什么意思? 听皇帝的意思,好像疙瘩病真有法子了? 想到这个,他们顿时有点惊喜。 “这个疙瘩病,其实准确地说,应该唤作鼠疫!为何朕要这么说?”崇祯皇帝说到这里,问出了个问题。 “臣等不知!”底下人怎么可能知道,当然,就算有猜测,在皇帝面前也不敢乱说,只好齐声回应道。 崇祯皇帝听了,淡淡地说道:“晾你们也不知。朕告诉你们,此疙瘩病其实分为两种,但皆是由老鼠身上传播而来,因此,叫做鼠疫。西夷那边也曾大规模传播过此病,他们唤成黑死病,死了将近两千五百万人,几乎是三个人里面有一个人会染此病而死!”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这个病在大明确实有地方爆发,死一下是死一片的,但是,死的人,远没有两千五百万人之多! 不过他们也没有怀疑崇祯皇帝的这话,因为这个病太厉害了,中着无解,并且极易传给周边的人。 孙传庭听到这里,便连忙问道:“陛下,可是西夷找到了应对这种瘟疫的办法?” 一听这话,其他臣子大概都明白过来,该是皇帝从西夷那里知道了这个病,找到了解决办法,所以才会紧急召见他们说这个事情? 可谁知,却见崇祯皇帝摇摇头说道:“西夷亦不知如何去治,他们采用了放血之法,其实完全不对症!” 在崇祯十六年,京师鼠疫爆发的时候,有记载一个福建人曾在京师用放血法行医,可能就是听到西夷那边是用放血法治疗的原因。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话,左懋第便急着问道:“西夷既然不知如何医治,那后来的结果是如何的,他们不可能一直有这种瘟疫吧?” 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西夷在大明境内活动,他们也见过一些,并没有听说有关这个瘟疫的事情。 从这一点上来推断的话,西夷那边的瘟疫该是没了的,那是怎么没了? 想到这一点的人很多,便都带着期待之色看着崇祯皇帝,希望能得到一个期待中的解答。 然而,却见崇祯皇帝叹了口气说道:“所有得了瘟疫的人都死绝了,这瘟疫就消停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西夷那边,死了那么多人,一下变得地广人稀,而得瘟疫的人又都死了,瘟疫就这样没了!” 他这话说完之后,文华殿内非常地安静。 因为所有人都被吓到了,三个人里面要死一个人,死的地广人稀之后,瘟疫自己消停掉,这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恐怖的世界,如果发生在大明的话,可能还要悲惨! 看到他们这样子,崇祯皇帝便主动说道:“不过朕已经明白了鼠疫发生的整个过程,虽然目前暂时无法像天花一样能根治鼠疫,却也可以用手段,极大地减少鼠疫的危害,控制鼠疫,不至于荼毒绝大部分大明百姓!”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所有人不由得大为惊喜,一个个都向崇祯皇帝表示皇帝威武的意思,纷纷催着皇帝快点给他们讲解下这个鼠疫怎么回事,到底该怎么做? 当然,在这中间,少不了一大堆的马屁了。 崇祯皇帝听着他们的话,心中很是受用。 于是,他心情畅快地给底下这些臣子讲解道:“还记得朕说过有一个微小的世界,我们肉眼不能看见的世界。需要借助朕发明的显微镜才能看到么?而让老鼠或者我们人感染上这个鼠疫的罪魁祸首,便是一种这等非常微小之物,唤作鼠疫菌。如果你们有兴趣,朕的玻璃厂很快就能产出显微镜,可以买一台回去看看,认知那个细微世界!” 也不知道是不是崇祯皇帝渴望钱财的原因,不知觉的就开始推销他的崇祯显微镜,而没有直接赏赐显微镜给这些臣子。 这里做了个显微镜的广告,也可能是下意识地行为。因为崇祯皇帝接着已经继续往下讲解,并没有统计购买显微镜的人数:“一般情况下,鼠疫菌只存在老鼠身上。但是,如果老鼠身上的跳蚤跳到人身上,叮咬人,从而让鼠疫菌进入我们人的血中的话,就会发病了。” 崇祯皇帝的这些话,在文华殿内的这些人,以前从未听说过,此时听崇祯皇帝说得头头是道,便都认真地听着。 “当然,还有一种传播途径,也就是让人也感染鼠疫的途径,就是饥民去吃未煮熟的老鼠肉,如果这老鼠刚好又是有鼠疫菌的话,那么饥民也会感染此病!”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之后,声音提高了几分,强调接下来的话道:“注意,卿等要注意,在传播到人身上之前,其实这种鼠疫菌并不容易传播。但是,一旦人感染了此病,便能通过飞沫传播了。说通俗一点,也就是能通过空气传播。此等传播手段,便是非常厉害了!” 听到这话,所有臣子都面面相觑,感觉有点难以想象。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什么鼠疫菌怎么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呢? 通过跳蚤叮咬人来传播,他们是能想象的,唯独这个空气传播,真得有点难以想象! 这也不怪他们,在原本的历史上,写出《瘟疫论》的吴又可,才是第一个发现瘟气的存在,也就是瘟疫通过空气可以传播。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看底下这些臣子的表情,心中也是有点得意,这和他当时听刘伟超说疾病会通过空气传播时的表情差不多! 这么想着,他便用手一指大殿窗户道:“如若诸卿还不相信的话,可以去窗户边细看,看到阳光照射进来时,缝隙间的光线,你们就能发现,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中,其实有非常多的东西,哪怕不用显微镜,你们也能看到了!” 这个话,真得有点难以想象。 机灵的王承恩确认了下崇祯皇帝的表情,第一个过去窗户那边,按照崇祯皇帝所说去查看,随后便大惊小怪起来:“万岁爷,奴婢真得看见了,这空气中真得有东西啊,万岁爷真是太厉害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14 祖宗是会显灵的 看到王承恩的动作,听到他的惊呼,那群太监立刻仿效,纷纷过去,随后都是用那种非常惊讶的表情,大惊小呼起来。 他们可能确实是惊讶,刷新了他们的认知,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绝对是有夸张的成份! 拍皇帝马屁,伺候皇帝高兴,这是他们的基本操作,天赋来的! 而那些文官们心中虽然也明白这一点,可也非常好奇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到底是不是有东西,毕竟事关致命的疙瘩病,便也都过去看了。 随后,他们一个个也都惊讶,看到空气中的尘埃在飞舞。 随后,文华殿内,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讶声。虽然文官这边没有那些太监夸张,但是,夸奖崇祯皇帝的意思,却也是明白无误的。只不过他们这夸奖没有那么直接,或者说更有水平一点。 比如说,不会直接说陛下圣明,聪明绝顶之类的,而是就赞空气中果然有东西这一点,以此说明皇帝的话是对的,自然就是夸皇帝了! 崇祯皇帝在御座上坐着,淡淡地看着底下这些人,仿佛一切尽在意料之中,对于夸奖,也很不在意。 实际上,他的心情是非常爽的。因为他能看出来,底下这些人的震惊也是真的! 崇祯皇帝忽然有一种感觉,如果经常这么做一下的话,那他的英明神武的形象,绝对会在这些臣子,或者说在大明百姓中树立起来。 不过真要这样的话,还要多多向刘伟超请教才好,多学点科学技术知识,这样才能显摆。否则就只是四书五经之类已经有的东西,肯定是玩不过这些臣子的! 这么想着,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崇祯皇帝便咳嗽一声,示意要继续说正事。 于是,文官和太监纷纷归位。可以看出来,他们明显对崇祯皇帝更恭敬了一分。 不说别的,在正在讨论的疙瘩病这一块,如今崇祯皇帝的话就是权威! 就此一点,就让他们要恭敬了! 只听崇祯皇帝对他们说道:“鼠疫之预防,最为重要。而关键环节,便是老鼠到人这一步。因此,必须要灭鼠。有条件的,要多养猫,没条件的,就多杀老鼠,环境要保持清洁干净。此事,锦衣卫原本就有职责,但是这还不够,各衙门都要参与。京师上下,所有区域,都要有人负责,具体条陈,卿等商议出一个具体的办法!” “微臣领旨!”首辅贺逢圣带着全体文官,一起躬身领旨。 事关自己,事关全家老小的生死,谁也不敢大意,连忙答应下来。 崇祯皇帝见了,便又接着说道:“如若发现有人不幸染上鼠疫,须得立刻隔离。相关接触过的人,也必须要立刻隔离。记住要点,其一,隔离时间,以半月为期,因为这鼠疫最多潜伏八天,如果还没发作,那就是没有。” “其二,负责隔离的人,须得掩上口鼻,这样能减少被染疫之人传染的可能!” “其三……” “……” 崇祯皇帝每说一条,底下文官太监的,就都答应一声。 条条框框下来,崇祯皇帝把从刘伟超哪里得来的有关鼠疫的知识,就都分享出去了。 说到最后,就听崇祯皇帝严肃地说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心中有数便能正确对待,哪怕是对待如此凶险之鼠疫也不例外,诸卿如今心中有数,朕就希望你们尽快做事,不但要在京师控制,而且要全国各地都控制,再重视都不为过,决不能再出现之前如同接种牛痘防治天花一般轻视的态度!” “臣等知罪!”第一次,这些文官心悦诚服地认错。 随后,他们便开始紧急磋商,就崇祯皇帝交代的,要他们拿出具体的条陈,按照各衙门的不同,开始讨论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就不发言了。 最多是有一条措施制定出来,或者没有把握的,就请他定夺,他才发言一下。 文华殿内御前会议一结束,京师所有衙门接种牛痘的工作,便在他们的衙门主官带领下,全面开展。 与此同时,有关疙瘩病的知识,也在接种牛痘的过程中,开始宣传普及。 一时之间,京师这边,全都是有关天花和疙瘩病的话题,第一次,没有人去风花雪月,去谈论政治党争。 因为这两个瘟疫的危害,所有人都有了认识,谁也不想中招。皇帝带头之下,底下人自然也积极起来了。 甚至有不少官员,因为担心自己老家那边,都等不及朝廷的正式流程,便派出快马,赶往家乡去告知这两个瘟疫的防治方法! 随着有关这两个瘟疫的消息传开,崇祯皇帝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便自然而然地跟着传开了。 一时之间,崇祯皇帝的声望,便一下提高了。并且随着消息越传越远,崇祯皇帝的形象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扭转!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关太祖皇帝的一些八卦,也随之传开。 惊讶,恍然大悟的同时,还有一些震慑,以及对于一些不肖子孙的警醒:看看,祖宗是会显灵的! ……………… 刘伟超这边,在给了崇祯皇帝资料之后,便开始按照赵明秀的建议,走品牌的路子,修改了一下他的手机软件,并且重新计划他的一些打算,一直忙到了深夜。 不过还是没有完成,有一个问题,他也是要考虑的,就是盗图的问题。 不过只要是技术上的,都不会有太大的难题,只是时间问题来解决而已。 刘伟超计划回家一趟的,便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去年过年的时候,因为忙着项目,最终都没有回家。 当然,也有过年时候票不好买,票价也贵,而且不请假的话,一共也就七天时间。 如今想着要回家了,竟然有点急切的感觉。 收拾了下东西,刘伟超便想着,不管怎么样,也要给家里带点什么才好! 正在想着时,房门那传来开门的声音,去庆祝赵明秀生日的张伟江,终于在深夜时分回来了。 “呵呵,张哥,还以为你今晚不回来了呢!”迎过去的刘伟超见了,便打趣地说道。 张伟江听了,哈哈一笑道:“丈母娘严啊,不让明秀在外过夜的。”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对刘伟超笑着说道:“对了,给你带了一份大礼回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15 自己又不是主角 “嗯”刘伟超一听,有点意外。 张伟江今天是给赵明秀过生日的,晚上会有一些赵明秀的朋友一起,怎么就突然说给自己带了大礼呢 自己又不是主角! 张伟江看到刘伟超的表情,便又是一笑说道:“我估计你也猜不着是什么,就直接给你说吧!” 说话间,他去沙发坐了,也示意刘伟超去坐了沙发,然后才又说道:“明秀穿着那套汉服参加晚上的生日聚会,震惊了全场,亮瞎了她闺蜜的眼睛。呵呵,那可是我选的,对不对,绝对好看的……” 听到这话,刘伟超心中一动,猜到了点什么,不由得很是惊喜。 果然,就听张伟江接着往下说道:“她的一个闺蜜很羡慕,也想要一套,钱不是问题。另外还有两个朋友,她们虽然想要,但是感觉价格太高了,如果是五百左右的,她们还能接受。” 说到这里,他一拍刘伟超的肩膀道:“我就擅自做主,把一套衣裳的钱给收了。你是见过那套衣裳怎么做的,可以去买面料回家,让你妈做做看。要能做出来就最好了,做不出来,就再去找原来我找的那个裁缝做。时间上比较宽松,没什么具体的要求,如果能快就最好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是真意外,也非常地兴奋,同时也有些感动。 他知道,会这样肯定是赵明秀和张伟江给他说了好话,甚至可以说,是用他们两人的名誉在给他做担保的。要不然,谁会这么给钱的 有了这一套衣裳的订单,就等于是带着希望去实践,做起事来,都能事半功倍,不至于出现被人怀疑的尴尬局面! 这么想着,刘伟超不由得感激地说道:“张哥,你对我真是太好了!” “哈哈,小超,只是举口之劳而已,不用这么激动!”张伟江听了,哈哈一笑道,“有梦想,就好好干,我看好你哦!” 一直以来,刘伟超的努力,他都是看在眼里的。并且刘伟超懂得感恩,而不是那种懒散,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因此,他就很愿意帮助这样的人。 刘伟超听到他的鼓励,不由得咧开嘴笑了。 此时他知道,说什么感恩的话都是多余的。张伟江对自己的好,记在心中,用实际行动回报才是他的做事方式。 张伟江调整了下坐姿,提醒刘伟超说道:“你这次回去,最好也是看看,能不能把成本降下来,这样你的客户才会更多!五百块钱左右,买得起的人就多了!” 刘伟超一听,正想说话,张伟江已经又在那说道:“明秀说了,等你的公司开起来之后,她会去她的圈子给你推荐的。不过她毕竟平时有工作,最重要的是,还有我,因此没有多少时间去参与汉服的圈子。能给你带来订单的数量,可能会很有限!” “秀姐有这个心,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刘伟超一听,连忙说道,“就今天的一番话,就让我受益匪浅!别的不敢说,只要是明朝方面的,秀姐想要什么,我都尽量给满足!” “哈哈!”张伟江一听,又是哈哈一笑,心情畅快地说道,“敢情你还是明史专家了啊我告诉你,还真别说。明秀之所以决定下工夫帮你,除了看在我的面子上外,她也很想推广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她的心愿来的,你如果能在这方面下工夫,我跟你说,估计会有不少明秀这样的人,会主动帮你的!” 刘伟超一听,咧嘴一笑,还没说话,话唠本色的张伟江就继续说道:“我告诉你吧,这其实是大势之所在。如今我们国家强大起来了,国人的自信强了,便会寻根。这个你明不明白我告诉你,随着国家越来越强盛,说不定以后外国佬都会羡慕我们中国的一切。你要好好做,站在这风口上,当一头会飞的猪……” “……”刘伟超听得有点无语了,这话一开始听得很有道理,但是听到后来,怎么感觉就有点不靠谱了呢 或许是看到他的表情了,张伟江便转移了话题道:“不过总而言之,你现在极其弱小,还要和同行竞争,先活下来再说。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要会引流。我和明秀聊过,你要多加那些汉服群,包括qq和微信群等等,只要是喜欢汉服的人聚集点,你都要去宣传。一开始可能效果不理想,但是,不要怕丢脸,持之以恒地去做,肯定是会有收获的……” 听到他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引流的方式和注意事项,刘伟超却走神了。 引流这个,说真的,他还真不担心。 只要他的东西够好,回头客多,还有那口碑宣传,相当于自来水,他就肯定不愁客源。 而他的东西,那是另外一个世界,整个大明帝国在做支撑的,能不好么 那可是原汁原味的华夏传统,没有经过剃发易服以及西化的影响! 除了汉服这一块可以吸引人气之外,其他内容,他都已经在考虑了的,这一点,从他的手机软件模块设计上就能看出来的。 想着想着,忽然感觉到有人拍他的肩膀,刘伟超便回过神来,就见张伟江好笑地对他说道:“是不是我刚才说引流的事情,把你给吓到了我知道你是个技术宅,不是当业务员的料,脸皮太薄。不过你也不用吓到,赚钱嘛,脸皮厚点不寒碜!” “……”刘伟超听得无语,挠挠头对张伟江说道,“其实,我感觉我可以不寒碜就能把这个钱赚到……” 他的本意,是说他的方式,不需要让他像普通做生意的那种去发展业务,东西够好,客户会主动上门。 张伟江却听得误会了,当即呵呵一笑道:“技术转业务,不寒碜,也真是有点难为你了。没事,慢慢来。钱我已经转你了,明秀在等我电话呢,不聊了!” 说完,他就去洗漱准备煲电话粥去了。 刘伟超则回到自己房间,看到手机上果然收到一笔2400块钱的转账,这是他的第一个订单。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16 你觉得呢 “日出江花红胜火,能不忆崇祯?” 刘伟超心中美滋滋地想着,忍不住就联系另外那个世界的他。 视频很快接通,他看到手机里面的崇祯皇帝,不由得略微有点诧异地说道:“还没睡啊?” 能看出来,崇祯皇帝应该还是在处理政务吧,至少背景不是在床上。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你不也是没睡么?” 刘伟超听了一笑,连忙告诉崇祯皇帝好消息道:“我有个好事,忍不住想告诉你!虽然对你来说,这种事情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我来说,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 第一单生意,而且是能解决他不少压力的第一单,绝对是能记一辈子的!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很感兴趣,连忙问道:“是什么好事?你这么重视,那对朕来说,也绝对不会是微不足道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表情严肃了一分说道:“朕很想知道!” 感受到重视,刘伟超心中很是高兴,便立刻就回答道:“我的公司还没开呢,朋友介绍,就有了第一单生意,两千四百块钱已经收到了,就等我做出衣裳来交货!” “两千四百块钱?这到底是多少钱?”崇祯皇帝一听,确实很感兴趣,不过似乎他的关注点有点不正确。 刘伟超听了,倒也没有多想,而是感觉这个问题似乎不好回答,便尝试着解释道:“两千四百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嗯,可以买个差不多的手机,或者说,够我吃两个月了。” 崇祯皇帝听了,还是有点没概念。 买手机,那好像这两千四百块钱很多了。可是,吃两个月的话,好像也没几个钱? 一时之间,他有点想不明白。 刘伟超看到他的表情,大概明白他在想什么,便去电脑上操作了下,然后才对崇祯皇帝说道:“如果按照我现在的银价计算的话,大概2400块钱能买10两银子左右。”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有概念了,当即赞道:“那还行,10两银子,大概能买8石粮食……” 说到这里,他忽然觉得不对,然后又对刘伟超说道:“八石粮食,吃个一年都没问题啊,怎么你那边就只能吃两个月呢?” 刘伟超一听,也觉得有点不对。 按理来说,现代的生产力远非明朝时候可比,物价应该比明朝时候更为便宜才对! 这么想着,他便解释道:“我说得吃两个月,是指吃米饭,外加有菜的,不只是天天吃白米饭啊!” 说完之后,刘伟超索性就对崇祯皇帝又说道:“你等下,如果只吃白米饭,我看是多少!” 随后,他就立刻搜索了大米价格,是2.5元每斤,用2400块钱去除这个,得到一个结果。 既然已经在算了,刘伟超索性搜了下崇祯年间的物价,然后折算了一下,也得到了一个结果。 然后,他就有点傻眼了。 因为刘伟超发现,就米价来说,确实崇祯年间更为便宜! 哪怕这只是毛估估,可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也让他有点不能接受。 这生产力的提高,体现到哪里去了? 这不科学啊! 他的手机是竖靠在电脑边的,崇祯皇帝看不到其他,但是能看到刘伟超的表情。 因此,他看到刘伟超的脸色变化之后,就有点好奇地问道:“结果怎么样呢?” 听到问话,刘伟超便重新拿起手机,有点无奈地据实回答道:“好像相同的钱,确实你那边能买更多的米,真是有点奇怪!” 崇祯皇帝那知道那么多,听到这话,反而有点奇怪地问道:“有什么奇怪的?” “物价怎么可能比你那边还贵呢!”刘伟超有点想不明白,自言自语了一句之后,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便带了一点欣喜,补充说道:“我都忘记了,收入不同的啊!你看,我以前的月工资是将近九千,就按到手8千来算好了,毛估估一下,折合银子应该是34两左右。你们那,一个月收入是34两的,大概是什么收入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有点吃惊,当即回答道:“这大概是正三品官职才有的俸禄,你这收入,也是你那里顶尖的么?”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当即摇头说道:“我这个行业是比其他行业要高一些,但是,我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的,毕竟我才毕业一年多点而已。那些月薪高的,几万都是普通!” 说到这里,他终于又想到了什么,就对崇祯皇帝说道:“想起来了,你们大明朝的俸禄,是出了名的少。对了,你以后不是要时时抓反腐的么?如果你给你的官员这么低的俸禄,他们就算不想贪腐也会贪腐吧?我是光棍一个,你那些手下可都是要养家的啊!”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有点不好意思,当即回答道:“这个事情,正在商议,朕也想着给他们加些俸禄,就是不知道加多少为好,正在商议呢!” 刘伟超听了,想了想说道:“要我说啊,你最好是早点确定这个事情,不好拖。要是我老板又要我干活,又不给我加工资,就一点点钱的,我早跳槽走人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想起刘伟超以前那个被他骂有眼无珠的东家,顿时感觉有点不适。再怎么样,自己也不能和那样的人一样啊! 另外一点,崇祯皇帝是了解刘伟超的,人品没得说。可就算这样,刘伟超都说要走人的,那他的那些臣子,最终都背叛了他,是不是也有这个缘由,觉得是自己亏待了他们? 不过好像情况并不一样!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这事呢,刘伟超那边就又对他说道:“另外,好像你那边的吏员是没俸禄的吧?这些可是公务员来的,你不给他们钱,他们肯定会想着法子利用手中的权力捞钱!所以,我建议你啊,最好都给他们定个俸禄出来。开国时候的行情,经过两三百年的时间,肯定已经不适用了!你觉得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17 八大皇商 , 可能觉得崇祯皇帝对自己的话会有点不明白,刘伟超就又补充说道:“你那的俸禄,是不是洪武年间定下,然后一直没有变的?如果是这样,那洪武年间的物价是什么水平,你现在是什么水平?有没有上涨?如果有的话,那俸禄是不是也应该上涨,否则就等于俸禄变相减少了,你说对不对?”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头疼的说道:“其实不用你说,朕也想给所有人都加俸禄啊,不但是吏员,连普通百姓都能有!可是……可是朕没钱啊!” “你不是刚抄家搞到了不少钱么?”刘伟超一听,连忙提醒道。 崇祯皇帝听了,苦笑一声,然后回答道:“这不,以后都不好随便抄家了,这钱是一次性的,属于无根之水,终归是有限的啊。如果给他们现在就加俸禄,那是每个月都要支付一大笔钱的啊!” 听到这话,刘伟超想起来了,崇祯皇帝那边刚闹出过大罢工,再抄家好像是比较敏感。 不过立刻,他的脑海中灵光一闪,便马上对崇祯皇帝说道:“不对,你还是可以继续抄家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啊?”崇祯皇帝听了,有点意外,也有点不解其意! 自己应该已经告诉过刘伟超有关京师的情况了,没错,刘伟超都还出过主意的,他不可能不知道京师的情况吧? 这么想着,他忽然有了惊喜,因为刘伟超这么说,恐怕是确实还有抄家的路子? 这抄家的话,来钱真得太容易了,崇祯皇帝喜欢,便连忙问道:“此话何解?” 刘伟超笑着对他说道:“八大晋商啊!你可以把八大晋商给抄家了,肯定不会引发官员再罢工的!”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地问道,“什么八大晋商?” 刘伟超就算他不问,也会跟他说的:“建虏入关夺取了天下之后,他们的皇帝曾公开下旨表彰了八个晋商,你等下……” 说着话,他立刻搜了下八大皇商,然后才给崇祯皇帝继续介绍道:“这八个人,分别是山西商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建虏皇帝在紫禁城便殿设宴,亲自召见了他们,并赐给服饰。” “在宴席上,建虏皇帝还要给他们封官赏爵,这八大家受宠若惊,竭力推辞。于是,建虏皇帝便将他们封为皇商。其中范永斗被命主持贸易事务,并赐产张家口为世业。其余七家,亦各有封赏。” 说到这里,刘伟超就看向手机里面的崇祯皇帝说道:“他们除了走私建虏急需的各种物资,包括军需物资之外,还提供关内的各种消息。如果不是对建虏帮助巨大,也不会有这八大皇商的称号了!” 崇祯皇帝听得怒极,正要说话时,刘伟超还在那说道:“明末小冰河时期,你关内受灾,关外同样受灾,可建虏却是越打越强,哪怕后来你们坚守宁锦一线,建虏也挺过来了。还有,你有没有发现,建虏每次入侵关内的时候,都是你这边快要把流贼剿灭的时候,因为建虏入关,你这边就不得不抽调兵力去抵抗建虏,从而又给了流贼壮大的机会……” 一开始,崇祯皇帝还不是特别重视,只是愤怒于这些商人的走私。不过随着刘伟超的解释,他逐渐明白过来,这些商人在其中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顿时,那怒火就越来越大了。 别的不说,只是勾引建虏在关键时候入关一事,就是罪不可赦了! 因此,还没等刘伟超最后说完,他都已经压制不住怒火了。 如果只是流贼作乱,他完全是可以压制下去的。然后,就是建虏的不停入关,消耗朝廷官军的有生力量,才会让流贼坐大,最终导致他当了亡国之君! 如此种种,那八大晋商,实在是罪不可赦,一定要把他们抄家灭族,否则不足以泄心头之恨,也对不起那么多因此而死的大明百姓! 第一次,崇祯皇帝在刘伟超没说完话的时候,就愤怒地打断道:“你把他们的消息都发给朕,朕定要把他们都活剐了!” 刘伟超理解崇祯皇帝的怒火,同样的,读到这些信息的时候,他也是非常生气的,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好,我一会给你搜详细点的,给你传过去。我跟你说,要不是建虏皇帝的这个表彰,世人都还被蒙在鼓里,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可恶,该死,该死……”崇祯皇帝龙颜大怒,恨声咒骂了起来。 刘伟超见他如此,反而安慰他道:“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如今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而且这八大皇商肯定富得流油,这不,正好能便宜你,又能抄到好多钱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怒气确实一下少了很多。 “不过我提醒你啊!”刘伟超想起什么,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这八大皇商能一直做这种事情不被发现,并且能做那么大,官场上肯定也是有人的。有阴谋论说,在晋地的那些官,甚至是军,可能都有同流合污。按照受益原则,你可以查查,什么人帮晋商说话的,什么人做事,有利于晋商或者建虏的,都可以怀疑,比如,陈新甲,你也可以查下和晋商有没有关联……” 听着这些话,崇祯皇帝承认,这些猜测肯定是有道理的。 如果没有官场上的庇护,普通商人绝对不可能坐大,也不可能打听到各种消息。 因此,崇祯皇帝强忍着怒火,听完了刘伟超的提醒之后,第一次主动催着刘伟超,把有关八大皇商的资料传给他。 刘伟超便花钱买了有关八大皇商的论文,给崇祯皇帝传了过去,并且提醒道:“有关八大皇商的事情,你要小心,别走漏了风声。” “朕明白!”崇祯皇帝听了,心中有数,随后就挂了视频通讯,然后就看起刘伟超给他传得资料。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18 无商不奸 次日一早,就有内侍奉召传孙传庭进宫。 这让他很是奇怪,不知道又有什么急事? 如果是接种牛痘的话,整个衙门不可能这么快就完成的啊? 不过他知道,当今皇帝的性子是有点急的。 于是,孙传庭便把已经接种了牛痘的兵部衙门名册带上,匆匆进了宫。 谁知崇祯皇帝一见他之后,却是表情非常严肃地问道:“孙卿,兵事上就数卿最擅长,朕问卿一个问题,卿要据实回答!” 说完之后,他都不等孙传庭回话,就立刻接着问道:“如若卿是辽东奴酋,在崇祯二年底时,卿敢领兵绕道蒙古草原进攻关内么?” 孙传庭万万没有想到,皇帝这么一大早就找他,竟然是问出这话。 稍微愣了下之后,便表情严肃,认真地想了起来。 这一想,他顿时就吃了一惊。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之下,孙传庭据实回答道:“陛下,如若微臣是那奴酋,怕是不敢这么做。” “为何?”崇祯皇帝一听,立刻追问道。 孙传庭听了,便立刻回答道:“太过冒险,孤注一掷,极易全军覆没!” 随后,他又详细解释道:“如此远距离行军,没有粮道,又不明敌情,孤军作战,万一被截断退路,甚至不用做到这一点,只是没能打下城池,获得粮草补给,或者粮草补给过少,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崇祯皇帝一听,便冷笑一声道:“如若奴酋知道关内虚实呢?包括朝廷官军的兵力部署以及真实作战能力呢?” 孙传庭听到这话,立刻敏锐地认识到了他的意图,有点吃惊地说道:“有人通风报信?并且这人官位不低,至少是在朝为官的!” 古代时候,交通不便,通讯就更是不方便,远没有后世资讯那么方便,快捷,获取成本更低。 因此,要想了解官场消息,朝廷军队的兵力部署,甚至是地理等等,也只有朝廷中枢才最是方便。 崇祯二年底的建虏第一次入关地点,就是朝廷九边重镇之一的蓟镇。如果不知道蓟镇的情况,建虏敢孤军无援,也无粮草,就从蓟镇防线攻入京畿之地? 就算是辽东战场上,有朝廷官军投靠了建虏,就凭那些辽东官军,也不可能清楚了解蓟镇的兵防情况的。 更不用说,蓟镇的后面,是朝廷都城之所在,按理来说,也是有重兵防守的。 建虏就真得这么自信,他孤军入关之后,能所向无敌,抢到所需的粮草物资? 就建虏那点兵力,就算是消耗,他们也是承受不起的啊! 这些想法,在孙传庭的脑海中一一闪过,他便断定,奴酋会领兵入关,绝对是知道了关内虚实。 崇祯皇帝见孙传庭也这么说,便明显带了一点怒容,厉声说道:“必然是有人通风报信,才有建虏入关之举!” 从刘伟超给他的资料上看,建虏当时发生饥荒,也是建虏不得不寻求解决饥荒途径的原因。 但是,这也不是全部原因,因为建虏要劫掠的话,还有一个朝鲜可以选择的。为什么不去劫掠朝鲜,偏偏要入关? 要知道,对于建虏来说,大明可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兵力也是很多。关宁军还掌控着锦州一带,万一趁着建虏主力外出,关宁军攻打他的老巢怎么办? 建虏对于攻城一向不擅长,他就铁定能攻下关内城池? 种种问题显示,建虏绝对是了解关内虚实,才会做出那等决定。 而不是那奴酋英明神武,会算到他入关必胜! 当然了,就算知道关内虚实,要做出这种非常冒险的举动,也还是要有一点魄力的。 此时,孙传庭听到这个结论,有点吃惊,但也不吃惊了。 以前没想过这方面,可真要细想,这事情绝对蹊跷! 而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此后的建虏入关,似乎完全无惧我大明九边重镇。崇祯七年建虏入寇宣府、大同这些重镇,完全不怕和朝廷军队消耗,怕也是如此。知道大同总兵曹文诏等人,正领兵剿贼,军事重镇其实兵力空虚!因为建虏这入寇,在河南包围流贼的曹文诏被迫领兵赶回大同,以致被围流贼趁机突围。” 随后,曹文诏因失地,论罪充军边卫。是山西巡抚吴甡保荐,乃复命为援剿总兵官,立功自赎。 这一点,刘伟超的资料中有说,不过崇祯皇帝没有和孙传庭提这个。 “此后几次建虏入关,皆是在剿贼关键时候。”崇祯皇帝已经说得满面怒容了,“为何剿贼屡次未尽全功,就是建虏在东线屡次入关,迫使朕不得不调兵回援!” 孙传庭听了,立刻点头。 之前他和洪承畴一起,打得闯王李自成只剩十八骑逃入深山,当时在他们两人,还有卢象升的围剿之下,全国剿贼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建虏再次大规模入侵关内,威胁京师。迫使他们全部兵力都不得不响应勤王诏书。 结果卢象升死,而他孙传庭也被下狱。等再出狱之时,流贼已经势大! 这么想着,孙传庭也是非常生气,便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可是知道何人通风报信了?” 他有点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人会和建虏通风报信,又能有什么好处?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怒声厉喝道:“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一群该死的东西,为了一点钱财,不知道多少人丧命,真是该死之极!” 他的脑海中,出现了刘伟超在资料中给他说得“商人无国界”的那句话! 孙传庭一听,顿时有点意外,便带着一点质疑问道:“陛下,只是那些商人的话,何以如此知晓这些事情?” 崇祯皇帝一听,恨声说道:“他们有钱,而朝堂上的官员哪个不贪钱?” “……”孙传庭一听这话,便不说话了。 他不是傻子,皇帝都说得这么直白了,他那还有不明白的道理。 想明白了这点,他立刻便奏道:“陛下,须得立刻斩断建虏耳目,以防建虏再次轻易入寇!”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19 欢迎建虏入关 说到这里时,孙传庭想起什么,便又接着奏道:“或者给出假消息,让建虏再次入寇。微臣领精锐伏击,就算不能杀他个全军覆没,也要杀得他们下次不敢再轻易入关!”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忙说道:“还是孙卿棋高一着,能想到伏击建虏,给予重创,不错,不错……” 这么夸着,他就想开了。 按照刘伟超那边提供的消息,建虏会在今年十月份的时候再次入寇。 而自己这边,精钢冶炼之法马上就要开工,如果真如刘伟超所描述的那样,那护甲和精良军械装备军队之后,又是孙传庭统领周遇吉、黄得功、孙应元他们,定然杀建虏一个措手不及,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这个,崇祯皇帝就笑了,让你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以为关内还和以前一样? 最好在建虏大摇大摆地进来时,就杀他们个全军覆没! 这么想着,他忽然非常期待。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发愁年底建虏的入侵。可此时,他就想着建虏年底一定要进来,然后狠狠地打他一个胜仗,出一口心中多年来被建虏给欺负的恶气!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孙传庭就又奏道:“陛下,不过要想伏击建虏,也不容易。第一,不知道何人会给建虏通风报信,第二不知道建虏何时才会入关,第三流贼肆虐,朝廷精锐断然不能一直在京畿之地防着建虏……” 崇祯皇帝听着,本来想告诉孙传庭,建虏今年10月就会入寇。不过转念一想,好像和刘伟超所说的那段历史,已经有了不少的改变。 更不用说,自己还要去把那八大晋商给抄家灭族,那建虏还会不会依旧在10月入寇? 这是个问题! 孙传庭却还在那说着,说到最后的时候,他又总结说道:“微臣琢磨着,建虏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在今年再次入寇,大概时间,有可能会在十月左右!”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很是惊讶,这个猜测和刘伟超所说那个历史上发生的时间,是一致的啊! 于是,他就好奇地问道:“卿为何会说建虏会在今年十月左右入寇呢?” “回陛下,建虏入寇,无非是劫掠关内,补充辽东之需。”孙传庭听到问话,便立刻奏道,“松锦之战刚结束,建虏用得又是围困之法,虽然是胜了,但微臣相信他们的粮草物资也所剩无几。如果要过冬,他们必定会想到再来关内劫掠!”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点点头,承认这个分析很有道理,不过他还是有点好奇地问道:“那卿为何又认定建虏是在十月,不是在七月,八月或者其他什么时间入寇?” 孙传庭一听,便立刻奏道:“陛下,原因无他,十月左右,便是漕粮运抵北方,囤积通州之时!建虏入寇,为得就是粮草物资,岂会错过?” “对对对,孙卿言之有理!”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连连点头,这个分析很有道理。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有人这么分析过。 但是,崇祯皇帝那会是一头的包,不像现在一样,都没怎么理开封之战,一门心思地搞自己的基本盘。 因此,虽然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论点,做过这个预测。但是崇祯皇帝也没有在意,而是操心开封之战。 这时,他夸奖了孙传庭之后,很快就收了笑容,正色说道:“如此,那卿当早日做准备,如若能痛击建虏一次,局势便会大为改观!” “微臣领旨!”孙传庭一听,立刻严肃地回奏道。 “对了!”崇祯皇帝想起什么,便又补充说道,“开封会在9月失陷,这个事情你也要操心,看看怎么样,不至于让开封失陷!” “……”孙传庭一听,不由得愣了下。 他刚接手兵部衙门的事情,只是知道流贼两次攻打开封都没攻下,如今已经撤军了。 可皇帝为什么会说开封会在9月失陷呢? 他自己刚才说十月,那是有依据的,流贼攻打开封,这哪来的依据? 这么想着,他正要问时,崇祯皇帝就已经又说道:“卿且去忙,朕还有事要做!” 孙传庭一听,便只好先退下了。 崇祯皇帝并不是怕孙传庭问,而是真得有事情要去忙。 ……………… 锦衣卫诏狱的牢卒轮值房内,没有一个牢卒。 一名太监立在门口内侧,规规矩矩的,看到门口有两名锦衣卫校尉带着一个头发花白的犯人过来,便立刻上前检查了下,然后才亲自带着那犯人走入轮值房内。 “西厂的王公公,这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啊?”那犯人带着一点冷嘲热讽的口气说道,“老夫都已经招了,你还想怎么样?该不会是要送老夫上路吧?” 王承恩听了,却没有理他,反而转身退到了门口里侧,规规矩矩地站好在那里。 这犯人见了不由得一愣,随即转头看向房间内,发现还有一人。 只是一看,便浑身一震,立刻跪伏在地,带着一点激动说道:“罪臣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听到动静,转过身,盯着地上那人,眼神阴冷。 稍微过了一会之后,他才冷声说道:“你和晋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他们有什么关系?” 这个犯人,就是原兵部尚书陈新甲。 他当过宣府巡抚,也当过宣大总督,在晋地为官,并且是封疆大吏达五年之多。 陈新甲没想到崇祯皇帝会问他这个,稍微愣了下。 皇帝竟然会摆驾锦衣卫诏狱,问几个商人的事情,至于么? 明锐地,他感觉到有什么大事关联,便不敢怠慢,当即据实回答道:“他们经常孝敬罪臣,因此认得。” 崇祯皇帝听了,眼睛中闪过一次厌恶,然后再次喝问道:“你可有把朝堂上的事情都透露给他们知晓?” “陛下,罪臣如何会和那些低贱的商人说朝堂上的事情!”陈新甲听了,连忙撇清关系道。 崇祯皇帝一听,冷笑一声道:“你是不是还会否认,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20 议和那点事 , 听到这话,陈新甲不由得一愣。 因为崇祯皇帝的语气,极其不友善。这也就是说,那些晋商做了让崇祯皇帝非常生气的事情。 对此,陈新甲连忙辩解道:“罪臣知道他们讨好罪臣,是想得到罪臣的庇护,最多是向关外鞑子贩卖点东西,赚点钱而已!” 向外走私的事情,几乎就是公开的秘密,在晋地为官,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这个事情,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要不然,如果这些商人不赚钱,哪来的钱孝敬他们? 崇祯皇帝一听他的话,顿时就怒了。 就这样一个人,自己以前怎么就那么信任他呢! 当真是有眼无珠啊! 对了,此人是杨嗣昌推荐的! 好像想起来了,杨嗣昌也是担任过宣大总督,并且也是杨嗣昌举荐了陈新甲出任宣大总督。 这个杨嗣昌,肯定也是和晋商有联系!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更是懊悔自己当初的眼光。 回过神来,他盯着眼前的陈新甲,不由得恨声说道:“视朝廷法度于无物,更是勾结晋商通虏,使建虏知晓关内虚实而屡次破关,你真是该死!” 陈新甲听得大惊,连忙抬起头来分辨道:“罪臣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万万不敢做出如此骇人听闻之事啊,陛下明鉴,罪臣实在不知晋商有做过这等事情!” 他因为贪腐而被抓,心里压力并不是太大。因为贪腐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朝野之上,大哥不说二哥,反正大家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他比较倒霉而已! 可是,如今崇祯皇帝说他通虏,给建虏通风报信,迎建虏入关,那罪名就大了。所有被建虏荼毒过的人,都会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一如当年的袁崇焕一般下场。 这个罪名要是落实了,他在史书上都会留下千古骂名! 因此,无论如何,他都不敢承认这个事情。 崇祯皇帝看他否认,自然是非常地生气。 他过来,并不是要审陈新甲,给他一个清白,也不是找晋商通虏的证据。对他来说,有刘伟超所说后世奴酋表彰那八个奸商,就足以让他对这些奸商动手了。 崇祯皇帝想要搞清楚的是,那些晋商到底是怎么样通风报信,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达到孙传庭所说,引诱建虏按计划入关,然后伏击建虏,给建虏一个重击! 此时,崇祯皇帝就盯着陈新甲,冷声喝道:“那就把你知道那些奸商的事情,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地说出来,特别是他们往关外的情况!” 陈新甲的冷汗有点下来了,连忙回奏道:“他们……他们大都在张家口那边,过一阵子就会贩卖些草原上急需的货物出去……” 听着他说着消息,崇祯皇帝的眉头越皱越深。 因为陈新甲所说得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 听到后来,崇祯皇帝就有点不耐烦了,打断了陈新甲的啰嗦,喝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和建虏有联系?朕要听这个!” “陛下,罪臣实在不知啊!”陈新甲一听,连忙否认道。 崇祯皇帝一听就怒了,指着陈新甲,厉声说道:“你自己扪心问问,朕对你如何?可你凭借职权贪腐钱财不说,还要继续包庇那些奸商,真不怕朕诛你九族?” 皇帝一怒,流血千里,根本就不是陈新甲能承受的! 因此,他一听之下,吓得面无人色,连忙磕头,不敢再说不知道,连忙回奏道:“陛下,那些晋商……奸商皆是通过罪臣的书童联系,他们关系甚好,或许他能知道些什么!”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一愣,立刻想起了一个事情。 之前刘伟超给他有关陈新甲的资料中,就有陈新甲最终的下场记录。 崇祯皇帝记得清楚,是陈新甲的书童把他的议和奏章误以为是要发的邸报内容而公之于众,因此引发的轩然大波,最终导致陈新甲被他给杀了。 这个事情,之前的时候,他也没有多想。 可此时一听陈新甲说他的书童和那些奸商的关系最好,他就一下想多了。 实际上,议和的事情,陈新甲其实已经有在和他商量了。不过因为刘伟超的出现,这个议和的事情被搁置。更因为陈新甲的贪腐一案,最终他被关入诏狱,就更是没了议和这事了。 而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真要议和成功了,在辽东开边市,那肯定会影响到晋地的那些奸商。 换句话说,议和这个事情,其实不是那些奸商愿意看到的。如果他们获悉陈新甲主持议和,并且很有可能成功的话,指不定就会捣乱! 那么,陈新甲书童误把议和奏章发到了邸报上,随后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讨伐议和之事,在这些事情的背后,有没有晋商在推波助澜呢? 想到这些,崇祯皇帝感觉这个可能性非常大! 于是,他便立刻问陈新甲道:“你那书童,可是会接触到朝廷机密?” 陈新甲听了,稍微愣了下,面对崇祯皇帝的直视,他不敢怠慢,连忙回答道:“这是罪臣的家生子,一直带身边伺候的,书房中的一切,也是他整理,该是能看到一些!” 说完之后,他又连忙补充道:“不过罪臣就是因为他机灵,且手脚麻利,因此才带在身边使唤的。” 言外之意,就是这个书童很机灵,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能肯定,这个书童绝对是被那些奸商收买了的。 要不然,议和这么重要的奏章,正在秘密进行的事情,又怎么可能被他发去邸报那边而公之于众呢! 得到这个结论,崇祯皇帝便立刻命令站在门边的王承恩,让他立刻重点审讯陈新甲的这个书童,和那些晋商勾结的一切事情,都要问清楚。 至于陈新甲,崇祯皇帝也要他好好想想,不能将功赎罪的,就灭了他三族! 随后,他便甩袖走了,留下了傻眼又有点绝望的陈新甲,跌坐在地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上架感言 , 以前一直是写历史的,这次把历史和都市结合起来,换了个脑洞的,就放在了都市分类,结果好惨,三江都没有的上! 明天上架,肯定爆更,总之,两万字以上的。 上架后,没法咸鱼,我会努力更新,保底每天六千,多了也不敢说,万一有什么事情要忙,比如加班什么的,失信就不好了。 多少订阅,多少打赏加更这个,这本书就不搞了。 上本书说一个舵主加一更,盟主加十一更,结果有位大佬直接一个白银盟,要加更110更,到书完本都没加完,很惭愧的。 这本书,诸位看官老爷看得高兴,打赏下我肯定更有码字的动力。码字动力足了每天更新自然也会多! 更新时间,还是早六点半,晚五点吧,有多码字就放晚上。 我其实也想当一个触手怪的! 求订阅!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21 平生未做亏心事 , 章节正在审核,请稍后刷新页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22 天上掉下的馅饼 , 章节正在审核,请稍后刷新页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23 这就是科学 , 章节正在审核,请稍后刷新页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24 太过吓人了(求订阅) , 章节正在审核,请稍后刷新页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25 太神奇了 章节正在审核,请稍后刷新页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26 偶遇 一见崇祯皇帝发过去的这段话,刘伟超便又认真了一分。 毕竟是事关开封城那么多人的性命! 根据印象,好像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开封之战很快就要开始了吧? 这么想着,刘伟超稍微犹豫了下,最终便关掉了飞行模式,上网搜了下有关开封之战的信息,随后立刻又重新开启飞行模式。 第三次开封之战,是在五月初开始的。也就是说,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第三次的开封之战,非常地惨烈,无数百姓为此而丧命。特别是最后掘开黄河,更是淹死了不知道多少条人命! 关于这次黄河决口的原因,各种史籍记载不同,颇多歧异,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种说法: 一、天灾说。原因是黄河发洪水,自然决口。 二、农民军掘河说。农民军久攻开封不下,无计可施,所以掘河灌开封。 三、官军掘河说。开封城池坚固,城外一马平川,官军掘河淹农民军,以解开封之围。 四、官军、农民军先后掘河说。官军于6月先掘黄河,农民军随即另掘一口,当时水量不大未成灾,到了九月,黄河发大水,从这两口决出,造成淹城之祸。 五、六月间双方掘口后,九月份农民军再掘黄河,最后一次掘口引发洪水成灾。 以上五种说法中,持天灾说者较少,历来不被史学界采信。对第四种说法,即官军、农民军六月先后掘河,造成九月大水淹城之说,经史学界一些人研究,被许多人认同。 至于历史上到底如何,对于此时的刘伟超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样减少死亡,挽救更多的生命! 就这个时候,朝廷官军肯定是打不过李自成和罗汝才的联军。 别的军队,太不可靠,甚至很容易扯自家人的后退。唯一可靠的军队,就是周遇吉、孙应元和黄得功他们的勇卫营了。 可是,崇祯皇帝的计划,刘伟超也是知道的,如今正在扩编勇卫营,并且孙应元和黄得功都还没有赶回京师,还需要在运河沿岸待一段时间。 因此,再怎么样,想要靠勇卫营出兵的,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 刘伟超这么考虑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明白,如果他不出手相帮的话,开封那边的百姓,基本上还是会和历史一样的下场。 先是粮草用尽之后人相食,最后被黄河之水淹掉整个开封,成为水中鱼虾之食。 这一战,光是开封的百姓,就死了至少四十五万之多! 要是忘记了这个事情,那也就罢了,可此时听到崇祯皇帝提起,那就断然没有不理的道理。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给崇祯皇帝说道:“你说得没错,开封之战,绝对不能听之任之!你有想好要怎么做了么?” 看到这段文字,崇祯皇帝也严肃了表情,发语音回答道:“朕之前有和孙传庭讨论过,尽量调集周边的粮草,先流贼围城之前送入开封。”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大概……也只能如此了!” 至于下旨周边的朝廷军队赶去救援,历史已经证明,那压根没有用,反而是给流贼送兵力,送物资而已! 看到崇祯皇帝的这话,刘伟超不由得摇摇头,就只是这样,根本就不够! 还有一点,如果运送的粮草过多的话,这个消息很容易走漏,万一被流贼知道,半道而劫怎么办? 人少一点,派去预警的话,倒是没有问题。可是,只是预警的话,又能有多大的用处? 咦,好像也不对。 刘伟超这么想着,立刻想起了他玩的即时战略游戏。 开没开地图,难度完全是两个级别的。 也就是说,如果守城这边知道李自成那边的一举一动,那这围城战就会容易打了! 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希望历史记载没有错;二是希望历史没有被改变! 只有这样,才相当于开了战争地图。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建议道:“我找多点开封之战的资料给你,然后你再去找孙传庭商量,告诉他整个战事经过,看怎么样打好这个战事吧!” 点击了发送之后,他想了下,还是补充说道:“领兵打仗的事情,你和我都是纸上谈兵而已,这么关键的战事,最好还是听孙传庭怎么说为好!” 崇祯皇帝见了,想了下,便点点头说道:“好,就听你的。朕一会就传孙卿,和他商量此事!” 刘伟超见了,便有点欣慰地笑了。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一点都不刚愎自用嘛!自己说什么,他都是会听的! 正在想着,忽然,就听到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先生,飞机很快就要到临安了,还请关闭手机或者改为飞行模式,谢谢配合!” 听到这话,刘伟超转头一看,却见一个空姐带着职业笑容,有点假的,对着自己说话。 于是,他立刻下拉了下,拉出了控制菜单,然后举手机给空姐看了一眼道:“我这是飞行模式,谢谢!” 那空姐一见,稍微有点意外,略微有点尴尬地说道:“抱歉,先生,刚才看到先生在打字,还以为是上网了呢!” “不用抱歉,还有餐盒么?给我来一份就好了!”刘伟超收回手机,同时说道。 空姐:“……” 回过神来,她连忙回答道:“对不起先生,飞机马上要到临安了,现在不是用餐时间!” “不是,我下飞机也可以吃啊!”刘伟超显然有受同屋人的影响。 当然,也可能是闷骚,以前没机会,特别情况下会放飞自我。据说,做技术的,有很多这样潜质的人。 空姐:“……” 刘伟超等空姐走了之后,便给崇祯皇帝发信息道:“刚才飞机上的女伙计来骚扰我,耽搁了下。我马上就到临安了,等下飞机,有空之后我们再联系!” 从临安下车,要做机场大巴到市里,然后再去长途车站赶车子,坐车回老家。至少在坐上车之前,会比较忙的。 于是,刘伟超想了下,赶紧把他刚才搜出来的有关开封之战的内容,先给崇祯皇帝发了过去,最后打字道:“等回头我再详细找找资料,尽量给你一些详细的信息!” 发完了之后,他就开始准备下飞机了。 算起来,从毕业之后,就没有回过家了。一年多了,离家近了,还真是更为想念家乡了。 从小读书就很好,可以说是村里前后几届的第一名,也是如此,刘伟超是家里的骄傲,也是村里的骄傲。 村里的人,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都是拿刘伟超来说的。 “看,你就不能好好学习,像伟超那样读书好?” “人家伟超怎么就那么聪明,你真是笨死了!” “平时要多和伟超去玩,知道么?” “伟超将来肯定是有出息的,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是个种田的命!” “……” 在这样的氛围中,加上刘伟超又有礼貌,没有一点自傲,可以说他是村里最受欢迎的孩子。要是饭点出去,村民们都乐意招呼他在自家吃饭。 因为他们知道,刘伟超肯定是能走出大山的人,不用在土里刨食,不用上山劳作,以后是坐办公室的! 说起来也是,山里人,要想走出去,最好的道路其实就是读书读出去。这是所有大人对自己小孩的期望! 不过刘伟超所在的家乡,在以前的年代是革命老区。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家乡很偏僻,交通不好。 这不,刘伟超的叔叔出去读书的时候,是要一大早就出发,靠着两条腿,翻山越岭出去的。 不过等到刘伟超出去读书的时候,已经向外面修了公路。不过是个盘山公路,绕啊绕的,绕到山顶上,然后再绕下来,九曲十八弯,那都是往少里说的。 差不多360度的转弯,都是很平常的。 也就是本地司机常年走惯了,视这样的山路如无物。外地的司机第一次走的时候,全都是战战兢兢的。 这样的交通,也是苦了刘伟超,每一次出去读书,或者返回家里,都要吐得天翻地覆。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刘伟超会下意识地减少出山进山的次数。 可这一次,一年多没有回家,特别是过年没有回家,让他很是期待,能快点回家。 思念母亲,弟弟还有父亲! 这次回家,希望能一切顺利,以后母亲就不用去田间地头忙碌,不用日晒雨淋。爸也不用出去做木匠,早出晚归的了。 还有弟弟,没考上大学,最终是要跟着爸去做木匠,以后也不用去了。 想着这些事情,刘伟超的脸上,便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很想第一时间飞到家里去。 为了给家里一个惊喜,他并没有事先打电话说要回家。 飞机平安落地之后,刘伟超背着一个大包下了飞机,登上了接驳车。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刚上了接驳车,就听到了吵闹声。 “我告诉你,我这西装很贵的,弄脏了怎么办?” “你个土鳖,知道不知道这西装牌子?说出来吓死你!” “什么,还敢说是我碰到你的?不敢承认是不是?” “想当年我在漂亮国常青藤大学读书的时候……” “……” 刘伟超听得非常耳熟,一听到漂亮国,顿时,他就想起来了,这个在嚷嚷的人是谁! 挤过去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就是海外留学归来的钱德禄! 此时,刘伟超就看到钱德禄牵着一个女的手,然后口沫横飞地在喷一个农民工打扮的人。 这人一看就老实,看样子是不善言辞的那种,有可能也是第一次坐飞机,没多少见识。 周围的人显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打算,没人说什么,甚至都离得远一点,就当没听到。 那个农民工打扮的人被钱德禄喷着,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 “真是的,现在的机票太便宜了,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坐!” “亏了还有头等舱,要不然,我才不会坐呢!” “……” 刘伟超一眼就看出来了,钱德禄这是借着那个农民工,在那个女的面前秀优越。 那嘚瑟的嘴脸,真是怎么看怎么厌恶! 于是,他挤了过去,故意撞了下钱德禄。 冷不丁的,钱德禄被撞一下,顿时大怒,转过头去,正要说话时,却听刘伟超先开口说道:“你不长眼的么?弄脏了我的衣服,你赔得起么?” 一听这话,周围所有假装听不到的人,都转过头去看了。很明显,是有人出头了! 虽然他们刚才假装听不到,但不代表他们喜欢钱德禄。如果有人能出头,他们乐意瞧热闹,看着这个嚣张的人被别人收拾。 听到这话,钱德禄一看之下,认出是刘伟超,顿时就愣了下。 他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上了熟人。 回过神来,钱德禄便立刻怒喝道:“刚才是你撞得我!” 没想到刘伟超竟然敢倒打一把,真是气死他了。他却没想过,刚才他也是先发制人喷别人。 “呵呵,力是相互的,你这个海龟,不懂么?”刘伟超一听,毫不相让,俯视着他,冷笑着说道,“也难怪了,在外不学无术,连个性能平衡优化都不会,就只能在这里装装而已!” 钱德禄一听,大怒,就想开口。 可刘伟超见了,却是挑衅地先问道:“怎么,别告诉我,你现在已经知道服务器性能怎么优化了?” “……”钱德禄一听,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其他人听到他们的对话,立刻便知道他们认识。顿时,围观的人就更多了。 钱德禄看到周围的情况,就有点怂了。因为他自己心里明白,技术上是不可能压过刘伟超的。要是沿着刚才的话题争辩,最后出丑的肯定是他自己。 然而,在刚认识的女人面前,落面子也很难堪。眼珠子一转,他就有主意了。 于是,就见他呵呵一声冷笑道:“瞧你大包小包的,是不是被我扫地出门后找不到工作,就灰溜溜地换城市了?” 刘伟超一听,就想起了钱耀铎的电话。这两货,真是一个德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27 孙传庭请战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28 日月换新天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29 还在读书就谈恋爱 刘伟超的弟弟刘伟越,非常热心地把包接了过去。 一直到这时,他才回过神来,不由得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坐这班车回来?” 刘伟越听了,立刻便回答道:“王丫姐她妈比你早回来了半天,她说和你坐同一班飞机,下了飞机才发现,想和你打招呼,结果你跑得好快,没追上!” 一听这话,刘伟超有点意外。随后,他立刻想起,该不会是王丫姐她妈是在接驳车上听到自己说话了吧?然后自己赶错了车站,结果走得快的自己,反而比她晚回来了。 一想到这,他又立刻想起,搞不好王丫姐她妈大嘴巴,把接驳车上的事情都给自己爸妈说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转头看向他爸妈,果然发现了一些迹象。 一般来说,爸会送自己出山读书,却从来不会来车站接自己。按他的话说,都到家了还接啥! 小时候都不接的,这大了竟然就过来接? 还有妈,看自己的眼神,总是有点怜惜的意思。 于是,刘伟超便想解释一下,连忙说道:“爸、妈,是不是王丫姐她妈说了我什么?是不是说我丢了工作,找不到工作回来了?” 刘伟超他妈叫余根花,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听到儿子的话,便立刻安慰道:“我的儿啊,没事,都出去了两年一个月了,该回来休息休息,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刘伟超他爸叫刘本岳,同样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跟着插嘴说道:“你妈很念叨你,就回家先待一段时间吧!回头爸想办法,给你在县城买个房子,这样离家就近,你也能随时回家!” 刘伟超听了,心中有点感动,连忙笑着说道:“爸妈,你们不用担心。我要想找工作很容易的,只是不想再打工了而已!” “哥,你不要装了,王丫姐她妈都说了,那人不是东西,能把你的工作都给搅黄了!”刘伟越把大包撂在背上,和刘伟超并肩走着,同时说道,“我现在不读书了,准备跟着爸,两个人赚钱,肯定能帮你在城里买房的,你放心好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拍了下他肩膀道:“去去,小屁孩不要插嘴!” 话虽这么说着,其实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以前跟着自己的弟弟,常被自己甩掉,不想让他一起玩的小屁孩,都懂事要帮哥哥了! 转回头,他看向他爸妈解释道:“不关别人的事情,我是找到了更能赚钱的办法,想要自己创业,所以才回来了……” 刚说到这里,他们一行人已经走进村里。不少村民都端着碗在路边吃饭,看到他们一行人就纷纷打了招呼起来。 “呀,是伟超啊,回来了就好!” “你们吃饭了没有,要不来我家里吃吧,刚好做多了!” “伟超,揍得好,打瘸那种人,跑回家里躲几天就是!” “……” 听到他们热情的招呼,刘伟超有点无语,他不得不回应下,正事就没法说了。 一路走,一路打招呼,能看出来,自个的村民都站刘伟超这边,安慰他。 听着这些乡音,刘伟超心中都是暖暖的。 叔伯大妈地,一路打着招呼,就这么进了家门。 立刻,刘伟超就发现院子里有台机器,便好奇地问道:“咦,这是什么机器?” 刘伟越嘴快,就立刻回答道:“这是磨珠的机器,家里有闲的时候就磨珠赚钱!” “磨珠赚钱?”刘伟超以前没听过,不由得有点好奇地问道。 “是啊,我们乡里好多这种了,都是从隔壁县那传来的。”刘伟越给他解释道,“爸妈和我平时轮流磨珠,比别人家多赚好多钱呢!一个月,都能有一千块钱,其他人家,最多也就600块而已!” 听到这话,刘本岳叹了口气说道:“不过乡里面已经派人在查,说这个磨珠不环保,污染环境,很可能不会再让磨珠了!” “你小姨那边已经开始查这个事情了,不让做了!”余根花也跟着说了一句,然后赶紧去厨房,同时说道,“你们父子先坐会,我再去炒个菜,很快就好的。” 刘伟超一听,连忙说道:“妈,不用多炒了,随便吃点就可以,我不饿。我有事情和你们说呢!” 他爸妈听了,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他妈说道:“好,就听儿子的!” 说完之后,就去端饭菜去了,刘伟越跟着去帮忙。 刘伟超记得重要的事情,先去把手机充上电,然后去洗漱了下,然后去饭桌上坐了。 这时候,他爸开了一瓶啤酒,对刘伟超说道:“要不你也来一杯?” 以前的时候,他是不让刘伟超喝酒的,说对读书不好。 这时候竟然主动给刘伟超这么说,这让刘伟超稍微有点吃惊,当即摇摇头说道:“我不喝酒!” 啤酒很难喝,他以前偷偷喝过一口,就没有再碰过! 就这会的功夫,饭菜基本摆好,就连刘伟超的米饭,也摆在了他面前。 刘伟超看着他爸妈,又看了弟弟一眼,便开口对他妈说道:“爸妈,你们和我一起创业吧!” 刚才刘伟越说家里磨珠的钱是最多的,说明家里在平时忙完活之后一直磨珠,肯定花了比别人更多的精力,不辛苦就怪了! 想到这一点,他就索性也让他爸算进创业计划中。 等人气多了之后,明朝的家具,一样可以让他爸去做的! 听到他的话,他爸妈听了便互相看了一眼。 最终是他爸郑重地问道:“你是真得要创业?” “嗯!”刘伟超点头,态度很坚决。 他爸见了,眉头微皱,低头沉思了一下,最后似乎下定了决心,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问道:“家里一共就存了五万块钱,本来是想着盖房子的,也可以给你去县里买房付个首付。既然你决定要去创业,那这个钱你先拿去用吧!” 家里盖房子,是给刘伟越盖的,毕竟读书毕业了之后,以后要娶老婆的。 刘伟超一听之下,连忙解释道:“不用,我自己有钱,不需要这个钱的……” 他还没说完,刘伟越就打断了他的话道:“哥,拿着就是了,我还小,家里又不用钱!” 刚说到这里,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咳嗽声。 刘伟越一听,呆滞了下,然后立刻离席,对家人说道:“啊呀,我忘记还有事情,我吃饱了,你们吃……” 说完之后,立刻风一样地跑了。 余根花看着刘伟超有点诧异的样子,便笑着给他说道:“肯定是他那女同学来找他了,还瞒着家里不说!” “你弟还在读书就谈恋爱,还当我们都不知道。”刘本岳也是摇头说道,“成绩就那样,也管不了他,不管了!” 刘伟超听得有点傻眼,自己这个弟弟,好像比自己厉害啊! 回过神来,他就没去管他弟弟的事情,对他妈说道:“妈,我这个创业,是要开一个服装厂,你来帮我吧!” “……”他爸妈一听,顿时互相看了一眼,都是非常地意外。 开服装厂,那可是要很多钱的。而且这个事情,好像也和儿子读大学学的没关系。 这么想着,刘本岳就微皱着眉头说道:“我听说开服装厂是要关系的,本钱投入也大,你……” 不等他说完,刘伟超就连忙解释道:“不是,我一开始只需要妈来做衣服就好,等以后再慢慢地做大!” 一听这话,她妈松了口气,随后又有点为难地说道:“儿啊,虽然你妈是会做衣服,可问题是,给谁做呢?乡里乡亲的,他们要是欠钱的,也不好开口要啊!” 不管是他妈,还是他爸,年轻那会就是裁缝和木匠,给本乡本土的做衣服做家具,手艺没得说,都来找他爸妈做。但关键问题是,农村里没什么钱,这工钱低了不说,还经常欠着工钱。 就刘伟超知道,他爸年轻那会给别人做一天木匠活,才八块钱,一直到如今都没给的人家都有。 也是如此,最终他妈就不做裁缝了。他爸是家里顶梁柱,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带徒弟去做木匠活,以补贴家用的。 刘伟超毕业之后,能拿到高工资,这让他们都很欣慰,儿子是有出息了! 也是这个原因,刘伟超才特别感激张伟江,竟然在他回家的时候,送给他一个订单。 此时,他就有底气了,当即对他爸妈说道:“不是给乡里做,是给城里人做衣服……” 他爸听了摇摇头说道:“现在城里的衣服多的是,还很便宜,也不好卖啊!” 听到这话,刘伟超闭嘴了,直接站起来,去把他的大包打开,露出他带来的服装面料说道:“爸妈,我已经接了一单衣服,钱我都收了,妈只管做出来就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他爸妈,认真地问道:“知道这一套衣服,我收了多少钱么?” 看到儿子决心已定,连面料都带回来了,余根花就对他儿子说道:“一套多少钱?能有五百么?” 农村的人工,是最不值钱的。 或者换句话说,南方的农村,饿不死人,但是,你想要多少现金,却也是不多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30 有女朋友了 刘伟超听了,微微一笑,然后在他爸妈的注视下回答道:“2400块!” “多少?”他妈以为自己听错了,忍不住就立刻确认道。 他爸也是满脸不信,盯着他的儿子,不过没说话。 刘伟超知道他爸妈的怀疑,便再次明确地回答道:“2400块,钱都已经收了!” “什么衣服要这么贵?”他妈听了,惊讶地说道,“该不会这个衣服是那些老板穿得吧?” 对于农村里的人来说,一年的现金收入,也就万把块钱而已,这一件衣服就要2400块,真得不可思议! 这还多亏了是如今这个年代了,换成刘伟超小时候,在乡里对于有钱人的称呼,那是叫做“万元户”的。由此可见,钱是真不多! 刘伟超听了,摇摇头说道:“妈,这衣服就是普通衣服,不过是明朝时候的人穿的,我给你看看图片,你就知道了!” 说完之后,他过去看了下充电的手机,发现就十分钟左右,已经有一半的电量了,便先拔了,找出那套衣服的图片,翻给他妈看:“喏,就是这个,你看看!” 他爸不由自主地凑了头过来,也跟着瞧稀罕。 余根花看了下衣服的细节图片之后,感觉有点难以置信地说道:“这个衣服也不麻烦,三天时间,肯定能做出来。要是换了以前,两天都轻松。” 一听这话,刘伟超就笑了,当即对他妈说道:“所以说,妈,你就别干其他事情了,和儿子一起创业,你只管做衣服就是!” 他妈还没来得及回答,他爸就一拍桌子,笑着说道:“这个事情,我看可以,就这么办吧!” 三天时间就能赚2400块钱,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当然要做了! 倒是他妈对于自己以前的行业更懂一些,没有马上回答,先去看了那些面料,然后才说话道:“这些面料多少钱,看着都不错,三百块钱要的吧?” “差不多这个价格,以后我们做大了之后,就去面料批发市场进货,这价格就还能再降下来!”刘伟超听了,马上就回答道。 说完之后,他想起什么,就又翻出那些礼服的照片,然后给他妈看,同时问道:“妈,你看看这些衣服,好做么?” 他妈见了,认真地看了下,然后稍微有点犹豫地说道:“只是这样看,不好说,里衣外衣都看不到细节。” 说到这里,她忽然有带了点自豪对她儿子说道:“不过只要别的裁缝能做出来,你妈也肯定能做得出来!” 一听这话,刘伟超顿时就眉开眼笑,立刻附和道:“我就知道,妈最厉害了!” 说完之后,他指着那些礼服说道:“妈,我查过了,普通礼服的价格,一般都是要上万的。” “啊?”他爸妈一听,不由得失声惊呼,上万?有点不可思议了! 刘伟超一见,笑着说道:“爸妈,对于有钱人来说,上万块钱,就和我们眼里的一块钱一样。只要东西好,人家不在乎钱的!” 顿了顿,他又指着手机里面的照片说道:“而且这些礼服,如果要做的话,应该会更贵,不但是面料的问题,还有一些制作手艺,也都是失传了的!” 他爸听了,不由得担心道:“都失传了,那你妈也不会啊!” “对别人来说,那些面料和制作手艺都失传了!”刘伟超自信地说道,“可对我来说,就不存在失传一说。妈,我有朋友知道的,会教你怎么做的!” 一听这话,他爸就担心了,连忙问道:“你这朋友这么好,这些东西都会教?” 他是木匠,自然知道自古以来,那些手艺都是代代手把手传,甚至以前都有传子不传女的说法。越是珍贵的手艺,就越是保密。 刘伟超说那手艺都失传了,人家也会教,他就有点想不明白了。 刘伟超一听他爸的问话,还看到他妈也担心,便笑着说道:“没事,我创业,我朋友也开公司,我们两个人互相帮助,互利互惠,放心好了,没问题的!” 听到这话,他妈就松了口气,立刻要求儿子道:“既然是这么好的朋友,那什么时候来我们家做客,让爸妈也见见你这个朋友!” “……”刘伟超一听无语,他倒是想让崇祯皇帝过来,可崇祯皇帝过得来么? 于是,他便回答道:“他那公司事情非常多,很忙的,怕是没时间过来。” 他正说着呢,忽然手机就响了起来。 刘伟超低头一看,发现是崇祯皇帝发来的视频通讯请求。 于是,他便对他爸妈说道:“看,我朋友联系我了,我先去接一下。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 说完之后,刘伟超赶紧上楼回自己房间去了。 看着他一转眼消失,他妈忽然脸上都是笑容,转过头,对他爸说道:“你说,超儿这朋友,是不是女的啊?” 他爸听了,也是露出了笑容,会心地说道:“有可能!呀,儿子都大了啊!” 亏了刘伟超是没听到他爸妈说话,要不然估计会吐血。 此时的他,还没到自己的房间呢,就先接通了视频通讯。 为了避免说话干扰到加人,他是戴了耳麦的,这样崇祯皇帝的说话,就只有他自己能听到了。 “朕是又吓了一跳,之前朕的手机没有任何反应,亏了如今已经恢复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立刻回过神来,当即笑着说道:“手机是要电才能工作的,你手机是和我手机共用电的,我手机没电了,你的手机自然也就没电了。以后,我尽量不让这种情况发生。”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心想果然只是一个小事引发的。 想着刘伟超说以后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由得很是高兴,便问刘伟超道:“你到家了?” “是啊,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了!”刘伟超听了,感慨地说道,“两年没回家,没想到大变样了,就连出山的交通都方便了很多,有隧道直接穿山而过……” “什么?穿山而过?”崇祯皇帝一听,相当惊讶,忍不住问道。 对他来说,穿山而过啊,真得是有点难以想象的事情。 刘伟超一见,当即呵呵一笑道:“呵呵,我就跟你说啊,我们国家有一个外号,叫做基建狂魔,当然,这是褒义的。等回头,让你瞧瞧我们的基建有多厉害!”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问道:“你找我是有什么事情么?我只顾着自己说话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问道:“你那个创业的事情,和家人商量的如何了?能不能做起来?” 刘伟超的事情,确实是他非常关心的事情。 因为只有刘伟超这边稳下来了,他才能得到刘伟超这边更多的帮助。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回答道:“我和我妈说过了,做衣服这事,我妈肯定没问题的。” 说到这里,他想起好笑的事情,便又笑着说道:“我妈还说让你来我家做客呢!”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愣了下,随后就有点遗憾地说道,“朕还真得是想去啊,可惜没法去!”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我想也是,有机会的话,你肯定愿意来的。好了,先不说这个事情……” 说到这里,他忽然感觉有什么动静,便不再说话,而是立刻转身去拉开了自己的房门。 结果,果然不出所料,就见他妈站在门口,看到他开门,就强行解释道:“那个缝纫机放哪里了,这怎么找不到呢?哦,超儿,你知道在哪里么?” “……”刘伟超听得无语,缝纫机那么大的物件,用得着在自己门口找么? 于是,他就无奈地说道:“妈,你这演技很差!” 他妈一听,立刻叉腰,理直气壮地说道:“老娘就是想听听,怎么了?你小时候的日记本我都偷看过!” 说完之后,她就自顾自下楼而去,有种将军得胜而归的那种气势。 一口气到了楼下,他妈抬头看看楼上,听到房门关了的动静,明显松了口气,然后过去对刘伟超他爸说道:“儿子真有女朋友了!听着,好像还是个外国姑娘呢!” 他爸听了,一脸地笑容,不过还是说道:“我都听到了,别再去偷听了。儿子都已经大了,不是小时候了!” “我这不是担心超儿的婚事嘛!”他妈强行解释了一句,然后说道,“如今放心了,就盼着他早点带对象回来了!” 亏了刘伟超没听到,要不然会又一次吐血。 此时,无奈地他压低了声音,防止他妈再来偷听,问崇祯皇帝道:“你和孙传庭有商量过么?” 崇祯皇帝关心他这边的事情,那他自然也要关心崇祯皇帝那边的事情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把他和孙传庭商量的事情说了下,然后带着担心说道:“朕有点担心,就怕开封被流贼攻破。不知道你有没有办法,能多给他一点帮助?” 刘伟超听了,皱了眉头想了起来。 崇祯皇帝看到,便不再说话,不敢打扰刘伟超的思考,带着期待的眼神注视着。 他给刘伟超联系,除了问刘伟超这边的情况之外,就是这件事情是最重要了。 经过孙传庭的分析,他已经知道开封有多重要了。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忽然就看到刘伟超眉头一松,脸上表情带了一点高兴,便明白,怕是刘伟超想到了什么,于是,他就更期待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31 此地无银三百两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32 备战开封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33 风萧萧兮易水寒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34 陈圆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35 必须要有规范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36 堂堂大明皇帝,至于么?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37 新官上任 章节正在审核,请稍后刷新页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38 知我者,夫人也 , 东大街上,车水马龙。 其中一辆车上,车帘掀开着,能看到城里的乘客是个白胡子老头。虽然穿着普通,但是气度不凡,一看就知道,至少是个有学问的人。 可此时的他,却目露好奇之色,一直看着车窗外面,脸上很是惊讶的样子。 忽然,一个声音从车子里侧响起:“夫君,该是真得变了啊!” 这人闻声,看回车内,却是摇头说道:“路上所见所闻,皆是传闻而已。如今所见,安知不是表象?且再看看,如若不然,这左都御史之职,老夫亦无可恋!” 这个车里的老头,就是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黄道周。时年五十七岁,比他的外貌,其实还是要年轻点。没办法,日子过得太不如意,忧心之事太多,显老了。 另外那个,自然就是他的妻子了,也是一个名人,叫蔡玉卿,比黄道周小十七岁。 之前的时候,黄道周被廷杖八十,差点就打死了。因此,这一次黄道周奉旨进京,她非常担心,就跟着过来伺候了。 本来的话,黄道周对朝廷已经失望,崇祯皇帝想重新启用他为官,他都不接旨。 可这一次,因为听到被他连累的解学龙被朝廷同时起用,因此才接了旨意。不为他自己,至少也要为解学龙不是! 可对朝局,他依旧是失望的。但到后来,他发现朝局好像有了很大的变化。 黄道周不比阎应元,邸报是能拿得到的。还有沿途的同僚,学生等等,也都能获得一些信息。 比如,如日中天的首辅周延儒,突然之间就倒台了! 还有吏部尚书陈演、兵部尚书陈新甲,甚至连成国公都被抄家灭族。 如此种种,真得是惊到他了。 如果只是这个的话,他觉得还可能是党争重演而已。 但是,上台的官员,据他了解,应该是党争中最弱势的那些。 不管是贺逢圣,还是孙传庭,又或者左懋第等等,换以前都是挨整的对象! 那孙传庭,不就是下狱了好几年么! 朝中情况,他真是有点看不懂了! 另外还有,邸报明令各处卫所和朝廷军队,清屯充饷,并且严禁扰民,杀良冒功! 还有什么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甚至就连闻之色变的疙瘩病,都说是老鼠身上跳蚤引发,灭鼠断疙瘩病的根。 如此种种,让黄道周非常地诧异,也是如此,一路而来,他都是掀着帘子看情况。 根据他的经验,原本朝堂上该是无解了才对,可怎么就感觉气象一新了呢? 当今皇帝,什么时候变得那么英明神武了? 此时的他,就处于将信将疑之中。 此时,蔡玉卿却以她女人特有的敏感,感觉出了不同,比起黄道周更为肯定。因此,听到黄道周的话之后,便笑着说道:“夫君之志,妾身深知。若事有可为,必不会挂冠而去!且看矣!” 黄道周听了,也是一笑道:“知我者,夫人也!” 他们正在说话间,忽然,就感觉车子停了下来,前面还有争吵声传来。 黄道周有点意外,便又转头看去,发现有一群人在围观,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事情好像闹得有点大,把这路都给堵住了。 见此情况,黄道周不由得眉头一皱,便吩咐车边的管事道:“去看看,什么情况?” 转回头,黄道周叹了口气说道:“看起来,京师的情况,还是没有多大差别!” 天子脚下,治安都不好,更不用说整个天下了! 对此,蔡玉卿听了,也是摇摇头。 最早的时候,她曾陪黄道周来过京师,知道京师官吏,上上下下,都是看钱,看势行事,毫无公正可言,如此治安自然也就好不了。 不一会,管事很快就回来禀告道:“老爷,是中城兵马司的兵丁抓粮商,说是粮商短斤缺两。但粮商说兵马司的人敲诈勒索,持械而抗,双方僵持着,都回去搬救兵了!” “哦?”黄道周一听,有点惊讶,当即问道,“实情如何?” “听围观的百姓说话,好像这家粮商确实短斤缺两!”管事马上回答道,“但听说这家粮商的背后是巡城御史,因此不怕这兵马司!” 一听这话,黄道周的脸色就沉下来了,按照这么说的话,这是都察院这边的不是了? 他正想着,就听蔡玉卿有点好奇地说道:“如今这兵马司的人,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了?以前的时候,好像从来不会管这等事情的吧?难不成,是不知道这家粮商的背景?” “回夫人的话!”管事听了,连忙回答道,“兵马司的人都是地头蛇,对自己辖区内的人,那些人不能得罪,肯定知道地清清楚楚。刚才好像听到,那粮商就威胁过,但兵马司那边并没有退去,只是去找他们的新任指挥了!” 黄道周一听,不由得很感兴趣道:“真有此事?” 这样的事情,真得是太难得了! 说出这个话之后,他又回过神来,知道管事肯定是不会骗他的,于是,他的兴趣大增。 转回头,黄道周对车里说道:“夫人稍等,为夫去看看情况!” “夫君小心!”蔡玉卿听了,并没有阻挠,而是关心地提醒一句,然后又吩咐家丁道,“你们护好老爷!” 黄道周一听,摆摆手道:“你们看好车子,不要让人惊扰了夫人。” 说完之后,他就下车,在管事的陪同下,也去围观了。 围观热闹,真得是一种天性。 黄道周过去,发现围得水泄不通,他压根就进不去。 管事见了,也是没办法。 正在这时,却听到马蹄声传来,转身看去,却见是一个骑马的军官领着一群兵丁赶过来了。 看那服饰,黄道周认得,是五城兵马司指挥的服饰。 这是正主来了? 这么想着,他便好奇地打量。 黄道周发现,这个指挥,以前没见过,不过相貌堂堂,很有传说中的关云长之像。 这一见之下,他就有了好感。就更想看看,这个兵马司指挥是怎么处理这事的? 于是,趁着围观人群散开的机会,他竟然身手矫健地跟了进去,终于看到了里圈的情况。 “大人!” 那些先到的兵马司军丁,看到上官到了,纷纷行礼。 而那粮商看到,却是阴沉着脸发话道:“是谁给了你熊心豹子胆,就没打听打听,我们的东家是谁?” 阎应元骑在马上,并没有下来,居高临下扫视了下情况之后,便冷声喝道:“罪证确凿?” 听到这话,一个拿着斛斗的军丁连忙回答道:“大人,这就是!” 阎应元一听,便冷喝道:“既然罪证确凿,抓了便是。敢有抵抗,死伤勿论!” “好大胆子!”那粮商见这个指挥是个愣头青,便立刻点破道,“我东家可是巡城御史,你敢动手?” 阎应元一听,驱马过去,挥手就是一鞭打了下去,同时喝道:“既犯律法,还敢仗势压人,意图逃避罪责,罪加一等!” “啪”地一声,跟着响起,直接把那粮商给抽傻了。 阎应元理都不理,当即大声喝道:“来啊,封了店铺,把人带回衙门。巡城御史那边,自有本官去说道。若是知情纵容,自当上告弹劾之!” “遵命!”中城兵马司的军丁一看阎应元真得顶在前面,顿时一个个都是兴奋起来,当即大声回应。 围观的人群见了,都是雅雀无声。 这种场景,以前从未见过。这个新任指挥如此硬气,回头怕是会被打击报复吧? “好!”黄道周却是不管这些,当即大喝一声道,“做得好!为官者,皆应如此,百姓才能安康,天下才能太平!” 听到他的喝彩,围观的百姓才纷纷跟着大声叫好起来。 阎应元听到说话,转头看了下黄道周一眼,发现不认识。 事实上,他压根就不认识几个官。 不过阎应元也能看出来,这个老头气度不凡,说话谈吐也不凡,指不定是个有身份的人。 但是,他并没有趁机去结交。 在京师做事,做好自己的事情,切忌结党营私。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此时,他环顾了下周围,随后抱拳向四周一礼,然后大声说道:“中城兵马指挥司辖区,但有作奸犯科,触犯律法,不管何人,兵马司绝不姑息。还请各位看着,如有徇私舞弊,可直接衙门找本官,中城兵马指挥司指挥阎应元!” “好!” “好!” “……” 围观的人群听了,一个个都是叫好起来。毕竟他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如果兵马司真有作为,受益的是他们! 随后,看着兵马司的人押解着一群犯人离去,黄道周一边捋着自己的额下长须,一边忍不住微笑赞赏道:“阎应元么?不错,不错,够硬气!” 等回到车上,他把情况一说,蔡玉卿便笑着说道:“这肯定是朝堂上有了新气象,才会有这样担当的人冒出来,妾身觉得,夫君这次会大有作为的!” 黄道周听了,不由得笑而不语。 很显然,他比之前有信心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39 成长了 , 每天码字艰辛,还请到起点网站正版支持,谢谢! 估计这个事情,就犹如一座天大的大山,压在崇祯皇帝的胸口,噩梦也没少做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听到说这个镗床不但能打造出火枪火炮,还能用来打造另外一种划时代的机器,能改变大明的那种,他要是不问,能睡着就怪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也是理解了,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放心,你理解之前,我不会睡觉的。问吧!”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朕的好朋友!”崇祯皇帝一听,大喜过望,连忙说道,“那朕先去看资料了!” 刘伟超听得好笑,自己从朋友变为好朋友了? 这个世界上,估计也只有自己,被一个皇帝称为“好朋友”吧! 这么想着,他便点点头说道:“去看吧,我肯定等着的!” 得到这个答复,崇祯皇帝才放心地切断了视频通讯,赶紧去看起刘伟超传过去的资料。 不涉及到化学反应的东西,其实都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更不用说,崇祯皇帝在经过前面多次沟通之后,对于物理之类已经有点熟悉,不是一无所知的那种了。 明末时候,其实也有镗床,不过是很原始的,并且是人工的那种。 当然了,崇祯皇帝身为皇帝,压根就没接触过,自然就不知道。 等他看完资料的同时,也已经录下了一顿问题,然后重新联系刘伟超,逐个解答问题。 就这么的,一直忙到深夜,他们两人才算是互道晚安。 然而,崇祯皇帝却还是很兴奋,没法睡着。 有了精钢,又有了这个镗床,至少军械方面,就能打造出这个时代最为精良的。 并且因为是火器,军队训练的时间也不用太长。 这些对他来说,真得是太关键了! 有了强军,可以剿灭流贼,还可以收复辽东,镇压一切不服。 然后刘伟超那个世界,有那么多的好东西,就都可以在大明一一实现。 想象着这个美好的未来,崇祯皇帝又怎么可能睡得着呢! 和他一样,同样到深夜才睡,但是没睡好的人,还有一个刚到京师的,就是阎应元。 他新任中城兵马指挥司指挥,第一天是光顾着和勇卫营将领交接,第二天,才是他真正接掌兵马指挥司的一天。 到底要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好这个正六品的职位,就是他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上任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阎应元要能安然而睡,那就怪了! 当然,他倒也没有忐忑,害怕之类的。 他相信,他是能做好的。之所以没早睡,而是去了解京师发生的事情,了解兵马指挥司之前的事情等等,只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第二天天一亮,中城兵马指挥司的主官到任,所有衙门官吏全都到期。 阎应元的一亮相,就给了这些官吏一种压迫感。 没办法,阎应元的卖相,确实非常给力,有一种关云长的印象! 主位上的阎应元,看着底下两排下属见礼完毕,便声音洪亮地开口说道:“本官是通州人氏,算起来,也算是本地人吧!各位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向本官明言,无须忌讳!” 一听这话,底下这些官吏,便一个个都附和了起来,有两个甚至也是通州的,这大堂内的气氛,压根没有想象中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那种严肃。 阎应元看着他们,让他们也说了一下之后,还是如同朋友交谈一样地说道:“本官之前任江阴典史,却没想到陛下用八百里加急传召。于是,本官就成了你们的指挥。这上任也是有点急了,如果有什么地方,你们觉得不妥的,本官希望你们能及时提醒本官!” 之前已经有风声,说新任指挥之前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典史。 不过很多人不信,一个不入流的典史,能直接成为他们的指挥,六品啊! 可此时此刻,阎应元却亲口说了出来,顿时让大堂内的这些人都是吃了一惊。 让他们在羡慕之余,也非常地诧异。 他们的脑海中,很自然地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区区一个典史,却让当今皇上用八百里加急去传召,让他来当这个指挥? 难不成这位以前的典史,如今的指挥,背景很吓人? 他是通州人氏,还真说不定,是有通天的手段,要不然,怎么可能让当今皇帝用八百里加急去传召,还越级提拔呢? 这个新任上官肯定是个有本事,也是有背景的人! 得到这样的结论,无形中,他们这些人一个个都对阎应元恭敬了起来。这种恭敬,还不止是对上官的那种恭敬而已! 阎应元把他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这个开场白,他昨晚已经想了很久的。 如今看来,效果不错,他就继续说道:“之前京师发生的事情,本官也都已经知晓了。别的衙门,本官不管,就我们中城兵马指挥司,本官会盯着的。真要有问题的,本官相信,我们中城兵马指挥司不需要都察院和厂卫,本官自会严肃处置,绝对不会放纵不管!如此,才不辜负陛下厚恩!你们……听清楚了没有?” 之前官吏贪腐横行,五城兵马司的人,利用职权,自然也少不了的。也是如此,勇卫营才会突然接掌已经烂了的五城兵马司。 此时,阎应元挑明他的态度,其实也是新官应有之意,不过他说得这话,用了严厉的语气,配合他那关云长般的长相,给人的压迫感,还是非常强的,远非一般官员能比。 底下的这些官吏,不管愿意不愿意,都是齐声答应,不敢有违。 盯了他们一会之后,阎应元忽然换了一种和缓的语气,又对他们说道:“人皆要往上看,本官可以告诉你们,这个指挥的位置,本官是不会满足的。干好了,陛下升本官的职务,那本官临走之前,也有必要向陛下举荐可用之人,这一点,本官可以提前给你们说,不怕食言!” 听到这话,底下这些官吏的眼睛不由得一亮。 这新任主官可是有大背景的,他肯定只是来过渡一下,如果能入他的法眼,说不定就是抱上了大腿,以后飞黄腾达都是有可能的! 这么想着,无形之中,士气就一下提了上来。 这些官吏,一个个都赶紧附和阎应元,拍着阎应元的马屁。 他们自然不知道,事实上阎应元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皇帝会赏识他,到底是什么人举荐了他? 在阎应元的“狐假虎威”之下,让底下官吏有了一种错觉,感觉他来头非常大,一个个自然就服帖了很多。 随后,阎应元便重申兵马指挥司的职责,并且巡视下属兵丁。 和在大堂上的表现不同,在大堂上,他是一口一个本官;然而,去了下面,在巡视下属兵丁时,他却是一口一个兄弟,嘘寒问暖,压根就没有一点上官的架势,一下就和普通兵丁熟悉了起来。 在这过程中,阎应元利用手中职权,给下属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只是半天时间,中城兵马指挥司这边的气象,就焕然一新。 当然了,你说有没有人还是不服阎应元的,肯定是有的。 这不,等到了下午,就有人给阎应元出了难题! “大人,东大街范记粮店的斛斗有问题,小了很多,有百姓前往争执,还被打伤了!” 五城兵马指挥司的职责之一,就是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姓名,时其物价。打人这种事情,其实也是可以管的。 阎应元一听,想也不想,便立刻吩咐道:“这种事情,还须禀告,按章办事便是!” 听到这话,他的手下就神神秘秘地禀告道:“大人,那范记粮店是晋商所开,背后是都察院的御史,管着我们五城兵马指挥司的啊!” 五城兵马司是归巡城御史管辖,而御史都是从都察院分派的。 这就是一个难题,也是阎应元的第一道考验,这些手下就看着他怎么做? 甚至还有手下,又跟着提醒道:“大人,我们中城兵马指挥司所管辖的,太多达官贵人了。这范记粮店的背景,还是简单了。那些皇亲勋贵的,就更是难惹,实在是不好伺候啊!” “伺候什么?”阎应元一听,顿时就一脸怒气地喝道,“你们是吃皇粮的,是给皇上办事的,就按皇上定下的规矩办事便是!谁敢打击报复,除非本官先倒了,要不然就不会有你们事情!” 换句话说,天塌下来,他顶着! 明末时候,有担当的人,真得是太少了! 阎应元的这番话,虽然是喝斥着他的手下,可他的手下听了,却一个个都是精神一振。 有了阎应元这一句话,他们的腰杆自然也就硬了。 于是,没说的,就按阎应元的交代做事便是! 当然,阎应元到底会不会顶在前面,他们也是在看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0 对晋商动手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西厂提督王承恩,东厂提督王德化领着大批手下突然出动。 五城兵马指挥司也同时收到旨意,封锁城门,许进不许出。 针对晋商的宅子、商铺、货仓等等,一队队的番子,如狼似虎地拥入。 街道上,早起的官员,还有一些生意人,突然之间看到这个架势,顿时就吓坏了。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曾经就大规模抄家过一次,吓得各衙门的官吏纷纷罢工。 这才过去多久,皇帝又来了? 哪怕这段时间来,真得是规规矩矩的那些官吏,都有被吓到,就怕皇帝不讲信用,开始因为以前的事情进行清算。就更不用说那些复工之后还是趁着手中权力有不法收入的,就更是吓到了。 一时之间,京师里面一个个都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怕下一刻的时候,番子冲到自己的家里来了! 好在到了中午时分,大批的人被抓去刑部大牢,而不是锦衣卫诏狱,这和以前不同。 稍微一打听,事情真相就出来了。 这次抓的,都不是官,而是商人,并且是晋商。 罪名很简单,就两个字:通虏! 对于京师这边的人来说,建虏绝对是不共戴天之敌! 之前的时候,建虏几次入侵京畿之地,城里的人还好,城外基本上都没法幸免。 谁没有七姑八大婆的,或多或少都有亲人朋友惨遭建虏荼毒。就算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他们有田地和庄园在城外的,也被建虏劫掠。 因此,京师上上下下的人,就没有不痛恨建虏的。 听说这次朝廷所抓捕的晋商是通虏罪名,京师上下对于抄家的恐惧立刻就少了很多。 有的人,想得少的,就直接开骂这些通虏晋商不得好死! 有的人,想得多的,就打听具体的情况,想着该不会是朝廷眼红商人的财物,编了个罪名扣这些商人的头上。 好在这些商人都关在刑部大牢,比关在锦衣卫诏狱好打听多了。 “什么,那些晋商通过张家口那边向建虏贩卖军需物资?真是该死!” “还给建虏通风报信,透露关内虚实?这个消息确切么?” “听说是收买了原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书童,因此能知道军国大事!” “这种事情不用想都知道,肯定会有。你们看啊,建虏从关内劫掠了那么多的金银珠宝,他们能吃么?肯定要变成粮草物资吧?向谁买?” “再说了,建虏抢来的钱,就和地上捡的一样,肯定会非常大方,所以这些晋商最是希望那些建虏能入关抢到更多的金银珠宝!” “没错,如果没有人通风报信的话,建虏怎么可能绕这么远的路来打关内!” “该死的晋商,良心呢,良心被狗吃了?” “……” 随着消息的传开,京师上下对建虏的愤怒,全都集中到了这些晋商身上。 虽然刑部这边还没有公开审问,可所有人都已经觉得,事情肯定是这样的。 这么一来,那些晋商和他们的家眷就倒霉了。 刑部大牢的牢卒,自然不可能给他们好果子吃。 甚至都有外面的人,掏钱给刑部大牢的人,以便能进去打一顿晋商出出气。 一时之间,晋商是人人喊打。 吓得没有被抓的那些晋商,有的赶紧关门避风头,还有的,打出招牌,喊出口号,打倒建虏,和建虏不共戴天之类,表明自己的立场。甚至还有机灵一点的,要给朝廷捐钱,用来打建虏。 京师这边如此,晋地那边,最终是王德化领着番子赶去抓人。 他除了东厂提督的身份之外,还有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身份,这相当于外廷的首辅,除非地方上要造反,否则绝对不敢违背他的意思。 通虏的晋商主要集中在张家口,当然老家肯定也还是有人。 崇祯皇帝的旨意,对于八大晋商,是诛九族的旨意。 因此,王德化赶到宣府之后,就调动了宣大兵力,大肆搜捕八大晋商的人。 地方上没人敢造反,但是通风报信却是再所难免的。 除了八大晋商之外,其他小一点的走私商人,主要是集中在张家口这边的,纷纷逃往关外。跟着一起跑的,还有张家口守备。 别人好说,就张家口守备,是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罪责的。不跑,就只有等死! 最终,这次的抓捕,八大晋商逃走了四个,分别是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还有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却是没跑成,被先行出发,便装的番子给截住了。 消息很快就用快马传回京师,崇祯皇帝对此,下旨严厉斥责了王德化一顿,罢了他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位,改由王承恩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 表面上看,好像是崇祯皇帝对王德化有旧情,逃走了四个钦犯,最终还保留了王德化东厂提督一职,但实际上,这其实是崇祯皇帝借机发作而已。 他知道王德化的历史,心中一直是记恨着。恨他那么信任王德化,却不思忠君报国,反而和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以致东厂成为摆设,更恨王德化这个家奴,竟然吃里扒外,不殉国也就罢了,还去添流贼和建虏的脚。 这一次,崇祯皇帝知道,肯定有晋商会跑掉,因此,他不派别人,就派王德化去,然后趁机先罢免他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位置。 至于保留王德化的东厂提督之位,就是还想用他咬人而已,否则这一次,就能一下打死他!另外,也有警告王德化,让他好好干活,否则就连东厂提督都保不住! 他的这个心思,别人不知道,其实王德化自己心知肚明! 崇祯皇帝对他处罚,反而让他松了口气,觉得一只鞋子已经落地,心中就大概有数了。 为此,在其他事情上,他也不敢马虎。 报给崇祯皇帝的查抄清单上,基本上他都是亲自清点看押的。数量之多,让崇祯皇帝有点高兴地合不拢嘴! 八大晋商,总共查抄的物资中,光是现银,就达五百万两之多,比他之前查抄那么多官员都要多! 说真的,只是看到这些银子份上,崇祯皇帝忽然就觉得,这抄家的威力,比科学都要好使。 再厉害的科学,能一下来这么多钱么? 只是很遗憾,这么有钱的商人,还是太少了! 一想到这,他便问信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道:“像晋商这么富的商人,还有么?” 一听他这话,王承恩就知道他打什么主意。 于是,他就连忙回答崇祯皇帝道:“回万岁爷,扬州的盐商,也是非常有名的,据说财富之多,比晋商还要多!” “哦?”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露出非常感兴趣的样子,吩咐王承恩道,“说来听听,他们是如何个有钱法?” 王承恩一听,便把他听到的几个事情给崇祯皇帝说了下。 “苏州所制不倒翁非常精美且价值不菲,就有扬州盐商花3000两白银将苏州市面的不倒翁全都买了,而后倒进河里取乐,一度导致河道堵塞。” 只是为了一个乐呵,就花了三千两银子?崇祯皇帝听了,眉头就一皱,很不高兴。不过心中还是没有认同,这个到底算多富? “还有一个盐商发明了游菜的吃法,也就是每次用膳皆要准备几十、上百道菜,上的菜式一旦不满意,马上撤掉更换新菜,总菜数不变!” 听到这个介绍,崇祯皇帝明显就怒了,这么奢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他这个皇帝,真是岂有此理! “还有一个盐商,据说想感觉下一掷万金,便派人用万两白银收购金箔,然后登上高楼,将金箔随风一扔,看着楼下的人哄抢金箔而大笑不止……”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已经怒极,厉声喝道:“够了!” 王承恩知道他的这个怒火,不是冲他发的,便立刻闭嘴! “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啊!”崇祯皇帝怒声说着,真得是龙颜大怒。 他作为大明皇帝,按理来说天下都是他的,该是最富有之人,却穷得偷偷让皇后给他内衣缝缝补补再穿。 他都到这份上了,结果还不如那些该死的盐商,真的是刺激到他了! 暴怒了一阵,崇祯皇帝随后看向王承恩,盯着他喝问道:“那些盐商到底有多有钱?” “回万岁爷!”王承恩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据传闻,扬州盐商有一个排名,上榜单上的,皆是身家千万以上。只是几百万身家的,根本不能上榜!” 崇祯皇帝听得瞠目结舌,按照这么说的话,他都上不了榜! 回过神来,他就忍不住好奇,当即问道:“为何这些盐商就都这么有钱,难不成就只是卖盐而已,就能这么有钱?” 按理来说,盐铁是朝廷专卖,那些盐商卖的盐,朝廷都是有收税过的,既然那些盐商那么多钱,那朝廷的税收应该也很多才对! 然而,事实上是,如今的盐课银收入,一年就一百万两出头,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是要用于地方防务,直接给各军镇的,其余的才上缴户部。 这么一比,差距就真得很大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1 朕怎么就格局小了? , 章节正在审核,请稍后刷新页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2 不要杀孤 , 刘伟超见崇祯皇帝不服气,便直接问他道:“等到大明国内用不完食盐的时候,你不会往国外卖么?” “……”崇祯皇帝一听,直接傻眼。 往国外卖,这是他从来就没有想过的事情! 于是,他忍不住问道:“这也可以么?” “为什么不可以?”刘伟超听了,立刻反问道,“难道国外的人就不用食盐么?只要是人,或者说是动物,都少不了要摄入盐分。好吧,动物就不说了,只说人,他们也是需要盐的啊!” 崇祯皇帝听得,总感觉哪里不对,以前可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想了下,就对刘伟超说道:“可人家自己肯定有盐吧?” “刚才不是说过么!”刘伟超一听,便引导崇祯皇帝道,“你产出的盐,不是要讲究质量,就是产出精盐,并且把价格给降下来。这么一来,你的量大,又便宜,比其他国家的食盐要好,人家肯定愿意买你的啊!” “不,不对!”崇祯皇帝听了,还是摇头说道,“盐铁之类,其他国家,应该也是专卖吧?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不会同意我们过去卖的啊!” 刘伟超听了不由得大笑,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收了笑声问道:“你的军队是干什么吃的?他们要是不同意,就打得他们同意就是!”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傻眼,无语在那里。 刘伟超不管,继续对他说道:“和食盐同样的道理,以后你听我的,大明点亮科技树之后,生产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所有的产出,都有可能会有富裕。如此一来,这些多余的东西,你都要卖到国外去。他们要是不同意,你要为你的子民负责,用军队敲开他们的国门就是!” 崇祯皇帝听了,眼睛慢慢地越来越亮,对于钱,他绝对是不会嫌多的。 不过,他最终还是有点犹豫,又对刘伟超说道:“可……可大明是礼仪之邦啊!” “对啊,我们是礼仪之邦!”刘伟超听了,立刻点头赞同道,“所以我们先礼后兵,卖更便宜,更好的东西给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如果他们连这都不能接受的,那就没办法,只能出兵教教他们了!” 崇祯皇帝其实心中已经同意刘伟超的提议,毕竟那样的话,他就能赚很多钱,不至于国库空虚,朝局一塌糊涂,但是面子上有点抹不开。 可此时听到刘伟超的话,他就有了理由,便笑着说道:“这个法子不错,朕觉得可以!” 刚说到这里,他忽然又“啊呀”一声,有点失望地对刘伟超说道:“朕忽然想起来了,朕手中都还没有强军啊!” “……”刘伟超听得无语,忍不住摇摇头问道,“那你觉得,你的食盐产量明天就能提高么?食盐质量明天就能改善么?全国的食盐需求,你明天就能满足么?”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无言以对:“……” 过了一会,他才有点尴尬地说道:“是朕心急了!” 看崇祯皇帝这样子,刘伟超便笑着说道:“你如今不是在查抄八大晋商么?手中又有了不少钱。盐商的事情,你可以缓缓图之,任何事情,都一步步脚踏实地地来。反正那些盐商的钱,也跑不掉!”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了,很开心的那种。 随后,他觉得光说他的事情,也有点不好意思,便问刘伟超道:“你那边情况怎么样了?这些天朕光顾着忙自己的,都没问你那边了。” 刘伟超听了,便给他说道:“创业该办的手续,都已经在办了,只是有些审核需要的时间有些长。我这两天主要是忙手机软件的事情,要优化一下,还有租用服务器什么的。不过很快就要搞定了,然后,就需要你那边多发些内容过来了。回头我再联系你!” “好,有需要你就直说!”崇祯皇帝听了,连忙表态道,“朕也让她们准备更多的曲子,等你要了,就都给你!” 刘伟超听了,想了下又说道:“那个,回头可能还要视频,等我准备好了,你也给我拍一些过来!” “不管什么,只要朕能帮的,都行!”崇祯皇帝听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双方都有了满意的结果,便都心满意足地睡了。 ……………… “救命,不要杀孤,不要杀孤……” “王爷,王爷……” 开封周王府,清晨时分,周王朱恭枵做了噩梦,大汗淋漓而醒。 睁开眼睛,看到眼前并没有流贼,方才明白是做梦,松了口气之后连忙问道:“开封城防如何了?” 他的妃子,自然答不出来,只是劝慰道:“有高巡按和陈总兵看着呢,不会有事的!” 高巡按,就是高名衡,时任河南巡按。 陈总兵,就是开封总兵陈永福,在第二次开封之战中射瞎了李自成的眼睛而迫使其退兵。 朱恭枵听了,想起梦中的惨景,最终还是不放心,匆匆起床,传召高名衡和陈永福。 听到他的担心,高名衡和陈永福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后便由高名衡回答他道:“在王爷的慷慨之下,下官增云楼、储火药、立炮台、添飞石、分布周密,不敢说开封固若金汤,可流贼要是再来,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能攻下来的!” 听到这话,朱恭枵怎么听,还是怎么不放心。 今早的梦中,他是落得和福王一样下场! 这一想起来,他就不寒而栗! 于是,他便不放心地又问道:“孤要得是能确保开封万无一失!做到这点,还需要孤做些什么,尽管明言!” 之前开封能守住,和周王拿出大量银子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开封府上下还是比洛阳那边要幸运多了! 此时,高名衡听了朱恭枵的话,便恭敬地回答道:“兵法有云,孤城而守,外无援军,实乃兵家大忌,久守必失!下官恭请王爷,再向朝廷求援吧!” 听到这话,朱恭枵不由得忧心忡忡地说道:“如若贼人围城,孤自然要向朝廷求援。可问题是,如今贼人并未围城,孤如何向朝廷求援?真若如此,其他藩王,一样向朝廷求援,奈何?” 听到这话,高名衡和陈永福都互相看了一眼,很是有点无奈。 如今这兵荒马乱的日子,各地藩王都是忧心忡忡。一如周王所说,如果开封没有被贼人攻打就急着求援,那其他藩王必然也会求援,那么朝廷怎么办?总不可能每处都派援兵吧? 可他们心中也非常清楚,李自成那股流贼在前两次吃了大亏,甚至还瞎了一只眼睛,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迟早会卷土重来,再次攻打开封。 真要等到那个时候,贼势肯定更大,否则也不会再次攻打开封。 如此一来,开封到底还能不能守住,他们还真是一点底都没有。 一如高名衡刚才的回答,如果外有援军的话,加上周王慷慨,那开封就能无忧! 然而,外有援军,又怎么可能? 他们也不是没有收到外面的消息,根据夜不收回报,李自成那股贼军已经攻陷了开封周边几个城镇,其态势,已经有点明显,很可能会再度前来攻打开封的。 并且,周边领兵的督师丁启睿闻风丧胆,不敢与流贼为敌! 另外,还有传闻,说当今皇帝把各地的勇卫营都召去京师,看这个架势,就连皇帝都有自身难保的迹象,要不然,也不会把勇卫营都召回京师! 时局,真得不容乐观! 此时,听完了周王的话,高名衡也无计可施。 但朱恭枵一直盯着他,要他拿主意,他也没办法,只能安慰周王道:“或许贼人见我开封防备森严,也有可能不想损失过大,不来攻打也不一定!” 朱恭枵听了,不由得苦笑一声,确实,没有其他办法之下,就只能寄希望那流贼不会再来攻打防守森严的开封了! 一时之间,大殿内安静了下来。 估摸着,这次的召见,也就只能这样了。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匆忙的脚步声。在大殿安静的情况下,那匆忙的脚步声格外清晰。 与此同时,还有急促地呼声:“王爷,王爷……” 一听这动静,朱恭枵顿时一个激灵,立刻站了起来,非常震惊地问道:“该不会……该不会是流贼来攻打开封了吧?” 说话间,都隐隐有点颤抖的样子。 高名衡也是有点惊慌,不过比朱恭枵要好多了。 最不惊慌的,还是总兵陈永福了。 他听到周王的话,却是摇头说道:“好像不是贼人,该不会是有好事?” 周王和高名衡都非常担心贼人,因此,一听动静就有点慌了。 可陈永福却没有,仔细一听之下就听出,外面的喊声中并没有那种遇到贼人攻城而惊慌失措的语气,反而好像是带着惊喜的语气。 因此,他便有此一说。 果然,在他话音刚落之时,就见大殿门口,一个王府将领连礼仪都顾不得,就匆匆而入,那脸上,是一脸的惊喜!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3 下一盘很大的棋 “王爷,督师……督师来了!” 朱恭枵一听,顿时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哪个督师?” 自从流贼越闹越大之后,朝廷派出了好些个督师过的。 陈永福和高名衡听了,也同样是精神一振,立刻盯着来人等答复。 “是新任兵部尚书,节制中原各省的孙督师!” “啊,孙传庭?”朱恭枵一听,不由得非常高兴地说道,“他来了,孤就放心了,哈哈!” 孙传庭剿贼的战绩,那是实打实地,就当前对开封最有威胁的李自成,就曾被孙传庭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督师,可不是其他那些名不经传,只会夸夸其谈的督师! 高名衡在高兴之余,连忙问道:“孙督师带来了多少人马?” “一百!” “什么?”朱恭枵一听,怀疑自己听错了,连忙确认道,“多少?” “一百!” 殿内几个人听清楚之后,不由得面面相觑。 孙传庭只带了一百人过来,那是朝廷无兵可派么? 回过神来,高名衡不敢怠慢,连忙向朱恭枵告辞道:“督师一到,必然议事,下官先行告退!” 陈永福听了,也是连忙告辞。 孙传庭当面,谁都不敢怠慢轻视。 朱恭枵看着他们消失在门口的背影,直接傻在哪里。 盼援军,结果援军真来了,可是,来得却是一个孙传庭而已,那又有什么用? 他很想过去看看情况,问一下,是否援军还在路上,孙传庭只是先行赶过来? 然而,大明祖制,各地藩王不得过问地方事务。 对于熟悉的高名衡和陈永福,那还行,传了就传了,毕竟是前两次守出来的交情。 但是,孙传庭和他不熟悉,还是朝廷的兵部尚书,节制中原各省的督抚,一旦他违背祖宗法制,万一上奏朝廷说他图谋不轨,那是有理都说不清了。 这么想着,他就只好派人去打听下,或者等着孙传庭来见他。 ………… 开封衙门大堂,从里到外,全部被孙传庭霸占。 护卫而来的勇卫营骑兵将士,已经接替了衙门防务。 陈永福赶来,一见到门口的将士,顿时就羡慕不已,忍不住对高名衡说道:“高大人且看,他们的护甲之精良,看来孙督师是下了血本啊!” 他以为这些人都是孙传庭的家丁,是孙传庭给他们置办的这些护甲,比他穿得都好,自然就忍不住羡慕了。 “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先去见过督师吧!”高名衡倒没有对护甲有多少感冒,匆匆而行,同时说道。 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官员也都陆续赶来。 面对孙传庭的威名,谁也不敢怠慢。 没过多久,开封所有官员将领都到齐,孙传庭从后衙转出。 “皇上算出李贼所部必将和罗汝才所部流贼合兵,再次图谋开封。因此,本官奉旨前来开封坐镇,诸位当同心协力,一起守好开封!”孙传庭面无表情,冷声喝道,“谁若守城不力,阳奉阴违者,本官决不轻饶!” 说完话时,崇祯皇帝所赐王命旗牌,尚方宝剑便亮了出来。 先斩后奏之权,肯定是有给孙传庭的。不过用不用,那是谁都不知道!亮出这些,可以看做是一份威慑。 底下所有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应声保证。 高名衡是河南巡按,虽然品级很低,可却是代表皇帝的,同样是钦差来的。因此,在底下所有人中,地位算是最高了。 因此,他出列问道:“不知大人带来多少兵马,下官好让人准备粮草辎重!” 说不定是孙传庭先行赶来,军队后到! 其他人听了,也都是带着期待等着答复。 不管怎么样,堂堂兵部尚书,节制中原各省的督抚,怎么样都得有几千精锐吧? 可谁知,却听孙传庭对他们说道:“朝廷如今正在整军,勇卫营和京营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因此,陛下赐下一百勇卫营骑军,先行赶到开封坐镇。”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傻眼。孙传庭竟然只带了100人赶来开封,那又有多少用处? 不是说李自成和罗汝才会合兵么?那贼势浩大,你孙传庭再有本事,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吧? 孙传庭却不管他们怎么想的,直接发布命令,让他们整军备战,并且先在高名衡和陈永福的陪同下,巡视了开封城防。 他巡视的很细,也就用了好久时间,不过结果还是满意的,能看出开封这边真得是在认真备战。 于是,他便对高名衡和陈永福说道:“皇上知悉两位用心尽职,如今本官亲眼所见,等此战之后,本官必定如实上奏。” 高名衡和陈永福听了,自然是高兴。 可没想到,孙传庭立刻又接着道:“你们立刻安排,把城中百姓老弱尽数迁往黄河以北,到延津、卫辉两府安置。” “……”高名衡一听,顿时愣了下,回过神来,连忙回答道,“大人,如此兴师动众,这怕是不妥吧?” 这种事情,是属于家庭离散,背井离乡的,一个搞不好,就是家人永别。 因此,谁都不希望这样,特别是还没有见到贼人过来的时候,自然就更是不愿离别。 陈永福听了,也跟着劝道:“大人,前两次流贼攻打开封,都没有如此做法,如今大人亲至,却要百姓背井离乡,这怕是有损大人威望啊!” 孙传庭听了,想也不想就道:“此次贼人再攻开封,乃势在必得。开封之战的关键,便是城中粮草。一旦围困日久,粮食匮乏,如之奈何?” 虽然他之前就已经说了贼人合兵,勇卫营在整编,但是,高名衡等人还是意识不到事情到底有多严重。 毕竟他们整军备战,功夫也是做足了的!认为只要他们努力守好开封,只要前期不被流贼攻破开封的话,贼人自然会退去的。 可此时听到孙传庭的话,高名衡就有点吃惊,当即问孙传庭道:“大人,流贼围城,也需粮草,他们真有决心耗死在开封,难不成就不怕其他地方的朝廷军队?” 围城的军队,同样是每天要吃喝拉撒,要耗粮食的。如果开封城里的粮食都耗尽了,那城外的流贼,又能好到哪里去? 另外,勇卫营不来,可周围还有保定总督杨文岳,接替杨嗣昌的丁启睿,他们手下是有兵的。 孙传庭听了,冷笑一声道:“如今天下之大,除了勇卫营敢打硬仗之外,又还有何人敢和流贼死拼?他们只会在外围吆喝一下而已,说不定还会被流贼围歼,白送流贼兵源和粮草物资!” 按照崇祯皇帝告诉他的推演,之后便会有朱仙镇一战,朝廷官军一败涂地。 此时,听到孙传庭的话,高名衡和陈永福不由得都有点黯然。 没错,如今的流贼已经越来越强,朝廷军队屡战屡败,开封周边的城镇,连续失陷便是明证。 甚至传言,那个丁启睿手下,祸害百姓是如狼似虎,可面对流贼,却是闻风而逃。各地听闻丁启睿领兵过境,比听闻流贼到来还要惧怕! 城头上,孙传庭一指城外连绵的麦田,又接着说道:“另外派出夜不收,盯着流贼所部的动向,一有动静,不管可否收获,立刻抢收,能收一点是一点!” 不等他们说话,他又接着说道:“老弱北上,要分批悄无声息进行,预防贼人侦知。” “大人,开封老弱,至少十万。黄河以北两府,怕是容纳不下吧?”高名衡听了,还是劝道,“与其出城别离家人而死,他们怕是宁死不走,一旦强迫,怕生民变啊!” 孙传庭听了,马上就答复道:“皇上早有准备,已派钦差前往准备,保证饿不死他们。如在开封,一旦粮草耗尽,全城皆死!” “还有!”他看到面前两人诧异的表情,就继续说道,“城中粮草,集中官府调度,按战时分配,战后朝廷自会补偿出粮者,有田者免税三年,无田者按粮价折算,三倍之!” “……”高名衡和陈永福听得非常诧异。 孙传庭却还有话说:“陛下交代了,周王该是有钱,就让他再出钱,给迁出老弱以银钱安抚,每人不得少于一两银子。此事,就由你们两人给周王晓以利害,让他出钱,莫要等本官前去,那就撕破脸皮了!” 听着他的这一连番的话,高名衡终于忍不住确认道:“大人,流贼真得非要打下开封不可了?” 这架势,真得是要开封决战一般。 要不然,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措施出来。并且还是当今皇帝亲自决策,兵部尚书亲自前来坐镇。 孙传庭听了,点点头说道:“最好是流贼不来,可这不现实。只要等到勇卫营整军完毕,便是局势大反转之时。开封这边,绝不容有失!” 言外之意,朝廷是在下很大的一盘棋,而开封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孙传庭所说得这些,也是当今皇帝的意思。 高名衡确认了这一点,自然无话可说,唯有奉命而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4 有实力才是第一 章节正在审核,请稍后刷新页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5 神仙,谁不怕?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正版支持,谢谢! 进到京师里面之后,给他的感觉,真得又和以往不一样。 他是通州人氏,以前的时候,京师也是来过的。 可眼前所见,京师之干净,绝对是比以前印象中要好上很多倍。 第一时间,他的脑海中就出现一个念头:该不会是那恐怖的疙瘩病,真得是和老鼠有关吧? 阎应元一直在赶路,要不然,邸报发到各州县,他也不会有这个疑问了。 不过很快,他就不再管其他事情,而是把精力都集中到了即将觐见皇帝这个事情上。 对于这个事情,他有满肚子的疑惑,也有抑制不住的激动。 天底下,还有哪个典史会有如此殊荣,得以觐见皇帝的? 没有,唯独自己一人而已! 他在宫门外等候,而传旨内侍则进去缴旨。 等待期间,他也有点惶恐,心中没底,不知道皇帝用八百里加急传召,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祖传宝物么?可自己没有啊! 想来想去,他就是想不通。甚至就连皇帝为什么会知道他这个人,他都是无法给自己一个解释! 正在想着时,阎应元就接到旨意,立刻前往武英殿觐见。 于是,他带着忐忑,期待,不安等等复杂的表情,立刻前往武英殿。 对于阎应元的到来,崇祯皇帝同样是很期待的,因此,第一时间便召见了阎应元。 他看过刘伟超传给他的江阴八十一日的资料,对别人,他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因为那些人都是先降建虏,后来因为建虏要剃发易服才反抗的。 但是阎应元当时已经不是典史,在家伺候生病老母,并不存在投降建虏一说。 当抵抗建虏需要他时,他便出山带着江阴百姓抵抗建虏。 在他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估计也是和孙传庭一样,明知凶险却依旧挺身而出。 从他最终的绝命诗中可以看出,他心里装的,就是大明! 此时,崇祯皇帝定睛打量在见礼的阎应元,就见他阎应元躯干丰硕,双眉卓竖,目细而长曲,面赤有须。这整个人给人的印象,有点像传说中的关云长在世! 看到这个形象,他不由得连连点头,所谓相由心生,估计也是有如此本事的人,才会有那义之所向,虽是绝境亦往矣的气概吧! 不得不说,外貌有的时候,确实是很重要的。这一点,现代是,古代也是! 更有了好感的崇祯皇帝,带着高兴对阎应元说道:“阎卿平身!” 阎应元心中的那点忐忑,被这“阎卿”两字一唤,顿时就被激动所代替。 毫无疑问,他得皇帝召见,这是大好事了! 于是,他连忙依言平身,随后垂手而立,静待皇帝说话。 只听崇祯皇帝对他说道:“朕听闻极有才,善兵事,善处江湖事,可否?” 果然是有人向皇帝举荐了自己,阎应元心想着,第一时间便想谦虚应答。 可是很快,他又转念一想,如今这机会,千年难逢,错过不再,何必谦虚呢? 据实而答,展现所学,不好么? 这么想着,阎应元便立刻回奏道:“末将履职,自当竭尽所能,在兵事、缉盗有所心得!” 典史的职责,就有点类似后世的派出所。因此,偏向武事,和江湖中人要打交道。 崇祯皇帝一听他这话,当即一笑道:“既是如此,朕就让卿先当一阵子中城兵马指挥司指挥,可能当好此份差事?” 五城兵马指挥司,是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有点类似后世的京师辖区公安局及京师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五城兵马指挥司不是一个衙门,而是五个衙门的合称,分别是东南西北中。 如今,阎应元从一个地方典史,升到京师的中城兵马指挥司的指挥,从不入流的典史一下提升到正六品的指挥,这种提拔,简直是前所未有! 阎应元自己听到之后,都有点怀疑自己听错了。 一路上过来,他想了很多,也没有想过,皇帝召他进京是让他当五城兵马指挥司的指挥! 而且他还听出来了,这个指挥的任职,其实还是皇帝对他的考察,如果干好了的话,说不定后面还有高升! 自己是何德何能,竟然得皇帝如此垂青! 心中激动之下,他抬头看去,发现皇帝正带着笑意在看着他。 于是,他立刻单膝跪地,强忍着激动,向崇祯皇帝奏道:“末将绝不负陛下所望!” 没有一点推辞,阎应元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向皇帝证明自己! “好!”崇祯皇帝听了,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多事之秋,好好干,朕会看着的!” 也只有多事之秋,才会多一些越级提拔的事情! 随后,阎应元便被人领着,前去中城兵马指挥司,前去和勇卫营的将领进行交接。 毕竟五城兵马司不能一直由勇卫营这边掌握,如果有人可用,还是要移交出去的。 一如崇祯皇帝自己所说,他也是想要看看阎应元的本事,到底如何,就先给了这么一个官,让他在天子眼皮底下做事看看。 这个五城兵马司指挥,其实很不好当的,特别是在天子脚下。 五城兵马司在最开始的时候,或者设立的初衷,是街区凡有水火盗贼及人家细故之或须闻之官者,皆可一呼即应,救火、巡夜,清廉为政,不取分文。 但是到了后来,日久弊生,从一开始的捕盗,到后来的讳盗,再到取资于盗,同盗合污,可以说,就只管着利用权力捞钱了。 并且天子脚下,达官贵人很多。对于有权有势的,就会唯唯诺诺,而对于无钱无势的,那是勒索敲诈,都是常事。 如此种种,便是勇卫营突然接掌五城兵马司前的现状。 当然了,五城兵马司之所以会如此,也和巡城御史的腐化有关,还有厂卫的腐化同样有关。 要不然,这些都是有监督职能的,可以督查五城兵马司不敢做这些事情。 看着阎应元离去,崇祯皇帝不由得自言自语道:“希望不要让朕失望!” 如果阎应元干好了,他是想把阎应元再调去京营为将的。 这么一来,就算京营总戎再有异心,底下将领中有精忠报国的,也必然会牵制京营总戎,不至于烂了京营。 安排完了这个事情,又多了一个能用的人,崇祯皇帝心中高兴,自然也就感激举荐之人刘伟超,也就立刻想起了刘伟超发给他的语音信息。 不管怎么样,也得回报下刘伟超不是! 于是,他立刻摆驾,前去找田贵妃了。 田贵妃一见他,便立刻关心地问道:“陛下,我那曲子怎么样?” 对她来说,又不能干政,能关心的事情,也就不多了。 之前唱得曲子,不知道另外那个世界的刘伟超,会是怎么个评价,就是她心中最为惦记的事情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很好啊!他还要求,说是要多给一些曲子!” 一听这话,田贵妃很是高兴,立刻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没问题,要不,我现在就唱几个曲子?”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点点头说道:“呵呵,朕过来就是为了此事。你不知道,刘伟超举荐的一个人才到京师了,朕感觉不错,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给他回礼一下才好吧?” 田贵妃对此其实不是很关心,她更关心是她的曲子在后世很受欢迎,就想着多唱几首的。 于是,她连忙点头附和,然后催着崇祯皇帝给她录音了。 一连来了三首,都是她平时最熟悉的。至于其他,田贵妃觉得还是要多唱几遍,保证能唱得最好才好,就先不录了。 崇祯皇帝见了,有点摇头道:“就这三首,还是少了点啊!” 这么说着,他便想着,要不传召政通司那边,看看从教坊司选拔过去的人中,有没有唱曲好一点的。 结果,田贵妃听到他这话,便笑着说道:“陛下,我昨日有说过,我爹那边不是从江南购了名妓过来么?我看了,确实不错,就留在宫中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立刻就想起有这么一个事情,便点了点头。 田贵妃一见,便立刻建议道:“她唱得几个曲子也不错,要不陛下听听,如果可以话,也可以给刘伟超发过去!” “好,那朕就听听!”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答应道。 田贵妃听了,便从殿外传了人进来。 崇祯皇帝一见,稍微一愣,却见进来这人容貌甚美! 随后,他就回过神来,心中想着,可惜了! 如果是良家女子,那就好了! 他在想着,田贵妃却吩咐那人道:“陈圆圆,你且唱一曲给陛下听听!” 没错,这个人就是陈圆圆了,明末“秦淮八艳”之一。 被江阴贡修龄之子贡若甫曾以重金赎陈圆圆为妾,被正妻不容。就身世来说,其实也是可怜之人。 此时,陈圆圆可能是经历多了,因此在皇帝面前也没有什么失态,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6 上架 说真的,崇祯皇帝一直有点担心。 那么多的植物,其实刘伟超压根就不认识多少,后来虽然说把照片都拍过去,他会给回一个详细的文档。 崇祯皇帝估摸着,刘伟超是肯定去找人,一张张地去辨识了。 而这个过程,肯定需要好些天,还不一定能认全。 基于这个想法,他虽然急,不过也没办法,只能先去忙其他事情。 原本他还打算通过刘伟超认识这些植物之后,再把王象晋叫过来进行说明的。结果因为这一出,把王象晋给忘记了。 还亏了在边上伺候的王承恩,见崇祯皇帝似乎真忘记了王象晋,才不得不提醒了一句。 崇祯皇帝得到提醒,想了下,便传旨给王象晋,让他先回去休息,旅途劳顿不要累到了,过几天再谈谈那些植物的事情。 结果没想到,等到傍晚时分,手机响起提示。 “父皇,有一个文档!” 还在默默抄写化学课本的太子朱慈烺一见,连忙提醒在边上批阅奏章的崇祯皇帝。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很是惊讶。 这个时候发文档过来,肯定是刘伟超所说得那个文档了。 于是,他立刻拿回手机,赶紧点开文档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以为刘伟超只给了一部分,并且也就大概说下是什么植物而已。毕竟最多就半天时间,刘伟超又不是神,能这么快就让人全部辨认出来的。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在打开文档之后,顿时就目瞪口呆。 这个文档之详细,图文并茂的,还是照片,不是画画的那种,任何人一看,都能对这植物非常地了解。甚至里面还有很多介绍,比如什么富含维生素C之类的,他都还压根看不懂,也都有介绍。 崇祯皇帝一口气看了好几页,然后忍不住感慨道:“此乃国之宝贝啊!” 华夏自古以来,皆把农事放在第一位。 遍尝百草的神农氏,也是如此,地位非常高。 而刘伟超的这份文档,对于农事之帮助,简直是没法估量的。 崇祯皇帝见了,自然是非常欣喜和感慨了! 此时,他忍不住就联系刘伟超,用语音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竟然把所有植物介绍都给了朕,还是这么详细?” 他这一句,当然是感慨居多。 随后,也不管答案,连忙如获至宝地详细看了起来。 刘伟超这边,正开始吃饭呢,手机一响,便连忙低头去看手机,发现是崇祯皇帝发的信息,便抬头看了下饭桌上。 果然,看到他爸妈和他弟,都在注视他。 于是,他连忙解释一句道:“男的。” 没办法,刘伟超发现他妈有想抱孙子的想法,不得不解释一句,要不然,真催着他带女朋友回家就不好办了! 随后,他转身快速输入一句文字:“在吃饭,回聊!” 看他这样子,余根花便笑着说道:“超儿,你可老大不小了,有些事情,瞒着我干嘛?我是你妈!” “吃饭,吃饭!”刘本岳一听,连忙用拿着筷子的手一指桌上的饭菜说道,“孩子大了,做什么都有分寸,你就不要操心了!” 说完之后,看到余根花要开口,他就先开口问刘伟超道:“那个衣服已经寄出去好些天了,怎么样?” 听到这话,余根花就不说话了,因为衣服是她做的,她当然也关心这个事情。 刘伟超一听,连忙回答道:“客户挺满意的,直夸手艺好呢!” 她妈一听,便自豪地笑了。 刘伟超女朋友的事情,终于没提了。 不过他爸却继续问道:“你不是回家创业的么?这做衣服,就只做这么一件,没了?” 一开始看刘伟超的动静,似乎很大,又是去注册公司,刻印章什么的,结果就只是做了一件衣服而已,这就让他爸给疑惑了。 同时,也有点担心,就怕儿子被现实打击,创业又失败了。 余根花和刘伟越听了,也都非常关心,不吃饭看着刘伟超了。 刘伟超见了,连忙解释道:“我这个公司,并不是只做衣服的。现在前期工作忙得差不多,就差一个商标还在走流程需要时间外,其他都搞定了。接下来,我就会开始忙了。衣服订做的事情,也肯定会有!” 说到这里,他看到他爸妈不怎么相信的样子,便又补充说道:“其实,之前的时候,五百块钱的衣服,也有人想要做,但是被我拒绝了!” “为什么?”刘伟越一听,有点诧异地说道,“五百块一件的衣服,不少了啊!” 平日里,他买的衣服,都是一百块钱左右的。甚至小时候,那都是穿他哥剩下的衣服。 刘伟超一听他弟的话,当即一笑道:“你也不想想,咱妈手艺多好,就五百块钱的,除去面料钱,就这点收入,怎么对得起妈的手艺呢?” 他妈一听这话,便高兴地笑了,很是开心的样子。 不过很快,就听他妈说道:“超儿啊,你这么夸妈,妈很高兴。不过磨珠的事情,乡里面正式发通知,不让搞了,这做衣服的,只要能赚钱,妈都愿意做的,要不然,哪来的钱给你们买房娶媳妇?” “……”刘伟超一听,顿时无语,三句话不离媳妇,看来这家不好待了啊! 不过同时,他心中也有点感动。 于是,他就对他妈说道:“妈,你放心,大老爷们的,娶媳妇还要靠家里,那算啥?你看着吧,等过几年,我把房子、车子的钱都赚了,再把媳妇带给你们看。你们就放心好了,你儿子的能耐大着呢!” 听到这话,他爸妈互相看了一眼,却是没坚持了。 儿子有信心,虽然在他们看来,这是有点盲目自信了。房子、车子都是要很多钱的,这钱哪有这么好赚的? 不过他们也不想打击儿子,就不说了。 “妈的手艺,低于一千块钱的,就免谈!”刘伟超还在那想着说他的想法道,“万一累到妈了怎么办,是不是?” 农村人就是实在,有了活就不想拖着,非得快点做完。 之前那件汉服,他妈就在第二天傍晚就完工了。 他正在说话呢,忽然,就听到手机又有动静,连忙去查看了下,就怕是崇祯皇帝联系他。 结果他发现,是他的手机软件上架通过了。 顿时,兴奋之下,他立刻三两口就扒完了饭,然后就对家人说道:“得了,我的软件可以公开下载了,那我去忙了!” 说完之后,他就赶紧回到自己房间去了。 看着刘伟超消失,还有听到那急匆匆上楼的脚步声,他爸便交代他妈道:“超儿正在做事业的开始时候,就算不看好他,我们也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等到他自己觉得没法做,还是工作好的时候,我们再跟他说,给他一个台阶下,知道了么?” “这还用你说,我会不知道?”他妈听了,立刻回答道,“本来以为两千四的衣服会有好多,结果就那么一件而已,我就知道了,超儿是被这一件给蒙住了眼睛。等他自己发现吧,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要不然,全都去做生意了!” 说到这里,她转头盯着小儿子,嘱咐道:“爸妈的这些话,你听着,别出去乱说。” “妈,村里人都在打听哥的事情呢!”刘伟越一听,连忙说道,“已经有人在说,读书好有什么用之类的话了!” 刘本岳一听,便对小儿子说道:“别管,你哥就是在家休息个一年再出去找工作,那工资也够他们羡慕的。” “哦!”刘伟越一听,心中受了个暴击,答应一声,埋头吃饭起来。 刘伟超当然不知道他走后的这些对话,兴奋地回到房间,开始实施他的计划。 创业计划早就有了,第一步,去各汉服论坛、贴吧发帖子,主要介绍明朝礼服,当然,只是选了几件做详细介绍而已。这些图片上,有他公司的图标,不是直接宣传的那种,要不然会被删帖。 第二步,就是把崇祯皇帝传过来的那些曲子,上传到各大音乐软件上,取了个合集的名字叫“古曲明风”,有喜欢古曲的,说不定就会搜索到。 忙完了这些,刘伟超就开始考虑视频了。 不管是汉服图片,还是古风歌曲,要说影响力,肯定是没法和视频相比的。 不说别的,就让崇祯皇帝那边把唱曲的视频录下来,就会包含前面两个类型了。并且因为视频的缘故,更能直观地展现古代的美。 这么想着,说干就干,他当即向崇祯皇帝发起了视频通讯。 这会儿,崇祯皇帝还在看他的那份文档,忽然看到刘伟超向他发起的视频通讯,自然就第一时间接通了。 看到刘伟超的第一眼,崇祯皇帝就忍不住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数据库啊!”刘伟超一听,想也不想地说道,“你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专门的植物图书馆,通过扫描,就是这个系统看一眼照片,就能认出来是什么,然后就会显示所有这个植物的资料。”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非常羡慕。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7 自己算第二的话,谁敢称第一? 要说图书资料的话,崇祯皇帝也有很多。虽然不是经常,但是偶尔他也会查一下资料什么的,哪怕不是他亲手去查,可他也知道,要把他想要的东西从庞大的图书馆里面找到,还是很耗时间的。 更不用说,像刘伟超这样的,只是看一眼,相关的资料就全部显示出来了。 崇祯皇帝羡慕之余,心中的“科学”分量就又加重了一点。 不过他也有疑问,只听他问刘伟超道:“为何你的番茄图片,和朕给你的番茄图片不一样呢?” 刘伟超听了,当即呵呵一笑,然后对他说道:“因为你那个是原始番茄,我这个是经过好多年培育之后的番茄。这么说吧,你那个番茄就有点类似原始人,而我这个,就是你这样的,虽然都是番茄,但其实大不同的。”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无语。 虽然感觉刘伟超的这个比方,好像有点那啥,不过终归是明白了两个番茄的区别。 他正在想着,刘伟超又对他说道:“不知道你那个番茄的口味怎么样,反正我这边的这些番茄,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还可以煮汤,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蔬菜瓜果。” 崇祯皇帝听了,想着那番茄刚好结了果子的,于是,他当即吩咐外面,去摘了几个番茄过来。 当然了,崇祯皇帝不可能自己直接吃,而是有一名类似先试吃。 他一见之下,哪怕是还没有吃,就感觉到口水直冒,酸! 最终,崇祯皇帝没有吃,还是直接对刘伟超说道:“那我这个番茄,要怎么样才能变成你那种番茄呢?”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这就需要花时间培育了,种子杂交,雌雄交配之类的,授粉什么的,我也不是很懂,这是属于生物学的范畴。” 崇祯皇帝一听,又有点傻眼,这么复杂吗?而且还听不懂了,什么种子杂交,什么雌雄交配,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虽然不明白,可好东西他总是想要的。于是,就听崇祯皇帝问道:“那这个生物学的资料,你能不能也给朕一些?” “当然没问题!”刘伟超一听,立刻就回答了一句,然后反问一句道,“可是关键问题是,我只能发到你的手机上,你又没有打印机能够打印出来的,我发给你的资料那么多,你抄的过来吗?”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头疼了。把手机里面的东西抄出来,真的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手机是他的宝贝,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拿去抄的。 如今也只有太子朱慈烺,才有接触手机的资格,换句话就是说,也只有太子在抄手机里面的内容。 并且,抄手机内容的时候,还必须是他在批阅奏章的时候,这样他才能把手机放在边上,让太子去抄。 如果他要去和群臣议事,那手机他都要随身带着,要不然不放心。 忽然,崇祯皇帝想起什么,便连忙问刘伟超道:“你刚才说什么,从手机里面打印出来,这是什么意思,不用抄了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解决了他的最大难题,他就可以向刘伟超要更多更多的知识。 刘伟超听了,当即摇摇头说道:“没错,我这里可以把手机里面的东西都打印出来,不光是图画,还是文字,都能一模一样的印到一张纸上。不过很遗憾,你那边是不可能有的,需要有科技基础,你才能够生产打印机。” “……”崇祯皇帝一听,又是无语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感慨的说道:“和你那边一相比,朕就有这种感觉,朕这里才是原始社会!” “哈哈……”刘伟超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还点头附和道,“可不是,你那个时候差不多和原始社会真没多大区别,对,是科学的原始社会!所以呀,大力推广科学吧,才能改造你的帝国,让你的帝国,变得无比强大!” 崇祯皇帝看到刘伟超这样,他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自己也笑了。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对刘伟超说道:“科学这个东西,朕肯定会大力推广。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解决……亡国之危!”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又有点疑惑的问道:“朕看到你给的那份文档中,有一些是标红的,那土豆,番薯都是,是不是说,这些是朕应该重点要注意的?” “没错!”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这些在我这个时代,都是属于高产作物,你要大力推广。如果有可能,也要去培育杂交,以便获得更好的品种。” 顿了顿,他又给崇祯皇帝出主意道:“你现在急需粮食,所以我给你出个主意,就是你来带头,也可以让所有当官的都带头,在你的御花园,在当官的花园,甚至街头巷尾,只要有土的地方,都去种番薯土豆这些高产作物,他们的叶子,茎,根块,都是能充饥,有利于你解决饥荒问题。” “非常时期,就用非常的手段。只有用这种极致的手段,你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种出要吃的东西来。” “还有,你这个时候,好像福建浙江那边都已经种植了番薯,可以让那边把番薯碾成粉,晒干,这样就能保存很长的时间,可以运到北边来,运到就有饥荒的地方。” “……”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这些话,表情就严肃了起来,一看就知道很认真的在听,并且还不时点点头。 “对了,你不是缺粮吗,也可以派人去东南亚,就是南洋收购粮食。他们那边,一年可以种三季,粮食应该是有多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不由得非常诧异,连忙说道:“不可能,就没听说他们那里一年三熟!”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再说了,那边在闹贼乱,应该已经被李贼所部攻占了,也没法去收购那里的粮食啊!”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无语,连忙解释道,“是南洋,不是南阳……”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发现,这个南洋和南阳的发音是一样的。 于是,李伟超就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先等一下。” 说完之后,他就把手机放在桌子上,然后在电脑上操作,调出了世界地图,放大之后,再拿起手机,对着世界地图,用手去画了个圈,同时对崇祯皇帝说道:“看到没有,南洋,我说的南洋,是指这一块地方。其实我们这个时候叫做东南亚,就是说我们所处这个是亚洲板块,他们是亚洲东南方向,这个意思。” 这样一目了然,崇祯皇帝才恍然大悟,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毕竟他从小就生活在京师,甚至都没有出过京师。还没有成年,又匆匆当了皇帝,然后就是数不尽的烦恼事。 东南亚离京师这么远,他会去关注才怪了! 此时,崇祯皇帝听刘伟超说这个地方是一年三熟,粮食肯定有多,就很是高兴,单质对刘伟超说道:“好,朕记下了,回头就传旨给南方诸省,让他们从东南亚购买粮食……” 为了区别南阳,他就随着刘伟超说东南亚了。 说到后面的时候,崇祯皇帝又想起什么,没有对刘伟超说,心中却是决定了,好像那边都是大明的藩属国,既然如此,就直接下一道旨意,让他们进贡粮食就好了! 想着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就又和刘伟超说了几句之后,便挂断了视频通讯,他都抓紧时间看文档,尽早熟悉那些植物,然后交代王象晋做事。 而刘伟超这边,在挂断了视频通讯之后,他忽然才想起来,这次的通讯是他主动发起,是想要向崇祯皇帝要一些视频的。 结果说着说着,光顾着给崇祯皇帝说他的那些事情,而把自己的事情给忘记了。 “……”有点无语! 这么想着,刘伟超又是一笑,算了,也不争在这一时,下次再说吧。 因为他知道,崇祯皇帝肯定在非常苦逼的读那个文档,搞不好今天就有可能会通宵,至少会到深夜,就不打扰他了。 刘伟超没有料错,崇祯皇帝就是一直在看那个文档,看到深夜。 没办法,这个手机他是不可能给别人的,包括王承恩在内,也是不可能的。 太子朱慈烺,在他身边看手机的话,倒是可以,但是,对刘伟超的文档熟悉程度,太子又是远远比不过他。 更为关键的是,他还要根据这份文档,去交代王象晋做事情,因此,他就只能自己看了。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又是跟以往一样,早早就起床处理政务。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传旨召见王象晋。 再说王象晋,昨天被崇祯皇帝晾了一天,这一大早的,又传他觐见,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过当他发现他是被内侍领往御花园的时候,就大概猜出来是什么事情。 肯定是当今皇上,本来想自己处置了他的那批宝贝,结果终归是不能认全:所以到了最后,不得不召见他。 这么想着,王象晋便不由得有点自傲:如今这大明,就花花草草这一块,自己算第二的话,谁敢称第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9 人形打印机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没钱看下广告就能看正版的,谢谢! 顿时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哪个督师?” 自从流贼越闹越大之后,朝廷派出了好些个督师过的。 陈永福和高名衡听了,也同样是精神一振,立刻盯着来人等答复。 “是新任兵部尚书,节制中原各省的孙督师!” “啊,孙传庭?”朱恭枵一听,不由得非常高兴地说道,“他来了,孤就放心了,哈哈!” 孙传庭剿贼的战绩,那是实打实地,就当前对开封最有威胁的李自成,就曾被孙传庭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督师,可不是其他那些名不经传,只会夸夸其谈的督师! 高名衡在高兴之余,连忙问道:“孙督师带来了多少人马?” “一百!” “什么?”朱恭枵一听,怀疑自己听错了,连忙确认道,“多少?” “一百!” 殿内几个人听清楚之后,不由得面面相觑。 孙传庭只带了一百人过来,那是朝廷无兵可派么? 回过神来,高名衡不敢怠慢,连忙向朱恭枵告辞道:“督师一到,必然议事,下官先行告退!” 陈永福听了,也是连忙告辞。 孙传庭当面,谁都不敢怠慢轻视。 朱恭枵看着他们消失在门口的背影,直接傻在哪里。 盼援军,结果援军真来了,可是,来得却是一个孙传庭而已,那又有什么用? 他很想过去看看情况,问一下,是否援军还在路上,孙传庭只是先行赶过来? 然而,大明祖制,各地藩王不得过问地方事务。 对于熟悉的高名衡和陈永福,那还行,传了就传了,毕竟是前两次守出来的交情。 但是,孙传庭和他不熟悉,还是朝廷的兵部尚书,节制中原各省的督抚,一旦他违背祖宗法制,万一上奏朝廷说他图谋不轨,那是有理都说不清了。 这么想着,他就只好派人去打听下,或者等着孙传庭来见他。 ………… 开封衙门大堂,从里到外,全部被孙传庭霸占。 护卫而来的勇卫营骑兵将士,已经接替了衙门防务。 陈永福赶来,一见到门口的将士,顿时就羡慕不已,忍不住对高名衡说道:“高大人且看,他们的护甲之精良,看来孙督师是下了血本啊!” 他以为这些人都是孙传庭的家丁,是孙传庭给他们置办的这些护甲,比他穿得都好,自然就忍不住羡慕了。 “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先去见过督师吧!”高名衡倒没有对护甲有多少感冒,匆匆而行,同时说道。 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官员也都陆续赶来。 面对孙传庭的威名,谁也不敢怠慢。 没过多久,开封所有官员将领都到齐,孙传庭从后衙转出。 “皇上算出李贼所部必将和罗汝才所部流贼合兵,再次图谋开封。因此,本官奉旨前来开封坐镇,诸位当同心协力,一起守好开封!”孙传庭面无表情,冷声喝道,“谁若守城不力,阳奉阴违者,本官决不轻饶!” 说完话时,崇祯皇帝所赐王命旗牌,尚方宝剑便亮了出来。 先斩后奏之权,肯定是有给孙传庭的。不过用不用,那是谁都不知道!亮出这些,可以看做是一份威慑。 底下所有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应声保证。 高名衡是河南巡按,虽然品级很低,可却是代表皇帝的,同样是钦差来的。因此,在底下所有人中,地位算是最高了。 因此,他出列问道:“不知大人带来多少兵马,下官好让人准备粮草辎重!” 说不定是孙传庭先行赶来,军队后到! 其他人听了,也都是带着期待等着答复。 不管怎么样,堂堂兵部尚书,节制中原各省的督抚,怎么样都得有几千精锐吧? 可谁知,却听孙传庭对他们说道:“朝廷如今正在整军,勇卫营和京营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因此,陛下赐下一百勇卫营骑军,先行赶到开封坐镇。”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傻眼。孙传庭竟然只带了100人赶来开封,那又有多少用处? 不是说李自成和罗汝才会合兵么?那贼势浩大,你孙传庭再有本事,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吧? 孙传庭却不管他们怎么想的,直接发布命令,让他们整军备战,并且先在高名衡和陈永福的陪同下,巡视了开封城防。 他巡视的很细,也就用了好久时间,不过结果还是满意的,能看出开封这边真得是在认真备战。 于是,他便对高名衡和陈永福说道:“皇上知悉两位用心尽职,如今本官亲眼所见,等此战之后,本官必定如实上奏。” 高名衡和陈永福听了,自然是高兴。 可没想到,孙传庭立刻又接着道:“你们立刻安排,把城中百姓老弱尽数迁往黄河以北,到延津、卫辉两府安置。” “……”高名衡一听,顿时愣了下,回过神来,连忙回答道,“大人,如此兴师动众,这怕是不妥吧?” 这种事情,是属于家庭离散,背井离乡的,一个搞不好,就是家人永别。 因此,谁都不希望这样,特别是还没有见到贼人过来的时候,自然就更是不愿离别。 陈永福听了,也跟着劝道:“大人,前两次流贼攻打开封,都没有如此做法,如今大人亲至,却要百姓背井离乡,这怕是有损大人威望啊!” 孙传庭听了,想也不想就道:“此次贼人再攻开封,乃势在必得。开封之战的关键,便是城中粮草。一旦围困日久,粮食匮乏,如之奈何?” 虽然他之前就已经说了贼人合兵,勇卫营在整编,但是,高名衡等人还是意识不到事情到底有多严重。 毕竟他们整军备战,功夫也是做足了的!认为只要他们努力守好开封,只要前期不被流贼攻破开封的话,贼人自然会退去的。 可此时听到孙传庭的话,高名衡就有点吃惊,当即问孙传庭道:“大人,流贼围城,也需粮草,他们真有决心耗死在开封,难不成就不怕其他地方的朝廷军队?” 围城的军队,同样是每天要吃喝拉撒,要耗粮食的。如果开封城里的粮食都耗尽了,那城外的流贼,又能好到哪里去? 另外,勇卫营不来,可周围还有保定总督杨文岳,接替杨嗣昌的丁启睿,他们手下是有兵的。 孙传庭听了,冷笑一声道:“如今天下之大,除了勇卫营敢打硬仗之外,又还有何人敢和流贼死拼?他们只会在外围吆喝一下而已,说不定还会被流贼围歼,白送流贼兵源和粮草物资!” 按照崇祯皇帝告诉他的推演,之后便会有朱仙镇一战,朝廷官军一败涂地。 此时,听到孙传庭的话,高名衡和陈永福不由得都有点黯然。 没错,如今的流贼已经越来越强,朝廷军队屡战屡败,开封周边的城镇,连续失陷便是明证。 甚至传言,那个丁启睿手下,祸害百姓是如狼似虎,可面对流贼,却是闻风而逃。各地听闻丁启睿领兵过境,比听闻流贼到来还要惧怕! 城头上,孙传庭一指城外连绵的麦田,又接着说道:“另外派出夜不收,盯着流贼所部的动向,一有动静,不管可否收获,立刻抢收,能收一点是一点!” 不等他们说话,他又接着说道:“老弱北上,要分批悄无声息进行,预防贼人侦知。” “大人,开封老弱,至少十万。黄河以北两府,怕是容纳不下吧?”高名衡听了,还是劝道,“与其出城别离家人而死,他们怕是宁死不走,一旦强迫,怕生民变啊!” 孙传庭听了,马上就答复道:“皇上早有准备,已派钦差前往准备,保证饿不死他们。如在开封,一旦粮草耗尽,全城皆死!” “还有!”他看到面前两人诧异的表情,就继续说道,“城中粮草,集中官府调度,按战时分配,战后朝廷自会补偿出粮者,有田者免税三年,无田者按粮价折算,三倍之!” “……”高名衡和陈永福听得非常诧异。 孙传庭却还有话说:“陛下交代了,周王该是有钱,就让他再出钱,给迁出老弱以银钱安抚,每人不得少于一两银子。此事,就由你们两人给周王晓以利害,让他出钱,莫要等本官前去,那就撕破脸皮了!” 听着他的这一连番的话,高名衡终于忍不住确认道:“大人,流贼真得非要打下开封不可了?” 这架势,真得是要开封决战一般。 要不然,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措施出来。并且还是当今皇帝亲自决策,兵部尚书亲自前来坐镇。 孙传庭听了,点点头说道:“最好是流贼不来,可这不现实。只要等到勇卫营整军完毕,便是局势大反转之时。开封这边,绝不容有失!” 言外之意,朝廷是在下很大的一盘棋,而开封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孙传庭所说得这些,也是当今皇帝的意思。 高名衡确认了这一点,自然无话可说,唯有奉命而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50章 生意上门 “荔枝,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那就向有名气一点的订一首吧!” 荔枝听到喊声,随口回了一句道:“等一下!” 说完之后,她立刻拿起耳麦,认真地听了起来。 她的工作任务,是找一个合适的音乐人,最好是没什么名气的,为公司的这个配曲订一首歌曲。这样一来,价格就能便宜很多。 要不然,非常有名的歌手就不说了,普通一般有点名气的歌手那,买一首歌曲都要十万左右。 只有那些没什么名气,或者刚出道的歌手,一首曲子大概在五万左右,能便宜一倍;万一这个歌手以后火了的话,就能更赚。 此时,荔枝听完了一首之后,立刻接着点开去听下一首。 以至于跟她喊话的那个同事,后面和她说话都没听到了。 过了一会之后,忽然,她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下,抬头一看,却见那个喊话的同事已经走到面前,对她说道:“领导在催了,要不就联系现有名单里面的那些歌手,订一首算了吧?” 荔枝听了,带着兴奋对他说道:“来,你来听听我刚才找到这些曲子,感觉唱功怎么样?” 说完之后,她分了个耳麦过去。 那人听这口气,荔枝好像是找到了比较好的曲子,这么想着,这人也立刻拿起耳麦听了起来。 就这么的,两人各一个耳麦,就这么听了起来,不知不觉,一口气竟然把这个古曲合集里面的所有曲子都给听完了。 放下耳麦,这人先摇头说道:“不行,这似乎是个公司的,不是个人,价格肯定不便宜!” 荔枝听了,却是兴奋地说道:“不是,我先问你,这唱功怎么样?” “唱功是没得说!”那人听了,点头承认道,“好像一共是两个人的歌曲,其中后面那个人唱得最出色。要我说啊,就这嗓子,绝对比得上一线的那些歌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有点遗憾地说道:“这唱功越好,费用肯定越贵啊,又不是刚出道的个人歌手!” 听到他承认,和自己判断一样,荔枝还是兴奋地说道:“你没发现么?这些曲子都是清唱的,并且录音一般,似乎还不是在录音棚里面录的,至少不是专业的录音设备。说明这是一家刚起步的公司,应该是缺钱的那种,价格肯定不会高的。” 看到同事不说话,她就继续说着她的理由道:“还有,这些曲子的旋律很适合我们现在这个项目,另外,你发现没有,这是带着方言唱的!自从秦腔上了春晚之后,就比较流行带方言的,很多人听这些,都感到新鲜!要我说,就算买这种曲子,哪怕贵一点,也是值得的。” “好吧,反正这一块,是你负责的,你自己看着吧!”那同事听了,该是被她说服了,点头回答之后,就回自己座位去了。 荔枝依旧有点兴奋,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明天app么?那就下一个看看!” 说完之后,她就拿着手机去应用商店搜索。 结果,还真找到了这个app。细心的她,发现这个app是属于明天文化有限公司所有,最为关键的是,这个app竟然没有什么下载量。 发现这点之后,她更是兴奋了,这说明她的判断没错,这是一家初创公司! 这么想着的时候,明天app也已经下载完了。 于是,她迫不及待地点开看了起来。 “咦?”荔枝点开稍微一浏览之后,不由得有点意外。 没想到明天的意思是明朝的天空,这个公司是专攻明朝的,分了很多版块,都是和明朝有关的。不过暂时只有明朝汉服和明朝曲子这两个版块有内容。 其中明朝曲子这个版块中,就有她刚才听到的那些曲子。 好奇之下,她也点开了明朝汉服这个版块。没想到这版块里面的内容很多,只不过非注册用户只能看到明朝汉服的缩略图。 作为女人,对于衣服有一种天然的喜欢。因此,她立刻注册了一个账号,手机验证通过之后,再去点开那些衣服照片看。果然就不再是缩略图了,这些汉服都能放大欣赏。 “咦,还有这些衣服的说明!”荔枝有点惊讶,随后一边欣赏衣服的照片,一边看起衣服介绍。 “荔枝,荔枝……怎么样了?” 荔枝听到,连忙说道:“不用催,一会我自己去找领导说情况!” 随后,她有点遗憾地不再去细看汉服,想了一下之后,便去了领导办公室,给她的领导汇报情况了。 “王经理,您听听这些曲子,我觉得非常适合我们的项目!” “还有这个明天app,您看下,就我感觉,这个公司虽然是初创,但是很有前途。对于明朝的内容,非常地专业!这一点,可以从这些衣服上就能看出来……” “……” 吧啦吧啦地介绍了一堆之后,荔枝就正式提出了她的要求道:“我想和这家公司接触下,如果可以,我觉得可以合作,甚至是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王经理仔细地听着她的介绍,看了那个app之后,点点头说道:“你从来不吃回扣,我相信你,就按公司规定的权限范围,你去谈吧!” 荔枝一听,非常高兴,立刻答应一声,然后就回座位去了。 再说刘伟超这边,正在加各种汉服的qq群,忽然,手机响了起来,低头一看,是个陌生的台式机电话。 这种电话,估摸着就是推销什么东西的。他没理,继续加qq群。 除了张伟江给他一件汉服订单之外,他还没有其他收获。虽然昨天他回答他爸妈的时候,好像信心满满的样子,但其实终归是心中有点没底的。 如果能多加一些汉服群,推销出汉服,拿到订单的话,心里才会踏实一点。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手机响个不停。 对此,刘伟超皱了下眉头,最终还是接了电话:“你好,哪位?” 一个甜美的女声响了起来,很悦耳:“您好,这里是深市xxxx公司,请问贵方app里面的古曲版权,是属于贵公司的么?” 刘伟超没听清对方是什么公司,他下意识地认为,对方推销东西,他随口就说不需要,挂掉再无联系,也根本用不着搞清对方是什么公司。 可没想到,听到后面,却是问他的那些古曲。 顿时,他心中一愣之后,便是惊喜,连忙说道:“对,没错,是我公司的。” 刘伟超没想到,汉服这边还没什么进展,曲子这边,竟然有人找上门来了。 不过在惊喜之后,他忽然又发现一个问题。 版权! 这个版权该怎么证明?是去版权局之类的注册么?那需要什么资料?自己不一定能提供出来的啊! 这么想着,他就又有点傻眼了! 不过幸好的是,对方并没有继续纠结版权这个事情,而是问刘伟超说道:“不知道贵公司有没有提供音乐定向创作的业务?” 很显然,对方并没有怀疑。 这其实也容易理解,那些曲子的中间,唱曲的人都会说个广告词,那肯定是没跑了! 刘伟超一听,连忙回答道:“有啊,可以定制明朝风格的曲子,衣裳等等,都是可以的,没有任何问题!” 对他来说,这些是最省事的了。只需要把要求告诉崇祯皇帝那边,他自己啥也不用干。 “您那边的传真机号码是多少,我这边需要定向创作一首古曲,我把要求发给贵公司,看看是否可以,顺便给个价,以便我公司这边能评估是否合适,如果可以,就给你打定金!” “……”刘伟超一听,顿时傻眼。 传真机这玩意,他压根就没想过,哪里会有! 看来创业准备,还是很不足啊! 此时,他只能实话实说道:“我这边还没有传真机!” 荔枝那边一听,心中就更是有数了,这肯定是个初创公司。这么一来,价格肯定会低的。 这么想着,她就又问刘伟超道:“那要不这样吧,我们互相加个微信,我通过微信发给你!” 刘伟超听了,当然没问题,连忙互相加了微信。 随后很快,他就收到了一个古曲创作要求的照片。 是一份文件来的,还有公司盖章,看着很正规的那种。 他还在看着,信息就又发过来了。 “如果贵公司的曲子能满足要求的话,后续还有好些个场景的曲子定制,都可以直接给贵公司下单,说不定以后也会有继续合作的机会。” “不知道贵公司创作一个曲子,需要多久时间?” 刘伟超看着这个回答,他心中也有点没底。 有心想说好一点,高大上一点,可他对这些一无所知。最终,他决定实话实说道:“承蒙惠顾,您是第一个客户,所以这第一个曲子,我这边会尽量完美一些,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荔枝这边一听,更是有信心了,便对刘伟超说道:”那要不这样吧,先给你一千定金,然后看曲子的质量,还有创作需要的时间。到时候我们再来评估最终的价格,您看这样可以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51章 逼格低了 1000块钱? 刘伟超一听,顿时一喜,订金就一千啊! 于是,他连忙答应道:“好的,那就这么办吧!” “那麻烦给下公司账号,还有定金收据,可以拍照传过来!” “……”刘伟超一听,顿时有点头大。 这个时候,他算是明白了,创业真得不是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就能创业了的。 想了下,刘伟超不得不回答道:“不好意思,公司刚成立,很多都没准备好,公司账号还没有!” “这样啊,那要不您拍个企业执照过来,我这边核实之后,我做主先用微信给你钱,你看这样可以么?” 刘伟超,还以为这笔交易要黄,此时一看,不由得欣喜,连忙回复道:“好的,您稍等!” 不知觉的,他用上了尊称。 随后,刘伟超立刻翻出之前就办好的公司执照,拍了个照,然后要动手写收据的时候,忽然发现,还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公司。 于是,他没有急着发公司执照的照片过去,而是问道:“不好意思,贵公司的名字,刚才那会我没听清,您能再发下过来么?” “深市乐创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随着这一条信息过来,还有这个公司的介绍,几乎跟着公司名称发了过来。 刘伟超看了下,并没有立刻回话,而是先上网去搜索了下,发现和微信中收到的信息差不多。 这样,也算是初步核对了下。 于是,他就把公司执照的照片先发了过去。 然后收据写好,盖了已经刻好的公司印章,拍照,但是没发,就等着。 过了一会之后,微信中就出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红色。 一笔转账过来了,金额1000块钱,并且有备注,是古曲创作的定金。 刘伟超一见之下,很是欣喜,便点了收钱,然后把收据照片发了过去。 过了一会之后,刘伟超就收到了六个字:“预祝合作愉快!” 见此,他也回了四个字过去:“合作愉快!” 随后,刘伟超并没有急着去找崇祯皇帝,而是先去浏览了下这个叫荔枝女孩的朋友圈,发现都是一些公司的事情。 从中大概可以看出来,这个公司是为那些影视公司服务的。就比如说,这一次的古曲,就是一部古装电视剧中剧情需要。 心中有了底之后,刘伟超便把那古曲要求转发给了崇祯皇帝,同时留言道:“刚接到了一个新的订单,需要根据这个要求创作一首曲子。对方给了一千块钱的定金,如果创作得好,所需时间短的话,可以和对方去谈最终的价格,就会有利一些。你看看,什么时候能给出这个曲子?” 此时,崇祯皇帝正在文华殿议事,内阁并六部尚书在场,讨论王象晋有关推广土豆和番薯的奏章。 突然之间,手机发出声音,崇祯皇帝就二话不说,直接先看手机内容了。 这一见之下,发现是刘伟超那边创业相关的内容,需要他这边配合的。于是,他二话不说,对底下臣子说道:“卿等先议事,朕有事离开一会!” 说完之后,在这些臣子无奈地恭送下,转入后殿,赶紧去找田贵妃了。 因为刘伟超给他说了,创作曲子的时间越短,可能到时候的价格就越高。 崇祯皇帝是非常希望刘伟超有钱的,最好是到那种啥也不用干,就有足够的钱,那么就可以全部心思都帮他中兴大明了! 很快,田贵妃拿到了古曲要求,一见之下,当即笑着说道:“陛下,这个容易,不就是琵琶唱曲么,我这边就有现成的!” 说完之后,她就让宫女拿来了她的琵琶,当场弹唱了一曲。 随后,田贵妃就笑着问道:“怎么样,陛下?” 崇祯皇帝回忆着刘伟超发过来的要求,笑着点点头说道:“朕觉得,很好!” 说完之后,他就拿出了手机,示意田贵妃再来一次,录好了之后连同曲谱,一起给刘伟超传了过去。 随后,崇祯皇帝就摆驾文华殿,准备继续去议事了。 刘伟超的要求,小意思,这不,就一下搞定了。 结果没想到,他还没到文华殿呢,手机就又有了动静,打开一看,却见刘伟超给他说道:“这是卖给别人的曲子,里面不能有那个广告词啊!” 之前他没说,崇祯皇帝也没多想,田贵妃就和以前唱曲一样,唱到一半的时候,给加了广告词进去。 崇祯皇帝看了无语,只好返回,又重新录了一遍,再给刘伟超发了过去。 这一次,他不先去文华殿了,直接给刘伟超语音道:“你先看看,如果曲子没问题了,朕再去文华殿议事!” 刘伟超一听他的语音,顿时有点无语。 忽然之间,他觉得自己之前和那个荔枝谈生意的时候,逼格太低了! 要知道,这可是使唤堂堂大明皇帝得来的曲子,并且从声音上听,应该是田贵妃的曲子! 想到这个,刘伟超觉得要检讨一下自己。 于是,他快速听了一遍,这一次,没感觉到要返工的,便连忙语音崇祯皇帝,让他赶紧去开会。 真的是,这曲子要是卖低价格,就太对不起崇祯皇帝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又去网上搜了下类似的价格。结果,就直接傻眼了。 在他的印象中,觉得这种定制歌曲的,就按照工作日来算。如果三个工作日能创作出一首,那么日薪算高一点的,一千可以吧,三个工作日就是三千。 结果没想到,这种定制歌曲,竟然是以万为单位起步的。 当然了,也有个别帖子说的价格,只有几百都有。 这个帖子,直接被他忽视。 价格和水平成正比,田贵妃出品的,水平还能差么? 心中大概有了底之后,刘伟超正准备联系那个荔枝,忽然之间,又觉得太快了。 一个小时就搞定,太夸张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决定先不发,得去把公司手续都给完善下才好。 ………………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回到文华殿后,议事继续。 主要的议题,还是土豆和番薯这两个重点作物的苗不够。按照王象晋的建议,是暂时精耕细作现有土豆苗,等收获之后,土豆多了之后再逐步推广。 反倒是番薯,因为在闽粤两地,甚至浙江都已经广泛种植,因此可以以南方各省为依托,进行大规模种植。 反正番薯不一定要番薯块发芽,而是用插茎的办法。 如此一来,也就有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可以先沿着运河沿线,一直往北方推广。至于如今贼乱很严重的省份,比如河南以及湖广等省,就暂且免了。 要不然,那就是给流贼送粮食去的! 崇祯皇帝对于这个会议结果,基本上都是赞同的。 不过除次之外,他也交代王象晋说道:“有关这些作物品种的优中选优,卿也要从眼下就注意。最好一年能比一年高产,一年能比一年好吃!” 王象晋的职责,崇祯皇帝已经明确了的,就是专管农事。除了推广高产作物之外,也交代了他要培育优良品种。 此时,王象晋一听崇祯皇帝的话,连忙奏道:“陛下,可否赐下太祖高皇帝所……”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忽然觉得这个说话有点不妥,可都已经说了,最终就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赐下的那份宝典?” 一听他这话,其他臣子,有不少人都不由得吃了一惊。 以前一直是传闻,如今王象晋这么说,该是见过,是真有这么一回事? 崇祯皇帝当然知道王象晋是要什么,他看底下臣子的脸色,便故意说道:“泄露天机那是如此轻巧之事?还需要等些天,朕回头自然会赐给卿的!” 这个话,他也不认为有错。 刘伟超的那些文档资料,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就是天机! 要从手机中抄写出来,再转为这个时代所用的文字和书写格式之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次的文华殿议事,就这么结束了。 崇祯皇帝回去批阅奏章,手机自然就又由太子朱慈烺去念,其他女记录员记录。 这和王象晋没关系,而是手机里面的资料太多,必须要尽快都抄写出来,这样才方便继续向刘伟超要资料。 ……………… 好不容易等到了傍晚时分,刘伟超看到公司快要下班了的时间点,他就微信联系那个荔枝了:“您好,古曲已经好了。” “啊,这么快?”荔枝收到消息,不由得非常惊讶,随后,她心中就有点担心古曲的质量了。 之前的时候,之所以直接给了一千块钱的定金,就是因为她听了那几首古曲,感觉非常棒,所以就有一种信任感。 可是,就算一个人再有能耐,定向创作的曲子,又是要高质量的,那可能说创作出来就能创作出来的? 这么快就好了,那么原因应该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钱,不要质量了! 这么想着,荔枝就有点遗憾,看来新创公司为了赚钱,都有些短视了。就不知道作品不行,口碑不好的话,就会丢掉以后的合作机会! 这么想着,她便点开了刘伟超发过去的音频文件听了起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52章 爱做不做 “咦!” 只是刚开始听,荔枝就不由得惊讶了。 曲子好不好,只是听个开头,就能感觉出来的。 等到听完整个曲子之后,她不得不承认,这个曲子不但完全符合她这边提出的要求,并且质量之高,超出了她的想象。 用了大概半天时间左右吧,竟然能创作出一首这么高质量的曲子,这真得是太厉害了! 看来自己之前的感觉不错,虽然这家公司刚成立,甚至连基本的办公设备和公司手续都还没有,可这实力,却是没得说的! 搞不好,应该是几个古典音乐人自己合资创办公司,因此,公司虽然初创,但是实力之强大,却是毋庸置疑的! 想了一会,荔枝就回过神来了。 接下来,是要谈曲子价格的时候了。 本能地,她就需要找理由,找借口来压价,这是例行公事,职业操守! 于是,带着这个目的,她又重新听了一遍。 还真别说,真得被她找到了几个理由。然后她便和刘伟超联系了。 “您好,刚才没注意您发的信息,回复慢了,不好意思!” 刘伟超是一直等着威信回复的,看到回复,连忙回了一句道:“没关系!” “贵公司的曲子,我们这边听了,总体来说,曲子质量还行,能满足我们公司的要求。但是,有几个瑕疵还是很有影响的,需要给您说明,并做出配合。” 一见这条回复,刘伟超兴奋的心情顿时被泼了下冷水,当即回复道:“您说!” “第一,唱曲的地方口音太严重了,最好用标准普通话重唱一遍!” “第二,这个不是在录音棚里面录的吧?录音质量不是很好,1:53秒左右,听到了一个杂音!” “您看看这两点,如果不配合,觉得这样就可以的话,那这曲子的价格肯定高不了。如果整改到我们能满意的话,价格就有点谈的。” 看到这些信息,刘伟超就彻底冷静下来了,果然生意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他以前虽然没做过生意,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一些套路。 就比如他爸,是做木匠的。 就手艺来说,绝对没得说,十里八乡的,全都是称赞的。 因此,前几年的时候,他爸就曾经带着徒弟,也出去做装修。 一开始的时候,业主非常地热情,除了夸手艺之外,甚至有时候还会给他爸这边带一些好吃的。以至于刘伟超和他爸联系的时候,都能从他爸那边听到对业主的夸奖。 结果没想到,装修完了,要付钱的时候,业主的态度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各种挑毛病,说这也要扣钱,那也要扣钱。 而他爸又不是一个擅长言辞的人,第一次出去装修,遇到了这种事情,伤了心,就不出去装修,还是回了老家。 由此,刘伟超就知道,收钱真没那么容易! 此时,刘伟超在思考了一会之后,才开始回复客户的信息。 “请问下,定好是古曲,且最好能反应明朝特点,还要婉转动听的,有哪一点没有达到要求的?” “您要求说普通话,那么请问一下,明朝有普通话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您,曲子演唱的,就是明朝最正宗的官话。” “可以这么说吧,我和我的团队,不管是曲子还是服饰等等方便,是有关明朝方面最专业的,没有之一。” “如果你想压价而挑毛病,没问题,这首曲子的钱,你看着给就是,甚至交易作废也都依你,押金可以退回。不过从此以后,你们公司就会上我的黑名单。我有这个自信,除非你们以后不涉及明朝方面的,要不然只有后悔!” “一首曲子而已,就当一个试金石。你那边掂量吧,我随意!” 发完了这些,刘伟超就不再发了,看着微信不说话。 他虽然说出了狠话,不过心中其实还是有些没底的。 对于这笔交易,他当然是想成交的。因为这种赚钱的模式,还不用麻烦他妈去辛苦,可以说是最容易的。 但是,如果对方真要坚持找茬压价的话,这笔交易黄了,也是他能接受的。 他不想和那些不值得做生意的人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这么大一个金手指在,刘伟超相信,他只是缺少时间,慢慢地完善之后,是一定会赚钱的。 爱做不做,以后就是这个原则。 再说荔枝这边,看到刘伟超发过去的这些消息之后,也是沉默了。 这些信息,说难听点,就是有点狂妄;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是自信。 到底是狂妄,还是自信,其实也很好判断,就是曲子的质量! 说真的,这曲子的质量真得没得说! 不管是旋律,还是嗓音唱腔,又或者是琵琶弹唱,都是她听过最好听的。 只是一听这曲子,就能让人有一种古风的感觉! 这个人说他那边是明朝方面最专业的,而且没有之一,看来实力绝对是有的,要不然也不敢这么说。 对了,还有那些衣裳,都能看出来,对于明朝方面,确实是非常专业的。 这么想着,荔枝便动了下手指,输入一行信息道:“还请稍等,我这边要请示下领导。” 发送之后,她抬头看到,经理正要下班,于是,她连忙过去对她经理说道:“王经理,有个急事,要和您汇报一下。” “哦,什么事?”王经理一听,有点好奇地问道。 荔枝的任务,就是要找一首合适的配乐,中午还刚给出了定金,现在就有急事,总不可能有结果了吧? 他正想着,就听荔枝对他说道:“定向创作的曲子已经出来了,我听着非常不错,您先听下看看,回头我再向您说个事情。” “哦?”王经理一听,很是惊讶。 这么快就出来了,而且还非常不错? 说真的,如果不是荔枝说的,他是真不相信的。 过了一会,曲子听完,王经理不由得惊讶点头道:“还真别说,确实不错!” 荔枝听了,便把她和刘伟超沟通的事情说了一遍。 最后,她给王经理说她自己的想法道:“普通话还是明朝官话这个不提,只要我们抓着其中那个杂音来说事的话,压他价格是有理有据的。我估摸着他们还没有录音棚,要去租录音棚再录的话,从时间上,我们也可以进行压价。”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稍微提高了一点声音强调道:“不过我觉得,这个公司的实力真得很强,不是说硬件配备方面,而是真正的实力。这么短的时间,就拿出了这么高质量的曲子。对方还很自信,宁可不做我们这单生意,也不愿为他们的才华低头。” “那你的意思呢?”王经理认真地听着,随后问荔枝道。 荔枝听了,表情认真地说道:“这家公司的潜力无穷,在明朝方面,确实很专业。这一点,不但从曲子上能看出来,而且经理你可以看看他们的app,上面有对明朝官服的介绍。不管是图片还是说明,一看就知道非常专业。我估摸着,估计是几个明朝方面很有实力、有才华的人想创业而搞得这个公司。也是如此,他们才会有那样说话的自信。”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露出诚恳之色道:“如今公司初创,硬件方面的缺失,肯定也只是暂时的。换句话说,眼下的这家公司,应该是缺钱的。我的建议是,趁着如今他们需要钱的时候,和他们签订一个长期合同,定好一个长期价格。这样一来,等这个公司过了初创期,开始有名之后,我们就能省不少钱的。” 听到这话,王经理并没有马上答复,而是伸手向荔枝说道:“那个app,再给我看看。” 荔枝一听,正要递手机过去时,却听王经理又缩回了手,去掏自己的手机,同时说道:“那个app叫什么,明天,我自己下一个看看。” 看到他开始进应用商店去下载,荔枝在边上提醒道:“这个app是刚上架的,能看到时间。而且下载量现在非常低,还没有名气。” 王经理听了,注意了下,发现果然如此,随后看到app下载完了,便去打开看了。 他发现荔枝说得确实没错,从种种迹象上都能看出,这家公司是初创,一切都还在完善中。但从现有的内容来看,确实在明朝方面很专业! 不过看了之后,他也有个疑惑,问荔枝道:“这家公司不是缺钱么?哪来的那么多套官服照片,还有一点,每个模特都不同,气质各一。” 一听这话,荔枝之前没注意,此时听了,连忙打开看,结果发现,确实是如同经理所说那样。 忽然,她想起什么,便对王经理说道:“该不会他们公司的主业是服饰吧,所以把钱都花在这方面了。乐曲这边,他和我们这个是第一单生意,他自己之前也说了的。” 一听这话,王经理就直接拍板说道:“好,那就按你的意思去办,订一个长期合同,你去和他谈,然后再把合同初稿给我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53章 以后的路线 码字不易,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曲子好不好,只是听个开头,就能感觉出来的。 等到听完整个曲子之后,她不得不承认,这个曲子不但完全符合她这边提出的要求,并且质量之高,超出了她的想象。 用了大概半天时间左右吧,竟然能创作出一首这么高质量的曲子,这真得是太厉害了! 看来自己之前的感觉不错,虽然这家公司刚成立,甚至连基本的办公设备和公司手续都还没有,可这实力,却是没得说的! 搞不好,应该是几个古典音乐人自己合资创办公司,因此,公司虽然初创,但是实力之强大,却是毋庸置疑的! 想了一会,荔枝就回过神来了。 接下来,是要谈曲子价格的时候了。 本能地,她就需要找理由,找借口来压价,这是例行公事,职业操守! 于是,带着这个目的,她又重新听了一遍。 还真别说,真得被她找到了几个理由。然后她便和刘伟超联系了。 “您好,刚才没注意您发的信息,回复慢了,不好意思!” 刘伟超是一直等着威信回复的,看到回复,连忙回了一句道:“没关系!” “贵公司的曲子,我们这边听了,总体来说,曲子质量还行,能满足我们公司的要求。但是,有几个瑕疵还是很有影响的,需要给您说明,并做出配合。” 一见这条回复,刘伟超兴奋的心情顿时被泼了下冷水,当即回复道:“您说!” “第一,唱曲的地方口音太严重了,最好用标准普通话重唱一遍!” “第二,这个不是在录音棚里面录的吧?录音质量不是很好,1:53秒左右,听到了一个杂音!” “您看看这两点,如果不配合,觉得这样就可以的话,那这曲子的价格肯定高不了。如果整改到我们能满意的话,价格就有点谈的。” 看到这些信息,刘伟超就彻底冷静下来了,果然生意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他以前虽然没做过生意,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一些套路。 就比如他爸,是做木匠的。 就手艺来说,绝对没得说,十里八乡的,全都是称赞的。 因此,前几年的时候,他爸就曾经带着徒弟,也出去做装修。 一开始的时候,业主非常地热情,除了夸手艺之外,甚至有时候还会给他爸这边带一些好吃的。以至于刘伟超和他爸联系的时候,都能从他爸那边听到对业主的夸奖。 结果没想到,装修完了,要付钱的时候,业主的态度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各种挑毛病,说这也要扣钱,那也要扣钱。 而他爸又不是一个擅长言辞的人,第一次出去装修,遇到了这种事情,伤了心,就不出去装修,还是回了老家。 由此,刘伟超就知道,收钱真没那么容易! 此时,刘伟超在思考了一会之后,才开始回复客户的信息。 “请问下,定好是古曲,且最好能反应明朝特点,还要婉转动听的,有哪一点没有达到要求的?” “您要求说普通话,那么请问一下,明朝有普通话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您,曲子演唱的,就是明朝最正宗的官话。” “可以这么说吧,我和我的团队,不管是曲子还是服饰等等方便,是有关明朝方面最专业的,没有之一。” “如果你想压价而挑毛病,没问题,这首曲子的钱,你看着给就是,甚至交易作废也都依你,押金可以退回。不过从此以后,你们公司就会上我的黑名单。我有这个自信,除非你们以后不涉及明朝方面的,要不然只有后悔!” “一首曲子而已,就当一个试金石。你那边掂量吧,我随意!” 发完了这些,刘伟超就不再发了,看着微信不说话。 他虽然说出了狠话,不过心中其实还是有些没底的。 对于这笔交易,他当然是想成交的。因为这种赚钱的模式,还不用麻烦他妈去辛苦,可以说是最容易的。 但是,如果对方真要坚持找茬压价的话,这笔交易黄了,也是他能接受的。 他不想和那些不值得做生意的人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这么大一个金手指在,刘伟超相信,他只是缺少时间,慢慢地完善之后,是一定会赚钱的。 爱做不做,以后就是这个原则。 再说荔枝这边,看到刘伟超发过去的这些消息之后,也是沉默了。 这些信息,说难听点,就是有点狂妄;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是自信。 到底是狂妄,还是自信,其实也很好判断,就是曲子的质量! 说真的,这曲子的质量真得没得说! 不管是旋律,还是嗓音唱腔,又或者是琵琶弹唱,都是她听过最好听的。 只是一听这曲子,就能让人有一种古风的感觉! 这个人说他那边是明朝方面最专业的,而且没有之一,看来实力绝对是有的,要不然也不敢这么说。 对了,还有那些衣裳,都能看出来,对于明朝方面,确实是非常专业的。 这么想着,荔枝便动了下手指,输入一行信息道:“还请稍等,我这边要请示下领导。” 发送之后,她抬头看到,经理正要下班,于是,她连忙过去对她经理说道:“王经理,有个急事,要和您汇报一下。” “哦,什么事?”王经理一听,有点好奇地问道。 荔枝的任务,就是要找一首合适的配乐,中午还刚给出了定金,现在就有急事,总不可能有结果了吧? 他正想着,就听荔枝对他说道:“定向创作的曲子已经出来了,我听着非常不错,您先听下看看,回头我再向您说个事情。” “哦?”王经理一听,很是惊讶。 这么快就出来了,而且还非常不错? 说真的,如果不是荔枝说的,他是真不相信的。 过了一会,曲子听完,王经理不由得惊讶点头道:“还真别说,确实不错!” 荔枝听了,便把她和刘伟超沟通的事情说了一遍。 最后,她给王经理说她自己的想法道:“普通话还是明朝官话这个不提,只要我们抓着其中那个杂音来说事的话,压他价格是有理有据的。我估摸着他们还没有录音棚,要去租录音棚再录的话,从时间上,我们也可以进行压价。” 说到这里,她话锋一转,稍微提高了一点声音强调道:“不过我觉得,这个公司的实力真得很强,不是说硬件配备方面,而是真正的实力。这么短的时间,就拿出了这么高质量的曲子。对方还很自信,宁可不做我们这单生意,也不愿为他们的才华低头。” “那你的意思呢?”王经理认真地听着,随后问荔枝道。 荔枝听了,表情认真地说道:“这家公司的潜力无穷,在明朝方面,确实很专业。这一点,不但从曲子上能看出来,而且经理你可以看看他们的app,上面有对明朝官服的介绍。不管是图片还是说明,一看就知道非常专业。我估摸着,估计是几个明朝方面很有实力、有才华的人想创业而搞得这个公司。也是如此,他们才会有那样说话的自信。”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露出诚恳之色道:“如今公司初创,硬件方面的缺失,肯定也只是暂时的。换句话说,眼下的这家公司,应该是缺钱的。我的建议是,趁着如今他们需要钱的时候,和他们签订一个长期合同,定好一个长期价格。这样一来,等这个公司过了初创期,开始有名之后,我们就能省不少钱的。” 听到这话,王经理并没有马上答复,而是伸手向荔枝说道:“那个app,再给我看看。” 荔枝一听,正要递手机过去时,却听王经理又缩回了手,去掏自己的手机,同时说道:“那个app叫什么,明天,我自己下一个看看。” 看到他开始进应用商店去下载,荔枝在边上提醒道:“这个app是刚上架的,能看到时间。而且下载量现在非常低,还没有名气。” 王经理听了,注意了下,发现果然如此,随后看到app下载完了,便去打开看了。 他发现荔枝说得确实没错,从种种迹象上都能看出,这家公司是初创,一切都还在完善中。但从现有的内容来看,确实在明朝方面很专业! 不过看了之后,他也有个疑惑,问荔枝道:“这家公司不是缺钱么?哪来的那么多套官服照片,还有一点,每个模特都不同,气质各一。” 一听这话,荔枝之前没注意,此时听了,连忙打开看,结果发现,确实是如同经理所说那样。 忽然,她想起什么,便对王经理说道:“该不会他们公司的主业是服饰吧,所以把钱都花在这方面了。乐曲这边,他和我们这个是第一单生意,他自己之前也说了的。” 一听这话,王经理就直接拍板说道:“好,那就按你的意思去办,订一个长期合同,你去和他谈,然后再把合同初稿给我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54章 田贵妃的请求 这个曲子的买卖,不管怎么样,崇祯皇帝是有参与其中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曲子卖出了个高价,那他也是有功劳的。 从小到大,他就没有这样的经历,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也是很兴奋。 人就是这样,有时候,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就会忘记自己的身份,年龄等等。 此时,刘伟超见了,就又笑着说道:“就是有点可惜,古曲这个,就目前来说,感兴趣的还是少了点,受众小,这种生意就不可能多!” “这个怎么说?”崇祯皇帝一听,积极性有点被打击,便好奇地问道。 边上的田贵妃听了,却是立刻回答道:“陛下,这个我知道,他们的曲子和我们不一样!” “是的!”刘伟超听到对话,便解释说道:“你们古曲是宫商角徵羽这样的,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乐谱,都是都来咪发梢拉稀都这样的。” 听到这话,田贵妃不由得要求道:“能不能把你们的谱子学识也给一份,我学学看,说不定能帮你更多!”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下意识地就想阻止。 他的这个手机,传那些有用的科学知识都忙不过来,这种乐谱之类的,怎么都排不上号的! 可是,就在他想开口的时候,看到田贵妃的脸上,写满了“她非常感兴趣”的表情。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就又立刻想起了之前的那段时间,田贵妃因为爱子夭折的原因,几乎把命都交代了。 那段日子虽然已经过去了,可他始终是心有余悸的。 如今要是田贵妃有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做的话,那就肯定不会再出现以前的日子!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有点溺爱地看着自己的爱妃。 还真别说,如果是别人,可能崇祯皇帝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田贵妃是他最爱的女人,这就不一样了。 此时,崇祯皇帝转念又一想,如果田贵妃真能学会后世的曲谱,那么同样是能帮到刘伟超,这个事情,倒是他的重点。 这么一算的话,传一次乐谱的学识,似乎也是有必要的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对刘伟超说道:“是啊,爱妃说得对,你整理一份文档过来吧,让我爱妃学学,说不定能帮到你!” 田贵妃何尝不知道手机传输资料的宝贵,刚才情不自禁地提了下要求,回过神来之后,就有点后悔自己多嘴了。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赞同她的提法,不由得非常高兴,连忙跟着说道:“肯定能帮到的,不止我学,还可以让教坊司,还有其他人都学。”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点头,对啊,其他人也学,那就肯定能有帮到刘伟超的机会了! 刘伟超见他们这么说,他当然是乐意的,于是,就立刻答应下来,回头就整理一份有关现代音乐知识的文档过去。 这次的视频通讯,最终就这么愉快地结束了。 田贵妃看着手机通讯断了之后,便反拥着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我知道轻重的。晚上歇息的时候,我把东西抄出来,肯定不占用其他时间。” 言外之意,就是崇祯皇帝在睡觉的时候,她抄写手机内容。 这个事情,同样的道理,如果换了别人,他未必会答应。 要知道,这个手机,他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离身的。 不过田贵妃在他睡觉的时候,就在身边抄写,这样的要求,他稍微沉吟了一下之后,最终就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荔枝那边主动联系刘伟超,说她领导同意了一年期限,每首10万的合同价格。 不过有要求,刘伟超这边的公司要完善手续,一切按正规流程来。 比如转钱转公司账户,要有发票等等。 对于这些,刘伟超自然没有意见,随即就开始忙了起来,争取早点收到这一笔大钱。 ………… 与此同时,大明帝国开封府,有五六骑明军夜不收疾驰而来,很快就到了钦差行辕。 随后,聚将的鼓声,便“咚咚咚”地响了起来。 各处将领和官吏闻声,便纷纷往钦差行辕赶去。 而那些普通百姓,则纷纷诧异又带点惊慌地转头看向声音来处。 “该不会流贼真得要来了吧?” “好像是说当今皇上算了,流贼肯定会来,这来了自然也不奇怪了!” “我们开封严阵以待的,不就是等流贼来么?” “唉,要是有可能,流贼还是别来吧!” “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流贼,才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啊!” “……” 在街上行人的议论中,衙门大堂,只是在鼓声停止之前,所有该到的将领和官员,便已经到期了。 左右两侧,文官武将,井然有序! 孙传庭从后衙一转出,所有人都齐齐见礼。 孙传庭当面,没人敢怠慢! 这不止是孙传庭的身份摆在这里,也不止是孙传庭言出法随,处置了那几个私藏粮食的大户,更大的原因,就是孙传庭本人。 他的赫赫威名,让他们不敢怠慢。 孙传庭坐好之后,便看着底下见礼完毕的将领和官员,冷声说道:“夜不收回报,李自成和罗汝才这两股流贼已经聚集,声势浩大。本官判断,他们不日便将北上开封。因此,在这几日之内,城外粮田,不管可否收获,立刻抢收。” 顿了顿,他随后又接着说道:“同时准备,万一来不及抢收,就要一把火烧了,不得给流贼留一点粮食!” 听到他的这些命令,底下的将领还好,那些文官大都是面面相觑。 这些年来,最金贵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粮食! 孙传庭下得这个命令,那绝对会少收非常多的粮食! 一时之间,他们都是心疼。 最终,文官之首的河南巡按高名衡出列说道:“大人,流贼还只是合兵而已,未必会立刻北上。而且大人之前所说,流贼似乎还会晚些天再来开封的。要不,先等等看?” “不等了!”孙传庭一听,立刻便回答道,“就按本官说得去做,敢有怠慢者,军法从事!” 军法都搬出来了,高名衡就很是无奈,只好拱手一礼退下。 这也就是孙传庭了,如果换了其他人,未必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就算有这样的判断,底下人也未必会痛快地执行。 于是,随着孙传庭的这个命令一下,开封城内,便立刻开始动员了起来。 老弱已经走了一大半,剩下的人,以青壮为主,由衙门分派,里长带领,不分是谁的田,由远及近地开始收割粮田。 周王朱恭枵闻之,非常心疼那些粮食,因为有一大半,名义上都是他的粮田,于是,他就派人问孙传庭,这么做是不是太可惜了? 孙传庭听了,只是淡淡地吩咐来人:“告诉周王殿下,落入贼手,烧掉还是自己收割,孰好孰坏,孰轻孰重?” 随后,他就不管了。 这还是他客气,要是换了别的藩王,比如那个福王的话,说不定他直接一句话就顶回去了:藩王不得干涉地方事务!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周王确实慷慨,帮了他不少忙。 遣散老弱的时候,周王就按他的意思,拿出了银子,发给那些老弱。 如果没有这些银子的刺激,这个事情未必就会顺利。 还有,这一次周王同样有悬赏,藩王库里面的东西,只要孙传庭有用,他也都慷慨给了。 因此,孙传庭对周王就算是客气了。 登上城头,看着城里的百姓一队队地出城收割粮食,孙传庭从亲卫那拿过一个礼盒一样的东西,然后看向边上的开封总兵陈永福道:“战事很快就要开始,这个东西,是陛下赏赐给你的!” 听到这话,陈永福不由得非常好奇。 听这话的意思,该是和战事有关。那陛下赏赐下的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这么想着,他立刻施礼,随后才郑重地接过那个礼盒,不敢当面打开。 对此,孙传庭便直接指示道:“陛下赏赐给你这东西,是给你用的,不是让你拿去供奉的!” 这说话,就有点不客气了。陈永福一听,顿时脸色微红了一下。 不过他这些天和孙传庭打交道多了,知道孙传庭的脾气,便连忙答应一声,随后在自己亲卫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盒,取出了里面的那个东西。 看陈永福这么小心的样子,孙传庭便冷声说道:“这东西是陛下赐给你打仗用的,就你这样,不知道会耽搁多少事情!你就当这东西不是陛下所赐,好好用,打好了这次的开封之战,便是回报陛下最好的敬意,懂么?” 陈永福一听,不由得心中无语。 估计也就是孙传庭才敢这么说话吧! 也还好文官都不在边上,忙着收割粮食去了。要不然,一个不小心,说不定有人会上奏弹劾孙传庭了! 心中虽然这么想着,不过表面可不敢露出来。 随即,他又遇到了一个难题:他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该什么用? 孙传庭看他的样子,知道怎么回事,便随手一伸,他的亲卫就立刻又双手奉上一个同样的东西。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55章 那孙传庭是个疯子 “此乃单筒望远镜!”孙传庭给陈永福介绍道,“可清晰观察远处事物!” 说完之后,他就拿着望远镜开始观察城外远处。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望远镜,是西夷传教士带进大明的。不过数量极少,陈永福这种地方将领没见过,也是正常。 此时,他听到孙传庭的话,看着孙传庭动作,不由得很是好奇,连忙学着孙传庭的样子操作了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顿时吓一跳。 远处的事物,犹如突然出现在眼前一般。 陈永福放下望远镜,然后又举起望远镜,反复了几次之后,不由得惊喜地对孙传庭说道:“大人,此乃宝物啊,提前发现敌人动静,及早准备。甚至野外行军,被贼寇埋伏的可能,也将大为降低!” “然也!”孙传庭听了,点点头,然后看向他说道,“陛下为了此次开封之战,准备了好多。本官可以明确告诉你,如果这一战我们坚守住了,整个大明的局势,都将有极大地改观!” 这些年来,局势一年比一年差。 关外的建虏入寇,纵横无敌;关内的流贼作乱,越剿越多。 这种形势下,就连普通人都会绝望,更不用说陈永福这种带兵将领,更是能明白局势之险恶了。 因此,他一听孙传庭的话,不由得有点意外。 这个话,如果是别人所说,他只会当作场面话而已。 可是,孙传庭却不一样,这个家伙就仿佛不知道变通一样,有什么说什么。这一点,只要和孙传庭多相处一会,就能感受得到的。 而且,孙传庭的威望又很高,无形中增加了他说话的威信。 此时陈永福听了,不由得惊喜地问道:“如何改观?” 孙传庭用手指了下他的亲卫道:“勇卫营正在扩军,京营应该也在重新整顿,他们都将配备此等护甲,而且火铳威力,也将有极大提高。” 勇卫营在这几年南征北战,威名赫赫。只是很可惜,数量太少,每次打仗后减员,有点像以前的白杆军,已经有不行的趋势。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时候最能打的,就是勇卫营。 陈永福一听孙传庭的话,说勇卫营在扩军,而且都会配备孙传庭亲卫的这些护甲,顿时眼睛都瞪出来了,一脸地不可思议! 只有上过战场的人才知道,护甲是多么的重要! 护甲好,保命的机会高,老兵就会多。而老兵多,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之前的时候,陈永福一见那些护甲就知道不错,这些天过去之后,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已经知道这些护甲比他想象中还要好。 不但轻便,而且还坚固! 他实在难以想象,如果勇卫营全部都穿着这种护甲的话,将会是怎么样一副场景! 穿着这样的护甲,无形中都能增加几倍的勇气。平时不敢战的人,都敢奋勇杀敌,去争取军功。 在惊喜之余,他忽然回过神来,又有点惊疑地说道:“这……朝廷哪来的这么多钱?” 要不是当面是孙传庭,他就直接说出“这不可能”的话了。 朝廷之穷,那是出了名的,连军饷都发不出来,要拖个几年,拖出了流贼的战斗力! 孙传庭当然知道陈永福的疑惑很自然,如果不在京师,他也会怀疑,因此,就给陈永福解释道:“陛下查抄了一批贪官污吏,另外,这个护甲的成本,只有你身上护甲的三成左右!” “啊!”陈永福一听,顿时傻眼。 他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护甲,然后再抬头看看孙传庭亲卫的护甲,一脸地不可思议! 真得有点不可能,成本低的,反而更坚固轻便? 看到他的样子,孙传庭当即淡淡地说道:“这是科学,你不懂!你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便是!” “???”陈永福一听,确实一脑门的问号,什么科学?从未听说过。 不过孙传庭都这么确信地说了,他也就不再问了,只是把科学这个词第一次记在了心里。 想着勇卫营投入战斗的场景,他不由得非常期待,同时也非常地羡慕起来。 正在想着呢,就听孙传庭又对他说道:“此战之后,陛下决定把你调入京营,好好表现吧!” 一听这话,陈永福顿时又是大喜。孙传庭亲口所说,那必然不是假的了。要不然,那就是假传圣意,这是大罪! 于是,陈永福连忙保证,表示一定会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开封共存亡什么的。 等到第四天的时候,撒在外围的夜不收疾驰而回,带回了一个坏消息。 流贼前锋已往开封而来! 河南巡按高名衡一听,不由得对孙传庭的判断非常佩服,于是,他连忙对孙传庭说道:“大人,该把城外人手全部撤进城里,放火烧了那些未收割的粮食了!” 可谁知,孙传庭听了,却是摇摇头说道:“只是流贼前锋而已!” 随后,他转头看向陈永福,发布命令道:“你领兵一千,带上本官的亲卫,前往拦截流贼前锋,能打赢则打,打不赢就迟缓流贼进军,择机退回开封!” 这道军令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多收割一些城外的粮食。 “末将遵命!”陈永福一听,却是毫不犹豫,立刻抱拳领命。 高名衡一听,很是意外,这和孙传庭之前的初衷不符合,改主意了? 他有点担心,连忙劝道:“大人,城里的兵力原本就不多,流贼前来,我们已经抢收了不少粮食,为何还要派兵出去呢?” 孙传庭听了,一指城外说道:“本官之前让人从远及近收割粮食,能收完最好。收不完,到时候退回城里也容易的多。本官料流贼想不到会出兵,必定惊疑,犹豫之下就能多争取一些时间。”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派兵出去,其实是不理智的行为。 如果是别人派兵出去,指不定会被流贼冲杀,抢先立功。 但是,孙传庭派兵出去,那就未必了。 ……………… 李自成和罗汝才联军的前锋是之前负责打探消息的高一功,领三千人马先行往开封赶来。 “快点快点……”一路上,高一功不断地催促,“那孙传庭是个疯子,粮食都还没熟就开始收割了,真得是个败家爷们!” “就算抢不到粮食,也绝对不能让孙传庭把粮食都收割了,速度再快些!” “……” 之前已经探听到,孙传庭在抢收粮食,也是如此,流贼这边才提前往开封进发。其中高一功的任务之一,就是尽量破坏孙传庭抢收粮食都意图。因此,一路上他都催得急。 一般而言,军队行军,那必须要有探马在前方探路,遇到河流要探明深浅,遇到树林要探明有无埋伏,遇到村落也要踩点等等。 但是,这一次,高一功为了尽快赶到开封,那是匆匆赶路。 探马都还没回报呢,他就已经领着人马赶到了。甚至探马还在查探,他领着人马就超过去了,以至于探马不得不放弃,又赶去队伍的前头。 这种说起来,也算是兵家大忌,对于打惯了仗的高一功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他竟然会犯这样的错误。 可其实也正是高一功是打惯了仗,因此他就不会规规矩矩得打仗。根据消息判断,开封城里大部分都是民壮,压根就没什么正规军。而在开封周围,也是没有朝廷官军。 再说了,如今孙传庭都在抢收粮食,然后忙着守城,他没有兵,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跑来伏击!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高一功才会领着人马急急赶路。 再退一步,他手中骑军都有一千左右,再加两千步军,是流贼中的老卒。真要有埋伏的话,那得要多少才能吃掉他? 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天下午,离开封还有一天左右的路程时,在官道的两侧,有一片树林。 探马有往那林子里去,但是,紧随其后的高一功,压根就不管探马,领着人马在继续赶路。 事实上,这个时候,探马也是应付一下而已。下意识地就认为,这个林子也肯定和之前的一样,压根就不会有什么人。 “快一点,再多赶一点路,晚上好好休息,明天就到开封了!”高一功大声喊着,让亲卫去催促后面的步军加快速度。 到了明天,临近开封,那就不能这样赶路了。必须要有充沛的体力,不管是人还是马,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把队伍拉得老长。 如果真要这种状态去到开封城下的话,指不定那个孙传庭会看到机会而出城交战。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他的亲卫大声惊呼了起来:“干爹,有情况!” 明末武将都喜欢收干儿子。最有代表的,是毛文龙,几千个干儿子。还有张献忠,也同样收干儿子,最有名的就是四个。 高一功也同样如此,亲卫事关自己安危,也多是他平时看到好苗子而收的干儿子。 此时,高一功一听,顿时一惊,连忙转头看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56章 伏击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谢谢! 朱恭枵一听,顿时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哪个督师?” 自从流贼越闹越大之后,朝廷派出了好些个督师过的。 陈永福和高名衡听了,也同样是精神一振,立刻盯着来人等答复。 “是新任兵部尚书,节制中原各省的孙督师!” “啊,孙传庭?”朱恭枵一听,不由得非常高兴地说道,“他来了,孤就放心了,哈哈!” 孙传庭剿贼的战绩,那是实打实地,就当前对开封最有威胁的李自成,就曾被孙传庭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督师,可不是其他那些名不经传,只会夸夸其谈的督师! 高名衡在高兴之余,连忙问道:“孙督师带来了多少人马?” “一百!” “什么?”朱恭枵一听,怀疑自己听错了,连忙确认道,“多少?” “一百!” 殿内几个人听清楚之后,不由得面面相觑。 孙传庭只带了一百人过来,那是朝廷无兵可派么? 回过神来,高名衡不敢怠慢,连忙向朱恭枵告辞道:“督师一到,必然议事,下官先行告退!” 陈永福听了,也是连忙告辞。 孙传庭当面,谁都不敢怠慢轻视。 朱恭枵看着他们消失在门口的背影,直接傻在哪里。 盼援军,结果援军真来了,可是,来得却是一个孙传庭而已,那又有什么用? 他很想过去看看情况,问一下,是否援军还在路上,孙传庭只是先行赶过来? 然而,大明祖制,各地藩王不得过问地方事务。 对于熟悉的高名衡和陈永福,那还行,传了就传了,毕竟是前两次守出来的交情。 但是,孙传庭和他不熟悉,还是朝廷的兵部尚书,节制中原各省的督抚,一旦他违背祖宗法制,万一上奏朝廷说他图谋不轨,那是有理都说不清了。 这么想着,他就只好派人去打听下,或者等着孙传庭来见他。 ………… 开封衙门大堂,从里到外,全部被孙传庭霸占。 护卫而来的勇卫营骑兵将士,已经接替了衙门防务。 陈永福赶来,一见到门口的将士,顿时就羡慕不已,忍不住对高名衡说道:“高大人且看,他们的护甲之精良,看来孙督师是下了血本啊!” 他以为这些人都是孙传庭的家丁,是孙传庭给他们置办的这些护甲,比他穿得都好,自然就忍不住羡慕了。 “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先去见过督师吧!”高名衡倒没有对护甲有多少感冒,匆匆而行,同时说道。 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官员也都陆续赶来。 面对孙传庭的威名,谁也不敢怠慢。 没过多久,开封所有官员将领都到齐,孙传庭从后衙转出。 “皇上算出李贼所部必将和罗汝才所部流贼合兵,再次图谋开封。因此,本官奉旨前来开封坐镇,诸位当同心协力,一起守好开封!”孙传庭面无表情,冷声喝道,“谁若守城不力,阳奉阴违者,本官决不轻饶!” 说完话时,崇祯皇帝所赐王命旗牌,尚方宝剑便亮了出来。 先斩后奏之权,肯定是有给孙传庭的。不过用不用,那是谁都不知道!亮出这些,可以看做是一份威慑。 底下所有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应声保证。 高名衡是河南巡按,虽然品级很低,可却是代表皇帝的,同样是钦差来的。因此,在底下所有人中,地位算是最高了。 因此,他出列问道:“不知大人带来多少兵马,下官好让人准备粮草辎重!” 说不定是孙传庭先行赶来,军队后到! 其他人听了,也都是带着期待等着答复。 不管怎么样,堂堂兵部尚书,节制中原各省的督抚,怎么样都得有几千精锐吧? 可谁知,却听孙传庭对他们说道:“朝廷如今正在整军,勇卫营和京营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因此,陛下赐下一百勇卫营骑军,先行赶到开封坐镇。”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傻眼。孙传庭竟然只带了100人赶来开封,那又有多少用处? 不是说李自成和罗汝才会合兵么?那贼势浩大,你孙传庭再有本事,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吧? 孙传庭却不管他们怎么想的,直接发布命令,让他们整军备战,并且先在高名衡和陈永福的陪同下,巡视了开封城防。 他巡视的很细,也就用了好久时间,不过结果还是满意的,能看出开封这边真得是在认真备战。 于是,他便对高名衡和陈永福说道:“皇上知悉两位用心尽职,如今本官亲眼所见,等此战之后,本官必定如实上奏。” 高名衡和陈永福听了,自然是高兴。 可没想到,孙传庭立刻又接着道:“你们立刻安排,把城中百姓老弱尽数迁往黄河以北,到延津、卫辉两府安置。” “……”高名衡一听,顿时愣了下,回过神来,连忙回答道,“大人,如此兴师动众,这怕是不妥吧?” 这种事情,是属于家庭离散,背井离乡的,一个搞不好,就是家人永别。 因此,谁都不希望这样,特别是还没有见到贼人过来的时候,自然就更是不愿离别。 陈永福听了,也跟着劝道:“大人,前两次流贼攻打开封,都没有如此做法,如今大人亲至,却要百姓背井离乡,这怕是有损大人威望啊!” 孙传庭听了,想也不想就道:“此次贼人再攻开封,乃势在必得。开封之战的关键,便是城中粮草。一旦围困日久,粮食匮乏,如之奈何?” 虽然他之前就已经说了贼人合兵,勇卫营在整编,但是,高名衡等人还是意识不到事情到底有多严重。 毕竟他们整军备战,功夫也是做足了的!认为只要他们努力守好开封,只要前期不被流贼攻破开封的话,贼人自然会退去的。 可此时听到孙传庭的话,高名衡就有点吃惊,当即问孙传庭道:“大人,流贼围城,也需粮草,他们真有决心耗死在开封,难不成就不怕其他地方的朝廷军队?” 围城的军队,同样是每天要吃喝拉撒,要耗粮食的。如果开封城里的粮食都耗尽了,那城外的流贼,又能好到哪里去? 另外,勇卫营不来,可周围还有保定总督杨文岳,接替杨嗣昌的丁启睿,他们手下是有兵的。 孙传庭听了,冷笑一声道:“如今天下之大,除了勇卫营敢打硬仗之外,又还有何人敢和流贼死拼?他们只会在外围吆喝一下而已,说不定还会被流贼围歼,白送流贼兵源和粮草物资!” 按照崇祯皇帝告诉他的推演,之后便会有朱仙镇一战,朝廷官军一败涂地。 此时,听到孙传庭的话,高名衡和陈永福不由得都有点黯然。 没错,如今的流贼已经越来越强,朝廷军队屡战屡败,开封周边的城镇,连续失陷便是明证。 甚至传言,那个丁启睿手下,祸害百姓是如狼似虎,可面对流贼,却是闻风而逃。各地听闻丁启睿领兵过境,比听闻流贼到来还要惧怕! 城头上,孙传庭一指城外连绵的麦田,又接着说道:“另外派出夜不收,盯着流贼所部的动向,一有动静,不管可否收获,立刻抢收,能收一点是一点!” 不等他们说话,他又接着说道:“老弱北上,要分批悄无声息进行,预防贼人侦知。” “大人,开封老弱,至少十万。黄河以北两府,怕是容纳不下吧?”高名衡听了,还是劝道,“与其出城别离家人而死,他们怕是宁死不走,一旦强迫,怕生民变啊!” 孙传庭听了,马上就答复道:“皇上早有准备,已派钦差前往准备,保证饿不死他们。如在开封,一旦粮草耗尽,全城皆死!” “还有!”他看到面前两人诧异的表情,就继续说道,“城中粮草,集中官府调度,按战时分配,战后朝廷自会补偿出粮者,有田者免税三年,无田者按粮价折算,三倍之!” “……”高名衡和陈永福听得非常诧异。 孙传庭却还有话说:“陛下交代了,周王该是有钱,就让他再出钱,给迁出老弱以银钱安抚,每人不得少于一两银子。此事,就由你们两人给周王晓以利害,让他出钱,莫要等本官前去,那就撕破脸皮了!” 听着他的这一连番的话,高名衡终于忍不住确认道:“大人,流贼真得非要打下开封不可了?” 这架势,真得是要开封决战一般。 要不然,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措施出来。并且还是当今皇帝亲自决策,兵部尚书亲自前来坐镇。 孙传庭听了,点点头说道:“最好是流贼不来,可这不现实。只要等到勇卫营整军完毕,便是局势大反转之时。开封这边,绝不容有失!” 言外之意,朝廷是在下很大的一盘棋,而开封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孙传庭所说得这些,也是当今皇帝的意思。 高名衡确认了这一点,自然无话可说,唯有奉命而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57章 人活一世,问心无愧 罗汝才一听,顿时就恼了,当即回嘴道:“是你自己的手下废,带回来了假消息,还怪我了?” “是你胆子小,听到孙传庭就不敢去了,是不是你说的?”李自成听了,也是恼火,又质问道。 罗汝才一听,顿时指着李自成说道:“当年要不是我救你,哪有你现在嚣张的份……” 眼看着两个首领吵起来了,宋献策连忙劝道:“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再吵也没意思,都是孙传庭这狗官,如今敢只身待在开封,正好是杀他报仇的时候!” “是啊是啊,我们两家合兵,肯定能打下开封,抓住那孙传庭,千刀万剐了他!”牛金星也连忙劝道。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跟着劝。 见此情况,李自成还是带着一点恼火,当即喝道:“我们走,杀了孙传庭去!” 说完之后,没理罗汝才,自己先出发了。 这个罗汝才,对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有救命之恩,一直以来,他也和其他各路流贼关系很好。 不过慢慢地,他就不受李自成和张献忠待见了。 因为这两个人的野心已成,不再只是想着这样混日子,而是想问鼎天下。 这么一来,一个想要当皇帝的人,又如何能再和罗汝才像以前那样相处? 不过罗汝才毕竟对他们有恩,倒也没有立刻翻脸。 这不,罗汝才原本是和张献忠一起在那边的,感觉出彼此不愉快了,就领着人马北上和李自成合兵一起混了。 他自然不会想到,李自成比张献忠还要狠,最终把他给杀了,吞并了他的人马。 此时,罗汝才见李自成自己带着兵马要走,他当然也是跟上了。 于是,流贼大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地向开封进发了。 等他们到达开封城下时,因为耽搁的几天,开封府这边,顺利地把粮食给抢收完了。 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流贼,孙传庭却一点都不怕。 如今的结果,比起皇上当初给他说得那个情况,要好了不少。 至少城内老弱已经分出城去一大部分,城外的粮食也没有落入贼手,而是收到了城里。 并且如今的开封城内,还有他带来的粮食不说,原有的粮食储备,也早早地收缴上来按照战时进行分配。 皇上告诉他的那个历史推演,都能坚持到9月份,最终是因为黄河之水淹了开封,如今在他的准备下,肯定能坚持更久。 至于黄河这个隐患,城里也加固了城防,预防黄河之水的威胁。 想着这些,孙传庭豪气顿生,当即指着城外流贼,冷声喝道:“你们且看好了,今次开封之战,便是李贼最后嚣张之时!” 边上的陈永福以及其他将领一直想说话,但是之前孙传庭冷着脸在用望远镜观察敌情,他们就没敢说。 此时,听到孙传庭这话,陈永福便准备开口了。 但是,没等他说出来呢,就听到孙传庭又接着说道:“来啊,开军器局,分发火药!” 兵仗局是隶属于御马监,只有军器局归兵部官,并且在地方上都有设立。 因此,之前孙传庭把所有火药都收到了军器局,并且对军器局进行了封锁。 如今大敌来临,火药自然是要发下去了。 陈永福等人原本就是想说这个事情,听到孙传庭说了,他们也就没话可说了。 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也有些好奇。不知道孙督师把火药都收上去,到底是搞了些什么? 要不然,总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收火药吧? 一会之后,他们领火药的时候,果然发现,这个火药与众不同,竟然不是粉末,而是细小颗粒样的。 顿时,他们就不解了,这火药,还能用么? 孙传庭显然知道他们会有什么想法,便淡淡地说道:“本官在兵仗局亲眼见过,这种火药比你们原本的那种火药,威力要大很多。你们且放心让手下去用好了!记住……” 说到这里,他一指那些正在分发的火药又道:“每一份火药都是一次火铳射击的量,用时撕开纸包便成!火炮的那些,也是如此!” 至于铅弹,并没有和火药包一起。 因为开封府这边的火铳,孙传庭视察过,口径都是大小不一,他这边就无法统一配备铅弹。 每个火铳手的铅弹,只能是每个火铳手自己准备最合适的铅弹,只有这样威力才会大。 要不然,铅弹过大就无法送入膛内;铅弹过小就无法达到气密要求而影响射程。 此时,陈永福等人倒也明白用纸事先定量的好处,不过他们对火药的威力,却始终是有疑问的。 但是看到孙传庭这么自信,并且大敌当前,也不可能开什么玩笑。 于是,他们看着眼前的火药,就只能怀疑,这是一种新的火药配比配方了! 就这么的,开封城头,守军严阵以待;而开封城外,流贼摩拳擦掌,依仗兵力,准备攻城。 开封之战,比原本历史上要提前了五天,正式拉开了序幕。 ……………… 与此同时,德安府地界,也有一支流贼,“袁”字大旗飘扬,刚打下了一处镇子。不过和其他流贼不同的是,这些流贼并不骚扰普通百姓,而是在查抄地主家而已。 这支流贼,就是袁时中的队伍,人称“小袁营”的便是。 那地主家大堂,袁时中坐在主位,听着手下禀告仓库里发现的东西,很是高兴。 这个时候,就见他的堂弟袁壮飞大步而入,没去看那些战利品,径直对袁时中说道:“大哥,曹操和闯王合兵,往北去了,据说是要去打开封!” 一听这话,袁时中想起自己的烦心事,不由得立刻没了好心情。 之前的时候,他就曾在李自成手下混过一段时间。但是他发现,李自成野心不小,想要让他俯首听命,而不是只是盟主那种。 他就有点不愿意了,当即领兵南下,去投靠张献忠。 毕竟他的队伍不大,又因为他的带兵方法和其他流贼不同,不想劫掠百姓,不愿裹挟百姓,因此一直壮大不起来。遇到官军,人数越打越少,没法这么耗下去,只能找个靠山。 结果袁时中没想到,他在张献忠这边,又看到了和李自成一样的野心。理念又不和,这不,他最终就自己领兵单干了。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到下半年他听到建虏再次入寇,荼毒山东之后,就领兵去山东打建虏了。再然后,不得不去和李自成合兵,结果被李自成给杀了,把他的人马给吞并了。 此时,袁壮飞禀告完之后,带着期望之色问道:“大哥,要不我们也去吧,听说开封的周王很有钱的!” 说完之后,看到袁时中只是沉默,他就又继续说道:“我们这小打小闹得,看到朝廷官军就得跑,这也太憋屈了!” 如今这个时候,小袁营也就五千人不到,不管是在流贼中,还是在朝廷官军这边,兵力是远远不如了。人家那都是以万为单位算兵力的。 朝廷官军中实力不管强的刘良佐,就曾撵着他们追。 此时,听了袁壮飞的话,袁时中还是摇摇头说道:“那开封城池坚固,听说还是孙传庭亲自坐镇,那是那么容易打的?我们要是去了,指不定就被李自成驱赶着去填壕沟了!兄弟们跟着我干,我得对得起他们!” 一听这话,袁壮飞不说话了。他知道,大哥说得有道理。 不过他终归是有点不甘心,就又问袁时中道:“大哥,难不成我们就一直这样?那迟早不是被官军剿灭就是被其他义军给吞并了!” “唉!”袁时中一听,叹了口气,不言语了。 在这乱世,活着真得好难! 袁壮飞见他这样子,便又说道:“我知道大概还在想着被朝廷招安,能够荣归故里。可是,我们就这点人马,朝廷也看不上啊!之前的时候,不是没去和朝廷那边联系过!” 那年大旱,赤地千里,袁时中等人活不下去了,才迫不得已造反。 但是他们的本心,却真得不想过这种被人骂,又朝不保夕的日子。 为此,也曾暗地里去联系过朝廷那边,结果人家压根不搭理。 此时,袁时中听了堂弟的话,便摇摇头说道:“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人活一世,问心无愧便是!” 袁壮飞听了,也是叹了口气,就目前来说,也只能是这样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头领忽然兴冲冲得跑了进来,看到袁时中就大声嚷了起来:“大当家的,外面来了一伙人,为首那个说是长沙知府,要见大当家的。” “……”袁时中一听,不由得看了下袁壮飞,两人皆是无语。 这是什么情况?长沙知府跑到这里来了,还要见他,这不合情理啊! 要知道,他们离长沙远着呢,如果长沙知府要到这里来,还必须绕过张献忠的地盘,至于么? “大哥,该不会是假的吧?”袁壮飞想了下,便问袁时中道。 袁时中听了,想了下,便挥手说道:“不管真假,不管来意,先见了再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58章 朕手中就不能有一点钱粮了?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孙传庭给陈永福介绍道,“可清晰观察远处事物!” 说完之后,他就拿着望远镜开始观察城外远处。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望远镜,是西夷传教士带进大明的。不过数量极少,陈永福这种地方将领没见过,也是正常。 此时,他听到孙传庭的话,看着孙传庭动作,不由得很是好奇,连忙学着孙传庭的样子操作了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顿时吓一跳。 远处的事物,犹如突然出现在眼前一般。 陈永福放下望远镜,然后又举起望远镜,反复了几次之后,不由得惊喜地对孙传庭说道:“大人,此乃宝物啊,提前发现敌人动静,及早准备。甚至野外行军,被贼寇埋伏的可能,也将大为降低!” “然也!”孙传庭听了,点点头,然后看向他说道,“陛下为了此次开封之战,准备了好多。本官可以明确告诉你,如果这一战我们坚守住了,整个大明的局势,都将有极大地改观!” 这些年来,局势一年比一年差。 关外的建虏入寇,纵横无敌;关内的流贼作乱,越剿越多。 这种形势下,就连普通人都会绝望,更不用说陈永福这种带兵将领,更是能明白局势之险恶了。 因此,他一听孙传庭的话,不由得有点意外。 这个话,如果是别人所说,他只会当作场面话而已。 可是,孙传庭却不一样,这个家伙就仿佛不知道变通一样,有什么说什么。这一点,只要和孙传庭多相处一会,就能感受得到的。 而且,孙传庭的威望又很高,无形中增加了他说话的威信。 此时陈永福听了,不由得惊喜地问道:“如何改观?” 孙传庭用手指了下他的亲卫道:“勇卫营正在扩军,京营应该也在重新整顿,他们都将配备此等护甲,而且火铳威力,也将有极大提高。” 勇卫营在这几年南征北战,威名赫赫。只是很可惜,数量太少,每次打仗后减员,有点像以前的白杆军,已经有不行的趋势。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时候最能打的,就是勇卫营。 陈永福一听孙传庭的话,说勇卫营在扩军,而且都会配备孙传庭亲卫的这些护甲,顿时眼睛都瞪出来了,一脸地不可思议! 只有上过战场的人才知道,护甲是多么的重要! 护甲好,保命的机会高,老兵就会多。而老兵多,就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之前的时候,陈永福一见那些护甲就知道不错,这些天过去之后,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已经知道这些护甲比他想象中还要好。 不但轻便,而且还坚固! 他实在难以想象,如果勇卫营全部都穿着这种护甲的话,将会是怎么样一副场景! 穿着这样的护甲,无形中都能增加几倍的勇气。平时不敢战的人,都敢奋勇杀敌,去争取军功。 在惊喜之余,他忽然回过神来,又有点惊疑地说道:“这……朝廷哪来的这么多钱?” 要不是当面是孙传庭,他就直接说出“这不可能”的话了。 朝廷之穷,那是出了名的,连军饷都发不出来,要拖个几年,拖出了流贼的战斗力! 孙传庭当然知道陈永福的疑惑很自然,如果不在京师,他也会怀疑,因此,就给陈永福解释道:“陛下查抄了一批贪官污吏,另外,这个护甲的成本,只有你身上护甲的三成左右!” “啊!”陈永福一听,顿时傻眼。 他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护甲,然后再抬头看看孙传庭亲卫的护甲,一脸地不可思议! 真得有点不可能,成本低的,反而更坚固轻便? 看到他的样子,孙传庭当即淡淡地说道:“这是科学,你不懂!你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便是!” “???”陈永福一听,确实一脑门的问号,什么科学?从未听说过。 不过孙传庭都这么确信地说了,他也就不再问了,只是把科学这个词第一次记在了心里。 想着勇卫营投入战斗的场景,他不由得非常期待,同时也非常地羡慕起来。 正在想着呢,就听孙传庭又对他说道:“此战之后,陛下决定把你调入京营,好好表现吧!” 一听这话,陈永福顿时又是大喜。孙传庭亲口所说,那必然不是假的了。要不然,那就是假传圣意,这是大罪! 于是,陈永福连忙保证,表示一定会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开封共存亡什么的。 等到第四天的时候,撒在外围的夜不收疾驰而回,带回了一个坏消息。 流贼前锋已往开封而来! 河南巡按高名衡一听,不由得对孙传庭的判断非常佩服,于是,他连忙对孙传庭说道:“大人,该把城外人手全部撤进城里,放火烧了那些未收割的粮食了!” 可谁知,孙传庭听了,却是摇摇头说道:“只是流贼前锋而已!” 随后,他转头看向陈永福,发布命令道:“你领兵一千,带上本官的亲卫,前往拦截流贼前锋,能打赢则打,打不赢就迟缓流贼进军,择机退回开封!” 这道军令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多收割一些城外的粮食。 “末将遵命!”陈永福一听,却是毫不犹豫,立刻抱拳领命。 高名衡一听,很是意外,这和孙传庭之前的初衷不符合,改主意了? 他有点担心,连忙劝道:“大人,城里的兵力原本就不多,流贼前来,我们已经抢收了不少粮食,为何还要派兵出去呢?” 孙传庭听了,一指城外说道:“本官之前让人从远及近收割粮食,能收完最好。收不完,到时候退回城里也容易的多。本官料流贼想不到会出兵,必定惊疑,犹豫之下就能多争取一些时间。”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派兵出去,其实是不理智的行为。 如果是别人派兵出去,指不定会被流贼冲杀,抢先立功。 但是,孙传庭派兵出去,那就未必了。 ……………… 李自成和罗汝才联军的前锋是之前负责打探消息的高一功,领三千人马先行往开封赶来。 “快点快点……”一路上,高一功不断地催促,“那孙传庭是个疯子,粮食都还没熟就开始收割了,真得是个败家爷们!” “就算抢不到粮食,也绝对不能让孙传庭把粮食都收割了,速度再快些!” “……” 之前已经探听到,孙传庭在抢收粮食,也是如此,流贼这边才提前往开封进发。其中高一功的任务之一,就是尽量破坏孙传庭抢收粮食都意图。因此,一路上他都催得急。 一般而言,军队行军,那必须要有探马在前方探路,遇到河流要探明深浅,遇到树林要探明有无埋伏,遇到村落也要踩点等等。 但是,这一次,高一功为了尽快赶到开封,那是匆匆赶路。 探马都还没回报呢,他就已经领着人马赶到了。甚至探马还在查探,他领着人马就超过去了,以至于探马不得不放弃,又赶去队伍的前头。 这种说起来,也算是兵家大忌,对于打惯了仗的高一功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他竟然会犯这样的错误。 可其实也正是高一功是打惯了仗,因此他就不会规规矩矩得打仗。根据消息判断,开封城里大部分都是民壮,压根就没什么正规军。而在开封周围,也是没有朝廷官军。 再说了,如今孙传庭都在抢收粮食,然后忙着守城,他没有兵,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跑来伏击!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高一功才会领着人马急急赶路。 再退一步,他手中骑军都有一千左右,再加两千步军,是流贼中的老卒。真要有埋伏的话,那得要多少才能吃掉他? 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天下午,离开封还有一天左右的路程时,在官道的两侧,有一片树林。 探马有往那林子里去,但是,紧随其后的高一功,压根就不管探马,领着人马在继续赶路。 事实上,这个时候,探马也是应付一下而已。下意识地就认为,这个林子也肯定和之前的一样,压根就不会有什么人。 “快一点,再多赶一点路,晚上好好休息,明天就到开封了!”高一功大声喊着,让亲卫去催促后面的步军加快速度。 到了明天,临近开封,那就不能这样赶路了。必须要有充沛的体力,不管是人还是马,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把队伍拉得老长。 如果真要这种状态去到开封城下的话,指不定那个孙传庭会看到机会而出城交战。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他的亲卫大声惊呼了起来:“干爹,有情况!” 明末武将都喜欢收干儿子。最有代表的,是毛文龙,几千个干儿子。还有张献忠,也同样收干儿子,最有名的就是四个。 高一功也同样如此,亲卫事关自己安危,也多是他平时看到好苗子而收的干儿子。 此时,高一功一听,顿时一惊,连忙转头看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59章 刘伟超给崇祯的启示 骂完之后,理智恢复,崇祯皇帝却也无可奈何。 如果他真不给的话,山海关那边真投靠了建虏,那他在目前是无法承担这个后果的。 虽然说,山海关那边投靠建虏的可能性极低。 毕竟山海关那边,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他们的家小都在关内。 如果他们投靠建虏的话,那就意味着家小都得死! 很大的可能性,他们只是以山海关之重要性为依仗,想要多赚钱而已。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字:“钱!” 当然,也有可能,那边确实也需要钱粮。 可之前的松锦之战,崇祯皇帝当初是把手中所有的钱粮都拨了过去的。 人没了,钱粮都有剩余的吧? 这个事情,到底该怎么处理?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还是有些犹豫。 和群臣商议,他怕事情不密,传到山海关的话,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好的变化。 好在如今的崇祯皇帝,还有一个人可以商量,并且效果还非常好的。 于是,他屏退了所有人,拿出手机开始联系另外一个世界的朋友。 视频很快接通,刘伟超带着微笑出现在手机中。 崇祯皇帝和他越来越熟,也能帮到刘伟超,再和刘伟超说话时,就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有顾虑。 这一接通,就听他对刘伟超说道:“朕这里有个事情,想着你帮忙合计一下该怎么办?” 这是参与国家大事啊,刘伟超自然是非常感兴趣的,当即便回答道:“好,你说!” 从视频背景能看出来,刘伟超在他租的那个县城的房子里,不会有别人打扰,说话自然就方便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把辽东巡抚这份奏章的事情说了下,然后问刘伟超道:“朕想知道,这个黎玉田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他的想法,就是通过臣子原本历史上的结局,来看看这个臣子到底是不是对大明忠心! 这种方法,不得不说,作弊了啊! 刘伟超一听,当然没问题,立刻放下手机,去电脑上搜了下,然后便重新拿起手机之后,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黎玉田是最后一任辽东巡抚,一直参与之后的一系列事情,包括把山海关献给建虏,说是为你报仇,四个月后就正式投降了建虏。”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面露怒意,恨声说道:“该死,该死,该死!” 见他这样子,刘伟超想了下,还是实话实说道:“要我说,这个时候,他未必真得会去投靠建虏。不过他对大明的忠心,肯定也没有那么多!大概率来说,这个时候,他们献关投降建虏的可能性很低。” “可是,山海关太过重要!朕无法承受万一的可能啊!”崇祯皇帝听了,说出了他的担忧。 说完之后,他又恨声说道:“可惜勇卫营还在扩军,京营还没整顿。朕手中要是有了这两支强军的话,又岂会被山海关那群人给威胁!” 事实上,山海关那群人威胁,都是惯犯了! 建虏第一次入侵京畿之地的时候,祖大寿就做过这事。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把这种等于谋逆之事当作没发生过,还被迫许下诺言,绝不追究祖大寿。 还有,关宁军还闹兵变,把原辽东巡抚毕自严给绑了羞辱,以至于毕自严上吊自杀。 说真的,关宁军在崇祯皇帝的印象中并不好,可是,他却没有一点办法。 如今,要是强军已成的话,他就不会再任由关宁军威胁了。只是很可惜,强军还在建设中。 那些钱粮,是他不要脸了,一口气查抄了很多家,好不容易才有的,都不放心户部那边,直接他自己掌管。 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每笔钱粮的用途,才能把钱粮花到强军上面去。 可是,关宁军又惦记上了他手中的钱粮。就他本心来说,真是一个子都不想给。 听到崇祯皇帝的想法,刘伟超灵机一动,便对他说道:“这个事情,你可以拖啊,尽量多长点时间,等你勇卫营扩军完成,至少手中有一支强军的话,你不就有底气了!”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顿时一喜,连忙问道:“朕该怎么拖?” 刘伟超刚才已经冒出了一个想法,就回答他道:“他不是说关宁军那边士气不振,钱粮不足,所以要求你拨款么?而你不是觉得他是个借口而已么?既然如此,你就派人去山海关去核实关宁军的实际情况,告诉他们,钱粮可以给,但是要核实清楚了,那么该给多少就给多少!这个事情一搞,至少几个月吧?”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对了,你可以派信得过的人去。去之前,把你的意思说清楚。这样一来,他办事更墨迹一点,那时间不就拖得更久了?” “妙,妙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声称赞,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随即,他又问道:“那朕该派谁去合适呢?” “……”一听这话,刘伟超就有点无语了。 这个事情,他隔着一个位面,还真不好说得啊! 不过看到崇祯皇帝期待地看着他,想了下便提议道:“首先,这人得对你忠心,没有别的方法的话,你可以参考他的历史结局,至少是殉国的。其次,这人知道变通,能很好地执行你的意图,又能稳住山海关那边,也就是要有地方上,或者管理军队方面的经验,军政经验都有是最好的!” 本来的话,崇祯皇帝心中有一个人选,就是新任左都御史黄道周。这个人,他还是放心的。 不过一听刘伟超的话,顿时就把黄道周给否了。 原因无他,黄道周的忠心是有,并且也是清廉,可却无带兵经历,说话还太冲。派他去,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那么派谁去好呢?一时之间,崇祯皇帝还没法决断。 不过不管怎么样,至少是知道该怎么做了! 心中轻松之下,崇祯皇帝便换了个话题,问刘伟超道:“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我正想告诉你这个好消息呢!那十万块钱,我已经收到了。换去年,大概是我一年的收入,就这么一下搞定了!” “咦,你一年不是有十来万么?”崇祯皇帝一听,还是疑惑地问道。 刘伟超听了,笑着说道:“那是税前,我的收入,都是要交税的,还要交五险一金等等,到手的钱,也就十万左右,再吃吃喝喝什么的,去年我也就存了八万而已。” “哦?”崇祯皇帝一听这个“税”字,那是眼睛顿时一亮,连忙问道,“所有收入都要交税?” 顿了顿,他又补充问道:“还有,那个五险一金又是什么税?朕怎么就听不出来呢?” 刘伟超一听,便给崇祯皇帝解释道:“当然,所有收入都要交税,这个叫个人所得税,如果是企业的话,那就是营业税。总之,所有收入,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要交税的!” 顿了顿,他继续解释第二个问题道:“所谓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崇祯皇帝听得一脑门地问号,这到底是什么税? 怎么听着,好像怪怪的。 于是,他便又问道:“养老,看病,没活了,受伤和生孩子都要交税?你这朝廷也太苛刻了吧?” “……”刘伟超一听,顿时无语。 这崇祯皇帝的理解力,真是堪忧啊! 不过随后一想,好像也不能说错。 于是,他就给崇祯皇帝详细解释道:“和你想得有出入,听我解释。” “嗯!”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嗯”了一声,然后聚精会神地听着。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对于企业来说,确实要为这些名目交钱,相当于是交税吧。不过这个好处不是给朝廷的,而是给员工。员工如果发生这些名目的事情,就能有钱拿,从而保证了员工能更加没有后顾之忧。至于住房公积金,这个也是类似,就是关于买房子用的。” 大概说了下之后,他就把这五险一金的具体规定,详细得给崇祯皇帝解释了一遍。 这些话,崇祯皇帝一直在认真的听着,惊讶的表情不时显露出来。 很显然,后世的这些做法,都是他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 因为刘伟超的关系,他在玻璃厂和兵仗局那边的时候,就有亲自询问工匠,解决工匠的后顾之忧。并且,他也看到了,效果非常好。 不过他解决工匠的后顾之忧,远不是后世这样系统性的。甚至可以说,他这个只是有一次没一次,随意性很大。 如果他不持续关心工匠的事情,说不定以后就又回到从前。 另外还有一点,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对于商人其实是非常厌恶的。特别是在八大晋商的事情之后,所谓“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观念,深入他的内心。 如果能从商人的身上捞取好处,他是绝对支持的。 基于这个原因,听完刘伟超的话之后,他就陷入了沉思。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60章 朕当然记得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就见侧面的树林方向,他派出去的探马正在狼狈往外逃,速度非常快,不要命地策马疾驰那种。 可就算这样,林子里的箭支却“嗖嗖”地飞出来,叮上落在后面的那些探马背上,把他们一个个射落在地。 逃在前面的探马,伏在马背上,同时大声喊着:“有埋伏,有埋伏……” 就这架势,其实压根就不用这几个探马报警了,只要看到这一幕的,都知道有情况。 高一功见此,都顾不得多想,立刻大声吼道:“列阵,列阵……” 他的手下听到,赶紧往帅旗下聚集,试图列阵。 可是,赶路的一字长蛇阵,要想列成战阵,哪有那么容易的! 就算高一功所领的三千人马都是老贼,那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集结的。 树林这边,穿着红色军服的朝廷官军犹如潮水般拥了出来。为首一杆大旗,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陈”字。 高一功一见,便知道是谁了! 射瞎闯王李自成一只眼睛的人,就是化成了灰都是认识的。 “陈永福!”高一功一见,眼睛顿时就红了。 看到已经出林的朝廷骑军,大概也就三百多骑,后面都是步军,他就大概估计出来,朝廷官军也就这点骑兵而已。 并且,他一眼就看出来了,陈永福领着这支骑兵,就冲他的步军队列而来。如果不能阻止这支朝廷骑兵,那还没完成集结的步兵估计要一败涂地。 这么想着,高一功便立刻大声喝道:“骑兵给我上,给我杀过去!” 他的手下有一千骑兵,虽然此时聚集在他旗下,能听到他指挥的也就五百左右,可就算这样,也比对面的骑兵要多。 这骑兵对冲,他不认为占了先手的朝廷骑兵能有多大优势。只要能阻挡下朝廷骑兵,让他完成步军的集结,他就不怕了!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流贼中的骑兵,五百左右,开始向朝廷官军发起了反冲锋。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高一功觉得能稍微缓口气,因此才有机会定睛去仔细观察敌情。 结果他这一看之下,顿时就发现朝廷骑军中,有一百左右的骑军比较特别。 这些骑兵都不是穿棉甲,而是反射着金属光泽的铁甲,披着一个大红披风,个个都是身材魁梧的汉子,甚至就连他们胯下的战马,都比其他朝廷官军的战马要高大一些。 看清了这一点,高一功顿时就吃了一惊。 随后,他又发现了特别的一点。这些骑兵冲在最前面,他们手中的武器并不是长枪,而是马刀。另外还有一只手上是……短铳? 顿时,高一功吓了一跳。 本能地,他就感觉这些骑兵不好对付。 然而,军令传下,骑兵开始对冲,就算他想下令撤退,这个时候也没法撤退了。 就这么一会的时间,因为树林离官道并不远,两支骑军已经快要碰到一起了。 高一功看到,他这边的马速压根没有提到最高,在速度上,朝廷官军占优。 正在这时,就听到朝廷官军那一百骑的队列中,冒出了硝烟,随后听到了“呯呯呯”的声音。 几乎与此同时,那些朝廷官军对面的不少骑士,纷纷应声落马。 随后,两支骑军对撞了起来。 那短铳终归打不了几个人,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赢得胜利!高一功心中如此安慰着自己,眼睛紧盯着战场。 结果,他的眼睛又一下瞪大,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的手下骑兵,大都是拿着长枪的。这种骑兵对冲,兵器长的就有优势。 我能捅到你,你的马刀还没砍到我,那就是兵器长的赢了! 然而,高一功眼前所见,却是惊掉了他的下巴。 只见骑兵的对冲中,他的手下长枪,也确实先捅向朝廷骑军。 但是,那些朝廷官兵却压根不躲,只是略微侧了下身子而已,就见那长枪捅到朝廷官兵的身上,压根就捅不进去,而是滑了过去。 也就这么一下的时间,朝廷官兵的马刀却紧随其后,招呼到了流贼骑兵的身上。 不用说,只要被马刀砍到的流贼骑兵,纷纷跌落马下去了。 这朝廷骑军以这披着红色披风的一百骑军为箭头,几乎就没有停顿,继续往流贼队伍这边冲过来。 后面的流贼骑军,看到前面骑兵交锋的情况,顿时都吓了一跳。谁还敢拼死上前,纷纷勒了缰绳,牵着马头,绕了个弧形,避开了朝廷官军的锋芒。 高一功没想到朝廷骑军竟然如此精锐,知道要糟。还没下令呢,他多年战场厮杀养出来的第六感,让他感觉一下毛骨悚然,下意识地,他连忙用最快的速度伏到马背上。 “啊!” 一声惨叫,从他的身后传来,却是他的一个亲卫中箭,跌落马下。 高一功抬头看去,却见是躲在那一百红色披风骑兵后面的陈永福,往他这边射得箭。 此时,那陈永福又在准备射第二支箭了。 高一功知道陈永福箭技很准,用得还是强弓。虽然此时是骑射,他也不敢轻视,连忙往后面退去。 “杀……” 无数官军在冲锋,除了冲出树林的骑兵带起的尘土之外,还有数不清的步军从林子里冲出来。并且那林子里面,也都是尘土飞扬,显然里面还有很多人。 眼看着朝廷骑军的箭头,都快冲到队伍这边了。 流贼中的步兵见了,一个个都怕了。 在队伍前头的,脸上带着绝望,继续开始结阵。但是,在队伍的后面,那些流贼步兵,却开始转身逃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其实也是因为这些流贼都是老贼的缘故。 他们能成为老贼,杀敌的能力怎么样,这个不好说,但是逃跑的功夫,那见势不妙的眼力,却绝对是不差的。要不然,也活不到今天。 这些老贼看到他们的骑兵压根就阻挡不了朝廷骑兵,还看到后面的朝廷官军气势如虹地杀过来,都不知道有多少人马,那还敢再战。 除非后面有督战队! 但是,这个时候,就没有! 流贼队伍前头的老贼,不是不想逃。而是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要是转身逃跑的话,只有死路一条,没法逃。 但是后面的流贼却知道,逃生的机会稍纵即逝,不趁着前面流贼顶住的机会逃跑,那就没机会逃了的。 于是,高一功的队伍,就这么崩溃了! 那些试图阻挡朝廷骑军的老贼,在骑兵强大的冲势下,也压根不堪一击,就犹如纸糊一样,被朝廷骑军一穿而过。 高一功没想着再阻止队伍反抗,而是驱马先逃了。 他不是没打过败仗,甚至可以说,以前的时候,那是经常打败仗。 只要骑兵损失不大,损失的这些人马,回头就能卷土重来的。 至于那些骑兵,他其实也不担心。都是陈年老贼,自有经验。 除了那些对冲时候战死的之外,其他骑兵会自己南返集结的,无须他担心。 逃得远远地,看到朝廷骑军没有追赶之后,高一功就勒马停下,看着远处的战场,一脸地阴沉。 虽然以前确实是屡败屡战,可如今已经很久没吃败仗了,结果他这个先锋吃了个败仗,他也实在高兴不起来。 这一战会失败,高一功都不用多想,就已经心中有数。 第一,是他没有料到开封官军会迎战,匆忙赶路,中了埋伏。 第二,就是朝廷骑军中竟然有如此精锐的骑兵,那身上的盔甲,指不定就和山文甲一样,这是下了多大的血本? 他以前和陈永福交手过,压根就没见过这批红色披风的骑兵。 那唯一可以解释的是,这些批红色披风的骑兵,肯定是孙传庭带来的了! 那么,有一个问题,就非常关键了! 这种批红色披风的骑兵,开封那边到底有多少? 之前打探到的消息,那孙传庭并没有带军队到开封啊,难不成是消息有误? 想着这些,高一功就有点紧张了。 如果消息有误,导致闯王大军再攻打开封失败的话,后果就会非常严重的。 担心开封有陷阱的情况下,最终高一功领兵返回,回去给李自成禀告情况。 听完他的禀告之后,李自成还没说话,曹操罗汝才却先开口说道:“孙传庭诡计多端,此事还是要搞清楚才好!要不然,我可不愿去开封!” 李自成听了,也有点惊惧,便多派了探马前去探听消息。 两天之后,各路汇集起来的消息,都摆到了李自成的面前。 第一,孙传庭确实没带兵马到开封; 第二,那披着红色披风的骑兵,就是孙传庭的亲卫,就只有这么多! 第三,陈永福伏击高一功的其实就一千人马,林中尘土只是有人在扬尘而已。 第四,开封那边,正在抢收粮食,已经快被收割完了。 听完了这些消息,李自成气得大骂高一功,顺带着,也鄙视了一把罗汝才:“看你,天天玩女人,你的胆子呢,被孙传庭这狗官这么一吓,就被吓到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61章 崇祯皇帝的思考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露出浓厚的兴趣,洗耳恭听。 “比如采矿,不管是煤炭还是铁矿,都是你所需要的。不管是从矿井里面拉上这些矿料,又或者是从矿井里面抽水,如果有了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话,效率都能提高很多……” 一听这个,崇祯皇帝就疑惑了,当即问道:“矿井里面为什么要抽水?” “……”刘伟超一听,无语了一下,随后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看,这就是不懂了吧?如果你直接在金銮殿上做出计划,能合理就怪了!还是要问有关方面的专家,知道清楚实际情况才好,对不对?” 崇祯皇帝一听,老脸又是一红,连忙说道:“对对对,你说得对!” 刘伟超没有继续揭崇祯皇帝的短,只是提个醒,然后继续对崇祯皇帝说其他了。 “把蒸汽机装到车上,又能有两种用途。一种是你看到过的那种汽车,在普通路面上行驶;还有一种就是蒸汽火车了,你没见过,就是类似汽车那样,但是后面有很多节车厢……” 说到这里,看到崇祯皇帝露出诧异的表情,刘伟超就解释道:“这种在普通路面上不好行驶,要修铁轨,减少地面摩擦力,嗯,这个和物理有关系。这么一来,一个蒸汽火车一次就能拉很多货物,还有人也可以。并且蒸汽火车这个,是能日夜行驶的。有了这个,能极大地提高人类活动范围,促进商品的流通,从而提高商品生产的积极性!” “蒸汽机装到船上,那就是蒸汽轮船了,就可以不靠风帆来行驶。这个意义,估计你不是很了解,但你去问问相关的人,就知道意义有多大了。甚至因为有了这样的稳定动力,船都可以用铁甲而不是木头,坚固程度可想而知!” “……” 崇祯皇帝真得是万万没有想到,所谓提供一个稳定的动力,竟然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应用,听得他是目瞪口呆。 一直到这时候,他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刘伟超称这个蒸汽机是划时代的机器了! 刘伟超一口气给崇祯皇帝举例了不少蒸汽机的应用,然后才继续说道:“在蒸汽机之后是内燃机,但是这个和石油化工有关系,就是和化学有关系。你那里的化学基础约等于0,因此就先不给你。等你和你那个时代先熟悉下蒸汽机,化学有点基础,可以进行石油化工的时候,我给你内燃机的图样,到时候,比蒸汽机更小,动力更强劲,就又是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得非常期待起来。与此同时,他又一次认识到,原来那个化学竟然如此重要! 学,必须要学,尽快培养出化学人才! 刘伟超之前给他的化学课本,依旧没有抄写出来,还在他的手机中。 不是他不想抄写出来,而是这个化学最难理解,抄写出来的效率最低。 特别是让周皇后、田贵妃等人都开始轮流听写句子之后,这个化学就更是往后排了。因为那种听写句子的方式,对于不懂的化学,往往没法听写。 本来的话,崇祯皇帝对于这种抄写速度,已经是比较满意了。可此时,他急啊,就又不满意,心中想着,怎么再提高抄写速度才好! 要不然,刘伟超给的好东西再多,最后只能躺在手机里面,就真得是浪费了! 他正在想着,刘伟超又对他说道:“为了能给你一个直观的印象,我找下蒸汽机应用的科普视频,给你发过去看看,这样能更了解。” “好,好,好!”崇祯皇帝一听,最是喜欢看视频了,连忙点头应下。 刘伟超见此,便挂断了视频通讯,给崇祯皇帝去找蒸汽机的科普视频了。要是找不到,发一些图片也是可以的。 崇祯皇帝这边,并没有先去忙碌。而是在仔细地回顾刚才和刘伟超的谈话,要思考的东西很多。 首先,就是从手机里面抄写东西出来的速度,他现在极度不满意,就想着怎么提高这个速度。 忽然,他心中一动,想起田贵妃之前趁着他睡觉的时候抄写后世音乐学识的事情。 稍微犹豫了一下,思前想后,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周皇后,太子朱慈烺,田贵妃,坤兴公主朱媺娖,再加一个袁贵妃都是他最为信任的人。 这样一来,晚上睡周皇后那边的时候,可以让周皇后和朱慈烺两人在偏殿看着手机,念手机里面的学识,让周皇后的亲信来听写。人数上也可以多点,这样就能抄得更多,速度更快。 而下一个晚上就到田贵妃那边去,让田贵妃和朱媺娖两人在偏殿看着手机念,让田贵妃的亲信来听写。 这么一来的话,这抄写的速度就能更快了! 而之所以要两个人通宵,还是崇祯皇帝有点不放心手机,因为让两人一起,互相监督提醒,只能抄写不能做其他事情。 这一点,和信任无关,大概是皇帝的通病! 想到了这个主意,崇祯皇帝不由得很是开心。这么一来,就又能提高抄写的速度了! 随后,他又想起第二件事情。 山海关之行,到底让谁去敷衍比较好? 这个问题,想了好一会,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崇祯皇帝便决定先放一放,接着又想起另外一个事情。 劳役这种事情,是不是该到了革新的时候了?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种事情,确实有点不好! 可是,要给马儿吃草的话,国库里面必须要有那个钱才行! 没有钱的话,一切都是免谈!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就把革掉劳役的事情给免了,至少暂时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过,小范围的去做这个事情,倒是可以考虑。比如说,玻璃厂,还有兵仗局这边。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给他们解决了一些后顾之忧,不过他们终归还是没有报酬,依旧是属于劳役的一种。 而服劳役的话,那是有期限,要轮流的,不可能一直服劳役下去。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就是玻璃厂那边,还有兵仗局,都是需要高度保密的,那些工匠,显然不能放出去。 此时,经过刘伟超对后世的描述,崇祯皇帝很自然地就想到,把玻璃厂和兵仗局这边的劳役改为雇工的方式。要让他们继续跑的同时,也提供草给他们吃。 具体怎么做呢? 给报酬?多少合理? 一想到这,他就又想到了之前宣布要给他的臣子加俸禄,但是,同样的,加多少俸禄这个问题,还是在议中,一直还没有一个结果。 想到这个,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头疼。 事情真多! 还都是涉及到钱粮! 揉了揉脑门,崇祯皇帝忽然心中一动。 他臣子那边且先不管,工匠这边,自己倒是可以让人去调查下,工匠人家要想在京师活下去,或者活得一般,又或者稍微好点,需要每个月多少钱; 有了这个依据之后,自己就给那些工匠定下这个报酬,那这就是刘伟超所说得合理了吧? 对了,还有,不同地位的工匠,这个报酬不能一样,也要分开。 不过自己是需要最能做事,做事做得最好的工匠,而不是地位最高的工匠,那就应该让自己需要的工匠得到更多的报酬吧? …… 崇祯皇帝按照这个思路,一直在想着,甚至开始拿起御笔写下心得起来。 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在刘伟超的强调下,他对匠人的认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也是如此,要是换作商人的话,崇祯皇帝估计压根就不会考虑了。 他正在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手机传来动静,他便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去拿了手机看。 崇祯皇帝发现,刘伟超发过来的是一个视频。于是,他带着惊喜,还有一些期待,连忙打开看了起来。 这个视频是展现工业革命的发展,主要是说了蒸汽机的应用,对于世界的巨大改变。 有喷着浓烟的火车、轮船,甚至还有战舰都影像。 虽然视频里面的这些,比起崇祯皇帝之前看到二战时候的视频要落后很多。 但是,崇祯皇帝知道,这一次视频所展现的内容,才是他这边有可能可以实现的。 因此,他的惊喜心情,都不用说也能想到了。 毕竟这个视频里面的东西,虽然比他以前看到的那些要落后好多。但是相对他这个时代来说,却是领先不知道多少! 崇祯皇帝看完,关掉视频之后又发现,刘伟超还给他发了不少图片过来。都是蒸汽机的应用。 他一张张地看着,看得很仔细,就仿佛这些都是宝贝一样,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看完之后,他发现有一个文档,打开一看,却是一部蒸汽机的介绍和细节图。 同时,刘伟超还有一条语音过来,崇祯皇帝又去点开听了:“这是核心部件,你先打造出来,然后通过动力联动装置,可以作为不同场景的应用。至于其他,回头再给你,我们一步步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62章 你为什么还回来了 。刘伟超这边,给崇祯皇帝一口气发了不少资料之后,就没再管了。因为这些资料,崇祯皇帝那边至少要消化很长一段时间。 他的注意力,就转回了自己这边。 一如他刚才给崇祯皇帝所说,他卖歌的十万块钱已经到账了。 说实话,刘伟超其实非常兴奋。 一次性收入十万块钱,而且他还不需要怎么努力,不像以前那样加班加点,只是动动嘴皮子,就有崇祯皇帝那边给他提供的内容。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收入是可复制的。至少深圳那边的公司,还有可能继续向他这里买歌。 不过刘伟超也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还需要继续开拓客源才行。 这么想着,他便去看他那个软件的后台统计情况。 过去了大概半个月,下载他这个app的人数达到了一千多人,其中注册用户就有八百多。 在这么多用户中,绝大部分的用户,又是在近几天才下载的。 也就是说,软件在应用商店上架之后,一开始因为没人知道,所以下载量极少。现在过了这么一段时间,通过自己的宣传,已经开始有比较多的人知道,因此下载量在增加。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软件的下载量肯定会越来越多。 刘伟超的这个手机软件中,每个板块都是可以留言的。留言最多的,自然还是音乐版块。 很显然,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被音乐吸引过来的。 想着这些,刘伟超就点开音乐板块去看那些留言最多的帖子。 “我觉得吧,这里的曲子才是真正的古曲,有那种古风的味道!” “是的是的,我赞同,最喜欢这些歌曲!” “当然啦,你们发现没有,这首歌的嗓音,绝对是吊打那些所谓的歌星!” “我不赞同,可不止这首歌哦,这里所有的歌,我感觉都吊打一切歌星!” “……” 看着这些发言,刘伟超无声的笑了。 下载这个软件的这些人,肯定是非常喜欢这些歌曲才过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就是这些歌曲的粉丝,说话自然就偏向这些歌曲的了。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在他们的讨论中,这些古风歌曲里面,他们更喜欢其中一些曲子,不是田贵妃的。 因为田贵妃的嗓子,刘伟超是知道的,能听出来。 仔细听听,他也不得不承认,另外那个嗓音,确实要比田贵妃的更好听,有可能是更年轻? 对此,刘伟超有点不大确认,同时也有点好奇,不知道另外这个人是谁,回头他就准备问问崇祯皇帝。 看了一会儿软件上的内容之后,他就准备做事了。 刘伟超对于将来的做事思路,是已经有了一个原则。 于是,他的音乐版块内,发布了一条置顶公告。 “本公司接受古风歌曲定制,以明朝风为主,质量绝对业界第一!” 有了十万块钱的打底,刘伟超现在就有这个底气,就算半年都没有生意,日子一样能过。 更不用说,有深市这个客户在,估计半年内肯定还有几单生意的。只是不想只有这么一个客户而已。 另外,刘伟超也会继续向崇祯皇帝要各式各样的古风曲子,什么类型的都要,扩充了之后,肯定能面对更多客户需求。 刘伟超就不信了,这么做下去会没有客户。 然后,刘伟超就转去看汉服这个板块,浏览那里的发帖内容。 他发现,发帖主要是分三大类。一类是夸这些汉服好看,另外一类是争辩这汉服到底是不是明朝的服饰? 还有一类,就是刘伟超喜欢看到的,是发帖子很喜欢这些衣服,想要拥有这些衣服,就是不知道去哪里买? 衣服这一块,刘伟超其实是很无语的。 本来的话,有关衣服这一块,他也是想和歌曲这块一样,直接赚设计费这种,最省心了。结果没想到,他搜了下相关信息,结果大跌眼镜。 服装设计费,一般就是两百左右,按照服装的复杂度不同,价格有高低,最多也就千把块钱。打板什么的,也是一堆人在做,价格很便宜的。 也就是说,汉服这一块,如果按照歌曲的这个思路来的话,其实真得赚的不多。 倒是服装定制这块,就不一样了。价格高得很高,之前刘伟超所做得汉服,2400块也不算高。 或着汉服这一块,还是走定制衣服这一块比较好。先让家里有点活干,不至于太过担心。 等到以后熟悉了之后,再开个家乡服装厂,带动家乡的就业? 没有能耐的时候,那就没有办法;如果有可能,刘伟超是真得想建设家乡,把家乡搞好。 这么想着,他就重新修改了下汉服版块。已有汉服,那些面料比较普通的,他设置选项,接受客户订做。 至于有些汉服,比如礼服这一块,龙袍之类,他暂时不可能去搞到面料,就先不订做了。 至于其他面料比较普通的,他参考之前订做的那套衣服价格,给出了几千到上万的价格。 态度还是爱做不做,就这么样了。 如果有订单,反正临安这里有的是面料批发市场,到时候可以去采购面料现做。 不过有一个问题,从老家到临安,就算再近,只是坐公共汽车的话,也不是很方便。最好还是自己有车,随时能去。 或许,该去学个驾照,以后也要买车,这样才好。 他正在想着,忽然门口传来动静。 “哥,我和妈来看你了!” 话音刚落,他的弟弟刘伟越就冲进来了。 之前的时候,刘伟超已经来过他租的这个房子,因此熟门熟路。 他妈却是第一次来,刚进门就打量环境,随后就问刘伟超肚子饿了没有? 似乎在她眼里,自己儿子的地方只要过得去,那第一件大事,就是肚子问题。 说话间,还去厨房看了下,发现没有做饭,就直接撩着袖子开始找食材做饭了。 哪怕刘伟超说出去吃,他妈也不听,唠叨说外面贵,也不卫生,自己做饭好。 对此,说不动他妈,刘伟超也是无奈。 他还想出去买几个菜时,他弟弟就悄悄地凑了过来,对他书都熬:“哥,你知道妈为什么跟着过来不?” “为什么?”刘伟超一听,也有点好奇,当即问道。 从老家来县城,虽然比去临安要近多了,但是,坐车也要大半个小时,而且车费还要八块钱。 一般来说,他妈是舍不得这个钱的。这也不是他妈小气,而是农村不缺吃的,就缺现金。 此时,就听刘伟越压低声音,对他哥说道:“妈是来劝你去上班的!” “啊?” 刘伟超一听,有点意外。 他弟见了,就又压低声音,给他八卦道:“村里的七姑八大姨什么的,来我们家窜门,话里话外地打听你的情况,还说村里不少人说你在外面找不到工作,所以才回家的。你读书那么好,现在就这样,太可惜了。甚至还有人有说怪话,说读书好有个屁用!” 说到这里,他很有兴趣地盯着刘伟超,低声问道:“哥,你老实说,外面是不是真得不好混?读书好没用,关键还是要头脑灵活,会来事才好?”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了。 他能看出来,他弟也是很想要一个答案,最好是肯定的。这么一来,说不定他弟就想出去混混看了。 而且这个事情要是有了肯定的答复,那可能对村里现在还在读书的,都会有影响。不少人会借口说:“看看,刘伟超就是例子,读书有什么用?”,然后就有理由不读书了。 他在想着这个,刘伟越却是有点等不及了,便又催道:“哥,你倒是说啊,是不是这样的?” 刘伟超一听,正要说话时,却见他妈从里间出来说道:“说什么呢,别瞎说,来,吃饭了,没什么菜,就简单一点。” 听到这话,刘伟超就没说什么了。 不过当三人围了一桌,开始吃饭时,刘伟超发现他妈想说话,他就先抢先说道:”弟,那我给你说说吧!“ 一听这话,刘伟越立刻不吃饭了,连忙说道:”哥,你说!“ 他妈听了,有点好奇,自然也是听着都。 只听刘伟超对他弟说道:”哥毕业第一年,年薪大概十万多点。哥的同班同学,高得有二十万,低的也是七八万左右。“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如果高中毕业,甚至是大专之类,一般去打工的话,一个月就四千左右吧,一年也就五万。当然,也有一些工作,不看学历的,比如外卖员,快递员等等,熟悉业务,从早干到很晚,一个月大概也能有万把块钱!“ 刘伟越一听,很是兴奋道:”听起来,差别也不是很大啊!“ ”你先听我说!“刘伟超见了,认真地说道,”普通工作这些,一直干下去,收入的上限就那么多,每年收入的涨幅很小的。但是,哥可以跟你说,哥的同学,过个几年之后,翻倍是很容易的事情。读书的好处,就是在这里了!“ ”那你为什么还回来了?“刘伟越一听,有点不服气地反问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63章 还请陛下下旨 刘伟超听了,并没有被问住,只是回答他弟道:“我回来,是因为我有了更好的赚钱方式,有了更远大的目标而已!” “就做衣服么?”刘伟越一听,还是不服气地说道,“那和读书好有什么关系?我也可以啊!” “你也可以?”刘伟超一听,不由得笑了,当即反问道,“你能编码么?你能独立开发软件么?” 其实吧,他其实是有点心虚的。因为他做衣服的这个事情,核心真得不是读书好,而是那个穿越时空的app。 当然了,真要扯的话,也是能扯的。 因为读书好,所以和张伟江做了室友,从而为第一单生意奠定了基础。 如果不是因为读书好的话,比如他弟手机中有了这个穿越时空的app,可能他都无法利用这个app,就更谈不上以此为核心来做生意了! 不过这些话,他都不能说。除了不能透露穿越时空这个app之外,他一定要坚定立场,坚持读书有用论!要不然,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的。 此时,他弟被他一反问,顿时就说不出话来了。 不要说他弟了,就是一般的大学生,一般的程序开发员,都不可能独立开发出他的这个手机软件。 而他弟不懂,就更是觉得手机软件的开发,有点高深莫测。 余根花看到小儿子被问住了,就问大儿子道:“你这个赚钱能比你上班更多?” 顿了顿,她稍微犹豫之后,又补充说道:“还是说,你在外面被人欺负了?有什么事情,你可别瞒着我啊!”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笑着说道:“妈,别想多了,是我觉得这个更有前途,才会选择创业的!” 说到这里,他想起之前的考虑,便又对他妈说道:“喏,我还准备买个车呢,回头去临安进面料,也就方便很多了。因此,就准备去学驾照了!” 说完之后,刘伟超看着他弟,便又接着说道:“也让我弟去学,对了,还有爸,都一起去学,开车技能,总是要有的。妈,你也去吧!” “呀,我那行,不行不行!”她妈一听,几乎就是下意识地摆手,连声说道。 倒是刘伟越一听,却是非常兴奋,连忙说道:“哥,好啊,我也想学车呢!” 刚说完,他想起什么,就又一下低落了情绪道:“但是听说学车要好几千块钱啊!” 他妈一听,连忙对刘伟超说道:“你去学就可以了,你爸和你弟就算了,学了也没什么用!” 刘伟超听了,当即笑着说道:“妈,没事,我爸,弟,还有妈,你的学费,都我负责!” “好嘞……啊呀”刘伟越一听,顿时欢呼了起来。 可谁知,他那欢呼的双手才刚举起来,就被他妈给打了,然后就见余根花看向刘伟超说道:“你都还没赚钱呢,别乱花钱。要学车,你自己一个人去学就可以了!” 刘伟越一听,脸上一下就露出可遗憾的表情,不过没有说什么,显然接受他妈的这个安排。 刘伟超看了他一眼,然后转回头,看着他妈,笑着说道:“妈,你儿子不止是做服装生意的,我在这里也不是在闲住!我说出钱,肯定也是不影响我的生意的。” 顿了顿,他又对他妈说道:“妈,以后我再给你们每人买一辆车,回头你开回家去,看他们还敢不敢说你儿子读书没用!” “呵呵,每人一辆车,家里也停不下啊!”余根花的眼角全是笑,不过刚说完,就回过神来,便马上又说道,“超儿啊,你的孝心,妈知道。不过说说就好了,你的钱,还得留着娶媳妇,可不能乱花!”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似乎是想了下,就又补充说道:“你好好做你自己的事情,村里的事情,你就别管。” 刘伟超听了,倒也没有再说。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就算他说了也没用。 那就不废话,回头赚了钱,把车子买了,妈就没话说了。 回头,妈也去学车,一家四口人,全都一辆车,就那么开回村子去,看谁再说读书没用! 至于家里放不下,那就换城里去住。爸妈要是不愿意的话,就重新装修房子,来个地下车库什么的,还怕放不下车? 这些事情,刘伟超就只是在脑海中想了下,并没有说出来。 等到下午,他让他妈先回去,把他弟留了下来,理由是他这里有些事,需要他弟帮忙。 等他妈坐上回家的晚班车之后,刘伟越就有点苦着脸说道:“哥,你留我干啥,你那软件的,我不会啊!” “现在知道不会了?当初为什么就不好好读书?”刘伟超听了,训了他一句,然后问道,“身份证带了没有?” “带了!”刘伟越听了,回答一句,有点摸不着头脑,就问道,“干啥?” 他有点怕,怕他哥把他送去什么软件编程一百天,包教包会什么的! 结果,却听到刘伟超对他说道:“走,我们去报名学车,我出钱!” “什么?真得?”刘伟越一听,非常地兴奋,一下欢呼了起来。 刘伟超知道,现在就让他爸妈学车,估计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就留下他弟,跟着他一起学车,这样以后有事,都能让他弟当司机跑腿。 ……………… 不说他去学车的事情,就说崇祯皇帝这边,他正在考虑着事情呢,内侍就来禀告,说副都御使解学龙在午门外侯见。 崇祯皇帝一听,脑中灵光一闪,顿时大喜,连忙吩咐,传召解学龙觐见。 这个解学龙,他之前已经向刘伟超了解过,也是如此,他才起复解学龙为都察院副都御使的。 应天府上上下下的官吏投降建虏,但是这个解学龙却投江殉国而不同流合污。这说明他心中是忠于大明的,气节上没得说! 另外,解学龙之前巡抚江西,曾领兵平定过当地叛乱,是有带兵经验的。 他又在黄道周落难的时候,不顾个人利益举荐黄道周,虽然当时给他带来了不测之祸,挨了七十大板,流放贵州,可如今,却在崇祯皇帝这里加分了。 如此种种,这个解学龙,岂不是派往山海关最好的“敷衍”钦差! 心中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对解学龙非常热情了起来。当解学龙见礼之后,他便立刻表达了关心,嘘寒问暖,十足地礼贤下士之分。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丝内疚:这么好一个臣子,被他一顿惩罚,要不是刘伟超的话,估计到死都不知道他的忠心。 一时之间,解学龙被崇祯皇帝弄得有点不知所措。他实在是没经历过被崇祯皇帝这样对待过,甚至也没见崇祯皇帝对别人这么过。 如果不是以前就见过崇祯皇帝,他甚至都怀疑,这个皇帝是不是换人了! 忽然,崇祯皇帝又和蔼地问他道:“你儿解诒呢,怎么没见?” 儿子只是举人而已,却被皇帝惦记,这让解学龙很是激动,连忙说道:“犬子在家侍奉家母,并不在微臣身边!” “哦,原来如此!”崇祯皇帝听了,便又接着说道,“没事,朕也已经派人去传了!” 听到这话,解学龙有点不安了,连忙说道,“微臣无功无德,愧不能当也!” “呵呵,解卿误会了!”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朕召他,是因为他的骨气。当然,也和你家教甚好有关。” 解诒跟着他爹,投江殉国,同样是非常难得,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此时解学龙一听,确实傻眼。他想不明白,皇帝怎么就知道他那儿子是有骨气的呢? 不过皇帝既然明确说了不是因为他的原因,他也就不好阻扰儿子的前程了。 能上达天听,这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儿子是亲儿子,又不是干儿子,他肯定是希望儿子有出息的。 这么想着,他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用八百里加急传召微臣,想必有要事,还请陛下下旨!”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倒有点不好意思道:“卿刚到京师,旅途劳顿,先歇息几天吧!” 他没好意思说你流放在贵州那种穷山恶水之地,肯定也很苦,又赶了这么远的路,应该很累的。 然而,解学龙坚持己见,依旧奏道:“为陛下分忧,乃微臣份内之事,还请陛下下旨!” 崇祯皇帝听了,便不再坚持,把关宁军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最后说出要解学龙做得“敷衍”事情。 解学龙一听,没有二话,当即就领旨。 只是一个“拖”字而已,官场上的人,都会! 崇祯皇帝见他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心中非常高兴,立刻下旨,命都察院副都御使解学龙为钦差,前往山海关核实情况,以便决定发放钱粮数目。 这个事情一办完,崇祯皇帝就稍微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抓紧做其他事情。 他有一种感觉,时不我待,感觉时间不够用! 因此,看着天色还早,崇祯皇帝就又想着去办下一件事。 结果,他还没起驾呢,又有内侍来禀报说午门外有人奉旨候见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64章 激动地泪流满面 “陛下,江西举人宋应星在午门外侯见!” “宋应星?一个举人?”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 不过很快,他就想起来了,这个宋应星,是刘伟超推荐,说在自己这个年代,应该在各行业方面最为博学的人,是最容易接受科学的人,还写了一本书,叫做《天工开物》的。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顿时就欣喜了,连忙吩咐道:“快,立刻让他觐见!” 说完之后,他又吩咐内侍,去把《天工开物》这本书取来。 以前的时候,崇祯皇帝第一次听刘伟超说起这本《天工开物》的时候,已经让他去找过。只是当时随便翻了下,没时间看。 如今正主要过来了,他得先看下,至少稍微了解下。 宋应星从午门那边过来,是要点时间的。因此,等宋应星到了之后,他已经把《天工开物》的序给看了一遍,又重新翻过一下目录了。 在宋应星一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迫不及待地问道:“这本《天工开物》,是你一人所写?” 宋应星这边,一直是在纳闷着的。 他一个举人而已,连进士都不是,为什么皇帝却派八百里加急,把他召到京师来了! 如果说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也轮不到皇帝直接过问,当地的县令就能问罪于他了! 而如果说有什么好的事情的话,他也想不明白。 虽然江西在朝为官的人也多,可是,他都不认识,也没有什么交集,更不可能说,有人会向皇帝举荐他,以至于皇帝用八百里加急传召他! 在自身才学方面,宋应星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他的学问,不会比朝堂上的诸公更好。 每次考取的进士,就算有一部分人不是凭本事,那也还有很多是真得凭自己本事考中进士的。 可是,他自己却已经连续考了好多次,每次都是名落孙山。 如果真要说比别人出色一点的地方,宋应星自己也知道,那就是杂学。 可是,一如他《天工开物》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杂学和功名是压根沾不上一点关系的,也不会有人重视。 至少在宋应星看来,当今皇帝把他传到京师来,肯定不是因为杂学。 这么一来,他就更想不明白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但是此时,他正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面圣时,就听到崇祯皇帝第一句话,竟然是问《天工开物》有关的事情,顿时就愣了下:该不会皇帝是真得因为《天工开物》这本书而传召自己?皇帝会重视《天工开物》,会重视杂学? 说真的,宋应星还是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 当然,如果他是住在京师,知道崇祯皇帝这几个月来干什么了,那说不定还能接受这个认知的。 可他是在江西,又不当官,也没关心朝政,不去看邸报,在他对当今皇帝的印象中,自然就全是以前听说的那些了。 此时,在皇帝面前,宋应星也不敢怠慢,立刻回奏道:“是草民一人所写!”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感兴趣地再问道:“朕看你的序言中,说欲购奇考证,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只是苦于囊中羞涩。那么朕给你这个机会,封你为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替朕专门研究这些,并且招揽同道中人,为朝廷所用,可好?” “……”宋应星一听,直接就傻眼了! 要知道,正常来说,他一个举人要是做官的话,估计也就是下等县之类的县令,不可能再高的。 而县令,一般都是七品。 可如今,崇祯皇帝说要封他为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这可是正五品的官员。放在地方上,那就是知府级别了。更不用说,中央官员,比起地方知府,哪怕只是同品级,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虞衡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核销各地军费、军需、军火开支,主管全国度量衡制及熔炼铸钱,采办铜、铅、硝磺等事。 虽然这些事情和他所擅长的杂学,还是有一定关系。如果崇祯皇帝说,要封他为虞衡清吏司主事,正六品的,他还不至于傻成这样,可一下就是正五品的虞衡清吏司主官,那是真傻眼的。 而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发现宋应星是傻在了那里,对此,他知道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的话,像这样的提拔封官,绝对是不大可能的。 因为皇帝要是这样随心所欲封官,那那些进士出身的怎么办?甚至还有进士出身的,都还在熬,等着有官位实缺的呢! 可如今又不是正常情况,再过两年,那都是要亡人亡国的话,崇祯皇帝也就根本顾不了那么多了。 那些进士要是有意见的,就有意见好了。 事实上,这事儿他也不是没干过,之前信任有加的陈新甲,都当上了正二品的兵部尚书,那也是举人而已! 此时,他看宋应星傻眼的样子,便稍微提高了一些声音,再问道:“宋卿,你可能办好朕托付给卿的差事?” 宋应星听到这话,顿时就回过神来,可随即,面对崇祯皇帝的问话,他又有点犹豫了。 一般来说,其他人要是听到这话,肯定二话不说,直接就答应了。 做官么,怎么做不是做! 可对宋应星来说,他却不是这么想的,而是觉得,恩赐越多,责任越大,他怕做不好,让崇祯皇帝失望的话,就有负圣恩了! 他有这样的想法,或许和他喜欢杂学,和那些正常官员比的话,类似是理科生,技术型官员的属性有关了。 崇祯皇帝看他的样子,不由得眉头一皱,当即问道:“怎么,你不愿意?” 宋应星一听,连忙据实回奏道:“草民只是粗通杂学,多是进京赶考途中记录所见所闻。对于杂学一道,多是不知其所以然。也是如此,草民当初写这《天工开物》,原意是想寻找志同道合之辈,共同探究其理。” 说到这里,他诚恳地又奏道:“得蒙陛下赏识,草民就怕做不好,实在……实在是杂学太……” 宋应星越是了解各行各业的技术,就越是觉得,这里面的学问高着。可是,这里面的学问,又没有先贤书可以参考,让他感觉想要摸清里面的道理,能够知其所以然,实在是太艰难了。 他这个话的意思,虽然没有说完整,崇祯皇帝却是明白了。 因为崇祯皇帝通过刘伟超接触科学,就有和宋应星相同的感受,这里面的学问实在是太大了,真得不容易去搞懂! 更不用说,他这边是刘伟超直接给他说原理什么的,而宋应星那边,他是不知道答案的,需要自己去探索,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此时,崇祯皇帝见宋应星的这个态度,反而是欢喜。 实事求是,不浮夸,这就是刘伟超所说,做技术的人才! 于是,他便微微一笑,打断宋应星说话道:“朕这里有远比《天工开物》更精深的杂学学问,名曰科学。朕以为,卿学之更易明其理,而后造福大明。让你当这个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许你有密奏之权,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奏于朕知。替朕招揽这方面的人才,共同把大明的科学发扬光大。并在将来合适的时候,加入科举中。你可愿意?” 宋应星听得顿时张大了嘴巴,惊讶地无以加复! 之前他放弃科举,专心自己喜欢的杂学时,当然有寻过这方面的资料。可最多是一个沈梦溪的《梦溪笔谈》,从来没听说过,还有一个叫“科学”的。 而且皇帝都说,那是非常精深的杂学学问,明其理,是能造福大明的。 出乎他的意料之余,宋应星立刻有了浓厚的兴趣。 并且,崇祯皇帝还给他密奏之权,也就等于说,以后他是可以直接向皇帝负责,不用去看工部尚书、左右侍郎的脸色,这就等于给了他非常大的施展空间。 再一个,崇祯皇帝还让他去招揽人才,也就是说,他举荐的人才,都能成为他的手下,一起钻研那个什么“科学”。 这样的日子,真得是他以前梦寐以求的! 不对,是他连做梦都不可能想到的事情。 既有官位,又有实权,还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事! 如此等等,让回过神来之后的宋应星,立刻五体投地,向崇祯皇帝跪伏领旨,激动地泪流满面。 崇祯皇帝看他这样子,不由得高兴地笑了,甚至都直接起身,亲自下去扶起宋应星。 他知道,宋应星这么激动,绝对不是因为官职,因为之前的时候,宋应星都担心做不好而没有一口答应。 如今激动成这样,那是对于科学的激动。换句话说,自己把这个事情托付给他,肯定是托付对人了! 这么想着,在扶起宋应星之后,他便笑着说道:“走,随朕一起去兵仗局,先去开开眼界,顺便见识下好东西!” 宋应星一听,不由得非常期待。 真是没想到,以前没钱想找奇巧东西来考证而不能,如今却能随皇帝去看奇巧东西了! 那么,会是什么奇巧东西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65章 技术型官员 崇祯皇帝一行人刚到兵仗局门口时,就看到御马监掌印太监方正化匆匆出门。 看他满脸笑意的,一见就知道,肯定有好事。 果然,方正化没想到在兵仗局门口撞到了崇祯皇帝,连忙迎上去,带着掩盖不住的笑意奏道:“万岁爷,镗床打造好了,能用了!” 跟在崇祯皇帝后面的宋应星一听,有点纳闷,什么躺床?就这样的东西,至于这么高兴么?还这么隆重的向皇帝禀告? 至于崇祯皇帝,他自然是知道方正化说得是什么。 事实上,他就惦记着这个镗床,因为刘伟超说过,镗床不但能用来加工火枪枪管、火炮炮筒,还能用来打造划时代的这个蒸汽机! 本来他预估着,该是这几天内会打造出来这个镗床,结果没想到,都不用他催,一来兵仗局就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因此,崇祯皇帝当然很高兴,便立刻吩咐道:“前头带路,朕已经等了好久了!” 方正化自然看到崇祯皇帝身后跟着一个举人服饰的陌生人,不过崇祯皇帝没说,他也就不问,反正他的职责,就是伺候好皇帝,至于外廷官员与否,和他关系不大。 因此,他连忙前面带路。 好奇的宋应星,自然跟随而后。 看着周围的一切,他就更好奇了。 首先,这兵仗局内外,戒备森严,一看就知道这里不一样。 至少以前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类似的戒备情况。 随后,宋应星又看到了兵仗局里面的种种,顿时就顾不得去想东想西了,而是睁大眼睛看个不停。 崇祯皇帝心中虽然惦记着镗床,不过身后跟着的人,他也是关注的。 此时,他眼角瞅到宋应星就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不由得来了兴趣,便站住脚步,指着不远处的那处作坊问道:“此乃新式冶炼精钢作坊,卿可能看懂?” “冶炼精钢作坊?”宋应星一听,顿时非常意外地回道,“这……微臣可否进去一观?” 就他所了解的,要想得到钢,那得是把生铁和熟铁进行混合再冶炼,再锻打,反复多次之后才能得到精钢的。 可他看这个作坊的外观,那是一点都看不出有这样的流程。心中非常好奇之下,就忍不住提出了要求。 崇祯皇帝一听,面带微笑,点点头说道:“可以,卿就进去看看吧!” 宋应星一听,连忙行礼,然后脚步飞快地进去作坊里面了。很显然,他那好奇心,让他很是急切地想看到里面的奥秘。 没过一会,宋应星就出来了。 不是他不想在里面多待会,而是他进去之前,看到皇帝是站那没动,显然是在等他。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他可不敢让皇帝等他。 看到宋应星出来了,崇祯皇帝便微笑着问道:“如何,可有看出什么?” 宋应星一脸钦佩之色,听到他的问话,连忙回奏道:“微臣真是始料未及,火炉的热气,竟然能这样利用,从而提高了冶炼温度。不过微臣有点没想明白,为什么温度提高了,最后得到的是精钢,而不是生铁,或者熟铁?” 顿了顿,他想起崇祯皇帝之前对他说过,有一门精深的学问叫科学,是知其所以然的学问。如今这里的作坊非常特别,显然是皇帝这边知道了精钢的所以然,心中便迫切想要答案,就又问崇祯皇帝道:“微臣愚钝,不知这精钢和生铁以及熟铁,究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他知道,如果搞清楚了这个内在原因,那就能知道为什么提高温度就能出精钢了! 崇祯皇帝正等着他问呢,一听之下,便淡淡地说道:“这个其实很简单,皆因铁水中所含碳的比例不同而已,其中生铁所含碳……” 他这个话,已经给好几个臣子都说过,引得他们一个个都是非常诧异,并且非常敬佩,看着他们的表情,崇祯皇帝就觉得心中很舒服。 此时再次娓娓道来,看到宋应星的脸上,也同样出现了惊讶,佩服的表情时,他心中又是一阵舒服。 等他说完之后,他就等着宋应星恭维的时候,却听到了宋应星问道:“陛下,为何这含碳量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硬度?”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意外,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刘伟超其实给他解释过,不过时间过得有点久了,刘伟超所说得概念又是非常古怪,他给忘记了。 当然,这也和其他臣子听完之后,并没有问这样的问题有关。 结果现在他遇到了一个技术型官员,还是喜欢钻研的,一问之下,就被问住了。 不过,崇祯皇帝也是要面子,当然不会承认他其实不懂,要不然,前面表现出懂得很多的形象,就会破灭了。 因此,就听崇祯皇帝淡淡地对宋应星说道:“个中理由,说来话长。卿若要想明白更深层缘由,则须得细细做好科学的学问,明白么?” 宋应星听了,立刻回奏道:“陛下,不知微臣何时能一观科学?” 手机里面的内容,在崇祯皇帝的后宫日夜抄写之下,已经抄写了不少出来了。不过因为是听写的原因,其中有不少错别字,不但要重新校对,还要把不同人抄写的内容合并,事情还是很多的。 已经完成的内容,有物理、数学的第一册,至于化学,还在整理之中。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宋应星的话,便回答他说道:“等一会,朕可以先给卿两份简单的册子,卿先去领悟,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列出来给朕,朕有空就给卿答复!” 其实吧,他大概率也是不懂的。但是,他可以问刘伟超。 宋应星一听,不由得欣喜万分,连忙答应一声。同时也感觉,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眼前接触到的皇帝,真得和传闻中的皇帝,完全不一样! 就他来说,真得很喜欢有这样的皇帝! 随后,他们就继续前行。而宋应星,自然也就一路看去,看得他真的是神采飞扬,仿佛置身于一个最奇妙的世界。 因为崇祯皇帝表现出很愿意和他沟通的意愿,宋应星看到新奇的东西就又忍不住想问个为什么。 于是,他就一路问,崇祯皇帝能答的,就答一下,显得他在这方面很有学问的样子;如果答不出来,他就淡淡地让宋应星回头自己看书。 就这么的,他们一路见识到了钢铁冶炼,硝土养成,水力工具等等,最后就到了镗床这边。 也是到这个时候,宋应星才明白,原来镗床和他见过的钻筒有些类似。 他所见的钻筒,那是要三个人操作的。也就是一个人固定被钻物,一般是铳管,另外两个人拉着皮带,旋转钻头的工作方式,非常耗时耗力。 如今眼前这个镗床,全是钢铁打造,远不是他以前见过钻筒架,都是木制的。就这材料级别,就不是一个类别。 对于明末这个时候的人来说,要论见识,宋应星绝对没得说的。 他细细一打量,就知道了眼前这台镗床的精妙,不由得连连发出了赞叹,各个角度地去观看。 崇祯皇帝见了,又有种见猎心喜之意,便给宋应星介绍起这镗床的用途。 这一次,他说一,宋应星能举三,就等于是不需要多花费多少口水,宋应星就能理解了。 一般来说,遇到会做人的,皇帝这么介绍,那肯定是懂了也装不懂,让皇帝显摆的。 可宋应星却沉浸于眼前这奇巧精妙之物,全然忘记了眼前说话之人乃是大明皇帝,就当作是难得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探讨他最感兴趣的事物。 对此,崇祯皇帝倒也没有不高兴,因为这时候的他,就急需要一个能懂科学,更能接受科学的人,来帮他消化吸收科学这一块。 宋应星的表现,让他非常满意。如此一来,他又岂会在意自己能不能装逼?当然是更欣喜找到一个可靠的臣子了! 在讨论了一番之后,宋应星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兵仗局内靠水力的这些机械,还有不足。至少这水力不够大,需要扩建人工河,并提高水流落差。 最好的是,针对不同的用途,这个水力落差也要有不同的区别。如果兵仗局先改造人工河,或许可以提高更好的效率,更高的质量。 这个问题,以前其他人都没发现,但是宋应星提出来了,这让崇祯皇帝非常地高兴。 具体做事的工匠,可能也会知道。但是,他们只是最底层的工匠,就目前来说,他们也不敢随便提出建议,万一上面的人不高兴了怎么办?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可都是按照皇帝的意思来办的,他们就更不敢了。 至于应该能说话的人,比如说兵仗局的管事,御马监的掌印太监方正化,他们却不懂技术,那知道水力差距的影响。 由此也能知道,一个懂技术的官员,是有多么的重要。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宋应星的这番话之后,便哈哈地笑了起来,心情非常地畅快!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66章 无奈 笑完之后,就听崇祯皇帝对宋应星说道:“朕给卿看一份图纸,卿且猜猜,这是干什么的?” 说完之后,他一摆手,身后的一个小内侍立刻上前,双手捧上一叠纸。 崇祯皇帝从中取出最上面的那张纸,上面画着蒸汽机的整体图,然后示意宋应星去接了。 宋应星这边,早就好奇着,不知道什么图纸,见到皇帝示意,连忙恭敬地接过,第一时间去看。 又是一个机器图样,只是第一眼,他自然是看不出这是什么东西。毕竟以前的时候,他从未见过。 崇祯皇帝看他在仔细地看着,也不催他,就等着他看完,看他能不能看出一个什么结果? 说真的,就他自己而言,如果不是刘伟超说明的话,他是看不出来的。 等了好一会之后,就见宋应星抬头,一脸疑惑,向崇祯皇帝奏道:“此物似乎是类似之前所见水力器物,能传动力道用来干活。可是微臣还是不理解,它这力道到底从何而来,也不似靠水力!”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有点诧异,当即点点头说道:“卿能有此所见,已是不易。至于力道来源,朕可以稍微给卿说下!” 说完之后,看到宋应星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他就淡淡地说道:“卿可见过煮水壶烧开水之后的场景?” 宋应星的家境并不富裕,自然就不存在仆从成群的情况,长这么大,当然是有机会见过的。 因此,他便点点头。 与此同时,他也是奇怪,不知道眼下之事和煮水壶烧开水有什么关系? 崇祯皇帝见他点头,便立刻追问道:“卿可知,那煮水壶的盖子,无人动它,为何会动?” 一听这话,宋应星顿时猛然一惊,然后立刻低头,再去看手中的那份图纸,随后,他便诧异地问道:“这……这该不会也是煮水之理吧?” “哦?”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不由得有点吃惊他的反应,便好奇地再问道,“何以见得?” 那份图纸上,并没有标注每个部件的名称,只是标出了一二三四之类的序号,以对应后面分解的那些图纸。 因此,宋应星能一下反应过来,崇祯皇帝就想知道,他到底是从自己的话中推测出来,还是真得冲图纸上看出了什么。 此时,就见宋应星激动地指着图纸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请看,此处该是烧火之用,这里是储水,烧热,烧开,力道就能从这里产生……” 前面的都没说错,但是,说到后来之后,宋应星就有点不理解这个力道,如何能持续产生了? 不过就算这样,崇祯皇帝也很是满意。因为宋应星的表现,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 于是,他就对宋应星说道:“其实这机器,说穿了很简单。朕可以告诉卿……” 说着话的同时,他示意宋应星举着那幅图,然后一边用手指着一边给宋应星解释了下蒸汽机的原理。 这些原理确实非常简单,哪怕是古代人,也是能理解的。 宋应星一听之下,顿时惊叹连连:“陛下之物,真乃奇思妙想之得,化平庸于神奇。如此一来,力道之源,便再也不用被水力地形束缚,此物之前景,实在是远大!” 如果换了平时,这番话他未必说得出来。 可这一次,他一路上已经见识了水力工具的运用,又在谈论力道之源的问题,因此再谈到这蒸汽机时,以他的见识,自然就不难想象出蒸汽机的用途有多广了! 当然,宋应星就算再能想,也想不到蒸汽机的用途,会远比他想象得还要广很多。 此时,崇祯皇帝被他恭维,心中很是受用,微微一笑之后,就转身面对一边垂手而立的方正化道:“这些图纸,你且拿去,给局中匠头分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就一如之前,把问题收集起来问朕,随后,就要尽快打造出这个蒸汽机!” “奴婢遵旨!”方正化一听,连忙领旨。 随后,他便去小内侍那边接了那些图纸。 边上的宋应星看着这一幕,心中痒痒,稍微犹豫了一会,看到方正化已经把那些图纸都接过去,又转过身来,准备拿他这份整体图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微臣能不能留在兵仗局一段时间?” 看来,五品官衔都挡不住他想了解兵仗局内的这些奇巧物件。 崇祯皇帝听了,沉吟片刻之后,点点头说道:“也罢,你先熟悉一下,回头朕把数学和物理两侧,也让人给你送来。朕希望你熟悉这里之后,也能整理成册,以便他日之用。” 宋应星一听大喜,连忙领旨谢恩。 “对了!”崇祯皇帝现在求贤若渴,就对宋应星又说道:“卿的志同道合之士,有一番才学的,不管有否功名,皆列一份名单给朕。” 对于这个要求,宋应星自然也是高兴,连忙答应下来。 随后,他们就在兵仗局内忙开了。 针对蒸汽机图纸,宋应星也和那些匠头一起观看分析,看看怎么打造,并且也有问题,问崇祯皇帝,一直忙到了傍晚时分。 总之,宋应星估计在兵仗局内得待很长一段时间了。 好在他来京师的时候,因为搞不清楚到底来京师干什么,家小都没带,等于光棍一个,很自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直待在兵仗局内,也不会有问题。 …………………… 在这边忙着打造蒸汽机的时候,河北南部某处,一支队伍正在行军。大概六千多人,没有旗号,不过从他们的服饰上看,肯定不是官军。 因为这支队伍穿着五花八门,虽然也有穿明军红色鸳鸯战袍的,但数量很少,且那战袍之破旧,都快看不出原本的模样了。 在队伍的前头,倒有一些人骑马而行,显然是这支队伍中的大佬。 其中一人,高大汉子一个,脸色有点不好看,正在对他身边的一名文质彬彬的人说话道:“堵大人,军中粮草即将用尽,而大人又要不到粮草,这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个堵大人,不用说,不是别人,就是堵胤锡了。 那么这支队伍,就是被他招安,一起前往京师的小袁营。 刚才说话那人,就是袁时中。 他们一路北行,因为要避开其他流贼,甚至也要避开左良玉这些已有不轨之心的官军,走得就慢,也不能走直路。 小袁营军中原本的粮草,慢慢地耗掉。 本来的话,小袁营都已经接受招安了。军中又有传旨天使,还有堵胤锡在。有旨意的前提下,向沿途城镇索要军粮,理论上是没问题的。 但是,关键问题是,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五年了。 而中原大地,包括这河北,都被流贼和官兵荼毒过多次。地方官吏,不但畏惧流贼,同样也畏惧官军。 不说别的,就说崇祯十四年时,丁启睿领兵部尚书衔,以三边总督的身份,总督湖广、河南、四川及长江南北诸军,还赐有尚方剑、飞鱼服及印信。 结果,这个丁启睿受命出潼关,准备赴荆州接管杨嗣昌留下的军队的时候,湖广巡按汪承诏却传檄说有贼寇在河南,荆州、襄阳不需要大军,汉水的船只全部藏起来不让丁启睿渡江。 丁启睿没有办法,转而到了邓州,结果邓州人不开城门不接纳丁启睿;丁启睿只好又去内乡,又吃了一个闭门羹。 最终,就迫使堂堂督师的军队靠杀掉战马与野草一起充饥。 为什么会这样? 就因为在这崇祯末年的时候,朝廷威信在地方上已经很低了。另外,官军就和贼兵一样,甚至比贼还狠,败坏了朝廷官军的名声。 地方上为了自保,也就有了闭门的行为了。 反正这样做的后果,最多是地方主官被朝廷问罪,地方乡绅可以出钱保人;而要是开门的话,万一官军翻脸不认,那遭殃的是整个城的百姓,自然也包括乡绅。 这么一比较,自然就容易取舍了。 连丁启睿都是这样的待遇,就不用说原长沙知府堵胤锡了。哪怕他军中有锦衣卫校尉,宫中传旨宦官也不好使。毕竟他这支队伍,还是一支流贼队伍。 如今,离京师还有一段不小的路程,军中粮草又要耗尽,还拿地方官没办法,要不到粮食,这么一个困境,也愁到了堵胤锡。 面对袁时中的问话,堵胤锡无言以对,真的是为难死他了。 总不能允许小袁营在北上的时候,又去打劫地方乡绅吧? 堵胤锡正在犯难的时候,忽然,就听到快马驰来,马蹄声急促。 袁时中听到,便立刻转头看去。发现前方岔路处,是他派出去的探马,正在狂奔而回。 一看这架势,他就知道有情况。顿时就紧张了起来,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探马很快到了眼前,翻身下马,喘着气向袁时中禀告道:“大当家的,前面遇到了一支哨探队伍,似乎是朝廷官军的。小的遵令不敢与之接触,立刻赶回禀告!” 听到这话,袁时中转头看了堵胤锡一眼,见他没有其他表示,就转回头,吩咐探马道:“再探!” 然后,他立刻吩咐手下亲兵传令,队伍加快速度,尽快和朝廷官军拉开距离,避免接触。 命令传下去,队伍便起了骚动,不得不加快行军速度。 但是,事情万万就有不如意的。 队伍头刚到岔路口时,就见探马已经又跑回来了,在他们的身后,尘土飞扬,显然有大军跟过来。 并且看这个架势,似乎是是敌非友的那种。 在这个年月,其实也没什么朋友! 无奈之下,袁时中立刻下令,全军收缩,严阵以待。 边上的堵胤锡则安慰他,让他不要太过担心,真得是官军的话,有他在,应该还能说话的。 不过这个话,袁时中并没有放在心里。 连城里的地方官吏都不鸟堵胤锡等人,那些杀人如麻的军头,坑死那些督抚都不眨眼的,还能鸟堵胤锡? 反正不管别人信不信,袁时中是不大相信的。 事实上,就连堵胤锡自己都没有低。他一个原长沙知府,真得是太普通了。那些领兵将领,那个会把他放眼里? 很快,随着那支军队越来越近,消息也一个接一个传回来了。 “什么?白杆军?”堵胤锡听到消息,有点诧异,“白杆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据本官所知,他们奉旨调去守襄阳了的!” “看来是要打一仗了!”袁时中搞清楚情况之后,无奈地说道,“这白杆军想必是那小马超领兵,恨死我们这些义军了。瞧这架势,就是打来了!” 小马超是马祥麟的外号,他的媳妇张凤仪,就在之前和流贼作战的时候,战死殉国。 因此,袁时中这番话,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就堵胤锡来说,他是肯定不想看到白杆军和小袁营打起来的。可是,看这架势,真得是要打的样子。 就在这说话间,白杆军的先锋已经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已经在那整队,显然是要干架的样子。 堵胤锡见了,就有点急,立刻对袁时中说道:“都是国之干将,休要动手,待本官去拦着他们!” 袁时中一听,无奈同时也有点敬佩地说道:“大人,这是两军阵前,一个不小心,你的小命就没了,还是不要冒险了!” 堵胤锡听了,摇摇头说道:“本官不能看着你们交战,不管谁的损失大,那都是朝廷的损失。” 说完之后,他一脸地简易,向身边的人说道:“走,我们去拦着白杆军!” 他身边的传旨内侍于克芳,说真的,他是不乐意的。 很明白的,这是两支即将交战的军队阵前,真得是一个不小心,他们就会把小命交代在这里的。 可是,堵胤锡说完之后,就拍马前行了,他就没办法了。 因为王承恩交代过,堵胤锡是万岁爷非常重视的,不能有闪失。如果堵胤锡没了,他自己回去,那下场也不会好,肯定会被王承恩收拾的。 无奈之下,他和那几个锦衣卫校尉只好跟了上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67章 实在太意外了 一般来说,两军阵前,一触即发,那是刀剑无眼的。 普通官吏,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不要说出阵了,就是阵前都不敢,能躲后面多远就躲后面多远的。 但是,堵胤锡却毫无所惧,拍马出阵,没带一丝犹豫的。 他这突兀之间走出阵前,还别说,真有点显眼的。 只是,他是前长沙知府,如今什么官职还不知道,因此身上就没官服。不能第一时间就表明身份,危险性确实是有点高的。 不过,于克芳等人很快跟上,他们是穿着官服的。宫里的内侍,还有锦衣卫校尉的服饰,在一大群农民军中,还是非常显眼的。 可虽然如此,于克芳等人出阵前,却没有堵胤锡那样自如,一看就知道他们非常紧张,似乎一个动静不对就会调转马头转身逃跑。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小袁营这边一看就知道是流贼队伍,五花八门的衣服,鬼知道穿官服的是不是真的官? 毕竟还有可能是流贼杀了官,扒了官服穿,那也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白杆军这边,马翔麟看到这一幕,第一眼便是被穿官服的吸引。一见之下,他便冷笑一声道:“流贼就是流贼,穿着官服还是不像人!想要耍诈……”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又不说了。 因为他看到穿官服的那几个人,到了先前出来的那人身后。一眼就看出,他们是以先前这人为主的。 这一下,先前这人就吸引了马翔麟的目光。 仔细一打量之后,马翔麟不由得有点惊诧了。 这人的气质,真得不一般。一看就知道,绝对不是普通人。并且,像流贼的可能性极低。 因为那些流贼,马翔麟打交道多了,压根就不可能有这种儒雅气质。 不是说流贼队伍中没有文人,那宋献策,牛金星都是文人,但是,都没有眼前这人有气质! 这种气质,绝对不是读几本书就能有的,肯定是长久做学问才能养出的气质。 这么一来,马翔麟就狐疑了,不知道这人是谁,他要干什么? 也是如此,好奇心驱使下,他就想先看看再说。 小袁营这边的袁时中等人,也都紧张地注视着堵胤锡等人的背影。就冲这份勇气,就进一步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只见堵胤锡一直前行,丝毫不惧前面的刀光枪林,听到喊话能听到的距离,他才勒住战马,然后大声喊道:“本官乃原长沙知府堵胤锡,有请马翔麟马将军上前搭话!” 马翔麟听了,才明白眼前这人是进士出身,难怪气质不凡。 不过随即,他就更疑惑了。 原长沙知府?身处流贼军中,他这是要干嘛? 这么想着,马翔麟就拍马上前,当即大声喝道:“某就是马翔麟!” 一个文人都敢出阵,他又岂会被比下去。 堵胤锡其实早就看着他了,听到他说话,便抱拳一礼道:“本官奉旨招安小袁营前往京师,如今两军都是朝廷官军,莫要误会了!” 马翔麟一听,不由得愣了下。他想过很多种可能性,就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性。 自从八大王张献忠等人在谷城重新造反之后,朝廷上就再没有人提过招安之事。 回过神来,马翔麟的目光顿时变得阴冷,当即冷笑一声道:“你看本将很傻么?你一个原长沙知府,还招安一伙流贼,还要去京师?” 这个事情一听,就觉得非常荒谬! 堵胤锡听了他的质疑,心中是理解的,便立刻重申道:“本官是奉旨招安!” 这一次,他特意强调了“奉旨”两字,声音都大了一分。 马翔麟一听,那就更不信了。 皇帝下旨招安?不要说这事以前没有过,就算有,也轮不到一个长沙知府去招安流贼啊! 他感觉被人在愚弄,正待发怒之时,堵胤锡已经料到了,侧身指着身边同伴说道:“他们就是来自京师,先到长沙给本官传旨,而后一起招安小袁营。” 马翔麟一听,眼睛立刻盯向于克芳等人,表情疑惑,显然并没有相信。 于克芳一听,连忙尖声说得:“堵大人说得没错,咱家就是奉旨南下的。” 他边上的几个锦衣卫校尉,也是连忙点头。就怕马翔麟不相信,下令攻击就倒霉了。 甚至为了让马翔麟相信,他们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腰牌。 然而,马翔麟还是不大相信。因为这种事情,以前从未听说过。至于有宦官,锦衣卫校尉,谁能证明他们就是真得,不是流贼所扮? 腰牌,哪怕是圣旨,都可能是被他们劫来的,谁信? 这么想着,他又转头看向堵胤锡,看着他的这种气质,又有点狐疑。 朝廷官军有投贼的,但是没听说过有官员投贼的。就眼前这人的气质,应该是个有身份的文人,投贼好像也不可能! 一时之间,马翔麟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信还是不该信的好? 不过沙场征战之辈,不会有过多犹豫,信或不信,都不能确认的话,他就选择了更有利于他的一面,那就是不信。 只见他面色冷了下来,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他后面传来惊喜的喊声:“于公公,真得是你?” 于克芳闻声一看,从白杆军中越众而出几个人,其中一人也是穿宦官服饰,其他人是锦衣卫校尉服饰。刚才没看到,该是躲在白杆军中的原因。 这一见之下,他顿时不由得大喜,连忙大声回道:“梁公公,怎么在这里遇到你了?” 那个宦官,还真巧,他认识。 听到他们的对话,所有人的目光便转移到了他们身上。 堵胤锡自然也注意到了,就见白杆军那边也是快马驰出了一个宦官,几个锦衣卫校尉。 不一会,两个宦官就面对面,都是很高兴,其中于克芳向堵胤锡介绍道:“我们都在王厂公手下做事。” 随后,他也给他的同伴介绍道:“他就是咱家奉旨八百里急召的原长沙知府堵大人!” 他的同伴没听过堵胤锡的名字,但是却知道被万岁爷八百里急召的人,全都是受到万岁爷重用的。 因此,他一见之下就连忙态度恭敬地见礼道:“咱家梁幺弟,也是奉旨八百里加急召白杆军进京。见过堵大人!” 边上的马翔麟见他们认得,就知道眼前这些人的身份是没问题了。 与此同时,他也暗暗吃惊。就宦官的势利眼,竟然对这个原长沙知府如此尊重,很显然是因为堵胤锡肯定会得圣宠之人。 这么一想,他便重新打量堵胤锡,随后抱拳一礼道:“末将见过堵大人,刚才有所冲撞,还请大人海涵!” 再大的武将,见了文官都得恭敬,这是明朝中期以来养成的习惯。 堵胤锡见了,自然不会怪罪,反而恭维了下马翔麟治军有方,军容严整之类的话,气氛一下就和谐了起来。 堵胤锡有点好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皇上老是八百里加急召人? 不过这事他只是放心里,而是先说另外一个事情。 只听他问马翔麟道:“不知将军粮草是否有剩余,可否均一点出来?不管如何,本官奉旨将小袁营带到京师,总不能半途就因为粮草不济出事情!” 马翔麟一听,就他本意来说,让流贼去死,哪怕是招安的流贼,他也是不乐意给的。 但是,这是堵胤锡开口了,他是武将,还是土司,也想着结交即将重用的文官,便开口说道:“军中也是不多,不过堵大人说了,末将怎么都要挤出一些粮食才好!反正……” 说到这里,他又有点疑惑,便问道:“堵大人没有向路过城镇索要粮草么?” 一听这话,堵胤锡就有点尴尬了:要不到粮食啊! 他还没说话,就听于克芳在那边已经气呼呼地说道:“那些天杀的东西,连万岁爷的旨意都不顾,竟然不给一丝粮食,回头定然要他们好看!” “哈,那就是你们运气不好了!”他的同伴一听,当即笑着说道,“我们都是有给的!” 堵胤锡听了,看着马翔麟若有所思。 给不给粮食,关键应该是军队名声。毕竟白杆军的名声摆在那里,不管是杀虏,还是讨贼,那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为此,都战死了好些个将领。 地方上知道,白杆军是干什么的,他们去要粮,多少都会给些。 名声,还是很重要的啊! 不用说,小袁营的粮食危机就解除了。不过马翔麟还是不待见几个流贼头目,至少在他看来,他们眼下就还是流贼。 随后,白杆军在前,小袁营在后,一路朝京师出发。遇到粮草没了,就由白杆军出面去要粮,多少能要到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堵胤锡好奇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在白杆军要粮的时候,他也要了几份邸报看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他顿时就有点傻眼了。 堵胤锡万万没想到,京师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如此种种,实在太意外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68章 凑巧 其他人本来没想那么多,见到他要了邸报之后,才想起来,是不是该关心下京师的情况。 不过邸报是堵胤锡要来的,他们也不好抢。不但是要矜持,更因为堵胤锡隐约是他们这些人的头。 因为他们都已经清楚,堵胤锡被皇帝召去京师之后,必然是要重用的。 因此,他们都是耐心地等堵胤锡看完了全部的邸报之后,由于克芳去问了:“大人,京师可有什么事情么?” 听到他问这话,表示不关心政事的马祥麟,立刻竖了耳朵听了起来。 不止是他,就连和朝堂上如今八竿子还打不着的袁时中,也是不知不觉间靠近了堵胤锡一些。 再说堵胤锡听到问话,非常感慨地说道:“京师发生的事情,真得太多了,也太出乎意料了!” “那堵大人给我们讲讲?”于克芳一听,连忙要求道。 堵胤锡听了,扫视其他人一眼,明白他们都想听,就点点头说道:“真是没想到,皇上竟然如此有魄力!” 顿了顿之后,不等其他人问,他就接着说道:“皇上严厉整顿了朝纲,查抄、问罪从首辅到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等买官鬻爵之辈,甚至吓得京师那些官吏都不敢为官……” “好!”一听到这话,袁时中不由得大声叫好起来。 那些买官的官员,为了捞回买官的银子,自然是大肆收刮百姓之财,袁时中最是恨这些贪官了! 被他这么一喊,其他人都转头看向他。 他却不以为意,振奋地说道:“如此,才是圣明天子也!” 其他人听了,想让他闭嘴先听消息都不好说,要不然,万一有人误会说是对皇帝是圣明天子这句话有意见怎么办? 于是,其他人看了他一眼之后,都无视了他,继续盯着堵胤锡,显然是用无声的语言提示堵胤锡继续说。 “皇上还查明了成国公谋害皇五子一案,诛其三族!”堵胤锡便继续说道,“另外,还查获有八大晋商私通关外,不但倒卖军需物资给建虏,甚至还把关内的消息,也通风报信给建虏……” 一听这话,马祥麟忍不住恨声说道:“该死,该死!” 最为精锐的白杆军,就是在浑河之战中全军覆没。马祥麟恨流贼,也一样恨建虏。 此时知道八大晋商私通建虏,自然就忍不住生气了。 堵胤锡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他什么,而是继续分享他看到的消息道:“皇上有钱了,已下旨扩建勇卫营,重新整顿京营。本官觉得,你们进京,也是和此有关!” 可不是,查抄了那么多家贪官污吏和商人,肯定是有不少钱了的! 听到堵胤锡这话,马祥麟和袁时中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期待之色。 白杆军在这十几年为朝廷征战,那是没从朝堂上拿到过任何补给的。从四川出征的时候,自带干粮,到了地方上后,也是地方供给。 如今,皇帝想着白杆军,把白杆军召去京师,这肯定是有好处要给,或许,会发军饷? 想着这种可能性,马祥麟就忍不住高兴。 白杆军打了这么多年仗,真得是越打越穷的! 而袁时中听了,也是很高兴。 他最怕什么? 他最怕的是被招安之后,朝廷没钱,没法安置他们这些流贼,最终活不下去还是要走上老路! 可如今,皇帝有钱了啊! 直接把小袁营召去京师,肯定能稳妥的安置了! 他们在想着,堵胤锡却在继续说道:“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皇上竟然知道了天花防治之法,并且在邸报中说了,从此以后,天花在大明将会不复存在……” “什么?” “什么?” “……” 一时之间,不要说马祥麟和袁时中了,就连刚才没有开口的锦衣卫校尉们,也都是诧异出声。 实在是天花之瘟,是人就都可能中招,并且一旦中招,就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 如今,天花的威胁,将不复存在,他们自然就难以置信。 只听于克芳连忙问道:“这天花是怎么治的?” 堵胤锡听了,转头看向他说道:“接种牛痘,也就是寻找染了天花的牛,以牛身上的来接种,人不会有事,并且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得天花。” 顿了顿,他又感慨地说道:“皇上为了让天下百姓尽早接种,避免受天花之害,不但第一个接种牛痘,还下旨让宫内所有人等,也都接种了牛痘。你们该是出来的早,不知道这后面的事情!” 于克芳等人听了,当即兴奋地说道:“如此,回去之后自当跟着接种,呵呵!” “还有呢!”堵胤锡摇着头,用那种难以置信的语气说道,“邸报上还说了,最是凶险的疙瘩病,也被皇上搞清楚了缘由!” “什么?” “什么?” “……” 一听这话,顿时,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要说瘟疫之首,便是首推这疙瘩病! 如果听闻某地有疙瘩病,他们宁可绕道多走一些路,也绝对不撞过去。 实在是这疙瘩病一死死一片,非得那些地方死绝了才会消停。 如果说染上天花,那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色;那么一旦染上这疙瘩病,就连老天爷的脸色都不用看了,因为必死无疑! 回过神来,好奇之下的马祥麟,便连忙问道:“堵大人,这疙瘩病到底是怎么来的?” 其他人听了,也都是好奇地看着,想要知道答案。 堵胤锡看着他们,摇头说道:“你们怕是想不到,这个疙瘩病,又叫鼠疫,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叮咬人之后传染!” “不会吧?”袁时中一听,当即诧异地说道,“我以前都吃过不知道多少老鼠,也没见得这疙瘩病啊!” 说完之后,看到其他人都看向他,回过神来,他连忙解释道:“我不是怀疑,只是实话实话!真得,老鼠肉真没少吃,很香的!” 听到这话,边上的人都离他远了点。 不过堵胤锡倒是没动,只是给袁时中解释道:“不是所有老鼠的跳蚤都会传染疙瘩病……鼠疫,而是那些身上带了一种什么菌……” 说到这里,他又低头去查了下邸报上的内容,虽然看到了,还是难以理解,就直接抬头说道:“就是这种疙瘩病的毒,才会传给人的。因此,邸报上说了,一定要灭鼠,如果抓到老鼠吃,也务必要煮熟,并且最好是没被跳蚤咬到。” 穷苦人家,平时压根就见不到肉味,也就是老鼠这类,要是抓到了,那肯定是要吃肉的。 堵胤锡在地方上为官,倒是知道民间疾苦,因此,他才有提醒说,真要吃的,第一不能被跳蚤咬,第二要煮熟。 袁时中听了,一时半会,都是将信将疑的。 其他人等,对于这个说法,也是有怀疑。 如果不是之前说了天花的事情,先说这个疙瘩病的话,说不定他们压根就不会将信将疑,直接就不信了。 至于堵胤锡,说实话,本能的,他也是有点怀疑。但是,这个事情是发在邸报上,如果不对的话,那就有损朝廷的威望,有损提出这个事情的皇帝的威望。 因此,就堵胤锡来说,他更相信是真的。 为此,他就又对边上的人说道:“邸报上还说了,要各地留意一个叫吴有性,字又可的游方郎中,如有发现,送其至京师,对防治疫病有用!” 堵胤锡这个话,要是放在后世,估计会被人怀疑,是不是这个人的血清什么的,是解毒之物了。 不过这个世界,自然就不知道这些了。 在堵胤锡说完这个话之后,马祥麟不由得有点诧异,当即就开口说道:“末将军中前阵子刚抓了几个游方郎中为军中将士治伤,其中一人,还有点脾气,好像就叫这个名字的!” “什么?”堵胤锡一听,不由得惊喜,连忙问道,“在哪里?” 马祥麟听了,立刻吩咐亲卫道:“去,把那个吴郎中给带来。” 说完之后,感觉有点不妥,就立刻改口说道:“请来!” 于克芳等人见到有这么凑巧的事情,也是很高兴。同时也都想看看,这个名字上了邸报,被万岁爷惦记的人,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 这不,一个锦衣卫校尉就问了。 马祥麟听了,当即一笑说道:“脾气挺掘的,竟然和我军中原本的郎中争执,说不该这样不该那样的,刚好我巡查,就知道了这个人。” 堵胤锡一听,便摸着胡子,若有所思道:“看来,是个有本事的郎中!” 其他人听了,都是点头。要不然,也没那个底气去争辩吧? 说话间,就见一个游方郎中被马祥麟的亲卫,客客气气地请到了队伍前头。 “马将军,你这是要放我走了么?”那人一见马祥麟,便直接问道,“说好的,不能反悔啊!” 马祥麟一听,哈哈一笑,转头对堵胤锡说道:“大人,他惦记着去汉中找他相好的!” “……”众人一听,皆是无语,转头看向这个游方郎中,都有点好奇地打量了起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69章 这怎么可能 住院都用手机码字,真得很不容易,希望到起点支持下正版,谢谢! 一般来说,两军阵前,一触即发,那是刀剑无眼的。 普通官吏,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不要说出阵了,就是阵前都不敢,能躲后面多远就躲后面多远的。 但是,堵胤锡却毫无所惧,拍马出阵,没带一丝犹豫的。 他这突兀之间走出阵前,还别说,真有点显眼的。 只是,他是前长沙知府,如今什么官职还不知道,因此身上就没官服。不能第一时间就表明身份,危险性确实是有点高的。 不过,于克芳等人很快跟上,他们是穿着官服的。宫里的内侍,还有锦衣卫校尉的服饰,在一大群农民军中,还是非常显眼的。 可虽然如此,于克芳等人出阵前,却没有堵胤锡那样自如,一看就知道他们非常紧张,似乎一个动静不对就会调转马头转身逃跑。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小袁营这边一看就知道是流贼队伍,五花八门的衣服,鬼知道穿官服的是不是真的官? 毕竟还有可能是流贼杀了官,扒了官服穿,那也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白杆军这边,马祥麟看到这一幕,第一眼便是被穿官服的吸引。一见之下,他便冷笑一声道:“流贼就是流贼,穿着官服还是不像人!想要耍诈……”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又不说了。 因为他看到穿官服的那几个人,到了先前出来的那人身后。一眼就看出,他们是以先前这人为主的。 这一下,先前这人就吸引了马祥麟的目光。 仔细一打量之后,马祥麟不由得有点惊诧了。 这人的气质,真得不一般。一看就知道,绝对不是普通人。并且,像流贼的可能性极低。 因为那些流贼,马祥麟打交道多了,压根就不可能有这种儒雅气质。 不是说流贼队伍中没有文人,那宋献策,牛金星都是文人,但是,都没有眼前这人有气质! 这种气质,绝对不是读几本书就能有的,肯定是长久做学问才能养出的气质。 这么一来,马祥麟就狐疑了,不知道这人是谁,他要干什么? 也是如此,好奇心驱使下,他就想先看看再说。 小袁营这边的袁时中等人,也都紧张地注视着堵胤锡等人的背影。就冲这份勇气,就进一步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只见堵胤锡一直前行,丝毫不惧前面的刀光枪林,听到喊话能听到的距离,他才勒住战马,然后大声喊道:“本官乃原长沙知府堵胤锡,有请马祥麟马将军上前搭话!” 马祥麟听了,才明白眼前这人是进士出身,难怪气质不凡。 不过随即,他就更疑惑了。 原长沙知府?身处流贼军中,他这是要干嘛? 这么想着,马祥麟就拍马上前,当即大声喝道:“某就是马祥麟!” 一个文人都敢出阵,他又岂会被比下去。 堵胤锡其实早就看着他了,听到他说话,便抱拳一礼道:“本官奉旨招安小袁营前往京师,如今两军都是朝廷官军,莫要误会了!” 马祥麟一听,不由得愣了下。他想过很多种可能性,就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性。 自从八大王张献忠等人在谷城重新造反之后,朝廷上就再没有人提过招安之事。 回过神来,马祥麟的目光顿时变得阴冷,当即冷笑一声道:“你看本将很傻么?你一个原长沙知府,还招安一伙流贼,还要去京师?” 这个事情一听,就觉得非常荒谬! 堵胤锡听了他的质疑,心中是理解的,便立刻重申道:“本官是奉旨招安!” 这一次,他特意强调了“奉旨”两字,声音都大了一分。 马祥麟一听,那就更不信了。 皇帝下旨招安?不要说这事以前没有过,就算有,也轮不到一个长沙知府去招安流贼啊! 他感觉被人在愚弄,正待发怒之时,堵胤锡已经料到了,侧身指着身边同伴说道:“他们就是来自京师,先到长沙给本官传旨,而后一起招安小袁营。” 马祥麟一听,眼睛立刻盯向于克芳等人,表情疑惑,显然并没有相信。 于克芳一听,连忙尖声说得:“堵大人说得没错,咱家就是奉旨南下的。” 他边上的几个锦衣卫校尉,也是连忙点头。就怕马祥麟不相信,下令攻击就倒霉了。 甚至为了让马祥麟相信,他们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腰牌。 然而,马祥麟还是不大相信。因为这种事情,以前从未听说过。至于有宦官,锦衣卫校尉,谁能证明他们就是真得,不是流贼所扮? 腰牌,哪怕是圣旨,都可能是被他们劫来的,谁信? 这么想着,他又转头看向堵胤锡,看着他的这种气质,又有点狐疑。 朝廷官军有投贼的,但是没听说过有官员投贼的。就眼前这人的气质,应该是个有身份的文人,投贼好像也不可能! 一时之间,马祥麟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信还是不该信的好? 不过沙场征战之辈,不会有过多犹豫,信或不信,都不能确认的话,他就选择了更有利于他的一面,那就是不信。 只见他面色冷了下来,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他后面传来惊喜的喊声:“于公公,真得是你?” 于克芳闻声一看,从白杆军中越众而出几个人,其中一人也是穿宦官服饰,其他人是锦衣卫校尉服饰。刚才没看到,该是躲在白杆军中的原因。 这一见之下,他顿时不由得大喜,连忙大声回道:“梁公公,怎么在这里遇到你了?” 那个宦官,还真巧,他认识。 听到他们的对话,所有人的目光便转移到了他们身上。 堵胤锡自然也注意到了,就见白杆军那边也是快马驰出了一个宦官,几个锦衣卫校尉。 不一会,两个宦官就面对面,都是很高兴,其中于克芳向堵胤锡介绍道:“我们都在王厂公手下做事。” 随后,他也给他的同伴介绍道:“他就是咱家奉旨八百里急召的原长沙知府堵大人!” 他的同伴没听过堵胤锡的名字,但是却知道被万岁爷八百里急召的人,全都是受到万岁爷重用的。 因此,他一见之下就连忙态度恭敬地见礼道:“咱家梁幺弟,也是奉旨八百里加急召白杆军进京。见过堵大人!” 边上的马祥麟见他们认得,就知道眼前这些人的身份是没问题了。 与此同时,他也暗暗吃惊。就宦官的势利眼,竟然对这个原长沙知府如此尊重,很显然是因为堵胤锡肯定会得圣宠之人。 这么一想,他便重新打量堵胤锡,随后抱拳一礼道:“末将见过堵大人,刚才有所冲撞,还请大人海涵!” 再大的武将,见了文官都得恭敬,这是明朝中期以来养成的习惯。 堵胤锡见了,自然不会怪罪,反而恭维了下马祥麟治军有方,军容严整之类的话,气氛一下就和谐了起来。 堵胤锡有点好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皇上老是八百里加急召人? 不过这事他只是放心里,而是先说另外一个事情。 只听他问马祥麟道:“不知将军粮草是否有剩余,可否均一点出来?不管如何,本官奉旨将小袁营带到京师,总不能半途就因为粮草不济出事情!” 马祥麟一听,就他本意来说,让流贼去死,哪怕是招安的流贼,他也是不乐意给的。 但是,这是堵胤锡开口了,他是武将,还是土司,也想着结交即将重用的文官,便开口说道:“军中也是不多,不过堵大人说了,末将怎么都要挤出一些粮食才好!反正……” 说到这里,他又有点疑惑,便问道:“堵大人没有向路过城镇索要粮草么?” 一听这话,堵胤锡就有点尴尬了:要不到粮食啊! 他还没说话,就听于克芳在那边已经气呼呼地说道:“那些天杀的东西,连万岁爷的旨意都不顾,竟然不给一丝粮食,回头定然要他们好看!” “哈,那就是你们运气不好了!”他的同伴一听,当即笑着说道,“我们都是有给的!” 堵胤锡听了,看着马祥麟若有所思。 给不给粮食,关键应该是军队名声。毕竟白杆军的名声摆在那里,不管是杀虏,还是讨贼,那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为此,都战死了好些个将领。 地方上知道,白杆军是干什么的,他们去要粮,多少都会给些。 名声,还是很重要的啊! 不用说,小袁营的粮食危机就解除了。不过马祥麟还是不待见几个流贼头目,至少在他看来,他们眼下就还是流贼。 随后,白杆军在前,小袁营在后,一路朝京师出发。遇到粮草没了,就由白杆军出面去要粮,多少能要到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堵胤锡好奇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在白杆军要粮的时候,他也要了几份邸报看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他顿时就有点傻眼了。 堵胤锡万万没想到,京师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如此种种,实在太意外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70章 安排 袁时中一听,顿时有点傻眼,连忙抱拳回应道:“罪人袁时中见过这位公公!” 这个情况,边上的吴又可虽然惊讶,却也没多想。就他自己,只是在人群后面看着而已。 结果没想到,这个大太监却又转头看向他,笑着说道:“那这位就是吴又可吴郎中了?” 吴又可一听,顿时也是傻眼。 就算是太医院的御医,估计也不会被这大太监这么和蔼招呼吧?自己只是一个游方郎中而已,怎么也被如此礼遇? 回过神来,他便慌忙回礼。 在场的这些人,看到这个大太监几乎把他们每个人都招呼了一遍,心中便有了猜测。 说不定这个大太监可能是宫里排名靠后,或者很可能是要失宠的那些,因此就没有传闻中太监的气势。 他们正在想着时,却听这个大太监笑呵呵地说道:“咱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奉旨前来迎接各位,万岁爷正等着见你们呢!” “……”一听这话,所有人顿时傻眼! 当今皇帝新设立西厂,那就说明对原有的东厂和锦衣卫有所不满,这新设立的西厂厂公,肯定是皇帝最信任的宦官了。 而司礼监掌印太监,更是宫中宦官中的第一人。 身居这两个职位,由此可知,这个王承恩绝对是当今皇帝最信任的宦官,说他位高权重,那是一点都不过份。 可就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太监,对于一个没有职位的文官,一个土司将领,一个流贼头目,甚至一个游方郎中都如此客气,真得让他们惊掉了下巴! 但是他们不知道,如果换在王承恩这个角度上来说,会有如此表现,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王承恩心中是最清楚不过,眼前这些人,不管是没有职位的文官堵胤锡,还是土司将领马祥麟,又或者是流贼头目袁时中,甚至是游方郎中吴又可,那都是万岁爷钦点,并且绝对是和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有关! 而一旦和太祖皇帝赐下宝物有关,包括他自己,全都飞黄腾达,深受皇帝信任。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们以后都是一伙的,是帝党来的。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王承恩都有必要向这些未来的同伴示好。 因此,此时他表明身份之后,面前这些人纷纷重新见礼之时,他却是笑呵呵地说道:“咱家和诸位虽然是初次见面,却是有缘地很,就无须如此客气了。有事说事,一起为万岁爷办好差事便是!” 堵胤锡等人听了,都对王承恩有了很大好感,也都纷纷附和他说得话。 随后,王承恩便又吩咐道:“白杆军和小袁营先去城西营地,在那边换洗清理,好好休息一阵。” 自从崇祯皇帝知道了鼠疫的传播路径之后,就有了这个规定。不管是白杆军和小袁营,包括之前从运河两岸过来的漕工极其家属,都是要先清理卫生,等待八天之后再安排的。 马祥麟和袁时中听了,一点都没有抗拒,立刻吩咐手下,领着人马和带路的锦衣卫校尉前去扎营。 至于他们自己,则都随着王承恩返回京师,准备见崇祯皇帝去了。 一行人中,除了堵胤锡稍微好一点之外,其他人都是非常激动。 还没到京师,就受到了皇帝的重视,甚至派了宫中第一宦官前去接他们,还第一时间召见,这种待遇,以前谁曾有过? 他们是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特别是袁时中,更是做梦都没想过会有这种场景! 到了紫禁城,他们也没有等待,由王承恩领着直接进去了。 对此,王承恩给他们解释道:“万岁爷交代了,你们无须通传,到了就立刻领去见驾便是!” 听到这话,让堵胤锡等人就更是感激涕零,被皇帝如此礼遇,虽刀山火海亦往矣的感觉! 不过见到皇帝该有的礼仪,还是要事先交代的。特别是游方郎中吴又可和小袁营首领袁时中,更是需要交代清楚,这是底下人的职责,皇帝不说,也是要做的。 稍微耽搁了一点时间之后,几个人便在文华殿见到了当今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只是四个人,但是声音之洪亮,却是传出了文华殿。 崇祯皇帝在御座上看着刘伟超推荐的这四个人,这可都是他以后要倚重的人,心中很是高兴,一边打量,一边微笑着说道:“诸卿平身!” 底下的四个人,也是好认。 文士打扮的人,定然是那个敢于单骑入贼营,说动几十万流贼大军为大明所用的堵胤锡了。 独眼的将军,就更好认了,肯定人称小马超的马祥麟了。 另外那名身材高大的武将,自然就是小袁营的首领袁时中了。 最后那个郎中模样的,不用说,就是吴又可了! 看清楚之后,崇祯皇帝便对堵胤锡微笑着说道:“堵卿远道而来,本该让卿休息一阵。然则时不我待,卿可勉为其难,为朕办事否?” 听到皇帝这么客气,堵胤锡感动地立刻回奏道:“还请陛下下旨,微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朕欲重振京营,不过兵源皆是新招,且来源复杂,有运河沿岸漕工,也有原勇卫营将士,还有……”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袁时中,然后转回头,看向堵胤锡继续说道:“还有小袁营,皆编入京营。朕封卿为右副都御史,总督京营,统筹好京营重整之一切所需。” 堵胤锡原本是五品地方知府,如今却一些封为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这是连升三级的节奏! 更不用说,还总督京营,那是握有实权,非皇帝亲信不能担任的。 堵胤锡听了之后,感动莫名,连忙领旨谢恩,表示一定会办好这个差事。 京营总督,不一定要有足够的军事指挥才能,因为基本上不会领兵出征,但是一定要有统筹一方的能力,忠心于皇帝,不克扣军饷,不贪墨,协调和各衙门的关系。 就目前来说,崇祯皇帝认为,孙传庭不在,也就堵胤锡可以帮他了。 边上的袁时中听了,不由得很是意外。 因为他听到了,小袁营会被编入京营,也就是说,以后不是那些炮灰,而是大明主力军队! 这对他们这样的流贼队伍来说,真得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并且,能成为京营中的一员,那也说明,皇帝对这支小袁营是非常的信任。 想着这些,袁时中一时之间,都有种祖坟冒青烟的感觉。部队,是小袁营中所有的兄弟,以后都有一个不错的前程,都冒青烟了啊! 他激动之下,以至于皇帝叫他都没听到,吓得边上的人赶紧提醒他。 袁时中回过神来,都忘记了事先交代的御前礼仪,连忙跪下道:“草民该死,草民刚才高兴坏了,都懵了……” 见他这样子,崇祯皇帝倒是笑了。这个表现,他是满意的。 于是,崇祯皇帝便又对他说道:“朕封你为京营游击,不过你的手下都会被分在各营之中,和漕工、勇卫营将士混杂,你可同意?” 张献忠在谷城受降时,就坚决不同意朝廷拆散他的队伍,结果到了后来,果然又造反了。 对于小袁营,虽然信任,可野有必要做出一些安排。可以说,这是应有之义了。 袁时中听了,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回复道:“草民……末将一切听陛下安排!” 他就没想过要再造反,皇帝要重新编排军队,他当然不会有意见。反正都是在京营中,兄弟们的前程都不错! 再说了,以后京营总督是堵胤锡,小袁营和堵大人那是有香火情的了。在他手下,那也是最好的出路。 崇祯皇帝见他没有一点犹豫的,很是满意。便又转头,看向马祥麟说道:“白杆军先在京师这边整训,朕会给白杆军全体换装,包括护甲、军械等等。以后火枪会多,你白杆军的战法,也要改改!” 白杆军是土司军队,属于马家私有的。崇祯皇帝不好把白杆军编入京营,但不用又可惜,就只能武装白杆军,让这支忠于他的土司军队能提高战斗力。 马祥麟原本以为是发军饷什么的,结果没想到,皇帝竟然要给白杆军全体换装,护甲、军械都换新的,顿时不由得喜出望外,也是连忙谢恩。 这次奉旨来京师,真得是值了! 崇祯皇帝接着又转头看向吴又可,其他人见了,也都看向吴又可。 他们都有点好奇,每个人都是受到皇帝重视,那这个吴又可,一个游方郎中而已,皇帝怎么重用他?是召入太医院? 说实话,吴又可还真对当官没兴趣。因此,之前皇帝在给其他人封赏之时,他也是无动于衷。 对于皇帝可能也要给他封官,说真得,他还真没怎么在意。 结果,吴又可万万没想到,皇帝接下来对他的安排,让他喜出望外,竟然如同袁时中一般,也是连忙跪下谢恩。 显然,他对这个安排,是不要太满意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71章 那朕就学他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一般来说,两军阵前,一触即发,那是刀剑无眼的。 普通官吏,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不要说出阵了,就是阵前都不敢,能躲后面多远就躲后面多远的。 但是,堵胤锡却毫无所惧,拍马出阵,没带一丝犹豫的。 他这突兀之间走出阵前,还别说,真有点显眼的。 只是,他是前长沙知府,如今什么官职还不知道,因此身上就没官服。不能第一时间就表明身份,危险性确实是有点高的。 不过,于克芳等人很快跟上,他们是穿着官服的。宫里的内侍,还有锦衣卫校尉的服饰,在一大群农民军中,还是非常显眼的。 可虽然如此,于克芳等人出阵前,却没有堵胤锡那样自如,一看就知道他们非常紧张,似乎一个动静不对就会调转马头转身逃跑。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小袁营这边一看就知道是流贼队伍,五花八门的衣服,鬼知道穿官服的是不是真的官? 毕竟还有可能是流贼杀了官,扒了官服穿,那也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白杆军这边,马祥麟看到这一幕,第一眼便是被穿官服的吸引。一见之下,他便冷笑一声道:“流贼就是流贼,穿着官服还是不像人!想要耍诈……”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又不说了。 因为他看到穿官服的那几个人,到了先前出来的那人身后。一眼就看出,他们是以先前这人为主的。 这一下,先前这人就吸引了马祥麟的目光。 仔细一打量之后,马祥麟不由得有点惊诧了。 这人的气质,真得不一般。一看就知道,绝对不是普通人。并且,像流贼的可能性极低。 因为那些流贼,马祥麟打交道多了,压根就不可能有这种儒雅气质。 不是说流贼队伍中没有文人,那宋献策,牛金星都是文人,但是,都没有眼前这人有气质! 这种气质,绝对不是读几本书就能有的,肯定是长久做学问才能养出的气质。 这么一来,马祥麟就狐疑了,不知道这人是谁,他要干什么? 也是如此,好奇心驱使下,他就想先看看再说。 小袁营这边的袁时中等人,也都紧张地注视着堵胤锡等人的背影。就冲这份勇气,就进一步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只见堵胤锡一直前行,丝毫不惧前面的刀光枪林,听到喊话能听到的距离,他才勒住战马,然后大声喊道:“本官乃原长沙知府堵胤锡,有请马祥麟马将军上前搭话!” 马祥麟听了,才明白眼前这人是进士出身,难怪气质不凡。 不过随即,他就更疑惑了。 原长沙知府?身处流贼军中,他这是要干嘛? 这么想着,马祥麟就拍马上前,当即大声喝道:“某就是马祥麟!” 一个文人都敢出阵,他又岂会被比下去。 堵胤锡其实早就看着他了,听到他说话,便抱拳一礼道:“本官奉旨招安小袁营前往京师,如今两军都是朝廷官军,莫要误会了!” 马祥麟一听,不由得愣了下。他想过很多种可能性,就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性。 自从八大王张献忠等人在谷城重新造反之后,朝廷上就再没有人提过招安之事。 回过神来,马祥麟的目光顿时变得阴冷,当即冷笑一声道:“你看本将很傻么?你一个原长沙知府,还招安一伙流贼,还要去京师?” 这个事情一听,就觉得非常荒谬! 堵胤锡听了他的质疑,心中是理解的,便立刻重申道:“本官是奉旨招安!” 这一次,他特意强调了“奉旨”两字,声音都大了一分。 马祥麟一听,那就更不信了。 皇帝下旨招安?不要说这事以前没有过,就算有,也轮不到一个长沙知府去招安流贼啊! 他感觉被人在愚弄,正待发怒之时,堵胤锡已经料到了,侧身指着身边同伴说道:“他们就是来自京师,先到长沙给本官传旨,而后一起招安小袁营。” 马祥麟一听,眼睛立刻盯向于克芳等人,表情疑惑,显然并没有相信。 于克芳一听,连忙尖声说得:“堵大人说得没错,咱家就是奉旨南下的。” 他边上的几个锦衣卫校尉,也是连忙点头。就怕马祥麟不相信,下令攻击就倒霉了。 甚至为了让马祥麟相信,他们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腰牌。 然而,马祥麟还是不大相信。因为这种事情,以前从未听说过。至于有宦官,锦衣卫校尉,谁能证明他们就是真得,不是流贼所扮? 腰牌,哪怕是圣旨,都可能是被他们劫来的,谁信? 这么想着,他又转头看向堵胤锡,看着他的这种气质,又有点狐疑。 朝廷官军有投贼的,但是没听说过有官员投贼的。就眼前这人的气质,应该是个有身份的文人,投贼好像也不可能! 一时之间,马祥麟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信还是不该信的好? 不过沙场征战之辈,不会有过多犹豫,信或不信,都不能确认的话,他就选择了更有利于他的一面,那就是不信。 只见他面色冷了下来,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他后面传来惊喜的喊声:“于公公,真得是你?” 于克芳闻声一看,从白杆军中越众而出几个人,其中一人也是穿宦官服饰,其他人是锦衣卫校尉服饰。刚才没看到,该是躲在白杆军中的原因。 这一见之下,他顿时不由得大喜,连忙大声回道:“梁公公,怎么在这里遇到你了?” 那个宦官,还真巧,他认识。 听到他们的对话,所有人的目光便转移到了他们身上。 堵胤锡自然也注意到了,就见白杆军那边也是快马驰出了一个宦官,几个锦衣卫校尉。 不一会,两个宦官就面对面,都是很高兴,其中于克芳向堵胤锡介绍道:“我们都在王厂公手下做事。” 随后,他也给他的同伴介绍道:“他就是咱家奉旨八百里急召的原长沙知府堵大人!” 他的同伴没听过堵胤锡的名字,但是却知道被万岁爷八百里急召的人,全都是受到万岁爷重用的。 因此,他一见之下就连忙态度恭敬地见礼道:“咱家梁幺弟,也是奉旨八百里加急召白杆军进京。见过堵大人!” 边上的马祥麟见他们认得,就知道眼前这些人的身份是没问题了。 与此同时,他也暗暗吃惊。就宦官的势利眼,竟然对这个原长沙知府如此尊重,很显然是因为堵胤锡肯定会得圣宠之人。 这么一想,他便重新打量堵胤锡,随后抱拳一礼道:“末将见过堵大人,刚才有所冲撞,还请大人海涵!” 再大的武将,见了文官都得恭敬,这是明朝中期以来养成的习惯。 堵胤锡见了,自然不会怪罪,反而恭维了下马祥麟治军有方,军容严整之类的话,气氛一下就和谐了起来。 堵胤锡有点好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皇上老是八百里加急召人? 不过这事他只是放心里,而是先说另外一个事情。 只听他问马祥麟道:“不知将军粮草是否有剩余,可否均一点出来?不管如何,本官奉旨将小袁营带到京师,总不能半途就因为粮草不济出事情!” 马祥麟一听,就他本意来说,让流贼去死,哪怕是招安的流贼,他也是不乐意给的。 但是,这是堵胤锡开口了,他是武将,还是土司,也想着结交即将重用的文官,便开口说道:“军中也是不多,不过堵大人说了,末将怎么都要挤出一些粮食才好!反正……” 说到这里,他又有点疑惑,便问道:“堵大人没有向路过城镇索要粮草么?” 一听这话,堵胤锡就有点尴尬了:要不到粮食啊! 他还没说话,就听于克芳在那边已经气呼呼地说道:“那些天杀的东西,连万岁爷的旨意都不顾,竟然不给一丝粮食,回头定然要他们好看!” “哈,那就是你们运气不好了!”他的同伴一听,当即笑着说道,“我们都是有给的!” 堵胤锡听了,看着马祥麟若有所思。 给不给粮食,关键应该是军队名声。毕竟白杆军的名声摆在那里,不管是杀虏,还是讨贼,那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为此,都战死了好些个将领。 地方上知道,白杆军是干什么的,他们去要粮,多少都会给些。 名声,还是很重要的啊! 不用说,小袁营的粮食危机就解除了。不过马祥麟还是不待见几个流贼头目,至少在他看来,他们眼下就还是流贼。 随后,白杆军在前,小袁营在后,一路朝京师出发。遇到粮草没了,就由白杆军出面去要粮,多少能要到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堵胤锡好奇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在白杆军要粮的时候,他也要了几份邸报看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他顿时就有点傻眼了。 堵胤锡万万没想到,京师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如此种种,实在太意外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72章 楚庄王 虽然崇祯皇帝也有干涉过前线战事,比如说催着前线决战之类的,但是,这种事情还是和那位微控专家有区别的。 崇祯皇帝这边,是钱粮无法支撑,还有臣子的怂恿,如此种种才会干涉前线,非是崇祯皇帝的性格,觉得自己的指挥更厉害而去干涉。 至少刚才的谈话中,崇祯皇帝都表示自己没有带兵打仗过,如何能当校长! 因此,刘伟超也就没有和崇祯皇帝说微控专家,运输大队长的事情。 崇祯皇帝这边,得到了刘伟超的这个建议,心中欢喜,也就没有多聊,断了视频通讯后去盘算这事了。 刘伟超则返回屋内,因为在屋里不方便接电话,他是出去接的。 回到屋里之后,他就发现,他弟在玩手机。于是,他便问道:“模拟测试能考90分以上了?” 刘伟越一听,放下手机,苦着脸说道:“哥,这么厚一本书,这么多题目,要背下来真得是太难了!” “那你不想要驾照了?”刘伟超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后问身边的弟弟道。 “想啊,要不然我早回家去了!” 刘伟超一听,便认真地说道:“那就认真地记,要不然,科目一都考不过,你还想要驾照?” 说完之后,看到弟弟苦着脸,他便继续说道:“我看你是根本没有好好学,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个考试太难了!其实吧,我告诉你,这个科目一考试不要看着是要考90分以上,其实很简单的!” “哥,都说我脑子没你灵光,读书没你好,你认为简单,可对我来说,太难了!” “屁!”刘伟超一听,有点想打人,提高了一点声音道,“难不成你是捡来的?自己不好好学,还尽找理由了!” “不是,真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都这么说的,说我连你的一半都没有!还有其他人,也都是这么说的,说我们的家学习天分,都在你身上!” 听到这话,刘伟超不由得稍微愣了下。 自己和弟弟相差四岁,而村小学只有到三年级,然后就要去乡中心小学念书的,为此,自己就没有和弟弟同过校。 以前的时候,自己一直读书,对弟弟关心不够! 弟弟的成绩差,本来以为是他贪玩,笨是肯定不笨的,至少在他手工方面,就远比自己要巧,就喜欢折腾东西。 他的成绩之所以不好,很可能是被自己,被老师,被其他人打击,就下意识地抗拒学习,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一块料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就不提以前的事情,正色对自己的弟弟说道:“其实这个真不难,你试着理解地去记,不要死记硬背,来,我们一起!” “好吧!”刘伟越将信将疑,便和他哥一起开始学习起来。 没办法,他非常想拥有驾照,将来万一有钱买车的话,能开车多好! 虽然有点抗拒学习,背书之类,但是此时还是认真地听他哥的话了。 ……………………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这边,虽然很晚才睡,却也是精神抖擞地下旨召见京营总督堵胤锡,游击袁时中,以及勇卫营周遇吉,几个方面的代表都到期,和他们一起商议,成立武备堂的事情。 他把这个点子一说,堵胤锡有点犹豫,毕竟这种事情,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崇祯皇帝设立武进士,这已经算是天子门生;如今要设立武备堂,亲自任祭酒,这是连文人都没有的待遇,指不定会被一大群人弹劾不合祖制了! 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所说,言之有理。用这种设立武备堂的方式,可以尽快加速京营的重整。不但如此,甚至还可能对全国各地的武人,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促使他们也努力想加入武备堂,成为天子门生! 如果没有武备堂,各地的将领,要么是祖传兵法,要么是自己摸爬滚打出来,要么自己去读几本兵书,终归是没有这种武备堂中教习更为有效! 对于眼下这种乱世,这个武备堂确实是值得拥有的。 这么想着,他便犹豫着奏道:“以陛下天子之尊任武备堂祭酒,这个实在有点骇人听闻,怕是引起世人非议,除此之外,微臣附议,这武备堂确实不错!” 袁时中、周遇吉等人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却是喜出望外,巴不得皇帝当祭酒的。不过他们长期被文官压制,或者说自从大明中后期以来,武人就天生矮文人一头,在这种心理上,他们听到堵胤锡的话,想着也有道理,便不敢说什么。 要不然,引得整个文人集团不满,那是处处都可以给武人小鞋穿,甚至都能拖累你打不了仗,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军队后勤,都是文人掌控,稍微用些手段,都能影响战事的。 这么想着,他们便有点遗憾,皇帝的这个提议,对武人来说,真得是太好了。但是,终归还是不现实啊!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态度非常坚决地说道:“这个祭酒,还能由谁来担任?以后大明高级武官,也都要在这武备堂学之。难不成五军都督府的都督都要成为谁的门生?公侯伯等爵位的也将是谁的门生?” 一听这话,堵胤锡顿时傻眼。 如果真按照崇祯皇帝这么计划的话,还真没人敢成为这样的祭酒,要不然,天下文武都出自一门,是要造反么? 换句话说,真按崇祯皇帝这样计划,那么这个祭酒就只能是皇帝亲自担任,其他人谁都不行! 可是,如果这个武备堂不是这么高级别呢? 堵胤锡正在想着这事,就听到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可卿看看,又有多少世袭武勋可领兵打仗的?朕以为,非常有必要,设立这么一座武备堂,让大明武官重新提高自己,以免尸位素餐,养一群没用的废物!” 一听这话,堵胤锡不由得暗暗吃惊。皇上这一招,是还暗指那些武勋!这怕不是只为京营重整一事,而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他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说得这话很有道理。 不要说那些武勋的第一代多厉害,可如今大明朝的武勋,基本上都是纨绔之辈,又有那位能上战场的?徒有虚名而已! 那些人,也该是整顿了! 而周遇吉等人听了,却是大喜。 皇帝这么坚持,并且还说明了非皇帝当祭酒不可的理由,那就是说,这个事情基本就成了。并且这样一来,那些文官也怪不到武将头上,因为这是皇帝坚持的! 并且,皇帝说得对啊,皇帝说得妙啊!皇帝说得理由充足,谁反对? 于是,设立武备堂,皇帝当祭酒这个事情,至少堵胤锡是不反对了。 至于其他人,崇祯皇帝也不理他们,只要手中握着军权,就算那些文官再能扯,还能翻了天去?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趁热打铁,直接和这几个心腹臣子商议起武备堂该教什么,这也是他为什么把袁时中传来的原因。 一如刘伟超所言,武备堂的教学内容要从实际出发,博采众家之长,有正经的官军之战,也要吸收流贼的流动作战优势,还有根据后续装备方法的改进。 为此,崇祯皇帝甚至都带了堵胤锡、周遇吉和袁时中他们去了兵仗局,先去看了下库房里面堆得满满的新式盔甲,以及部分用精钢打造出来的燧发枪。 就目前而言,护甲已经能流水化式产出,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军械方面,包括燧发枪和火炮的产出,现在还在等镗床的大量应用以及蒸汽机的应用。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燧发枪和火炮的产量才能提高,质量也才能是最好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京畿之地的所有铁矿石全部要求送到京师,军器局的匠人,挑选技术好的,也都集中到京师,暂时都编入兵仗局内,扩大规模。 并在将来合适的时候,再以这些人为种子,增设扩产。 看着热火朝天的兵仗局,看着堆满了库房的新式盔甲,还有见到精钢为材料的燧发枪,试射之后,不管是哑火率,还是射程,又或者精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更不用说,火药方面的改进等等。 如此种种,看得他们不要太兴奋。让他们有一种感觉,皇上这是春秋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训练出一支精兵,再加上如此精良的装备,一旦出战,绝对是力压敌人的。不要说普通流贼了,就是辽东的建虏,想要对抗这样一支精锐,绝对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不过话说回来,囤积这么多精良装备,花费的钱财,估计也是天文数字吧? 难怪皇上之前抄了那么多家,敢情这钱都花到这方面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里还有科技的进步,降低了极大的成本。要不然,就崇祯皇帝那些抄家得到的钱财,也不可能产出那么多,并且质量还那么好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73章 江南之策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两军阵前,一触即发,那是刀剑无眼的。 普通官吏,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不要说出阵了,就是阵前都不敢,能躲后面多远就躲后面多远的。 但是,堵胤锡却毫无所惧,拍马出阵,没带一丝犹豫的。 他这突兀之间走出阵前,还别说,真有点显眼的。 只是,他是前长沙知府,如今什么官职还不知道,因此身上就没官服。不能第一时间就表明身份,危险性确实是有点高的。 不过,于克芳等人很快跟上,他们是穿着官服的。宫里的内侍,还有锦衣卫校尉的服饰,在一大群农民军中,还是非常显眼的。 可虽然如此,于克芳等人出阵前,却没有堵胤锡那样自如,一看就知道他们非常紧张,似乎一个动静不对就会调转马头转身逃跑。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小袁营这边一看就知道是流贼队伍,五花八门的衣服,鬼知道穿官服的是不是真的官? 毕竟还有可能是流贼杀了官,扒了官服穿,那也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白杆军这边,马祥麟看到这一幕,第一眼便是被穿官服的吸引。一见之下,他便冷笑一声道:“流贼就是流贼,穿着官服还是不像人!想要耍诈……”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又不说了。 因为他看到穿官服的那几个人,到了先前出来的那人身后。一眼就看出,他们是以先前这人为主的。 这一下,先前这人就吸引了马祥麟的目光。 仔细一打量之后,马祥麟不由得有点惊诧了。 这人的气质,真得不一般。一看就知道,绝对不是普通人。并且,像流贼的可能性极低。 因为那些流贼,马祥麟打交道多了,压根就不可能有这种儒雅气质。 不是说流贼队伍中没有文人,那宋献策,牛金星都是文人,但是,都没有眼前这人有气质! 这种气质,绝对不是读几本书就能有的,肯定是长久做学问才能养出的气质。 这么一来,马祥麟就狐疑了,不知道这人是谁,他要干什么? 也是如此,好奇心驱使下,他就想先看看再说。 小袁营这边的袁时中等人,也都紧张地注视着堵胤锡等人的背影。就冲这份勇气,就进一步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只见堵胤锡一直前行,丝毫不惧前面的刀光枪林,听到喊话能听到的距离,他才勒住战马,然后大声喊道:“本官乃原长沙知府堵胤锡,有请马祥麟马将军上前搭话!” 马祥麟听了,才明白眼前这人是进士出身,难怪气质不凡。 不过随即,他就更疑惑了。 原长沙知府?身处流贼军中,他这是要干嘛? 这么想着,马祥麟就拍马上前,当即大声喝道:“某就是马祥麟!” 一个文人都敢出阵,他又岂会被比下去。 堵胤锡其实早就看着他了,听到他说话,便抱拳一礼道:“本官奉旨招安小袁营前往京师,如今两军都是朝廷官军,莫要误会了!” 马祥麟一听,不由得愣了下。他想过很多种可能性,就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性。 自从八大王张献忠等人在谷城重新造反之后,朝廷上就再没有人提过招安之事。 回过神来,马祥麟的目光顿时变得阴冷,当即冷笑一声道:“你看本将很傻么?你一个原长沙知府,还招安一伙流贼,还要去京师?” 这个事情一听,就觉得非常荒谬! 堵胤锡听了他的质疑,心中是理解的,便立刻重申道:“本官是奉旨招安!” 这一次,他特意强调了“奉旨”两字,声音都大了一分。 马祥麟一听,那就更不信了。 皇帝下旨招安?不要说这事以前没有过,就算有,也轮不到一个长沙知府去招安流贼啊! 他感觉被人在愚弄,正待发怒之时,堵胤锡已经料到了,侧身指着身边同伴说道:“他们就是来自京师,先到长沙给本官传旨,而后一起招安小袁营。” 马祥麟一听,眼睛立刻盯向于克芳等人,表情疑惑,显然并没有相信。 于克芳一听,连忙尖声说得:“堵大人说得没错,咱家就是奉旨南下的。” 他边上的几个锦衣卫校尉,也是连忙点头。就怕马祥麟不相信,下令攻击就倒霉了。 甚至为了让马祥麟相信,他们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腰牌。 然而,马祥麟还是不大相信。因为这种事情,以前从未听说过。至于有宦官,锦衣卫校尉,谁能证明他们就是真得,不是流贼所扮? 腰牌,哪怕是圣旨,都可能是被他们劫来的,谁信? 这么想着,他又转头看向堵胤锡,看着他的这种气质,又有点狐疑。 朝廷官军有投贼的,但是没听说过有官员投贼的。就眼前这人的气质,应该是个有身份的文人,投贼好像也不可能! 一时之间,马祥麟有点犹豫,不知道该信还是不该信的好? 不过沙场征战之辈,不会有过多犹豫,信或不信,都不能确认的话,他就选择了更有利于他的一面,那就是不信。 只见他面色冷了下来,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他后面传来惊喜的喊声:“于公公,真得是你?” 于克芳闻声一看,从白杆军中越众而出几个人,其中一人也是穿宦官服饰,其他人是锦衣卫校尉服饰。刚才没看到,该是躲在白杆军中的原因。 这一见之下,他顿时不由得大喜,连忙大声回道:“梁公公,怎么在这里遇到你了?” 那个宦官,还真巧,他认识。 听到他们的对话,所有人的目光便转移到了他们身上。 堵胤锡自然也注意到了,就见白杆军那边也是快马驰出了一个宦官,几个锦衣卫校尉。 不一会,两个宦官就面对面,都是很高兴,其中于克芳向堵胤锡介绍道:“我们都在王厂公手下做事。” 随后,他也给他的同伴介绍道:“他就是咱家奉旨八百里急召的原长沙知府堵大人!” 他的同伴没听过堵胤锡的名字,但是却知道被万岁爷八百里急召的人,全都是受到万岁爷重用的。 因此,他一见之下就连忙态度恭敬地见礼道:“咱家梁幺弟,也是奉旨八百里加急召白杆军进京。见过堵大人!” 边上的马祥麟见他们认得,就知道眼前这些人的身份是没问题了。 与此同时,他也暗暗吃惊。就宦官的势利眼,竟然对这个原长沙知府如此尊重,很显然是因为堵胤锡肯定会得圣宠之人。 这么一想,他便重新打量堵胤锡,随后抱拳一礼道:“末将见过堵大人,刚才有所冲撞,还请大人海涵!” 再大的武将,见了文官都得恭敬,这是明朝中期以来养成的习惯。 堵胤锡见了,自然不会怪罪,反而恭维了下马祥麟治军有方,军容严整之类的话,气氛一下就和谐了起来。 堵胤锡有点好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皇上老是八百里加急召人? 不过这事他只是放心里,而是先说另外一个事情。 只听他问马祥麟道:“不知将军粮草是否有剩余,可否均一点出来?不管如何,本官奉旨将小袁营带到京师,总不能半途就因为粮草不济出事情!” 马祥麟一听,就他本意来说,让流贼去死,哪怕是招安的流贼,他也是不乐意给的。 但是,这是堵胤锡开口了,他是武将,还是土司,也想着结交即将重用的文官,便开口说道:“军中也是不多,不过堵大人说了,末将怎么都要挤出一些粮食才好!反正……” 说到这里,他又有点疑惑,便问道:“堵大人没有向路过城镇索要粮草么?” 一听这话,堵胤锡就有点尴尬了:要不到粮食啊! 他还没说话,就听于克芳在那边已经气呼呼地说道:“那些天杀的东西,连万岁爷的旨意都不顾,竟然不给一丝粮食,回头定然要他们好看!” “哈,那就是你们运气不好了!”他的同伴一听,当即笑着说道,“我们都是有给的!” 堵胤锡听了,看着马祥麟若有所思。 给不给粮食,关键应该是军队名声。毕竟白杆军的名声摆在那里,不管是杀虏,还是讨贼,那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为此,都战死了好些个将领。 地方上知道,白杆军是干什么的,他们去要粮,多少都会给些。 名声,还是很重要的啊! 不用说,小袁营的粮食危机就解除了。不过马祥麟还是不待见几个流贼头目,至少在他看来,他们眼下就还是流贼。 随后,白杆军在前,小袁营在后,一路朝京师出发。遇到粮草没了,就由白杆军出面去要粮,多少能要到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堵胤锡好奇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在白杆军要粮的时候,他也要了几份邸报看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他顿时就有点傻眼了。 堵胤锡万万没想到,京师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如此种种,实在太意外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74章 文官不服 身为宫内第一太监多年,王德化岂会不知道,那些能坐大的盐商,哪个背后没有人? 要不然的话,早就被人吃掉了! 那些大盐商的钱财,根本不可能那么容易拿的! 不过皇帝盯上了那些大盐商的钱袋子,还不只是要他们交税,而是要一口吞了他们,对此,王德化其实也理解! 虽然他没有去过兵仗局,但是风声总是听到过的,知道那边正在扩大规模。 而皇帝又如此大张旗鼓地扩军,甚至连京营都进行重整,这些都是最花钱的事情! 皇帝有多少钱,他心中绝对是有数的! 自从前两个月开始,皇帝抄家抄到了甜头,想着法子要快速来钱,那这抄家就是最容易不过了! 在京师抄家,抄那些大臣的,甚至是武勋的,还去抄了有钱晋商的,如今又盯上了南方的大盐商,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个事情,确实难办,难怪皇帝会让自己来办! 然而,王德化这么想着,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是皇家的奴才,如果不如皇帝的意思,直接下令打死,一点浪花都不会有。 本来就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了皇帝,如果此时拒绝的话,王德化知道自己的下场,估计有可能会被立刻杖杀。 多年宦官生涯,也让王德化练出了应变危机的能力。他知道,他是没得选择的。 于是,这些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后,王德化就立刻向崇祯皇帝回奏道:“奴婢遵旨,奴婢定然把那些大盐商都抄了!” 崇祯皇帝就盯着王德化,看他没有犹豫,很快就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不由得心情有点复杂起来。 这个自己曾经最为信任的宦官,至少在这几个月内的办事,还是让自己满意的。 可是,谁让他在另外那个位面做出了那样的事情呢? 但是,这些事情是没有发生的啊!自己如此愤恨于他,会不会有点莫须有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盯着王德化,忽然冷声说道:“此事你要办得漂亮,朕要钱,但是不要有人说闲话,你能办到么?” 听到皇帝的语气忽然变冷,王德化就更是不敢怠慢,连忙恭敬地奏道:“万岁爷放心,奴婢定然办妥此事,为万岁爷分忧!” 看他这么顺从的意思,崇祯皇帝想起他陪伴的岁月,终于有些心软,便冷声说道:“好,只要你办好了这件事情,朕就让你去中都养老。” 按理来说,这么大一件事情,能办好的话,换成一般情况,那绝对是要重赏的。 可是,崇祯皇帝却明确地告诉王德化,让他远离权利中心,既不在京师,也不在应天府,甚至不去全国各地当镇守太监,只是去皇陵养老而已,这种奖励,实在是没法说的。 然而,王德化一听,却是激动地哭了,连忙跪下向崇祯皇帝奏道:“老奴叩谢万岁爷天恩!” 他对崇祯皇帝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的。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没说什么,但是,他却知道,他失宠了,并且还是被崇祯皇帝所厌恶。 为此,他找不出原因,只有一直在担心,悬在他头顶的那把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每日的提心吊胆,便是每日的煎熬! 可如今,崇祯皇帝一反常态的这样奖赏他,王德化便一下知道,只要他做好了这件事,那皇帝对他的怨气就会消了! 换句话说,悬在他头顶的那把刀终于要解除了。 想明白这些的,王德化心中大大松了口气,因此便欣喜地接受去凤阳养老,总好过被杀! 此时,崇祯皇帝看他这个样子,也是有些感触,便冷着脸问道:“说吧,你做好这事,有什么要求没有?” 大盐商的钱,他是一定要拿到的。 王德化听了,抬起头,也不去擦眼泪,满脸泪花地奏道:“万岁爷,此事要办得稳妥一点的话,最好是有另外的事情来转移南边的注意!” “嗯?”崇祯皇帝听了,不明其意,便哼了一声。 王德化一听,便立刻奏道:“江南乡绅,多有不法之事,去那边任职的官吏,十之八九和江南乡绅串通一气,奴婢以为,可令都察院大张旗鼓地巡查地方,正好以上个月查官吏贪腐之事为借口。如此,奴婢顺势也前往扬州,可趁机动手!” 之前的时候,查贪腐查到京师官吏都不敢去官衙,最终交出贪腐银,而后既往不咎,再犯一并重处为结局的。 不过地方上,却是没有波及。如今王德化建议都察院巡查地方,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这个主意,不错! 对于地方上,崇祯皇帝也确实是想要查的! 如今,反正到处都乱的,那就乱好了,至少朝廷大义的名份是占着的。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冷冷地说道:“好,朕就依你所奏,这几天便会责令都察院去办!” 王德化一听大喜,不但是因为皇帝同意了这个事情,更因为他说话,皇帝竟然也听了。 于是,他心中更是大定,连忙擦着眼泪告辞。 不过说实话,王德化离开之前,也犹豫了一会。 因为他知道,此时他和崇祯皇帝的距离是最近的,他就很想问问,他到底做了什么,惹得皇帝之前那么厌烦他? 此时虽然两人都没说什么,但其实已经开诚布公了。要是这会儿问的话,是最有可能问出原因的。 然而,王德化又很怕自己这么一问,又惹得皇帝发怒!到后来,连养老的可能都没有了! 最终,王德化只能是心中叹了口气,想着“伴君如伴虎”的名言,没敢问出口,憋着这个最大的疑惑退下了。 回到东厂之后,他立刻召集手下得力干将,对他们说道:“咱家这里有一个发财的机会,你们要是干好了,这辈子都不用捞钱了,你们干不干?” 一听这话,他的手下都是欣喜,但是也有犹豫。 毕竟崇祯皇帝的反腐风暴,犹在眼前,而且除了他们东厂之外,还有锦衣卫和西厂,不是他们能随意为之的时候了。 这么想着,就有手下把顾虑说了出来:“厂公,赚钱的事情,谁都喜欢,可是,我们就怕钱没拿到,这命都没了!” 王德化岂会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当即便说道:“你们尽管放心,此乃奉旨办事!” 他心中明白的很,要想远离京师去查抄那些大盐商,就必须要这些手下出大力,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办成的,因此他要激起他们的积极性才行。 他的手下一听是奉旨办事,顿时一个个都是欢喜,纷纷表示没问题。 于是,王德化便对他们说道:“好,如此你们便挑选精锐,随咱家一起前往扬州,查抄那些大盐商!” 一听这话,他的得力手下顿时就愣了下。 他们如同王德化一样,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大盐商背后都有人。那些盐商的钱,不好拿的! 看他们如此,王德化便冷笑一声道:“那些盐商背后的人,再大能大得过万岁爷?就算出了事,也有咱家顶着,你们又怕什么?” 听到这话,他的手下都回过神来,一时之间纷纷欣喜。 没错,那些盐商背后的人,再大能大得过皇帝?去宰那样的肥猪,哪怕漏了一点点给他们,那就是天大的数目了! 这么想着,他的手下便立刻踊跃起来,表示全听厂公的。 于是,王德化便让他们立刻点了精兵强将,随他一起前往江南。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他对那些大盐商的钱,是志在必得。虽然他不喜欢王德化,可王德化的那个建议,他也是在认真考虑的。 正在想着时,就听到都察院左都御史黄道周求见。 崇祯皇帝心道,来得正好,便立刻召见。 不一会,黄道周就到了文华殿,在见礼之后,便立刻表情无比严肃地奏道:“陛下,微臣听闻陛下要设立什么武备堂,还要亲自出任祭酒,不知可有此事?” 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崇祯皇帝特意让人散发出去的。武备堂虽然还没有成立,但是风声应该已经传遍京师了。 对此,崇祯皇帝当然不会否认,当即点头道:“确有此事!” 黄道周一听,顿时严肃地立刻奏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武夫当道,便是祸患丛生,国之危也!” 崇祯皇帝一听,便冷着脸问道:“卿的意思,如今是太平年间?” “……”黄道周一听,顿时就哑然了。 不过身为文官体系中的代表,他绝对不能坐视武官的地位一下拔高这么多,便避而不答崇祯皇帝这个问题,而是说道:“陛下,进士出身,尚且不能直接成为天子门生,而武夫却能如此,试问天下群臣,该如何处之?以后以文治武,可还能行之?武夫当道,绝非国家、社稷之福啊!” 换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文官原本是通过殿试,这样算是天子门生,可这种事情,其实是文官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已,又不是真得是其老师! 而武将这边,皇帝是祭酒,那武备堂里面的武夫,是可以堂而皇之地认为,他们才是正宗的天子门生。 这样的事情,文官不炸才怪!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75章 如厕这么久?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比如说催着前线决战之类的,但是,这种事情还是和那位微控专家有区别的。 崇祯皇帝这边,是钱粮无法支撑,还有臣子的怂恿,如此种种才会干涉前线,非是崇祯皇帝的性格,觉得自己的指挥更厉害而去干涉。 至少刚才的谈话中,崇祯皇帝都表示自己没有带兵打仗过,如何能当校长! 因此,刘伟超也就没有和崇祯皇帝说微控专家,运输大队长的事情。 崇祯皇帝这边,得到了刘伟超的这个建议,心中欢喜,也就没有多聊,断了视频通讯后去盘算这事了。 刘伟超则返回屋内,因为在屋里不方便接电话,他是出去接的。 回到屋里之后,他就发现,他弟在玩手机。于是,他便问道:“模拟测试能考90分以上了?” 刘伟越一听,放下手机,苦着脸说道:“哥,这么厚一本书,这么多题目,要背下来真得是太难了!” “那你不想要驾照了?”刘伟超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后问身边的弟弟道。 “想啊,要不然我早回家去了!” 刘伟超一听,便认真地说道:“那就认真地记,要不然,科目一都考不过,你还想要驾照?” 说完之后,看到弟弟苦着脸,他便继续说道:“我看你是根本没有好好学,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个考试太难了!其实吧,我告诉你,这个科目一考试不要看着是要考90分以上,其实很简单的!” “哥,都说我脑子没你灵光,读书没你好,你认为简单,可对我来说,太难了!” “屁!”刘伟超一听,有点想打人,提高了一点声音道,“难不成你是捡来的?自己不好好学,还尽找理由了!” “不是,真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都这么说的,说我连你的一半都没有!还有其他人,也都是这么说的,说我们的家学习天分,都在你身上!” 听到这话,刘伟超不由得稍微愣了下。 自己和弟弟相差四岁,而村小学只有到三年级,然后就要去乡中心小学念书的,为此,自己就没有和弟弟同过校。 以前的时候,自己一直读书,对弟弟关心不够! 弟弟的成绩差,本来以为是他贪玩,笨是肯定不笨的,至少在他手工方面,就远比自己要巧,就喜欢折腾东西。 他的成绩之所以不好,很可能是被自己,被老师,被其他人打击,就下意识地抗拒学习,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一块料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就不提以前的事情,正色对自己的弟弟说道:“其实这个真不难,你试着理解地去记,不要死记硬背,来,我们一起!” “好吧!”刘伟越将信将疑,便和他哥一起开始学习起来。 没办法,他非常想拥有驾照,将来万一有钱买车的话,能开车多好! 虽然有点抗拒学习,背书之类,但是此时还是认真地听他哥的话了。 ……………………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这边,虽然很晚才睡,却也是精神抖擞地下旨召见京营总督堵胤锡,游击袁时中,以及勇卫营周遇吉,几个方面的代表都到期,和他们一起商议,成立武备堂的事情。 他把这个点子一说,堵胤锡有点犹豫,毕竟这种事情,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崇祯皇帝设立武进士,这已经算是天子门生;如今要设立武备堂,亲自任祭酒,这是连文人都没有的待遇,指不定会被一大群人弹劾不合祖制了! 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所说,言之有理。用这种设立武备堂的方式,可以尽快加速京营的重整。不但如此,甚至还可能对全国各地的武人,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促使他们也努力想加入武备堂,成为天子门生! 如果没有武备堂,各地的将领,要么是祖传兵法,要么是自己摸爬滚打出来,要么自己去读几本兵书,终归是没有这种武备堂中教习更为有效! 对于眼下这种乱世,这个武备堂确实是值得拥有的。 这么想着,他便犹豫着奏道:“以陛下天子之尊任武备堂祭酒,这个实在有点骇人听闻,怕是引起世人非议,除此之外,微臣附议,这武备堂确实不错!” 袁时中、周遇吉等人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却是喜出望外,巴不得皇帝当祭酒的。不过他们长期被文官压制,或者说自从大明中后期以来,武人就天生矮文人一头,在这种心理上,他们听到堵胤锡的话,想着也有道理,便不敢说什么。 要不然,引得整个文人集团不满,那是处处都可以给武人小鞋穿,甚至都能拖累你打不了仗,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军队后勤,都是文人掌控,稍微用些手段,都能影响战事的。 这么想着,他们便有点遗憾,皇帝的这个提议,对武人来说,真得是太好了。但是,终归还是不现实啊!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态度非常坚决地说道:“这个祭酒,还能由谁来担任?以后大明高级武官,也都要在这武备堂学之。难不成五军都督府的都督都要成为谁的门生?公侯伯等爵位的也将是谁的门生?” 一听这话,堵胤锡顿时傻眼。 如果真按照崇祯皇帝这么计划的话,还真没人敢成为这样的祭酒,要不然,天下文武都出自一门,是要造反么? 换句话说,真按崇祯皇帝这样计划,那么这个祭酒就只能是皇帝亲自担任,其他人谁都不行! 可是,如果这个武备堂不是这么高级别呢? 堵胤锡正在想着这事,就听到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可卿看看,又有多少世袭武勋可领兵打仗的?朕以为,非常有必要,设立这么一座武备堂,让大明武官重新提高自己,以免尸位素餐,养一群没用的废物!” 一听这话,堵胤锡不由得暗暗吃惊。皇上这一招,是还暗指那些武勋!这怕不是只为京营重整一事,而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他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说得这话很有道理。 不要说那些武勋的第一代多厉害,可如今大明朝的武勋,基本上都是纨绔之辈,又有那位能上战场的?徒有虚名而已! 那些人,也该是整顿了! 而周遇吉等人听了,却是大喜。 皇帝这么坚持,并且还说明了非皇帝当祭酒不可的理由,那就是说,这个事情基本就成了。并且这样一来,那些文官也怪不到武将头上,因为这是皇帝坚持的! 并且,皇帝说得对啊,皇帝说得妙啊!皇帝说得理由充足,谁反对? 于是,设立武备堂,皇帝当祭酒这个事情,至少堵胤锡是不反对了。 至于其他人,崇祯皇帝也不理他们,只要手中握着军权,就算那些文官再能扯,还能翻了天去?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趁热打铁,直接和这几个心腹臣子商议起武备堂该教什么,这也是他为什么把袁时中传来的原因。 一如刘伟超所言,武备堂的教学内容要从实际出发,博采众家之长,有正经的官军之战,也要吸收流贼的流动作战优势,还有根据后续装备方法的改进。 为此,崇祯皇帝甚至都带了堵胤锡、周遇吉和袁时中他们去了兵仗局,先去看了下库房里面堆得满满的新式盔甲,以及部分用精钢打造出来的燧发枪。 就目前而言,护甲已经能流水化式产出,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军械方面,包括燧发枪和火炮的产出,现在还在等镗床的大量应用以及蒸汽机的应用。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燧发枪和火炮的产量才能提高,质量也才能是最好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京畿之地的所有铁矿石全部要求送到京师,军器局的匠人,挑选技术好的,也都集中到京师,暂时都编入兵仗局内,扩大规模。 并在将来合适的时候,再以这些人为种子,增设扩产。 看着热火朝天的兵仗局,看着堆满了库房的新式盔甲,还有见到精钢为材料的燧发枪,试射之后,不管是哑火率的降低,还是射程,又或者精度的提高,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更不用说,火药方面的改进等等了。 如此种种,看得他们不要太兴奋。让他们有一种感觉,皇上这是春秋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训练出一支精兵,再加上如此精良的装备,一旦出战,绝对是力压敌人的。不要说普通流贼了,就是辽东的建虏,想要对抗这样一支精锐,也绝对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不过话说回来,囤积这么多精良装备,花费的钱财,估计也是天文数字吧? 难怪皇上之前抄了那么多家,敢情这钱都花到这方面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里还有科技的进步,降低了极大的成本。要不然,就崇祯皇帝那些抄家得到的钱财,也不可能产出那么多,并且质量还那么好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76章 乱世之根源 黄道周一听,顿时如中雷击,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自己本身就是进士,又在官场之中,岂会不知道如今的进士情况。 甚至可以说,对于大明进士培养之法的演变,他是一清二楚的。 明初二三甲进士分派于六部与翰林院见习者,入六部的称观政进士,入翰林院的称庶吉士。 从大明永乐二年开始,翰林院纳庶吉士,已演变成了专门的制度,时谓“馆选”,由内阁会同吏部、礼部在新科进士中选拔年轻貌佳、才优字好者入翰林院继续学习,三年后“散馆”(毕业)分授实职。 其余进士,就是观政进士了,分别去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和通政司,甚至有的时候,连五军都督府都有进士观政。 一开始的时候,这种培养进士的方式也确实还可以,为新科进士到参政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方式就变味了。 首先,由内阁会同吏部、礼部进行的点翰林就开始充满了腐败,毕竟是他们说了算。偶尔有的时候,会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但是,大多数是这些衙门的大佬说了算。 而观政进士这边,也同样如此,腐败丛生。 这些观政进士,都不想外放,想要留在京师为官。于是就千方百计地想去三法司衙门,因为观政有个潜规则,就是观政进士期限到了之后都会留在本衙门用。 除此之外,观政进士在实习期间,还可以请假,也就是说,人家压根就不观政,时间到了就直接授官了。 观政期限,也就三个月或者半年而已,这么短的时间内,又能掌握多少从政经验? 因此,这些新科进士制度,到了万历年间开始,就形同虚设了!并且里面的腐败横行,在进士还没有当官的时候,这种官场风气之下,就已经被腐蚀掉了。 不但如此,黄道周还知道,如今存在进士中的风气,到底有多差。 多数进士皆认为,他们二十年灯窗辛苦,才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这是自己努力得来的,中了进士,不就是该放松享受了? 还有官居极品的人,也觉得他们二十年仕途小心,始得至此地位,那是不是该为自己着想,谋求一些利益? 在如此种种风气之下,吏治腐败,才有今日之乱局! 黄道周想着这些,忽然对崇祯皇帝的提议有了浓厚的兴趣。他平日里也瞧不惯同僚作风,喊着要整顿吏治,但是具体措施上,却只能泛泛而谈。如今听崇祯皇帝这边,似乎有新鲜提议,就很想知道一下。 于是,他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这文备堂具体如何为之?” 崇祯皇帝见黄道周不再反对,而是好奇他的说法,心中不由得有点兴奋,便马上对黄道周说道:“文备堂内,设各科科目,皆是为官之须知,明确何事该如何为之?学之后便考试,唯有考核合格者方能根据其成绩授之于官!如若考试不合格者,其不明为官之道,如何为官?” “那这各科科目从何而来?”黄道周听了,立刻追问道。 崇祯皇帝一听,想也不想,就直接说道:“由六部皆三法司,还有地方上呈送案例,编辑成策,朕阅后便是各科科目。其他细节上,可群臣议之,朕再定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对了,以后京官,须得地方任职一定时间之后才能担任。朕不想看到无有地方经验,却对地方事务指手画脚!” 黄道周听了,不由得赞道:“陛下英明,此乃根除吏治腐败之良策也!” 事实上,崇祯皇帝的这个做法,有部分被后世满清所用:殿试传胪后三日,于保和殿举行进士朝考,专为选庶吉士而设。 而如今崇祯皇帝受刘伟超启发而想出来的这个制度,比起满清的朝考,那是方方面面,都要详细,更有规范了。 毕竟满清这个,只是把选拔庶吉士这一关的由人为改为考试而已,其实和殿试的区别并不算大。 这个事情,刘伟超不知道,崇祯皇帝自然也就不知道。 此时,崇祯皇帝见黄道周赞同之后,想起王德化的要求,便借着这个话题对黄道周说道:“卿所言不错,如今之吏治腐败,乃是普遍之事。朕之前只是整顿了京师而已,地方上的吏治腐败,仍未涉及。卿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近期须得举荐御史巡按地方,扫除地方之腐败,如何?”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强调道:“地方上民不聊生,地方官难逃其咎!如今之乱局,多少都和地方官之不作为有关!京察之外,还需严厉督查之!” 黄道周一听,立刻表情严肃,连忙答应道:“微臣深以为然,立刻着手此事!” 对于崇祯皇帝一反常态,没有让厂卫介入,而是让都察院来督办这个事情,他心中非常高兴,也想着赶紧应下,免得到时候皇帝变卦,又公然让厂卫介入就不好了。 只要是文官,就没有不讨厌厂卫的,黄道周也不例外! 说完这些,黄道周就赶紧走了。 不过等他出了大殿之后,忽然才想起来,武备堂的这个事情,皇帝还没有一个最终的说法! 他这么想着,就很想再找崇祯皇帝确认下。可随后想想,他自己之前提出的反对理由,似乎也有不成立了。 进入武备堂的武将是天子门生,而如今文官要入文备堂,也同样会是天子门生,不存在武官凌驾于文官之上,一样可以以文制武! 另外崇祯皇帝说得也不无道理,如今这乱世,到处都是流贼作乱,杀藩王,杀督抚,已经到了危急时候,不培养那些武将,何以和贼寇厮杀,早日平定天下? 唉,之所以会有如今这乱世,还是吏治腐败,根在文官这边啊! 这么想着,黄道周便叹了口气,熄了去找崇祯皇帝的念头。 崇祯皇帝这边,打发走了黄道周之后,就全力扑在武备堂筹建的事情上。另外,也让方正化调派熟练工匠,和宋应星一起,尽快打造出蒸汽机,并且越多越好! 这倒不是说他想开始造蒸汽火车、轮船之类,而是新打造出来的蒸汽机,是要先用来作为炼钢,镗枪炮这方面。 就目前京师这边的军队,也就是白杆军能最快拥有新的战斗力,因此,崇祯皇帝也盯着白杆军这边训练,适应新装备。 没办法,如今这种局势之下,崇祯皇帝必须争分夺秒都地去抢时间。 不说建虏入侵了,光是事关中原的开封之战,肯定也已经开始了,也不知道孙传庭那边怎么样了?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心中肯定是担心的。 ……………… 一如崇祯皇帝所想,开封之战,已经开始了。 李自成和罗汝才领着他们的主力军队,号称五十万,围住开封之后第五天,就完成了攻城准备,开封之战,正式打响。 对于开封城的坚固,李自成是有预料的。更不用说,和前两次开封之战比起来,如今还是孙传庭那狗官坐镇,估计会更是难打。 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就派出了杂牌军去试探开封城的虚实。 “杀……” 震天的喊杀声,响彻在开封城外。 护城河在流贼大军刚到达开始扎营的时候,就已经派人把水给引走了。 前面几批的杂牌军,主要就是填护城河。 在盾牌的掩护下,一个个衣衫褴褛的杂牌军,背着一袋袋泥土冲到护城河那往里面倒。 李自成等人,自然是在观战的。 看了一会之后,边上的李岩就有点疑惑地说道:“为何这一次的填河,似乎比之前两次要顺利?” “没错!”宋献策听了,也是疑惑地回应道,“城头上的反击似乎是有气无力的那种?” 统兵将领之一的袁宗第听了,不以为然地说道:“我猜估计是孙传庭那狗官,强龙难压地头蛇,不带兵马过来,和城里的人有矛盾,结果就这样了!” “这个似乎也有道理!”罗汝才听了,也加入讨论道:“就孙传庭那性子,似乎谁都欠他钱一样的。如今又受皇帝重用,岂不更是觉得自己了不起!”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又话锋一转道:“不过我们也不能轻敌,那毕竟是孙传庭,能耐还是有的。如果我们攻打急了的话,指不定就是帮他忙!” “那怎么办?”牛金星一听,接过他的话题道:“我们要是不攻得急,能打下开封么?” 李自成一直不说话,听到这时,他才开口说道:“先看看再说吧,等到护城河填完,派精锐猛攻一次,看看能不能破城?” 他是老大,这么决定了,只要罗汝才不反对,那就是这么定了。 他们却是不知道,城头箭楼里面,开封城原本的文武官员,全都乖乖地站在孙传庭的身后,压根就没有一点不和的意思。 知识他们也确实有点想不明白,不知道孙传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 最终,还是由河南巡按御史高名衡问了出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77章 伤筋动骨的根本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虽然崇祯皇帝也有干涉过前线战事,比如说催着前线决战之类的,但是,这种事情还是和那位微控专家有区别的。 崇祯皇帝这边,是钱粮无法支撑,还有臣子的怂恿,如此种种才会干涉前线,非是崇祯皇帝的性格,觉得自己的指挥更厉害而去干涉。 至少刚才的谈话中,崇祯皇帝都表示自己没有带兵打仗过,如何能当校长! 因此,刘伟超也就没有和崇祯皇帝说微控专家,运输大队长的事情。 崇祯皇帝这边,得到了刘伟超的这个建议,心中欢喜,也就没有多聊,断了视频通讯后去盘算这事了。 刘伟超则返回屋内,因为在屋里不方便接电话,他是出去接的。 回到屋里之后,他就发现,他弟在玩手机。于是,他便问道:“模拟测试能考90分以上了?” 刘伟越一听,放下手机,苦着脸说道:“哥,这么厚一本书,这么多题目,要背下来真得是太难了!” “那你不想要驾照了?”刘伟超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后问身边的弟弟道。 “想啊,要不然我早回家去了!” 刘伟超一听,便认真地说道:“那就认真地记,要不然,科目一都考不过,你还想要驾照?” 说完之后,看到弟弟苦着脸,他便继续说道:“我看你是根本没有好好学,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个考试太难了!其实吧,我告诉你,这个科目一考试不要看着是要考90分以上,其实很简单的!” “哥,都说我脑子没你灵光,读书没你好,你认为简单,可对我来说,太难了!” “屁!”刘伟超一听,有点想打人,提高了一点声音道,“难不成你是捡来的?自己不好好学,还尽找理由了!” “不是,真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都这么说的,说我连你的一半都没有!还有其他人,也都是这么说的,说我们的家学习天分,都在你身上!” 听到这话,刘伟超不由得稍微愣了下。 自己和弟弟相差四岁,而村小学只有到三年级,然后就要去乡中心小学念书的,为此,自己就没有和弟弟同过校。 以前的时候,自己一直读书,对弟弟关心不够! 弟弟的成绩差,本来以为是他贪玩,笨是肯定不笨的,至少在他手工方面,就远比自己要巧,就喜欢折腾东西。 他的成绩之所以不好,很可能是被自己,被老师,被其他人打击,就下意识地抗拒学习,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一块料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就不提以前的事情,正色对自己的弟弟说道:“其实这个真不难,你试着理解地去记,不要死记硬背,来,我们一起!” “好吧!”刘伟越将信将疑,便和他哥一起开始学习起来。 没办法,他非常想拥有驾照,将来万一有钱买车的话,能开车多好! 虽然有点抗拒学习,背书之类,但是此时还是认真地听他哥的话了。 ……………………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这边,虽然很晚才睡,却也是精神抖擞地下旨召见京营总督堵胤锡,游击袁时中,以及勇卫营周遇吉,几个方面的代表都到期,和他们一起商议,成立武备堂的事情。 他把这个点子一说,堵胤锡有点犹豫,毕竟这种事情,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崇祯皇帝设立武进士,这已经算是天子门生;如今要设立武备堂,亲自任祭酒,这是连文人都没有的待遇,指不定会被一大群人弹劾不合祖制了! 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所说,言之有理。用这种设立武备堂的方式,可以尽快加速京营的重整。不但如此,甚至还可能对全国各地的武人,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促使他们也努力想加入武备堂,成为天子门生! 如果没有武备堂,各地的将领,要么是祖传兵法,要么是自己摸爬滚打出来,要么自己去读几本兵书,终归是没有这种武备堂中教习更为有效! 对于眼下这种乱世,这个武备堂确实是值得拥有的。 这么想着,他便犹豫着奏道:“以陛下天子之尊任武备堂祭酒,这个实在有点骇人听闻,怕是引起世人非议,除此之外,微臣附议,这武备堂确实不错!” 袁时中、周遇吉等人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却是喜出望外,巴不得皇帝当祭酒的。不过他们长期被文官压制,或者说自从大明中后期以来,武人就天生矮文人一头,在这种心理上,他们听到堵胤锡的话,想着也有道理,便不敢说什么。 要不然,引得整个文人集团不满,那是处处都可以给武人小鞋穿,甚至都能拖累你打不了仗,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军队后勤,都是文人掌控,稍微用些手段,都能影响战事的。 这么想着,他们便有点遗憾,皇帝的这个提议,对武人来说,真得是太好了。但是,终归还是不现实啊!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态度非常坚决地说道:“这个祭酒,还能由谁来担任?以后大明高级武官,也都要在这武备堂学之。难不成五军都督府的都督都要成为谁的门生?公侯伯等爵位的也将是谁的门生?” 一听这话,堵胤锡顿时傻眼。 如果真按照崇祯皇帝这么计划的话,还真没人敢成为这样的祭酒,要不然,天下文武都出自一门,是要造反么? 换句话说,真按崇祯皇帝这样计划,那么这个祭酒就只能是皇帝亲自担任,其他人谁都不行! 可是,如果这个武备堂不是这么高级别呢? 堵胤锡正在想着这事,就听到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可卿看看,又有多少世袭武勋可领兵打仗的?朕以为,非常有必要,设立这么一座武备堂,让大明武官重新提高自己,以免尸位素餐,养一群没用的废物!” 一听这话,堵胤锡不由得暗暗吃惊。皇上这一招,是还暗指那些武勋!这怕不是只为京营重整一事,而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他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说得这话很有道理。 不要说那些武勋的第一代多厉害,可如今大明朝的武勋,基本上都是纨绔之辈,又有那位能上战场的?徒有虚名而已! 那些人,也该是整顿了! 而周遇吉等人听了,却是大喜。 皇帝这么坚持,并且还说明了非皇帝当祭酒不可的理由,那就是说,这个事情基本就成了。并且这样一来,那些文官也怪不到武将头上,因为这是皇帝坚持的! 并且,皇帝说得对啊,皇帝说得妙啊!皇帝说得理由充足,谁反对? 于是,设立武备堂,皇帝当祭酒这个事情,至少堵胤锡是不反对了。 至于其他人,崇祯皇帝也不理他们,只要手中握着军权,就算那些文官再能扯,还能翻了天去?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趁热打铁,直接和这几个心腹臣子商议起武备堂该教什么,这也是他为什么把袁时中传来的原因。 一如刘伟超所言,武备堂的教学内容要从实际出发,博采众家之长,有正经的官军之战,也要吸收流贼的流动作战优势,还有根据后续装备方法的改进。 为此,崇祯皇帝甚至都带了堵胤锡、周遇吉和袁时中他们去了兵仗局,先去看了下库房里面堆得满满的新式盔甲,以及部分用精钢打造出来的燧发枪。 就目前而言,护甲已经能流水化式产出,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军械方面,包括燧发枪和火炮的产出,现在还在等镗床的大量应用以及蒸汽机的应用。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燧发枪和火炮的产量才能提高,质量也才能是最好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京畿之地的所有铁矿石全部要求送到京师,军器局的匠人,挑选技术好的,也都集中到京师,暂时都编入兵仗局内,扩大规模。 并在将来合适的时候,再以这些人为种子,增设扩产。 看着热火朝天的兵仗局,看着堆满了库房的新式盔甲,还有见到精钢为材料的燧发枪,试射之后,不管是哑火率的降低,还是射程,又或者精度的提高,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更不用说,火药方面的改进等等了。 如此种种,看得他们不要太兴奋。让他们有一种感觉,皇上这是春秋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训练出一支精兵,再加上如此精良的装备,一旦出战,绝对是力压敌人的。不要说普通流贼了,就是辽东的建虏,想要对抗这样一支精锐,也绝对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不过话说回来,囤积这么多精良装备,花费的钱财,估计也是天文数字吧!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里还有科技的进步,降低了极大的成本。要不然,就崇祯皇帝那些抄家得到的钱财,也不可能产出那么多,并且质量还那么好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78章 确实有些蹊跷 在他看来,那些杂兵消耗了守城力量的第一波之后,精锐紧随其后的进攻,多少是会有些效果的。 这一招在之前的战事中,屡次奏效! 然而,让李自成相当意外的是,远远地看去,虽然看得不是非常清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他的精锐开始攻城了,但是,也压根就没比那些杂兵好多少! 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那些精锐的攻城力度,竟然比杂兵还弱! 这是怎么回事? 诧异之下,李自成忍不住骑马想前行,近前去看个清楚。 不过他才刚动,就立刻被宋献策给拦住了:“大将军,不可近前!” 上一次战事的时候,靠前指挥,结果没想到,城头上那个陈永福,竟然使用的是硬弓,并且还射得很准,以至于损伤了李自成的一只眼睛。 有了这个教训,就算李自成想要再冒险,他的手下也不敢让他靠前了。 此时,李自成一听,便立刻觉得自己的那只眼睛隐隐有点疼。 拉住缰绳,没再向前,但是他握着马鞭的手却向前一指,恼怒地说道:“他们是没有吃饱饭么?就这样攻城的?” 宋献策还没有来得及答话,边上的李岩先开口说道:“大将军,确实有些蹊跷,我上前去看看!” “好!”李自成听了,立刻点头。 李岩当即毫无畏惧,立刻拍马上前。 在他后面的红娘子一见,连忙跟上道:“相公,等等我!” 与此同时,城头上,箭楼里的孙传庭,对于目前的交战情况还是很满意的,因为守城将士,完全贯彻了他的意图。 对于那些老弱残兵的攻城,守城的将士都是拿刀枪剑戟,金汁倾倒,狼牙拍等手段来对付;城头上的远程武器,包括弓箭,弩,还有火枪等等,都是往城下那些精壮贼人身上招呼,不让他们有攀爬城墙的机会。 之所以在战时,还能这么分得清,他心中大概也有数。 第一,是开封城的守兵,经历过两次和城外流贼的守城战,已经锻炼出胆子了。 第二,这一次的临战准备充分,事先多次交代,并且每个城防端都选拔出精锐军官指挥。 第三,他孙传庭的威名摆在这里,让守城将士更有底气,也更信服他的军令。 如此种种原因之下,才会有底下人较好地执行他的军令而不至于慌乱。 心中满意之下,孙传庭继续用望远镜观察敌情。 说真的,这望远镜临战应用,还真是很好用。 那些流贼精锐穿着破烂,混在杂兵队伍中,还离得远呢,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孙传庭正看着,忽然发现了什么,缓慢移动中的望远镜顿时定格,仔细观察之后,他便立刻吩咐手下道:“传令炮兵,瞄准正前方两箭距离处身穿红色衣裳那一堆人,开炮!” 亲卫听到,看了下城外,再向他确认了一次之后,便立刻离开,匆匆赶去传令了。 李自成等人在远处,孙传庭一直是有盯着的,只是太远,虽然火炮的射程勉强能达到,可准度就一点都没有,他也就没有下令开炮。 可此时,从李自成一伙人那过来了人,看那架势,也是一个头目,处于火炮瞄准射程之内,他就不会放过,能干掉就最好,干不掉也能把人吓走! 过了一会之后,城头上的大炮,一共是五门,忽然之间,“轰轰轰”地响了起来。 在硝烟腾空之时,五颗铁弹激射而出,砸向城外同一处地方。 李岩到了阵前,正在观阵呢,忽然就听到了巨响。 对于这个声音,他当然也是熟悉的,知道那是大炮的声音。 对此,他也不在意。 毕竟这里是战场,城头上开炮,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谁知,他刚想着呢,就见他的左右两侧,传来了一片惨叫声。 李岩定睛看去,却见他的左右两侧,已经出现一道道血沟,离他最近的,不足一丈。 不用说,这是大炮发射的铁弹,在地上弹射犁出来的。 “相公,快走,城头上是瞄准你的!”红娘子看清这一幕,吓得花容失色,连忙对李岩喊道。 李岩见了,也是吃惊,不由得抬头看向城头方向,心中有些奇怪:城外那么多人中,城头上何以知道自己的?这是真得瞄准自己还是凑巧了? 他在想着,红娘子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拍马到了他马头这,一拉他的缰绳,牵着他的马,赶紧先离开为好。 这一次,是幸运,五颗铁弹没有一颗砸到李岩的,可万一后面再有一颗不长眼的话,她相公的血肉之躯,就会落得和边上那些人一样下场的! 李岩也不傻,没敢继续留在前面当靶子,也就没有坚持。 匆匆回到后方李自成这边,他就立刻禀告道:“大将军,我刚才大概看清楚了,好像城头上都是先射杀我们队伍中的头领,因此精锐无人指挥!” 顿了顿,李岩又补充说道:“刚才我一靠前,城头上就用火炮来打我,估计就是一个战法!” 他没有说,李自成的眼睛就又感觉有点疼,心中非常地恼怒。 这开封城里的人,肯定是从上一次的战事中得到了甜头,所以把这“擒贼先擒王”的阴招用到极处了? 看到李自成阴沉着脸不说话,李岩就连忙又对他说道:“大将军,城头上显然是有备在先,并不是城里闹内讧,此战,必然沾不到便宜,既然已经试出虚实,还是先把人撤回来吧?” “大将军,先撤吧!”宋献策在边上听了,也是点头附和道。 李自成听到他们两人的建议,抬头看了下城头飘扬着的那个“孙”字大旗,恨声点点头说道:“撤!” 鸣金声响起,开封城下的流贼,留下一地的尸体,如同潮水般退去。 城头上的守军,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欢呼声。 他们看不到以后,打赢一战,那就是他们庆祝的时候! 并且,他们也能感觉到,这一战看着好像声势很大,但是,他们却感觉不到以前两次战事时候的压迫感,显得更为轻松! 欢呼之后,他们纷纷看向帅旗之下,虽然看不到孙传庭,却也能知道,这是因为那位威名赫赫的督师指挥得好的缘故。 河南巡按高名衡也是非常兴奋地进了箭楼,向正在用望远镜看着城外流贼的孙传庭说道:“大人指挥果然非同凡响,城下尸首,都快有一半都是精壮的流贼。这一次,那贼首该哭了!” 孙传庭听了,没有任何动作,只是淡淡地说道:“这第一战,理该如此,后面就会难多了。你去救治伤员,抚恤战死的将士吧!” 高名衡讨了个没趣,不过也不在意,毕竟孙传庭就这脾气,而且打了胜仗,那就什么都好说,他当即告退,又匆匆地离开了箭楼。 再过了一会之后,在另外一边的陈永福也赶过来了,见到孙传庭,同样高兴地说道:“大人,这颗粒化的火药,纸壳包装的方式,真得是非常好用!不但装填速度更快,而且射程也提高了不少,威力还更强,把那些躲后面的贼首射翻了不少!” 他是武将,观察地更仔细。 那些贼首身上的护甲更为精良,弓箭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并不算高。但是火枪的铅弹,威力却是大多了。哪怕那些贼首身上的护甲更为精良,也挡不住铅弹对他们的伤害。 在火枪的射程和威力提高之后,射杀或者射伤贼首的难度,一下便降低了很多。也是如此,这一次流贼的攻势看似猛烈,其实压根就没有对开封城头造成很大的压力。 想着这些,他就不由得又对孙传庭说道:“这火药改良之法,真得是太好了,大人该是上奏让皇上奖励想出这改良之法的匠人!” 作为统兵将领,感触最是深刻,因此忍不住就说了出来。 孙传庭听到这话,转头看向他,死鱼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变化,语速不快地对陈永福说道:“这火药之改良法,乃是陛下想出来的。” “……”陈永福一见,不由得愕然,傻在了那里。 他一直以为,这是兵仗局里某个匠人想出来的,再不济,也有可能是某个精通此道的文官想出来的。 想过这些可能性,就是没想过,这竟然是当今皇帝想出来的! 孙传庭看到他的表情,却是一点都不吃惊,因为他能理解,便对陈永福说道:“有功将士的名单给本官,该发的奖赏都去向周王殿下要。下一次流贼的进攻,会有更多花样,好好准备吧!” 听到这话,陈永福就回过神来,还带着一丝诧异,大声回答道:“末将遵命!” 很显然,他对皇帝竟然改良出更好的火药之事,还在惊讶之中的。 ……………… 京师,紫禁城内,正在批阅奏章的崇祯皇帝,忽然连续打了几个喷嚏。 吓得边上伺候的太监连忙交代小内侍:“快去给陛下拿披风!” 崇祯皇帝听了,摆摆手道:“不用,该是谁在惦记着朕吧!” 想了下,他觉得最有可能的,应该是自己的朋友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79章 宋应星很好用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虽然崇祯皇帝也有干涉过前线战事,比如说催着前线决战之类的,但是,这种事情还是和那位微控专家有区别的。 崇祯皇帝这边,是钱粮无法支撑,还有臣子的怂恿,如此种种才会干涉前线,非是崇祯皇帝的性格,觉得自己的指挥更厉害而去干涉。 至少刚才的谈话中,崇祯皇帝都表示自己没有带兵打仗过,如何能当校长! 因此,刘伟超也就没有和崇祯皇帝说微控专家,运输大队长的事情。 崇祯皇帝这边,得到了刘伟超的这个建议,心中欢喜,也就没有多聊,断了视频通讯后去盘算这事了。 刘伟超则返回屋内,因为在屋里不方便接电话,他是出去接的。 回到屋里之后,他就发现,他弟在玩手机。于是,他便问道:“模拟测试能考90分以上了?” 刘伟越一听,放下手机,苦着脸说道:“哥,这么厚一本书,这么多题目,要背下来真得是太难了!” “那你不想要驾照了?”刘伟超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后问身边的弟弟道。 “想啊,要不然我早回家去了!” 刘伟超一听,便认真地说道:“那就认真地记,要不然,科目一都考不过,你还想要驾照?” 说完之后,看到弟弟苦着脸,他便继续说道:“我看你是根本没有好好学,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个考试太难了!其实吧,我告诉你,这个科目一考试不要看着是要考90分以上,其实很简单的!” “哥,都说我脑子没你灵光,读书没你好,你认为简单,可对我来说,太难了!” “屁!”刘伟超一听,有点想打人,提高了一点声音道,“难不成你是捡来的?自己不好好学,还尽找理由了!” “不是,真得,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都这么说的,说我连你的一半都没有!还有其他人,也都是这么说的,说我们的家学习天分,都在你身上!” 听到这话,刘伟超不由得稍微愣了下。 自己和弟弟相差四岁,而村小学只有到三年级,然后就要去乡中心小学念书的,为此,自己就没有和弟弟同过校。 以前的时候,自己一直读书,对弟弟关心不够! 弟弟的成绩差,本来以为是他贪玩,笨是肯定不笨的,至少在他手工方面,就远比自己要巧,就喜欢折腾东西。 他的成绩之所以不好,很可能是被自己,被老师,被其他人打击,就下意识地抗拒学习,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一块料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就不提以前的事情,正色对自己的弟弟说道:“其实这个真不难,你试着理解地去记,不要死记硬背,来,我们一起!” “好吧!”刘伟越将信将疑,便和他哥一起开始学习起来。 没办法,他非常想拥有驾照,将来万一有钱买车的话,能开车多好! 虽然有点抗拒学习,背书之类,但是此时还是认真地听他哥的话了。 ……………………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这边,虽然很晚才睡,却也是精神抖擞地下旨召见京营总督堵胤锡,游击袁时中,以及勇卫营周遇吉,几个方面的代表都到期,和他们一起商议,成立武备堂的事情。 他把这个点子一说,堵胤锡有点犹豫,毕竟这种事情,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崇祯皇帝设立武进士,这已经算是天子门生;如今要设立武备堂,亲自任祭酒,这是连文人都没有的待遇,指不定会被一大群人弹劾不合祖制了! 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所说,言之有理。用这种设立武备堂的方式,可以尽快加速京营的重整。不但如此,甚至还可能对全国各地的武人,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促使他们也努力想加入武备堂,成为天子门生! 如果没有武备堂,各地的将领,要么是祖传兵法,要么是自己摸爬滚打出来,要么自己去读几本兵书,终归是没有这种武备堂中教习更为有效! 对于眼下这种乱世,这个武备堂确实是值得拥有的。 这么想着,他便犹豫着奏道:“以陛下天子之尊任武备堂祭酒,这个实在有点骇人听闻,怕是引起世人非议,除此之外,微臣附议,这武备堂确实不错!” 袁时中、周遇吉等人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却是喜出望外,巴不得皇帝当祭酒的。不过他们长期被文官压制,或者说自从大明中后期以来,武人就天生矮文人一头,在这种心理上,他们听到堵胤锡的话,想着也有道理,便不敢说什么。 要不然,引得整个文人集团不满,那是处处都可以给武人小鞋穿,甚至都能拖累你打不了仗,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军队后勤,都是文人掌控,稍微用些手段,都能影响战事的。 这么想着,他们便有点遗憾,皇帝的这个提议,对武人来说,真得是太好了。但是,终归还是不现实啊!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态度非常坚决地说道:“这个祭酒,还能由谁来担任?以后大明高级武官,也都要在这武备堂学之。难不成五军都督府的都督都要成为谁的门生?公侯伯等爵位的也将是谁的门生?” 一听这话,堵胤锡顿时傻眼。 如果真按照崇祯皇帝这么计划的话,还真没人敢成为这样的祭酒,要不然,天下文武都出自一门,是要造反么? 换句话说,真按崇祯皇帝这样计划,那么这个祭酒就只能是皇帝亲自担任,其他人谁都不行! 可是,如果这个武备堂不是这么高级别呢? 堵胤锡正在想着这事,就听到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可卿看看,又有多少世袭武勋可领兵打仗的?朕以为,非常有必要,设立这么一座武备堂,让大明武官重新提高自己,以免尸位素餐,养一群没用的废物!” 一听这话,堵胤锡不由得暗暗吃惊。皇上这一招,是还暗指那些武勋!这怕不是只为京营重整一事,而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他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说得这话很有道理。 不要说那些武勋的第一代多厉害,可如今大明朝的武勋,基本上都是纨绔之辈,又有那位能上战场的?徒有虚名而已! 那些人,也该是整顿了! 而周遇吉等人听了,却是大喜。 皇帝这么坚持,并且还说明了非皇帝当祭酒不可的理由,那就是说,这个事情基本就成了。并且这样一来,那些文官也怪不到武将头上,因为这是皇帝坚持的! 并且,皇帝说得对啊,皇帝说得妙啊!皇帝说得理由充足,谁反对? 于是,设立武备堂,皇帝当祭酒这个事情,至少堵胤锡是不反对了。 至于其他人,崇祯皇帝也不理他们,只要手中握着军权,就算那些文官再能扯,还能翻了天去?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趁热打铁,直接和这几个心腹臣子商议起武备堂该教什么,这也是他为什么把袁时中传来的原因。 一如刘伟超所言,武备堂的教学内容要从实际出发,博采众家之长,有正经的官军之战,也要吸收流贼的流动作战优势,还有根据后续装备方法的改进。 为此,崇祯皇帝甚至都带了堵胤锡、周遇吉和袁时中他们去了兵仗局,先去看了下库房里面堆得满满的新式盔甲,以及部分用精钢打造出来的燧发枪。 就目前而言,护甲已经能流水化式产出,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军械方面,包括燧发枪和火炮的产出,现在还在等镗床的大量应用以及蒸汽机的应用。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燧发枪和火炮的产量才能提高,质量也才能是最好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京畿之地的所有铁矿石全部要求送到京师,军器局的匠人,挑选技术好的,也都集中到京师,暂时都编入兵仗局内,扩大规模。 并在将来合适的时候,再以这些人为种子,增设扩产。 看着热火朝天的兵仗局,看着堆满了库房的新式盔甲,还有见到精钢为材料的燧发枪,试射之后,不管是哑火率的降低,还是射程,又或者精度的提高,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更不用说,火药方面的改进等等了。 如此种种,看得他们不要太兴奋。让他们有一种感觉,皇上这是春秋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训练出一支精兵,再加上如此精良的装备,一旦出战,绝对是力压敌人的。不要说普通流贼了,就是辽东的建虏,想要对抗这样一支精锐,也绝对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不过话说回来,囤积这么多精良装备,花费的钱财,估计也是天文数字吧? 敢情这钱都花到这方面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里还有科技的进步,降低了极大的成本。要不然,就崇祯皇帝那些抄家得到的钱财,也不可能产出那么多,并且质量还那么好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80章 取名好难 刘伟超一听,当即一笑,随后也认真了起来,对荔枝说道:“如果你没听清的话,那我就再说一遍。” 到这里,他提高了一些声音,强调宣布道:“只要是涉及我们传统文化的,我都做,并且我可以保证,地球第一!” “……”荔枝一听,顿时不说话了。 从刘伟超的语言和神态上,她感觉到了自信。 但是,她从来没有遇到过,有那一家公司会有这么绝对的口气说这样的话!最多是说类似的话,并且在最后面加上“之一”两个字。 说真的,荔枝很想说,刘伟超狂妄,这样的话,竟然也敢说?要知道,这话要是传出去,肯定会有很多人、公司不服的! 可是,荔枝也算是接触过刘伟超几次的,对于刘伟超的印象很不错,一个词形容:实诚!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刘伟超难不成说得是真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所代表的那个团队,实力就是国内顶尖的了! 可是,这么一群人所聚集的,自己多少算是这行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为何以前从未听说过呢? 心中这么想着,荔枝倒也没有去纠正刘伟超的说法,而是露出笑容说道:“好,如果是这样就最好了。那我发要求给你,看看你们的实力,如果真能满足要求的话,就也按合同价订购可好?” “没问题!”刘伟超一听,当即毫不犹豫地便回答道。 随后,他便收到了荔枝发过来的要求,是要一首笛的乐谱。 用于场景是类似一个绝世高人,脚踩一叶轻舟,吹着横笛,出现在世人面前。 笛声主要是衬托高人的身份,要吹出那种仙境的意味,飘飘欲仙之感,提升逼格之用。 对于这些要求,刘伟超也只是那么看了一眼,并不在意。 因为他就不需要在意,只是把要求转发给崇祯皇帝,由那边去考虑才是! 不过他正待转发的时候,忽然想起,崇祯皇帝好像是去忙着选拔人才的事情,那是正事,不好打断,反正这个也不急,就等晚上吧! 这么想着,他就暂时先不发了。 ……………… 刘伟超没料错,崇祯皇帝就是想尽快把人才这个事情给搞起来。 此时的他,正兴冲冲地往兵仗局那边赶。 同时,还在考虑着这个事情具体怎么做来比较好? 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就听到了一个尖细的声音,低声禀告道:“万岁爷,到兵仗局了!” 崇祯皇帝一听,回过神来,透过掀开的车帘看着外面,发现果然是到兵仗局门口了。 于是,他便下车准备进入兵仗局。 边上招呼他的是轮值太监褚宪章,小心扶着他下车后,又细声细气地奏道:“万岁爷,奴婢刚收到消息,说武备堂那边已经准备妥当了。” “哦?”崇祯皇帝一听,站住脚步,带着一丝惊喜说道:“如此,当择日开学!不求最佳,只要是好日子就成,越快越好!” “万岁爷,明日就是六月初一,是个合适的日子。” 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拍板道:“好,那就传旨下去,朕明日必定亲自前去。” “奴婢遵旨!”褚宪章一听,连忙答应一声。 崇祯皇帝说完,便抬腿走上兵仗局门口的台阶。 不过忽然之间,他一下站住了,一个想法随即跃入脑海之中。 武备堂是培养大明军官的地方,后面要设立的文备堂,则是培养大明文官的地方,那么这匠人的培养,是不是也类似,设立一个学堂来培养,这样的方式才是最快的? 嗯……就叫匠作堂?匠备堂?又或者取好听一点,叫科学堂?科学馆? 崇祯皇帝琢磨了一下,总感觉有点不如意! 在他的潜意识中,刘伟超那个世界的,那绝对是好的。因此,他遇到问题时,不由自主地便联想起刘伟超的那个世界。 这一想之下,崇祯皇帝心中又有了计较。 此时,方正化匆匆赶来迎接,他也不管,只是先去了衙门里面,让人笔墨伺候,随后挥墨写下了几幅字。 方正化和褚宪章都有点好奇,便在边上一边伺候一边看着。 “大明军官大学” “大明文官大学” “大明大师大学” 看完之后,他们两人不由得互相看看,不由得面面相觑,万岁爷这是搞啥? 崇祯皇帝自己看了看,似乎还是不怎么满意,就又动笔写了起来。 “大明武曲星大学” “大明文曲星大学” “大明鲁班大学” 方正化和褚宪章看着,又一次无语:万岁爷这是要干什么? 他们转头看着崇祯皇帝,发现他好像还是不满意,又开始写了起来。 “大明皇家武备堂” “大明皇家文备堂” “大明皇家科备堂” 褚宪章和方正化都有点麻了,也不互相看,就服侍着崇祯皇帝,静等他有个结果。 “大明皇家太学,辖武学院,文学院,匠学院?” 崇祯皇帝看着自己写的这个架构,划掉文学院,改为官学院,然后再看。 感觉匠学院和武学院以及官学院并列,肯定会受到强烈反对,就又划掉了匠学院,改为科学院。 崇祯皇帝看了下,依旧不满意,改武学院为军学院。 “皇家军院” “皇家官院” “皇家科院” 写完这几个名字,崇祯皇帝的脑壳都疼了,取个名字怎么就这么难呢! 他随手把御笔架在笔架上,然后转头看着身边的两个心腹太监道:“你们看,什么名字比较好一点?” 方正化和褚宪章一听,一时之间都不敢回答。 一般来说,肯定是最后一个名字会是皇帝比较满意的。毕竟要是前面的名字满意的话,就不会写出后面的名字了。 但是,他们察言观色之下,觉察到皇帝似乎对最后的名字也不满意。因此,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崇祯皇帝看他们不回话,也不为难他们,低头再去看自己取的这些名字。 忽然,他又提笔开始写了起来。 “大明皇家军学院” “大明皇家官学院” “大明皇家科学院” “大明皇家太学” 写完这些名字之后,崇祯皇帝都没有把毛笔架回笔架上,直接就一丢道:“不想了,就这么定了!” 方正化和褚宪章一见,立刻开口说话了。 “妙啊,妙啊,这几个名字,奴婢看着才是最好!” “是极,是极,奴婢一看这几个名字,就心生向往!” 崇祯皇帝听了,都懒得理这两个马屁精,自己又看了一下之后,便指着“大明皇家军学院”那几个字,吩咐褚宪章道:“把这个盖上御印,拿去裱起来,明日朕要赐匾!” “奴婢遵旨!”褚宪章一听,立刻小心地上前收起那幅字。 “还有这个和这个!”崇祯皇帝又指着另外三幅字道,“这些先收起来,等回头再用!” 褚宪章听了,不敢怠慢,立刻照办。 “万岁爷,不知这大明皇家科学院是什么?”方正化在边上看着,看到崇祯皇帝好像心情不错,便问道。 科学一次,他听崇祯皇帝说过几次,大概知道是什么。并且刚才看崇祯皇帝手写那些名字,其中就有一个匠字,他大概就猜出来了。 不过也是如此,让他有点疑惑不解。 因为看崇祯皇帝的样子,是把这个和官学院以及军学院相提并论的,在他看来,这怎么可能? 崇祯皇帝一听他的问话,便笑着对他说道:“朕正要吩咐你有关这个的事情!” 方正化一听,立刻躬身候旨,非常地专业! 崇祯皇帝看着他说道:“你觉得兵仗局中那些匠人机灵好学的,给朕一份名单。另外,也给朕去给宫内十二监、四司、八局传旨,让他们同样挑选机灵好学的宦官,名单都给朕!” 宫内一共二十四个衙门,就是指十二监、四司、八局。 崇祯皇帝决定,科学院的事情,暂时不对外公布,先在宫内他说了算的地盘内尝试。因此,挑选工匠和宦官出来先教教看,如果效果好,到时候再对外招人,甚至在合适的时候,正式公布大明皇家科学院这个名字,并且和其他两个学院相提并论。 最后一步,就是把这几个学院都统一到大明皇家太学之中,这就是他的打算。 此时,方正化一听,顿时就有些傻眼了。 他明锐地意识到,宫里有一些人要从此飞黄腾达了! 因为从崇祯皇帝的架势上看,这个科学院在以后必然会变得非常重要!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露出媚笑,对崇祯皇帝说道:“万岁爷,这个有年龄要求么?您看,奴婢合适进这个科学院不?” 边上的褚宪章一听,也急忙对崇祯皇帝说道:“万岁爷,还有奴婢,奴婢也想进科学院!”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骂道:“你们两个,真是贪得无厌啊,这是朕培养匠人用的,新式匠人!你们真要愿意,那朕把你们的掌印太监之位给撸了,让别人去做事,你们两个就专心进科学院进学吧!” “……”方正化和褚宪章一听,顿时傻眼!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81章 周皇后的行动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孙传庭听了,看着城外不回头,只是淡淡地反问道:“你们以为,为何流贼屡战屡败,却反而越来越强?” 顿了顿,他想起什么,就又补充说道:“除去天灾人祸这些之外,单纯就打仗这方面来说!” 高名衡等人听了,都稍微沉默了一下,随后由高名衡回答道:“可是打蛇不死?” “是!”孙传庭说到这里,回头看向高名衡,随后又对他说道,“也不是!” “……”高名衡一听,顿时就无语了。 是,也不是,这到底是“是”还是“不是”? 这一次,不用他再问,就听孙传庭给他解释道:“如果能一次打蛇死,那当然是没问题了。可是,流贼见势不妙就逃,要想全歼流贼,何其难哉!”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点点头,深以为然! 剿贼这么多年,想全歼流贼,真得是很难。要不然,怎么就叫他们为流贼呢! 看他们都点头,孙传庭便继续说道:“朝廷官军和流贼作战,每次都大量杀伤流贼,听起来战果很大,可流贼真得伤筋动骨么?未必!” 听到这番话,高名衡顿时若有所思,大概知道孙传庭的意思是什么了。 果然,就听到孙传庭接着说道:“和流贼打仗,最为要紧的,是击杀流贼中的老贼,也就是他们的精锐。唯有如此,才能伤其筋骨。” 说到这里,他一指城外,然后冷笑一声继续说道:“流贼惯用伎俩,便是驱使老弱先耗官军这边。对于这些老弱,死了就死了,他们压根不在乎,也根本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战力。” 听着他的话,所有人都转头看向城外,看着那些衣衫褴褛在背土填护城河的那些人。甚至他们都有看到,那些人中很多老弱,都是跌跌撞撞地跑着,甚至都有跑着跑着就跌倒,再要爬起来都是很艰难的那种。 他们正在看着时,就听到孙传庭又对他们说道:“杀这些老弱,并没有多少意义,反而浪费城里的火药和弓箭储备。回头要是这些老弱来攻城的话,直接砍杀了也不会多费力气!” 高名衡听得点点头,正待附和时,孙传庭的话还在继续:“本官估计,让他们填完护城河,示敌以弱之下,那些流贼估计会派精锐尝试着攻城,看给予开封猛烈一击之下,能不能一次就打下开封城!毕竟他们围城,所耗物资要多于我们城内消耗。如果能一战而定,他们肯定也不想拖的!” 听到这里,高名衡见孙传庭没有继续往下说了,便接过他的话题,带着欣喜之色说道:“如此,我们再给流贼精锐一痛击,如此便能大量杀伤流贼,打得流贼伤筋动骨,从而对开封有畏惧之心?” “没错,本官就是这个意思!”孙传庭听了,淡淡地点点头说道。 其他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是欣喜地拍起他的马屁。 “大人英明!” “开封由大人坐镇,那便高枕无忧啊!” “是啊,大人能来开封,实乃开封百姓之福也!” “……” 对于这些马屁声,孙传庭的脸色没有一丝变化,还是一副死鱼脸,没有丝毫表情。 一会之后,那些文武官员见孙传庭这样子,有点马屁拍到马脚上的感觉,便讪讪地收了声,不再说话了。 就在这当口,就见开封总兵陈永福大步而来。 他冲高名衡示意,无声地问候了下后,便双手抱拳,向孙传庭禀告道:“大人,末将已经挑选出军中射箭手和神枪手,请大人示下!” 听到这话,孙传庭转过身,看着他,冷声吩咐道:“你交代下去,让他们专门盯着流贼中吆喝指挥者射击,强壮精悍者次之!” “末将遵命!”陈永福一听,立刻大声领命。 其实,他一听孙传庭之前交给他的军令,他就大概猜出来要干什么了! 毕竟陈永福自己就是一个射箭手,之前一战,就是擒贼先擒王,射瞎了李自成的一只眼睛,迫使李自成退兵的。 不过此时,他却当作不知道,老老实实地向孙传庭请命,这是一种做事态度! 孙传庭看着,表情还是没有变化,只是再次交代道:“城西那边,就交给你了。记住,随时用望远镜观察敌情,及时应对,明白?” “末将明白!”陈永福听了,双手抱拳,再次一礼,当即领命而去。 望远镜这个宝贝,就是孙传庭不说,如今战时,他又岂会忘记! 孙传庭并没有目送他远去,而是依旧看着城外的战事。 不过他的心中,却并没有在想眼前的这些,而是忧心朝堂之上。 一如他刚才所说的一点,要想灭了流贼,最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天灾人祸。 如果百姓能安居乐业的,流贼根本就不可能兴起这么大的风浪! 如果百姓都要饿死的,活不下去便铤而走险也不意外。此起彼伏之下,就算灭了此处贼人,又会有他处贼人再起,如此反复,耗掉朝廷钱粮物资、兵力以及威信,最终就是如今这局面,甚至还会更糟! 这么想着,孙传庭便忍不住在心中说道:“陛下可千万要持之以恒,做好最重要的事情啊!” 自此以后,城外流贼大军围城,再想联系朝廷就不容易了。 正在想着,忽然,他听到动静,便回过神来,定睛看向城外。 却是城外护城河已经被填得差不多了,后方鸣金,那些流贼都撤回去了。 见此情况,孙传庭把手一伸,就由他身边的亲卫立刻双手奉上他的单筒望远镜。 孙传庭接过之后,便立刻看向贼首所在,仔细地观察了起来。 这时候,外号“曹操”的罗汝才,皱着眉头对李自成说道:“我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呢,就算城里再有什么内斗,这护城河也填得太容易了吧?” “那又怎么样?这开封总不能不打吧?”李自成一听,便反问一句道,“不管如何,总要试试才行!你我各自负责一段,派出精锐,佯攻南北,主攻东西,如何?” 他和罗汝才是联盟的关系,并不是上下级所属,因此只能商量着来。 罗汝才听了,虽然还皱着眉头,不过最终还是点点头,便带着他的一群手下,回他营地那边去了。 看着他走了,宋献策忽然向李自成提议道:“大将军,我军主攻之东段,可令老兄弟们外面罩上破旧衣裳,掩饰一二!” 李自成听了,立刻赞许地点了点头。 战争就是这样,无所不用其极,哪怕用手段增加极小的胜率,那都有可能会影响最终战果。 于是,李自成的军令传下去,再次开始攻城准备。 吃饱肚子是基本,调兵谴将是必须,流贼大营这边,人喊马嘶地,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大概一个时辰之后,震天的战鼓声再次响起。 开封城的四面八方,流贼全都动了起来,没有围三厥一之说,就是四面一起攻打。 那些老弱被驱赶着走在第一波,在他们的后面才是真正的流贼精锐。 流贼并没有多少攻城器械,像投石车、攻城塔、云梯之类全都没有,能有的,就只有飞梯、竹飞梯和蹑头飞梯等轻便又制作简单的攻城工具,这种作战方式又叫蚁附,最是适合流贼的。 当然,缴获自官军的火炮也有,不过远道而来,并没有重型火炮,那太不方便,不适合流贼的作战方式。 慢慢地,流贼离城墙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到了一箭之地左右,随着一声令下,不管是什么流贼,都开始呐喊着冲向城墙。 除了远程武器的流贼抵近之后往城墙上射击之外,其他贼人都是想着法子准备蚁附攻城。 一时之间,喊杀声响彻开封上空。 远处的李自成,看到这时,眉头都皱起来了。 开封城头,实在太反常了!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的话,那就是安静,或者是沉静! 换了前两次攻城的时候,城头上的火炮早就开炮了,弓箭什么的,也会在第一时间射杀最前面的攻城敌人。可是,这一次,这些竟然都没有发生! 这种反常,让李自成有点不安。 就仿佛是下棋对弈之时,遭遇到了一个非常稳的人! 不过他虽然如此想着,却也没有下令退兵。 一如之前他说的,来都来了,难不成还不打撤兵? 攻打开封,他在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承受伤亡的结果。 当然,李自成心中所谓的承受伤亡,是指他的精锐。至于那些老弱炮灰,压根就进不了他心中。 飞梯、竹飞梯和蹑头飞梯等等,纷纷架到了城墙上,流贼也随即往上拥。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还击终于开始了。 硝烟冒起,那是火铳在开火,还有小型佛朗机炮,这个从声音上能听出来。 金汁,撑杆等等城防手段,也全都用出来了。 轻梯什么的,纷纷被推倒,上面的流贼掉落城下。 只是一开始,城墙下就死伤一大片。只是一开始,城墙下就死伤一大片。只是一开始,城墙下就死伤一大片。 对此,李自成依旧无动于衷,他在意的,是后续精锐的进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82章 万邦来朝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刘伟超一听,当即一笑,随后也认真了起来,对荔枝说道:“如果你没听清的话,那我就再说一遍。” 到这里,他提高了一些声音,强调宣布道:“只要是涉及我们传统文化的,我都做,并且我可以保证,地球第一!” “……”荔枝一听,顿时不说话了。 从刘伟超的语言和神态上,她感觉到了自信。 但是,她从来没有遇到过,有那一家公司会有这么绝对的口气说这样的话!最多是说类似的话,并且在最后面加上“之一”两个字。 说真的,荔枝很想说,刘伟超狂妄,这样的话,竟然也敢说?要知道,这话要是传出去,肯定会有很多人、公司不服的! 可是,荔枝也算是接触过刘伟超几次的,对于刘伟超的印象很不错,一个词形容:实诚!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刘伟超难不成说得是真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所代表的那个团队,实力就是国内顶尖的了! 可是,这么一群人所聚集的,自己多少算是这行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为何以前从未听说过呢? 心中这么想着,荔枝倒也没有去纠正刘伟超的说法,而是露出笑容说道:“好,如果是这样就最好了。那我发要求给你,看看你们的实力,如果真能满足要求的话,就也按合同价订购可好?” “没问题!”刘伟超一听,当即毫不犹豫地便回答道。 随后,他便收到了荔枝发过来的要求,是要一首笛的乐谱。 用于场景是类似一个绝世高人,脚踩一叶轻舟,吹着横笛,出现在世人面前。 笛声主要是衬托高人的身份,要吹出那种仙境的意味,飘飘欲仙之感,提升逼格之用。 对于这些要求,刘伟超也只是那么看了一眼,并不在意。 因为他就不需要在意,只是把要求转发给崇祯皇帝,由那边去考虑才是! 不过他正待转发的时候,忽然想起,崇祯皇帝好像是去忙着选拔人才的事情,那是正事,不好打断,反正这个也不急,就等晚上吧! 这么想着,他就暂时先不发了。 ……………… 刘伟超没料错,崇祯皇帝就是想尽快把人才这个事情给搞起来。 此时的他,正兴冲冲地往兵仗局那边赶。 同时,还在考虑着这个事情具体怎么做来比较好? 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就听到了一个尖细的声音,低声禀告道:“万岁爷,到兵仗局了!” 崇祯皇帝一听,回过神来,透过掀开的车帘看着外面,发现果然是到兵仗局门口了。 于是,他便下车准备进入兵仗局。 边上招呼他的是轮值太监褚宪章,小心扶着他下车后,又细声细气地奏道:“万岁爷,奴婢刚收到消息,说武备堂那边已经准备妥当了。” “哦?”崇祯皇帝一听,站住脚步,带着一丝惊喜说道:“如此,当择日开学!不求最佳,只要是好日子就成,越快越好!” “万岁爷,明日就是六月初一,是个合适的日子。” 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拍板道:“好,那就传旨下去,朕明日必定亲自前去。” “奴婢遵旨!”褚宪章一听,连忙答应一声。 崇祯皇帝说完,便抬腿走上兵仗局门口的台阶。 不过忽然之间,他一下站住了,一个想法随即跃入脑海之中。 武备堂是培养大明军官的地方,后面要设立的文备堂,则是培养大明文官的地方,那么这匠人的培养,是不是也类似,设立一个学堂来培养,这样的方式才是最快的? 嗯……就叫匠作堂?匠备堂?又或者取好听一点,叫科学堂?科学馆? 崇祯皇帝琢磨了一下,总感觉有点不如意! 在他的潜意识中,刘伟超那个世界的,那绝对是好的。因此,他遇到问题时,不由自主地便联想起刘伟超的那个世界。 这一想之下,崇祯皇帝心中又有了计较。 此时,方正化匆匆赶来迎接,他也不管,只是先去了衙门里面,让人笔墨伺候,随后挥墨写下了几幅字。 方正化和褚宪章都有点好奇,便在边上一边伺候一边看着。 “大明军官大学” “大明文官大学” “大明大师大学” 看完之后,他们两人不由得互相看看,不由得面面相觑,万岁爷这是搞啥? 崇祯皇帝自己看了看,似乎还是不怎么满意,就又动笔写了起来。 “大明武曲星大学” “大明文曲星大学” “大明鲁班大学” 方正化和褚宪章看着,又一次无语:万岁爷这是要干什么? 他们转头看着崇祯皇帝,发现他好像还是不满意,又开始写了起来。 “大明皇家武备堂” “大明皇家文备堂” “大明皇家科备堂” 褚宪章和方正化都有点麻了,也不互相看,就服侍着崇祯皇帝,静等他有个结果。 “大明皇家太学,辖武学院,文学院,匠学院?” 崇祯皇帝看着自己写的这个架构,划掉文学院,改为官学院,然后再看。 感觉匠学院和武学院以及官学院并列,肯定会受到强烈反对,就又划掉了匠学院,改为科学院。 崇祯皇帝看了下,依旧不满意,改武学院为军学院。 “皇家军院” “皇家官院” “皇家科院” 写完这几个名字,崇祯皇帝的脑壳都疼了,取个名字怎么就这么难呢! 他随手把御笔架在笔架上,然后转头看着身边的两个心腹太监道:“你们看,什么名字比较好一点?” 方正化和褚宪章一听,一时之间都不敢回答。 一般来说,肯定是最后一个名字会是皇帝比较满意的。毕竟要是前面的名字满意的话,就不会写出后面的名字了。 但是,他们察言观色之下,觉察到皇帝似乎对最后的名字也不满意。因此,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崇祯皇帝看他们不回话,也不为难他们,低头再去看自己取的这些名字。 忽然,他又提笔开始写了起来。 “大明皇家军学院” “大明皇家官学院” “大明皇家科学院” “大明皇家太学” 写完这些名字之后,崇祯皇帝都没有把毛笔架回笔架上,直接就一丢道:“不想了,就这么定了!” 方正化和褚宪章一见,立刻开口说话了。 “妙啊,妙啊,这几个名字,奴婢看着才是最好!” “是极,是极,奴婢一看这几个名字,就心生向往!” 崇祯皇帝听了,都懒得理这两个马屁精,自己又看了一下之后,便指着“大明皇家军学院”那几个字,吩咐褚宪章道:“把这个盖上御印,拿去裱起来,明日朕要赐匾!” “奴婢遵旨!”褚宪章一听,立刻小心地上前收起那幅字。 “还有这个和这个!”崇祯皇帝又指着另外三幅字道,“这些先收起来,等回头再用!” 褚宪章听了,不敢怠慢,立刻照办。 “万岁爷,不知这大明皇家科学院是什么?”方正化在边上看着,看到崇祯皇帝好像心情不错,便问道。 科学一次,他听崇祯皇帝说过几次,大概知道是什么。并且刚才看崇祯皇帝手写那些名字,其中就有一个匠字,他大概就猜出来了。 不过也是如此,让他有点疑惑不解。 因为看崇祯皇帝的样子,是把这个和官学院以及军学院相提并论的,在他看来,这怎么可能? 崇祯皇帝一听他的问话,便笑着对他说道:“朕正要吩咐你有关这个的事情!” 方正化一听,立刻躬身候旨,非常地专业! 崇祯皇帝看着他说道:“你觉得兵仗局中那些匠人机灵好学的,给朕一份名单。另外,也给朕去给宫内十二监、四司、八局传旨,让他们同样挑选机灵好学的宦官,名单都给朕!” 宫内一共二十四个衙门,就是指十二监、四司、八局。 崇祯皇帝决定,科学院的事情,暂时不对外公布,先在宫内他说了算的地盘内尝试。因此,挑选工匠和宦官出来先教教看,如果效果好,到时候再对外招人,甚至在合适的时候,正式公布大明皇家科学院这个名字,并且和其他两个学院相提并论。 最后一步,就是把这几个学院都统一到大明皇家太学之中,这就是他的打算。 此时,方正化一听,顿时就有些傻眼了。 他明锐地意识到,宫里有一些人要从此飞黄腾达了! 因为从崇祯皇帝的架势上看,这个科学院在以后必然会变得非常重要!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露出媚笑,对崇祯皇帝说道:“万岁爷,这个有年龄要求么?您看,奴婢合适进这个科学院不?” 边上的褚宪章一听,也急忙对崇祯皇帝说道:“万岁爷,还有奴婢,奴婢也想进科学院!”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骂道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骂道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骂道:“你们两个,真是贪得无厌啊,这是朕培养匠人用的,新式匠人!你们真要愿意,那朕把你们的掌印太监之位给撸了,让别人去做事,你们两个就专心进科学院进学吧!” “……”方正化和褚宪章一听,顿时傻眼!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83章 所谓三军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孙传庭听了,看着城外不回头,只是淡淡地反问道:“你们以为,为何流贼屡战屡败,却反而越来越强?” 顿了顿,他想起什么,就又补充说道:“除去天灾人祸这些之外,单纯就打仗这方面来说!” 高名衡等人听了,都稍微沉默了一下,随后由高名衡回答道:“可是打蛇不死?” “是!”孙传庭说到这里,回头看向高名衡,随后又对他说道,“也不是!” “……”高名衡一听,顿时就无语了。 是,也不是,这到底是“是”还是“不是”? 这一次,不用他再问,就听孙传庭给他解释道:“如果能一次打蛇死,那当然是没问题了。可是,流贼见势不妙就逃,要想全歼流贼,何其难哉!”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点点头,深以为然! 剿贼这么多年,想全歼流贼,真得是很难。要不然,怎么就叫他们为流贼呢! 看他们都点头,孙传庭便继续说道:“朝廷官军和流贼作战,每次都大量杀伤流贼,听起来战果很大,可流贼真得伤筋动骨么?未必!” 听到这番话,高名衡顿时若有所思,大概知道孙传庭的意思是什么了。 果然,就听到孙传庭接着说道:“和流贼打仗,最为要紧的,是击杀流贼中的老贼,也就是他们的精锐。唯有如此,才能伤其筋骨。” 说到这里,他一指城外,然后冷笑一声继续说道:“流贼惯用伎俩,便是驱使老弱先耗官军这边。对于这些老弱,死了就死了,他们压根不在乎,也根本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战力。” 听着他的话,所有人都转头看向城外,看着那些衣衫褴褛在背土填护城河的那些人。甚至他们都有看到,那些人中很多老弱,都是跌跌撞撞地跑着,甚至都有跑着跑着就跌倒,再要爬起来都是很艰难的那种。 他们正在看着时,就听到孙传庭又对他们说道:“杀这些老弱,并没有多少意义,反而浪费城里的火药和弓箭储备。回头要是这些老弱来攻城的话,直接砍杀了也不会多费力气!” 高名衡听得点点头,正待附和时,孙传庭的话还在继续:“本官估计,让他们填完护城河,示敌以弱之下,那些流贼估计会派精锐尝试着攻城,看给予开封猛烈一击之下,能不能一次就打下开封城!毕竟他们围城,所耗物资要多于我们城内消耗。如果能一战而定,他们肯定也不想拖的!” 听到这里,高名衡见孙传庭没有继续往下说了,便接过他的话题,带着欣喜之色说道:“如此,我们再给流贼精锐一痛击,如此便能大量杀伤流贼,打得流贼伤筋动骨,从而对开封有畏惧之心?” “没错,本官就是这个意思!”孙传庭听了,淡淡地点点头说道。 其他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是欣喜地拍起他的马屁。 “大人英明!” “开封由大人坐镇,那便高枕无忧啊!” “是啊,大人能来开封,实乃开封百姓之福也!” “……” 对于这些马屁声,孙传庭的脸色没有一丝变化,还是一副死鱼脸,没有丝毫表情。 一会之后,那些文武官员见孙传庭这样子,有点马屁拍到马脚上的感觉,便讪讪地收了声,不再说话了。 就在这当口,就见开封总兵陈永福大步而来。 他冲高名衡示意,无声地问候了下后,便双手抱拳,向孙传庭禀告道:“大人,末将已经挑选出军中射箭手和神枪手,请大人示下!” 听到这话,孙传庭转过身,看着他,冷声吩咐道:“你交代下去,让他们专门盯着流贼中吆喝指挥者射击,强壮精悍者次之!” “末将遵命!”陈永福一听,立刻大声领命。 其实,他一听孙传庭之前交给他的军令,他就大概猜出来要干什么了! 毕竟陈永福自己就是一个射箭手,之前一战,就是擒贼先擒王,射瞎了李自成的一只眼睛,迫使李自成退兵的。 不过此时,他却当作不知道,老老实实地向孙传庭请命,这是一种做事态度! 孙传庭看着,表情还是没有变化,只是再次交代道:“城西那边,就交给你了。记住,随时用望远镜观察敌情,及时应对,明白?” “末将明白!”陈永福听了,双手抱拳,再次一礼,当即领命而去。 望远镜这个宝贝,就是孙传庭不说,如今战时,他又岂会忘记! 孙传庭并没有目送他远去,而是依旧看着城外的战事。 不过他的心中,却并没有在想眼前的这些,而是忧心朝堂之上。 一如他刚才所说的一点,要想灭了流贼,最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天灾人祸。 如果百姓能安居乐业的,流贼根本就不可能兴起这么大的风浪! 如果百姓都要饿死的,活不下去便铤而走险也不意外。此起彼伏之下,就算灭了此处贼人,又会有他处贼人再起,如此反复,耗掉朝廷钱粮物资、兵力以及威信,最终就是如今这局面,甚至还会更糟! 这么想着,孙传庭便忍不住在心中说道:“陛下可千万要持之以恒,做好最重要的事情啊!” 自此以后,城外流贼大军围城,再想联系朝廷就不容易了。 正在想着,忽然,他听到动静,便回过神来,定睛看向城外。 却是城外护城河已经被填得差不多了,后方鸣金,那些流贼都撤回去了。 见此情况,孙传庭把手一伸,就由他身边的亲卫立刻双手奉上他的单筒望远镜。 孙传庭接过之后,便立刻看向贼首所在,仔细地观察了起来。 这时候,外号“曹操”的罗汝才,皱着眉头对李自成说道:“我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呢,就算城里再有什么内斗,这护城河也填得太容易了吧?” “那又怎么样?这开封总不能不打吧?”李自成一听,便反问一句道,“不管如何,总要试试才行!你我各自负责一段,派出精锐,佯攻南北,主攻东西,如何?” 他和罗汝才是联盟的关系,并不是上下级所属,因此只能商量着来。 罗汝才听了,虽然还皱着眉头,不过最终还是点点头,便带着他的一群手下,回他营地那边去了。 看着他走了,宋献策忽然向李自成提议道:“大将军,我军主攻之东段,可令老兄弟们外面罩上破旧衣裳,掩饰一二!” 李自成听了,立刻赞许地点了点头。 战争就是这样,无所不用其极,哪怕用手段增加极小的胜率,那都有可能会影响最终战果。 于是,李自成的军令传下去,再次开始攻城准备。 吃饱肚子是基本,调兵谴将是必须,流贼大营这边,人喊马嘶地,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大概一个时辰之后,震天的战鼓声再次响起。 开封城的四面八方,流贼全都动了起来,没有围三厥一之说,就是四面一起攻打。 那些老弱被驱赶着走在第一波,在他们的后面才是真正的流贼精锐。 流贼并没有多少攻城器械,像投石车、攻城塔、云梯之类全都没有,能有的,就只有飞梯、竹飞梯和蹑头飞梯等轻便又制作简单的攻城工具,这种作战方式又叫蚁附,最是适合流贼的。 当然,缴获自官军的火炮也有,不过远道而来,并没有重型火炮,那太不方便,不适合流贼的作战方式。 慢慢地,流贼离城墙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到了一箭之地左右,随着一声令下,不管是什么流贼,都开始呐喊着冲向城墙。 除了远程武器的流贼抵近之后往城墙上射击之外,其他贼人都是想着法子准备蚁附攻城。 一时之间,喊杀声响彻开封上空。 远处的李自成,看到这时,眉头都皱起来了。 开封城头,实在太反常了!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的话,那就是安静,或者是沉静! 换了前两次攻城的时候,城头上的火炮早就开炮了,弓箭什么的,也会在第一时间射杀最前面的攻城敌人。可是,这一次,这些竟然都没有发生! 这种反常,让李自成有点不安。 就仿佛是下棋对弈之时,遭遇到了一个非常稳的人! 不过他虽然如此想着,却也没有下令退兵。 一如之前他说的,来都来了,难不成还不打撤兵? 攻打开封,他在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承受伤亡的结果。 当然,李自成心中所谓的承受伤亡,是指他的精锐。至于那些老弱炮灰,压根就进不了他心中。 飞梯、竹飞梯和蹑头飞梯等等,纷纷架到了城墙上,流贼也随即往上拥。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还击终于开始了。 硝烟冒起,那是火铳在开火,还有小型佛朗机炮,这个从声音上能听出来。 金汁,撑杆等等城防手段,也全都用出来了。 轻梯什么的,纷纷被推倒,上面的流贼掉落城下。 只是一开始,城墙下就死伤一大片。 对此,李自成依旧无动于衷,他在意的,是后续精锐的进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84章 皇太极的苦衷 辽东沈阳,被建虏改为盛京,设为奴酋所在地。 按理来说,应该是辽东最为繁华之地。 然而,如果到过关内的人过来,看到这边的情况,恐怕会感慨,原来不过如此! 此时,就见沈阳城外,就有一群骑马的人赶到,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赶了很远的路。从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的服饰,特别是脑袋上的头发可以看出来,并不是金钱鼠尾,他们应该不是建虏。 一个个都是疲惫不堪的他们,并不关心沈阳城的繁华与否,只是远远地看到城池,就一个个明显地都是松了口气。 在这些队伍中唯一的那个金钱鼠尾,转头对为首的那人说道:“范东家,马上就到盛京了!” 这个范东家不是别人,就是逃离张家口的范永斗,另外还有三人是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至于剩下的,则是他们的家人和仆从。 此时范永斗一听这个建虏的话,连忙摸出一锭碎银道:“一路辛苦了!” 这个建虏是边关建虏所派,带他们来沈阳的。见范永斗如此上道,也是欢喜,立刻接过之后,便又领着范永斗他们继续赶去沈阳城。 一路上,不时有田野里的包衣,还有建虏监工抬头看向这一行人,看到这么一群人竟然不是金钱鼠尾,皆是有点惊讶。 在这辽东大地上,基本上是见不到不是金钱鼠尾的人了。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被建虏掠来的人,就更是奇怪了。 有带路建虏在,一行人倒也没有受到盘问,甚至到了城门口,那带路建虏亮出身份之后,一行人也很快进入了沈阳城内,并没有受到刁难。 等到了城里,路上的行人多了,这一行人就更是引人注目。 其中有一个建虏小孩看到,便大声嚷嚷起来:“看,这好像是一群狗啊!” 听到这话,边上的建虏都轰然而笑。 他们不知道成语,却能看出,这是一群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范永斗懂建虏的话,却假装听不懂,跟在那个建虏的后面,往建虏皇宫而去。 没多久,正在处理政务的奴酋皇太极听说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到了,不由得喜出望外,连忙下旨召见。 崇政殿上,一群奴酋都是认识范永斗等人的,因为以前或多或少打过交道。 哪怕对明人最是看不下的和硕豫亲王多铎,都露出了欢喜之意。因为他知道,范永斗这些人的到来,每次都是带来了他们所必须的军需物资等等东西。 因此,这群奴酋都暂停了议事,乐呵呵地看着殿外,等着范永斗等人的出现。 够资格来崇政殿觐见的,也就是为首的四人而已,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一个个皆是狼狈不堪,让这群奴酋看得面面相觑,感觉到了这一次似乎与以往不一样。 果不其然,就见范永斗他们刚跨入崇政殿大门,就“噗通”一下跪地上,然后哭嚎着说道:“一定要为奴才们做主啊!呜呜呜……” 奴才可不是一般人能自称的,也就是他们四个人功劳甚大,被奴酋所喜欢,才有这个资格。 主位上的皇太极,那胖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便立刻伸手示意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快起来再说!” 范永斗等人并没有起来,而是跪在那里,哭着诉说道:“陛下,奴才们为大清国做事,引来了灭门之祸,如今……如今就只逃出了我们几个人而已!” 想着所有的一切付之东流,还有好多家人都没了,王登库也哭着说道:“陛下,还请发兵为奴才们报仇!” “大清国军队所向无敌,还请发兵为奴才们报仇啊!”靳良玉、王大宇也都是哭着说道。 皇太极和其他奴酋一听,顿时面面相觑。他们万万没想到,明国竟然对他们会动手,以前不是好好的么? 范永斗见皇太极他们不说话,就再接着哭诉道:“陛下,那明国狗皇帝像发了疯一样,杀首辅、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甚至还杀成国公,总之,抄家、抄家,抄家个不停,朝堂上,所有官员都噤若寒蝉,对那狗皇帝非常不满。而且流贼正在中原肆虐,已经打了两次开封,朝廷却束手无策。如今正是进关的好时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他显然知道,虽然大清国刚刚灭掉了明国主力,但是,让大清国替他们出兵报仇,估计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把关内虚实相告,给大清国有可趁之机,那以大清国皇帝的雄才伟略,说不定就会发兵进关了。 他此时把出关之时收集到的消息,就捡大清皇帝喜欢听得来说,就想着大清国军队能为他们去报仇雪恨。 此时的他们却是忘记了,正是因为他们数典忘祖,资助建虏壮大,以至于关内、关外不知道有多少户大明家庭惨遭灭门之祸! 要说报仇,他们才是最该被报仇的对象! 此时,他说完之后,满怀希望地看着皇太极,希望看到皇太极大喜过望,崇政殿内的这些大清王公贵族,一个个兴奋地喊着杀进关去。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 奴酋皇太极只是脸上出现了高兴之色,随后这高兴之色又很快隐去。 一见这情况,范永斗就知道,他的请求可能难以实现,顿时就有点纳闷了。按理来说,不应该啊! 他正在想着,就听皇太极和蔼地说道:“你们千里迢迢过来辽东,想必已是疲惫不堪,先且去休息吧!” “陛下,明军主力被灭,关内正慌着呢,正是入关的好时候啊!”靳良玉听得有点失望,便又进言道。 皇太极听了,脸色顿时有点阴沉起来,当即喝道:“来啊,送他们去休息!” 几个黄马褂听到,便立刻上前。 范永斗等人见了,有点心凉,不敢再说,只好退下了。 看着他们离去,皇太极忽然心中叹了口气。 想着松锦之战下,明国朝廷肯定会慌乱,做出这些事情来,也确实是个入关的机会。 但是,大清这边,也是有苦难言啊! 松锦之战,表面上是大清大胜,灭掉了明军主力,夺取了关外的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控制了整个锦宁地区的形势。 可是,为什么大清没有趁机再夺取宁远呢? 就是因为松锦之战下,大清这边也是伤亡惨重,已经无力再战了。 松锦之战,大清不但阵亡参领、佐领这种级别的军官,还有宗室战死,更让清军心惊肉跳的是,还有明军士兵冲到了多尔衮附近,差点杀死多尔衮,亏了大清最勇的劳萨阻拦,多尔衮才免于被杀,但大清就少了劳萨这个正二品的武将。 松山之战,梅勒额真翁阿岱战死;锦州之战中,面对祖大寿的步军,八旗中的六旗不敢与之交锋而败退,亏了扬古利领本旗拼死抵抗才没有出现败局。 随后,祖大寿的步兵再度出击,试图打开缺口,多尔衮和豪格指挥的八旗军共三个旗的骑兵畏战逃跑,靠着护军出击才挡住明军步兵,事后多尔衮和豪格隐瞒不报,被皇太极罚钱。 还有,镶红旗损失最惨,四个高级武将,都统1人,副都统2人,护军统领1人,死了3个,只剩下叶臣一人。而他之所以没死,是因为他其实是率部逃跑了。 另外,镶白旗都统伊尔登也负伤多处。 诸如此类,可以说,大清国真得不是不想趁胜追击,再打下宁远,逼近山海关的,而是真得有心无力,没法再打了。 亏了最后是打了胜仗,要不然在大清内部绝对会爆发内乱。 换句话说,大清打仗,是不能败的。一旦战败,就有可能把隐藏着的矛盾公开化了。 想着这个,皇太极不由得又想起了另外一个烦心事情。 松锦之战,围城打了半年左右,把大清积攒起来的粮草,都消耗地差不多了。本来还指望着,今年的收成能好一些,结果没想到,今年和往年一样,基本上如果靠地里的收获,估计大清又要饿死很多人的。 为今之计,就只能再入关吃大户。 可是,皇太极自己心中很清楚,京畿之地,或者说靠近北方长城一线,之前已经抢过几次,再抢也抢不到多少粮食的。 想要获得更多粮食,就只有两种办法。一是等明国的漕粮运到北方的时候再去抢;另外一种则是往明国南边打,去没有抢过的地方继续抢。 不过明国内乱不止,谁知道南方什么地方才真得有粮食? 而且大清这边才休整了几个月,如果可以话,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再休整一下,等天气凉一些,也可以避免水土不服。 如此种种之下,皇太极心中就有了决断。暂时犯不着为了这几个晋商的事情兴兵。 一想到这,皇太极又头疼了起来,没有了这些晋商,以后大清不管是在军需物资方面,还是关内消息方面,都会变得极度匮乏你。甚至从关内抢来的金银珠宝,也将没有多大用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85章 本将就这么做了 和皇太极一样想法的,想着吃大户的,还有不少人。 这不,就在襄阳城内,穿着官军服饰的人,就犹如贼寇一般,四处乱窜,踹门而入,鸡飞狗跳,甚至杀人,强抢民女,时而发生。 整个襄阳城,到处都是哭喊声。 城头上,一杆大旗飘扬,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左”字。 大旗底下,一群将领样子的人就在看着襄阳城内,乐呵呵地,仿佛城里不是动乱,而是在玩乐。 街头上,有一个官员正在一队衙役的护卫下,战战兢兢地往城头而来。 一路上,那些四处乱窜的军丁,握着明晃晃的刀枪,撞到这队人的时候,时常就有举刀吓唬的。 看到那当官的,还有那些衙役吓得面无人色之时,便又哈哈笑着走了。 好不容易到了城下,看着城头上的帅旗,那当官的便高声喊道:“襄阳知府刘思忠求见左大帅!” 大帅是对总兵的尊称,按理来说,就算是总兵,遇到文官的时候,那也得弯着腰! 可此时此刻,襄阳城头,却是反了过来,堂堂知府大人卑微地求见一个总兵。 世事时移,或许就是乱世的标志吧! 这总兵姓左,纵容军丁劫掠城池的,在这崇祯十五年时候,基本上是左良玉没跑了。 “大帅,末将去砍了那狗官的脑袋,竟然敢关闭城门不让我们进城!”一名将领向为首那人,也就是左良玉大声请示道。 左良玉一听,笑着摇头说道:“士秀啊,这是人家的地盘,你喊打喊杀干什么?别忘记了,我们可是官军!” 士秀姓马,官职副将,是左良玉的忠心走狗。 此时,听到左良玉的话之后,便转身向下一挥手,放了那襄阳知府上了城头。 “左大帅,你们可是朝廷官军啊,岂能纵容手下劫掠襄阳城!”刘思忠一见左良玉,便微微弯了腰,一脸苦相地哀求道。 左良玉听了,笑呵呵地说道:“我说知府大人,话可不能乱说啊!本将哪有劫掠襄阳城,只是催缴军粮而已。” 说完之后,看到这个襄阳知府要说话的样子,他就又先开口说道:“皇上可是下了旨意的,清屯充饷。襄阳城这边的军田,可被城里人都给侵吞了,不给粮食,那本将就只能派人自己去取了。这是奉旨办事,你是朝廷命官,也敢违背圣旨么?” “……”刘思忠一听,顿时气得说不出话来。 明刀明枪地劫掠,还敢说是奉旨清屯充饷! 真得是白杆军被调走,襄阳城内防守空虚,又没想到这左良玉竟然敢如此胆大包天,攻打襄阳城,一时大意,被他给入城了! 这么想着,他很快回过神来,不敢恼怒,只能苦着脸对左良玉说道:“左大帅,你要清屯充饷,知会下官便是。下官那有田册账簿,我们可以一起核对,如此纵兵行凶,你就不怕皇上治罪么?皇上旨意可是说了,官军不得扰民!” “哦?”左良玉一听,当即呵呵一笑,然后转头看向边上的马士秀道:“去,派人把知府衙门的库房给烧了!” “末将遵命!”马士秀一听,立刻抱拳大声领命,然后大步而去。 以前孙传庭在秦地搞清屯充饷之时,大都是地方豪强想着法子烧田册。结果在这襄阳,却是反过来了。 知府刘思忠听了他的命令,不由得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左良玉转过头,重新看向他,带着笑意说道:“看,田册没了,还怎么核对?” 刘思忠真是没想到,左良玉竟然如此厚颜无耻,气得他浑身发抖,用手指着左良玉,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左良玉丝毫不在意,还是笑着对他说道:“知府大人,你可别乱说话啊,本将可没扰民。只是有一些人不遵王法,不交军粮,皆是刁民,你管不好,本将就替你教训他们而已。你说,对不对?” “你……你……”刘思忠气得脸都红了,指着左良玉的手一直发抖,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左良玉这等无耻至极的无耻之徒! 左良玉还是带着笑容,随即吩咐道:“来啊,笔墨伺候,让我们的知府老爷写一份奏章,说明襄阳城遭受贼乱,亏了本将领兵经过救援,方才幸免沦陷。为保襄阳不失,恳请本将暂时驻守襄阳!” “遵命!”他的亲卫一听,连忙答应一声,就去找写奏章用的文房四宝了。 刘思忠听到这里,终于气得说出了话来:“你如此行事,真不怕朝廷他日追究你这形同谋逆之举?” “哈哈哈……” 左良玉一听,仿佛听到了非常好笑的笑话,当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刘思忠的脸色一变再变。 过了一会之后,左良玉收了笑声,脸上露出嘲笑之色道:“如今有粮就有兵,有兵就有权,有兵有权,朝廷也要让三分。本将就这么做了,你看朝廷什么时候能奈何得了本将了?” 早几年开始,他就听调不听宣,甚至屡次违抗督抚军令,坑死了的总兵、督抚都已经好些个了。就这,朝廷最多斥责他而已,最后还不是要用他! 可以说,朝廷的虚实,他左良玉早就看穿了! 这次到了襄阳,想停留在这里不走,也是因为北方开封战事已起,他估计朝廷会调他去救援开封;但是李自成不好惹,他才不想去。 南边,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合兵,闹得也很凶,他也同样不想去。 除非他看到机会,有便宜可沾,他才会去! 此时,刘思忠听到左良玉说话如此赤裸裸,气到极处,忽然之间,他无奈地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刚叹息完,眼角瞅见什么,转头看去,却见知府衙门那边,汹汹火光而起。他便知道,库房被左良玉给烧了。 实际上,他刚才只是顺口一说,军田账册这类,在卫所有存,在京师兵部有存。左良玉烧了这个,并不可能烧去全部。 可此时,刘思忠见识了左良玉的嚣张,心中已经明白,左良玉只是做个样子给他看,并不是真得在意那田册之类的东西。 想想也是,如今这乱世,手中有兵才有权! 这个左良玉,名为官军,实则贼寇也! 有此乱臣贼子,大明将亡啊! 心中如此想着,刘思忠还想做最后的尝试,便露出诚恳之色问左良玉道:“你如此行事,就不愧对皇上么?” “愧对皇上?”左良玉一听,仿佛听到了难以置信的话,反问一句,然后便冷笑道,“我左良玉能有今天,是我自己一刀一枪在战场上拼出来的!和建虏打过,战功排第一,绞杀流贼,立功无数!我为什么要愧对?我有什么好愧对的?”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为朝廷征战多年,甚至连我满门老小都惨遭不测。如此,我已经足够对得起当今皇帝了!” “你的满门老小被杀,不是因为你克扣军饷闹出的兵变?”刘思忠一听,不由得冷声讽刺道。 崇祯十一年,左良玉领兵去陕州,结果许州发生兵变,他的家眷在兵变中被灭了门。只有他的儿子左梦庚随他在军中,才幸免于难。 此时,一听刘思忠这话,左良玉那脸上始终带着的微笑顿时消失不见,替而代之的是一脸阴沉,盯着刘思忠,仿佛要吃了他一般。 正在这时,他手下人拿着文房四宝来了。 左良玉便阴沉着脸,盯着刘思忠喝道:“按本将的意思,写!” “本官还要点脸面,这等事情,本官断然不可能写的。”刘思忠的腰,不知道什么时候直了,怒目回视着左良玉,怒声回复道,“休想!” 左良玉一见,怒气浮现在他脸上,正待发作之时,却见马士秀烧了知府衙门的库房,回来复命了! 于是,他便冷声交代马士秀道:“去,把知府大人的家眷都带来城头!” 马士秀看了刘思忠一眼,便大声领命道:“末将遵命!” “不要!”刘思忠一听他们的对话,顿时就急了,连忙喊道。 左良玉见了,冷笑一声,却是不说话。 马士秀见了,二话不说,立刻返身下了城头,去执行左良玉的军令了。 而左良玉盯着刘思忠,冷笑着说道:“你不写,可以!一会让你看看,人从这城头上跳下去,跳几次才会断气!” 刘思忠听他这番话,脸色惨白,稍微犹豫片刻之后,那腰又不知觉地弯了一些,同时有气无力地说道:“我……下官写就是了!” 于是,就在左良玉的旁观下,他按照左良玉的意思,写好了一份奏章。 在他写得过程中,马士秀已经把他的家眷都带了过来,让他更是不敢乱写,用心地写这份奏章。 看着左良玉看完奏章,似乎很满意的样子,刘思忠便连忙对马士秀道:“还请将军放了下官家眷吧!” 马士秀不理他,只是转头看着左良玉,等他号令。 左良玉随手把盖了官印的奏章递给身边的亲卫吩咐道:“快马送往京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86章 心存感激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辽东沈阳,被建虏改为盛京,设为奴酋所在地。 按理来说,应该是辽东最为繁华之地。 然而,如果到过关内的人过来,看到这边的情况,恐怕会感慨,原来不过如此! 此时,就见沈阳城外,就有一群骑马的人赶到,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赶了很远的路。从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的服饰,特别是脑袋上的头发可以看出来,并不是金钱鼠尾,他们应该不是建虏。 一个个都是疲惫不堪的他们,并不关心沈阳城的繁华与否,只是远远地看到城池,就一个个明显地都是松了口气。 在这些队伍中唯一的那个金钱鼠尾,转头对为首的那人说道:“范东家,马上就到盛京了!” 这个范东家不是别人,就是逃离张家口的范永斗,另外还有三人是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至于剩下的,则是他们的家人和仆从。 此时范永斗一听这个建虏的话,连忙摸出一锭碎银道:“一路辛苦了!” 这个建虏是边关建虏所派,带他们来沈阳的。见范永斗如此上道,也是欢喜,立刻接过之后,便又领着范永斗他们继续赶去沈阳城。 一路上,不时有田野里的包衣,还有建虏监工抬头看向这一行人,看到这么一群人竟然不是金钱鼠尾,皆是有点惊讶。 在这辽东大地上,基本上是见不到不是金钱鼠尾的人了。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被建虏掠来的人,就更是奇怪了。 有带路建虏在,一行人倒也没有受到盘问,甚至到了城门口,那带路建虏亮出身份之后,一行人也很快进入了沈阳城内,并没有受到刁难。 等到了城里,路上的行人多了,这一行人就更是引人注目。 其中有一个建虏小孩看到,便大声嚷嚷起来:“看,这好像是一群狗啊!” 听到这话,边上的建虏都轰然而笑。 他们不知道成语,却能看出,这是一群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范永斗懂建虏的话,却假装听不懂,跟在那个建虏的后面,往建虏皇宫而去。 没多久,正在处理政务的奴酋皇太极听说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到了,不由得喜出望外,连忙下旨召见。 崇政殿上,一群奴酋都是认识范永斗等人的,因为以前或多或少打过交道。 哪怕对明人最是看不下的和硕豫亲王多铎,都露出了欢喜之意。因为他知道,范永斗这些人的到来,每次都是带来了他们所必须的军需物资等等东西。 因此,这群奴酋都暂停了议事,乐呵呵地看着殿外,等着范永斗等人的出现。 够资格来崇政殿觐见的,也就是为首的四人而已,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一个个皆是狼狈不堪,让这群奴酋看得面面相觑,感觉到了这一次似乎与以往不一样。 果不其然,就见范永斗他们刚跨入崇政殿大门,就“噗通”一下跪地上,然后哭嚎着说道:“一定要为奴才们做主啊!呜呜呜……” 奴才可不是一般人能自称的,也就是他们四个人功劳甚大,被奴酋所喜欢,才有这个资格。 主位上的皇太极,那胖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便立刻伸手示意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快起来再说!” 范永斗等人并没有起来,而是跪在那里,哭着诉说道:“陛下,奴才们为大清国做事,引来了灭门之祸,如今……如今就只逃出了我们几个人而已!” 想着所有的一切付之东流,还有好多家人都没了,王登库也哭着说道:“陛下,还请发兵为奴才们报仇!” “大清国军队所向无敌,还请发兵为奴才们报仇啊!”靳良玉、王大宇也都是哭着说道。 皇太极和其他奴酋一听,顿时面面相觑。他们万万没想到,明国竟然对他们会动手,以前不是好好的么? 范永斗见皇太极他们不说话,就再接着哭诉道:“陛下,那明国狗皇帝像发了疯一样,杀首辅、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甚至还杀成国公,总之,抄家、抄家,抄家个不停,朝堂上,所有官员都噤若寒蝉,对那狗皇帝非常不满。而且流贼正在中原肆虐,已经打了两次开封,朝廷却束手无策。如今正是进关的好时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他显然知道,虽然大清国刚刚灭掉了明国主力,但是,让大清国替他们出兵报仇,估计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把关内虚实相告,给大清国有可趁之机,那以大清国皇帝的雄才伟略,说不定就会发兵进关了。 他此时把出关之时收集到的消息,就捡大清皇帝喜欢听得来说,就想着大清国军队能为他们去报仇雪恨。 此时的他们却是忘记了,正是因为他们数典忘祖,资助建虏壮大,以至于关内、关外不知道有多少户大明家庭惨遭灭门之祸! 要说报仇,他们才是最该被报仇的对象! 此时,他说完之后,满怀希望地看着皇太极,希望看到皇太极大喜过望,崇政殿内的这些大清王公贵族,一个个兴奋地喊着杀进关去。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 奴酋皇太极只是脸上出现了高兴之色,随后这高兴之色又很快隐去。 一见这情况,范永斗就知道,他的请求可能难以实现,顿时就有点纳闷了。按理来说,不应该啊! 他正在想着,就听皇太极和蔼地说道:“你们千里迢迢过来辽东,想必已是疲惫不堪,先且去休息吧!” “陛下,明军主力被灭,关内正慌着呢,正是入关的好时候啊!”靳良玉听得有点失望,便又进言道。 皇太极听了,脸色顿时有点阴沉起来,当即喝道:“来啊,送他们去休息!” 几个黄马褂听到,便立刻上前。 范永斗等人见了,有点心凉,不敢再说,只好退下了。 看着他们离去,皇太极忽然心中叹了口气。 想着松锦之战下,明国朝廷肯定会慌乱,做出这些事情来,也确实是个入关的机会。 但是,大清这边,也是有苦难言啊! 松锦之战,表面上是大清大胜,灭掉了明军主力,夺取了关外的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控制了整个锦宁地区的形势。 可是,为什么大清没有趁机再夺取宁远呢? 就是因为松锦之战下,大清这边也是伤亡惨重,已经无力再战了。 松锦之战,大清不但阵亡参领、佐领这种级别的军官,还有宗室战死,更让清军心惊肉跳的是,还有明军士兵冲到了多尔衮附近,差点杀死多尔衮,亏了大清最勇的劳萨阻拦,多尔衮才免于被杀,但大清就少了劳萨这个正二品的武将。 松山之战,梅勒额真翁阿岱战死;锦州之战中,面对祖大寿的步军,八旗中的六旗不敢与之交锋而败退,亏了扬古利领本旗拼死抵抗才没有出现败局。 随后,祖大寿的步兵再度出击,试图打开缺口,多尔衮和豪格指挥的八旗军共三个旗的骑兵畏战逃跑,靠着护军出击才挡住明军步兵,事后多尔衮和豪格隐瞒不报,被皇太极罚钱。 还有,镶红旗损失最惨,四个高级武将,都统1人,副都统2人,护军统领1人,死了3个,只剩下叶臣一人。而他之所以没死,是因为他其实是率部逃跑了。 另外,镶白旗都统伊尔登也负伤多处。 诸如此类,可以说,大清国真得不是不想趁胜追击,再打下宁远,逼近山海关的,而是真得有心无力,没法再打了。 亏了最后是打了胜仗,要不然在大清内部绝对会爆发内乱。 换句话说,大清打仗,是不能败的。一旦战败,就有可能把隐藏着的矛盾公开化了。 想着这个,皇太极不由得又想起了另外一个烦心事情。 松锦之战,围城打了半年左右,把大清积攒起来的粮草,都消耗地差不多了。本来还指望着,今年的收成能好一些,结果没想到,今年和往年一样,基本上如果靠地里的收获,估计大清又要饿死很多人的。 为今之计,就只能再入关吃大户。 可是,皇太极自己心中很清楚,京畿之地,或者说靠近北方长城一线,之前已经抢过几次,再抢也抢不到多少粮食的。 想要获得更多粮食,就只有两种办法。一是等明国的漕粮运到北方的时候再去抢;另外一种则是往明国南边打,去没有抢过的地方继续抢。 不过明国内乱不止,谁知道南方什么地方才真得有粮食? 而且大清这边才休整了几个月,如果可以话,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再休整一下,等天气凉一些,也可以避免水土不服。 一想到这,皇太极又头疼了起来,没有了这些晋商,以后大清不管是在军需物资方面,还是关内消息方面,都会变得极度匮乏你。甚至从关内抢来的金银珠宝,也将没有多大用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87章 忐忑和期待 而京师,就是他们的目的地,是他们期待向往的地方。 沿途的百姓,看到这支队伍,虽然看着像流贼,但是却一点都不惊慌,反而旁观,甚至隐隐还有不少人露出羡慕的目光。 这倒不是说他们不怕流贼,而是他们知道,这压根就不是流贼。 在这支队伍还没出现的时候,就有快马通知各地衙门,然后由各地衙门再发公告,说勇卫营招募的漕工队伍即将北上京师,沿途经过他们这边。 在队伍中的那些穿着红色鸳鸯战袍的军丁,就是勇卫营的将士。 而勇卫营的军纪,那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谁都不慌。 那些生活困苦的百姓,则是羡慕这些被选拔为京营或者勇卫营的漕工,成为了御林军,以后就不用担心挨饿了。 在队伍之中,有两杆大旗并行,其中一杆上绣着“孙”字,另外一杆上绣着一个“黄”字。 在这旗帜底下,两个将领模样的人正在说着话。不用说,这两人便是勇卫营的两名总兵,一个是孙应元,另外一个是黄得功。 其中的孙应元,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他是已经在罗山被流贼围住,孤军奋战,最终战死殉国。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因为崇祯皇帝有了奇遇,得到了来自刘伟超的指点,使得崇祯皇帝用八百里加急传召这位悍将,从而改变了历史,没有发生罗山之战而北返了。 黄得功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是在中都凤阳和刘良佐一起保护皇陵,与张献忠和革左五营作战。也因为蝴蝶效应的原因,北返京师。 他们两人都在途中接到新的圣旨,一边参与救灾,一边招募漕工,准备扩军。 如此一来,他们两人虽然是一前一后出发,最终却是一起返回京师。 对此,他们两人自然是很高兴的。 南征北战这几年,手下训练出来的勇卫营将士不断战死,兵源根本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而流贼那边,却是杀之不尽,灭之不绝。这种趋势的最终结果如何,他们两人身为带兵将领,自然是心知肚明,也因此,心中其实都是非常担心的。 不过他们两人是天子禁卫将领,自然也知道,朝廷没钱,皇上没钱,凑出钱来拼出这支勇卫营,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不要说扩军了,就是补充到原本的兵力规模,都只是奢望而已。 然而,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一次接到的圣旨,竟然是扩军! 可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好事呢? 谁知还不止如此,朝廷竟然还真得下拨了赈灾银,对运河两岸的灾区进行赈灾。 于是,不管是孙应元还是黄得功,心中自然就冒出了一个疑问:朝廷哪来的那么多钱? 一向不关心政治,只顾着打仗的他们,也不由得打听起来,朝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结果不打听还好,一打听之下,顿时就瞠目结舌了! 京师那边的变化,实在是让他们意想不到! 换首辅、吏部尚书什么的,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崇祯皇帝换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了! 让他们最是震惊的是,周遇吉竟然封爵了,还是忠武伯,这简直是让他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武将打仗一辈子,最想得到的,不就是封爵么! 除此之外,朝廷有钱,竟然是抄家那些朝堂上的贪官污吏,这也让作为武人的孙应元和黄得功很是赞赏。 对他们两人来说,皇帝真得是太英明了,这事儿早该做了! 那些贪官污吏,把朝局,把天下弄得一团糟,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却是富得流油。如果不是这些贪官污吏,天下何至于此! 对付那些文官,对他们来说,那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这不,回京的路上,边上没有别人,只有他们的亲卫,说话就没有顾忌。 “难怪陛下要扩建我们勇卫营了,呵呵,真是太好了!” “是啊,之前我还担心,就怕这中途又没钱了!现在倒好了,要是再没钱了,朝堂上那么多猪,再杀几头就是了!” “那些文官其实不是最多钱的,他们的钱,大都是在他们的老家。要我说啊,抄家那成国公,才是最来钱的!” “没错,从永乐年间开始就受封,这么多年下来,估计陛下抄到得财富,比起那些文官都要有钱!” “还有啊,宫里面的几个,不也吐出了不少银子么?这也是一个大头!” 孙应元听到黄得功说这话,不由得转头看了下运河里面的那艘大船,随后摇摇头道:“黄兄,宫里的事,咱就不说了!” 黄得功一见,也同样转头看了下那艘大船,知道孙应元是顾忌勇卫营监军,也就是宫里派出来的刘元斌、卢九德两人,就在那船上。 本来的话,他想说离得远呢,还怕听到! 不过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不说宫里面的事情,转而接着说道:“要我说啊,那些晋商肯定也非常有钱!你想想,他们和建虏做生意,那建虏几次从关内掠去的财富,不都便宜了他们!” “那可不!”孙应元听了,立刻点头,带着一点愤恨说道,“建虏抢来的钱肯定不会珍惜,又需要那些晋商的物资,这可是独门生意,肯定不会讨价还价,绝对让这些该死的晋商吃得肥头大耳了!” “哈哈,兄弟,这下你也该解气了!”黄得功一听,当即哈哈大笑道,“如今已经被陛下抄家灭族,他们赚得钱,不就用在我们扩军上了!” 孙应元听了,也是笑着点点头道:“这些数典忘祖的东西,就该被抄家灭族!只是很可惜,听说跑了几个晋商,并没有全部都抓到,估计都逃到辽东去了!” “没事!”黄得功一听,立刻便豪气地说道,“等将来有一天,我们领兵平了辽东,自然就能抓到他们!” 皇帝扩军勇卫营,又整顿京营,这给了他们两人很大的信心,说话都有底气了。 孙应元听了,也是笑着点点头。不过忽然,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期待之色,问黄得功道:“你说,周遇吉都封爵了,我们的功劳只会比他高,这次回去,陛下会不会也给我们封爵?” 一听这话,黄得功的脸上明显也有了羡慕之色,带着期望回答道:“我觉得,会吧?” 能听出来,他心中没有底气。 想想也是,大明朝除了开国和永乐年间之外,封出去的爵位,真得是屈指可数。 换句话说,要想封爵,真得是太难了! 也是如此,周遇吉突然封爵,让他们两人非常地意外,自然也就非常地羡慕。 他们不知道周遇吉到底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突然被封爵?也不知道这个封爵的狗屎运,会不会降落到他们身上? 就他们而言,心中已经对自己说过好几次,周遇吉能封爵,他们应该也能封爵的! 可是,封爵之难,他们也一清二楚,到底自己能不能被封爵,也真得是心中没底! 基于这种心理,他们对于到达京师之后的心情,也就是期待中带着忐忑了! 相对于他们两人是期待多过忐忑来说,船上的那两位,卢九德和刘元斌两人来说,他们却是忐忑多过期待了。 皇帝突然对宫内大力整顿,他们原本的顶头上司,御马监掌印太监王之心被治罪,换上了大批新的太监,这让他们两人很是惶恐。 这不,他们两人也如同岸上的两位一样,就在一起说话。 不过有区别的是,他们坐在船上,还有小酒小菜。但是很明显,他们根本开心不起来。 “也真是没想到,那王承恩竟然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且还兼管西厂!真得是一段时间之下,物是人非啊!” 听到卢九德这么感慨,刘元斌也是赞同,附和道:“还有方正化他们,原本也只是和我们一样只是外放办事的内臣而已,如今皆是任职掌印太监一职,宫中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你说,我们原本是王公公手下,这次回京之后,皇上会怎么处置我们?”卢九德颇为担心地问道。 刘元斌听了,也是发愁道:“圣心难测啊,谁知道等着我们两人的,会是什么呢?” “咱家觉得吧,我们一起在外,随着勇卫营征战四方,也没有参与朝堂上的事情,也没有伸手在勇卫营身上捞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该不会怎么我们吧?” “呵呵,在这勇卫营,你倒是敢伸手!”刘元斌听到卢九德这话,不由得笑着说了句,随后发表自己的看法道:“我们都是宫中奴婢,也没有其他路可选,既来之则安之吧!” 说到这里,他就站了起来说道:“不喝了,得去岸上溜达溜达,至少要让万岁爷看出,我们在外的辛苦不是?” 一听这话,卢九德连忙站起来,跟着说道:“对对对,出外征战也得有个出外征战的样子,可不能太轻松了!这都马上要到京师了,这个形象可要注意一下的。” 于是,就这么多,这支队伍的上上下下,怀着各种心情,终于赶到了京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88章 变化太大了(为500月票加更) 有一点,就算底下人没想过,但是,像孙应元和黄得功等领兵将领,却是有点担心的。 要知道,他们这支队伍,兵员达到十万之众,其中漕工就有八万多。 除此之外,还有漕工的家属,更是多达二十多万人。 这么多人,一起到达京师,那么在京师这边,能应付得过来么?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到达京师这边的时候,这里早就有人在迎接了。 之前第一批漕工到达京师的时候,接待的流程就已经走了一遍。收到快马消息之后,又做了准备。 外廷这边,是堵胤锡为代表;而内廷方面,则是方正化。武将周遇吉、马祥麟和袁时中等将领随同。 走在队伍前头的孙应元和黄得功,还有监军刘元斌以及卢九德听到消息,立刻加快速度,先一步赶过去见礼。 他们自然已经知道,堵胤锡是京营总戎,而方正化是御马监掌印太监,不管他们最终还是勇卫营,还是会分配到京营去,这两人都会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之一。 还没近前呢,他们四个人便差不多同时滚鞍落马,紧走几步近前之后,双双抱拳见礼。 当然了,外廷的见外廷,内廷的见内廷。 堵胤锡看着他们,当即笑呵呵地说道:“你们一路过来辛苦了。本官奉皇上旨意,先安置队伍,随后带你们一起进宫觐见!” 孙应元和黄得功一听,心中顿时一喜。 让上官在这里等候,并且一到京师,就要去觐见,这种待遇,之前是没有的。 那会不会是他们也能和周遇吉一样了? 心中这么猜测着,他们两人便连忙答应一声。 刚才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看到在堵胤锡等人的身后,是一个庞大的营地。如果所料不错的话,该是安置的营地,而不是直接进京。 果然,就听堵胤锡接着对他们说道:“所有人等,包括将士们的家属,现在城外暂时安置八日,期间不得随意走动。营地的军纪,由中城兵马指挥使阎应元负责!” 说到这里,在他身后站末尾的阎应元便侧身出列,上前两步,双手抱拳,认个熟脸。 对此,孙应元和黄得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毕竟皇上防治疙瘩病的措施,早已快马送给他们过的。 在他们启程前来京师的时候,其实已经整个队伍都隔离过八天才出发的。 按理来说,应该是没事了的。 但是,这里毕竟是京师,小心驶得万年船,也是没错的! 这么想着,孙应元和黄得功便双双抱拳领命。 不过孙应元在稍微犹豫片刻之后,他看向阎应元说道:“军中可不比兵马司,如果有什么问题,最好及时通传一下!” “末将遵命!”阎应元一听,没有任何分辨,只是抱拳回应道。 堵胤锡见此,不由得笑着对孙应元说道:“陛下为什么不派其他兵马司过来,而单单派中城兵马司,是有原因的!” 孙应元听了,不由得有点意外。 他还以为,兵马指挥司的这个调动,该是都察院这边奉旨配合的。没想到,竟然是陛下钦点! 这么说来,这个面生的兵马指挥使有点能耐? 心中这么想着,他倒也没有去问。反正是骡子是马,很快就能见分晓的。 随后,他和黄得功两人便立刻传下军令,先配合兵马司这边安置这么多人。 在这过程中,他们发现,安置的营地虽大,却是井井有条,很有行军打仗的风范,而不是随便扎营的。 每个帐篷之间,彼此有一定距离;一定数量的帐篷为一个区,区和区之间的间隔更大;茅房和生火做饭的点也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总之,孙应元和黄得功看了之后,再看向在忙碌的阎应元,眼神就有点不一样了! 在另外一边,方正化见刘元斌和卢九德,并没有刁难,反而笑呵呵的,一脸和蔼的样子,也让他们两人心中松了口气。 等到一切理顺,看着后续的队伍在有序地进入临时营地,堵胤锡便带着他们返回京师,直奔紫禁城。 一路上,孙应元和黄得功都没有说话,心情很是有点期待和忐忑。 马上要见皇帝了,不知道会怎么样? 并没有等待多久,旨意传出,武英殿觐见。 崇祯皇帝对孙应元和黄得功,其实是熟悉的,以前也都见过很多次。 可是,此时看着他们在见礼,崇祯皇帝总有一种感觉,似乎是有点看不够,很亲切的感觉! 仔细想想,好像是因为在原本的那个历史上,也就他们是真得忠心自己,忠心大明,至死不渝吧! 这样的武将,在这个时候,真得是太少了! 心中感慨之下,他见底下见礼完毕,便真心地说道:“卿等一路辛苦了!” 孙应元和黄得功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皇帝咋这么客气? 说真的,他们也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就好像皇帝和以前相比,似乎换了个人一样,更和蔼亲切了! 心中这么想着,他们两人连忙抱拳回应道:“此乃末将本份!” 有时候就是这样,如果你觉得这个人好了,那么他的话,他的行为,都会往好的方面想。 这不,崇祯皇帝一听他们两人的话,本来很正常的一句话,他就又感慨了:这个世道,知道本份的又还有几个人? 文官?武将?大部分人怕是连他们的本份,都早已忘光了吧!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一挥手,对身边等着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点了点头。 于是,王承恩便双手从御案上捧起一道旨意,随后跨前两步,大声说道:“勇卫营总兵孙应元上前听旨!” 之前种种,已经显示皇帝对他们更好了。此时一听,孙应元不由得份外惊喜,该不会是要封爵了吧? 这么想着,他便激动地连忙上前,单膝跪地听旨。 就连边上的黄得功都紧张了起来,竖着耳朵听,皇上这早已准备好的旨意,到底会是什么? 因为他眼角瞅见,御案上还有一道圣旨,该是给他的。 想来内容该是和孙应元差不多,那会是什么呢? 在王承恩宣读完圣旨的那一刻,孙应元不由得惊喜交加。 期待中的事情终于落实了,他被崇祯皇帝封为忠勇伯,并且调任京营为将! 于是,轮到黄得功上前听旨时,那回应的嗓门,比孙应元都要高了一分。因为他知道,估计他也是封爵了。 果然没错,他则被崇祯皇帝封为忠猛伯,同样调任京营为将! 黄得功每当要奔赴战场,就喝上几斗酒,深入敌方军营,不顾生死,不计利害,被称为黄闯子。换句话说,他作战很猛。 崇祯皇帝封他忠猛伯,估计就是这意思了。 此时,武英殿内,皆大欢喜之下,就听崇祯皇帝对孙应元和黄得功两人说道:“你们在外征战多年,战阵经验丰富。一会给你们一份武官教程,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明日开始,你们先去大明皇家军学院当教习。”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还有,你们各自所属军中,择优名单给朕,也挑选一些入大明皇家军学院进修。” 虽然大明皇家军学院是在他们来京的路上成立的,可这对所有武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在消息传递之时,他们也听说了。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话,两人都是高兴之极,连忙应下。 辞别崇祯皇帝出宫时,是周遇吉奉旨送他们两个。 没有了外人,本就非常熟悉的他们,就有好多话说了。 其中孙应元便好奇地问周遇吉道:“这次离京回来,似乎发生了好多难以想象的事情,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 不止是他们受封爵位,而且还有重整京营。要知道,以前都重整过几次,但是最终都不了了之。可是,这一次却真得在重整了。 还有,光是城外安置那么多人马,井然有序中,又能管中窥豹,实在是和以前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啊,还有什么天花,疙瘩病啊都知道怎么回事了,以前怎么不知道呢?”黄得功听了,也是有些好奇,跟着问道。 听到他们问这话,周遇吉当即笑了,然后看看左右,低声说道:“太祖皇帝显灵,赐给陛下宝物,有神仙随时指点陛下!” “啊……”一听之下,孙应元和黄得功顿时就被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了。 太祖皇帝显灵?! 真要这样的话,以太祖皇帝的能耐,不要说如今这局势了,就是再乱,那也能最终平定的吧! 说实话,他们在外领兵打仗,心中其实非常清楚,朝廷势弱,而流贼越来越强,对于将来如何,是有些悲观的,只是不说而已! 可是,此时,他们听到太祖皇帝显灵,那信心顿时就立刻暴涨了! 周遇吉很享受这两个同袍的震惊样,便又给他们八卦道:“如今京师发生的这一切,还有那什么天花、疙瘩病这些,凡人岂会知道,都是神仙指点的?”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而且对我们武人来说,神仙还指点了一个天大的好处!” “什么好处?”孙应元和黄得功一听,顿时立刻一左一右,抓住了周遇吉的肩膀,盯着他,异口同声地追问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89章 道理是这个道理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随后,左良玉转过头,看向马士秀,微微颔首了下。 刘思忠见了,心中松了口气。 可就在这时,却听“啊”的惨叫声响起。 顿时,刘思忠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转头看去,却见城头上已经没有他家眷的踪迹,随后又听到沉重的落地声和惨叫声。 急步跑到城垛处往下一看,就见他的家眷全被推在地上,满地鲜血,或者死活不知,或者摔断了腿什么在哭喊。 刘思忠看到这一幕,睚眦欲裂,转头看向左良玉,厉声质问道:“下官已经按照你的意思做了,你为何还要下次毒手?” “哦,本将下毒手了?”左良玉一听,脸上带着嬉笑之色道,“你这是诽谤,本将站在这里可是一动不曾动过!” “你……你……”刘思忠听到这话,气得再度说不出话来。 忽然之间,就见左良玉的脸色突变,阴沉着脸盯着他说道:“你肯定对本将遭受灭门之灾幸灾乐祸吧?如今就让你也尝尝这滋味!” 听到这番话,刘思忠感觉整个身子发抖,这个小人,十足的小人,睚眦必报…… 他还没想完,却见左良玉转身就走,同时声音传过来:“贼掠襄阳,知府跳楼殉国,本将救之不及啊!” 听到这话,刘思忠顿时脸色一片惨白,这是还要他的命啊! 正在想着,就见马士秀逼到他面前,一把叉住了他的脖子,提起来就甩出了城垛。 在这一瞬间,刘思忠心中满是懊悔,早知如此,该是死都不应该写那封奏章的! 襄阳知府自然死都不知道,左良玉的所作所为,并不会因为他的那份奏章,就会把当今皇帝给蒙蔽了。 不但是左良玉做这样的事情做多了,朝堂上有所耳闻;如今那些拿左良玉钱,为他说话的朝堂大佬,也被崇祯皇帝收拾了,更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把左良玉在原本历史上做的事情也都给当今皇帝说了。 可以说,只要崇祯皇帝有那个能力,必然是要收拾左良玉的! …………………… 再说刘伟超这边,收到崇祯皇帝交给他的作业之后,特意等了一天之后,才给荔枝发过去。 不过没有发谱子,只是发音频过去。 只是一会的功夫,荔枝就立刻回复信息了:“这个不错,成交,不过谱子呢?” 见此信息,又不是第一次交易了,刘伟超便爽快地再把谱子也发了过去。 荔枝收到之后,便又给刘伟超发了信息:“有的时候,我真得是难以想象,你团队的音乐造诣竟然这么厉害!” “呵呵,我说过,地球第一!”刘伟超见了,当即笑了下,随后便回复了一句。 “我在这一行做得时间也算是比较久的,国内这方面知名的,大概也都了解一些。我有点好奇,你团队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看到荔枝的这句话,刘伟超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他知道,总有一天,有人会好奇这些音乐的来源。 因此,他便直接回复荔枝道:“有句话说得好,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人喜欢出名,有人专注爱好。你所了解的,也只能是一部分人而已!” 荔枝一看到这个信息,说实话,她是有点不信的。 这年月,有这么好的才华却默默无闻,难道不吃饭、不买房子、不用钱么? 虽然说钱不是万能的,可当今社会,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啊! 不过,她也不能肯定,真有这样的人,不求闻达于诸侯,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这么想着,荔枝对刘伟超团队的人就更是好奇。不过作为职场中人,她心中也明白,她可以有好奇心,但是不能影响工作。 于是,她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就付款事情和刘伟超沟通了起来,没多久之后,又一笔十万块钱到账了。 刘伟超看着手机银行的短信提示,看着其中的余额达到了三十五万多,心中不由得很是兴奋。 第一次啊,存款有这么多! 心中美滋滋地,他就又打开了电脑,去查看“明天”app的后台数据。 到目前为止,注册用户已经有一万五千人,大概还有两万用户是没有注册的。日活率大概在一千左右,主要是在app的版块论坛里面聊天说泡,甚至还有发广告的。 当然了,发广告的这种,刘伟超看到了就直接禁ip,不带商量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论坛的通病,比如政策不允许的那种,也时有冒出来,刘伟超看到都是第一时间删除并封ip。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版规上都写得清清楚楚的! 别的论坛上,或许是禁言几天,警告一下什么的,但是,刘伟超就一个人,他不想那么麻烦,也不在乎这点访问量,该封封! 浏览着帖子,刘伟超发现,大部分活跃用户都是对古代很向往的那种。这或许是因为这里是明朝的天空,比起其他地方,更具古韵味。 当然,也肯定是让他们觉得,这里更专业! 这一点,不管是从服装上,还是古风曲目上,都能体现出来的。 浏览着论坛,刘伟超也有一些烦恼事。 就是app目前就他一个人兼顾了技术、版主、客服等等所有的角色。一开始人少的时候还无所谓,如今人多了之后,就感觉有点应付吃力了。哪怕他是一刀切,违反版规直接封,也有点忙不过来。 如果人再多起来的话,并且这是肯定的,人肯定会多起来,公司终归是要招人的了。 可是,如果公司要招人的话,首先公司所在地就不能这么简陋了,要做的事情会有很多。 另外,比如版主,刘伟超的要求也会比较高。 因为“明天”app必须要是最专业的,因此版主必须要有相应的能力。 各块论坛上,都有人会问一些有关版块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有关华夏传统文化的问题。 说真的,刘伟超吃这碗饭,也是心存感激的。因此,对于华夏文化传统,他也想着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夏文化传统,甚至让世界都来了解华夏文化传统。 这么一来,如果能解答他们的疑惑,就能有助于推广华夏文化传统。 当然,为了做到这一步,一些失传的东西,比如古籍之类,也可以让崇祯皇帝发过来公布。 总觉得《天工开物》竟然在国内失传,竟然在倭国找到,终归是有些遗憾的! 想着这些,刘伟超对于未来的规划,就又明确了一些。 忽然,他注意到了一个发起调查的帖子,人气很高,是呼吁“明天”官方开发视频版块,让他们能更直观地欣赏古代,欣赏华夏传统文化。 看到这个帖子,刘伟超又立刻想起了荔枝的那些话,心中一动,是不是该上视频的时候了! 他有理由相信,上了视频之后,人气肯定会更高,对应的,生意肯定也会越来越好的!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决定,回头和崇祯皇帝说下这个事情。 反正他这边只要交代下去,崇祯皇帝那边就会去做的。 这么想着,刘伟超关掉了电脑,电话联系他弟:“你在那?走了,买车去!” 刘伟越一听,顿时就兴奋了,连忙说道:“哥,你确定,真得去买车?” “废话,快点过来!”刘伟超听了,当即就回了一句。 他理解弟弟的兴奋,毕竟他家又不是富裕之家,山沟沟里的农民而已。 如果换成以前,买车那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最多买个自行车还好说! 也就是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不过对于他们村子里来说,车子还是罕见! 算起来,如果自己买车的话,该是村里第三辆车吧? “哥,我们买什么车?”电话中的刘伟越,还是很兴奋地追问。从他有点喘气的情况看,是一边往回跑,一边在打电话。 刘伟超已经做了很多功课,选好了一款车的,当即就回答道:“国产suv,八万预算,你来开,然后去临安买面料用!” “真得么?不进货的时候可不可以开?”刘伟越显然对买国产车没有任何失望,或者说,他的关注点并不在车本身。 刘伟超一听,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回家这么久,弟弟的事情,终归是有一些耳闻了。因此,他便笑着问道:“怎么,是不是想开去隔壁村?” “哥,你放心,你没结婚,我不会先结婚的!”刘伟越一听,连忙保证道,“等你!” 刘伟超听了有点无语,自己介意这个么?介意的是还没有对象,不知道从何找起! ……………… 不说他们哥俩去买车的事情,就说另外一个世界。 通州运河端,浩浩荡荡地船只都往北而来。并且,在运河两岸,还有一队队的人马在行进,远远看去,一眼看不到头。 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穿着杂七杂八的衣裳,只有小部分是穿着统一的红色鸳鸯战袍。 看到通州在望,很多人的神情,都露出了期待之色。 因为他们知道,通州过后,便是京师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90章 藩王宗室 “既然如此,朕要他们何用?”崇祯皇帝听了,很是生气的说道。 堵胤锡听到他这个话,稍微有些犹豫,然后问道:“陛下意欲何为?” 说出这句话之后,他又感觉到有点不妥,就补充说道:“陛下,他们几百年下来,门生故旧甚多,如果只是动他们一两个,那还好说。可要是动他们所有人,怕是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就比如说之前的成国公,只是动他这么一个,只要准备充分一些,那就没有问题。 可是,武勋集团,从开国以来封了那么多,包括南北两京,那数量就绝对不少了。 真要对他们都动手的话,所谓断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那是不共戴天之仇。十个人里面,有两三个要反抗的话,就目前的大明局势来说,真的会变得非常严重。 而且,是人之所以渴望封爵,就是因为能与国同休。就如同皇帝一样,可以为子孙挣下一分家当。 此时,崇祯皇帝听堵胤锡这么一解释,顿时眉头就皱起来,也有点不服气的问道:“他们以武受勋,结果却不擅兵事,是他们丢了本分,朕养着他们何用?总不能一直当国之蛀虫吧?” 堵胤锡听了这话,承认崇祯皇帝说的有道理。就他本人来说,或者说就文官集团来说,其实都是赞成崇祯皇帝对武勋集团动手的。 因为文官武将,本身就是对立的。 但是,就如今这烽火遍地的局面,堵胤锡又是从地方上身上来的,深知局势的危急,不能再有大的动乱,才有此劝说。 崇祯皇帝和堵胤锡商量了一会儿之后,最终没有一个结果,心中有点烦躁,便去给刘伟超联系了。 他想听听,后世对此有什么看法? 视频接通之后,崇祯皇帝就把这个事情给刘伟超说了一遍,然后带着一点期许问道:“你觉得,这个事情该怎么做比较好?反正朕是不想让他们白吃饭不干活!” 刘伟超一听,想也不想的就回答道:“当然,世袭制度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土地兼并,财富集中,贫富差距的拉大,总之这些事情,又是导致社会不稳的根源。所谓封建王朝三百年规律,我感觉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没错,朕也是这么觉得的!”崇祯皇帝听了,气愤的说道,“就该废了他们!” 刘伟超听了,有点无语,他本来还想说,你这个皇帝不也是世袭的,你就不知道吗? 不过想了想,这句话还是没有说出来。毕竟要是皇帝都不世袭的话,那这个制度的变化就太大了,古人肯定没法适应的。 他正在想这事,就听崇祯皇帝问他道:“你觉得,朕该怎么做?” 刘伟超听了,稍微想了一会儿,然后回答崇祯皇帝道:“其实吧,你们大明朝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比武勋集团还要大,也是需要解决的!”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的好奇,诧异的问道:“什么问题?” 他明白,刘伟超所说这个非常大的问题,肯定也是跟世袭有关系的,但他想不明白,还有什么事情比在武勋集团还大? 刘伟超听了,马上回答他道:“藩王宗室!”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恍然大悟。 事实上,大明朝的藩王宗室问题,他们自己也早就认识到了。 没别的原因,从明朝中叶开始,朝廷压根就无力负担藩王宗室的俸禄。 但是这种涉及到藩王宗室的事情,在他们的时代局限下,也没法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于是,就开始耍赖皮了。 首先,那些藩王宗室的出生,那是要经过朝廷认证的。只有经过朝廷认证的,才算是正儿八紧的藩王宗室,才会有俸禄。 于是,和当今皇帝的亲戚关系比较远的那些宗室,就往往得不到朝廷的认证,成为不是宗室的宗室,领不到俸禄。 再到了后来,哪怕得到朝廷认证的那些宗室,也难以即使得到俸禄,因为朝廷就没钱。 如此种种,就搞到明朝宗室,旁系的那些,真的是非常惨,又不能读书当官,最终只能去要饭,干朱元璋当年的老本行了。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之后,朝廷终于有了一项革新,就是允许这些旁系宗室参与科考,如果考上,那么就可以当官。 不过这个制度对于整个明朝的藩王宗室来说,其实改善不多,大部分旁系宗室还都是非常悲惨的。 不是皇帝不想解决这个事情,毕竟皇帝的子孙,在若干年之后,也有可能会落到这种悲惨下场的,要能解决,肯定是想解决的,实在没办法解决,才会这样。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刘伟超的话之后,就带着一点期望问道:“那你有什么建议,能帮朕解决这个问题?” “很简单!”刘伟超听了,马上就说道,“分封海外就是!” 这个想法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他看网文看来的,觉得有道理,就给崇祯皇帝说了。 “分封海外?”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地重复。 对他来说,这个提法从未有过,一时之间,有点难以想明白。 这个其实也正常,那个时候,大部分人的目光都局限于国内,最多是和大明接壤的那些小国,对于整个世界,还缺乏必要的了解。 这不,就听崇祯皇帝又疑惑地补充问道:“海外皆非大明之疆域,何以分封呢?” 刘伟超一听,顿时就笑了。 看到他这样,崇祯皇帝虽然感觉到自己什么地方说错了,但是还是没法知道,到底是什么地方说错让刘伟超如此发笑? 好在刘伟超也只是笑了一会,然后就很快收了笑声,只是还带着笑意问崇祯皇帝道:“你知道你所处的时代,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叫什么么?” “叫什么?”崇祯皇帝一听,有些好奇地问道。 刘伟超见他听得认真,便立刻回答道:“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 “嗯?”崇祯皇帝一听,还是不明其意,不知道这个说法和他处理藩王宗室有什么关系? 刘伟超见了,便给他解释道:“你这个时候,海外还有很多地方都是无主之地。这个无主之地的意思,就是当地人还过着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的生活。而那里要么物产丰富,要么地理位置很好。因此,西夷通过大航海发现那些地方之后,就都宣布那是他们的地盘。你这个时代,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抢地盘的时代!”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无语在那里了! 抢地盘的时代,这说法也真是太粗鲁了,不能说开疆拓土的时代么? 这么想着,他又很快就有新的疑惑,当即问道:“如果离开他们的朝廷很远,那怎么去治理地方?” 刘伟超听了,不得不感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不同。这不,在崇祯皇帝的眼里,那是要治理地方的! 这么想着,他便给崇祯皇帝解释道:“西夷那边,人家压根就没想着好好治理地方,而是尽可能多剥削地方,搜刮地方,然后把所有值钱的东西运回他们本国去!” “啊……”崇祯皇帝一听,有点不可思议,以至于一时半刻的,竟然说不出话来。 好一会之后,他才诧异地说道:“他们这样子,岂不是和强盗一样?” “可不就是!”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但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大炮射程之内,皆是真理。好像是这么说的吧,意思就是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那他们的礼义廉耻呢?”崇祯皇帝听了,疑惑地问道。 刘伟超一听,好笑地问道:“利益面前,要礼义廉耻干什么?别的不说,你这崇祯朝,你那些手下的官员,他们努力剥削百姓,贪墨军饷等等,何时在意过礼义廉耻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再度无语。 过了一会,崇祯皇帝回过神来,有点底气不足地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朕去学西夷,可朕是一国之君,终归要点脸面的吧?” “……”这一回,轮到刘伟超无语了。 看来崇祯皇帝受儒家文化熏陶,平时也没人教他变通,都还转不过弯来! 这么想着,他就对崇祯皇帝说道:“你以为西夷是直接赤裸裸地抢么?他们当然也是有理由的,是给他们土著带去文明!这借口,你也一样可以用啊!” 说到这里,他想起之前的话题,就又接着说道:“这不,你把藩王宗室都丢过去,不但能解决藩王宗室的问题,而且还比西夷更正义,你是正儿八经地去造福当地百姓的!” “可那边想必都是莽荒之地,那些藩王宗室也未必想去啊!”崇祯皇帝又提出疑问道。 刘伟超一听,笑着说道:”那倒未必,有些地方,地下都是黄金呢!再说了,你是大明皇帝,你就不能想办法,威逼利诱之类的一起上,把他们都赶出你的地盘,要不然,他们留在大明本土,最终只会祸害你,知道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91章 真开眼看世界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随后,左良玉转过头,看向马士秀,微微颔首了下。 刘思忠见了,心中松了口气。 可就在这时,却听“啊”的惨叫声响起。 顿时,刘思忠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转头看去,却见城头上已经没有他家眷的踪迹,随后又听到沉重的落地声和惨叫声。 急步跑到城垛处往下一看,就见他的家眷全被推在地上,满地鲜血,或者死活不知,或者摔断了腿什么在哭喊。 刘思忠看到这一幕,睚眦欲裂,转头看向左良玉,厉声质问道:“下官已经按照你的意思做了,你为何还要下次毒手?” “哦,本将下毒手了?”左良玉一听,脸上带着嬉笑之色道,“你这是诽谤,本将站在这里可是一动不曾动过!” “你……你……”刘思忠听到这话,气得再度说不出话来。 忽然之间,就见左良玉的脸色突变,阴沉着脸盯着他说道:“你肯定对本将遭受灭门之灾幸灾乐祸吧?如今就让你也尝尝这滋味!” 听到这番话,刘思忠感觉整个身子发抖,这个小人,十足的小人,睚眦必报…… 他还没想完,却见左良玉转身就走,同时声音传过来:“贼掠襄阳,知府跳楼殉国,本将救之不及啊!” 听到这话,刘思忠顿时脸色一片惨白,这是还要他的命啊! 正在想着,就见马士秀逼到他面前,一把叉住了他的脖子,提起来就甩出了城垛。 在这一瞬间,刘思忠心中满是懊悔,早知如此,该是死都不应该写那封奏章的! 襄阳知府自然死都不知道,左良玉的所作所为,并不会因为他的那份奏章,就会把当今皇帝给蒙蔽了。 不但是左良玉做这样的事情做多了,朝堂上有所耳闻;如今那些拿左良玉钱,为他说话的朝堂大佬,也被崇祯皇帝收拾了,更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把左良玉在原本历史上做的事情也都给当今皇帝说了。 可以说,只要崇祯皇帝有那个能力,必然是要收拾左良玉的! …………………… 再说刘伟超这边,收到崇祯皇帝交给他的作业之后,特意等了一天之后,才给荔枝发过去。 不过没有发谱子,只是发音频过去。 只是一会的功夫,荔枝就立刻回复信息了:“这个不错,成交,不过谱子呢?” 见此信息,又不是第一次交易了,刘伟超便爽快地再把谱子也发了过去。 荔枝收到之后,便又给刘伟超发了信息:“有的时候,我真得是难以想象,你团队的音乐造诣竟然这么厉害!” “呵呵,我说过,地球第一!”刘伟超见了,当即笑了下,随后便回复了一句。 “我在这一行做得时间也算是比较久的,国内这方面知名的,大概也都了解一些。我有点好奇,你团队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看到荔枝的这句话,刘伟超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他知道,总有一天,有人会好奇这些音乐的来源。 因此,他便直接回复荔枝道:“有句话说得好,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人喜欢出名,有人专注爱好。你所了解的,也只能是一部分人而已!” 荔枝一看到这个信息,说实话,她是有点不信的。 这年月,有这么好的才华却默默无闻,难道不吃饭、不买房子、不用钱么? 虽然说钱不是万能的,可当今社会,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啊! 不过,她也不能肯定,真有这样的人,不求闻达于诸侯,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这么想着,荔枝对刘伟超团队的人就更是好奇。不过作为职场中人,她心中也明白,她可以有好奇心,但是不能影响工作。 于是,她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就付款事情和刘伟超沟通了起来,没多久之后,又一笔十万块钱到账了。 刘伟超看着手机银行的短信提示,看着其中的余额达到了三十五万多,心中不由得很是兴奋。 第一次啊,存款有这么多! 心中美滋滋地,他就又打开了电脑,去查看“明天”app的后台数据。 到目前为止,注册用户已经有一万五千人,大概还有两万用户是没有注册的。日活率大概在一千左右,主要是在app的版块论坛里面聊天说泡,甚至还有发广告的。 当然了,发广告的这种,刘伟超看到了就直接禁ip,不带商量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论坛的通病,比如政策不允许的那种,也时有冒出来,刘伟超看到都是第一时间删除并封ip。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版规上都写得清清楚楚的! 别的论坛上,或许是禁言几天,警告一下什么的,但是,刘伟超就一个人,他不想那么麻烦,也不在乎这点访问量,该封封! 浏览着帖子,刘伟超发现,大部分活跃用户都是对古代很向往的那种。这或许是因为这里是明朝的天空,比起其他地方,更具古韵味。 当然,也肯定是让他们觉得,这里更专业! 这一点,不管是从服装上,还是古风曲目上,都能体现出来的。 浏览着论坛,刘伟超也有一些烦恼事。 就是app目前就他一个人兼顾了技术、版主、客服等等所有的角色。一开始人少的时候还无所谓,如今人多了之后,就感觉有点应付吃力了。哪怕他是一刀切,违反版规直接封,也有点忙不过来。 如果人再多起来的话,并且这是肯定的,人肯定会多起来,公司终归是要招人的了。 可是,如果公司要招人的话,首先公司所在地就不能这么简陋了,要做的事情会有很多。 另外,比如版主,刘伟超的要求也会比较高。 因为“明天”app必须要是最专业的,因此版主必须要有相应的能力。 各块论坛上,都有人会问一些有关版块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有关华夏传统文化的问题。 说真的,刘伟超吃这碗饭,也是心存感激的。因此,对于华夏文化传统,他也想着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夏文化传统,甚至让世界都来了解华夏文化传统。 这么一来,如果能解答他们的疑惑,就能有助于推广华夏文化传统。 当然,为了做到这一步,一些失传的东西,比如古籍之类,也可以让崇祯皇帝发过来公布。 总觉得《天工开物》竟然在国内失传,竟然在倭国找到,终归是有些遗憾的! 想着这些,刘伟超对于未来的规划,就又明确了一些。 忽然,他注意到了一个发起调查的帖子,人气很高,是呼吁“明天”官方开发视频版块,让他们能更直观地欣赏古代,欣赏华夏传统文化。 看到这个帖子,刘伟超又立刻想起了荔枝的那些话,心中一动,是不是该上视频的时候了! 他有理由相信,上了视频之后,人气肯定会更高,对应的,生意肯定也会越来越好的!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决定,回头和崇祯皇帝说下这个事情。 反正他这边只要交代下去,崇祯皇帝那边就会去做的。 这么想着,刘伟超关掉了电脑,电话联系他弟:“你在那?走了,买车去!” 刘伟越一听,顿时就兴奋了,连忙说道:“哥,你确定,真得去买车?” “废话,快点过来!”刘伟超听了,当即就回了一句。 他理解弟弟的兴奋,毕竟他家又不是富裕之家,山沟沟里的农民而已。 如果换成以前,买车那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最多买个自行车还好说! 也就是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不过对于他们村子里来说,车子还是罕见! 算起来,如果自己买车的话,该是村里第三辆车吧? “哥,我们买什么车?”电话中的刘伟越,还是很兴奋地追问。从他有点喘气的情况看,是一边往回跑,一边在打电话。 刘伟超已经做了很多功课,选好了一款车的,当即就回答道:“国产suv,八万预算,你来开,然后去临安买面料用!” “真得么?不进货的时候可不可以开?”刘伟越显然对买国产车没有任何失望,或者说,他的关注点并不在车本身。 刘伟超一听,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回家这么久,弟弟的事情,终归是有一些耳闻了。因此,他便笑着问道:“怎么,是不是想开去隔壁村?” “哥,你放心,你没结婚,我不会先结婚的!”刘伟越一听,连忙保证道,“等你!” 刘伟超听了有点无语,自己介意这个么?介意的是还没有对象,不知道从何找起! ……………… 不说他们哥俩去买车的事情,就说另外一个世界。 通州运河端,浩浩荡荡地船只都往北而来。并且,在运河两岸,还有一队队的人马在行进,远远看去,一眼看不到头。 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穿着杂七杂八的衣裳,只有小部分是穿着统一的红色鸳鸯战袍。 看到通州在望,很多人的神情。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92章 谁的地盘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很是欣喜。 这不,让刘伟超能赚到钱的好处,这就体现出来了! 这么想着,他就连忙对刘伟超说道:“那真是辛苦你了!” 感谢之后,崇祯皇帝又补充说道:“要有什么事儿要朕做的,你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直接说。朕说过,要让你能赚到大钱。这也是为朕自己做事,这样你能更好的帮到我!” 刘伟超一听这话,当即一笑道:“好,我还真有事情,是准备和你说的!” “什么事?”崇祯皇帝听了,立刻就问道。 于是,刘伟超就把之前想好的事情说出来道:“以后,还需要你给我拍一些视频。” “拍视频?”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疑惑,一时之间不明白要拍什么视频? 刘伟超一听,就连忙解释道:“暂时就先演奏乐曲的好了,有个要求,就是背景不能被人看出是在紫禁城,你要稍微做下布置,把我公司的标志和名称都体现在背景上。” 之前荔枝就好奇地问过,那就让她看看好了。刚好也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再进行推广,这样app的用户就会更多。 崇祯皇帝一听,这么简单的事情,便一口就答应了。 断了视频通讯之后,便立刻吩咐轮值太监,让他去安排。不就是在屏风上写字,然后作为背景,就能达到这个要求的。 同时还传旨给田贵妃那边,让那边准备,回头他就会过去。 吩咐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崇祯皇帝就刚才和刘伟超的谈话,又开始仔细地回顾。 不得不说,刚才的一番谈话,让他真正见识了整个世界。或者说,就如今这个年代,哪怕包括西夷在内,都没有他对这个世界了解得多! 打开了眼界之后,崇祯皇帝的野心,不对,是雄心壮志,不可避免地一下大了好多。 思考问题的时候,又到了一个很高的角度。 就暂时来说,对于那些武勋集团,能从他们身上多捞点钱,就多捞点钱,捞到最后,就让他们以保护藩王为理由,一起踢出大明! 这么处理的话,比起把整个武勋集团一起夺爵要靠谱的多!而且,保护朱家子孙,谁也说不了什么! 不过这个事情,暂时是不能透露给任何人知道的。 至少要等到局势好转,或者灭了流贼,或者灭了建虏,自己能重新掌控整个天下的时候,再来公布这个事情。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把这个想法记在了自己的一个小本本上面,免得以后不记得细节。 写完之后,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刘伟超所说,有世界上最大的金银铜矿。说实在的,他太羡慕了! 如果大明就有非常大的金银铜矿,那就不用为钱费脑子,直接派人挖多好啊! 一想到这,他突然之间,犹如醍醐灌顶,不由得拍了下自己的脑门,然后自言自语地说道:“朕怎么就这么笨呢,为什么不问问刘伟超,大明境内有什么没有发现的金银铜矿呢?”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立刻急了,拿起手机,直接给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要求。 不一会,刘伟超接通视频,有点好奇地问道:“怎么了?” 刚通讯完,就这么快又联系他,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崇祯皇帝一听,就急忙对刘伟超说道:“朕想知道,在大明境内,是不是也有好的金银铜矿?” 刘伟超听了一笑,便回答他道:“你先等等,我查下看看。” 还真别说,这个事情他没怎么关心过,真没什么印象。 说完之后,刘伟超放下手机,又去电脑上搜索了起来。 崇祯皇帝见了,便耐心地等着。其实也不算耐心,心中那个急啊,只是表面上还镇静,没有催促刘伟超快点。 过了一会之后,刘伟超便重新拿起手机,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大明境内最大的金矿是紫金山金铜矿,探明的储量,金矿达305吨,铜金属量300万吨以上,换成你熟悉的两制的话……” 说到这里,他在电脑上用计算器算了下,然后才对崇祯皇帝继续说道:“黄金是610万两,铜则多达600亿两……” 刘伟超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惊讶万分的崇祯皇帝给打断了:“什么,多少?铜有多少?” “600亿两啊!”刘伟超重复了一遍,明白过来,怕是崇祯皇帝对于这个亿没有概念,就又解释道:“一万个万就是亿,相当于600万个万。” “……”崇祯皇帝一听,脑子有点反应不过来了。 他就是做梦,都没想到,有这么多的黄金和铜! 想着那么多的财富,在回过神来之后,顿时就激动万分,急切地对刘伟超说道:“在哪里?在哪里?具体在什么地方,朕立刻派人去挖!” 有这么多的黄金和铜,那还抄家干什么,这不更来钱! 然而,刘伟超看他这么高兴的样子,直接就打击他道:“这个矿在山里面,并且在地底下七百米深的地方,大概……” 说到这里,他又换算了下,然后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大概是210丈深的地方,你能挖么?” “210丈深?”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傻眼,这怕是要把地给挖个洞,挖到阴曹地府去了吧? 不过回过神来,被那海量的黄金和铜给刺激,就算挖到阴曹地府那也要挖! 于是,就听他回答刘伟超道:“没事,朕派人挖,一年挖不到,就两年,人不够就加派人,朕相信,终有一天,朕肯定能把那些宝贝给挖出来!” “我不建议你挖!”刘伟超听了,却是摇头,直接否定了崇祯皇帝的想法。 “为何?”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有点激动了,质问刘伟超道,“为何不让朕挖?挖出来不就有钱了么?” 看他这激动的样子,刘伟超不由得笑了。真得是挡人发财之路,谁都有可能发飙的。 不过自己这个,倒也不怕他发飙,哪怕他是皇帝都不怕。毕竟,在不同位面! 这要是穿越过去,哪怕再和皇帝关系好,那可能说话都不能这样肆无忌惮的。 这么想着,他就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先听我说,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你再评估下可以么?”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也冷静下来了,想着双方的关系,最终点点头说道:“是朕激动了,请说!” 刘伟超听了,就微笑着说道:“第一,以你那个时代的科技力量,那么深的地方,你只能靠人工挖掘的话,这个工程量之浩大,想必我不说,你应该也能有预估的吧?”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有点意见,他刚才说了,就是天大的困难,那也没关系,只要确定地下真得有那么多黄金和铜,就是挖到阴曹地府,他都敢去和阎王对面。 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听刘伟超又接着说道:“费时费力不说,还不讨好!”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忍不住了,打断刘伟超问道:“怎么会不讨好?那么多钱啊!” “当然不讨好了!”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就直接回答道,“你觉得就凭你现在对地方上的掌控能力,一旦这么大的金矿传出去,你能掌握住,挖出来的黄金,你都能拿到么?”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一愣。这一点,是他刚才没有想到的。 “不说你派出去的人,有可能中饱私囊!”刘伟超继续对他说道,“还有地方官员,地方豪强,哪个不会想着插一手,从中捞一笔?你能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么?说不定啊,你真要这么干,到头来你手中可能只能落到一点点钱,最后还要背一个劳民伤财的骂名!”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无语。可是,那么多的钱财,他又有点不甘心,底气不足地反驳道,“那……那朕派勇卫营去?这总可以吧?” “呵呵!”刘伟超一听,忍不住呵呵他了,当即又问他道:“那你不管北方的建虏,不管那些流贼了?搞不好,福建的金矿没挖到手,你这京师老巢被人端掉了,你划算么?再说了,你以为派勇卫营去,就真得万无一失了么?” 崇祯皇帝被他说得无言以对,京师绝对不能丢的。不过面对刘伟超的质问,想着刚才的坚持,他也要点面子,不甘心就这么承认说错了,就针对刘伟超的话,强行辩解道:“真要派勇卫营去的话,怎么会不万无一失呢?” “呵呵!”刘伟超听了,不由得又笑了,便立刻问他道,“那你知道,福建是谁的地盘么?”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得奇怪了,福建还能是谁的地盘,当然是他的地盘了,大明的疆域。 但是,刘伟超这么问,肯定是话中有话。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好奇的问道:“是谁的地盘,不是朕的么?” 如果刘伟超说现在中原是谁的地盘,他还不敢说这话,毕竟流贼已经在中原坐大了,可福建那边,并没有听说有大群反贼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93章 这怎么可能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内容在6:31更新,谢谢! 崇祯皇帝一听,脸上立刻露出意外之色,连忙问道:“当真?地下真有黄金?在哪里?” “……”刘伟超听到他这话,看他的表情,不由得无语了。 那崇祯皇帝的额头上,似乎是明着写了,真得有黄金么?那他要了! 能看出来,之前穷怕了,这个“穷”字,算是刻在他骨子里了。 回过神来,刘伟超便笑着问道:“你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么?” 崇祯皇帝一听,点点头说道:“朕看过一副世界地图,自然是知道的!” 刘伟超听了,大概猜出来,他看到的是那副坤舆万国全图。 于是,他就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对世界的认知不全!你先等下,我给你看看真正的世界地图!” 说完之后,刘伟超也不等崇祯皇帝回复,就把手机暂时放下,在电脑上搜出了一副高清的世界地图,然后才拿起手机,对着电脑屏幕说道:“看到没有,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地图!” 崇祯皇帝一见,好像和他印象中的确实不大一样,不过有点记不清了。 他虽然以前见过,但是当时也没怎么在意。 国内的事情都已经忙不过来,让他烦死了,又怎么可能去关心整个世界。最多是看下稀罕,看过就丢的那种。 刘伟超估计崇祯皇帝看不懂这个地图,便拿了个手机架,把手机固定上去,然后对准屏幕。 解放了双手之后,他找了支圆珠笔,指着电脑屏幕说道:“你看到没有,我划得这一块,基本上就是大明的疆域了,看清楚没有?” 崇祯皇帝这边,是通过手机去看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世界地图,哪怕是高清的,想要看清楚字体也是不可能的。他只能看到不同颜色和世界地形而已。 此时,他看到刘伟超手中的东西划出了大明疆域,不由得有点吃惊。 刘伟超不管他是个什么想法,就又继续给崇祯皇帝介绍道:“这里,是欧洲,也就是西夷的聚集地。历史么,和我们华夏的历史差不多悠久。” “还有这里,叫非洲,是昆仑奴的原产地……母国,现在沿海的地方,都已经有西夷去殖民了。” “这里叫南北美洲,哪里的土著叫做印第安人,有一种说法是从我们亚洲,很可能是辽东那边的人通过白令海峡过去的,现在不是很确定。他们的肤色和我们差不多,稍微黑一些。” “同样的,看到没有,西夷跨过这个大西洋,已经在南北美洲殖民了。其中一个西夷国家叫做西班牙,就是占据南洋吕宋岛的那些,也是西班牙人。他们在这个墨西哥湾建立殖民地点,每年都会往他们的母国运回很多船的白银、黄金等物。” “这里叫南美洲,同样的,被叫葡萄牙的西夷给占了,就是澳门的佛郎机人。” “这里叫澳大利亚,现在好像还没有西夷发现,生活着一群土著,矿产物资同样非常丰富,铁、铜、煤等等,远比大明的要多!” “对了,这里,后世叫做巴西,也是非常著名的铜矿所在,比大明多好多倍,挖之不尽!” “……” 刘伟超根据自己的印象,大差不差地,给崇祯皇帝介绍起来,反正说错了,崇祯皇帝也不知道。就算以后知道了,也没多大关系。 就这么地说了一通,大概介绍了整个世界之后,他便问崇祯皇帝道:“怎么样,现在对真正的世界有概念了没有?” 说完之后,刘伟超等了下,没听到崇祯皇帝的回应,心中有点奇怪,便去看手机屏幕。 结果发现,崇祯皇帝的目光呆滞,就那么看着,显然是看傻了! “……”刘伟超一见,无语了。 得,就让他多看一会吧! 刘伟超心中这么想着,便耐心地等着,同时自己也看着世界地图,想着要不要再说点什么? 过了不知道多久,手机里终于传来崇祯皇帝的声音:“咦,人呢?” “我在呢!”刘伟超听到,便笑着说道,“我见你看傻了,就不打扰你,让你多看一会了。” 呵呵,好家伙,竟然敢说皇帝看傻了,这还真是没谁了!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有点异样,因为从来没有人和他说过这样的话。 不过他倒也没有生气,反而大方地承认道:“朕确实看呆了,没想到世界竟然如此之大!” 刘伟超听了,对崇祯皇帝说道:“看到没有,你这个时候,西夷已经在到处抢占地盘了。他们之间,也会互相抢。你要是不出去抢的话……嗯……不对,你要是不出去解救被西夷殖民的那些当地百姓,一旦被他们经营久了,那就更难了!” 他知道,崇祯皇帝要面子,因此就改了个说法。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点头道:“对对对,朕肯定要派兵的!不过朕刚才没记住,那些地方有金银铜矿啊?” 这一句话,就露馅了。 他那是会去解救当地百姓,而是冲着那金银铜矿去的! 刘伟超一听,顿时脸上露出笑意,开他玩笑道:“呵呵,你倒是很直白啊,掩饰也不掩饰下!” 崇祯皇帝一听,先是略微脸红了下,不过随后,便一本正经地说道:“宝地乃有德者居之!且四海之外若非为我大明所有,岂非明珠暗投!身为天朝上国,自当解四夷不遇明主之苦,莫使众生惨遭西夷之蹂躏!” “哈哈哈……”刘伟超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对崇祯皇帝说道,“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再指点你一下。” 说完之后,他又用笔去世界地图上比划,同时说道:“看到没有,这里,开挖一条运河出来,就能联通西夷到我们大明这边,不用绕过非洲,省很多路。占据这个地方,光是收过路费,就能收到你手软!”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眼睛就直了,盯着那个地方,心中暗自记了下来。 “还有这里,这个叫马六甲海峡,也是非常重要第一条航道,现在好像葡萄牙人和荷兰人这两路西夷正在争夺这个地方。” “这里,现在还没有运河,但是挖通之后,就是联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航线,同样能省非常多的路程。” “……” 崇祯皇帝听着刘伟超的解说,那眼睛都是冒光了。 这些地方,比起单纯的金矿银矿什么的,那绝对要更好的。 毕竟,矿产之类的,是有被挖光的那一天。可是,这些交通要道却不会,是一个永远的聚宝盘! 听到刘伟超说完了,这次崇祯皇帝没有听傻,而是立刻对刘伟超说道:“这个世界地图,能不能给朕传一份过来?” 说完之后,他想了下,就又立刻补充道:“最好是把各地金银铜矿都给标注出来。” 刘伟超听了,当即一笑道:“这个没问题,不过有不少矿,就你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没法去挖掘的。” “那没关系,朕先把地方占过来再说!”崇祯皇帝一听,无所谓地回答道。 刘伟超听了,打击他道:“你现在国内都没搞定呢,就想着这些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无言以对。 此时的他,可以说还是在救亡图存,想出兵海外,还早着呢!再说了,也必须让国内稳定了才可以吧? 可是,刚才为什么说着说着就说到这海外,这世界地图了呢? 崇祯皇帝心中这么想着,稍微一回忆,便明白是怎么把话题扯过来了。 对此,他其实也不在意。毕竟先了解世界,至少知道了这么多,他认为是值得的。 之前刘伟超提议的,藩王分封海外的事情,确实值得考虑! 对藩王如此,那些武勋集团的人,或许也该这么处置! 虽然崇祯皇帝之前有说过狠话,觉得他们既然没本事,那要他们何用? 可那也终归是说说而已,还有一点是他比较忌惮的。 就是那些世袭爵位都是他的先祖所封,这也等于说,是他祖宗答应了那些武勋的,结果他这个做子孙的,却去捋了他们的爵位,这在以孝治天下的时代,是要受到很大非议的。 除非那些武勋犯了谋逆大罪,才可以剥夺他们的爵位!比如那成国公朱纯臣,就是例子。 可总不能说,所有武勋集团,都是要谋逆吧? 之前讨论的时候,崇祯皇帝还没有好的想法。当时他也发了一点狠心,真要不行的,就捡几个收拾再说。 可此时,又算是睁眼看世界之后,他就又有了新的想法了。 不过最终还是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这个都是现代的世界地图,如果直接给你这个的话,可能对你有误导。我先找找看,看看有没有你那个时代的世界地图?” 顿了顿之后,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现在托你的福,我也赚了点钱,如果找不到想要的世界地图的话,那我自己查查资料,花个几天时间,给你做一个你这个年代的世界地图给你!”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94章 原来西夷都是大傻子 崇祯皇帝的状态,已经是有点麻了。 之前的时候,就是打死他,他都不相信能有一年上千万的收入。 可是此时,刘伟超虽然没有拿出具体的数据,却通过合理的假设,让他感觉到,最后得到的结论,该是不会有问题的! 这也就是说,真有上千万的收入! 从感情上,崇祯皇帝真得不愿意相信,收取海贸的保护费,或者说商税,竟然能如此赚钱!可怜朝廷一直被蒙在鼓里,之前收了一年两万两的海税,都觉得多,这是何等的幼稚! 此时,听到刘伟超说得那话,崇祯皇帝都有点麻木地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我不是和你说过么?”刘伟超听了,就提醒他道,“现在是大航海时代!为什么是大航海时代,怎么会出现大航海时代的?就是因为出海贸易的利润非常客观,才让那些西夷远离家乡,冒着生命危险去航海的!” “你不是说他们是去殖民么?”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 刘伟超一听,直接就回答道:“这不矛盾啊!你想,西夷一开始是去做海贸,结果发现,当地人的武力很烂,那他们做什么生意,直接开抢,或者奴役当地人,不就是利润更高!没毛病啊!”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就又补充说道:“那料罗湾海战的起因,不就是荷兰人想要垄断西方和大明的贸易么!达不到目的就想动用武力,只是在大明这边,他们没打赢而已。”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沉默了。 西夷不远万里前来大明这边,海路凶险之下,如果说没有足够的利益,崇祯皇帝自己也不信。 可是,上千万啊! 这么想着,他还是有点疑问道:“海贸真有这么赚钱,只是收取保护费……海税,就有一年上千万收入?” 刘伟超听了,看崇祯皇帝如此纠结这一千万的数字,不由得笑着说道:“你觉得一千万多么?如果我印象没错的话,好像南宋时候,他们收海税的时候也有这个数吧?再说了,郑芝龙是掌控了大明东南沿海,就等于是把大明的出海的船,对了,还有和倭国海贸的船,所有要经过大明沿海的船都收了保护费的!一千万,真不算多,如果是太平年间,你鼓励出海的话,说不定能收到更多!” 没等崇祯皇帝说话,他想了下,就又补充说道:“你知道西夷从南洋这边运香料回去欧洲,利润是多少倍么?” “多少倍?”崇祯皇帝已经惊讶、震惊地太多了,这时候,情绪反而不是特别波动,只是还有一些好奇,顺着刘伟超的语气问道。 香料这东西,他自然是知道的,好像也不是很贵! 刘伟超听了,当即就回答道:“六万倍!价比黄金,甚至在欧洲卖香料的时候,都往里面掺杂白银粉来赚钱,你自己想想香料又多贵,而一艘海船又能运多少香料回去!” 这番话,又一次超出了崇祯皇帝的认知,虽然他已经有点麻了,但还是被震惊地无以加复:这么贵?这怎么可能? 看他这个表情,刘伟超就知道他的情况,便笑着解释道:“我和你说吧,当初我知道香料在欧洲那边那么贵的时候,也是很吃惊,随后查过资料,大概知道一些原因。” “什么原因?”崇祯皇帝听了,有点没法想象。 真要这样的,他就决定立刻派人给欧洲人运香料去!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欧洲那边,香料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就和大明这边镶金戴玉这种一样。之所以如此,一个是他们宗教的原因,认为香气只有神仙或者神仙居住的地方才会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以前运香料去欧洲的波斯人,他们编故事,说香料的获得是多么多么的不容易……” 以前的欧洲,认为他们传说中的伊甸园是在东方,大概是印度那个位置。并且伊甸园不是在天上,而是在地上,有带剑天使把守,香气从里面溢出来,才有香料。 刘伟超不想和崇祯皇帝多说,就直接换成东方人能理解的神仙一词。 而编故事高价卖欧洲人的,不止是波斯人,还有阿拉伯人,为了省口水,他也直接说是崇祯皇帝能理解的波斯人。 此时,崇祯皇帝听完了刘伟超的说明之后,终于相信了,原来西夷都是大傻子! 不过随后,他又回过神来,当即疑惑地说道:“这不对啊,如今西夷都已经来大明很久了,他们会不知道香料的真正价值?” 刘伟超听了,当即哈哈一笑,然后反问道:“如果是你,你会回去说,香料其实不值钱么?”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无言以对。 要换成是他,那也肯定不会说的,趁机发大财才是真的! 刘伟超被崇祯皇帝这么一说,倒也补充说道:“不过你说得也没错,慢慢的,这香料的秘密就还是会欧洲人都知道,价格也就会慢慢地便宜下来。” 崇祯皇帝想了一会,还是带着一些疑惑问道:“但朕还是有疑惑,既然那郑芝龙一年能得上千万之多,为何别人就不抢他的,这可是上千万啊!”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摇头说道:“我刚才不是说了么,他确立了大明东南沿海的海上霸权,他说了算,谁能和他抢?” “啊?”崇祯皇帝听了,还是意外,有点不相信。 刘伟超看他的表情,随即明白过来,便问他道:“你是不是觉得,料罗湾海战,其实只是很小的战事,郑芝龙也就干掉了红夷几艘船而已是不是?” “难道不是么?”崇祯皇帝听了,反问道。 刘伟超一听,就又乐了,看了下料罗湾海战的资料后,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料罗湾海战,荷兰是出动了十一艘主力战舰,这是他们在这边能集结的所有战船了。就靠这些战船,他们一路从欧洲横扫过来,就没有遇到过敌手。并且他们在西夷之间的战事中,也是追着其他西夷打。除此之外,荷兰还联合了大明海盗刘香的50多艘船。这个实力,已经是大明东南沿海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了!” “不是没人不眼红这上千万,而是你看着不起眼的料罗湾海战,那郑芝龙把他的对手都打败了。”刘伟超说到这里,也不得不感慨了下道,“这个郑芝龙,真得是非常有能力的。” “他在打赢了料罗湾海战之后,就对刘香穷追猛打,一直到打死刘香为止。不为别的,就因为刘香也是大明海盗,如果不打死,就有可能会死灰复燃的。而荷兰等西夷,离我们大明太远了,损失的战船和兵力,不可能及时得到补充,对郑芝龙的威胁就会少很多!” 说到这里后,刘伟超忽然看到了电脑上的一段资料,就又接着说道:“荷兰人也确实眼红那上千万,六年以后,他们又集结了9艘战船,想要分一杯羹的,结果又被郑芝龙给打败了。随后,郑芝龙对荷兰人表示,只要荷兰人遵从他的号令,荷兰人想要什么货,他都能给,最终,荷兰人就服软了。由此,也是郑芝龙控制了整个大明东南沿海,再无对手。”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久久不语,显然是在消化他说得这些话。 毕竟海上的这些,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真得是陌生领域。或者说,以前的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详细的海上事情。 刘伟超等了一会,见崇祯皇帝一直没说话,他想起什么,就接着说道:“你再想想,郑芝龙一年能得上千万的收入,以他做事的圆滑,大明整个官场都可能被他收买,或者压根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或者和他同流合污,捞取好处。也是如此,他闷声发大财,你远在京师,能知道就怪了!” “所以我说,福建就是他的地盘,没说错吧?”刘伟超最后问崇祯皇帝道,“如果说你要挖福建的金矿铜矿,你觉得他会不会插手?你又觉得,你能从他的地盘上捞取多少利益回来?” “……”崇祯皇帝无言以对,这个时候,他没再说任何反驳的话了。 想想看,一年上千万的收入,不要说整个福建,大明东南沿海都是他的势力,那也不会有问题。 再退一步讲,假如他自己一年有上千万的收入,那全国局势又怎么可能会糜烂至此?有钱给边军发军饷,边军就不会从贼;有钱给灾民赈灾,灾民就不会造反;有钱打仗灭建虏,辽东局势就早就平稳了…… 大明的局势,有上千万收入和没有上千万收入,差别真得非常大! 他正在想着时,就见刘伟超用非常认真的表情,提高了些声音,对他郑重地说道:“我不同意你去挖福建的金矿铜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外面有那么多矿,你为什么要先挖自己家里的呢?留给你的子孙去挖不好么?现在这个时候,有能力,你去外面抢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95章 最主要的目的(为小冰河的万赏加更) 崇祯皇帝听了,沉默了片刻,有点底气不足地说道:“如今局势糜烂至此,朕何年何月才能发兵海外呢?” “那你这几个月在干什么?”刘伟超一听,顿时就有点气了,直接喝问道,“我给你炼钢法,给你蒸汽机,给你改进火药,给你推荐忠臣良将,你自己还没有底气的,那你去问专业的啊,去问周遇吉、孙传庭他们,他们是什么个态度?” 顿了顿,他又一指他自己道:“有我这么大一个金手指在,你又不是笨蛋,还担心局势不能改变?” 崇祯皇帝听得非常惭愧,连忙说道:“是朕错了!” 他刚才之所以会那么说,一是还有点斩不断对那金矿铜矿的贪念;二是终归没有一场胜仗,本身又没有带兵打仗过,因此就容易信心来得时候感觉能上九天捞月,信心没的时候,就感觉局势一塌糊涂。 换句话说,他想法做事,都比较容易走极端,对自己其实是有些不自信的。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换了其他人,要是努力工作十五年,结果却换不来回报,反而事情越做越糟的话,就会是他这样的心态。 想要改变这种,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崇祯皇帝以后做一件事情就成功一件事情,这样才能找回自信。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崇祯皇帝把从刘伟超这边学到的内容,又去他的臣子那边秀一把,其实也是缺乏自信,想要找回自信的一种表现。 此时,刘伟超听崇祯皇帝承认错了,感觉很满意,毕竟让一个皇帝承认错误,其他人有这个能耐么? 于是,他就马上和缓了语气,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你放心好了,钢铁行业是所有行业的基础,光是这一项,就让你一下增加了非常大的优势。有我帮助你,战场上的事情,有周遇吉他们在,估计是会碾压的。我相信,要不了几年,你就能平定内乱,然后就能把目光转向海外的!” 崇祯皇帝听了,露出感激之色,点点头说道:“朕知道!” 说完之后,他有点惦记福建的事情,便咨询刘伟超道:“那这郑芝龙的事情,朕该怎么做?”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可能允许郑芝龙这样的存在!包括崇祯皇帝在内,同样是非常介意的! 可是,此时此刻的他,对于远在闽地的郑芝龙,却是没有一点办法,就只能问刘伟超了。 刘伟超听了,倒也没多想,马上就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郑芝龙,如果从原本的历史进程来看的话,他有钱之后,就丧失了雄心壮志,一心只想当个富家翁。因此,当建虏横扫天下的时候,他不顾别人反对,投降建虏去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有点吃惊。 在他看来,这个郑芝龙,该是枭雄一样的人物,怎么会这样呢? 他在想着,刘伟超还在那给他说道:“所以,就暂时来说,你可以不用去理郑芝龙,反正他也不会给你添乱。至于以后,你有两个法子可以对付他!” “哪两个法子?”崇祯皇帝一听,很是惊讶,连忙问道。 在他看来,至少目前来说,对付郑芝龙是无解的难题,怎么刘伟超这边不但有办法对付,而且还是两个法子,真是厉害了! 只听刘伟超对崇祯皇帝说道:“郑芝龙的儿子叫郑森,他是拥护大明的。在原本历史上,建虏南下之后,他是坚决抵抗的。他爹要投降,他就和他爹决裂,领兵和建虏打仗,一直到死,最终也是忠于大明的。这个人,你可以用,就能从内部分化郑芝龙集团!” “当真?”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惊喜地确认道。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等回头,我把他们父子的资料给你传过去!” “好,好,好!”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开心地说道。 有刘伟超在,真得是太好了! 心中这么想着,他就立刻又问道:“那第二个法子呢?” “第二个法子,就是要在武力上胜过郑芝龙。或者至少让郑芝龙知道,他想对抗朝廷的话,就只有被剿灭的下场!”刘伟超马上回答道,“陆军就不说了,那也不是郑芝龙的强项。我主要是指海上,也要胜过他才行。要不然,他还可能会想着重新去当海盗,那也是一个麻烦事!” “怎么胜过他?”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 之前他对料罗湾海战不在意,但是经过刘伟超的解释之后,他已经认识到,这料罗湾海战,其实是很牛逼的。换句话说,郑芝龙在海上的实力非常强大,能强大到海上所有的商船都给他交钱! 至少就崇祯皇帝看来,他应该是没这个能力在大海上打败郑芝龙的。 此时,刘伟超听了他的话,当即一笑道:“我教你打造蒸汽铁甲战舰,用时代的差距碾压他!” 有了精钢,有了镗床,火炮的威力就能上一个等级,而有了蒸汽机,哪怕铁甲战舰造得小一些,也不是木头船能比的! 可能水兵没有郑芝龙手下的精锐,但是,一旦武器的代差足够的话,一样可以忽略水兵的精锐差距! 当然了,前提是朝廷水师的水兵,至少也能过得去! 听到刘伟超这话,崇祯皇帝立刻想起来了,之前说蒸汽机的时候,就曾说过蒸汽机的作用非常大,可以用于车、船上。 不过他没想到,竟然还能是铁甲战舰! 哪怕他对海战没有什么概念,可用屁股想想都能知道,铁甲战舰绝对不是木头船能比的! 此时,刘伟超见崇祯皇帝的惊喜表情,就继续对他说道:“这个郑芝龙,你还是可以用的。收复他之后,让他给你去海外开疆拓土,是个好人选来的。总之,忠臣你要用,奸臣,你也要学会用。对你来说,就一句话,不管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抓老鼠,能帮你达成目的,那就是好猫!”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一想,便深以为然,当即点头说道:“对对对,只要能抓到老鼠,朕管他是黑猫还是白猫!” 这么说着的时候,他心中就想起了王德化,就微微有点得意。 不过很快,崇祯皇帝就回过神来,想着和刘伟超的谈话,便又对刘伟超说道:“那把这藩王和武勋踢出大明的事情,也还是要等朕平定了贼乱,稳定了局势再说?” “当然!”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就说道:“你当前最大的目的,就是练出强军,平定流贼和建虏之乱。其他事情,必须要为这个最主要的目的服务才行!” “那朕不针对整个武勋集团,只是找几个武勋,比如要些钱财,总是可以的吧?”崇祯皇帝听了,就又咨询道。 “当然可以!”刘伟超一听,略微一想之后回答道,“不过吃相不能太难看,要不然引起公愤就不好了!” 说到这里,刘伟超想起什么,便提醒崇祯皇帝说道:“你不是已经设立了政通司么?你可以先用舆论来引导,让大家都对如今尸位素餐的武勋集团感到不满。那样你再动手的话,就会占据道德高地,顺带着,以后你把这些武勋集团踢出大明的话,也会少很多阻力!” 崇祯皇帝一听,很感兴趣,连忙问道:“怎么个做法?” “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把武勋的破事广而告之啊!”刘伟超想也不想,就直接回答道,“比如他们的财富多少,欺压百姓不欺压,靠着祖宗享受荣华富贵,结果现在国家有难,却不会打仗!还有,国家多事之秋,他们又在做什么事情?如此等等,总之,能让人不平的事情,就统统广而告之就是!” 崇祯皇帝一听,便若有所思,点点头说道:“朕大概知道该怎么做了!” 说完之后,感觉这一次和刘伟超聊得时间很长,该结束通讯了。 不过他还记得一事,就提醒刘伟超说道:“那个世界地图,你别忘记啊!朕把他挂起来,时常看看,这样就不会忘记,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伟超一听就笑了,当即点头说道:“放心,我记得的!” 既然崇祯皇帝这么提醒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也提醒崇祯皇帝道:“我要的视频,你也别忘记了!这个多了之后,或许以后赚钱会更容易一些!” 崇祯皇帝一听,也是笑了,马上回答道:“你放心,朕早就传旨给田贵妃那边,让她去准备了!” 刘伟超听了,笑着点点头,随后便挂断了视频通讯。 崇祯皇帝的这个事情,他虽然暂时没有用,但是,刘伟超还是很重视的,就先在电脑上搜了下。 就1642年前后的世界地图,还真搜不出来。比较相近的,就是一款游戏中的地图。 不过刘伟超搜出来看了之后,觉得不满意,最终决定,自己下载一个世界地图的编辑软件,该付费付费,总要给崇祯皇帝编辑出一款满意的地图。 不过会比较费时间,需要查资料才行!不用太具体,但是国家和势力范围,重要矿产,洋流等信息,还是要有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96章 可惜了某个人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在挂断了视频通讯之后,感觉这一次和刘伟超的通话,那是受益良多,不回报下刘伟超,心中都有点过意不去。 因此,他没有先去做其他事情,而是摆驾去找田贵妃去了。 田贵妃这边,一听崇祯皇帝来了,又不是晚上,就知道他肯定是冲那拍视频的事情来的。 于是,在见礼之后,田贵妃就主动说道:“陛下,我在偏殿已经布置了拍视频的地方,要不要去过目一下?”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了,当即点头道:“走,那就去瞧瞧爱妃的布置!” 田贵妃听了,搀着他的手,和他一起过去。 周边的宫女见此,都是见怪不怪,很显然,对于崇祯皇帝和田贵妃的亲密,她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一边走着,崇祯皇帝一边对田贵妃,用那种感慨的语气说道:“爱妃你是不知道,朕每一次和刘伟超通话,都是受益良多啊!” 田贵妃一听,当即笑着说道:“陛下,你放心好了,他那边的要求,我们自然也尽心尽力帮他就是了!”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呵呵一笑,就是这个意思! 两人很快就转入偏殿,崇祯皇帝一眼就看到,在偏殿的中间,用好多块屏风围着,隔离出了一个地方,显然是用来拍摄视频的地方。 这些屏风上,都是他都满意的山水画作,不过唯独中间那块屏风,却是什么都没有,只有一行大字,写着“明天文化”四个字,看这字迹,崇祯皇帝一眼就认出来,这是田贵妃字迹写的。 “陛下,就在这里拍摄视频,你看怎么样?”田贵妃逮着期待之色问道。 崇祯皇帝听了,没有自己做主,想了下说道:“你先等等,朕让刘伟超自己看看,他满意了才是真得满意!” 田贵妃一听就笑了,点点头说道:“还是陛下考虑得周到!” 崇祯皇帝听了,便笑了下,心中其实也有点感慨。 以前的他,何曾会有过这样为他人着想的情况。可自从遇到刘伟超之后,不得不说,确实改变了好多!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拿出了手机,请求和刘伟超视频通讯。 很快,视频就接通了,然后他还没说话,就听到刘伟超对他先说道:“哈,我正在忙你那个地图呢!找了下,发现没有合适的,我正在下载软件准备自己做一个。”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吃惊,连忙问道:“你还能自己做世界地图?” 刘伟超一听就笑了,给他看了下电脑屏幕,然后回答他道:“其实没什么,世界地图的底图是固定不变的,专门的地图编辑软件,只要你付费,那就会提供详尽的功能给你用。关键是你那个时候的国家信息之类,我得去查找资料,然后给你一一完善地图,就会比较花时间。” 崇祯皇帝一听他又花钱在给他办事,不由得略微有点不好意思。 在他看来,他这边只是吩咐一句话的事情,相比刘伟超来说,他的付出就太少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感激地说道:“那就麻烦你了!” “呵呵,没事!”刘伟超听得心中受用,便连忙回答一句,然后问道,“对了,你找我有什么事?” 崇祯皇帝一听,便连忙回答道:“对了,你要求朕给你拍视频的环境,田爱妃已经布置完了,你先看看,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就再改改!” 说完之后,他转动手机,缓缓地转了个圈,让刘伟超能看清这拍摄环境。 刘伟超一听,自然是仔细地去看。 反正他也没什么经验,看得大差不差,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虽然如此,也终归是被他看出了点什么。 等崇祯皇帝转回手机,问他意见的时候,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如果是中午左右,那这里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其他时间,这光线就有可能暗了些。” 崇祯皇帝一听,转头看看,然后转回头同意道:“确实,如果光线不行的话,也可以去殿外拍吧,有屏风挡着,该是认不出在哪里!” 刘伟超听了,笑着说道:“那先这样吧,要不,你先拍几条视频过来看看?反正我们也是第一次这么玩,先看看反应怎么样,有多少人会喜欢?” 崇祯皇帝一听,也没说自己没时间,立刻就同意道:“好,那你先忙,朕拍几个视频给你看看。” 与此同时,他心中补了一句:去忙帮朕做那个世界地图去! 随后,他们两人便都心满意足地挂断了视频通讯。 对崇祯皇帝来说,他之所以这么惦记这个世界地图,是因为,他虽然没有出过京师,可他也知道,这个世界地图太重要了。 可以说,就刘伟超要提供的世界地图,在他这个世界,别人是绝对不可能拥有的。如果想要有一个差不多的地图,哪怕穷举国之力,花个上百年,也不可能能得到。 他敢肯定,这个世界地图,绝对是无价之宝!对于大明在今后的发展,绝对是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因此,哪怕他不会立刻用到这个世界地图,可他也对这个世界地图牵肠挂肚的。 而此时,边上的田贵妃自然是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在看到崇祯皇帝挂掉了通讯之后,她便立刻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那我就安排人过来演奏几个曲子?”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奇怪地问道:“爱妃不自己来么?” “我还没准备好呢!”田贵妃听了,连忙回答道,“而且以后要给刘伟超的东西很多,也总不能一直是我来做,也该让其他人试试,万一我不方便的时候,也能有个人替换不是?” 崇祯皇帝一听,觉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他却不知道,其实田贵妃是有其他理由的,只是不方便告诉他。 在田贵妃看来,她当然是想给那个世界展现最好的一面。 可是,这拍视频是头一回,抛头露面的,万一做不好,不但丢崇祯皇帝的脸面,也丢她自己的脸面。 这倒也不是她对自己没信心,而是视频这个东西是第一次做,刚才她还听得清楚,刘伟超对这个光线其实是不满意的。 因此,她就想先让别人试试水。 于是,在征得崇祯皇帝同意之后,她便冲外面喊道:“陈圆圆,进来!” “是!” 随着一声答应,从殿外进来了一个秀丽宫女,向殿内的皇帝和贵妃见礼。 田贵妃见了,就先给崇祯皇帝解释道:“我和你说过的,这个陈圆圆是我从我爹那要来的,对乐曲很有天赋。刘伟超那边的乐曲学识,就她学得最快。而且她才艺也不错,可以让她试试。” 崇祯皇帝听了,点了点头说道:“这方面,就听爱妃的意思便是,试试便试试吧!” 见他同意了,田贵妃便立刻指挥陈圆圆做准备。 至于崇祯皇帝,自然是有人伺候,坐在椅子上看着她们忙碌。 如果一般的皇帝,没有亡国灭种之危的话,可能就会欣赏这群女人的忙碌身影,想着一些什么事情。 可此时的崇祯皇帝,脑海中却又是在想着和刘伟超沟通的那些事情,消化有关世界形式的事情。 陈圆圆虽然貌美如花,气质又好,可无奈崇祯皇帝的心思就压根不在她身上,真是可惜了还在山海关的某个人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崇祯皇帝听到田贵妃的招呼,他才回过神来,抬头看去,却是那边准备好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拿出手机,走上前去。 此时的陈圆圆,虽然表面上好像波澜不惊,让干啥就干啥,很乖的样子。 其实,在她的心中,还是非常忐忑的。 毕竟她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能听田贵妃吩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哪怕她在宫中算是田贵妃的心腹,毕竟是出自田贵妃他爹那边的。可是,到宫中时间还短,要让田贵妃对她无话不说,也是不可能的。 此时,她看到崇祯皇帝向她越走越近,不由得有点紧张了起来。 那皇帝手中拿着的东西,这是要干什么? 哪怕她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可再大的风浪(人物),能大得过眼前这位么? 边上的田贵妃就看着的,察觉出她的紧张,便笑着安慰道:“你什么都别管,听我吩咐,躺好你的曲子便是!”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和颜悦色地说道:“就当朕不存在,你什么都没看见,做好自己的事情!” 说完之后,他向田贵妃示意,便开始了拍摄。 陈圆圆的第一个表演才艺是弹琵琶,然后是古筝,分别各来了两首,一共算是四个视频。 崇祯皇帝拍摄了五次,然后给刘伟超发过去了四个。 随着手机提示音的响起,刘伟超拿起手机一看,顿时就来了兴趣。 真正的古人视频啊,估计是田贵妃,得好好看看,到底是长什么样的? 毕竟他以前一直是和崇祯皇帝视频,虽然田贵妃有说话,偶尔镜头有看到一下,但是也看不真切的。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点开视频看了起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97章 给一个建议 刘伟超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就楞了会:这么漂亮的么?并且,好像年龄也不对啊! 崇祯十五年的时候,田贵妃已经是几个孩子他妈,年龄大概在三十上下。就算是在宫中保养有方,并且本身天生丽质,但是岁月是把杀猪刀是肯定的,绝对不会如此年轻! 第一眼,刘伟超就被画面上的这个古典美女给吸引住了。 随后,琵琶声一起时,他就感觉清脆动听,顿时,他就被这音乐给吸引住了。 听着听着,刘伟超忽然想到了小时候读过的一篇课文,那上面形容什么“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类的。 反正课本上是形容什么,他已经忘记了。但是,他就觉得这琵琶声,轻重缓急之间,感觉各不相同,给人非常新鲜之感。 刘伟超的艺术细胞也就那,要让她形容,他一下子形容不出来。 他就只知道一个字:好!愿意多听几遍,循环播放也行! 之前有这种想法的,是他之前不小心刷到的一个视频,或者叫mv吧,“那些年的人儿!”他就非常喜欢,也会经常循环播放。 虽然这两个视频不是一类的,但是他都喜欢。 让刘伟超有点无语的是,这个视频中的美女弹着弹着,弹到其中一个段落的时候,竟然对着镜头说道:“欢迎下载使用明天爱屁屁!” 之前唱曲的时候,他确实有过这样的要求,但是这个视频,他是没有说过的。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那边就自己加上了。 不是说加上不好,只是刘伟超正听得起劲呢,突然之间来个广告,总有点违和。 不过崇祯皇帝也是好意,那就先将就着这样好了。 刘伟超心中如此想着,便又去点开下一个视频看了起来。 等到所有视频都看完,刘伟超可以确定,这个视频中的女人绝对不是田贵妃,那是谁呢?这么厉害! 不管是琵琶还是古筝,这弹奏出来绝对是一流的。看她这年龄,也就二十来岁左右吧,竟然都精通,绝对是有天赋的人! 心中好奇之下,他就语音崇祯皇帝问道:“这个人是谁,叫什么名字?” 不一会,崇祯皇帝就回语音回来了:“一宫女,田贵妃她娘家的,什么名字朕不知道,朕问下吧!对了,你感觉怎么样,如果拍得不好,朕重新拍。如果弹奏的不好,朕换人! ” 刘伟超听了,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好,都好,都好的,我先传到网上试试,回头看看效果。” 崇祯皇帝那边没有立刻回话,稍微过了一会之后,才有一条语音过来。 刘伟超一见,点开一听:“这宫女叫陈圆圆。既然都还可以,那朕就放心了。朕先去忙了,那个什么舆论引导的事情,朕感觉让政通司去做有点不放心,还是先去找下西厂吧!” “好,那你去忙!”刘伟超听了,连忙回应一句,也放下了手机。 忽然之间,他又立刻拿起手机,再次去听崇祯皇帝的语音。 听完之后,明显他的脸上就出现了兴奋之意,就又去听崇祯皇帝的上一条语音。 过了一会之后,刘伟超就兴奋地自言自语道:“该是不会错了,这个女的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陈圆圆!” 这么说着,他又立刻在电脑上搜索了陈圆圆的资料,就陈圆圆的经历比较了起来。 没错,肯定是陈圆圆。 本来田贵妃一直卧病在床,并且会在这年病死。田贵妃她爹担心自己的荣华富贵,就特意去江南挑选,最后买到了陈圆圆,以为奇货可居,送进宫去,想要替代他女儿继续收住皇帝的心。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担心朝政,压根就顾不上女人,没收陈圆圆。 然后田贵妃她爹见吴三桂是个人物,乱世之中手握重兵,就又拿陈圆圆去诱惑了吴三桂,并且成功了。 不过,如今以为刘伟超的蝴蝶效应,田贵妃没死,吴三桂也见不到陈圆圆了。 这陈圆圆如今出现在宫中,出现在这视频中,其实也是合理的。 确认了视频中女人的身份,刘伟超顿时也感觉奇货可居,就想得更多了。 考虑了一会之后,他便做出了决定。 这些视频不但上传到自己的app上,也要去哪几个流量大的网站去上传,这样才能更快吸引到更多的粉丝。 这么想着,他就立刻以公司的名义,去b站,微博,抖音等知名的视频集散地注册账号,不等认证完成,就先把这四个视频上传了上去。 随后,他在自己的app上也开放了视频版块,并且上传了视频。 在视频介绍上,刘伟超还是如实写了名字:陈圆圆。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这个陈圆圆是谁!虽然不付工资给人家,至少让人家有个署名权吧! 做完了这些之后,他就又去忙世界地图的事情了。 ………… 本来有关视频这个,就是app上活跃用户强烈在呼吁的。收到所有版块置顶通知之后,自然第一时间涌入了视频版块。 不一会的功夫,这视频版块发帖数量一下激增。 “这位小姐姐是谁?感觉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哇塞,这是我见过这辈子最有古典气质的女孩子!爱了爱了!” “你们都是庸俗之辈,以貌取人!不像我,就欣赏这琵琶,我要截图当桌面!” “……” 深市办公室内,荔枝正在忙呢,忽然电话响起,拿起一听,却是经理的声音:“你看看,明天app更新了视频版面,这公司的实力可以啊,走古典风确实是古韵位很浓!” 荔枝一听,顿时就好奇,连她经理都这么称赞! 于是,挂了电话之后,她连忙拿起手机打开明天的app。 结果没想到,一直停留在开始界面进不去。过了好一会之后,她无奈地确认,刘伟超那个app崩溃了! 她不知道,就在刘伟超发了视频之后,很多像他经理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向身边的人推荐,然后都进去看个热闹。 而刘伟超的明天app,大都是以喜欢汉服,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聚集地。他们有自己的圈子,或者qq群啊,微信群什么的,就那么一吆喝,这app的访问量就是以倍数增加的。 刘伟超那想过会一下增加那么多的访问量,他租的服务器承受不住,自然就崩溃了。 荔枝是有刘伟超联系方式的,她想了下,就决定给刘伟超打个电话。 刘伟超这边正在忙呢,一看是荔枝打过去的,还是接了:“喂,荔枝姐,什么事?” “你是不是上传了视频,估计很不错,我经理让我去看看,结果发现,进不去了。你赶紧看看吧,涨粉的时候,一直上不去可是损失哦!” 刘伟超一听,有点意外,当即回答道:“不会吧,虽然想着肯定会吸引人气,但也没想到,就这么一下把服务器搞崩了啊!” 荔枝听了,不由得心中更是好奇,就问刘伟超道:“你这么有把握?能不能把你的视频发给我看看?” 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就直接同意道:“没问题,我一会就发给你。” 视频内容有防伪,再说了,他都发布到网上了,别人也能下载,给荔枝一下也没什么。 挂了电话之后,刘伟超就把视频给荔枝发了过去,然后去看他的app情况。果然,崩溃了! 这可不是程序问题,如果是程序问题,刘伟超相信自己能解决,可硬件问题,那是要用硬件解决,必须要扩容才可以的。 事实上,既然自己做这样的app,那硬件方面,迟早是要升级的。这一点,他是有考虑过的。 但是,本来的计划中,刘伟超是觉得可以先慢慢地赚钱,至少赚多一些钱之后,就可以升级硬件方面了。 结果没想到,发了视频的效果,远比其他图片啊、音频之类的效果好很多倍,钱还没赚多少呢,app就崩溃了。 他正在想着这事时,忽然,电话又响了起来。 刘伟超低头一看,发现是荔枝打过来的,就顺手接了。 “喂,伟超,你可以啊,你们公司竟然有这样的人才,容貌、气质、才艺,都是一等一的啊!” 刘伟超能听出来,荔枝的语气都有点激动,于是,他便笑着说道:“你忘记了,我说过的,世界第一!” 荔枝在电话那头,一听就笑了,同时说道:“确实厉害!不会之前的曲谱都是这个视频中的小姑娘写的吧?” 刚说到这里,她马上就自己否认了:“不对,声音不对,这个年纪更小。对了,该不会是她的师傅之类的吧?” “确实不是她,是另有其人!”刘伟超听了之后,回答了一句,然后说道,“荔枝姐,要是没事,那我去忙了啊!呀,真是一头包啊!” 和刘伟超打交通这么久了,荔枝多少有些了解,此时听到他的这个话,稍微犹豫一下之后,便对刘伟超说道:“我感觉你赚钱挺辛苦的,要不我给你一个建议,你或者可以更轻松地赚钱!”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98章 真是做梦 刘伟超一听,心中不由得一喜。 荔枝在深市工作不说,并且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她说有更容易的赚钱经验,估计肯定是有更容易的。 自己以前做技术的,开这公司也是摸索着来,如果能听听这样有经验人士的建议,说不定真能有帮助。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回答道:“荔枝姐,请说!” 荔枝听了,便笑着说道:“你知道一个名叫李芝奇的人么?她就是做美食短视频而已,不过她的视频有个特点,就是突出华夏传统田园风味,有种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的感觉,因此吸粉很快,也非常多。” “好像听说过,不过不熟!”刘伟超听了,马上回答道。 他从大一就开始找机会实习,工作后就是997,除了加班还是加班,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娱乐活动,唯一的爱好,也是难得空闲时间看看历史网络小说,因此,并没有特别关注互联网上的事情。 不过就算这样,他也听到过这个李芝奇的名头。此时听荔枝这么一说,他就有点好奇了。 荔枝这边,听到刘伟超的话,有点诧异,不过想想,也不诧异了。 李芝奇这么有名的人,在当代年轻人中,不知道的人怕是不多的。而且李芝奇视频的风格,和刘伟超所从事的古典文化也是非常接近的,刘伟超竟然不知道,算是奇怪了! 不过从刘伟超的做事看,他说不定真不知道李芝奇,要不然,李芝奇的成功案例摆在那里,完全可以学下吧? 这么想着,她便继续对刘伟超说道:“她只是发发视频而已,在国内各知名短视频上,甚至还有国外油管上发,因为视频质量好,喜欢的人,因此收入也多。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她不用去管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只要专注把视频做好就可以了,可以说是省时省力。” 顿了顿,没等刘伟超说话,荔枝露出了一丝羡慕的神情,继续对刘伟超说道:“你可以去网上搜下,有一个不严谨的推算她的收入。总收入大概是有几个亿,不过要和她的公司分成。但是你这边,她的总额是可以作为你公司的收入算的。你自己去考虑下,是不是可以走那样的路子,就会节省你们公司在其他方面很多的精力财力。” 说到最后,她提高了一点声音,强调说道:“如今是互联网时代,要学会利用现有条件。如果什么都是自己来做的话,就会很累的,其实也不值得。” 刘伟超听得深受启发,当即感激地说道:“谢谢荔枝姐,我这就去查查这个李芝奇的资料。” 荔枝一听,带着微笑说道:“不用谢,被你一个老板叫姐的,怎么也得表示下不是!” 说真的,打交道久了,对于刘伟超这种实诚人,自然是有好感的。 原因无他,帮刘伟超不会是帮白眼狼。既然如此,结下善缘终归是好事。 挂断了电话之后,刘伟超赶紧去搜索有关李芝奇的事情,看了很久之后,终于背靠着椅子,开始消化看到的信息了。 一如荔枝所说,李芝奇就只是在各视频平台上传视频,这一点,自己也可以做,很简单。并且她是亲自做视频,自己只需要交代崇祯皇帝那边就可以。只是视频的话,就非常省时省力。 然后,李芝奇在购物网站设了一个旗舰店卖东西。而自己在明天app上的内容,其实也可以去购物网站设立一个旗舰店卖,这样网站的维护就不用操心了。 至于卖东西,订购音乐之类很简单,不用说;就是卖汉服这一块,甚至也可以找服装厂家合作,授权他们来做,品牌就还是自己的品牌,这样也能省时省力。 刘伟超越想,就觉得这种赚钱方式是越简单的。虽然也有好处会被分润传出去,但是相比而言,比自己一个人从头开始做,绝对要好多了。 只是……只是可惜了自己一身的技术,怕是没有用武之地了吧! 刘伟超这么想着,心中也有点惋惜。 实际上,他其实就是因为本身的技术厉害,因此当初的思想上,就直接先入为主,觉得自己开发好。 如今走了一段路,亲自实践之后,有人指点,才感觉到以前是走了歪路了。 当然,这也和他的环境有关系。 山村人,亲戚朋友都没有开公司当老板的,甚至家里的观念,都是打死不借钱,背债可耻。在这样的环境下,刘伟超又一门心思从事技术,却能知道各种商业手段,能在商场翻云覆雨,一点错都不犯,那就真奇怪了! 此时,刘伟超对于新的赚钱方式非常感兴趣,便开始搜索有关信息,为他的转方向忙了起来。 ……………… 崇祯皇帝这边,也是在忙,传了王承恩,让他通过西厂的人,散发消息出去,说天下大乱之际,武勋们是不是该为朝廷出力,拿出他们祖宗的能耐,去领兵剿贼。 他的意思,就是按照他和刘伟超所商量的,对于这些武勋,必须要用起来。真能领兵打仗,剿灭流贼和建虏,那当然是好的; 如果不能,死一个也算一个,甚至可以借此剥夺爵位,反正成祖当年就这么干过,他只是有样学样而已,不算违背祖制; 再要不行,不肯领兵去打仗的,那也行,会让世人看清如今的武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并且顺便要他们出力不行之下出钱总可以吧? 基于这样的目的,在西厂这边的刻意传播下,京师这边就犹如突然刮了一阵风一样,刮起了有关武勋剿贼的议论。 崇祯皇帝有点迫不及待,就立刻召集在京师的武勋到武英殿开御前会议。 看着底下那么多武勋的人头,说真的,此时的崇祯皇帝,心中已经和以前有全然不同的想法了。 如果是以前的话,崇祯皇帝和其他大明皇帝没什么两样,认为这些武勋才是和皇家真正一体的人,是大明皇室的真正拥护者。 毕竟他们的祖宗为大明出了大力,流血甚至战死,得封爵位之后,这爵位也只是大明朝有效。如果大明皇室没有了,那他们的爵位肯定也没有了。 基于这样的想法,可以说,整个大明王朝,一直对这些武勋是优待的。 他们的一些不法之事,只要不是情节特别严重的,都会被大明皇帝忽视。 比如定国公徐文璧,巧立名目行索贿之事,最终的处理结果,也只是说以后不要再犯了。 就崇祯皇帝来说,他本来也对武勋是比较宽容的。 最终引爆崇祯皇帝对这些武勋厌恶的是,在大明生死存亡之际,这些武勋竟然没有和皇室共存亡,反而迎贼的迎贼,讨好建虏的讨好建虏。 大明几百年,养了这么一群白眼狼,是个人都会恨的! 更不用说,从种种迹象显示,这群武勋趴在大明身上吸血,是大明如今局势糜烂的根源之一。更有像朱纯臣那样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可以做出危害皇室的事情。 如此种种之下,如今的崇祯皇帝,对于底下这群武勋,那是绝对没好感的。 此时,崇祯皇帝便看着他们,表面上还是带着和蔼悦色说道:“诸卿可是听到京师最近的一些流言没有?朕这里就收到了不少奏章,都有提及此事,不知道诸卿是如何想的?” 底下的所有人都不说话,只看着最前面的几个公爵。 他们是武勋爵位最高的,自然是由他们来发言。 大明朝一共有4个公爵,其中一个在应天府,另外三个在京师。 不过成国公朱纯臣因为犯谋逆大罪,之前就被崇祯皇帝给抄家灭族了。因此,此时站在殿上的,就只是定国公徐允祯和英国公张世泽。 他们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最终由徐允祯答复崇祯皇帝道:“陛下,国事当前,微臣自当为国尽力,为君分忧。微臣恳请领勇卫营出征!” 对于京师突然刮起的妖风,至少在他们看来是妖风,以他们世代公爵的底蕴,又岂会查不出是什么人是始作俑者。 源自于西厂,那就肯定是出自当今皇帝的意思。 因此,他们早就想好了对策。一开口,就将了崇祯皇帝一军。 勇卫营的精锐,那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能带勇卫营出征,那也就出征好了,还能立下军功。如果皇帝不同意,那就不是自己不愿出征,就怪不得自己了。 反正这个对策,进可攻退可守,就看崇祯皇帝怎么说了。 而此时,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怒了。 他从刘伟超那边或许,这个定国公徐允祯,真是丢尽了他祖宗徐达的脸面,城破之时,竟然没有一点顾及大明朝这几百年对他家的恩典,选择了投降流贼。 不过可笑的是,投降流贼又有什么用,反而被流贼所杀! 就这样一个货色,贪生怕死之辈,崇祯皇帝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他是绝对不敢去真得和贼人生死搏杀! 想领勇卫营去打仗,真是做梦!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199章 真想发火 于是,崇祯皇帝立刻便说道:“勇卫营正在整顿,新兵甚多,暂时无法出征!” 英国公张世泽一听,便跟着奏道:“末将愿领京营出征,横扫贼寇,还天下一个太平!” 崇祯皇帝听了,还是毫不犹豫地说道:“京营正在重整,如今全是漕工而已,亦无法出征!” 其实京营中有小袁营,还有勇卫营将士,如果单独拉出去的话,比一般流贼是要强的。 不过就算再强,对于这些准备重用的亲信军队,崇祯皇帝都不可能给不信任的人去领兵。 此时,徐允祯和张世泽听到崇祯皇帝的回答之后,便露出那种表情,一看就知道,好像是说,陛下,不是我们不想去带兵打仗,而是无兵可带! 他们两人带了头,底下的侯爵和伯爵之类,就都不说话,以他们两人马首是瞻。 崇祯皇帝见此,心中冷笑一声,岂会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意图,便说出早已想好的措施道:“你们先辈皆是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才因此受封世袭爵位。如今天下大乱,真是卿等仿先辈之举,为国出力之时。虽然京师无兵可派,可全国各地,却有不少用卿等之处。” 说到这里,他发现张世泽等人脸色微微有了变化,心中更是冷笑一声,然后便继续说道:“由徐卿、张卿牵头,卿等自行商议,根据卿等所擅长之法,分配各自归属,可去保定总督、辽东巡抚、三边总督、孙督师等处效力。” 按照大明礼制规定,一品文官见到公侯两爵,都要礼让见礼的,但是这个规定也就是大明开国之初有用。到了后面,谁还遵守这些规定! 就整个大明朝,也就是世袭公爵这一个级别,才能享受原有的尊崇,没有人敢动。哪怕是魏忠贤那么嚣张的,也不敢动成国公等在京三位世袭公爵。 因此,在武英殿内的这些人,虽然是公侯伯,地位比文官要高多了。大明一直以来,以文制武,统帅一定是文官,不能是武将。 他们领兵打仗,就要受文官节制。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这话,大部分人的脸色,格外的难看。 他们自己肯定知道自己的,祖宗在战场上的能耐,早就被他们丢得一干二净。再说了,养尊处优惯了,谁能耐得住领兵打仗的那种苦! 说说可以,真要出去打仗,真是要喊救命的! 更不用说,他们多少知道一点如今的局势,那是贼势甚大。松锦之战后,能打的军队都已经没了,自己出京师领老弱残兵打仗,还要命不要? 然而,皇帝这么发话要求了,作为武勋的他们来说,却没法反驳。 总不能对崇祯皇帝说,我们都是酒囊饭袋,吃喝玩乐可以,但是去打仗就免了! 谁要是真敢这么说的话,眼前这位皇帝,可是把成国公给抄家灭族的。一旦火大,按个谋逆罪名过来,谁扛得住? 这么想着,底下人都是苦着脸,看着两个国公的背影,希望两位国公能出面顶住来自皇帝的压力。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不管是张世泽还是徐允祯,都没有开口,只是恭送皇帝离开了。 于是,一群人就围着这两个人说开了。 “我说公爷,刚才万岁爷的事儿,您怎么就不反对呢?” “对啊公爷,您总不可能真要出京吧?” “公爷,战场上可不是闹着玩的啊,那些流贼一个个穷凶极恶,听说还特别憎恨我们。被他们抓到的话,那是生不如死!” “是啊是啊,听说洛阳的福王,那是被他们给烹了的!” “……” 张世泽和徐允祯互相对视了一眼,对于他们的这些话皆是无动于衷,只是自顾自地往外走。 其他人见此,终于有忍不住的,便在人群中冷言冷语起来。 “吆喝,看来公爷是真得要领兵出征了啊!” “那可不,想必他们还想多立军功,指不定不满足国公之位呢!” “那是,公爷总没有王爷好听吧!” “……” 徐允祯和张世泽本来不理他们的,只是往外走,听到后来,就有点听不下去了。再让他们说下去,谋逆的事都会说出来! 于是,他们两人都是站定,然后扫视身后跟着的人群。 不得不说,国公和侯爵之间的差距,那是非常大的。 就整个大明朝,国公一共封了也就五个人(前文有误,漏了云南那位),而侯爵却是足足有二十二个之多。 后面的侯爵和伯爵被他们两人这么一扫视,顿时就不敢说话了,场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徐允祯看了下不远处的宫女内侍,虽然他们都是低眉顺眼的,但指不定就是皇帝的耳目。 这宫内啊,已经是今非昔比,不像以前那样好说话的。 这么想着,他便冷冷地说道:“我们世受国恩,如今皇上已经表明态度,自当出钱出力,何以退缩之?”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扬长而去。 张世泽没有说话,就在徐允祯后面走了。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傻眼。 不过很快,就有人回过神来:出钱出力,怕是应对之策就在这四个字里面。 这么想着,他们便纷纷回去琢磨了。 至于商量去那处总督巡抚帐下效力,那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很快,武英殿内的事情,就在官场上传开了。 隔一日,就有文官,不止是御史言官,纷纷就给崇祯皇帝上奏了。 司礼监把这些奏章分类,送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崇祯皇帝先看奏章份数最多的,只是打开翻了几本,他就皱了眉头,一头的火。 这些奏章都是一个腔调,说这些武勋不宜领兵,原因要么说他们门生故旧很多,一旦真正掌握军权,恐怕尾大不掉,为防万一,就不能给他们领兵的机会。 要么说这些武勋已经是恩赐之顶峰,如果他们一旦立下军功,那朝廷何以赏赐,已经封无可封,如之奈何? 崇祯皇帝翻看了几本之后,就直接把这些奏章给推下了御桌,吓得边上的内侍都是噤若寒蝉。 他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皇帝会如此发火了! 随后,崇祯皇帝又去看其他分类的奏章。 他发现,倒也有据实说话的。说这些武勋安乐了几百年,养尊处优惯了,如果让他们去领兵,只会让局势更坏!结论么,也是不宜领兵。 另外还有一类奏章,很少,但是他们的观点是:这些武勋就和藩王一样世袭。在太祖洪武年间,他们是可以领军权,为大明镇守一方。 但是,自从成祖永乐年间之后,藩王兵权被收,只能待在封地,不能过问政事。武勋这边,其实道理差不多。如果皇帝破例,要让武勋领兵的,那藩王怎么办?如果他们也说要为国效力,愿意为国出战,那皇帝是允许还是不允许? 至今在凤阳那边,还圈禁着唐王,当初的理由不就是他没有得到皇帝允许,就私自募兵勤王么! 真要说起来,人家勤王,这是国家危难之际的奋勇之举,不是应该表彰,为何却圈禁了他? 如果武勋重新掌握军权,领兵出征的话,那原唐王是不是就应该无罪,反而要表彰?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么? 大概看完了这些奏章,崇祯皇帝紧皱着眉头,有点伤脑筋了。感觉治理武勋这个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边上一直没有说话的王承恩,看到崇祯皇帝如此,便示意身边的内侍赶紧去收拾那些奏章,而他自己,则靠近崇祯皇帝,低声奏道:“万岁爷,据西厂的消息,那些勋贵们散朝之后,有不少人和文官有偷偷联系。奴婢以为,这些奏章里面的事情,怕是有那些勋贵们自己的意思在里面!” “哦!”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意外。随后,他又有点恼火,不由得恨声说道:“他们这是还要结党营私,真不把朕放在眼里么?” 就在上个月,他还大动干戈,严查贪腐,甚至都到了各衙门的官吏不敢上衙的地步。可是,如今才过去一个月左右而已,就又开始不安份起来了! 王承恩听了他的话,稍微有点犹豫,不过最终还是说道:“万岁爷,奴婢这边没有证据,可以查到他们有收钱之类。至于结党之说,怕他们也不会服气!此事,不宜像上次一样!” 上次的时候,贪污受贿,买官卖官,那都是明着来的。崇祯皇帝那么干,别人也没法说什么。 可这一次,至少表面上,你找不到他们的错处,如果还要像上次那样的话,就有点站不住脚。 崇祯皇帝听了王承恩这话,心中也明白这个道理,只能是生闷气。 过了一会,他忽然挥手,让所有人退下。 王承恩一见,就知道皇帝这是要联系仙人了。 于是,他不敢怠慢,便带着宫女内侍先退下了。同时,他心中有点好奇,对于这次的事情,仙人会有什么办法,能修理那些武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00章 给刘伟超一个交代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正文内容,6:31更新,谢谢! 刘伟超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就楞了会:这么漂亮的么?并且,好像年龄也不对啊! 崇祯十五年的时候,田贵妃已经是几个孩子他妈,年龄大概在三十上下。就算是在宫中保养有方,并且本身天生丽质,但是岁月是把杀猪刀是肯定的,绝对不会如此年轻! 第一眼,刘伟超就被画面上的这个古典美女给吸引住了。 随后,琵琶声一起时,他就感觉清脆动听,顿时,他就被这音乐给吸引住了。 听着听着,刘伟超忽然想到了小时候读过的一篇课文,那上面形容什么“大珠小珠落玉盘”之类的。 反正课本上是形容什么,他已经忘记了。但是,他就觉得这琵琶声,轻重缓急之间,感觉各不相同,给人非常新鲜之感。 刘伟超的艺术细胞也就那,要让她形容,他一下子形容不出来。 他就只知道一个字:好!愿意多听几遍,循环播放也行! 之前有这种想法的,是他之前不小心刷到的一个视频,或者叫mv吧,“那些年的人儿!”他就非常喜欢,也会经常循环播放。 虽然这两个视频不是一类的,但是他都喜欢。 让刘伟超有点无语的是,这个视频中的美女弹着弹着,弹到其中一个段落的时候,竟然对着镜头说道:“欢迎下载使用明天爱屁屁!” 之前唱曲的时候,他确实有过这样的要求,但是这个视频,他是没有说过的。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那边就自己加上了。 不是说加上不好,只是刘伟超正听得起劲呢,突然之间来个广告,总有点违和。 不过崇祯皇帝也是好意,那就先将就着这样好了。 刘伟超心中如此想着,便又去点开下一个视频看了起来。 等到所有视频都看完,刘伟超可以确定,这个视频中的女人绝对不是田贵妃,那是谁呢?这么厉害! 不管是琵琶还是古筝,这弹奏出来绝对是一流的。看她这年龄,也就二十来岁左右吧,竟然都精通,绝对是有天赋的人! 心中好奇之下,他就语音崇祯皇帝问道:“这个人是谁,叫什么名字?” 不一会,崇祯皇帝就回语音回来了:“一宫女,田贵妃她娘家的,什么名字朕不知道,朕问下吧!对了,你感觉怎么样,如果拍得不好,朕重新拍。如果弹奏的不好,朕换人!” 刘伟超听了,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好,都好,都好的,我先传到网上试试,回头看看效果。” 崇祯皇帝那边没有立刻回话,稍微过了一会之后,才有一条语音过来。 刘伟超一见,点开一听:“这宫女叫陈圆圆。既然都还可以,那朕就放心了。朕先去忙了,那个什么舆论引导的事情,朕感觉让政通司去做有点不放心,还是先去找下西厂吧!” “好,那你去忙!”刘伟超听了,连忙回应一句,也放下了手机。 忽然之间,他又立刻拿起手机,再次去听崇祯皇帝的语音。 听完之后,明显他的脸上就出现了兴奋之意,就又去听崇祯皇帝的上一条语音。 过了一会之后,刘伟超就兴奋地自言自语道:“该是不会错了,这个女的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陈圆圆!” 这么说着,他又立刻在电脑上搜索了陈圆圆的资料,就陈圆圆的经历比较了起来。 没错,肯定是陈圆圆。 本来田贵妃一直卧病在床,并且会在这年病死。田贵妃她爹担心自己的荣华富贵,就特意去江南挑选,最后买到了陈圆圆,以为奇货可居,送进宫去,想要替代他女儿继续收住皇帝的心。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担心朝政,压根就顾不上女人,没收陈圆圆。 然后田贵妃她爹见吴三桂是个人物,乱世之中手握重兵,就又拿陈圆圆去诱惑了吴三桂,并且成功了。 不过,如今以为刘伟超的蝴蝶效应,田贵妃没死,吴三桂也见不到陈圆圆了。 这陈圆圆如今出现在宫中,出现在这视频中,其实也是合理的。 确认了视频中女人的身份,刘伟超顿时也感觉奇货可居,就想得更多了。 考虑了一会之后,他便做出了决定。 这些视频不但上传到自己的app上,也要去哪几个流量大的网站去上传,这样才能更快吸引到更多的粉丝。 这么想着,他就立刻以公司的名义,去b站,微博,抖音等知名的视频集散地注册账号,不等认证完成,就先把这四个视频上传了上去。 随后,他在自己的app上也开放了视频版块,并且上传了视频。 在视频介绍上,刘伟超还是如实写了名字:陈圆圆。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这个陈圆圆是谁!虽然不付工资给人家,至少让人家有个署名权吧! 做完了这些之后,他就又去忙世界地图的事情了。 ………… 本来有关视频这个,就是app上活跃用户强烈在呼吁的。收到所有版块置顶通知之后,自然第一时间涌入了视频版块。 不一会的功夫,这视频版块发帖数量一下激增。 “这位小姐姐是谁?感觉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哇塞,这是我见过这辈子最有古典气质的女孩子!爱了爱了!” “你们都是庸俗之辈,以貌取人!不像我,就欣赏这琵琶,我要截图当桌面!” “……” 深市办公室内,荔枝正在忙呢,忽然电话响起,拿起一听,却是经理的声音:“你看看,明天app更新了视频版面,这公司的实力可以啊,走古典风确实是古韵味很浓!” 荔枝一听,顿时就好奇,连她经理都这么称赞! 于是,挂了电话之后,她连忙拿起手机打开明天的app。 结果没想到,一直停留在开始界面进不去。过了好一会之后,她无奈地确认,刘伟超那个app崩溃了! 她不知道,就在刘伟超发了视频之后,很多像他经理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向身边的人推荐,然后都进去看个热闹。 而刘伟超的明天app,大都是以喜欢汉服,喜欢传统文化的人聚集地。他们有自己的圈子,或者qq群啊,微信群什么的,就那么一吆喝,这app的访问量就是以倍数增加的。 刘伟超那想过会一下增加那么多的访问量,他租的服务器承受不住,自然就崩溃了。 荔枝是有刘伟超联系方式的,她想了下,就决定给刘伟超打个电话。 刘伟超这边正在忙呢,一看是荔枝打过去的,还是接了:“喂,荔枝姐,什么事?” “你是不是上传了视频,估计很不错,我经理让我去看看,结果发现,进不去了。你赶紧看看吧,涨粉的时候,一直上不去可是损失哦!” 刘伟超一听,有点意外,当即回答道:“不会吧,虽然想着肯定会吸引人气,但也没想到,就这么一下把服务器搞崩了啊!” 荔枝听了,不由得心中更是好奇,就问刘伟超道:“你这么有把握?能不能把你的视频发给我看看?” 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就直接同意道:“没问题,我一会就发给你。” 视频内容有防伪,再说了,他都发布到网上了,别人也能下载,给荔枝一下也没什么。 挂了电话之后,刘伟超就把视频给荔枝发了过去,然后去看他的app情况。果然,崩溃了! 这可不是程序问题,如果是程序问题,刘伟超相信自己能解决,可硬件问题,那是要用硬件解决,必须要扩容才可以的。 事实上,既然自己做这样的app,那硬件方面,迟早是要升级的。这一点,他是有考虑过的。 但是,本来的计划中,刘伟超是觉得可以先慢慢地赚钱,至少赚多一些钱之后,就可以升级硬件方面了。 结果没想到,发了视频的效果,远比其他图片啊、音频之类的效果好很多倍,钱还没赚多少呢,app就崩溃了。 他正在想着这事时,忽然,电话又响了起来。 刘伟超低头一看,发现是荔枝打过来的,就顺手接了。 “喂,伟超,你可以啊,你们公司竟然有这样的人才,容貌、气质、才艺,都是一等一的啊!” 刘伟超能听出来,荔枝的语气都有点激动,于是,他便笑着说道:“你忘记了,我说过的,世界第一!” 荔枝在电话那头,一听就笑了,同时说道:“确实厉害!不会之前的曲谱都是这个视频中的小姑娘写的吧?” 刚说到这里,她马上就自己否认了:“不对,声音不对,这个年纪更小。对了,该不会是她的师傅之类的吧?” 刘伟超听了之后,回答了一句,然后说道,“荔枝姐,要是没事,那我去忙了啊!呀,真是一头包啊!” 和刘伟超打交通这么久了,荔枝多少有些了解,此时听到他的这个话,稍微犹豫一下之后,便对刘伟超说道:“我感觉你赚钱挺辛苦的,要不我给你一个建议,你或者可以更轻松地赚钱!”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01章 难易之别 随后,左懋第便上了一道奏疏,说如今世袭之武勋虽不宜领兵出征,但是身为大明恩养之将,怎么也要报效国家,不能独善其身而不管天下之祸乱。 说了一大堆之后,他在文章的末尾强调,朝廷极度缺钱,武勋不正可以用捐钱来报效国家。如果连一点钱财都舍不得,那国家养这么多年,岂不是养出了中山狼? 以他的才华,引经据典之下,洋洋洒洒一大篇,崇祯皇帝看后,很是欢喜,感觉这篇文章应该早就拿出来才好。 于是,其他有关武勋的奏章,他全都留中不发,只是发下左懋第的这篇文章,让群臣讨论。 这么一来,作为皇帝的意思,其实就很明确了。 司礼监这边,在朝会一开始,就立刻力顶这篇奏章,先行定下了一个基调。 说武勋和文官不同,特别是世袭武勋,那么多年来一代代都是深受皇恩,历代都有赏赐,理当在朝廷急需用钱之时慷慨解囊;而文官又不世袭,这种做法,适合武勋,不适合文官。 听到司礼监是这个态度,那些文官一个个都是大为放心,便纷纷附和起左懋第的观点了。 本身来说,文武对立,反对武官这边是文官的基操,这是其一; 第二,左懋第提出不让武勋掌兵权,这原本就是大部分文人所认为的,本身和他们就没多少冲突; 第三,还有一些人担心这些武勋出征反而会累及兵事,用钱来代替的话,也可以免了这种担忧。 第四,司礼监的意思,肯定是皇帝那边授意的,说明皇帝不会再撸他们文官的羊毛,而只是那些武勋的。当然,如果他们不配合的话,说不定崇祯皇帝就会和以前一样,让他们所有人捐钱。 对文官来说,崇祯皇帝在这点上起码是有进步了,如果不给予鼓励的话,他们也说不过去。 于是,这么一来,朝堂上很快形成一致,让武勋用出钱的方式,为国效力! 武勋这边,有不少人听到这个观点,一个个都是后悔,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出征呢! 奈何事情到了这个份上,那些文官不内斗,一个个喷子把矛头对准他们,就以他们的才学来说,十个武勋都没有一个文官能喷的。 到了后来,文官的火力之猛,已经到了让世人感觉,这些武勋对朝廷忠不忠,对大明皇帝忠不忠,那是捐钱多少来算了。 甚至还有一些御史言官上奏章统计各武勋的家财,说他们有多少田产商铺等等,公侯伯等级,从分封时间开始推算,他们必须要捐献多少银子才不算中山狼! 再到后来,甚至有更绝的言论出来了,说这些武勋不捐出多少银子,那就是中山狼,养中山狼干啥,直接给夺爵了拉倒! ………… 崇祯皇帝这算是第一次尝到了甜头,利用文武之别,以文制武,对付那些武勋,他来从中受益,却又不需要他费多少脑力,亲自上去冲锋陷阵。 他看出来了,这事情拖得越久,已经引发的官场舆论就对武勋们越是不利。 崇祯皇帝忽然有一种期待,那些武勋到底能掏多少钱出来? 然而,任何人面对别人要他掏钱的时候,都是不甘心,想要挣扎的。这些武勋,也同样不例外。 很快,有武勋就上奏,说他们愿意出钱表明忠心,但是,不能光是他们出钱,同样是勋贵集团中的外戚集团,他们什么功劳都没有,就只是一个血缘关系,就坐享荣华富贵。如今朝廷有难,皇帝有难,他们也应该出钱才对! 这个观点一出来,虽然不少文官还逮着武勋不放,但是也终归是有一部分文官,觉得他们说得也没错,就开始喊着,外戚集团,也要出钱。 看到这风向转变,徐允祯等人就松了口气,终于不用承担全部压力了。 只要矛头有转移,那就好办起来了。 首先,外戚集团要是不出钱,皇帝就不好让他们武勋出钱,因为出钱的道理都是一个道理,凭什么只要武勋出钱,外戚不出钱? 外戚同样享受大明的荣华富贵,如今大明有难了,出钱不应该么? 对于此,那些文官一点都不在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武勋也好,外戚也罢,都是他们平时看不对眼的,属于两个阶层来的。 撸外戚的羊毛,文官这边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甚至还可以说是政治正确之举。 于是,他们也纷纷附和这种观点,要求外戚也出钱。 本来外戚集团这边,对于朝堂上发生的这些事情,那是吃瓜看戏状态的。结果冷不丁的,竟然殃及池鱼,顿时就有点傻眼了。 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掏他们钱,那是要他们命根子啊,当然不会乐意的! 于是,他们就一个个哭穷,说他们根本就不是武勋集团能比的,人家都传承了几百年,自己才多久,总之一个字:穷。 对于天下乱局,他们有心,但是无力啊! 武勋集团那边,一看外戚这边抵制不想交钱,顿时,一个个心中都是高兴了,便都开始推脱,说他们好歹是祖宗立下功劳,那是流血流汗挣来的家当。你外戚凭什么,真要说起来,是自己家有难,自己都不掏钱,还要外人掏钱? 仇视外戚的文官,甚至还有一些武勋,也学着之前的样子,给那些外戚列他们的家财名单。家里藏了多少钱不知道,但是名下有多少田产商铺之类,却是能查出来的。 外戚这边,在这样的压力下,自然找各种关系,去向宫里哭穷,想要免去这场无妄之灾。 然而,崇祯皇帝却是铁了心肠,不管谁来说,他都拿外面的话来反问:外戚好像是皇室一家亲,如今自己家有难,你不掏钱,人家外人怎么看? 总之,所有外戚的求情,一概不准,有本事,自己去和外面的人去辩驳,如果能说服他们,那也行! 外戚这边就傻眼了,就是外面那群人把火烧到他们头上的,那些人怎么可能被她们说服! 不过外戚中也不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也有精明的人。 其中就有人,灵机一动,就也喊开了。 他们认为,外戚之中,和皇室最紧密的,最有钱的,莫过于各地藩王。他们享受大明的供奉,荣华富贵多少年,他们有钱啊! 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如果真要说给钱的话,那行,他们可以给钱,但是藩王也要给,这样才公平! 这个风向的转变,是一开始的崇祯皇帝所没有预料到的,也是左懋第没有预料到的。更是其他被动加入这事的人所没有预料到的。 那些武勋也觉得很有道理,真要说起来,藩王才是坐享其成,事享富贵,大明有难,这才是他们真正的自家人,自家人不应该也掏钱么? 如此一来,武勋,文官,外戚等等,最终形成了一致的意见。 文官要武勋掏钱,武勋看外戚,外戚看藩王,就这么一条链路就形成了。 最后这一致意见就摆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看崇祯皇帝怎么说了。 如果是以前的崇祯皇帝,恐怕会对这个事情有些抵触。 一是他比较重情义,他的皇位是他哥给他的,他之前就是一个藩王来的。 另外一个,就是他从藩王成为皇帝,他是不想其他藩王参与到朝堂上面的事情,免得到时候出现什么不测之事。 然而,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心态已经完全变了。 对于那些藩王,他是能撸羊毛的,绝对不会放过。因为他知道,只有他有钱了,才能强军,才能赈灾,才能治理天下。 亡国灭种都只有两年时间了,这时候那还能顾忌其他鸡皮蒜毛的事情。 更不用说,他对那些藩王宗室已经安排了去处,也不会留在国内给他添堵。 因此,当所有事情的焦点集中到藩王身上,有关奏章摆到了他的案头时,他甚至都没有考虑,直接就同意了这些奏章。 甚至为此,他还演了一场戏,专门去了太庙,向列祖列宗,向历代先皇说明情况,并且表示,各藩王在这次出力了,他绝对不会亏待各藩王,将来必然会有所回报。 作为他的诚意之一,顺便着,崇祯皇帝还下旨,释放被关在凤阳高墙之内的原唐王,并招之回京。 这场戏一做下来,那些外戚顿时就傻眼了。藩王明确要给钱,那他们就逃不了了! 武勋集团也懵了,藩王给钱,外戚给钱,那他们也是逃不了,肯定是要给钱了! 文官集团这边,也没想到崇祯皇帝会这么做,当时都是非常惊讶。回过神来之后,一个个幸灾乐祸的同时,就都纷纷称赞皇帝圣明! 随后,他们自发地,监督这些皇亲勋贵给钱。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是取得了一场大胜一般。 事实上,对此情况,崇祯皇帝也非常感慨。 之前的时候,他不是没有想过要这些人给钱。甚至他也记得,刘伟超和他说的,在原本历史上要他们捐钱之难! 可如今呢,他都不费什么事情,这事儿竟然就做成了! 回顾整个事情的发展,崇祯皇帝不由得又有了新的领悟。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02章 秦良玉的消息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正文在6:31更新,谢谢! 于是,崇祯皇帝立刻便说道:“勇卫营正在整顿,新兵甚多,暂时无法出征!” 英国公张世泽一听,便跟着奏道:“末将愿领京营出征,横扫贼寇,还天下一个太平!” 崇祯皇帝听了,还是毫不犹豫地说道:“京营正在重整,如今全是漕工而已,亦无法出征!” 其实京营中有小袁营,还有勇卫营将士,如果单独拉出去的话,比一般流贼是要强的。 不过就算再强,对于这些准备重用的亲信军队,崇祯皇帝都不可能给不信任的人去领兵。 此时,徐允祯和张世泽听到崇祯皇帝的回答之后,便露出那种表情,一看就知道,好像是说,陛下,不是我们不想去带兵打仗,而是无兵可带! 他们两人带了头,底下的侯爵和伯爵之类,就都不说话,以他们两人马首是瞻。 崇祯皇帝见此,心中冷笑一声,岂会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意图,便说出早已想好的措施道:“你们先辈皆是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才因此受封世袭爵位。如今天下大乱,真是卿等仿先辈之举,为国出力之时。虽然京师无兵可派,可全国各地,却有不少用卿等之处。” 说到这里,他发现张世泽等人脸色微微有了变化,心中更是冷笑一声,然后便继续说道:“由徐卿、张卿牵头,卿等自行商议,根据卿等所擅长之法,分配各自归属,可去保定总督、辽东巡抚、三边总督、孙督师等处效力。” 按照大明礼制规定,一品文官见到公侯两爵,都要礼让见礼的,但是这个规定也就是大明开国之初有用。到了后面,谁还遵守这些规定! 就整个大明朝,也就是世袭公爵这一个级别,才能享受原有的尊崇,没有人敢动。哪怕是魏忠贤那么嚣张的,也不敢动成国公等在京三位世袭公爵。 因此,在武英殿内的这些人,虽然是公侯伯,地位比文官要高多了。大明一直以来,以文制武,统帅一定是文官,不能是武将。 他们领兵打仗,就要受文官节制。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这话,大部分人的脸色,格外的难看。 他们自己肯定知道自己的,祖宗在战场上的能耐,早就被他们丢得一干二净。再说了,养尊处优惯了,谁能耐得住领兵打仗的那种苦! 说说可以,真要出去打仗,真是要喊救命的! 更不用说,他们多少知道一点如今的局势,那是贼势甚大。松锦之战后,能打的军队都已经没了,自己出京师领老弱残兵打仗,还要命不要? 然而,皇帝这么发话要求了,作为武勋的他们来说,却没法反驳。 总不能对崇祯皇帝说,我们都是酒囊饭袋,吃喝玩乐可以,但是去打仗就免了! 谁要是真敢这么说的话,眼前这位皇帝,可是把成国公给抄家灭族的。一旦火大,按个谋逆罪名过来,谁扛得住? 这么想着,底下人都是苦着脸,看着两个国公的背影,希望两位国公能出面顶住来自皇帝的压力。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不管是张世泽还是徐允祯,都没有开口,只是恭送皇帝离开了。 于是,一群人就围着这两个人说开了。 “我说公爷,刚才万岁爷的事儿,您怎么就不反对呢?” “对啊公爷,您总不可能真要出京吧?” “公爷,战场上可不是闹着玩的啊,那些流贼一个个穷凶极恶,听说还特别憎恨我们。被他们抓到的话,那是生不如死!” “是啊是啊,听说洛阳的福王,那是被他们给烹了的!” “……” 张世泽和徐允祯互相对视了一眼,对于他们的这些话皆是无动于衷,只是自顾自地往外走。 其他人见此,终于有忍不住的,便在人群中冷言冷语起来。 “吆喝,看来公爷是真得要领兵出征了啊!” “那可不,想必他们还想多立军功,指不定不满足国公之位呢!” “那是,公爷总没有王爷好听吧!” “……” 徐允祯和张世泽本来不理他们的,只是往外走,听到后来,就有点听不下去了。再让他们说下去,谋逆的事都会说出来! 于是,他们两人都是站定,然后扫视身后跟着的人群。 不得不说,国公和侯爵之间的差距,那是非常大的。 就整个大明朝,国公一共封了也就五个人(前文有误,漏了云南那位),而侯爵却是足足有二十二个之多。 后面的侯爵和伯爵被他们两人这么一扫视,顿时就不敢说话了,场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徐允祯看了下不远处的宫女内侍,虽然他们都是低眉顺眼的,但指不定就是皇帝的耳目。 这宫内啊,已经是今非昔比,不像以前那样好说话的。 这么想着,他便冷冷地说道:“我们世受国恩,如今皇上已经表明态度,自当出钱出力,何以退缩之?”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扬长而去。 张世泽没有说话,就在徐允祯后面走了。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傻眼。 不过很快,就有人回过神来:出钱出力,怕是应对之策就在这四个字里面。 这么想着,他们便纷纷回去琢磨了。 至于商量去那处总督巡抚帐下效力,那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很快,武英殿内的事情,就在官场上传开了。 隔一日,就有文官,不止是御史言官,纷纷就给崇祯皇帝上奏了。 司礼监把这些奏章分类,送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崇祯皇帝先看奏章份数最多的,只是打开翻了几本,他就皱了眉头,一头的火。 这些奏章都是一个腔调,说这些武勋不宜领兵,原因要么说他们门生故旧很多,一旦真正掌握军权,恐怕尾大不掉,为防万一,就不能给他们领兵的机会。 要么说这些武勋已经是恩赐之顶峰,如果他们一旦立下军功,那朝廷何以赏赐,已经封无可封,如之奈何? 崇祯皇帝翻看了几本之后,就直接把这些奏章给推下了御桌,吓得边上的内侍都是噤若寒蝉。 他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皇帝会如此发火了! 随后,崇祯皇帝又去看其他分类的奏章。 他发现,倒也有据实说话的。说这些武勋安乐了几百年,养尊处优惯了,如果让他们去领兵,只会让局势更坏!结论么,也是不宜领兵。 另外还有一类奏章,很少,但是他们的观点是:这些武勋就和藩王一样世袭。在太祖洪武年间,他们是可以领军权,为大明镇守一方。 但是,自从成祖永乐年间之后,藩王兵权被收,只能待在封地,不能过问政事。武勋这边,其实道理差不多。如果皇帝破例,要让武勋领兵的,那藩王怎么办?如果他们也说要为国效力,愿意为国出战,那皇帝是允许还是不允许? 至今在凤阳那边,还圈禁着唐王,当初的理由不就是他没有得到皇帝允许,就私自募兵勤王么! 真要说起来,人家勤王,这是国家危难之际的奋勇之举,不是应该表彰,为何却圈禁了他? 如果武勋重新掌握军权,领兵出征的话,那原唐王是不是就应该无罪,反而要表彰?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么? 大概看完了这些奏章,崇祯皇帝紧皱着眉头,有点伤脑筋了。感觉治理武勋这个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边上一直没有说话的王承恩,看到崇祯皇帝如此,便示意身边的内侍赶紧去收拾那些奏章,而他自己,则靠近崇祯皇帝,低声奏道:“万岁爷,据西厂的消息,那些勋贵们散朝之后,有不少人和文官有偷偷联系。奴婢以为,这些奏章里面的事情,怕是有那些勋贵们自己的意思在里面!” “哦!”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意外。随后,他又有点恼火,不由得恨声说道:“他们这是还要结党营私,真不把朕放在眼里么?” 就在上个月,他还大动干戈,严查贪腐,甚至都到了各衙门的官吏不敢上衙的地步。可是,如今才过去一个月左右而已,就又开始不安份起来了! 王承恩听了他的话,稍微有点犹豫,不过最终还是说道:“万岁爷,奴婢这边没有证据,可以查到他们有收钱之类。至于结党之说,怕他们也不会服气!此事,不宜像上次一样!” 上次的时候,贪污受贿,买官卖官,那都是明着来的。崇祯皇帝那么干,别人也没法说什么。 可这一次,至少表面上,你找不到他们的错处,如果还要像上次那样的话,就有点站不住脚。 崇祯皇帝听了王承恩这话,心中也明白这个道理,只能是生闷气。 王承恩一见,就知道皇帝这是要联系仙人了。 于是,他不敢怠慢,便带着宫女内侍先退下了。同时,他心中有点好奇,对于这次的事情,仙人会有什么办法,能修理那些武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03章 出征 于是,他就立刻问堵胤锡道:“马卿的白杆军,训练的如何了?” 堵胤锡一听,闻弦歌而知雅意,便立刻回奏道:“回陛下,白杆军并无新增新兵,乃其军适应新装备而练之。微臣以为,如今快有一个月,已是足矣!” 或者换句话来说,马祥麟的白杆军,更多的是休整而已。 崇祯皇帝一听,很是高兴,便问堵胤锡意见道:“既然如此,朕给其发下装备,令其前往晋地和他娘汇合,而后伺机从北面配合开封之战,卿以为如何?” 堵胤锡早就猜到了他的这个想法,便立刻回奏道:“陛下圣明,微臣亦是如此想法。唯有白杆军才能很好执行此份旨意。又有马祥麟所部配备新式装备,战力已是不可小觑,微臣以为,可也!” 崇祯皇帝一听,很是高兴,便立刻传旨召见马祥麟,向他说了这个情况,问他意见。 马祥麟一听,不由得很是惊喜。 他没想到,他母亲竟然亲自领兵过来京师了。对于他来说,他当然是想见的。 另外,这是终于要领新装备了么?对此,他也是非常期待的。 于是,马祥麟自然二话不说,直接回奏崇祯皇帝道:“陛下放心,末将定然狠狠地收拾那些流贼!” 谁知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反而担心了,连忙对他说道:“不不不,此去开封,不可冲动,一切听从孙督师安排。游而不击,一旁虎视,远比你去找流贼决战更为有效!只要拖下去,朝廷胜算更大!” 他是看过刘伟超发给他的资料,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那些流贼很是狡猾,对开封围而不打,而是抽调了主力,埋伏了前去解救开封的朝廷官军,以至于朱仙镇一战,朝廷官军一败涂地,导致流贼势力更大! 他和孙传庭定下的计策,就是让朝廷各军在外声援,如果有机会,就寻找流贼的老营,袭击流贼的薄弱之处,而不是直接解救开封,以此来策应开封。 开封那边,是要一直坚持下去,不但耗掉流贼的兵力,也要耗掉流贼的物资,等到勇卫营和京营整顿完毕,如果能先击败建虏最好,那就携大胜建虏之威南下解救开封,那时候就是和流贼主力决战,并且横扫流贼的时候。 此时,马祥麟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自然不可能抗旨,便当即答应了下来。 不过崇祯皇帝还是不放心,派了宦官高时月前去给秦良玉传旨,说明开封之战的作战意图。他相信,以秦良玉的老成持重,他才是放心的。 安排完了这些事情,就在崇祯皇帝的亲自过问下,新式盔甲,便全员配备给六千左右的白杆军。 这些盔甲,全都油漆过,涂成和白杆军原本军服差不多的颜色,掩盖掉了金属光泽。 因为白杆军是以冷兵器作战为主,就是白杆长枪为主的。他们的枪头,就全部换成了精钢所制。配备的腰刀,也都换成了兵仗局出品的。另外,也给了大约两百支新式燧发枪,以及两门野战用的佛朗机炮。 之所以只给这点火器,一是因为白杆军以冷兵器作战为主,如果都改为火器之军的话,就没那么快训练完成。 二是这些新式燧发枪和佛朗机炮皆是精钢所制,新式镗床加工,就目前来说,产量就只有这么一点,还需要等到扩大生产之后,产量才能提高。 当然了,给白杆军的火药,自然也是颗粒化火药了。不过没告诉白杆军有关这火药的秘密,只是就这样配发下去而已。 或许是有崇祯皇帝的关切,整个配发过程,只是用了一天就完成了。 白杆军的将士,真得领到这些军械之时,一个个都是喜出望外。 对他们来说,别的不说,光是盔甲一项,就可能会在战场上救他们无数次的! 有了坚固的护甲,战场上厮杀的胆子,都能大上几分了! 马祥麟当然也是非常高兴,这一下得到六千多套这么坚固的盔甲,感觉以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了。 当然了,崇祯皇帝并没有告诉马祥麟,这些盔甲的成本其实也就十两银子左右。六千多付盔甲,合计也就六万多两银子。 不过马祥麟猜测,也没有太离谱,因为朝廷的财力就摆在那里,不可能比山文甲还高,要不然,卖了这个朝廷都不可能给他这么多盔甲的。 他估计着,这些盔甲至少也要一百两左右一副,这么一来,合计价值六十万两,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数目了。 白杆军为朝廷南征北战,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之多的军械配给。甚至说,不要说军械了,有时候打仗,就连粮草都是自带的。 如今能一次性得到这么多,马祥麟别提有多高兴了。 于是,他二话不说,心知崇祯皇帝关心开封之战的急切心理,便在第二天就领兵出发了。 崇祯皇帝对马祥麟的雷厉风行,自然也是高兴,甚至破天荒的亲自到了京师城头,目送白杆军远去。 这是新式盔甲的首次成军装备,希望他们不要辜负朕之望,给朕一份惊喜吧! 想着这个,他又问身边跟着的首辅道:“白杆军的粮草,沿途都安排了没有?” 虽然这个事情,之前就已经交代下去了。可是,此时的崇祯皇帝,期待着白杆军打一个大胜仗,担心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完美,就又问上一问了。 听到这话,贺逢圣便连忙回奏道:“陛下放心,都是安排晋地那边原本那些晋商的粮食供应,白杆军此去晋地,必然粮草无忧的。” 崇祯皇帝听了,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 现在的他,基本上不管其他事情了。比如南方的那些加急奏报,几乎所有事情,他都不怎么关注了,他只关心京师这边和强军有关的事情。 此时,看着白杆军远去,崇祯皇帝不由得转头看向京师西南方向的开封所在,没有说出声,只是在心中想着:不知道现在,孙卿那边的开封之战进行的如何了? ……………… 崇祯皇帝所惦记着的开封,此时刚刚结束一场惨烈的攻城战。 这一点,从城头下面满地的流贼尸体,还有那些一时半会没有断气,又被流贼同伙抛弃掉的流贼,此起彼伏地哀嚎声,也能看出一二。 城头上,孙传庭拿着望远镜在观察城外流贼的动静。 在他的身边,负责另外一面城防的开封总兵陈永福正在给他禀告道:“此战,流贼攻势甚急,意图挖掘城墙以火药炸塌之。甚至末将看到,流贼挖一块城墙砖,就狂喜而回,显然是有军令,得一城墙砖可退。不过万人敌甚是好用,城下流贼死伤无数,只是做了无用功。” 顿了下,他又接着禀告道:“如今流贼已退,末将让人去打扫战场,顺便修补城墙,以待来日再战!” 孙传庭听到这里,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向陈永福,脸上难得地带了一点笑意,显然对这个陈永福是很满意的。 只听他对陈永福说道:“流贼攻城已补下十次,攻势一次比一次要猛,显然对开封市势在必得。你要守好了,不得大意!” “末将遵命!”陈永福听了,连忙抱拳大声回应道。 他知道孙传庭所指,就是上一次流贼撤退之时,竟然用精锐假扮伤兵于城下,试图以城内派人打扫战场之际夺门。 事发突然之际,亏了陈永福的当机立断,立刻关闭城门,并在城头上支援城下,赶在流贼接应之前,就灭了那些假扮伤兵的流贼精锐。 听到他的回应之后,孙传庭用手一指城外,又对他说道:“看情况,流贼是要挖地道的方式来攻城了。你那边,也要仔细防备着,切记不可麻痹大意!” 陈永福一听,便自信地说道:“督师放心,防备攻城之敌用地道攻城,乃是必然之事,末将早已有所备!” “好!”孙传庭听了,淡淡地赞了一句,然后又说道,“把有功将士和伤残将士名单给本官,回头让高巡按去向周王殿下要钱!“ 这一点,让孙传庭非常欣慰。有周王这个大财主在,本来非常头疼的奖赏和抚恤之事,反而变得最容易。也因此,开封城内的士气一直很高涨。 孙传庭感觉这场开封之战,远比以前的战事都要轻松。对于守住开封,他心中的把握也是越来越大。 他这边高兴了,李自成那边,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 围城这么多天,他是真正体会到了孙传庭这个老对手有多么难缠。那么多次的攻城战,没有讨到一丝便宜,反而损兵折将,士气都降了好多。 没办法之下,只能采用耗时甚多的地道战法来试试。不过李自成心中还是没把握,这地道战法,怕是也没有多少用处。 可是,开封是必须要拿下的,不但是因为开封乃是中原最大的城池,夺取开封,方能彻底掌握中原,更因为他李自成两次攻打开封失败,这便成了他这支队伍的心魔。不除去这个心魔,何谈天下大业!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04章 阉了孙传庭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正文内容在6:31更新,谢谢! 于是,崇祯皇帝立刻便说道:“勇卫营正在整顿,新兵甚多,暂时无法出征!” 英国公张世泽一听,便跟着奏道:“末将愿领京营出征,横扫贼寇,还天下一个太平!” 崇祯皇帝听了,还是毫不犹豫地说道:“京营正在重整,如今全是漕工而已,亦无法出征!” 其实京营中有小袁营,还有勇卫营将士,如果单独拉出去的话,比一般流贼是要强的。 不过就算再强,对于这些准备重用的亲信军队,崇祯皇帝都不可能给不信任的人去领兵。 此时,徐允祯和张世泽听到崇祯皇帝的回答之后,便露出那种表情,一看就知道,好像是说,陛下,不是我们不想去带兵打仗,而是无兵可带! 他们两人带了头,底下的侯爵和伯爵之类,就都不说话,以他们两人马首是瞻。 崇祯皇帝见此,心中冷笑一声,岂会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意图,便说出早已想好的措施道:“你们先辈皆是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才因此受封世袭爵位。如今天下大乱,真是卿等仿先辈之举,为国出力之时。虽然京师无兵可派,可全国各地,却有不少用卿等之处。” 说到这里,他发现张世泽等人脸色微微有了变化,心中更是冷笑一声,然后便继续说道:“由徐卿、张卿牵头,卿等自行商议,根据卿等所擅长之法,分配各自归属,可去保定总督、辽东巡抚、三边总督、孙督师等处效力。” 按照大明礼制规定,一品文官见到公侯两爵,都要礼让见礼的,但是这个规定也就是大明开国之初有用。到了后面,谁还遵守这些规定! 就整个大明朝,也就是世袭公爵这一个级别,才能享受原有的尊崇,没有人敢动。哪怕是魏忠贤那么嚣张的,也不敢动成国公等在京三位世袭公爵。 因此,在武英殿内的这些人,虽然是公侯伯,地位比文官要高多了。大明一直以来,以文制武,统帅一定是文官,不能是武将。 他们领兵打仗,就要受文官节制。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这话,大部分人的脸色,格外的难看。 他们自己肯定知道自己的,祖宗在战场上的能耐,早就被他们丢得一干二净。再说了,养尊处优惯了,谁能耐得住领兵打仗的那种苦! 说说可以,真要出去打仗,真是要喊救命的! 更不用说,他们多少知道一点如今的局势,那是贼势甚大。松锦之战后,能打的军队都已经没了,自己出京师领老弱残兵打仗,还要命不要? 然而,皇帝这么发话要求了,作为武勋的他们来说,却没法反驳。 总不能对崇祯皇帝说,我们都是酒囊饭袋,吃喝玩乐可以,但是去打仗就免了! 谁要是真敢这么说的话,眼前这位皇帝,可是把成国公给抄家灭族的。一旦火大,按个谋逆罪名过来,谁扛得住? 这么想着,底下人都是苦着脸,看着两个国公的背影,希望两位国公能出面顶住来自皇帝的压力。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不管是张世泽还是徐允祯,都没有开口,只是恭送皇帝离开了。 于是,一群人就围着这两个人说开了。 “我说公爷,刚才万岁爷的事儿,您怎么就不反对呢?” “对啊公爷,您总不可能真要出京吧?” “公爷,战场上可不是闹着玩的啊,那些流贼一个个穷凶极恶,听说还特别憎恨我们。被他们抓到的话,那是生不如死!” “是啊是啊,听说洛阳的福王,那是被他们给烹了的!” “……” 张世泽和徐允祯互相对视了一眼,对于他们的这些话皆是无动于衷,只是自顾自地往外走。 其他人见此,终于有忍不住的,便在人群中冷言冷语起来。 “吆喝,看来公爷是真得要领兵出征了啊!” “那可不,想必他们还想多立军功,指不定不满足国公之位呢!” “那是,公爷总没有王爷好听吧!” “……” 徐允祯和张世泽本来不理他们的,只是往外走,听到后来,就有点听不下去了。再让他们说下去,谋逆的事都会说出来! 于是,他们两人都是站定,然后扫视身后跟着的人群。 不得不说,国公和侯爵之间的差距,那是非常大的。 就整个大明朝,国公一共封了也就五个人(前文有误,漏了云南那位),而侯爵却是足足有二十二个之多。 后面的侯爵和伯爵被他们两人这么一扫视,顿时就不敢说话了,场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徐允祯看了下不远处的宫女内侍,虽然他们都是低眉顺眼的,但指不定就是皇帝的耳目。 这宫内啊,已经是今非昔比,不像以前那样好说话的。 这么想着,他便冷冷地说道:“我们世受国恩,如今皇上已经表明态度,自当出钱出力,何以退缩之?”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扬长而去。 张世泽没有说话,就在徐允祯后面走了。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傻眼。 不过很快,就有人回过神来:出钱出力,怕是应对之策就在这四个字里面。 这么想着,他们便纷纷回去琢磨了。 至于商量去那处总督巡抚帐下效力,那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很快,武英殿内的事情,就在官场上传开了。 隔一日,就有文官,不止是御史言官,纷纷就给崇祯皇帝上奏了。 司礼监把这些奏章分类,送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崇祯皇帝先看奏章份数最多的,只是打开翻了几本,他就皱了眉头,一头的火。 这些奏章都是一个腔调,说这些武勋不宜领兵,原因要么说他们门生故旧很多,一旦真正掌握军权,恐怕尾大不掉,为防万一,就不能给他们领兵的机会。 要么说这些武勋已经是恩赐之顶峰,如果他们一旦立下军功,那朝廷何以赏赐,已经封无可封,如之奈何? 崇祯皇帝翻看了几本之后,就直接把这些奏章给推下了御桌,吓得边上的内侍都是噤若寒蝉。 他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皇帝会如此发火了! 随后,崇祯皇帝又去看其他分类的奏章。 他发现,倒也有据实说话的。说这些武勋安乐了几百年,养尊处优惯了,如果让他们去领兵,只会让局势更坏!结论么,也是不宜领兵。 另外还有一类奏章,很少,但是他们的观点是:这些武勋就和藩王一样世袭。在太祖洪武年间,他们是可以领军权,为大明镇守一方。 但是,自从成祖永乐年间之后,藩王兵权被收,只能待在封地,不能过问政事。武勋这边,其实道理差不多。如果皇帝破例,要让武勋领兵的,那藩王怎么办?如果他们也说要为国效力,愿意为国出战,那皇帝是允许还是不允许? 至今在凤阳那边,还圈禁着唐王,当初的理由不就是他没有得到皇帝允许,就私自募兵勤王么! 真要说起来,人家勤王,这是国家危难之际的奋勇之举,不是应该表彰,为何却圈禁了他? 如果武勋重新掌握军权,领兵出征的话,那原唐王是不是就应该无罪,反而要表彰?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么? 大概看完了这些奏章,崇祯皇帝紧皱着眉头,有点伤脑筋了。感觉治理武勋这个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边上一直没有说话的王承恩,看到崇祯皇帝如此,便示意身边的内侍赶紧去收拾那些奏章,而他自己,则靠近崇祯皇帝,低声奏道:“万岁爷,据西厂的消息,那些勋贵们散朝之后,有不少人和文官有偷偷联系。奴婢以为,这些奏章里面的事情,怕是有那些勋贵们自己的意思在里面!” “哦!”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意外。随后,他又有点恼火,不由得恨声说道:“他们这是还要结党营私,真不把朕放在眼里么?” 就在上个月,他还大动干戈,严查贪腐,甚至都到了各衙门的官吏不敢上衙的地步。可是,如今才过去一个月左右而已,就又开始不安份起来了! 王承恩听了他的话,稍微有点犹豫,不过最终还是说道:“万岁爷,奴婢这边没有证据,可以查到他们有收钱之类。至于结党之说,怕他们也不会服气!此事,不宜像上次一样!” 上次的时候,贪污受贿,买官卖官,那都是明着来的。崇祯皇帝那么干,别人也没法说什么。 可这一次,至少表面上,你找不到他们的错处,如果还要像上次那样的话,就有点站不住脚。 崇祯皇帝听了王承恩这话,心中也明白这个道理,只能是生闷气。 过了一会,他忽然挥手,让所有人退下。 王承恩一见,就知道皇帝这是要联系仙人了。 于是,他不敢怠慢,便带着宫女内侍先退下了。同时,他心中有点好奇,对于这次的事情,仙人会有什么办法,能修理那些武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05章 信心十足 正在说着呢,忽然,就听一只虎李过大声说道:“勇卫营,朝廷的勇卫营!” “对啊,勇卫营!”罗汝才一听,用手指着李过,当即赞同道,“要说朝廷官军中,现在最能打的,也就只有勇卫营了。再说了,勇卫营对朝廷最是忠心,他们奉旨前来求援开封,没毛病吧?” 听到他们两人的话,其他人纷纷附和起来,觉得假扮勇卫营是最合适的! 一直插不上嘴的牛金星,忽然开口说道:“可勇卫营怕是不好假扮吧,就那么一点人,敢往我们联军这边撞过来,就是再傻,也不至于这样吧?” 勇卫营本身人就不多,还被崇祯皇帝分成三部分去四处救火,每部分的人数就更少了。到了崇祯十五年这个时候,勇卫营其实也只能剿灭势力比较弱的流贼。 像黄得功所部,其实已经奈何不了张献忠,双方打仗,有来有往。基本上说,黄得功只能守着中都凤阳,已经采取守势了。 而孙应元所部,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话,就是被流贼给围住,孤军无援,最终战死疆场。 此时,听到牛金星的话,刚才还热情高涨的帐内气氛,顿时又冷了下来。 他们忽然发现,如今的朝廷,好像能威胁他们的军队,真得不多了,甚至可以说,都找不到一支能威胁他们两家联军的了! 此时此刻,是该高兴呢,还是该不高兴呢? 大部分人正在想着呢,还是罗汝才开口说道:“我从南边过来的时候,已经听说孙应元和黄得功所部,都奉旨北返了。从时间上推算的话,孙狗官应该知道这道旨意。那他们合军起来,前来救援开封,也就合情合理的是不是?” 一听这话,牛金星便立刻点头说道:“那估计可以,这几个狗官都是最忠心皇帝的,肯定会来救!” “那好,那就假扮他们!”李自成听到这里,便带着点兴奋拍板道。 他的话音刚落,宋献策就带着一点忧虑说道:“该不会整个勇卫营真得会来救开封吧?” 开封的重要性,那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城里头还有一个周王,那也是朝廷的脸面,肯定不容有失! 那狗皇帝真派出整个勇卫营,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一听这话,李自成倒也不在意,当即冷笑一声道:“真要敢来的话,就正好趁机灭了他们!” “大将军威武!”宋献策听了,想了想自己这边如今是两军联合,还真不怕勇卫营,便拍了李自成马屁道。 “还有一个问题!”李岩听了,忽然开口说道,“那孙狗官乃是知兵之人,定然知道我们围城之外,肯定会派夜不收警戒,那勇卫营如何能突然杀到开封城下来?” “……”一听这话,帐内的人顿时有点傻眼。这一点,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如果城里头是个庸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城里头想不到这点;但是,如今在城里头坐镇的,那可是孙传庭,他肯定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 在开封所在的平原上,援军要突然杀出,还真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时之间,大帐内的这些人,就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 想到恼火处,刘宗敏便大声嚷道:“我们仗着势大,忘记派夜不收警戒了不行么?” “对啊,或者警戒的夜不收觉得不会有援兵来,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官军夜不收给收拾了呢!”另外一个流贼将领袁宗第也跟着说道。 其他人听了,纷纷想出一些理由,用来解释朝廷援军能杀到开封城下的理由。 听到后来,李岩不得不打断他们道:“你们得把这些理由去给孙狗官说,得让他相信才行,我们自己信可不行的啊!” “……”所有人一听,顿时就无语了。 难不成派人去城下,向孙传庭去解释这些可能性? 倒是李自成听到这里,忽然一挥手说道:“就这么定了,我们可以先演个几天,就假装攻城不下,懈怠下来了,让孙狗官有这么一个印象。然后再找个看不远的时间,假扮一次!” 罗汝才想了想,感觉有道理,似乎也只有这么做了,便也同意了。 他们两人都同意了,其他人也就没意见,便按照这个原则开始商量起具体的步骤。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城头上的守军就看到了流贼这边,攻城的还是在攻城,但是远处没有参与攻城的,就开始懈怠的那种。各干各事,就好像攻城和他们无关一样。 看到这一幕,河南巡按高名衡不由得大喜,连忙找到孙传庭禀告道:“大人请看城外远处的那些流贼,定然是看到久攻无效,军心士气受到影响,他们自己都认为,开封不是他们能打下的了!” 说着,他还兴奋地给孙传庭具体分析了起来。 高名衡的解释,也确实符合眼下的战况。 流贼打了这么久,损兵折将那么多,就短时来看,他们也没有打下开封的可能。所以会出现城外的情况,似乎也不足为奇。 不过孙传庭听了,也只是点点头说道:“本官知道了!” 他确实没有多少高兴之处,因为崇祯皇帝之前和他说过,就算没有他参加这开封之战,没有他的那些准备,开封城也是守到了九月份。 如今有他参与守城,开封绝对是更能坚持,流贼打不下开封,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特别惊喜了。 也就高名衡不知道这些,所以才会那么高兴! 此时,他见孙传庭的反应,倒也没有不高兴,反而觉得一切都在孙传庭的意料之内,对孙传庭更是佩服。 不过这不妨碍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比如一直担心着的周王等人,于是,开封城内的士气,便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而在开封城外,李自成等人自然是非常关心城头上的动静。一直盯着,他们采用的怠慢策略,有没有引起城头上守军的关注。 只是到了第三天,果然见到了效果。顿时,那些知道计策的流贼头目,一个个都是欢喜不已,赶着给李自成报告情况。 “大将军,城头上的守军果然上当了,一个个开心地像捡到钱一样!” “大将军,我们的计策奏效了,城头上的守军以为他们能赢,就和打了鸡血一般!” “……” 听到这些消息,李自成也亲自去偷偷观察了城头上的情况,确认无误,确实如同收下禀告的那样,顿时,他心中就稍微松了口气。 说实在的,开封这块硬骨头如此难啃,真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哪怕前两次他也是铩羽而归,可这一次,是联合了罗汝才那边的人马,号称五十万过来打的。 这一次,他是有底气的,不怕朝廷的援军。而所谓孤城坚守,外无援军,则必定会沦陷。 因此,李自成这一次来,对于开封是势在必得的。 可是,孙传庭的坐镇,使得开封之战变得更为艰辛,是超出他的意料的。 打了这么多天,他其实已经有点无可奈何了。好在如今又有一计,存在打下开封的可能性。因此,他对这个计策,其实是寄予厚望的。 此时,诱敌出城的初步策略,看着是成功的。这让李自成对于打下开封城的期待,就更多了一分。 于是,在再次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李自成便给手下强调道:“诱敌出城,务必要像,必须做到足够好,能让开封城里派兵。派出的兵力越多,那么回头打下开封也就越容易!” 这个道理,其实不用他说,他的手下都是明白的。 为此,纷纷查漏补缺,完善这条计策。 为了防止被孙传庭看破,假戏要真做,那些攻城军队不能事先得到消息,如此才不会在演戏之时露馅。 这么一来,攻城军队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受到朝廷援军的进攻,必然会惊慌失措,死伤绝对不会少。 可为了引诱孙传庭上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这点伤亡也是值得的。 当然了,这些被定为伤亡的部分,肯定不是李自成的嫡系,也不会是罗汝才的嫡系。 为了进一步让孙传庭上当,李自成等人还商量了,当朝廷官军出现的时候,大营这边还必须慌忙凑出一支军队前去拦截。 只是很可惜,“勇卫营”太过勇猛,抵挡不住。这是其一。 其二,还要营造一种场景,就是城外朝廷援军冲杀后,力有未逮,大营这边,正在紧急集结,准备抵抗。 如果开封城里不趁机出城配合冲杀的话,很可能会让大营这边缓过气来。这么一来,朝廷援军不但可能无法打败义军,还可能被义军给围困消灭。 左右战局,胜败与否,关键就看开封城里的朝廷军队是否能出兵,完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举。 如此种种的细节,流贼大营内,那是你一言我一语,补充地相当完备。 一切计定,李自成便豪气顿生,指着开封城方向,大声喝道:“我就不信了,他孙传庭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抓住战机出战!”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06章 确信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正文在6:31更新,谢谢! 于是,崇祯皇帝立刻便说道:“勇卫营正在整顿,新兵甚多,暂时无法出征!” 英国公张世泽一听,便跟着奏道:“末将愿领京营出征,横扫贼寇,还天下一个太平!” 崇祯皇帝听了,还是毫不犹豫地说道:“京营正在重整,如今全是漕工而已,亦无法出征!” 其实京营中有小袁营,还有勇卫营将士,如果单独拉出去的话,比一般流贼是要强的。 不过就算再强,对于这些准备重用的亲信军队,崇祯皇帝都不可能给不信任的人去领兵。 此时,徐允祯和张世泽听到崇祯皇帝的回答之后,便露出那种表情,一看就知道,好像是说,陛下,不是我们不想去带兵打仗,而是无兵可带! 他们两人带了头,底下的侯爵和伯爵之类,就都不说话,以他们两人马首是瞻。 崇祯皇帝见此,心中冷笑一声,岂会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意图,便说出早已想好的措施道:“你们先辈皆是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才因此受封世袭爵位。如今天下大乱,真是卿等仿先辈之举,为国出力之时。虽然京师无兵可派,可全国各地,却有不少用卿等之处。” 说到这里,他发现张世泽等人脸色微微有了变化,心中更是冷笑一声,然后便继续说道:“由徐卿、张卿牵头,卿等自行商议,根据卿等所擅长之法,分配各自归属,可去保定总督、辽东巡抚、三边总督、孙督师等处效力。” 按照大明礼制规定,一品文官见到公侯两爵,都要礼让见礼的,但是这个规定也就是大明开国之初有用。到了后面,谁还遵守这些规定! 就整个大明朝,也就是世袭公爵这一个级别,才能享受原有的尊崇,没有人敢动。哪怕是魏忠贤那么嚣张的,也不敢动成国公等在京三位世袭公爵。 因此,在武英殿内的这些人,虽然是公侯伯,地位比文官要高多了。大明一直以来,以文制武,统帅一定是文官,不能是武将。 他们领兵打仗,就要受文官节制。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这话,大部分人的脸色,格外的难看。 他们自己肯定知道自己的,祖宗在战场上的能耐,早就被他们丢得一干二净。再说了,养尊处优惯了,谁能耐得住领兵打仗的那种苦! 说说可以,真要出去打仗,真是要喊救命的! 更不用说,他们多少知道一点如今的局势,那是贼势甚大。松锦之战后,能打的军队都已经没了,自己出京师领老弱残兵打仗,还要命不要? 然而,皇帝这么发话要求了,作为武勋的他们来说,却没法反驳。 总不能对崇祯皇帝说,我们都是酒囊饭袋,吃喝玩乐可以,但是去打仗就免了! 谁要是真敢这么说的话,眼前这位皇帝,可是把成国公给抄家灭族的。一旦火大,按个谋逆罪名过来,谁扛得住? 这么想着,底下人都是苦着脸,看着两个国公的背影,希望两位国公能出面顶住来自皇帝的压力。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不管是张世泽还是徐允祯,都没有开口,只是恭送皇帝离开了。 于是,一群人就围着这两个人说开了。 “我说公爷,刚才万岁爷的事儿,您怎么就不反对呢?” “对啊公爷,您总不可能真要出京吧?” “公爷,战场上可不是闹着玩的啊,那些流贼一个个穷凶极恶,听说还特别憎恨我们。被他们抓到的话,那是生不如死!” “是啊是啊,听说洛阳的福王,那是被他们给烹了的!” “……” 张世泽和徐允祯互相对视了一眼,对于他们的这些话皆是无动于衷,只是自顾自地往外走。 其他人见此,终于有忍不住的,便在人群中冷言冷语起来。 “吆喝,看来公爷是真得要领兵出征了啊!” “那可不,想必他们还想多立军功,指不定不满足国公之位呢!” “那是,公爷总没有王爷好听吧!” “……” 徐允祯和张世泽本来不理他们的,只是往外走,听到后来,就有点听不下去了。再让他们说下去,谋逆的事都会说出来! 于是,他们两人都是站定,然后扫视身后跟着的人群。 不得不说,国公和侯爵之间的差距,那是非常大的。 就整个大明朝,国公一共封了也就五个人(前文有误,漏了云南那位),而侯爵却是足足有二十二个之多。 后面的侯爵和伯爵被他们两人这么一扫视,顿时就不敢说话了,场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徐允祯看了下不远处的宫女内侍,虽然他们都是低眉顺眼的,但指不定就是皇帝的耳目。 这宫内啊,已经是今非昔比,不像以前那样好说话的。 这么想着,他便冷冷地说道:“我们世受国恩,如今皇上已经表明态度,自当出钱出力,何以退缩之?”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扬长而去。 张世泽没有说话,就在徐允祯后面走了。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傻眼。 不过很快,就有人回过神来:出钱出力,怕是应对之策就在这四个字里面。 这么想着,他们便纷纷回去琢磨了。 至于商量去那处总督巡抚帐下效力,那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很快,武英殿内的事情,就在官场上传开了。 隔一日,就有文官,不止是御史言官,纷纷就给崇祯皇帝上奏了。 司礼监把这些奏章分类,送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崇祯皇帝先看奏章份数最多的,只是打开翻了几本,他就皱了眉头,一头的火。 这些奏章都是一个腔调,说这些武勋不宜领兵,原因要么说他们门生故旧很多,一旦真正掌握军权,恐怕尾大不掉,为防万一,就不能给他们领兵的机会。 要么说这些武勋已经是恩赐之顶峰,如果他们一旦立下军功,那朝廷何以赏赐,已经封无可封,如之奈何? 崇祯皇帝翻看了几本之后,就直接把这些奏章给推下了御桌,吓得边上的内侍都是噤若寒蝉。 他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皇帝会如此发火了! 随后,崇祯皇帝又去看其他分类的奏章。 他发现,倒也有据实说话的。说这些武勋安乐了几百年,养尊处优惯了,如果让他们去领兵,只会让局势更坏!结论么,也是不宜领兵。 另外还有一类奏章,很少,但是他们的观点是:这些武勋就和藩王一样世袭。在太祖洪武年间,他们是可以领军权,为大明镇守一方。 但是,自从成祖永乐年间之后,藩王兵权被收,只能待在封地,不能过问政事。武勋这边,其实道理差不多。如果皇帝破例,要让武勋领兵的,那藩王怎么办?如果他们也说要为国效力,愿意为国出战,那皇帝是允许还是不允许? 至今在凤阳那边,还圈禁着唐王,当初的理由不就是他没有得到皇帝允许,就私自募兵勤王么! 真要说起来,人家勤王,这是国家危难之际的奋勇之举,不是应该表彰,为何却圈禁了他? 如果武勋重新掌握军权,领兵出征的话,那原唐王是不是就应该无罪,反而要表彰?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么? 大概看完了这些奏章,崇祯皇帝紧皱着眉头,有点伤脑筋了。感觉治理武勋这个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边上一直没有说话的王承恩,看到崇祯皇帝如此,便示意身边的内侍赶紧去收拾那些奏章,而他自己,则靠近崇祯皇帝,低声奏道:“万岁爷,据西厂的消息,那些勋贵们散朝之后,有不少人和文官有偷偷联系。奴婢以为,这些奏章里面的事情,怕是有那些勋贵们自己的意思在里面!” “哦!”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意外。随后,他又有点恼火,不由得恨声说道:“他们这是还要结党营私,真不把朕放在眼里么?” 就在上个月,他还大动干戈,严查贪腐,甚至都到了各衙门的官吏不敢上衙的地步。可是,如今才过去一个月左右而已,就又开始不安份起来了! 王承恩听了他的话,稍微有点犹豫,不过最终还是说道:“万岁爷,奴婢这边没有证据,可以查到他们有收钱之类。至于结党之说,怕他们也不会服气!此事,不宜像上次一样!” 上次的时候,贪污受贿,买官卖官,那都是明着来的。崇祯皇帝那么干,别人也没法说什么。 可这一次,至少表面上,你找不到他们的错处,如果还要像上次那样的话,就有点站不住脚。 崇祯皇帝听了王承恩这话,心中也明白这个道理,只能是生闷气。 他忽然挥手,让所有人退下。 王承恩一见,就知道皇帝这是要联系仙人了。 于是,他不敢怠慢,便带着宫女内侍先退下了。同时,他心中有点好奇,对于这次的事情,仙人会有什么办法,能修理那些武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07章 收工 “虽然城外那勇卫营离得远,但是,通过望远镜,还是能看清一些细节的。” 孙传庭说着,便把自己的望远镜递给高名衡,至于陈永福,他自己有。然后,他接着说道:“首先,城外那勇卫营的军服,并不齐整,你们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实就是东拼西凑起来的。越是离得远一些的,便越是露馅,此乃其一!” 陈永福和高名衡听了,纷纷拿起望远镜仔细地观看起来。 “其二,你们且看,刚才城外勇卫营冲击城外攻城流贼,确实是有杀人,但是如今战局陷入胶着,也就是流贼精锐抵挡住了勇卫营,却是在演戏,绝非真正的生死搏杀。这一点,也能通过望远镜看出来。” “如果你们观察地再仔细一些,就能看到,那些流贼和勇卫营在厮杀时,全都有转头往城头这边看的情况。一个,两个也就算了,那么多说明什么,他们就在等着我们城里的动静。” “还有一个,你们看流贼的援军,同样如此,很多都在转头看我们开封城这边的动静,原本他们的速度很快,可我们这边没有动静,那些流贼援军的速度反而慢了下来!” 孙传庭说到这里,便冷笑了一声道:“流贼真是好有魄力,不惜死伤那么多人,演出这么一场戏,还想让本官上当,简直是做梦!” 陈永福和高名衡一边听他解释,一边仔细地观察。 这一回,他们还真得发现了孙传庭所说得那些破绽,并且越看,就越是觉得孙传庭说得对了。 陈永福毕竟是领兵打仗久了的,最先得以肯定,放下望远镜,不由得惊讶万分地说道:“刚才连末将都上当了,没想到大人却是火眼金睛,一下便发现了流贼阴谋,大人英明!” 高名衡听了,也同样对孙传庭佩服万分,心服口服地说道:“下官也是服了,如果不是大人坐镇开封,说不定还真可能被流贼阴谋得逞!” 刚才的时候,他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认为,他们要出城接应勇卫营,趁机打败流贼最好。差点就上当了! 因此,他们两人,不得不佩服孙传庭观察之仔细,自己都没发现,他就发现了这么多的破绽。 至此,两人对孙传庭皆是心服口服。 其实,他们是有些误会了,孙传庭并没有比他们观察更多,之所以结果有区别,是另有原因。 从一开始,流贼营造出了城外的动静,陈永福和高名衡受骗上当,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是渴望有朝廷援军到来的。看到城外的一切,他们下意识地认为,是朝廷援军到了。 然而,孙传庭却和他们完全不一样。 孙传庭看到城外情况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勇卫营是假的。 因为他离京的时候已经知道,勇卫营在扩军,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派来救援开封的。 除此之外,对于开封之战的谋划,就是要开封坚守,耗掉流贼的底蕴。至少要坚持到九十月份。最好的是,新训练的军队,能先打败年底入关的建虏,使得京师安全之后,再挥师南下,救援开封。 也是如此,他孙传庭才会奉旨到达开封,从一开始就打着坚守开封之策,为此,不惜从他一到开封,就实施军管,粮草统一配给,还把城中老弱送去了黄河以北。 战略上如此,还有战术上,也是让孙传庭能第一时间发现,城外的勇卫营是假冒的。 他是见识过兵仗局内的情况,知道勇卫营再次出征的话,身上绝对是会穿着新式盔甲,就算不是全部都装备,至少会装备一部分。 然而,他通过望远镜观察,压根就没有发现城外的勇卫营有装备新式盔甲!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城外那支勇卫营的军队,竟然是拿着冷兵器,刀枪剑戟之类的在打。 但是,孙传庭却是非常清楚,新扩军之后的勇卫营,那将是以火器为主。 如此种种之下,孙传庭就确信,城外的勇卫营是假的。 心中有了这样的认识,他再通过望远镜去观察的时候,就比陈永福等人心中想要认为城外勇卫营是真的去观察,要更容易发现破绽了。 此时,孙传庭并没有解释这些,只是说了城外那些演员的破绽而已。也是如此,才引得陈永福和高名衡佩服不已。 城头上,也就孙传庭身边的人,知道城外其实是流贼在演戏,不过他们并没有戳破,任凭守城将士们继续欢呼。 他们知道内情的人,就只是在看戏而已。 城外,流贼头目都是在焦急地等待着开封城内的救援。 等等,没有动静; 再等等,还是没有动静。 隐藏在人群中的李自成就有点急了,因为他知道,演戏越久,就越是容易暴露的。 于是,他立刻传令,让勇卫营那边“死伤”多一点,战况厮杀更“激烈”一点。 军令传下,勇卫营那边的厮杀,喊杀声震天,越发地响亮起来。 以至于连周王都被惊动了,竟然一脸兴奋地赶来城头,离孙传庭都还远呢,就大声问道:“真得是援军赶来救援开封了么?” 要是换了其他藩王,竟然敢上城头来,孙传庭绝对不给好脸。 但是,周王的慷慨,让他印象很好,也就不计较周王离开周王府了,便淡淡地说道:“没有此事!” 陈永福听了,连忙解释道:“孙督师发现,城外的勇卫营其实是流贼假扮,就是为了引诱城里派兵出去!” 周王一听,不由得失望,同时也是庆幸,亏了有闻名的孙传庭坐镇,便夸了孙传庭几句,便回去了。 等他一走,城头上的人,自然重新关注城外的状况。 “大人,流贼好像有点演不下去了!”高名衡看着城外,连忙提醒孙传庭道。 这时间拖久了,看着开封城头没有动静,流贼的表演就开始敷衍起来了。 孙传庭见此,笑了笑,随意。 忽然,勇卫营那边,似乎冲出了几骑,往城头这边跑来。 陈永福一见,便笑着说道:“大人,似乎是来求救了,要我们出兵呢!” 果然,那几骑在一群流贼的追杀下,是来向开封城这边求援的。 看到这一幕,城头上不少将领纷纷赶来孙传庭这边请战,要求出兵救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很自然地,他们随后就庆幸,原来流贼在演戏,真是好险! 半个时辰之后,一脸阴沉的李自成,恨声下令:收工。 他已经可以确信,引诱守军之策,失败了! 开封城头上的守军,本来有很多人是不解的,为什么不派兵出城去接应? 甚至有不少人私下认为,该不会孙传庭这个督师是徒有其名,虽然带兵打仗多年,其实是怕死! 结果没想到,打着打着,那些勇卫营将士竟然和流贼握手言和,双方并肩一起,往流贼大营去了。 这一幕,看得他们是目瞪口呆! 当然,他们反应过来之后,便立刻明白,原来城外的勇卫营是假的! 明白了这一点,他们立刻就感觉到后怕。如果刚才出城去救援的话,就正好中了流贼的奸计。 一旦出城军队被歼灭,士气打击之下,兵力不够,开封就危险了! 想着这些,几乎开封城里的所有人,全都再次认识了孙传庭。对于在孙传庭的统领之下,能守住开封城的信心,又一次得到了暴涨。 相对于开封城里的士气,流贼这边自然不用说了。 不要说这次被安排为炮灰的流贼队伍,被自己人杀得死伤惨重,士气有多低落就别提了,就是流贼精锐们,也一样士气低落。 这不,就在中军帐内,所有流贼头目的脸色都不好看。 为了这个诱敌之计,他们付出了好多,结果却被开封城头的孙狗官看了场猴戏! 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结局却这么难堪。很自然的,推卸责任便成了中军帐内的主旋律。 不是甲指责乙露馅,就是乙指责丙演得不像,又或者说是丁的责任…… 总之,中军帐内,吵吵闹闹地,好不热闹! “够了!”最终,李自成发飙了,厉声喝道,“如今如此指责又有何用?能让孙传庭去死么?” 听到他这话,中军帐内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罗汝才看了下中军帐内的这些人,然后转头看向李自成说道:“孙狗官就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缩在开封城内就是不出来,我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自成一听,顿时目光阴冷,盯着罗汝才。 他听出罗汝才的意思了,就是旧事重提,估计是又不想打开封了。 这个开封城,他是必须要拿下的。可罗汝才老这样拖后腿,让他非常地气恼。 他真要发作之时,忽然中军帐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随后,就见高一功闯了进去。 只见他一脸地兴奋,向李自成禀告道:“大将军,有好消息!” 他之前因为前锋之败,虽然没有处罚他,但是最终也被李自成打发去外围警戒巡哨去了。 此时,李自成一听他的话,心中顿时有点好奇,这时候,还有啥好消息?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08章 地方官的考核指标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正文在6:31更新,之前看的,可以刷新下就能看到正文了! 正在说着呢,忽然,就听一只虎李过大声说道:“勇卫营,朝廷的勇卫营!” “对啊,勇卫营!”罗汝才一听,用手指着李过,当即赞同道,“要说朝廷官军中,现在最能打的,也就只有勇卫营了。再说了,勇卫营对朝廷最是忠心,他们奉旨前来求援开封,没毛病吧?” 听到他们两人的话,其他人纷纷附和起来,觉得假扮勇卫营是最合适的! 一直插不上嘴的牛金星,忽然开口说道:“可勇卫营怕是不好假扮吧,就那么一点人,敢往我们联军这边撞过来,就是再傻,也不至于这样吧?” 勇卫营本身人就不多,还被崇祯皇帝分成三部分去四处救火,每部分的人数就更少了。到了崇祯十五年这个时候,勇卫营其实也只能剿灭势力比较弱的流贼。 像黄得功所部,其实已经奈何不了张献忠,双方打仗,有来有往。基本上说,黄得功只能守着中都凤阳,已经采取守势了。 而孙应元所部,按照原本历史上的话,就是被流贼给围住,孤军无援,最终战死疆场。 此时,听到牛金星的话,刚才还热情高涨的帐内气氛,顿时又冷了下来。 他们忽然发现,如今的朝廷,好像能威胁他们的军队,真得不多了,甚至可以说,都找不到一支能威胁他们两家联军的了! 此时此刻,是该高兴呢,还是该不高兴呢? 大部分人正在想着呢,还是罗汝才开口说道:“我从南边过来的时候,已经听说孙应元和黄得功所部,都奉旨北返了。从时间上推算的话,孙狗官应该知道这道旨意。那他们合军起来,前来救援开封,也就合情合理的是不是?” 一听这话,牛金星便立刻点头说道:“那估计可以,这几个狗官都是最忠心皇帝的,肯定会来救!” “那好,那就假扮他们!”李自成听到这里,便带着点兴奋拍板道。 他的话音刚落,宋献策就带着一点忧虑说道:“该不会整个勇卫营真得会来救开封吧?” 开封的重要性,那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城里头还有一个周王,那也是朝廷的脸面,肯定不容有失! 那狗皇帝真派出整个勇卫营,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一听这话,李自成倒也不在意,当即冷笑一声道:“真要敢来的话,就正好趁机灭了他们!” “大将军威武!”宋献策听了,想了想自己这边如今是两军联合,还真不怕勇卫营,便拍了李自成马屁道。 “还有一个问题!”李岩听了,忽然开口说道,“那孙狗官乃是知兵之人,定然知道我们围城之外,肯定会派夜不收警戒,那勇卫营如何能突然杀到开封城下来?” “……”一听这话,帐内的人顿时有点傻眼。这一点,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如果城里头是个庸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城里头想不到这点;但是,如今在城里头坐镇的,那可是孙传庭,他肯定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 在开封所在的平原上,援军要突然杀出,还真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时之间,大帐内的这些人,就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 想到恼火处,刘宗敏便大声嚷道:“我们仗着势大,忘记派夜不收警戒了不行么?” “对啊,或者警戒的夜不收觉得不会有援兵来,放松了警惕,结果被官军夜不收给收拾了呢!”另外一个流贼将领袁宗第也跟着说道。 其他人听了,纷纷想出一些理由,用来解释朝廷援军能杀到开封城下的理由。 听到后来,李岩不得不打断他们道:“你们得把这些理由去给孙狗官说,得让他相信才行,我们自己信可不行的啊!” “……”所有人一听,顿时就无语了。 难不成派人去城下,向孙传庭去解释这些可能性? 倒是李自成听到这里,忽然一挥手说道:“就这么定了,我们可以先演个几天,就假装攻城不下,懈怠下来了,让孙狗官有这么一个印象。然后再找个看不远的时间,假扮一次!” 罗汝才想了想,感觉有道理,似乎也只有这么做了,便也同意了。 他们两人都同意了,其他人也就没意见,便按照这个原则开始商量起具体的步骤。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城头上的守军就看到了流贼这边,攻城的还是在攻城,但是远处没有参与攻城的,就开始懈怠的那种。各干各事,就好像攻城和他们无关一样。 看到这一幕,河南巡按高名衡不由得大喜,连忙找到孙传庭禀告道:“大人请看城外远处的那些流贼,定然是看到久攻无效,军心士气受到影响,他们自己都认为,开封不是他们能打下的了!” 说着,他还兴奋地给孙传庭具体分析了起来。 高名衡的解释,也确实符合眼下的战况。 流贼打了这么久,损兵折将那么多,就短时来看,他们也没有打下开封的可能。所以会出现城外的情况,似乎也不足为奇。 不过孙传庭听了,也只是点点头说道:“本官知道了!” 他确实没有多少高兴之处,因为崇祯皇帝之前和他说过,就算没有他参加这开封之战,没有他的那些准备,开封城也是守到了九月份。 如今有他参与守城,开封绝对是更能坚持,流贼打不下开封,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特别惊喜了。 也就高名衡不知道这些,所以才会那么高兴! 此时,他见孙传庭的反应,倒也没有不高兴,反而觉得一切都在孙传庭的意料之内,对孙传庭更是佩服。 不过这不妨碍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比如一直担心着的周王等人,于是,开封城内的士气,便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而在开封城外,李自成等人自然是非常关心城头上的动静。一直盯着,他们采用的怠慢策略,有没有引起城头上守军的关注。 只是到了第三天,果然见到了效果。顿时,那些知道计策的流贼头目,一个个都是欢喜不已,赶着给李自成报告情况。 “大将军,城头上的守军果然上当了,一个个开心地像捡到钱一样!” “大将军,我们的计策奏效了,城头上的守军以为他们能赢,就和打了鸡血一般!” “……” 听到这些消息,李自成也亲自去偷偷观察了城头上的情况,确认无误,确实如同收下禀告的那样,顿时,他心中就稍微松了口气。 说实在的,开封这块硬骨头如此难啃,真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哪怕前两次他也是铩羽而归,可这一次,是联合了罗汝才那边的人马,号称五十万过来打的。 这一次,他是有底气的,不怕朝廷的援军。而所谓孤城坚守,外无援军,则必定会沦陷。 因此,李自成这一次来,对于开封是势在必得的。 可是,孙传庭的坐镇,使得开封之战变得更为艰辛,是超出他的意料的。 打了这么多天,他其实已经有点无可奈何了。好在如今又有一计,存在打下开封的可能性。因此,他对这个计策,其实是寄予厚望的。 此时,诱敌出城的初步策略,看着是成功的。这让李自成对于打下开封城的期待,就更多了一分。 于是,在再次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李自成便给手下强调道:“诱敌出城,务必要像,必须做到足够好,能让开封城里派兵。派出的兵力越多,那么回头打下开封也就越容易!” 这个道理,其实不用他说,他的手下都是明白的。 为此,纷纷查漏补缺,完善这条计策。 为了防止被孙传庭看破,假戏要真做,那些攻城军队不能事先得到消息,如此才不会在演戏之时露馅。 这么一来,攻城军队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受到朝廷援军的进攻,必然会惊慌失措,死伤绝对不会少。 可为了引诱孙传庭上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这点伤亡也是值得的。 当然了,这些被定为伤亡的部分,肯定不是李自成的嫡系,也不会是罗汝才的嫡系。 为了进一步让孙传庭上当,李自成等人还商量了,当朝廷官军出现的时候,大营这边还必须慌忙凑出一支军队前去拦截。 只是很可惜,“勇卫营”太过勇猛,抵挡不住。这是其一。 其二,还要营造一种场景,就是城外朝廷援军冲杀后,力有未逮,大营这边,正在紧急集结,准备抵抗。 如果开封城里不趁机出城配合冲杀的话,很可能会让大营这边缓过气来。这么一来,朝廷援军不但可能无法打败义军,还可能被义军给围困消灭。 左右战局,胜败与否,关键就看开封城里的朝廷军队是否能出兵,完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举。 如此种种的细节,流贼大营内,那是你一言我一语,补充地相当完备。 一切计定,李自成便豪气顿生,指着开封城方向,大声喝道:“我就不信了,他孙传庭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抓住战机出战!”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09章 铁路 不过田贵妃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便马上问道:“陛下,骑射须在室外,光是准备屏风,怕是要花不少时间!”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惊愕了下,随后回过神来,思考着说道:“刘伟超的意思,就是不让后人看出是在紫禁城,并且又要能宣传他的公司。基于此,朕感觉,你在御花园找块空地玩玩,也无须太多屏风阻挡,能展现出他的公司,便是可以的了!” 不知觉间,他已经开始用之前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明白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目的去做事! 要是换了一开始的崇祯皇帝,面对田贵妃的问题,必然不知道该怎么办,要么就按照之前的做法,拿很多屏风来遮挡,要么只能是再次联系刘伟超,问他的意见。 此时,田贵妃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不用那么麻烦,就很是高兴,便回答道:“那陛下给我半天时间,让我布置下地方,顺便再练练!” 崇祯皇帝听了,自然不会有意见,摆驾回去之后,召了太子朱慈烺过去,让他念刘伟超传过去的试卷,然后由太子的人听写出来。至于他自己,则在边上处理政务。 正在忙着时,忽然内侍来报,说从江南运来的番薯藤已经到达通州,一共十大船。 崇祯皇帝一听大喜,便立刻下旨,京师这边要五船,另外五船,分给周边州府,就按照之前旨意,各级官衙、各地方官的府邸内,全都要种植这番薯。此事,就由王象晋去牵头负责。 相对于土豆来说,这番薯的推广要简单多了。 第一是如今这个时候,番薯在闽粤两地已经普及,甚至在江浙和南直隶也有部分种植了。 第二是番薯的种植,不一定要发芽的番薯块,而是剪它番薯藤,插地里就能活。 为此,崇祯皇帝只能先大规模推广番薯先说。 这道旨意一下,顿时就又成了京师街头巷尾的话题之一。 不但在紫禁城御花园内会种植番薯,连各级官府衙门的空地上都要种植,甚至还明确规定,当官的府邸,也要种植,那么这番薯,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说,人人为之好奇! 有时候,推广农作物之类,最大的阻碍就是底下百姓不知道这东西到底好不好,空口说话,人家也不会信。 但是,皇帝和那些大官都带头去种植,哪怕他们是去种狗屎,在很多人眼里,也会变成是个宝贝。 他们会想着,这玩意要是不好,皇帝能种?那些官老爷会种? 还有,如今是皇帝和官老爷都种,家里有没有这个东西,那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了! 反正也不算占地方,就当养花好了。 自上而下的种植番薯,顿时就成了大明的热门事项。 于是,自发地,就有商人看到商机,从南方往北方运番薯藤,然后被抢购一空。 这推广番薯的事情,就很顺利地展开了。 当然了,想要收获,想要真得全面推广,还需要时间。 崇祯皇帝这边,让王象晋去做事之后,自然不会时刻关注后续的事情发展。他这时候就只是盯着试卷的抄写。 为了防止泄露试题,抄写的人都不得离开,整理成卷子之后,再拿去印刷,都是太子亲自看着的。 崇祯皇帝之所以这么重视这个事情,是因为兵仗局那边实在缺人手,特别是有学问的。 按照刘伟超的提醒,兵仗局内的各项事情,都要整理成册不说,还有针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象进行描述。对于各项工艺,还要研究改进等等。 如今勇卫营和京营的训练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为预计这两支军队是以火器为主,第一阶段的队列和战场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就要下发枪支进行实际训练。 兵仗局这边的产量必须要跟上,能提供足够多的燧发枪,这是目前崇祯皇帝急需解决的大事。 只有抓好了这个事情,才能按照计划练出强军来。 随着时间的过去,建虏入关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而开封坚持的时间越来越久,这两个事情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他正在忙着呢,方正化来求见,又给他出了一个难题道:“万岁爷,兵仗局所需之铁矿石,有些供应不上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一惊,连忙问道:“怎么回事?可是有矿工逃了?朕不是说,要改善他们的待遇,给他们钱的么?” “回万岁爷,不是的,没有矿工逃跑!”方正化一听,连忙回奏道,“只是钢铁产量越来越大,这铁矿石每日的消耗太多,矿地那边供应不上了。”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马上补充道:“奴婢查过了,最主要的是,从矿井里往外运铁矿的速度太慢,还有运到京师的速度也不够快,缺少足够的牛马车!” 京师这边的铁矿石供应,主要是来自京畿之地的铁矿。不在运河一线,就只能是陆运,很费牛马车的。 方正化说到这里,知道如今的崇祯皇帝最喜欢看到什么,便奉上了一本奏章,上面写明了挖坑、运矿具体的数据,全都是阿拉伯数字所写,一目了然,并且还费不了多少空间。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想到了什么,便对他说道:“这个事情,朕有办法解决,你先去忙吧,回头朕给你说!” 方正化听了,心中有些好奇,不知道皇帝怎么解决? 因为他其实该想过的办法,已经想过了。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矿井那边加大人手,但他已经做了,实在没法再多人了。 从矿地那边拉矿到京师,能调配的牛马车,他也已经都调配了,皇帝还能从哪里调配?总不可能调用勇卫营和京营那边的战马吧? 如果把战马拉去拉货的话,那是会拉废战马的! 心中带着疑惑,同时也有期待,不知道崇祯皇帝会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运输瓶颈,回他的兵仗局去了。 等他一走,崇祯皇帝便立刻联系刘伟超,在一接通的时候,他便先问道:“朕记得是有蒸汽火车,能拉好多节车厢的,对不对?” 他已经通过视频看到过,因此才告诉方正化,只是之前没有顾得上这个,也就没有问具体的情况。 刘伟超一听,当即点头说道:“对啊,你现在想要搞这蒸汽火车了?” “是啊!”崇祯皇帝听了,回答了一句,随后便把目前铁矿石运输瓶颈的事情说了一遍。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笑着说道:“如果修建铁路来解决运力的话,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不过你要想在京畿之地修筑铁路,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解决的。” “什么问题?”崇祯皇帝一听,便有点好奇地问道,“是需要人手么?朕可以征发劳役,反正眼下又不是农忙时候!” 对于为皇室做工的那些工匠,崇祯皇帝已经开始给薪水,不再是劳役的方式。 但是,他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把原本的劳役全都免除,至少他在目前是没有这个底气的。 手中的钱,至少要先保证强军需要。征发劳役改为有偿劳动,那得有一个过程。 刘伟超一听,便摇头说道:“不是人手的问题。”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对崇祯皇帝说道:“另外,你刚才说可以征发劳役,我给你的建议是,最好不要这样做!” 崇祯皇帝一听,便按捺下了第一个问题,先给刘伟超解释道:“朕不是不想停掉劳役,而是如今……” 听到他巴拉巴拉一通的诉苦,刘伟超便笑了,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我之所以说最好不要用劳役的方式,并不是这个原因。而是修建铁路是一个技术活。你最好一开始就选出一批人来专门从事修建铁路。你总不可能就只是修一条路就拉倒了吧?到时候,熟脸的铁路工人,是你急需的哦!”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不由得稍微有点不好意思,不过随即他又有点为难地说道:“可朕手中工匠本就不够用,哪来一批人专门从事修建铁路呢!” 刘伟超听了,给他出主意道:“我这个国家当初修铁路的时候,是动用军队的。后来修铁路的军队就改为铁道兵,为全国各地修铁路,再后来,改制为公司,属于朝廷控股的。我感觉,你可以学学!”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眼睛一亮。不过随后又是为难道:“但是勇卫营和京营正在重建,而且他们将来的职责,还需要平流贼,灭建虏,哪能去修建铁路?”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就提醒崇祯皇帝道:“你不是还有地方卫所么?他们打仗不行,你可以用来修筑铁路啊!如果青壮不够,可以再募集一些,给发军饷,这样不就可以了?” “对哦!”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喜。 如今的地方卫所,真得是已经烂光了,让他们去打仗平定流贼和建虏之乱,那绝对是没戏的。 按照刘伟超的建议,不就是可以废物利用!这么一来,修建铁路的人手问题就解决了。 这么想着,他便高兴地问道:“那你说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什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10章 圣君 刘伟超听了,便提醒他道:“你在京畿之地修筑铁路,可建虏在下半年会入关劫掠的啊!” “啊……”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失声,随后便皱眉说道,“这还真是一件麻烦事啊!” 建虏在年底入关,基本上是大概率的事情。 面对这种情况,其实是有两种选择。 一是御敌于长城之外,这样能保证关内不受到破坏。可这样一来,要想给予建虏重创,就不大可能了。 二是把建虏放进关内,然后利用强军之后的勇卫营和京营一起出动,在合适的地点围歼入关的建虏,至少也要给建虏一个重创。这么一来,却不能保证建虏不会破坏铁路,破坏京畿之地的民生。 心中衡量着这些,崇祯皇帝便问刘伟超道:“你觉得该如何做为好?” 刘伟超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想了下,然后问崇祯皇帝道:“我想知道,如果建虏真得在十月份入侵的话,你训练的新军,能不能有把握打赢建虏,就算不歼灭,至少能赶出去?” 崇祯皇帝一听,便皱着眉头回答他道:“勇卫营扩军之后能有三万,而京营训练之后,兵力也能达到五万左右。朕刚去看过他们训练,如今差不多快完成队列训练,需要发下火枪让他们去练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回答道:“不管是周遇吉,还是黄得功,又或者孙应元,他们都答复朕,说一旦新军练好,装备齐全,粮饷充足,他们能替朕光复辽东!” 刘伟超一听,便立刻再问道:“那你能准备齐全,给予后勤保证么?” “朕就是砸锅卖铁,也必然是要保证新军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崇祯皇帝一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说到这里,他又犹豫了一下说道:“就是钢铁产量不足了,受限于铁矿石的运输,因此,这不就想着解决此事呢!” 刘伟超听到这里,便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怕什么。建虏入侵的事情,你就交给你的几位将军去解决,你只要做好统筹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笑着说道:“那我现在就找铁路修建的资料。至于蒸汽机车,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把动力转换装置换下,基本上没有难度。人力方面,你可以先准备起来。” 崇祯皇帝一听大喜,连忙回答道:“好好好,朕这就召集内阁、工部、兵部等衙门去商量人手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犹豫片刻,就又提要求道:“那个,你能不能把你们那个世界从军队修建铁路到公司的历史过程,发我一份资料看看?” “没问题!”刘伟超听了,当即点头说道,“这个很容易查到,回头就给你!” 崇祯皇帝听了,欣喜地挂断了通讯,然后立刻传旨,催促田贵妃那边快点。 随后,他又摆驾文华殿,并传相关人等与会。 崇祯皇帝还没到文华殿时,手机有动静,却是刘伟超把他要的资料传过来了。 等他看完军队到铁道兵,再到国企的转变历程之后,心中就有数了。 这不,崇祯皇帝心情高兴之下,连首辅贺逢圣等人一见面,就感觉出来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一见,便立刻露出讨好的笑容问道:“万岁爷,可是有喜事?说出来,让奴婢也一起高兴高兴吧?” 他知道,崇祯皇帝要是有什么好事的,是很想说给别人听的。因此,就有此一说。 崇祯皇帝一听,果然挠到了他的痒处,便装出不经意地,淡淡地说道:“卫所之事,朕觉得,也该有个了结了!”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一听,不由得大为惊讶。 开国之初,由太祖皇帝设立的卫所制度,到大明中期的时候,已经有糜烂的趋势。因此到后来,真正能打的军队,都要靠募集,而非是卫所军队了。 等到这明末时候,那就更是如此了。各地设立的卫所,就是一个烂摊子。 然而,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打仗不能靠卫所,可要裁撤了卫所,这又是非常难的事情。 毕竟卫所乃是太祖所设,且军户一个安置不好,为国效力不行,捣乱却是很有可能的。 如今,崇祯换地突然说,他要解决卫所问题了,这一听之下,在场众人,自然是惊喜了。 不过首辅贺逢圣比较谨慎,想了下还是奏道:“陛下,可是裁撤卫所?如若这样,怕是会引发动乱啊!” “非也!”崇祯皇帝听了,淡淡地说道,“改制而已,非裁撤!” “万岁爷的法子肯定是好的!”边上的王承恩跟着说道,“首辅就听万岁爷说便是,如果觉得有问题,您再说话也不迟啊!” “……”贺逢圣一听,连忙向崇祯皇帝奏道,“是老臣孟浪了,还请陛下示下!” 崇祯皇帝听了,便点点头说道:“朕决定,在宫内十二监之外,再设铁道监,卫所军户改制为铁道兵,由内宫发放饷银。”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意外。 皇帝这是要一个人抗下所有的卫所?这么一来,每年要开销多少钱啊? 这种现象,一听就知道里面必定有蹊跷。 于是,一直不发言的堵胤锡便开口问道:“请问陛下,不知这铁道兵是何意?” 这个词,他们是第一次听说,不知是何意? 他们明锐地察觉,皇帝会这么慷慨的原因,恐怕就和铁道兵是怎么回事有关! 于是,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看着崇祯皇帝,竖着耳朵听他解释。 只见崇祯皇帝看向堵胤锡,给他解释道:“铁道兵不打仗,只是修路而已。不过不是普通的路,而是铁轨铺设,用于蒸汽火车行走之用。” 听到这话,底下一众人就更是奇怪了。就听贺逢圣跟着问道:“陛下,如果是修路的话,征召民夫即可,何须如此大费周折呢?” “唉,民生之多艰,朕心中岂会不知!”崇祯皇帝听了,叹了口气说道,“劳役这个,朕想着以后等到国力强大起来,就要逐步废除。只是如今朕还做不到,但是,能不用征召民夫之法,就不用征召民夫!” 听到这话,在场的这些人不由得有点惊讶。皇帝这话,是透露了以后的国策,这可是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事情,皇帝要废除了? 真要这样的话,当今皇帝肯定会被万民称颂。可是,以后朝廷做事,就更难办了啊! 对于在场这些人来说,他们参与此事,恐怕也会名垂青史,但是同样会被后面的皇帝和官员所记恨。 首辅贺逢圣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还是提醒崇祯皇帝,就把这个想法说了下。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笑着摇摇头说道:“你以为,这是朕凭空想出来的么?朕是看如今之现状,其实已经有以银代役,朕觉得不错,就全面实施而已!” 刘伟超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那么按照历史发展的方向去变更,就肯定没错了。 当然,他说得也没有错。 从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之后,如果遇到劳役的情况,是可以折合银子,也就是说,可以用银子代替劳役。 一听这话,贺逢圣等人稍微一想,便都恍然大悟了。 地方上的劳役,并没有定数,看情况需要,官府是可以征发劳役的。而劳役又可以用银子,那么换个角度来说,以后废除劳役,不再是免费给官府做事,但是,官府从另外方面来收税,其实也就等于是劳役而已。 旧瓶换新酒,差不离,但却能让老百姓认为,最让他们痛苦的劳役没有了! 一想到这,官场浮沉最长时间的贺逢圣,便立刻想到了一事,就问崇祯皇帝道:“陛下,这铁轨铺设的路,是不是会收钱?”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有点赞赏。因为他知道,贺逢圣等人,压根就没见过铁路运输,可是,他却能从有限的消息中推断出来,铁路收费的事情。 于是,他便回答道:“这铁路铺设很耗钱,朕又要养铁道兵,不收钱合理么?当然,只要不走铁路,不坐朕的火车,朕就不收费,只收坐车人的钱,这总没有问题吧?” 听到这话,在场的这些人,立刻把这什么火车和他们印象中的牛马车联系起来。这么一想,自然也就都赞同崇祯皇帝的说法,坐车当然要给钱,这很合理! 最为关键的是,皇帝还明确说了,不坐车也可以,且不收费,这么一来,又有几个人会去做收费的车子? 皇帝修这什么铁路,怕是要亏大了! 这么想着,没有人有意见,也没有人抢这个铁路营生。就只是想着,皇帝到时候别反悔,又要支取国库银去养卫所,不对,铁道兵吧! 崇祯皇帝也是狡猾,压根就没说清楚铁路运输的前景,甚至可以说,故意误导他的这些臣子,让他们认为,铁路上的车子和普通的牛马车差不多。 因此,改卫所为铁道兵,属于新设内宫的铁道司,其他人都没有意见,顺利地通过了廷议。 甚至崇祯皇帝的这个举措,还赢得了朝野上下的称颂,圣君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11章 母子重逢 不过这个事情真要做起来,还是非常繁琐的。就只是整顿各卫所的情况,就是一件大工程。 当然了,崇祯皇帝也根本没有那个意思,要求一下就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他首要做的事情,就只是修京畿之地铁矿区到京师的铁路。因此,第一批要改编的卫所,也只是京师周边的卫所而已。 到了明末这个时候,卫所制度最为严重的问题,其实是军田被私人侵占。或者是地方好强,或者是军中将领。以至于当年太祖皇帝引以为豪的,说百万军队不用费朝廷一分钱的情况,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军中将领把本所的军户当牛马一样使唤,也是明朝中后期的一大弊端。 如此种种,导致明末各卫所的军户有大量逃亡现象。账面上一个千户所,可能连三百人都不到。 如此一来,其实崇祯皇帝改编卫所制度的压力,也就少了很多。至少对他来说,前期投入的银钱就少了。 之前的时候,已经有旨意下发,要求各地卫所清屯充饷。其他地方的情况怎么样不知道,至少皇城根下,还是有些效果的。 崇祯皇帝着手卫所改制之后,便立刻大规模地派出两厂一卫并兵部官吏,一个卫所一个卫所的核对情况。 各卫所的军户,在军队编制中的,全部转为铁道兵,编入铁道司的名册中。如果是老弱,则要求军户家中置换一个年轻力壮的。如果没有,就从家族中抽调一个。 这个是原有卫所就是这么做的,崇祯皇帝的这个做法,并没有变化。 如果是以往,就会存在逃亡情况。谁也不想让家中青壮去给那些当官的当牛做马。 不过这一次,朝廷却是明言:编入铁道兵名册的,一个月一两军饷,概不拖欠。如有克扣发生,可直接告御状。 另外,原有卫所的军田,则分发给原有卫所军户。原则上每户都有,但是家中有青壮编入铁道兵名册的,会多分军田。 这些改制旨意在京畿之地的卫所先行试点,特别是京师周边的卫所,更先一步。 如果说,改革其实是利益分配,定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这部分受损利益的人,大都是卫所军官,比如百户所的百户,千户所的千户,再高就是都司,或者和军田毗邻的豪强。 如果是地方偏远的话,这些人是肯定能挣扎一下的。但是,在这皇城根下,最大的豪强就是崇祯皇帝。谁敢对抗他,那就是自不量力了。 这个改制的第二个受害者,从表面上看就是崇祯皇帝本人了。 因为铁道兵归属内宫新设的铁道司,要每个月发军饷的,这可是一大笔钱,以前是不用支出的。 因此,在外人看来,皇帝抗下了这次的责任。 既然皇帝都这样过了,底下人就更是不敢闹了。要不然,谁比得过皇帝的付出? 很多人在不甘心的同时,也是在暗地里看着好戏的。 他们不信了,皇帝能抗下京畿之地的卫所改制铁道兵,那能抗下全国的卫所铁道兵么? 还有,付出一个月的军饷就算了,以后每个月的军饷都要付出,你皇帝有多少钱,够花么? 他们相信,迟早崇祯皇帝会承受不了那么多卫所的改制,最终让这个卫所改制悄无声息地就算了。 基于如此的期待之下,崇祯皇帝的这个铁道兵改制进行地很顺利。一处一处的卫所,都是高效率地整编。 当然了,这个事情说起来是轻松,但是也分了崇祯皇帝非常大的精力。 京营的重整,勇卫营的扩军,兵仗局那边的后勤供应,如今加上铁道兵的事情,还要修筑铁路的准备,科学院的教习,军学院的视察等等,崇祯皇帝都是亲力亲为,不敢有一丝马虎。 之所以如此,他实在是怕了。就怕这个时候普遍的贪腐、中饱私囊等等问题,会在这几个方面出现。 ……………… 就在他忙着这些的时候,山西这边,两支军队会师了。 就见白杆军马祥麟惊喜万分地看着眼前的探马确认道:“我娘就在前面了?” 虽然是问句,不过其实也是肯定的。因为他眼前的,不但是自己这支队伍的探马,还有秦良玉所部白杆军的探马。 双方探马遇到,就有跟着过来见马祥麟的。 这不,马祥麟都等不及答复,当即向身边的人大声交代道:“你们领军跟上,我先走一步!” 前半句,他是向他手下交代的。而后半句,则是对身边的传旨太监说的。 马祥麟都等不及分开来说,急着说完之后,就双腿用力一夹马腹,胯下战马吃疼之下,“嗖”地蹿出,撒开了脚丫子,往前疾奔而去。 众多白杆军将士一见,都是会心一笑。然后马祥麟的亲卫,立刻喝斥着战马,紧追马祥麟而去。 传旨太监高时月,也是崇祯皇帝身边的当红太监之一,心中非常清楚,皇帝对白杆军的信任。 因此,对于马祥麟这种比较没有礼貌的行为,他也不在意,跟着笑笑,而后夸道:“马将军,真孝顺也!” …………… 秦良玉这边,才刚得到探马回报,说前面遇到了儿子的军队,她是有些意外的。 因为她之前的时候,只是知道儿子在中原剿贼,大概是在襄阳一带,却因为战乱,交通不便,并不知道马祥麟后面的事情。 此时突然在晋地遇到,自然是有些奇怪的。 不过不管奇怪不奇怪,好几年都没有见到儿子了,哪怕家里有孙子,她也终归是非常想念儿子的。 特别是她已经知道,她的儿媳张凤仪剿贼战死,就更是担心儿子这边。 秦良玉自然不可能知道,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就在几个月之后,他儿子也会在襄阳战死殉国。 此时,她正想着儿子时,就见前面直道的远处,有一骑一马当前,飞驰而来。 虽然离得远,可秦良玉一看那个身影,便知道是自己的儿子。顿时,她的眼睛不由得便湿润了。 虽然她是个女中豪杰,领兵打仗多年,见惯了生死,也经历了亲朋好友不断战死的事情。可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个母亲,含辛茹苦地养大儿子。 看着儿子安然无恙的矫健英姿,心中欣慰之下,说不激动就是假的了。 所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更不用说,常年领兵打仗,并且贼势愈演愈烈之下,还能亲眼见到亲人,那就更是难得了。 “娘……” 离得近一些了,就能听到马祥麟的喊声。 见此情况,白杆军将士们,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前进的步伐,看着他们的主帅继续驱马缓步而行。 马祥麟一直疾驰到秦良玉面前,才勒住缰绳,立刻滚鞍落马,单膝跪地的同时,双手抱拳,激动地抬头大声说道:“孩儿见过母亲大人!” 他的独眼,就盯着秦良玉上上下下地看,就怕看到有受伤。 一如秦良玉担心他,他也担心秦良玉。 和别的家人不同,他的母亲是领兵为国征战,而是躲在深宅大院的。他母亲有多担心他,他就有多担心他母亲。 可以说,他担心母亲,要远多过惦记他那在家的儿子。 秦良玉看到眼前的儿子,也是翻身下马,快步走近儿子,伸出手去扶他,同时满脸笑容地说道:“我的儿,可有受伤?” “没,娘,孩儿好着呢!”马祥麟站起来之后,拍拍自己的胸膛,大声说道,“您看,强装着呢!” 看到儿子真的没事,秦良玉心中非常欣慰。随即,她才问出行踪的疑惑道:“你怎么也在晋地,你不是在襄阳那边的么?” 听到这话,马祥麟却没立刻回答,而是关心地问道:“娘,你还好么?要孩儿说,您年龄都这么大了,就在家待着好了,还到处领兵打仗,孩儿时常担心着呢!” 秦良玉一听,当即微笑了下,眼睛还在打量着儿子的同时回答道:“国事如此艰辛,娘有能耐的,岂能在家闲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乃是本分。皇恩浩荡,我们自当忠于王事,早日还天下一个太平!” 听到这话,马祥麟立刻点头,笑着对秦良玉说道:“娘说得是!孩儿是奉旨入京,早从襄阳到了京师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一脸兴奋地说道:“娘,您猜皇上把孩儿调去京师,是干什么来着?” 看到儿子这么开心的样子,秦良玉便笑着说道:“看来你是获得不少赏赐了吧?” “您猜是什么赏赐?”马祥麟听了,依旧兴奋的问道。 知子莫如母,看儿子这么开心,秦良玉便知道,这个赏赐绝对不会低。 于是,她便好奇地问道:“我儿休要让你娘瞎猜了,左右不过是赐你爵位,或者金银一类,还能有什么?” 听到这话,马祥麟开心地笑了。母亲大人一向英明,如今却是半点都猜不着。 不过他也不敢吊他娘的胃口,便笑着说道:“娘绝对不会想到,这次皇上赏赐了什么下来!” “哦?”秦良玉一听,就好奇了,听儿子的意思,这次的赏赐很意外,也很好? 能有多意外,有多好?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12章 谁与争锋 “娘绝对想不到,陛下给孩儿收下全部配备了精钢所炼之盔甲,还有武器,也全都替换了……” 马祥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秦良玉诧异地打断了:“什么,精钢所炼的盔甲?你再说一遍?我的儿,你什么时候学会开你娘的玩笑了?” 马祥麟一听,当即笑着说道:“娘,孩儿真没开玩笑,怎么敢呢!” 顿了顿,他急忙向后一招手,把跟着他的护卫全部叫了过去,然后给秦良玉说道:“娘,您来看,他们就都穿了!孩儿身上的这盔甲都是祖传的,因此才没好换!” 马祥麟的亲卫一听,急忙上前,纷纷解开外面的军服外衣,亮出穿在里面的盔甲。 秦良玉心中非常惊讶,立刻上前,看着因为油漆之后不起眼的盔甲,用手敲敲,听着声音,仔细地打量了起来。 马祥麟就陪同在她身边,笑着给秦良玉介绍道:“娘,这盔甲比孩儿身上的还轻,而且还要坚固……” 刚确认了这盔甲好像是精钢所炼,秦良玉正惊讶着呢,就听到了马祥麟这话,不由得非常诧异地转头看向她儿子道:“当真?不但轻,还坚固?这不可能吧?” 说完这话之后,她立刻又想起了什么,顿时更为诧异地追问道:“你刚才还说,陛下给你所有手下都配备了这些盔甲,而不是只有这些亲卫么?” 马祥麟就知道他娘会非常惊讶的,因此,高兴地回答道:“当然了,在京师的时候,孩儿确认过的,不但轻不少,而且更为坚固。甚至更换后的武器,也变得更为锋利。” “……”秦良玉一听,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她回过神来,自然明白,儿子是不可能在这个事情上骗她的。 可是,她马上就又冒出一个疑问,当即问马祥麟道:“朝廷哪来那么多的盔甲,还是如此精良的盔甲,一次就能下发上万付盔甲的?” 听到这话,马祥麟的笑容顿时就凝固在脸上,随后便消失了,他回答秦良玉道:“娘,孩儿手下没有那么多人了,只有六千来人,如今都有这新式护甲了!” 当初他离开四川去剿贼的时候,是带了上万l兵力出来的。几年下来,南征北战之下,已经快损失了一半。 如果不是因为这支军队都是他自己的兵,家里老小都在石柱的,估计早就崩溃跑完了。 听到他这话,秦良玉不由得黯然了一会。她自己又何尝不是,每次打仗都会死人,可是,贼寇却剿不完,这时间长了,损失的人口积累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不过很快,秦良玉就从这心情中解脱出来,还是诧异地问道:“六千来付这种盔甲,这也让人难以置信啊!朝廷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什么时候能打造这么多盔甲了?而且竟然一次性给了我们这么多盔甲,这…这…,娘感觉好像在做梦一般!” 哪怕是朝廷赏赐十万两银子,秦良玉都不会这么吃惊。或者说,赏赐百万两银子,她虽然会吃惊,但是,也绝对不会像这样吃惊。 要知道,精良的盔甲,这是任何一方势力都渴望拥有的。 就那辽东的野猪皮,当年也是号称十三副盔甲起兵造反,如今便有了这么大的声势。 一般来说,这种精良的盔甲,朝廷绝对不会给到外面,更不用说,一次性给那么多。 能赏赐这么多盔甲给白杆军,这份皇帝对白杆军的信任,绝对不是钱能衡量的! 她正在想着呢,就听马祥麟对她又说道:“孩儿估摸着陛下调娘进京,也是要换装,配发精良盔甲军械的!” “……”秦良玉一听,顿时就傻眼了! 真得,她有点没法想象了。 过了半天之后,秦良玉才回过神来,有点不可思议地问道:“朝廷…朝廷哪来的那么多精良盔甲?就算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可能那么多吧?” 马祥麟听了,当即呵呵笑着说道:“这有什么,娘是不知道,勇卫营和京营正在整编,估计快有十万人吧,到时候肯定也是全部配发新式装备的!” “……”秦良玉一听,脑子一片空白,这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能力之外了。 马祥麟见了,还是笑着说道:“这装备倒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陛下用什么科技的力量改造了兵仗局。娘,孩儿和你说啊,太祖皇帝显灵了!” 说到这最后一句话的时候,马祥麟似乎不是一把年纪,而是还是小时候一样,有点神秘地对他娘说话。 “什么?太祖皇帝显灵?”秦良玉一听,再度震惊,甚至可以说,她已经震惊地有点麻木了。 实在是和儿子见面之后,听到的一连串的消息,一个比一个意外。如今,连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都出来了! 真是麻了啊! 马祥麟看到一向比较威严的母亲,难得脸上会出现这么多的震惊,心中开心,就继续说道:“是啊,太祖显灵,要不娘你想想,陛下怎么会想出那么好的法子,造这精钢盔甲就和玩一样的?而且啊,娘,孩儿给你说,瘟疫知道不,不是别的,就那疙瘩病,一死死一片的那个,皇上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能防治了!还有啊,天花,你不是老担心孩儿小时候染上天花么,这个病啊,皇上也能治了……” 听着他在那说话,秦良玉真得是震惊地目瞪口呆! 如果说,战场上出生入死多了,她已经不信鬼神之说,可此时,她绝对相信,鬼神之说可以不信,祖宗显灵的事情是肯定有的。要不然,没法解释当今皇帝的这些事情! 本来的话,说句实话,秦良玉打仗打了一辈子,真得是一辈子,对于大明局势,比任何人都要明白,也更加悲观。 可是,太祖皇帝都显灵了,那可是太祖皇帝啊,驱逐鞑虏,从南打到北,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太祖皇帝显灵,不要说区区流贼了,哪怕是建虏,也肯定不在太祖皇帝眼里的。 大明,真得有救了! 一想到这,想起打了这一辈子的仗,死了那么多熟悉的人,终于要看到胜利的曙光。这一刻,不知觉间,秦良玉的泪,无声地涌了出来。 马祥麟正说得高兴呢,忽然之间,就看到他娘流泪了,他不由得一怔,随后连忙担心地问道:“娘,你怎么了?” 一直以来,她娘给他的印象,都是刚强的。不管是什么事情,从来不会掉泪。 原本他以为,那是因为他娘对生死离别都看淡了。 结果没想到,突然之间,他看到他娘哭了。 此时此刻,他非常地诧异,同时,也是很震惊,又有些担心。 秦良玉听到儿子的话,顿时就回过神来,连忙用手背擦了一下眼角,然后笑着说道:“风大,咪了眼!” 随后,她看到儿子一脸地不信,还着急担心的样子,便高兴地解释道:“娘是高兴了,打了这么多年仗,终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天下终于会太平了!” 如今之乱世,真得让人看不到希望;可是,太祖一出,谁与争锋? 天下太平,那是迟早的事! 听到这话,马祥麟立刻点头,附和他娘道:“那是当然了,娘,别地方的话,您可能不知道。可是,只要娘去了京师,那就肯定能明白,陛下自从得到太祖皇帝的指点,赐下宝物之后,英明神武,太平盛世,指日可待!” 听到他们两的对话,他们身边的亲卫,也都非常地感慨:太平盛世啊,以前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结果没想到,还是会有啊! 可以说,千言万语都抵不过一句话,那就是太祖皇帝显灵了! 此时此刻,但凡听到这话的人,立刻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秦良玉甚至都有点迫不及待,当即笑着说道:“那要加快行军,早日赶到京师,娘要亲眼见见京师那边的情况。” 听到这话,马祥麟想起了什么,便连忙对秦良玉说道:“娘,开封危急,陛下下了旨意,让我汇合娘这边,先行南下,策应开封,使得流贼不敢全力攻城!” 一听这话,秦良玉虽然很想去京师看看,但是,她却也没有犹豫地说道:“既然是陛下旨意,那我们就即刻转道南下!” 对她来说,一切都是国事为先。 正在说话间,就看到马祥麟的队伍终于跟过来了。 于是,马祥麟先给他娘介绍传旨太监高时月,接下了圣旨。随后,秦良玉便对高时月说道:“还请公公转禀陛下,陛下如此厚待白杆军,开封这边,除非白杆军全军覆没,否则定然不会有失!” 送走了高时月之后,秦良玉这才有机会去查看马祥麟军队的装备护甲。这一见之下,更是感慨,太祖皇帝,真得是太厉害了! 有了这些装备护甲,白杆军必然能重现当年之辉煌! 军心士气,在两军汇合之后,立刻升到了一个顶峰。 随后,秦良玉领军,马祥麟为前锋,浩浩荡荡地往南而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13章 人命如草芥 开封所在,黄河以北的卫辉府府治所在,是为汲县。 可以说,汲县是周围最大的城池,藩王潞王便是分封在此地。 第一代潞王是万历皇帝同父同母的亲弟弟,不过此时已死。现任潞王是他的第三子朱常淓,已经三十四岁。 不用说,有万历皇帝亲弟弟分封在这里的,这卫辉府必然也是个好地方。就连崇祯皇帝当初都说过,卫辉府南通十省,北拱神京。 另外,后世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因为叛徒出卖被满清活捉,押往京师北上的时候,也是经过卫辉府,收到满清旨意就地凌迟,死后的墓地就是在卫辉。 不说别的,就说当下,汲县外面,全是成群结队的百姓,从南边过来,往城里拥去。 惊慌失措之下,大人的喊声,小孩的哭声,闹成了一片。 一队队的兵丁在大声吆喝着,骂着这些百姓动作快一点。 而在城头上,一群官员正在那看着城外情况,一个个显得忧心忡忡。 只见一名将领打扮的,对为首那人说道:“黄大人,末将担心,流贼必定尾随而来,万一卫辉不保,潞王殿下有失的话,你我都全都难逃一死啊!” 听到他的话,其他官员也都纷纷附和了起来。 “是啊,是啊,大人,这些还都是老弱,城里容不下那么多人的啊!” “大人,不能再放进来了啊,要不然,万一流贼放弃了开封,转而攻打我卫辉可怎么办为好?” “大人,潞王殿下那边也派人来问了,说黄大人放这么多老弱进城,安得什么居心?” “……” 那为首的官员,脸色很是难看,听着他们在说话,突然转身看向他们,厉声喝道:“之前接受粮食的时候,怎么就没见你们有推脱之意?”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城外正在进城的百姓说道:“那些粮食,皇上旨意上可是明确了的,就是给他们准备的。如今收了粮食,却要拒人以城外,让流贼抓着他们去威胁开封么?” “圣旨上可是交代了,要是谁人不配合,本官的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这为首官员向京师方向一拱手说了一句,然后又狠声说道,“本官从一开始就调来卫辉,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他们而来的,你们说如何能把他们拒之门外?” 说到这里,他又冷笑一声说道:“潞王殿下那边,你们就不要操心。要么他最好是学周王,和全城百姓同舟共济,要么,洛阳的福王就是他的下场!” 之前的时候,潞王已经提出过想出城去他处,直接就被他以没有这种先例,除非有圣旨为借口给拒绝了。 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胆子,是因为他就是开封的推官黄澍,参与过前两次开封之战。这次孙传庭到达开封之后,就给他传旨,让他带着开封老弱北渡黄河,并任卫辉府知府,还赐有尚方宝剑。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为了这开封之战,真得是绞尽脑汁了。 本来的话,开封的十万老弱,原本是分配在延津、卫辉两府。但是,如果发现流贼有北渡黄河迹象的话,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延津那边的开封老弱就要转移到卫辉府这边。 这不,前不久的时候,延津那边就说流贼有北渡黄河的迹象,就把开封老弱都遣到卫辉这边来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计策,其实也是因为卫辉这边,还有一只羊在,必要时候,可以撸羊毛。 福王、周王,就是两种情况的代表,崇祯皇帝觉得,潞王应该能看得清楚,到底学谁会比较好一些。有潞王府的财力支持,黄澍又有两次开封之战的经验,守住卫辉应该不是问题。 此时,卫辉府的这些官员听到他的话,顿时一个个都不敢出头了。 除非是他们想降贼,否则敢不听黄澍的话,在这种危急时候,那尚方宝剑真不是摆设! 另外,他们自己其实也知道,就算他们想降贼,那也没有门路。那些流贼闹到现在,他们都已经清楚套路了。有个什么追赃助饷的名目,像他们这样当官的,那在流贼眼里是肥羊,必杀的! 投降流贼,那和找死没有区别! 于是,城头上便安静了下来。 城外的百姓,络绎不绝,惶惶然往城里而来。 很多老人孩子的,实在走不动了,便在路边歇息。 但是,城外的那些军丁见到,便立刻分出人手,沿着官道前去赶人,让他们最好快点。 “你个老东西,还不快点!” “不想走了是不是,死外面算了!” “……” 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就差拿皮鞭打人了。 从开封来的这些老弱,面对这些兵丁衙役,自然也不敢还嘴,只能继续前行。甚至连小孩都不敢再哭,跟着长辈一起走。 因为他们虽然小,却已经见多了这样的人,知道在这乱世,不听这些人的,后果会很不好。 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远处尘土飞扬,隆隆的马蹄声传来。 顿时,城头上惊起一片叫声。 “不好了,是流贼追来了吧?” “肯定是流贼,那个方向就是延津,可延津没有骑兵,还是这么多,绝对是流贼无误!” “快快快,快把城门关了!” “……” 还没看清楚呢,城头上的官吏就慌成了一片。 黄澍的几个手下,是他从开封带过来的,此时听到卫辉这边的官员喊声,顿时就反对了。 “万一是朝廷的人马呢,都还没看清,慌什么?” “城外还有那么多百姓没有进城,再等等!” “……” 黄澍则是一言不发,冷着脸盯着远处。 他手下的官员再争吵,没有他点头,也只有争吵而已。 忽然,有眼力好的人,终于分辨出来了,惊慌失措地大喊道:“大人,是流贼,是流贼的骑军!” “快快快,快关城门!” “再不关城门,会拖累我们的!” “……” 果然,远处的骑兵已经大约能看到个轮廓,从他们身上穿着来看,已经能分辨出是流贼了。 他们直接往城池这边疾驰而来,并不去管路上的那些老弱。很显然,也是想趁机夺城。 黄澍一见,果断下令道:“城头传令,让百姓绕城而走,去北门。” 守城将领一听,立刻大喜,连忙领命,下令放下城门。 城外面,顿时哭喊声响起了一片,每个人都想抢先进城。 城外那些兵丁,也是纷纷赶回,推开拦路的老弱,就差拿刀砍人了,试图抢先一步进城。 可是,城门处的石闸却在缓缓放下,隔绝他们的希望。 哭声,喊声,还有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响成了一片。 在城头上的喊声提醒下,那些还没来得及入城的兵丁,最先绕城而走,带动了那些绝望了的老弱,跟着绕城而走。 慌乱之中,踩踏之下,不少老人倒在地上呻吟,甚至连呻吟都不再有。 还有一些小孩,就坐在地上,面对这个慌乱的场景,吓得哇哇大哭。 然而,所有人都在逃命,并没有人去理会他们。 乱世之下,人命如草芥,漠视人命,真是最普通不过了。 城外,流贼骑兵的身影,越加地清晰了。他们疾驰而来,看到城门已关,城下的百姓绕道而走。 于是,他们立刻分出人手,跟着绕道而去,拦截那些还在城外的百姓。 而那些逃之不及的百姓,则被那些高头大马的流贼喝斥,挥舞着皮鞭,兵器,驱赶着他们离开城下。 城头上的守军,对于城外的流贼,就没有几个是还击的,就眼睁睁地看着流贼骑兵呼啸,驱赶着还在城下的百姓远离城池。 “怎么回事?”黄澍一见,立刻大声喝骂道,“弓箭火铳呢,逼退流贼!” “大人,不要啊,说不定流贼看着没占到便宜就会退兵的。” “是啊,大人,要是还击惹火了流贼,万一他们继续增兵来打怎么办?”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已经收留了那么多的人,城外那些,就算了吧!” “……” 面对手下人七嘴八舌地回话,甚至看到自己从开封带来的那几个手下也不说话,黄澍便知道,这是他们一致的想法。 最终,他也就没有说什么了。 于是,城头上的官军,就看着城外流贼在嚣张,无视城头上的他们,驱赶着城外没有来及逃入城内的百姓。 等一切安静下来之后,让城头上失望的是,流贼并没有因此撤走,反而在城外扎下了大营。看这个架势,不用说,就是要打卫辉了。 果然,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流贼步军赶到,足足两万人,外加之前的三千骑军,摆开了攻城姿态。 “城里面的人听着,把开封的百姓交出来,就饶你们一死!” “要是敢不交的话,城破之时,就血洗卫辉,你们自己看着办?” “……” 流贼在攻城之前,下了最后通牒,让城内的军心顿时又乱了。 那些卫辉本地的,一个个都找到黄澍,想要让他答应流贼的要求。甚至连潞王也派人过来,对黄澍威逼利诱,同样要求驱赶城内的开封百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14章 羔羊 黄澍并没有被他们说动,只是冷声对他们说道:“你们以为,此时交出了开封百姓,你们就能安然无恙了么?皇上为了开封,付出了那么多,就被你们轻易断送了心血。不说开封会不会因此沦陷,光是你们这等行为,就不怕皇上秋后算账?” 随后,他看向代表潞王的宦官,同样不给好脸地说道:“潞王殿下要是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列祖列宗留下的江山社稷,皇上可是交代了,要么城破殉国,要么迁去中都。” 说到这里,不等那宦官回答,又一指城内,再次冷声说道:“潞王府占据府城一半面积,入城百姓已无落脚之地。你回去告诉潞王殿下,最好能腾出地方来,和全城同舟共济,要不然城破之时,就是他落得福王般下场!” 看着他这样发飙,连潞王殿下都不放在眼里,其他官吏就不敢说话了。 还是那句话,他们其实没有退路。 既不能投降流贼,又面临朝廷的重压,进退皆由不得他们。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按照黄澍的命令开始做事。就连潞王朱常淓,在自己王府里面跳着脚骂黄澍,最终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腾出了一个花园,用于安置一部分百姓。 城外流贼见城内没有动静,自然也不再废话,开始攻打卫辉府城。 三天之后,攻城的流贼留下了一地的尸体,撤回远处的大营去了。 城头上的守军,全然没有了一开始打退流贼的欢呼,一个个都是脸色沉重,收拾着同伴的遗体,救治受伤的同伴。 黄澍在这三天,基本上就没有合眼过。 他实在是没办法,卫辉这边,就没有像陈永福那样得力的武将,以至于守城的压力全在他身上。 要不是这样,估计都被流贼攻上城头了。 可就算他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如今却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 黄澍的身边,又一次聚集了卫辉的文武官员,一个个都在和他诉苦。 “大人,流贼没有半点退走的迹象,卫辉怕是要保不住了啊!” “是啊,大人,将士们死伤惨重,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用了!” “大人自己看看,如今那还有士气?要不,就把开封百姓送出城吧,我们已经尽力了,皇上那边也能交代了!” “是啊,是啊,大人,我们尽力了!” “……” 这一次,黄澍并没有再次喝斥他们,而是转头四顾,看着城头上的守军,再看看城外的流贼,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 流贼两天没有打下卫辉,不但没有撤兵,反而又增兵了。如今城外的流贼,大概有四万人马了。 看这架势,是不打下卫辉就绝不退兵了。 看来,他们对开封城的老弱,那是势在必得了。 这也能说明,流贼对开封无可奈何,才这么想要开封城的老弱去威胁开封城的守军。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城外又传来马蹄声。 闻声,转头看去,却见是一骑流贼往城头这边飞驰而来,顿时,也吸引了城头上所有人的注意。 只见那名流贼离城头近了之后,便大声喊了起来:“城头上的人听好了,我们军师说了,只要你们放出来自开封府的人,我们就不打你们了。” “如果你们还想要再保那些外来人的话,这卫辉城,我们就一定会打下来!” “你们自己想想,到底是你们的老婆孩子重要,还是那些开封的外来户重要?为了这些开封的外来户,真要把你们的身家性命都交代了么?” “……” 城头上,听着城外那个流贼喊话,还是卫辉府的口音,一时之间,没有人说话,更不用说还口了。 那流贼喊完之后,调转马头,又回去了,到了为首流贼那边,便向一人禀告道:“回军师,都已经按照你的吩咐喊了一遍了!” 这个军师,就是宋献策了,他听了之后,笑着对身边的几个将领说道:“我看城头上的士气不高,今日这番说词,肯定能再度动摇他们的军心。” 说到这里,他对其中一人说道:“你在晚上悄悄带队离去,等到明天天亮时,再大张旗鼓地过来,让城头上的守军以为,我们又来援军了,那便是最后压垮他们的稻草!” 袁宗第听到这话,立刻便笑着说道:“好,一切就按照军师说得做!” 事实上,李自成那边,一共就给这边拨了三万精锐老贼,没有更多了。 一是人多了,渡河不方便;二是李自成的重心,还是在开封,不可能给别处派出更多兵力的。 之前的时候,宋献策已经搞过一次虚兵,如今显然还想再用,以此吓唬卫辉守军。 “以军师之足智多谋,我看你卫辉肯定是怕了!”高一功听了,当即哈哈笑着说道。 只要拿下开封的老弱,并且以此打下开封的话,他便是第一功了。 这一次,李自成是寄希望于以此攻下开封城,因此派来的都是他的得力手下,主将更是他手下第一武将刘宗敏。 此时,就听刘宗敏带着兴奋之意说道:“要我说啊,这卫辉明显比开封要弱多了,大将军还不如来打卫辉算了,这里好歹也有一个藩王!” 宋献策听了,摇头说道:“开封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等到稳定了中原之后,再来打这卫辉也是可以的。” 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开始摆脱以前的流窜作战法子,开始注意建立他自己的地盘,而中原,就是他的根据地。 均田免粮的口号,也已经喊出来了。 对于这些,这些武将还不知道其中的意义,但是,作为李自成的军师,却是再清楚不过。 他们的主公,已经不满足于活着,而是开始图谋天下了! 就这么的,流贼又开始准备新一轮攻城。 等到第二天一早的时候,袁宗第就大张旗鼓地,领着他的人马浩浩荡荡而来,出现在卫辉守军的视野中。 这一下,卫辉这边真得被吓到了。 文官、武将、土豪、乡绅,还包括藩王府的使者,全都跑到了黄澍这边,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这一次,他们很多人都不再是低声下气地说话,而是“义愤填膺”,就仿佛黄澍是他们的敌人一般。 “黄大人,你看到没有,流贼又增兵了!他们对开封百姓,那是势在必得!” “黄大人,难道你真要连累卫辉百姓全都跟着一起死么?” “他们开封百姓的命是命,难道我们卫辉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 “黄大人,你莫要引起众怒!” “……” 面对咄咄逼人的“请求”,黄澍在心中叹了口气。 此时的他,非常地清楚,面对城外流贼的压力,他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这么想着,黄澍看看城外的流贼在那因为援军到来而欢呼的动静,便转回头,对这些卫辉的文官武将说道:“你们休要说了,本官自有办法让流贼退兵!” 说完之后,他便离开箭楼,往城下而去。 看到他的动静,这些卫辉的文武官员都有点好奇,便纷纷跟着他,想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退兵的计谋? 只见黄澍就往城内衙门前的广场而去,那里是安置开封百姓的地方。 当然,只是一个广场,根本安置不下十万人。大一点的街道两侧,也都有开封百姓扎营着。另外,还有藩王府那边,也还有一小半人。 黄澍一边过去,一边看到,卫辉这边的人都对开封百姓骂骂咧咧的。哪怕是看到他来了,也是如此,很显然,都不给他面子,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开封百姓的愤怒。 开封百姓,基本上都是老弱,或许是知道自己理亏,面对卫辉这边的骂骂咧咧,他们也不敢还嘴。 活在如今这个世道,被骂几句又怎么了,能活下去,活到流贼退去,能回开封和家人团聚,那才是最大的期望。至于其他,都可以为此而忍。 当黄澍来到衙门前的广场上时,这里的开封百姓看到他过来,便一个个带着期望喊着“黄大人”。 他们就期望着,带着他们北渡黄河的黄大人,能帮他们一帮。 然而,黄澍看着他们,看着那一双双满怀期待的眼神,他却开口对他们说道:“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了,城外的流贼是为你们而来。他们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因为打不下开封,要抓你们去威胁开封守军。你们说,你们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么?” 一听这话,开封百姓便激动了,纷纷表示,肯定不愿意发生这种情况了。 而那些跟着黄澍过来的卫辉官员听了,一个个都皱了眉头。他们以为,黄澍这是无视他们的要求,到现在都要护着这些开封老弱。 这也就是说,怕是要撕破脸面了! 反正私底下,潞王那边也说了,只要能保证卫辉不失,有一些情况,他可以出面去给皇帝解释。比如,黄澍殉国的事情。 他们正在想着时,却听黄澍说出了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一番话!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15章 威胁流贼 “既然如此,你们就都上城头,要么杀贼人御敌,要么就被贼人杀死!除非,你们就想着开封的亲人死!” 黄澍的话一说出口,顿时,现场变得非常安静。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 开封的百姓都是老弱,上了城头,刀光剑影之下,基本上都是个死字啊! 从来没听说过,老弱上城头去守城的! 看到这个场面,黄澍依旧冷声喝道:“流贼就是为你们而来,是要来活捉你们去威胁开封守军,看到你们守在城头,如果攻城的话,你们死了,他们就白来一趟了。本官料他们看你们上了城头,必然不敢攻城。” 顿了顿,他又接着大声补充说到:“如果流贼真得攻城,你们死了,总好过把你们抓去威胁开封,让你们在开封的家人死了吧?你们留在开封的家人基本都是青壮,有他们在,家族便有延续的希望。总有一日,他们也能替你们报仇。可要是他们死了,你们就算活下来又如何?你们又能活多久?” 他的话音落了之后,现场依旧没有声音。 诚然,在开封老弱离开开封的时候,那时候他们其实已经知道,这次的分开,很可能是生死离别。 然而,朝廷的命令,又不是没有道理,留在开封的人太多,就算能守住城,粮食没了难道要人吃人么? 如果开封能不失,有家人能活下去,总不至于断后了吧! 可是,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如今面临自己真得可能要死时,又有多少人能毫不犹豫的? “我不要死……”有小孩忍不住,先哭喊了起来。 这一开头,便带动了其他人跟着哭了起来。 那些围观的卫辉人看到这一幕,便纷纷大声喝骂了起来。 “你们不想死,难道我们就想死了?” “就是,好好的跑来祸害我们,你们良心过得去么?” “听大人的话,赶紧上城头吧,说不定流贼不敢攻城,就退兵了呢!” “……” 听到这些言论,开封百姓中的一个老者走近黄澍,略微带着一点哽咽说道:“大人,能否让草民们上城头,这些孩子……” 说到这里,他一指躲在他后面的两个小孩说道:“……他们就算了吧!要是我们没了,开封能守住,就送他们回开封去?” 听到这话,周边不少开封的老人和妇女都是表情沉重地点头附和。 那些卫辉的人听了,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看着黄澍,等他拿主意。 他们大部分人想着,之前黄澍就很护着这些开封百姓,估计是会答应的。 然而,黄澍听了,却是冷着脸,摇头说道:“流贼不是傻子,城头只有老人没有小孩,他们定然会攻城,掠到小孩去威胁开封,他们一样能做得出来的。” 言外之意,就是不同意了。 虽然听着这话,觉得有道理,可是,看看那些小孩,开封的老人和妇女还想再求情,黄澍却冷声说道:“你们也休要怪本官无情,真要怪的话,就怪城外的流贼!要怪……”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心中叹了口气,然后又大声说道:“……就怪你们活在乱世之中吧!” 说完之后,黄澍不再多说,只是吩咐身边的人说道:“安排他们都上城头吧,就希望流贼看到这一幕,不再攻城!” 说到这里,他又提高了嗓门,厉声喝道:“如若流贼退兵,那开封百姓在卫辉也是有功劳的,谁若再敢欺辱开封百姓的,本官饶不了他!” 说完之后,他便大步而走,回城头上去了。 所有人看着他的背影,都没有人说话。 …………… 城外流贼这边,在袁宗第的表演结束之后,该做攻城准备的,就依旧在做攻城准备。 一群头目,就在观察着城头上的动静。 “军师,看城头上的动静,他们是真吓到了!哈哈!” “我感觉朝廷这些狗官,也就那孙狗官和开封的那几个厉害一点,其他人都是酒囊饭桶!” “可不是,所以说啊,我觉得大将军不打开封,领着主力来打这种城池的话,更容易打下来。我们之前,扫荡开封周边的那些城池,不就很轻松么!” “……” 听着他们在说话,宋献策便开口说道:“就是因为开封更非一般朝廷官员可比的,只要我们能打下开封,那么其他城池,便会望风而降了!大将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在原本的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开封决战,流贼胜利之后,几乎就所向无敌,入秦地建立了大顺国,并且从西往东打,几乎就没有什么城池抵抗的,也就是周遇吉抵抗了而已,然后流贼一路到京师。 此时,听到宋献策的话,这些流贼头目都嗅到了九鼎气息,一个个顿时兴奋起来,喊着定要早日打下开封。 而要打下开封,破局的关键又在他们的眼前,拿下卫辉,抓到开封百姓回去。 这么想着,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就准备再次攻城。 可谁知,就在他们准备散去攻城之时,城头上又出现了新的动静,让他们看得莫名其妙。 “怎么回事,城头上怎么出现了那么多老弱,还有妇孺,这是想干什么?” “该不会是城里没有兵了吧?可这也不可能啊,再怎么样也不至于让老弱妇孺上城头啊!” “管他的呢,刚好趁机派出精锐冲上城头,拿下卫辉!” “……” 听着他们说话,宋献策却有点傻眼地说道:“那些城头的老弱是……是开封的老弱!狗官竟然拿开封老弱来威胁我们!” 听到他的话,一众流贼头目回过神来,明白了宋献策所说得话之后,也都傻眼了。 一直以来,从来都是他们拿老弱去威胁别人,驱赶着攻城,从来没见过,朝廷官军拿老弱来威胁他们。 结果这一次,竟然活见鬼了,卫辉城头上,全是老弱,来威胁他们攻城了。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老弱并不是他们的家属,而是朝廷官军那边的! 拿他们自己的老弱来威胁,这样的事情说出来,简直就是笑话一样! 可是,宋献策等人,看到这个现象之后,顿时一个个也都愣住了,这下子,该怎么办? 说真的,他们还真的被威胁到了! 他们之所以北渡黄河,一路追杀到卫辉,还花大力气攻城,不就是为了城头上的那些老弱么?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要活捉这些老弱,至少要活捉大部分老弱,如此才能回去给李自成交差。 可是,如今卫辉城头上却以老弱威胁,那这一仗还怎么打? “他奶奶的,这下怎么办?” “是啊,老子活了这么久,还没见过这样的怪事!” “他祖宗的,有种单挑啊,把老弱推出来算什么?” “……” 骂归骂,到了最后,他们依旧没有一点办法,便只好转头看向宋献策,看他是否有主意了。 宋献策的脸色也很难看,对主将刘宗敏说道:“看来城里的人是算准了我们的弱点,所以才会这么做。要么我们趁机攻城,有机会拿下城池,但是活捉不了开封老弱;要么就这么算了,活捉不了开封老弱,就算打下了卫辉,一样在大将军那边难以交代,反而有可能又损兵折将一番。” 他毕竟只是军师,最终的决定权,是在主将手中的。 刘宗敏听了他的话,明白不破解这招的话,城头上就会一直用这招。 那就这么回去了么? 想到这个问题,刘宗敏便是一脸的不甘心。看着城头上的那些老弱,他目露冷光,厉声喝道:“他娘的,老子从来就不能被那些狗官这么拿捏。趁着城头上老弱多,防守不利,集结全军精锐,给老子一鼓作气攻下城池。血洗卫辉!” 这一战,打得太憋屈了,他要发泄。 听到他的决定,宋献策并没有反对,而是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假装不打了,暗地里做好准备,随后趁城头松懈之时,一鼓作气攻上城头!” 流贼头目们听了,纷纷答应一声,便去做准备了。 而卫辉城头上,看着城外流贼似乎真被难住了,似乎要退兵的样子,一个个都是紧张之余全是庆幸。 不说那些开封老弱喜极而泣,不用死了,就是那些卫辉守军,官员,甚至黄澍也都是松口气。 流贼能退去,那是最好不过了! 这不,城外的流贼,都已经在拆营帐了。 于是,一群人都围着黄澍,开始拍马屁,说他这招简直和诸葛武侯的空城计有的一拼。 他们正在巴拉巴拉地说着时,忽然,没有任何喊杀声,城外的流贼军队,竟然无声地向卫辉发起了冲锋。 并且这一次的冲锋,是多路人马齐攻,攻势之猛,远超之前任何一次。 一看到这,黄澍再看到城头上的情况,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厉声大喊备战。 可是,城头上的守军也好,老弱也罢,都懈怠了,一时之间,那调整地过来。 卫辉府,眼看失落在即。 可也就在这时候,忽然从北面有几十骑飞驰而来,直往流贼中军大旗所在而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第216章 茅与盾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正文在6:31更新,之前的请刷新一下就成! 黄澍并没有被他们说动,只是冷声对他们说道:“你们以为,此时交出了开封百姓,你们就能安然无恙了么?皇上为了开封,付出了那么多,就被你们轻易断送了心血。不说开封会不会因此沦陷,光是你们这等行为,就不怕皇上秋后算账?” 随后,他看向代表潞王的宦官,同样不给好脸地说道:“潞王殿下要是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列祖列宗留下的江山社稷,皇上可是交代了,要么城破殉国,要么迁去中都。” 说到这里,不等那宦官回答,又一指城内,再次冷声说道:“潞王府占据府城一半面积,入城百姓已无落脚之地。你回去告诉潞王殿下,最好能腾出地方来,和全城同舟共济,要不然城破之时,就是他落得福王般下场!” 看着他这样发飙,连潞王殿下都不放在眼里,其他官吏就不敢说话了。 还是那句话,他们其实没有退路。 既不能投降流贼,又面临朝廷的重压,进退皆由不得他们。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按照黄澍的命令开始做事。就连潞王朱常淓,在自己王府里面跳着脚骂黄澍,最终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腾出了一个花园,用于安置一部分百姓。 城外流贼见城内没有动静,自然也不再废话,开始攻打卫辉府城。 三天之后,攻城的流贼留下了一地的尸体,撤回远处的大营去了。 城头上的守军,全然没有了一开始打退流贼的欢呼,一个个都是脸色沉重,收拾着同伴的遗体,救治受伤的同伴。 黄澍在这三天,基本上就没有合眼过。 他实在是没办法,卫辉这边,就没有像陈永福那样得力的武将,以至于守城的压力全在他身上。 要不是这样,估计都被流贼攻上城头了。 可就算他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如今却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 黄澍的身边,又一次聚集了卫辉的文武官员,一个个都在和他诉苦。 “大人,流贼没有半点退走的迹象,卫辉怕是要保不住了啊!” “是啊,大人,将士们死伤惨重,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用了!” “大人自己看看,如今那还有士气?要不,就把开封百姓送出城吧,我们已经尽力了,皇上那边也能交代了!” “是啊,是啊,大人,我们尽力了!” “……” 这一次,黄澍并没有再次喝斥他们,而是转头四顾,看着城头上的守军,再看看城外的流贼,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 流贼两天没有打下卫辉,不但没有撤兵,反而又增兵了。如今城外的流贼,大概有四万人马了。 看这架势,是不打下卫辉就绝不退兵了。 看来,他们对开封城的老弱,那是势在必得了。 这也能说明,流贼对开封无可奈何,才这么想要开封城的老弱去威胁开封城的守军。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城外又传来马蹄声。 闻声,转头看去,却见是一骑流贼往城头这边飞驰而来,顿时,也吸引了城头上所有人的注意。 只见那名流贼离城头近了之后,便大声喊了起来:“城头上的人听好了,我们军师说了,只要你们放出来自开封府的人,我们就不打你们了。” “如果你们还想要再保那些外来人的话,这卫辉城,我们就一定会打下来!” “你们自己想想,到底是你们的老婆孩子重要,还是那些开封的外来户重要?为了这些开封的外来户,真要把你们的身家性命都交代了么?” “……” 城头上,听着城外那个流贼喊话,还是卫辉府的口音,一时之间,没有人说话,更不用说还口了。 那流贼喊完之后,调转马头,又回去了,到了为首流贼那边,便向一人禀告道:“回军师,都已经按照你的吩咐喊了一遍了!” 这个军师,就是宋献策了,他听了之后,笑着对身边的几个将领说道:“我看城头上的士气不高,今日这番说词,肯定能再度动摇他们的军心。” 说到这里,他对其中一人说道:“你在晚上悄悄带队离去,等到明天天亮时,再大张旗鼓地过来,让城头上的守军以为,我们又来援军了,那便是最后压垮他们的稻草!” 袁宗第听到这话,立刻便笑着说道:“好,一切就按照军师说得做!” 事实上,李自成那边,一共就给这边拨了三万精锐老贼,没有更多了。 一是人多了,渡河不方便;二是李自成的重心,还是在开封,不可能给别处派出更多兵力的。 之前的时候,宋献策已经搞过一次虚兵,如今显然还想再用,以此吓唬卫辉守军。 “以军师之足智多谋,我看你卫辉肯定是怕了!”高一功听了,当即哈哈笑着说道。 只要拿下开封的老弱,并且以此打下开封的话,他便是第一功了。 这一次,李自成是寄希望于以此攻下开封城,因此派来的都是他的得力手下,主将更是他手下第一武将刘宗敏。 此时,就听刘宗敏带着兴奋之意说道:“要我说啊,这卫辉明显比开封要弱多了,大将军还不如来打卫辉算了,这里好歹也有一个藩王!” 宋献策听了,摇头说道:“开封对我们来说最为重要,等到稳定了中原之后,再来打这卫辉也是可以的。” 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开始摆脱以前的流窜作战法子,开始注意建立他自己的地盘,而中原,就是他的根据地。 均田免粮的口号,也已经喊出来了。 对于这些,这些武将还不知道其中的意义,但是,作为李自成的军师,却是再清楚不过。 他们的主公,已经不满足于活着,而是开始图谋天下了! 就这么的,流贼又开始准备新一轮攻城。 等到第二天一早的时候,袁宗第就大张旗鼓地,领着他的人马浩浩荡荡而来,出现在卫辉守军的视野中。 这一下,卫辉这边真得被吓到了。 文官、武将、土豪、乡绅,还包括藩王府的使者,全都跑到了黄澍这边,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这一次,他们很多人都不再是低声下气地说话,而是“义愤填膺”,就仿佛黄澍是他们的敌人一般。 “黄大人,你看到没有,流贼又增兵了!他们对开封百姓,那是势在必得!” “黄大人,难道你真要连累卫辉百姓全都跟着一起死么?” “他们开封百姓的命是命,难道我们卫辉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 “黄大人,你莫要引起众怒!” “……” 面对咄咄逼人的“请求”,黄澍在心中叹了口气。 此时的他,非常地清楚,面对城外流贼的压力,他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这么想着,黄澍看看城外的流贼在那因为援军到来而欢呼的动静,便转回头,对这些卫辉的文官武将说道:“你们休要说了,本官自有办法让流贼退兵!” 说完之后,他便离开箭楼,往城下而去。 看到他的动静,这些卫辉的文武官员都有点好奇,便纷纷跟着他,想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退兵的计谋? 只见黄澍就往城内衙门前的广场而去,那里是安置开封百姓的地方。 当然,只是一个广场,根本安置不下十万人。大一点的街道两侧,也都有开封百姓扎营着。另外,还有藩王府那边,也还有一小半人。 黄澍一边过去,一边看到,卫辉这边的人都对开封百姓骂骂咧咧的。哪怕是看到他来了,也是如此,很显然,都不给他面子,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开封百姓的愤怒。 开封百姓,基本上都是老弱,或许是知道自己理亏,面对卫辉这边的骂骂咧咧,他们也不敢还嘴。 活在如今这个世道,被骂几句又怎么了,能活下去,活到流贼退去,能回开封和家人团聚,那才是最大的期望。至于其他,都可以为此而忍。 当黄澍来到衙门前的广场上时,这里的开封百姓看到他过来,便一个个带着期望喊着“黄大人”。 他们就期望着,带着他们北渡黄河的黄大人,能帮他们一帮。 然而,黄澍看着他们,看着那一双双满怀期待的眼神,他却开口对他们说道:“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了,城外的流贼是为你们而来。他们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因为打不下开封,要抓你们去威胁开封守军。你们说,你们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么?” 一听这话,开封百姓便激动了,纷纷表示,肯定不愿意发生这种情况了。 而那些跟着黄澍过来的卫辉官员听了,一个个都皱了眉头。他们以为,黄澍这是无视他们的要求,到现在都要护着这些开封老弱。 反正私底下,潞王那边也说了,只要能保证卫辉不失,有一些情况,他可以出面去给皇帝解释。比如,黄澍殉国的事情。 他们正在想着时,却听黄澍说出了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一番话!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16 溃败 “梆梆梆……” “嗖嗖嗖……” 防御方的流贼军阵中,弓箭手们先行做出了反应,弓箭急射,几乎就没有多少间隔的箭雨,便向白杆军的矛头落了下去。 至于火铳兵,流贼这边并没有多少。 不是说流贼这边没有火铳,主要是火药全靠缴获,自己没法生产。而火药又是消耗物品,他们去攻打一个地方,发生战事的时候,火药是消耗最多的,每次能缴获的都很少。 因此,刘宗敏这支偏师,压根就没有火器兵,有的,全都在开封城下。 不过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就如今白杆军的装备,也经不起弓箭的急射,至少会倒下一大批。 随后,如今的白杆军军卒会害怕,但是,他们的头领在后面督阵,想退也不好退,就只能继续往前进。 不过经过箭雨的洗礼之后,白杆军的士气不再,再进行肉搏接战的话,只要能再给白杆军杀伤,战事基本上就是这样了。 也只有在白杆军本地作战的时候,他们可能会继续拼死抵抗。因为他们没有退路,背后就是他们的家乡。可如今,这可是在卫辉! 主帅边上的宋献策心中如此想着,分析着战况之时,忽然之间,眼睛一下子睁大,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眼前的一幕,看得他目瞪口呆。 就见军阵前面,箭雨覆盖之后的白杆军军阵,竟然就没有倒下几个兵,就只看见很多白杆军的身上挂着箭支,在继续前进。 从那箭支挂着的情况看,那些箭支根本就没能射进白杆军的体内,而是被挡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就算是刘宗敏,也是惊呆了。 如果说,这种情况只是发生在少部分人身上,比如马祥麟等人的身上。刘宗敏等人,其实是能理解的。 一副好的盔甲,防护力高的,那在战场上是救命的。作为主将或者头领的,肯定会置办坚固的护甲,但是,一般的兵,哪来的那么多钱置办,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一支军队会如此奢侈的啊! 就算朝廷官军中属于御林军的勇卫营,也不是这样的啊! 刘宗敏等人,根本就想不通,怎么可能会出现眼前的情况。 但是,就算他们想不通,事实就是事实,只见被箭雨覆盖之后的白杆军将士,反而士气更为高昂,继续结阵向流贼军阵这边冲了过来。 刘宗敏回过神来,好歹是生死搏杀那么多年,便立刻当机立断,下令所有弓箭手往白杆军中后段射箭。 在他看来,冲在最前面的白杆军,可能是秦良玉花了老本进行装备了。但是,总不可能前锋全部都装备吧? 既然如此,就用弓箭射白杆军的后面,能截断白杆军的军阵,再次厮杀的话,同样能取得战事胜利。 然而,又来了几轮急射,每个弓箭兵几乎把箭支都射光之后,定睛看去,又都全傻眼了。 就见他们的箭雨所覆盖住的白杆军中,依旧没有倒下几个人,那些挂在白杆军身上的箭支,仿佛是给白杆军将士打了鸡血一般,士气反而变得更为高昂。 “杀……”白杆军的喊杀声,不知不觉间盖过了流贼这边,声震四野。 刘宗敏怎么都想不明白眼前的到底是什么情况了,总不可能,自己手下的箭头,都不是铁打的吧? 这一刻,他都有些怀疑的去看看弓箭手那边,然后转回头,看向身边的军师宋献策,一脸地疑惑,想看看聪明的军师有什么说法? 然而,就连宋献策也是一脸呆滞,不要说给他解释了,那是完全呆在那里了。 从箭雨覆盖的范围来估计,眼前的白杆军,至少有三千人左右的护甲,绝对是非常坚固的那种。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刘宗敏得不到答案,也来不及去寻求答案了,两军交战,勇者胜! 弓箭已经射完,便是肉搏时候了。 令旗挥动,流贼军阵不退反进,和已经冲到近前的白杆军开始了肉搏战。 因为新式盔甲的存在,白杆军将士在经过几轮箭雨的洗礼之后,认识到身上穿着的盔甲真得非常坚固,在战场上保全他们,没有让他们受到想象中的伤害,那士气顿时就高涨起来。 而反观流贼这边,看到之前的那一幕之后,全都有点不知所措了。心中有些忐忑,白杆军这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有神仙施法了吧? 反正,他们不相信连白杆军的普通将士,都能穿主将级别的盔甲,更不用说,会有那么多的白杆军将士穿那么多的好盔甲。反而是神仙施法,让他们更能相信一些了。 毕竟打仗这么多年来,他们就从未见过眼前的这一幕。 流贼的士气,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一升一降之间,能明显看出,两军接锋之前,到底哪边才是勇者了。 “杀啊……” “杀……” 震天的喊声,状着声威,响彻天地。 流贼这边都是老卒,就算士气受到影响,但也容不得多想,拼死厮杀了起来。 一刀砍过去,对面的白杆军将士却不躲不闪,以命相搏;“哐当”一声响,那刀却怎么都砍不进白杆军将士的身体,而自己的身体却被捅了个穿; 一枪捅过去,刺白杆军将士一个正着,却捅不进去,只是挡住了白杆军的前进步伐,或者只是刺破了白杆军的外衣,然后枪头滑过,压根刺不进去,而自己的身体,却传来巨疼,力气丧失; 只是一个照面之间,双方交战的最前线,流贼这边的军卒,纷纷被刺倒在地,就犹如是一堵纸糊的墙,一推就倒,压根没有一丝阻拦住白杆军冲锋的可能。 “杀啊……” 白杆军将士们见此情况,顿时士气越发地高涨,向前冲锋,势如破竹。 他们依仗着盔甲之坚固,手中长枪之尖锐,几乎所向披靡,压根就没有敌手。 而流贼这边,则是胆寒了。 无法对白杆军将士造成有效杀伤,不成比例的伤亡,最是伤士气了。 哪怕刘宗敏见势不妙,带着他的亲卫,亲自上阵,试图拦住白杆军冲锋的势头,却也没有一点办法。 他诧异地发现,就连普通白杆军将士身上的护甲,都比他亲卫的护甲要坚固,刀枪则更为锋利。 只是坚持了一会时间,他的亲卫便死伤惨重。无奈之下,他也只有撤出了前锋交战线。要不然,他就要交代在前面了。 盔甲的重要性,在这一战中显露无疑。 这也是为什么,在封建冷兵器时代,盔甲是朝廷严格禁止民间拥有的原因了。 流贼当面军阵,哪怕在战前,觉得一万对五千,优势在我,可此时,也是坚持了一会会而已,当面的这支流贼,便一败涂地了。 老贼之所以为老贼,就是因为懂得战阵搏杀之计,又善于保护自己,在战场上更容易存活下来。 能打的时候,他们的战力就强。可是,一旦打不过,他们这些老贼的求生欲望便又占据了上风。 三十六计,先逃为上。只要能逃赢同伙,那存活的概率就更高一些了。 一直以来,对于李自成所部军队,在原本的历史上,为什么会在一片石战事中战败之后,就一败涂地,再没有翻身机会? 有一个原因是说,李自成军队中的鼠疫爆发,但是,也有人说,流贼就不善于打硬仗!就因为流贼是流贼而已! 此时,刘宗敏的中军一溃,顿时就被白杆军凿穿,两边侧翼顿时就暴露在白杆军的夹击之下。 不用说,不管是高一功,还是袁宗第,见此情况下,没有力挽逛澜的希望之下,顿时,也是撒开脚丫子跑了。 “杀啊……” 在中军观战的秦良玉见此,脸上出现了难得的笑容,令旗所向,发起了全面进攻。 作为南征北战的老将,自然非常清楚,军中多了五千多套非常坚固的盔甲,对于战力会有多大的提升。 可是,哪怕她已经有心理准备,当她看到白杆军将士们竟然难得地出现这么一幕,本身没有损失什么,就杀得当面流贼丢盔弃甲,她是真有点激动了。 这样的场景,真得是多少年未曾出现了。 白杆军,真得可以又一次大胜敌军了! …………… 再说卫辉城头上,一众人等,听到远处那震天的喊杀声,一个个都是狐疑不决。 什么情况? 真有援军赶来救卫辉了? 这怎么可能,朝廷哪来的援军? 该不会,又是流贼的诡计吧? 包括黄澍在内,都不相信会有援军,反而大声喝令,让城头上的守军,严加戒备,不能再给流贼有任何可乘之机。 总之,城外的流贼,再怎么表演,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要相信。 如此,流贼就奈何不得卫辉了! 他们正在这么想着,紧张地戒备之际,就诧异地发现,有流贼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往这边逃过来。 “看到没有,流贼又耍花样了,不要放松警戒,严加防守好了!” 黄澍大声喊着,交代着城头上。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他更清楚,卫辉是绝对不会有援军来的了。 然而,接下来的情况,终归还是让他看傻了眼!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17 大捷 就见越来越多的流贼出现在视野中,全都是仓皇而逃的。 本来还有三千多流贼就在卫辉城外演戏,大声喊杀着的。这会儿的功夫,也不演戏了,跟着那些逃过来的流贼一起逃跑。就在卫辉城头守军的眼前,从北往南,没有建制地逃跑! 远处,还不知道有多少流贼往这边跑,继续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大人,该不会真得是有援军来了吧?” “对啊对啊,大人,看来是援军击败了流贼了!” “……” 城头上的文官武将,纷纷拥到黄澍的身边,七嘴八舌地问他。 因为他们都知道,有没有援兵,黄澍肯定是最清楚的。 然而,此时的黄澍,也是懵的。 从他以前得到的信息来说,那是绝对不可能有援军的。 但是,看到城外这一幕,如果说流贼其实是在演戏的,那这也演得太像了!每个流贼都演得很像! 从这点上来说,演戏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么问题来了,打败流贼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此时,面对众人带着兴奋的提问,黄澍可没有说出他的真实想法,而是冷声喝道:“全军做好戒备,都不要懈怠了!” 总之,他打定了主意,以不变应万变。 不管流贼怎么演,只要城头上保持警惕就是! 这么想着,黄澍便睁大了眼睛盯着城外看。 “杀……” 喊杀声越来越近,无数的流贼从卫辉这边逃过。丢盔弃甲的,要说是演戏,黄澍自己都有点不信了。 但是,他就是想不明白,会是什么军队杀得流贼如此大败? 就在他这么想着时,卫辉城头上,终于看到了追杀流贼的军队。 这一刻,他们发现,真不是演的。落在后面的流贼,都被追兵杀死,或者跪地投降的。 这是什么军队,竟然如此厉害? 他们正在想着时,忽然,有人大声喊了起来:“好像是白杆军,看,是不是白杆军?” 土司军队的制服终归和朝廷官军是不一样,最为关键的是,白杆军的标志就是他们的长枪。 不但很长,并且在枪杆的末端还有一个铁环的。有时候可以用铁环相连,用于翻山越岭提供方便。 土司军队中,在崇祯年间最为有名的,也就是白杆军了。 听到喊声,有人立刻跟着附和起来了。 “看,那旗号,马字旗号,肯定是白杆军了!” “真得是白杆军,肯定没错的!唯有他们,才会和流贼死拼!” “……” 议论纷纷中,追杀的白杆军将士离得越来越近,看得也就越来越清楚。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守军,至少那些文官武将见识多一点的,已经能肯定,追杀流贼的就是白杆军! 确认了这个结果,他们心情大为放松之下,替而代之的,就是疑惑了。 什么时候,白杆军这么能打了? 他们不是看不出,之前的流贼可都是积年老贼,算是流贼中的精锐了。 但是,既然是流贼中的精锐,为什么看城外这个架势,怎么就是流贼这边兵败如山倒,被白杆军漫山遍野地追杀呢? 这些年来,白杆军的战力,基本上都是在走下坡路,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可是,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谁敢说白杆军的战力不行了,那就真是瞎了狗眼了! 想不明白之下,他们自然纷纷去问黄澍了。 “大人,白杆军怎么就变那么强了?” “大人,白杆军怎么从北面过来的,这是怎么回事?” “……” 面对手下的这些问题,黄澍全都笑而不语,好像他是知情者,如今只是在欣赏白杆军大杀特杀而已。 守住卫辉,不影响开封,那他黄澍便是大功一件。如果开封之战最后能取得胜利,那他黄澍的前程便会远大。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他没有信心的话,如今看到白杆军这么摧古拉朽般地进攻流贼,这底气可就足了。 城外,白杆军并没有到卫辉城这边来,只是一路沿着流贼的溃败之路追击。 忽然,又有人惊呼起来。 “快看,秦字大旗,是秦老将军来了!” “老当益壮,真不愧是秦大帅啊!” “……”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秦良玉是女人的身份,尊敬之意,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黄澍则是转过头,吩咐手下道:“快去禀告潞王殿下,就说秦老将军亲率白杆军击溃了城外流贼,救了卫辉全城,当适当给白杆军一些赏赐!” 之前的时候,潞王非常地惶恐,就怕城破之时,会落得和洛阳福王一般下场,因此,对于黄澍这边是承诺过的,杀敌有功者,他会有赏赐。 如今,卫辉安全,这天大的功劳,让潞王出点血,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精疲力竭的白杆军,终于停止了追击,开始打扫战场。 马祥麟自己则兴冲冲赶去主帅他娘那边,离得还远呢,就“娘,娘”地大声喊开了。 听他语气就能知道,他充满了兴奋。 秦良玉带着微笑,看着过来的儿子,心中满是高兴。 “娘啊,今日真是痛快淋漓,痛快淋漓啊!”马祥麟在离得近了之后,便兴奋地大声对秦良玉说道,“这战事,就该这么打,太痛快了!” 说到这里,都等不及他娘说话,他就又指着周围说道:“娘,您看到了没有?大捷,大捷啊!儿郎们那高兴的,看看,一个个都是咧开嘴在笑着呢!这种情景,真得是太久没看到了!” 听到儿子这话,秦良玉不由得非常地感慨,同样扫视四周正在打扫战场的白杆军将士,点点头说道:“是啊,这场场景,真得是太久没有看到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也就是自己还年轻的时候,才有过这样的场景吧! 时间过得太久,真得是太久了! “娘,明日我们休整一天,然后直接杀奔开封解围如何?”兴奋中的马祥麟,豪气地大声说道。 听到这话,秦良玉回过神来,表情便严肃了起来,对他儿子说道:“我的儿,只是一场胜仗,休得忘乎所以了!” 看到马祥麟有点愕然,似乎是没想到自己说出这番话来的,秦良玉便立刻接着问道:“你可知,此战为何能大胜?” “当然是盔甲之固,军械之锐了!”马祥麟听了,终于收拾了下心情,不过还是有点兴奋,回答他娘道。 秦良玉一听,就再对他说道:“此乃其一,其二便是流贼没有想到,我军装备之精锐,才会有如此溃败。” 马祥麟听了,点点头,这两点,他当然是知道的。 只听秦良玉严肃了表情,继续对他说道:“之后再战,流贼有了防备,我军要想再如此轻松取胜,怕是不可能了。另外,开封那边的流贼,至少几十万,而我军才多少兵力?” 听到这话,马祥麟有点不服气,便想说话,不过他还没开口,秦良玉又已经先说道:“还有,你可别忘记了,皇上给你的旨意,乃是策应开封,而不是解围开封,你懂么?” 马祥麟只是这么多年来,难得打了这么畅快淋漓的一场大胜,一时兴奋了。被他娘这么一说,便回过神来,连忙有点惭愧地说道:“娘说得是,孩儿就是太高兴了!” 听到这话,秦良玉也是赞同,点头说道:“是啊,今日大捷,所有人都高兴,也应该高兴高兴!” 说到这里,她看着儿子,又叮嘱道:“太祖皇帝显灵,那当今皇上的一举一动,怕是都有太祖皇帝的意思。因此,你凡事须得三思,不可把皇上的旨意给忘记了!” 秦良玉是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太祖皇帝,其实是来自后世的刘伟超。如果她知道的话,估计就会这么郑重地对待了。 毕竟后世的一个年轻小伙而已,怎么可能去和大明开国太祖皇帝比英明神武!当然,如果她知道后面的四五百年,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估计这种偏见就会少一些了。 不一会,卫辉城这边,黄澍派人来联系,请秦良玉和马祥麟入城歇息。这种待遇,除了白杆军,估计也只有勇卫营才有了。 不过秦良玉却是拒绝了,而是和城外扎营的白杆军一起。 战果统计出来,杀了两千多流贼,俘虏了四千多,其余流贼逃散,大部分逃往南边去了。 战场上缴获的军械物资不少,秦良玉也分了一部分给卫辉城,换取卫辉这边提供粮草。 马祥麟有他娘在,乖乖地很,在边上学着。 有一点遗憾的是,潞王朱常淓见卫辉平安了,又变得一毛不拔,还说他不方便插手地方防务。 对此,黄澍虽怒,却没有办法,只能在报捷奏章上提他一嘴。 两天之后,进一步的消息传来。 黄河以北的流贼全部南渡黄河,逃回开封去了。 秦良玉并没有渡河追击,而是进驻延津那边,守住黄河北岸,伺机而动。 至于开封这边的李自成等人,万万没到想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听到刘宗敏他们跑回去后的禀告,一个个都是傻了眼。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18 明悟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李自成真得有点难以接受。 开封城下损兵折将,费尽心思却发现难以攻陷。好不容易得到了消息,有开封城内老弱十万之多,转移到了黄河以北。 原本以为,抓住了这十万开封老弱,以此驱赶攻城必能攻下开封。结果没想到,派出去的三万多军队,只逃回来了一万多些,落得个惨败下场。 “你是干什么吃的,连白杆军都打不过了?”李自成在中军帐内咆哮,怒火冲天。 “对啊,不是说白杆军只有两万不到么,兵力比你差多了!”罗汝才也是带了点阴阳怪气地说话道,“怎么就被那老婆子杀得屁滚尿流呢!” 开封老弱抓不到,他同样是非常不满意的。虽然之前喊着几次要走,但是,如果能打下开封的话,他当然也是欢喜的。 如今打不下,心中的不高兴自然也是明显的。 刘宗敏被训得脸色通红,连忙解释道:“大将军,不是我的错,而是那白杆军疯了一样,竟然让冲锋的几千人都穿了极为坚固的盔甲,我这才落败的啊!” 一般来说,明末军队中,只有家丁级别的兵,护甲的级别才会高一些,比如说穿鳞甲,而不会是棉甲。 也是如此,家丁便是军中精锐,普通军丁,那都是狐假虎威,打打胜仗还可以,一旦打败仗或者说打硬仗,那就等于没有,甚至有可能会添乱。 这也是为什么在明末的战事中,听着几万几万被击溃,其实只是家丁而已,那兵力大都是虚的。 此时,李自成一听,根本不信,顿时脸色铁青地说道:“这么多年了,你觉得我是老糊涂了么?几千坚固的盔甲,你怎么不说白杆军全部都是极为坚固的盔甲呢?” 白杆军他又不是没有交手过,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他心中是大概有数的。真要有几千极为坚固的盔甲,白杆军又怎么会越打越没落呢! 如果说是白杆军最近才得到那么多盔甲,他就更是不信了。 坚固盔甲的难得,在乱世之中更是极为难得。每个势力,都是千方百计地搜罗好的盔甲,这就是乱世之中的本钱。 白杆军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可能一下拥有那么多坚固的盔甲! 李自成自然是不知道,他的对手崇祯皇帝,已经拥有了一种叫做“科学”的东西,在后世刘伟超的帮助下,已经是能流水线般地制造出极为坚固的盔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怕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穿越到崇祯十五年,基本都不大可能翻盘了。 但是,如果是后世的科学开始大力改造明末的话,这科技的力量,绝对会对明末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知识的力量! 此时,面对李自成的质问,刘宗敏的脸色涨得通红,很想再解释。然而,他也知道,白杆军有几千人都是穿戴极为坚固盔甲的事情,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亏了宋献策也逃回来了,见此情况,便连忙开口帮着说道:“大将军,不知道白杆军从何处得来的盔甲。但是,此事确实是真的。箭雨覆盖白杆军之下,死伤极少,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什么伤害。这是我亲眼所见,绝不会有假的!” 李自成听到这话,就有点意外了。 因为宋献策的话,他还是比较相信的。 看到这个样子,刘宗敏连忙又说道:“还有,白杆军的刀枪也非常锋利,我的佩刀,大将军请看……” 说着这话,他是想起来了,连忙拔出他的佩刀展示,同时说道:“这都是和白杆军交锋时留下的。” 只见他这把刀的刀锋上,有好几个缺口。作为军中之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刀剑相交给磕坏了的。 刘宗敏所用的刀,那自然是好刀。然而,即使是这样,这刀都成了这样子,由此可见,白杆军的刀枪,可能真得很锋利! 得到这个结论,顿时,在场的这些流贼头目都有点傻眼了。 一个问题摆在了他们的眼前,白杆军的装备,怎么会一下变得如此精良? 过了好一会之后,牛金星忽然开口说话道:“我以前听说,倭国那边的刀枪很锋利,该不会是向他们买的吧?” “倭国?你说白杆军向倭国买?”李自成听了,不由得冷声反问道。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将军!”宋献策听了,便出主意道:“如果我们能抓到白杆军的俘虏,问出白杆军这精锐军械来自哪里?那我们是去买也好,去抢也罢,总之都要搞到手。如此一来,这……” 他本来是说,这天下就非大将军莫属了。不过看到罗汝才在,他还是没有说出来。 但是,李自成却明白他的意思,顿时大喜,连忙肯定道:“军师此言不错,白杆军也就不到两万人,我们以兵力之优打败白杆军便是。” 随后,中军帐内,一众流贼便想着法子先对付白杆军。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白杆军并没有趁胜追击,追到开封这边来。 而且天气开始又了变化,阴雨连绵,也不适合作战。就连黄河水也开始涨了,渡河也不方便。 如此种种,让开封这边的战事便停顿了下来。 ………………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虽然不管南方的事情,但是此时的他,那是真发现了,亲力亲为,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那是真得难。 此时的崇祯皇帝,有点难以想象,自己在之前的时候,为什么所有事情都亲自处理,哪来的那么多能力? 怪不得自从登基以来,自己想着学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很是勤政,以此中兴大明。 但是,忙碌了十几年,局势却是一日不一日糟。如果不是出现奇迹的话,两年之后就会亡国灭种! 崇祯皇帝感悟着这些,算是真正明白了,原来自己要想做好一件事情,竟然要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估计这就是自己和太祖以及成祖皇帝的差距吧,他们肯定不用花这么多精力的。 一个兵仗局的事情,一个军学院和一个科学院,另外加多一个铁道司的事情,自己都忙不过来了! 这不,不说把京师这边的卫所改制成铁道司的事情很烦,就说刘伟超所发过来的铁道修筑图纸,就是很麻烦。 铁轨需要大量的钢铁,但是,京营和勇卫营的军械装备,同样需要大量的钢铁,这就冲突了! 于是,崇祯皇帝在和刘伟超的一次视频中,就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给这个异世界的朋友说了。 刘伟超听了,当即哈哈一笑,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其实,我们后世的历史上有这么一种观点,说是你什么都不管,可能也会好过你什么都管!”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说不出话来。他感觉自己的心,被人重重地一击。 刘伟超知道他听了估计不好受,便连忙接着说道:“当然了,这种只是假设,毕竟历史不能重来,谁也不可能真得知道,如果你什么都不管,会不会真得比你什么都管要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终于好受了一点点。 刘伟超还在继续说着,他就继续听着:“这样的观点,我是这么想着的,你听听看,自己觉得有没有道理?” “好!”崇祯皇帝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他自己都不知道,或许只有和异世界的刘伟超说话时,才会这么心平气和的面对自己的问题。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你看,你原本只是一个藩王,还没成年,突然就登基为帝。你这年龄,在我这个世界,都还在学校读书准备高考的呢!换句话说,就是你其实并没有处理国家大事的经验。” “除此之外,你登基时候的局势也是非常的严峻。就算是一个政事经验丰富的人,可能都处理不好。结果你却事事亲力亲为,你觉得,你的决策能正确么?你和那些当官那么久的人去相处,是不是就容易被他们忽悠了?” 崇祯皇帝听了,自然不认为自己是天生英明神武的人,当然,这个观点是已经被现实证明了。要换他刚登基之时,说不定确实认为自己会做得好。 此时,他却是微微点头,显然同意了刘伟超的说法。 刘伟超还在继续对他说道:“其实大明的制度,已经是很完备了。内阁、司礼监的制度,就算你的能力不足,也不影响国家运转的。关键的是,这些人你要选好,而不是一会换一个首辅什么的。你可以自己想想,是不是只有你换首辅是最勤快的?” 崇祯皇帝听得默认,脸上似乎有了一丝明悟。 “当然了,我是局外人,就这么嘴炮说说,好像很容易一样。不过真要我换去你的位置,没有知晓后续历史的话,并不见得能比你做得更好!甚至有可能,反而不如你,至少我不会你这么有毅力和恒心!”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19 捷报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正文在6:31更新,请刷新即可,谢谢!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李自成真得有点难以接受。 开封城下损兵折将,费尽心思却发现难以攻陷。好不容易得到了消息,有开封城内老弱十万之多,转移到了黄河以北。 原本以为,抓住了这十万开封老弱,以此驱赶攻城必能攻下开封。结果没想到,派出去的三万多军队,只逃回来了一万多些,落得个惨败下场。 “你是干什么吃的,连白杆军都打不过了?”李自成在中军帐内咆哮,怒火冲天。 “对啊,不是说白杆军只有两万不到么,兵力比你差多了!”罗汝才也是带了点阴阳怪气地说话道,“怎么就被那老婆子杀得屁滚尿流呢!” 开封老弱抓不到,他同样是非常不满意的。虽然之前喊着几次要走,但是,如果能打下开封的话,他当然也是欢喜的。 如今打不下,心中的不高兴自然也是明显的。 刘宗敏被训得脸色通红,连忙解释道:“大将军,不是我的错,而是那白杆军疯了一样,竟然让冲锋的几千人都穿了极为坚固的盔甲,我这才落败的啊!” 一般来说,明末军队中,只有家丁级别的兵,护甲的级别才会高一些,比如说穿鳞甲,而不会是棉甲。 也是如此,家丁便是军中精锐,普通军丁,那都是狐假虎威,打打胜仗还可以,一旦打败仗或者说打硬仗,那就等于没有,甚至有可能会添乱。 这也是为什么在明末的战事中,听着几万几万被击溃,其实只是家丁而已,那兵力大都是虚的。 此时,李自成一听,根本不信,顿时脸色铁青地说道:“这么多年了,你觉得我是老糊涂了么?几千坚固的盔甲,你怎么不说白杆军全部都是极为坚固的盔甲呢?” 白杆军他又不是没有交手过,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他心中是大概有数的。真要有几千极为坚固的盔甲,白杆军又怎么会越打越没落呢! 如果说是白杆军最近才得到那么多盔甲,他就更是不信了。 坚固盔甲的难得,在乱世之中更是极为难得。每个势力,都是千方百计地搜罗好的盔甲,这就是乱世之中的本钱。 白杆军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可能一下拥有那么多坚固的盔甲! 李自成自然是不知道,他的对手崇祯皇帝,已经拥有了一种叫做“科学”的东西,在后世刘伟超的帮助下,已经是能流水线般地制造出极为坚固的盔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怕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穿越到崇祯十五年,基本都不大可能翻盘了。 但是,如果是后世的科学开始大力改造明末的话,这科技的力量,绝对会对明末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知识的力量! 此时,面对李自成的质问,刘宗敏的脸色涨得通红,很想再解释。然而,他也知道,白杆军有几千人都是穿戴极为坚固盔甲的事情,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亏了宋献策也逃回来了,见此情况,便连忙开口帮着说道:“大将军,不知道白杆军从何处得来的盔甲。但是,此事确实是真的。箭雨覆盖白杆军之下,死伤极少,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什么伤害。这是我亲眼所见,绝不会有假的!” 李自成听到这话,就有点意外了。 因为宋献策的话,他还是比较相信的。 看到这个样子,刘宗敏连忙又说道:“还有,白杆军的刀枪也非常锋利,我的佩刀,大将军请看……” 说着这话,他是想起来了,连忙拔出他的佩刀展示,同时说道:“这都是和白杆军交锋时留下的。” 只见他这把刀的刀锋上,有好几个缺口。作为军中之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刀剑相交给磕坏了的。 刘宗敏所用的刀,那自然是好刀。然而,即使是这样,这刀都成了这样子,由此可见,白杆军的刀枪,可能真得很锋利! 得到这个结论,顿时,在场的这些流贼头目都有点傻眼了。 一个问题摆在了他们的眼前,白杆军的装备,怎么会一下变得如此精良? 过了好一会之后,牛金星忽然开口说话道:“我以前听说,倭国那边的刀枪很锋利,该不会是向他们买的吧?” “倭国?你说白杆军向倭国买?”李自成听了,不由得冷声反问道。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将军!”宋献策听了,便出主意道:“如果我们能抓到白杆军的俘虏,问出白杆军这精锐军械来自哪里?那我们是去买也好,去抢也罢,总之都要搞到手。如此一来,这……” 他本来是说,这天下就非大将军莫属了。不过看到罗汝才在,他还是没有说出来。 但是,李自成却明白他的意思,顿时大喜,连忙肯定道:“军师此言不错,白杆军也就不到两万人,我们以兵力之优打败白杆军便是。” 随后,中军帐内,一众流贼便想着法子先对付白杆军。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白杆军并没有趁胜追击,追到开封这边来。 而且天气开始又了变化,阴雨连绵,也不适合作战。就连黄河水也开始涨了,渡河也不方便。 如此种种,让开封这边的战事便停顿了下来。 ………………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虽然不管南方的事情,但是此时的他,那是真发现了,亲力亲为,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那是真得难。 此时的崇祯皇帝,有点难以想象,自己在之前的时候,为什么所有事情都亲自处理,哪来的那么多能力? 怪不得自从登基以来,自己想着学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很是勤政,以此中兴大明。 但是,忙碌了十几年,局势却是一日不一日糟。如果不是出现奇迹的话,两年之后就会亡国灭种! 崇祯皇帝感悟着这些,算是真正明白了,原来自己要想做好一件事情,竟然要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估计这就是自己和太祖以及成祖皇帝的差距吧,他们肯定不用花这么多精力的。 一个兵仗局的事情,一个军学院和一个科学院,另外加多一个铁道司的事情,自己都忙不过来了! 这不,不说把京师这边的卫所改制成铁道司的事情很烦,就说刘伟超所发过来的铁道修筑图纸,就是很麻烦。 铁轨需要大量的钢铁,但是,京营和勇卫营的军械装备,同样需要大量的钢铁,这就冲突了! 于是,崇祯皇帝在和刘伟超的一次视频中,就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给这个异世界的朋友说了。 刘伟超听了,当即哈哈一笑,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其实,我们后世的历史上有这么一种观点,说是你什么都不管,可能也会好过你什么都管!”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说不出话来。他感觉自己的心,被人重重地一击。 刘伟超知道他听了估计不好受,便连忙接着说道:“当然了,这种只是假设,毕竟历史不能重来,谁也不可能真得知道,如果你什么都不管,会不会真得比你什么都管要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终于好受了一点点。 刘伟超还在继续说着,他就继续听着:“这样的观点,我是这么想着的,你听听看,自己觉得有没有道理?” “好!”崇祯皇帝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他自己都不知道,或许只有和异世界的刘伟超说话时,才会这么心平气和的面对自己的问题。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你看,你原本只是一个藩王,还没成年,突然就登基为帝。你这年龄,在我这个世界,都还在学校读书准备高考的呢!换句话说,就是你其实并没有处理国家大事的经验。” “除此之外,你登基时候的局势也是非常的严峻。就算是一个政事经验丰富的人,可能都处理不好。结果你却事事亲力亲为,你觉得,你的决策能正确么?你和那些当官那么久的人去相处,是不是就容易被他们忽悠了?” 崇祯皇帝听了,自然不认为自己是天生英明神武的人,当然,这个观点是已经被现实证明了。要换他刚登基之时,说不定确实认为自己会做得好。 此时,他却是微微点头,显然同意了刘伟超的说法。 刘伟超还在继续对他说道:“其实大明的制度,已经是很完备了。内阁、司礼监的制度,就算你的能力不足,也不影响国家运转的。关键的是,这些人你要选好,而不是一会换一个首辅什么的。你可以自己想想,是不是只有你换首辅是最勤快的?” 崇祯皇帝听得默认,脸上似乎有了一丝明悟。 “当然了,我是局外人,就这么嘴炮说说,好像很容易一样。不过真要我换去你的位置,没有知晓后续历史的话,并不见得能比你做得更好!甚至有可能,反而不如你,至少我不会你这么有毅力和恒心!”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20 忠贞侯 王承恩一听,稍微有些意外。 秦良玉乃是一个妇人而已,史上从未有过封爵的,哪怕她确实有不少战功,这封爵太让人意外了。 不过他不会因此去劝谏崇祯皇帝,反正崇祯皇帝要怎么做,他就跟着怎么做就是了。 只听崇祯皇帝语气坚定地说道:“秦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故加封为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 听到这话,王承恩不敢怠慢,连忙根据这个意思写了一道圣旨,并请崇祯皇帝过目。 与此同时,他心中非常羡慕。没想到皇帝这一封爵之下,竟然封了个侯爵! 不过根据皇帝的意思,想想看也是,以秦良玉之平身事迹,真得愧杀大明须眉了。 这道旨意传出去,估计会引得天下震动,以后妇人的腰杆子都能硬上几分了。 他正在想着,忽然,就见崇祯皇帝看向他,尤带一丝兴奋问他道:“王大伴,你是不是对朕封秦良玉为忠贞侯感到惊讶?” 王承恩一听,眼珠子一转,便立刻回答道:“万岁爷明鉴,奴婢确实是有些惊讶。可是,当奴婢听了万岁爷的这道旨意之后,仔细想想,却也不惊讶了!” “哦,说来听听?”崇祯皇帝一听,很感兴趣地问道。 王承恩听了,连忙回奏道:“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妇人凭借自己战功受封爵位,更不用说侯爵,更是有忠贞之褒。是以奴婢惊讶,但是奴婢想着万岁爷封她之因,仔细想想,确实比绝大多数须眉都要强,我大明有此女将,乃大明之幸也。也只有万岁爷圣明,才会有如此女中豪杰,又是自古未有之!故奴婢觉得,此二者之自古之未有,也不惊讶了。”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哈哈大笑起来。很显然,这个顺带着一个马屁过去,让他很是受用。 笑完之后,他忽然看向王承恩,认真地说道:“朕可以告诉大伴,朕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不管是谁,只要认真做事,做好事,有功于朝廷,朕都可以封爵。不但是妇人,甚至是宦官、工匠,也是如此。大伴,你用心点,朕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王承恩一听,不由得大为意外,回过神来之后,不由得惊喜交加,立刻跪地谢恩。 历史上也有三个宦官封爵,甚至还封了王的。但是,自古至今,一共也就三个而已。就整个大明朝,还未有过一个。而他王承恩,得皇帝亲口承诺,估计将来会有,他又怎么可能不激动! 虽然说历史上封爵的三个宦官,有两个最后被皇帝所杀,但是不也有一个是善终的么?王承恩可不认为自己会对皇帝不忠心,也就不觉得他会落得那两个宦官的下场。 再说了,万岁爷都封了妇人为爵,以后只要宦官,还有那低贱的匠人都能封爵,那他封爵也就不是很稀罕的事情! 万岁爷这可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啊,真是太喜欢万岁爷这点了! 相对于他的美滋滋,其实崇祯皇帝也是非常感慨的。国家有难之际,一个妇人不计回报,忠心为国;而眼前这个宦官,不惧生死,始终陪伴自己,甚至共赴黄泉。这么忠心的人,就该好好表彰,以为天下之表率! 圣旨传出去之后,果然如同王承恩所料,引得所有人震动,惊讶! 秦良玉只是妇人而已,却能受封侯爵之高位,这把周遇吉等三人封爵给一下子比下去了。 不过仔细想想秦良玉的经历,所有人都清楚,皇帝这封爵,怕不止是酬劳秦良玉这一次的战功,而是对她一生的表彰!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哪怕是周遇吉、黄得功和孙应元也是,他们对朝廷的功劳,确实不如秦良玉。 要知道,秦良玉从二十多岁开始就为国征战沙场,已经是六十八岁的高龄,还在为国征战。并且她只是嫁于土司之妇,原本这些都和她无关的。这么多年对朝廷忠心耿耿,甚至自掏钱粮,为国为民,兄弟殉国,夫君殉国,儿媳殉国,儿子为国没了一只眼睛,如此种种,皆发生在一个妇人身上。 其他人,还有类似的么? 没有! 秦良玉之所作所为,真得足以愧杀须眉! 不管街头巷尾,或者自家私宅大院,就这一天,所在聊的话题,必然是有秦良玉封侯爵这个话题。他们没有关注这次的捷报本身,就是在谈论,一个妇人,如此成就,如此封爵! 甚至在皇宫大内,这也是宫女之间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 时间稍微久了一点之后,话题就开始延伸了。 一直以来,大明皇帝对于封爵都是很谨慎的。 没想到如今的大明皇帝,封了三个伯爵之后,又封了一个妇人为侯爵。是不是也意味着,以后皇帝还会继续封爵? 这又成了一个热门的议题! 崇祯皇帝对于这些热议,通过厂卫了解到,也是非常乐见其成的。事实上,这时候的他,真得不在意多封几个爵位了,只要真得有值得他封爵的人能站出来。 这不,他给刘伟超视频通讯,说了这个话题之后,便笑着说道:“真是很可惜你不在朕这边,要不然,论功劳之大,当属你莫属。朕封你一个国公,兴国公好了,没有一点问题。不对,封王,封王都是应该的!” “哈哈哈……”刘伟超一听,也是开心地笑了起来。 虽然他知道,这是空头支票,但是想想,被一个皇帝这么重视,也是很开心的事情。 “怎么,你不信?”崇祯皇帝一听,立刻认真地说道,“你对朕的帮助有多大,这是我们两人都知道的事情。朕的女儿,朕已封了她为坤兴公主,如今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说真的,朕当时想到的第一个人选,是你!” “……”刘伟超一听,顿时无语。 这个崇祯皇帝,竟然还想当自己的老丈人? 不过坤兴公主有看到过几眼,确实长得不错! 当然了,都是不同位面的,也只有这么想一下而已。 随后,他便同样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信,我当然信。我也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感兴趣地问道,“又赚了一笔钱?” “不是!”刘伟超听了,当即对他说道,“是电视剧《泰山榜》播放,其中片头曲和片尾曲赢得了很高的赞誉,非常多的人都喜欢!” “???”崇祯皇帝听得一脑门的问号,这是什么意思? 看他的表情,刘伟超便笑着解释道:“我之前不是和你说,有个公司签了合同买乐曲这个么?前面几首,田贵妃给的吧,就是这片头曲和片尾曲了。非常受欢迎,说明田贵妃的才华,在我这个世界也是非常受欢迎。可以预见,以后你那边创作的曲谱之类,会更容易卖钱的了。” 事实上,《泰山榜》这部电视剧能火,有这些配曲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泰山榜》的导演是真得用心在做电视剧,不管是对服装道具,礼仪等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也是因此,这电视剧中的配曲都没有将就,最后选中了刘伟超这边的。 当然了,这电视剧的这些配曲署名都不是刘伟超公司的名字,因为他当初是十万一首的价格卖断的。 如今,这部电视剧火了,配曲好听,很自然的,就有很多人还想找类似的听。 这不,刘伟超在几个网站开通的账号,粉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这都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无形之中给他带来的。 给崇祯皇帝解释了下这个之后,让崇祯皇帝有点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也有关联。 看他这样子,刘伟超便笑着说道:“这就是蝴蝶效应,或者叫连锁效应了!对了,你封秦良玉为忠贞侯,我估计也会有连锁效应,到时候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惊喜!” “呵呵,希望是吧!”崇祯皇帝一听,也是笑着说道。 能看出来,他的心情很好。 刘伟超看着他,想起一事,就对他说道:“对了,还有个事情,要你帮忙!” “有什么事情直接说便是!”崇祯皇帝一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刘伟超听了,便带着期待对他说道:“什么时候,你也拍几段秦良玉的视频过来?我是她的粉丝!”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已经知道粉丝是什么意思了,当即一笑道:“好,没问题!” “对了!”刘伟超又对崇祯皇帝说道,“你那边还有没有类似田贵妃这样,骑马射箭这些都会的,至少看上去没问题的,不一定要真功夫。” 说到这里,他又解释道:“是这样的,田贵妃的那几个视频放到网上之后,非常受欢迎。不过也有一些人说,说什么国外这种多的是,我们华夏也就少得可怜之类的。总之,说国外的月亮都比我们的要圆。我想打一下他们的脸,多放一点视频!”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22 这会是谁呢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谢谢! 正文在6:31更新,时间到了刷新下就可以看了,谢谢!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李自成真得有点难以接受。 开封城下损兵折将,费尽心思却发现难以攻陷。好不容易得到了消息,有开封城内老弱十万之多,转移到了黄河以北。 原本以为,抓住了这十万开封老弱,以此驱赶攻城必能攻下开封。结果没想到,派出去的三万多军队,只逃回来了一万多些,落得个惨败下场。 “你是干什么吃的,连白杆军都打不过了?”李自成在中军帐内咆哮,怒火冲天。 “对啊,不是说白杆军只有两万不到么,兵力比你差多了!”罗汝才也是带了点阴阳怪气地说话道,“怎么就被那老婆子杀得屁滚尿流呢!” 开封老弱抓不到,他同样是非常不满意的。虽然之前喊着几次要走,但是,如果能打下开封的话,他当然也是欢喜的。 如今打不下,心中的不高兴自然也是明显的。 刘宗敏被训得脸色通红,连忙解释道:“大将军,不是我的错,而是那白杆军疯了一样,竟然让冲锋的几千人都穿了极为坚固的盔甲,我这才落败的啊!” 一般来说,明末军队中,只有家丁级别的兵,护甲的级别才会高一些,比如说穿鳞甲,而不会是棉甲。 也是如此,家丁便是军中精锐,普通军丁,那都是狐假虎威,打打胜仗还可以,一旦打败仗或者说打硬仗,那就等于没有,甚至有可能会添乱。 这也是为什么在明末的战事中,听着几万几万被击溃,其实只是家丁而已,那兵力大都是虚的。 此时,李自成一听,根本不信,顿时脸色铁青地说道:“这么多年了,你觉得我是老糊涂了么?几千坚固的盔甲,你怎么不说白杆军全部都是极为坚固的盔甲呢?” 白杆军他又不是没有交手过,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他心中是大概有数的。真要有几千极为坚固的盔甲,白杆军又怎么会越打越没落呢! 如果说是白杆军最近才得到那么多盔甲,他就更是不信了。 坚固盔甲的难得,在乱世之中更是极为难得。每个势力,都是千方百计地搜罗好的盔甲,这就是乱世之中的本钱。 白杆军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可能一下拥有那么多坚固的盔甲! 李自成自然是不知道,他的对手崇祯皇帝,已经拥有了一种叫做“科学”的东西,在后世刘伟超的帮助下,已经是能流水线般地制造出极为坚固的盔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怕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穿越到崇祯十五年,基本都不大可能翻盘了。 但是,如果是后世的科学开始大力改造明末的话,这科技的力量,绝对会对明末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知识的力量! 此时,面对李自成的质问,刘宗敏的脸色涨得通红,很想再解释。然而,他也知道,白杆军有几千人都是穿戴极为坚固盔甲的事情,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亏了宋献策也逃回来了,见此情况,便连忙开口帮着说道:“大将军,不知道白杆军从何处得来的盔甲。但是,此事确实是真的。箭雨覆盖白杆军之下,死伤极少,根本无法对他们造成什么伤害。这是我亲眼所见,绝不会有假的!” 李自成听到这话,就有点意外了。 因为宋献策的话,他还是比较相信的。 看到这个样子,刘宗敏连忙又说道:“还有,白杆军的刀枪也非常锋利,我的佩刀,大将军请看……” 说着这话,他是想起来了,连忙拔出他的佩刀展示,同时说道:“这都是和白杆军交锋时留下的。” 只见他这把刀的刀锋上,有好几个缺口。作为军中之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刀剑相交给磕坏了的。 刘宗敏所用的刀,那自然是好刀。然而,即使是这样,这刀都成了这样子,由此可见,白杆军的刀枪,可能真得很锋利! 得到这个结论,顿时,在场的这些流贼头目都有点傻眼了。 一个问题摆在了他们的眼前,白杆军的装备,怎么会一下变得如此精良? 过了好一会之后,牛金星忽然开口说话道:“我以前听说,倭国那边的刀枪很锋利,该不会是向他们买的吧?” “倭国?你说白杆军向倭国买?”李自成听了,不由得冷声反问道。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将军!”宋献策听了,便出主意道:“如果我们能抓到白杆军的俘虏,问出白杆军这精锐军械来自哪里?那我们是去买也好,去抢也罢,总之都要搞到手。如此一来,这……” 他本来是说,这天下就非大将军莫属了。不过看到罗汝才在,他还是没有说出来。 但是,李自成却明白他的意思,顿时大喜,连忙肯定道:“军师此言不错,白杆军也就不到两万人,我们以兵力之优打败白杆军便是。” 随后,中军帐内,一众流贼便想着法子先对付白杆军。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白杆军并没有趁胜追击,追到开封这边来。 而且天气开始又了变化,阴雨连绵,也不适合作战。就连黄河水也开始涨了,渡河也不方便。 如此种种,让开封这边的战事便停顿了下来。 ………………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虽然不管南方的事情,但是此时的他,那是真发现了,亲力亲为,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那是真得难。 此时的崇祯皇帝,有点难以想象,自己在之前的时候,为什么所有事情都亲自处理,哪来的那么多能力? 怪不得自从登基以来,自己想着学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很是勤政,以此中兴大明。 但是,忙碌了十几年,局势却是一日不一日糟。如果不是出现奇迹的话,两年之后就会亡国灭种! 崇祯皇帝感悟着这些,算是真正明白了,原来自己要想做好一件事情,竟然要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估计这就是自己和太祖以及成祖皇帝的差距吧,他们肯定不用花这么多精力的。 一个兵仗局的事情,一个军学院和一个科学院,另外加多一个铁道司的事情,自己都忙不过来了! 这不,不说把京师这边的卫所改制成铁道司的事情很烦,就说刘伟超所发过来的铁道修筑图纸,就是很麻烦。 铁轨需要大量的钢铁,但是,京营和勇卫营的军械装备,同样需要大量的钢铁,这就冲突了! 于是,崇祯皇帝在和刘伟超的一次视频中,就把自己的感悟和想法给这个异世界的朋友说了。 刘伟超听了,当即哈哈一笑,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其实,我们后世的历史上有这么一种观点,说是你什么都不管,可能也会好过你什么都管!”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说不出话来。他感觉自己的心,被人重重地一击。 刘伟超知道他听了估计不好受,便连忙接着说道:“当然了,这种只是假设,毕竟历史不能重来,谁也不可能真得知道,如果你什么都不管,会不会真得比你什么都管要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终于好受了一点点。 刘伟超还在继续说着,他就继续听着:“这样的观点,我是这么想着的,你听听看,自己觉得有没有道理?” “好!”崇祯皇帝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他自己都不知道,或许只有和异世界的刘伟超说话时,才会这么心平气和的面对自己的问题。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你看,你原本只是一个藩王,还没成年,突然就登基为帝。你这年龄,在我这个世界,都还在学校读书准备高考的呢!换句话说,就是你其实并没有处理国家大事的经验。” “除此之外,你登基时候的局势也是非常的严峻。就算是一个政事经验丰富的人,可能都处理不好。结果你却事事亲力亲为,你觉得,你的决策能正确么?你和那些当官那么久的人去相处,是不是就容易被他们忽悠了?” 崇祯皇帝听了,自然不认为自己是天生英明神武的人,当然,这个观点是已经被现实证明了。要换他刚登基之时,说不定确实认为自己会做得好。 此时,他却是微微点头,显然同意了刘伟超的说法。 刘伟超还在继续对他说道:“其实大明的制度,已经是很完备了。内阁、司礼监的制度,就算你的能力不足,也不影响国家运转的。关键的是,这些人你要选好,而不是一会换一个首辅什么的。你可以自己想想,是不是只有你换首辅是最勤快的?” 脸上似乎有了一丝明悟。 “当然了,我是局外人,就这么嘴炮说说,好像很容易一样。不过真要我换去你的位置,没有知晓后续历史的话,并不见得能比你做得更好!甚至有可能,反而不如你,至少我不会你这么有毅力和恒心!”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22 好朋友 当然了,潞王的钱并不是那么容易拿的,要不然,潞王在卫辉的名声就不会那么差。 他之所以拿出了这些钱,是因为传旨太监在给秦良玉传旨之后,顺便去了一趟潞王府。 谁也不知道传旨太监有和潞王说什么,总之,在次之后,潞王就给钱了。 因此,秦良玉、黄澍等官员虽然不知道内情,却也能猜出来,肯定是崇祯皇帝对潞王说了什么,他才会拿出这个钱来的。 对此情况,他们都是非常地惊讶。 因为以前的崇祯皇帝并不是这样的,对于藩王都是厚待的,可如今,却能从藩王身上去抠钱,这对待藩王的态度改变的有点多! 不过秦良玉他们,却都能理解。 因为马祥麟传过来的话,早已经传开了。 所有人都知道,太祖皇帝显灵过。 如今这种局势,被太祖皇帝知道的话,他肯定不会继续任由朝廷没钱,能让各地藩王掏钱的,至少太祖皇帝是肯定能做得出来的。 说不定潞王殿下就是因为知道太祖皇帝显灵,才不敢再继续抠门,拿出了钱来维护他们朱家天下! 对此,所有人自然是喜闻乐见的。白杆军的士气,也为之大涨。 只是很可惜,自从卫辉一战之后,一直开始阴雨连绵,黄河水暴涨,要想大规模地渡河,已经不大可能了。要不然,白杆军都敢过河去骚扰下了。 也是因为黄河水暴涨,李自成和罗汝才这边,也就安心了一些,至少对于来自北方的威胁,就少了好多。 但是,流贼这边也有很大的苦衷,或者是困难。 连续围困开封已经两个多月了,可依旧看不到打下开封的希望。并且因为下雨的原因,攻城变得越发地困难。最为关键的是,这么长时间下来,所消耗的物资太大,眼前困扰李自成的最大问题,就是粮草即将不继。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打赢了朱仙镇一战,获得了朝廷官军那边运输大队长送过来的大量物资和人力,又少了担心朝廷援军,因此,围着开封一直没问题。 可如今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就迫使李自成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打还是不打开封了! 继续打开封,粮草怎么办? 不打开封,那么开封就是他这支军队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而且不能统一中原,就还是像以前那样流窜作战,他就无法进一步。 换句话说,政治上,李自成必须要打下开封,才能在后面海阔天空,前景一下变得远大起来;但是,军事上,李自成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撤军。 由此,李自成就像这天气,阴雨连绵,心情很是不好。 在这期间,还和罗汝才又爆发了两次争吵,亏了手下人劝和,才没有彻底翻脸。 不用说,自然是罗汝才又提要走的事情,烦到了李自成。 开封这边的局势,就这么僵持着,暂时没有改变。 ……………… 再说刘伟超午后到达深市,并没有去订酒店,而是直接联系张伟江了。 电话一接通,就听到张伟江惊喜的声音:“啊呀,你可终于想起来联系我了啊,这么久了,还以为你忘记我江哥了呢!” 虽然这个时代有电话微信等等通讯工具,可是离得远了,必然是会少联系的。很多原本亲近的朋友,不联系的话,关系也会淡下来。 刘伟超听到张伟江的声音,心中不由得也是高兴,当即笑着说道:“你不是和明秀姐说了,会去我家乡看我的么?一直没等到你们俩,这不,我就跑来看你们俩了!” “啊,你来深市了?”张伟江一听,很是惊喜,连忙追问道,“你现在在哪?” “刚下飞机!”刘伟超回答道,“你还没下班吧,有没有出差,我去找你!” 他唯一担心的是,张伟江经常出差,就有可能这次没法见面了。但是,明秀姐在电视台上班,却是不会出差的。找过去,肯定能遇到。 “这样啊,我和明秀就在附近,你等我半小时,我过去接你!”张伟江听了,立刻热情地说道。 刘伟超一听,连忙回道:“现在又不是周末,你在工作就先工作吧,我去原来的小区楼下咖啡厅等你下班好了!” “呵呵,我已经辞职了,也不在那里住了,你要不给我电话找过去,你就白跑了!”张伟江当即笑着说道,“回头见面再说吧!” “好!”刘伟超答应一声,挂断了电话之后,倒也没有多想。 IT行业,跳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自己没记错的话,张伟江应该是工作五年了。这个时间点跳槽,就是很普通的事情。 大概半个小时不到,刘伟超就看到张伟江和赵明秀一起过来。 双方自然热情地招呼下,然后随着张伟江去停车场的时候,刘伟超便笑着对他们两说道:“江哥,明秀姐,我妈特意让我带了一点家乡的土特产,手工面和茶叶过来送你们!” “啊,阿姨也太客气了!”赵明秀听了,便笑着说道,“现在城里人啊,就很稀罕土特产的东西。这手工面和茶叶,一定要好好尝尝。” 张伟江听了,也是高兴地说道:“没错,回去了你和阿姨说下,非常感谢,什么时候有空来深市的话,一定记得来找我,地主吗,对不对,我肯定要招待好阿姨!” 刘伟超一听,当即笑了。 他们两人,一点都没嫌弃,这交往都很舒心! 这时,“滴滴”两声,张伟江遥控了车子。 刘伟超一见,不由得有点惊讶道:“江哥,好家伙,这车得花你两三年的工资吧?你真舍得!” 赵明秀一听,便抿着嘴笑了起来。 张伟江自己只是呵呵一笑道:“其实,我也不瞒你了,我是富二代!” “……”刘伟超一听,有点傻眼。 张伟江是富二代?自己怎么就没察觉?不可能吧? “来,东西给我,放后备箱,一会我们车上说。”张伟江伸手接过他的行李,去放后备箱了。 “我说江哥,你这是真假啊?”刘伟超听了,一起把行李拿过去放,同时说道,“听着怎么就和电视剧一样呢!” “真得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张伟江笑呵呵地回答。 等到上了车,刘伟超坐在后座,张伟江才一边开车一边说道:“我和明秀大概还有一个月就要结婚了,就辞职专门操办婚礼。毕竟结婚一辈子也就一次,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吧?” “……”刘伟超一听,心中无语。 自己身边,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例子,为了结婚,连工作都不要了。 不过这个态度,确实是可以。 这么想着,他看向赵明秀,果然看到赵明秀在那微笑,便连忙说道:“恭喜恭喜,你们结婚这么大的事情,我要是不来,都不知道!” “呵呵,这时间还早呢!到时候通知你,可要随礼啊!”张伟江听了,当即呵呵一笑道。 刘伟超还没开口,赵明秀就笑着先说道:“别听他瞎说,我们这么熟,人来了就好,随什么礼!” “不是,我真想麻烦下小超的!”张伟江听了,连忙说道,“你知道的,你明秀姐喜欢汉服,因此我们结婚就不想用西式教堂的那一套。我们正在合计,想着穿汉服,用传统方式来纪念我们结婚的那一天。因此,就想着照顾下你的生意,给我们订做好点的汉服,怎么样?” 说到这里,没等刘伟超说话,他这个话痨本色又出来了,自己在那接着说道:“但是我们走了几家所谓专业的中式婚庆公司,明秀发现,都是按着电视上乱来的那种,一点都不专业。” 刘伟超一听这话,顿时就想起了自己来的目的,不就是和荔枝姐那边的朋友谈演唱会的事情,整个都包下来的那种。 那不是说,江哥明秀姐的这个中式婚礼,自己也可以包下来,汉服不用说了,礼仪这些,上到皇帝样子的,下到普通人家,还有谁能比自己(崇祯皇帝)更懂呢? 江哥和明秀姐的大婚,自己怎么样都要尽一份心意。这不刚好凑上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当即笑着说道:“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江哥,明秀姐,你们想要什么样的中式婚礼,如果可以是明朝那会的,包在我身上,不管是服装还是礼仪,我保管你们都是正宗的一套!” 赵明秀一听,非常的吃惊,当即转头问他道:“你什么时候改行做婚庆公司了?我之前还关注你的app,没见你有这方面的意思啊?” 说到这里,她想起什么,便又说道:“对了,你的那个app经常登不上去,是怎么回事,遇到困难了么?我和伟江这段时间很忙,都没关注你那边的情况了!” “是啊,小江,如果你遇到困难了,就和江哥说!”张伟江听到这话,迅速转了下头,看了刘伟超一眼,然后转回去说道。 刘伟超一听,当即笑了。这两个朋友,是真得好! 这么想着,他便对他们说道:“没困难,你们知道我这次来深市是干什么的么?”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23 你赚钱了,朕也赚钱了 “你不是专门来看我们的么?”张伟江一听,便立刻笑着问道。 赵明秀听了,转头对刘伟超说道:“别理他!有重要的事情吧?” 刘伟超点点头,笑着回答道:“有人要开古典演唱会,我这边全包,来谈这个事情。当然了,来深市那是一定要来看朋友的,这也是我的目的之一。” 赵明秀一听,非常地吃惊,诧异地问道:“你真有能力全包,这可不容易的啊!编排曲目,舞蹈,音乐,服装等等,有把握么?” 刘伟超正要回答时,就见车子到了小区门口,他一见之下,顿时有点意外道:“咦,不会吧,江哥你们住在这?” 这里是深市有名的豪宅小区,学区、商场、医院在其附近,都是非常有名的那种。 张伟江听了,笑着说道:“我不是说了么,我是富二代!” “……”刘伟超听了,不由得无语,也很是意外。 如果说车子,就凭张伟江自己的工资,花上几年的工资,或者说再来个车贷,自己买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个小区的房子,至少打工十年以内的人,就算是打工皇帝,都未必能买得起。 “好啊,江哥,你还真是深藏不露啊!”回过神来,刘伟超笑着叹道。 “你不也是一样,我们都以为你是山村里出来的,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结果没先到,哈哈,你也深藏不露!” 听到这话,刘伟超也不争辩,只是回答道:“我家里如何,以后你们去做客的时候,就知道了!” 听到这话,意思是有的,张伟江和赵明秀听了,脸上明显有点吃惊。不过他们都没有对此,再说什么。 只是赵明秀有点诧异地问道:“你谈这个事情,方方面面涉及不少,金额应该涉及也大,你不会是一个人来的吧?” 在机场那边,他们也就见到刘伟超那边。而且看刘伟超的穿者打扮,似乎也不像商务谈判的一样,就有点疑惑。 “是啊,我自己一个人来的。”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我自己创业,这些事情都是第一次,没经验。” 这时候,张伟江已经停好车了,有点诧异地和赵明秀对视了一眼,然后他说道:“律师呢,你签合同,需要有律师帮看你的,也没带么?” “啊?没有!”刘伟超听了,摇头说道。 张伟江一听,也是摇头说道:“我真是服了你了,啥都不懂就创业,你真牛!” 说完之后,他又接着说道:“一会我给你一张律师名片,就说你是我的朋友,是个信得过的,价格也会给你最低……”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改口说道:“算了,你什么都不懂,回头我陪你过去找他。” 刘伟超一听,非常地感激,想了下,也不说谢谢,只是回答道:“那江哥,明秀姐,你们的古典婚礼,我来给你们出方案吧,过几天就给你们具体的,如果不满意,你们也有时间再另外选过。” 张伟江和赵明秀听了,互相看一眼,知道刘伟超这是礼尚往来的一种表现,拒绝的话,他心里可能会不好意思。 因此,张伟江便笑着说道:“行啊,你连演唱会都敢包,那就看看你有多少真材实料好了!” 说完之后下车,高兴的刘伟超也跟着下车,然后又惊讶了一会。 因为张伟江这房子竟然还是豪宅小区中的别墅。看来,他的富二代身份,那是真得了! 张伟江一边去拿行礼,一边对刘伟超说道:“我这里空房间多的是,你在深市就住这里,不收你房租!”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 他也没推辞,只是安顿好之后,就先问张伟江和赵明秀,对他们的古代婚礼有什么要求,比如说是什么级别的,认真地记了下来。 看他这个样子,赵明秀感觉他是真有那么大的能耐,诧异之余不由得很是期待。 吃了饭之后,张伟江就陪刘伟超先去办事了。 ……………… 崇祯皇帝这边,听到回京的方正化说了下开封那边的情况,知道流贼打不下开封,一直耗在哪里,不由得很是高兴,因为这是最损流贼元气,也是他和孙传庭商量时最希望出现的局面。 而在京师这边,崇祯皇帝三天两头的巡视勇卫营和京营,肉眼可见地看到新兵训练越来越好,心中就更是欣慰。 能看到有收获之下,他就更是尽心尽力地保障勇卫营和京营的后勤。 这一日,崇祯皇帝正在忙着呢,忽然接到了王德化的快马禀告,说他在扬州已经抄了十个最大盐商的家,光是现银就两千多万,其他财物折算,更是不知道多少,盐商之富足,生活之奢华,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好的。 言外之意,就是崇祯皇帝的日子都没有这些盐商过得舒服、潇洒! 崇祯皇帝看到这份奏章,自然是非常地生气,这些大盐商,真得该死一百次! 同时,他自然也是非常地高兴,这一下,他在短时间内至少不用再担心钱的问题了。 不过王德化在奏章中说了一个问题,钱太多,要运回京师的话,一时半会有点难。 不但是钱多,关键是还要保证这么多钱在路上的安全。就崇祯十五年的乱局,面对这么大量的钱财,信不信军队都敢去打劫! 除非是派勇卫营南下,崇祯皇帝才会放心。至于其他军队,他是真不放心。 可是,勇卫营扩军,同样补充了不少新兵,如果中断训练的话,也不是崇祯皇帝想要的,因此,他有点犯难。或者说,是有钱的烦恼! 另外,王德化这一次是学乖了,不敢隐瞒崇祯皇帝,一五一十地在奏章中列出了明细,在他这次扬州之行中,给手下分了多少钱,又给地方办事的人分了多少钱,都很详细。 并且,他说明了这么做的目的,如果崇祯皇帝要治罪的话,他也认罪,但是,他认为不这样做,恐怕这次的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对于这些,崇祯皇帝看了一个结论,大概被分去了两百多万两,这可是一年国库的收入。 说真的,他看了这个数字之后,看看那两千多万两的现银,再看看两百多万两的漂没,来回看了几眼之后,才自言自语道:“算了,眼下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这要是换了以前,他绝对会发飙。两百多万两,这么多钱啊! 可如今的他,在和刘伟超的沟通中已经明白一个做事的原则,就是要抓重点,能达到自己要的目的,这才是最主要的。 当然,崇祯皇帝心疼是免不了的! 这个事情,他也不好给别人说心中真正的想法,就唯独能和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去聊聊。 这不,等到了晚上,崇祯皇帝就联系刘伟超,想要说说这个事情。 不过一拨打过去,就被按掉了。 之前刘伟超就告诉过他,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他不方便联系。 崇祯皇帝心中有点诧异,不知道刘伟超在做什么,不过也没有多焦急。 以为他知道,刘伟超那个世界,到了晚上都和白天一样,并且可以玩的事情非常多,因此,他们睡得晚很正常。 大概等了半个时辰之后,刘伟超主动联系了他。 视频一接通,就见刘伟超的脸上都是笑容,崇祯皇帝一见,便有点好奇地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开心的事情?” 刘伟超一听,便开心地点点头,当即笑着说道:“谈下了一笔大买卖,你知道能赚多少钱么?” “多少?”崇祯皇帝听了,便好奇地问道。 “毛估估,大概能赚一千万!一千万啊!”刘伟超很是兴奋地说道,“遇到了一个不差钱的公主,钱根本不是问题,就是要求质量。对了,估计你那边要忙一会了。” 崇祯皇帝知道之前刘伟超赚钱,也就是十来万为单位的,如今一下是一千万,那就是很多了,他也是非常高兴,便连忙回答道:“没问题,有什么事情要做的,你尽管开口。” 刘伟超一听,便立刻说道:“我把要求的内容,一会都发给你,按照文档上的内容,一项项做。” “好,没问题!”崇祯皇帝听了,立刻点头。 他知道,刘伟超的事情,无非是他这边一些常见的事情,让爱妃那边去办就是了。 刘伟超听到他这话之后,又接着说道:“对了,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要结婚,想要办古典婚礼,你那边给看看,也帮我拿个方案出来好不好?” 对崇祯皇帝来说,这些都不是事,自然有手下人给他去操心的。 因此,他也不多问,就立刻又答应了下来。 刘伟超心情很是兴奋,不过也没忘记事情,便问崇祯皇帝道:“对了,你联系我是有什么事情么?那会不方便电话,还在和朋友说事情!”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你赚钱了,朕也赚钱了!” 说着,他就把王德化抄家盐商的事情说了。随后,也把他赚钱的烦恼说了,看刘伟超这边有没有什么不错的提议?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24 银行 听完了崇祯皇帝的问题,刘伟超第一个反应,便是笑着说道:“这个很简单啊,不运回来就可以了,你可以开银行!” “什么?”崇祯皇帝听了,疑惑地问道,“银行?什么意思,朕第一次听到!”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继续说道:“银行就是你那个时候的钱庄、票号!这玩意很赚钱的,用钱生钱,还能调控经济,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行业!”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非常来兴趣了,银行他是没听说过,钱庄也不知道,但是京师这边已经有票号,他还是听说过这个词的。至于具体怎么样,他也不是很清楚。 因此,他连忙追问道:“那你给朕说说,这个银行多赚钱,又该怎么赚钱?” 对于赚钱的这个事情,他最是关心了。 刘伟超听了一笑,马上说道:“我这里最大的一个银行,是属于国家的,一天能赚多少钱,我估计你肯定猜不出来!” “一万两?或者两万两?”崇祯皇帝心中想着,根据刘伟超的语气,怕是能赚不少,于是,他索性就夸张点回答道,“总不可能一天赚十万两吧?” “哈哈哈……”刘伟超听了,当即心情舒畅地哈哈大笑起来。 “……”崇祯皇帝一看到这,便明白自己好像又猜错了,估计能有二十万,或者三十万?一天啊,就赚那么多?他有点无语了。 只见刘伟超笑完了之后,伸出一个指头,向崇祯皇帝示意道:“最后给你一次机会,看你能不能猜到?”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傻眼。 一个指头,他刚才已经猜了十万两,这答案不对,但是就一个指头而已,再往大里说,那就是一百万两了。 想到这里,他有点不确信地问道:“是一百万两么?你确信问得是一天,不是一个月,或者一年?” 他国库一年的收入也才两百多万两而已,有票号能一天赚一百万两,说真的,打死他都不相信。 刘伟超听了,这一次没有哈哈大笑,保持了一点风度,只是带着微笑,笑着说道:“还是不对,而是十亿,当然不是每年都有,反正就是每天赚十亿左右,就是100个一千万。” “……”崇祯皇帝一听,真得傻眼了。此时此刻,就只能用傻眼这个词来形容。 一天,能赚100个一千万两,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要别的,如果他能一年转到一千万两,那大明帝国也不会亡国了啊! 看到他这表情,刘伟超当即一笑,又补充说道:“当然了,你是用银子,用两来计算,我是用我的货币来计算,这里还是有区别的。如果只是按照银价来计算的话,虽然不准确,粗略折算,可能是两百万两吧。”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松了口气,是真得那种松了口气,原本不是那么多! 可是,一转念之间,他又傻眼了。 一天赚两百万两还不算多么?这是一天啊,不是其他,是一天! 想着自己一年的国库收入,人家只要两天的时间就可以了,崇祯皇帝不由得非常地羡慕。 很自然地,他对这个开办银行的事情,心中一下火热起来。 于是,就听崇祯皇帝对刘伟超急切地说道:“这样吧,我们不如来聊聊这个银行吧,朕该怎么开设这个银行?” 刘伟超听了,明白他此时的心情,也不吊他胃口,当即回答他道:“其实也简单,主要是赚利息差,至少大头是这个。” “什么?什么利息差?”崇祯皇帝听了,不明白,就赶紧追问道。 对于这个,他是非要弄明白不可的。如果是在学堂上的话,他此时就是最认真的那个学生。 刘伟超见他这样,就马上给他解释道:“很简单,我打个比方,比如你到我这里来存钱,我给你一分利息;但是如果你到我这里来借钱,那我要收两分利息;存钱和借钱的利息差,就是银行的利润了!”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地诧异,也不明白,便问道:“这也能赚那么多?不可能吧!” 没错,他是真不相信,就只是这样,就能赚那么多钱! 一听他这话,刘伟超刚想马上回答,忽然想起了什么,便改口说道:“在我这个世界,当然是可以的。不过在你那边,应该确实不可能!” “为什么?”崇祯皇帝一听,脸色一下变得严峻起来,连忙追问,就好像刘伟超抢他钱一样! 刘伟超听了,耐心给他解释道:“因为经济基础不同。我这个世界,一年的GDP……” 说到这里,他最终还是查了下,然后才继续回答道:“100多万亿人民币,而你那边,一个亿有没有都是问题!” “什么是鸡滴屁?”崇祯皇帝一听,疑惑地问道。 “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刘伟超听了,解释一句,又想起了什么,不由得摇头说道,“对了,我又想起来了,你这个时候,恐怕没法开银行!” 崇祯皇帝正在琢磨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结果一听他最后的话,顿时就急了,连忙问道:“为什么,为什么朕不能开这银行?” 刘伟超听了,当即对他说道:“别急,别急,你听我说!” “好,朕洗耳恭听!”崇祯皇帝被他这么一说,反应过来自己有点失态了,便连忙平缓了点心情,回答刘伟超道。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你那里,如今是战争年代,民不聊生,社会秩序都遭到破坏,经济自然也无从发展。并且银行对于你那边来说,好像是新鲜事务。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那个时候的票号,别人存银子还要给保管费的。另外,你的货币也有问题,还用原始的称重方式这些,也都会限制你开银行。” 顿了顿,他想了下就继续说道:“如果你真要开银行,当然了,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银行肯定是会有的。我是说,你如果真要开银行的,你要一步步的来!” “怎么一步步来?”此时,崇祯皇帝被他这么一说,也冷静了下来,连忙追问道。 刘伟超边想边回答道:“首先,你要重建朝廷威信,对不对,这是第一步。没有威信,你做什么别人不信,那有什么用?” 如今朝廷的政令,崇祯皇帝已经没法保证地方上能真正实施。阳奉阴违的事情,已经不要太多。 更因为流贼的大面积作乱,还有朝廷官军如同贼寇一样,进一步打击了朝廷的威信。 如果是以前,崇祯皇帝未必能看清这个问题。可此时,他却是心中有数的。 听到刘伟超的这个话之后,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一直看着刘伟超,等他继续往下说。 只听刘伟超接着又说道:“第二个,大明的货币被朱元璋……太祖皇帝给玩坏了。我跟你说,纸币确实是大势所趋,本来是个很好的政策。但是,不能保证纸币的币值,导致大明宝钞大幅度贬值,和废纸没多少区别,这真得又是一个严重损害朝廷威信的事情。”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不由得有点担忧。纸币是大势所趋,可又被玩坏了,那他怎么办? 于是,他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 刘伟超听了一笑道:“张居正改革,不是一条鞭法,要求所有的东西都以银价衡量么?那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以贵金属作为货币,这也和历史进程一样,用银子铸造面值货币,就和那些西夷用的银元一样。等到以后,再慢慢过渡到纸币。”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又补充说道:“你不要小瞧了这货币改革,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但能极大地方便百姓交易,也能让朝廷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不过这些都需要你具备威信,能让底下听话才行。要不然,你铸造的银元,也不会有面值上的价值。说到底,这里面还是有朝廷信用在里面。”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已经有点听懵了。可是,要让他问话,他发现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问起。 就好像小时候看四书五经中有的段落,一个字一个字的,他都认识,但是连起来之后,就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就仿佛回到了那样的时候。 刘伟超则还在那继续说道:“在上面几个的基础上,你再推出银行这样的机构,才会起到银行该有的作用,也是如此,你才能通过钱生钱来赚钱。”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对刘伟超说道:“朕刚才有点听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做,要不,你再说一遍。” 说完之后,他还是有点担心,便连忙补充说道:“还是这样好了,你能不能给朕一份资料,就你刚才所说的,朕回头再好好看看,然后再来向你请教!” 听到这话,刘伟超当即一笑道:“没问题,我一会就写给你,尽量写详细一点。”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笑了,有这样的朋友真好! 不过他很快想起来,就等于刚才过去那么久,那扬州的银子还不知道怎么处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25 都麻烦了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1才更新,到时间刷新下就可以,谢谢! 王承恩一听,稍微有些意外。 秦良玉乃是一个妇人而已,史上从未有过封爵的,哪怕她确实有不少战功,这封爵太让人意外了。 不过他不会因此去劝谏崇祯皇帝,反正崇祯皇帝要怎么做,他就跟着怎么做就是了。 只听崇祯皇帝语气坚定地说道:“秦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古所未有也,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故加封为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 听到这话,王承恩不敢怠慢,连忙根据这个意思写了一道圣旨,并请崇祯皇帝过目。 与此同时,他心中非常羡慕。没想到皇帝这一封爵之下,竟然封了个侯爵! 不过根据皇帝的意思,想想看也是,以秦良玉之平身事迹,真得愧杀大明须眉了。 这道旨意传出去,估计会引得天下震动,以后妇人的腰杆子都能硬上几分了。 他正在想着,忽然,就见崇祯皇帝看向他,尤带一丝兴奋问他道:“王大伴,你是不是对朕封秦良玉为忠贞侯感到惊讶?” 王承恩一听,眼珠子一转,便立刻回答道:“万岁爷明鉴,奴婢确实是有些惊讶。可是,当奴婢听了万岁爷的这道旨意之后,仔细想想,却也不惊讶了!” “哦,说来听听?”崇祯皇帝一听,很感兴趣地问道。 王承恩听了,连忙回奏道:“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妇人凭借自己战功受封爵位,更不用说侯爵,更是有忠贞之褒。是以奴婢惊讶,但是奴婢想着万岁爷封她之因,仔细想想,确实比绝大多数须眉都要强,我大明有此女将,乃大明之幸也。也只有万岁爷圣明,才会有如此女中豪杰,又是自古未有之!故奴婢觉得,此二者之自古之未有,也不惊讶了。”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哈哈大笑起来。很显然,这个顺带着一个马屁过去,让他很是受用。 笑完之后,他忽然看向王承恩,认真地说道:“朕可以告诉大伴,朕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不管是谁,只要认真做事,做好事,有功于朝廷,朕都可以封爵。不但是妇人,甚至是宦官、工匠,也是如此。大伴,你用心点,朕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王承恩一听,不由得大为意外,回过神来之后,不由得惊喜交加,立刻跪地谢恩。 历史上也有三个宦官封爵,甚至还封了王的。但是,自古至今,一共也就三个而已。就整个大明朝,还未有过一个。而他王承恩,得皇帝亲口承诺,估计将来会有,他又怎么可能不激动! 虽然说历史上封爵的三个宦官,有两个最后被皇帝所杀,但是不也有一个是善终的么?王承恩可不认为自己会对皇帝不忠心,也就不觉得他会落得那两个宦官的下场。 再说了,万岁爷都封了妇人为爵,以后只要宦官,还有那低贱的匠人都能封爵,那他封爵也就不是很稀罕的事情! 万岁爷这可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啊,真是太喜欢万岁爷这点了! 相对于他的美滋滋,其实崇祯皇帝也是非常感慨的。国家有难之际,一个妇人不计回报,忠心为国;而眼前这个宦官,不惧生死,始终陪伴自己,甚至共赴黄泉。这么忠心的人,就该好好表彰,以为天下之表率! 圣旨传出去之后,果然如同王承恩所料,引得所有人震动,惊讶! 秦良玉只是妇人而已,却能受封侯爵之高位,这把周遇吉等三人封爵给一下子比下去了。 不过仔细想想秦良玉的经历,所有人都清楚,皇帝这封爵,怕不止是酬劳秦良玉这一次的战功,而是对她一生的表彰!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哪怕是周遇吉、黄得功和孙应元也是,他们对朝廷的功劳,确实不如秦良玉。 要知道,秦良玉从二十多岁开始就为国征战沙场,已经是六十八岁的高龄,还在为国征战。并且她只是嫁于土司之妇,原本这些都和她无关的。这么多年对朝廷忠心耿耿,甚至自掏钱粮,为国为民,兄弟殉国,夫君殉国,儿媳殉国,儿子为国没了一只眼睛,如此种种,皆发生在一个妇人身上。 其他人,还有类似的么? 没有! 秦良玉之所作所为,真得足以愧杀须眉! 不管街头巷尾,或者自家私宅大院,就这一天,所在聊的话题,必然是有秦良玉封侯爵这个话题。他们没有关注这次的捷报本身,就是在谈论,一个妇人,如此成就,如此封爵! 甚至在皇宫大内,这也是宫女之间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 时间稍微久了一点之后,话题就开始延伸了。 一直以来,大明皇帝对于封爵都是很谨慎的。 没想到如今的大明皇帝,封了三个伯爵之后,又封了一个妇人为侯爵。是不是也意味着,以后皇帝还会继续封爵? 这又成了一个热门的议题! 崇祯皇帝对于这些热议,通过厂卫了解到,也是非常乐见其成的。事实上,这时候的他,真得不在意多封几个爵位了,只要真得有值得他封爵的人能站出来。 这不,他给刘伟超视频通讯,说了这个话题之后,便笑着说道:“真是很可惜你不在朕这边,要不然,论功劳之大,当属你莫属。朕封你一个国公,兴国公好了,没有一点问题。不对,封王,封王都是应该的!” “哈哈哈……”刘伟超一听,也是开心地笑了起来。 虽然他知道,这是空头支票,但是想想,被一个皇帝这么重视,也是很开心的事情。 “怎么,你不信?”崇祯皇帝一听,立刻认真地说道,“你对朕的帮助有多大,这是我们两人都知道的事情。朕的女儿,朕已封了她为坤兴公主,如今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说真的,朕当时想到的第一个人选,是你!” “……”刘伟超一听,顿时无语。 这个崇祯皇帝,竟然还想当自己的老丈人? 不过坤兴公主有看到过几眼,确实长得不错! 当然了,都是不同位面的,也只有这么想一下而已。 随后,他便同样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信,我当然信。我也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感兴趣地问道,“又赚了一笔钱?” “不是!”刘伟超听了,当即对他说道,“是电视剧《泰山榜》播放,其中片头曲和片尾曲赢得了很高的赞誉,非常多的人都喜欢!” “???”崇祯皇帝听得一脑门的问号,这是什么意思? 看他的表情,刘伟超便笑着解释道:“我之前不是和你说,有个公司签了合同买乐曲这个么?前面几首,田贵妃给的吧,就是这片头曲和片尾曲了。非常受欢迎,说明田贵妃的才华,在我这个世界也是非常受欢迎。可以预见,以后你那边创作的曲谱之类,会更容易卖钱的了。” 事实上,《泰山榜》这部电视剧能火,有这些配曲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泰山榜》的导演是真得用心在做电视剧,不管是对服装道具,礼仪等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也是因此,这电视剧中的配曲都没有将就,最后选中了刘伟超这边的。 当然了,这电视剧的这些配曲署名都不是刘伟超公司的名字,因为他当初是十万一首的价格卖断的。 如今,这部电视剧火了,配曲好听,很自然的,就有很多人还想找类似的听。 这不,刘伟超在几个网站开通的账号,粉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这都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无形之中给他带来的。 给崇祯皇帝解释了下这个之后,让崇祯皇帝有点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也有关联。 看他这样子,刘伟超便笑着说道:“这就是蝴蝶效应,或者叫连锁效应了!对了,你封秦良玉为忠贞侯,我估计也会有连锁效应,到时候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惊喜!” “呵呵,希望是吧!”崇祯皇帝一听,也是笑着说道。 能看出来,他的心情很好。 刘伟超看着他,想起一事,就对他说道:“对了,还有个事情,要你帮忙!” “有什么事情直接说便是!”崇祯皇帝一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刘伟超听了,便带着期待对他说道:“什么时候,你也拍几段秦良玉的视频过来?我是她的粉丝!”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已经知道粉丝是什么意思了,当即一笑道:“好,没问题!” “对了!”刘伟超又对崇祯皇帝说道,“你那边还有没有类似田贵妃这样,骑马射箭这些都会的,至少看上去没问题的,不一定要真功夫。” 说到这里,他又解释道:“是这样的,田贵妃的那几个视频放到网上之后,非常受欢迎。不过也有一些人说,说什么国外这种多的是,我们华夏也就少得可怜之类的。总之,说国外的月亮都比我们的要圆。我想打一下他们的脸,多放一点视频!”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26 罪名 安排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这一次没有让田贵妃带人抄写手机里面的内容,而是拿着手机,看刘伟超给他发过来的内容。 一个是有关银行的,资料很多,光是这一项,他就看了很久。 虽然说,就目前的条件来看,并不是设立银行的好时候,重点还要在强军方面,至少要打败建虏,打赢开封之战后才可能开始做这设立银行的步骤。 这里面的一步,就是改制货币,改用银元制,按照不同的金属混合比例,给予不同银元不同的票面价值,虽然不像大明宝钞一样廉价的成本,却也比直接发银子能有更多钱! 这一点,是崇祯皇帝很喜欢的。 刘伟超的资料中,建议用蒸汽机制造大的冲压机来冲压银元,提高造假难度,使得银元的产出全部有朝廷控制。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 银子不说了,铜钱这个,很多地主豪强都有偷偷在做,以此赚钱的。这是什么,这是和朝廷抢钱,岂能允许? 另外,刘伟超的资料中说了,市场上流通货币的多少要和商品的产出相挂钩。商品的产出多,就可以多印一些银元;商品的产出少,就可以少印一些银元,保证货币不会贬值,也不会增值,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之内。 对此,崇祯皇帝其实是有疑惑的,因为他感觉,没法知道商品产出多少? 有关银行的这个事情,说起来难,但是,做起来就有点难了。 比如另外一个,刘伟超还建议银行开战通存通兑,也就是京师存入的银子,可以到南京去凭存款单取。 可是,存款单怎么预防造假,这就是个问题了。还有,南京那边又如何和京师这边的银行进行对账? 总之,想要开这银行,利用钱生钱来赚钱,还是有不少难度的。 但是,崇祯皇帝心中却也决定了,这个事情要记在心里,合适时候必须要提出来。 对了,银行所需的人才,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 想到这里,他就给刘伟超发了语音过去,说了这个想法,让刘伟超看看能不能准备一份合适他这边的教材内容。 银行不但能赚钱,还能影响国家经济,崇祯皇帝是一定要开的。 另外,关于江南购买物资北运的事情,涉及物资轻重缓急清单、采购规矩、运送渠道等等,也是有不少问题要确认的。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想着想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第二天一醒来,他就召集内阁并六部于文华殿开御前会议。 崇祯皇帝还没说话呢,内阁首辅贺逢圣就先出列奏道:“陛下,内阁收到扬州知府,应天府巡按奏章,弹劾东厂提督王德化在扬州勾结卫所军队,横行不法,鱼肉百姓,民怨沸腾,几有民变之势!” 说完之后,他双手捧着两本奏章,呈送御览。 很显然,这两个奏本应该是刚到的,都还没有到司礼监那边。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意料中事,当即淡淡地说道:“朕也已经收到了王大伴的快马奏报,所谓鱼肉百姓,朕想知道,盐商,或者大盐商和百姓同否?” “……”贺逢圣等人听了,有点意外,一时之间,没人回答。 从理论上来说,不管盐商大小,也归属于百姓,那没问题;然而在实际上,鱼肉百姓,民怨沸腾这些中的百姓,肯定不是指盐商,特别是大盐商。 王德化在扬州那边,用得是快刀斩乱麻。 他到了扬州之后,立刻先去见了扬州地方卫所,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让卫所直接听命于他,这一点,从他分了将近一百万两给地方卫所就能看出来。 当然,王德化的清单中,就列明了这项开支的意义。说不调动军队,就凭他带去的东厂番役,不足以快速抄家十大盐商。 随后,其实压根就没有调查什么,就按照扬州最富的十大大盐商名单直接抄家。罪名在抄家的时候再找,无非是一下常见的罪名,比如贩卖私盐,住宅、衣裳、出行等等逾制,蓄奴养私兵图谋造反等等。 崇祯皇帝看他们的样子,便接着说道:“朕今日召集诸卿,便是和扬州之事有关。朕这里有王大伴的奏报,卿等看看。” 王德化之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当然清楚朝堂上会有什么事情。因此,他很体贴地在上奏报的时候,是分开写的。其中有一份奏章,就是给朝堂上官员看的。 崇祯皇帝让他们看的,就是这份奏章。 看着底下群臣在传阅奏章,崇祯皇帝也不等他们都看完,便直接问道:“王大伴所言这些,卿等以为不实?” 地方上到底怎么样,如果皇帝可能会被蒙在鼓里的话,对于几十年宦海浮沉的这些人来说,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大盐商要是只卖官盐的话,根本不可能那么富。 至于逾制的问题,在这个年代,几乎所有人都逾制,更不用说有钱人了。 蓄奴这个问题,朝廷是有法制约束的,但是,几乎就和逾制一样,同样是一张废纸,几乎没有人在意。不过蓄奴养为私兵,却基本不大可能,也就是家奴用来摆场面,使唤用,而非造反。 就这些罪名,平时所有人都不在意,因为大家都这么干。可如今,要是较真的话,那些大盐商判为谋逆,诛九族都是可以的。 王德化老奸巨猾,直接就用了这些罪名上奏,也是有原因的。朝廷上要查,一查一个准。 贺逢圣等人,收到江南奏报之后,只是那么一看,便大概知道是什么原因了。那王德化肯定是奉了皇帝的旨意,才会这么干的。 要不然,王德化这个东厂提督,可从来没有去过江南的。突然跑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这个事情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是大盐商的钱多,来杀猪了。 毕竟崇祯皇帝之前各种抄家,包括文官武将、晋商这些,再加盐商,也不奇怪啊! 但是,你又没法提出这个说法,皇帝肯定不会承认的。 此时,他们面对崇祯皇帝的话,无言以对。 但是他们又知道,这么做绝对是有问题的。只是一时之间,他们想不好,该怎么和皇帝说。 崇祯皇帝却不管他们,拿着内侍转上来的两份奏章,看也不看,就丢了下去,同时喝道:“西厂这边,查下这两人是否和盐商有勾结,如此试图污蔑王大伴到底是何居心?” 王承恩一听,立刻上前,捡起两份奏章道:“奴婢遵旨,这就派人前往扬州!” “……”内阁并六部尚书见此,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谁也不敢说话了。 皇帝这意思很明白的,谁为大盐商说话,那就是和大盐商有勾结,这帽子可不小的! 崇祯皇帝扫视他们一眼,也不点名说话,只是自个说道:“朕打算把这次扬州所得都用来购买北方所需物资,卿等想想,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出来!” 一听这话,众人不由得一喜,这个钱,不是皇帝独吞,自个花销,那没事了。 谁也没有想着去替盐商出头,立刻一个个把手中急缺的东西开始上报。 他们挨个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主持,再按照他认为的重要性来进行排序。 第一,粮草,这个最重要。没有粮食的话,什么都不用谈了。除了日常之外,还要保证军粮的供应,饥荒的赈灾等等,总之,粮食绝对不能少。 第二,棉花。眼看着半年已经过去,接下来天气会冷下来,需要做棉衣御寒,这也是北方的刚需。 而崇祯皇帝最介意的,自然是勇卫营和京营,他们的冬装也要准备。 第三,钢铁,不是铁矿石。从南方运铁矿石不划算,先初步冶炼成钢铁过来才好。 崇祯皇帝倒也没有想着去南方建新式钢铁厂,因为他没法掌控那边。至少要在他真正能控制的地盘,才能放心去修建新式钢铁厂。 第四,还是粮食的一种,就是番薯。南方的番薯产量大,北方都还没推广,还需要大量往北方这边运才可以。 由朝廷在那边大量购买番薯,会极大地刺激农民去种植番薯,进一步提高南方产量的同时,也加快番薯在北方的布局。 至于其他采购,就排在后面了。 不过两千多万两啊,外加那十大盐商的商铺田产等等,就这购买力,啥东西都能买,排名先后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反正钱用不完,而且估计可以买很多年了。 银子都留在南方,最终获益的,自然是南方的那些人。 有了清单,崇祯皇帝都不带休息的,立刻又和这些臣子商量,该如何采购! 在群臣说话之前,他先根据刘伟超给他介绍的那些采购手段,先说了一遍,然后交给底下这些臣子去商量。 不过这里遇到了一点问题,就是文华殿内的这些大臣,基本上都不精通商道。说出的建议,崇祯皇帝都能反驳,甚至问倒他们。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27 谁不想被重视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1更新,到时间刷新即可。 安排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这一次没有让田贵妃带人抄写手机里面的内容,而是拿着手机,看刘伟超给他发过来的内容。 一个是有关银行的,资料很多,光是这一项,他就看了很久。 虽然说,就目前的条件来看,并不是设立银行的好时候,重点还要在强军方面,至少要打败建虏,打赢开封之战后才可能开始做这设立银行的步骤。 这里面的一步,就是改制货币,改用银元制,按照不同的金属混合比例,给予不同银元不同的票面价值,虽然不像大明宝钞一样廉价的成本,却也比直接发银子能有更多钱! 这一点,是崇祯皇帝很喜欢的。 刘伟超的资料中,建议用蒸汽机制造大的冲压机来冲压银元,提高造假难度,使得银元的产出全部有朝廷控制。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 银子不说了,铜钱这个,很多地主豪强都有偷偷在做,以此赚钱的。这是什么,这是和朝廷抢钱,岂能允许? 另外,刘伟超的资料中说了,市场上流通货币的多少要和商品的产出相挂钩。商品的产出多,就可以多印一些银元;商品的产出少,就可以少印一些银元,保证货币不会贬值,也不会增值,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之内。 对此,崇祯皇帝其实是有疑惑的,因为他感觉,没法知道商品产出多少? 有关银行的这个事情,说起来难,但是,做起来就有点难了。 比如另外一个,刘伟超还建议银行开战通存通兑,也就是京师存入的银子,可以到南京去凭存款单取。 可是,存款单怎么预防造假,这就是个问题了。还有,南京那边又如何和京师这边的银行进行对账? 总之,想要开这银行,利用钱生钱来赚钱,还是有不少难度的。 但是,崇祯皇帝心中却也决定了,这个事情要记在心里,合适时候必须要提出来。 对了,银行所需的人才,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 想到这里,他就给刘伟超发了语音过去,说了这个想法,让刘伟超看看能不能准备一份合适他这边的教材内容。 银行不但能赚钱,还能影响国家经济,崇祯皇帝是一定要开的。 另外,关于江南购买物资北运的事情,涉及物资轻重缓急清单、采购规矩、运送渠道等等,也是有不少问题要确认的。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想着想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第二天一醒来,他就召集内阁并六部于文华殿开御前会议。 崇祯皇帝还没说话呢,内阁首辅贺逢圣就先出列奏道:“陛下,内阁收到扬州知府,应天府巡按奏章,弹劾东厂提督王德化在扬州勾结卫所军队,横行不法,鱼肉百姓,民怨沸腾,几有民变之势!” 说完之后,他双手捧着两本奏章,呈送御览。 很显然,这两个奏本应该是刚到的,都还没有到司礼监那边。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意料中事,当即淡淡地说道:“朕也已经收到了王大伴的快马奏报,所谓鱼肉百姓,朕想知道,盐商,或者大盐商和百姓同否?” “……”贺逢圣等人听了,有点意外,一时之间,没人回答。 从理论上来说,不管盐商大小,也归属于百姓,那没问题;然而在实际上,鱼肉百姓,民怨沸腾这些中的百姓,肯定不是指盐商,特别是大盐商。 王德化在扬州那边,用得是快刀斩乱麻。 他到了扬州之后,立刻先去见了扬州地方卫所,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让卫所直接听命于他,这一点,从他分了将近一百万两给地方卫所就能看出来。 当然,王德化的清单中,就列明了这项开支的意义。说不调动军队,就凭他带去的东厂番役,不足以快速抄家十大盐商。 随后,其实压根就没有调查什么,就按照扬州最富的十大大盐商名单直接抄家。罪名在抄家的时候再找,无非是一下常见的罪名,比如贩卖私盐,住宅、衣裳、出行等等逾制,蓄奴养私兵图谋造反等等。 崇祯皇帝看他们的样子,便接着说道:“朕今日召集诸卿,便是和扬州之事有关。朕这里有王大伴的奏报,卿等看看。” 王德化之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当然清楚朝堂上会有什么事情。因此,他很体贴地在上奏报的时候,是分开写的。其中有一份奏章,就是给朝堂上官员看的。 崇祯皇帝让他们看的,就是这份奏章。 看着底下群臣在传阅奏章,崇祯皇帝也不等他们都看完,便直接问道:“王大伴所言这些,卿等以为不实?” 地方上到底怎么样,如果皇帝可能会被蒙在鼓里的话,对于几十年宦海浮沉的这些人来说,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大盐商要是只卖官盐的话,根本不可能那么富。 至于逾制的问题,在这个年代,几乎所有人都逾制,更不用说有钱人了。 蓄奴这个问题,朝廷是有法制约束的,但是,几乎就和逾制一样,同样是一张废纸,几乎没有人在意。不过蓄奴养为私兵,却基本不大可能,也就是家奴用来摆场面,使唤用,而非造反。 就这些罪名,平时所有人都不在意,因为大家都这么干。可如今,要是较真的话,那些大盐商判为谋逆,诛九族都是可以的。 王德化老奸巨猾,直接就用了这些罪名上奏,也是有原因的。朝廷上要查,一查一个准。 贺逢圣等人,收到江南奏报之后,只是那么一看,便大概知道是什么原因了。那王德化肯定是奉了皇帝的旨意,才会这么干的。 要不然,王德化这个东厂提督,可从来没有去过江南的。突然跑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这个事情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是大盐商的钱多,来杀猪了。 毕竟崇祯皇帝之前各种抄家,包括文官武将、晋商这些,再加盐商,也不奇怪啊! 但是,你又没法提出这个说法,皇帝肯定不会承认的。 此时,他们面对崇祯皇帝的话,无言以对。 但是他们又知道,这么做绝对是有问题的。只是一时之间,他们想不好,该怎么和皇帝说。 崇祯皇帝却不管他们,拿着内侍转上来的两份奏章,看也不看,就丢了下去,同时喝道:“西厂这边,查下这两人是否和盐商有勾结,如此试图污蔑王大伴到底是何居心?” 王承恩一听,立刻上前,捡起两份奏章道:“奴婢遵旨,这就派人前往扬州!” “……”内阁并六部尚书见此,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谁也不敢说话了。 皇帝这意思很明白的,谁为大盐商说话,那就是和大盐商有勾结,这帽子可不小的! 崇祯皇帝扫视他们一眼,也不点名说话,只是自个说道:“朕打算把这次扬州所得都用来购买北方所需物资,卿等想想,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出来!” 一听这话,众人不由得一喜,这个钱,不是皇帝独吞,自个花销,那没事了。 谁也没有想着去替盐商出头,立刻一个个把手中急缺的东西开始上报。 他们挨个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主持,再按照他认为的重要性来进行排序。 第一,粮草,这个最重要。没有粮食的话,什么都不用谈了。除了日常之外,还要保证军粮的供应,饥荒的赈灾等等,总之,粮食绝对不能少。 第二,棉花。眼看着半年已经过去,接下来天气会冷下来,需要做棉衣御寒,这也是北方的刚需。 而崇祯皇帝最介意的,自然是勇卫营和京营,他们的冬装也要准备。 第三,钢铁,不是铁矿石。从南方运铁矿石不划算,先初步冶炼成钢铁过来才好。 崇祯皇帝倒也没有想着去南方建新式钢铁厂,因为他没法掌控那边。至少要在他真正能控制的地盘,才能放心去修建新式钢铁厂。 第四,还是粮食的一种,就是番薯。南方的番薯产量大,北方都还没推广,还需要大量往北方这边运才可以。 由朝廷在那边大量购买番薯,会极大地刺激农民去种植番薯,进一步提高南方产量的同时,也加快番薯在北方的布局。 至于其他采购,就排在后面了。 不过两千多万两啊,外加那十大盐商的商铺田产等等,就这购买力,啥东西都能买,排名先后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反正钱用不完,而且估计可以买很多年了。 银子都留在南方,最终获益的,自然是南方的那些人。 有了清单,崇祯皇帝都不带休息的,立刻又和这些臣子商量,该如何采购! 段,先说了一遍,然后交给底下这些臣子去商量。 不过这里遇到了一点问题,就是文华殿内的这些大臣,基本上都不精通商道。说出的建议,崇祯皇帝都能反驳,甚至问倒他们。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28 面圣 因为没有想到,传召又急,以至于郑森一开始想觐见前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不过面圣时要注意什么,领他进宫的内侍在路上也是交代了的。 “草民闽南人氏郑森,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云台上,郑森一见到崇祯皇帝,还没看清,就大声地跪地喊了起来。 崇祯皇帝一看到他就在打量着他,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位小年轻是在他死后,抗击建虏最为有名的两个人之一。更是因为他收复了大员,在后世的评价,比他都要高。 不过此时此刻,他看着郑森,真看不出来这个小子日后会有那么高的成就。 在郑森见礼完毕之后,崇祯皇帝便亲切地说道:“平身!” 郑森听了,立刻起身,双手下垂,低着头,保持着内侍交代的面圣细节。 崇祯皇帝能看见,郑森的手,略微有点抖,很显然,他对于第一次面圣太过激动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笑着说道:“你可知道,朕为何要把你用八百里加急传召进京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郑森自从接到旨意的那一刻,就一直想知道的。此时一听,顿时忘记了内侍的吩咐,一下抬起头来,看着崇祯皇帝,带着好奇之色回道:“为何?” 一直到这时候,他才看清了当今皇帝,好像比想象中要老! 崇祯皇帝看着他,笑着说道:“因为朕得太祖皇帝赐下宝物提示,你会是朕的忠臣良将之一,因此,朕自然要第一时间把你们都召到身边来。” 一听这话,郑森当即就激动了。 太祖皇帝提醒当今皇帝,自己是忠臣良将?这可是太祖皇帝认可的啊! 一念至此,他真得是喜出望外!还有什么,比太祖皇帝对自己的正面点评更能肯定自己呢? 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那些觉得自己是纨绔子弟的人,那些觉得自己只是有钱的人,那些担心自己将来没有出息的人,都来听听,这可是太祖皇帝说的! 此时此刻,郑森突然之间,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甚至连手都有点不知道怎么放! 总之,他非常地激动。 最后,郑森能想到的,就只有又跪下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看到他这样,不由得又笑了。 在郑森的身上,他感觉不到那些老油条的特点,就感觉稚嫩!相比那些老油条而言,还真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平身吧!”崇祯皇帝又一次吩咐道。 郑森听了,就再一次起身。 等他站好之后,崇祯皇帝便对他说道:“朕想先看看你的才能,如果做得好,将来再重用!” 一听这话,郑森连忙抬头,激动地对崇祯皇帝说道:“还请陛下吩咐,只要草民能做的,就一定做好!”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微笑着说道:“好,有这个志气便好。朕暂封你为锦衣卫总旗,领一队锦衣卫南下扬州,主掌那边的两千多万两白银,在其他人的协同下为朝廷采购物资运送京师。具体细节,回头再给你细说,你可愿意?” 郑森一听,不由得愣住了。 虽然相比其他八百里加急的人来说,他得到的封赏不高。但是,锦衣卫是皇帝亲军,是皇帝最信任的,并且他的锦衣卫总旗并不是虚职只领俸禄的那种,而是真得会有一队锦衣卫听令于他。 最为关键的是,皇帝说他去主掌两千多万两白银的采购,这个数目之大,就算是他这个有钱人家子弟,那也是非常吃惊的。 皇上是有多信任,才会把这么多钱交到自己的手中? 而且皇帝也说了,这只是试用自己,看自己能不能办好差事而已! 如果自己办好了这件事情,真正封赏的时候,肯定不会比其他人差了! 这么想着,他连忙点头道:“愿意,愿意,我愿意!” 说到这里,郑森才回过神来,这不符合见皇帝的礼节,就连忙跪下又说道:“草民……微臣……末将愿意!” 看到这一幕,崇祯皇帝便开心地笑了。 或许是崇祯皇帝一直和蔼悦色,让郑森感觉到亲切,感觉到自己有点语无伦次,便也跟着傻笑了。 崇祯皇帝又一次示意郑森平身,然后还是带着微笑对他说道:“你这次的事情非常重要。朕可以给你说,北方很快就有大战,能不能稳住局面,取决于你能不能从南方采购物资粮草并及时送往京师。你可明白?” “明白,明白!”郑森起身之后,再次连连点头回答道。 崇祯皇帝听了,就又交代道:“你虽年轻,但是毕竟是太祖皇帝点名的,因此,朕相信你能做好。朕希望通过这个事情,你能向所有人证明你的才能,不管用什么手段,总之能完成朕交代给你的这个事情,那么以后朕再重用你,别人也无话可说!” “一定,一定!”郑森仿佛成了应声虫,就只会简单的回复。 崇祯皇帝见了,抬头看了下天色,便微笑着说道:“今日时辰不早了,朕就不啰嗦了,具体的细节,回头有人会告诉你。朕准你有密奏之权,遇到什么问题,可直接禀告于朕!” 密奏之权,这对郑森来说,是存在传说中的权力,连好多封疆大吏都不一定有。没想到他也能有,顿时又是连连点头。 心情激动之下,他怎么到了驿站都不知道。 “公子,皇上都说了什么?公子,公子……” 管事唤了好多声,才算把郑森唤回了神。不过确切地说,回了神也是在傻笑,并没有回答管事的问题。 管事看他这个样子,便知道绝对是有大好事。虽然他很好奇,不过也按着性子,等他公子缓过来再说。 过了好一会之后,郑森才算恢复了一点正常,然后对管事说道:“快,把我的事情告诉家里,让我爹,我娘,还有那些个叔看看,我不是纨绔子弟!” 管事一听,忍不住笑道:“公子,你还没说宫里的事情呢!” 郑森一听,诧异地问道:“我没说么?好吧,你听着……” 说着,他就把崇祯皇帝给他说的那些话,都转述了一下,把管事听得目瞪口呆。 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建议道:“公子,你还是亲自手书一封,向家里报喜吧!” 顿了顿,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你要办的差事,要干得漂亮,能让皇上看得高兴,最好是让老爷那边派人过来,最好是动用一些必要的人脉。” 江南那边,下海的很多。而要下海的,那必然绕不过郑家。如此一来,郑家让他们办事,绝对会事半功倍。 “不用,我自己能行!”郑森一听,直接拒绝道,“我就让你们都看看,以前是不是小看了我!” “……”管事听了,不由得无语。 想了下,他还是提醒道:“公子,万一事情办砸了怎么办?那岂不是辜负圣恩!还有,公子应该也知道,如今官场上都是什么样子,这两千多万两,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章程如何,可这么大一块肥肉,公子觉得以你的年龄和经历,能行么?我觉得就算是老爷,都要战战兢兢的。” 听到这话,郑森沉默了。 虽然他是兴奋了,想要大展拳脚一番。但是,两千多万两啊,这笔钱的数目绝对震惊他的。 对了,皇上也交代了,不管自己用什么方法,总之是要把事情办妥。 这也就是说,就算自己靠着家里的帮助,只要是把事情办好了,就是自己的能力! 这么想着,郑森最终点点头说道:“好,我在信里说下这个事情。” 见公子在这个大事上听劝,管事也很是高兴,便连忙说道:“那小人这就去安排人手,等公子写好了信,第一时间快马送回闽南!” 等到第二天一早,家书就快马送出了。而郑森,则去锦衣卫衙门报到,受到了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的热情接待。 郑森手下的锦衣卫,都是李若链亲自挑选。不是说看在郑家的份上,实际上,李若链都不知道郑家的具体情况。因为锦衣卫基本上就在京畿之地活动而已,很少扩展到全国各地。 当然了,以后就不是这样了。从他上任之后,就在慢慢地改变,只是还需要时间。 之所以这么高规格的对待郑森,还是因为崇祯皇帝交代了。为了那两千多万两银子,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再次日,崇祯皇帝这边,终于商量完了具体的章程。 由户部、都察院以及西厂、锦衣卫派人,连同已经在扬州的东厂一起,负责采购物资并送往京师。 这其中,锦衣卫的代表,就是总旗郑森。虽然他的级别最低,但是,崇祯皇帝不顾其他人的反对,让他主掌此事。 临走之前,崇祯皇帝还再次单独召见了郑森,对他交代道:“这几天,朕收到了来自江南那边的许多奏章,都在弹劾东厂王德化胡作非为。因此,你们要尽快去到扬州,尽快先花这些银子,木已成舟,这种奏章便会少很多!”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29 回馈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1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安排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这一次没有让田贵妃带人抄写手机里面的内容,而是拿着手机,看刘伟超给他发过来的内容。 一个是有关银行的,资料很多,光是这一项,他就看了很久。 虽然说,就目前的条件来看,并不是设立银行的好时候,重点还要在强军方面,至少要打败建虏,打赢开封之战后才可能开始做这设立银行的步骤。 这里面的一步,就是改制货币,改用银元制,按照不同的金属混合比例,给予不同银元不同的票面价值,虽然不像大明宝钞一样廉价的成本,却也比直接发银子能有更多钱! 这一点,是崇祯皇帝很喜欢的。 刘伟超的资料中,建议用蒸汽机制造大的冲压机来冲压银元,提高造假难度,使得银元的产出全部有朝廷控制。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 银子不说了,铜钱这个,很多地主豪强都有偷偷在做,以此赚钱的。这是什么,这是和朝廷抢钱,岂能允许? 另外,刘伟超的资料中说了,市场上流通货币的多少要和商品的产出相挂钩。商品的产出多,就可以多印一些银元;商品的产出少,就可以少印一些银元,保证货币不会贬值,也不会增值,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之内。 对此,崇祯皇帝其实是有疑惑的,因为他感觉,没法知道商品产出多少? 有关银行的这个事情,说起来难,但是,做起来就有点难了。 比如另外一个,刘伟超还建议银行开展通存通兑,也就是京师存入的银子,可以到南京去凭存款单取。 可是,存款单怎么预防造假,这就是个问题了。还有,南京那边又如何和京师这边的银行进行对账? 总之,想要开这银行,利用钱生钱来赚钱,还是有不少难度的。 但是,崇祯皇帝心中却也决定了,这个事情要记在心里,合适时候必须要提出来。 对了,银行所需的人才,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 想到这里,他就给刘伟超发了语音过去,说了这个想法,让刘伟超看看能不能准备一份合适他这边的教材内容。 银行不但能赚钱,还能影响国家经济,崇祯皇帝是一定要开的。 另外,关于江南购买物资北运的事情,涉及物资轻重缓急清单、采购规矩、运送渠道等等,也是有不少问题要确认的。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想着想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第二天一醒来,他就召集内阁并六部于文华殿开御前会议。 崇祯皇帝还没说话呢,内阁首辅贺逢圣就先出列奏道:“陛下,内阁收到扬州知府,应天府巡按奏章,弹劾东厂提督王德化在扬州勾结卫所军队,横行不法,鱼肉百姓,民怨沸腾,几有民变之势!” 说完之后,他双手捧着两本奏章,呈送御览。 很显然,这两个奏本应该是刚到的,都还没有到司礼监那边。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意料中事,当即淡淡地说道:“朕也已经收到了王大伴的快马奏报,所谓鱼肉百姓,朕想知道,盐商,或者大盐商和百姓同否?” “……”贺逢圣等人听了,有点意外,一时之间,没人回答。 从理论上来说,不管盐商大小,也归属于百姓,那没问题;然而在实际上,鱼肉百姓,民怨沸腾这些中的百姓,肯定不是指盐商,特别是大盐商。 王德化在扬州那边,用得是快刀斩乱麻。 他到了扬州之后,立刻先去见了扬州地方卫所,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让卫所直接听命于他,这一点,从他分了将近一百万两给地方卫所就能看出来。 当然,王德化的清单中,就列明了这项开支的意义。说不调动军队,就凭他带去的东厂番役,不足以快速抄家十大盐商。 随后,其实压根就没有调查什么,就按照扬州最富的十大大盐商名单直接抄家。罪名在抄家的时候再找,无非是一下常见的罪名,比如贩卖私盐,住宅、衣裳、出行等等逾制,蓄奴养私兵图谋造反等等。 崇祯皇帝看他们的样子,便接着说道:“朕今日召集诸卿,便是和扬州之事有关。朕这里有王大伴的奏报,卿等看看。” 王德化之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当然清楚朝堂上会有什么事情。因此,他很体贴地在上奏报的时候,是分开写的。其中有一份奏章,就是给朝堂上官员看的。 崇祯皇帝让他们看的,就是这份奏章。 看着底下群臣在传阅奏章,崇祯皇帝也不等他们都看完,便直接问道:“王大伴所言这些,卿等以为不实?” 地方上到底怎么样,如果皇帝可能会被蒙在鼓里的话,对于几十年宦海浮沉的这些人来说,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大盐商要是只卖官盐的话,根本不可能那么富。 至于逾制的问题,在这个年代,几乎所有人都逾制,更不用说有钱人了。 蓄奴这个问题,朝廷是有法制约束的,但是,几乎就和逾制一样,同样是一张废纸,几乎没有人在意。不过蓄奴养为私兵,却基本不大可能,也就是家奴用来摆场面,使唤用,而非造反。 就这些罪名,平时所有人都不在意,因为大家都这么干。可如今,要是较真的话,那些大盐商判为谋逆,诛九族都是可以的。 王德化老奸巨猾,直接就用了这些罪名上奏,也是有原因的。朝廷上要查,一查一个准。 贺逢圣等人,收到江南奏报之后,只是那么一看,便大概知道是什么原因了。那王德化肯定是奉了皇帝的旨意,才会这么干的。 要不然,王德化这个东厂提督,可从来没有去过江南的。突然跑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这个事情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是大盐商的钱多,来杀猪了。 毕竟崇祯皇帝之前各种抄家,包括文官武将、晋商这些,再加盐商,也不奇怪啊! 但是,你又没法提出这个说法,皇帝肯定不会承认的。 此时,他们面对崇祯皇帝的话,无言以对。 但是他们又知道,这么做绝对是有问题的。只是一时之间,他们想不好,该怎么和皇帝说。 崇祯皇帝却不管他们,拿着内侍转上来的两份奏章,看也不看,就丢了下去,同时喝道:“西厂这边,查下这两人是否和盐商有勾结,如此试图污蔑王大伴到底是何居心?” 王承恩一听,立刻上前,捡起两份奏章道:“奴婢遵旨,这就派人前往扬州!” “……”内阁并六部尚书见此,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谁也不敢说话了。 皇帝这意思很明白的,谁为大盐商说话,那就是和大盐商有勾结,这帽子可不小的! 崇祯皇帝扫视他们一眼,也不点名说话,只是自个说道:“朕打算把这次扬州所得都用来购买北方所需物资,卿等想想,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出来!” 一听这话,众人不由得一喜,这个钱,不是皇帝独吞,自个花销,那没事了。 谁也没有想着去替盐商出头,立刻一个个把手中急缺的东西开始上报。 他们挨个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主持,再按照他认为的重要性来进行排序。 第一,粮草,这个最重要。没有粮食的话,什么都不用谈了。除了日常之外,还要保证军粮的供应,饥荒的赈灾等等,总之,粮食绝对不能少。 第二,棉花。眼看着半年已经过去,接下来天气会冷下来,需要做棉衣御寒,这也是北方的刚需。 而崇祯皇帝最介意的,自然是勇卫营和京营,他们的冬装也要准备。 第三,钢铁,不是铁矿石。从南方运铁矿石不划算,先初步冶炼成钢铁过来才好。 崇祯皇帝倒也没有想着去南方建新式钢铁厂,因为他没法掌控那边。至少要在他真正能控制的地盘,才能放心去修建新式钢铁厂。 第四,还是粮食的一种,就是番薯。南方的番薯产量大,北方都还没推广,还需要大量往北方这边运才可以。 由朝廷在那边大量购买番薯,会极大地刺激农民去种植番薯,进一步提高南方产量的同时,也加快番薯在北方的布局。 至于其他采购,就排在后面了。 不过两千多万两啊,外加那十大盐商的商铺田产等等,就这购买力,啥东西都能买,排名先后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反正钱用不完,而且估计可以买很多年了。 银子都留在南方,最终获益的,自然是南方的那些人。 ! 在群臣说话之前,他先根据刘伟超给他介绍的那些采购手段,先说了一遍,然后交给底下这些臣子去商量。 不过这里遇到了一点问题,就是文华殿内的这些大臣,基本上都不精通商道。说出的建议,崇祯皇帝都能反驳,甚至问倒他们。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30 吴家书信 听到崇祯皇帝的这话,刘伟超便立刻安慰他道:“那些人,本身就是违法乱纪,活该被抄家!对了,你的政通司就该动起来,好好宣传他们的违法乱纪才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苦笑一下说道:“政通司还在筹备,且当下情况,朕还不想把钱多拨给政通司,朕手中的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先打赢了建虏再说。” 随着时间慢慢地过去,建虏入关的日子会越来越近,因此,崇祯皇帝如今是一心就盯着勇卫营和京营的训练,其他方面,自然就减少了精力。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而且目前朕也有点头疼,这个政通使该选谁来做比较好?外廷的人,总是让朕有点不放心。但是放宦官的话,这是外廷的衙门,也没道理由宦官掌印!” 听到这话,刘伟超想起一人,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看到过资料,以前温体仁当你首辅的时候,曾让他弟弟温育仁牵头,好像是这个名字,和另外一个有名的戏曲家,编写了一个什么亭,用来讽刺复社控制科举的戏曲,以至于复社中人恼羞成怒,还把温育仁给关进了大牢。这种事情,其实就是舆论战的一种。具体的,我可以回头查下资料给你。” 他之所以能记住,是因为他相当惊讶,首辅的弟弟,本身还有功名的,竟然说关就关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精神一振,点点头道:“好,回头你把资料发过来,朕看看!” 刘伟超接着对崇祯皇帝说道:“至于你赚钱的事情,当然不能一直用抄家的手段。现在我有钱了,很多基础资料,我都可以用钱去买,如果将来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招人专门做这个事情,然后给你发过去,让你把科技树都点起来。对了……” 崇祯皇帝最喜欢听这话了,因此听得他满心欢喜。 “……所谓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器。”刘伟超想起什么,对崇祯皇帝说道,“这几天我把最基本的工具,从简单到复杂,包括度量衡工具,还有各种车床,只要你那边能做出来的,都给你发过去。让你的科技树能有一个扎实的基础!” “好啊,好啊!”崇祯皇帝一听,开心地连连点头。 “等你的基础够好了,生产力开始大爆发的时候,你就能不通过抄家手段,就能赚大钱!”刘伟超笑着说道,“在科技的加持下,来钱的速度,绝对会超过你的想象!” 崇祯皇帝听得非常高兴,最后,是愉快地结束了这次的视频通讯。 随后,他就收到了刘伟超发过去的资料。 刚才刘伟超所说的,是戏曲《绿牡丹》,编写是江西提学副使吴炳,从资料上看,他还和一般官员真不一样,关心工匠,建虏南下被建虏给俘虏,绝食而死。 至于温育仁,并没有记载最终结局如何,就这个事情,是记载在明末陆世仪的《复社纪略》卷二。而且,刚才刘伟超说错了一点,不是把温育仁给下狱,而是抓了温育仁的家人下狱。至于温育仁,如果崇祯皇帝没记错的话,刚从应天府通盼调任应天府刑部郎中一职。 看完这份资料之后,崇祯皇帝决定把这两个人都招来看看,反正要是合适,他是不介意越级提拔的。 等到第二天,崇祯皇帝又用了个八百里加急,去南方传召这两个人。 随后,他惦记着建虏入侵的事情,便过问了京畿之地的长城防线。 为了能诱敌深入,他并没有去重建整顿长城防线,只是要求烽火台一定要能用,及时传递消息到京师。为此,崇祯皇帝时不时派人去巡查各地烽火台的情况。 在他忙碌的期间,京师城中一座吴姓豪门大宅内,主人也在书房看信。 这封信是他儿子写来的,说着山海关那边的事情。不用说,这人便是吴三桂之父,因为临阵脱逃而丢官去职的原总兵吴襄。 吴三桂在这个家书中,主要是抱怨钦差解学龙奉旨去山海关核实饷银粮草之事,实在太过墨迹,他怀疑,解学龙是故意拖延。 要不然,这时间都过去了三个多月了,竟然还没核实完,问就是再看看,再确认,哪有这样的! 吴三桂还在信中,为了尽快得到要求增加的饷银和粮草,他也想过拉拢解学龙,并且示意可以给回扣。 可是,那解学龙表面上和和气气,送得礼也都收了,但是就是不给朝廷回奏核实的结果,一直拖着。 这个解学龙的胃口不知道多大,是不是之前送的礼看不下眼,还是说答应给的回扣不够多?所以故意一直拖着? 吴三桂在信中就表达了这样的疑问,同时也有些不耐烦,问他爹,是不是让下面的人闹一次兵变,把这个不知道好歹的解学龙给绑了,威胁一次。 至少从以前发生这样的事情来看,是有效果的。最多,就是带头闹事的兵头会被砍头而已。 如今山海关那边,祖大寿已经去了大清那边,没有可以商量的人,只能和在京师的爹商量,让他爹给拿个主意。 吴襄看完这封信,立刻便担心起来,想了想,马上就给他儿子写回信了。 在这个信中,他重点强调了几个事情。 第一,太祖皇帝显灵过的事情,该是真的。最近京师又有风声,说能得皇帝八百里加急召入京师的人,都是太祖皇帝认为是忠臣良将的人。 吴三桂却没有得到这八百里加急召回,虽然可以说,吴三桂如今是宁远总兵,不能轻易动。但是,也看不到皇帝对吴三桂有什么说法,那么大概率,至少到目前为止,太祖皇帝并没有提及吴三桂是忠臣良将。 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是太祖皇帝提点过,那一定会成为当今皇帝的心腹。别的不说,只是武将一系,周遇吉、黄得功和孙应元不就被封爵了,就连秦良玉是女人,都封为忠贞侯。 对于这种情况,他在信中表达了忧虑。太祖皇帝显灵,为什么就不提及吴三桂? 他怀疑,是不是天上的太祖皇帝真得能对人间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以后做事要改一改了,要不然不是闹着玩的。 吴襄还在信中叮嘱,千万别闹兵变。如今情况有点不对,闹了未必会和以前一样的结果。 他告诉吴三桂,当今皇帝一直在练兵,勇卫营和京营,都是皇帝亲自在过问,任何人想插手里面的事情,都是休想。 甚至有人在军服供应上,想要捞点钱,事情发生第二天,西厂的人就上门了。很显然,皇帝盯得非常紧。 另外,在天下局势如此危急之下,当今皇帝不但收回了勇卫营,而且还对江南的急报敷衍了之,并不派兵去江南。 由此可以看出,皇帝的行事方式,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如果还是把皇帝想成以前那样去做事,很可能会招来意想不到的祸事。 能看出来,如今的崇祯皇帝是要一下练出十万精兵,其他都已经不管不顾了。这么强大的一支军队,威慑力非常大。 吴襄告诉吴三桂,之所以会认为勇卫营和京营将会是一支强军,除了是以勇卫营为骨干在训练,更为重要的是,听说兵仗局那边有非常大的改进。全国各地的熟练匠人,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兵仗局。 听说,白杆军之所以能打一个大胜仗,是因为皇帝赐给白杆军六千多副坚固的盔甲。当然,有没有这么多,一直是个疑问。 按照以前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今从种种迹象推断,这个可能性是绝对存在的。 假设这种可能性存在,那么给白杆军就那么多了,京营和勇卫营会缺么?再想一下,如果勇卫营和京营都装备了坚固的盔甲,那这支军队的战力如何,作为带兵之人,可想而知, 此外,运作吴三桂从宁远调往山海关任总兵的事情,一直没有个眉目。如果不掌握山海关的话,就算吴三桂想闹,分量也还是不够。 万一引得皇帝震怒,派勇卫营去了山海关的话,吴家的根本就没有了。 在书信的最后,吴襄交代吴三桂,千万不要闹事,考虑到朝中的情况,看看能不能立个功劳,报到京师来探探皇帝的口风,看对吴家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写完了这份书信,吴襄派亲信立刻送出。而后,也是叹了口气。 吴祖两家联姻之后,掌控了关宁军,在朝廷和建虏之间如鱼得水,很是舒服了一阵。 但是,如今的日子却是越来越难过了。夹在中间走钢丝的事情,真得是越来越难了。 建虏那边,不满足现状,竟然发起了松锦之战,把锦州的祖大寿所部给端掉了。 如今,连朝廷这边都出了幺蛾子,让他怎么都看不懂,这日子不好过啊啊! 这么想着,吴襄不由得有点期待,如果建虏和朝廷再狠狠地干一架,两虎相争之下,两败俱伤的话,关宁军的作用才会再次体现出来,说不定就能回到以前的日子。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31 蓟州之战 ,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1更新,到时刷新,谢谢! 因为没有想到,传召又急,以至于郑森一开始想觐见前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不过面圣时要注意什么,领他进宫的内侍在路上也是交代了的。 “草民闽南人氏郑森,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云台上,郑森一见到崇祯皇帝,还没看清,就大声地跪地喊了起来。 崇祯皇帝一看到他就在打量着他,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位小年轻是在他死后,抗击建虏最为有名的两个人之一。更是因为他收复了大员,在后世的评价,比他都要高。 不过此时此刻,他看着郑森,真看不出来这个小子日后会有那么高的成就。 在郑森见礼完毕之后,崇祯皇帝便亲切地说道:“平身!” 郑森听了,立刻起身,双手下垂,低着头,保持着内侍交代的面圣细节。 崇祯皇帝能看见,郑森的手,略微有点抖,很显然,他对于第一次面圣太过激动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笑着说道:“你可知道,朕为何要把你用八百里加急传召进京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郑森自从接到旨意的那一刻,就一直想知道的。此时一听,顿时忘记了内侍的吩咐,一下抬起头来,看着崇祯皇帝,带着好奇之色回道:“为何?” 一直到这时候,他才看清了当今皇帝,好像比想象中要老! 崇祯皇帝看着他,笑着说道:“因为朕得太祖皇帝赐下宝物提示,你会是朕的忠臣良将之一,因此,朕自然要第一时间把你们都召到身边来。” 一听这话,郑森当即就激动了。 太祖皇帝提醒当今皇帝,自己是忠臣良将?这可是太祖皇帝认可的啊! 一念至此,他真得是喜出望外!还有什么,比太祖皇帝对自己的正面点评更能肯定自己呢? 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那些觉得自己是纨绔子弟的人,那些觉得自己只是有钱的人,那些担心自己将来没有出息的人,都来听听,这可是太祖皇帝说的! 此时此刻,郑森突然之间,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甚至连手都有点不知道怎么放! 总之,他非常地激动。 最后,郑森能想到的,就只有又跪下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看到他这样,不由得又笑了。 在郑森的身上,他感觉不到那些老油条的特点,就感觉稚嫩!相比那些老油条而言,还真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平身吧!”崇祯皇帝又一次吩咐道。 郑森听了,就再一次起身。 等他站好之后,崇祯皇帝便对他说道:“朕想先看看你的才能,如果做得好,将来再重用!” 一听这话,郑森连忙抬头,激动地对崇祯皇帝说道:“还请陛下吩咐,只要草民能做的,就一定做好!”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微笑着说道:“好,有这个志气便好。朕暂封你为锦衣卫总旗,领一队锦衣卫南下扬州,主掌那边的两千多万两白银,在其他人的协同下为朝廷采购物资运送京师。具体细节,回头再给你细说,你可愿意?” 郑森一听,不由得愣住了。 虽然相比其他八百里加急的人来说,他得到的封赏不高。但是,锦衣卫是皇帝亲军,是皇帝最信任的,并且他的锦衣卫总旗并不是虚职只领俸禄的那种,而是真得会有一队锦衣卫听令于他。 最为关键的是,皇帝说他去主掌两千多万两白银的采购,这个数目之大,就算是他这个有钱人家子弟,那也是非常吃惊的。 皇上是有多信任,才会把这么多钱交到自己的手中? 而且皇帝也说了,这只是试用自己,看自己能不能办好差事而已! 如果自己办好了这件事情,真正封赏的时候,肯定不会比其他人差了! 这么想着,他连忙点头道:“愿意,愿意,我愿意!” 说到这里,郑森才回过神来,这不符合见皇帝的礼节,就连忙跪下又说道:“草民……微臣……末将愿意!” 看到这一幕,崇祯皇帝便开心地笑了。 或许是崇祯皇帝一直和蔼悦色,让郑森感觉到亲切,感觉到自己有点语无伦次,便也跟着傻笑了。 崇祯皇帝又一次示意郑森平身,然后还是带着微笑对他说道:“你这次的事情非常重要。朕可以给你说,北方很快就有大战,能不能稳住局面,取决于你能不能从南方采购物资粮草并及时送往京师。你可明白?” “明白,明白!”郑森起身之后,再次连连点头回答道。 崇祯皇帝听了,就又交代道:“你虽年轻,但是毕竟是太祖皇帝点名的,因此,朕相信你能做好。朕希望通过这个事情,你能向所有人证明你的才能,不管用什么手段,总之能完成朕交代给你的这个事情,那么以后朕再重用你,别人也无话可说!” “一定,一定!”郑森仿佛成了应声虫,就只会简单的回复。 崇祯皇帝见了,抬头看了下天色,便微笑着说道:“今日时辰不早了,朕就不啰嗦了,具体的细节,回头有人会告诉你。朕准你有密奏之权,遇到什么问题,可直接禀告于朕!” 密奏之权,这对郑森来说,是存在传说中的权力,连好多封疆大吏都不一定有。没想到他也能有,顿时又是连连点头。 心情激动之下,他怎么到了驿站都不知道。 “公子,皇上都说了什么?公子,公子……” 管事唤了好多声,才算把郑森唤回了神。不过确切地说,回了神也是在傻笑,并没有回答管事的问题。 管事看他这个样子,便知道绝对是有大好事。虽然他很好奇,不过也按着性子,等他公子缓过来再说。 过了好一会之后,郑森才算恢复了一点正常,然后对管事说道:“快,把我的事情告诉家里,让我爹,我娘,还有那些个叔看看,我不是纨绔子弟!” 管事一听,忍不住笑道:“公子,你还没说宫里的事情呢!” 郑森一听,诧异地问道:“我没说么?好吧,你听着……” 说着,他就把崇祯皇帝给他说的那些话,都转述了一下,把管事听得目瞪口呆。 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建议道:“公子,你还是亲自手书一封,向家里报喜吧!” 顿了顿,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你要办的差事,要干得漂亮,能让皇上看得高兴,最好是让老爷那边派人过来,最好是动用一些必要的人脉。” 江南那边,下海的很多。而要下海的,那必然绕不过郑家。如此一来,郑家让他们办事,绝对会事半功倍。 “不用,我自己能行!”郑森一听,直接拒绝道,“我就让你们都看看,以前是不是小看了我!” “……”管事听了,不由得无语。 想了下,他还是提醒道:“公子,万一事情办砸了怎么办?那岂不是辜负圣恩!还有,公子应该也知道,如今官场上都是什么样子,这两千多万两,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章程如何,可这么大一块肥肉,公子觉得以你的年龄和经历,能行么?我觉得就算是老爷,都要战战兢兢的。” 听到这话,郑森沉默了。 虽然他是兴奋了,想要大展拳脚一番。但是,两千多万两啊,这笔钱的数目绝对震惊他的。 对了,皇上也交代了,不管自己用什么方法,总之是要把事情办妥。 这也就是说,就算自己靠着家里的帮助,只要是把事情办好了,就是自己的能力! 这么想着,郑森最终点点头说道:“好,我在信里说下这个事情。” 见公子在这个大事上听劝,管事也很是高兴,便连忙说道:“那小人这就去安排人手,等公子写好了信,第一时间快马送回闽南!” 等到第二天一早,家书就快马送出了。而郑森,则去锦衣卫衙门报到,受到了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的热情接待。 郑森手下的锦衣卫,都是李若链亲自挑选。不是说看在郑家的份上,实际上,李若链都不知道郑家的具体情况。因为锦衣卫基本上就在京畿之地活动而已,很少扩展到全国各地。 当然了,以后就不是这样了。从他上任之后,就在慢慢地改变,只是还需要时间。 之所以这么高规格的对待郑森,还是因为崇祯皇帝交代了。为了那两千多万两银子,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再次日,崇祯皇帝这边,终于商量完了具体的章程。 由户部、都察院以及西厂、锦衣卫派人,连同已经在扬州的东厂一起,负责采 临走之前,崇祯皇帝还再次单独召见了郑森,对他交代道:“这几天,朕收到了来自江南那边的许多奏章,都在弹劾东厂王德化胡作非为。因此,你们要尽快去到扬州,尽快先花这些银子,木已成舟,这种奏章便会少很多!”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32 万无一失 这一仗,到底该如何打,其实崇祯皇帝有和刘伟超商量过。 但是,刘伟超也提醒他了,说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实际领兵打仗经验,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最好是召集有领兵打仗经验的武将,和他们去商议,才是最保险的。 崇祯皇帝听取了这个建议,才有了这次军事会议。并且他所信任的武将都参会了。 要不然,以大明朝中后期的尿性,商议这种军国大事,基本上也没有武将的份,而是一群文官讨论。 唯一有区别的,可能就是文官是否有领军打仗的经验了。 比如崇祯皇帝召集孙传庭商议军事方面的事情,和召集周延儒商议军事方面的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效果也是会不同。 此时,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周遇吉、黄得功等人全都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堵胤锡。很显然,他们认为,该是堵胤锡有资格代表他们回答崇祯皇帝的这问题。 堵胤锡对此,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便回答崇祯皇帝道:“微臣以为,此战之关键,一是蓟州必须要坚守半个月左右,至少要等到援军赶到……”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点头,算是给堵胤锡肯定。 堵胤锡见此,便快速继续说道:“其二,警讯必须在第一时间传回京师,如此勇卫营和京营便能在第一时间增援。” 说到这里,他看了下在场的这些将领,然后才对崇祯皇帝又说道:“微臣以为,单以军力而言,京营和勇卫营必能胜建虏,理由有三!” “那三点?”崇祯皇帝听了,下意识地追问道。 堵胤锡一听,立刻回答,显然是早已想过的:“其一,建虏远道而来,必然疲惫,长途作战,必不能久。” 崇祯皇帝听了,眉头微皱。因为他想到,以前建虏的几次入侵关内,不也是远道而来,但是一样如入无人之境,以这个理由来说,似乎并不能证明可以战胜建虏。 于是,他便打断了堵胤锡的话,把这个疑问提了出来。 堵胤锡一听,马上回答道:“微臣有仔细查过建虏历次入侵关内之详情,之所以如陛下所说,乃是朝廷精锐要么驻守宁锦一线,要么在围剿流贼,京畿之地并无强军,以至于建虏入侵之初,朝廷精锐调配不及,被建虏攻陷城池获得了补给。另外,那时候的朝廷精锐,也因各种问题惧怕和建虏死战。但凡有一支朝廷精锐能和建虏死战,拖住建虏的。那建虏远道而来的劣势必然会显露!” 崇祯皇帝之前就已经透露过建虏在下半年会入侵,不管真假,他到了京师,还担任了京营总戎,自然就对此事非常关心,事先又去了解过之前几次建虏入侵的事件经过。 也是如此,此时的堵胤锡,才能侃侃而谈。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堵卿所言极是,建虏能肆虐,皆是朝廷手中无精锐可挡也!” 说到这里,他又挥手示意一下,让堵胤锡继续。 于是,堵胤锡便继续说道:“其二,勇卫营原本就是朝廷精锐,可与建虏死战之军。如今陛下圣明,更是能装备精良护甲和军械,军饷粮草充足,多此二因,哪怕军中有漕工新卒,微臣亦认为,如今之勇卫营,还有京营,必定强过以前之勇卫营。如此,单纯对战建虏,胜之不难!” 听到这话,勇卫营的三个将领下意识地在点头,一脸地自傲。 这一次,不等崇祯皇帝问话,堵胤锡就又在继续说道:“此外,陛下一开始就下旨保密,如此一来,在建虏眼中,必然意识不到,勇卫营和京营之精锐,远胜之前。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而建虏低估朝廷官军,必然会吃大亏!” 崇祯皇帝一听,便无声地笑了。 这是他当初就想看到的事情,因为老早就下旨要保密,兵仗局那边,更是重重守卫,没有方正化的手书,谁都不能出入。 勇卫营和京营开始配发燧发枪进行实弹训练的时候,也开始了封闭,不再允许将士出营。 如此种种,都是希望能保住勇卫营和京营的真实战力,从而让敌人措手不及之下吃个大亏。 堵胤锡稍微等了下,让崇祯皇帝开心一下之后,他才继续说道:“由此,只要蓟州能坚守到援军抵达,那此战必胜,微臣是毫无疑问的。不过要达到陛下所说之战局,唯一还需要考虑的是,有意外情况。” “何种意外?”崇祯皇帝一听,便马上问道。 堵胤锡听了,就继续给他禀告道:“其一,烽火台必须要通畅,能在第一时间向京师传回建虏入侵之警讯,甚至最好能第一时间传回建虏的动向。如此,就要监察京畿之地的烽火台,务必保证能用!”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这个没事,朕在前些天就已经派专人去核实了,要求烽火台必须提高警惕,随时传讯。等人回来之后,朕再派人去核实,总之,确保烽火台能通畅传递警讯!” “陛下英明!”堵胤锡听了,立刻回奏道。 其他人听了,包括左懋第和那些武将,也都纷纷跟着附和道:“陛下英明!”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挥挥手示意堵胤锡继续。 堵胤锡见了,便继续奏道:“其二,微臣怕建虏攻蓟州不下,会转而攻打其他城池,掠夺物资以补充大军所需。因此,微臣以为,京畿之地的城池,特别是北方长城沿线,必须也做好固守准备,务必坚守住,不给建虏补充物资之机会,也能减少朝廷损失。” 崇祯皇帝听了,又是一笑。因为这一点,他和刘伟超讨论的时候,也已经讨论到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把吏部尚书左懋第给传了过来参与这次会议。 本来的话,如果没人提这点,他会自己说出来。 但是,如今堵胤锡也想到了这点,他便趁机说道:“左卿,吏部以考核京畿之地地方官之名,派人去各府州县巡查,核实战备城防,务必要保证各州府能坚守一段时间!不过不能透露建虏会在年底来犯之事。” 左懋第听到这里,才算是恍然大悟,原来皇帝叫自己来,是因为这个。 于是,他连忙领旨道:“微臣遵旨!” 参与不参与这次军事会议,对于他去部署吏部人员下去合适战备的把握度,绝对是有影响的。 其他人见此,不由得对崇祯皇帝都有些佩服,很显然,他们意识到了,崇祯皇帝其实是已经想到了,吏部尚书才会出现在这里。 而崇祯皇帝听了左懋第的话之后,就当着他的面,又转头看向王承恩和李若琏,吩咐他们两人道:“厂卫这边,也要分别派人下去,不要暴露身份,核实各州府之战备情况。” 这算是一明一暗两条线了,就是要确保底下人真正去做了! 这也不是崇祯皇帝的疑心病重,实在是他被这种阳奉阴违的事情,害得有点多了。可以说,此时的崇祯皇帝,压根就不信地方上能按照他的旨意去做。可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一个例子! “奴婢遵旨!” “末将领旨!” 听着东厂提督和锦衣卫指挥使的话,左懋第略微有点不舒服,不过也就是略微有点。毕竟这是皇帝当着他的面交代,也就是不瞒他的。 这和背着他做,感觉还是让他好受了一点。 崇祯皇帝显然没有安慰他什么,或者解释下什么,因为他是皇帝,无须这么做。 就见崇祯皇帝转头环视众人,而后表情严肃地问道:“朕再说一次,此次对战建虏,不但要胜,而且要大胜,打出扬眉吐气的大胜!诸卿以为,还需要做什么?只要朕能做到的,就都说出来,多准备一些。” 让老天爷下流星火雨砸死建虏,他是做不到的,哪怕是有仙人帮忙都不行。但是,其他事情,只要能增加这次战事的胜率,他就一定会去做。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那我崇祯皇帝,同样如此,对虏一战,定然要震惊天下! 感受到崇祯皇帝的决然,在场的人互相看看,都想着还有什么需要补充? 稍微过了一会之后,一直没有发言的袁时中逮着一点底气不足,开口说道:“陛下,末将有个想法!” 这种场面,他实在经历的少,不要看长得五大三粗,但是还是有点胆怯的。 毕竟他是平头百姓出身,当了流贼,如今却在和朝中文官武将,和当今皇帝议事。这变化之大,实在有点多! 崇祯皇帝一看一直没有说话的袁时中也说话,似乎是有补充想法,很是高兴,便用那种鼓励地语气说道:“袁爱卿有何想法,尽管道来!” 堵胤锡和袁时中的关系最好,毕竟是他去招安了袁时中的。因此,他闻声转头看过去,目光中也都是鼓励之意。 袁时中听到崇祯皇帝的话,感受到堵胤锡的鼓励,看了下京营的三位名将之后,才发表他自己的看法。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33 士为知己者死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1更新,到时间刷新下即可,谢谢! 安排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这一次没有让田贵妃带人抄写手机里面的内容,而是拿着手机,看刘伟超给他发过来的内容。 一个是有关银行的,资料很多,光是这一项,他就看了很久。 虽然说,就目前的条件来看,并不是设立银行的好时候,重点还要在强军方面,至少要打败建虏,打赢开封之战后才可能开始做这设立银行的步骤。 这里面的一步,就是改制货币,改用银元制,按照不同的金属混合比例,给予不同银元不同的票面价值,虽然不像大明宝钞一样廉价的成本,却也比直接发银子能有更多钱! 这一点,是崇祯皇帝很喜欢的。 刘伟超的资料中,建议用蒸汽机制造大的冲压机来冲压银元,提高造假难度,使得银元的产出全部有朝廷控制。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 银子不说了,铜钱这个,很多地主豪强都有偷偷在做,以此赚钱的。这是什么,这是和朝廷抢钱,岂能允许? 另外,刘伟超的资料中说了,市场上流通货币的多少要和商品的产出相挂钩。商品的产出多,就可以多印一些银元;商品的产出少,就可以少印一些银元,保证货币不会贬值,也不会增值,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之内。 对此,崇祯皇帝其实是有疑惑的,因为他感觉,没法知道商品产出多少? 有关银行的这个事情,说起来难,但是,做起来就有点难了。 比如另外一个,刘伟超还建议银行开展通存通兑,也就是京师存入的银子,可以到南京去凭存款单取。 可是,存款单怎么预防造假,这就是个问题了。还有,南京那边又如何和京师这边的银行进行对账? 总之,想要开这银行,利用钱生钱来赚钱,还是有不少难度的。 但是,崇祯皇帝心中却也决定了,这个事情要记在心里,合适时候必须要提出来。 对了,银行所需的人才,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 想到这里,他就给刘伟超发了语音过去,说了这个想法,让刘伟超看看能不能准备一份合适他这边的教材内容。 银行不但能赚钱,还能影响国家经济,崇祯皇帝是一定要开的。 另外,关于江南购买物资北运的事情,涉及物资轻重缓急清单、采购规矩、运送渠道等等,也是有不少问题要确认的。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想着想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第二天一醒来,他就召集内阁并六部于文华殿开御前会议。 崇祯皇帝还没说话呢,内阁首辅贺逢圣就先出列奏道:“陛下,内阁收到扬州知府,应天府巡按奏章,弹劾东厂提督王德化在扬州勾结卫所军队,横行不法,鱼肉百姓,民怨沸腾,几有民变之势!” 说完之后,他双手捧着两本奏章,呈送御览。 很显然,这两个奏本应该是刚到的,都还没有到司礼监那边。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意料中事,当即淡淡地说道:“朕也已经收到了王大伴的快马奏报,所谓鱼肉百姓,朕想知道,盐商,或者大盐商和百姓同否?” “……”贺逢圣等人听了,有点意外,一时之间,没人回答。 从理论上来说,不管盐商大小,也归属于百姓,那没问题;然而在实际上,鱼肉百姓,民怨沸腾这些中的百姓,肯定不是指盐商,特别是大盐商。 王德化在扬州那边,用得是快刀斩乱麻。 他到了扬州之后,立刻先去见了扬州地方卫所,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让卫所直接听命于他,这一点,从他分了将近一百万两给地方卫所就能看出来。 当然,王德化的清单中,就列明了这项开支的意义。说不调动军队,就凭他带去的东厂番役,不足以快速抄家十大盐商。 随后,其实压根就没有调查什么,就按照扬州最富的十大大盐商名单直接抄家。罪名在抄家的时候再找,无非是一下常见的罪名,比如贩卖私盐,住宅、衣裳、出行等等逾制,蓄奴养私兵图谋造反等等。 崇祯皇帝看他们的样子,便接着说道:“朕今日召集诸卿,便是和扬州之事有关。朕这里有王大伴的奏报,卿等看看。” 王德化之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当然清楚朝堂上会有什么事情。因此,他很体贴地在上奏报的时候,是分开写的。其中有一份奏章,就是给朝堂上官员看的。 崇祯皇帝让他们看的,就是这份奏章。 看着底下群臣在传阅奏章,崇祯皇帝也不等他们都看完,便直接问道:“王大伴所言这些,卿等以为不实?” 地方上到底怎么样,如果皇帝可能会被蒙在鼓里的话,对于几十年宦海浮沉的这些人来说,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大盐商要是只卖官盐的话,根本不可能那么富。 至于逾制的问题,在这个年代,几乎所有人都逾制,更不用说有钱人了。 蓄奴这个问题,朝廷是有法制约束的,但是,几乎就和逾制一样,同样是一张废纸,几乎没有人在意。不过蓄奴养为私兵,却基本不大可能,也就是家奴用来摆场面,使唤用,而非造反。 就这些罪名,平时所有人都不在意,因为大家都这么干。可如今,要是较真的话,那些大盐商判为谋逆,诛九族都是可以的。 王德化老奸巨猾,直接就用了这些罪名上奏,也是有原因的。朝廷上要查,一查一个准。 贺逢圣等人,收到江南奏报之后,只是那么一看,便大概知道是什么原因了。那王德化肯定是奉了皇帝的旨意,才会这么干的。 要不然,王德化这个东厂提督,可从来没有去过江南的。突然跑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这个事情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是大盐商的钱多,来杀猪了。 毕竟崇祯皇帝之前各种抄家,包括文官武将、晋商这些,再加盐商,也不奇怪啊! 但是,你又没法提出这个说法,皇帝肯定不会承认的。 此时,他们面对崇祯皇帝的话,无言以对。 但是他们又知道,这么做绝对是有问题的。只是一时之间,他们想不好,该怎么和皇帝说。 崇祯皇帝却不管他们,拿着内侍转上来的两份奏章,看也不看,就丢了下去,同时喝道:“西厂这边,查下这两人是否和盐商有勾结,如此试图污蔑王大伴到底是何居心?” 王承恩一听,立刻上前,捡起两份奏章道:“奴婢遵旨,这就派人前往扬州!” “……”内阁并六部尚书见此,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谁也不敢说话了。 皇帝这意思很明白的,谁为大盐商说话,那就是和大盐商有勾结,这帽子可不小的! 崇祯皇帝扫视他们一眼,也不点名说话,只是自个说道:“朕打算把这次扬州所得都用来购买北方所需物资,卿等想想,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出来!” 一听这话,众人不由得一喜,这个钱,不是皇帝独吞,自个花销,那没事了。 谁也没有想着去替盐商出头,立刻一个个把手中急缺的东西开始上报。 他们挨个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主持,再按照他认为的重要性来进行排序。 第一,粮草,这个最重要。没有粮食的话,什么都不用谈了。除了日常之外,还要保证军粮的供应,饥荒的赈灾等等,总之,粮食绝对不能少。 第二,棉花。眼看着半年已经过去,接下来天气会冷下来,需要做棉衣御寒,这也是北方的刚需。 而崇祯皇帝最介意的,自然是勇卫营和京营,他们的冬装也要准备。 第三,钢铁,不是铁矿石。从南方运铁矿石不划算,先初步冶炼成钢铁过来才好。 崇祯皇帝倒也没有想着去南方建新式钢铁厂,因为他没法掌控那边。至少要在他真正能控制的地盘,才能放心去修建新式钢铁厂。 第四,还是粮食的一种,就是番薯。南方的番薯产量大,北方都还没推广,还需要大量往北方这边运才可以。 由朝廷在那边大量购买番薯,会极大地刺激农民去种植番薯,进一步提高南方产量的同时,也加快番薯在北方的布局。 至于其他采购,就排在后面了。 不过两千多万两啊,外加那十大盐商的商铺田产等等,就这购买力,啥东西都能买,排名先后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反正钱用不完,而且估计可以买很多年了。 银子都留在南方,最终获益的,自然是南方的那些人。 在群臣说话之前,他先根据刘伟超给他介绍的那些采购手段,先说了一遍,然后交给底下这些臣子去商量。 不过这里遇到了一点问题,就是文华殿内的这些大臣,基本上都不精通商道。说出的建议,崇祯皇帝都能反驳,甚至问倒他们。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34 欢天喜地 window.enContent = "dzG+upQLuKOLJSQ6pSZkfSF5F9uIXLhXCC1HTviBGvPgn/Ci2nbXWHzB79SSAHC1KyayrQ3TgNaGW9neRJCu2igI4q6wD7p2gp/ZSCZsK8GXXM7QatUCwEFy8TUeMwcJPqevczYg7gwu1IoMsAH7PKmooIivz1CdaV5nrg+aEe513w8B7wiaJhOhaZktA4I4CNtcCAwXYs+tWM/nKkVhzoJsefp056DMeHevp/uCHQ0pkch08+V2WuD3n0yY6Z9y90TpnBWczPCsf3zBzm/FL399LOL7muxEmWLSo50WddBqoZ/a98qKTdrcbtUDDCppZYGc2pUdjaAxTpHc1py+lv4gQbI4Hi8Aqz3Ybz97gj6npn3fQ22tJ0QcyXgzrS9waOXdYeKbr6ioyc4IMxUTIYjIa2YhncMw7eLSSGR+kIDHDWXaQpT+tcy4OJC8pL/s02fDeM0euBBHW7tlPuhXxggXREbuG23+yS/EpU7If1vf/jVYLUu8abt1VHRQD/nkvsyBUwoTugMICz8070nHWl3Jtpw9sRuKttTtxa9nq0CUpd0WIX5uwTqlZG1B5Upw8F7rC7o8hEcPmbyI4JXpt/657CZMQ0Wc43zj55Z4YN2qgyfOxYaFTleVfhM7oz2NtFYptsnqmPjuvJ9nYShfpexgEhQoLj3qv9hAFtWVfsUG6rV8z5air47u/DG6CAZmIdtod9MPjfNrid6CJuT2zr4XmEy4xvMz2g5j5zeJIP2EtJaEnxWqYq+N9dkhRN2AAMmGXHUoUzmj1PybwFOnpyvZQAfgs/PiRp99vkjhNDqVA4SIwugJ9ljD95mHQl25J3GTvc4CO1TVcC5jq5avAP+fopG0zUdehur2n1tgs4lm8fUCNXvYCIIZvYkGLTHG1fC80AD93vac84bPhuhlQwmbdXXrTtRNN2oMe6C6Bo7eZNd8LFfBE+wjHKudPzV7bjQalYl3E5do6+A74nOhMqp478lAcywIe+yc3UTpvYjCWTE1xbSKIuyDRI+JCQD+swtJsN7X+tJh0KNQGKjTfQBwbAJfpEgeLKcJEEK7zdj0D55gsodsmTJQw0I7H32/DjyXZlSpvCJKQY0NRT0r91GKvRDjMGbwbMPnJe1IpiDGK7Ioz3n5erCMdjI2/KXahIqrcZ1l3yA/a+b4i2/bfCFenppbWI7agiSWENnIbXC5qaOLBKvG2yO1MOtadAlUJoi6DV7bp2kg58Tsy8z+r82Ah9y+HTu8fsJ7XiqfjoFCOZqHiL9nGRcKNRBYIgxsPUcp6iUX9GfOQR2nzjRfiSPPMWmI6Ofxr/BxEBnAkgAN8V/rCozlugcI196abkvcIQ+Ww4nFfL8JYAebHmXdiZ8G1QPlMq1SOUGtwV09MkbLl4oqfM4NBiSNgQG+fA2DLmdP83gwk1K42qxHGmoNHLri0vYwNx4ldADabgtVWdoW8F2/2q12h6wm3OLeOByOgnTo2dpOptk0XRNZ8kkBTxCS+RO1f5Rc004Y0qol/0NdYR1T8wTiUcQweWLpItplysLTkNmQrR10Z+V3Rg8sWd6LS0wFbVVBjOFnE9ERAOjTMDBgN40C9aga+6NFaO02IDvsz9rIr1yNYUIuu2kPgnnG2eZ5ciO34ZLheUk9aLUst0eDl9Rt0owRMv4go9xCOfCQ3AivfNgdyBVKZFgS4yp6tIbO8mkUURzIKsb5vMohUSV7sZrakqO4Nkl+Md6cJdtyPgJQH+E4rULHi4p4ViHP1Q27ra9oNmIIkWxtYb+7W4bviRh0PzvCjawgy9t0zYauRfJue82GopSeKDVm/8z0XzEZi7txjtl3+cl+gTf8WQZWquASkuuTN61o6OXgK3vfAZ6WhsBPvKihctXBHO9f17q5MYGrUruk/N/xNb9U503xGwkEYHJrk+i6t+u6748D0SD2jrCHmeWKMrqdBXD6FmRO1URc8PCphr6aeJYhdQVX44Q6X3Rpb9j7fDdGJBSL4oLTE3C8Pm6WOhT9EU4QbwounvWwWiZy6/Frr7Rx+2ov0BYZAXqLe8m5Ct7+wy9BpPWpkfuZxJgRtCR4IOS4modi8eq5I6M6IGI/fRLPFC6Q+Cv9yeWajHX4nwhcNRFVZq94UZeHixJ7aQn1cBC6M5LIeK1LJId8K6QcWzFaovwKPG1UCTVy5TgNwnKqabHX9+ryCGA2I1sgXdBb9GRWrVLUzwx7xLMIgQi0c/sCO9tAKuVrGdW6oMyW2BphyFL8gaxfsD9ll5UabfmbUEOd92KoRTmZIHK8PPOTKVpdwxljhfBTsCuqZGsGYOSmVLVwIN9TWJD+64YG1I7hgQfSBu3mjYKi3X9FrXwd9OWWhrYlFIDqe2Fwd8DpoROmF8OxfOGU7b46qpP/IjiMtmPBrASZzRMixd0ChcAshJEbQL6+cwgsOj7kHFTH4mabp8tk6jnPhZ1u0HNcEKvBqPGFhFE3cm7tQM3HJvPBInvWfYKIEl0z4VkVuoQBqzhtkZRIgu1x00bfUUETqy18OgmZY6KcXKfoiClXv89hq1bmatn+zCwXbeJSB8JIUbH2aQsSyknDEQKOaEP8kPZXsscgRb9+wcViqjuNk2AMY0Rv6cm0kERzq9NZSRU73jA83Yz5MGJJ+DUm0sWB7QfajDw84RMnRMDCTBM5CMDO6t/eYxaJrcE/CVO3jy+OkLokQz/YYQXuZ7YIpRuVvweC5PJI6OVbpshFm59pCMIlgF5LfLmQ3St1sgqE83moHCgpYPiNrHeeOUE+puZUbyErsu0CjoRoUqgyamNPHqf+vtj3gaeh7Vd8cx/MybBUbG0FfcLN24A359d11uSRBa6pXzz6fRbgspRhamqRZSlUsNgcaJz+9UG2EXavoZpKpGuN9o7ECjcpEIdlIaNdu1WI82AccbDX/Vk9So49bhWvKCrmsTCiiy5cnS8oKTqcQ8KQIefu+XUDWLYTFSkrhnVGSklm/jWFza4GGjCnWOXNonD5Ahb6VR7wAloKzYyX6JzUuK2qOqwKbVsb/IOt8vJ7p68AoKuzs0Ov+ReiG0snDaCGSLtB5QEXxueii1dG428P5wgKcZzbYD2rggdS78mS4oTi2/rydR0lDYD7FT3jdQgwP7T14wHZJM683P53TS+Qu/EH7IEBb3nJLlBxNt/U1LhQ7Jjlpsou/8Mq49GaukxtxEsOAfZmcFizADk1qbDRVQ53s6ULPQ2lPiKMBbiZKa6i47afSjZabsZFqYTEvTCTX6QmeZ6Sbf0YcNCAbteIHpm+/fGAqeRkXXs07BlFRuRLJ/v2e6xGUQa3FWbnNTwCvBsMZyinM6d5IhCGIc0tscEB2HfGp+9vDCCIOR1WdTpnI4Ne8e4IH4RgoA3eKBhpaFIFciXQtZT0a8j4kEqBX0JbFlQG4N3LQEZ8yz6aIMGB08F94bx7/t3dvIp4P1yl+NeN+iA1bjpoukApDx7RWLzIbS3Q/RiGZZqvmnLKdgRwH2T/GDHvY2Kyc+0lLRM2Qux0YGKrMpurtdw1oR2c14JC64NxlN59HTWQizVuvWpYMjPZtLob+m/uKwErFGbmi2MLUjGv++6CCj4bA7Lxq1QOKwjrwQ3CzKV8+1WGhZvWlI1Cuq9kFj7qM5W6y2F2reKgxLj8Xs0c0gHHcxysDk2XbwELbqKqyAihdNqOZeVD6eG6HLZRz88c7PRYUFfak0U64IkCMRb4YCQYATNPmqIrw61FYGmPdtKrJR2YXCzqsMQMtTw3Sy+WNjn8s9B59vcy6Y/szl+IwQ/spkuLR/EFQop20cQqNU3rfUdm/J/bNVwSRhrGH0cXW+XSluh7zYGcJHrvX0Po0jbvWC+CdiWmdpSozumT+tMBiOr8TB6riCEBXdNNYOY/gpD/h1xEt1aicO3fJIzzLkRg3dCGLY7mEDNNYR637n4O96Cwipy6R+H+a1sgdIKHoweCoGsg+lz8+UWEB6AKazz9mdXWH+zU/ivNQtY4onNAkt2hhCo1+bFFKRG/f9lwQyw1S3fnMPH+hrTOE7bR4vl0Ua/GCtrHVVV6dzhXJK9J46SaVJUNfNRFsvV52g07DSnhdQPSJDH7c+ZL4iZlt9Rr9VpPMnthiC+cdiW+EFtDbZsz1M5GxMSZhErGKrRsOwCkWZHh/ObqeZIbmeO4T7Fw0mQEl1s4gpL3Nq173WETY73qdE7EaG91daqb3ZHYZa8Dk6DWBYpYV8dnWFb5mWhruGWqk645hZuH0GT++Jq54mbzYAmqUPrEW9X/BfOrp+V8s/F7ALjkIUVAStWkVHbxls5w11ctO44qscIuUKvQ+dGdLTUA3J93lHP3cQq22wzfTnFEOOxbtGxV33KvxUnDrHFbsNDQV5SCV9yni7szSzct2ObBuyfO7wHn1Vy8hGON40GzAvKLtp+zG3ZIA8wA4zPlQGa3m2hfbqZzBcZBRT3mBOxJvrgxvNU7SSV5l3UxkmHfPWEgydi6+PlW3ryJmj9UOlsZdoF73ViF1yADF4hZUz6/TPQnolXImRJI/wFt3w6o+UU4ZA2VqlL7XiFwJpG4HfeHgL/uLQZe2P7wcxmgXYtmTNtZR8ofB9TDFyYSeRcLKQTxB++FUFORqOSZio57Gph7PAg4Fa29Yt9VBt8WtudVKQqQiSGVphRIPAtSwsobzTlIKz8odMnrTOdWYl+JJSoghTbACceWapu25/XUywa/tzriPYVP67YkrBfKvtFbPVAT8DJ7p9tOxUEcQYAYzyklt7pK3a1rjfyc+H1rn1zcpVG/l8FrXQXUG3siOmGMhsffw4vL1HSV3CQPAd+J53CfUGaSgBlfL3IcOshSdoLDTw0LDl55n9pIjcPYTTaDk1s9K+qP1Oik3fZ7+Bckoi6MJ2qjW1yCt++8guciCQ5uWf0vxGjvwic03j4i34lVJMCcTIpt4hTHtQN92NS4+FnWUSzvdsJHyRZotoa+vkziQWdb/pzis0b75p21Vae46Tvt30cSN0eb3F8eBYbLNw4P2ZmSh/6uIA5zHWowpEhK140ajxZjmtY9U89QebEHOfkedy267CtHSF+lX/m3t7StnC/O7ljN+VA6gCrKKozK8pGrQe5N6uzFojT7zaRnlBXHG2NGucvbZNESypbY+nnylxsmM+g1xlW34dSzVOuQmDipN7B59VUPOfSo1PK9RYKXTRahqFgwr/Qu8eo+zJjySaY8hFEFz+edfnNrNgo+dR63ET7+B+tgRlPiw7uXBcH1hrToOSHO7ZHBrp5LG0eXecJx1zWEDf2h5MCoVobHEf5cQj75V4Nqixqe5NQEKaVSaM5Dx1QoTJ77XMCRwz5DtbYcyxWYURGutMa9W3WhF9EyPrFYaw/6qZYGR8fOS/NYUulp5turwEz7jACBklDW/IhDnfPJXEUnZYlYEne568wfwU6TqTccenYM7m61H0d6RQ+BFU1xrTl5f5HM3Adbe7xHmbmjIYuDRnDPaNWwbGJIgMgiDDls64jVuBYqoxc7dGRInh+jxwg7WvlqF3luPT9gcQNRtPuCCObsAwNjChRe38wMuxAlRU9TWDs/LGGuNONIeiHuUZ29xgGY12E0d5cDaCm0CGK9/5vZt46UlPWKwoTteL5lzUBfCcMnSsXNSM0pzsrTT/Za7ljpWVGhunayA28SJHkFUMTXWVjBQaZ33feQ7MviSC5xJ4hXfYBCiAAGhk8XykuUXaaGW9Mcsj0PxbkSdLQ/6gQnjpyYizqG4mdRAaxRbSVmAD6jXmv4g8/TEPR7jWEtLXZWahG7e/+I/quXloQR1J8HQ4mFKpLd1wKPO2W6nSBm2JGvc1s7h/pwxrT4JEnqlPCZ9SKA5NVwoR8jfttguzdJ942tTxYzVkFrMoOHnbGB6YeaeU1FO4UYWE8gAjziK5nZdy9abG5VBvO7deCyuGeXC4PRL2P0Rt01KNwY8QDlBN1k0tF7L6w8qjAKXusvqqX7j0eIwMgyUW7MS8vypilFbWJmsWg0ZYnyQWHTDUgEYqE89/HczTZL4kJLq53HhmCJb5yEgZkiJHd67IbnFA9wG2juAO8Ied9FDjhRkI0v62r02NEVzW8OavN3lHjKE+pnSnTw5bAqIk3ZwjNFXwSM/3bhIwrjPMeMJQk4/lqFLvNyjsJJlXO6z+XqWvMbgopNGhDLLxUrTFuhXoE2N56A5p8CEiebKaHO52x4gX0Wy2wAmW+didSZIbcA2kXeEIpgNzc4Jsj3C8BupPmOmbrhT5qczCpLmxsRLDPiRpAuZLm1HV4bPoDDJuu1fJM93H8eKg7WjpFNQfLxSnRzgp4FQxwbmz2XM0CBjhdu1mkiXvVYDWrqsaIKWICW7142EToJzDBqkSQ1vhCdb7r4Un3TYpHkQuY1kCt92o7iYkfI9F/UrgwAMNLIji75SIGRIdfSGZiszZn4LzhZUMi4IEuP8ZxFxJiZ9CY9dEHlbl/q48fUlJZI4dGb/1et26IQ5v7fDtgQoSvSjoSzDqcnFOAFcc2AZ8O/w27naZBDFW3HKOLiY7RAwg3HlNvlFZeo7w1N84sUTESw/VOzZrzuB36xV3U/+FuXPWi8Y9SDyTIEfS5TtRMxA19qbAa7XUPzzILeHVLIFqtRJ4Gae6xpQjMnMjHAH6hmAe4oEz5iDHE5A3xJHgT50I6IfhVbYbC3KEI58Agv+nqA5JVLXfzGDkiqY/eHwTjfsmlB0I2UHsDOfpX1coZFc/tUFFXJNqRXd1NwHXe1Ym1xBe1n19Cxa5AppNMk8m73+awW0ubvA5UkEuh9G9YbdwwbAL6OK+F1sTQbjoza3K9bL8V1jVB5iuGSpQS6MtSuQDzlW0Q0VZ4iJeh+TxfO9WasN/YvJHb0vCE/n8C+TGcgKZDeNayLqtzgn+x5SadqEuyUzQ2NyJqViGqRI8pHEwc+tZ9TMysAZ2nPfUvAGBo45+8BjXzSJNrekGDaaKn8BstbYeBBeiUatLPWkJ5rjFeExAFH6EHMSGIq15RupPok0WQd10oKAjzJV2naCD2u9ETlw9W6mYAEGrxKgs5ioLetMN7mKtZfinDa0bgLZNtGKQXoqnVrVpAK+D2ID61lhhCqguV8gUgRsDAuDYTJ9UnUX9xW55qNPjpMhJ0ykX5terT0pY5rxVDLApz2+qUDp5twRfHK4nMeiv4SF5EcHzhdCSKuraviO4GjopiPAF7Iq2yu1A90OZFWaSqS76w3ar4Kb/6dAyimvZrl/abqhuKerQ+zmnZrPQFDJW5QicL9PuSgzO4R+b/bfRyLAg68cuNlNmJP2QJw/Spfj16fisr+WgWl8kr1U7g3kAHtoRvYT0jyIy62l9B+cq1zfgMoKLhESIZBrdRswbCKerXNBzHWXbEGabEWdX9qMiQrCO00pPt6PpWdFKkMeQ2wx5QhiiX1p8Ns+sXqhqgEGZiQamtvYxJ5rFEDwh3Gjg7HlvzFK5ILICcm8prLaBSfxZ9CxfV2h5izrllrjr8NtLQUexCBgFL18QkM38mdHbkmnOXlsv86LNCXZrUXIePwRxAbcmFVj7rhjNVIZq5jTIjWqjLQxTIef8Ue2shUhTD3cTQ8AOqj6+8SJQPoGABk3ZZ0p0wi6J7oEVrNVunIS18Yb2GLcqH2Zo0og4WuCvunAMD0Bid0s/oSa0JIvmkte9mWyr67WmqLMOk/fMI5tWHOlBh0n9BwGdM5DsU44ZoKgrfHGk9Xt9KofkhK5WVq2PnNEPrcDNSd4JoICwyvJSLuHDROkiRb41trZHCBRH5tMovK/dpcOr+hd6/gg19fmvsziaqJaoGSWktEDUmFXXmLkaiwkqhTQX8tOgNPBqiJC+knoMKG352VQzzVWbKtQCKef7uxPdFXrkUBiAZJLaLDe5zSjWE2GM875eTCmyhiuy+I0Qb+6EV30+h9dja406VsgUTYDcAQpdDLu7nx4f2rmTkNLFGHCj/3ha0fbUP6tOkGMGt0nZI+beQ/8Gk+DSv/QpZvA9DXT7g/cZU6sTdiBxq6D103jYNwshBEmQF6H3gL9FShZ+T8vH339NE1e+NOdn//hFN6v23gW2BAVq6UyLlIlKTtY5uinqNmHpB9crkV+rFUENNJlkNDgA2K19InFvVvCC9zoE0dO8k7vqH4wj9AmAbW9YhFxet74cx7rcIHH4vqfDe/CK1X4jCe5uiTW3xF5/9IYREU3vi+eIK1D9r0qo+OTGphUFXfz0jPk4lM2HOUclkzz6C2yCI6+9PTFeOnZFCFiDxOwpHudAVwUKPR1DuPgyvDwmEaErSzsW0jwc/NSDjUsWZn7v57+oguXVftYbhSeDeI2OBjExGf6d/7wJc6VPZhMnvkpKumZnAtXT/RXsJWy+VNRr6uaX++aQTItoIzJKMTxoLD7XwHuoG7o/Y26DWn9ih8Ez9yUFe97yNTYcFkdZjpDbcgJhXQ2gn4ZszjYKL0c6cmt9hT0yFibEW5mv7J/PYt+mU07a+9UM7uciCTSkO74Z7s8ov1dxMQEAlZ0sle4yWA6ke9pAnuhFu+okl5zGv6y/jeYPJnYkCczs+E1srZBe4JyFaw3gRX/YtaIIaemoWZ5O+HCGqsdFwyB0yRapZ3lOpfW++By011SDwXmYbuPIJqvdh4u7k03NJMqvvkPBaOE7K+aJ/iOdE2LPf+BpgG6oLzCQUJTQDYeZSqfH/uoWI6yc5UP7DcixICYBvzAXJKAWJCbFO3e6ZCvoDQugkp3CMM1T6qGJd6sYUJunUTq62kCS1UpkluGO3Ef63CWbePQ9PQsa8j34+YhEC3C9WsBhm9TG0S25cNPcRos8THXIk6/fHLSriCoQ9VUgWpRJ7LTKgsgOBHJp/KjwiQLFegUu63mMYBh+em38D3BmvnH6FOnjCaKO+z5iem0PZpesuOLyjbsJaYQfI5P5XF6hd68vuAV6R0R97ehVmV0Bt6hO8XeGbWfvcWai5aq/QoPf4CUO5ifVXEx0a831re4oGacw90JBUqCc0WeqdyY09Scein9iy/ih0QP+91gxDogmAom1KacQZGBKrM6DAslmnF82jOP7AQHP8FZaz/7xLpFQJQ9khjXf3XKzq3k7dbVRur3o3RDgpZDrpfaCj4sbvPLi9yPd1X6lYzpSDAZgsI3TnbL1Gs603vQL26gn9ucTbuZwkU4Evy4s3mtaq95J8RUav1xFT96HjG/Bq+IGGNJa+JRJXPQPJ0MTM0zZv3lhgK0mLUO7g6gA7p/2SGk/ireQvPfEPqi/jw+75earTmFZDlYljLmua/XFHn0pqzu0eUz3benikbvlKHNPVZz5higOVxrN2OJL8+vU7v2g+SR9BqTkdvjn0nIp5Ijfr/nXzvELcP8Ay3D5WiRvNUiSASkUYSmdzXmGJVauGM0EgNFKrQ7ulYitzUv4EZzBAHqmeVQro3B84Ovzg6VzpWweqMoDEqWA8X0kPwVjkOHw6FKR9dGXnRmVQLflmWajMDbr8IV7jk8GHd/iGgEZmEs3UrYVb6M3DgqE0Uh7l5bHNmM9f8BVIr0wEKbaYbqH2xUT2mogDWDUKhBDbBVrJiDWTQqoKtWEamNT6xXGfWX7VtbiZgnWx+5XfDksQm0Qfm73rufaQEvBA1Hfx7foq3oy1kLO+XUXFUX+D0lJ2bYmaQ6WBXQyiPOmjQTPjVSqq6aUGhNgH1gGafqlvU0RBCH7OoE74n7TuvMuSXuVEAOLT//rfmCad/YtITItOegKuVb72RmkptTwY37zHu3jqoxpu/U0BEurMGVrh8amSFW788KD6Iu+KakSbYNIHMrwFPU9RdtIZ4tSML5G5Gf0FjiGsHg5e6C4BnDrDGbfbl1xJtEo30+GEW3G17HVxoLlc+/2esuaehr0XrIu6pRZoQQ6CkAv5St/jVJBwf54gTxOY2xHVoxddcHT1MqMdzTXF5Q9EMAdd4nrFd5PXgNfkcJ+X3FcETEiTtlx1q44hbWkowMDTYBDN5tZa7Yhu04VMu/oFi8A5G/AYh71iSBb01lunuUTxMZym/cHTxzWPgOhy+9Yu/5wrX0TtRQdYnD1H9vnu6WL3x49EB7ezGvRv/UQOAWXCAU2ijaCbPsEjPILcEwrNvgZyVl0OgHJZlE570WZJx/0xnBvQ2J+sY0b+snMQ1gqgrK4fi+Wxd5hqpcTE7/4AyQ9ni1eYXHv4tXo5OfpmM7TXO2UNe3sz6POURPu/uf2SLacI4F6fhNq+00omPWSNdSMl3XtEaBeKXICZaujhQ41ZMKDqOohrvguh6F6sNepVsS/F0IIFxKTObLrqHaWF3FBWX2YyErbWWbpGxlB9+RiWSvKhiGWAdBRJK91Rn4Sc6F7C0+izTZ7cSPOGJElTkGYCy7eLhrC1k/hWQ1SwV+c4BgOMNXMCiGL+meE+Wnu8gJCEis7Q2TA7R6nI0UWcB3BvWngY8R3QUO4YwRCbtU9jn6w1hJ2K++fy1sIHgKgdhHKJk3uZyE9m/tRze33Mpm+KwMzSlKyueQUbwLizQ+I5TGw0GXUi7r75unK4V1nQlJnrTXqVs3TeCK9la5hrRH0/zy3XY/zueN2UzFZoE+dLVXweBbMQiqio0gp18++PBCT+d/hMkhrQmGc/WQhLsu1eNLQPyWAGb65tqJeBmWthajFxYkWLAM24ozV2DwFpSINkn2uJphXywQtoOym4cvBwecWmQN5nU1XNCBFNdtgXDDW8DlpGm0xGkE6gsTp/KwNGqSfH+tDP+dIrDEMaKPHJU6ZruYDu1MGSjbtV1aSlZBwTBlkDxJpUH1RrXmMqTIAyWc71eraOBqqFvRC4gbPy3iv08G2ZsFSG6MV1Poeoq0L7g9/tQUlB44z4tuUgdTMaSn3dj8tc+kWe/Rl2w/KnkK4gVgdO7nSCyFz1hyAqN2DlBTWxIAf6sbYypiO+zFCGn8V/B2J8ioGJsWSPT6R0BH5L0aRKirmWfqMwdxACcaPAk+jXkopsQ+azgAxgvG11irHFF7kaGqNCLO3FdsjP2RaVv7TmUA+OXVSxdPmz7NJo1RfQJ0qM+k5dCsRJTAxPpCnreL/HwYh2tZlk9QN6luoAHNHH28wcVD1HUiVuNTjTT2qy8JzUX1S6A+M61B71FW6tspkkCCSoSnWhwNp4/PCusvRPBtABjgNMtJp+fLORxLzWGKmsi8NiYOZ4UHcQDi4XW5Auf28JXfnL1O6wM7v2Bl4CrT/ooC2+L5KI4Q6TG99sZ0G3oqPD0sucA71ZGR+0Ow8G8dy10r21x6oKnuSpiPXBRCqq89VKm5i3CJx44goyQH/0yg6OBbAdioGRKD63K/wnhT0SXPQJvpHAaDKg7dsnDD6A8AOQ2Y5UT6ZE2b7ljeYw28rku7AyYVWQishBbkOU2QzSABwRlXAFXEDPweTVMlsEfe+G5vmalmLXOmF7Vi4BrSlJRHCDTpuiFybPEqxF5cIAvB2GglJKwM/ARTdSbSon7XBDLSZS8O8tR9JNxSgXgmBYjMAZMP8heqcmIQQhSokuzVuEjjzbTu6puaD6PY5RhSH8TJEJbUxL+gcxdrYXhSU+2WlvKNgv5VwieT70zpIX5C75IVyJhh2XWf3yCP3U8/9lw1JjfC7waONTIGbMlHcdbB3wcmyFAkB0jnMbuaRfkoX2FNq9gxAtVSG7UPjNV0YzzCi8hYgHxZ2GgYuu2+BMUbNCoaNQe3kRM7lx6GQbe6wqTk0jhginlh7AIYXuOYqMCd0RfekjQzGUYAmKlqiMq/hCLqbP530XxTj/oWodKqPpWLa/cvtkr/s6qlKhGV4nis4qNKkPgXizZi59nvlSUtAvADgRP02G8g4FcOm9uKRBq7UeSsSuyu3kl5QLvfbT7I7NoXVjD0C/xbG6je2hY+wXP8ZyEmuQmFvLhorA2CLWxlZohwyVK6GSDsRUmpy+jN46BbA0JvRYLFTFg/HjumHlZgKcP033FgVXAUWt7sRDvF9W2bJzPtiwOP0lasIBLK66eRcjuI08xXdR/pY64Ih0qopshn2eUALzd4AnsEn6pepjQk9IvJcVewOhOECWXh6yPyNfcxdugqASAA8KaNz1utLwSIaYwZivjPzcMG/HLhqK76xONXQfUx7JqyBKc7z5A8gYjlr/bfDWuDTgyL+KTcuAu3xMb+dHPHwKnr5A9DvFoKsVOXTuPqYA5vu97CNE/TlOFsWNlIaOKLhIUEIg3YP9yuzjsxrXVddVYXSaqVZm4FOG2kCLZ+1PcDGdAnbBaUUxV9YfcoCD9EKCeti4EQoWoY9zfbF8F8RvIh8kOZYKAremP95JnTFcnUUV82KaVxH9NVbsgUe2y/iRmwXWGZqQnrmARPnuIHLHE/bk8m4Gbi7NxY2GnhxgYFKIGBncIKr+Jo6vftOXOxSszJts9cYLkYfI3J/j5OrS5iHhIDezOBBos8GzURIYPhZbl9HaG7VSJm10yMkmJfwjG8Dh9Ta0bB6x/HsQhVXYfGqfSdByopcE0zj9WGMoXO/ukA9KvHVEzBm+CeKtK4namTrw8Z1gl3Luttx2Ww2LnvdI1Y5qtSNvePlKty5NNm6Zu2yVMEsR9G+4pIiEY1iQh4d49LvCnGxA9e/yP7AXk4LRtn5JNQYUxRkyYMk/aQIrB5cb8p0YkU6hPaSKiub6EZNM6XdER8PY3XalATiIee3SZ57dqfmb6viaBF0zHgougERLtsJysOpjZqyXRJE6V4pzMLVP1sQZaGIQA4QXM8009CipJtSagbwUHIANelt19IEMwQKGw4+X/TX9BAl7KYqxmyInNp5X3IOOwT7xN8ZNrQlsRJWAJ6Iil8OAH09GSsd2ttFi5LTg2n7B+oS6LZrNp+JXNqlKp0ycrYYKO1EchMCffZbyzIzlf8dt/E9s8jVKHlZufBQ2ZdkMdspBmWYvLK2/Ds2PB3YATzucEq2ieKMyFPOKfo6Asmq8MYnYugMjphyst161eGCXPx9ubce7ozPpWyG3IxeD5IMyaZ7StJr0wUIDU/ffSS76aERQwO7IfuTwfKw1kMpMQVdTWHpFlox33sHCFQI3WBSkecnef+hXMvG/HQxJkZK+DSzAw+FAU4XRwMf9BvKLHlruI" window.cuChapterId = "683954368" window.fkp = "d2luZG93Lm9ua2V5Zm9jdXMoIkk0aWRGMndhakJ2cUUwNkljaXAvRVhnK3Y2K2FxTXhFMjJqVjBQT1VaMGRJaHcxTjhtSFpVdzAyTmhBZkRxU2s5MStTOTVZOE5mR3NNbEdSa2s1VCszQjFaTGhQMEdRWnJXdWVkNGFkZGlrV3ZWRlV2MEQwUms4MmM4VjRieS9QUkJ3WkorWTBNdTJEem5pWTg0T1BURmRuQ0p1VW1vTW5zNmVrUi9JMHplaUk4UkVNMkxqOWFnUFhiNlRWUlFDOU1zT2s3UGNXYVZWdGMwVlBEaWVtRGRIbmRNcE12NllRUW90Z0FudXRuSWM9IiwgMTYzNTc1NzQyMSk=" window.fEnS = "1" var el = document.querySelector("#enContentLoader") el.parentNode.removeChild(el)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35 有诈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1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这一仗,到底该如何打,其实崇祯皇帝有和刘伟超商量过。 但是,刘伟超也提醒他了,说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实际领兵打仗经验,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最好是召集有领兵打仗经验的武将,和他们去商议,才是最保险的。 崇祯皇帝听取了这个建议,才有了这次军事会议。并且他所信任的武将都参会了。 要不然,以大明朝中后期的尿性,商议这种军国大事,基本上也没有武将的份,而是一群文官讨论。 唯一有区别的,可能就是文官是否有领军打仗的经验了。 比如崇祯皇帝召集孙传庭商议军事方面的事情,和召集周延儒商议军事方面的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效果也是会不同。 此时,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周遇吉、黄得功等人全都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堵胤锡。很显然,他们认为,该是堵胤锡有资格代表他们回答崇祯皇帝的这问题。 堵胤锡对此,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便回答崇祯皇帝道:“微臣以为,此战之关键,一是蓟州必须要坚守半个月左右,至少要等到援军赶到……”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点头,算是给堵胤锡肯定。 堵胤锡见此,便快速继续说道:“其二,警讯必须在第一时间传回京师,如此勇卫营和京营便能在第一时间增援。” 说到这里,他看了下在场的这些将领,然后才对崇祯皇帝又说道:“微臣以为,单以军力而言,京营和勇卫营必能胜建虏,理由有三!” “那三点?”崇祯皇帝听了,下意识地追问道。 堵胤锡一听,立刻回答,显然是早已想过的:“其一,建虏远道而来,必然疲惫,长途作战,必不能久。” 崇祯皇帝听了,眉头微皱。因为他想到,以前建虏的几次入侵关内,不也是远道而来,但是一样如入无人之境,以这个理由来说,似乎并不能证明可以战胜建虏。 于是,他便打断了堵胤锡的话,把这个疑问提了出来。 堵胤锡一听,马上回答道:“微臣有仔细查过建虏历次入侵关内之详情,之所以如陛下所说,乃是朝廷精锐要么驻守宁锦一线,要么在围剿流贼,京畿之地并无强军,以至于建虏入侵之初,朝廷精锐调配不及,被建虏攻陷城池获得了补给。另外,那时候的朝廷精锐,也因各种问题惧怕和建虏死战。但凡有一支朝廷精锐能和建虏死战,拖住建虏的。那建虏远道而来的劣势必然会显露!” 崇祯皇帝之前就已经透露过建虏在下半年会入侵,不管真假,他到了京师,还担任了京营总戎,自然就对此事非常关心,事先又去了解过之前几次建虏入侵的事件经过。 也是如此,此时的堵胤锡,才能侃侃而谈。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堵卿所言极是,建虏能肆虐,皆是朝廷手中无精锐可挡也!” 说到这里,他又挥手示意一下,让堵胤锡继续。 于是,堵胤锡便继续说道:“其二,勇卫营原本就是朝廷精锐,可与建虏死战之军。如今陛下圣明,更是能装备精良护甲和军械,军饷粮草充足,多此二因,哪怕军中有漕工新卒,微臣亦认为,如今之勇卫营,还有京营,必定强过以前之勇卫营。如此,单纯对战建虏,胜之不难!” 听到这话,勇卫营的三个将领下意识地在点头,一脸地自傲。 这一次,不等崇祯皇帝问话,堵胤锡就又在继续说道:“此外,陛下一开始就下旨保密,如此一来,在建虏眼中,必然意识不到,勇卫营和京营之精锐,远胜之前。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而建虏低估朝廷官军,必然会吃大亏!” 崇祯皇帝一听,便无声地笑了。 这是他当初就想看到的事情,因为老早就下旨要保密,兵仗局那边,更是重重守卫,没有方正化的手书,谁都不能出入。 勇卫营和京营开始配发燧发枪进行实弹训练的时候,也开始了封闭,不再允许将士出营。 如此种种,都是希望能保住勇卫营和京营的真实战力,从而让敌人措手不及之下吃个大亏。 堵胤锡稍微等了下,让崇祯皇帝开心一下之后,他才继续说道:“由此,只要蓟州能坚守到援军抵达,那此战必胜,微臣是毫无疑问的。不过要达到陛下所说之战局,唯一还需要考虑的是,有意外情况。” “何种意外?”崇祯皇帝一听,便马上问道。 堵胤锡听了,就继续给他禀告道:“其一,烽火台必须要通畅,能在第一时间向京师传回建虏入侵之警讯,甚至最好能第一时间传回建虏的动向。如此,就要监察京畿之地的烽火台,务必保证能用!”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这个没事,朕在前些天就已经派专人去核实了,要求烽火台必须提高警惕,随时传讯。等人回来之后,朕再派人去核实,总之,确保烽火台能通畅传递警讯!” “陛下英明!”堵胤锡听了,立刻回奏道。 其他人听了,包括左懋第和那些武将,也都纷纷跟着附和道:“陛下英明!”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挥挥手示意堵胤锡继续。 堵胤锡见了,便继续奏道:“其二,微臣怕建虏攻蓟州不下,会转而攻打其他城池,掠夺物资以补充大军所需。因此,微臣以为,京畿之地的城池,特别是北方长城沿线,必须也做好固守准备,务必坚守住,不给建虏补充物资之机会,也能减少朝廷损失。” 崇祯皇帝听了,又是一笑。因为这一点,他和刘伟超讨论的时候,也已经讨论到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把吏部尚书左懋第给传了过来参与这次会议。 本来的话,如果没人提这点,他会自己说出来。 但是,如今堵胤锡也想到了这点,他便趁机说道:“左卿,吏部以考核京畿之地地方官之名,派人去各府州县巡查,核实战备城防,务必要保证各州府能坚守一段时间!不过不能透露建虏会在年底来犯之事。” 左懋第听到这里,才算是恍然大悟,原来皇帝叫自己来,是因为这个。 于是,他连忙领旨道:“微臣遵旨!” 参与不参与这次军事会议,对于他去部署吏部人员下去合适战备的把握度,绝对是有影响的。 其他人见此,不由得对崇祯皇帝都有些佩服,很显然,他们意识到了,崇祯皇帝其实是已经想到了,吏部尚书才会出现在这里。 而崇祯皇帝听了左懋第的话之后,就当着他的面,又转头看向王承恩和李若琏,吩咐他们两人道:“厂卫这边,也要分别派人下去,不要暴露身份,核实各州府之战备情况。” 这算是一明一暗两条线了,就是要确保底下人真正去做了! 这也不是崇祯皇帝的疑心病重,实在是他被这种阳奉阴违的事情,害得有点多了。可以说,此时的崇祯皇帝,压根就不信地方上能按照他的旨意去做。可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一个例子! “奴婢遵旨!” “末将领旨!” 听着东厂提督和锦衣卫指挥使的话,左懋第略微有点不舒服,不过也就是略微有点。毕竟这是皇帝当着他的面交代,也就是不瞒他的。 这和背着他做,感觉还是让他好受了一点。 崇祯皇帝显然没有安慰他什么,或者解释下什么,因为他是皇帝,无须这么做。 就见崇祯皇帝转头环视众人,而后表情严肃地问道:“朕再说一次,此次对战建虏,不但要胜,而且要大胜,打出扬眉吐气的大胜!诸卿以为,还需要做什么?只要朕能做到的,就都说出来,多准备一些。” 让老天爷下流星火雨砸死建虏,他是做不到的,哪怕是有仙人帮忙都不行。但是,其他事情,只要能增加这次战事的胜率,他就一定会去做。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那我崇祯皇帝,同样如此,对虏一战,定然要震惊天下! 感受到崇祯皇帝的决然,在场的人互相看看,都想着还有什么需要补充? 稍微过了一会之后,一直没有发言的袁时中逮着一点底气不足,开口说道:“陛下,末将有个想法!” 这种场面,他实在经历的少,不要看长得五大三粗,但是还是有点胆怯的。 毕竟他是平头百姓出身,当了流贼,如今却在和朝中文官武将,和当今皇帝议事。这变化之大,实在有点多! 崇祯皇帝一看一直没有说话的袁时中也说话,似乎是有补充想法,很是高兴,便用那种鼓励地语 堵胤锡和袁时中的关系最好,毕竟是他去招安了袁时中的。因此,他闻声转头看过去,目光中也都是鼓励之意。 袁时中听到崇祯皇帝的话,感受到堵胤锡的鼓励,看了下京营的三位名将之后,才发表他自己的看法。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36 懵了 <script id="encontentloader"> window.encontent = "nxmcuqrhsiq4jzvyfemb4wmfe90s66dqt/rsarutnctfvuk4k97dpd+r2qrklzv/+nphy1e/2gc60l9ilcln8ejhzyeho+rboh1tvq1befl36fkx9nmotaqi7tvqwfdq3npt7swqjcjfyn/nweowng88oz0gcogvbtarpixzkmwkwgryxjslbhhjkalmxihlzlykr/k9ip5/zipr204eiu7tsunwrnnleve7buroloolfzflqo+iny+kora1owtx+vnf3yraezpatzd/mol8cgupch13zgfzaadbcunu/ctyebb4ripdxw4xwpvrcffzpzscnjj05bj/kgiczstahpm4tbbtcm1wfdgzdn3wbcch1n12ou3mg3vxtp2pij3xmmd34rl2haru/xhj/ko+hjqc46tw+2c0c7ssbi49xcy3cpd+mozoiqzfsiyyamikz9fpqkhmg3uytxvyuv5utkkvtgu3wiuvn/43ynrs0mip3c55udg0wf2emwpbbvfhc9cun4dhu15f/ksp6pjndab0azsiqyt413vdzx6lasrfdzh+n0tnafukfkzlbgvedsvvzegl6n3gyslnyu6yqo0f0hhufujpj68a4orwxz2/j6qedlxjzfgnkr7bfffujfhag4gywd2i5otsapoznzp2gshlefzxdnsrcbd/vklwig8lu90cxzgnicpxvnl/7gpid6kb/27srrpppycxoi7ff8ohd+nx6iryrpef706tyhwnousihcx9yqqa8m6zhbyvecobxdfwxrzuhr3fp9aka8r92hirfbl6gc+cnrwvyer2t60cqirq7lwmvviz2dao4vnzybnnipb3iwoxjptaa0z+h03nstpx10fhhhffbm7e8j0mm4ecy+ejfb6wmodvcw86fq7bkgel0ncgmvnokb5dtg5ldrg6bnxaajcac2oou/dfc/igsd/gpp2ghs9cd71hjftkjv2mm3astktbiq8nej7h1yw7gyee0w/xcqppmzksyqth8wqbhyenaepcbhpast5sngcxnmyg1g/dedbtetct4uos/rsqtatzjxhi/ec53nsgfuydo4atu9m3aytfk7m5aj4oi4vgbux+ptkrzl+oshhao2dpgfcw3erk4lbezinmpngjhztideqsdzdnz9b5wkggi/cnix+emawodjie1/9slovksqcdu27ydjy89ffun19wo6qstfej2zsnyr7i9c50fzhhpxzhpcl9bocienjpq17m2a5gpnxaddzpnxm02pzonnh/a5pyx8v2je7tbe2iqzgzrsp/fupwil0l/1asnewxtk/xn3dq6biilzz9/s1nx4qumduza+fytbni6ed4123wrgqn8db7bfsx10c4rgyn1/yfbvem+srvxozomhyybvsjsg/thkmivfqt8zeenllspvzbtcaimw8pfikm2yxwqvfeytykjlvankbittjlivdtsdcbdhd1y652ojlvso2xjsnrodlaickqyperyn9iiudepemof2p/ssgi5v4ryxsfabe5lvqdiv0+jmerb9dag8jitbjnxfatoddtcuyefrgkcf/z6uube/vpqyvjcze0gf5ojyzanevm2j5cweooxcobofmjurwaazmbvgxhlf+kvps0nzjtep718snhbo4wvpx0ulfcjb0lkjswzpl/54udlvgc90vsufixw5sjt9bk+ynkp8he7vu5iksv/khlx7m+0s/pruh8hxubymjs4apqqed/6wvwsr0obw1g7hhz+irbdxsyjxxvhi2x0+hggbwvlhk73uuocnwklkh64e508xe9pkd2wawlsedqd8t0m36gckdxfhhccqhdonbzv7mn0l3pfhhcbq8y1oxg1hmpob7thxye0aadmpqmo5ysscphf7sc9sur/swpltndiwvof+9wexzkcwmfa126qpqt+xxbr+9kxmcn+j6rwhbqk0t85if40ezybu62jdt1tjzaf0o/aas6jwzwuqawikbcaovdxg+kin0mlyglozb/cfeqqazrvw+3dcp820xh8szgkyjv29pvp3mpfra9aowjro0hre+yflim85lnjh7ftp+4ok80908vtvisnfigwl+6/i1fbn/vyd7q3oogky0iuqmj9c7bfuklo8jdjuevjvb7kohofpacp6rnpty3rsdoubkn/zggvhrvou7dbyaubd0g+a8t+zrkfskluziduyrpeukfxw5o8ffe+ta2dzsjbgqete91y49aqattzkb2kbo6quxets28pcsql2zl0emodqrp7irusv84yd3e08xtnmus/dz1gssthw41tedivnbbg8wkgp4fqatgtzsu5co8qcv4zhvrhkk7bp75mjc4e8m9pjscxaji3furazbuni1umy3z2chktsmnuauoicxr0fwj2ex00xkh/twrm8vhjmrl0bgxpebeqpg6dzvqwv07wkmgqhzcphdxmg8lu/fzge93bdrd6zw18gbuoiyemttae1jux3px/l8+ywoc8axqzi+uzj+w80ejp13cvf507iatuz3j9n6ek2o1sgbtnhlzdudllrq9qq6kcp7uaoadzd6tji+nxkneld99zyk+q/z6x3uljr0mv+rzf6jzzokuejfw8koehtap4zp2kmdjb/qj78wavvortrv8/+ljtxu5ppjsalzmnzdtvf9wcw3c9ggh3nezmc7zsjqumlr74bcbvxcah8dcasvaqzowhn+mesd2czc37nvgradf0dyyjw+0znlvlpy0pwsh+njdhvkn9u2pw6yhakhec03w/jxaeet0vbthaq+lyfm5dhb8pm16avp9qse4sltdkcel75myho9dxp2661czorupmyz7pefslokk5jf2ruajrwxyinmafgz9ul3dlrmq6nlt5zfh8vc5rjvldmaot0pgdf27bdgdkos0th2vr59ooquegimqxvup+0+tlpcqrzil88l0qzf29ubjbek8o03tc4dhpdhl5lbcxreamhpuyyppi+rsyomnsrcueytsthw2d3tc51sec8txdoz0dpo8/ywhvnhwrgftqmt6ag3ee3elv99el7w9k+lztyeetq6r/g9+5pd3misjoftq6uqr8nmxp+dp9hxxtswosu9z8n0zic8ymamiwhmmjc5ffze4mno+cleuohx5zcp50klvyr0qjs3x5iwjm86ejcit3of30yzazseniio+ifristk8pyyaipr56jphbwf1q/ueg9bt8jd7bbh9o7gbzmgxzz67ljh/tfwhnus2sb4yqipbpxjhurzmbzmth/v592bilqfqkgv7lafedlrcrpapud8ao7j+p/srgcpqst2rvt95alcx8rflnc6sekcpcsnlicpa8x4++uixmsmlbbx1puhumgzj9pynm9zsfyseeec2xfoweensg61gpbllzholimxjz080l4qtu1rcplgoafh+eylwti9p5lmb/qqt+og/opnahvczljabzn1mgb7u1kj5lglqgf6mrwyoao3sslbm1/sxwy8ijttexj5gnlim5v5dwe1l2ed33ckmwhkazmwmh6n6kacougasejtj9rr2c4+hwvp+vgsmnkybuakavwbwdr4rbfv9wv9ngczb2ye3lepardxh6hfc3d4hqu5drgjm070wjimepxf4zvrbk213mfjnpzkgan1dvjd0vrye9qaaotsc9hs2sod25htm5rgnsuo4tiyepd7stnz9ih65lhteqf63tzjxvppuqtjmfonz7kkcyjurfkzhm+6rj+ajt6ivp/amlpm8zcnhvfc997gnco3pzt2bq00klg8jrydbe/ytrds2yyanlauyqblhu3oh6zmp6dgllop/34ifjcfijol6nhh2bzfzr3gso55ev8jy2o8sistlrobsa6gz1dt2jgdunrjgkuqtcznyzmzopem0+ux+ecfxq3m4galhgvfssr9ugxbkoyy9kwuslgdfq2jawxboxb4zeffjy5mqjx2ekqf2fzylnbhu7g2octzolz2fruxs/hqpupnwcdqlln7ygsuijej86drp+lpulgsfpis10sz0vgmrjxorvgjth/rqwxlm+kwvr5a1tatnn8a0tlvbs89qbr+7czjmjaxpljzqxyqxleuzotsctd0hodp9hkprrgrcxovtbj4srtpanvaqxdwbbii1uknsnz/aqva5qpcyld14ix3g7dffzugybwt2y2d1bcfaaxwnxpkh3m6ljst5gtmqfigiz9vl3/iapzzp0++vvbr4596b4voppaonymljc1/veqvh1xzmoax+rjg2ozvyavfcwtqjianbfiqtecfaznmngesmimrlnwpacmrvdxhs8had92ngevnczac9gw4n9nkc8mofu/x7ocgi9wizuds5ibjymfwxbhr2y1ppk8uvorw5a7zvahhj8r+bfovblzvxdripc3dlg+4gcd5weumfulhe4rco86xwpei6gbrjjof/qbwyuumadvexlratb/gvu09sezhjm4rlzi2do8qrch8ejzuhq/li5pd0/0lh3octufh1v7qkmqdkrwydumbyyp1sintsq3jrq5oelrykgtcnw8ekpgmlvle+88ufezfnxwfzs6az/kmls/zx3ru1+vazcttjqz8fhzi/rh17c28zyi4yhilc3//ftkh5dbocnr0nqti63+zjcxxztvwil9miajoadyitwxqztogjvocciu1drp3j0g9cwce63du9ekpgdnph7ocgflhtyjjivasco00wgob3odj3oxedsjapghylb3lkylszlr7rojsgquanvvdiajv6c1/zoax3/0nbz5lmwaxce6pay+c1wb18xx6xv+sfq/adseppwzmh9wx7bw87cqy0ov+ulwkmn0/rffz8rr7tn+ftjpnijqz4hu1cpaq3jz18soz2g+dq63blgfkggbsmvmvzqu7iujpwwmkjdgedjveucbgg7k5hg+3yxnolgt7kj/kymhygrtd1zkkmsrhugplsk52ogitrhiv5pgccbv439s+in7396xve0ihcsf2tr9pcupjswzrp1hacxzbll2xvde/e7nzhynogsncigublkwqgntov+mkxjyqmpleykwarifiq688o9ic9/jwrxxft2loyvxqcyd9skos1xsyrrso6jxzxfypahv8ap3dqh7uqeknezy0aekawgzj5cacotifc/hcvxu92dox2gaq4b0wsmn2fmde+bqfb21qhio15j5x9njoyp161wtzovgg24krb+md72tuzxr3h+qpyofqajcgge/wzmtknbymu+w4o79dg3wymmkv5ummmtd2uin8xkw7tjd8joedbqydfn1ipi7qqslmui3w5rkouylsb5ul6objv/3hzpfw/1fiwuyio5zcrf5w9eymv0/fce3oklklsca8rgzwpxnw52fq3sgugbkk+dtyidfae9pul7yoftaanvujqk3comig1h3qdjrsbzusfsr0ktee4ptfikkum++kvgvuly/l1i9bqpvjvolozxmha4sqlks0xhubcoiqc60xgljot78nk8zbtzdr6zsfhrfuicvfxn3jel2wrsi1umcaokbhb92x9gs1jj5n1skbf/ytftrvbif6gwwfj2jyljlxtqwd8ch7it5sbuubftkuomu5dcl9zfiacl0kdiydzmbgjyzmsyqyx2rd/c/kiw+lfhg8qydlblrhzgolwr/bxue4bfxhq2enxjatsdolvfuf8ztuxwpdskwgahnsaim15frsjytfieu45bnp5yshkzqifx9ythzh58e3f/n4anfxtdpjtdtt08axqscth1rhp0mqyzypys56cvdvjx5zy2ur9jurri4sxxqfepxydwrvs5xulduvtkmr9auyblakctpv5uj5cwwgdwhhudk0bmmxzbhzq18ydl7swocemg2a3y71dhn3cvi2tz2ba5shhj1nqhzfnwzivwmx7tinuf1kmiwahwsdd8oq6djjuldv9bn0beqgr/pyi18x0g1yq67xqrexkjettpxl2ur2clj3wp2z+jyj6/f92hcg0oq6p18ityduqf/vtjrr3moyhkie1jk9qjfxtavwxk1kralfkqjbmcfhplcdbmk4+my/2dxhz/ciwxei4npxiiygfafryecx0/bncni7gcoezbbsqprp56qz9i0/vtmfymrsjwowbrbjrgkygankeatsfuqcury63mb7inxpdlrtitiuau6pjy3isqrnycmkbkv8jstthsjs1ewommeckphp4nr/kacszhbwqzaynewvp80cu1tp1mxz2akc22fw9ibswurc68bv493e9hn941ne8knqtbo9ssfmalskepprahqtvr0sse/5jc//qinxotige6d4fvmycdkhbowdpkbbjyzmvwm/ggwy+8ys8icnfwmazeb1xr+zh3l+slc0ecztrokov4j35swnwtju+trbik7jsagmwmn6khkc4ydmen4ba7igkb33idxeg9fbektlwmzpiev7gltncadqx2sun6zvumzhdqt7fcnn/trwxmav2rt+qzwfwmtb+kyminze9v89/ysf8l/4mfjvblwxexn1vieuahvfwnoqvwv2usbyu0ccgof6mv7kqrmtpxretvtmoffz0wopqoxfssbnnse10fzk3r3urrmd+0zead4wqe212m8rmcjhp2gzsoapoh2hxa6ile0fich6nyi52x+kkxbj2yfi3tjs5guvghy7rofhphou0euo66tnoll1cfysznxuwkvrjem7fxfsawxk2lbswgn1ypfsafq+uqv74uilz989s/b5pmlk/7thyxhmcter9/lwwehmhgpsr1icbbt/yt2ofts07dhpd7z+pb61vscxxxnap2swkjx7soh29uzgdsezq5cenwd/n/+nuwgxhg2+zokjizbl8qp7p/4otprzxc2cce4axgmje6fqa4dpin3vjiyfawcvgtxjfbo+da8gxoxcgu/v0czma0dv6lamoiwcrrhyuegngcztchr7ij2u7sird23e9ttd8dt5tnvlfqxcc2vfsim/os1shy6mosvgyie+8gtjmqnxjr7ocods+3o+xamznevdgpnqj39xqj08qbqlrva4wabekltobom75qc3o0z/fukxnyamjwhbmswiikfffxw5hbom1apwysfyow25pped9yoddtute8uagzrsensijgaqywku1i/ljpkrdsopazmpgqv+3kxyleodsfcnttskmlfei+vvngy+6x7teznq5iqiv8fgwglzav58hg3ucfbjo9gjpbx9yflyfnzvlgha1nk8me0w5geem9ls9s4qpnwkan9ikykzk2emnagjvhvhfntykwi69zkzfhiccz5kqy8te8ehy2+whhwsciyityazqi3zmcovsnre38vecieq/byze7140p69oex7yezu2in7tqio07xcqj3sylvw9xwrxdngwtoinchjria54hfevogaesrgw7m3mk+/8pcjq1csik+aighiv7cpqwi3fl2dmjrkjl8rrtobemhwv/+yxkmlnc5hdcnngtcik5zstqhx/yxfcj60+vmf3lxtw6nklqrxo+cgjjizdwfkridmwzcfjk8fqrhhkro+2mfwqpp5jqajydb6wh3wm2xmh3j1/y410vhieu/g/k5uozloh0ninpqxf6aiw3t3dg6sgqnxtft5zw1z1bkvkv6zwze1qbcq9d5/a8foh5rhfbdtr4qyljdwp+cjj6mph0lc6wdxkzhnyinqp698wzcqa5uln+x8+k9ffrlnw4zrwtfe80/nxc3c+2wgjc38okvkgr1dvrsw01s+7igii+w+clwz6//qvnyrkyid9aihbqqa02+dty9uc3neezil29xpubyv1tboh0zra91y+ooqdqkdvr9fjpvktfomkndzet73qtwl9tbv8c7uwl1me2k53chfhklqyj38iq8duerv0pwryly63a53co3kmpnnuvdf9do15mfzwl36scm3cktpap88ngn5wbnvouywh9ngyqglvq/e9tnqcctiwjmwp8upj9jqjmt9vngenxsalzwxyw/wopgs+sofwr30l504hs0giqq+rky0dh2btwsxegkvtclukqf/+yyjkmxs+5hjp8+6xazzgp3ei/sejjghjhl++ynkj+fncfsrckop0vyps1oa2irwkf1jm1yi2exd/hixa1ydwczho/renbhf7hd2mssi+nmycllwl/1fyszfqxzo7hzaexcx5evd4e4odjpqfhw9x6qth/7zln+rb3z1qyihremfa4xvnzzrjnafvjvpqz4lmdzmjgwb5eo+rz7vl1g0f20rvt0zx3hknpj/fay+gd9wkiv3sca86ev9lnihltqymupfg3g+s8cdcud0tzogen23k/vnhnfey83hwrksjd80dyrymor08ddvmipclnd4b7n+hy+fbvq7pke5vfdufrp4m+dmmaotdtduidb5jrcrquso+l24vemacvs/p/2k0btewsoyv3+n3/hukhbo2toxuznkz3qyj1ml3cgozhxn6zvbkoqjnrzu9xbdyylsef3mbp3xw9qugwlqjp3luxzxyqcotu+1odrbwo0eouyl3xb6wsanpju1rb2yeenvmr7cic0oh4rpe4mcon5dcijf8tv0pm6pvt1hwyk61gj0cccjph+9slimrrldnlgd8yhm3hpzyvoxdcmrlknuqkwt8opvglwwddk+xtyqax6/9ftt2bqgbofzfknvrhckiitrhilqm1peungaw2d/jqwhyogdtw6g9xvel+0gmxio20vc2d5hnzuswoae+x+nauuzoxi8iwd8fyuz9mjr17gw4ga0jlz9razzvyy86rwcjvhcwj18wfd3+s2xq9lyjl7gtofcjpomy3lrdl3dadqm+0txukf1cnbfrz5e7d2kwykicz7lc+sfoyf5isg+cb/x2knutzwj7jbolfqucjbdx6lzgtvcb1fjvqybhha3p3d0+z4p3o2giyr3jct3kxcwsbaxnloafb5oiwvlo0n6tndykuw2d/bg9q5nlbjwnvgvhfopqytogbh4tow3duj5igfx8c4npjbsyhxngch4anubbouktaqi8q0xfermu3jfjjwp742qj7odsive4flgrhgxzp9/wgyrsp11geimlksiupodacaffrmfc15iqdk5j5hto74x2ofrwqiull/kho4r2xtqb8depqp3noazazjjkk9kr2pdltvpv4kx9ds3cgsytg3rnbw5dfrreflu74uttvusjftsxw+3758m16kxabi1zsh/rqsdkipp2fx3lqy2hq0uifhf40nv5nrmdugtwbup9f+ktqa3plo4xd0itug0faxqurhxvodfzaxthmlnabvwobefzkaj8oukjyi4ow9jxtinlxq57vwrlunpl7/tblviw88odtrno9esck/wknbt+osiowhyagm5rdfl2h4sqrnd9h4x7kk8svj0ckok560hj0l4s+fman50wzkqsrabe2mugpvdzmg8cbh7xov7yuqhfo8o1ijv53vynt/tfl2lcq+oklxwetzxqmpecqewlajqkx4zchm2w4gtbtksfpgtyqtgtlbdpcv5ubymfpddwhapkrkjeftqvi1jb3anltvlnw2j7k0huhraab3hc6zr+v5hvzym3negeahglgzsop/tn9k9frkn1xgqylypddasu6z122rmk/o83i+wd18ddcp9q7oyu1k9p1rkx/knvxzhdnksjxtorsak5nojs5a7ihpx+fd3crggvsal3adzl39d+/ofo24wnhevtl4559ytuolmn6ijp/hk4ov6cesidgquqei2snuwb3v9kxwah62w0/ueizzq1/lx03sp91bmnerx4oseto/yzt5eddiq7x7avvfl4xhnsbnwthcrzjnpkimjo0hashtoyxo6yj2+gt9enifm9mxpvwuiheeipgia5hty/ykk6ydgv6iv0gafwzniwurjozb7id1p+kl7buynfg/0h7cgohmfcbwu9usrifyq1sodbjapzl1xmd42rmcgatb1et1vwwmpo3peojj/ggz0rcw09svy1smemm66duxmspsyk4ptlaekxlsfzuht95ej8qlu1vrtcixlcz0cemhemkz7m1aemek7adbjhh2dhyzlotzjwi2xcgpcelsjfygslxnjhhzfoimuh5hmqehtfwkew3pxv8s2ywtwk+vdbdkoj89ral5aelphhprcs2e3j98zxmei90wocfax+xsdar4n3huapk04ayxe9xtln58illl601ud/z+rjc6jfavjd9lza6qu16rnycyeqhtawagxfw9dsa/unoa7ppzb7omkj1lpeokixfiykamlwkb7tofkpobwskk23+qzmxvwqkp9ihdkzd9j5rcreujx+db9khbkfmd4r0ckrjlunnrppk/taftulbt1nprdfbwn8m7az+avslzoajis74l5gar92xzope9wa4auxfnp5itqsk4x+swj8p13m4a5wnx6mupw7dnsqs64iu9g9uimitrt0cqztl6ajz9axcv497fh2gnpiqeaesh2zsjjpnjecema1yqlv+fcfj/9pmhsnvaj2yylr0l8jhabkmossejjcmkl5rrrkguhoizmryslkqi3k9a88jp758ja+4pdc5m8/wu/lqhq5iduhzezzi/+idnnqosw+w8r0mcfwceydxuvpkhzg0pbzaa+86c+qr764pehd2cvwpqomzzhto6+bfzt/i0n9ipraevwbnapi1yvrwisukhiyc3nirq9ctm+ugzdgjfpjfte6wvuwt0u0uxihxfca1z5trbotpiugzswybxe5x9rf9+8w0cepu5nn0v9kxttefjtj9ydj/wrtzstykt+vc79rwwf1jevlh8z0/rndgl4ar7euo3kzro+6qsxem6f4icdin1z6je4hwgg8rfzbheo8hdxtcycir+7a3cfbf+qxjrbdcfb1libpwshb3v8kho4jzhxrmv3mrhrwrmcxzl0fm6tyu+1xni3mqfxhtbhqpizxihsuk78c73wv582vvbtgwv/s+3w/pf5honbss0u6f1j6zked6sqvpzneguhwsxopoynwnt4pijlouax1xeehcmlrccakvs3flavk1tja+bjibvqzerkj4+ifhuyv4umbobnm+n9fzza1sgprgvawya2lesgsfdvjze4wxbdwtudywrysdjqrm/dxnfaundpvpudiwodcsvp7ac34c1ilexrkdtg60oazirph11vziuanggkhvesqilgwqkqdy86d4zvxi0lk4terik0wrzt3z57x8vhizhe+pesfueffbspv950uj7c6fzydpx32oxwqto14codw5guehtpxley+4eoq2qxmj+wmd+dhncc6ttvugf/7hym0pzcdo6kbwzgj+cpupcn/qi6xda1lemnmw7gwxiovvc+a77r3m1kkanjwgi09xypgqhao02vlvmnsw2k8f13znga0dffi7+otmfpvyi2istmedbk0zsutctg6yrm6awfdabu7kuxhhvaqyi6kuwzw5+8sqhamezxc/cog4d8jk06hlbbjokutndyy1o7ax7elftchvauercgy5mejgzyowj8afxsczg4/8+3opkflwiyttg/+q3uxwoxucspcm6wm0wghsvgbhfsega1twz6b2um1bua72svjidfs9eaolkdp/0e6obdrwpmbkbjqtilgd4dzm+kruy5jzqb07zvmsliv1eyvbfdia8cahua60fr1b3owczbpethst1tznbjqrg1p2fjftpgfzshds0xtxnfl0j/4n8ig8nhvsw0cxweqhhvubqycaaqrfffeoyreye6vaat2i/ppha73o5j0l8zvkm7j7alndqmw/tsa3ydhlx1izukjogvswowzagski5gtm8i7tpfiklqlafa71f1ozwsif6e5pbxirdoy2xvuoglsf68wxo1lcj5wfks+rgvxvxhcn2dcpv2jwuihuwhd+cnitqzjtodcuzwsrskjcxbqeljfjjf9z8g18nfth5bglvzugodp1mm9lshfpujqi12yzisk9pza6hjgww+o0hw7xxwzdd5be/wtvo27kf9ht3g+rdgso5/ojqe/kg5jq9eyxnvh2bm4epowcnvguqbu7s7mmylviehhkht4tc2jiclrdju5k6hwkhx9g7diepgsscwukxwroktzgqiutjhjay4gfz1dghte+zypuo0i9kuydmza66om4l+impruobtzrzhtujmuot0wkjy/jicfowd4z1lxkypxbczpyclvg/bvmf3/mbeql8k32vcl4gk6agmfjbi1eyhmvi94cq1p18rtfl7nyndes7dzjkepea/wofut29kt8bxcklyasr8ddsxx+vpmati0pkwtvj3e/ru3ri+bcqke3wdsf3v/z/s7dpiynhulftppx/nuay7vrozr/jrzloxth1gjvei7bhf1oxqeswvpifgl87mu7xshcnmxbyazzp40zr/bb0oeipye4oy9mus+p6nytctbo23gy2jaslztaoqeptlzvcyyktfn/zuty11y36jjbaoauwm6ldptrwxb/dv05u9ixb7c9jz1qaevbukt0+vec86srj/aexe+gcfgvb0roldheteszv+b6ivgbb/bgvsoqpcyadypqaw67cgxo3z/1lvdcxwnmow6jgws2zbf6ppm3riqokjzq33nhjjhazsmwiohmwbx2mqww3utdhkm2spyc+uoij++kultikcat1igpuxgsimiimz2rxpw3azdasybrpeispmvknj+qgngd/wdgwekl0nflvqigjjyn6zygm/hg2iqwb1qsjtyveprlt+8amzjls0hip8r2s0tmapbntrfddofsyol205mtlm85r78txagf3tnxotn7knmfuumjqczzz/nquqvshzbqucmvyzxaz/hsiej/xa73ynlsausc98q4lki5yh9c8r2hz9w6xkwbfsid/mtuilhcjmdtvbvnhpyxrxk9wy3/6rgzndrxrvbxupsbm0qfkgooafd8/yyzur01ve9yaxbsk19/gqubtgryi7oriarnvye0lm7lwn40jgpvqejrybmwptj6geqhftbvgk92phtqowgeisll+ob5be=" window.cuchapterid = "684149403" window.fkp = "d2luzg93lm9ua2v5zm9jdxmoikk0awrgmndhakj2cuuwnkljaxavrvhnk3y2k2fxtxhfmjjqvjbqt1vamgrjahcxtjhtsfpvdzaytmhbzkrxu2s5msttotvzoe5mr3nnbedsa2s1vcszqjfatghqmedrwnjxdwvkngfkzglrv3zwrlv2meqwums4mmm4vjries9qukj3wkorwtbndtjeem5pwtg0t1burmruq0p1vw1vtw5znmvrui9jmhplauk4ukvnmkxqowfnufhinlrwulfdou1zt2s3ugnxyvzwdgmwvlbeawvtrgribmrnce12nllruw90z0fudxruswm9iiwgmtyzntc1nzqymsk=" window.fens = "1" var el = document.queryselector("#encontentloader") el.parentnode.removechild(el) </script>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37 到底如何 孙传庭自然知道他们是难以置信,便给他们解释一句道:“陛下天纵英明,发明科学一道,精钢冶炼成本大幅降低,这种盔甲虽然比山文甲还要坚固,却又轻便,但是其造价却是要便宜好多。” “……”陈永福等人一听,顿时又愣住了! 比山文甲还要坚固,但是又更轻便的盔甲,竟然价格还要便宜,这有点违背他们的常识了! 可是,这话是孙督师所说,他没理由骗他们。而且,孙督师在话中也说明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陛下发明科学一道。不知道这科学一道到底是什么道,竟然如此厉害? 如果孙传庭在讲这科学一道的时候,是说让天启皇帝的木匠活更出色,做出各种更为精湛的物件,恐怕在场这些人就不会那么震惊了,甚至还会觉得,皇帝是不务正业! 然而,如今孙传庭是说崇祯皇帝的这个科学之道,能让精钢冶炼成本答复降低,这个说法,却能让在场的人呢都非常震惊的。 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精钢冶炼能大副降低成本的话,会给朝廷,也就是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变化。 别的不说,乱世之中,光是军队战力提升这一块,就会有助于朝廷官军剿灭流贼,甚至光复辽东的。 更不用说,生活中还有许多器物,改用精钢所制,一样能极大地改善百姓生活所需。 钢铁这个,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高名衡首先回过神来,顿时喜出望外道:“陛下英明神武,如此大明有救,天下太平亦不远矣!” 天下大乱,不但百姓苦,同样是影响到了官吏,特别是基层官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像高名衡这样异地为官的,当然也是因为这个乱世,无时无刻不挂念家人的。 因此,可以说人人都怀念天下太平的日子! 听到他的这番话,所有人都非常地高兴,一个个称颂起当今皇帝有多英明神武! 与此同时,孙传庭也可以确认,流贼之所以比皇上当初所说要更早撤军,最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受到了白杆军的威胁。 因为在之前皇上所说的事情中,是没有白杆军的事情的。如今,拥有几千付新式盔甲的白杆军杀过来,就更加让流贼认为,再留在开封已经没有半点好处,不走还能干什么? 不过虽然孙传庭是这么想着,但是他还是非常地谨慎。当即吩咐陈永福道:“派出夜不收,远远尾随流贼大军,看他们去了哪里?” “末将遵命!”陈永福一听,立刻抱拳领命。 至于开封城,则随着消息的传开,流贼消失在开封城头的视野内,一个个都是欢天喜地的,就仿佛过年了一样。 第二天之后,城中百姓纷纷拥到衙门口,以当地乡绅为代表,向孙传庭请愿,要求派人接回黄河北岸的老弱家人。 开封之战结束,他们自然是最牵挂那些家人的! 而再次之前,夜不收也已经有回报,说流贼大军一路烧杀,往归德府而去了。 于是,孙传庭便答复开封百姓,会先派人去黄河北岸了解情况,然后在做决定。 孙传庭守住了开封,威信很高,他这么说,虽然开封百姓非常思念他们的亲人,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就这么的,很快,开封城这边和白杆军联系上了,知道流贼俘虏所说乃是真的,开封这边,一个个自然都非常高兴:他们的家人没事,被白杆军给救了!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理顺成章地开始安排接白杆军和开封老弱到开封的事情。 不过孙传庭还是很谨慎,一直等到流贼大军进入了归德府那边,开封城外开始出现难民了,他才同意了开封恢复正常的要求。 顿时,开封百姓一个个都非常地高兴,因为开封守住了,他们的家人也没事,朝廷还答应了,事后免赋税,如此一来,接下来的日子,可以预料,会好过起来的。 不过,在这高兴和谐的气氛中,却也有一点扫兴的事。 这不,高名衡在向孙传庭禀告道:“城外那些难民多达上千人之多,多是周边被流贼祸害的。可否让周王殿下再出些钱,助这些难民重建家园?” 这个要求,孙传庭自然不会拒绝,当即同意。 高名衡见他答应了,也很是高兴,便接着说道:“这些难民皆是青壮,要是不妥善安置了他们,回头走投无路为贼的话,也是个麻烦事!” 一听这话,孙传庭顿时一愣,随后便皱了眉头问道:“皆是青壮?” “是青壮,怎么了?”高名衡听孙传庭的语气感觉有点不对,便不解地问道,“流贼肆虐,也只有青壮才可能逃脱流贼的祸害。” 老弱行动不变,更容易被流贼抓住! 他觉得孙传庭有点杞人忧天,便又解释道:“下官已经核实过了,他们确实就是开封周边的百姓而已,城中有人是认识他们的。” 按理来说,这样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孙传庭和李自成打过多年的交道,深知李自成的韧性。加上这一次,李自成又比皇上给他所说的时间,更早撤离开封,而不是掘开黄河淹了开封才离开。 哪怕确实多了白杆军这个因素在,可这几个事情一联想起来,孙传庭就比高名衡更为谨慎了。 高名衡看孙传庭的表情,见他好像还是有疑虑的样子,便又开口说道:“流贼大军都进入了归德府了,离开封远了,还能有什么阴谋诡计不成?” 孙传庭没理他,只是转头问陈永福道:“周边地区,可有何处可藏兵?” 开封地处平原,一望无垠,压根就没藏兵的地方。 高名衡听到孙传庭的话,心中便立刻有点嘀咕:孙督师被关了几年,胆子怎么变得这么小了? 而陈永福和高名衡却不一样,毕竟他是带兵打仗的。 听到孙传庭的话之后,他略微一想,便立刻严肃地回答孙传庭道:“如若是步军的话,周边并无藏兵之地。但若是骑兵,一日之内的路程,在开封南边朱仙镇附近,便有牛头山,可暂时躲藏。” 那牛头山,就是当年岳飞和金兀术大战的地方。 孙传庭一听,立刻严肃地交代道:“传令,白杆军先行过河,开封老弱,一律在黄河北岸,未得本官允许,不许过河!另外,速派夜不收,查探牛头山,还有其他类似牛头山,以骑军一日,不两日之日可达之范围!” “末将遵命!”陈永福一听,也是表情严肃,立刻抱拳大声领命。 而后,他转身正准备出去时,就听到了孙传庭又在吩咐高名衡做事道:“再派人核实,城外那些难民究竟出自那些村寨,再去核实那些村寨情况,看他们的家人是否都被流贼杀了,尸首都要核对!” 按照之前所说,那些难民是来自开封周边,那就受开封管辖,只要不是隐户,那府衙中就有资料,是可以核对人口的。 高名衡听得大惊,连忙向孙传庭确认道:“大人的意思,是怀疑这些难民会被流贼用他们的家人胁迫,做出危害开封之事?” “如果你们的家人都在流贼的手中,你们会不会听流贼之命行事?”孙传庭不答,却反问了一句。 听到这话,高名衡就说不出话了。 要是面对不熟悉的上官,他肯定会说一些大义凛然的话,说不会听命于流贼的。 但是,他和孙传庭共事这么久了,已经知道孙传庭说这话的意思,没有丝毫要他表明态度,只是以此说明,那些难民很可能会这么做。 这么慢想着,他最终便答应下来,立刻派人去核实城外那些难民的家人信息。 不过这个事情和去周边搜查流贼踪迹一样,需要几天时间才可以。 为确保无误,孙传庭又再次传令,让白杆军那边暂缓渡河。 因为他已经了解到,之前流贼已经渡河,是想着去抓开封那些老弱来威胁开封守军。虽然这个事情,他之前就已经想到过,为此,他曾有严令给黄澍,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保证这个事情不能发生的。 可是,如果有可能,他当然也想着开封老弱无事。 因此,如果流贼并不是真得撤走,而是会杀回马枪的话,就算白杆军全部渡河,不怕半渡而击,可黄河北岸那边,就失去了白杆军的保护,卫辉府那边就会危险的。 另外,开封这边,自保能力已够,也并不特别需要白杆军。而一万五千多的白杆军,哪怕有六千左右的新式盔甲,也还不足以去野战流贼。 因为开封这边是平原,而白杆军基本上全是步军,加上流贼有几十万大军,如果只是领着白杆军去追击流贼的话,很可能会被重兵围困,又孤军无援,最终反而会失去白杆军。 基于如此种种,孙传庭一定要确认,流贼是真得走了,他才会放开开封这边的管控。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38 孙传庭的判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238孙传庭的判断开封城内,不管是乡绅还是百姓,因为思念黄河以北亲人的原因,对于孙传庭的做法,都不是很理解。 街头巷尾,私下里,都遍布了不满。 “流贼又不是没有打过开封,他们打不下自然撤军了,杀什么回马枪?” “就是,之前已经两次了吧,打不过就只有去祸害其他地方了,怎么可能一直死盯着我们开封!” “流贼闹得这么凶,如果这么死脑子的话,估计早就被朝廷官军灭了吧!” “孙督师真不知道是怎么了,现在胆子变得这么小了!” “唉,也不知道他们在卫辉怎么样了?听说,流贼渡河去抓他们的时候,还有一些人来不及逃的。” “你这一说,我也担心了!” “……” 他们思念亲人,可虽然城内能自由活动,但是,还是不能出门,让他们没法去找亲人,心中都是非常担忧。 随之,对孙传庭的怨言,也就越来越多。觉得孙传庭有点不近人情! 第二天天亮不久,整个开封城还没什么动静。主要是开封城里的人,之前城外有流贼的时候,都不敢睡死,担心。可如今,流贼已经走了,他们放松了心情,就睡得有点死,似乎是想把之前的睡眠都补回来。 城头上,轮值的军卒,也都松懈了不少。毕竟城外已经没有流贼了,没有必要再打着十二分的精神。 忽然,一名军卒却发现,城外有几骑往开封飞驰而来。 再他们的后面远处,隐约还有许多骑,太远了,只是在视线的尽头,看不真切。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是有情况。 城头上的军卒一见之下,纷纷警惕了起来。 “流贼来了,流贼来了,快开门……” 他们认得,已经跑进的几骑,就是他们的同伴,便连忙开门。同时,他们也看清楚了,无数的骑兵,正往开封飞驰而来。 “铛铛铛……” 警锣敲响,声音急促而响亮。 一面警锣,两面警锣,好多面警锣,开始一连串地响起来,“铛铛铛”的声音,立刻传遍了全城。 其实,都不用警锣报警了,隆隆的马蹄声,带来大地的震撼,让还在床上的大部分人都感受到了震动。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有点呆住了:流贼真得又回来了? 衙门这边,陈永福派出的夜不收,已经在大堂向孙传庭禀告情况了。 “大人,牛头山里埋伏了流贼骑兵,先头进去的同袍都被他们给拦截了。小人是最后一批,才得以逃回报信。” 不用孙传庭再问,这夜不收就继续禀告道:“流贼骑兵人数未曾看清,但从他们躲藏地估计,该有两万以上。” 这时候,孙传庭已经感受到了城外那隆隆的马蹄声,便没有多问,立刻大步而出,刚往城头查看敌情。 上了城头,孙传庭就看到,来得流贼骑军至少是三万骑,该是李贼和罗贼所部所有的骑军了。 城外难民营地里面的那些人,都在流贼骑军那边说着话。很显然,流贼是在询问什么? 通过望远镜查看,可以肯定,那些难民就是流贼的人。 匆匆赶来的高名衡,也看清了情况之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不是孙传庭谨慎的话,开封百姓都去迎接老弱回来,人来人往的,必然会很混乱。 这流贼骑兵突袭而至,肯定会引发混乱,加上有那些难民奸细,如果混入了开封城,再四处放火之类引发城内混乱,说不定开封真得有可能会沦陷。 想着这些,他不由得后背都有点湿了,差点功亏一篑,那流贼也太狡猾了! 不过如今好了,因为孙传庭的谨慎,流贼的阴谋没有得逞。如今城内严阵以待,流贼来得又全是骑兵,根本就不可能攻城。 开封,还是稳的了! 这么想着,他便佩服万分地对孙传庭说道:“大人英明啊!” 其他人听了,也纷纷附和起来! 与城头守军相比,领着骑军的主将刘宗敏,却是一脸的恼怒,甚至都挥着马鞭,打了马前的那些人:一点用都没有! 大将军费尽周折的计策,又失效了! 原来,李自成一开始召集各头领的时候,确实宣布退兵的。 但是,等到离开开封时,他才说出了他的真正打算。 把军中大部分骑兵都抽调出来,埋伏在朱仙镇附近的牛头山,就是算准了开封这边有那么多老弱在卫辉那边,一旦他们走了,开封城这边肯定要去接人。 而且开封被围了那么久,有一支白杆军就在黄河以北,也肯定很想调到开封,增加开封的防御能力。 骑兵突然杀过来,不但能杀伤大量过河的白杆军,说不定还能抢到不少战利品,更说不定能趁势攻进城,拿下开封。 只是很可惜,李自成的对手是孙传庭,这个计谋没有得逞。被陈永福派出的探马发现了藏兵之地,只能提前过来了。要不然的话,是要那些被控制的开封人,前去报信才会出动的。 如今,刘宗敏一脸阴沉地盯着严阵以待的开封城头,似乎是恨得牙痒痒的。 而在城头上,高名衡看到流贼骑军已经没有机会,不但不走,反而下马休整,这让他又担心起来,便问孙传庭道:“大人,这流贼骑军不走,该不会是流贼大军也会回来,继续攻打我们开封吧?” 要不然,就凭城外那些骑军,压根不可能攻城的,总不能,在这里看戏吧? 对于这个话,孙传庭并没有说话,只是拿着望远镜在看。 反倒是陈永福,给高名衡解释道:“他们从朱仙镇奔驰而来,需要给战马足够的休整,吃食,要不然,战马损耗极大。” “哦!”高名衡听了,哦的一声,也就不说话了。 只要流贼主力不赶回来,那开封就肯定不可能有事!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名衡却感觉有点不对了。 那些流贼从上午到中午,再从中午到下午,竟然没有一丝要走的意思,而且,也没有扎营的意思,只是在那坐着,踏青么? “大人,城外流贼这是闹什么玄虚?”高名衡看不懂了,问依旧留在箭楼里面的孙传庭道。 他发现,孙传庭的眉头紧锁,似乎是在想什么事情。 高名衡等了一会,没听到孙传庭说话,便想再问一次时,就听孙传庭忽然说道:“不好,流贼是要等晚上挖开黄河堤坝,水淹开封!” “什么,他们敢?”高名衡一听,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说道,“如果真得水淹开封,整个开封府,包括临近的几个府,就全都会被黄河之水淹的。他们就算打下开封,又有什么用?” 按理来说,应该不会啊! 然而,孙传庭却听崇祯皇帝说过的,开封之战,是以水淹结束的。因此,这个事情一直藏在他的心底。 如今城外的流贼骑兵很是反常,要么休息够了就走;要么就扎营等待主力再返回。可是,那些流贼骑兵却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那闲坐着。 别人搞不清楚情况,孙传庭却一下想到了流贼是在等天黑,然后挖开河堤,水淹开封! 对于流贼来说,开封既然攻不下来,他们也不会让开封好过。水淹了多少地方,又关他们屁事。他们就是流贼,转战他地就可以了。 而水淹了开封以及周边,朝廷却不能不管,要不然的话,水灾之后就是瘟疫,饥荒等等,朝廷不管,这里就又是反贼遍地。 这招之阴毒,狠辣,绝对是流贼能做得出来的。 想着这一点,孙传庭见高名衡还傻在那里,便厉声吩咐道:“立刻按之前备下的计划行事,立刻动手!” 孙传庭从崇祯皇帝那里知道了水淹开封的可能性之后,一到了开封,就开始做了准备的。如今,这个计划终归是派上了用场。 开封府内,有两条河流,穿城而过。 在北宋年间,开封是都城,这河流还用来运漕粮,是开封的大命脉来的。 虽然过去了几百年,世事变迁,汴河这些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功能,但是河道依旧在,也依旧有水。如果黄河之水蜂拥而来,必然会漫到城里全是水,淹掉开封。 高名衡听到孙传庭的话,想着可能的后果,顿时大惊失色,连忙下了箭楼,赶紧按之前的计划行事。 水门要想靠堵是堵不住黄河之水的持续冲击,也没法封死,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加固河堤两岸,让黄河之水大部分能穿城而过,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开封城的影响。 于是,开封城内,立刻就动员了起来。不管是谁,听到这个消息,都不敢怠慢。 孙传庭在之前的谨慎,已经救了他们一次。如今城外流贼虽然没有动静,可他们也不敢大意,宁可相信孙传庭的判断,最多流贼不挖河堤,白费一些力气好了。 基于这样的想法,开封城内的两条河两岸,全都是忙碌的开封百姓,垒高加固两岸。 也亏了之前就准备过,不至于他们这一下就手忙脚乱起来。 大多数人,都在信中祈祷着,希望孙督师这一次判断错了,流贼不会去挖河堤!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39 回京 入夜,除了轮值人员之外,其他人都躺在床上,侧耳听着动静。 流贼到底会不会挖开黄河堤坝,水淹开封,谁都没有底。 如果挖开黄河堤坝,那对于开封百姓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这个乱世,本来就够难了,再加上黄河之水肆虐,真的是,让他们非常恐惧。 也因此,这一夜,满天神佛都被开封百姓祈祷了个遍,就希望流贼不会那么丧心病狂。 可是,流贼的名声,却是摆在那里的。所过之处,村庄全都毁掉,抢走粮食,带走人口,被驱赶着去填城头。 如此种种,能寄希望他们这个时候,会发慈悲么? 开封百姓,真得非常担心! 城中两条河的两岸,已经加高加固了很多,在河堤的背后,还堆着不少麻袋,甚至有一些,是衣裳、床单之类改造的。 没办法,要是黄河之水真得冲破河坝的话,开封城被淹,那也一样会一无所有。因此,没有百姓抱怨,除了身上穿得之外,能用来装土的,都已经用上了。 轮值人员打着火把,隔一会就看看河水有没有涨高。对他们来说,每一次查看的时候,就是一次心理的考验。 一次又一次的查看,水位并没有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渐渐地放心了一点。 等到了后半夜之后,听到黄河那个方向,似乎传来了雷鸣般的声音。 一听之下,有经验的人立刻脸色大变:“快,准备好警锣,我再看看水位,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不好,水位涨了,涨起来了!”带着惊惧之语气,轮值人员疯了一般地喊了起来,“快,快敲警锣,快敲警锣……” “铛铛铛……” 急促的敲锣声,立刻在寂静的夜里突兀地响了起来。 随着这声音的响起,火把、灯笼立刻一个个地亮了起来,只是一会的功夫,开封城两条城里河的两岸,变得一片通明。 白天的时候,已经事先安排过,由什么人,轮值多少时间,警锣响起,又该是怎么做…… 亏了是有事先安排,开封城内,紧张担忧却又不乱,只是很短的时间内,城内河的两岸,便布满了第一批轮值人员。 火把照耀下,肉眼可见,河水汹涌,水位迅速冲高。如果不是事先加高加固了的话,这会儿开封城内,已经到处都是河水了! 城头上,也都有轮值将士在那大喊,说城外已经到处都是水了! 不用说,流贼骑军摸黑上了黄河河堤,想趁着夜色水淹开封。 真是天杀的,老天爷什么时候收了那些流贼,不要让他们祸害人间! 几乎每个开封百姓和将士,都在心中,或者干脆骂出了声。 开封城外高处,刘宗敏一直在观察开封城的动静。 他来之前,李自成就给他交代过。说万一突袭不成的话,就选非河南手下,半夜挖开黄河之堤,淹掉开封。 总之,这样一来,也算是打下开封了。顺带着,再给朝廷找点事做。 如今,黄河之堤已经开口,他亲眼看着原本就暴涨了的黄河,从缺口处蜂拥冲出。 就这个水量,刘宗敏心中敢肯定,必定淹掉开封。 为此,他是松了口气,和亲卫有说有笑,这开封城总算是解决了。 不过大部分流贼,却都只是在黑夜中默默地看着远处的开封城,并没有说话。 黄河之水决堤,会带来多大的灾难,作为底层百姓出身的他们,特别是黄河流域的他们来说,那是一清二楚。 慢慢的,刘宗敏这边说笑的声音小了下去,最后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因为他们发现,从开封城的灯火来看,似乎水淹开封,但是开封并没有乱。 城中的两条火龙,一直在那里。城头上的火把,也依旧是井然有序。 对此,刘宗敏非常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总不可能开封城里的人,全都在睡梦中被淹死了吧? 看着那些灯火,他非常不解。因为这个想法,其实很不合理。 可是,如果说开封城内的人已经有了提防,并且能防住如此汹涌的黄河之水,他又不信。因为就凭这个水量,临时抱佛脚的话,怎么都来不及的! 总不能说,开封城内早就防着会水淹开封吧? 但是,这个想法是大将军走了之后才说出来的。就是自己,事先也没想到,那孙狗官就能想到了? 说真的,刘宗敏有点不信。因为要想防住这么大的水量,那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如果要是有可能,谁会吃饱了撑的去做这事! 之前两次攻打开封城,不也是没有这一出么,孙狗官就能算出这一次会水淹开封了? 刘宗敏一直想不通,就等着白天,再看具体的情况。说不定是晚上视线不好,没能发现更多。 他是下半夜才挖开黄河堤坝的,因此,也没有等太长时间,天就亮了。 就见开封城周边,地势低一些的地方,已经全被水给淹了。 黄河之水漫过汴河河堤,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出。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沼泽水泊。 但是,开封城头,那些朝廷官军,依旧在那,并没有乱窜走动。 只是看这动静,就知道开封城没有被淹掉! 刘宗敏看清了情况,不由得有些傻眼,也非常的不甘心。 突袭没有突袭成,淹开封又没有淹成,真是流年不利啊! 那孙狗官到底是怎么做的?才会做到这样? 不甘心归不甘心,无奈归无奈,看到开封城依旧没有慌乱的情况,刘宗敏便只能下令,骑军开拔,去找李自成报到了。 而在开封城头,孙传庭居高临下,看着城内的两条河,面无表情。 虽然被他料中了,显得他神机妙算,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 黄河决堤,开封府以及下游,全会被淹。开封城里的百姓是保住了性命,但是下游又会有多少百姓因为没有想到,从而葬身鱼腹! 还有,本来就世事艰难,如今大片土地被淹,又不知道多少百姓会饿死?还有瘟疫,肯定也会随之而来! 流贼的这一手,真是太缺德!以后自己定然亲自抓住那李自成、罗汝才,还有哪个刘宗敏,一定要把他们都千刀万剐了不可! 如今开封城内的人,也被洪水围困,出不了城。不过派人划船离开去报信,却是可以的。 因为流贼已经退去,剩下的,就只是水患了。 估计要等到冬天冰封,或者黄河枯水之时,开封城内的百姓才能恢复正常。也只有等到哪个时候,才能调配人力去修复黄河之堤。 开封之战,算是有了结果,守住了。 来此的目的已经达到,自己也该回京缴旨了! 想着这些,孙传庭便叫过劫后余生,一脸庆幸的高名衡等人,对他们说了打算。交代开封城防,由高名衡负责,他们的功劳,他都会亲自向皇帝禀明。 开封百姓得知孙传庭要走时,不分普通百姓和那些乡绅,一个个都来送行。 一开始孙传庭来这开封之时,他们其实是对孙传庭有意见的。特别是那些乡绅,更是不知道背地里骂了孙传庭多少次祖宗十八代。 把他们的家人都送去了黄河以北不说,还糟蹋城外没有熟的粮食,更是把城中所有人的粮食都抢了去,要搞哪什么集中分配…… 总之,孙传庭到了开封之后的每一件事,都让他们不高兴。 然而,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传庭所做得每一件事,最终事实证明,他都是做对了! 如果不是孙传庭要把老弱都撤离,如果不是所有粮食都集中安排,估计开封城内早就发生吃树皮,易子而食的悲剧了! 更不用说,孙传庭的神机妙算,再一次挽救了城里的所有人。说句不好听的,就连开封城里的老鼠,估计都要供奉孙传庭的排位了。 开封上下,想着自己之前还误会孙传庭,骂孙传庭,心中就更是愧疚。 这么一来,几乎全城百姓,包括周王都出来,想要送一送孙传庭。 孙传庭看着这一切,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生死鱼脸,竟然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对他们说道:“本官只是奉旨而来守城,尽本官之本分而已。如果你们真要谢,真要感恩,就谢我大明皇帝!是陛下派了本官过来,也是陛下指点本官。本官只是奉旨行事而已!” 近的人听到这话,便往远处传这话,没过多久,所有开封百姓都知道了。 顿时,要说对崇祯皇帝的敬意,估计天底下所有城池中,就数开封最为虔诚了! 皇上之英明神武,就这一刻,被深深地刻入了他们的骨髓里。 不过他们也是知道好歹的,知道孙传庭的功劳也很大。 毕竟有些地方的官员,就算奉旨而行,也不可能做得如此之好,说不定还会趁机搜刮地方都不一定。 但是,孙传庭来的时候,只是带了一百骑亲卫而已,这走了,依旧只是一百骑亲卫。就凭这一点,又有多少官员能做得到? 在他们的目送之下,孙传庭坐周王的船,带着他的亲卫,先去了黄河北岸,再转走陆路,走卫辉,去往京师。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40 南下 白杆军这边,知道了开封之战以流贼水淹结束,便跟着孙传庭一起进京。 因为秦良玉收到的旨意,依旧是进京。之前往南而来,是因为马祥麟带了圣旨,要协防开封。 这开封之战结束,那当然是要做回原来的事情。 并且,秦良玉被封忠贞侯,也是要进京谢恩的。 作为孙传庭来说,他是知道建虏下半年会入侵的,有白杆军加强京畿之地的防御,当然也是欢迎的。 另外,他其实也非常吃惊,皇帝竟然封了秦良玉为忠贞侯。 不止是封了个侯爵,更因为那忠贞两字,这是对秦良玉最大的肯定! 由此可知,秦良玉在崇祯皇帝的眼中,具有其他人都不能比的地位。 当然,孙传庭对于秦良玉也是非常佩服的,一个女子能做到绝大多数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皇帝给她封爵,他心中也没意见。 就这么的,白杆军和孙传庭一路和谐地一起向京师进发。 …………………… 而李自成和罗汝才的联军进入归德府之后,并没有去攻打归德府城,而是转而南下,攻下了归德府南部的柘城,随后就停在了这里休整,并往周边派出了大量的探马。 流贼中很多人对于李自成做出的这个决定,都很不解。按理来说,该去攻打商丘那边的归德府城,那里才是最富的,能得到大量补给。但是,李自成却没去打。 对此,李自成却是没解释,只是等待刘宗敏的消息。 说真的,他其实对于突袭之策,心中只有五层把握。因为他知道,就算突袭成功了,也未必能趁机攻下开封。 因为,他狠,那孙传庭也同样是个狠人,为了守住开封也是会不择手段的。 孙传庭的难对付,就在这里。 他狠起来的时候,被其他官军视若上宾,不敢得罪的乡绅豪强,他都是能直接杀人夺财以作军用的。 哪怕那个洪剃头,杀义军如麻,甚至还假装招安然后都杀掉的,可都不敢对乡绅豪强下手的。 李自成虽然如此想着,但是,心中终归还是希望刘宗敏能夺下开封,实现他那王霸之业最为重要的一步。 为此,他时常往北眺望,显然一颗心都还在开封。 他手下的人,自然也明白他的心情,纷纷劝慰他。 “大将军此策出人意料,定能马到功成!” “围了开封三个多月,里面的人肯定早就憋死了。我们一撤走,那还不赶紧出城!” “要我的家人都在黄河以北的,这战事一结束,肯定要第一时间去接回来的。” “没错,白杆军也会渡河,这样会让开封城里的人更有自信,觉得会平安无事!” “呵呵,他们却不知道,白杆军只是步军而已,怎么经得起数量比他们还多的骑军冲击。再说了,如今黄河水暴涨,朝廷的船只不足,又要运白杆军,又要运开封老弱,怕是要一个月时间。最好白杆军先过来一半,兵力就更少了!” “哈哈,老刘突然出现,定能杀得他们哭爹喊娘!” “……” 听着手下人的议论,李自成的脸色明显好看了很多。在他心中,越想越觉得打下开封的可能性越大。 可是,就在他们得意之时,忽然有探马快马回报:“大将军,不好了,黄河决堤了,黄河决堤了,归德府北边,全都被淹了……”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包括李自成在内。 不过不同的是,其他人不知道这黄河决堤的真相,以为是真得决堤了。 但是李自成不同,他一下就明白,肯定是刘宗敏突袭不成,因此转而开挖黄河堤坝,水淹开封! 对此,他心中充满了戾气。 那个孙传庭,果然够狠,肯定用了狠辣手段才没有让刘宗敏突袭成功。既然这样,就把你给喂了王八! 水淹开封,是李自成最后的手段,不是没有其他手段,他其实也是不想用的。 毕竟这种开挖黄河堤坝的事情,是要断子绝孙的。他有意争霸天下,如今已经开始注重名声了。 还有,水淹了开封,那开封对他来说,也没有了意义,算是毁了。 可是,要是打不下开封,最终灰溜溜的走了,这绝对不是他能容忍的。 因为那样一来,开封就成了他这支大军的梦魔,绕不过去的一个结。 三打开封,集结多少兵力都没用,更不用说,他的一只眼睛还丢在了开封。 此时,听到探马的禀告,手下人都对黄河决堤感到诧异,不过也有理解,因为连续的下雨,黄河之水暴涨,而堤坝年久失修,被冲垮也不是不可能。 听着他们在议论,李自成忽然冷声喝道:“为何黄河堤坝早不决堤晚不决堤的?就在我们骑军突袭开封之时决堤?” 听到他这话里有话,所有人都停止了讨论,看向他。 就听李自成继续冷喝道:“此必是孙传庭那狗官眼见开封要陷落,便去掘开了堤坝,试图淹我骑军所致。” 听他说得如此肯定,不少人便纷纷跟着破口大骂起孙传庭来了,这种事情竟然也做得猜出来。 随后,这个消息传开,流贼军中便都知道了,很多人都大骂朝廷狗官果然一直不干好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不大相信这个说法的。觉得这个说法中,有好些破绽。 但是,说这个黄河决堤,其实就是孙传庭做的,那对他们是最为有利的事情,因此,他们便也没有出声。 脑子有病,才会在义军中去为朝廷官军辩解! 等了几天,刘宗敏领着骑军回来。 流贼这边,看到骑军基本上都没事,便一个个都松了口气,顺带着又骂孙传庭一顿,断子绝孙的那种。 不过,刘宗敏的骑军中,其实都是知道,开封府对于突袭有防备,也压根没有出城。不要说水淹骑军了,根本就是刘宗敏派人去挖开河堤的。 但是,刘宗敏下了封口令,谁敢出去说? 就算私底下人说说而已,那影响又能有多大? 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手下不少人,比如李岩等人,自然也能看出来,这挖开河堤之事,十之八九是刘宗敏奉了李自成的命令干的。 但是,就算认识到这点又如何,军中大部分人,终归认为是官军干的。还是那句话,他们没法把真相说出来! 而李自成本人,自然很清楚,手下什么人大概会知道事情真相。但是,他用得着在意么? 在他们面前诬陷官军?那本来就是敌对的,无所不用其极才是正理。说谎话脸不红心不跳的,这是争霸天下必备的,又有什么可以在意的? 总之,这个事情,李自成自己不觉得难为情,那就没什么难为情的了! 名声什么的,要讲,可是,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损失一些名声,那又如何?只要有更大的好处就行! 这个时候的李自成,思想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在历史同时期,他就一改过去的做法,开始吞并其他流贼队伍,杀袁时中,甚至杀对他有恩过的罗汝才,吞并他们的队伍,壮大自己的队伍。 王霸之心,显露无疑! 不过唯一让李自成有点介意,愤恨的是,那孙狗官竟然连水淹开封都有防备,真是见了鬼了! 这个事情,也让他没有了对付孙传庭的信心! 随后,撒出去的探马,陆续有了回报。 说八大王和革左五营的人马占据了大半个湖广,据传,前锋已经开始进入江西境内。 凤阳地区,是总督马士英所部,麾下能打的兵,就只有刘良佐一部。其他地方,皆无什么强军。 勇卫营黄得功和孙应元所部,早就北上京师了。 听到这些消息,李自成不由得有点心悸。瞧这个架势,该不会是那皇帝放弃了江南这边不管,抽调兵力就是要解围开封吧? 不过按照朝廷的尿性,动作拖拖拉拉,搞不定就是没钱开拔,还在凑集军费吧? 这么想着,他便召开军议,和罗汝才等人一商量后面的行动。 李岩觉得,江南乃是朝廷的赋税重地,朝廷不可能不救。与其在江南这边,不如让八大王和革左五营待这,吸引朝廷的注意。而李自成这边,挥兵西进,夺取关中。一来能得更多兵源,二来汉中也算是富裕,还可以入蜀地。 但是,罗汝才不干。 他觉得让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在南边吃香的喝辣的,没这个道理。如今趁着朝廷兵力薄弱的时候,就更是要趁机南下,在江南好好地捞一把,以补在开封消耗掉的家底。 再说了,抢了江南之地,就等于断了朝廷赋税来源,也是打击了朝廷的实力,这是一举二得的事情。 军议上,大概分为这两种观点,各自有人拥护。 但是,总体上来说,大部分人都赞成罗汝才的提议。因为在秦地,还有几支朝廷官军的实力,也是比较强的。 贺人龙,高杰、虎大威所部,都是交手过多次的。 而江南这边,却只有刘良佐这一支。 因此,最终的结果,柿子捡软的捏,李自成决定,下江南抢去!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41 简直是做梦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1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孙传庭自然知道他们是难以置信,便给他们解释一句道:“陛下天纵英明,发明科学一道,精钢冶炼成本大幅降低,这种盔甲虽然比山文甲还要坚固,却又轻便,但是其造价却是要便宜好多。” “……”陈永福等人一听,顿时又愣住了! 比山文甲还要坚固,但是又更轻便的盔甲,竟然价格还要便宜,这有点违背他们的常识了! 可是,这话是孙督师所说,他没理由骗他们。而且,孙督师在话中也说明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陛下发明科学一道。不知道这科学一道到底是什么道,竟然如此厉害? 如果孙传庭在讲这科学一道的时候,是说让天启皇帝的木匠活更出色,做出各种更为精湛的物件,恐怕在场这些人就不会那么震惊了,甚至还会觉得,皇帝是不务正业! 然而,如今孙传庭是说崇祯皇帝的这个科学之道,能让精钢冶炼成本答复降低,这个说法,却能让在场的人呢都非常震惊的。 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精钢冶炼能大副降低成本的话,会给朝廷,也就是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变化。 别的不说,乱世之中,光是军队战力提升这一块,就会有助于朝廷官军剿灭流贼,甚至光复辽东的。 更不用说,生活中还有许多器物,改用精钢所制,一样能极大地改善百姓生活所需。 钢铁这个,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高名衡首先回过神来,顿时喜出望外道:“陛下英明神武,如此大明有救,天下太平亦不远矣!” 天下大乱,不但百姓苦,同样是影响到了官吏,特别是基层官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像高名衡这样异地为官的,当然也是因为这个乱世,无时无刻不挂念家人的。 因此,可以说人人都怀念天下太平的日子! 听到他的这番话,所有人都非常地高兴,一个个称颂起当今皇帝有多英明神武! 与此同时,孙传庭也可以确认,流贼之所以比皇上当初所说要更早撤军,最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受到了白杆军的威胁。 因为在之前皇上所说的事情中,是没有白杆军的事情的。如今,拥有几千付新式盔甲的白杆军杀过来,就更加让流贼认为,再留在开封已经没有半点好处,不走还能干什么? 不过虽然孙传庭是这么想着,但是他还是非常地谨慎。当即吩咐陈永福道:“派出夜不收,远远尾随流贼大军,看他们去了哪里?” “末将遵命!”陈永福一听,立刻抱拳领命。 至于开封城,则随着消息的传开,流贼消失在开封城头的视野内,一个个都是欢天喜地的,就仿佛过年了一样。 第二天之后,城中百姓纷纷拥到衙门口,以当地乡绅为代表,向孙传庭请愿,要求派人接回黄河北岸的老弱家人。 开封之战结束,他们自然是最牵挂那些家人的! 而再次之前,夜不收也已经有回报,说流贼大军一路烧杀,往归德府而去了。 于是,孙传庭便答复开封百姓,会先派人去黄河北岸了解情况,然后在做决定。 孙传庭守住了开封,威信很高,他这么说,虽然开封百姓非常思念他们的亲人,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就这么的,很快,开封城这边和白杆军联系上了,知道流贼俘虏所说乃是真的,开封这边,一个个自然都非常高兴:他们的家人没事,被白杆军给救了!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理顺成章地开始安排接白杆军和开封老弱到开封的事情。 不过孙传庭还是很谨慎,一直等到流贼大军进入了归德府那边,开封城外开始出现难民了,他才同意了开封恢复正常的要求。 顿时,开封百姓一个个都非常地高兴,因为开封守住了,他们的家人也没事,朝廷还答应了,事后免赋税,如此一来,接下来的日子,可以预料,会好过起来的。 不过,在这高兴和谐的气氛中,却也有一点扫兴的事。 这不,高名衡在向孙传庭禀告道:“城外那些难民多达上千人之多,多是周边被流贼祸害的。可否让周王殿下再出些钱,助这些难民重建家园?” 这个要求,孙传庭自然不会拒绝,当即同意。 高名衡见他答应了,也很是高兴,便接着说道:“这些难民皆是青壮,要是不妥善安置了他们,回头走投无路为贼的话,也是个麻烦事!” 一听这话,孙传庭顿时一愣,随后便皱了眉头问道:“皆是青壮?” “是青壮,怎么了?”高名衡听孙传庭的语气感觉有点不对,便不解地问道,“流贼肆虐,也只有青壮才可能逃脱流贼的祸害。” 老弱行动不变,更容易被流贼抓住! 他觉得孙传庭有点杞人忧天,便又解释道:“下官已经核实过了,他们确实就是开封周边的百姓而已,城中有人是认识他们的。” 按理来说,这样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孙传庭和李自成打过多年的交道,深知李自成的韧性。加上这一次,李自成又比皇上给他所说的时间,更早撤离开封,而不是掘开黄河淹了开封才离开。 哪怕确实多了白杆军这个因素在,可这几个事情一联想起来,孙传庭就比高名衡更为谨慎了。 高名衡看孙传庭的表情,见他好像还是有疑虑的样子,便又开口说道:“流贼大军都进入了归德府了,离开封远了,还能有什么阴谋诡计不成?” 孙传庭没理他,只是转头问陈永福道:“周边地区,可有何处可藏兵?” 开封地处平原,一望无垠,压根就没藏兵的地方。 高名衡听到孙传庭的话,心中便立刻有点嘀咕:孙督师被关了几年,胆子怎么变得这么小了? 而陈永福和高名衡却不一样,毕竟他是带兵打仗的。 听到孙传庭的话之后,他略微一想,便立刻严肃地回答孙传庭道:“如若是步军的话,周边并无藏兵之地。但若是骑兵,一日之内的路程,在开封南边朱仙镇附近,便有牛头山,可暂时躲藏。” 那牛头山,就是当年岳飞和金兀术大战的地方。 孙传庭一听,立刻严肃地交代道:“传令,白杆军先行过河,开封老弱,一律在黄河北岸,未得本官允许,不许过河!另外,速派夜不收,查探牛头山,还有其他类似牛头山,以骑军一日,不两日之日可达之范围!” “末将遵命!”陈永福一听,也是表情严肃,立刻抱拳大声领命。 而后,他转身正准备出去时,就听到了孙传庭又在吩咐高名衡做事道:“再派人核实,城外那些难民究竟出自那些村寨,再去核实那些村寨情况,看他们的家人是否都被流贼杀了,尸首都要核对!” 按照之前所说,那些难民是来自开封周边,那就受开封管辖,只要不是隐户,那府衙中就有资料,是可以核对人口的。 高名衡听得大惊,连忙向孙传庭确认道:“大人的意思,是怀疑这些难民会被流贼用他们的家人胁迫,做出危害开封之事?” “如果你们的家人都在流贼的手中,你们会不会听流贼之命行事?”孙传庭不答,却反问了一句。 听到这话,高名衡就说不出话了。 要是面对不熟悉的上官,他肯定会说一些大义凛然的话,说不会听命于流贼的。 但是,他和孙传庭共事这么久了,已经知道孙传庭说这话的意思,没有丝毫要他表明态度,只是以此说明,那些难民很可能会这么做。 这么慢想着,他最终便答应下来,立刻派人去核实城外那些难民的家人信息。 不过这个事情和去周边搜查流贼踪迹一样,需要几天时间才可以。 为确保无误,孙传庭又再次传令,让白杆军那边暂缓渡河。 因为他已经了解到,之前流贼已经渡河,是想着去抓开封那些老弱来威胁开封守军。虽然这个事情,他之前就已经想到过,为此,他曾有严令给黄澍,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保证这个事情不能发生的。 可是,如果有可能,他当然也想着开封老弱无事。 因此,如果流贼并不是真得撤走,而是会杀回马枪的话,就算白杆军全部渡河,不怕半渡而击,可黄河北岸那边,就失去了白杆军的保护,卫辉府那边就会危险的。 而一万五千多的白杆军,哪怕有六千左右的新式盔甲,也还不足以去野战流贼。 因为开封这边是平原,而白杆军基本上全是步军,加上流贼有几十万大军,如果只是领着白杆军去追击流贼的话,很可能会被重兵围困,又孤军无援,最终反而会失去白杆军。 基于如此种种,孙传庭一定要确认,流贼是真得走了,他才会放开开封这边的管控。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42 武夫的能耐 正在手打更新中,敬请期待。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43 什么鬼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1更新,到时刷新即可! 孙传庭自然知道他们是难以置信,便给他们解释一句道:“陛下天纵英明,发明科学一道,精钢冶炼成本大幅降低,这种盔甲虽然比山文甲还要坚固,却又轻便,但是其造价却是要便宜好多。” “……”陈永福等人一听,顿时又愣住了! 比山文甲还要坚固,但是又更轻便的盔甲,竟然价格还要便宜,这有点违背他们的常识了! 可是,这话是孙督师所说,他没理由骗他们。而且,孙督师在话中也说明了,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陛下发明科学一道。不知道这科学一道到底是什么道,竟然如此厉害? 如果孙传庭在讲这科学一道的时候,是说让天启皇帝的木匠活更出色,做出各种更为精湛的物件,恐怕在场这些人就不会那么震惊了,甚至还会觉得,皇帝是不务正业! 然而,如今孙传庭是说崇祯皇帝的这个科学之道,能让精钢冶炼成本答复降低,这个说法,却能让在场的人呢都非常震惊的。 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精钢冶炼能大副降低成本的话,会给朝廷,也就是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变化。 别的不说,乱世之中,光是军队战力提升这一块,就会有助于朝廷官军剿灭流贼,甚至光复辽东的。 更不用说,生活中还有许多器物,改用精钢所制,一样能极大地改善百姓生活所需。 钢铁这个,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高名衡首先回过神来,顿时喜出望外道:“陛下英明神武,如此大明有救,天下太平亦不远矣!” 天下大乱,不但百姓苦,同样是影响到了官吏,特别是基层官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像高名衡这样异地为官的,当然也是因为这个乱世,无时无刻不挂念家人的。 因此,可以说人人都怀念天下太平的日子! 听到他的这番话,所有人都非常地高兴,一个个称颂起当今皇帝有多英明神武! 与此同时,孙传庭也可以确认,流贼之所以比皇上当初所说要更早撤军,最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受到了白杆军的威胁。 因为在之前皇上所说的事情中,是没有白杆军的事情的。如今,拥有几千付新式盔甲的白杆军杀过来,就更加让流贼认为,再留在开封已经没有半点好处,不走还能干什么? 不过虽然孙传庭是这么想着,但是他还是非常地谨慎。当即吩咐陈永福道:“派出夜不收,远远尾随流贼大军,看他们去了哪里?” “末将遵命!”陈永福一听,立刻抱拳领命。 至于开封城,则随着消息的传开,流贼消失在开封城头的视野内,一个个都是欢天喜地的,就仿佛过年了一样。 第二天之后,城中百姓纷纷拥到衙门口,以当地乡绅为代表,向孙传庭请愿,要求派人接回黄河北岸的老弱家人。 开封之战结束,他们自然是最牵挂那些家人的! 而再次之前,夜不收也已经有回报,说流贼大军一路烧杀,往归德府而去了。 于是,孙传庭便答复开封百姓,会先派人去黄河北岸了解情况,然后在做决定。 孙传庭守住了开封,威信很高,他这么说,虽然开封百姓非常思念他们的亲人,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 就这么的,很快,开封城这边和白杆军联系上了,知道流贼俘虏所说乃是真的,开封这边,一个个自然都非常高兴:他们的家人没事,被白杆军给救了!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理顺成章地开始安排接白杆军和开封老弱到开封的事情。 不过孙传庭还是很谨慎,一直等到流贼大军进入了归德府那边,开封城外开始出现难民了,他才同意了开封恢复正常的要求。 顿时,开封百姓一个个都非常地高兴,因为开封守住了,他们的家人也没事,朝廷还答应了,事后免赋税,如此一来,接下来的日子,可以预料,会好过起来的。 不过,在这高兴和谐的气氛中,却也有一点扫兴的事。 这不,高名衡在向孙传庭禀告道:“城外那些难民多达上千人之多,多是周边被流贼祸害的。可否让周王殿下再出些钱,助这些难民重建家园?” 这个要求,孙传庭自然不会拒绝,当即同意。 高名衡见他答应了,也很是高兴,便接着说道:“这些难民皆是青壮,要是不妥善安置了他们,回头走投无路为贼的话,也是个麻烦事!” 一听这话,孙传庭顿时一愣,随后便皱了眉头问道:“皆是青壮?” “是青壮,怎么了?”高名衡听孙传庭的语气感觉有点不对,便不解地问道,“流贼肆虐,也只有青壮才可能逃脱流贼的祸害。” 老弱行动不变,更容易被流贼抓住! 他觉得孙传庭有点杞人忧天,便又解释道:“下官已经核实过了,他们确实就是开封周边的百姓而已,城中有人是认识他们的。” 按理来说,这样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孙传庭和李自成打过多年的交道,深知李自成的韧性。加上这一次,李自成又比皇上给他所说的时间,更早撤离开封,而不是掘开黄河淹了开封才离开。 哪怕确实多了白杆军这个因素在,可这几个事情一联想起来,孙传庭就比高名衡更为谨慎了。 高名衡看孙传庭的表情,见他好像还是有疑虑的样子,便又开口说道:“流贼大军都进入了归德府了,离开封远了,还能有什么阴谋诡计不成?” 孙传庭没理他,只是转头问陈永福道:“周边地区,可有何处可藏兵?” 开封地处平原,一望无垠,压根就没藏兵的地方。 高名衡听到孙传庭的话,心中便立刻有点嘀咕:孙督师被关了几年,胆子怎么变得这么小了? 而陈永福和高名衡却不一样,毕竟他是带兵打仗的。 听到孙传庭的话之后,他略微一想,便立刻严肃地回答孙传庭道:“如若是步军的话,周边并无藏兵之地。但若是骑兵,一日之内的路程,在开封南边朱仙镇附近,便有牛头山,可暂时躲藏。” 那牛头山,就是当年岳飞和金兀术大战的地方。 孙传庭一听,立刻严肃地交代道:“传令,白杆军先行过河,开封老弱,一律在黄河北岸,未得本官允许,不许过河!另外,速派夜不收,查探牛头山,还有其他类似牛头山,以骑军一日,不两日之日可达之范围!” “末将遵命!”陈永福一听,也是表情严肃,立刻抱拳大声领命。 而后,他转身正准备出去时,就听到了孙传庭又在吩咐高名衡做事道:“再派人核实,城外那些难民究竟出自那些村寨,再去核实那些村寨情况,看他们的家人是否都被流贼杀了,尸首都要核对!” 按照之前所说,那些难民是来自开封周边,那就受开封管辖,只要不是隐户,那府衙中就有资料,是可以核对人口的。 高名衡听得大惊,连忙向孙传庭确认道:“大人的意思,是怀疑这些难民会被流贼用他们的家人胁迫,做出危害开封之事?” “如果你们的家人都在流贼的手中,你们会不会听流贼之命行事?”孙传庭不答,却反问了一句。 听到这话,高名衡就说不出话了。 要是面对不熟悉的上官,他肯定会说一些大义凛然的话,说不会听命于流贼的。 但是,他和孙传庭共事这么久了,已经知道孙传庭说这话的意思,没有丝毫要他表明态度,只是以此说明,那些难民很可能会这么做。 这么慢想着,他最终便答应下来,立刻派人去核实城外那些难民的家人信息。 不过这个事情和去周边搜查流贼踪迹一样,需要几天时间才可以。 为确保无误,孙传庭又再次传令,让白杆军那边暂缓渡河。 因为他已经了解到,之前流贼已经渡河,是想着去抓开封那些老弱来威胁开封守军。虽然这个事情,他之前就已经想到过,为此,他曾有严令给黄澍,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保证这个事情不能发生的。 可是,如果有可能,他当然也想着开封老弱无事。 因此,如果流贼并不是真得撤走,而是会杀回马枪的话,就算白杆军全部渡河,不怕半渡而击,可黄河北岸那边,就失去了白杆军的保护,卫辉府那边就会危险的。 另外,开封这边,自保能力已够,也并不特别需要白杆军。而一万五千多的白杆军,哪怕有六千左右的新式盔甲,也还不足以去野战流贼。 因为开封这边是平原,而白杆军基本上全是步军,加上流贼有几十万大军,如果只是领着白杆军去追击流贼的话,很可能会被重兵围困,又孤军无援,最终反而会失去白杆军。 基于如此种种,孙传庭一定要确认,流贼是真得走了,他才会放开开封这边的管控。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44 顺利 正在手打更新中,敬请期待。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45 工业化国家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2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白杆军这边,知道了开封之战以流贼水淹结束,便跟着孙传庭一起进京。 因为秦良玉收到的旨意,依旧是进京。之前往南而来,是因为马祥麟带了圣旨,要协防开封。 这开封之战结束,那当然是要做回原来的事情。 并且,秦良玉被封忠贞侯,也是要进京谢恩的。 作为孙传庭来说,他是知道建虏下半年会入侵的,有白杆军加强京畿之地的防御,当然也是欢迎的。 另外,他其实也非常吃惊,皇帝竟然封了秦良玉为忠贞侯。 不止是封了个侯爵,更因为那忠贞两字,这是对秦良玉最大的肯定! 由此可知,秦良玉在崇祯皇帝的眼中,具有其他人都不能比的地位。 当然,孙传庭对于秦良玉也是非常佩服的,一个女子能做到绝大多数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皇帝给她封爵,他心中也没意见。 就这么的,白杆军和孙传庭一路和谐地一起向京师进发。 …………………… 而李自成和罗汝才的联军进入归德府之后,并没有去攻打归德府城,而是转而南下,攻下了归德府南部的柘城,随后就停在了这里休整,并往周边派出了大量的探马。 流贼中很多人对于李自成做出的这个决定,都很不解。按理来说,该去攻打商丘那边的归德府城,那里才是最富的,能得到大量补给。但是,李自成却没去打。 对此,李自成却是没解释,只是等待刘宗敏的消息。 说真的,他其实对于突袭之策,心中只有五层把握。因为他知道,就算突袭成功了,也未必能趁机攻下开封。 因为,他狠,那孙传庭也同样是个狠人,为了守住开封也是会不择手段的。 孙传庭的难对付,就在这里。 他狠起来的时候,被其他官军视若上宾,不敢得罪的乡绅豪强,他都是能直接杀人夺财以作军用的。 哪怕那个洪剃头,杀义军如麻,甚至还假装招安然后都杀掉的,可都不敢对乡绅豪强下手的。 李自成虽然如此想着,但是,心中终归还是希望刘宗敏能夺下开封,实现他那王霸之业最为重要的一步。 为此,他时常往北眺望,显然一颗心都还在开封。 他手下的人,自然也明白他的心情,纷纷劝慰他。 “大将军此策出人意料,定能马到功成!” “围了开封三个多月,里面的人肯定早就憋死了。我们一撤走,那还不赶紧出城!” “要我的家人都在黄河以北的,这战事一结束,肯定要第一时间去接回来的。” “没错,白杆军也会渡河,这样会让开封城里的人更有自信,觉得会平安无事!” “呵呵,他们却不知道,白杆军只是步军而已,怎么经得起数量比他们还多的骑军冲击。再说了,如今黄河水暴涨,朝廷的船只不足,又要运白杆军,又要运开封老弱,怕是要一个月时间。最好白杆军先过来一半,兵力就更少了!” “哈哈,老刘突然出现,定能杀得他们哭爹喊娘!” “……” 听着手下人的议论,李自成的脸色明显好看了很多。在他心中,越想越觉得打下开封的可能性越大。 可是,就在他们得意之时,忽然有探马快马回报:“大将军,不好了,黄河决堤了,黄河决堤了,归德府北边,全都被淹了……”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包括李自成在内。 不过不同的是,其他人不知道这黄河决堤的真相,以为是真得决堤了。 但是李自成不同,他一下就明白,肯定是刘宗敏突袭不成,因此转而开挖黄河堤坝,水淹开封! 对此,他心中充满了戾气。 那个孙传庭,果然够狠,肯定用了狠辣手段才没有让刘宗敏突袭成功。既然这样,就把你给喂了王八! 水淹开封,是李自成最后的手段,不是没有其他手段,他其实也是不想用的。 毕竟这种开挖黄河堤坝的事情,是要断子绝孙的。他有意争霸天下,如今已经开始注重名声了。 还有,水淹了开封,那开封对他来说,也没有了意义,算是毁了。 可是,要是打不下开封,最终灰溜溜的走了,这绝对不是他能容忍的。 因为那样一来,开封就成了他这支大军的梦魔,绕不过去的一个结。 三打开封,集结多少兵力都没用,更不用说,他的一只眼睛还丢在了开封。 此时,听到探马的禀告,手下人都对黄河决堤感到诧异,不过也有理解,因为连续的下雨,黄河之水暴涨,而堤坝年久失修,被冲垮也不是不可能。 听着他们在议论,李自成忽然冷声喝道:“为何黄河堤坝早不决堤晚不决堤的?就在我们骑军突袭开封之时决堤?” 听到他这话里有话,所有人都停止了讨论,看向他。 就听李自成继续冷喝道:“此必是孙传庭那狗官眼见开封要陷落,便去掘开了堤坝,试图淹我骑军所致。” 听他说得如此肯定,不少人便纷纷跟着破口大骂起孙传庭来了,这种事情竟然也做得猜出来。 随后,这个消息传开,流贼军中便都知道了,很多人都大骂朝廷狗官果然一直不干好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不大相信这个说法的。觉得这个说法中,有好些破绽。 但是,说这个黄河决堤,其实就是孙传庭做的,那对他们是最为有利的事情,因此,他们便也没有出声。 脑子有病,才会在义军中去为朝廷官军辩解! 等了几天,刘宗敏领着骑军回来。 流贼这边,看到骑军基本上都没事,便一个个都松了口气,顺带着又骂孙传庭一顿,断子绝孙的那种。 不过,刘宗敏的骑军中,其实都是知道,开封府对于突袭有防备,也压根没有出城。不要说水淹骑军了,根本就是刘宗敏派人去挖开河堤的。 但是,刘宗敏下了封口令,谁敢出去说? 就算私底下人说说而已,那影响又能有多大? 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手下不少人,比如李岩等人,自然也能看出来,这挖开河堤之事,十之八九是刘宗敏奉了李自成的命令干的。 但是,就算认识到这点又如何,军中大部分人,终归认为是官军干的。还是那句话,他们没法把真相说出来! 而李自成本人,自然很清楚,手下什么人大概会知道事情真相。但是,他用得着在意么? 在他们面前诬陷官军?那本来就是敌对的,无所不用其极才是正理。说谎话脸不红心不跳的,这是争霸天下必备的,又有什么可以在意的? 总之,这个事情,李自成自己不觉得难为情,那就没什么难为情的了! 名声什么的,要讲,可是,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损失一些名声,那又如何?只要有更大的好处就行! 这个时候的李自成,思想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在历史同时期,他就一改过去的做法,开始吞并其他流贼队伍,杀袁时中,甚至杀对他有恩过的罗汝才,吞并他们的队伍,壮大自己的队伍。 王霸之心,显露无疑! 不过唯一让李自成有点介意,愤恨的是,那孙狗官竟然连水淹开封都有防备,真是见了鬼了! 这个事情,也让他没有了对付孙传庭的信心! 随后,撒出去的探马,陆续有了回报。 说八大王和革左五营的人马占据了大半个湖广,据传,前锋已经开始进入江西境内。 凤阳地区,是总督马士英所部,麾下能打的兵,就只有刘良佐一部。其他地方,皆无什么强军。 勇卫营黄得功和孙应元所部,早就北上京师了。 听到这些消息,李自成不由得有点心悸。瞧这个架势,该不会是那皇帝放弃了江南这边不管,抽调兵力就是要解围开封吧? 不过按照朝廷的尿性,动作拖拖拉拉,搞不定就是没钱开拔,还在凑集军费吧? 这么想着,他便召开军议,和罗汝才等人一商量后面的行动。 李岩觉得,江南乃是朝廷的赋税重地,朝廷不可能不救。与其在江南这边,不如让八大王和革左五营待这,吸引朝廷的注意。而李自成这边,挥兵西进,夺取关中。一来能得更多兵源,二来汉中也算是富裕,还可以入蜀地。 但是,罗汝才不干。 他觉得让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在南边吃香的喝辣的,没这个道理。如今趁着朝廷兵力薄弱的时候,就更是要趁机南下,在江南好好地捞一把,以补在开封消耗掉的家底。 再说了,抢了江南之地,就等于断了朝廷赋税来源,也是打击了朝廷的实力,这是一举二得的事情。 但是,总体上来说,大部分人都赞成罗汝才的提议。因为在秦地,还有几支朝廷官军的实力,也是 因此,最终的结果,柿子捡软的捏,李自成决定,下江南抢去!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46 什么纺织机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十几倍的成本降低,这岂不是和精钢冶炼一样了? 好啊好啊,朕要的,就是这样的宝贝! 心中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连忙对刘伟超说道:“那你发这些资料过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约是十八世纪中期的时候,英国的一个钟表匠约翰·凯伊偶尔间发明了飞梭。这个飞梭,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 用上了这个飞梭之后,织布布面可以大大加宽。以前用普通的梭子,得有两个人配合,现在使用飞梭,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 因此,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变快,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话,飞梭的出现,让棉纱到棉布之间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导致棉花到棉纱之间的工作效率成为瓶颈,一直要过三十多年之后,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才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解决了棉花到棉纱之间的工作效率。 按照官方的说法,正是因为这两样工具的出现,才算是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而不是蒸汽机。 因为这两样工具,能解放大量的劳动力,也能让产品的产出一下增加很多。 此时,有刘伟超的帮助,崇祯皇帝都不用等这两样工具的先后发明,而是能直接就拥有,可以预见,对大明在纺织行业会有多大的帮助。 大明纺织业的瓶颈,将会在种植棉花上了。 衣食住行这个人类必须的需求中,衣、食、行这一块,在刘伟超的帮助下,就都要开始影响了。 衣,自然就是这个纺织革命了。 食,就是之前开始的大力推广番薯作物,是在农田之外种植,将会对大明的主粮进行强有力的补充;至于土豆,因为种子太少,目前还无法全面推广,不能和番薯这种已经在南方开始普遍种植的作物去比。 行,自然就不用说了,蒸汽机已经发明,现在就缺把蒸汽机应用到交通上。并且铁道司已经设立,铁路已经在矿区实践,相信也用不了多久,大明的第一条铁路即将会问世。 至于最后一项,住,只要经济条件上去了,这其实不是问题。 古代的房子,不是高楼大厦,盖个泥瓦土坯房,其实是容易的,成本也低。当然,如果是木头房那种,就会贵一些。 刘伟超还没有给崇祯皇帝水泥的制法,不是说不给,而是崇祯皇帝那边忙不过来。等崇祯皇帝那边忙其他几个事情,有了进展之后,他才会找合适的机会说。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要求,刘伟超当即便笑着说道:“放心,如今我有钱了,给你的资料会很详细,不管是飞梭还是珍妮纺纱机,都会把详细结构给你分解,一步步的资料都发给你!” 一如各种车床,他有钱了,让人现场打造一份,每一步的步骤都拍成视频,都是没有问题的。这个甚至都不用他亲自去忙,只要有钱,一个需求出去,自然有人会帮他办好这个事情,要视频有视频,要图纸有图纸!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朕也不瞒你,这么好的东西,朕听了就激动,恨不得立刻就有!” 刘伟超听了,也跟着笑了,这个心情,他理解。 “对了!”崇祯皇帝想到刚才刘伟超一直说有钱了,并且这有钱之后给他也确实带来了好处,便问刘伟超道,“你那边,有什么需要我这边做的么?” “暂时还没有!”刘伟超听了,就感激地给崇祯皇帝说道,“我老家的服装厂办起来了,有十个员工,另外,我这边也招了五个员工,现在公司规模加上我家人将近二十人了。计划下一步就正式设立旗舰店。赚钱应该会更多,更容易!” 说到这里,他又笑着说道:“田贵妃和陈圆圆的视频,现在的粉丝越来越多了!那个,马上要到中秋了,你能不能制作一期视频,介绍你们是怎么过中秋的?” 说完之后,刘伟超想到,制作这样一期视频,而又只能是崇祯皇帝的手机拍摄,怕是要花费崇祯皇帝不少时间。 但是,崇祯皇帝是一国之君,现在正忙得很,怕是腾不出时间来。 这么想着,他就连忙又说道:“算了,算了,这个太花你时间,还是算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说道:“不会,不会,只要能帮到你,花点时间算什么?你等着,朕过几天就发给你!” 刘伟超的事情,就是他崇祯皇帝的事情;刘伟超能赚钱,就等于他崇祯皇帝能赚钱,顺便还能强国! 对此,崇祯皇帝想得很清楚! 一听这话,刘伟超也有点不好意思,感觉崇祯皇帝是真重视他这边的需求。于是,他就主动说道:“那好吧,我先挂了,回头就给你把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的资料发过去!” 崇祯皇帝一听,也是开心,连忙挂了视频通讯,随后便想道:自己拿出这个飞梭的话,是不是该取名叫崇祯飞梭?还有那个纺纱机,什么珍妮不珍妮的,这么难听,要不也改名为崇祯纺纱机? 想到这,他自己都不由得一笑,纺纱这种,都是女人干的话,挂了自己年号上去,有点不妥,要不给田贵妃吧,顺便算是酬劳她能帮到刘伟超!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忍不住开心。看看时间不早了,就按事先的安排,去了皇后那边。 中秋节这个事情,他是记在心中的。想着田贵妃那边主要是乐曲之类的,那这个事情也可以让皇后去办。 这不,崇祯皇帝一交代之后,周皇后想也没想,立刻就回奏道:“陛下放心,这种事情我去处理,等到都安排完了,陛下再来拍摄好了!” 原本皇后就管着后宫,包括过节这种事情,自然也是她该管的事情,算是份内之事了。 更不用说,周皇后心中非常清楚,能帮到那个刘伟超,就等于能帮到她丈夫,还等于能帮到她儿子。 随后,崇祯皇帝便在睡前批阅一会奏章,然后就睡觉。而周皇后这边,则带着她的亲信宫女抄写手机里面的内容。 不过这一次,周皇后正念着呢,忽然,手机“叮咚”响起,就看到刘伟超有发信息过来。 如今的她,念得多了,对于简体字也熟悉。只是那么一看,她就看到刘伟超发过来的是两份资料,第一份是珍妮纺纱机资料,第二份,她还没看清,崇祯皇帝就已经转头看向她了。 于是,她就连忙给崇祯皇帝递手机过去,同时说道:“又有资料过来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着说道:“这么快,呵呵,好啊!” 看到崇祯皇帝这么高兴,周皇后便偎过去,也带着笑容问道:“陛下,这个是干什么的?怎么看着,好像和纺纱有关?”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了,当即一边去看刘伟超发过来的信息,一边给周皇后解释道:“就是和纺纱有关的,这两样工具啊,能极大地提高纺织效率。从棉花到棉布的过程,将会有巨大的改变,对大明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听这么厉害,周皇后不由得惊讶了,不过她的关注点,终归和男人有些区别的,就听她好奇地问道:“珍妮纺纱机,怎么听着这个名字,好像是个西夷女人的名字?” 崇祯皇帝一听,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就是西夷女人的名字,不过不适合我们大明,朕准备改下,就叫做……”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回过神来,在周皇后面前说要把这个改名为田贵妃的名字来纪念,估计会打翻醋瓶子。 随即,他又想起,好像周皇后以前在宫中就带宫女纺织,还给他做针线活。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便立刻改口说道:“……周后纺纱机,你看怎么样?” “真得么?”周皇后一听,不由得非常高兴,连忙问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感受到皇后的惊喜,心中也是高兴,便点了点头。 周皇后再次得到肯定的答复,心中非常地开心,仿佛年轻了几岁。 不过持续时间并不长,她忽然就稍微冷静了一点,对正在看资料的崇祯皇帝说道:“还是算了吧!”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惊讶,便抬头看向她问道:“怎么了,你不喜欢?” 刚才他明明感受到周皇后是非常开心的,怎么转眼就不要了呢! 只见周皇后认真地对他说道:“陛下,我觉得,还是叫坤兴纺纱机吧,她也该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楞了下。 想想看,好像自己这个大女儿,也确实到年龄了,今年不考虑,至少明年要考虑了。 如果把纺纱机的功劳,给了自己女儿的话,想必能给她找到更好一些的夫婿吧? 大明朝的驸马,按祖制是和藩王一样,只能享受荣华富贵,不能为政的。 因此,大明朝的驸马,其实并不吃香。 他还没操心这个事情,周皇后却是在操心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47 添乱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内容在6:32更新,请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十几倍的成本降低,这岂不是和精钢冶炼一样了? 好啊好啊,朕要的,就是这样的宝贝! 心中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连忙对刘伟超说道:“那你发这些资料过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约是十八世纪中期的时候,英国的一个钟表匠约翰·凯伊偶尔间发明了飞梭。这个飞梭,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 用上了这个飞梭之后,织布布面可以大大加宽。以前用普通的梭子,得有两个人配合,现在使用飞梭,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 因此,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变快,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话,飞梭的出现,让棉纱到棉布之间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导致棉花到棉纱之间的工作效率成为瓶颈,一直要过三十多年之后,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才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解决了棉花到棉纱之间的工作效率。 按照官方的说法,正是因为这两样工具的出现,才算是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而不是蒸汽机。 因为这两样工具,能解放大量的劳动力,也能让产品的产出一下增加很多。 此时,有刘伟超的帮助,崇祯皇帝都不用等这两样工具的先后发明,而是能直接就拥有,可以预见,对大明在纺织行业会有多大的帮助。 大明纺织业的瓶颈,将会在种植棉花上了。 衣食住行这个人类必须的需求中,衣、食、行这一块,在刘伟超的帮助下,就都要开始影响了。 衣,自然就是这个纺织革命了。 食,就是之前开始的大力推广番薯作物,是在农田之外种植,将会对大明的主粮进行强有力的补充;至于土豆,因为种子太少,目前还无法全面推广,不能和番薯这种已经在南方开始普遍种植的作物去比。 行,自然就不用说了,蒸汽机已经发明,现在就缺把蒸汽机应用到交通上。并且铁道司已经设立,铁路已经在矿区实践,相信也用不了多久,大明的第一条铁路即将会问世。 至于最后一项,住,只要经济条件上去了,这其实不是问题。 古代的房子,不是高楼大厦,盖个泥瓦土坯房,其实是容易的,成本也低。当然,如果是木头房那种,就会贵一些。 刘伟超还没有给崇祯皇帝水泥的制法,不是说不给,而是崇祯皇帝那边忙不过来。等崇祯皇帝那边忙其他几个事情,有了进展之后,他才会找合适的机会说。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要求,刘伟超当即便笑着说道:“放心,如今我有钱了,给你的资料会很详细,不管是飞梭还是珍妮纺纱机,都会把详细结构给你分解,一步步的资料都发给你!” 一如各种车床,他有钱了,让人现场打造一份,每一步的步骤都拍成视频,都是没有问题的。这个甚至都不用他亲自去忙,只要有钱,一个需求出去,自然有人会帮他办好这个事情,要视频有视频,要图纸有图纸!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朕也不瞒你,这么好的东西,朕听了就激动,恨不得立刻就有!” 刘伟超听了,也跟着笑了,这个心情,他理解。 “对了!”崇祯皇帝想到刚才刘伟超一直说有钱了,并且这有钱之后给他也确实带来了好处,便问刘伟超道,“你那边,有什么需要我这边做的么?” “暂时还没有!”刘伟超听了,就感激地给崇祯皇帝说道,“我老家的服装厂办起来了,有十个员工,另外,我这边也招了五个员工,现在公司规模加上我家人将近二十人了。计划下一步就正式设立旗舰店。赚钱应该会更多,更容易!” 说到这里,他又笑着说道:“田贵妃和陈圆圆的视频,现在的粉丝越来越多了!那个,马上要到中秋了,你能不能制作一期视频,介绍你们是怎么过中秋的?” 说完之后,刘伟超想到,制作这样一期视频,而又只能是崇祯皇帝的手机拍摄,怕是要花费崇祯皇帝不少时间。 但是,崇祯皇帝是一国之君,现在正忙得很,怕是腾不出时间来。 这么想着,他就连忙又说道:“算了,算了,这个太花你时间,还是算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说道:“不会,不会,只要能帮到你,花点时间算什么?你等着,朕过几天就发给你!” 刘伟超的事情,就是他崇祯皇帝的事情;刘伟超能赚钱,就等于他崇祯皇帝能赚钱,顺便还能强国! 对此,崇祯皇帝想得很清楚! 一听这话,刘伟超也有点不好意思,感觉崇祯皇帝是真重视他这边的需求。于是,他就主动说道:“那好吧,我先挂了,回头就给你把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的资料发过去!” 崇祯皇帝一听,也是开心,连忙挂了视频通讯,随后便想道:自己拿出这个飞梭的话,是不是该取名叫崇祯飞梭?还有那个纺纱机,什么珍妮不珍妮的,这么难听,要不也改名为崇祯纺纱机? 想到这,他自己都不由得一笑,纺纱这种,都是女人干的话,挂了自己年号上去,有点不妥,要不给田贵妃吧,顺便算是酬劳她能帮到刘伟超!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忍不住开心。看看时间不早了,就按事先的安排,去了皇后那边。 中秋节这个事情,他是记在心中的。想着田贵妃那边主要是乐曲之类的,那这个事情也可以让皇后去办。 这不,崇祯皇帝一交代之后,周皇后想也没想,立刻就回奏道:“陛下放心,这种事情我去处理,等到都安排完了,陛下再来拍摄好了!” 原本皇后就管着后宫,包括过节这种事情,自然也是她该管的事情,算是份内之事了。 更不用说,周皇后心中非常清楚,能帮到那个刘伟超,就等于能帮到她丈夫,还等于能帮到她儿子。 随后,崇祯皇帝便在睡前批阅一会奏章,然后就睡觉。而周皇后这边,则带着她的亲信宫女抄写手机里面的内容。 不过这一次,周皇后正念着呢,忽然,手机“叮咚”响起,就看到刘伟超有发信息过来。 如今的她,念得多了,对于简体字也熟悉。只是那么一看,她就看到刘伟超发过来的是两份资料,第一份是珍妮纺纱机资料,第二份,她还没看清,崇祯皇帝就已经转头看向她了。 于是,她就连忙给崇祯皇帝递手机过去,同时说道:“又有资料过来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着说道:“这么快,呵呵,好啊!” 看到崇祯皇帝这么高兴,周皇后便偎过去,也带着笑容问道:“陛下,这个是干什么的?怎么看着,好像和纺纱有关?”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了,当即一边去看刘伟超发过来的信息,一边给周皇后解释道:“就是和纺纱有关的,这两样工具啊,能极大地提高纺织效率。从棉花到棉布的过程,将会有巨大的改变,对大明的意义非常重大!” 一听这么厉害,周皇后不由得惊讶了,不过她的关注点,终归和男人有些区别的,就听她好奇地问道:“珍妮纺纱机,怎么听着这个名字,好像是个西夷女人的名字?” 崇祯皇帝一听,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就是西夷女人的名字,不过不适合我们大明,朕准备改下,就叫做……”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回过神来,在周皇后面前说要把这个改名为田贵妃的名字来纪念,估计会打翻醋瓶子。 随即,他又想起,好像周皇后以前在宫中就带宫女纺织,还给他做针线活。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便立刻改口说道:“……周后纺纱机,你看怎么样?” “真得么?”周皇后一听,不由得非常高兴,连忙问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感受到皇后的惊喜,心中也是高兴,便点了点头。 周皇后再次得到肯定的答复,心中非常地开心,仿佛年轻了几岁。 不过持续时间并不长,她忽然就稍微冷静了一点,对正在看资料的崇祯皇帝说道:“还是算了吧!”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惊讶,便抬头看向她问道:“怎么了,你不喜欢?” 刚才他明明感受到周皇后是非常开心的,怎么转眼就不要了呢! 只见周皇后认真地对他说道:“陛下,我觉得,还是叫坤兴纺纱机吧,她也该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楞了下。 想想看,好像自己这个大女儿,也确实到年龄了,今年不考虑,至少明年要考虑了。 如果把纺纱机的功劳,给了自己女儿的话,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48 战略是好 “顺利不顺利,身为朝廷这边,救灾是必须的。”刘伟超还是严肃地说道,“我之前给你说过的,民心非常重要,就算你一时半会腾不出太多的钱,但是,救灾的姿态必须是要有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如果你是暴君,对百姓见死不救,我都不可能会帮你!但是,你不是,对不对?”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一愣,然后连忙回答道:“朕当然不是暴君!朕刚才只是气那李贼而已!” “呵呵,我知道你不是!”刘伟超听了,笑着说道。 见他笑了,崇祯皇帝就连忙说道:“那朕就先去忙了,毕竟救灾如救火!” “好,加油,困难终归会克服的!”刘伟超听了,自然是没意见的,顺便鼓舞了他一下。 切断了视频通讯,崇祯皇帝忽然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朕怎么可能是暴君呢!” 随后,他心中开始琢磨,从什么规划中挪出一些钱粮来。 不过正在这时,崇祯皇帝忽然听到殿外传来声音,是王承恩的:“……谁?你说谁,这是锦衣卫总旗的密奏盒子?” 一听到这话,他不由得急切起来,连忙对外面喊道:“快呈上来!” 这可真是想曹操,曹操就到。 也不知道郑森那边情况怎么样了,这么快就上密奏,该不会是遇到困难,来向自己告状的吧? 心中这么想着时,王承恩已经捧着一个锁着的盒子进殿了。 崇祯皇帝心急江南那边的情况,便立刻让人拿出钥匙开了锁,验了真伪后看起郑森的奏章。 这个字,写得一般,还需要多练练,但是,这奏章里面的内容,却让崇祯皇帝大吃一惊之余,不由得喜出望外。 他没想到,那个郑芝龙竟然如此上道,第一时间赶到了扬州,帮他儿子解决了采购难题,如今,第一批船已经沿海岸线北上,这就说明,京师这边得到补给是铁定的了。 “好,好,好啊!”崇祯皇帝不由得很是开心,连声称赞起来。 郑森就按照他爹的要求,所有事情都没隐瞒,向崇祯皇帝禀告了,自然也就告诉崇祯皇帝,后续会从闽粤两地采购,再后面,他爹也会从南洋那边让那些海商采购。 这就等于说,北方这边所缺的物资粮草,将会源源不断地得到补给。他最担心的问题,大明中兴的一个关键,将不复存在。 这一刻,崇祯皇帝真得很开心。对于这个郑芝龙,他也感到很满意。 这么想着,他便决定,封郑森为锦衣卫指挥同知,执掌江南锦衣卫。 这从锦衣卫总旗一下升到指挥同知,这越级提拔的程度,和其他八百里加急的有得一拼了。并且,这可不是虚衔,只领俸禄的那种,而是有实权的。 并且,锦衣卫指挥同知,那是皇帝的心腹武将,也绝非一般的武将可比。 崇祯皇帝就是要以此告诉郑森,特别是告诉他身后的郑芝龙,好好为朝廷做事,他会很信任他们。 此时,收到了郑森的这份密奏,他很开心,便没有再顾忌,针对最新的情况,很容易就能决策出,挪用那些钱粮,用于赈灾。 随后,崇祯皇帝立刻召开御前会议,开始忙碌赈灾事宜。 当然晚上的时候,他还特意把情况给刘伟超说了一遍,也是向刘伟超说明,他崇祯皇帝绝对不是暴君,而是行动派,已经把赈灾的事情安排下去了。 对此,刘伟超也是高兴,没有吝啬溢美之词,说得崇祯皇帝很是高兴。 不过他的一个说法,还真是没错。 第二天的时候,崇祯皇帝心情正好着,给刘伟超拍了中秋节视频之后,就又收到了来自江南的急报。 是凤阳总督马士英所奏,说李自成、罗汝才所部再次兵临中都凤阳,贼势浩大,有失陷的风险,他已经紧急调遣周边总兵保卫凤阳,还请朝廷这边立刻派出援军前往救援,如此才能保凤阳不失。 对于这个消息,崇祯皇帝其实是有预期,不过终归也是高兴不起来的。 凤阳不比别的地方,那是他家祖籍所在。 之前的时候,就被流贼攻陷过一次,烧了皇陵。为此,他第一次下了罪己诏。 要是有可能,崇祯皇帝当然不想凤阳再次沦入贼手的。 但是,北方这边对付建虏的战备,已经箭在弦上了。如果这时候抽调人马前往江南的话,必然会打乱北方的部署。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召集堵胤锡来商量这个事情。从这段时间的接触来看,堵胤锡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他想听听堵胤锡的看法。 没多久,堵胤锡便匆匆赶到,听到了崇祯皇帝的介绍,看了马士英的奏章之后,想了下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凤阳沦陷之后,已经加强了防御。如今马总督更是把周边几支能战之军,如刘良佐等部都调了过去,想必他们都清楚,凤阳要是再度沦陷,必是大罪。因此,他们肯定会死守死战……” 崇祯皇帝表情严肃地听着,感觉堵胤锡的说法和他想得差不多,便微微点头。 “……而李自成和罗汝才所部贼寇刚在开封这边折戈,损失惨重,如果微臣所料没错的话,他们已经没有打硬仗、恶战的底气,必然不能和凤阳那边死磕,最大的可能性,是转攻其他防御薄弱之处,以补充他们的粮草,重整他们的士气!” 说到这里,堵胤锡露出一丝担忧之色说道:“微臣以为,最大的可能性,是南直隶要遭受贼乱了。本身就有八大王和革左五营那些流贼在湖广肆虐,威胁南直隶西北地区,如今这股最大的流贼南下,江南赋税之地,恐是收不到税了!” 崇祯皇帝一听他的分析,不由得放心了。 只要凤阳不沦陷,那江南那边他就没什么在意了。 如今的他,靠着抄家,手中已经有很多钱粮了。又有郑芝龙那边给了他承诺,一直能源源不断地采购。就算明年的军需粮草,肯定也没问题。 在原本的打算中,就是要赶流贼去祸害江南,把原本他不好打倒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收拾一番。如此一来,朝廷大军再南下去收拾流贼,顺便让那些江南世家大族知道朝廷的重要性,就有一石二鸟之得了。 他正在想着,就听到堵胤锡还在那边说道:“将近两万的白杆军即将到达京师,微臣原本以为,可以用来对付建虏,如此便能最大程度地打击建虏。可看如今的局势,陛下,该是派白杆军南下救援为好了!”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心中一喜,连忙问道:“堵卿以为,该如何用白杆军去打击建虏?” 至于堵胤锡的担忧,他直接忽视了。在他眼里,如今没有比重创建虏更重要的事情了。 堵胤锡听了,微微一愣,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抓住重点。不过回过神来,既然皇帝问话了,他也不得不回答。 于是,就听他回奏崇祯皇帝道:“微臣之前是这么想的,白杆军乃是步军,战力颇强,因此,如若能堵住建虏的退路,再加上勇卫营和京营这边,围歼建虏,便成了很大可能!但是,江南贼乱……”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很是高兴,对于他后面的话,压根就没耐心听了,连忙打断问道:“白杆军如何堵住建虏退路?” “……”堵胤锡一听,不由得有点无语,他以为崇祯皇帝是没听清他说话的重点,回过神来后,便连忙强调道:“但是陛下,如今是江南危急……” 崇祯皇帝见他如此,便只好对他说道:“堵卿,如若朕还是两头兼顾的话,能顾好哪头?别是又是两头都顾不了!朕要把建虏打疼了,打得他们不敢再入关,朕才好腾出手来去收拾流贼,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堵胤锡一听,不由得愣住了。他是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是要忍着江南贼乱,搞乱朝廷赋税重地,也要先把建虏给收拾了。 仔细想想,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似乎这样确实是最好的。 勇卫营和京营,加上白杆军,肯定能重创入关的建虏。如此一来,就能为辽东这边换来好多年的太平。以建虏的人口,绝无可能再发起第二次入关战事的可能,朝廷不去收拾他们就已经不错了。 随后,勇卫营和京营以及白杆军在南下横扫流贼,平定南方之乱,似乎也能更顺手。 这种战略,远比两头兼顾,顾此失彼要好多了。 但是,堵胤锡还想到了一个问题,便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建虏是否今年会入关,这个无法绝对。可江南贼乱,已经闹大了。其二,朝堂上江南官员甚多,他们肯定也急江南之乱。如果陛下不管江南,怕是会……” 话没说完,不过意思已经很明显。如果崇祯皇帝真要这样做的话,到时候的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虽然战略是好的,但是实际执行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困难,你皇帝能顶住这个压力么?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49 皇帝的担当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2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顺利不顺利,身为朝廷这边,救灾是必须的。”刘伟超还是严肃地说道,“我之前给你说过的,民心非常重要,就算你一时半会腾不出太多的钱,但是,救灾的姿态必须是要有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如果你是暴君,对百姓见死不救,我都不可能会帮你!但是,你不是,对不对?”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一愣,然后连忙回答道:“朕当然不是暴君!朕刚才只是气那李贼而已!” “呵呵,我知道你不是!”刘伟超听了,笑着说道。 见他笑了,崇祯皇帝就连忙说道:“那朕就先去忙了,毕竟救灾如救火!” “好,加油,困难终归会克服的!”刘伟超听了,自然是没意见的,顺便鼓舞了他一下。 切断了视频通讯,崇祯皇帝忽然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朕怎么可能是暴君呢!” 随后,他心中开始琢磨,从什么规划中挪出一些钱粮来。 不过正在这时,崇祯皇帝忽然听到殿外传来声音,是王承恩的:“……谁?你说谁,这是锦衣卫总旗的密奏盒子?” 一听到这话,他不由得急切起来,连忙对外面喊道:“快呈上来!” 这可真是想曹操,曹操就到。 也不知道郑森那边情况怎么样了,这么快就上密奏,该不会是遇到困难,来向自己告状的吧? 心中这么想着时,王承恩已经捧着一个锁着的盒子进殿了。 崇祯皇帝心急江南那边的情况,便立刻让人拿出钥匙开了锁,验了真伪后看起郑森的奏章。 这个字,写得一般,还需要多练练,但是,这奏章里面的内容,却让崇祯皇帝大吃一惊之余,不由得喜出望外。 他没想到,那个郑芝龙竟然如此上道,第一时间赶到了扬州,帮他儿子解决了采购难题,如今,第一批船已经沿海岸线北上,这就说明,京师这边得到补给是铁定的了。 “好,好,好啊!”崇祯皇帝不由得很是开心,连声称赞起来。 郑森就按照他爹的要求,所有事情都没隐瞒,向崇祯皇帝禀告了,自然也就告诉崇祯皇帝,后续会从闽粤两地采购,再后面,他爹也会从南洋那边让那些海商采购。 这就等于说,北方这边所缺的物资粮草,将会源源不断地得到补给。他最担心的问题,大明中兴的一个关键,将不复存在。 这一刻,崇祯皇帝真得很开心。对于这个郑芝龙,他也感到很满意。 这么想着,他便决定,封郑森为锦衣卫指挥同知,执掌江南锦衣卫。 这从锦衣卫总旗一下升到指挥同知,这越级提拔的程度,和其他八百里加急的有得一拼了。并且,这可不是虚衔,只领俸禄的那种,而是有实权的。 并且,锦衣卫指挥同知,那是皇帝的心腹武将,也绝非一般的武将可比。 崇祯皇帝就是要以此告诉郑森,特别是告诉他身后的郑芝龙,好好为朝廷做事,他会很信任他们。 此时,收到了郑森的这份密奏,他很开心,便没有再顾忌,针对最新的情况,很容易就能决策出,挪用那些钱粮,用于赈灾。 随后,崇祯皇帝立刻召开御前会议,开始忙碌赈灾事宜。 当然晚上的时候,他还特意把情况给刘伟超说了一遍,也是向刘伟超说明,他崇祯皇帝绝对不是暴君,而是行动派,已经把赈灾的事情安排下去了。 对此,刘伟超也是高兴,没有吝啬溢美之词,说得崇祯皇帝很是高兴。 不过他的一个说法,还真是没错。 第二天的时候,崇祯皇帝心情正好着,给刘伟超拍了中秋节视频之后,就又收到了来自江南的急报。 是凤阳总督马士英所奏,说李自成、罗汝才所部再次兵临中都凤阳,贼势浩大,有失陷的风险,他已经紧急调遣周边总兵保卫凤阳,还请朝廷这边立刻派出援军前往救援,如此才能保凤阳不失。 对于这个消息,崇祯皇帝其实是有预期,不过终归也是高兴不起来的。 凤阳不比别的地方,那是他家祖籍所在。 之前的时候,就被流贼攻陷过一次,烧了皇陵。为此,他第一次下了罪己诏。 要是有可能,崇祯皇帝当然不想凤阳再次沦入贼手的。 但是,北方这边对付建虏的战备,已经箭在弦上了。如果这时候抽调人马前往江南的话,必然会打乱北方的部署。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召集堵胤锡来商量这个事情。从这段时间的接触来看,堵胤锡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他想听听堵胤锡的看法。 没多久,堵胤锡便匆匆赶到,听到了崇祯皇帝的介绍,看了马士英的奏章之后,想了下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凤阳沦陷之后,已经加强了防御。如今马总督更是把周边几支能战之军,如刘良佐等部都调了过去,想必他们都清楚,凤阳要是再度沦陷,必是大罪。因此,他们肯定会死守死战……” 崇祯皇帝表情严肃地听着,感觉堵胤锡的说法和他想得差不多,便微微点头。 “……而李自成和罗汝才所部贼寇刚在开封这边折戈,损失惨重,如果微臣所料没错的话,他们已经没有打硬仗、恶战的底气,必然不能和凤阳那边死磕,最大的可能性,是转攻其他防御薄弱之处,以补充他们的粮草,重整他们的士气!” 说到这里,堵胤锡露出一丝担忧之色说道:“微臣以为,最大的可能性,是南直隶要遭受贼乱了。本身就有八大王和革左五营那些流贼在湖广肆虐,威胁南直隶西北地区,如今这股最大的流贼南下,江南赋税之地,恐是收不到税了!” 崇祯皇帝一听他的分析,不由得放心了。 只要凤阳不沦陷,那江南那边他就没什么在意了。 如今的他,靠着抄家,手中已经有很多钱粮了。又有郑芝龙那边给了他承诺,一直能源源不断地采购。就算明年的军需粮草,肯定也没问题。 在原本的打算中,就是要赶流贼去祸害江南,把原本他不好打倒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收拾一番。如此一来,朝廷大军再南下去收拾流贼,顺便让那些江南世家大族知道朝廷的重要性,就有一石二鸟之得了。 他正在想着,就听到堵胤锡还在那边说道:“将近两万的白杆军即将到达京师,微臣原本以为,可以用来对付建虏,如此便能最大程度地打击建虏。可看如今的局势,陛下,该是派白杆军南下救援为好了!”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心中一喜,连忙问道:“堵卿以为,该如何用白杆军去打击建虏?” 至于堵胤锡的担忧,他直接忽视了。在他眼里,如今没有比重创建虏更重要的事情了。 堵胤锡听了,微微一愣,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抓住重点。不过回过神来,既然皇帝问话了,他也不得不回答。 于是,就听他回奏崇祯皇帝道:“微臣之前是这么想的,白杆军乃是步军,战力颇强,因此,如若能堵住建虏的退路,再加上勇卫营和京营这边,围歼建虏,便成了很大可能!但是,江南贼乱……”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很是高兴,对于他后面的话,压根就没耐心听了,连忙打断问道:“白杆军如何堵住建虏退路?” “……”堵胤锡一听,不由得有点无语,他以为崇祯皇帝是没听清他说话的重点,回过神来后,便连忙强调道:“但是陛下,如今是江南危急……” 崇祯皇帝见他如此,便只好对他说道:“堵卿,如若朕还是两头兼顾的话,能顾好哪头?别是又是两头都顾不了!朕要把建虏打疼了,打得他们不敢再入关,朕才好腾出手来去收拾流贼,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堵胤锡一听,不由得愣住了。他是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是要忍着江南贼乱,搞乱朝廷赋税重地,也要先把建虏给收拾了。 仔细想想,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似乎这样确实是最好的。 勇卫营和京营,加上白杆军,肯定能重创入关的建虏。如此一来,就能为辽东这边换来好多年的太平。以建虏的人口,绝无可能再发起第二次入关战事的可能,朝廷不去收拾他们就已经不错了。 随后,勇卫营和京营以及白杆军在南下横扫流贼,平定南方之乱,似乎也能更顺手。 这种战略,远比两头兼顾,顾此失彼要好多了。 但是,堵胤锡还想到了一个问题,便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建虏是否今年会入关,这个无法绝对。可江南贼乱,已经闹大了。其二,朝堂上江南官员甚多,他们肯定也急江南之乱。如果陛下不管江南,怕是会……” 话没说完,帝真要这样做的话,到时候的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虽然战略是好的,但是实际执行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困难,你皇帝能顶住这个压力么?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50 加持仙力 随后,崇祯皇帝便带着秦良玉和孙传庭去兵仗局,一路上,他再度对秦良玉说道:“卿前去山海关之前,朕会给卿换装。全部都换!” 在郑森的密奏中,已经有第一批物资的清单,其中就包括了一船铁料。因此,崇祯皇帝已经调整了兵仗局这边的步骤,先集中钢铁用于护甲制造上,至于铁轨,等到后面再说。 事实上,兵仗局这边原本的精钢冶炼,主要也是用于军事方面的。新式护甲库存已经很多,勇卫营和京营还没有出战,先调一万件给白杆军,也并不影响他的整体计划。 再说了,白杆军是要堵截建虏的,如果没有给白杆军换装,崇祯皇帝心中就没有底气,怕白杆军拦不住! 此时,秦良玉一听崇祯皇帝一开口就说,给白杆军全体换装,说真的,这个她期待过,毕竟她儿子那边就全部换装了。但是,也没有特别期待,因为已经给白杆军六千多副盔甲和武器装备了,皇帝这边,还能有多少剩余的? 因此,她一听之下,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谢恩。 崇祯皇帝连忙拦住她,真诚地说道:“这世上如卿这般忠于朝廷的,从古自今,实在罕见。朕自然不能让卿流血又流泪,不优待卿,难不成让朕去优待左良玉那逆贼?” 说话间,压根就没有顾忌秦良玉的白杆军乃是土司军队的事实。这让秦良玉非常地感动,自己一生戎马生涯,承受那么大伤亡,感激付出是真得值得的! 随后,她便见识了兵仗局内的一切,算是真正认识到了,如今朝廷的底蕴有多雄厚。就算孙传庭,再次参观兵仗局的时候,也是非常地吃惊。 因为从他离开之后,兵仗局内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好几倍,也不再使用水力为动力,而是蒸汽机提供动力。 当然,最让他吃惊的是,在这兵仗局内,不再只有工匠,甚至还有宦官、宫女等,也在参与其中,和那些工匠讨论地头头是道。甚至有的人,还在指点工匠,并且时不时记录一些什么。 对此,孙传庭面露诧异之色,感觉自己不在京师的期间,定然又有新的变革。 崇祯皇帝早就注意他的反应,见此情况下,便微笑着给他,自然还有秦良玉说道:“这些都是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学生,从课堂上学有所得之后,便来这兵仗局实践,回头还要回科学院继续学习。等他们学有所成之后,朕这兵仗局就可以多开几个,不但用于军事,还可以用于民生!” 如今对外宣布的,其实就只有大明皇家军学院。大明皇家管学院还在筹备,准备等到蓟州之战后再说;而大明皇家科学院虽然早就成立,但是不对外公布,只是用工匠、宦官和宫女这些在实践。 孙传庭是个务实的人,又看到宫女、内侍都显得很有学问的样子,特别是这兵仗局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他更是深知,因此,对于崇祯皇帝这种“离经叛道”的做法,压根就没什么意见,反而很是高兴。 至于秦良玉,她参观兵仗局,从一进门开始,就是震惊、震惊,还是震惊,对兵仗局内的所见所闻,都已经有点麻木了。 崇祯皇帝带他们参观了一番,实际也是秀了一次,看看还有时间,就又带他们两人摆驾勇卫营,让他们再度去检阅了如今的勇卫营。 晚上的时候,他和刘伟超联系时,便笑着对刘伟超说道:“忠贞侯已经回京了,朕给她拍了照片,一会给你?” 刘伟超一听,顿时惊喜,连忙要求道:“不用一会了,你现在就给我吧。你告诉她,我是她的粉丝。真得,我这个人从来不追星,但是,像秦老将军这样的,我愿意当她的粉丝!” 崇祯皇帝在和刘伟超之前的沟通中,已经知道粉丝是什么意思,听到他这话,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于是,他就先挂断了通讯,把他拍得几张照片给刘伟超发了过去,估摸着刘伟超看了照片之后,他才重新发起了视频通讯。 刚一接通视频,就见刘伟超在手机里非常激动地对崇祯皇帝说道:“比我想象中还要帅啊!哦,好像形容的不对,总之,我宣布,我是秦老将军的粉丝了!”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只在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异世界这位朋友的年龄,比他要小。 这时,就听刘伟超问他道:“对了,那个和秦老将军一起合影的是谁?马祥麟么?但马祥麟是个武将,不是文官啊!” “呵呵!”崇祯皇帝一听便笑了,当即回答道,“那是孙传庭孙卿啊,你不是也想看看他的样子么?这次和秦卿一起回京,朕就给他也拍了照!” “啊!”刘伟超一听,不由得笑着说道,“孙传庭看着也是一个帅哥啊,很有气质,要是多点笑容,那绝对能吸引很多人成为他的粉丝!” 崇祯皇帝一听,仔细一想,好像对孙传庭的笑容真没什么印象。 他正在想着,就听刘伟超有点不好意思地要求道:“能不能拍一段视频过来,光是照片,实在不过瘾!” 崇祯皇帝当然没有意见,并且他也乐意刘伟超有他这个时代的偶像。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刘伟超把他当偶像。只是很可惜,这不可能!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答应道:“明日朕还要带秦卿和孙卿去检阅京营,到时候见了,朕就给你拍段视频吧!” 一听这话,刘伟超脑海中立刻又闪过一个念头,就再次要求道:“既然这样,你能不能把检阅京营的场面也录下来,我非常想看看,古代军队,特别是精锐军队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崇祯皇帝听了,便又是一笑道:“没问题!” 于是,第二天的时候,崇祯皇帝果然又带孙传庭和秦良玉去检阅了京营,让他们心中能明白,如今的京营和勇卫营的战力到底如何。 在这期间,他拿出了手机开始拍摄,也根本不用顾忌别人怎么看他。 基本上,在京师的人,包括孙传庭在内,其实都已经知道,皇帝手中那个,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如今,崇祯皇帝在用那个宝物,指不定是在给京营加持什么仙力之类的。 如此一来,京营将士们,一个个士气更为高涨。 皇帝连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都用出来了,那还有什么可以顾忌的呢! 天下无敌便是! 随后,崇祯皇帝又带着秦良玉和孙传庭去了大明皇家军学院内的一处房子,然后才对秦良玉说道:“此次卿领兵前去山海关,名义上是稳定山海关的民心,军心。实则等烽火传讯后,便重新入关沿长城截断建虏退路。” 说着,他就屋里的那个沙盘,亲自给秦良玉解说其他的部署,包括他已经派阎应元偷偷去加强蓟州守备的事情,还有吏部、厂卫去巡查京畿之地靠北一侧的城防情况。 总之,就是他和臣子之前商议出来的所有布局,都给秦良玉说了一遍,让她能做到心中有底。 果然,听完了崇祯皇帝的布局之后,秦良玉便激动地说道:“如此,必能击溃建虏。陛下放心,只要末将不死,建虏就休想从白杆军防线逃出关去!” 自始至终,她始终没有讨价还价的意思,也没有害怕面对狗急跳墙的建虏。 这让崇祯皇帝很是高兴,便笑着说道:“朕知道,卿是不会让朕失望的。” 随后,他想了下,就又对秦良玉说道:“白杆军在京师休整三天,这三天内,朕让兵仗局把白杆军的装备都换了。然后等消息就开拔去山海关。” “末将遵命!”秦良玉听了,立刻二话不说,双手抱拳领旨,浑然没有一点年迈的感觉。 崇祯皇帝见了很满意,当即又对他说道:“皇后,还有朕的贵妃、公主她们,都非常想见见卿,今日午膳,卿就进宫一起用膳吧!” 秦良玉本来是想拒绝的,就事论事而言,她更操心白杆军换装休整的事情。但是,皇帝已经开口,并且这也是皇家恩典,她也没法拒绝,便跟着答应一声。 事实上,因为刘伟超的影响,女子独立的思潮已经通过田贵妃等人开始传播。所谓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特别是宫女也开始加入大明皇家科学院之后,就更是多了一份可能。 加上秦良玉被封为忠贞侯,就更是鼓励了大明女子。平心而论,谁不渴望出人头地?这可不分男女的。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秦良玉可以说是大明朝解放妇女的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宫中之人,以女人居多,自然都非常希望能见一见大名鼎鼎的忠贞侯! 对崇祯皇帝本人而言,他其实也希望,不但男人,包括女人都能站出来,帮他中兴大明。像秦良玉这样的,自然是越多越好! 见秦良玉答应了,他很是高兴。不过忽然之间,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和秦良玉有关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51 清君侧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2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随后,崇祯皇帝便带着秦良玉和孙传庭去兵仗局,一路上,他再度对秦良玉说道:“卿前去山海关之前,朕会给卿换装。全部都换!” 在郑森的密奏中,已经有第一批物资的清单,其中就包括了一船铁料。因此,崇祯皇帝已经调整了兵仗局这边的步骤,先集中钢铁用于护甲制造上,至于铁轨,等到后面再说。 事实上,兵仗局这边原本的精钢冶炼,主要也是用于军事方面的。新式护甲库存已经很多,勇卫营和京营还没有出战,先调一万件给白杆军,也并不影响他的整体计划。 再说了,白杆军是要堵截建虏的,如果没有给白杆军换装,崇祯皇帝心中就没有底气,怕白杆军拦不住! 此时,秦良玉一听崇祯皇帝一开口就说,给白杆军全体换装,说真的,这个她期待过,毕竟她儿子那边就全部换装了。但是,也没有特别期待,因为已经给白杆军六千多副盔甲和武器装备了,皇帝这边,还能有多少剩余的? 因此,她一听之下,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谢恩。 崇祯皇帝连忙拦住她,真诚地说道:“这世上如卿这般忠于朝廷的,从古自今,实在罕见。朕自然不能让卿流血又流泪,不优待卿,难不成让朕去优待左良玉那逆贼?” 说话间,压根就没有顾忌秦良玉的白杆军乃是土司军队的事实。这让秦良玉非常地感动,自己一生戎马生涯,承受那么大伤亡,感激付出是真得值得的! 随后,她便见识了兵仗局内的一切,算是真正认识到了,如今朝廷的底蕴有多雄厚。就算孙传庭,再次参观兵仗局的时候,也是非常地吃惊。 因为从他离开之后,兵仗局内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好几倍,也不再使用水力为动力,而是蒸汽机提供动力。 当然,最让他吃惊的是,在这兵仗局内,不再只有工匠,甚至还有宦官、宫女等,也在参与其中,和那些工匠讨论地头头是道。甚至有的人,还在指点工匠,并且时不时记录一些什么。 对此,孙传庭面露诧异之色,感觉自己不在京师的期间,定然又有新的变革。 崇祯皇帝早就注意他的反应,见此情况下,便微笑着给他,自然还有秦良玉说道:“这些都是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学生,从课堂上学有所得之后,便来这兵仗局实践,回头还要回科学院继续学习。等他们学有所成之后,朕这兵仗局就可以多开几个,不但用于军事,还可以用于民生!” 如今对外宣布的,其实就只有大明皇家军学院。大明皇家官学院还在筹备,准备等到蓟州之战后再说;而大明皇家科学院虽然早就成立,但是不对外公布,只是用工匠、宦官和宫女这些在实践。 孙传庭是个务实的人,又看到宫女、内侍都显得很有学问的样子,特别是这兵仗局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他更是深知,因此,对于崇祯皇帝这种“离经叛道”的做法,压根就没什么意见,反而很是高兴。 至于秦良玉,她参观兵仗局,从一进门开始,就是震惊、震惊,还是震惊,对兵仗局内的所见所闻,都已经有点麻木了。 崇祯皇帝带他们参观了一番,实际也是秀了一次,看看还有时间,就又带他们两人摆驾勇卫营,让他们再度去检阅了如今的勇卫营。 晚上的时候,他和刘伟超联系时,便笑着对刘伟超说道:“忠贞侯已经回京了,朕给她拍了照片,一会给你?” 刘伟超一听,顿时惊喜,连忙要求道:“不用一会了,你现在就给我吧。你告诉她,我是她的粉丝。真得,我这个人从来不追星,但是,像秦老将军这样的,我愿意当她的粉丝!” 崇祯皇帝在和刘伟超之前的沟通中,已经知道粉丝是什么意思,听到他这话,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于是,他就先挂断了通讯,把他拍得几张照片给刘伟超发了过去,估摸着刘伟超看了照片之后,他才重新发起了视频通讯。 刚一接通视频,就见刘伟超在手机里非常激动地对崇祯皇帝说道:“比我想象中还要帅啊!哦,好像形容的不对,总之,我宣布,我是秦老将军的粉丝了!”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只在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异世界这位朋友的年龄,比他要小。 这时,就听刘伟超问他道:“对了,那个和秦老将军一起合影的是谁?马祥麟么?但马祥麟是个武将,不是文官啊!” “呵呵!”崇祯皇帝一听便笑了,当即回答道,“那是孙传庭孙卿啊,你不是也想看看他的样子么?这次和秦卿一起回京,朕就给他也拍了照!” “啊!”刘伟超一听,不由得笑着说道,“孙传庭看着也是一个帅哥啊,很有气质,要是多点笑容,那绝对能吸引很多人成为他的粉丝!” 崇祯皇帝一听,仔细一想,好像对孙传庭的笑容真没什么印象。 他正在想着,就听刘伟超有点不好意思地要求道:“能不能拍一段视频过来,光是照片,实在不过瘾!” 崇祯皇帝当然没有意见,并且他也乐意刘伟超有他这个时代的偶像。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刘伟超把他当偶像。只是很可惜,这不可能!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答应道:“明日朕还要带秦卿和孙卿去检阅京营,到时候见了,朕就给你拍段视频吧!” 一听这话,刘伟超脑海中立刻又闪过一个念头,就再次要求道:“既然这样,你能不能把检阅京营的场面也录下来,我非常想看看,古代军队,特别是精锐军队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崇祯皇帝听了,便又是一笑道:“没问题!” 于是,第二天的时候,崇祯皇帝果然又带孙传庭和秦良玉去检阅了京营,让他们心中能明白,如今的京营和勇卫营的战力到底如何。 在这期间,他拿出了手机开始拍摄,也根本不用顾忌别人怎么看他。 基本上,在京师的人,包括孙传庭在内,其实都已经知道,皇帝手中那个,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如今,崇祯皇帝在用那个宝物,指不定是在给京营加持什么仙力之类的。 如此一来,京营将士们,一个个士气更为高涨。 皇帝连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都用出来了,那还有什么可以顾忌的呢! 天下无敌便是! 随后,崇祯皇帝又带着秦良玉和孙传庭去了大明皇家军学院内的一处房子,然后才对秦良玉说道:“此次卿领兵前去山海关,名义上是稳定山海关的民心,军心。实则等烽火传讯后,便重新入关沿长城截断建虏退路。” 说着,他就屋里的那个沙盘,亲自给秦良玉解说其他的部署,包括他已经派阎应元偷偷去加强蓟州守备的事情,还有吏部、厂卫去巡查京畿之地靠北一侧的城防情况。 总之,就是他和臣子之前商议出来的所有布局,都给秦良玉说了一遍,让她能做到心中有底。 果然,听完了崇祯皇帝的布局之后,秦良玉便激动地说道:“如此,必能击溃建虏。陛下放心,只要末将不死,建虏就休想从白杆军防线逃出关去!” 自始至终,她始终没有讨价还价的意思,也没有害怕面对狗急跳墙的建虏。 这让崇祯皇帝很是高兴,便笑着说道:“朕知道,卿是不会让朕失望的。” 随后,他想了下,就又对秦良玉说道:“白杆军在京师休整三天,这三天内,朕让兵仗局把白杆军的装备都换了。然后等消息就开拔去山海关。” “末将遵命!”秦良玉听了,立刻二话不说,双手抱拳领旨,浑然没有一点年迈的感觉。 崇祯皇帝见了很满意,当即又对他说道:“皇后,还有朕的贵妃、公主她们,都非常想见见卿,今日午膳,卿就进宫一起用膳吧!” 秦良玉本来是想拒绝的,就事论事而言,她更操心白杆军换装休整的事情。但是,皇帝已经开口,并且这也是皇家恩典,她也没法拒绝,便跟着答应一声。 事实上,因为刘伟超的影响,女子独立的思潮已经通过田贵妃等人开始传播。所谓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特别是宫女也开始加入大明皇家科学院之后,就更是多了一份可能。 加上秦良玉被封为忠贞侯,就更是鼓励了大明女子。平心而论,谁不渴望出人头地?这可不分男女的。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秦良玉可以说是大明朝解放妇女的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宫中之人,以女人居多,自然都非常希望能见一见大名鼎鼎的忠贞侯! 帮他中兴大明。像秦良玉这样的,自然是越多越好! 见秦良玉答应了,他很是高兴。不过忽然之间,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和秦良玉有关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52 又发现两个好东西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2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随后,崇祯皇帝便带着秦良玉和孙传庭去兵仗局,一路上,他再度对秦良玉说道:“卿前去山海关之前,朕会给卿换装。全部都换!” 在郑森的密奏中,已经有第一批物资的清单,其中就包括了一船铁料。因此,崇祯皇帝已经调整了兵仗局这边的步骤,先集中钢铁用于护甲制造上,至于铁轨,等到后面再说。 事实上,兵仗局这边原本的精钢冶炼,主要也是用于军事方面的。新式护甲库存已经很多,勇卫营和京营还没有出战,先调一万件给白杆军,也并不影响他的整体计划。 再说了,白杆军是要堵截建虏的,如果没有给白杆军换装,崇祯皇帝心中就没有底气,怕白杆军拦不住! 此时,秦良玉一听崇祯皇帝一开口就说,给白杆军全体换装,说真的,这个她期待过,毕竟她儿子那边就全部换装了。但是,也没有特别期待,因为已经给白杆军六千多副盔甲和武器装备了,皇帝这边,还能有多少剩余的? 因此,她一听之下,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谢恩。 崇祯皇帝连忙拦住她,真诚地说道:“这世上如卿这般忠于朝廷的,从古自今,实在罕见。朕自然不能让卿流血又流泪,不优待卿,难不成让朕去优待左良玉那逆贼?” 说话间,压根就没有顾忌秦良玉的白杆军乃是土司军队的事实。这让秦良玉非常地感动,自己一生戎马生涯,承受那么大伤亡,感激付出是真得值得的! 随后,她便见识了兵仗局内的一切,算是真正认识到了,如今朝廷的底蕴有多雄厚。就算孙传庭,再次参观兵仗局的时候,也是非常地吃惊。 因为从他离开之后,兵仗局内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好几倍,也不再使用水力为动力,而是蒸汽机提供动力。 当然,最让他吃惊的是,在这兵仗局内,不再只有工匠,甚至还有宦官、宫女等,也在参与其中,和那些工匠讨论地头头是道。甚至有的人,还在指点工匠,并且时不时记录一些什么。 对此,孙传庭面露诧异之色,感觉自己不在京师的期间,定然又有新的变革。 崇祯皇帝早就注意他的反应,见此情况下,便微笑着给他,自然还有秦良玉说道:“这些都是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学生,从课堂上学有所得之后,便来这兵仗局实践,回头还要回科学院继续学习。等他们学有所成之后,朕这兵仗局就可以多开几个,不但用于军事,还可以用于民生!” 如今对外宣布的,其实就只有大明皇家军学院。大明皇家官学院还在筹备,准备等到蓟州之战后再说;而大明皇家科学院虽然早就成立,但是不对外公布,只是用工匠、宦官和宫女这些在实践。 孙传庭是个务实的人,又看到宫女、内侍都显得很有学问的样子,特别是这兵仗局对于朝廷的重要性,他更是深知,因此,对于崇祯皇帝这种“离经叛道”的做法,压根就没什么意见,反而很是高兴。 至于秦良玉,她参观兵仗局,从一进门开始,就是震惊、震惊,还是震惊,对兵仗局内的所见所闻,都已经有点麻木了。 崇祯皇帝带他们参观了一番,实际也是秀了一次,看看还有时间,就又带他们两人摆驾勇卫营,让他们再度去检阅了如今的勇卫营。 晚上的时候,他和刘伟超联系时,便笑着对刘伟超说道:“忠贞侯已经回京了,朕给她拍了照片,一会给你?” 刘伟超一听,顿时惊喜,连忙要求道:“不用一会了,你现在就给我吧。你告诉她,我是她的粉丝。真得,我这个人从来不追星,但是,像秦老将军这样的,我愿意当她的粉丝!” 崇祯皇帝在和刘伟超之前的沟通中,已经知道粉丝是什么意思,听到他这话,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于是,他就先挂断了通讯,把他拍得几张照片给刘伟超发了过去,估摸着刘伟超看了照片之后,他才重新发起了视频通讯。 刚一接通视频,就见刘伟超在手机里非常激动地对崇祯皇帝说道:“比我想象中还要帅啊!哦,好像形容的不对,总之,我宣布,我是秦老将军的粉丝了!”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只在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异世界这位朋友的年龄,比他要小。 这时,就听刘伟超问他道:“对了,那个和秦老将军一起合影的是谁?马祥麟么?但马祥麟是个武将,不是文官啊!” “呵呵!”崇祯皇帝一听便笑了,当即回答道,“那是孙传庭孙卿啊,你不是也想看看他的样子么?这次和秦卿一起回京,朕就给他也拍了照!” “啊!”刘伟超一听,不由得笑着说道,“孙传庭看着也是一个帅哥啊,很有气质,要是多点笑容,那绝对能吸引很多人成为他的粉丝!” 崇祯皇帝一听,仔细一想,好像对孙传庭的笑容真没什么印象。 他正在想着,就听刘伟超有点不好意思地要求道:“能不能拍一段视频过来,光是照片,实在不过瘾!” 崇祯皇帝当然没有意见,并且他也乐意刘伟超有他这个时代的偶像。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刘伟超把他当偶像。只是很可惜,这不可能!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答应道:“明日朕还要带秦卿和孙卿去检阅京营,到时候见了,朕就给你拍段视频吧!” 一听这话,刘伟超脑海中立刻又闪过一个念头,就再次要求道:“既然这样,你能不能把检阅京营的场面也录下来,我非常想看看,古代军队,特别是精锐军队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崇祯皇帝听了,便又是一笑道:“没问题!” 于是,第二天的时候,崇祯皇帝果然又带孙传庭和秦良玉去检阅了京营,让他们心中能明白,如今的京营和勇卫营的战力到底如何。 在这期间,他拿出了手机开始拍摄,也根本不用顾忌别人怎么看他。 基本上,在京师的人,包括孙传庭在内,其实都已经知道,皇帝手中那个,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如今,崇祯皇帝在用那个宝物,指不定是在给京营加持什么仙力之类的。 如此一来,京营将士们,一个个士气更为高涨。 皇帝连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都用出来了,那还有什么可以顾忌的呢! 天下无敌便是! 随后,崇祯皇帝又带着秦良玉和孙传庭去了大明皇家军学院内的一处房子,然后才对秦良玉说道:“此次卿领兵前去山海关,名义上是稳定山海关的民心,军心。实则等烽火传讯后,便重新入关沿长城截断建虏退路。” 说着,他就屋里的那个沙盘,亲自给秦良玉解说其他的部署,包括他已经派阎应元偷偷去加强蓟州守备的事情,还有吏部、厂卫去巡查京畿之地靠北一侧的城防情况。 总之,就是他和臣子之前商议出来的所有布局,都给秦良玉说了一遍,让她能做到心中有底。 果然,听完了崇祯皇帝的布局之后,秦良玉便激动地说道:“如此,必能击溃建虏。陛下放心,只要末将不死,建虏就休想从白杆军防线逃出关去!” 自始至终,她始终没有讨价还价的意思,也没有害怕面对狗急跳墙的建虏。 这让崇祯皇帝很是高兴,便笑着说道:“朕知道,卿是不会让朕失望的。” 随后,他想了下,就又对秦良玉说道:“白杆军在京师休整三天,这三天内,朕让兵仗局把白杆军的装备都换了。然后等消息就开拔去山海关。” “末将遵命!”秦良玉听了,立刻二话不说,双手抱拳领旨,浑然没有一点年迈的感觉。 崇祯皇帝见了很满意,当即又对他说道:“皇后,还有朕的贵妃、公主她们,都非常想见见卿,今日午膳,卿就进宫一起用膳吧!” 秦良玉本来是想拒绝的,就事论事而言,她更操心白杆军换装休整的事情。但是,皇帝已经开口,并且这也是皇家恩典,她也没法拒绝,便跟着答应一声。 事实上,因为刘伟超的影响,女子独立的思潮已经通过田贵妃等人开始传播。所谓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特别是宫女也开始加入大明皇家科学院之后,就更是多了一份可能。 加上秦良玉被封为忠贞侯,就更是鼓励了大明女子。平心而论,谁不渴望出人头地?这可不分男女的。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秦良玉可以说是大明朝解放妇女的一面旗帜,一个榜样。宫中之人,以女人居多,自然都非常希望能见一见大名鼎鼎的忠贞侯! 帮他中兴大明。像秦良玉这样的,自然是越多越好! 见秦良玉答应了,他很是高兴。不过忽然之间,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和秦良玉有关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53 我就跟你姓 “哇,真得好有气势!” “我决定了,下一期就这种风格,虽然也是古典,但是改一下,曲风上再来点热血的,更能让粉丝疯狂!” “这些是哪个歌舞团的?太厉害了!” “这几个能当我的伴舞么?钱不是问题!” “刘哥?在么?” “刘哥,是我什么地方说错话了么?” “刘哥???” 刘伟超看完,能从字面上感觉到她看到这个军阵演练的激动心情。说实话,他能理解。 虽然动作没有那么花里胡哨,但是,经常上战场的人,所演练出来的那种气势,真得不是和平年代的人能演出来的。 深市公主一下就被震惊,从而喜欢上了,也在情理之中。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回信息过去了。 “不好意思,刚才在忙,没看到你发过来的消息。” “还是刚才那句话,我这边只能提供编曲,编舞,服装等等,不提供人力。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按照视频上的内容去练。” “我这里还有两个视频,一会我传到网上,你能看到,就当熟悉下,这类舞蹈的风格好了!” 刘伟超还在打字,忽然,就立刻收到了一条信息。 “别啊,刘哥,别发到网上,都给我,我要了!” “如果你先发这种视频到网上,回头我的这种演唱会就会少那种初次看到的震撼感了!” “这个就当下回演唱会的合同内容好了,怎么样?” “刘哥,你看在我一心想弘扬我们古代文化传统的份上,好不好嘛?” “……”刘伟超看得无语,没想到这深市公主为了这视频,也是拼了。 他想了一下,最后只好说道:“剩下这两个视频,一个不方便给你看,需要回头重新录给你看;另外一个,我一定要给所有的中国人看的,不过可以先给你。但是等你演出结束之后,我要发网上的,你自己掂量,还要不要当下回合同的节目内容?” “为什么?”这一次,对方很快就回了一句。 刘伟超通过这三个字,都能看到对方肯定一脸的诧异。因为他的要求,明显有点诡异。 其实在刘伟超说来,也不诡异。 一个视频是崇祯皇帝带着孙传庭和秦良玉检阅京营的视频,场面宏大,就算刘伟超再有能耐,也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演员去做这个事情。要是别人看到这个视频,指不定就会乱怀疑了。因此,不能给其他人看,只能自己看看过瘾。 第二个视频是秦良玉自己的那个视频。这个视频可以给别人看,而且就刘伟超来说,他是一定更要给别人看的。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个人是秦良玉,他最为佩服的人之一,要让所有人,不管知道不知道,都能看到这个视频。而不是为了钱,就把秦良玉给雪藏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回了一句道:“因为视频中的表演者,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之一,我就想着,让世人能认识她!” 一看到这条信息,深市公主便更好奇了。说真的,刘伟超这句话,让她有一种非看不可的冲动。 于是,她便回复道:“那好吧,你发过来,让我先看看!” 刘伟超见了,便把秦良玉的那个视频发了过去。 随后,他自己就开始查轧棉机和缝纫机的资料。 惠特尼轧棉机,解决了如何将适合于南方生长的短纤维棉花的棉籽与棉绒相分离的问题。机器结构简单而工作效率高,一个劳动力一天分离的棉花比以前几个月都多,是农业史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 不过刘伟超随便在网上搜,搜不到资料,便决定去网上下单,给钱,让别人给他提供。 至于缝纫机,他妈就有在用。但是,看过是一回事,怎么让崇祯皇帝那边手工打造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想了下,他决定如法炮制,给钱购买简单的缝纫机打造组装视频。 如果换成以前,可能他把这些后世的发明传给崇祯皇帝去打造,会存在不少难度。因为他不可能对这些发明都熟悉,也不可能在网上免费找到自己想要的。 可如今有钱了,这就完全不一样了。说句实在话,就当今世界,只要有钱,什么事情做不到?只是解析一些几个世纪之前的发明而已,无非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他正在忙着这个,深市公主那边,又发消息过来了。 “这位老人家是谁?看着就好厉害啊!” “之前那些女演员,是不是都是她的徒弟?” “她多少岁了,看不透年龄,看着身体好得很,是不是真有气功那些,修身养性,身体就如此好了?” “……” 消息是一条接一条,很显然,她对于秦良玉这个视频,也是很震撼。 刘伟超看了,不由得笑了下,当即回答道:“她啊,今年六十八岁了,马上就要六十九了。身体确实好!至于她的名字,不能告诉你!” “怎么,你怕我自己偷偷去找她啊?你放心好了,合同里有过约定的,我肯定不会私下去找的。” 刘伟超一看,心中好笑,我还怕你偷偷去找么?你要是能找到,我就跟你姓! 他正在想着,对方又发了条信息过来。 “我爸年纪比她还小,身体明显没有她好,而且还有各种小毛病。你能帮问下,她是怎么保养的么?如果可以的话,有什么气功之类,让我爸,还有我妈都练练。你放心,我可以付钱的!” 刘伟超见了,便马上回道:“这个我可以问问,不过气功这东西,我就不清楚有没有了。” 据记载,秦良玉一生戎马生涯,并没有什么生病之类。最后的时候,好像是老死的。不过要不是明末这段亡国岁月,秦良玉能心情舒畅的话,说不定还能活更长的日子。 她一生征战沙场,身体好,精气神足,有没有气功,还真是不好说。如果真有的话,反正只要能强身健体,那自己父母也可以练练的。 深市公主的这番话,也提醒了刘伟超自己,他决定一会好好问问崇祯皇帝。 这么想着,刘伟超就回道:“好,这个事情我可以问问,有答案了就告诉你!” “那好,谢谢了!” “哦,对了,演唱会那天,你来么?” 刘伟超见了,想了下还是说道:“有电视直播么?” “有的,就是深市电视台会直播,已经说好了的。” “那我就到时候看电视直播好了!加油!” “好吧,时间不早了,晚安!” “晚安!” 刘伟超知道,她邀请自己,其实更想的是和自己背后的团队见面而已。再说了,自己确实不喜欢那种演唱会,看电视直播倒是可以。 他正在想着,忽然,就发现崇祯皇帝又联系他,就点了接通视频。 一接通之后,就见崇祯皇帝带着笑容,对他说道:“如今蓟州之战的准备越来越充分,朕真得无比期待,该死的建虏早点入关。但是,朕又有点担心起来,朕准备地这么充分,万一建虏不入关,那可怎么办?” 刘伟超已经全盘了解崇祯皇帝那边的情况,听到他这话,深表赞同。 崇祯皇帝所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建虏会如同历史上一样入寇的前提下的。如果今年不入关的话,他的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 这也就是说,崇祯皇帝目前所采取的行动,很多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缺少情报的支持。 一想到这,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还是缺少辽东的情报,以前的时候,东江镇在的时候,辽东百姓逃到东江镇,应该能带来建虏的消息。也是如此,东江镇才会骚扰建虏,让建虏不敢抽调主力离开辽东。我觉得,你有必要重建东江镇!”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的好心情一下就没了。 东江镇这个话题,说起来都是无奈。自从那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东江镇就是内乱,乱到最后,那些东江镇将领,不是已经死了,就是投降了建虏。 东江镇,已经不复存在了!要想重建,谈何容易啊!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把事情给刘伟超说了下。 对此,刘伟超倒是不认可,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有可能是我纸上谈兵吧,就我个人觉得,东江镇有什么难建的?建虏又没有水师,你完全可以找一个背靠大海的城市,打下来后,以你现在的军备,肯定能守住。你不能老是被动挨打,要让建虏难受,你才能好受的啊!”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对了,回头我们也该点下科技树,通讯这块,我帮你搞起来,到时候传递消息就会变得容易,就更有利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惊喜起来,连忙问道:“当真,就和这手机一样么?如果朕这边也能有这手机,不要说人手一只,只是有个十来只,朕就能随时掌握全国局势了!”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当即摇头说道:“手机是不可能的,那要有卫星通讯,你就别想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54 解学龙急报 说完之后,看到崇祯皇帝有点失望的样子,刘伟超便又笑着说道:“一口吃不掉胖子弹的,手机通讯这个,有非常多的前置科技。估计没有上百年的功夫,哪怕是有我的帮助,也绝对不可能的。” 顿了顿,他又笑着补充道:“倒是之前查铁丝网的时候,发现了两样好东西,给你那边正好,都是和纺织业有关的。” 崇祯皇帝听了,表情转为惊喜,连忙问道:“是什么好东西?” “之前的飞梭和纺纱机,是解决棉花到棉纱,再到棉布这两个阶段嘛!”刘伟超当即回答他道,“还有棉花分离棉籽的步骤,以及布匹到衣裳的这个步骤,都有好东西给你,能提高非常大的效率。” 说到这里,顿了顿,他想了下又说道:“事实上,到了这样的阶段,你那边肯定要大范围开始种植棉花。如此一来,采摘这一块,其实也用机器来做会提高非常大的效率,节约人力。不过这个内容还早,还是以后再说吧,我们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一个个来!” 崇祯皇帝听得欣喜不已,连忙点头道:“好好好,就听你的。” 刘伟超见了,也是笑着说道:“棉布这一块,或者说纺织这个行业,等你过个几年,大明的百姓就能享受到物廉价美的衣裳可以穿,再也不会有许多冻死的情况。另外,你的成本会远比其他国家的要低,让商人贩卖过去,能一举占领整个地球的生意!” 听到这个描述,崇祯皇帝不由得露出非常期待的神色。 这时候的他,已经很明白,垄断的生意,是最为赚钱的生意。 能占领全球的生意,那绝对是大赚的生意!朝廷设立这方面的国企,对,就是国企,那国库的钱,就能源源不断地多起来!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对了,你也要把交通给搞起来。”刘伟超顺着这个思路,便提醒崇祯皇帝道,“你那个铁道的事情,搞得怎么样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收回幻想,马上回答刘伟超道:“朕已经派了铁道司那边带着木匠和铁匠,就在矿区那边试验。按照之前的回报,估计差不多能铺好一段矿区到管道上的路了。”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朕是打算等到蓟州之战后,再开始抽调人手,全力铺设铁轨,至少要开通到京师的这条路。另外一条,就是计划通州到京师的。” 刘伟超见崇祯皇帝自己有明确的计划,在他看来,也没什么不妥,便没再说什么。 这一夜的聊天,基本上就这样了。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就召集孙传庭、堵胤锡两人,商议有关重建东江镇的事情。 他也是认为,刘伟超的提醒很有道理,这个东江镇,确实该建起来好一些。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堵胤锡和孙传庭都反对。目前情况下,当以蓟州之战为重,就算要重建东江镇,至少也要等到蓟州之战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听到这两个知兵的臣子都是如此说法,崇祯皇帝也就听他们的,暂时不去想重建东江镇的事情。 他这边还在商量着呢,内阁那边,就又收到了一堆江南急奏,由首辅亲自带着这些奏章请求觐见。 崇祯皇帝已经有安排,倒也表现地很关心江南局势。便立刻召开御前会议,开始了他的表演。 总之,他就表现出,他对江南局势非常关心,除了严格要求江南各地剿贼之外,也承诺会尽快派出援军。 而他实际上的目的,其实只有孙传庭、堵胤锡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他们当然不可能揭穿皇帝的真实用意,只是旁观,看着崇祯皇帝在那表演。内心中,对崇祯皇帝不由得又多了一丝敬畏。 当今天子,真得是越来越适应天子之位了! 贺逢圣等人得到皇帝的表态,心中都是松了口气。 可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山海关解学龙的急报到了。 解学龙上奏,说他在核查山海关军政事宜时,发现卫所屯田被侵占甚多,军心不稳,士气不振,甚至有兵变征兆。 还有,锦州的建虏,似乎也有攻打宁远、山海关的迹象。 总之,在解学龙的描述之下,山海关似乎随时可能出问题。 他向朝廷恳求,立刻增派援军,稳定山海关的士气,军心,不能给建虏任何可趁之机。 这份奏章一到,崇祯皇帝就对那些江南籍的官员说,这没办法了,山海关对朝廷最为重要,不能出任何事情。因此,白杆军就无法南下,只能北上增援山海关,先要稳住山海关的局势才行。 面对这个情况,除了知情人之外,其他人都傻眼了。 偏偏在这关键时候,山海关也出现问题了。 他们倒没有怀疑过,解学龙这封奏章会有假。 因为之前的松锦之战,让朝廷的元气大伤。山海关那边,军心士气不稳,之前就已经有迹象了。为此,朝廷也是派了解学龙去巡查核实。 就连吴三桂他爹听到风声之后,也有些疑惑,想着该不会是吴三桂沉不住气,没听自己的,开始搞事了吧?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派人给吴三桂送信,告诫他儿子千万别乱来。 他已经掌握了消息,京营和勇卫营似乎已经被朝廷练出来了。而且兵仗局那边,动静很大,光是往白杆军营地就送了一车又一车的东西,很可能是军械之类。 这个时候,吴三桂那边要是搞事,很可能会一头撞到铁板上的。 山海关的重要性,北方人是最清楚不过的。也是因为山海关太重要,因此关宁军能以此要挟,享受朝廷官军中的最好待遇。 如今山海关要出事,那就没办法了。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崇祯皇帝下旨,让忠贞侯秦良玉立刻带着白杆军出发,前往山海关稳定局势。 不过崇祯皇帝也承诺了,只要勇卫营和京营训练的差不多,或者山海关那边局势稳住了,他一定抽调军队前往南方平叛。 至于眼前,他要求底下的这些官员,全力救灾。 黄河决堤,又在深秋,冬天马上到来,如果救灾不及时,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崇祯皇帝表面上,在忙这个事情,实际上,他的一颗心,其实就在建虏身上。一如他对刘伟超所说,他是真担心,他准备好了一切,结果建虏不来了,那就要傻眼了! 他自然不知道,这个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因为蝴蝶效应的缘故,八大晋商的毁灭,让奴酋皇太极提前向关内派出了抢劫队伍,就是想多抢一些关内的粮草物资。 这时候,建虏为首的抢劫大军,已经到了敖汉部族的地盘上。也就是在锦州西北部的草原上。 虽然建虏做得是无本买卖,但是,这路上的粮草消耗,还是要他们自己带的。 东部蒙古部族那边,同样是如此。 走了远路,已经走了一大半路,阿巴泰下令休整一天。 一是调整人马体力,做好战事准备。另外一边,则是等待科尔沁部族的人马到来。 就东部蒙古部族中,关系和建虏最亲近的,就是科尔沁部族。 皇太极的几个妃子,包括最宠爱的海兰珠,都是出自科尔沁,并且皇太极也有女儿嫁给科尔沁那边。总之,关系很乱,但也证明,科尔沁和建虏的关系最亲。 这入关抢劫的好事,自然不能落下科尔沁族的。 在中军帐内,阿巴泰和一伙人趁着这个休整的机会在开会。 “此次入关,陛下的旨意,要我们带尽可能多的粮草物资和人口回辽东!”阿巴泰看着底下一群人,严肃地说道,“因此,后路必须保持通畅。之前议定的,蓟州的明军最有战力,就必须要灭了他们,才好放心南下!” 说到这里,他看向底下两个穿着打扮明显不同的人问道:“该是你们对关内情况最为了解了,还有什么是需要补充的么?” 这两人,就是逃往辽东的八大晋商之二。为首的人,就是范永斗了。听到阿巴泰的话,便连忙回答道:“之前的松锦之战,朝廷能打的官军,能调动的都已经没了。打下蓟州,该是没有任何问题。小人就是想着,大清军队也可以往晋地走走,小人最熟,收获该是很大的。” 听到这话,另外一人立刻就反驳道:“晋地那边有大同、宣府重镇,就算如今不行了,但是底子还是在那里的。倒是关内其他地方,早已烂得不行,末将认为,打掉蓟州之后,该直袭鲁地为好!” 听到这话,范永斗看了他一眼,不敢反驳。 自从逃往到辽东之后,他算是看清楚了。没有了晋地为依托,孤家寡人的,大清这边已经不怎么重视他了。甚至时间长了,那些女真人也对他恶言相向,他都只能忍了的。 他在想着,阿巴泰却已经对刚才说话之人说道:“恭顺王说得没错,那攻城这个,交给你,没问题吧?”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55 特喜欢抄家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成正文,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哇,真得好有气势!” “我决定了,下一期就这种风格,虽然也是古典,但是改一下,曲风上再来点热血的,更能让粉丝疯狂!” “这些是哪个歌舞团的?太厉害了!” “这几个能当我的伴舞么?钱不是问题!” “刘哥?在么?” “刘哥,是我什么地方说错话了么?” “刘哥???” 刘伟超看完,能从字面上感觉到她看到这个军阵演练的激动心情。说实话,他能理解。 虽然动作没有那么花里胡哨,但是,经常上战场的人,所演练出来的那种气势,真得不是和平年代的人能演出来的。 深市公主一下就被震惊,从而喜欢上了,也在情理之中。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回信息过去了。 “不好意思,刚才在忙,没看到你发过来的消息。” “还是刚才那句话,我这边只能提供编曲,编舞,服装等等,不提供人力。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按照视频上的内容去练。” “我这里还有两个视频,一会我传到网上,你能看到,就当熟悉下,这类舞蹈的风格好了!” 刘伟超还在打字,忽然,就立刻收到了一条信息。 “别啊,刘哥,别发到网上,都给我,我要了!” “如果你先发这种视频到网上,回头我的这种演唱会就会少那种初次看到的震撼感了!” “这个就当下回演唱会的合同内容好了,怎么样?” “刘哥,你看在我一心想弘扬我们古代文化传统的份上,好不好嘛?” “……”刘伟超看得无语,没想到这深市公主为了这视频,也是拼了。 他想了一下,最后只好说道:“剩下这两个视频,一个不方便给你看,需要回头重新录给你看;另外一个,我一定要给所有的中国人看的,不过可以先给你。但是等你演出结束之后,我要发网上的,你自己掂量,还要不要当下回合同的节目内容?” “为什么?”这一次,对方很快就回了一句。 刘伟超通过这三个字,都能看到对方肯定一脸的诧异。因为他的要求,明显有点诡异。 其实在刘伟超说来,也不诡异。 一个视频是崇祯皇帝带着孙传庭和秦良玉检阅京营的视频,场面宏大,就算刘伟超再有能耐,也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演员去做这个事情。要是别人看到这个视频,指不定就会乱怀疑了。因此,不能给其他人看,只能自己看看过瘾。 第二个视频是秦良玉自己的那个视频。这个视频可以给别人看,而且就刘伟超来说,他是一定更要给别人看的。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个人是秦良玉,他最为佩服的人之一,要让所有人,不管知道不知道,都能看到这个视频。而不是为了钱,就把秦良玉给雪藏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回了一句道:“因为视频中的表演者,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之一,我就想着,让世人能认识她!” 一看到这条信息,深市公主便更好奇了。说真的,刘伟超这句话,让她有一种非看不可的冲动。 于是,她便回复道:“那好吧,你发过来,让我先看看!” 刘伟超见了,便把秦良玉的那个视频发了过去。 随后,他自己就开始查轧棉机和缝纫机的资料。 惠特尼轧棉机,解决了如何将适合于南方生长的短纤维棉花的棉籽与棉绒相分离的问题。机器结构简单而工作效率高,一个劳动力一天分离的棉花比以前几个月都多,是农业史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 不过刘伟超随便在网上搜,搜不到资料,便决定去网上下单,给钱,让别人给他提供。 至于缝纫机,他妈就有在用。但是,看过是一回事,怎么让崇祯皇帝那边手工打造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想了下,他决定如法炮制,给钱购买简单的缝纫机打造组装视频。 如果换成以前,可能他把这些后世的发明传给崇祯皇帝去打造,会存在不少难度。因为他不可能对这些发明都熟悉,也不可能在网上免费找到自己想要的。 可如今有钱了,这就完全不一样了。说句实在话,就当今世界,只要有钱,什么事情做不到?只是解析一些几个世纪之前的发明而已,无非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他正在忙着这个,深市公主那边,又发消息过来了。 “这位老人家是谁?看着就好厉害啊!” “之前那些女演员,是不是都是她的徒弟?” “她多少岁了,看不透年龄,看着身体好得很,是不是真有气功那些,修身养性,身体就如此好了?” “……” 消息是一条接一条,很显然,她对于秦良玉这个视频,也是很震撼。 刘伟超看了,不由得笑了下,当即回答道:“她啊,今年六十八岁了,马上就要六十九了。身体确实好!至于她的名字,不能告诉你!” “怎么,你怕我自己偷偷去找她啊?你放心好了,合同里有过约定的,我肯定不会私下去找的。” 刘伟超一看,心中好笑,我还怕你偷偷去找么?你要是能找到,我就跟你姓! 他正在想着,对方又发了条信息过来。 “我爸年纪比她还小,身体明显没有她好,而且还有各种小毛病。你能帮问下,她是怎么保养的么?如果可以的话,有什么气功之类,让我爸,还有我妈都练练。你放心,我可以付钱的!” 刘伟超见了,便马上回道:“这个我可以问问,不过气功这东西,我就不清楚有没有了。” 据记载,秦良玉一生戎马生涯,并没有什么生病之类。最后的时候,好像是老死的。不过要不是明末这段亡国岁月,秦良玉能心情舒畅的话,说不定还能活更长的日子。 她一生征战沙场,身体好,精气神足,有没有气功,还真是不好说。如果真有的话,反正只要能强身健体,那自己父母也可以练练的。 深市公主的这番话,也提醒了刘伟超自己,他决定一会好好问问崇祯皇帝。 这么想着,刘伟超就回道:“好,这个事情我可以问问,有答案了就告诉你!” “那好,谢谢了!” “哦,对了,演唱会那天,你来么?” 刘伟超见了,想了下还是说道:“有电视直播么?” “有的,就是深市电视台会直播,已经说好了的。” “那我就到时候看电视直播好了!加油!” “好吧,时间不早了,晚安!” “晚安!” 刘伟超知道,她邀请自己,其实更想的是和自己背后的团队见面而已。再说了,自己确实不喜欢那种演唱会,看电视直播倒是可以。 他正在想着,忽然,就发现崇祯皇帝又联系他,就点了接通视频。 一接通之后,就见崇祯皇帝带着笑容,对他说道:“如今蓟州之战的准备越来越充分,朕真得无比期待,该死的建虏早点入关。但是,朕又有点担心起来,朕准备地这么充分,万一建虏不入关,那可怎么办?” 刘伟超已经全盘了解崇祯皇帝那边的情况,听到他这话,深表赞同。 崇祯皇帝所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建虏会如同历史上一样入寇的前提下的。如果今年不入关的话,他的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 这也就是说,崇祯皇帝目前所采取的行动,很多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缺少情报的支持。 一想到这,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还是缺少辽东的情报,以前的时候,东江镇在的时候,辽东百姓逃到东江镇,应该能带来建虏的消息。也是如此,东江镇才会骚扰建虏,让建虏不敢抽调主力离开辽东。我觉得,你有必要重建东江镇!”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的好心情一下就没了。 东江镇这个话题,说起来都是无奈。自从那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东江镇就是内乱,乱到最后,那些东江镇将领,不是已经死了,就是投降了建虏。 东江镇,已经不复存在了!要想重建,谈何容易啊!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把事情给刘伟超说了下。 对此,刘伟超倒是不认可,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有可能是我纸上谈兵吧,就我个人觉得,东江镇有什么难建的?建虏又没有水师,你完全可以找一个背靠大海的城市,打下来后,以你现在的军备,肯定能守住。你不能老是被动挨打,要让建虏难受,你才能好受的啊!”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对了,回头我们也该点下科技树,通讯这块,我帮你搞起来,到时候传递消息就会变得容易,就更有利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惊喜起来,连忙问道:“当真,就和这手机一样么?如果朕这边也能有这手机,不要说人手一只,只是有个十来只,朕就能随时掌握全国局势了!”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当即摇头说道:“手机是不可能的,那要有卫星通讯,你就别想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56 直播 恭顺王,也就是孔有德,原本是东江镇将领,毛文龙死后跟随登莱巡抚孙元化,成为其麾下编练新军,聘用濠镜澳的佛郎机人为教官,全面使用火器。 结果到后来,孔有德造反,把这支火器新军,包括军中造火铳火炮的工匠,一起拉去投降了建虏。 建虏这边,正好缺少火器军队,这孔有德正好送上门去,顿时让奴酋皇太极喜出望外,立刻封了他为恭顺王,和他一起的耿仲明为怀顺王。由此可见,孔有德绝对是皇太极那边的及时雨! 事实也证明,自从孔有德投降了建虏之后,原本建虏攻城的短板,便被立刻补上了。 像锦州这样的坚城,建虏还是无法攻下之外,对于小一点的城池,就再也不在话下。 一个简单的例子,崇祯初年,建虏入关之时,多是对城池束手无策。只是县城级别的昌黎,军民一心抵抗之下,建虏怎么都攻不下。 而到了后来,就这崇祯十五年的入寇,建虏几乎是打哪个城,那就是那个城被打下,共计攻克八十八城,逼降六城。 由此可见,建虏军中有了孔有德的火器军队之后,对关内造成的影响有多大了! 而此时,孔有德也是成竹在胸,很有把握的样子。 对此,阿巴泰没有一点怀疑,当即点点头,算是肯定了孔有德的话。 随后,他便对图尔格说道:“你领三万人马,并蒙古诸部共计五万,从雁门、石城二关分兵夹攻黄崖口关,威慑明密云总兵,如若刚迎战,就击溃之;不敢出征,便东向,和本王所领人马会师攻打蓟州。” “末将遵命!”图尔格一听,当即信心满满地大声回应道。 他全名钮祜禄·图尔格,镶白旗人,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首额亦都第八子。从野猪皮努尔哈赤那会就已经开始打仗,如今不但是镶白旗的固山额真,还是内大臣,从一品武将,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管统率侍卫亲军,护卫皇帝,地位颇为尊崇。 可以说,他的这些地位,基本上还是靠他的军功挣来的。换句话来说,就是从明军身上得到的。 因此,对于明军是个什么情况,图尔格是最清楚不过了。对于阿巴泰交代的任务,他一口就应下,根本就没有再考虑考虑。 因为他很清楚,松锦之战后,明国能战之军已经没了! 这个认识,可不止是他一个人,而是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明国真还有能战之军,就绝对不可能在持续了将近大半年的松锦之战中不派出来。要不然,傻子才会眼睁睁地看着那十二万大军全军覆没,而无动于衷的。 之所以如此,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明国已经无其他援兵可派。 就如今关内那些明国官军,连个流贼都打不赢了,还怎么撼动无敌的大清军队? 就算明国人多,但是这才短短地过去了大半年而已,你要说,明国就能重建出一支强军,那除非是有神仙帮忙,要不然,绝对不可能! 可是,这个世上有神仙么?就算有,也不会管明国的闲事。要不然,早该显身了! 于是,就这么的,一场军议下来,就把入关的作战意图,分派了个七七八八。 几乎所有建虏也好,还是蒙古鞑子也罢,一个个都是兴奋地撂着袖子,眼睛冒光,摩拳擦掌地,就等着入关的那一刻了! 粮草、物资、牲口、女人等等,就仿佛唾手可得,就等着他们动手了。 …………………… 相对于他们的胸有成竹,另外一位老兄,就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了。 这个人,就是宁远总兵吴三桂。 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时候,他通过砸钱,不但没有因为临阵脱逃而降罪,反而调到了更为安全的山海关当总兵。 不过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效应的原因,崇祯皇帝查贪腐,把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都给抓了,同样也影响到了吴三桂,依旧还缩在宁远当总兵。 本来的话,他对这个局势很不满,又听闻崇祯皇帝捞到了很多钱,因此,他就想闹一闹,让朝廷知道他的份量,顺便再敲一笔钱。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派了个钦差大臣前来核实情况。更为意外的是,这个钦差大臣解学龙,似乎是个死板的傻子,真得一点点核实,极其认真。 一开始,吴三桂以为是想要好处,因为这种事情,他听过,也见过,对于大明官场来说,司空见惯! 为此,给钱便是,结果没想到,油盐不进,我行我素。 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忍了一段时间,就有点火了。当即送信给他爹,想要收拾这个解学龙。 但是最终,他爹没让他动手,说是朝堂上有变动,要谨慎。 他的舅舅祖大寿已经被抓去了建虏那边,关宁军是他当头,没有可以商量的对象,就只能听他爹的。 为此,吴三桂就继续忍了一段时间。 然而,他发现,解学龙竟然开始核查卫所屯田,这让他又不安了起来。 因为从山海关到锦州之间的卫所,几乎都是关宁军掌控,也就是他们祖吴两家的势力范围,好的屯田,早被他们瓜分了的。 不过吴三桂好歹记得他爹的交代,倒也不敢先动手,只是去了信,征求他爹的意见。 结果没想到,他爹的回信还没到呢,白杆军竟然来了。 朝廷派新封的忠贞侯秦良玉,领一万白杆军进入山海关,这不是他能拒绝的,毕竟他还在宁远城。 就算他在山海关,有解学龙在的情况下,除非吴三桂谋反搞兵变,那就没理由不让奉旨而来的白杆军进城。 让吴三桂有些慌了的是,按照旨意,白杆军是因为解学龙禀告,关宁军军心不稳。 更让他有点傻眼的是,他爹的加急快信,几乎和白杆军在前后脚的时间,送到了他的手中。 在这个信中,他爹斥责他,是不是觉得翅膀硬了,就可以不听他爹的话。说了让他不要搞小动作,等他观察朝堂上形势之后再说,怎么就不听呢? 对此,吴三桂感到很冤枉,比窦娥还冤。他正没干啥事,那个解学龙也是乐呵呵的,人畜无害的样子,怎么就这么冤枉他呢! 吴襄在信中给吴三桂说了个情况,说有九成的把握,属于宫内的兵仗局有巨大的变化。应该是打造了大量的精钢护甲,装备了白杆军。 之前的马祥麟所部,能打大胜仗,就有一个传言,说是得到了皇帝赏赐的五六千副盔甲;而这一次,白杆军在京师休整的时候,兵仗局那边的车子,也是一辆辆地排长队,向白杆军军营运东西。 吴襄怀疑,那车里的东西,指不定又是传说中的精钢护甲。 不过,对于得到这样的消息,吴襄自己也有点困惑。 首先,就算皇帝抄家得到了那么多的钱粮,可要换成精钢护甲的话,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根据得到的消息,真要都是护甲的话,白杆军一下拿到了上万副精钢护甲,说真的,吴襄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白杆军说到底,终归是土司军队,如今这一任土司,不管还是秦良玉还是那个马祥麟,确实对朝廷忠心,但是,谁能知道,后续的土司会不会和朝廷交恶呢? 一旦成为朝廷的敌人,那拥有上万副精钢护甲的土司军队,将会变得极其可怕! 吴襄不相信,当今皇帝会是个傻子,不会考虑到这种后果。他敢真得给土司这么多的精钢护甲? 除非有一种可能,就是土司军队有这么多的护甲,朝廷这边却还是有把握,一旦为敌,能打败土司军队的。 那么就可能是,朝廷这边的军队,人手一副精钢护甲,数量上要远比白杆军还要多! 一想到这,吴襄就傻眼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在给吴三桂的信中,他把这前后矛盾的事情也给吴三桂说了一遍。 总之,就是吴襄现在还看不清皇帝在做什么,想要干什么? 因此,他再三叮嘱,让吴三桂一定要不要搞小动作! 至于屯田这些,必要时候也可以舍弃,只要手中有军权,摸清了情况之后,一样可以有钱有权! 如果不清楚情况之下,和朝廷发生冲突的话,吃亏的,只能是吴家。 当今皇帝可不比以前了,特喜欢抄家,一旦有罪,不再只是治罪当事人而已,而是抄家的,整个家族就会因此而没落! 吴三桂从信中,看到了他爹的困惑,忧心,无奈之下,他最终还是决定,按照他爹的吩咐做事。 与此同时,在京师这边,江南各地,甚至包括应天府,都因为受到流贼的威胁而向京师这边发来了求援奏章。 对此,崇祯皇帝依旧和以前一样,一边喊着让他们“顶住,顶住”,一边就三天两头地摆驾京营和勇卫营。 能看出来,崇祯皇帝确实很心急,这么盯着勇卫营和京营,那还能说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崇祯皇帝估计肯定会派军队南下的。 他们当然不知道,崇祯皇帝的目的,其实就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57 狼烟起(为五百月票加更)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惊讶,当即问道:“朕这个手机也会有变化?” “不是很确定!”刘伟超听了,便回答崇祯皇帝道,“之前的时候,我换手机铃声,你那也自动换了。你的电量,也是由我的手机来供应,还有,你的手机和我的是一样的。因此,我就想做个实验,验证下我的想法。”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以前是没钱,所以也不折腾。但是现在有钱了,我打算先买个折叠手机,两万来块钱左右的。现在这个,才五千来块。”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高兴了。价格相差这么多,那肯定手机会变得更加厉害。 对他来说,当然也是想要更好的手机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变得非常期待起来。 结果,刘伟超还没完,继续对他说道:“如果真得可以的话,考虑到你那边的不方便,我在想,就出钱专门定制一个手机,提供打印、扫描功能的。特别是打印功能,你最是需要了。还有像那种拍立得的功能,想必也是有趣的。但是现在还不敢保证可以不可以,就先看看再说吧!” 看到崇祯皇帝有点疑惑的样子,他就又解释了什么是打印、扫描、拍立得这些功能。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不由得喜出望外。真得,光是从手机中抄写内容出来这一项,就太费时间了。 别的不说,只是这一项能实现,崇祯皇帝就会笑开花了。 看到他这么高兴,刘伟超又不得不提醒道:“不过你也别太过期待了,成不成,还难说的。我估计,数据可以时空传输,但是,影子手机这个,应该是涉及到了物体的时空穿梭,估计难度会更大,不一定能行。”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还有,定制手机这种,可能也会非常花钱,等先用折叠屏手机来试试吧,如果可以,再进行下一步。” 崇祯皇帝一听,说真的,确实有点失望。不过回过头来一想,自己有这个手机,能和刘伟超进行联系,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如果得陇望蜀,以至于患得患失的话,就有点不应该了!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的心态就又好了一些。 回头挂断了视频通讯之后,他立刻把外面的田贵妃等人召了进去,认真地对她们说道:“如今你们已经看到过那个演唱会是什么样子的了,好好用心,继续帮刘伟超赚钱。他的钱还不够多,一定要帮他多赚钱,听到了没有?” 他能听出来,刘伟超的钱就是不够多;同时,他也更加认识到,刘伟超的钱越多,能帮到他的能力就越强。 不止是这一次换手机的事情,还包括刘伟超从一开始给他提供的资料详细程度,到如今他有钱之后提供的资料,不但有详细说明,甚至都还有视频解释,无不证明,刘伟超有钱与否对他的帮助。 因此,对他来说,帮刘伟超继续赚钱,也是他最为重视的事情之一。 田贵妃等人听了,自然是连忙答应了。说一定会好好用心,继续给刘伟超那边提供最好的曲目。 为此,在陈圆圆的建议之下,由田贵妃向崇祯皇帝提出,召集江南那边有名的曲目相关人员等等。 对此,崇祯皇帝自然一口就同意了。 另外一边,刘伟超收拾收拾,正准备睡觉的时候,手机电话铃声忽然响了起来。他拿过手机一看,稍微楞了下,随后便接通了电话:“恭喜恭喜,演唱会很成功吧?” 这话一说出口,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了银铃般的笑声。能听出来,对方非常地开心。 对此,刘伟超能体会到对方的开心,便也无声地笑了。 过了一会之后,对面终于收了笑声,但是话语间,怎么都抑制不住高兴,一股浓浓地兴奋感,沿着无线信号,扑向刘伟超的耳朵:“你不知道,真得,今天我有多开心!” “……”刘伟超一听,无语,这也太开心了吧! “真得,我是家里老小,家里人都担心我,特别是对我选择走这条路,家里都有过争论。但是,我坚持己见,最终家里人虽然勉强同意了,但是我能感觉出来,我家里人其实并不看好!但是……” 说到这里,她忽然提高了声音,非常兴奋地说道:“……我成功了,我真得成功了,我能吃这一碗饭!哈哈,我成功了……” “……”刘伟超忽然感觉自己是多余的,接通了电话之后,放在一边,保证对面哪位一样能这么开心说话。 “我就知道很多人都看不起我,觉得我只是家里有钱而已!我跟你说,我心中就憋了一口气,一定要让他们看看,我自己能行。那一天,听到荔枝姐说起,我就感觉到,这会是我自己的一条路。他们虽然有劝我,但我没管,坚持下来了,钱不是问题,终于打造了属于我自己的一条路……” “……”刘伟超又一次听得无语,这归根结底,终归还不是她家里有钱! 要是普通人的话,哪怕你天份再高,又有谁会给你前期一千多万资金来量身打造这么一个演唱会? 当然了,估计在她的眼中,在她的想法中,考虑的角度,终归和普通人不一样。也不能用普通人的角度,去要求她的。 他正在想着,忽然,就听到手机里传来惊讶的声音道:“咦,怎么就我一个人说话,喂,刘哥,你在么?” “在,在,我在!”刘伟超一听,连忙笑着回应道,“我想说话也没能插上嘴,只好先等你说完再说了!” 一听这话,手机里面的声音明显有点不好意思了:“啊,是这样啊,我平时没有这么多话的!” 刘伟超听了一笑,当即说道:“正常,我要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期待的事情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努力付出得到回报,我也会很激动的。” 说到这里,他郑重了一点说道:“恭喜,恭喜!” “真得么?”对面听了,带着惊喜的声音说道,“我就知道,我和家里人聊不来,他们都叫我戒骄戒躁,说我不要太看重,要保持平常心什么的。我跟你说,我就不想和他们说话!” 刘伟超听了无语,或许这是家里人和外头人的区别吧! 不过他倒也奇怪,便带着一丝好奇问道:“你可以和你的闺蜜聊啊,她们肯定不会这么说你。” 本来,他还想加一句,为什么来找我一个男的,还不怎么熟悉的? 不过话要出口的时候,想了下,最终没有说。 听到他这话,手机里面的声音明显就没有刚才那么兴奋了,回答他的问题道:“我就感觉,我身边的人,其实都是冲着我的身份来的。我不想和她们说,嘴巴里说你厉害,其实在她们的心中,却会说你的钱厉害!” “……”刘伟超听了,有点无语,心想这个好像也没说错吧? 于是,他忍不住问道:“那你怎么找我呢?” 刘伟超也没自恋到,深市公主会喜欢他,所以来找他。 果然,就听手机里传来解释道:“因为你是真正知道的,我为了这个演唱会花了多少精力,是真正的付出了努力,对不对?” “……”刘伟超一听,又是无语。竟然还能这么解释? 不过说起来,好像也可以这么说。自己这边只是给出视频曲目等等,这个演唱会能成功,也确实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 他正在想着时,就听深市公主在对他说道:“刘哥,以后你叫我阿珠吧,这是我的小名,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 “……”刘伟超听了,有点跟不上她的思维,自己就因为这,成了她的亲近之人了? “刘哥,你看,我们关系都这么好了,下一次的合同,一定还要给我最好的啊!古典沙场风的,能让人耳目一新!” 这一次,刘伟超听出来了,这深市公主套近乎,竟然是意在下一个合同上。 这次的演唱会,还会全国巡演。要等下一次,至少要半年之后了。 估摸下了时间,刘伟超便笑着回答道:“你放心,还有不少时间,我这边肯定会给你准备最好的曲目,保证能让你更上一层楼!” 阿珠听了,明显很是开心,很快就挂了电话。 她打这个电话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为了下一个合同的事情。 原来,确实不是喜欢自己! 刘伟超确认这一点,自嘲一笑,随后便睡觉了。 下一个合同算是板上钉钉,感谢阿珠这个财神爷! 睡觉! ………… 第二天,崇祯皇帝才刚起床,还没来得及用早膳呢,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就急匆匆地闯到了他面前。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王承恩说到这里,自己又有点懵,一时之间,不知道是不是该改口。 因为他是崇祯皇帝的亲信之人,自然知道,崇祯皇帝一直在忙什么,在等什么。这个事情,按惯例来说,确实是大事不好了,可是,对崇祯皇帝来说,似乎并不是。 看到崇祯皇帝盯着他看,王承恩就不管了,连忙接着禀告道:“北方狼烟起,建虏入寇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58 优势在我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内容会在6:32更新,到时请刷新即可,谢谢! 他一门心思想着,就是如何先干掉入侵关内的建虏! 然而,没有关外的消息支持,对于建虏何时会入侵关内,崇祯皇帝这边一点底都没有。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担忧建虏的情况,也是与日俱增。 有的时候,甚至他做梦都梦到这个事情。 做美梦的话,就是梦到建虏大举入寇,然后被他运筹帷幄,打了一个大胜仗。 但是,也有做噩梦的时候,梦到建虏压根就没有入关,他就傻傻地在等待建虏,然后江南那边全部被流贼打下,包括南京,太祖皇帝当面喝斥他,怎么连南京都丢了,一下把他吓醒! 又或者,他梦到建虏入关,但是勇卫营和京营依旧如同纸糊的一样,被建虏打败,然后四处劫掠,最终,他依旧是在崇祯十七年上吊自杀而哭醒。 对于这些不确定性,让崇祯皇帝下定了决心,想着要在打败入寇建虏之后,一定要重建东江镇,就算不是重建东江镇,也要在辽东那边安插一个钉子,以获取辽东的消息。 要不然的话,被动等待真得是太糟心了!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待在京营和勇卫营,看着几个心腹将领训练,听他们对军队情况的汇报。 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之前撒出去的京营和勇卫营新兵,都已经返回,如今正在重新训练。 根据周遇吉等人的禀告,说新兵的素质,心态确实提高了不少。有老兵带着,面对建虏时肯定也不会因为没有上过战场而慌乱。 另外,刘伟超也给崇祯皇帝提了建议,就是让他这边最好做一下听闻建虏入寇消息的演习。 崇祯皇帝觉得有道理,兵仗局打造出来的护甲,军械,不再放在仓库里,而是开始配发京营和勇卫营。 不过因为产量的限制,新式护甲是每人都有了,但是燧发枪的配备并没有达到预期,只是配置了大概一半多点的军队。 对于这个情况,周遇吉、孙应元等人是满意的。但是,崇祯皇帝自己是不满意的。 一边让兵仗局日夜赶工,争取打造更多的燧发枪出来;另外一边,则只能让京营和勇卫营这边做好冷兵器作战的准备。以前军中的弓箭手,就基本上还是以弓箭为主了。 然后,模拟突然收到建虏入寇的消息,京营和勇卫营便开始紧急集合,做好随时待命,随时出发的准备。 为此,火药铅弹、粮草物资,全都是配发下去,查漏补缺,免得真正紧急出发时,有忘记什么的情况发生。 总之,崇祯皇帝这边,真得为蓟州这一战,费尽了心思。 京营和勇卫营虽然只是在军营中操练和演习,但是动静终归来说,还是比较大的。 不少关心京营和勇卫营的有心人,包括官员和非官员,都有在军营外打听,多少就听到了一些情况,大概有所了解。 于是,江南籍的官员,便又开始催促崇祯皇帝,是不是可以把勇卫营或者京营给派去江南了,因为江南的局势已经越来越严峻,甚至都有几个州县被流贼攻下了。 吴襄这边,更是亲自乔装打扮去探听消息,随后立刻给他儿子发了一封急信过去。他断言勇卫营和京营,已经是今非昔比,就按照以前的勇卫营标准理解,估计都不会差了。让他的儿子吴三桂千万不要和白杆军起冲突,要不然的话,很可能会刺激皇帝,派出勇卫营或者京营,彻底收拾了关宁军。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等待和催促交织,崇祯皇帝批阅奏章都开始走神。有时候,忽然神经质地问身边的轮值太监,是不是烽火信息传来了? 他的这种担忧,自然也透露给了刘伟超。 对此,刘伟超只能安慰他道:“你已经尽心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为了转移下崇祯皇帝的注意力,刘伟超灵机一动,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今晚是那古典演唱会的时间,要不,我们一起看直播吧?” 崇祯皇帝一听,愣了下,当即问道:“这个怎么看,朕过不去啊!” 要是能过去刘伟超的那个世界,那就太好了! 刘伟超听了,当即一笑道:“我们视频通讯的情况下,我把手机对着电视机,你就等于是能看直播了。你可以看看,我们后世的一些,和你们古代有多不同!” “是么,这样也可以么?那朕还真想见识一下!”崇祯皇帝一听,露出很大的兴趣说道。 刘伟超听了,又对崇祯皇帝建议道:“记得让田贵妃和陈圆圆她们也一起看这个演唱会,这样下一笔订单来的时候,她们心中就会更有数一点,知道怎么编排节目!” 这算是他的要求了,崇祯皇帝一听关系到刘伟超赚钱,当即二话不说,便立刻答应了。 于是,他决定不去周皇后那边,改为田贵妃那边了。 结果没想到,周皇后那边听说他是要去田贵妃那边看直播,顿时就不乐意了,因为她也很想看。 坤兴公主朱媺娖,甚至太子朱慈烺听到消息,也是好奇那个世界,同样向崇祯皇帝表达了很想见识下的意思。 崇祯皇帝听了,想着让他们长长见识,就都同意了。 但是,很快,他们齐聚一堂,准备看直播的时候,问题来了。 手机屏幕太小,最佳的观赏位置,崇祯皇帝自己要坐。 然后呢,按理来说该是周皇后等人了。 但是,崇祯皇帝记得刘伟超提过的话,主创是肯定要看直播,不然可能会影响下一次的节目安排。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田贵妃和陈圆圆分别坐到他的左右两边,然后周皇后、朱慈烺等人,再按照身份地位的高低,站他们身后。 对此情况,是陈圆圆万万没有想到的。说实话,她经历了很多,可遇到这个情况,还是非常地激动,同时也有点惶恐。 坐皇帝身边啊,连皇后都没有的坐,要站她身后,还有太子…… 而之所以会如此,皆是因为手机里面那人的一句话。 想着这一切,她更是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让手机里的那个人满意,如此,她在宫中才有最大的靠山。 时间到了之后,深市公主的演唱会开始。 曲目编排这些,包括崇祯皇帝在内,自然都是清楚的。因为那些曲目,全都是从他手中录制便传过去的。 但是,这个演唱会,还是让他们看得非常震惊! 首先,就是舞台灯光效果。 就算是最见多识广的崇祯皇帝,也是看得目瞪口呆。如果他不知道这是科技,那绝对以为是在天上仙界才会有的现象。 这一束束光,还有各种色彩,随心所欲地控制,真得是简直了,竟然还能这样? 第二个让他们非常吃惊的是,这种演唱会,按照他们理解的话,就是唱戏的戏班子,在一个戏院里面演戏,反正就是这种差不多的场景。 结果没想到,这个戏院之大,远超他们的想象。人山人海之场景,可以说亮瞎了他们的眼睛。 还有那些粉丝所拿得荧光棒,一眼看去,就是一个荧光棒的海洋,在黑夜之中,又一次让他们震惊地无以为复。 从头到尾,不管是崇祯皇帝也好,还是站着看得周皇后也罢,全都忘记了身边的一切,被那直播场面牢牢地吸引了。 说起来,其实也不奇怪。 就拿最见多识广的崇祯皇帝来说,他所见过的后世视频,也就是一个刘伟超找给他的二战时候的战争视频。 这是战争,和如今看到的生活气息的视频不一样。 当然了,当初那个二战视频,同样是让崇祯皇帝看得目瞪口呆的。 如今这个生活视频,让崇祯皇帝等人见识了后世的人多,科技的先进。 当然,对后世的人来说,荧光棒啊,灯光啊,甚至包括音响什么的,算哪门子科技? 但是,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却是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听觉效果,最是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了。 一直到结束,刘伟超拿了手机,出现在画面中,一众人等,才算是回过神来。 其他人退场,崇祯皇帝就和刘伟超聊了起来。 就听他惊讶地问道:“这么多粉丝,肯定很赚钱吧?” “……”刘伟超一听,当即有点无语,崇祯皇帝这一开口就是赚钱,真掉钱眼里面了! 回过神来,他便回答道:“人满的情况下,应该能赚钱吧,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有一点,只要演唱会开得好,受欢迎的话,口碑打出去了,从长期来说,确实是非常赚钱的。” 解释了一句,他就问出了关心的问题道:“怎么样,你们这样看直播,有什么问题没有?” 就是有一点不大好,屏幕太小了一点!” 刘伟超一听,想了下说道:“你的手机是我手机的影子手机,我现在有钱了,改天我换个折叠手机,看看你的手机会不会也变成一个新手机!”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59 一切顺利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259一切顺利山海关这边,其实比京师那边更早看到了烽火讯号。 一见这烽火讯号,都不用说,山海关这边人人都知道,建虏这是又大举入侵京畿之地,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他们是不担心建虏攻打山海关,毕竟也就建虏第一次入关,还想过从关内攻打山海关。不过铩羽而归之后,就再也没有动过这种念头。 可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是担心的。原因无他,建虏入寇,朝廷肯定要调关宁军入关的。 然而,如今的关宁军才多少人马,建虏入关的人马绝对是很多的。不要说眼下了,就是关宁军鼎盛时候,也不敢说和建虏去死战的。 就在他们惶惶然之时,却见白杆军立刻开始了集结。 钦差解学龙这边,也立刻拿出了秦良玉带来的圣旨,抽调吴三桂所部骑军,跟随白杆军入关救援。 可好巧不巧的是,吴三桂病了! 对此情况,解学龙也不多废话,让秦良玉亮出了装备,并且明令吴三桂,要么领军出战,要么你去投降建虏,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吴三桂一见没有推脱的可能,更是被白杆军的装备给亮瞎了眼。竟然全体白杆军军卒,全都是身穿精钢护甲,他爹猜测的情况,竟然是真的! 好歹是领兵打仗多年的人,自然知道如今的白杆军战力会有多大的提高。他又马上想到,京营和勇卫营肯定也少不了这些新式护甲,便不敢再推脱,神奇地病好了,立刻领着骑军,几乎是日夜兼程,赶到了山海关这边。 这个时候,山海关这边派出的夜不收,也已经有了明确的军情回报。 说建虏从界岭口毁边墙而入,估算至少有八万左右的人马,一路往西,马不停蹄地开进。暂时来说,建虏的目标如何未知。 然而,秦良玉一听,却是心中大定,因为这和崇祯皇帝当初给她说的情况差不多。 她的任务,就是尾随追击,保持两天到三天的路程即可。 于是,秦良玉便对吴三桂交底道:“本侯得陛下亲口交代,你吴三桂今后如何,全看你这次的表现。敢不用心王事,年底之前,你吴家必定抄家灭族!如若用心王事,以前的事情就此揭过!” 听到这话,吴三桂还想装傻,想说不知道秦良玉说什么,但是,秦良玉却不和他啰嗦,当即又接着说道:“我军的任务,是拦截败退的建虏,把他们堵在关内。由我白杆军担任主力拦截,你的关宁骑军给本侯通报军情,从旁策应即可。” 说到这里,秦良玉盯着吴三桂,厉声喝道:“听明白了没有?” 吴三桂能到山海关,其实已经说明情况了。 当然了,之后的这一战,对于大明会是非常重要的一战。因此,还是有必要告诫吴三桂,免得他坏事。 此时的吴三桂,从秦良玉的话中,一下听出了好多个意思,说真的,他心中非常吃惊。 第一,当今皇帝应该是早就料到了,建虏会入关的事情,因此早有准备。 第二,当今皇帝的胃口非常大,竟然想一举围歼这次入寇的建虏。要不然,也不会让白杆军拦截败退的建虏。由此可知,当今皇帝给白杆军装备,主要也是这个原因。 第三,秦良玉的话中,直接就说是败退的建虏。如果说别人不懂军事,但是,秦良玉打了一辈子的仗,不可能不知道建虏的厉害,却还是这么说,显然她也是认为,朝廷能击败这次入寇的建虏。 第四,也是吴三桂从第三点推断出来的,能打败建虏的军队,除了京营和勇卫营之外,不可能是别的军队。而这,也和他爹对勇卫营和京营的推测相印证了。 第五,当今皇帝好像对他了如指掌一样的,让他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联系到太祖皇帝的传言,吴三桂更是觉得,自己在当今皇帝面前,怕是什么都瞒不住。 想着这些,吴三桂真被吓到了,不敢再起小心思,连忙向秦良玉和解学龙表示,他吴三桂一定尽心王事,绝对不敢虚与委蛇。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一次的建虏入寇,朝廷同样给关宁军传旨,要求关宁军出战的。 吴三桂领人马在建虏劫掠完了出关之时,才有出战,但是被建虏击败。建虏的战果记载:斩明兵数十级,得旗三杆,巡兵29人,马200余匹。 由此可以知道,先不说建虏有没有夸大战果,光是这个,就足以说明,关宁军并没有死战,之时应付了事而已。 也是如此,崇祯皇帝这边根据刘伟超告知的结果,才会有秦良玉对吴三桂的训斥。 最终,秦良玉为主帅,领一万白杆军进关,沿着长城沿线向建虏发起追击。而吴三桂领三千关宁骑军,作为白杆军的策应,前后掩护,也一并出征了。 ……………… 再说建虏这边,爱新觉罗阿巴泰领一路主力,毁界岭口入关。 和以前的几次入关比起来,除了明军这边烽火烧起迅速之外,其他倒也没有异常。 与此同时,被抓住的明军军卒,也被建虏拷问关内的情况。 得到的消息,和建虏预料的差不多,关内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这倒也不是那些前哨明军士兵的骨头硬,而是他们确实就只知道他们知道的那点事情。 这个时期的通讯,并不能和后世相比。在长城上的,在关口的明军军卒,一天到晚的活动,也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如果不是京师这边传达命令过去,他们不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 而崇祯皇帝这一次的布局,显然也不可能告知这些边关的军卒。 事实上,有关这次建虏入侵的事情,就只有蓟州这边两个总兵知道而已。包括地方上的州府主官,其实也不清楚建虏入侵。他们能知道的,就是朝廷核查城防而已。 于是,阿巴泰得到消息核实之后,便放心大胆地下令,全军立刻向西突进。 其实,抓住明军军卒拷问消息,也只是列行公事而已。建虏上上下下,包括那些蒙古鞑子帮凶在内,就没有一个人认为,关内情况会大变。 松锦之战,十二万明军全军覆没。主帅蓟辽总督洪承畴投降,也和盘托出了关内的虚实。 此时的建虏,已经“知道”关内明军已经没有机动的力量,甚至仅有的一些兵力,也都被流贼牵制,在中原和南方闹腾。 在这样的情况下,短短半年多点的时间,就算有人给建虏通风报信,说有一支大明强军在等着建虏入关,估计也不会有人相信。 也是因为建虏非常“清楚”关内明军的虚实,他们也才会把劫掠目标定在鲁地。如此一来,建虏就不会和流贼碰面,你闹你的,我抢我的,倒霉的就只是明国朝廷而已。 就这样,建虏和蒙古鞑子一路往西杀奔而去。一个个都兴奋地不行,想着赶紧端掉蓟州的明军,那样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深入关内去劫掠了。 在这过程中,也有一些蒙古鞑子,想着顺手攻击沿途的明国城池,比如迁安之类。 但是,让他们有点意外的是,这些城池竟然严防死守,也没有投降的意思。 蒙古鞑子对此没有办法,除非是让汉军八旗中的火炮来轰击城池,要不然只能干瞪眼。 对此,阿巴泰的军令传下,让蒙古鞑子有点出息。明国这些边境城镇,在一次次的劫掠中,早已没什么油水了。与其在这耗着,还不如先端掉蓟州明军,然后去明国富裕的地方劫掠,那才是大头。 蒙古鞑子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便都没有管那些沿途的城镇了。当然,有那些寨子什么的,哪怕没人了,他们也会光顾一下,看还有什么破烂可以捡的。临走,又是一把火烧了。 总之,建虏和蒙古鞑子过后,全是一片废墟。比起蝗虫还要可恶,至少蝗虫不会火烧房子。 在这个过程中,建虏也不是没有发现有异常的。至少断后的建虏就有回报,说关宁军的骑军吊在身后。 对此,阿巴泰等人,也是不理。几次入关以来,明军吊在他们的身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太多。基本上,都是迫于他们那个朝廷的压力,出工不出力而已,又不敢真得和大清军队厮杀! 阿济格以前的时候还经常提及,他那一次领兵入关劫掠,临走之时还竖了块“明军免送”的牌子给那些吊身后的明军。 就这么的,阿巴泰一伙人一路急行西进,就犹如摧枯拉朽一般,根本就没有明军敢挡其锋芒,一口气杀到了蓟州城下。 抵达蓟州城的第二天,西路军也从密云那边杀入关内,和东路军会师,十几万大军,一下就把蓟州城给围了水泄不通。 图尔格这边,也给阿巴泰禀告了他这一路的情况。西边的明军,压根就不敢出战。 那没说了,一切符合预期。 于是,阿巴泰当即下令,让孔有德的火炮部队准备,蓟州城不投降,就城破屠城!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60 即时破城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会在6:32更新,到时刷新即可! 山海关这边,其实比京师那边更早看到了烽火讯号。 一见这烽火讯号,都不用说,山海关这边人人都知道,建虏这是又大举入侵京畿之地,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他们是不担心建虏攻打山海关,毕竟也就建虏第一次入关,还想过从关内攻打山海关。不过铩羽而归之后,就再也没有动过这种念头。 可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是担心的。原因无他,建虏入寇,朝廷肯定要调关宁军入关的。 然而,如今的关宁军才多少人马,建虏入关的人马绝对是很多的。不要说眼下了,就是关宁军鼎盛时候,也不敢说和建虏去死战的。 就在他们惶惶然之时,却见白杆军立刻开始了集结。 钦差解学龙这边,也立刻拿出了秦良玉带来的圣旨,抽调吴三桂所部骑军,跟随白杆军入关救援。 可好巧不巧的是,吴三桂病了! 对此情况,解学龙也不多废话,让秦良玉亮出了装备,并且明令吴三桂,要么领军出战,要么你去投降建虏,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吴三桂一见没有推脱的可能,更是被白杆军的装备给亮瞎了眼。竟然全体白杆军军卒,全都是身穿精钢护甲,他爹猜测的情况,竟然是真的! 好歹是领兵打仗多年的人,自然知道如今的白杆军战力会有多大的提高。他又马上想到,京营和勇卫营肯定也少不了这些新式护甲,便不敢再推脱,神奇地病好了,立刻领着骑军,几乎是日夜兼程,赶到了山海关这边。 这个时候,山海关这边派出的夜不收,也已经有了明确的军情回报。 说建虏从界岭口毁边墙而入,估算至少有八万左右的人马,一路往西,马不停蹄地开进。暂时来说,建虏的目标如何未知。 然而,秦良玉一听,却是心中大定,因为这和崇祯皇帝当初给她说的情况差不多。 她的任务,就是尾随追击,保持两天到三天的路程即可。 于是,秦良玉便对吴三桂交底道:“本侯得陛下亲口交代,你吴三桂今后如何,全看你这次的表现。敢不用心王事,年底之前,你吴家必定抄家灭族!如若用心王事,以前的事情就此揭过!” 听到这话,吴三桂还想装傻,想说不知道秦良玉说什么,但是,秦良玉却不和他啰嗦,当即又接着说道:“我军的任务,是拦截败退的建虏,把他们堵在关内。由我白杆军担任主力拦截,你的关宁骑军给本侯通报军情,从旁策应即可。” 说到这里,秦良玉盯着吴三桂,厉声喝道:“听明白了没有?” 吴三桂能到山海关,其实已经说明情况了。 当然了,之后的这一战,对于大明会是非常重要的一战。因此,还是有必要告诫吴三桂,免得他坏事。 此时的吴三桂,从秦良玉的话中,一下听出了好多个意思,说真的,他心中非常吃惊。 第一,当今皇帝应该是早就料到了,建虏会入关的事情,因此早有准备。 第二,当今皇帝的胃口非常大,竟然想一举围歼这次入寇的建虏。要不然,也不会让白杆军拦截败退的建虏。由此可知,当今皇帝给白杆军装备,主要也是这个原因。 第三,秦良玉的话中,直接就说是败退的建虏。如果说别人不懂军事,但是,秦良玉打了一辈子的仗,不可能不知道建虏的厉害,却还是这么说,显然她也是认为,朝廷能击败这次入寇的建虏。 第四,也是吴三桂从第三点推断出来的,能打败建虏的军队,除了京营和勇卫营之外,不可能是别的军队。而这,也和他爹对勇卫营和京营的推测相印证了。 第五,当今皇帝好像对他了如指掌一样的,让他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联系到太祖皇帝的传言,吴三桂更是觉得,自己在当今皇帝面前,怕是什么都瞒不住。 想着这些,吴三桂真被吓到了,不敢再起小心思,连忙向秦良玉和解学龙表示,他吴三桂一定尽心王事,绝对不敢虚与委蛇。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一次的建虏入寇,朝廷同样给关宁军传旨,要求关宁军出战的。 吴三桂领人马在建虏劫掠完了出关之时,才有出战,但是被建虏击败。建虏的战果记载:斩明兵数十级,得旗三杆,巡兵29人,马200余匹。 由此可以知道,先不说建虏有没有夸大战果,光是这个,就足以说明,关宁军并没有死战,之时应付了事而已。 也是如此,崇祯皇帝这边根据刘伟超告知的结果,才会有秦良玉对吴三桂的训斥。 最终,秦良玉为主帅,领一万白杆军进关,沿着长城沿线向建虏发起追击。而吴三桂领三千关宁骑军,作为白杆军的策应,前后掩护,也一并出征了。 ……………… 再说建虏这边,爱新觉罗阿巴泰领一路主力,毁界岭口入关。 和以前的几次入关比起来,除了明军这边烽火烧起迅速之外,其他倒也没有异常。 与此同时,被抓住的明军军卒,也被建虏拷问关内的情况。 得到的消息,和建虏预料的差不多,关内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这倒也不是那些前哨明军士兵的骨头硬,而是他们确实就只知道他们知道的那点事情。 这个时期的通讯,并不能和后世相比。在长城上的,在关口的明军军卒,一天到晚的活动,也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如果不是京师这边传达命令过去,他们不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 而崇祯皇帝这一次的布局,显然也不可能告知这些边关的军卒。 事实上,有关这次建虏入侵的事情,就只有蓟州这边两个总兵知道而已。包括地方上的州府主官,其实也不清楚建虏入侵。他们能知道的,就是朝廷核查城防而已。 于是,阿巴泰得到消息核实之后,便放心大胆地下令,全军立刻向西突进。 其实,抓住明军军卒拷问消息,也只是列行公事而已。建虏上上下下,包括那些蒙古鞑子帮凶在内,就没有一个人认为,关内情况会大变。 松锦之战,十二万明军全军覆没。主帅蓟辽总督洪承畴投降,也和盘托出了关内的虚实。 此时的建虏,已经“知道”关内明军已经没有机动的力量,甚至仅有的一些兵力,也都被流贼牵制,在中原和南方闹腾。 在这样的情况下,短短半年多点的时间,就算有人给建虏通风报信,说有一支大明强军在等着建虏入关,估计也不会有人相信。 也是因为建虏非常“清楚”关内明军的虚实,他们也才会把劫掠目标定在鲁地。如此一来,建虏就不会和流贼碰面,你闹你的,我抢我的,倒霉的就只是明国朝廷而已。 就这样,建虏和蒙古鞑子一路往西杀奔而去。一个个都兴奋地不行,想着赶紧端掉蓟州的明军,那样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深入关内去劫掠了。 在这过程中,也有一些蒙古鞑子,想着顺手攻击沿途的明国城池,比如迁安之类。 但是,让他们有点意外的是,这些城池竟然严防死守,也没有投降的意思。 蒙古鞑子对此没有办法,除非是让汉军八旗中的火炮来轰击城池,要不然只能干瞪眼。 对此,阿巴泰的军令传下,让蒙古鞑子有点出息。明国这些边境城镇,在一次次的劫掠中,早已没什么油水了。与其在这耗着,还不如先端掉蓟州明军,然后去明国富裕的地方劫掠,那才是大头。 蒙古鞑子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便都没有管那些沿途的城镇了。当然,有那些寨子什么的,哪怕没人了,他们也会光顾一下,看还有什么破烂可以捡的。临走,又是一把火烧了。 总之,建虏和蒙古鞑子过后,全是一片废墟。比起蝗虫还要可恶,至少蝗虫不会火烧房子。 在这个过程中,建虏也不是没有发现有异常的。至少断后的建虏就有回报,说关宁军的骑军吊在身后。 对此,阿巴泰等人,也是不理。几次入关以来,明军吊在他们的身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太多。基本上,都是迫于他们那个朝廷的压力,出工不出力而已,又不敢真得和大清军队厮杀! 阿济格以前的时候还经常提及,他那一次领兵入关劫掠,临走之时还竖了块“明军免送”的牌子给那些吊身后的明军。 就这么的,阿巴泰一伙人一路急行西进,就犹如摧枯拉朽一般,根本就没有明军敢挡其锋芒,一口气杀到了蓟州城下。 抵达蓟州城的第二天,西路军也从密云那边杀入关内,和东路军会师,十几万大军,一下就把蓟州城给围了水泄不通。 图尔格这边,也给 于是,阿巴泰当即下令,让孔有德的火炮部队准备,蓟州城不投降,就城破屠城!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61 激战 对于刚打过松锦之战的建虏来说,蓟州城已经是小菜一碟。不但是城防没有锦州坚固,更因为城内的守军没有关宁军精锐,人数也少得多。 这样的一座城,要打下来根本不在话下。 这一开局就全军一拥而上,定然是能一鼓而下。建虏和蒙古鞑子急着去鲁地劫掠,才不会花费多少时间在蓟州城的。 就这么一个打算,图尔格根据阿巴泰的意思,重新调整了部署。 蒙古鞑子不善于攻城,如今被派去掩护攻城部队,一个个也都没有什么怨言,都想着早点打下蓟州的。 顿时,蓟州城外,战鼓阵阵,人员调动之下,人喊马嘶,气势十足。 城头上的守军,看到建虏摆出大规模的攻城架势,一个个都很紧张。 建虏这么大规模攻城,蓟州能守住么? 相对他们来说,白腾蛟和阎应元却有信心多了,在城头巡视,大声鼓气,让手下将士不要慌。建虏不靠近,不得开炮开枪。 一辆辆地楯车在城外摆开,每辆楯车的后面都站着汉军八旗的火铳手,还有蒙古鞑子的弓箭手。随着建虏头目的一声令下,这些楯车就开始向城头这边移动。 从城头上看去,就仿佛是一堵堵地墙,掩护着后面的敌人,在向城头靠近。又仿佛是海浪,一个接一个地往城头涌来。 亏了城头上的守军都是老卒,要是新兵的话,光是眼前这一幕,估计都能吓尿他们。 正在这时,忽然,城外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声。 “轰轰” 孔有德亲自指挥的炮手开始发炮了,随着硝烟的腾空而起,两颗铁弹激射而出,砸向蓟州城门。 “呯呯” 两声巨响之下,一颗铁弹都砸在了城门左右两侧的城墙端,砸起一片土屑。 只是第一次试炮,这铁弹的着落点,就在城门边上。由此可见,当初佛郎机人训练的这些汉奸炮手,水平确实是可以的。 看到这一幕,建虏军中都发出了一声欢呼。 孔有德见了,立刻催促他的手下道:“快,调整好了马上开炮,不能给官军堵门的机会!” 一般来说,在遭受突然攻击的情况下,谁也不会选择第一时间去把城门堵死的。因为那样一来,等于城里的人也出不来,很可能会成为瓮中之鳖。 孔有德的手下,都是有经验的,以前也轰破过很多城门。都不用孔有德下令,自己就在快速调整了。 建虏的楯车,在孔有德这边开炮的时候,已经加快了移动速度,对城头上的所有守军造成更大的压力,牵制城头上的守军不能分心,无法从容应对攻城。 阎应元刚好负责孔有德攻打的方向,见孔有德开始轰击城门了,才下令城头上的火炮,让他们的炮口全部对准建虏的两门火炮,随后齐射。 “轰轰轰……” 城头上,硝烟腾空而起,一颗颗铁弹也随之激射而出。 五六颗铁弹落地,而后弹射,都是冲着建虏炮兵阵地而去。 只是很可惜,铁弹都没有准确砸中。更为关键的是,在建虏的炮兵阵地前,都堆了不少沙袋。除非是直接命中,否则光靠铁弹弹射的话,很难对沙袋后面的建虏炮兵造成很大的杀伤。 心中一衡量,阎应元立刻改变了主意,命令城头上的火炮自由炮轰,目标改为那些楯车。 “轰轰” “轰轰轰……” 铁弹在城外弹射,凡被砸中的楯车,顿时就四分五裂,后面的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弓箭手中,运气不好的也被砸伤。 而建虏的铁弹,也终于有打中城门的。但是,城门并没有洞开,明显是被堵死了的。 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孔有德便放弃了继续轰击城门,转而轰击城头。 但是,要刚好砸中城垛处,明显比轰击城门要难多了。铁弹不是过低砸在城墙上,就是过高飞进城里去了。 “轰轰” “轰轰轰……” 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喊杀声随即响起。 “杀……” 火炮毕竟有限,大量的楯车开始靠近城墙,而那些楯车后面的建虏远程兵种则开始向城头开枪或者射箭。特别是蒙古弓箭手,因为人手,弓箭的射速又快,在一开始的时候,立刻就压制了城头上的明军。 见此良机,那些白甲兵,还有其他被安排第一批攻城的,立刻抬着简易云梯开始攀城。 攻城战,刚开始就立刻进入了最激烈的战斗。 城头上,明军将士被压制地不敢探头城下,但是看到那些云梯靠上城头,便一个个拿着撑杆,几个人合力,用力把云梯往外推。 还有的明军将士,拿着长枪侯在那里,就等建虏露头就戳过去。 另外的明军将士,则往云梯那砸石块,,倒金汁等等。不求看准了砸或者倒,就只管往云梯那砸或者倒便是。 不过建虏云梯的头上,都有倒钩,如果在倒钩卡住城垛之前不推开的话,就会牢牢地勾住城垛,再想推开就难了。 城下的建虏,不时受伤倒下,但是,更多的建虏,却沿着云梯攀爬。 “杀……” 喊杀声,响彻蓟州城的上空。 有建虏冒头了,被城头上的明军将士戳个正着,惨叫着掉了下去。 但是,也有的建虏早有防备,闪避着枪尖,一脸狰狞地往上冲。 甚至有的建虏,一把抄住了捅过去的枪头,趁势拉住,试图接力越上城头。 “呯呯呯……” 城头上的火枪开始响起来,往冒头的建虏那招呼。 还有靠里墙一侧的明军预备队,看到前面危急,也开始增援。 一时之间,蓟州城头城下,死伤立刻出现,并且快速增加。 那些先一批登城的建虏,也确实悍勇,不时就有厉害的,被他们翻上了城头。 有的,立刻就被城头上的明军捅死,但是,还有的建虏却挡住了明军的反扑,为后续的建虏争取了上城头的机会。 “杀……”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厮杀中的建虏也好,明军将士也罢,都已经不知道其他,只是盯着眼前的对手,想方设法地要置对手于死地。 远处,看到不时有大清勇士攀上了城头,图尔格便笑着对阿巴泰说道:“就算明军把城门给堵住了,可在我们大清勇士的攻打下,这蓟州城也是能很快就攻下了。” “那是,说不定大清军队就能在城里吃中饭了!”边上的范永斗一听,连忙露出讨好的笑容附和道。 他是个商人,明白自己必须要有价值才好。可如今,唯一能有价值的,也就是拍下女真人的马屁了。至少在目前来说,就是这样。 阿巴泰听了,也不看他,只是盯着蓟州城头,哈哈大笑道:“这蓟州只是让大清勇士活动下筋骨而已,真正的好戏,那是在鲁地!” 这个时候,孔有德刚好回来复命了,听到他的话,便也立刻附和道:“这蓟州城是个军镇,有防备堵住了门。到了鲁地,绝对能直接轰开城门,攻打那些城池最是容易不过了!” 虽然他是恭顺王,但是,他是汉人出身,面对眼前这些建虏,哪怕官位比他低多了,他也得弯着腰奉承。 那些蒙古部族的族长,也没有例外,看眼着蓟州城要攻下,便一个个都是开口,争先恐后地拍起建虏的马屁。 阿巴泰听得很舒服,不过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忽然,城头上局势又有了变化。 就见冲上城头的那些大清勇士,好像很快就被明军给杀了,或者逼下了城头。 在那些争夺最激烈的城墙段,城头上的明军丢下了一个个火球,就在墙根底下旋转喷火冒烟,以至于底下的那些大清勇士乱成了一团,攀登攻打城头的节奏顿时就断了。 “万人敌?”图尔格一见,立刻惊叫出声。 这个万人敌,实在是守城利器,丢下城头,旋转喷火,喷毒烟,大清勇士身上的盔甲压根就无法抵御。 不过好在万人敌要耗费大量火药,还有那些毒药,因此,明军不可能有太多。当然,军事重镇可能会多点。 就见蓟州城下,借助万人敌引发的城下混乱,明军的火铳手,还有弓箭兵开始向城外还击。 没有车楯掩护,乱成一团之际,建虏这边,一下损失不小。 城外远处的这些建虏头目所在,一下就没了声音。一个个脸色铁青,就看着蓟州城头不说话。 能看出来,蓟州城的明军将领是个会打仗的,关键时刻的反击很有力。并且选择的时机也好,让大清这边功败垂成,最是打击士气。 不过如果顶不住大清勇士的攻击,也可能会趁机打下城池。因此,他们才会认为城里的明军将领是个会打仗的。 要不然,肯定不敢这么打,不敢让大清勇士攀上城头,一开始就会竭尽全力的。 “鸣金!”过了一会之后,阿巴泰阴沉着脸下令。 士气已经逆转,大清这边的士气被打击,城头上的明军士气明显提升,已经不适合继续打下去,需要调整战法才好了。 下完军令之后,阿巴泰便准备回转中军帐,可就在这时,却见有探马飞骑而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62 死到临头还要撒谎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文在6:32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对于刚打过松锦之战的建虏来说,蓟州城已经是小菜一碟。不但是城防没有锦州坚固,更因为城内的守军没有关宁军精锐,人数也少得多。 这样的一座城,要打下来根本不在话下。 这一开局就全军一拥而上,定然是能一鼓而下。建虏和蒙古鞑子急着去鲁地劫掠,才不会花费多少时间在蓟州城的。 就这么一个打算,图尔格根据阿巴泰的意思,重新调整了部署。 蒙古鞑子不善于攻城,如今被派去掩护攻城部队,一个个也都没有什么怨言,都想着早点打下蓟州的。 顿时,蓟州城外,战鼓阵阵,人员调动之下,人喊马嘶,气势十足。 城头上的守军,看到建虏摆出大规模的攻城架势,一个个都很紧张。 建虏这么大规模攻城,蓟州能守住么? 相对他们来说,白腾蛟和阎应元却有信心多了,在城头巡视,大声鼓气,让手下将士不要慌。建虏不靠近,不得开炮开枪。 一辆辆地楯车在城外摆开,每辆楯车的后面都站着汉军八旗的火铳手,还有蒙古鞑子的弓箭手。随着建虏头目的一声令下,这些楯车就开始向城头这边移动。 从城头上看去,就仿佛是一堵堵地墙,掩护着后面的敌人,在向城头靠近。又仿佛是海浪,一个接一个地往城头涌来。 亏了城头上的守军都是老卒,要是新兵的话,光是眼前这一幕,估计都能吓尿他们。 正在这时,忽然,城外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声。 “轰轰” 孔有德亲自指挥的炮手开始发炮了,随着硝烟的腾空而起,两颗铁弹激射而出,砸向蓟州城门。 “呯呯” 两声巨响之下,一颗铁弹都砸在了城门左右两侧的城墙端,砸起一片土屑。 只是第一次试炮,这铁弹的着落点,就在城门边上。由此可见,当初佛郎机人训练的这些汉奸炮手,水平确实是可以的。 看到这一幕,建虏军中都发出了一声欢呼。 孔有德见了,立刻催促他的手下道:“快,调整好了马上开炮,不能给官军堵门的机会!” 一般来说,在遭受突然攻击的情况下,谁也不会选择第一时间去把城门堵死的。因为那样一来,等于城里的人也出不来,很可能会成为瓮中之鳖。 孔有德的手下,都是有经验的,以前也轰破过很多城门。都不用孔有德下令,自己就在快速调整了。 建虏的楯车,在孔有德这边开炮的时候,已经加快了移动速度,对城头上的所有守军造成更大的压力,牵制城头上的守军不能分心,无法从容应对攻城。 阎应元刚好负责孔有德攻打的方向,见孔有德开始轰击城门了,才下令城头上的火炮,让他们的炮口全部对准建虏的两门火炮,随后齐射。 “轰轰轰……” 城头上,硝烟腾空而起,一颗颗铁弹也随之激射而出。 五六颗铁弹落地,而后弹射,都是冲着建虏炮兵阵地而去。 只是很可惜,铁弹都没有准确砸中。更为关键的是,在建虏的炮兵阵地前,都堆了不少沙袋。除非是直接命中,否则光靠铁弹弹射的话,很难对沙袋后面的建虏炮兵造成很大的杀伤。 心中一衡量,阎应元立刻改变了主意,命令城头上的火炮自由炮轰,目标改为那些楯车。 “轰轰” “轰轰轰……” 铁弹在城外弹射,凡被砸中的楯车,顿时就四分五裂,后面的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弓箭手中,运气不好的也被砸伤。 而建虏的铁弹,也终于有打中城门的。但是,城门并没有洞开,明显是被堵死了的。 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孔有德便放弃了继续轰击城门,转而轰击城头。 但是,要刚好砸中城垛处,明显比轰击城门要难多了。铁弹不是过低砸在城墙上,就是过高飞进城里去了。 “轰轰” “轰轰轰……” 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喊杀声随即响起。 “杀……” 火炮毕竟有限,大量的楯车开始靠近城墙,而那些楯车后面的建虏远程兵种则开始向城头开枪或者射箭。特别是蒙古弓箭手,因为人手,弓箭的射速又快,在一开始的时候,立刻就压制了城头上的明军。 见此良机,那些白甲兵,还有其他被安排第一批攻城的,立刻抬着简易云梯开始攀城。 攻城战,刚开始就立刻进入了最激烈的战斗。 城头上,明军将士被压制地不敢探头城下,但是看到那些云梯靠上城头,便一个个拿着撑杆,几个人合力,用力把云梯往外推。 还有的明军将士,拿着长枪侯在那里,就等建虏露头就戳过去。 另外的明军将士,则往云梯那砸石块,,倒金汁等等。不求看准了砸或者倒,就只管往云梯那砸或者倒便是。 不过建虏云梯的头上,都有倒钩,如果在倒钩卡住城垛之前不推开的话,就会牢牢地勾住城垛,再想推开就难了。 城下的建虏,不时受伤倒下,但是,更多的建虏,却沿着云梯攀爬。 “杀……” 喊杀声,响彻蓟州城的上空。 有建虏冒头了,被城头上的明军将士戳个正着,惨叫着掉了下去。 但是,也有的建虏早有防备,闪避着枪尖,一脸狰狞地往上冲。 甚至有的建虏,一把抄住了捅过去的枪头,趁势拉住,试图接力越上城头。 “呯呯呯……” 城头上的火枪开始响起来,往冒头的建虏那招呼。 还有靠里墙一侧的明军预备队,看到前面危急,也开始增援。 一时之间,蓟州城头城下,死伤立刻出现,并且快速增加。 那些先一批登城的建虏,也确实悍勇,不时就有厉害的,被他们翻上了城头。 有的,立刻就被城头上的明军捅死,但是,还有的建虏却挡住了明军的反扑,为后续的建虏争取了上城头的机会。 “杀……”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厮杀中的建虏也好,明军将士也罢,都已经不知道其他,只是盯着眼前的对手,想方设法地要置对手于死地。 远处,看到不时有大清勇士攀上了城头,图尔格便笑着对阿巴泰说道:“就算明军把城门给堵住了,可在我们大清勇士的攻打下,这蓟州城也是能很快就攻下了。” “那是,说不定大清军队就能在城里吃中饭了!”边上的范永斗一听,连忙露出讨好的笑容附和道。 他是个商人,明白自己必须要有价值才好。可如今,唯一能有价值的,也就是拍下女真人的马屁了。至少在目前来说,就是这样。 阿巴泰听了,也不看他,只是盯着蓟州城头,哈哈大笑道:“这蓟州只是让大清勇士活动下筋骨而已,真正的好戏,那是在鲁地!” 这个时候,孔有德刚好回来复命了,听到他的话,便也立刻附和道:“这蓟州城是个军镇,有防备堵住了门。到了鲁地,绝对能直接轰开城门,攻打那些城池最是容易不过了!” 虽然他是恭顺王,但是,他是汉人出身,面对眼前这些建虏,哪怕官位比他低多了,他也得弯着腰奉承。 那些蒙古部族的族长,也没有例外,看眼着蓟州城要攻下,便一个个都是开口,争先恐后地拍起建虏的马屁。 阿巴泰听得很舒服,不过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忽然,城头上局势又有了变化。 就见冲上城头的那些大清勇士,好像很快就被明军给杀了,或者逼下了城头。 在那些争夺最激烈的城墙段,城头上的明军丢下了一个个火球,就在墙根底下旋转喷火冒烟,以至于底下的那些大清勇士乱成了一团,攀登攻打城头的节奏顿时就断了。 “万人敌?”图尔格一见,立刻惊叫出声。 这个万人敌,实在是守城利器,丢下城头,旋转喷火,喷毒烟,大清勇士身上的盔甲压根就无法抵御。 就见蓟州城下,借助万人敌引发的城下混乱,明军的火铳手,还有弓箭兵开始向城外还击。 没有车楯掩护,乱成一团之际,建虏这边,一下损失不小。 城外远处的这些建虏头目所在,一下就没了声音。一个个脸色铁青,就看着蓟州城头不说话。 能看出来,蓟州城的明军将领是个会打仗的,关键时刻的反击很有力。并且选择的时机也好,让大清这边功败垂成,最是打击士气。 不过如果顶不住大清勇士的攻击,也可能会趁机打下城池。因此,他们才会认为城里的明军将领是个会打仗的。 要不然,肯定不敢这么打,不敢让大清勇士攀上城头,一开始就会竭尽全力的。 “鸣金!”过了一会之后,阿巴泰阴沉着脸下令。 士气已经逆转,大清这边的士气被打击,城头上的明军士气明显提升,已经不适合继续打下去,需要调整战法才好了。 下完军令之后,阿巴泰便准备回转中军帐,可就在这时,却见有探马飞骑而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63 以卵击石 一听这话,孔有德有点傻眼,说真的,他不大相信。 什么时候,当今天子变得那么大方了,一下封出了那么多爵位? 可是,这种事情肯定是昭告天下的,骗人是骗不过去的! 倒是边上的图尔格听了,并没有多少在意。因为封爵这种事情,在建虏这边很平常,只要立下战功多,自然就能封爵的。 因此,他看孔有德愣在那俘虏面前,就有点不满地喝道:“闪到一边去,贝勒爷还在问话呢!” 孔有德听到,回过神来,连忙闪到一边去了。 不过忽然之间,他脑中灵光一闪,顿时想起什么,便连忙又喝问道:“是不是周遇吉、孙应元和黄得功都在京师?” 按理来说,如果封爵的话,是要面圣的,从这一点判断,他才会有此说法。 不过,他们抓到的,只是关宁军中的夜不收,并没有资格,也没有渠道去关注朝堂上的动静。知道周遇吉他们封爵,也只是因为这个事情是朝廷邸报上写,军中传遍了的原因。 面对孔有德的喝问,基于刚才的威胁,这个明军俘虏不敢乱说,只能据实回答道:“小人不知,小人不敢乱说啊!” 听到这话,孔有德转身向阿巴泰禀告道:“贝勒爷,朝廷官军中能打的将领,就是这三人,如今很可能都在京师!” 这又是意外的军情,阿巴泰听了,再度转头看向范永斗问道:“你觉得呢?” 范永斗听了,连忙回答道:“奴才当初在关内的时候,好像只有周遇吉在北方,另外的孙应元和黄得功好像都在南方和流贼打仗!” 他也不是很确定,因此不敢说死。 阿巴泰一听,眉头紧皱,开始思考这个意外之事的影响。 边上的图尔格却有点不以为然,当即对他说道:“贝勒爷,无须理会那么多,当务之急,就是打下蓟州城。就算几个明将能打,又能如何?是不是在京师都不知道,就算在,护住他们的皇帝也是他们的首要职责,再退一步,就算他们来救援,也不可能那么快,说不定都还没出京师呢!” 中军帐内的其他人听了,都是点点头,附和图尔格的说法。 他们了解明国,知道明国办事的效率,绝对是很慢的。就算烽火传到京师,明国朝廷知道他们来了,商议商议,准备准备,都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 换句话说,如今的他们,压根就不用在意明国京师援兵的事情。 阿巴泰也觉得图尔格说得有理,便露出严肃的表情,当即吩咐道:“警戒东西两侧的白杆军,其余各部,抓紧时间,天黑之前,再打一次蓟州城!” 听到这话,建虏和蒙古鞑子都觉得是正理,便立刻大声领命。 下午时分,建虏重整旗鼓,调兵谴将,又开始进攻蓟州城。 蓟州城这边,自然早已准备在那里。 震天的战鼓,再次在这蓟州城的上空响了起来。 建虏的车楯,损失了约十分之一,剩下可用的车楯,依旧还有很多。 并且这一次,他们还推出了坚车,车顶以生牛皮蒙住,矢石不能伤,用于掩护建虏直达城下。 一波又一波的建虏,犹如海浪一样,开始往蓟州城席卷而去。 “轰轰轰……” 城头上的火炮,最先对建虏的攻势做出了回应。 一颗颗激射而出的铁弹,落到城外,弹射出一条条的直线。 建虏早已学会如何攻城,自然不可能排成密集的阵型,而是躲在楯车后面,并不规则。 但是,不管如何不规则,终归是有倒霉的楯车被铁弹砸中,顿时就一下四分五裂。运气好一点的,比较远一点的,没伤到后面的建虏; 但是,也有运气不好的,离城头近一点的,铁弹的动能十足,在砸烂楯车的同时继续砸往车楯后面,那些躲在车楯后面的建虏,就一下却胳膊少腿,惨叫声一片。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影响其他人,那些建虏就仿佛没见到这些惨状,该进攻依旧在进攻。 “轰轰轰……” 城头上的火炮,此起彼伏地响着。但是,蓟州城的火炮并没有关外重镇那么多,威力也没有那么大,两炮之间的间隔时间长,总体而言,明军的炮轰,并没有对建虏造成多大的损失,更多的只是一种心理威慑而已。 然而,这些建虏都是打惯了仗的,火炮的威慑,对他们并没有太大作用。 终于,车楯离城头越来越近,躲在车楯后面的蒙古弓箭手开始快速向城头上射箭,压制城头上的明军。 这一次,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也没有完全躲,而是冒着箭雨开始还击。 “梆梆梆……” “呯呯呯……” 蓟州城头,枪林弹雨不为过,不管是进攻的建虏和蒙古鞑子,还是城头上的明军,不时都有人倒下。总体而言,城头上的明军具有地势优势,还是要占便宜一点。 但是,攻城的建虏多啊,攻到城下之后,领着各自不同任务的建虏,便纷纷动作了起来。 有的把手中建议云梯往城头上靠,并且喊着往回拉,试图用云梯头上的钩子快速勾住城垛;有的在坚车的掩护下,到了城墙根下,立刻开始死命的挖掘;还有的建虏,则把事先准备的沙袋往城下堆。 城头上的明军,也立刻做出了针对性的反击。 对于城墙根挖墙,还有堆土的那些地方,立刻丢下守城利器万人敌。 这种万人敌不是靠砸,也不是靠炸,而是靠火焰喷射和毒烟喷射伤害地方,并不是建虏的坚车能抵挡的,一下让墙根下的建虏乱成了一团。 与此同时,不少城段的明军,还往城下砸油罐子,火烧攻城的建虏。佛朗机炮,虎蹲炮这些小型的火炮,也被明军抬起来轰击城下的敌人。 蓟州城的战况,再一次变得非常激烈。 远处观战的阿巴泰,依旧沉着脸不说话。这蓟州城的城防,比他想象中要坚固多了。 一般来说,在他的印象中,关外的明军城池不说,只说关内,其实也就是京师难以攻下,其他关内城池,一般都是武备松弛,断然抵不过如今大清军队的强攻。 可是,如今看着蓟州城头,喊杀声震天,并没有迹象能表明,大清军队能轻松攻进城去。 这么想着,他便转头看向那范永斗。 这关内的消息,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刚投降的洪承畴,还有就是从关内逃往辽东的这些晋商。 按照他们的描述,这个蓟州城应该不是这么难打的。 如今洪承畴在关外没有进关,阿巴泰就算想质问也没办法,但是,这个范永斗却在眼前,便对他喝道:“为何这蓟州城如此难打?不是说,这个总兵白腾蛟的家丁不多么?” 建虏衡量明军的战斗力,都是只看明军将领有多少家丁。至于其他的,压根就可以忽略。 当然了,报战果的时候,还是会把所有明军都算在内的。说什么一战灭掉几千几千的明军,有可能真正要对付的,只是几百明军将领的家丁而已。 范永斗听到问话,他感觉有点委屈。 这个问话,怎么就问自己呢! 蓟州城难打,和你大清军队不也有关系么?还有和你自己的指挥也有关系啊! 再说了,自己在三月初惨遭灭门,逃往辽东,如今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了,蓟州城的最新情况,自己也不可能知道啊! 然而,范永斗心理很清楚,这些话要是说出口,必然会引来建虏的喝斥,甚至迁怒。于是,他想了下措施,就准备回答阿巴泰的问话。 不过就在这时候,忽然又有探马疾驰而来,一下吸引了阿巴泰等人的注意。 只见探马来到帅旗底下,滚鞍落马,打千跪地,向阿巴泰禀告道:“主子,南边五六十里远处发现明军夜不收!装备精良,折了我们几个探马!” “什么?”阿巴泰一听,顿时大吃一惊道,“南边发现的明军夜不收,战力如此之强?是什么明军知道么?” 大清的探马,那也是军中的精锐,甚至可能是白甲兵组成。 一般来说,大清和明军的斥候战,都是大清探马这边占据绝对优势的。 因此,阿巴泰对于探马的回报,就非常吃惊了。 “暂时未知明军细况。”探马听了,略微犹豫了一会才禀告道,“从对方夜不收的数量,奴才们合计,怕是有一支大军在其后面。” “再探!”阿巴泰听了,表情严肃,立刻大声喝令道。 “喳!”探马立刻领命,骑上战马很快离开了。 看着探马离去,图尔格疑惑地说道:“我们的东西两边,已经发现了白杆军的踪迹,如今这南边又有一支明军,这是想干什么?包围我们?” 这话说出口,他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其他建虏头目听了,也是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一直以来,大清军队野战必胜,打得明军到后来,都只敢龟缩在城内而已。 就算迫不得已要出城,遇到大清军队的话,那也是能逃就逃,压根就没有敢和大清军队野战的信心。 当然,明军中也曾有过和大清野战的军队,不过都已经被大清消灭了。 因此,这些建虏头目就有点想不明白了,明国这边到底是什么情况?难不成他们现在就敢和大清军队来野战了? 那白杆军先不说了,其实不能属于朝廷的军队,而是土司军队,和大清有仇,扑上来以卵击石,并不意外。 但是,关内还有什么明国军队,能有这么大的胆子,敢于直面大清十几万大军的? 这是闻所未闻啊! 这么想着,阿巴泰便问图尔格道:“关内这边,明国朝廷唯一还有点战力,能听朝廷旨意的,是不是就只有那个什么勇卫营了?” “是啊!”图尔格听了点头,疑惑地说道,“但是不是说,这勇卫营一共也就一万多人么?就算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和我们十几万大军交战,这不也是以卵击石?”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64 合理的解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264合理的解释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正式章节会在6:32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可是,这种事情肯定是昭告天下的,骗人是骗不过去的! 倒是边上的图尔格听了,并没有多少在意。因为封爵这种事情,在建虏这边很平常,只要立下战功多,自然就能封爵的。 因此,他看孔有德愣在那俘虏面前,就有点不满地喝道:“闪到一边去,贝勒爷还在问话呢!” 孔有德听到,回过神来,连忙闪到一边去了。 不过忽然之间,他脑中灵光一闪,顿时想起什么,便连忙又喝问道:“是不是周遇吉、孙应元和黄得功都在京师?” 按理来说,如果封爵的话,是要面圣的,从这一点判断,他才会有此说法。 不过,他们抓到的,只是关宁军中的夜不收,并没有资格,也没有渠道去关注朝堂上的动静。知道周遇吉他们封爵,也只是因为这个事情是朝廷邸报上写,军中传遍了的原因。 面对孔有德的喝问,基于刚才的威胁,这个明军俘虏不敢乱说,只能据实回答道:“小人不知,小人不敢乱说啊!” 听到这话,孔有德转身向阿巴泰禀告道:“贝勒爷,朝廷官军中能打的将领,就是这三人,如今很可能都在京师!” 这又是意外的军情,阿巴泰听了,再度转头看向范永斗问道:“你觉得呢?” 范永斗听了,连忙回答道:“奴才当初在关内的时候,好像只有周遇吉在北方,另外的孙应元和黄得功好像都在南方和流贼打仗!” 他也不是很确定,因此不敢说死。 阿巴泰一听,眉头紧皱,开始思考这个意外之事的影响。 边上的图尔格却有点不以为然,当即对他说道:“贝勒爷,无须理会那么多,当务之急,就是打下蓟州城。就算几个明将能打,又能如何?是不是在京师都不知道,就算在,护住他们的皇帝也是他们的首要职责,再退一步,就算他们来救援,也不可能那么快,说不定都还没出京师呢!” 中军帐内的其他人听了,都是点点头,附和图尔格的说法。 他们了解明国,知道明国办事的效率,绝对是很慢的。就算烽火传到京师,明国朝廷知道他们来了,商议商议,准备准备,都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 换句话说,如今的他们,压根就不用在意明国京师援兵的事情。 阿巴泰也觉得图尔格说得有理,便露出严肃的表情,当即吩咐道:“警戒东西两侧的白杆军,其余各部,抓紧时间,天黑之前,再打一次蓟州城!” 听到这话,建虏和蒙古鞑子都觉得是正理,便立刻大声领命。 下午时分,建虏重整旗鼓,调兵谴将,又开始进攻蓟州城。 蓟州城这边,自然早已准备在那里。 震天的战鼓,再次在这蓟州城的上空响了起来。 建虏的车楯,损失了约十分之一,剩下可用的车楯,依旧还有很多。 并且这一次,他们还推出了坚车,车顶以生牛皮蒙住,矢石不能伤,用于掩护建虏直达城下。 一波又一波的建虏,犹如海浪一样,开始往蓟州城席卷而去。 “轰轰轰……” 城头上的火炮,最先对建虏的攻势做出了回应。 一颗颗激射而出的铁弹,落到城外,弹射出一条条的直线。 建虏早已学会如何攻城,自然不可能排成密集的阵型,而是躲在楯车后面,并不规则。 但是,不管如何不规则,终归是有倒霉的楯车被铁弹砸中,顿时就一下四分五裂。运气好一点的,比较远一点的,没伤到后面的建虏; 但是,也有运气不好的,离城头近一点的,铁弹的动能十足,在砸烂楯车的同时继续砸往车楯后面,那些躲在车楯后面的建虏,就一下却胳膊少腿,惨叫声一片。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影响其他人,那些建虏就仿佛没见到这些惨状,该进攻依旧在进攻。 “轰轰轰……” 城头上的火炮,此起彼伏地响着。但是,蓟州城的火炮并没有关外重镇那么多,威力也没有那么大,两炮之间的间隔时间长,总体而言,明军的炮轰,并没有对建虏造成多大的损失,更多的只是一种心理威慑而已。 然而,这些建虏都是打惯了仗的,火炮的威慑,对他们并没有太大作用。 终于,车楯离城头越来越近,躲在车楯后面的蒙古弓箭手开始快速向城头上射箭,压制城头上的明军。 这一次,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也没有完全躲,而是冒着箭雨开始还击。 “梆梆梆……” “呯呯呯……” 蓟州城头,枪林弹雨不为过,不管是进攻的建虏和蒙古鞑子,还是城头上的明军,不时都有人倒下。总体而言,城头上的明军具有地势优势,还是要占便宜一点。 但是,攻城的建虏多啊,攻到城下之后,领着各自不同任务的建虏,便纷纷动作了起来。 有的把手中建议云梯往城头上靠,并且喊着往回拉,试图用云梯头上的钩子快速勾住城垛;有的在坚车的掩护下,到了城墙根下,立刻开始死命的挖掘;还有的建虏,则把事先准备的沙袋往城下堆。 城头上的明军,也立刻做出了针对性的反击。 对于城墙根挖墙,还有堆土的那些地方,立刻丢下守城利器万人敌。 这种万人敌不是靠砸,也不是靠炸,而是靠火焰喷射和毒烟喷射伤害地方,并不是建虏的坚车能抵挡的,一下让墙根下的建虏乱成了一团。 与此同时,不少城段的明军,还往城下砸油罐子,火烧攻城的建虏。佛朗机炮,虎蹲炮这些小型的火炮,也被明军抬起来轰击城下的敌人。 蓟州城的战况,再一次变得非常激烈。 远处观战的阿巴泰,依旧沉着脸不说话。这蓟州城的城防,比他想象中要坚固多了。 一般来说,在他的印象中,关外的明军城池不说,只说关内,其实也就是京师难以攻下,其他关内城池,一般都是武备松弛,断然抵不过如今大清军队的强攻。 可是,如今看着蓟州城头,喊杀声震天,并没有迹象能表明,大清军队能轻松攻进城去。 这么想着,他便转头看向那范永斗。 这关内的消息,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刚投降的洪承畴,还有就是从关内逃往辽东的这些晋商。 按照他们的描述,这个蓟州城应该不是这么难打的。 如今洪承畴在关外没有进关,阿巴泰就算想质问也没办法,但是,这个范永斗却在眼前,便对他喝道:“为何这蓟州城如此难打?不是说,这个总兵白腾蛟的家丁不多么?” 建虏衡量明军的战斗力,都是只看明军将领有多少家丁。至于其他的,压根就可以忽略。 当然了,报战果的时候,还是会把所有明军都算在内的。说什么一战灭掉几千几千的明军,有可能真正要对付的,只是几百明军将领的家丁而已。 范永斗听到问话,他感觉有点委屈。 这个问话,怎么就问自己呢! 蓟州城难打,和你大清军队不也有关系么?还有和你自己的指挥也有关系啊! 再说了,自己在三月初惨遭灭门,逃往辽东,如今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了,蓟州城的最新情况,自己也不可能知道啊! 然而,范永斗心理很清楚,这些话要是说出口,必然会引来建虏的喝斥,甚至迁怒。于是,他想了下措施,就准备回答阿巴泰的问话。 不过就在这时候,忽然又有探马疾驰而来,一下吸引了阿巴泰等人的注意。 只见探马来到帅旗底下,滚鞍落马,打千跪地,向阿巴泰禀告道:“主子,南边五六十里远处发现明军夜不收!装备精良,折了我们几个探马!” “什么?”阿巴泰一听,顿时大吃一惊道,“南边发现的明军夜不收,战力如此之强?是什么明军知道么?” 大清的探马,那也是军中的精锐,甚至可能是白甲兵组成。 一般来说,大清和明军的斥候战,都是大清探马这边占据绝对优势的。 因此,阿巴泰对于探马的回报,就非常吃惊了。 “暂时未知明军细况。”探马听了,略微犹豫了一会才禀告道,“从对方夜不收的数量,奴才们合计,怕是有一支大军在其后面。” “再探!”阿巴泰听了,表情严肃,立刻大声喝令道。 “喳!”探马立刻领命,骑上战马很快离开了。 看着探马离去,图尔格疑惑地说道:“我们的东西两边,已经发现了白杆军的踪迹,如今这南边又有一支明军,这是想干什么?包围我们?” 这话说出口,他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其他建虏头目听了,也是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一直以来,大清军队野战必胜,打得明军到后来,都只敢龟缩在城内而已。 就算迫不得已要出城,遇到大清军队压根就没有敢和大清军队野战的信心。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65 噩梦 “什么,明国太祖皇帝显灵?”阿巴泰一听,当即冷笑道,“这种三岁小孩都不会信的事儿,你是认真的?” 孔有德听到这话,连忙解释道:“贝勒爷,我们汉人都是敬祖宗的,相信祖宗在天之灵在看着的,这显灵……” 不等他说完,阿巴泰便又冷笑一声打断他说话道:“如果祖宗真能显灵,你们汉人不是有一句话么,数典忘祖,你还敢投降我大清?” “……”孔有德一听,顿时哑然,一下说不出话来。 自己的亲人全都被建虏所杀,如果他们真得有在天之灵的话,会怎么看自己? 阿巴泰见他不说话了,以为是被自己给说中了要害,便带着嘲讽之色继续道:“明国皇帝怕是穷途末路了,竟然连装神弄鬼的手段都来了。呵呵,由此可见,明国要完蛋了!” 听到这话,孔有德回过神来,甩开脑海中的念头,连忙又对阿巴泰说道:“贝勒爷,若非这样,如何解释白杆军突然出现在这京畿之地,而且还东西夹击我军。甚至如今南方又有朝廷军队出现,我们才刚进关啊,他们怎么可能会这么快有反应呢?” 听到这话,阿巴泰自己不由得一愣。不过再怎么样,他也不相信明国的太祖皇帝会显灵,便强行分辨道:“世上的事情,巧合多了去了,说不定他们刚好有什么事情在京畿之地,那也说不定;还可能他们刚好要汇合之类,结果被我们撞上了!” 孔有德却是不相信这种解释,虽然确实有可能存在这种巧合,但他还是继续对阿巴泰问道:“那明国皇帝竟然封了一侯三伯,这个怎么说?明国皇帝绝对不是这么大方的人,那些朝堂上的文官,也肯定不会提议封武人的!” 阿巴泰听了,也觉得有点奇怪,不过他还是不信祖宗会显灵这种荒唐事,更不用说是明国的太祖了。 于是,他便回答孔有德道:“本贝勒又不是明国皇帝,怎么会知道他的这些事是怎么回事?这事儿就不用管了,回头把白杆军抓来问问,不就清楚了!” “可是……”孔有德听了,还想再说。 但是,阿巴泰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当即喝斥道:“可是什么?就算明国太祖皇帝显灵了,早就布下了包围圈,那又如何?以我大军的实力,不要说他们分三路来攻,就是只有一路,照样能杀得他们丢盔弃甲。呵呵,如今还分三路来攻,那兵力更见薄弱,说不定明天图尔格就能凯旋了!” 孔有德听了这话,也是哑口无言。 从理智上来说,他觉得阿巴泰说得有道理。东西两边,各一万左右的白杆军,又如何打得过大清军队这边? 朝廷这边,也真是健忘,当年让女真人崛起的萨尔浒之战,不就是分兵而给女真人各个击破了! 如今大清军队越发地强大,而朝廷官军已经没有什么能战之军,还要兵分三路的话,真得是找死! 这么想着,孔有德就无话可说,又被阿巴泰喝斥,只好悻然而回。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总有一丝不安。大明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一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 当天夜里,孔有德做了个噩梦。他的爹娘,他的那些被建虏所害的家人,浑身是血地来找他了。 吓醒之后的他,一直坐在行军床上大口喘气。 这样的噩梦,已经好久没有做过了。也就是当初刚投降建虏的时候,梦到过几次类似的。 这突然之间,竟然又梦到了! 想了下,他心中很清楚,怕是大明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影响到他了! 那大明太祖皇帝显灵这个事情,是真的么?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真的! 对,没错,不可能是真的! 一切都是凑巧,一切都是当今皇帝狗急跳墙,想出来糊弄百姓的! 没错,肯定是这样的! 孔有德就这么安慰了自己一顿,才终于又躺下睡了。 但是,随后他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了,一直到天亮。 大军还在埋锅造饭,忽然聚将鼓声便响了起来。 孔有德听到,便匆匆赶去了中军帐。 该到的人都到齐之后,阿巴泰便表情严肃地对他们说道:“东面的白杆军和关宁骑军,共计一万三千人左右。既然阴魂不散地跟着,想要找死,本贝勒就成全了他们,免得日后再被他们骚扰。” 很显然,大军休整了一天之后,阿巴泰也是要对东边的明国军队下手了。 这一点,其实也不意外。 毕竟大清军队进关的第一意图,就是要灭掉明国的能战之军,为之后深入关内扫清身后的障碍。 谷</span>  但是,孔有德却有点怀疑,阿巴泰一早就做出这个决定,会不会和他昨晚去找阿巴泰有关? 阿巴泰这次是暂停攻打蓟州城了,调出两万建虏军队,两万蒙古骑兵,共计四万兵力,前去围剿东边的白杆军和关宁军。 东西两个方向,大清军队的兵力都至少是明国军队的两倍,没有理由灭不了明国军队! 被点到名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头目,纷纷领命,就准备离开中军帐了。 孔有德也被点了将,他的火炮部队,要调去轰击秦良玉所部的军阵。 可是,他们还没出中军帐呢,忽然外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随后,阿巴泰的一名亲卫便带着一个蒙古鞑子转入中军帐。 “主子,南方发现大量明国军队!”那亲卫打千禀告一声之后,便立刻又示意那蒙古鞑子向阿巴泰禀告详情。 阿巴泰一听,顿时有点不安。 其实在他看来,南边就算有明军,应该也不可能多,但是,这科尔沁族的人脸色慌张,由此可见,怕是明军数量要多出预估了。 果然,一听这报信的科尔沁人禀告,阿巴泰顿时脸色一变,不信地再次确认道:“多少?至少五六万?还军容严整?” “千真万确,我们和明军前锋打了一战,损失了不少人。如今正缠着明军,还请贝勒爷早做准备!” 阿巴泰听了,顿时皱眉喝道:“是明国哪路军队?何人统领?” 这科尔沁族的,说话不清不楚的,让他很是不高兴。 “小人不知啊,明军的前锋太厉害,没机会看到中军情况。” “废物!”阿巴泰一听,当即怒喝道:“一群废物!” 对于这个话,科尔沁族人可不敢反驳。 事实上,这些蒙古部族在建虏眼中,其实还真是废物。一个个部族,就打不了硬仗,被建虏给征服了。 边上的孔有德听到对话,连忙提醒道:“贝勒爷,南方的军队,很可能就是勇卫营和京营!” 阿巴泰一听,立刻想起孔有德昨夜对他说的话,便点点头说道:“那就明白了,明国以勇卫营为前锋,新编京营为主力,就是这样!” 勇卫营是明国这边唯一还听朝廷号令,并且是能打的军队。因此作为前锋,打败科尔沁族和敖汉部族的军队,并不奇怪。 没人会认为,这两个蒙古部族遇到明军会死战,肯定是看到没便宜可占就赶紧退了。 不要看南方的这支明军,好像人数众多的样子,其实关键还是在勇卫营。只要能灭掉勇卫营,新编的京营,肯定是不堪一击的! 这么想着,阿巴泰心中有了计较,便开始重新考虑下一步行动了。 西线那边,图尔格领着三万人马,想必能很快灭掉那一万白杆军。 东线这边,怕是来不及去灭他们了。为今之计,要先消灭了南边来的明军主力,这才是关键的一路人马。 这么想着,阿巴泰便转头看向甲喇章京董鄂·鄂硕道:“你领本部人马,再加科曼部族五千,前往东边监视白杆军和关宁骑军,若有异动,第一时间回报,不得让他们干扰南边战事!” “末将遵命!”鄂硕一听,立刻打千跪地领命。 阿巴泰接着转头看向中军帐内其他人,表情严肃地说道:“今次我们入关,没想到明国皇帝这么识相,省去我们以后麻烦,把他们的能用之兵都调过来送死!既然如此,就成全他们。一战而定,而后,明国的财富、女人就全是我们的了!” 一听这话,中军帐内的建虏也好,还是那些蒙古鞑子也罢,一个个“嗷嗷”叫地附和了起来。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大清所向无敌。以前几次入关,也不是没有明军想和大清军队交战,最后的结局都是被大清军队所灭,然后抢了个盆满钵满出关的! 更不用说,在年初的时候,大清军队已经消灭了明军主力,如今关内的这些明军,东拼西凑起来,还什么重新整编了京营,有个毛用。大清军队一发狠,还不是横扫的结局! 在这中军帐中,唯独孔有德并没有他们那样乐观。不是说,他觉得明军有多强大。事实上,恰恰相反,他也没有认为,新编的京营会有多厉害。朝廷军队的烂,那是出名的。 但是,关键是太祖皇帝啊!这太祖皇帝显灵,恐怕是真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了! 会不会有什么变数呢?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66 这有什么好吹的 阿巴泰一声令下,蓟州城外,顿时人喊马嘶,热闹成一片。 一队队的建虏,还有蒙古鞑子,开始集结开拔。 这么大的动静,早就惊动了蓟州城这边。 总兵白腾蛟和钦差特使阎应元都在城头观察动静,看着建虏和蒙古鞑子一队队南去,留下一地垃圾。 看了一会,白腾蛟有点惊讶地问道:“该不会是朝廷援军已经来了吧?” 阎应元来的时候,已经告诉过他,坚守蓟州,等待朝廷援军,围歼建虏于城下。 如今,建虏攻城了一天,没有打下就走,这不符合建虏的尿性。 可是,要说建虏前脚开始攻打蓟州,朝廷援军后脚就赶到了,同样让他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便向阎应元确认情况了。 阎应元听了,看着城外敌人的动静,说实话,他也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很明显,朝廷军队的反应速度,实在太快了。 不过他很快想起,换成以前的话,自己被八百里加急传到京师,委以重任,这也不可思议啊! 还有,兵仗局竟然能产出大量的精钢护甲,还有火药的改进,如此种种,不同样是不可思议! 今年以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多了去,朝廷援军能这么快赶来,似乎也不是不可思议了! 这么想着,他便点头回答白腾蛟道:“没错,肯定是朝廷援军到了。并且,可以肯定,是勇卫营和京营都来了,要不然,建虏不会全部南下迎战!” 白腾蛟听了,先是大喜,然后又担心地说道:“京营全部都是新整编的,而建虏又是如此至多的兵力,这怕是难打吧?” 他没敢实话实说,因为在他看来,新编京营怎么可能打的赢建虏,这可是建虏啊! 阎应元听了,当即笑了下,收回目光,看向白腾蛟,看他担心的表情,便问他道:“京营是由勇卫营原将士,小袁营的江湖好汉,还有漕工组成,并非全部都是新兵。并且如今我可以告诉大帅,京营和勇卫营全部都是燧发枪部队,并且还都配备了哪些新式盔甲。你觉得,建虏是不是会有惊喜,这一仗,能不能打?” 白腾蛟直到这时候,才知道京营和勇卫营的全部实力,顿时听得目瞪口呆。 那新式盔甲的坚固、轻便,他是见识了的。为此,他身上原本的山文甲都不要了,自己占了一套阎应元带来的新式盔甲。 如今没想到,这么好的新式盔甲,京营和勇卫营竟然人手一副,换成以前的话,打死他都不会相信有这样的事情! 过了老半天,他才回过神来,看着似在问阎应元,其实大概率是自言自语:“皇上这是点石成金了吧?还是说有了一个聚宝盆,丢一件盔甲进去,就能拿出无数盔甲了?” 工业化炼钢,流水线作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是这个时代的人,或者说从古自今农业社会的人绝对没有见识过的。白腾蛟有这样的想法,一点都不稀奇。 因此,他们真的无法理解,怎么可能会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产出这么多的好东西。 阎应元听到他这话,还是回答他道:“倒也不是聚宝盘,而是科学,太祖皇帝赐下的学问!” “啥?啥学问?”白腾蛟一听,有点疑惑,怀疑自己听错了。 “科学!”阎应元见他这样子,便强调说道,“科学,懂么?” “不懂!”白腾蛟听了,老实地摇摇头回答道。 “我也不懂,反正就皇上懂!”阎应元听了,并没有装懂,解释了一句之后,又抬头去看着城外已经越来越少的建虏军队,随后,对白腾蛟说道:“把堵城门的沙袋挪开吧!” “嗯?”白腾蛟一听,回过神来,同样转头看向城外,同时有点疑惑地问道,“这么快就挪开?” 阎应元听了,转回头看向他,认真地点点头说道:“指挥京营和勇卫营的,必然是孙本兵。他是个知兵的人,必然清楚,如今朝廷官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建虏不清楚京营和勇卫营的真实情况。”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高了点声音,强调说道:“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孙本兵必然在和建虏一接触的时候,就发起全面攻势,以此打建虏一个措手不及。否则拖下去被建虏知道了京营和勇卫营的真实情况,反而会不好打!” 白腾蛟听了,认真地想了下,随后也是表情严肃地点点头道:“应该是这样,换了其他人,可能畏惧于建虏威名,说不定会谨慎为主。但是,孙本兵带兵多年,自然知道随机应变!” 阎应元见他同意自己的看法,便露齿笑了下,转头看向城外那些南下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同时说道:“如果没有料错的话,明天一早,就是决战之时。我们须得做好准备,痛打落水狗,挣下一份军功!” 谷</span>  白腾蛟也不是怕死之人,听到这话,当即欣喜,立刻附和,便去准备了。 …………………… 蓟州位于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处,因此,在蓟州的南边,那是华北平原,刚好适合大兵团作战。 到下午时分,阿巴泰所领入寇建虏的主力,其前锋就已经和之前的科尔沁族和敖汉部汇合,直面对面的明军前锋。 双方并没有直接交手,而是展开了斥候战,也就是说,建虏的探马和明军的夜不收,开始争夺战场消息的控制权。 特别是建虏这边,一直想搞清楚对面的明军,到底是什么人领兵,多少人马,装备如何等等。 但是,遗憾的是,明军的夜不收并没有前出军阵多远,并且都是一窝窝的,想要抓活口都是不容易。 随着主力陆续到来,就在蓟州以南四十里左右的地方,两支大军开始聚集。 阿巴泰赶到战场的第一时间,就去观察明军的情况,同时召了科尔沁族的吴克善前去问话。 看着前方远处明军,似乎是扎了品字形的三个大营,看着明军夜不收在奔驰,阿巴泰同时问吴克善道:“情况如何?” “回贝勒爷!”吴克善一听,连忙回答道,“这支明军很强,刚碰面,我们科尔沁族就折了一百多人。要不是我见机不妙,撤得快,损失就大了!” 说到这里,感觉有点没面子,他就立刻又补充道:“对面前锋,看旗号是勇卫营周,根据消息,该是明将周遇吉那厮,被明国皇帝封为忠武伯,确实名不虚传,比一般明军要厉害多了!” 前锋是勇卫营周遇吉,那和科尔沁族打的话,确实会厉害一点。 阿巴泰心中想着,便问吴克善道:“明军主帅是谁?” “没抓到俘虏,就只知道是个姓孙的!”吴克善听了,有点底气不足地回答道。 他的军中,认识汉字的人少,对于明军了解地就更少。还没接近明军主力,就往往被明军夜不收给收拾或者赶跑了,因此,无法得到更多的消息。 倒是边上的孔有德听了,连忙插嘴说道:“有可能是兵部尚书孙传庭!” 他详细地问了那个关宁军俘虏不少问题,像孙传庭被封为大明兵部尚书这种事情,那关宁军俘虏还是知道的。 孔有德看到阿巴泰的表情似乎没什么变化,便连忙补充说道:“这个孙传庭是有真本事的,以前领兵打仗,就差点把关内流贼给灭了。他带兵的能力,可以和洪承畴那厮……比的。” 习惯性地说了洪承畴那厮时,忽然想起来,洪承畴已经投降大清,和他是一边的了,好像这么叫他有点不好,就犹豫了一下。 不过他发现,阿巴泰对于这个称呼,似乎压根没在意,便放心了一点。 阿巴泰听了孔有德话,并没有多重视。明国最能打的洪承畴,如今不都投降大清了,这个孙传庭又如何?大不了就是第二个洪承畴吧!说不定还远不如洪承畴,因为这孙传庭的名,就没听说过。 打那些流贼能赢,这有什么好吹的! 对大清军队畏之如虎的关宁军,随便一支调入关内,不都是追着流贼打得么! 不过,对于孔有德的话,他倒也没有全部否定。 因为就他所观察到对面的明军情况,确实没有见到其他明军看到大清军队时候的慌张。布阵方面,也有章法,军阵之间,彼此互联支撑。从这些来看的话,那孙传庭该不是纸上谈兵的那种,还是有点能耐的。 想着这些,阿巴泰便传下军令,全军休整,恢复人和马的体力,明早出战。 古代打仗,特别是建虏和蒙古鞑子,是以冷兵器为主,因此长途行军之后恢复体力再作战,就是应有之意。除非是特别情况,才会不顾疲劳就投入战斗。 而在明军这边,主帅当然就是孙传庭没错了。他也下了和阿巴泰类似的命令,让全军休整,静等来日。 他之所以让军队休整,主要原因还是不同的。 从京师到蓟州,比建虏从界岭口到蓟州要近。本来的话,朝廷官军肯定会比建虏更早到蓟州。但是,孙传庭是压缓了速度。其原因有四。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67 杀杀杀 第一,虽然此战料定建虏会先攻打蓟州,但是,最终建虏到底是不是会攻打蓟州,这个是不能十分肯定的。因此,孙传庭要根据烽火传讯情况,以及夜不收的探查情况来判断,建虏最终是不是去攻打蓟州。 第二,建虏到底有多少人马,这也是需要确认的。傻子才会不管不顾,直接撞上去。因此,孙传庭也需要时间去了解,建虏那边一共来了多少人马等情况。 第三,确定了建虏是要先夺取蓟州,他的打算,就是先让蓟州城耗一耗建虏,不管耗掉多少兵力都好,更能耗掉一些士气,总比直接迎过去和建虏先决战要好! 第四点,他也想知道,东西两边的白杆军情况,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只是如果能在开战之前了解到白杆军的情况,也更好一些。 因此,勇卫营和京营走得并不快,体力上的消耗也少。并且如今的京营和勇卫营,是以火器为主的军队,真到战时,体力的消耗也会比冷兵器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少。 但是,孙传庭还是下令和建虏一样先休整,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时间问题。 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傍晚了,一旦打起来的话,分出胜负之时,天黑下来,就没法追击四处乱跑的敌人。并且在夜色之下,对于火器部队并不友好。 因此,孙传庭就把作战时间选到了次日早上,那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歼灭建虏。 如此,两边军队除了探马和夜不收之外,都开始扎营,准备过夜。 这个时候,孔有德又看出了一些东西,不由得有点忧心起来。 他发现,明军营地的外围,全部都是偏厢车连接,组成了一道骑兵难以突袭的防线。在偏厢车的后面,简易营帐都是整整齐齐,泾渭分明。 而大清军队这边,只有车楯放在外围,但是数量明显不够,无法围成一个圈。 在车楯里面的营地里,按照八旗不同扎营。特别是那些蒙古部族,他们也是按照各自族群扎营,乱糟糟的,就挤在一起,看不出半点军队训练有素的样子。 只是这个扎营的对比,孔有德就感觉,眼前的明军似乎并不是他印象中的明军。 还有,他身为建虏这边统领火器的头目,对于火器敏感,又发现了对面的朝廷官军,似乎有很多火器。 孔有德比任何人都明白,火器绝对要比冷兵器更厉害,更适合打仗的。以前的明军也大都是火器,但是被大清军队打败,似乎并不能说明火器的厉害。但是,他知道,那只是明军的火器偷工减料,极大地限制了火器的威力。 他在孙元化手下时,就感受过真正的火器有多强!如今大清这边,大清皇帝也重视火器的质量,因此,他孔有德在大清这边,身份地位都比其他两位和他一样封王的要高。 如果对面明军的火器质量都有保证,这一战,怕是不好打了! 孔有德心中想着,还真是有些担心了。 因为他从各方面想着,特别是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一直让他挂在心头,感觉眼前这支明军的火器,应该不会太差的。 发现了这点,忧心忡忡的他,最终还是来找阿巴泰禀告他的发现。 “贝勒爷,当前明军不可小觑啊!”孔有德见到阿巴泰,诚恳地说道,“这支明军,恐怕是一支劲敌!” 说完了结论,他就开始说理由了。 然而,孔有德才说了个开头,就被阿巴泰不耐烦地打断了:“你以为本贝勒是傻子么?这些基础的都看不出来?要不这仗,你来指挥,本贝勒听你的,行不行?” “末将不敢!”孔有德一听,顿时有点惶恐。 盯着他,阿巴泰带着怒气喝道:“做好你该做的事情,要是出去扰乱军心,本贝勒第一个就拿你祭旗!” 临战在即,如果让所有人都知道,眼前的明军不好对付,绝对是打击士气的一件事情。 这个孔有德在这次进关之后,有点反常,老是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特别是还敢说明国太祖皇帝显灵。这个事情要是到处说的话,更会打击军中士气。 因此,阿巴泰对孔有德,是已经积累了一些不满。然后这一次,竟然还当他是不学无术的人,连基本的观阵都不会,跑他这里来巴拉巴拉的,就更是引起他的反感了。 孔有德受了训斥,很是惶恐,不敢再待,就赶紧告辞离开。 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的时候,身后就传来了阿巴泰冷冷的声音:“明日开战,你的火炮要是轰不开明军的军阵,就休怪本贝勒军法从事!” 孔有德听了,赶紧做了保证,然后才出了中军帐。 迎面吹着凉风,抬头看看天上的弯月,他忽然自嘲一笑。 自己这是怎么了? 害怕了? 怎么可能! 大清军队野战无敌,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而朝廷军队中,就算最强大的关宁军,都是不敢和大清军队野战的。 眼前的朝廷军队,有六万左右吧,这么多的军队,以新兵为主,就算再好,又怎么可能打赢大清军队? 找了这么多个理由之后,忽然,仿佛有另外一个孔有德突然跳了出来:太祖皇帝显灵了! 孔有德连忙掐了这个念头,心中又想着:朝廷以前就打不过大清军队,凭什么这一次就能打赢大清军队了? 太祖皇帝显灵了! 不不不,看看关内流贼都乱成啥样了,朝廷官军那还有战力,要不早平了流贼了! 太祖皇帝显灵了! 不不不,这不年初,连洪承畴那么能打的,领十二万精锐都打了个全军覆没,自己也投降大清了! 太祖皇帝显灵了! …… 最终,孔有德猛地甩了甩脑袋,双手使劲揉了揉脸,定了定神,默默地走了。 在他走后不久,就有快马从后营入了建虏大营,很快就到了中军帐这边。 “主子,马祥麟所部白杆军异常狡猾,并不迎战,屯兵于山上。如今那边的战事,尚在僵持之中!” 阿巴泰听了禀告,脸色有点沉重。 这次的入关,和前几次相比,实在是太诡异了! 按理来说,这才刚入关不久,明国朝廷估计还在商量讨论,压根不可能这么快做出反应的!正常来说,等明国朝廷派出援军的时候,自己这边早就打下蓟州,并且已经往山东去了。 然而这一次,自己到达蓟州才一天,明军竟然就合围过来了,仿佛知道大清军队会入关,并且第一战是先打蓟州。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想到这,阿巴泰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孔有德一脸担心地对他说,明国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 或许,这个解释,能解释目前的这些诡异。 可是,明国太祖皇帝显灵,这怎么可能! 真要显灵的话,大清怎么办?就算是皇阿玛显灵,也比不过明国太祖皇帝显灵的啊! 不不不,这绝对不可能! 阿巴泰想着想着有点烦躁了,绝对是巧合,刚好明国要集结兵力到蓟州来!肯定是这样! 至于为什么要集结兵力到蓟州来,暂时不知道,打赢了这一仗就知道了! 对,没错,打赢这一仗就行了,管其他干什么! 就算明国军队有准备又如何,实力才是一切!只要拳头够硬,就算明国太祖皇帝显灵,一样能打得他们找不着北! 这么想着,阿巴泰心中衡量了一下之后,便下令道:“传令图尔格,令他明日一早领兵赶过来,打赢这边的战事,其他两路白杆军就折腾不出个啥的!” “喳!” 那白杆军都是步兵,就算想赶来这边支援,时间上也来不及。解决了这边的明军,这场战事基本上就可以说打完了! 阿巴泰安排完了这些,终于入睡了! ……………… 次日一早,天色微明,不管是建虏营中,还是明军营中,都开始有了动静。 明军中军帐这边,也已经在召开军议了。 隐约能看出来,孙传庭的眼里有红丝,怕是昨夜没睡好! 想想也是,这一战关系到大明的国运!皇上准备了这么多个月,就指望着这一战能赢,一举扭转乾坤的。 这样重大的战事,要还能安心睡觉就怪了! 这么想着,他们也不敢再胡思乱想,赶紧集中精神听孙传庭讲话。 只见孙传庭的一张死鱼脸,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眼睛扫视他们,然后冷声喝道:“今日和建虏一战,就只有一战,诸将皆得全力以赴,本官领锦衣卫督战,任何人胆敢后退,皆斩不饶!” “胜,则建虏不足为虑,至少十年之内无力再入寇;朝廷便能集中兵力剿灭流贼!” “败,则国运黯淡,难以再有平定天下的希望!辜负了陛下厚望,本官和尔等皆是大明罪人,百死莫赎!” “此战,欺建虏不知我军底细,一开战便用出全力,有进无退,不能给建虏有缓气机会。” “跪地投降的先不管,任何敢于反抗的,不管是建虏还是蒙古鞑子,皆杀无赦。本官不会收兵,一直追杀到看不到有抵抗的敌人为止!” “陛下给了我们如此歼敌良机,定要一战歼敌,杀杀杀!” 听到这话,周遇吉、孙应元等人表情严肃,立刻抱拳领命回应道:“杀杀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8 杀鞑子娶媳妇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在6:32更新为正确章节,到时刷新即可! 第二,建虏到底有多少人马,这也是需要确认的。傻子才会不管不顾,直接撞上去。因此,孙传庭也需要时间去了解,建虏那边一共来了多少人马等情况。 第三,确定了建虏是要先夺取蓟州,他的打算,就是先让蓟州城耗一耗建虏,不管耗掉多少兵力都好,更能耗掉一些士气,总比直接迎过去和建虏先决战要好! 第四点,他也想知道,东西两边的白杆军情况,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只是如果能在开战之前了解到白杆军的情况,也更好一些。 因此,勇卫营和京营走得并不快,体力上的消耗也少。并且如今的京营和勇卫营,是以火器为主的军队,真到战时,体力的消耗也会比冷兵器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少。 但是,孙传庭还是下令和建虏一样先休整,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时间问题。 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傍晚了,一旦打起来的话,分出胜负之时,天黑下来,就没法追击四处乱跑的敌人。并且在夜色之下,对于火器部队并不友好。 因此,孙传庭就把作战时间选到了次日早上,那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歼灭建虏。 如此,两边军队除了探马和夜不收之外,都开始扎营,准备过夜。 这个时候,孔有德又看出了一些东西,不由得有点忧心起来。 他发现,明军营地的外围,全部都是偏厢车连接,组成了一道骑兵难以突袭的防线。在偏厢车的后面,简易营帐都是整整齐齐,泾渭分明。 而大清军队这边,只有车楯放在外围,但是数量明显不够,无法围成一个圈。 在车楯里面的营地里,按照八旗不同扎营。特别是那些蒙古部族,他们也是按照各自族群扎营,乱糟糟的,就挤在一起,看不出半点军队训练有素的样子。 只是这个扎营的对比,孔有德就感觉,眼前的明军似乎并不是他印象中的明军。 还有,他身为建虏这边统领火器的头目,对于火器敏感,又发现了对面的朝廷官军,似乎有很多火器。 孔有德比任何人都明白,火器绝对要比冷兵器更厉害,更适合打仗的。以前的明军也大都是火器,但是被大清军队打败,似乎并不能说明火器的厉害。但是,他知道,那只是明军的火器偷工减料,极大地限制了火器的威力。 他在孙元化手下时,就感受过真正的火器有多强!如今大清这边,大清皇帝也重视火器的质量,因此,他孔有德在大清这边,身份地位都比其他两位和他一样封王的要高。 如果对面明军的火器质量都有保证,这一战,怕是不好打了! 孔有德心中想着,还真是有些担心了。 因为他从各方面想着,特别是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一直让他挂在心头,感觉眼前这支明军的火器,应该不会太差的。 发现了这点,忧心忡忡的他,最终还是来找阿巴泰禀告他的发现。 “贝勒爷,当前明军不可小觑啊!”孔有德见到阿巴泰,诚恳地说道,“这支明军,恐怕是一支劲敌!” 说完了结论,他就开始说理由了。 然而,孔有德才说了个开头,就被阿巴泰不耐烦地打断了:“你以为本贝勒是傻子么?这些基础的都看不出来?要不这仗,你来指挥,本贝勒听你的,行不行?” “末将不敢!”孔有德一听,顿时有点惶恐。 盯着他,阿巴泰带着怒气喝道:“做好你该做的事情,要是出去扰乱军心,本贝勒第一个就拿你祭旗!” 临战在即,如果让所有人都知道,眼前的明军不好对付,绝对是打击士气的一件事情。 这个孔有德在这次进关之后,有点反常,老是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特别是还敢说明国太祖皇帝显灵。这个事情要是到处说的话,更会打击军中士气。 因此,阿巴泰对孔有德,是已经积累了一些不满。然后这一次,竟然还当他是不学无术的人,连基本的观阵都不会,跑他这里来巴拉巴拉的,就更是引起他的反感了。 孔有德受了训斥,很是惶恐,不敢再待,就赶紧告辞离开。 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的时候,身后就传来了阿巴泰冷冷的声音:“明日开战,你的火炮要是轰不开明军的军阵,就休怪本贝勒军法从事!” 孔有德听了,赶紧做了保证,然后才出了中军帐。 迎面吹着凉风,抬头看看天上的弯月,他忽然自嘲一笑。 自己这是怎么了? 害怕了? 怎么可能! 大清军队野战无敌,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而朝廷军队中,就算最强大的关宁军,都是不敢和大清军队野战的。 眼前的朝廷军队,有六万左右吧,这么多的军队,以新兵为主,就算再好,又怎么可能打赢大清军队? 找了这么多个理由之后,忽然,仿佛有另外一个孔有德突然跳了出来:太祖皇帝显灵了! 孔有德连忙掐了这个念头,心中又想着:朝廷以前就打不过大清军队,凭什么这一次就能打赢大清军队了? 太祖皇帝显灵了! 不不不,看看关内流贼都乱成啥样了,朝廷官军那还有战力,要不早平了流贼了! 太祖皇帝显灵了! 不不不,这不年初,连洪承畴那么能打的,领十二万精锐都打了个全军覆没,自己也投降大清了! 太祖皇帝显灵了! …… 最终,孔有德猛地甩了甩脑袋,双手使劲揉了揉脸,定了定神,默默地走了。 在他走后不久,就有快马从后营入了建虏大营,很快就到了中军帐这边。 “主子,马祥麟所部白杆军异常狡猾,并不迎战,屯兵于山上。如今那边的战事,尚在僵持之中!” 阿巴泰听了禀告,脸色有点沉重。 这次的入关,和前几次相比,实在是太诡异了! 按理来说,这才刚入关不久,明国朝廷估计还在商量讨论,压根不可能这么快做出反应的!正常来说,等明国朝廷派出援军的时候,自己这边早就打下蓟州,并且已经往山东去了。 然而这一次,自己到达蓟州才一天,明军竟然就合围过来了,仿佛知道大清军队会入关,并且第一战是先打蓟州。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想到这,阿巴泰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孔有德一脸担心地对他说,明国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 或许,这个解释,能解释目前的这些诡异。 可是,明国太祖皇帝显灵,这怎么可能! 真要显灵的话,大清怎么办?就算是皇阿玛显灵,也比不过明国太祖皇帝显灵的啊! 不不不,这绝对不可能! 阿巴泰想着想着有点烦躁了,绝对是巧合,刚好明国要集结兵力到蓟州来!肯定是这样! 至于为什么要集结兵力到蓟州来,暂时不知道,打赢了这一仗就知道了! 对,没错,打赢这一仗就行了,管其他干什么! 就算明国军队有准备又如何,实力才是一切!只要拳头够硬,就算明国太祖皇帝显灵,一样能打得他们找不着北! 这么想着,阿巴泰心中衡量了一下之后,便下令道:“传令图尔格,令他明日一早领兵赶过来,打赢这边的战事,其他两路白杆军就折腾不出个啥的!” “喳!” 那白杆军都是步兵,就算想赶来这边支援,时间上也来不及。解决了这边的明军,这场战事基本上就可以说打完了! 阿巴泰安排完了这些,终于入睡了! ……………… 次日一早,天色微明,不管是建虏营中,还是明军营中,都开始有了动静。 明军中军帐这边,也已经在召开军议了。 隐约能看出来,孙传庭的眼里有红丝,怕是昨夜没睡好! 想想也是,这一战关系到大明的国运!皇上准备了这么多个月,就指望着这一战能赢,一举扭转乾坤的。 这样重大的战事,要还能安心睡觉就怪了! 这么想着,他们也不敢再胡思乱想,赶紧集中精神听孙传庭讲话。 只见孙传庭的一张死鱼脸,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眼睛扫视他们,然后冷声喝道:“今日和建虏一战,就只有一战,诸将皆得全力以赴,本官领锦衣卫督战,任何人胆敢后退,皆斩不饶!” “胜,则建虏不足为虑,至少十年之内无力再入寇;朝廷便能集中兵力剿灭流贼!” “败,则国运黯淡,难以再有平定天下的希望!辜负了陛下厚望,本官和尔等皆是大明罪人,百死莫赎!” “此战,欺建虏不知我军底细,一开战便用出全力,有进无退,不能给建虏有缓气机会。” “跪地投降的先不管,任何敢于反抗的,不管是建虏还是蒙古鞑子,皆杀无赦。本官不会收兵,一直追杀 听到这话,周遇吉、孙应元等人表情严肃,立刻抱拳领命回应道:“杀杀杀……”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149 浑河血战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在6:32更新为正确章节,到时刷新即可!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在6:32更新为正确章节,到时刷新即可! 第二,建虏到底有多少人马,这也是需要确认的。傻子才会不管不顾,直接撞上去。因此,孙传庭也需要时间去了解,建虏那边一共来了多少人马等情况。 第三,确定了建虏是要先夺取蓟州,他的打算,就是先让蓟州城耗一耗建虏,不管耗掉多少兵力都好,更能耗掉一些士气,总比直接迎过去和建虏先决战要好! 第四点,他也想知道,东西两边的白杆军情况,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只是如果能在开战之前了解到白杆军的情况,也更好一些。 因此,勇卫营和京营走得并不快,体力上的消耗也少。并且如今的京营和勇卫营,是以火器为主的军队,真到战时,体力的消耗也会比冷兵器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少。 但是,孙传庭还是下令和建虏一样先休整,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时间问题。 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傍晚了,一旦打起来的话,分出胜负之时,天黑下来,就没法追击四处乱跑的敌人。并且在夜色之下,对于火器部队并不友好。 因此,孙传庭就把作战时间选到了次日早上,那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歼灭建虏。 如此,两边军队除了探马和夜不收之外,都开始扎营,准备过夜。 这个时候,孔有德又看出了一些东西,不由得有点忧心起来。 他发现,明军营地的外围,全部都是偏厢车连接,组成了一道骑兵难以突袭的防线。在偏厢车的后面,简易营帐都是整整齐齐,泾渭分明。 而大清军队这边,只有车楯放在外围,但是数量明显不够,无法围成一个圈。 在车楯里面的营地里,按照八旗不同扎营。特别是那些蒙古部族,他们也是按照各自族群扎营,乱糟糟的,就挤在一起,看不出半点军队训练有素的样子。 只是这个扎营的对比,孔有德就感觉,眼前的明军似乎并不是他印象中的明军。 还有,他身为建虏这边统领火器的头目,对于火器敏感,又发现了对面的朝廷官军,似乎有很多火器。 孔有德比任何人都明白,火器绝对要比冷兵器更厉害,更适合打仗的。以前的明军也大都是火器,但是被大清军队打败,似乎并不能说明火器的厉害。但是,他知道,那只是明军的火器偷工减料,极大地限制了火器的威力。 他在孙元化手下时,就感受过真正的火器有多强!如今大清这边,大清皇帝也重视火器的质量,因此,他孔有德在大清这边,身份地位都比其他两位和他一样封王的要高。 如果对面明军的火器质量都有保证,这一战,怕是不好打了! 孔有德心中想着,还真是有些担心了。 因为他从各方面想着,特别是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一直让他挂在心头,感觉眼前这支明军的火器,应该不会太差的。 发现了这点,忧心忡忡的他,最终还是来找阿巴泰禀告他的发现。 “贝勒爷,当前明军不可小觑啊!”孔有德见到阿巴泰,诚恳地说道,“这支明军,恐怕是一支劲敌!” 说完了结论,他就开始说理由了。 然而,孔有德才说了个开头,就被阿巴泰不耐烦地打断了:“你以为本贝勒是傻子么?这些基础的都看不出来?要不这仗,你来指挥,本贝勒听你的,行不行?” “末将不敢!”孔有德一听,顿时有点惶恐。 盯着他,阿巴泰带着怒气喝道:“做好你该做的事情,要是出去扰乱军心,本贝勒第一个就拿你祭旗!” 临战在即,如果让所有人都知道,眼前的明军不好对付,绝对是打击士气的一件事情。 这个孔有德在这次进关之后,有点反常,老是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特别是还敢说明国太祖皇帝显灵。这个事情要是到处说的话,更会打击军中士气。 因此,阿巴泰对孔有德,是已经积累了一些不满。然后这一次,竟然还当他是不学无术的人,连基本的观阵都不会,跑他这里来巴拉巴拉的,就更是引起他的反感了。 孔有德受了训斥,很是惶恐,不敢再待,就赶紧告辞离开。 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的时候,身后就传来了阿巴泰冷冷的声音:“明日开战,你的火炮要是轰不开明军的军阵,就休怪本贝勒军法从事!” 孔有德听了,赶紧做了保证,然后才出了中军帐。 迎面吹着凉风,抬头看看天上的弯月,他忽然自嘲一笑。 自己这是怎么了? 害怕了? 怎么可能! 大清军队野战无敌,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而朝廷军队中,就算最强大的关宁军,都是不敢和大清军队野战的。 眼前的朝廷军队,有六万左右吧,这么多的军队,以新兵为主,就算再好,又怎么可能打赢大清军队? 找了这么多个理由之后,忽然,仿佛有另外一个孔有德突然跳了出来:太祖皇帝显灵了! 孔有德连忙掐了这个念头,心中又想着:朝廷以前就打不过大清军队,凭什么这一次就能打赢大清军队了? 太祖皇帝显灵了! 不不不,看看关内流贼都乱成啥样了,朝廷官军那还有战力,要不早平了流贼了! 太祖皇帝显灵了! 不不不,这不年初,连洪承畴那么能打的,领十二万精锐都打了个全军覆没,自己也投降大清了! 太祖皇帝显灵了! …… 最终,孔有德猛地甩了甩脑袋,双手使劲揉了揉脸,定了定神,默默地走了。 在他走后不久,就有快马从后营入了建虏大营,很快就到了中军帐这边。 “主子,马祥麟所部白杆军异常狡猾,并不迎战,屯兵于山上。如今那边的战事,尚在僵持之中!” 阿巴泰听了禀告,脸色有点沉重。 这次的入关,和前几次相比,实在是太诡异了! 按理来说,这才刚入关不久,明国朝廷估计还在商量讨论,压根不可能这么快做出反应的!正常来说,等明国朝廷派出援军的时候,自己这边早就打下蓟州,并且已经往山东去了。 然而这一次,自己到达蓟州才一天,明军竟然就合围过来了,仿佛知道大清军队会入关,并且第一战是先打蓟州。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想到这,阿巴泰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孔有德一脸担心地对他说,明国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 或许,这个解释,能解释目前的这些诡异。 可是,明国太祖皇帝显灵,这怎么可能! 真要显灵的话,大清怎么办?就算是皇阿玛显灵,也比不过明国太祖皇帝显灵的啊! 不不不,这绝对不可能! 阿巴泰想着想着有点烦躁了,绝对是巧合,刚好明国要集结兵力到蓟州来!肯定是这样! 至于为什么要集结兵力到蓟州来,暂时不知道,打赢了这一仗就知道了! 对,没错,打赢这一仗就行了,管其他干什么! 就算明国军队有准备又如何,实力才是一切!只要拳头够硬,就算明国太祖皇帝显灵,一样能打得他们找不着北! 这么想着,阿巴泰心中衡量了一下之后,便下令道:“传令图尔格,令他明日一早领兵赶过来,打赢这边的战事,其他两路白杆军就折腾不出个啥的!” “喳!” 那白杆军都是步兵,就算想赶来这边支援,时间上也来不及。解决了这边的明军,这场战事基本上就可以说打完了! 阿巴泰安排完了这些,终于入睡了! ……………… 次日一早,天色微明,不管是建 隐约能看出来,孙传庭的眼里有红丝,怕是昨夜没睡好! 想想也是,这一战关系到大明的国运!皇上准备了这么多个月,就指望着这一战能赢,一举扭转乾坤的。 这样重大的战事,要还能安心睡觉就怪了! 这么想着,他们也不敢再胡思乱想,赶紧集中精神听孙传庭讲话。 只见孙传庭的一张死鱼脸,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眼睛扫视他们,然后冷声喝道:“今日和建虏一战,就只有一战,诸将皆得全力以赴,本官领锦衣卫督战,任何人胆敢后退,皆斩不饶!” “胜,则建虏不足为虑,至少十年之内无力再入寇;朝廷便能集中兵力剿灭流贼!” “败,则国运黯淡,难以再有平定天下的希望!辜负了陛下厚望,本官和尔等皆是大明罪人,百死莫赎!” “此战,欺建虏不知我军底细,一开战便用出全力,有进无退,不能给建虏有缓气机会。” “跪地投降的先不管,任何敢于反抗的,不管是建虏还是蒙古鞑子,皆杀无赦。本官不会收兵,一直追杀 听到这话,周遇吉、孙应元等人表情严肃,立刻抱拳领命回应道:“杀杀杀……”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70 狭路相逢勇者胜(加更) 弥漫的硝烟,没有了产生的源头之后,呼啸的北风吹过,终于把硝烟吹走了。 明军阵型,彻底暴露在建虏和蒙古鞑子的眼前。 只见离偏厢车大约二三十丈,也就是五六十米远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的明军将士。 他们有的是跪在那里,有的是半蹲着,还有的是站着的。这些明军将士都保持着一个姿态,握着手中的燧发枪,瞄准着前方。 三段式射击,早已在明末普及,不要说已经开始用火器的建虏,就是蒙古鞑子,也能一眼就分辨出来。 原来,明军压根就没有溃散,而是主动后退,又重新结阵,严阵以待,就等着敌人再次暴露于射程之内。 先翻过偏厢车的建虏和蒙古鞑子,顿时就傻眼了,寒气从他们的后脊椎骨升起,使得他们一个个都打冷战。 面前这局,根本就是死亡之局。 这么近距离的火枪射击,又是如此之多的火枪,要重新跑起来冲过去,这得死多少人? 此时此刻,第一念头,这些建虏和蒙古鞑子已经不是发起冲锋,而是重新翻过偏厢车,躲到偏厢车后面去。 然而,在偏厢车另外一边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因为事先所挡,压根看不到偏厢车那一头的情况。他们一个个心急在他们前面的同伙抢功劳,就全都急着翻过偏厢车,也去追杀明军抢功劳的。 于是,就见可笑的一幕发生了。 已经翻过偏厢车的建虏和蒙古鞑子,一个个畏惧地往回躲,想要躲避明军的集火;但是,那偏厢车上却还源源不断地翻过来不少建虏和蒙古鞑子,以至于这边撞在一起,乱成一团。 终于,这种异常的动静让后续的建虏和蒙古鞑子感觉不对劲,随后就通过偏厢车之间的间隙看到了那边不是他们所想象的场景,再翻过偏厢车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就少了。 看看情况差不多了,明军这边抓住了战机,并不给建虏和蒙古鞑子又逃回去的机会。 “呯呯呯……” 枪声犹如炒豆一般,立刻密集地响了起来。这夺命的枪声,源源不断,犹如行云流水一般连绵。 随着枪声响起的一瞬间,翻过偏厢车的建虏和蒙古鞑子,纷纷跌倒在地,一时之间,尸横遍野! 这么近的距离之内,这么密集的燧发枪射击,几乎没有人能活下来。 遭受如此致命的打击,哪怕是最勇敢的建虏,也都慌了。一个个躲在偏厢车的这一边,哪怕这么寒冷的天气,也是一个个汗如雨水,张着嘴,大口大口地喘气。 真得是差一步,也去鬼门关报到了! 枪声停下之时,就见偏厢车的另外一侧,大部分蒙古鞑子和建虏已经一命归西,只有少数蟑螂命的建虏和蒙古鞑子,还在血泊中挣扎,喊着“救我救我”的声音。 然而,这边的蒙古鞑子和建虏,根本没有人敢去救他们,因为他们知道,那是找死! 这前前后后,至少死了一层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并且这些建虏和蒙古鞑子,都是胆子大,勇猛型的那些,是建虏和蒙古鞑子中的精锐。 远处的阿巴泰看得面色苍白,口干舌燥。就算年初对阵洪承畴所领的十二万明国主力时,大清也没有损失这么多人马! 这一次回辽东,皇太极绝对会处置自己,死这么多人,肯定没法将功折罪的! 不过还好,总算拿下了明军的车营,接下来明军没有了车营为依托,火炮也都损失了,总算是好打一些了。 只要搬开那些碍事的偏厢车,用车楯接近明军,这一战就算是赢了。如今这情况,明军再没有耍花招的可能了! 甚至还可以让孔有德去捡明军弃在偏厢车上的火炮,反过来轰击明军阵营。 总之,接下来就好打了。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战场上接下来发生的情况,让他一下就看傻了眼。 只见明军不退反进,竟然向偏厢车这边攻了过来。 一排排的明军将士,整齐一致,端着燧发枪,在向偏厢车这边逼近。 这…… 建虏和蒙古鞑子的上上下下,全都看不明白了,这是什么情况? 难不成明军还想主动近战? 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优势不用,这是疯了么? 转守为攻,这不是送上门的鱼肉么? 回过神来后,建虏和蒙古鞑子一个个都是大喜过望。他们不明白明军为什么会有这样送死的操作,不过不要紧,既然明军想死,那就成全他们。 于是,建虏和蒙古鞑子,就在偏厢车的这边,纷纷集结了所有能射箭的,就隔着偏厢车,开始向明军进行弓箭的覆盖。 与此同时,他们心中一个个都是咬牙切齿地想着,让你们也尝尝进攻的滋味是怎么样的! “梆梆梆……” 建虏和蒙古鞑子的箭雨再次腾空而起,往明军阵中覆盖而去。 可以想象,这么密集的箭雨,必定能射死这些该死的、喜欢送死的明军! 然而,让他们再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箭雨覆盖之下,竟然只是倒下了极少数明军将士,不过随即又被后排的明军将士补上,依旧是整整齐齐的队列,在往前逼近。 和之前唯一有区别的是,前几排被箭雨覆盖的明军将士身上,挂满了射过去的箭支。 “……” 建虏和蒙古鞑子,真得是傻眼了,两只眼睛要瞪出来的那种,满脸不可置信,仿佛见了鬼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 这不可能啊! 一时之间,建虏和蒙古鞑子,上上下下,全都懵了! 不是说,他们不知道这个情况,肯定是因为明军将士身上穿了坚固的盔甲的原因;而是他们想不明白,这些普通的明军将士,身上怎么可能会穿如此坚固的盔甲? 这是什么情况? 哪怕是明军中将领身边的家丁,如果有这种情况,他们都还能接受的。可是,如今他们所看到的,是所有进攻中的明军将士,看着明显就是普通明军将士的身上,竟然也穿戴了非常坚固的盔甲。 这个情况,就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了! 这时候,国力的较量,就真正地能体现出来了! 趁着建虏愣神的机会,明军在继续前进,已经离偏厢车这边越来越近了。 有建虏和蒙古鞑子回过神来,第一个反应,便是继续拉弓射箭,顺带着其他建虏和蒙古鞑子,也马上跟着拉弓射箭。 然而,结果和之前相比,依旧没有两样。 至少少量的明军倒下,但是很快就被后面的明军将士补上,前面的阵线,依旧是完整地在前进。 看着那么整齐的一排排明军,端着燧发枪迎面攻过来。 震惊中的建虏和蒙古鞑子都慌了,一时之间,不知道是该迎战呢还是该撤退。 迎战,那冲过去的第一批绝对会倒在明军的枪口之下;撤退,军令没有下那也是死罪! 终于,有悍勇的建虏,厉声大喊了起来,就准备冲过去和明军肉搏。 然而,他们才冒头,明军这边就开枪了。 “呯呯呯……” 弹雨倾斜而来,大部分打到了偏厢车上,少部分穿过偏厢车,打在后面的建虏和蒙古鞑子身上。 至于敢冒头的那些建虏和蒙古鞑子,他们的下场也是显而易见,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 密集的枪声在响着,建虏躲在偏厢车后面,好多人都打着哆嗦,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挨到铅弹。 不过与此同时,他们心中也在安慰着自己,有这偏厢车挡着,明军不敢冲过来。 然而,他们正在想着呢,忽然,就看到从空中落下一个个冒烟的东西。 那是什么玩意? 一开始,他们是吓了一跳,以为是万人敌! 结果这个东西虽然和万人敌有点像,但是比万人敌要小多了,绝对不是万人敌! 这还想着呢,那些东西就先后有了动静。 “轰轰轰……” 那类似万人敌的东西,突然就炸开了。 顿时,偏厢车后面的建虏和蒙古鞑子,一下倒下了不少。 浓烟之下,惨叫声一片。剩下的建虏和蒙古鞑子,有点不知所措,遭受意料之外的攻击,让他们更是惊慌起来。 这种其实是黑火药制成的大号手榴弹,威力并不强,只要不是特别倒霉,就不可能被当场炸死。 不过在手榴弹边上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受伤却是肯定的。 另外,这手榴弹的威力虽然不强,远不能和后世真正的手榴弹比,可看着吓人,却是一点都没错的。 “嘭”一下炸开,浓烟四散,建虏一个个看不清彼此,能看清之后,就以为对方成了鬼一样,黑炭一个。 明军这边,既然要进攻,当然有考虑过偏厢车有可能会成为敌人的掩体,而这大号黑火药手榴弹,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大号手榴弹丢完,在一线的周遇吉、黄得功和孙应元等将领一见之下,便按照事先的部署,当即大喊道:“上刺刀,杀!” 明军将士们一听,立刻解下腰间挂着的刺刀,套到了燧发枪头。 这个刺刀,是有一个凹槽的,对应枪头上的准星,套上去之后,再用力一旋,就能固定在枪头上。 如此一来,再装填弹药的话就不容易了,会大大减缓装填弹药的速度,但是,却能让燧发枪变成一把长矛,用于近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便在此时!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71 统统都是狗屁(第四更) 如果说,让勇卫营和京营的新兵,在一开始对阵的时候,就这样开始冲锋肉搏,哪怕明知道身上穿戴了坚固的盔甲,战力也绝对会打一个折扣的。 而如今,明军这边,是先通过远程武器,给予建虏以大量杀伤。 战场上最惊慌的这个阶段,就在敌人的伤亡惨重之下度过去了。 看着传说中无敌的建虏,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和平常人就没什么两样时;看到自己开枪,竟然也能打死对面的建虏时;看到建虏和蒙古鞑子都会露出恐惧之色时;看到对面的敌人也会惊慌失措之时,京营和勇卫营将士中的新兵,胆子便被练出来了。 更不用说,在刚才的战事中,用敌人的箭雨,已经证明了身上穿戴的盔甲,绝对是他们能够保命的好装备。 此时,听到自己的将领喊着上刺刀,并且身先士卒开始向敌人发起冲锋时,新兵们已经忘记了什么是恐惧,他们的脑海中,就只记得,跟随自己的将军往前冲。 热血沸腾之下,根本就考虑不了太多。只有一个念头,冲……杀……冲……杀…… 没错,孙应元、周遇吉和黄得功这三位猛将,在他们亲卫的护卫之下,身先士卒,最先冲过了偏厢车,杀入还被炸懵了的建虏以及蒙古鞑子群中。 “杀……” 此时的军队,已经不需要他们指挥,因为军令只有一个:向前冲,杀光所有抵抗的建虏和蒙古鞑子! 一直以来,被建虏压制的憋气,在这三个猛将中,早已不甘心久矣。如今有这么好的战机,要是还不能杀建虏一个屁滚尿流,死了都没脸回去见崇祯皇帝。 “杀……” 三只猛虎,就是三个箭头,带着身后的明军将士,插入了建虏和蒙古鞑子这边。所向披靡,没有一回合之敌。 这也不是说,他们三个猛将的武力已经突破凡人的界限,这是正常位面,不是仙侠位面,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而是他们的勇力是一方面,另外身上还穿戴着最为坚固的盔甲。面对敌人,你一刀看来,一枪捅来,我只要避开很少的几个要害,随便你捅身上不管,我只管也是一刀,或者一枪捅你。这样的结果,双方军械护甲上的差距,就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更不用说,他们三个猛将身边,还有他们的亲卫在配合。 一时之间,真得是所向无敌的那种,很快就杀光了眼前的敌人,往敌人的纵深继续杀过去。 在他们身后的明军将士们,也差不多如此,有了身上坚固的盔甲,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和敌人去交换一刀一枪。 你砍我没事,我捅你个透心凉,这就是差距! “杀啊……” 喊杀声,响彻云霄! 建虏和蒙古鞑子这边,原本就被明军的远程武器给杀得损失惨重,好不容易觉得能冲进明军阵中,胜利的希望就在眼前时,又被明军燧发枪阵给杀得死伤惨重。 面对明军的刀枪不入,正在发蒙的时候,一向以防守为主的明军,竟然向他们发起了冲锋,并且势如破竹。 这情况,真得把建虏和蒙古鞑子杀得胆寒了。一时之间,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样打才能赢了! 以前觉得,明军也就远程火器厉害一点,近身他们就完了。 然而,如今他们对明军的旧有观念被打破。他们也是人,面对这种情况,胆寒和恐惧自然第一时间冒了出来。 看着明军犹如波涛一般,一浪又一浪地扑过来,那些蒙古鞑子首先扛不住,纷纷骑马先逃为上。 建虏这边,看到自己这边有人逃跑了,那还管得了其他,也跟着逃了。 以前的时候,他们又不是没有逃过,野猪皮努尔哈赤就砍过好多逃跑的脑袋。 如今,面对气势如虹,迎面扑过去的明军,他们也不可能再死战。 后方军阵的阿巴泰,脸色铁青,还试图挽救下战局,结果发现就连后方军阵这边,都已经有人调转屁股跑路了。 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建虏此时的情况,最是合适不过了! 看到这一幕,阿巴泰也懒得废话了,调转马头跟着一起逃了。要留在这里,那只有死路一条。 这个时候,袁时中所领的大明骑军,也开始加入了战场,对于败逃之敌展开了追杀。 “杀……” 大明骑军将士们,一个个脸色涨得通红,从未有过的兴奋,充斥他们的心中。追杀建虏,这是做梦都想做的事情,如今,就在眼前了! 一万多骑军,按照事先的交代,不给建虏和蒙古鞑子有集结重振兵力的机会,越过那些建虏步卒,追杀那些败逃的建虏和蒙古骑兵的后面,一直杀过去。 “杀啊……” 战场上的喊杀声,开始往北移动了。 后面的孙传庭,看到眼前的一幕,明显松了口气。一向面无表情的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他的手中,还有一万左右的预备队。本来是想着,如果那一段战事僵持,就投入预备队。 结果没想到,建虏压根就没有想象中那样有韧性,或者说,是京营和勇卫营中的新兵们,发挥出了他们该有的战力。 看着明军将士们在前面追杀落荒而逃的建虏,孙传庭都忍不住拔出了他那把更多是装饰用的佩剑,向前一挥,大声喝道:“随本官杀!” 没错,他也要追击敌人,加入这一场对建虏和蒙古鞑子的追杀中,要消灭他们! 于是,留下的两千左右明军将士们,还有那些锦衣卫校尉们,分外羡慕地看着他们的兵部尚书,竟然也领兵去追杀建虏和蒙古鞑子去了。 不过,他们虽然有遗憾,但是,一个个也都是非常高兴。 此战是大捷,从未有过的大捷! 什么建虏满万不可敌,什么建虏野战不可胜,狗屁,统统都是狗屁! 不是老虎不发威,就当是病猫了。如今,一战而灭这么多的建虏,传回京师,传遍天下,必定震惊天下人! 而自己,就有份参与这一场对建虏的大捷!就算老了之后,都有为之自豪的本钱了! 哈哈…… 蓟州城这边,天色大亮之后,白腾蛟就把军中精锐都挑选了出来,大概有一千多人,集结在城中,等待合适的机会出战。 明军将士们都有点不安,外面全是建虏,他们却要出城厮杀,这不明智啊! 就连城头上的白腾蛟,似乎也有一些不安,就见他来回走动,压根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忽然,他站住脚转身问一边的阎应元道:“建虏……今日真得会决出胜负么?” 他本来想问,建虏真得会被打败?不过话刚出口,就觉得这话有点灭自己威风,涨他人士气,便连忙改口问话了。 阎应元看着城外,立刻点点头说道:“肯定的,我们等着就能看到的。” 白腾蛟听了,想想阎应元告诉他的情况,感觉好像胜算是大,也就没再继续问了,只有继续等待,就希望快点看到建虏败逃回来。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确实看到建虏了,却不是败逃回来的建虏。 只见西边方向那,有建虏开始出现,在蓟州城这边的远处而过,往南方而去。 “这……这是去增援的么?”白腾蛟一见,顿时脸色一变,连忙向阎应元确认道。 事实上,都不用确认,他自己也知道,建虏肯定是去南边增援的。 看了一阵之后,发现有两三万的建虏,他的脸色就很难看了。 这又是一支生力军啊,南边孙本兵的人马,本身就比建虏要少,这还怎么打,能不能打赢啊? 甚至就连阎应元,也表情严峻了起来。 没错,城外这支人马,就是图尔格所领的那支,一万建虏加两万蒙古部族,奈何不得马祥麟所部白杆军,就奉命南调,前往南方主战场了。 对于南边的战事,图尔格其实压根就没想过其他,一路上考虑的,就是可恨的白杆军,竟然避而不战。 这是没时间,要有时间的话,白杆军敢驻扎山上,围死了他,没有水源补给,迟早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前方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前面是阿巴泰所领的主力,包括图尔格在内的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以为阿巴泰已经打赢了战事,回转过来准备继续攻打蓟州了。 然而,他们很快就感觉不对了。 听那马蹄声能听出来,这根本就不是正常行军,而是不惜马力,在放马狂奔! 什么情况? 怎么会这样? 图尔格等人,有点懵了! 不过也没过多久,就见这支军队的探马狂奔而回。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所有派出去的探马,都在狂奔而回。就仿佛在他们的身后,有老虎在追赶一般。 什么情况? 看到的建虏和蒙古鞑子,都有点傻眼了! 他们自然不可能想到,阿巴泰所领建虏和蒙古鞑子的主力败了,而且还败的这么快! 都没等到探马赶回军中,他们就看到前面出现无数的骑兵,看那样子,都是蒙古人,杂而无章,往这边狂奔而来。 看那样子,他们的脑海中不知道为什么,闪过了一个词:丢盔弃甲!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72 法力无边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章节,到时刷新即可。 如果说,让勇卫营和京营的新兵,在一开始对阵的时候,就这样开始冲锋肉搏,哪怕明知道身上穿戴了坚固的盔甲,战力也绝对会打一个折扣的。 而如今,明军这边,是先通过远程武器,给予建虏以大量杀伤。 战场上最惊慌的这个阶段,就在敌人的伤亡惨重之下度过去了。 看着传说中无敌的建虏,一个个倒在血泊中,和平常人就没什么两样时;看到自己开枪,竟然也能打死对面的建虏时;看到建虏和蒙古鞑子都会露出恐惧之色时;看到对面的敌人也会惊慌失措之时,京营和勇卫营将士中的新兵,胆子便被练出来了。 更不用说,在刚才的战事中,用敌人的箭雨,已经证明了身上穿戴的盔甲,绝对是他们能够保命的好装备。 此时,听到自己的将领喊着上刺刀,并且身先士卒开始向敌人发起冲锋时,新兵们已经忘记了什么是恐惧,他们的脑海中,就只记得,跟随自己的将军往前冲。 热血沸腾之下,根本就考虑不了太多。只有一个念头,冲……杀……冲……杀…… 没错,孙应元、周遇吉和黄得功这三位猛将,在他们亲卫的护卫之下,身先士卒,最先冲过了偏厢车,杀入还被炸懵了的建虏以及蒙古鞑子群中。 “杀……” 此时的军队,已经不需要他们指挥,因为军令只有一个:向前冲,杀光所有抵抗的建虏和蒙古鞑子! 一直以来,被建虏压制的憋气,在这三个猛将中,早已不甘心久矣。如今有这么好的战机,要是还不能杀建虏一个屁滚尿流,死了都没脸回去见崇祯皇帝。 “杀……” 三只猛虎,就是三个箭头,带着身后的明军将士,插入了建虏和蒙古鞑子这边。所向披靡,没有一回合之敌。 这也不是说,他们三个猛将的武力已经突破凡人的界限,这是正常位面,不是仙侠位面,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而是他们的勇力是一方面,另外身上还穿戴着最为坚固的盔甲。面对敌人,你一刀看来,一枪捅来,我只要避开很少的几个要害,随便你捅身上不管,我只管也是一刀,或者一枪捅你。这样的结果,双方军械护甲上的差距,就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更不用说,他们三个猛将身边,还有他们的亲卫在配合。 一时之间,真得是所向无敌的那种,很快就杀光了眼前的敌人,往敌人的纵深继续杀过去。 在他们身后的明军将士们,也差不多如此,有了身上坚固的盔甲,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和敌人去交换一刀一枪。 你砍我没事,我捅你个透心凉,这就是差距! “杀啊……” 喊杀声,响彻云霄! 建虏和蒙古鞑子这边,原本就被明军的远程武器给杀得损失惨重,好不容易觉得能冲进明军阵中,胜利的希望就在眼前时,又被明军燧发枪阵给杀得死伤惨重。 面对明军的刀枪不入,正在发蒙的时候,一向以防守为主的明军,竟然向他们发起了冲锋,并且势如破竹。 这情况,真得把建虏和蒙古鞑子杀得胆寒了。一时之间,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样打才能赢了! 以前觉得,明军也就远程火器厉害一点,近身他们就完了。 然而,如今他们对明军的旧有观念被打破。他们也是人,面对这种情况,胆寒和恐惧自然第一时间冒了出来。 看着明军犹如波涛一般,一浪又一浪地扑过来,那些蒙古鞑子首先扛不住,纷纷骑马先逃为上。 建虏这边,看到自己这边有人逃跑了,那还管得了其他,也跟着逃了。 以前的时候,他们又不是没有逃过,野猪皮努尔哈赤就砍过好多逃跑的脑袋。 如今,面对气势如虹,迎面扑过去的明军,他们也不可能再死战。 后方军阵的阿巴泰,脸色铁青,还试图挽救下战局,结果发现就连后方军阵这边,都已经有人调转屁股跑路了。 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建虏此时的情况,最是合适不过了! 看到这一幕,阿巴泰也懒得废话了,调转马头跟着一起逃了。要留在这里,那只有死路一条。 这个时候,袁时中所领的大明骑军,也开始加入了战场,对于败逃之敌展开了追杀。 “杀……” 大明骑军将士们,一个个脸色涨得通红,从未有过的兴奋,充斥他们的心中。追杀建虏,这是做梦都想做的事情,如今,就在眼前了! 一万多骑军,按照事先的交代,不给建虏和蒙古鞑子有集结重振兵力的机会,越过那些建虏步卒,追杀那些败逃的建虏和蒙古骑兵的后面,一直杀过去。 “杀啊……” 战场上的喊杀声,开始往北移动了。 后面的孙传庭,看到眼前的一幕,明显松了口气。一向面无表情的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他的手中,还有一万左右的预备队。本来是想着,如果那一段战事僵持,就投入预备队。 结果没想到,建虏压根就没有想象中那样有韧性,或者说,是京营和勇卫营中的新兵们,发挥出了他们该有的战力。 看着明军将士们在前面追杀落荒而逃的建虏,孙传庭都忍不住拔出了他那把更多是装饰用的佩剑,向前一挥,大声喝道:“随本官杀!” 没错,他也要追击敌人,加入这一场对建虏和蒙古鞑子的追杀中,要消灭他们! 于是,留下的两千左右明军将士们,还有那些锦衣卫校尉们,分外羡慕地看着他们的兵部尚书,竟然也领兵去追杀建虏和蒙古鞑子去了。 不过,他们虽然有遗憾,但是,一个个也都是非常高兴。 此战是大捷,从未有过的大捷! 什么建虏满万不可敌,什么建虏野战不可胜,狗屁,统统都是狗屁! 不是老虎不发威,就当是病猫了。如今,一战而灭这么多的建虏,传回京师,传遍天下,必定震惊天下人! 而自己,就有份参与这一场对建虏的大捷!就算老了之后,都有为之自豪的本钱了! 哈哈…… 蓟州城这边,天色大亮之后,白腾蛟就把军中精锐都挑选了出来,大概有一千多人,集结在城中,等待合适的机会出战。 明军将士们都有点不安,外面全是建虏,他们却要出城厮杀,这不明智啊! 就连城头上的白腾蛟,似乎也有一些不安,就见他来回走动,压根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忽然,他站住脚转身问一边的阎应元道:“建虏……今日真得会决出胜负么?” 他本来想问,建虏真得会被打败?不过话刚出口,就觉得这话有点灭自己威风,涨他人士气,便连忙改口问话了。 阎应元看着城外,立刻点点头说道:“肯定的,我们等着就能看到的。” 白腾蛟听了,想想阎应元告诉他的情况,感觉好像胜算是大,也就没再继续问了,只有继续等待,就希望快点看到建虏败逃回来。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确实看到建虏了,却不是败逃回来的建虏。 只见西边方向那,有建虏开始出现,在蓟州城这边的远处而过,往南方而去。 “这……这是去增援的么?”白腾蛟一见,顿时脸色一变,连忙向阎应元确认道。 事实上,都不用确认,他自己也知道,建虏肯定是去南边增援的。 看了一阵之后,发现有两三万的建虏,他的脸色就很难看了。 这又是一支生力军啊,南边孙本兵的人马,本身就比建虏要少,这还怎么打,能不能打赢啊? 甚至就连阎应元,也表情严峻了起来。 没错,城外这支人马,就是图尔格所领的那支,一万建虏加两万蒙古部族,奈何不得马祥麟所部白杆军,就奉命南调,前往南方主战场了。 对于南边的战事,图尔格其实压根就没想过其他,一路上考虑的,就是可恨的白杆军,竟然避而不战。 这是没时间,要有时间的话,白杆军敢驻扎山上,围死了他,没有水源补给,迟早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前方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前面是阿巴泰所领的主力,包括图尔格在内的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以为阿巴泰已经打赢了战事,回转过来准备继续攻打蓟州了。 然而,他们很快就感觉不对了。 听那马蹄声能听出来,这根本就不是正常行军,而是不惜马力,在放马狂奔! 什么情况? 怎么会这样? 图尔格等人,有点懵了! 不过也没过多久,就见这支军队的探马狂奔而回。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所有派出去的探马,都在狂奔而回。就仿佛在他们的身后,有老虎在追赶一般。 什么情况? 看到的建虏和蒙古鞑子,都有点傻眼了! 他们就看到前面出现无数的骑兵,看那样子,都是蒙古人,杂而无章,往这边狂奔而来。 看那样子,他们的脑海中不知道为什么,闪过了一个词:丢盔弃甲!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73 丧家之犬 之前已经说过,蓟州位于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之间。 建虏以及蒙古鞑子的联军,和勇卫营以及京营的决战是在华北平原上进行的。随后,建虏和蒙古鞑子大败,一路往北而逃,逃过了蓟州,便开始进入燕山山脉的地势,不再是平原了。 马祥麟所部就在蓟州的西侧,由夜不收侦查得知对面的建虏确实已经南下之时,便知道肯定是勇卫营和京营杀过来了,就按照计划,同样拔营而走,缓缓靠近蓟州城这边。 和图尔格所部不同的是,马祥麟所部面对的是建虏,那是如临大敌,因此就连行军都是战斗队形的。而不是图尔格所部那样,以为是赶去和阿巴泰主力汇合,周边就不会有他们的敌人,因此用了普通的行军队列。 这正走着呢,夜不收便在前方山上查探到敌情,立刻发信号通知马祥麟这边。 马祥麟得知有敌人来了,战术非常明确,立刻依山布阵,全力防御,压根就没想过其他。 随军携带的铁丝网,这时候就展现出优势了。 一捆捆的立刻展开,用木桩在军前固定,只是一会的功夫,就布下了一道道高低不一的铁丝网。 就在白杆军刚部署完毕之时,山谷那边,就传来隆隆的马蹄声,蒙古鞑子抱头鼠窜而来。 结果一看面前白杆军在严阵以待,这些蒙古鞑子的脑海中,压根就没有冲阵的念头。 这时候逃命都来不及,谁还想着去和前面的白杆军厮杀,那是不要命了么! 没说的,看到有没有白杆军拦着的道路,先走为上,继续逃命要紧。 溃军之势,只要不是逼得他们无路可逃,从而狗急跳墙的话,完全不可能有人会主动停下来重整队形打仗。 一万白杆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山区作战,已经有足够的阵线厚度,让溃军望而生畏了。 最前面的溃兵如何逃,就会带动后面的溃兵跟着往那里逃,谁也没有那个心思去好好想想,认真看看,分辨出一条最有利的逃命之路。 所谓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就刚好能形容此时的建虏和蒙古鞑子。 以前有多嚣张,遭遇大败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看着眼前的一幕,马祥麟所部白杆军一个个都是大喜。他们自然明白,这是朝廷官军主力不但打败了建虏和蒙古鞑子,而且是在追杀他们中。那一群群在白杆军眼前逃过的建虏和蒙古鞑子,简直就是行走的赏银。 于是,马祥麟立刻派出他的弓箭手,择一山腰,开始拦路收买路钱。 凡面前逃过的敌人,运行好的就逃过去了,运气不好的,被射中人马的,就当是收到了利息。 他们的这种做法,无形中加深了逃跑中建虏和蒙古鞑子的恐惧。 就感觉突然之间,处处都是要命的明军军卒了。 先败于明军主力,又被蓟州明军截杀,如今还遭遇了白杆军,这也太倒霉了! “杀啊……” 袁时中所领的大明骑军将士们,都没有顾惜马力,尾随溃逃的建虏和蒙古鞑子追击。路过蓟州城的时候,又加入了一千蓟州城的大明骑军。 一万多的大明骑军,呼啸着追了下去。 蓟州城这边明军将士们,看到这一幕,纷纷高呼“万胜”! 从而有过的大捷,赶着嚣张的建虏和蒙古鞑子,犹如过街老鼠一般,让每个大明将士们的心中,都比打鸡血还要兴奋。 随后不久,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等将领,也领着人马杀到了。 他们倒也不是用两条腿,而是缴获于敌人的战马,还有拉偏厢车的驽马、牛、驴等所有能代步的代步工具。 相对于前面的大明骑军,他们这些,其实就是骑马步兵而已。 再后面,才是没有代步工具的明军步卒了。他们一边往前赶,一边打扫战场,救治同袍,看押跪地投降的敌人。 一直到天色将近傍晚之时,大明军队才停止了追击。 所有军队,开始往蓟州城汇聚。 就见各个方向,都有一队队的明军将士们,押解着一群群的俘虏而来。 每个明军将士的脸上,都洋溢着从未有过的笑容,一个个都是笑着合不拢嘴! 后面领着步军打扫战场的孙传庭,已经先一步赶到了蓟州城。普通将士们还在打扫战场,而他则在召开军事会议了。 蓟州总兵衙门大堂内,各路将领都是喜笑颜开的,就连孙传庭,脸上也是带着笑容。 只听他微笑着中气十足地说道:“初步估算,此战,打死打伤建虏一万余人,蒙古鞑子同样有一万余人,俘虏建虏将近两万人,蒙古鞑子三万人。剩余不到五万建虏和蒙古鞑子如今散布在蓟州、马兰峪关以及遵化之间。他们军心已失,粮草辎重全丢,明日一战,定要全歼他们。” 这个统计,其实是以金钱鼠尾来统计的。是金钱鼠尾,就归为建虏,实际上,这里面也有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在内的。 事实上,这一战,对于建虏和蒙古鞑子的杀伤,除了开始的攻防战之外,更多的是追杀中的伤亡。这一点不管是建虏追杀溃逃的明军,还是明军追杀溃逃的建虏,都是一样。 唯一有区别的是,明军溃逃的话,基本上是全军覆没的下场,因为是以步军为主,压根逃不脱骑军的追杀。 而建虏溃逃的话,他们的战马比明军多,就还是被他们逃走了相当一部分。 “末将遵命!”此时,大堂内的明军将领们听到孙传庭的话,顿时一个个高声回应,震得房檐上灰都“噗噗”地往下掉。 虽然战事还没有结束,但是,就如今的这个战果,任何人都明白,传到京师会有多震惊,传遍天下时,又会让天下人多震惊! 大捷,从未有过的大捷啊! 这半年来,就一直在图谋这一战,所有的训练,打造的军械,花钱如流水,所有的这些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 这一战,打出了大明军队的信心,新兵迅速成为老兵,不再有对阵建虏的恐惧; 这一战,打掉了建虏的嚣张气焰,这大明关内,不再是建虏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地方了! 像这样大捷的战事,多来个几次,辽东建虏之乱立刻便能平定!光复辽东,不再只是梦想! 不过,在这总兵衙门大堂的这些明军高级将领,却是心中有数的,这一战之所以打得如此轻松,赢得干脆利落,还是在于建虏自己轻敌了。 建虏那边,一直以为明军还是以前的明军,就算再有重视,达到关宁军的程度,就已经了不起了。 可谁知,这一支大明军队,远非关宁军可比。 他们早就憋着一口气,就等着建虏的这一次入关。 新式军械,护甲,还有火炮,军饷、粮草,全都准备充分,这是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 建虏依旧以以前明军的印象来应对,又遇到了孙传庭为统帅,周遇吉、孙应元和黄得功这些猛将为将领的军队,又怎么可能不会大败呢! 不过此战之后,如果再和建虏大战的话,他们知道了这支明军的厉害,就断然不会这样硬碰硬了。 但是,不管以后怎么样,就只是这一次的大战,虽然建虏和蒙古鞑子的联军,还有五万多,但是,他们的败局,已经是注定了的。 虽然因为天色原因,没有一直追杀到底,但是,等到第二天天明的时候,依旧只会是单方面的追杀。 事实上,孙传庭这边估算,建虏大概还有五万多人马,而实际上,聚集起来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就只有不到三万人。 这还是因为阿巴泰之前派去监视东路白杆军的这部分军队是有建制的原因。 以此为基础,溃逃的建虏和蒙古鞑子摸黑聚集,也就这么多人了。 其他建虏和蒙古鞑子,逃的到处都是,躲在各个地方,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牧民找不到族长,族长找不到牧民。 夜色之下,饥寒交迫,犹如老鼠一样躲在偏僻处瑟瑟发抖。明天到来的时候,还不知道会怎样而惶恐不安! 原本鄂硕的中军帐,已经被阿巴泰占据。一群建虏头目,全都垂头丧气地聚在一起。 对于这次入关的大败,他们真得无法接受;可是,事实又在,从未有过的大败,就是发生了。 对此,没有参与战事的鄂硕实在想不明白,便带着怒气问道:“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的?” 图尔格感觉自己很冤枉,这场大败,他是被牵连的,因此,就转头看向阿巴泰,等他一个解释。 不过阿巴泰没有说话,同样逃出升天的孔有德,却是带着恐惧之色说道:“是太祖,太祖皇帝显灵了,真得,太祖皇帝显灵了,这样就能都解释得通了,要不然怎么可能会这样?” 他刚说到这里,就被鄂硕给打断了,丝毫不顾及什么王不王的面子,只是喝斥道:“你说什么呢,什么太祖皇帝不太祖皇帝的,到底怎么回事?” 阿巴泰一听,却是脑中灵光一闪。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74 大型的老鹰抓小鸡 如果真是明国太祖皇帝显灵的话,那他阿巴泰何德何能,打不过岂不是很正常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一次的入关,损失太大了!蒙古部族那边且不去管,光是从辽东带出来的,就不是大清能承受的! 想想看,辽东那边预期都是等着他这边在关内劫掠足够多的物资人口,结果却是损兵折将,损失惨重,谁能接受? 阿巴泰默不作声地想着,孔有德这边却开始讲述他的发现了。 首先,他们一进关就不正常,明军分三路开始合围,这反应速度,就如同事先就知道,做好了陷阱等他们入关一样。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凡人能有? 其次,如果松锦之战的时候,就有这么强大的一支明军,为什么不用到松锦之战中去?为什么要白白损失那十二万明军?再说了,那个洪承畴都承认,关内其实已经没有能战之军了啊! 换句话就是说,这支强军是松锦之战后才有的。就一般来说,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训练出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 再说这支军队,孔有德作为当事人,大清军队中火器的权威人士,他打包票说,明军的火器,射速快,威力大,不管是火枪,还是火炮,都是如此,明显要厉害很多的。 还有,那么坚固的盔甲,竟然人手一副,这是什么概念?大清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缴获了那么多,也做不到这一点。 就大明穷得要死的朝廷,哪来的本事,在这大半年就能打造出这么多的护甲?除非是变出来的,才有这个可能! 还有,孔有德根据当今皇帝突然变了个人一样的这点,又开始论证他的观点。 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之后,孔有德看着中军帐内的这些建虏,明确地问道:“你们说,如果不是大明太祖皇帝显灵,这些事情怎么解释?” “……”中军帐内其他人听了,顿时都是沉默了。 他们不得不承认,明国这次实在太诡异了,按照正常理解,根本就没法理解。 但是,真要承认明国太祖皇帝显灵,那怎么和明国打?明国太祖那是从一个叫花子出身,把那么强大的蒙古帝国给赶出了关外的英雄人物! 如今还成仙了,肯定更厉害啊! 过了好一会之后,图尔格还是有点犹豫地问道:“明军的军械、护甲,真得那么厉害,还全员都配备了?” 明国太祖皇帝的事情,想了也是白想,最为重要的,还是眼下怎么办? 因此,图尔格就想弄清楚,明军到底有多厉害? 一听他这话,阿巴泰继续沉默,孔有德却激动地说道:“当然是真的,要不然我们那会败的?你要不相信的,军中多的是目睹了那一战的。箭雨覆盖之下,人家屁事都没有,刀枪砍过去,压根没法对他们造成伤害,这措不及防之下,也就一败涂地了!” 听到他这话,中军帐内有几个一起逃回来的建虏,包括科尔沁族的吴克善,立刻附和着点点头,确实如此。 图尔格见此,顿时傻眼,这个情况,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别的不说,光是护甲的威力,他当然是非常清楚的。大清军中,就明确规定了包衣不能着甲,就能说明一二。 正在这时,却听阿巴泰叹了口气说道:“说这些都没用,如今我们没有粮草,建制混乱,明日一早,明军必定还会发起攻击,我们必须尽早拿出一个办法来应对。” 眼下这种情况,可以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本钱的战事,怎么打? 这黑灯瞎火的,压根没法召集残余部队,更没法整编。处于明军的包围中,天亮可能就会受到攻击,真得是绝境了! 中军帐内,安静的有点可怕! 过了好一会之后,阿巴泰忽然叹了口气,对图尔格说道:“明日天色微明,你就领兵突围,我打出旗号,聚集残兵,吸引住明军,给你们争取机会。” 一听这话,图尔格有点底气不足地说道:“贝勒爷,还是我留下,你领兵出关吧?” 孔有德听到,看了他一眼,明显能听出,他这是违心之言。 客气客气,你就不怕阿巴泰当真么? 不过阿巴泰显然没有在意,只是说道:“我还有脸回去么?陛下也不会放过我的!就这么定了,你尽量把人带出关去,减少一些损失,同时也给陛下汇报下明国这边的情况!” 听到这话,图尔格不由得有点后悔,刚才应该说得大声点的! 这么想着,他准备再说下时,阿巴泰已经转过头,看向孔有德说道:“你也跟着一起回去!” 孔有德听了,不由得有点吃惊,阿巴泰平时好像也不怎么待见自己,如今生死关头,竟然让自己回去? 其他人,其实也想不通。要知道,留下来的人,基本上都是没命的。把这些汉人留下,为更多的族人争取活命的机会,这才是应有之义啊! 谷</span>  或许阿巴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便补充说道:“今日这一战,我是真正见识到了大规模精良火器的厉害。你是我大清的火器良才,断然不能折在关内的。” 说到这里,他还盯着图尔格吩咐道:“你要注意下,一定要保护好恭顺王,就是你死了,他也不能死,知道么?” 刚才阿巴泰都把理由说开了,图尔格就能理解他的这个要求,便看了孔有德一眼之后,认真地点点头说道:“贝勒爷放心,我知道了!” 孔有德听了,本来是很感激的,不过知道缘由之后,也就沉默了。他自己感觉,压力山大! 朝廷官军那火炮火枪的厉害,深深地印入了他的脑海之中。他敢肯定,如今这支勇卫营和京营的火器军队,比起当年的佛郎机教官都要厉害。 自己怎么带出一支能比勇卫营和京营更厉害的火器军队?不,就算是相当水平的,怕也是难吧! 大清军中,还是只有自己的军队才是火器军队,不是说大清崇尚骑射,而是没有足够的物资,包括铁匠,产出有限。 本来的话,在此之前,大清军中的火器,已经足够了。保证精良,又赏罚分明,对上明军压根没有问题的。 然而如今…… 他在想着,阿巴泰却没有闲着,在那布置着第二天的应对之策。 第二天,天色微亮,阿巴泰便打出了旗号,开始收拢没有归队的残兵败将。 不得不说,主帅的旗号,对于大败中的这些残兵败将,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大明骑军开始出现的时候,阿巴泰身边就已经聚集了大约四万人左右。 除了鄂硕这支人马,以及他这边接济了一部分兵力之外,其他建虏和蒙古鞑子,全都是挨饿受冻了一夜。报团取暖,并没有减缓他们的恐惧。 无法重组建制,阿巴泰只是告诉手下,他会带着他们打出一条生路。 并且,他还以身作则,居于前锋位置,帅旗引导,向东开始突围。 如今的建虏,唯一的优势,就是这些残兵败将全都是有马匹的。没马可骑的那些,昨天就已经被明军所杀或俘虏了。 对于这支建虏的突围,明军这边自然是有预期的。一万多骑军,立刻赶去东边协助白杆军和关宁军堵截建虏突围。 只要等到蓟州那边的明军主力赶到,这些建虏就是瓮中之鳖,完全有可能全歼。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建虏只是虚晃一枪而已,看到调动了明国骑军,就立刻掉头南下。 一路是帅旗所在,大约两万人马,冲向蓟州方向。另外一路也是两万左右的人马,往西南而去,似乎是要包抄明国步军。 不用说,大明骑军立刻堵截,包括关宁军在内,尾随直追。 这一次,建虏这边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性。遇到结阵的大明步军,并不再攻击,反而一分二,二分四,兵力开始分散。 之前已经说了,蓟州地形,包括了燕山山脉和华北平原。 昨天的建虏北逃,是寄希望于逃到那边的建虏军队那能有安全感;而如今,他们是逃命,自然不可能再往燕山山脉逃去,而是反向逃入了华北平原。 这兵力一分散之后,大明骑军自然是追建虏大鱼所在,或者最多兵力的那部分。 孙传庭这边,也有点措手不及,最关键的,还是地形不利于围剿。建虏分散而逃,围剿的难度一下加大,不过由此也说明,建虏已经放弃再战的可能。 说真的,一向嚣张的建虏,竟然连垂死挣扎一下都没有,还是让很多人意外的。 坐镇蓟州城头的孙传庭听到禀告之后,立刻察觉到了建虏的意图,知道建虏要逃出关。 可是,对此,他却没有好办法。 大明骑军都在追击建虏,步军赶去各个关口,增强防御力量,却是需要时间。 说真的,骑兵一旦真是不惜马力要逃,就很难抓住的。 大型的老鹰抓小鸡,就在这蓟州地带展开了。 其中阿巴泰这一支,吸引了最多的大明骑军!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75 命中注定 爱新觉罗阿巴泰,从未有像今日这样,犹如过街老鼠一般,仓皇逃命! 当然,如果准确地说,他其实不是逃命,而是以自身为诱饵,吸引最多的明国骑军追击他。 不管是那种,总之,看到明国骑军就逃,看到明国骑军就逃,这种感觉还是让他第一次体验到。 在他的身后,吴三桂就领着一部分关宁骑军,追赶在后面。 之前大战的功劳没有蹭到,如今追杀建虏这种没风险的事情上,有一条大鱼,那绝对是一追到底的! 甚至因为他最熟悉建虏的缘故,第一眼就盯上了阿巴泰,追得就最凶不过了。 其他大明骑军自然也不想错过这个大功劳,也都追着建虏主帅所在的为多。 阿巴泰这边,逃了一阵之后,战马体力明显不支,慢慢地要被关宁军追上了。 然而这个时候,阿巴泰看到自己吸引到的明国骑军,还是不够多。无奈之下,他便吩咐护卫他的鄂硕,然后阻拦下关宁骑军。 鄂硕被指定留下来的那一刻就知道,他也是死定了。此时听到阿巴泰的命令,也没有争辩,就带着他的手下开始掩护。 吴三桂看着前面的帅旗,姓爱新觉罗的啊,要是能抓到,死活都行,估计皇帝得给封爵了吧? 这么想着,他环顾下四周,发现有其他几路骑军也追过来了。 于是,吴三桂立刻指挥他的手下散开,去挡着其他几路骑军,不要让他们追上来。 总之,爱新觉罗阿巴泰,是他吴三桂的! 他正在做梦呢,忽然就听到身边的亲卫大喊了起来:“大帅,小心!” 更有他的亲卫,直接举着盾牌,挡到了他的面前。 “叮”地一声,一支羽箭射中了盾牌,同时也吓了吴三桂一跳。 抬头看去时,却见逃跑中的这支建虏骑军中,竟然分离出了一百来骑,其中更有好些个白甲兵,还有蒙古八旗的,落后于队伍,边逃边往他这边射箭。 “啊……” 不时有吴三桂身边的亲卫,或者人被射中,或者马被射中,惨叫着翻滚落地。 吴三桂看得火冒三丈,都死到临头了还来坏他好事! 于是,他立刻指挥他的手下,对前面的建虏开始反击。 然而,吴三桂的手下,被他撒出去了不少,就为了拦阻友军的追击速度,而他自己用最快的速度追赶,明显脱离了大部队,无法在兵力上形成优势。 一时之间,竟然被这支小规模的建虏骑军给压制地速度不得不降下来,看到阿巴泰那边离他越来越远,气得他哇哇大叫,却又无可奈何! 他必须要解决了前面的建虏,才好继续追下去! 马兰峪关的总兵白广恩,一样领着他手下的精锐家丁,趁着这个机会赚军功。 阿巴泰的帅旗,无比地醒目,又是人数最多的一支建虏骑军,白广恩自然也被吸引,追了上来。 建虏入关主帅这样的大鱼,断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不得不说,阿巴泰的这个诱敌之计,确实是成功的。 他打出了旗号,本人又亲自在的,逃跑的过程中,遇到的那些散落的建虏和蒙古鞑子,一看是他,自然都是跟着他跑。 这么一来,他这支军队,自然是人数越来越多的一支了。 又有建虏主帅,又是最大的一支骑军,谁见了会放弃? 这不,其他几路明军,包括袁时中,和周遇吉等人,到了最后,也都围了上来。 反正孙传庭给他们的命令,是追杀建虏和蒙古鞑子。 越来越多的大明骑军开始围追堵截阿巴泰这支骑军之后,时间久了,人乏马疲之下,就终于被大明骑军给追上了。 那些蒙古鞑子,大都没敢死战,眼见着逃不了了,就一个个不跑,投降看看能不能活命了。 但是,大部分建虏,却都是宁死不降,临死都想拉一个垫背的。 眼看着被明军追上,就狰狞着想要同归于尽;甚至因为战马太过疲惫,最后力竭倒地时,同样摔倒的建虏,还挣扎着站起来,或者开弓射箭,或者举刀想要搏命! 对于这些建虏,自然没什么好说的,想死就成全他们了。 跑着跑着,阿巴泰身边的骑军就越来越少了。 看着越来越多的大明骑军,阿巴泰知道,他的死期到了。 意识到这一点,他便往东边看了看。昨晚定好了的那些出关的,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安全脱离明军的追杀了? 这一战,真得是没想到,原本以为入关劫掠这么稳妥的事情,竟然就落得如此下场! 想着这个,阿巴泰心中又非常地不甘心,怎么就让自己撞到了这样的事情! 这一次,要是换个人来领军该多好! 他就不相信,换了别人来领军,面对明国太祖皇帝显灵这种妖孽的事情,谁又会好到哪里去? 可如今,他爱新觉罗阿巴泰,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族人世代视为罪人了吧? 不甘心,真得非常不甘心! 绝望之下产生的戾气,让阿巴泰看上去,变得非常狰狞起来。 只见他目光扫视,猛然间就盯上了一处人数最少的追兵。为首那个明狗,老子临死也要拉你一个垫背的! 这么想着,他便带着剩下的几十骑,往人数最少的那处追兵那迎了过去。 被阿巴泰盯上的这个人,你道是谁? 各路总兵,他们的亲信家丁绝对是跟着自己总兵的。在这处战场上,唯独有一个人不是,那就是崇祯皇帝派来协防蓟州的钦差阎应元。 他的身边,就只有调配给他的十多名锦衣卫校尉而已。 阎应元当然也不例外,看到阿巴泰之后,也跟着一起追击阿巴泰的。本来的话,他也没报什么希望,只是跟着围追堵截,断然不能让奴酋逃走。 结果没想到,追着追着,这个奴酋竟然领着几十骑,往他这边扑了过来。 阎应元只是一打量周边情况,便立刻明白了这个奴酋是想从他这里突围。 “来得好!”阎应元一见之下,大喝一声,当即迎了过去。 与此同时,摘下挂着的硬弓,张弓搭箭,给建虏送上见面礼。 阎应元的箭术,在历史上可是留名的。他还在担任江阴典史的时候,海盗顾三麻子来犯,三箭就把顾三麻子给吓到了,收复了顾三麻子,甚至在江阴守城的时候,顾三麻子都曾经领着手下赶去增援过。 此时,阎应元的目标还不是马背上的建虏,而是他们的战马。 “嗖嗖嗖……” 弓箭连续射出,每一箭,都射中一匹战马,跑在最前面的那些建虏鞑子,除了为首那个奴酋之外,其他建虏顿时一个个人仰马翻,连带着后面跟着的建虏要么遭殃,要么不得不减速避开。 这么一来,等到阎应元一壶箭射完,双方距离很近的时候,就只有阿巴泰一个光杆司令了。 阿巴泰气得哇哇大叫,他没想到,这个明将竟然这么能打! 原本以为,临死收拾一个弱一点的明将垫背,算是稍微弥补下遗憾,结果没想到,竟然撞到了一块铁板上! 这可真是倒霉,为什么自己就这么倒霉呢? 想不明白之下,不甘心之下,他握紧了手中刀,面露狰狞之色,瞅准了这个明将,一刀砍了过去。 然而,让阿巴泰万万没想到的是,意外又发生了。 他胯下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这个时候,似乎命中注定,一个马失前蹄,便倒了。 阿巴泰压根就没想到,这个时候他的战马会马失前蹄,眼睛盯着阎应元的呢,就眼睁睁地发觉,自己往地上去了。 心中立刻醒悟过来是怎么回事时,阿巴泰不由得在心中骂娘,然后“嘭”地一声,撞到了地上,成了一个滚地葫芦。 阎应元一见,二话不说,立刻减速,没等战马停下,就飞跃下马。 几乎在阿巴泰停止滚动的时候,阎应元就已经到了他的身边,一脚踩在他的背上,把他给俘虏了! 另外一边,吴三桂仗着手下关宁骑军的精锐,终于把拖住他的董鄂·鄂硕给干掉了,忙不迭地追上来时,就看到了阎应元踩在阿巴泰背上的一幕,顿时,那是各种羡慕嫉妒恨了! 此时此刻,他都有一种冲动,想上去抢了那个阿巴泰。 但是最终,他看看阎应元身边的,都是锦衣卫校尉,便不甘心地再瞅了一眼地上那条大鱼,然后调转马头,继续去追杀其他建虏了。 身边都是锦衣卫校尉的人,他吴三桂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那也不敢抢功!只是会很纳闷,不知道这个不认识的幸运儿,到底是谁? 这场大型的“老鹰抓小鸡”游戏,一直在持续着。 阿巴泰这股最大的建虏被消灭之后,剩下的其实已经不多了。 等到傍晚时分,追击的明军便都回来了,集结到蓟州城这边,向主帅孙传庭禀告他们的战果。 各路总兵什么的,自然是去衙门里面了。而普通的明军将士们,押解着一队队的建虏,还有更多的蒙古鞑子,一个个的脸上,全都是笑开的花。 从来没有过的大捷,这个消息必定震惊天下,史上留名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76 朕有的是 蓟州之战,算是结束了,此战,明军大捷! 蓟州总兵衙门大堂,经过初步统计,此次战事,打死打伤建虏一万五千人左右,蒙古鞑子则是一万一千来人,俘虏建虏两万三千人,蒙古鞑子四万五千人左右。 根据估算,还有三、四万残余在逃。不过已经全都不成建制,分成很多小股逃窜的。 这一次,孙传庭在宣布了战果之后,没有再耽搁,而是立刻点兵点将,命令各路步军连夜开拔,沿着长城,守住各个出关的关口。 骑兵部队,则在明天天明之后,开始更大范围搜捕残余敌人。 同时,传令附近各州府,让地方上组织民壮,协助缉拿残敌。 给京师的报捷奏报,也在第一时间发出。 因为孙传庭知道,崇祯皇帝肯定是等得很着急! 事实上,他一点都没料错。 自从京营和勇卫营出发之后,崇祯皇帝的一颗心,也跟着走了。 走路、用膳、批阅奏章等等,经常在不注意的时候,一个念头就从他脑海中蹦出来,蓟州战事怎么样了? 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周遇吉他们临走的时候,都说是很有把握的,这一仗,肯定会赢吧? 但是,建虏这么多年来就没有败过,十几万大军入关,又怎么可能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不不不,这次肯定容易对付的,有孙传庭统领,还有白杆军、勇卫营、京营,全是自己能拿的出手的最厉害的了,这肯定是能赢的了! 可是,兵战凶危,谁知道会不会哪里出纰漏影响了战事结果呢?这没有准确的消息,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啊! 崇祯皇帝的这种忧心,就连他身边的人都感觉到了。堵胤锡、贺逢圣都安慰崇祯皇帝,说朝廷官军必胜! 但是,崇祯皇帝自己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其实也是底气不足的。 反而是周皇后和田贵妃等人安慰他,似乎信心更足一点。 这天晚上,周皇后见崇祯皇帝又魂不守舍的,便给他建议道:“陛下,要不你和刘伟超聊聊吧,” 作为枕边人,她都明显感觉出,自己这个丈夫,大明的皇帝,最听那个刘伟超的话,因此,便有这个建议。 崇祯皇帝其实早就想给刘伟超说的,但是,准备了这么久,还这么担心,他又有点怕被刘伟超嘲笑。 如今,担惊受怕时间长了,被周皇后这么一建议,感觉嘲笑就嘲笑吧,总比担惊受怕要好。 于是,他就从周皇后手中接过手机,让听写的那些宫女内侍退下,就准备给刘伟超视频了。 结果没想到,刘伟超先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崇祯皇帝一见,连忙按下了“接通”按钮。 刘伟超正准备兴奋地给崇祯皇帝说话呢,忽然发现崇祯皇帝的表情似乎有点不对,好像是有心事的样子,便先按钮住了自己的事情,问崇祯皇帝道:“怎么了,你有什么事情么?” 崇祯皇帝一听,转头看了周皇后一眼,然后才转回头,有点担心地说道:“如今孙卿已经领兵赶去蓟州了,大战在即,朕心中没底。实在是这一仗,关系太大了!” 如果这一战能按照预想中那样能打赢的话,整个大明局势就会盘活。完全可以说,这一战将成为大明中兴与否的转折之战。至少有这么一战,崇祯十七年的事情就绝对不会发生了。 可是,如果这一战战败的话,那崇祯皇帝好不容易积赚的家底又会耗光,内外交困之下,歪脖子树就还是会向他招手。 真得,如今所有人都没有他自己更清楚,这一战有多重要!也是如此,他才比其他人都患得患失! 听到他这话,刘伟超能明白他的担心,想了下,便笑着说道:“你知道我们后世是怎么说你们这个时候么?”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不知道刘伟超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便有点好奇地回答道:“怎么说?” 刘伟超见引起他的注意,便继续微笑着说道:“明末,是个比烂的年代。看得,也只是谁更烂而已!按照排序,蒙古人最烂,明军其次,建虏稍微好些,但是,也没有说建虏真得有多强!”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的老脸一红,他和刘伟超聊多了,一下就知道刘伟超所说明军烂是什么意思! 谷</span>  并不是说明军军卒个体不行,而是朝廷不行,他这个皇帝不行,硬生生地把明军给搞烂了。把边军都给饿得妻离子散,不得不为了活命造反去了。就这,还怎么打仗? 他在想着,刘伟超还在那继续说道:“之所以说建虏也烂,是因为建虏的总人口就摆在那里,除去老人小孩妇女之外,青壮人口能有多少,全部一起上阵,那又有多少人?而且辽东贫瘠,物资匮乏,他们又能强大到哪里去?也就是周边的势力太烂,才给了建虏一个发展的机会。真要强强对决的话,别的不说,你让戚家军去辽东,保证给你收拾地妥妥的。” 崇祯皇帝听他这些话,感觉有些道理。不过与此同时,他不由得也有点惭愧,就这样的建虏,却压着朝廷官军打,实在是有些丢脸了! “你这次憋了个大招,给入关的建虏准备了这么大一份礼物,与其你担心这一战能不能打赢,我觉得,你还不如担心点别的……”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心中一紧,还要担心其他?是自己没想到的么? 于是,他连忙问道:“朕要担心何事?”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回答道:“你应该担心,你的赏银够不够?我可告诉你,建虏之所以比你们都强一点,原因就是他们做到了赏罚分明!你要赏罚不明,许出的承诺不兑现,绝对会对军心士气有打击的。”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不由得先无语了一会。 他还以为有什么事情,是自己遗漏的,没做好的,会影响这次战事。 结果没想到,刘伟超所说的,却是大捷之后的赏银。 不过听刘伟超这么一说,崇祯皇帝回过神来想想,好像还真是。如果真得大捷,能围歼入关的建虏,光是赏银,就要上百万两以上了吧? 这要放在以前,光是想想,就能吓死人的! 不过如今,崇祯皇帝想到这里,便笑着说道:“朕绝对赏罚分明,金口玉言,说过的话,又岂会反悔!不就是银子么,朕有的是!” 他手中抄家自八大晋商的银子,才花了不到一半。应对这一次的大捷,还是够用的!因此,说出这话来的底气,还是很足的。 之后,就算银子用得差不多了,让江南那边运个五百万两银子过来,也是没问题的。 此时,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这么沟通了下之后,担忧之心一下就缓解了。然后,他想起这个视频通讯是刘伟超主动发起的,便好奇地问道:“对了,你找朕是有事?” 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说道:“对啊,找你有事!” 说到这里,不等崇祯皇帝问,他就笑着说道:“我之前不是给你说,我准备换个手机,测试下你那边的手机能不能换么?”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就来了兴趣,连忙点头说道:“朕记得是有这个事情,你还说朕这个手机是你那手机的影子手机,是这个意思吧?” “对!”刘伟超听了,笑着点点头说道,“我就准备验证下想法对不对。这不,我说得折叠手机到货了,我一会就换手机试试,你先等着看看。” 崇祯皇帝一听,很是兴奋,连忙点头说道:“好!” 话刚说出口之后,他忽然想起什么,顿时脸色一变,连忙追问道:“等等,等等,如果……朕是说万一,不行的话,那朕不会不能和你联系了吧?” 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愿意换手机的。 刘伟超对此也想过,就马上回答崇祯皇帝道:“这个,应该不用担心,如果不行的话,我换回原来的手机好了,应该没问题的。” 其实,只能大概率来说,是没问题的。可是,万一呢?对刘伟超来说,万一的这种事情,担心也是白担心,要是整天担心万一的话,喝水还可能呛死呢,怎么办? 因此,他是想要试试的。 就算万一真是不可逆的,从此断了和崇祯皇帝的联系。他现在手中也有上千万的钱,崇祯皇帝也有底牌,反正都能过日子吧! 如果刘伟超年纪大了的话,说不定他可能还是不会动,不愿改变成的。可此时的刘伟超,毕业才不到两年,老婆都没有,不对,连女朋友都没有,正年轻着呢,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指这个阶段。 因此,在安慰了崇祯皇帝之后,他就挂断了视频通讯,关闭手机,开始换个手机用了。 崇祯皇帝这边,他其实拿刘伟超没办法,就把手机放面前,眼睛盯着,看是否会有变化。 他的心中,有担忧,也有忐忑,当然,也带了一些期待。 边上的周皇后自然也听到了对话,和他一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手机。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77 借东风 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两人,眼睛就一直盯着手机,一眨不眨的。 然而,看到眼睛都酸了,手机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并没有什么变化。 过了好一会之后,忽然,手机一边震动一边响了起来。 “啦啦啦尽情摇摆……” 崇祯皇帝看得仔细,发现是刘伟超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便连忙接通。 “怎么样,手机有变么?”刘伟超一看到崇祯皇帝的影像,就兴奋地问道:“我果然没有猜错,我一换手机,这个超时空通讯软件就在我新手机上了。你那边应该也变了吧?” “……”崇祯皇帝听了,没有说话,只是转头看了一眼周皇后,然后才转回头,摇头回答道,“朕这边的手机还是以前的手机,并没有任何变化!” “啊?”刘伟超一听,很是意外,连忙确认道,“真得没有变化么?”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和他想象中的还是不一样的。 崇祯皇帝一听,点点头,就要回答之时,却发现周皇后拉了他一下,转头看去,却听周皇后小声提醒道:“声音不同了!”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回过神来,连忙对刘伟超说道:“对了,手机响声不同了,之前是有一个道理不用讲,这次变成了啦啦啦什么的。” “哦,手机铃声有变!这是新手机的铃声吧!”刘伟超听了,有点疑惑,皱着眉头想了下。 崇祯皇帝看他这样子,并没有说话,不打扰他,看他能想出个什么。 这种未来的东西,他自己很明白,没有任何发言权,瞎猜只会损害自己这个皇帝的形象。 过了一会之后,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大概明白了,时空穿越的限制,大概数据流穿越很容易,但是,物质类的穿越,就没有数据流容易。因此,手机铃声这个一换就能生效,但是我换手机了,这个可能要很久才能生效,或者干脆就不会生效!” 崇祯皇帝听了,只是“哦”了一声,并没有多余的话。 刘伟超也没管崇祯皇帝有什么意见,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说道:“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我想着定制手机,加上打印扫描之类功能的,估计也行不通了。至少打印的话,那是要墨水这些耗材的,时空穿越是有难题的。呵呵……” 说到后来,他忽然笑了起来。 崇祯皇帝看得莫名其妙,刘伟超这是笑啥?有啥好笑的? 只见刘伟超收住了笑声,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忽然想起,如果这样可以的话,那我给手机加个飞机大炮坦克之类的功能,是不是也算呢?如果这样也能时空穿越的话,你那个时候不就能出现飞机大炮坦克之类的了?哈哈,这个好像有点过分了,呵呵……” 他自己想想,定制出这样的手机,蒙谁呢?那些未来的时空穿越公司,是不是会吐血? 倒是崇祯皇帝听了,眼睛倒是亮了下,很是期待的样子。不过转眼就回过神来,这只是刘伟超的想象。 呀,可惜不是真的,要不然,自己有生之年都能看到那飞机和坦克了! 刘伟超见试验不成功,反正依旧能和崇祯皇帝聊天说泡顺带着帮他赚钱,也就不在意手机换不成的这个事情。 抛开这个事情,他想着崇祯皇帝那边的事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那个,我告诉你,蓟州之战,基本上要赢的。我建议你啊,要显得英明神武一点,管他最终怎么样,既然如今已经努力过,没法再努力,只等结果了,就自信一点,就好像……” 他本来想说,就像高考一样,考完了就不要去想考得好不好,对不对了,已经等结果的时候,没必要。 不过话刚要说出口的时候,感觉给崇祯皇帝说这个事情,就又会费一些口舌,和崇祯皇帝又没关系,就不想说了。 “……你就是太祖皇帝一样的,让你的臣子能更信服你。这样也有利于你将来做事情,对不对?”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意动,让别人知道他英明神武,他当然乐意了。不过他还是有点犹豫,就问刘伟超道:“那要是打败了怎么办?岂不是会难堪?”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便直接问她道,“要是真打败了,你觉得你的面子还重要么?” “……”这一回,轮到崇祯皇帝无语了。 刘伟超真没说错,要是打败了的话,还用在意面子么?那是要亡国灭种了! 想到这,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朕明白了!” 刘伟超看他点头,便露出了一丝微笑,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跟你说啊,你就当这一次是大捷,理论上来说,也应该是大捷才对。你按照这个来准备,借这个东风,实施一些你的新政。” “什么新政?”崇祯皇帝一听,连忙问道。 “我给你想过,你目前情况下,最需要进行的一项改革是……”刘伟超听他问了,就马上回答他道,“币制革新!” “币制革新?”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没听明白。 刘伟超见了,便给他解释道:“我之前其实有和你说过货币的重要性。趁着这次大捷,你威望一下增加好多的情况下,就赶紧先把货币的事情解决了。当然,不是一步到位用纸币,而是采用面值的银币方式。” 没等崇祯皇帝开口问问题,他就直接解释道:“你不是有蒸汽机么,也有冲压机,用银币和其他金属混合的方式,铸造你的崇祯银元,按面值进行交易。这算是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的的过渡。尽快推行起来,才能盘活你的经济,也不至于让你的国库收入,都是抄家抄家抄家的……” 崇祯皇帝非常感兴趣,就听着刘伟超在那侃侃而谈。 倒是周皇后一开始也在听着,但是,听着听着,不知不觉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被崇祯皇帝推醒,就见崇祯皇帝兴奋地对她说道:“今夜把刘伟超最新的这份文档抄出来,朕明日一早就要!” 周皇后明白自己刚才睡着了,有点不好意思,连忙答应一声,同时也有点好奇,不知道是什么文档? 这回,换崇祯皇帝睡觉了,周皇后把那些亲信宫女内侍召了进来,开始听写内容。 虽然这样会吵到崇祯皇帝,但是崇祯皇帝自己要求过,手机无论如何不能离开他。所以,就只能这样了。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醒来,刘伟超发过来的文档,已经抄写整理完毕了。他就拿着这份文档,匆匆赶往兵仗局那边去了。 之后,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感觉崇祯皇帝明显有了变化。不再像之前一样有心思的样子,而是充满了自信、干劲。 吩咐他们的旨意中,也能感觉出一二。 比如说,面对建虏的再次入侵,京师城内谣言不少,都是说建虏又如何如何凶狠,劫掠了什么地方,京营和勇卫营还是新兵,被建虏打得屁滚尿流之类的。 崇祯皇帝就直接交代了,严查这些谣言,只要发现,一律严惩不贷。 还有那些借助恐吓谣言涨物价的,不管是什么,只要认为是不合理的,也一律查抄。 不管这些谣言,奸商的后台是谁,总之,皇亲勋贵有涉及的,也要严惩,削爵都是必须的。 要是换了以前,崇祯皇帝绝对无法这么强势。 可现在,他就是这么强势了。 还真别说,京师上下对于这次的战事,信心一下提高了不少。甚至不少人说,太祖皇帝肯定是又指点过当今皇帝,要不然前后表现不会如此不同! 他们自然不知道,确实有人指点了崇祯皇帝,但是不是太祖皇帝,而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 有了这个猜测,想想看,太祖皇帝指点了,肯定是算出来了,这一次会大捷。 一想到能打赢入侵关内的建虏,所有人都不由得非常惊喜。 当然,基于朝廷以前的战绩,实在有点难看。因此,哪怕是太祖皇帝显灵这样的事件加持,对于京师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将信将疑。 有的人,更相信太祖皇帝显灵厉害一点;但是,也有的人,觉得就算太祖皇帝显灵,就能让一向打败仗的朝廷官军打赢建虏了?总觉得有点悬! 不过不管怎么样,京师这边,多少对于前线战事恢复了一些信心,不再那么人心惶惶,物价什么的,也都大体稳住了。 当然,这也只是表面上的,最终还是要看这一次的战事,到底能不能打赢建虏? 所有人都在等消息,等着结果。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朝廷军队只要能阻止建虏像前几次一样把京畿之地当他们自留地一样,能限制下建虏,他们就觉得已经足够了! 至于瞎说的那什么把建虏打得落花流水之类的,也就和人嘴炮说说而已,当不得真。 战事一天没结果,京师就都会早早地戒严,也就留一点时间办一些必要的事情,比如采购粮食,柴火之类的。 这一日,眼看着就又要戒严了,忽然,城门那边,传来了震天的欢呼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78 手都是抖的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然而,看到眼睛都酸了,手机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并没有什么变化。 过了好一会之后,忽然,手机一边震动一边响了起来。 “啦啦啦尽情摇摆……” 崇祯皇帝看得仔细,发现是刘伟超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便连忙接通。 “怎么样,手机有变么?”刘伟超一看到崇祯皇帝的影像,就兴奋地问道:“我果然没有猜错,我一换手机,这个超时空通讯软件就在我新手机上了。你那边应该也变了吧?” “……”崇祯皇帝听了,没有说话,只是转头看了一眼周皇后,然后才转回头,摇头回答道,“朕这边的手机还是以前的手机,并没有任何变化!” “啊?”刘伟超一听,很是意外,连忙确认道,“真得没有变化么?”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和他想象中的还是不一样的。 崇祯皇帝一听,点点头,就要回答之时,却发现周皇后拉了他一下,转头看去,却听周皇后小声提醒道:“声音不同了!”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回过神来,连忙对刘伟超说道:“对了,手机响声不同了,之前是有一个道理不用讲,这次变成了啦啦啦什么的。” “哦,手机铃声有变!这是新手机的铃声吧!”刘伟超听了,有点疑惑,皱着眉头想了下。 崇祯皇帝看他这样子,并没有说话,不打扰他,看他能想出个什么。 这种未来的东西,他自己很明白,没有任何发言权,瞎猜只会损害自己这个皇帝的形象。 过了一会之后,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大概明白了,时空穿越的限制,大概数据流穿越很容易,但是,物质类的穿越,就没有数据流容易。因此,手机铃声这个一换就能生效,但是我换手机了,这个可能要很久才能生效,或者干脆就不会生效!” 崇祯皇帝听了,只是“哦”了一声,并没有多余的话。 刘伟超也没管崇祯皇帝有什么意见,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说道:“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我想着定制手机,加上打印扫描之类功能的,估计也行不通了。至少打印的话,那是要墨水这些耗材的,时空穿越是有难题的。呵呵……” 说到后来,他忽然笑了起来。 崇祯皇帝看得莫名其妙,刘伟超这是笑啥?有啥好笑的? 只见刘伟超收住了笑声,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忽然想起,如果这样可以的话,那我给手机加个飞机大炮坦克之类的功能,是不是也算呢?如果这样也能时空穿越的话,你那个时候不就能出现飞机大炮坦克之类的了?哈哈,这个好像有点过分了,呵呵……” 他自己想想,定制出这样的手机,蒙谁呢?那些未来的时空穿越公司,是不是会吐血? 倒是崇祯皇帝听了,眼睛倒是亮了下,很是期待的样子。不过转眼就回过神来,这只是刘伟超的想象。 呀,可惜不是真的,要不然,自己有生之年都能看到那飞机和坦克了! 刘伟超见试验不成功,反正依旧能和崇祯皇帝聊天说泡顺带着帮他赚钱,也就不在意手机换不成的这个事情。 抛开这个事情,他想着崇祯皇帝那边的事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那个,我告诉你,蓟州之战,基本上要赢的。我建议你啊,要显得英明神武一点,管他最终怎么样,既然如今已经努力过,没法再努力,只等结果了,就自信一点,就好像……” 他本来想说,就像高考一样,考完了就不要去想考得好不好,对不对了,已经等结果的时候,没必要。 不过话刚要说出口的时候,感觉给崇祯皇帝说这个事情,就又会费一些口舌,和崇祯皇帝又没关系,就不想说了。 “……你就是太祖皇帝一样的,让你的臣子能更信服你。这样也有利于你将来做事情,对不对?”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意动,让别人知道他英明神武,他当然乐意了。不过他还是有点犹豫,就问刘伟超道:“那要是打败了怎么办?岂不是会难堪?”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便直接问她道,“要是真打败了,你觉得你的面子还重要么?” “……”这一回,轮到崇祯皇帝无语了。 刘伟超真没说错,要是打败了的话,还用在意面子么?那是要亡国灭种了! 想到这,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朕明白了!” 刘伟超看他点头,便露出了一丝微笑,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跟你说啊,你就当这一次是大捷,理论上来说,也应该是大捷才对。你按照这个来准备,借这个东风,实施一些你的新政。” 谷</span>  “什么新政?”崇祯皇帝一听,连忙问道。 “我给你想过,你目前情况下,最需要进行的一项改革是……”刘伟超听他问了,就马上回答他道,“币制革新!” “币制革新?”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没听明白。 刘伟超见了,便给他解释道:“我之前其实有和你说过货币的重要性。趁着这次大捷,你威望一下增加好多的情况下,就赶紧先把货币的事情解决了。当然,不是一步到位用纸币,而是采用面值的银币方式。” 没等崇祯皇帝开口问问题,他就直接解释道:“你不是有蒸汽机么,也有冲压机,用银币和其他金属混合的方式,铸造你的崇祯银元,按面值进行交易。这算是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的的过渡。尽快推行起来,才能盘活你的经济,也不至于让你的国库收入,都是抄家抄家抄家的……” 崇祯皇帝非常感兴趣,就听着刘伟超在那侃侃而谈。 倒是周皇后一开始也在听着,但是,听着听着,不知不觉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被崇祯皇帝推醒,就见崇祯皇帝兴奋地对她说道:“今夜把刘伟超最新的这份文档抄出来,朕明日一早就要!” 周皇后明白自己刚才睡着了,有点不好意思,连忙答应一声,同时也有点好奇,不知道是什么文档? 这回,换崇祯皇帝睡觉了,周皇后把那些亲信宫女内侍召了进来,开始听写内容。 虽然这样会吵到崇祯皇帝,但是崇祯皇帝自己要求过,手机无论如何不能离开他。所以,就只能这样了。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醒来,刘伟超发过来的文档,已经抄写整理完毕了。他就拿着这份文档,匆匆赶往兵仗局那边去了。 之后,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感觉崇祯皇帝明显有了变化。不再像之前一样有心思的样子,而是充满了自信、干劲。 吩咐他们的旨意中,也能感觉出一二。 比如说,面对建虏的再次入侵,京师城内谣言不少,都是说建虏又如何如何凶狠,劫掠了什么地方,京营和勇卫营还是新兵,被建虏打得屁滚尿流之类的。 崇祯皇帝就直接交代了,严查这些谣言,只要发现,一律严惩不贷。 还有那些借助恐吓谣言涨物价的,不管是什么,只要认为是不合理的,也一律查抄。 不管这些谣言,奸商的后台是谁,总之,皇亲勋贵有涉及的,也要严惩,削爵都是必须的。 要是换了以前,崇祯皇帝绝对无法这么强势。 可现在,他就是这么强势了。 还真别说,京师上下对于这次的战事,信心一下提高了不少。甚至不少人说,太祖皇帝肯定是又指点过当今皇帝,要不然前后表现不会如此不同! 他们自然不知道,确实有人指点了崇祯皇帝,但是不是太祖皇帝,而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 有了这个猜测,想想看,太祖皇帝指点了,肯定是算出来了,这一次会大捷。 一想到能打赢入侵关内的建虏,所有人都不由得非常惊喜。 当然,基于朝廷以前的战绩,实在有点难看。因此,哪怕是太祖皇帝显灵这样的事件加持,对于京师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将信将疑。 有的人,更相信太祖皇帝显灵厉害一点;但是,也有的人,觉得就算太祖皇帝显灵,就能让一向打败仗的朝廷官军打赢建虏了?总觉得有点悬! 不过不管怎么样,京师这边,多少对于前线战事恢复了一些信心,不再那么人心惶惶,物价什么的,也都大体稳住了。 当然,这也只是表面上的,最终还是要看这一次的战事,到底能不能打赢建虏? 所有人都在等消息,等着结果。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朝廷军队只要能阻止建虏像前几次一样把京畿之地当他们自留地一样,能限制下建虏,他们就觉得已经足够了! 间办一些必要的事情,比如采购粮食,柴火之类的。 这一日,眼看着就又要戒严了,忽然,城门那边,传来了震天的欢呼声。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79 还有呢 文华殿内的所有人,不管知兵不知兵,都是听得目瞪口呆。 在他们想来,这次入侵关内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加起来有十多万人马,孙传庭所部要想击败这样实力的敌人,特别是最后打得建虏连主帅都被活捉了,那绝对是一场苦战来的。说不定自身的损失,必然也是非常大的。 结果没想到,根据报捷奏报上的消息,是说朝廷官军这边战死不到三千人,受伤是七千来人。这其中,蓟州守城战中死伤最多。 但是,进关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几乎是全军覆没,虽然战果没有最后统计出来,还有三万左右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在逃。但是,这种溃散的队伍,已经是无足轻重了。就算让他们逃出关去,回到辽东的又还能有多少? 这个大捷,真得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以至于文华殿内的这些大明最高级官员一个个都是喜极而泣。 那可是建虏啊,都能这么赢他们,岂不是说明,原本认为不可能光复的辽东,都有可能会光复了?还有关内的流贼,原本以为再无平乱的可能,有这么强一支朝廷军队横空出世,也有了天下太平的可能了? 虽然他们位居庙堂之高,乱世对他们的影响最小。但是,既然是乱世,终归对他们是有影响的。 别的不说,在北方的大明高官,每次建虏入寇的时候,那绝对也是遭殃的。还被流贼肆虐,什么追赃助饷,他们的老家一旦被流贼攻陷,那绝对是死全族的。 而在南方的大明高官,本来还是比较安稳的,但是,这两年,流贼已经向南方流窜,如今更是在江南,甚至是南直隶肆虐,威胁陪都了。 本来他们对面北方的建虏,关内的流贼,真得感到非常地无力,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免受其害!可如今,这一场大捷之下,顿时就让他们立刻看到了希望,有天下太平的希望了! 只要是人,基本上没有不希望天下太平的! 他们正在激动着时,王承恩读完了报捷奏报,忽然转身就向崇祯皇帝跪了下去,淘淘大哭道:“万岁爷天纵神武,天下百姓终于有救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底下正激动着的大明高级官员一见,顿时愣了下,然后马上反应过来,立刻纷纷跪倒在地,几乎是齐声喊着,“万岁爷天纵神武,天下百姓终于有救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正开心着,忽然见到王承恩带头,把这个功劳一下点明,归于他的功劳,顿时就更是心花怒放,再没有想着装沉稳,开心地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连忙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快快平身!” 依言站起来之后,堵胤锡忽然开口第一个说话道:“此战如此大捷,朝廷将士们更是战死不多,皆是陛下所打造之新式盔甲之功,且微臣观此战经过,陛下苦心准备之军械、火药,皆是功不可没!此战,全赖陛下之英明神武也!” 王承恩一听,心中一声惊呼,这个马屁要拍到万岁爷心坎里去了。于是,他连忙转头看去,果然,就见崇祯皇帝非常地受用,那眼睛又一次笑眯成了一条缝。 他眼珠子一转,立刻跟上,又向崇祯皇帝奏道:“万岁爷神机妙算,早就谋划了此战,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奴婢知道的,也就太祖和成祖皇帝了!” 崇祯皇帝一听,又一次挠到了他的痒处。 为了这一仗,他真得是老早开始准备,并且部署了一个陷阱在等着建虏的。王承恩所说他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也是没有说错的,更是把他和他心中的偶像,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相提并论,他心中这个开心啊,真得是比吃了蜜还要甜,当即呵呵地笑了起来。 此时,花花轿子人抬人,其他大明高级官员见了,就连首辅贺逢圣,也跟着一起夸起崇祯皇帝来,让崇祯皇帝有一种感觉,这辈子,就这个时候最爽了!比他大婚,登基什么的都要爽! 大婚的时候,理所应当,没有太大高兴,毕竟他当时是藩王,女人不缺,王妃肯定会有。 登基为帝的时候,本来是个天大的好事,但是当时九千岁魏忠贤执掌内外,他甚至都担心自己会被魏忠贤谋害,哪来的高兴可言? 而这一次,他是最清楚不过,两年之后,他要亡国灭种的。可如今,他已经可以确认,绝对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努力之下,一下扭转乾坤,这种成就,真得是第一次感觉到! 早知道这样的话,那颗歪脖子树就不能砍了,留下来也是个纪念!要不然,刘伟超知道了,肯定会笑话自己。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立刻就忍不住,想把这个喜讯告诉刘伟超,于是,他便对底下群臣道:“你们商议下封赏,朕去去就来!” 说完之后,他便急急地转入后殿去了。 正拍马屁在兴头上的这些内阁六部官员一见,顿时有点傻眼,没想到崇祯皇帝会来这一处。 要是以往的话,他们会认为,可能是陛下内急。但是如今他们是有经验了,互相看了一眼,皆是露出恭敬之色。 原因无他,他们应该猜出来,陛下该是去向太祖皇帝禀告好消息了!那不,陛下转入后殿的时候,就已经去掏太祖皇帝赐下的那个宝物了! 没错,崇祯皇帝一转入后殿,就立刻视频联系起刘伟超起来。 刚接通,他就迫不及待地对刘伟超说道:“大捷,大捷啊,蓟州大捷!”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当即回崇祯皇帝道:“如此,恭喜恭喜啊!” “哈哈哈……”崇祯皇帝当即开心地笑了起来,随后,就给说起具体的战报。 刘伟超看着视频中的崇祯皇帝,那是眉飞色舞,看上去,真得不像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皇帝,甚至都不像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反而像个得到糖果的小孩子一样! 对此情况,他当然是理解的,也为他高兴。 毕竟这次的大捷,绝对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大明能中兴,就由此战始! 而大明中兴了,自己的生意也能越发地红火,这是双赢的好事! 崇祯皇帝这边,给刘伟超分享了他的快乐之后,也向刘伟超请教道:“那我接下来,就是进行币值革新?” 这一次的大捷,让崇祯皇帝心中不知觉的,更是依赖刘伟超了!这或许是有他的本性在内。 崇祯皇帝这个人,如果相信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无条件的相信。比如当初的袁崇焕。 而如今,刘伟超带给他的这一切,那是有目共睹的,他自然就把刘伟超当作了他的最依赖的对象! 此时,刘伟超听了崇祯皇帝的话,便笑着说道:“我给你想过了,甚至都发在论坛上,假设了你这种情况,集思广益,你看看怎么样。当然,我们这个时代的,都没有身临其境,你也只能当参考,根据实际情况来!” “哦?什么是论坛?”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非常好奇,连忙问道。 欧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就是类似和你沟通这样的,不过是文字,并且可以很多人一起讨论的。” 顿了顿,他马上又补充说道:“这个你就别在意了,就听着看看对你有没有用。我也是突发奇想,去论坛发了个帖子,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 崇祯皇帝很有兴趣,便笑着回答道:“好,朕洗耳恭听!” 看到崇祯皇帝确实很认真的样子,刘伟超便也认真起来,对他说道:“币制革新,就是势在必行的。不但能缓解你的财政,也能促进商业,也就是买卖的繁荣。顺带着,趁着这次大捷的威望,设立银行,不管别人怎么想,这事要做起来!” 没等崇祯皇帝问话,他就继续一口气在说道:“第二,我们觉得,你这次的大捷,正好是解决关宁军尾大不掉的问题。趁着这个机会,调关宁军进京领赏,然后让秦老将军趁机领白杆军进驻山海关,关宁军则在领赏之后调往南方平定内乱……”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 说真的,自从了解到关宁军在原本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之后,他其实是一直在担心的。 山海关这边,对于京畿之地真得非常重要。哪怕如今重创了建虏,可如果关宁军投靠建虏的话,对天下局势也是非常不利的。 如今按照刘伟超的提议,正是好时候,顺便封解学龙为蓟辽督师,领着忠贞侯的白杆军,守住山海关一线,肯定是没问题的,也很放心。 顺带着,把关宁军调去南方平叛,算是废物利用了。哦,也不算,说到底,关宁军也算是一支精锐! 这么想着,他连忙带着欢喜之意点头说道:“好好好,这个主意好,朕记下了!” 币制革新和设立银行的事情,说实话,他不是非常懂,但是,这个处置关宁军的方法,他却是一下就感觉好的。 这么想着,他就带着期待之色又立刻问道:“还有呢?”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80 诸卿有什么想法 码字不易,还请大家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将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在他们想来,这次入侵关内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加起来有十多万人马,孙传庭所部要想击败这样实力的敌人,特别是最后打得建虏连主帅都被活捉了,那绝对是一场苦战来的。说不定自身的损失,必然也是非常大的。 结果没想到,根据报捷奏报上的消息,是说朝廷官军这边战死不到三千人,受伤是七千来人。这其中,蓟州守城战中死伤最多。 但是,进关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几乎是全军覆没,虽然战果没有最后统计出来,还有三万左右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在逃。但是,这种溃散的队伍,已经是无足轻重了。就算让他们逃出关去,回到辽东的又还能有多少? 这个大捷,真得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以至于文华殿内的这些大明最高级官员一个个都是喜极而泣。 那可是建虏啊,都能这么赢他们,岂不是说明,原本认为不可能光复的辽东,都有可能会光复了?还有关内的流贼,原本以为再无平乱的可能,有这么强一支朝廷军队横空出世,也有了天下太平的可能了? 虽然他们位居庙堂之高,乱世对他们的影响最小。但是,既然是乱世,终归对他们是有影响的。 别的不说,在北方的大明高官,每次建虏入寇的时候,那绝对也是遭殃的。还被流贼肆虐,什么追赃助饷,他们的老家一旦被流贼攻陷,那绝对是死全族的。 而在南方的大明高官,本来还是比较安稳的,但是,这两年,流贼已经向南方流窜,如今更是在江南,甚至是南直隶肆虐,威胁陪都了。 本来他们对面北方的建虏,关内的流贼,真得感到非常地无力,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免受其害!可如今,这一场大捷之下,顿时就让他们立刻看到了希望,有天下太平的希望了! 只要是人,基本上没有不希望天下太平的! 他们正在激动着时,王承恩读完了报捷奏报,忽然转身就向崇祯皇帝跪了下去,淘淘大哭道:“万岁爷天纵神武,天下百姓终于有救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底下正激动着的大明高级官员一见,顿时愣了下,然后马上反应过来,立刻纷纷跪倒在地,几乎是齐声喊着,“万岁爷天纵神武,天下百姓终于有救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正开心着,忽然见到王承恩带头,把这个功劳一下点明,归于他的功劳,顿时就更是心花怒放,再没有想着装沉稳,开心地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连忙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快快平身!” 依言站起来之后,堵胤锡忽然开口第一个说话道:“此战如此大捷,朝廷将士们更是战死不多,皆是陛下所打造之新式盔甲之功,且微臣观此战经过,陛下苦心准备之军械、火药,皆是功不可没!此战,全赖陛下之英明神武也!” 王承恩一听,心中一声惊呼,这个马屁要拍到万岁爷心坎里去了。于是,他连忙转头看去,果然,就见崇祯皇帝非常地受用,那眼睛又一次笑眯成了一条缝。 他眼珠子一转,立刻跟上,又向崇祯皇帝奏道:“万岁爷神机妙算,早就谋划了此战,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奴婢知道的,也就太祖和成祖皇帝了!” 崇祯皇帝一听,又一次挠到了他的痒处。 为了这一仗,他真得是老早开始准备,并且部署了一个陷阱在等着建虏的。王承恩所说他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也是没有说错的,更是把他和他心中的偶像,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相提并论,他心中这个开心啊,真得是比吃了蜜还要甜,当即呵呵地笑了起来。 此时,花花轿子人抬人,其他大明高级官员见了,就连首辅贺逢圣,也跟着一起夸起崇祯皇帝来,让崇祯皇帝有一种感觉,这辈子,就这个时候最爽了!比他大婚,登基什么的都要爽! 大婚的时候,理所应当,没有太大高兴,毕竟他当时是藩王,女人不缺,王妃肯定会有。 登基为帝的时候,本来是个天大的好事,但是当时九千岁魏忠贤执掌内外,他甚至都担心自己会被魏忠贤谋害,哪来的高兴可言? 而这一次,他是最清楚不过,两年之后,他要亡国灭种的。可如今,他已经可以确认,绝对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努力之下,一下扭转乾坤,这种成就,真得是第一次感觉到! 早知道这样的话,那颗歪脖子树就不能砍了,留下来也是个纪念!要不然,刘伟超知道了,肯定会笑话自己。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立刻就忍不住,想把这个喜讯告诉刘伟超,于是,他便对底下群臣道:“你们商议下封赏,朕去去就来!” 说完之后,他便急急地转入后殿去了。 正拍马屁在兴头上的这些内阁六部官员一见,顿时有点傻眼,没想到崇祯皇帝会来这一处。 要是以往的话,他们会认为,可能是陛下内急。但是如今他们是有经验了,互相看了一眼,皆是露出恭敬之色。 谷</span>  原因无他,他们应该猜出来,陛下该是去向太祖皇帝禀告好消息了!那不,陛下转入后殿的时候,就已经去掏太祖皇帝赐下的那个宝物了! 没错,崇祯皇帝一转入后殿,就立刻视频联系起刘伟超起来。 刚接通,他就迫不及待地对刘伟超说道:“大捷,大捷啊,蓟州大捷!”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当即回崇祯皇帝道:“如此,恭喜恭喜啊!” “哈哈哈……”崇祯皇帝当即开心地笑了起来,随后,就给说起具体的战报。 刘伟超看着视频中的崇祯皇帝,那是眉飞色舞,看上去,真得不像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皇帝,甚至都不像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反而像个得到糖果的小孩子一样! 对此情况,他当然是理解的,也为他高兴。 毕竟这次的大捷,绝对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大明能中兴,就由此战始! 而大明中兴了,自己的生意也能越发地红火,这是双赢的好事! 崇祯皇帝这边,给刘伟超分享了他的快乐之后,也向刘伟超请教道:“那我接下来,就是进行币值革新?” 这一次的大捷,让崇祯皇帝心中不知觉的,更是依赖刘伟超了!这或许是有他的本性在内。 崇祯皇帝这个人,如果相信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无条件的相信。比如当初的袁崇焕。 而如今,刘伟超带给他的这一切,那是有目共睹的,他自然就把刘伟超当作了他的最依赖的对象! 此时,刘伟超听了崇祯皇帝的话,便笑着说道:“我给你想过了,甚至都发在论坛上,假设了你这种情况,集思广益,你看看怎么样。当然,我们这个时代的,都没有身临其境,你也只能当参考,根据实际情况来!” “哦?什么是论坛?”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非常好奇,连忙问道。 欧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就是类似和你沟通这样的,不过是文字,并且可以很多人一起讨论的。” 顿了顿,他马上又补充说道:“这个你就别在意了,就听着看看对你有没有用。我也是突发奇想,去论坛发了个帖子,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 崇祯皇帝很有兴趣,便笑着回答道:“好,朕洗耳恭听!” 看到崇祯皇帝确实很认真的样子,刘伟超便也认真起来,对他说道:“币制革新,就是势在必行的。不但能缓解你的财政,也能促进商业,也就是买卖的繁荣。顺带着,趁着这次大捷的威望,设立银行,不管别人怎么想,这事要做起来!” 没等崇祯皇帝问话,他就继续一口气在说道:“第二,我们觉得,你这次的大捷,正好是解决关宁军尾大不掉的问题。趁着这个机会,调关宁军进京领赏,然后让秦老将军趁机领白杆军进驻山海关,关宁军则在领赏之后调往南方平定内乱……”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 说真的,自从了解到关宁军在原本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之后,他其实是一直在担心的。 山海关这边,对于京畿之地真得非常重要。哪怕如今重创了建虏,可如果关宁军投靠建虏的话,对天下局势也是非常不利的。 如今按照刘伟超的提议,正是好时候,顺便封解学龙为蓟辽督师,领着忠贞侯的白杆军,守住山海关一线,肯定是没问题的,也很放心。 顺带着,把关宁军调去南方平叛,算是废物利用了。哦,也不算,说到底,关宁说实话,他不是非常懂,但是,这个处置关宁军的方法,他却是一下就感觉好的。 这么想着,他就带着期待之色又立刻问道:“还有呢?”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81 争一争 “陛下,这个可是新式纺纱机?” 黄宗周相对其他人来说,最是关心民生,也老是被崇祯皇帝贬官,因此和民间的接触也多,自然是见过普通的纺纱机。 如今,崇祯皇帝在这偏殿内安排了普通纺纱机以及珍妮纺纱机,不用介绍,只是让宫女现场示范给他们看了一下,这效率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到,远比口头说话要好。 而崇祯皇帝近半年来老是搞出新的东西,这些臣子都见过,已经有经验了。因此,黄宗周才一口道出说新式纺纱机。 此时,崇祯皇帝看着黄宗周指着的珍妮纺纱机,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诸卿该是看到了,这种纺纱机比起原本的纺纱机快了多少倍吧?” 儒家有一个好处,不管他们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的一个大义,就是要关注民生。 因此,黄宗周立刻便面露佩服之色回奏道:“陛下天纵神武,有此新式纺纱机,百姓受寒挨冻便能好了很多!” 如果说,崇祯皇帝发明出来的这东西,只是像天启皇帝一样自娱自乐,那肯定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可是,这个东西,是关系民生的,那就不一样了。 听到这些臣子又纷纷拍起自己的马屁,崇祯皇帝心中很是高兴,也没有再介绍什么,只是对他们说道:“且随朕再看一样东西!” 然后,他当先跨步走出,到了主敬殿的另外一边的偏殿集义殿。 这一次,贺逢圣等人有了经验,都是有点好奇,不知道皇帝有发明了什么好东西。心急之下,那脚步都快了不少。 就跟上一次一样,进了殿内之后,崇祯皇帝便让这里等着的宫女进行演示,立刻就又有了直观的对比。 看着自己的臣子惊喜的样子,崇祯皇帝便给他们介绍道:“诸卿发现没有,这个织布机只是都了个滑动的飞梭而已,不但能减少人工操作,并且织布的效率也大大提高,织出的布也更宽更好!” “陛下圣明!”贺逢圣等人,齐声回应他的介绍。 崇祯皇帝有点享受地等他们说完,然后才微笑着说道:“有了卿等看到的这两样东西,我大明从棉花到棉布的效率便会快很多,成本也能降低很多,朕回头再让人多种植棉花,那百姓能穿得起新衣。”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高了点声音,说出重点道:“朕将设立国营厂来负责此事,由户部和尚衣监共同管辖,所得利润八二分成。”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搞过玻璃厂,不过没给外廷分润,只是让入股的百官有优先购买权。这一次,他把利润的大头给了国库这边,让这些臣子有些意外。 虽然如此,还是有人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变,就想说话。 但是,崇祯皇帝却转身踱步而出,走向主敬殿,同时说道:“朕再给卿等看些东西!” 一听这话,贺逢圣等人不由得很是好奇,难不成还有好东西? 然而,当他们跟崇祯皇帝进入主敬殿时,却并没有发现什么物件,只是有些宫女端着托盘站在那里。 托盘上盖着红布,倒也看不出是什么。 崇祯皇帝只是一挥手,那些宫女得到旨意,便端着托盘来到诸位大明高级官员面前。 只听崇祯皇帝对他们说道:“卿等掀开看看!” 贺逢圣等人心中好奇,便纷纷掀开了眼前的红布,看到了托盘上的东西,不由得都是微微一愣。 回过神来之后,他们纷纷伸手去拿托盘上的东西,仔细地看了起来。 左懋第拿起一枚,看到一面印着一条飞翔的龙,左右两侧有着两个字为十两。翻过来,是祥云组成了一圈边缘,中间有着一串小字为:大明银币,伪造者斩。 这银币的边缘也有纹路,摸着滑手,只是用手掂量,恐怕不到十两。但是,这制作精美,却是没得说的。不管是图案还是字,都是微微凸起。 随后,左懋第又拿起一枚去看,这是引着一只飞翔的凤凰,五两,其他的都是大同小异,重量上也应该没有五两。 一枚枚地看过去,左懋第很快就了解了,这是十两,五两,二两,一两,十钱,五钱,二钱,一钱,十分,五分,二分,一分,总计有十二种银币。 另外,还有铜币,和这个银币类似的,分别是十,五,二和一,对应,十个铜板,五个铜板,两个铜板以及一个铜板的意思。 看完这些,有大明宝钞在前,包括左懋第在内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便立刻明白了眼前这些银币铜币的意思。 他们真想说什么时,就听崇祯皇帝已经表情严肃地对他们说道:“朕之前一直在编练新军,如今已有成果,该是腾出精力,搞好民生了!” 无形中,他又点明了一下,这次的大捷,都是因为他把心思用在军队方面的原因。 当然,对于这个说法,在场的人,包括实际执行的堵胤锡在内,都没有否认。毕竟崇祯皇帝的所作所为,他们都是有看到的。 如今这从未有过的大捷,里面确实都是崇祯皇帝的心血。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这个说法,他们下意识地,就认真地听着。隐隐的,有一点期待,该不会皇帝又会做成下一个事情? 他们在想着,崇祯皇帝这边却在继续说话道:“北方很快便能安定下来,民生便为第一。而民生之关键,在于这钱币……” 听到这话,在场的这些人,基本上就听不懂了。民生之关键,不在于休养生息么,怎么就是钱币最重要了呢? 崇祯皇帝扫视他们的表情,对他们的疑惑了然于胸,便继续解释道:“百废待兴,真是各处都需用钱之时。朕决定设立大明皇家银行,也就是票号,钱庄类似。为豪门大户提供保管金银财物,不收取保管费用,解其之忧;为平民百姓提供借款,年利息为一成而已。如此,朕之子民皆能得力也!” 顿了顿,他用手一指托盘上的那些钱币,然后又接着说道:“此等钱币,精美绝伦,造价不菲,但却能解决百姓买卖之不便,出行携带之不便。这钱币和金银的差价,实则只是造价之本钱而已。” 说到这里,看到有臣子想要开口说话的样子,崇祯皇帝轻轻摆摆手,不给发言机会,继续说道:“如今之银锭铜钱,和这等钱币一起,可自由选择使用,三年之后,只能用这等钱币。” “京师之皇亲勋贵、文武百官、勇卫营和京营,以及宫内宫外,所有俸禄军饷,皆由银行发放,且是此等钱币。绝贪腐、飘没;七品以下,可通过银行兑换回普通银钱。七品到五品的文官武将,只能兑换一半俸禄的普通银钱,至于五品以上,不得兑换。朕在此强调,该能兑换的,朕保证兑换,如若现银不够,则以玻璃厂、纺织厂、金银花等宫中所有收入为抵押。” “另外,朝廷收税,以后只收此等钱币。玻璃厂、还有纺织厂等宫内外所控之商铺等等,一律只收此等钱币。”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眼前这些臣子都是在思索的样子,也有人张口欲言,就提高了声音,并且变得严厉了一点道:“如若今后发现此等钱币含银量变少,超出正常范围,一经发现,相关人等,杀无赦!” 一听这话,刚才想说话的臣子,就不说话了。 这种钱币,其实和大明宝钞类似,以后都是看上面的面值来计价了。 但是,这个银币铜币和大明宝钞不同的是,大明宝钞本身根本就没有价值,如果印多了,那是会贬得一文不值。 可是,这个银币和铜币,里面大部分都是含银或者含铜的,就算再贬值,也不会低于这个银铜含量的价值。换句话说,是有保值的前提。 而刚才崇祯皇帝又强调了,这个含银或铜的比例,是不会变的,说直白点,就是不会降的,否则有人就会人头落地。如此一来,就更是多了一份保障。 不过在场的都是人精,虽然崇祯皇帝说得冠冕堂皇,可他们却也知道,如此一来,光是铸币上面,绝对能赚得盆满钵满。 事实上,大明一直以来,就有地方豪强在偷偷铸造铜板,减少含铜量,便能大赚一笔的。 看着眼前的银币和铜币,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些银币和铜币的制作确实精美。民间想要仿造的话,怕是不可能。指不定,又是皇上发明了什么,用在了这钱币铸造上。 殿内安静了一会之后,这些人都意识到了这个什么类似票号的银行,必定会非常赚钱。这么一来,户部尚书就不干了。 你这什么银行可不能归于内宫啊,国库里都还饿死老鼠呢! 事实上,之前崇祯皇帝把查抄得来的那么多钱,全部收归内库,他就有意见了。只是崇祯皇帝大抄特抄,他也是吓到了,不敢去争。再说了,那些钱也是被用在了实处,而不是崇祯皇帝自己花费了。 如今,崇祯皇帝似乎已经正常,而这银行绝对是聚宝盆,源源不断地来钱,他自然就想争一争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82 事实胜于雄辩 于是,就见户部尚书倪元璐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百官俸禄以及京营军饷皆由户部掌管,归于大明皇家银行发放,臣以为不妥!” 大明从正统年间开始,皇亲勋贵、宫内衙门,皆是内库出钱。其他则都是户部这边。 而查抄官吏所得,理论上是该进户部所辖的太仓库。不过因为之前崇祯皇帝的强势,京师官吏人人自危,都不敢去怼崇祯皇帝。 后来好一些之后,崇祯皇帝明显把查抄所得用在重建京营上面,遣散原有的京营,训练新的京营等等,至少大部分钱财都是用在这里,因此,在崇祯皇帝抄家余威下,也没人说什么。 但是,如今崇祯皇帝新设这银行,明显是要把这个作为定制,作为户部尚书的倪元璐就有点急了。 其他人听到这话,自然也不肯什么好处都归于内库的,这不,左都御史刘宗周也跟着咳嗽一声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微臣以为,不如裁撤户部,以后只归内库可也!” 同为浙江绍兴府的倪元璐一听,立刻打蛇随棍上道:“陛下,微臣请辞!” 再怎么样,户部也不可能裁撤。崇祯皇帝把所有的钱都掌握在他自己手里,也不符合法制。 如今被这两个臣子这么一将军,按理来说,会很不高兴,说不定会发脾气。 其他臣子观望之下,却见崇祯皇帝只是微一沉吟,然后对倪元璐说道:“倪卿言之有理,如此便设大明建设银行,归属于户部如何?” 之前说过,倪元璐是浙江绍兴府人氏,对于经济这一块,天然就比较懂行,也是如此,他才被崇祯皇帝任命为户部尚书。历史上,他也向崇祯皇帝提出一些不错的经济建议,比如漕运改走海运等等,见识还是有些的。 蓟州大捷之下,朝廷出了这么一支强军,可以想见,北方这边肯定会安定下来。如此一来,百废待兴,这银钱借贷绝对是一本万利之事。而且还能预见,勇卫营和京营南下,连建虏都能横扫,流贼估计也不会在话下,如此一来,天下都有可能太平,那样银钱借贷的生意就更是红火。 崇祯皇帝同意户部开这个大明建设银行来代替大明皇家银行,就等于是给户部争取了一个聚宝盘。 这不,倪元璐一听之下,顿时大喜,连忙回奏道:“陛下圣明!” 然而,他刚说完,崇祯皇帝却又说道:“不过朕有一个要求的。” 倪元璐一听,微微一愣,回过神来,也不在意,只要银行掌握在户部手中就可以。这么想着,他便连忙回奏道:“还请陛下示下!” “大明皇家银行还是要有,皆独享新币铸造权。凡其他银行,须得向大明皇家银行存一笔银钱,曰银行保证金。此银行保证金,在于银行要是无法兑付银钱时候,用于保障存款百姓之本金。或银行不做时,再退回。” 崇祯皇帝这话,以前从未有过,听得这些文官一愣一愣的,感觉有点没道理。 他们正在想着呢,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眼珠子一转,便立刻开口附和道:“万岁爷之爱民之心,奴婢真是感激涕零,佩服万分!” “……”其他官员一听,皆是无语,看着王承恩的背景,一个个大骂马屁精。 本来的话,对于这个前所未有的规定,他们肯定是有意见,要反对一下的。毕竟拿一大笔钱到大明皇家银行,这不是白给么?你皇帝还可能挪用,到时候没钱了怎么办? 还有,铸造新币明显是最赚钱的,就只归大明皇家银行的,这也是肉疼的啊! 可是,此时王承恩把这么大一顶帽子先抛了出来,谁要是反对,那就是反对皇帝的爱民之心了,谁来反对? 一时之间,就算是当事人的倪元璐,也不敢直接反对。 结果,这还没完,就听王承恩继续奏道:“陛下,如若俸禄军饷皆归户部的大明建设银行发放的话,也不符合规矩。奴婢以为,皇亲勋贵,十二监四司八局的俸禄这些,还是该归于大明皇家银行发放才好!” 倪元璐一听,有点急了,正要开口反对时,却听崇祯皇帝先开口说道:“朕想好了,大明皇家银行只管铸币,各家银行准备金,对其他银行行监督管辖之权。其他业务,还是算了。不过大伴所言有理,这个钱也不能走户部的建设银行,就再设立一个大明内宫银行好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大明内宫银行也同样需要向大明皇家银行缴纳银行准备金,主要面向宫内及各皇亲勋贵,宗室。总之,和所有银行一样,同样接受大明皇家银行管辖。” 听到这话,倪元璐终于忍不住,又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以为,这管辖所有银行的事情,该是由户部来做比较合理吧?” 这个权力要是不争取,他就不是户部尚书了。 首辅贺逢圣听到这里,也是出列附和道:“陛下,老臣以为,确实该由户部管辖,方才名正言顺,无须另外再设一衙门!” 其他人听了,也是想附和。作为文官来说,天然就不想皇权独大。 谷</span>  然而,崇祯皇帝在这个时候,忽然沉下脸,对他们喝道:“你们懂怎么管辖银行么?你们可知道,这银行有多重要么?你们知道,这普通银行和管辖银行需要怎么运行么?你们……” 连卿不卿的都不用,直接就是“你们”,语气严厉,一连串地质问,把他从刘伟超那边学来的有关银行的知识,也不管他是不是都理解了,噼里啪啦地一顿说。 银行这个词,他是解释过,就是票号、钱庄这个,但是在这一连串的质问中,什么准备金、负债、资产、资金流动性、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流通等等概念,他是没有解释的,新的名词夹在他这一串质问中,把这些臣子说得哑口无言,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 总之,崇祯皇帝的这番问话,在他们的眼里,显得就有点高深莫测了。 虽然听不懂,但是,听起来就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就好比是刚启蒙的学童,在听名家大儒侃侃而谈的样子。 “……此等合计,名曰金融,为关系国计民生之新学,是大明中兴之动力来源,朕问你们,谁懂?”崇祯皇帝一口气说到这里,终于顿了顿,然后扫视所有人一眼后才道,“谁要是懂的,能过了朕这一关的,朕就把这个交给他!” “……”主敬殿内,安静,非常地安静。 他们都被崇祯皇帝给说懵了,谁敢出头说懂这些! 看到他们不说话,崇祯皇帝心中有点得意。 他们不开口,他就继续开口,看着户部尚书问道:“倪卿,朕之前给过你的那经济学,可通读了没有?” 刘伟超有给崇祯皇帝各科教材,其中也有一册,是金融学的初级教程,崇祯皇帝有给过他的户部尚书的。 倪元璐一听,脸色微红,当即回奏道:“陛下,微臣事务繁忙,尚未来及看这杂学!” “杂学?”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冷笑一声,当即质问道:“兴国安邦之道,是为杂学?事关户部钱粮,事关国计民生之学,是杂学?这金融学亦是科学一道,是不是说科学也是杂学了?朕靠这杂学,生钱,强兵,才有如此大捷,中兴之相,来,你来说说,何为杂学?” “……”倪元璐一听,低着头不敢去对视崇祯皇帝。 按理来说,除四书五经之外,其他之类的学说就是杂学。 但是,崇祯皇帝的这个科学,他就有点没法反驳。 因为这个科学所带来的好处,富国,强兵那是可以看到的。特别是刚刚还打败了所向无敌的建虏,并且是大捷中的大捷! 为什么以前打不赢建虏? 以前不是没有练过新兵,徐光启、孙元化、陈新甲、李邦华等等,都去练过或者整顿过,还有孙传庭、洪承畴等有名知兵的,就算调集全国精锐,一样都是打不过建虏。 可是,崇祯皇帝这新学,都不到一年时间,一下取得了这么大一个胜仗,对于危若累卵的大明局势,突然来了一个大扭转。 在这样的背景下,谁敢否认科学的厉害,科学的有用? 特别是如今包括倪元璐在内的这些人,对科学之道一窍不通,就是想辩驳,也不知道从那里下手好。 如此,就一下被崇祯皇帝给问住了! 当然,如果今天这番论调,放在一年前来说的话,这些文官没见过科学所带来的好处,那绝对是会群起而喷之的。 这就应了一句话:事实胜于雄辩! 科学之道,就摆在他们面前,什么大道理之类的话,都会显得苍白! 崇祯皇帝就接着这蓟州大捷的东风,把刘伟超之前给他计划过的金融政策,强行推了出去。 看着有些懵的这些臣子,有点蔫地退下,崇祯皇帝的心情非常好。 不过还有事情要做,这不,他就叫住了王承恩。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83 漏网之鱼 只听崇祯皇帝对王承恩吩咐道:“你派些人去市井坊间,把今日所议之银行事传出去。” 他发现,之前设立的外廷那个政通司并不怎么好用,还是厂卫这边,特别是王承恩的西厂最合他的意思。 王承恩一听,连忙答应一声,然后看着崇祯皇帝等下文。 很显然,他很了解崇祯皇帝,知道肯定还有吩咐的。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接着对他交代道:“第一,要着重说明新币的好处。使用方便不说,还会少火耗等等,全以面值说话,此乃其一。” “第二,俸禄、军饷由银行直接发放到个人,以后就不存在克扣军饷之说,无须担心军饷问题。” “第三,可以多说说开银行的好处,百废待兴之际,借贷肯定很多。银行多赚就在当下,且准备金是会还的。” “……” 这些好处,有的是已经在刚才说过,有的是没有细说,崇祯皇帝都一一点明,让王承恩派人去造势,顺便也鼓励那些有钱的多开银行。 如此一来,藏在地窖里的银钱就能重新流通起来,并且作为管辖银行的大明皇家银行,钱就会多起来,自然就能印更多的新币。 当然,这个币值革新,肯定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比如说,原本开票号、钱庄的。本来别人来存款那是要保管费的,如今银行一出,就没保管费了。还有,原本他们其实都是高利贷,而如今崇祯皇帝给出了贷款利息,就是年息百分之十,对于后世来说是高,但对当时,绝对是非常低了。 还有,原本开票号、钱庄的,还必须要有更多的本金才行了,要上缴给大明皇家银行做银行准备金。 不过不管他们的利益有多受损,如今因为蓟州的大捷,崇祯皇帝的威望,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在民间,绝对是如日中天。加上有崇祯皇帝之前那蛮横的抄家威慑,谁敢反对? 好处说出去,日后自然也会证明,崇祯皇帝这一套银行制度,绝对是优于当下,利于百姓的。最多是可能一开始的时候,观望的人多,不可能一下红火。 对于崇祯皇帝的意思,王承恩自然心领神会,当即回去西厂挑选能说会道的手下去做这个事情。 对于政通司那边,崇祯皇帝也没有白养的道理,同样一道旨意传过去,让政通司那边组织吹风,制造舆论。 在崇祯皇帝忙于这个事情的时候,蓟州孙传庭这边,连续几天的搜捕,也最终有了结果。 此战,杀女真,包括伤重而死的,共七千余人,蒙古八旗三千余人,汉军八旗五千余人。蒙古诸部这边,共杀一万三千余人。 俘虏女真有五千余人,蒙古八旗七千余人,汉军八旗两万余人。汉军八旗中,还包括那些不归于汉军八旗的包衣,因为都是原本的汉人,就统计在这里了。蒙古鞑子这边,一共俘虏了四万余人。 也就是说,蓟州一战,打死打伤辽东建虏共计四万七千左右,东部蒙古诸部近六万,合计近十一万左右。 根据口供,这一次建虏和蒙古鞑子入关,总兵力十五万左右,其中辽东建虏兵力在八万左右,蒙古诸部合计兵力在七万左右。 剩余的两万左右建虏,一万左右蒙古鞑子,基本上是被他们通过迁安附近的清水明月关那边逃出关去了。 建虏主帅爱新觉罗阿巴泰以下,牛录章京以上,活捉二十余人,打死六十余人,有点遗憾的是,这次建虏大军的副将钮祜禄·图尔格,大概率是跑了。蒙古部族的头目中,科尔沁和扎鲁特部的奴酋跑了。但是,其他部族的,比如敖汉、纳曼等部的奴酋,不是被抓就是被杀了。 总之,不管怎么样,这一场蓟州之战,算是绝对大捷了。 所有明军将士,全都是兴高采烈。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白杆军这边,事先都做了决死阻击的准备,结果形势的发展,压根没有预料到,建虏一溃而逃之后,就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反击,反而当机立断,分成小股,在阿巴泰的掩护下,利用骑兵的优势绕过白杆军跑了。 比白杆军还遗憾的,还有一支,就是吴三桂的关宁骑军。眼睁睁地看着活捉建虏主帅的天大军功,就在他们的眼前送给了一个江阴典史手中,真得是把吴三桂差点气死了。 最关键的决战,又没有参与,就凭第二天的追杀,其战功最多只能排在马兰峪关总兵白广恩之上而已。 战事一结束,清点完战果之后,孙传庭便准备下令凯旋。 这么多的俘虏,在这里多待一天,就要消耗一天的粮食。早点献俘,早点处置了才是。 这个时候,刚好西厂这边的人奉旨赶到,立刻单独请见了孙传庭。 听完西厂传达的密旨,孙传庭不由得很是佩服,当即召开军议,又恢复了惯常的面无表情,当即下令道:“此番大战,漏网之鱼甚多,大军不日凯旋,须得留一支军队加强边关防御,清剿余孽!” 一听这话,大堂内的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不乐意的。 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那是夸功的时候,更是进京领赏的时候,谁还想留在这里清剿余孽的,又不可能有多少军功。 因此,当孙传庭的目光扫过去时,不少人都选择了低头。很明显地传达出一个意思,我不乐意! 好在孙传庭也没有多琢磨,直接就点了忠贞侯秦良玉的名,让她的白杆军留下。 看着秦良玉在那领命,吴三桂松了口气。 说实话,刚才他还真有点担心,孙传庭会点他的名。 因为相对来说,他的军功不多,被留下的可能性会更大,更不用说,他手下是骑军,清剿那些余孽会更合适。 结果没想到,孙传庭最终点了白杆军,这让他庆幸不已,甚至在肚子里幸灾乐祸:谁让你们的军功最少! 随后,大军便押着俘虏,运着一车又一车的首级,向京师出发。 看着他们走了之后,秦良玉才掏出了一份密令看了起来。 “娘,这孙老头是怎么想的?我们是步军,请教那些建虏余孽,可都是有马的啊,而且,不是说了,大部分都通过清水明月关跑出关了么……” 马祥麟的话还没说完,秦良玉就把那份密令拍到了他手中道:“自己看,醉翁之意不在酒!” “啊!”马祥麟一听,当即看起那份密令,不由得惊讶地说道,“这孙老头还真阴啊,那个吴三桂估计还高兴地去京师领赏呢!” 秦良玉一听,当即摇头说道:“这只能是陛下英明神武,绝非孙本兵能决断的!” 听到这话,马祥麟不说话了,转头看向京师方向,想着奉旨来京师之后的事情,过了一会点头感慨地说道:“陛下是真得英明神武!” ……………… 不说秦良玉领着白杆军转道向东,往山海关开拔。就说漏网之鱼这边吧,以图尔格为首的这些人,分成小股,一直逃出关之后才在草原休整会集。 等了两天,一共只凑到了一万五千左右的建虏,还有五千左右的蒙古部族,主要是科尔沁族的。共计就只有两万人马而已。 想着进关之前,浩浩荡荡的大军,那是要进关去劫掠发大财的。结果,如今只剩这么一点人马了,建虏上上下下,包括图尔格在内,一个个都是非常沮丧。 吴克善挨着图尔格,偷偷地对他说道:“这都两天了,能撤出关的,肯定都已经出来了,没出来的,肯定出不来了!” 图尔格看了他一眼,却不说话。 就这么一点人马,回去真得没法交代! 吴克善看他这样子,就有点急了,连忙又说道:“明军有可能围杀了关内的之后,会追出来的,我们此时根本没有抵抗之力啊!再说了,就算明军不追出来,我们也等不下去了,总不能接下来杀马充饥吧?” 他们这些人,都是在溃败之后,又于第二天逃跑的。 因为是内定他们这些人逃出关,因此,当时鄂硕军中唯一有的那点补给,就全部给了他们。但就算这样,也少得可怜,每个人带一点,这两天时间过去,也已经差不多没了。 更不用说,他们的战马,那更是消耗甚多的。如今又是寒冬腊月的,哪怕还没下雪,可草原早已枯萎,再这样待下去,战马绝对耗不住,都会死。 而草原上要是没有了马,回去的路又漫长,他们这些人根本活不下去。 事实上,吴克善心中明白,哪怕立刻就走,能活着回到老巢的,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 这等了两天了,第一天还有一些人跑出来,这第二天压根没什么人了,他实在不想再等,就来催图尔格了。如果图尔格还不走,他准备不管,自己走了。 此时,图尔格看着一脸焦急地吴克善,脸上露出一丝狠辣道:“怕什么,我早就想好了怎么补给,犯不着担心!”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84 凯旋 这寒冬腊月的,草原上一无所有,哪来的补给? 但是,吴克善看着图尔格的表情狰狞,一时之间有点怕了,也不敢再争论,只好讪讪而退。 图尔格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眼神狠辣,猛地一击地面,随后,却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等了又是一个时辰左右,眼见着要到中午了,还是没有等到任何人。 图尔格正烦躁着呢,却见吴克善又来,这一次,不止他一人,包括扎鲁特部族长,甚至还有孔有德一起。 图尔格都不用猜,立刻就知道,吴克善是去鼓动了这两个人,又跑来劝自己了。 其实,他自己也知道,就算再等下去,也不会等到多少人了。 可是,就这么一点人马,怎么回去交代呢! 图尔格不想听他们啰嗦,倒也干脆,直接下令开拔。 吴克善一听,非常地高兴,不过他也有点纳闷,说好的补给呢? ……………… 离大明边关这边最近的蒙古部族是敖汉部族,自从族里的大部分男人都跟着大清军队入关之后,所有人都在憧憬着,这一次能有多少收获! “家里的锅坏了,这一次该是有换的了啊!” “我想穿漂亮的衣裳,丝绸的,等到夏天到了,穿着就是舒服!” “我喜欢关内的女人,水灵灵的,不像我们自己的,五大三粗,难看死了!” “……” 总之,他们聚集在一起时,聊得基本上是想要什么,以后怎么样,就仿佛这一趟入关劫掠,肯定会大有收获一样! 有这样的想法,还真不奇怪。因为之前已经有几次入关的经验了,那一次不是抢得盆满钵满的! 这一天,躲在蒙古包里面过冬的敖汉部族,又如同以往一样聊天打屁时,忽然感觉不对。 随后,他们立刻就感觉到,那是大量马匹跑动的声音。 这一下,他们就好奇了。 自从各部族全都臣服大清之后,各部族之间互相攻伐都没有了。反正缺少物资,就跟着大清军队入关劫掠一趟就可以的。 那这种时候,哪来的大量骑兵? 于是,他们纷纷跑出蒙古包,想要看看清楚。留守的兵力,也开始戒备起来。 结果,没多久之后,就有人骑马回来,大声地呼喊:“是大清军队,大清的人回来了!” 一听这话,这些敖汉部族的人,上上下下都立刻开心了起来。 从那个方向过来的大清军队,很显然是入关的军队,那是满载而归了? 不过很多人都奇怪,这才过去多久,就回来了? 兴奋等待中的人,自己就帮大清军队辩解:“肯定是刚入关就撞到大肥羊了,说不定就是明军的辎重物资呢,又或者是其他什么!” “没错,关口那不是也有几座明国的城池嘛,迁安,永平什么的,估计抢到这两座城的,先送出关来了!” “……” 在这样的议论声中,敖汉部族的男女老少都出来迎接,顺便看热闹,一个个高兴地就像过节一样。 就算寒风凛冽,他们也没有一个想回蒙古包的。 马蹄声越来越近,终于能看到人影了。 果然没错,就是大清军队。 “嗷嗷嗷……”敖汉部族的人,一个个欢呼怪叫起来,不知道有多兴奋。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前头迎接大清军队的那些留守兵卒,却在和大清军队相遇的那一刻,一个个惨叫着跌下战马。 这一下,所有在欢呼的敖汉部族的人,全都傻眼,惊呆了。 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大清军队杀人了? 一时之间,有人反应不过来。 骑兵速度飞快,很快就杀向那些欢迎的人群。 “不好了,肯定是明军假扮的,快逃啊!” 大清军队肯定不会杀自己人,这肯定是明军假扮的,有人得到这样的结论,便大喊着开始逃跑。 然而,他们根本就没准备的,那逃得过那些冲锋而来的骑兵追杀。 就见那些骑兵呼啸着而过,便留了一地的尸体,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都有,一个活着的都没放过。 没有多久功夫,敖汉部族的人便死光了。 谷</span>  那些骑兵纷纷下马,又开始杀牛宰羊,忙碌了起来。 一群骑兵慢慢地驻足,为首那人,正是图尔格,转头看向他身边的吴克善,冷声说道:“这不就是有补给了么,怕什么?” 吴克善也不知道是不是冻的,脸色惨白,听到图尔格的话,似乎哆嗦了一下,连忙点头说道:“是,是,是!” 蒙古部族之间,互相攻伐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一般来说,不会杀女人和小孩,而是充实自己的部族。 但是眼前,就见敖汉部族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躺在地上了,女人和小孩,也不例外。 吴克善看着这一地的尸体,下马的时候,甚至都有点没站稳。 反而是孔有德,比他淡定多了,也没什么诧异,翻身下马,进蒙古包里暖和去了。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这些建虏和蒙古鞑子换了战马,呼啸着消失在凌厉的寒风中,留下一地没有掩埋的尸体,再也没有一丝生气。 ……………… 而在关内,在京畿之地,却是非常地热闹。 朝廷大军凯旋,路过的那些城池百姓,全都拥出城去观看,敲锣打鼓的,鞭炮声不绝,比之过年都要热闹。 看着威武的朝廷官军,看着一串串的建虏和蒙古鞑子俘虏,他们欢呼着,怒骂着,发泄他们的高兴和悲痛。 谁也没想到,朝廷官军竟然会打这么一个大胜仗! 谁也没想到,这一次的烽火燃起之后,不是建虏的屠杀,而是朝廷官军的大捷! 谁也没想到,穷凶极恶的建虏,也会成为阶下囚,一个个看着,和普通人也没有两样! 谁也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能看到眼前这样的场面! “大明万胜!” “吾皇万岁!” 类似的喊声,那是一阵又一阵,此起彼伏,很多人的嗓子喊哑了都还在喊,原因无他,因为他们高兴,激动! 所有人都可以预料,这么大的一场大捷之后,以后估计再也不用担心建虏还会入关了!就算入关,朝廷官军已经变得这么强大,也能再次打败建虏,也不像以前那样,只能躲在城里,祈祷着建虏不来攻打城池! 开心,高兴,狂喜,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男女老少,全都是如此! 凯旋之师所过之处,几乎都是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类似的场景。 甚至那些离得远的地方,也往往能看到一群又一群的百姓,结伴而行,赶过去瞻仰威武之师!同时也看看,杀千刀的建虏俘虏! 没有能力的,只是到路上欢送下;而有财力的,则纷纷赶往京师,因为他们知道,京师肯定会更热闹,他们要看着,建虏的下场! 春节还没有多,京畿之地,京师北边,就已经开始提前过年了,热闹的气氛,远胜以前任何一次。 京师这边,从一开始收到大捷的消息之后,所有人就已经开始期待了起来,期待着京营和勇卫营的凯旋,期待着看到几万的建虏俘虏!期待着看看,曾经那么嚣张的建虏,成为阶下囚是怎么样的! 街头巷尾,酒楼茶馆,只要有人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讨论着这个事情。除了偶尔有一些有钱人似乎还在讨论什么银行的事情之外,就再无别的声音。 本来要到年底的时候,京师的客栈,基本上都会冷清一些。因为在京师讨生活的,做生意的,都会回转家乡去团聚、过年。 然而,这一次,京师的客栈生意,却是越来越红火,以至于到了后来,竟然是一房难求。 每天从京畿之地拥往京师的人群,那是络绎不绝。并且一个个都是出手大方,不在乎贵不贵的。 沿街的酒楼茶铺之类,地段好的那些,甚至已经被人开始包场,就只是为了凯旋之师押着俘虏经过之时,能有一个好位置可以看一看。 京师以北的人流最先往京师城里拥,到了后来,京师南边得到消息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他们也都是往京师这边拥来,只为一睹凯旋之师的风采,见识那些建虏俘虏! 一般来说,人多了是非多,这是当地官府最为头疼的事情。 但是,这一次,京师的人口达到从未有过的顶峰,可是,却很少有是非。 哪怕平日里心眼小的,睚眦必报的那些人,也都豁达、包容了好多。互相之间,都是笑呵呵的,一开口,便是吉祥话。 从未有过的大捷,也在调节着大明百姓的民心! 凯旋之师的行程,每日都有人在报!每一次的消息,都会引起一阵热议。 甚至不少有钱人都等不及,呼朋唤友地骑马,先赶去迎接凯旋之师,一睹为快! 在京师所有百姓的万众期待之下,随着时间的过去,凯旋之师,终于抵达了京师。 这一日,万人空巷。 非常多的百姓,觉得抢不到城里街道能看凯旋之师的位置,就不惧寒风凛冽,一大早跑出京师,去城外等候凯旋之师。 内阁首辅贺逢圣代表朝廷,也早早地在城门口等候迎接。 “来了,来了,快看,来了!” 随着惊喜喊声,凯旋之师终于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85 想想就激动 一条红色巨龙,出现在远处的视野中。 远远地,能看到旌旗林立,在北风中展开,很具威势。 城外等候依旧的人群,便一个个高兴地伸长着脖子,兴奋地议论了起来。 哪怕是看不到的,也是没口地称赞了起来。 总之,以前不觉得朝廷官军怎么样的,可此时此刻,就感觉朝廷官军什么都好,什么都值得夸。 除此之外,他们也都非常好奇,想看看几万建虏被俘虏,到底是个什么场景,就想第一时间看到。 不过前锋中显然没有俘虏,便一个个都在好奇地讨论。 “不知道这一次献俘是个什么章程?” “要我说啊,肯定很隆重了,比起万历年间那次,更要隆重一些了!” “我觉得也是,当初万历年间时候,打退了倭寇,朝廷很是大排场的献俘。可今日这一次,却是几万建虏,比起以前任何一次大捷,可都要重要的!” “没错,什么建虏无敌,看看,这一次总算出气了,献俘仪式,绝对要更隆重一点才好!” “……” 在他们的讨论声中,凯旋之师越来越近了。已经能够看清,孙传庭就在队伍的最牵头。 离得近了之后,城外百姓此起彼伏地欢呼起来,最后汇聚成一个声音:“大明万胜!” 如果说,当初的抗倭援朝战事,对京师百姓来说有点远,感觉不到多少影响的话,这一次的蓟州之战,那是真真切切影响他们的。 败,那就是又一次建虏肆虐,京畿之地的百姓,他们的亲朋好友,又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遭殃! 胜,那就是保住了家园,他们的亲朋好友,免遭劫难,甚至可以在未来的预期内,他们也会安心,有强大的朝廷官军在,不会再有兵灾。 如此一来,他们当然觉得这一次的大捷,远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重要了。 京营和勇卫营的将士们,那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隆重的欢迎场面,听着久久回荡的“大明万胜”声音,一个个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杆,昂首挺胸。 孙传庭看到最前面迎接的官员中,是首辅贺逢圣,便连忙下马,快步过去。 贺逢圣当即笑呵呵地迎上,宣读圣旨,安顿凯旋之师到之前安置隔离漕工的城外大营扎营。 宣读完了之后,他才苦笑着对孙传庭说道:“本来都预定好了献俘章程,比万历年间献俘侵朝倭寇还要隆重的。结果陛下第二天就反悔,提出了新的献俘章程。孙大人这边,还得赶紧安排下,后天就要举行的。” “……”孙传庭听了,无语了一会,不过他想到了什么,便问道,“该是太祖皇帝赐下宝物中人的意思吧?” 贺逢圣听了,苦笑一下道:“谁知道,总之,这章程是闻所未闻,你看着,赶紧办吧!” 孙传庭接过贺逢圣给他的一本奏章,速度看完之后,却是眼睛一亮道:“如今这当口,陛下这新献俘,却是最好!” 双手一合,把这份写着新献俘仪式的奏章合上,当即点点头说道:“好,扎营完毕,我就开始安排。” 随后,也不多说,孙传庭立刻领军开往营地。 出城的百姓,有些意外,没想到都不入城。按照他们的想法,大军肯定是不可能入城的,但是,把奴酋那些献俘,该是应当的。 结果,这也没有! 虽然他们都很意外,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继续观看的热情。特别是走过一半军队之后,押解俘虏的军队经过时,便又一个个激动起来,大声咒骂着这些杀人不眨眼,坏事干尽的恶魔。 要不是军队当面,估计不少人会冲过去。 京师城内,听着城外一阵又一阵的动静,一个个都兴奋地等着,等了好久,还是不见动静,就都有急了。 亏了有消息灵通的,知道献俘仪式要改为后天才举行时,便一个个都拥出城外,先去看个热闹了。只是很纳闷,为什么献俘仪式要退后。 孙传庭其实没猜错,还真是他所说得那个原因。 大捷之后,献俘仪式自然被提上章程。普通的献俘仪式,肯定不合适。最隆重的一次,是万历时期打赢倭寇的那次,万历皇帝亲自主持,就在午门这边。 首辅贺逢圣亲自牵头,和礼部尚书这边议出了章程,比万历时候还要隆重一点,并报请崇祯皇帝定夺。 原本崇祯皇帝看了之后,觉得很满意,就定下了。 结果到了晚上的时候,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视频的时候,带着一点炫耀,向刘伟超炫耀了他的献俘章程。 刘伟超对于这个,也是很感兴趣的,便仔细地听崇祯皇帝介绍了一番。 献俘开始的时候,引礼官引导文武百官在午门外东西序立,并引导进献露布官员手捧捷报放置于大案之上,退回就位。 之后将校押着着俘虏来到午门前,并在西边的武官班次后站好,这时钟声大响,崇祯皇帝身穿常服驾御奉天门,钟声停止。 随后,鸿胪寺来到御驾之前,跪拜奏请崇祯皇帝乘上肩與,同时礼乐奏响声中,崇祯皇帝来到午门楼上升座后乐止。 将校鸣鞭静场,全场肃穆。赞礼官高声赞唱:“进!” 于是,进献露布的官员面向午门行四拜礼,礼乐再次奏响,平身后乐止。 这时,赞礼官再赞唱:“进露布!” 乐又起,执事官员举案,放置于午门前中道,乐止。 赞礼官赞唱:“宣露布!” 宣展官员跪,平身之后宣展官与展示官前往案前取露布,并跪宣露布,宣读完毕后放置于案,退回就位后俯伏兴乐作,行四拜礼,平身后乐止。 然后,执事官将大案举起,重新安置于御道之东,引礼官引导献露布等官退出。 这时候,赞礼官才赞唱:“献俘!” 负责献俘的将校就要押着建虏到达献俘的位置,俘虏们面北跪于午门之前。 之后,刑部尚书跪倒在午门御道前,两位侍郎在其左右,向崇祯皇帝上奏:“臣刑部尚书xxx,奏请将建虏磔斩,合赴市曹行刑,请旨!” 并且,还要控诉建虏罪行,后向午门伏地而拜。 这时候,崇祯皇帝亲口向文武百官下旨曰:“拿去”! “拿去”!二字由近及远,皇帝身边的勋戚大臣随之附吼:“拿去”! 近处的群臣,将士也随之传应,由两人变四人,由四人变八人,自午门由上而下,直至守卫于午门前的三百六十名金吾将军齐声应和。 拿去的意思,就去拿去菜市口斩首的意思,并传首天下。 崇祯皇帝接受百官朝贺,并赴太庙祭拜,酺醢果酒颁赐辅臣。最后,颁布诏书。 这整一套流程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笑着说道:“如何?” 这可是他最为光辉的一刻,自然是有点炫耀意思在内了。 可谁知,刘伟超听完之后,再脑海中过了一遍,便摇摇头笑道:“你这个献俘,我感觉不够威风,霸气!” “哦?”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追问道,“那要如何做,才能威风霸气呢?” 这个“威风”、“霸气”,他当然是想要的了! 刘伟超听了,笑着对他说道:“就我感觉啊,你这个献俘仪式,有点曲高和寡,没意思!”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愣了下,随后,有点疑惑地问道,“曲高和寡?什么意思?” 刘伟超见他不明白,便提醒他道:“你这个献俘,是给你自己看呢,还是看你的文武百官看,还是说,是给百姓看?” 说到这里,不等崇祯皇帝说话,就接着对他说道:“我以前和你说过,重要的,是争取民心士气。你的这场大捷,你要宣传你的武功,要争取民心,让天下人都明白,朝廷军队有多厉害,平定天下指日可待。因此,最好是和阅兵结合起来,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大明军队是如何地厉害,明白不?” 崇祯皇帝听了,脑海中想了下,还没想明白呢,就听刘伟超笑着对他说道:“你等等,我给你发个阅兵视频,你先感受感受!” “好,那朕拭目以待!”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有点期待。 在挂断视频之后,他等了没多久,手机中就传来声响,一个视频到账。 崇祯皇帝见了,连忙点开看。 这个视频,是刘伟超那边最近的一次阅兵,非常宏大的那次。 崇祯皇帝只是一看,便被吸引住了,特别是一个个方阵经过的时候,看着那威武的气势,顿时被吸引住了。 好久之后,他看完之后,便立刻联系刘伟超,有点激动地说道:“朕明白了,朕要向天下人展示勇卫营和京营的威望,和献俘仪式一起,如此,让天下人知道,朕有这个实力,平定天下!” “呵呵,没错!”刘伟超听了,笑着说道,“把兵威给展现出来!这样,我来给你设计一下,如何?” 他也是凑热闹,想着这么重要的一场献俘阅兵,如果出自他的手,想想就激动,便顺口这么一提。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想也不想,便立刻答应了。 于是,就有这一次的临时变卦。 在刘伟超的紧急导演下,真正的献俘日,便很快来到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86 献俘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将在6:32分更新为正式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听崇祯皇帝对王承恩吩咐道:“你派些人去市井坊间,把今日所议之银行事传出去。” 他发现,之前设立的外廷那个政通司并不怎么好用,还是厂卫这边,特别是王承恩的西厂最合他的意思。 王承恩一听,连忙答应一声,然后看着崇祯皇帝等下文。 很显然,他很了解崇祯皇帝,知道肯定还有吩咐的。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接着对他交代道:“第一,要着重说明新币的好处。使用方便不说,还会少火耗等等,全以面值说话,此乃其一。” “第二,俸禄、军饷由银行直接发放到个人,以后就不存在克扣军饷之说,无须担心军饷问题。” “第三,可以多说说开银行的好处,百废待兴之际,借贷肯定很多。银行多赚就在当下,且准备金是会还的。” “……” 这些好处,有的是已经在刚才说过,有的是没有细说,崇祯皇帝都一一点明,让王承恩派人去造势,顺便也鼓励那些有钱的多开银行。 如此一来,藏在地窖里的银钱就能重新流通起来,并且作为管辖银行的大明皇家银行,钱就会多起来,自然就能印更多的新币。 当然,这个币值革新,肯定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比如说,原本开票号、钱庄的。本来别人来存款那是要保管费的,如今银行一出,就没保管费了。还有,原本他们其实都是高利贷,而如今崇祯皇帝给出了贷款利息,就是年息百分之十,对于后世来说是高,但对当时,绝对是非常低了。 还有,原本开票号、钱庄的,还必须要有更多的本金才行了,要上缴给大明皇家银行做银行准备金。 不过不管他们的利益有多受损,如今因为蓟州的大捷,崇祯皇帝的威望,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在民间,绝对是如日中天。加上有崇祯皇帝之前那蛮横的抄家威慑,谁敢反对? 好处说出去,日后自然也会证明,崇祯皇帝这一套银行制度,绝对是优于当下,利于百姓的。最多是可能一开始的时候,观望的人多,不可能一下红火。 对于崇祯皇帝的意思,王承恩自然心领神会,当即回去西厂挑选能说会道的手下去做这个事情。 对于政通司那边,崇祯皇帝也没有白养的道理,同样一道旨意传过去,让政通司那边组织吹风,制造舆论。 在崇祯皇帝忙于这个事情的时候,蓟州孙传庭这边,连续几天的搜捕,也最终有了结果。 此战,杀女真,包括伤重而死的,共七千余人,蒙古八旗三千余人,汉军八旗五千余人。蒙古诸部这边,共杀一万三千余人。 俘虏(包括伤兵和活捉投降等)女真有五千余人,蒙古八旗七千余人,汉军八旗两万余人。汉军八旗中,还包括那些不归于汉军八旗的包衣,因为都是原本的汉人,就统计在这里了。蒙古鞑子这边,一共俘虏了四万余人。 也就是说,蓟州一战,打死打伤辽东建虏共计四万七千左右,东部蒙古诸部近六万,合计近十一万左右。 根据口供,这一次建虏和蒙古鞑子入关,总兵力十五万左右,其中辽东建虏兵力在八万左右,蒙古诸部合计兵力在七万左右。 剩余的两万左右建虏,一万左右蒙古鞑子,基本上是被他们通过迁安附近的清水明月关那边逃出关去了。 建虏主帅爱新觉罗阿巴泰以下,牛录章京以上,活捉二十余人,打死六十余人,有点遗憾的是,这次建虏大军的副将钮祜禄·图尔格,大概率是跑了。蒙古部族的头目中,科尔沁和扎鲁特部的奴酋跑了。但是,其他部族的,比如敖汉、纳曼等部的奴酋,不是被抓就是被杀了。 总之,不管怎么样,这一场蓟州之战,算是绝对大捷了。 所有明军将士,全都是兴高采烈。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白杆军这边,事先都做了决死阻击的准备,结果形势的发展,压根没有预料到,建虏一溃而逃之后,就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反击,反而当机立断,分成小股,在阿巴泰的掩护下,利用骑兵的优势绕过白杆军跑了。 比白杆军还遗憾的,还有一支,就是吴三桂的关宁骑军。眼睁睁地看着活捉建虏主帅的天大军功,就在他们的眼前送给了一个江阴典史手中,真得是把吴三桂差点气死了。 最关键的决战,又没有参与,就凭第二天的追杀,其战功最多只能排在马兰峪关总兵白广恩之上而已。 战事一结束,清点完战果之后,孙传庭便准备下令凯旋。 这么多的俘虏,在这里多待一天,就要消耗一天的粮食。早点献俘,早点处置了才是。 这个时候,刚好西厂这边的人奉旨赶到,立刻单独请见了孙传庭。 谷</span>  听完西厂传达的密旨,孙传庭不由得很是佩服,当即召开军议,又恢复了惯常的面无表情,当即下令道:“此番大战,漏网之鱼甚多,大军不日凯旋,须得留一支军队加强边关防御,清剿余孽!” 一听这话,大堂内的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不乐意的。 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那是夸功的时候,更是进京领赏的时候,谁还想留在这里清剿余孽的,又不可能有多少军功。 因此,当孙传庭的目光扫过去时,不少人都选择了低头。很明显地传达出一个意思,我不乐意! 好在孙传庭也没有多琢磨,直接就点了忠贞侯秦良玉的名,让她的白杆军留下。 看着秦良玉在那领命,吴三桂松了口气。 说实话,刚才他还真有点担心,孙传庭会点他的名。 因为相对来说,他的军功不多,被留下的可能性会更大,更不用说,他手下是骑军,清剿那些余孽会更合适。 结果没想到,孙传庭最终点了白杆军,这让他庆幸不已,甚至在肚子里幸灾乐祸:谁让你们的军功最少! 随后,大军便押着俘虏,运着一车又一车的首级,向京师出发。 看着他们走了之后,秦良玉才掏出了一份密令看了起来。 “娘,这孙老头是怎么想的?我们是步军,清剿那些建虏余孽,可都是有马的啊,而且,不是说了,大部分都通过清水明月关跑出关了么……” 马祥麟的话还没说完,秦良玉就把那份密令拍到了他手中道:“自己看,醉翁之意不在酒!” “啊!”马祥麟一听,当即看起那份密令,不由得惊讶地说道,“这孙老头还真阴啊,那个吴三桂估计还高兴地去京师领赏呢!” 秦良玉一听,当即摇头说道:“这只能是陛下英明神武,绝非孙本兵能决断的!” 听到这话,马祥麟不说话了,转头看向京师方向,想着奉旨来京师之后的事情,过了一会点头感慨地说道:“陛下是真得英明神武!” ……………… 不说秦良玉领着白杆军转道向东,往山海关开拔。就说漏网之鱼这边吧,以图尔格为首的这些人,分成小股,一直逃出关之后才在草原休整会集。 等了两天,一共只凑到了一万五千左右的建虏,还有五千左右的蒙古部族,主要是科尔沁族的。共计就只有两万人马而已。 想着进关之前,浩浩荡荡的大军,那是要进关去劫掠发大财的。结果,如今只剩这么一点人马了,建虏上上下下,包括图尔格在内,一个个都是非常沮丧。 吴克善挨着图尔格,偷偷地对他说道:“这都两天了,能撤出关的,肯定都已经出来了,没出来的,肯定出不来了!” 图尔格看了他一眼,却不说话。 就这么一点人马,回去真得没法交代! 吴克善看他这样子,就有点急了,连忙又说道:“明军有可能围杀了关内的之后,会追出来的,我们此时根本没有抵抗之力啊!再说了,就算明军不追出来,我们也等不下去了,总不能接下来杀马充饥吧?” 他们这些人,都是在溃败之后,又于第二天逃跑的。 因为是内定他们这些人逃出关,因此,当时鄂硕军中唯一有的那点补给,就全部给了他们。但就算这样,也少得可怜,每个人带一点,这两天时间过去,也已经差不多没了。 更不用说,他们的战马,那更是消耗甚多的。如今又是寒冬腊月的,哪怕还没下雪,可草原早已枯萎,再这样待下去,战马绝对耗不住,都会死。 而草原上要是没有了马,回去的路又漫长,他们这些人根本活不下去。 到老巢的,估计也不会有多少人。 这等了没什么人了,他实在不想再等,就来催图尔格了。如果图尔格还不走,他准备不管,自己走了。 此时,图尔格看着一脸焦急地吴克善,脸上露出一丝狠辣道:“怕什么,我早就想好了怎么补给,犯不着担心!”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87 吾皇万岁 临近午门楼前时,明军将士们便同时转头看向崇祯皇帝,致军礼的同时大声喊道:“大明万胜!吾皇万岁!” 每个将士,皆是昂首挺胸,气宇轩扬地踏着地上那些缴获的敌人旗帜而过。 这些将士,全都是在蓟州之战中,立下军功最多的。换句话说,其实大部分都是原勇卫营的老兵,少部分是原小袁营的将士,打惯了战事,经历了大败建虏的心理洗礼。再加上他们全都穿着统一的盔甲军服,带着统一的军械。这样一个方阵,一个方阵地走过,看得所有观众全都心神俱震:看看,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强军,无敌之军! 就连一开始有点不以为然的那些佛郎机人,看到这一幕之后,心理衡量了下如果自己来打这样的军队会怎么样后,一个个都肃然起敬,不敢再有一丝轻视之意。 不说别的,光是佛郎机人引以为豪的火器方面,看着车营拖着一门门的钢炮,从他们面前经过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非常羡慕的眼神。因为佛郎机人自己还做不到,他们的火炮,依旧是无比沉重的铁炮。 就如同后世的运动员入场一般,阅兵的军队绕场一周之后,便面对午门楼在午门广场上排队。井然有序,不管寒风凌厉,一个个都是站着标枪一般。唯有战马,打着喷雾的响鼻,会动一动而已。 终于,押着俘虏的队伍开始出现,两个将士架着一个俘虏,头上插着标牌,经过午门楼前时,便大声禀告俘虏的身份。 “活捉伪清奉天大将军、多罗饶余贝勒爱新觉罗阿巴泰!” “活捉蒙古敖汉部族族长尚德罗!” “……” 阿巴泰一路过来,心中已经明白,他估计是最出名的一个人了,比起皇太极还要有名。可是,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 此时的他,心中非常悔恨,早知如此,自杀多好呢,如今竟然受此侮辱!哪怕逃回去也行啊,最多死在辽东! 他想抗拒一下,表达下大清勇士的不屈,然而,被饿了多日的他,压根就没有什么力气,被两个身强力壮的明军将士架着,就如同风烛残年的老头而已。 这时候,观礼的文武百官,各省代表便纷纷露出好奇的表情,睁大了眼睛仔细地看着这些俘虏。原来穷凶极恶的建虏和蒙古鞑子,长得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区别就是金钱鼠尾之类。 基本上,除了崇祯皇帝身边人之外,其他人都没忍住,一个个带着看猴戏的表情,对这些俘虏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起来。 参与献俘的,全都是俘虏中有官衔的,包括建虏和蒙古鞑子在内,一共是五百余人。经过午门楼报号之后,同样绕到离午门最远那边再进入广场上列队。 最后入场的,就是这次蓟州之战的主帅,也是大明的兵部尚书孙传庭。来到午门楼前之后,便向崇祯皇帝致礼,然后转到午门楼正对的午门广场上。 所有参与献俘的队伍,至此全都列队在午门楼前。一个方阵,一个方阵,井然有序。寒风呼啸声中,大明旗帜猎猎作响! “嘭嘭嘭……” 火铳的声音,再次响起。 放完之后,统帅孙传庭再次出列,向崇祯皇帝大声禀告最后统计出来的战果。 这一刻,也是他的高光时刻。所有人都注视着他,听着他在大声禀告着。 哪怕离得远的人,听不清楚内容,也不妨碍他们全都竖着耳朵,专心地听着。 念完之后,手中的露布便交于大明首辅贺逢圣,送到午门楼下,再交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最后送达御前。 “嘭嘭嘭……” 火铳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停下之后,刑部尚书出列,向崇祯皇帝大声禀告建虏和蒙古鞑子的恶行,并奏请将这些建虏和蒙古鞑子磔斩,合赴市曹行刑,请旨! 等他说完,崇祯皇帝才第一次开口,压制着心中激动,大声喊道:“拿去!” 午门外广场独特的三面包围的设计形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聚音效果,在平时午门颁诏时使午门广场的每一名官员都可以比较清楚的听到城楼上的圣旨。 “拿去”这二字由近及远,先是崇祯皇帝喊出,随后,崇祯皇帝身边的勋戚大臣随之附吼:“拿去”! 再之后,是近处的群臣,将士也随之传应,由两人变四人,由四人变八人,自午门由上而下,直至守卫于午门前的三百六十名金吾将军齐声应和,声震如雷,天威赫赫。 这一次,崇祯皇帝并没有赦免任何人,那自然全都拿去菜市场行刑了。 一些心存侥幸的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头目,听到这里时,很多人都吓得站立不住,被明军将士们随即拖走。 面临死亡,哪怕他们以前有多么穷凶极恶,如今大部分也是丑态毕露! 皇亲勋贵、文官武将、大汉将军、所有的将士,还有观礼的百姓等等,全都面向崇祯皇帝,文双膝,武单膝跪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乐曲终于奏起,为凯旋之乐,崇祯皇帝下楼回宫。 在这整个过程中,太子手拿崇祯皇帝最宝贝的手机,在边上当了盘古开天地以来的第一位真正的摄影师。 他把这一次的献俘盛典,全部拍摄了下来,包括崇祯皇帝的伟岸。 其他人,崇祯皇帝是不放心的,只有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被立为太子的,他才把手机给他,千叮万嘱之下,让太子拍摄。 这一下了城楼之后,就立刻从自己儿子手中要回了手机,然后津津有味地回看了起来。 人生中最为光彩的一幕,有这手机在手,自然是无论如何都要录制下来的,以便可以把这光辉时刻传之后世。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刘伟超的要求,他也想看看他一手导演的阅兵式加献俘仪式的结合,到底是怎么样的? 崇祯皇帝自己看完之后,才会给刘伟超传过去。 从崇祯皇帝下五门楼的这一刻之后,正式的献俘仪式虽然结束,但是,后续还有很多事情。 比如,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菜市口咔嚓这些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头目。 因此,京师百姓在皇帝走之后,并没有因此而散,而是全都往菜市场赶去。他们一定要亲眼看着,这些该死的建虏和蒙古鞑子,被杀千刀,看着他们行刑。 刑部尚书等高规格监斩官员先走,随后,在五城兵马司军卒的秩序维护下,所有百姓都开始往菜市口而去。 一般来说,处决罪犯,并不是在午门的。这是皇宫大门,怎么可能作为行刑的地方。 之所以后世有流传,说什么“推出午门斩首”之类的话,据考证说是嘉靖皇帝时期的大礼仪之争时,几百官员在午门外跪谏,惹怒了嘉靖皇帝,当场廷杖之下,打死了几个,才有了这个流言。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菜市口这边,已经人山人海,五百左右的俘虏,排成了多排,就跪在行刑台上下。 实在是人太多,行刑台上跪不下,并且,还没那么多刽子手,因此都是明军将士充当临时刽子手。 在那行刑台上,只有少数几个人。他们不是跪着,而是绑着的。 这几个人为首的就是爱新觉罗阿巴泰,以及蒙古鞑子中的族长之类。 围观的京师百姓,一个个都是愤怒异常,甚至有不少人,双手捧着牌位,泪流满面地等着。 他们手中的牌位,都是死于建虏的亲人,捧来刑场,就是让那些亲人的在天之灵,能亲眼看到建虏和蒙古鞑子的下场! 本来以为,肯定不可能报仇的,却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愤怒地喊着,诅咒着这些无恶不作的恶魔。 午时三刻一到,一声令下,跪在行刑台下的那些建虏头目和蒙古鞑子头目,便在明军将士们的手起刀落之下,人头滚滚。 围观的人群,在屏息了一会之后,顿时爆发出了如雷般地吼声:“好!” 而在行刑台上,这里伺候的是真正的刽子手,因为这些最高级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头目,是判了剐刑,受千刀再死! “杀,杀,杀……”京师百姓们,不约而同地吼了起来,配合着刽子手的一刀又一刀,表达他们对这些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刻骨仇恨! 行刑完毕之后,监刑官员一走,明军将士一撤,围观的百姓便冲破了五城兵马司的拦住,纷纷冲上刑场,去抢那些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尸首。不是给他们收尸,而是要献祭那些死去的亲人。 俗称的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济济一堂,在向崇祯皇帝献贺词。 武将不说,这些文官,那可都是从科举考场上厮杀出来的,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一个个都是换着法地拍崇祯皇帝的马屁。 整个大殿内,那是一片喜庆。平日里的一些勾心斗角,至少在这个时候是不存在的。 崇祯皇帝高坐御座上,面带微笑,听着一个又一个的马屁,真得一点都不嫌坐了好久。 等这段过了之后,终于到了封赏时候。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88 封赏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到时刷新即可! 午门楼前时,明军将士们便同时转头看向崇祯皇帝,致军礼的同时大声喊道:“大明万胜!吾皇万岁!” 每个将士,皆是昂首挺胸,气宇轩扬地踏着地上那些缴获的敌人旗帜而过。 这些将士,全都是在蓟州之战中,立下军功最多的。换句话说,其实大部分都是原勇卫营的老兵,少部分是原小袁营的将士,打惯了战事,经历了大败建虏的心理洗礼。再加上他们全都穿着统一的盔甲军服,带着统一的军械。这样一个方阵,一个方阵地走过,看得所有观众全都心神俱震:看看,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强军,无敌之军! 就连一开始有点不以为然的那些佛郎机人,看到这一幕之后,心理衡量了下如果自己来打这样的军队会怎么样后,一个个都肃然起敬,不敢再有一丝轻视之意。 不说别的,光是佛郎机人引以为豪的火器方面,看着车营拖着一门门的钢炮,从他们面前经过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非常羡慕的眼神。因为佛郎机人自己还做不到,他们的火炮,依旧是无比沉重的铁炮。 就如同后世的运动员入场一般,阅兵的军队绕场一周之后,便面对午门楼在午门广场上排队。井然有序,不管寒风凌厉,一个个都是站着标枪一般。唯有战马,打着喷雾的响鼻,会动一动而已。 终于,押着俘虏的队伍开始出现,两个将士架着一个俘虏,头上插着标牌,经过午门楼前时,便大声禀告俘虏的身份。 “活捉伪清奉天大将军、多罗饶余贝勒爱新觉罗阿巴泰!” “活捉蒙古敖汉部族族长尚德罗!” “……” 阿巴泰一路过来,心中已经明白,他估计是最出名的一个人了,比起皇太极还要有名。可是,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 此时的他,心中非常悔恨,早知如此,自杀多好呢,如今竟然受此侮辱!哪怕逃回去也行啊,最多死在辽东! 他想抗拒一下,表达下大清勇士的不屈,然而,被饿了多日的他,压根就没有什么力气,被两个身强力壮的明军将士架着,就如同风烛残年的老头而已。 这时候,观礼的文武百官,各省代表便纷纷露出好奇的表情,睁大了眼睛仔细地看着这些俘虏。原来穷凶极恶的建虏和蒙古鞑子,长得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区别就是金钱鼠尾之类。 基本上,除了崇祯皇帝身边人之外,其他人都没忍住,一个个带着看猴戏的表情,对这些俘虏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起来。 参与献俘的,全都是俘虏中有官衔的,包括建虏和蒙古鞑子在内,一共是五百余人。经过午门楼报号之后,同样绕到离午门最远那边再进入广场上列队。 最后入场的,就是这次蓟州之战的主帅,也是大明的兵部尚书孙传庭。来到午门楼前之后,便向崇祯皇帝致礼,然后转到午门楼正对的午门广场上。 所有参与献俘的队伍,至此全都列队在午门楼前。一个方阵,一个方阵,井然有序。寒风呼啸声中,大明旗帜猎猎作响! “嘭嘭嘭……” 火铳的声音,再次响起。 放完之后,统帅孙传庭再次出列,向崇祯皇帝大声禀告最后统计出来的战果。 这一刻,也是他的高光时刻。所有人都注视着他,听着他在大声禀告着。 哪怕离得远的人,听不清楚内容,也不妨碍他们全都竖着耳朵,专心地听着。 念完之后,手中的露布便交于大明首辅贺逢圣,送到午门楼下,再交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最后送达御前。 “嘭嘭嘭……” 火铳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停下之后,刑部尚书出列,向崇祯皇帝大声禀告建虏和蒙古鞑子的恶行,并奏请将这些建虏和蒙古鞑子磔斩,合赴市曹行刑,请旨! 等他说完,崇祯皇帝才第一次开口,压制着心中激动,大声喊道:“拿去!” 午门外广场独特的三面包围的设计形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聚音效果,在平时午门颁诏时使午门广场的每一名官员都可以比较清楚的听到城楼上的圣旨。 “拿去”这二字由近及远,先是崇祯皇帝喊出,随后,崇祯皇帝身边的勋戚大臣随之附吼:“拿去”! 再之后,是近处的群臣,将士也随之传应,由两人变四人,由四人变八人,自午门由上而下,直至守卫于午门前的三百六十名金吾将军齐声应和,声震如雷,天威赫赫。 这一次,崇祯皇帝并没有赦免任何人,那自然全都拿去菜市场行刑了。 一些心存侥幸的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头目,听到这里时,很多人都吓得站立不住,被明军将士们随即拖走。 面临死亡,哪怕他们以前有多么穷凶极恶,如今大部分也是丑态毕露! 皇亲勋贵、文官武将、大汉将军、所有的将士,还有观礼的百姓等等,全都面向崇祯皇帝,文双膝,武单膝跪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乐曲终于奏起,为凯旋之乐,崇祯皇帝下楼回宫。 在这整个过程中,太子手拿崇祯皇帝最宝贝的手机,在边上当了盘古开天地以来的第一位真正的摄影师。 他把这一次的献俘盛典,全部拍摄了下来,包括崇祯皇帝的伟岸。 其他人,崇祯皇帝是不放心的,只有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被立为太子的,他才把手机给他,千叮万嘱之下,让太子拍摄。 这一下了城楼之后,就立刻从自己儿子手中要回了手机,然后津津有味地回看了起来。 人生中最为光彩的一幕,有这手机在手,自然是无论如何都要录制下来的,以便可以把这光辉时刻传之后世。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刘伟超的要求,他也想看看他一手导演的阅兵式加献俘仪式的结合,到底是怎么样的? 崇祯皇帝自己看完之后,才会给刘伟超传过去。 从崇祯皇帝下五门楼的这一刻之后,正式的献俘仪式虽然结束,但是,后续还有很多事情。 比如,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菜市口咔嚓这些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头目。 因此,京师百姓在皇帝走之后,并没有因此而散,而是全都往菜市场赶去。他们一定要亲眼看着,这些该死的建虏和蒙古鞑子,被杀千刀,看着他们行刑。 刑部尚书等高规格监斩官员先走,随后,在五城兵马司军卒的秩序维护下,所有百姓都开始往菜市口而去。 一般来说,处决罪犯,并不是在午门的。这是皇宫大门,怎么可能作为行刑的地方。 之所以后世有流传,说什么“推出午门斩首”之类的话,据考证说是嘉靖皇帝时期的大礼仪之争时,几百官员在午门外跪谏,惹怒了嘉靖皇帝,当场廷杖之下,打死了几个,才有了这个流言。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菜市口这边,已经人山人海,五百左右的俘虏,排成了多排,就跪在行刑台上下。 实在是人太多,行刑台上跪不下,并且,还没那么多刽子手,因此都是明军将士充当临时刽子手。 在那行刑台上,只有少数几个人。他们不是跪着,而是绑着的。 这几个人为首的就是爱新觉罗阿巴泰,以及蒙古鞑子中的族长之类。 围观的京师百姓,一个个都是愤怒异常,甚至有不少人,双手捧着牌位,泪流满面地等着。 他们手中的牌位,都是死于建虏的亲人,捧来刑场,就是让那些亲人的在天之灵,能亲眼看到建虏和蒙古鞑子的下场! 本来以为,肯定不可能报仇的,却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愤怒地喊着,诅咒着这些无恶不作的恶魔。 午时三刻一到,一声令下,跪在行刑台下的那些建虏头目和蒙古鞑子头目,便在明军将士们的手起刀落之下,人头滚滚。 围观的人群,在屏息了一会之后,顿时爆发出了如雷般地吼声:“好!” 而在行刑台上,这里伺候的是真正的刽子手,因为这些最高级的建虏和蒙古鞑子头目,是判了剐刑,受千刀再死! “杀,杀,杀……”京师百姓们,不约而同地吼了起来,配合着刽子手的一刀又一刀,表达他们对这些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刻骨仇恨! 行刑完毕之后,监刑官员一走,明军将士一撤,围观的百姓便冲破了五城兵马司的拦住,纷纷冲上刑场,去抢那些建虏和蒙古鞑子的尸首。不是给他们收尸,而是要献祭那些死去的亲人。 俗称的金銮殿上,文武百官,济济一堂,在向崇祯皇帝献贺词。 武将不说,这些文官,那可都是从科举考场上厮杀出来的,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一个个都是换着法地拍崇祯皇帝的马屁。 整个大殿内,那是一片喜庆。平日里的一些勾心斗角,至少在这个时候是不存在的。 崇祯皇帝高坐御座上,面带微笑,听着一个又一个的马屁,真得一点都不嫌坐了好久。 等这段过了之后,终于到了封赏时候。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89 闹事 就比如说吴三桂,他看了眼边上白广恩和白腾蛟,心中就想开了。 自己可是自烽火燃起之后,就从山海关一路追建虏到蓟州,并且也是追杀建虏和蒙古鞑子,功劳应该和袁时中差不多吧? 而且那袁时中是反贼出身,自己可是将门世家,光是这出身,就比袁时中要好。他都能封爵,自己想必也可以吧! 他正在想着时,轮到蓟州总兵白腾蛟了。 让吴三桂有点想不到的是,白腾蛟没有封爵,只是封了中军都督府都督,武勋正一品右柱国,不过又兼了马兰峪关总兵。 原本的白腾蛟是蓟州总兵,明末时候是正二品,如今封为正一品,连升两级,实权也扩大,统领蓟州和马兰峪关两处兵力了。 对此,没有前面封爵耀眼,可这虚衔和实权都提拔,其实是不错了。 就白腾蛟本人来说,稍微有点失望,但要说有多失望,那也没有。 他心中其实很清楚,蓟州这一战,如果不是皇帝事先布局,派了阎应元过来,蓟州失守是肯定的事情。如果那样的话,不要说什么封赏了,自己就可能战死了。 基于这样的想法,白腾蛟谢恩退下。 然后是原马兰峪关总兵白广恩了。 他在看到白腾蛟的封赏之后,便息了自己也能封爵的念头。 心中多少有点后悔,谁知道建虏竟然败得那么快,朝廷大军一到,就被杀得丢盔弃甲。他都反应不过来,建虏就败了。也就是后面追杀建虏的时候,捞了一点军功而已。 圣旨宣读完毕,白广恩封剿匪总兵,从一品的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武勋从一品柱国。 原本确切地说,白广恩因为松锦之战的临阵脱逃,是属于戴罪立功,并且是副总兵,如今剿匪总兵是他实权,正二品,另外虚衔是从一品武官。 算起来,就是朝廷已经不再计较他那临阵脱逃之罪,算是已经戴罪立功,并且还升了一级。 那临阵脱逃之罪,一直是白广恩的心病,就怕朝廷新账旧账一起算。如今,他也算是放心了。 这个封赏,就是比不上前面的,但是实话实说,他其实也满足了。 圣旨中还提到了,他的剿匪总兵麾下人马,是要扩军的,兵力强一些,回头再立军功就是。 这时候,吴三桂的脸色就很难看了。 从前面这些人的封赏看出来,重赏的程度是一个比一个低,他排在了最后面,已经可以预见,他的封赏应该是最差的了。 想明白这一点,他的心情就变得非常不好。早知道如此,就该强硬装病不出战,看这一战的结果还会不会这么好! 心有怨言之下,他转念一想,要不,趁这个机会挪下位置,调任山海关总兵,离开已经是前线的宁远总兵,那也是好的。 这么想着时,就听到叫他的名字上前领旨了,于是,他收拾下心神,连忙出列听旨。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心愿只是达成了一半。 没错,崇祯皇帝撸掉了他的宁远总兵一职,并且和白广恩一样,也升了一级,成为从一品的武官,但关键问题是,皇帝竟然同样封了他为剿匪总兵。很明显,不留他在山海关这边,而是要去和流贼打仗。 这一下,他有点急了,并不领旨,连忙奏道:“陛下,末将一直深受皇恩,愿领本部人马驻守边关前线,抵御凶残的建虏。” 言外之意,就是我自己愿意讨最苦的差事,面对最穷凶极恶的敌人。 他这个话,从表面上来说,似乎是忠心耿耿的表现。 然而,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厌恶,岂会不知道他内心真正打得是什么算盘。于是,便冷声说道:“朕已封忠贞侯为山海关总兵,总领山海关一线兵事。你部骑兵,最适合追剿流贼,此事,朕意已决!” 吴三桂一听,不由得傻眼。 他又不笨,一听崇祯皇帝的这话,立刻就明白,原来崇祯皇帝早就有安排,趁着这次出征的机会,趁着这次大捷的威望,把他给调出来就不放回去了。 怎么办? 吴三桂才不想去打流贼,但是,此时此刻,他发现他又无法可想! 心急之下,抬头看着崇祯皇帝,忽然感觉到了崇祯皇帝盯着他的那冷冷目光,顿时心中又是一凉,他立刻回过神来,如果自己还不领旨的话,恐怕结果就更难预料了。 大胜之威下,吴三桂有点扛不住崇祯皇帝的威势,最终不得不领旨谢恩! 归根到底,是因为如今的崇祯皇帝,已经不用再只依靠关宁军了。白杆军、勇卫营、京营,皆是强军,蓟州之战就已经证明了的。 隐隐约约的,吴三桂感觉到,一个时代,他最喜欢的那个时代,要过去了。 封赏没有如预期一般,今后的日子更是不会好过,这让吴三桂一直有点懵懵的,什么时候封赏结束都不知道。 金銮殿上的封赏结束,但是凯旋之师的封赏却没有结束。 如果是以前的话,对于普通军卒的封赏,那绝对是拖拖拉拉,折半再折半之类,因为朝廷没钱。 但是这一次,兵部尚书孙传庭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分别代表内外廷,奉旨前往军队大营封赏。 这时候,已经是午后时分了。参与阅兵献俘仪式的将士们,也已经归营。 他们正在和身边的将士分享着这一次入城时候的感受。那是口沫横飞,喷得天昏地暗,让听到的那些将士一个个羡慕地一直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多立点军功,错过了机会。 他们都知道,他们的大帅等人在紫禁城授封,一个个也猜着会有什么封赏。 正在议论着呢,孙传庭和王承恩就来了。 听到集结的命令,很多人都很诧异,没想到速度这么快,便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去集结了。 人数太多,就按照勇卫营、京营、蓟州、马兰峪关、关宁军这样的顺序进行封赏。 在封赏之前,自然是先公布了紫禁城立的封赏情况,听得众多明军将士们一个个暗自咂舌,又多了两个伯爵了啊! 随后,在万众期待之下,按照战功名册开始封赏。 大明军中有个规定,军功可以选择赏银或者升官。当年的满桂,就是从一个小兵积功升到总兵的,这中间,有赏银可发的时候,也多有兑换赏银。 包括黄得功在内,也多有这么干。 如今,就按照明军将士的要求,全都按照他们的军功,实打实地进行封赏奖励。 让明军将士们有点意外的是,现场直接给出的赏银不是以前的银锭,而是新币。 本来的话,军饷和赏银都要通过银行发放,但是如今的银行,衙门都还没有开建,无法行使这个功能,就只能这样先发了。 发放新币之前,自然是有说明的。最先领赏的勇卫营将士,虽然有些犹豫,却也没有一人提出意见,军纪面前,孙传庭面前,自家主将看着,他们都是领赏后安静入列。 勇卫营开了头之后,轮到京营的时候,有前面的榜样在,自然也就一样。 一直忙到傍晚时分,才算结束了封赏。等到军队解散,议论的声音就多了。 大部分声音,都是集中在这新币上面。 “这个新钱,感觉重量不够啊!” “你懂什么,这是火耗,懂么?” “没错,你看看,这么精美,再给你十足银,想得美呢!” “这次封赏军功多加一级,折去这火耗,不是差不多?” “你们想想以前,能得一半银子都不错了,如今有这新币,管他足不足的,已经赚了!” “我不管别的,只要这钱能花出去,那啥问题都没有!” “……” 大部分将士,对于这个新币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毕竟这是银子做的。如果是大明宝钞的话,估计有这大捷,军纪再好都会炸。因为那大明宝钞,就是一张纸,可以说一文不值。 不过,闹事的人,意见大的人,也还是有的。 比如关宁军,他们这边的意见就大,嚷嚷着要银锭那些,不要这个缺斤少两的新币。而吴三桂似乎没管,军中就闹得更凶了。 京营和勇卫营将士们听到喧哗声,立刻就围了过去。一开始,还劝来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关宁军军卒,竟然还怂恿起京营和勇卫营将士。 勇卫营和京营中的锦衣卫校尉们,又不是吃素的,敢闹事,立刻拿人。 那些闹事的关宁军军卒一见,自然不会束手就擒,还鼓动京营和勇卫营将士一起反抗。 结果,压根就没人听他们的。该拿拿,一个个都抓了。 正在这时候,吴三桂终于出现了,好像不知道什么情况,连忙拦着锦衣卫校尉,要了解情况。 吵吵嚷嚷的一会之后,吴三桂便对为首的锦衣卫总旗说道:“你看看,将士们在战场上打生打死,结果得到的赏银却是这种,他们有想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要不……” 他正说着呢,忽然之间,就说不下去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90 抄家灭族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比如说吴三桂,他看了眼边上白广恩和白腾蛟,心中就想开了。 自己可是自烽火燃起之后,就从山海关一路追建虏到蓟州,并且也是追杀建虏和蒙古鞑子,功劳应该和袁时中差不多吧? 而且那袁时中是反贼出身,自己可是将门世家,光是这出身,就比袁时中要好。他都能封爵,自己想必也可以吧! 他正在想着时,轮到蓟州总兵白腾蛟了。 让吴三桂有点想不到的是,白腾蛟没有封爵,只是封了中军都督府都督,武勋正一品右柱国,不过又兼了马兰峪关总兵。 原本的白腾蛟是蓟州总兵,明末时候是正二品,如今封为正一品,连升两级,实权也扩大,统领蓟州和马兰峪关两处兵力了。 对此,没有前面封爵耀眼,可这虚衔和实权都提拔,其实是不错了。 就白腾蛟本人来说,稍微有点失望,但要说有多失望,那也没有。 他心中其实很清楚,蓟州这一战,如果不是皇帝事先布局,派了阎应元过来,蓟州失守是肯定的事情。如果那样的话,不要说什么封赏了,自己就可能战死了。 基于这样的想法,白腾蛟谢恩退下。 然后是原马兰峪关总兵白广恩了。 他在看到白腾蛟的封赏之后,便息了自己也能封爵的念头。 心中多少有点后悔,谁知道建虏竟然败得那么快,朝廷大军一到,就被杀得丢盔弃甲。他都反应不过来,建虏就败了。也就是后面追杀建虏的时候,捞了一点军功而已。 圣旨宣读完毕,白广恩封剿匪总兵,从一品的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武勋从一品柱国。 原本确切地说,白广恩因为松锦之战的临阵脱逃,是属于戴罪立功,并且是副总兵,如今剿匪总兵是他实权,正二品,另外虚衔是从一品武官。 算起来,就是朝廷已经不再计较他那临阵脱逃之罪,算是已经戴罪立功,并且还升了一级。 那临阵脱逃之罪,一直是白广恩的心病,就怕朝廷新账旧账一起算。如今,他也算是放心了。 这个封赏,就是比不上前面的,但是实话实说,他其实也满足了。 圣旨中还提到了,他的剿匪总兵麾下人马,是要扩军的,兵力强一些,回头再立军功就是。 这时候,吴三桂的脸色就很难看了。 从前面这些人的封赏看出来,重赏的程度是一个比一个低,他排在了最后面,已经可以预见,他的封赏应该是最差的了。 想明白这一点,他的心情就变得非常不好。早知道如此,就该强硬装病不出战,看这一战的结果还会不会这么好! 心有怨言之下,他转念一想,要不,趁这个机会挪下位置,调任山海关总兵,离开已经是前线的宁远总兵,那也是好的。 这么想着时,就听到叫他的名字上前领旨了,于是,他收拾下心神,连忙出列听旨。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心愿只是达成了一半。 没错,崇祯皇帝撸掉了他的宁远总兵一职,并且和白广恩一样,也升了一级,成为从一品的武官,但关键问题是,皇帝竟然同样封了他为剿匪总兵。很明显,不留他在山海关这边,而是要去和流贼打仗。 这一下,他有点急了,并不领旨,连忙奏道:“陛下,末将一直深受皇恩,愿领本部人马驻守边关前线,抵御凶残的建虏。” 言外之意,就是我自己愿意讨最苦的差事,面对最穷凶极恶的敌人。 他这个话,从表面上来说,似乎是忠心耿耿的表现。 然而,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厌恶,岂会不知道他内心真正打得是什么算盘。于是,便冷声说道:“朕已封忠贞侯为山海关总兵,总领山海关一线兵事。你部骑兵,最适合追剿流贼,此事,朕意已决!” 吴三桂一听,不由得傻眼。 他又不笨,一听崇祯皇帝的这话,立刻就明白,原来崇祯皇帝早就有安排,趁着这次出征的机会,趁着这次大捷的威望,把他给调出来就不放回去了。 怎么办? 吴三桂才不想去打流贼,但是,此时此刻,他发现他又无法可想! 心急之下,抬头看着崇祯皇帝,忽然感觉到了崇祯皇帝盯着他的那冷冷目光,顿时心中又是一凉,他立刻回过神来,如果自己还不领旨的话,恐怕结果就更难预料了。 大胜之威下,吴三桂有点扛不住崇祯皇帝的威势,最终不得不领旨谢恩! 归根到底,是因为如今的崇祯皇帝,已经不用再只依靠关宁军了。白杆军、勇卫营、京营,皆是强军,蓟州之战就已经证明了的。 隐隐约约的,吴三桂感觉到,一个时代,他最喜欢的那个时代,要过去了。 谷</span>  封赏没有如预期一般,今后的日子更是不会好过,这让吴三桂一直有点懵懵的,什么时候封赏结束都不知道。 金銮殿上的封赏结束,但是凯旋之师的封赏却没有结束。 如果是以前的话,对于普通军卒的封赏,那绝对是拖拖拉拉,折半再折半之类,因为朝廷没钱。 但是这一次,兵部尚书孙传庭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分别代表内外廷,奉旨前往军队大营封赏。 这时候,已经是午后时分了。参与阅兵献俘仪式的将士们,也已经归营。 他们正在和身边的将士分享着这一次入城时候的感受。那是口沫横飞,喷得天昏地暗,让听到的那些将士一个个羡慕地一直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多立点军功,错过了机会。 他们都知道,他们的大帅等人在紫禁城授封,一个个也猜着会有什么封赏。 正在议论着呢,孙传庭和王承恩就来了。 听到集结的命令,很多人都很诧异,没想到速度这么快,便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去集结了。 人数太多,就按照勇卫营、京营、蓟州、马兰峪关、关宁军这样的顺序进行封赏。 在封赏之前,自然是先公布了紫禁城立的封赏情况,听得众多明军将士们一个个暗自咂舌,又多了两个伯爵了啊! 随后,在万众期待之下,按照战功名册开始封赏。 大明军中有个规定,军功可以选择赏银或者升官。当年的满桂,就是从一个小兵积功升到总兵的,这中间,有赏银可发的时候,也多有兑换赏银。 包括黄得功在内,也多有这么干。 如今,就按照明军将士的要求,全都按照他们的军功,实打实地进行封赏奖励。 让明军将士们有点意外的是,现场直接给出的赏银不是以前的银锭,而是新币。 本来的话,军饷和赏银都要通过银行发放,但是如今的银行,衙门都还没有开建,无法行使这个功能,就只能这样先发了。 发放新币之前,自然是有说明的。最先领赏的勇卫营将士,虽然有些犹豫,却也没有一人提出意见,军纪面前,孙传庭面前,自家主将看着,他们都是领赏后安静入列。 勇卫营开了头之后,轮到京营的时候,有前面的榜样在,自然也就一样。 一直忙到傍晚时分,才算结束了封赏。等到军队解散,议论的声音就多了。 大部分声音,都是集中在这新币上面。 “这个新钱,感觉重量不够啊!” “你懂什么,这是火耗,懂么?” “没错,你看看,这么精美,再给你十足银,想得美呢!” “这次封赏军功多加一级,折去这火耗,不是差不多?” “你们想想以前,能得一半银子都不错了,如今有这新币,管他足不足的,已经赚了!” “我不管别的,只要这钱能花出去,那啥问题都没有!” “……” 大部分将士,对于这个新币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毕竟这是银子做的。如果是大明宝钞的话,估计有这大捷,军纪再好都会炸。因为那大明宝钞,就是一张纸,可以说一文不值。 不过,闹事的人,意见大的人,也还是有的。 比如关宁军,他们这边的意见就大,嚷嚷着要银锭那些,不要这个缺斤少两的新币。而吴三桂似乎没管,军中就闹得更凶了。 京营和勇卫营将士们听到喧哗声,立刻就围了过去。一开始,还劝来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关宁军军卒,竟然还怂恿起京营和勇卫营将士。 勇卫营和京营中的锦衣卫校尉们,又不是吃素的,敢闹事,立刻拿人。 那些闹事的关宁军军卒一见,自然不会束手就擒,还鼓动京营和勇卫营将士一起反抗。 结果,压根就没人听他们的。该拿拿,一个个像不知道什么情况,连忙拦着锦衣卫校尉,要了解情况。 ,吴三桂便对为首的锦衣卫总旗说道:“你看看,将士们在战场上打生打死,结果得到的赏银却是这种,他们有想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要不……” 他正说着呢,忽然之间,就说不下去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91对对对 , 刘伟超听了,看到他拿出的奏章,不由得有点好奇,便问道:“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崇祯皇帝一听,连忙回答他道,“矿山那边的铁轨都修筑好了,那试验用的蒸汽火车运行了一段时间,感觉可以修筑真正的铁路,通到京师这边。但是,有一些问题,觉得想不明白,所以想要请教下你!” 之前刘伟超给崇祯皇帝的铁路资料,都只是怎么做,并没有解释理由的。 此时,他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便微笑着说道:“行,你问吧!” 崇祯皇帝听了,看着翻开的奏章,便给刘伟超念道:“为什么木轨上一定要包上铁皮?如果不包上铁皮的话,修筑铁路的进度会加快很多!” 听到这话,刘伟超就笑了,这个问题,上过学的都知道,便对崇祯皇帝解释道:“因为火车是要拉动很重的东西,因此,摩擦力就越小越好,铁轨的摩擦力比起木头,要小很多,火车拉起车厢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简单的说,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就越能滑动。明白么?” 这个解释,崇祯皇帝稍微一想,也能想明白,便点点头。 他还没说话,刘伟超就又补充说道:“这个摩擦力的知识,在物理课本上有,可能给你的课本上没有吧,我回头再给你更高级的物理课本!” 这话一说完,崇祯皇帝好像想起什么,老脸一红,声音不高地回答道:“朕想起来了,你给过来的物理课本中,好像是有这个的。” 他心中有点不高兴,回头想着要铁道司掌印太监好看,什么问题都拿来问,丢脸了! 刘伟超听了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学课本上的知识是一方面,能应用又是一方面,并且崇祯皇帝那边去负责修筑铁路的人,说不定没有学过自己给过去的数理化也不一定。 想明白了这个环节,就觉得崇祯皇帝那边要真正应用数理化知识,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于是,他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没事,以后你把科学推广开了,懂得人就会多的。” 崇祯皇帝一听刘伟超给他台阶下,而没有怪他,便松了口气,连忙问出下一个问题道:“为什么铁路是要有铁轨,枕木组成,并且是要铺到碎石上?如果不这么麻烦的话,修筑铁路也能快很多!”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声音明显没有第一个高了。 “当然是因为压力问题!”刘伟超一听,立刻回答了一句,然后感觉标准回答似乎有点难,便又对崇祯皇帝说道,“你等下,我搜下相关资料,然后才能准确地回答你!”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似乎松了口气,连忙说道:“没事,你搜吧!” 不一会之后,刘伟超便搜出了结果,当即回答崇祯皇帝道:“这个和承重有关,火车的载重量会非常大,如果把铁轨直接铺在路基上……” 这一次,刘伟超就不像上一个问题一样,随口就能回答了。给崇祯皇帝解释了好一会之后,才算让崇祯皇帝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么做真得很必要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感慨道,“就只是如此铺设而已,竟然涉及到了好几个问题的解决。” 刘伟超听了,当即一笑说道:“那是当然,这些都是经过摸索,并且经过实践得来的最佳的方案,每方面都有其原因的。要我说啊,你有我这个金手指,真得省下了不知道多少时间和精力!” “啊……哦,呵呵……”崇祯皇帝听了,虽然不是很明白金手指是什么,但是根据说话的内容大概猜出什么,便笑了起来道,“确实,你就是朕最大的金……大腿!” 他自己感觉手指太细了,不足以形容刘伟超对他的作用,竟然说出了金大腿三字,也是可以了! 刘伟超一听,跟着笑了,随后对他说道:“还有问题么?” “有!”答疑解惑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崇祯皇帝便连忙问出下一个问题道,“那个铁轨为什么要做成工字型?” 刘伟超一听,没法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就只好再去搜了下答案,然后给崇祯皇帝解释了一遍。 还是因为火车很重的原因,为了这个需要,铁路的顶面就要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来承受压力,而为了铁轨的稳定性,铁轨的底面也要有一定的宽度;并且为了适应带有轮缘的车轮,铁轨又要有一定的高度。 工字型的这种结构自从发明出来之后,几百年来一直是这样,没有怎么变动过,就因为这样是最合理的。 给崇祯皇帝一顿解释之后,似懂非懂地崇祯皇帝,就又问出了下一个问题。 什么铁路转弯的地方,为什么外轨要比里轨垫得高些? 还有铁轨的接缝处,为什么都要留出一点空隙? …… 还真是有不少问题,刘伟超大部分没法立刻回答,都是通过搜索答案才能给出解答。 终于问完问题之后,崇祯皇帝感慨道:“原来一点不起眼的地方,都有很多学问啊!” 刘伟超听了,跟着点头,被崇祯皇帝问了这么多,也是有感触道:“其实我也没想到有这么多要注意的。你那边不错啊,看来是真得认真去做了,并且还会想着为什么,这种是人才啊!”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笑了,心中想着,铁道司掌印太监做得不错,确实是在认真做事了! 挂了视频通讯之后,崇祯皇帝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从刚才和刘伟超的沟通中,他是真觉得,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这可是非常实用的学识,带来的效果也能立竿见影。 然而,如今要说最能掌握科学知识的,其实就是大明皇家科学院内的那些人,除此之外,就是宫里的宦官和宫女了。 因为那些刘伟超给过来的课本,宫里面方便,一句话的事情,就都在学的。 如今人才难得,那是不是要把这些人派去铁道司呢? 一群军汉中混着一群宦官和宫女,就感觉有点怪怪的! 如果在宫外推广科学学识,让如今的读书人都学科学学识么? 崇祯皇帝如今已经过了毛躁的年龄,想着这个问题,眉头皱成了一团,心中还是有些犹豫的。 毕竟儒家掌控读书人,这是几千年来的事情,一下受到科学学识的冲击,这绝对会有不少问题的! 琢磨了一会,崇祯皇帝不由得叹了口气,感觉还不到时候。当务之急,还是要平定流贼之乱才行! 他正在想着,忽然手机又有动静,定睛一看,却是刘伟超发过来一个文档,是什么水泥制作的。 崇祯皇帝正想点开去看时,屏幕上又出现了视频通讯请求,于是,他马上点了“接通”。 刘伟超出现在手机中,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当然是派京营和勇卫营南下剿灭流贼了!”崇祯皇帝有点不明其意,顺口回答了一下,然后问道,“不是这样么?” 他能感觉出来,刘伟超对此应该有什么说法? 在崇祯皇帝有点好奇地注视下,刘伟超笑了下,对他说道:“你看,我这样的想法,你觉得怎么样?” 说完之后,不等崇祯皇帝说话,他就说出了他的想法道:“流贼流贼,最难的不是打不打得过流贼,而是怎么防止流贼逃窜,你说对不对?”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头疼了,对刘伟超说道:“是啊,从一开始,朝廷官军打了无数的胜仗,就是无法彻底剿灭流贼,甚至从秦地蔓延到全国各地,朕真是头疼死了!”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所以说,我认为和流贼打仗,打赢流贼只是表象,最重要的是,要消灭流贼产生的土壤,并且能有效防止流贼可以随意流窜的可能。如此,才能真正彻底平息流贼之乱!你说呢?”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精神一振,感觉很有道理,连忙对刘伟超说道:“对对对,那朕具体该怎么做?” “我刚才想了下!”刘伟超笑着对他说道,“也总结了下论坛上那些大佬的观点,觉得你这样做比较合适!” 没等崇祯皇帝问,他就接着往下说道:“要稳定你的基本盘,改善民生,不再有民不聊生的事情发生。具体来说,你可以从京畿之地,或者北方做起。趁着这次大捷的机会,利用南方不断输入物资的前提,在北方兴修水利,开荒种田,修建道路基础设施等等……” 看到崇祯皇帝的眼睛亮起来了,刘伟超就笑着说道:“我刚才不是给你一个文档么?烧制水泥的,这是你百废待兴,不管做什么都非常有用的基础材料。另外,铁路,你现在的技术,对于山区和河流方面可能比较困难的话,在平原上修筑铁路,该是最容易的事情,你也可以规划下,在有实力的情况下,几条铁路一起修建。到时候,物资运输容易,就连运兵都会轻松很多……”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92 孙传庭的奏对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伟超听了,看到他拿出的奏章,不由得有点好奇,便问道:“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崇祯皇帝一听,连忙回答他道,“矿山那边的铁轨都修筑好了,那试验用的蒸汽火车运行了一段时间,感觉可以修筑真正的铁路,通到京师这边。但是,有一些问题,觉得想不明白,所以想要请教下你!” 之前刘伟超给崇祯皇帝的铁路资料,都只是怎么做,并没有解释理由的。 此时,他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便微笑着说道:“行,你问吧!” 崇祯皇帝听了,看着翻开的奏章,便给刘伟超念道:“为什么木轨上一定要包上铁皮?如果不包上铁皮的话,修筑铁路的进度会加快很多!” 听到这话,刘伟超就笑了,这个问题,上过学的都知道,便对崇祯皇帝解释道:“因为火车是要拉动很重的东西,因此,摩擦力就越小越好,铁轨的摩擦力比起木头,要小很多,火车拉起车厢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简单的说,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就越能滑动。明白么?” 这个解释,崇祯皇帝稍微一想,也能想明白,便点点头。 他还没说话,刘伟超就又补充说道:“这个摩擦力的知识,在物理课本上有,可能给你的课本上没有吧,我回头再给你更高级的物理课本!” 这话一说完,崇祯皇帝好像想起什么,老脸一红,声音不高地回答道:“朕想起来了,你给过来的物理课本中,好像是有这个的。” 他心中有点不高兴,回头想着要铁道司掌印太监好看,什么问题都拿来问,丢脸了! 刘伟超听了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学课本上的知识是一方面,能应用又是一方面,并且崇祯皇帝那边去负责修筑铁路的人,说不定没有学过自己给过去的数理化也不一定。 想明白了这个环节,就觉得崇祯皇帝那边要真正应用数理化知识,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于是,他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没事,以后你把科学推广开了,懂得人就会多的。” 崇祯皇帝一听刘伟超给他台阶下,而没有怪他,便松了口气,连忙问出下一个问题道:“为什么铁路是要有铁轨,枕木组成,并且是要铺到碎石上?如果不这么麻烦的话,修筑铁路也能快很多!”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声音明显没有第一个高了。 “当然是因为压力问题!”刘伟超一听,立刻回答了一句,然后感觉标准回答似乎有点难,便又对崇祯皇帝说道,“你等下,我搜下相关资料,然后才能准确地回答你!”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似乎松了口气,连忙说道:“没事,你搜吧!” 不一会之后,刘伟超便搜出了结果,当即回答崇祯皇帝道:“这个和承重有关,火车的载重量会非常大,如果把铁轨直接铺在路基上……” 这一次,刘伟超就不像上一个问题一样,随口就能回答了。给崇祯皇帝解释了好一会之后,才算让崇祯皇帝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么做真得很必要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感慨道,“就只是如此铺设而已,竟然涉及到了好几个问题的解决。” 刘伟超听了,当即一笑说道:“那是当然,这些都是经过摸索,并且经过实践得来的最佳的方案,每方面都有其原因的。要我说啊,你有我这个金手指,真得省下了不知道多少时间和精力!” “啊……哦,呵呵……”崇祯皇帝听了,虽然不是很明白金手指是什么,但是根据说话的内容大概猜出什么,便笑了起来道,“确实,你就是朕最大的金……大腿!” 他自己感觉手指太细了,不足以形容刘伟超对他的作用,竟然说出了金大腿三字,也是可以了! 刘伟超一听,跟着笑了,随后对他说道:“还有问题么?” “有!”答疑解惑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崇祯皇帝便连忙问出下一个问题道,“那个铁轨为什么要做成工字型?” 刘伟超一听,没法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就只好再去搜了下答案,然后给崇祯皇帝解释了一遍。 还是因为火车很重的原因,为了这个需要,铁路的顶面就要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来承受压力,而为了铁轨的稳定性,铁轨的底面也要有一定的宽度;并且为了适应带有轮缘的车轮,铁轨又要有一定的高度。 工字型的这种结构自从发明出来之后,几百年来一直是这样,没有怎么变动过,就因为这样是最合理的。 给崇祯皇帝一顿解释之后,似懂非懂地崇祯皇帝,就又问出了下一个问题。 什么铁路转弯的地方,为什么外轨要比里轨垫得高些? 谷</span>  还有铁轨的接缝处,为什么都要留出一点空隙? …… 还真是有不少问题,刘伟超大部分没法立刻回答,都是通过搜索答案才能给出解答。 终于问完问题之后,崇祯皇帝感慨道:“原来一点不起眼的地方,都有很多学问啊!” 刘伟超听了,跟着点头,被崇祯皇帝问了这么多,也是有感触道:“其实我也没想到有这么多要注意的。你那边不错啊,看来是真得认真去做了,并且还会想着为什么,这种是人才啊!”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笑了,心中想着,铁道司掌印太监做得不错,确实是在认真做事了! 挂了视频通讯之后,崇祯皇帝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从刚才和刘伟超的沟通中,他是真觉得,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这可是非常实用的学识,带来的效果也能立竿见影。 然而,如今要说最能掌握科学知识的,其实就是大明皇家科学院内的那些人,除此之外,就是宫里的宦官和宫女了。 因为那些刘伟超给过来的课本,宫里面方便,一句话的事情,就都在学的。 如今人才难得,那是不是要把这些人派去铁道司呢? 一群军汉中混着一群宦官和宫女,就感觉有点怪怪的! 如果在宫外推广科学学识,让如今的读书人都学科学学识么? 崇祯皇帝如今已经过了毛躁的年龄,想着这个问题,眉头皱成了一团,心中还是有些犹豫的。 毕竟儒家掌控读书人,这是几千年来的事情,一下受到科学学识的冲击,这绝对会有不少问题的! 琢磨了一会,崇祯皇帝不由得叹了口气,感觉还不到时候。当务之急,还是要平定流贼之乱才行! 他正在想着,忽然手机又有动静,定睛一看,却是刘伟超发过来一个文档,是什么水泥制作的。 崇祯皇帝正想点开去看时,屏幕上又出现了视频通讯请求,于是,他马上点了“接通”。 刘伟超出现在手机中,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当然是派京营和勇卫营南下剿灭流贼了!”崇祯皇帝有点不明其意,顺口回答了一下,然后问道,“不是这样么?” 他能感觉出来,刘伟超对此应该有什么说法? 在崇祯皇帝有点好奇地注视下,刘伟超笑了下,对他说道:“你看,我这样的想法,你觉得怎么样?” 说完之后,不等崇祯皇帝说话,他就说出了他的想法道:“流贼流贼,最难的不是打不打得过流贼,而是怎么防止流贼逃窜,你说对不对?”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头疼了,对刘伟超说道:“是啊,从一开始,朝廷官军打了无数的胜仗,就是无法彻底剿灭流贼,甚至从秦地蔓延到全国各地,朕真是头疼死了!”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所以说,我认为和流贼打仗,打赢流贼只是表象,最重要的是,要消灭流贼产生的土壤,并且能有效防止流贼可以随意流窜的可能。如此,才能真正彻底平息流贼之乱!你说呢?”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精神一振,感觉很有道理,连忙对刘伟超说道:“对对对,那朕具体该怎么做?” “我刚才想了下!”刘伟超笑着对他说道,“也总结了下论坛上那些大佬的观点,觉得你这样做比较合适!” 没等崇祯皇帝问,他就接着往下说道:“要稳定你的基本盘,改善民生,不再有民不聊生的事情发生。具体来说,你可以从京畿之地,或者北方做起。趁着这次大捷的机会,利用南方不断输入物资的前提,在北方兴修水利,开荒种田,修建道路基础设施等等……” 看到崇祯皇帝的眼睛亮起来了,刘伟超就笑着说道:“我刚才不是给你一个文档么?烧制水泥的,这是你百废待兴,不管做什么都非常有用的基础材料。另外,铁路,你现在的技术,对于山区和河流方面可能比较困难的话,在平原上修筑铁路,该是最容易的事情,你也可以规划下,在有实力的情况下,几条铁路一起修建。到时候,物资运输容易,就连运兵都会轻松很多……”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93 红红火火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崇祯十五年六月,崇祯皇帝会从监狱中放出侯恂,让他接替保定总督杨文岳去救援开封,原因是侯恂和左良玉的关系好。 不过侯恂墨迹,而开封之战已经打响,因此杨文岳戴罪立功,还是领着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前去救援开封,交战于朱仙镇。 结果左良玉觉得打不赢,就一仗没打,就先逃为上,一下把朝廷官军给带崩溃了。导致虎大威等总兵被杀,朝廷官军全军覆没,并且成了运输大队长,给李自成送兵员送物资,成就了李自成,从此之后,再也不可遏制。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崇祯皇帝因为和刘伟超联系上,知道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历史已经改变。 不但没有朱仙镇之战,并且杨文岳也好好地当着他的保定总督,领着麾下人马,伺机而动,并没有强令救援开封,也就把这支朝廷官军给保下来了。 孙传庭的意思,就是要整编这支人马,就能迅速再得到一支强军。 对此,崇祯皇帝想了下,点点头同意了。 孙传庭见此,便又补充说道:“开封总兵陈永福是个能打仗的,微臣以为,也可扩建其军,和驻守洛阳之勇卫营协防,共同防御中原免遭贼乱!” 对于这个陈永福,崇祯皇帝当然记得的。听到这话,二话不说,便又同意了。 在兵事上,和孙传庭一直商量了好久。随后,又召开内阁和六部会议,并且再参考了刘伟超的建议,最终崇祯皇帝连续发出圣旨,作为蓟州之战后的后续。 第一,堵胤锡从京师集结军队中挑选两千秦地籍的将士,作为三边总督的直属军队,开拔前往秦地固原上任三边总督一职,职责就是整编秦地的朝廷官军。 第二,马祥麟领他的五千白杆军回转蜀地,和堵胤锡一起走,过秦地入蜀地,防备蜀地有大的动乱。秦良玉还是要继续留在山海关,协助解学龙整编关宁军队。 第三,原剿贼总兵吴三桂降为剿贼副将,领他的三千关宁骑军南下凤阳,归由凤阳总督马士英调遣。 第四,孙传庭再次南下,前往开封坐镇。不过这一次,是带军队南下,一部是孙应元,领一万勇卫营将士前往洛阳驻守。另外一部是袁时中,领一万人马作为孙传庭的直属军队驻扎开封。 孙传庭南下的主要任务,一是统领中原各军,一旦流贼往北流窜的话,就得作为统帅指挥各地军队协同围剿流贼。 另外,他还要主持陈永福所部扩军,并带去精良军械护甲。这里呢,还要和周王沟通下,让他再出些钱粮。别人可能不好和周王沟通,但是孙传庭的身份却是足够的。 最后,孙传庭还要押解建虏俘虏南下,并劝返北逃灾民,重建家园,并趁着黄河冬季河水浅的时候,重新堵上黄河堤坝缺口。 第五,黄得功领一万勇卫营前往保定,作为保定军队整编的基石。并且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随军前往,坐镇保定军队的整编,在军中安插锦衣卫监军,依照京营和勇卫营模式完成整编。 第六,蒙古鞑子和汉军八旗的俘虏,则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被押去张家口那边挖金矿;一部分去密云那边挖铁矿;一部分归于铁道司专门干修筑铁路的重活。 崇祯皇帝最终决定,先修建通州到京师的铁路,因为这条铁路短,修筑容易一些,并且也是最繁忙的一条路,建好之后经济价值高。至于铁矿区到京师,还是要等开采,最为关键的是,崇祯皇帝决定直接去那边开设冶炼厂,不用运到京师这么麻烦。毕竟如今在可预见的未来,这里已经不会有什么建虏或者流贼的威胁。 第七,北直隶各府,包括河南、晋地,重新清查土地,人口,这个事情交由各地官府执行,都察院派出御史巡查,锦衣卫和西厂同样派员暗查。 之所以有这条旨意,同样是这几个省份,大概率来说,不会有流贼和建虏的威胁,对于重建民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随后,各地官府还有职责,兴修水利,开荒种田,来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继续加大番薯种植的力度。 为此,调江南那边总督张思维北调,负责水利工程。这个张思维,最擅长的并不是打仗,而是水利。 民以食为天,只要有吃的,北方就不会乱,流贼就如同没有根的浮萍,迟早都能灭了的。 第八,发布诏书,公告蓟州大捷和封赏,且特旨说明,除反复叛乱的张献忠,开挖黄河堤坝的李自成和刘宗敏之外,准许其他流贼投降,尽早还天下一个太平。 第九,币制革新诏书,推行新币,和现有货币并行三年。 不过这一条,暂时来说,其实只是在京师执行,其他地方,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去推行。只是广而告之,让天下百姓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 一道旨意接着一道旨意的公布,显示了如今崇祯朝的新气象! 除了这些大事之外,还有一些相对来说,影响小一点的事情。 比如白腾蛟所部也要扩军,稳固长城防线。不再需要和以前保持一样,引诱建虏入关了。 原马兰峪关总兵白广恩,调任京营总兵,和周遇吉一起,再次扩建京营兵力。 京师城内,在原六部衙门附近,修建属于内宫的大明皇家银行,还有属于户部的大明建设银行。 这其中,大明建设银行的规模要大大明皇家银行几倍。本来工部也想设立一个银行,但是被崇祯皇帝给否了。理由是等大明建设银行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再说。 至于其他私人的银行,那没问题,只要交准备金就可以。至于票号、钱庄,一律都要按新规定进行整顿,同样归入银行范畴。 在这个事情上,还有一个吸引眼球的事情,就是据说这两个银行,是要用一种水泥的材料来修建,而不再是以木制建筑为主。 据说,这种叫做水泥的东西,又是当今皇帝的发明,修筑房屋,道路等等,具有非常好的优点,并且减少了木料开支之后,修建速度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如此等等,让很多没事可干的百姓,或者叫闲汉都不时去围观,想要看看这水泥到底是什么玩意? 除此之外,京师到通州这一段,也开始大兴土木,准确地说,就是修铁路。这对京师百姓来说,又是一个稀罕事。 “铁路是什么意思?该不会是用铁铺的路吧,那也太奢侈了!” “是啊,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听说那底下还要先铺碎石子,还要铺木头,再铺铁,总之,好麻烦的,这叫什么路啊!”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听说啊,这铁路是给火车走的。知道么,火车,烧火的车!” “听说啊,这个铁路非常厉害的,所以皇上才专门设立了铁道司,就是专门用来修这个铁路的。” “铁道司不是安置那些卫所军户的么?好像改叫铁道兵,就是兵啊,怎么是修路的呢?” “对啊,你们没去看么?现在修路的,好多都是那些二鞑子。还有,你们发现没有,那里好像还有不少宦官、宫女,在那指挥着呢,真是奇了怪了!” “……” 冬季来临,京师百姓,大部分都是闲着过年了。但是,随着蓟州之战大捷,京畿之地却一反常态,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反而热火朝天起来,让他们看得是非常稀奇。 不过不管怎么样,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打仗,没有动乱,这就是最好的了。 年关越来越近,随着在京师的百姓、商人等等,返回家乡过年,他们自然也把京师这边的所见所闻,带回了家乡。 在普通人不知道的,其实还有一件事,就是有关蓟州之战功臣的封赏,原本是还有一个人的,就是总领兵仗局技术的宋应星。 按照崇祯皇帝的意思,要封宋应星为工部尚书,但是,宋应星却拒绝了。答复崇祯皇帝的理由也很直白,他不想去做那些人和人打交道的事情,更愿意在这兵仗局做这些有意思的事情。 崇祯皇帝记得非常清楚,宋应星对他说道:“陛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微臣发现,自己的学识真得太浅薄了。格物致知,如此之多的学识,真得是学不过来。微臣最开心的,是看到这种格物致知,而后造福百姓也!” “与其官场上浑浑噩噩一辈子,所求为何?远不如此等格物致知以为用,受惠万民也!” 崇祯皇帝听了,就没有再勉强,心中决定了,等回头,也一样爵位封之,绝不亏待! …………… 辽东沈阳,伪清都城,改名为盛京。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野地里已经很少能看到人的踪迹了,这里的建虏都躲在暖和的房子里,吃肉喝酒过冬。 今年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了十二万明军,连明国的蓟辽总督洪承畴都投降了大清。如今大军又入关发财,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又是盆满钵满地归来,那就何必节衣缩食地过冬,肯定好酒好肉地吃起来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94 真龙天子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不过侯恂墨迹,而开封之战已经打响,因此杨文岳戴罪立功,还是领着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前去救援开封,交战于朱仙镇。 结果左良玉觉得打不赢,就一仗没打,就先逃为上,一下把朝廷官军给带崩溃了。导致虎大威等总兵被杀,朝廷官军全军覆没,并且成了运输大队长,给李自成送兵员送物资,成就了李自成,从此之后,再也不可遏制。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崇祯皇帝因为和刘伟超联系上,知道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历史已经改变。 不但没有朱仙镇之战,并且杨文岳也好好地当着他的保定总督,领着麾下人马,伺机而动,并没有强令救援开封,也就把这支朝廷官军给保下来了。 孙传庭的意思,就是要整编这支人马,就能迅速再得到一支强军。 对此,崇祯皇帝想了下,点点头同意了。 孙传庭见此,便又补充说道:“开封总兵陈永福是个能打仗的,微臣以为,也可扩建其军,和驻守洛阳之勇卫营协防,共同防御中原免遭贼乱!” 对于这个陈永福,崇祯皇帝当然记得的。听到这话,二话不说,便又同意了。 在兵事上,和孙传庭一直商量了好久。随后,又召开内阁和六部会议,并且再参考了刘伟超的建议,最终崇祯皇帝连续发出圣旨,作为蓟州之战后的后续。 第一,堵胤锡从京师集结军队中挑选两千秦地籍的将士,作为三边总督的直属军队,开拔前往秦地固原上任三边总督一职,职责就是整编秦地的朝廷官军。 第二,马祥麟领他的五千白杆军回转蜀地,和堵胤锡一起走,过秦地入蜀地,防备蜀地有大的动乱。秦良玉还是要继续留在山海关,协助解学龙整编关宁军队。 第三,原剿贼总兵吴三桂降为剿贼副将,领他的三千关宁骑军南下凤阳,归由凤阳总督马士英调遣。 第四,孙传庭再次南下,前往开封坐镇。不过这一次,是带军队南下,一部是孙应元,领一万勇卫营将士前往洛阳驻守。另外一部是袁时中,领一万人马作为孙传庭的直属军队驻扎开封。 孙传庭南下的主要任务,一是统领中原各军,一旦流贼往北流窜的话,就得作为统帅指挥各地军队协同围剿流贼。 另外,他还要主持陈永福所部扩军,并带去精良军械护甲。这里呢,还要和周王沟通下,让他再出些钱粮。别人可能不好和周王沟通,但是孙传庭的身份却是足够的。 最后,孙传庭还要押解建虏俘虏南下,并劝返北逃灾民,重建家园,并趁着黄河冬季河水浅的时候,重新堵上黄河堤坝缺口。 第五,黄得功领一万勇卫营前往保定,作为保定军队整编的基石。并且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随军前往,坐镇保定军队的整编,在军中安插锦衣卫监军,依照京营和勇卫营模式完成整编。 第六,蒙古鞑子和汉军八旗的俘虏,则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被押去张家口那边挖金矿;一部分去密云那边挖铁矿;一部分归于铁道司专门干修筑铁路的重活。 崇祯皇帝最终决定,先修建通州到京师的铁路,因为这条铁路短,修筑容易一些,并且也是最繁忙的一条路,建好之后经济价值高。至于铁矿区到京师,还是要等开采,最为关键的是,崇祯皇帝决定直接去那边开设冶炼厂,不用运到京师这么麻烦。毕竟如今在可预见的未来,这里已经不会有什么建虏或者流贼的威胁。 第七,北直隶各府,包括河南、晋地,重新清查土地,人口,这个事情交由各地官府执行,都察院派出御史巡查,锦衣卫和西厂同样派员暗查。 之所以有这条旨意,同样是这几个省份,大概率来说,不会有流贼和建虏的威胁,对于重建民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随后,各地官府还有职责,兴修水利,开荒种田,来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继续加大番薯种植的力度。 为此,调江南那边总督张思维北调,负责水利工程。这个张思维,最擅长的并不是打仗,而是水利。 民以食为天,只要有吃的,北方就不会乱,流贼就如同没有根的浮萍,迟早都能灭了的。 第八,发布诏书,公告蓟州大捷和封赏,且特旨说明,除反复叛乱的张献忠,开挖黄河堤坝的李自成和刘宗敏之外,准许其他流贼投降,尽早还天下一个太平。 第九,币制革新诏书,推行新币,和现有货币并行三年。 不过这一条,暂时来说,其实只是在京师执行,其他地方,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去推行。只是广而告之,让天下百姓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 一道旨意接着一道旨意的公布,显示了如今崇祯朝的新气象! 除了这些大事之外,还有一些相对来说,影响小一点的事情。 谷</span>  比如白腾蛟所部也要扩军,稳固长城防线。不再需要和以前保持一样,引诱建虏入关了。 原马兰峪关总兵白广恩,调任京营总兵,和周遇吉一起,再次扩建京营兵力。 京师城内,在原六部衙门附近,修建属于内宫的大明皇家银行,还有属于户部的大明建设银行。 这其中,大明建设银行的规模要大大明皇家银行几倍。本来工部也想设立一个银行,但是被崇祯皇帝给否了。理由是等大明建设银行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再说。 至于其他私人的银行,那没问题,只要交准备金就可以。至于票号、钱庄,一律都要按新规定进行整顿,同样归入银行范畴。 在这个事情上,还有一个吸引眼球的事情,就是据说这两个银行,是要用一种水泥的材料来修建,而不再是以木制建筑为主。 据说,这种叫做水泥的东西,又是当今皇帝的发明,修筑房屋,道路等等,具有非常好的优点,并且减少了木料开支之后,修建速度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如此等等,让很多没事可干的百姓,或者叫闲汉都不时去围观,想要看看这水泥到底是什么玩意? 除此之外,京师到通州这一段,也开始大兴土木,准确地说,就是修铁路。这对京师百姓来说,又是一个稀罕事。 “铁路是什么意思?该不会是用铁铺的路吧,那也太奢侈了!” “是啊,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听说那底下还要先铺碎石子,还要铺木头,再铺铁,总之,好麻烦的,这叫什么路啊!”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听说啊,这铁路是给火车走的。知道么,火车,烧火的车!” “听说啊,这个铁路非常厉害的,所以皇上才专门设立了铁道司,就是专门用来修这个铁路的。” “铁道司不是安置那些卫所军户的么?好像改叫铁道兵,就是兵啊,怎么是修路的呢?” “对啊,你们没去看么?现在修路的,好多都是那些二鞑子。还有,你们发现没有,那里好像还有不少宦官、宫女,在那指挥着呢,真是奇了怪了!” “……” 冬季来临,京师百姓,大部分都是闲着过年了。但是,随着蓟州之战大捷,京畿之地却一反常态,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反而热火朝天起来,让他们看得是非常稀奇。 不过不管怎么样,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打仗,没有动乱,这就是最好的了。 年关越来越近,随着在京师的百姓、商人等等,返回家乡过年,他们自然也把京师这边的所见所闻,带回了家乡。 在普通人不知道的,其实还有一件事,就是有关蓟州之战功臣的封赏,原本是还有一个人的,就是总领兵仗局技术的宋应星。 按照崇祯皇帝的意思,要封宋应星为工部尚书,但是,宋应星却拒绝了。答复崇祯皇帝的理由也很直白,他不想去做那些人和人打交道的事情,更愿意在这兵仗局做这些有意思的事情。 崇祯皇帝记得非常清楚,宋应星对他说道:“陛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微臣发现,自己的学识真得太浅薄了。格物致知,如此之多的学识,真得是学不过来。微臣最开心的,是看到这种格物致知,而后造福百姓也!” “与其官场上浑浑噩噩一辈子,所求为何?远不如此等格物致知以为用,受惠万民也!” 崇祯皇帝听了,就没有再勉强,心中决定了,等回头,也一样爵位封之,绝不亏待! …………… 辽 迹了,这里的建虏都躲在暖和的房子里,吃肉喝酒过冬。 今年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了十二万明军,连明国的蓟辽总督洪承畴都投降了大清。如今大军又入关发财,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又是盆满钵满地归来,那就何必节衣缩食地过冬,肯定好酒好肉地吃起来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95 吐血 这个喧哗声有点远,由此也能知道,必然是动静极大,要不然不可能这么远地传过来。 在这大雪纷飞的天气,之前还是很寂静一片的,怎么突然就有这么大的喧哗声? 一时之间,洪承畴都愣了下,以至于没有说完话。 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外面就是再喧哗,和他也没关系。如今是在御前,必须要表现好一点,如果能说服这两个朝鲜人归顺大清,那自己的能力就会进一步在大清皇帝面前展现。 说实话,洪承畴其实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是有点不满的。 他自认为满腹经纶,才华盖世,投降了大清之后,怎么都会重用才是! 结果,大清皇帝虽然对他非常尊重,一直以“先生”相称,可就是不给他封官,不给他实权,这让他暗地里有些焦虑不安,就想着怎么表现自己。 因此,回过神来后洪承畴,便继续对金尚宪和林庆业说道:“如此之下的明国,已经自身难保,本官敢断言,确实气数已尽。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两人当看清形势,为大清效力,他日必定能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方不负两位之能耐,然否?” 御座上的皇太极,自然也听到了外面的喧哗声,顿时眉头一皱,这种情况真得非常少见,特别是这寒冬腊月之际,更是没有过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事情,如此喧哗,他很是不喜。 不过听到洪承畴在继续说话了,他就没管外面,反正有事情的话,自然会来禀告他的。 听完洪承畴的说词之后,皇太极很满意,便看着这两个朝鲜人,微笑着说道:“只要你们能真心归顺大清,朕可以去一道旨意给你们国王,让他任命你们两人为朝鲜文武之首!” 他这话一说完,满嘴都是油的林庆业当即就回答道:“好啊,好啊,罪臣真心归顺大清!” “……”皇太极一听,很是不满。 这个林庆业,已经有前科的。表面归顺大清,暗地里却是反清,还和明国勾结,对大清不利。林庆业答应的话,就和放屁一样,他才不会相信。 倒是金尚宪,他一直不肯臣服,如果他能改变主意的话,倒是能相信。 于是,皇太极不理林庆业,就盯着金尚宪看。 然而,金尚宪却并无表示,只是盯着洪承畴,忽然开口说道:“久仰洪大人之威名,甚为敬佩,不如就送一副对联给洪大人如何?” 洪承畴一听,转头看了皇太极一眼,心中非常高兴,这是被自己说服了么?或者说,自己的身份给了他非常大的震撼。 这么想着,他在看到皇太极点头之后,便转回头,对金尚宪说道:“听闻金大人在盛京期间,做了不少诗作,想必才华横溢,本官倒是真想洗耳恭听一下金大人的对联!” 花花轿子人抬人,既然金尚宪恭维自己,洪承畴也就对他改了称呼,说话也不再居高临下了。 然而,金尚宪却是面无表情,冷声说道:“我送洪大人的对联,上联是忠义孝悌礼仪廉,下联为一二三四五六七,横批暂时没有想好,不如由洪大人帮忙想一个?” 边上的皇太极一听,顿时有点开心,金尚宪送给洪承畴的对联,竟然是这么称赞他,连忠义之类都说上了。这是不是说,金尚宪改变态度,要真得归顺大清了?哈哈,以洪承畴的身份来劝说他们,果然是有用的。 他正想着,忽然却看到洪承畴的脸一下涨成了猪肝色,猛地一拍桌子,用手指着金尚宪,厉声喝道:“好胆!” 然而,金尚宪却压根不惧,只是冷笑。倒是边上的林庆业当即呵呵笑了起来,似乎是看到了非常好笑的事情。 皇太极见了,一时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看看他们几个人的神情,忽然之间,明白了过来。 上联缺少了一个“耻”,下联忘“八”,这分明是骂洪承畴为无耻的王八! 明白了这个对联里面的道道之后,皇太极顿时大怒。 因为他发现,这两个朝鲜人竟然油盐不进,依旧不肯归顺大清,又让他的一番心血白费,顿时气得血气上涌,干脆杀了算了! 正想着时,忽然,皇太极感觉一阵头晕。 他心知不好,气急攻心,不利于养身子,便强行压下了怒火,平复了下心情之后,便待开口。 可就在这时候,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随即,大殿的门被人一下推开,发出“哐当”一声。 “主子,不好了!”说话间,就见侍卫统领瓜尔佳氏鳌拜,转过屏风,带着一点惊慌向皇太极打千跪地禀告道,“大军大败而回!” 本来的话,进入大殿,都是轻推殿门,然后马上关上,免得外面的寒风灌入大殿。 可是,如今的鳌拜,竟然用力推开了殿门,并且压根没有心思去关殿门,直接闯到御前。 还有,鳌拜可是大清的巴图鲁,面对生死,毫无惧色,攻打皮岛的时候,更是第一个冲上皮岛的。 这样的一个人,如今却有惊慌之色,他的这个慌乱,一下就把所有人给吸引了。 包括金尚宪和林庆业也是,一时之间都不明所以,盯着打千跪地的鳌拜。 皇太极很是震惊,同时也有点莫名其妙,当即喝问道:“什么大军大败而回,你在说什么呢?” 只听鳌拜用手一指外面,急着禀告道:“征明副将图尔格在殿门外请罪,所部大军只回来了一万五千左右!” “什么?”皇太极一听,以不符合他那胖子体型的速度,就仿佛他屁股底下坐着的是刺猬一般,“嗖”一下站了起来,动作幅度之大,甚至都撞到了他面前的案几,撞掉了上面的碗碟,也是浑然不觉,只是盯着鳌拜,厉声喝道:“再说一遍!” 就见皇太极的脸上,一脸的不可置信。很显然,他应该是听清楚了,但是,他不相信他听到的话,就要求鳌拜再说一遍了。 不止是他,边上的洪承畴,也是不自觉地一下站起,盯着鳌拜,同样是满脸不可思议,就仿佛见到鬼了一样,要多诧异,就有多诧异。 关内的情况,他是最清楚不过了。一如他给皇太极所说,在他看来,关内是完全烂了。特别是在松锦之战全军覆没之后,他想不明白,朝廷还能有什么手段,能去平稳朝局?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就战后的朝廷,恐怕连压制流贼都不可能,更不用说打败流贼。 既然连流贼都不可能打败,那十几万大清军队入关,朝廷拿什么来打败这么强大的大清军队? 反正就是打死洪承畴,他脑筋急速转动之下,也没有想到朝廷能打败十几万大清军队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不要说一万,连万一都不可能的! 相对他们来说,反而是金尚贤和林庆业没有那么震惊了。听到消息之后,他们虽然也是震惊,但是震惊中又带了一丝兴奋。 大明帝国是那么大的一个庞然大物,就算打了再多的败仗,但是底蕴就摆在那里,打败你建虏怎么了?有什么不可能的? 此时,鳌拜听到皇太极的要求,就急了,连忙又回答道:“主子,图尔格就在外面,不会有假的!” 说完之后,还想再说时,就看到他的主子“噗”地一口鲜血吐了出来,吐得他前面桌子上,地上全都是。 那口老血还没吐完呢,人就往后倒去了。于是,就见这口老血喷上天,落到他自己的身上。 鳌拜这一看之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当即顾不得尊卑,一个箭步就冲了过去。 不过他的动作还是晩了一点,皇太极往后而倒,虽然是倒在了椅子上,但是脑袋往后,还是重重地磕到了椅背上。然后,肥胖的身体,就往地上钻去。 “主子,主子……”鳌拜冲到面前,赶紧去扶皇太极,试图把他扶到座位上。 然而,哪怕他是被皇太极封为大清巴图鲁,可皇太极这个胖子的体重就摆在那里,一时之间,竟然扶不起来。 这时候,好在其他黄马褂已经回过神来了,纷纷拥过去,七手八脚地去扶皇太极。 洪承畴看着这一幕,那是看得目瞪口呆。这会儿的功夫,他的脑袋里,什么都没想,就这么呆呆地看着。 眼前的这些,真得完全超出了他的理智范围。 朝廷打败了十来万大清军队,逃回辽东的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大清皇帝口吐鲜血,人事不知? 这到底是怎么了? 不可能自己是在做梦吧?这些真得太不现实了! 金尚贤和林庆业也是看得目瞪口呆,不过他们两人,更多的是看热闹,心中那是幸灾乐祸。 大明军队打败了建虏,这个最好是真的,肯定是真的! 建虏皇帝吐了口血,人事不知,最好就此死掉了,这就是今年见过最高兴的事情了! 殿内乱成一团之时,外面传来杂乱的脚步声,随后,一大群人闯了进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96 皇阿玛没死吧 就见建虏的所谓亲王,比如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等,全都一脸慌急地进入大殿。 跟随他们进来的,还有凌厉的寒风,大殿内的气温,顿时就冷了好多。 不过此时此刻,根本没有人在意这些。 就听多铎一边进门,一边嚷着喊道:“怎么会这样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当他们定睛看去之时,却发现他们的皇帝,就像一只死肥猪一样,被一群黄马褂七手八脚地抬在御座上,横过来躺着。 他们能够看到,那桌子上,地上,以及皇太极自己身上,都有鲜血的痕迹。 “快,御医,快传御医!”鳌拜的脸上,真和死了爹娘一样的表情,转头冲着外面,才不管那些亲王不亲王的,大声喊道。 多尔衮听了,也是连忙帮着喊道:“快,传御医!” 边上的黄马褂,还有地位低一点的几个跟在后面的,全都又往外面拥去,嘴里喊着“御医,快传御医……” 这时候,鳌拜又发现殿门不关,里面温度太低,于是,就又吼道:“关门,关门,你们是要冻死主子么?” 然后又转头看向在边上手足无措的宦官和宫女,厉声又喊道:“衣裳呢,毯子呢,快拿来给主子盖上……” 随着他的喊声,有人赶紧去关门,又有人要出门,还有人去拿毯子,总之,大殿内顿时就乱成了一团,比起杂乱的菜市场都要乱的那种。 洪承畴在一大群人闯进大殿的时候,就下意识地缩到边上去了。然后有点呆呆地看着这一幕,一时之间,哪怕他自认为智计过人,也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 实在是这样的场景,真得太出乎他的意料。并且,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他在这些闯进大殿的大清亲王们眼里,什么都不是,如果开口说话,很可能会惹来迁怒。 和他差不多的是,是金尚贤,在那些亲王们闯进来的时候,他就往角落里退过去了。然后看到林庆业竟然站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便连忙又过去,悄悄地拉了下他衣袖,躲到边上去看热闹了。 有点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凳子坐,也没有花生瓜子西瓜之类,要不然十足就是那种吃瓜群众了。 大殿的门刚关上,又“咣当”一声,被人推开,又见一群人拥进大殿。 鳌拜一见,正要怒喝时,发现进来的是爱新觉罗代善,年纪最大的亲王,已经不怎么管朝政的,便没有骂出口。 代善看到殿内的场景,特别是通过人群缝隙间,好像看到皇太极人事不醒的样子,顿时又是大吃一惊,连忙大步走过去,越过多尔衮等人,向鳌拜大声喝问道:“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人群让开,露出身上带着血迹的皇太极,紧闭着眼睛,嘴角似乎还有一丝血迹没有擦干净。 让代善稍微好一点的是,他看到皇太极的胸膛起伏,并没有死。 在边上的鳌拜回答代善的问题道:“奴才给主子禀告入关军队大败而回的消息,主子一听,就吐了口血晕倒了!” “混账!”代善一听,顿时怒喝道,“你不知道皇上的身体不好,受不得刺激么?” 鳌拜听了,有点不服气,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隐瞒呢!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辩解,御医小跑着到了。 于是,大殿内,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经过御医的抢救,皇太极终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御医见了,终于松了口气。要是皇太极活不过来的话,他的小命估计难保。 此时,见到皇太极醒了,他便连忙转头看着代善等人说道:“陛下身体虚弱,不能再受刺激,需要静养才行!” 听到这话,代善明显有点犹豫。要是一般的事情,肯定不能打扰皇太极了。可是,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打扰皇太极? 他还在犹豫,后面的多铎和多尔衮对视了一眼之后,却是大声嚷道:“十几万大军只回来了一万多,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办?皇上要拿个章程啊!” 听到这话,代善不由得瞪了他一眼。这么嚷着这个事情,是要皇太极死么?还刺激他? 也可能是代善还是有些威望的,被他这么一瞪,多铎不喊了。大殿内,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可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就听到又是“哐当”一声响,又有人用力推开门,闯了进来。 这人在进来的同时,也是在那嚷嚷:“皇阿玛,不好了,入关的大军被明狗打没了……” 话还没嚷完,就看到大殿内已经站着一大群人,喊话的豪格不由得有点意外,顿时就没有喊下去。 随后,他通过人群看到御座那边的情况,顿时又是吃了一惊,连忙大步走过去,同时惊慌地喊道:“皇阿玛,你怎么了?没死吧?皇阿玛……” 代善听得火大,当即厉声喝道:“住嘴,御前如此大声,成何体统?” 豪格一听,立刻意识到不对,不过他显然不想承认自己有错,声音低了一些说道:“你的嗓门就不大了?” “你……”代善一听,顿时就感觉血往脑门上涌,胸口堵得慌,好像有要被气得吐血的前兆。 正在这时,一个低沉又带着疲惫的声音响起:“够了!” 这个声音虽然不大,却让大殿内一下安静下来。因为这个声音,源自于皇太极。 大殿内所有人,都盯着皇太极,有人担心他的身体,但是更多的人,却是想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在他们的注视之下,皇太极示意鳌拜把他扶起来。 于是,鳌拜和几个黄马褂连忙伺候他坐起来,靠在椅背上,同时,又盖上毯子之类。因为皇太极的体重问题,很是忙了一会。 终于又安静下来之后,靠在椅背上的皇太极,明显就感觉有气无力的,仿佛下一秒钟,很可能会再晕过去的一样。 不过,实际上,应该还是可以的,至少他开口的声音,大殿内的人都听得清楚:“图尔格呢,带进来!” 听到这话,立刻有黄马褂答应一声,然后出了大殿,很快就把跪在外面的图尔格带进了大殿。 皇太极看着跪在面前的这个人,他竟然有点认不出来,这是图尔格么? 就见眼前这人,灰头土脸,蓬头垢面,身上穿着外衣,破破烂烂,胡子拉碴,要是去除身上里面盔甲的话,还真以为这是一个狱中囚犯,哪有半点征明大军副将的影子! 但是,图尔格,皇太极终归还是认识的。这一见之下,看到图尔格这么凄惨,他的心中就又是一疼,有点胸闷。 不用问,就可以知道,大概率是真得了! 稳了稳情绪,皇太极盯着跪在面前的图尔格,冷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还有阿巴泰呢,他人呢?这大概是进关才没多久的吧,怎么就这样了?” 问完之后,他没等图尔格回答,就补充喝道:“一五一十说清楚,不得有半点隐瞒,也不得有点半夸张,说!” “说!”豪格跟着吼了一嗓子,随后忽然发现有异,抬头一看,却见多尔衮等人,皆是盯着他看。然后,他又看到他那皇阿玛也是,盯着的他眼睛,似乎是要吃了他一般。 顿时,豪格一下便缩了脖子,不敢说话了。 图尔格抬起头,已经是满脸泪水,看着皇太极禀告道:“此次入关,除我大清军队之外,东部蒙古各部一共集结了七万人左右,合计大军十五万上下,分兵两路入关,在蓟州汇合,原定计划攻克蓟州扫荡明军之后便南下鲁地,可谁知……谁知那蓟州那里是个陷阱啊!” 听着前面的这些话,皇太极听不出什么不正常的。入关之后的策略,先扫清边关这边的明军再南下,其实也是他在大军出征前就交代的。 可是,后面这话是什么意思? 皇太极就听不懂了,立刻打断了图尔格的话,当即喝问道:“蓟州是陷阱,这是什么意思?说清楚!” 多尔衮等人也听得奇怪,便都盯着图尔格,等他答复。 图尔格听了,连忙回答道:“主子,那蓟州真是陷阱啊!我们会师之后,就发现东边有秦良玉统领的白杆军和吴三桂率领的关宁骑军逼近蓟州;西边的是马祥麟率领的白杆军逼近蓟州,而在东边,则是明国的兵部尚书孙传庭率领勇卫营和京营,合计七八万人马逼近蓟州,真得是四面合围,第二天就能到达蓟州的!” 一听这话,多铎就恼了,当即大声喝道:“就算是陷阱又如何,你们十五万人马,明狗才七八万,这仗是怎么打的?” 多尔衮也听得奇怪,跟着说道:“明国的勇卫营好像有点战力,但是他们的京营,根本就不能打的吧?” 皇太极听了,也是点点头。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消息,明国的京营,守城都难,更不用说,还要和大清军队野战了! 这个京营,有和没有基本一个样。至于勇卫营,最多也就两万左右吧,可大清军队都是八九万的,还打不过明军? 说真的,皇太极是不相信。 不止是他,在场所有人,包括洪承畴在内,都是不信!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97 活该洪承畴 图尔格就知道他们不会相信,便急忙把入关之后的事情经过,详细地描述了一遍。 当然,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的屁股。图尔格禀告战事经过的时候,话里话间,就有为他自己开脱。 比如,他强调他奉了阿巴泰的军令,领着人马前往对付西边的白杆军,并没有参与主力决战。只是在路上遇到了败退的阿巴泰主力,连带他这边一起被拖累而败。 为什么主力决战会败,并且败得那么快,在说到这点的时候,就对皇太极禀告道:“主子,多罗饶余贝勒以身诱敌,掩护我们逃出关来,大概率是失陷了。不过参与决战的恭顺王逃回来了,就在外面。” 听到他这话,这群奴酋虽然有很多疑问,可为了搞清楚事情真相,自然就召孔有德进殿了。 这个汉奸恭顺王,比图尔格好不到那里去。败仗而逃之后,都是没有休整,一路逃回辽东来的。 不过对于他的这些,皇太极仿佛没有看见,只是冷喝道:“说,阿巴泰这个混账东西和明军决战,为何会败?” 孔有德看看跪在身边的图尔格,有点疑惑,为何皇太极问这个话,既然图尔格先进来禀告了,那就应该都说清楚了才对吧? 不过疑惑归疑惑,既然皇太极问了,他也不敢不答,就回奏皇太极道:“陛下,明军主力全都身穿坚固盔甲,刀枪不入。皆还都是配备了自生火铳,射程比一般火铳都要远,威力大。苦战之下蒙古人先逃,以至于全军崩溃!” 不得不说,他这个回答,是准确地概括了当日那一战的真正原因。 可是,在场的这些人,除了图尔格之外,谁都不相信他的话。 就在他的话音一落之后,多铎首先就上去一脚,好在孔有德上身一躲,就没有踹到他脑袋上,只是踹在他的肩膀上,踹了他一个后仰跌倒在地,同时多铎厉声喝道:“好你条汉狗,觉得老子好骗么?还全都坚固盔甲,刀枪不入,你他娘的是不想活了是不是?” 这一次,一向和多铎不对付的豪格,竟然难得地和他意见一致,也是上前,用力踢了孔有德一脚,怒骂道:“你以为我们是蠢蛋么?说这样的话,我们会相信?你这该死的东西,老子踢不死你!” 说话间,又开始踢孔有德。 边上跪着的图尔格,扭头看了一眼抱头挨踢的孔有德,心中庆幸了下,幸亏自己没说这个,让孔有德先说了。 “够了!”最终,还是皇太极冷哼了一声,才算喝住了豪格和多铎,放过了鼻青脸肿的孔有德。 “陛下,末将所说,真得句句属实,不敢有一句不实之言的啊!”孔有德连忙再度给自己解释,与此同时,眼角余光看到了跪在那里的图尔格,灵机一动之下,连忙又补充说道:“要不信,图尔格可以作证!” 心急之下,什么官职不官职的,他都不管了,直呼其名。 看着孔有德这个样子,皇太极不由得将信将疑起来,转头盯着图尔格,冷声喝道:“讲!” 图尔格听了,连忙禀告道:“陛下,是否全部明军皆穿坚固盔甲不知道,但是末将所遇之明军,确实都身穿坚固盔甲,弓箭不入,刀砍不进!” 连他都这么说,大殿内的所有人,不由得都是面面相觑。在他们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疑问:这怎么可能呢? 图尔格说出了这话,果然没有挨打,也不知道是否为了防止可能的挨打,他又连忙补充道:“陛下,要是不信,可召科尔沁族吴克善问话,他也是参与了主力决战,还有其他逃回来的人,都可以问。末将是问了的,他们也是如此说。” 听到这话,所有人不由得都注意了下外面动静。 这时候,已经很清楚地能听到,外面似乎传来了哭声。 如果只是一个,两个在哭的话,肯定听不到。这是盛京城内非常多的人在哭,才会有这么大的动静! 想想也是,九万左右的人马出征,最终逃回来只有一万多,估计盛京城内家家户户都有人死,所以哭得动静就大了。 一想明白了这点,皇太极感觉心口一疼,随即有什么涌上嗓子眼。 好在这一次,被他给憋住了,又咽了下去。 这一战,不管怎么样,大清损失惨重,是从未有过的惨重啊! 那边,镶白旗旗主多铎,见自己的固山额真图尔格这么说话,也是已经信了,可是,他却还是暴怒道:“怎么回事,明狗哪来的那么多盔甲,不就只是一些家丁才会着甲么?不是说了,明军都已经全军覆没,关内就没有像样的军队了么?” 出征之前,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时,听多铎这么一说之后,所有人都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这不,阿济格转头一看,就立刻上前几步,去角落里一下揪住洪承畴的衣领,厉声喝道:“就是你说的吧?你怎么解释?” 他那盯着洪承畴的眼神,那是凶神恶煞,就仿佛一个不对,就要吃了洪承畴一样。 洪承畴从小到大,三十九年的日子里,何曾被人揪住衣领这么不客气地对待过? 特别是在如今这种背景,要为一场天大的败仗找锅的前提下,洪承畴见自己成为了败仗焦点所在,看着那么吃人的目光,哪怕他自认为脑子比这些鞑子好用,也吓得忍不住发抖,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奴才……奴才真不清楚啊!” 听不到满意的回答,阿济格一用力,直接拖着洪承畴到了大殿中央,用力一掼,把他扔扒到了地上,同时厉声喝道:“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居心叵测,故意隐瞒了明军实力?” 之前的时候,皇太极很尊重洪承畴,口呼“先生”,可此时,被阿济格这样对待,就仿佛是一条狗一般,甚至可以说,连狗都不如。 对此,皇太极根本没有一点想要喝斥阿济格不要无礼对待洪承畴的意思。只是冷眼盯着摔了个大马趴的洪承畴,等他说话。 可怜的洪承畴,此时已经完全不再顾忌他的才华和智商,动作还格外的敏捷,一个翻身,双膝跪地,哭丧着脸,赶紧辩解道:“奴才是真不知道啊,要是朝廷有这么多的盔甲,为何松锦之战的时候不用,以至于十二万大军都全军覆没,这没道理啊!” 一听这话,跪在他身边的图尔格就不干了,一巴掌打了过去,同时厉喝道:“去你娘的,你这个杀才的意思,是我骗人了,我们所有人都是骗人的了?” 他面对那些亲王贝勒要矮一头,可面对这个以前的明国蓟辽总督,如今的阶下囚,大清的一条狗而已,却是底气十足,一巴掌打过去都不带考虑好不好这样做的。 “啪”地一声,洪承畴被打得倒向另外一侧。 刚好,孔有德跪在这边的,直接用肩膀一顶,把洪承畴撞了回去,同时喝道:“文官就没一个好东西,欺上瞒下的,还想糊弄谁?” 孔有德除了对孙元化有好感之外,对于其他文官,那是真得非常痛恨的。 洪承畴被这样对待,那是真急了,也压根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的,连忙端正了身子,向皇太极连连磕头哭诉道:“陛下,奴才所言,句句属实,未有半点虚言!奴才要是知道朝廷有那么多盔甲的话,一定会向朝廷要的。还有……还有,陛下……不是……明国皇帝对奴才信任有加,如果真有那么多盔甲的话,肯定会给奴才一些的,明国皇帝总不会想着打那么大一个败仗吧,陛下,相信奴才,奴才真得都是句句实话……” 听着他在哭诉,皇太极其实相信了,洪承畴应该没有说假话。 不管怎么样,如果明国朝廷真得有那么多的盔甲,肯定不可能坐视松锦之战打败仗的。有那么多盔甲,早就拿出来了! 但是,按照图尔格和孔有德的说法,他们的话,好像也不会假。至少逃回来了一万多人,要是说话不实的话,回头问一下就能问出来的! 既然他们两边的人都没有说谎的话,是不是可说,明军的盔甲都是在松锦之战后打造出来的? 可是,这又怎么可能呢? 除了盔甲之外,还有更精良的自生火铳,还有一向不堪的京营,怎么也能打硬仗了,而且还是野战? 这些事情如此匪夷所思,说真的,这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可是,要是这些事情都是不可能的话,那十几万大清军队和不到十万的明军野战,又怎么会大败而回呢? 皇太极想着这些事情,问题一个接一个,想到后来,越想越烦,越想越想不开,终于,在大殿内这些人的注视之下,“噗”地一声,又是一口老血喷出,犹如下了血雨一般。 “陛下……” “主子……” “皇阿玛……” 大殿内,顿时响起了一阵惊呼声,好些人,立刻拥过去扶犹如一滩烂泥一样躺地上去的皇太极。 大殿内,又乱成了一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98 不是我干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皇太极再次醒了过来。 不过这一次,他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看着就好像随时会再晕过去一样。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也在皇宫里传开了。 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皇太极的庄妃,也就是后世称之为孝庄文皇后的这位,闻声也赶过来了。 看到皇太极这样子,御医又说需要静养,也不管在场这些都是位高权重的亲王贝勒,便立刻开始赶人。 谁要还执意在此乱说,那是故意要逼死皇帝! 这么大的一顶帽子扔出去,在场的人,不管是多尔衮还是豪格等等,都没人敢接。 于是,一堆人准备转移阵地之时,却听到皇太极自己开口,有气无力地说道:“礼亲王,睿亲王,肃亲王,豫亲王,英亲王主持,继续议事,搞清楚原委。朕……朕听着不说话!” 这么天大的事情,要是可能的话,他当然不想假手于他人。 然而,他的身体,实在挡不住了。没办法之下,就让五个亲王共同主持了。 代善、多尔衮、豪格、多铎和阿济格听了,便一起躬身领旨。 对此,布木布泰也是无奈,只能在边上伺候皇太极。 五个亲王中,不管是年龄还是资历,都是以代善为大,因此,他考虑一会之后,便看着洪承畴,冷声问道:“你再把你所了解的关内情况再说一遍!” 洪承畴听了,真心不想再说。因为他明白,大概率他会说错。可是,要他瞎编,他也编不出来啊! 就那个所有朝廷官军都穿刀枪不入的护甲,真要按这么说的话,他自己心中清楚,肯定说不出这样的理由。 然而,一群大清亲王在盯着,不想说也不行。 无奈之下,洪承畴只好战战兢兢地把他知道的关内情况,小心翼翼地说了一遍。 不过这一次,他在说完之后,就用非常诚恳的表情补充道:“这些真是奴才被俘之前所知道的真实消息,如有半点虚言,天必殛之!” 代善没理他,转头看向图尔格,让图尔格又把他所知道的,再次都交代了一遍。 然后是孔有德,同样再说了一遍。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都没有开口,只是听着。 等到他们说完之后,代善想了下,又下令传科尔沁族的吴克善,又听了一遍这个吴克善的讲述。 听完所有人的讲述之后,代善不由得揉揉脑袋,有些头疼地说道:“如果你们所说都是实话的话,那就是松锦之战后,明国那边才有了这样的改变!” 他的阅历不可谓不丰富,听了洪承畴所说之后,结合他自己所了解到的,能肯定洪承畴基本上没有说话。 而吴克善、图尔格和孔有德等人所说,互相之间也能对上。外面还有一万多,分属各旗,如果这三人和事实不符的话,肯定也瞒不下去的。 因此,代善就得到了这个结论。 听到他的这个结论,忽然一直不说话的多尔衮开口说道:“那些晋商不是后来逃来辽东的么?他们提供的消息,好像也没有说明军变得厉害啊?” 一听这话,代善当即吩咐鳌拜道:“去,把那几个晋商带来问话!” 鳌拜听了,只是转头看了下躺那边的皇太极,然后便答应一声,吩咐黄马褂去提人了。 “对了!”多尔衮在这时候,又想起一事,便问图尔格道,“好像晋商中为首的那个范永斗等两人,是和你们一起进关的,他人呢?” 图尔格一听,有点傻眼,他早就忘记这么一号人了:人呢? 无奈之下,他便转头看向孔有德,意思很明白,就是无声地问,你知道么? 孔有德见了,便回答代善道:“他们好像一直跟在多罗饶余贝勒身边,那场大败之后,就没有看到了!” 代善听了,眉头一皱,没有说话。 但是,多尔衮却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就又对图尔格说道:“你说蓟州之战,就是明军的陷阱,就等着你们跳进去,明军第一时间就合围了?” “是啊!”图尔格一听,连忙回答道,“真得是前后脚的关系,明军就三面围过来了。我奉多罗饶余贝勒之命去攻打马祥麟所部一万白杆军,结果他并不交战,只是摆出防守架势,就好像知道南边的明军主力会北上一样!还有……” 听到他再次描述了下三面的明军规模,还有时间等等之后,多尔衮转头看向代善说道:“如果明军没有事先得到消息,断然不可能这么快的。哪怕是我们大清来应对,也不可能这么快!除非……” 他的话还没说完,多铎就接过了他的话题,勃然大怒地说道:“除非是有人向明狗告密了!” “对,肯定是有人向明狗告密,要不然怎么可能这么快!”豪格难得地和多铎意见一致,当即嚷着下结论道。 代善听了,皱着眉头问道:“那是谁向明国告密呢?” 问出这个问题之后,他又马上补充说道:“入关首战,定在清剿蓟州,这个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 至少绝大部分出征的人,都是不知道的。就算是留在辽东没去的,也同样是不知道的。 代善这个话一说完之后,多尔衮的眼前顿时一亮,便看向代善,断言道:“那个范永斗,他待在阿巴泰身边,就能知道!” “他?”代善一听,不敢肯定,有点疑虑地反问道,“他全族都被明国皇帝给杀了,又怎么可能会给明国通风报信呢?” 多尔衮听了,稍微犹豫了一会,一边整理思路一边回答道:“他说全族被明国皇帝杀了,这也只是他的片面之词吧?如果不是被杀,只是以他全族为要挟的话,他是不是就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了?” 顿了顿,不等代善说话,他就继续分析道:“他们一到辽东,就喊着要我们帮他们报仇,要出兵关内。是不是就是明国那边准备好了,就等我们入关?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白杆军会出现在京畿之地了吧?” “好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图尔格一听,似乎是气炸了,连忙附和说道,“我还纳闷了,怎么会遇到白杆军呢,而且还是倾巢而来!睿亲王殿下这么一解释,那就合情合理了!” 孔有德听了,也是立刻跟着说道:“我们在敖汉部族那边停留过好几天,而那范永斗又一直待在多罗饶余贝勒身边,搞不好就是他获悉消息之后,就把蓟州之战的消息给透露出去了!” 听到他们几个人这样分析,其他人也都感觉很有道理,顿时,一向歧视明国人的多铎就骂开了:“他娘的,明狗就是明狗,吃里扒外,我早就说过,明狗没一个好东西,把他们都杀了就是!” 一听这话,本来还想附和的孔有德,顿时就张开嘴傻在那里,无法接话了。 边上的洪承畴缩了下脖子,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就盼着别人注意不到他。 脾气暴躁的豪格,听到多铎的话,自然也是骂开了。瞅着洪承畴,就想上去先收拾一顿再说。 这时候,亏了多尔衮一伸手,阻止了他们的喧哗,然后说道:“一会剩下那几个晋商带过来,你们都别说话,我来问他们,看他们怎么回答?” 代善听了,点点头,不过还没有来及说话呢,就听到黄马褂进来禀告,说是那些晋商带到了。 于是,剩下这些留在辽东的晋商,便都被带进了大殿,喝令他们跪下回话。 八大晋商中,就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逃到了辽东,其中范永斗和王登库跟随这次的大军入关,剩下还在盛京的是靳良玉、王大宇。 这两人在盛京的日子,还真是不好过。毕竟没有了晋地的基本盘之后,他们就啥都不是,没人找他们麻烦都已经不错了。 在这大冷的天,他们过得凄凄凉凉的,想起以前在晋地时候的日子,真得是可谓一个地上,一个天上。 两人正在感伤着呢,就听到了逃回来的军队所引发的动静。 他们两人不敢出门,听着外面的哭嚎声,正在纳闷呢,就被黄马褂破门而入,带到了皇宫。 这进了大殿呢,就看到一屋子的亲王贝勒,这么大的阵势,顿时就吓得有点屁滚尿流,跪在那里的身子,都有点抖了。 多铎一见,顿时就上前一人一脚,把他们给踢翻了,同时厉声喝道:“是不是知道事情要败露了,所以就忍不住害怕地发抖?” “他娘的,都不用问了,一看就是他们干的!”豪格看到,也是嚷着下结论道。 靳良玉、王大宇听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就感觉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他们两人不是笨蛋,从多铎和豪格的话中听出来是有非常严重的事情,污蔑他们两人干的。想着建虏的残暴,顿时汗就下来了! 不管是什么事情,他们那敢承认,连忙翻身爬起,重新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连忙说道:“不是我干的,真不是我干的……” 阿济格在边上听到,冷笑着插话道:“我们都没有说什么事情是你们干的,你们就这么迫不及待地否认了,这肯定是心中有鬼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299 厉害了多尔衮 靳良玉、王大宇两人一听,顿时脸色惨白,有点傻在那里! 他们两人,和人沟通的能力,绝对是有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八大晋商之一。 但是,他们的沟通,谈判等等,皆是和别人谈生意,谈价格,说得是生意上的事情,这么多年下来,不管什么情况,都能侃侃而谈。 但是,此时此刻却完全不一样,他们和大殿内的这群如狼似虎的人,地位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小命,完全是要看大殿内这些凶神恶煞人的一句话。 这一进来的时候,就看到殿内这群人盯着他们的目光,那是要吃人的,绝对不可能是好事,是兴师问罪的那种。 这样的场合下,靳良玉、王大宇两人那还有平日里和人谈生意时候的从容,就先想着否认,总不能承认对不对! 结果这一否认之下,又被这些凶神恶煞的人坐视说是自己干得事情,关键是到底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这冤不冤啊! 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亲王贝勒,还讲理不讲理了? 一时之间,靳良玉、王大宇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就好像怎么说话都是错! 好在多尔衮挥手,阻止了多铎和豪格两人的愤怒,然后盯着他们两人,冷声喝问道:“本王问一句,你们答一句,不得有任何欺瞒,否则就是千刀万剐的下场!” 还是睿亲王好啊,听着就讲理的!靳良玉、王大宇一听之下,当即大喜,连忙磕头,连声回应,肯定据实回答。 代善等人就不说话,听着多尔衮开始问话。 “本王要知道,你们是怎么被明国朝廷抄家灭族的,缘何而起?” 靳良玉、王大宇一听,都是稍微愣了下,他们没想明白,怎么问起以前的事情,还是在关内时候的事情。 不过在众多亲王贝勒的注视下,他们两人也不敢不回答,连忙据实回答,另外一个就点头附和,或者补充几句。 多尔衮认真地听着,听完之后,忽然问道:“这么说,你们不知道什么在地方露出了马脚,以至于你们八大家都被明国朝廷一口气端了?” 做这么大的事情,知道的人肯定不少。但是,靳良玉、王大宇也是纳闷,事先一点迹象都没有。不管是在晋地,还是在京师,真得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此时听多尔衮问话,想着要据实回答,他们两人便都点点头,承认这点。 多尔衮听完,便又接着问道:“那你们为什么说已经被明国朝廷抄家灭族,这一点,属实么?” 靳良玉、王大宇听了,再次互相看了一眼,心中有点为难了。 他们四个人能逃到辽东来,就是因为听到风声,当机立断,逃得快,要不然,就和另外四个人一起,被朝廷给抓住了。 这么一来,你要是说,自己在关里面的,确实是被朝廷抄家灭族,就好像也不能确认,毕竟当时仓皇出逃,那可能躲起来先确认这个事情。 但是,隐约地,他们感觉到,要是这么回答了,好像也不妥,这些奴酋都是不讲理的,万一惹到了他们怎么办?毕竟刚逃来辽东的时候,他们可是信誓旦旦地说,他们已经被朝廷给抄家灭族了! 说真的,这个问题,他们就有点犹豫了。 看出他们的犹豫,多尔衮忽然一声冷笑,提高了一点声音,喝问道:“据实回答,你们的家人被杀还是被关而已?” 靳良玉、王大宇都被他突然改变的态度吓了一跳。在他们的眼里,这些奴酋就眼前这位睿亲王比较讲理一点,要是惹毛了他,真得有可能会被这些野蛮人扒皮的。 这么想着,靳良玉连忙磕头回答道:“小人不知道,奴才不知道啊,当时逃得急,不能确认!” “小人不敢隐瞒诸位殿下,是真得不知道有没有被抄家灭族!”王大宇也是跟着附和,甚至补充说道,“要不小人偷偷入关,确认下家里情况?” 听到他们两人的回答,边上的多铎就怒了,厉声喝道:“那你们为何之前一直都说,你们是被明国朝廷给抄家灭族了?” “……”靳良玉、王大宇两人一听,顿时傻眼,这是在说自己撒谎了么? 看到这样子,豪格也是怒喝道:“听到没有,听到没有,他们还想回去呢,这是去领赏么?” “好啊,还真得是他们干的!”阿济格也愤怒地喊道,“活剐了这两个明狗!” 靳良玉、王大宇看到他们那吃人的目光,听着他们说那话,那是真吓到了,差一点,就要屁滚尿流了,慌了神,就连忙磕头否认道:“是被抄家灭族了,肯定是被抄家灭族了……” 他们已经感觉到,事情的关键,在于是否已经抄家灭族这一点上。 他们能看出来,这些奴酋真得非常在意,他们有没有被朝廷抄家灭族的。既然这样,那他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再次回答抄家灭族。 反正他们自己觉得,大概率上来说,肯定是被抄家灭族的。毕竟他们自己做下的那些事情,朝廷如此劳师动众地来抓他们,必然不可能放过他们的。 如果是在平时,可能多尔衮等建虏中比较心细的人,会站在靳良玉、王大宇的角度去想问题,可能会觉得,他们的前后言行不一致,也是能够理解的,并不能成为他们是明朝奸细的依据。 可是,此时此刻,逃回来的图尔格和孔有德等人,都是用事实说明,蓟州之战就是一个陷阱。明国早就调兵遣将,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大清军队入关的。 从这些迹象来说,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有人给明国通风报信,并且还知道,大清军队入关之后的首战,会是蓟州之战。 而就目前来说,可能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就是这八大晋商。 这么一来,靳良玉、王大宇两人在说话之前,其实就已经被打上了嫌疑。如此一来,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任何一点不合理,都会被人拿放大镜放大,并且往嫌疑人的角度去联想。 所谓的人吓人,会吓死人,其实就是一个道理。 就算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用这种思路去想的话,这不,就把靳良玉、王大宇给吓死了! 此时,多尔衮又听到靳良玉、王大宇两人改口,便冷笑一声问道:“所以说,你们也不会承认,你们是奉明国皇帝之命,来怂恿大清军队入关,然后设下埋伏的事情了?” 听到这话,靳良玉、王大宇是立刻就明白过来,敢情是大清军队打了败仗,他们是在找背锅的了? 这么大的罪名,他们两人就是打死也不敢承认的啊! 于是,他们便立刻又喊冤起来。 然而,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多铎、豪格等人对于明人,天然地就厌恶,听到这里,那还有什么耐心,一个上去就踹,另外一个,上去就抓了衣领开始扇耳光。 “啪啪……” “啊……饶命……救命……” 打人的声音,哭嚎的声音,顿时充斥在这殿内,听得洪承畴没来由地非常害怕,身子都快缩成团了。 多尔衮等了一会,一挥手吩咐道:“把他们拖出去等陛下处置!” 边上站着的黄马褂便立刻上前,拖着浑身血迹的靳良玉、王大宇两人出了大殿。 大殿内安静下来之后,多尔衮便胸有成竹地对代善说道:“如此,便能解释蓟州之战了。还有,明军那边,必然是不可能全军都穿非常坚固之盔甲的。肯定是调集了他们所有的盔甲,并且把盔甲给了最前线的明军军卒,至于后面的明军军卒,肯定就不是,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说完之后,他又转头看向图尔格和孔有德等人问道:“本王这个分析,有道理么?” 这一下,图尔格和孔有德等人也不敢坚持了。 图尔格不说,就孔有德来说的话,他确实看到排在前面的明军将士,弓箭覆盖之下大部分都是没事,肉搏时候,对方的盔甲也确实不惧刀枪。但是,在后面的明军是不是也是这样,还真不敢随便乱说了! 看到孔有德等人点头,多尔衮便自信地对殿内众人分析道:“明国朝廷在松锦之战后,为了扭转战局,以这些晋商的家人为要挟,让他们怂恿大清军队入关,就想着打败我们大清军队,为此,以明国的实力,调集全国军队,比如原本就不会在京畿之地的白杆军。还有,凑集一线明军军卒的盔甲,全力以赴就为了打赢这一仗做了很多准备,也是能说得通的。” 殿内的这些建虏的亲王贝勒一听,感觉这个说法最是合情合理,如多铎和多尔衮关系最好的,就立刻称赞起多尔衮的智慧! 唯独只有一个人,心中其实还有一点疑问的。这个人,就是孔有德。 多尔衮的这个结论,最大的点,就是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明国那边会知道大清军队入关,并且在蓟州布局埋伏的事情。 但是,孔有德还知道有一个原因,其实也可以解释这点的,那就是大明太祖皇帝显灵。 然而这个可能,太玄了,他可不敢当众说出来。 于是,大殿内一致同意多尔衮的推理之下,便恭请圣裁,由皇太极来给整个事情下定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00 数典忘祖的下场 不过,皇太极的情况并不好,有点奄奄一息的感觉。 等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听到皇太极的旨意,就是让他们这些亲王自己看着办,并对此次事情妥善善后。 说完这些话之后,皇太极似乎又晕了过去。 布木布泰见了,就哭哭啼啼地开始赶人。再不走,还要影响皇太极养病的话,那就是想皇太极死! 多尔衮等人见了,也不敢再留了,便转移到崇政殿去议事。 慌乱间,没人管洪承畴,至于金尚宪和林庆业,则从哪来回那去,没人有心理理他们两个朝鲜人。 重新在崇政殿按资历做好之后,众人都看着最上首的代善,等他说话。 这么大的惨败,应该是从努尔哈赤起兵之后,最大的一次惨败,并且败得很彻底! 要善后这个事情,真得有点难。在场的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头一遭遇到。 他们期待着最年长的代善,能说出个什么来。 结果,让他们有点意外的是,代善的表情有点痛苦,揉着脑门说道:“真是多事之秋,我这老毛病又犯了,头疼的厉害,你们议吧,不用管我!” 他在近几年来,确实已经有点淡出权力中心的意思。 不过在场的大部分却也知道,代善之所以会如此,其实是被皇太极给打压的。 想当年,八王议政,四大贝勒,代善,莽古尔泰,阿敏和皇太极四人的话语权最大,都想争抢建虏的权柄。 结果,争到后来,莽古尔泰被皇太极强力打压,削爵等等,最后抑郁成疾,暴病而亡,年四十六,并且死后还遭清算。 还有阿敏,明面上是自己找死,最后被皇太极幽禁而死。 这两大贝勒到底怎么回事,代善其实心知肚明。 面对强势的皇太极,感觉他自己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斗得过,便息了心思,不敢再和皇太极去争,因此就开始淡出建虏权力中心,很久不管事了。 此时,代善又要当撒手掌柜,其他人还真没话可说。 多尔衮见了,便开口说道:“如今之计,我觉得最重要的,第一是给郑亲王报信,要他小心明军可能会攻打他,做好防备,如果事不可为,就先撤回海州也行。第二,便是统计伤亡损失,做好安抚事宜!” 他所说得郑亲王,就是指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如今正在锦州坐镇。 十几万大军入关,都被明军打败了,那么明军是不是会趁这大胜之威攻打锦州,这是很有可能的。 因此,多尔衮首先想到的,就是通知济尔哈朗那边做好防备。 如果要是以往的话,明军敢来进攻,他们就会巴不得,因为这么一来,他们就能在野战中消灭更多的明军。 然而,还是因为这一战,明军在关内,哪怕是设下了埋伏,也是在野战中打赢了十几万大清军队的。明军野战之实力,到底有多强,他们心中就没底了。 也是如此,多尔衮才有建议,如果济尔哈朗那边觉得要顶不住的话,可以放弃锦州等地,回撤到建虏控制力更强的海州。而不是盛京这边组织军队去增援,和明军去决战。 对于他说得这两点,哪怕嚣张如多铎、豪格,也是没有反对。 蓟州之战,虽然他们没有亲自参与,却也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他们不愿承认的阴影。 多尔衮见他们都同意,便转头看向在揉脑袋的代善。 代善看到他的目光,便只好说道:“你的能力,我都是佩服的,我是没有意见!” 多尔衮听了,眉头微皱,怎么感觉有点别扭呢! 不过他也不想多计较了,转回头,就又对在场的这些人说道:“此战之责,概因几个晋商通风报信,暗害我大清所致。当然,作为主帅的阿巴泰,其罪也难逃,削其爵位。不过他为掩护败军撤出关外而吸引明军战死关内,我觉得也算将功抵罪,祸不及家人。你们以为如何?” 豪格一听,顿时就不愿意了,当即站出来说道:“吃了这么大的败仗,就只是削爵?要我说,决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他说完,多尔衮就冷着脸,打断他说话道:“难道你是想让大清上下都知道,此战是我们的问题,因此打不过明军?既然如此,不如你来,或者你领军打他一个大胜仗,以此重振军心士气如何?” “我来就我来,我就不信了,什么时候明狗能那么厉害……”豪格听了,便想也不想,就接过话,就差拍胸脯了。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代善有点烦躁地说道:“你觉得你比我们都要强?能不能让你皇阿玛省点心?” 一听这话,豪格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敢再说话了。 代善见了,便示意多尔衮继续。 很显然,他那头疼估计是假的,该他说话的时候,他觉得该说话的时候,还是会说话的。 多尔衮见了,也不推脱,便继续严肃地说道:“今次败仗,第一是那几个晋商被明国朝廷拿住家族而为明国朝廷做事,给明国朝廷通风报信,才让大军刚入关就陷入了几十万明军的重围!” “……”豪格一听,嘴巴张了下,想纠正下多尔衮话中的错误,不过看到代善的眼睛盯着他,就想起代善刚才所说,只好闭嘴了。 只听多尔衮继续说道:“第二,明国富有四海,提前有了准备,凑集了不少盔甲给一线明军之用。至于明军全军皆有坚固盔甲,那是谣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敖汉部族暗中已被明国朝廷收买,战时动摇军心,临阵哗变,才有此次大败!”多尔衮说到这里之后,扫视了下殿内这些人,见他们似乎都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 于是,他就又严肃地宣布道:“由此,处理结果如下:其一,活剐了那两个晋商,他们是此战失败的罪魁祸首,为枉死的大清勇士报仇……” 听到这话,没人说什么,两个晋商而已,杀了就杀了。 “……其二,图尔格发现敖汉部族暗通明国,是此次造成大清失利的帮凶,因此灭其族。” 听到多尔衮的这个处置,跪在那边的图尔格,自己都愣了下,随后就反应过来,他过关了。 不但不会怎么追究他的战败职责,就连为了活命,灭了敖汉部族的事情,也有了正当的理由,变得有功无过了。 想到这,他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是镶白旗人。 “……其三,大清统帅阿巴泰,中奸人之计,身陷重围之时,秉承大清勇士之风,以身吸引明军,掩护大清军队突围。虽有过,亦有功,削爵以处之,以为他人戒!” 说到这里,多尔衮提高了声音,严肃地说道:“大清军队一时不慎,才吃了一个败仗而已。如果明军敢出关的话,就是我大清报仇的机会,大清必胜!” 说完之后,他就看着在场所有人,等着他们表态了。 在场的这些亲王,都是打惯了仗的。哪怕豪格也是,都是领军打仗之人。 他们都非常清楚一点,军心士气,决不能有事。一旦因为这一场大败而导致军心士气提不起来的话,大清面对明国又没有兵力和物资上的优势,那就没法打仗了。 因此,多尔衮的这几条处置,特别是代善已经点了一下之后,就没有人有意见。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说,此战非战之罪,都是晋商的错,还有敖汉部族的错,大清还是无敌的,以后再打仗,大清肯定还是能赢! 没有人反对之下,多尔衮的这些处置对策,就写成了一份奏章,立刻送往皇太极那边,由皇太极过目,最终拍板。 在等待皇太极回复的时间内,崇政殿内,没有人说话,似乎都是在听着盛京城的哭丧声。 就算平时算嚣张的豪格、多铎之流,神情也是有点沮丧。 想想也是,这一次败得太惨了,死了那么多的大清勇士,真得是有点伤筋动骨的了! 在一片安静的环境中,侍卫统领鳌拜的脚步声就格外地响亮。 这些亲王贝勒抬头看到是他,便都站了起来。 当然,这和鳌拜没关系,而是鳌拜带回了皇太极的旨意。 不出多尔衮所料,对于他的几点处置,皇太极都同意了。不但如此,还让鳌拜传旨,给了多尔衮他们一些资料,是大清目前的物资储备情况。 这个,只有皇太极这个皇帝手中才有汇总资料,给多尔衮他们的意思,就是皇太极现在迫切需要养病,等料理了战败示意之后,还需要他们几个亲王再议一议物资方面的事情。 这个事情暂时也没法管,死了那么多人,也够多尔衮等人忙了。 一边统计伤亡,安抚战死军卒的家属,同时也发布告,说明具体战事的事情。 随后,多尔衮等人又把盛京的悲伤和愤怒转移到两个晋商身上,开了一个非常隆重的活剐大会。 靳良玉、王大宇恐怕是真没想到,他们两人的待遇,竟然和远在京师的阿巴泰一样。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就是他们两人知道,他们一心为大清办事,结果却被大清活剐,这就是数典忘祖的下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01晋商的下场 , 并且,因为他们两人背了黑锅,被多尔衮等人打成了此次战事失败的罪魁祸首,由此引发的建虏愤怒,同样撒到了在辽东的其他汉人身上。 那些被掠夺去辽东成为建虏包衣的汉人,日子就更为难过,甚至被建虏打死都有; 还有那些投降了建虏的汉人,不管是在建虏军中有军职还是普通军卒,也被建虏所迁怒,打人事情不时爆发,而那些汉人却不敢还手,只是暗恨那被活剐了的晋商; 这些被迁怒的人中,有参与此次战事逃回去的汉人,比如孔有德等人;还有没有参与此次战事的那些汉人,比如洪承畴、耿仲明、祖大寿等人。 完全可以说,因为盛京城内,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丧事的原因,他们的悲愤,都冲着汉人而发,打骂他们都是内奸,以至于一时之间,女真、蒙古族和汉人之间的对立非常严重。 对于这种情况,多尔衮等人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至少在始作俑者的多尔衮眼里,他其实非常清楚,这种情况并不有利于大清。 但是,他们却又没有办法,因为这么惨重的伤亡,必须要让人把愤怒发泄出来。这个责任,不能由他们来背,那就只有由低贱的汉人来背了。 当然了,他们也在看着的,就想着等合适的机会,再找合理的理由制止这种对立,然后再安抚下汉军八旗,这个事情就算是过去了。 不管怎么样,崇祯十五年的这个年,在辽东的汉人就别想过了。 ……………… 和辽东汉人完全不同的是,关内的汉人,特别是京畿之地的百姓,对于崇祯十五年的这个年节,那是格外的隆重、喜庆! 蓟州之战的大捷,给他们看到了未来生活会太平的希望,至少应该不用再担心建虏会破关。既然日子有了盼头,在这一年之计当然是要好好庆祝的。 并且,因为蓟州之战的大捷,还给他们带来了一项意外的收入。就是京畿之地各地,都以村或者里甲为单位,组织青壮开始了“打猎”! 这个打猎,并不是说去猎取野兽,用来过年,而是搜捕那些战败躲起来的建虏残兵败将。抓到一个建虏,可比猎取野兽的回报好多了,顺便还能算是亲自报仇,并且各州府还会敲锣打鼓,非常荣耀的。 这一日,迁安郊外山上,有一队猎户,十余人,偷偷地围住了山上的一个破败山神庙。 这个山神庙早在建虏第一次入关的时候就被烧毁,十来年来并为重修,也没有人,但是,这几日,有人发现这边有烟火的痕迹,这一队猎户便过来看看了。 大雪纷飞之下,白茫茫的一片,山神庙的外面,并没有脚印痕迹,但是,这队猎户却是欣喜,因为他们发现,山神庙里面还真有人生着火。 偷偷潜入,猛然发难,弓箭、钢叉一起招呼,山神庙里面的情况,却让他们中不少人又狂奔而出,当场吐了。 你道是为什么? 庙里确实有人,烧火煮东西吃。之所以有人吐了,是因为一个活人在吃死人。 有经验的猎户很快就猜出了庙里的情况,首先,这两个人都是汉人和尚模样,不似辽东建虏,也不是蒙古人。但是,他们的头发应该是刚剃不久的,从头顶痕迹能分辨出,以前是金钱鼠尾的发式。 其次,那个死了的汉人,后脑勺是破的,应该是被人砸了后脑勺而死,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这个还活着的同伙干的。 虽然这个活着的假和尚否认他是建虏,面对人肉又无法解释,最后被人翻了他们的随身之物,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两个人的身份。 活着的这个,是叫范永斗,死了的那个,是王登库。 “哈哈,发财了,发财了啊!” “说,你是不是张家口晋商的那个范永斗?他也是晋商王登库?” “肯定假不了的,都不用问了,听他口音,还是金钱鼠尾理得光头,躲在这里没吃的,全都符合,肯定没错了!” “这下好了,这个年好过了,朝廷可是重金悬赏,活捉最好,死了的那个,首级还能用,发财了!” “……” 兴高采烈之下,这群猎户便开心地押解范永斗回去,报给官府,很快消息就传到了京师。 对于八大晋商,崇祯皇帝那绝对是恨死了的。早在当初抄家灭族八大晋商时,发现逃脱了四个,就已经发下了重赏的。 这一次,又从俘虏口中得知范永斗和王登库这两人也随军入关,俘虏和死人中又没有发现,崇祯皇帝就再次下旨发出重赏。 可以说,范永斗和王登库两人就是移动的银子,是京畿之地猎杀队最为看重的目标,最终被迁安的猎户所获。 听到传回来的消息之后,崇祯皇帝很是高兴,便下旨公布范永斗吃王登库之事外,又一次在年关之前,下旨活剐了范永斗。 京师百姓,茶余饭后便又多了一个谈资,不过多是告诫小辈、后人,一定不能学八大晋商那样,最终恶有恶报!很自然地,从侧面又一次证明了崇祯皇帝抄家八大晋商的正义性,让有些造谣皇帝专门拿富商开刀的谣言,消停了不少。 特别是到后来,还在辽东的两个晋商,被建虏活剐的消息传回之后,又一次被人拿他们当方面例子来告诫后人:做生意不能没有底线,没了良心,终归会有恶报。 至于建虏所说晋商乃是为朝廷效力的事情,只能又是一个笑话,因为八大晋商的家人,在最初的时候,就被朝廷抄家灭族了,哪来的以晋商家人为要挟,让他们为朝廷效力? 之所以朝廷官军能及时在蓟州围住建虏,那都是因为太祖皇帝显灵,指点过当今天子的缘故而已。 总之,如今的京师,随着年关越来越近,全都开始喜气洋洋地准备过年,讨论的事情,也大都是高兴的事情。 比如,他们关注密云那边竟然还有大铁矿,张家口那边还有金矿,朝廷真是发大财了。 当然,皇帝能直接了当地派人去具体的地点开采,这又一次证明了,当今皇帝有太祖皇帝的指点,要不然就解释不通。 还有,京师百姓也很关注京师中两个银行的修建,不时有人去围观,看新鲜事物。 同时,还有围观城外正在修建的铁路,更是觉得稀奇。这种修路方式,简直是闻所未闻,又是碎石,又是木头,还有铁条什么的,一个个议论着,这条路会是什么样的? 崇祯皇帝这边,也是心情畅快,送走了堵胤锡、孙传庭等人之后,和刘伟超聊天,说下他这边的事情。 “朕现在就有一个小目标!”崇祯皇帝笑着对刘伟超说道,“明年开始,至少在京畿之地,最好是北方这边,能解决饿肚子的问题。” 说着,他就又给刘伟超说了下他要解决这个小目标的措施。 这其中,最大的依仗,还是在粮田之外的地方,实行种番薯等作物对粮食的补充。 经过这一年的番薯种植,北方这边已经存储了大量番薯,再加上明年继续从南方运送番薯到北方来种植,崇祯皇帝预估,基本上可以实现小目标。 说到最后,他也是感慨地说道:“就目前的初步统计来说,北方的连年战乱,瘟疫,还有饥荒等等,人口已经大幅减少了。要不然,明年的粮食问题,还是压力很大。你说,这算是好呢,还是不好呢?” 听到这话,刘伟超也不好说。北方这边,自然灾害就不说了,还一直是流贼和建虏的祸害,这是已经崇祯十五年了,估计人口确实已经损失很多。 不说别的,建虏的每一次入关,所过之处,只要是活的东西,包括人口都会掠往关外。对于京畿之地附近的民生打击,真得很大。 反过来,还真是有利于崇祯皇帝实现他的小目标。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些天,我网购了几本传说中的穿越神书,稍微翻看了一下,发现有对你实现小目标有用的东西。” “真得?”崇祯皇帝一听,很是惊喜,连忙问道,“是什么?” 民以食为天,如果能解决饿肚子的问题,那么这天下就稳了一半。 刘伟超看他这么惊喜,便连忙对他说道:“粮食的丰收,主要取决于土地和农作物,农作物先不说了,关于这土地,你可以把贫瘠的土地变为肥沃土地,产出自然就能多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化肥!” “化肥?”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没听说过这个词。 刘伟超当即就给他解释道:“就是化学肥料,不过这个你那边应该还没这个条件,但是也有现成的磷肥可以用,就是钢渣。” “钢渣?炼钢之后的残渣么?”崇祯皇帝一听,惊喜地说道,“这都已经堆积如山了!” 刘伟超听了一笑道:“其实我也是才知道,原来这个钢渣就是好用的磷肥,还有不少手段,能简单提高你那边的农业基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02 你知道爱情么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同样撒到了在辽东的其他汉人身上。 那些被掠夺去辽东成为建虏包衣的汉人,日子就更为难过,甚至被建虏打死都有; 还有那些投降了建虏的汉人,不管是在建虏军中有军职还是普通军卒,也被建虏所迁怒,打人事情不时爆发,而那些汉人却不敢还手,只是暗恨那被活剐了的晋商; 这些被迁怒的人中,有参与此次战事逃回去的汉人,比如孔有德等人;还有没有参与此次战事的那些汉人,比如洪承畴、耿仲明、祖大寿等人。 完全可以说,因为盛京城内,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丧事的原因,他们的悲愤,都冲着汉人而发,打骂他们都是内奸,以至于一时之间,女真、蒙古族和汉人之间的对立非常严重。 对于这种情况,多尔衮等人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至少在始作俑者的多尔衮眼里,他其实非常清楚,这种情况并不有利于大清。 但是,他们却又没有办法,因为这么惨重的伤亡,必须要让人把愤怒发泄出来。这个责任,不能由他们来背,那就只有由低贱的汉人来背了。 当然了,他们也在看着的,就想着等合适的机会,再找合理的理由制止这种对立,然后再安抚下汉军八旗,这个事情就算是过去了。 不管怎么样,崇祯十五年的这个年,在辽东的汉人就别想过了。 ……………… 和辽东汉人完全不同的是,关内的汉人,特别是京畿之地的百姓,对于崇祯十五年的这个年节,那是格外的隆重、喜庆! 蓟州之战的大捷,给他们看到了未来生活会太平的希望,至少应该不用再担心建虏会破关。既然日子有了盼头,在这一年之计当然是要好好庆祝的。 并且,因为蓟州之战的大捷,还给他们带来了一项意外的收入。就是京畿之地各地,都以村或者里甲为单位,组织青壮开始了“打猎”! 这个打猎,并不是说去猎取野兽,用来过年,而是搜捕那些战败躲起来的建虏残兵败将。抓到一个建虏,可比猎取野兽的回报好多了,顺便还能算是亲自报仇,并且各州府还会敲锣打鼓,非常荣耀的。 这一日,迁安郊外山上,有一队猎户,十余人,偷偷地围住了山上的一个破败山神庙。 这个山神庙早在建虏第一次入关的时候就被烧毁,十来年来并为重修,也没有人,但是,这几日,有人发现这边有烟火的痕迹,这一队猎户便过来看看了。 大雪纷飞之下,白茫茫的一片,山神庙的外面,并没有脚印痕迹,但是,这队猎户却是欣喜,因为他们发现,山神庙里面还真有人生着火。 偷偷潜入,猛然发难,弓箭、钢叉一起招呼,山神庙里面的情况,却让他们中不少人又狂奔而出,当场吐了。 你道是为什么? 庙里确实有人,烧火煮东西吃。之所以有人吐了,是因为一个活人在吃死人。 有经验的猎户很快就猜出了庙里的情况,首先,这两个人都是汉人和尚模样,不似辽东建虏,也不是蒙古人。但是,他们的头发应该是刚剃不久的,从头顶痕迹能分辨出,以前是金钱鼠尾的发式。 其次,那个死了的汉人,后脑勺是破的,应该是被人砸了后脑勺而死,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这个还活着的同伙干的。 虽然这个活着的假和尚否认他是建虏,面对人肉又无法解释,最后被人翻了他们的随身之物,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两个人的身份。 活着的这个,是叫范永斗,死了的那个,是王登库。 “哈哈,发财了,发财了啊!” “说,你是不是张家口晋商的那个范永斗?他也是晋商王登库?” “肯定假不了的,都不用问了,听他口音,还是金钱鼠尾理得光头,躲在这里没吃的,全都符合,肯定没错了!” “这下好了,这个年好过了,朝廷可是重金悬赏,活捉最好,死了的那个,首级还能用,发财了!” “……” 兴高采烈之下,这群猎户便开心地押解范永斗回去,报给官府,很快消息就传到了京师。 对于八大晋商,崇祯皇帝那绝对是恨死了的。早在当初抄家灭族八大晋商时,发现逃脱了四个,就已经发下了重赏的。 这一次,又从俘虏口中得知范永斗和王登库这两人也随军入关,俘虏和死人中又没有发现,崇祯皇帝就再次下旨发出重赏。 可以说,范永斗和王登库两人就是移动的银子,是京畿之地猎杀队最为看重的目标,最终被迁安的猎户所获。 听到传回来的消息之后,崇祯皇帝很是高兴,便下旨公布范永斗吃王登库之事外,又一次在年关之前,下旨活剐了范永斗。 京师百姓,茶余饭后便又多了一个谈资,不过多是告诫小辈、后人,一定不能学八大晋商那样,最终恶有恶报!很自然地,从侧面又一次证明了崇祯皇帝抄家八大晋商的正义性,让有些造谣皇帝专门拿富商开刀的谣言,消停了不少。 特别是到后来,还在辽东的两个晋商,被建虏活剐的消息传回之后,又一次被人拿他们当方面例子来告诫后人:做生意不能没有底线,没了良心,终归会有恶报。 至于建虏所说晋商乃是为朝廷效力的事情,只能又是一个笑话,因为八大晋商的家人,在最初的时候,就被朝廷抄家灭族了,哪来的以晋商家人为要挟,让他们为朝廷效力? 之所以朝廷官军能及时在蓟州围住建虏,那都是因为太祖皇帝显灵,指点过当今天子的缘故而已。 总之,如今的京师,随着年关越来越近,全都开始喜气洋洋地准备过年,讨论的事情,也大都是高兴的事情。 比如,他们关注密云那边竟然还有大铁矿,张家口那边还有金矿,朝廷真是发大财了。 当然,皇帝能直接了当地派人去具体的地点开采,这又一次证明了,当今皇帝有太祖皇帝的指点,要不然就解释不通。 还有,京师百姓也很关注京师中两个银行的修建,不时有人去围观,看新鲜事物。 同时,还有围观城外正在修建的铁路,更是觉得稀奇。这种修路方式,简直是闻所未闻,又是碎石,又是木头,还有铁条什么的,一个个议论着,这条路会是什么样的? 崇祯皇帝这边,也是心情畅快,送走了堵胤锡、孙传庭等人之后,和刘伟超聊天,说下他这边的事情。 “朕现在就有一个小目标!”崇祯皇帝笑着对刘伟超说道,“明年开始,至少在京畿之地,最好是北方这边,能解决饿肚子的问题。” 说着,他就又给刘伟超说了下他要解决这个小目标的措施。 这其中,最大的依仗,还是在粮田之外的地方,实行种番薯等作物对粮食的补充。 经过这一年的番薯种植,北方这边已经存储了大量番薯,再加上明年继续从南方运送番薯到北方来种植,崇祯皇帝预估,基本上可以实现小目标。 说到最后,他也是感慨地说道:“就目前的初步统计来说,北方的连年战乱,瘟疫,还有饥荒等等,人口已经大幅减少了。要不然,明年的粮食问题,还是压力很大。你说,这算是好呢,还是不好呢?” 听到这话,刘伟超也不好说。北方这边,自然灾害就不说了,还一直是流贼和建虏的祸害,这是已经崇祯十五年了,估计人口确实已经损失很多。 不说别的,建虏的每一次入关,所过之处,只要是活的东西,包括人口都会掠往关外。对于京畿之地附近的民生打击,真得很大。 反过来,还真是有利于崇祯皇帝实现他的小目标。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些天,我网购了几本传说中的穿越神书,稍微翻看了一下,发现有对你实现小目标有用的东西。” “真得?”崇祯皇帝一听,很是惊喜,连忙问道,“是什么?” 民以食为天,如果能解决饿肚子的问题,那么这天下就稳了一半。 刘伟超看他这么惊喜,便连忙对他说道:“粮食的丰收,主要取决于土地和农作物,农作物先不说了,关于这土地,你可以把贫瘠的土地变为肥沃土地,产出自然就能多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化肥!” “化肥?”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没听说过这个词。 刘伟超当即就给他解释道:“就是化学肥料,不过这个你那边应该还没这个条件,但是也有现成的磷肥可以用,就是钢渣。” “钢渣?炼钢之后的残渣么?”崇祯皇帝一听,惊喜地说道,“这都已经堆积如山了!” 刘伟超听了一笑道:“其实我也是才知道,原来这个钢渣就是好用的磷肥,还有不少手段,能简单提高你那边的农业基础。”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03 什么 李岩正在侃侃而谈呢,忽然,外面传来匆忙的脚步声,却是轮值哨探的一只虎李过快步而入。 他的动静有点大,大堂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过去。 只见李过很是兴奋的样子,他们便都有点好奇,什么事情,竟然能让一只虎高兴成这样子? 他们正在想着呢,就见一只虎快步到了侃侃而谈的李岩身边,双手抱拳向李自成大声禀告道:“大将军,刚得到的消息,说八大王连续攻下郸水、黄州、麻城。并招募得数万人后又西取汉阳,从鸭蛋洲渡过长江,迅速攻占了武昌府城。” “什么?” “什么?” “……” 他这个消息一说出来,顿时引起一片惊呼。 要知道,他们一路南来,攻势并不顺利,却没想到,张献忠那边竟然在那边势如破竹,打下了这么多城池,甚至连武昌重镇都打下来了?这么一对比,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李过扫视大堂内众人,看到他们诧异的样子,就点点头,然后又继续补充说道:“武昌为楚王朱华奎的王府所在地。守城官吏闻风而逃,楚王所募兵为之内应,大开城门迎接八大王。据传闻,说八大王处死楚王后,与部下分食其肉,同时把楚王宫里的金银珠宝统统拉走,用了数百辆车子也没拉完啊。还散银六百余万两,召集各地流民,正在扩军!” “什么?” “什么?” “……” 一听这话,又是引起了一阵惊呼。倒不是说他们听到八大王吃人肉,而是没想到,那个楚王竟然有那么多的金银珠宝,数百辆车子都没拉完,光是银子都能撒出去六百余万两,这还真是羡慕死他们了! 李过还没说完,听到这一片惊呼声后,似乎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最后面向李自成,又禀告道:“传闻说八大王在武昌,已自称大西王,建立大西国,设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及委派地方官吏。改武昌曰天授府,江夏曰上江县,听说还要开科取士,招揽人才。” “什么?” “什么?” “……” 大堂内,顿时又引来一片惊呼声。 这可真是简直了,人和人不能比啊! 自家的处境,和八大王那边一比,真得是立刻就被比下去了! 要知道,以前的时候,自己这边的实力可是要比八大王强多了的。可如今,人家却是红红火火! 这么想着,刘宗敏看着李岩就有点碍眼,当即对李岩嚷道:“你一个穷秀才,鸟用都没有,还民心?民心你娘啊!真要按你所说,八大王那边怎么说?真是没用的卵人,就知道瞎比比……” 他这话说出来,李岩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不过他还没说什么,边上的红娘子却是不愿意了,立刻出列,指着刘宗敏的鼻子骂道:“你个铁匠出身的破落户,就只有一身蛮力,自己不带脑子就算了,还敢说我家相公……” 刘宗敏被一个女人这么数落,自己又没有一点自觉,是他先挑事的,当即就怒了,挥手就一拳打向红娘子。 刚好在边上的李过一见,不管事情对错,先劝架是第一,就连忙出手,架住了刘宗敏的一拳,同时劝道:“你们干什么,都好好说话,还动手了不成?” “你给我让开!”刘宗敏压根不听他的,见他拦在面前,便厉声喝道,“你敢护着这娘们的,老子连你都打!” 李过一听,顿时也怒了,正想说“那就划下道来”时,李自成发飙了,猛地一拍桌子,发出“啪”地一声,顺带着吓了边上的罗汝才一跳。 “你们都干什么?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他这一发飙,底下人就不敢闹了。刘宗敏也是,他眼里就只有一个李自成,这李自成说得话,他还是会听的。 于是,大堂内终于安静了下来。 此时,李自成的心中,自然是很不高兴的。 那个张献忠,他是真看不起的,并且双方还是闹翻了的。此时听到原本实力不如自己的张献忠,竟然打下了那么多地方,还得到了那么多的钱财,不但在招兵买马,还竟然敢建立大西国,自称大西王。自己都还只是自称“奉天倡议营文武大将军”而已,都骑到自己头上了! 这种情况下,李自成还能开心就怪了。 他自然不知道,原本的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一只手机引发了蝴蝶效应,才会变成这样。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在这一年内,他打赢了朱仙镇之战,获得了兵力和物资上的补充,打下了开封,声势大振,又南下重新占领襄阳,随后就建立大顺国。 张献忠是怕了他,怕被他给吞并,就赶紧南下,远离襄阳。 然后,李自成北上夺取关中,登基称帝,是他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没有朱仙镇之战,兵力和物资得不到补充不说,卫辉之战还让他损兵折将,开封最终也是没有打下来,白白耗掉了无数物资粮草。军心士气不高,被迫南下补充物资。 而张献忠这边,因为蝴蝶效应,在江南这边的孙应元和黄得功被抽调北上,刘良佐又被勒令守住凤阳不出击。如此一来,张献忠的压力顿时就大减。 本来的话,他是要到崇祯十六年才能打下武昌,就这么的提前了。 没有李自成那么多的压力,张献忠就明显混得好了。由此,他反而比李自成要意气风发一些。 此时,大堂内安静下来之后,李自成便很不高兴地问李岩道:“你说江南士绅团结,会出血死命抵抗,那我问你,武昌那又怎么说?为何他张献忠就能募集人马,还能把武昌都打下来?” 李岩显然还是相信自己的看法,想了下就回答李自成道:“八大王能取得如此成就,肯定也是民心所向。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因为是那个楚王无道,民怨沸腾之下,才会如此。要不然,这楚王如同开封之周王,我不相信张献忠能打下武昌!” 说到这里,他便用非常诚恳地表情对李自成说道:“大将军,前阵子挖了黄河堤坝,已是坏了我们的名声。一路南下,为了补给物资,迫不得已之下又用以前一套,更是失了民心,窃以为,再不能这么下去了……” “够了!”李自成一听,顿时又恼火地说道,“朝廷挖了黄河堤坝,关我什么屁事?民心不民心的,至少也要等兄弟们都能吃饱喝足再说!” 很显然,他自己都知道,挖黄河堤坝的事情是会遭人唾骂的,因此就不承认。 之前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有听李岩的,改了流贼的做法,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来获得民心。 但是,那时候是他连续打败了朝廷官军,占据了中原之地,更是杀了福王,得到了大批粮草物资的补给之后,他才有底气听从了李岩的建议。 可如今,开封之战对他来说,损耗极大,自己都吃不饱,还考虑个啥民心,先抢饱了再说。 这不,刘宗敏一听李自成的话,就当即大声附和道:“可不就是,你一介书生,读书都读傻了的,民心民心,饿死自己了有民心又有什么用?自己不带脑子还说我,脑袋都被门夹了!” 红娘子一听,顿时大怒,她不敢去骂李自成,但是却也容不得刘宗敏骂她相公。 正待骂回去时,被李岩给拉住了,摇摇头,让她不要说话。 随后,他向李自成躬身一礼,说道:“大将军教训地是,学生受教了!” 说完之后,他就拉着红娘子退回了人群中,不再说话。 纸是包不住火的,过去了几个月,刘宗敏挖开黄河堤坝的事情,军中多少都已经传开了。 谁都不是傻子,刘宗敏挖黄河堤坝试图淹开封的事情,要是李自成不知情,绝对是不可能的。 不过李自成一口否认,明显还明显对李岩有怨言,不同意他的民心之论,所做的事情,还几乎都是背道而驰,这让他很是伤心。 没错,义军确实有遇到困难,但不代表就可以不要民心了。在李岩看来,民心看不见摸不着,对于义军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本来的话,他还想提出建议,要分化瓦解江南士绅,能拉拢的要拉拢,结果这话都没法说出口。 如果说出来,估计又会引来一顿喷。有点心灰意冷的他,索性就不说了。 大堂内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李岩的情绪不高。不过,也没人说什么。 大堂内,就这么安静了下来,气氛似乎也有点尴尬。 正在这时,大堂外面又传来急促地脚步声,随后一个人出现在门口。 众人闻声看去,认出是李过的干儿子李来亨,负责外围哨探的。 就见李来亨和李过进来时候的表情完全相反,脸色严峻,一进大堂,就连忙向李自成禀告道:“大将军,关宁骑军南下,大约三千来骑,往凤阳方向而去,领军之人,该是吴三桂!”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04 混乱(五百月票加更) “什么,关宁骑军?”几乎是异口同声的,李自成和罗汝才两人一起惊讶出声。 问出话之后,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发现彼此的表情都很严峻,不过都没说话,又转头看向李来亨。 倒是底下有一部分年轻的,有点不明白两个大佬为什么这么惊讶,带了一些好奇看着他们的反应。 这时候,刘宗敏一挥手喝道:“关宁骑军又怎么样,我们已经不是当年了,敢来就灭了他!” 听到这话,袁宗第等人也跟着附和起来,纷纷鼓噪起来。 “没错,才三千骑军,我们还三万骑军呢,怕他个鸟!” “不要,正好报仇,灭了关宁骑军!” “……” 如果说流贼最怕什么军队?其实就是关宁骑军! 以前的时候,关宁骑军中随便派出一支军队,都是追得流贼上天入地,四处亡命的。 比如,有名的曹文诏,就是来自关宁军,领着一支人马追着流贼杀,杀得流贼都是胆寒。 还有,祖宽,同样出身关宁军,奉命剿贼,也是卢象升手下有名的猛将,追着流贼砍的那种。不过因为出身关宁军,倨傲不逊,最终不是死于流贼之手,而是被朝廷砍头的。 如果再扯远一点的话,黄得功、孙应元等人,也都是出身关宁军,只不过不像前面那两人一样是领军出战,只是以前属于关宁军而已。 李自成、罗汝才等早期混出头的流贼,全都被关宁军追杀过,因此一听关宁军,都是心有余悸。 大堂内,正在吵吵嚷嚷的,罗汝才大声喊道:“安静,安静……” 袁宗第等人听了,便安静了下来。 随后,罗汝才有些奇怪地问道:“关宁军,特别是这个吴三桂,不是一直驻防山海关的么?他怎么跑南边来了,山海关不可能被建虏夺了去吧?” “这不可能,要是山海关被建虏夺去的话,那昏君必然会逃离京师,不可能只有关宁军南下的!”李自成听了,当即摇头说道。 “该不会是关宁军打头阵,回头那皇帝就会南下了吧?”一直没有说话的牛金星,也跟着插话猜测道。 如果山海关真得落入建虏之手,皇帝南迁的话,天下格局必然会有大变,由不得他们不关心! 宋献策听了牛金星的话,摇头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最为精锐的关宁军肯定要护送皇帝,不会离开皇帝的。” 一时之间,大堂内的这些流贼,不由得都议论纷纷起来,似乎一下把这里变成了菜市场! 李岩倒是没有说话,只是双手紧紧抓着红娘子的双手,脸色有点惨白。 红娘子显然明白他的想法,低声说话,似乎是在安慰他。 站在中间禀告消息的李来亨看着他们全都在捉对讨论起来,不由得有点急了,当即大喝一声道:“等下,等一下!” 他这一声爆喝,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过见此,不由得皱眉说道:“大将军当面,不要无礼!” “不是!”李来亨听了,就有点急,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份东西说道,“我还拿到了一份邸报,但是不识字,说不定这上面有写什么呢!” 一听这话,宋献策赶紧快步过去,一把抢到了那份邸报,快速翻看了起来。 其他人,包括李自成等人,全都盯着宋献策,都想知道,这个邸报里面有没有什么消息? 只见宋献策快速翻看了一下之后,突然之间,脸色大变。 李自成一见,顿时心中一惊,连忙问道:“怎么了?” 看宋献策的表情,就好像是见到鬼一样,这让他太吃惊了。 他这个军师,见多识广,平时可都是从容淡定,有诸葛孔明之风的。但是眼前见到这,还真是头一回见。 只见宋献策抬起头来,看着李自成,用那种不可思议地表情说道:“十五万建虏入关,被朝廷官军给灭了,大概只逃走了一两万!” “什么?” “你说什么?” “……” 他这话音一落,顿时,大堂内又是一片惊呼声。几乎所有人,包括李岩在内,全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非常地诧异。 宋献策就知道他们不会相信,因为他自己都不信,就低头看向手中那份邸报,当即给他们念了起来:“皇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蓟州一战……” 这份邸报应该不是最初昭告天下的一份,而是献俘仪式之后的一份邸报,因此有详细的数字,包括建虏、蒙古鞑子、朝廷官军等等伤亡情况之类。 整个大堂内,就只听到宋献策一个人的声音,但到后来,他还没念完,就听到李自成断然打断他说道:“这不可能,朝廷要有这个本事,我李自成的脑袋摘下来给那昏君!” 松锦之战,朝廷十二万大军,包括悍将曹变蛟等人,都是全军覆没,并且那洪剃头还投降了建虏。 再近一些的,就说开封之战,孙传庭那狗官只身赶到开封防守。从头到尾,就没见到朝廷有援军! 然后现在有人说,朝廷竟然能灭了十万万建虏,那可是建虏啊,不是阿猫阿狗,这可能么?可能么! 真的,李自成怎么可能相信这邸报上说得事情呢! 就算脑袋被驴踢了,也不可能会相信! 和他一样,罗汝才也是一万个不相信,冷笑着说道:“朝廷要真有这个能耐,这天下还会是这个样子?江南赋税重地,乱成这样,不派援军?一个个藩王被杀,那皇帝会不急?这邸报上的内容,明显是胡编乱造!” 牛金星听了,也是点头附和道:“朝堂上那些狗官,弄虚作假是他们的拿手手段,还有那些带兵的将领,谎报战功,杀良冒功更是寻常事,指不定就是底下人联合起来在糊弄皇帝!” “没错,肯定是这样!” “对对对,这样才对了嘛!还是我们熟悉的朝廷,对吧!” “……” 总之,大堂内,就没有人相信这个事情会是真的! 不过宋献策的脸色,却依旧是诧异,还有一些担忧,只听他对李自成说道:“邸报上还说了,京师举行了很大的献俘仪式。几万俘虏,全都在京师城外关着,建虏军中所有头目,都被斩首示众,为首那人,还是姓爱新觉罗的,叫阿巴泰,更是剐刑!” “……”听到这话,大堂内又一下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露出震惊的神色。 刚才他们讨论出来的,大概率是认同,这是朝堂上那些狗官,上上下下联合起来糊弄皇帝的,这是他们能理解的一种解释。 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几万俘虏怎么解释?这可是活的,就在京师城外,皇帝派人一看就能发现是否假冒的了! 更不用说,还有很多建虏头目送到皇帝面前,举办那个什么献俘仪式。为首的,是爱新觉罗阿巴泰,这种有名有姓,好像还是建虏皇族中人,这个怎么冒充?如果不是打了大胜仗,这种建虏中的顶级人物,怎么可能抓得到? 但是,朝廷军队真要灭了十几万建虏,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还是打死都不愿相信的! 甚至可以说,就连在念邸报的宋献策自己,都是不相信邸报上所说蓟州大捷是真的! 倒是牛金星,用非常诧异的语气开口说道:“该不会朝堂上的那些狗官,已经蒙骗皇帝到如此地步了?皇帝也真的是,昏庸到了如此地步了?” “肯定的了!”高一功听了,回答他的话道,“皇帝老儿不昏庸,天下会大乱?那些狗官不弄虚作假,朝堂上不是奸臣当道,天下会大乱……” 李过也是忍不住了,他就在宋献策边上,就直接点评道:“那周遇吉、黄得功和孙应元确实是能打的,但其他那什么阎应元是什么人,竟然还活捉建虏主帅?还有,你是念错了还是看错了,朝廷官军的战损比,竟然这么低?勇卫营就算了,京营不是已不能用的,还能打仗?” 这具体军事上的问题,被他这么一问出来,顿时,大堂内的众多流贼头目,便又纷纷附和起来,质疑其中的数字,更让他们坚信,这邸报上的内容,压根不用看,肯定是假的。 李自成和罗汝才互相看了一眼,双双坐了回去,显然轻松了不少。 但是,宋献策却指着邸报上的一处地方,又给他们大声说道:“这里有关宁军的消息,说是论赏之日,关宁军中有军卒因为新币不满而哗变,被当场镇压,同时吴三桂论罪,降一级,改为剿贼副将,领兵南下!” 念到这里,宋献策抬起头来,看向李自成,有点底气不足地说道:“这一点,似乎是能解释,为什么吴三桂会领着关宁军南下了!” 如果建虏真得十多万人马被打败的话,那山海关那边的压力肯定会小很多,这样也能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解释,关宁军为什么可以离开山海关了。 可是,同样的,还是很多地方是不合理的,至少在场这些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相信的。 一时之间,大堂内又闹成了一片,各抒己见,评论这个事情。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05 天诛地灭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正在侃侃而谈呢,忽然,外面传来匆忙的脚步声,却是轮值哨探的一只虎李过快步而入。 他的动静有点大,大堂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过去。 只见李过很是兴奋的样子,他们便都有点好奇,什么事情,竟然能让一只虎高兴成这样子? 他们正在想着呢,就见一只虎快步到了侃侃而谈的李岩身边,双手抱拳向李自成大声禀告道:“大将军,刚得到的消息,说八大王连续攻下郸水、黄州、麻城。并招募得数万人后又西取汉阳,从鸭蛋洲渡过长江,迅速攻占了武昌府城。” “什么?” “什么?” “……” 他这个消息一说出来,顿时引起一片惊呼。 要知道,他们一路南来,攻势并不顺利,却没想到,张献忠那边竟然在那边势如破竹,打下了这么多城池,甚至连武昌重镇都打下来了?这么一对比,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李过扫视大堂内众人,看到他们诧异的样子,就点点头,然后又继续补充说道:“武昌为楚王朱华奎的王府所在地。守城官吏闻风而逃,楚王所募兵为之内应,大开城门迎接八大王。据传闻,说八大王处死楚王后,与部下分食其肉,同时把楚王宫里的金银珠宝统统拉走,用了数百辆车子也没拉完啊。还散银六百余万两,召集各地流民,正在扩军!” “什么?” “什么?” “……” 一听这话,又是引起了一阵惊呼。倒不是说他们听到八大王吃人肉,而是没想到,那个楚王竟然有那么多的金银珠宝,数百辆车子都没拉完,光是银子都能撒出去六百余万两,这还真是羡慕死他们了! 李过还没说完,听到这一片惊呼声后,似乎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最后面向李自成,又禀告道:“传闻说八大王在武昌,已自称大西王,建立大西国,设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及委派地方官吏。改武昌曰天授府,江夏曰上江县,听说还要开科取士,招揽人才。” “什么?” “什么?” “……” 大堂内,顿时又引来一片惊呼声。 这可真是简直了,人和人不能比啊! 自家的处境,和八大王那边一比,真得是立刻就被比下去了! 要知道,以前的时候,自己这边的实力可是要比八大王强多了的。可如今,人家却是红红火火! 这么想着,刘宗敏看着李岩就有点碍眼,当即对李岩嚷道:“你一个穷秀才,鸟用都没有,还民心?民心你娘啊!真要按你所说,八大王那边怎么说?真是没用的卵人,就知道瞎比比……” 他这话说出来,李岩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不过他还没说什么,边上的红娘子却是不愿意了,立刻出列,指着刘宗敏的鼻子骂道:“你个铁匠出身的破落户,就只有一身蛮力,自己不带脑子就算了,还敢说我家相公……” 刘宗敏被一个女人这么数落,自己又没有一点自觉,是他先挑事的,当即就怒了,挥手就一拳打向红娘子。 刚好在边上的李过一见,不管事情对错,先劝架是第一,就连忙出手,架住了刘宗敏的一拳,同时劝道:“你们干什么,都好好说话,还动手了不成?” “你给我让开!”刘宗敏压根不听他的,见他拦在面前,便厉声喝道,“你敢护着这娘们的,老子连你都打!” 李过一听,顿时也怒了,正想说“那就划下道来”时,李自成发飙了,猛地一拍桌子,发出“啪”地一声,顺带着吓了边上的罗汝才一跳。 “你们都干什么?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他这一发飙,底下人就不敢闹了。刘宗敏也是,他眼里就只有一个李自成,这李自成说得话,他还是会听的。 于是,大堂内终于安静了下来。 此时,李自成的心中,自然是很不高兴的。 那个张献忠,他是真看不起的,并且双方还是闹翻了的。此时听到原本实力不如自己的张献忠,竟然打下了那么多地方,还得到了那么多的钱财,不但在招兵买马,还竟然敢建立大西国,自称大西王。自己都还只是自称“奉天倡议营文武大将军”而已,都骑到自己头上了! 谷</span>  这种情况下,李自成还能开心就怪了。 他自然不知道,原本的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一只手机引发了蝴蝶效应,才会变成这样。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在这一年内,他打赢了朱仙镇之战,获得了兵力和物资上的补充,打下了开封,声势大振,又南下重新占领襄阳,随后就建立大顺国。 张献忠是怕了他,怕被他给吞并,就赶紧南下,远离襄阳。 然后,李自成北上夺取关中,登基称帝,是他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没有朱仙镇之战,兵力和物资得不到补充不说,卫辉之战还让他损兵折将,开封最终也是没有打下来,白白耗掉了无数物资粮草。军心士气不高,被迫南下补充物资。 而张献忠这边,因为蝴蝶效应,在江南这边的孙应元和黄得功被抽调北上,刘良佐又被勒令守住凤阳不出击。如此一来,张献忠的压力顿时就大减。 本来的话,他是要到崇祯十六年才能打下武昌,就这么的提前了。 没有李自成那么多的压力,张献忠就明显混得好了。由此,他反而比李自成要意气风发一些。 此时,大堂内安静下来之后,李自成便很不高兴地问李岩道:“你说江南士绅团结,会出血死命抵抗,那我问你,武昌那又怎么说?为何他张献忠就能募集人马,还能把武昌都打下来?” 李岩显然还是相信自己的看法,想了下就回答李自成道:“八大王能取得如此成就,肯定也是民心所向。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因为是那个楚王无道,民怨沸腾之下,才会如此。要不然,这楚王如同开封之周王,我不相信张献忠能打下武昌!” 说到这里,他便用非常诚恳地表情对李自成说道:“大将军,前阵子挖了黄河堤坝,已是坏了我们的名声。一路南下,为了补给物资,迫不得已之下又用以前一套,更是失了民心,窃以为,再不能这么下去了……” “够了!”李自成一听,顿时又恼火地说道,“朝廷挖了黄河堤坝,关我什么屁事?民心不民心的,至少也要等兄弟们都能吃饱喝足再说!” 很显然,他自己都知道,挖黄河堤坝的事情是会遭人唾骂的,因此就不承认。 之前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有听李岩的,改了流贼的做法,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来获得民心。 但是,那时候是他连续打败了朝廷官军,占据了中原之地,更是杀了福王,得到了大批粮草物资的补给之后,他才有底气听从了李岩的建议。 可如今,开封之战对他来说,损耗极大,自己都吃不饱,还考虑个啥民心,先抢饱了再说。 这不,刘宗敏一听李自成的话,就当即大声附和道:“可不就是,你一介书生,读书都读傻了的,民心民心,饿死自己了有民心又有什么用?自己不带脑子还说我,脑袋都被门夹了!” 红娘子一听,顿时大怒,她不敢去骂李自成,但是却也容不得刘宗敏骂她相公。 正待骂回去时,被李岩给拉住了,摇摇头,让她不要说话。 随后,他向李自成躬身一礼,说道:“大将军教训地是,学生受教了!” 说完之后,他就拉着红娘子退回了人群中,不再说话。 纸是包不住火的,过去了几个月,刘宗敏挖开黄河堤坝的事情,军中多少都已经传开了。 谁都不是傻子,刘宗敏挖黄河堤坝试图淹开封的事情,要是李自成不知情,绝对是不可能的。 不过李自成一口否认,明显还明显对李岩有怨言,不同意他的民心之论,所做的事情,还几乎都是背道而驰,这让他很是伤心。 没错,义军确实有遇到困难,但不代表就可以不要民心了。在李岩看来,民心看不见摸不着,对于义军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本来的话,他还想提出建议,要分化瓦解江南士绅,能拉拢的要拉拢,结果这话都没法说出口。 如果说出来,估计又会引来一顿喷。有点心灰意冷的他,索性就不说了。 大堂内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李岩的情绪不高。不过,也没人说什么。 大堂内,就这么安静了下来,气氛似乎也有点尴尬。 众人闻声看去,认出是李过的干儿子李来亨,负责外围哨探的。 就见李来亨和李过进来时候的表情完全相反,脸色严峻,一进大堂,就连忙向李自成禀告道:“大将军,关宁骑军南下,大约三千来骑,往凤阳方向而去,领军之人,该是吴三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06 理念不合 说到这里,宋献策走到挂出来的地图前,用手一指河南东部说道:“这里是黄河泛滥区,因此我断定,孙传庭肯定在这边向南推进,如此一来……” 听到他说得言之有理,高一功不由得问道:“军师的意思,是我们首当其冲,会和朝廷官军遭遇?” 宋献策听得点点头,严肃地说道:“江南乃是朝廷赋税重地,显然是必救之地。而凤阳又是皇陵所在,我们刚好处于朝廷官军南下救援之路上,遭遇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我有两条对策!” 李自成一听,连忙问道:“那两条?” “当前局势,我们不利于和朝廷官军决战,因此当走为上!”宋献策说着,又用手指着地图说道,“第一个对策,就是从朝廷官军的两路大军之间穿过,走黄河泛滥区北上,跳到朝廷官军的北面去。” 李自成一听这话,就皱了眉头,很显然,他不想走黄河泛滥区,便马上问道:“那第二条路呢?” 宋献策听了,又用手一指地图,这一次幅度有点大,回答李自成说道:“第二条路就是我们立刻向西出发,最好是夺取襄阳,然后再看局势。或北上河南,或者再西进蜀地都是可以,还可以坐山观虎斗……” “坐山观虎斗?”罗汝才听到这里,不由得插嘴问道,“什么虎?” 宋献策听了,转头看向他,胸有成竹地说道:“八大王夺取武昌,杀楚王,还建立大西国,他这种行为是朝廷绝对不会允许的。我们既然没有挡在朝廷官军的路上,那朝廷官军首先要围剿的,必然是八大王所部。坐山观虎斗,就是看他们两边厮杀,而后我们再择机行事!” “好,好,好!”李自成听到这里,终于露出了一丝高兴的表情道,“不愧是我的好军师,就这么办!” 牛金星听得有点嫉妒,于是,他连忙也跟着表现自己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乃是至理名言,他八大王竟然这么急着称王,想出风头,就必然是自讨苦吃!” 李自成一听,当即便裂开嘴想笑。但是,他立刻又想起什么,那脸一下便阴沉了下来。 牛金星见了,立刻回过神来,自己失言了,便马上闭口不言,没再说话了。 之前哨探回来的种种消息都有说,朝廷官军之所以会大变样,是太祖皇帝显灵了。 确实,就只是这么一年,朝廷官军竟然能打赢从未打赢过的建虏,还是如此大捷,他们是一万个不敢相信。但是,如果真得是太祖皇帝显灵呢? 想太祖当年,可是差点饿死的人,就这,还驱逐了鞑虏,建立了大明。如今这种情况,他要是显灵的话,就算不用仙家手段,也一样能扭转乾坤吧? 这不,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对策,还不就是太祖那会的好计策!一个不小心说出来,就让人都想到了太祖皇帝! 祖宗显灵,托梦等等的故事和传说,作为华夏人来说,不要太多。太祖皇帝指点当今皇帝,以至于朝局有了如此之大的改观,似乎一切都是合情合理! 完全可以说,太祖皇帝显灵这个事情,是压在所有流贼心中的一座大山。就算再不服气的李自成,都不敢嚷着说他比太祖皇帝还厉害! 因此,不约而同的,所有人都不敢提这个事情,不敢提太祖皇帝这个名。 此时,牛金星无意中说出了那句名言,让人立刻联想起了太祖皇帝,顿时,大堂内变得一片安静。 最终,还是宋献策先开口,向坐在主位的李自成和罗汝才说道:“如何抉择,还请大将军示下!” “那就西进,夺取襄阳后再观局势!”李自成听了,当即回答了一句,然后似乎想起什么,才向罗汝才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我没意见!”罗汝才听了,点点头回答一句,然后说道,“不过朝廷变化这么大,我觉得还是要派人通知下八大王才好!” 在所有的流贼中,就数罗汝才最是人精,和每个流贼的关系都不错。包括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内,都是一样。 这个时候,他显然也想卖张献忠一个人情。 但是事实上,随着流贼淘汰之下,最终张献忠和李自成脱颖而出,罗汝才这种江湖手段,其实已经不是很好用了。他隐约感觉到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了权力的霸道,因此离开张献忠投靠李自成。而和李自成相处的这段时间内,他还是根据不舒服,就又想示好张献忠。 但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在这个时候,双方已经不对付了。之前的时候,李自成甚至都想收拾了张献忠。只是被张献忠见机快,先跑了。 如果是原本的历史上,就在这个崇祯十五年末,李自成夺下襄阳之后,吓得张献忠赶紧远离,由此可见他们的关系如何! 如今罗汝才说要去通知张献忠,李自成顿时就不高兴了。对他来说,让朝廷官军和八大王去狗咬狗,不是最好了么?还自称大西王,那就让他威风去好了啊! 心中这么想着,李自成的脸色就阴沉下来道:“用不着你费心,他们自己不会打听的么?这么大的事情,迟早都会传遍天下的!” “不是!”罗汝才听了,便解释道,“如果我们早点通知他的话,就能让他及时应对,避免一些意外啊!” “呵呵!”李自成一听,便冷笑道,“他如今可是大西王,实力雄厚地很呢,你就不怕热脸贴冷屁股,自讨没趣?” 罗汝才一听,觉得刺耳,便不高兴地说道:“你这话说得就有点阴阳怪气了,好歹我们都是造反的,给他一些提醒,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那你为什么跑我这里来?”李自成听了,冷笑一声道,“你们不是关系很好么?” “你……”罗汝才一听,气得有点说不出话来了。 李自成的这句话,有点戳到他的痛处了。 这造反的日子,势力越大,就感觉日子越不好过,还不如当初东躲西藏,东蹿西逃时候关系好呢! 底下的人见到他俩有点说僵了,便纷纷劝和。李自成和罗汝才两人目前还是合作关系,谁不想太闹僵,便趁势都退了一步。 会议商议的最后结果,就如同宋献策所说那样,大军西进,让开朝廷官军南下之路,躲到西边去,坐山观虎斗。 会议结束,流贼头目都各自回营,传到命令,收拾东西,准备西进了。 这其中,红娘子跟着李岩进了自家营帐之后,便担心地问道:“你怎么了?” “呵呵,没什么,只是马上要过年了,我们却要在路上奔波,今年该是又没法好好过年了!”李岩听了,当即一笑回答道。 红娘子身为李岩的枕边人,岂会看不出李岩有心思,便屏退了亲卫,然后问李岩道:“是不是不想去西边?” 听到这话,李岩叹了口气,也不再有笑容,看着这位红颜知己,低声说道:“大将军和曹操貌合心离,一旦承受压力过大,我怕是会出大事啊!” 如果一切都顺利,那可能你开心,我也开心。但是,如果事情不顺的,就可能把很多小矛盾都变成大矛盾,就算没矛盾都会出现矛盾。 红娘子听了,还没说什么,就见李岩又忧心忡忡地说道:“你也看到了,如今大将军根本不听劝,觉得民心无用,又想走他们以前的老路。殊不知,一辈子为贼,天下豪杰岂会归心,未来的结局,真得让人忧心啊!还有……” 说到这里,他忽然叹了口气,没在说话了。 红娘子听了,走上前去,握住李岩的双手,神情地说道:“我不管其他,反正夫君到哪,我就跟到那!” 李岩听了,目露感激欣慰之色,也同样握紧了红娘子的双手说道:“不瞒娘子,我有点后悔了!” 说到这里,他不等红娘子说话,就自己解释道:“虽然大将军表面尊重于我,可其实他们还是老兄弟一伙,隐约排斥着我,我能感觉到的。还有牛金星,也不想看我受到大将军重用,时不时地在大将军面前说我。以前看不到希望,就这么跟着大将军,也就跟着了。可是……可是……” 说到这里时,看到红娘子看着自己的目光中都是柔情,并没有一丝责怪惊讶,李岩便鼓起勇气继续说道:“如今太祖皇帝显灵,当今天子奋发有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竟然灭了十来万建虏大军。如此一来,辽东至少在几年内,估计无法再入关,朝廷便能集中全力平乱。还想再造反,估计会比以往更为艰难了。” “当然,我不是说不能和他们同甘共苦,而是很多事情,真得是理念不合。开挖黄河堤坝的事情都做得出来,我实在有点难以接受。劝他们以民心为重,虽然会艰苦一些,可收获会大。但他们只顾眼前利益,皆不听我的,让我有点心灰意冷。还有,那个袁时中封爵,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此乃千金马骨,可见当今天子想结束乱世之心切…”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07 嫁只猴子满山跑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宋献策走到挂出来的地图前,用手一指河南东部说道:“这里是黄河泛滥区,因此我断定,孙传庭肯定在这边向南推进,如此一来……” 听到他说得言之有理,高一功不由得问道:“军师的意思,是我们首当其冲,会和朝廷官军遭遇?” 宋献策听得点点头,严肃地说道:“江南乃是朝廷赋税重地,显然是必救之地。而凤阳又是皇陵所在,我们刚好处于朝廷官军南下救援之路上,遭遇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我有两条对策!” 李自成一听,连忙问道:“那两条?” “当前局势,我们不利于和朝廷官军决战,因此当走为上!”宋献策说着,又用手指着地图说道,“第一个对策,就是从朝廷官军的两路大军之间穿过,走黄河泛滥区北上,跳到朝廷官军的北面去。” 李自成一听这话,就皱了眉头,很显然,他不想走黄河泛滥区,便马上问道:“那第二条路呢?” 宋献策听了,又用手一指地图,这一次幅度有点大,回答李自成说道:“第二条路就是我们立刻向西出发,最好是夺取襄阳,然后再看局势。或北上河南,或者再西进蜀地都是可以,还可以坐山观虎斗……” “坐山观虎斗?”罗汝才听到这里,不由得插嘴问道,“什么虎?” 宋献策听了,转头看向他,胸有成竹地说道:“八大王夺取武昌,杀楚王,还建立大西国,他这种行为是朝廷绝对不会允许的。我们既然没有挡在朝廷官军的路上,那朝廷官军首先要围剿的,必然是八大王所部。坐山观虎斗,就是看他们两边厮杀,而后我们再择机行事!” “好,好,好!”李自成听到这里,终于露出了一丝高兴的表情道,“不愧是我的好军师,就这么办!” 牛金星听得有点嫉妒,于是,他连忙也跟着表现自己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乃是至理名言,他八大王竟然这么急着称王,想出风头,就必然是自讨苦吃!” 李自成一听,当即便裂开嘴想笑。但是,他立刻又想起什么,那脸一下便阴沉了下来。 牛金星见了,立刻回过神来,自己失言了,便马上闭口不言,没再说话了。 之前哨探回来的种种消息都有说,朝廷官军之所以会大变样,是太祖皇帝显灵了。 确实,就只是这么一年,朝廷官军竟然能打赢从未打赢过的建虏,还是如此大捷,他们是一万个不敢相信。但是,如果真得是太祖皇帝显灵呢? 想太祖当年,可是差点饿死的人,就这,还驱逐了鞑虏,建立了大明。如今这种情况,他要是显灵的话,就算不用仙家手段,也一样能扭转乾坤吧? 这不,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对策,还不就是太祖那会的好计策!一个不小心说出来,就让人都想到了太祖皇帝! 祖宗显灵,托梦等等的故事和传说,作为华夏人来说,不要太多。太祖皇帝指点当今皇帝,以至于朝局有了如此之大的改观,似乎一切都是合情合理! 完全可以说,太祖皇帝显灵这个事情,是压在所有流贼心中的一座大山。就算再不服气的李自成,都不敢嚷着说他比太祖皇帝还厉害! 因此,不约而同的,所有人都不敢提这个事情,不敢提太祖皇帝这个名。 此时,牛金星无意中说出了那句名言,让人立刻联想起了太祖皇帝,顿时,大堂内变得一片安静。 最终,还是宋献策先开口,向坐在主位的李自成和罗汝才说道:“如何抉择,还请大将军示下!” “那就西进,夺取襄阳后再观局势!”李自成听了,当即回答了一句,然后似乎想起什么,才向罗汝才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我没意见!”罗汝才听了,点点头回答一句,然后说道,“不过朝廷变化这么大,我觉得还是要派人通知下八大王才好!” 在所有的流贼中,就数罗汝才最是人精,和每个流贼的关系都不错。包括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内,都是一样。 这个时候,他显然也想卖张献忠一个人情。 但是事实上,随着流贼淘汰之下,最终张献忠和李自成脱颖而出,罗汝才这种江湖手段,其实已经不是很好用了。他隐约感觉到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了权力的霸道,因此离开张献忠投靠李自成。而和李自成相处的这段时间内,他还是根据不舒服,就又想示好张献忠。 谷</span>  但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在这个时候,双方已经不对付了。之前的时候,李自成甚至都想收拾了张献忠。只是被张献忠见机快,先跑了。 如果是原本的历史上,就在这个崇祯十五年末,李自成夺下襄阳之后,吓得张献忠赶紧远离,由此可见他们的关系如何! 如今罗汝才说要去通知张献忠,李自成顿时就不高兴了。对他来说,让朝廷官军和八大王去狗咬狗,不是最好了么?还自称大西王,那就让他威风去好了啊! 心中这么想着,李自成的脸色就阴沉下来道:“用不着你费心,他们自己不会打听的么?这么大的事情,迟早都会传遍天下的!” “不是!”罗汝才听了,便解释道,“如果我们早点通知他的话,就能让他及时应对,避免一些意外啊!” “呵呵!”李自成一听,便冷笑道,“他如今可是大西王,实力雄厚地很呢,你就不怕热脸贴冷屁股,自讨没趣?” 罗汝才一听,觉得刺耳,便不高兴地说道:“你这话说得就有点阴阳怪气了,好歹我们都是造反的,给他一些提醒,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那你为什么跑我这里来?”李自成听了,冷笑一声道,“你们不是关系很好么?” “你……”罗汝才一听,气得有点说不出话来了。 李自成的这句话,有点戳到他的痛处了。 这造反的日子,势力越大,就感觉日子越不好过,还不如当初东躲西藏,东蹿西逃时候关系好呢! 底下的人见到他俩有点说僵了,便纷纷劝和。李自成和罗汝才两人目前还是合作关系,谁不想太闹僵,便趁势都退了一步。 会议商议的最后结果,就如同宋献策所说那样,大军西进,让开朝廷官军南下之路,躲到西边去,坐山观虎斗。 会议结束,流贼头目都各自回营,传到命令,收拾东西,准备西进了。 这其中,红娘子跟着李岩进了自家营帐之后,便担心地问道:“你怎么了?” “呵呵,没什么,只是马上要过年了,我们却要在路上奔波,今年该是又没法好好过年了!”李岩听了,当即一笑回答道。 红娘子身为李岩的枕边人,岂会看不出李岩有心思,便屏退了亲卫,然后问李岩道:“是不是不想去西边?” 听到这话,李岩叹了口气,也不再有笑容,看着这位红颜知己,低声说道:“大将军和曹操貌合心离,一旦承受压力过大,我怕是会出大事啊!” 如果一切都顺利,那可能你开心,我也开心。但是,如果事情不顺的,就可能把很多小矛盾都变成大矛盾,就算没矛盾都会出现矛盾。 红娘子听了,还没说什么,就见李岩又忧心忡忡地说道:“你也看到了,如今大将军根本不听劝,觉得民心无用,又想走他们以前的老路。殊不知,一辈子为贼,天下豪杰岂会归心,未来的结局,真得让人忧心啊!还有……” 说到这里,他忽然叹了口气,没在说话了。 红娘子听了,走上前去,握住李岩的双手,神情地说道:“我不管其他,反正夫君到哪,我就跟到那!” 李岩听了,目露感激欣慰之色,也同样握紧了红娘子的双手说道:“不瞒娘子,我有点后悔了!” 说到这里,他不等红娘子说话,就自己解释道:“虽然大将军表面尊重于我,可其实他们还是老兄弟一伙,隐约排斥着我,我能感觉到的。还有牛金星,也不想看我受到大将军重用,时不时地在大将军面前说我。以前看不到希望,就这么跟着大将军,也就跟着了。可是……可是……” 说到打发打发的发的发的发的发大的的的的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竟然灭了十来万建虏大军。如此一来,辽东至少在几年内,估计无法再入关,朝廷便能集中全力平乱。还想再造反,估计会比以往更为艰难了。” “当然,我不是说不能和他们同甘共苦,而是很多事情,真得是理念不合。开挖黄河堤坝的事情都做得出来,我实在有点难以接受。劝他们以民心为重,虽然会艰苦一些,可收获会大。但他们只顾眼前利益,皆不听我的,让我有点心灰意冷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08 总督大人来了 贺人龙对于自己该怎么做,当然也是有考虑过的。 一如高杰所说,他如果不去见总督的话,那又是违抗了新任总督的军令,要是朝廷不强势,没有这个蓟州大捷,他其实是无所谓的,不见就不见了,军权在手,害怕朝廷咬他?到时候这个乱世,还不知道朝廷还有没有,这个天下会怎么样! 但是,这个蓟州大捷,朝廷能打得连十几万建虏都全军覆没,这就让贺人龙没底了,如果再想和以前一样的话,又不听新任总督的话,那就真得如同高杰所说,除非是打定了心思造反。 可是,如果造反的话,能不能打得过朝廷大军,自身难道比十几万建虏大军还厉害?他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如今,贺人龙见高杰的分析和他自己所想得差不多,心中便稍微有些底了。 当然,要说他一点不怕朝廷追究,那也是假的。要不然,也不会找他手下将领来说这个事情了。 因此,贺人龙笑完之后,并没有马上下定决心,而是还有点犹豫。 高杰一见,眼珠子一转,便又对贺人龙说道:“末将跟随大帅多年,如果只论战场手段,末将相信,大帅绝对不比朝廷新封几个伯爵差,他们都能封爵,那大帅日后肯定也可以。如今,就只差一个能欣赏大帅的皇上心腹了!” 他之所以努力说动贺人龙去见新任三边总督,倒不是说他知道按照历史发展,贺人龙会被杀,而他将接受贺人龙的军队,最终成为明末四镇之一。而是高杰他没有退路,不能再去当贼的。 李自成可是目前最大的流贼势力头目,他拐了人家的老婆,不管是官场上还是江湖中,那都是被人所不耻的。一旦又当贼的话,谁知道以后是不是会再遇到李自成从而被报复! 此时,听到高杰这话,贺人龙不由得眼睛冒光。说真的,高杰这话,又一次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就凭战场手段,凭他的那股“人来疯”的作战劲头,他还真不认为,自己会比周遇吉、孙应元等人差。更不用说,当今天子还封了好多个爵位出去。贺人龙有这个自信,如果真有人如实上奏自己的功劳,肯定也能捞一个伯爵当当的! 这么想着,贺人龙忽然用手一指高杰,笑骂道:“这么积极地鼓动本帅跑去新任总督那里,是不是嫉妒那个袁时中竟然也封爵了?” 高杰听了一愣,随后马上回过神来,连忙媚笑着说道:“大帅真得是英明,末将这点心思,就瞒不过大帅!” 说到这里,他也是一拍胸脯说道:“那袁时中算那根葱,我在战场厮杀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在那个犄角旮旯里呢!他都能封爵,末将自然是不服气,真按军功来说,末将定然也会有这么一天!” 看他承认了,贺人龙又是一阵大笑,然后才对高杰说道:“没错,我们都一样,战场上会输给谁?” 高杰见了,趁机又对贺人龙说道:“大帅,如今皇帝最为信任的人来担任三边总督,一旦得总督大人认可,成为他最得力的手下,那大帅的功劳必定能如实上达天听,说不定还能再美言几句,这爵位,自然就是大帅手中之物了!” 贺人龙一听,又笑着一指高杰说道:“你也是,哈哈,你也可以的!” 边上一直不出声,只会傻傻听着的其他将领,比如魏大亨、贺国贤、高进库、高汝利、贺勇、董学礼等人,听到这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自己也有这个可能,都跟着一起哈哈笑了起来。 他们这些人,大部分原本都是流贼,招安之后被洪承畴等统帅安排在贺人龙麾下的。说真的,袁时中都能封爵,让他们一下看到了远大的前景。 商议的最后,贺人龙最终决定,立刻启程赶去见新任总督。 之所以最终决定下来,并要付之行动,一是高杰和他英雄所见略同;二是他认为,他之前的行为在这个时候很普遍,不就是不听调令,临阵脱逃么?又有几个人没干过这样的事情! 贺人龙自己觉得,皇帝不会不处理别人,会单单处理他。这不,就没听说皇帝有处罚过哪个总兵。 由此可见,蓟州大捷的影响,还有封爵以为千金马骨的事情,对于大明的军心人心之影响,其实是真得非常大的。 崇祯皇帝憋了几个月,放出的这个大招,从而成为了大明局势的转折点。 让贺人龙有点想不到的是,他紧赶慢赶,赶去了固原见三边总督堵胤锡,结果并不早,固原总兵郑家栋就不说,连临洮总兵牛成虎等人,也都差不多和他一起到的。很显然,各路总兵的想法,都是和他差不多的。 一到了固原城外,贺人龙就发现,固原城的守军,远非以前可比,戒备森严,全然没有一丝轻松懈怠之情。 看到这一幕,顿时,他心中就又有点心虚了,不敢进城,偷偷打听城里的情况。 “什么?”贺人龙听到假扮百姓进城后回来的手下禀告,不由得非常诧异地说道,“总督大人麾下的两千直属军队,个个都是精钢盔甲,精良军械?” “是的,大帅,这些都是参与蓟州之战过的,然后挑选出来的我们秦人!” 谷</span>  对于贺人龙来说,他自然再清楚不过,精钢盔甲对于战场厮杀有多大的影响力。他多年征战,大部分靠缴获,也没有一千副盔甲,而且还大都是鳞甲之类。 可以说,总督大人有了这么强大的一支直属军队,那对他们这些总兵的依仗,必然会降一等了。 心中衡量着这些,贺人龙就更犹豫了!召集高杰等人商议,也没有人能让他放心的理由。 毕竟他可是直接或者间接坑死了傅宗龙和汪乔年两位前任三边总督。 贺人龙正在城外军营中犹豫,是进城去见新任三边总督好呢,还是说先回去再说? 突然,有军卒慌急进来向他禀告说:“总督大人来了!” “什么?”这个消息,让贺人龙和其他正在商议的将领都是一惊,甚至贺人龙连忙问道,“带了多少人马?” 那报信的手下听了,有点奇怪,连忙回答道:“就十几个护卫吧,没什么人马!” 贺人龙以为,他在城外不进去拜见总督大人,该是总督大人过来兴师问罪,要来捉拿他了。结果听到这话,顿时,他就露出不可思议之色,总督大人来他军营,竟然只带十几个护卫? 回过神来,他不由得非常惊喜,转头看向高杰,连忙确认道:“总督大人就带十几个护卫而已,应该不是来问罪的吧?” 他就在愁,不知道怎么和新任总督见面,这见面之后,又会是什么场景?该不会是他当年听洪承畴命令那样,招待投降的流贼然后摔杯为号,把他们都砍了吧? 如今,新任总督竟然只带十几个护卫过来,那也就是说,他该是没事了?总不可能总督大人是来问罪的吧? 这绝对不可能! 高杰等人,也都是惊喜交加。对于这个情况,他们当然是最欢迎不过了。 他们正在惊喜着呢,就听到外面传来吵闹的动静声,仔细听去,该是总督大人直接闯进来了,外面的军卒不敢拦,又不敢不拦,估计在那虚应故事,闹出一点动静,却也不妨碍总督大人闯进来。 贺人龙听了,看了高杰等人一眼,不敢怠慢,连忙当先迎出中军帐去。 高杰等其他将领见了,自然也都跟上,每个人的表情,多是轻松的那种。 他们这群人,才刚出了中军帐,就见一名穿着大红绯袍的官员,在十几名亲卫的簇拥下,已经过来了。 从这官服上一看,贺人龙等人一下便认出来,这位肯定就是新任三边总督堵胤锡堵大人了! 不过这一见之下,他们还是吃了一惊。 原因无他,是这位新任三边总督太年轻了! 一直以来,他们这些军头在洪承畴的麾下,都非常佩服洪承畴,不但有本事,而且年纪还轻。说真的,他们当时觉得,在洪承畴麾下打仗,是最乐意的了。 不但是能打胜仗,更因为洪承畴年轻,如此一来,必然前程远大,那么他们这些在洪承畴麾下的将领,自然也会前程远大。别的不说,洪承畴去了朝中,也算是有条大腿了。 只是结果没想到,那个洪承畴最终却投降了建虏。 此时,他们看到这个新任三边总督,非常受当今皇帝信任就不说了,竟然还如此年轻,比起洪承畴还要年轻,那是真得让他们非常意外的。 换句话说,如果跟随这位新总督,能成为其心腹的话,前程也就肯定非常远大,封侯拜将估计都不是问题了。 这么想着,贺人龙等人,便连忙上前行礼,甚至是用了最隆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末将贺人龙(高杰……)参将总督大人!” 来得这个人,就是堵胤锡,看到面前单膝跪地的这群兵头,稍微打量了一下。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09 整顿秦地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于自己该怎么做,当然也是有考虑过的。 一如高杰所说,他如果不去见总督的话,那又是违抗了新任总督的军令,要是朝廷不强势,没有这个蓟州大捷,他其实是无所谓的,不见就不见了,军权在手,害怕朝廷咬他?到时候这个乱世,还不知道朝廷还有没有,这个天下会怎么样! 但是,这个蓟州大捷,朝廷能打得连十几万建虏都全军覆没,这就让贺人龙没底了,如果再想和以前一样的话,又不听新任总督的话,那就真得如同高杰所说,除非是打定了心思造反。 可是,如果造反的话,能不能打得过朝廷大军,自身难道比十几万建虏大军还厉害?他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如今,贺人龙见高杰的分析和他自己所想得差不多,心中便稍微有些底了。 当然,要说他一点不怕朝廷追究,那也是假的。要不然,也不会找他手下将领来说这个事情了。 因此,贺人龙笑完之后,并没有马上下定决心,而是还有点犹豫。 高杰一见,眼珠子一转,便又对贺人龙说道:“末将跟随大帅多年,如果只论战场手段,末将相信,大帅绝对不比朝廷新封几个伯爵差,他们都能封爵,那大帅日后肯定也可以。如今,就只差一个能欣赏大帅的皇上心腹了!” 他之所以努力说动贺人龙去见新任三边总督,倒不是说他知道按照历史发展,贺人龙会被杀,而他将接受贺人龙的军队,最终成为明末四镇之一。而是高杰他没有退路,不能再去当贼的。 李自成可是目前最大的流贼势力头目,他拐了人家的老婆,不管是官场上还是江湖中,那都是被人所不耻的。一旦又当贼的话,谁知道以后是不是会再遇到李自成从而被报复! 此时,听到高杰这话,贺人龙不由得眼睛冒光。说真的,高杰这话,又一次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就凭战场手段,凭他的那股“人来疯”的作战劲头,他还真不认为,自己会比周遇吉、孙应元等人差。更不用说,当今天子还封了好多个爵位出去。贺人龙有这个自信,如果真有人如实上奏自己的功劳,肯定也能捞一个伯爵当当的! 这么想着,贺人龙忽然用手一指高杰,笑骂道:“这么积极地鼓动本帅跑去新任总督那里,是不是嫉妒那个袁时中竟然也封爵了?” 高杰听了一愣,随后马上回过神来,连忙媚笑着说道:“大帅真得是英明,末将这点心思,就瞒不过大帅!” 说到这里,他也是一拍胸脯说道:“那袁时中算那根葱,我在战场厮杀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在那个犄角旮旯里呢!他都能封爵,末将自然是不服气,真按军功来说,末将定然也会有这么一天!” 看他承认了,贺人龙又是一阵大笑,然后才对高杰说道:“没错,我们都一样,战场上会输给谁?” 高杰见了,趁机又对贺人龙说道:“大帅,如今皇帝最为信任的人来担任三边总督,一旦得总督大人认可,成为他最得力的手下,那大帅的功劳必定能如实上达天听,说不定还能再美言几句,这爵位,自然就是大帅手中之物了!” 贺人龙一听,又笑着一指高杰说道:“你也是,哈哈,你也可以的!” 边上一直不出声,只会傻傻听着的其他将领,比如魏大亨、贺国贤、高进库、高汝利、贺勇、董学礼等人,听到这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觉得自己也有这个可能,都跟着一起哈哈笑了起来。 他们这些人,大部分原本都是流贼,招安之后被洪承畴等统帅安排在贺人龙麾下的。说真的,袁时中都能封爵,让他们一下看到了远大的前景。 商议的最后,贺人龙最终决定,立刻启程赶去见新任总督。 之所以最终决定下来,并要付之行动,一是高杰和他英雄所见略同;二是他认为,他之前的行为在这个时候很普遍,不就是不听调令,临阵脱逃么?又有几个人没干过这样的事情! 贺人龙自己觉得,皇帝不会不处理别人,会单单处理他。这不,就没听说皇帝有处罚过哪个总兵。 由此可见,蓟州大捷的影响,还有封爵以为千金马骨的事情,对于大明的军心人心之影响,其实是真得非常大的。 崇祯皇帝憋了几个月,放出的这个大招,从而成为了大明局势的转折点。 让贺人龙有点想不到的是,他紧赶慢赶,赶去了固原见三边总督堵胤锡,结果并不早,固原总兵郑家栋就不说,连临洮总兵牛成虎等人,也都差不多和他一起到的。很显然,各路总兵的想法,都是和他差不多的。 一到了固原城外,贺人龙就发现,固原城的守军,远非以前可比,戒备森严,全然没有一丝轻松懈怠之情。 看到这一幕,顿时,他心中就又有点心虚了,不敢进城,偷偷打听城里的情况。 “什么?”贺人龙听到假扮百姓进城后回来的手下禀告,不由得非常诧异地说道,“总督大人麾下的两千直属军队,个个都是精钢盔甲,精良军械?” “是的,大帅,这些都是参与蓟州之战过的,然后挑选出来的我们秦人!” 对于贺人龙来说,他自然再清楚不过,精钢盔甲对于战场厮杀有多大的影响力。他多年征战,大部分靠缴获,也没有一千副盔甲,而且还大都是鳞甲之类。 可以说,总督大人有了这么强大的一支直属军队,那对他们这些总兵的依仗,必然会降一等了。 心中衡量着这些,贺人龙就更犹豫了!召集高杰等人商议,也没有人能让他放心的理由。 毕竟他可是直接或者间接坑死了傅宗龙和汪乔年两位前任三边总督。 贺人龙正在城外军营中犹豫,是进城去见新任三边总督好呢,还是说先回去再说? 突然,有军卒慌急进来向他禀告说:“总督大人来了!” “什么?”这个消息,让贺人龙和其他正在商议的将领都是一惊,甚至贺人龙连忙问道,“带了多少人马?” 那报信的手下听了,有点奇怪,连忙回答道:“就十几个护卫吧,没什么人马!” 贺人龙以为,他在城外不进去拜见总督大人,该是总督大人过来兴师问罪,要来捉拿他了。结果听到这话,顿时,他就露出不可思议之色,总督大人来他军营,竟然只带十几个护卫? 回过神来,他不由得非常惊喜,转头看向高杰,连忙确认道:“总督大人就带十几个护卫而已,应该不是来问罪的吧?” 他就在愁,不知道怎么和新任总督见面,这见面之后,又会是什么场景?该不会是他当年听洪承畴命令那样,招待投降的流贼然后摔杯为号,把他们都砍了吧? 如今,新任总督竟然只带十几个护卫过来,那也就是说,他该是没事了?总不可能总督大人是来问罪的吧? 这绝对不可能! 高杰等人,也都是惊喜交加。对于这个情况,他们当然是最欢迎不过了。 他们正在惊喜着呢,就听到外面传来吵闹的动静声,仔细听去,该是总督大人直接闯进来了,外面的军卒不敢拦,又不敢不拦,估计在那虚应故事,闹出一点动静,却也不妨碍总督大人闯进来。 贺人龙听了,看了高杰等人一眼,不敢怠慢,连忙当先迎出中军帐去。 高杰等其他将领见了,自然也都跟上,每个人的表情,多是轻松的那种。 他们这群人,才刚出了中军帐,就见一名穿着大红绯袍的官员,在十几名亲卫的簇拥下,已经过来了。 从这官服上一看,贺人龙等人一下便认出来,这位肯定就是新任三边总督堵胤锡堵大人了! 不过这一见之下,他们还是吃了一惊。 原因无他,是这位新任三边总督太年轻了! 一直以来,他们这些军头在洪承畴的麾下,都非常佩服洪承畴,不但有本事,而且年纪还轻。说真的,他们当时觉得,在洪承畴麾下打仗,是最乐意的了。 不但是能打胜仗,更因为洪承畴年轻,如此一来,必然前程远大,那么他们这些在洪承畴麾下的将领,自然也会前程远大。别的不说,洪承畴去了朝中,也算是有条大腿了。 只是结果没想到,那个洪承畴最终却投降了建虏。 此时,他们看到这个新任三边总督,非常受当今皇帝信任就不说了,竟然还如此年轻,比起洪承畴还要年轻,那是真得让他们非常意外的。 换句话说,如果跟随这位新总督,能成为其心腹的话,前程也就肯定非常远大,封侯拜将估计都不是问题了。 这么想着,贺人龙等人,便连忙上前行礼,甚至是用 来得这个人,就是堵胤锡,看到面前单膝跪地的这群兵头,稍微打量了一下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10 角度不同 有蓟州大捷为底气,每个人都喊得很凶,就好像朝廷大军一到,张献忠这股流贼就必然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就连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非常地恼怒,就想着立刻调整之前的部署,派兵去灭了张献忠所部。 对于他们这些古代人来说,流贼如果只是流贼,和流贼建国,设六部和五军都督府,甚至还要开科取士,这两种行为是完全不同的认知。 特别是对一个皇帝来说,在他统治的国度,竟然出现另外一个政权,就更是无法容忍。 而这,也是朱元璋时候,为什么会有缓称王的举措,就是不想吸引当时统治者的注意,闷声发大财! 当然了,称王举措,并不是没有好处,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就那么傻! 一旦建国称王称帝,性子就完全变了,不再是流贼,而是开国皇帝或者开国功臣,名气也将迅速传开。 一些有野心的人,一些对现有朝廷不满的人,就会闻风而去。开国称王称帝,就犹如一枚有缝的蛋,吸引很多苍蝇聚集。 一旦势成,对于现有政权,很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并且,这种行为很可能会极大地鼓励其他野心家、流贼,纷纷群起而仿效,也就会变得天下更乱,更难收拾。 基于如此种种,听着朝议上文武百官皆是喊着立刻扑灭张献忠这种非常不好的苗头,崇祯皇帝那是真得要拍板同意了。 不过随着他愤怒地举手,就准备拍案而起时,胸口晃荡的香囊,忽然让他回过神来。 于是,崇祯皇帝勉强压住怒火,当即吩咐道:“卿等再议一下!” 说完之后,他便转入后殿去了。 对于首辅贺逢圣等人来说,崇祯皇帝这种行为,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崇祯皇帝已经不止一次要做出重大决策之时,都会这么干。虽然没有明说,次数多了之后,他们都知道,崇祯皇帝应该是用太祖赐下的宝物,去和仙人沟通了。 他们想得没错,崇祯皇帝转入后殿,就立刻从香囊中取出手机,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等了一会之后,刘伟超才接通电话,正想想着问话,发现崇祯皇帝竟然一脸怒气,不由得有点好奇,当即问道:“怎么了,又有谁惹你了?” 崇祯皇帝通过背景看到,刘伟超在外面,就知道他还没回家,不过刘伟超既然主动说话,那就说明说话没问题,于是,他就愤怒地说道:“那个八大王张献忠攻下了武昌,杀了楚王不说,还建立大西国,自称大西王,设六部并五军都督府,还要开科取士。朕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你说,朕立刻传旨给孙卿,让他集结兵力,南下灭了张献忠如何?” 刘伟超听得一愣,因为要帮助崇祯皇帝的缘故,他对崇祯十五年前后的事情,那是看了又看的。如果没记错的话,张献忠这么干,该是崇祯十六年的事情。 这么说,那应该是蝴蝶效应的缘故,因此导致张献忠那边提前打下了武昌,提前建国称王了。 想到这里,刘伟超便回答崇祯皇帝道:“你的强军如今有不少了,该是能打得过张献忠。既然他敢称王,那……” 他本来的意思,是想着随崇祯皇帝的意思,他想派兵去灭就派兵去灭好了。但是,突然之间,他又忽然想了起来,之前为什么要那样部署,而不是立刻出兵江南的原因,这话就一下说不下去了。 崇祯皇帝看他说了一半,突然不说话了,就有点意外,连忙问道:“怎么了?” “那个,我问你……”刘伟超调整了一下思路,随后便问崇祯皇帝道,“我们之前定下的策略,调勇卫营驻守洛阳,开封和保定进行扩军整编,并不立刻携大胜之威南下,是为了什么?”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回过神来之后,便立刻回答道:“自然是稳定北方局势,不让流贼再蹿入北方,破坏北方的安稳了。还有就是赶流贼在南方,让他们和南方那些铁公鸡狗咬狗去!” “对了!”刘伟超听了,当即赞了一句,然后再问道,“那我再问你,对付流贼最容易呢,还是对付盘踞一地的贼人最容易?” 这个话,要是换了之前,比如蓟州大捷以前的话,还真不好说。 谷</span>  那个时候,松锦之战大败,十二万精锐全军覆没,朝廷几乎已经没有强军可用。对朝廷来说,不管什么贼人,只要是势力大的那种,都是头疼地很。 可此时此刻,有蓟州大捷为底气,崇祯皇帝几乎想也不想,立刻就回答道:“当然是对付盘踞一地的贼人最容易了!最头疼的……” 刚回答到这里,崇祯皇帝忽然一下就明白了刘伟超的意思,就没有再说下去了。 而是改口,回答刘伟超道:“你的意思是说,朕最好的做法,就是让流贼变成不流窜的地方贼寇,如此更方便围剿?” “对啊,我是这么想的。”刘伟超听了,当即笑着说道,“你现在需要时间,整顿出更多好用的兵马,并且稳定北方的局势,能够安定下来。至于南方的张献忠,就算他建国称帝又如何?就算有很多人投奔他又如何?你只要做好了内功,就是做好了你想做的事情,到时候再发兵南下,有更多的兵力调动,一下围歼了他们,顺带着把南方都有造反想法的一网打尽,不是更好么?”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了,连连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这样最好了,呀,还是你想得周到啊!你不知道,消息传到京师,朕和一众臣子皆是愤怒,都想着立刻便灭了那张献忠!” 刘伟超听了一笑,谦虚地回答道:“可能是因为我是局外人吧,并且对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也并不看重。因此,想事情的角度,和你们都有些不同。” 对于红旗下长大的后世人来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句话,估计是和吃饭喝水一样,成为后世人最基本的一个认知。至少对于大部分喜欢打仗之类的男同胞来说,肯定如此。 也因此,和非常重视疆域领土,丢城失地想法的古代人来说,思维模式是真得不一样的。 此时,崇祯皇帝一下就认可了刘伟超的说法,最大的原因还是他有底气,有把握能灭掉盘踞南方的流贼。 要不然的话,没有把握剿灭而任其发展,那就真得是傻子了! 此时,看到崇祯皇帝赞同了自己的观点,刘伟超就又笑着说道:“我怀疑啊,蓟州大捷的消息传过去之后,会吓到他们,指不定就随时想着拔脚开溜。你要是真派兵南下,估计又是一场追逐战。” 能战之兵不够的前提下,就最是烦恼流贼逃窜了。灭又灭不掉,留下一地鸡毛,还连带着更多的地方都被战乱波及。 毕竟在这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地方军队已经无法对抗李自成、张献忠等部流贼。不要说拦截了,就是守城都会比较勉强的。 如果是早些年,流贼实力不强的话,还不会这么麻烦。 崇祯皇帝听到刘伟超的话,便立刻点头附和道:“亏了你的提醒,那就还维持原有策略不变。已经安定下来的北方,不能再陷入战乱了。要不然,天下太平何时是个头啊!”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带着一点笑容对刘伟超说道:“江南采购衙门那边,从海路到京师,大概就两个月左右时间,如今江南那边已经送了两批次的粮草物资过来,很是缓解了京师这边的物资,这个年,算是朕登记以来估计过得最轻松的一年了!” 说完之后,不等刘伟超说话,他自己就又接着说道:“之前的时候,其实朝堂上已经有海路漕运还是运河漕运之争。朕想着,再启用那些主张海运的,你看怎么样?” 运河两岸,在崇祯十四和十五年,瘟疫横行,也严重影响了漕运。也是如此,才有招漕工为京营新兵之策,江南采购衙门转走海运之事。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再推行运河漕运改为海路漕运的话,就会轻松不少了。 对于这个事情,刘伟超当然不会有意见。至少对后世的键盘侠来说,都会觉得运河改海路是一种进步。 见刘伟超也同意,崇祯皇帝还是有点遗憾地说道:“可惜海运受风向影响比较大,要不然能更快地南来北往。” 一听这话,刘伟超当即笑着问道:“你的蒸汽机是闲吃饭的?把蒸汽轮船这个科技树点出来,就基本不用在意风力方向了!” 这个提议,其实之前就已经有提过了。但是,崇祯皇帝手中可用人手太少,至少在科技方面的人手太少,就一直没有推进这些事情。就如今来说,是集中了他的精兵强将,铺在铁道司这边。 此时,听到刘伟超的话之后,崇祯皇帝便陷入了思考。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11 手机被抢 看到崇祯皇帝沉默,刘伟超便笑着对他说道:“要是没事了的话,那我先挂了,我这在公司员工准备一点过年的礼品呢!” “啊?”崇祯皇帝听了,下意思地回应了一声,然后回答道,“对哦,都要过年了!” 刘伟超点点头,有点感慨地说道:“是啊,要过年了,想想这一年,变化可真大。在你的帮助下,我由一个被那钱耀铎鄙视的打工仔,成了个手底下有一个网店事业部,还有一个服装事业部的公司老板了!” 听他这么一说,崇祯皇帝便也感慨地说道:“朕虽然一直是皇帝,但是从一个亡国之君,要变到一个中兴之主,该是说,比你的变化还要大,这也都是你的功劳啊!” 刘伟超听了一笑道:“哈哈,这是我创业,你强国,我们一起共同进步啊!” “对对对!”崇祯皇帝听到这个词,也是高兴地附和道:“朕强国,你创业,我们两不误!” 说完之后,两人又不约而同地笑了会,刘伟超估计崇祯皇帝是没事了,便对他说道:“那不聊了,我再去选点新年礼物,发给员工,让他们到年底了都高兴下。” 他公司的员工,都是本地的,也就是本县的人,不存在春节早点回家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家法定假日放假的。 听到刘伟超的话,崇祯皇帝也回过神来,便说道:“那朕也准备一些礼物,赏赐给朕的……员工?”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有点发愁地说道:“但是朕好像还是很穷,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赏赐啊!” 皇帝赏赐,那总不能太随便,得彰显皇家气度! 可是,崇祯皇帝通过视频知道刘伟超选购的商品,那绝对是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而他自己,这一年都是以强军为主,物资之贫乏,至少让他觉得,好像拿不出什么可以值得赏赐给臣子的东西。 要是以前的话,就算过年赏赐,也是随便赏赐意思下都差不多了,哪有什么心思搞这个。但是,今年不同啊,一个蓟州大捷,天下大势随之发生了改变,这是他的中兴之年,是他登基当皇帝的真正转折之年,他其实也是想好好庆祝一下的,君臣同乐! 刘伟超听了他的话,随即一想,便笑着说道:“你不是有个玻璃厂么?让他们特制一批玻璃器皿,就当限量版的来做好了,然后赏赐给你的员工,这样应该可以吧?”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眼前一亮。 玻璃厂虽然成立的早,但是并没有引起他太大的重视。因为他本来是寄希望于玻璃厂给他赚钱,结果他一开始抄家之后,发现玻璃厂的钱真得无法和抄家所得相比,就没怎么重视了。 当然,这也和之前一直战乱,玻璃制品这种算是奢侈品,购买人的意愿会比较弱有关。并且道路不靖,运输也不方便,卖不到更远的地方去。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崇祯皇帝的玻璃制品销量一直没有突破新高有关,只是他还不知道。 因为崇祯皇帝的反腐,京师的有钱人不敢买过于贵重的玻璃制品,那样会露富,被厂卫知道,被皇帝知道,谁都不敢保证家财被皇帝惦记。 就算不是被皇帝抄家,要是皇帝再来一次筹钱的话,那钱该给多少合适,就是一个头疼的事情。 玻璃厂不赚钱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初期来说,崇祯皇帝急需精良的望远镜,以作军事用途。因此,他让玻璃厂那边,也是集中了更多的经历,磨制出更好的望远镜,配发军中使用。对他来说,强军是这年的根本目标,一切都是为了强军服务的。 此时,听到刘伟超的提议,他重新想起了玻璃厂,也就立刻想到了之前刘伟超说的,便连忙回答刘伟超说道:“那朕让他们多产些显微镜如何?” “这个是可以有!”刘伟超听了一笑道,“不过这过年都没几天了,你确信能有那么多的显微镜?”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无语在那里。那个显微镜,确实不可能一下产出很多。 不过随后,他立刻又笑着说道:“那朕就只赏赐都察院好了,赏给他们显微镜,寓意为见微知著,要他们替朕好好督察天下!至于其他衙门,你有什么提议不?” “……”刘伟超听得无语,兜来转去的,还是得自己给他想办法。 于是,他稍微一想,也想到了一个点子,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这样吧,就类似军功章一样的,回头我给你找一些样式过去,你按照衙门不同,给他们发好了。” 崇祯皇帝一听,很是高兴,那先看看再说。 于是,这次,他就不再骚扰刘伟超,主动挂了通讯,然后才转回前殿去开会了。 刘伟超看着手机,笑着摇了摇头,便准备收起手机,转回商场去购物了。 结果没想到,一只手伸了过来,一把夺走了他的手机。 刘伟超直接愣了下,抬头看去,却见抢了他手机的是个年轻人,正往马路那边跑去。在他跑过去的方向,还有一个人骑着一辆摩托车在等着。 “我靠,抢手机!”这时候,刘伟超回过神来了,连忙追了上去,一边追,一边喊道,“抢劫了,帮忙拦下!” 他为了接崇祯皇帝的电话,是来到了商场外边的偏僻角落接的。 结果这下好了,周边就没什么人。那抢匪逃跑的那个方向,更是只有一个年轻女孩,看上去柔柔弱弱的,至少从穿着上看,是个苗条女孩,不是五大三粗的那种,就更是不可能去帮他拦那个抢匪的。 要是被那个抢匪坐上了接应的那辆摩托车,那肯定就追不上了。 那手机可是联系崇祯皇帝的,对刘伟超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东西,说真的,此时此刻,刘伟超都有一种绝望的心情。 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他认定的那个柔柔弱弱的女孩,听到他的喊声之后,竟然伸手去拦那个抢匪了。 “滚开!”那抢匪似乎也是没有想到,一边继续冲过去的同时,一边挥拳打了过去。 这个时候,这个抢匪很显然没有因为眼前这位女孩长得漂亮就怜香惜玉。 刘伟超在后面看到,真有点想闭上眼睛不敢看的想法。那么漂亮的一个女孩,这一拳打过去,那脸肯定会没法看的。 结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却见那女孩动作很快,或者说非常好看,侧身一步,伸手抓住了那个抢匪打过去的手,轻轻一带,那劫匪就往前冲去。但是,底下又被那女孩的脚绊倒,就直接是往前扑去了。 “啪”地一声,这抢匪便重重摔地上。与此同时,女孩跨步跟进,同时按上了那劫匪的背,并把劫匪的手往后一反剪,直接压制地这抢匪动弹不得。 刘伟超都看傻了眼,身体保持惯性地赶到了劫匪那,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个女孩竟然就这么轻松地制住了抢匪? 骑摩托车的那个同伙看到这情况,立刻补讲义气的发动摩托车跑了。 刘伟超连忙上前,从抢匪手中夺回了自己的手机,看了下没事,便连忙对那女孩道谢道:“谢谢,谢谢,幸亏有你,真得是太谢谢了!” 真得,此时此刻,刘伟超感觉说多少谢谢都难以表达他的谢意! 这女孩见了,便露齿微笑,露出了两个好看的小酒窝说道:“不用谢,打电话报警吧!” “好好好!”刘伟超听了,连忙答应一声,然后赶紧打妖妖灵。 打完电话,刘伟超看着眼前这位感觉一下变得非常漂亮的女孩,由衷地叹道:“你真得太厉害了!” 女孩听了,嫣然一笑,却是没说话。 “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刘伟超见了,便再问道,“有微信不,我们加个微信,我一定要好好感谢你!” 女孩见了,又是微微一笑道:“我叫**,不用客气!” “……”刘伟超听了,不由得无语。 “大姐,大哥,饶了我吧,我这是第一次,再也不敢了!”底下那劫匪到这时才算是缓过来,连忙求饶,“没钱回家过年,一时鬼迷心窍才会抢手机的,饶了我吧……” 一听这话,刘伟超顿时就想起来了。移民城市,或者说外来人口多的地方,经常是快要过年的时候,治安事件就会多一些。 自己在偏僻地方打电话,两万多块钱的折叠手机,估计是被认出来了,因此遭抢。 亏了眼前这位女孩,要不然,金手指要是没了,自己这个主角就要完蛋的啊! 这么想着,刘伟超不由得又是非常感谢眼前这个女孩。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女孩似乎对此很习以为常,并不当回事,在警察来之后,录了口供,就飘然而去,并没有要刘伟超的感谢。 等刘伟超录完口供,做完记录之后,已经找不到女孩了。 这让刘伟超非常遗憾的同时,他也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万一自己的手机丢了或者像这次一样被抢了,是不是就没有主角命了? 看来,要再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才能安心一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12 一个实验 买完公司员工的礼物之后,刘伟超心中惦记着大事,便赶紧又去买了一部新手机,开了一个新卡,然后立刻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拿出原有的折叠手机,看着超时空通讯app,想了下,便向崇祯皇帝发起视频通讯请求。 一如以往,只是过了几秒钟,然后崇祯皇帝就接通了视频通讯。 只见视频中,崇祯皇帝带着兴奋的表情,对他先说道:“你说得真是太对了,被你又说中了!” “???”刘伟超听得有点莫名其妙,连好奇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崇祯皇帝听了,便连忙回答刘伟超说道:“刚从江南那边传来的急报,说李自成和罗汝才这股流贼,原本盘踞在庐州府一带,结果蓟州大捷的消息传过去之后,就立刻跑了。目前知道的是,他们往西流窜。如果我不听你的,改变策略的话,这些流贼肯定不敢硬碰硬,到时候又得追着流贼全天下乱窜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不由得笑着说道:“那是肯定的了,十几万建虏大军,被打得基本上全军覆没,这么强大的战力,谁都要掂量下的。” 崇祯皇帝听得很开心,这支强军是他用了这一年的心血培养出来的。 此时,他想起刘伟超主动联系他的,便连忙问道:“对了,你联系朕,是又有什么好提议么?还是说,那个玻璃样式有什么新的想法?” 一听这话,刘伟超才想起来,忘记这事了。 于是,他想了下就说道:“那我这会就去给你找好看的样式,回头给你发过去。刚才和你联系,是想和你说个事的。” “哦,什么事?”崇祯皇帝一听,便有点好奇地问道。 刘伟超听了,便认真地对他说道:“之前那会,我和你视频通讯完了之后,没想到手机就被人抢了,差一点就没了手机。亏了一个女孩的帮忙,才拿回了手机。因此,我想做个实验,看看我和你联系,到底是基于什么的?” 这个话,崇祯皇帝有点听不明白,不过前面的话,他当然还是听懂的。 知道刘伟超的手机差点丢失,说真的,他比刘伟超还要在意这个手机的,顿时吓了一大跳,那脸上的高兴表情,一下就没了,立刻紧张地说道:“你这也太不小心了,有护卫没有?就是家丁,雇几个身手好的。另外,你也可以像朕一样,用个香囊挂在脖子上,就在胸前,这样就不怕手机丢失,也不怕别人抢了。” “……”刘伟超一听,没想到崇祯皇帝会有这样的提议,一时之间无语了。 他想象一下,自己像崇祯皇帝一样挂个香囊在胸前,前后左右都是戴黑眼镜,穿黑西装的保镖,前呼后拥…… 突然之间,刘伟超自己都打了一个哆嗦,这形象,打死都不干!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脑海中,忽然又闪出一个场景,就是今天那个漂亮女孩当贴身保镖的话,那还差不多! 只是很可惜,人家没给机会! 回过神来,刘伟超便哭笑了一下,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这的情况和你那边不同,真要那么做了,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崇祯皇帝这么干,人人都知道他胸口那个,绝对是宝物,但是也没人敢觊觎。刘伟超要是这么做了,指不定哪天手机就真得被偷了,或者抢了。 看到崇祯皇帝似乎还想争辩的样子,刘伟超便抢先说道:“我要做的实验,就和这个有关。你先听着,听我说。” “好吧,朕听着!”崇祯皇帝听了,便只好点点头,不再争辩了。 于是,刘伟超就对崇祯皇帝说明道:“我先给你办事情办了,然后等晚上的时候,我会把现在这个手机关了,卡也不用,关机;然后启用另外一个手机和卡。明天早上的时候,我看看我用新手机和新卡能不能联系你。如果可以,那就说明我和你联系,是绑定我这个人的。那就不怕任何人来抢夺我和你的通讯权力!” 这个话,崇祯皇帝还是对有些词不是很明白,但是,大概意思还是懂的,就点了点头。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就不用雇家丁了。 他还没有说话,就听刘伟超又认真地说道:“如果不行的话,那我就假装原有的卡丢了,去挂失,再补办一张,看看是不是还能和你联系,如果可以,那就说明和你通讯的权力其实是绑定在我这个身份证号的卡上面。” 依旧还是有些词,崇祯皇帝听不懂,不过他也听出了关键点,就连忙问道:“那如果这个也不行呢?那会怎么样?” 刘伟超听了,眉头微皱,稍微想了下才回答道:“那样的话,就说明和你通讯的权力其实是绑定在这个原有的电话卡上。那样的话,这个电话卡就非常珍贵了,如果损坏什么的,以后我们可能就没法联系了!” “啊?”崇祯皇帝一听,顿时脸色一白,似乎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 回过神来之后,就听他连忙问道:“那这个……电话卡容易坏么?” 别的他不关心,他最关心的是,如果他得不到来自异世界的刘伟超帮助,虽然他基本上不可能当亡国之君了。 但是,他的视野已经被刘伟超打开,他放眼的是整个天下,准确地说,是整个地球了。 而且,他看到了科技的魅力,那么多先进的东西,都等着他去发明出来。甚至连对三军的解释,他都已经说出去了,不再是原有的三军,而是陆军,海军和空军的架构。 如此种种,要是没有刘伟超的帮助,光靠自己摸索的话,他是绝对看不到更多科技成果的。 因此,此时的他,最怕失去的东西,就是和刘伟超的联系。哪怕这时候丢掉半壁江山,他都会像担心失去和刘伟超的联系这样严重。 在崇祯皇帝非常忐忑的期待下,刘伟超想了下便回答道:“手机卡其实就是一个芯片,是存在坏了的可能性的。我的手机卡是没坏过。但是,我有同学的手机卡,本来还好好的,突然间就无法通讯了。后来拿去检查之后才发现,说是芯片坏了。另外,用手摸芯片电路,有汗或者灰尘什么的,都可能会让芯片坏掉。”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脸色就更不好看了,有点不知所措地问道:“那……那……那可怎么办?” 他有点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突然和刘伟超联系不上了怎么办? 说句实话,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很是依赖刘伟超了。 刘伟超见了,便安慰他说道:“所以,我因为这些被抢的事情,就想着实验一下,搞清楚这个超时空通讯,到底是和什么有关?这样就免得将来有一天,你我突然不能联系,反而更会措手不及!”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下意识地点点头道:“好,好,可是万一……万一……” 这时候的他,人生这辈子就从未有过如此患得患失。 说实话,刘伟超同样是有点患得患失的。这个手机对他来说,也是无比的重要。 虽然说,眼下的他,就算没了这个手机,也比绝大部分普通人要过得好了。 至少已经有一千多万资产打底,没了手机,这个公司开不下去,重新再去打工,做个程序员,也一样能活得不错。 可是,手机要是没了的话,不说后面大把的赚钱机会没了,就只是说能帮助崇祯皇帝中兴大明这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没了,那也绝对不是刘伟超想要看的。 但是,刘伟超要做的事情,其实还是有一份把握的。 他这个把握,不是源自于对科技的理解。这未来科技要是他能理解的话,那才是怪事! 而是他清楚地记得,当他第一次打开这个超时空通讯app的时候,有弹出过一个公告,当时还以为是骗子。 具体的内容,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大概意思他还记得很明白。 自己是被这个超时空通讯公司选为本位面唯一的用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根据这句话来理解的话,比如出现今天这样,手机被抢,是不是也不影响自己依旧是本位面唯一的用户?这么牛逼的一个未来企业,这一点总能做得到吧? 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刘伟超才想着,做一下实验,验证下他的猜测。 这会儿,他把这个想法也给崇祯皇帝说了,安慰了下他,然后说干就干,挂断了视频通讯,先给崇祯皇帝去找样式,给他发过去。 崇祯皇帝这边,结束了视频通讯之后,有点心神不定地握着手机待了好久。 忽然,他下旨摆驾太庙,说从现在起到明天,他要在太庙独处,任何人不得打扰。 对于这个旨意,不管是内宫还是外廷,都非常诧异。他们纷纷猜测,估计是和太祖皇帝有关。该不会是一年要过去,太祖皇帝又要给当今皇帝什么指示了吧? 这么想着,京师上下的话题中,祖宗显灵的事情,又成为了最大的热门话题,对应的,很多家族的年前家祭,都变得非常隆重起来。 这一夜,崇祯皇帝根本没睡,一直在太庙祈祷。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13 大赦天下 , 这一夜,崇祯皇帝有无数次想联系刘伟超,看看能不能连上。但是,他又害怕他这边的联系,会打扰到刘伟超那边的实验。 毕竟科学这个东西,他虽然就目前来说,该是大明朝最懂的人之一,可是,刘伟超那边的,他实在没法理解。万一,万一呢,要是被他给破坏了,导致从此以后无法和刘伟超再联系的,那就杀了自己的心思都会有! 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之间,动静响起:“哦,你是我的北鼻……” 太庙之内,非常地安静,朱元璋等大明历代皇帝的画像,都是一直保持无声。突然之间响起的这个声音,吓了崇祯皇帝一个激灵。 不过他立刻回过神来,顿时喜出望外,低头一看,果然看到供桌上的手机在响着,上面还有提示,刘伟超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这一见之下,崇祯皇帝一下便跳了起来,连忙伸手去拿手机,结果没想到,跪了太久,腿脚麻了都不知道,顿时就向前倒去,摔了个大马趴。 疼么? 疼! 不过崇祯皇帝根本不管这些,努力撑起,伸手从供桌上终于捞到了手机,然后不顾形象,就躺在供桌下面,赶紧按下了“接通”按钮。 只见视频里面出现刘伟超的身影,带着笑容,就和以前没多大区别。 崇祯皇帝不管三七二十一,连忙问道:“怎么样,实验结果怎么样?” 刘伟超听出崇祯皇帝非常急切地心情,便笑着说道:“你猜?” 一听这话,这一刻,崇祯皇帝特么地就想伸手过去,把刘伟超那贱贱的笑容脸打扁了。 好在刘伟超并没有真得让崇祯皇帝去猜,而是马上接着说道:“实验结果就是:和我这个人绑定的,我用什么手机,这个超时空通讯就出现在什么手机上面。也就是说,以后我不用怕手机掉了或者被抢了等等,哈哈,完美吧?”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喜极而泣的感觉,连忙说道:“完美,完美,真得是太完美了!” 这么一来,他就再也不用担心联系不上刘伟超了,什么手机芯片可能坏了,什么手机被人抢了等等,都不会对他有影响! 这个结果,真得,真得太完美了! 刘伟超自然也和崇祯皇帝一样,非常地开心,不过他和崇祯皇帝一起笑了一会之后,忽然有点奇怪,连忙问道:“你这是躺在哪?我怎么看着,好像躺地上呢?”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就想起自己的处境,不由得有点尴尬了。 堂堂大明皇帝,竟然躺在供桌底下,这形象要是穿出去,就太掉皇帝身份了! 不过转念一想,崇祯皇帝也就不在意了,又不是在别人面前,在刘伟超面前都不算啥。 于是,他便笑着解释道:“朕在太庙祈祷,跪得太久了,听到动静起来拿手机的时候腿脚麻了,因此摔了下,就索性躺地上算了。” 刘伟超一听,下意识地就幸灾乐祸地笑了。不过他马上就回过神来,不由得又为崇祯皇帝的担心而感到佩服,便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没事,摔这一小下,大明就能进一大步!从此以后,我们两个人,一个创业,一个强国,一起携手共进,创造辉煌的未来!” 崇祯皇帝听了,露出非常开心地笑容道:“对,你创业,朕强国,一起创造辉煌的未来!” 说完之后,两人相视而笑。 过了一会,刘伟超想起崇祯皇帝是一夜未睡,便连忙对他说道:“人是铁饭是钢,不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赶紧去休息吧,好好睡一觉!我也没睡好,要接着补觉一下。” “好好好,身体是……”崇祯皇帝下意识地接口说话,忽然一下不明白,就问道,“为何身体是歌名的本钱?这是哪首歌?”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无语,不想给一个皇帝解释革命两字,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就是说,身体是创业、强国的本钱,这样说能理解吧?” 崇祯皇帝一听,便又笑了。 他此时的心情非常好,便也对刘伟超说道:“好,那你赶紧去休息吧!” 挂了视频通讯之后,崇祯皇帝感觉腿脚已经不麻了,便翻身而起,看了一会朱元璋等列祖列宗的画像,又看了下那一面面牌位,然后虔诚地默默祷告了一会,才转身走出太庙。 在太庙外面,周皇后带着皇子皇女,还有贵妃都在这里。 崇祯皇帝突然在太庙待一晚上,她们都知道和太祖皇帝所赐那宝物有关。不知道具体出了什么事情,只是知道这个事情肯定非常重要。 她们看到崇祯皇帝表情又非常严峻,心思很重的样子,这种情况已经太久没见过了,因此都很担心,就都陪在了太庙外面。 刚才崇祯皇帝跌倒闹出的动静,也同样吓到她们了。但是,崇祯皇帝有严旨,她们也不敢进去打扰,心中就更是担心。 突然之间,大殿的门打开,崇祯皇帝走了出来,周皇后等人,便立刻纷纷喊着“陛下”,与此同时,关心地看着崇祯皇帝。 就见崇祯皇帝带着一脸的笑意,整个人看着,非常地轻松,她们就知道,肯定是有好事。 确认了这一点,她们一直悬着的心,便终于放心了。 崇祯皇帝走出大殿,看到东边的天空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显然是天亮了。 低下头,看着周皇后等人,他又是笑了下,然后看向在周皇后等人身后伺候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说道:“传朕旨意,朕要大赦天下!” 一般而言,封建王朝大赦天下的事情,是新皇登基,封皇后,太子等等非常重大的事件发生时,才会有的。 这马上过年了,又没有特别重大的事情,皇帝突然宣布要大赦天下,就让人有点奇怪了! 不过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皇帝这么高兴,一出殿门就要大赦天下,很显然是因为这一夜在太庙中遇到了非常重大的事情,或者说有非常好的事情,才会有此决定的。 那会是什么事情呢? 说真的,他们都非常好奇。 “奴婢领旨!”王承恩不管那么多,连忙跟着笑呵呵地领了旨意,回头马上去操办这事。 周皇后比较注重礼节,心中奇怪也不好问,就等着皇帝看是否会自己说。 但是,田贵妃却不管那么多,当即开心地问道:“陛下,是有什么大喜事么?”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笑着说道:“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朕能用一辈子了,哈哈!”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欢喜。 他们中的很多人,倒是没想过,那个手机原来是不能一直用下去的。经过昨晚皇帝在太庙中干了啥事,才能一直用下去! 他们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崇祯皇帝在这一年的表现,受到了太祖皇帝的肯定,因此这个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才能一直用下去。也因此,难怪崇祯皇帝会这么开心了! 随后,开心中的崇祯皇帝并没有去休息,而是召开内阁六部并九卿等大明高级官员在内的御前会议。这一次的过年,他决定办得隆重一点,以此庆祝! 最终的庆祝方案,经过商议之后向天下公告。 第一,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外,其他犯人皆赦。 第二,所有欠赋等等,全都赦免,不用再交;但是以后再有欠赋,要严加问罪! 第三,之前一直商议但是一直拖着的大明官吏俸禄的事情,也有了结论:五品以上,以后多发一半;五品以下,以后多发一倍。 虽然这个俸禄,可能还是不高,但是,至少在大明开国两百七十多年之后开始加薪,也算是好事了。 这三件事情一公布,顿时就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轰动。不管是高高在上的朝堂大员,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甚至是不少在大牢里面的囚犯,全都是感谢皇恩浩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动静,最是常见。 上上下下的大明百姓,在这崇祯十五年的过年时期,是从未有过的高兴! 蓟州之战,打败了建虏,保下了京畿之地的安宁,免遭战火,又有皇恩浩荡,这接下来的日子,未来的岁月,肯定是会越来越好过了! 对于这一点,从未有过有如此之多的人,会有这样的认识! 崇祯皇帝的威望,也是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刘伟超自然不知道,他的一个实验,最终在大明朝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蝴蝶效应。以至于他在大年三十听到崇祯皇帝给他说这事的时候,都有点目瞪口呆。 就这么一个事情,竟然这么庆祝,大手笔,大手笔啊! 这么想着,刘伟超自己也检讨起来,自己是不是也该感恩一下,用什么方式来庆祝这个赚钱方式的继续? 就在他琢磨这个事情的时候,崇祯十六年,便来到了。 过完年,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接下来就是一件非常重大和开心的事情要操心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14 交易 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一,北直隶、河南和山东诸省的运粮船,便沿着运河抵达通州。 这之后,四月安徽,五月南直隶,六月浙江、湖广,一直延续到十月,各省区的船帮按照规定的日子陆续抵达通州。 这是大明朝规定的各省漕粮抵达通州,进而运到京师的日子。 虽然如今由郑森主掌的江南采购衙门所采办的物资,都改走海路了,但是,原有的漕粮却是不影响的。 而通州到京师,原本还可以走通惠河的。但是,通惠河多年没有疏浚,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淤塞现象。到明末时候,粮船什么的,根本无法走水路,只能是通州上岸然后改走陆路进京。 京师朝阳门到通州有四十来里路,当然,也不可能是水泥路,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要到雍正年间,这条路才会大规模扩建修筑,改为石板路。 明末这个时候,朝廷压根没钱,连最为重要的军饷都拖欠,自然不可能再花钱去修路了。因此,如同粮车等重物车长年累月行走之下,对土路就会造成一些破坏,形成地势低洼的境况。 这条从通州到京师的道路,平日里还好,最多是吃灰而已;不过要是赶上夏天降雨或者是冬日里积雪融化的日子,车轮往往会陷入到泥淖中难以前行。 一辆车陷在那里了,就得需要数十人把它牵引出来,也会挡住后面车和人的行程,可以说,是非常地不方便。 崇祯皇帝选定第一条真正的铁路,就是修建在通州到京师这四十来里路,就是为了解决通州到京师的交通不便问题。 为了能早日建成这条铁路,那是真得把俘虏往死里用了,除了大年三十休息一天之外,其他天气,不管刮风下雨,都是在修筑这条铁路的。 这还真不是为了让俘虏也能过年,而是监督看押俘虏,还有铁道司的人,需要过年而已。 大明上下,对于这些俘虏,压根就不当人看的,或者说就算把他们当人看,那也是仇人。如果不是朝廷打赢了蓟州之战,这些俘虏就是祸害关内的刽子手!至少前几次入关的时候,关内的惨景可是历历在目的。 再说这条铁路,就沿着原有官道修建,和原有官道是平行的,只是官道和铁路之间,会修上栅栏而已。 等到过完年,因为修筑的人手充足,便已经修得差不多了。 经过官道来往京师和通州的旅人,能清晰地看到铁路上的修筑情况。对此,他们自然是议论纷纷,很是好奇。 “这路修得也太奇怪了吧,马车压根无法走,就算是步行,也都非常不方便,这到底是啥子路啊?” “可不就是,你们看到没有,又是碎石,又是木条棒子,还有那上面的铁条呢!据说啊,好像还是兵仗局产出的精钢来的,朝廷有告示,谁敢私自偷盗这精钢,那是抄家灭族的重罪!” “这可真是浪费啊!修啥路不好就修这种奇形怪状的路,这还是路么?” “……” 大部分旅人,对于铁路一无所知,因此,他们看到铁路样子之后的第一反应,便都是惋惜,以及想不通。 就连一些御史言官,都有为此提出质疑,说虽然铁道司属于宫内,可这么浪费,是不是考虑把人力物力用于改修官道更好? 不管他们想不想得通,在崇祯皇帝的亲自关注下,这条铁路的修筑进度没有丝毫被人干预。年后不久,铁路基本修建完毕,就只剩下通州和京师这边的火车站建设了。 这个时候,刘伟超已经在崇祯十五年年末的时候,也就是蓟州之战打赢之后,给了崇祯皇帝有关水泥的烧制方法。 因此,火车站的建设,都是以水泥材料为主。 除此之外,崇祯皇帝经过考虑之后,就用修建铁路的俘虏人手,再征发部分劳役,下旨修建通州到京师的官道,改为水泥铺路。 因为刘伟超之前给崇祯皇帝讲过的一些道理,这次的征发劳役,不需要百姓自带干粮,而是由朝廷提供,管吃。 水泥修筑的好处,已经在部分地方得以看到。因此,这水泥官道比起铁路来说,更为世人所接受。一个个都是称赞不已,觉得这是一个善政。 雍正年间,这条官道修了大概十个月,但是,崇祯皇帝改用水泥修路之后,预计也就两个月左右时间就能完成。由京师和通州两边一起修,最后合拢。 对于民间的反馈,还有御史言官的一些奏章,崇祯皇帝看了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在一切正式或者非正式场景,有意无意地透露,修这条铁路,真得是花费好大。 看看,卫所改制成铁道兵,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钱,又要养这么多铁道兵,更是不知道多少钱,这修铁路真得是花钱如流水,感叹钱不够用! 对此,外廷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装聋作哑,就当没听到。 既然皇帝当初自己提出来,要改制卫所,改为铁道司,并且归属于内宫的,如今这话里话外的,还想要户部再去掺和一脚,那肯定是不乐意的了。 外廷官员,只是有一点隐忧:皇帝天天叫苦,要是真没钱了的话,他会不会又找哪个有钱人家来个抄家灭族的? 二月初,眼见着火车站也要修好了,崇祯皇帝便召开了御前会议,就在文华殿内,首先开始诉苦起来,给群臣算账,说着卫所改制,如今还只是改了京畿之地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京师极其周围而已,就花了多少钱多少钱,入不敷出。这种情况之下,可以预见,全国的卫所改制,不知道还要花多少钱,难啊! 内阁六部九卿等等,全都在底下保持泥菩萨状态,皇帝要是不点名,就当听不到了。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这种反应,表面上似乎有点不开心,但是实际上,他肚子里已经笑开了花,就欺负他们不懂,要的就是这种误会。 于是,他话锋又一转,接着说道:“通州到京师的官道,也已经重新用水泥修过,卿等应该都能看到了,平整吧,也再无泥泞之苦。光是这水泥,朕可都是没赚钱的。本来朕还指望着朕发明出来的这个水泥能赚点钱,补贴下铁道司之用。结果……”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向户部尚书倪元璐,还有都察院黄宗周等人,叹口气继续说道:“可是卿等又说,这水泥用处甚大,为国为民,为天下计,这水泥由工部统筹、收入归于户部,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他说到这里时,文华殿内的这些官员都抬起头来看着他了。 没错,水泥一发明出来,用在修建京师的两个银行时,就已经有人敏锐地发现这种水泥有巨大的好处,在又一次看到修路方面的优点之后,内阁、六部和都察院等等,就一起向崇祯皇帝上奏,说如今百废待兴,这水泥是绝好的材料,应该和盐铁一样专卖。 当然,因为多与工事有关,就想归于工部,不过收入还是要归户部。对于,他们都用大义来压崇祯皇帝。 一般来说,这也没错。如果入了内库,那就是皇帝的私人财富了。如果皇帝好,那内库的钱也会用于民事,但是如果皇帝安于享乐的话,内库的钱用来吃喝玩乐,外廷也是没有一点办法的。 如果能把钱都充于国库,自然是利国利民的了。 可关键是,现阶段来说,崇祯皇帝信不过外廷这些官员的节操。他要做的事情很多,没钱不行。如果钱都在内库的话,他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外廷无权过问的。 也是如此,崇祯十五年这一年的时候,他乾坤独断,把所得的大部分钱财,全都用来强军了。如果这些钱在户部的话,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哪怕他是皇帝都不可能。 此时,就听崇祯皇帝接着对群臣说道:“诸卿所言,朕以为有一定的道理,朕可以答应,也可以不要分成,但是,户部必须从水泥所得中拨款,每年不得少于一成交给大明皇家科学院。另外……”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说道:“铁道司将会运营铁路而收费,用来养铁道司,这个钱,外廷不能过问了!卿等,可同意?” 换句话就是说,水泥的钱,他可以让给外廷,但是,铁路收费,这个事情外廷就不能插手了。这算是崇祯皇帝和外廷的一次谈判了。 听到他的这话,说真的,外廷这些官员不由得都是喜出望外,根本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好一个结果。 他们还生怕崇祯皇帝把水泥抓在手里不放,那他们怕也没有多少办法。 毕竟这水泥是皇帝发明出来的,如今在蓟州大捷之下,皇帝威望之高,也让他们不敢和皇帝硬着来。他们也就是看到水泥所带来的巨大好处,就想着争一争而已。 结果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通情达理,真得同意了。至于分一成给大明皇家科学院,那就等于是给皇帝内库的,他们当然没话说。 至于铁道司要收铁路的钱,那才几个钱! 于是,以首辅贺逢圣为首,带着底下一众文官,皆称皇帝圣明,就按皇帝所说得办! 这事儿就算是这么敲定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15 花生瓜子白开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315花生瓜子白开水新建通州到京师的官道水泥路,很快就投入了使用。 对此,所有旅人,全都是非常期待的。 要知道,原本通州到京师,虽然只有四十来里路,但是,对于大部分交通工具来说,其实都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古人来往,不可能两手空空就走路。行李是免不了的,多一些少一些的区别。 走个半天,大概是二三十里地,就需要休息了。 马车和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空车好一些,载重越重,就越需要经常休息,免得累坏了马。 因此,古代道路上,是三十里一个驿站,就是提供旅人要休息的。 而通州到京师是四十来里路,如果不急着赶路的话,那是会在中间休息。也就是大概二十来里的地方就吃饭休息,下午再继续赶路,到京师估计就是傍晚,也就是一天时间了。 另外,就算是人坐马车直接赶路,其实也不可能快的。 除了要保护马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的马车,没有什么减震措施,马车很可能是木轮或者是铁皮包着的木轮,又都是泥路,哪怕是官道,也必然是高低不平,或者还有坑坑洼洼。 在这种的条件下,坐马车里面,除非屁股上的肥肉特多,自带减震功能,要不然也得坐一阵就得休息一下。 如此种种原因,使得通州到京师的这段陆路,基本上就都是定义为一天的路程。 也是这个原因,古代人远行的话,能有水路可以坐船,那肯定是走水路。带的东西可以更多,还会少很多颠簸之苦。 当然,有急事赶路的话,就肯定用不了一天时间。最快的,比如单骑不惜马力,半个时辰都不要就能从通州赶到京师。 综合来说,道路的好坏,是古代交通速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水泥路修筑的新官道,和原本的泥官道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就是一条路。 并且水泥修建的路,不但平整,并且还能看到有水也照样不会泥泞,不会坑坑洼洼。也就是说,下雨天也好,还是积雪融化天也罢,都不会有泥路的那种痛苦。 基于对这水泥路的认识,很多人对于通州到京师这条路的期待,就是缩短为半天时间了。 早上起早一点,早点上路,正常情况下,中午说不定就能在京师吃午饭了。能这么快速度赶到京师,自然一个个都是很高兴的。 当然,也有不高兴的,那就是原本在路程中途提供歇脚的那些人。不过这些人毕竟只是很小一部分人,挡不住大部分人对水泥路的期待。 在公告水泥路开放那一天,很多原本没有想法的人,竟然都有了想法,要去走一走这条路。京师的人,去通州看看通州湾的热闹;或者通州那边的人,去京师逛逛什么的。 最终的目的,其实还是感受下这条新式官道的感受。要不然,这些天,并且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这些天,亲朋好友,周边的人在谈论的,必然是这条新式官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显得有些孤陋寡闻了。 京师这边,是五城兵马司的军卒拦着,通州那边,是通州地方衙役挡着;开路时间一到之后,早已等着的马车什么的,包括步行的,全都拥上了平整的水泥路,一路上,全都是有说有笑地点评起脚上这条路的感觉。 “还真别说,这地儿还真是平整啊,你瞧,马车都稳多了!” “可不是,这一次本公子要说,我就在车里一路看书,看到了通州,没人敢说本公子是装了吧?” “瞧这速度,我看行,中午肯定能到通州了!” “不要说如今这种天气好的时候了,就是下雨天,半天时间走完都不是问题了!” “……” 感受得差不多之后,几乎所有人,自然就开始谈论带给他们方便的新式水泥路的关键了。 “以后如果所有官道都用上这水泥路的话,那都可以去更远的地方踏青了,对不对?” “那可不,这样的路修好了,至少通州就是我们京师的一部分了,早上出发,到通州用个午膳,然后再回京师都成!” “呀,这水泥还真是厉害啊,竟然能用来修路,还这么好!” “那可不是,这可是皇上发明出来的东西,能不好么?” “……” 无可争议地,作为这个位面上,水泥发明者的崇祯皇帝,自然就又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敬佩。 不过,在称颂崇祯皇帝的同时,自然也会有一些另外的声音。 这也不怪他们,走在这新式官道上,搁一个栅栏,就能看到平行的铁路,看着那路,想不明白的他们,能说好话就怪了。 “你说,那边的路,到底是什么路,看着这么怪呢?” “没看到地上铺着的铁么,所以说是叫铁路来的。” “这路是给谁走的?太不方便了吧!马车,那就更是不可能!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修出这种路,这也能叫路?” “谁知道呢,反正那边的路是属于宫内铁道司的,据说朝堂已经出了布告,走那条路的,是要收取费用的。” “收取费用?哈哈,谁傻了才会去走这样一条怪路吧?” “……” 这样的观点,基本上是占了绝大部分见过铁路的人的想法。也因此,他们对于宫内对于走那条路的人要收钱,那是压根没有任何想法,如果有,也是看笑话而已。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也还有不同的看法。 “我敢打赌,走那条路的人肯定有!” “怎么说?谁傻啊!” “不傻!有些要巴结宫里的人,是不是就会走那条路了?多贵都会走!” “咦,你这么一说,还真有这种可能哦!” “还有,宫里那些宦官说不定会强行拦人,让他们走那边的路,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 “天启年间肯定有可能,或者以前也可能有,但是,如今不可能吧,太祖皇帝显灵,当今天子圣明,肯定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了!” “嘘,那可不一定哦!我们普通人家,估计不会,但是那些大商人,有钱的那些主,说不定就会被盯上,让他们走那边的铁路了!” “嘿嘿,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这个可能哦。不过走那条铁路,总比被抄家好吧?” “……” 赶路的,是在正赶路,但是,那些来体验新式官道的闲人,便多是一边走一边聊着。 就这么的,走着走着,走到一半的时候,通州去京师的人,还有京师去通州的人,顿时就傻眼了。 就见官道的对面,密密麻麻都是往自己这边过来的人,路都给堵死了! 今天这第一天,过这条官道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山人海来形容,都是不过份的。毕竟京师和通州都算是大明非常富裕的地方了,闲得发慌的公子哥们也多。就是建再宽的路,都能把路给铺满了。 于是,两边的人一汇合,就纷纷喊着,让对方让路。 官道的一侧有栅栏拦着,那边是铁路,朝廷有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翻越栅栏,否则要吃牢饭的。 另外一侧倒是没问题,是田野,这个二月份可以下去,反正也没种东西。 但关键的问题是,凭什么要我去官道下边,给对面的人让路? 就这么的,新式官道开通的第一天,大塞车! 甚至人数多到,就算有个别人想让路,去到下面,都不行! 于是,就悲剧了! 本来想着去通州或者京师吃个午膳,然后好回去装逼说今个儿中午饭是在那通州或者京师吃的,就都在半道上饿肚子了。 众目睽睽之下,天子脚下,打架的倒是没有,但是对骂却是主流声音。 实在急着赶路的,就肯定是下了官道,踏着深一脚浅一脚的泥地继续赶路。 闲着没事的,就是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凭什么我下,就杠了! 还有一些脑子灵活的,见机快的,立刻掏出行李中带着的吃的,当众叫卖开了。 “花生瓜子白开水,麻烦让让!” “鸡蛋茶叶蛋鹌鹑蛋,麻烦借过下!” “……” 这一天,一直到官府衙门这边收到消息,赶紧派了骑兵赶过去疏通,才算是结束了对峙。 这个消息,传到宫里之后,乐得崇祯皇帝哈哈大笑。 不过他也立刻就想起了,好像从刘伟超那边看到过的视频,路上都是有划线的,来规范行人什么的。 这个可以有! 于是,崇祯皇帝便立刻把这个想法,告诉他的臣子,让他的臣子去做这个事情。 就按照靠右走的原则,来进行道路的规范。 另外,对于民间传来的那些有关铁路的言论,崇祯皇帝也没有生气,甚至是有一种期待,竟然敢说铁路是没用的,收费就更没用。那就等着瞧好了。 这不,通州和京师两边的火车站也很快修建完毕,崇祯皇帝所期待打脸的这一天,也终于来到了。 天亮之后,崇祯皇帝就明确下旨,他要亲自出宫,并且是带着皇后皇子出去! ------题外话------ 月底三天好像是双倍月票,大家留着月票到月底投,到一千票的话就有加更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16 蒸汽火车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316蒸汽火车但是,皇帝出宫,甚至是出城,而且还要带着皇后和皇子皇女之类,这绝对是一件大事。 外廷官员们,特别是都察院的御史言官,纷纷上奏,从各个角度劝谏崇祯皇帝打消这个念头。 然而,崇祯皇帝一意孤行,他们却也没有办法。 于是,五城兵马司的军卒上街戒严,锦衣卫开道,崇祯皇帝带着老婆孩子一行人,浩浩荡荡地驾临京师朝阳门外的火车站。 在这支队伍中间,还有来自兵仗局的特制车辆,运载庞大的火车机车,以及各类车厢,有载客的,也有货运的。 这是火车部件第一次在大明朝世人面前亮相,那些警戒的五城兵马司军卒看得目瞪口呆,这么大,这么重,这种就是传说中的火车,这能开得动么? 在皇帝过去之后,沿途百姓不用再待在房子里,也纷纷拥出街道看热闹。 他们也在五城兵马司军卒的警戒线外,看着庞大的火车部件,同样是看得傻眼,一看就知道这个火车部件非常重的,这能在那条铁道上动起来? 说真的,他们下意识地答案,那绝对是否定的。 但是,这又是皇帝发明出来的,有崇祯十五年的种种神奇表现在前,他们就又很快从否定变为疑惑,这么重的火车,到底该如何才能动起来? 于是,随着五城兵马司的军卒,逐步解除隔离,京师内的闲杂人等,主要就是那些没事做的,便纷纷跟在五城兵马司军卒的后面,往朝阳门外拥去。 甚至还有一些机灵一点的,看到围观的人群太多了,就去了其他城门,然后再绕过去。反正那条铁路就在那,任何一个地点等着,都能看到那火车上路的情况。 有这种想法的人还真不少,并且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的,从京师到通州的水泥官道上,再次聚集了不少人,不管天气还很冷,沿线围观。 由此,又带动了一些生意人开始做生意,沿线叫卖了起来。 “花生瓜子白开水,边吃边看啦!” “鸡蛋茶叶蛋鹌鹑蛋,填饱肚子先了!” “……” 再说京师火车站这边,外围是五城兵马司的军卒警戒,里面则是锦衣卫林立,崇祯皇帝和他的老婆孩子不可能被寒风吹着,躲在暖和的火车站站长室内待着,通过透明的玻璃窗看着外面的动静。 大明高级官员,自然也陪着御驾出来,在另外的房子里面待着。他们一个个都比较生皇帝的气,这简直是胡闹,竟然带着这么一大家子跑出来了! 这南边流贼还在肆虐呢,北方也是百废待兴,春季播种的事情也相当重要,还有兴修水利的事情,哪一件不是非常重要的? 结果皇帝倒好,竟然如此大张旗鼓地出城,就为了他那个铁道司,这个不靠谱的用钢铁打造的机器? 甚至为此,他们都有一种感觉,以前天启皇帝爱好木匠活,该不会这个天启皇帝的亲弟弟,在蓟州大捷之后,开始安于享乐,沉迷于铁器活了吧? 总之,他们对于这个什么火车,那是压根不期待,感觉闹不出个啥,纯粹就是陪着皇帝在这胡闹。 然而,在火车站站长室内,却是气氛热烈,对于即将到来的场景,倒是非常地期待。 因为不止崇祯皇帝看过蒸汽火车的视频,包括周皇后在内的其他人,也多是看过的。除此之外,甚至坤兴公主朱媺娖和他的侍女费珍娥,是亲自参与了火车的打造,特别是对于铁轨铺设,也多是参与,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刘伟超有关铁路的那些知识,吸收得比别人快。崇祯皇帝在用人之际,也就不管她们什么身份,都让她们参与进去了。 其中费珍娥是亲自去到铁路铺设现场,参与指挥铺设铁路的宫女之一,并且是为首的那一个。崇祯皇帝当初问刘伟超有关火车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基本上有一半是她提出来的。如今和朱媺娖一起,正在叽叽喳喳地给崇祯皇帝介绍着当时铺设铁路的情况。 在外面,施工人员都知道皇帝和皇后,以及大明高级官员们,都是在看着的。因此,都在紧张地施工。作为大明科技总负责人的宋应星,也是第一次在所有人面前亮相,忙碌着指挥着现场运作。 就暂时来说,一共按照刘伟超提供的图纸打造了两台火车,用于通州和京师铁路之间的对开。 刘伟超提供给崇祯皇帝的蒸汽火车,自然是成熟的蒸汽火车了。 说起这个蒸汽火车,在原本的历史上,是要到1804年2月29日才会现世第一台轮轨式蒸汽机车,叫新城堡号。之前的蒸汽机,都是低压锅炉,体积太过庞大,并不适合用于蒸汽机车。 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发明的这个新城堡号,机车重4.5吨,能牵引10吨货物。在1804年2月29日的这天,他造的这台机车牵引着5节车厢,载着10吨货物和70名旅客,沿着摩根夏运河16公里长的铸铁轨道以8英里的时速行驶,宣告了蒸汽机车的诞生。 不过这个并没有引发轰动,因为当初他是在采矿主运送矿石的铁路上运行,就这么开了一次,把那个铁皮包着的木头铁轨全都给压坏了。让人感觉,这种火车并没有什么价值。 事实上,在这个蒸汽火车出来之前,特里维西克一开始并没有在铁轨上运行他的发明,而是蒸汽汽车,是在路上跑的那种,一开始也引起了轰动。 刚发明出来的时候,他带着七个朋友开出去兜风,叫“吹气的家伙”。结果他们高兴过了头,不小心将车开进了沟里。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位公子哥的心情,带着他的朋友去不远处的一家餐馆喝酒去了。更为糟糕的是,特里维西克压根就没有让这台蒸汽汽车熄火,最后锅炉里的水被烧干,引起了一场大火,还发生了爆炸,将车辆完全烧毁。 于是,他又发明了第二俩蒸汽汽车,取名叫“伦敦客车”。他又载着七八个人,以时速14公里的速度行驶了约十英里,不幸的是,由于驾驶失误,他撞到了墙上。从此人们也开始视蒸汽汽车为一个危险的大玩具,吓得潜在购买者躲得远远的。 就这样,蒸汽汽车就夭折了,不过被特里维西克折腾出了蒸汽火车,就是之前所说的新城堡号了。 但是,真正实用的蒸汽火车,是英国人乔治·史蒂芬森在他的基础上改进的。1829年,他的蒸汽火车拖动装载30多人的车厢以每小时45公里的速度行驶,完成了97公里的铁路里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的发明都带着缺陷,然后改进,再试用,再改进……在如此反复的过程中,最终有了蒸汽火车的最终定型。 这个蒸汽火车的定型,包括各方面,不但是蒸汽火车部件,还包括对铁轨的要求等等。 如果从原始蒸汽机的出现,到最终蒸汽火车的成熟,这是花了人类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以及许许多多的故事在里面的。 可是,崇祯皇帝这个大幸运儿,因为了后世刘伟超的帮助,所有的这些摸索改进步骤,全都被他给跳过了,由此节省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并且他还比任何人都有信心,这个蒸汽火车的前途有多广大! 崇祯皇帝的这个铁路,是标准的铁路,可以在全国推广;他的这个蒸汽火车,设计时速是五十公里每小时,比后世二十世纪成熟火车的标准时速六十公里每小时还是要低一些的。 但是,这个速度放在这个位面上,放在这个崇祯年间,那是绝对会亮瞎所有人的眼睛的。 什么概念? 如果崇祯皇帝的蒸汽火车用标准速度,也就是五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那么京师到南京大约一千两百多里路,坐这个火车的话,一天二十四小时就能到了! 当然,这是直线距离,并且火车一刻不停。事实上,这根本不可能。但是,有了这个蒸汽火车的前提下,一般要一个半月的这个路程,用半个月的时间坐火车到达,这总可以的吧? 如此交通上的便捷,必然会引发大明朝巨大的社会变化! 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高山,深谷、大江、大河,如此种种天险上怎么通火车,还需要很多难关要过。并且可以预见,短期内并不容易。 此时,崇祯皇帝一家子,就是在站长室吃着点心,看着外面劳作,叽叽喳喳地,气氛非常地和谐。 大概快要到中午的时候,宋应星终于指挥着铁道兵,把蒸汽火车都架到了铁轨上,并且车厢相连,在蒸汽火车头的后面,挂上了三节客车厢,和七节火车厢。 随后,宫女费珍娥都跑了出去,各自负责的一群小头目,在宋应星这个总指挥的带领下,对于各个环节进行检查,一切通过之后,便兴奋地到站长室门口,向崇祯皇帝禀告:一切就绪!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17 赌约(为紫月花清盟主加更1/11)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317赌约这个蒸汽火车,并不是大明位面上打造的第一台和第二台。之前的时候,在京畿之地矿区,已经有试验过,不过当时铺设的是木制铁轨包铁皮。 实验数据,算是熟悉了之后,才由兵仗局这边正式开始打造了这两台蒸汽机车。 当然了,在兵仗局内,有一小段铁轨实验过。没问题了,才会搬迁到京师城外的新建火车站来。 宋应星此时上来禀告说一切就绪,那就说明,是真得差不多了。 要不然,什么都是第一次的话,崇祯皇帝乐呵呵地过来显摆,结果是自己被打脸,那堂堂大明皇帝的脸面,往哪里放?大明科学之父的名头,都怕是要成笑柄的! 此时,崇祯皇帝听完宋应星的禀告之后,顿时意气风发,站起来对自己的老婆孩子一挥手说道:“走,随朕一起出去看看!” 周皇后等人,也都激动着呢,毕竟都是看过刘伟超传过来的视频,知道这个蒸汽火车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有多厉害的! 听到崇祯皇帝这一声招呼,顿时,也都一个个站起来,顺便还互相打量一下,这衣着整洁,可不能有失皇家礼仪! 另外那边,首辅贺逢圣等人,百无聊赖地等着。实在没事,便在说话耗时间。 就听贺逢圣对其他人说道:“等一会,陛下这个什么车,如果真不行的,还请诸位随本官一起向陛下劝谏,收了这个心,忙于国事才是正事啊!” 吏部尚书左懋第听了,当即笑呵呵地说道:“那要是这个火车可以呢?那我们可没有理由劝陛下啊!” 虽然他是这么说,可看他表情,明显是开玩笑的性质更多一点。 这不,就听一向严肃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黄宗周当即开口说道:“瞧瞧,那么重的东西,怎么个行法?能动就算可以么?或者蜗牛爬?总之,这东西要是比马车还慢,按老夫的意思,那就是不行,别折腾这东西了!” 户部尚书倪元璐听了,当即呵呵一笑道:“听说啊,兵仗局那边近几个月的精力都投在这什么车上面,连预定要给保定那边的军械护甲,都要推迟一个月了。老夫估计,这东西的造价不菲!陛下也真是,有点钱了就开始乱折腾了!” 刑部尚书这边一听,瞧了工部尚书一眼,然后才说道:“你们是可以了吧?陛下那水泥制造,都归给你们了,还不兴陛下自己再倒腾一门赚钱的东西出来?” 听他这么一说,倪元璐便立刻来劲了,压低了一点声音,似乎就怕外面的厂卫听到,低声说道:“你们知道不,其实陛下手中还真有不少好东西。纺织制造方面的,都握在宫里面呢!” 正说到这里时,忽然就听到贺逢圣打断他们说话道:“好像已经好了,那个宋侍郎去请陛下了。我们也出去吧!” 说到这里,他转头扫视了下自己的这群同僚,然后认真地说道:“就按左都御史大人所说这样,这个什么蒸汽火车,如果速度不比马车要快的话,还请诸位随老夫一起劝谏陛下,此等为国为民之举,务必支持!” 左懋第等人听了,便都严肃起来,躬身附和,显然都是认同首辅的说法。 随后,一众人等便出门,寒风吹来,顿时这些老头子一个个都是精神一哆嗦,不对,是精神一振,昂首挺胸,一起到了站长室外面的站台上,恭迎皇帝一家人。 崇祯皇帝出来,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表情,似乎都有点严肃,那会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顿时就哈哈一笑,吐出一连串的雾气道:“今天可是一个大喜的日子,诸卿为何如此严肃?这可是要记入史册的啊!” “……”崇祯皇帝这话,让贺逢圣等人,顿时一阵无语。 皇帝的这个自信,真得是扑面而来,竟然还敢说是记入史册的一天!知道多大的事情,才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么? 心中如此想着,贺逢圣回过神来,正要说话时,却听崇祯皇帝又笑着对他们说道:“朕怎么看着诸卿似乎不看好,那要不这样好了,朕和诸卿打个赌如何?” 任何人都能看出来,崇祯皇帝的心情非常好。 这不,在他后面伺候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见了,连忙上前,笑呵呵地凑趣道:“万岁爷,奴婢看他们是不敢和万岁爷打赌的,因为肯定赢不了万岁爷的,呵呵!” 贺逢圣一听,顿时就不管了,当即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 说到这里,他忽然眼珠子微微一转,然后便转身,用手一指他身后的其他大明高级官员,然后才说道:“皆诸位同僚,愿和陛下打赌。如果这个蒸汽……火车并没有比马车快的话,便是臣等赢了,可否?” 黄宗周听了,眼睛瞄了下铁轨上的火车,随后也躬身奏道:“陛下,为了公平,这马车上也可以载上一些重物来比试,如果还是马车快的话,还请陛下不要再做这等劳民伤财之事,以陛下之英明神武,不如用于国事,早日平定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可好?” 边上等着的宋应星听到他们的这些话,忍不住便想上前说什么,但是,他听到黄宗周竟然说这是劳民伤财的事,顿时,就不说话了,脸上露出看好戏的表情。 而崇祯皇帝的老婆孩子听到他们的打赌内容后,顿时一个个表情各异,然后,性格已经重新开朗起来的田贵妃,首先便忍不住,当即笑出了声。 然后,看到首辅等一群外廷官员都向她看了过去,就马上醒悟过来,似乎态度有点不对,便立刻收了笑声,用手捂了嘴。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还是能看出,她似乎是在忍着笑,忍得还有点辛苦的那种。 其他人被田贵妃一带,也都一个个想笑,又不敢笑的,场面真得算是有点精彩。 贺逢圣等人一见,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但是,他们也没法说什么。 后宫不得干政? 关键这又不是政事,再说了,人家也没说什么,凭什么去谴责人家? 算了,和一群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孩子,有什么好计较的! 于是,贺逢圣等人,对于崇祯皇帝身后的那些女人孩子的表情,就当是看不见。 崇祯皇帝当然是知道身后的老婆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转过头去,当即咳嗽一声,眉目之间的表情,似乎在说,别坏朕的好事! 然后,他才转回头,看着贺逢圣、黄宗周等人说道:“好,朕答应你们。不过要是朕赢了呢?既然是打赌,那朕要是赢了的话,朕让大明皇家科学院的教授,也去国子监开课,如何?” 他一直感觉,手中的科技人才实在太少。刘伟超那边传过来的科学学识,有很多都没人去研究。 虽然他在宫女宦官以及工匠群体中进行培养,但是这几类群体里面大部分人都是不识字的,从头培养,真得是很费劲,真正能用的人,还是很少。 而崇祯皇帝性子有点急,有点等不及从无到有的培养。他也是一直在琢磨,怎么样快速培养科技人才。 但是,哪怕他是大明皇帝,如果让大明读书人来学科学学识的话,都能遇见到,从来都只是四书五经,除此之外为杂学,不被读书人所重视的,让他们去学科学学识,会有多大的阻力! 因此,趁这个机会,如果让大明首辅等人在内的这么多大明高级官员都同意,让他去国子监开设科学学识课程的话,就算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既然是稳赢的赌局,自然是要捞一些好处了。 此时,贺逢圣等人听了崇祯皇帝的赌约,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 按照常理来说,他们是真不相信崇祯皇帝会赢,毕竟这蒸汽火车的重量摆在那里,马车就算再重,也不能和这蒸汽火车的重量比。 可是,他们一个个都是人精,看崇祯皇帝的表情,看崇祯皇帝身后这群女人孩子的表情,总感觉有点不对! 但是,崇祯皇帝在看着他们,赌约又是他们自己想提出来的。这会儿要是不赌了,似乎也说不过去。 户部尚书倪元璐的眼珠子一转,便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对于这个赌约,臣等没有意见。但是,为了能直观赌约输赢,微臣以为,这马车需在水泥管道上跑,这样可好?” 一听这话,贺逢圣等人,便一个个都回过神来,明白他这么提议的好处,便连忙跟着附和他的这个提议。 崇祯皇帝岂会不知道他们这是在给他们自己增加胜算,可是,就这点小心思,对他来说,那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他便二话不说,当即同意说道:“好,朕就准了。蒸汽火车和马车,到达通州之后再返回,看谁快如何?” 倪元璐一听,这么远,这马怕是吃不消吧?他正犹豫着,黄宗周却代表他们回答崇祯皇帝道:“如此,臣等愿赌!” 崇祯皇帝一听,不给他们反悔的机会,当即哈哈一笑道:“好,那就这么定了,开始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18注意形象为紫月花清盟主加更2/11 ,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一挥手,对宋应星说道:“装货吧!” “遵旨!”宋应星一听,便立刻躬身领旨,然后退后几步,再转身,吩咐早已等候在那边的铁道兵道:“陛下有旨,装货!” 贺逢圣等人听得有点奇怪,装货?装什么货? 于是,他们一个个都转头看去,然后,就一个个……看傻了眼! 就见那些铁道兵,竟然赶来一辆辆地平板马车,那些马车上全都是一根根地枕木,钢轨这些。最为关键的是,这些铁道兵竟然把这些枕木、钢轨,全都搬到那火车的货车厢里面去了。 并且,这还不只是一辆平板马车而已,而是七个货车厢的门口处,全都停了平板马车,然后铁道兵都在往货车厢里面搬那些东西。 “陛下,这个……”回过神来的贺逢圣,不由得转回头,看向崇祯皇帝,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不是和臣等打赌了么?这是何意?” 其他人听到,也都立刻转回头,看着崇祯皇帝等他答复,别是觉得有可能会输,所以就往车里装重物,然后输了就可以找理由了吧? 崇祯皇帝听到贺逢圣的问话,有点莫名其妙地回道:“什么何意,这个?” 说着,他一指那些正在忙碌的铁道兵,当即又回答道:“装货啊!朕准备再铺设通州到天津港的铁路,京师这边打造出来的材料,便运过去。等回头,再在通州专门新建一个铁道作坊,就不用京师这边运过去了!” “……”贺逢圣有点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没明白他的意思呢,还是在装聋作哑,稍微无语了一会之后,便只好点明道,“陛下,这蒸汽火车要是装上这么多重的东西,那这赌约可是要更改?” “更改?”崇祯皇帝听了,奇怪地问道,“为什么要更改?” 说到这里,看了下这些臣子的表情,才恍然大悟,然后便大笑着说道:“卿等放心,赌约绝对不会更改。哪怕是比赛,这蒸汽火车也是要装货吧?要不然,只是空跑的话,就算赢了马车又如何,朕要之何用?” “……”贺逢圣等人,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彼此的眼神中,皆是狐疑。 他们又不傻,自然听出了崇祯皇帝话语中那浓浓的自信心。 如果从人的角度来说,他们从种种迹象判断,肯定是蒸汽火车能赢! 但是,从他们认知的角度来说,这蒸汽火车这么重的东西,还要加上那么多重的货物,这蒸汽火车不要说跑得和马车一样快了,就算他能动,都是离谱的事情! 说真的,他们这时候,还真是有点拿捏不定,到底谁会赢了! “来来来,诸卿,且随朕去客车厢坐了,一起去通州走一趟!”崇祯皇帝看他们那样子,便笑着邀请道。 这一次,他之所以带老婆孩子出来,就是想坐一坐这个蒸汽火车,体验下视频中看到的那蒸汽火车风驰电挚般地速度。 “……”贺逢圣、黄宗周、左懋第等人一听,皆是无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答复崇祯皇帝好。 倒是边上的王承恩听了,立刻上前,向崇祯皇帝奏道:“万岁爷,这头一遭的火车,还是奴婢先给万岁爷去探探路吧!而且通州那边,并无准备,奴婢先带着厂卫过去。” 听到这话,周皇后明白他的意思,毕竟这个是新鲜事物,王承恩是怕皇帝坐车,万一有什么危险怎么办,因此就想先替皇帝走一趟。 虽然说,她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可是,考虑到崇祯皇帝的万金之躯,最终也是开口说道:“陛下,就先让他带厂卫过去吧!” 崇祯皇帝正在兴头上呢,听到王承恩的话,他本来是不想同意的,但是,周皇后也这么说了。在这大众广庭之下,皇后的面子总是要给的。 这么想着,他便只好先按捺住迫不及待的心思,点点头说道:“好,大伴先过去吧!” 三节客车厢,最前面的车厢,是要给皇帝一家人坐的。因此,王承恩便立刻点了厂卫,上了后面两节车厢。 崇祯皇帝看了一会,忽然想起什么,便笑着对贺逢圣说道:“贺卿,你们比赛用的马车呢,也准备起来啊!回头朕这边装完了,就可以比赛了!” 贺逢圣听了,只好领旨,随后转头看了下同僚。 “那马要选好了!”倪元璐见了,便低声提醒道。 事关赌约,圣贤事宜,黄道周也放下了脸面,低声吩咐道:“不要装得太重了!” 其他人,也是嘀咕,各自出主意,然后去准备马车。 对此,崇祯皇帝就当看不见,只是笑呵呵地打量庞大的蒸汽火车,不时回过头去,和周皇后她们说一句。 过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终于蒸汽火车,和高头大马的马车,皆是准备完毕。 火车司机,也在烧炉。 宋应星交代了火车司机一阵,然后又沿着长长的火车车厢溜了一圈,检查了下没问题之后,便回到崇祯皇帝面前禀告道:“陛下,可以了!” 说完之后,他又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道:“目前火车载重,是核定载重的一半。” 很显然,宋应星也是非常想火车赢的,为了万无一失,并没有满载来比赛。 不过在外人眼里,这火车一次能拉得东西,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实在是太多的那种了! 崇祯皇帝对此,微微一笑,然后看向贺逢圣等人道:“怎么样,开始吧?” 贺逢圣听了,正想回话时,却听左懋第先奏道:“陛下,且慢,微臣还需要做一事!”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奇怪,不过也不拦着,只是点点头,然后有点好奇地看他还要做什么事情。 只听左懋第招来不远处的一个随从,吩咐他道:“立刻带几个人,快马前行,驱散官道上挡路的好事之徒,不能阻拦比赛!”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暗中赞了一句,这倒是想得很周到,不过没事,随意好了! 贺逢圣等人,都是微微点头赞许。 等一切就绪,由崇祯皇帝亲自开口,笑着挥手说道:“开始!” 他这一声号令下去,顿时,驱赶马车的马夫,便连忙一挥鞭,同时喝道:“驾!” 马车立刻便蹿了出去,稳当地跑出了起点。 贺逢圣等人,随即把注意力转头看向那庞大的蒸汽火车,他们倒是想看看,这个蒸汽火车到底有多快!或者说,到底是怎么动起来。 只听这蒸汽火车突然“放了一大个屁”,浓雾随即喷出,一声汽笛响起,这蒸汽火车还真是动了起来。 贺逢圣等人见了,先是一惊,随后看清楚之后,不由得都是笑了。 这马车都跑远了,这蒸汽火车才开始挪动,并且看这架势,好像有点想蜗牛的速度,或者说,就像老掉牙的老黄牛,只在走不动,磨叽叽勉强移动的那种样子。 这比赛,真得是送的吧! 他们当即高兴起来,其中倪元璐似乎声音还有点大地说道:“不错了,如此之重的车子,还要拉动那么多的货和人,也是难为它能动起来了!” 贺逢圣等人听了,都是乐呵呵地转头看向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该怎么个说法,能让皇帝有台阶可以下,但是又不能让皇帝耍赖呢! 可就在这时,他们忽然又不动了,只是盯着蒸汽火车。 因为蒸汽火车的速度,似乎慢慢地在快起来。就是一开始是非常缓慢的那种,然后能看出,速度明显在提高。 这…… 等到蒸汽火车开出火车站的时候,速度明显快了不少,大概和普通人快步走路那么快了。 拉这么重的东西,竟然能走这么快,说真的,贺逢圣等人都震惊了! 回过神来,他们都松了口气,好在这时候,那马车都跑没影了。虽然这蒸汽火车的速度,却是超过了他们的预估,但是这赌约,却还是能赢! 他们这么想着时,却发现崇祯皇帝似乎一点不紧张。甚至还给他们赏赐了宫中好茶,让他们先回去等着,看是马车还是蒸汽火车先回转回来。 崇祯皇帝自己带着老婆孩子,再度回了站长室后,一个个都是笑开了。 田贵妃则是最先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用手指着那群文官所在的方向说道:“真是一群孤陋寡闻的老头子,顽冥不灵,哈哈……” “注意,注意下!”周皇后一见,便咳嗽着,不得不提醒她注意形象。 随后,她自己想着一会蒸汽火车先回来,那群老头子会震惊成什么样子,就自己都忍不住笑了。 这关起门来,都是自家宫里人,笑便笑了吧! 贺逢圣等人,其实是有点疑神疑鬼的了。他们观察皇帝等人的表情,就感觉有点不对。但是,要说这蒸汽火车能跑赢马车,他们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他们正在讨论着时,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之间,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疑惑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响起,让他们一下都震惊地站了起来。 这声音不是别的,竟然是蒸汽火车特有的那汽笛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19 坐火车(为紫月花清盟主加更3/11) , 这怎么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诧异之下,贺逢圣等人,竟然一反他们这个年纪的身手,也没有顾及他们身为大明最高级官员的形象,竟然纷纷抢步出门去看。 果然,就见在他们的视野中,那辆蒸汽火车,正喷着浓烟,在慢慢地驶入火车站中。 至于他们寄希望跑赢蒸汽火车的马车,压根就连影子都没有见到! 这……这怎么可能! 贺逢圣等人,完全可以说,一个个看着蒸汽火车缓缓地停靠到站台上,看得那叫一个目瞪口呆! “噗……” 这个蒸汽火车,似乎又放了一个长长的“屁”,烟雾中,客车厢这边的门打开,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带着几个厂卫走了出来。 他看到贺逢圣这些外廷官员,那一个个目瞪口呆的样子,原本就不错的心情,变得更好了,当即笑着打趣道:“首辅大人,咱家脸上可没开啥花吧,你这看得,都让咱家怪不好意思的!” 被他这么一说,贺逢圣回过神来,也没有理睬他这个话,只是指着他,或者说,指着他背后的蒸汽火车,用非常诧异的表情,带着一点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就回来了?” “难不成咱家没回来?”王承恩摸摸自己的鼻子,都有点诧异自己怎么说出这么玄之又玄的话来。 然后,他也不理他们,当即转身,快步走去站长室那边,赶紧去见崇祯皇帝了。 不一会之后,崇祯皇帝便笑呵呵地带着老婆孩子出来了。 就见他看着诧异表情中的贺逢圣等人,笑着说道:“怎么样,是朕赢了吧?” “这……”贺逢圣等人,有点难以接受这个结论,一时之间,竟然不直接回答崇祯皇帝话,而是转头去看他的同僚。 崇祯皇帝见了,也不以为意,当即一伸手说道:“卿等可以随便看看,人都到了通州,货也卸在了通州,如今这车上,已经没人,也没货了!” 听到他这话,贺逢圣等人,便真得过去核对了。 他们不敢上车,只是透过玻璃窗往里面看,还真没人。再走到敞开的货车厢门口,往里面看看,也同样是没货了。 震惊! 绝对是非常震惊! 在他们看来,这么重的车子,拉着这么重的货物,怎么可能会有多快。之前看着蒸汽火车出去的时候,也明明是不快的啊! 怎么就比很快的马车,都要先赶回来呢! 这么想着,左都御史黄宗周忽然抬头看了下天色,稍微再想了下,便断然说道:“这不对,这其中有诈!” 一听他这话,其他人便纷纷转头看向他,都带着一点好奇,想要知道,到底黄宗周发现了什么,会让他觉得有诈。 黄宗周看到他们看过去,便立刻认真地说道:“老夫有注意时辰,估算了一下,这个……这个蒸汽火车去通州一个来回,也就过去了大约一个时辰而已。你等可注意到了没有,一个时辰,去通州一个来回,这怎么可能?” 一听这话,贺逢圣也觉得明白过来了,当即附和道:“对啊,这速度,都比得上单骑快马了!你们说,这么重的,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其他人听了,纷纷点头,心中想着这个事情。 这个蒸汽火车到了通州,还要把火车里面的货物卸下去,这也是要时间的啊! 换句话说,这蒸汽火车的速度,会比他们刚才所想地还要快! 这绝对不可能!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可以解释这个:就是蒸汽火车压根就没有到通州,中途甚至不是中途,就把货物给卸了,把人给赶下去了,然后立刻返回! 蒸汽火车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那是天外来物,以前从未见过,也从未听闻过,特别是这个蒸汽火车根本就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因此,他们在质疑这个蒸汽火车的时候,都忽略了好多常识性的问题。 比如说,他们觉得火车是中途卸货,耍赖跑回来的。却没想过,蒸汽火车和马车不一样,掉头根本就不是想调就能调的。半途折返,只有一个火车头的情况下,更是不可能! 然而,此时的他们,却觉得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不过面对耍赖的皇帝,一时之间,还真没几个人敢直面去质问。 他们这些人,互相看了看之后,最终还是由左都御史黄宗周豁出去了。回去之后,他就表情严肃地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等不服。不亲眼所见,臣等不相信这蒸汽火车到过通州!” 他本身就是以正直敢言著称,如今皇帝涉嫌用不正当手段来赢赌约,这实在有失皇帝身份,便头铁这一回了。 其他人听了,都不说话,看着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这么一点不给皇帝面子,等于是当面揭穿皇帝的把戏,怕是会惹得皇帝不高兴了。 结果他们没想到,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正好,朕就是要坐一回这蒸汽火车的。如此,你们也随朕一起,去通州逛逛吧!” 王承恩在边上听了,立刻笑呵呵地跟着说道:“奴婢已经在通州火车站戒严了,安全着的!” 田贵妃都已经等不及了,就怕这些老顽固又提什么幺蛾子问题,破坏她们期待已久的事情。不但可以坐传说中的蒸汽火车,还能出深宫大院,出京师,跑去通州一趟。 因此,她也跟着说道:“那我们就走吧!” 反正又不是在议论朝政大事,催了就催了,还能怎么着! 崇祯皇帝一听,他也有点等不及了,便吩咐宋应星道:“那就准备再去一次通州吧!” “微臣领旨!”宋应星听了,便连忙过去机车头那边亲自传旨,比较调个头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并且这一次,皇帝和皇后等一大家子,还有大明最高级官员都要坐,对于蒸汽火车,他也还要再检查一遍的。 看到这一幕,特别是看到崇祯皇帝如此自信,看到这蒸汽火车掉头是如此麻烦,左懋第这些人中,就有人回过神来了,感觉崇祯皇帝没有耍赖? 但是,真要让他们相信,这么重的车子,拉那么重的货物,能跑那么快,他们还是不敢相信的! 当然,要是以此说他们多蠢,那也是不公平的! 他们这些人,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但是,超出了他们认知的东西,要让他们一下相信,那就真得是难为他们的! 这就好比有人说,以后都没有飞机火车之类的交通工具了,去哪里就定下个坐标,然后随便跨入一个时空门就能到一样,几乎不可能有人会相信。 相对这个例子来说,至少如今的人,还知道有时空门这种科幻东西,并不是之前就一无所知的。而蒸汽火车对于贺逢圣等人来说,就是那种一无所知,突然会改变他们世界观的东西。 在他们将信将疑,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中,蒸汽火车重新准备好,宋应星回来复旨。 于是,崇祯皇帝便笑着对贺逢圣等人说道:“如此,卿等上车吧。朕提醒一句,先上车的,可以先占个靠窗的座位,一会就能欣赏沿途的风景!” 说完之后,他就没有再管这些臣子了,当即笑呵呵先行一步,上了火车第一节客车厢去了。 周皇后等人,都按照身份高低,先后跟着崇祯皇帝进了客车厢。 贺逢圣等人互相看看,最终也没有乱了身份,由贺逢圣先上了第二节客车厢,其他人根据官位鱼贯而入。 王承恩见了,笑着邀请了宋应星,带着一群厂卫,又进了第三节客车厢。 后面的货车厢,虽然不再放货,但是,也都进去了不少护驾的勇卫营军卒,随车护送的。 等到所有人都进了火车上之后,就听到火车又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汽笛声。 第一节客车厢中,随着火车微微一晃动,顿时,车厢内立刻发出了低声的欢呼声。莺莺燕燕地,顿时就叽叽喳喳起来。 这还是崇祯皇帝在,要不然的话,估计欣喜之意,就更是多了。 毕竟对她们来说,本来以为这辈子就在宫里了,结果没想到,不但能出宫,而且还能坐不可思议的蒸汽火车出行,还能离开京师,真得是能有多开心,就有多开心了! 而在第二节客车厢中,随着火车微微一晃动之后,贺逢圣等人不由得一阵紧张,就是精神一下紧绷的那种。 然后通过玻璃,他们知道屁股底下的火车开始缓缓开动了。 于是,他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没有说话。 就在蒸汽火车刚驶出火车站的时候,左懋第透过玻璃窗,忽然惊讶地用手指着说道:“看,马车回来了!” 听到他这话,一众人转头看去,果然看到那比赛的马车回来了。并且他们看出来,拉车的那马,应该是要废了。 随后,他们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每个人都看着窗外,静静地感觉,火车似乎在慢慢地持续加速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20 愿赌服输否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防盗章节将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诧异之下,贺逢圣等人,竟然一反他们这个年纪的身手,也没有顾及他们身为大明最高级官员的形象,竟然纷纷抢步出门去看。 果然,就见在他们的视野中,那辆蒸汽火车,正喷着浓烟,在慢慢地驶入火车站中。 至于他们寄希望跑赢蒸汽火车的马车,压根就连影子都没有见到! 这……这怎么可能! 贺逢圣等人,完全可以说,一个个看着蒸汽火车缓缓地停靠到站台上,看得那叫一个目瞪口呆! “噗……” 这个蒸汽火车,似乎又放了一个长长的“屁”,烟雾中,客车厢这边的门打开,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带着几个厂卫走了出来。 他看到贺逢圣这些外廷官员,那一个个目瞪口呆的样子,原本就不错的心情,变得更好了,当即笑着打趣道:“首辅大人,咱家脸上可没开啥花吧,你这看得,都让咱家怪不好意思的!” 被他这么一说,贺逢圣回过神来,也没有理睬他这个话,只是指着他,或者说,指着他背后的蒸汽火车,用非常诧异的表情,带着一点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就回来了?” “难不成咱家没回来?”王承恩摸摸自己的鼻子,都有点诧异自己怎么说出这么玄之又玄的话来。 然后,他也不理他们,当即转身,快步走去站长室那边,赶紧去见崇祯皇帝了。 不一会之后,崇祯皇帝便笑呵呵地带着老婆孩子出来了。 就见他看着诧异表情中的贺逢圣等人,笑着说道:“怎么样,是朕赢了吧?” “这……”贺逢圣等人,有点难以接受这个结论,一时之间,竟然不直接回答崇祯皇帝话,而是转头去看他的同僚。 崇祯皇帝见了,也不以为意,当即一伸手说道:“卿等可以随便看看,人都到了通州,货也卸在了通州,如今这车上,已经没人,也没货了!” 听到他这话,贺逢圣等人,便真得过去核对了。 他们不敢上车,只是透过玻璃窗往里面看,还真没人。再走到敞开的货车厢门口,往里面看看,也同样是没货了。 震惊! 绝对是非常震惊! 在他们看来,这么重的车子,拉着这么重的货物,怎么可能会有多快。之前看着蒸汽火车出去的时候,也明明是不快的啊! 怎么就比很快的马车,都要先赶回来呢! 这么想着,左都御史黄宗周忽然抬头看了下天色,稍微再想了下,便断然说道:“这不对,这其中有诈!” 一听他这话,其他人便纷纷转头看向他,都带着一点好奇,想要知道,到底黄宗周发现了什么,会让他觉得有诈。 黄宗周看到他们看过去,便立刻认真地说道:“老夫有注意时辰,估算了一下,这个……这个蒸汽火车去通州一个来回,也就过去了大约一个时辰而已。你等可注意到了没有,一个时辰,去通州一个来回,这怎么可能?” 一听这话,贺逢圣也觉得明白过来了,当即附和道:“对啊,这速度,都比得上单骑快马了!你们说,这么重的,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其他人听了,纷纷点头,心中想着这个事情。 这个蒸汽火车到了通州,还要把火车里面的货物卸下去,这也是要时间的啊! 换句话说,这蒸汽火车的速度,会比他们刚才所想地还要快! 这绝对不可能!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可以解释这个:就是蒸汽火车压根就没有到通州,中途甚至不是中途,就把货物给卸了,把人给赶下去了,然后立刻返回! 蒸汽火车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那是天外来物,以前从未见过,也从未听闻过,特别是这个蒸汽火车根本就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因此,他们在质疑这个蒸汽火车的时候,都忽略了好多常识性的问题。 比如说,他们觉得火车是中途卸货,耍赖跑回来的。却没想过,蒸汽火车和马车不一样,掉头根本就不是想调就能调的。半途折返,只有一个火车头的情况下,更是不可能! 然而,此时的他们,却觉得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不过面对耍赖的皇帝,一时之间,还真没几个人敢直面去质问。 他们这些人,互相看了看之后,最终还是由左都御史黄宗周豁出去了。回去之后,他就表情严肃地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等不服。不亲眼所见,臣等不相信这蒸汽火车到过通州!” 他本身就是以正直敢言著称,如今皇帝涉嫌用不正当手段来赢赌约,这实在有失皇帝身份,便头铁这一回了。 其他人听了,都不说话,看着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这么一点不给皇帝面子,等于是当面揭穿皇帝的把戏,怕是会惹得皇帝不高兴了。 结果他们没想到,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正好,朕就是要坐一回这蒸汽火车的。如此,你们也随朕一起,去通州逛逛吧!” 王承恩在边上听了,立刻笑呵呵地跟着说道:“奴婢已经在通州火车站戒严了,安全着的!” 田贵妃都已经等不及了,就怕这些老顽固又提什么幺蛾子问题,破坏她们期待已久的事情。不但可以坐传说中的蒸汽火车,还能出深宫大院,出京师,跑去通州一趟。 因此,她也跟着说道:“那我们就走吧!” 反正又不是在议论朝政大事,催了就催了,还能怎么着! 崇祯皇帝一听,他也有点等不及了,便吩咐宋应星道:“那就准备再去一次通州吧!” “微臣领旨!”宋应星听了,便连忙过去机车头那边亲自传旨,比较调个头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并且这一次,皇帝和皇后等一大家子,还有大明最高级官员都要坐,对于蒸汽火车,他也还要再检查一遍的。 看到这一幕,特别是看到崇祯皇帝如此自信,看到这蒸汽火车掉头是如此麻烦,左懋第这些人中,就有人回过神来了,感觉崇祯皇帝没有耍赖? 但是,真要让他们相信,这么重的车子,拉那么重的货物,能跑那么快,他们还是不敢相信的! 当然,要是以此说他们多蠢,那也是不公平的! 他们这些人,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但是,超出了他们认知的东西,要让他们一下相信,那就真得是难为他们的! 这就好比有人说,以后都没有飞机火车之类的交通工具了,去哪里就定下个坐标,然后随便跨入一个时空门就能到一样,几乎不可能有人会相信。 相对这个例子来说,至少如今的人,还知道有时空门这种科幻东西,并不是之前就一无所知的。而蒸汽火车对于贺逢圣等人来说,就是那种一无所知,突然会改变他们世界观的东西。 在他们将信将疑,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中,蒸汽火车重新准备好,宋应星回来复旨。 于是,崇祯皇帝便笑着对贺逢圣等人说道:“如此,卿等上车吧。朕提醒一句,先上车的,可以先占个靠窗的座位,一会就能欣赏沿途的风景!” 说完之后,他就没有再管这些臣子了,当即笑呵呵先行一步,上了火车第一节客车厢去了。 周皇后等人,都按照身份高低,先后跟着崇祯皇帝进了客车厢。 贺逢圣等人互相看看,最终也没有乱了身份,由贺逢圣先上了第二节客车厢,其他人根据官位鱼贯而入。 王承恩见了,笑着邀请了宋应星,带着一群厂卫,又进了第三节客车厢。 后面的货车厢,虽然不再放货,但是,也都进去了不少护驾的勇卫营军卒,随车护送的。 等到所有人都进了火车上之后,就听到火车又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汽笛声。 第一节客车厢中,随着火车微微一晃动,顿时,车厢内立刻发出了低声的欢呼声。莺莺燕燕地,顿时就叽叽喳喳起来。 这还是崇祯皇帝在,要不然的话,估计欣喜之意,就更是多了。 毕竟对她们来说,本来以为这辈子就在宫里了,结果没想到,不但能出宫,而且还能坐不可思议的蒸汽火车出行,还能离开京师,真得是能有多开心,就有多开心了! 而在第二节客车厢中,随着火车微微一晃动之后,贺逢圣等人不由得一阵紧张,就是精神一下紧绷的那种。 然后通过玻璃,他们知道屁股底下的火车开始缓缓开动了。 于是,他们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没有说话。 就在蒸汽火车刚驶出火车站的时候,左懋第透过玻璃窗,忽然惊讶地用手指着说道:“看,马车回来了!” 听到他这话,一众人转头看去,果然看到那比赛的马车回来了。并且他们看出来,拉车的那马,应该是要废了。 随后,他们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每个人都看着窗外,静静地感觉,火车似乎在慢慢地持续加速中。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21 好为人师 这次意外的赌约,是崇祯皇帝利用这些学富五车的大儒不懂科学学识,硬生生地在见识上赢了他们一回。就等于是在他们最擅长的方面去赢,这种感觉,让崇祯皇帝的心情非常好! 因此,此时的他,成就满满,便不管其他,摆驾视察附近的通州湾。 毕竟通州火车站的目的,是联通通州和京师的物资运输,自然是要建在港口边上的。 当然,崇祯皇帝要视察的话,自然是厂卫要清场的,近处的普通人只能待在屋里面。 但就算这样,也不妨碍崇祯皇帝和他的老婆孩子的游玩兴趣。 在这通州湾,还停着专供皇帝及大明高级官员所乘坐的船只。崇祯皇帝在宫里待久了,对于这些也都是很好奇,视察之中,便想着上船去看看。 但是,当他要上去之时,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忽然闪过他哥是落水得病,最终一病不起的事情,于是,临时收住脚,只是让周皇后等人上船去看看。 而崇祯皇帝自己,则指着眼前的船只,对跟在身后的这些臣子说道:“朕且问卿等,看到这些船,卿等想到了什么?” 贺逢圣等人听了,有点莫名其妙,抬头扫视一下通州湾里的这么多船只,一时无语。 不过皇帝既然问话了,不回答不行,便试着回答道:“百舸争流?” “百废待兴?” “国泰民安?” “……” 他们猜一个,崇祯皇帝摇一下头,又猜一个,崇祯皇帝又摇一下头,竟然没有一个人猜到皇帝的意思。 于是,他们就几乎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么,他总应该猜到吧? 然而,此时的王承恩,却笑呵呵地陪在崇祯皇帝身份,无视了他们转过去的咨询眼神。 等了一会,崇祯皇帝见他们还是猜不出来,便笑着对他们说道:“格物致知,而后以为实用。看着这些船,你们就想不出怎么改进它们么?” 贺逢圣等人一听,顿时面色微红:陛下这竟然是考验他们的格物致知! 该不会是又卖弄他的科学学识了吧? 他们心中虽然这么想着,但是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皇帝是提了格物致知的由头,而这也是圣贤倡导强调的! 如此想着,他们就又再度去看水面上那密密麻麻停靠着的船只,努力去想着,这些船,还能怎么改进?能够格物出个什么道理? 说真的,此时他们这些才华横溢的大明顶尖人才,脑子里一片浆糊! 唯独在他们身后的宋应星,却是无声地笑了,因为他知道了,皇帝是想说什么! 这个事情,皇帝已经和他谈过,是准备在下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不过目前人手不够,能用的人手,都分到了铁道司这边,要先保证铁路修筑,蒸汽火车的运行。 不过宋应星虽然猜出来了,但是他也没有说。很显然,他不想打扰皇帝的雅兴。再说了,确实应该让这些大明高级官员能印象更深刻一点,如此推广科学学识,才能更容易一些! “怎么,卿等一个都想不出?”崇祯皇帝看着自己的这帮子臣子,心情很是愉快,却假装惊奇地问道,“朕以为卿等刚坐了蒸汽火车,已然有所收获,说不定格物致知,想出了点什么,而惠及天下万民了呢!” 他这话一说出口,饶是这些人都是官场老油子了,也忍不住老脸一红。 要知道,他们都是骄傲的。特别是学识方面,那都是在大明千万万人里面厮杀出来,走出了科举的独木桥,然后又在官场几十年,才有今日之成就。 就才学见识方面,说真的,他们每个人都觉得,他们绝对比皇帝的才学见识要强! 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如今,刚刚一个赌约输给了崇祯皇帝,就已经非常没面子了。在崇祯皇帝面前,就好像自己是从未读过书的山野村夫一般,除了震惊,就还是震惊! 如今,面对这么多的船,在皇帝的闻讯之下,竟然又没一个人答得出来,丢脸么? 绝对丢脸! 哪怕他们是官场老油子,被崇祯皇帝这么接二连三地问话,也忍不住有点脸红! 如果只是奇淫技巧,那也就罢了。 但是如今,皇帝可是说了,这个格物致知,是惠及天下万民!而这,本就是儒家之目的之一!难说,惠及天下万民之物,是奇淫技巧? 一如那蒸汽火车一样,谁敢说着是华而不实的奇淫技巧? 刚在火车上的时候,他们都还承认,这可是大国重器!利国利民! 平时自认学问渊博,也往往会顶撞崇祯皇帝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黄宗周,忽然向崇祯皇帝躬身一礼道:“老臣才疏学浅,还请陛下赐教,如何格物,改善船只,造福万民?” 他这么一开头,其他人便不好看着了,便纷纷跟着附和,向崇祯皇帝奏道:“臣等才疏学浅,还请陛下赐教!” 让他们这些博学多才的大明才智之士,在自己面前承认才疏学浅而请教,而不是因为君臣的关系,这让崇祯皇帝的心情,简直是艳阳天一般,开心地不得了。 不过表面上,也还是要装一把老夫子的,便按捺住了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对他们说道:“卿等不是刚坐了蒸汽火车么?那么重的东西,可都是蒸汽机通过烧煤,把热能转化为动能从而拉动整个蒸汽火车的。既然如此,如果把那蒸汽机改装到这船上,那你们说,这船还需要这风帆,还需要人拉人划么?陆上交通有了蒸汽机得以改善,这水上交通是不是又可以得到改善?” “……”黄宗周等人一听,皆是震惊,一时之间,无言以对:这也可以? 事实上,他们连蒸汽火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都还难以理解,又怎么可能就会想着,把蒸汽机应用到船上去! 更不用说,崇祯皇帝的话中,什么热能转化为动能之类的词,他们都是第一次听到,也没法理解。 想了一会,倪元璐有点疑惑地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微臣观那蒸汽火车,巨大无比,沉重异常,放在陆地上也就算了,这要是放到船上,这船不会沉么?” 有人提问,那就正挠到了崇祯皇帝的痒处,好为人师嘛,于是,他就立刻赞许地看了倪元璐一眼,然后问他道:“那朕且问卿,如果这船用钢铁所铸呢?” 听到这话,倪元璐等人不由得吃了一惊,互相看了一眼,最终还是倪元璐问道:“没有木料?” 如果木船外面包上铁皮,那他们还能想得通。毕竟木料浮于水,这是常识。加上些铁皮,那也没什么。 可是,如果全部都是钢铁,从认识上看,这就有点扯淡了吧? 但是,直觉又告诉他们,违背他们认知的事情,并不见得就是错的。这一点,已经被崇祯皇帝给纠正过几次了,有足够的教训。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问话,当即一笑道:“当然不用木料,纯用铁所铸造,卿等以为如何?” “……”这些文官一听,无语了一会,随后由黄宗周试探着问道,“这也能浮于水上?”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了,随后便一本正经地问他的臣子道:“诸卿以为,这物浮于水,是个什么原理?卿等平日里,在这天地自然间,可有曾格其物也?” 用通俗点的话,就是他问这些臣子,平日里有没有注意这些天地事物的规律? 他的这个问题,说实话,问这些精通四书五经的大儒,还真不能知道,反而去问船工,说不定能得到差不多的答案。 而崇祯皇帝自然不是真得要答案,就是要为难一下他的这些臣子,打击一下他们,故此就特意考较他们了。 此时,见他们答不出来,崇祯皇帝便淡淡地说道:“也罢,朕反正今日是闲着,就给诸卿说说这天地之间的规则,卿等听好了!” 说到这里,他便开始侃侃而谈,什么浮力,密度,体积什么的,脱口而出,故意用一些听不懂的词来说。 当然了,其实有个别词,他也没法用别的来替代解释,只是把刘伟超当初给他说过的那些话,生搬硬套过来。反正大概意思,就是懂的。 “……如此,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算出来的浮力足够大,那么它就能浮于水上。”崇祯皇帝最后有点类似老夫子教学生,谆谆教导道,“钢铁也是同理,加上了蒸汽机的钢铁,亦能如此也!”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通州湾的那么多船,然后带着一点感慨说道:“如果以后船只改造之后,不再依赖于风力和风向,卿等可知,又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便利?别的不说,东西南北的物资互补不足,今后一地之饥荒,还能如如今一般便饿死一地百姓否?” 说完之后,他看着贺逢圣等人,非常认真地说道:“而这,皆是科学学识所带来的改变,学好这科学学识,用之于民,乃天下万民之福也,卿等以为呢?”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22 热闹(为紫月花清盟主加更4/11) 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这通州湾边上,自然是热闹云集之所在,酒楼茶铺更是不会少。 崇祯皇帝看中一家顺眼的酒楼,直接便带着老婆孩子还有打工仔,一起进去用午膳。 顿时,又引得一阵鸡飞狗跳。 锦衣卫赶紧部署酒楼内外,厨房那边,从食材到做工,全部得有人盯着。上上下下,犹如防贼一般。 酒楼的东家来不及赶来伺候,掌柜被叫到皇帝面前,推荐酒楼的招牌菜。 在兴奋、惶恐、期待、不安等等情绪的纠结下,战战兢兢地伺候有史以来最尊贵的顾客。 这种开在繁华地段,酒楼规模很大,能被崇祯皇帝看中的,做出来的菜肴不说多好吃,但是,肯定也不会难吃。 崇祯皇帝基本上在宫里面吃了一辈子,换了口味一吃,顿时惊讶连连,就连周皇后等人,也都比平时吃多了几分。 吃得尽兴之余,崇祯皇帝忽然想起一事,便转头问周皇后道:“刘伟超那边说要提供好吃饮食的视频吧?你觉得这里的几个菜,是不是可以给他推荐一下?” 他这一桌,就是老婆孩子,都是知道刘伟超的存在的。 只是没想到,皇帝会在这样的场景下,都惦记着刘伟超那边。 当然,回过神来之后,她们都知道刘伟超给大明的帮助有多大,因此对于崇祯皇帝这种无时无刻不惦记的做法,也就不奇怪了。 此时,周皇后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便笑着点出了她觉得最好吃的菜。 然后,崇祯皇帝又问了其他人的意见,综合一下之后,他便下了旨意,回头让御厨过来学下。作为回报,赐下两个字:“好吃”! 不用说,这是皆大欢喜的做法了。 崇祯皇帝心中毕竟还是惦记着国事的,在用完午膳之后,便带着老婆孩子,还有他的臣子,一起坐火车回京师去了。 不过等他一走,戒严一解除,通州这边也就轰动了。 大明几百年来,虽然通州离京师可以说近在咫尺,但是也没有几个皇帝驾临过,更不用说是直接到京师吃了个饭,然后回京师的这种。 一时之间,通州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部都在议论今天这个大事。包括运河船上的人。 他们议论的焦点,一个是当今皇帝带着皇后贵妃太子等等,竟然会驾临通州。 第二个焦点,自然就是蒸汽火车了。 不管是哪个,都是引发巨大的轰动。 而得以皇帝赐字的百年老店,立刻敲锣打鼓地改名,以后店名就叫“好吃”,这可是皇帝金口玉言的,还有比这更好的店名么? 为了庆祝这历史时刻,免费流水席,大摆三天! 兴高采烈的通州人,其实不知道,这一天真的是历史时刻,不过不是酒楼茶馆,而是蒸汽火车的第一次运行。 那些商人最是有眼光,一眼就瞧出了蒸汽火车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便利,便纷纷打听有关这个蒸汽火车的事情。 第一,他们当然最在意的是,这个蒸汽火车卖么? 第二,这个蒸汽火车,普通人可以坐么?民间物资,可以运么? 第三,如果可以的话,票价几何?是不是会比马车运送便宜还是贵? 第四,这个蒸汽火车,以后还会到别的地方去么? …… 如此种种,是绝大部分人所关心的。 有点遗憾的是,很多人对于蒸汽火车的表现,都是惊讶,但是问为什么的人,却是不多! 运河上,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船只,那些必须要走了的船只,便把这一日发生在通州的事情,往南开始传播。 至于新到的人,自然听到议论,也会赶去火车站那看个稀奇。 至于京师这边,所有的话题便只有这个蒸汽火车了。 类似通州那边人的疑问,自然也都是有的。 谷</span>  崇祯皇帝回到紫禁城之后,便下了几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给铁道司的,让他们公布之前已经议定的方案。 也就是火车站对民间开放,票价比马车的运输费用要贵一些。不管是货物还是人,皆是一样。 第二道圣旨,是在通州设立铁道厂,宣布修建天津到通州的铁路。 第三道圣旨,宣布在国子监设立科学,由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派人教授。其中第一堂课,崇祯皇帝亲自讲课,就讲蒸汽火车相关。 第四道圣旨,封宋应星为科技伯,表彰他在科学一途上的贡献。 这四道圣旨一出,顿时又引发了京师的轰动。 商人们关注前面两道圣旨,并且从圣旨上能察觉出来,以后这个铁路必定会修便全国。甚至有一些敏锐的商人,都立刻赶往天津那边买房去了! 因为可以预见,当铁路修到天津去了之后,天津必定会变得更为繁华。如今已经有不少南方的船走海运到天津登陆的,以后肯定只会多,不会少。 而崇祯皇帝要在国子监开设科学一课,并且第一次是皇帝亲自授课有关蒸汽火车相关。这个事情在读书人中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比蒸汽火车在商人中造成的影响还要大! 国子监的监生,要是正常情况下的话,一辈子能见到皇帝一次,都是不大可能的。而如今,皇帝要亲自驾临并且亲自授课,这算不算去听课的话,就是真正的天子门生?何人有此殊荣,能得皇帝亲自授课?万一表现好,被皇帝青眼有加的话,岂不是平步青云? 一时之间,所有国子监的监生,都开始摩拳擦掌,为皇帝的这次授课做准备。甚至有的监生已经开始打听,皇帝会在什么地方授课,是不是要抢先去占个位置,或者说有什么规矩来排座位? 还有一些国子监监生不在京师的,他们的家人不管多少钱,立刻派出快马,赶紧去叫人。 甚至有不少不是国子监就读的读书人,纷纷想着赶紧加入国子监。有什么门路的,纷纷去找门路。就想着能有那个资格,可以坐在底下听崇祯皇帝讲一次课。 国子监里面的监生,对此却纷纷警惕,团结起来拒绝新人的加入。 本来国子监内的监生就已经够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去听皇帝授课的,外面的人还想来抢名额,怎么可能! 于是,国子监祭酒的门槛,都快被各式各样的人给踩扁了。 送礼的,递条子的,攀关系的,什么人都有! 要是换了以前的年月,自己突然变得受欢迎,对于祭酒来说,绝对是乐呵呵的了。 但是,这一次,祭酒却是一个头两个大。作奸犯科之事,他不敢啊! 他这边这么热门,京师里面的几家厂卫肯定都盯着,说不定送礼递条子的人里面,就有厂卫的人在试探。 一个不好,最可能的下场,就是会被抄家的! 但是,人就是那么多,都往他这边挤。无奈之下,他只好请见崇祯皇帝,要求给一个章程。要不然,这个祭酒就没法当了。 对此,崇祯皇帝早就想过,当即给出指示:听课的人,就限定五十人,多了也肯定听不清,没用。 为了避免对牛弹琴的情况发生,这五十个人,就选取国子监监生中对科学了解最多的五十个。可以事先进行一次考试,试题会由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给出。 至于范围,就是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的数理化教材。科学院所属的印刷局那,都有卖。 打发走了祭酒之后,崇祯皇帝感觉这些天连续忙碌下来,终于算是告一段落。这接下来的就等一个月,然后授课一次,算是对这一次一系列事情的收尾了。 自己前后又都捋了一遍之后,他感觉很是满意。便在当天晚上,他谁也不找,不管是周皇后还是田贵妃,都不找,只是自己一个人独处,联系了刘伟超。 视频接通之后,崇祯皇帝先关心地问道:“你说,你要去做的慈善事情,做了么?” 刘伟超一听,便是呵呵一笑道:“当然,已经搞定。” 之前的时候,他用实验证明,这个超时空通讯app是绑定了他这个人。换句话说,这个就是他的金手指,谁也抢不走。也预示着,他这辈子的衣食无忧。 因此,刘伟超便决定,要从他赚得钱里面,拿出一部分来做好事。这个想法,他在考虑好之后,就给崇祯皇帝提过。对此,自然也受到了崇祯皇帝的赞许。 此时,就听刘伟超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我给我们乡小学捐了一百万,用于补贴老师的生活费。你不知道,我家乡是在山里面,愿意留在这里教学的老师少。当初我上学的时候,一个班里一排一年级,一排二年级,一排三年级。就一个老师,教完一年级就教二年级,教完二年级教三年级。如今虽然好一些了,可缺老师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给他们多些补贴,生活无忧之下,我觉得也更能教好学生!” 听到这个话,崇祯皇帝不是很理解,但是这种事情,绝对是善事,因此就又是称赞了几句。 刘伟超在这时候也感觉出来了,便问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和我说?”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23 吃独食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这通州湾边上,自然是热闹云集之所在,酒楼茶铺更是不会少。 崇祯皇帝看中一家顺眼的酒楼,直接便带着老婆孩子还有打工仔,一起进去用午膳。 顿时,又引得一阵鸡飞狗跳。 锦衣卫赶紧部署酒楼内外,厨房那边,从食材到做工,全部得有人盯着。上上下下,犹如防贼一般。 酒楼的东家来不及赶来伺候,掌柜被叫到皇帝面前,推荐酒楼的招牌菜。 在兴奋、惶恐、期待、不安等等情绪的纠结下,战战兢兢地伺候有史以来最尊贵的顾客。 这种开在繁华地段,酒楼规模很大,能被崇祯皇帝看中的,做出来的菜肴不说多好吃,但是,肯定也不会难吃。 崇祯皇帝基本上在宫里面吃了一辈子,换了口味一吃,顿时惊讶连连,就连周皇后等人,也都比平时吃多了几分。 吃得尽兴之余,崇祯皇帝忽然想起一事,便转头问周皇后道:“刘伟超那边说要提供好吃饮食的视频吧?你觉得这里的几个菜,是不是可以给他推荐一下?” 他这一桌,就是老婆孩子,都是知道刘伟超的存在的。 只是没想到,皇帝会在这样的场景下,都惦记着刘伟超那边。 当然,回过神来之后,她们都知道刘伟超给大明的帮助有多大,因此对于崇祯皇帝这种无时无刻不惦记的做法,也就不奇怪了。 此时,周皇后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便笑着点出了她觉得最好吃的菜。 然后,崇祯皇帝又问了其他人的意见,综合一下之后,他便下了旨意,回头让御厨过来学下。作为回报,赐下两个字:“好吃”! 不用说,这是皆大欢喜的做法了。 崇祯皇帝心中毕竟还是惦记着国事的,在用完午膳之后,便带着老婆孩子,还有他的臣子,一起坐火车回京师去了。 不过等他一走,戒严一解除,通州这边也就轰动了。 大明几百年来,虽然通州离京师可以说近在咫尺,但是也没有几个皇帝驾临过,更不用说是直接到京师吃了个饭,然后回京师的这种。 一时之间,通州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部都在议论今天这个大事。包括运河船上的人。 他们议论的焦点,一个是当今皇帝带着皇后贵妃太子等等,竟然会驾临通州。 第二个焦点,自然就是蒸汽火车了。 不管是哪个,都是引发巨大的轰动。 而得以皇帝赐字的百年老店,立刻敲锣打鼓地改名,以后店名就叫“好吃”,这可是皇帝金口玉言的,还有比这更好的店名么? 为了庆祝这历史时刻,免费流水席,大摆三天! 兴高采烈的通州人,其实不知道,这一天真的是历史时刻,不过不是酒楼茶馆,而是蒸汽火车的第一次运行。 那些商人最是有眼光,一眼就瞧出了蒸汽火车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便利,便纷纷打听有关这个蒸汽火车的事情。 第一,他们当然最在意的是,这个蒸汽火车卖么? 第二,这个蒸汽火车,普通人可以坐么?民间物资,可以运么? 第三,如果可以的话,票价几何?是不是会比马车运送便宜还是贵? 第四,这个蒸汽火车,以后还会到别的地方去么? …… 如此种种,是绝大部分人所关心的。 有点遗憾的是,很多人对于蒸汽火车的表现,都是惊讶,但是问为什么的人,却是不多! 运河上,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船只,那些必须要走了的船只,便把这一日发生在通州的事情,往南开始传播。 至于新到的人,自然听到议论,也会赶去火车站那看个稀奇。 至于京师这边,所有的话题便只有这个蒸汽火车了。 谷</span>  类似通州那边人的疑问,自然也都是有的。 崇祯皇帝回到紫禁城之后,便下了几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给铁道司的,让他们公布之前已经议定的方案。 也就是火车站对民间开放,票价比马车的运输费用要贵一些。不管是货物还是人,皆是一样。 第二道圣旨,是在通州设立铁道厂,宣布修建天津到通州的铁路。 第三道圣旨,宣布在国子监设立科学,由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派人教授。其中第一堂课,崇祯皇帝亲自讲课,就讲蒸汽火车相关。 第四道圣旨,封宋应星为科技伯,表彰他在科学一途上的贡献。 这四道圣旨一出,顿时又引发了京师的轰动。 商人们关注前面两道圣旨,并且从圣旨上能察觉出来,以后这个铁路必定会修便全国。甚至有一些敏锐的商人,都立刻赶往天津那边买房去了! 因为可以预见,当铁路修到天津去了之后,天津必定会变得更为繁华。如今已经有不少南方的船走海运到天津登陆的,以后肯定只会多,不会少。 而崇祯皇帝要在国子监开设科学一课,并且第一次是皇帝亲自授课有关蒸汽火车相关。这个事情在读书人中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比蒸汽火车在商人中造成的影响还要大! 国子监的监生,要是正常情况下的话,一辈子能见到皇帝一次,都是不大可能的。而如今,皇帝要亲自驾临并且亲自授课,这算不算去听课的话,就是真正的天子门生?何人有此殊荣,能得皇帝亲自授课?万一表现好,被皇帝青眼有加的话,岂不是平步青云? 一时之间,所有国子监的监生,都开始摩拳擦掌,为皇帝的这次授课做准备。甚至有的监生已经开始打听,皇帝会在什么地方授课,是不是要抢先去占个位置,或者说有什么规矩来排座位? 还有一些国子监监生不在京师的,他们的家人不管多少钱,立刻派出快马,赶紧去叫人。 甚至有不少不是国子监就读的读书人,纷纷想着赶紧加入国子监。有什么门路的,纷纷去找门路。就想着能有那个资格,可以坐在底下听崇祯皇帝讲一次课。 国子监里面的监生,对此却纷纷警惕,团结起来拒绝新人的加入。 本来国子监内的监生就已经够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去听皇帝授课的,外面的人还想来抢名额,怎么可能! 于是,国子监祭酒的门槛,都快被各式各样的人给踩扁了。 送礼的,递条子的,攀关系的,什么人都有! 要是换了以前的年月,自己突然变得受欢迎,对于祭酒来说,绝对是乐呵呵的了。 但是,这一次,祭酒却是一个头两个大。作奸犯科之事,他不敢啊! 他这边这么热门,京师里面的几家厂卫肯定都盯着,说不定送礼递条子的人里面,就有厂卫的人在试探。 一个不好,最可能的下场,就是会被抄家的! 但是,人就是那么多,都往他这边挤。无奈之下,他只好请见崇祯皇帝,要求给一个章程。要不然,这个祭酒就没法当了。 对此,崇祯皇帝早就想过,当即给出指示:听课的人,就限定五十人,多了也肯定听不清,没用。 为了避免对牛弹琴的情况发生,这五十个人,就选取国子监监生中对科学了解最多的五十个。可以事先进行一次考试,试题会由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给出。 至于范围,就是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的数理化教材。科学院所属的印刷局那,都有卖。 打发走了祭酒之后,崇祯皇帝感觉这些天连续忙碌下来,终于算是告一段落。这接下来的就等一个月,然后授课一次,算是对这一次一系列事情的收尾了。 自己前后又都捋了一遍之后,他感觉很是满意。便在当天晚上,他谁也不找,不管是周皇后还是田贵妃,都不找,只是自己一个人独处,联系了刘伟超。 视频接通之后,崇祯皇帝先关心地问道:“你说,你要去做的慈善事情,做了么?” 刘伟超一听,便是呵呵一笑道:“当然,已经搞定。” 之前的时候,他用实验证明,这个超时空通讯app是绑定了他这个人。换句话说,这个就是他的金手指,谁也抢不走。也预示着,他这辈子的衣食无忧。 因此,刘伟超便决定,要从他赚得钱里面,拿出一部分来做好事。这个想法,他在考虑好之后,就给崇祯皇帝提过。对此,自然也受到了崇祯皇帝的赞许。 此时,就听刘伟超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我给我们乡小学捐了一百万,用于补贴老师的生活费。你不知道,我家乡是在山里面,愿意留在这里教学的老师少。当初我上学的时候,一个班里一排一年级,一排二年级,一排三年级。就一个老师,教完一年级就教二年级,教完二年级教三年级。如今虽然好一些了,可缺老师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给他们多些补贴,生活无忧之下,我觉得也更能教好学生!” 听到这个话,崇祯皇帝不是很理解,但是这种事情,绝对是善事,因此就又是称赞了几句。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24 为今之计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324为今之计有关蒸汽火车的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之所以不事先和刘伟超去商量,而是自己先做出来了,然后再来和刘伟超说,最大的原因,他还是想自己进步,然后得到刘伟超的肯定! 以此来弥补另外一个位面的遗憾,他是一个无能的亡国之君! 他能证明自己,其实是可以当好这个皇帝的! 不过这一次他兴冲冲地和刘伟超来汇报蒸汽火车的处理结果,本来认为已经是非常完美的做法,结果在刘伟超眼里,还是有不妥之处,这让他有些丧气。 此时,看到崇祯皇帝沉默不语的样子,刘伟超便又笑着说道:“当然,总体来说,你这一次都已经知道以退为进,借力用力,因势利导,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抬起头,苦笑着说道:“但还是有问题不是,朕已经想明白,按照朕的这个思路做下去,就会出现如同你所说的,离开了朕的眼皮底下,事情会越做越艰难。就算有厂卫监督,也不会有利益结合之法去做事更有效果!” “哈哈!”刘伟超一听便笑了,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你看,你已经清楚问题之所在,以后你肯定会注意,这不又一次进步了么?”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也笑了:是啊,和刘伟超这一沟通,被他指出了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自己已经认识到之后,必然会改进,这也是一种进步啊! 这么想着,他便由衷地对刘伟超说道:“朕有你这样一个良师益友,真乃朕之幸也!” 刘伟超一听,也是笑着说道:“我有你这个合伙人,也是躺着就把钱给赚了,真乃我之幸也!”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和刘伟超一起,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然后,他们两人几乎同时说道:“强国、创业,两不误!” 说完之后,两人又乐呵呵地开心了。 笑完之后,崇祯皇帝真诚地对刘伟超说道:“你的年龄比朕要小,但是给朕的感觉,真得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真得是太厉害了!” “……”刘伟超听了,有点无语,把他夸得太厉害,有点脸红。 他稍微带着一点不好意思,回复崇祯皇帝道:“还是得益于时代吧,我这个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大部分男的,都喜欢政治、军事之类的话题,网上逛得多了,说说而已,很多人都是能说的!” 这倒也不是谦虚,理论上知道是一方面,真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要自己具体去做事的时候,往往也是喜欢吃独食,这怕是人的天性,需要后天的思想去改变! 就这样,这一次的视频通讯,刘伟超和崇祯皇帝在互相的吹捧中结束了聊天。随后,崇祯皇帝就开始琢磨怎么改变他做事的方式。当然,这一次,他是会和刘伟超去商量了。 ……………… 湖广武昌,当然,此时已经被张献忠改为天授府。原本的楚王府,如今已经成了大西王府,张献忠的住宅。 这不,在大殿内,张献忠坐在主位上,正在听着眼前一个文官打扮的人说话。 “王爷,新科进士又跑了一个,廪膳生两人,皆挂冠而去。从朝廷蓟州大捷的消息传来之后,这已经是第三次有人跑了!” 张献忠自称大西王,并且设置六部并五军都督府,还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共录取进士三十名,廪膳生四十八名,都授以州县官职。 此时,张献忠一听,顿时大怒道:“朝廷人马都还没个影,他们就怕成这样,都他娘的是没软蛋的东西!” 顿了顿,他又怒骂道:“还有那个李鸿基,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竟然跑去了襄阳,明摆着是让朝廷官军先来打我们,他可以在边上看着我们打!” 别人不知道李自成的真名,但他却是知道的,急了就会骂。 在骂了一阵之后,张献忠看向眼前这个文官打扮的人,对他说道:“军师,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没错,眼前这个文人,就是他的军师徐以显。他建立大西国之后,便封徐以显为左丞相兼刑部尚书。 徐以显是个有本事的人,甚至他自己都自比诸葛亮,想着辅助张献忠成就霸王之业。也是如此,才有张献忠建大西国,设六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府,甚至还开科取士,招揽人才!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在崇祯十六年八月,张献忠所部攻克湘省重镇岳州的战事中,徐以显溺水而亡。要不然的话,后面的历史还真难说会怎么样。 此时,徐以显听到张献忠的问话之后,便皱着眉头说道:“如果朝廷邸报上所说蓟州之战是真实的,那人心惶惶之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的是,如今是摸不着真实情况,不好说啊!” 当初刚得到蓟州之战的消息时,所有人都是非常震惊。 朝廷官军竟然能打败十几万建虏大军,而且还打得建虏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帅也被活捉! 这种事情,听着真得感觉不可思议,绝对不可能! 朝廷官军的战力,他们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就更是不敢相信。 因此,初闻蓟州之战时,多是不相信。但是,到了后来,有关蓟州之战的消息越来越多,从各方面来说,好像蓟州之战的事情是真的。 于是,在这个新建大西国之内,就都人心惶惶了。 他们大部分人还没狂妄到,觉得自己比十几万建虏大军还强。朝廷官军能灭掉建虏大军,却不可能对他们造成威胁! 换句话就是说,朝廷官军的实力一下变得那么强,那么他们这些造反的人,还能有什么好结果,肯定是被镇压的! 造反的前途,从之前看到了曙光,一下又变得黯淡无光,没有希望。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又有朝廷旨意传出,赦免除张献忠之外的反贼,这就更是让一部分人感觉再跟着张献忠混是没前提的。 于是,就开始有人偷偷地溜走了。 如果只是小兵小卒溜走的话,张献忠等人还不会在意。可是,他大张旗鼓,开科取士,招揽的人才,竟然也开始溜走,这就给张献忠一个沉重的打击了。 这就意味着,读书人不看好他。没有读书人,只是一群卖力气的,就只能是和以前的日子一样,当普通的流贼而已。这对如今的张献忠来说,肯定是没法接受的。 此时,听到军师徐以显的话,张献忠没好气地问道:“怎么讲?” 徐以显听了,便连忙回答道:“从各方面听到的消息,似乎蓟州之战是真的。既然如此,朝廷打败了建虏,北方无忧之下,江南赋税重地陷入混乱。不管是出于赋税考虑,还是那些朝堂上的江南官员,也必然是会要求朝廷官军第一时间南下的。但是,这都过去四五个月了吧,只有吴三桂的关宁军到达凤阳而已,就再无北方人马南下,岂不奇怪哉?” 顿了顿,他见张献忠在认真地听着,便继续说道:“会有这种情况,那可以解释的一个原因,是蓟州之战根本不是传言这样。或者真是这样,朝廷官军也是损失惨重,短时间内已经无力南下了。只有这样,才能合理解释目前的情况。” “那建虏十几万大军,朝廷官军就算真能灭掉建虏大军,自身损失又少,那绝对是牛皮乱吹。自身也损失惨重,倒是有可能!”张献忠听了,认可这种说法。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打仗嘛,瞒报或者夸张伤亡情况,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了。 徐以显听了,却又疑惑地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有问题,为何闯王和曹操所部突然西进,打下了襄阳,赶跑了左良玉?他们不是在庐州府那边,正准备大干一场的么?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他们应该不至于连过年都不过,匆匆西进的。” 张献忠听了,也是眉头紧锁,然后有点烦躁地问道:“那你就直说吧,接下来怎么办?” 徐以显自己也伤脑筋啊,回答张献忠道:“如果朝廷真得手握强军的话,这湖广是不能待了,我们也可以西进,入蜀地夺之自守,休养生息,坐看天下变化,再定进退!” 说到这里,他的话锋一转,又接着说道:“可如果朝廷手中的兵力是外强中干,如今这些消息,是朝廷故意放出,只是吓人而已的话,我们就没必要离开湖广这鱼米之乡,甚至可以再多打下周边的一些地盘,壮大我们的声势,吸引天下豪杰前来投奔王爷,进而问鼎九州!” 说完之后,徐以显摇摇头道:“无奈如今之局面,扑朔迷离,朝廷之实力,到底如何?” 张献忠也听得头疼,这不同的情况,应对之法完全不同。不搞清楚的话,下面的事情确实会难做,也不能听之任之而不管。 他正在想着,就听到徐以显忽然对他说道:“为今之计,属下觉得只能是这样了!” “怎么样?”张献忠一听,立刻追问道。 他知道军师一向有计谋,便连忙问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25 形势所迫(为紫月花清盟主加更5/11) 只听徐以显表情严肃地说道:“朝廷官军的实力,到底如何了?对于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必须要搞清楚才可以。为此,属下建议,派出亲信得力之人前往北方,或者京师也行,总之,一定要搞清楚情况。如此,也合兵法之要,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 张献忠听了,也同样严肃地点点头。 要是换了以前的话,他才不会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做这个事情。朝廷官军强就强了,大不了打不过就溜好了。这种事情,以前也是有经验的。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他已经占了湖广这边当他的地盘,非必要的话,他显然是不想离开这个鱼米之乡。 这个时间点,不但是李自成在转变,不想只是当流贼,就是张献忠也不例外。他们这时候的野心,已经是志在天下了。 考虑了下,张献忠便问徐以显道:“那以军师看来,该是派谁去比较好?” 徐以显是他的左膀右臂,智囊来的,离开不得。因此,他压根不考虑。 徐以显显然早有考虑,听到张献忠的问话,便立刻回答道:“属下以为,王爷手下最忠心能干的便是王爷的四大义子。而前往北方打听消息,做事稳妥牢靠的,属下以为,以张定国合适!” 说到这里,他看到张献忠似乎并不是想答应的样子,便连忙补充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更不好耽搁,越早弄清楚朝廷官军的实力,对我们越是有利。” 张献忠本来感觉,选他那四个最有能耐的义子之一,都是大材小用,不大想派出去的。但是听徐以显这么一说,就又觉得有道理。 最终他点点头说道:“好,那就让定国去一趟,尽快搞清楚朝廷在搞什么幺蛾子!” 他们两人商量定了之后,便立刻叫了张定国,把这个任务交代给他,并催他早去早回。 忙完了这个,张献忠继续问计徐以显,接下来该怎么办?毕竟总不能一直宅这里干等着张定国传回准确的消息。 对于这个问题,徐以显显然非常小心,让张献忠屏退了殿内所有人,包括张献忠自己的亲卫在内,然后才向张献忠说道:“王爷,接下来,不管朝廷官军的实力如何,有一件事情,是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必须要做的!” “哪一件事情?”张献忠听他说得郑重,便连忙关切地问道。 “令出王爷,如臂使唤!” 徐以显短短的八个字,似乎有点没头没脑,但是,张献忠却一下皱了眉头,没有说话,似乎是在沉思。 很显然,张献忠知道自己的军师是指什么事情。 稍微等了下,徐以显看到张献忠似乎迟迟不肯下定决心,便又开口说道:“王爷,属下可从未听说,争霸天下是你好我好的事情,位置只有一个,胜出的人也必然只有一个。如果朝廷官军突然变强,那王爷要面对朝廷强军的时候,也是要做这等事情,才能打败朝廷强军。就算没有朝廷强军,争霸天下的路,一样如此啊!”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一点声音,用带着非常有把握的语气说道:“王爷争霸天下一个最大的对手,莫过于闯王。属下敢担保,不出一年,闯王肯定会吃掉曹操所部,做到令出一人,整合军队,如臂使唤!” 张献忠一听,似乎有点不服,便反驳道:“为何不是老罗吃了李鸿基呢?” “绝无可能!”徐以显一听,断然说道,“那罗汝才志大才疏,小富即安,一天中有小半天在女人肚子上,绝不可能是闯王的对手!” 罗汝才的好色,那是出了名的。 张献忠想了想,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徐以显的说法。 他正准备说话时,徐以显又苦口婆心地劝他道:“如果我们先吞并了革左五营,整合了军队,那么我们将比闯王所部强势;而要是闯王先吞并了罗汝才的人马,那我们断然不是闯王的对手。毕竟我们的实力,原本就差他们一筹的。襄阳在上,可虎视我湖广。王爷,当断不断,后患无穷啊!” 曹操所部是和李自成所部联合,同样的,革左五营,是有五个头目组成的一大股流贼,目前一直是和张献忠所部联合的。 就目前来说,双方的合作关系,是类似于把张献忠当作盟主,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要彼此商量,张献忠也没法强迫革左五营。并且每打下一个地方,就要商量利益分配。 这种情况,徐以显早已看不下去了。要做大事,必然是只有一个真正的龙头。这一次,接着朝廷官军很可能是强军的压力,他就又一次向张献忠提出了吞并革左五营的建议。 说完之后,看着张献忠的表情,他已经感觉出来,张献忠该是心动了,便又再说道:“如果朝廷强军属实,不日南下的话,革左五营必然不可能再和王爷一条心,说不定会趁机跑路,去投奔闯王都不一定。他们中有两个,可是和闯王交好的。” 张献忠并不是傻子,自己也有考虑的。听到徐以显的话,结合他自己对革左五营的判断,便一下得出结论,真要打硬仗的话,革左五营肯定不会出死力,而且还有可能见势不妙,确实有去投奔李自成的可能。 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事情! 这么想着,张献忠便下了决定,面露阴狠之色,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军师可有何计策?” 很显然,他是同意了。 徐以显一听,顿时大喜,便连忙低声给张献忠汇报他的计划了。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革左五营最终是被李自成给吞并的。杀了几个,降了他几个。 而在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效应的原因,历史在改变了。 ……………… 再说李自成这边,他连过年都不安生,一路西进,兵锋直指向襄阳,吓得在襄阳盘踞的左良玉抢先一步把襄阳搜刮干净,然后跑去了北方。 按照事先的计划,李自成和罗汝才所部占据了襄阳之后,便终于安定了下来。 这个时候,他们得到的消息,朝廷压根没有再派其他人马南下,就等于是他们自己吓自己,吓得跑到了西边。 对此,军中便出现了不少怨言。本来以为实力强大了会好些,结果又是如同早年一样流窜。冬日里行军的不满,便都爆发出来了。 私底下,特别是罗汝才的人马,很多人嘀咕的时候,都说李自成是个怂货,曹操不该跟着李自成混。 然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羡慕八大王那边,不但占据了鱼米之乡,而且还封王封官的。瞧这个架势,一个不小心,说不定还能捞个从龙之臣当当。 这种说法,很快就传到了李自成所部这边。 当贼的,又有多少人有远见,有见识,也只能是看到当下而已。 因此,就连李自成这边的军中,也开始流传,说八大王那边多好多好,都建国了,还封了官,混得有意思多了! 反正都是造反,八大王那边的造反不是更有前途? 这一日,李自成正在襄阳王府和宋献策议事呢,就见到李过押着十来个人到了堂下,自己闯入大殿向李自成禀告道:“这样下去不行了,又是想走的。去湖广方向抓到的,这越来越多了,得拿个主意了!” 从他的话中,能听出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抓到逃贼了。 李自成听了,不由得头疼,随即对宋献策说道:“缓称王的道理,他们都是不懂,如之奈何?” 虽然加强了对军队的管制,派出巡哨抓捕逃贼,但就是阻止不了,真得让李自成有点伤脑筋。 说实话,宋献策也头疼啊!这些都是贼人出身,和当年太祖皇帝造反时候的素质不能比。东奔西逃之下,生活一过得不如意,就想着分道扬镳! 考虑了最近这段时间的情况之后,宋献策有点无奈地说道:“八大王建国称王的影响,还是太大了。大将军这边,要稳住军心,怕是也得如此了!” 听到这话,李自成有点担心地说道:“那朝廷那边怎么办?” 之前就商量好的事情,让张献忠成为突出的那个靶子,吸引朝廷的注意,让他们两败俱伤,他可以坐山观虎斗的。 宋献策听了,回答李自成道:“虽然我们也称王,但是八大王占据的是湖广,是朝廷的财赋重地,如果朝廷出兵,必然也还是会先打八大王的。” 听到这话,李自成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依旧还能坐山观虎斗的话,他当然也乐意建国称王了。不但能给底下人一个交代,稳定军心,也能给自己一个交代不是! 不过,他还有一个顾虑,便问宋献策道:“如果我也建国称王的话,老罗那边怎么办?我感觉,他应该不会接受我的封赏!” 虽然两家联合之后,罗汝才大部分时间都听李自成这边的。但是,在地位上,两人那都是平等的身份。就连议事时候的座位,两人都是并排的。 现在要一个上,一个下,能愿意?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26 背叛(为紫月花清盟主加更6/11) 宋献策听了,也是有点头疼。 李自成和罗汝才之间,大体上是合作,但是有矛盾的时候也有。 不说别的,就说之前的开封之战,双方就有过好几次意见不合,甚至都差点一拍两散的。 但不管怎么样,如今两边都是一起行动的,并且李自成和罗汝才都是多年的交情。 如果说,李自成要建国称王,那罗汝才肯定不可能居于其下。要论资历的话,罗汝才在义军中当大佬的时候,李自成还只是高迎祥手下的一个闯将而已。 “要不,我去试探下老罗的意思?”宋献策到了最后,无奈之下只能这么回答道。 由此可以看出,宋献策这个算命出身的,显然不及自比诸葛亮的徐以显来得心狠手辣,换个好听的词,就是果断。 李自成听了,想了下便点点头同意了。 等到了晚上,李自成开了个小会,听取宋献策说相关的情况。 “事情就是这样的!”宋献策说到最后,给李自成他们总结道,“曹操认为确实也要有个响亮的称号,要不然军心不稳。只是我旁敲侧击,问他是不是听从大将军指挥时,却又顾左右而言他,不肯答复!” 参会的李过一听,顿时就怒喝道:“不肯答复就是不愿了,干掉他便是!” 李自成听了宋献策的禀告,心中自然也是不开心的。听李过这么说,却又有点犹豫。 “没错,干脆干掉他,反正他们的人没我们多,干不过我们的!”刘宗敏听了,也毫不犹豫地表态了。 李自成听到,并没有下结论,而是转头看向牛金星。 牛金星见了,眼珠子一转,然后对李自成说道:“如今我们这边正闲着,未来肯定和朝廷,说不定还要跟八大王打。真要吞并曹操所部的话,眼下正是时候!” 宋献策听他们这么说,他也做出了表态道:“大将军,如今确实是个个机会,只要周密部署,当能顺利吞掉曹操所部的!” 听到他们都表态了,李自成的脸色变了几变,最终一拍大腿,发出“啪”地一声道:“好,那就这样,先吞了他们,然后建国称王,给他们封赏以安抚!” 做大事的人,再去计较以前的小恩小惠,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听到他下定了决心,于是,一帮子李自成最亲信的手下,便开始秘密筹划起来。 然而,他们却是没想到,第二天的时候,罗汝才那边,竟然全军集结,然后罗汝才宣布自己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 之前的时候,李自成号称顺天昌义文武大将军,而罗汝才并没有这样的称号,一直还是“曹操”自号的。 结果宋献策跑过去隐晦地说了一顿,罗汝才这边立刻便摆出了个新的名号: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 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李自成,他罗汝才得和李自成平起平坐! 这个事情,让李自成就更是没有了顾忌。当即邀请罗汝才,说是设宴给罗汝才庆祝,然后共谋大事。 罗汝才生性多疑,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就嗅到了风声,李自成设宴招待他和革左五营首领之一的贺一龙时,他怀疑有危险,就没有去,结果刀斧手齐出,只杀了贺一龙。 这一次,罗汝才同样有些疑心,并不应邀,反而是他设下宴席,邀请李自成过去赴宴庆祝。还说什么不赏脸就不是兄弟,就是对他这个称号有意见。 对此,李自成力排众议,只是带了一百多人,便去了罗汝才军中赴宴。 听到禀告,罗汝才意外之余,不由得大喜,便亲自迎出去,手握手地把李自成迎到了自己的中军帐,大摆宴席开始庆祝。 李自成能来,那就说明双方还是能继续合作,还是和以前一样,这也是罗汝才最想要的结果了! 然而,他却万万没想到,酒过半巡,陪同李自成一起过来的李过,却借着敬酒的名义,从怀里掏出短刃,只是一刀,就把他给干掉了。 几乎与此同时,一支穿云箭,“嗖”地飞往天上,声音传得很响。 在罗汝才手下震惊的当口,李自成踢掉了面前的案几,厉声对他们喝道:“罗汝才和左良玉私通,背叛义军,罪该万死!此事,和你们无关。以后跟了我,我在此对天发誓,绝对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中军帐内,很快就有人回过神来,其中一人,立刻指着李自成大声骂道:“你说背叛就背叛……”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忽然就手抚胸口倒了下去。却是李自成所带的一个亲卫动手,给了一飞刀,一刀致命。 其他人一见,便立刻知道,李自成只带了这么一点人过来,却个个都是好手。谁要是不服他,谁就会被干掉。 有了这个认识,他们虽然有愤怒,有不甘等等,可是,生死面前,一时之间,还真没人出头硬顶李自成了。 这个时候,外面又传来了喧哗声。并且,这个喧哗声越来越响。 隐隐地,能听出来,是李自成的兵马围过来了。 于是,这些罗汝才的手下,就更是惊恐了。 李自成环顾四周,把他们的表情都收于眼底,便适时开口说道:“诸位兄弟,明日我便建国称王,在座的皆有封赏,名册和官名,皆已定下,绝不亏待诸位兄弟!” 说着,他便从怀里拿出了一张纸,打开后念了起来。 在他的软硬兼施之下,最终,就在罗汝才的尸首面前,这些罗汝才的手下,皆是跪倒在李自成的石榴裙……不对……战裙下! 至于他们是否真得归顺李自成,谁也不知道,李自成也不在意!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李自成便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建大顺国,同样设丞相和六部尚书并五军都督府,并宣布整顿兵马。 李自成这边,最终还是如同原本历史上一样,顺利吞并了罗汝才所部,就单个势力来说,一下便是最强的了。 ……………… 张献忠这边,因为蝴蝶效应的原因,也起了心思,想要吞并革左五营壮大实力,然而,却并不顺利。 他按徐以显的计谋,先派人去传革左五营的五位首领一起到武昌共商大事,结果人家不来,说是朝廷兵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他们不方便离开营地。 没奈何之下,张献忠亲自北上麻城,再次邀请革左五营的五位首领一起共商大事。并且这一次派出去的人,是他的四大义子之一的张文秀。 这也是徐以显推荐,说张文秀仪度温雅,柔和谨慎,擅长安抚士兵,口碑甚好。革左五营那边能更信任一些。 革左五营并不在湖广,而是在湖广边上六安、霍山一带,和张献忠所部是互为犄角的关系。张献忠建国称王,他们并不愿意受封,自然也不可能入张献忠的势力范围。 并不知晓内情的张文秀得到命令,便立刻赶往革左五营那边去了。 赶到之后,他才发现,革左五营的几个首领,都聚集到乱世王蔺养成那边去了。于是,他又匆匆赶去乱世王的营地。 此时,在乱世王的宅子大堂,蔺养成正在亲切地招待其他四个首领。 “老蔺,你就说吧,有什么事儿?”外号马回回的马守应,和蔺养成的关系最好,便直截了当地问道。 革里眼贺一龙也是往他位置上一坐,然后跟着说道:“你让人送信,叫我们别去赴八大王的约,是有听到什么消息么?” “就是没事,我觉得也没必要去八大王那边。”左金王贺锦紧接着开口说道,“建国称王,回头还不是称帝,你们都愿意跪在他脚底下么?反正我是不乐意的!” 最后一个是改世王刘希尧,他倒是没说话,也不把自己当客人,坐了下去就直接拿筷子夹肉吃了。 蔺养成见了他们的样子,只是呵呵笑着,挥手让边上伺候的亲卫都下去,然后才对他们笑着说道:“我没事就不能请老兄弟一起过来吃吃喝喝了?” “屁,就你,撅个屁股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了!”贺一龙听了,当即嘲笑一句,然后追问道,“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了?你倒是说啊!” 贺锦听了,转头看向他,先一步说道:“还能有什么消息不消息的,他八大王建国称王,这里待得不舒服,该是我们换个地方的时候了。对吧?” 说到最后的时候,他是转头冲蔺养成所说的。 “换哪里?如今能去哪里?”贺一龙听了,立刻表态道,“要是去找闯王,那我是不乐意的!” 很显然,他知道贺锦和李自成的关系好,而他就烦李自成,因此就先说明了。 贺锦一听,还想再说,蔺养成见了,便拍了下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对他们说道:“我先让你们见一个人,见了之后,我们再说事!” 马守应等人一听,不由得都有点好奇,便转头看向他,不知道葫芦里卖什么药? 就见蔺养成笑而不语,只是转向后堂方向大声说道:“出来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27 我堂哥是 听到这话,几个人不由得都有点惊讶,便一起转头看去。 就见后堂那边,转出来一个高高壮壮的年轻人,孔武有力的那种。但是,他们没一个人认识这个人。 于是,马守应便有点疑惑地转头看向蔺养成问道:“你不介绍一下?” “是啊,这位是谁啊?”贺一龙也是好奇地问道。 瞧蔺养成的样子,这个人该是个有身份的。但是,他们又没见过,就好奇了。 蔺养成看到他们都看向自己,便笑着对那个人说道:“这几个,就是我们革左五营的四兄弟了,你自己给他们都介绍一下吧!” 听到这话,这个壮汉便双手抱拳向几个人致礼一下后说道:“我叫袁壮飞,我堂哥是新封滑县伯袁时中!” 刚听到这话,什么袁壮飞,没印象,不知道是谁! 可是,听到后面,贺一龙等几个人,都是一惊,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如果说,以前的袁时中不是很有名的话,那如今的袁时中,因为被朝廷招安,参与蓟州之战,还被当今天子封为滑县伯,这在群贼中,绝对是大名鼎鼎的了! 意识到是谁之后,他们便都明白过来,原来这个人是朝廷派来的人! 这个,是他们真没想到的,非常地意外。 其实,革左五营这边,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就想过被招安的。 监军道杨卓然就是知道了这点,遂亲自跑到潜山、太湖山区,面见五营领袖蔺养成、马守应,以口舌之功诱使他们接受朝廷的招降。 当时,蔺养成就回答说:“吾等皆有绝世之才,朝廷无所用,余故皆因饥荒为盗。若国家处置得宜,焉知不可为忠义之士乎?且吾闻刘国能、李万庆十余营前后归诚,为国家效死,戮力行间,顾余独不能乎?但吾众且十万余,置之何地?而主之何人?饷从何出?而以何等官爵待吾也?” 面对他的这些问题,杨卓然在没有回禀朝廷的情况下满口答应,并指定黄州府属山区为革、左五营的安插地,以蕲水、广济、蕲州加派的新饷给之。 结果,朝堂上党争厉害,杨卓然被抖倒,这个招安之事就黄了。 本来的话,革左五营从这个事情之后,还看到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的声势大振,朝廷根本无力应付;他们算是看出来了,基本上朝廷是无力回天,也就息了招安的心思。 结果万万没想到,突然之间,朝廷就打赢了蓟州之战,竟然还灭了十几万建虏大军,这就把他们给震惊了。 而最让他们震惊的是,之前名声根本就不如他们的袁时中,竟然封爵了!之前被招安的那些,可都没有人被封爵过的! 既然袁时中能被封爵,那他们岂不是也有这个可能了? 并且他们自然也听说了,皇帝的圣旨,是准许除了张献忠、李自成和刘宗敏之外人招安的。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袁壮飞突然出现在蔺养成面前,便重新又燃起了蔺养成的招安心思,也就有了如今蔺养成召集其他几个兄弟一起过来商量的事情。 因此,当袁壮飞自报家门,亮出身份之后,马守应他们在一开始大吃一惊之后,都没有说什么“来啊,把他拖出去砍了”,或者“好啊,你竟然敢来我们地盘,就不怕我们杀了你”之类的话。 他们几个,便纷纷抱拳回应,然后请袁壮飞一起就座,然后才算是进入了关键的环节。 就听马守应首先问出了关心的问题道:“你这次来,是奉了谁的命令来招安我们的?” 都不用说你来干什么了,因为这是废话! 袁壮飞听了,便马上回答道:“有皇上旨意在前,我便奉了蓟州伯、兵部尚书孙大人之命,前来招安诸位!” 孙传庭坐镇开封,并没有只是傻傻地真得只是坐镇而已。身负皇恩,肩背灭贼重任,他当然是想着怎么剿灭流贼。 之前和崇祯皇帝的议事中,最终得出那样的布防,主要是考虑如今朝廷官军的兵力并不雄厚,还无法对已经成为气候的流贼进行全面围剿。 但是,这不妨碍孙传庭想着从流贼内部瓦解,因此在听取跟随他身边的袁时中分析之后,便派了袁壮飞前来革左五营。 而马守应一听袁壮飞是孙传庭派过来的,顿时就一喜。 因为孙传庭的官位够高,并且还最是受当今天子信任的时候。由孙传庭派出来招安他们,这个事情,显然就靠谱多了! 刘希尧也非常关心,马上跟着问道:“如果我们接受招安的话,那怎么安置我们?给我们当什么官?” 这个话题,显然又是他们几个最关心的话题,因此,人人都盯着袁壮飞,等他答复。 袁壮飞听了,立刻便回答道:“你们只能无条件接受招安,然后队伍要进行整编,汰弱留强。至于你们几个,孙大人的意思,会让你们担任整编之后的游击一职,以后凭军功升迁!” 一听这话,刘希尧等人不由得都有点失望。 其中贺锦更是冷笑一声道:“我们革左五营可是有十余万精兵强将,还用整编个什么?这么多兵力,就给我们一个游击?是太看得起你们自己,还是太看不起我们了?” 听到这话,袁壮飞还没回答,蔺养成便笑着对他们说道:“我说几位老哥,先别急,你们听听当初小袁营被招安的事情吧!” 听到这个话,贺锦他们就不说话了。说实在的,他们当然是好奇的。 于是,袁壮飞便对他们说道:“当时是原长沙知府堵胤锡堵大人突然找上门来的,没有任何承诺,只是说奉旨而来,问我们接受不接受招安……” 说起这个,他的语速都慢了下来,似乎是回想起了当初的情况。 贺锦等人听得有点奇怪,竟然还有这样招安的,不给任何承诺?就这也行? “……我哥看堵大人竟然敢只身入营,还是如此招安之法,佩服他的胆气,便应了下来。”袁壮飞看着他们说道,“然后堵大人便根据旨意把我们带去了京师,与勇卫营一起,和全是新兵的京营进行混编训练。我哥当时受到皇上亲自接见,嘉许说我小袁营不害民,因此下旨招安并封参将一职……” “等一下!”他正说到这里,一直没有问话的贺一龙不由得打断道,“你说你们与勇卫营一起,和全是新兵的京营混编训练,然后就打赢了十几万建虏大军,这不可能是真的吧?老实说,一共打败了多少建虏?” “不是,你们自己损失了多少?是不是也是打残了,然后才想着来招安我们了?”贺锦听了,也是跟着问道,话语中甚至都有一丝肯定了。 其他几个人,看他们的表情,显然也是差不多。都盯着袁壮飞,看他怎么回答。 弄清了这个问题,他们对于接下来的谈判中,就会心中更有底一点。 袁壮飞听了,不由得一笑,当即站了起来,双手撕开身上穿得外套,露出了穿在里面的胸甲,然后对他们说道:“你们看,此胸甲如何?” 在座的都是战场厮杀汉,对于保命的盔甲,自然是非常重视的。这一看之下,都先是一惊,然后也不顾礼仪,事实上,他们都是造反的贼,也没什么礼仪不礼仪的,当即就围上了袁壮飞,伸手去摸那胸甲。 总之,是评估这胸甲,不是其他! “啧啧,这胸甲可以啊!整一个都是精钢所铸,刀枪不入啊!” “似乎并不重啊,又坚固又不重,好东西,绝对是好东西!” “这个胸甲,怕是不便宜吧?多少银子一副的?” “……” 倒是贺锦先回过神来,他马上就问道:“刚才问你话呢,怎么就扯上胸甲了?” 一听这话,其他几个人也回过神来,便纷纷看着袁壮飞,看他怎么回答。 “我这不是已经回答了么!”袁壮飞笑了,当即回答道,“如果我告诉你们,我们新军将士,所有人都有这盔甲护身呢?” “什么?” “不可能!” “吹牛不打草稿!” “……”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就引来一片惊呼! 看他们这么震惊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袁壮飞心中感到非常自豪,便马上对他们说道:“不但是人手一副,并且所有并且也都是此等精钢所打造,还有燧发枪,就是自生火铳,也都是精钢打造。你们自己想想,建虏冷不丁地遇到这样一支军队,是不是会吃大亏?” 听到这话,马守应和贺一龙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袁壮飞这个话,让他们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了。 看他们这样子,袁壮飞便又一挺胸膛说道:“而且皇上得太祖皇帝显灵的指点,早已料到建虏入关的第一战是打蓟州,因此从一开始就布局蓟州之战。最终,打败了十几万建虏,只逃掉了两万左右的建虏,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至于我们自己的伤亡,呵呵,我说少到可以无视,你们相信不相信!” “……”马守应等人听了,持续震惊中,还是无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28劝说 , 太祖皇帝显灵这个事情,之前他们其实已经听说了,但是,这个传闻太玄乎,他们基本上是不信的。 但是,此时从袁壮飞口中说出来,进一步证明了这其实是真的,他们要不震惊就怪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祖宗显灵,而是太祖皇帝啊!那个造反的老祖宗,从一个乞丐、和尚开始做起,最后驱逐鞑虏,创下这份大明基业的人啊! 如果太祖皇帝真得显灵,那不要说十几万建虏了,就算再多的建虏,也不可能是太祖皇帝的对手吧? 当然了,他们几个人,也不是袁壮飞这么一说,就彻底地相信了。 这不,贺锦在回过神来之后,还是有点不相信地说道:“我怎么觉得你说得这个事情,还是有些不信呢!太祖皇帝显灵,给你们变出了这么多的坚固盔甲?有十万吧?我可从没听说过,有哪个皇帝、神仙显灵是这么干的!” “笨,太祖皇帝只要赐下一个聚宝盆不就是可以了!”马守应一听,当即反驳他道。 贺锦一听,顿时无语了一下。如果真得赐下聚宝盆这种宝物的话,还真别说,丢进去一件盔甲就可以了,然后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拿出无数盔甲了! 倒是袁壮飞听了之后,笑着摇摇头说道:“不是,太祖皇帝显灵,该是赐给了皇上一个宝物,能和仙人沟通的。这个宝物,一直挂在皇帝的胸前香囊里,我都亲眼见过!” 顿了顿,在马守应等人诧异的眼神中,他又接着说道:“我哥去过兵仗局,这些盔甲,还有军械什么的,全都是兵仗局那边打造的。总之,按照我哥的说法,兵仗局里面已经有很多仙人告诉皇上的改造之法,你们也可以理解为仙术,因此,盔甲军械,皆是精良,源源不断地产出,说是聚宝盆,虽然夸张,却也相差不大!” 或者是说开了,也或者是难得显摆一回,袁壮飞的谈性很浓,不等他们问话,就继续对他们说道:“我和你们说啊,一开始,我也不信的。但是,真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去年的变化真得非常大!皇上得到仙人指点之后,变化更大。我跟你们说说,你们就知道了!” “天花知道吧……” “疙瘩病知道吧……” “……” 这大堂内,几个人全都忘记了面前丰盛的食物,甚至包括已经听过一遍的蔺养成在内,皆是聚精会神地听着袁壮飞在说着。 他们的脸上,表情不知觉地随着听到的内容而变化,但是他们自己却没有发现。 实在是袁壮飞所说得那些事情,对他们来说,真得是太惊讶和震惊了! “……还有,在贪官污吏方面,相信你们也听说了吧,皇上可是毫不手软,处罚了好多,抄家问斩的不少!”袁壮飞对此,似乎特别兴奋,“原来的首辅啊、兵部尚书啊,甚至还有成国公,都是被问罪,呵呵,从他们那抄家出来的钱粮,这不,都能养我们一支强军呢!对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马守应等人说道:“一般人谁知道,就皇上得仙人知道,才知道建虏为什么能在关内肆虐,就是有人在通风报信,而且还走私军需物资粮草等等给辽东建虏,才有后来的建虏之祸……” 巴拉巴拉地,他想什么说什么,一直说到口干舌燥了,感觉嗓子都要哑了,才回过神来,便去桌子上拿了酒壶,直接对着吹了起来。 也是到这个时候,几个忠实听众才回过神来。他们互相看看,都能看到彼此的震惊。 没想到短短一年间,朝廷竟然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虽然这一切听起来非常地不正常,但是再加上一个太祖皇帝显灵的话,那所有的不正常,就又都合理了! 想当年,太祖皇帝杀得贪官污吏还少麽!皇上如今动手,根本不及太祖皇帝当年! 马守应等人,如果说听了袁壮飞这些消息之后,最有好感的是什么? 就是崇祯皇帝对贪官污吏的抄家问斩,他们听得最开心! 不过贺锦还是有疑问,看着袁壮飞喝完酒在抹嘴,便疑惑地问道:“既然朝廷如今已经大变样,更是有那么多的强军,为何不南下呢?你说了那么多,该不会都是编的吧?朝廷兵力有限,才想着又招安我们。” “是啊,你说蓟州之战的伤亡,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朝廷官军不是大部分还是新兵么?”贺一龙也跟着疑惑道,“那可是建虏啊,以前从未败过,肯定很厉害,你这说话,是不是夸张了?” 袁壮飞听了,对他们的质疑也不以为意,只是摇头说道:“亏你们也是打多了仗的,你们觉得以蓟州伯的能耐,会把新兵放到和建虏对战的最前面?蓟州之战,就是一战而定,建虏兵败如山倒,他们也是人,蒙古人先逃,都成溃军了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说到这里,他便看向贺锦,也回答他道:“如今蓟州伯就在开封,领兵押着建虏俘虏正在修建黄河堤坝。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建虏,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另外,对朝廷来说,剿灭你们已经不是难事,首要之重,是恢复民生,还百姓一个安宁,能让他们过好日子!” 贺锦等人听了,互相看看,都是面露惊讶之意。他们感觉出了,朝廷的政策,真得和以前不同了。 “还有,我也不怕告诉你们,如今朝廷正在扩编开封兵马,保定总督麾下的人马,也都在整编。等这两处整编完成之后,朝廷又能多十万强军!”袁壮飞说到这里,又拍了下自己胸膛说道,“我为什么敢来,就是有底气,而且这是为你们好,过了这个时间点,真要等到朝廷大军南下的话,再被招安就更难了。为什么我哥能平步青云啊,这招安的时机非常重要……” 估计是酒劲开始上涌了,袁壮飞明显话多了,又开始巴拉巴拉地说开了。 说到后面,就听袁壮飞压低了声音,显得有些神秘起来,低声对他们说道:“我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吧!这可是我哥从蓟州伯那边听来的,外面的人都还不知道……” 一听这话,马守应等人皆是好奇,便纷纷不由自主地侧了身子过去,竖着耳朵听小秘密了。 只听袁壮飞对他们说道:“我们陛下啊,其实是志在天下,因此,就不想着太伤元气!” “……”贺一龙听得无语,有点不解地问道,“什么志在天下?这天下,难道不是他皇帝老儿的?” 一听这话,袁壮飞就斜了他一眼,带着一点不屑地语气说道:“就知道你们都是井底之蛙。你可知道,陛下所想的天下,是哪个天下?” “还能哪个天下?”贺一龙听得有点不服气了,当即回道,“不就一个天下么?” 袁壮飞那是呵呵一笑,带了点蔑视,然后对他说道:“知道什么是地球么?知道我们大明是地球的哪个角落么?陛下所指的天下,乃是整个地球,懂不懂?” “……”贺一龙等人听了,直接傻眼,这是什么意思? 马守应有点回过神来,试探着问道:“当今皇帝的天下,是指除大明之外的地方,比如西域什么的?” 袁壮飞一听,用手一指他,笑着说道:“对了,陛下的天下,就是所有人的天下,包括蒙古、西夷等等的。” “嘶……” 大堂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贺一龙等人,那是万万没想到,大明国内都乱成这样子了,皇帝的目光,却是整个真正的天下? 贺锦回过神来,有点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也太穷兵黩武了吧,回头还不是劳民伤财,苦的是百姓……” “你傻啊?”贺一龙却很是感兴趣,当即喝斥贺锦说道,“我们当兵的,不打仗,哪来的军功?从一个游击到封侯拜将的,就是缺军功好不好?” 贺锦一听,就想反驳,不过袁壮飞却先说话了:“你们懂个啥!以为国外都是蛮夷之地,啥也没有么?我告诉你们,金银矿都不知道有多少的!不说别的,就只是说前阵子,张家口那边,知道吧,谁都不知道哪里有金矿,但是,皇上就知道,直接把那些二杆子建虏俘虏抓过去挖了!” “这是太祖皇帝指点的?”蔺养成一听,当即惊讶地问道。 这后面的消息,袁壮飞之前并没有给他说过的。 袁壮飞点点头,看着在场的这些人说道:“总之,我就告诉你们,不要看你们现在闹得凶,等朝廷把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官军都整顿完了,收拾你们就是易如反掌的了!你们啊,不趁这个时候招安,还要等什么时候?开疆拓土,封妻荫子,不香么?” 造反没前途,刀口舔血之人,自然是向往开疆拓土之功,来个封妻荫子,祖坟冒烟! 因此,袁壮飞说完之后,在座的这些人,都是心动了。 正在这时,蔺养成的亲卫在外面禀告,说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一,张文秀求见。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29 投名状(为紫月花清盟主加更7/11) 一听这话,大堂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蔺养成、马守应和其他人互相看看,一时之间,表情都有点怪! 最终,蔺养成严肃了表情,先开口说道:“诸位老兄弟,太祖皇帝显灵,朝廷已经今非昔比。试问下,我们谁的实力能强过十几万建虏大军?我就和你们实说了吧,请你们来之前,我就同意接受招安了!” 顿了顿,他又态度诚恳地补充说道:“我们兄弟一场,一直以来,都是生死与共。我不想以后我们兵戎相见。是兄弟的,有福一起享,你们看呢?” “我同意!”马守应听了,第一个开口答道,“一身本事,搏他个封妻荫子才是正途!” 对于马守应能答应,蔺养成是一点都不意外。前几年想接受招安的时候,就是他们两人是最积极的。 因此,他在马守应答应之后,点了点头回应一下,然后看向剩下三个人。 贺一龙看到蔺养成的目光转向他,忽然一拍桌子,当即喝道:“干了!” 然后,他们三人把目光都转向了剩下的两个人,就等着他们表态了。 …………… 外间大堂,张文秀看着禀告的人进去,等了好长一会,却没有一点动静,不由得有点不喜。 不说他的身份了,就是一般人来,那代表的是王爷,这么怠慢,也太不给面子了! 不过他也记得张献忠有千叮万嘱过他,要他一定要请革左五营的五个首领过去共商大事。加上他的性子也算是比较儒雅的那种,也就没有发作,一直静静地等待。 过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终于,有脚步声传来,先前进去禀告的那人重新出现,对他说道:“我家大哥有请!” 张文秀听了,依旧不动声色,只是示意带路,转入后方庭院,走进一个大堂,终于见到了他要见的人。 酒桌上坐着的人,都是他这次要见的人,就只有一个不认识。 对此,张文秀并不想管,只是抱拳说道:“我义父有急事相商,还请诸位随我一起走一趟可好?” 说完之后,他发觉这几个人的表情有点怪怪的,好像在看什么东西一样? 稍微一想,一个词立刻跳到了他脑海中:看猴? 顿时,他就算修养再好,也有点不高兴了。不过为了大局为重,最终他还是忍了下来。 “八大王这么急着叫我们五个人一起去,他是要商量什么大事?”忽然,蔺养成先问他道。 他们和张献忠是平辈,因此对张文秀的的态度,倒也不能说很无理。至少在他们看来,就是这样的。至于张献忠已经建国称王,他们压根就没放心里去。 张文秀听了,立刻便回答道:“义父说已经收到朝廷官军的确切消息,不日便会大军南下,我们两家需要一起商量下,怎么对付朝廷官军!” 一听这话,蔺养成等人不由得都是立刻转头看向袁壮飞,眼神中透着古怪。 袁壮飞一见,当即呵呵一笑道:“朝廷大军不日南下?多少兵马,是谁统领,从哪里进军?” 张文秀听了,眉头一皱,当即问道:“这位是?” “你别管我是谁,先回答了我的问题再说!”袁壮飞一听,有点不耐烦地说道。 张文秀听到这话有点咄咄逼人,更是不喜。不过他立刻想起张献忠叮嘱他的话,便看了下蔺养成等人,发现他们都是看着他,似乎也认同这个人的问题。 最终,他还是按捺下了脾气,当即回答道:“朝廷大约二十万大军,避开黄河泛滥区,沿运河南下救凤阳,首当其冲,就是诸位的革左五营!” 一听这话,袁壮飞不由得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世人皆认为朝廷会马上救江南。但是实际上,朝廷压根就没有立刻出兵的意思。 这个张文秀所说,真得纯粹是瞎编。 看到袁壮飞这个样子,张文秀的脾气再好,也忍不住生气了。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呢,就见这个陌生人用手一指他,然后对蔺养成等人说道:“我敢说,张献忠很可能对你们图谋不轨!编这个瞎话,诱你们过去的!” “你是何人,胆敢污蔑我义父,挑拨我大西军和革左五营的关系?”张文秀听到不对,便立刻断然喝道,表情愤怒。 袁壮飞一听,拍了下胸脯,大声说道:“老子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姓袁名壮飞,袁壮飞是也!” “没听过!”张文秀一听,眉头又是一皱,坦言说道。 “……”袁壮飞一听,顿时表情一滞,只好补充说道,“我堂哥是袁时中,新封滑县伯!” 这名字一报出去,立刻便有了反应,就见张文秀立刻变了脸色,用手指着袁壮飞,正要说话时,忽然想起什么,便又转头看向革左五营的五个首领,见他们一点都不吃惊的样子,便立刻明白过来时怎么回事了! 于是,他立刻改口,当即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好歹我们共患难一场,就预祝你们官运亨通,告辞!” 说完之后,张文秀转身就走。 然而,在大堂门口那,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一排手握刀枪的兵卒,拦住了去路。 “我们正愁少了个见面礼,你就撞上来了!”蔺养成笑呵呵地说道,“活该你倒霉,要埋怨,就埋怨你自己命不好吧!” 他显然是直接把张文秀刚才话中那什么共患难的词,直接当没听到了。 其他几个人听到,都是一起哄堂大笑起来。 张文秀见此,转过身,怒视他们道:“你们这些叛徒,将来必不得好死!” 既然撕破脸了,那就骂开了。 袁壮飞一听,便冷笑一声道:“我可以告诉你,朝廷压根没有派兵南下。蓟州伯领兵驻守开封,正在修黄河堤坝呢!张献忠骗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一听这话,贺锦和张献忠的关系最不好,最先拍案而起,当即喝道:“早就知道狗日的黄虎不安好心,想要吞并我们革左五营是不是?如今倒打一耙,还敢说我们不义?” 贺一龙也是跟着喝道:“正好,杀了你给朝廷一个投名状,活该你倒霉!” 拦在门口的那些军卒自然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知道张献忠想杀他们大哥,吞并他们革左五营,一个个都是非常地愤怒,当即拿着刀枪围了上去,眼看着就要动手杀了张文秀。 蔺养成他们,也都没有阻止。很显然,他们也是要向朝廷表忠心的,这投名状能有,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张文秀见此,自然是怒极,也不可能束手就擒,就想着拼一个是一个了。 不过正在此时,却听袁壮飞一声喊道:“且慢!” 听到他喊话,所有人都停止了动作,转头看向他,不知道他又想干什么? 只见袁壮飞看着张文秀,当即问他道:“你的本姓是不是姓刘,刘文秀才是你的真名?” 张文秀听得一愣,他被张献忠收为义子之后,就改姓张了。原本的刘姓,应该改姓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疑惑之下,他便问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蔺养成等人,也都是有点奇怪,便都看着袁壮飞,想听他接下来说什么。 只听袁壮飞明显和缓了脸色,对刘文秀说道:“陛下有旨,除张献忠、李自成和刘宗敏不赦之外,其他人皆许招安其中还有一些人,是陛下要求,尽量招安,或者活捉,免其一死。这其中,张献忠手下,就有你刘文秀和李定国!” “……”他这话一说完,大堂内,顿时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一出? 就连刘文秀自己也想不明白,下意识地问道:“为何?” 他自认为虽然有一些名气,但是在座的这些人,那个名气都比他大,为什么皇帝要特意点名留他一条命?甚至还知道他的本姓? 对了,还有张定国,他原本姓李这个事情,也是很少人知道的! 袁壮飞一听,摇摇头说道:“这个事情,就连蓟州伯都不知道,想要知道原因的,怕是只有问陛下了!不过我有一个猜测……” “什么猜测?”在场的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问道。 实在是这个事情,太让他们好奇了。 袁壮飞看了他们一眼,才缓缓地说道:“很可能和太祖显灵有关,我堂哥,也是在陛下的名单上,因此才会派堵大人去招安我堂哥!” 一听这话,蔺养成等人,便都转头看向刘文秀,眼神中全是羡慕。 真不知道眼前这个小子何德何能,竟然被皇帝给惦记了的。 袁时中被皇帝惦记着,一战而封爵。眼前这个小子,估计也是前途无量啊! 刚才最先喊打喊杀的贺一龙,当即笑呵呵地拍拍他身边的空位,招呼刘文秀道:“来来来,我说怎么看你这么顺眼,来大哥身边坐了,共谋大事!” 其他人听了,也都是热情招呼了起来。 刘文秀自己反而愣住了,刚才还对他喊打喊杀的呢,这会就和兄弟一样了,这反差也太大了吧?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30 烫手(为紫月花清盟主加更8/11) 这个时候的他,也有点不知所措! 刘文秀之前的时候,就没想过被招安的。 身为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一,也算是位高权重的。张献忠建国,如果没有意外,自然是为张献忠的大西国效死!既然朝廷明旨说不会赦免张献忠,他自然也不会被招安! 可如今这情况,如果说不接受招安,那就只有死路一条,被眼前这几个人当投名状! 但是,如果说接受招安的话,就对不起张献忠,在江湖上背负骂名! 可以说,刘文秀真得有点左右为难了! 因为还有一个因素,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受当今皇帝的重视,如果被招安的话,将来的前途,说不定不可限量! 袁时中都封爵,他自认为绝对不可能比没怎么听过名声的袁时中差,那也肯定能封爵!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张献忠那边怎么样,他非常为难! 此时此刻,他性格中不那么果断的一面,便完全体现出来了。 “你还愣着干什么?”贺锦看到,有点不高兴了,当即对他喊道:“难不成你真要吃板刀面?” “就是!”刘希尧也跟着说道,“你为黄虎卖命,真要卖一辈子么?然后再给你刘家绝后?” 一听这话,刘文秀顿时心中的天平就倒向一边去了。 明末这个时候,收义子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特别是在军中,就更是常见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东江镇毛文龙的手下,全都是他的义子,达几千人之多。 而毛文龙死后,他的义子就全都恢复了原本的姓氏。 这一点,张献忠这边也不例外,在他死后,刘文秀等人就都恢复了原本的姓氏。 因此,明末这个时候的义子,其实是偏向家丁的一种,并不是后世所认为的养父子关系的那种。 “过来了,过来了!”蔺养成也跟着招呼他道,“既然他黄虎对我们不义,我们就一起商量下,能不能拿下他当我们的投名状!” “没错!”马守应听了,立刻赞成道,“骗我们过去,绝对没有好事。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将计就计,不是在麻城么?我们带兵过去,抓了他献给朝廷!” 听到这些话,刘文秀便断然拒绝道:“要我去对付义父,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而且你们也别想着带兵去麻城,我义父是带着精锐在的。” 说到这里时,刘文秀也回过神来了,皱着眉头说道:“一开始我以为是直接集结兵力对付朝廷官军的,现在想来,就是要对付你们的吧?” 他能成为张献忠麾下四大将之一,带兵能力和眼光绝对是有的。之前是没往那边想,如今知道张献忠让他带的话,都是假的,自然就会多想一层,便能想出一些蹊跷了! 问出话之后,刘文秀又为难地说道:“你们是想招安就招安。但是我的家小,都是在武昌的!” 贺锦一听,随口便说道:“怕什么,想要老婆孩子的,以后有的是!” 刘文秀一听,当然不干。 只是他自己不知道,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表明了接受招安的意图,但是又纠结好几个事情,犹犹豫豫的。 于是,大堂内的这些人,便都说开了。 有要刘文秀说张献忠的兵力部署,有说派人去接应刘文秀的家眷,还有的让刘文秀去引诱张献忠过来…… 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革左五营的人,都是不同意放刘文秀回去安置家眷,也不同意刘文秀回去当卧底。总之,就是不愿意放刘文秀离开。 争吵的最后结果,还是代表朝廷的袁壮飞拍了板。 第一,让刘文秀的亲卫中选可靠的,持书信赶回武昌,坐船顺江而下,到顺天府去安家,等他日重聚。 第二,根据刘文秀说得情况,张献忠那边应该是捞不到便宜。既然如此,就按照原定计划北上,接受朝廷的整编。 对于这第二条,还是出乎革左五营这五个首领的意料。 按照他们的想法,还以为朝廷招安他们之后,就会让他们和张献忠打仗,至少要配合其他朝廷官军围剿张献忠的。 对于他们的疑惑,袁壮飞其实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只能给他们说出自己的猜测道:“皇上应该是不想多死人了。你们先去北方接受整编,全都换了新式装备军械,战力必定大增,再返回回来剿灭贼寇,自然就易如反掌了!” 其他人猜不到更合适的原因,就只能是这么认为了。 于是,在又是一阵商量之后,革左五营便在三天之后,拔营北上,进入河南境内之后,才宣布接受了朝廷招安。愿意跟着就走,不愿意跟着就散伙。 而刘文秀,则是身不由己,被迫一起北上。他的家人,就只能是让亲信回去接应! 而在麻城这边的张献忠,左等等等不到,右等等等不到。不但革左五营的那五个人没一个来,就连张文秀也没消息,更是让他不高兴。 等到最后,传回来的消息说,革左五营拔营北上了。有点感觉是要吃到嘴里的鸭子飞走了,顺带着不见了个手下得力大将,气得张献忠大骂了徐以显一顿,什么烂主意! ……………… 再说孙传庭这边,派袁壮飞去招安革左五营,只是他一步棋而已。能成最好,不能成也不损失什么。 他的主要精力,一个是在扩编开封兵马,也就是陈永福手下军队。招收的新兵,多是来自黄河泛滥区的难民。 第二个精力,则是协助新任河南巡抚张国维修筑黄河堤坝,并且治理黄河泛滥区。五千多女真俘虏,到后来只剩下四千多了。这些人都是要孙传庭派兵看押当监工的,要不然,地方衙役压根就无法震慑他们。 这一日,他正在黄河边上视察呢,就有快骑飞驰来报。 “什么?”孙传庭一听,顿时眉头紧锁道,“左良玉到了南阳府,劫掠地方?” 南阳府就在开封府的南边,襄阳的北边。 之前的时候,左良玉一直缩在襄阳,孙传庭就没管他。结果没想到,这左良玉竟然跑到南阳府来了。 在崇祯皇帝给孙传庭交代的必杀名单中,这个左良玉是排在首位的。 因此,听到左良玉祸害南阳之后,孙传庭便立刻开始考虑,趁这个机会收拾了左良玉。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不能一次性灭了左良玉被他跑掉,就是又一支流贼! 可是,河南乃是中原地带,多为平原。要想不被他逃掉,就必须要围而杀之! 不过这个时候,孙传庭手中有兵却不多,还不适合立刻出征。 第一是马上就是春耕,不能耽搁农事。 第二是开封这边正在扩军,陈永福所部反而没有了战力,而袁时中所部派了下去,在协助张国维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泛滥。 洛阳那边,也是差不多。为了保证春耕,军队也都派出去清剿各处小规模的贼寇。 如果要集结兵力,一个有可能会惊动左良玉,另外也需要时间。 孙传庭考虑再三之后,便派人传令给左良玉,说朝廷的补给在他这边,让左良玉到开封去领。对于左良玉劫掠地方的事情,一点都没提。 ……………… 南阳府城,府衙大堂,左良玉犹如弥勒佛一般笑呵呵地,亲自把孙传庭的传令兵送出了大堂,看着传令兵的身影消失之后,便转回了大堂内。 “爹,你看这幅盔甲,真得很结实啊!”他的儿子左梦庚见他返回,便立刻敲着放在案几上的一副盔甲,欣喜地说道,“我们得赶紧了,要不被其他各路分走了,我们就没了!” 左良玉的脸上却已经没有了笑容,看着那副盔甲,忽然叹了口气。 “怎么了?”左梦庚见了,有点奇怪地顺口问了一句,然后注意力还是集中在盔甲上,感慨地说道,“难怪朝廷能打赢建虏,就这盔甲,人手一副,这还不是杀鸡一样了!” 左良玉听了,已经走到案几边上的他,也是伸手去摸了摸盔甲,低声说道:“这个盔甲,有点烫手啊!” “不烫啊!”左梦庚听了,立刻疑惑地回应一句,然后伸手过去他爹摸过的那个地方摸了下,接着又补充说道,“爹你摸的地方,也不烫啊!” 左良玉一听,气得举手,就想打他儿子。 左梦庚一见,吓了一跳,立刻躲开。脸上还蛮是不解,不知道他爹为什么突然就生气了! 左良玉也没有追过去打,而是紧皱着眉头想了下,便转身吩咐道:“传马士秀立刻来见我!” 左梦庚一听,立刻说话道:“爹,你该不会是想让马叔去吧?孙大人的军令可是很清楚的,就要爹亲自去领的,要签字画押才好向皇上交代的!”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说道:“而且就算马叔去也可以,万一被马叔贪了一些盔甲怎么办?这么上好的盔甲,这可都是宝贝啊!” “你懂个屁!”左良玉一听,不由得气得大骂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31 这绝不正常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刘文秀之前的时候,就没想过被招安的。 身为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一,也算是位高权重的。张献忠建国,如果没有意外,自然是为张献忠的大西国效死!既然朝廷明旨说不会赦免张献忠,他自然也不会被招安! 可如今这情况,如果说不接受招安,那就只有死路一条,被眼前这几个人当投名状! 但是,如果说接受招安的话,就对不起张献忠,在江湖上背负骂名! 可以说,刘文秀真得有点左右为难了! 因为还有一个因素,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受当今皇帝的重视,如果被招安的话,将来的前途,说不定不可限量! 袁时中都封爵,他自认为绝对不可能比没怎么听过名声的袁时中差,那也肯定能封爵!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张献忠那边怎么样,他非常为难! 此时此刻,他性格中不那么果断的一面,便完全体现出来了。 “你还愣着干什么?”贺锦看到,有点不高兴了,当即对他喊道:“难不成你真要吃板刀面?” “就是!”刘希尧也跟着说道,“你为黄虎卖命,真要卖一辈子么?然后再给你刘家绝后?” 一听这话,刘文秀顿时心中的天平就倒向一边去了。 明末这个时候,收义子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行为,特别是在军中,就更是常见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东江镇毛文龙的手下,全都是他的义子,达几千人之多。 而毛文龙死后,他的义子就全都恢复了原本的姓氏。 这一点,张献忠这边也不例外,在他死后,刘文秀等人就都恢复了原本的姓氏。 因此,明末这个时候的义子,其实是偏向家丁的一种,并不是后世所认为的养父子关系的那种。 “过来了,过来了!”蔺养成也跟着招呼他道,“既然他黄虎对我们不义,我们就一起商量下,能不能拿下他当我们的投名状!” “没错!”马守应听了,立刻赞成道,“骗我们过去,绝对没有好事。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将计就计,不是在麻城么?我们带兵过去,抓了他献给朝廷!” 听到这些话,刘文秀便断然拒绝道:“要我去对付义父,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而且你们也别想着带兵去麻城,我义父是带着精锐在的。” 说到这里时,刘文秀也回过神来了,皱着眉头说道:“一开始我以为是直接集结兵力对付朝廷官军的,现在想来,就是要对付你们的吧?” 他能成为张献忠麾下四大将之一,带兵能力和眼光绝对是有的。之前是没往那边想,如今知道张献忠让他带的话,都是假的,自然就会多想一层,便能想出一些蹊跷了! 问出话之后,刘文秀又为难地说道:“你们是想招安就招安。但是我的家小,都是在武昌的!” 贺锦一听,随口便说道:“怕什么,想要老婆孩子的,以后有的是!” 刘文秀一听,当然不干。 只是他自己不知道,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表明了接受招安的意图,但是又纠结好几个事情,犹犹豫豫的。 于是,大堂内的这些人,便都说开了。 有要刘文秀说张献忠的兵力部署,有说派人去接应刘文秀的家眷,还有的让刘文秀去引诱张献忠过来…… 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革左五营的人,都是不同意放刘文秀回去安置家眷,也不同意刘文秀回去当卧底。总之,就是不愿意放刘文秀离开。 争吵的最后结果,还是代表朝廷的袁壮飞拍了板。 第一,让刘文秀的亲卫中选可靠的,持书信赶回武昌,坐船顺江而下,到顺天府去安家,等他日重聚。 第二,根据刘文秀说得情况,张献忠那边应该是捞不到便宜。既然如此,就按照原定计划北上,接受朝廷的整编。 对于这第二条,还是出乎革左五营这五个首领的意料。 按照他们的想法,还以为朝廷招安他们之后,就会让他们和张献忠打仗,至少要配合其他朝廷官军围剿张献忠的。 对于他们的疑惑,袁壮飞其实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只能给他们说出自己的猜测道:“皇上应该是不想多死人了。你们先去北方接受整编,全都换了新式装备军械,战力必定大增,再返回回来剿灭贼寇,自然就易如反掌了!” 谷</span>  其他人猜不到更合适的原因,就只能是这么认为了。 于是,在又是一阵商量之后,革左五营便在三天之后,拔营北上,进入河南境内之后,才宣布接受了朝廷招安。愿意跟着就走,不愿意跟着就散伙。 而刘文秀,则是身不由己,被迫一起北上。他的家人,就只能是让亲信回去接应! 而在麻城这边的张献忠,左等等等不到,右等等等不到。不但革左五营的那五个人没一个来,就连张文秀也没消息,更是让他不高兴。 等到最后,传回来的消息说,革左五营拔营北上了。有点感觉是要吃到嘴里的鸭子飞走了,顺带着不见了个手下得力大将,气得张献忠大骂了徐以显一顿,什么烂主意! ……………… 再说孙传庭这边,派袁壮飞去招安革左五营,只是他一步棋而已。能成最好,不能成也不损失什么。 他的主要精力,一个是在扩编开封兵马,也就是陈永福手下军队。招收的新兵,多是来自黄河泛滥区的难民。 第二个精力,则是协助新任河南巡抚张国维修筑黄河堤坝,并且治理黄河泛滥区。五千多女真俘虏,到后来只剩下四千多了。这些人都是要孙传庭派兵看押当监工的,要不然,地方衙役压根就无法震慑他们。 这一日,他正在黄河边上视察呢,就有快骑飞驰来报。 “什么?”孙传庭一听,顿时眉头紧锁道,“左良玉到了南阳府,劫掠地方?” 南阳府就在开封府的南边,襄阳的北边。 之前的时候,左良玉一直缩在襄阳,孙传庭就没管他。结果没想到,这左良玉竟然跑到南阳府来了。 在崇祯皇帝给孙传庭交代的必杀名单中,这个左良玉是排在首位的。 因此,听到左良玉祸害南阳之后,孙传庭便立刻开始考虑,趁这个机会收拾了左良玉。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不能一次性灭了左良玉被他跑掉,就是又一支流贼! 可是,河南乃是中原地带,多为平原。要想不被他逃掉,就必须要围而杀之! 不过这个时候,孙传庭手中有兵却不多,还不适合立刻出征。 第一是马上就是春耕,不能耽搁农事。 第二是开封这边正在扩军,陈永福所部反而没有了战力,而袁时中所部派了下去,在协助张国维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泛滥。 洛阳那边,也是差不多。为了保证春耕,军队也都派出去清剿各处小规模的贼寇。 如果要集结兵力,一个有可能会惊动左良玉,另外也需要时间。 孙传庭考虑再三之后,便派人传令给左良玉,说朝廷的补给在他这边,让左良玉到开封去领。对于左良玉劫掠地方的事情,一点都没提。 ……………… 南阳府城,府衙大堂,左良玉犹如弥勒佛一般笑呵呵地,亲自把孙传庭的传令兵送出了大堂,看着传令兵的身影消失之后,便转回了大堂内。 “爹,你看这幅盔甲,真得很结实啊!”他的儿子左梦庚见他返回,便立刻敲着放在案几上的一副盔甲,欣喜地说道,“我们得赶紧了,要不被其他各路分走了,我们就没了!” 左良玉的脸上却已经没有了笑容,看着那副盔甲,忽然叹了口气。 “怎么了?”左梦庚见了,有点奇怪地顺口问了一句,然后注意力还是集中在盔甲上,感慨地说道,“难怪朝廷能打赢建虏,就这盔甲,人手一副,这还不是杀鸡一样了!” 左良玉听了,已经走到案几边上的他,也是伸手去摸了摸盔甲,低声说道:“这个盔甲,有点烫手啊!” “不烫啊!”左梦庚听了,立刻疑惑地回应一句,然后伸手过去他爹摸过的那个地方摸了下,接着又补充说道,“爹你摸的地方,也不烫啊!” 左良玉一听,气得举手,就想打他儿子。 左梦庚一见,吓了一跳,立刻躲开。脸上还蛮是不解,不知道他爹为什么突然就生气了! 左良玉也没有追过去打,而是紧皱着眉头想了下,便转身吩咐道:“传马士秀立刻来见我!” 左梦庚一听,立刻说话道:“爹,你该不会是想让马叔去吧?孙大人的军令可是很清楚的,就要爹亲自去领的,要签字画押才好向皇上交代的!”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说道:“而且就算马叔去也可以,万一被马叔贪了一些盔甲怎么办?这么上好的盔甲,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32 战略 蔺养成等人一听,非常地好奇,便一个个都往那边看过去。 看得不是很清楚,便和袁时中说着,就一起往那边过去看看了。 一直以来,辽东建虏,那可都是威名赫赫的存在。 朝廷官军每次和建虏打仗,必败!至少野战是这样,从来没赢过! 也是如此,每次朝廷调集各地军队前往辽东的时候,哪怕是悍勇的秦兵,很多都会在路上发生哗变。 完全可以说,建虏通过无数次的胜仗,已经竖起了无敌的形象! 更不用说,在去年初的时候,对于蔺养成等人来说,打仗非常厉害的洪承畴,还有打得李自成只剩下十八骑的曹变蛟等悍将,这够厉害了吧,结果被建虏打得全军覆没,就连洪承畴都投降了建虏。 然而,这么厉害的建虏,如今却被朝廷击败,而且还是惨败那种。十几万大军啊,几乎全军覆没。 这个事情,虽然从各方面来说,已经证明是真的。 但是,如今看到说远处就有真正的建虏俘虏在那边,只要是个人,就都是非常好奇的。向袁时中提出,过去那边看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种好奇,非常强烈地想一睹建虏俘虏的“风采”,不但是蔺养成等人的想法,同样是所有革左五营的人的想法。 消息快速往队伍后面传去之后,几乎所有革左五营的军卒,还包括他们的家属,便都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兴奋地过去了。 “听说建虏一个个都是三个头,六个臂,所以才是打仗厉害的!” “不是,只是因为他们是野蛮人,吃人肉的那种,所以打起仗来才悍不畏死而已。” “也不对啊,我怎么听说蓟州一战,建虏崩溃之后也都是逃得漫山遍野都是!” “听说啊,建虏的发型都是金钱鼠尾,我倒是要好好看看,竟然会有这样的发型,这也太奇怪了!” “……” 议论声中,队伍就离河边工地越来越近。 袁时中这边,自然会有人过去打招呼,因此,劳作的民工,看守建虏的将士,也都不害怕,反而高兴地看着革左五营的军卒,也是低声说着话。 “哈哈,又一支流贼被招安了,看这样子,天下太平的日子,怕是不远了吧?” “革左五营就算了,如果是那闯王和曹操的队伍,我呸,他们还敢来我们这里?” “就是,都是生儿子没屁眼的,还说官逼民反,有他们这样恶毒的么,挖开黄河堤坝,遭天谴的!” “……” 有小袁营在前,这边的民工对于革左五营倒没有恶感,但是很显然,对于李自成和罗汝才所部就绝对是不受欢迎的那种了。 那些建虏俘虏,看到监工们纷纷去观察一支军队,便都想着偷懒一下,眼神中仇恨的眼光,也同样瞄向队伍。毕竟好奇是人的天性,虽然有时候会害死猫。 这不,很快就有监工看到建虏俘虏偷懒了,于是,一个个都是毫不客气地,冲上去就甩鞭子,喝斥这群建虏干活。 不想受辱的那些,早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交代了。如今还在劳作的这些建虏,都是想活命的,苟延残喘,能活一天是一天的那种。 鞭子招呼之下,便都一个个乖乖地干活了。 蔺养成他们离得近了之后,看到几千个建虏,真得都是金钱鼠尾,至少能看出来,以前是金钱鼠尾,不过现在光秃秃的地方已经有长出一些短发,还有胡子拉碴的,跟个叫花子差不多。 于是,他们便一个个兴奋地议论起来了。 “哈哈,我这是第一回看到真正的建虏,原来和我们差不多啊!” “怎么会差不多?至少我们是人。你们看看,他们还是人么?” “呵呵,也就是人高马大一点吧,也不对,好些个子都没有我高的。就这,还真想不出来,他们以前怎么就那么能打么?” “啧啧,连建虏俘虏都有几千个,去年的蓟州之战,还真是令人向往啊!” “可不是,那一战,定然是扬眉吐气的一战。从此以后,大明也是会赢的了!” “滑县伯,去年那一战打得爽吧?” “哈哈哈,叫我老袁就成,我们谁和谁啊!我告诉你们,这些建虏其实没有传说中的厉害,一旦伤亡上去了,他们也是会害怕的,我给你们说啊……” “……” 见识了建虏俘虏之后,不知不觉间,革左五营上上下下,对于朝廷的实力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有些东西,就算听得再真,也不及眼见为实来得真切。 四五千建虏俘虏,这绝对不是小数目了,对于革左五营上上下下来说,绝对是够震撼的。 本来想着,他们是一支强军的,甚至本来不少人对于朝廷对他们的处理,可能会有一些意见的,这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这些意见什么时候消失无踪的。 ……………… 开封,孙传庭又跑去见了周王,向周王禀告,说左良玉为祸河南,很可能会来开封,他准备集结人马去围剿了左良玉,需要周王资助一下钱粮。 周王这边,也是为难了。坐吃山空,几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也架不住连年的战事,索性就带了孙传庭去参观了他的库存,然后对孙传庭说道:“皇上就是再分封孤到上好的地方,孤也拿不出多少钱粮了啊!” 一直逮着周王撸羊毛,确实已经被撸得光秃秃,剩不下几根毛了。 不过这一次,也勉强能支撑目前的兵力作战。但是,必须速战速决,要不然的话,钱粮不够! 说真的,孙传庭有点发愁。 虽然打败左良玉没有问题,但是要歼灭左良玉所部的话,不管是兵力,还是粮草都有问题。 正在这时候,袁时中派人赶回来报信的人到了。 就算是一向没什么表情的孙传庭听到这个消息,都是立刻露出了欣喜之色,连声赞道:“好,好,好!” 如今天下流贼,势力最大的是四路流贼。 一是李自成所部流贼,二是罗汝才所部流贼,三是张献忠所部流贼,四就是革左五营了。 本来只是试着去招安而已,没想到革左五营竟然真被招安了。如此一来,四去其一,围剿流贼的难度,就又低了一些了。 还有一个,革左五营是由五支势力相对小一些的流贼联合起来作战,以骑兵居多。特别是他们的战法,遇到官军强的时候就逃或者躲,遇到官军弱的时候就主动出击,这种战法很让朝廷头疼的。 如今这支军队被招安,成为朝廷军队的一部分。对于朝廷官军和流贼之间的实力对比,其实是非常不容小觑的。 想着这个事情,孙传庭便越发地佩服崇祯皇帝了。真得感觉自从太祖皇帝显灵之后,崇祯皇帝的手段是越来越厉害了。 别的不说,孙传庭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革左五营能这么顺利地被招安,绝对和崇祯皇帝封袁时中为滑县伯有关。甚至这一次如果派去招安的人,不是袁壮飞的话,也不会那么顺利。 想着这个事情,孙传庭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阵之后,他当即去了书房,开始提笔写奏章。 基于当前的认知,孙传庭认为,对付流贼的战略,应该以招安为主,剿灭为辅。 朝廷官军的实力已经强大,以此为后盾,威慑流贼。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再招安流贼,就能轻松好多。 而又有袁时中的例子在前,在流贼感受到朝廷官军强大的压力下,就又多了一个他们愿意的选择。 阐述了这个思路之后,孙传庭在奏章中又拍了崇祯皇帝的马屁,觉得皇帝真的是有先见之明。不但下大手笔赏了袁时中一个伯爵,更是圣旨明发天下,表达了招安流贼,事先早日天下太平的意思。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今革左五营既然是第一个响应招安的。孙传庭向崇祯皇帝提出,他觉得可以封他们为副将,而不是游击。以此激励其他允许被招安的流贼,能归顺朝廷,少一些兵灾。 不过有一个事情比较头疼,就是革左五营有十万人左右,战兵将近四万,其中还包括了两万左右的骑军,要安置这么多人马,开封的钱粮不够。 因此,他上奏崇祯皇帝,请求调拨钱粮,并且就如何安置淘汰下来的弱兵和家属,也要请崇祯皇帝示下。 另外,他也有给崇祯皇帝建议,说周王这边确实钱粮不多了。周边附近,当以卫辉那边藩王最富。 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还是很明显的。想让崇祯皇帝想办法,从卫辉府藩王那去要些钱粮。 写完奏章之后,孙传庭便立刻派人加急送往京师。 随后,在开封城外安排营地。 五天之后,革左五营便到达开封。 一路过来,见识了建虏俘虏之后,又看到这边百废待兴,朝廷的精力都在治理黄河泛滥,恢复民生为主,一个个到开封的时候,都是变得非常规矩起来了。 因为他们感受到朝廷的作风,真得是变了。 对于大部分流贼来说,造反只是为了混口吃的,和流贼头目的想法还是不一样的。看到有太平的迹象,他们当然也渴望安定下来。要不然,这种提着脑袋的日子,谁知道能不能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33 格格不入(为盟主紫月花清加更9/11)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333格格不入面对革左五营的到来,孙传庭反而没有一直是那种死鱼脸,算是一种欢迎的姿态了。 在蔺养成等人拜见时候,他也给他们透露了之前奏章的内容。 蔺养成等人,本来已经接受了招安之后从游击做起的心理预期,结果没想到,孙传庭这边主动给他们加官,并且是高了游击两级,顿时就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一般来说,流贼接受招安之后便是副将级别的,其实是很少的。 就连袁时中都不是,其他人,包括白广恩,高杰等人,或者是已经为国战死的那几位,一开始也都不是。只是后来积功才升到总兵的。甚至现在的高杰,还只是一个参将而已。 如果说,以前的袁时中是个千金马骨的话,孙传庭给崇祯皇帝建议,把革左五营的五个首领封为副将,就有那种百金马骨的意思了。 至于意外之喜,就是张献忠手下大将刘文秀,孙传庭这边并没有处置,而是让袁壮飞护送刘文秀去京师。因为这个刘文秀是崇祯皇帝以前钦点过的,就交给崇祯皇帝亲自处置了。 孙传庭不是没考虑过,有革左五营的到来,他手中的兵力已经足够对左良玉形成包围之势。但是,考虑到粮草问题,还有皇帝的旨意没有下来,最终,他还是决定,按照原本计划,先整编革左五营,汰弱留强,并和陈永福的新军进行混编。 …………… “昂……” “空差空差……” 京师火车站这边,一列火车满载着乘客,还有后面满满的货车,喷着浓烟,出了火车站,消失在远处。 有五六个年轻人,身高臂长,一看就知道是北方人,目瞪口呆着看着这一幕,半天回不过神来。 “这位公子,可是想一坐这蒸汽火车感受下?”忽然间,一个声音讨好地响起,“买不到票吧,只要加钱,加一点点钱,小人包公子能坐上火车,三天之内!” 为首那个年轻人回过神来,看到面前那人,伸出三根指头,讨好地对他笑着说道。 “不坐!”年轻人听了,立刻回答一声,然后转身就走了。 这人一听,“呸”地一声,然后嘟哝一句道:“没钱货!” 刚才明明看出来了,他们绝对是第一次见这蒸汽火车。根据经验,一般有钱的公子哥,在第一次见这蒸汽火车之后,绝对是会花大价钱坐上一坐的。 结果这人想都没想,却一口拒绝了,以至于他连皇上坐过,可以沾龙气的话都来不及说出来,这绝对是没钱才会这样! 他自然不知道,刚才他试图揽买卖的这个年轻人,并不缺钱,只是怕和人打交道而已。 这不,就见这人很快就到了一个稍微偏僻一点的地点,才站住了身子,露出了脸上的震惊之色。 只听他的一个随从先震惊地对他说道:“公子,我们这……这是到京师了?怎么感觉……感觉是到了神仙地方呢!” “可不是,刚才那车,竟然能拉那么多的人和货,要不是神仙法力加持的,我都不信!”另外一个人,同样震惊地说道。 这个火车的表现,真得是超出了他们认知中的世界观。这种神力,真得是只有传说中才会有的。 “胡说!”这年轻人听了,训斥了他们一句道,“我们是直奔京师而来的,岂会走错?” “可是,这个车怎么说?”他的随从还是有点不服气地说道,“虽然我们以前没来过京师,可总听说过吧。这车子,还有,这脚下的路,是人间能有的么?” “公子,不是说太祖皇帝显灵过了么?有神仙帮忙,这也不奇怪吧?” “没错,肯定是太祖皇帝派了神仙下凡帮忙,因此才会有蓟州大捷,还有这路,这车,岂不是都可以解释了?” “那……那我们还有希望么?我们怎么可能打得过神仙啊?” “……” 为首那年轻人听了,顿时低声怒喝道:“够了,都住嘴,小心隔墙有耳!” 一听这话,他的随从连忙警惕地东张西望起来,好像就怕被人听到刚才的话。 “公子,那我们回湖广么?” 听到问话,为首这人摇了摇头道:“虽然已经基本清楚了传闻的情况,但是来一趟不容易,这京师的变化又太大了,我们先进城去,再探听探听消息再回去!” 不用说,这个人就是张献忠派到北方来打听消息的张定国,也就是李定国了。 接到任务之后,他并不是一路打听一路北上,而是直奔京师而来。 因为他觉得,所有的消息,都应该能在京师这里确认。 结果到了京师这边之后,就被震惊,然后又被震惊了。 京师的繁华,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京师这边的气氛,更是让他感觉,似乎是太平盛世! 最让他吃惊的,自然是水泥路和蒸汽火车了。 和他的随从一样,他的三观都有点碎了。 躲在这偏僻之处,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下之后,便拿着假路引,混进了京师。 因为要打探消息,他找了一家热闹的酒楼,就在大堂一角用餐。 很自然地,一边用餐,一边竖着耳朵听周围食客在说什么。一些家长里短的,自然是过滤掉的,就只是想听些有价值的消息。 不一会,李定国很快就听到了一些对话,吸引了他的注意。 “今天是科学放榜的日子吧,也不知道哪五十个是那么幸运的!” “可不是!这可是天子授课,天下人谁有此等殊荣?我听说啊,江南籍的官员,都上奏说一个月的时间太短了。只是很可惜,皇上没有改主意!” “其实吧,我感觉就算那些江南才子来了,也未必能比得过我们北方人!” “啊呀,口气好大啊!论才学,你们北方人算哪根蒜?” “……” 李定国听得稀里糊涂的,听着听着,就看到两桌食客因为南北问题吵了起来。 虽然李定国自己没有参加过科举,但是科举的大概情况肯定也是知道的。 科举榜单,一直是分为南榜和北榜,南方人强一些也好,还是北方人强一些也罢,都不会互相冲突。 但他听得有些纳闷,这个什么榜单,似乎是南北同榜,这不,临近的两桌食客,就因为榜单上是南方人多还是北方人多,最终吵了起来。 以至于到后来,大堂内其他桌的食客,也都加入了他们的南北争论,吵得那叫一个热闹。 李定国是听得真纳闷,虽然他是北方人,但是也是认可,就科举来说,绝对是南方人更厉害!也是如此,一直喊着科举不公平,才会有南北榜单。 这里的人,他们是哪来的勇气,竟然为了这个话题,争得面红耳赤? “不服是不是?哪好,我问你一个问题,人在冰面上走,为什么容易滑倒?” “那我也问你,为什么我打你一巴掌,我的手也会疼?” “我先问的,你先回答!” “你不是很能么,为什么不你先回答?” “……” 李定国有点听糊涂了,不是之乎者也的问题,反而是这种鬼问题,这不是最简单不过的问题,还用回答? 这么想着,忽然之间,他也傻眼了。 正去想着答案的时候,李定国忽然发现,明明就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怎么回答,好像是个问题! 人在冰面上走,为什么容易滑倒?不就是因为滑么!可是,这是答案么?明显不是吧! 还有,我打别人一巴掌,确实是我打别人的,但是为什么我自己也会疼呢?难不成是他的脸打了自己的手,所以才会疼? 这是什么鬼? 想着这些事情,李定国都懵了。回过神来之后,不由得摇摇头,京师的这些人,都是这么无聊的么?这些问题,有什么好想的? 结果没想到,他正这么想着呢,就听到那些争论的食客说话,说什么这就是科学的内容,皇帝很快就要在国子监授课,就是讲相关的内容,好像说这和蒸汽火车有关。 啥? 李定国又懵了! 皇帝要讲课? 刚才这些问题还和那力大无穷的车子有关? 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个地方,真是自己认知中的京师,不是像西游记故事里面一样的,到了某个神奇的国度么? 这么想着,李定国自己默默回想,自己从武昌离开,快马加鞭北上,路都是熟悉的。就算到了后来,也没有什么地方是比较奇怪的,应该是没有走错啊!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京师,还有这里的所见所闻,怎么就那么奇怪呢? 一直到吃完饭,李定国还觉得很懵,难以融入身边的环境。看看他的随从,发现也差不多。 李定国都有点不敢再待了,外地人的迹象太明显,万一被朝廷鹰犬发现的话,就危险了。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喊小二结账。 店小二一过来,便热情地招呼道:“这位客官,旧钱五分三厘,新钱五分就够了,您看着给哪种?” 一听这话,李定国又愣住了:什么新钱旧钱?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34收获为盟主紫月花清加更10/11 , 一见李定国这样子,店小二便知道了,当即热情地介绍道:“客官想必是刚来京师吧?新钱是朝廷去年底的时候印制的。回头客官结账出门之后,可以去银行兑一些用用,非常方便的。而且朝廷的收费,喏,那城外的蒸汽火车见了么?也是只收新钱的。” 说完之后,看到李定国还是傻眼的样子,店小二回过神来,便一笑又道:“银行啊,就是以前的票号,或者钱庄。你想存钱,借钱,都可以去那边的,价格还公道!客官去看了,就能知道了!” 就在这时,有食客也是要结账,当即丢了一些钱,就扬长而去了。 店小二拿了那些钱,给李定国看了下说道:“看,这就是新钱,挺方便的吧?” 李定国定睛看去,倒也认得,那种新钱上印着多少多少,顿时,他就好奇地问道:“这不是和以前的大明宝钞差不多么,你们也收,还能有优惠?” 店小二听了,当即笑着回答道:“你看,这可不是一文不值的那种大明宝钞,是有银子、铜钱打底的。而且啊,朝廷认这个钱,就能按照这上面的面值花出去,交税给朝廷,买车票,买玻璃,买水泥等等,都是可以,那为什么不收?和旧钱相比,还方便多了,对不对?” ……………… 等到李定国结完账出到了门口,在阳光下,看着人来人往的大街,一时之间,他都有点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感觉。 “公子,要不我们去瞧瞧那什么银行?”他的一个随从,看他站在那里,就怂恿他道。 是人都有好奇心,听到这么多奇怪的事情,自然是想见识下的。 另外一个随从听了,也跟着劝道:“公子,我们难得来一次,不把京师这边摸熟悉了回去,就有点亏了!” 李定国听到他们的话,心中也是好奇,也想搞清楚,这个京师到底还有多少稀奇古怪的事情,便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寻着找银行去了。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他们终于到了银行门口,然后就傻眼在那里了。 就见几条长龙,排在银行门口那。看这队伍的挪动速度,如果他们去排的话,怕是到天黑都排不上。 这种新钱,竟然这么受欢迎? 意识到这一点,李定国又有点懵了。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反正就京师这边所见所闻,哪有半点天下大乱的迹象?而且朝廷的威望,在民间似乎也很高。特别是当今天子,李定国能听出来,百姓在说话间,都是带着心底的崇敬之心,而不是敬畏皇帝的身份而已。 这还是那个连下多道罪己诏的皇帝,没有换新皇帝么? 这还是那个被人骂昏君,狗皇帝的皇帝,没有换新皇帝么? 他正在想着,就见有个人晃荡到了他边上,带着讨好的笑意招呼他道:“公子,外地来的吧?要换新钱么?” 陌生人搭讪,李定国立刻就警觉起来,包括他的随从也是。让人一看,就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 不过这陌生人显然没有自觉,反而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新钱换,只比银行的贵一点点而已,怎么样?” “不换!”李定国听了,随口一句,然后转身就走。 走了一段路之后,他低声问身边的随从道:“我们就这么扎眼么?是个人都知道我们是外地来的!” “公子,该不会有人会认出我们吧?”他的随从听了,就有点担心了,连忙小声地问道。 李定国听了,摇摇头说道:“这倒不可能,天下之大,我们又从没来过京师,谁能认出我们?” 他正说着呢,忽然就听到有人喊:“公子,这边,公子……” 李定国听得顿时一惊,闻声转头看去,却见路边一个店铺那,一个伙计正在热切地向他招手。 不过这个人,他并不认识。 吓了一大跳! 李定国有点不高兴了,当即冷着脸说道:“干什么?不买!” “公子,是从外地来的吧?”那伙计仿佛没看到李定国的冷脸,笑呵呵地说道,“小人这里不卖东西,只看,十文钱一看,保公子大开眼界!” 李定国才没兴趣,懒得理他,转身就走。 “公子别走啊!”那伙计一见,连忙招呼道,“小人这里是最贵的显微镜,皇上发明的,看一下只要十文钱,最便宜价格了,保管你大开眼界!” 李定国一听,顿时就站住了。当今皇帝发明的东西,那是什么东西? 那伙计一见有门,便连忙又说道:“这样好了,你们人多,小人就给你们打个折,四十文,只收四十文,就能看到什么都没有的水里其实有什么东西了!” 李定国听了,不由得又起了好奇心,于是,他便转身走了过去。 那伙计却以为是他的打折招揽了顾客,便唠叨道:“公子不知道,这个显微镜啊,要一百多两一架的。而且还是有价无市,很多人想看都看不到。也就是小人东家心善,就当做个善事,给大家都能看到,一个微小的世界,看了之后,公子绝对会大吃一惊……” 李定国懒得听他瞎扯,主要还是想看看,皇帝发明的东西到底是啥? 对于当今天子,说真的,他现在有些糊涂,更多的是好奇了,这皇帝到底是怎么样一个皇帝? 只见店面很小,有点类似当铺,只有一个窗口,边上倒是有一道侧门,该是伙计进出的,不过锁着门。 窗口这边,是一根根的铁栅栏,有点类似牢笼那种,有一个缺口,刚好稍微弯腰之后,能伸个头过去。里面是摆着一个东西,固定在那里的。 伙计就在李定国身边,看到他在打量显微镜,便连忙给主顾介绍道:“这就是皇上发明的显微镜了,能把东西放大三百倍之多。你看到下面那个镜片那没有,里面就夹着一滴水,看着没东西吧?然后公子在把眼睛凑过去看看,就是这样看……” 在这个伙计的解释下,李定国便试着凑了过去,定睛仔细看去。 顿时,他就惊讶了,因为他看到有一只活的虫子。 好奇之下,他抬起头,又从侧面去看那水滴,什么都没有啊! 于是,他就凑过去还想再仔细看下。 结果,那伙计就拦住了,笑着对他说道:“公子,这可是已经看过一次了。你要再看的话,是要钱的。四十文,只能看五次。” “大胆!”李定国的一个随从听了,顿时就怒了,当即喝道,“抢钱也不是你这样抢的吧?” 李定国伸手,拦住了随从,然后看着那伙计说道:“刚才我好像看到一只虫子,但是这水里并无虫子,要么是我看花眼了,要么就是你这东西在搞鬼,这水里如何会有虫子?” 那伙计一听,依旧挡在前面说道:“这是显微镜知道么?京师人人都知道的,皇上发明出来的,能看到细微的东西,你还敢说这东西搞鬼?你随便去问问,是个人都知道,这就是放大了水滴,把你平时肉眼看不到的东西,给放大看到的。” 李定国到了京师,已经见了太多稀奇东西了,此时听这伙计说得头头是道,心中就有点信了,虽然还是觉得很奇怪,但是他感觉是真的。 这么想着,他就还是想再看看清楚,水里还真有虫子? ……………… 最终,等李定国离开这个店铺的时候,是付了整整一百文。 “公子,那虫子真得是水里就有的?”一个随从好奇地确认道。 他们之中,就数李定国看得最多,他的随从,都只是看了一眼而已。惊讶于看到的情况,便向李定国求证了。 李定国皱着眉头,点点头说道:“按理来说,他应该不会骗人!” “那……那我平时喝得水,不……不都是有虫子了?”一个随从听了,顿时脸色惨白道,“我肚子里岂不是有很多虫子了?” 听到这话,其他人的脸色也不好看了。 李定国听了,不由得揉了揉脑门,又是一件打破以前认知的事情。 这不来京师不知道,一到京师,怎么这么多怪事呢! 回过神来,看到手下那样子,便对他说道:“反正都已经喝了,还能怎么样?就听伙计的,以后的水,都要烧开了再喝便是!” 说完之后,他一挥手说道:“我们先找个客栈住了,缓缓神吧!” 连续的震惊,让一向精力充沛的李定国都有点吃不消了,就想着好好休息一下。 他这么说了,他的随从自然不会不同意。 于是,李定国一行人休息了两天,才算是缓过来,又上街听了两天消息,才算是有点适应京师这边的情况了。 “明天皇帝就要去国子监授课,估计京师会戒严,我们回去吧!”李定国看了城门口的布告,然后挤出人群后,对身边的随从吩咐道。 随后,他就准备回客栈去了。 这一趟来京师,收获很大,不但打听清楚了要打听的事情,甚至还了解到了很多让人非常诧异的事情,回去说给义父听,必然会震惊他的。 李定国心中正这么想着时,一时没有注意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35 天上的馅饼真多(求月票) , 不过李定国的随从是有保护李定国的职责,自然不可能啥事都不管。 他们在第一时间便注意到了一队骑士奔驰过来,但是发现李定国似乎没发现,就连忙提醒李定国道:“公子,有骑兵过来了!” 作为随从,他们不可能说拉着李定国避到路边,因为他们是仆,李定国是主,更不用说,李定国还是战场厮杀的主将,而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 与此同时,也有随从立刻拦在李定国的身后,主动挡住了那队骑兵的路,以保护他们的主将。 李定国正在想着事情呢,听到身边的随从和他说话,顿时一惊,立刻下意识地问道:“哪路人马?” 都是战场厮杀惯了,对于和平日子还没有习惯,要不然,李定国肯定会先躲开了。 就在这会儿的时间,那队骑兵已经到了眼前。幸亏跑得并不快,看到前头有人挡住,便连忙勒马停住,同时,最前面的一个骑士当即训斥道:“瞎眼了么?还不快闪到一边去!” 李定国闻声,转身抬头看去,发现是一队官军打扮的人,心中顿时吓了一跳,也已经回过神来,知道自己身处什么环境,便连忙想避到一边去。 此时他的身份太过敏感,肯定不能让官军发现他的身份,不会招惹事情的。 可谁知,他正待闪开之时,眼角就看到了这支官军队伍中一个身穿便服的汉子,文质彬彬的,非常眼熟。 就这么一个感觉闪现在脑海中,顿时,一个名字便浮现出来,立刻,他便用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那个汉子。 那个文质彬彬的汉子,也同样因为李定国这边拦路,而转头看了过来的。 两人四目相对,而后,全都是一脸震惊,几乎是同时惊呼出声。 “二哥?” “三弟?” 人在他乡遇故知,真是惊喜啊! 李定国很快回过神来,发现不对,便连忙低头,转身就走。 这个文质彬彬的汉子,就是刘文秀了,也是认识到眼下是什么场合,看到李定国转身就走,醒悟过来便低头不语。 但是,在刘文秀身边的袁壮飞却是听到了他的惊呼,顿时有点奇怪,刘文秀刚才喊“二哥”? 啥意思,在京师遇到熟人了? 他怎么会在京师有熟人呢? 他的熟人,应该都是八大王那边的人么? 这么想着,袁壮飞立刻感觉到不对,便马上看着李定国的背影喝道:“站住!” 李定国听到了,但是却假装没听到,只是心中暗暗叫苦,反而加快了脚步。 他心中那叫一个纳闷啊,怎么会在京师遇到刘文秀呢,他不是在武昌么? 袁壮飞一看李定国不但没有站住,反而加快了脚步,立刻就意识到,这人绝对有问题。 他之所以没有立刻想到张献忠的四大义子,是因为下意识地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之前去招安革左五营的时候,碰到一个撞上来的刘文秀,已经是奇迹发生了。然后自己赶路回到京师的时候,又碰到一条大鱼,哪怕是天上掉馅饼,也不是这么掉的吧? 另外还有一个,古代人喊“二哥”什么的,并不一定真是兄弟中的老二,而是有很多人名,就是这么叫的。 不过不管怎么想的,如今都不重要了,先把人拦下,自然会搞清楚的。 于是,袁壮飞立刻把手一挥道:“拦住他们!” 他的亲卫听了,便立刻驱马上前,同时大声喊道:“站住!” 李定国知道要糟,可这是在京师里面,就算发足狂奔,也不见得能跑掉。如今之计,唯有见机行事,看能否脱身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站住身子,然后转过身,装憨憨地问道:“这位兵爷,是叫小人么?” 周边的行人看到一队官军拦住了一伙人,便都躲到了一边,然后好奇地看起八卦来。 袁壮飞一听,顿时就更怀疑了。 因为李定国是一副公子哥打扮,像这样的人,基本都是读书人,有家世背景的,文贵武轻,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并且这又不是在荒无人烟的野地里,而是在京师。 真要是读书人的话,断然不会这么谦卑的,又是兵爷又是小人的。 于是,他先不回答李定国的问话,只是转头,看向刘文秀问道:“你认识他?” 刘文秀听了,当即笑呵呵地说道:“不认识!” 李定国一听,稍微松了口气。 但是,袁壮飞却立刻追问道:“但是我刚才听到你喊他二哥了!” “是你听错了吧?”刘文秀听了,马上反问道,“你觉得,我在京师有熟人?” 他从小就跟随张献忠,从秦地开始造反,足迹遍布天下,但是就没来过京畿之地,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袁壮飞心中已经有怀疑,又岂会被他这么一句话就解释过了的。 虽然从道理上来说,刘文秀确实不可能在京师遇到熟人的。 刘文秀看到袁壮飞那表情,便又解释道:“我只是瞧着这个人有点像一个故人,不过仔细一看,却发现不是,才知道是认错了的。” 袁壮飞不理他,转头看向李定国说道:“我好像刚才听到你也喊他了,你喊了什么?” “什么?什么喊他了?”李定国开始装傻,“小人刚才是啊呀一声,心中害怕,差点就被兵爷的马撞到了!” 他的随从一听,都是连忙点头附和。 “对对对,我们都听得清楚,我们公子是啊呀一声。” 袁壮飞依旧有怀疑,当即喝道:“路引呢,拿来瞧瞧!” 李定国一听,倒也听话地拿出了路引,由他的随从递给了袁壮飞。反正这个路引的内容是假的,但是盖章却是真的,官府中人肯定查不出来的。 袁壮飞瞧了路引一下,然后稍微有点尴尬,便转头看向看热闹的人群,当即喊道:“哪位识字的,过来帮忙看下路引!” 这是真没办法,他自己和他的亲卫,他都是知道的,全都不识字! 有个好事者听到,当即出来,帮袁壮飞看路引,随后读了出来。 袁壮飞听了,一听到名字,顿时脸色非常古怪,看向刘文秀道:“你还有什么需要解释的么?” “……”刘文秀这是无语在哪里了,然后转头看向李定国,心中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李定国一见他这表情,顿时心中一“咯噔”,有点没底了! 袁壮飞见刘文秀这表情,便知道是千真万确了,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走远,真得是天上连续掉馅饼,还是天大的馅饼给自己! 惊喜之下,他便仰天大笑起来:“哈哈哈……” “唉!”刘文秀听了,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随便编个姓名也行啊,为什么要用这个呢? 原来,李定国在他这份假的路引上,就写了李定国这个名字。 本来的话,李定国以为,天下同名的人多了去了,他把姓氏改回本姓,天下就不会有几个人知道,也算是告慰下父母的在天之灵,下意识地用了别人不会知道的李定国,觉得天下人肯定不会把李定国和张定国联系在一起。 毕竟一般人用假名的话,肯定不会改祖宗的姓氏,而是改名字的。他这是反其道而行,很安全的。 但如今看这个情况,似乎有点不对了。 袁壮飞不敢笑太长时间,就怕乐极生悲,便连忙收住笑声,只是脸上还带着笑意,对李定国说道:“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在京师,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在路引上用这个名字,更不知道你为什么刚好会拦住我们的去路?我只知道,我的运气,真得是太好了!” 说完之后,他一挥手说道:“刚好,你就随我一起去皇城吧,陛下应该非常乐意见到你!” “什么?兵爷,您认错人了吧?”李定国心中还抱着万一的侥幸心理,并没有承认。 事实上,一直到现在,他都还有点懵的。 今日之事,怎么会发生的呢? 刘文秀听到袁壮飞的话,立刻就又想起来,袁壮飞当初说过,自己和李定国两个人,是皇上钦定要招安,不能招安也尽量活捉的。 换句话说,皇上应该是非常看重他们两人。而根据袁壮飞的私下解释,这可能和太祖显灵有关。 当初袁壮飞一说出这个事情之后,贺一龙他们都知道,自己肯定会飞黄腾达,因此变脸变得那叫一个快! 这么想着,他就有点感觉,该不会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是老天,或者太祖皇帝,又或者别的什么人,安排好了这么一个事情吧? 想着这些,刘文秀看到李定国还想抵赖,便无奈地开口说道:“二哥,算了,这是你的命,承认了吧!” “……”李定国一听,顿时傻了:这张文秀竟然招认了? 袁壮飞听到刘文秀承认,又是大笑。 “二哥,随我一起等候皇上召见吧,该是有好事的!”刘文秀又劝李定国道。 李定国真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张文秀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会去见皇帝,为什么这么断定,见皇帝是有好事,而不是绑到菜市场去千刀万剐么?我们可是反贼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36时来运转求月票 , 京师城内,逃是不可能逃得掉的。 这不,这边人群聚集,外围已经有官差过来了。 真要发生什么事情,大量官兵肯定会立刻围过来的! 想要抵赖,张文秀都已经招认了,也没法再抵赖! 明白了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处境之后,李定国也光棍了,便问出了他心中的疑惑道:“你不是在武昌么,怎么跟着官军到京师来了,还要见……皇帝?” 刘文秀一听,自己也是无语,也是有点莫名其妙地,就这么来了! 先是奉了张献忠的命令去忽悠革左五营,结果去了之后就回不去了,被裹挟到了开封。然后开封这边又不要他,把他丢来京师了。 结果没想到,这刚进城呢,怎么就撞见李定国了呢? 之前李定国奉了张献忠的命令北上打听消息,自然也不会和刘文秀说的。突然预见,真得是太意外了! 想着这些,刘文秀摇头感慨道:“这个事情,说来话长啊!” 边上的袁壮飞见到这样子,很是高兴,便让手下都下了马,围了李定国等人,一起步行前往紫禁城方向。 周边看热闹的人,压根没看到什么热闹,便都遗憾地散了。 他们要是知道,这热闹的当事人中,有两个是反贼头头,如果刚才一言不合打起来的话,说不定他们就会倒霉! 一路上,袁壮飞就听着刘文秀和李定国两人沟通,他在边上,就一直是乐呵呵的,显然心情非常地舒畅! …………………… 崇祯皇帝这边,因为明天就要首秀,也就是人生第一次讲公开课,此时的他,正在复习明天的讲义。 这个讲义,当然是刘伟超给他把关过的。也是如此,他才有这个信心,明日的公开课,必定要再震惊下哪些读书人,继续树立他英明神武的皇帝形象,让更多的人认识如今的他有多厉害! 这看着看着,忽然,就见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笑呵呵地进来了。 如果说,太监中有谁可以不用禀告,在他没有禁止的时间入内的话,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王承恩。 此时,崇祯皇帝正看着有点累了,看到王承恩笑呵呵地入内,一脸肯定有好事的样子,便放下了讲义,笑着问道:“怎么,又有好消息?” 之前的时候,孙传庭派人快马来报,说他招安了革左五营的事情,让崇祯皇帝很是高兴了一阵。 他定下的招安之策,显然是一个正确的思路,得到了孙传庭这样知兵的臣子肯定,又能化流贼为己用,他当然是高兴的。 为此,他还特意拜托了刘伟超,让刘伟超查了革左五营的资料,以及卫辉那边潞王的事情后,便有了决定,准了孙传庭所奏,并专门向卫辉派去了一个心腹宦官,代表他去和潞王私下沟通。 想着自从蓟州大捷之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以前一年到头都难得听到一个好消息,如今却是一个好消息接着一个好消息的,崇祯皇帝的心情也就很好。 这不,这一次,没等王承恩开口,他便先笑着问话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啊!”王承恩听了,连忙一边走近,一边回奏道,“这次招安革左五营的时候,还有意外之喜,结果到了京师,又多了一个意外之喜,简直是双喜临门啊!” “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好奇地问道,“什么双膝临门?” 招安革左五营的事情,是孙传庭在第一时间就禀告了的。因此,细节方面,他这边还是不知道的。 而且什么到了京师,又多了一个意外之喜,就更是让他奇怪了。 王承恩当然不会吊他胃口,赶紧笑着奏道:“那武昌的八大王正好向革左五营派人,想要引诱革左五营的五个首领去麻城,结果自然回不去了。这个人,是万岁爷之前提过,想要招安的人之一,那八大王手下四大将之一的刘文秀。” “刘文秀?”说真的,崇祯皇帝有点陌生,重复了这个名字,努力想了下,随后便想起来了。 这是在大明处于绝境时候,还是坚决拥明抗清的义士。按照刘伟超的点评,这个刘文秀战略眼光很不错,但是战术上还是差点,因此在成就上,就没有李定国高了。 但是,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人才,被南明封为蜀王的。 想到这,崇祯皇帝不由得欣喜,不过随后,他也有点遗憾,那个张献忠怎么就不派李定国去革左五营那边呢? 相对来说,他肯定是最希望能招安李定国的! 当然了,能招安到刘文秀也是可以了。 这么想着,他便接着问道:“那第二喜呢?” 王承恩听了,又是笑着回奏道:“滑县伯之弟,参将袁壮飞招安了革左五营,并护送刘文秀进京觐见,就在京师城内,撞到了个熟人,被袁壮飞发现,此人也是八大王手下四大将之一的李定国……” “什么?”崇祯皇帝听得不由得目瞪口呆,以至于都有点不敢相信了。 这天底下,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老天一次,竟然给朕送了俩?而且还是刘文秀和李定国? 这运气,好像是真没谁了吧? 刚才还念叨着如果是李定国就好了,结果这李定国竟然就在京师,还被撞见了! 奇迹,真是奇迹! 崇祯皇帝感慨着,便连忙追问道:“人呢,现在人在哪里?” 王承恩就知道他会这么问,便马上回奏道:“就在午门外候旨!” “好好好!”崇祯皇帝听了,连声说着,随即下旨,“摆驾武英殿,朕要召见他们!”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听,便躬身领旨,随后便去传旨了。 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摆驾武英殿,而是立刻拿出胸口香囊中的手机,立刻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不一会的功夫,刘伟超就接通了视频通讯。 “哈哈哈……”崇祯皇帝一见手机中出现刘伟超的身影,便哈哈大笑地说道,“你绝对想不到,刚才朕听到了什么事情?” 刘伟超听了,好奇地猜道:“天上掉馅饼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无语了,随即问道,“你怎么知道?” 刘伟超一听还真是,便笑着说道:“看你那高兴的,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有意外之喜了!不会是周皇后或者田贵妃那谁有了吧?”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又是无语,回过神来后,当即摇头,笑着说道,“这个意外之喜,你绝对猜不到!” 一听这话,刘伟超就更奇怪了。 把崇祯皇帝高兴成这个样子,又是意外之喜,那会是什么? 心中想了下,崇祯皇帝那边,最近就只是在准备上课,并且想着怎么对付流贼,灭掉左良玉…… 想了下,还是想不出来,刘伟超就直接问道:“那是什么意外之喜?” 崇祯皇帝见他认输不猜,便兴奋地告诉刘伟超,是什么意外之喜了! 刘伟超听了,也是非常地诧异,这剧情,感觉崇祯皇帝真得是主角一样啊,啥好事都会送上门来的! 听完之后,刘伟超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看来你真得是时来运转,天道都开始眷顾你了!恭喜恭喜!” 古人有一种讲究,叫做天命所归。崇祯皇帝听到刘伟超这话,那叫一个乐啊,他承认,刘伟超说得有道理。 “那你准备怎么安排他们两个?”刘伟超随后便问崇祯皇帝道,“我感觉你得到这两个战将之外,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以后在招安流贼方面,说不定也会更顺利了。” “是啊,是啊!”崇祯皇帝兴奋地点点头说道,“要不,朕岂会这么高兴!他们两人都是那八大王的主要手下,被朕得到两个,为朕效力之下,朕相信,八大王的其他手下,肯定都会有自己的心思,再不会和那八大王一个心思,以后平定湖广,就会容易很多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就是那李自成和罗汝才这边,朕利用这次招降革左五营和李刘两人的影响,说不定也能瓦解那边,这天下太平,就能更容易到来了。”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对,要利用好这次的机会,营造出他们被招安才是最好的结局,这样就能少一些战乱,能尽早平定内乱。争霸全球,才是你最应该做的事情!”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内乱能早点结束,大明就能早点恢复元气。以后不要说恢复汉唐盛世时候的疆域了,他崇祯皇帝更要当更大的皇帝才行! 他正在这么想着时,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抬头看去时,却见王承恩竟然去而复返。 虽然看着急匆匆的样子,但是那脸上分明写着,是有好事。 一看到这,他就又意外了。 王承恩刚进殿门,发现崇祯皇帝是在用那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虽然心中高兴,想着早点禀告皇帝,不过还是乖乖地重新退出了大殿,等崇祯皇帝传唤他。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37 喜事连连(为盟主紫月花清加更11/11) 崇祯皇帝一见之下,便对刘伟超说道:“王承恩来了,似乎还有好事,那朕先挂了?” 如果一般情况下的话,他和刘伟超在通讯,那是排第一位的,别人也没法打扰,他也不用不好意思,因为他是皇帝,让别人等他,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此时看到王承恩那贱贱的笑容,他就好奇又有什么好事了? 毕竟这才刚刚双喜临门的,就又有好事情发生了? 因此,他就想先了解下,王承恩要禀告什么好消息。 刘伟超听了,也是好奇,便对他说道:“得,你挂吧,指不定又是一个意外之喜。” 于是,崇祯皇帝便挂断了视频通讯,随后向王承恩一招手。 王承恩就犹如一只哈巴狗,立刻摇头摆尾地入殿,满脸地笑意。 这个比喻,形容堂堂大明司礼监掌印太监,内廷第一人,似乎有点过份了。不过就这情景,确实是有点准确的。 “万岁爷,大喜啊,大喜啊!”王承恩一边进殿,一边赶紧笑着给崇祯皇帝禀告道,“孙大人急报,说李自成火并了罗汝才,把罗汝才给杀了!” “哦?啊!”崇祯皇帝一听,稍微愣了下,随后便笑了,“好,好,好!” 罗汝才,匪号曹操,一向狡诈,从崇祯初年一直活下来,如今死于流贼内乱,是个好事啊! 革左五营接受招安,顺带着送了一个刘文秀,挖去了张献忠一大臂膀; 刘文秀进京,刚好撞到了在京师打探消息的李定国,又挖去了张献忠的一大臂膀; 然后李自成那边火并了罗汝才,流贼在内乱! 这事情一个接一个,崇祯皇帝真觉得,这算是否极泰来了吧?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看了孙传庭派人送来的急报。 在这份奏章中,孙传庭除了禀告这个事情之后,又对接下来的战略,根据这个具体情况做了调整,报请崇祯皇帝批阅。 按照本来的想法,是稳固北方,然后再徐徐向南推进,争取稳步剿灭流贼。 但是从眼前的情况下,李自成和罗汝才两部流贼火并,哪怕罗汝才已死,他的军队被李自成吞并,但是,在短时间内,肯定没法整合完成。不满李自成的人,肯定有不少。 趁着这个机会,朝廷大军如果给其压力的话,刚好革左五营又已经招安,有这样的典型在,相信李自成所部就容易对付多了。 如果放弃这个机会,让李自成有足够的机会整合兵力,那他的实力,肯定会比之前两股流贼联合要强,是最难对付的一股流贼了! 对付流贼最怕的是什么?就是他们的四散逃窜,却又听令于一个首领,分兵合击。 因此,孙传庭在奏章中建议,立刻整合朝廷官军南下,先围歼左良玉所部,再进逼襄阳之李自成所部,并可虎视湖广之张献忠所部。 不过要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事,粮草是个问题,需要崇祯皇帝这边想办法。 崇祯皇帝看完之后,认真地想了下,就让王承恩传旨,先让袁壮飞领刘文秀和李定国去京营,由周遇吉带他们参观下京营。 而后,他立刻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一接通之后,刘伟超便好奇地问道:“是什么好事?要不我先猜猜如何?” 崇祯皇帝一听,便不急着说话,当即笑着说道:“确实是好事,朕最喜欢听到的消息之一。不过朕估计,你是猜不出来的!” “嘿嘿,那可不一定!”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了一句。 然后,他就问崇祯皇帝道:“是不是皇太极嗝屁了,就是皇太极是不是死了?” “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惊喜地问道,“皇太极会死?” 如果是的话,那这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了! 要知道,建虏的势力,之所以越来越强,可以说,这个皇太极功不可没。他在努尔哈赤的基础上,对内压制其他奴酋,整合建虏战力,不但征服了东部蒙古诸部,甚至还远征河套地区,把林丹汗都打得仓皇而逃,最终病死,老婆儿子都归了建虏。 西部蒙古和漠北蒙古听到他们的威名,也都派使者臣服。 至于对大明这边,就更不用说了。不但破解了大明在关宁一线和东江镇的挟制,还把东江镇灭了,夺取了锦州。 这个皇太极,绝对是个非常厉害的劲敌! 这样一个人物,如果死了的话,对大明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此时,刘伟超一听崇祯皇帝反问,便知道不是这个事情。他也不管崇祯皇帝反问,就再接着问崇祯皇帝道:“那是李自成杀了罗汝才?” “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一听这话,刘伟超便知道自己猜对了,不由得呵呵而笑。 过了一会之后,他才给崇祯皇帝解释道:“其实很简单,我是根据历史记载猜测的,不管是李自成火并了罗汝才,还是皇太极嗝屁,都是崇祯十六年的事情。虽然有蝴蝶效应,但是这种事情很大,未必会避免。所以,我刚才搜了下崇祯十六年的事情,然后根据这个猜了下,没想到猜中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关注点已经不在刘伟超猜不猜得中了,在惊讶之后,很快就追问刘伟超道:“皇太极真得可能会死?” 相对李自成和罗汝才,他最希望听到的,就是皇太极死! 刘伟超听了,想了一下才回答道:“按照历史记载,他这个时候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不但吃得少,而且还经常有昏迷情况发生。而这一次的蓟州之战,损失了十来万想进关劫掠的军队,估计更是会打击到他,刺激他病情恶化。说不定这个时候,他早死了,只是你没得到消息。” 看到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变得非常惊喜的样子,刘伟超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补充了一句道:“当然,也有可能没死,毕竟没有亲眼所见,说不定这个皇太极反而因为坏消息激发了他的斗志。有的时候,这种事情非常难说的。除非是小说里面的人物,随着作者怎么写就怎么样,没有意外!”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先无语了一下。 不过回过神来,他还是很开心的。因为他从刘伟超的话中猜测,那皇太极大概率是死了!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没有蓟州大捷,他也是死了的! 想到这一点,忽然之间,他的笑容也一下凝固在他脸上。 因为他想到,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也就比皇太极晚死了一点点时间而已。这天下,最终还是被建虏夺了去的! “怎么了?”刘伟超看他脸色,有点奇怪,刚才还笑容满面的,怎么一下就这表情了? 想着刚才给崇祯皇帝说得事情,他就下意识地问道:“你该不会想起歪脖子树了吧?”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囧态! 不过好在和刘伟超是啥话都说,反正不在一个位面,玩笑话也不是没开过的,他也就无所谓了,当即就回答刘伟超道:“朕早已让人砍掉了歪脖子树了!” “啊……”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随后便哈哈大笑起来。 崇祯皇帝一见,便也跟着笑了。 这个歪脖子树,就是他的一个污点,刘伟超既然笑得这么开心,他也不介意反驳一个,就问刘伟超道:“你还没找到女朋友么?你怎么给你娘交代?” “呃……”刘伟超一听,笑声顿时戛然而止。 过年的时候,刘伟超爸妈就再次操心起刘伟超的婚事,俗称逼婚。对于这个事情,刘伟超很头疼,自然也和崇祯皇帝说过的。 好了,如今双方都有短板被揭,那就言归正传了。 就听刘伟超咳嗽一声,便问崇祯皇帝道:“既然李自成还是按照历史上一样杀了罗汝才,而你的大明军队却和历史上不一样,反而很强大了,你有什么想法?” “朕正是想和你商量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听了,便连忙给刘伟超说道,“孙传庭的急报上,也是提到了这个事情,想着……” 说着,就把孙传庭的想法,给刘伟超转述了一遍。 最后,崇祯皇帝认真地问刘伟超道:“你觉得如何?是不是要改变我们原本定好的战略?”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本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根据实际情况有变化,是最正确不过的原则。而且孙传庭毕竟懂军事,又在开封那坐镇。他觉得这样有利,我也想不出来有什么不对,因此,我感觉是可以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有点发愁地说道:“不过也有一个难题,孙传庭在急报中说,要朕给他解决军需粮草问题!但是,这突然之间,朕怕是没法给他解决全部。铁路都没修过去,路上还不知道会消耗多少粮食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但是这个时候,战机突然出现,反过来倒逼粮食了,这确实是个问题。 想着这个粮草问题,刘伟超身为局外人,却是眼睛一亮,立刻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38 参观京营(为12月1000月票加更) 刘文秀和李定国被带去京营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估计这是朝廷给他们的下马威,这应该也是应有之意。 不过他们两人互相看看,作为打了那么多年仗的军人,还是有点不服气的,哪怕这支京营在去年打败了十几万建虏大军也不行! 毕竟蓟州之战,他们又没有亲历,并且就算如今已经知道蓟州之战是真的,他们下意识地,也会给自己找理由的。 比如说,京营不是有很多新兵么?就算练得再好又如何,总得训练时间就在这摆着的。如果对阵他们两人所领的军队,他们肯定不会像建虏那样惨败,会见机行事! 如此种种,反正就想着,朝廷要拿京营给他们两人一个下马威,那是做梦! 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又怎么可能参观个京营,就会叹服! 带着这样的心理,他们随着王承恩到了京营。 因为有旨意,周遇吉亲自接待了他们。 “这位就是忠武伯了,万岁爷的爱将!”王承恩给他们介绍道。 于是,李定国和刘文秀与周遇吉对视,火花四溅。 一个是朝廷总兵,一生杀贼无数;另外两个是从小造反,南征北战,一直活得好好的贼头; 特别是以李定国和刘文秀无奈之下到了此地的,更是不会对周遇吉客客气气,低声下气之类的; 而周遇吉自然也不可能对他们客气,如果不是皇帝有旨意,根本就不可能接待他们!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一行人便上了校场点将台,随后便开始检阅军队。 这时候,刘文秀和李定国都彼此对视了一眼,明白对方眼中的意思,就是沉住气,想给下马威,便是不过如此而已! 这么想着的时候,军队从营地里开拔出来了。 这一亮相,李定国和刘文秀就立刻被吸引了目光。 就见一队队的明军将士,全都身穿盔甲,全副武装的那种,肩膀上扛着的,还全都是火枪。齐步走来,整齐如一,很有威势。 一队又一队,从点将台前经过;后面还有车营的将士,那偏厢车上面,都是一门门地火炮,大小都有。不过总体而言,比李定国和刘文秀平时所见的火炮个头都要小一些。 再到后面,还有马拉的火炮,是一种带轮子的火炮。一看就知道,这是野战用的。就算有不利于偏厢车的地形,这种马拉火炮应该也能用。 随后是骑兵,同样齐头并进,整齐如一。 李定国和刘文秀注意到,朝廷京营的骑兵,是马刀,短柄火枪。只有少部分是配备三眼铳和长枪的。 对于这些,他们两人虽然有点震惊,但是终归还是能保持面不改色,并没有被京营所吓到。 就这的话,他们的亲卫部队,人数虽然没有京营的多,却也能做到的。 他们两人正在想着,这队伍都快走完了,看朝廷还有什么招时,却见周遇吉一挥手,边上的几个亲卫便上前,送了两个东西到他们两人面前。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让他们两人拿着。 李定国低头看了下面前这东西,短短的一根棍子,这是干什么的? 接到手中,一时之间,他们两人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就见周遇吉淡淡地说道:“这个叫望远镜,看远处那实战打靶吧!” 说完之后,他自己先接过一个单筒望远镜,拉开调整焦距便看了起来。 李定国和刘文秀互相看了一眼,都明白对方该是和自己想得一样:官军离得那么远搞什么实战打靶,该是怕离得近了露馅,不过如此的那种吧? 随后,他们两人便学着周遇吉的样子,拿起手中的棍子去看。结果发现,这棍子中竟然有水晶。不愧是朝廷,有钱啊! 然后拿起来,凑到眼前看了看,发现什么都看不清! 倒是边上的王承恩看不下去了,知道他们是将对将,分属不同阵营,彼此不对付。同时他又知道,这两个贼头很受崇祯皇帝重视,估计又会是下一个袁时中。 因此,他以堂堂内廷第一人之尊,笑着对李定国和刘文秀解释道:“你们两人,都拿反了。换一头,对着远处看,并且缓慢拉动,一直到能清晰地看到远处。” 李定国看了这个穿着大红绯袍的宦官一眼,有点狐疑地按照这个宦官说得做了。 过了一会之后,就见他立刻拿开单筒望远镜,然后盯着前面远处看了下,再拿起单筒望远镜看了看,再放下,连续几次之后,脸色明显带点震惊了。 因为他知道,军中如果有了这个东西,以后行军打仗,遇到可疑之处用这个东西细看的,那是能看得清清楚楚,被埋伏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低。并且临阵对敌,也能第一时间看到敌人要干什么,方便己方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这个东西,是行军打仗的好东西啊! 这么想着之后,他终于认真地通过单筒望远镜,看起远处的明军实战打靶。 这仔细看了之后,顿时,他又吃了一大惊! 只见远处的那些明军,动作非常快地在开枪。 他的手下,那也是有火枪兵的。可是,和他所看到的火枪兵比,真得是没法比! 距离和精度等就先不说了,看不清,但是,装填弹药的速度,绝对要快他手下好几倍。 火枪兵的强弱是什么?就是射击速度! 相差几倍的装填速度,这真要遇到的话,这仗是没法打的! 他正在想着时,就见火炮那边也开始开炮了。 “轰轰轰……” 炮声不断传来,硝烟腾起,刚好他们这个方向不会被遮挡,能看到铁弹都是犁过前方一排排的假人方阵。 并且李定国还发现了,官军的这个火炮,虽然比他手下的火炮要轻型,但明显射程似乎更远。并且和火枪一样,炮击速度也比他手下的火炮要快好多。 这是怎么做到的? 心中有着这样疑问的李定国,绝对不相信这是能训练出来的。 因为他对他手下的训练,其实也是很严格的。因此他明白,就算练得再好,也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绝对是有古怪!并且那射程,也同样如此,有古怪! 在射击完成之后,李定国又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就见那些射击完的朝廷官军,似乎是从腰间拿了把匕首,插到了枪口,然后就像长枪一样,在喊杀着练刺杀! 再次之前,他是从未听说过,火枪还能这样用!一般来说,火枪兵都是配发一把腰刀的,要是被敌人冲近了,那就舍了火枪用腰刀杀敌的。 不过一般来说,火枪兵不会擅长拿刀砍人,一旦被近身,火枪兵的战力大减之下,腰刀又太短,往往不会是长兵器敌人的对手。 可是眼前所看到的,官军却是把火枪变成了长矛,远比腰刀要安全得多,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不是变成了远可射击,近可刺杀么! 他正在诧异着时,完成了演习任务的明军将士们,便又原路返回。 这一次,扛着燧发枪的明军将士们,那枪头上的刺刀并没有取下,经过点将台前时,终于被李定国看得清清楚楚。 那匕首原来不是插入枪口,而是套在那里的。这也就是说,这枪就没坏,取下匕首一样能当火枪用的! 在队伍的后面,火枪射击的靶子,也被官军将士们扛了过来,从点将台前经过。 李定国能看到,那靶子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弹点。虽然肯定有漏靶的,但是这靶上的弹点,也还是让他大为吃惊了。因为他能猜出来,这官军的准头有点高。 他正想着,就听到边上的刘文秀有点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么多一模一样的火枪,还有……还有盔甲,真得是从聚宝盆里面取出来的?” 一听这话,李定国回过神来又是一惊。 就这种火枪和盔甲,如果只是一件,两件的话,他相信军中都能打造出来,无非是时间花得长一点,钱粮消耗多一些。 但是,眼前所见,这可是军中制式护甲武器,就算有钱,也不可能造出这么多的吧? 听到问话,周遇吉只是轻轻冷笑一声,并不答话,站起来说道:“跟我来!” 倒是王承恩笑着对刘文秀说道:“当然不是,这是万岁爷发明了新的军械护甲打造之法,由内廷兵仗局打造出来的。” 李定国一听,比听到聚宝盆中取出还要让他震惊了。因为他知道,聚宝盆毕竟只是传说,那是神仙手段。可如果真得是凡人有本事大规模地打造这些军械护甲,这意味着什么,他这个带兵的人是绝对知道的! 再之后,他们两人又跟随周遇吉去参观了设在京营的战利品陈列馆,里面摆着当时蓟州之战的缴获旗帜。每一面旗帜的背后,都是一支建虏或者蒙古鞑子的军队被灭了。 看完了这些之后,李定国和刘文秀已经完全忘记了要和周遇吉顶牛的互勉。两个人,皆是震惊。 因为他们明白,如果这样的朝廷官军去打他们的话,他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的,能做的,就是这样的官军杀到之前,快点转进才是唯一的出路。 正在这时候,宫里来旨,皇帝召见刘文秀和李定国,并周遇吉。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39 鞠躬尽瘁(求月票) 一路上,刘文秀和李定国皆是默然,一句话都没说,让怎么做就怎么做。 御前礼仪的教导,都是点头应下。 有没有参观过京营,对他们两人的影响,很明显是有点大的。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作为带兵将领,特别是有本事的,那是不可能听说了什么就会觉得是什么。 朝廷打赢的蓟州之战,刘文秀和李定国听到了,震惊肯定是有的,但是,你说以后看到京营就绕路走,那绝对不可能就这么服气的。要不然,也成不了优秀的将领。 但是亲眼所见之下,明白了双方的差距,如果还是不服气,要死撑的,那也不可能是优秀的将领,只会是害死手下的垃圾将领。 刘文秀和李定国两人,在后世的人看来,都是有缺点的人。但是,毫无疑问,他们在那个时代,绝对是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了。要不然,早就淹没在历史的时间长河中了。 此时,在武英殿见到崇祯皇帝的时候,刘文秀和李定国都没有作妖,而是规规矩矩地按照教给他们的礼仪,向崇祯皇帝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到两个高大魁梧,仪表堂堂的两个人向自己归附,崇祯皇帝很是欣喜。 别人只会觉得,眼前两个人只不过是流贼中比较有名气一点的贼头而已;但是,在崇祯皇帝的眼中,却还多了一段历史。 眼前的两人,比当今世上绝大部分人都是要有骨气,比如以前让崇祯皇帝非常重视的吴三桂、洪承畴等人。 他们最终为了维护大明王朝而耗尽了最后的心血,真得是已经尽力了! 像这样的人,不管他们最初是因为什么目的而维护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都是很喜欢。 并且他还知道,眼前这两个贼头,他们的统兵风格都是差不多,对待百姓可以说,比很多朝廷官军的军纪都要好。 特别是这李定国,甚至都有一种迂腐,建虏被围城,很快就要打下时,用城内百姓威胁城外攻城的李定国所部,结果就硬生生地被要挟了。 非是心中有仁义之人,根本不可能被要挟。 因此,在李定国和刘文秀山呼万岁之后,崇祯皇帝便带着笑容连忙说道:“平身!” 李定国和刘文秀依言站起,不过还是低头沉默。 眼前这样的处境,是他们之前就算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估计一时之间也有点难以适应。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规规矩矩,安安静静的样子,也有点你难以想象,他们之前还是领兵造反的贼头,就和蔼悦色地问道:“你们两人一路北上到京师,南北对比,可有什么感受?” 听到问话,刘文秀和李定国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 李定国这是在路上逛街呢,被撞见而身不由己地带来了皇帝面前,之前是贼头,造反的,如今要一下适应新的身份,这心里预期是弱一些的。 而刘文秀虽然也不是自愿被招安的,但是他对于自己处境的认识,已经有足够的时间适应了。 因此,他便开口回奏道:“南边混乱,北方安宁,百废待兴。” 只要从南边过来的,对于这样的南北认知,是非常明显的。战乱之下,秩序不再,人心惶惶,那是随处可见的。 而北方这边,没有了战乱,就算日子过得再苦,也没有那种战战兢兢的感觉。 这战乱不战乱的对比,真得是非常明显的。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刘文秀回答,便也感慨地点点头说道:“大明已经是满目疮痍了,朕就想着早日平息内乱,还天下一个太平!” 说到这里,他看着眼前的两人,认真地问道:“你们两人,可愿为朕效力,早日平定天下,还大明百姓一个安宁?” 这算是正式招安了,还是皇帝开口,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崇祯皇帝问完之后,想了下,便又补充说道:“因为某种原因,朕可以先答应你们,就算你们不愿为朕效力,朕亦不会杀你们,就让你们在京师安稳地过一辈子。效力与否,皆凭自愿!” 刘文秀和李定国两人听了,再次对视一眼,眼神中都是震惊。 他们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做出了这样的保证,他们可是反贼啊!怎么会他们会这么仁慈? 刘文秀明显要更适应崇祯皇帝的问话,便又跪下,向崇祯皇帝臣服道:“草民愿为陛下效力,早日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 李定国见他这么做了,最终也是跪下,同样向崇祯皇帝臣服道:“罪人愿为陛下效力,戴罪立功,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崇祯皇帝一见,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这两个人,他是看重的,他出口招揽,他们也给面子臣服,皆大欢喜嘛! 不过他正笑着呢,就见李定国忽然抬起头来,看着他问道:“罪人能否问下,陛下是何种原因对罪人如此厚待?” 他这个,是有点逾制了。不过毕竟不是当惯了官的,之前教导御前礼仪的时候也不可能全部情况都顾忌到。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还不适应眼下的身份,心中又实在想知道,便问了。 “大胆!”倒是王承恩在边上,低喝一句,喝斥李定国。 这是他的职责,不过其实,他也好奇,也想听听是什么原因。就是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说了? 崇祯皇帝倒没有因为这个,就责怪李定国了。 他看着李定国那渴望知道原因的眼神,稍微想了想,便最终还是回答道:“因为朕凑巧知道了,你们两人在日后,会为大明鞠躬尽瘁。” 一听这话,李定国和刘文秀顿时被震惊了,而且程度还不轻的那种。 以他们两人此时的想法,那是绝对不可能为大明鞠躬尽瘁的,因为他们是造反的贼头啊!怎么可能为朝廷鞠躬尽瘁呢! 这种话说出来,不是疯子就是傻子了! 但是,这个话却是当今天子亲口所说,金口玉言,这还能假的么?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皇帝也绝对不需要撒这样的谎啊! 那到底是什么样一个情况,自己会转为为大明鞠躬尽瘁? 说真的,李定国有点想不明白,或者说,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个转变。 可皇帝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是有道理的吧,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这么想着,忽然,李定国眼睛一亮,因为他终于定睛看到了崇祯皇帝胸口挂着的那个香囊。 他来京师已经好几天了,早就听到民间传说,太祖皇帝显灵,赐下了一个宝物,当今天子就挂在胸口那。 没想到,如今亲眼所见,这就是真的了! 那这么一来,所有的事情都解释地通了。 太祖皇帝,那肯定是神仙了。对神仙来说,能掐会算,岂不是最基本的本事而已,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也是有神仙帮助,才会有去年以来的种种转变吧? 这一刻,李定国似乎一下明白了很多。 另外,刘文秀和李定国两人也都是恍然大悟,为什么他们的本姓应该很少有人知道,偏偏朝廷这边却能知道了! 其实不止是他们,包括后面一直不说话的周遇吉和袁壮飞两人,也都是一下明白了很多。 皇帝金口玉言之下,那就证明了有神仙帮助。那么他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两个贼头,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想到这两个贼头最终是为大明鞠躬尽瘁,周遇吉对他们两人的观感,一下便好了很多。 边上的王承恩比他们想得更多了一点,去年三月太庙那次事情之后,自己就被皇帝重用,甚至可以说成为内廷第一人,皇上的第一心腹,估计也是自己在未来的忠心,被皇帝知道了。 还有,那些个被皇帝用八百里加急传召到京师的,估计都是这样。而原本最受皇帝宠信的王德化、周延儒等人,估计也是被神仙算吃出来是个奸臣,因此就被皇帝给收拾了。 这么想着,王承恩看着崇祯皇帝的胸口的那个香囊,不由得非常感激:这可真是好东西啊! 因此崇祯皇帝的这一解释,不知不觉间,武英殿内的气氛,立刻和谐了不少。 刘文秀和李定国两人,也不再是那么生分了。崇祯皇帝以外的其他人,看他们两人也不再那么陌生了。 换句话就是说,殿内的这些人,终于可以说是自己人了! 稍微等了下,崇祯皇帝便再次开口对李定国和刘文秀说道:“你们两人,先到大明皇家军学院学个个把月,熟悉朝廷官军中的实际情况和战法之后,再到京营担任参将军职,尽快适应朝廷战法,然后再为国效力可好?” 能在京营中担任将领,那算是皇帝的心腹了。 李定国和刘文秀两人,这次没有互相去看,而是不约而同地,跪地领旨谢恩。 或许是感觉到皇帝是个比较好说话的,李定国想着自己听到的事情,便问崇祯皇帝道:“这个军学院,还有什么科学院,都是陛下亲授么?明日陛下之授课,罪人……末将能去听么?” 见识了那力大无穷,简直非是凡间所有的蒸汽火车之后,他是真得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40 上课(求月票) , 皇帝嘛,基本上是不可能谦虚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谦虚的! 好为人师,那是皇帝的通病! 能证明自己英明神武,这就是当皇帝的快乐!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李定国的要求,想了下便笑着说道:“准奏!” 李文秀和袁壮飞一听,他们也想啊,连忙提了出来,崇祯皇帝就又是准奏。 倒是周遇吉随侍崇祯皇帝最久,耳濡目染之下,听到不少,大概明白蒸汽机是怎么回事。并且他的兴趣是在兵事上,并没有掺和。 之后,崇祯皇帝终于说回正事,对底下这几员武将说了孙传庭的战略计划,然后对周遇吉说道:“如今河南大战在即,但是锦衣卫监军已经严重不足,没有时间给新任锦衣卫监军熟悉了。因此,京营中的锦衣卫监军都要抽调出来,派往革左五营。另外,京营也要做好准备,如果战事不顺,也要南下增援!” 自从去年决定,锦衣卫往军中大量安插以为监军之后,锦衣卫的人手就越来越不够用。特别是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又抽调了大量人手南下去保定总督那边协助整编军队,留在京师的锦衣卫校尉,就没有多少了。 而京营中的锦衣卫监军,已经熟悉了怎么当好一个锦衣卫监军,因此,崇祯皇帝决定抽调这部分派往革左五营。 至于打仗所需要的钱粮问题,崇祯皇帝决定采用刘伟超的提议。为了大明的社稷江山,该豁出脸的时候,就该豁出脸去。心中已经明白自己当过一回亡国之君的崇祯皇帝,对此已经没什么不好意思了。 因此,他便又点了王承恩的名,让他派出西厂的人去执行这个钱粮旨意。 边上的李定国和刘文秀听了,不由得很是震惊,他们又一次认识了原来当今皇帝,真得和传说中不一样! 旨意一下,大队的西厂番役,还有更多的锦衣卫监军,便纷纷快马出京师,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不过京师这边,却没有一点战争的气氛,该怎么样就还是怎么样,京师百姓,特别是京师的读书人,最关心的,还是这一日的国子监皇帝亲自授课。 当然,之所以这么关心,最大的噱头是皇帝亲自授课! 另外,这讲课的内容也是先摆了出来,放在那里的。 有的时候,科学就是有魅力的,特别是那些接近大众生活的科学。 曲高和寡的就算了,什么微积分啊,什么什么猜想啊,那个估计没人会关心! 但是,蒸汽火车这个玩意,就已经在京师和通州运行了,未来还会通到天津去。 这火车的速度,还有能拉的重量,都是颠覆了这个时代人想象的。 蒸汽火车运行了多久,有关蒸汽火车的讨论就有多久! 甚至包括水泥路都是,无数踏足在水泥路上的人,都会好奇脚底下的这种材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石头不是石头,泥不是泥的,为什么会不怕雨水的浸泡? 平时就有这么多的疑惑,然后又因为国子监监生要通过考试选拔出五十人,从而流传出了更多有关平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说路滑的问题,打人的问题等等。 大部分的这些问题,可能平时也就这样了,潜意识中觉得就是这样的,很普通,没什么! 结果,有人提出了问题,想着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但是真要回答的时候,却发现这个问题好像没法解答!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去解答这些最普通现象中的问题。 不管是书堂里面的读书郎,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又或者是躲在深闺的千金大小姐,或者嬉笑玩闹的童子,总之,不管是什么人,都能随时随地讨论这些问题。 可以说,这些涉及最基本生活的问题,参与度是最高的! 除此之外,对于这样尝试着去解答的行为,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词,圣人都倡导的,就是格物! 这让这个事情又一下变得高大上起来,能让人有意无意,都想着尝试去解释这些问题。 总之,在崇祯皇帝兴起的这股科学热潮中,算是参与人最高的一次了。 而崇祯皇帝的授课,又将会是解答这些问题的,因此,除了可以听课的那五十名监生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在关注这一堂课的内容。 快到崇祯皇帝授课的时候,大群的厂卫到达国子监戒严,除了听课的五十人之外,其他人等,全都回避。 不过在戒严以外的地方,特别是一些适合讨论的场所,比如酒楼茶馆之类的,都是聚满了人,他们一边讨论着有关的问题,一边在等待着答案。 “这会儿,国子监那边应该已经开始了吧?” “那些人可真是幸运啊,能听皇上亲自讲解!” “哎,你们说,皇上真得都知道这些问题的真相?” “这不是废话么?皇上都不知道,难不成还能你知道?” “可不就是,这些学问,该是和太祖皇帝显灵有关,是仙人才懂的学问吧!” “别的我不管,我就想知道,那火车的九牛之力到底是怎么来的?” “……” 在外间的议论声中,崇祯皇帝确实已经驾临国子监。课堂上,两侧都是站着锦衣卫校尉,讲台的两侧,还站着哼哈二将,不对,站着刘文秀和李定国。当然,还有司礼监的几个太监,包括王承恩在内的。 这些国子监监生,有老有少,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点,这样的场合,他们从未经历过,都是有点激动,又有点战战兢兢。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点奇怪。 因为在讲台一侧,竟然还有一个炉子,上面一个水壶,在煮水吧! 这应该是皇帝的架子,出门也要喝热水,现煮! 崇祯皇帝在讲台上,看着底下的一众监生,倒也不摆威严架势,只是当慈祥的君父,微笑着问道:“今日朕先给你们讲一个能量转换的道理,而这,也是蒸汽火车力大无穷的原因!” “什么是能量转换呢?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走路,算是有动能,从高处落下,就是势能,烧火做饭这种,就是热能了……” 边上的李定国竖着耳朵在认真听着,听着那些陌生的词汇,直觉就告诉他,这是好东西,是关键! 动能,势能,热能?那是不是还有冷能,静能,低能?这能量一次,似乎非常高深! 崇祯皇帝在讲着,他们在听着。 不一会的功夫,那壶里的水便烧开了,壶嘴上突突突的冒气。 崇祯皇帝见此,便微笑着用手一指水壶,对他们说道:“刚才讲到了很多能量,这个能量之间是能互相转化的。朕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堵住了壶嘴,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 一听这话,似乎很简单,这些监生看到皇帝和蔼悦色,又想着在皇帝面前表现,便纷纷举手示意。 崇祯皇帝随便点了一个,就听那国子监监生兴奋地站起来回答道:“学生牛有道,学生以为,堵住了壶嘴的话,便不会再从壶嘴里冒气了!” “……”崇祯皇帝没想到是这样的回答,似乎也对,但是这不是他要的答案,便又问道,“那从哪里冒气?” 一听这话,大部分国子监监生都愣住了,不都堵住了么,还冒气? 作为国子监监生,基本都是家境殷实的。平日里生活,都有仆从伺候,那会去厨房,自然没见过煮水的经过。 但是,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是穷人家出身,南征北战之下,还没有冒头成为兵头的时候,都是自己动手的。因此,他们是见过很多次煮水的情况。 看到国子监的读书人答不出这个问题来,而李定国又沉浸在这个问题内,便顺口接了问题回答道:“会掀开壶盖冒气!” 崇祯皇帝听了,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说道:“李卿说得对,那么就由李卿把壶嘴堵上吧!” 李定国听了,自无不可,上去就把放茶壶边上的一个特制壶嘴塞子,给塞到了壶嘴上。 果然,过了一会的功夫,就见壶盖被蒸汽顶开,那气确实从壶盖上冒出来了。 于是,崇祯皇帝又点了一个看着力弱的监生,让他去压住壶盖,不要让壶盖上冒气。 结果,在众人的注视下,这个监生压根完不成崇祯皇帝交代的事情,羞得面红耳赤,连忙给崇祯皇帝解释道:“陛下,学生惭愧,不知道为什么,里面有东西在用力推壶盖!” 崇祯皇帝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又点了其他人去感受了下蒸汽的力道,甚至让李定国和刘文秀也去感受了下。 最后,看到他们都一脸惊讶地等待自己解释时,崇祯皇帝才笑着说道:“这便是能量转换了,热能转化为动能,这中间,又涉及到了液态和气态的转化,分子结构的不同,蒸汽压强的学识。你们眼前所感受的,就是蒸汽火车的运转原理。只不过这个很简单,而蒸汽火车中用到的学问,还有很多……” 这说到后面的时候,几乎所有第一次听说的,都是吃惊地睁大了眼睛,看着那煮水的壶,一个个想着,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用起来之后竟然有如此之大的作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41 三大规律(为12月1500月票加更) 崇祯皇帝说着,看了李定国等人一眼,然后继续说道:“水是液态,当烧开之后,达到了它的沸点100度,就会变成气态,气体的密度更小,相对来说,就是所需体积更大,就等于我们这房间里从五六十个人,一个变成了五百个人,塞不下,自然就往外挤了。这和火药会燃烧,产生推力发射铅弹是一个道理!” 说实话,听到这话,好些人恍然大悟,然后呢,又好像还是不懂。 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是听懂了什么,但是仔细去体会崇祯皇帝的话,就发现又有好些不懂的。比如,刚才这番话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叫做沸点,什么是沸点? 似乎崇祯皇帝知道他们会想什么,当然,更主要的是,崇祯皇帝当初的时候,也是不懂沸点一词,问刘伟超了。 因此,就见他对王承恩招招手,然后从王承恩那边接过一个玻璃管子,然后又对他们说道:“这个叫做水银温度计,用来计量温度的。以后不会再说今天好冷,很疼,到底多冷了!就以这个水能结冰为0度,水烧开出蒸汽为100度。如此就能统计出天地万物的沸点,或者熔点等等具体是多少度,而这个,是非常有用的!” 对于这些话,似乎不是很好理解,不少监生听得入神,就明显看出他们有点皱眉了。 崇祯皇帝见了,又是一挥手,只见其他几个司礼监的太监有上前拎走水壶的,还有端了一口锅过来,放在炉子上的。 等他们忙完了之后,崇祯皇帝便又对他们说道:“下面,朕来举一个例子……” 有实验演示这种,那是最欢迎的了。不但那些监生,就连李定国和刘文秀都一下精神了起来。 他们盯着那口锅,看着锅里的东西,都是有点疑惑。 这次不是水,是油,皇上这是要干啥? 嗯,似乎还有淡淡地醋味。 在他们不解之下,崇祯皇帝便对他们说道:“你们且看好了,朕给你们看看,如何下油锅而毫发无伤!” “……”一听这话,这些国子监监生,全都是傻眼了,随后,全都是兴奋。 皇上要下油锅? 这是要展现仙术么? 在他们惊讶的眼神中,就看到那口锅里的油开始冒泡了。 这是油滚了! 崇祯皇帝一见,便对底下这些国子监监生说道:“你们且看好了!” “陛下,万万使不得!”一个老成一点的监生见了,脸色大变,立刻惊叫出声。 要是万一有个什么,把皇帝给油炸了,那在场的他们,岂不是都会死? 倒是那些年轻的监生,则是一个个期待的,压根就没想那么多。或者就算想到了,也不觉得皇帝会自己找死,肯定没事的。 李定国和刘文秀两人从小造反,一生征战,对于生死看淡一些,倒也没有那么害怕,也更相信,皇帝是有把握才会这么做的。 虽然震惊皇帝要这么做,但是并没有出声阻止。 崇祯皇帝听到那老监生的喊话之后,只是淡淡一笑道:“看好了!” 说话间,他就撩起袖子,把双手插入了那翻滚沸腾的油锅中。 全程表情淡然,似乎双手插入的,并不是翻滚沸腾的油锅,而是温开水一样。 看到这一幕场景,特别是看到崇祯皇帝的双手缩回后安然无恙的样子,所有的国子监监生,那眼珠子都要突出来了。 李定国和刘文秀也是一脸不可思议,哪怕事先想到崇祯皇帝会没事,可眼见之下,也还是非常震惊。 感受到他们的目光,崇祯皇帝的心里非常地得意。 这个实验,哪怕他知道了原理,可第一次实验的时候,还是不敢,叫了一个内侍先伸手,确实如此之后,便下令封口,不得对外说。 虽然刘伟超有提过,很可能江湖上有骗子会这个,但是,只要他实验的对象,不是江湖骗子,就能让他过一把瘾的。 这不,眼前这些都是国子监监生,果然是被震惊到了。 他正在微笑着展示他的双手,那名开口阻止过的老监生,忽然离开座位,然后跪伏下去,当即山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神仙显灵了! 不对,是真龙天子显灵了! 其他监生得以提醒,便纷纷跪伏在地,被崇祯皇帝的龙威所慑服! 李定国和刘文秀也是非常震惊,就盯着崇祯皇帝的手仔细地看,就想着看出个究竟来。 他们两人,参观过京营,也用过那什么望远镜,甚至李定国都看过什么显微镜,对于稀奇古怪的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抵抗力。特别是这次是皇帝讲授格物之学,并不是要显示神仙手段,因此,他们两个经历过无数生死的人,就比监生要淡定多了,只是很想知道皇帝不怕油锅的内在道理是什么? 崇祯皇帝没想到,这个油锅展示的效果竟然这么好! 一时之间,他都有点不想揭破其中的关键,让这些凡夫俗子认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真龙天子,不是很好? 不过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毕竟这个事情,天底下还是有会知道的。 因此,他便用手一指那个老监生道:“来,你过来!” 那老监生听了,便规规矩矩地上前,对崇祯皇帝恭敬之色,真是无以加复! “你叫什么名字?”崇祯皇帝微笑着问道。 “学生,牛有道!”老监生连忙恭声回奏道。 崇祯皇帝记住了这个名字,便吩咐他道:“你把手伸进去试试。” “……”牛有道一听,顿时一惊,然后连忙回奏道,“陛下,学生是凡夫俗子,没有陛下的仙力护手,这手要是伸进去,非煮烂了不可!”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很开心地笑了下,他正想说什么时,忽然就又见这牛有道一咬牙,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道:“但是陛下下旨,学生万死不辞!学生……学生这就伸手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赞许地点点头,对这个牛有道的印象更好了。 看到他点头,就见牛有道把眼睛一闭,然后决然地伸手进油锅。 其他监生,有担心的,甚至都不敢看了。 这个牛有道没有惨叫,而是惊讶的表情,随后睁开眼睛,甚至用手拨拉下,然后惊讶地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这……这不烫啊!”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微笑着说道:“确实不烫!” 然后,他又点了几个监生过去试试,甚至让李定国和刘文秀两人,也都去试了下。 最后,崇祯皇帝才对回归原位的这些人说道:“为什么不烫,是因为这里面其实有两种东西,一个是油,一个是醋。而油和醋的沸点不一样,你们看到油锅翻腾,其实是醋先滚了,因为醋的沸点是六十度,还没到烫伤手的地步。” 听到这话,所有人就都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难怪刚才一直闻到有一股醋味了。 就如同后世的小朋友一样,非常喜欢上科学实验课,好玩的同时新奇,满足最基本的好奇心,还能回家炫耀。 这些监生明白了原理之后,也都是一个个非常兴奋。 看着他们一个个恍然大悟的样子,崇祯皇帝心中高兴,便继续说道:“有关沸点、熔点这些,都是物理特性,往小里说可以唬人,往大里说,却是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来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比如炼钢。” “好了,其他先不说,我们再说回这蒸汽火车,为什么它的道路特别呢?”崇祯皇帝感觉讲得很过瘾,也不嫌讲得累,就继续口若悬河地讲了起来,“这就涉及到摩擦力、还有单位面积的压力等问题,朕可以稍微给你们讲解下……” 他在讲着,底下的监生,包括李定国和刘文秀等人就在认真地听着,全都特别认真。 滔滔不绝地说着,说到最后,崇祯皇帝看到天色不早了,他才不再往下说了。当然,也不止是天色的原因,还有就是肚子里的存货不多了,今天说着说着就超纲了。 只听崇祯皇帝最后对他们说道:“总而言之,朕从中格物出了三大规律,这是最基础的,你等要听好了,其一,是有关物体运动的……” 国子监监生和李定国他们,听到崇祯皇帝说得这么郑重,不由得都非常认真,竖着耳朵仔细听着,好像是三大运动规律。 没错,崇祯皇帝说得就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只是可怜了牛顿同学了,这个时候,他才刚出生几个月,还在喝奶呢! 宏观物理界的大佬,从此不是牛顿而是崇祯了! 说完了这些,崇祯皇帝感觉也是口干舌燥了,便没再继续,摆驾回宫。临走之前,倒是有印象,指定牛有道为这五十国子监监生之首,作为联系大明皇家科学院教授的助手。 随着这个崇祯皇帝离去,国子监监生放学,顿时,有关授课的内容,就一下传开了。 一时之间,什么摩擦力,沸点啊,压强什么的,顿时成了京师最时髦的用词。说话间,要是不蹦出一个新词,那就是学问有限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42 太意外了 按照刘伟超给崇祯皇帝设计的思路,或者说提的建议,等这股科学学识的热潮再酝酿,再火热一些之后,他就准备推出一套全新的工匠爵位,每个爵位对应什么科举官员的待遇都有规定,然后再分封出一批目前为止,他认为值得封爵的工匠。 这些工匠爵位,一样是由皇帝的内库发放俸禄,和皇亲勋贵一样。外廷就没法指手画脚,绕开了外廷的。 如此一来,大明朝就有好几套升迁体系了。 第一套,也是目前来说,最尊崇的体系,就是科举体系,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各品官员,首辅是文官第一人。 第二套,是已经成熟的内廷体系,刚进宫时只能当典簿、长随、奉御,如果表现良好,方能被升迁为监丞,监丞再往上升是少监,少监的顶头上司才是闻名遐迩的太监。其中,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内廷第一人。 第三套,是军队上的体系,其中卫所制是从小旗,总旗,百户,千户,都司;而营哨制是伍长,什长,队长,哨长,把总,营官。有战事时,指挥的是守备,游击,参将,副将以及总兵。 本来的话,五军都督府的,是军队的最高长官,但是大明朝比较特别,反而是属于文官的兵部尚书,才是军事老大。通俗一点说,就是以文制武。 以上三种体系之上,还有公侯伯的封爵,一般来说,反而是地位最底下的武人,凭借军功封爵更容易一些。文官和宦官两个体系,封爵极少,其中宦官封爵的话,更容易遭到清算。 如今,崇祯皇帝就是准备再多一套工匠体系,对应上面的那些体系。而在工匠体系之上,同样是有公侯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宋应星已经被封为科技伯了。 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人认为宋应星是工匠体系的代表,毕竟他还有一个举人的身份。 崇祯皇帝感觉自己手中的科技人才实在太少,听取刘伟超的建议,没敢在这战乱的年代,强行在科举中加入科学考试。要不然,很可能会出现一些读书人为此心中不满,反对朝廷,加入了流贼或者其他反对大明的势力,那就麻烦大了。 至少因为流贼一直流行追赃助饷,劫大户以为军用的政策,基本上很难有读书人认可他们的。 这么多年下来,流贼打出了气候,朝廷迟迟无法剿灭之下,才终于有读书人投靠流贼。 但是,说真的,这些读书人的质量,或者说这些读书人的等级并不高,但是,对于流贼来说,有读书人的加入,那是如虎添翼的。 比如,牛金星是举人,李岩也是举人,他们向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政治口号,从而改变了李自成所部流贼向争霸天下之路的转变;还有宋献策是李自成所部军师,不过职业是算命的,该是读过一些书,但是肯定没有什么好的功名,要不然也不会以算命为生。 另外一边,范文程是秀才,主动投靠了建虏,为建虏的壮大以及入关问鼎天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此种种,无不说明读书人加入大明的反对势力,会带来多大的麻烦。 因此,最是触动读书人利益的科举制度,就连崇祯皇帝都不敢乱改。他能强行实施新的政策,但是也没法阻止一些新生怨恨的读书人投靠反贼的。 最终,就是在刘伟超的建议之下,准备用工匠爵位的这一套做法。至少从表面上看,和读书人的利益冲突并没有多少关系。 崇祯皇帝接下来把心思都花在这方面,至于军事方面,自然就交给了孙传庭和堵胤锡、解学龙等人了。 和刘伟超合计目前的天下局势之后,崇祯皇帝划出的对策,就是由孙传庭统领中原各军,围剿左良玉这个败类,并且趁李自成火并罗汝才的机会,给予压力,打击李自成所部,不给他安心整合军队的机会。 而秦地方面,已经有半年时间的整合了。只要守好潼关,秦地便不会受到流贼攻击;倒是蜀地那边,崇祯皇帝有点担心。 因为根据刘伟超提供的历史,那张献忠在江南立不住脚后,是会再度蹿入蜀地的。 为此,崇祯皇帝已经用八百里加急,向堵胤锡传旨:由他统领秦地、蜀地的战事,堵住流贼,目前来说,最有可能是李自成所部西蹿入蜀地的可能。 至于堵胤锡所用的人才,除了秦地的那些之外,崇祯皇帝还根据刘伟超提供的资料,早在堵胤锡离开京师前往秦地的时候,就有密旨给他的。 完全可以说,在刘伟超的帮助下,崇祯皇帝可以算是一个能掐会算的英明神武之帝了。 如此安排之下,兵事上他也不用再操心。 ………………………… 这不,在固原三边总督府门外,一群风尘仆仆的人刚刚赶到。 为首那人,非常地年轻,大约二十出头而已,相貌堂堂。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身边,离他最近的,竟然是一位美女相配。 这位美女,和他一样,身穿盔甲,英姿飒爽,一看就是一个女中豪杰。 “相公,这里就是总督府了!” 听这话语,这个女中豪杰竟然还是为首这个年轻人的妻子,端是男才女貌,好一对俏佳人! 那年轻人听了,点点头,当即翻身下马,对身后一群人说道:“诸位,我们到了!” 他身后的一群人听了,纷纷下马。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孔武有力,不过有的年纪比他还要大。 他们一边下马的同时,一边七嘴八舌地向年轻人说话。 “曾公子,我可是冲着你的名声,才跟随你来的,不会白跑一趟的吧?” “老李,你这话就不该说了,曾公子急公好义,怎么会骗我们呢!” “就是,还是余兄说得对,我胡鸣凤就服曾公子一个人,他叫来,就来,哪怕是假的,也是情愿!” 人群中,个子最高的那个人听到他们的对话,便大声说道:“我堂堂一个武进士,都愿意放弃官职随曾公子前来,你们还叽叽咕咕个啥!” 一听他这话,那个老李便笑着说道:“你武进士咋了,不也是小官一个,抑郁不得志,要是你当了守备、游击的,你还会来么?” 他们在笑谈着,人群最前面一人向那个年轻人,也就是曾公子一礼说道:“还请曾公子稍等,我这就去禀告总督大人!” 然后,他在后面人群的注视下,去了总督府门口,连腰牌都不出,竟然就真得进去了。 看到这一幕,后面的人群便都不出声。 他们一直是将信将疑,觉得这个人的身份不一定是真的。如今看来,似乎是没问题的。 而如果刚才进去之人的身份真得是没问题的话,那岂不是说,曾公子所说的事情,就是真的了? 堂堂总督大人,应该还是刚从京师来固原任职不久的新任总督,竟然能知道他们,让曾公子出面招揽他们来固原报到? 说真的,这个结论让他们非常诧异,也是觉得这事感觉非常不可能,才让他们对曾公子的邀请,感觉有些怀疑! 别的不说,他们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普通人而已,也就一个高个子,是武进士第三名,但是一直不得志,被人打压,最终回转蜀地家乡。 他们可是想不出,就凭他们,不要说蜀地的巡抚了,就是他们的知府大人,都未必能知道他们,一个外省的总督大人,竟然知道他们,让曾公子来招揽,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事实上,不要说他们了,就是为首的曾公子,也同样奇怪。 虽然他爹是当官的,可也只是一个巡抚府的小官而已。虽然他急公好义,可名声也多在民间。周围十里八乡的豪杰义士,皆服于他,也就仅此而已了! 他此时还记得非常清楚,总督大人的传令兵上门时,他还以为是个来打秋风的江湖骗子,哪怕拿出了令牌和军令,他都以为是伪造的。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个事情太让人意外了。 不但点名让他去固原听令,还点了不少人名,让他招揽一起前去固原。最意外的是,竟然还点了他妻子的名,也要一同前往。 这样的事情,怎么看,就怎么不靠谱! 不过,他没法证明这个传令兵是假的。将信将疑之下,又听到总督大人竟然是去年突然出名的堵胤锡堵大人,他的心思就活络开了。 说实话,有一身本事的人,自然不甘心蛰伏一辈子的。 但是,他又没有什么门路为国效力。虽然因为他爹的关系,他认识四川巡抚陈士奇,但是,说真的,他看不起陈士奇,觉得陈士奇只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好文事,武备上简直让他想破口大骂的那种。 当然了,陈士奇也看不起他这个武夫,虽然他是文武全才,相貌堂堂的那种,因此最终他就相信了传令兵的身份是真的,便招揽了名单上的人,一起前来固原总督府碰碰运气。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43 介绍 “曾公子,诸位,总督大人有请!”传令兵很快就返回大门口,笑呵呵地向这群人邀请道。 这是正儿八经地三边总督的总督府,门口的校尉,那都是实打实的。 见到传令兵去而复返,并且说是总督大人有请,顿时,门口的这群人先是震惊,然后一个个就都激动了起来。 原来真得是总督大人派人邀请,这是真的啊! 一想到即将要见总督大人,每个人都不由得打量了下自己的衣着,就怕有什么不妥,会失礼。 其中曾公子的媳妇,还特意伸手给自己夫君整理了下。 而曾公子自己也打量了下媳妇之后,便转头看向人群中最后面的两个连二十岁都不到的年轻人,微笑着对他们两人说道:“让你们俩一起跟来,是因为总督大人的名单上有你们两人,跟着一起进吧!” 这两个人,是他收留的门客,其实算是家丁了,属于自己人。 这两人一听曾公子这话,不由得双双大喜,连忙应下。他们没想到,自己竟然也在名单上,真得是意外之喜。 随后,便是曾公子领头,一群人都是一脸严肃地跟随入内。 传令兵领着他们进入总督府大堂之后,便微笑着对为首的曾公子说道:“还请曾公子,诸位稍等,我这就去请总督大人!” 曾公子听了,连忙抱拳回应,不敢阻扰。 在传令兵走了之后,一众人等,全都没有说话,只是打量这大堂,感觉很是肃穆。特别是除了曾公子和高个子之外,其他人就更是敬畏。 普通官衙都没去过,更不用说,这还是三边总督的大堂了! 没一会的功夫,忽然就听到后堂传来脚步声,七八名身穿明亮盔甲的校尉先行转出,立于大堂主位左右。随后,从后面转出一个穿着大红绯袍的文官。 曾公子等人自然知道,此人身穿大红绯袍,又在这总督衙门,那当然是三边总督本人了。 于是,他们便一起双手抱拳,低头致礼道:“草民曾英(董琼英)(杨展)(李定)(余冲)(胡鸣凤)(……)见过总督大人!” “呵呵,免礼!”堵胤锡见了,便伸手虚扶,然后看着他们说道,“都来了啊,本官很是高兴!” 等到曾英等人站好之后,他便继续打量着他们说道:“先认识一下吧,本官点下名。” 说完之后,堵胤锡便看着曾英,微笑着说道:“你就是曾英,字彦侯,人称曾公子?” “不敢,草民便是曾英!”曾英一听,连忙抱拳回应道,神情有点激动。 “果然一表人才啊!”堵胤锡见了,笑着赞赏道。 崇祯皇帝当初给他的人才名单上,这个曾英就居于首位,说他文武双全,不能因为他年轻而看轻。更难得是,他有一颗忠君报国之心,可以重用他。 当然,具体的事迹,崇祯皇帝当然不会给堵胤锡说了。 这个曾英,是明末的名将。张献忠再次攻打蜀地的时候,他当时没有官职,知道四川巡抚陈士奇对兵事方面一塌糊涂,便通过他爹请见陈士奇,恳请领一千人马为国效力。 结果,陈士奇压根不理他的苦苦哀求,觉得他危言耸听,只是让羌汉总兵赵光远领兵拒敌,结果被张献忠打得大败,整个蜀地局势一下便变得非常危险。 于是,曾英再次请见陈士奇,给他分析局势,苦苦哀求,最终陈士奇估计是烦不过了,授予曾英为守备,让他带领土兵数百尝试。 几百兵力在张献忠大军面前算个屁,为此,曾英散尽家财,买牛酒,召集四方豪杰李定、余冲、胡鸣凤等,教习数日而后出征。 曾英每战必冲锋在前,所向披靡,他的部将李、余、胡等人皆是勇猛善战,人人皆愿效命死战。 因此,打得张献忠大败,蜀地之行颇为艰难。 但是,挡不住猪队友太多。曾英被调离前线之时,张献忠抓住时机连打胜仗,破涪州,攻重庆,长驱成都。以至于蜀人皆思曾英说:“曾公子而在,吾不至此。” 谷</span>  张献忠因此四处追捕曾英,有僧人仰慕曾英,帮助他藏匿,又以千金资助他招募士兵,数日而得万人,重新打败了张献忠的军队,刘文秀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只是还是那句话,猪队友太多,没能最终打败张献忠。并且他每次身先士卒,最终围攻孙可望于江心时,遭遇冷箭落水而死,年仅二十六。 此时,堵胤锡认识了曾英之后,便看向唯一的女人,微笑着说道:“这位想必就是巾帼英雄董琼英也?” 董琼英一听,顿时激动,连忙双手抱拳回道:“正是民女!” “呵呵,郎才女貌啊,不错,不错!”堵胤锡赞了一句之后,便勉励她道,“蜀地多女中豪杰也,本官希望你能巾帼不让须眉,好好做事,以忠贞侯为榜样,一样搏他个封侯拜将出来!” 秦良玉被封忠贞侯的消息传回四川之后,自然是全川震动。像董琼英这样的,肯定是以秦良玉为榜样的,因此听到堵胤锡的鼓励之后,自然是非常激动,暗自发誓,也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来。 根据历史记载,董琼英,富家女,美,娴熟武事,为曾英妻。自为一军,有蛮族女婢数百,尤善战,登山如猿揉,曾英入山复起,兵捷鱼腹浦,琼英以众从之,乃复重庆,曾英战死后,董琼英率众走巫山、夔州。 当然,这些事情,堵胤锡也是不知道的,只有崇祯皇帝知道,因此就点了她的名,也是想着大明再出几个女中豪杰。 然后,堵胤锡看向个子最高的那个人,微笑着问道:“你就是崇祯十年武进士第三的杨展,字玉梁?” 杨展算是除了曾英之外最有见识的人了,因此最是从容,不过总督大人亲切问话,也还是有点激动,连忙抱拳回应道:“正是草民杨展!” 接受了曾英的邀请,跑来三边总督这边碰运气,之前的芝麻小官,自然就弃官不做了。 这个杨展,四川人,在原本的历史上,张献忠再次攻入四川,陈士奇派得羌汉总兵赵光远大败之后,四川局势危急之下,杨展也在家乡犍为起兵抗贼,后来归属于曾英麾下。 杨展同样是明末的名将,特别是在曾英战死之后,更是崭露锋芒,威名大振。几次打败张献忠的手下,甚至连刘文秀,也曾是他手下败将,打得张献忠闻风而逃,甚至斩杀张献忠其弟。 说起来,他也真得是具有传奇色彩。最开始他随曹勋守成都时,城破被俘,即将被杀时,竟然还能夺刀断索,砍死两人,跳江游到新津逃脱。 在建虏攻入蜀地之后,杨展又大破建虏于资阳、简州,打败了豪格所部。不过杨展最终死于内讧,算是一件憾事了。 这个杨展和别的武将不同的地方是,他在明末那个乱世,注重恢复农业生产,足以自给,蜀民赖以全活者数百万。也是如此,他的实力,在那会都是首屈一指的。 堵胤锡在点了杨展之名后,低头看向案几上的那份名单,随后再抬头问道:“何人是李占春?”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有点惊奇。 因为他们知道,总督大人肯定是按照他看重的程度在点名的。曾公子第一个,那是没话说的。曾公子媳妇就不用说了,接着是杨展,他是武进士出身,算是这些人中最具身份的一个,先点到他的名,那也不用说的。 这接下来,总督大人竟然别人不点,先点了李占春的名字,就让他们惊讶了。 这个李占春不是别人,就是曾公子的家丁之一,年纪更轻的那个。 就连李占春,也是非常意外,在愣了一会之后,还是在同伴拉了下衣袖,才回过神来,连忙红着脸,激动地抱拳回应道:“小人便是李占春!” 李占春,字梅先,号鹞子,秦人,在原本的历史上,是曾英的义子,为左翼骑将,骁勇善战,他和另外一个一起来的同伴于大海,是曾英真正的左膀右臂,也是曾英能威震川东的最得力助手。 他们两人在曾英意外战死之后,继续为大明征战,还曾救援过秦良玉,被南明封侯。 孙可望派人招募他的时候,李占春以孙可望杀害义父曾英,不肯投降,说:“彼杀我父,凌我天子,而我降之,是不忠不孝禽兽矣。”兵败后入深山当了道士,建虏得天下之后招募亦不降,最终被杀害。 于大海和他经历差不多,只是最后的差别是,他不投降孙可望,却最终投降了建虏。因此,崇祯皇帝排的这名次上,李占春便在前面了,便点明了李占春忠诚可用,堵胤锡才会先点名。 这会儿,堵胤锡一个人名,接着一个人名的点过去,全都认识了一遍之后,他便笑着说道:“如此,我们先去演武厅,看看诸位的本事如何?” 听到这话,曾英等人皆是吃惊。因为他们大概听出来,其实总督大人并不是了解他们,那为什么点名召他们来,看来是谁举荐了他们? 那会是谁举荐的呢?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44 一切都安排好了(为紫月花清万赏加更) 一行人正要移步演武厅之时,忽然门外校尉入内禀告道:“甘肃巡抚吕大人门外求见!” 一听这话,堵胤锡当即哈哈一笑道:“来得真是时候也,有请!” 说完之后,他便微笑着对堂下众人说道:“来人乃是甘肃巡抚吕大器,字俨若,号东川,乃你们蜀人,即将调任蜀地任四川巡抚,回头便是你们的顶头上司!” 众人一听,皆是震惊。 大明朝有一个官场规矩,就是异地为官。这吕大器既然是蜀人的话,怎么就能担任四川巡抚呢?这是其一。 其二,本来他们以为会在三边总督堵胤锡手下做事,结果刚才堵胤锡却说,他们是要到吕大器手下去了!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不过就算他们不解,这官场上的事情,特别还是高级别的官员调动,就不是他们能理解的了! 堵胤锡带着曾英他们,刚到大堂门口时,就看到一个文官被迎进来,年纪要比他大不少。 事实上,是要大十五岁。 不用说,这个文官就是原甘肃巡抚吕大器了。 与此同时,吕大器自然也看到堵胤锡了,先一步抱拳作揖道:“下官吕大器,见过总督大人!” 堵胤锡一听,当即哈哈笑着,快步上前,同样回礼说道:“东川兄,坐镇甘肃,威震西域,让鞑虏不敢入关劫掠,佩服佩服!” 吕大器,自然是谦虚,连忙回道:“哪里哪里,比不得总督大人,招安了滑县伯,又训练了京营,方有蓟州大捷,一战便灭十几万建虏!” 曾英等人,听到他们的对话,不由得非常震惊。 他们没想到,文质彬彬的两个人,一个竟然威震西域,而另外一个,更是了不得,竟然训练出了打败十几万建虏的京营! 厉害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堵胤锡和吕大器互相吹捧了一下,然后由堵胤锡笑着问吕大器道:“本官这里刚好要看看这些蜀地豪杰的本事,东川兄一起如何?” 吕大器看出,这些人好像和堵胤锡的关系不错,便笑着说道:“哦,原来是老乡,那倒真要看看了!” “见过中丞大人!”曾英等人听了,便纷纷上前,向吕大器见礼。 随后,一众人就到了演武厅,开始考较曾英等人的真凭实学! 不用说,他们能在那个乱世留下威名,身手绝对是没问题的。 甚至堵胤锡和吕大器兴起,还考较他们的兵法,其中曾英和杨展也都是对答如流。 吕大器不断地点头,羡慕地对堵胤锡说道:“没想到总督大人麾下是人才济济啊!” “哈哈哈……”堵胤锡听了,不由得当即笑了起来。 不过这么笑有点失礼,他很快就收住笑声,对吕大器说道:“东川兄,这些人才可都是为你准备的啊!” “啊?”吕大器一听,便有点懵了,这是怎么回事? 堵胤锡见了,便正色对他解释道:“这些都是皇上钦点,本官去蜀地找来的。喏,这是名单,皇上亲笔所题,你自己看!” 吕大器听了,就更是有点懵,连忙接过名单看了起来。 而在下方站着的曾英等人,却是有点傻眼了。 刚才总督大人的话,他们是听得清楚。 真得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当今皇帝钦点?! 这怎么可能? 可眼前不就是事实么?总督大人怎么可能假传圣旨! 这也就是说,这是真的了! 他们这些人,竟然入了当今天子的眼,是皇帝钦点了他们!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这绝对不可能吧…… 曾英和杨展等人,特别是李占春和于大海,都还只是一个家丁而已,竟然被皇帝钦点,哪怕听到是总督大人亲口所言,他们非常想相信,也有充分理由相信是真的,但是,理智上却是一万个告诉他们,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他们懵圈了! 吕大器也是相当惊讶,快速看完名单之后,上面还盖着印章的,确实是崇祯皇帝所写。 抬起头来,吕大器还是有疑惑,便看向堵胤锡,想问个明白。 堵胤锡不等吕大器问出问题,他就已经知道吕大器会问什么,便笑着对他解释道:“蜀地官场,已经烂透了。特别是如今陈士奇治下,更是武备松弛,一旦被流贼攻入,必定生灵涂炭!因此,皇上便调你回蜀地任职,并且钦点了这些英雄豪杰给你差遣。你们都是蜀人,保家卫国,没得半点退路,一定要做好了的,明白么?” 吕大器其实从接到旨意离开甘肃巡抚任上后,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皇帝要调他这个蜀人回家乡担任最高军政长官,这不符合规矩啊! 如今他才算是明白,原来崇祯皇帝之所以会破例,恰恰是因为他是蜀人的原因。 想明白了这一点,吕大器便立刻又多想了一层,便脸色一变,连忙问道:“流贼会再度入川?” 堵胤锡听了,也是认真地说道:“如今蓟州之战后,北方初定,皇上已经令蓟州伯孙大人领兵坐镇开封,并派勇卫营孙应元所部进驻开封,并且还在整编保定总督麾下人马,打算齐头并进,往南进剿流贼,争取消灭流贼于南面。但是,流贼在此等压力之下,很可能会西蹿入川。而蜀地如今武备松弛,便有调你入川整顿备战之意。” 这个是堵胤锡当初离开京师时候,崇祯皇帝定下的战略。 吕大器地处甘肃这么偏僻的地方,虽然有看邸报,但是对于天下大势,还是隔了一层的。此时听堵胤锡这么一讲解之后,便也立刻认识到了蜀地的重要性。 于是,他便认真地点头应下道:“如此,下官明白了!” 堵胤锡听了,又对吕大器说道:“虽然忠贞侯秦老将军目前坐镇山海关,但是石柱土司马祥麟已经回来,正在本官这边。你此次入川,便以马祥麟所部为依靠,用好他们……” 说着这话时,他用手一指曾英等人,然后接着说道:“尽快整顿川中兵马,该撤得撤,该换的换,该问罪的问罪,不用担心有什么后果。马祥麟所部全部换装过,参与了蓟州之战,战力很强了。且本官在这看着,如有必要,也会领兵入川给你撑腰!” 这是一切都安排地妥当了,吕大器不由得大喜,便连忙站起,双手抱拳向堵胤锡表态道:“陛下安排妥当,下官必定不辱圣命!” 只身上任的话,事情还真不一定好做。 别的不说,就说他到甘肃担任巡抚的时候,就发现甘肃总兵柴时华多有不法之事,想要治罪他时,却被这柴时华勾结西域兵意图作乱,花了他好大精力,才算是平息了这个柴时华之乱。 而在蜀地,持续了十七年的奢安之乱,才刚刚在崇祯十年平定,民风彪悍,官府威望受损。多年战乱,也导致各地武人骄横,拥兵自重。吕大器只是一个人的话,他想处置谁,恐怕都得花非常大的精力才行。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有白杆军为底子,还有眼前这些人才能用,更有秦兵为后盾,那做起事来,就完全没有顾忌,真能痛快地革新蜀地军政了。 此时,堵胤锡听了吕大器的表态,便哈哈笑着说道:“本官到秦地也已经半年多了,这边的军备整顿也算是有了个初步的结果。各路人马,皆以完成汰弱留强。前两个月,本官还让他们去河套练兵了,得了不少马匹,顺带着也送你五百,如何?” 吕大器在甘肃担任巡抚,自然是听说了,各路总兵奉三边总督之命,出关报复投靠了建虏的蒙古诸部事情,也隐约听到了,河套土默特部应该是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吃了大亏,残余人马都东窜逃跑了。 如今,亲耳听到堵胤锡说这个事情,并且还豪迈地一下就送出五百匹战马,这足以说明,堵胤锡的这一次河套用兵,怕是战果很丰厚啊! 这么想着,他心中很是羡慕。 之前担任甘肃巡抚的时候,那个柴时华勾结西域兵入侵,他手中兵力却不多,只能是用计。又是做出失信,又是下毒的招数,才算是打败了西域各部的进犯,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甚至可以说,打完这些战事,甘肃就更穷了。 没办法,没有足够的战利品,打仗就是个亏本的买卖! 这么一对比,他自然是羡慕堵胤锡这边去抄了河套土默特部老巢的战果了。 他们在说着事情,曾英等人,在懵圈状态中又听了很多,总算是彻底相信了,刚才听到的事情,都是真的了! 认识到这点,想着是皇帝钦点,很快就能随新任四川巡抚大展抱负,不用说,他们一个个都是喜出望外,感觉这天气,真得是格外地晴朗!总督大人,和中丞大人,都是大好人! 这现场的气氛,自然也就非常好了。 然而,终归好事是没法持久的。他们还正在聊着时,就见一个校尉急步入内,向堵胤锡禀告道:“京师八百里加急到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45 钱财来源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一行人正要移步演武厅之时,忽然门外校尉入内禀告道:“甘肃巡抚吕大人门外求见!” 一听这话,堵胤锡当即哈哈一笑道:“来得真是时候也,有请!” 说完之后,他便微笑着对堂下众人说道:“来人乃是甘肃巡抚吕大器,字俨若,号东川,乃你们蜀人,即将调任蜀地任四川巡抚,回头便是你们的顶头上司!” 众人一听,皆是震惊。 大明朝有一个官场规矩,就是异地为官。这吕大器既然是蜀人的话,怎么就能担任四川巡抚呢?这是其一。 其二,本来他们以为会在三边总督堵胤锡手下做事,结果刚才堵胤锡却说,他们是要到吕大器手下去了!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不过就算他们不解,这官场上的事情,特别还是高级别的官员调动,就不是他们能理解的了! 堵胤锡带着曾英他们,刚到大堂门口时,就看到一个文官被迎进来,年纪要比他大不少。 事实上,是要大十五岁。 不用说,这个文官就是原甘肃巡抚吕大器了。 与此同时,吕大器自然也看到堵胤锡了,先一步抱拳作揖道:“下官吕大器,见过总督大人!” 堵胤锡一听,当即哈哈笑着,快步上前,同样回礼说道:“东川兄,坐镇甘肃,威震西域,让鞑虏不敢入关劫掠,佩服佩服!” 吕大器,自然是谦虚,连忙回道:“哪里哪里,比不得总督大人,招安了滑县伯,又训练了京营,方有蓟州大捷,一战便灭十几万建虏!” 曾英等人,听到他们的对话,不由得非常震惊。 他们没想到,文质彬彬的两个人,一个竟然威震西域,而另外一个,更是了不得,竟然训练出了打败十几万建虏的京营! 厉害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堵胤锡和吕大器互相吹捧了一下,然后由堵胤锡笑着问吕大器道:“本官这里刚好要看看这些蜀地豪杰的本事,东川兄一起如何?” 吕大器看出,这些人好像和堵胤锡的关系不错,便笑着说道:“哦,原来是老乡,那倒真要看看了!” “见过中丞大人!”曾英等人听了,便纷纷上前,向吕大器见礼。 随后,一众人就到了演武厅,开始考较曾英等人的真凭实学! 不用说,他们能在那个乱世留下威名,身手绝对是没问题的。 甚至堵胤锡和吕大器兴起,还考较他们的兵法,其中曾英和杨展也都是对答如流。 吕大器不断地点头,羡慕地对堵胤锡说道:“没想到总督大人麾下是人才济济啊!” “哈哈哈……”堵胤锡听了,不由得当即笑了起来。 不过这么笑有点失礼,他很快就收住笑声,对吕大器说道:“东川兄,这些人才可都是为你准备的啊!” “啊?”吕大器一听,便有点懵了,这是怎么回事? 堵胤锡见了,便正色对他解释道:“这些都是皇上钦点,本官去蜀地找来的。喏,这是名单,皇上亲笔所题,你自己看!” 吕大器听了,就更是有点懵,连忙接过名单看了起来。 而在下方站着的曾英等人,却是有点傻眼了。 刚才总督大人的话,他们是听得清楚。 真得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是当今皇帝钦点?! 这怎么可能? 可眼前不就是事实么?总督大人怎么可能假传圣旨! 谷</span>  这也就是说,这是真的了! 他们这些人,竟然入了当今天子的眼,是皇帝钦点了他们!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这绝对不可能吧…… 曾英和杨展等人,特别是李占春和于大海,都还只是一个家丁而已,竟然被皇帝钦点,哪怕听到是总督大人亲口所言,他们非常想相信,也有充分理由相信是真的,但是,理智上却是一万个告诉他们,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他们懵圈了! 吕大器也是相当惊讶,快速看完名单之后,上面还盖着印章的,确实是崇祯皇帝所写。 抬起头来,吕大器还是有疑惑,便看向堵胤锡,想问个明白。 堵胤锡不等吕大器问出问题,他就已经知道吕大器会问什么,便笑着对他解释道:“蜀地官场,已经烂透了。特别是如今陈士奇治下,更是武备松弛,一旦被流贼攻入,必定生灵涂炭!因此,皇上便调你回蜀地任职,并且钦点了这些英雄豪杰给你差遣。你们都是蜀人,保家卫国,没得半点退路,一定要做好了的,明白么?” 吕大器其实从接到旨意离开甘肃巡抚任上后,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皇帝要调他这个蜀人回家乡担任最高军政长官,这不符合规矩啊! 如今他才算是明白,原来崇祯皇帝之所以会破例,恰恰是因为他是蜀人的原因。 想明白了这一点,吕大器便立刻又多想了一层,便脸色一变,连忙问道:“流贼会再度入川?” 堵胤锡听了,也是认真地说道:“如今蓟州之战后,北方初定,皇上已经令蓟州伯孙大人领兵坐镇开封,并派勇卫营孙应元所部进驻开封,并且还在整编保定总督麾下人马,打算齐头并进,往南进剿流贼,争取消灭流贼于南面。但是,流贼在此等压力之下,很可能会西蹿入川。而蜀地如今武备松弛,便有调你入川整顿备战之意。” 这个是堵胤锡当初离开京师时候,崇祯皇帝定下的战略。 吕大器地处甘肃这么偏僻的地方,虽然有看邸报,但是对于天下大势,还是隔了一层的。此时听堵胤锡这么一讲解之后,便也立刻认识到了蜀地的重要性。 于是,他便认真地点头应下道:“如此,下官明白了!” 堵胤锡听了,又对吕大器说道:“虽然忠贞侯秦老将军目前坐镇山海关,但是石柱土司马祥麟已经回来,正在本官这边。你此次入川,便以马祥麟所部为依靠,用好他们……” 说着这话时,他用手一指曾英等人,然后接着说道:“尽快整顿川中兵马,该撤得撤,该换的换,该问罪的问罪,不用担心有什么后果。马祥麟所部全部换装过,参与了蓟州之战,战力很强了。且本官在这看着,如有必要,也会领兵入川给你撑腰!” 这是一切都安排地妥当了,吕大器不由得大喜,便连忙站起,双手抱拳向堵胤锡表态道:“陛下安排妥当,下官必定不辱圣命!” 只身上任的话,事情还真不一定好做。 别的不说,就说他到甘肃担任巡抚的时候,就发现甘肃总兵柴时华多有不法之事,想要治罪他时,却被这柴时华勾结西域兵意图作乱,花了他好大精力,才算是平息了这个柴时华之乱。 而在蜀地,持续了十七年的奢安之乱,才刚刚在崇祯十年平定,民风彪悍,官府威望受损。多年战乱,也导致各地武人骄横,拥兵自重。吕大器只是一个人的话,他想处置谁,恐怕都得花非常大的精力才行。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有白杆军为底子,还有眼前这些人才能用,更有秦兵为后盾,那做起事来,就完全没有顾忌,真能痛快地革新蜀地军政了。 此时,堵胤锡听了吕大器的表态,便哈哈笑着说道:“本官到秦地也已经半年多了,这边的军备整顿也算是有了个初步的结果。各路人马,皆以完成汰弱留强。前两个月,本官还让他们去河套练兵了,得了不少马匹,顺带着也送你五百,如何?” 吕大器在甘肃担任巡抚,自然是听说了,各路总兵奉三边总督之命,出关报复投靠了建虏的蒙古诸部事情,也隐约听到了,河套土默特部应该是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吃了大亏,残余人马都东窜逃跑了。 如今,亲耳听到堵胤锡说这个事情,并且还豪迈地一下就送出五百匹战马,这足以说明,堵胤锡的这一次河套用兵,怕是战果很丰厚啊! 这么想着,他心中很是羡慕。 之前担任甘肃巡抚的时候,那个柴时华勾结西域兵入侵,他手中兵力却不多,只能是用计。又是做出失信(假装答应然后突袭),又是下毒的招数,才算是打败了西域各部的进犯,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甚至可以说,打完这些战事,甘肃就更穷了。 没办法,没有足够的战利品,打仗就是个亏本的买卖! 这么一对比,他自然是羡慕堵胤锡这边去抄了河套土默特部老巢的战果了。 他们在说着事情,曾英等人,在懵圈状态中又听了很多,总算是彻底相信了,刚才听到的事情,都是真的了! 认识到这点,想着是皇帝钦点,很快就能随新任四川巡抚大展抱负,不用说, 然而,终归好事是没法持久的。他们还正在聊着时,就见一个校尉急步入内,向堵胤锡禀告道:“京师八百里加急到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46 谋逆(求月票) 在厂卫上门拜访潞王朱常淓时,孙传庭便提出了让黄澍陪他四处走走的提议。 这时候的黄澍,如何不知道孙传庭过来卫辉,是冲着潞王朱常淓来的。并且厂卫先行,这就说明,不是孙传庭本人的意思,而是皇帝的意思。 因此,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他都没有拒绝配合的道理。更甚至,他还记得去年保卫卫辉,幸亏白杆军赶来解围卫辉的时候,潞王朱常淓一毛不拔的往事。因此,对于孙传庭的要求,他是非常积极地配合。 甚至他大概猜出来,孙传庭想要看什么,便首先陪了孙传庭去了一趟潞王陵。 潞王陵整个墓区一气贯通,建筑布局严格规范,工整精美,分为三进院落,与京师明皇陵基本相同,有和定陵一样的棱恩门、棱恩殿、地下宫殿,城垣内占地80余亩,所有建筑均以青石垒砌雕琢而成。规模比定陵更大。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皇室成员陵墓严格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其中皇帝的帝陵当然是最高标准,然后是皇后、亲王,照此类推。哪位亲王或大臣私用了皇帝的规格,这算是有谋逆之嫌,是不是想当皇帝?一旦较真,抄家杀头都是轻的。 但潞王陵简直就是龙的世界,至高无上、皇帝御用的龙纹饰,肆意地使用在陵园内所有的牌坊、望柱、碑额和碑趺上。 陵墓前设置石人石兽,本是帝王陵寝的传统套路。按照大明朝的规矩,帝王陵前设置石兽六种,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和京师的明长陵都只列狮、麟、象、驼、獬、马六种石兽。 可第一代潞王朱翊镠却一口气给自己王陵神道两旁设了十四种石兽。地宫的门钉,也用了九路,即纵九横九计八十一颗,此为古代封建社会门户装饰中的最高规格。 就连一旁的次妃墓也采用了皇后的“制式”,如此种种,看得孙传庭啧啧称奇。 当初的时候,这边的人自然都知道,朱翊镠是逾制了。于是,他的妃子赵妃担心惹来祸端,就赶紧上报孝定太后,意思肯定是让他管管朱翊镠,因为当时就只有孝定太后才能管到朱翊镠。万历皇帝有孝定太后在,都没法管。 当时,孝定太后收到消息之后,却是觉得两个儿子,一个是皇帝,一个是藩王,就这种东西,虽然逾制,可都是自己儿子,就当没收到消息了。 孙传庭参观着这潞王陵,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惊讶的样子,一直到去藩王府的厂卫找了过来,向他禀告道:“孙大人,我等把万岁爷的意思都已经传达了,但潞王殿下只肯出一万石粮食,一万两银子。然后哭穷,说没有了。” 一万石粮食,一万两银子,对于大军开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别的不说,洛阳那边的孙应元所部,万余勇卫营将士,钱粮会由当地解决一部分;但是,开封这边的军队,由袁时中所领的一万余京营将士,陈永福和革左五营整编之后的军队五万,合计算起来,那是七万多军队,钱粮可不是一个小数。 如今这个潞王竟然不识相,连皇帝的面子都不想给,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孙传庭当即脸色一变,对黄澍和厂卫说道:“本官发现,潞王有谋反之心,这潞王陵便是铁证!来啊,随本官一同前往潞王,捉拿试图谋反藩王朱常淓!” “下官遵命!”黄澍听了,一点都不意外,当即马上领命道。 真是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孝定太后宠信她的小儿子,却没想到,她的这种不合律法的宠信,祸害的是祖宗传下的大明江山,最终也祸害了她小儿子一脉。 …………………… 此时,朱常淓在厂卫走了之后,却是不以为意,依旧在自己的书房,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个朱常淓,工书画、好古玩,在绘画、音律、书法方面的造诣都不错。 还曾制琴三千余张,制作的琴称为“潞琴”,同时还著有古琴谱《古音正宗》。又仿《宣和博古图》造铜器数千,埋于土中。兼通佛典,号“潞佛子”。指甲长六七寸,以竹筒护之。 他要是没钱了,能做出这些事情来? “怎么样,孤的这个字写得如何?”朱常淓写完一幅字,便得以问身边的内侍道。 “不动如山,好,殿下写得一手好字,奴婢真是几辈子都追不上,就怕这世上,也没人比殿下写得好了!” 朱常淓听了,呵呵而笑,似乎很是高兴,忽然,他却把毛笔往桌子上一丢,那毛笔上的墨迹,顿时就污染了那副字,就像多了一坨屎。 那内侍一见,当即惊讶地说道:“殿下,这么好的一副精品,何以不要了呢?” “哼,孤要或者不要,孤说了算!老惦记着孤的钱粮,算哪门子东西?”朱常淓听了,却是恶狠狠地说道。 内侍一听,吓得顿时就跪下了。 不过他伺候朱常淓那么久,心中自然门清。朱常淓这不是生他的气,而是生当今皇帝的气,只不过在借题发挥而已。 想着这个,他不由得就有点担心,便提醒朱常淓道:“殿下,毕竟他的身份尊贵,可不是一般人呢!” 朱常淓一听,立刻转头盯着他,恶狠狠地说道:“要不是他身份尊贵,孤连一万石粮食,一万两银子都不出!他就算身份再尊贵,还能怎么样?总不可能,他还想撕破脸皮吧?孤就没听说,有那个藩王为了他破财的!都是太祖子孙,凭什么?” 听到这话,这个内侍犹豫了下,还是声音比较小的提醒道:“听说周王殿下破了大财!” 一听这话,朱常淓稍微一愣,随后便恼怒地说道:“那是开封要被攻破了,他贪生怕死的,当然会舍财求平安了!卫辉如今安全的很,凭什么要孤破财消灾,消得哪门子灾?” 内侍听得也有道理,便低头不说话了。 可正在这时,就听到外面传来很大的喧哗声,由远及近,异常地吵闹。 朱常淓本来心情就不好,听到这喧哗声,顿时就暴怒喝道:“什么人如此没规矩,孤真得是太好了是不是,非常好好立下规矩!” 正说着呢,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另外一名内侍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出现在书房门口,“啪”地一下推开房门,直接闯进了书房。 “大胆!”朱常淓一见,顿时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磐了厉声喝道,“好大的胆子,竟然……”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这个内侍用手指着外面,慌急地打断了他的话,急切地禀告道:“殿下,大事不好了,孙大人带兵闯入王府了!” 朱常淓听得有点傻眼,他还从来没有意识到过,竟然还有人敢带兵闯王府的,以至于这突然听见,一时之间竟然愣住了。 不过很大的喧哗声,也让他很快就回过神来,顿时大怒喝道:“哪个孙大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闯孤府邸,这是要造反么?” “造反?”一个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没错,本官就是来抓反贼的!” 说话间,一群官军校尉闯入了书房内,把书房内的几个人团团围住。随后,厂卫入内,最后,才是一个穿大红绯袍的文官稳步迈入书房。 在这个文官的后面,还有一个朱常淓认识的文官,就是卫辉知府黄澍。 但是,最前面这个文官,也就是说话这人,朱常淓是不认识的。不过他知道,能够穿大红绯袍的,就是大明的封疆大吏。 看到厂卫也在,朱常淓不知道为什么,心中一下没了底气,不过却也强撑着,看着为首那文官厉声喝道:“你是何人,见了孤为何不跪?抓造反的,为何闯本王府邸?” 孙传庭一张死鱼脸,看得朱常淓心中更慌,还用那种很冷淡的语气说道:“本官乃当朝兵部尚书,总督中原各路人马,钦封蓟州伯是也!至于反贼,殿下何须明知故问!” 一听这一连串官衔,特别是蓟州伯三字,朱常淓就算再孤陋寡闻,也知道眼前这个人是谁了! 如今这崇祯朝,最当红的官员,就是眼前这位了。 他竟然闯到自己的王府来抓反贼,并且还有厂卫陪同,朱常淓如何不知道,这是冲着谁来的! 慌么?绝对慌! 怕么?也绝对是怕的! 但是,就没有一个例子,是因为不给皇帝钱粮,就被污蔑为反贼的藩王! 因此,朱常淓虽然心中又慌又怕,但是还是壮着胆子厉声喝道:“孙传庭,你要注意身份,你是我朱家的奴仆,竟然敢如此对主人,你信不信,孤这就上本参你?” 孙传庭听了,却是一声冷笑,当即喝道:“本官刚从潞王陵走了一圈回来,潞王试图谋反,觊觎九五之尊,罪证确凿,来啊,把谋逆藩王朱常淓拿下!” 那几个一开始到潞王府吃扁的厂卫一听,当即大声回应,上前就拿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47 忧心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厂卫上门拜访潞王朱常淓时,孙传庭便提出了让黄澍陪他四处走走的提议。 这时候的黄澍,如何不知道孙传庭过来卫辉,是冲着潞王朱常淓来的。并且厂卫先行,这就说明,不是孙传庭本人的意思,而是皇帝的意思。 因此,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他都没有拒绝配合的道理。更甚至,他还记得去年保卫卫辉,幸亏白杆军赶来解围卫辉的时候,潞王朱常淓一毛不拔的往事。因此,对于孙传庭的要求,他是非常积极地配合。 甚至他大概猜出来,孙传庭想要看什么,便首先陪了孙传庭去了一趟潞王陵。 潞王陵整个墓区一气贯通,建筑布局严格规范,工整精美,分为三进院落,与京师明皇陵基本相同,有和定陵一样的棱恩门、棱恩殿、地下宫殿,城垣内占地80余亩,所有建筑均以青石垒砌雕琢而成。规模比定陵更大。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皇室成员陵墓严格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其中皇帝的帝陵当然是最高标准,然后是皇后、亲王,照此类推。哪位亲王或大臣私用了皇帝的规格,这算是有谋逆之嫌,是不是想当皇帝?一旦较真,抄家杀头都是轻的。 但潞王陵简直就是龙的世界,至高无上、皇帝御用的龙纹饰,肆意地使用在陵园内所有的牌坊、望柱、碑额和碑趺上。 陵墓前设置石人石兽,本是帝王陵寝的传统套路。按照大明朝的规矩,帝王陵前设置石兽六种,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和京师的明长陵都只列狮、麟、象、驼、獬、马六种石兽。 可第一代潞王朱翊镠却一口气给自己王陵神道两旁设了十四种石兽。地宫的门钉,也用了九路,即纵九横九计八十一颗,此为古代封建社会门户装饰中的最高规格。 就连一旁的次妃墓也采用了皇后的“制式”,如此种种,看得孙传庭啧啧称奇。 当初的时候,这边的人自然都知道,朱翊镠是逾制了。于是,他的妃子赵妃担心惹来祸端,就赶紧上报孝定太后,意思肯定是让他管管朱翊镠,因为当时就只有孝定太后才能管到朱翊镠。万历皇帝有孝定太后在,都没法管。 当时,孝定太后收到消息之后,却是觉得两个儿子,一个是皇帝,一个是藩王,就这种东西,虽然逾制,可都是自己儿子,就当没收到消息了。 孙传庭参观着这潞王陵,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惊讶的样子,一直到去藩王府的厂卫找了过来,向他禀告道:“孙大人,我等把万岁爷的意思都已经传达了,但潞王殿下只肯出一万石粮食,一万两银子。然后哭穷,说没有了。” 一万石粮食,一万两银子,对于大军开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别的不说,洛阳那边的孙应元所部,万余勇卫营将士,钱粮会由当地解决一部分;但是,开封这边的军队,由袁时中所领的一万余京营将士,陈永福和革左五营整编之后的军队五万,合计算起来,那是七万多军队,钱粮可不是一个小数。 如今这个潞王竟然不识相,连皇帝的面子都不想给,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孙传庭当即脸色一变,对黄澍和厂卫说道:“本官发现,潞王有谋反之心,这潞王陵便是铁证!来啊,随本官一同前往潞王府,捉拿试图谋反藩王朱常淓!” “下官遵命!”黄澍听了,一点都不意外,当即马上领命道。 真是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孝定太后宠信她的小儿子,却没想到,她的这种不合律法的宠信,祸害的是祖宗传下的大明江山,最终也祸害了她小儿子一脉。 …………………… 此时,朱常淓在厂卫走了之后,却是不以为意,依旧在自己的书房,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个朱常淓,工书画、好古玩,在绘画、音律、书法方面的造诣都不错。 还曾制琴三千余张,制作的琴称为“潞琴”,同时还著有古琴谱《古音正宗》。又仿《宣和博古图》造铜器数千,埋于土中。兼通佛典,号“潞佛子”。指甲长六七寸,以竹筒护之。 他要是没钱了,能做出这些事情来? “怎么样,孤的这个字写得如何?”朱常淓写完一幅字,便得以问身边的内侍道。 “不动如山,好,殿下写得一手好字,奴婢真是几辈子都追不上,就怕这世上,也没人比殿下写得好了!” 朱常淓听了,呵呵而笑,似乎很是高兴,忽然,他却把毛笔往桌子上一丢,那毛笔上的墨迹,顿时就污染了那副字,就像多了一坨屎。 那内侍一见,当即惊讶地说道:“殿下,这么好的一副精品,何以不要了呢?” “哼,孤要或者不要,孤说了算!老惦记着孤的钱粮,算哪门子东西?”朱常淓听了,却是恶狠狠地说道。 内侍一听,吓得顿时就跪下了。 不过他伺候朱常淓那么久,心中自然门清。朱常淓这不是生他的气,而是生当今皇帝的气,只不过在借题发挥而已。 想着这个,他不由得就有点担心,便提醒朱常淓道:“殿下,毕竟他的身份尊贵,可不是一般人呢!” 朱常淓一听,立刻转头盯着他,恶狠狠地说道:“要不是他身份尊贵,孤连一万石粮食,一万两银子都不出!他就算身份再尊贵,还能怎么样?总不可能,他还想撕破脸皮吧?孤就没听说,有那个藩王为了他破财的!都是太祖子孙,凭什么?” 听到这话,这个内侍犹豫了下,还是声音比较小的提醒道:“听说周王殿下破了大财!” 一听这话,朱常淓稍微一愣,随后便恼怒地说道:“那是开封要被攻破了,他贪生怕死的,当然会舍财求平安了!卫辉如今安全的很,凭什么要孤破财消灾,消得哪门子灾?” 内侍听得也有道理,便低头不说话了。 可正在这时,就听到外面传来很大的喧哗声,由远及近,异常地吵闹。 朱常淓本来心情就不好,听到这喧哗声,顿时就暴怒喝道:“什么人如此没规矩,孤真得是太好了是不是,非常好好立下规矩!” 正说着呢,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另外一名内侍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出现在书房门口,“啪”地一下推开房门,直接闯进了书房。 “大胆!”朱常淓一见,顿时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磐了厉声喝道,“好大的胆子,竟然……”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这个内侍用手指着外面,慌急地打断了他的话,急切地禀告道:“殿下,大事不好了,孙大人带兵闯入王府了!” 朱常淓听得有点傻眼,他还从来没有意识到过,竟然还有人敢带兵闯王府的,以至于这突然听见,一时之间竟然愣住了。 不过很大的喧哗声,也让他很快就回过神来,顿时大怒喝道:“哪个孙大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闯孤府邸,这是要造反么?” “造反?”一个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没错,本官就是来抓反贼的!” 说话间,一群官军校尉闯入了书房内,把书房内的几个人团团围住。随后,厂卫入内,最后,才是一个穿大红绯袍的文官稳步迈入书房。 在这个文官的后面,还有一个朱常淓认识的文官,就是卫辉知府黄澍。 但是,最前面这个文官,也就是说话这人,朱常淓是不认识的。不过他知道,能够穿大红绯袍的,就是大明的封疆大吏。 看到厂卫也在,朱常淓不知道为什么,心中一下没了底气,不过却也强撑着,看着为首那文官厉声喝道:“你是何人,见了孤为何不跪?抓造反的,为何闯本王府邸?” 孙传庭一张死鱼脸,看得朱常淓心中更慌,还用那种很冷淡的语气说道:“本官乃当朝兵部尚书,总督中原各路人马,钦封蓟州伯是也!至于反贼,殿下何须明知故问!” 一听这一连串官衔,特别是蓟州伯三字,朱常淓就算再孤陋寡闻,也知道眼前这个人是谁了! 如今这崇祯朝,最当红的官员,就是眼前这位了。 他竟然闯到自己的王府来抓反贼,并且还有厂卫陪同,朱常淓如何不知道,这是冲着谁来的! 慌么?绝对慌! 怕么?也绝对是怕的! 但是,就没有一个例子,是因为不给皇帝钱粮,就被污蔑为反贼的藩王! 因此,朱常淓虽然心中又慌又怕,但是还是壮着胆子厉声喝道:“孙传庭,你要注意身份,你是我朱家的奴仆,竟然敢如此对主人,你信不信,孤这就上本参你?” 孙传庭听了,却是一声冷笑,当即喝道:“本官刚从潞王陵走了一圈回来,潞王试图谋反,觊觎九五之尊,罪证确凿,来啊,把谋逆藩王朱常淓拿下!”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48左良玉之怒 , 李国英见左良玉点了自己的名字,便出列准备说出他的想法。 可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却是夜不收赶回来禀告了。 “什么?”左良玉一听,顿时大为惊讶,有点不敢相信,“孙传庭竟然把卫辉的潞王给抄了?这怎么可能?” “回大帅,几百辆车子都从黄河北岸往南岸运,千真万确!” 听到这话之后,左良玉不由得非常感慨道:“这孙传庭还真是狗胆包天了,连老子都不敢动藩王,他竟然去抄了藩王,这可真是稀奇啊!” 听到这话,刚才正想说话的李国英眼珠子转了几转之后,忽然脸色一变,连忙向左良玉提醒道:“大帅,这孙传庭如果没有皇帝旨意,不可能向藩王动手的!” “没错,那孙传庭可不是我们这等武夫,还刚刚被封了蓟州伯,断然不可能私自向藩王动手的可能!”左良玉听了,也是点点头道。 不过他还是有疑惑道:“但是,抄家藩王,这可是罕见啊!除非是那潞王想要谋反,才有这种可能!但是,如今朝廷各路藩王,又有哪个有实力敢于谋反的?这不可能啊!” “大帅,那些抄家所得,可都是运往开封,而不是解往京师的啊!”李国英听到这里,便立刻又提醒道,“还有,当今天子在去年可是抄家了不少,首辅、国公、大商人,只要有钱的,都有可能被他给抄家了。而抄家所得,暗地里竟然练出了一支打败十几万建虏的军队出来!” 听到这话,左良玉顿时一震,很快就明白了李国英的意思,当即严肃地说道:“孙传庭又要用兵了?” “也不一定,革左五营不是降了朝廷,正在开封整编么?”马士秀去过开封,便立刻提醒道,“有可能是开封没粮食了,因此不得已要杀头猪!” 左良玉的嗅觉明显是比较强的,他立刻联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当即说道:“要是本帅所料不错的话,该是李自成火并了张献忠所部引发的,以孙传庭之能,手中又有足够的兵力可用,断然不会坐视李自成整合完罗汝才的人马!” 他儿子左梦庚刚才一直插不上话,显得有点无能,直到这时候,才找到机会,连忙对他爹说道:“这是太好了,爹,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向孙传庭要钱要粮了。他有那么多,肯定不会不给的。然后,我们拿了钱财跑路,让他们狗咬狗去!” 这一次,左良玉倒没有训斥他儿子,而是觉得,他儿子说得有道理。 不管怎么样,至少他手中握着十万大军,又临李自成所部最近。朝廷要用兵的话,不管对他有多不满,肯定是想着驱狼吞虎之策,至少是坐山观虎斗,如此方是上策。 既然如此,皇帝不差饿兵,至少如今孙传庭刚发了一笔横财,向他讨要一些,总是能给的吧? 这么想着,他便看着他儿子又问道:“拿了钱财之后,我们能去哪里?” “去秦地,那里还有藩王没有被打劫的,我们去那里!”左梦庚得到鼓舞,当即兴奋起来,连忙说道。 南阳府本来也有藩王,就是唐王了。 只是很可惜,在崇祯十四年的时候,就被李自成攻破,杀了唐王。听说去年的时候,原本被贬去凤阳的原唐王朱聿键已经从凤阳放回,继任了唐王,但是不在南阳,而是还在京师。 此时,左梦庚听到孙传庭抄藩王得到那么多的财物,自然是流口水,也想效仿了。不过中原这个地方的藩王,不是在孙传庭手中,就是先前已经被李自成抄了,已经没他们的份。 左良玉一听,摇摇头说道:“孙传庭得皇帝旨意可以向藩王动手,我们没有得到皇帝旨意,如果也向藩王动手的话,那就是撕下最后一层脸面了。” 对于他来说,最好的处境当然不是造反,而是在朝廷的体系之下,继续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不是这样,他之前几次差点全军覆没,最终不就是靠着这个朝廷名份,才又迅速拉起队伍的。 如果他此时造反的话,信不信能一下逃去很多手下。毕竟名义上,他们可是朝廷官军,但要是造反,那就是反贼了,这身份是完全不同的。 此时,听到左良玉的这话,李国英眼珠子一转,便对左良玉说道:“大帅说得是,我们实力还不够强大,断然不能和朝廷撕破脸面的。不如在拿到钱粮之后,和李自成所部打上一仗,而后不敌李自成所部,撤往西面,让开去路,让孙传庭所部自己和李自成打去!” 左良玉一听,顿时双手一拍,指着李国英对他儿子说道:“听到没有,这才老成之言。至少名义上,我们都能站住脚跟,又不给孙传庭借口,躲到了一边去。就算孙传庭派人传令,也可以借口没收到军令,就躲在西边看热闹。甚至说不定能入川的话,那蜀地可是天府之国,有钱的很,我们可以继续壮大实力!” “没错,这个主意好!”马士秀也跟着赞同。 其他人跟着左良玉久了,自然都是老油子,差不多的想法。 于是,左良玉开始打包行李,就等着孙传庭派人来传令,然后便趁机要求钱粮了。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是想到了初一,却没想过十五会是怎么样! 派去开封府孙传庭那边要钱粮的人,迟迟没有回报。等到回报的时候,却带回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左良玉都惊得一下站起来,有点不可置信地确认道:“什么,真是这么说的?” “大帅,这是朝廷的告示!”他的手下双手捧上一张纸,脸色慌张地回答道。 边上的左梦庚是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抢过那张纸,然后拿给他爹,展开了后,也凑过头去看。 就见这份朝廷布告上,直接列举了左良玉这些年来的种种不法之事,包括违抗军令,临阵脱逃,劫掠地方,荼毒百姓等等。 布告的最后,是说朝廷官军中出此败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杀左良玉,以为天下官军戒。 并告示左良玉所部,准许普通军卒戴罪立功,把大小军官绑去问罪,就赦免从罪。 “啪”地一声,左良玉恼羞成怒,猛地一掌拍在那张布告上,发出很大的一声响,同时怒喝道:“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自己就是那么在干,是一回事,被朝廷当了个典型,布告天下,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没想着是自己先做错了,却只是满脸怒气,非常气恼朝廷竟然敢这么做! 大堂内的其他人见了,顿时一个个面面相觑,同时也都有点不知所措。 违法犯纪的事情,做得多了,都习以为常了,一直没有该有的处罚,他们也都习惯了。突然之间,朝廷要追究他们的罪责,一时之间,让他们都有点难以适应。 左梦庚也是傻眼了,有点不可置信地说道:“朝廷就不要我们这支军队了?不是有实力就是王么?他们这么做,就不怕我们跟着反了?” 听他这么一说,左良玉反而冷静了下来,当即喝道:“朝廷手中有了强军,便做这兔死狗烹之事,真当我左良玉是这么好欺负的?” 李国英听了,担忧地说道:“大帅,朝廷如果没有一点把握,应该不至于这么翻脸的!属下以为,这是杀鸡骇猴,警告天下的朝廷官军,都不得做那些事情。也因此,朝廷肯定是下了决心,并且是有很大的把握,剿灭我们的!” 一听这话,左良玉便立刻想起孙传庭手中的实力了。 就附近来说,孙应元的勇卫营在洛阳,开封那边有袁时中所部,陈永福所部,革左五营,再东边,则是保定总督麾下军队,听说黄得功所部也在那边。 这么想着,他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随后便果断下令道:“立刻约束各自的手下,不得军令不得闲逛,严禁布告内容外传;立刻派出夜不收,哨探朝廷各路人马的动静!” 虽然这个事情最终是瞒不住的,但是能瞒一时是一时。左良玉非常担心,这个布告一旦公开,对他的军心士气影响会非常大的。 同时,打听朝廷军队的动向,该怎么做才能心里有数。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话才刚说出口,却见又有手下将领闯入大堂,手中拿着一叠纸,向他禀告道:“大帅,属下从各处收缴了朝廷好多布告,都是说……说……” 说到这里,他就没说下去了,因为他看到左良玉面前的案几上,就摊平了一张布告在那里,显然左良玉已经知道这事,不用禀告了。 左良玉一看他手中的那一叠布告,顿时,气得那脸色是变了几变。 这个时候,他算是完全明白了。他应该早就上了皇帝必杀名单。之前孙传庭没钱粮,所以想诱杀他。 只不过他机警,没有去开封。因此才会有孙传庭去抄了潞王府,用潞王府的钱粮作为军资,随后就发动对他的雷霆攻势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49 多亏了你的提醒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英见左良玉点了自己的名字,便出列准备说出他的想法。 可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却是夜不收赶回来禀告了。 “什么?”左良玉一听,顿时大为惊讶,有点不敢相信,“孙传庭竟然把卫辉的潞王给抄了?这怎么可能?” “回大帅,几百辆车子都从黄河北岸往南岸运,千真万确!” 听到这话之后,左良玉不由得非常感慨道:“这孙传庭还真是狗胆包天了,连老子都不敢动藩王,他竟然去抄了藩王,这可真是稀奇啊!” 听到这话,刚才正想说话的李国英眼珠子转了几转之后,忽然脸色一变,连忙向左良玉提醒道:“大帅,这孙传庭如果没有皇帝旨意,不可能向藩王动手的!” “没错,那孙传庭可不是我们这等武夫,还刚刚被封了蓟州伯,断然不可能私自向藩王动手的可能!”左良玉听了,也是点点头道。 不过他还是有疑惑道:“但是,抄家藩王,这可是罕见啊!除非是那潞王想要谋反,才有这种可能!但是,如今朝廷各路藩王,又有哪个有实力敢于谋反的?这不可能啊!” “大帅,那些抄家所得,可都是运往开封,而不是解往京师的啊!”李国英听到这里,便立刻又提醒道,“还有,当今天子在去年可是抄家了不少,首辅、国公、大商人,只要有钱的,都有可能被他给抄家了。而抄家所得,暗地里竟然练出了一支打败十几万建虏的军队出来!” 听到这话,左良玉顿时一震,很快就明白了李国英的意思,当即严肃地说道:“孙传庭又要用兵了?” “也不一定,革左五营不是降了朝廷,正在开封整编么?”马士秀去过开封,便立刻提醒道,“有可能是开封没粮食了,因此不得已要杀头猪!” 左良玉的嗅觉明显是比较强的,他立刻联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当即说道:“要是本帅所料不错的话,该是李自成火并了罗汝才所部引发的,以孙传庭之能,手中又有足够的兵力可用,断然不会坐视李自成整合完罗汝才的人马!” 他儿子左梦庚刚才一直插不上话,显得有点无能,直到这时候,才找到机会,连忙对他爹说道:“这是太好了,爹,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向孙传庭要钱要粮了。他有那么多,肯定不会不给的。然后,我们拿了钱财跑路,让他们狗咬狗去!” 这一次,左良玉倒没有训斥他儿子,而是觉得,他儿子说得有道理。 不管怎么样,至少他手中握着十万大军,又临李自成所部最近。朝廷要用兵的话,不管对他有多不满,肯定是想着驱狼吞虎之策,至少是坐山观虎斗,如此方是上策。 既然如此,皇帝不差饿兵,至少如今孙传庭刚发了一笔横财,向他讨要一些,总是能给的吧? 这么想着,他便看着他儿子又问道:“拿了钱财之后,我们能去哪里?” “去秦地,那里还有藩王没有被打劫的,我们去那里!”左梦庚得到鼓舞,当即兴奋起来,连忙说道。 南阳府本来也有藩王,就是唐王了。 只是很可惜,在崇祯十四年的时候,就被李自成攻破,杀了唐王。听说去年的时候,原本被贬去凤阳的原唐王朱聿键已经从凤阳放回,继任了唐王,但是不在南阳,而是还在京师。 此时,左梦庚听到孙传庭抄藩王得到那么多的财物,自然是流口水,也想效仿了。不过中原这个地方的藩王,不是在孙传庭手中,就是先前已经被李自成抄了,已经没他们的份。 左良玉一听,摇摇头说道:“孙传庭得皇帝旨意可以向藩王动手,我们没有得到皇帝旨意,如果也向藩王动手的话,那就是撕下最后一层脸面了。” 对于他来说,最好的处境当然不是造反,而是在朝廷的体系之下,继续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不是这样,他之前几次差点全军覆没,最终不就是靠着这个朝廷名份,才又迅速拉起队伍的。 如果他此时造反的话,信不信能一下逃去很多手下。毕竟名义上,他们可是朝廷官军,但要是造反,那就是反贼了,这身份是完全不同的。 此时,听到左良玉的这话,李国英眼珠子一转,便对左良玉说道:“大帅说得是,我们实力还不够强大,断然不能和朝廷撕破脸面的。不如在拿到钱粮之后,和李自成所部打上一仗,而后不敌李自成所部,撤往西面,让开去路,让孙传庭所部自己和李自成打去!” 左良玉一听,顿时双手一拍,指着李国英对他儿子说道:“听到没有,这才老成之言。至少名义上,我们都能站住脚跟,又不给孙传庭借口,躲到了一边去。就算孙传庭派人传令,也可以借口没收到军令,就躲在西边看热闹。甚至说不定能入川的话,那蜀地可是天府之国,有钱的很,我们可以继续壮大实力!” “没错,这个主意好!”马士秀也跟着赞同。 其他人跟着左良玉久了,自然都是老油子,差不多的想法。 于是,左良玉开始打包行李,就等着孙传庭派人来传令,然后便趁机要求钱粮了。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是想到了初一,却没想过十五会是怎么样! 派去开封府孙传庭那边要钱粮的人,迟迟没有回报。等到回报的时候,却带回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左良玉都惊得一下站起来,有点不可置信地确认道:“什么,真是这么说的?” “大帅,这是朝廷的告示!”他的手下双手捧上一张纸,脸色慌张地回答道。 边上的左梦庚是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抢过那张纸,然后拿给他爹,展开了后,也凑过头去看。 就见这份朝廷布告上,直接列举了左良玉这些年来的种种不法之事,包括违抗军令,临阵脱逃,劫掠地方,荼毒百姓等等。 布告的最后,是说朝廷官军中出此败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杀左良玉,以为天下官军戒。 并告示左良玉所部,准许普通军卒戴罪立功,把大小军官绑去问罪,就赦免从罪。 “啪”地一声,左良玉恼羞成怒,猛地一掌拍在那张布告上,发出很大的一声响,同时怒喝道:“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自己就是那么在干,是一回事,被朝廷当了个典型,布告天下,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没想着是自己先做错了,却只是满脸怒气,非常气恼朝廷竟然敢这么做! 大堂内的其他人见了,顿时一个个面面相觑,同时也都有点不知所措。 违法犯纪的事情,做得多了,都习以为常了,一直没有该有的处罚,他们也都习惯了。突然之间,朝廷要追究他们的罪责,一时之间,让他们都有点难以适应。 左梦庚也是傻眼了,有点不可置信地说道:“朝廷就不要我们这支军队了?不是有实力就是王么?他们这么做,就不怕我们跟着反了?” 听他这么一说,左良玉反而冷静了下来,当即喝道:“朝廷手中有了强军,便做这兔死狗烹之事,真当我左良玉是这么好欺负的?” 李国英听了,担忧地说道:“大帅,朝廷如果没有一点把握,应该不至于这么翻脸的!属下以为,这是杀鸡骇猴,警告天下的朝廷官军,都不得做那些事情。也因此,朝廷肯定是下了决心,并且是有很大的把握,剿灭我们的!” 一听这话,左良玉便立刻想起孙传庭手中的实力了。 就附近来说,孙应元的勇卫营在洛阳,开封那边有袁时中所部,陈永福所部,革左五营,再东边,则是保定总督麾下军队,听说黄得功所部也在那边。 这么想着,他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随后便果断下令道:“立刻约束各自的手下,不得军令不得闲逛,严禁布告内容外传;立刻派出夜不收,哨探朝廷各路人马的动静!” 虽然这个事情最终是瞒不住的,但是能瞒一时是一时。左良玉非常担心,这个布告一旦公开,对他的军心士气影响会非常大的。 同时,打听朝廷军队的动向,该怎么做才能心里有数。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话才刚说出口,却见又有手下将领闯入大堂,手中拿着一叠纸,向他禀告道:“大帅,属下从各处收缴了朝廷好多布告,都是说……说……” 说到这里,他就没说下去了,因为他看到左良玉面前的案几上,就摊平了一张布告在那里,显然左良玉已经知道这事,不用禀告了。 之前孙传庭没钱粮,所以想诱杀他。 只不过他机警,没有去开封。因此才会有孙传庭去抄了潞王府,用潞王府的钱粮作为军资,随后就发动对他的雷霆攻势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50 决断 左良玉最不缺地,就是当机立断。 比如总督要调他去打强敌的时候,他能当机立断,不管总督大人是多大的官,不去! 比如军队到了前线的时候,感觉局势不对,他能当机立断,不管战局会有什么影响,连夜逃跑! 比如临阵对敌的时候,知道打不过敌人,他能当机立断,一下就抛弃正在和敌人厮杀的队友,毫不犹豫地撤退! …… 如此种种,足以证明左良玉的果断了。 这不,他得到李国英的指示之后,便立刻毫不犹豫地行动了。 左良玉的大军一动,他对军队的控制力,便立刻下了几个台阶,军中逃兵现象立刻出现。对于这些,他也是够狠,抓到了就杀,抓不到就不管了。 十万大军的动静,还是很大的。立刻被在南阳府游荡的朝廷夜不收察觉,快马急报孙传庭这边。 “跑了?”孙传庭接报,当即冷笑一声道,“本官就知道他会跑!传令,按照原定计划,稳妥向南推进,不给反贼向被流窜的可能!” 按理来说,他领兵去围剿左良玉,听到左良玉所部逃跑的话,肯定是要立刻派兵追赶的。 但是,孙传庭却压根没有。因为他的目的,并不只是要消灭左良玉,而是有更多的目的。 第一,对于左良玉所部的处罚,广而告之,闹得天下尽知,不惜让左良玉有所准备,目的其实就是杀鸡骇猴,以此震慑大明所有的朝廷官军。 别看左良玉所部强大,但他违反朝廷律法,朝廷如今也能下定决心,毫不犹豫地给予处置。其他军队如果敢学左良玉的,那左良玉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第二,左良玉这样的朝廷官军,贼人没杀多少,却败坏了朝廷声誉,以至于百姓怕官军就和怕流贼一样,甚至更甚,民心尽失。如今能广而告之地处置左良玉所部,也是为了挽回民心人心! 第三,也是左良玉所猜到的那样,驱狼吞虎,给予左良玉所部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难逃。如此一来,左良玉所部必然和在其南边的李自成所部碰撞,互相杀上一场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能两败俱伤,那就是最好的了。 第四,还是驱狼吞虎,此次大军南下,稳扎稳打地压过去,不给左良玉还是李自成有北蹿的机会,那么他们就都只能难逃。而在他们的南边,是张献忠所部。驱赶过去,还能让他们再狗咬狗。 第五,就算他们迫于压力联合起来,孙传庭手中的军力,也是不怕。还有一个隐藏的目的,崇祯皇帝只和他说过,就是要收拾江南官场和地方。对于山西人的孙传庭来说,也是赞同的。 如此种种之下,听闻左良玉所部逃跑,他继续稳扎稳打,就顺理成章了。 倒是革左五营的五位头领,如今都是朝廷副将的蔺养成等人有点急了。照这样的行军速度,绝对抓不到左良玉的。 因此,他们派人去向左良玉请战,想要领兵去追左良玉,都被孙传庭给否了。 如今孙传庭的官位,以及威望都足够,统领大军就只是按照他的意思南下。 …………………… 左良玉这一跑,不但孙传庭这边收到了消息,李自成这边也同样收到了消息,当即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我就知道左良玉这个狗贼会跑,就是没想到,竟然跑得这么快!”李自成恨声说道,“我们这边一直拖着不给他答复,这时间也没算过去多少,他竟然就跑了!” 南阳府和襄阳府临近,左良玉派人过来沟通,这边自然早就知道了。本来李自成是一口回绝的,要是答应和左良玉联合的话,他就无法给原本罗汝才的手下交代。 相对来说,吞并消化罗汝才所部,才是他李自成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宋献策给他献计,说不妨拖着不给答复,就说要商量,让左良玉在南阳府等消息,这样就能挡在他们的北方,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来整合消化罗汝才的手下。 李自成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一直拖着。结果没想到,都等不到他这边的答复,那左良玉竟然说跑就跑了! 而且看那架势,还是领兵南下,往他这边冲过来,似乎是那种你不答应也要答应的架势。 因此,在李自成说完之后,他手下第一号大将刘宗敏便不在意地说道:“既然他赶来,我领兵去干掉他就是!” 一只虎李过听了,也是站出来说道:“正好给曹操手下看看,我们和左良玉不共戴天,都是有血海深仇的!” 牛金星听了,也站出来发表建议道:“最好不要硬拼,只要打得他们向北逃窜,让他们去和孙狗官狗咬狗就最好了!” 听到这话,宋献策站出来摇头说道:“我估计左良玉是没胆北蹿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南下了。” “那他会去哪里?”李自成听了,当即问道,“就他那点兵力,肯定是打不过我们的!如今冲我们而来,这不是找死么?” 说真的,此时的他,其实并不介意和左良玉打一场。因为这么一来,就能坐实他们这些义军和左良玉所部的不共戴天,那么罗汝才暗通左良玉的事情,就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事情,他李自成杀罗汝才,就是有理的了。 宋献策听了,当即摇头,回答李自成说道:“对于左良玉所部如何,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孙传庭所部官军,这才是大敌!”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不由得都是面容严峻。因为他们都知道,宋献策这话说得没错。 左良玉所部,以他们如今的实力,是没有压力的。但是,孙传庭所部,那是打败了十几万建虏大军的。还有该死的革左五营,竟然也都投降了朝廷。更不用说,如今他们才刚吞并罗汝才所部,军心都还不稳。 说真的,在场的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有把握说,能打败孙传庭所部。 宋献策看到他们的这个样子,便立刻说出了心中的想法道:“如今之计,属下以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避开锋芒,坐山观虎斗!” 一听这话,李自成立刻想起什么,便振奋地说道:“军师之言,乃是我们立刻入川?” 牛金星不想宋献策一个人在表现,连忙接过李自成的话,赶紧说道:“大将军英明,如此一来,不管是朝廷官军打左良玉所部也好,还是再南下攻打张献忠也罢,我们都是坐山观虎斗!” 宋献策听了,微微点头,并没有再去抢牛金星话的意思。 大堂内的这些人听了,脸色都轻松了不少。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占据了蜀地的,只要守好了入川的路,那就安全多了。就算朝廷兵马再强,也别想轻易攻得进去。 不过在场的人之一,袁宗第很快就有了疑问,便立刻问道:“但是蜀地易守难攻,我们攻打蜀地的话,也并不一定能马上夺下来啊!到时候,前面没有打通入川道路,后面孙狗官领着大军杀到,那就危险了啊!” 这个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入川道路其实就那么几条。 最常见的,是川北的路,都是从秦地入川,有两三条路可以走,但是都很险峻,同样属于易守难攻的。 还有一条,便是从川东沿着长江入蜀。这条路也同样,是属于易守难攻的。如果川中官军戒备森严的话,就算兵力再强,要想进入蜀地也是很难。 听到这话,李自成当即呵呵一笑道:“之前军师早就在布局这条退路,因此,他已经事先谋划,不但侦得蜀地陈士奇那个狗官无能,只知道舞文弄墨,却任由军备废弛,而且还安排了内应。我们要么不入川,要入川的话,易如反掌!” 一听这话,大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叫好之声。大部分人看向宋献策的时候,都是赞赏有加,不愧是神机妙算的军师! 而宋献策则微笑捋长须,坦然受之。 李自成见了,当即呵呵笑道:“其他人,可有什么其他建议?” 言外之意,就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那就这么定了。 大堂内的一众人等,皆无其他想法。 李自成扫视他们一圈,忽然眉头微微一皱,看向一个书生打扮的人问道:“李岩,你可有其他计策?” 李岩听到点名,便马上摇头,表示没有。 对此,李自成的眉头顿时又是一皱,心中有点不喜道:“我看你近段时间来,似乎一直不怎么说话,可是身体不好?” 李岩听了,看到大堂内的目光都集中看向他,连忙回答道:“大将军英明,确实这段时间身体有恙,不过在娘子的调理之下,已是不碍!” 红娘子一听,便立刻跟着点点头附和。 李自成见了,便随口安慰了一句,然后便当场拍板道:“如此,各部立刻回去收拾,明日一早,便西进入川!” 众人听了,连忙答应一声,纷纷散去。 其中李岩回到自己的房子内后,却并没有马上动手收拾。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51 叛逃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式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左良玉最不缺地,就是当机立断。 比如总督要调他去打强敌的时候,他能当机立断,不管总督大人是多大的官,不去! 比如军队到了前线的时候,感觉局势不对,他能当机立断,不管战局会有什么影响,连夜逃跑! 比如临阵对敌的时候,知道打不过敌人,他能当机立断,一下就抛弃正在和敌人厮杀的队友,毫不犹豫地撤退! …… 如此种种,足以证明左良玉的果断了。 这不,他得到李国英的指示之后,便立刻毫不犹豫地行动了。 左良玉的大军一动,他对军队的控制力,便立刻下了几个台阶,军中逃兵现象立刻出现。对于这些,他也是够狠,抓到了就杀,抓不到就不管了。 十万大军的动静,还是很大的。立刻被在南阳府游荡的朝廷夜不收察觉,快马急报孙传庭这边。 “跑了?”孙传庭接报,当即冷笑一声道,“本官就知道他会跑!传令,按照原定计划,稳妥向南推进,不给反贼向北流窜的可能!” 按理来说,他领兵去围剿左良玉,听到左良玉所部逃跑的话,肯定是要立刻派兵追赶的。 但是,孙传庭却压根没有。因为他的目的,并不只是要消灭左良玉,而是有更多的目的。 第一,对于左良玉所部的处罚,广而告之,闹得天下尽知,不惜让左良玉有所准备,目的其实就是杀鸡骇猴,以此震慑大明所有的朝廷官军。 别看左良玉所部强大,但他违反朝廷律法,朝廷如今也能下定决心,毫不犹豫地给予处置。其他军队如果敢学左良玉的,那左良玉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第二,左良玉这样的朝廷官军,贼人没杀多少,却败坏了朝廷声誉,以至于百姓怕官军就和怕流贼一样,甚至更甚,民心尽失。如今能广而告之地处置左良玉所部,也是为了挽回民心人心! 第三,也是左良玉所猜到的那样,驱狼吞虎,给予左良玉所部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难逃。如此一来,左良玉所部必然和在其南边的李自成所部碰撞,互相杀上一场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能两败俱伤,那就是最好的了。 第四,还是驱狼吞虎,此次大军南下,稳扎稳打地压过去,不给左良玉还是李自成有北蹿的机会,那么他们就都只能难逃。而在他们的南边,是张献忠所部。驱赶过去,还能让他们再狗咬狗。 第五,就算他们迫于压力联合起来,孙传庭手中的军力,也是不怕。还有一个隐藏的目的,崇祯皇帝只和他说过,就是要收拾江南官场和地方。对于山西人的孙传庭来说,也是赞同的。 如此种种之下,听闻左良玉所部逃跑,他继续稳扎稳打,就顺理成章了。 倒是革左五营的五位头领,如今都是朝廷副将的蔺养成等人有点急了。照这样的行军速度,绝对抓不到左良玉的。 因此,他们派人去向孙传庭请战,想要领兵去追左良玉,都被孙传庭给否了。 如今孙传庭的官位,以及威望都足够,统领大军就只是按照他的意思南下。 …………………… 左良玉这一跑,不但孙传庭这边收到了消息,李自成这边也同样收到了消息,当即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我就知道左良玉这个狗贼会跑,就是没想到,竟然跑得这么快!”李自成恨声说道,“我们这边一直拖着不给他答复,这时间也没算过去多少,他竟然就跑了!” 南阳府和襄阳府临近,左良玉派人过来沟通,这边自然早就知道了。本来李自成是一口回绝的,要是答应和左良玉联合的话,他就无法给原本罗汝才的手下交代。 相对来说,吞并消化罗汝才所部,才是他李自成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宋献策给他献计,说不妨拖着不给答复,就说要商量,让左良玉在南阳府等消息,这样就能挡在他们的北方,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来整合消化罗汝才的手下。 李自成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一直拖着。结果没想到,都等不到他这边的答复,那左良玉竟然说跑就跑了! 而且看那架势,还是领兵南下,往他这边冲过来,似乎是那种你不答应也要答应的架势。 因此,在李自成说完之后,他手下第一号大将刘宗敏便不在意地说道:“既然他赶来,我领兵去干掉他就是!” 一只虎李过听了,也是站出来说道:“正好给曹操手下看看,我们和左良玉不共戴天,都是有血海深仇的!” 牛金星听了,也站出来发表建议道:“最好不要硬拼,只要打得他们向北逃窜,让他们去和孙狗官狗咬狗就最好了!” 听到这话,宋献策站出来摇头说道:“我估计左良玉是没胆北蹿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南下了。” “那他会去哪里?”李自成听了,当即问道,“就他那点兵力,肯定是打不过我们的!如今冲我们而来,这不是找死么?” 说真的,此时的他,其实并不介意和左良玉打一场。因为这么一来,就能坐实他们这些义军和左良玉所部的不共戴天,那么罗汝才暗通左良玉的事情,就是他们不能容忍的事情,他李自成杀罗汝才,就是有理的了。 宋献策听了,当即摇头,回答李自成说道:“对于左良玉所部如何,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孙传庭所部官军,这才是大敌!”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不由得都是面容严峻。因为他们都知道,宋献策这话说得没错。 左良玉所部,以他们如今的实力,是没有压力的。但是,孙传庭所部,那是打败了十几万建虏大军的。还有该死的革左五营,竟然也都投降了朝廷。更不用说,如今他们才刚吞并罗汝才所部,军心都还不稳。 说真的,在场的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有把握说,能打败孙传庭所部。 宋献策看到他们的这个样子,便立刻说出了心中的想法道:“如今之计,属下以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避开锋芒,坐山观虎斗!” 一听这话,李自成立刻想起什么,便振奋地说道:“军师之言,乃是我们立刻入川?” 牛金星不想宋献策一个人在表现,连忙接过李自成的话,赶紧说道:“大将军英明,如此一来,不管是朝廷官军打左良玉所部也好,还是再南下攻打张献忠也罢,我们都是坐山观虎斗!” 宋献策听了,微微点头,并没有再去抢牛金星话的意思。 大堂内的这些人听了,脸色都轻松了不少。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占据了蜀地的,只要守好了入川的路,那就安全多了。就算朝廷兵马再强,也别想轻易攻得进去。 不过在场的人之一,袁宗第很快就有了疑问,便立刻问道:“但是蜀地易守难攻,我们攻打蜀地的话,也并不一定能马上夺下来啊!到时候,前面没有打通入川道路,后面孙狗官领着大军杀到,那就危险了啊!” 这个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入川道路其实就那么几条。 最常见的,是川北的路,都是从秦地入川,有两三条路可以走,但是都很险峻,同样属于易守难攻的。 还有一条,便是从川东沿着长江入蜀。这条路也同样,是属于易守难攻的。如果川中官军戒备森严的话,就算兵力再强,要想进入蜀地也是很难。 听到这话,李自成当即呵呵一笑道:“之前军师早就在布局这条退路,因此,他已经事先谋划,不但侦得蜀地陈士奇那个狗官无能,只知道舞文弄墨,却任由军备废弛,而且还安排了内应。我们要么不入川,要入川的话,易如反掌!” 一听这话,大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叫好之声。大部分人看向宋献策的时候,都是赞赏有加,不愧是神机妙算的军师! 而宋献策则微笑捋长须,坦然受之。 李自成见了,当即呵呵笑道:“其他人,可有什么其他建议?” 言外之意,就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那就这么定了。 大堂内的一众人等,皆无其他想法。 李自成扫视他们一圈,忽然眉头微微一皱,看向一个书生打扮的人问道:“李岩,你可有其他计策?” 李岩听到点名,便马上摇头,表示没有。 对此,李自成的眉头顿时又是一皱,心中有点不喜道:“我看你近段时间来,似乎一直不怎么说话,可是身体不好?” 李岩听了,看到大堂内的目光都集中看向他,连忙回答道:“大将军英明,确实这段时间身体有恙,不过在娘子的调理之下,已是不碍!” 红娘子一听,便立刻跟着点点头附和。 李自成见了,便随口安慰了一句,然后便当场拍板道:“如此,各部立刻回去收拾,明日一早,便西进入川!” 众人听了,连忙答应一声,纷纷散去。众人听了,连忙答应一声,纷纷散去。众人听了,连忙答应一声,纷纷散去。 其中李岩回到自己的房子内后,却并没有马上动手收拾。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52暴怒求月票 , 李自成一听,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我没派他出去啊!” 刚说出口,他就感觉不对了,顿时脸色一沉说道:“之前会中他还说身体有恙,这就外出,还假传是我的军令?” “不对啊,看他样子,骑着快马,看不出身体有恙啊!”高一功听了,也是有点好奇地问道。 听到这话,李自成顿时气得满脸怒气,当即厉声喝道:“好一个李岩,长得眉清目秀,一副实诚人的样子,竟然敢叛逃!” “不会吧?”高一功听了,非常诧异地说道,“李公子不可能叛逃吧?还有红娘子也是一起的,红娘子可是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的啊!” 李自成自己判断出,之前李岩就一直比较反常了,刚巧在会上看他一直沉默还问了下,结果说是身体有恙。这转眼就假传自己的军令外出,不是叛逃是什么? 真要有事的,直接来和自己说,用得着假传军令么? 就是叛逃了! 得到这个结论,李自成非常地愤怒。 因为以前的时候,也有一对狗男女叛逃,如今竟然又是一对狗男女叛逃! 该死,该死,该死! 李自成愤怒地诅咒着,便当即狰狞着脸命令高一功道:“你立刻前去追杀,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对狗男女跑掉!” 一听李自成描述李岩夫妇为狗男女,高一功便立刻想起来了,大将军这是想起了高杰和刑氏的往事,又被刺激到了。 因此,他不敢说什么,连忙答应一声,然后点了人马立刻出发。 他还没出营呢,就遇到了李过的义子李来亨,便好奇地问他,怎么刚回来就又匆忙出发了? “李公子和红娘子叛逃了,大将军命令我立刻追杀,不能让他们逃掉了!”高一功匆忙间,也没多想,当即回答道。 李来亨一听,非常地惊讶,连忙对高一功说道:“不可能吧,李公子是个读书人,彬彬有礼,平时对我们都不错,红娘子更是嫉恶如仇,最是愤恨贪官污吏的,他们会叛逃去哪里?我不信,是不是搞错了?” 高一功听了,也是有点犹豫地说道:“我也觉得有点不可能。李公子来了之后,辅佐大将军,均田免粮,还开仓放粮,这是志在天下的。他应该不至于叛逃吧,要不然,他会这么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无奈地说道:“但是大将军非常震怒,就断定李公子叛逃了,下了军令,那我这就没办法了!” “不要误会了!”李来亨一听,连忙对高一功说道,“你先等等,我去求见大将军再说说!” 高一功听了,有点犹豫地说道:“军令不可违,这样,我动作慢点,你快去快回!” “好!”李来亨一听,立刻答应一声,然后急忙,赶往李自成那边去了。 结果在路上,田见秀看到李来亨非常匆忙的样子,便也好奇地问道:“你这么匆忙干什么?可是有新的敌情了?” “不是!”李来亨一见是田见秀,便匆忙回答道,“高大哥说大将军判定李公子和红娘子叛逃,我去问问情况!” 这个田见秀,是早年就跟随李自成的老人之一,为人宽厚,能得众心,在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登基称帝之后,封他为泽侯,提督诸营权将军。 此时,田见秀一听李来亨的话,是非常地惊讶,也不相信,便连忙说道:“那我和你一起去,是不是大将军有什么误会了?” 随后,他们两人赶到李自成那边,想要问个清楚。 然而,李自成本身就因为这个事情受到刺激,想起手下大将高杰和他老婆通奸并拐走叛逃的事情,如今见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判断,竟然为那对狗男女来说情,顿时,那叫一个愤怒啊! 他那怒吼骂人的声音,传得老远。 李来亨和田见秀被劈头盖脸地一顿骂,无奈地逃出李自成的居住之处,先赶去见高一功。 这么大的动静,很快就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没过多久,消息传出,顿时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 宋献策去李自成那边说事,在路上也被他给撞到了,一群军中将领都在说这事。他一听说之下,顿时大惊,连忙赶往李自成那边,对李自成说道:“大将军,还请收回军令,并宣布李岩和红娘子就是奉你军令办事去的!” 李自成一听,顿时那叫一个气啊! 其他人只是来问情况,你倒好,竟然为那对狗男女求情,还想要自己放过那对狗男女?是不是你也和谁勾搭上了,也想要跑? 说真的,这一刻,李自成都想拔刀杀人了! 亏了宋献策是了解李自成的,一看他那神情,就知道他误会了,便连忙解释道:“大将军,我相信李岩和红娘子是真叛逃了!但是,如今不是追杀他们两人的时候啊……” 一听他说相信自己的判断,李自成便立刻消了一些怒气,但是想不通为什么要让自己取消追杀令,还要替李岩和红娘子掩盖,就想问理由。 结果不等他问话,宋献策就已经急促地说道:“如今还未完全安抚住曹操手下,而李岩和红娘子在军中的人缘一向不错,如果此时全军都知道,李岩和红娘子叛逃的话,怕是人心不稳,会有更多的人叛逃的。而眼下孙传庭所领大军已经南下,我们最为重要的事情,乃是西进蜀地,孰轻孰重,还请大将军决断啊!”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李岩和红娘子只身叛逃,对于如今的我们,至少影响不大。可要是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影响了更多人,动摇了军心,就算把李岩和红娘子抓回来千刀万剐,也是得不偿失啊!” 听到他这话,李自成感觉他说得有理,大事面前,终于冷静下来了。 虽然一如宋献策所说,他确实非常想千刀万剐了李岩,但是,如今这个非常时期,他最看重的,还是吞并消化掉罗汝才的人马,并且避开朝廷官军的锋芒,坐山观虎斗。 因此,最终李自成还是听了宋献策的话,立刻派人去最高一功,说是刚才想起来了,确实是有事情交代李岩去做,不是叛逃。 然而,很多人都不是傻子。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不相信李岩和红娘子会叛逃;但是纷纷扬扬之下,闹得这么凶,宋献策去见了李自成之后改口,说李岩不是叛逃,反而让他们将信将疑起来:这李岩到底是叛逃了呢,还是没叛逃呢! 一时之间,李自成大军中不少人,都在私底下讨论这个事情。 这些事情传到李自成这边,他又恼火,不过还是听了宋献策的劝,就当没听到底下的议论,否则可能越解释,这个事情的关注度就越高,绝非是好事! 随后,李自成下令,赶紧出发,忙起来了,累死他们,就没人去八卦闲话了。 如今的李自成大军,吞并了罗汝才所部之后,至少二十万人马,主要据点是襄阳,周边地区也是,浩浩荡荡地开始西进。 先锋是李过,奉命和蜀地的内应联系,一举拿下入蜀关口,为大军进入蜀地打开通道。 然而,让李自成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没出襄阳城呢,就有探马来报,说南下的左良玉所部行踪不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再南下了。 而之所以说左良玉所部行踪不定,是因为左良玉的手下逃兵众多。抓了审问之后,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说左良玉的军令就是攻打襄阳,还有的说是要绕过襄阳逃往南方,更有的人说是要逃去东边,甚至是西边的。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而核实需要时间,因此就是左良玉所部行踪不定了。 李自成听了,才不管左良玉想去哪里,如果敢和他为敌的话,他不介意打做两一一顿的。 因此,他下令继续赶路。 然而,等到了中午时分,却是李过派人急报道:“大将军,左良玉所部抢先一步,夺了入川的关口,拦住了去路!” 李自成一听,顿时有点傻眼,不敢相信地问道:“左良玉入川了?” “据抓获的俘虏交代,说前天的时候,左良玉就领着手下三万人马离开大队,突然西进。说是那什么李国英已经收买了川中守将,因此得以顺利入川。” “……”李自成无语,楞了好一会之后,突然间就暴怒了,这时候,他真得是非常想砍人了。 入川道路险峻,几乎算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没有内应,只是强攻的话,基本上很难攻下。 如今左良玉得了先手,抢先一步入川,肯定也是派得力手下守住入川道路。更不用说,左良玉那边已经知道他也要入川,就更是会重兵把守。 基本上可以说,左良玉的这一手,已经断绝了他入川的可能! 原本想得很好的退路,突然之间就没了,李自成真得是非常暴怒。 真得是,从开封之战开始,就一直开始不顺利了。 怎么办?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53斗志为五百月票加更 , 无奈之下,紧急军令传下,全军原地休整,各路将领立刻紧急集合召开军事会议。 前面的流贼头目,都已经知道情况了,后军的流贼头目,还不知道情况。 这一集合,顿时,中军帐内就炸了。 一个个都是底层出身,骂起人来,那是不堪入耳。左良玉的祖宗十八代,全都遭了殃。 左良玉玩得这一手,顿时就让李自成所部非常难过了。 李自成虽然也想跟着手下大骂特骂左良玉一顿,但是,他也知道,骂也没用。特别是孙传庭领着朝廷官军正在稳扎稳打地逼近,留给他想办法的时间已经没多少了。 因此,在前线的宋献策一赶回,都不给他喘气的机会,李自成就抱着万一的希望,赶紧问宋献策道:“有没有拿下关口的可能?需要多少兵力,需要什么样的人手,尽管开口!” 宋献策狠狠地喘了几口气,连汗都顾不上擦,连忙无奈地回答道:“大将军,要是有办法的话,就早就想办法了。实在是这入川之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强攻肯定是不行的。左良玉手下那李国英亲自坐镇,智取也无可能!” 李自成一听,不由得大失所望。没有了退路,那就直面孙传庭那狗官了。 他正在想着,刘宗敏便已经嚷开了,大嗓门在哪说道:“那就正好,和孙狗官决一死战!他娘的,上次躲在开封城里,打不着他,这一次,看看是他厉害还是老子厉害!” “对,干上一架,看看打败十几万建虏的官军到底有多强!”一只虎李过听了,也是附和说道:“我们好歹二十来万人马,怕他个什么!就朝廷官军那尿性,指不定就是吹出来的战绩!” 其他将领听了,也都纷纷附和。既然避不开,那就打一仗好了。 宋献策扫视在场的这些将领,发现原本罗汝才的手下,大都沉默寡言,根本就没有李自成原本手下的士气高。 于是,他心里很清楚。 自从蓟州之战后,传出消息说,朝廷官军打赢了十几万建虏,并且探马也发现,在开封府下游那边,似乎也确实有建虏俘虏在看押着兴修水利。 自己这边就没有和朝廷官军真正野战过,对于如今朝廷官军的实力,军中一直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觉得朝廷官军竟然都能打败十几万建虏,那这个战力肯定是非常强了。这边去对上这么强大的朝廷官军,肯定是打不过的。 另外一种说法,就觉得这是吹牛。朝廷官军的实力,他们又不是不知道。很可能是运气好,小胜一场,打败个几百几千建虏的,就吹成了十几万建虏。 这两种军中说法,大概各占一半。 如今真得面临要对上孙传庭所领的朝廷官军时,宋献策觉得,这个事情有点棘手了。 中军帐内闹哄哄的,宋献策给李自成打了个眼色。 李自成会意,便示意宋献策跟随他转入后账,然后带着期望问道:“军师一向足智多谋,可有好的计策?” 宋献策听了,便把他刚才想得说了下,然后神情诚恳地对李自成说道:“如今尚未安抚住曹操手下,他们并不会跟我们一条心。因此,属下担心,如果我们一旦对阵孙传庭所部朝廷官军的话,如果这支朝廷官军确实是强军,能打败十多万建虏大军的,恐怕军心士气底下,特别是死伤一多之下,会发生大的变故!” 什么大的变故,他没有说,因为也用不着他说,李自成自己明白的。 果然,李自成听了,虽然不想承认,可最终还是无奈地点点头道:“那如之奈何?总不能留在这里不动吧?” 宋献策一听,马上回答李自成道:“属下在赶来的路上,已经有过考虑,与其对阵实力未知的朝廷官军,属下觉得,不如南下湖广。” “南下湖广?”李自成一听,有点意外地说道,“黄虎那厮不是在那里么?” “嗯!”宋献策听了,马上给李自成分析道,“我们向东的话,一样会受到南下朝廷官军的威胁,而南下的话,至少对八大王的实力,我们心中有数。如今更是因为革左五营都投了朝廷,八大王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说到这里,他看到李自成在思索他的话,便继续说道:“我们南下,可以和八大王说明眼下的厉害关系,抛弃过往恩怨,再度联合起来对付朝廷官军,这是最佳的结果。如果他不愿意联合的话,那我们就不用客气,先占了湖广这个鱼米之乡,稳固实力。” “那之后呢?”李自成听了,对于这些话,并没有否认,只是追问道,“孙传庭肯定会跟在后面,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宋献策似乎也是想过的,因此,他就马上回答道:“那只能是通过消耗时间寻找战机,如果能打赢孙传庭就最好;还有,如果朝堂上发生变故,那也可以;另外一点,就是不知道蓟州之战是否真得打得十几万建虏全军覆没?如果真得是这样,那短期建虏可能没法再入关;可要不是的话,只要建虏元气未伤,只是吃了个亏,哪怕是大亏,属下相信也很快就能入关报复,那就是我们的机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露出一丝无奈,不过很快隐去,继续对李自成说道:“就算这些情况都没出现,也没有打败孙传庭的战机,那我们就沿着八大王的路走,让他在前面替我们开道,一直耗到出现转机。” 李自成听了,忽然露出一丝疲惫的表情,很显然,压力太大。 如今这种情况,让他想起,仿佛又回到了刚造反的时候,官军强大,他压根无法正面交战,只能流窜的岁月。 看到李自成这样子,宋献策想了下,便对他说道:“大将军,如今只是我们未能整合完曹操的手下,只有给时间,他们都能服了大将军,跟着大将军一条心了,我们几十万人马,自然可以和孙传庭一战。甚至分成多路人马牵制孙传庭,如此拖下去,当今天子肯定会没有耐心,变故便会出现。哪怕我们在战场上无法打败孙传庭,最终的胜利也会是我们的!” 一听这话,李自成忽然又高兴了起来,当即一拍宋献策的肩膀,感慨地说道:“我有军师,犹如刘玄德有诸葛孔明也!没错!当年那么难熬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如今我更是手握几十万大军,还怕他个鸟!” 宋献策见到李自成重新燃起了斗志,还称赞他是诸葛孔明,便无声地笑了。 …………………… 与此同时,从河南府洛阳出发的孙应元所部,一路南下,也已经进入了南阳府境内。看到的情况,让他有些吃惊,第一时间便赶去见蓟州伯孙传庭了。 在城头箭楼里,他见到了正在喝茶的孙传庭。 “大人,为何不继续南追了?”孙应元有点着急地提醒道,“我军原本就速度缓慢,如此怕是会被左良玉跑了!” 要换成是他的话,绝对是不给左良玉机会,因为兵贵神速,就要打左良玉一个措手不及,不能给他缓气的机会。 结果,他按照军令,稳扎稳打之下到达南阳府时,却发现孙传庭所部大军就停在南阳府,并没有再南下。 因此,他就想不通了。 孙传庭听了他那焦急的话,却是一点都不急,背着手,缓步下了箭楼,到了城头靠近城里一侧,然后才对跟在后面的孙应元说道:“看到没有,贼军逃了之后,一片狼藉,如果我们不停下来收拾,南阳府的百姓怎么办?” 孙应元是军事将领,还真没有从地方治理的角度去想,因此,被孙传庭这么一说,便看向南阳府城里面,有不少将士都在参与收拾城里的狼藉,帮着那些幸存下来的百姓,修复房子,清理大街小巷的各种污垢垃圾。 正在看着,他又看到孙传庭转身走向城垛方向,便也跟了过去。 这一次,不等孙传庭再说,他便知道关注重点。 果然,城外的田间地头,也有相当一部分军卒在劳作,主要是修复被破坏的河道沟渠。以及有一部分将士和当地百姓在一起,似乎是在丈量土地。 他正看着,孙传庭已经又说话道:“我们不是贼寇,祸害了一地,拍拍屁股就能走了。皇上的要求,是消灭驱逐了一地的贼寇,就要恢复一地的秩序,给百姓一个安稳,如此我们才能后顾无忧。” 孙应元听了,还是有点不甘心道:“可是如此一来,左良玉必定会跑掉啊!” “跑掉?”孙传庭听了,转身看向他道:“他能跑哪里去?只要不被贼寇蹿回北方祸害重建的秩序,早晚有一天能收拾掉他!” 说到这里,他又转回身,用手一指城外道:“看到没有,那边的那些,都是原本左良玉的手下。在朝廷官军的强大压力下,已经分崩离析,只要……” 他的话还没说完,忽然就看到了什么,以至于一下就忘记继续说话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54投诚为紫月花清2万赏加更1/2 , 只见远处,有几百骑骑兵正往这边过来,特别的是,外围的骑兵,都是穿着红色军服,显然是朝廷的骑军,而在中间的,大概有一百来骑,衣裳却是浅色的那种。 让孙传庭愣一下的,还是这一百来骑中,竟然还有五六十骑是女兵! 在军队之中,女兵是非常罕见的。真要说的话,也就忠贞侯统领的白杆军中,会有一些女兵。绝大部分情况来说,战场上是见不到女人的。 这支骑兵的到来,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一时之间,很多人都是好奇,纷纷注视着那些女兵。 离南阳府城比较近了之后,骑兵停下,然后有一骑红色军服的,继续打马往府城过来。 没过一会,一名明军将士便快步上了城头,向孙传庭禀告道:“大人,流寇李自成手下李岩,红娘子前来投诚!” “哦!”孙传庭一听,稍微有点意外。 作为剿贼统帅,他当然是有了解流贼的情况。虽然李岩是在他被关入大牢之后才从贼的,但是,孙传庭也是知道,这个李岩是李自成的重要谋士之一,还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 至于红娘子,一介女流之辈,不说本事如何,混在一群流贼之中,也算是有名气。 因此,这两个人,孙传庭都是有听说过的。特别是这李岩和红娘子,崇祯皇帝都重点提过一下。 当然了,孙传庭并不知道,崇祯皇帝重点提李岩和红娘子,其实是因为刘伟超和崇祯皇帝闲聊流贼的资料时,有重点说过这两人。 要不然的话,崇祯皇帝最多知道是什么贼头,至于贼头手下的头目,是不可能一个个去了解的。 此时,就因为崇祯皇帝有提过,本身孙传庭也有点好奇,就立刻吩咐道:“把他们两人请过来吧!” 他倒是想知道,这李岩为什么会主动前来投诚?会不会有诈? 没过多久,李岩和红娘子两人,便被带上了城头。 面对一堆孙传庭的亲卫,李岩和红娘子倒没有任何害怕不安之类的表情,算是淡定地向孙传庭行礼道:“罪人李岩夫妇,见过孙大人!” 孙传庭打量着李岩,确实是读书人该有的气质,便淡淡地说道:“李岩,原名李信,开封府杞县青龙岗人,天启丁卯年举人。” 说完之后,他便看向一身红衣的女人,又接着说道:“你姓邢,河南长垣县人氏,父母早亡,街头卖艺为生,因吸穿红衣裳,便名红娘子!” 李岩和红娘子一听,不由得双双大吃一惊。 造反是大罪,为了避免连累亲朋,甚至累及祖宗名声,一般造反的人,都是会改名的。包括李自成,这也是他造反之后的名字,原来的名字叫李鸿基。还有明末流贼中一大堆什么扫地王啊,乱世王什么的,也都是不想以本名外泄而取的。 因此,李岩和红娘子也都是,特别是李岩,科举出身的,就更是注重隐藏身份。 结果没想到,刚见到孙传庭,就被孙传庭给一口道破了底细。 此时,李岩和红娘子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转过头,红娘子先开口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胆!”边上的孙应元一听,便厉声喝道,“大人面前,不得无礼!” 在他看来,这两个是贼头,见了孙传庭不但不跪,而且还不尊重,直接就“你”啊“你”的,这就非常过份了! 李岩自然也是懂官场规矩的,听到孙应元喝斥之后,连忙解释道:“贱内出身草莽,不懂礼数,还请大人海涵!” 孙传庭听了,伸手摆摆,表示不在意,然后看向有点不服气的红娘子说道:“本官所说,乃是陛下所言。” “……”一听这话,顿时,李岩和红娘子,甚至还包括孙应元在内,全都愣住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今皇帝竟然知道他们的底细,还交代给了孙传庭! 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就是觉得:这怎么可能? 孙传庭却不会等他们问话,稍微解释一下之后,便按照他自己的思路问道:“你们两人,为何会主动弃暗投明?” 至少革左五营那边,还都是他派了袁壮飞去招安的。李岩这边,却是没有派人,是自己主动过来的。 因此,不管怎么样,他都要先问清楚,以此衡量李岩和红娘子投诚的真实性。 李岩一听,连忙回答道:“官逼民反,不给活路才不得不反!但罪人观如今朝廷之策,已有安民之举,百姓死活是为第一。除去邸报上所说,罪人还亲眼所见……”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城外方向道:“朝廷再无纵容左良玉之流,严肃军纪之余,竟然还有帮扶地方之举。民既安,为何还反?” 顿了顿,李岩目视孙传庭,继续说道:“而罪人之主,初听罪人谏言,严肃军纪,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然遇事不顺,便不再听从罪人之谏,竟开挖黄河堤坝,水淹开封,荼毒黄河下游之百姓,沿途南下,裹挟百姓,重现流贼本性。罪人实难苟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愿从大人,任凭大人处罚!” 说完之后,他终于双膝跪地,头伏地上。 红娘子是有点不情愿这么跪孙传庭的,但是见李岩如此,最终,她也学着李岩的样子跪下了。 孙传庭见了,并没有马上说话,只是看了李岩夫妇两人好一会之后,才淡淡地说道:“起来说话吧!” 很显然,并没有降罪的意思。 这让李岩心中一松,正想说话感谢之时,却被一骨碌先起来的红娘子给扶了起来。 “谢大人!”李岩连忙补上一句,免得又失礼了。 孙传庭看着他,淡淡地说道:“陛下有旨,除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刘宗敏之外,其他人皆可受招安。你能弃暗投明,自然是最好了。” 李岩一听,心中自然是放心,连忙又谢过皇帝开恩。 等他谢完,孙传庭继续说道:“你的事,本官也有听说。心有善念,或许这也是陛下点你名的原因。不过这一次,本官正忙,就先不送你去京师了。” “???”李岩一听,不由得有点好奇,听孙传庭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被皇帝点名了,还会送去京师。而且这话里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他们夫妻俩不是第一个,前面还有人。 不过他心中虽然好奇,却也没敢问。 但是,红娘子也听懂了孙传庭这话的意思,心中好奇,想什么,就直接问道:“还有谁被皇帝点名,然后送去了京师?” 这一次,孙应元没有喝斥她了。因为孙传庭刚才说过,眼前这两人,都是皇帝点名过的,那差不多就是自己人了。 孙传庭似乎心情不错,也不介意红娘子的直言直语,闻声转头看向他回答道:“张献忠手下张定国,张文秀两人,如今已经恢复原姓,李定国和刘文秀,已在京师京营任参将了。” “什么?”听到孙传庭这话,就算李岩知道分寸,谨守本分的,都是大惊失色,或者说是非常失态地确认道,“八大王手下四大义子之二的张定国和张文秀两人,如今已经在京师京营任参将了?” 说真的,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太震撼了! 因为张献忠手下四大义子,那是威名赫赫,可以说是张献忠的左膀右臂,换成李自成这边的话,就相当于是刘宗敏和李过这种级别的。 这样的人,竟然也被朝廷招安,还在京营任参将了? 这个事情,绝对是个大事,但是,他之前却一直没有听说,猛然间听到,是真得失态了! 孙传庭其实也知道他们会吃惊,因为他还知道,这个消息对流贼绝对是很震撼的。为此,他都已经上奏皇帝,建议公开这个消息,以进一步打击流贼的士气。 此时,看到李岩这么吃惊,他便点点头,然后说道:“你且在本官身边听用,待战事告一段落之后,再去京师觐见。” 打完了左良玉,很就要打李自成。而李岩又是李自成军中的谋士,孙传庭自然不会放过了解李自成军中底细的机会。 听到这话,李岩便马上向孙传庭说道:“大人,李自成所部已经向西进发,意图夺取夔州进入蜀地。” 夔州城雄踞瞿塘峡口,地势险要,历来是川东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是川东的咽喉。任何人都知道,控制了夔州城,就控制了巴蜀的东大门。 李岩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他相信孙传庭自然知道这个事情的重要性。 别的不说,大吃一惊肯定是有的。最好是要赶在李自成打下夔州城之前,能追上李自成所部,这样才能避免更复杂的情况出现。 可谁知,孙传庭听了他的话之后,并没有任何大吃一惊的表现,只是皱眉了一下道:“哦,看来这李贼还是有点眼力的。” 说到这里之后,他看到李岩的表情,便给他解释道:“陛下早就料到贼寇入川的可能,因此早有布局!” “……”李岩一听,顿时非常意外,以至于有点愣住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55为紫月花清2万赏加更2/2 , 又是陛下? 李岩听得很清楚,刚才孙传庭不是说他自己,而是说皇帝早就想到了! 之前他从邸报上看到,皇帝发现了这,皇帝发明了那…… 如今他从孙传庭这边听到,皇帝知道了这,皇帝布局了那…… 给他一种感觉,似乎皇帝变得无所不能了! 这一刻,李岩立刻冒出一个念头:该不会那个传说是真的吧? 哪怕他在李自成的手下,也已经有听到传闻,说太祖皇帝显灵,给当今皇帝赐下了宝物! 这种事情,对于读书人来说,第一时间肯定是不信的。 真要相信祖宗会显灵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数典忘祖的了。 比如,自称是范仲淹之后的范文程,真要相信祖宗会显灵的话,除非他是假冒范仲淹后人,否则绝对不敢投靠鞑虏来谋害自己的国家。 想想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竟然知道自己子孙给天下万民制谋划了无数惨案,绝对会显灵灭了这个不肖子孙的。 他这边在想着,孙传庭那边最终还是皱眉说道:“来人,传令各军议事!” 虽然崇祯皇帝在给他的旨意中,就有给他说过,已经八百里加急给三边总督堵胤锡那边,让他协防新任四川巡抚吕大器,守好蜀地的。 但是,孙传庭不敢担保,四川那边已经做好准备了。通讯不便,就是这点麻烦。 而孙传庭这边之所以稳扎稳打,徐徐南下的另外一个原因,也有考虑四川那边局势,就怕那边还没来得及准备,以至于被流贼大军冲入了四川。 真是没想到,这边还没有威胁到李自成那边,他竟然就先一步图谋四川了! 看着传令兵离开,孙传庭也不在城头上待了,正准备下城头的时候,忽然又见有快马飞驰而来,向他禀告道:“大人,左良玉所部三万人左右已于昨日夺取夔州!” 一听这话,孙传庭等人,包括李岩,全都是非常震惊。 他们都没想到,左良玉竟然先一步蹿入了四川! 看来崇祯年间的总兵,就左良玉混得风生水起,不是没有道理的! ……………… 等到了下午时分,各路将领在规定时间内,纷纷赶到南阳原本府衙所在,也就是如今孙传庭的行辕。 他们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在孙传庭出来之前,互相一打听,就由孙应元说了情况。 一听是这,说真的,这些带兵将领,心中其实还是有点意见的。 如果按照他们的想法,那会这么稳扎稳打,直接就冲上去,不给左良玉这些贼寇以应对的时间,干掉就是了。 也就是文官比较麻烦,要讲究这讲究那,现在好了,被左良玉给跑了吧! 不过他们再有意见,也不敢说出来。毕竟孙传庭的威望在那摆着,不说是他们的统帅,就是以文制武这种刻在骨子里的观念,也影响着他们的。 没多久,规定时间到,孙传庭便从后堂转出。跟在他后面的,还有李岩和红娘子。 这个情况,让流贼出身的将领,比如蔺养成等革左五营的人,甚至包括袁时中都吃了一惊。 李岩和红娘子,是李自成的人,他们大都见过面的。 特别是李岩在李自成军中,那是正儿八经地举人出身,而红娘子又是女将,他们这一对,就更是会印象深刻一点的。 这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还跟在孙传庭的身后出现,实在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孙传庭一伸帐,便大概给手下将领说了下情况,然后便说道:“本官已经传令给保定总督,让他派出军队分两路接应。其一是西进开封,然后南下南阳,作为我们后军;第二路,沿运河南下,随时西进,堵截流贼可能东窜后掉头北上之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便严肃了表情点将道:“陈永福、蔺养成何在?” 陈永福和蔺养成一听,立刻出列,抱拳回应道:“末将在!” 孙传庭当即发号施令道:“你们两人,领本部人马立刻启程,从东线唐县南下,经枣阳进逼襄阳!” “末将遵命!”陈永福和蔺养成双双抱拳领命道。 “袁时中、贺一龙何在?” 袁时中和贺一龙听了,立刻出列,抱拳回应道:“末将在!” “你等二人,领本部人马,西出浙川,过党子口,夺勋阳、均州和谷城一线。” 孙传庭的军令一出,袁时中和贺一龙便没有犹豫,立刻抱拳回应道:“末将遵命!” 孙传庭扫视其他人,又沉声喝道:“其余众将,随本官走新野,到襄阳!” “末将遵命!”大堂内,响起了更为响亮的回应声。 这个布局,还是平推方式向南推进,不过速度上要比以前快多,不再是占据一地,先安抚一地,而是直逼襄阳一线。 至于因为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有部分地方有残余贼寇作乱,孙传庭就把这个事情交给了保定总督那边。 虽然这么一来,会更多的消耗钱粮,但是前方战事并没有完全按照预计地进行,也就只能因地制宜地改变计划了。 甚至可以说,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改变。 刚才在后堂的时候,李岩就向孙传庭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谋划,得到了孙传庭的肯定,才会有调动更多军队加入战局的变动。 这个事情,孙传庭只给他这些手下将领透露了一部分,至于其他没有透露的,是他觉得他的这些手下将领还没有必要知道的。 他的这个新的战略布局,孙传庭第一时间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京师,报给崇祯皇帝的。 崇祯皇帝一见,不用说,就拿出手机,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对于重大的事情,他已经养成了习惯,肯定是要问过刘伟超的意见。 视频一接通,就见刘伟超笑呵呵地出现在手机中。 崇祯皇帝知道他那边方便接听的,便对刘伟超说道:“刚才孙卿……孙传庭发来了急报,说左良玉突然蹿入了蜀地,而李自成原本也是想入蜀地的。孙传庭担心蜀地还没准备好,会大乱,由李岩提议……” 刘伟超听到这里,有点好奇,当即问道:“李岩,哪个李岩?李自成手下那个么?” “嗯,是的。”崇祯皇帝一听,便微笑着解释道,“这个李岩,带着他的那个红娘子,主动来投了,也是他带回的消息,说是李自成也想入川。” 解释了之后,他便继续说他原本的话题道:“李岩提议,趁着这次混乱的机会,有可能解决大部分流贼。他这边会说动革左五营那边的人,和他一起去说服李自成的手下接受招安;然后还要求李定国和刘文秀也南下,他们去说动张献忠的手下接受招安。” 说到这里,看到刘伟超好像有点想不通的样子,崇祯皇帝就继续解释道:“李岩的说法,是说如今因为左良玉的先一步入川,打乱了李自成的部署,加上李自成所部本来刚吞并了罗汝才的人马,还没完全安抚住的,因此他估计,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必然会劝李自成南下胡广。这么一来,也会和张献忠那边冲突。”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崇祯皇帝缓了下,然后才又接着说道:“不管李自成和张献忠会有什么样的冲突,混乱肯定是免不了的。因此这就给了朝廷机会,派人去招安的话,应该会有更多的人弃暗投明的!” 听完这话,刘伟超马上说话道:“我有一个问题,让他们原本的手下,就是李自成的手下去劝李自成的人接受招安,张献忠的手下去劝张献忠的人接受招安,这好像不合理啊,混江湖的,不是讲究一个义字么?反过来去对付他们的原本的兄弟,会答应么?”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一笑道:“这个事情,孙传庭在奏疏中也有提到了。应该说,就是考虑到李定国和刘文秀可能会不大愿意,因此李岩还给了说服他们两个人的理由!” “哦?”刘伟超一听,不由得非常好奇,连忙问道,“什么理由?” 这个李岩,该不会是混江湖出身,因为不知道江湖上最重一个义字。接受了招安,这就等于背叛了兄弟,还要反过来去挖原来兄弟的墙角,对于一般混江湖的人来说,这应该是没法接受的吧? 在刘伟超看过的不少电影电视剧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凡是这样做的,那就一定是反派! 按照史书上对李定国和刘文秀他们的描述,应该不至于会这样做吧? 这么想着,说真的,他非常好奇,李岩到底是给了孙传庭什么建议,能够说服刘文秀和李定国去帮朝廷对付张献忠那边? 崇祯皇帝倒是没有刘伟超这么惊讶,毕竟他是皇帝,对于这种认知,和刘伟超完全是两样的,以为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此,见到刘伟超好像很惊讶地问话,他反而有点不解,便把李岩说得劝说理由给刘伟超说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56追赃助饷 “那个李岩说,江湖上一般认为,招安后的江湖人去对付原本的江湖兄弟,不管他们是用什么手段,那都是背信弃义,是被江湖人所不耻的。但是,他认为,此乃谬论!” 崇祯皇帝似乎很喜欢李岩的理由,因此说话间,都带着赞许的意味,继续给刘伟超说道:“他认为,以前是官逼民反,百姓活不下去而造反。可如今,朝廷已注重民生,惩治贪官污吏的决心之大,也从未有过……”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又给刘伟超解释道:“他是指朕不但连兵部尚书、首辅这类高官都不姑息,甚至连犯法之国公、藩王也不轻饶。还有手握兵权的左良玉,也是要严肃法纪。” 刘伟超听得微微一笑,难怪崇祯皇帝会高兴,这不就等于是变相地在夸他嘛! 只听崇祯皇帝继续对刘伟超说道:“如此一来,如若他们再造反,就是陷百姓于水火之中,是为不义。再者,如今朝廷官军强大,打败消灭他们更不是难事。如果李定国和刘文秀他们顾念以前的结义之情,兄弟之情,就应该是去劝他们早日弃暗投明,如此不但能早日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更能让他们曾经的江湖兄弟也有一个好的归宿。如若不做,反而是对原来的江湖兄弟不义!”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便笑着问刘伟超道:“你觉得怎么样,朕感觉他说得很有道理!” 刘伟超听了,也是笑着说道:“还真是,这读书人就是会说啊!很强!我觉得可以,你去试试。如果能让李定国和刘文秀出面去对付张献忠所部,招安那边人的话,我觉得效果也会好很多。并且让李定国和刘文秀认识到,他们这么做其实是为他以前的兄弟好,估计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错,做事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他是真得不得不承认,这个李岩真得会说,之前造反有理,之后招安有利,总之,怎么都有理! 当然了,至少在刘伟超看来,实际情况大概也差不多。 明末的动乱,基本上是在天灾人祸之下,活不下去之后造反的。只不过大部分造反的,又会去祸害其他能活得下去的百姓活不下去,就失去了起义的正义性。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在流贼转为建立根据地之后,性质就会变了。比如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还开仓放粮,注意民生,就开始蜕变了。 张献忠也是,建立大西国,开科取士,并委派地方官治理,那就不再只是破坏地方了。 不过因为崇祯皇帝有了金手指,他的势力范围原本就大,底蕴更强,就能迅速扭转局面。对于天下百姓来说,只要是能早日天下太平,那就是最好。 想到这里,刘伟超忽然想到了一个其他可能性,如果他的这个影子手机不是到了崇祯皇帝手中,而是到李自成手中,或者张献忠等其他人手中,那明末又会变得怎么样? 又或者,这个位面不止自己是时空通讯的用户,而是有好几个,然后影子手机落到了不同人的手中。比如皇太极或者多尔衮一个,崇祯皇帝一个,李自成一个,张献忠一个什么的,那么明末的局势又会怎么发展? 想了一下,有点想不出来。刘伟超不由得笑了,要是把这个点子说给那些写网络小说的,再赞助他们一笔钱,看他们会写出什么样的小说? “你笑什么?”崇祯皇帝看到刘伟超突然笑了,便有点好奇地问道,“可是还有不妥?” 刘伟超一听,回过神来,便连忙摇头说道:“很好啊,没有不妥……”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如果真要说不妥的话,怕是用兵规模要一下增加好多,你的钱粮能支撑么?” 崇祯皇帝一听,也是有点头疼道:“是啊,就是钱粮,特别是粮食是个问题!朕不想伤及恢复中的民生,可要是从沿海运送粮食去中原内陆的话,路上消耗的粮草就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孙传庭这个计划,朕看着不错,也不想错过!” 刘伟超听了,想了一下说道:“如今已经是六七月份了,郑芝龙不是会从南洋运粮么?可以催催他,多运一些。并且南方那边的番薯应该产量比较大吧,可以磨成粉晒干,也方便存储运输。另外,最好能再把地方乡绅手中的钱粮也用起来。” 各地藩王的钱粮用起来,这是之前就在做的了。但是,如今战事往南方移了,那边的藩王不是已经被流贼杀了,就是没有藩王地盘了。总体来说,明朝的藩王都是在中原及中原北部,南方就很少了。 不过南方藩王虽然少,但是有钱士绅多啊!很自然地,就想到了他们手中的钱粮。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皱眉说道:“士绅的钱粮么?那朕要让厂卫先去查下,看那些人家比较富,要不然,都不知道要抄多少家才能凑够军需物资!” “……”刘伟超一听,顿时就无语了。 看来崇祯皇帝还真是抄家抄出甜头了,满脑子都是抄家。 感慨了一下之后,刘伟超不得不提醒他道:“你是皇帝啊,他们是你的子民,满脑子都惦记着你子民的钱袋子,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话,要是穿越过去,当着崇祯皇帝的面,那他肯定是不敢说的。然而,如今两个位面,一个手机联系,就无须顾忌这么多了! 崇祯皇帝估计在刘伟超面前,也已经皮实了,一点都不在意这个话,只是笑着说道:“朕就不信了,那些有钱乡绅会没个错处?朕一样可以秉公执法,不会乱来啊!” 刘伟超听得无语,便提醒崇祯皇帝说道:“你这个,和李自成的追赃助饷有什么区别?知道为什么李自成最终没有得到天下么?就因为他这个追赃助饷的政策一直不变,失去了乡绅的支持。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中产阶级的支持。” 其实古代的情况还有所不同,当然,各种差别,刘伟超也没必要说,解释起来也是麻烦。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我怀疑李自成之所以到了后来也不改变追赃助饷的政策,估计就是和你一样,觉得这样来钱容易。但是,那是人,不是猪,会反抗的。” 此时的崇祯皇帝,不但是因为李自成如今是流贼鄙视他,更因为刘伟超给他说过的历史上,进了京师却坐不稳位置,很快被建虏赶走然后一命呜呼而鄙视。因此,听到刘伟超拿他和李自成比了,顿时就开始检讨自己。 “那朕该怎么做?”想了下,崇祯皇帝还是咨询刘伟超道。 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地就回答道:“抄家只能是权宜之计,是树典型用的。不能每个贪官污吏,或者有点问题的都是抄家。要想中兴大明,并且让大明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你就要整合大明的所有力量,捆绑利益,齐心协力,才能做到你想要做到的事情!” 这个观点,他以前说过。崇祯皇帝此时听了,便立刻想起来。 其实还真是,就是因为抄家的钱财来得太容易了,而搞什么利益捆绑,那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太费脑子也太费事情,因此,崇祯皇帝才下意识地就做出了选择。 不过此时在刘伟超又提醒他之后,崇祯皇帝终于认真思考了起来。 你要说崇祯皇帝笨么?哪怕他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亡国之君,但他其实也是不笨的。 稍微一想,想着他心中一直惦记着的事情之后,忽然灵光一闪,似乎是有了一举三得的好想法。 于是,崇祯皇帝便带着一丝兴奋,对刘伟超说道:“你看,朕这样的想法,或者说思路如何?”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只听崇祯皇帝对他说道:“之前不是考虑过铁道司只归属于内宫不是很好么?并且,朕也确实有收到一些奏章,已经有臣子对此有意见,说是铁道司关系重大,应该要外廷也参与才好。” 说到这里,他似乎又兴奋了一点,对刘伟超继续说道:“通州到天津的铁路不是已经开通了么,来来往往的货物运输,让天津那边一下变得繁华起来了。铁路运输的好处,朕早就知道,让很多人都眼红了!” 因为已经有通州到京师的铁路修筑经验,加上手中有大批的俘虏可以死命地用。通州到京师的铁路修筑速度,就比原先要快好几倍。当然,代价也有,就是修完这条铁路之后,俘虏只剩下一半了。 这条铁路一修完,天津到京师的运输,不管是货物还是旅客,都是一天时间就能直达。甚至是在火车上睡一觉,就能到了。 这路程一远,就更是显出了蒸汽火车对于原来的马车等工具的优势。 也因此,这铁路运输自然被很多人看在眼里,不眼红就怪了! 刘伟超一听崇祯皇帝这话,便大概猜出了他的想法。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57 什么鸡 此时,崇祯皇帝便把他刚才想到的做法,都给刘伟超说了一遍。 “不错,不错!”刘伟超听完,不由得点头赞道,“我发现只要知道要怎么去做之后,想出来的办法都是可以的,脑子很活了!” 听到这样的夸奖,崇祯皇帝微微一笑,虽然很受用,却是已经能保持矜持,不再像去年一样,动不动就激动。 就听他对刘伟超说道:“这当然也是你的功劳了,让朕多了不知道多少见识。甚至朕敢说,如今这大明朝,朕在某些方面的见识,比那些大儒什么的,都要强多了,能想到的办法,自然也会比以前好了!” 这多少都算是拍了刘伟超一个马屁,让刘伟超很是受用。要知道,这可是皇帝马屁,别人有这个能耐让皇帝拍马屁么? 他正想着,崇祯皇帝解决了自己的事情,心情很好,就问他道:“刚才看你似乎很开心的样子,是有什么好事么?” 刘伟超一听,顿时就又笑了,当即点点头说道:“当然有好事,刚才算了下半年的利润,你知道有多少么?” “多少?”崇祯皇帝对于后世的生意,根本就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索性也不猜,就直接问道。 刘伟超伸出一个巴掌,当即笑呵呵地说道:“估计有五百万利润了,并且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下半年可能会有一千万利润!” 崇祯皇帝一听,反而微微有点失望道:“去年你不是一笔生意就赚了一千万么?这才五百万,还是太少了啊!” 刘伟超一听,却是摇头笑道:“这不一样啊,那样的生意不能持久,只是也遇到了一个不差钱的主,又是全新的古典题材,各方面因素结合起来,才有一千万。下半年会有第二场演唱会,就是古典军武,英姿飒爽那种,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定下的,可以多编些曲目,这样就有额外的一千万到账。不过我估计,这种外快也就这样了。” 说到这里,他却是精神一振,带着点兴奋对崇祯皇帝又说道:“不过眼下这个却不一样啊,这可是长久生意,你的视频给我吸引了上千万的粉丝,而且是几个视频网站都有,源源不断地给网店引流。别的不说,就御厨这系列的,最是受欢迎,最好卖了。我跟你说,现在大家并不怎么缺钱,只要味道好,有故事,回头客就对。” 崇祯皇帝听了,还不是很明白,就想问下,结果,刘伟超还在那边巴拉巴拉地说道:“我还想到了一个点子,比如你那些宫廷出品桂花糕,看看弄点文化内涵出来。或者来一些诗词歌赋什么的,最好原创,可以让你的那些大儒去写,我加上这种文化内涵的,就算不提价,肯定也更有品味,更会受欢迎,赚得钱就更多!” 这种要求,崇祯皇帝听得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有什么文化内涵,就能卖得更好?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一口就答应道:“这个没问题,朕的那些臣子,治国如何不好说,但是只要是进士出身,诗词乃是最基本的。朕回头,就让他们先写一批,给你试试!” “多谢多谢!”刘伟超一听,满心欢喜,当即道谢道。 他这边,因为崇祯皇帝传过来的视频很多了,基本上可以说,能做到一天一个视频,也就等于说,他的那几个视频账号,是每天都有更新。 都是明朝的,各种题材都有,包括衣食住行的视频介绍。 而如今,能够转化为钱的,主要是衣食两块。这其中,又以吃这一块是大头。 这上半年,别人可能会忙视频制作,但是他其实只负责鼠标一点上传而已。大部分精力,都是扑在开食品厂,把控食品质量上。 虽然说是半年时间的利润是五百万,但是,其实真正开始赚钱,估计也就三个月左右。 五百万的利润中,衣服的利润,就只有一百万左右。其他,都是吃的。 按照每个月的销售曲线,刘伟超敢肯定,不出问题的话,至少从目前来看,肯定是一个月的利润比一个月的高。 源源不断的收入,比起演唱会提供曲目之类这种,有一次,没一次的更让他欢喜。 此时,在谢过崇祯皇帝之后,不等崇祯皇帝说话,他又说出了他的未来打算道:“我这些生意,如今算是已经走上正轨,不需要我多少精力,只需要点点鼠标,上传下视频好了。服装厂、食品厂和网店,都是别人负责,因此,时间比较多。所以,我想去读个历史类的研究生!”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有点不明其意。 刘伟超听了,便给他解释道:“就是再去钻研历史,这么一来,或许以后我可以给你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另外,我有这一层身份为掩护的话,我出品了这么多的古代视频,也算是不意外了。” 至于能不能考上,他一点都不担心。本科是985学校毕业,智商就摆在这里了。虽然是有两年没有读书了,但是如今的他,又没有压力。 刘伟超相信,只要自己认真起来,考这种比较冷门的研究生,不会有问题的。 崇祯皇帝别的不管,一听刘伟超去读什么研究生对他会有帮助,那是二话不说,便当即赞成道:“俗语有云,学无止境,你这种求学精神,真得是让朕佩服啊!” 又是一个皇帝马屁,刘伟超听了,欣然受之! 作为回礼,他便也对崇祯皇帝说道:“你的勤奋,不对,勤政精神,让我都汗颜。加油,铁人同志,好好干!” 那是啥意思?崇祯皇帝有点不明白,不过整句话的大概意思,还是明白的。便笑了笑,终归还是惦记国家大事,便对刘伟超说道:“那没事的话,朕就先挂了。蜀地那边太远,还不知道会怎么样,朕有点担心,得有个应对之策才好!” 左良玉已经蹿入四川的事情,让他感觉有点美中不足。别是秦兵还没入川,甚至连吕大器也还没入川,那四川的局势,必定会非常乱。而如果左良玉所部攻势凶猛,先一步控制了所有入川道路的话,那麻烦就大了。 这么想着,他又不由得有点感慨道:“要是朕这手机,也能和蜀地那边直接联系,那就太好了,只是很可惜……” 听到他这话,刘伟超想也不想,便笑着说道:“虽然你那边手机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用有线电报,或者无线电报的话,也是可以远距离实时通讯的!”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随后是大喜过望,连忙确认道:“你的意思是说,朕……朕这边也可以很远就能互相说话的么?” 如果说蒸汽火车的出现,已经颠覆了明朝人的世界观,那要是像手机这样的,能远距离通话的东西出现的话,绝对比蒸汽火车还能让明朝人意外,更颠覆他们的世界观! 毕竟火车拉东西,哪怕不可想象,也能以马车、牛车为原型来参考的。但是像手机这样的,那连传说中的神仙,似乎都不可能做得到,也没有这样类似的传说。 唯一有点相近的,就只有顺风耳的传说了。但是,那也只能是听,不能像手机这样正常说话的。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刘伟超便笑着说道:“应该是可以吧,我不是很确定。另外,不是像手机这样方便通话,而是把一句话用奇怪的字符替代,然后可以立刻传到非常远的地方,那边能马上收到这些奇怪的字符,然后再把这些奇怪的字符转换回原来的话。从很远处传回来,也是这种操作,比较麻烦的。” “不麻烦,不麻烦……”崇祯皇帝一听,欣喜地说道,“一点都不麻烦!就算再麻烦,也麻烦不过八百里加急吧?这个……” 说到这里,他想起刘伟超说,他这边不一定能实现,就有点担心,连忙又说道:“这个什么鸡,你赶紧看看,看我这边能不能做出来!” 刘伟超见他这么急促,便对他说道:“这个是涉及到电的应用,而你那边,连电都还没有。就算能做出来,肯定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做出来的。这样吧!” 顿了顿,他想了下后又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先挑选一批人出来,我把有关电的知识给你发过去,原理这些,你那边先熟悉下,然后我出钱,让人设计下看看,在你们那样的条件下,怎么来做能容易实现!” 说完之后,他想起什么,便补充说道:“这个电是物理学范畴的,你可以挑选物理学方面学得比较好的人出来!”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点头回道:“没问题,没问题,那你忙,你忙,朕就不打扰了!” 刘伟超见了,不由得笑着摇摇头。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崇祯皇帝这么急切了! 于是,他便又笑着说道:“好,那就挂了啊!” “挂吧!”崇祯皇帝立刻附和一句,主动先挂了电话。然后,静静地畅想了下如果大明有了那个什么鸡的情况。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下旨,召见内阁并六部九卿议事。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58 陛下英明 文华殿内,崇祯皇帝先把孙传庭的奏疏,让他的这些臣子都看了一遍,然后表情严肃地问道:“诸卿以为,前线军需粮草之事,该如何解决?之前的时候,都是朕在安排这些事情,如今,朕想听听诸卿之意!” 事实上,从去年有了手机这个金手指之后,对于朝政的处理,特别是军队方面,崇祯皇帝基本上都是跳过了外廷直接决断的。 抄来的家财,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直接用于勇卫营和京营的整编;扬州大盐商的抄家,也是东厂动手,并且在江南设立采办衙门直接采购军需物资供应北方。 这些事情,如果让外廷去做的,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完这些事情的。 如今,崇祯皇帝直接把话撂明了,这一次,要外廷想办法! 顿时,内阁六部的这些官员一听,都有些傻眼了:就按照以前的做,不好么? 这不,户部尚书倪元璐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如今全国赋税,都难以征收,更不用说解押至京师。户部没有钱粮,与之奈何?” 他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全国各地,不是因为在打仗,就是皇帝免了一定期限的赋税,至少短期内要想征收上赋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换成以前的话,除了正常赋税外,还有三饷的。户部手里,多少都有点钱。 首辅贺逢圣听了,也是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张家口金矿不是已经有进项了么?” 崇祯皇帝一听,马上喝问道:“朕要的是军需粮草,金子能吃么?朕给你金子,你负责送粮草到前线,如何?” 贺逢圣一听,低头,秒变泥菩萨! 钱是可以买到粮食,但是,这需要时间,而从孙传庭的奏章上看,战事不能拖,否则给流贼缓过气来,就更难剿灭了! 看到底下臣子都不说话了,崇祯皇帝便冷声喝道:“如果事事都要朕来办,朕要你们何用?” 这个话说出来,就有点重了。 贺逢圣等人,唯有跪地请罪:“臣等知罪!” 事实上,他们还真没办法,总不能像皇帝那样不管不顾,抄家,再抄家吧? 要是那个臣子敢这么干,那绝对是魏逆的下场,最后结局肯定会很凄惨的! 至于常规手段,倪元璐也已经说了,至少在目前的局势下,也收不上钱粮的。 崇祯皇帝其实清楚这一点,当然,这是在刘伟超的指点下,他才认识到的。要不然,他也不会用非常规手段去搞钱粮了。 至少在天下太平之前,恢复民生之前,想要靠常规手段来收税做事,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而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明末已经是死局的原因。 此时,崇祯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这一群人,在稍微等了一会之后,便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朕也知道你们的难处,都起来说话吧!” 贺逢圣等人一听,心中都是有些感激,理解万岁! 等他们起来之后,崇祯皇帝有点感慨地说道:“如果铁路能修遍全国的话,从东南沿海运往中原诸地,就不是难事了。” 在明中后期,有一句话叫做,湖广熟,天下足。 但是如今的局势,湖广那边都在闹贼乱,根本就支援不了全国的粮食,唯有沿海一带的南方,才有粮食可以调配,更有江南采办衙门,可以一船船的运粮食。 但是,要想把这些粮食送往中原前线,路上估计要消耗几倍的粮食,这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倪元璐一听这件心心念念的事,便连忙奏道:“陛下所言极是,以蒸汽火车之运力,还有那速度,以后不止是运粮,朝廷对地方的掌控都能强很多。运粮、运兵,皆是方便了!” 如今火车就在京师城外,显而易见的事情,所有人一看就能看到,蒸汽火车的优势。 因此,他说完之后,其他臣子也是附和,都是支持铁路要大规模铺设。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认可他们的说话,然后说道:“只是铁道司人力有限,钱粮有限,只能一条一条地来,一下铺开,这不可能!” 一听这话,倪元璐连忙奏道:“陛下训臣等无能,臣深以为耻。所谓知耻而后勇,这铁路铺设之事,如若由户部来做,臣定能不负陛下之望!” “你有钱粮?”崇祯皇帝一听,那不知道他是什么打算,就盯着铁道司的这块大肥肉而已,而这,正是他之前在刘伟超的建议下,准备转型的点,因此,便顺着倪元璐的话问道。 刚才都说了,没有钱粮的。如今担保能铺设,那这钱粮从哪里来? 倪元璐听了,转头看了下同僚,然后马上回奏道:“虽户部没有钱粮,但是民间却有。微臣以为,此等大规模铺设铁路之事,须得让地方乡绅参与,以他们的钱粮来做事,再分润些回报给他们,如此便能成也!” 只要建好了铁路,就能坐收运费,源源不断地收入,谁不喜欢? “怎么个分润法?”崇祯皇帝似乎是想了一下,然后再问道。 匆忙间提出了这个方案,倪元璐对于利益分配,还真没想过。但是,难得趁这次机会,有虎口夺食的可能,怕耽搁下去,皇帝又改主意,便连忙奏道:“修建铁路费用,由地方乡绅出资,以后所得收入,陛下占五成,户部三成,地方乡绅两成。” “哦?”崇祯皇帝一听,似乎很感兴趣,想了下,然后问其他人道:“倪卿之提议,诸卿可有想法?” 贺逢圣等人,见皇帝似乎是有点意动,便连忙附和,表示没有意义。 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把铁道司从宫内分出一块来,以后都没可能。而铁路运输,显而易见是今后出行的大头,赚钱是肯定的。 很显然,对于铁路的认识,他们还不是很深。 崇祯皇帝见他们都同意了,似乎想了下,然后才点头说道:“那也行,不过铁路乃国之要道,不能任由地方乡绅长久坐享其成。到达一定期限之后,其所占收入就转为地方衙门开支,减少地方衙门对地方上的摊派征税。当然,地方乡绅出钱出力的,赚钱也肯定是要他们赚钱的,如何?” 听到崇祯皇帝的最后这个话,倪元璐就有底气了,连忙回奏道:“陛下英明!” 从皇帝口中夺食,一直是大明朝文官的传统。 此时听到户部尚书和皇帝的谈判,其他人互相对视一眼,都是出声附和。 崇祯皇帝见他们都同意了,便又说另外一个事情道:“诸卿对于卫辉府上奏潞王之谋逆,是如何想的?” 在场的这些人,又不是傻子,谁不知道,如果不是崇祯皇帝授意的话,孙传庭会去找潞王的麻烦,卫辉府会上这个奏章? 抄家都已经抄了,如果皇帝不同意,早就勃然大怒了。 对于藩王,只要是文官,那可都是没有好感的。他们的屁股,绝对不会坐到藩王那边去。 皇帝看上了藩王的钱财,抄家藩王,他们只会说好!因为军需粮草的钱,就不用再从其他地方来筹备了。 对他们来说,不管从哪筹备,都没有从藩王那边筹备,让他们更觉得开心! 因此,听到崇祯皇帝的这话之后,刑部尚书最先出列奏道:“潞王陵之逾制,乃是铁一般事实。微臣以为,就算潞王没有谋反之意,也犯有大不敬之罪,罚没家财都是轻的!” “老臣初闻此事,亦是惊骇莫名,如此逾制,是不把朝廷律法放在眼里,如若不处置的话,以后人人逾制,国之不国也!”都察院左都御史黄宗周跟着奏道,“老臣以为,哪怕是藩王,太祖之后,亦要严处,如此方能警示他人!” 贺逢圣等人,对此也是纷纷附和,表示一定要严惩,卫辉府和孙传庭那么干,是对的。 对于他们的这些话,崇祯皇帝似乎都在认真听,等他们都说得差不多了,才点点头,表情严肃地说道:“朕以为诸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就罚没潞王家财,押送凤阳守陵思过。其他藩王,如果还敢违法乱纪的话,朕亦不轻饶!” “陛下英明!” “陛下圣明!” “……” 文华殿内,对于崇祯皇帝处罚潞王的这个事情,顿时引得一片叫好之声。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一点都没有觉得对不起那些七姑八大姨,反而想着,这个事情公告天下之后,其他藩王,应该是能吸取教训,自己派去的厂卫再上门求财的话,总不会再当铁公鸡了吧? 要不然,就算没有潞王陵,也能再找一个罪名出来!就问他们怕不怕! 在祖宗基业,社稷江山面前,这些亲戚情面,都得往后靠。 不过潞王这个事情这么定性了,有了这个作为依据,其他也还是要收拾的。 就按照刘伟超所说的,有些人,有些有钱人,他们是钱多烧的,就该收拾一番的。 于是,等到文华殿内重新安静下来之后,崇祯皇帝便严肃了表情,继续和他的臣子说事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59 怎么办吧 , “此事,当为典型,令各处藩王戒,也为所有朕之子民戒!” 崇祯皇帝这话,意思就是要大张旗鼓地搞事,让所有人都知道,并引以为戒! 对此,贺逢圣等人,自然没有意见,反正是处罚潞王,顺带着吓吓其他藩王,他们很乐意看到。 就这么地,在这次御前会议之后,两个事情就公告天下了。 第一个事情,是有关铁道司的事情,并且由各省上报待修建铁路以及集资情况,有多少达到修筑铁路的要求就修多少条。 总体来说,就是乡绅出钱,朝廷出力,共同修建铁路。 而这个朝廷出力呢,主要是各地卫所改制的铁道兵为修筑主力,人力不够,就由地方官府征发当地百姓,管饭,饭钱由地方乡绅出。总体而言,铁道司主掌铁路修建,户部主官火车运营,所得利润就按事先规定比例分成。 当然了,最开始的铁路修建,肯定无法完美,比如说,多山,多河的地方,修筑比较困难的,先不修,就修平原上容易修建的那些。 等再多一些经验,技术再成熟,再去考虑山川河谷这些复杂地形的铁路修筑。为此,铁道司这边的五成利润中,有一部分是要拨给科学院后续技术研发之用。 第二个公布的事情,就是对于潞王的处罚了。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之下,这个处罚就是大张旗鼓了,甚至比第一件事情,知道的人都多。 绝大部分人,不止平头百姓,包括文官武将,对此都是幸灾乐祸的多。 “该,听说卫辉那边的百姓,一个个都放鞭炮呢!” “这些藩王,确实该治一治,修筑的陵墓,比太祖的规格都高,这是反了天啊!要我说,直接定谋逆都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也是皇上念在都是龙子龙孙的面子上,并没有定为谋逆,要不然就直接斩了,如今至少还能捡一条命,去凤阳养老了!” “可不是,当年的宁王不就伏诛了嘛!这潞王,已经是算走运了!” “活该,谁让他逾制的!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么明显的事情,罪证确凿的,竟然敢堂而皇之地逾制,这下好了吧,傻眼了吧!” “……” 他们在幸灾乐祸的同时,却不知道,崇祯皇帝早就在那等着呢。 听到各处传来对潞王的消息,都是肯定朝廷的做法,一个个不是幸灾乐祸,就是义愤填膺,总之,对于潞王逾制的处罚,没有人认为是有问题的。 于是,崇祯皇帝又一次召开内阁并六部九卿的文华殿会议,并且在事前,崇祯皇帝还找王承恩面授机宜。 这不,一开会,崇祯皇帝便对底下群臣说道:“诸卿,西厂这边有事奏报,事关重大,因此召集诸卿议事!” 一听是西厂奏报,顿时,所有文官心中都是一咯噔,估计不会是好事! 果然,听到崇祯皇帝的开场白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便出列奏道:“万岁爷,潞王之逾制,世人皆言朝廷律法之公正。然而,奴婢也收到潞王之申述,说天下之逾制,非其一人。如若只处置他一人,则有失朝廷律法之公正。” “哦?”崇祯皇帝好像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听了之后,颇为惊讶,当即喝问道:“还有何人逾制?朕绝不姑息!”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这些官员,一个个全都傻眼了! 为什么? 因为到明末这个时候,礼崩乐坏,那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 事实上,从明朝中叶开始,随着经济的发达,手里有钱的,开始想着法子享受,不但导致明朝社会风气的糜烂,也同样让他们视朝廷规定的礼制于无物,一点点地开始逾越。 比如衣着服饰的越礼逾制,朝廷从洪武年间开始对官民士庶服饰,从头至足对衣服的衣料、颜色、式样都有详细的礼制规定。 对这些礼制,朝廷还以法律形式加以认定,强令所有臣民严格执行:“若违式唇用,有官杖一百,罢职不叙。无官者答五十,罪坐家长,工匠并答五十。“ 结果呢,从明中叶开始,就屡屡有违禁,到了后来,更是男子服绵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有记载,崇祯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湖州府乌程县“富贵家纵容仆隶,亦循巾履,新巧屡更“,服饰逾制至极。 除此之外,还有居宅的越礼逾制。这一次,处罚潞王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这个的。 明中叶以后,在建筑住宅时,已在建筑规格、式样、装饰等方面突破束缚,不断冲击着居宅的等级限制。 史载,河南太康县“成化间,瓦舍宇渐多,俗以高楼相尚,弘治间龙盛。“而同一时期的商丘地区也“高楼飞阁连云起,画栋雕墙拟帝里。“ 江苏江阴县“成化以后,富者之居唇侔公室“。湖南茶陵州成化以后,富人家居宅“比之宫室“。由此可见,房屋住宅僭逾之风始于成化年间,此后城乡房舍发展日尚华靡。至嘉靖末年,南京百姓之家亦“重檐兽脊如官衙然,园囿僭拟公侯“。 难怪当时有人感叹∶“今重堂窈寝,回廊层台,园亭池馆,金型碧相,不可名状矣“。 所以说,潞王会逾制,这是有当时的背景在的,只不过,他是更过份的那种。 此时,由王承恩这么一上奏,把这个逾制的事情,从潞王这边一扩大化,在场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自然是傻眼了的。 因为认真追究的话,基本上,每个人都逃不掉,肯定或多或少都有逾制的地方。 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就前几天皇帝处罚潞王逾制的时候,大家都是欣然叫好,说逾制该死,而潞王也被抄家,并流放凤阳去看皇陵了。然后其他人的逾制,就不处罚,当没有,这合适么? 别的不说,衣服什么的,可能一道旨意下去,大家可以暂时换回原来的衣裳;但是,建筑之类的逾制,那怎么办?没法改啊,直接会被抓现行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西厂禀告给皇帝的逾制,认不认? 似乎还没法不认,一如潞王那样,就摆在那里,大家都是有眼就能看到的! 既然认的话,那就是确认逾制,按照大明律法,可是要罚的。 这个处罚,当官是要罢官不用,不当官的,杖责都是轻的。 认不认? 要是有可能,当然没人想认的! 那么如今怎么办?这个事情是在御前提了出来的,潞王都是从重处罚了。人家也说了,要是别人不罚只罚他的话,他不服! 你要说那潞王也不罚了吧,可都已经罚了,而且大家还拍手叫好,说罚得好,是该罚的! 这就等于是自己把不处罚的大门给关上了! 难不成还要自己打自己嘴巴,然后让皇帝不要处罚潞王了? 就算皇帝答应,可潞王的家财都充足军需物资,前线打仗用了,也不可能追得回来啊! 那如今怎么办? 除了傻眼,似乎也只有傻眼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幸灾乐祸潞王的同时,给自己埋了个坑! 御座上,崇祯皇帝那边还在震怒着呢,显然不可能有不罚的意思。 而这个该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正在那巴拉巴拉地上奏,给皇帝说京师这边逾制的名单。 “万岁爷,西厂只是随便查了下,暂时就查到了这些。”王承恩似乎一点都感觉不到身后人群对他的集火,只是奏道,“回头奴婢下去之后,会让手下再好好查查的!”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扫视殿内其他臣子,厉声喝道:“卿等以为,该如何处置?” 底下这群官员听了,不由得面面相觑! 怎么处置?按律处置么?这显然不可能! 要不然,朝堂上就没有站着的官员了,京师至少一大半人家都要挨罚。 唯一能说事的,也只有一个理由了! 这么想着,作为大明首辅,文官第一人,不得不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老臣自从潞王之事后,也有留意这方面的情况。从老臣这边所见所闻,逾制这个事情,怕是不止王公公所奏,甚至可以说远远不止。不说他地,光是京师,十户人家,至少九户有或多或少的逾制。老臣正想着,此事有点棘手,不知道如何上奏,没想到王公公先说了!” 好家伙,直接把自己的责任先撇清了下。 其他臣子一听他这话,便立刻明白了他这话的重点意思,就是往法不责众上面引导。 于是,便一个个纷纷出列,向崇祯皇帝奏对,说这个逾制的事情,如今是多普遍普遍了,总之,就差说,所有人都有逾制了。 情况就摆在这里,然后他们就不说话了。意思就是说,皇上,你看着吧,这么多人都逾制了,该不该办吧? 只要真按大明律法严办的话,估计连执行的人都没有。会重现太祖当年,犯官带着镣铐去审问犯人的情况,因为就没有清白之人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60 千古一帝 , 第360章 千古一帝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崇祯皇帝这话,意思就是要大张旗鼓地搞事,让所有人都知道,并引以为戒! 对此,贺逢圣等人,自然没有意见,反正是处罚潞王,顺带着吓吓其他藩王,他们很乐意看到。 就这么地,在这次御前会议之后,两个事情就公告天下了。 第一个事情,是有关铁道司的事情,并且由各省上报待修建铁路以及集资情况,有多少达到修筑铁路的要求就修多少条。 总体来说,就是乡绅出钱,朝廷出力,共同修建铁路。 而这个朝廷出力呢,主要是各地卫所改制的铁道兵为修筑主力,人力不够,就由地方官府征发当地百姓,管饭,饭钱由地方乡绅出。总体而言,铁道司主掌铁路修建,户部主官火车运营,所得利润就按事先规定比例分成。 当然了,最开始的铁路修建,肯定无法完美,比如说,多山,多河的地方,修筑比较困难的,先不修,就修平原上容易修建的那些。 等再多一些经验,技术再成熟,再去考虑山川河谷这些复杂地形的铁路修筑。为此,铁道司这边的五成利润中,有一部分是要拨给科学院后续技术研发之用。 第二个公布的事情,就是对于潞王的处罚了。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之下,这个处罚就是大张旗鼓了,甚至比第一件事情,知道的人都多。 绝大部分人,不止平头百姓,包括文官武将,对此都是幸灾乐祸的多。 “该,听说卫辉那边的百姓,一个个都放鞭炮呢!” “这些藩王,确实该治一治,修筑的陵墓,比太祖的规格都高,这是反了天啊!要我说,直接定谋逆都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也是皇上念在都是龙子龙孙的面子上,并没有定为谋逆,要不然就直接斩了,如今至少还能捡一条命,去凤阳养老了!” “可不是,当年的宁王不就伏诛了嘛!这潞王,已经是算走运了!” “活该,谁让他逾制的!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么明显的事情,罪证确凿的,竟然敢堂而皇之地逾制,这下好了吧,傻眼了吧!” “……” 他们在幸灾乐祸的同时,却不知道,崇祯皇帝早就在那等着呢。 听到各处传来对潞王的消息,都是肯定朝廷的做法,一个个不是幸灾乐祸,就是义愤填膺,总之,对于潞王逾制的处罚,没有人认为是有问题的。 于是,崇祯皇帝又一次召开内阁并六部九卿的文华殿会议,并且在事前,崇祯皇帝还找王承恩面授机宜。 这不,一开会,崇祯皇帝便对底下群臣说道:“诸卿,西厂这边有事奏报,事关重大,因此召集诸卿议事!” 一听是西厂奏报,顿时,所有文官心中都是一咯噔,估计不会是好事! 果然,听到崇祯皇帝的开场白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便出列奏道:“万岁爷,潞王之逾制,世人皆言朝廷律法之公正。然而,奴婢也收到潞王之申述,说天下之逾制,非其一人。如若只处置他一人,则有失朝廷律法之公正。” “哦?”崇祯皇帝好像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听了之后,颇为惊讶,当即喝问道:“还有何人逾制?朕绝不姑息!”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这些官员,一个个全都傻眼了! 为什么? 因为到明末这个时候,礼崩乐坏,那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 事实上,从明朝中叶开始,随着经济的发达,手里有钱的,开始想着法子享受,不但导致明朝社会风气的糜烂,也同样让他们视朝廷规定的礼制于无物,一点点地开始逾越。 比如衣着服饰的越礼逾制,朝廷从洪武年间开始对官民士庶服饰,从头至足对衣服的衣料、颜色、式样都有详细的礼制规定。 对这些礼制,朝廷还以法律形式加以认定,强令所有臣民严格执行:“若违式唇用,有官杖一百,罢职不叙。无官者答五十,罪坐家长,工匠并答五十。“ 结果呢,从明中叶开始,就屡屡有违禁,到了后来,更是男子服绵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有记载,崇祯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湖州府乌程县“富贵家纵容仆隶,亦循巾履,新巧屡更“,服饰逾制至极。 除此之外,还有居宅的越礼逾制。这一次,处罚潞王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这个的。 明中叶以后,在建筑住宅时,已在建筑规格、式样、装饰等方面突破束缚,不断冲击着居宅的等级限制。 史载,河南太康县“成化间,瓦舍宇渐多,俗以高楼相尚,弘治间龙盛。“而同一时期的商丘地区也“高楼飞阁连云起,画栋雕墙拟帝里。“ 江苏江阴县“成化以后,富者之居唇侔公室“。湖南茶陵州成化以后,富人家居宅“比之宫室“。由此可见,房屋住宅僭逾之风始于成化年间,此后城乡房舍发展日尚华靡。至嘉靖末年,南京百姓之家亦“重檐兽脊如官衙然,园囿僭拟公侯“。 难怪当时有人感叹∶“今重堂窈寝,回廊层台,园亭池馆,金型碧相,不可名状矣“。 所以说,潞王会逾制,这是有当时的背景在的,只不过,他是更过份的那种。 此时,由王承恩这么一上奏,把这个逾制的事情,从潞王这边一扩大化,在场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自然是傻眼了的。 因为认真追究的话,基本上,每个人都逃不掉,肯定或多或少都有逾制的地方。 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就前几天皇帝处罚潞王逾制的时候,大家都是欣然叫好,说逾制该死,而潞王也被抄家,并流放凤阳去看皇陵了。然后其他人的逾制,就不处罚,当没有,这合适么? 别的不说,衣服什么的,可能一道旨意下去,大家可以暂时换回原来的衣裳;但是,建筑之类的逾制,那怎么办?没法改啊,直接会被抓现行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西厂禀告给皇帝的逾制,认不认? 似乎还没法不认,一如潞王那样,就摆在那里,大家都是有眼就能看到的! 既然认的话,那就是确认逾制,按照大明律法,可是要罚的。 这个处罚,当官是要罢官不用,不当官的,杖责都是轻的。 认不认? 要是有可能,当然没人想认的! 那么如今怎么办?这个事情是在御前提了出来的,潞王都是从重处罚了。人家也说了,要是别人不罚只罚他的话,他不服! 你要说那潞王也不罚了吧,可都已经罚了,而且大家还拍手叫好,说罚得好,是该罚的! 这就等于是自己把不处罚的大门给关上了! 难不成还要自己打自己嘴巴,然后让皇帝不要处罚潞王了? 就算皇帝答应,可潞王的家财都充足军需物资,前线打仗用了,也不可能追得回来啊! 那如今怎么办? 除了傻眼,似乎也只有傻眼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幸灾乐祸潞王的同时,给自己埋了个坑! 御座上,崇祯皇帝那边还在震怒着呢,显然不可能有不罚的意思。 而这个该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正在那巴拉巴拉地上奏,给皇帝说京师这边逾制的名单。 “万岁爷,西厂只是随便查了下,暂时就查到了这些。”王承恩似乎一点都感觉不到身后人群对他的集火,只是奏道,“回头奴婢下去之后,会让手下再好好查查的!”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扫视殿内其他臣子,厉声喝道:“卿等以为,该如何处置?” 底下这群官员听了,不由得面面相觑! 怎么处置?按律处置么?这显然不可能! 要不然,朝堂上就没有站着的官员了,京师至少一大半人家都要挨罚。 唯一能说事的,也只有一个理由了! 这么想着,作为大明首辅,文官第一人,不得不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老臣自从潞王之事后,也有留意这方面的情况。从老臣这边所见所闻,逾制这个事情,怕是不止王公公所奏,甚至可以说远远不止。不说他地,光是京师,十户人家,至少九户有或多或少的逾制。老臣正想着,此事有点棘手,不知道如何上奏,没想到王公公先说了!” 好家伙,直接把自己的责任先撇清了下。 其他臣子一听他这话,便立刻明白了他这话的重点意思,就是往法不责众上面引导。 于是,便一个个纷纷出列,向崇祯皇帝奏对,说这个逾制的事情,如今是多普遍普遍了,总之,就差说,所有人都有逾制了。 。意思就是说,皇上,你看着吧,这么多人都逾制了,该不该办吧? 只要真按大明律法严办的话,估计连执行的人都没有。会重现太祖当年,犯官带着镣铐去审问犯人的情况,因为就没有清白之人了! (本章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61 革 这肯定是和太祖皇帝商量好了的! 文华殿内的这些官员这么想着,便纷纷躬身静听皇帝的决断。 只听崇祯皇帝严肃了脸,对他们说道:“大明开国已有两百七十五年,当初制定《大明律》时和的情况和如今已经大不相同,因此,朕决定,按照如今之情况要重修《大明律》,关于礼制这一块,也在重新修订范围之内!” 不管是什么朝代,除了主体上的一些律法规定之外,一些细节上的律法,肯定是随着时间的变动,需要做出改变的。 就《大明律》来说,共分30卷,篇目有名例一卷,包括五刑、十恶、八议以及吏律二卷、户律七卷、礼律二卷、兵律五卷、刑律十一卷、工律二卷,共460条。 从吴元年十月,也就是朱元璋还没登基称帝的时候,就命令左丞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基等议定律令,一共经历了三次大的修改,才最后定稿完成的。 由于明太祖严禁嗣君“变乱成法”,因此《大明律》定稿之后﹐终明之世未再修订。 确实有变通之处,则发布诏令或制定条例,辅律而行。比如弘治十三年制定《问刑条例》二百七十九条。嘉靖二十九年重修,增内三百七十六条﹔万历十三年又重修,增内三百八十二条。此后律﹑例并行。 而如今,崇祯皇帝不是说要发布诏令或制定条例,而是直接说修改《大明律》,这说明什么,说明这肯定是获得太祖皇帝的首肯,才会这么说的! 换句话说,崇祯皇帝和天上的太祖皇帝能沟通,这是又一个证据了!也难怪自从太祖皇帝显灵之后,崇祯皇帝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这么想着,贺逢圣等人,皆是没有异议,齐声回应:“臣等遵旨!” 看着底下群臣,崇祯皇帝严肃地说道:“太祖皇帝曾有言,法贵简当,使人易晓。若条绪繁多,或一事两端,可轻可重,吏得因缘为奸,非法意也。夫网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卿等悉心参究,日具刑名条目以上,吾亲酌议焉。故此次重修《大明律》,亦要按太祖皇帝这个意思来做,明白么?” 这是太祖皇帝的训导,谁敢违背! 因此,在崇祯皇帝说完之后,贺逢圣等人,又是没有异议,齐声回应:“臣等遵旨!” 随后,崇祯皇帝点了在场的内阁成员,并六部九卿以及司礼监共同参与重修《大明律》。 在点了重修《大明律》的人员名单之后,崇祯皇帝又严肃地交代道:“卿等重修,皆要以太祖皇帝意思为基础,朕在此,再补充一二,卿等执行!” 贺逢圣是大明首辅,自然被崇祯皇帝点为律令总裁官,也就是总负责人,听到皇帝这话,便立刻代表其他人躬身领旨。 崇祯皇帝就看着他说道:“其一,太祖皇帝曾有言,法贵简当,使人易晓。因此,律法并朝廷公文等要加句读,详细句读规则,朕随后给卿,以后按朕所给的执行!” 古代的文章,私下里可能会有断句,就是使用句读,但是,一般给别人看的,都是不加句读的。而这,被古代读书人认为是一种基本能力,是识别一个人学识水平,从而造成文字的传播困难,体现读书人身份。 对此,在看多了刘伟超给过去的文章书籍之后,崇祯皇帝深以为然,觉得后世的那套标点符号非常好,使得文章更简单易读,利于传播。 特别是以后要学科学学识,必须要让这些学识更能传播,那标点符号就更是少不了。因此,趁着这个机会,他便提出了要加句读的要求。 使人易晓的原则,是朱元璋在律法这一块上提出来的,谁也没法反对。 “微臣领旨!”贺逢圣听了,也没有异议,当即领旨。 崇祯皇帝还没完,又接着说道:“除保留罪人贱籍之外,其他贱籍,包括乐户、惰民、丐户、世仆、伴当、疍户等,一律除籍,开豁为民,编入正户。” 这些贱籍的废除,在原本的历史上,是满清的雍正帝废除的。但在这个位面,既然刘伟超能影响崇祯皇帝,又刚好崇祯皇帝要借这个机会修改《大明律》,他自然是提了出来,从大明要团结一切要团结的人,对外扩张的角度,给崇祯皇帝洗脑,而不是从什么人权角度,因此,要做全球球长,千古一帝的崇祯皇帝,就立刻认可了刘伟超的提议,借着这个机会提出了废除大部分贱籍的决定。 这个贱籍,主要是历史遗留,明朝开国的时候也依旧保留了,还有一部分,是成祖皇帝给加的。 虽然说,这个贱籍的废除,其实让正户的那些利益受损,至少少了优越感,多了一些竞争。比如贱籍不能参加科举,但废除贱籍之后,他们就能参加科举了。 但是,不管是哪个皇帝,都不可能大过开国的太祖皇帝。 如今崇祯皇帝和成为神仙的太祖皇帝沟通过,肯定是太祖皇帝的意思,谁能反对? 贺逢圣等人,稍微犹豫了一会之后,最终便躬身领旨。 崇祯皇帝继续往里面加私货,对底下这些臣子,主要是看着贺逢圣说道:“科学一道,兴国安邦之学也,本不为凡间拥有;朕于太庙得之,用于强国富民,不敢私藏之,故铁道司,也分之于外,水泥配方,亦分之,如此等等,皆是如此。然则光朕一人,如此良学要想多用于强国富民,非朕之愿也;故此次,朕欲将科学一道加入科举,共享于天下读书人。此后,凡大明读书人,以圣学为师,科学为途,修己心,而利天下!” 如果说,崇祯皇帝从一开始,就直接嚷嚷说,要在科举上再加一门学科,绝对会引起所有人的反对。不说别的,光是科举的四书五经,那可是圣人之学,传承千年的,突然加入一门学科,凭什么? 但是,如今这个情况却是不一样了。 崇祯皇帝已经用事实证明,这个科学,就如同他所说那样,强国富民的好东西来的。 别的不说,光是大明的钢产量翻倍,以至于新式护甲和精良军械的量产,就是去年蓟州大捷能赢的关键因素之一。 想想看,一直以来,都是被建虏压着打,京畿之地,甚至还有关内其他地方,都是建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建虏入侵如入无人之地。然后,因为科学的加成,直接打得十几万建虏几乎全军覆没! 这要是不算强国的话,还有什么算强国? 还有,玻璃、水泥,特别是蒸汽火车,都已经在应用。据说宫内还有纺织方面的好东西,只是还没拿出来,这些如果只是卖钱的话,那可都是聚宝盆来的。富民之说,绝对不是吹的! 如此种种的好处,都是有目共睹的,并且皇帝之前也说过,这其实是属于格物致知的一个延伸,算起来,也算是圣人之学里面的。 只不过如今是把这个独立出来,以圣为道,科学为途,结合起来用。 有这些因素在,至少在场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就并不觉得难接受了! 而崇祯皇帝此时说出来,是在和太祖皇帝沟通之后,估计太祖皇帝也是认可的。 因此,文华殿内,贺逢圣等人,互相看看之后,最终皆是领旨。 崇祯皇帝见此,便终于说到了事件的起因,礼制这一块方面。 只听崇祯皇帝对他们说道:“有科学一道为用,朕已经看到过,未来百姓之生活富足,因此,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礼制,可适当放开,不过卿等应该也有数,哪些是不能逾制的,重新拟定一份之后,朕再过目!” 皇帝看到了未来百姓的生活会富足?这妥妥地就是太祖皇帝施展了仙法,才能让当今圣上看到的吧? 心中这么想着,对于这个要求,贺逢圣那是一点意见都没有,还生怕皇帝反悔,连忙恭声回应道:“老臣领旨!” 估摸着对于大部分礼制基础该是会降低一些,这样大部分人就不算逾制了。至于哪些礼制是绝对不能逾制的,比如潞王陵这种,是肯定不能逾制的。那还有呢…… 他正在想着时,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交代道:“在不能逾制之红线之下,一般礼制之上,或许还有一些,也可以是准许更多的人享之。朕回头给卿等一份清单参考,主要是新设一些散官,是为各行各业之人才之用……” 听到这话,贺逢圣等人就非常好奇了,各行各业人才之用的散官?这是什么? 他们想着时,就听崇祯皇帝对他们继续说道:“是为能者,大师,宗师三阶,技艺达到一定要求,并为朝廷效力,则可给此散官,享对应之礼制;独商人一道,以钱之多寡衡量,每年需交对应金额之钱财给朝廷,以此证明财力,并且德行也要符合。而德行之符合,要看其慈善之举多寡。”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62 保家卫国 ,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规定的红线以下的礼制,技术工种也可以享受,只要能得到能者,大师,宗师这些头衔。 不过有一点例外的是,对于商人,是要每年缴钱来买这个头衔,和其他技术工种不同。 对于这种事情,历史上真要找的话,其实就是买卖散官的官位,和这个差不多。 不过也很明显,还是有区别的。这些新增头衔,并没有其他当官的福利,比如税赋方面。因为皇帝在一开始就强调了,是为了在礼制方面增加的散官头衔。 对于这种新增的官位,贺逢圣有点拿不准了,正想求证时,就听吏部尚书左懋第奏道:“陛下,这能者、大师、宗师可有品级?是为不入流?” 毕竟是新增的官位,身为管理天下官吏的吏部尚书,要问这个问题,也是份内之事。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一会,然后才回答道:“其他有品,品级待议,商人不入流。” 不要说他是古代人,本来重农抑商的思想就严重,就算他本来这种思想不严重,但是出了八大晋商和十大盐商的事情,对于商人这个职业,也绝对是没有好感的。 要不是看在商人有钱的份上,图这些商人的钱,崇祯皇帝说不定会直接把商人排除在外。 此时,崇祯皇帝当然知道手下这些文官问这个事情,对于自己的答复,大概会是什么个想法,便又解释道:“卿等觉得,帮朕打造出蒸汽火车的匠人,是不是该奖赏一下?还有把朕所说炼化钢水,能源源不断地产出钢的匠人,是不是也要奖赏一下?如此种种,与国有大工的,朕总要表示一下,奖罚分明,对不对?” 皇帝给你解释,那是给你面子,谁要傻了,那才会去和皇帝辩驳。除非是事关切身利益,要不然,没有哪个官员会去和皇帝争辩。 崇祯皇帝的解释,道理也是摆在那里的,不说其他,光是蒸汽火车这个事情,都是颠覆他们世界观的东西,绝对值得奖励。 虽然崇祯皇帝已经为此奖励了带头的宋应星为科技伯,但是如同蓟州之战一样,统帅孙传庭被封为蓟州伯,那他手下的大将,同样是有很大的封赏。 因此,给些有品级的散官给工匠,也并不是不能理解! 这么想着,不管是贺逢圣也好,还是左懋第也罢,都没有再有异议。 随后,崇祯皇帝看着他们,忽然表情严肃起来,冷声喝道:“对于不该逾制的那些,犹如潞王陵那边的,一有发现,皆是严惩不贷!” 这句话的意思,还是涉及到皇权的,敢冒犯皇权的,崇祯皇帝是不会客气的。 这么一来,就算潞王回头知道了这次修改《大明律》的事情,也一样无话可说。 这次的会,崇祯皇帝是提纲挈领地说了一下,具体的章程,就要以贺逢圣等人为首去做了。并且可以预见,这个事情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崇祯皇帝和他的臣子,是有的忙了。 在会议结束之后,要修改《大明律》的消息随之传开,顿时就引发了轰动。 毕竟《大明律》事关每个大明百姓的生活,甚至可以说,还影响到周边藩国的。 别的不说,朝鲜的开国皇帝就是个懒虫,开国之后直接下旨,把《大明律》给搬了过去,作为朝廷的基础律法。 这一点,似乎后世也学得溜! 还有倭国,也受《大明律》的影响很深。 只不过到崇祯年间的时候,大明衰落,影响就小了。 倭国已经闭关锁国,而朝鲜如今已经改建虏的伪清为其宗主国了。 知道修改《大明律》消息的普通百姓,最多只是议论一下,而那些有能力影响到修改《大明律》的人,比如其他御史言官,皇亲勋贵的,都纷纷前去拜访贺逢圣等人,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没得说,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是代表他们自己或者他们那些人的利益,想着趁这次机会,修改掉那些对他们不友好的,增加对他们友好的。 总的来说,古代的律法,都是反应统治阶级的利益,就算是在崇祯朝,也是一样的。 不过不管底下的官员如何改,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崇祯皇帝手中。而对崇祯皇帝来说,要和刘伟超一起商讨,那肯定是绝对的事情。 因此,这部修改后的《大明律》,绝对会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的律法,都要代表更多人的利益。 在这一次的消息中,平头百姓虽然暂时没有对修改《大明律》的话语权,但是,这也不妨碍他们的高兴和感激。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当今天子要设各行各业的散官,等于给了读书人意外的群体,也多了一份荣耀的可能。 不过根据衙门传出的消息,暂时可能不会有很多行业会设置散官,多是和兵仗局、铁道司有关的,才会设散官。 其他行业,虽然暂时没有,但是,有一份希望,在遗憾的同时也是让人振奋的。 唯独一个行业,商人阶层,那是又爱又恨的那种。 对于朝廷的这个方案,花点钱买个荣耀,还是喜欢的。但是关键的是,每年都要花钱,而且根据等级的不同缴纳不同的钱。这绝对肉疼啊! 不交或者少交钱,那赚得钱埋地窖里发霉?那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思?衣裳、装饰、住宅等等,那可都是一连串的礼制要求,总不能地窖里的钱发霉,住着小宅子,穿着粗布麻衣吧? 可是,缴符合身份的钱,那就等于每年都给朝廷上供,真心肉疼! 不过听到这消息,最是振奋,甚至是喜极而泣的,还是属于原本的贱籍。 本来的话,大明几百年都是这么过来了,突然之间,天上掉下了馅饼,让他们能和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了。对于当今天子,那绝对是感恩戴德,供奉长生牌位的! …………… 如今还是战乱年代,消息的传开,还是需要时间的。比如,蜀地,压根就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当然,就算知道,也没时间去操心。 因为,左良玉所部窜入蜀地了。 吕大器刚进入蜀地,和原四川巡抚陈士奇进行了交接,传令给各地官吏武将,到巡抚衙门开会,准备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结果,各地的官员还没到齐呢,就又加急奏报传来,说已经被朝廷定为罪将的左良玉所部夺取了川东重镇,并且威胁重庆。 这一下,吕大器的汗就下来了。要是一般情况下,他刚新官上任就遇到这种事情的话,措手不及之下,蜀地绝对会被左良玉糟蹋地一塌糊涂。 不过幸好皇上英明,竟然提前为他准备了不少措施。 因此,吕大器暂停蜀地的大规模人事变动,一边派人急报三边总督堵胤锡那边,让秦兵紧急入川增援;一边派出白杆军,先行赶往重庆,稳住川东局势。 开拔军队,动刀枪,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而是需要有钱粮才行的。 然而,衙门里并没有多少钱粮,陈士奇那货,就知道吟诗作赋了,武备松弛之下,就需要更多的钱粮。 紧急情况下,根本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去筹备钱粮,怎么办? 吕大器第一个想到的,自然也是蜀地最有钱的,就是蜀王。 然而,蜀王一听他的来意,直接端茶送客。那是你们这些当官的事情,管他一个混吃等死的藩王何事? 对此,吕大器没有一点办法,因为他是没有得到皇帝旨意,动藩王那是造反。 于是,他就只能自己想其他办法了。 这时候,曾英和杨展都先后站了出来,一如原本的历史上,表示愿意散尽家财,筹集军需钱粮。 吕大器听了,也没二话,直接封了曾英和杨展为游击,自筹兵马赶往川东和马祥麟汇合。 而后,吕大器自己也给家族去信,号召父老乡亲出钱出力,这一次,是真正的保家卫国! 在吕大器的带头和呼吁之下,还真别说,蜀地不少乡绅都拿钱了。 四川已经经历过一次张献忠这股流贼的荼毒,如果不出力的话,回头就会被左良玉所部荼毒。 而左良玉所部的名声,这些年来绝对是臭名远扬的。 曾英、杨展等人,高举保家卫国旗帜,从他们的家乡出发,一路向东进发,前去追赶马祥麟的白杆军。 一路上,不少川中子弟,还真是没问钱粮,直接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随着他们东进,队伍越来越壮大。 而这一切,却不是左良玉能预料到的。 此时的他,视察了李国英这边的防务,面对李自成所部的无可奈何,他是得意地哈哈大笑,心情非常痛快,也非常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 看到李国英的防御,绝对无懈可击,不用担心李自成会跟着他后面入川之后,左良玉便大手一挥,向重庆进发,准备夺取重庆,然后再夺下整个蜀地作为他的势力。 “爹,这些川中的朝廷军队,简直是不堪一击!”左梦庚就在他身边,咧嘴而笑,“孩儿就能领兵夺下重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63 灭敌之策 , 第363章 灭敌之策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谢谢! 不过有一点例外的是,对于商人,是要每年缴钱来买这个头衔,和其他技术工种不同。 对于这种事情,历史上真要找的话,其实就是买卖散官的官位,和这个差不多。 不过也很明显,还是有区别的。这些新增头衔,并没有其他当官的福利,比如税赋方面。因为皇帝在一开始就强调了,是为了在礼制方面增加的散官头衔。 对于这种新增的官位,贺逢圣有点拿不准了,正想求证时,就听吏部尚书左懋第奏道:“陛下,这能者、大师、宗师可有品级?是为不入流?” 毕竟是新增的官位,身为管理天下官吏的吏部尚书,要问这个问题,也是份内之事。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一会,然后才回答道:“其他有品,品级待议,商人不入流。” 不要说他是古代人,本来重农抑商的思想就严重,就算他本来这种思想不严重,但是出了八大晋商和十大盐商的事情,对于商人这个职业,也绝对是没有好感的。 要不是看在商人有钱的份上,图这些商人的钱,崇祯皇帝说不定会直接把商人排除在外。 此时,崇祯皇帝当然知道手下这些文官问这个事情,对于自己的答复,大概会是什么个想法,便又解释道:“卿等觉得,帮朕打造出蒸汽火车的匠人,是不是该奖赏一下?还有把朕所说炼化钢水,能源源不断地产出钢的匠人,是不是也要奖赏一下?如此种种,与国有大工的,朕总要表示一下,奖罚分明,对不对?” 皇帝给你解释,那是给你面子,谁要傻了,那才会去和皇帝辩驳。除非是事关切身利益,要不然,没有哪个官员会去和皇帝争辩。 崇祯皇帝的解释,道理也是摆在那里的,不说其他,光是蒸汽火车这个事情,都是颠覆他们世界观的东西,绝对值得奖励。 虽然崇祯皇帝已经为此奖励了带头的宋应星为科技伯,但是如同蓟州之战一样,统帅孙传庭被封为蓟州伯,那他手下的大将,同样是有很大的封赏。 因此,给些有品级的散官给工匠,也并不是不能理解! 这么想着,不管是贺逢圣也好,还是左懋第也罢,都没有再有异议。 随后,崇祯皇帝看着他们,忽然表情严肃起来,冷声喝道:“对于不该逾制的那些,犹如潞王陵那边的,一有发现,皆是严惩不贷!” 这句话的意思,还是涉及到皇权的,敢冒犯皇权的,崇祯皇帝是不会客气的。 这么一来,就算潞王回头知道了这次修改《大明律》的事情,也一样无话可说。 这次的会,崇祯皇帝是提纲挈领地说了一下,具体的章程,就要以贺逢圣等人为首去做了。并且可以预见,这个事情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崇祯皇帝和他的臣子,是有的忙了。 在会议结束之后,要修改《大明律》的消息随之传开,顿时就引发了轰动。 毕竟《大明律》事关每个大明百姓的生活,甚至可以说,还影响到周边藩国的。 别的不说,朝鲜的开国皇帝就是个懒虫,开国之后直接下旨,把《大明律》给搬了过去,作为朝廷的基础律法。 这一点,似乎后世也学得溜! 还有倭国,也受《大明律》的影响很深。 只不过到崇祯年间的时候,大明衰落,影响就小了。 倭国已经闭关锁国,而朝鲜如今已经改建虏的伪清为其宗主国了。 知道修改《大明律》消息的普通百姓,最多只是议论一下,而那些有能力影响到修改《大明律》的人,比如其他御史言官,皇亲勋贵的,都纷纷前去拜访贺逢圣等人,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没得说,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是代表他们自己或者他们那些人的利益,想着趁这次机会,修改掉那些对他们不友好的,增加对他们友好的。 总的来说,古代的律法,都是反应统治阶级的利益,就算是在崇祯朝,也是一样的。 不过不管底下的官员如何改,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崇祯皇帝手中。而对崇祯皇帝来说,要和刘伟超一起商讨,那肯定是绝对的事情。 因此,这部修改后的《大明律》,绝对会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的律法,都要代表更多人的利益。 在这一次的消息中,平头百姓虽然暂时没有对修改《大明律》的话语权,但是,这也不妨碍他们的高兴和感激。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当今天子要设各行各业的散官,等于给了读书人意外的群体,也多了一份荣耀的可能。 不过根据衙门传出的消息,暂时可能不会有很多行业会设置散官,多是和兵仗局、铁道司有关的,才会设散官。 其他行业,虽然暂时没有,但是,有一份希望,在遗憾的同时也是让人振奋的。 唯独一个行业,商人阶层,那是又爱又恨的那种。 对于朝廷的这个方案,花点钱买个荣耀,还是喜欢的。但是关键的是,每年都要花钱,而且根据等级的不同缴纳不同的钱。这绝对肉疼啊! 不交或者少交钱,那赚得钱埋地窖里发霉?那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思?衣裳、装饰、住宅等等,那可都是一连串的礼制要求,总不能地窖里的钱发霉,住着小宅子,穿着粗布麻衣吧? 可是,缴符合身份的钱,那就等于每年都给朝廷上供,真心肉疼! 不过听到这消息,最是振奋,甚至是喜极而泣的,还是属于原本的贱籍。 本来的话,大明几百年都是这么过来了,突然之间,天上掉下了馅饼,让他们能和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了。对于当今天子,那绝对是感恩戴德,供奉长生牌位的! …………… 如今还是战乱年代,消息的传开,还是需要时间的。比如,蜀地,压根就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当然,就算知道,也没时间去操心。 因为,左良玉所部窜入蜀地了。 吕大器刚进入蜀地,和原四川巡抚陈士奇进行了交接,传令给各地官吏武将,到巡抚衙门开会,准备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结果,各地的官员还没到齐呢,就又加急奏报传来,说已经被朝廷定为罪将的左良玉所部夺取了川东重镇,并且威胁重庆。 这一下,吕大器的汗就下来了。要是一般情况下,他刚新官上任就遇到这种事情的话,措手不及之下,蜀地绝对会被左良玉糟蹋地一塌糊涂。 不过幸好皇上英明,竟然提前为他准备了不少措施。 因此,吕大器暂停蜀地的大规模人事变动,一边派人急报三边总督堵胤锡那边,让秦兵紧急入川增援;一边派出白杆军,先行赶往重庆,稳住川东局势。 开拔军队,动刀枪,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而是需要有钱粮才行的。 然而,衙门里并没有多少钱粮,陈士奇那货,就知道吟诗作赋了,武备松弛之下,就需要更多的钱粮。 紧急情况下,根本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去筹备钱粮,怎么办? 吕大器第一个想到的,自然也是蜀地最有钱的,就是蜀王。 然而,蜀王一听他的来意,直接端茶送客。那是你们这些当官的事情,管他一个混吃等死的藩王何事? 对此,吕大器没有一点办法,因为他是没有得到皇帝旨意,动藩王那是造反。 于是,他就只能自己想其他办法了。 这时候,曾英和杨展都先后站了出来,一如原本的历史上,表示愿意散尽家财,筹集军需钱粮。 吕大器听了,也没二话,直接封了曾英和杨展为游击,自筹兵马赶往川东和马祥麟汇合。 而后,吕大器自己也给家族去信,号召父老乡亲出钱出力,这一次,是真正的保家卫国! 在吕大器的带头和呼吁之下,还真别说,蜀地不少乡绅都拿钱了。 四川已经经历过一次张献忠这股流贼的荼毒,如果不出力的话,回头就会被左良玉所部荼毒。 而左良玉所部的名声,这些年来绝对是臭名远扬的。 曾英、杨展等人,高举保家卫国旗帜,从他们的家乡出发,一路向东进发,前去追赶马祥麟的白杆军。 一路上,不少川中子弟,还真是没问钱粮,直接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随着他们东进,队伍越来越壮大。 而这一切,却不是左良玉能预料到的。 此时的他,视察了李国英这边的防务,面对李自成所部的无可奈何,他是得意地哈哈大笑,心情非常痛快 看到李国英的防御,绝对无懈可击,不用担心李自成会跟着他后面入川之后,左良玉便大手一挥,向重庆进发,准备夺取重庆,然后再夺下整个蜀地作为他的势力。 “爹,这些川中的朝廷军队,简直是不堪一击!”左梦庚就在他身边,咧嘴而笑,“孩儿就能领兵夺下重庆!” (本章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64 重庆之危 , 第364章 重庆之危 铜锣峡全长53公里,壁高513米,悬崖峭壁,夹江对峙,是溯江进入重庆的水路门户,战时素有“东陲屏障”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南宋赵暹,领兵万人,曾在铜锣峡大败蒙古军;元末明初还有大夏国在这里称王,同样固守铜锣峡,不过被朱元璋手下大将汤和等人所破。 如今,赵光远在铜锣峡集结重兵,备有大量火炮滚木檑石,设置铁索封锁峡口江面,在他看来,这种措施算是万无一失了。 左良玉所部就算再厉害,在如此天险面前,久攻不下,肯定丧失锐气,加上叛军的战舰数量不但少,而且还多是渔船之类,他肯定是胜券在握的。 因此,赵光远先严令手下不得出击,就等着叛军先来攻打天险。 然而,让他有点意外的是,叛军并没有立刻攻打铜锣峡,似乎是知道铜锣峡易守难攻,怕是打不下! 这让他有点得意,反正耗时间的话,优势在他! 之前左良玉所部一进川,就已经向成都求援了。时间耗掉,援兵一到,叛军就更能取胜。 唯一会有点遗憾的是,打败叛军的功劳,会被别人分去一部分。 因此,在赵光远看来,最好的结果是援军未到,而叛军已经疲惫不堪,失去军心士气,那他就能一举灭了叛军,完美收下这份战功了。 “报,叛军主帅实为左良玉儿子左梦庚,非是左良玉!” “什么?”赵光远听到夜不收的禀告,有点不敢相信,连忙确认道,“左良玉呢?” “据擒获俘虏交代,左良玉在夔州,未随大军前来!” “哈哈……”赵光远一听,顿时哈哈大笑。 既然不是左良玉,而是那个没有名气的左梦庚,这一战,真是天上掉下一份功劳,活该他赵光远封爵了! 然而,有的时候,事实往往不能如愿。 叛军实际主将乃是左良玉的副手马士秀,他见铜锣峡口地势险峻,朝廷官军防守甚严,易守难攻,便将军队主力集于铜锣峡口,作出要与朝廷官军决一死战的假象,暗中却抽调数千人,从陆路攻占江津,夺舟顺江而下,占领重庆咽喉浮图关。 且马士秀亲自带领一支奇兵,抬着小船,从南岸白盐山顶密林中伐木开道,绕到铜锣峡守军背后,出其不意从上下游同时夹击。 赵光远这边,听到叛军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绕过了铜锣峡,占领了浮图关,顿时就有点不知所措,重庆危险了,接下来怎么办? 正在慌乱之际,马士秀领兵杀到。而左梦庚这边立刻呼应,同时攻打铜锣峡。 这上下游同时夹击之下,赵光远所部一败涂地,铜锣峡易手,他本人则远遁川南而去。 因为他知道,铜锣峡一丢,敌人直达重庆城下,重庆就肯定守不住了。而重庆又是川东重镇,一旦落入叛军之手,叛军攻打成都就容易了,就目前蜀地的军备来说,成都也很容易守不住。 在这种情况下,去守重庆就是脑子有病,退守叛军的攻击路线去阻拦势不可挡的叛军,那是脑袋被门夹了! 铜锣峡关口,看着无数的朝廷官军投降,特别是一下俘获了大量的战船,左梦庚站在原本赵光远指挥的铜锣峡高处,忍不住哈哈大笑。 漂亮地拿下了铜锣峡,军队又壮大了实力,川东重镇重庆指日可下,就算是自己爹来指挥,最多也不过如此吧!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时的左梦庚,脑子里就是这个想法! 这一战的胜利,让他开始有点飘了! 休整了三天,重组了降兵之后,左梦庚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重庆进发,围住了重庆,勒令重庆开门投降,否则屠城! 重庆巡抚王行俭见到叛军出现在城外,逃回去的败卒说赵光远全军覆没,顿时就吓得不知所措:“赵贼误我,赵贼误我啊!” 不过,投降的事情,他却是没想过的。 担心之下,他亲自上了城头坐镇,并发动全城百姓守城。 叛军的名声摆在那里,说屠城,那是真得会干出屠城的事情。 因此,城里的乡绅,有很多人都开始出钱出力,为守城出力。但是,也有的乡绅,开始打起别的算盘了。 在他们看来,川中武备松弛,唯一能依靠的羌汉总兵赵光远,又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这么一来,重庆还能指望谁来救? 换句话说,他们对于守住重庆,根本就不抱希望! 既然在他们眼里守不住重庆的,为了活命,很自然地,他们就想着讨好叛军,避免被杀了。 这个时候,左良玉所部相对流贼的一个优势就出来了。 如果是流贼的话,普通百姓可能有活命的机会,但是宗室、藩王、当地官吏和乡绅,很少是有活命的机会。 而左良玉所部却不一样,他们基本上不会杀这些,当然,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名义上还是属于朝廷官军。 但这个多少给了重庆乡绅一个希望,觉得他们要是献城的话,该是能免死的。 甚至他们还给自己找了理由,之所以要这么做,那是为了重庆好,避免被叛军屠城的危险。 于是,这些地头蛇便开始私下派人去联系城外的叛军,表示愿意当内应,献上重庆。 “哈哈……”左梦庚的笑声,那是从未有过之多,心情的畅快,就数这段时间最好了。 就仿佛他已经化身为一代战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他爹都还打过败仗,但他首次担任统帅,就取得如此大捷,威名所至,看看,敌人望风而降! 他手下人,特别是马士秀等左良玉的亲信手下,当然知道左良玉的用心,是要培养他儿子。如今取得大捷,也就顺势拍左梦庚的马屁,就让左梦庚更是飘飘然,而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于是,左梦庚便和私通的乡绅约好时间,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川东重镇重庆。 这一日,左梦庚亲自向重庆城头喊话:“王行俭,你给本帅听好了,限你明日日落之前投降,否认后天进城,本帅就把你活剐了!” 城头上的王行俭自然不会被他吓到,对他喊道:“重庆城防,固若金汤,川中援军不日即到,本官劝你早些投降,说不定皇上还能饶你一命!” 左梦庚一听王行俭顽冥不灵,竟然在他亲自劝降之下还不肯投降,顿时就恼了,当即厉声喊道:“敬酒不吃吃罚酒,王行俭,你给老子等着,后天老子就把你的脑袋做成尿壶!” 谈判自然就没结果,不过王行俭事后一琢磨,就琢磨出不对了。 为什么左梦庚那么肯定,后天能攻下重庆? 文官么?别的心思可能不多,勾心斗角的心思绝对不会少的。 他这一琢磨之下,顿时就有点吓到了。因为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城里可能有人勾结叛军。 于是,他立刻偷偷地开始严查。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还真被他发现了蛛丝马迹,城里确实有人私通叛军。 但是,短时之内,他没法确定城里到底是什么人在私通叛军,顿时就急了! 他急了,左梦庚却是胜券在握,只要约定时间一到,重庆易手,他就能扬名天下,最少也是扬名蜀地吧! 他正做着美梦呢,忽然,外围探马急报:“重庆北方一日路程,发现大约六千白杆军正急速赶来!” “什么?”左梦庚一听,很是有点意外,当即确认道,“白杆军?从北面过来?” 对他来说,白杆军应该都在山海关才对,怎么重庆北面就出现白杆军了呢? 边上的马士秀一听,连忙喝问道:“确认只有六千白杆军而不是更多?领军的是谁?” 如果说川中的敌人,左良玉这边最忌讳的是谁,白杆军绝对是排的上号的,并且是位居前列。 也是如此,他们这次前来攻打重庆,左良玉都是千叮万嘱,要避开石柱宣抚司。 探马听了,连忙禀告道:“至少目前为止,只是发现这不到六千的白杆军,领军的似乎是石柱土司马祥麟!” 一听这话,左梦庚便大笑说道:“好啊,来的好!既然赶着来送死,就满足他们好了!” 在他看来,才不到六千人马而已,直接就是被他碾压的了。 马士秀听了,稍微想了下,最终点点头说道:“看来这白杆军是铁了心来救援重庆的。我们就算不想与其为敌,也是不可能了。既然如此,就只能开战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如今的白杆军,已经非当年的白杆军了,五千多人马而已,又多是步军,可分出一万人马,不,一万五千人马,应该是可以的了!” “我去!”左梦庚一听连马士秀都这么说,顿时就立刻拍案而起道,“区区白杆军而已,本帅亲自去,灭了他们,刚好可以震慑重庆城里的狗官。到时候,本帅提着那马祥麟的首级,不对,押着马祥麟到城下,让他们看见,定然就能吓得他们立刻开城投降了!” (本章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65 稀里糊涂地傻了 , 第365章 稀里糊涂地傻了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铜锣峡全长53公里,壁高513米,悬崖峭壁,夹江对峙,是溯江进入重庆的水路门户,战时素有“东陲屏障”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南宋赵暹,领兵万人,曾在铜锣峡大败蒙古军;元末明初还有大夏国在这里称王,同样固守铜锣峡,不过被朱元璋手下大将汤和等人所破。 如今,赵光远在铜锣峡集结重兵,备有大量火炮滚木檑石,设置铁索封锁峡口江面,在他看来,这种措施算是万无一失了。 左良玉所部就算再厉害,在如此天险面前,久攻不下,肯定丧失锐气,加上叛军的战舰数量不但少,而且还多是渔船之类,他肯定是胜券在握的。 因此,赵光远先严令手下不得出击,就等着叛军先来攻打天险。 然而,让他有点意外的是,叛军并没有立刻攻打铜锣峡,似乎是知道铜锣峡易守难攻,怕是打不下! 这让他有点得意,反正耗时间的话,优势在他! 之前左良玉所部一进川,就已经向成都求援了。时间耗掉,援兵一到,叛军就更能取胜。 唯一会有点遗憾的是,打败叛军的功劳,会被别人分去一部分。 因此,在赵光远看来,最好的结果是援军未到,而叛军已经疲惫不堪,失去军心士气,那他就能一举灭了叛军,完美收下这份战功了。 “报,叛军主帅实为左良玉儿子左梦庚,非是左良玉!” “什么?”赵光远听到夜不收的禀告,有点不敢相信,连忙确认道,“左良玉呢?” “据擒获俘虏交代,左良玉在夔州,未随大军前来!” “哈哈……”赵光远一听,顿时哈哈大笑。 既然不是左良玉,而是那个没有名气的左梦庚,这一战,真是天上掉下一份功劳,活该他赵光远封爵了! 然而,有的时候,事实往往不能如愿。 叛军实际主将乃是左良玉的副手马士秀,他见铜锣峡口地势险峻,朝廷官军防守甚严,易守难攻,便将军队主力集于铜锣峡口,作出要与朝廷官军决一死战的假象,暗中却抽调数千人,从陆路攻占江津,夺舟顺江而下,占领重庆咽喉浮图关。 且马士秀亲自带领一支奇兵,抬着小船,从南岸白盐山顶密林中伐木开道,绕到铜锣峡守军背后,出其不意从上下游同时夹击。 赵光远这边,听到叛军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绕过了铜锣峡,占领了浮图关,顿时就有点不知所措,重庆危险了,接下来怎么办? 正在慌乱之际,马士秀领兵杀到。而左梦庚这边立刻呼应,同时攻打铜锣峡。 这上下游同时夹击之下,赵光远所部一败涂地,铜锣峡易手,他本人则远遁川南而去。 因为他知道,铜锣峡一丢,敌人直达重庆城下,重庆就肯定守不住了。而重庆又是川东重镇,一旦落入叛军之手,叛军攻打成都就容易了,就目前蜀地的军备来说,成都也很容易守不住。 在这种情况下,去守重庆就是脑子有病,退守叛军的攻击路线去阻拦势不可挡的叛军,那是脑袋被门夹了! 铜锣峡关口,看着无数的朝廷官军投降,特别是一下俘获了大量的战船,左梦庚站在原本赵光远指挥的铜锣峡高处,忍不住哈哈大笑。 漂亮地拿下了铜锣峡,军队又壮大了实力,川东重镇重庆指日可下,就算是自己爹来指挥,最多也不过如此吧!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时的左梦庚,脑子里就是这个想法! 这一战的胜利,让他开始有点飘了! 休整了三天,重组了降兵之后,左梦庚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重庆进发,围住了重庆,勒令重庆开门投降,否则屠城! 重庆巡抚王行俭见到叛军出现在城外,逃回去的败卒说赵光远全军覆没,顿时就吓得不知所措:“赵贼误我,赵贼误我啊!” 不过,投降的事情,他却是没想过的。 担心之下,他亲自上了城头坐镇,并发动全城百姓守城。 叛军的名声摆在那里,说屠城,那是真得会干出屠城的事情。 因此,城里的乡绅,有很多人都开始出钱出力,为守城出力。但是,也有的乡绅,开始打起别的算盘了。 在他们看来,川中武备松弛,唯一能依靠的羌汉总兵赵光远,又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这么一来,重庆还能指望谁来救? 换句话说,他们对于守住重庆,根本就不抱希望! 既然在他们眼里守不住重庆的,为了活命,很自然地,他们就想着讨好叛军,避免被杀了。 这个时候,左良玉所部相对流贼的一个优势就出来了。 如果是流贼的话,普通百姓可能有活命的机会,但是宗室、藩王、当地官吏和乡绅,很少是有活命的机会。 而左良玉所部却不一样,他们基本上不会杀这些,当然,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名义上还是属于朝廷官军。 但这个多少给了重庆乡绅一个希望,觉得他们要是献城的话,该是能免死的。 甚至他们还给自己找了理由,之所以要这么做,那是为了重庆好,避免被叛军屠城的危险。 于是,这些地头蛇便开始私下派人去联系城外的叛军,表示愿意当内应,献上重庆。 “哈哈……”左梦庚的笑声,那是从未有过之多,心情的畅快,就数这段时间最好了。 就仿佛他已经化身为一代战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他爹都还打过败仗,但他首次担任统帅,就取得如此大捷,威名所至,看看,敌人望风而降! 他手下人,特别是马士秀等左良玉的亲信手下,当然知道左良玉的用心,是要培养他儿子。如今取得大捷,也就顺势拍左梦庚的马屁,就让左梦庚更是飘飘然,而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于是,左梦庚便和私通的乡绅约好时间,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川东重镇重庆。 这一日,左梦庚亲自向重庆城头喊话:“王行俭,你给本帅听好了,限你明日日落之前投降,否认后天进城,本帅就把你活剐了!” 城头上的王行俭自然不会被他吓到,对他喊道:“重庆城防,固若金汤,川中援军不日即到,本官劝你早些投降,说不定皇上还能饶你一命!” 左梦庚一听王行俭顽冥不灵,竟然在他亲自劝降之下还不肯投降,顿时就恼了,当即厉声喊道:“敬酒不吃吃罚酒,王行俭,你给老子等着,后天老子就把你的脑袋做成尿壶!” 谈判自然就没结果,不过王行俭事后一琢磨,就琢磨出不对了。 为什么左梦庚那么肯定,后天能攻下重庆? 文官么?别的心思可能不多,勾心斗角的心思绝对不会少的。 他这一琢磨之下,顿时就有点吓到了。因为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城里可能有人勾结叛军。 于是,他立刻偷偷地开始严查。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还真被他发现了蛛丝马迹,城里确实有人私通叛军。 但是,短时之内,他没法确定城里到底是什么人在私通叛军,顿时就急了! 他急了,左梦庚却是胜券在握,只要约定时间一到,重庆易手,他就能扬名天下,最少也是扬名蜀地吧! 他正做着美梦呢,忽然,外围探马急报:“重庆北方一日路程,发现大约六千白杆军正急速赶来!” “什么?”左梦庚一听,很是有点意外,当即确认道,“白杆军?从北面过来?” 对他来说,白杆军应该都在山海关才对,怎么重庆北面就出现白杆军了呢? 边上的马士秀一听,连忙喝问道:“确认只有六千白杆军而不是更多?领军的是谁?” 如果说川中的敌人,左良玉这边最忌讳的是谁,白杆军绝对是排的上号的,并且是位居前列。 也是如此,他们这次前来攻打重庆,左良玉都是千叮万嘱,要避开石柱宣抚司。 探马听了,连忙禀告道:“至少目前为止,只是发现这不到六千的白杆军,领军的似乎是石柱土司马祥麟!” 一听这话,左梦庚便大笑说道:“好啊,来的好!既然赶着来送死,就满足他们好了!” 在他看来,才不到六千人马而已,直接就是被他碾压的了。 马士秀听了,稍微想了下,最终点点头说道:“看来这白杆军是铁了心来救援重庆的。我们就算不想与其为敌,也是不可能了。既然如此,就只能开战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打发大水发的了!” “我去!”左梦庚一听连马士秀都这么说,顿时就立刻拍案而起道,“区区白杆军而已,本帅亲自去,灭了他们,刚好可以震慑重庆城里的狗官。到时候,本帅提着那马祥麟的首级,不对,押着马祥麟到城下,让他们看见,定然就能吓得他们立刻开城投降了!” (本章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66 怎么回事 , 第366章 怎么回事 马士秀虽然表面上是如此说的,但是在他的内心,其实是把这一战之所以会败的原因,归结为左梦庚的无能!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为何大帅那么厉害的一个人,生个儿子竟然如此无能?该不会……该不会不是亲生的吧? 马士秀这么想着,忽然一个哆嗦,这念头可千万不能有! 接下来的战事,必须得要自己亲自指挥才好,不能再让左梦庚插手了! 虽然重庆城里多了一支白杆军,但是,毕竟只有五千多人而已;自己这边,虽然吃了一次败仗,但算起来兵力还有三万多,并且水师占优。 重庆的陆路能抢回来最好,抢不回来,那至少也在城里的内应接应下,里应外合,由水路攻占重庆便是! 马士秀这么想着,心中却隐约又有点担心,这白杆军已经赶来增援了,时间再拖下去的话,不知道还有多少川中援军会赶到? 随后,他仔细考虑之后,便又安慰自己。 在这蜀地之中,最为有名的军队,就是眼前这支白杆军了。如今白杆军已经赶到,却也只有五千多人马而已。其他川中军队,就算赶来又如何? 再赶来的军队,那不是重庆府的援军,而是自己这边的运输大队而已! 打败其他川中军队,应该不是难事! 仔细又周详地考虑一番之后,马士秀心中有底了,便重新开始部署,一是尝试夺回佛图关,二是联系重庆城的内应,准备水路向重庆府发起攻城战事。 然而,他夺取佛图关的战事,是打了佛图关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并且当时的佛图关守军武备松弛,压根没有准备的原因。 而如今,是白杆军守着佛图关,又有大敌当前,谁会大意? 就这佛图关易守难攻的地形,又有谁能像白杆军这样的山地作战军队? 马士秀图谋佛图关的打算,很快就被挫败,随后便终于放弃了这个打算。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探马来报,说朝廷官军又有援军赶来了。 这一次,虽然马士秀看不起其他援军,但是作为一个有多年领兵打仗能力的将领,还是比较谨慎的,亲自前去查看敌情。 当他看到新的朝廷援军时,不由得笑了。 不是他不认真对待,实在是他看到的这支援军,压根就不能算军队! 首先,军服就不统一,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要不是手下已经核实了,还以为这支军队压根就是一支流贼呢! 然后呢,以他多年带兵打仗的眼光可以看出,这支军队压根没有训练过,一看那些军卒,就能看出这些军卒估计是刚从田地里拉出来的,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军阵吧! 那帅旗上绣着一个“曾”字,根据马士秀打听的消息,川中稍微有一点点名气的将领中,都没有一个姓“曾”的,也难怪这人的手下军队,会是如同贼寇一般拉胯的军队。 知道了敌人的情况,马士秀就有想法了。 之前一战,被白杆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军心士气,还是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刚投降的朝廷官军,最是不稳。 如果能打一仗,比如击败眼前的这支援军,那就能重新稳住军心士气。 这么想着,马士秀便有了决定,亲自领兵,在这支朝廷援军赶到佛图关之前就击败他们,不让他们和白杆军汇合! 听到马士秀要出战,犹自不服的左梦庚当即要求,再给他一次机会,定然能证明,他是左良玉的种! 然而,这一战很关键,如果再败的话,估计那些投降的朝廷官军肯定会逃,会非常影响军心士气的。 虽然这支朝廷援军看着很拉胯,但马士秀还是拒绝了左梦庚的要求,婉转地表达了不能再败的意思! 随后,马士秀便亲自领军,调集两万人马,兵力稍微多朝廷援军一点,赶去迎战。 战事的经过,没什么好讲的,如果说一定要说,那有一点,让马士秀印象深刻,甚至看得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因为他还是估错了这支朝廷援军的属性,以为是刚从农田里拉来的壮丁,结果这一开战,压根就不是农夫,而是川中之狼。 那个主帅,姓曾的,就是狼王,竟然一马当先,冲杀在最前面,勇猛无比。 他手下的那些兵,也都变成了一匹匹嗜血的狼,全都跟着狼王,不管什么战法,就是猛冲猛打,不要命的那种。 那架势,就好像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就赚一个的架势,非常搏命的那种。 马士秀所部,和这支像贼寇一样的军队,刚接战,就一下溃败了! 左良玉所部,在他的长期影响下,已经学会了他的作风,遇弱就上,遇强就跑! 在朝廷援军中,有一杆大旗,非常地引人注目,上面绣着四个字:“保家卫国!” 这一战,就算马士秀亲自领兵出征,结果依旧是大败而回。 面对左梦庚质疑的目光,马士秀赶紧解释道:“川军都是些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一时不察,才吃了个败仗!” 朝廷援军,到达佛图关,和白杆军会师,进驻重庆城,使得重庆的城防力量一下加强。 马士秀明白,至此,重庆城已经没有拿下的可能。 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安全地撤回夔州府。 不过担心的话,倒也没有多少担心。因为水师方面,还是他占优。之前铜锣峡一战,俘获的战船极多。把水师带回夔州,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就在他这么想着时,手下急报,说上游有朝廷水师杀到,帅旗上绣着“杨”字。 川中有名号的人中,马士秀不记得有姓杨的,便立刻前去观战。 总不能川军都是疯子吧?那个姓曾的如此,这个姓杨的总没可能了吧? 结果,他看到的情况,又让他失望了! 就见赶来增援的朝廷水师,战船倒不是很多,并且能看出来,大部分船只也是收集的渔船而已。 就船只的数量来说,也远不及他手下的水师战船数量。 可是,一如那个姓曾的,这支姓杨的水师中,旗舰一船当先,冲在最前面,直接往多余他们的叛军水师船队中冲了过去。 那气势,活脱脱就和那个姓曾的没什么两样,全都是不要命的架势! 这一刻,连左梦庚都看呆了,马叔说得没错,蜀人果然都是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的那种。 当然,这时候的他们,已经忘记了,他们一路从夔州到重庆的路上,却没有遇见这种打仗不要命的,该逃跑就逃跑,该投降就会投降的。 叛军的水师,准确地说,是原先在铜锣峡投降了叛军的原重庆水师,在损失了两艘战船之后,纷纷举白旗开始投降了。 水师大捷,重庆城头高声欢呼之下,白杆军和新到的朝廷援军,就向左梦庚所部发起了总攻。 马士秀一见这战场上的情况,见势不妙,立刻护着左梦庚先行撤退。 这种事情,他跟随左良玉做过很多次,好汉不吃眼前亏,先走为上,反正来日方长,大不了撤回夔州府,肯定是可以挡住川中朝廷官军的反扑。 对此,左梦庚也是熟悉,立刻跟着撤退。不过对他来说,还是有些遗憾的。 没想到第一次单独领兵打仗,竟然遇到了一群蜀地疯子!以至于快要到手的扬名机会,又要推迟了! 不过没关系,夔州府那边,才是自己的大本营。自己这个,是诱敌深入,引诱朝廷官军追击,到了夔州府之后,再集结那边的兵力,一举歼灭这些蜀地疯子,然后再领兵杀回来,重新拿下重庆府。 再这样的信念支持下,从重庆到夔州府的道路上,虽然被朝廷官军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是,左梦庚等人的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 “杀……” “顶住顶住,走走走,快撤!” “报,前面朝廷水师登陆拦截,怎么办?” “绕绕绕,快点绕过去!” “……”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之下,左梦庚所部用几倍于当初进军重庆的速度,狼狈逃回夔州府。 过了万县,眼看着离夔州府越来越近了,左梦庚所部人马,已经所剩无几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左梦庚的精神越来越好,这不,他都有心情问马士秀道:“马叔,我父帅那边,是不是该回师了?” “恐怕没那么快!”马士秀听了,想了下回答道,“大帅要先攻下保宁府,安排好防守人马之后才会去重庆和少帅汇合的。” “那就好!”左梦庚听了,便欣喜地说道,“我要集结夔州府人马,打败追兵,重新夺回重庆府!” 他爹不在,名义上,他就还是老大,反败为胜,照样是能扬名的!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支残兵败将,刚刚才退回夔州府地界,就迎头撞到了夔州府这边派去联系他的信使。 “什么?”左梦庚听到信使的禀告,顿时大吃一惊,不相信地问道,“怎么回事,这怎么可能?” (本章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67 会师 左梦庚最大的底气是什么? 就是他爹左良玉! 自己败退了,退回了夔州府,还有他爹在的,回头干掉追兵杀回去好了! 然而此时,信使的话,让他真得难以置信。 因此,就见他睁大了眼睛,再次确认道:“我爹也逃回夔州府了?” 不是说,川中武备松弛的么? 左梦庚傻在那里,马士秀却立刻问道:“可知大帅当面之敌是什么人?” “秦兵!”信使马上回答道,“三边总督亲领秦兵,至少三万人马,追着大帅,很快就要杀到夔州府了!特别是秦军中的那个贺疯子,不知道为什么,不是总兵旗号,追得最紧!如今前锋已经过了开县,直逼夔州府城去了……” 信使的任务,是奉左良玉之命,赶紧通知左梦庚这边撤军,因为面对三边总督率领的秦兵,绝对是要打一场硬仗的。集结兵力,避免被朝廷官军各个击破,如此才能抗衡秦兵的。 但是,信使看到左梦庚这边的军队,竟然比大帅那边都要败得惨,因此,都已经无话可说了! 此时,马士秀一听信使的话,心中顿感不妙。 就大明来说,如果不算当年的戚家军的话,兵源最好的,就是秦兵。 如今三边总督亲自领军过来,而且还是领兵三万! 如果自己这边是刚夺取夔州府的时候,说不定还有一战之力,可如今分兵之下都已经战败,秦兵和蜀兵合击之下,这一战还怎么打? …………………… “有的打,还有一战之力的!”夔州府知府衙门大堂内,刚刚逃回来,还顾不上休息的左良玉,第一时间召开了军事会议,对手下的这些将领说道,“秦兵追得急,队伍就拉得长。如今我已经紧急派信使赶去重庆,不管那边打没打得下重庆,都回师于半路截击秦军,就是我们的机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重庆这一路,调拨了我们一半多的精锐,我已经严令梦庚不得干扰士秀指挥。如此一来,破釜沉舟之下,必能反败为胜!” 李国英听了,点点头说道:“大帅说得是,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大帅此举,当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之所以会说没有退路,是因为他们进了蜀地,再想出川的话,就必须要杀败挡路的李自成所部才行。但是,就他们如今的兵力,基本上是没有这个胜算的。 这么一来,就只能是死战了! 好在秦兵拉胯,从去年的战事看,秦军,包括那贺疯子在内,都已经学会了欺软怕硬。 只要这边让秦军认识到死战的决心,那贺疯子就不会再拼命了,说不定,又会坑一个总督在这川东! 随后,他们便开始计算兵力,想着怎么和左梦庚那边的军队配合,从而打败秦兵之时,左良玉的一个亲卫急步入内,神情慌张地禀告道:“大帅,少帅已经到城外了不足五里了……” 左良玉一听,顿时脸色一变,厉声喝道:“怎么回事,不是让他们绕道半路截击么,是听不懂我的话,还是翅膀硬了敢违背我的军令……” 这亲卫竟然难得地打断了左良玉的怒喝,慌张地赶紧捡回被左良玉打断地话道:“禀告大帅,少帅他……他是逃回来的!” “逃回来的?”左良玉一听,愣了下,下意识地问道,“什么逃回来的?之前不是说一路顺利,快要拿下重庆了么?” 左梦庚那边进军的时候,当然会派人和夔州府这边联系的。因此,左良玉逃回来之后,就先问过左梦庚那边的情况,这才定下了让左梦庚回师夹击秦军的计策。 此时,对于左良玉的问话,他的亲卫就答不上来了。 左良玉见了,也是急了,立刻大步而出,赶往城头去看情况。 李国英等人见了,也是一个个脸色严峻,赶紧跟上。 等他们刚到城头上时,就见远处已经能看到人影了。 为首的一群人,骑着马,不过那马估计是跑不动了,和后面的一大堆步卒拉不开差距,杂乱无章,毫无队形地往府城拥过来。 就只是看了一眼,左良玉的脸上,就阴沉地快要下雨了。 离得更近了之后,左良玉一眼就认出来了,骑马跑在最前面的,就是他儿子左梦庚。陪着他儿子的,就是他的副将马士秀。 看他们那样子,真得是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这不,左梦庚看到他爹在城头后,那是第一时间冲上了城头,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爹,你怎么……” 他的话还没说完呢,就见一个耳刮子扇到了。 “啪”地一声,很响亮,很清脆! 左梦庚差点就被这一巴掌打得扒地上,捂着脸懵了好长一会时间道:“为什么打我?” “我把军中精锐大部拨给了你!”左良玉气得脸都是红的,用手指着城外的那些残兵败卒,厉声喝道,“打不赢就算了,还只给我打回来这么一点人马?” 打不赢,逃得掉,那也是一种本事,至少左良玉自己就经常这么干的! 但是,如今他的儿子,竟然把他的军队都败完了,这可是他寄予厚望,希望能反败为胜的底子啊! 当然,如果川东出口没有李自成的人马堵着,夔州府这边打不过,没法立足,他就逃出蜀地,那也不会这么生气,回头就能又拉起一支军队的。这种事情,他也有过的,不陌生。 可关键是,如今他已经身陷绝境了!就不是能不能东山再起的问题,而是逃不逃的掉的问题了! 要是早知道儿子这么败家的话,他就不会军中精锐分给左梦庚这边了。 自己遇到的是三边总督亲领的秦兵,那也就罢了,至少秦兵的名声,曾经还是很有名的。但是,自己儿子这边,那都是川中的烂兵,他是早就侦查到川中武备松弛,才会决定入川的。就这,竟然还把他的精锐军队给败了! 这一刻,左良玉还真得有打死这个不孝儿子的冲动。 从未看到自己这个爹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左梦庚顿时就怂了,不敢再和他爹硬顶,连忙按照马士秀之前教他的说法,赶紧给他爹说道:“是白杆军,白杆军去救援重庆了!” “白杆军?”左良玉一听,顿时眉头一皱。 秦军已经难以应付了,这边的追兵中,还有白杆军,这可真是火上浇油,雪上添霜了! 于是,他按下了脾气,开始仔细地重庆战事的经过。 听完了左梦庚的描述以及马士秀的补充之后,左良玉心中有数了。 川中确实武备松弛,才会有前期的不堪一击。 但是,很显然,朝廷事先有准备,因此才会有秦军的出现,还有白杆军的增援。 这个情况,从重庆援兵中,竟然还有贼寇一样的援军,就能看出来。 那肯定是临时集结起来的,也是如此,为首的将领才会是不要命的打法,因为乌合之众,全凭着一口气打仗的,如果将领不冲在前面,乌合之众压根就不可能打得过他的那些精锐。 重庆这边的追兵中,最头疼的还是白杆军。另外一个,就是水师了。 夔州府这边的水师战船,都让自己儿子给祸害了,不管是步军,还是水师,都明显是劣势。 这接下来的战事,肯定难打了。 怎么办? 这接下来该怎么办? 一时之间,一向老奸巨猾的左良玉也是没了主意。 还没等他和手下商量出什么结果来,贺疯子贺人龙的军队就杀到了。 为了重新拿回总兵的位置,也是为了证明他贺人龙的价值,他这一次是真拼了,被他第一个杀到了夔州府城。 几乎是与此同时,曾英所部也是前后脚的时间,赶到了夔州府城。 再然后,是水师杨展所部,还有白杆军! 第三天的时候,三边总督堵胤锡领着秦兵主力赶到,总共算起来,大约是五万多朝廷官军,正式合围夔州府城,这一次,没让左良玉跑了。 对此,堵胤锡的心情很好,再次遇到曾英和杨展等人,听到了他们的战事经过,都忍不住笑着夸了一顿。表彰他们打仗的英勇,以及为了公事而散尽家财的事情。 对此,他也暗暗佩服崇祯皇帝,用了蜀人救蜀这一招,要不然,就算他们愿意为国而战,也不见得会拿自己的家财来当军资。 当不管如何,就算是保家,同时不也是卫国么?这样的人,终归还是少的。 这不,他们拿出了家财,吕大器也让他的家乡父老出钱粮了。作为蜀地最富的蜀王,却是一毛不拔,这就是鲜明的对比! 看着面前这些英气勃勃的蜀人,堵胤锡很是赞赏。不过如今的曾英和杨展等人,是四川巡抚吕大器的手下,他就没有越过吕大器去提拔他们。 他正在议事,准备拿下夔州府城时,轮值军官高杰入内,向堵胤锡禀告道:“大人,左贼那厮说要见大人,事关全城百姓安危!” 一听这话,堵胤锡顿时怒极,拍案而起!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68 夺城 都不用说,根据左良玉的一贯作风,他说这话的意思,肯定是要拿全城百姓的性命来要挟了! 看到堵胤锡如此愤怒,在场的将领,特别是蜀地的这些将领,一个个都是非常地愤怒。 “大人,立刻下令攻城吧,末将第一个攻入城内,把左贼千刀万剐了!” “大人,决不能答应左贼的要求,要不然,以后必然每次都这么做!” “大人,末将今晚去偷城,必然拿下府城!” “……” 堵胤锡听到他们的话,扫视过他们的面容,倒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领着他们,去看看左良玉怎么说! “总督大人在上,末将左良玉拜上!”左良玉在城头上,看到大红绯袍的文官,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出现在他面前,便笑呵呵地大声见礼。 一名锦衣卫校尉,拍马靠近,大声传话道:“总督大人有令,立刻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百户以下,总督大人担保,可免死!” 一听这话,左良玉顿时脸色一变,不是说了军官都不赦么,这就改了,来动摇自己的军心? 于是,他便立刻高声喊道:“末将对朝廷忠心耿耿,一生戎马生涯,皆是为国征战。朝中有奸臣,蛊惑皇帝才被如此对待,非是末将想和朝廷作对。还望总督大人开恩,网开一面,放末将离去,为朝廷保一份元气,他日可再为国效力!” 真得是笑话了,在这里装无辜! 传话的锦衣卫校尉,又大声传达左良玉的话道:“要是你认为是冤枉的,那就立刻放下武器,休要再和朝廷作对。皇上英明神武,自然会还你一个公道!” 还一个鬼的公道!左良玉岂会相信这种无稽之谈! 这一沟通,左良玉就知道,堵胤锡肯定不会放过他了,于是,他便又大声喝道:“总督大人如此逼迫末将,是要鱼死网破否?末将誓与府城共存亡!要末将死,大人就只能得到一个废墟!” 顿了顿,他又大声喝道:“狡兔死,猎狗烹,今日是我左良玉,他日就是你贺人龙、高杰……” 一口气喊出了一大堆他认识或者知道的朝廷官军将领的名字,意思是说朝廷肯定会秋后算账,不要为朝廷卖命! 如果说,堵胤锡还没有处置过贺人龙等人的,他们看到朝廷开始和左良玉算账,那他们也会担心,是不是回头也会和他们算账。 但是,堵胤锡算是已经早贺人龙他们算账过了,并且在这段时间内,贺人龙等人和堵胤锡接触的时间久了,自然了解堵胤锡。听到左良玉的喊话,他们心中自有考量。 随后,便一个个大骂起左良玉,以表明他们对朝廷忠心耿耿,不受左良玉的蛊惑。 这个见面,最终自然是不欢而散。 回到中军帐,堵胤锡的表情严峻,扫视面前的将领,问他们道:“左贼拿全城百姓为要挟,你们可有对策?” 听到这话,高杰站出来说道:“大人,夔州府被左贼肆虐过,从地方上看,估计城里百姓也剩下不了多少。末将以为,可强攻府城,末将愿第一个出战!” 夔州府作为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换句话说,一旦战乱,就是战事最频繁的地方。之前的张献忠入川,如今的左良玉入川,都是打过夔州府的。 兵灾之下,夔州府的百姓,要么逃了,要么遭受兵灾,特别是左良玉所部的军纪极差,因此百姓被祸害的就更多。 高杰这个话,是有道理的。夔州府城的百姓,绝对不会多了。 贺人龙听了高杰的话,也是站出来附和,也表示愿意第一个攻城。 曾英、杨展等人,却是立刻反对,表示夔州府城当智取为上,不宜强攻。 一时之间,中军帐内,很是热闹,争论不断。 堵胤锡一时不决,过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才最终有了决定,军中立刻行动了起来。 曾英回到自己营地,立刻继续开会,对手下一群人说道:“总督大人有令,今夜偷城,立刻挑选人手,今晚随我一起行动!” 说到这里,他又恨声说道:“绝不能让左贼在我们眼皮底下屠我蜀人!” 李占春、于大海、李定等人一听,立刻抱拳领命道:“遵命!” 对于战阵厮杀,他们可能还不是很熟练,但是,作为江湖中人,飞檐走壁,当个夜猫子却是家常便饭。 如今两军对阵,己方还占有优势,总督大人还在看着,又是占大义的一方,自然是当仁不让了。 “夫君,我也去!”让曾英没想到的是,他的媳妇董琼英也跟着说道,态度坚决。 曾英听了,眉头一皱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偷城不是闹着玩的,要以少博多,还是别去了!” 董琼英听了,立刻就回道:“总督大人说过,要我以忠贞侯为榜样,遇难不上,遇险避之?如何以忠贞侯为榜样了?再说了,要说偷城这种,你们男人笨手笨脚的,就更需要我们女人配合!” 顿了顿,昂首而立,断然说道:“总之,保家卫国,不止是你们男人的事!” “好!”曾英听到最后一句话,便用力点头,欣赏地道,“不愧是我的好媳妇,那行,我们夫妻并肩而战!” 李占春和于大海等人见了,都是面露佩服之色,心中想着:大嫂,真乃女中豪杰也!自己未来的媳妇,得找大嫂介绍下才好! 入夜,半轮弯月高高挂,月光并不是很亮,只能隐约看清近处的东西。 城外官军营地这边,不时响起喧哗声,似乎是要偷城。对应的,城头上的守军就紧张一阵。就这么的,闹腾了半夜,才算消停下来。 半夜三更,一群穿着黑衣服的夜行人,都是拿着飞爪,悄无声息地往城下摸去。而在营门这边,军队主力都在静悄悄地侯着,等偷城的信号。 第二批,第三批的朝廷官军,也都悄悄地跟进,能看出来,这些大部分都是白杆军将士,这一点,从他们的特制兵器上能看出来。 夜幕之下,稍微远些,就看不清楚情况。等待中的朝廷官军将士,一个个都是祈祷着,希望偷城能成功。 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城头上爆发出一阵喊声,火把大亮,能够看到,城头上开始交战。 一见这情况,第二批,也就是白杆军将士立刻跟着上。 他们都不用江湖中人常用的飞抓之类,而是自己的武器一链接,勾住城垛就往上爬。 城头上,喊杀声一片。 “城破在即,你们要跟着左贼一起死么?” “投降不杀,顽抗者死!” “……” 能听出来,喊得最凶的,应该就是登上城头的朝廷官军。 一阵喊声还没结束,又有炸雷般地喊声接着响了起来。 “马祥麟在此,还不投降!” 隐隐约约地,城下的将士,能看到一开始偷越上城的同袍,先是被结阵逼在城垛处一角,但是很快,面对涌上来的叛军,他们却反而开始扩大防御范围。 而随后攀越而上的将士立刻加入厮杀,顿时就把防御线扩大更多。 “杀……” 越来越多的朝廷官军登上了城头,能明显感觉到,朝廷官军这边,士气如虹,而叛军这边,压根就没有拼死抵抗的士气,甚至不少军卒,看到朝廷官军杀过来,立刻就丢了兵器,也就一些军官,还在那喊着抵抗。 夔州府城的动静,一时之间都被突破城墙的这一段给吸引了。而在水门这边,依旧还是静悄悄的。 水门的上游方向,夜幕之下,有五六艘船,没有任何灯火,飘向夔州府城的水门。 如果离得近了,仔细去看,就能发现,这些船上全是人,并且都是全副武装的。犹如雕塑一样,静静地钉在船上。 为首那人,正是身材高大的杨展。他看看喊杀声震天的那段城墙,心中不由得有点遗憾。 那边的偷城,其实是为了掩护水师这边的偷城。但是如今看这结果,好像都不用掩护,因为那边已经攻上城头,并且在扩大优势,很显然,偷城直接就成功了。 不过就算这样,这边也还是要按计划行事,悄悄夺取水门之后,发出信号,后面的大量水师战船就会跟进,一举拿下夔州府城。 这支叛军,真是有点不堪一击啊!本来夺城的首功,该是自己的! 杨展遗憾之余,忽然之间,他一下睁大了眼睛,仔细地看着水门那边。 不知道为什么,水门这边的灯火,明显要比其他地方都少,以至于水门这里比其他地方都要黑。 但是,多多少少,在暗中的杨展看向水门那边,还是能看得清楚一点的。 他猛然间发现,水门那边似乎有动静。 别是被发现了吧?杨展心中如此想着,便立刻无声地给手下下命令,准备厮杀。 结果,再近一些,他们这些战船就要飘到水门时,就见到水门自己打开了,然后,从这里出来了一艘船,也是黑灯瞎火,没有一点灯火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69 一切尽在掌握中 时间回到刚入夜,部署完了防御,左良玉便在原知府衙门召集手下开会。 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诫他手下道:“皇帝都已经向天下宣告了,我,还有你们,都是不赦的。你们自己想想,手里有多少人命,所以,就不要期待朝廷会放我们一马!” 顿了顿,左良玉扫视手下这些将领的脸,然后又接着说道:“抛弃幻想,不要幼稚,这一战,对我们来说,那是破釜沉舟,要么我们死,要么杀败眼前的敌人,占领整个蜀地,吃香的喝辣的!” “城外敌人,都是追着我们到这里的,粮草肯定有问题!只要我们能坚守,笑到最后的,一定是我们!” 说到这里,他发现好像手下的士气不是很高,便露出神秘之色,对这些手下将领说道:“我可以给你们交个底。站稳夔州府之后,我已经偷偷派人去和李自成谈判了,他面对孙狗官的压力很大,已经有很大的倾向,是要和我们联手共同对抗朝廷!” 一听这话,大堂内的这些叛军将领,顿时都是精神一振。说一千道一万,这个才算是好消息! “如今这局势,我已经决定,退让一步,和李自成平分蜀地。”左良玉又提高了一些声音说道,“那李自成必然会和我们联手!换句话就是说,我们并不是孤军守孤城,援军很快就能赶来的!” 听着他在说话,左梦庚不由得一脸地疑惑,自己一直在爹身边,什么时候派人去和李自成联系的?自己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呢?难不成是自己领兵出征重庆的时候? 还是爹英明啊,早就想好了退路!左梦庚这么想着,不由得看着左良玉,眼睛冒着小星星:每一次有危机的时候,他爹都能化险为夷! 大堂内,不少人显然和左梦庚一个想法,顿时精神都振奋了起来。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喧哗声。 听到这动静,左梦庚连忙提醒道:“爹,官军是想偷城!” 左良玉听了,立刻领着这些将领,赶去了城头,结果等他们到的时候,朝廷官军已经退去了。 听城头上的守将禀告,是说朝廷官军确实想偷城,只是被发现,就退回去了! 既然城头上没事了,左良玉便领着手下又回到原知府大堂,继续开始议事。 结果还没说多久呢,忽然又听到城外传来喧哗声。 这一次,左良玉没有赶过去了,而是点了李国英过去看情况。 没多久,李国英就回到了衙门大堂,向左良玉禀告道:“大帅,朝廷官军又是企图偷城,被发现后退回去了!” “哦?”左良玉听了,稍微一想,便露出了一丝嘲讽之色道,“这是欲擒故纵,本帅断言,朝廷官军这是故意暴露,疲惫城头守军,等到夜深时分,才是其真正偷城之时!” 李国英听了,点点头,一脸佩服地说道:“大帅英明,末将也是这么想的!” 大堂内其他人听了,也都纷纷称赞左良玉英明神武。 于是,左良玉便开始调兵遣将,应对半夜偷城。 等一切部署完之后,他才胸有成竹地说道:“我们有全城百姓为要挟,朝廷官军就必然不敢白天强攻。只要挫败了他们偷城的可能,那么就将对我们毫无办法。如此僵持下去,朝廷官军粮草不济,而我们又有李自成的援军,蜀地早晚就又是我们的!” 把前景都给描述了一遍之后,他便宣布军议结束,不过留下了马士秀和李国英等少数几个心腹手下继续商议军情,其他人就离开了。 等该走的人走了,该留下的人留下之后,就听左良玉转头看向李国英,对他说道:“你负责的水门那边,火把少一些,暗一些,如此方便行事,明白么?” “末将明白!”李国英一听,立刻便抱拳回答道。 接着,左良玉又转头看向马士秀,吩咐他道:“你那边,动静要尽量小一些,不要惊动其他人,偷偷地,知道么?” “末将知道!”马士秀听了,也连忙抱拳回应道。 左梦庚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便插嘴问道:“爹,这是要干什么?我们从水门出去偷营么?” 左良玉一听,心中有些不喜,这个儿子,一点都不机灵。 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训斥儿子的时候,便低声说道:“偷什么营?和以前一样,此地无法久留,得走了!” “啊!”左梦庚一听,很是意外,有点期期艾艾地说道:“刚才……刚才爹不是说……说偷城,还有那个……那个援军……” 虽然他以前跟着左良玉,不是没有跑过。但是,刚刚左良玉还一脸胸有成竹地调兵谴将,仿佛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这边的,结果这一转眼,竟然是要逃跑,他就有点转不过湾来了。 左良玉见儿子这个样子,真不想发火的,结果还是发火了,低声厉喝道:“你是猪脑子么?你没看到军心士气是怎么样的?这个城,十成十是守不住的,这点眼力都没有?” 本来,他还想详细解释一下,如果不是因为他这一路败了,还有左梦庚这一路也败了,并且还败得很惨,那说不定是真得还有一战之力。 但是,如今两路军队败退回来,损兵折将之下,军心士气哪里还有?白天的时候,又被那三边总督蛊惑了一下,手下那些军卒就更没士气。 以他的经验,一下就看出,这城要能守住就怪了! 既然守不住,那当然是要跑了! 带着财物,带着心腹将领和亲卫,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种情况,他又不是没经历过。还有那李自成,不也是被打得只剩下十八骑,如今却是又有二十多万人马么! 乱世之中,只要不死,都是机会;要是死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左良玉对此,想得很清楚! 说话间,城外又传来喧哗声。只是没多久,就又安静了下来。 对此,左良玉很是不屑,就这种把戏,一眼就能看穿,你们就慢慢地玩吧! 其实,对于朝廷官军可能会偷城的猜测,他一早就想到了。 甚至可以说,其实就是他逼着那位总督大人这么干的。 因为他知道,从他以全城百姓为要挟说出去之后,一般而言,文官就会考虑后果,会掂量朝中对手会不会拿这个事情做文章,除非万不得已,就肯定不会强攻,导致全城百姓都跟着死! 这么一来,要么就是一直围困,要么就是智取了。 而一直围困的话,城外那么多大军,每天的粮草消耗就不知道多少。正常来说,没有一个统帅不会考虑这个长期围城的成本。 至于智取,说起来好听,但是,其实选择的余地并不多! 夜袭,偷城就是很自然就会想到的一种可能! 对于这些,左良玉才不会陪着玩,他要做的,就是趁着军心士气还可以用的时候,就先偷偷溜了。一旦军心士气明显不行的话,到时候他想走就走不了的。 他一共准备了五艘船,三艘运财物,两艘是他和手下亲信以及亲卫。就等着半夜朝廷官军真正开始偷城开打热闹的时候,偷偷溜走。 之前左良玉说有派人去和李自成谈,这个话有一点是没说谎的。 他确实派人去探过下游的情况,发现李自成所部似乎撤走了。只是朝廷官军追得急,他没法继续去探听下游湖广的情况。 眼前的情况,只能是先逃离险地再说。 时间慢慢地流逝,夜色越来越深,一如左良玉所料,城外朝廷官军慢慢地,反而没了动静。这恰恰是说明,朝廷官军是准备在后半夜动手了。 也只有傻子才会相信,朝廷官军会在前半夜,城里都还没入睡的时候偷城,那不明摆着增加偷城难度,让更多的守军可以及时增援么! 左良玉一边鄙视城外朝廷官军的智商,一边稍微休息,就等着朝廷官军真正偷城时候开始,吸引所有人注意的时候,就可以开溜。 就这府衙大院子里,一箱箱的财物都已经准备好了,亲卫都在休息,积蓄体力,都在等着信号。 果不其然,等到了下半夜,喊杀声突然就响起来,随后,动静越来越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不少地段的守军都按照左良玉之前的部署,立刻领兵增援。 而在这个时候,左良玉却带着儿子和他的亲信手下,带着财物,赶紧去了水门那边。 他安排了李国英在这边轮值,顺利汇合之后,立刻把东西都搬到船上。 一切顺利,没人发现,所有人都在关注偷城那边。 “看看,我就说过吧,军心士气已经不可用,拉胯了!”左良玉看了一会远处的情况,听着动静,然后摇头说道,“我针对性的部署之下,竟然都被朝廷官军偷城成功了!” 当然,之所以朝廷官军会偷城成功,也和他把心腹手下都带走有关系。留下的那些,都是他的弃卒,很显然,能耐肯定不怎么样的,因此抛弃也不可惜的! 这么想着,左良玉就没再犹豫,当即下令打开水门,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溜!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70 功劳都被抢了 , 马士秀在第一艘船上,看着手下,让他们一定小心点,不要发出大的动静,否则一旦被别的手下发现他们逃了,那绝对会军心一下崩溃的。 结果,才刚出了水门,隐隐约约地,就发现前面江面上,好像一团团模糊的影子正迎过来。 “什么情况?”马士秀心中想着,便努力睁大眼睛去看。 看那样子,好像是几条船? 正有这个想法时,就突然听到了一个声音响起:“放箭!” “梆梆梆……” 作为一名老将,对于弓弦声最是熟悉了。 一听之下,就知道不好,敌袭! 然而,实在太近了,甚至都来不及反应,箭支几乎是在刚听到动静的时候,就已经到了。 “啊啊啊……” 连续地惨叫声顿时响起,甲板上的人,一下子有不少人中箭,随后跌落水中,发出“噗通”声音。 马士秀的胳膊、胸口也都有中箭。只是胸口那有护甲防护,倒也没有插入肉中,但是,胳膊那却是实打实地,中了好几支箭。 “梆梆梆……” 弓弦声还在响着,对面显然可以摸黑连续射箭,也可能是人多。 总之,箭雨之下,叛军的船只这边,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杀……” 船只撞在一起时,黑暗中一个高大的人影顿时大喝一声,然后跳到叛军船上,见人就砍。 后面的船,有开始亮起火把,射出一支支火箭。 还有的船,则继续往前划,从正在厮杀的船只后面越过,攻入水门里面。 另外也有的船,就停在水门那边来不及进去的,纷纷甩出飞爪,直接攀爬城头。 很显然,这些船都是事先有分工的,要不然,不可能这么利索。 在船队后面的左良玉听到前面的动静,顿时脸色一白。他不用出去看,就知道是什么事情发生了。 白天的时候,都没看到朝廷水师有什么船,还以为没赶到呢,这绝对是早已到了,这才是偷城的主力! 完蛋了,城里失陷在即,水门又被堵,成瓮中之鳖了! 老奸巨猾的左良玉,一时之间,竟然也想不出一点办法! “爹,怎么办?我不会水啊!爹……” 听着哭嚎声,左良玉才算是回过神来。 儿子不会水,他也不会水啊! 而且就这黑灯瞎火的,会水又如何,还能逃得掉? “靠岸,快,靠岸!”左良玉那里还有心情和时间管他儿子,连忙大声喊着,想让船靠回码头。 然而,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越来越多的船,已经冲进了水门,迎面就是弓箭,飞斧之类的招呼。 事先没有战斗准备的叛军这边,顿时一个照面都是死伤惨重。 “杀……” 城头上的守军,早已被李国英调开,就是为了方便他们出城,结果这下好了,朝廷官军突袭,没有城头上的支持,他们反而成了孤军。 在看到水门这里火把亮起的时候,远处等待着的朝廷水师战船,便立刻启航,冲过来增援。 整个夔州府城,水陆两边的城墙段,全都是喊杀声。 这个偷城时间,选得就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厮杀没多久,东边的天空,就露出了鱼肚白,晨曦洒向大地,迎来了光明! 此时,朝廷官军已经控制了城门,大批的将士正从城门处杀进去。 堵胤锡在战事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在观战,此时听城中的动静,以及手下人的回报,便知道,大部分叛军已经放下抵抗,夔州府拿下了。 于是,他便移步夔州府城头,就在城头上看着城中情况。 不少地方有火光,不过大致可控。城中各处,还能听到一些零星的喊杀声,到处都是朝廷官军,或者在搜捕更多的叛军,或者就押着叛军俘虏出城。 看到总督大人的旗帜在城头上,各处将领便都纷纷过来禀告战果。 “末将参见总督大人……” 大步而来的曾英,还没来得及说完,堵胤锡便急步上前,一下扶着他,担心地打量道:“怎么样,伤势如何?” 就见曾英的身上,挂着不少箭支,有被他折断的,也有没有折断的,身上的血迹一大片,仿佛被血雨淋过一样。 堵胤锡说话的同时,又转头看向他身后的一群人,同样担心地问道:“你们伤势如何?” 在曾英的身后,董琼英、李占春、于大海等人,一个个都和曾英差不多,让他很是担心。 只听曾英笑着说道:“亏了大人赐下的护甲,末将只是受了一些小伤而已,并不大碍!” “是啊,大人,没想到这护甲不止是轻便,而且还更坚固,真得是太好用了!” “多亏了护甲,刚上城头的时候,我们才能抵住叛军的反扑!” “……” 听着七嘴八舌的声音,听到他们一个个中气十足,堵胤锡便欣慰地笑了,当即说道:“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本官回头给你们请功!” 说完之后,他又一笑说道:“这些新式护甲,是陛下打造出来的,以后更是军中制式护甲,蓟州之战,打败十几万建虏,也多亏了这些护甲!” 一听这话,所有人不由得大为惊讶,这么好用的护甲,竟然是皇上打造出来的? 真得太厉害了! 当今皇帝,比先皇要强多了!至少这铁匠的活,比木匠活要有用多了! 厉害了! 众人惊讶了一会,随后曾英有点遗憾地说道:“末将一直攻入衙门,但都没找到左良玉那叛将,不知道躲哪里去了!” “无妨,围城之下,他插翅难逃!”堵胤锡听了,倒也不安心,反而安慰他们道,“挖地三尺,迟早会把他挖出来。” 他们正说着呢,就听到又有脚步声传来,与此同时,还有喝斥声:“快点,老实点!” 众人闻声看去,却见城头上,另外一个方向,正过来一群人,为首那个,身材高大,老远都能认出,就是他们熟悉的老乡杨展。 就见他们是押着一群人过来的,行走间,不断喝斥那伙被绑着的人。 看到总督大人这边看过去,杨展立刻丢下他们,快走几步,先一步到堵胤锡面前,满脸笑容地说道:“大人,末将攻打水门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左贼逃窜,已被末将活捉,顺便缴获了两船财物!” 一听这话,堵胤锡顿时大喜,抓住了左良玉,那么这一次的平叛就是完美的了!朝廷从此之后,就去了一个心腹大患! 曾英等人听了,不由得也非常意外。没想到杨展竟然运气这么好,左良玉带着财物,一头就撞到杨展怀里去了? 这功劳,甚至可以说,比他这边打生打死,最先攻上城头都要大了! 这么想着,曾英并无羡慕地双手抱拳,向杨展祝贺道:“恭喜杨兄立下大功!” 其他人,便也跟着一起祝贺。 杨展一听,看到他们身上那血迹斑斑,像个刺猬一样,便连忙抱拳还礼道:“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只是运气好而已!” 这个话,还真不是客气。看曾英他们的样子,就知道是经过了一场血战。如果不是这边攻势凌厉,左良玉说不定还不会逃走,也就不会被自己撞见了! 堵胤锡的心情大好,听到他们的话,当即哈哈笑道:“这次你们都立下了大功,本官自当为你们请功!” 说话间,左良玉等人已经被押到面前。 “跪下!”押解的将士们,纷纷喝斥着,强迫这些叛军首领跪下。 “大人,末将对朝廷一直是忠心耿耿的啊!”左良玉身上倒没有什么伤势,自己主动跪下,向堵胤锡哭诉道,“末将这一辈子,一直为朝廷征战,剿贼,如今朝廷要拿末将问罪,末将不服啊!” “不服,我们不服……”左梦庚跪在他身边,身上都是湿的,估计是落水过了,身上没有伤痕,也跟着他爹嚷嚷着。 倒是其他人,身上多多少少都带有伤,其中马士秀的伤应该是最重的。 堵胤锡看着他们,冷笑一声道:“你们的罪行,朝廷早已宣告过了,事实如何,你们自己心中没点数么?砍你们多少回脑袋都是不够抵罪的!” “来啊!”堵胤锡都懒得和他们废话,当即吩咐道,“押下去,回头押解京师。” “大人,冤枉啊……”左良玉被押下去的同时,还是不死心地喊着。 刚好这时,一群将领上城头,迎面遇到。 左良玉一眼就认出,为首那人,是贺疯子之称的贺人龙,便连忙喊道:“贺兄弟,贺老弟,看在我们的情分上,还请帮忙求求情!” 要是直接被押去京师,他心中有数,估计十死无生。除非堵胤锡这个皇帝心腹能保他,他才有活的希望。 贺人龙心情正不是很好呢!这次攻打府城之战,不但首功没有,还听说蜀人抓到了左良玉等人,这就等于说,功劳都被蜀人给抢去了,他还想着早日当回总兵的,估计是没戏了。 正走着呢,就听到动静,抬头一看,他自然也是认得,这是他最想抓到的人,左良玉。 如今看到他被绑着,功劳确定是别人的。新仇旧恨之下,顿时就恼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71 会猎江南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371会猎江南于是,贺人龙二话不说,大步向左良玉走了过去。 “贺老弟,还请……”左良玉看到他走过去,还想让他帮忙求情,但是,看到贺人龙的表情有点不对,就变了脸色赶紧问道,“你……你要干什么?不要乱来啊……” 话还没说完,贺人龙已经走到他面前,一记老拳就揍了过去,没敢打他脸,就打肚子上。 哪怕左良玉穿着软盔甲,被贺人龙这一拳打得顿时就疼得躬了腰。 随后,又一拳,直接捶到左良玉的背上,直接把他打趴下了。 贺人龙还不想放过,直接用脚踢。到这时候,他才一边踢一边骂道:“还想让老子求情,求你个球,要不是你,老子会挨军棍,老子会降级,老子打不死你……” 押解左良玉的将士,本来想拦的,但是他们看到贺人龙并没有打左良玉的要害部位,便一个个袖手旁观,压根就没去拦。 他们从重庆一路追着左良玉的军队到夔州府,一路上,到处都看到被左良玉手下祸害的村寨,还有县城,自己不上去打一顿都是好的了,自然就更不可能拦着贺人龙去揍人了。 “别……别打我爹!你……” 边上被绑着的左梦庚看到这情况,连忙叫了起来。 不过他才开口,就看到贺人龙那狰狞着脸,闻声抬头看向他,顿时,他就一脸惧意,说不下去话了。 “你他娘的是他儿子?”贺人龙盯着左梦庚问了一句,然后不等回答,直接弃了左良玉,直接开干左梦庚,也把左梦庚给打倒在地,发泄他的怒火。 那个左良玉,已经被他打在地上痛苦挣扎,说真的,他不敢再打了,就怕被他打死,那就麻烦大了。 只是打一顿的话,最多被总督大人斥责一顿,他还是无所谓的。 如今这左良玉的崽在这,他不介意多打一顿,只要不打死就成。 他这边的动静,堵胤锡那边其实就能看到。然而,堵胤锡也没管,只是在和曾英等人说话。 就听他对曾英和杨展等人说道:“一会本官从秦军中调拨一些粮草给你们!等回头,蜀王殿下给了钱粮,你们就不用担心钱粮了。” “大人,蜀王殿下那边,中丞大人已经去要过了,不给!”曾英听了,连忙提醒道。 堵胤锡听了一笑,当即说道:“秦军的粮草,也是瑞王殿下他们给的。蜀王殿下不给,只是讨要的方式不对,本官这边去要,肯定是会有的。蜀中的军政革新,还都指望着他的钱粮呢!” 曾英和杨展一听,不由得非常诧异。 瑞王殿下会给?还有,蜀王殿下都发话了,还能改口给钱粮,并且蜀中的军政革新,钱粮估计要很多吧,蜀王殿下能大出血? 说真的,他们两人都有点不信。 不过看总督大人的样子,似乎很有把握的样子,他们也就不再多说什么,静观其变吧! 正在这时候,贺人龙已经打完了左良玉父子,算是出了口气,才过来堵胤锡这边向总督大人禀告他的情况。 对上左良玉所部叛军,算是摧枯拉朽般地赢得了胜利,还把最主要的叛军头目都给抓住了,因此,堵胤锡的心情显然很好,听完了贺人龙的禀告之后,便微笑着对他说道:“你可是担心没有军功可立了?” “总督大人明鉴,这左良玉都被剿灭了,功劳还都被他们给抢去了!”贺人龙还真敢说话,直接就回答道。 他的这个话,如果被那些喜欢咬文嚼字的御史言官给听了,看他不顺眼的话,要扣他帽子就太容易了。 不过堵胤锡却是呵呵一笑说道:“你放心,蜀中虽然大致平定了,但是湖广等地都还有大股贼乱。休整两天,等到下游的军情回报之后,本官就把你派去孙大人麾下效命!” 一听这话,贺人龙顿时大喜,连忙回应道:“大人,末将都没用力,不用休整的!” 孙传庭可以说是他的老上官了,知道在孙传庭麾下能打胜仗,更不用说,如今孙传庭还是蓟州伯,兵部尚书,总领中原各省人马,权力更大,贺人龙当然是非常想去孙传庭麾下的。 当然,如果他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就是被孙传庭给诱杀的话,估计就不会这么积极了。 听到他的话,曾英和杨展两人,也是不约而同地向堵胤锡抱拳禀告道:“大人,我等亦能再战!” “哈哈哈……”堵胤锡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临阵脱逃的武夫不少,但是大明的英雄豪杰亦多! 笑完之后,他便对眼前几个人说道:“孙大人那边肯定需要更多的兵力,才能围住流贼,不让他们到处乱窜。并且,江南水乡,水师更是不能少。你们先好好休整,有的是机会为国效力!” 曾英和杨展等人一听,顿时大喜。 两天之后,左良玉、左梦庚、李国英被押解送京,马士秀伤重而死,就不用送去京师了。 在新的夔州府知府和各县官吏到位之前,堵胤锡不得不还要处理民事,正在忙着呢,派往下游的夜不收已经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两名同袍。 衙门大堂内,堵胤锡和一众将领都在听着堂上两个友军夜不收的禀告。 “回大人,小人是滑县伯麾下夜不收,负责查探左贼叛军所部情况。”堂下的小旗,带着兴奋之意禀告道,“如今巴东、归州都已经被朝廷收复!” 一如他所禀告,他奉命前来打听入川左良玉所部叛军的消息,结果没想到,刚好遇到了堵胤锡这边派人去下游打听李自成所部情况的夜不收。双方一碰面,各自出人,前去说明军情。他就来夔州府这边了。 左良玉所部被灭,这可是大好事,自然也就兴奋了。 堵胤锡一听他的话,也是高兴啊! 本来他以为,夔州府下游是李自成所部流贼占据的,没想到如今已经被袁时中所部给重新夺回了,这可是大好事。 于是,他就立刻追问道:“孙大人如今在何处,流贼情况如何?” 贺人龙和曾英等人,全都竖着耳朵听着,心中都有点急。 他们这边进展顺利,没想到中原那边同样进展顺利。该不会没等他们出川,孙大人就领着手下把流贼给灭了! “回大人,小人听到的消息,孙大人如今在襄阳!”这名夜不收禀告道,“李自成所部流贼已经进入湖广,具体情况如何,小人不知。目前滑县伯奉命,是驻守巴东、归州,防备左部叛军!” 堵胤锡听了点点头,虽然这个夜不收知道的情况不多,但是从已经说出来的消息看,孙大人那边,基本上都是按照最先的战略部署,在压着流贼往江南而去,不给流贼再北返流窜的机会。 堵胤锡再问了一些细节,见实在问不出来了,才让夜不收下去休息,然后开始军议。 就见他考虑了一会之后,然后看到底下一群期待的眼神,便微微一笑,然后说道:“孙大人那边,要想围追堵截流贼,不让他们再北返流窜,兵力是不够的。按照陛下最初的战略部署,我们是要策应中原之战的。因此,你们做好准备,出川参与对流贼围剿之战。” 贺人龙、曾英、杨展等人,不由得都是喜出望外,连忙出列,抱拳回道:“末将遵命!” 马祥麟看着他们,他倒是没有出列。 因为堵胤锡之前已经说过,他是要留在蜀中,坐镇重庆的。 三天之后,杨展领七十艘大小不一的战船,先送贺人龙所部五千秦兵去下游,然后再送曾英所部两千步骑去下游。蜀中这边,也包括了贺人龙所部,大约一万兵力,水陆两路,向下进发。 堵胤锡所部得自秦地藩王的粮草,大部都让他们带去了。至于蜀中这边的,自然是要去向蜀王要了。 袁时中和贺一龙所部在巴东、归州一线,按照孙传庭的军令,他们两人是要守在这里的。其中贺一龙重点防归州以东,而袁时中是防巴东这边,断开川中之路。 不让流贼再进入川中,也不让已经进入蜀地的叛军再逃往川外。如果蜀地有必要的话,他们还需要分兵入蜀作战。 原本以为无望湖广大战的袁时中,听到了蜀中的消息,不由得大喜过望。等到蜀军和秦军出川时,他亲自赶到码头去迎接。 虽然说援军不是很多,但是能让他这边不再被钉在这边。因此,袁时中立刻派人,快马飞报孙传庭,禀告情况,并且请战。 …………………… 与此同时,凤阳城头,凤阳总督马士英一脸笑意,看着远处的大军,源源不断地开到城下扎营。 这些新到的军队,主要是保定总督麾下整编后的人马,合计总兵黄得功、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四部共3万人马。再加上马士英原本的手下有刘良佐、吴三桂所部,一时之间,可谓实力大增。 马士英一直提心吊胆的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72 凤阳总督 , 马士英,贵州贵阳人,大明万历己未(1619年)成进士。 本来的话,他在官场还算是顺利,一路做事一路升迁,直到崇祯五年的时候,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被镇守太监弹劾,说他拿公费贿赂朝堂官员,然后就丢官去职,遭流放。 在南京的时候,马士英结识阮大铖,并且成为至交好友。 而这个阮大铖,又是一个经历非常丰富的人。 他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天启年间,是东林党中最为出名的干将之一。结果东林党内斗,他成了牺牲品,丢掉了官职。 魏忠贤崭露锋芒之后,看中他原本东林党的身份,启用了他。但是,阮大铖的官没能做多久,来自东林的压力就让他上任未及一月便弃官逃回老家。 也是这个原因,阮大铖与东林决裂。 等到魏忠贤大权在握之后,他被召至京城,为太常少卿。 不过阮大铖深知他是东林出身,又当上了反东林楷模,估计是两面难讨好,因此行事十分小心。一段时间后,他又归乡里,打算观望形势。但是,他身上已经被打上了阉党烙印。 崇祯皇帝上台之后,魏忠贤倒台,东林上台,阮大铖被清算,和官场绝缘。 阮大铖当然不甘心,一直想着再当官,甚至出钱,帮着复社首领张溥运作,让周延儒重新起复。结果,周延儒因为他的经历,还是不给他当官,但是同意阮大铖举荐一人当官。 于是,就这么的,在这段期间和阮大铖认识并成为好友的马士英被举荐,重新当官了。 这个事情让马士英相当意外,因此对阮大铖非常感激。 随后,张溥中毒身亡之后,他的身后事,都没人敢出手帮忙,怕吴昌时报复;但是马士英哪怕和张溥是隔了阮大铖这一层,却还是出手,给张溥料理了后事。原因就是他能起复当官,算是有张溥的间接作用。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上发展的话,马士英当了南明首辅之后,力排众议,起复阮大铖为官,也是因为他记得阮大铖的恩情。 由此也能看出,马士英对于他能重新当官,也是相当看重的。 在接任凤阳总督的期间,马士英那是真得提心吊胆。 凤阳可不比别的地方,这里有皇陵,防守难度比别的地方大多了,并且一旦有失,要承担的后果也比别的地方更重。 因此,凤阳总督这个职位,看着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实际上,没几个人想当这个官的。 这个凤阳总督,全名为总督凤阳地方兼制河南、湖广军务一员。在皇陵被张献忠烧了之后,崇祯皇帝于十四年设立的一个临时职位。就短短的两年多时间,,朱大典、高斗光、詹兆恒都担任这个职位没多久,就先后因为流贼攻打丢城失地而丢官去职,甚至逮入狱中治罪。马士英这个,已经是第四任总督了。 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在湖广,并且在南直隶搞事,并且还是声势浩大,让马士英很是担心。 结果他没想到,这还不算,转头崇祯皇帝一道旨意,把黄得功给调回了京师。 在那一段时间内,马士英真得是夜不能寐,整天提心吊胆的。 他能力有么? 当然是有的,说起来,马士英家族其实是将门世家,一直世袭武职的。从他爹那一代开始,才慢慢地读书科举转文官一途。 因此,马士英对于领兵打仗并不陌生,但关键是,这个时候流贼已经坐大,他又要防守凤阳皇陵,根本就放不开手脚。 也亏了手下还有刘良佐这个大将,帮他抵住了周边的革左五营,而张献忠又忙着在武昌那边称王称霸,倒也没有丢城失地。 再到后来,李自成南下的时候,又吓到他了。 要知道,那个时候,李自成和罗汝才的联军,比张献忠和革左五营的实力都要强多了。 正在马士英提心吊胆的时候,蓟州大捷,吴三桂领关宁骑军南下,算是给了他一点安慰。 再之后,李自成和罗汝才联军西进,离开了凤阳周边,又让他缓了口气。 革左五营的拔营离去,再让马士英松了口气。 等到这个时候,他就开始琢磨这局势的变化了,对于朝中的动静,也开始倾注更多的精力关注。 东厂下扬州抄家十大盐商,成立江南采办衙门,孙传庭坐镇开封等等,甚至听闻说京师那边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他都认真去关注了。 人在凤阳,对于京师的变化,马士英基本上做到了心里有数。 而这一次,朝廷大军大举南下,终于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凤阳,从此无忧也! 增援了这么多的朝廷军队,终于可以不用只是守,还可以期待攻了。 这些都是精兵强将,如果自己领兵收复那些被贼人占据的失地,有此功劳,不指望封爵,至少能调去京师吧? 马士英这么想着,对于各路将领的到来,自然让他很是欢喜。 从接到消息的时候开始,他就已经在谋划接下来的战略布局。 正想着呢,忽然就看到城外一群将领往城门这边过来。 如果只是这,可能也没什么。关键的是,为首的那个将领,竟然是穿着斗牛服,这可不是一般武将能穿的。 “锦衣卫指挥使?”马士英有点不确定,当即问道。 边上的吴三桂听了,连忙回答道:“京营和勇卫营中,都是有好多锦衣卫校尉的。整编之后的军中,应该也是如此。大军之中有锦衣卫,如今已是常见。” 马士英听了,还是微微皱着眉头,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就算如吴三桂所说,军中有锦衣卫监军,这确实已经不稀罕,但是,锦衣卫指挥使也跟着一起来,这绝对是不寻常的。 虽然他是凤阳总督,但是有锦衣卫指挥使过来,他也没有拿架子,连忙领着吴三桂和刘良佐,下了城头去迎接。 双方就在城门口相遇,马士英一点架子都没有,当即笑呵呵地说道:“欢迎诸位到来啊!” 他说话间,眼睛看着斗牛服的这名武将。 果然,就听这人笑着说道:“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见过总督大人!” 在他说话之后,其他人,包括黄得功在内,才跟着给马士英见礼。 大明军职中,甚至可以说,文武百官中,就算官位再高,在锦衣卫指挥使面前,都不敢托大的。 马士英一听这位果然是锦衣卫指挥使,心中一震之后,连忙客气地说道:“诸位原来辛苦,本官已经设宴给诸位接风洗尘!” 这种事情,如果换成其他文官,估计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马士英却是做得出来。这和他出身将门世家有关,也和他非常珍惜自己的官位有关。 这群武将一听,总督大人竟然给他们接风洗尘,顿时都对马士英非常有好感! 文贵武轻,那可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位还是总督大人,绝对非常难得的! 于是,一群将领连忙客气,跟随马士英入城。 一路上,马士英夸各军精锐,必然能建功立业,封侯拜将!而各路总兵,则也奉承马士英威震凤阳,让贼寇不敢来犯。 一时之间,气氛非常地和谐。 其中,吴三桂是非常欢迎这些精锐军队的到来,因为他和马士英一样,不满足只是守住凤阳,也想着建功立业,把削掉的总兵给赚回来。 而另外一个武将刘良佐,却是有点心神不定。说实话,对于这么多精锐军队到达凤阳,他心中其实是不愿意的。 之前的时候,在黄得功调走之后,只剩下了他这一支军队,总督大人不得不依赖他,几乎可以说,总督大人基本上就不会驳斥他的任何要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 但是吴三桂来了之后,这个情况就已经有所改变。 虽然吴三桂手下只有三千骑军,并且军职还没他高,但是他却感受到了威胁,马士英也重视吴三桂,对他的一些要求,并不是提什么就会答应什么了。 而如今,又来了这么多的精锐军队,他的作用进一步降低。 哪怕他现在手下有十万人马,至少名义上是如此,而来得军队只有三万,但他也知道,他很可能会被边缘化了。 如果只是这,那也还行。但是,他还担心朝廷会对他的军队下手,甚至对他本人下手。 就在前不久,朝廷的邸报上,继左良玉之后,还刊登了贺人龙等将领被处罚的消息。刘良佐担心,他也会被朝廷处罚。 就在他患得患失之下,终于到了总督府,眼看着就要把酒言欢之际,忽然,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却先罢手,对马士英说道:“总督大人,借个地方,有陛下的密旨!” 马士英听了一愣,不过很快回过神来,立刻领着李若琏转入内堂。 其他将领见了,都是一愣,随后黄得功等人,倒也没有在意。但是,刘良佐却是担心了,一时之间,心神都有点不宁,不知道皇帝这个密旨,是不是要处罚自己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73 醉翁之意不在酒 , 总督衙门后堂,摆好香案之后,马士英便开始接旨。 对于圣旨是什么内容,他大概心里有数。总不外乎是剿灭流贼,或者再顺带着处罚下刘良佐? 刘良佐麾下人马已经大大超出了一个总兵该统领的兵力限制,吃空饷等事情也是常见。 之前的时候,他对刘良佐的事情心知肚明,不过因为要依赖刘良佐,因此就当看不见,默认了。 或者说,像刘良佐的这种情况,在这个时期已经是太普遍了。普遍到这种违法的事情,就和吃饭喝水一样习以为常! 马士英的这种想法,在圣旨宣读完了之后,顿时就破碎了。 虽然圣旨上确实有提剿贼和整编刘良佐所部,但是,作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路上杀出来的精英,马士英一下就觉察到了,圣旨的重点压根就不是这,而是隐晦的那个意思。 “怎么样?”李若链见马士英接旨了,便笑呵呵地问道,“不知道总督大人心中可有章程?” 虽然他是笑呵呵的,但是,马士英心中很清楚,如果让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不满意的,也就是让当今天子不满意的话,他会马上翻脸。 因此,他便毫不犹豫地说道:“下官想先把各路人马以凤阳府为中心,对湖广及南直隶一带有流贼作乱之地形成包围之势,而后整顿刘良佐所部,并以清查流贼奸细为名,根据各州府所存名册进行核实,清查人口,再以此为理由核实田地,不知道指挥使大人以为如何?” “呵呵呵……”李若链一听,当即呵呵笑了,对马士英说道,“不错,总督大人治理地方经验丰富,末将肯定会向陛下上奏。”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就又接着补充说道:“这地方上的事情,东厂厂公会亲自过来坐镇,末将就专心军务这边了。” 马士英听了一愣,东厂厂公要亲自过来坐镇? 皇帝的这道圣旨,名义上虽然说是要清查流贼奸细之类,但是,马士英通过对朝局的了解,一下便知道,这是皇帝对地方乡绅不满,要趁着这个剿贼的机会来收拾他们。 第一个是隐户问题,马士英当然是了解的,南方比北方,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比经济条件不好的地方,隐户问题更严重。 毕竟在江南等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地方乡绅能养活的人多,府里也就能养活更多的隐户。 虽然隐户是非法的,但是当所有乡绅都有收留隐户为自己所用时,哪怕地方官知道这么一个事儿,也不敢和所有人对抗。 因为所有有能力收留隐户来用的,都是大门大户,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官场上的关系更多。 如此一来,如果有那个地方官,或者朝堂上的大佬想提出整顿隐户问题,绝对是会被朝堂上各级官吏群起而攻之。甚至地方上再闹个民变之类配合一下,绝对没有一个官员能抵得住这样的攻势。 换句话说,这个隐户问题在平常是无解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隐户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大量普通百姓难以活下去,就纷纷托庇于各地乡绅,成为隐户。 作为凤阳总督,在官场上多年的老油子,马士英很清楚,隐户越多,朝廷收到的赋税越少,派发劳役的时候,也派不到隐户头上,要分摊到非隐户身上,从而造成更多的人成为隐户。 这个问题,如果一直不解决,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但是,怎么解决? 马士英以前是想都没想过的! 而如今,当今皇帝竟然以剿贼为理由,派驻了大军为后盾,甚至还派厂卫到地方,这显然是下了大决心的。 这一招解决隐户的棋子,绝对下得很妙。 军队镇压地方,哪个乡绅敢反抗?厂卫又参与,那是代表着皇权,官场上的关系再多,能大过皇权? 并且那个东厂厂公王德化的民声很臭,之前的时候,二话不说,直接找了罪名,把扬州十大盐商给抄家了。 他亲自过来了,谁要是惹到他了,肯定又会来个抄家! 在东厂厂公面前,又有几个乡绅敢去试试,看王德化会不会不抄家? 清查隐户之余,朝廷还要重新丈量土地,对良田登记造册,这一步,又是和隐户问题一样,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如果按照《大明律》所规定的官绅优免,朝廷在江南的赋税绝对会多收很多倍。但是,实际上呢,每个官绅在这一块的执行上,都是打马虎眼,甚至到了后来,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索性全都不征收,把官绅优免变成了官绅全免。 谷/span 如果当地普通百姓多的,就摊派到他们头上去;如果不足以摊派的,就欠着,反正理由很好找,水灾啊,旱灾啊什么的,都是欠赋的理由。 朝堂上的诸官也是心知肚明,给与配合,因为他们自己在老家,也是这么一回事。 等欠个几年之后,就说动皇帝开恩,赦免了欠赋。这钱,就不用交了。 这也是从正德年间开始,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有田百姓,向有功名的官绅投献土地,甚至充当隐户的来源。 真要按照官绅优免名额来执行的话,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事情。 而如今,皇上接着剿贼机会,来解决这两个事情。让马士英非常的佩服,当今皇帝确实是有眼光和魄力,瞅着这个机会下手。 当然了,这可能也不是当今皇帝的手笔,而是太祖皇帝的手笔,那么这一招就很普通了。 之前的时候,马士英其实还纳闷,江南是朝廷赋税重地,闹了贼乱,不管是有什么理由,在马士英看来,那都是要立刻派官军前来围剿驱赶流贼的。 结果没想到,皇帝却是迟迟不派兵,似乎一点都不在意流贼把江南给祸害了。原来皇帝的打算,其实就是对江南不满,就是等着流贼在江南闹得凶一些之后,再来整顿江南! 不得不说,这么大的魄力,要说是太祖皇帝指点了当今天子,那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这一招,高! 李若链见马士英很上道,对他的观感就好了很多,话也就多了一点,叮嘱马士英说道:“在做事的时候,也要让地方上知道,朝廷这是为了地方好,让他们好好配合,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真要弄得出动军队去剿贼的话,就不好看了!” 马士英了,心中有点凛然。这锦衣卫指挥使说军队剿贼,这根本就是借口,言外之意,就是谁要是不好好配合的话,那就直接“污蔑”通贼,军队一上,谁能抗拒的了? 当然,他已经事先说明了,最好不要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出现的话,也绝对不会手软。 这么想着,马士英便连忙说道:“指挥使大人请放心,本官一定会做好安抚解释之事,让地方上都能知道,朝廷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他们好!” 这个马士英,真得很上道! 李若链这么想着,便笑着说道:“不错,总督大人好好干,末将回头必然如实上奏。如果做得不错的话,末将以为,陛下必然还会有重用!”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似乎是又有点遗憾地说道:“其实,原本末将听陛下的意思,向地方上传达朝廷意思,不至于让地方上误解,这是政通司该做的事情。但是,如今这政通司,让陛下太不满意了,政通使的位置也一直空着。所以此次南下,就没有政通司的人一起南下。” 崇祯皇帝新设立政通司衙门,这在官场上当然引发过轰动。只要是官场上的人,甚至不是官场上的人,都是有讨论过的。马士英也不例外,因此,就知道这政通司是个什么衙门。 此时,听到李若链的说话,他忽然心中一动,下意识地就感觉这是个机会。 于是,他脑筋急转,立刻思考开了。 很快,就听马士英笑着对李若链说道:“不是本官夸口,这政通司要做的事情,有一个人非常合适去做!” “哦?谁?”李若链一听,有点好奇地问道,“如果真有合适的人员,那就赶紧举荐啊!” 顿了顿,他基于对马士英的好感,便又接着说道:“陛下如今求贤若渴,如果是真有真才实学的,并且忠君报国,已经有不少例子,都是平步青云的!” 这些例子,只要是官场上的人,自然都是知道的。甚至都已经传开,凡是被当今天子以八百里加急传召进京的,那都是连升好多级,真正的平步青云。 以前听闻的时候,他们自然对这些人是非常羡慕的。也想过,自己能被皇帝八百里加急! 但是,很显然,没有! 而如今,听锦衣卫指挥使的口气,虽然没有八百里加急,但是如果能向皇帝证明有用,那也同样是一条平步青云的路。 这么想着,马士英就有点激动了,这个机会,他绝对要抓住才行。 因此,他便连忙向李若链说到:“本官举荐的这个人,不但有资历,而且才华惊艳绝伦,肯定很合适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74 官迷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374官迷看到李若链在认真听的样子,马士英便连忙接着说道:“他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诗词歌赋无一不精,还擅编曲目传唱,有《燕子笺》、《春灯谜》诸剧最受欢迎,人人爱看,一票难求,且他自己也能亲自执板唱曲……” 听着他的介绍,李若链立刻想起,皇上那边似乎非常想要这方面才艺的人,据说还会被田贵妃召进宫去考核。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皇帝的心腹将领,他知道这可能和仙人有关。 当然了,政通司那边,似乎刚好也是需要擅长这些方面的人才。如果能秉承上意,认真去做好陛下交代的事情,那倒是不错的人选。 这么想着,李若链便立刻问道:“此乃何人?姓甚名谁?” “如今罢官在家的阮大铖!”马士英觉得前面铺垫地差不多了,便小心翼翼地说出了他好友的名字。 说完之后,他紧盯着李若链的脸色,就担心会被李若链一口否掉。 因为阮大铖的名声,比起三姓家奴的吕布名声都要臭。 为什么? 因为他得罪了东林党,而东林党都是大儒,那文笔绝对是没得说的,批得他发臭,没人敢用他。 而阉党这边,因为崇祯皇帝的上台而土崩瓦解。阮大铖作为阉党一员被定性,罢官去职。但是他又很想做官,就又去巴结东林党以及东林党的继承者复社。 结果,崇祯皇帝觉得东林党人不好用,又有启用原本阉党的人为官。而阮大铖就又一次被嫌弃,两面不讨好。 这时,李若链一听是阮大铖,还真别说,他也确实是听说过阮大铖的名声。 如果阮大铖只是一个庸才的话,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他的才学,还是能肯定的。 但是,每个人举荐一个人,很少是大公无私的。以至于历史上一些真得大公无私,甚至为了国事会举荐对头上位的,那都是史上留名的。 李若链听到阮大铖这个名字,自然也要考虑,如果他去向皇帝举荐这个人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他正在想着呢,马士英瞧着好像有点不对,心中知道这个机会难得,便立刻又给李若链说道:“江南多是原东林党人,如今是复社中人的地方,朝廷要清查隐户,重新丈量土地,严格赋税的话,这肯定是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而如今,阮大铖被他们打击,不管是于公于私,肯定都想着尽量把这事做好,绝对不会辜负圣意的!” 说到这里,看到李若链似乎有点意动的意思,马士英就马上趁热打铁地说道:“你看这样好不好?本官立刻去把阮大铖接来,由他负责传达朝廷之意,安抚民生,让他在本官治内先试上一试如何?” 听到这话,李若链就没有犹豫了,当即点头说道:“这里是总督大人的治下,总督大人想做什么,去做便是。末将只管着军中,回头王公公管着民事,如果都能方便,那便是皆大欢喜了!” 虽然没有正面答复,但是马士英还是喜出望外。至少对阮大铖来说,这就是一个试用的机会。只要做得好,重回官场便不是梦了! 这么想着,他都有点等不及,立刻吩咐亲卫,交代下去,马上去请阮大铖到凤阳来。然后,他才和李若链转出前衙去。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了,马士英宣布了要整编刘良佐所部的事情,并且把各路人马进行了驻地分配。其中黄得功所部驻守凤阳,就盯着刘良佐所部的整编。 对此,刘良佐虽然不是很乐意,但也是松了口气,至少没有处罚他,只是要整编军队,一如虎大威所部。 军队进驻驻地,也要对贼防御,然后整编军队,各州府事务前置处理等等,这是有一大堆事情,不是一下就能搞定的。 这一日,马士英正在忙着处理政务的时候,突然听到手下来报,说门外有好友来访。 一看名帖,他顿时就大吃一惊。于是,他连忙放下手头事务,赶紧迎了出去。 总督衙门门口,马士英匆匆赶到,看到门口等着那个已经有一半是花白胡子的人,连忙抱拳,惊讶地说道:“集之兄,怎么如此之快便赶来了?” 集之,就是阮大铖的字,来的这个人,就是马士英的至交好友阮大铖了。 让马士英没想到的是,松江府那边的东厂厂公王德化还没赶到,阮大铖这个年纪将近五十五岁的半百老头先赶到了,实在是有点意外。 一边说着,他连忙一边把阮大铖迎进府里去。 还真别说,平时喜好风雅的阮大铖,竟然有点狼狈,还满头大汗,一点都不像他平时的为人。 此时,就见阮大铖一边随着马士英往里面走,一边急忙问马士英道:“贤弟可不能晃悠为兄啊!听到你派人传过来的消息,为兄是真得日夜兼程赶来的!要是晃悠为兄的话,这得气死!” 马士英一听,当即笑着说道:“集之兄的大恩大德,愚弟一直记在心中,又如何会晃悠兄长呢!走,里面说!” 阮大铖很是疲惫的样子,本来似乎是走不动的那种了。听到这话,那脚步竟然又加快,速度一下提了上来。 很快,马士英就引着阮大铖到了后衙,在待客厅分宾主坐下,刚让手下上茶之后,阮大铖就又迫不及待地问马士英道:“贤弟所说,是何机会,能让为兄还有再进官场的机会?” 之前的时候,他花了非常大的力气,出钱出力,帮着张溥把周延儒送上了首辅的宝座。可是,就这样的情况下,周延儒都不敢启用他为官。 说实话,这个事情是真打击到他了。也让他意识到,那些东林党人和复社中人,是把他当狗一样用,用过之后还弃了的那种。 因此,他其实对再进官场的事情,其实是已经绝望了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对于东林党人和复社中人的这种打压,在他被马士英启用之后,便立刻着手报复。 由此可见,他心里对东林党人和复社中人有多仇恨了。 挡他官路,低声下气了还不给活路! 此时,马士英听到阮大铖又一次问这个事情,便把情况给阮大铖说了一遍。 在这中间,他手下上茶的时候,稍微停了下,除此之外,几乎是一口气说完的。 听完马士英的介绍,阮大铖不由得大失所望,有点气奈地说道:“为兄还以为孙大人或者首辅大人那边有给贤弟什么消息,只是这,又算什么?” 马士英一听,连忙对阮大铖说道:“集之兄,此事要不是大有可为,愚弟又如何会传信呢。政通使,三品官衔,就等着集之兄的呢!” 阮大铖中了进士之后,一共也就做了三年的官,不要说三品主掌一个衙门的官了,再低几级的官,都没好好做过。 因此,此时听到马士英的话之后,当即摇头叹道:“不说其他,光是为兄在当今天子眼中,都不可能会有高位可做。” 马士英听了,当即呵呵一笑道:“不要用老眼光去看当今天子!集之兄想想,蓟州伯在之前,可是被当今天子下旨问罪,在牢里关了多少年,这不,还不是一样当了蓟州伯了,我们大明朝文官第三人封爵的!” 一听这话,阮大铖不由得眼前一亮:对啊,孙传庭之前被他还惨,至少他只是丢官去职,而孙传庭却是被下狱问罪的! 看到他的表情变化,马士英便微笑着给他继续说道:“愚弟一直有关注京师那边,从去年松锦之战传消息,据说是太祖皇帝显灵之后,当今天子就已经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也不能再用以前的法子去揣摩圣意!” “哦,还请贤弟教我!”阮大铖一听,心中又是一喜,连忙请教道。 自从周延儒都不启用他之后,他其实已经灰心丧气,平日里就以喜好渡日,对于朝堂上的事情,还真得是不再关心的。 马士英听了,便把他对崇祯皇帝的一些总结,给阮大铖仔细地说了一遍。 “……从这些事中可知,当今天子如今就注重实际,不管是东林党人还是阉党又或者浙党什么的,只要有一技之长,能兴国安邦,当今天子都会用之。且越是急需,则陛下越是越级提拔!” 马士英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道:“而如今,陛下正在布一个大局,目的就是整顿江南的官场和民间,甚至不惜几年内收不上赋税,让流贼在这边作乱。由此可见,陛下决心之大!如果集之兄能在此事上帮到陛下,愚弟相信,陛下越级提拔也不是不可能,不用在意以前的事情!” 听着马士英这么有理有据的分析,阮大铖不由得大喜,连忙保证道:“不要说做这个事情,是给那些东林党人一个好看,就算不是,能为皇上再做点事情,那为兄也是当仁不让,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马士英一听,顿时哈哈大笑,他就知道,阮大铖对于这个事情肯定会尽力。 想着这个,他就又对阮大铖说道:“还有一事,也能给集之兄的官场之路,多一分保障!”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75 好难看 ,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看到李若链在认真听的样子,马士英便连忙接着说道:“他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诗词歌赋无一不精,还擅编曲目传唱,有《燕子笺》、《春灯谜》诸剧最受欢迎,人人爱看,一票难求,且他自己也能亲自执板唱曲……” 听着他的介绍,李若链立刻想起,皇上那边似乎非常想要这方面才艺的人,据说还会被田贵妃召进宫去考核。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皇帝的心腹将领,他知道这可能和仙人有关。 当然了,政通司那边,似乎刚好也是需要擅长这些方面的人才。如果能秉承上意,认真去做好陛下交代的事情,那倒是不错的人选。 这么想着,李若链便立刻问道:“此乃何人?姓甚名谁?” “如今罢官在家的阮大铖!”马士英觉得前面铺垫地差不多了,便小心翼翼地说出了他好友的名字。 说完之后,他紧盯着李若链的脸色,就担心会被李若链一口否掉。 因为阮大铖的名声,比起三姓家奴的吕布名声都要臭。 为什么? 因为他得罪了东林党,而东林党都是大儒,那文笔绝对是没得说的,批得他发臭,没人敢用他。 而阉党这边,因为崇祯皇帝的上台而土崩瓦解。阮大铖作为阉党一员被定性,罢官去职。但是他又很想做官,就又去巴结东林党以及东林党的继承者复社。 结果,崇祯皇帝觉得东林党人不好用,又有启用原本阉党的人为官。而阮大铖就又一次被嫌弃,两面不讨好。 这时,李若链一听是阮大铖,还真别说,他也确实是听说过阮大铖的名声。 如果阮大铖只是一个庸才的话,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他的才学,还是能肯定的。 但是,每个人举荐一个人,很少是大公无私的。以至于历史上一些真得大公无私,甚至为了国事会举荐对头上位的,那都是史上留名的。 李若链听到阮大铖这个名字,自然也要考虑,如果他去向皇帝举荐这个人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他正在想着呢,马士英瞧着好像有点不对,心中知道这个机会难得,便立刻又给李若链说道:“江南多是原东林党人,如今是复社中人的地方,朝廷要清查隐户,重新丈量土地,严格赋税的话,这肯定是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而如今,阮大铖被他们打击,不管是于公于私,肯定都想着尽量把这事做好,绝对不会辜负圣意的!” 说到这里,看到李若链似乎有点意动的意思,马士英就马上趁热打铁地说道:“你看这样好不好?本官立刻去把阮大铖接来,由他负责传达朝廷之意,安抚民生,让他在本官治内先试上一试如何?” 听到这话,李若链就没有犹豫了,当即点头说道:“这里是总督大人的治下,总督大人想做什么,去做便是。末将只管着军中,回头王公公管着民事,如果都能方便,那便是皆大欢喜了!” 虽然没有正面答复,但是马士英还是喜出望外。至少对阮大铖来说,这就是一个试用的机会。只要做得好,重回官场便不是梦了! 这么想着,他都有点等不及,立刻吩咐亲卫,交代下去,马上去请阮大铖到凤阳来。然后,他才和李若链转出前衙去。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了,马士英宣布了要整编刘良佐所部的事情,并且把各路人马进行了驻地分配。其中黄得功所部驻守凤阳,就盯着刘良佐所部的整编。 对此,刘良佐虽然不是很乐意,但也是松了口气,至少没有处罚他,只是要整编军队,一如虎大威所部。 军队进驻驻地,也要对贼防御,然后整编军队,各州府事务前置处理等等,这是有一大堆事情,不是一下就能搞定的。 这一日,马士英正在忙着处理政务的时候,突然听到手下来报,说门外有好友来访。 一看名帖,他顿时就大吃一惊。于是,他连忙放下手头事务,赶紧迎了出去。 总督衙门门口,马士英匆匆赶到,看到门口等着那个已经有一半是花白胡子的人,连忙抱拳,惊讶地说道:“集之兄,怎么如此之快便赶来了?” 集之,就是阮大铖的字,来的这个人,就是马士英的至交好友阮大铖了。 让马士英没想到的是,松江府那边的东厂厂公王德化还没赶到,阮大铖这个年纪将近五十五岁的半百老头先赶到了,实在是有点意外。 谷/span 一边说着,他连忙一边把阮大铖迎进府里去。 还真别说,平时喜好风雅的阮大铖,竟然有点狼狈,还满头大汗,一点都不像他平时的为人。 此时,就见阮大铖一边随着马士英往里面走,一边急忙问马士英道:“贤弟可不能晃悠为兄啊!听到你派人传过来的消息,为兄是真得日夜兼程赶来的!要是晃悠为兄的话,这得气死!” 马士英一听,当即笑着说道:“集之兄的大恩大德,愚弟一直记在心中,又如何会晃悠兄长呢!走,里面说!” 阮大铖很是疲惫的样子,本来似乎是走不动的那种了。听到这话,那脚步竟然又加快,速度一下提了上来。 很快,马士英就引着阮大铖到了后衙,在待客厅分宾主坐下,刚让手下上茶之后,阮大铖就又迫不及待地问马士英道:“贤弟所说,是何机会,能让为兄还有再进官场的机会?” 之前的时候,他花了非常大的力气,出钱出力,帮着张溥把周延儒送上了首辅的宝座。可是,就这样的情况下,周延儒都不敢启用他为官。 说实话,这个事情是真打击到他了。也让他意识到,那些东林党人和复社中人,是把他当狗一样用,用过之后还弃了的那种。 因此,他其实对再进官场的事情,其实是已经绝望了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对于东林党人和复社中人的这种打压,在他被马士英启用之后,便立刻着手报复。 由此可见,他心里对东林党人和复社中人有多仇恨了。 挡他官路,低声下气了还不给活路! 此时,马士英听到阮大铖又一次问这个事情,便把情况给阮大铖说了一遍。 在这中间,他手下上茶的时候,稍微停了下,除此之外,几乎是一口气说完的。 听完马士英的介绍,阮大铖不由得大失所望,有点气奈地说道:“为兄还以为孙大人或者首辅大人那边有给贤弟什么消息,只是这,又算什么?” 马士英一听,连忙对阮大铖说道:“集之兄,此事要不是大有可为,愚弟又如何会传信呢。政通使,三品官衔,就等着集之兄的呢!” 阮大铖中了进士之后,一共也就做了三年的官,不要说三品主掌一个衙门的官了,再低几级的官,都没好好做过。 因此,此时听到马士英的话之后,当即摇头叹道:“不说其他,光是为兄在当今天子眼中,都不可能会有高位可做。” 马士英听了,当即呵呵一笑道:“不要用老眼光去看当今天子!集之兄想想,蓟州伯在之前,可是被当今天子下旨问罪,在牢里关了多少年,这不,还不是一样当了蓟州伯了,我们大明朝文官第三人封爵的!” 一听这话,阮大铖不由得眼前一亮:对啊,孙传庭之前被他还惨,至少他只是丢官去职,而孙传庭却是被下狱问罪的! 看到他的表情变化,马士英便微笑着给他继续说道:“愚弟一直有关注京师那边,从去年松锦之战传消息,据说是太祖皇帝显灵之后,当今天子就已经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也不能再用以前的法子去揣摩圣意!” “哦,还请贤弟教我!”阮大铖一听,心中又是一喜,连忙请教道。 自从周延儒都不启用他之后,他其实已经灰心丧气,平日里就以喜好渡日,对于朝堂上的事情,还真得是不再关心的。 马士英听了,便把他对崇祯皇帝的一些总结,给阮大铖仔细地说了一遍。 “……从这些事中可知,当今天子如今就注重实际,不管是东林党人还是阉党又或者浙党什么的,只要有一技之长,能兴国安邦,当今天子都会用之。且越是急需,则陛下越是越级提拔!” 马士英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道:“而如今,陛下正在布一个大局,目的就是整顿江南的官场和民间,甚至不惜几年内收不上赋税,让流贼在这边作乱。由此可见,陛下决心之大!如果集之兄能在此事上帮到陛下,愚弟相信,陛下越级提拔也不是不可能,不用在意以前的事情!” 大喜,连忙保证道:“不要说做这个事情,是给那些东林党人一个好看,就算不是,能为皇上再做点事情,那为兄也是当仁不让,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马士英一听,顿时哈哈大笑,他就知道,阮大铖对于这个事情肯定会尽力。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76 科学之道,是为万民之道 , 这个时候,东厂厂公王德化终于赶到了凤阳府。 于是,阮大铖在马士英的引荐之下,带着他的剧本,分别去拜访了王德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恳请这两位斧正,并且表示,经过他们两位指点之后,这个剧本就是他们三人合写。 对于崇祯皇帝心思的把握,至少在凤阳府,绝对没人能超过王德化和李若琏的。他们两人一见阮大铖的这个剧本,立刻便猜出,这绝对会受崇祯皇帝的欢迎。 于是,他们两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对这个阮大铖的态度就好了起来。 相比其他人来说,他们两人根本不在意阮大铖是什么名声。只要能讨皇帝的欢心,他们就欢迎。 不过不管是王德化还是李若琏,最终都没要求阮大铖的这个剧本创作上,写上他们俩的名字。 因为他们心中也清楚,如今的崇祯皇帝,英明神武,岂会不知道他们两人是什么能耐,又怎么可能是创作剧本的料。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这么一个互动之后,双方的关系都好了起来。 也在王德化到了之后,清查隐户的事情便开始实施。 从军队中抽调了军卒,协同地方衙役,在东厂番子的监督之下,开始清查每家每户。就按照州府衙门里面存的名册进行核对,凡是没有登记的,不管男女老少,一律都是流贼疑犯。 能给出合理解释的,比如刚出生,来不及登记的,或者招认自己只是托庇于豪门大族,成为隐户的,也可以去掉流贼嫌疑,给予重新登记造册的机会。 最后没有合理解释的那些,就不管了,就按流贼奸细处置。 这么一来,任何人都看出来了,凤阳总督这突然来得一手,压根就不是为了流贼奸细,而是为了清查隐户。 因为就算是流贼奸细,只要说自己是隐户来的,都能登记造册,压根就治不了流贼奸细的。 凤阳府这边,那些豪门大户自然就不乐意了。他们立刻偷偷地聚在一起商议,看怎么破解? 硬杠,肯定是不敢硬杠的。朝廷有军队,还都是精锐,可谓是大军云集,谁敢硬杠? 因此,煽动民变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的! 但是,就算朝廷不处罚,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隐户被清理出去,他们也绝对是肉疼的。 于是,最终他们煽动了太祖的龙子龙孙,在当地的一个郡王出面,抵制朝廷的这种野蛮行为。 没错,既然有人会向当地的豪门大族投献,自然也就有人向藩王宗室投献。 凤阳府发起的这个清查隐户的行为,同样让藩王宗室的利益受损。 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算是郡王,也是压根没用。衙役不敢闯,但是东厂番役却是带头闯了,谁拦抓谁! 军队跟进,把所有人都赶了出来,然后挨个点名,清查隐户! 至于那个郡王,王德化只是当面提了一句,皇陵似乎还缺守陵人后,就不敢再闹了。 这王德化的名声,那在江南可是传遍了的。 十大盐商,背后也都是有人的。人家一来,说干就干,直接抄了家;并且之前在京师的时候,也是心狠手辣,首辅啊、兵部尚书啊什么的,人家也都是带着东厂番役去抄家的。 眼见这一幕,其他地方豪门大户都傻眼了。 连郡王府都能这么蛮干,那他们又算什么? 与此同时,阮大铖这边,他自己养的戏班子没法带到凤阳府,因此就找了当地的风月场所,这是肯定有戏班子养着的,出钱让他们演戏,甚至他本人还亲自上阵。 随后就在凤阳府开演,邀请了地方上所有豪门大户都去看。 不去看,还不行! 因为送请柬的,并不是阮大铖,而是东厂番役! 这个剧,就那么直白地,自然让那些地方豪门大户非常地恼怒。他们不敢得罪东厂,但是,你个阮大铖,他们就没什么好怕了。 于是乎,整场演戏的过程中,喝倒彩,起哄的声音不时响起。甚至还有往台上扔东西的,就连阮大铖都被砸了一下。他的这场戏,在一开场不久,就被迫中断了。 不用说,阮大铖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紧急向他好有马士英求助。 对此,马士英立刻登门拜访东厂厂公,向王德化说明了情况道:“王公公,这场戏的场内城外皆很精彩,王公公可愿前往一观?如若演好了,下官以为,或许还可进京巡演,陛下亦会喜欢!” 言外之意,就是让王德化去坐镇了。 王德化听到他这话,倒也爽快。崇祯皇帝喜欢不喜欢这个戏剧,他心中有数。既然马士英说会安排这个戏剧去京师演出,估计皇帝肯定会喜欢看这个类型的戏剧。 现在的他,已经不在乎得罪不得罪那些豪门大户了,反正已经走上不归路,就只能这么一条路走到底的。 因此,王德化当即爽快地就答应了。 他带着一群东厂番役浩浩荡荡地到了剧院,就那么一坐,顿时,啥声音都没有了! 演出继续! 王德化磕着瓜子,看了一会之后,便时不时地赞一个“好”字。 一开始,全场就他一个人叫好。 但是随后,他带来的那些东厂番子,就用他们凶狠的目光,开始盯着那些豪门大户的观众。 只要被盯上了,不管之前有多嚣张,一个个最终都乖乖地跟着王德化叫一声“好”! 到了后来,王德化都不用再叫好了,那些豪门大户时不时地爆发出喝彩之声。 要不知道的人见了,还真得以为他们非常喜欢这个戏剧。 前后反差之大,让台上演出的阮大铖非常地感慨! 这也让他暗暗决定,一定要有权,一定要当官,一定要当一个位高权重的官! 要不然,他阮大铖就真是一条狗,谁都能上来骂几句的! 于是,原本他有点啃不动的那些科学书籍,就又开始挑灯夜读起来,比谁都认真。一如当年寒窗苦读,是为了做官,而如今,也同样是为了做官。 还真别活,阮大铖确实是有底子在的,哪怕他的底子是儒学,当也比真得一片白纸要吸收得快。 很快,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名叫《科学之道,是为万民之道》。 这篇文章,他都用简体字书写,并且还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书写。 写完之后,他先拿给马士英看。 马士英看了半天,然后才苦笑着说道:“集之兄啊,这东西,愚弟看了是真头疼。说实话,看不大懂。”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道:“不过如果不看具体的,就这整体思路,愚弟以为,写得不错,陛下要是看了,定然是会喜欢的!” 这篇文章,是阮大铖通过举例,以此来说明科学之道,利国利民,是万民之路,如果所有人都来学这科学的话,大明必将无比强盛,国力远超汉唐。 总之,他的文笔也是摆在那里的,就按照这个思路写出来的文章。虽然具体内容,马士英看不懂,但这明显是拍皇帝马屁的,方向绝对是对的。 阮大铖听了,很是开心,当即捋着他的花白胡子说道:“说实话,为兄这些天是真得拿出了当年做学问的劲头,总算是写出了一篇,不过还必须要能呈送御前才好。” 听到这话,马士英想了下,便微笑着说道:“这个无妨,愚弟来做便是。正好把凤阳府所做的这些,写份奏章。顺带着就把你这篇文章,还有那剧本一起附带了。” 这么做,多少都是带点干系的。但是,拍皇帝马屁的内容,就算那些御史言官知道了可能会弹劾,不过皇帝本人,肯定不会厌恶。 一如以前,不也是给皇帝献祥瑞,其实是一个样,没区别。 此时,听到马士英的话,阮大铖非常地感激,当即真诚地感慨道:“为兄这辈子,遇人皆奸,又或是道貌岸然之辈,口口声声皆是大义,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为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唯有遇到贤弟,才算是人生没有白过。有一知己,吾生足矣!” 在原本的历史上,关于阮大铖的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他投降建虏之后,听到了马士英英勇就义的死讯之后,跳崖而死,然后被建虏鞭尸。 从这个说法上来说,他和马士英之间的友谊,确实非常深厚。 马士英听到他的话,同样感慨地说道:“我马士英能有今日,皆是集之兄当初保举,自当铭记一辈子,为集之兄做些事情,就是愚弟份内之事!” 随后,他便立刻写一份奏章,然后把阮大铖的剧本和这篇文章附在后面,先去让李若链和王德化都过目了一遍,在这两位厂卫头子都没有意见之后,才立刻加急发往京师。 李若链和王德化当然不会有意见,因为在马士英的奏章中,不着痕迹地把他们两人都夸了一遍,说目前凤阳府这边的局势,多亏了他们之类的话。 他们不知道,其实崇祯皇帝还真是比较关注凤阳府这边的情况。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77 这个人你怎么看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于是,阮大铖在马士英的引荐之下,带着他的剧本,分别去拜访了王德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恳请这两位斧正,并且表示,经过他们两位指点之后,这个剧本就是他们三人合写。 对于崇祯皇帝心思的把握,至少在凤阳府,绝对没人能超过王德化和李若琏的。他们两人一见阮大铖的这个剧本,立刻便猜出,这绝对会受崇祯皇帝的欢迎。 于是,他们两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对这个阮大铖的态度就好了起来。 相比其他人来说,他们两人根本不在意阮大铖是什么名声。只要能讨皇帝的欢心,他们就欢迎。 不过不管是王德化还是李若琏,最终都没要求阮大铖的这个剧本创作上,写上他们俩的名字。 因为他们心中也清楚,如今的崇祯皇帝,英明神武,岂会不知道他们两人是什么能耐,又怎么可能是创作剧本的料。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这么一个互动之后,双方的关系都好了起来。 也在王德化到了之后,清查隐户的事情便开始实施。 从军队中抽调了军卒,协同地方衙役,在东厂番子的监督之下,开始清查每家每户。就按照州府衙门里面存的名册进行核对,凡是没有登记的,不管男女老少,一律都是流贼疑犯。 能给出合理解释的,比如刚出生,来不及登记的,或者招认自己只是托庇于豪门大族,成为隐户的,也可以去掉流贼嫌疑,给予重新登记造册的机会。 最后没有合理解释的那些,就不管了,就按流贼奸细处置。 这么一来,任何人都看出来了,凤阳总督这突然来得一手,压根就不是为了流贼奸细,而是为了清查隐户。 因为就算是流贼奸细,只要说自己是隐户来的,都能登记造册,压根就治不了流贼奸细的。 凤阳府这边,那些豪门大户自然就不乐意了。他们立刻偷偷地聚在一起商议,看怎么破解? 硬杠,肯定是不敢硬杠的。朝廷有军队,还都是精锐,可谓是大军云集,谁敢硬杠? 因此,煽动民变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的! 但是,就算朝廷不处罚,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隐户被清理出去,他们也绝对是肉疼的。 于是,最终他们煽动了太祖的龙子龙孙,在当地的一个郡王出面,抵制朝廷的这种野蛮行为。 没错,既然有人会向当地的豪门大族投献,自然也就有人向藩王宗室投献。 凤阳府发起的这个清查隐户的行为,同样让藩王宗室的利益受损。 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算是郡王,也是压根没用。衙役不敢闯,但是东厂番役却是带头闯了,谁拦抓谁! 军队跟进,把所有人都赶了出来,然后挨个点名,清查隐户! 至于那个郡王,王德化只是当面提了一句,皇陵似乎还缺守陵人后,就不敢再闹了。 这王德化的名声,那在江南可是传遍了的。 十大盐商,背后也都是有人的。人家一来,说干就干,直接抄了家;并且之前在京师的时候,也是心狠手辣,首辅啊、兵部尚书啊什么的,人家也都是带着东厂番役去抄家的。 眼见这一幕,其他地方豪门大户都傻眼了。 连郡王府都能这么蛮干,那他们又算什么? 与此同时,阮大铖这边,他自己养的戏班子没法带到凤阳府,因此就找了当地的风月场所,这是肯定有戏班子养着的,出钱让他们演戏,甚至他本人还亲自上阵。 随后就在凤阳府开演,邀请了地方上所有豪门大户都去看。 不去看,还不行! 因为送请柬的,并不是阮大铖,而是东厂番役! 这个剧,就那么直白地,自然让那些地方豪门大户非常地恼怒。他们不敢得罪东厂,但是,你个阮大铖,他们就没什么好怕了。 于是乎,整场演戏的过程中,喝倒彩,起哄的声音不时响起。甚至还有往台上扔东西的,就连阮大铖都被砸了一下。他的这场戏,在一开场不久,就被迫中断了。 不用说,阮大铖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紧急向他好有马士英求助。 对此,马士英立刻登门拜访东厂厂公,向王德化说明了情况道:“王公公,这场戏的场内城外皆很精彩,王公公可愿前往一观?如若演好了,下官以为,或许还可进京巡演,陛下亦会喜欢!” 谷</span>  言外之意,就是让王德化去坐镇了。 王德化听到他这话,倒也爽快。崇祯皇帝喜欢不喜欢这个戏剧,他心中有数。既然马士英说会安排这个戏剧去京师演出,估计皇帝肯定会喜欢看这个类型的戏剧。 现在的他,已经不在乎得罪不得罪那些豪门大户了,反正已经走上不归路,就只能这么一条路走到底的。 因此,王德化当即爽快地就答应了。 他带着一群东厂番役浩浩荡荡地到了剧院,就那么一坐,顿时,啥声音都没有了! 演出继续! 王德化磕着瓜子,看了一会之后,便时不时地赞一个“好”字。 一开始,全场就他一个人叫好。 但是随后,他带来的那些东厂番子,就用他们凶狠的目光,开始盯着那些豪门大户的观众。 只要被盯上了,不管之前有多嚣张,一个个最终都乖乖地跟着王德化叫一声“好”! 到了后来,王德化都不用再叫好了,那些豪门大户时不时地爆发出喝彩之声。 要不知道的人见了,还真得以为他们非常喜欢这个戏剧。 前后反差之大,让台上演出的阮大铖非常地感慨! 这也让他暗暗决定,一定要有权,一定要当官,一定要当一个位高权重的官! 要不然,他阮大铖就真是一条狗,谁都能上来骂几句的! 于是,原本他有点啃不动的那些科学书籍,就又开始挑灯夜读起来,比谁都认真。一如当年寒窗苦读,是为了做官,而如今,也同样是为了做官。 还真别活,阮大铖确实是有底子在的,哪怕他的底子是儒学,当也比真得一片白纸要吸收得快。 很快,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名叫《科学之道,是为万民之道》。 这篇文章,他都用简体字书写,并且还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书写。 写完之后,他先拿给马士英看。 马士英看了半天,然后才苦笑着说道:“集之兄啊,这东西,愚弟看了是真头疼。说实话,看不大懂。”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道:“不过如果不看具体的,就这整体思路,愚弟以为,写得不错,陛下要是看了,定然是会喜欢的!” 这篇文章,是阮大铖通过举例,以此来说明科学之道,利国利民,是万民之路,如果所有人都来学这科学的话,大明必将无比强盛,国力远超汉唐。 总之,他的文笔也是摆在那里的,就按照这个思路写出来的文章。虽然具体内容,马士英看不懂,但这明显是拍皇帝马屁的,方向绝对是对的。 阮大铖听了,很是开心,当即捋着他的花白胡子说道:“说实话,为兄这些天是真得拿出了当年做学问的劲头,总算是写出了一篇,不过还必须要能呈送御前才好。” 听到这话,马士英想了下,便微笑着说道:“这个无妨,愚弟来做便是。正好把凤阳府所做的这些,写份奏章。顺带着就把你这篇文章,还有那剧本一起附带了。” 这么做,多少都是带点干系的。但是,拍皇帝马屁的内容,就算那些御史言官知道了可能会弹劾,不过皇帝本人,肯定不会厌恶。 一如以前,不也是给皇帝献祥瑞,其实是一个样,没区别。 此时,听到马士英的话,阮大铖非常地感激,当即真诚地感慨道:“为兄这辈子,遇人皆奸,又或是道貌岸然之辈,口口声声皆是大义,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为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唯有遇到贤弟,才算是人生没有白过。有一知己,吾生足矣!” 在原本的历史上,关于阮大铖的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他投降建虏之后,听到了马士英英勇就义的死讯之后,跳崖而死,然后被建虏鞭尸。 从这个说法上来说,他和马士英之间的友谊,确实非常深厚。 马士英听到他的话,同样感慨地说道:“我马士英能有今日,皆是集之兄当初保举,自当铭记一辈子,为集之兄做些事情,就是愚弟份内之事!” 随后,他便立刻写一份奏章,然后把阮大铖的剧本和这篇文章附在后面,先去让李若链和王德化都过目了一遍,在这两位厂卫头子都没有意见之后,才立刻加急发往京师。 李若链和王德化当然不会有意见,因为在马士英的奏章中,不着痕迹地把他们两人都夸了一遍,说目前凤阳府这边的局势,多亏了他们之类的话。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78 用人之道 , 接着,刘伟超便仔细地搜了阮大铖的资料,心中大概有数之后,便联系了崇祯皇帝。 一接通之后,他就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阮大铖,口碑非常差。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上,他会被马士英给启用,然后编著《蝗蝻录》,《留都防乱公揭》对东林、复社诸人立意报复,大兴党狱。并且在南京城破,福王投降之后逃到了钱塘,在那边投降了建虏,又上下运营,想当福建巡抚,最终死在了路上。” 崇祯皇帝一听,便眉头一皱道:“如此,那此人断然不可用了!” “你先等等,不要太早下结论,我还没有说完呢!”刘伟超一听,便微笑着说道,“我们这个时代,还有这么一个说法,你先听听。”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便对刘伟超说道,“嗯,你说!” 于是,就听刘伟超对他说道:“我们这有一个说法,是说大明灭亡之后,东林党人,复社等江南很多人都投降了建虏,然后呢,就是由他们来编写《明史》,一共修了九十四年,并且还大兴文字狱,烧毁了不知道多少书籍,世上留存的,大都是对建虏有利的。同时,因为编写明史的都是东林党人以及他们的后人,因此他们的笔杆子自然是偏向他们自己,也就是美化东林党一边,污蔑他们的对手。” “你是说,这个阮大铖有可能是被污蔑的?”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地问道。 刘伟超听到这话,当即摇摇头说道:“毕竟过去了这么久了,历史到底怎么样,没法知道。是不是污蔑,不好说。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目前已有的一些信息来分析。” “哦,愿闻其详!”崇祯皇帝听了,略微带着一点好奇说道。 刘伟超听了,看了下电脑上阮大铖的资料,然后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阮大铖,早年是东林党大佬高攀龙的学生,本身还是东林党的干将,但是东林党高攀龙和左光斗内讧,殃及了阮大铖,使得本来该轮到他的官没得做。随后,魏忠贤出手,分化瓦解东林党,这个阮大铖便投靠了魏忠贤。但是上任未及一月就辞官回家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后来魏忠贤又召他进京做官,但是,他所有当官的时间算起来,却不过二年多而已。为什么后来东林党人对阮大铖恨之入骨,不给他当官的机会?我觉得吧,有可能是因为他的才华高,如果正常为官的话,会压过其他人。并且,有才华的叛徒,更招人恨。” 崇祯皇帝这边也有资料,不过记录并不详细的,只是说明阮大铖什么时间是什么官之类的。 此时,听到刘伟超的分析,他也是在思考着,并没有插话。 就听刘伟超继续说道:“这个阮大铖,从他的经历看,是个十足的官迷,因为他一直在为他做官而努力钻营,就没停过。从这也能看出,谁不给他官做,他恨谁,从最初的投向魏忠贤,以及到他后来当官之后对东林党的报复,也能看得出来,都能理解他的行为动机。” 说到这里,他摇头笑了下说道:“就我们后世公认的一个观点,是大明亡于党争。这个阮大铖所表现出来的,也确实有这么一面。但是,不管从那方面看,东林党人的党争也是非常凶的,为了排除异己,置正事不管。然而,从后世的资料上看,好家伙,一个个的,都是清官忠臣。说实话,我以前看了之后都挺纳闷,崇祯朝这么多清官忠臣的,怎么还灭亡了呢?这个皇帝是有多无能啊!”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表情顿时有点尴尬。 好在刘伟超看到了,便立刻笑着说道:“后来看得资料多了,才知道是因为编写史料,流传后世多的是东林党人的后人所写,他们自然是要把自己人写好一些的。” 顿了顿,他便拉回话题说道:“另外一个,这个阮大铖啊,后世有不少人从他仅有的传世之作上看,得到结论说他是明朝诗词第一人。这是好几个后世有名文人所说,就是因为他的名声问题,导致他才名在后世不显,同时,留于后世的作品也很少,都被烧掉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话,不由得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整个大明朝诗词第一人,这样的评价绝对是非常高的! 他在想着时,刘伟超还在继续说道:“就我而言,综合来说阮大铖这个事情的话,他的才华是绝对有的,并且他还肯为了做官,放弃一切矜持,甚至可以说,到了不要脸的地步。你看,那么多名家大儒,进士出身的人中,就他写了文章来回应科学之道,甚至可以说有大拍马屁之嫌,还不惜用我们这个时代的书写方式和简化字。” 崇祯皇帝听了,正想说话时,刘伟超却又先说道:“还有,他的这个剧本,完全抛开了你这个时代文人要脸的做事方式,也不用含沙射影的方式,直接赤裸裸地演出了一场收税好坏的戏曲。由此可见,他和江南文人,特别是东林党人的关系,已经很差了。” 崇祯皇帝听了刘伟超说了这么多,已经体会到了他的用意,便征询道:“那就是说,此人可用?” 刘伟超听了,并没有正面答复,而是继续说道:“他的这个戏剧推出,肯定不受江南士绅的欢迎。这会让他在江南那边的口碑更差!换句话说,对于整治江南士绅,他肯定会非常积极。”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虽然没有得到确切答复,但是也明白刘伟超的意思了。 他正想说话时,就听刘伟超态度认真了一些,郑重地对他说道:“有人说,水至清则无鱼,又有人说,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你作为大明皇帝,要用天下之人,我觉得关键是你用的人,能不能帮你做成你想要他做的事情。如果有事情你不想让他做的,你可以限制他。这样的用人方式,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方式,你觉得呢?” 崇祯皇帝听了,用力点头,恳切地说道:“你说得对,所谓人无完人,最为关键的是,朕要学会怎么用人!”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其实想到了自己。罪己诏都下了那么多次,又有几个皇帝会有?如果不给机会的话,自己还能当这个皇帝么? 虽然自己以前做错了很多事情,甚至分不清臣子说话的真正目的,被他们忽悠着,成为了底下臣子党争的工具! 而这个阮大铖,就目前来说,他其实也是党争的失败者,或者是那些党争大佬手中的棋子,牺牲品; 从某一点来说,崇祯皇帝觉得,这个阮大铖和他一样,都是党争的受害者。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忽然觉得,这个阮大铖一下就不讨厌了。 心中很快想了一下,崇祯皇帝便问刘伟超说道:“那朕让他暂代政通使,就在江南专职宣传清查隐户、丈量土地之国策,顺带着在江南文风鼎盛之地宣传科学之道,你觉得如何?”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我觉得可以,这个政通使没什么攻击别人的权利,只是宣传朝廷的国策。这么一来,可以避免他报复东林党人,继续陷入党争,发起党争的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崇祯皇帝一听刘伟超也肯定他的思路,心情畅快,便笑着说道:“朕一看他这戏剧,就觉得不错,当时就有过这个念头的。” 听到这话,刘伟超也想了,想也不想,就对崇祯皇帝说道:“你这么说,其实我并不是很认可,而是感觉,这种还是有点曲高和寡。” “啊?”崇祯皇帝听了有点意外,便好奇地问道,“如何个曲高和寡之法?” 刘伟超一听,就马上问他道:“你觉得这个宣传的对象是谁?” “地方乡绅啊!让他们配合朝廷国策,休得搞事!”崇祯皇帝听了,想也不想地就说道。 言语之间,已经被刘伟超影响,多了后世的用词。 刘伟超听了,便马上摇头说道:“非也非也!我觉得,你真正应该面对的对象,是最广大的人民,就是普通老百姓!” 他的说话,也同样有被崇祯皇帝影响,不过他自己却不知道,接着就解释道:“那些隐户同样是要受地方乡绅剥削的,如果他们明白朝廷的国策,知道不当隐户比当隐户好,知道重新丈量土地,更有利于他们,那么那些地方乡绅就算想和朝廷对着干,也不会有人支持。当国策受到最广大百姓支持之时,地方上就稳如泰山,就靠几个乡绅压根就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崇祯皇帝听得很新奇,同时也觉得有点熟悉。 之所以新奇,是因为古代的这些当权者眼中,所谓的百姓,其实就是指乡绅。真正的老百姓,那都是隐形人,被乡绅所代表的。 而他又觉得有点熟悉,是因为刘伟超的这个说法,和以前刘伟超对他说得一些事情能对得上,让他有熟悉的感觉。 因此,崇祯皇帝便立刻请教道:“怎么讲?”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79 多种手段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一接通之后,他就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阮大铖,口碑非常差。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上,他会被马士英给启用,然后编著《蝗蝻录》,《留都防乱公揭》对东林、复社诸人立意报复,大兴党狱。并且在南京城破,福王投降之后逃到了钱塘,在那边投降了建虏,又上下运营,想当福建巡抚,最终死在了路上。” 崇祯皇帝一听,便眉头一皱道:“如此,那此人断然不可用了!” “你先等等,不要太早下结论,我还没有说完呢!”刘伟超一听,便微笑着说道,“我们这个时代,还有这么一个说法,你先听听。”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便对刘伟超说道,“嗯,你说!” 于是,就听刘伟超对他说道:“我们这有一个说法,是说大明灭亡之后,东林党人,复社等江南很多人都投降了建虏,然后呢,就是由他们来编写《明史》,一共修了九十四年,并且还大兴文字狱,烧毁了不知道多少书籍,世上留存的,大都是对建虏有利的。同时,因为编写明史的都是东林党人以及他们的后人,因此他们的笔杆子自然是偏向他们自己,也就是美化东林党一边,污蔑他们的对手。” “你是说,这个阮大铖有可能是被污蔑的?”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地问道。 刘伟超听到这话,当即摇摇头说道:“毕竟过去了这么久了,历史到底怎么样,没法知道。是不是污蔑,不好说。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目前已有的一些信息来分析。” “哦,愿闻其详!”崇祯皇帝听了,略微带着一点好奇说道。 刘伟超听了,看了下电脑上阮大铖的资料,然后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阮大铖,早年是东林党大佬高攀龙的学生,本身还是东林党的干将,但是东林党高攀龙和左光斗内讧,殃及了阮大铖,使得本来该轮到他的官没得做。随后,魏忠贤出手,分化瓦解东林党,这个阮大铖便投靠了魏忠贤。但是上任未及一月就辞官回家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后来魏忠贤又召他进京做官,但是,他所有当官的时间算起来,却不过二年多而已。为什么后来东林党人对阮大铖恨之入骨,不给他当官的机会?我觉得吧,有可能是因为他的才华高,如果正常为官的话,会压过其他人。并且,有才华的叛徒,更招人恨。” 崇祯皇帝这边也有资料,不过记录并不详细的,只是说明阮大铖什么时间是什么官之类的。 此时,听到刘伟超的分析,他也是在思考着,并没有插话。 就听刘伟超继续说道:“这个阮大铖,从他的经历看,是个十足的官迷,因为他一直在为他做官而努力钻营,就没停过。从这也能看出,谁不给他官做,他恨谁,从最初的投向魏忠贤,以及到他后来当官之后对东林党的报复,也能看得出来,都能理解他的行为动机。” 说到这里,他摇头笑了下说道:“就我们后世公认的一个观点,是大明亡于党争。这个阮大铖所表现出来的,也确实有这么一面。但是,不管从那方面看,东林党人的党争也是非常凶的,为了排除异己,置正事不管。然而,从后世的资料上看,好家伙,一个个的,都是清官忠臣。说实话,我以前看了之后都挺纳闷,崇祯朝这么多清官忠臣的,怎么还灭亡了呢?这个皇帝是有多无能啊!”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表情顿时有点尴尬。 好在刘伟超看到了,便立刻笑着说道:“后来看得资料多了,才知道是因为编写史料,流传后世多的是东林党人的后人所写,他们自然是要把自己人写好一些的。” 顿了顿,他便拉回话题说道:“另外一个,这个阮大铖啊,后世有不少人从他仅有的传世之作上看,得到结论说他是明朝诗词第一人。这是好几个后世有名文人所说,就是因为他的名声问题,导致他才名在后世不显,同时,留于后世的作品也很少,都被烧掉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话,不由得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整个大明朝诗词第一人,这样的评价绝对是非常高的! 他在想着时,刘伟超还在继续说道:“就我而言,综合来说阮大铖这个事情的话,他的才华是绝对有的,并且他还肯为了做官,放弃一切矜持,甚至可以说,到了不要脸的地步。你看,那么多名家大儒,进士出身的人中,就他写了文章来回应科学之道,甚至可以说有大拍马屁之嫌,还不惜用我们这个时代的书写方式和简化字。” 崇祯皇帝听了,正想说话时,刘伟超却又先说道:“还有,他的这个剧本,完全抛开了你这个时代文人要脸的做事方式,也不用含沙射影的方式,直接赤裸裸地演出了一场收税好坏的戏曲。由此可见,他和江南文人,特别是东林党人的关系,已经很差了。” 崇祯皇帝听了刘伟超说了这么多,已经体会到了他的用意,便征询道:“那就是说,此人可用?” 刘伟超听了,并没有正面答复,而是继续说道:“他的这个戏剧推出,肯定不受江南士绅的欢迎。这会让他在江南那边的口碑更差!换句话说,对于整治江南士绅,他肯定会非常积极。”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虽然没有得到确切答复,但是也明白刘伟超的意思了。 他正想说话时,就听刘伟超态度认真了一些,郑重地对他说道:“有人说,水至清则无鱼,又有人说,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你作为大明皇帝,要用天下之人,我觉得关键是你用的人,能不能帮你做成你想要他做的事情。如果有事情你不想让他做的,你可以限制他。这样的用人方式,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方式,你觉得呢?” 崇祯皇帝听了,用力点头,恳切地说道:“你说得对,所谓人无完人,最为关键的是,朕要学会怎么用人!”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其实想到了自己。罪己诏都下了那么多次,又有几个皇帝会有?如果不给机会的话,自己还能当这个皇帝么? 虽然自己以前做错了很多事情,甚至分不清臣子说话的真正目的,被他们忽悠着,成为了底下臣子党争的工具! 而这个阮大铖,就目前来说,他其实也是党争的失败者,或者是那些党争大佬手中的棋子,牺牲品; 从某一点来说,崇祯皇帝觉得,这个阮大铖和他一样,都是党争的受害者。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忽然觉得,这个阮大铖一下就不讨厌了。 心中很快想了一下,崇祯皇帝便问刘伟超说道:“那朕让他暂代政通使,就在江南专职宣传清查隐户、丈量土地之国策,顺带着在江南文风鼎盛之地宣传科学之道,你觉得如何?” 刘伟超听了,便笑着说道:“我觉得可以,这个政通使没什么攻击别人的权利,只是宣传朝廷的国策。这么一来,可以避免他报复东林党人,继续陷入党争,发起党争的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崇祯皇帝一听刘伟超也肯定他的思路,心情畅快,便笑着说道:“朕一看他这戏剧,就觉得不错,当时就有过这个念头的。” 听到这话,刘伟超也想了,想也不想,就对崇祯皇帝说道:“你这么说,其实我并不是很认可,而是感觉,这种还是有点曲高和寡。” “啊?”崇祯皇帝听了有点意外,便好奇地问道,“如何个曲高和寡之法?” 刘伟超一听,就马上问他道:“你觉得这个宣传的对象是谁?” “地方乡绅啊!让他们配合朝廷国策,休得搞事!”崇祯皇帝听了,想也不想地就说道。 言语之间,已经被刘伟超影响,多了后世的用词。 刘伟超听了,便马上摇头说道:“非也非也!我觉得,你真正应该面对的对象,是最广大的人民,就是普通老百姓!” 他的说话,也同样有被崇祯皇帝影响,不过他自己却不知道,接着就解释道:“那些隐户同样是要受地方乡绅剥削的,如果他们明白朝廷的国策,知道不当隐户比当隐户好,知道重新丈量土地,更有利于他们,那么那些地方乡绅就算想和朝廷对着干,也不会有人支持。当国策受到最广大百姓支持之时,地方上就稳如泰山,就靠几个乡绅压根就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之所以新奇,是因为古代的大范甘迪。 而他又觉得有点熟悉,是因为刘伟超的这个说法,和以前刘伟超对他说得一些事情能对得上,让他有熟悉的感觉。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80 的表现手法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380新的表现手法崇祯皇帝收到刘伟超传过去的影视资料之后,便想第一时间就看。 但是,他忽然想到,自己看了一遍之后,再让田贵妃她们看一遍,这样太浪费时间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传旨田贵妃,还有如今已经成为创作主力的陈圆圆,为了免得周皇后听说后有意见,也把周皇后给叫了。 等他们到了之后,崇祯皇帝便屏退了其他人,对她们三人说道:“我们的……艺术表现手法太单一,多只是戏剧而已。今日给你们看看新的宣传手段,看完之后,要想想,如何在我们这里用起来。” 对于能看到手机里面的视频,周皇后三人自然是非常好奇的,当即都是点头答应。其中田贵妃更是催着崇祯皇帝道:“陛下,我们知道,快点放吧!” 崇祯皇帝自己也很想看看的,就不再啰嗦,于是,手机放在御桌上,他坐在最好的位置,左右两边是周皇后和田贵妃,至于陈圆圆,就只能站他们身后,伸着脑袋,好奇地盯着手机屏幕。 很快,样板戏开始播放。 有名的八大样板戏,刘伟超都看了一遍,感觉只有两部还可以,其他的完全不适合。 经过衡量之后,最终他把《智取威虎山》推荐给了崇祯皇帝。 这不,崇祯皇帝等四人,看得就是智取威虎山了。 在他们看来,这是朝廷官军如何去剿灭一处山匪的戏码。新鲜的表现方式,又不至于太陌生,看得他们的眼睛,那是一眨不眨的。 这个对他们来说,真得是太新鲜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其实戏剧主要是昆曲。 昆剧,旧称昆腔、昆曲,相传为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人顾坚初创,明中叶经魏良辅改革,形成曲调婉转,以管笛伴奏为主的新风格,俗称“水磨腔”,受到观众欢迎。 明万历年间得以很大的发展,兵灾万历末年的时候,以苏州为中心向长江南北广泛传播,并且进入了京师。 而《智取威虎山》的戏曲品种其实是京剧,不是昆剧。 从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京师,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也就是说,此时崇祯皇帝他们看得《智取威虎山》,让他们有种熟悉感,但是又有很大的不一样,新的表现方式,更是让他们看得全神贯注。 一直到《智取威虎山》播放完了之后,几个人才扭动了下脖子,感觉有点酸了。 崇祯皇帝还没说话呢,田贵妃就已经惊喜地说道:“陛下,这个很有意思啊!” 陈圆圆也是一脸惊喜的样子,不过她的地位太低,在面前三个巨无霸面前,就没有说话的份,只能是把惊喜埋在心中,脑子中却很是活络,显然是刚才所见又给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原来戏剧还能这样唱! 这种唱法,和当下流行的唱法,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优劣如何,怎么样改编如今的戏曲…… 一下子,她就想了很多。 因为她知道,回头崇祯皇帝把事情交代下来的时候,田贵妃肯定要问她的想法。 正在想着时,崇祯皇帝却一边去操作手机,一边对她们说道:“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名叫小品,且先看了。” 说完的时候,他就点了开始。 于是,四个人便又继续开始看了。 刘伟超选得两个小品,一个是吃面的小品,另外一个则是投其所好,郝建演得那个。 就吃面这个小品,崇祯皇帝等人基本上都能看得懂,算是非常通俗易懂的了。甚至田贵妃在看的时候,好几次都笑出了声。 就连严肃庄重的周皇后,也有忍不住笑的时候。 倒是陈圆圆,一直忍着没笑。因为她不比另外两个女的,可以把心思都放在手机里面。她是得提醒自己,面前一个皇帝,一个皇后,还有一个得宠的贵妃,在她们面前绝对不能失态。 可就算是这样,如果崇祯皇帝转头去看她的话,也能看到她脸上都是笑意。 第二个小品,投其所好,里面有很多后世的梗,崇祯皇帝他们就看不懂,也就不知道好笑在哪里? 但是,这个小品的用意,他们却是看得很明白的。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场的腐败,便是这么来的,直白地告诉他们,官场上是怎么回事。 看完了这两个小品之后,崇祯皇帝又转头对田贵妃说道:“下面还有几首曲子,有你以前听过的。现在,再仔细听下,歌词,朕现在调给你看!”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站起身,第一次转过身子看向后面的陈圆圆,也交代她道:“你也是,仔细体会,看如何把我们要做的事情,仿照这些曲子来编写属于我们的曲子!” “奴婢遵旨!”陈圆圆一听,连忙福身答应一声。 崇祯皇帝见了,才转过身,去点了手机里面的歌曲。 之所以要特意交代陈圆圆,也是因为陈圆圆在这方面的天赋,得到了他的认可。当然,也可以说,是因为得到了刘伟超认可的原因。 此时,刘伟超给过去的几首歌曲,分别是《战士就该上战场》,《团结就是力量》,《东方红》。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已经被刘伟超科普过,知道歌词里面的那个人,就是刘伟超那个世界的开国皇帝,因此他并没有疑问,直接拿太祖皇帝来替代,都没问题。 甚至他听着的时候,考虑如果这曲子中的这个,用他自己来替换,是不是也可以? 当然,这个也只是他心中的想法,可不敢说出来,特别是不敢说给刘伟超听。 要不然的话,刘伟超绝对会取笑他,都是差点成了亡国之君的人,可行? 全部听完之后,崇祯皇帝便起身收了手机,然后转身看向面前的三个女人,对她们说道:“这是三种新鲜的宣传手段,你们看,哪一种可以拿过来用?”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如今政通司的情况,朕很不满意。目前来说,准备换个政通使,要大力宣传国策,不至于百姓误解。你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样让百姓能更好的知道朝廷国策!” 崇祯皇帝说着,转手从御案上拿起阮大铖所写的那本戏剧剧本,看了周皇后一眼,随后还是看向田贵妃,交给她的同时说道:“这是江南阮大铖所写的剧本,刘伟超说这个还不够,最好是能面对占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包括隐户等,而不是那些乡绅,向他们传达朝廷国策。这个你先看看,然后再根据刚才看到的这些,尽快拿出你们合适的法子给朕看看!” 说到这里,他又严肃了表情说道:“如今清查隐户,还要重新丈量土地这些事情,还只在凤阳府实施,遇到的事情也多。你们要尽快,在这个事情上看怎么更好的辅助国策的实施。” 说完之后,他又皱眉感慨道:“流贼肆虐中,军队也不可能一直镇守地方。朕就怕一旦前线战事紧张,军队一开拔,后方就会乱!” 周皇后一听这个事情竟然这么重要,便也站起来,对田贵妃说道:“这方面,还是妹妹最擅长了,那就拜托你了!” 一听这话,田贵妃也站起来,连忙点头说道:“陛下,姐姐,你们放心,我这就去商量着做这事!”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马上吩咐道:“教坊司、政通司那边,如果你认为有必要调动那边的人手,就尽管去要!” “我知道!”田贵妃听了,连忙点头说道,“那我去忙了!” 之前的时候,是一直帮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忙类似的事情。可是,这一次是帮自己,田贵妃显然更积极了一点。 说完之后,她便招呼了陈圆圆赶紧走了。 “陛下,我这边有什么能帮你的么?”周皇后感觉自己在这种方面帮不上忙,可是,也不想看着田贵妃在忙,就问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下,就又拿起阮大铖的那篇文章《科学之道,乃万民之道》,递给周皇后的同时,对她说道:“你看看这篇文章,如果可以,你可以把一些好的文章按这样的方式来改,然后刊印出来,朕希望能推动更多的人习惯这种方式!” 周皇后听了,接过一看,很是有点诧异,随后便答应下来。 手机里面很多的书和资料,都有她读,手下抄写的经历,因此她知道,这种书写方式下,特别是对数学、物理和化学很方便,崇祯皇帝这么一说,她觉得这方面去努力,似乎也很重要。 于是,她就立刻答应下来,然后拿着那篇文章走了。 等她们都走了之后,崇祯皇帝便联系了刘伟超,给刘伟超说了下他这边的情况。 刘伟超听到陈圆圆也在,和田贵妃去忙这个事情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81 女官 于是,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不是已经派李定国、刘文秀和周遇吉都南下了么?换句话就是说,估计江南的贼乱,也就在今明两年内要解决的,对吧?” “最好是这样!”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江南毕竟是赋税重地,如果经年累月地被流贼祸害,那恢复起来就要花太大代价,朕也耗不起,还不知道辽东的建虏,什么时候会恢复过来搞幺蛾子!” 蓟州之战,确实打疼了建虏,让他们到目前为止一直消停着没闹事。 但是,建虏绝对不可能就此沉沦下去,只是在继续积蓄力量而已。如果江南的贼乱牵制朝廷官军主力的时间过长,那可能又会让朝廷陷入两地大战的局面。 而如今的京畿之地,正在重建中,特别是火车站,都是在城外的。 如果建虏再杀进来的话,这一次可没有刘伟超根据历史的预知能力,和建虏的战事就不会那么轻松。万一被建虏流窜作战,破坏了京畿之地的重建,那麻烦就大了的。 之所以把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派往南方,其实就是要他们去对付张献忠所部,尽快地瓦解张献忠所部。 而李定国和刘文秀愿意去,也是挺了李岩的理论,觉得这不是给曾经的兄弟捅刀子,而是去救他们。这才是仗义! 长城沿线这边,由蓟辽总督解学龙统领,总兵白广恩,白腾蛟都在加强防务。他们的军队也已经完成整编,兵仗局生产出来的护甲和军械都有完成换装。 除此之外,长城内外的烽火台预警体系,包括墩台之类的,全部进行整顿。 钱粮方面,为此都分去了好大一部分。也亏了郑森那边给力,通过海运到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能运来。 崇祯皇帝已经在考虑,对郑森给于封官嘉奖了。 此时,刘伟超听了崇祯皇帝的话之后,便接着说道:“南方战事不等人,你这个宣传工作也要尽快跟上。刚才我给你的视频都看了吧?” “嗯!”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田爱妃已经去忙了,会尽快给朕一个结果!”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下说道:“我相信她们肯定能拿出吸引眼球的新节目,不过阮大铖在凤阳府,他没看过视频,如果只是通过描述让他去创作的话,那也太难为他了。我建议啊,田贵妃你不方便派出去,但是陈圆圆是可以派出去的,协助阮大铖再去创作更多的节目!”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感觉很有道理,便笑着点点头说道:“这个主意甚好,那朕等她们拿出个结果之后,就派陈圆圆去凤阳府!” “什么名义?”刘伟超听了,问崇祯皇帝道,“你至少要给她一个官吧,那样也方便做事!” 他的生意,是田贵妃和陈圆圆帮衬他的。其中陈圆圆加入之后,更是帮他编排了不少的曲目。 因此,他看到这是一个机会,就想着回报下陈圆圆,给她挣个前程。哪怕他和陈圆圆就没有直接说过一句话,可人总得要感恩不是!两个世界,又不可能有别的心思!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下,觉得有道理,便点头想着说道:“那朕封她一个什么官好呢?” 外廷之中,是没有女官的。可如今,是要派陈圆圆去地方上做事,就不是很好安排。 刘伟超见了,立刻给崇祯皇帝建议道:“你不是新设了政通司么?这个新衙门的官职,也就是全新的。并且这个衙门的职责,我看也是适合女人的。你看,节目编排什么的,不都是依赖田贵妃和陈圆圆她们么?所以,我建议,你新设一个副手的位置,应该也是合情合理的!” 崇祯皇帝听了,便用心考虑这个提议。 让女人到外廷当官,在大明朝是没有先例的。当然,崇祯皇帝已经破例的事情太多,也不在乎这一个。 至于是否有人会拿祖制说事,他也一点不在意。太祖皇帝都显灵过了,让外面的臣子以为是太祖皇帝的指示,根本没难度。 他正在考虑着,刘伟超看他的表情就又给他洗脑道:“之前不是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你也想发动妇女的力量。这个事情,可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大明皇家科学院那边有女人,但是如果有女人能当官,那绝对更能激发妇女的积极性,你说是不是?” 长久的天灾人祸,北方算是百废待兴之际,人手很是不足。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自从听了刘伟超那边的情况之后,就已经有考虑过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事情。 并且刘伟超也没说错,这个政通司要做的事情,其实还真适合女人来做。 因此,在听了刘伟超的又一番建议之后,他也不再犹豫,当即拍板决定道:“既然如此,朕就新设一个从三品的政通副使,赐陈圆圆同进士出身,担任这政通副使一职。”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他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这么有魄力,一出手就是一个从三品官职。 陈圆圆一下就从一个白身,连续好多级,这升迁的速度,真得比飞机还要迅速了。 他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解释道:“这个陈圆圆,对于琴棋书画之类确实很精通,给你的很多视频,田爱妃也给朕说了,都是她给编出来的。这一次,田爱妃也拉着她一起去改编。朕觉得,她是有这个才能,当好这个政通副使的!” 说到这里,顿了顿,崇祯皇帝用没有拿手机的那只手摸了摸脑门道:“就是她没有功名,朕一下提拔她为从三品官员,估计更会被御史言官反对!” 说句实话,这个事情,一般而言,难度确实挺高的。 一是因为陈圆圆是女人,二是因为陈圆圆没有功名。至于她是江南名妓的出身,都先不说了。只是这两个原因,估计反对的人就不少。 如果是以前的崇祯皇帝,估计会放弃,不敢这么做。 但是,如今的他,特别是在他知道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他都是亡国之君,因此,他做事压根都是豁出去,根本就没按常规来做事的。 八百里加急派出去,找回来的不是封爵就是越级提拔,这些都是非正常手段。但是,他就这么干了,并且收到的效果也非常好。 这些经历,让崇祯皇帝用这种不按常规的方法来做事,少了很多顾忌。 此时,刘伟超听到崇祯皇帝的话,顿时灵机一动,便对他说道:“那不正好,谁要是拿这个事情出来说事的话,你就干脆放开,让女人也可以参加科举,这样女人不就也有功名了!” 顿了顿,他接着补充说道:“你应该也清楚,我这个世界,所有人都享有读书和考试的权利。我跟你说,我小学的同桌同学,还是女同学呢!” 说起这个,刘伟超就想起来了,中间用铅笔刀划一条中线的事,为此还被老师修理过。 不过这个事情,就没必要和崇祯皇帝说了。 崇祯皇帝一听,眼睛顿时一亮,便略微带着一点兴奋点头说道:“不错,朕就下旨,女人也可以参加科举!” 顿了顿,又有点发愁地说道:“只是,一旦女人也都参加科举,那女人能做得官,需要新设更多。或者,原有的其他官职,也可以有女人来担任?这是不是走得太快一点了?” 说到这里,他有用那只没有拿手机的手一挥手说道:“算了,先不管了,一步步来,要是敢逼朕,朕就做给他们看!” 刘伟超听了,心中想着,这是谁和他犟的话,他就往上加码的意思么? 得,这个事情就不管了,崇祯皇帝自己先玩去。 这么想着,他就岔开话题,问崇祯皇帝道:“你那个《大明律》的修改,还没有完成么?” 崇祯皇帝听了,摇摇头说道:“争论很多,朕让王大伴看着,每一条都有争论,短时间内估计还是没法修改完成的!” 刘伟超听了,便对他说道:“废除贱籍的事情,总没有好争论的吧?”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这个朕已经乾坤独断,废除贱籍就废除贱籍,不给他们分辨的机会!” 刘伟超一听,便提醒他道:“既然如此,我觉得这个事情,你最好能尽快传开,特别是传到江南贼乱的地方去。这么一来,这些人肯定不会跟着流贼造反,就等于是削弱了流贼的实力,对你围剿流贼是有帮助的。” “你说的对,这个事情,朕会马上交代下去的。”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同意道。 这次的谈话,就算是结束了。 等到傍晚的时候,估计也就不到三个时辰左右,田贵妃就派人通知崇祯皇帝,说交代她的事情,已经有个眉目,算是有些成果,请崇祯皇帝有空,就过去看看怎么样? 崇祯皇帝一听,很是惊讶。这么短时间就有一些成果了?这速度也太快了点吧? 这么想着,他当即放下手头的事情,立刻赶往田贵妃那边去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82 人那么帅,心还这么好 , 一见崇祯皇帝过来,田贵妃很是开心,连忙向他说道:“陛下,模仿的歌曲,我们已经有了,你且坐下来听听!” 崇祯皇帝一听,很是高兴,便去上首坐了。 然后田贵妃便吩咐站在一边的陈圆圆说道:“来,唱给陛下听听!” 说完之后,她又转头对崇祯皇帝解释道:“这都是圆圆编出来的,歌词在这!” 说着,不知道从哪里,田贵妃拿出了好几张纸,递给了崇祯皇帝。 另外一边,陈圆圆开始清唱了起来:“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是人就该忠君报国……” 这是模仿《战士就该上战场》,歌词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明所有人都应该忠君报国的道理。 崇祯皇帝一边听着陈圆圆在唱着,一边看着手中的歌词,脸上带着笑容,不断地点头,显然,他是比较满意的。 唱完第一首之后,陈圆圆又开始唱第二首:“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是人就该缴税服役……” 这同样是模仿《战士就该上战场》,歌词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明交税服役是天经地义,如果所有人不交的后果会是什么! 崇祯皇帝一边听着陈圆圆在唱,一边看着手中第二份歌词,同样在笑着点头。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首,第四首歌曲,皆是模仿《战士就该上战场》,分别是文官、武将的操守。所谓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用歌给唱了出来。 崇祯皇帝听得非常感慨,如果真要如同这些歌曲一样,底下人都能做到的话,如今那会是乱世! 另外,还有明朝版的《团结就是力量》,号召天下人团结起来,大明就能天下太平,丰衣足食,不会再有挨饿冻死之惨剧。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不由得欣喜地连声说道:“不错,不错,很好,很好啊!” 很显然,他是非常满意的。 田贵妃看他这样的反应,很是高兴,便一挥手吩咐道:“你们几个,一起合唱给陛下听听!” “是!”她的几个侍女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然后,便是陈圆圆领唱的合唱,又重新把几首歌给重新唱了一遍。 这些歌曲都是简单易唱,容易上口,田贵妃这边排练过一阵,觉得可以了,才让人去禀告崇祯皇帝的。 事实上,以陈圆圆在诗词歌赋方面的才华,改编下歌词来唱歌,其实一点难度都没有。更不用说,这几首歌,她在之前的时候其实已经听过,也有考虑过。 因此,田贵妃领了旨意一回去之后,她就很快改编出这些歌曲了。 至于伴奏,这个就没那么快了,需要练的。 但哪怕是清唱,崇祯皇帝也是很满意的。 田贵妃见此,便又笑着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我和圆圆也商量过了,觉得要让普通百姓都能看得懂,喜欢看的话,还是以小品的方式来改编那个戏剧会比较好!” 听到崇祯皇帝在认真听着,她就又解释道:“唱戏也好,唱歌也罢,都是要讲究人的嗓子,显出唱歌,唱戏的功底。但我们认为,陛下交代下来的,是把事情给百姓讲清楚,而不是去表现戏子的嗓子。因此,干脆就用小品,只要求把要传达的事情给演到位了,这才是根本之目的。陛下以为呢?” “没错!”崇祯皇帝听了,当即笑着说道,“爱妃果然有才,朕很满意!” 田贵妃的这个解释,正合他意,自然就一口赞成了。 田贵妃听到夸奖,很是开心。 崇祯皇帝想了下,也不等了,微笑着对陈圆圆说道:“你在这些方面很有才华,做得很好,朕赐你同进士出身,授从三品政通副使一职,不日南下和政通使阮大铖一起,把这些事情在江南做起来!” 他的这个话,让所有人都听呆了,以至于他说完之后,都没有人反应过来,包括陈圆圆在内,都听傻了。 还是陈圆圆最先反应过来,当即诧异地说道:“陛下,这……也行?” 赐一个女人同进士出身,还要授从三品的官员,这也太惊世骇俗了吧? 崇祯皇帝一听,便反问她道:“为什么不行?朕以为,她的才华,足以当好这个官,替朕去宣传国策!” “不……不是!”田贵妃听了,脑子还是有点乱,以至于说话都不流畅道,“这是……是外廷的官,而且还是从三品啊!” 事实上,大明是有女官的,并且对女官选拔有着严格的标准,要对备选女官的品德、家庭、才貌等等进行考察。 明朝的女官制度在洪武后期最为完善,设置机构“六局一司”,其下管辖二十四司彤史共二十五个分支机构,女官的总人数为300人。 官职最高的是各局主官,正五品。可以说,女官是宫廷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掌管嫔御、宫女等事务。 这突然之间,崇祯皇帝却决定,不但赐陈圆圆为同进士出身,而且还是要去担任从三品的外廷官员,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田贵妃自然就懵了。 听到田贵妃和崇祯皇帝的对话,陈圆圆也终于回过神来了。不过虽然说是回过神来,但是从她的表情看,也是一脸懵逼,震惊之外再加震惊的那种。 在她自己想来,从小命运不好,被卖入风尘中,培养为一个奇货可居的货物而已。这辈子来说,基本上就是男人的玩物,最多是当某个富豪高官,甚至还不是富豪高官的小妾。运气好一点,可能是中意的相公,运气不好…… 她都没法想下去! 就是没想到,她被当今皇帝宠妃的爹给买来,本来是想献给皇帝,讨好皇帝之用,免得田贵妃病死之后没有了荣华富贵。 结果没想到,当今皇帝对女色并不渴求,压根就没要她。 本来的话,她以为自己的命运估计还是会走老路。结果又没想到,她被田贵妃要进了宫里,不是为了一起伺候皇帝,而是做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事情。 这样的日子,陈圆圆其实已经很满意了。等到年纪大了之后,放出宫去,还能寻个良家子嫁了,像普通人家一样过一辈子。 结果万万没想到,如今崇祯皇帝竟然要赐她同进士出身,去担任外廷的从三品高官! 这是做梦都不可能想到的事情,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是真的么?是可能会是真的么?怎么就感觉那么不真实呢?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懵着中的陈圆圆,然后转头看向田贵妃,回答道:“有何不可?这大明,是朕说了算!以前没有过,如今之后,不就是会有了么?” 田贵妃一听,眉开眼笑,就仿佛是她得了这个封官一样,当即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英明!” 如果换了是周皇后在这里的话,估计会劝谏皇帝,这样惊世骇俗的事情,还是要慎重之类的。 但是,田贵妃才不会管那么多,崇祯皇帝这么重视女人,重视她的手下,她不要太开心,才不会拦着呢! 当然,也有可能是她通过手机对后世的一切接触最多。一些后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有影响到她。 此时,她奉承了崇祯皇帝一句之后,发现陈圆圆还懵在那里,便赶紧大声提醒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恩?” 被田贵妃这么一提醒,陈圆圆也不管了,连忙跪下谢恩。 崇祯皇帝低头看着她,表情严肃地吩咐道:“朕破例重用于你,你也要争口气,做好了给其他人看看,明白么?” “奴婢明白!”陈圆圆一听,连连点头回答道。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当即又对她说道:“以后,你是朕的臣子,不是奴婢了,换个称呼!” 陈圆圆的脸红红的,连忙又改口说道:“微…微臣领旨!” 说完之后,她自己在内心体会着这称呼,感觉好玄妙! 今天的天气,真得很好! “平身吧!”崇祯皇帝见了,伸手示意一下,然后对她说道:“卿的才华,朕是看在眼里的。卿的视频,都没有打回过,还获得很高的点赞,也算是替朕挣了脸面。本来就想着,要奖赏下你,如今这机会凑巧,朕觉得他的提议也很有道理,便授官于你,用心做事吧!” 在他看来,让刘伟超能满意,能办到刘伟超那边,使得刘伟超不再为生活奔波,能全力帮到他,这其实是非常大的功劳。 基于这个原因,他本来就存了心思,会好好表彰下陈圆圆。如果没有这个事情,没有刘伟超的建议,说不定他会收了陈圆圆也不一定,给个嫔妃的名分。 不过刘伟超提议了,他觉得也很有道理,可以因此下一盘很大的棋,也就决定走这一步了。 至于女人,在他眼里,哪有江山社稷重要! 此时,陈圆圆听了崇祯皇帝的话,顿时立刻明白过来,这是手机里面那个人的建议,自己才能如此幸运,当大明第一个外廷的女官! 心中这么想着,她不由得非常感激刘伟超。 人那么帅,心还这么好! 可惜是不同世界的人,唯有立块长生牌位,日常供奉,保佑他长命百岁,心想事成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83 唯才是举 ,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崇祯皇帝一听,很是高兴,便去上首坐了。 然后田贵妃便吩咐站在一边的陈圆圆说道:“来,唱给陛下听听!” 说完之后,她又转头对崇祯皇帝解释道:“这都是圆圆编出来的,歌词在这!” 说着,不知道从哪里,田贵妃拿出了好几张纸,递给了崇祯皇帝。 另外一边,陈圆圆开始清唱了起来:“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是人就该忠君报国……” 这是模仿《战士就该上战场》,歌词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明所有人都应该忠君报国的道理。 崇祯皇帝一边听着陈圆圆在唱着,一边看着手中的歌词,脸上带着笑容,不断地点头,显然,他是比较满意的。 唱完第一首之后,陈圆圆又开始唱第二首:“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是人就该缴税服役……” 这同样是模仿《战士就该上战场》,歌词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明交税服役是天经地义,如果所有人不交的后果会是什么! 崇祯皇帝一边听着陈圆圆在唱,一边看着手中第二份歌词,同样在笑着点头。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首,第四首歌曲,皆是模仿《战士就该上战场》,分别是文官、武将的操守。所谓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用歌给唱了出来。 崇祯皇帝听得非常感慨,如果真要如同这些歌曲一样,底下人都能做到的话,如今那会是乱世! 另外,还有明朝版的《团结就是力量》,号召天下人团结起来,大明就能天下太平,丰衣足食,不会再有挨饿冻死之惨剧。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不由得欣喜地连声说道:“不错,不错,很好,很好啊!” 很显然,他是非常满意的。 田贵妃看他这样的反应,很是高兴,便一挥手吩咐道:“你们几个,一起合唱给陛下听听!” “是!”她的几个侍女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然后,便是陈圆圆领唱的合唱,又重新把几首歌给重新唱了一遍。 这些歌曲都是简单易唱,容易上口,田贵妃这边排练过一阵,觉得可以了,才让人去禀告崇祯皇帝的。 事实上,以陈圆圆在诗词歌赋方面的才华,改编下歌词来唱歌,其实一点难度都没有。更不用说,这几首歌,她在之前的时候其实已经听过,也有考虑过。 因此,田贵妃领了旨意一回去之后,她就很快改编出这些歌曲了。 至于伴奏,这个就没那么快了,需要练的。 但哪怕是清唱,崇祯皇帝也是很满意的。 田贵妃见此,便又笑着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我和圆圆也商量过了,觉得要让普通百姓都能看得懂,喜欢看的话,还是以小品的方式来改编那个戏剧会比较好!” 听到崇祯皇帝在认真听着, 她就又解释道:“唱戏也好,唱歌也罢,都是要讲究人的嗓子,显出唱歌,唱戏的功底。但我们认为,陛下交代下来的,是把事情给百姓讲清楚,而不是去表现戏子的嗓子。因此,干脆就用小品,只要求把要传达的事情给演到位了,这才是根本之目的。陛下以为呢?” “没错!”崇祯皇帝听了,当即笑着说道,“爱妃果然有才,朕很满意!” 田贵妃的这个解释,正合他意,自然就一口赞成了。 田贵妃听到夸奖,很是开心。 崇祯皇帝想了下,也不等了,微笑着对陈圆圆说道:“你在这些方面很有才华,做得很好,朕赐你同进士出身,授从三品政通副使一职,不日南下和政通使阮大铖一起,把这些事情在江南做起来!” 他的这个话,让所有人都听呆了,以至于他说完之后,都没有人反应过来,包括陈圆圆在内,都听傻了。 还是陈圆圆最先反应过来,当即诧异地说道:“陛下,这……也行?” 赐一个女人同进士出身,还要授从三品的官员,这也太惊世骇俗了吧? 崇祯皇帝一听,便反问她道:“为什么不行?朕以为,她的才华,足以当好这个官,替朕去宣传国策!” “不……不是!”田贵妃听了,脑子还是有点乱,以至于说话都不流畅道,“这是……是外廷的官,而且还是从三品啊!” 谷 事实上,大明是有女官的,并且对女官选拔有着严格的标准,要对备选女官的品德、家庭、才貌等等进行考察。 明朝的女官制度在洪武后期最为完善,设置机构“六局一司”,其下管辖二十四司彤史共二十五个分支机构,女官的总人数为300人。 官职最高的是各局主官,正五品。可以说,女官是宫廷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掌管嫔御、宫女等事务。 这突然之间,崇祯皇帝却决定,不但赐陈圆圆为同进士出身,而且还是要去担任从三品的外廷官员,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田贵妃自然就懵了。 听到田贵妃和崇祯皇帝的对话,陈圆圆也终于回过神来了。不过虽然说是回过神来,但是从她的表情看,也是一脸懵逼,震惊之外再加震惊的那种。 在她自己想来,从小命运不好,被卖入风尘中,培养为一个奇货可居的货物而已。这辈子来说,基本上就是男人的玩物,最多是当某个富豪高官,甚至还不是富豪高官的小妾。运气好一点,可能是中意的相公,运气不好…… 她都没法想下去! 就是没想到,她被当今皇帝宠妃的爹给买来,本来是想献给皇帝,讨好皇帝之用,免得田贵妃病死之后没有了荣华富贵。 结果没想到,当今皇帝对女色并不渴求,压根就没要她。 本来的话,她以为自己的命运估计还是会走老路。结果又没想到,她被田贵妃要进了宫里,不是为了一起伺候皇帝,而是做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事情。 这样的日子,陈圆圆其实已经很满意了。等到年纪大了之后,放出宫去,还能寻个良家子嫁了,像普通人家一样过一辈子。 结果万万没想到,如今崇祯皇帝竟然要赐她同进士出身,去担任外廷的从三品高官! 这是做梦都不可能想到的事情,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是真的么?是可能会是真的么?怎么就感觉那么不真实呢?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懵着中的陈圆圆,然后转头看向田贵妃,回答道:“有何不可?这大明,是朕说了算!以前没有过,如今之后,不就是会有了么?” 田贵妃一听,眉开眼笑,就仿佛是她得了这个封官一样,当即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英明!” 如果换了是周皇后在这里的话,估计会劝谏皇帝,这样惊世骇俗的事情,还是要慎重之类的。 但是,田贵妃才不会管那么多,崇祯皇帝这么重视女人,重视她的手下,她不要太开心,才不会拦着呢! 当然,也有可能是她通过手机对后世的一切接触最多。一些后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有影响到她。 此时,她奉承了崇祯皇帝一句之后,发现陈圆圆还懵在那里,便赶紧大声提醒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谢恩?” 被田贵妃这么一提醒,陈圆圆也不管了,连忙跪下谢恩。 崇祯皇帝低头看着她,表情严肃地吩咐道:“朕破例重用于你,你也要争口气,做好了给其他人看看,明白么?” “奴婢明白!”陈圆圆一听,连连点头回答道。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当即又对她说道:“以后,你是朕的臣子,不是奴婢了,换个称呼!” 陈圆圆的脸红红的,连忙又改口说道:“微…微臣领旨!” 说完之后,她自己在内心体会着这称呼,感觉好玄妙! 今天的天气,uu看书 www.uukanshu.com 真得很好! “平身吧!”崇祯皇帝见了,伸手示意一下,然后对她说道:“卿的才华,朕是看在眼里的。卿的视频,都没有打回过,还获得很高的点赞,也算是替朕挣了脸面。本来就想着,要奖赏下你,如今这机会凑巧,朕觉得他的提议也很有道理,便授官于你,用心做事吧!” 在他看来,让刘伟超能满意,能办到刘伟超那边,使得刘伟超不再为生活奔波,能全力帮到他,这其实是非常大的功劳。 基于这个原因,他本来就存了心思,会好好表彰下陈圆圆。如果没有这个事情,没有刘伟超的建议,说不定他会收了陈圆圆也不一定,给个嫔妃的名分。 不过刘伟超提议了,他觉得也很有道理,可以因此下一盘很大的棋,也就决定走这一步了。 至于女人,在他眼里,哪有江山社稷重要! 此时,陈圆圆听了崇祯皇帝的话,顿时立刻明白过来,这是手机里面那个人的建议,自己才能如此幸运,当大明第一个外廷的女官! 可惜是不同世界的人,唯有立块长生牌位,日常供奉,保佑他长命百岁,心想事成了!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84 这个事情有点乱 贺逢圣等人一听,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这可是在文华殿议事啊,皇帝怎么就让宫女在这里唱曲了?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是这么一想而已。 皇帝最大,他想让人在这唱曲,那就唱曲好了! 只是希望别太久,还得回去讨论修改《大明律》呢! 绝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着,便静静地等着。 而陈圆圆得到皇帝的示意,看着眼前这一大群的大红绯袍,心中稍微露怯了一下。 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走上前去之后,福了一下,然后便开始唱了起来。 之前唱给崇祯皇帝听过的几首歌,便在这文华殿内响了起来。 陈圆圆这一开口,顿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这种哼唱方式,哪怕在场的这些人学富五车,也没有听到过的。 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只要听过一遍,基本上都能跟着哼几句! 在场的都是人精,一听这些歌,他们就明白为什么皇帝会在文华殿让让唱曲子了。 在陈圆圆唱完之后,崇祯皇帝便扫视底下这些臣子,问他们道:“这些曲子,你们以为如何?” 这些曲子都是教人忠君爱国,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缴税是理所应该的,如此种种,那可都是大道理,谁敢说不对? 因此,在崇祯皇帝一问出口之后,作为百官之首的首辅贺逢圣便连忙回奏道:“陛下,这些曲子听得新鲜,唱得极好的。” 其他人也都是附和,没人敢说不好。 但是,崇祯皇帝听了,并不是很满意。 于是,他就拿眼往司礼监队列那边就那么一瞄。 一直没说话的王承恩收到讯号,都不用崇祯皇帝事先交代,便立刻开口奏道:“陛下,这些曲子可都是唱出了最基本的道理,奴婢以为,朝堂上有人却是忘记了这些基本道理,不如让所有人都得会唱。文官就唱文官的,武将就唱武将的,让所有人都时刻记得,这个道理不能忘!” 贺逢圣等人听了,不由得有点愕然,转头看向王承恩,心中估计想吃了王承恩。 然而,崇祯皇帝一听,却是笑着说道:“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何患天下不太平?这些年来,天下大乱,就是有些人,不对,是很多人都忘记了这种基本的道理。朕觉得王大伴说得很有道理,准奏!” “……”贺逢圣等人一听,顿时有点傻眼。 这个王承恩,自己拍马屁就算了,还搞这么一处,这算怎么回事? 倪元璐想着,便先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这些曲子,微臣觉得有点怪,粗浅,也不符任何曲牌,要是让朝堂诸公都要唱这种曲子,怕是有失斯文啊!” “陛下,臣附议!”刘宗周听了,也跟着出列奏道,“这些粗浅道理,何人不懂,何人不晓?文武官员都要会唱,没这个必要。谁要不遵守,自然有微臣在看着,弹劾之!” 左懋第听了,也准备出列说话。 不过正在这时,却听王承恩先开口大声喝问道:“怎么,诸位大人是心中有鬼,怕唱这种曲子么?” 前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和外廷的关系很好,这是王承恩记在心中的教训。因此,他就不怕得罪这些首辅啊,尚书什么的。摸到了皇帝的心思,就直接把这些外廷官员拍死! 这不,一听他的话,外廷官员个个怒形于色,显然对于他的这个话非常生气。 就听刘宗周当即对王承恩喝道:“王公公,我等只是就事论事,休得戴人帽子!” 对于这些阉宦,作为清流领袖自居的他,那是相当厌恶的,怼起来自然也是当仁不让。 “那为什么要找理由反对?”王承恩听了,也丝毫不让,当即问道,“万岁爷都准奏了,刘大人这是没听见?” “你……”刘宗周一听,顿时吹胡子瞪眼,一时之间却又无可奈何。因为王承恩是拿皇帝来说事,总不能说他比皇帝还大,皇帝决定了的事情,他还要推翻吧? 这不,刚唱得一首曲子里面就是说了,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是人就该忠君报国! 这时,崇祯皇帝适时开口,喝道:“够了!” 听到这话,王承恩刚还怼着刘宗周的,立刻就低眉顺眼,退回自己的位置去了。 崇祯皇帝看着贺逢圣,冷声说道:“这些曲子,就是要通俗易懂,容易传唱,让每个唱功不佳的,都能会唱。把词记在心里,记住自己的本份,切莫在权力、金钱面前迷失了本份!” 其实吧,大明在这个时候,民间小曲已经是内容丰富,虽然良莠不齐,但其影响之广,已经达到“不论男女“,“人人习之“的程度。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冯梦龙还编撰了《山歌》一书。 不过陈圆圆这次所唱的,是他们以前没有听说过的方式,并且明令他们这些士大夫唱这些基础道理的,就本能地想反对。 可一旦真得就这么确定了,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特别是崇祯皇帝还用大道理来压他们,算是用上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功夫。 因此,在崇祯皇帝说完之后,贺逢圣等人领头,不得不躬身领旨。 崇祯皇帝见了,脸上就有了笑容,便又对他们说道:“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就是政通司该做的事情,宣传国策,倡导这些基本道理,让人记得本份,休要迷失本心!” 贺逢圣等人既然已经同意了,自然就不会再给皇帝,给自己添堵,也就奉承皇帝说得对! 甚至刘宗周等人,本来就是恶心政通使阮大铖的,灵机一动之下,就开始贬低阮大铖的那个戏剧,夸奖这些曲子更好,更容易宣传等等。 崇祯皇帝一听他们的话,又如何不知道他们其实就是在说阮大铖的坏话,心中好笑,便用手指了下陈圆圆说道:“这些曲子,都是她在两个时辰内编出来的。朕以为,你们的夸奖,确实是有道理的,她的才华,朕也很欣赏!” 一听这话,刘宗周眼珠子一转,便立刻奏道:“陛下,那戏剧确实不如这些曲子多矣!要依微臣所见,这政通司,莫如让更有才华之人执掌,当更能发挥政通司之责也!” 他的言外之意是说,看看,阮大铖连一个女子都比不上,让他去执掌政通司,那是欺大明无人了! 反正,要是能搞黄了阮大铖当政通使的事情,那是最喜闻乐见了! 贺逢圣心领神会,他也不乐意阮大铖当他同僚,便跟着说道:“左都御史所言极是,老臣附议!” 其他人听了,也有人附议。总之,阮大铖的人际关系,那是真得有点差! 崇祯皇帝一听,心中乐了,便对他们说道:“卿等言之有理。既然卿等都以为,这些曲子都比那戏剧要好,那也就是说,陈圆圆比阮大铖要有才华了?卿等的意思,那就是让陈圆圆来当这个政通使了?” “……”贺逢圣等人,那是万万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会根据他们的话,得到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一时之间,都愣住了。 他们所说得有才华的人中,自然是不包括女人的啊! 等他们回过神来,刚想说话时,却见崇祯皇帝已经抢先对他们说道:“不过陈圆圆是个女子,正让她来当政通使,这是不妥的,朕不能答应你们的要求!” “……”文华殿内,一众人等,又皆是无语。 先不说一个女人当政通使,这是多么不靠谱的事情,再说他们也压根就没说让陈圆圆来当政通使啊,这么荒谬的事情,怎么可能由他们提出来呢! 这么想着,刘宗周马上出列,就想开口解释一下时,却听崇祯皇帝又抢先开口说话道:“但是你们说得很有道理,陈圆圆所编得这些曲子,确实适合政通司的职责。如果她在政通司做事的话,确实能发挥所长。那这样好了,朕就新设一个政通副使,从三品官衔,让陈圆圆发挥所长,为国效力吧!” “……”刘宗周等人,听得那是相当无语了,他们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啊! 就连陈圆圆,都听得愣住了。 之前的时候,明明皇帝已经说了这个事情,说是会新设一个政通副使,让她来当的。 可是,来到这文华殿内之后,从头听到尾之后,怎么就变成了是这些朝廷诸公要求皇帝,然后皇帝才答应设立了政通副使这个官职给她呢! 这是怎么回事? 她在懵着,王承恩也有点懵。不过他却是最先回过神来的,稍微一看崇祯皇帝的表情,就立刻明白这个事情,大概是什么事情。 于是,他马上就对陈圆圆说道:“万岁爷皇恩浩荡,还不快领旨谢恩?” 被他这么一催,陈圆圆就回过神来了,连忙跪下向崇祯皇帝磕头,领旨谢恩! 看着这一幕,贺逢圣等人,都感觉有点不真实。 怎么说着说着,这个宫女就一下变成了从三品的政通副使了呢?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是自己这些人提议的? 不对,有点乱,要捋一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85 改变太多了 吏部尚书左懋第最先回过神来,当即看向崇祯皇帝,眼里全是惊讶。 他是崇祯四年的进士,先在地方上当官,然后在崇祯十二年进京任户科给事中。这些年来,皇帝怎么样,他在看着,自然也是心中有数的。 你要说之前的时候,皇帝英明,那就只能是奉承话。 真要是英明的话,天下会大乱?朝堂上会党争不断? 明明是朝堂诸公把皇帝耍得团团转,空有皇帝权力,却沦为朝堂诸公的党争工具而已! 谁畏惧他? 谁都当他是个摆设! 为一己之私,能忽悠他的,都会忽悠他! 然而,等到了崇祯十五年开始,也就是太祖皇帝显灵之后,皇帝八百里加急传他进京,改任吏部尚书以来,皇帝的表现,左懋第又都看在眼里。 拳打脚踢,不管是首辅、尚书还是国公等等,一只只打老虎全都被揪出来,毫不手软,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包括整顿内宫,同样处死了原先的宠臣,比如王之心等人。 并且力排众议,亲自抓勇卫营和京营的整顿,只是短短半年时间就成为强军,打赢了蓟州之战,消灭了十几万建虏大军。 这种事情,换在以前,压根就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皇帝的魄力、手段,似乎一下脱胎换骨,就好像是太祖皇帝附体了一般。 这不,就今日的这场御前会议,如果是以前的崇祯皇帝,哪有这般手段,连消带打,让一个宫女担任从三品文官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竟然变成了是自己这些朝臣提议,而皇帝听从的事情! 这种手段,真要是以前的皇帝,左懋第是打死都不信! 可如今,像眼前皇帝一样,能把朝臣吃得死死的,掌控御前会议,绝对是太祖皇帝才能做到,或者是太祖皇帝的指点之下,才能做得到吧? 他在这么想着,首辅贺逢圣已经回过神来了。看到陈圆圆竟然已经领旨谢恩,顿时就急了。 他是首辅,在他任期内竟然出了这样荒唐的事情,那史书上会怎么写? 于是,贺逢圣便连忙奏道:“陛下,不妥,不妥啊。这个宫……陈圆圆并无功名在身,却直接封为从三品的政通副使,祖制并无先例啊!” 皇帝最大,但是皇帝再大,也大不过祖制。因此,他想要劝阻,就只能拿祖制说事。 “对对对,陛下,陈圆圆并无功名,此举不妥啊!”倪元璐听了,也立刻附议道,“真要如此,官场就乱套了,以后何人还寒窗苦读来科考?” 其他人听了,也想说话时,却听崇祯皇帝当即淡淡地说道:“卿等说得也是,那就赐陈圆圆同进士出身好了!” “……”一听这话,顿时,贺逢圣等人傻眼。 皇帝赐同进士出身,这可以不可以? 当然是可以的,历史上,也确实有过这样的事情。 可关键是,这个赐同进士出身的对象是女的啊,这可从没有过的事情,这事情不对啊! 这么想着,刘宗周也赶紧出来奏道:“户部尚书所言极是,如若陛下直接赐同进士出身,并且还是一个宫女而已,其他女子效仿之,这让其他读书人怎么想?一个个都不再寒窗苦读?” 崇祯皇帝听了,毫不犹豫地说道:“如今乃是非常时期,朕要中兴大明,自然是要行非常之举。至于以后,可开女科,许女子参与科举,一经录用,则可进政通司和大明皇家科学院等衙门任职。如此,女子当官也是寒窗苦读出身了!” “……”刘宗周等人一听,顿时傻眼。 没想到劝了皇帝半天,本来想把皇帝劝得收回成命,结果倒好,劝到后来,竟然又劝出了个女科! 科举考试从诞生以来,曾经有过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而到了大明朝时,科举就成了考八股文。 这要是设女科,那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啊! 于是,贺逢圣便连忙启奏道:“陛下,女科从未有过先例,贸然实施,不妥也!”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冷笑一声道:“科举在隋朝之前可有先例?” “……”文华殿内所有人,顿时就无语了。 皇帝这话,怎么驳斥? 确实,所有事情,都有个先例,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政通司,不也以前没有,被当今皇帝给新设了衙门! 还有江南采办衙门,以前不也没有,如今也有了! 不说政通司,光是那个江南采办衙门,对于朝局的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 不说衙门,只是官员的话,首辅在以前朝代也是没有的。甚至在洪武皇帝时期也没有,是后来才有的。 新设官职,新设衙门,本身就是皇帝的权力。如今有了,那就成了先例,以后也可以有。 他们正在想着,却听崇祯皇帝已经严肃了表情说道:“再者说了,女子为官,又有何不可?如今大明朝,又有多少人能比得上忠贞侯?还有,陈圆圆的才气,也摆在这里,政通司职务这一块,卿等谁要不服的,可以和陈圆圆当场比试!”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再次被他说得无语。 说起来,这大明朝也是怪事! 竟然出了一个秦良玉,作为一个女人,却是战功无数,威名赫赫,从万历年间就为国征战,所有老将里面,就没有一个男的能比得上她! 连男人最能压女人的武事方面,都被女人给冒尖了,巾帼不让须眉!那文事方面,谁敢说自己一定压过女人,真要御前比试政通司职务内容的话,很可能会被一个女人打脸! 这么想着,刚刚还纷纷上奏的一群人,竟然没一个人敢上前和陈圆圆去比了。 崇祯皇帝冷眼扫视底下这些臣子,见他们没人敢上前和陈圆圆一比高低,便又大声说道:“朕开未有之先河,又不止设女科,凡能强国富民,中兴大明,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不再有战乱、挨饿、受冻,能吃饱穿暖,能享太平,能过安稳日子,过好日子的,朕都会去做!” “赦免贱籍,开设女科,推科学之道,蒸汽火车的应用,未来还有蒸汽船,还有亮如白昼的灯,千里眼,顺风耳等等前所未有之事,皆会实现。” 说到后来时,崇祯皇帝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坚决,说得斩钉截铁! 底下的群臣,听得越来越诧异,以至于到了后来,都是目瞪口呆。 出一个蒸汽火车,那就是惊天动地,会改变大明的壮举了。如今听皇帝的意思,竟然还有好多类似蒸汽火车这样可以说改天换地的东西? 甚至说亮如白昼的灯,千里眼,顺风耳,这可都是传说中的仙术吧,皇帝也能实现? 真要这样的话,区区开设女科又算得了什么? 如果说,他们没有见过蒸汽火车,那崇祯皇帝这时候说破了天,他们也会认为皇帝这是在吹牛。 然而,蒸汽火车这种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东西,却是已经实现,他们甚至都已经亲自去坐过。 有了蒸汽火车,从天津到京师,原来要几天时间才能到的。结果如今却是睡一觉起来,就到了! 不说别的,就是粮食运输,本来不知道在路上要消耗多少,有了这蒸汽火车,路上的消耗,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种种,还有很多,并且听皇帝的语气,都能实现。 那大明将会有改天换地般地大变样,这种情况下,女人当官、设立女科又算什么? 此时此刻,可以说,在场的所有人,都被崇祯皇帝的宏伟蓝图给震惊到了! 作为大明首辅的贺逢圣回过神来,顿时就激动地问道:“陛下,这些可真能做到?” 如果这些真能做到的话,大明崇祯朝,必然成为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代。而这个时代中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作为百官之首的大明首辅,也就是他贺逢圣,必然也会在史书上留下大大的一笔! 如果他真能辅助皇帝开创全新的大明,这不亚于秦始皇开创帝制,实现大一统的伟大,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说不定比秦始皇还要受后人的重视! 听到首辅那带着激动之意的问话,其他人便也立刻想到了。 一如贺逢圣是首辅,他们也都是这个重大变局中的大明最高级官员,参与进这个伟大的变局之中,必将会和这个时代一样,全都留名在史书中,被后世所传颂。 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想抓住? 和这个比起来,那刚才争执的那些东西,一下就感觉有点微不足道了! 当然,前提是大明真得会如同皇帝所说那样,有改天换日般地变化!如此,才能比改朝换代都要让历史所铭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86 现学现卖 听到贺逢圣带着激动之意问他,崇祯皇帝当即看向他,冷声喝问道:“难不成贺卿觉得朕会在这文华殿内说笑?” 虽然是被训斥了,但是,贺逢圣却一点都没有不高兴,当即带着兴奋之意回奏道:“陛下圣明,微臣愿肝脑涂地,为陛下分忧!” 这话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 你皇帝爱干啥就干啥,我全力辅助,千万别开了我,错过这么好一个机会! 其他文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都是躬身向崇祯皇帝表达了鞠躬尽瘁的意思。 哪怕是清流之首的左都御史刘宗周,也不例外的。 这可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对,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巧赶上了,岂能错过! 只要是个人,特别是文人,谁不在意流芳百世! 当然,最关键的是,如今的崇祯皇帝,可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真得有在做到一些事情的,比如蒸汽火车! 崇祯皇帝见他们这样的表现,还算是满意,便点点头说道:“如此,女科之设置,卿等也去商议下,看要考核那些为主!” 刚才他也有说过,女科录取的,主要供职于政通司和大明皇家科学院。那针对这点,去设置科目,其实不难。 崇祯皇帝吩咐完这个事情之后,便又问首辅贺逢圣道:“《大明律》的修订情况如何了?” 听到这话,贺逢圣连忙把情况介绍一遍,大概只修订了一半左右。剩下的意见不统一,还在修订中。 其实,对于这个进度,崇祯皇帝是有掌握的。他问这个的重点,也不是真得问进度。 在贺逢圣回答之后,他便吩咐道:“其他事情可先缓下,把废除贱籍相关的整理出来,尽快宣告天下,以助孙卿剿灭流贼一臂之力!” “微臣领旨!”贺逢圣对于这事,当然不会有意见,连忙答应下来。 崇祯皇帝又和他们商量了其他一些事情之后,算是结束了这次议事,摆驾离开。 这御前会议结束之后,一众人等出了文华殿,看到外面的大太阳,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一个人下台阶。 这倒不是说他们怕太阳晒,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内侍会给他们撑伞。这点待遇,对于大明最高级别的官员来说,还是有的。 他们之所以不走,是因为他们都想到了,这进文华殿时,可从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结果! 阮大铖成了正三品的政通使,一个叫陈圆圆的宫女被赐同进士出身,授官从三品的政通副使。甚至还要设立女科! 要换了之前,这三个事情,他们绝对是会反对的。结果没想到,如今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全都赞成了。 这种事情,真得是有点匪夷所思! 换成以前,每一件事情,哪怕皇帝很想办,都会吵翻天吧! 可如今…… 想到这些,贺逢圣等人都不由得转头看了下文华殿,似乎皇帝还在那里一样。 他们心中非常清楚,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皆因这位天子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这一群文官,谁都没有说话,只是摇头,然后才走了。 随着他们的散去,御前会议上商量的事情也随之传开。 阮大铖当正三品政通使的事情,也只有在官场上有点动静。放在整个京师,那是一点水花都没有。 普通老百姓,谁会管阮大铖是什么! 这时候,整个京师的茶馆酒楼,深宅大院等等地方,全都在热议一件事情,就是女科和女官的出现。 “哪个陈圆圆是谁,简直是祖坟里冒青烟了,竟然能做官,而且还是从三品!” “老夫女儿也不错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咋就没这个命呢!” “哈哈,我女儿还会骑射呢,我都没想!” “这有什么不能想的,以后,就算生了女儿,武可以封侯,文可以做官,和生个儿子差不多了!” “那可是,招婿也就理所应当了!” “……” 相对于普通人的议论来说,女人这个群体,比他们还要热烈。特别是官宦人家的闺女,甚至包括他们的夫人之流,也都是憧憬女科的设立。 她们纷纷议论着女科到底要考什么,年龄有没有限制,相貌有没有要求等等。 自己和丫环讨论不出来,就去和闺蜜之类讨论。一时之间,街上都是大花轿。 自家老爷不是当官的,就缠着自家老爷去打听打听情况。 自家老爷就是当官的,就赶紧问女科的内幕消息。 总之,京师女人的积极性,从未有过这么高涨。 甚至京师的风月场所,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这个。当然,她们也有自知之明,她们估计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也有人是不服气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陈圆圆。听说出身也很低,这不也是当了大官,而且还是第一个大官,都不用考女科。 那些风月场所的东家,更是闻风而动。原本培养出来的女儿,立刻奇货可居,短期内都不卖了。有陈圆圆的例子在,价格那是直线暴涨。 也有有钱人,立刻派出快马,前往扬州买瘦马,万一买到了下一个陈圆圆,岂不是发了!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摇头叹息,觉得世风日下,连女人都要出来做官了,这让大老爷们情何以堪! 不管如何,京师这边,就又掀起了一个话题热潮。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陈圆圆,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依旧在宫里,和田贵妃一起,可以说是昼夜不分地根据看到的那些视频,模仿着创作。 最终,只是在三天之后,根据阮大铖的戏剧所改编的小品,终于完成了。 这个小品的演员,来自教坊司和政通司,甚至陈圆圆都亲自上阵,饰演了普通百姓陈白劳的女儿,演出了自家田地被地方豪强强取豪夺,不得已投向地方豪强当了隐户,备受欺负,最终贼寇造反,死了全家的悲惨故事。 当然,这中间也有场景演出官府无钱征兵发饷,无力剿贼。 崇祯皇帝看完之后,觉得很赞,便拍了视频发给刘伟超,然后立刻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 刚一接通,崇祯皇帝就有点兴奋地说道:“朕刚给你发了一个视频,是小品的方式,你且看看怎么样?”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刘伟超从他的表情能感觉到,他好像很满意。 说真的,刘伟超也有点好奇。明朝时候的小品,好看不? 于是,他立刻答应下来,当即挂了视频通讯之后,马上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刘伟超就觉得怪怪的,感觉和白毛女有点像,如果剧情稍微改一下的话,就妥妥地更像了! 想了一下,刘伟超忽然回过神来,要是自己的手机,其实是在李自成等人手中的话,那这小品稍微一改,就是和现代版一样,甚至可以拿现代版本照搬了! 想着这个,刘伟超用力摇摇头,把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甩出去,然后又回看了一遍视频之后,才向崇祯皇帝发起了视频请求。 崇祯皇帝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接通的,刘伟超还没说话,他就赶紧先问道:“怎么样?” 他这表情,就好像是他创作的一样。 当然,就两个世界来说,其实也差不多,无论是谁创作,崇祯皇帝都能当代表。更不用说,这个效果好坏,可是和他治理国家有关的! 刘伟超听了,便笑了笑说道:“不错……” “朕也觉得不错!”崇祯皇帝一听,当即便笑着说道,“朕全程看完,不曾有说话的念头!” “……”刘伟超听了无语,其实他是还有话没说完的,崇祯皇帝就迫不及待地接了话题过去。 反正都是老朋友了,也无所谓打脸不打脸了,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不过有些地方,我觉得啊,还是有有待改进的地方!” “啊?”崇祯皇帝一听,略微有点尴尬,不过很快隐去,当即对刘伟超说道,“你说,朕听着!” 于是,刘伟超就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这边的小品呢,一般都是以逗人开心为好小品,比如那个吃面,就是很经典的。而你那边呢,我觉得啊,不是把这个事情演出来就可以,而是要让看过这小品的人,对于隐户是国家危害,重新丈量土地的必要性,都要表达出来,甚至突出这点,效果才会好!”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感觉有道理,便连忙问道:“如何改进?” 刘伟超已经想过,因此就立刻对他说道:“任何小品都一样,要把情绪表达出来,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比如你这个作品,把这个张白劳被迫害演出来,让看到的人很同情;把地方乡绅的丑恶嘴脸给演出来,让看到得人恨不得杀了他;把朝廷收不到税的困处演出来,让看到的人能万分理解收税的重要性。如此等等,我觉得效果就能好不少!”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当然,知易行难,我也就是会说说而已,真让我做,我估计也做不到!” 崇祯皇帝琢磨了一会,便点点头,郑重地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朕去指点下她们!” “……”刘伟超一听,顿时无语,你去指点她们?现学现卖,好意思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87 民心 徐州地界,一支军队正路过徐州城,并不入城,只是绕城而过,继续往南而去。 这支军队,军纪严明,队列整齐,一看就知道是一支精锐军队。 一般情况下,当有军队经过的时候,地方上都是严防死守,把朝廷官军当流贼一样看待。宁可被弹劾,地方官也不会放军队入城。自然地,百姓也会躲着军队远远的。 但是,这一次,徐州百姓却是一反常态,反而纷纷出城,驻足围观。 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支军队,绝对不会扰民。因为这是打败了十几万建虏的御林军! “看到没有,这军容,一看就是精锐啊,难怪能打败所向无敌的建虏呢!” “听说领军主将是忠武伯,也不知道有没有缘分看到是何等人物?” “那肯定是常山赵子龙一般的人物了,要不怎么可能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劳!” “老刘头,听说你外甥就在忠武伯麾下,有看到他么?” “我这正在找呢,没想到以前干漕工的,如今可是军中小旗了,据说我姐夫一家都在京师享福了呢,还能每个月去银行领钱,上门说亲事的也都排队了!” “真得么?这可真是世事难料啊,没想到你外甥这么有出息了!” “……” 议论声中,就有不少人,是在寻找着军中熟人。 当初勇卫营北调回京的时候,从运河沿线的漕工中招了很多新兵。 那个时候,只是因为运河沿线遭灾,活不下去了才去当兵。 结果没想到,一向被人嫌弃的武夫,还以为要当炮灰的,结果却是大跌眼镜,不但待遇提高了很多,京师有房子分,军饷按时足额领,甚至还能打败建虏,立下的军功也都兑现。 这消息传开,就让漕工的亲朋好友,原本认识的左邻右舍之类,都是非常羡慕。 如今听说京营南下经过徐州,很多人都是特意赶来围观,见识一番的。 看着这么热闹的场景,骑马而行的李定国和刘文秀,都不由得非常感慨。 虽然他们两人都是严肃军纪,并没有像其他流贼一样祸害百姓。但是,他们毕竟是顶着流贼的名头。他们不做,其他流贼会做,自然也会影响到他们。 因此,他们在以前的时候,可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被百姓夹道欢迎的场面。 “民心之所向,由此可见一斑也!”李定国看了一阵之后,不由得感慨地说道。 走在中间的周遇吉,听到他的话,便转头看向他,当即感慨着点头道:“所以我们才要尽快平定贼乱,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这时候的他,因为和李定国以及刘文秀长期相处了一段时间,彼此熟悉,感觉到了李定国和刘文秀的不同,已经不再厌恶他们,说话间自然也不会再生硬。 边上的刘文秀听到他们说话,也正想说话时,忽然,有快马疾驰而来,到了周遇吉马头不远,便翻身下马,向周遇吉禀告道:“京师钦差一行已到徐州码头,要汇合我们一起前往凤阳府!” 周遇吉一听,便马上问道:“钦差是何人?” 和军队一起前往凤阳府,他是能理解的。南边贼乱,钦差一行,面对大规模的流贼,肯定不安全,跟着他们,才是最安全的。 问出这话的同时,他又向左右两人说道:“走,一起去迎接下吧!” 出京之后,钦差代表的是皇权,哪怕不是直属上官,也是要去拜见的。 “是政通司副使,前往凤阳府宣旨,并和政通使一起协助凤阳总督整顿地方!” 周遇吉对于皇帝新设的政通司,并不是很了解,也不关心,只管打仗而已。因此,听了之后就没多大感觉,只是去迎接而已。 一群人,很快策马赶到徐州运河码头。 等他们到的时候,钦差一行人已经下船,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发的。 离得比较远,周遇吉就看到一个身穿大红绯袍的官员,顿时有点奇怪道:“怎么这么矮?” 李定国和刘文秀听了,也是奇怪。这种身高的男人,还真是不多见。 不过周遇吉敢这么说,他们却是不敢。 按照大明官制,能穿大红绯袍的官,那可都是四品官员以上,正儿八经的朝廷高官来的。非议这样的朝堂高官,绝对不是明智的事情。 离得更近一些之后,周遇吉又惊讶了,不过这一回,他可不敢肆无忌惮地说话,而是低声对身边的李定国说道:“怎么瞧着这么娘们呢!” 虽然说,如今大明的风气已经很开放,特别是江南一带,有的读书人还穿着妇人的衣裳招摇过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种现象,之前周遇吉南下剿贼的时候,就有看到过的。 不过在官场上,这种情况却是没有遇到过。要不然,肯定会被御史言官弹劾的。 如今这个政通副使作为朝廷钦差,竟然做如此娘们打扮,真得算是少见了! “大帅请看,随从中好像有不少女人!”李定国听到他这话,便低声提醒道。 周遇吉一听,从那个大红绯袍的官员身上挪开眼睛,看向其他人时,还真发现不少女人。 虽然这些女人都是穿着男装,可是,他们一样就看出来,那绝对是女的。 这一下,周遇吉就更奇怪了,同时,对这个钦差的观感也就更差了。 不过他也没办法,哪怕他是伯爵,可大明朝是文官最大,他是没权力去指责别人的。 真要他这个武将说了,那些文官说不定就会对他群起而攻之,文士风流,就是最好的理由,武人指责文人,就是原罪! 对此,周遇吉也有自知之明,就准备打个招呼,然后躲远一点,来个眼不见为净! 这边的马蹄声响,同样提醒了码头这边的人,一见之下,他们也都能看出来,是周遇吉到了。 于是,等周遇吉到了码头之时,这边也迎了过去。 周遇吉带着李定国和刘文秀,立刻翻身下马,双手抱拳,向当面那个大红绯袍的官员说道:“末将周遇吉,见过钦差大人!” 说话的时候,他们自然是盯着眼前这个官员的,离得这么近了,顿时就有点傻眼。 就见眼前这个官员竟然面若桃花,话未说,脸就有点红了。 这……这是什么玩意的男人? 这也太娘了吧! “这一路上,还要多麻烦诸位将军了!” 一听这话,刚回过神来的周遇吉等人,再次傻眼。 这个话,明显不是男人的声音! 宦官? 也不像啊! 总不可能真是一个女人吧? 咦,似乎还真是没喉结的! 真是女人?怎么可能?大明高官什么时候有女人了?女人能为官了…… 一时之间,周遇吉等人的脑海中,那是一连串的问号,整个人都懵了。 他们离京南下,是在陈圆圆封官之前。只是军队行进不快,被坐船日夜兼程的陈圆圆给赶上了,因此并不知道京师的事情。 当然,如果是有关军情的,那快马急递,周遇吉这边也能很快知道。 不过关键是,和陈圆圆有关的事情,就不是军情,自然就没人往周遇吉所部快马禀告了。 看到面前这些男人的表情,陈圆圆自然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反应! 这么接触了一会之后,她也已经淡定了不少,便恢复了从容,淡定地解释道:“陛下下旨,以后会设立女科,允许女人科考,入大明皇家科学院和政通司为官。得蒙皇恩浩荡,陛下赐本官同进士出身,任政通副使一职,前往凤阳府协助政通使,帮着整顿地方!” “……”周遇吉等人虽然听到了陈圆圆的话,但是还是一脸懵逼,无语地愣在那里。 实在是陈圆圆所说得事情,太冲击他们的三观了! 如果不是面前确实站着穿大红绯袍的女人,并且还是钦差,有锦衣卫护卫,他都要怀疑,这是哪里的江湖骗子了! 不对,就算是再傻的江湖骗子,都不会编出这种桥段来骗人的! 看到他们这样子,不知道为什么,陈圆圆反而一挺胸,更是去掉了已经很少的羞涩感,昂首挺胸地说道:“陛下圣明,曾有言,妇人能顶半边天!这天下,只有男人,没有女人,可乎?男女各有擅长事,男人为官,女人自然也能为官,又有何奇怪?” 被她这么一说,周遇吉回过神来了。听到面前这位女官搬出皇帝的话,他就无话可说了。 反正这个事情,朝堂诸公都不管,他一个武夫,自然就更不在意了。 总之,战场上没女人什么事就是了! 刚想到这,他又忽然想起,忠贞侯不就是女人么! 这么一想,周遇吉忽然觉得,好像说得有道理啊,女人都能为将,让他都深感佩服,那女人再当文官,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反正他从这个角度这么一想,就一下释然了。 甚至因为忠贞侯的缘故,周遇吉对眼前这个女官,也有了好感。 当然,他绝对否认,不是因为这个女官长得漂亮!也绝对否认,是因为他从来没见过穿着大红绯袍的漂亮女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88 大家一起唱 , 很快,南下大军中,就多了一列车队。 陈圆圆一行人,是有不少女人,文文弱弱的,不是秦良玉那样的武将出身,自然就坐车了。 但是,这南下的官道,并不是用水泥浇筑的,或者说,绝大部分路段,都不是水泥浇筑的。短时间内坐下马车还行,可时间一长,那马车的颠簸就有些累人了。 这时候的陈圆圆,刚好二十岁,正是青春活力的时候。 在皇宫里面陪同田贵妃的时候,有的时候要拍骑马射箭的视频给刘伟超,因此,陈圆圆也是学过骑马的。 她倒也没有那种当官的架子,要摆谱的那种。 事实上,因为她出身低微,并且肩负了要为女人争口气,当好这个官的责任,至少在田贵妃看来,陈圆圆是有这样的责任。 不管怎么说,陈圆圆也不敢让田贵妃失望。 因此,坐马车难受无趣之下,他索性就骑马而行了。 周遇吉等人,自然是陪同左右,陪陈圆圆说说话。 或许是熟悉了的缘故,也可能是陈圆圆的这个官,没有官架子的原因,周遇吉就好奇地问道:“政通使在凤阳府,大人也要去凤阳府,这人都去凤阳府,是去干什么的?” 一把手,二把手全去,显然事情很重要。 但是,在周遇吉看来,凤阳府那边,他们军队往那一摆,还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那么一站,还能出什么幺蛾子不成? 因此,他就有些奇怪,索性就问上一问了。 相对周遇吉来说,李定国和刘文秀就要沉默多了。 这次入了京师,他俩算是大开眼界了。 跟随崇祯皇帝上课,然后又在大明皇家军学院中进修,在京营中为将,很多事情,都和传闻不同;很多事情,都是闻所未闻;很多学识,都是第一次听到。 皇帝突然整出了女官,他们俩其实也不是感到非常惊讶。毕竟已经有那么多事情让他们震惊了,就算天上突然掉下个神仙,他们都不会太过奇怪了!女官而已,女皇帝不都有过,还有什么好奇怪的! 具体到政通司是要干什么的,以后可能还会有不少女官,这一点上,他们两人还是好奇的。 此时听到周遇吉问话的内容,他们也是好奇,便都转头看着这位女官。 陈圆圆一听,当即展颜一笑道:“政通司,自然是政通了。朝廷国策,得由政通司去解释,宣传,让天下人都知道,朝廷所出国策,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不是那些地方乡绅,读书人说什么是什么!” 她正在人生得意之时,又在一堆猛男面前,说话比平时也多,就继续解释道:“我这次得陛下封赏,就是因为我能很好的宣传国策,让更多的人明白国策到底是什么样的!” 说到这里,陈圆圆想起什么,便笑着说道:“对了,这次在京师官员,都必须要会唱我所创的新曲。你们军队中,也有合适的,陛下还没想起,不过以后肯定也要每个人都会唱!” “什么?”周遇吉一听,大为惊讶道,“京师官员都要会唱曲?以后军中也都要会唱曲?” 问出话之后,他就笑着用手一指前后大军,然后又补充说道:“大人请看,一个个都是大老爷们,大部分人还都不识得几个字,他们能唱啥曲子啊!” 随便哼个一句,自然谁都会哼。但是政通副使的意思很明白,那是要唱完整曲子的,那难度就一下很高了。 当然,军中有没有曲子的?有! 戚继光当年就把军纪编写成简单的曲子,规定军中所有人都要会唱! 但是,这个事情其实并不具有普遍性。戚家军,也就只有那么一支而已! 陈圆圆一听,当即便笑着说道:“很简单的,一听就会,只要记住歌词了,很快就能唱的!” 说到这里,她是很有兴趣的,毕竟这是她最为擅长的,也是她自豪的地方。 因此,陈圆圆就接着说道:“那,你们听着,我唱一遍给你们听听!” 听文官唱曲,还是高级别官员,还是女官,就冲这身份,先不管好听不好听,几个大老爷们都是非常有兴趣听的。 于是,陈圆圆就清了下嗓子,开始唱了起来: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对于这首歌,直接照办刘伟超给的,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稍微改动了几个词而已。 整首歌简单易懂,让人振奋,也唱出了军人的家国情怀! 这其中的道理,说真的,周遇吉等人戎马生涯那么多年,并不一定能认识到那么多。他们更多的,就是当兵吃粮,忠君报国而已。 但是,这首曲子,却唱出了更多。 谁没有爹,谁没有娘,谁和亲人不牵肠,可只要战鼓响起,那就要奋勇杀敌! 还有,谁没有爱,谁没有情,情系家国好儿郎,这又唱出了军人的血与肉! 一直以来,军户那都是被人瞧不起的,嫁谁都不能嫁军户!可如今呢,好钢就该铸利剑,好兵就该打硬仗,这些又唱出了军人的自豪! 周遇吉只是听了一遍这首曲子,就立刻喜欢上了这首曲子了! 在陈圆圆一唱完之后,他就腼腆着脸,问陈圆圆道:“大人,这首曲子,可教给末将手下儿郎么?” 虽然陈圆圆刚才已经有说过,以后陛下说不定会下旨军中唱曲,但是,如今面对从三品的文官,让她教唱曲,总觉得这个要求很不合理,特别是他这个武夫去要求。 然而,陈圆圆一听,却是立刻点头道:“好啊,当然没问题了!” 行军途中,就只是赶路,最是无聊了。如果让这支军队都学会唱这个曲子,她当然是愿意了。至于架子不架子的,就先丢一边去了。等回京之后,还能给田贵妃禀告一番,田贵妃肯定也会赞同。 这不,陈圆圆就兴奋地对周遇吉他们三个军中最高级将领说道:“来,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你们先学起来!” 李定国和刘文秀听了,对视一眼,也都是很感兴趣的样子。当然了,上官要求,他们也不敢拒绝。 于是,陈圆圆唱一句,周遇吉等人就学一句。 他们的亲卫看着这一幕,都是带着笑容,心中偷偷跟一句。 这个旅途,一下就解乏了! 这歌词一共也没几句,周遇吉等人,也还没老,正当壮年,脑子也都好使,没多久,就一下记住了。 陈圆圆很开心,便吩咐他们三个人道:“来,你们三人一起唱一遍给我听听!” 军人嘛,哪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前后左右还都是大老爷们,在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上官面前,那就更是雄性荷尔蒙分泌旺盛,不要瞧他们都是史上留名的将领,可此时,年轻的他们,却是没有任何犹豫,当即一起高声唱了起来:有一个道理不用讲…… 这个曲子,女人唱起来是一个味道,大老爷们唱起来,又是一个不同的味道。 陈圆圆听着雄厚的嗓音唱这个曲子,看着他们身穿威风凛凛的盔甲唱这个曲子,忽然一下就感觉,这个曲子就该是他们来唱! 另外,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觉得,这个时候如果拍成视频,让田贵妃献给皇帝的话,绝对会引得赞誉。 对于手机里面那个人的喜好,她接触多了,都能大概猜出来,可以肯定这一点! 等到周遇吉等人唱完,陈圆圆便立刻笑着夸道:“你们唱得真好,等到凯旋,唱给陛下听听,我觉得陛下肯定会很高兴!” 得她夸奖,周遇吉非常高兴。 这辈子就唱了这么一个曲,就赢得了这么高的赞誉,并且政通副使还说了,皇帝都肯定会喜欢,这让他一下来劲了,当即吩咐道:“传我军令,等傍晚宿营时候,军中将士都来学这个,每个人都要学会!” 说完之后,他才回过神来,便连忙给陈圆圆说道:“不敢劳烦大人,末将已经会了,这就交给末将这群亲卫,然后再让他们去教其他人!” 陈圆圆一听,当即笑着说道:“我们政通司的人都会,我也让他们去教吧!” 周遇吉一听,这样最好了。 于是,他立刻吩咐李定国和刘文秀,让他们去教他们的手下,反正都是先教亲卫,亲卫再往下教。如同传令一般,保证每个人都要学会。 京营将士们行军赶路正无聊着呢,听到说要唱曲,那不用说,也不管曲子怎么样,一个个都是兴致十足的,为这枯燥的行军增加了不少乐趣。 就这么的,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全军上路的时候,在周遇吉的传令下,所有人都一起开始唱这个曲子了: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几万人的声音,等到唱第二遍的时候,就已经全军一起唱上了。那声音,惊天动地,传遍四野! 沿途的百姓,不管是行人,还是田间地头的农夫,全都诧异地听着,非常地惊讶。 甚至到了凤阳府城这边,看到城墙的时候,周遇吉还特意下令:全体都有,来一首!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89 如愿以偿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陈圆圆一行人,是有不少女人,文文弱弱的,不是秦良玉那样的武将出身,自然就坐车了。 但是,这南下的官道,并不是用水泥浇筑的,或者说,绝大部分路段,都不是水泥浇筑的。短时间内坐下马车还行,可时间一长,那马车的颠簸就有些累人了。 这时候的陈圆圆,刚好二十岁,正是青春活力的时候。 在皇宫里面陪同田贵妃的时候,有的时候要拍骑马射箭的视频给刘伟超,因此,陈圆圆也是学过骑马的。 她倒也没有那种当官的架子,要摆谱的那种。 事实上,因为她出身低微,并且肩负了要为女人争口气,当好这个官的责任,至少在田贵妃看来,陈圆圆是有这样的责任。 不管怎么说,陈圆圆也不敢让田贵妃失望。 因此,坐马车难受无趣之下,他索性就骑马而行了。 周遇吉等人,自然是陪同左右,陪陈圆圆说说话。 或许是熟悉了的缘故,也可能是陈圆圆的这个官,没有官架子的原因,周遇吉就好奇地问道:“政通使在凤阳府,大人也要去凤阳府,这人都去凤阳府,是去干什么的?” 一把手,二把手全去,显然事情很重要。 但是,在周遇吉看来,凤阳府那边,他们军队往那一摆,还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那么一站,还能出什么幺蛾子不成? 因此,他就有些奇怪,索性就问上一问了。 相对周遇吉来说,李定国和刘文秀就要沉默多了。 这次入了京师,他俩算是大开眼界了。 跟随崇祯皇帝上课,然后又在大明皇家军学院中进修,在京营中为将,很多事情,都和传闻不同;很多事情,都是闻所未闻;很多学识,都是第一次听到。 皇帝突然整出了女官,他们俩其实也不是感到非常惊讶。毕竟已经有那么多事情让他们震惊了,就算天上突然掉下个神仙,他们都不会太过奇怪了!女官而已,女皇帝不都有过,还有什么好奇怪的! 具体到政通司是要干什么的,以后可能还会有不少女官,这一点上,他们两人还是好奇的。 此时听到周遇吉问话的内容,他们也是好奇,便都转头看着这位女官。 陈圆圆一听,当即展颜一笑道:“政通司,自然是政通了。朝廷国策,得由政通司去解释,宣传,让天下人都知道,朝廷所出国策,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不是那些地方乡绅,读书人说什么是什么!” 她正在人生得意之时,又在一堆猛男面前,说话比平时也多,就继续解释道:“我这次得陛下封赏,就是因为我能很好的宣传国策,让更多的人明白国策到底是什么样的!” 说到这里,陈圆圆想起什么,便笑着说道:“对了,这次在京师官员,都必须要会唱我所创的新曲。你们军队中,也有合适的,陛下还没想起,不过以后肯定也要每个人都会唱!” “什么?”周遇吉一听,大为惊讶道,“京师官员都要会唱曲?以后军中也都要会唱曲?” 问出话之后,他就笑着用手一指前后大军,然后又补充说道:“大人请看,一个个都是大老爷们,大部分人还都不识得几个字,他们能唱啥曲子啊!” 随便哼个一句,自然谁都会哼。但是政通副使的意思很明白,那是要唱完整曲子的,那难度就一下很高了。 当然,军中有没有曲子的?有! 戚继光当年就把军纪编写成简单的曲子,规定军中所有人都要会唱! 但是,这个事情其实并不具有普遍性。戚家军,也就只有那么一支而已! 陈圆圆一听,当即便笑着说道:“很简单的,一听就会,只要记住歌词了,很快就能唱的!” 说到这里,她是很有兴趣的,毕竟这是她最为擅长的,也是她自豪的地方。 因此,陈圆圆就接着说道:“那,你们听着,我唱一遍给你们听听!” 听文官唱曲,还是高级别官员,还是女官,就冲这身份,先不管好听不好听,几个大老爷们都是非常有兴趣听的。 于是,陈圆圆就清了下嗓子,开始唱了起来: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对于这首歌,直接照办刘伟超给的,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稍微改动了几个词而已。 整首歌简单易懂,让人振奋,也唱出了军人的家国情怀! 这其中的道理,说真的,周遇吉等人戎马生涯那么多年,并不一定能认识到那么多。他们更多的,就是当兵吃粮,忠君报国而已。 但是,这首曲子,却唱出了更多。 谁没有爹,谁没有娘,谁和亲人不牵肠,可只要战鼓响起,那就要奋勇杀敌! 还有,谁没有爱,谁没有情,情系家国好儿郎,这又唱出了军人的血与肉! 一直以来,军户那都是被人瞧不起的,嫁谁都不能嫁军户!可如今呢,好钢就该铸利剑,好兵就该打硬仗,这些又唱出了军人的自豪! 周遇吉只是听了一遍这首曲子,就立刻喜欢上了这首曲子了! 在陈圆圆一唱完之后,他就腼腆着脸,问陈圆圆道:“大人,这首曲子,可教给末将手下儿郎么?” 虽然陈圆圆刚才已经有说过,以后陛下说不定会下旨军中唱曲,但是,如今面对从三品的文官,让她教唱曲,总觉得这个要求很不合理,特别是他这个武夫去要求。 然而,陈圆圆一听,却是立刻点头道:“好啊,当然没问题了!” 行军途中,就只是赶路,最是无聊了。如果让这支军队都学会唱这个曲子,她当然是愿意了。至于架子不架子的,就先丢一边去了。等回京之后,还能给田贵妃禀告一番,田贵妃肯定也会赞同。 这不,陈圆圆就兴奋地对周遇吉他们三个军中最高级将领说道:“来,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你们先学起来!” 李定国和刘文秀听了,对视一眼,也都是很感兴趣的样子。当然了,上官要求,他们也不敢拒绝。 于是,陈圆圆唱一句,周遇吉等人就学一句。 他们的亲卫看着这一幕,都是带着笑容,心中偷偷跟一句。 这个旅途,一下就解乏了! 这歌词一共也没几句,周遇吉等人,也还没老,正当壮年,脑子也都好使,没多久,就一下记住了。 陈圆圆很开心,便吩咐他们三个人道:“来,你们三人一起唱一遍给我听听!” 军人嘛,哪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前后左右还都是大老爷们,在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上官面前,那就更是雄性荷尔蒙分泌旺盛,不要瞧他们都是史上留名的将领,可此时,年轻的他们,却是没有任何犹豫,当即一起高声唱了起来:有一个道理不用讲…… 这个曲子,女人唱起来是一个味道,大老爷们唱起来,又是一个不同的味道。 陈圆圆听着雄厚的嗓音唱这个曲子,看着他们身穿威风凛凛的盔甲唱这个曲子,忽然一下就感觉,这个曲子就该是他们来唱! 另外,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觉得,这个时候如果拍成视频,让田贵妃献给皇帝的话,绝对会引得赞誉。 对于手机里面那个人的喜好,她接触多了,都能大概猜出来,可以肯定这一点! 等到周遇吉等人唱完,陈圆圆便立刻笑着夸道:“你们唱得真好,等到凯旋,唱给陛下听听,我觉得陛下肯定会很高兴!” 得她夸奖,周遇吉非常高兴。 这辈子就唱了这么一个曲,就赢得了这么高的赞誉,并且政通副使还说了,皇帝都肯定会喜欢,这让他一下来劲了,当即吩咐道:“传我军令,等傍晚宿营时候,军中将士都来学这个,每个人都要学会!” 说完之后,他才回过神来,便连忙给陈圆圆说道:“不敢劳烦大人,末将已经会了,这就交给末将这群亲卫,然后再让他们去教其他人!” 陈圆圆一听,当即笑着说道:“我们政通司的人都会,我也让他们去教吧!” 周遇吉一听,这样最好了。 于是,他立刻吩咐李定国和刘文秀,让他们去教他们的手下,反正都是先教亲卫,亲卫再往下教。如同传令一般,保证每个人都要学会。 京营将士们行军赶路正无聊着呢,听到说要唱曲,那不用说,也不管曲子怎么样,一个个都是兴致十足的,为这枯燥的行军增加了不少乐趣。 就这么的,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全军上路的时候,在周遇吉的传令下,所有人都一起开始唱这个曲子了: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几万人的声音,等到唱第二遍的时候,就已经全军一起唱上了。那声音,惊天动地,传遍四野! ,非常地惊讶。 甚至到了凤阳府城这边,看到城墙的时候,周遇吉还特意下令:全体都有,来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90 自豪 ,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将近三万人的嗓门,吼出的这个声音,那绝对是洪亮之极,声震四野! 马士英和阮大铖正微笑着说着话,听到这声音时,也一下住口不说,诧异地看着军队方向。 而黄得功和吴三桂等人,自然也不用说了,心中纳闷,这是唱哪一出啊? 不过很快,那些歌词传过来,初听听不真切,但是再仔细去听,大概能听出来了。这一听清,顿时就让他们这些武夫都心潮澎湃了! 吴三桂这样的将门世家还好一点,像黄得功和虎大威这种从底层靠着军功一路升迁上来的,那是真得感同身受,只是听了一下,就立刻喜欢上了这首曲子。 战士就该上战场,是虎就该山中走,是龙就该闹海洋…… 战士就该上战场,好钢就该铸利剑,好兵就该打硬仗…… 这就是给他们当武夫唱的! 蒙头打仗,嘴巴子笨,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就只是立军功,搏个封妻荫子,封侯拜将! 却没想到,原来当兵打仗,还有这么个说道,说得这么好,说得他们这些平时被文人瞧不起的武夫,都感觉到很有一股自豪感了! “好啊!”黄得功猛地双手一拍,非常兴奋地说道,“这个老周,平时瞧不出来啊,竟然还有这本事!好,唱得好!” 这一刻,他心中都打定了主意,回头也要教自己手下的儿郎们唱这个。 不但唱给自己听,也要唱给其他人听,让所有人都听听,当兵的,可不是好男不当兵,而是好男就该当兵! 其他总兵自然也都听见了,他们和周遇吉不熟,也以为这是周遇吉自己搞的,让手下唱的,一个个都喊着,回头要请教下周遇吉,也要同样在他们军中传唱才好! “集之兄有没有发现?”马士英回过神来之后,用手指着下越来越近的军队,问阮大铖说道,“这支援军和凤阳府这边的军队有何不同?” 说完之后,看到阮大铖在沉思,他就又补充提醒道:“同是京营的比较,集之兄仔细看看?” 黄得功所部,和这次来援的周遇吉所部,就是同属于京营,一样打过蓟州之战,都是精锐之师。 听到马士英的提醒,阮大铖又仔细看了一会之后,非常肯定地说道:“更有精气神!” 黄得功所部,是部署在凤阳府城这边的,阮大铖当然有见过。 “没错!”马士英听了,立刻赞同说道:“从京师一路南下,长途跋涉,却丝毫没有疲惫之色,反而精神抖擞!集之兄以为,同属京营,为何有此不同?” 阮大铖又不笨,很快认清了关键之点,不过有点不敢确认,就问马士英道:“这曲子?” 马士英听了,点点头,然后才回答道:“愚弟以为,也是如此!这首曲子,很能鼓舞士气。你看……” 说到这里,他示意阮大铖向后面看,就见那群武将,还有那些亲卫,一个个都是兴奋的样子,在那议论着这个曲子,显然,非常对武夫的胃口! 阮大铖见了,收回目光,看向马士英之后问道:“这是何人所作?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简单易学,端是军中好曲来的!” 如果说是主将周遇吉所作,他是不相信的。 这种曲调,有别于他听到过的任何一种曲子,他才不相信,一个武夫能创作出来。 听到这话,马士英用肯定地语气说道:“肯定是出自政通副使!你莫忘记了,邸报上附录的两首曲子的词,和这个大同小异!” 他所指的是文官和武将都要学会的那两首,也就是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的那两首。 听他这么一说,阮大铖就立刻回想起来了,当即点头道:“应该是!” “第一个女官,如果没有一点本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马士英又一次肯定地点评了一下,然后提醒阮大铖道,“这个陈副使,出自后宫田贵妃手下,而田贵妃又是陛下最宠爱的妃子。因此,虽然她为副,又是女子,集之兄也千万不要小觑!” 官场上,那绝对是要讲背景的。 陈圆圆本身无足轻重,但是她的背后是田贵妃,那就等于是皇帝!马士英担心自己这位好友骤然得到高位之后,面对出身风尘传闻的陈圆圆会轻视,因此特意提醒一下。 阮大铖听了,立刻恳切地保证道:“贤弟放心,为兄知道轻重。不说其他,光是能创出新式曲子,就足以让为兄去向她讨教了!” 在他们说话间,援军已经离得很近了。 马士英他们,已经能够看到钦差旗帜,周遇吉的帅旗。 在旗帜底下,为首那人,身穿大红绯袍,被周遇吉等一众盔甲鲜明的将领,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 不用说,那个看着个子矮小的文官,肯定就是政通副使陈圆圆,南下宣旨的钦差了。 于是,马士英立刻大声“咳嗽”了一声,提醒所有人注意,然后便领着他这边的一群人,迎了上去。 “微臣凤阳总督马士英(末将黄得功……)见过钦差!” 陈圆圆看着眼前黑压压一片行礼的文官武将,哪怕她此时只是代表皇帝受他们见礼,那也是非常地感慨! 换在之前,就是打死都没法想象,自己竟然会有这么一天! 虽然能成为女官,而且还是从三品的女官,已经让她震惊,并且也有过适应了。可此时看到这一幕,她一样还是非常感慨。 回过神来,她连忙按礼节来,一板一眼,不敢有一丝做错的地方。 黄得功等人是没看邸报的,离得近了之后,按礼节也没有直视钦差,结果这一听声音,顿时就有点傻眼。不少人都顾不得礼节,立刻抬头看去,发现这个穿大红绯袍的官员,竟然还真是一个女人,顿时就傻眼了。 陈圆圆身后的周遇吉,看到黄得功的猪样,顿时在那无声地笑了。 这个老黄,就知道他会失态! 在见礼之后,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便陪同着陈圆圆进城,黄得功等武将,自然是落后一些,赶紧找了周遇吉问道:“这是咋回事?” 周遇吉听了,倒也没有捉弄这个曾经是他上官的同袍,便说了下大概情况,听得黄得功那是惊讶连连,嘴巴就没合上过。 特别是他知道,原来周遇吉军中所唱的曲子,是这位政通副使所传授,就更是惊讶。不过回过神来之后,也觉得理所当然。要是这曲子是周遇吉所作,反而会让他更吃惊。 黄得功先不去管女官不女官的,反正他一个带兵打仗的武夫,也不在意女官,只是对周遇吉要求道:“怎么样,这曲子也教教我那些儿郎吧?听着怪好听的!” “对啊,听着怪好听的,也教下我们那些吧?”虎大威等人听了,纷纷跟进,跟着要求道。 周遇吉一听,没二话,当即笑着说道:“都教,都教,所有人都要会唱,就唱给所有人听,让他们都听听,咱们可都是有血有肉,保家卫国的好男儿!” “没错,好男就要当兵!”虎大威一听,顿时咧开嘴,笑着附和道。 其他人听了,也都是起哄起来,纷纷附和。 如今这世道,一直是文贵武轻,上上下下,几乎都不把他们当兵的当人看,特别嫌弃他们这些当兵的。 如今有这么一首好曲子,能唱出连他们自己都想不到的心声,为他们当兵的代言,他们自然是非常喜欢的了。 甚至一路到了城里总督衙门的时候,黄得功和虎大威等人,已经能哼几句了,哼得那是笑呵呵地,兴致十足。 衙门口这边,东厂提督王德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已经等在这边,一起把钦差迎进了衙门。 他们两人的地位特殊,马士英要为阮大铖造势,却也不敢劳烦这两位。 宣旨钦差,是为阮大铖而来。本来的话,王德化和李若琏在地方上,也不用赶回来。 但是,他们两人都比在场任何人的消息都要灵通,知道陈圆圆是田贵妃的人,之前一直为万岁爷和仙人联系出大力,非常得皇帝宠信。因此,他们两人都不敢在陈圆圆这边失礼,特别是王德化,更是想着讨好陈圆圆的。 于是,等陈圆圆宣旨,阮大铖穿上正三品的政通使官袍之后,接风宴上的主角,却最终还是成了政通副使的陈圆圆。 这种以一个女人为尊的宴席,在场的人,还真得从未经历过。但是,官场上,逢场作戏乃是家常便饭,就算有人对此有不适,也得藏在心里。 好在陈圆圆很懂分寸,本身才学又是摆在那里的,引导着宴席,并没有冷落阮大铖,并且也很快结束了宴席。 之后,她和阮大铖去说事,商讨有关政通司在凤阳府的具体做事。 另外一边,周遇吉援军的到来,也带来了崇祯皇帝的意思。 在马士英的主持下,开始商议当前最新的流贼情况,还有孙传庭那边的情况。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91 内讧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将近三万人的嗓门,吼出的这个声音,那绝对是洪亮之极,声震四野! 马士英和阮大铖正微笑着说着话,听到这声音时,也一下住口不说,诧异地看着军队方向。 而黄得功和吴三桂等人,自然也不用说了,心中纳闷,这是唱哪一出啊? 不过很快,那些歌词传过来,初听听不真切,但是再仔细去听,大概能听出来了。这一听清,顿时就让他们这些武夫都心潮澎湃了! 吴三桂这样的将门世家还好一点,像黄得功和虎大威这种从底层靠着军功一路升迁上来的,那是真得感同身受,只是听了一下,就立刻喜欢上了这首曲子。 战士就该上战场,是虎就该山中走,是龙就该闹海洋…… 战士就该上战场,好钢就该铸利剑,好兵就该打硬仗…… 这就是给他们当武夫唱的! 蒙头打仗,嘴巴子笨,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就只是立军功,搏个封妻荫子,封侯拜将! 却没想到,原来当兵打仗,还有这么个说道,说得这么好,说得他们这些平时被文人瞧不起的武夫,都感觉到很有一股自豪感了! “好啊!”黄得功猛地双手一拍,非常兴奋地说道,“这个老周,平时瞧不出来啊,竟然还有这本事!好,唱得好!” 这一刻,他心中都打定了主意,回头也要教自己手下的儿郎们唱这个。 不但唱给自己听,也要唱给其他人听,让所有人都听听,当兵的,可不是好男不当兵,而是好男就该当兵! 其他总兵自然也都听见了,他们和周遇吉不熟,也以为这是周遇吉自己搞的,让手下唱的,一个个都喊着,回头要请教下周遇吉,也要同样在他们军中传唱才好! “集之兄有没有发现?”马士英回过神来之后,用手指着下越来越近的军队,问阮大铖说道,“这支援军和凤阳府这边的军队有何不同?” 说完之后,看到阮大铖在沉思,他就又补充提醒道:“同是京营的比较,集之兄仔细看看?” 黄得功所部,和这次来援的周遇吉所部,就是同属于京营,一样打过蓟州之战,都是精锐之师。 听到马士英的提醒,阮大铖又仔细看了一会之后,非常肯定地说道:“更有精气神!” 黄得功所部,是部署在凤阳府城这边的,阮大铖当然有见过。 “没错!”马士英听了,立刻赞同说道:“从京师一路南下,长途跋涉,却丝毫没有疲惫之色,反而精神抖擞!集之兄以为,同属京营,为何有此不同?” 阮大铖又不笨,很快认清了关键之点,不过有点不敢确认,就问马士英道:“这曲子?” 马士英听了,点点头,然后才回答道:“愚弟以为,也是如此!这首曲子,很能鼓舞士气。你看……” 说到这里,他示意阮大铖向后面看,就见那群武将,还有那些亲卫,一个个都是兴奋的样子,在那议论着这个曲子,显然,非常对武夫的胃口! 阮大铖见了,收回目光,看向马士英之后问道:“这是何人所作?歌词通俗易懂,曲调简单易学,端是军中好曲来的!” 如果说是主将周遇吉所作,他是不相信的。 这种曲调,有别于他听到过的任何一种曲子,他才不相信,一个武夫能创作出来。 听到这话,马士英用肯定地语气说道:“肯定是出自政通副使!你莫忘记了,邸报上附录的两首曲子的词,和这个大同小异!” 他所指的是文官和武将都要学会的那两首,也就是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的那两首。 听他这么一说,阮大铖就立刻回想起来了,当即点头道:“应该是!” “第一个女官,如果没有一点本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马士英又一次肯定地点评了一下,然后提醒阮大铖道,“这个陈副使,出自后宫田贵妃手下,而田贵妃又是陛下最宠爱的妃子。因此,虽然她为副,又是女子,集之兄也千万不要小觑!” 官场上,那绝对是要讲背景的。 陈圆圆本身无足轻重,但是她的背后是田贵妃,那就等于是皇帝!马士英担心自己这位好友骤然得到高位之后,面对出身风尘传闻的陈圆圆会轻视,因此特意提醒一下。 阮大铖听了,立刻恳切地保证道:“贤弟放心,为兄知道轻重。不说其他,光是能创出新式曲子,就足以让为兄去向她讨教了!” 在他们说话间,援军已经离得很近了。 马士英他们,已经能够看到钦差旗帜,周遇吉的帅旗。 在旗帜底下,为首那人,身穿大红绯袍,被周遇吉等一众盔甲鲜明的将领,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 不用说,那个看着个子矮小的文官,肯定就是政通副使陈圆圆,南下宣旨的钦差了。 于是,马士英立刻大声“咳嗽”了一声,提醒所有人注意,然后便领着他这边的一群人,迎了上去。 “微臣凤阳总督马士英(末将黄得功……)见过钦差!” 陈圆圆看着眼前黑压压一片行礼的文官武将,哪怕她此时只是代表皇帝受他们见礼,那也是非常地感慨! 换在之前,就是打死都没法想象,自己竟然会有这么一天! 虽然能成为女官,而且还是从三品的女官,已经让她震惊,并且也有过适应了。可此时看到这一幕,她一样还是非常感慨。 回过神来,她连忙按礼节来,一板一眼,不敢有一丝做错的地方。 黄得功等人是没看邸报的,离得近了之后,按礼节也没有直视钦差,结果这一听声音,顿时就有点傻眼。不少人都顾不得礼节,立刻抬头看去,发现这个穿大红绯袍的官员,竟然还真是一个女人,顿时就傻眼了。 陈圆圆身后的周遇吉,看到黄得功的猪样,顿时在那无声地笑了。 这个老黄,就知道他会失态! 在见礼之后,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便陪同着陈圆圆进城,黄得功等武将,自然是落后一些,赶紧找了周遇吉问道:“这是咋回事?” 周遇吉听了,倒也没有捉弄这个曾经是他上官的同袍,便说了下大概情况,听得黄得功那是惊讶连连,嘴巴就没合上过。 特别是他知道,原来周遇吉军中所唱的曲子,是这位政通副使所传授,就更是惊讶。不过回过神来之后,也觉得理所当然。要是这曲子是周遇吉所作,反而会让他更吃惊。 黄得功先不去管女官不女官的,反正他一个带兵打仗的武夫,也不在意女官,只是对周遇吉要求道:“怎么样,这曲子也教教我那些儿郎吧?听着怪好听的!” “对啊,听着怪好听的,也教下我们那些吧?”虎大威等人听了,纷纷跟进,跟着要求道。 周遇吉一听,没二话,当即笑着说道:“都教,都教,所有人都要会唱,就唱给所有人听,让他们都听听,咱们可都是有血有肉,保家卫国的好男儿!” “没错,好男就要当兵!”虎大威一听,顿时咧开嘴,笑着附和道。 其他人听了,也都是起哄起来,纷纷附和。 如今这世道,一直是文贵武轻,上上下下,几乎都不把他们当兵的当人看,特别嫌弃他们这些当兵的。 如今有这么一首好曲子,能唱出连他们自己都想不到的心声,为他们当兵的代言,他们自然是非常喜欢的了。 甚至一路到了城里总督衙门的时候,黄得功和虎大威等人,已经能哼几句了,哼得那是笑呵呵地,兴致十足。 衙门口这边,东厂提督王德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已经等在这边,一起把钦差迎进了衙门。 他们两人的地位特殊,马士英要为阮大铖造势,却也不敢劳烦这两位。 宣旨钦差,是为阮大铖而来。本来的话,王德化和李若琏在地方上,也不用赶回来。 但是,他们两人都比在场任何人的消息都要灵通,知道陈圆圆是田贵妃的人,之前一直为万岁爷和仙人联系出大力,非常得皇帝宠信。因此,他们两人都不敢在陈圆圆这边失礼,特别是王德化,更是想着讨好陈圆圆的。 于是,等陈圆圆宣旨,阮大铖穿上正三品的政通使官袍之后,接风宴上的主角,却最终还是成了政通副使的陈圆圆。 这种以一个女人为尊的宴席,在场的人,还真得从未经历过。但是,官场上,逢场作戏乃是家常便饭,就算有人对此有不适,也得藏在心里。 好在陈圆圆很懂分寸,本身才学又是摆在那里的,引导着宴席,并没有冷落阮大铖,并且也很快结束了宴席。 之后,她和阮大铖去说事,商讨有关政通司在凤阳府的具 在马士英的主持下,开始商议当前最新的流贼情况,还有孙传庭那边的情况。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92 忧虑 , 只听徐以显说道:“对李自成的反击,首战必须要猛,能赢,如此才能打掉李自成对我们的觊觎之心,让他在之后不敢再对我们随便出手。因此,我们要调集精兵强将,并且寻李自成手下薄弱之处下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洞庭湖那够大,我们水师去各处岸上皆很方便,但是李自成所部要来回增援就要绕远路。我们可以先佯攻南面的李过所部,等他们调集周边军队应对的时候,再乘船攻打华容、安乡两地,切断李过所部和李自成部主力的联系。” 张献忠自然是知道整个敌我局势的,一听之下,顿时大喜说道:“并且这里还是罗汝才的手下驻防,强敌压境之下,更容易不攻自破!” “殿下英明!”徐以显听了,立刻送上了一个马屁。 张献忠见自己和军师的意见一致了,便不再犹豫,立刻说道:“那孤立刻调集可望、能奇两路人马,定要让李自成一个好看!” 说完之后,他又想起了失踪的张文秀,还有一直没有消息的张定国,情绪不由得便低落了一些。 张献忠心中明白,张文秀大概已经没了,或者是被朝廷官军杀了,又或者是被朝廷官军关在哪里?总之,基本上是不可能回来了。 就是张定国,不知道怎么回事,去北方打听消息的,如今孙传庭都大举南下了,但是张定国却一点消息都没有,该不会是路上被黑吃黑,人就没了吧?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有可能失去两员手下得力干将,张献忠不由得看了一眼眼前这位军师,心中多少有点意见。当初都是听了他的建议,才导致了自己可能损失这两个得力手下的! 不过如今抱怨徐以显也没用,他就只能把这个怨气藏在心里了。 此时,张献忠做出了决定,对李自成的反击便立刻开始了。 一如他当初还是流贼时候的打法一样,和敌人最先接触的都是炮灰,以此消耗敌人,然后才是精锐出击。 张献忠的整体部署,同样是把杂牌军队部署在外围,而精锐主要集中在天授府以及周边。 因此,虽然李自成突然对他发动袭击,一下夺了他很多地盘,但是,他的实力基本还在,从天授府这边调动兵力,也很快就完成了调整,浩浩荡荡的水师沿着长江,一路进入洞庭湖。 有可能是徐以显的这个计策真得有效,也有可能是李自成所部以前从来没有遭遇过大规模的水师,战事一开始,就如同徐以显所估计的那样,成功调动了李过这边的人马,然后张献忠的水师虚晃一枪,很快就坐船横渡洞庭湖,一举拿下了华容、安乡等地,原本罗汝才的人马,大概两万多人,基本上没怎么打就投降了张献忠。 消息传到天授府,张献忠为之开怀大笑。对李自成的首战,赢了! 这让他更有了信心,便开始和徐以显等人商量,准备利用水师的机动,发动夺回荆州府的战事。 一旦能夺回荆州府,就能把李自成所部分割成两部分,大大削弱李自成的实力。到时候,双方的实力发生变化,就是他李自成要担心自己被吞并了! 这种局面,如果被朝廷这边知道,估计会坐山观虎斗,先让李自成和张献忠拼个你死我活,然后等这两路流贼都精疲力竭之时再大举出动。 只是很可惜,这个时代的通讯落后,要想及时掌握这样的动态并不容易。 这不,虽然细线这边孙传庭所部还是处于稳扎稳打状态,但是,东线这边的战事却已经开始发动了。 庐州府原本是革左五营的地盘,不过革左五营北撤之时,马士英所部的兵力薄弱,守凤阳还来不及自然不可能进取庐州府。最终,这庐州府被张献忠所得。 而庐州府这边有巢湖,周边不但是鱼米之乡,更能前探威胁朝廷中都凤阳,也能威胁陪都应天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之地。 而刘文秀是在这里失踪的,因此,张献忠在这边部署的,是原本张定国手下的人马,领头的是张定国手下悍将吴三省。 这个吴三省,是李定国非常信任的一个手下。在原本的历史上,跟随李定国南征北战,历经很多战事,包括两厥名王之战,甚至在局势危急时候,还护送李定国妻小去寻李定国,历经各种危险,很有常山赵子龙当年的事迹。 不过他在历史上出名,还是在李定国殉国之后。 当时建虏势大,他的旧日战友纷纷投降建虏;他以民族大义,能劝就劝,不能劝就战,打不过就假降,随后再战,总之,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没了,甚至李定国儿子都投降建虏了,他还是坚决不投降,最后更是在永历皇帝死后,拥立朝廷宗室后裔朱红珍为大明王,建年号洪兴,继续和建虏战斗。 一直到洪兴十三年,也就是1674年三月,吴三省趁着吴三桂造反之际挥师北伐,结果中了周边土司军队的埋伏,身中毒箭战死。 这时候,他收到探马消息,知道朝廷援军大举来援凤阳府之后,就开始收缩兵力,重点防御庐州、六安等几个军事重镇。如果情况不对,就会按计划撤入湖广境内,也可以沿水路撤走。 但是随后,让他松口气的是,朝廷官军并没有发动进攻的迹象,依旧以守凤阳府为主。根据细作回报,说是朝廷官军竟然在斗地主,这让他很是稀罕了一阵。 当然了,大敌当前,他也不敢放松警惕。 吴三省估计,凤阳府这边集结了这么多朝廷军队,迟早会攻入庐州府的。因此,他估计,很可能等到秋收的时候,朝廷官军才会发动战事。 而秋收,粮食收获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吴三省正在担心的时候,忽然细作又有回报道:“凤阳府又来了朝廷援军,是忠武伯周遇吉所部。” 听到这个消息,吴三省就担心了,连忙召集手下军议。 他的手下,自然也是李定国的手下了。 军议一开始,吴三省就担心地说道:“庐州府的朝廷官军,原本就已经够多了,朝廷还在派援军,而且还是周遇吉这样厉害的将领,朝廷这是要干什么?” 按理来说,对付他们,原本的朝廷军队就已经足够,不是他们能抵挡的了,已经完全不需要再派援军的。 但是,朝廷这边却是迟迟没动静,还在增援,这就让他搞不懂了! “不会是要对我们发起总攻,连天授府都要拿下吧?”李定国手下另外一位大将王之邦忧虑地猜测道。 这么多的朝廷官军,目标绝对不会只是他们而已了,很可能是整个八大王所部。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是点头,除此之外,也想不出为什么朝廷要派这么多军队的原因了。毕竟军队调动,那是要消耗更多的钱粮,没事就不可能调动这么多军队的! 因此,吴三省听了点点头说道:“西边那边,是孙传庭那厮,而如今我们这边,又这么多的朝廷军队,不止凤阳府,连汝宁府也都是朝廷军队进驻了,朝廷肯定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大概说了下他的猜测,然后他皱着眉头问道:“你们说,接下来的战事,我们该怎么打?” 顿了顿,吴三省又补充说道:“我估计,等到秋收的时候,就是朝廷官军动手的时候!” 城外田野中的粮食,已经是金灿灿的,马上就到收割季节了。他的忧虑,就越发地重了。 地位还要低一些的刘之讲听了,便开口建议道:“要不,我们抢先收了粮食,然后就撤吧?” “可粮食还没全熟,要是现在收割的话,会损失不少粮食的。”吴子圣听了,立刻提醒道。 乱世之中,粮食是最为重要的物资,如果能不损失,那是没人想损失粮食的。 王之邦听了,想了下,提出另外一个问题道:“你们说,我们是不是有点瞎担心了?朝廷军队要想动手立军功的,早就可以动手了。毕竟他们如果想攻打天授府的话,也不差周遇吉这一路人马吧?但是迟迟就在凤阳府不动,反而对那些豪门大户动手,清查隐户,重新丈量土地,我感觉,是不是那个项羽舞剑的意思?” 听到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顿时也引来大堂内几个将领的附和。 但是,更多的人,却还是认为,朝廷官军只是在等出兵的好时候,也就是粮食收获的时候。 双方意见有点僵持不下,反正就朝廷官军如今这个情况,意见没法集中。 这时候,不少人就想起了李定国。要是他在这里,就能一锤定音,该如何就如何! 然而李定国不在,他们的意见,就经常有不统一的时候,谁也没法完全压服谁。 这大堂内正在争论着呢,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惊喜的声音,杂乱的脚步声也随之往大堂这边而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93 你被人骗了吧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洞庭湖那够大,我们水师去各处岸上皆很方便,但是李自成所部要来回增援就要绕远路。我们可以先佯攻南面的李过所部,等他们调集周边军队应对的时候,再乘船攻打华容、安乡两地,切断李过所部和李自成部主力的联系。” 张献忠自然是知道整个敌我局势的,一听之下,顿时大喜说道:“并且这里还是罗汝才的手下驻防,强敌压境之下,更容易不攻自破!” “殿下英明!”徐以显听了,立刻送上了一个马屁。 张献忠见自己和军师的意见一致了,便不再犹豫,立刻说道:“那孤立刻调集可望、能奇两路人马,定要让李自成一个好看!” 说完之后,他又想起了失踪的张文秀,还有一直没有消息的张定国,情绪不由得便低落了一些。 张献忠心中明白,张文秀大概已经没了,或者是被朝廷官军杀了,又或者是被朝廷官军关在哪里?总之,基本上是不可能回来了。 就是张定国,不知道怎么回事,去北方打听消息的,如今孙传庭都大举南下了,但是张定国却一点消息都没有,该不会是路上被黑吃黑,人就没了吧?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有可能失去两员手下得力干将,张献忠不由得看了一眼眼前这位军师,心中多少有点意见。当初都是听了他的建议,才导致了自己可能损失这两个得力手下的! 不过如今抱怨徐以显也没用,他就只能把这个怨气藏在心里了。 此时,张献忠做出了决定,对李自成的反击便立刻开始了。 一如他当初还是流贼时候的打法一样,和敌人最先接触的都是炮灰,以此消耗敌人,然后才是精锐出击。 张献忠的整体部署,同样是把杂牌军队部署在外围,而精锐主要集中在天授府以及周边。 因此,虽然李自成突然对他发动袭击,一下夺了他很多地盘,但是,他的实力基本还在,从天授府这边调动兵力,也很快就完成了调整,浩浩荡荡的水师沿着长江,一路进入洞庭湖。 有可能是徐以显的这个计策真得有效,也有可能是李自成所部以前从来没有遭遇过大规模的水师,战事一开始,就如同徐以显所估计的那样,成功调动了李过这边的人马,然后张献忠的水师虚晃一枪,很快就坐船横渡洞庭湖,一举拿下了华容、安乡等地,原本罗汝才的人马,大概两万多人,基本上没怎么打就投降了张献忠。 消息传到天授府,张献忠为之开怀大笑。对李自成的首战,赢了! 这让他更有了信心,便开始和徐以显等人商量,准备利用水师的机动,发动夺回荆州府的战事。 一旦能夺回荆州府,就能把李自成所部分割成两部分,大大削弱李自成的实力。到时候,双方的实力发生变化,就是他李自成要担心自己被吞并了! 这种局面,如果被朝廷这边知道,估计会坐山观虎斗,先让李自成和张献忠拼个你死我活,然后等这两路流贼都精疲力竭之时再大举出动。 只是很可惜,这个时代的通讯落后,要想及时掌握这样的动态并不容易。 这不,虽然细线这边孙传庭所部还是处于稳扎稳打状态,但是,东线这边的战事却已经开始发动了。 庐州府原本是革左五营的地盘,不过革左五营北撤之时,马士英所部的兵力薄弱,守凤阳还来不及自然不可能进取庐州府。最终,这庐州府被张献忠所得。 而庐州府这边有巢湖,周边不但是鱼米之乡,更能前探威胁朝廷中都凤阳,也能威胁陪都应天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之地。 而刘文秀是在这里失踪的,因此,张献忠在这边部署的,是原本张定国手下的人马,领头的是张定国手下悍将吴三省。 这个吴三省,是李定国非常信任的一个手下。在原本的历史上,跟随李定国南征北战,历经很多战事,包括两厥名王之战,甚至在局势危急时候,还护送李定国妻小去寻李定国,历经各种危险,很有常山赵子龙当年的事迹。 不过他在历史上出名,还是在李定国殉国之后。 当时建虏势大,他的旧日战友纷纷投降建虏;他以民族大义,能劝就劝,不能劝就战,打不过就假降,随后再战,总之,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没了,甚至李定国儿子都投降建虏了,他还是坚决不投降,最后更是在永历皇帝死后,拥立朝廷宗室后裔朱红珍为大明王,建年号洪兴,继续和建虏战斗。 一直到洪兴十三年,也就是1674年三月,吴三省趁着吴三桂造反之际挥师北伐,结果中了周边土司军队的埋伏,身中毒箭战死。 这时候,他收到探马消息,知道朝廷援军大举来援凤阳府之后,就开始收缩兵力,重点防御庐州、六安等几个军事重镇。如果情况不对,就会按计划撤入湖广境内,也可以沿水路撤走。 但是随后,让他松口气的是,朝廷官军并没有发动进攻的迹象,依旧以守凤阳府为主。根据细作回报,说是朝廷官军竟然在斗地主,这让他很是稀罕了一阵。 当然了,大敌当前,他也不敢放松警惕。 吴三省估计,凤阳府这边集结了这么多朝廷军队,迟早会攻入庐州府的。因此,他估计,很可能等到秋收的时候,朝廷官军才会发动战事。 而秋收,粮食收获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吴三省正在担心的时候,忽然细作又有回报道:“凤阳府又来了朝廷援军,是忠武伯周遇吉所部。” 听到这个消息,吴三省就担心了,连忙召集手下军议。 他的手下,自然也是李定国的手下了。 军议一开始,吴三省就担心地说道:“庐州府的朝廷官军,原本就已经够多了,朝廷还在派援军,而且还是周遇吉这样厉害的将领,朝廷这是要干什么?” 按理来说,对付他们,原本的朝廷军队就已经足够,不是他们能抵挡的了,已经完全不需要再派援军的。 但是,朝廷这边却是迟迟没动静,还在增援,这就让他搞不懂了! “不会是要对我们发起总攻,连天授府都要拿下吧?”李定国手下另外一位大将王之邦忧虑地猜测道。 这么多的朝廷官军,目标绝对不会只是他们而已了,很可能是整个八大王所部。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是点头,除此之外,也想不出为什么朝廷要派这么多军队的原因了。毕竟军队调动,那是要消耗更多的钱粮,没事就不可能调动这么多军队的! 因此,吴三省听了点点头说道:“西边那边,是孙传庭那厮,而如今我们这边,又这么多的朝廷军队,不止凤阳府,连汝宁府也都是朝廷军队进驻了,朝廷肯定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大概说了下他的猜测,然后他皱着眉头问道:“你们说,接下来的战事,我们该怎么打?” 顿了顿,吴三省又补充说道:“我估计,等到秋收的时候,就是朝廷官军动手的时候!” 城外田野中的粮食,已经是金灿灿的,马上就到收割季节了。他的忧虑,就越发地重了。 地位还要低一些的刘之讲听了,便开口建议道:“要不,我们抢先收了粮食,然后就撤吧?” “可粮食还没全熟,要是现在收割的话,会损失不少粮食的。”吴子圣听了,立刻提醒道。 乱世之中,粮食是最为重要的物资,如果能不损失,那是没人想损失粮食的。 王之邦听了,想了下,提出另外一个问题道:“你们说,我们是不是有点瞎担心了?朝廷军队要想动手立军功的,早就可以动手了。毕竟他们如果想攻打天授府的话,也不差周遇吉这一路人马吧?但是迟迟就在凤阳府不动,反而对那些豪门大户动手,清查隐户,重新丈量土地,我感觉,是不是那个项羽舞剑的意思?” 听到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顿时也引来大堂内几个将领的附和。 但是,更多的人,却还是认为,朝廷官军只是在等出兵的好时候,也就是粮食收获的时候。 双方意见有点僵持不下,反正就朝廷官军如今这个情况,意见没法集中。 这时候,不少人就想起了李定国。要是他在这里,就能一锤定音,该如何就如何! 然而李定国不在,他们的意见,就经常有不统一的时候,谁也没法完全压对对对打法的反馈的加法的阿道夫可代发炯炯建虏就阿道夫打的额分服谁。 这大堂内正在争论着呢,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惊喜的声音,杂乱的脚步声也随之往大堂这边而来。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94 朝廷之乱 李定国这一说完,大堂内异常地安静! 所有人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眼神,就那么看着李定国! 一丈远?才一丈远?这怎么可能? 真要能这么近的话,一百个皇帝都不够杀的了! 好半天,吴三省回过神来,当即笑着说道:“都督,你这也是夸张了,一丈远,就这么近,啥时候都不可能这么近啊!那些朝廷军队,什么锦衣卫校尉啊,东厂番子什么的,他们也不是吃素的!” 他这么一说,王之邦也跟在他后面,笑着对李定国说道:“都督,好久不见,您已经会开玩笑了!以前的您,可不是这样的!” “瞎,都督这样更好啊!”吴子圣开心地说道,“反正我喜欢!” “……” 听着他们在那笑着七嘴八舌,李定国反而没有笑容,再度认真地说道:“我从来不开玩笑的!” 一听这话,大堂内的欢声笑语,犹如被人掐住了脖子一般,一下就没了声音。 随后,王之邦有点尴尬地说道:“那……那怎么可能呢?就这……这都一丈多远了!” 说着话的同时,他用手比了下自己和李定国之间的距离。 其他人见了,都是点点头,很是奇怪李定国怎么连一丈远有多远都不知道了?如果真得不是开玩笑的话! 反正,打死他们,都没想过另外那种可能性! 想想也是,那皇帝高高在上,而且还在紫禁城里面待着,又怎么可能见得到! 李定国见王之邦这样子,心中都有点好笑,真当自己是三岁小孩?还用他来示意一丈远到底有多远? 这么想着,他便再次认真地说道:“不要说一丈远,我和陛下还面对面说话过!” 听到这话,王之邦等人的脸上,笑呵呵地又想反驳下。可是,忽然之间,他们意识到了什么,顿时就一个个都傻眼了,立刻盯着李定国的脸,就想知道事情是不是真得如同他们所想的那样! 一直到这时候,他们也才回过神来,好像李定国一口一个陛下,这种在以前什么时候听说过了? 看到他们这样子,李定国便知道他们终于明白了,便对他们说道:“我刚进京师,就被认出来了。当天就去了京营观看京营训练,随后陛下亲自召见,得封京营参将,属于忠武伯麾下。并且还随陛下学了科学之道,增长了不少见识。” “……” 大堂内,一张张脸上,全都是震惊诧异之色。 就似乎是有晴天霹雳,一下劈在他们的脑门上,震得他们魂魄出窍,半天回不过神来! 这可是他们的都督,从十岁开始就跟随八大王造反的!怎么就被招安了呢!事先可是一点征兆都没有的啊! 对了,都督一进京师就被认出来?这也不可能啊! 不要说京师了,就在自个军中,要是都督换了平常衣裳走出去,也不见得所有人都能认识。 朝廷以前悬赏的告示,那画像中的画,就是对着都督,怕是都认不出来! 这怎么可能呢! 还有,虽然都督确实能打,也有名气,可是,应该也还没出名到皇帝一听都督被抓就立刻召见吧? 什么时候,见皇帝就那么容易了? 更不用说,还跟着皇帝学什么什么之道,长见识? 乱了乱了,脑子一塌糊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三省等人,全都傻在哪里,真得是傻在那里的那种! 李定国见了,心中其实也知道,自己的经历,真得是有点匪夷所思! 有一点,他自己都一直没法理解!为什么皇帝会非常重视他?虽然只是封了他一个参将,但是他可以肯定地知道,皇帝绝对是非常重视他的,他能感觉出来! 为什么? 想不通! 不过眼下,却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就见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块腰牌,随手丢在案几上,然后对底下这些兄弟说道:“这是我的参将腰牌,你们可以自己来看下!” 听到这话,站在最前面的吴三省,不由自主地走上前,拿起案几上那块腰牌翻看了起来。 王之邦等人见,也都围过去,一看那腰牌真假,哪怕他们都无法鉴别这腰牌真假,也同样围观了起来。 看了不知道真假的腰牌,看着一脸认真的李定国,还有他刚才一连串的话之后,吴三省终于有点相信了。 可是,如此一来,他一样是非常震惊! 其他看完腰牌的人,也是差不多,都看着李定国,震惊之色,依旧浮现在他们的脸上。 没有人义愤填膺,没有人质疑李定国,更没有人大声嚷嚷李定国叛变。 李定国看看差不多了,便正色说道:“我一直把你们当兄弟看待,这次回来,也是因为兄弟的情分。你们先不用说,待我说完再说!” 说完之后,他便把在京师的见闻,包括京营现状,从训练到装备等等,还有蓟州之战的具体战况,北方如今百废待兴的局面,以及科学之道的应用等等,全都详细地说了。 一直讲了好久,但是,没有人打断,所有人的脸色,随着李定国的描述而不断有变化。 虽然他们觉得难以置信,可这话是从李定国口中说出来的,他们并没有去质疑,只是在听着。 李定国说完这些之后,恳切地说道:“如今朝廷已非当初之朝廷,陛下更是英明神武,百姓渴望太平的日子。如果没有战乱,大明必定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甚至生活的比以前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好!最为很重要的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提高了一分声音说道:“造反没前途,朝廷新军已经训练出来,军械精良,训练有素,十几万建虏,也被打得近乎全军覆没!经过整编的军队,如今都在凤阳府周边驻守。一旦发起攻势,我们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我心中惦记着兄弟们,就想着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都能有个好结果。不说封侯拜将,就是有朝一日能衣锦还乡,子孙满堂,那我也将会非常高兴。也是这个原因,陛下才让我们南下,给兄弟们一个机会,接受招安,早点结束战乱!” 他这话说完之后,大堂内就安静了下来。 不少人的神情复杂,一时半会,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只能听到一些呼吸声。 过了好一会之后,吴三省忽然开口问道:“既然朝廷军队那么有把握,为什么不驻军不前,不打过来呢?” 在李定国不见之后,一直是他代领军务。为此,这个问题是烦了他好多个月,一直没有答案! 他就很想知道,为什么? 要知道,有时候,他都做梦惊醒,周边的朝廷军队突然攻入了庐州府! 他这一开口,其他人便立刻看向李定国,都想听听有什么解释? 李定国听了,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回答道:“你们不知道凤阳府那边的事情么?军队不动,其实是为了镇守当地,协助地方清查隐户,重新丈量土地。”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又补充说道:“我曾听陛下说过,朝廷之乱,在于吏治,在于没钱,朝堂诸公,多出自江南,原有赋税也多出于江南。江南不治,朝局不稳。所以借这个机会,整顿江南地方才是重点。” “近年来朝廷整编军队的钱从哪里来知道么?”李定国扫视底下的人,认真地说道:“就是抄家贪官污吏,还有奸商等我们憎恨那些。我们接受招安,陛下就能有更多的底气,对这些人开刀。造反已无意义,唯有害人害己!” 他这个话说完之后,大堂内只是安静了片刻,吴三省便首先大声地说道:“都督,我听你的,我跟你走!” 一听这话,王之邦也立刻跟着大声说道:“我不信朝廷,就信都督,我跟都督走!” 听到他的这个话,其他便也跟着附和起来。 “对,我也不信朝廷,就信都督!” “没错,都督平时的为人,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跟着都督,保管没错!” “跟着都督,都督都是为我们好!” “……” 大堂内,没有一个人表达不同意见,纷纷喊着,都要跟李定国。 很显然,李定国平时在军中的威望非常高! 当然,这也是他对手下宽容和仁慈,对敌人又是身先士卒,慢慢积赚起来的威望! 看到这一幕,李定国不由得欣慰地笑了:好兄弟,一辈子! “好!”一会之后,他便有力地说道,“兄弟们信得过,我很开心!就和以前一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吴三省等人听了,便一个个都激动地喊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声音才慢慢地低了下来。 然后吴三省便代表一众兄弟问道:“都督,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是啊,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其他人听了,也是跟着附和问道。 李定国听了,淡淡一笑说道:“还要先等一个人,等他到了之后,我们再商量下一步行动!” “谁?”吴三省一听,有点好奇,当即问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95 抢粮食 其他人听了,心中想着,估计是朝廷中人。 不过虽然是如此想着,基于习惯,他们都信任李定国,并没有说话。 只听李定国对他们说道:“就是你们熟悉的刘文秀,原名张文秀。” 一听这话,吴三省等人有些诧异,互相看看之后,由吴三省试探着问道:“他也是被招安了么?” 对于他们来说,刘文秀也是失踪,一直没有消息。 不过张献忠这边大概率猜测出来,刘文秀不是死了就是降了,或者是被关在大牢里,而不是像李定国一样,压根没法猜。 并且,他们也估计着,刘文秀降的可能性更大! 这倒不是说刘文秀平日里更没有骨气,而是到后来发现刘文秀的家小失踪了! 刘文秀失陷在被招安的革左五营中,就算他一开始没有降,等到朝廷以他的家小为要挟的话,迟早是会降的。 当然了,这个猜测并不会公布,因为这样做的话会很打击士气。 但是,为了防止万一,张献忠有向他那些独挡一面的手下透露过消息的,只是没说死而已。 此时,吴三省问出之后,李定国便点点头回答道:“他被派去引诱革左五营到麻城,本来是要吞并革左五营的,结果刚好朝廷派了滑县伯的人去招安,他就被裹挟了……” 听到这话,吴三省等人,都有点吃惊。 自己这边要火并革左五营? 这个事情,他们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他们也不笨,立刻想起当初那段时间的部署,并且还是李定国给他们说这个话,他们一下就信了。 之前还嘲笑李自成没有义气,竟然火并了罗汝才;可如今,原来自家也不干净,只是没成功而已。 如此一来,想想之前,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与此同时,他们听到滑县伯这个名号,顿时就想起袁时中这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 所有被招安的人里面,就他最走运,竟然没多久就被朝廷封为滑县伯了,这运气,真是没谁了! 你要说没人羡慕,那绝对是假的! 他们在想着,李定国在那继续介绍道:“……到了南阳之后,没想到刘文秀是陛下钦点过的人,就被送往京师。结果,我就在京师街道上被刘文秀给撞到了,而我也是被陛下钦点过的人,就立刻能见到陛下了!他最终也和我一样,成为京营参将,同归忠武伯麾下……” 听到他的这些话,底下所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都督竟然在京师街道被进京的刘文秀给撞到了? 这……这运气也是没谁了吧? 难怪之前还想着,京师怎么可能有人会认出都督?如果是刘文秀,那就不稀奇了! 李定国看着底下这些人的表情,知道他们心中想什么,也不在意。事实上,他自己都觉得,是不是冥冥之中有天意,才会有这样撞到的可能性发生! 一边想着,他一边继续说道:“等刘文秀过来之后,我们再商议下一步行动,争取也给他的兄弟一个好的前程!” 因为刘文秀的关系,张献忠并没有把刘文秀的人马部署到一线,而是部署在庐州府下面的安庆府,并且派了孙可望手下大将白文选出任刘文秀这边的主将。 因此,如果刘文秀像李定国这样贸然回到旧部的话,风险太大。因此,就由李定国先来劝服旧部,然后联合李定国这边再去劝降刘文秀旧部,这样比较稳妥一些。 吴三省等人,自然是听李定国的。并且既然已经决定接受招安,如果能立功,将来搏个封妻荫子,封侯拜将之类的,他们当然也是乐意的。 毕竟久在军中,接受招安之后解甲归田,当个普通百姓,也不是他们能看得上的了。 于是,李定国一边派人回报情况,一边先把自己军中的事情进行了安排。 很快,刘文秀就快马赶了过来。 一番商议之后,便决定按照计划实施。 …………………… 再说李自成,自从进川之路被左良玉堵上之后,他听取了宋献策的决议,立刻挥兵南下。 不出意外,一下夺取了不少张献忠的地盘,这就让他松了口气。 孙传庭领着朝廷精锐,稳扎稳打,不给他任何北上的机会,这给他很大的压力。如今一下拥有三个府的地盘,虽然还是要面对孙传庭所部的压力,但至少能喘口气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张献忠很快凭借着他的庞大水师发起了反击,一下夺走了好几个城池,这就又让李自成紧张起来,立刻召开军议。 这一战,暴露了李自成所部的两个弱点。 一是罗汝才所部并没有他们预想得那样容易被吞并安抚,至少从结果来看,他们没怎么打就投降了张献忠所部,说明之前的安抚效果并不好,并没有让他们归心。 二是洞庭湖之战,让李自成他们认识到,水师在这江南地带的重要性。而李自成这边,就没有水师! 基于这两个弱点,在宋献策等人的建议下,李自成便重新调整了部署。 第一,事实已经证明,罗汝才所部在张献忠那边的引诱下,忠诚心不高,因此调离和张献忠这边的接触,调往北方去防御孙传庭所部。 第二,避开利于水师作战的区域,比如,放弃洞庭湖这些区域。 另外,李自成的军议,还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和张献忠所部抢收粮食。 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没有粮食重要。而湖广又是天下粮仓之所在。秋收在即,粮食就是重中之重。 反正不管如何,先抢粮食,抢完粮食之后,再去说怎么应对孙传庭所部,和张献忠的关系如何处置,等等。 因此,李自成这边军议一结束,就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大量军队开始北调,同时,更多的军队开始出动,自己的地盘先等等,出动骑兵这些高机动的兵力,也不攻城,就去张献忠控制的地盘抢粮。 劫掠这样的事情,不管是李自成所部,还是张献忠所部,全都是驾轻就熟,动手起来的效率也高。 你李自成竟然敢抢粮,那没说的,张献忠这边也不等粮食熟不熟了,先抢了再说,同时也利用河道纵横的地利,派出水师,也往李自成控制的地盘去抢粮。 一时之间,湖广西部地区,烽火遍地,流贼都是当惯了的,抢粮食的时候,顺便再抢点什么,杀点什么,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秋收时候,是一年到头最重要的日子。 流贼非常重视,闹得凶,孙传庭这边,自然也不会错过。 对于当前的局势,坐镇襄阳的孙传庭,也是召开了军事会议。 对于孙传庭来说,依旧只有一个战略目标:稳扎稳打,不让流贼有北返中原的机会,同时,也把地方给整顿一遍。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能给流贼打击,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而在这秋收之际,孙传庭同样是想要粮食的。 这次的军事会议,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召开的。 对于孙传庭的意图,李岩看得一清二楚。 因此,军议一开始,他便站出来向孙传庭说道:“大人,我们当面之敌,乃是罗汝才旧部,如今被李贼从南方调过来,属下以为,该是其怕这些人投到八大王那边去。由此可见,李贼安抚之策并为奏效。既然如此,属下愿去招安,兵不血刃解决一部分贼寇!” 本来的话,有两个月的时间,李自成也肯定能消化掉罗汝才的这些人马。 但问题是,李岩出走,向孙传庭说了对策之后,孙传庭拔营南下。 原本可以作为缓冲的左良玉所部,竟然直接西窜,不但让开了孙传庭所部南下之路,还把李自成西进四川的路给堵上了。 如此一来,李自成要应对孙传庭所部的压力,就不要明目张胆的消化罗汝才所部。比如调离分拆罗汝才的人马,就不现实,因为很容易会引发兵变,反而是要好言安抚,让罗汝才人马能继续听他的。 也是这个原因,张献忠那边给原本罗汝才人马的压力过大,再那么一说,就立刻投了张献忠。 既然这样的情况能在张献忠那边发生,以李岩对这些流贼的了解,他相信,他这边出马,肯定也能行。 此时,听李岩这么一说,孙传庭便点点头说道:“陛下有旨,除李自成、刘宗敏和张献忠之外,其他人等,皆可招安。不过你对罗汝才所部人马,可有把握?”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是认可了李岩的才能。因此李岩想去招安流贼,那是有风险的,他惜才之下,就有此一问。 你要说没有风险,那是假的了。李自成肯定恨他入骨,而如今罗汝才死了,手下肯定是一盘散沙,只要有人向李自成通风报信,那李岩就危险了。 李岩一听,便马上回答道:“罗汝才旧部中,虽然罗汝才已死,但有一人仍在,不少流贼头目都是服他的。只要属下说动他,这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96 形势突变 , “哦?”孙传庭一听,便问道,“是何人?” “晋地举人王吉珪!”李岩听问,便立刻回答道,“他是罗汝才的谋主,之所以罗汝才能在群贼中一直活得好好的,就是因为有这人的功劳。他的手下,也都是服气他。” 在最初造反的那些人中,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等人,尸骨都已经寒了。唯独罗汝才,一直混在江湖上。要不是被李自成火并,估计还能继续逍遥。 之所以能这样,一是罗汝才自己确实有才能,有智谋,另外一个,就是靠他的谋主王吉珪了。 这个王吉珪很低调,以至于一般人都不知道他。 也是因为李岩自己是举人,因此才注意到罗汝才军中,还有一个和他差不多的。 只听他继续对孙传庭解释道:“李贼军中,牛金星善嫉,有个宋献策便已经让他后悔,断然不可能再让李贼重用王吉珪。因此,属下以为,此人可说其来归,当有七八分把握!” 要是能这样,自然是最好了,孙传庭考虑之后便同意了李岩的建议。 为了配合李岩去做说客,孙传庭还特意调配兵力,南下压境,给予当面流贼以压力,然后才让李岩出使。 ……………… 承天府府城所在,是直面襄阳的重镇,李自成派往北方驻守,防备孙传庭的主力就在这边。 王吉珪不用说,自然也是在这里的。 这一日,他正在为孙传庭这边咄咄逼人之势发愁呢,忽然就听到手下来说,有旧友来访。 什么旧友,他是一点都不信的! 要知道,当初的时候,罗汝才等流贼攻打晋地,他是被胁迫,然后一直在流贼当中。并且他又一直很低调,什么旧友能知道他在这边就怪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肯定是有人要找他,他也想看看,是什么人想见他。 没多久,旧友便被带到了他的面前。 “你是?”王吉珪一看到来人,就觉得有点面熟,稍微一想,他立刻便想起来了,“好啊,你还敢过来,就不怕我把你献给大将军么?” 虽然李岩同样比较低调,但是,作为李自成这边的谋士,加上红娘子的大名,王吉珪是有关注过的。因此,他还是能认出来。 李岩一见,一点都没吓到,只是笑呵呵地说道:“我既然敢来,又岂会担心这担心那的!” 看他这样子,王吉珪便一挥手,让手下人都退下了。 “明人不说暗话!”李岩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此来,就是奉孙大人之命,给王兄一个衣锦还乡的机会!” 顿了顿,不等王吉珪表态,他就继续补充说道:“你我都是举人出身,寒窗苦读那么多年,为了什么?从贼?让祖上蒙羞?非也!只是世事所迫,被逼无奈而已!如今能衣锦还乡,甚至光宗耀祖的机会,就在眼前。我说动你接受招安,而你带那么多人接受招安,都是一份功劳!” 聪明人之间说话,就无须拐弯抹角,试探来试探去的,基本上,想要干什么,都能猜出来。 王吉珪听了,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略微皱着眉头思索这件事情。 就算他知道来意,可这么重大的事情,你一张口,我就决定了,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岩见了,就继续说道:“你这边的处境,你知,我知,孙大人亦知。而如今,朝廷官军的实力,已远非前几年可比。十几万建虏,说灭就灭了。我也不说大话,流贼的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之所以一直没动手,只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已!” 听到这话,王吉珪便看向李岩,试探着问道:“那我若是带人降了朝廷,朝廷如何待我?” 很显然,他是意动了,只是想谈个条件。 李岩听了,却只是回答道:“你和我一样,在这贼剿贼结束之后,孙大人才会上奏朝廷表功。再次之前,都在孙大人麾下效力,为平定贼乱出力。毕竟我们两人对流贼皆熟,更容易建功立业,不知王兄以为如何?” 王吉珪一听,眉头一皱,一时之间,没有说话了。 他当然是希望,他要是归降的话,朝廷能给出承诺,给他一个什么官当! 可是听李岩这么说,却是没有官,而是成为孙传庭的幕僚而已。 他如果不是聪明人的话,这个时候就会生气了。不给官当,还要他投降,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然而,他是聪明人。知道如果朝廷真想糊弄他的话,其实完全可以答应给他一个什么官当,等到投降过去之后,过河拆桥,随便找个罪名,就能把他给罢官了,甚至治罪也行。那个时候,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有任由朝廷宰割! 李岩的回答,在王吉珪看来,确实是合情合理的。 朝廷平定贼乱,那他是能出力的,也是他相对其他人来说,优势所在。 等平定了贼乱,再论功行赏,也不是说不行。说不定那样封赏起来的话,得到的官还能更大一些,衣锦还乡,也能更荣耀一点。 这么想着,他便问李岩道:“那我那些兄弟们呢,他们肯定要一个名目的!” 文官和武将的待遇不同,他可以等,但是他的兄弟不能等,都是上阵厮杀的时候,朝廷不给名目,死在战场上,岂不是白死了? 李岩听了,也没犹豫,立刻便说道:“招安流贼,都是一样待遇,先接受朝廷整编,整编完之后,游击起步,凭后续军功升迁!越晚被招安的,军职越低!”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又补充说道:“革左五营也是一样,各部都进行过整编的。你的兄弟们接受招安,也必须要先整编。” 王吉珪听了,依旧是认真思考了一会之后,便对李岩说道:“承蒙李兄这么信得过小弟,不惜冒险前来给出一条生路,小弟岂会不识相,这边安排,给李兄一个交代!” 他心中其实很清楚,在李自成军中不受待见,被李自成防着。而如今的朝廷大军,确实精锐,特别是革左五营的招安,更是增强了朝廷官军的实力。 另外,他这时候已经知道,蹿入蜀地的左良玉所部已经被朝廷官军消灭,并且川军都已经出川作战。 他在承天府这边,更多的是被李自成拿来挡朝廷官军的炮灰,作为一个缓冲而已。 天下局势,作为一个举人,一个谋主,一个会思考的文人,他比其他人更要看得清楚。 如今响应李岩的招安,归顺朝廷,就是他和罗汝才手下最好的出路了。 就这么的,两个聪明人,商谈了一会之后,意见就达成一致。 随后,李岩居于幕后,王吉珪召集罗汝才的手下将领议事。在他分析厉害之下,加上他原本在罗汝才的手下眼里,就是个聪明人。 最终,五天之后,李岩便领王吉珪亲自北上,面见孙传庭,表达归顺朝廷之意。 孙传庭自然是高兴,很快做出部署,大军在王吉珪的配合之下,突然南下,一举控制了承天府,并荆州府大部分地区,向南迈进了一大步,直接威胁武昌府,张献忠的老巢所在。 …………………… 西部局势突变,东部这边,也是差不多。 看似风平浪静的东部,庐州府这边突然之间风云突变。 周遇吉、虎大威、吴三桂等部突然攻入庐州府,吴三省等人不能敌,主力并没有退回天授府那边,而是纷纷败退入同属于南直隶的安庆府。 白文选这边一边连忙向张献忠求援,一边准备联合吴三省等人抵抗朝廷官军的追击。 安庆府北方桐城,是庐州府到安庆府的重镇,白文选领兵赶到这里,和败退过来的吴三省等人汇合。随后,立刻召开军议,商议抵抗朝廷官军的事情。 事实上,对于如今这种情况,白文选这边,其实也是心中有数。 朝廷官军在凤阳府囤积重兵,还都是精锐,一直引而不发,这绝对是个问题! 只不过,他们这边,包括张献忠本人,都有当鸵鸟的潜质,虽然知道,却当不知道,就这样僵持着最好。 当然,也可以换句话说,面对凤阳府这边的朝廷重兵,张献忠这边,其实压根就没办法去解决。 因此,就唯有希望朝廷官军吃错了药,一直待在凤阳府保卫中都好了。 结果没想到,秋收之际,朝廷官军就动了,而且这一动,还是雷霆之势,吴三省这边压根就没有一点反抗之力,一下就败逃了。 此时,白文选也愁啊! 吴三省还能逃,他是没法逃了,在他的身后,就是张献忠的老巢武昌! 忧心忡忡之下,他带着手下将领,出衙门迎接赶来的吴三省一行人。 “朝廷大兵压境,前线战况如何?”就一见面,白文选就着急地问道。 吴三省听了,却是对他说道:“走,里面说话!” “对对,请!”白文选一听,感觉自己失态,连忙把吴三省一行人迎了进去。 不过刚进入大堂,他就感觉有点不对了。 吴三省一行人把大堂的门给堵了,然后纷纷让开,露出后面的一个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399 满嘴泡(加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399满嘴泡再说李自成,自从派出骑军,到处都去抢张献忠地盘的粮食之后,局势一下好转,让他很是开心。 想想看,张献忠辛辛苦苦稳定了地盘,然后治理地方种植粮食,结果那么多粮食,最终一下便宜了他!想着张献忠肯定会气得脸都歪了,李自成就很爽! 都是那个已经死了的罗汝才,要不然,张献忠早就没自己干掉了。 不过现在还行,抢到了大量的粮食。而有粮食,就能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实力。实力壮大了,就又可以去抢粮食…… 李自成听着手下不时来报,说抢到多少多少粮食,他就开始做梦了。 这湖广乃是天下粮仓,确实是有道理的。也难怪张献忠占据了这里之后,就不想走了! 等吞并了张献忠之后,或许自己也可以占据湖广。当然,也可以先离开,等到粮食要熟的时候再来! 他正在想着呢,军师宋献策和高一功竟然一起匆匆前来找他。 “大将军,不好了!”高一功只是一看到李自成,就连忙喊道,“承天府丢了!” 李自成一听,很是吃惊,连忙问道:“张献忠那厮竟然有这么多兵力,反攻承天府了?” 一听这话,宋献策张口想说,但是高一功已经抢先回答道:“不是,朝廷官军大举南下,那边的都投降朝廷了!” 李自成一听,更是震惊,脸色一变,立刻确认道:“真得是朝廷军队大举南下?” 一直以来,孙传庭所部都是稳扎稳打,慢吞吞地南下,以至于李自成这边,都快忘记北方还有一头老虎了! 这时候,宋献策才有机会插嘴说道:“罗汝才原本的那些人马,都投降了朝廷,让开了去路。朝廷官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据了承天府。” 说到这里,他有点着急地说道:“大将军,属下估计荆州府也危险了,那里也有一部分罗汝才的人马,怕是也不会抵挡朝廷官军的!” 李自成一听,那还有半分占了张献忠便宜的高兴劲,当即紧皱着眉头,连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孙传庭这是搞什么?突然就南下,这一反常态的,他到底要搞什么?” “大将军,孙传庭突然有动作,怕也是为粮食而来!”宋献策一听,猜出他所想道。 顿了顿之后,他连忙又提醒道:“大将军,如今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孙传庭既然大举南下,我们必须要提早应对才行,要不然被朝廷官军分割包围,就没有一点还手之力的!” 李自成的手下,都被他派出去和张献忠那边抢粮食去了。一时半会,也根本没法集结。 不过李自成好歹也是逃窜惯了的,有的是经验。他便立刻问高一功道:“朝廷官军具体的情况如何?” 高一功听了,就连忙把他知道的情况给禀告了一番。当然,受通讯条件限制,他也只能了解一个方向的朝廷官军情况。 边上的宋献策是先在外面碰到了高一功,已经先了解过情况,此时,在高一功说完之后,他便连忙补充道:“大将军,虽然其他几个方向的朝廷官军情况还不明了。但是,根据孙传庭之前的部署,属下以为,应该也没有例外,还是各路人马稳步向南推进,不给我们北返的机会!”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李自成这边的探子自然也有去打听朝廷官军的情况,知道孙传庭的注意力,都在整顿地方上。 宋献策等人便也明白,为什么孙传庭要稳扎稳打,不让他们北返,就是因为不想让整顿后的北方重新陷入战乱而搞得一塌糊涂。 如今这一次不再稳扎稳打的方式,那就等于孙传庭之前所为就会前功尽弃。李自成这边没道理可以北返的时候不北返。 当然,人数少的话,几十人,上百人的,你真要北返,也还是能偷渡过去的。可是,大军北返,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化整为零的方式,把大部队分成小股北返,这种也是不可能的。一旦被孙传庭知道这情况,就很容易各个歼灭。 再说,就这个时代的通讯,还有路况等等,以李自成的掌控力,真要把大军化整为零的话,估计也收不回去了。 此时,李自成听宋献策的说法,他还不死心,立刻吩咐高一功立刻派出探马,去其他几个方向探听情况。 而他自己,则立刻召集牛金星等人,一起商议这个事情。 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和孙传庭硬碰硬,李自成没这个底气。孙应元和袁时中的军队就能把他的主力给打灭了,更不用说,孙传庭手下还有陈永福、革左五营等等。而如今,又加了原本属于罗汝才的那些人马! 如今这次,孙传庭所部大举向南推进,大概率是为了抢粮食而来,那肯定要夺取大部分湖广地区了。 那就意味着,如今李自成所占据的大部分地方都会受到孙传庭所部的进攻。 接下来的战事,该怎么办?打还是走,走的话又走到哪里去,就直接摆在了李自成和他手下的面前。 北方就不用说了,威胁就来自北方;东边是张献忠的地盘,虽然打得过,但是武昌府那边水路纵横,也不好打;再说了,朝廷官军大举进攻的时候,也不方便去和张献忠火并。 如果西边的话,四川是进不去了,听说窜入四川的左良玉,都已经全军覆没了。很显然,蜀地那边的战斗力很强,人生地不熟的,一下撞进去,也容易凶多吉少。 再说了,去四川的入口,已经已经被孙传庭的朝廷官军占据,要想进川,那还要和孙传庭所部打一架,就更不可能了。 那么能选择的地方,也就只有南边了。 不过这也有说道,就听宋献策给李自成等人说道:“如果我们向西南方向去的话,那是广西,土司众多,气候对我们北方人来说,可能也不会很适应。但是,朝廷官军的力量倒是薄弱。贵州也是如此,差不多情况。” 顿了顿,他看着李自成等人在思考,就又补充说道:“据说云贵两地,还有这广西,不服朝廷的甚多,至今都还有土司在造反,还没有被朝廷平定的。如果我们入云贵两省的话,应该是我们的力量最强,这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一旦我们入了云贵,被后面追击的孙传庭一堵,怕是难以出来了。” 李自成听得眉头紧皱,显然对这条路不满意,就问宋献策道:“那要是东南方向呢?” 宋献策已经做足了功课,听到他这问话,就马上回答道:“东南方向是江西、广东等省,倒是比云贵好走,朝廷官军的力量也不算强。并且还比较富裕,只要打下城池,不愁没有粮草物资的补充。但是,也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自成一听,连忙追问道。 这一次,宋献策还没来得及回答,牛金星就抢先说道:“八大王肯定不愿意,恐怕又会打上一仗!” “没错!”宋献策听了,点点头附和道,“属下怀疑,孙传庭所部南下之后,张献忠也会逃。南边是南直隶,应天府所在,肯定不容有失。东边的朝廷官军,肯定会严加防范。因此,张献忠想逃的话,也可能是难逃。他是最有可能入江西的。” 这种时候,李自成再去和张献忠打,他也不傻,自然是不想的。 想了一下,他便问宋献策道:“那就再看看吧,如果真得只有南下一途的话,我们再抢先去江西好了。云贵那种穷旮旯地方,能不去就不去!” 他还是带着一点期望,万一孙传庭所部在南下的途中,露出了破绽的话,他还是想北返的。哪怕付出一定的代价都可以。 等了一些天之后,李自成撒在各处的兵力开始收缩,与此同时,各地的军情急报,也纷纷汇总到李自成这边。 他所期待的万一情况,根本没有出现。孙传庭是什么人?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又没有什么人遥控指挥,就不可能犯低级错误! 让李自成想不到的是,他还收到消息,说东边的朝廷军队也在大举进攻,已经夺取了庐州府等等,张献忠那边,压力非常大,很可能也会南蹿,都等不及孙传庭这边的大兵压境了。 这种情况下,就等于是朝廷各路军队都会聚集到湖广,怎么打? 于是,李自成也吓到了。不再继续等下去,立刻下令,各路军队都向南转进。 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和张献忠所部相遇怎么办?先打一架? 如果先张献忠一步的话,等于替他开路?可要不是先他一步的话,他什么时候走不知道,万一孙传庭先打过来呢? 李自成这边,真得压力山大,就只是几天的时间,已经满嘴的泡了。 就在他考虑,要不入云贵算了。按理来说,孙传庭肯定会先剿灭窜入江西、两广的张献忠所部。 结果,就在他要下定决心这么做的时候,高一功又赶来禀告说,孙传庭所部没南下了! 这是什么情况?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00 突发(加更) 黄州府黄梅县,这里驻扎着京营李定国所部,还有他原本的手下,也就是吴三省等人,也都是在此。 对于军令突然传下,说停止进攻的事情,吴三省等人想不明白。 听到说接到军令去开会的李定国回来了,吴三省等人赶紧迎出了城。 让他们有点诧异的是,还有一支军队也跟着过来,是方国安所部。除此之外,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也过来了。 这是准备总攻武昌?吴三省等人见了,心中都是如此猜测着,连忙迎上了李定国,去问情况。 李定国拱手让方国安和李若琏先进城,他才对吴三省等人说道:“辽东建虏又开始闹了,陛下已经下旨,抽调忠武伯回防京师,估计要去山海关那边。我是忠武伯麾下,自然也要回去。” 听到这话,吴三省等人不由得很是诧异,不过也不算太意外。 他们诧异的是,如今湖广这边的战事打得正顺利,就这样把军队调回去,那这边还打不打了? 不算意外的是,经常就有这样的事情,哪怕他们以前是流贼,都经历过好几回了。打着打着,朝廷军队就被调回去对付建虏,然后被建虏消灭。 因此,吴三省等听了之后,便都有话想说。 李定国看出来了,不等他们说话,就先对他们说道:“我禀告总督大人并获得同意,你们有两种选择,看你们自己怎么选了!”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看着他,竖着耳朵听他接下来的话。 只听李定国说道:“第一种选择,就是你们跟我一起北上,大概率来说,会归于我的麾下参与对建虏之战;第二种选择,就是你们留在这里,不过接下来不会有大的战事,会先对你们进行整编,到时候你们会被拆散和别的军队混编。” 要整编的这个事情,一开始就已经说过,因此,吴三省等人并不惊讶。 李定国说完之后,就看着自己手下的这些兄弟,看他们怎么抉择。 相对来说,建虏更凶残,至少名声摆在那里的。哪怕蓟州之战,建虏大败,可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建虏的战斗力也绝对比张献忠所部要强! 因此,如果有人选择流贼这里,接受改编,而不去面对更凶狠的敌人,李定国也能理解。 然而,他的话才说完一会,就听吴三省和王之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跟大哥走!” 都督是张献忠封的官职,如今已经归顺朝廷,那自然是不能叫了。 大家都是兄弟,他们自然愿意称李定国为大哥。事实上,他们中的有几个人,年纪比李定国还要大。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这么称呼李定国。 其他人听到他们两人开口,便也纷纷跟着附和起来,都要跟李定国走。 很显然,在他们的眼里,就算敌人换成是凶残的建虏,那也没关系,最要紧的是,能跟着李定国。 李定国见此,不由得心中有点感动。 事实上,有一个事情,他是没和眼前的兄弟们说的。 在军议上,总督大人其实是考虑过,让李定国留下的。 但是,李定国自己想着,接下来会面对张献忠。这是没法劝降的,皇帝也下旨,张献忠在不赦之列。他如果有的选择的话,他不愿在战场上和张献忠直接交手。 因此,李定国最终还是决定北上打建虏,而他的原本这些手下,他也向马士英提了出来,说北上抗击建虏,有熟悉的手下,会更得心应手。如果他们愿意跟随他北上的话,希望能带走。 一如前文所说,马士英其实非常关注京师的情况。他也察觉到,崇祯皇帝对李定国他们是非常有好感的。 加上李定国提出的这个要求,也是合情合理,因此就同意了。 当然了,至于到京师那边之后,皇帝是不是会做出另外的安排,他就不管了,也管不着。 此时,李定国见吴三省等人,都表示愿意跟自己走,也不多话,便对他们说道:“既然如此,就尽快收拾,交接了防务之后立刻北上。” 随后,李定国进城之后,就把情况给李若琏汇报了下。 李若琏听了,笑着说道:“你们兄弟真是够义气!这样的话,我就白来一趟了。那行,就一起北上吧!” 他过来这边,本来是要监察李定国手下的整编,并且安排和方国安所部的混编。既然李定国的手下都要去打建虏,那他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很快,北上队伍就开拔,匆匆赶到凤阳去汇合。 等到了这里之后,吴三省等人才发现,刘文秀那边,也和李定国这边一样的情况。他的那些手下,也选择了跟随刘文秀一起北上。 不过北上是要去打建虏的,因此,两支军队先在凤阳这边休整的时候,就汰弱留强。 李定国和刘文秀的手下,各自留了五千人下来。大部队还是留在凤阳这边,愿意留在军中的就进入其他军队,不愿意留在军中的就安置地方上。 除了他们之外,吴三桂所部,也奉命北调。最终,周遇吉领着将近四万军队北返。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本黄得功的手下,是参与蓟州之战的将士。 至于黄得功本人,按照崇祯皇帝的旨意,还是要留在凤阳这边坐镇。 周遇吉领军北返,刚好是秋收之后,不用携带大量的军粮,沿途自有补给,并且过了徐州之后,在运河征调船只,水陆两路并进,加快了速度。 最终,在十月初的时候,历经一个月少点,终于赶到了京师。 ……………………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他正在忙着搞基建,兴修水利,修建水泥路,修铁路等恢复民生的这些事情,结果没想到,蓟辽总督解学龙发来急报,说锦州建虏有异动,大规模的兵力越过宁远,侵袭宁远到山海关前的这些地方,粮食被抢了不少。 但是,解学龙手中,只有守城的白杆军,没有能力去和建虏野战,因此向京师求援,要求增兵。 对于关外的情况,崇祯皇帝也是两眼一抹黑。 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算有刘伟超在,也已经没法去作弊,知道建虏的情况。 崇祯皇帝收到军情的时候,便立刻召开御前会议。 他手下的大臣,包括首辅贺逢圣和左懋第等人,纷纷上奏,要求从江南调回一部分精锐军队,以应对建虏的异动。 他们就怕长城防线不够牢固,一旦再度被建虏攻破,从而肆虐京畿之地的话,那所有一切重建都会付之流水,这是朝廷没法承受的。 特别是钢铁厂、铁路等等,全都是没有一点防御能力,是修建在城外的。 说到底,一次蓟州之战的胜利,并没有让他们觉得建虏已经不堪一击。建虏多年胜仗所累及起来的心理影响,依旧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更不用说,当初蓟州之战能打败建虏的军队,大部分,或者说主力都被调去了南方平乱。 就算这些朝堂诸公有不少是南方人,可是,面对建虏的威胁,他们还是怕的,就想着从南方调回一部分精锐。 对于这个情况,崇祯皇帝自然也会去问刘伟超的意见。 而刘伟超这边,并没有直接给出意见,按照刘伟超的说法,就是他毕竟是隔了一个世界,直接来指点江山,怕是会纸上谈兵。 当然,虽然如此个说法,但是要不指点下江山,刘伟超也会觉得缺点什么。 因此,他对崇祯皇帝的提议是,稳妥起见的话,还是要调回一部分精锐为好。 再说了,离蓟州之战也已经过去一年了,建虏肯定会搞事,不是这个时间点就是那个时间点,不会安生的。 要是有可能的话,再和建虏打一仗,再打疼建虏一次,那建虏就又会安份一阵的了。 总之,这段时间内的建虏,就是欠揍! 另外,刘伟超也给崇祯皇帝分析了,提醒他,不要忘记了,江南那边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在平定贼乱的同时,整顿地方。 如果军队平乱过快的话,地方上来不及整顿,就少达成了一个目标。 虽然说,事后一样可以整顿地方,但是没有军队坐镇,怕是效果不会很好。如果可以的话,就以流贼的压力,在军队坐镇之下整顿地方,效果才会最好! 崇祯皇帝感觉很有道理,便最终决定,调回周遇吉、吴三桂所部。 孙传庭那边的军队,因为防线过大,不能让流贼北返蹿入中原地带,因此就不抽调。 另外,他担心解学龙守成有余,进攻不足,总之一句话,对于解学龙的带兵能力,他不放心。 最好的当然是抽调孙传庭回来主持,但是如今孙传庭那边的事情同样非常很重要,他不放心交给别人。 最终,崇祯皇帝做出的决定,是把堵胤锡调回,出任蓟辽总督,而解学龙则改任三边总督,算是平调了。 因为这时候的他,已经收到堵胤锡快马报捷,知道秦地和蜀地的情况。解学龙改去三边总督之后,也只需要守成即可! 这一日,他正在忙着,王承恩就来禀告说,周遇吉所部已经到达京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01 落差(加更) 有关周遇吉军队的情况,早在军队到达之前,急报就先送到御前的。 因此,崇祯皇帝当然知道,周遇吉军队的具体情况。事先也和刘伟超那边打听过消息,知道吴三省等人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什么情况。 对于那些在南明时期,一直坚持维护大明正统,抵抗建虏的人,崇祯皇帝是非常有好感的。 因为他很明白那个绝望的处境之下,要想一直坚持维护大明正统,到死都不降建虏,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是多么的难得! 于是,他立刻传召,召周遇吉、李定国、刘文秀、吴三省、王之邦、白文选等人于武英殿觐见。 对于皇帝的这道旨意,周遇吉还没什么,但是其他人却是非常地惊喜。 李定国和刘文秀是享受过到京师就得到皇帝召见的待遇,他们惊喜,是因为他们的兄弟,竟然也有这样的待遇。 不要小看了这个待遇,很多官员进京,都没资格见皇帝的,更不用说,一到京师会得到皇帝立刻召见,就更是难得。 而吴三省等人,自然就不用说了,没想到皇帝对他们竟然也这么重视。只是一听到这份旨意的时候,感受到皇帝的重视,就有种自己做对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这一路北返,先是到凤阳府休整的时候,他们就见到了朝廷整顿地方,对于他们平时愤恨的地方乡绅被朝廷收拾,对于政通司的节目演出,特别是那小品,都感到非常地惊讶,也非常地喜欢。 还有那首被所有军人所喜欢的曲子,他们也喜欢,在继续北返的时候,早就被其他军人给教会了。 一路上,他们看到百姓不再躲避他们,而是欢迎他们,看着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和南方相比,和他们原有的印象相比,真得是有天翻地覆的变化,都深深地震撼了他们。 这让他们感觉到,百姓渴望天下天平! 一路上,他们也看到了有的地方在用水泥修路,还看到了传说中的铁路,正在往南铺设。到了通州之后,更是看到了李定国给他们说过,他们一直无法想象出来的蒸汽火车。 很自然的,他们再一次被震惊。 如此种种,都让他们对皇帝的印象,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在去紫禁城觐见皇帝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非常地激动,就怕自己这个草莽之辈,会有失礼之处。 因此,在给崇祯皇帝见礼的时候,他们的喊声,也格外地大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坐御座上的崇祯皇帝,看着眼前这群年轻的精壮汉子,微笑着说道:“都平身吧!” 周遇吉带着他们一起平身,然后按官职高低站定。 吴三省等人,都不敢直视皇帝,低眉顺眼,垂手而立。 看着武英殿的底面,他们都感觉,好像在做梦一样。自己竟然有朝一日,站在了紫禁城的宫殿里面! 这要是换了以前,谁能信? 只听崇祯皇帝微笑着对他们说道:“朕已经听说了,你们是自愿北上杀建虏。能有你们这样胆气的,却是不多见。朕很高兴!” 吴三省等人,听到皇帝一开口,就表扬他们,并且在言语中,能听出浓浓的欣赏之意,不由得心中都很是高兴。 都说什么伴君如伴虎,见了皇帝都是战战兢兢的,还有人说当今皇帝刻薄寡恩,杀首辅如同杀鸡,最是难伺候了! 原来这些都是假的,不是亲眼所见,差点都被那些传言给骗了!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你们都是大明好男儿,敢于迎战建虏,朕自然要多保全你们,少一些流血的可能。因此,你们就先在京师休整半个月,完成换装整训,等新任蓟辽总督到了之后,再去收拾建虏!” 这一路上,吴三省等人自然见到了京营将士们的精良护甲和军械,那是非常地羡慕。 要知道,军人打仗,有一件好的盔甲,那等于是多几条命的。特别是像京营将士们身上所穿的盔甲,简直是刀枪不入了。有这样的盔甲穿在身上,除非是被看中护甲没有防护到的地方,要不然就难以伤到他们。 因此,他们甚至私下偷偷问过李定国和刘文秀,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换装,拥有这么精良的护甲和军械! 也是这个原因,他们一听崇祯皇帝说,会先给他们半个月时间的换装整训,那是非常地高兴了。 在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带领下,他们纷纷向崇祯皇帝谢恩领旨。 崇祯皇帝的脸上一直都有笑容,看着他们,笑着说道:“如今的情况已经和以往不同,什么建虏野战无敌,那都是因为我们朝廷军队以前不行而已。而如今,你们可以问下忠武伯,听听他当初在蓟州之战的情况。建虏也是人,护甲军械都没有我们强,杀他们一个是一个,回头要不了多久,就能光复辽东。到时候,朕必定轮功行赏,只要军功够大,封侯拜将亦不在话下!” 这是给出承诺了,让渴望封侯拜将的一群人,不由得非常高兴。 随后,崇祯皇帝又下旨,李定国和刘文秀招安有功,都封为京营副将,也就是俗称的副总兵了。 吴三省、王之邦和白文选,弃暗投明,使得庐州府、安庆府等地免于刀兵之灾,封为京营参将;其他将领,则封为京营游击。 他们手下刚好要在京师整训换装,因此,都会和原有京营混编,包括加入新的京营将士,扩编为五万援军,开赴山海关。 原本吴三省等人,都是有一种担心的。 他们出身流贼,和朝廷官军比的话,是不是会受歧视?对待他们是不是会有区别?比如军饷、粮草、军械等等方面,是不是会比原有的朝廷官军要更差? 如今,他们算是放一万颗心了。 崇祯皇帝不但非常重视他们,第一时间就召见他们,并且还承诺了,给他们换装,和京营将士就是一个待遇。 这个预期,远超他们当初决定接受朝廷招安的时候。当时,他们只是冲着李自成和刘文秀的原因,才答应接受招安。对于朝廷,说句实在话,其实并没有多少认同感。 但是如今,他们的心中对崇祯皇帝充满了感激。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更是多了一些认同,从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更能接受自己i如今是朝廷官军的身份了。 于是,在崇祯皇帝召见他们之后,就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地回城外营地了。 暂时他们的家小都还在南京,京师也没有他们的家,就只有住在军营的。 而在军营中,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觐见皇帝回来,有一个人就非常地羡慕。 这个人,就是一起被调回北方的吴三桂。 松锦之战后,原本以为平安无事渡过一劫,还想着从关宁这座危城调去山海关的他,却没想到崇祯皇帝事后算账,不但削了他的总兵一职,而且还在蓟州之战中,把他给调出了关宁,让他离开了苦心京营许久的大本营,派往南方凤阳去剿贼。 本来的话,他自信,以他的能力,还有麾下三千关宁骑军,打贼寇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快就能积功升迁,当回他的总兵的。 结果没想到,到了凤阳之后,竟然没有让他去剿贼,只是驻守凤阳。而流贼也压根没来进攻凤阳,搞得他就在虚度光阴。 好不容易又去了周遇吉,这是准备打大战了,结果没想到,近处几个府的流贼,竟然都被招安了,他一路奔波,基本上就没有捞到什么功劳。 好吧,打武昌是肯定的吧? 吴三桂就憋了一肚子的劲,就准备好好打这一仗,最好能亲手抓到那个八大王。这样的话,就算不如那江阴典史,也肯定能官复原职吧? 结果没想到,预想中的这场仗,又没有他的份,直接把他调回北方来了。 如果有的选,吴三桂是不想打建虏,而是选择打流贼的。毕竟在他看来,建虏难打,流贼易杀。 然而,他没想到,回到京师之后,跟他一起回来的流贼,都接受了皇帝的召见,一个个封官,而他,却没得皇帝召见。 这种落差,让他感觉到非常地失落。 于是,他就趁着晚上回府的时候,向他爹请教这个事情。 他爹就一直在京师,自然关心他儿子的将来,也因为就在京师的原因,对于朝堂上的动静,就能及时了解。 刚好儿子回京,他本来就想找儿子说事的,听到儿子这边说那些投降的流贼都被皇帝召见而他儿子没有召见时,就给他儿子说了他的观点。 吴三桂听了之后,联想到自己的一连串赵云,深感他爹说得在理,便在次日一大早就回了城外军营,训练军队,不再往城里去了。 在周遇吉等人回京大概三天之后,原三边总督堵胤锡快马加鞭,就赶到了京师。 崇祯皇帝听到禀告,便第一时间召见了堵胤锡,商议有关建虏的战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02 朕有个想法(加更) , 与会人员中,除了堵胤锡之外,还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以及忠武伯周遇吉,并没有外廷的官员。 会议一开始,由王承恩介绍朝廷最新掌握的军情。 只听王承恩对堵胤锡等人介绍道:“建虏之前一直只是在锦州附近活动,都很少到宁远。但是从上个月开始,突然就大规模西进,不但越过宁远城,甚至还远到山海关前。几个卫所城池纷纷告急,野外粮田被建虏劫掠一空……” 以前的时候,是孙承宗主导,修建城堡的方式向辽东推进。锦州驻守关宁军主力,由祖大寿亲自坐镇。 这就等于是把战线推进到锦州以东,还有松山等城堡作为前沿城池。 如此一来,从锦州到山海关这一带,都能保证粮田生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关宁军的粮草后勤问题。 当然,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属于卫所的,是军屯。从锦州到山海关,一共就有六个卫所。宁远和锦州之间有广宁中屯所,宁远中左所。在宁远和山海关之间,则依次是宁远中右所,广宁中后所,广宁前屯卫,广宁中前所。 这些基本情况,在座的这些人都知道,因此王承恩也无须介绍,只是继续说着已知的其他情况:“建虏劫掠走了粮食后并没有退回锦州,而是有攻打各卫所城池的迹象。其中广宁中屯所,宁远中左所已经被建虏夺去,如今他们威胁其他卫所城池,据蓟辽总督猜想,建虏这是想围点打援。” 广宁中屯所,宁远中左所这两处,在松锦之战结束之后,其实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因此,这一次丢失这两地,也没什么人在意。 王承恩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道:“目前山海关那的主力是忠贞侯的白杆军,面对建虏没有野外救援之力。因此不得不从南方调集忠武伯回北方!” 说完之后,他向崇祯皇帝一礼,表示介绍完情况了。 崇祯皇帝便看向底下的左膀右臂,表情严肃地说道:“朕估计,建虏这是在试探,如果朝廷一直置之不理的话,他们可能会打下卫所城池,再拿下宁远城。也可能会觉得京畿之地的兵力空虚,就有可能再想着办法入侵京畿之地!”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分,严肃地说道:“如今京畿之地百废待兴,到处都在重建,绝不能让建虏再有入关的机会。只是加强蓟州一线长城防线,并不稳妥。就没有日夜防贼的道理,因此,朕的意思,既然建虏不安生,想要搞事,就狠狠地打他一顿,打得他老老实实的,等回头整顿好了关内,就再出兵光复辽东!” 他的这个话,其实带上了后世的一些习惯,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段话,其实是刘伟超说的。崇祯皇帝觉得有道理,就变为是他的意思,让他的这些臣子明白。 本来的话,刘伟超还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再一次狠狠地打疼建虏,就能让建虏少找事,以后又会消停一段时间。 当时,刘伟超还给他介绍了这个话的出处。但是,崇祯皇帝觉得这个背景,和他这个背景不同。至少他觉得,自己是够强的。 因此,他就没有引用这句话。 此时,堵胤锡听了崇祯皇帝的这个意思,当即点头说道:“陛下圣明,蓟州一战,朝廷一年时间都不用考虑辽东战事,腾出了人力物力用于关内平叛。而如今,至少中原地带的整顿,已经有了效果。如果再打疼建虏一次,那又能有几年不用考虑关外,全力平定关内的贼乱。”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堵胤锡,按照刘伟超的说法,战略。眼光是算不错的。他也是这么认为,确实算是英雄所见略同! 随后,他便对堵胤锡说道:“朕有个想法,卿等看看,是否可行?” 堵胤锡和周遇吉对视了一眼,然后都是竖着耳朵听着的。 只听崇祯皇帝接着对他们说道:“建虏既然敢深入关宁腹地,想来肯定是有备而来。如果我们的援军弱,就吃掉援军,如果我们的援军强,他们也能及时退回锦州。因此,朕的想法是,诱敌深入,然后用船运精锐到觉华岛,上岸联合宁远城的兵力进行拦截,把深入关宁的建虏一网打尽,如此便能再次重创建虏!” 对待建虏的策略,就是要消灭建虏,如此一来,建虏的人口有限,杀一个少一个,元气就会伤一分。如果能打歼灭战的,那打歼灭战对建虏的伤害是最大的。 这个想法,听起来是很不错的,至少崇祯皇帝自己觉得是如此,因此,在说完之后,他又补充说道:“不过如何诱敌深入,如何抓住战机歼灭深入关宁的建虏,这其中的把控,还是要卿在前线临阵决断。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朕也不会强求。总之,朕就一个要求,不能打败仗,打疼了建虏即可!” 要是有可能,其实崇祯皇帝都想着御驾亲征,自己去领兵打仗试试。 不过好在他也有自知之明,哪怕有刘伟超这个金手指,但是没有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的本事,还是别玩这种,会出大事的。 这个事情,大明朝的历史上,是已经有过教训的。 堵胤锡听了崇祯皇帝的想法之后,当即皱了眉头说道:“陛下,用船运兵,倒也能做到出其不意,但是,山海关没有船啊!这种战事,运兵船的数量,也不是小数。” 崇祯皇帝一听,微微一笑道:“这个船的事情,卿就不必担心。江南采购衙门的海船到了天津之后,朕已经让他们停在那里,暂时不返回江南。另外,朕也在一个月前,就让王大伴派人去登州和莱州收集能运兵的船,也已经集结到天津港口了。” 以前的时候,大明在北方是有登莱水师的。属于登莱巡抚所辖,沟通东江镇。 只是很可惜,东江镇已经不复存在,连带着登莱水师也损失巨大,还被孔有德等人带去投奔了建虏。 不过再怎么样,登莱水师原本也还有一些船只剩下,不过都被当地卫所和豪族给瓜分了。 这不,王承恩派了西厂番子过去,不管啥理由,只要适合运兵的船,统统征调。不服的话,抄家! 就这么的,王承恩就很快把船给凑到了天津港。至于以后,这些船的归属,那等以后再说。只是眼下的话,先完成关宁战事所需再说。 堵胤锡一听崇祯皇帝竟然早有准备,不由得大喜,当即叹服道:“英明不过陛下,微臣真是心服口服!”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很高兴,不过表面上,却只是淡淡地说道:“此等小事而已!” 意思是,这很普通,都没费什么脑子,不值一提。 事实上也是,因为这个主意,就是刘伟超出的。 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海陆空作战的思维,那是最基本的常识。 对于关宁那边的地形,刘伟超下意识地就想到了海军协同作战的想法。只是没有空军,要不来,再来个空军。 以前的时候,倒也和崇祯皇帝聊过气球飞艇什么的。但是,崇祯皇帝这边要做的事情太多,哪怕抄家抄来了不少钱,可强军要钱,百废待兴也要钱,最终对于这气球飞艇什么的,实际用途还不高的内容,就先不考虑了。 如果只是震撼这个时代的人,有那蒸汽火车,就已经足够了。 刘伟超的这个水陆联合作战的思路,在这个时代,却并不一定能让人一下就想到。 因为在这个时代,水师只是陆军的附庸,根本没地位可言。特别是在北方,水师的地位就更低。 因此,在堵胤锡看来,崇祯皇帝竟然想到这种打法,并且还事先做了准备,能让他这个主帅更舒服地去指挥打仗,他确实是非常佩服的! 说真的,如果崇祯皇帝不说,他都没想到这样的打法,至少到目前为止,崇祯皇帝不说,他是没想到的。 事实上,自古以来,用水师运输登陆来拦截敌人的做法,一直就很少见。而大明军队在对辽东的战事中,也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手段。 崇祯皇帝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这种作战思路,就有让他们眼前一亮的感觉。 此时,他们在讨论,周遇吉一直沉默没有说话。听到这里之后,他忽然开口问道:“陛下,不知建虏在锦州一共有多少人马?” 很显然,相对于堵胤锡等人在讨论战略层面的问题,他更在意战术方面。就想着这一战,如何具体地打? 崇祯皇帝听到他问话,便转头看向王承恩。 这一下,王承恩稍微有点尴尬了,回答周遇吉说道:“此次肆虐的建虏,大概是一万骑左右。没有步军。如果按照建虏以往的骑军和步卒估算,锦州大概有三四万人马!” 周遇吉一听,眉头一皱道:“那就是说,锦州建虏兵力如何,其实只是靠猜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03 更进一步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会议一开始,由王承恩介绍朝廷最新掌握的军情。 只听王承恩对堵胤锡等人介绍道:“建虏之前一直只是在锦州附近活动,都很少到宁远。但是从上个月开始,突然就大规模西进,不但越过宁远城,甚至还远到山海关前。几个卫所城池纷纷告急,野外粮田被建虏劫掠一空……” 以前的时候,是孙承宗主导,修建城堡的方式向辽东推进。锦州驻守关宁军主力,由祖大寿亲自坐镇。 这就等于是把战线推进到锦州以东,还有松山等城堡作为前沿城池。 如此一来,从锦州到山海关这一带,都能保证粮田生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关宁军的粮草后勤问题。 当然,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属于卫所的,是军屯。从锦州到山海关,一共就有六个卫所。宁远和锦州之间有广宁中屯所,宁远中左所。在宁远和山海关之间,则依次是宁远中右所,广宁中后所,广宁前屯卫,广宁中前所。 这些基本情况,在座的这些人都知道,因此王承恩也无须介绍,只是继续说着已知的其他情况:“建虏劫掠走了粮食后并没有退回锦州,而是有攻打各卫所城池的迹象。其中广宁中屯所,宁远中左所已经被建虏夺去,如今他们威胁其他卫所城池,据蓟辽总督猜想,建虏这是想围点打援。” 广宁中屯所,宁远中左所这两处,在松锦之战结束之后,其实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因此,这一次丢失这两地,也没什么人在意。 王承恩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道:“目前山海关那的主力是忠贞侯的白杆军,面对建虏没有野外救援之力。因此不得不从南方调集忠武伯回北方!” 说完之后,他向崇祯皇帝一礼,表示介绍完情况了。 崇祯皇帝便看向底下的左膀右臂,表情严肃地说道:“朕估计,建虏这是在试探,如果朝廷一直置之不理的话,他们可能会打下卫所城池,再拿下宁远城。也可能会觉得京畿之地的兵力空虚,就有可能再想着办法入侵京畿之地!”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分,严肃地说道:“如今京畿之地百废待兴,到处都在重建,绝不能让建虏再有入关的机会。只是加强蓟州一线长城防线,并不稳妥。就没有日夜防贼的道理,因此,朕的意思,既然建虏不安生,想要搞事,就狠狠地打他一顿,打得他老老实实的,等回头整顿好了关内,就再出兵光复辽东!” 他的这个话,其实带上了后世的一些习惯,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段话,其实是刘伟超说的。崇祯皇帝觉得有道理,就变为是他的意思,让他的这些臣子明白。 本来的话,刘伟超还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再一次狠狠地打疼建虏,就能让建虏少找事,以后又会消停一段时间。 当时,刘伟超还给他介绍了这个话的出处。但是,崇祯皇帝觉得这个背景,和他这个背景不同。至少他觉得,自己是够强的。 因此,他就没有引用这句话。 此时,堵胤锡听了崇祯皇帝的这个意思,当即点头说道:“陛下圣明,蓟州一战,朝廷一年时间都不用考虑辽东战事,腾出了人力物力用于关内平叛。而如今,至少中原地带的整顿,已经有了效果。如果再打疼建虏一次,那又能有几年不用考虑关外,全力平定关内的贼乱。”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堵胤锡,按照刘伟超的说法,战略。眼光是算不错的。他也是这么认为,确实算是英雄所见略同! 随后,他便对堵胤锡说道:“朕有个想法,卿等看看,是否可行?” 堵胤锡和周遇吉对视了一眼,然后都是竖着耳朵听着的。 只听崇祯皇帝接着对他们说道:“建虏既然敢深入关宁腹地,想来肯定是有备而来。如果我们的援军弱,就吃掉援军,如果我们的援军强,他们也能及时退回锦州。因此,朕的想法是,诱敌深入,然后用船运精锐到觉华岛,上岸联合宁远城的兵力进行拦截,把深入关宁的建虏一网打尽,如此便能再次重创建虏!” 对待建虏的策略,就是要消灭建虏,如此一来,建虏的人口有限,杀一个少一个,元气就会伤一分。如果能打歼灭战的,那打歼灭战对建虏的伤害是最大的。 这个想法,听起来是很不错的,至少崇祯皇帝自己觉得是如此,因此,在说完之后,他又补充说道:“不过如何诱敌深入,如何抓住战机歼灭深入关宁的建虏,这其中的把控,还是要卿在前线临阵决断。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朕也不会强求。总之,朕就一个要求,不能打败仗,打疼了建虏即可!” 要是有可能,其实崇祯皇帝都想着御驾亲征,自己去领兵打仗试试。 不过好在他也有自知之明,哪怕有刘伟超这个金手指,但是没有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的本事,还是别玩这种,会出大事的。 这个事情,大明朝的历史上,是已经有过教训的。 堵胤锡听了崇祯皇帝的想法之后,当即皱了眉头说道:“陛下,用船运兵,倒也能做到出其不意,但是,山海关没有船啊!这种战事,运兵船的数量,也不是小数。” 崇祯皇帝一听,微微一笑道:“这个船的事情,卿就不必担心。江南采购衙门的海船到了天津之后,朕已经让他们停在那里,暂时不返回江南。另外,朕也在一个月前,就让王大伴派人去登州和莱州收集能运兵的船,也已经集结到天津港口了。” 以前的时候,大明在北方是有登莱水师的。属于登莱巡抚所辖,沟通东江镇。 只是很可惜,东江镇已经不复存在,连带着登莱水师也损失巨大,还被孔有德等人带去投奔了建虏。 不过再怎么样,登莱水师原本也还有一些船只剩下,不过都被当地卫所和豪族给瓜分了。 这不,王承恩派了西厂番子过去,不管啥理由,只要适合运兵的船,统统征调。不服的话,抄家! 就这么的,王承恩就很快把船给凑到了天津港。至于以后,这些船的归属,那等以后再说。只是眼下的话,先完成关宁战事所需再说。 堵胤锡一听崇祯皇帝竟然早有准备,不由得大喜,当即叹服道:“英明不过陛下,微臣真是心服口服!”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很高兴,不过表面上,却只是淡淡地说道:“此等小事而已!” 意思是,这很普通,都没费什么脑子,不值一提。 事实上也是,因为这个主意,就是刘伟超出的。 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海陆空作战的思维,那是最基本的常识。 对于关宁那边的地形,刘伟超下意识地就想到了海军协同作战的想法。只是没有空军,要不来,再来个空军。 以前的时候,倒也和崇祯皇帝聊过气球飞艇什么的。但是,崇祯皇帝这边要做的事情太多,哪怕抄家抄来了不少钱,可强军要钱,百废待兴也要钱,最终对于这气球飞艇什么的,实际用途还不高的内容,就先不考虑了。 如果只是震撼这个时代的人,有那蒸汽火车,就已经足够了。 刘伟超的这个水陆联合作战的思路,在这个时代,却并不一定能让人一下就想到。 因为在这个时代,水师只是陆军的附庸,根本没地位可言。特别是在北方,水师的地位就更低。 因此,在堵胤锡看来,崇祯皇帝竟然想到这种打法,并且还事先做了准备,能让他这个主帅更舒服地去指挥打仗,他确实是非常佩服的! 说真的,如果崇祯皇帝不说,他都没想到这样的打法,至少到目前为止,崇祯皇帝不说,他是没想到的。 事实上,自古以来,用水师运输登陆来拦截敌人的做法,一直就很少见。而大明军队在对辽东的战事中,也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手段。 崇祯皇帝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这种作战思路,就有让他们眼前一亮的感觉。 此时,他们在讨论,周遇吉一直沉默没有说话。听到这里之后,他忽然开口问道:“陛下,不知建虏在锦州一共有多少人马?” 很显然,相对于堵胤锡等人在讨论战略层面的问题,他更在意战术方面。就想着这一战,如何具体地打? 崇祯皇帝听到他问话,便转头看向王承恩。 这一下,王承恩稍微有点尴尬了,回答周遇吉说道:“此次肆虐的建虏,大概是一万骑左右。没有步军。如果按照建虏以往的骑军和步卒估算,锦州大概有三四万人马!” 周遇吉一听,眉头一皱道:“那就是说,锦州建虏兵力如何,其实只是靠猜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04 杂交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因此,崇祯皇帝当然知道,周遇吉军队的具体情况。事先也和刘伟超那边打听过消息,知道吴三省等人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什么情况。 对于那些在南明时期,一直坚持维护大明正统,抵抗建虏的人,崇祯皇帝是非常有好感的。 因为他很明白那个绝望的处境之下,要想一直坚持维护大明正统,到死都不降建虏,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是多么的难得! 于是,他立刻传召,召周遇吉、李定国、刘文秀、吴三省、王之邦、白文选等人于武英殿觐见。 对于皇帝的这道旨意,周遇吉还没什么,但是其他人却是非常地惊喜。 李定国和刘文秀是享受过到京师就得到皇帝召见的待遇,他们惊喜,是因为他们的兄弟,竟然也有这样的待遇。 不要小看了这个待遇,很多官员进京,都没资格见皇帝的,更不用说,一到京师会得到皇帝立刻召见,就更是难得。 而吴三省等人,自然就不用说了,没想到皇帝对他们竟然也这么重视。只是一听到这份旨意的时候,感受到皇帝的重视,就有种自己做对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这一路北返,先是到凤阳府休整的时候,他们就见到了朝廷整顿地方,对于他们平时愤恨的地方乡绅被朝廷收拾,对于政通司的节目演出,特别是那小品,都感到非常地惊讶,也非常地喜欢。 还有那首被所有军人所喜欢的曲子,他们也喜欢,在继续北返的时候,早就被其他军人给教会了。 一路上,他们看到百姓不再躲避他们,而是欢迎他们,看着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和南方相比,和他们原有的印象相比,真得是有天翻地覆的变化,都深深地震撼了他们。 这让他们感觉到,百姓渴望天下天平! 一路上,他们也看到了有的地方在用水泥修路,还看到了传说中的铁路,正在往南铺设。到了通州之后,更是看到了李定国给他们说过,他们一直无法想象出来的蒸汽火车。 很自然的,他们再一次被震惊。 如此种种,都让他们对皇帝的印象,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在去紫禁城觐见皇帝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非常地激动,就怕自己这个草莽之辈,会有失礼之处。 因此,在给崇祯皇帝见礼的时候,他们的喊声,也格外地大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坐御座上的崇祯皇帝,看着眼前这群年轻的精壮汉子,微笑着说道:“都平身吧!” 周遇吉带着他们一起平身,然后按官职高低站定。 吴三省等人,都不敢直视皇帝,低眉顺眼,垂手而立。 看着武英殿的底面,他们都感觉,好像在做梦一样。自己竟然有朝一日,站在了紫禁城的宫殿里面! 这要是换了以前,谁能信? 只听崇祯皇帝微笑着对他们说道:“朕已经听说了,你们是自愿北上杀建虏。能有你们这样胆气的,却是不多见。朕很高兴!” 吴三省等人,听到皇帝一开口,就表扬他们,并且在言语中,能听出浓浓的欣赏之意,不由得心中都很是高兴。 都说什么伴君如伴虎,见了皇帝都是战战兢兢的,还有人说当今皇帝刻薄寡恩,杀首辅如同杀鸡,最是难伺候了! 原来这些都是假的,不是亲眼所见,差点都被那些传言给骗了!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你们都是大明好男儿,敢于迎战建虏,朕自然要多保全你们,少一些流血的可能。因此,你们就先在京师休整半个月,完成换装整训,等新任蓟辽总督到了之后,再去收拾建虏!” 这一路上,吴三省等人自然见到了京营将士们的精良护甲和军械,那是非常地羡慕。 要知道,军人打仗,有一件好的盔甲,那等于是多几条命的。特别是像京营将士们身上所穿的盔甲,简直是刀枪不入了。有这样的盔甲穿在身上,除非是被看中护甲没有防护到的地方,要不然就难以伤到他们。 因此,他们甚至私下偷偷问过李定国和刘文秀,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换装,拥有这么精良的护甲和军械! 也是这个原因,他们一听崇祯皇帝说,会先给他们半个月时间的换装整训,那是非常地高兴了。 在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带领下,他们纷纷向崇祯皇帝谢恩领旨。 崇祯皇帝的脸上一直都有笑容,看着他们,笑着说道:“如今的情况已经和以往不同,什么建虏野战无敌,那都是因为我们朝廷军队以前不行而已。而如今,你们可以问下忠武伯,听听他当初在蓟州之战的情况。建虏也是人,护甲军械都没有我们强,杀他们一个是一个,回头要不了多久,就能光复辽东。到时候,朕必定轮功行赏,只要军功够大,封侯拜将亦不在话下!” 这是给出承诺了,让渴望封侯拜将的一群人,不由得非常高兴。 随后,崇祯皇帝又下旨,李定国和刘文秀招安有功,都封为京营副将,也就是俗称的副总兵了。 吴三省、王之邦和白文选,弃暗投明,使得庐州府、安庆府等地免于刀兵之灾,封为京营参将;其他将领,则封为京营游击。 他们手下刚好要在京师整训换装,因此,都会和原有京营混编,包括加入新的京营将士,扩编为五万援军,开赴山海关。 原本吴三省等人,都是有一种担心的。 他们出身流贼,和朝廷官军比的话,是不是会受歧视?对待他们是不是会有区别?比如军饷、粮草、军械等等方面,是不是会比原有的朝廷官军要更差? 如今,他们算是放一万颗心了。 崇祯皇帝不但非常重视他们,第一时间就召见他们,并且还承诺了,给他们换装,和京营将士就是一个待遇。 这个预期,远超他们当初决定接受朝廷招安的时候。当时,他们只是冲着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原因,才答应接受招安。对于朝廷,说句实在话,其实并没有多少认同感。 但是如今,他们的心中对崇祯皇帝充满了感激。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更是多了一些认同,从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更能接受自己i如今是朝廷官军的身份了。 于是,在崇祯皇帝召见他们之后,就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地回城外营地了。 暂时他们的家小都还在南京,京师也没有他们的家,就只有住在军营的。 而在军营中,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觐见皇帝回来,有一个人就非常地羡慕。 这个人,就是一起被调回北方的吴三桂。 松锦之战后,原本以为平安无事渡过一劫,还想着从关宁这座危城调去山海关的他,却没想到崇祯皇帝事后算账,不但削了他的总兵一职,而且还在蓟州之战中,把他给调出了关宁,让他离开了苦心京营许久的大本营,派往南方凤阳去剿贼。 本来的话,他自信,以他的能力,还有麾下三千关宁骑军,打贼寇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快就能积功升迁,当回他的总兵的。 结果没想到,到了凤阳之后,竟然没有让他去剿贼,只是驻守凤阳。而流贼也压根没来进攻凤阳,搞得他就在虚度光阴。 好不容易又去了周遇吉,这是准备打大战了,结果没想到,近处几个府的流贼,竟然都被招安了,他一路奔波,基本上就没有捞到什么功劳。 好吧,打武昌是肯定的吧? 吴三桂就憋了一肚子的劲,就准备好好打这一仗,最好能亲手抓到那个八大王。这样的话,就算不如那江阴典史,也肯定能官复原职吧? 结果没想到,预想中的这场仗,又没有他的份,直接把他调回北方来了。 如果有的选,吴三桂是不想打建虏,而是选择打流贼的。毕竟在他看来,建虏难打,流贼易杀。 然而,他没想到,回到京师之后,跟他一起回来的流贼,都接受了皇帝的召见,一个个封官,而他,却没得皇帝召见。 这种落差,让他感觉到非常地失落。 于是,他就趁着晚上回府的时候,向他爹请教这个事情。 他爹就一直在京师,自然关心他儿子的将来,也因为就在京师的原因,对于朝堂上的动静,就能及时了解。 刚好儿子回京,他本来就想找儿子说事的,听到儿子这边说那些投降的流贼都被皇帝召见而他儿子没有召见时,就给他儿子说了他的观点。 吴三桂听了之后,联想到自己的一连串遭遇,深感他爹说得在理,便在次日一大早就回了城外军营,训练军队,不再往城里去了。 在周遇吉等人回京大概三天之后,原三边总督堵胤锡快马加鞭,就赶到了京师。 崇祯皇帝听到禀告,便第一时间召见了堵胤锡,商议有关建虏的战事。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05 我呸(加更)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听到说接到军令去开会的李定国回来了,吴三省等人赶紧迎出了城。 让他们有点诧异的是,还有一支军队也跟着过来,是方国安所部。除此之外,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也过来了。 这是准备总攻武昌?吴三省等人见了,心中都是如此猜测着,连忙迎上了李定国,去问情况。 李定国拱手让方国安和李若琏先进城,他才对吴三省等人说道:“辽东建虏又开始闹了,陛下已经下旨,抽调忠武伯回防京师,估计要去山海关那边。我是忠武伯麾下,自然也要回去。” 听到这话,吴三省等人不由得很是诧异,不过也不算太意外。 他们诧异的是,如今湖广这边的战事打得正顺利,就这样把军队调回去,那这边还打不打了? 不算意外的是,经常就有这样的事情,哪怕他们以前是流贼,都经历过好几回了。打着打着,朝廷军队就被调回去对付建虏,然后被建虏消灭。 因此,吴三省等听了之后,便都有话想说。 李定国看出来了,不等他们说话,就先对他们说道:“我禀告总督大人并获得同意,你们有两种选择,看你们自己怎么选了!”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看着他,竖着耳朵听他接下来的话。 只听李定国说道:“第一种选择,就是你们跟我一起北上,大概率来说,会归于我的麾下参与对建虏之战;第二种选择,就是你们留在这里,不过接下来不会有大的战事,会先对你们进行整编,到时候你们会被拆散和别的军队混编。” 要整编的这个事情,一开始就已经说过,因此,吴三省等人并不惊讶。 李定国说完之后,就看着自己手下的这些兄弟,看他们怎么抉择。 相对来说,建虏更凶残,至少名声摆在那里的。哪怕蓟州之战,建虏大败,可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建虏的战斗力也绝对比张献忠所部要强! 因此,如果有人选择流贼这里,接受改编,而不去面对更凶狠的敌人,李定国也能理解。 然而,他的话才说完一会,就听吴三省和王之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跟大哥走!” 都督是张献忠封的官职,如今已经归顺朝廷,那自然是不能叫了。 大家都是兄弟,他们自然愿意称李定国为大哥。事实上,他们中的有几个人,年纪比李定国还要大。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这么称呼李定国。 其他人听到他们两人开口,便也纷纷跟着附和起来,都要跟李定国走。 很显然,在他们的眼里,就算敌人换成是凶残的建虏,那也没关系,最要紧的是,能跟着李定国。 李定国见此,不由得心中有点感动。 事实上,有一个事情,他是没和眼前的兄弟们说的。 在军议上,总督大人其实是考虑过,让李定国留下的。 但是,李定国自己想着,接下来会面对张献忠。这是没法劝降的,皇帝也下旨,张献忠在不赦之列。他如果有的选择的话,他不愿在战场上和张献忠直接交手。 因此,李定国最终还是决定北上打建虏,而他的原本这些手下,他也向马士英提了出来,说北上抗击建虏,有熟悉的手下,会更得心应手。如果他们愿意跟随他北上的话,希望能带走。 一如前文所说,马士英其实非常关注京师的情况。他也察觉到,崇祯皇帝对李定国他们是非常有好感的。 加上李定国提出的这个要求,也是合情合理,因此就同意了。 当然了,至于到京师那边之后,皇帝是不是会做出另外的安排,他就不管了,也管不着。 此时,李定国见吴三省等人,都表示愿意跟自己走,也不多话,便对他们说道:“既然如此,就尽快收拾,交接了防务之后立刻北上。” 随后,李定国进城之后,就把情况给李若琏汇报了下。 李若琏听了,笑着说道:“你们兄弟真是够义气!这样的话,我就白来一趟了。那行,就一起北上吧!” 他过来这边,本来是要监察李定国手下的整编,并且安排和方国安所部的混编。既然李定国的手下都要去打建虏,那他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很快,北上队伍就开拔,匆匆赶到凤阳去汇合。 等到了这里之后,吴三省等人才发现,刘文秀那边,也和李定国这边一样的情况。他的那些手下,也选择了跟随刘文秀一起北上。 不过北上是要去打建虏的,因此,两支军队先在凤阳这边休整的时候,就汰弱留强。 李定国和刘文秀的手下,各自留了五千人下来。大部队还是留在凤阳这边,愿意留在军中的就进入其他军队,不愿意留在军中的就安置地方上。 除了他们之外,吴三桂所部,也奉命北调。最终,周遇吉领着将近四万军队北返。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本黄得功的手下,是参与蓟州之战的将士。 至于黄得功本人,按照崇祯皇帝的旨意,还是要留在凤阳这边坐镇。 周遇吉领军北返,刚好是秋收之后,不用携带大量的军粮,沿途自有补给,并且过了徐州之后,在运河征调船只,水陆两路并进,加快了速度。 最终,在十月初的时候,历经一个月少点,终于赶到了京师。 ……………………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他正在忙着搞基建,兴修水利,修建水泥路,修铁路等恢复民生的这些事情,结果没想到,蓟辽总督解学龙发来急报,说锦州建虏有异动,大规模的兵力越过宁远,侵袭宁远到山海关前的这些地方,粮食被抢了不少。 但是,解学龙手中,只有守城的白杆军,没有能力去和建虏野战,因此向京师求援,要求增兵。 对于关外的情况,崇祯皇帝也是两眼一抹黑。 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算有刘伟超在,也已经没法去作弊,知道建虏的情况。 崇祯皇帝收到军情的时候,便立刻召开御前会议。 他手下的大臣,包括首辅贺逢圣和左懋第等人,纷纷上奏,要求从江南调回一部分精锐军队,以应对建虏的异动。 他们就怕长城防线不够牢固,一旦再度被建虏攻破,从而肆虐京畿之地的话,那所有一切重建都会付之流水,这是朝廷没法承受的。 特别是钢铁厂、铁路等等,全都是没有一点防御能力,是修建在城外的。 说到底,一次蓟州之战的胜利,并没有让他们觉得建虏已经不堪一击。建虏多年胜仗所累及起来的心理影响,依旧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更不用说,当初蓟州之战能打败建虏的军队,大部分,或者说主力都被调去了南方平乱。 就算这些朝堂诸公有不少是南方人,可是,面对建虏的威胁,他们还是怕的,就想着从南方调回一部分精锐。 对于这个情况,崇祯皇帝自然也会去问刘伟超的意见。 而刘伟超这边,并没有直接给出意见,按照刘伟超的说法,就是他毕竟是隔了一个世界,直接来指点江山,怕是会纸上谈兵。 当然,虽然如此个说法,但是要不指点下江山,刘伟超也会觉得缺点什么。 因此,他对崇祯皇帝的提议是,稳妥起见的话,还是要调回一部分精锐为好。 再说了,离蓟州之战也已经过去一年了,建虏肯定会搞事,不是这个时间点就是那个时间点,不会安生的。 要是有可能的话,再和建虏打一仗,再打疼建虏一次,那建虏就又会安份一阵的了。 总之,这段时间内的建虏,就是欠揍! 另外,刘伟超也给崇祯皇帝分析了,提醒他,不要忘记了,江南那边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在平定贼乱的同时,整顿地方。 如果军队平乱过快的话,地方上来不及整顿,就少达成了一个目标。 虽然说,事后一样可以整顿地方,但是没有军队坐镇,怕是效果不会很好。如果可以的话,就以流贼的压力,在军队坐镇之下整顿地方,效果才会最好! 崇祯皇帝感觉很有道理,便最终决定,调回周遇吉、吴三桂所部。 孙传庭那边的军队,因为防线过大,不能让流贼北返蹿入中原地带,因此就不抽调。 另外,他担心解学龙守成有余,进攻不足,总之一句话,对于解学龙的带兵能力,他不放心。 最好的当然是抽调孙传庭回来主持,但是如今孙传庭那边的事情同样非常很重要,他不放心交给别人。 最终,崇祯皇帝做出的决定,是把堵胤锡调回,出任蓟辽总督,而解学龙则改任三边总督,算是平调了。 因为这时候的他,已经收到堵胤锡快马报捷,知道秦地和蜀地的情况。解学龙改 这一日,他正在忙着,王承恩就来禀告说,周遇吉所部已经到达京师。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06 敲打(加更)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想想看,张献忠辛辛苦苦稳定了地盘,然后治理地方种植粮食,结果那么多粮食,最终一下便宜了他!想着张献忠肯定会气得脸都歪了,李自成就很爽! 都是那个已经死了的罗汝才,要不然,张献忠早就没自己干掉了。 不过现在还行,抢到了大量的粮食。而有粮食,就能招兵买马,壮大自己的实力。实力壮大了,就又可以去抢粮食…… 李自成听着手下不时来报,说抢到多少多少粮食,他就开始做梦了。 这湖广乃是天下粮仓,确实是有道理的。也难怪张献忠占据了这里之后,就不想走了! 等吞并了张献忠之后,或许自己也可以占据湖广。当然,也可以先离开,等到粮食要熟的时候再来! 他正在想着呢,军师宋献策和高一功竟然一起匆匆前来找他。 “大将军,不好了!”高一功只是一看到李自成,就连忙喊道,“承天府丢了!” 李自成一听,很是吃惊,连忙问道:“张献忠那厮竟然有这么多兵力,反攻承天府了?” 一听这话,宋献策张口想说,但是高一功已经抢先回答道:“不是,朝廷官军大举南下,那边的都投降朝廷了!” 李自成一听,更是震惊,脸色一变,立刻确认道:“真得是朝廷军队大举南下?” 一直以来,孙传庭所部都是稳扎稳打,慢吞吞地南下,以至于李自成这边,都快忘记北方还有一头老虎了! 这时候,宋献策才有机会插嘴说道:“罗汝才原本的那些人马,都投降了朝廷,让开了去路。朝廷官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据了承天府。” 说到这里,他有点着急地说道:“大将军,属下估计荆州府也危险了,那里也有一部分罗汝才的人马,怕是也不会抵挡朝廷官军的!” 李自成一听,那还有半分占了张献忠便宜的高兴劲,当即紧皱着眉头,连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孙传庭这是搞什么?突然就南下,这一反常态的,他到底要搞什么?” “大将军,孙传庭突然有动作,怕也是为粮食而来!”宋献策一听,猜出他所想道。 顿了顿之后,他连忙又提醒道:“大将军,如今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孙传庭既然大举南下,我们必须要提早应对才行,要不然被朝廷官军分割包围,就没有一点还手之力的!” 李自成的手下,都被他派出去和张献忠那边抢粮食去了。一时半会,也根本没法集结。 不过李自成好歹也是逃窜惯了的,有的是经验。他便立刻问高一功道:“朝廷官军具体的情况如何?” 高一功听了,就连忙把他知道的情况给禀告了一番。当然,受通讯条件限制,他也只能了解一个方向的朝廷官军情况。 边上的宋献策是先在外面碰到了高一功,已经先了解过情况,此时,在高一功说完之后,他便连忙补充道:“大将军,虽然其他几个方向的朝廷官军情况还不明了。但是,根据孙传庭之前的部署,属下以为,应该也没有例外,还是各路人马稳步向南推进,不给我们北返的机会!”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李自成这边的探子自然也有去打听朝廷官军的情况,知道孙传庭的注意力,都在整顿地方上。 宋献策等人便也明白,为什么孙传庭要稳扎稳打,不让他们北返,就是因为不想让整顿后的北方重新陷入战乱而搞得一塌糊涂。 如今这一次不再稳扎稳打的方式,那就等于孙传庭之前所为就会前功尽弃。李自成这边没道理可以北返的时候不北返。 当然,人数少的话,几十人,上百人的,你真要北返,也还是能偷渡过去的。可是,大军北返,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化整为零的方式,把大部队分成小股北返,这种也是不可能的。一旦被孙传庭知道这情况,就很容易各个歼灭。 再说,就这个时代的通讯,还有路况等等,以李自成的掌控力,真要把大军化整为零的话,估计也收不回去了。 此时,李自成听宋献策的说法,他还不死心,立刻吩咐高一功立刻派出探马,去其他几个方向探听情况。 而他自己,则立刻召集牛金星等人,一起商议这个事情。 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和孙传庭硬碰硬,李自成没这个底气。孙应元和袁时中的军队就能把他的主力给打灭了,更不用说,孙传庭手下还有陈永福、革左五营等等。而如今,又加了原本属于罗汝才的那些人马! 如今这次,孙传庭所部大举向南推进,大概率是为了抢粮食而来,那肯定要夺取大部分湖广地区了。 那就意味着,如今李自成所占据的大部分地方都会受到孙传庭所部的进攻。 接下来的战事,该怎么办?打还是走,走的话又走到哪里去,就直接摆在了李自成和他手下的面前。 北方就不用说了,威胁就来自北方;东边是张献忠的地盘,虽然打得过,但是武昌府那边水路纵横,也不好打;再说了,朝廷官军大举进攻的时候,也不方便去和张献忠火并。 如果西边的话,四川是进不去了,听说窜入四川的左良玉,都已经全军覆没了。很显然,蜀地那边的战斗力很强,人生地不熟的,一下撞进去,也容易凶多吉少。 再说了,去四川的入口,已经已经被孙传庭的朝廷官军占据,要想进川,那还要和孙传庭所部打一架,就更不可能了。 那么能选择的地方,也就只有南边了。 不过这也有说道,就听宋献策给李自成等人说道:“如果我们向西南方向去的话,那是广西,土司众多,气候对我们北方人来说,可能也不会很适应。但是,朝廷官军的力量倒是薄弱。贵州也是如此,差不多情况。” 顿了顿,他看着李自成等人在思考,就又补充说道:“据说云贵两地,还有这广西,不服朝廷的甚多,至今都还有土司在造反,还没有被朝廷平定的。如果我们入云贵两省的话,应该是我们的力量最强,这点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一旦我们入了云贵,被后面追击的孙传庭一堵,怕是难以出来了。” 李自成听得眉头紧皱,显然对这条路不满意,就问宋献策道:“那要是东南方向呢?” 宋献策已经做足了功课,听到他这问话,就马上回答道:“东南方向是江西、广东等省,倒是比云贵好走,朝廷官军的力量也不算强。并且还比较富裕,只要打下城池,不愁没有粮草物资的补充。但是,也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李自成一听,连忙追问道。 这一次,宋献策还没来得及回答,牛金星就抢先说道:“八大王肯定不愿意,恐怕又会打上一仗!” “没错!”宋献策听了,点点头附和道,“属下怀疑,孙传庭所部南下之后,张献忠也会逃。南边是南直隶,应天府所在,肯定不容有失。东边的朝廷官军,肯定会严加防范。因此,张献忠想逃的话,也可能是难逃。他是最有可能入江西的。” 这种时候,李自成再去和张献忠打,他也不傻,自然是不想的。 想了一下,他便问宋献策道:“那就再看看吧,如果真得只有南下一途的话,我们再抢先去江西好了。云贵那种穷旮旯地方,能不去就不去!” 他还是带着一点期望,万一孙传庭所部在南下的途中,露出了破绽的话,他还是想北返的。哪怕付出一定的代价都可以。 等了一些天之后,李自成撒在各处的兵力开始收缩,与此同时,各地的军情急报,也纷纷汇总到李自成这边。 他所期待的万一情况,根本没有出现。孙传庭是什么人?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又没有什么人遥控指挥,就不可能犯低级错误! 让李自成想不到的是,他还收到消息,说东边的朝廷军队也在大举进攻,已经夺取了庐州府等等,张献忠那边,压力非常大,很可能也会南蹿,都等不及孙传庭这边的大兵压境了。 这种情况下,就等于是朝廷各路军队都会聚集到湖广,怎么打? 于是,李自成也吓到了。不再继续等下去,立刻下令,各路军队都向南转进。 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和张献忠所部相遇怎么办?先打一架? 如果先张献忠一步的话,等于替他开路?可要不是先他一步的话,他什么时候走不知道,万一孙传庭先打过来呢? 李自成这边,真得压力山大,就只是几天的时间,已经满嘴的泡了。 就在他考虑,要不入云贵算了。按理来说,孙传庭肯定会先剿灭窜入江西、两广的张献忠所部。 结果,就在他要下定决心这么做的时候,高一功又赶来禀告说,孙传庭所部没南下了! 这是什么情况?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07 算盘打得响(加更) 在建虏肆虐关宁一线的这段时间内,宁远城以西的宁远中右所的军户,趁着建虏劫掠了城外粮食回去之时,全部撤到了广宁中后所。再然后,联合广宁中后所的军户一起,又撤到了广宁前屯卫。 也就是说,如今的宁远城,算是一座孤城了。离宁远最近的明军所在是广宁前屯卫,防御山海关。 在原本的历史上,建虏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是在这个时间点攻打宁远。 攻克中后所城,斩杀大明游击吴良弼、都司王国安,攻取中前所,又斩杀明总兵李辅明、袁尚仁,中前所总兵黄色弃城逃走,追败之,并取中前所。 …………………… 锦州城内,建虏和硕英亲王阿济格正在和济尔哈朗商议军情。 “这两个月来,我们粮食也抢了,明狗却没有丝毫反应,只会龟缩在城里!”阿济格带着一点不屑说道,“明狗还是那明狗,并无不同。由此可见,之前入关被明狗伏击之战,图尔格他们有夸大明狗之嫌!” 虽然从事后收集到的消息看,好多人都说明军一个个都是护甲坚固,军械精良,但是,也有的人老实回答,并不清楚,只是主力大军败了,就跟着一起逃了,并不能确定明军确实一个个都是护甲坚固,军械精良的。 之所以会有如此调查结果,实在是和明军主力进行决战的那些建虏,大部分都是当场战死,没有当场战死的,也在随后的追杀中不是被俘虏就是被杀。 最终能逃回辽东的,其实有不少人是原图尔格所领的那支军队中的建虏而已。而他们,确实没有经历主力决战。 建虏高层对于蓟州之战在战后总结的结果,大部分人都认为,之所以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轻敌,中了明军埋伏。 明军中也肯定有一部分军队,比如说一向认为是明国强军的勇卫营,肯定是护甲坚固,军械精良的。至于京营,就算明国朝廷进行整编,也不可能就一下变成强军。至于全部都是换上了坚固的护甲,使用了精良的军械,这也是不可能的。 关于这一点,建虏高层还再三找洪承畴确认过。 洪承畴给建虏的答复是:大明相对大清这边来说,确实是地大物博,富裕地很,但问题是,朝廷没钱!这一点,其实建虏这边也是知道的,明国朝廷连边军的军饷都发不出来! 如此一来,明国朝廷哪来的钱去打造坚固的护甲,精良的军械?要知道,这些东西最是耗钱了! 别的不说,就说坚固的护甲,按照逃回来的人所描述的坚固程度,明军军卒所穿的护甲,反正不是鳞甲,也不是山文甲,但是坚固程度甚至比这两种盔甲都要坚固,那造价肯定不费,至少要几百两银子吧? 这样的盔甲,少一些还能想得通,全军都装备?就算逃回去的建虏异口同声地这么说,也不会有人真得全盘相信! 因为这种逻辑,根本就讲不通! 特别是建虏高层,都是从小打仗打出来的,对于军事上的事情,更是有自信。他们也无论如何说不服了自己,觉得明国军队七八万人,竟然能在松锦之战半年之后,就能做到这一点。 如果明国朝廷真有这个能力的话,会让松锦之战十二万朝廷精锐都白白送死?武装了这十二万朝廷精锐,能打败大清的机会,为什么不用? 那个时候的洪承畴,可是明国皇帝最为信任的臣子之一,有好东西,没道理一点不给啊! 如此种种,建虏高层对于蓟州之战,其实是有太多疑问了! 在休养生息了差不多一年,舔了一年伤口之后,建虏终于忍不住,便终于又开始行动了。 当然了,这也和辽东贫瘠,至少这个时候算是贫瘠之地,到收获时候,天气又不是那么热了,是适合建虏出兵的时候,他们便决定出兵试探明军的虚实。 这不,建虏还派了阿济格到锦州,增强济尔哈朗的实力。这也是为了防备,明军确实有一部分军队,真得是强军! 不过让他们遗憾的是,明军只会龟缩在城内,一如以前一样,并不敢出城野战。以至于建虏这边重拳出击,却没有对手。 抓不到大规模的俘虏验证口供,仅有的一些明军俘虏,对于朝廷强军,却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这让建虏中的怀疑派,比如说阿济格,就更是不信图尔格他们所说得明军实力。 谷</span>  这不,就听他又对济尔哈朗说道:“宁远城不好打,但是还有几座卫所城小,要想打下来却是没问题的。他们就有抢收粮食,城里估计囤积的也不少。那就再拿下那几座卫所城,如何?” 宁远城是明国重点经营的城池,高大坚固,确实是难以攻克的。真要打宁远的话,估计就要和之前打锦州一样,做好围困的准备。 阿济格也不傻,知道此时的他们,并不适合打宁远。 济尔哈朗听了他的话之后,想了下说道:“明国那边一直没有动静,很有可能是把当初蓟州之战的那支军队调去平定关内的贼乱了!不过按道理来说,这么长时间了,也该调回来了才对,但是为什么没动静呢?” 阿济格见济尔哈朗不接他的话,就有点不高兴,便直接说道:“还能为什么,肯定是贼势很大,明狗忙不过来了吧!其实,从这点上也可以肯定,明国强军绝对没有好多,估计也就那勇卫营可以说是强军而已!” 济尔哈朗不置可否,还是在那思考着。就在阿济格有点不耐烦的时候,才见到济尔哈朗看向他,对他说道:“打下剩下的那几座卫所城,直接威胁山海关,也是个不错的主意。一是能把这些城里的人口物资都抢过来,二来的话,就彻底孤立了宁远城,一旦宁远城里的粮食耗尽,就只有投降我大清这一条路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而且这种程度的进攻,肯定能打疼明国朝廷,如果真有强军的话,无论如何都会调来山海关了。要不然,一旦山海关有失,这是明国朝廷绝对不能允许的!” “对嘛,我也是这个意思!”阿济格听到这话,当即笑着说道,“我倒要看看,明国什么强军到底有多强!” 明军那边最为有名的猛将,如曹变蛟等人,都已在松锦之战战死。按照洪承畴所说,那参与松锦之战的十二万明军,已经是明国能调集到的最好的军队了。这剩下的明国强军能有多强,至少对阿济格来说,一直就是个问号。 只听他说完之后,嘴角微撇一下,露出一丝不屑,然后又说道:“掂量了明国强军的份量之后,我向陛下请战,明年我领兵入关,我才不信,明狗还能翻天了去?” 他之前已经领兵入关劫掠过一次,算是见识过关内明军的怂样。不要看他们集结的军队多,但是都只会跟在大清军队的后面,压根就不敢交手。以至于阿济格劫掠的盆满钵满出关之时,还给明军写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诸军免送! 算是狠狠地羞辱了明军一番! 济尔哈朗听了,不置可否,稍微过了一会之后,他才对阿济格说道:“先掂量下明国强军分量之后再说吧!” 在他的内心,隐隐是有些担心的。毕竟蓟州之战,死了那么多。完全可以说,大清是从未有过的惨败,哪怕军队中有很多是战力不强,只能打顺风仗的蒙古人,可大清精锐也是有好几万的! 不同于蓟州之战的,这一次的试探,必然是小心翼翼,也不会再中明军埋伏。这一战,只要明国那什么强军敢出战的话,就必然能掂量出真正的分量。 心中这么想着,济尔哈朗便又提醒阿济格道:“既然你决定去把那几座卫所拔了,就多带几门红衣大炮过去。如此,那种小城要打下来就不在话下了。” 之前去关内的时候,重炮是肯定没法带的。而如今,从锦州拉过去几门红衣大炮,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阿济格听了,当即点点头说道:“放心,这种小城还不是手到擒来!” “注意,如果明国强军真得出现,千万不要硬碰硬,能打则打,不好打就撤。”济尔哈朗听了,又叮嘱道,“记住,第一时间快马联系!” 阿济格有点不以为然,不过表面上,却还是点点头说道:“这个我当然知道!” 随后,他们又商量了一阵之后,才召开军议,点了图尔格,孔有德等人,领两万骑军出征。 带上图尔格,那是因为图尔格参与了蓟州之战,有他在,至少能提醒一下。 而带上孔有德,主要是汉军部队才会操纵火炮,轰开明军的卫所城。 而军队大部分都是骑军,就是机动作战能力强,可攻可退,不至于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吃大亏!毕竟大清已经有了一次重大损失,要是再有重大损失,那是会元气大伤的! 就这么的,至少对阿济格来说,那是信心十足地出发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08 缺少消息(加更) 这个时候,已经是十月下旬,严寒已经降临。那北风呼啸地吹着,野外已经很少有人了。 山海关,总督府内,正在召开军议。 建虏已经退去,但是预定的目标要达到,怎么引诱建虏深入关宁一线,这是个问题。 没有锦州建虏的情报,这是最大的难题。 吴三桂被崇祯皇帝敲打之后,千方百计地想表现自己,便出列说道:“大人,建虏势在必得的东西之一是粮食,不如我们往前线运粮,如此被建虏探马获悉,必然会引来建虏大军!” 要说对建虏的熟悉程度,他确实是当之无愧排在最前面的。 堵胤锡显然也很重视他的意见,想了下说道:“如果要拿下锦州,那让锦州建虏分兵,从而各个击破是最佳策略。如此一来,要引诱足够多的建虏深入关宁一线,那作为诱饵的粮食也必须足够多才好!” “大人,大部分都可以是假粮,这个没问题!”吴三桂听了,连忙接着说道,“关键是粮食既然要足够多,那护送的军队也必须要多才行。而如果是精锐护送的话,恐怕建虏不见得会吞这诱饵!如果不是精锐的话,就怕一触即溃,还知道了我们援兵到达的消息!” 这一次,要想消灭尽可能多的建虏,那对于援军已经到达山海关的事情,自然是越晚让建虏知道,那就越好的! 这诱饵怎么安排,确实是有讲究的。 忠贞侯秦良玉听了,便出列建议道:“可由末将将粮食送到前面卫所,然后再让卫所运粮,如此就不用担心消息走漏!” 阎应元一听,跟着站出来说道:“忠贞侯这边不行,您是阻击建虏的主力,不能再承担更多的事情。”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堵胤锡说道:“大人,可以由末将押送!” 堵胤锡听着他们说话,一直在思考。 要想让战局按照自己这边所想的去做,却又不知道敌情如何,这个真的很难! 他还在想着时,忽然,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却是大门口轮值的校尉,快步进来禀告道:“大人,广宁前屯卫急报,发现大量建虏骑兵,请求增援!” 说完之后,他闪到一边,一名一头汗的信使上前,把军情更详细地禀告了一番。 至少有上千骑建虏出现,并且还有截断后路的趋势之后,总兵李辅明就赶紧派出了信使,说根据迹象,建虏是有攻打卫所城池的可能,请求增援。 堵胤锡一听,不惊反喜。 这边正在想着怎么引诱建虏出兵呢,建虏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于是,他赶紧问了下细节,一直到问不出什么来了,才让信使下去,然后对底下众将说道:“来得好,只是不知道建虏一共多少人马?” 一听这话,阎应元便立刻上前奏道:“大人,末将愿去一趟,抓几个建虏俘虏过来,便能清楚这次建虏的大概情况了!” “好!”堵胤锡一听,立刻答应道,“如此,速去速回!” 阎应元得令,便立刻大步而出。 然后,堵胤锡立刻看向秦良玉道:“你要立刻准备,随时登船!” 商定的拦截建虏的军队,就是秦良玉的白杆军,还有这次增援而来的车营。 秦良玉一听,立刻领命。 对于这个任务,应该算是危险性很高的任务,但是秦良玉并没有丝毫犹豫,当时一提出来,她就应下了的。 按照秦良玉的说法,说她在山海关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机会和建虏交战。这次有机会,就要替她兄弟报仇。 他指得是秦邦屏,当年参与浑河血战,大量杀伤建虏之后战死在这辽东。 此时,堵胤锡在吩咐完秦良玉之后,便又转头看向最外侧的一个将领道:“郑鸿逵?” 这个人就是郑芝龙的弟弟郑鸿逵,本来是被郑芝龙安排在江南采购衙门帮郑森的。这一次,押送海船到天津港,结果没想到,被留在了这里,要在北方执行运兵的任务。 不过对他来说,这却是好事! 本来的话,他是武进士出身,想要有个功名但是没这个机会。因为历史上的郑芝龙,在这个时候其实还是在闷声发大财中。 结果倒好,留在这北方之后,是由刘伟超提议,崇祯皇帝就给他加了个山海关海防游击的军职,统领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运输船队。 相对其他人来说,这个郑鸿逵在原本历史上的经历,倒也是让崇祯皇帝赞赏的。这个游击官职,自然就不会不给。 不要小看了海防游击,全国都没几个;就等于是渤海湾这边,海军中,他就是老大了。 此时听到堵胤锡点他的名,便立刻出列,抱拳大声应道:“末将在!” 官场上,他也终于走出了这一步了。 只听堵胤锡严肃地问他道:“如今的天气,船队多久能到宁远?” 这个问题,别人还没法回答,只有问他。而这个答案又非常重要,因为那个时候就没有有效通讯手段,远距离的配合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拦截过慢,会被建虏逃回锦州,增加攻打锦州的难度;如果拦截过快,会惊动建虏,并且很可能会让拦截的白杆军损失惨重。 郑鸿逵自然也知道这个答案的轻重,便连忙回答道:“大人,这关系到上下船的速度,还有风浪的变化,末将如今说了也是无用。不如等到要出发时,末将再根据情况禀告。” 其实,他还有一个原因没说。就是这些运兵船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不是所有的船,都是郑家的船队,对于这些船的情况,他也还没有数,就不敢乱说。 堵胤锡听了,觉得这是实在说法,而不是应付他,便点点头,然后看向其他人道:“如此,你等都回去备战!” “末将遵命!”总督大堂内,响起了响亮的声音。 从始至终,李定国和刘文秀等人,都没有说话,倒不是说他们对这样的场合紧张,而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到过辽东,人生地不熟,就谨慎为主了。 ……………… 当阎应元带着亲卫赶到广宁中前所时,已经发现这边有建虏探马的踪迹了。 中前所城头,总兵黄色听到禀告,连忙过来,看着城下的阎应元,当即大声问道:“援军何在?” 他就纳闷了了,怎么江阴伯只带着几十个亲卫过来,这有个什么用? “开城门!”阎应元部答他,只是大声喊道。 黄色听了,连忙下令把城门开了一条缝,然后在门口迎上了阎应元,就立刻再问道:“建虏这次是大举来犯,援军呢?” 看到黄色有点着急的样子,阎应元却只是问道:“何以知道建虏大举来犯?建虏的情况,可曾了解了?” 黄色一听,心中估计援军肯定没来,不由得有点失望,当即回答道:“建虏探马都来了不知道多少批,就这架势,建虏绝对是大举来犯才会有的。” 这也就是说,他其实是在瞎猜的。 阎应元心中有数之后,便立刻说道:“守好城池,固守待援,我去抓些俘虏,好回报总督大人!以防万一,你这边做好策应!” 黄色一听,有点傻眼,没想到阎应元只带着亲卫过来,竟然是做抓俘虏这样的事情。 “我说江阴伯,这…这也太不明智了!”黄色一听,苦着脸说道,“建虏肯定是大举来犯的,赶紧让总督大人派援军吧,把白杆兵派来!” 他压根不知道,其实总督大人都已经换人了。山海关那边,远不止白杆军可派。 阎应元懒得理他,立刻带着他的亲卫,拍马出城,去找建虏探马了。 赶紧让人关了城门的黄色,心中很是忐忑,就在城头上看着阎应元消失在视线内。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阎应元领着亲卫再次出现。 黄色发现,阎应元果然是抓到了三个俘虏,就横在他亲卫的马背上。另外,好像阎应元的亲卫,也有两个负伤的,手臂上包扎着的。 “建虏已经包围了前屯所,有不少人。”阎应元在城外向黄色喊道,“加强防御,固守待援!” 黄色一听,很是烦躁,固守待援,固守待援,什么时候才能来援军? 建虏来了,那肯定是大举来犯的啊!就凭这些卫所城池,如何能守住? 在阎应元回去大概半个时辰不到的时候,就听到马蹄声隆隆,两千多骑建虏出现在黄色面前,嗷嗷怪叫,不停地挑衅城头。就如同是暴躁的熊,要找人厮杀一般。 “他娘的,这肯定是来报复的!”黄色看了,心中叫苦。 阎应元是抓了人走了,但是,建虏俘虏是这么好抓的?这下好了,激怒建虏了啊! 山海关外的军队,都是没有整编的。崇祯皇帝把资源都用在了关内,因此这些人对于建虏,就一如以前那样,怕得很。 对于黄色的抱怨,阎应元自然不知道,等回到山海关之后,立刻审讯,随后马上就去找堵胤锡,把建虏的情况给禀告了一番。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09 明军还是以前的明军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这个时候,已经是十月下旬,严寒已经降临。那北风呼啸地吹着,野外已经很少有人了。 山海关,总督府内,正在召开军议。 建虏已经退去,但是预定的目标要达到,怎么引诱建虏深入关宁一线,这是个问题。 没有锦州建虏的情报,这是最大的难题。 吴三桂被崇祯皇帝敲打之后,千方百计地想表现自己,便出列说道:“大人,建虏势在必得的东西之一是粮食,不如我们往前线运粮,如此被建虏探马获悉,必然会引来建虏大军!” 要说对建虏的熟悉程度,他确实是当之无愧排在最前面的。 堵胤锡显然也很重视他的意见,想了下说道:“如果要拿下锦州,那让锦州建虏分兵,从而各个击破是最佳策略。如此一来,要引诱足够多的建虏深入关宁一线,那作为诱饵的粮食也必须足够多才好!” “大人,大部分都可以是假粮,这个没问题!”吴三桂听了,连忙接着说道,“关键是粮食既然要足够多,那护送的军队也必须要多才行。而如果是精锐护送的话,恐怕建虏不见得会吞这诱饵!如果不是精锐的话,就怕一触即溃,还知道了我们援兵到达的消息!” 这一次,要想消灭尽可能多的建虏,那对于援军已经到达山海关的事情,自然是越晚让建虏知道,那就越好的! 这诱饵怎么安排,确实是有讲究的。 忠贞侯秦良玉听了,便出列建议道:“可由末将将粮食送到前面卫所,然后再让卫所运粮,如此就不用担心消息走漏!” 阎应元一听,跟着站出来说道:“忠贞侯这边不行,您是阻击建虏的主力,不能再承担更多的事情。”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堵胤锡说道:“大人,可以由末将押送!” 堵胤锡听着他们说话,一直在思考。 要想让战局按照自己这边所想的去做,却又不知道敌情如何,这个真的很难! 他还在想着时,忽然,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却是大门口轮值的校尉,快步进来禀告道:“大人,广宁前屯卫急报,发现大量建虏骑兵,请求增援!” 说完之后,他闪到一边,一名一头汗的信使上前,把军情更详细地禀告了一番。 至少有上千骑建虏出现,并且还有截断后路的趋势之后,总兵李辅明就赶紧派出了信使,说根据迹象,建虏是有攻打卫所城池的可能,请求增援。 堵胤锡一听,不惊反喜。 这边正在想着怎么引诱建虏出兵呢,建虏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于是,他赶紧问了下细节,一直到问不出什么来了,才让信使下去,然后对底下众将说道:“来得好,只是不知道建虏一共多少人马?” 一听这话,阎应元便立刻上前奏道:“大人,末将愿去一趟,抓几个建虏俘虏过来,便能清楚这次建虏的大概情况了!” “好!”堵胤锡一听,立刻答应道,“如此,速去速回!” 阎应元得令,便立刻大步而出。 然后,堵胤锡立刻看向秦良玉道:“你要立刻准备,随时登船!” 商定的拦截建虏的军队,就是秦良玉的白杆军,还有这次增援而来的车营。 秦良玉一听,立刻领命。 对于这个任务,应该算是危险性很高的任务,但是秦良玉并没有丝毫犹豫,当时一提出来,她就应下了的。 按照秦良玉的说法,说她在山海关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机会和建虏交战。这次有机会,就要替她兄弟报仇。 他指得是秦邦屏,当年参与浑河血战,大量杀伤建虏之后战死在这辽东。 此时,堵胤锡在吩咐完秦良玉之后,便又转头看向最外侧的一个将领道:“郑鸿逵?” 这个人就是郑芝龙的弟弟郑鸿逵,本来是被郑芝龙安排在江南采购衙门帮郑森的。这一次,押送海船到天津港,结果没想到,被留在了这里,要在北方执行运兵的任务。 不过对他来说,这却是好事! 本来的话,他是武进士出身,想要有个功名但是没这个机会。因为历史上的郑芝龙,在这个时候其实还是在闷声发大财中。 结果倒好,留在这北方之后,是由刘伟超提议,崇祯皇帝就给他加了个山海关海防游击的军职,统领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运输船队。 相对其他人来说,这个郑鸿逵在原本历史上的经历,倒也是让崇祯皇帝赞赏的。这个游击官职,自然就不会不给。 不要小看了海防游击,全国都没几个;就等于是渤海湾这边,海军中,他就是老大了。 此时听到堵胤锡点他的名,便立刻出列,抱拳大声应道:“末将在!” 官场上,他也终于走出了这一步了。 只听堵胤锡严肃地问他道:“如今的天气,船队多久能到宁远?” 这个问题,别人还没法回答,只有问他。而这个答案又非常重要,因为那个时候就没有有效通讯手段,远距离的配合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拦截过慢,会被建虏逃回锦州,增加攻打锦州的难度;如果拦截过快,会惊动建虏,并且很可能会让拦截的白杆军损失惨重。 郑鸿逵自然也知道这个答案的轻重,便连忙回答道:“大人,这关系到上下船的速度,还有风浪的变化,末将如今说了也是无用。不如等到要出发时,末将再根据情况禀告。” 其实,他还有一个原因没说。就是这些运兵船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不是所有的船,都是郑家的船队,对于这些船的情况,他也还没有数,就不敢乱说。 堵胤锡听了,觉得这是实在说法,而不是应付他,便点点头,然后看向其他人道:“如此,你等都回去备战!” “末将遵命!”总督大堂内,响起了响亮的声音。 从始至终,李定国和刘文秀等人,都没有说话,倒不是说他们对这样的场合紧张,而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到过辽东,人生地不熟,就谨慎为主了。 ……………… 当阎应元带着亲卫赶到广宁中前所时,已经发现这边有建虏探马的踪迹了。 中前所城头,总兵黄色听到禀告,连忙过来,看着城下的阎应元,当即大声问道:“援军何在?” 他就纳闷了了,怎么江阴伯只带着几十个亲卫过来,这有个什么用? “开城门!”阎应元部答他,只是大声喊道。 黄色听了,连忙下令把城门开了一条缝,然后在门口迎上了阎应元,就立刻再问道:“建虏这次是大举来犯,援军呢?” 看到黄色有点着急的样子,阎应元却只是问道:“何以知道建虏大举来犯?建虏的情况,可曾了解了?” 黄色一听,心中估计援军肯定没来,不由得有点失望,当即回答道:“建虏探马都来了不知道多少批,就这架势,建虏绝对是大举来犯才会有的。” 这也就是说,他其实是在瞎猜的。 阎应元心中有数之后,便立刻说道:“守好城池,固守待援,我去抓些俘虏,好回报总督大人!以防万一,你这边做好策应!” 黄色一听,有点傻眼,没想到阎应元只带着亲卫过来,竟然是做抓俘虏这样的事情。 “我说江阴伯,这…这也太不明智了!”黄色一听,苦着脸说道,“建虏肯定是大举来犯的,赶紧让总督大人派援军吧,把白杆兵派来!” 他压根不知道,其实总督大人都已经换人了。山海关那边,远不止白杆军可派。 阎应元懒得理他,立刻带着他的亲卫,拍马出城,去找建虏探马了。 赶紧让人关了城门的黄色,心中很是忐忑,就在城头上看着阎应元消失在视线内。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阎应元领着亲卫再次出现。 黄色发现,阎应元果然是抓到了三个俘虏,就横在他亲卫的马背上。另外,好像阎应元的亲卫,也有两个负伤的,手臂上包扎着的。 “建虏已经包围了前屯所,有不少人。”阎应元在城外向黄色喊道,“加强防御,固守待援!” 黄色一听,很是烦躁,固守待援,固守待援,什么时候才能来援军? 建虏来了,那肯定是大举来犯的啊!就凭这些卫所城池,如何能守住? 在阎应元回去大概半个时辰不到的时候,就听到马蹄声隆隆,两千多骑建虏出现在黄色面前,嗷嗷怪叫,不停地挑衅城头。就如同是暴躁的熊,要找人厮杀一般。 “他娘的,这肯定是来报复的!”黄色看了,心中叫苦。 阎应元是抓了人走了, 山海关外的军队,都是没有整编的。崇祯皇帝把资源都用在了关内,因此这些人对于建虏,就一如以前那样,怕得很。 对于黄色的抱怨,阎应元自然不知道,等回到山海关之后,立刻审讯,随后马上就去找堵胤锡,把建虏的情况给禀告了一番。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0 疯了么 “你所说得厉害明军呢?”阿济格看着回来向他禀告的图尔格,忍不住喝问道,“在哪里?” 图尔格听了,心中都有点恍惚。 明军还是那个明军,依旧是那个味道,不对,那个感觉,遇到大清军队,就闻风而逃! 这种可不会是假冒的,丢城失地不说,人口、物资都是弃之不顾!如果是诈败的话,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那个明将够不要脸,让他的手下死命抵抗,他才得以逃脱,要不然,就连那个明将都拿下了! 可是,那蓟州之战! 说真的,一想起去年的蓟州之战,在他的骨子里,都还有恐惧在的。明军的追杀,让一向赢惯了战事的他们,犹如惊弓之鸟。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赶紧继续逃命! 如果不是阿巴泰打出主帅的旗号,去吸引明军围追他,图尔格等人,说不定就没命逃出关外的了! 想着这些,图尔格有点讪讪地回答道:“估计是关内太乱,明国那支强军还没来吧!” “呵呵!”阿济格一听,当即冷笑一声道,“这都过去了多少时间了,你口中那支所谓的强军,就算离山海关再远,也该被明国皇帝调回来了吧?可是,人呢?” “……”图尔格一听,无言以对。 按时间来算的,确实如同阿济格所说,明国那支强军也该出现了啊? 但是,如今明国军队在关外丢城失地,如今很快就只剩下宁远一座城了。都不用打,再派兵拦个半年,宁远城的粮食耗尽,便能不攻自破了! 难道明国皇帝,对于这些都不在意? 这不可能啊! 当初打锦州的时候,明国皇帝还调集了全国的强军,赶赴山海关支援的呢! 他正在纳闷着,阿济格就又在那说道:“你总不可能说关内的流贼也是强军,所以明国朝廷的强军和流贼的强军僵持不下,或者干脆,被关内流贼强军给灭了吧?要不然,你所谓的强军在哪里?” 此时的他,当然不知道,崇祯皇帝压根就没想着立刻消灭流贼,而是要利用流贼整顿地方。 图尔格当然也不知道,听到阿济格的话,唯有再次无言以对。 而在阿济格的眼中,他算是看明白了。所谓的明国强军,也就是那一场蓟州大战,图尔格等人因为自己打得一败涂地,就夸大了明军的强大,以此为他们自己开脱! 当然,能打败阿巴泰的大军,那支明军至少不会像这些关外明军一样弱!但是,强,也是有限! 这么想着,他也已经说了一顿图尔格,便冷声对他命令道:“去把中前所的明狗都押来前屯卫,另外,派兵驻守中前所!” 虽然阿济格还是看不起明军,但是毕竟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基本的事情还是不会落下的。 中前所是完整无缺地被拿下,他就派人驻守,可以做到大军的预警作用。就算山海关那边会出兵的话,他们也要先攻打中前所才行。 既然中前所都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那这个前屯卫,他也想兵不血刃就拿下来。因为要是炮轰前屯卫的话,打坏了回头还要修。 此时的他,已经把前屯卫看成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图尔格领命,便又领着手下走了。 而在前屯卫这边,所有的建虏都在休整,对前屯卫围而不攻。 不止是阿济格,包括他的手下建虏都是一样,因为遭遇到的明军,依旧是他们印象中的明军,这让他们原先一直紧绷着的神经都放松了。就如同他们以前纵横关外一样,都随意休息,以此彰显大清的强大,羞辱城内的明军,打击明军的士气。 …………………… 再说宁远城这边,时间回到昨日傍晚,北风呼啸之下,城头上的守军,都是缩在墙角,士气低落。 “你们说,朝廷会来援军么?”有军卒忍不住问身边的同袍道。 “会来的吧?朝廷不是打赢了蓟州之战么?” “可是,过去了这么久怎么还不来?你们看,城外的建虏,还是那么的嚣张,都不把我们当回事的。” “是啊,这一次,建虏至少过去了两万铁骑吧,压根就不管我们,往山海关而去了,这肯定是去攻打山海关了吧?还带着红夷大炮的!” “山海关怕是难打,但是那几座卫所城池就危险了!” “这么一来,我们宁远城岂不是也危险了?” “……” 从他们的低声议论中就能听出来,他们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为他们的将来担惊受怕。 这一点,不但是在普通军卒中如此,包括驻守宁远的总兵袁尚仁,同样也是差不多。 此时的宁远城,士气低落,已经和一座死城差不了多少了! 事实上,自从锦州被建虏夺去之后,宁远城的这种处境,就已经决定了的。 也是因为如此,当初松锦之战结束之后,原本是宁远总兵的吴三桂,才会想着办法调离宁远城。 在寒风呼啸声中,不知道是谁,忽然惊讶地喊了起来道:“你们看,有船!有船,好多船!” 听到喊声的城头上的明军军卒,连忙都站起来往海的方向看去。 果然,就看到有很多船,长长地一溜,各种船都有,往宁远而来,最前面的船,甚至都已经靠在岸边,有明军将士已经在下船了。 这一看之下,顿时所有城头上的守兵都兴奋了。 “哈哈,来援军了,大家快来看,来援军了!” “来得不少啊,这下宁远有救了!” “……” 在这兴高采烈声中,也有一些聪明人发现了不对。 就听他们疑惑地问道:“援军为什么是坐船来的呢?” “该不会是打不过建虏铁骑,所以就坐船过来了吧?” “肯定是这样,要不然从陆路直接推进,不是更方便么?” “呀,这是跑来我们宁远一起守城的吧?建虏还是野战无敌,以后建虏封锁了海边,我们就还是孤军了啊!” “就是,再等两月,海上都要结冰了,都不用建虏封锁海边,船就来不了,补给怎么办?” “……” 被这些聪明的军卒一说,刚才还热闹起来的城头,顿时就犹如被人泼了一盘冷水,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差不多所有的军卒,都失去了高兴劲,因为他们认为,该是怎么样的结局,最终还是怎么样的结局! 就连总兵袁尚仁听说了,也提不起什么兴致,甚至都没去城头上看动静。 很快,海岸线这边,有几个明军将士一路向宁远城小跑着过来,到了城下之后,便大声对城头上喊话道:“忠贞侯来援,你们总兵呢,出来说话!” 听说来的是白杆军,城头上的守军才多了一些士气。毕竟白杆军对建虏,那是死战不退的,名声在那摆着的。 于是,有人立刻再去禀告总兵。 在这中间,秦良玉也已经下船,很快来到宁远城下。不过她发现宁远城还是紧闭着大门,便是眉头一皱。 在她到了一会之后,袁尚仁才出现在城头。 大明就只有一个带兵女将,并且还年纪大了,又在关外,就算不认识秦良玉,也肯定能知道,她就是忠贞侯秦良玉! 对于秦良玉,哪怕是袁尚仁,也还是尊重的。巾帼英雄,不让须眉,能做到秦良玉这样的,那是绝无仅有! “来啊,快快开城门,让忠贞侯进城!”袁尚仁只是一看到秦良玉,便连忙大声喊道。 秦良玉听了,却是大声回道:“我奉总督大人之命,前来宁远拦截建虏。宁远将士,亦归我调度。你立刻调集一千军卒,携带铁锹等物,出城协助!” “……”一听她这话,顿时,所有人都听傻眼了。 他们以为,自己是听错了! 让他们出城协助?什么意思?不据城而守? 忠贞侯是没说错吧,拦截建虏?不会去野地里拦截吧?这是疯了么? 过了好一会之后,袁尚仁才回过神来,难以置信地再次确认道:“去……去城外拦截…拦截建虏铁骑?” 后面还有半句话,他没说出口:疯了么? 秦良玉听得眉头一皱,当即回道:“时间紧迫,休得耽搁,否则军法从事!” 她算是明白的,这些朝廷官军,都是被建虏给吓破胆了的。与其在这里和他们解释,还不如先做了再说。 随后,他立刻骑马而走,去查看事先选定的拦截阵地。 已经上岸的白杆军将士,有一部分人立刻向秦良玉过去的方向开拔,还有一部分人,则留在岸边,帮助车营把偏厢车推到岸上。 整个海岸线,人潮汹汹,到处都是人,颇有那种热火朝天的感觉,这让城头上的守军,看得目瞪口呆。 看到白杆军压根没有进城的样子,袁尚仁也不敢怠慢了,他连忙传令,点了一千多名非直系的军卒,让他们带着铁锹等物,赶紧出城去,听白杆军的指挥。 至于他自己,依旧躲在城里,甚至还把城门关得紧紧地,就好像城外的不是友军,而是建虏一样。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1 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加更) 等到天色马上就要黑下来的时候,袁尚仁就感觉到很不对劲了。 白杆军这是真得要去拦截那两万多的建虏铁骑么? 他在城头上发现,从船上下来的军卒,竟然都是去野外修筑防御工事,压根就没想着进城的。 那车营组成一条长长的隔离带,他派出去的那一千多手下,则在车营前面的野地里挖坑,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坑,一看就是预防骑军冲锋的。 这真得是铁了心要拦截建虏铁骑? 可是,凭什么要拦截建虏铁骑?难道能保证建虏铁骑会逃回锦州去? 难不成,是当初蓟州之战的朝廷强军已经到了,所以才有把握打败那两万多的建虏铁骑,因此才要拦截建虏铁骑,从而全歼建虏铁骑? 想着这些,袁尚仁越想越觉得可能,顿时,他就坐不住了! 他心中很明白,秦良玉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做的! 也就是说,有一场大功就在眼前,而他,却还躲在城里! 正当他心中的时候,忽然有手下来禀告说,忠贞侯传令他即刻前去,不得有误! 之前在城头的时候,他确实看到了秦良玉手中有总督大人的令牌,他归于忠贞侯节制,如果不去的话,就是抗命! 这么想着,他便动了心思,胆气也多了一些,便立刻出城去找忠贞侯了。 在热火朝天的野地里,袁尚仁见到了秦良玉,发现她正在就地形,和手下将领说着什么。 看这个架势,真得有大打一仗的可能! 如果蓟州之战的朝廷强军到了的话,真得是大有可为了!不说别的,光是蓟州之战,能打得建虏溃逃出关就是证明! 秦良玉看到袁尚仁到了,便吩咐她手下散去,然后对袁尚仁吩咐道:“你派出宁远夜不收,往我阵线东西两侧撒出去至少十里,警戒建虏游骑!另外,集结一支精锐,用于晚上驻防此道防线,白杆军先休整,等明日白天战起,再轮换作战。还有,你来看这,明日建虏逃窜进攻车营,人数少不用管,人数多的话,城头火炮侧击……” 袁尚仁听得不敢怠慢,跟着秦良玉的手势,跟着看地形,看部署。 他心中已经确定,这是明明白白地要全歼那些越过宁远城的建虏铁骑! 这个胃口,真得好大! 想着这个,他不由得大喜。 说真的,如果让他担任此次拦截的主力,那他绝对是没这个胆子的。哪怕功劳再大,那也得有命去赚才行! 可是,听秦良玉的安排,他只是协防,这点活还是能干的! 如果能全歼建虏铁骑的话,这么大的功劳,他能分到一些,也是满足了。 这么想着,他便在秦良玉吩咐完之后,就立刻答应下来,赶紧去安排。 作为警戒之用的夜不收,赶紧摸黑撒出去。 城内的火把长龙,陆续出城,,替代了一半白杆军将士,轮值车营阵地。 阵前的陷马坑之类,感觉挖得太少,袁尚仁就下令多挖一些。 他的手下,听说朝廷强援已经到了,要一口吃掉那些建虏铁骑,顿时,也都是一个个非常兴奋。 作为大明军人,特别是他们这些驻守在关外的大明军人,那是看惯了建虏的嚣张。 你要说气不气?当然气了! 然而,他们没有办法,打不过,只能躲城里,血气被消磨,就差混吃等死的那种。 可如今,家里大哥回来了,能帮着出气了,自然也就生龙活虎起来,干劲十足! 寒冷的北风,似乎也不那么冷了! ……………… 第二天天亮,一群建虏骑兵,往山海关而去。 “走,去看看山海关的明狗!反正闲着没事做,去羞辱他们一番!” “没错,都是不敢出来的怂货,吓死他们去!” “谁要能激怒明狗,让他们出战的话,回头额真大人肯定有赏!别的不怕,就怕明狗又是躲在乌龟壳里不出来!” “我赌明狗肯定不敢出城,要不然我自己喝自己的尿!” “这有什么稀奇的,我赌明狗敢出来的话,我吃屎!” “咦,你们别说话,好像有动静!” “什么动静?疑神疑鬼的!” “不好,好像确实有动静,有好多骑军!” “这是我们的骑军吧?好像也不对,方向不对!” “……” 在这些建虏的疑惑间,他们就看到了一支铁骑正从山海关方向,向他们直奔而来。 红色的军服,如虹的气势,滚滚铁骑,隆隆作响,并且根本看不到尾,只是听动静,绝对是大规模的骑军出关了! “不好,快撤!” 建虏头目一见之下,当即二话不说,立刻调转马头逃跑! 其他建虏见了,也没一个人有废话,都是脸色一变,赶紧先逃为上。 那么多的明国骑军杀过来,脑子坏了才不跑! ………………………… 图尔格正在广宁中前所城内巡视! 这里的明国军民,刚刚被驱赶出城,押往广宁前屯卫。空出来的城池,全都是没有被破坏,几乎被完整接受的。粮草物资,都有囤积不少。 看来,粮食收获的时候,这些明国军民在大清军队到达之前抢收了不少。 呵呵,不过这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便宜了大清! 他正满意着呢,就感觉到地面隐隐震动。以他的经验,一下就反应过来,这是大规模的骑军奔驰,才会有的动静。 “这是英亲王已经拿下前屯卫,领兵前来这边了?”图尔格一点都不慌,只是有点疑惑。 自己从那边刚过来,不是还没攻城的么?要用中前所的明国军民去威胁前屯卫,逼迫他们投降的,这人都还在路上,没那么快啊! 难不成,是前屯卫也和这中前所一样,眼见着要被大清攻破城池,没有了希望,就投降了! 肯定是这样了! 图尔格刚得出这样的结论,忽然却脸色一变。 因为又过了这么一会之后,他已经感觉到,骑军过来的方向不对! 这不是来自前屯卫的骑军,而是来自山海关那边的骑军! “戒备,所有人上城头!”图尔格一边大喊,一边连忙跑上城头去看情况。 在他才跑了几步,就有急匆匆地手下找到了他,脸色惨白地禀告道:“不好了,蓟州……蓟州的明军到了!” 很显然,这个手下也是参与过蓟州之战的。因此,能认出骑军的来源! 图尔格一听,犹如被晴天霹雳一样劈中脑门。 阿济格他们不怎么相信蓟州之战的明军有多强,但是他作为参与者,却是感受过的。一听来得是那支明军,以前不知不觉间刻在他骨子里的恐惧,一下就又冒出来了。 “真得是那支明军?”图尔格一边赶紧往城头上赶,一边还带着侥幸心理问道。 “绝对错不了,大人上城头去看下就明白了!” 也是中前所的城池小,图尔格很快就上了城头,就看到山海关方向,一支骑军正往这边杀过来。 在这支骑军的前面,还有二三十名大清骑兵,正在疯狂催着战马逃跑,往中前所逃过来。 “快,开城门!” 图尔格一听,立刻喝止手下头目道:“不能开,让他们绕城而过,去找殿下求援!” 说完之后,他又大声喊道:“都守好了,明军都是骑兵,无法攻城的。等英亲王殿下援军一到,便能打败明军!” 听到他的话,他的手下纷纷如临大敌,在城头上严阵以待。 那些个逃跑的建虏骑兵好不容易逃到中前所,却发现这边压根没开城门,便只好绝望地绕城而逃。 在他们的身后,吴三桂领着他的三千关宁铁骑,已经追到了最前面,就离那些逃跑的建虏骑兵不远了。 于是,就在中前所建虏的眼前,开始射杀那些落后面的建虏骑兵。 这一幕,在这关宁一线上,在以前的时候,那可是要换个位置来的。 逃跑的,可都是明军夜不收,不开城门的,也只会是明军,追杀的,更是只会是建虏! 而如今,这些全都换位了! 城头上的建虏,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有人愤怒,有人不甘,可更多的人,却是沮丧。 城外的明军,是那么的强大,那么的嚣张,可是,他们却没有办法,压根不敢出城去救,也不敢开门。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那么做的话,这支强大的明国骑军,定然也会把他们撕得粉碎! 出乎图尔格的意料,隆隆的铁蹄声,压根就没有停住,绕过中前所,继续向东方向滚滚前进。 站在城头上的他,看着一支又一支的明国骑军从中前所经过,大概有两万多骑的样子,有勇卫营的旗号,也有京营的旗号,绝对是蓟州之战的明军,绝对错不了。 好不容易等骑军过去之后,他又发现,明国的步军出现了,并且源源不断,看不到尽头。 看到这一幕,图尔格的脸色白了又白,心中想到了一句话: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 上一次蓟州之战,他跑掉了! 这一次,他被困在中前所,怕是跑不掉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2 喜极而泣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412喜极而泣这一次,再也不会有主帅会牺牲自己,吸引明军的注意,从而让他逃出升天了! 图尔格这么想着,心中清楚地很! 阿济格在广宁前屯卫,看到明国大军杀过去之后,他杀得过就杀,杀不过就跑! 当初之所以是带骑军过来,就是预防万一遇到这种情况,能及时跑掉! 因此,阿济格肯定没事,自己是死定了! 图尔格看着耀武扬威的明国步军经过,至少在他看来,就是在耀武扬威,无视他们这些大清勇士! 喏,那些明军军卒,一边走一边都在看城头这边,那嘴脸,就是在冷笑,嘲笑! 还有,还有明军军卒,甚至都有在对城头这边指指点点的,就像看戏一样,不对,看猴子一样! 这可真是太气人了! 然而,气归气,图尔格却一点想杀出城的想法都没有。 城里才两千不到的骑军,城外是数不清的明国步军,并且一看还都是精锐,出城送死么? 这么想着,他转头看看城头上的手下。 稍微查看之后,图尔格忽然发现一个现象。 就是他的这些手下,以前经历过蓟州之战的那些,一个个脸色格外地难看;而那些没有经历过蓟州之战的手下,则有不少人的脸上都是愤怒。 这都是没吃过明军的亏啊,要不然,这种情况下,哪来的愤怒? 这么想着,图尔格又重新看向城外,看向那些行军中的明国军卒,一时之间,他不知道他该怎么办好了! ………………………… 山海关到宁远城,中间一共是四个卫所城,分为五段路,每段路大概都是六十里左右,也就是步军行军一天的路程。 其中山海关到广宁中前所,以及中前所到前屯卫的路程要短一些。 在中前所到前屯卫的路上,大约一千建虏骑军,押解着四五千明国军民往前走着。 这些明国军民,都是中前所的军民,他们的总兵黄色看到建虏来袭,就放弃了守城,闻风而逃,把他们丢给了建虏。 如今,在寒风呼啸声中,这些大明军民都是垂头丧气,甚至可以说,绝望地走着。 他们是辽东人,自然非常清楚,虽然他们在大明这边,也是被军将欺压,可好歹能过日子,但是被建虏劫掠去之后,那是要给建虏当牛做马,甚至建虏主子不高兴了直接杀了他们都不会有什么处罚。 要是有可能,他们当然不乐意了。 可是,他们却没得选择。 朝廷是一如既往地烂,那大帅平日里人五人六的,欺压他们都是狠角色,可一遇到了建虏,那就如同老鼠见到了猫,闻风而逃,把他们都丢给了建虏。 指望朝廷来救他们,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估计在这路上,都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就这么一个卫所城的,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人人沾亲带故,估计要不了多久,就有很多亲朋好友,再也见不到了吧! 如此种种,越想,也就越绝望了! 队伍中,不时有建虏挥舞着皮鞭,厉声喝道:“磨磨蹭蹭的,快点!” 说话间,那皮鞭就挥了下去,结结实实地打在有些快走不动的老弱身上。 这些天杀的建虏,根本就是不想要老弱,那皮鞭打下去,就是想要人命! 每一次建虏的怒喝声响起,伴随着皮鞭声音,就有一个老弱被抽到地上再也起不来。 他们的亲人苦着求饶,或者试图去背着人一起走。然而,这么做的后果,却往往换来建虏更凶残的喝骂和殴打。 以至于到了后来,每一个老弱因为走不动了,或者走得慢了,就被建虏抽到在地时,那就是一次生死离别! 哭喊声都要压抑着,还不能回头看,要不然建虏的皮鞭就会毫不犹豫地抽打过来。 有几次,有至亲就趴在他们的亲人身上不肯分离,任凭建虏用皮鞭抽着,只是为亲人的临死惨状而泣血痛哭。最终,建虏却毫不犹豫地挥刀就砍。 对于有骨气的汉人,不听话的汉人,他们从来就不会手软。 在几次之后,当有老弱被抽倒在地之后,都会用尽力气对自己的至亲喊着:“走,走……” 知道这是生死离别,但是他们也不愿看到自己的至亲为了自己而跟着一起死! 面对着这一切,这些中前所的军民,能不绝望么? 和他们有着鲜明对比的是,押解他们的建虏,就轻松愉快多了。 相熟的建虏,一边骑马监视而行,一边就在聊天,不时发出笑声。 还能看到他们中有的人,对于队伍中的那些女人指指点点,如果不是在行军,从他们猥琐的笑容上能看出,指不定会做出什么禽兽不如的事情来! 等到下午时分,估计还有一半路就要到前屯卫了。 忽然之间,隐隐约约地,有隆隆的马蹄声传来。 被押解的这些中前所军民,一个个犹如死人一般,依旧在那麻木地走着,压根都没有任何好奇,根本就不去看一看什么动静。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前后左右,全都是建虏,又能有什么好看的呢? 至于那些建虏,倒是有些人闻声去看。但是,大部分人却是无动于衷。 他们同样也是一个认识,这时候传来的马蹄声,肯定是他们自己人! 哪怕到了后来,他们听出来,那隆隆的马蹄声,是从后方传来的,那肯定也是他们自己的骑兵。 至于明军的骑兵,他们就压根没想过,因为那就不可能! 在他们的后方,那是刚打下来的广宁中前所,城防都没有破坏。真要有明军出关的话,也要先和图尔格那边先交手。 再说了,明军怎么可能会出关呢?那些明军,都是看到大清军队出现,就吓得闻风而逃,屁滚尿流的货! 然而,很快,立刻就经验丰富的建虏感觉到不对了。 他们从马蹄声的动静中听出来,这骑军数量很多,甚至超出了留在中前所的大清军队的数量。 想着这个,他们就纳闷了: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一个个心中有此疑问的建虏,便纷纷转头看向他们的身后。 结果,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那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只见在他们的身后,就只有十来骑是大清骑兵,那是在拼了命的逃;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无数的明国骑兵,隆隆的马蹄声,不是大清骑军引发,而是明国骑军! 那数量之多,有经验的建虏从骑军卷起的尘土就能估计出,绝对有上万骑之多。 他们才一千骑军,在这么多骑军的冲锋下,谁能挡? 一时之间,那些看清了情况的建虏骑兵,顿时一个个都是大喊起来:“敌袭,敌袭……” 那喊声中,不由自主地带了慌急,全然没有了刚才之前的轻松。 其他建虏听到动静,其实都不用他们喊了,也都一个个往后看去。因为身后骑军的动静,实在太大了。 那隆隆的马蹄声,犹如乌云密布中的惊雷,轰隆隆地直响。 一看之下,几乎所有建虏骑兵都慌了。 为首的建虏头目,自然是沙场老将,只是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 “快撤!”在慌急的喊声中,自己先用力一夹马腹,同时拍打着马屁股,也不管押解的这些汉人,先逃为上。 其他建虏见了,也立刻跟上,稍微再慢些,那些明国骑军就到了,到时候战马来不及加速,那就是一个“死”字!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中前所的军民,才有人略微带着好奇往后看去。 就只是那么一看,看到身后的骑军,都是穿着红色的军服时,顿时,一个个都是一脸地不可思议,全都是惊呆了! 就算他们再怎么想,也没想过,朝廷的军队竟然会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就看到那红色的一幕时,不少人的眼泪,便立刻夺眶而出: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有救了! 很多人的情绪失控,当即抱头痛哭,或者一些人,相拥而泣! 隆隆的马蹄声中,当前一面大旗,绣着一个“吴”字。 没错,追在最前面的,就是吴三桂所部三千关宁骑军。 他们是这里的地主,对于这条路很熟悉。被崇祯皇帝敲打之后的吴三桂,更是想证明自己,自然当仁不让地追在最前面! “杀!”明军将士们,喊杀着,呼啸而过,继续追杀建虏而去。 中前所的军民,面对两侧全是高速通过的骑军,隆隆的马蹄声,震耳欲聋,带起的尘土,铺天盖地,可是,他们却都没有惊慌,反而一个个都是喜极而泣的表情。 他们之中,多的是军户,很快一个个手拉手,把亲朋好友,乡亲父老都拉在一起,尽量让出宽敞的道路,让自己的军队能更方便地去追击天杀的建虏。 …………………… 在天色将近傍晚之时,正在广宁前屯卫的阿济格所部,也听到了隆隆的马蹄声,然后,就目瞪口呆地看到,大明骑军,追击着他的手下,出现在他的视野中。 一时之间,他都回不过神来,这是怎么回事?图尔格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3 小女刚满八岁 , 不过等阿济格回过神来,他并没有害怕啊、恐惧什么的,反而很是振奋,立刻传令全军集结,准备作战。 他这次领兵深入关宁一线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试探明国所谓的强军到底有多强! 而如今,他终于等到了明国的援军,不强不会派,肯定是那支参与了蓟州之战的明军。 那成,就掂掂分量吧! 反正带着全是骑军,打不过就跑好了! 再说了,未必会打不过啊! 阿济格的手下,除了那些参与过蓟州之战的建虏之外,其他建虏看到大明骑军的出现,也都是跃跃欲试。在军令的传递下,纷纷集结备战。 而在广宁前屯卫的城头上,原本已经绝望了的守军,看到大明骑军出现的那一刻,一个个激动地泪流满面! 这一刻,看着那些同穿红色军服的兄弟,那是真得比看到任何人都要亲! 他们纷纷跟着喊了起来,不管结果如何,此时先喊为上:“大明万胜!” 震天的喊声,引来了不少建虏的仇视。 不过暂时来说,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先打败明国援军再说。 吴三桂还没有没脑子到,看到建虏的主力在此,就一头冲上去。 他也是急忙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做好防御。 天色都要黑下来了,又一口气奔跑了上百里之多,并不是适合作战的好时刻。 阿济格看着明军卷起的尘土,看着源源不断出现的明国骑军,也没有第一时间下令发起攻击。因为他弄不清楚,明国援军到底来了多少? 隆隆的马蹄声,一直就没有消停。 越来越多的大明骑军,出现在建虏的视野中。一面面旗帜,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一直到天黑下来,马蹄声依旧没有消失。 这个情况,让阿济格的脸色终于阴沉了下来。 此时的他,不知道明国骑军真得是有那么多,还是说明国骑军只是又接着夜色的掩护,偷偷地返回去,然后再假装是援军,继续源源不断地出现。 本来的话,这种事情他不用担心,有探马会禀告明军的情况。 然而,这一次,却是大规模的骑军掩杀而来,什么探马都没有。派出去的图尔格,如今下落不明。看样子,肯定是凶多吉少了! 抬头看了看天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要下雪了,云层遮蔽了天空,这天色黑下来之后,根本就看不清远处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的战事,是绝对不好打的。只能是等到天亮之后,看情况再决定怎么个打法? 或者是看情况是否要撤退! 好在自己这边是扎有军营的,阿济格心中想着,便命令一半手下先去休整。但是,衣不解甲,一旦有情况,就能立刻行动。 寒风呼啸之下,人和马都没法警戒一夜的。 而在明军这边,却是要比建虏好多了,他们有前屯卫可以依靠! 整个前屯卫,都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卫城里面的人,烧了热水,热了馍,送往依城结阵的大明骑军。 那源源不断的马蹄声,此时此刻,在他们的眼里,那是天底下最美妙动听的声音! 但是,这个声音,却让建虏非常厌恶。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声音一直没有停。哪怕他们知道,明军的这个声音很有可能造假,也让他们的心中越来越担心! 万一,这些声音没有造假呢! 那明国骑军会有多少兵力? 三万,四万,五万,甚至十万? 明军再怎么烂,但是他们的骑军,可都是家丁级别的,人数一多,就算再骁勇的建虏,心中都是没底了! 原本在明国骑军一到的时候,还有不少建虏是跃跃欲试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建虏就越来越少了! 甚至到了后来,几乎所有的建虏都担心了。 那些轮休的建虏,也是没法入睡! 那隆隆作响的马蹄声,犹如阎罗王催命的声音,他们又怎么可能安然入睡! 身上盖着毯子,躺在帐篷里面的阿济格,同样没法入睡。 甚至被这一直不间断的马蹄声搞得烦了,便是破口大骂:“这些明狗,就只会弄虚作假,这绝对是在疑兵之计!” 嘴巴虽然这么说,其实,他也还是有点担心。等了那么久,明国的援军一直没有动静。这么久才出现,是不是就在集结大军呢? 这么一想,阿济格就觉得越来越有道理。 一般来说,一个大清勇士打三个明狗,一千大清勇士都能打五千明狗。这个情况,明狗不可能不知道。 而如今,他们敢来增援,兵力绝对要有几倍于大清军队才可能。要不然,就是来送死! 如果真得有几倍军力才过来的话,那自己肯定打不过,最好是先撤回锦州! 可是,万一明国骑军是趁着夜色搞了疑兵,其实兵力并不多,然后就把自己吓回去了,不要说皇帝会不会饶了自己,光是这丢脸的面子,以后还能在谁面前抬起头来? 那豪格估计每次见面,都会嘲笑自己一番了吧? 想着这些,阿济格就坚定了决心,等到天亮之后,看清明军的情况在做决心。 真要不好打的话,反正自己全是骑军,回锦州就是,谁还能拦得住自己! 然而,还没到半夜呢,忽然营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然后一名亲卫很快领着一名探马入内,向阿济格打千禀告道:“殿下,不好了,白杆军在宁远城出现,并且截断了通往锦州之路!” “什么?”阿济格听到这个消息,吓得一下从行军床上跳了起来,瞪着眼前的这个探马,厉声喝道:“哪来的白杆军?白杆军不是在山海关么?” 这个消息,不管是之前收集到的消息,还是这次抓活的明军俘虏口中,都已经探听清楚了。明军在山海关的主力,或者说能让大清稍微忌惮一点的军队,也就是那老女人所领的一万多白杆军。而这白杆军,是驻防在山海关这个最重要的地方,怎么突然之间,说白杆军跑到了宁远那边去了,而且还截断了去锦州的路! “回殿下,白杆军好像……好像是从海上过去的!” 阿济格一听,顿时就愣住了。 海上?对哦,海上! 明国那么大,要凑船运兵北上,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白杆军先北上,然后这边又出现了不知数量的明国骑军,这是想围歼自己这支军队啊! 阿济格一想到这,顿时,就有点慌了! 没想到明军要么没动静,这一有动静,就是往死里逼自己的动静! 随着提防着明国有强军,不好打,但是却因为大清压根没有海上的水师,就遗漏掉了明军还可能从海上绕到后路去! 而如今,还是该死的白杆军绕到了后路! 那些拿着长杆子的蛮子,最是不知道死活,脑子都是一根筋的,没法俘虏,死都不会退的那种。 想着这些,阿济格就更慌了。 他连忙命令道:“传令下去,让所有休整的都不要休整了,给马脚裹上棉布,准备撤离。” 顿了顿之后,他又命令道:“传孔有德那厮过来见本王!” 命令一道接一道地发下去,阿济格是不敢再待这里了。 趁着夜色的掩护,先撤为上,争取时间,在明国骑军夹击之前,打穿白杆军的防线,如此才能逃回锦州! 不过,要能这么做,这里也必须留有兵力,制造主力还在的迹象。要不然,明国骑军也必然尾衔追击,那种情况下,腹背受敌,根本不可能逃回锦州的。 而留在这里的兵力,那肯定就是弃兵了。为此,阿济格想也没想,立刻就决定,把孔有德所部汉军留下来。 很快,孔有德就得到军令,匆匆前来见他了。 只是一见面,阿济格就亲切地对孔有德说道:“听说你女儿贤惠能干,我很想纳其为儿媳,你看如何?” “……”孔有德一听,顿时愣住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以为是商议什么紧急军情,却没想到英亲王只是提他女儿什么能干,这是什么意思? “怎么,你不乐意?”阿济格一见孔有德没反应,便脸色一变,立刻就翻脸,冷声喝道。 孔有德一见,连忙回答道:“殿下如此看重,小人自然高兴万分,只是小女刚满八岁,尚未到……” 听到这话,阿济格便立刻打断,又换上笑容道:“无妨无妨,就这么先定下了……” 孔有德听了,还想再说,阿济格却没这个时间墨迹,立刻话锋一转道:“如今我们已经是儿女亲家了,如今有个重要的事情,要交代给你,不可推辞!” 孔有德一听,便知道这才是重头戏! 不过他也有点奇怪,阿济格以前没这么讲究啊,有什么事情,还不是张口吩咐就成,为什么要事先拉拢下自己呢? 他正在想着,却听阿济格已经冷声对他说道:“你领着本部人马,佯装主力还在,本王领着主力,先偷偷撤下,找地方埋伏了。等到天亮之后,你再领兵撤退,明军肯定会追击,到时候本王再杀他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歼灭明军!”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4 狗急跳墙 , 孔有德一听,顿时就愣住了。 他傻么? 他不傻! 多少年的征战下来,什么你掩护,我先撤,再打埋伏你再撤,这种事情骗个三岁小孩还行,骗他这样的,怎么可能? 这中间,有太多的破绽了! 比如说,真要是这样的话,埋伏在什么地方,至少要知会他这个断后的主帅吧?要不然,到时候配合就绝对是个问题! 还有…… 孔有德只是稍微一想,就能想到很多细节! 但是,最关键的是,孔有德太了解建虏的尿性了! 阿济格这么反常的说法,其实意思非常明显:你留下掩护,我先撤,要是不服从的话,不但会立刻翻脸,而且回头你家里人也得死! 无缘无故地提他女儿,其实就是提醒他,在盛京还有他的家人在,如果不服从,家里人就会出事! 这些事情,就在孔有德的脑海中电光火石办闪过,因此,他在阿济格的盯视之下,立刻便回答道:“末将遵命!” 看到孔有德答应了,阿济格便又换了笑容,当即对他说道:“你放心,本王说得话算数,等回盛京,就会兑现的,不管你在不在!” 说完之后,他也不等孔有德再说什么,就赶紧安排起来。 早一刻走,危险就少一分。要不然,他正在攻打白杆军的防线时,明国追兵从后面杀过来,那绝对是灭顶之灾! 而孔有德也是很配合他,让他怎么做就怎么做! 于是,在孔有德所部的动静掩护下,大概一万八千左右的建虏骑军,弃营帐不顾,静悄悄地出营,往东方而去。 也亏了明军的马蹄声一直在响,掩护了阿济格的离去动静。 就在黑夜中,伴随着寒风呼啸声,建虏骑军,牵着马,走了很长的路,一直到东边的天空微微露出鱼肚白的时候,他们才敢上马,疾驰而去。 阿济格不是不想快,而是天黑的情况下,纵马疾驰,那是找死!就算打着火把,也快不了,还容易暴露目标。 但是,不管怎么样,总算是争取到了一些时间。 用了大概半天的时间,将近到中午的时候,阿济格总算是赶到了宁远城这边。 果不其然,就见宁远城外的野地里,横着明军的车营,长长的一条,堵住了去路。 在那些偏厢车的后面,站着一队队的白杆军军卒,正严阵以待他们的到来。 大约离明军车营还有一里左右的地方,建虏骑军纷纷停下,一边赶紧让胯下战马休息一会,一边等待阿济格的军令。 此时的阿济格,一夜未睡,又担心之下,眼睛中已有血丝。 看着眼前的阵势,他的一颗心都沉到了底。 就见白杆军那偏厢车前面,已经被明军挖得坑坑洼洼,骑兵绝对是无法直接冲击明军阵地的! 要是正常的打法,那必须先填埋那些坑坑洼洼才行。否则进攻不好展开。 然而,阿济格心中却是非常清楚,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回头扫视一下自己的手下,发现还在整队。 趁着夜色撤退,然后疾驰而走,到这宁远的时候,已经不成建制了,必须要重新整队才行! 阿济格抬头看看天色,又有点担心地看看身后,再转头看向白杆军方向,眉头紧皱之后,便立刻传令道:“不整队了,分出一半人,步行进攻!” 他心中有数,这一关不好过。如果犹犹豫豫,按班就部的话,怕是冲不过去,后面的追兵就会到了。 宁可这时候损失多一点,但只要冲过这道明军的防线,只要不死,就都能逃回锦州去的! …………………… 秦良玉这边,就冷眼看着狂奔而来的建虏骑军,哪怕他们停到了一里来远,已经在重型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内,但是,她也没有下令进攻。 对她来说,只要耗下去,时间是在她这边的,胜利也最终会在她这边的。 一直到有一半建虏弃了战马,密密麻麻地向她这边攻过来的时候,她才下令开始攻击。 “轰轰轰……” 偏厢车上的中重型火炮,便开始轰鸣了起来。 直射的铁弹,越过了阵地前面坑坑洼洼的那一大片,随后落到地上弹射,顿时就在建虏群中犁出了一条条的血沟。人马尸体,一旦命中,皆是四分五裂! “轰轰轰……” 宁远城头上,也几乎同时响起了火炮的轰鸣声。 部署在宁远的红夷大炮,全部被袁尚仁事先移到了这面城墙上,能有效集中城外预设的地段。 纵横交错的分割建虏,犁出了一条又一条的血沟。 不过这些建虏都是打过战的老兵,虽然火炮的轰击,听着吓人,但是在他们的眼中,却还是不怕的。 因为铁弹能砸中的人数,绝对不多。也只有实在倒霉的那些人,才会中那铁弹。 他们心中非常清楚,最难过的,是前面那道防线。 这个时候,都不用什么督战队,他们自己都知道,如果不冲破眼前这道防线,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下场! “杀……” 一个个建虏,都大声吼着,给他们自己壮胆,也增强他们冲锋厮杀的气势。 其他什么都是假的,唯有狭路相逢勇者胜! 就见这些建虏,握着刀枪,也有举着盾牌,一个个都向白杆军阵地狂奔而去。 只是短短的一会时间内,建虏的喊杀声,几乎就盖住了火炮的轰鸣声。 他们的弓箭手,也不用人吩咐,就跟在冲锋建虏的后面,斜角度仰射白杆军的阵地。 虽然建制不全,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可是,建虏中的各兵种都各司其职,如果不是久经战阵的老兵,绝对无法这么配合! 秦良玉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也确实有点佩服。眼前的这些建虏,是他见过的敌人中,最精锐的。 哪怕是那些流贼,在这种情况下,也绝对做不到这样。 不过,这又如何? 从一开始宁远这里部署完成之后,建虏就已经注定会输,这不是个体的勇猛与否能决定的! 建虏的弓箭,先冲锋中的步兵,落向了明军阵地。 “噗噗噗……”箭支落地,钉在偏厢车上,钉在地面上发出的声音。 “铛铛铛……”这是箭支射到白杆军和车营将士的身上,发出的声音,很显然,红色军服里面,是钢甲。 一如这些声音在喊杀声和火炮轰鸣声中几乎听不到一样,弓箭的杀伤几乎就没有对明军将士这边造成什么损伤,也丝毫不影响明军将士们的阵型。 车营将士们,依旧在偏厢车上忙碌着,而握着长长白杆的将士们,则都是列队站在偏厢车后面,就那么紧紧地站着。 虽有弓箭落向他们,却没有人有避让,最多是低头而已。 看着这一幕,阿济格忽然一下就想起了那些从蓟州之战逃回去的人说,明军个个都是穿着坚固的盔甲。 以前的时候,他是不信的。 可此时此刻,他的脸色就非常地难看。因为他明白,那些人说得,大概都是真的了! 如今,当阿济格真正面对一支全部穿戴着坚固盔甲的军队时,他就知道,这一战要危险了! 盔甲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怎么强调都不过份的! 这个时候,阿济格忽然有点后悔了。 如果孔有德所部随军跟着的话,盔甲就是再坚固,也挡不住火炮的轰击;偏厢车组成的阵线,火炮也照样能轰开! 然而,现在说什么都是晚了,唯有用人命填了! 他的这个想法,很快就在阵前印证了。 那些冲锋中的建虏,嗷嗷叫着,冲到偏厢车不足十丈远的地方时,随着秦良玉的军令传下,偏厢车上的小型火炮,主要是佛郎机和虎蹲炮也跟着怒吼了起来。 “轰轰轰……” 这些火炮,装填的都是散弹,也就是碎石块之类的。 就在偏厢车前的一大片,顿时就激射布满了乱飞的碎石。 冲过去的建虏,犹如迎面撞到了一堵无形的墙,都被射成了马蜂窝,跌倒在地,就再也起不来了。 后面的建虏,并没有因此被吓到,都是继续在往前冲。一个个都是狰狞了脸,还在吼着:“杀……” 狗急跳墙,不外如是也! 倒下几批建虏之后,终于有建虏冲上了偏厢车。 偏厢车上的明军将士立刻往后撤,而白杆军将士们,则握紧着白杆枪开始交战。 “杀……” 后面观阵的阿济格,看到这一幕,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只要交上手,那就好一些了。 此时,唯有一鼓作气,杀过去。要不然,被明军杀退的话,再被火炮消耗的话,损失就太惨重了。 于是,阿济格便立刻下令,剩下的一半手下,再分出一半手下,骑马开始跟在前面步军的后面冲。 他就不信了,在这样连续进攻之下,会冲不过这道防线! 可就在这时,阿济格忽然感觉到了什么,顿时脸色惨白,立刻转头看向身后。 就见远处的尘土,铺天盖地,隆隆的马蹄声,哪怕战场上的喊杀声,也难以掩盖住! “这是明国骑军追上来了?”阿济格心中大惊,“按理来说,他们不可能如此之快的追上来的,那孔有德是干什么吃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5 大捷 天亮之后,明军就算势大,但是,如果孔有德按照他走之前布置行动的话,也能瞒过明军一时,然后再发起强攻的时候才会察觉不对。那个时候,明军才可能恍然大悟上当了。 而要是明国骑兵昨天晚上一直远远不断地增兵,其实是虚假兵力的话,就更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发现有问题,然后这么快地追上来的! 总之,阿济格想不明白,为何明国骑军会这么快追上来? 如今,这边正在进攻,身后又要被明国骑军冲击,这一仗,算是完了! 怎么会这样? 为什么? 为什么自己带了骑军,已经做好了随时撤退的准备,却预见了明军围追堵截,无法逃回锦州呢! 为什么? 为什么明军竟然用水师运送兵力,投放到自己的身后修建了拦截防线? 什么时候,明军竟然敢在野外和大清这么对着干了? 这一刻,阿济格一下多了很多的疑问:为什么? 不管他想不想得通,大明铁骑滚滚而来,已经出现在战场上所有人的视线范围之内。 一抹红色,在隆隆作响的雷霆声中,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大明万胜!大明万胜……”宁远城头上,本来看着建虏疯狂进攻白杆军防线而担心的守军们,在看到大明骑军那一往无前的冲锋势头时,便情不自禁地大声吼叫了起来。 这样的场景,他们做梦都不曾想到过! 他们一直以为,野外是建虏的地盘。只有建虏,才能在野外耀武扬威。而朝廷官军要是去了野外,基本上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可如今,一向在野外不可一世的建虏,前面被白杆军挡住,后面被大明骑军冲锋,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见证建虏骑军的毁灭! 这么难以置信,激动人心的一幕,竟然在有生之年看到了! 被建虏欺负了这么久的己方,终于能扬眉吐气了! “大明万胜!”便是他们此时心中唯一的想法! 建虏这边,原本是一门心思地进攻,狗急跳墙之下爆发出了悍不畏死的气势,就想冲破白杆军的拦截,撕开一道口子,为他们逃出升天而拼命! 可是,此时此刻,白杆军的阵地还没有撕开口子,后面的明国骑军却已经追杀到了,这一刻,所有的建虏顿时就绝望了。 如果他们觉得,眼前的处境,拼死一搏之下,还能有一线希望的,那么他们的狗急跳墙,说不定还真能跳过墙去。至少在他们看来,是有可能的。 可如今,身后不知道多少大明铁骑已经冲杀过来了,而自己这边,大部分兵力都投入了对白杆军防线的进攻,这种处境,那是绝对完蛋的。那堵墙有天那么高,就算这只狗再急,心中也非常清楚,他们绝对没有可能跳过墙去了。 “杀……” 大明骑军这边,摆开了战斗姿态,就等着冲上去收割建虏了。 建虏这边,他们也是人,心中那点希望没了,自然也就崩溃了! 就见他们彻底没了斗志,不管不顾,直接开始逃命! 不少建虏开始往北方一侧西山,庙山,黑凤山逃去。虽然这边不方便大军通行,但是此时为了逃命,只要躲入山中,说不定就还有生还的机会。留在这平地上,那绝对是十死无生! 周遇吉、李定国、刘文秀等部骑兵,犹如几个箭头,冲进了建虏群中。犹如虎入羊群,随意肆虐起来。 “杀……” 眼前这些,可都是活动的军功,此时不多赚一点,什么时候才能多赚? 刀锋轻轻一送,在马速加成之下,一颗建虏的首级便冲天而起。 长枪只是平端着,就能一枪捅进建虏的后背! 狼牙棒一挥之间,一个西瓜便开了瓢! “大明万胜……” 宁远城头上的守军,看着这一幕,就好像是他们亲手在收拾建虏一般,一个个高兴地嗷嗷叫。 这么大快人心的事情,简直是和过年一样了! 那些冲到白杆军防线的建虏,在发现面前如林的枪阵时,纷纷跪地投降,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已经没有后援,根本不可能冲破白杆军的防线。 有慌急中的建虏,看到跪地投降的,好像明军并没有屠杀,便纷纷有样学样,跟着跪地投降了。 至于投降之后,明军是不是会杀他们,那就考虑不了那么多,听天由命了! 等到吴三桂领着手下赶到宁远时,却发现这里的战事,基本上已经结束了。 一队队,一簇簇的明军将士们,都在押解着自己的俘虏集中。 顿时,他心中那个懊恼啊! 之前的时候,他凭着手下三千关宁铁骑,算是主场作战,冲在了最前面。到达广宁前屯卫时,人马都已疲惫,就想着先恢复下体力,然后在这里有一场硬仗要打的。 结果倒好,建虏竟然半夜偷偷地跑了。天一亮,骑军就开始追击,他这边在昨日所耗体力过大,反而在真正的追杀中落到了后面。 你说,吴三桂心中能不懊恼么!这收拾人头的活儿,又一次错过了! 他正在懊悔着呢,就见李定国押了几个建虏过来问他道:“你认识么?这几个建虏好像地位有点高!” 吴三桂听了,定睛一看,发现这几个犹自不服,在那被李定国手下人教训的建虏,竟然是建虏的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建虏的主帅! 我靠,这是什么狗屎运,这么大的一份军功,落到了这个流贼的头上? 他可记得清楚,上一次,那个江阴典史出身的,捡到了那个爱新觉罗阿巴泰,就封了一个江阴伯;如今这个建虏,可是和硕英亲王啊,比阿巴泰那个郡王,地位更是要高得多,估计这也肯定要封爵了吧? 一时之间,他看着李定国,他就觉得,老天怎么这么不眷顾他,他那么要死要活的,就想好好立下一份大功,结果在这样一场大捷中,只能喝个汤。 而别人呢,都是吃肉啊!那阎应元是一个,如今眼前这个李定国又是一个! 这真是简直了! 李定国发现吴三桂在发呆,还以为他认不出来,就给他解释道:“我发现一伙建虏都是拼死为这个建虏挡枪,我怀疑他应该是个有身份的,你既然不认识,那回头我再问问别人,或者……” “他是建虏主帅,是建虏的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吴三桂不等李定国说完,就带着一点点的酸溜溜,给李定国说道。 他知道,瞒着没意思,人家迟早会知道阿济格的身份。 与其假装不知道,还不如落个认清给李定国。 因此,他便说了。 李定国一听,不由得很是惊喜。 高兴之余,当即笑着对吴三桂说道:“这还真是一条大鱼啊!我领兵冲过去,这家伙刚好往我这边撞过来,还有人护着他,我就把他给抓了,没想到竟然是建虏的主帅……” 听着他在那说话,吴三桂觉得他是在炫耀,什么我领兵冲过去,这家伙刚好往我这边撞过来,这种好事,怎么就轮不到自己呢? 不行,回头一定要好好拜拜祖宗,或者再拜拜太祖皇帝? 下一回锦州战事的时候,希望能有这样多好运气,要是能抓住那个建虏的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那也是一份大功劳! 或者多和这个李定国亲近一下,沾下他的幸运,说不定也能帮到自己撞个大运? 这么想着,吴三桂便恭维了李定国几句,然后领着他的手下,赶紧四散去追击,特别是那边山上,就算没有爱新觉罗的人了,万一捡到一个固山额真之类的,也是能安慰一下受伤的心灵了! 快到傍晚时分,战场打扫已经结束,建虏除了极小部分逃入了山林没抓到之外,基本上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这一战,打死建虏五千余人,大部分是死在白杆军防线前,被各种火炮轰击,或当场就死,或伤重而死;还有一部分是死在了追击骑军的冲锋中。 受伤的建虏大概有两千多人,这其中,估计有一部分人在这两天内也还是会死;俘虏的建虏,大概近万人之多,在士气崩溃的时候投降的。 建虏主帅阿济格,被李定国俘虏。 明军这边,只是战死了三百多人,相对这次战果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场战事,达到了事先预定的作战目标,可以说,全歼了入侵的建虏。是继蓟州之战后,朝廷官军对建虏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宁远这边,从未有过如此的大捷,宁远城内的军民,一个个都是喜笑颜开,欢庆这巨大的胜利,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开心! 他们知道,有如此大捷,那就意味着,宁远以后不会再被建虏给荼毒了! 三天之后,骑军休整的差不多了。而这个时候,步军也终于赶上来了。 主帅蓟辽总督堵胤锡,也终于到了宁远城。 阿济格被押解到堵胤锡的面前,要再次验明正身,以便在给崇祯皇帝的报捷奏章中禀告。 让阿济格非常意外的是,他看到了两个熟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6 投降 一个熟人是孔有德,阿济格看到他站在那里,并没有被绑,也没有被押,就知道他肯定是投降明军了。 也是如此,他一下就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为什么明国骑兵会那么快追上来了! 一想到这,阿济格就立刻愤怒地对孔有德喝道:“你敢背叛大清,就不要你子女的命了么?” 孔有德一听,当即怒喝道:“我本是辽东汉人,家乡的父老乡亲,还有我爹娘兄弟好多人,都被你们杀了。我和你们这些建虏,本就是有不共戴天之仇!” 说到这里,他偷偷看了一眼堵胤锡,然后连忙又补充说道:“只是当年被逼无奈,才暂时投靠了你们建虏而已。要是有机会,我和你们建虏是有不同戴天之仇,早就反了你们。如今有了机会,就算会殃及我的子女,可我也要抓住机会反了你们建虏,以报当年不共戴天之仇!” 说话间,那是义正言辞,好像他投靠建虏,并为建虏做事,真得只是假装的。 然而,堵胤锡是一个读书人,对于这些武人的花花肠子,其实心中很清楚。 他估摸着,一开始的时候,孔有德确实因为国仇家恨的,所以跟着毛文龙和建虏干,哪怕条件艰苦,他也没有说投敌。 只是到后来,他也确实被逼的,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他最终选择了投靠仇敌。 而这一次,他被建虏当了弃子,如果真得遵照建虏安排的那么做的话,那他也必定是必死的结局。 因此,孔有德就又怕了,就算是有他子女的性命威胁,在他看来,也已经顾不得了。就第一时间联系了朝廷这边,道出了阿济格逃跑的事情。也因此,朝廷骑军才能立刻追击。 总之,还是孔有德本人贪生怕死,才会如此! 不过对于孔有德如今在那义正言辞的说话,堵胤锡并没有揭穿。 相对其他大明官员来说,他的眼光更高。对虏战事,他是着眼于整个辽东战局。 一来是孔有德主动联系他这边,出卖了阿济格等人,确实是有功劳的。 二来,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孔有德投降,有助于堵胤锡了解辽东建虏内部的情况,并且能以他为马骨,去分化建虏的势力。 这个事情,一旦传到辽东建虏那边之后,建虏肯定会对那些投降了的汉人,心中都会猜疑;就算没有,那些汉人也会猜疑建虏会猜疑他们。 总之,收一个孔有德,能让建虏内部不再拧成一股绳,这就是堵胤锡想要的结果。 而且崇祯皇帝当初有下旨,辽东汉人中,就一个洪承畴不赦。还有一个,叫什么范文程的人,听都没听说过的,也不赦。 那个范文程且不管,就说洪承畴,堵胤锡大概猜出来,崇祯皇帝之所以不赦洪承畴,大概率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洪承畴投了建虏,太伤崇祯皇帝的心了。 洪承畴战败之后,哪怕没殉国,就学苏武牧羊,这个事情传回关内的话,崇祯皇帝都会觉得,他没有看错洪承畴。 然而,洪承畴却是投降了建虏,没有一点气节。 武夫投降建虏,崇祯皇帝都是能原谅的,毕竟所有人都认为,武夫粗鄙,不懂礼节;可文人呢,像洪承畴这样的封疆大吏,崇祯皇帝最信任的文官之一,却枉读圣贤书,真得太让人失望了! 堵胤锡正在想着呢,却听到那阿济格已经不理孔有德,看着另外一个人,怒喝道:“他孔有德是和我们大清有仇,你呢,你他娘的是钮祜禄·图尔格,我大清开国五大臣之首额亦都的第八子,你也投降了明国?” 阿济格的第二个熟人,正是奉他军令守广宁中前所的图尔格。 此时,听到阿济格的怒喝,图尔格低着头,红得和猴屁股一样,不敢回答阿济格的质问。 他的出身,那是真正的根正苗红,那还有什么类似孔有德一般的理由,原因就只有一个:怕死而已! 堵胤锡旁听到这里,都不用问,就已经知道眼前这个,确实是爱新觉罗阿济格无疑了。 于是,他正想说话时,忽然,就见到低着头的图尔格忽然抬起头来,看着阿济格劝说道:“殿下,我在蓟州之战的时候,已经见识过明军的厉害;虽然还有点不服气,可加上这一次,我已经可以肯定,我们大清是不可能打得过明军的。与其被明军灭族,还不如趁早投降了明军!我劝你,也是降了吧!” “我呸!”阿济格一听,顿时暴怒,一口痰吐向图尔格。 此时,在他的眼中,图尔格比孔有德还要让他发狂,恨得咬牙切齿的那种。 堂堂一个大清的固山额真,自己降了明军不说,竟然还敢以保全族群的名义来劝他投降! 堵胤锡看到这一幕,便挥手让人把阿济格带下去,然后正准备说话时,忽然,宁远守将袁尚仁匆匆赶来,向他禀告道:“末将的手下夜不收,斗不过锦州的建虏探马,恳请大人派些骑军支援!” 宁远狙击战发生的时候,动静非常大,锦州那边的建虏,就有探马往宁远这边查探。 而大明这边的骑军,是从山海关出发,全副武装急行军,一天到前屯卫,并没有好好休息;第二天又狂追,到宁远投入战斗。 一共是两百多里路,不管是人还是战马,都需要休息。如果人相对耐疲劳一些,其实还能忍耐的话,那战马被这么用了之后,就必须要休整的。要不然,那么多的战马就容易废了的。 因此,在宁远之战结束的时候,大明骑军是在宁远休整,并没有再往锦州出发。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要等步军跟上来,这样才能打锦州。 在这种情况下,往锦州那边驱逐建虏探马,刺探锦州建虏的动静,就由宁远守将袁尚仁手下的夜不收负责了。 结果,这三天不到的时间,袁尚仁的手下夜不收就抵挡不住锦州建虏探马,竟然让他们的总兵豁出脸去,向总督大人求援了。 由此可见,要么是袁尚仁手下的夜不收太弱,要么锦州建虏的探马太强! 堵胤锡听了,稍微想了下,便问道:“如今锦州建虏是什么情况了?” 袁尚仁听了,有点尴尬,稍微犹豫了一会之后才回答堵胤锡道:“建虏探马太过厉害,末将手下的夜不收不但没有刺探到锦州那边的情况,还在今天,建虏探马突然疯了一般,竟然逼迫着末将手下夜不收,不得不撤到了宁远中左所一带,他们才不敢再追!” 宁远到锦州之间,本来还有两个卫所一个驿站;依次是宁远中左所,杏山驿以及最靠近锦州的广宁中屯所,也就是松山堡。 建虏探马都打到宁远中左所,那其实离宁远已经非常近了。 堵胤锡一听,不由得盯了袁尚仁一会,盯得他不由得低下了头之后,堵胤锡才忽然说道:“算了,你部准备接受整编吧,暂时不用出战了!” 此时的他,算是看明白了,没有经过朝廷整编的军队,真得是拿不出手。 “末将遵命!”袁尚仁听到总督大人的话,有点不甘心,却也无奈地回应道。 朝廷强军在此,就算在边上摇旗呐喊,比如之前的宁远之战,那多少也是有些功劳的。 这之后,还要打锦州。以如今到宁远的朝廷强军兵力来看,袁尚仁感觉,要打下锦州,也不是难事。 如此一来,他要是再在边上摇旗呐喊的话,估计又能喝点汤了。 结果没想到,一番斥候战,就把他的老底给掀了。 虽然说,不用再让他去打建虏,接受整编,战力会提高不少,可是,以后军中就不能他自己说了算,而且锦州之战的汤汤水水,估计也喝不到了。 说真的,此时的袁尚仁,心中真是有点纠结的。 堵胤锡却没再理他,转头看向周遇吉,他最为信任的武将说道:“如今骑军想必也休整得差不多了。就由你派出夜不收,把建虏探马给赶回锦州。明天骑军先出发,步军和船队随后跟进,打下锦州之后,过个好年!” 如今已经是十月底了,离过年也没多少时间了。打下了锦州,刚好是可以献给皇帝的新年礼物! 堵胤锡的这个心意,周遇吉自然也是知道,并且,当时提出攻打锦州的想法,还是他提出来的。 因此,周遇吉自然二话不说,立刻抱拳回应道:“末将遵命!” 随后,堵胤锡就即将开始的锦州之战,又正式召开军议。这其中,他有问孔有德和图尔格两人,这两人也是有问必答,其中孔有德甚至还主动补充了不少。 因此,虽然没有夜不收刺探到锦州军情,但是,堵胤锡对锦州那边的情况,也都了解得七七八八了。 锦州的建虏,还有三万人左右,但是,这些大部分都是步军,还有一部分随军的工匠、包衣等等。骑军的话,大部分都分给了阿济格,如今已经没了。 就这样敌人,想要守住锦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军议结束,各部便按照军议,准备打下一战:锦州战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7 结束 最新网址:第二天,宁远这边的明军主力便开始动了起来。 大规模的骑军,从陆路开始往锦州出发;轻装步军紧随其后,同样从陆路出发。 粮草辎重,还有重型火炮就搬运上船,由船运到小凌河入海口,再通过小凌河运往锦州。如果到十一月或者十二月的话,这条河很可能会冻上,就没法行船了。 整个宁远地区,顿时就变得非常热闹起来。 刚缴获的一万多批战马,就等于多出了一万多个骑马步兵,让原本步军的机动力都强了很多,当然了,粮草消耗也就一下增加了很多。 看着这一切,堵胤锡心中有点感慨,不过后勤补给这个,他不用操心,有皇帝呢! 于是,他当即下令,也准备前往锦州了。 从目前的敌我态势来说,年前打下锦州肯定不会有问题,算是今年给皇帝的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刚出城的时候,就有快马来报了。 “报,锦州已被建虏焚烧一空,建虏估计从前天就开始撤离了。” “什么?”堵胤锡一听,非常地吃惊,连忙再次确认道,“锦州建虏都跑了?” “从锦州焚烧迹象推测,建虏已于前天之前撤出了锦州,目前吴参将正在往海州方向追击,查探建虏动向!” 消息得到确认,堵胤锡那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了。 之所以意料之外,是他没想到建虏竟然会逃! 这可是有史以来,朝廷和建虏的交战中第一次发生,这算是建虏闻风而逃了吧? 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朝廷官军和建虏之间交战的心态,已经和之前完全不同了。从此以后,建虏面对朝廷官军的时候,不会再有心理优势! 而堵胤锡之所以又觉得在意料之中,是因为宁远战事结束之后,朝廷军队已经对锦州建虏形成优势,可以说,攻陷锦州是很有把握了。 换成建虏那边的角度来说,建虏要想守住锦州,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建虏的援军,最近也是要从海州增援,而海州到锦州至少有三百多里路那么远,都快赶上山海关到锦州的距离了。 一旦锦州战事爆发,建虏在海州未必有足够的援军,必须从其他各地调集援军,筹集粮草物资等等,等到援军到达的时候,锦州恐怕早已失陷。 面对这样一场必败的战事,建虏如果还要死守,就不大可能! 当然了,为首的建虏,那个叫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的人,也是有魄力,他显然是自己决断撤离的。回去之后,会不会被其他奴酋攻击,就是一个未知数。 袁尚仁的夜不收之所以被建虏探马赶回来,很可能就是建虏要撤离的时候。如果不屏蔽朝廷夜不收的刺探,一旦发现锦州建虏要逃的话,那宁远这边,无论如何都会派出骑军进行牵制的。 这个济尔哈朗能如此果断,算是个人物! 堵胤锡心中如此想着,便把这个奴酋记在了心里。 随后,他下令大军停止前进。 建虏既然早两天已经撤往海州,那再追的话已经没有意义。至于攻打海州,不是这次的战事目标,最为关键的是,海州离山海关太远,后勤补给太不方便,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强行发起战事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而锦州被建虏烧毁,再派大军过去,就已经没有必要了。毕竟粮草物资运送过去,都是麻烦。 如果派兵在那驻守的话,还要考虑建虏是否会回来报复,没有足够的兵力又不行。 发起这次宁锦之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给建虏一个重击,让他们消停点,不要影响朝廷整顿关内。 如此种种,堵胤锡便决定,此次战事算是结束了。 锦州那边,就驻守一支小队,主要用于预警之用。就短期来说,不会再对辽东建虏发起大规模的攻势了。 这个决定一下,那么接下来就是给崇祯皇帝写捷报了。要献俘,要请功,临时征集来的船队怎么处置等等,都要崇祯皇帝那边圣裁!至少在年前,还是有的忙的! …………………… 建虏户部尚书他塔喇·英俄尔岱,朝鲜人叫他龙骨大,算是朝鲜的太上皇了。因为锦州这边准备发起战事,为协调前线,英俄尔岱就奉命坐镇海州,策应锦州那边。 起初几个月来,从锦州传来的消息,都是一切顺利,让他这边也是松了口气。 说实在的话,大清这个户部尚书不好当!特别是去年入关的大军惨败,不能没有抢回足够的人口物资,甚至还赔了几万青壮。整个盛京城,可以说家家都有丧事,物资和人口的消耗,真得对大清是重大的打击。 英俄尔岱站在海州城头上,不惧北风呼啸,看着什么都没有的城外,心中还在想着大清的这些事情。 不得不说,明朝降官洪承畴还是有一定能耐的,给出了建议,从朝鲜两班那掠夺物资,稍微善待下朝鲜的贱民,从而在人口和物资上,有力地赢得了朝鲜资源。 朝鲜百姓也算是悲哀的,因为他们的开国国王李成桂宠爱侧妃的原因,导致他儿子篡位之后,立下了严格的阶级等级。 李芳远将所有朝鲜人分为三大阶级以便管理,这三大阶级都有明文规定,除非有特殊状况,否则任何人不能有所逾越,以免受罚,除此以外还有贱民,如工匠杂役,奴隶奴婢,没有户籍,不属于阶级范围。 这种分级做法有多离谱,举一个例子便知道了。朝鲜实现的是“从母法”跟“一贱即贱”,父亲是两班贵族,母亲是平民,生出来的小孩就跟母亲一样是平民,母亲如果是贱民奴婢生出来的小孩就是奴婢。 基本上可以说,朝鲜人,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命运。 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底层百姓,肯定是不甘于被两班给统治的,活都活不下去,那要造反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前的时候,建虏不分朝鲜阶级,就管抢钱抢粮杀人越货。因此,那是引发了朝鲜人的集体抵制。朝鲜的官军腐败,抵抗建虏的主体就成了义军。 而如今,在洪承畴的提议之下,建虏这边把资源稍微倾斜一下给朝鲜的贱民,顿时就赢得了朝鲜贱民的支持,效果很明显。 “这个洪承畴,确实是个有能耐的啊!”英俄尔岱想着这些事情,便心中感慨道,“治国理政,甚至领兵打仗都是不错的。也就是明国党争,拖累他的人多,要不然,以前松锦之战的时候,还未必能打得赢!” 他想着这些,忽然又心中一黯。 明国朝廷有问题,可是,大清朝廷不也是么! 如今大清皇帝病重,经常无法理政,朝廷要务,主要便是和硕礼亲王、和硕睿亲王两人商议着处置。一旦皇帝薨了的话,大清局势会怎么样,真得是难以预料! 按理来说,既然是皇帝不再是大汗了,那新的皇帝,必然是老皇帝的儿子。 然而,大清皇帝却迟迟不立太子,这绝对是个问题! 想着这些,英俄尔岱的脑海中,就闪过了两个人的面孔:豪格和多尔衮! 朝野之中,其实随着大清皇帝病重这么久,已经是暗潮涌动了。 豪格想当皇帝,谁都知道的事情;多尔衮也想染指九五之尊的位置,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除非大清皇帝明确下旨,选出新一个皇帝,到底是多尔衮还是豪格?要不然,内斗恐怕就难以避免! 英俄尔岱想到这里,心中又是叹了口气。 按理来说,该是豪格当下一个皇帝的。可是,为什么大清皇帝却一直没有明示呢? 多尔衮的势力很大,有两个同父同母的兄弟,多铎和阿济格,实力很强! 不过礼亲王和郑亲王同样实力很强,说话很有份量,他们两人的意见也很重要…… 想着这些,英俄尔岱不由得又叹了口气。干脆微微甩头,不想去想这些糟心的事情,毕竟人轻言微,也不是他能管的。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看向锦州方向,心中又在想着,那边的情况会怎么样? 根据之前的情况推测的话,明国关内肯定也很乱,因此他们的那支军队就一直没有增援关外。 对了,那支军队真得很强大么? 对此,英俄尔岱也有点疑惑。 其实,就他而言,以为洪承畴的表现,他更相信洪承畴的话,绝对所谓的强军,其实不存在。 但是,蓟州之战,大清军队大败而回,也是事实。 从如今的试探来说,还是要偏向洪承畴这边估计的那样。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眼前似乎看到什么,便连忙定睛再看,却见有一骑飞奔而来。一看就知道,是锦州那边过来的。 “这是又有消息传过来了么?”英俄尔岱见了,也不紧张,隔几天,就有飞骑快报。哪怕这一次,似乎晚了两天,那也是正常的事情。 他正想着呢,那快骑已经越来越近,都能看清快骑的脸色了。 最新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8 飞报 这一看清飞骑的脸色,英俄尔岱顿时就一个激灵。 怎么回事?该不会前线有什么问题吧? 这个飞骑的脸色,就和他当初在盛京看到那些逃回的败卒,差不多一个脸色! 那飞骑显然看到了英俄尔岱就在城头上,便在城下立刻勒马急停,同时向城头上大声喊道:“和硕郑亲王有令,立刻派遣精锐之师,掩护从锦州撤回军队!” “什么?”英俄尔岱一听,顿时大吃一惊,也不顾一张嘴就能喝一嘴的北风,当即大声喊道,“撤军了?到底怎么回事?” “和硕英亲王领全部骑军,已经全军覆没,和硕郑亲王领锦州步军撤回,担心明国骑军追击,速派援军接应!” 英俄尔岱一听之下,顿时打了个哆嗦,当然,也可能是喝了一嘴寒风的原因。就见他立刻狂奔下城头,同时命令自己的手下立刻集结。 到了城下,开门放入飞骑,验过军令,发现是货真价实,确实是济尔哈朗传回来的军令。一时之间,他都有点傻眼了。 阿济格领着骑军,竟然全军覆没了?之前的消息,不是还好好的么?明国那边并没有什么动静,怎么突然之间,就一下全军覆没了?这不应该啊! 阿济格领着全部骑军去挑衅明军,如果情况不对的话也能及时撤退,毕竟他的手下全是骑军。真得打不赢,撤退就撤退了,明军也不可能奈何的了! 如今是怎么回事? 就算打了败仗,领兵逃回,其实都是在预料之中的,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可是,如果骑军全都全军覆没的话,对于大清的影响就太大了。 也不是说这一次影响大,而是这一次的全军覆没已经是第二次了。这两次损失的兵力合计起来,这是会动摇大清国运的了啊! 一时之间,哪怕英俄尔岱平时算是荣辱不惊的儒将来的,也有点慌神了。 不知道明军会有多少兵力追击,其中骑军多少,步军多少,战力如何?等等这些信息都没有! 英俄尔岱感觉自己手下的兵力可能不够,便立刻派人,向大清军事重镇辽阳求援。 然后他自己,则领着海州城的精锐,共计五千余人,不管天气气候如何,立刻往锦州方向出发。 大约天色快到傍晚时分,随着探马来回禀告消息,英俄尔岱这边终于迎到了从锦州撤回的大清军队。 说真的,英俄尔岱有点难以想象,眼前这支军队,竟然是大清的军队! 曾几何时,大清军队都是最有精气神的,行军打仗,那都是最为兴奋之事。因为打仗,意味着有军功,意味着有赏赐! 可眼前这支大清军队,如果不看他们的军服,说这是印象中的明军,绝对不会有错! 仓皇而逃中,或者被寒风吹得卷成一团,或者东张西望,就怕敌人突然杀出,如此种种,那还有印象中的大清军队样子! 很显然,关宁那边的战事,肯定是非常不顺利,沉重打击了这些大清军卒的士气,他们才会如此不堪! 不过想想也是,连郑亲王都不守锦州,直接从锦州撤军,那就说明,局势非常糟糕。能一路撤回海州,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这么想着,他也不管这些普通军卒,立刻赶去见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 这一见面,英俄尔岱又是吃了一惊,他从未见过一向足智多谋,从容不迫的济尔哈朗,竟然是如此的疲惫不堪。 “你来得正好,把你所部骑军派过去,协助后军,把吴三桂的三千骑军给吓回去!” 听到济尔哈朗这个吩咐,英俄尔岱不由得又是一惊。 吴三桂这个人,他当然是知道,也是了解的。 关宁军一向只会守,那敢进攻的。这一次,竟然对大清军队紧追不舍? 这么想着,英俄尔岱便立刻回应道:“殿下,要不末将领兵埋伏,打他一战?” 济尔哈朗一想,最终还是摇摇头说道:“算了,眼下不是和明军开战的时候。万一在吴三桂的后面还有明军,恐怕会把你也陷进去的。” 他是没有把握去猜测,明军会有多少兵力追上来。按照阿济格所部两万骑军都全军覆没来看,明国的骑军也绝对不会少。一旦在这野外被两万骑军给黏上了,后果就难料。 虽然说,明军不一定会赢,可是,大清已经无法再承受更大的损失了。 因此,济尔哈朗考虑了片刻之后,只能是未虑胜先虑败了。 英俄尔岱见济尔哈朗如此小心,便也不敢怠慢,连忙打千领命去了。 …………………… 海州城到辽东军事重镇辽阳大约一百五十里左右的路程,快马飞报,自然是拼命飞驰,不会顾惜马力的。 而在海州城到辽阳之间,还有一座险关鞍山驿,快马在这里换马后疾驰,一个时辰左右,人就赶到了辽阳。 如果坐镇这里的是满清的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盛京那边,多尔衮已经是位高权重了,如果他这个多尔衮的铁杆也在盛京,这是皇太极不允许的,就把他派来辽阳坐镇了。 突然之间听到英俄尔岱派人传回的消息,说真的,哪怕是这个一向非常看不清汉人的多铎,也是有点懵了。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阿巴泰领着大军被明军打败,他还不服气,觉得这里面绝对有问题,而且是自身问题更大的话,那这一次,锦州那边,是阿济格和济尔哈朗两人坐镇,这两人的能力,多铎都是心中有数的。 连阿济格和济尔哈朗两人都惨败,其中阿济格全军覆没,济尔哈朗领兵退回海州的同时求援,这足以说明失态的严重性了。 于是,他也不敢耽搁,立刻派人加急,把军情转回盛京那边,而后,他自己则立刻领着辽阳这边的两万人马出征。 辽阳到沈阳大概一百五十里左右,不过晚上打着火把,马匹也快不起来。 一直到凌晨天明之后,快马才赶到了盛京。 多尔衮这边才刚起来,从自己的王府启程,去皇宫处理政务。 说实话,他其实对于眼下的局势,心中还是比较满意的。 蓟州一败,让独揽大权的皇太极气急攻心,无法正常理政,只能在后宫调养身体。 根据宫里面的线报,就算这样疗养,哪怕侍奉皇太极的庄妃尽心尽力,可以说无微不至,但是,皇太极的身体也还是不好,经常会有昏迷。 多尔衮私下估计,皇太极这个病怕是好不了了。而且很可能,也就在这两年内会归天。 而如今,皇太极让他和代善共理朝政。表面上,是两人制衡,但是,代善不知道是年纪大了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他其实并不怎么管事,一切朝政的处理意见,大部分都是以多尔衮的意见为主。 换句话来说,代善基本上就是个摆设,而大清的朝政,大都是他多尔衮说了算。 这样的日子,多尔衮以前做梦都不敢想。他怕他想的话,会被皇太极给修理了! 阿敏、莽古尔泰这些有能力想一想的,都已经被皇太极干掉了。以前的时候,代善也想过,照样被皇太极给打压过。 而如今呢,呵呵,大清的至高权力,却是唾手可得。 说实话,这个情况,让他想起了三国时候的司马懿。 他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是他活得最久,那不,到了后来,曹操、刘备、孙权,还有诸葛亮等等,不都死了么?最后,整个天下,就都归司马家了! 想着这个,多尔衮心中就很开心,因为他觉得,他就是那个司马懿,甚至比司马懿还要好,至少司马懿都是七老八十了才耗死那些人;而他多尔衮,如今却是正当壮年! 就在他想着这些,看着皇宫里面的黄马褂,都给他行礼问安,心中很是得意时,忽然,就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是多铎派来的快马到了! 多铎派来的人,自然是第一时间找多尔衮的。 多尔衮一听之下,顿时也是大惊。他同样没想到,锦州那边是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两人坐镇,就这样,都落得阿济格全军覆没,济尔哈朗从锦州逃回,明清之间的局势,何以突然急转直下了? 震惊中的多尔衮,立刻对手下亲卫吩咐道:“快,立刻去催礼亲王,前线急报!” 一直以来,都是他早早就到崇政殿处理政务,而代善则是日上三竿才会到的。 不过他刚吩咐完,手下亲卫都还没走,忽然,就又被多尔衮叫住了。 就见他眼珠子转动,忽然大步往皇宫里面走去,也没让手下再去叫代善。 他的亲卫见了,都是有点奇怪,甚至都怀疑,该不会自己的主子一时着急,都忘记两王议政了吧? 可是,好像也不应该啊,刚才不是吩咐让人禀告礼亲王的,只是突然之间又不让人去了。 虽然他们想不通,但是,这是主子行事,没他们奴才说话的份,因此,他们也不多话,只是跟着他们的主子去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9 吐血 , “殿下,这里您不能进!” “殿下,还请稍等,容小人去禀告!” “殿下,不能进啊!” “……” 沈阳皇宫内,一群宦官宫女想要拦住多尔衮,不过却没人敢真得上前去拦,在那大声嚷嚷着,表示他们已经尽到责任了。 宫中侍卫,也就是黄马褂也出现了,他们有守护皇宫的责任,就有人拦在了多尔衮的面前,同样喊道:“殿下,未得主子旨意,不得擅闯!” “本王要见陛下!”多尔衮压根不理,只是依旧往里面闯去,同时厉声喝道,“前线军情紧急,耽搁了军国大事,谁能负责?” 听到他这话,看到他非常严厉的表情,这些普通的黄马褂有点犹豫了。当然,他们也不敢真得对多尔衮动刀动枪,就这么的,被多尔衮给硬闯了进去。 到了一座宫殿门口,宫中侍卫统领瓜尔佳鳌拜闻声赶到,他却是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挡在多尔衮面前,沉声喝道:“睿亲王,你想干什么?未得主子旨意,擅闯皇宫者死,不知道么?” 多尔衮扬着由英俄尔岱写的那份急报,严厉地鳌拜说道:“快去禀告陛下,军情十万火急,要是晚了,郑亲王可能就没了,快去!” 一听济尔哈朗可能会死,这个事情就是非常重大了。 说实话,鳌拜有点不信,以济尔哈朗的能力,再怎么样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吧? 于是,他没有让步,只是喝道:“陛下正睡着,龙体欠安,不得打扰!” “你好大的胆子,耽搁了军国大事,你就是有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多尔衮一见,继续厉声喝道,“英亲王已经全军覆没,你是想要大清也亡了么?” “什么?英亲王前军覆没?”就算是鳌拜听了,也是大惊失色,这可是和硕亲王,竟然也全军覆没了? 这一下,他感觉到失态的紧急,就有点扛不住了。 正在这时,庄妃布木布泰从宫殿里快步走出来,对鳌拜说道:“陛下有旨,传睿亲王觐见!” 听到这话,鳌拜就没有阻拦了,连忙让开去路。 “哼!”多尔衮见此,对着鳌拜重重一哼,然后大步往宫殿里面走去。 只是一进门,他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药味。很显然,他那位亲哥哥是个药罐子了! 很快,多尔衮抛开这些想法,三步并作两步,快步入内,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皇太极。 这一见之下,他不由得心中有点吃惊。 原本那么胖的皇太极,似乎消瘦了不少。从他的脸色看,病体好像也没有恢复。看自己的那眼神,也没有以前那么有神了。 他正在打量着时,皇太极躺在病床上,有气无力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简单的一句话,都似乎显得有点吃力。 他显然知道,如果不是特别重大的事情,多尔衮也不可能闯皇宫。 问出了话之后,他便想坐起来。 跟着多尔衮进来的布木布泰一见,连忙上前,去扶了皇太极坐起来。 哪怕皇太极一脸的病相,多尔衮也不敢小觑,连忙禀告道:“刚收到急报,英亲王领着两万多骑军已经全军覆没,郑亲王领着锦州剩下的人马撤往海州,派急使回海州要求增援。” “什么?”皇太极一听这话,正在由布木布泰搀扶着坐起来的他,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猛然一把推开了布木布泰,自己就坐了起来,当即盯着多尔衮,厉声问道,“怎么会这样?” 阿济格增援锦州,和济尔哈朗一起试探明军真正的实力,这么重大的事情,皇太极当然是知道的。 就皇太极来说,他也认为,这个方案算是妥当的。不管是济尔哈朗还是阿济格,领兵打仗的能力都是摆在那里的。更不用说,他们两人都在。 就算明国真有强军,想要全身而退,想必也不是难事。毕竟是在关外,不像上次一样是入关,人生地不熟,中了埋伏吃了大亏。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如今的急报,却说阿济格领着两万多骑军已经全军覆没,济尔哈朗领着锦州剩下的人马逃回海州。这怎么可能呢? 阿济格的两万多骑军,就是为了预防交战不利可以及时撤退,那可都是大清精锐来的,怎么会全军覆没的呢?这不可能啊! 这两万多骑军真要是全军覆没,这对大清必然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如果……如果济尔哈朗所部也被明军给围歼了的话…… 想到这里,皇太极的脸色顿时不自然地红了起来,随后,“噗”地一声,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布木布泰刚好凑过去,想给皇太极把杯子整理下,结果这下倒好,皇太极这一口老血,顿时就喷得她满脸都是! 吓得布木布泰顿时尖叫了一声,不由自主地伸手一抹脸,顿时,整张脸上全是鲜血,红彤彤的像个鬼一样。 她不由得又低头看了下抹脸之后的手,发现全是鲜血,心中那个惶恐,可想而知。 就在这时,她又看到皇太极眼睛一闭,人往边上歪去。 一看到这,她吓得来不及管自己身上的血了,连忙惊慌失措地去扶皇太极,同时惶恐地叫道:“陛下,陛下……” 其他宫女内侍,甚至鳌拜,也都慌了,纷纷凑过去看情况,七嘴八舌地跟着喊了起来。 “陛下……” “主子……” “……” 宫殿之内,顿时就乱成了一团。 多尔衮一见,心中略微得意,果然不出自己所料。 不过他没有表露出来,他的脸上,同样是焦急万分的脸色,当即对乱成一团的人群喝道:“都安静,御医,御医呢,快传御医!” 听到他的声音,其他人反应过来,赶紧去传御医。 事实上,御医也就在偏殿一直候着的,一传就到。 不过,还没等御医上前检查,皇太极自己就醒过来了。 不过能看出来,他的脸色更差了,看着床前一大堆人,便有气无力地说道:“退……退下,未……未得召见不得……入内!” 围着的这群人听到他这话,都连忙退下,在他床前,就只剩下布木布泰、鳌拜和多尔衮这三个最有份量的人了。 随后,皇太极看向鳌拜,依旧是有气无力地吩咐道:“去……去传礼亲王……速来……觐见!” “喳!”鳌拜一听,连忙打千跪地领旨,心中担心,赶紧出去传旨了。 随后,皇太极,看向满脸是血的布木布泰,也吩咐她道:“到……到门口守着,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这……”布木布泰一听,看了一眼多尔衮,有些为难。 “嗯?”皇太极见了,鼻子里出声音,表示不满。 布木布泰听了,不敢犹豫了,便连忙走到殿门那去守着了。 于是,在皇太极的床前,就只剩下多尔衮一个人了。 多尔衮看到这个架势,想不明白皇太极这是想干什么,又想起皇太极以前的手段,心中不由得有点忐忑起来。 说真的,对于皇太极,他是刻在骨子里的惧怕。从小到大,可以说是一直活在皇太极的阴影之下。甚至有时候,他都还做过类似的恶梦。 皇太极看着站在床前的多尔衮,并没有马上说话,好像是在积蓄力气,又好像是在审视多尔衮。 这个情况,让多尔衮更是不安起来。 就在多尔衮感觉如芒在背,想要开口缓解这种尴尬的气氛时,就听皇太极开口对他说道:“如今……你……是如愿了吧?朕怕是……活不成了!” 一听这话,多尔衮顿时吓了一大跳。他心中明白,自己拿这个急报的消息来刺激皇太极的心思,怕是被皇太极看穿了! 这是什么?这相当于是弑君啊! 想起皇太极的手段,多尔衮心中顿时非常恐惧。随后,他又马上心中一横,如今皇太极躺在床上,连动一下都难,并且此时身边就只有他一个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这么想着,多尔衮的眼中顿时冒出凶光。 不过还没等他动手,就听皇太极接着对他说道:“你……答应……朕一个条件,朕……可以把皇位……传给你!” 一听这话,顿时,多尔衮就一下愣住了。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太极刚才是说,可以把大清皇帝这个位置传给自己? 皇太极为了这个大清皇帝的位置,抖倒了多少人?苦心经营下的九五之尊宝座,能让出来? 说真的,此时此刻,他是真觉得自己听错了!这个话,怎么可能从皇太极的口中说出来呢? 该不会,这只是对他的考验吧? 这么想着,多尔衮便立刻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正想表示自己无意皇位时,却听皇太极又接着对他说道:“如何?能……答应……朕的条件么?” 说完之后,似乎又没力了,就连喘气都有点困难的样子。 多尔衮见了,看着不像是试探的样子,于是,他心中稍微一衡量之后,便把心一横,当即回答皇太极道:“什么条件,陛下请讲?”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20 薨 , 第420章 薨 皇太极很想表露出非常严肃的样子,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最终表露出来的,是有气无力,有点奄奄一息,垂死挣扎的那种,对多尔衮断断续续地说道:“朕传……传你皇位,你需立太子……太子福临,培养……培养他成才,是……是为我……大清第三代……皇帝,可……可好?” 虽然他说得断断续续,但是多尔衮还是听明白了。 与此同时,门口处那边,似乎有动静,他并没有转头去看。因为他心中清楚,怕是庄妃也在那偷听。 此时的多尔衮,心思都在皇太极身上,心中一喜之余,他还是问道:“为何不立豪格?” 皇太极看着他,见他并没有马上答应,并且也听到了门口的动静,便吩咐道:“让庄妃过来!” 多尔衮听了,转过身,正准备出去叫人,却见布木布泰自己进来了,哭着急步上前,到了皇太极跟前跪下服侍。 皇太极看着他们两人,然后才断断续续地解释道:“大清……危难之际,豪格不堪大用,不能……不能为大清皇帝,否……否则你会服之?” 多尔衮听了,张口就想说我会服,不过最终,他还是闭嘴了。因为他知道,皇太极是个聪明人,根本不可能被他这么敷衍过去的。 看着皇太极盯着他的眼神,最终,多尔衮点点头,低声却又坚定地说道:“不服!” 如果说,豪格真得能大用,皇太极生病那么久了,定然是会有准备的。至于什么努尔哈赤要求新的大汗是八王议政,推选出来的结果,这些只是扯淡而已。 什么八王议政,都被皇太极给干掉了,集权于一身,改大汗为皇帝,他要指定太子,没有人敢违背的。 但是,皇太极始终就没有立豪格为太子的意思,就因为他知道,豪格当大清皇帝的话,这个大清很快就会内斗,并且是不可控的内斗,最终便宜了大清的敌人。 至于皇太极的其他儿子,年纪都太小,最为关键的是,那些儿子的娘家都不好,唯独福临,他娘是庄妃,背后站着科尔沁族,基本上就等于是蒙古诸部的代表。 因此,皇太极原本的意思,还是想熬着,多熬几年再说的。 只是没想到,和明国的局势急转直下,大清的国运,一下变得风雨飘摇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底蕴太弱。 因此,在皇太极重病期间,他让代善和多尔衮主政,稳住大清朝局。 也就是说,在皇太极眼里,他认为最有能力当好大清皇帝的,其实就是多尔衮。 只是,多尔衮不是他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被他逼死了亲生母亲的弟弟。 要是有其他选择的话,他最多是用多尔衮的才,却不会把大权给多尔衮。 然而,没想到的是,如今又传来噩耗,阿济格领着两万大清铁骑,竟然又全军覆没了。这对大清来说,又是伤筋动骨的打击。让皇太极忧虑加重病情的同时,也让他知道,必须要有决断了。 因此,他便想出了这个办法,先传位给多尔衮,让他带着大清走出难关,然后等多尔衮百年之后,再把皇帝位置传给他儿子。 虽然皇太极也知道,这个做法的风险很大。可是,在大清生死存亡之际,特别是他感觉已经不行了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抉择。 此时,听到多尔衮承认之后,皇太极便盯着多尔衮,厉声喝道:“你可同意朕的条件?” 说话间,竟然也不断断续续了。乍一看,似乎是一下好转了很多。 多尔衮听了他的话,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想了一会,然后才看向皇太极,直视着他道:“好,我答应!” “去,按照朕的意思拟旨!”皇太极听了,心中松了口气,随后便吩咐布木布泰一句,然后,又说话开始断断续续起来,“等礼亲王……一到,就……就颁布圣旨,务必……务必保证……大清不乱!” 布木布泰听了,并没有听他的话去做,而是担心地看着皇太极,哭着说道:“陛下会好起来的,陛下还是保重龙体为要!” 她一点都不傻,虽然皇太极是和多尔衮约定了,并且回头还有代善来见证,但是,一旦多尔衮大权在握,真得当了大清皇帝,那以后的事情,谁知道会怎么样? 比如说,她儿子福临是不是会出什么意外? 就算不出意外,身为大清皇帝的多尔衮,绝对有的是办法,不兑现如今的承诺! 以布木布泰的心机,她压根不信,多尔衮会遵守承诺!或者说,寄托于多尔衮会遵守承诺,根本就不是她的风格,那样生死都捏在人家手中的! 皇太极又岂会不知道布木布泰的小心思,然而,如今大清局势之危急,真不是其他人能应付的! 这么想着,皇太极便又盯着布木布泰怒喝道:“还不快去?” 刚说完,一口气没喘上,就猛烈地咳嗽了起来,老血又都是咳了出来。 布木布泰吓得有点六神无主了,连忙去服侍皇太极,结果却被皇太极一把推开,怒声喝道:“快去!朕……朕要……坚持不住了!” 布木布泰有点吓到了,不敢再怠慢,便连忙去边上拟旨。 多尔衮看到这一幕,想着皇帝的位置终于能落到他手中,心情一松之下,便严肃地对皇太极保证道:“陛下放心,有我多尔衮在,大清定然不会有事!而且大清必然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的!” 听到这话,皇太极的脸上露出了一点欣慰道:“你……你的能力,朕……是放心的。” 如果多尔衮都不行的话,他相信大清就没有其他人行了。 临死之前,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布局,皇太极的心情稍微一松,便又咳嗽了起来,那血就像不是他的一样往外咳。 多尔衮一见,连忙上前,想要服侍下皇太极,却没想到,皇太极那老血,也弄得他身上都是。 看着自己身上的血,看着奄奄一息的皇太极,多尔衮知道,皇太极估计马上要死了。 正在这个时候,布木布泰已经写完了圣旨。 皇太极一直在坚持,感觉就快撑不下去了,连忙对布木布泰说道:“用……用印!” 布木布泰看了一眼多尔衮,那眼神中似乎有点特别的神情,不过多尔衮没发现,只是盯着那玉玺。 这个玉玺,还是林丹汗儿子投降的时候,献上的玉玺,说是历代的那块传国玉玺,和氏璧做的那个,也不知道真假。 不过有一点,多尔衮却是确认的,大清皇帝的旨意,都是用这个玉玺盖了之后发出去的。 布木布泰听到皇太极的吩咐之后,便去拿了玉玺,给圣旨用了印。 看到这一幕,皇太极便看了一眼脸上不由自主露出一点喜意的多尔衮,然后吩咐布木布泰道:“拿来……给……朕!” 布木布泰似乎没听到,并没有动作。 皇太极见了,似乎想提高点声音,可无奈此时的他,已经是进气少出气多了。 倒是边上的多尔衮见了,连忙帮皇太极提醒布木布泰道:“把圣旨给陛下!” 布木布泰听了,转头看了一眼皇太极,发现他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便没有再耽搁,便连忙过去,坐在了皇太极的床边。 随后,在皇太极眼神的示意之下,布木布泰便把圣旨展开,让皇太极看。 此时的皇太极,脸色已经极差,不过他还是想最终看一眼自己的最后一道圣旨,也算是对这个人世间最后的留恋了。 可皇太极万万没想到,就这最后一眼,就那么一看,顿时,脸上露出不可思议之色,就好像看到了鬼一样,随后用手指着布木布泰,厉声喝道:“你……你……” 连续“你”了两次,却一直没法说出最后的话,手忽然落下,眼睛睁得大大的,脑袋一歪,嗝屁了! 多尔衮一见,顿时大吃一惊。他不知道皇太极为什么临死之前会露出这种表情,不过本能的,他感觉和这道圣旨有关系。 于是,他就要上前去拿圣旨,看看圣旨上到底有什么,竟然让皇太极临死之前露出那样的表情。 然而,布木布泰却一下扑在皇太极的尸身上,圣旨就压在她身下,放声大哭起来:“陛下,陛下,您不能死啊!陛下,您不能死啊……” 她的这个哭声一吼出来,等在门口的侍卫统领鳌拜等人,就再也忍不住,直接冲进殿内,看到床上那个样子,都明白皇太极已经归天,便一个个跪倒,痛哭出声。 这种情况下,多尔衮也不好上前去拉开布木布泰拿圣旨,只是对鳌拜等人说道:“陛下已薨,召集在盛京的亲王贝勒吧!” 鳌拜听了,还没说什么,殿门口又传来动静,却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到了。 在门口的时候,就听到了殿内一片哭声。代善就知道情况不妙,连忙进殿,看到里面的情况,顿时仿佛晴天霹雳一般打在他脑门上,人都还晃了一晃,差点没站住。 今天去看了狙击手,本以为是以张桃芳为原型的抗美援朝电影,结果却是虚构的,大失所望。求月票安慰! (本章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21 生米煮成熟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421生米煮成熟饭如果说早些年的话,代善那是恨不得皇太极喝水呛死,骑马摔死,早死早超生的那种。 可是,在皇太极的持续打压之下,把代善的心思都打没了,并且代善自己也看到,大金改大清,并且越来越强大的情况下,最终他算是真心诚意地向代善低头了。 因为他知道,皇太极才是他们这些兄弟中最有能耐的那个,能带领大清走向辉煌的。 如今,大清多事之秋,可皇太极却是病重不能理政,这已经是他非常忧虑了。结果没想到,这次再见,却是皇太极的尸体。 大清的皇帝,一代明主就这么没了? 说实话,代善真得有点难以接受。哪怕皇太极病重躺在那里吊着一口气,也好过死了啊! 这一刻,代善回过神来之后,立刻大步走向床前,他不信,一定要亲眼看看,确认下皇太极是不是真得薨了! 到了床前时,他看到多尔衮和布木布泰都是满身鲜血时,不由得微微一愣。不过这时候,他也管不了其他,赶紧去看看皇太极,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 代善是有这个资格的,一直扑在皇太极身上哭着的布木布泰,见到是代善,便连忙起身,紧紧地握着手中那道圣旨。 “啊……”只是一会功夫,代善就是一声哀嚎,老泪纵横道,“陛下,您怎么就走了呢!大清离不开陛下啊,呜呜呜……” 不过他才哭了一会,忽然目露凶光,转头看着多尔衮和布木布泰喝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陛下不是好好的么,怎么突然就没了?” 多尔衮和布木布泰听了,看着代善的一脸凶相,忽然都想起来,这位可不是善茬来的,当年也曾叱咤风云。 于是,他们两人不由得又互相看了一眼。 布木布泰看向多尔衮的眼神中,似乎在说,陛下是被你给气死的,要不是你拿着什么急报来给陛下,陛下肯定还不会死! 而多尔衮看向布木布泰的眼神中,却似乎也在说,陛下本来还有一口气的,就是你给陛下看了一眼圣旨之后,陛下才一口气缓不过来死掉的! 两人都是聪明人,似乎也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意思。 于是,布木布泰转头看向代善,抽泣着说道:“陛下今日大限已到,传旨睿亲王交代后事,并有遗旨在此!” 说着话的同时,她示意了下手中那道圣旨。 多尔衮一听布木布泰并没有直接说是他拿了急报来找皇太极刺激的,避免了愤怒中的代善兴师问罪的可能,便顺着布木布泰的话,点点头说道:“是的,陛下找我交代了后事!” 鳌拜听到他们的话,抬头看看他们,不过最终没有说话,而是低下了头。 他是知道,多尔衮是自己来找皇太极的,还硬闯。但是,他也知道,皇太极确实有安排后事的意思,并且是嘱托给多尔衮。这一点,不管是他在现场时,还是在门口,都隐约是知道的。 再者说了,那么重要的军情,按理来说,也确实要让大清皇帝知道,从多尔衮的角度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唯一不妥的就是,没想到大清皇帝的身体,已经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 他自然不知道,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是在八月份的时候就会死的。而在这个位面上,可能是因为把政事都交代了代善和多尔衮,他自己一直在布木布泰的服侍下调理身体,才勉强又拖过了三个月左右。 此时,代善听了布木布泰和多尔衮的话,便低头看了下布木布泰手中的圣旨问道:“这是陛下的遗旨?” 布木布泰听了,立刻点头说道:“是我奉陛下之命拟旨用印,然后给陛下过目过的!” 多尔衮一听这话,不由得又看了她一眼。那一过目,最终要了皇太极的命,这个圣旨,指不定有什么问题! “我可有说假话?”他正在想着时,布木布泰忽然转头看向他,非常认真地问道,“陛下在天之灵不远,就在看着我们,你告诉礼亲王,我说得是不是真的?” 一听这话,代善自然就立刻转头盯着多尔衮,是死死地盯着的那种。因为这是大清皇帝的遗旨,对于大清来说,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多尔衮看着布木布泰,感受到他咄咄逼人的态度,就感觉事情有点不简单。一时之间,他有点犹豫了。 “她说得是不是事实?”代善见他不说话,便立刻追问道。 布木布泰听了,也跟着说道:“陛下遗体面前,事实说话!” 听到他们的逼问,多尔衮感觉局势有点不受自己控制,无奈之下,只能点头说道:“确实是事实,不过……” 他还没说完呢,就见布木布泰当即转头看向代善,双手递上那道圣旨,大声说道:“还请礼亲王遵从陛下的遗旨,勿要负了陛下最后的安排!” 说完之后,她又示意下自己和多尔衮身上,接着补充说道:“陛下吐血不止,却不肯医治,硬是交代了这最后的一份旨意!” 代善一听,没有犹豫,便立刻上前,郑重地跪下,伸出双手接过了那道已经粘了一些皇太极鲜血的圣旨,然后立刻看了起来。 多尔衮见了,心中不由得有点忐忑,又一次盯了布木布泰一眼,看着她的侧脸,总感觉这个女人有捣鬼! 不过他也有点拿捏不定,如今这种局势,只有自己才是最适合当大清皇帝的。她总不可能来抢吧? 皇太极临死之前也交代了,定下了条件的,自己百年之后,是会把皇帝之位传给她儿子的。并且还要自己用心培养他儿子,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对她也是有利的。 再怎么样,她不可能私自改了圣旨,变成传位给豪格吧?要是真这样,对她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多尔衮正在想着时,代善已经看完圣旨了,站起来看向多尔衮问道:“陛下的遗旨,大清以后就交给你了?” 一听这话,多尔衮不由得心中大喜。不过表面上,毕竟是在皇太极尸体面前,别人都悲伤的时候,他也不好表露出什么,就用那种悲痛而又坚定的表情点点头说道:“正是!” “好!”代善一听,便转头对布木布泰说道:“那就按照陛下的遗旨,就这么办吧,我全力支持,相信肃亲王也难以反对!” “一切都由礼亲王做主!”布木布泰此时又变得很是乖巧,人畜无害的那种,当即就回答代善道。 代善听了,便对多尔衮郑重地说道:“在此多事之秋,新皇登基的事情也好,你当摄政王的视野也罢,一切从简,先以国事为重吧!” 多尔衮一听代善说新皇登基的事情,便点点头,不过很快,他就立刻反应过来,他不是新皇,而是摄政王! 顿时,他的眼珠子一下便瞪了出来,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立刻转头看向布木布泰。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皇太极临死之前看到圣旨的表情是那样的了! 果然没有料错,是被这个臭女人给改了旨意! 布木布泰见他瞪过去,却是仿佛没看到多尔衮眼睛中的凶意,反而向他一礼,温柔地说道:“陛下也交代了,以后福临如何当好皇帝这事,也要摄政王殿下多多教导!” 对于她来说,与其寄希望于多尔衮能遵守诺言,最后会把皇位传给她儿子,当然不如她儿子直接当皇帝,然后由多尔衮来摄政的替代方案! 多尔衮看着布木布泰,不由得大恨。对他来说,摄政王当然没有直接当皇帝更好!凭空降了那么多,他不生气就怪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其实还是福临当皇帝,并且多尔衮只是第二摄政王,第一摄政王是拥立豪格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 只是济尔哈朗不争权,慢慢地,就变成了政事都归多尔衮处置,成了说一不二的摄政王。 此时,多尔衮发现,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木已成舟,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如果此时他不认这道圣旨,那就要推翻之前承认的那些。 随后,豪格肯定会来和他争夺皇位,到时候,他可能连摄政王都没有。 如今福临才六岁,到他成年之前,大清的权力就全在摄政王手中。等到福临成年的时候,这个老不死的代善肯定就归天了,而自己的权力也将稳固。到时候,还政不还政的,还不是自己一言以决! 这么想着,多尔衮按下了心中的恨意,露出大义凛然的表情说道:“皇太后放心,先皇交代过的事情,我必然会遵守的!” 一听这话,布木布泰便知道,多尔衮这是认了这道圣旨了,心中顿时也是松了口气。 如此一来,大清皇帝的传承,她儿子福临是最大赢家,至于最大的输家,估计就是那个傻不拉几的豪格了。 之前豪格被多尔衮派去了朝鲜,也不知道是不是刚好是巧合!等到他回来时,那是真得生米煮成熟饭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22 发愁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422发愁对于大清皇帝之位继承有最大问题的豪格不在,那么事情就简单了很多。 多尔衮一妥协认可之后,六岁的福临很快便登基称帝,而多尔衮则为唯一的摄政王,开始处理政务。 当务之急,是应对明军的攻势。 不过盛京这边,还没有商议出结果的时候,新的消息就传回来了,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领着锦州剩下的军队,安全返回了海州。 对于济尔哈朗当机立断,放弃锦州的行为,多尔衮认为,这不是丢城失地,而是明智之举,保全了大清的有生力量,因此反而下旨表彰了济尔哈朗,给予了相当丰厚的赏赐。 而回到海州的济尔哈朗,也明确表示,遵从先皇的遗旨,没有任何意见。 至此,大清的和硕亲王中,一共还有多尔衮、多铎、代善、济尔哈朗以及豪格五个人。多铎不用说了,四个和硕亲王都是认可了当下的大清权力机构,也就豪格一个人还不知道。 多尔衮似乎也把豪格给忘记了,借口应对明国攻势的理由,开始调整各旗实力。当然,以多尔衮的能耐,并不是明着调整,而是以各种借口来的。 比如,属于皇族的两黄旗,如今皇帝年幼,摄政王当政,就要归于摄政王先统领;只是这一项,就使得多尔衮的实力一下就跃居八旗之首。 另外,多尔衮也说动布木布泰,派人联系科尔沁族,调拨部分兵力入大清,增强大清的骑兵实力。其他蒙古部族那边,则是恩威并施,也同样要求进贡战马和调兵服役,以重建蒙古八旗的骑兵实力。 另外,多尔衮还重用了洪承畴为首的一帮子汉人,组建类似明朝内阁的摄政王幕僚处,帮多尔衮处理政务,出主意等等。 沈阳城内某处宅子,里面的一个老人,听着盛京城内的风云变幻,心中也是非常地感慨。 这个老人,已经有六十四岁之多。原为大明锦州总兵,于松锦之战时投降建虏,被封汉军正黄旗总兵,不过一直称病在家。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明末曾经叱咤风云过的祖大寿。 荣华富贵,家族兴衰,他都是经历了的。 别的不说,就光说祖家。 在他高升之后,他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成为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分驻宁远、大凌河、锦州诸城。 甚至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崇祯皇帝还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 当时所谓的关宁军,其实就是祖家的军队,各级军官,全都是和祖家沾亲带故的。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把这支军队说带走就带走。 在投降建虏之后,祖家一样受到了厚待,包括祖家宗族体系内的张存仁,为都察院承政,祖泽洪为吏部承政,韩大勋为户部承政,姜新为礼部承政,祖泽润为兵部承政,裴国珍为工部承政等等。 事实上,皇太极当初打赢了松锦之战之后,是把明朝降兵降将一万多人都给杀了的,唯独留下了祖家军相关的,不但没杀,反而给予优待,并且扩充汉军旗为汉军八旗。 而之所以如此,说到底也是因为祖家军是明末辽东三大军之一。 皇太极厚待祖家军,对外,是和明国争夺宁锦防线;因为这条防线,别看最大的官是朝廷委派的文官,实际上是祖家军说了算; 对内,皇太极是利用祖家军的效忠,来巩固他的皇权,从而让他的军事实力,在建虏当中实力最强。 这不,多尔衮在当了摄政王之后,就曾第一时间拜访了祖大寿,直言不讳地问祖大寿的立场。 当然了,祖大寿的答复,自然不可能逆势而为,要不然,他就不会悠哉地坐在自个家里想事情了。 如果说,盛京城内的风云变化,只是让他感慨的话,朝廷那边的变化,就真得让他大吃一惊了。 之前的时候,阿巴泰领着清蒙联军入关,结果却大败而归,一开始的时候,祖大寿压根不信。 朝廷关内的实力,在松锦之战后到底怎么样,他是心中有数的。也是如此,当时皇太极派人问话的时候,他和洪承畴的答复其实是差不多的。 甚至在事后,祖大寿对朝廷官军的实力,其实比建虏还要不信。 至少对建虏来说,明国有一支强军,那是将信将疑的。可对祖大寿来说,他认为之前的蓟州之战,大概率是有什么意外,才让孙传庭走了狗屎运,赢了一仗。 然而,这一次,他却是万万没想到,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竟然也全军覆没,还有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弃守锦州而逃。 从这一点来说,朝廷官军真得是有那么强大了? 说实话,从结果上来看,祖大寿是能得到这个结论;可是,从他的感情上来说,真得是难以相信。 关内烂成什么样子,他不是不知道!就算有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就能扭转局面吧? 总之,祖大寿是无论如何,都想不清楚关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之前多尔衮的拜访中,他已经得知,追杀济尔哈朗的骑军就是他的外甥吴三桂。 想着这些的祖大寿,感觉非常有必要,私下去信,问问吴三桂,关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朝廷官军是怎么变强的?还是说,是另有原因导致了大清军队这两次的惨败? 这么想着,他便转身入书房去了。 另外一边,也有一人,把女真女人给支开了,自己坐在书房内发呆。文质彬彬的,一看就知道是个文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前大明蓟辽总督,如今建虏摄政王幕僚处做事的洪承畴。 就算他自认为比祖大寿聪明,可也同样想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如果说蓟州之战,是大清军队犯了什么错误,孙传庭捡到了什么便宜,才导致朝廷官军大胜,他认为是有可能的;可是,又一次朝廷大军大捷,大清军队连好不容易打下的锦州都放弃了,那就只能说明,朝廷官军真得很强大了! 可是,相对来说,他比祖大寿更要了解朝廷,了解朝堂诸公,也了解那个皇帝,他也因此,就更是想不通,怎么可能会变化这么大呢? 多尔衮咨询的问题,不管多难,他都能轻松的一一答复,让多尔衮很满意;可是,对这个问题,洪承畴就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了。 而这一点不搞明白的话,洪承畴对于他的前途未来,就开始忧虑起来了。 如果就本心来说,他肯定是看不起这些辽东蛮夷的。可是,如今却在辽东蛮夷的掌控之中,为了活命,只能听蛮夷的差遣,还要让蛮夷觉得,他是个有用的人,如此才不会被弃之不用!不说杀他,拿他当普通包衣一样,他都害怕! 可是,如果朝廷真得强大了,以朝廷的人力物力,还有这辽东的贫瘠,人口的缺失,洪承畴又不认为,建虏能坚持多久,迟早会被朝廷平定的。 而如果朝廷平定辽东的话,他又何去何从? 他才四十岁,正当壮年。从小家贫,靠着比别人付出十倍的努力,才科举中进士,在官场上战战兢兢,伺候好上上下下,才一路升官;更是冒险领兵,靠着剿贼才最终升到了封疆大吏。 也是如此,他才不甘心这么年轻就殉国而选择投降了建虏。按照这样的局势发展,估计不到五十岁,就又要面临生死抉择了吧? 不对,那个时候,朝廷会谅解自己么? 对此,洪承畴心中的怀疑是非常大的。 他自认为对于那个崇祯皇帝,还是很了解的。要不然,不摸清皇帝的脾气喜好,也不可能受到重用。 也是如此,洪承畴感觉,自己投降了建虏而不选择殉国,必然会让崇祯皇帝的面子非常难堪。换句话就是说,崇祯皇帝肯定会对自己恨之入骨。 如此,不要说重新回朝廷当官了,就是想活命,估计都难! 想着这些,洪承畴那叫一个愁! 半天之后,洪承畴心中得到一个结论,要想活命,要想活得久,是要帮大清足够强大,至少保证大清不会被朝廷灭掉,这样才可以么? …………………… 不说建虏这边如何发愁了,宁远之战结束,建虏弃守锦州之后,整个战事就算是结束了,堵胤锡写的报捷奏疏,便立刻飞报京师。 普通俘虏,关押在山海关这边,为首的奴酋,爱新觉罗阿济格,自然是要押解进京去献俘的。 为了方便,这些俘虏自然是坐船回天津,然后从天津坐蒸汽火车的方式最为便捷。 在大明崇祯十六年十一月中旬左右,堵胤锡的这个捷报便传到了京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23 大变样 , 崇祯皇帝收到这份捷报,当然是很高兴的。不过说真的,这个高兴,并没有像蓟州之战那次一样有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 他如此,文武百官也是如此,甚至包括京师百姓,都是在蓟州大捷的洗礼之后,觉得这次的宁远大捷,也就够高兴一阵。 哈哈,建虏又吃了败仗了! 就只是这样而已! 这时候,整个京师,上到文武百官,皇亲勋贵,下到贩夫走卒,普通百姓,其实都在关心《大明律》的修改版。 已经有风声,说在年前一定会完稿。这可是关系到大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等等。 不说别的,光是对于逾制这一块的修改,就会影响到很多人。 因此,此时的京师百姓,对于押解俘虏到来,并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全城轰动了。 对于这一点,身为当事人,大清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却是不一样的想法。 他就感觉,以他的身份,竟然被明狗俘虏了,必然是受到非常重视的。哪怕是对他充满恶意的重视,那也是身份的体现。 为此,在去天津港的船上,他都努力保持身为大清和硕亲王的骄傲,不是鄙视一起的图尔格和孔有德,就是张口骂他们两个。 对此,船上的明军将士也懒得管。 “明狗这次是剑出偏锋而已,竟然用船先运了白杆军去堵本王后路,要不然,此战明狗根本就捞不到好处!” “别以为就这一仗,就觉得明狗强大地很了!本王告诉你们,辽东还是大清的辽东,一旦明狗想要攻打辽东腹地,定然是有去无回!” “先汗当年条件那么不好的时候,不照样打赢了明狗,如今大清比以前强大十倍,又岂会输给明狗?” “别的不说,如果明狗真敢攻打辽东腹地,我大清必然能断其粮道,让他有去无回!” “你们是瞎了眼,本王看你们以后怎么回辽东?” “……” 听着阿济格喋喋不休的骂声,一开始的时候,图尔格和孔有德还想着顶嘴几句,不过到后来,两个人就都不说话了。 他们也是久经战阵的将领,打惯了仗的。对于已经过去的宁远之战,如今再仔细复盘想这个胜负的话,他们基本知道了关键所在。 宁远这一战,最关键的,还是不知道明军的底细,不知道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又由于有蓟州之战的影响,导致阿济格做出了连夜撤军的决定。要不然的话,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以阿济格所部大清骑军的精锐,以逸待劳,和明军在前屯卫死战的话,至少明军也必然会死伤惨重。 第二,就是想不到明军早就通过海运把白杆兵运到了宁远,构筑了拦截阵地,阻拦撤退的阿济格所部。 第三,自然是前后夹击,大清军队又没有了建制,因此才会惨败。 一如阿济格所言,如果这支明军真得要进攻辽东腹地的,恐怕真得够呛! 那里是大清的主场,明军要想攻打的话,首先就要在宁远,或者锦州囤积军需物资。要不然,并且留下足够的兵力保持后方粮道的安全,否则就是再强的战力,没有了粮草物资,而辽东又是贫瘠之地,下场可想而知。 但是,虽然他们赞同阿济格大部分的观点,可该降还是会降。因为不降的话,那就只有死了! 只是不知道,大明皇帝最终会怎么处置他们两个! 一路上,不管是图尔格还是孔有德,都是有些心慌慌。 就这么的,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他们下了船,才有了更大的变化。 “这……这是天津?”孔有德一下船,有点不敢相信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虽然码头这边军卒林立,已经是戒严了的。 但是,肉眼可见,这个天津绝对不是以前的天津了。 明成祖朱棣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把“直沽”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从此才有了天津的名号。 天津城一开始的时候是个土城而已,这座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 不管是孔有德还是图尔格,又或者是阿济格,他们以前都曾经到过天津卫的,就一座小城而已,是明国关内众多不起眼的卫城之一。 结果没想到,如今他们看到的,竟然是城墙外面全是房子,而且还不是临时搭建的草棚之类,是那种真正的房子,绵延出去好远。 只是在港口这边看,就能看出来,如今的天津卫城,要是不讲究城墙的话,这规模怕是和州府之类的城池差不多了! 这才过去了多久时间,这天津卫怎么就变得如此繁华了? 也亏了之前的时候,在天津港的船只都被朝廷征调了。其他地方的船听说了后,都不敢来,也怕被征调。要不然,光是港口密密麻麻的船,就能亮瞎他们的眼。 大明的繁华,或者说短期内能聚集起来的繁华,不是来自地广人稀的辽东人能想象的! 他们正在看傻眼的时候,忽然之间,“嘀”地一声巨响响起,把他们唤回了神。 “这是什么声音?”图尔格从来没有听过这种声音,本能地有点惊惧,便问孔有德道。 孔有德听了,也是摇摇头,回答他道:“听不出来!” 说完之后,他刚好看到另外一艘船上,李定国上了岸,就在他边上,于是,就连忙凑过去,讨好地问道:“大人,刚才那一声响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听着好奇怪!” 李定国作为活捉了阿济格的将领,就理所当然地被堵胤锡派到京师献俘的。 对于孔有德的事情,他当然是有了解的。知道眼前这个假鞑子以前是东江镇的将领,去增援宁远战事的时候,被两只鸡给逼反,最终投靠了建虏的。 对此,如果正规官军,比如说周遇吉还是不能认同的话,像李定国这样出身流贼,原本就是造反的招安将领,却不会对孔有德有多少成见。此时听到孔有德问话,他便如实解释道:“那是蒸汽火车的声音!” “正妻活车?”孔有德一听,脑门上冒出一连串的问号。 什么正妻活车?这意思是哪个大户人家的正妻,她坐的车子,那拉的驴马之类发出的叫声? 不对啊,这个声音一点都不像啊! 李定国看到他那疑惑的脸色,便知道他不明白。事实上也确实,没见过的,就想解释,哪怕解释的很清楚了,也一样会非常疑惑。因为这个东西,从来就没存在于世间过。 描述一个这样的东西,就算你能描述清楚了,也不会有多少人能清楚的。 这么想着,李定国便微笑着说道:“我们就是要坐这个车回去,你一看就明白了!” 一看就明白了? 孔有德听了,一想也是,看下就能明白了,现在多问,就怕惹恼了这位运气奇好的明将,还是先不问了。 于是,他便对图尔格示意了下,表示回头看看就知道了。 图尔格还没说什么呢,阿济格便一脸鄙视地看着他们,冷声喝道:“没出息的东西,好歹曾是大清的高级军官,什么没见过?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还真别说,图尔格和孔有德如此表现,其实还真有讨好明将的想法。这样表露出来,能让明将有优越感,这就是一记隐形的马屁了! 此时,被阿济格给叫破了,两个人的脸皮也是厚,就当没听到。 李定国才不会管他们之间的口舌之争,看到这里迎接的官员已经过来,便领着人过去,随后便走向港口附近的火车站。 这一块区域,自然也是戒严中,没什么人。 转过一个街角,就看到了火车站全貌。 孔有德和图尔格就跟在李定国的身后,一看到火车站时,整个人就呆住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停靠在哪里的火车,车头那冒着气,长长的车身,或者说一节车厢接着一节车厢的,连得那么长。 这是什么车?怎么会有这种车的呢? 正妻活车?蒸汽活车? 阿济格看他们两人傻在那里,正想再喝骂时,也看到了蒸汽火车,于是,一时之间,也忘记了喝骂,被眼前这个从未见过的车辆给震惊了。 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当即冷声喝道:“不就是加长了的马车么?有什么好稀奇的?多一些马匹拉车,只要马够多,不一样能拉起来,有什么好奇怪的?” 说得好像也有道理,只要有足够的马拉车,确实能拉起很多节车厢的。 可关键是,这些车厢好像是铁做的吧?还有,那马呢,也看不到很多马啊? 图尔格和孔有德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都是疑惑。本能地,他们就觉得,阿济格的这个猜想可能不对! 李定国才不管他们,当即大步走过去,上了客车厢。 当然了,重要人犯,也都是要亲自看押的,就和他一起上了同一节车厢,反正一节车厢够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24 神迹 , 上了火车,看到车厢里面的舒适程度,阿济格便不由得一声冷笑道:“你们明狗就知道享受,好好的马车,就非要整一个什么玩意出来!我大清要是有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早就天下无敌了!” 李定国本来不想和这种俘虏计较的,败军之将,随意了! 但是,他发现,这个奴酋竟然一口一个“明狗”,他听得都刺耳,便转头看向图尔格,冷声吩咐道:“你去掌嘴,打到他知道规矩为止!” 如果是普通的将领,可能会想着这个奴酋是重要俘虏,是要献给皇帝的,因此路上会给予一些优待。要不然,有可能会被那些御史言官弹劾的。 但是,李定国的出身,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顾忌,此时听得心中发怒,便下了这个命令。 对他来说,只要不打死这个奴酋,那就没事! 图尔格听了一愣,转头看向阿济格一眼,心中想着,真要自己去打和硕英亲王? “你敢?”阿济格却是听得大怒,当即骂道,“你这个该死的叛徒,明狗怎么说,你怎么做,你就真是一条明国的狗了!” “大人,让小人来打吧!”孔有德在边上听了,却是向李定国讨好地说道,“小人和建虏有不共戴天之仇,早就想打他了!” 李定国听了,点点头,不过没有放过有点尴尬的图尔格,冷声说道:“你们两人一起打,打得他改了嘴臭的毛病为止!只要不打死,都行!” “喳!”孔有德听得欢喜,连忙回应一声,不过马上醒悟过来,于是,脸色一变,立刻改口道,“小人遵命!” 看到他这样,图尔格就有点怕了,就怕他表现得不积极,回头明国皇帝认为他不是真心投降,依旧会处死他,于是,便连忙也跟在孔有德之后说道:“小人遵命!” 阿济格当即变了脸色,看着孔有德和图尔格逼过去,马上喝道:“你们敢?本王是大清和硕英亲王,你们身为……” 他的话还没说完,孔有德却是最积极的,几步就走了过去,一把抓住阿济格胳膊,另外一只手,就直接抡了过去,同时喝道:“老子打得,就是你这个大清和硕英亲王!早就想打了……” 阿济格的双手是被绑着的,被孔有德一个耳刮子,顿时,车厢内发出“啪”地一声响,着实挨了个耳光。 图尔格偷偷回看了一眼李定国,就见李定国在亲卫的伺候下已经坐下,还有一倍热茶在手,正一边喝茶一边看着他们。 于是,他不敢怠慢,连忙上千揪着阿济格的另外一边胳膊,也一个巴掌扇了过去,同时喝道:“让你嘴巴臭,让你嘴巴臭……” 阿济格被他们两人打得七窍生烟,但是无奈被绑着双手,不甘心之下,一用力,一肩膀撞向图尔格。 孔有德是汉人,以前就是毛文龙的手下,是仇敌来的,他打自己就算了;这个图尔格竟然也敢真得打自己,简直是反了天了。 因此,他最恨图尔格,这么用力一撞,图尔格没防备,顿时被阿济格撞到在地,碰到了车厢内的座椅,乱成了一团。 图尔格的双手双脚都是自由的,自然不会被阿济格一直压着,在孔有德的帮助下,慌忙起身,便不再留手,和孔有德一起,就把阿济格压在地上,一左一右,你一巴掌,我一巴掌地打了起来。 李定国冷眼看着这一幕,不时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似乎是在看猴戏。 忽然,又是一声长长的“嘀”响起,然后车厢一动。 孔有德和阿济格感觉到了之后,便连忙往外看了下,他们果然发现,这个车子好像动了起来。 “嗤……” 又是长长的一声古怪的声音,然后看到有不少雾气开始弥漫。 与此同时,孔有德和图尔格又听到外面传来奇怪的响声:“空差……空差……空差……” 随着这个声音的变快,他们感觉到车子的速度在提升。 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声音很古怪啊! 而此时,阿济格已经被打得满嘴是血,两边脸都是肿的,自然也无法开口骂人了。 图尔格见此,便向李定国禀告道:“大人,已经教训他了,您看还要继续么?” 说完之后,他怕李定国误会他替阿济格开脱,便连忙又补充说道:“小人怕继续打下去,他这脸就没法见大明皇帝了!” “哦呜哦……”阿济格听得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是却发不出正常的话来,只是吐出了满嘴的血。 李定国见了,便摆摆手,算是可以了。 孔有德倒是有点遗憾,不过他此时的注意力也已经转移了,见李定国已经不让打了,便好奇地贴近车厢窗户去看。 但是,他却看不到车辆前头的情况,就只是看到这个车子的速度越来越快。 于是,孔有德就非常好奇了,当即转回头,看向李定国,好奇地问道:“大人,这么重的车子,得用多少马匹来拉啊?” 李定国听了一愣,随后便回过神来,便淡淡一笑道:“你自己去车门那看看就知道了!” 这么重的车子,还这么平稳,说实话,孔有德确实非常好奇,便连忙走去车门那,推开车门之后,不管外面刮来的寒风,伸头去看车辆前面的情况。 结果这一看之下,顿时就傻了眼。那脖子就伸得更长,甚至整个人差点跌出去,最终才缩回头了头,关上车门,一脸的难以置信。 图尔格见了他的表情,便好奇地问道:“该不会有上百匹马拉车吧?” 李定国边上的亲卫一听,顿时“噗嗤”一声笑出了声:蛮夷到底是蛮夷,没一点见识! 不过他马上回过神来,想着自己当初第一眼见到蒸汽火车时候,其实也是差不多,便不笑了。 孔有德这边,听到图尔格问话,便抬头看向他,摇了摇头。 “没有上百匹?”图尔格一见,有些奇怪地说道:“这不可能啊,这个车子绝对非常重的,这拉车的马,绝对不少!” 听到这话,孔有德用那种难以置信的语气说道:“一匹马都没看到!” “什么?”图尔格一听,也是大吃一惊道,“一匹马都没有,难不成都是用牛拉的?” “不是!”孔有德听了,摇摇头说道,“什么东西都没有拉,就自己在动的,我这……我这是见了鬼了!” “什么?”图尔格一听,又是一阵震惊,不可思议地问道,“什么东西都没有拉?” 就连刚被打了的阿济格,一时之间都忘记了脸上的疼痛,带着不相信的表情,看向孔有德。 “你自己去看!”孔有德却是不辩解,对图尔格说道,“开门就能看到车前的!” 图尔格听了,甚至都忘记请示李定国了,连忙跑去车门那边,打开车门,不顾寒风扑面,当即看向车头方向。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回转车厢,甚至都忘记了关门,还是李定国的亲卫给关上的门。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图尔格喃喃自语,一脸地活见鬼样子。 他刚才确实看清楚了,那车头真得没有任何东西,马啊、牛啊,甚至驴啊什么的,全都没有。可是,车子却是在动,并且速度还很快。 这真是简直了! 活见鬼了啊! 长这么大,打了不知道多少仗,就这一回,把他给看懵了! 阿济格看到图尔格的表情,也是有点傻眼了,该不会这个车子真得是没有牲畜在拉的?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他很想自己也去看看,可无奈他就没有孔有德和图尔格的便利。 这时候,孔有德已经先回过神来了,当即看向李定国,用那种非常诧异地语气问李定国道:“大人,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任何东西拉,这么重的车子,却是自己会跑呢?” 没等李定国回答,震惊中的他,就自己猜测道:“该不会,这是看不见的什么东西在拉着车子,力气还这么大,是鬼神之类的?” 李定国听了笑笑,他心中很清楚,第一眼看到火车的人,肯定都是这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原来烧火煮水竟然有这么大的力气! 这么想着,他也不急着解释,还惬意地喝了口热茶,就让你们震惊去好了。 等待回答中的孔有德,忽然想起,好像关内一直有传言,说是太祖皇帝显灵,所以明军才会变得这么强大! 那既然太祖皇帝显灵的话,这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于是,孔有德就连忙确认道:“该不会,这也和太祖皇帝显灵有关,真得是神迹了?” 听到这话,李定国想起,好像确实有太祖皇帝显灵这么一回事,并且教给了当今皇帝有关科技学识,因此才有这蒸汽火车的出现。 这么想着,李定国便点点头说道:“没错,这确实和太祖皇帝显灵有关,是陛下发明了这个蒸汽火车!” 一听这话,车厢内的这三个人,孔有德、图尔格和阿济格,就全都呆住了。 大明太祖皇帝显灵,难怪明军一下变得那么强,还有这种匪夷所思的车子也会出现了! 这根本就不是人间有的啊! 那大清还怎么和明国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25 多少会有点欣慰吧 , 夜幕降临,外面已经看不清什么了。 但是,蒸汽火车还在平稳地前行,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音响着,基本上就没有马车那种的颠簸。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真得不要太舒服了! 不管是孔有德还是图尔格,又或者一脸肿的阿济格,似乎从上火车之后不久,就变成了待出嫁的新娘子,变得非常安静起来。 李定国是不管他们,夜幕降临了,那用过晚餐就睡觉。至于他们是还傻不拉几地坐着,还是睡觉,那就随他们的便! 第二天早上,天刚一亮的时候,李定国就醒了。 然后,他惊讶地发现,那三个人竟然都没睡觉,只是呆呆地看着窗外。 伸了个懒腰,李定国翻身坐起,亲卫便上前帮着收拾,还有上热水洗脸,早餐什么的。 看到这个动静,孔有德便转头看向李定国,很是诧异地确认道:“大人,刚才是已经过了通州,快要到京师了么?” 他已经认不出来了,但是,刚才过去的那个城镇,看着好像有点像通州,但是又不敢确认,又觉得不可能,就只好等李定国起来之后问话了。 李定国听了,看了下轮值的亲卫,那亲卫便立刻点头说道:“确实已经过了通州,大概还有小半个时辰就能到京师了!” 听到这话,孔有德和图尔格互相看了一眼,他们都已经有点被震惊地麻木了。 基本上说,从天津卫到京师,睡一觉起来,差不多就到了。这个事情,如果换成以前,有人这么给他们说得话,他们是绝对不信的。 可如今,他们却是亲生体会过了!然而,在他们的脑海中,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从天津卫到京师,至少有三百里吧?睡一觉就能到了? 这个世界,真得有点不大正常! 如果他们要是知道,到了后世之后,就这三百里,开车也就是一个小时多点,就是半个时辰而已,估计会用脑袋撞墙:假的,假的,肯定是在做梦! 发了一阵子呆之后,孔有德忽然又诧异了起来,指着外面对图尔格说道:“看,快看,这是什么路?” 图尔格听了,便立刻转头看向窗外,就见和他们平行的那条路,地面竟然非常平整,看不出是用什么铺的,反正就是很平整,绝非石子路,更不是黄泥路。 这时候,天色放亮,已经有马车之类的在跑了,没有一点车痕留下。 这又是一个稀罕事,刷新他们的认知! 阿济格都有点麻木了,明国的好东西,不想去看,可是最终,他还是忍不住偷偷地瞄向窗外去看看让那两个狗腿子诧异的是什么路? “大人,这又是什么样的路?怎么如此平整,还没有一点车痕,怕是下雨天也不会泥泞吧?”孔有德忍不住,便又转头问李定国道。 李定国听了,当即淡淡地解释道:“这叫做水泥路,这个水泥不但能修路,还能建房,水火不侵,也是陛下发明出来的!” 不知道为什么,李定国看着他们的诧异,那种震惊,心中感觉有点爽,也乐意回答。 果然,听到他这话之后,孔有德和图尔格等人又是一脸地震惊。 如果说以前他们对大明皇帝的印象有多不好,那么此时的感受就有多震惊! 一个人的变化,可以如此之大,要说不是神鬼帮忙,杀了他们都不会信! 而一想起如今的大明有神鬼帮忙,那大清还有得打么? 这个答案,看看阿济格那么乖,在那一点都不嘴炮了,就可以知道了。 火车没多久就到京师了,此时已是上午,以京师之繁华,哪怕如今已经是寒风呼啸的天气,可火车站周边,依旧是人来人往,非常地热闹。 京师这边,就没有再戒严了。 李定国押着阿济格等人,从火车上下来之后,便在随行亲卫的护送下,押解着俘虏进城,先关去刑部大牢,等候陛下旨意。 孔有德是没来过京师,但是图尔格和阿济格在崇祯二年末的时候,曾杀到过京师。那个时候,京师城外,都是些草棚之类的,难民蜗居之地。 可如今,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京师城外,至少是在城墙之外,竟然就如此繁华了? 这个时候,要是大清兵临城下的话,光是这城外的财富,就能抢得盆满钵满了吧? 明国是怎么做到的,没进关才几年,竟然就有这么大的变化了? 这一刻,图尔格和阿济格等人,算是真正见识了明国有多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富,想着辽东的贫瘠,他们心中的无力感就更强了! 明国打了这么多年的败仗,还是如此的繁华,可以做到屡败屡战! 但是大清呢,败一次就伤筋动骨,败两次就一片哀嚎了,往后的日子,怕是要越发地难过了。 元气一伤,再想恢复就难了! 来往行人,很快就注意到了李定国这一行人,眼尖的,从旗号上认出来了。 “这是宁远大捷的朝廷官兵么?” “不用说,肯定是,你们看,这押着的一群犯人,就是俘虏吧?” “那个脸肿得像猪头的是谁?” “看他穿得,好像是奴酋一样的,该不会就是建虏那个什么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吧?” “……” 捷报已经先传到京师,因此京师百姓大概知道情况,此时看着李定国一行人,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在认出这些俘虏之后,特别是为首那个,还是建虏的奴酋,比上一个什么阿巴泰更高地位的,京师的这些行人就都愤怒起来了。 阿济格当初领兵劫掠关内,给关内百姓带来了家破人亡的灾难,而这里又是京师,很快就又有仇人的,想要扑上去打阿济格。 不过有将士拦着,扑过去却是不可能的。 阿济格看着这一切,心中冷笑,自己好歹是大清和硕英亲王,就算被明狗俘虏了,那也得是最高待遇,越多人嫉恨就说明自己当初的成就越大! 然而,他正在想着这个时,却听到有人在劝解道:“这才刚押来京师,不能打死他的!” “是啊,有深仇大恨的,回头等他千刀万剐的时候,再去抢点肉祭奠下亲人好了!” “要我说啊,这种也是小喽喽,真要恨的,回头等把建虏那个什么伪皇给抓来的时候再说!” “没错,这一回都只是灭了两万建虏而已,上一次可是十几万呢!这种什么和硕英亲王,估计都是没什么本事的,手下人都没上回那个多!” “……” 听到这话,阿济格就怒了,那个阿巴泰是带着杂牌军好不好,他堂堂和硕英亲王,带得可是大清两万铁骑!那阿巴泰,拿什么来和自己比? 郡王都不是,只是个多罗贝勒而已,老子是和硕亲王,懂不懂,和硕亲王! 在明狗的眼里,他竟然还不如阿巴泰,这让阿济格有点不能忍了。 但是,他想怒吼也吼不出来,那张脸被孔有德和图尔格打肿了,无法正常说话。 真是没想到,当了俘虏之后,竟然还这么憋屈,被一个区区阿巴泰给比下去了,真是岂有此理! 他却不知道,阿巴泰在关内确实比他有名的多了。 原因无他,就因为阿巴泰是第一个被活捉的建虏主帅,也是姓爱新觉罗的。 想必阿巴泰在地狱有知,多少会有点欣慰吧! 生前比不过阿济格,死后的名气,却是比阿济格要大! …………………… 李定国押解俘虏的消息,很快就禀告到了崇祯皇帝这边,这让崇祯皇帝很是高兴。 要过年了,拿个建虏的奴酋当过年的祭品,还是可以有的嘛! 心情不错,他就给刘伟超视频联系了。 一接通之后,看到刘伟超应该在自己的房间里,崇祯皇帝就把这个情况一说,然后有点感慨地说道:“你说,这个李定国的运气还真是可以,竟然是他活捉了这个建虏的什么和硕英亲王,朕打算,也给他一个封爵!” 对此,刘伟超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当即笑着说道:“好啊!或许冥冥之中自然有天意,他在原本历史上的成就没了,但是上天酬劳他,就让他活捉了阿济格!” “朕就是这个意思!”崇祯皇帝一听,便也笑着说道,“他是大明的最后擎天柱,至死不屈,不管怎么样,朕总是想起这个事情,就觉得不能亏待他这样的人。但是,那个世界的事情,又没法说出来,没想到活捉了一个奴酋,正好可以趁机奖赏他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补充说道:“阎应元也同样如此,在原本历史上的成就不足为外人道,可是,那个阿巴泰就凑到他那里去了,朕顺便就封了他江阴伯。如今李定国也是如此,朕就准备封他宁远伯吧!” “做得不错,我赞同!”刘伟超一听,立刻点头附和。 崇祯皇帝现在已经对刘伟超的称赞,有点见怪不怪了,便自己接着往下说道:“还有投降的孔有德和……图尔格吧,这两个人,你说怎么处置好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26 打仗的本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426打仗的本质顿了顿,还没等刘伟超回答呢,崇祯皇帝就又补充说道:“之前的时候,朕已经下旨,辽东那边,除了洪承畴这奸贼,还有你说得那个范文程之外,其他人准许他们投降!” 一听这话,刘伟超倒是有点意外,想了下便问道:“你为什么不允许洪承畴投降呢?” 崇祯皇帝听了,带着一点愤恨说道:“洪贼贪生怕死,枉顾朕对他的信任。不到四十岁,便是大明封疆大吏,此等待遇,何人曾有过?哪怕他不为国死节,像苏武那样坚持不屈,朕都会想方设法救他!可他……真是枉读圣贤书了!” 顿了顿,看到刘伟超似乎没有一脸同仇敌忾的表情,他就又接着说道:“还有,在原本的历史上,如果不是他为建虏出谋划策,说不定大明江山依旧在!你说,这人该死不该死?” 刘伟超看着崇祯皇帝一脸气呼呼的样子,稍微沉吟了一下,然后才对崇祯皇帝真心实意地说道:“我说下我自己的观点吧,供你参考一下!” 似乎隐约知道刘伟超想说什么,崇祯皇帝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不过最终还是点点头说道:“你说!” 刘伟超听了,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其实吧,为什么苏武牧羊会成千古流传?为什么死节的文天祥会留名后世,被后来人所敬仰?就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普通人做不到。因此,才会流传千古,被后人所传颂。” 看到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似乎愣了下,刘伟超便马上继续说道:“平心而论,如果换位思考,比如是你在他那个位置,面临绝境的时候,你是选择投降,还是殉国?或许有的时候,因为没有真正处于那样的环境,所以会慷慨激昂,说什么一定会殉国。但是,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未必。” 说到这里,他想起崇祯皇帝在亡国的时候选择上吊自尽,而不是向那个南唐后主那样卑躬屈膝,只为活命,便接着说道:“当然,历史已经证明,你是会选择殉国的。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未必。同样历史已经证明,大明亡国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选择了投降,小部分人选择了避世,极少部分人不惜一死殉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心中不由得骄傲了一下。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赶紧不想了。 因为这其实没什么值得骄傲的,都亡国之君了还骄傲个啥! 看到崇祯皇帝一直没有说话,刘伟超就继续说道:“我倒也不是为洪承畴开脱,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你既然允许其他人投降的,为什么就不允许洪承畴投降呢?洪承畴确实在原本的历史上帮着建虏,可要算这些帐的话,那基本上就不用让人投降了。吴三桂、孔有德等等,大部分人都参与了助纣为虐。而如果你其实是因为之前重视洪承畴,觉得他投降是辜负了你的话,那他其实在投降前,应该也没有对不起你。相对于其他官员来说,他做出的贡献反而更大,你说是不是?” 崇祯皇帝一直听着,不过都没有说话,只是沉默不语。 “要么你就都不准他们投降,直接杀光!我也不觉得他们是无辜的!”刘伟超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如果你还要公平,要讲理,或者说为了大明能尽快称霸全球的话,我建议,除非是已经犯下十恶不赦的那些人,比如左良玉他们,该杀的杀,否则就给他们一次机会!” “我这么说,倒也不是危言耸听!”刘伟超说到这里时,顿了顿,然后严肃地说道:“辽东那边,地广人稀,如果你是要硬打的话,一旦他们有才能的人,采用游击战术来对付你。哪怕你有强军,可才多少强军,都被拖在辽东,那整个地球其他地方,你还想不想要了。辽东原本贫瘠,至少在短期内而言,长期陷于战乱的话,会拖累你的经济,是得不偿失的!” “事实上,在我看来,大明对周边,包括辽东、蒙古,还有关内的战事,其实都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大明富有,周边贫瘠,你没法从这些地方获得足够的战争红利,至少短期来说都是如此。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赔本买卖。要是有可能,我是建议你,对于这些地方的战事,要尽快平定!” “有一句话说得好,打仗打的,其实就是打后勤,而后勤其实就是钱。有的时候,为了长远的目标,就是亏本也要打;可是,一旦所有的战事,都是入不敷出的话,那国家都会危险的。”刘伟超说到这里,认真地说道,“我们后世还有一句话,说大明灭亡,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万历三大征,把钱打没了,小冰河时期一开始,就没钱救灾,最终导致大明崩盘!” 听刘伟超说了这么多,特别是说到了有关江山社稷上,崇祯皇帝终于一脸严肃地对刘伟超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有些地方,是朕想得不够!” “打仗,其实就是打后勤,就是耗钱。如果一直耗钱,朕就是再抄家,也没法支撑下去的!”他一边想着刚才刘伟超说话的心得,一边总结道,“而且如今朝廷基本上难以收到税收,全靠朕之前抄家所得在支撑着,虽然还有其他补充,但是其实还是入不敷出的。哪怕像这一次的宁远大捷一样,虽然很快就结束,并没有消耗多少钱粮,可对前方有功将士的奖赏,依旧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又不得不支出。” “如果宁远之战陷于僵局,那所耗钱粮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前方将士的伤亡,补充将士的招募等等,更是要有不菲支出。朕既然当大明的家,就要学会精打细算。如果只是凭着朕一人之喜好,把江山社稷置于危险之中,百年之后,都是无颜去见太祖皇帝!”谷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表情严肃地说道:“这个洪承畴,朕决定了,准其投降!” 听到崇祯皇帝听劝,刘伟超便笑了下,然后对他说道:“如果就我个人的意见来说,我认为,那些主动投降建虏,并且为建虏出力的,我就觉得该杀。至于那些走投无路之下降了敌人的,虽然说这种行为肯定没法鼓励,但是要有可能,我还是倾向于严惩第一种的。” 说完之后,他便举了个例子道:“比如说我之前给你说得那个范文程,他是大明秀才,主动投靠了努尔哈赤,而后一心为建虏出谋划策,还亏了他说他的祖宗是范仲淹,我估计,像他这样数典忘祖的,范仲淹要是有在天之灵的话,也会劈了他的!” “对,这种人最是可恨!”崇祯皇帝一听,立刻就共鸣道,“还有那些晋商,为了一己之私,勾结建虏为祸,也是该死!” 刘伟超一听,当即向崇祯皇帝竖起一个大拇指道:“没错,就是这样的原则!” 崇祯皇帝和刘伟超取得共识,很是开心,便继续问刘伟超道:“你觉得,已经投降的这两个人,朕该如何用之?” 说完之后,他想了下,就马上补充说道:“对于孔有德,朕是想着让他当吴三桂的副手,重建东江镇,你觉得如何?”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我觉得你这个想法不错!这个孔有德,原本就是东江镇那边的,算是熟门熟路了。由他帮忙,吴三桂肯定能更容易稳住阵脚,并且他重新对阵建虏,也能让建虏那边疑心其他人,从而瓦解建虏内部!” “朕就是这么想的!”崇祯皇帝听了,开心地笑着说道,“如此,英雄所见略同啊!”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自己和一个皇帝英雄所见略同,要是说给张娟听的话,肯定不会信。当然,只是想想而已,现在八字都没一撇呢! 他在笑着,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说道:“那这个图……图尔格呢?朕一直没想好,该怎么用这个人?” 顿了顿,不等刘伟超说话,他就先说出自己的想法道:“派他也去东江,朕怕他最终出卖东江,帮着建虏把朕的东江给端了!毕竟他是真正的建虏,朕是担心他只是走投无路而投降,一如你之前所说,他是属于大部分人里面的一个。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未必不会叛回去!” “如果不派他到东江,而是关宁一线的话,依旧有类似的隐忧!”崇祯皇帝皱着眉头说道,“就怕他给建虏通风报信!留在关内,那留他有什么用,还不如一刀杀了,免得浪费粮食!” 刘伟超听出崇祯皇帝的意思了,这个图尔格,反正他是不信任的,放在什么地方都不合适,已经动了杀念,干脆杀了。 不过也确实是,这个图尔格到底会不会叛逃回去,这其实是个问题。 很可惜的是,历史上建虏顺风顺水,最终夺取了天下,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 这个图尔格如果杀了,那是不是其他建虏都不会有投降之心,会一直死扛? 想着想着,忽然,一个想法突然就跳了出来,让刘伟超不由得笑了起来。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27 电话对(隆中对) 于是,刘伟超就对崇祯皇帝说道:“你看这样行不行?” “你说!”崇祯皇帝听得他好像是有个不错的点子,便连忙示意说道。 “你看,图尔格是建虏,而且还是镶白旗的固山额真!”刘伟超琢磨着说道,“连他这种级别的建虏都投降了大明,那如果派他去蒙古部族那边瓦解蒙古和建虏的联盟,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顿了顿,他便解释这个想法道:“就算他其实不是真心投降大明,只是无奈之举,放他去草原,结果他跑回辽东去了,对大明来说,也没有多大的损失;如果说他是真心投降,能为大明瓦解蒙古和建虏的联盟,那就是将功折罪了!你觉得怎么样?”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一喜,便说道:“这个想法不错,朕会考虑的!” 刘伟超听了,想着反正已经说到蒙古草原上了,便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你这个时候,按照我这边了解到的情况,蒙古各部,包括漠北蒙古,还有西部蒙古等等,实力其实都已经不强了。原因是火器开始越来越厉害,而火器一直是蒙古部族的弱势。因此,你可以考虑征服整个蒙古部族,为你所用。至少他们是最好的马夫,也是畜牧业的高手……” 崇祯皇帝听得眼前一亮,显然对这个提议很是心动。 大明立国,就是驱逐蒙古鞑子。并且在建国之后,也一直对蒙古人严加防范。成祖时候,更是多次深入草原,想要征服蒙古部族。 完全可以说,从大明立国之后到现在,大明和蒙古部族一直是恩怨情仇不断的。 有过土木堡之变,也有过俺答汗入侵京师,当然,明朝也曾收复过河套,不过并不能持久占领。总体来说,对上蒙古草原上的部族,大明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采取了守势。 如果在自己当皇帝的时候,能真正征服草原的话,那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 这个成就比起光复辽东,更能在太庙中去说道的。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连忙对刘伟超说道:“朕怎么征服整个蒙古部族?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有些难吧?” 蒙古部族臣服建虏,其实是类似藩属国那种关系,更是有建虏的高层对蒙古部族进行联姻。然后,他们是结成同盟,或者说蒙古部族成为建虏的帮凶,一起打劫大明朝这个大户人家。 而如果反过来,让蒙古部族臣服大明,并且和大明去打劫辽东?什么蒙古部族并不是有利可图! 而如果要大明用和亲、联姻的方式,去和蒙古部族结盟,或者说收复蒙古部族的话,在大明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如此做过,崇祯皇帝一心想当中兴之主的,就更是不会考虑这种方式。 蒙古部族没有好处,肯定不会跟着你混。如此一来,就唯有打得蒙古部族不得不臣服才行。可是,蒙古部族是游牧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要想打得这些蒙古部族都臣服,并非容易之事。 当年成祖时候,大明军力强盛,可是,蒙古部族又不是傻子,当即避而不战,牵着你的鼻子在草原上绕圈圈。大军粮草耗尽,就不得不无功而返。 如今,自己虽然也有强军,一旦真得要打服草原部族的话,恐怕会和成祖皇帝当年一样。 有先例可以参考,崇祯皇帝就有点忧虑,便向刘伟超求教的同时,也把他的顾虑给刘伟超说了一遍。 刘伟超一听,稍微愣了下,他感觉自己想简单了。 一直以来,在后世的论坛上,有一种比较大众的观点,就是说,明末这个时候,是个比烂的年代,蒙古比明朝烂,所以打不过明朝,而明朝又比建虏烂,因此打不过建虏。 但是,真得细细去想的话,一如崇祯皇帝所说,其实还真得是有难处的。 事实上,刘伟超不知道,崇祯年间,蒙古部族还经常有入关打秋谷的。没办法,小冰河时期,他们不入关抢东西就难以过冬。 只是在史书上,或者在大众视野中,这个时候辽东闹得最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说林丹汗烂吧,但明朝拿他也没办法,就用悬赏的方式,又是哄又是收买,让他去对付辽东的努尔哈赤。如果大明真得比林丹汗强多了的话,直接下令就可以了。 除开汉武帝那个时候,中原王朝对于草原上的游牧部族,一直是防守为主。进攻的话,往往得不偿失,主要是人家弱就压根不和你决战。广大的草原,你又没法包围他们。 建虏之所以能收复蒙古部族为他们所用,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因为有大明这个狗大户在。并且,人家为了收复蒙古部族,那是不惜联姻的,你嫁我女儿,我嫁你女儿。 而汉武帝时候,之所以进攻有效,第一是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下,国力已经很强盛,对手就一个匈奴。就这样,打完匈奴,汉帝国也走下坡路了,因为算起来这个进攻草原都是亏本的买卖,把国力给耗掉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马鞍、马镫,特别是双马镫,这严重影响了骑兵的战斗力,或者说影响了草原部族的战斗力。汉帝国的弩,在那个时候就是具有先进性,打赢草原部族就比后世要容易的多。 以如今的大明,如果只是想要蒙古部族臣服的话,其实不难。让图尔格去劝说,让蒙古部族知道明国的强大。但是呢,人家臣服你,你也得给好处才行。 比如,互市,这本身就是大明用来拿捏蒙古部族的手段。 但是,互市其实是有弊端的。如果给了蒙古人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是会强大起来,然后内部进行统一战争,统一了之后,矛头自然会指向中原,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宿命! 事实上,明朝的官员也是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对于和草原民族的互市,一直是比较慎重的。 崇祯皇帝想问的,绝非是这种轮回的臣服,而是真正的收复。 刘伟超想着这些,忽然想到了以前在论坛上看到过的一个帖子,便对崇祯皇帝说道:“科学的进步,会是解决草原部族的根本之道。机枪和坦克,或者飞机的出现,会让草原民族只喜欢能歌善舞,再也不提舞刀弄枪!不过这些东西,对你来说,还比较遥远!” 崇祯皇帝听了,不无遗憾的点点头。 刘伟超所说得这些东西,他都在视频中见到过。他心中认可,真有那么厉害的武器的话,草原民族就只有乖乖听命的份了。 他在想着,就听刘伟超继续对他说道:“我看到过对付草原民族的一个办法,说是往草原上筑城,修铁路使得来往更方便,听话的部族,就都迁移到定居点管理,不听令迁移的,就杀!有一个杀一个,有两个杀两个,杀到草原上都是听话的。这个可以自己不定时派骑兵去杀,也可以让蒙古部族自己去杀。” 崇祯皇帝听了,神情严肃,显然是在考虑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不过我之前说过,任何战争,如果是亏本的,就不可能长期进行下去!”刘伟超的表情变得严肃了好多,认真地说道,“这一点,已经有无数的历史证明过的,包括后世,那些曾经非常强大的国家,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的国家,陷入了亏本的战争泥潭的话,都会导致灭国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的表情就更严肃了,竖着耳朵听刘伟超说话。 只听刘伟超继续说道:“你要征服草原,就短期来说,肯定是亏本的买卖。不管是筑城,还是修铁路,都是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草原的地底下,其实有煤、铁、石油等宝藏,是后世必须要拥有的资源。因此,我给你征服草原的建议,分几步走!” “请说!”崇祯皇帝听了,非常地专注,甚至以他皇帝之尊,都用上了敬语。 刘伟超也没注意到这点,给崇祯皇帝提议道:“第一步,就是瓦解蒙古部族和建虏的联盟,并且让蒙古部族能为大明所用,去征讨那些不服大明的部族,协助大明光复辽东等等,而给他们的好处呢,就是允许他们内附。” 蒙古人的内附,就整个大明朝一直是有的。包括成祖皇帝的三千营,或者明末时候的满桂等等,都是内附为朝廷效力的蒙古人。 “如果他们不愿意内附呢?”崇祯皇帝听了,问出他的问题道,“只是想要开通互市,壮大其部族实力。” 一般而言,蒙古部族中的头领、族长,基本上都不会选择内附一途,只有那些普通牧民,才会内附,寻找新的出路。 基于这个思路,刘伟超当即一笑道:“不肯内附,那就杀了不肯内附的那些。我相信,对于大部分牧民来说,只要日子能比以前更好过,他们不会和好日子过不去的!”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严肃的表情都和缓了一点,便又问道:“那第二步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28 思想精神的建设 , 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刘伟超便接着说道:“第二步,就是开拓草原,比如说河套平原,那边是绝佳的农业生产地,只要修好水利工程,有黄河水的灌溉,产出绝对大于投入。” “还有草原上有几处矿产非常丰富的地方,也可以修筑城镇,是值得投入人力物力的地方。等这些地方有起色之后,再修筑铁路之类沟通,使得关内关外交通便捷。” 顿了顿之后,他又补充说道:“当然了,蒙古部族并不擅长这些,就要求有关内百姓移民过去,并且关内百姓多了,再开设学堂之类,也让草原部族的小孩去学汉字,说汉语,就能同化那些草原部族,融合他们,成为真正的大明人。只有如此,大明才能真正掌握草原!” 崇祯皇帝听得心喜,不过他还是有疑惑道:“那些草原部族的人,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朕总不能养着他们吧?” 听到这话,刘伟超当即一笑道:“呵呵,没错,他们擅长什么,自然是要利用他们什么的。比如他们有的人擅长打仗,那就招入军中,让他们替大明去开疆拓土;年纪大的,体力弱的,放牧总可以吧,大明也需要畜牧业,就让他们去放牧,从而让大明获得更多的肉食,牛奶,羊奶和毛皮之类。”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才是点点头,有点兴奋地说道:“你这个法子听着就不错,可以永久解决蒙古草原之患啊!” “不对!”刘伟超听了,便立刻纠正他道,“永久解决蒙古草原之患,其实还是你要大力发展科技,使得大明能从科技上碾压蒙古草原,让他们再也兴不起作乱的念头!” “对对对!”崇祯皇帝一听,很是兴奋地说道,“只要大明拥有了那机枪、坦克、飞机什么的,杀蒙古部族就和玩的一样,他们就是再不服大明,都只会乖乖的了!” 刘伟超提供解决草原的思路,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分几步走。不过不管怎么样,这让崇祯皇帝看到了真正解决蒙古草原之患的几个方法,能让他完成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都没法完成的事情,可以说,此时的崇祯皇帝,非常地兴奋。 他正在高兴着呢,刘伟超却忽然严肃了起来,当即给他提醒道:“对了,你在北方,接下来还要面对一个新的敌人……” “新的敌人?什么敌人?”崇祯皇帝一听,有点疑惑地问道,“北方不是只有蒙古人么?你是说,是漠北蒙古?他们也都是蒙古诸部而已,都可以用你这种法子来解决啊!” “不是!”刘伟超听了,当即摇头道,“是沙俄,欧洲的一个国家,其实并不是很强大。但是他们基于利益,已经开始往东殖民了。你这个时候,该是已经快殖民到太平洋了。要不了几年,估计他们就会把爪子伸向大明了!” “哦?”崇祯皇帝一听,马上想起什么,就对刘伟超说道:“就是那些西夷的大航海时代,不止是在海上,还包括了这北方,是么?” “没错!”刘伟超听了,严肃地说道,“他们就是一群苍蝇,只要有缝,就会闻风而来。我告诉你,别小看了他们。比如说这个沙俄,因为利益的原因,他们不断地往东殖民,最终到了后来,沙俄本是一个小国,就扩张成了庞大的帝国,并且在后世变得非常强大!” “一开始的时候,整个蒙古北方,一直到北冰洋,都是很寒冷并且很荒凉的,表面上看,好像并没有多大产出。但是,这么大的面积纳入了沙俄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这块土地的利用就慢慢地多了起来。并且后世他们受到其他西夷的进攻时,有了很大的战略缓冲地,不至于灭国,并且最终能给予反击翻盘。” 刘伟超说到这里,非常郑重地说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实就是资源的争夺了。在北方的地下,有数不清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可都是价比黄金的钱。他们的国家,就算没有其他收入,光是卖这两样东西,都能支撑他们成为最强的军事强国之一。另外一个靠卖地下资源,从而成为地球上最富的国家之一的,还有中东那边,这个以后我再和你说……” 听到这些话,崇祯皇帝的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这个时代,要说对石油、天然气的认识最深刻的,除了他之外就没有别人。而如今,对于这些资源,其实已经有需求了。 别的不说,蒸汽火车,通过烧水转换能量这种事情,就已经让交通开始大变样了。之后还会有更多通过烧火的方式来进行能量转换的,就更是需要这些易燃物。 当然,崇祯皇帝此时还不知道,石油又是化工的基础,要不然,估计会更欣喜。 于是,他连忙对刘伟超表示道:“朕决不能让西夷……沙俄是吧,决不能让他们得逞!敢往东来,朕就灭了他们!” 刘伟超一听就笑了,给崇祯皇帝说道:“所以说,他们已经在瓜分世界,你也要有这个预想,和他们去争夺整个世界。至少有几个矿产非常丰富的地方,那是必须要拿下的。另外,也是你转嫁国内矛盾的好办法,至少把世袭的那些,能转出去就尽量转出去。要不然,阶层一旦固化,那就是帝国灭亡的时候了。” 崇祯皇帝一听到关系江山社稷的事情,便立刻点头,严肃地说道:“朕知道,朕明白!” 皇帝是肯定要世袭的,这一点,崇祯皇帝压根没有考虑过改变。 但是,对于臣子的赏赐,最好的也是世袭。可是,对于其他人的世袭危害,他在刘伟超的影响下,已经有所认识。也是如此,他封爵没问题,可是对于世袭封爵,却是一个都没有过。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便有点感慨地说道:“今日和你一聊,收获很多,朕回头定然是要好好消化一下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带着期待之色问道:“对了,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说着,他又是一笑道:“朕不嫌多,多多益善!” 刘伟超一听,便跟着笑了。就这些,崇祯皇帝要是能嫌多就怪了! 不过,他还真还有东西要讲,此时听到崇祯皇帝问话,便点点头回答道:“刚才和你说得不少内容,是从大局出发,总体来说,该是物质方面的。另外一方面,我觉得精神方面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两者,完全可以说,缺一不可。犹如人的两条腿,一长一短,厚此薄彼,都会让走路不好走,让大明前行更难。” “哦?”崇祯皇帝听了,有些意外,感觉到刘伟超强调的重要性,便连忙问道:“什么事精神方面的建设?该不会是指儒学吧?” “儒学算是一种吧!”刘伟超听了,想了下,点点头说道,“我说的,是指思想,精神这些,你必须要弘扬好人好事,树立楷模,比如你关心的江山社稷方面,自然是要宣传鼓励忠君报国的那些人。之前不是说了么,苏武、文天祥为什么留名后世,就因为值得传颂。而有关这个,你肯定也要继续做!” 崇祯皇帝一听是这个,当即便笑着说道:“这是当然!你之前不是提了卢象升、孙承宗么?朕已经给于追爵,并给其家人优待了。” “嗯,做得不错!”刘伟超听了,表扬了下他,然后接着说道,“不过我以后世的经验,我建议你在这方面,要有一个系统,就是明白的告诉世人,忠君爱国,为国为民是什么样的待遇,达到什么条件,就能有这样的待遇。这样的人,要受到世人的尊崇!” 自古以来,对于这样的人和事的表彰,其实一直都有,不过呢,大部分都是由皇帝临时决定。 其中有名的,一个是东汉时候的云台十六将,另外一个,就是功德牌坊,也是类似的。 不过,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些都不是成体系的。 此时,崇祯皇帝一听刘伟超的话,他对后世怎么做,也是非常地好奇,便立刻问道:“那那什么系统的做法,该是怎么去做?” 刘伟超听了,微微一笑道:“你先别急,我给你看下几个照片和介绍。” 说完之后,看到崇祯皇帝点点头,他就把手机放在一边,然后就在笔记本电脑上搜索了起来,很快就搜到了几个页面,随后用手机拍照,给崇祯皇帝发了过去。 然后刘伟超才切换回视频的画面说道:“你先看看,还有那个介绍,然后再视频联系我,我们再聊!” 崇祯皇帝已经听到手机的提示声,心中好奇后世的是怎么样的,听到这话,便点点头说道:“好,那朕先看下!” 说完之后,他便挂断了视频通讯,打开刘伟超发过去的照片,看起那照片上的图案,以及上面的介绍文字。 几张照片都看完之后,他算是明白了,刘伟超所说有系统的思想精神建设是怎么回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29 只论事迹,不问出身 于是,崇祯皇帝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他只是刚发起,那边就接通了,很显然,刘伟超是在等着的。 崇祯皇帝见了,便认真地向刘伟超确认道:“你的意思是,由朝廷出面,修建一座纪念碑,逢年过节,由朝廷来祭奠这些人,然后在地方上,也可以修建纪念碑,由地方衙门来祭奠,供后人敬仰,教化世人?” “对,没错!”刘伟超听了,当即点点头说道,“还应该有相应的博物馆,用来保持这些为国尽忠的事迹。这些精神,是可以作为大明传承的。由朝廷出面,或者说你这个当皇帝的亲自去祭奠他们,也能显得你足够重视他们,毕竟他们可是为了保家卫国而献出自己生命的!” “确实是有道理的!”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朕看行!” 只要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差点成为亡国之君的他,那是非常在意的。 不要说这个纪念碑,只是皇帝逢年过节去祭奠下,就是再多点的付出,他也是愿意的。 心中有此决然的崇祯皇帝,很认真地对刘伟超说道:“其实,朕也不瞒你,之前的时候,为了大局着想,朕可以准许洪承畴这类人投降,但是,不管怎么样,朕心里都是不舒服的。甚至包括以前的时候,那祖大寿,要按了朕的本心,弃京师回山海关时,朕都想砍了他的。可后来,他投降建虏后逃回来,朕还要重用他,都是没办法之事。关宁一线,离不开他。”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都大了一分道:“不过如今,朕已经有底气了。而且修建这个纪念碑的话,朕也可以给那些战死的将士,有更好的交代。除了抚恤之外,还有他们的英名永存。如此,才不会有更多的人能为国效力。” 说到这里,他就没有继续说了。因为他觉得和刘伟超说也没意思,就是对于那些曾经恶心了他的人,虽然顾于大局,准他们投降,原谅他们的临阵脱逃等等,但是,等到局势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时,秋后算账也就随他心意了。 刘伟超自然不知道他的心思,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反对,惩恶扬善,因果报应,这是必须的三观。 此时,他听出崇祯皇帝是理解了他的意思,便笑着说道:“比如这一次的宁远之战不是刚结束,锦州也拿回来了么?你可以在宁远那边修建一个纪念碑和纪念馆,包括上一次松锦之战那些战死的将士,甚至更早,何可纲啊,曹变蛟等等,还有那些普通将士,但凡忠烈之士,不但要好好抚恤,也要扬他们身后名,与国长存!” 说到这里,刘伟超就怕崇祯皇帝这个古代人还不够理解,就继续阐述道:“就那些普通将士为国尽忠的,你也要有一套的流程去做,不但给了抚恤,也要给其在当地的家属给予优待。比如说,免除多少徭役,有什么好事的时候可以优先。如此一来,就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都会仰慕他们,羡慕他们,学习他们。如此一来,你还怕忠臣义士会少么?” 崇祯皇帝听得很认真,同时也在思考着。 如果换了别的皇帝的话,可能会觉得这么做有点小题大做。毕竟在古代,普通人有什么权利?那都是底层蝼蚁一般的存在,死了就死了,又会有多少上位者关心! 不是说了么,在古代当权者的眼里,所谓的百姓,其实就是地方上的乡绅而已。真正的普通百姓,都没有在他们的眼里,被那些乡绅给代表了。 然而,崇祯皇帝和他们却又不同。 他其实是当了一回亡国之君的,逼死妻子,杀死女儿,自己上吊,不但江山不保,而且连儿子也最终一个都没保住。这种国破家灭又人亡的悲惨下场,绝对是深深刻在崇祯皇帝的骨子里了。 而在这个国破家亡的过程中,崇祯皇帝甚至发出了绝望的喊声:朕非亡国之君,然臣子皆为亡国之臣。然皆诸臣误朕也。 在他的眼里,这些臣子真不是好东西,也是如此,他抄家才不会手软。 而历史进程中,他又看到,那些乡绅同样也不是好鸟,一个个富得流油,却想办法偷税漏税,鱼肉乡里。大明会亡国,绝对有他们的一份力在。 在这样的认识下,刘伟超又给他讲过大道理,说皇帝代表的是最广大百姓的利益,只要他们不反,其他人就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因此,对于此时刘伟超建议的,要优待那些成为忠烈之士的真正的普通百姓,崇祯皇帝压根就不觉得有问题。 这不,他只是稍微想了一下之后便说道:“这个很好,刚好很快就要修改完成,朕就让他们再加上这块内容,就加在的卷中。” 这就等于是用法律的形式,把祭奠忠烈,抚恤忠烈的事情给规定下来。 对此,刘伟超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因为这么一来,这种就不再是特例,后世就是想废除,也会很麻烦。 见刘伟超也是赞同,崇祯皇帝便对他说道:“那朕先挂断了,这就吩咐他们去办这个事情,争取在年前公告天下!” 刘伟超一听,当然是没意见的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立刻挂断电话,回想了下和刘伟超的整个谈话内容之后,便传旨文华殿议事。 没过多久,内阁六部并司礼监等大明高级官员便齐聚文华殿。 在他们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问了下修改的情况。 一如之前他所掌握的,就听首辅贺逢圣奏道:“陛下,剩余部分,月底便能完成!” 这个的修改,并不是所有的都完成之后,才呈送御览。 一共是三十卷,每修改完成一卷之后,便会呈送御览,如果皇帝有意见打回,那就继续修改,没有意见就修改下一卷。 之前的时候,这一卷,其实崇祯皇帝是已经看过的。不过此时,他却对底下臣子说道:“一卷,还需要加一些内容。” 贺逢圣听了,倒也没什么诧异,毕竟皇帝有想法,那是正常的,便躬身领旨道:“还请陛下示下!” 崇祯皇帝看到其他人也都在等着他说话,便把刘伟超给他说得那些,按照他自己的理解,讲述了一遍。 贺逢圣听了,不由得有点诧异,连忙确认道:“陛下所言,是包括了那些普通人?” 对于文官武将的身后名,一直是有追赠的,就类似这种纪念碑,纪念馆的了。可是,崇祯皇帝刚才所言,是把普通人都包括进去了,他们就吃惊了。 在他们看来,对文官武将这么做,那没问题,说不定有一天他们自己都能享受到。 可是,对于普通人,他们却觉得,皇帝好像太过重视了。 就大明朝来说,对于普通将士,那也是有抚恤的。 如果是士兵阵亡,无人承袭职位,则给3年全额军饷,随后减半。 如果有子弟承袭士兵位置,则只给丧葬费。 如果病故,无人继承位置,则给父母妻子终身半份军饷。 如果士兵阵亡,给予妻子三年全额军饷,也就是36石大米,随后终身,月给3-6斗粮食。 不管这些抚恤到底有没有落到实处,但终归是有的。 而如今,崇祯皇帝这么做,就等于一下拔高了普通人的待遇,简直和那些乡绅一样了。甚至可以说,是和有功名的人一样待遇了。 普通乡绅,没有功名的,如果严格执行律法的话,那也是要服劳役的,不过可以花钱免。 但是,朝廷规定可以免除多少劳役,那就等于是和有功名的一样! 这种突然提高待遇的事情,让贺逢圣等人还是吃惊的。 崇祯皇帝看他们几个人的表情,便知道他们心中想什么,就立刻质问他们道:“战死之将士,都是为国尽忠,忠君报国之楷模,朕厚待于他们,又有何不可?总比一些男盗女娼之辈,或者贪生怕死之辈要好吧?远的不说,就说去年的松锦之战,那些战死的文官武将,还有那些将士,比起那些临阵脱逃或者投降建虏的,是不是应该更受到朝廷优待,更受到世人尊崇?”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这种理念,儒家也一直倡导这种理念,贺逢圣等人听了,不由得无言以对。 他们只是有点不习惯,崇祯皇帝把那些普通人也当功臣一样对待。 “万岁爷所言极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一听,第一个出列,看着那些文官,大声地说道,“说句粗俗的话,有些人就和没卵的一样!对于大明的忠贞之士,朝廷自当有厚报!” 说到这里,他看向崇祯皇帝,又大声奏道:“只论事迹,不问出身,圣明莫过于万岁爷!圣贤之道,莫过于此也!” 都察院左都御史黄道周一听,顿时一震,随后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附议,只论事迹,不问出身,实乃圣贤之道也!”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30 封赏 ,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附和,就见户部尚书倪元璐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军户当兵打仗,吃得就是这碗饭,原本就是其份内之事。如果战死,朝廷抚恤已经丰厚,只要监督其发放,何须另外再入这……纪念馆,还有免除劳役,见官不败呢?” 王承恩显然已经猜出了崇祯皇帝的心思,再加上宦官这个集团,对文官天然不会站同一战线,便立刻出言反对道:“那咱家问你,你们读书人读圣贤之道,精忠报国,为国死节,是不是就是该有之道?然而呢,不说别的,光是投靠建虏的又有多少?别的不说,就那洪承畴,怎么说?那些战死的将士,无论军职高低,可比那洪承畴更值得称颂否?” 倪元璐听得哑然,不过王承恩似乎说出了兴头,就继续对他喝道:“更甚者,表面忠君报国,实际贪污腐败,祸害百姓,此等官员之多,去年京师全部衙门停摆之事,倪大人该不会忘记了吧?而如有海瑞这般清官,只是做到了份内之事,难道就不额外表彰?军户战死疆场,也是做到了份内之事。万岁爷要表彰他们,不是一个道理?” 倪元璐一听这个话,不由得面露羞愧之色。 去年所有衙门的停摆,其实算是所有官员多多少少都有份。但是,你要说所有官员都是有心做不法之事,其实也不好这么说。主要是明末社会的那个风气就是这样了,你不参与,就被所有人排挤。也因此,像海瑞这样的,那真得是世所罕见! 可是,单单以份内之事来说的话,像海瑞那样才是正常的!可是,就只是这个份内之事,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的?用海瑞来做比较,那些战死的将士,就等同于海瑞这样,那要不要表彰,就是不言而喻了! 崇祯皇帝听得很满意,这个大伴,用得就是趁手,看到倪元璐已经哑口无言,他便开口说道:“大伴所言,甚合朕意,诸卿还有何话可说?” 如果海瑞在,他要反对,那是有底气的。可是,在场的人,都是有过污点的人,哪来的底气反对? 因此,文华殿内的这些人,最终都是同意了崇祯皇帝的要求。 这么一来,可以预见到,军户的地位必然会大副提高,甚至会影响到大明文贵武贱的事情。 或许在短时间内,文官依旧是压制武将的,但是,在民间,至少军户的地位会提高,战死将士的家属,更能得到一份如同功名一样的实惠。 崇祯皇帝趁着这个机会,又一次宣布道:“主动投敌,危害大明者,或为首作乱者,罪在不赦。除此之外,有立功表现,将功折罪的,可视功劳大小处置。刑部这边,当行文天下,早日结束战乱。” 刑部尚书听了,倒也没有意见,并出列领旨。 之后,崇祯皇帝便又和他这些最高级的官员商议,给出了宁远大捷的奖惩。 广宁中前所总兵黄色闻风而逃,丢中前所军民给建虏,性质恶劣,斩立决,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也是这个黄色倒霉,如果大明没有强军,需要依赖这些军头的话,他可能还不会死,只是戴罪立功。毕竟临阵脱逃的总兵,也不是他一个,明末这个时候,已经多了去了。 只是很可惜,崇祯皇帝努力经营出了强军,已经不需要依赖他们这些军痞,便开始按律严惩了。 京营参将李定国活捉伪清的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有大功,封宁远伯,挂剿贼将军印,领剿贼总兵,调拨凤阳总督马士英麾下听命。 这又是一副马骨了,看看,袁时中封爵,如今李定国也封爵了,只要立下军功,朝廷都是一视同仁的。 崇祯皇帝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了,一如他对刘伟超所说的,李定国在原本历史上的表现,也是有加成的。要不然,这种破格提拔也未必会有。 吴三桂在宁远之战中奋勇杀敌,冲锋在前,同样升任总兵,不过调往东江镇。 这时候的东江镇,是名存实亡,不说重建,只是调任过去,也是一样。 听到这个旨意,所有人便都知道,崇祯皇帝是要重建东江镇了。 而如此一来,就需要水师配合了。 这不,崇祯皇帝便又封了山海关海防游击郑鸿逵,此次运送兵力成功拦截建虏有大功,改任登莱海军副将,在吴三桂麾下听令。 自从崇祯皇帝提出新的三军概念之后,这是第一次,正式命名了原有的水师为海军,郑鸿逵算是第一个海军的副将。 这个事情,如果突然提出来,肯定会让人诧异。但是,崇祯皇帝老早就提出了三军的概念,已经让底下人有这个心理预期了。如今改水师为海军,在他威望甚高的今日,倒也没人反对。 忠贞侯秦良玉,拦截建虏有大功,是此次宁远大捷的关键,封忠贞公,准其定居京师颐养天年! 蓟辽总督堵胤锡,需要继续坐镇关宁,加封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 其他人的赏赐,也分别都有,不过以上述这些人为最。 金钱赏赐的,都通过银行发放到个人账户,由其家属或本人领取。 除此之外,对于宁远大捷的处理,还有以下内容: 第一,俘虏调拨铁道司辖下,主要用于修筑通州到山海关的铁路。 第二,缴获的一万多匹战马,分一半到蓟州长城沿线,加强这边的防御力量。 第三,孔有德戴罪立功,归入东江镇吴三桂麾下听用。 第四,伪清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判剐刑,由投降之建虏图尔格行刑,并准其戴罪立功,前往草原说服蒙古部族来归。 第五,整编宁远的官兵,汰弱留强,淘汰下来的转为民户,分当地屯田为用。 这些屯田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原本已经归于那些投降了建虏的将领名下,比如祖大寿等人。朝廷给于没收,成为整编关宁军的资产。 第六,由关宁军负责,经营觉华岛,以为海军基地之一。 这些旨意,一条条颁布下去,李定国觐见谢恩。 虽然说,因为有袁时中的例子,李定国其实对于自己的封爵,有那么一丝预期。但是,真得封赏下来,他还是非常高兴的。 作为一名武将,封侯拜爵,这是最高的荣誉和追求了。更甚者,他还是造反出身被招安的。 因此,他对崇祯皇帝也就格外地感激,有那种被人重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崇祯皇帝看着激动的李定国,其实也是有感慨的,不过他倒是还好,只是让李定国平身之后,便对他说道:“卿可知朕安排卿重归于马士英麾下的用意否?” 李定国一听,顿时就一愣。因为他感觉到,崇祯皇帝肯定是另有用意,而不是说像上次一样,再去招募旧部的那种。 果然,崇祯皇帝没等他回答,就对他说道:“流贼现在大部已窜入江西,威胁南京。因此,朕会传旨马士英领兵入南京。不过他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剿贼,而是整顿南京!” 顿了顿之后,他便严肃地继续说道:“南京乃是江南的重心,此次江南整顿地方,最终是否如愿,最为重要的,便是看这南京之行。卿和南京那边的勋贵官员都无瓜葛,又是新封爵位,乃是朕之亲信。有些事情,卿可帮着马士英去做,按律行事,不要有顾虑,懂朕的意思么?” 凤阳府那边的整顿地方,李定国是参与并且感受过的。因此,崇祯皇帝说整顿南京,他大概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立刻回奏道:“陛下放心,末将只遵皇命!” 他对那些南京的文官武将,还有那么多的勋贵,都不会有好感,想要拉拢他,那是做梦! 崇祯皇帝也是看重他的这点,因此调他再回南方。当然,也能让那些流贼知道,他李定国为朝廷效力,如今已经是封爵了的! 在商量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就调李定国所部南下,并且带去了给马士英的密旨。至于明面上,自然也有圣旨的,已经先一步传旨江南了。 为加强南京防务,马士英领麾下精锐军队进驻南京,和南京留守太监一起,掌管军政大权,以剿流贼。 而原南京守备,最大的勋贵,徐达的后代,防贼不力,被撤职闲居。 随着这军队调动,本来还留在宁远的秦良玉,在十二月初也到京师觐见谢恩。 对于崇祯皇帝封她为公爵,秦良玉其实是非常意外的。 大明朝本来封爵就难,哪怕崇祯皇帝慷慨了不少,可是,至今为止,封为公爵的,也就她一个人而已。 以一个女儿身,却得封公爵,哪怕功高盖世,也是非常难得的。 更不用说,秦良玉觉得自己的功劳,其实有限,以朝廷的谋略,哪怕此次拦截建虏的是其他人,相信也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她自觉有愧,在觐见皇帝的时候,当场就提了出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31 马革裹尸 ,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附和,就见户部尚书倪元璐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军户当兵打仗,吃得就是这碗饭,原本就是其份内之事。如果战死,朝廷抚恤已经丰厚,只要监督其发放,何须另外再入这……纪念馆,还有免除劳役,见官不败呢?” 王承恩显然已经猜出了崇祯皇帝的心思,再加上宦官这个集团,对文官天然不会站同一战线,便立刻出言反对道:“那咱家问你,你们读书人读圣贤之道,精忠报国,为国死节,是不是就是该有之道?然而呢,不说别的,光是投靠建虏的又有多少?别的不说,就那洪承畴,怎么说?那些战死的将士,无论军职高低,可比那洪承畴更值得称颂否?” 倪元璐听得哑然,不过王承恩似乎说出了兴头,就继续对他喝道:“更甚者,表面忠君报国,实际贪污腐败,祸害百姓,此等官员之多,去年京师全部衙门停摆之事,倪大人该不会忘记了吧?而如有海瑞这般清官,只是做到了份内之事,难道就不额外表彰?军户战死疆场,也是做到了份内之事。万岁爷要表彰他们,不是一个道理?” 倪元璐一听这个话,不由得面露羞愧之色。 去年所有衙门的停摆,其实算是所有官员多多少少都有份。但是,你要说所有官员都是有心做不法之事,其实也不好这么说。主要是明末社会的那个风气就是这样了,你不参与,就被所有人排挤。也因此,像海瑞这样的,那真得是世所罕见! 可是,单单以份内之事来说的话,像海瑞那样才是正常的!可是,就只是这个份内之事,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的?用海瑞来做比较,那些战死的将士,就等同于海瑞这样,那... ... 431马革裹尸 (第1/5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不要表彰,就是不言而喻了! 崇祯皇帝听得很满意,这个大伴,用得就是趁手,看到倪元璐已经哑口无言,他便开口说道:“大伴所言,甚合朕意,诸卿还有何话可说?” 如果海瑞在,他要反对,那是有底气的。可是,在场的人,都是有过污点的人,哪来的底气反对? 因此,文华殿内的这些人,最终都是同意了崇祯皇帝的要求。 这么一来,可以预见到,军户的地位必然会大副提高,甚至会影响到大明文贵武贱的事情。 或许在短时间内,文官依旧是压制武将的,但是,在民间,至少军户的地位会提高,战死将士的家属,更能得到一份如同功名一样的实惠。 崇祯皇帝趁着这个机会,又一次宣布道:“主动投敌,危害大明者,或为首作乱者,罪在不赦。除此之外,有立功表现,将功折罪的,可视功劳大小处置。刑部这边,当行文天下,早日结束战乱。” 刑部尚书听了,倒也没有意见,并出列领旨。 之后,崇祯皇帝便又和他这些最高级的官员商议,给出了宁远大捷的奖惩。 广宁中前所总兵黄色闻风而逃,丢中前所军民给建虏,性质恶劣,斩立决,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也是这个黄色倒霉,如果大明没有强军,需要依赖这些军头的话,他可能还不会死,只是戴罪立功。毕竟临阵脱逃的总兵,也不是他一个,明末这个时候,已经多了去了。 只是很可惜,崇祯皇帝努力经营出了强军,已经不需要依赖他们这些军痞,便开始按律严惩了。 京营参将李定国活捉伪清的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有大功,封宁远伯,挂剿贼将军印,领剿贼总兵,调拨凤阳总督马士英麾下听命。 这又是一副马骨了,看看,袁时中... ... 431马革裹尸 (第2/5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封爵,如今李定国也封爵了,只要立下军功,朝廷都是一视同仁的。 崇祯皇帝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了,一如他对刘伟超所说的,李定国在原本历史上的表现,也是有加成的。要不然,这种破格提拔也未必会有。 吴三桂在宁远之战中奋勇杀敌,冲锋在前,同样升任总兵,不过调往东江镇。 这时候的东江镇,是名存实亡,不说重建,只是调任过去,也是一样。 听到这个旨意,所有人便都知道,崇祯皇帝是要重建东江镇了。 而如此一来,就需要水师配合了。 这不,崇祯皇帝便又封了山海关海防游击郑鸿逵,此次运送兵力成功拦截建虏有大功,改任登莱海军副将,在吴三桂麾下听令。 自从崇祯皇帝提出新的三军概念之后,这是第一次,正式命名了原有的水师为海军,郑鸿逵算是第一个海军的副将。 这个事情,如果突然提出来,肯定会让人诧异。但是,崇祯皇帝老早就提出了三军的概念,已经让底下人有这个心理预期了。如今改水师为海军,在他威望甚高的今日,倒也没人反对。 忠贞侯秦良玉,拦截建虏有大功,是此次宁远大捷的关键,封忠贞公,准其定居京师颐养天年! 蓟辽总督堵胤锡,需要继续坐镇关宁,加封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 其他人的赏赐,也分别都有,不过以上述这些人为最。 金钱赏赐的,都通过银行发放到个人账户,由其家属或本人领取。 除此之外,对于宁远大捷的处理,还有以下内容: 第一,俘虏调拨铁道司辖下,主要用于修筑通州到山海关的铁路。 第二,缴获的一万多匹战马,分一半到蓟州长城沿线,加强这边的防御力量。 第三,孔有... ... 431马革裹尸 (第3/5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德戴罪立功,归入东江镇吴三桂麾下听用。 第四,伪清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判剐刑,由投降之建虏图尔格行刑,并准其戴罪立功,前往草原说服蒙古部族来归。 第五,整编宁远的官兵,汰弱留强,淘汰下来的转为民户,分当地屯田为用。 这些屯田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原本已经归于那些投降了建虏的将领名下,比如祖大寿等人。朝廷给于没收,成为整编关宁军的资产。 第六,由关宁军负责,经营觉华岛,以为海军基地之一。 这些旨意,一条条颁布下去,李定国觐见谢恩。 虽然说,因为有袁时中的例子,李定国其实对于自己的封爵,有那么一丝预期。但是,真得封赏下来,他还是非常高兴的。 作为一名武将,封侯拜爵,这是最高的荣誉和追求了。更甚者,他还是造反出身被招安的。 因此,他对崇祯皇帝也就格外地感激,有那种被人重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崇祯皇帝看着激动的李定国,其实也是有感慨的,不过他倒是还好,只是让李定国平身之后,便对他说道:“卿可知朕安排卿重归于马士英麾下的用意否?” 李定国一听,顿时就一愣。因为他感觉到,崇祯皇帝肯定是另有用意,而不是说像上次一样,再去招募旧部的那种。 果然,崇祯皇帝没等他回答,就对他说道:“流贼现在大部已窜入江西,威胁南京。因此,朕会传旨马士英领兵入南京。不过他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剿贼,而是整顿南京!” 顿了顿之后,他便严肃地继续说道:“南京乃是江南的重心,此次江南整顿地方,最终是否如愿,最为重要的,便是看这南京之行。卿和南京那边的勋贵官员都无瓜葛,又是新封爵位,乃是朕之亲信。有... ... 431马革裹尸 (第4/5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些事情,卿可帮着马士英去做,按律行事,不要有顾虑,懂朕的意思么?” 凤阳府那边的整顿地方,李定国是参与并且感受过的。因此,崇祯皇帝说整顿南京,他大概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立刻回奏道:“陛下放心,末将只遵皇命!” 他对那些南京的文官武将,还有那么多的勋贵,都不会有好感,想要拉拢他,那是做梦! 崇祯皇帝也是看重他的这点,因此调他再回南方。当然,也能让那些流贼知道,他李定国为朝廷效力,如今已经是封爵了的! 在商量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就调李定国所部南下,并且带去了给马士英的密旨。至于明面上,自然也有圣旨的,已经先一步传旨江南了。 为加强南京防务,马士英领麾下精锐军队进驻南京,和南京留守太监一起,掌管军政大权,以剿流贼。 而原南京守备,最大的勋贵,徐达的后代,防贼不力,被撤职闲居。 随着这军队调动,本来还留在宁远的秦良玉,在十二月初也到京师觐见谢恩。 对于崇祯皇帝封她为公爵,秦良玉其实是非常意外的。 大明朝本来封爵就难,哪怕崇祯皇帝慷慨了不少,可是,至今为止,封为公爵的,也就她一个人而已。 更不用说,秦良玉觉得自己的功劳,其实有限,以朝廷的谋略,哪怕此次拦截建虏的是其他人,相信也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她自觉有愧,在觐见皇帝的时候,当场就提了出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32 电 , “不不不,不要开玩笑!”刘伟超听了,却是连声说道,“你当然要写!还有,有名气的那些人,包括孙传庭、李定国他们,等他们老了退休了,就是告老还乡的时候,你得让他们写,我都要!” “啊?”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不过随后却是很感兴趣地点头说道,“那好,等他们都要颐养天年的时候,朕都让他们写!” 说完之后,他马上问刘伟超道:“朕这边的水泥修桥,要过火车的事儿,没问题的吧?” 水泥的应用,在大明朝也已经在用了。修路,造房子等等,当然了,钢铁现在还是管制品,优先军事用途以及民用广泛的那些,比如钢锹,钢铁锄头,还有犁头等等,造房子还属于奢侈之类,就是崇祯皇帝自己都按住了心思,没想着先建个大明第一高楼出来。 从通州到山海关,要横跨好几条河,虽然没有长江黄河那么大,但也有不少。以前修的石桥,要用于人走马车走等等,蒸汽火车的桥,那必须是新建的。 从崇祯皇帝已经有的认知上,用水泥钢筋修桥,该是比他们这时代用石块修桥更省钱,为此,他就有这个疑问。 对于古人来说,不是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河大江,要修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刘伟超都在网上看过动画演示,当时就很感慨古人的智慧。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他便立刻笑着说道:“当然没问题,不过要钢筋加水泥,如此才有坚固度。” 对于这个回答,崇祯皇帝显然是有答案,不过是最终确认下。紧接着,他抛出了另外一个话题道:“对了,你一直在说电这个事情,如今朕这边的科学院,年底又有不少人毕业,该是可以分到电这一块上了。你看,是否可以开始了?” 电力是非常重要的能源,并且之前已经说了好久,此时见崇祯皇帝问了,刘伟超便也不拖了,当即笑着说道:“既然你有人可以用了,并且到现在为止,也有一定的前置基础,那开始用电这个事情,也是没问题的。”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喜,他早就羡慕刘伟超那个世界的电力应用了。 不过很显然,刘伟超也知道他的想法,直接打击他道:“不过你那边的科技基础毕竟有限,一开始电的应用,还是有限的,效果也不可能和我这个时候比!” 崇祯皇帝一听,情绪稍微低落了一点。想想看,刘伟超没有专门的介绍,但是只是通过视频看到的,就有那么多惊讶的!如今看来,自己这边还是没法实现啊! 不过转念一想,有了刘伟超的帮助,这些原本不应该存在这个世间的东西,却能被自己搞出来。不管怎么样,这总是一个进度,能留名青史的!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就又高兴起来,当即说道:“无妨无妨,饭要一口一口吃,朕是知道的!” “你能这样想就最好了!”刘伟超听了,当即笑着说道,“要产生电,其实很简单,不过你还需要先制作一些计量表,比如电表之类,并且要多个部门,就是不同工匠进行配合,我先简单地和你说说吧!” “你说!”崇祯皇帝一听,连忙催促道,“你说!” 于是,刘伟超就给崇祯皇帝介绍道:“电是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这个原理,已经在之前给你的物理书上有介绍了。而如今蒸汽机已经有了,可以通过蒸汽机为动力,转为动能切割磁力线,也就是说,你可以上马火力发电,这个比水利发电要简单多了,也不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电磁感应的概念很玄妙,但是也容易记,崇祯皇帝当初拿到物理书的时候,就已经记下了。此时刘伟超说得这些,包括说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这个,原理都能理解,因此,就直接点点头,示意刘伟超继续。 只听刘伟超继续说道:“而电的应用,一个最直观的,是电灯的应用。玻璃厂的话,你已经开了一年多了,让他们做出灯泡来,毫无问题。然后,就是灯丝,也就是发光那个物体的问题了。” “我这边都是led灯之类,原始一些的是钨丝,不过你那边还没法提取钨这种元素,但是可以用碳丝代替,效果虽然有不如,但也还行。不过在这其中,又还有一个问题!” 崇祯皇帝聚精会神地听着,因为他期待这个已久,自然很专注。 “碳丝发热,有氧气的话,寿命就很短,电灯的成本就太高了。”刘伟超在那侃侃而谈道,“因此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真空,就是把里面的空气全部抽掉,这是寿命最高的,你这个时候也可以做到……” 古代这个时候,制造真空的话,其实是无法真正真空,只是接近真空,操作很简单,就是先往里面灌水,然后把水抽干净就成。这一点,在这个时代的西方,已经有实验了,就是著名的半球实验。 刘伟超说到这里的时候,想着崇祯皇帝其实有人前显圣的爱好,便笑着给他说了下这个情况后道:“你可以让他们去试试,用多少匹马才能把接近真空的两个半球拉开!” “科学的态度,就是要实践嘛!”崇祯皇帝听了,当即笑呵呵地说道,“朕身为科学学识的传道者,自然是要做的!” 果然不出所料,刘伟超心中想着,便收回话题继续说道:“我再说回灯泡吧,根据历史的发展,证明用水银代替水来抽真空,效果会更好!” 爱迪生的灯泡,就是用水银来代替水,实践证明碳丝使用的时间更长。 不用摸索,就有结论,算是崇祯皇帝这金手指最牛逼的地方了。 这不,崇祯皇帝一听,便笑呵呵地说道:“那还用说什么,直接用水银便是!” “你先听我说完,别急!”刘伟超听得无语,连忙对他说道,“真空灯泡,确实用得更久,但是呢,存在爆炸伤人的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很是意外,随后,稍微有点沮丧地说道,“那怎么办?” 刘伟超听了,当即对他说道:“你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使用,就算爆炸了也伤不到人的,比如离人远的空旷地,路灯啊什么的。” 说到这里,看到崇祯皇帝点点头,他就继续说道:“因此,另外一个方案,就是不用真空。反正只要灯泡里面没有氧气就成,我们后世的方法是充氮气,不过你也没有,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来差不多完成类似的举动。” “嗯?”崇祯皇帝一听简单的办法,那眉毛顿时就一扬,很是关注。 “把灯泡都放在一个大的玻璃罩中,然后点火在里面烧。只要火熄灭了,那就说明里面的氧气消耗地差不多了,封口使用,是你这个时候最简单好用的法子!”刘伟超微笑着介绍道,“至于改进,等以后科技再进步之后再说好了。” “可以,可以,这个可以!”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眉飞色舞起来,连声说道。 刘伟超见了,就又对他说道:“你的货币已经大规模改为金属面值货币,比起原本的金属货币,能节省大量的铜,因此,这个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通电的最佳导体,拉成铜丝,外面刷上青漆来绝缘,倒也是可以。不过是室外的话,最好是把电线置于竹管或者陶瓷管子中。这会增加你用电的成本,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好奇地问道:“那朕有看到你给的视频,那些架在野外的电线,似乎并没有竹管和陶瓷管子的啊!”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地说道,“拜托,我这里的科技不是你能比的,怎么可能还那么原始呢!” 这个话,说得崇祯皇帝老脸一红。 不过刘伟超接着话锋一转,却让崇祯皇帝当即就喜出望外,只听他说道:“不过我们用的橡胶,你那个时代已经有了,你也可以用的。”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哈哈大笑。 被刘伟超调侃两句没事,只要能有就成。 当然了,他贵为皇帝,也只有被异世界的刘伟超调侃,他才不会介意。要是换了其他人,在他的地盘上调侃试试? 刘伟超看他笑得那么开心,便打击他道:“但是这种橡胶,在大明没有,如今还在南美洲呢!” “……”正在开心着的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傻眼。 他早就有世界地图了,因此,对于南美洲在哪里,她是知道的。 完全可以说,这是远在天边的东西啊! 看到崇祯皇帝这样子,刘伟超倒是严肃起来,对他说道:“唐僧都能不远万里去取经,你派人学唐僧,去南美洲取橡胶树种子和幼苗到大明来播种,不可以么?” 顿了顿,刘伟超还强调道:“并且我告诉你,这橡胶的用途非常广泛,甚至可以说,比黄金还重要!” 他知道,什么东西和黄金一对比,崇祯皇帝就会明白其重要性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33 非常受女人欢迎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不不不,不要开玩笑!”刘伟超听了,却是连声说道,“你当然要写!还有,有名气的那些人,包括孙传庭、李定国他们,等他们老了退休了,就是告老还乡的时候,你得让他们写,我都要!” “啊?”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不过随后却是很感兴趣地点头说道,“那好,等他们都要颐养天年的时候,朕都让他们写!” 说完之后,他马上问刘伟超道:“朕这边的水泥修桥,要过火车的事儿,没问题的吧?” 水泥的应用,在大明朝也已经在用了。修路,造房子等等,当然了,钢铁现在还是管制品,优先军事用途以及民用广泛的那些,比如钢锹,钢铁锄头,还有犁头等等,造房子还属于奢侈之类,就是崇祯皇帝自己都按住了心思,没想着先建个大明第一高楼出来。 从通州到山海关,要横跨好几条河,虽然没有长江黄河那么大,但也有不少。以前修的石桥,要用于人走马车走等等,蒸汽火车的桥,那必须是新建的。 从崇祯皇帝已经有的认知上,用水泥钢筋修桥,该是比他们这时代用石块修桥更省钱,为此,他就有这个疑问。 对于古人来说,不是长江黄河这样的大河大江,要修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刘伟超都在网上看过动画演示,当时就很感慨古人的智慧。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他便立刻笑着说道:“当然没问题,不过要钢筋加水泥,如此才有坚固度。” 对于这个回答,崇祯皇帝显然是有答案,不过是最终确认下。紧接着,他抛出了另外一个话题道:“对了,你一直在说电这个事情,如今朕这边的科学院,年底又有不少人毕业,该是可以分到电这一块上了。你看,是否可以开始了?” 电力是非常重要的能源,并且之前已经说了好久,此时见崇祯皇帝问了,刘伟超便也不拖了,当即笑着说道:“既然你有人可以用了,并且到现在为止,也有一定的前置基础,那开始用电这个事情,也是没问题的。”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喜,他早就羡慕刘伟超那个世界的电力应用了。 不过很显然,刘伟超也知道他的想法,直接打击他道:“不过你那边的科技基础毕竟有限,一开始电的应用,还是有限的,效果也不可能和我这个时候比!” 崇祯皇帝一听,情绪稍微低落了一点。想想看,刘伟超没有专门的介绍,但是只是通过视频看到的,就有那么多惊讶的!如今看来,自己这边还是没法实现啊! 不过转念一想,有了刘伟超的帮助,这些原本不应该存在这个世间的东西,却能被自己搞出来。不管怎么样,这总是一个进度,能留名青史的!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就又高兴起来,当即说道:“无妨无妨,饭要一口一口吃,朕是知道的!” “你能这样想就最好了!”刘伟超听了,当即笑着说道,“要产生电,其实很简单,不过你还需要先制作一些计量表,比如电表之类,并且要多个部门,就是不同工匠进行配合,我先简单地和你说说吧!” “你说!”崇祯皇帝一听,连忙催促道,“你说!” 于是,刘伟超就给崇祯皇帝介绍道:“电是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这个原理,已经在之前给你的物理书上有介绍了。而如今蒸汽机已经有了,可以通过蒸汽机为动力,转为动能切割磁力线,也就是说,你可以上马火力发电,这个比水利发电要简单多了,也不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电磁感应的概念很玄妙,但是也容易记,崇祯皇帝当初拿到物理书的时候,就已经记下了。此时刘伟超说得这些,包括说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这个,原理都能理解,因此,就直接点点头,示意刘伟超继续。 只听刘伟超继续说道:“而电的应用,一个最直观的,是电灯的应用。玻璃厂的话,你已经开了一年多了,让他们做出灯泡来,毫无问题。然后,就是灯丝,也就是发光那个物体的问题了。” “我这边都是led灯之类,原始一些的是钨丝,不过你那边还没法提取钨这种元素,但是可以用碳丝代替,效果虽然有不如,但也还行。不过在这其中,又还有一个问题!” 崇祯皇帝聚精会神地听着,因为他期待这个已久,自然很专注。 “碳丝发热,有氧气的话,寿命就很短,电灯的成本就太高了。”刘伟超在那侃侃而谈道,“因此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真空,就是把里面的空气全部抽掉,这是寿命最高的,你这个时候也可以做到……” 古代这个时候,制造真空的话,其实是无法真正真空,只是接近真空,操作很简单,就是先往里面灌水,然后把水抽干净就成。这一点,在这个时代的西方,已经有实验了,就是著名的半球实验。 刘伟超说到这里的时候,想着崇祯皇帝其实有人前显圣的爱好,便笑着给他说了下这个情况后道:“你可以让他们去试试,用多少匹马才能把接近真空的两个半球拉开!” 谷</span>  “科学的态度,就是要实践嘛!”崇祯皇帝听了,当即笑呵呵地说道,“朕身为科学学识的传道者,自然是要做的!” 果然不出所料,刘伟超心中想着,便收回话题继续说道:“我再说回灯泡吧,根据历史的发展,证明用水银代替水来抽真空,效果会更好!” 爱迪生的灯泡,就是用水银来代替水,实践证明碳丝使用的时间更长。 不用摸索,就有结论,算是崇祯皇帝这金手指最牛逼的地方了。 这不,崇祯皇帝一听,便笑呵呵地说道:“那还用说什么,直接用水银便是!” “你先听我说完,别急!”刘伟超听得无语,连忙对他说道,“真空灯泡,确实用得更久,但是呢,存在爆炸伤人的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很是意外,随后,稍微有点沮丧地说道,“那怎么办?” 刘伟超听了,当即对他说道:“你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使用,就算爆炸了也伤不到人的,比如离人远的空旷地,路灯啊什么的。” 说到这里,看到崇祯皇帝点点头,他就继续说道:“因此,另外一个方案,就是不用真空。反正只要灯泡里面没有氧气就成,我们后世的方法是充氮气,不过你也没有,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来差不多完成类似的举动。” “嗯?”崇祯皇帝一听简单的办法,那眉毛顿时就一扬,很是关注。 “把灯泡都放在一个大的玻璃罩中,然后点火在里面烧。只要火熄灭了,那就说明里面的氧气消耗地差不多了,封口使用,是你这个时候最简单好用的法子!”刘伟超微笑着介绍道,“至于改进,等以后科技再进步之后再说好了。” “可以,可以,这个可以!”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眉飞色舞起来,连声说道。 刘伟超见了,就又对他说道:“你的货币已经大规模改为金属面值货币,比起原本的金属货币,能节省大量的铜,因此,这个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通电的最佳导体,拉成铜丝,外面刷上青漆来绝缘,倒也是可以。不过是室外的话,最好是把电线置于竹管或者陶瓷管子中。这会增加你用电的成本,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好奇地问道:“那朕有看到你给的视频,那些架在野外的电线,似乎并没有竹管和陶瓷管子的啊!”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地说道,“拜托,我这里的科技不是你能比的,怎么可能还那么原始呢!” 这个话,说得崇祯皇帝老脸一红。 不过刘伟超接着话锋一转,却让崇祯皇帝当即就喜出望外,只听他说道:“不过我们用的橡胶,你那个时代已经有了,你也可以用的。”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哈哈大笑。 被刘伟超调侃两句没事,只要能有就成。 当然了,他贵为皇帝,也只有被异世界的刘伟超调侃,他才不会介意。要是换了其他人,在他的地盘上调侃试试? 刘伟超看他笑得那么开心,便打击他道:“但是这种橡胶,在大明没有,如今还在南美洲呢!” “……”正在开心着的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傻眼。 他早就有世界地图了,因此,对于南美洲在哪里,他是知道的。 说到底ad的地是对他说道:“唐僧都能不远万里去取经,你派人学唐僧,去南美洲取橡胶树种子和幼苗到大明来播种,不可以么?”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34 进京 , 就听崇祯皇帝问宋应星道:“那个蒸汽轮船的改造情况如何了?” 之前刘伟超提过蒸汽轮船的思路之后,崇祯皇帝就已经按捺不住,让宋应星去做起来了。 蒸汽机已经在应用,用明轮的方式来驱动,这种改造是最简单不过的。 而明轮驱动的方式,其实在大明开国时候,当年的鄱阳湖大战中,就有一类小型快船用得就是明轮,不过是人力驱动的。据说,这种最早始于南宋时期。 如今对宋应星来说,把人力驱动改为蒸汽机驱动而已。 此时,宋应星听了,便连忙说道:“陛下,蒸汽轮船须得由大船改造才行,如此庞大的蒸汽机才不至于让船只负载过重。此等试验,已经做过两轮,如今正在天津港的船厂中秘密试验,蒸汽机室,如何存放煤炭,明轮安置在船的什么部位更合适,船的转向等等,结果都还没出来。” 有一个尴尬的地方就是,现有船只中,合适用蒸汽机改造的船只并不多。因为朝廷之前就不重视水师,登莱水师的覆灭,更是加剧了船只荒。 宁远之战中能征集船只,那是因为战争需要,总不能平时的时候,朝廷缺什么,就直接去征用什么吧,那和强盗有什么区别? 崇祯皇帝听了,眉头稍微一皱,随后吩咐宋应星道:“在大洋的彼岸,有一种叫做橡胶树的东西,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对于推广电力的应用,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太远了,而这蒸汽轮船,将会是横行海上的好东西,你先让他们去研究电灯,自己亲自跑一趟天津,把这个蒸汽轮船尽快拿出来,估计半个月左右,朕要用!” 一听时间这么紧张,而宋应星也已经有一个月时间没有去天津了,不知道那边进度怎么样,便连忙奏道:“那微臣立刻出发!” 如果说以前对于文官来说,赶去天津都算是出远门了,那如今就只是一个晚上睡一觉的路程,和京师郊外没什么区别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很多普通人,终其一辈子,也就在出生地周边,方圆百里的地方活动而已。蒸汽火车的出现,水泥路的铺设,便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这不,有了蒸汽火车,宋应星去天津都没任何问题了。 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大约半个月左右,郑芝龙和郑森父子,在郑鸿逵的陪同下,终于奉旨赶到了京师。 郑森是因为主持江南采购衙门有功,崇祯皇帝下旨封他为锦衣卫指挥同知,来京师觐见谢恩的。 至于郑鸿逵,他是在天津港等到了郑家两父子,然后一起陪同进京的,当然了,这也是奉旨这么做的,要不然,他一个登莱副将,岂能私自离开驻地! 郑芝龙从这些事情中,也感觉到了崇祯皇帝向他释放出的信号。同时,他心中也非常明白,那是因为他手中有大明最强大的水师,而崇祯皇帝刚好非常需要,因此才有这等礼遇。 要不然,他郑芝龙估计还不会被当今大明天子放在眼里! 见到了郑鸿逵,了解到北方这边的事情之后,郑芝龙便已经猜到,当今天子召见他,并不只是为了江南采购衙门的事情,很可能和登莱海军有关。 因为郑鸿逵已经给他说了,他身为登莱海军的副将,手中可用战船,几乎就没什么。而重建东江镇的话,海军有一个非常大的敌人,就是朝鲜水师,必须要先干掉或者收服,东江镇才会安全。 当初东江镇的毁灭,真是因为建虏有朝鲜水师的帮助,才能攻上皮岛,把岛上的军民给灭了。 而如今,朝鲜更是认了建虏为宗主国,如果重建了东江镇,那在建虏的要求下,出动水师的可能性非常大! 了解到这个事情,郑芝龙都不由得有点头疼。 虽然说,他麾下的水师确实是大明沿海最强的。 可是,如果让他把水师带到北方,还要去朝鲜那边寻找朝鲜水师决战,又不可能获得多少好处,这种吃力没收益的事情,实在是难做! 不要看着他日收斗金,那只是在大明东南沿海而已,并且手下船多,那要养活的费用也高。 如果去朝鲜找朝鲜水师决战的话,赢不赢他倒是不担心的。他就担心,这一去一回,估计要一年时间,那他在东南沿海霸主地位的维持,估计会有点玄,有些人就未必会愿意买令旗了。 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占据大员的红夷,就是畏惧他的水师,才不得不买令旗的。一旦知道他的水师主力离开闽地沿海的话,估计就不会交这个钱的。 当然了,郑芝龙是个聪明人,并没有只看到这一点。要不然,说不定他在天津明白了情况,就立刻转头回闽地去了。 了解到崇祯皇帝大概找他什么事的同时,他自然也知道了宁远大捷的消息,朝廷对建虏又一次大捷,还抓了更高级别的奴酋,刚在京师千刀万剐了。并且,还有建虏中的头目投降朝廷,这些事情足以说明,辽东的事情,开始在朝廷的掌控之下。朝廷的军力,越发地强大了! 一旦朝廷强大,而他又不合作的话,那接下来会有什么结果,只要不笨,肯定能猜出来的。 要是以前天下大乱,那他在闽地闷声发大财,那是没任何问题的! 可如今,当今天子不但知道他在发大财,并且朝廷军力已经强大,平息了中原的贼乱,最大的两股流贼,已经被压迫在江西、湖广南部以及广西等地,可以预见,要不了几年,贼乱估计会彻底平定,辽东也会光复。 那时候的朝廷实力之强,可能会直追开国之初。 郑芝龙就是再狂妄,也不敢狂妄到能和这样的朝廷开战。更不用说,他其实一点都不狂妄,还喜欢苟! 当然了,他也不是没有谈条件的底线,就是在水上,或者在海上,至少在能看到的年月里,始终是他的实力最强。真要没底线,把他逼急了,占据海岛造反,也够朝廷受的了。 基于此,郑芝龙的心中,多少有个谱,便进京觐见,看皇帝怎么说了。 当他坐上蒸汽火车的时候,因为是第一次见,哪怕他早已知道蒸汽火车的存在,也还是非常惊讶了一番。 他这个老狐狸都如此,那郑森就更不用说了。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不断闪过的景物,还喝着茶,忍不住就赞道:“陛下真的是太厉害了!” 在北方时间最久的郑鸿逵听了,便点头附和道:“自从太祖皇帝显灵之后,陛下就变得越来越厉害了,如果经常在京师的,感受就更深。” 说到这里,他看向沉默中的郑芝龙,恳切地说道:“大哥如果在京师多待些日子,便都能感受到。有些东西,不是说说就能知道的,您亲身体会下当更能有感受!朝廷能从岌岌可危的处境,扭转为如今这局势,真得是凭了陛下的一己之力。” 听到儿子和弟弟的话,郑芝龙本来心中还有底的,就感觉这个底气越来越不足了。 皇帝越厉害,他就越没底气,就是这样! 看到他还没说话,郑鸿逵就继续说道:“大哥请看,外面这地上的,乃是水泥路,这种水泥材料,也是陛下发明,还能用于兴修水利。就这一年,自从打败建虏之后,流贼又被压制在南方,我敢说北方的民生,很快就能恢复!” 他怕郑芝龙不相信,就把他听来的消息,继续说给郑芝龙听:“今年的时候,北方不是没有干旱,天灾其实一样有。但是,却没有像往年一样引发大的动乱;还有瘟疫,就是那个疙瘩病,在中原黄河泛滥那地又发生过,可依照陛下那公布的措施,很快就扑灭了,这要是在以往,可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往年的时候,北方的民生更难,可如今在郑鸿逵的口中,今年比起往年,那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并且从种种事情的对比上可以预料,来年还能更好! 换句话说,天下乱世已经要结束,即将开始一个大治之世。而这些,都源自于崇祯皇帝的改变。 这些事情,要是正常说起来,哪一件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如今,却都在一件件地变为事实而存在。 听了半天郑鸿逵的介绍,还有郑森在边上的惊呼连连,让郑芝龙越发地对这一次京师之行,感觉越来越没把握。 他不喜欢这种感觉,要做的事情,在他的预料之内,掌握之中,才是他这些年来,一步步从一个普通海盗成长为如今的海盗王的原因。 到了后半夜,看着郑森已经睡得很香,听着郑鸿逵的呼噜震天响,郑芝龙也有点困了,心中叹口气说道:“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人生不可能会一直如意,好歹人家是整个天下的共主,不是太过份的要求,那就这样吧!” 毕竟到目前为止,皇帝对他郑家也还不错。那传说中的抄家手段,可是没对郑家来的,反而恩赐有加。不但儿子成了锦衣卫指挥同治,四弟也成了海军副将。 这么想着,他便也模模糊糊地睡了,再睁开眼睛时,已经到京师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35 郑芝龙叹气 让郑芝龙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是,他觉得自己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了。可是,京师的繁华,却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这个火车站还只是在城外而已,那人山人海的,还有各种叫卖声,揽客声,都能把人震聋。 “茶叶蛋了,卖茶叶蛋了,新鲜出炉的茶叶蛋,不好吃不要钱!” “热气腾腾的包子啊,客官,来一个试试?” “住店了住店了,价格实惠,店里什么都有,包您满意嘞!” “……” 这可是寒风呼啸的日子,这些北方人竟然不怕冷,一大早地就上街了? 说实话,郑芝龙是有点想不通。不过他也没多想,就紧了紧身上的貂皮大衣,上了郑鸿逵随手招过来的一辆豪华马车,便前往京师里面的驿站落脚,等待皇帝的召见。 车厢外面,马车夫倒是和郑芝龙的亲卫聊了起来,他在里面听着,才算是知道,火车站周边是京师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段,没有之一。 “不过这些天,还有一个地方,比火车站还要热闹的!”那马车夫的声音很大,很热情的样子,给这些外敌人介绍道,“客官要不要去看看,顺便一拐就成,就只多收你五文钱,很便宜的!” “不需要!”亲卫可不敢答应下来,去驿站才是正理。 至于坐在马车厢里面的郑芝龙,更是不会节外生枝。 但是,郑森听了,却是好奇,便隔着车厢问道:“什么地方会比这里还要热闹的?” 那马车夫一听这话,就知道有门,便连忙介绍道:“就在前面不远的广场上,陛下发下了悬赏,谁要是能拉开两个半球,赏银五十两!” 一听这话,郑森就更好奇了。 虽然他家确实是有钱的,但是他也能明白,五十两啊,这可是一笔不少的钱了! 于是,他更是兴致勃勃地问道:“那两个半球很难拉么?有多少人拉开过?” 京师这么大,那么多人,总有不少大力士的,管他什么半球,肯定能拉开的吧? “至今没有一个人拉开过。”那马车夫连忙回答道,“宫里在前天又传出新的旨意,可以两个人去拉,交十文钱,再多一个人拉,则交钱翻倍。不过这一次的奖赏也改了,改为一百两了!” 一听这话,郑森当即惊讶一声,过去掀开车帘子,看向那马车夫问道:“此话当真?” 那马车夫听到说话,转头一看,果然是个年轻小伙子,便立刻回答道:“小人岂敢骗公子,这种事情,随便问个人都知道。小人听说,今天有很多人都拉帮结伙地去试呢!那可是一百两啊!” “那还是没人拉开?”郑森不笨,稍微一想之后,便有了结论,立刻确认道。 如果有人拉开了,那就没什么热闹可以瞧了!而这个马车夫说那边更热闹,很显然是还没有人拉开。 马车夫听了,立刻点头道:“当然了,要不公子去看看?” “要不我们去看看?”郑森显然是意动了,不过好歹知道他爹在这里,得先问过他爹。 边上的郑鸿逵见郑芝龙一直在闭目养神,便代替他回答道:“这种热闹有什么好瞧的,正经事要紧!” 郑森一听,有点扫兴,不过他还没说什么呢,就听郑芝龙闭着眼睛,忽然开口问道:“那两个半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么?为什么一般人都拉不开?” 那马车夫听了,连忙回答道:“说来也奇怪,就两个铁做的半球而已,里面先装满了水,然后把水抽干,堵上气孔,就这么简单。但是,硬是没有人拉开!” “最多有几个人去拉过了?”郑芝龙听了,立刻又问道。 边上的郑鸿逵一听,就有些奇怪了。 在他看来,他哥到京师来,那是有大事要做的,至少要应对皇帝的召见,这种凡夫俗子玩乐的事情,他应该不会关心才对! 郑森倒是没有他这种想法,也很想知道答案,便连忙跟着他爹催问道:“对啊,有多少人一起拉过了?” “那不知道,据说昨天最多的一次人,好像是九个人。”马车夫不敢把话说死,“要是一直没拉开,估计今天的人会更多吧!” “九个人?”郑芝龙听了,又马上问道,“那是交了一两二钱八分银子?” “这位老爷真是好厉害!”那马车夫听了,点点头说道,“就是这个钱!” 听到这话,郑芝龙的眼睛一下睁开,便开口说道:“这东西怕是要十六个人才能拉开!” “为什么?”郑森一听,顿时好奇地问道。 郑芝龙没答他,只是吩咐马车夫道:“那就去拐一趟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36 自己动动脑子 , 看了一阵,没有出乎郑芝龙的意料,去尝试拉那两个半球的人,都没有超过十六个人的,事实上,当人均费用高于一两银子的,都比较少了。 每一队去拉的人,总觉得别人不会拉,或者说别人没自己的力气大,他们在商量着拉的技巧等等,讨论的不亦乐乎,然而,最终都是没拉开。 看了一会,郑芝龙便让马车夫掉头回驿站去了。 对他来说,该看的已经看了,透过这个事情,也已经更为了解宫里那位,目的已经达到了。 而马车夫也已经成功多赚了一点钱,便没再说什么,甚至还急着把他们送到驿站去了。 唯独郑森,还是有点遗憾,也在那纳闷,按理来说,里面既然什么都没有了,又不是一个整体,这怎么就拉不开呢! 反正他想了半天,就是想不明白,最终还是求教于他那聪明的老爹道:“爹,孩儿愚钝,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按理来说,这不是应该很容易拉开么?” 郑芝龙又怎么可能大气压强的事情,但是,并不妨碍他在他儿子面前保持形象,只是淡淡地回答道:“这么简单的事情,还用问我?自己好好动动脑子想想!” 说完之后,他便又闭目养神去了。 郑森听得无奈,只好自己去想了。 到了驿站安顿下来之后,自有驿站的官员,把他们到达京师的消息呈报上去。 只是在第二天,郑森就奉旨入宫觐见了。 崇祯皇帝勉励了他一番,夸他在江南采购衙门办差,有力地缓解了朝廷的压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希望他再接再厉,继续为朝廷采购足够的物资,特别是粮食。 对此,郑森自然很激动,立刻派胸脯保证,表示绝对会继续努力做好这个事情。 随后,他把随身带的账册,由他和都察院以及东厂都签字后的那些采购记录,都呈送皇帝核实。 然后,郑森也给崇祯皇帝提及了一个问题:“陛下,江南采办衙门手中,大概就只有三百万两银子了。这采办的事情,只怕就够明年了!” 为了采购到足够的粮草物资,价格自然不可能便宜,特别是铁料这些。 要知道,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整个北方的粮草物资,包括发起宁远之战的物资,都是江南采购衙门去采办来的。这个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 当然,也亏了是郑芝龙在江南、闽粤两地的影响,还有通过海商从南洋采购等等,要不然,有钱也不可能换来那么多的物资。 因此,崇祯皇帝对于江南采办衙门的钱财消耗,其实是心中有数的。 此时翻了下郑森呈送上去的账本之后,看到那个余额数字,心中却还是叹了口气:钱啊,怎么都不够用。 虽然张家口那边的金矿,在经过第一年的开矿,产量已经有所提升。但是,这个产量对于大明庞大的物资需求,还是有限的很。玻璃厂的利润,也比去年要高多了,但都还不足以弥补亏空。 终归还是要等整个赋税体系正常之后,财政体系才能正常。 可是,北方虽然没有战事了,但是百废待兴,正是休养生息的第一年,崇祯皇帝都给免了赋税;而南方,因为要整顿地方,算是养贼自重,借着贼寇之名对地方乡绅开刀。一时半会也收不上赋税。 来钱最简单的方式,还是抄家啊! 可是,要是再抄家的话,该抄谁好呢? 北方这边,到目前为止,似乎也找不到合适的抄家对象啊? 要不,回头问问刘伟超,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个合适的对象? 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这些,却也没有表现出来,表扬了郑森之后,对他说道:“大明的科技,如今日新月异,卿作为朕的亲信臣子,锦衣卫指挥同知,更是掌管着江南采办衙门,对于这些学识不可不知,就算不精通,至少要知道怎么回事。” 顿了顿,他便做出决定道:“你先去大明皇家科学院学习两个月,等在京师过完春节之后,再回江南吧!” 郑森一听这话,立刻想起那两个半球的实验,便好奇地问道:“陛下,宫外那个拉半球的事情,是不是要十六个人才能拉开?”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惊讶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收到消息说有人拉开那两个半球了。 事实上,其实宫里面试验过,十六个人也是拉不开的。崇祯皇帝让那些身材魁梧的大汉将军试过,要十八个人才能拉开。 当然,如果真有大力士的话,十六个人估计也能拉开,毕竟这些大汉将军只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的。 “回陛下,我爹说的!”郑森没有一点自觉,直接把他爹给卖了,“我爹说了,陛下赏银一百两,而十六个人的费用接近一百两,因此估计是十六个人能拉开。” 崇祯皇帝听得不由得一笑,竟然是从这个角度猜的。他还以为郑森很聪明,竟然能知道大气压强的事情。 对此,刘伟超也曾给崇祯皇帝科普过,平日里,比如拿锅盖、托盘之类有点类似半球型的工具,放入水中之后,和水平行提起的话,就能感受到压强。 对此,如果会认真观察思考的话,也肯定是有这种认知的。 崇祯皇帝以为,郑森也是一个善于观察总结的人,结果没想到,是郑芝龙从赏银数额上推断的。 面对郑森的问题,崇祯皇帝便微微一笑道:“差不多,这两个半球的事情,其实和大气压强有关,你去大明皇家科学院学习,便能知道缘由的。” 郑森听了,很是惊讶,不由得对那大明皇家科学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领旨谢恩,算是结束了这次觐见。 看着他离开,崇祯皇帝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笑容。 虽然这个郑森并没有让他感觉到非常聪明,但是却是一个藏不住心思的人。这样的人,用着也放心。 这么闲着,崇祯皇帝就立刻又想起了郑森的老爹郑芝龙,果然是个聪明人! 既然是聪明人,那就不用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地说事便成。 于是,在召见了郑森的第二天,崇祯皇帝便下旨给在驿站候旨的郑芝龙,让郑鸿逵陪同他一起去天津造船厂参观,然后再回京师。 对此,郑芝龙也没办法,只能遵旨而行。 并且他知道,那个造船厂肯定是有什么东西值得他去看的,要不然,皇帝不会下这道旨意。 基于在京师的见闻,郑芝龙对于天津造船厂之行,其实还挺感兴趣的。毕竟他是海盗出身,对于船这种东西来说,就和普通人吃饭的碗一样熟悉。 顺带着,他去天津的时候,因为是白天,还坐着蒸汽火车沿途看了一阵子风景。 不过到天津时,因为已是晚上,便先入住天津这边的驿站。 次日的时候,他才前往造船厂,是科技伯宋应星接待了他。 宋应星倒也没有任何架子,只是很有兴趣地对他说道:“你最擅长海战,我这边奉旨建造的船,你该是最有资格评价在海战中的作用。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多加指正!” 此时的郑芝龙,自然对京师的情况已经了解地比较多了。因此,他知道,眼前这个科技伯,那绝对是当今天子眼中的红人。 以举人的身份,不见官场之上,也没去战场立下军功,却能得封科技伯,实在是大明的异数。 并且,科技伯,这个科技两字,可是如今天子最是引以为豪的学问,由此可见皇帝多重视眼前这位没有一点架子的伯爵了。 这么想着,郑芝龙连忙说道:“不敢当,不敢当!小人只是粗通海战而已,其实也没什么本事!” 宋应星听了,只是笑笑,当即领头,带着郑芝龙从衙门离开去海边。 当然了,一路上自然不会不说话,他顺便就问郑芝龙道:“听说西夷的船快,炮远,海上遇到他们,非常的不容易?” 宋应星的见识,主要是他从江西到京师赶考的路上见闻,对于海上的情况,其实了解还真不多。 以宋应星的求知欲,如今有郑芝龙在身边,自然是想问个明白了。 郑芝龙听了,当即点点头,有点感慨地说道:“没错,西夷的帆船速度很快,并且火炮又远又准,如果是在海上遭遇的话,我们大明的战船,只能挨打还不了手。这两年,末将已经仿造了几艘西夷帆船,但是终归还是不如西夷人用得好!” 言辞之间,透着浓浓的遗憾之意。 宋应星听了一笑道:“这次我奉旨改造战船,目标就是要和西夷在海上一争高下。你是来得正好,可以衡量下我们大明的新式战船,有没有这个本钱和西夷的战船一争高下了!” “哦?”郑芝龙一听,顿时露出浓厚的兴趣,带着那种期待之色,连忙回道道:“那敢情是好,要是战船火炮真得不比西夷逊色,就凭他们远道而来的那点船和人,末将能教他们乖乖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37 蒸汽轮船 ,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离衙门不远的造船厂,没有视线阻挡,郑芝龙一眼就看到了码头上停靠着的一艘船。 只那么一看,他就知道,这艘船就是科技伯所说在改造实验的船。 因为这艘船太特别了,特别到这艘船放在再多的船队中,都能第一时间获得关注。 只见这艘船大概是目前大明水师战船中最大的战船,这其实没什么,至少郑芝龙的手下,这种战船也多。但关键的问题是,这战船的中间部位左右,竟然有一个圆筒状的东西高耸着,并且在船的两侧,还有两个大大的轮子。 那个圆筒是干什么的,郑芝龙一下猜不出来,但是,那船两侧的轮子,他却是知道的。 在他手下的船里面,其实也有,不过都是小型船,用人力踩着机关,能带动那两个轮子转动,使得船的速度比起划桨之类的要快。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船一般只能在内河流域或者风平浪静的港湾用,要不然,在大海上,这种船太小,而海浪大的话,明显没有风帆的船好用。 而如果在大船上用这种轮子的话,那必须要好多人去踩那个机关,使得轮子能转动起来。可人多的话,也不合适,并且人力驱动,并不能持久。 心中想着这些,郑芝龙就有点疑惑,科技伯所说得船,就这? 宋应星倒是没有一点自觉,只是带着微笑,吩咐手下人,让那船先演示一下。而他自己,则带着郑芝龙兄弟俩去了看台观看。 这种轮船的缺点,郑芝龙自然不会主动说,那是打科技伯,皇帝宠臣的脸,这种事情,他才不会去做。 因此,就当不知道,宋应星笑,那他也陪着笑,回头科技伯要问的话,再不着痕迹地显示自己的水平,也不伤科技伯的面子说下就好了。 他正在这么想着时,忽然,就看到那艘改造之后的战船,就是那个奇怪的圆筒里竟然冒烟了。 “不好,着火了!”他还没说什么,郑鸿逵却一下惊呼了起来。 船只着火,那是灭顶之灾来的! 然而,宋应星听了,只是笑着说道:“非也非也,那只是烧煤引发的烟而已。” 听到他这么说,看他又这么镇定的意思,郑鸿逵便知道,是他理解错了,便想问问看,船上烧煤干啥? 煮饭?至于么? 然而,就在这时,却听他哥,郑芝龙惊呼了起来:“这是那个蒸汽火车的头?不是,蒸汽机么?船上有蒸汽机?” 郑芝龙显然比他四弟要聪明,第一时间便联想到了,顿时失去了城府,变得不淡定起来。 因为他想到了,那个蒸汽机连火车那么重的东西都能拉动,并且能一直持续下去的,那么如果搬到船上的话,岂不是就解决了靠人力驱动的缺点! 果然,宋应星听到他的话之后,转头看向他,赞许地点点头说道:“没错,是用蒸汽机驱动那船轮。” 和聪明人说话,就有一个好处,你不用事无巨细地介绍,只是稍微说下,对方就能明白。 郑芝龙听了,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艘改造后的战船,心中立刻想着这船会变得如何?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竟然非常期待起来,这个船到底会不会和自己想象中一样? 就见船上烟囱的烟冒了一会之后,那船便开始动起来了。 轮子缓缓地转动,由慢到快,驶出了码头,在天津港这边的海上动了起来。 郑芝龙和郑鸿逵都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就仿佛好色之徒,发现了一个绝色美女一样。 一直到那新式战船开回码头,宋应星在边上问他们时,他们才回过神来。 “你们都是大明难得的海上名将,不知道此船可能入眼?” 听到这话,郑鸿逵当即拍着自己的大腿,兴奋地说道:“太好了,这船太好了……” 倒是郑芝龙,虽然也是兴奋,但是还保持着形象,对宋应星说道:“不错,真得非常不错!” “说说!”宋应星听了,很有兴趣地看着郑芝龙要求道。 边上的郑鸿逵被忽略,不过他自己也不以为意,就看着他大哥,也准备听他大哥怎么说。 只听郑芝龙看着那新式战船说道:“在此之前,所有的船,包括西夷的船,都受风向和风力的限制。必须顺风,风力大小决定船只快慢如此等等;然而这艘新式战船,却突破了风向和风力的限制,绝对会成为海上霸主。以后海上想去哪里,都不用等待风向的转变,想去就去,想来就来,大明的海运,都将繁荣起来!” 宋应星笑眯眯地听着,不时点点头,不过没有说话。 郑芝龙就在那继续说道:“而海上战事,讲究占据上风,如此才能灵活应对敌船。可这新式战船却完全没有这等限制。除此之外,末将刚才也看了,这船速很快,只要海上不是太大的风,这船速便能超过西夷的帆船。而要是风太大的话,浪高也不利于战事,一般而言,船都不会出海。” “另外,这新式战船的转向非常灵活,一边轮子转动,另外一边轮子不动,就能转动方向,这转动方向的弧度,绝对比风帆船要小!” 郑芝龙说到这里,忍不住感慨地说道:“大明有这样的战船多一点的话,纵横南洋便无问题,只是不知道造价多少?” “如今这船还没定型,造价还不好说,不过绝对不便宜倒是真的!”宋应星听了,还是带着笑回答了一句,然后又追问郑芝龙道,“那在你眼里,这船有什么缺点么,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要听实话,也最想听这方面的话,你不要有任何顾虑,帮着一起改进这船!” 听到这话,郑芝龙的脸色一正,他能感觉出来,科技伯并不是和他客气,而是真得想听。 于是,他便认真地说道:“如此,末将就个人浅见,说个一二,如果说得不对,还请科技伯见谅则个!” “说吧!”宋应星听了,也是认真地回应道,“你说!” 于是,郑芝龙便对宋应星说道:“第一,是此船的造价如何,如果太高的话,损失一艘船的代价太高,就有点得不偿失,无法大规模造出这等船了。毕竟海上要看老天爷,连人带船都没了的事,并不少见。并且这船和西夷开战的话,也会有损失。” 宋应星听了,严肃了脸说道:“不错,还有呢?” “第二,这新式战船全靠两个轮子驱动,末将要是西夷的话,必然会重点想着破坏这两个轮子,如此,只要破坏一个,这船便废了!” 说到这里,看到宋应星又点了点头,不过脸上并没有意外之色,就知道宋应星估计也想到了这点,就继续说道:“当然,这新式战船不能单独作战,有其他类型的船掩护,便能好不少!” 宋应星听他好像是说完了,便伸手示意郑芝龙跟他下看台,走向码头去,显然,郑芝龙还是赢得了他的尊重。 一边走,他一边对郑芝龙介绍道:“你说得有道理,这是奉陛下旨意,才开始改造战船,至少短期内,费用是不可能想着降下来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继续说第二个问题道:“至于对船轮的防护,我也早就想到了。第一是把轮子建于水中,但是实验不可行。第二是轮子建小一点,但是船速就快不起来。因此就想着,修铁护具,把船轮给护起来。” 郑芝龙听着,感觉到科技伯花了不少心思,心中不由得也非常这种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心底对科技伯的尊重,就又多了一分。 “另外,之后还会根据陛下的之意,给战船外壳包上铁皮,增强这种战船的防护力,虽然造价又会高一些,但是能减少海战对它的破坏!” 听到宋应星这话,郑芝龙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想法,他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他是聪明人,立刻看向越来越近的新式战船,马上就想到,就算这种战船包上了铁皮,增加了重量;可是,这船的动力,乃是蒸汽机,连那蒸汽火车都能拉动,那么包上铁皮增加的重量,似乎也并没有多大影响。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又盯着这新式战船看,与此同时,他心中想着:以后这东西该不会成为一个铁甲怪兽? 自己都震惊了一会之后,郑芝龙又忽然想到,好像从科技伯的介绍中,有关这新式战船的一切,都是源自于皇帝的想法! 皇帝一直在紫禁城中,他是怎么想到这些点子的? 至少自己在见识过那蒸汽火车之后,却没想过要把那蒸汽机用到船上啊! 这么想着,对于还未谋面的当今天子,就又多了一份敬畏。 此时,他们已经踏上了蒸汽轮船,宋应星便笑着说道:“陛下还说了,等以后我们在造船技术储备多一些之后,甚至可以建造全部都是钢铁的战船。另外,这种用轮子驱动的战船,也是过渡船型,主要是可以改造现有的战船,成本上会低不少,等到以后,就不用这种轮船!” 郑芝龙已经听得震惊了,听到这话时,不由得更为震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38 航空母舰 刚踏上新式战船甲板的郑芝龙一听,顿时大为惊讶,当即好奇地问道:“这等厉害的战船还只是过渡船型?” 宋应星向迎接他的那些船上人员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各自回到岗位,然后才转过头,笑着对郑芝龙介绍道:“没错,陛下说,这种明轮,就是这船轮的驱动法子,局限很大,很容易被敌人重点攻击,就算有铁壳防护,也不是很妥当。陛下说是有一种叫做螺旋桨式战船,就是把推进的动力隐藏在水下,并且不容易被破坏,算是下一代的战船。” 郑芝龙听得大为惊讶,如果几年前听到这个事情,说皇帝咋咋咋的,他压根不会信。 可如今,崇祯皇帝所作所为,已经有目共睹,他说话的权威性,已经毋庸置疑。郑芝龙听了之后,连忙好奇地问道:“那到底是什么样的?” 宋应星听了,当即一笑道:“陛下没说,我也不知道。” 顿了顿,他稍微用力踩了下脚下的船,然后才说道:“陛下说了,先把大明的明轮船给试验好了,都改造了之后,以后再说螺旋桨式的战船。这个明轮船,不管是战船,还是民用船,都是迫切需要的。不说别的,光是可以不用顾及风向,水流,就能用到很多地方了!” 郑芝龙当然知道,立刻感慨地回应道:“是啊,有了这蒸汽机的明轮船之后,大明海路或者水路,又将会有非常大的变化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船舱位置,宋应星示意一下道:“走,去看看蒸汽机!” 这可是这种战船最为核心的东西,郑芝龙当然有兴趣,立刻跟上,下了船舱去看。 “咦?”郑芝龙一见那蒸汽机之后,有点诧异地说道,“这和蒸汽火车上的蒸汽机不一样?” “那是当然!”宋应星听了,理所当然地点头说道,“事实上,大明的第一台蒸汽机就不是用于火车车头的。这个蒸汽机反而是比较常见的,比火车用的要小不少,如今也还在实验,看采用多大的蒸汽机能满足海上需要,尽量把蒸汽机的体积减少一点。” 郑芝龙听了,点点头,然后看着一根从上面透过甲板伸下来的管子,好奇地问道:“这个又是干什么的?” “传递命令用的!”宋应星听了,笑着走过去,拍了拍那根管子道,“上面通着船长室。” 说完之后,他示意郑芝龙低头看向底下道:“这里这个脚踩式开关,就是用于断开船外的明轮和蒸汽机的装置,左右两侧都有。如此便能实现转向。”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又有点遗憾地说道:“不过从目前试验来看,船在速度快的时候断开链接,不是很好控制,转向的弧度也还是比较大,甚至速度过快,还会影响船员被甩出去。” 听着介绍,郑芝龙低头看着他那边的那个开关,尝试着用脚踩了下,要比较用力才行,链接蒸汽机这边的齿轮便松开了。脚一松开,齿轮就又重新合上。 看到他在尝试,宋应星就又一指那齿轮道:“如果转向多了,就是松开合上多了,比较费齿轮,计划以后在船上要多备点零件更换!” 虽然宋应星在介绍着这船的不足,但是,郑芝龙已经觉得这船非常厉害了。就算是他,那脸上都是露着羡慕之色。 如果当年料罗湾海战的时候,他手下都是这种蒸汽明轮战船的话,那还要发什么江湖令,悬赏所有江湖势力来帮他打红夷和刘香海盗的联军。 “这处机房附近的这里,都是放煤炭的。”宋应星不知道郑芝龙心中的感慨,还在给他介绍道,“以后,大明沿海都要设置补给点,不但是补充淡水物资,还要有这煤炭才行。这个煤炭啊,会有越来越多的用量了!” 说到这里,他又走向别处,郑芝龙一见,便恋恋不舍地又瞧了瞧机房里面的所有东西,才跟了过去。 “这一层,是部署火炮的。”宋应星介绍道,“就暂时来说,我们的火炮数量是不是没有西夷船上的多?” 郑芝龙见了,立刻点点头说道:“是的,他们的船上火炮确实要比这多一些。” 说到这里,他补充一句道:“还是我们大明的船,和他们西夷的船型不一样的缘故。相对来说,他们是要远洋航海,而我们只是近海所用而已。他们的火炮要是少的话,估计也到不了这么远的地方!” 宋应星听了点点头说道:“陛下说了,暂时不用和他们比火炮数量,要利用现有的战船进行改造。等到以后,我们要造战列舰,船大,火炮多。至于航空母舰,就只能等太子或者以后的皇帝再说了!” 郑芝龙听得非常诧异,连忙问道:“什么事战列舰,什么事航空母舰?” 这称呼听着有点怪,但是直觉告诉他,这种船估计是非常厉害的。 宋应星听了,当即笑呵呵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当时我就问陛下了,不过陛下没有说,不过我能看出来,陛下似乎是非常渴望拥有这个战列舰、航空母舰的。” 一听这话,郑芝龙的脑中灵光一闪,便立刻感觉自己知道了真相:这肯定是天上才有的,当今天子通过太祖皇帝知道了有这种好东西,绝对是! 这么一想,他行踪下意识地,对崇祯皇帝就更加敬畏了。 人世间的人,就算再厉害,能更厉害过有太祖皇帝帮忙的皇帝? 说着话时,宋应星又带着郑芝龙回到甲板上,然后吩咐身边跟着的船长说道:“可以打炮了么?” 那船长听了,指着远处海面浮动的一艘小船说道:“已经准备好了!” “好,那就演示一下吧!”宋应星听了,便吩咐一句后,转头看向郑芝龙,用手指着远处的小船说道,“再让你看看这火炮的情况。” 郑芝龙刚才参观的时候,就发现那些火炮并不是铜炮,而是精钢铸造,便很有兴趣地期待了起来。 这艘蒸汽战船重新缓缓地开出了码头,一开始的时候,能感觉到速度并不快。 郑芝龙正在看着呢,忽然就听到“轰轰轰”的声音响起,顿时吓了他一跳。 倒不是说他没听过炮响,实际上,火炮的声音,对他来说,太正常不过了。 他之所以会吓一跳,是因为他下意识地认为,船还要开出一段距离之后才可能开炮。这个点,离那艘小船还太远了。 于是,就冷不丁地吓了一跳。 让他吃惊的是,超过他认知的这种远距离开炮,虽然没有命中那艘小船,可那炮弹着落点,却都是在那小船的附近。 别的不说,光是火炮能射这么远,就足够他震惊了。 “抓稳了!”船长室那边一声大喊之后一会,就见这船开始转向了。 郑芝龙作为海盗出身的,倒也不用去抓什么东西,两个脚能稳稳地钉在甲板上。 不一会之后,随着船只的转向,离那艘小船近了不少。 “轰轰轰……” 另外一侧的火炮也随之轰鸣起来,不过遗憾的是,这一次,也还是没有命中那艘小船。但是,落弹点,却依旧在那小船附近。 郑芝龙见了,却还是感慨地说道:“就这个距离,虽然没有命中那艘小船,但是已经是非常厉害了。这火炮,还有那炮兵,都是够厉害的!” 宋应星听了,转头看向他,笑着说道:“你不知道,我们这个火炮轰击,不能瞄准那艘小船的,谁要是打中了,那就是误中的!” “……”郑芝龙一听,顿时有点傻眼。 宋应星见了,笑着说道:“没办法,朝廷穷啊,这经费都是要省着花的。” “……”郑芝龙听了,再次无语。 回过神来,他不由得就更是羡慕了,对宋应星再次表达了这火炮的厉害,还有那炮兵的厉害。 宋应星听了,却是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说道:“我们的钢铁冶炼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铸造火炮的质量更好,也在情理之中。还有,那个火药,也在陛下的指点之下,进行了改良,比原有的粉末状火药更好。” 说到这里,他看着诧异表情的郑芝龙又说道:“这些炮兵,都是学了陛下传授的炮兵射击之法,自然比起一般人要更容易掌握如何精准地射击火炮了!” “陛下传授射击之法?”郑芝龙听了,更为诧异地确认道。 在他的认知里面,就这放火炮的本事,以西夷为最。可是,他看这船上的炮兵本事,绝对不会比西夷差!甚至有可能更好! 这样的本事,还是崇祯皇帝传授,真得是震惊到他了。 “是啊,叫什么弹道学!”宋应星点点头说着,还伸出了个大拇指道,“还有这种简易测量法,总之,我以前也是没听说过的。” 说到这里,他看向郑芝龙道:“你在京师多待一段时间,就能知道陛下有多厉害了!” “那是,那是!”郑芝龙连忙回应,不过他的一颗心,却是沉了下去。 因为他知道,他怕是没有一点底牌,皇帝说什么,他只能做什么了。 就是不知道,皇帝会怎么对待他? 带着这个沉重的疑问,郑芝龙才参观完了新式战船之后,便再次坐蒸汽火车返回京师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39 恩威并施 这一次,郑芝龙并没有等太久,崇祯皇帝很快在武英殿召见了他。 和郑芝龙想的有点不一样,崇祯皇帝并没有一开始给他一个下马威,杀杀他的锐气,反而是在他行礼完毕之后,笑呵呵地对他说道:“郑卿是个聪明人,如此说话也简单,那朕就开门见山说吧!” 郑芝龙听到这个话,心中就更忐忑了。因为他对皇帝的预估,都没有猜中,事情完全就不在他的把控之中。 于是,他连忙毕恭毕敬地回奏道:“末将不敢,谨听陛下训示!” 看到郑芝龙这么谦卑,崇祯皇帝心中多少还是有点成就感的,知道是自己之前的布置有影响。 这么想着,他便对郑芝龙说道:“朝廷能有今日这样大好的局面,和江南采购衙门在物资粮草上的供应是分不开的。而江南采购衙门能有这么大的能力,别人不知道,朕却是知道的,都是卿的功劳。也是看到卿在这方面的积极努力,因此,对于卿以往的事情,朕都既往不咎。” 郑芝龙就怕皇帝把什么都看得明明白白的,因为这么一来,双方手中的势力和实力不对等,就让他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只能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这个话,他还是请罪道:“末将知罪!” 皇帝赦免说,既往不咎,但是也不能真就这么觉得了,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有的,对于这种和人打交道的事情,一向是他郑芝龙所擅长的。 这不,崇祯皇帝看到他这个态度,明显对他的感觉就好了不少,就继续和颜悦色地说道:“相信朕召见卿来京师的用意,卿该是知道了最主要的目的。” 顿了顿,不等郑芝龙回答,他就直接说道:“登莱海军的实力,怕是还不能和朝鲜水师作战。重建东江镇,要的就是掌握绝对的制海权,因此,需要调卿所部战船前往东江镇,摧毁朝鲜水师,当然,如果能收编那是最好了。卿以为如何?” 从大的方面来说,他郑芝龙手下是朝廷的福建水师,必然是要听从朝廷调遣的。 另外一个,他之前帮他儿子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为朝廷有一定程度上的效力。 而这一次郑芝龙能来京师,则又是进一步明确了他自己的态度。如果不想合作的话,他根本就不敢到京师来见驾。 如今他参观了天津造船厂之后,虽然朝廷连一艘实用的蒸汽轮子的战船都还没有,唯一看到的那艘,也还在实验中。但是,他却看到了以后朝廷战船的厉害。知道他惹毛朝廷的话,顶多是让朝廷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麻烦,但是最终,他的麻烦绝对最大! 郑芝龙是个聪明人,在听到崇祯皇帝这话之后,便没有一点犹豫,立刻便回奏道:“末将遵旨!” 看到郑芝龙如此合作,使得重建东江镇的事情能顺利进行,崇祯皇帝很是满意,便笑着直接说道:“卿的态度,朕很满意。朕准备在平定贼乱之后,大力建设海军,使之能和陆军的实力相匹配。不说多的,光是大型战船,至少要上万艘。当然,这要分阶段实施。朕的目标是,凡有大洋的地方,皆能看到大明的战船!” “……”郑芝龙万万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会这么说,直接就听呆了。 大型战船,都要上万艘? 这得花多少钱啊? 朝廷有这个钱么? 还有,凡有大洋的地方,皆能看到大明的战船? 这……这……皇上这是要学西夷,把大明的战船到处派出去么?还要派到西夷母国那边去? 这能打得过他们么? 对哦,如果都是那种蒸汽战船的话,还有那种火炮之类的,那肯定是能打得过的! 但是,远航可不只是船只火炮的问题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真要做到凡有大洋的地方,皆能看到大明的战船,这怎么觉得就是一个空话,大话,不可能的吧! 也不对,西夷都能跑到大明来,大明跑去西夷那边,不也是正常的事情么? …… 一时之间,郑芝龙想这想那,都想懵了! 在大明这块土地上,谁有过这么大的志向? 谷</span>  最为关键的是,这还是皇帝的志向! 如果是以前,那可能是空话,大话!可如今,已经见识了眼前这位皇帝的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再说着是空话,大话的话,似乎也不应该啊! 此时,崇祯皇帝看到郑芝龙被自己震惊了,他心中很是受用,便继续对郑芝龙说道:“为此,朕决定改制五军都督府,改为三军都督府,分别为陆军都督府,海军都督府以及空军都督府。空军虽然还没有,但是将来一定会有,衙门先立起来再说。海军都督府,现在就开始筹备,左右都督和都督同知虚位,等有实力者再任之。卿先担任海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暂领海军都督府的事务如何?” 按照五军都督府的官制,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崇祯皇帝这话的意思,就是以郑芝龙为大明海军第一人了。 以郑芝龙的人生经历,或者说他的老辣来说,开空头支票这种,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他都不可能被你说动的。 但是,此时崇祯皇帝说得这个话,其实并不是第一次说,而是逐渐在实施的。 他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是从他儿子口中,知道皇帝要改三军,不是什么前军,中军,后军,而是陆军,海军和空军。 当时听的时候,对于这个新的三军说法,他就非常地诧异。但是,那个时候,他其实也就只是听听而已,并没有往心里去。 到了后来,登莱水师改名为登莱海军,哪怕都没什么战船,但是,名称改制的事情却是公告天下了,这可不是儿戏来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皇帝是真得想要改水师未海军的了。也就是说,原本皇帝所说得新的三军,确实是有那么一回事! 而如今,在他面前,皇帝金口玉言,说要改五军都督府,改为三军都督府,其中有海军都督府,并且让他担任都督佥事,就等于是海军的事情,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再综合刚才之前皇帝对于海军的设想,至少上万艘大型战船,凡有大洋的地方,皆有大明战船,那对于大明海军来说,整个规划都是有了。 这么一整套的东西,要想全部实现,肯定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这个设想,或者说目标的庞大,却是把自以为有非常广见识的郑芝龙给震惊了。 想象一下,以后自己就是大明海军第一人,那郑家的光宗耀祖,就不是他儿子郑森,而是他本人了! 这么想着,就算是郑芝龙,心中也是有些激动起来了。 不过他还是保持着理智,连忙向崇祯皇帝奏道:“末将怕是才能不足,恐负陛下所托!”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一笑道:“如今就海上方面,你郑芝龙不敢当第一,那谁还能当第一?对大海的了解,还有海上的人脉、关系,对海战的熟悉,如此种种,卿也用不着谦虚,朕都是知道的!” “可是,水师改海军,直追陆军这种,前所未有!”郑芝龙听了,还是有点犹豫道,“末将……末将怕难担此重任!” 崇祯皇帝听他这话,就有点不高兴了,一点都不爽快,便收了笑容道:“那朕就改任郑鸿逵,或者郑森来当如何?” 说完之后,他不等郑芝龙说话,就带着一点冷意喝道:“大明之水师,就是大明之水师,水师改海军,自当囊括所有大明之海上战力。不服者一律剿灭。虽然你郑芝龙是如今大明海上力量最强者,但是你造反试试?朕可以放你回去,最多让朕多花些时间和手脚,难不成你还能翻了天去?” “末将知罪!”感受到龙颜大怒,郑芝龙的脊梁骨都冒凉气,连忙跪下请罪道,“末将领旨!” 他心中也很清楚,皇帝说得没错,就算他造反,最多也只是给朝廷多些麻烦而已,想着造反成功,那是他做梦都没想过的! 崇祯皇帝看到自己发怒之后,郑芝龙立刻就软了,便收了怒气,不过语气还是有点冷地说道:“卿是聪明人,就该做聪明的事情。如此方能保你郑家富贵荣华!也能让你郑家随朕一起,名垂青史!” 郑芝龙此时在崇祯皇帝的面前,就有一种被看光的感觉。一如他要来觐见的时候所想到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底牌去和崇祯皇帝谈判! 人家都说了,不满意的话,就让你来对着干,那只会让他麻烦一阵而已,结果却是注定的。 如今天下大势,基本上都是能看出来,朝廷平定流贼是早晚的事情,而新式战船的出现,又会彻底改写海上力量,他郑芝龙,还能怎么办? 这么想着,郑芝龙便连忙给自己辩解道:“末将只是担心这海军新创,末将不知道做些什么,方不负陛下所托,非不想担任也!”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40 地图 , 崇祯皇帝见郑芝龙这样的态度,心中就又满意了一点,语气也和缓多了,对郑芝龙说道:“就暂时来说,卿要先打垮或者收编了朝鲜水师,协助东江镇重建,这是海军都督府的第一项重要的事情;而后,便是整编大明所有水师为海军,就仿造陆军的整编,厂卫要参与,有关装备,包括战船、火炮之类,朝廷进行换装。”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带着一些豪气,着重说道:“随后便是对外扬威,按照朕给的要求去开疆拓土,保护商道,镇压海外抗明异类!” 这就是凡是有大洋的地方,就有大明战船存在的真正意思么? 郑芝龙听着,心中如此想着。说实话,他对于这样的场景,也并不看好,只是想想而已。 究其原因,就是历朝历代以来,华夏就从来没这么干过。 最有可能的时候,也就是成祖时期,那个时候,真得是海上最为辉煌的时候。不过却不持久,成祖皇帝没了之后,所有的就一下全都没了。 郑芝龙作为海盗出身的商人,或者说混迹大明沿海的,自然是非常崇敬那个时代。而如今的皇帝,要重现当初的辉煌,虽然说,可能会短暂,但是既然活在了这个时代,要是不参与进去,那必然是会一辈子遗憾的。 难不成,就听着那些小辈说,他们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异域又有什么什么风情,而自己就只会在边上听着? 一想到这,郑芝龙的脑海中,第一个冒出的,就是他儿子郑森。 一想到这小子将来有一点,可能会在他面前嘚瑟,郑芝龙就算是有城府,也有点按捺不住。 于是,他便立刻向崇祯皇帝奏道:“末将领旨,必当竭尽全力,做好陛下交代的旨意!” 郑芝龙心中很清楚,从他被皇帝关注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不可能回到以前那种苟在大明东南沿海,闷声发大财了。这种事情,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不管的。 既然如此,那就沿着皇帝所指的这条路,大干一场,未尝就不是另外一种人生! 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和皇帝一起留名青史! 想着这些,郑芝龙自己都不知道,他似乎站得更直了,也更有精神了。 崇祯皇帝却是能感觉出来,当即更为满意,便微笑着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需要交代给卿去做。此事对于大明来说,格外重要!” “还请陛下下旨!”郑芝龙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自然不会再扭扭捏捏,不爽快了。 崇祯皇帝听了,便吩咐他道:“卿派出一支可靠的船队,前去南美洲,如今该是佛郎机人统治的那片地方,寻找一种叫做橡胶树的树,不管是活树,又或者幼苗或者种子,只要能移植到我大明,并且能活,那就是大功一件,朕以爵位待之!” 听到这话,郑芝龙就有点听不懂了,不过基于皇帝的话中,这个事情非常重要,竟然都要封赏爵位的,他就连忙问道:“陛下,这南美洲是在何处?” 顿了顿,他又有点疑惑地说道:“以末将浅见,既然是佛郎机人的地方,不如让他们带到大明,岂不是更好?无非是谈妥条件而已,这一点,末将或者可以去和他们谈!” 这是就事论事,并不是拒绝的意思,因此,崇祯皇帝并没有恼色,恰恰相反,这是显示他博学的时候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微笑着说道:“南美洲是在大洋的彼岸,那边是为南北美洲,朕要的那橡胶树,便在南边的美洲。” 一听这话,郑芝龙不由得吃了一惊道:“陛下,如今横渡大洋,就只有吕宋的西班牙人知道。就算是佛郎机人,他们也都是从印度那边过来的。这……要想从南美洲去找那橡胶树,恐怕……恐怕非得西班牙人才可以了!” 说到这里,他怕崇祯皇帝误会,便连忙解释道:“陛下,横跨大洋,并不是有船就可以。必须要熟悉大洋,知道什么时候大概会多发飓风,这不宜出行,还有风向,水流方向等等!” 郑芝龙说着,又想起什么,就一口气又补充说道:“就算有蒸汽轮船,可以不用担心风向,可是大洋太大,那蒸汽轮船是靠烧煤的,那煤肯定也会不够的。总之……” 他想竭力想崇祯皇帝说明,大洋上行船,绝对和陆地上不一样,充满了各种问题,不是说,他不想去,找借口。 然而,没等他解释清楚,就见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卿不用多说,朕既然要卿派人去,那定然是想过这些事情的。” 说完之后,没等崇祯皇帝从诧异中回过神来,便转头吩咐轮值太监高时月道:“把屏风推出来吧!” “奴婢遵旨!”一直当个泥菩萨一样的高时月一听,立刻有了动静,马上领旨,指挥着两个内侍,从偏殿那边抬了一个屏风过来,就摆在郑芝龙的面前。 郑芝龙有点好奇,他看着屏风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这幅地图,他是从未见过的,只是一眼,他压根认不出来是什么? 正在好奇地盯着这幅地图时,却见崇祯皇帝已经走了下来,来到屏风面前。 这吓得郑芝龙连忙后退两步,不敢冲撞了皇帝。 崇祯皇帝用手一指那副地图,然后对郑芝龙说道:“这幅地图,便是世界地图了。朕刚才所说得南北美洲,便是这里……” 郑芝龙一听,非常好奇,看着皇帝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说话。 “什么时候,皇帝竟然连大洋彼岸的情况,都了解地这么清楚了?”他的内心,此时是非常地震惊,身为大明海上第一人,是他非常清楚,要想得到这样一副地图,恐怕要穷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精力,才能搞出来的。 甚至郑芝龙都想到了一种可能性,该不会成祖皇帝那时候就开始在做这事,慢慢地传下来的吧? 毕竟成祖皇帝那时候,也只是往西去,并没有曾往东过。 那些代表大洋上的一个墨点,就是一个巨大的岛屿。可是,大洋之大,要想知道有这么一个岛屿,那可能是凑巧。可是,地图上有那么多点,这就绝对不是凑巧可以解释。或者说,那是先辈在大洋上走了个遍,付出了不知道多少人命才能搞到这样的地图吧? 此时的郑芝龙,比他当初看到蒸汽轮船的时候,还要震惊。因为他是知道的,这么一副地图,绝对是无价之宝! “朕先给卿说下美洲的基本情况!”崇祯皇帝已经看到郑芝龙脸上的震惊之色了,心中高兴,便继续对郑芝龙说道,“这里,就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也就是他们占领当地,驱使当地人帮他们传召财富,然后运回本土,而这里,是佛郎机人的地盘……” 地图上,都以不同的颜色标记,很好区分。 郑芝龙听着介绍,立刻便明白了美洲那边的情况。甚至还知道了,这边是太平洋,那边是大西洋。相对来说,西夷的母国,通过那大西洋到美洲的距离会比大明过去更近。 不过虽然清楚了美洲那边的情况,郑芝龙却还是觉得为难。因为最为重要的,还不是美洲那边的西夷,毕竟在他的眼里,只要是西夷,那就存在交易的可能,不用武力,一样可以达到目的。最为关键的是,怎么横跨这太平洋,又怎么回来? 或者崇祯皇帝是猜出他的想法了,又用手比划大平洋中的那一条条长线,对郑芝龙说道:“看到没有,这边是太平洋暖流,就沿着箭头方向流动。从这里过去太平洋,又从这里回来,便会容易很多。吕宋的西班牙人就是这么做的!” 郑芝龙一听,顿时又大吃一惊。他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就是这太平洋上那一条条带着箭头的线,竟然都是水流的方向,这对航海来说,绝对是最最重要的消息了! 朝廷是什么时候,把这些水流都摸了个遍了?这么多,真得是难以想象,绝对的难以想象啊! 这一刻,郑芝龙忽然推翻了他刚才的想法,什么从成祖皇帝时候开始的谋划,那都不可能得到如此之多的消息! 这绝对是太祖皇帝显灵,用仙法得到的地图,要不然,绝对无法解释这地图之详细! 他在震惊中,崇祯皇帝却还在继续显摆,就听他对郑芝龙说道:“至于太平洋上的飓风,大概规律,朕会给卿一份详细的。甚至卿沿着朕给卿的这份路线航行,对于当地大概是什么情况,朕一会给卿一些信息。不管怎么样,朕让卿选人去南美洲,就是要他们能安全回来。” 说到这里,他的表情严肃了一点,对郑芝龙说道:“朕之所以不把这次的事情交给佛郎机人去做,就是因为这个事情不但对大明很重要,越早得到橡胶树就越好,并且,横渡太平洋的这个事情,也需要有人去亲自走一趟核实,为以后大明大规模前往美洲做好准备!”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11 没有退路可言 ,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附和,就见户部尚书倪元璐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军户当兵打仗,吃得就是这碗饭,原本就是其份内之事。如果战死,朝廷抚恤已经丰厚,只要监督其发放,何须另外再入这……纪念馆,还有免除劳役,见官不败呢?” 王承恩显然已经猜出了崇祯皇帝的心思,再加上宦官这个集团,对文官天然不会站同一战线,便立刻出言反对道:“那咱家问你,你们读书人读圣贤之道,精忠报国,为国死节,是不是就是该有之道?然而呢,不说别的,光是投靠建虏的又有多少?别的不说,就那洪承畴,怎么说?那些战死的将士,无论军职高低,可比那洪承畴更值得称颂否?” 倪元璐听得哑然,不过王承恩似乎说出了兴头,就继续对他喝道:“更甚者,表面忠君报国,实际贪污腐败,祸害百姓,此等官员之多,去年京师全部衙门停摆之事,倪大人该不会忘记了吧?而如有海瑞这般清官,只是做到了份内之事,难道就不额外表彰?军户战死疆场,也是做到了份内之事。万岁爷要表彰他们,不是一个道理?” 倪元璐一听这个话,不由得面露羞愧之色。 去年所有衙门的停摆,其实算是所有官员多多少少都有份。但是,你要说所有官员都是有心做不法之事,其实也不好这么说。主要是明末社会的那个风气就是这样了,你不参与,就被所有人排挤。也因此,像海瑞这样的,那真得是世所罕见! 可是,单单以份内之事来说的话,像海瑞那样才是正常的!可是,就只是这个份内之事,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的?用海瑞来做比较,那些战死的将士,就等同于海瑞这样,那要不要表彰,就是不言而喻了! 崇祯皇帝听得很满意,这个大伴,用得就是趁手,看到倪元璐已经哑口无言,他便开口说道:“大伴所言,甚合朕意,诸卿还有何话可说?” 如果海瑞在,他要反对,那是有底气的。可是,在场的人,都是有过污点的人,哪来的底气反对? 因此,文华殿内的这些人,最终都是同意了崇祯皇帝的要求。 这么一来,可以预见到,军户的地位必然会大副提高,甚至会影响到大明文贵武贱的事情。 或许在短时间内,文官依旧是压制武将的,但是,在民间,至少军户的地位会提高,战死将士的家属,更能得到一份如同功名一样的实惠。 崇祯皇帝趁着这个机会,又一次宣布道:“主动投敌,危害大明者,或为首作乱者,罪在不赦。除此之外,有立功表现,将功折罪的,可视功劳大小处置。刑部这边,当行文天下,早日结束战乱。” 刑部尚书听了,倒也没有意见,并出列领旨。 之后,崇祯皇帝便又和他这些最高级的官员商议,给出了宁远大捷的奖惩。 广宁中前所总兵黄色闻风而逃,丢中前所军民给建虏,性质恶劣,斩立决,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也是这个黄色倒霉,如果大明没有强军,需要依赖这些军头的话,他可能还不会死,只是戴罪立功。毕竟临阵脱逃的总兵,也不是他一个,明末这个时候,已经多了去了。 只是很可惜,崇祯皇帝努力经营出了强军,已经不需要依赖他们这些军痞,便开始按律严惩了。 京营参将李定国活捉伪清的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有大功,封宁远伯,挂剿贼将军印,领剿贼总兵,调拨凤阳总督马士英麾下听命。 这又是一副马骨了,看看,袁时中封爵,如今李定国也封爵了,只要立下军功,朝廷都是一视同仁的。 崇祯皇帝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了,一如他对刘伟超所说的,李定国在原本历史上的表现,也是有加成的。要不然,这种破格提拔也未必会有。 吴三桂在宁远之战中奋勇杀敌,冲锋在前,同样升任总兵,不过调往东江镇。 这时候的东江镇,是名存实亡,不说重建,只是调任过去,也是一样。 听到这个旨意,所有人便都知道,崇祯皇帝是要重建东江镇了。 而如此一来,就需要水师配合了。 这不,崇祯皇帝便又封了山海关海防游击郑鸿逵,此次运送兵力成功拦截建虏有大功,改任登莱海军副将,在吴三桂麾下听令。 自从崇祯皇帝提出新的三军概念之后,这是第一次,正式命名了原有的水师为海军,郑鸿逵算是第一个海军的副将。 这个事情,如果突然提出来,肯定会让人诧异。但是,崇祯皇帝老早就提出了三军的概念,已经让底下人有这个心理预期了。如今改水师为海军,在他威望甚高的今日,倒也没人反对。 忠贞侯秦良玉,拦截建虏有大功,是此次宁远大捷的关键,封忠贞公,准其定居京师颐养天年! 蓟辽总督堵胤锡,需要继续坐镇关宁,加封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 其他人的赏赐,也分别都有,不过以上述这些人为最。 金钱赏赐的,都通过银行发放到个人账户,由其家属或本人领取。 除此之外,对于宁远大捷的处理,还有以下内容: 第一,俘虏调拨铁道司辖下,主要用于修筑通州到山海关的铁路。 第二,缴获的一万多匹战马,分一半到蓟州长城沿线,加强这边的防御力量。 第三,孔有德戴罪立功,归入东江镇吴三桂麾下听用。 第四,伪清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判剐刑,由投降之建虏图尔格行刑,并准其戴罪立功,前往草原说服蒙古部族来归。 第五,整编宁远的官兵,汰弱留强,淘汰下来的转为民户,分当地屯田为用。 这些屯田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原本已经归于那些投降了建虏的将领名下,比如祖大寿等人。朝廷给于没收,成为整编关宁军的资产。 第六,由关宁军负责,经营觉华岛,以为海军基地之一。 这些旨意,一条条颁布下去,李定国觐见谢恩。 虽然说,因为有袁时中的例子,李定国其实对于自己的封爵,有那么一丝预期。但是,真得封赏下来,他还是非常高兴的。 作为一名武将,封侯拜爵,这是最高的荣誉和追求了。更甚者,他还是造反出身被招安的。 因此,他对崇祯皇帝也就格外地感激,有那种被人重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崇祯皇帝看着激动的李定国,其实也是有感慨的,不过他倒是还好,只是让李定国平身之后,便对他说道:“卿可知朕安排卿重归于马士英麾下的用意否?” 李定国一听,顿时就一愣。因为他感觉到,崇祯皇帝肯定是另有用意,而不是说像上次一样,再去招募旧部的那种。 果然,崇祯皇帝没等他回答,就对他说道:“流贼现在大部已窜入江西,威胁南京。因此,朕会传旨马士英领兵入南京。不过他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剿贼,而是整顿南京!” 顿了顿之后,他便严肃地继续说道:“南京乃是江南的重心,此次江南整顿地方,最终是否如愿,最为重要的,便是看这南京之行。卿和南京那边的勋贵官员都无瓜葛,又是新封爵位,乃是朕之亲信。有些事情,卿可帮着马士英去做,按律行事,不要有顾虑,懂朕的意思么?” 凤阳府那边的整顿地方,李定国是参与并且感受过的。因此,崇祯皇帝说整顿南京,他大概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立刻回奏道:“陛下放心,末将只遵皇命!” 他对那些南京的文官武将,还有那么多的勋贵,都不会有好感,想要拉拢他,那是做梦! 崇祯皇帝也是看重他的这点,因此调他再回南方。当然,也能让那些流贼知道,他李定国为朝廷效力,如今已经是封爵了的! 在商量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就调李定国所部南下,并且带去了给马士英的密旨。至于明面上,自然也有圣旨的,已经先一步传旨江南了。 为加强南京防务,马士英领麾下精锐军队进驻南京,和南京留守太监一起,掌管军政大权,以剿流贼。 而原南京守备,最大的勋贵,徐达的后代,防贼不力,被撤职闲居。 随着这军队调动,本来还留在宁远的秦良玉,在十二月初也到京师觐见谢恩。 对于崇祯皇帝封她为公爵,秦良玉其实是非常意外的。 大明朝本来封爵就难,哪怕崇祯皇帝慷慨了不少,可是,至今为止,封为公爵的,也就她一个人而已。 以一个女儿身,却得封公爵,哪怕功高盖世 更不用说,秦良玉觉得自己的功劳,其实有限,以朝廷的谋略,哪怕此次拦截建虏的是其他人,相信也是没有问题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42 暗潮涌动 , 可是,让他们正面硬杠皇帝的科学,他们是不敢的。 想来想去,最终,孔胤植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科学不是和儒学截然不同么?那如今那些寒窗苦读儒学多年,就盼着得到功名的人,肯定也会担心科学冲击儒学。 既然如此,那私底下让他们去闹事,闹一闹,让皇帝知道,儒学地位不可动摇,岂不是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他们是连这个间接的法子都不敢去做的。 毕竟从北宋以来,孔家就是尊族,别人宦海浮沉,可能需要勾心斗角,一个不留神,就会被踢出官场,甚至丢掉性命;但是,孔家不用,安安稳稳地当他的衍圣公,享受荣华富贵! 也就是改朝换代的时候,出个面,上个《表文》而已。 他们需要做的,就仅此而已了。 当然,此时的孔胤植并不知道,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建虏刚入主中原时,他不但上了《初进表文》,肉麻地奉承建虏。 那个时候,对孔家可以说恩重如山的朱明还在,并且江南还到处都是抵抗建虏的时候,却表达孔家愿意归诚建虏的意愿,说什么“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率土归程,普天称庆。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极,以德绥民,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之赫濯,景慕弥深……“ 如果说只是这的话,孔胤植也就和孔家历史上其他当家人差不多。事后他们也向外辩解,这是保存儒学,不得不如此。 然而,孔胤植在次年的时候,建虏又颁布剃发令,这孔胤植就又率领族众率先剃发,并向建虏上奏了《剃头奏折》。 《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儒家十三经中的话,孔胤植却当这是放屁了。 诚然,古代一样是有剃头匠,是有修理头发的需求。但是,剃发成金钱鼠尾,并且还要易服,完全变成蛮夷的模样,这就完全是背弃祖宗,等于是认蛮夷为父了。 这种事情,只要是儒家熏陶出来的,哪怕是没读过书的,都是不能忍的。也因此,原本对建虏并不怎么抗拒,认为只是改朝换代而已的江南,立刻掀起了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 但是,作为孔子后人,儒家文化代表的孔家,当代衍圣公孔胤植却立刻响应这剃发易服令,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个讽刺,也无法再用保存儒家文化来当借口了! 等到了后世,倭寇入侵华夏大地的时候,孔家再次上演了侍贼为父的“光荣”传统。 总而言之,其实就一句话:孔家压根就没资格代表儒学! 孔家在意的,只是自家的荣华富贵而已! 也唯有他们的荣华富贵遇到了威胁,他们才会对外有各种没有下限的举动。 这个位面上,虽然没有建虏入主中原,但是,却有科学之道,被他们孔家解读为冲击儒学地位,从而会让他们的荣华富贵遭遇威胁,便下定了决心要搞事,不让科学之道顺利推广。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自然还是不知道的。 孔家自己也不敢直接上书,去和崇祯皇帝沟通,而是私下派人,去怂恿那些寒窗苦读的读书人,特别是那些年纪大,转型已经不容易的。一场读书人的风波,在寒风中开始了酝酿! ……………… 与此同时,南京魏国公府大堂内,坐着一大群明朝勋贵,一个个面色严峻,群情激愤地在谈论着什么,很是热闹的样子。 主位上坐着当今的魏国公徐弘基,身体不是很好,没怎么发言,大都是其他人在说话。 就见他扫视大堂内的这些人,有刚被撤了南京守备的忻城伯赵之龙,他的世子徐允爵,以及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等。 此时的徐宏基,绝对不会知道,在他死后,他儿子继承魏国公之位后,连同在座的这些大明勋贵,全都投降了南下的建虏。 当然了,就算他没有死,估计也是差不多。本身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 就眼下来说,他们凑在一起,这么热闹地讨论着的,就不是振兴武备,而是为了他们自家的利益。 “马士英那货来南京,绝对是挂羊头卖狗肉,说什么剿贼,我呸!” “可不是,在凤阳府那边,还有其他几个府,只要被他给占了的地方,都是在干什么事儿!” “手握强军不主动出击,就是养寇自重,本侯要上本弹劾!” “弹劾有个鸟用,你没看到孙传庭不也是这么干的?这背后是什么,还不清楚么?” “那位到底是要干什么?拿我们开刀,不愧对先皇么?” “就是,当年我们祖宗流血流汗,才给我们挣下了这份家业,容易么?” “其实我就和你们说吧,当初他抄家成国公的时候,就已经露出端倪了!我才不信,成国公脑子坏了会造反?” “没错,在我们大明朝,什么时候有过这种事情了?纯粹就是借口!” “这次的事儿,我们必须拿出个主意,要不然,马士英这个狗腿子进了南京,我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你有什么主意,那你就说啊,人家马士英那是领着精锐之师过来的,怎么搞?” “这不就是在商量么?我要有主意,我早就说了!” “说这么大声,我还以为有主意了呢!” “你什么意思?我早就知道了,因为城东那块地,不服气是不是,想找茬就直说!” “他娘的,你以为老子怕你啊,你是侯爵,老子难道不是么?来来来……” “……” 徐宏基听着大堂内的人,吵得像菜市场一样,那还有半点大明勋贵的样子。最重要的是,他压根听不出这些大嗓门的人有什么建设性的提议,最终变不耐烦了,当即用力拍了桌子。 “啪啪啪……” 声音很响,哪怕大堂内吵得很大声,这拍桌子的声音也非常地清晰。 因此,所有人都不再说话,闻声看向他,大堂内一下安静了下来。 见此情况,徐宏基才表情严峻,带着严肃之色说道:“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事情,不是来吵架的。谁要吵的,出了徐府,自个去大街上吵去!” 魏国公是所有勋贵中最为显赫的,有当年开国时候徐达的荣耀,更有历代皇帝对魏国公的厚爱,因此在南京的勋贵,大都是以魏国公为首。 此时,他含怒这么说话,其他人便都不敢互相揭伤疤骂街,等着魏国公继续说话了。 勋贵之间,自然不可能是团结一致的。南京如此,京师那边也一样。 比如被崇祯皇帝抄家问斩的成国公,在嘉靖年间前后,就一直和其他勋贵斗得厉害。 此时,徐宏基见自己控制场面了,又觉得有点头疼,便问道:“马士英在凤阳府那边,主要是清查隐户,还有丈量土地,包括军屯在内。你们各家在这几个方面如何,想必不用说了。” 说到这里时,他感觉有点累,便先休息喘口气再说。 大堂内,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这些在座的勋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严峻。 这中间大部分勋贵,都是从开国就传下来的。一代又一代的,不管是吞并粮田方面,还是接受投献,私藏隐户方面,都是南京这边之最。 要是以往的时候,这都不是事儿! 毕竟南京这边,掌握军权的南京守备,都是他们这些勋贵担任。并且作为勋贵集团来说,又深得历代皇帝信任,因此,哪怕是最不开眼的文官,或者说那些御史言官,都会绕着他们走,极少有弹劾他们的。 可在这崇祯朝,之前还没什么,一直都是正常的。不过从崇祯十五年开始,情况就一下变了。 虽然说南京这边还没什么影响,可京师那边的勋贵,又是被逼捐,又是被抄家的。当今天子对付勋贵集团,竟然一点都不手软! 北方清查隐户、重新丈量土地的事情,也都波及到京师勋贵。 天子脚下,那些勋贵最终都是乖乖地配合,没有一个人闹事。 对此,可能是成国公的例子在前,也有厂卫横行的原因,总之,京师的勋贵,就很废! 他们南京这边的勋贵,却是不甘心的了! 相对京师那边来说,他们南京这边的勋贵更富,天高皇帝远的,也让他们对突然变化的崇祯皇帝少了一份敬畏。 马士英要来南京侵犯他们的利益,那是绝对不可能乖乖就范的。就算彼此之间有勋贵是有仇的,都暂时放下而聚集到了这魏国公府,共商对策。 此时,他们一个个都期待着,等魏国公拿主意。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43 菜市场(为五百月票加更) , 徐宏基似乎是缓过气来了,扫视着在场的这些大明勋贵,低着声音问道:“谁家有人在江西前线剿贼的?” 如今张献忠所部流贼窜入江西,活动在江西的西部地区,有东进也有南下的可能。 听到魏国公这话,在场的不少勋贵都举手起来,纷纷回答他的话,说有门生故旧在江西那边。 对于这些勋贵来说,从开国开始将近三百年,他们的势力可谓遍布军中。说起来,大明世袭军官中很大一部分都能和他们扯上关系。 特别是南方这边,因为长年没有战争,自然就不会有淘汰,至少当地驻军中,都和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关系。 有不少人举手,自然也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徐宏基见了,便带着一丝期待问道:“你们看看,能不能合力起来,把流贼赶出江西,这是底线,是不是可以?”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便解释道:“那马士英要领兵过来,借口就是流贼威胁南京。如果这个危机解决了,我们可以找那些御史言官出面,让马士英来不成,如此这场危机便能缓解!” 他倒没说解决,因为在座的人都知道,马士英进南京,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是来图他们的财富。 没有了流贼的借口,马士英就不可能像如今这样直接领着北方军队进南京,双方是有嘴皮子可以打的。等到那时候,再见招拆招,或者一直拖下去都可以。 刚才举手的这些勋贵,听到他的这个话,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半会,竟然都没有人说话。 边上坐着的魏国公世子见了,就有点恼了,当即大声喝道:“我爹问你们话呢!” 这谁不知道!只是不好回答,又不是真没听到! 徐宏基见了,不用他们再说,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不过他有点不死心,便又开口说道:“都到这时候了,就别藏着掖着了,各府之中,那些人能厮杀的,就都派过去,我们其他各家,也都出一部分人,凑出一支精锐,这样是否可以击退流贼了?” 言外之意,就是把各府中的精锐家丁集中起来,派往前线去打仗。 听到这话,刚被崇祯皇帝从南京守备这个职位上撸下来的忻城伯赵之龙哭笑一声说道:“魏公,如今已经不是前几年了,流贼已经坐大,非是出一些家丁就能打赢了。至少要集中起来训练,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才可以了!就我们凑起来的这些家丁,如果听从号令的话,最多也就是守城而已!” 毕竟是当过南京守备的人,对于局势还是有点了解的。 但是,其他勋贵,只要战火不烧到他们府上,压根就没关心这些事情。此时一听流贼竟然这么强大了,一个个都是惊讶地不行。 “什么时候流贼这么厉害了?他们不就是一群穷鬼饿死鬼么,还能打得过我们养着的精锐家丁?” “之前不是听说,所谓那些能打的军队,其实不也是将领带着自己的家丁,追着流贼打的么?” “我们这么多家,凑个三五千的人数出来,该是没问题吧?这也打不过流贼?” “……” 当然,也有一些勋贵,观点是和他们截然相反的。 “湖广都一直被流贼占据,由此可见流贼的战力多强了!” “没错,听说流贼中的精锐,可都是九边重镇的边军,那都是长年累月打仗出来的。” “可不是,听说以前的时候他们的护甲军械差,所以才打不过官军,但打了这么多年仗,光是缴获都不知道多少了,攻城陷地的,现在不要太厉害!” “可不是,现在的流贼已经非常厉害了!” “……” 这些勋贵,不管观点的正反,其实都是一个德行,不关心朝局,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至于他们平日里干什么?文恬武嬉,安享富贵尔! 此时,一开始说起来,顿时,大堂内又热闹了起来,彼此争辩,一下又成了菜市场。 徐宏基看到这个情况,真得有点伤脑筋,头疼! 如果这个事情,能自己悄悄就解决的,哪怕只是解决自己这边,他也不会联合这么多人一起议事的。 但是没办法,只是所有南京勋贵都要面对的问题,利害关系之下,就只能一起出主意,一起去面对才好。 不得已,徐宏基再一次拍了桌子,让大堂内重新安静下来。 而后,喘气了一会之后,他才继续说道:“既然驱逐流贼已无可能,那马士英领兵入城就不可能阻挡了!” 最终,他还是相信忻城伯的说法,有了这个判断。 说完之后,顿了顿,徐宏基才又问道:“既然无法驱赶流贼,那有没有可能,把流贼放到南京一带来?如此一来,那马士英必然要解决流贼之事,无法顾及我们了!” 言外之意,就是打胜仗不行的话,打败仗总可以吧? 这一点,和后世的足球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听到这话,大堂内的这些勋贵,互相看了看之后,便又纷纷开始发言起来。 “这个不好吧,如果弃城而逃,朝廷是会砍头的。刚刚那什么总兵,叫什么黄色的,不是因为弃城而逃就被砍头了么!” “那是面对建虏,在关外。对付流贼,应该不至于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敢情你家是没有在前线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呵呵,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顾忌你那门生么?你是顾忌在那边的产业吧!” “就算引流贼来南京,也未必是办法啊!这个马士英,可是带着朝廷的精锐之师来的,那黄得功能打吧?还有刘良佐他们,对了,听说连那个刚参与宁远大捷,封了什么爵位的流贼,也都来了!” “是啊是啊,流贼要是来了,说不定又成全那马士英,给他立大功的机会了!” “这可不一定,这里可是我们的地盘,只要我们暗中用些手脚,给他一场大败都是可能的!” “听说随军的还有厂卫,有不少人的,这个手脚可不好做吧?一旦被他们发现,那是直接拿人的!” “你就那么笨么?要自己动手?还有,不会隐蔽一点么?” “你他娘的才笨呢,我这叫谨慎,懂么?” “……” 大堂内,又吵成了菜市场! 徐宏基听得头都大了,真是一群猪,不可与之为伍也! 这个时候,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么说下去,基本上说他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出个什么名堂来的。 想想当年在座这些人的祖宗,那是何等的威风,厉害,可如今…… 想着这些,他便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 不过他自己没想想,也亏他有这样的想法,难不成他还给徐达涨脸了? 此时的徐宏基,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会在明年,其实也没几个月了,就会病死。 可以说,此时的他,身体已经很差了。 因为涉及到家族利益,他不得不强撑着病体来主持这次的会。可商议不出一个结果,反而有点气到了,就感觉身体有点吃不消了。 任凭大堂内的这群人前威风凛凛的公爷,侯爷,伯爷之类的,像泼妇一样吵了好长一会之后,徐宏基才摆摆手,示意他们停下。 之所以不拍桌子,是他连拍桌子都觉得有点有心无力了。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在盯着他的动作的。虽然有人不说话了,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在那争辩。大堂内,就安静不下来。 还是魏国公世子急了,又帮着他爹吼了一句,才算是让大堂内安静了下来。 “这样吧!”徐宏基有气无力地说道,“你都先回去,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我们回头再说!” 听到这话,这些大明勋贵显然又不甘心,就纷纷说了起来。 “魏公,还是你拿主意吧!” “对啊,您来拿主意,我们听您的!” “一想起那该死的马士英要来做什么,我这就如同刀割肉一般,回去也不安生的啊!” “可不是,这都是我们各家多少年来积攒下来的,岂能再吐出去?” “吐什么吐,这么吐血,会气死祖宗的!” “……” 徐宏基听得都累,这人太多了,你一言我一语,就吵成一锅粥了! 这个时候,他忽然才意识到,大明在南京的勋贵是真有点多! 这么说下去,根本不是个办法! 于是,徐宏基只好又费劲地让他们都安静了下来,然后才对他们说道:“那老夫点几个人留下商量,其他人就先回去自己想想,回头我们再合计!” 一听这话,这些勋贵就立刻转头看向各自的圈子。或者说,是和自己关系不错的那几个。 最后,几个圈子内的人,都推选了他们自己觉得能信任的人留下,然后其他人才算告辞离去。 这么一来,魏国公府上这个大堂内,终于只剩下了三四个人,一下就清净了很多。 徐宏基见了,看向他儿子说道:“你来给各位叔伯说吧!” 说到这里,他又向在场的这几个人解释一句道:“老夫实在是累了,得歇会!”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44 暂代南京守备 ,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扫视着在场的这些大明勋贵,低着声音问道:“谁家有人在江西前线剿贼的?” 如今张献忠所部流贼窜入江西,活动在江西的西部地区,有东进也有南下的可能。 听到魏国公这话,在场的不少勋贵都举手起来,纷纷回答他的话,说有门生故旧在江西那边。 对于这些勋贵来说,从开国开始将近三百年,他们的势力可谓遍布军中。说起来,大明世袭军官中很大一部分都能和他们扯上关系。 特别是南方这边,因为长年没有战争,自然就不会有淘汰,至少当地驻军中,都和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关系。 有不少人举手,自然也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徐弘基见了,便带着一丝期待问道:“你们看看,能不能合力起来,把流贼赶出江西,这是底线,是不是可以?”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便解释道:“那马士英要领兵过来,借口就是流贼威胁南京。如果这个危机解决了,我们可以找那些御史言官出面,让马士英来不成,如此这场危机便能缓解!” 他倒没说解决,因为在座的人都知道,马士英进南京,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是来图他们的财富。 没有了流贼的借口,马士英就不可能像如今这样直接领着北方军队进南京,双方是有嘴皮子可以打的。等到那时候,再见招拆招,或者一直拖下去都可以。 刚才举手的这些勋贵,听到他的这个话,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半会,竟然都没有人说话。 边上坐着的魏国公世子见了,就有点恼了,当即大声喝道:“我爹问你们话呢!” 这谁不知道!只是不好回答,又不是真没听到! 徐弘基见了,不用他们再说,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不过他有点不死心,便又开口说道:“都到这时候了,就别藏着掖着了,各府之中,那些人能厮杀的,就都派过去,我们其他各家,也都出一部分人,凑出一支精锐,这样是否可以击退流贼了?” 言外之意,就是把各府中的精锐家丁集中起来,派往前线去打仗。 听到这话,刚被崇祯皇帝从南京守备这个职位上撸下来的忻城伯赵之龙哭笑一声说道:“魏公,如今已经不是前几年了,流贼已经坐大,非是出一些家丁就能打赢了。至少要集中起来训练,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才可以了!就我们凑起来的这些家丁,如果听从号令的话,最多也就是守城而已!” 毕竟是当过南京守备的人,对于局势还是有点了解的。 但是,其他勋贵,只要战火不烧到他们府上,压根就没关心这些事情。此时一听流贼竟然这么强大了,一个个都是惊讶地不行。 “什么时候流贼这么厉害了?他们不就是一群穷鬼饿死鬼么,还能打得过我们养着的精锐家丁?” “之前不是听说,所谓那些能打的军队,其实不也是将领带着自己的家丁,追着流贼打的么?” “我们这么多家,凑个三五千的人数出来,该是没问题吧?这也打不过流贼?” “……” 当然,也有一些勋贵,观点是和他们截然相反的。 “湖广都一直被流贼占据,由此可见流贼的战力多强了!” “没错,听说流贼中的精锐,可都是九边重镇的边军,那都是长年累月打仗出来的。” “可不是,听说以前的时候他们的护甲军械差,所以才打不过官军,但打了这么多年仗,光是缴获都不知道多少了,攻城陷地的,现在不要太厉害!” “可不是,现在的流贼已经非常厉害了!” “……” 这些勋贵,不管观点的正反,其实都是一个德行,不关心朝局,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至于他们平日里干什么?文恬武嬉,安享富贵尔! 此时,一开始说起来,顿时,大堂内又热闹了起来,彼此争辩,一下又成了菜市场。 徐弘基看到这个情况,真得有点伤脑筋,头疼! 如果这个事情,能自己悄悄就解决的,哪怕只是解决自己这边,他也不会联合这么多人一起议事的。 但是没办法,只是所有南京勋贵都要面对的问题,利害关系之下,就只能一起出主意,一起去面对才好。 不得已,徐弘基再一次拍了桌子,让大堂内重新安静下来。 而后,喘气了一会之后,他才继续说道:“既然驱逐流贼已无可能,那马士英领兵入城就不可能阻挡了!” 最终,他还是相信忻城伯的说法,有了这个判断。 说完之后,顿了顿,徐弘基才又问道:“既然无法驱赶流贼,那有没有可能,把流贼放到南京一带来?如此一来,那马士英必然要解决流贼之事,无法顾及我们了!” 言外之意,就是打胜仗不行的话,打败仗总可以吧? 这一点,和后世的足球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听到这话,大堂内的这些勋贵,互相看了看之后,便又纷纷开始发言起来。 “这个不好吧,如果弃城而逃,朝廷是会砍头的。刚刚那什么总兵,叫什么黄色的,不是因为弃城而逃就被砍头了么!” “那是面对建虏,在关外。对付流贼,应该不至于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敢情你家是没有在前线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呵呵,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顾忌你那门生么?你是顾忌在那边的产业吧!” “就算引流贼来南京,也未必是办法啊!这个马士英,可是带着朝廷的精锐之师来的,那黄得功能打吧?还有刘良佐他们,对了,听说连那个刚参与宁远大捷,封了什么爵位的流贼,也都来了!” “是啊是啊,流贼要是来了,说不定又成全那马士英,给他立大功的机会了!” “这可不一定,这里可是我们的地盘,只要我们暗中用些手脚,给他一场大败都是可能的!” “听说随军的还有厂卫,有不少人的,这个手脚可不好做吧?一旦被他们发现,那是直接拿人的!” “你就那么笨么?要自己动手?还有,不会隐蔽一点么?” “你他娘的才笨呢,我这叫谨慎,懂么?” “……” 大堂内,又吵成了菜市场! 徐弘基听得头都大了,真是一群猪,不可与之为伍也! 这个时候,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么说下去,基本上说他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出个什么名堂来的。 想想当年在座这些人的祖宗,那是何等的威风,厉害,可如今…… 想着这些,他便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 不过他自己没想想,也亏他有这样的想法,难不成他还给徐达涨脸了? 此时的徐弘基,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会在明年,其实也没几个月了,就会病死。 可以说,此时的他,身体已经很差了。 因为涉及到家族利益,他不得不强撑着病体来主持这次的会。可商议不出一个结果,反而有点气到了,就感觉身体有点吃不消了。 任凭大堂内的这群人前威风凛凛的公爷,侯爷,伯爷之类的,像泼妇一样吵了好长一会之后,徐弘基才摆摆手,示意他们停下。 之所以不拍桌子,是他连拍桌子都觉得有点有心无力了。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在盯着他的动作的。虽然有人不说话了,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在那争辩。大堂内,就安静不下来。 还是魏国公世子急了,又帮着他爹吼了一句,才算是让大堂内安静了下来。 “这样吧!”徐弘基有气无力地说道,“你都先回去,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我们回头再说!” 听到这话,这些大明勋贵显然又不甘心,就纷纷说了起来。 “魏公,还是你拿主意吧!” “对啊,您来拿主意,我们听您的!” “一想起那该死的马士英要来做什么,我这就如同刀割肉一般,回去也不安生的啊!” “可不是,这都是我们各家多少年来积攒下来的,岂能再吐出去?” “吐什么吐,这么吐血,会气死祖宗的!” “……” 徐弘基听得都累,这人太多了,你一言我一语,就吵成一锅粥了! 这个时候,他忽然才意识到,大明在南京的勋贵是真有点多! 这么说下去,根本不是个办法! 于是,徐弘基只好又费劲地让他们都安静了下来,然后才对他们说道:“那老夫点几个人留下商量,其他人就先回去自己想想,回头我们再合计!” 一听这话,这些勋贵就立刻转头看向各自的圈子。或者说,是和自己关系不错的那几个。 最后,几个圈子内的人,都推选了他们自己觉得能信任的人留下,然后其他人才算告辞离去。 这么一来,魏国公府上这个大堂内,终于只剩下了三四个人,一下就清净了很多。 说到这里,他又向在场的这几个人解释一句道:“老夫实在是累了,得歇会!”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45 夜明珠 , “那是,那是!”卢九德一听,连忙附和道。 不过在他心中,却不是这么想的。因为在他看来,南京这块地方,可是那些勋贵经营了几百年的,哪有那么容易被搞定的? 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就是指眼下了! 不过他已经提醒过了,人家风头正劲,如果再说什么,去浇人家冷水,会被认为是不配合的! 随后,他也没想多待,差不多就得了,反正已经表达了自己愿意配合的意思,有那一位在,留在这里,浑身不得劲。 于是,卢九德再寒暄了几句,便很快告辞了。 在来之前,他可不知道锦衣卫指挥使和东厂提督都在的。因为公开的消息中,就没有这两位。 那李若琏也就算了,关键是这王德化,这位也是宫里的人,以前还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宫中第一人来的,地位比他要高多了。 如今虽然没有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似乎没有那么受皇帝信任,可人家毕竟还是东厂提督,光是在扬州一下就抄家了十大盐商,还没有任何处分就知道,这是条皇帝养着的疯狗! 虽然说他是南京镇守太监,也是受皇帝信任的宦官。可毕竟是外放的,远没有皇帝身边的人更容易影响皇帝。更不用说,两大厂卫头子都在这里,有些事情是明摆着的。 也因此,当卢九德发现锦衣卫指挥使和东厂提督竟然悄无声息地都在钦差行辕之后,他的态度立刻就低调顺从了好多。 要不然,信不信马士英这么一个外臣,压根就没法让他这个南京镇守太监这么好说话的。 此时,等他一走,马士英便看向在场的人说道:“看来应天府这里可是一场硬仗啊,必须得打好了!” 在场的这些人,除了王德化和李若琏之外,还有李定国、黄得功以及暂代政通使阮大铖和政通副使陈圆圆。 他们所有人都是非常清楚,南京之行,重点不是剿贼,而是整顿地方。 此时听到马士英的话,一个个都在想着这事。 这其中,就听李若琏开口接他的话道:“没错,这里的人可不比凤阳府那边的乡绅,权柄更重。就我们来之前半个月,锦衣卫这边就已经侦得,南京不少勋贵都找了借口齐聚魏国公府,虽然他们说些什么不知道,但是我敢保证,肯定和我们来的目的有关!” 厂卫下江南的时候,他和东厂这边都已经往各处暗中部署了不少人,这是基本操作来的。 一到南京城之后,锦衣卫密探就先来找他们的老大禀告有关南京城的消息,因此,李若琏便有此一说。 他说了这话,那王德化要是不透露什么消息的话,就显得有点无能,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的。于是,就听王德化立刻接着说道:“还有,在我们来之前,应天府这边有大规模的人流迁移,从应天府离开,前往江南其他各府。东厂侦得,大部分人,都是南京权贵府中的隐户。” 马士英听了,表情严肃地说道:“想让他们把吃进肚子里的财富吐出来,肯定是很难的。不过本官有诸位大人帮忙,定然是能完成陛下交代下来的事情,本官对此很有信心!” 一个不小心,就拍了两个厂卫头子的马屁。很显然,他对自己的地位认识很清晰,并没有什么飘飘然。 其他人,地位上要差他们三人多了,就都没有说话。 马士英说完之后,看到李若琏和王德化果然受用,便立刻接着说道:“对了,本官收到的那些礼,都让人登记造册着,回头就麻烦厂公帮忙转到江南采办衙门去。” 王德化作为厂卫的代表,还在江南采办衙门兼职的,不过那边也只是监督而已,大小事情,其实都是郑家在办事。 这边收到的钱,包括整顿地方的钱财,回头都是要转江南采办衙门的,因此,马士英有此一说,王德化也不奇怪,便点了点头说道:“总督大人有此自觉,万岁爷会很高兴的。” “……”马士英听得无语,自己的脑子被门夹了才会想着把这些钱财占为己有! 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下在场的其他人,心中稍微想了下,便还是开口说道:“厂公谬赞了,此乃我等本份是也!” 虽然说,他觉得好友阮大铖家里有钱,应该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他最终还是不着痕迹地重申强调一下,免得那些人送礼的投其所好,私下藏了一部分,那麻烦就会大了的。 因此,他这个话中,说到“我等”的时候,额外重了一分。 随后,又商议了一阵之后,由马士英总结说道:“年前就先接受应天府防务,熟悉地方,等到年后,春耕之前再动手。这期间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互通有无!” 还有军队没有过江,要部署到地方,不至于回头会有乱事发生,准备工作是有很多的。他的这个决定,在场的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就这么定了。 ……………… 崇祯十六年末,大年二十八的这一天傍晚,文华殿内,就这冬天的时辰,天色早已暗下来了。 文华殿内没有点火烛,显得有些暗。 但是,殿内却站着不少人,黑乎乎的一个个都不说话,只是盯着前面的皇帝。 就见崇祯皇帝看向宋应星,见他点点头,便很有兴致地吩咐身边的王承恩说道:“开始吧!” “奴婢遵旨!”王承恩听了,连忙回应一声,然后转过身,一挥手,早已等着的一名内侍立刻快步跑出了文华殿。 文华殿殿内,有不少人,但是都没有说话,静悄悄地等着。 借助外面映进来的一点余晖,能看到大殿内站着一群大红绯袍的官员。 有资格站在这里的,很显然是大明最高级的这批官员。 他们这些人仰头看着空中的那一根根竹管中间的玻璃罩,都是有点好奇。 最终,还是吏部尚书左懋第奏道:“陛下,臣等这是要看什么?” 皇帝什么也没用,只是传旨让他们过来,然后一群人傻傻地在这等着。 和平时有区别的是,科技伯也在这里,并且文华殿内,多了悬空的那些细竹管,以及那些玻璃罩。 他们当然能猜出来,这肯定是皇帝又指示科技伯搞出了什么东西。只是他们猜不出来,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都到散衙时间,而且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急着回去呢。皇帝要有时间,明天不可以说么?如果是急事,为什么又一声不吭? 然而,人家是皇帝,就算心中有意见也没办法。不过,问一问却是可以的。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微微一笑,当然,光线有点暗,人家可能也看不清:“卿等稍安勿躁,再等片刻,一切便明了了!” 好吧,皇帝这么说,那就只能等了。 就在这说话没多久,忽然,异变发生了。 只见空中悬着的那玻璃罩中,忽然好像有了光亮。 在场的所有人,第一时间便都看了过去。 没错,玻璃罩内确实有了光,不过不明亮,似乎是碳火烧红的那种。 这是怎么回事?左懋第等人一见,不由得有点意外。 不过,他们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反应了,就这而已,皇帝是想干什么? 亏了崇祯皇帝是事先已经看过一回了,要不然他得急。 此时,他发现这灯泡没有引起底下臣子的惊叹,也不着急,继续等着。 随后,那灯泡里面的光亮越来越亮,当然,这中间还伴随亮暗不定的情况。不过最终,这灯泡里面的光亮不说亮如白昼,至少要比火烛亮多了,且亮度也开始稳定下来。 空中的竹管上,那可不止一个灯泡,而是一排,整个文华殿内,就有五排灯泡。 这些灯泡全部亮起来,并且稳定亮度之后,整个文华殿内,顿时一片光明。 这个亮度,就远非火烛可以比了。 顿时,在电灯的映照下,崇祯皇帝看到手下的这群臣子,一个个都是非常地震惊,心中就很得意,当即微笑着问道:“诸卿,这电灯如何?” “陛下,这是如何做到的?”首辅贺逢圣听了,不由得激动地问道。 对于读书人来说,晚上看书,真得非常废眼睛。事实上,很多人的眼睛都有问题。 如果有这么亮的环境,那再看书的时候,就肯定会好不少。甚至晚上做其他事情,也能方便很多。 当然,他们没想到,有了这电灯,并且第一个示范用的地方是文华殿,这会不会导致他们以后要加班,这是个问题! 此时,一群人听了首辅的话之后,都是好奇地盯着皇帝,很是奇怪,这种亮光是怎么搞出来的,犹如夜明珠一般,但是,这又绝对不是夜明珠! 崇祯皇帝心中,满满地都是成就感,听到贺逢圣的疑惑,只是淡淡地说道:“还能怎么做到的,科学而已!” 说完之后,他便示意下宋应星道:“你给诸卿解释下吧!” 现在崇祯皇帝已经过了那个亲自显摆的阶段,让宋应星来说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46 切割磁力线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不过在他心中,却不是这么想的。因为在他看来,南京这块地方,可是那些勋贵经营了几百年的,哪有那么容易被搞定的? 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就是指眼下了! 不过他已经提醒过了,人家风头正劲,如果再说什么,去浇人家冷水,会被认为是不配合的! 随后,他也没想多待,差不多就得了,反正已经表达了自己愿意配合的意思,有那一位在,留在这里,浑身不得劲。 于是,卢九德再寒暄了几句,便很快告辞了。 在来之前,他可不知道锦衣卫指挥使和东厂提督都在的。因为公开的消息中,就没有这两位。 那李若琏也就算了,关键是这王德化,这位也是宫里的人,以前还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宫中第一人来的,地位比他要高多了。 如今虽然没有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似乎没有那么受皇帝信任,可人家毕竟还是东厂提督,光是在扬州一下就抄家了十大盐商,还没有任何处分就知道,这是条皇帝养着的疯狗! 虽然说他是南京镇守太监,也是受皇帝信任的宦官。可毕竟是外放的,远没有皇帝身边的人更容易影响皇帝。更不用说,两大厂卫头子都在这里,有些事情是明摆着的。 也因此,当卢九德发现锦衣卫指挥使和东厂提督竟然悄无声息地都在钦差行辕之后,他的态度立刻就低调顺从了好多。 要不然,信不信马士英这么一个外臣,压根就没法让他这个南京镇守太监这么好说话的。 此时,等他一走,马士英便看向在场的人说道:“看来应天府这里可是一场硬仗啊,必须得打好了!” 在场的这些人,除了王德化和李若琏之外,还有李定国、黄得功以及暂代政通使阮大铖和政通副使陈圆圆。 他们所有人都是非常清楚,南京之行,重点不是剿贼,而是整顿地方。 此时听到马士英的话,一个个都在想着这事。 这其中,就听李若琏开口接他的话道:“没错,这里的人可不比凤阳府那边的乡绅,权柄更重。就我们来之前半个月,锦衣卫这边就已经侦得,南京不少勋贵都找了借口齐聚魏国公府,虽然他们说些什么不知道,但是我敢保证,肯定和我们来的目的有关!” 厂卫下江南的时候,他和东厂这边都已经往各处暗中部署了不少人,这是基本操作来的。 一到南京城之后,锦衣卫密探就先来找他们的老大禀告有关南京城的消息,因此,李若琏便有此一说。 他说了这话,那王德化要是不透露什么消息的话,就显得有点无能,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的。于是,就听王德化立刻接着说道:“还有,在我们来之前,应天府这边有大规模的人流迁移,从应天府离开,前往江南其他各府。东厂侦得,大部分人,都是南京权贵府中的隐户。” 马士英听了,表情严肃地说道:“想让他们把吃进肚子里的财富吐出来,肯定是很难的。不过本官有诸位大人帮忙,定然是能完成陛下交代下来的事情,本官对此很有信心!” 一个不小心,就拍了两个厂卫头子的马屁。很显然,他对自己的地位认识很清晰,并没有什么飘飘然。 其他人,地位上要差他们三人多了,就都没有说话。 马士英说完之后,看到李若琏和王德化果然受用,便立刻接着说道:“对了,本官收到的那些礼,都让人登记造册着,回头就麻烦厂公帮忙转到江南采办衙门去。” 王德化作为厂卫的代表,还在江南采办衙门兼职的,不过那边也只是监督而已,大小事情,其实都是郑家在办事。 这边收到的钱,包括整顿地方的钱财,回头都是要转江南采办衙门的,因此,马士英有此一说,王德化也不奇怪,便点了点头说道:“总督大人有此自觉,万岁爷会很高兴的。” “……”马士英听得无语,自己的脑子被门夹了才会想着把这些钱财占为己有! 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下在场的其他人,心中稍微想了下,便还是开口说道:“厂公谬赞了,此乃我等本份是也!” 虽然说,他觉得好友阮大铖家里有钱,应该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他最终还是不着痕迹地重申强调一下,免得那些人送礼的投其所好,私下藏了一部分,那麻烦就会大了的。 因此,他这个话中,说到“我等”的时候,额外重了一分。 随后,又商议了一阵之后,由马士英总结说道:“年前就先接受应天府防务,熟悉地方,等到年后,春耕之前再动手。这期间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互通有无!” 还有军队没有过江,要部署到地方,不至于回头会有乱事发生,准备工作是有很多的。他的这个决定,在场的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就这么定了。 ……………… 崇祯十六年末,大年二十八的这一天傍晚,文华殿内,就这冬天的时辰,天色早已暗下来了。 文华殿内没有点火烛,显得有些暗。 但是,殿内却站着不少人,黑乎乎的一个个都不说话,只是盯着前面的皇帝。 谷</span>  就见崇祯皇帝看向宋应星,见他点点头,便很有兴致地吩咐身边的王承恩说道:“开始吧!” “奴婢遵旨!”王承恩听了,连忙回应一声,然后转过身,一挥手,早已等着的一名内侍立刻快步跑出了文华殿。 文华殿殿内,有不少人,但是都没有说话,静悄悄地等着。 借助外面映进来的一点余晖,能看到大殿内站着一群大红绯袍的官员。 有资格站在这里的,很显然是大明最高级的这批官员。 他们这些人仰头看着空中的那一根根竹管中间的玻璃罩,都是有点好奇。 最终,还是吏部尚书左懋第奏道:“陛下,臣等这是要看什么?” 皇帝什么也没用,只是传旨让他们过来,然后一群人傻傻地在这等着。 和平时有区别的是,科技伯也在这里,并且文华殿内,多了悬空的那些细竹管,以及那些玻璃罩。 他们当然能猜出来,这肯定是皇帝又指示科技伯搞出了什么东西。只是他们猜不出来,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都到散衙时间,而且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急着回去呢。皇帝要有时间,明天不可以说么?如果是急事,为什么又一声不吭? 然而,人家是皇帝,就算心中有意见也没办法。不过,问一问却是可以的。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微微一笑,当然,光线有点暗,人家可能也看不清:“卿等稍安勿躁,再等片刻,一切便明了了!” 好吧,皇帝这么说,那就只能等了。 就在这说话没多久,忽然,异变发生了。 只见空中悬着的那玻璃罩中,忽然好像有了光亮。 在场的所有人,第一时间便都看了过去。 没错,玻璃罩内确实有了光,不过不明亮,似乎是碳火烧红的那种。 这是怎么回事?左懋第等人一见,不由得有点意外。 不过,他们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反应了,就这而已,皇帝是想干什么? 亏了崇祯皇帝是事先已经看过一回了,要不然他得急。 此时,他发现这灯泡没有引起底下臣子的惊叹,也不着急,继续等着。 随后,那灯泡里面的光亮越来越亮,当然,这中间还伴随亮暗不定的情况。不过最终,这灯泡里面的光亮不说亮如白昼,至少要比火烛亮多了,且亮度也开始稳定下来。 空中的竹管上,那可不止一个灯泡,而是一排,整个文华殿内,就有五排灯泡。 这些灯泡全部亮起来,并且稳定亮度之后,整个文华殿内,顿时一片光明。 这个亮度,就远非火烛可以比了。 顿时,在电灯的映照下,崇祯皇帝看到手下的这群臣子,一个个都是非常地震惊,心中就很得意,当即微笑着问道:“诸卿,这电灯如何?” “陛下,这是如何做到的?”首辅贺逢圣听了,不由得激动地问道。 对于读书人来说,晚上看书,真得非常废眼睛。事实上,很多人的眼睛都有问题。 如果有这么亮的环境,那再看书的时候,就肯定会好不少。甚至晚上做其他事情,也能方便很多。 当然,他们没想到,有了这电灯,并且第一个示范用的地方是文华殿,这会不会导致他们以后要加班,这是个问题! 此时,一群人听了首辅的话之后,都是好奇地盯着皇帝,很是奇怪,这种亮光是怎么搞出来的,犹如夜明珠一般,但是,这又绝对不是夜明珠! 崇祯皇帝心中,满满地都是成就感,听到贺逢圣的疑惑,只是淡淡地说道:“还能怎么做到的,科学而已!” 现在崇祯皇帝已经过了那个亲自显摆的阶段,让宋应星来说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47 成就 , 第二天,大年二十九,崇祯皇帝就收到了蓟辽总督堵胤锡发来的好消息。 听闻之下,他顿时大喜,连忙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刚一接通,崇祯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对刘伟超说道:“刚收到的消息,那个奴酋皇太极死了!” 这个皇太极,绝对是奴酋中的能人,比野猪皮努尔哈赤要厉害多了。如果不是他那么厉害,那建虏内部的争斗估计会让建虏内耗更甚,也不会团结了其他族人,给朝廷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 刘伟超一听,倒也没有太过出乎意料,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也是在今年死的,身体有病这种事情,虽然是有蝴蝶效应,不过也不可能改变很多,死了并不意外!” 顿了顿,他又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其实吧,以你现在的实力,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会强于建虏,把他们封锁在辽东几年,让他们得不到物资人口的补给,就更能让你们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觉得很有道理,对建虏都已经打了两次真正的大捷,打得建虏伤筋动骨了,而且还把建虏赶回了辽东腹地,实力对比和以前明显不同。 这么想着,他的兴奋劲就小了很多,就也笑着回应刘伟超的话道:“你说得对,今非昔比,看来朕还得适应如今这个实力!” 刘伟超一听就跟着笑了,崇祯皇帝这情况,就和玄幻小说中的主角一样,得到自己这个金手指,然后实力突飞猛进,而不是自己按班就部的修炼出来,速度太快之下,自己都还没适应实力暴涨之后的身体,需要稳一稳境界适应新的实力。 这边,崇祯皇帝就继续给刘伟超说道:“对了,说起来也真是奇怪,建虏那边竟然还是那个六岁的福临当他们的伪皇,而那个聪明的多尔衮还是当摄政王。和你说得历史有点区别的是,这一次是他一个人当摄政王,一开始就大权独揽,而不是和那个济尔哈朗一起当摄政王。” “哦?”刘伟超听了,稍微有点意外,随后也无所谓,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们这里经常有一句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蝴蝶效应的改变,不可能一下就按住历史的车轮,只会拉偏历史车轮,让它慢慢地驶离原本的轨道。” 这句话,以前的崇祯皇帝可能听不懂,但是他都已经发明出了蒸汽火车,自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便一笑回应道:“那朕得多用力,把这个历史的车子拉偏多一些!” 比如,本来的话,过了年之后,很快他就要去煤山上吊了,但是如今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了。 光是这一点,他就不知道有多开心了!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就非常地感觉刘伟超。如果不是刘伟超,这个时候,建虏已经夺下了除山海关之外的所有地方,包括宁远等地。 而在关内,那个流贼李自成打赢了中原大战,并且占据了秦地,登基称帝。孙传庭已死,孙应元已死,左良玉势大不听调,自己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丝毫没有办法…… 想着这一切,崇祯皇帝的眼睛忽然红了,用非常真挚的语气对刘伟超说道:“谢谢你!” 刘伟超突然听到这个话,不由得愣了下。怎么好好的,突然之间,堂堂大明皇帝,都三十好几的人了,竟然有要哭的样子? 不过随即,他也明白过来,便也换了认真的表情,对崇祯皇帝说道:“那我也得谢谢你,让我实现了财务自由!能一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追自己喜欢的女人!” 一听他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笑了,感慨地说道:“你们那也真是,还必须是两个人自己先看上眼了,再去说婚姻的事,哪有我们这边好,直接就先安排上了,反正门当户对就对了。” “……”刘伟超听得无语,便问崇祯皇帝道,“你知道什么是爱情么?” “爱情是什么,能吃么?”崇祯皇帝听了,却是反问了刘伟超道,“女人嘛,哪有江山社稷重要!” “……”刘伟超听得无话可说,他一下忘记眼前这个人是皇帝了,要是皇帝和普通人一样,陷于爱情之中的话,估计天下百姓就会倒霉了。 当然,事无绝对,如果自己去当皇帝的话,面对天下女人和江山社稷之间…… 他正要想入非非的时候,却听崇祯皇帝问他道:“对了,你和那个谁,也该谈婚论嫁了吧?这马上过了年,你就又大一岁了!” “哪有那么快的,她要到明年年中才毕业呢!”刘伟超听了,便笑着回答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说这话的时候,他脑海中忽然冒出了一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不过随即想到,如今这句话怕是要改为:自己不急,皇帝急! 这么想着,刘伟超觉得有点好笑,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便给崇祯皇帝提醒道:“对了,那个多尔衮当摄政王,权力比原本历史上还要大,你也不能大意了啊!” 一听他说正事,崇祯皇帝立刻把他的婚事抛一边,当即点头说道:“这个朕知道,朕不会低估他的。明年要做的事情,重建东江镇,朕会亲自抓的,一定重视!” 这个事情,刘伟超自然是知道的,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道:“嗯,重建东江镇,左右夹击建虏,让建虏动弹不得,再分化瓦解或者消灭建虏的蒙古盟友,等你搞定了关内之后,就能轻松地灭掉建虏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头称是,随后,又聊了一会之后便挂断了视频通讯。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去处理事情,而是自己一个人静静地想着事情。 在这算是已经过完的崇祯十六年,对建虏方面,是收服了松锦一线,宁远大捷,把建虏赶回了海州那边。 顺带着,消灭了两万建虏骑军,俘虏了又一个奴酋,爱新觉罗阿济格,千刀万剐之; 另外,还有建虏的高级将领也开始投降,这预示着,建虏对朝廷这边,已经没有了以往的心态。 按照刘伟超的说法,朝廷和建虏的战略局势已经转变,如今虽然在表面上是僵持阶段,但实际上,朝廷的优势不少。 等到明年的时候,如果重建东江镇能成的话,外加派那个建虏去瓦解草原蒙古部族和建虏的结盟,相信建虏这边,就可以放心了,不说光复辽东很容易,至少已经能保证建虏再没有祸害关内的机会。 如此一来,两线作战对朝廷的压力,就减少到了最低。 接下来,是关内这边。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中,派堵胤锡整编了秦地军队,当然,只是汰弱留强,倒也没有所有军队都完成换装。主要还是军械和护甲的产量跟不上。 另外,四川巡抚换了吕大器,也在整顿四川的武备。紧急关头,蜀人治蜀,是没问题的,不过到明年的话,还是要换外地的官员才好。还得派都察院和厂卫去四川巡查,防止蜀地出现结党营私的情况。 在过去的这一年,还把军中败类左良玉给灭了,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整顿了全国的军纪。 呵呵,这厮竟然都敢“清君侧”,真是非死不可! 还有,在对流贼方面,今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不但招安了革左五营,刘文秀和李定国他们,并且还把流贼往南方继续驱赶,北方能得以休养生息,再无战乱。 如今孙传庭已经领兵占据了湖广大部分地区。这可是鱼米之乡,看是否年后下一道旨意过去,让孙传庭发起一波春季攻势,最好在春耕之前再驱赶流贼出湖广,这样湖广的粮食产出就能支撑孙传庭所部,便能大大减轻朝廷在粮草物资方面的压力。 如此一来,江南采购衙门的粮草物资,挪去重建东江镇,也就没有压力了。 在这过去的一年,凤阳府这边整顿地方的经验看,果然是要有军队和厂卫这些刘伟超所谓的暴力机构镇守才行。 只是靠地方衙门去整顿的话,根本没什么用。明年就看应天府那边整顿的怎么样了,这才是地方整顿的关键所在。 只要啃下了这块硬骨头,那其他地方就不足为虑了。 根据江南那边的奏报,在这整顿地方的过程中,有一个意外之喜,就是政通司这边的宣传,在民间的反馈还不怎么样的时候,却没想到,军中士气因为传唱曲子,从而得到了极大提高。 按照马士英在密奏中所说,朝廷军队的精神风貌,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变了。 这倒是不错,如此一来,不但在接下来的剿贼灭虏中能让军队战斗力更强,以后对外战事也能受益。 想着这些已经取得的成就,还有未来的计划,崇祯皇帝的脸上,就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显然,他是很满意的。 随后,他便又在心中想着另外一些重要的事情。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48 过年好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听闻之下,他顿时大喜,连忙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刚一接通,崇祯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对刘伟超说道:“刚收到的消息,那个奴酋皇太极死了!” 这个皇太极,绝对是奴酋中的能人,比野猪皮努尔哈赤要厉害多了。如果不是他那么厉害,那建虏内部的争斗估计会让建虏内耗更甚,也不会团结了其他族人,给朝廷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 刘伟超一听,倒也没有太过出乎意料,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也是在今年死的,身体有病这种事情,虽然是有蝴蝶效应,不过也不可能改变很多,死了并不意外!” 顿了顿,他又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其实吧,以你现在的实力,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会强于建虏,把他们封锁在辽东几年,让他们得不到物资人口的补给,就更能让你们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觉得很有道理,对建虏都已经打了两次真正的大捷,打得建虏伤筋动骨了,而且还把建虏赶回了辽东腹地,实力对比和以前明显不同。 这么想着,他的兴奋劲就小了很多,就也笑着回应刘伟超的话道:“你说得对,今非昔比,看来朕还得适应如今这个实力!” 刘伟超一听就跟着笑了,崇祯皇帝这情况,就和玄幻小说中的主角一样,得到自己这个金手指,然后实力突飞猛进,而不是自己按班就部的修炼出来,速度太快之下,自己都还没适应实力暴涨之后的身体,需要稳一稳境界适应新的实力。 这边,崇祯皇帝就继续给刘伟超说道:“对了,说起来也真是奇怪,建虏那边竟然还是那个六岁的福临当他们的伪皇,而那个聪明的多尔衮还是当摄政王。和你说得历史有点区别的是,这一次是他一个人当摄政王,一开始就大权独揽,而不是和那个济尔哈朗一起当摄政王。” “哦?”刘伟超听了,稍微有点意外,随后也无所谓,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们这里经常有一句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蝴蝶效应的改变,不可能一下就按住历史的车轮,只会拉偏历史车轮,让它慢慢地驶离原本的轨道。” 这句话,以前的崇祯皇帝可能听不懂,但是他都已经发明出了蒸汽火车,自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便一笑回应道:“那朕得多用力,把这个历史的车子拉偏多一些!” 比如,本来的话,过了年之后,很快他就要去煤山上吊了,但是如今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了。 光是这一点,他就不知道有多开心了!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就非常地感谢刘伟超。如果不是刘伟超,这个时候,建虏已经夺下了除山海关之外的所有地方,包括宁远等地。 而在关内,那个流贼李自成打赢了中原大战,并且占据了秦地,登基称帝。孙传庭已死,孙应元已死,左良玉势大不听调,自己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丝毫没有办法…… 想着这一切,崇祯皇帝的眼睛忽然红了,用非常真挚的语气对刘伟超说道:“谢谢你!” 刘伟超突然听到这个话,不由得愣了下。怎么好好的,突然之间,堂堂大明皇帝,都三十好几的人了,竟然有要哭的样子? 不过随即,他也明白过来,便也换了认真的表情,对崇祯皇帝说道:“那我也得谢谢你,让我实现了财务自由!能一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追自己喜欢的女人!” 一听他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笑了,感慨地说道:“你们那也真是,还必须是两个人自己先看上眼了,再去说婚姻的事,哪有我们这边好,直接就先安排上了,反正门当户对就对了。” “……”刘伟超听得无语,便问崇祯皇帝道,“你知道什么是爱情么?” “爱情是什么,能吃么?”崇祯皇帝听了,却是反问了刘伟超道,“女人嘛,哪有江山社稷重要!” “……”刘伟超听得无话可说,他一下忘记眼前这个人是皇帝了,要是皇帝和普通人一样,陷于爱情之中的话,估计天下百姓就会倒霉了。 当然,事无绝对,如果自己去当皇帝的话,面对天下女人和江山社稷之间…… 他正要想入非非的时候,却听崇祯皇帝问他道:“对了,你和那个谁,也该谈婚论嫁了吧?这马上过了年,你就又大一岁了!” “哪有那么快的,她要到明年年中才毕业呢!”刘伟超听了,便笑着回答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说这话的时候,他脑海中忽然冒出了一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不过随即想到,如今这句话怕是要改为:自己不急,皇帝急! 谷</span>  这么想着,刘伟超觉得有点好笑,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便给崇祯皇帝提醒道:“对了,那个多尔衮当摄政王,权力比原本历史上还要大,你也不能大意了啊!” 一听他说正事,崇祯皇帝立刻把他的婚事抛一边,当即点头说道:“这个朕知道,朕不会低估他的。明年要做的事情,重建东江镇,朕会亲自抓的,一定重视!” 这个事情,刘伟超自然是知道的,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道:“嗯,重建东江镇,左右夹击建虏,让建虏动弹不得,再分化瓦解或者消灭建虏的蒙古盟友,等你搞定了关内之后,就能轻松地灭掉建虏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头称是,随后,又聊了一会之后便挂断了视频通讯。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去处理事情,而是自己一个人静静地想着事情。 在这算是已经过完的崇祯十六年,对建虏方面,是收服了松锦一线,宁远大捷,把建虏赶回了海州那边。 顺带着,消灭了两万建虏骑军,俘虏了又一个奴酋,爱新觉罗阿济格,千刀万剐之; 另外,还有建虏的高级将领也开始投降,这预示着,建虏对朝廷这边,已经没有了以往的心态。 按照刘伟超的说法,朝廷和建虏的战略局势已经转变,如今虽然在表面上是僵持阶段,但实际上,朝廷的优势不少。 等到明年的时候,如果重建东江镇能成的话,外加派那个建虏去瓦解草原蒙古部族和建虏的结盟,相信建虏这边,就可以放心了,不说光复辽东很容易,至少已经能保证建虏再没有祸害关内的机会。 如此一来,两线作战对朝廷的压力,就减少到了最低。 接下来,是关内这边。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中,派堵胤锡整编了秦地军队,当然,只是汰弱留强,倒也没有所有军队都完成换装。主要还是军械和护甲的产量跟不上。 另外,四川巡抚换了吕大器,也在整顿四川的武备。紧急关头,蜀人治蜀,是没问题的,不过到明年的话,还是要换外地的官员才好。还得派都察院和厂卫去四川巡查,防止蜀地出现结党营私的情况。 在过去的这一年,还把军中败类左良玉给灭了,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整顿了全国的军纪。 呵呵,这厮竟然都敢“清君侧”,真是非死不可! 还有,在对流贼方面,今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不但招安了革左五营,刘文秀和李定国他们,并且还把流贼往南方继续驱赶,北方能得以休养生息,再无战乱。 如今孙传庭已经领兵占据了湖广大部分地区。这可是鱼米之乡,看是否年后下一道旨意过去,让孙传庭发起一波春季攻势,最好在春耕之前再驱赶流贼出湖广,这样湖广的粮食产出就能支撑孙传庭所部,便能大大减轻朝廷在粮草物资方面的压力。 如此一来,江南采购衙门的粮草物资,挪去重建东江镇,也就没有压力了。 在这过去的一年,凤阳府这边整顿地方的经验看,果然是要有军队和厂卫这些刘伟超所谓的暴力机构镇守才行。 只是靠地方衙门去整顿的话,根本没什么用。明年就看应天府那边整顿的怎么样了,这才是地方整顿的关键所在。 只要啃下了这块硬骨头,那其他地方就不足为虑了。 根据江南那边的奏报,在这整顿地方的过程中,有一个意外之喜,就是政通司这边的宣传,在民间的反馈还不怎么样的时候,却没想到,军中士气因为传唱曲子,从而得到了极大提高。 按照马士英在密奏中所说,朝廷军队的精神风貌,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变了。 这倒是不错,如此一来,不但在接下来的剿贼灭虏中能让军队战斗力更强,以后对外战事也能受益。 想着这些已经取得的成就,还有未来的计划,崇祯皇帝的脸上,就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显然,他是很满意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49 西域好地方 大年三十的,周皇后也没那么严肃。再说了,这日子都好过起来了,自然也舒心了不少。 听到田贵妃的建议,看到自己女儿,还有其他人都是附和的样子,便微笑着说道:“我倒是没意见,不过此事还是要陛下决断才行!” “陛下肯定会同意!”田贵妃一听,立刻便笑着说道,“我们把节目办好一些,这样一来,陛下顺便就能录下来给刘伟超发过去,涨涨陛下的脸面!” 一听这话,周皇后便立刻认真思考了起来,这毕竟是涉及到皇家脸面的事情了,当即便建议道:“如果真要做的话,那必须提前准备起来,不止是妹妹要准备,最好还要让陛下下旨,凡有特殊才艺者,皆要请来表扬。如此集我大明之力,想必是能让刘伟超惊讶了!” 田贵妃一听,立刻高兴地说道:“还是姐姐想得周到,一会就和陛下提,这事儿保管没问题!” 说完之后,她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列举一些她能想到的节目。朱媺娖等人,也是很有兴趣地参与了进去。 她们在聊着,崇祯皇帝那边,还在和刘伟超说着话。 只听他对刘伟超笑着说道:“那个半球实验,还是朕在年前一天,授意底下人去拉开了。还是十六人,不过都是力比牛马的大力士。你知道最后去掉一百两赏银之后,一共得到了多少银子么?” “多少?”刘伟超听了,也是有点好奇地问道。 “你肯定猜不出来!”崇祯皇帝听到他的问话,便笑着说道,“足足五千一百二十五两之多啊!” 说到这里,他便摇头叹道:“朕当时听了,真得是非常意外!一开始只是十文钱而已,结果没想到,最终能得到这么多的钱!” “这其实也没什么意外的!”刘伟超一听,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这个,其实也算是带着彩票性质的,自然能赚大钱的!” 崇祯皇帝却是听得一愣,便带着疑惑之意问道:“什么意思?什么彩票性质?能赚大钱?” 一听到赚大钱的事情,他是绝对敏感的。 刘伟超听到他的问话,立刻就想到了崇祯皇帝的这个性格特点,便笑着解释道:“彩票,就是一种以小博大的游戏,比如,你十文钱去搏一百两的赏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心都是贪婪的,他们都会幻想着,自己说不定就有好运气,能用少的钱去换大的钱。”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你这个,还只是利用他们对大气压强不懂的点去悬赏。我们这个时代的彩票,那根本就是钱和钱的游戏了!” “什么钱和钱的游戏?你说说,说来听听!”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追问道。 刘伟超听到他的追问,自然不会不说,就给他解释道:“我们这,叫做福利彩票,也就是说,基于某种慈善目的而发行的彩票。比如说,我发行这个彩票,将会用于修建多少学校,资助多少孤寡老人这种,然后就是给你刮奖,抽奖之类的,你花个一文钱,就能抽一次,有可能什么都没有,也有可能抽到两文钱,十文钱,甚至一百两银子之类的。” 说到这里,他看到崇祯皇帝很是惊讶的样子,便继续说道:“你想想看,要是我花一文钱,却有可能会中一百两银子的,是不是很多人都会去试试了?再者说了,买这彩票,就等于是做好事,可以帮助朝廷去修建多一些学校,资助更多的孤寡老人等等,那是不是更容易让人去买这个彩票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不由得点点头,不过又忍不住疑惑地问道:“可是,这么一来能赚钱么?” 说到这里,他又连忙补充说道:“这和朕这个多少还是不同的,朕能肯定,他们人少了就绝对拉不开的!” “你笨啊!”刘伟超一听,想也不想地笑骂道,“你不会事先算好概率,这就是稳赚不赔的事情啊!” 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他敢这么和一个皇帝说话了! 或者说,崇祯皇帝这边,也只有刘伟超敢这么和他说话了。 或许是知道刘伟超其实没有骂人的意思,也或者是适应了刘伟超的说话方式,反正崇祯皇帝听了,并没有在意说他笨,而是思想集中在后半句,他还是想不明白,就又问道:“什么意思?什么事先算好概率?” “这是数学上的概念了!”刘伟超一听,便解释道,“比如你卖出一百份彩票,每一份一文钱,那你设置中奖的概率,可以是十个人才有可能有一个人中奖,奖金就是五文钱,八文钱什么的,你不就能稳赚五文钱或者两文钱了?总之,买彩票的人越多,销售彩票就能越赚钱!”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地兴奋,当即说道:“这个好啊,那朕完全可以搞。朕想着推广科学之道,要从娃娃开始,特别是最为基础的拼音识字等等,一直是想做却还没有真正去做的。” 说到这里,他用那种你知道的表情又对刘伟超说道:“朕的钱,如今都是集中在军队,还有战后重建上,还顾不上这些。如果能有额外的钱,那朕也可以多修一些学校,让所有适龄儿童,不管男女都开始读书识字!” 刘伟超所说得彩票,就等于是又给了崇祯皇帝一条生财之道,也难怪他是这么兴奋了。 刘伟超一听他要用于这个目的,倒是很支持,便对他说道:“你这个,可以有。不过要想一直实施下去,就要做好监督,让所有人觉得公平,如此买的人才多。我可以给你设计一个彩票方式,帮你凑集修学校的钱。” “好,好,好!”崇祯皇帝一听,顿时连声叫好,看他那喜出望外的表情,也就差扑到手机里去和刘伟超握手了。当然,如果他能扑到手机里的话! 这个可不是一锤子的买卖,按照刘伟超的说法,是个聚宝盆来的。这么一来,对于推广科学之道,修建更多学堂的经费,就有保证了。 他这边正在高兴着呢,刘伟超那边却对他说道:“其实吧,你赚钱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让大明有更多的物资生产出来,这才是王道!”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想起自己的未来规划,便连忙说道:“你说得对,这个事情,朕正想和你商量呢!” “哦?”刘伟超一听,便略微带着一点好奇地问道,“你说!” 崇祯皇帝听了,便对他说道:“那个纺纱机和飞梭什么的,朕都已经布置好了,宫中人手都够,明年就会大量采购棉花和羊毛之类,不过朕担心,朕这一采购,还是会不够用!” 一听是这,刘伟超便笑了,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按你明朝现有的棉花和羊毛之类的,在上了珍妮纺纱机和飞梭之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原料肯定是要不够的啊!” 顿了顿,他就进一步说道:“这个其实也容易解决,你让人大量种植棉花和养羊好了。” 说到这里,想起原本历史上英国人的羊吃人,便又对崇祯皇帝说道:“现有的耕地之类不能动,甚至还要提高耕地面积,至少要保证你有足够的粮食。因为你要知道,天下太平之后,人口肯定会爆发式增长,你得有足够的粮食才行的!” “没错,粮食这个事情,朕是肯定非常重视的!”崇祯皇帝听了,表情严肃地点点头说道,“这个你放心好了,朕心里有数的!” 刘伟超听了,还是提醒他道:“粮食这一块,更南方那边,水稻都是一年三熟,以后占据南洋那边的话,可以让那边多种粮食。而在北方这边,包括黄河流域,就是河套地方,还有西域,都大规模地种植棉花,养羊之类,就不会对大明现有的生态体系造成影响。” 说到这里,他补充说道:“至少在我这个世界,棉花什么的,最主要的产地就是西域那边。一望无垠的地方,全是棉花,机械化播种,收割等等。” 崇祯皇帝听了,非常兴奋,不过也有点疑惑地说道:“是西域么?” 西域这个地方,在他的影响中,该是非常荒芜的地方才对。可是,听刘伟超的描述,却好像是物产丰富的地方。 “没错,就是西域,出嘉峪关以西,那可是好地方啊!”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不过你那个时候的棉花,我不知道能不能在北边种植。你可以让人去试试。如果可以,就可以有足够的棉花产地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就又接着说道:“如果说现阶段你去占领西域还不现实的话,离得更近的河套地区,总是可以先占来用的,那里也是土地肥沃地方,还有包头,那可是有大矿的地方!” 虽然崇祯皇帝不知道包头是哪里,但是根据刘伟超说话的意思,他大概猜出来,应该也是在河套地区,顿时,他就兴奋了。 如今秦地边军都整顿过,而河套的土默特部又是很弱的时候,真是好时候啊!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50 精通数理化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到田贵妃的建议,看到自己女儿,还有其他人都是附和的样子,便微笑着说道:“我倒是没意见,不过此事还是要陛下决断才行!” “陛下肯定会同意!”田贵妃一听,立刻便笑着说道,“我们把节目办好一些,这样一来,陛下顺便就能录下来给刘伟超发过去,涨涨陛下的脸面!” 一听这话,周皇后便立刻认真思考了起来,这毕竟是涉及到皇家脸面的事情了,当即便建议道:“如果真要做的话,那必须提前准备起来,不止是妹妹要准备,最好还要让陛下下旨,凡有特殊才艺者,皆要请来表扬。如此集我大明之力,想必是能让刘伟超惊讶了!” 田贵妃一听,立刻高兴地说道:“还是姐姐想得周到,一会就和陛下提,这事儿保管没问题!” 说完之后,她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列举一些她能想到的节目。朱媺娖等人,也是很有兴趣地参与了进去。 她们在聊着,崇祯皇帝那边,还在和刘伟超说着话。 只听他对刘伟超笑着说道:“那个半球实验,还是朕在年前一天,授意底下人去拉开了。还是十六人,不过都是力比牛马的大力士。你知道最后去掉一百两赏银之后,一共得到了多少银子么?” “多少?”刘伟超听了,也是有点好奇地问道。 “你肯定猜不出来!”崇祯皇帝听到他的问话,便笑着说道,“足足五千一百二十五两之多啊!” 说到这里,他便摇头叹道:“朕当时听了,真得是非常意外!一开始只是十文钱而已,结果没想到,最终能得到这么多的钱!” “这其实也没什么意外的!”刘伟超一听,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这个,其实也算是带着彩票性质的,自然能赚大钱的!” 崇祯皇帝却是听得一愣,便带着疑惑之意问道:“什么意思?什么彩票性质?能赚大钱?” 一听到赚大钱的事情,他是绝对敏感的。 刘伟超听到他的问话,立刻就想到了崇祯皇帝的这个性格特点,便笑着解释道:“彩票,就是一种以小博大的游戏,比如,你十文钱去搏一百两的赏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心都是贪婪的,他们都会幻想着,自己说不定就有好运气,能用少的钱去换大的钱。”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你这个,还只是利用他们对大气压强不懂的点去悬赏。我们这个时代的彩票,那根本就是钱和钱的游戏了!” “什么钱和钱的游戏?你说说,说来听听!”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追问道。 刘伟超听到他的追问,自然不会不说,就给他解释道:“我们这,叫做福利彩票,也就是说,基于某种慈善目的而发行的彩票。比如说,我发行这个彩票,将会用于修建多少学校,资助多少孤寡老人这种,然后就是给你刮奖,抽奖之类的,你花个一文钱,就能抽一次,有可能什么都没有,也有可能抽到两文钱,十文钱,甚至一百两银子之类的。” 说到这里,他看到崇祯皇帝很是惊讶的样子,便继续说道:“你想想看,要是我花一文钱,却有可能会中一百两银子的,是不是很多人都会去试试了?再者说了,买这彩票,就等于是做好事,可以帮助朝廷去修建多一些学校,资助更多的孤寡老人等等,那是不是更容易让人去买这个彩票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不由得点点头,不过又忍不住疑惑地问道:“可是,这么一来能赚钱么?” 说到这里,他又连忙补充说道:“这和朕这个多少还是不同的,朕能肯定,他们人少了就绝对拉不开的!” “你笨啊!”刘伟超一听,想也不想地笑骂道,“你不会事先算好概率,这就是稳赚不赔的事情啊!” 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他敢这么和一个皇帝说话了! 或者说,崇祯皇帝这边,也只有刘伟超敢这么和他说话了。 或许是知道刘伟超其实没有骂人的意思,也或者是适应了刘伟超的说话方式,反正崇祯皇帝听了,并没有在意说他笨,而是思想集中在后半句,他还是想不明白,就又问道:“什么意思?什么事先算好概率?” 谷</span>  “这是数学上的概念了!”刘伟超一听,便解释道,“比如你卖出一百份彩票,每一份一文钱,那你设置中奖的概率,可以是十个人才有可能有一个人中奖,奖金就是五文钱,八文钱什么的,你不就能稳赚五文钱或者两文钱了?总之,买彩票的人越多,销售彩票就能越赚钱!”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地兴奋,当即说道:“这个好啊,那朕完全可以搞。朕想着推广科学之道,要从娃娃开始,特别是最为基础的拼音识字等等,一直是想做却还没有真正去做的。” 说到这里,他用那种你知道的表情又对刘伟超说道:“朕的钱,如今都是集中在军队,还有战后重建上,还顾不上这些。如果能有额外的钱,那朕也可以多修一些学校,让所有适龄儿童,不管男女都开始读书识字!” 刘伟超所说得彩票,就等于是又给了崇祯皇帝一条生财之道,也难怪他是这么兴奋了。 刘伟超一听他要用于这个目的,倒是很支持,便对他说道:“你这个,可以有。不过要想一直实施下去,就要做好监督,让所有人觉得公平,如此买的人才多。我可以给你设计一个彩票方式,帮你凑集修学校的钱。” “好,好,好!”崇祯皇帝一听,顿时连声叫好,看他那喜出望外的表情,也就差扑到手机里去和刘伟超握手了。当然,如果他能扑到手机里的话! 这个可不是一锤子的买卖,按照刘伟超的说法,是个聚宝盆来的。这么一来,对于推广科学之道,修建更多学堂的经费,就有保证了。 他这边正在高兴着呢,刘伟超那边却对他说道:“其实吧,你赚钱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让大明有更多的物资生产出来,这才是王道!”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想起自己的未来规划,便连忙说道:“你说得对,这个事情,朕正想和你商量呢!” “哦?”刘伟超一听,便略微带着一点好奇地问道,“你说!” 崇祯皇帝听了,便对他说道:“那个纺纱机和飞梭什么的,朕都已经布置好了,宫中人手都够,明年就会大量采购棉花和羊毛之类,不过朕担心,朕这一采购,还是会不够用!” 一听是这,刘伟超便笑了,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按你明朝现有的棉花和羊毛之类的,在上了珍妮纺纱机和飞梭之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原料肯定是要不够的啊!” 顿了顿,他就进一步说道:“这个其实也容易解决,你让人大量种植棉花和养羊好了。” 说到这里,想起原本历史上英国人的羊吃人,便又对崇祯皇帝说道:“现有的耕地之类不能动,甚至还要提高耕地面积,至少要保证你有足够的粮食。因为你要知道,天下太平之后,人口肯定会爆发式增长,你得有足够的粮食才行的!” “没错,粮食这个事情,朕是肯定非常重视的!”崇祯皇帝听了,表情严肃地点点头说道,“这个你放心好了,朕心里有数的!” 刘伟超听了,还是提醒他道:“粮食这一块,更南方那边,水稻都是一年三熟,以后占据南洋那边的话,可以让那边多种粮食。而在北方这边,包括黄河流域,就是河套地方,还有西域,都大规模地种植棉花,养羊之类,就不会对大明现有的生态体系造成影响。” 说到这里,他补充说道:“至少在我这个世界,棉花什么的,最主要的产地就是西域那边。一望无垠的地方,全是棉花,机械化播种,收割等等。” 崇祯皇帝听了,非常兴奋,不过也有点疑惑地说道:“是西域么?” 西域这个地方,在他的影响中,该是非常荒芜的地方才对。可是,听刘伟超的描述,却好像是物产丰富的地方。 “没错,就是西域,出嘉峪关以西,那可是好地方啊!”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不过你那个时候的棉花,我不知道能不能在北边种植。你可以让人去试试。如果可以,就可以有足够的棉花产地了。”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就又接着说道:“如果说现阶段你去占领西域还不现实的话,离得更近的河套地区,总是可以先占来用的,那里也是土地肥沃地方,还有包头,那可是有大矿的地方!” 虽然崇祯皇帝不知道包头是哪里,但是根据刘伟超说话的意思,他大概猜出来,应该也是在河套地区,顿时,他就兴奋了。 如今秦地边军都整顿过,而河套的土默特部又是很弱的时候,真是好时。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51 拜年 , 大年三十一过,便是大明朝的正旦节,文武百官全部都是休沐。 按照习俗,这可是拜年的时候。亲戚之间的拜年不用说了,还有给上司啊,至交好友之间的走动,也都是会有的。 对于南京这边的权贵来说,更是忙碌的一个正旦节。 在年前的时候,钦差马士英所领人马已经全部渡过长江,并且被安置在应天府以及应天府周边的太平府和镇江府,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本来的话,他们以为马士英的注意力,会主要集中在南京,最多是应天府而已。结果没想到,连邻近的太平府和镇江府都派去了驻军。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这压根没有一点问题,毕竟马士英是奉旨前来剿灭流贼,防卫南京安全的。 但是,在南京的权贵们看来,马士英其实是来对付他们的啊!他的力量,不是应该在南京,最多是应天府的么? 为此,处于这个考虑,他们把各府中的隐户偷偷转移的时候,也就转移到邻近的两个府,也就是太平府和镇江府为多。 毕竟,要是再转移更远的话,就太折腾了,也太耗钱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就算他们转移地再远,这么大的动静,必然会被事先安排在南京的厂卫侦知。马士英知道了,就肯定会派军到更远的。 过年的时候,虽然马士英并没有立刻和庐州府那边一样开始整顿地方,但是南京的权贵们那是度日如年,纷纷开始寻求解决办法。 其中之一的办法,就是借着拜年的机会,开始和马士英这边走动。 不过马士英本人这边,他们在年前借着接风洗尘的借口,就先打了一炮糖衣炮弹的,不过没有任何效果。 因... ... 451拜年 (第1/6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这正旦节拜年的时候,他们的矛头,主要是对准了马士英在各地的驻军将领。 在马士英的手下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刚刚暂代南京守备的宁远伯李定国了。 然而,李定国在年前的时候,在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的协助下接掌南京守备职权的时候,就显露出来者不善的一面。 压根就没有休整之类,只是一接过南京守备一职,就巡查南京城防,检查南京武备情况。 不用说,南京这边太平了几百年,武备松弛就不用说了。 嘉靖时候,都被几个倭寇杀到南京城下,但是城头守军却惶惶然而不敢动,最终被这几个倭寇又大摇大摆地离去,由此可见南京这些勋贵负责的武备有多烂了。 李定国是真得一点都不客气,检查一处,发现问题,立刻严惩,该打军棍的打军棍,该撤职的撤职,丝毫不管你的背后是魏国公还是忻城伯什么的,铁面无私。 反正他就带着自己的手下军队上任的,处罚了人之后,替换上自己的手下,然后对军队开始汰弱留强,那是雷厉风行。 只是短短的年前几天,基本上就把南京城的武备给整了个遍。 这种气势汹汹的做法,让南京所有的权贵都认识到,这个李定国就是愣头青,不可能和他们合作的。 再加上李定国是流贼出身,更是被他们这些世袭勋贵鄙视,自然就断了继续用糖衣炮弹去攻击李定国的念头。 明面上,他们也找不到李定国的错,因为李定国做事就一板一眼,全都根据章法做事。并且对他的手下也实行军管,压根不出军营,至少短期内,也没有犯错的机会。 因此,南京权贵对于李定国的愤恨,那就只能先忍着的了。 ... ... 451拜年 (第2/6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定国这边暂时没有办法,他们就把矛头对准了其他人,比如说,黄得功。 当然了,魏国公等人是不会亲自出面的,身份不对等。但是,他们会派人去啊! 这不,魏国公世子徐文爵,就很低调地去给黄得功拜年了。 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徐文爵虽然还没有爵位,但是他是肯定要继承魏国公的,这地位就很高,至少比黄得功要显赫。 但是呢,徐文爵却没有这种自觉,一口一个“黄兄”,就显得他们关系很好一样。 黄得功对于魏国公世子能主动给他拜年,似乎也有点受宠若惊,不但见了,还设宴款待。 几杯黄酒下肚,这说话就多了,仿佛两个人就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了。 “来来来,黄兄,小弟再敬你一杯!”徐文爵非常热情地举杯相邀道,“我们大明朝,如今最能打的将领中,小弟别的都不服,就服黄兄一个人!” 黄得功一听,高兴地举起举杯回应。 “要说战功赫赫的,真是非黄兄莫属!”徐文爵带着崇敬之色说道,“杀建虏,杀流贼,那是如同杀鸡一样,最是厉害不过了!小弟先干为敬!” 说完之后,他就一饮而尽,然后把杯底一亮! 黄得功见了,也是高兴地一饮而尽,同样把杯底一亮。 徐文爵一见,当即哈哈大笑起来,又亲自把酒给两人满上,然后才感慨地说道:“不瞒黄兄,虽然小弟祖上的军功是威名赫赫,可传到我这一代,这么多年太平下来,早就对打仗生疏了。如今贼乱,小弟有心报国,战场上的本事,呀,不说也罢,不知道黄兄能不能教教小弟,传授些本事给小弟?这样的话,万一小弟有朝一日上战场就能用上了!”#br... ... 451拜年 (第3/6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这可是挠到了黄得功的痒处,便立刻笑着说道:“这个简单!” 随后,或许是在酒精的刺激之下,他当即侃侃而谈起来,从行军打仗的各个方面说起,滔滔不绝犹如黄河之水连绵不绝! 而徐文爵呢,则是一脸敬佩地听着,不时夸张地感叹一句“原来如此”、“妙,真妙”之类的话,以迎合黄得功。 一时之间,这酒席之上,那是宾主尽欢! 不知道喝了多久,忽然,徐文爵一声长叹,显得非常突兀。 这种情况下,黄得功要是视而不见那就不正常了。 因此,黄得功很自然地就奇怪地问道:“徐老弟,你怎么了,好好的叹什么气?这大过年的,要是有什么为难事,就告诉哥哥我,哥哥来给你做主!” 徐文爵听了,脸上有点难过之色,回答黄得功道:“我能有什么为难事,反正就是混着日子,谁还能怎么着我?” “那你叹什么气?”黄得功听了,就更加奇怪了。 徐文爵看他的表情,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就又叹了口气说道:“小弟我这是为老哥叹气啊!刚才听着黄兄侃侃而谈,这身本事,小弟是佩服至极,不得不说,黄兄是哦们大明朝最为厉害的武将了。结果……结果……” 说到后面,他就好像有难言之隐一般,欲说还休。 这就搞得黄得功很不爽了,当即怼徐文爵喝道:“你一个大老爷们,扭扭妮妮的,说话能不能爽快点?格老子的!” 说着话,便自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徐文爵被黄得功骂了一句,心中很不爽。不过看到黄得功似乎喝得多了,便按下下了心中的不爽,又连忙去和黄得功倒满了酒,然后才对黄得功说道:“小弟我这... ... 451拜年 (第4/6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是不想说,就是怕说出来让黄兄生气,就自己感慨下就算了。” “你他娘的怎么和娘们一样?”黄得功一听,指着徐文爵的鼻子喝道,“这你要不说,那就别说了!” 徐文爵听得心中暗怒,他是堂堂魏国公世子,谁敢当面骂他?就连他爹,都没有这么骂过他的,如今被这么一个粗鄙武夫这么指着鼻子骂,真是够了! 于是,他也不继续演了,直接就对黄得功说道:“本来的话,我们一直以为,这南京守备一职,是非黄兄莫属的。结果没想到,最终竟然不是黄兄任这个南京守备,这可真是岂有此理!凭资历,凭战功,凭本事,凭封爵的先后,凭黄兄手中有铁券,等等,都应该是黄兄来当这个南京守备才对啊!” 说到这里,他又是非常夸张地感慨了一下后道:“就算是小弟这个旁人,都是为黄兄报不平!说实话,小弟我如今还没有爵位,没那个资格,要不然,必定上书为黄兄报不平。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是不是?” 黄得功听了,似乎愣了下,没想到徐文爵的叹气,竟然是为了这个事情。 就见他回过神来之后,也不接这个话,只是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地拍在桌子上。亏了这酒杯还真结实,要不然肯定会碎。 “来来来,喝酒,喝酒!”随后,他似乎不管了,只是招呼徐文爵道,“今日有酒今日醉,大过年的,说什么破事,喝酒!” “好好好,喝酒,喝酒!”徐文爵一见他这个样子,并没有继续说这个事情,而是附和他,两人又喝起酒来。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两人皆醉,终于没法再喝了。 然而,当徐文爵被他的家丁扶上马车,离开的时候,昏昏欲睡的他,却是一下睁开眼来... ... 451拜年 (第5/6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能看出来,他并没有完全喝醉,脸上带着一丝冷笑,随后自己在那得意地笑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52 先礼后兵 一个武夫而已,让堂堂刺魏国公世子屈尊哄着,还不是手到擒来。 先往这武夫的心里插根刺,回头继续拱拱火,到时候,自己都闹起来了,还怎么查? 哼,强龙难压地头蛇!不对,是强蛇而已,自己才是地头龙! 徐文爵想到这里,得意了一会之后又有点恼怒。如果不是马士英那贱人带了军队过来,就直接给他一个民变就能轻松解决。 反正隐户多的是,再不济,各家联合起来,那也必然是声势浩大的民变。不要说马士英了,就是首辅来了都没用! 如今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委屈一下了,还得逢场作戏! ……… 徐文爵自然不会想到,在他走了之后,刚才还醉得没法送行的黄得功,又坐了起来,自己再度吃喝起来。 他的亲卫见了,便笑着说道:“这公子哥也不打听打听大人的酒量,还想着灌醉大人,真是好笑!” 黄得功从小就好酒,据说他又一次把家里的钱给偷拿去喝酒了,回头他娘责怪,就提刀上战场,砍了首级领了赏银回来还给他娘。 不过这个事情真假,他的酒量却是没得说的。 此时,黄得功听到亲卫的话,也是冷笑一声,然后说道:“果然不出总督大人的意料,还真找上我来了。这也太小瞧我黄虎的肚量了!” 说完之后,他看到亲卫递过来的礼单,便随手接过,稍微看了下,又是冷笑一声道:“这出手还真大方,守好了,回头我要去总督大人那边报备的。” “大人放心,都收好着呢!”亲卫听了,连忙回应一句道。 这正旦节期间,黄得功这边如此,其他将领,比如刘良佐等人那边也差不多。都是有南京权贵,派出了身份差不多的人去拜年,攀交情,下眼药。 当然,就一次肯定是没有用的。 但是,又不是只有一个人去拜年。比如,黄得功这边,随后几天,几乎每天都有笑脸上门拜年的。甚至还有一天几个人的。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有一定身份,就凭这些武将,是不好拒绝的。然后呢,一如徐文爵一样,拉交情的同时,就下眼药。 一个人说你的待遇不公,又一个人说你的待遇不公,这说得人多了,就是三人成虎,而这,就是当初徐弘基等人商量出来的对策之一。 既然你马士英带着军队过来,不好用民变之类的手段,那就来这种阴招,让你自己的内部不和。 当然,这些权贵的招数也不止是这么一招。马士英这边,就已经发现了。 这不,大过年的,马士英这边却依旧是不见外人,只是聚集着相关人员在开会。 就听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表情严肃地说道:“我已经让人去查了,存放田册的库房失火,据说是轮值的那吏员不小心走火,连同自己,烧死在里面了。江南这边的田册之类,特别是南直隶应天府周边的,全都没有抢救出来。” “那地方衙门那边的,是不是也刚巧就没了,无法查的那种?”马士英听了,一点都不奇怪,只是淡定地问道。 李若链听了,点点头说道:“没错,都是失火,直接责任人还都死了的那种。” 马士英听了,不由得有点感慨道:“真如陛下所说,看到凤阳府那边重新丈量土地之后,南京这边要想伪造田册肯定来不及,就只有毁掉一途。” 吞并田地,接受投献,如果数量少的话,还能当时就登记造册。 但是,从来没人查他们的,时间久了,必然不可能事事都做好首尾。甚至有一些,还没法去做首尾的。比如卫所的屯田,只能是私占。 突然之间,发现朝廷来真的,是铁了心要查。要让他们把吃进去的粮田乖乖吐出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刘伟超看过电影电视剧,也看过新闻,类似这样的,那是每朝每代都有上演。他提醒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自然就会交代马士英。 “那接下来要怎么做?”东厂提督王德化听了,顺口就问道,“要不要东厂去抓人?看是他们的嘴巴紧还是我东厂的手段多?” “不,现在还不到时候!”马士英听了,连忙回答道,“毕竟好些人都是开国功臣之后,他们在这里将近三百年了,不好乱动的。土地这块,我们先缓缓,等京师那边的田册账本送过来再说。” 田册这么重要的东西,京师户部自然是有留存的。 其实吧,王德化也知道这一点,东厂肯定不能乱来。但是,他还是要这么一说,以表明东厂的态度。 要知道,他不止是东厂提督,还曾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怎么可能那么鲁莽! 谷</span>  但是,他不受崇祯皇帝待见,只是当爪牙替崇祯皇帝咬人,还算是让崇祯皇帝满意,因此才能一直当着东厂提督。 如果不表态一下,王德化就怕他会被发配去凤阳看守皇陵去! 此时,他表态过了,就不再说话。因为这个事情,就不是他主导。 这不,马士英接着转头看向政通司的一二把手,对他们说道:“政通司的宣传,不止是要在应天府做,临近的两个府,也要派人去。就和凤阳府那边一样,让更多的人知道,朝廷做事,其实是为了他们好!” “大人放心,下官明白!”陈圆圆听了,立刻便回答道。 阮大铖也是,跟着一起点头。 对他来说,之前被东林党人打压久了,如今已经是正三品的政通使,最想做的,其实就是衣锦还乡,回去过年,让所有人都看看:如今的他,不但重新做官,而且还当了大官! 不过,他也知道,正事要紧,因此提都没提回去过年的事情。 至于陈圆圆,父母双亡,被姨夫卖到苏州梨园,更是没有亲人,也没有家,真要说的话,宫里才是她的家,田贵妃才是她的亲人,恩人,贵人。 当然,还有一个隐形人,同样是她的贵人和恩人,那就是刘伟超。 综合来说,在场的这些人,包括马士英在内,李若琏、王德化、阮大铖、陈圆圆,都感激于皇恩浩荡,而对江南士绅并没有什么感情。 因此,就听马士英对在座的这些人说道:“我们就奉陛下旨意,先礼后兵,真要撕破脸的,那就按撕破脸的做法来便是!” 在场的这些人,显然已经知道他指得是什么,并且是皇帝的意思,自然也不会有意见。 于是,就这么的,马士英这边和南京权贵的暗中交锋,便在过年的气氛中开始了。 …………………… 至于在京师这边,相对来说,就没那么多事了。毕竟这里可是天子脚下,崇祯皇帝亲自坐镇的。 不过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都没得闲。 正旦节刚过,崇祯皇帝就立刻传旨,把户部尚书倪元璐传到了文华殿议事。 本来的话,上班第一天,应该是发个利是啊,说下过年的吉祥话之类的。但是,崇祯皇帝这是有事呢,也不给倪元璐客套,直接就开门见山地问道:“倪卿,新的一年开始了,要用钱的地方甚多,作为户部尚书,不知道你有何建议啊?” 倪元璐就知道当今天子是个工作狂,并且近年来还是个钱迷,因此,对于他的这个问话,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问题,他却是有点伤脑筋的。 作为朝廷税收最主要的来源,自然是赋税了。然而,北方这边,才刚刚天下太平,就被皇帝给免了两年赋税,用于休养生息。至于南方,都还有大规模的贼乱,迟迟无法平息,也就收不上税。 朝廷的开支来源,说句不好听的,都是崇祯皇帝豁出脸,抄家得来的。当然,还有得太祖皇帝提点,在张家口那边挖了一个金矿。 除此之外,虽然还有一些进项,比如说玻璃厂的,铁道司的等等,可相对赋税来说,那些进项还太少了。 说真的,倪元璐也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好法子,能替代正儿八经的赋税! 可你要是说,没办法的话,就显得他这个户部尚书有点无能。 一时之间,倪元璐的脑子急转,想着快点想出个法子来应付下。 这大过年的,这第一天上班就是要钱,也真是没谁了! 崇祯皇帝看他并没有马上回答,就知道他不会有什么好想法。对此,崇祯皇帝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因此,他就没等倪元璐说话,马上接着说道:“朕在想着,多设立一些学堂,能免费让大明百姓的适龄儿童都去上学,读书识字,教化天下。这些费用,卿可有想法?” 意思是说,多的就不说了,只是多设立一些学堂的费用,你有没有? 对于儒家来说,教化天下万民,本身就是其提倡并且是作为一种美德来说的。因此,倪元璐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要求,根本无法拒绝。 但是,一如刚才所说,这是要教化天下万民,哪怕只是开设学堂,免费让适龄儿童读书识字,那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这个钱,也不好找啊!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53 福利彩票 , 没办法之下,倪元璐决定先老调重弹一下,说什么开源节流啊! 至于怎么开源,怎么节流,那就再议! 正在这时候,就听崇祯皇帝对他说道:“朕这里有个法子,当能大概解决这个问题!” 倪元璐一听,不由得大喜。原来皇帝早就有想法,亏自己吓得战战兢兢的。早点说,不好嘛? 当然,这个埋怨,他是不敢表现出来的,只是连忙拍崇祯皇帝的马屁道:“圣明莫过于陛下,微臣愚钝,还请陛下示下!” 刚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事情,顿时就一惊。 崇祯皇帝让马士英领兵进南京,要仿凤阳府那边整顿地方,清查隐户,重新丈量土地,朝堂上自然是知道的。 哪怕崇祯皇帝压根就没明说,但是这种事情,谁都知道肯定是得了皇帝的旨意才会去做的。要不然,得罪江南乡绅,不想当官了么?可背后有皇帝站着,那就另说了。 此时,倪元璐就想到,皇帝该不会是为了配合马士英那边,让户部出面重新丈量土地这些事情吧? 这个事情要是顺顺当当地做下来了就还好,可万一有个什么反复,那是有替罪羊的!毕竟南京可不比凤阳,那里从开国以来就有的很多勋贵,还有地方乡绅,官宦世家,都不知道有多少! 这么庞大的势力,一旦皇帝这边退缩的话,反扑绝对是最为猛烈的。也就是马士英、阮大铖他们敢去碰这事…… 他这么想着,顿时就感觉自己出汗了。这个事情,实在有点危险,要不要上呢? 倪元璐正在想着呢,就听崇祯皇帝对他说道:“朕决定开卖福利彩票,所得资金就用于助学,设新学堂。这个事情,就由户部实施,其他人等,如果想做类似的事情,一律非法,抄家、流放!” 一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想得是自己用宫内的名义去售卖福利彩票。但是,他也明白,如果他真这么做的话,恐怕地方上都会群起而仿效。如果不同意的话,估计御史言官也会上奏,扯不完的嘴皮子。 他倒也没想过,要拿这个福利彩票的钱,用于补贴宫内。而是真得就想把这个钱用于新修学堂,让大明适龄儿童都能读书识字。 最终一番思考之后,崇祯皇帝还是决定,这个事情还是以朝廷的名义为好,杜绝个人名义参与,一律禁止。 反正这个事情,是他首创,让户部去执行的。由此带来的名声,自然是他的。 基于这种想法,崇祯皇帝才会在开年的第一天,就把户部尚书给叫到了文华殿。 此时,倪元璐一听崇祯皇帝一开口就说出了个新鲜的词,他便知道,这不是崇祯皇帝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和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有关。 心中好奇之下,他便连忙问道:“陛下,何为福利彩票?” 听皇帝这话的意思,好像这个什么福利彩票还很赚钱的意思,类似盐铁专卖那种,因此,个人要是从事这个的话,那就是抄家、流放! 崇祯皇帝就等着他问,因此,马上就对倪元璐解释道:“福利彩票,福利就是说明此种彩票乃是福利的性质,也就是用于修建学堂,让大明适龄儿童上学之用,专款专用!” 听到这里,倪元璐不由得点头,这个是做好事,可以有! 不过最为关键的,应该是这“彩票”二字,能来钱么?来多少钱?又怎么去做?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专注地听着。 只听崇祯皇帝继续对他介绍道:“而彩票,其实就是有彩头的票,也就是说,你花少量的钱买这个票,就有可能获得很大的彩头。” 听到这话,倪元璐便知道了,原来福利彩票是这个意思。 一旦他明白了之后,却是大失所望,当即摇头说道:“陛下,恕微臣直言,这种也就是小打小闹,不一定能赚钱吧,更不用说,做这事情获利所得,还要用于我大明朝的学堂,拱所有儿童读书识字,怕是杯水车薪也!” 为了弥补刚才被崇祯皇帝问而答不出的事情,他就详细给崇祯皇帝解释道:“陛下请看,这彩票的彩头,如果少的话,那买的人必然不多,也就赚不了钱;而如果彩头大的话,万一亏本怎么办?要是其中做手脚的话,一旦被人发现,朝廷威信何在?” 说到这里,他又怕惹得崇祯皇帝不高兴,就安慰他道:“然则陛下之用意,却是万民敬仰,微臣也是佩服万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崇祯皇帝最喜欢听到他们这种孤陋寡闻般地想法,如此,他说出来之后,才会让他们震惊。 因此,他压根就没有不高兴,当即微微一笑道:“倪卿此言差矣!如若此等福利彩票不赚钱,朕岂会召集卿来商议?” “……”倪元璐听得一愣,对哦,如果不行的话,皇帝不至于和自己说这个吧?最为关键的是,这可是和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有关,不大可能没用啊! 但是,自己应该说得也没错啊,那到底是什么地方,是自己没想到的呢? 他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略微带着一丝得意之色问道:“倪卿可知朕之科学一道上的分支,数学这个学问中还有一个细分支曰概率学么?” “……”倪元璐一听,不由得又是无语。自己天天忙得很,哪来时间去细看数学,那什么金融学都学不过来好不好! 不过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暗暗吃惊。听皇帝的这个意思,这个数学里面的这个什么概率学,竟然也能来钱? 之前的时候,他们自然已经知道,蒸汽机来自于物理学,由此发明出的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等等,都是非常赚钱的。还有那水泥其实也是。 而如今,如果皇帝这话没错的话,岂不是又有这个数学也能赚钱了! 由此看来,陛下这个科学,简直就是聚宝盆了! 这么想着,他便带着期待之色,连忙请教道:“陛下,这福利彩票还和概率学有关?” “当然!”崇祯皇帝被问得高兴,就笑呵呵地,很有耐心地解释道,“朕就给你简单解释一下吧,朕准备一组数据,从一开始到九,从中随机取出几个数字,如果卿事先选好的号就是这几个数字中的几个或者全部的话,就分别是各自不同的奖项。这个游戏,就是涉及到了概率,也就是可能性。完全可以事先算出来,能中奖的概率是多大。只要控制这个概率,有可能一次不赚钱,但是,次数多的话,就一定是赚钱的。并且赚钱的金额,取决于买福利彩票的人多还是人少!” 这个就是刘伟超给他设计的福利彩票方案,就是双色球的那种。至于刮刮卡那类,猫腻太多,不够服众。要想把这个福利彩票长久的运营下去,就要相对公正一点的才行,至少从理论上要公正。 不过,这种玩法,在大明朝以及以前,那是从来没有过的。倪元璐听了,其实还是有点疑惑的。但是,看着崇祯皇帝如此胸有成竹的意思,他就不敢质疑了。 因为有过好多次的事情已经证明,那些看着荒谬,不可能的事情,最终都被崇祯皇帝证明,有非凡的用途! 不说别的,就说一个烧火煮水,要换了以前,谁能想到就只是这,竟然能创造出了蒸汽机,并且能拉动那么重的车子! 此时的倪元璐,已经是有躺平的想法,反正你崇祯皇帝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了! 于是,他也不质疑,就只是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圣明,此法想必是极好的。只是不知,此事何时开始?” “当然是越早越好了!”崇祯皇帝一听,想也不想地说道。 赚钱的事情,还有想要拖延的么? 真是! 就听他交代倪元璐说道:“具体的做法,朕一会就给到卿。开奖的日子,就定在元宵节那天好了!第一次开奖,朕亲自到场!” 这才是正旦节后的第一天,离元宵节还早呢! 不过基于是第一次举行,要准备的时间长一点,也是应该的。 但关键是,元宵节不是休沐么?崇祯皇帝这个黑心皇帝,又要剥夺这休沐时间啊! 倪元璐也就是心中这么一想,当然没有真得在意,当即回奏道:“微臣遵旨!” 于是,崇祯皇帝便让内侍把他重新手写过的福利彩票方案给了倪元璐。 倪元璐打开,只是那么一看,顿时就吓了一跳道:“陛下,这……这怕是不行吧?” “有何不行?”崇祯皇帝就喜欢震惊这些臣子,看到他的表情,便心情愉快地问道。 倪元璐非常诧异地指着那份方案中的一处地方,也不管崇祯皇帝能不能看到,声音很大地说道:“五文钱买一张福利彩票,头奖竟然就高达一百两银子,哪有这等亏本买卖的啊?” 不要小看一百两银子,在明末的时候,这一百两银子能在京师买一套非常不错的四合院了。 换句话说,只要掏五文钱,就有可能会得到一套房子,这……这不就是亏大本的买卖了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54 火爆 , 崇祯皇帝看到倪元璐这么诧异,当即呵呵一笑道:“你放心,尽管去做起来就是!要是卿觉得很划算的话,也可以去买彩票的,多多益善!” 说到这里,他补充一句道:“买这个彩票,没有任何限制,任何人都可以买,并且可以买任何多的数量。或者说,朕希望买的人越多越好!不过为了避嫌,户部专门售卖彩票的人,不能参与!” 虽然崇祯皇帝说得这么有信心,但是,倪元璐感觉还是很不靠谱。想要说点什么,但是他又发现,他最多是凭想象说话,这就没有说服力。 算了,等做过一次,就知道这个事情到底是赚还是亏了! 于是,他便躬身领旨道:“微臣领旨!”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一下就吩咐道:“朕这边,也会让厂卫去宣传,让尽可能多的人买彩票。” 这个事情,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皇帝亲自交代的事情,倪元璐也不敢怠慢,连忙去忙这个事情了。 有现成的规则在,公告就很快贴出去了。京师的大街小巷,贴得到处都是。 顿时,这个布告很快就引起了京师百姓的注意。 “咦,福利彩票发行的告示,这是什么玩意?” “五文钱就能中一百两银子,这是疯了吧?这怎么可能?” “什么,五文钱能换一百两银子,骗人的吧?” “……” 不得不说,福利彩票的头等奖,真得是最大的宣传噱头。 五文钱才多少?也就买几个馒头而已!可是,一百两银子呢?够一家子用好些年了! 就说军户,大概是一两银子一个月,一年也才十二两,一百两的话,那就得不吃不喝卖命将近九年啊! 这巨大的金额差距,顿时就一下吸引了大部分京师百姓的眼球。 男女老少,互相之间遇到了,最多是说个正事之后,就立刻会谈起这个事情。 “听说了么?皇帝下旨,由户部主持售卖福利彩票。一张彩票才五文钱,可是,头奖有一百两银子这么多啊!” “哦,真得么?快说说,这个彩票是怎么回事?” “很简单的,就是两组一到九,红色框内,你从一到九中选五个数字,蓝色框内从一到九中选一个数字,如果全中,就是特等奖,一百两银子啊!” “等等,全中是什么意思?” “到了开奖时间之后,会由户部、都察院、东厂、西厂、锦衣卫以及宫里各派一人去一个玻璃罩里面选号,如果选出来的号,和你事先选中的号一样,就是特等奖啊!” “真得么?那我要是运气好的话,岂不是五文钱就能换回一百两银子了?” “那是当然!还有啊,就算运气不是特别好,红色数字只有四个是对的,蓝色一个是对的,那就是一等奖,也有五十两银子啊!” “这么好?那还有么?” “还有,红色数字中三个,蓝色数字也是对的话,那就是二等奖,也有十两银子呢!另外,还有个三等奖,红色数字只要中两个就可以,当然,蓝色数字也要中!这是三等奖,一两银子!” “哈哈,那我要求不高,就中个三等奖就可以了!哦,对了,还有一个问题,要是我中了两个特等奖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一样办啊,就按一张彩票中什么奖,就兑换什么奖!你要是刚好特等奖的彩票,你买了一百张,那就是一万两银子到手了!” “五钱银子,就是一万两,哇哇哇,好,好,这个可以有!” “……” 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他们是把目光一下就击中在奖金上面。 而对于那些要体面的人,比如说读书人来说,他们如果只是谈奖金的话,就太俗气了。 “陛下这是为了教化天下万民,还真是煞费苦心,连这种亏本买卖都想着去做了!” “可不是,万一要是被人中了特等奖,岂不是亏大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种用于修建学堂,让更多人能读书识字的好事,本公子是一定刚要参与的,绝对不是为了那几个赏银!” “对对对,没错,这可是圣人教导的,我们都是读书人,眼里怎么可能只有钱呢!” “……” 相对于这两个阶层来说,那些商人,就更精明一些了。 “王老板,你发现 没有,朝廷搞得这个福利彩票,最为关键的是,还是那个蓝色数字!” “没错,刘老板,我们一起合计合计,看看怎么买这个彩票,才能赚钱!至少要让头奖的希望更大一些!” “……” 虽然有很多聪明人能知道,朝廷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但是万一呢,万一自己要是中了头奖呢?就算没中,也只是五文钱的事情,损失也不大,就当做个好事了! 如此种种的想法,在厂卫的暗中鼓动下,几乎很多人都在期待,可以买彩票的那一天。 户部尚书倪元璐这边,崇祯十七年上班后第一天开始,就在忙这个事情,也很是忙碌。大概用了足足三天时间,才算是把这个事情准备好了。 这还多亏了崇祯皇帝给他的方案,每一步要做什么,都已经是写好在那里,不需要他再去想的。 在明朝这个时候的彩票,当然不能和后世时候一样,因为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视等等。 因此,刘伟超给崇祯皇帝设计的方案,灵感是来自于一部tvb的电视剧《义海豪情之巾帼英雄》,那里面有一段剧情,就是主人公刘醒去买白鸽票,被排骨造假,然后彩票点是要核对,防止造假的! 这没有互联网和电视的时代,彩票的发售核对工作就会繁琐一些,但是这是绝对赚钱的生意,却是没错的。 这不,发行彩票的这一天,户部衙门这边,在院墙一侧,开了十个窗口的地方,一大早就排起了十条长龙。 这春节期间,京师的天气绝对是很冷的。这一天,虽然没下雪,可依旧是滴水成冰的。 然而,排队人的热情,简直就能融化冰雪。互相之间,一个个都是笑呵呵的,说声过年好,道一声来个头奖。 “呀,老王头,你也来了啊?准备买几张福利彩票?” “不多,就买个三张,随便意思下。” “才三张啊,怕是你自己偷偷买的吧?你看我家,都商量好了,就买个十张!” “……” 另外一边,有的人呢,这彩票还没买呢,就在畅想了! “牛老哥,你要是中了特等奖,该要请客吧?” “那是,绝对的,肯定请客!你呢?” “我要是中了特等奖,得换个好点的房子!” “……” 甚至都还有极端的例子,排队的人群中,正在一边聊着一边等着。结果,就见到队伍中忽然传出吵架的声音,然后有两个人开始扭打了起来。 户部这边维持秩序的衙役一见,连忙跑过去喝斥,就那么一问,便不由得哭笑不得。 你道是如何? 原来这两人是兄弟,还在排队,都没买到福利彩票那,就开始聊万一中了特等奖该怎么花?结果意见不一致,聊着聊着就变成了争吵,争吵到后面就变成了吵架! 被衙役一顿批,也被周边的一阵哄笑,这个闹剧就算是无疾而终了。 总的来说,排队买福利彩票的,终归还是和谐的。有的人,甚至还互相参谋一下选号,当然,也有的人,就怕别人知道他想选什么。 买彩票的过程也很简单,一窗口那都有空白的彩票,自个去拿了之后,选好了号码,再去交钱留底,彩票就算是买好了。 或许是太过热情了,超出了倪元璐的预计。第一次准备的福利彩票,不到一天时间就售卖一空了。uu看书www.uukanshu.com 于是,他赶紧让手下加印彩票!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很好理解。 在这大明朝,京师和南京是最大的两座城市,人口高达百万之多。 并且京师可是天下有钱人聚集的地方,就算是平头老百姓,那也比别的地方的老百姓有钱。 这个福利彩票,第一次让人觉得新鲜,不但可能会中大奖,买彩票的名声还很好听,福利彩票,修建学堂,给天下适龄儿童读书识字的,这可是好事! 就这么的,这买彩票的势头自然就很强劲了。 这种双色数字售卖,后面开奖的好处就是,不怕买,买的人越多越好! 销售了大概三天不到,时间就到了元宵节了。 大明的元宵节是从正月十一开始放假的,倪元璐就有点苦逼,还要加班,准备开奖仪式。 这一天,还下大雪。 虽然不是鹅毛般的大雪,但是终归是在下雪的。 一 般情况下,这种天气,也很少人出门,躲在家里不暖和吗! 可是这一次,午门外,还没到中午时间呢,就已经人山人海了。 当然了,这些人都是买了福利彩票的人,哪怕朝廷告示上说了,开奖结果会贴布告,有一个月的兑换时间。可是,他们依旧还是到现场来了。 等到中午时分,钟鼓楼的钟声响起,随后,崇祯皇帝便大驾光临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55 开奖 这第一次销售的福利彩票,百姓购买的热情,超出了崇祯皇帝的预估,让他很是高兴。 原本他预估,京师百万多人,按照十万人会购买彩票来算,一个人出五文钱,那就是五百两银子的销售额,除去成本之外的利润,至少有一百两以上。这第一次,就能购买一套大的宅子改建为学堂了。 第二次再售卖彩票的收入,就能给老师薪水,给上学的适龄儿童免费书费和餐费等等。 再后面的收入,就能辐射京畿之地,慢慢地都建立起来。 只要这一套方法行之有效,那么两京十三省的省府,都可以有样学样,进行福利彩票的销售以便让本省会的适龄儿童都能有书读。再慢慢地辐射到本省的其他地方,包括州县一级的学堂经费也都能有了。 但是这一次的彩票售卖,根据户部尚书倪元璐的奏报,人数不及预期,可基本上没有人只是买一张福利彩票的。销售彩票的总金额,竟然达到了五千两之多。 有关这福利彩票的中奖概率,他没有给倪元璐说,不过这个数据是早就有的。 三等奖,是红色数字要中两个,蓝色数字中一个,能中奖的概率是648分之一;如果按照648份必中一份来算的话,金额就是3240文,而奖项是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文;就是三倍的差距。 二等奖,是红色数字要中三个,蓝色数字中一个,能中奖的概率是4536分之一;如果按照4536份必中一份来算的话,金额就是22680文,而奖项是十两银子,也就是10000文;就是二倍多的差距。 一等奖,是红色数字要中四个,蓝色数字中一个,能中奖的概率是27216分之一;如果按照27216份必中一份来算的话,金额就是136080文,而奖项是五十两银子,也就是50000文;就是二倍多的差距。 至于特等奖,是红色数字要中五个,蓝色数字中一个,能中奖的概率是136080分之一;如果按照136080份必中一份来算的话,金额就是680400文,而奖项是一百两银子,也就是100000文;就是六倍多的差距。 从概率上来说,销售这个福利彩票,去除成本之外,至少能赚一半。销售额是五千两的话,那就能赚两千五百两,这个就远超崇祯皇帝的预估了。 不要听着两千五百两好像很多的样子,事实上,相对这个时候的物价,真得已经能买很多东西了。 之前和刘伟超有一次视频聊天的时候,听到刘伟超说他们那边拍得电视电影演古代的那种,吃个饭什么的,随手就拍出一锭银子,喊着老板,来盘牛肉之类的剧情,让崇祯皇帝都笑掉牙了。 首先,一两银子就能买很多东西了,比如鹅一只值钱500余文;鸭一只值钱200余文;鸡一只值钱200余文;猪肉每斤值钱40余文;羊肉每斤值钱40余文等等。 其次,牛肉是不可能随处可见的,因为牛是受朝廷保护的,除非得到官府确认,不得不杀的牛才能卖。 再说回来,如果这次有两千五百两收入的话,大概率能一次性搞定京师这边适龄儿童读书的事情了。 因此,崇祯皇帝又岂会不欢喜,不积极做这个事情。 这个时候,他都庆幸自己选了这种方案。因为当时刘伟超也曾提过,还有一种销售福利彩票的方法,是属于稳赚不赔的。就是直接从售卖彩票所得中拿出多少,剩下的再去掉成本算做发奖金用的。多了多发,少了少发。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的话,崇祯皇帝当时就觉得,如果是他,听到这种方式,估计就不会掏这个钱了,万一没人买呢,或者买的人少了,奖金才一点点,能勾起兴趣就怪了! 当然,如果等到这个福利彩票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后,再采用这第二种方式,倒也是可以的。因为只要销售额能上去,那奖金也可能会非常高。 此时,崇祯皇帝迎着寒风,出现在午门城楼上。底下的文武百官,包括那些来看开奖的百姓,全都山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天下太平的到来,这日子一天天地好过起来,大部分百姓,都是这么衷心希望如同口号一样,让当今天子万万岁,那大明的日子也就能越过越好了。 由此,这个山呼万岁的声音,就格外地响亮。 崇祯皇帝那是精神抖擞,也不废话,当即吩咐户部尚书倪元璐道:“开奖仪式,开始吧!” “微臣领旨!”倪元璐听了,带着期待,又有点忐忑之心回应道。 随后,两名户部的衙役,搬了一个玻璃缸到午门楼下,靠近外侧,围观百姓的前面。 就见这个玻璃缸,是一分为二的,一边是蓝色的数字球,另外一边是红色的数字球。 另外,这个玻璃缸,除了整对围观百姓这一面是透明的之外,其他几面,全都是用纸糊住,看不到玻璃缸里面的。上面有一个孔,刚好够一只手伸下去摸球的。 围观的百姓,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什么球从里面被摸出来,那就是什么数字了! 这第一次开奖,倪元璐身为户部尚书,自然是亲自坐镇,毕竟上面还有崇祯皇帝看着的。 等到玻璃缸摆好之后,户部、都察院、东厂、西厂、锦衣卫以及宫里宦官各一人,走到了玻璃缸的后方。 围观百姓都知道,按照事先的公告,这些不同衙门的人,每个人就抽取一个球,也就是一个数字,最终组合成本次开奖的号码。 户部这边,那是安排了一个衙役,专门敲锣的。 在倪元璐的授意之下,那个衙役便用力一敲铜锣,发出很大的一声响:“铛!” 等到铜锣声响完,他带着兴奋之意,大声喊道:“户部代表上前,抽取红色球一个!” 毕竟是户部衙门这边的活动,这个开场就让给了户部。 户部衙门的人,是一个主事,根据事先交代的规定,当即上前,走到玻璃缸前站定,然后转身,背对着玻璃缸。 另外有一个站在玻璃缸边上的户部衙役,便上前端起玻璃缸,用力摇晃了起来,摇得那里面的球骨碌碌乱滚。 围观的百姓,不管看得清,还是看不清,全都盯着那个玻璃缸。 那户部衙役摇了一会之后,便按原来的摆放方式放下了玻璃缸。 然后拿着铜锣的那衙役,又是敲了下锣,大声喊道:“取球喽!” 随着这一喊声,那名准备的户部主事,便往后伸手,伸到那玻璃缸里面去取球。 他倒也没有耽搁,摸到的第一个球,他就拿了出来。整个过程,围观的百姓都能看到。 这个球一拿出来,他就伸手举高,亮出这个球上的数字。近处的人,都能看清,不过远了,自然就看不清了。 不过没关系,那敲锣的户部衙役又是一声敲锣响,然后高声喊道:“红色球,数字3。” 他这一喊完,顿时,午门广场上,一下就“嗡嗡嗡”了起来。 那些圈中了红色3的,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就仿佛已经中了特等奖一样;而那些没有圈红色3的,那就一个个“唉”地一声,特等奖没了! 不过还有一等奖在等着,他们倒也没有多沮丧,连忙紧盯着开奖那边,等着下一个数字的公布。 午门楼上,崇祯皇帝其实也紧张啊! 不是说他也买彩票了,更不是说,他在意自己会不会中特等奖什么的。一百两银子,对他来说肯定不会多欣喜的。 他之所以紧张,是怕这开奖的结果,出现好多的特等奖。不过更紧张的是,他怕这开奖的结果,没有几个人中奖。 不要说特等奖,就是一等奖都没,那第一次的开奖结果,必然会影响后面的彩票售卖了。 因此,要他来选的话,他宁可多几个特等奖开出来,也好过没有特等奖开出来。 为此,他是打算作弊的。 怎么作弊? 身为皇帝,就很简单。拿一张空白彩票,就等着开奖结果。 如果开奖结果是没有特等奖的话,他立刻让人现场圈个特等奖出来,至于底票,这第一期的底票就是崇祯皇帝自己保管着的,第二期开始才会给户部、都察院和厂卫共同保管。 当然了,如果有的选的话,他还是不想这么做的。 甚至他都想到了,怎么防范福利彩票到了地方之后,如何防止这种作弊事情的发生。 此时,在午门楼下,随着一声声的锣响,都察院、东厂、西厂、锦衣卫的代表,都分别抽出了红色的数字,分别为5,6,8,1;至此,红色球的数字,就都出来了。 官场上的百姓,看到的,听到的那些,就都忙着核实自己圈出来的数字。随着一个个数字的公布,有高兴的,有沮丧的,反正都有。 “哈哈,好了,好了,中了两个红色球,至少三等奖有希望了!” “祖宗保佑,我中了四个红色球啊,哈哈!” “完了,完了,二十文钱扔水里了,我这手,怎么就这么背呢!” “……” 崇祯皇帝这边,则有专门的人在给他禀告。因为根据留底的统计,他这边就能第一时间知道,有多少人中了几个球这些信息。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56 干什么的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第二次再售卖彩票的收入,就能给老师薪水,给上学的适龄儿童免费书费和餐费等等。 再后面的收入,就能辐射京畿之地,慢慢地都建立起来。 只要这一套方法行之有效,那么两京十三省的省府,都可以有样学样,进行福利彩票的销售以便让本省会的适龄儿童都能有书读。再慢慢地辐射到本省的其他地方,包括州县一级的学堂经费也都能有了。 但是这一次的彩票售卖,根据户部尚书倪元璐的奏报,人数不及预期,可基本上没有人只是买一张福利彩票的。销售彩票的总金额,竟然达到了五千两之多。 有关这福利彩票的中奖概率,他没有给倪元璐说,不过这个数据是早就有的。 三等奖,是红色数字要中两个,蓝色数字中一个,能中奖的概率是648分之一;如果按照648份必中一份来算的话,金额就是3240文,而奖项是一两银子,也就是1000文;就是三倍的差距。 二等奖,是红色数字要中三个,蓝色数字中一个,能中奖的概率是4536分之一;如果按照4536份必中一份来算的话,金额就是22680文,而奖项是十两银子,也就是10000文;就是二倍多的差距。 一等奖,是红色数字要中四个,蓝色数字中一个,能中奖的概率是27216分之一;如果按照27216份必中一份来算的话,金额就是136080文,而奖项是五十两银子,也就是50000文;就是二倍多的差距。 至于特等奖,是红色数字要中五个,蓝色数字中一个,能中奖的概率是136080分之一;如果按照136080份必中一份来算的话,金额就是680400文,而奖项是一百两银子,也就是100000文;就是六倍多的差距。 从概率上来说,销售这个福利彩票,去除成本之外,至少能赚一半。销售额是五千两的话,那就能赚两千五百两,这个就远超崇祯皇帝的预估了。 不要听着两千五百两好像很多的样子,事实上,相对这个时候的物价,真得已经能买很多东西了。 之前和刘伟超有一次视频聊天的时候,听到刘伟超说他们那边拍得电视电影演古代的那种,吃个饭什么的,随手就拍出一锭银子,喊着老板,来盘牛肉之类的剧情,让崇祯皇帝都笑掉牙了。 首先,一两银子就能买很多东西了,比如鹅一只值钱500余文;鸭一只值钱200余文;鸡一只值钱200余文;猪肉每斤值钱40余文;羊肉每斤值钱40余文等等。 其次,牛肉是不可能随处可见的,因为牛是受朝廷保护的,除非得到官府确认,不得不杀的牛才能卖。 再说回来,如果这次有两千五百两收入的话,大概率能一次性搞定京师这边适龄儿童读书的事情了。 因此,崇祯皇帝又岂会不欢喜,不积极做这个事情。 这个时候,他都庆幸自己选了这种方案。因为当时刘伟超也曾提过,还有一种销售福利彩票的方法,是属于稳赚不赔的。就是直接从售卖彩票所得中拿出多少,剩下的再去掉成本算做发奖金用的。多了多发,少了少发。 如果采用这种方式的话,崇祯皇帝当时就觉得,如果是他,听到这种方式,估计就不会掏这个钱了,万一没人买呢,或者买的人少了,奖金才一点点,能勾起兴趣就怪了! 当然,如果等到这个福利彩票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后,再采用这第二种方式,倒也是可以的。因为只要销售额能上去,那奖金也可能会非常高。 此时,崇祯皇帝迎着寒风,出现在午门城楼上。底下的文武百官,包括那些来看开奖的百姓,全都山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天下太平的到来,这日子一天天地好过起来,大部分百姓,都是这么衷心希望如同口号一样,让当今天子万万岁,那大明的日子也就能越过越好了。 由此,这个山呼万岁的声音,就格外地响亮。 崇祯皇帝那是精神抖擞,也不废话,当即吩咐户部尚书倪元璐道:“开奖仪式,开始吧!” “微臣领旨!”倪元璐听了,带着期待,又有点忐忑之心回应道。 随后,两名户部的衙役,搬了一个玻璃缸到午门楼下,靠近外侧,围观百姓的前面。 就见这个玻璃缸,是一分为二的,一边是蓝色的数字球,另外一边是红色的数字球。 另外,这个玻璃缸,除了整对围观百姓这一面是透明的之外,其他几面,全都是用纸糊住,看不到玻璃缸里面的。上面有一个孔,刚好够一只手伸下去摸球的。 围观的百姓,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什么球从里面被摸出来,那就是什么数字了! 这第一次开奖,倪元璐身为户部尚书,自然是亲自坐镇,毕竟上面还有崇祯皇帝看着的。 等到玻璃缸摆好之后,户部、都察院、东厂、西厂、锦衣卫以及宫里宦官各一人,走到了玻璃缸的后方。 围观百姓都知道,按照事先的公告,这些不同衙门的人,每个人就抽取一个球,也就是一个数字,最终组合成本次开奖的号码。 户部这边,那是安排了一个衙役,专门敲锣的。 在倪元璐的授意之下,那个衙役便用力一敲铜锣,发出很大的一声响:“铛!” 谷</span>  等到铜锣声响完,他带着兴奋之意,大声喊道:“户部代表上前,抽取红色球一个!” 毕竟是户部衙门这边的活动,这个开场就让给了户部。 户部衙门的人,是一个主事,根据事先交代的规定,当即上前,走到玻璃缸前站定,然后转身,背对着玻璃缸。 另外有一个站在玻璃缸边上的户部衙役,便上前端起玻璃缸,用力摇晃了起来,摇得那里面的球骨碌碌乱滚。 围观的百姓,不管看得清,还是看不清,全都盯着那个玻璃缸。 那户部衙役摇了一会之后,便按原来的摆放方式放下了玻璃缸。 然后拿着铜锣的那衙役,又是敲了下锣,大声喊道:“取球喽!” 随着这一喊声,那名准备的户部主事,便往后伸手,伸到那玻璃缸里面去取球。 他倒也没有耽搁,摸到的第一个球,他就拿了出来。整个过程,围观的百姓都能看到。 这个球一拿出来,他就伸手举高,亮出这个球上的数字。近处的人,都能看清,不过远了,自然就看不清了。 不过没关系,那敲锣的户部衙役又是一声敲锣响,然后高声喊道:“红色球,数字3。” 他这一喊完,顿时,午门广场上,一下就“嗡嗡嗡”了起来。 那些圈中了红色3的,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就仿佛已经中了特等奖一样;而那些没有圈红色3的,那就一个个“唉”地一声,特等奖没了! 不过还有一等奖在等着,他们倒也没有多沮丧,连忙紧盯着开奖那边,等着下一个数字的公布。 午门楼上,崇祯皇帝其实也紧张啊! 不是说他也买彩票了,更不是说,他在意自己会不会中特等奖什么的。一百两银子,对他来说肯定不会多欣喜的。 他之所以紧张,是怕这开奖的结果,出现好多的特等奖。不过更紧张的是,他怕这开奖的结果,没有几个人中奖。 不要说特等奖,就是一等奖都没,那第一次的开奖结果,必然会影响后面的彩票售卖了。 因此,要他来选的话,他宁可多几个特等奖开出来,也好过没有特等奖开出来。 为此,他是打算作弊的。 怎么作弊? 身为皇帝,就很简单。拿一张空白彩票,就等着开奖结果。 如果开奖结果是没有特等奖的话,他立刻让人现场圈个特等奖出来,至于底票,这第一期的底票就是崇祯皇帝自己保管着的,第二期开始才会给户部、都察院和厂卫共同保管。 当然了,如果有的选的话,他还是不想这么做的。 甚至他都想到了,怎么防范福利彩票到了地方之后,如何防止这种作弊事情的发生。 此时,在午门楼下,随着一声声的锣响,都察院、东厂、西厂、锦衣卫的代表,都分别抽出了红色的数字,分别为5,6,8,1;至此,红色球的数字,就都出来了。 官场上的百姓,看到的,听到的那些,就都忙着核实自己圈出来的数字。随着一个个数字的公布,有高兴的,有沮丧的,反正都有。 “哈哈,好了,好了,中了两个红色球,至少三等奖有希望了!” “祖宗保佑,我中了四个红色球啊,哈哈!” “完了,完了,二十文钱扔水里了,我大是大非电饭锅电饭锅双缝干涉发公司这手,怎么就这么背呢!” “……” 崇祯皇帝这边,则有专门的人在给他禀告。因为根据留底的统计,他这边就能第一时间知道,有多少人中了几个球这些信息。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57 一个神话 ,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对王老五和蔼地说道:“朕这里有个处置夜香的法子,循环一体式的,比你如今处置夜香的法子要好很多,最为关键的是,能赚更多钱,你愿意要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其实也和这个收夜香的王老五一样,都是穷光蛋,非常想有钱的那种。 因此,他知道,怎么说,能让这个王老五当他的小白鼠! 果然,王老五本来还是战战兢兢着的,一听能让他赚更多的钱,那表情就立刻变得惊喜起来,连忙跪下磕头,连连说道:“愿意,愿意!” “好!”崇祯皇帝很满意,便对他说道:“你且先去户部兑换了奖金,朕回头会派人去,教你怎么做!” 说完之后,他又转头看向王承恩说道:“大伴,派个人跟着他,看看他住的地方。”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听,连忙答应一声,然后转头对王老五笑着说道,“你还真是祖坟里冒青烟了,竟然得陛下指点生财之道!” 还真别说,这种机会,绝对会把别人羡慕死的。 王老五已经激动地说不出话来,连连磕头。 随后,崇祯皇帝就没有再在午门楼上喝西北风的必要,便摆驾回去了。 至于王老五,则由一名宦官带着,下了城头,重新回到午门广场。 这是第一次福利彩票的兑奖,按照崇祯皇帝事先的吩咐,绝对是要办得隆重一些的。 由户部尚书倪元璐亲自出面,为王老五兑奖。不但如此,还给他戴了一朵大红花,骑了一匹马,派了几个人,吹吹打打地,送他回家。 一时之间,好不风光。 甚至那些不稀罕一百两银子的有钱人,听到他竟然如此出风头之后,都是羡慕地不行。 “这是何德何能,竟然如同状元一样游街夸功,这……这是夸那门子功啊?” “还真别说,虽然不如状元那样隆重,却也仿了个七八成像!真是最威风的一天了,凭啥啊!” “凭啥?这是气运吧!大运气加身,夸上一夸,似乎也没什么!” “关键是陛下都接见了他,要是表现好一点,岂不是在陛下那边留下不错的印象?” “对哦,要是中了这特等奖,陛下召见的话,那无论如何都要中一回特等奖才行了!” “怎么中?难不成是你想中就能中的?这要运气!” “笨,谁要是中了,不就是一百两银子么?我出两百两买他的特等奖彩票,行不行?” “那可不一定,人家说不定也想着有个面圣的机会呢?” “那本公子就把所有号都给买了,总能把特等奖给买到手吧?” “咦,这个主意不错啊,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钱?” “那不简单,回去让账房算算看就是了!” “……” 还真别说,就如今的这个福利彩票的销售规则,一个特等奖,如果必中的话,就是六百八十多两银子。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大钱。可对大明有些有钱人家来说,人家还真愿意拿出这个钱来换一个面圣的机会。 只是很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崇祯皇帝也就这第一次兴致很高,所以就到现场了。开奖情况又顺利,就亲自接见了这个特等奖的幸运儿。 当然,崇祯皇帝也是不知道自己接见一次能赚钱,要不然他被钱给逼急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卖和他见面的机会了。甚至还可以明码标价,见面一次多少钱,见面多少时间多少钱,和皇帝一起吃个饭多少钱等等。 指不定崇祯皇帝能用这种方式,赚个一笔救命钱! 如果嫌人多麻烦的话,也可以用拍卖的方式,对吧! 如今,这开奖完毕,户部的开奖布告便贴了出来。与此同时,有关王老五的传奇,也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流传开来了。 可以说,崇祯十七年的这个元宵节,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这福利彩票的事了。 “听说了么?那个叫王老五的,就买了一张福利彩票啊,只是花了五文钱,竟然就中了特等奖!” “他的运气也太好了,五文钱换回了一百两银子啊!” “错,他的好运气,可不是银子来衡量的啊!他中了特等奖,得到了面圣的机会,并且最关键的是,你知道是什么么?” “什么?快说!” “据说他还得到了陛下的指点,要发财了!” “什么意思?他不就是个收夜香的么?陛下还能指点这?” “不知道,反正听说当时陛下的心情很好,就给他指点了,说有个比他原本收夜香的方式更赚钱的法子!” “这……陛下这是什么都懂?” “那可不,陛下是真龙天子,又有太祖皇帝显灵指点过的,如今那些稀奇又好用,还能赚大钱的机会,都是陛下的脑子里出来的呢!” “这么说来,这个什么王老五还真是走了狗屎运了啊,这么好的运气!” “可不是!我在想,是不是和屎打交道多了,否极泰来,就有了这么好的运气?” “怎么,难不成你要学一学?” “……” 一时之间,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嫉妒王老五了。而王老五这个名字,从原本没几个人知道的,一下传遍了京师,几乎是家喻户晓,甚至连深闺里的黄花大闺女都知道了! 在后世的时候,中大奖,那都是遮遮掩掩的,普通人压根不知道是谁中了大奖。 可大明朝的这一次,却是完全相反。 当然,普通情况下的,肯定会有亲戚朋友上门借钱的;说不定还有其他人去打那一百两银子的主意。 但是,王老五这个情况可不同。 他不但面圣过,并且还有宦官跟着他一起回去,据说回头陛下还要指点他什么。 有这一层在,谁还敢打王老五的主意! 这中了特等奖所带来的变化,自然也是很大的。 比如,原本不受人待见的王老五,见了他都要捏鼻子的那些,再见到王老五,那是不知道有多亲切了,远远地就“王老爷,王老爷”地喊上了。 王老五去买身体面的衣服换换,毕竟回头还要和宫里的人打交道,总不能穿原来的那一身,结果裁缝店的掌柜,都抢着让他去自个店里买,甚至到了不要钱送的程度。 商家终归是精明的,他们不亏,不但能占下王老五的运气,还能宣传说王老五,特等奖的得主,都在他们店买衣裳,满屋地,都是运气! 王老五都是老男人了,也没人瞧得上他,孤苦一个,可如今,那上门说媒的,都要踏破门槛了,门口必须要排队的那种了。 总之,王老五因为一张福利彩票,改变了他的命运,被京师百姓所念叨,成为了京师的一个神话! 这些情况,被户部尚书倪元璐知道,便立刻安排人,加大力度去传播,由此,也让他对第二期的彩票销售有了更大的期待。 按照崇祯皇帝的规定,是半个月一次。 他总结了第一次销售这个福利彩票的经验奏章之后,上报崇祯皇帝,得到批示之后,便能进行第二次的销售了,这是事先说好的。 因为这个福利彩票的销售,还要推广到两京十三省的省会,销售所得要用于新建学堂,招募适龄学童,聘请先生,教授学童读书识字,这一整套的事情,都要在京师先实际运作之后的。 而崇祯皇帝呢,也在忙,要兑现给王老五的承诺。 这不,他从午门楼回去之后,趁着兴致所在,就掏出手机联系起刘伟超来了。 不过有点遗憾的是,刘伟超并没有马上接,而是等了大约半个时辰之久后,刘伟超那边才给他回过来。 视频一接通,就见刘伟超有点不好意思地对他说道:“真是不好意思,刚才一直在打电话,没注意到视频通讯请求,挂了之后才发现!”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呵呵一笑道:“朕还以为能沾点运气呢,结果没想到,这运气竟然是朕给你发起视频通讯的时候,你刚好打电话了!” “啊?”刘伟超听了,当即摇头道,“不是,你视频通讯的时候,我已经打了好一会了,不是刚打电话。”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有点意外地说道,“是出了什么事了么?” 打这么长的电话,肯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并且很可能是难题,难以解决的那种,要不然,肯定花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刘伟超听到他这话,稍微愣了下,又是摇摇头道:“这大过年的,能出什么事情!” “那你是为何事打如此之长的电话?”崇祯皇帝一听,就有点想不明白了,不解地问道。 刘伟超听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就是和张娟随便聊聊而已,她妈叫她了,才挂了的。”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非常震惊。 张娟是谁,他是知道的。 不就是个女人么,竟然要打这么长时间的电话,有那么多的话可以说的? 说实话,崇祯皇帝是有点想不明白的。 不过女人的事情,他终归是不怎么关心的,心中有事,就连忙补上“哦”地一声,然后就说正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58 朝闻道夕死可矣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其实也和这个收夜香的王老五一样,都是穷光蛋,非常想有钱的那种。 因此,他知道,怎么说,能让这个王老五当他的小白鼠! 果然,王老五本来还是战战兢兢着的,一听能让他赚更多的钱,那表情就立刻变得惊喜起来,连忙跪下磕头,连连说道:“愿意,愿意!” “好!”崇祯皇帝很满意,便对他说道:“你且先去户部兑换了奖金,朕回头会派人去,教你怎么做!” 说完之后,他又转头看向王承恩说道:“大伴,派个人跟着他,看看他住的地方。”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听,连忙答应一声,然后转头对王老五笑着说道,“你还真是祖坟里冒青烟了,竟然得陛下指点生财之道!” 还真别说,这种机会,绝对会把别人羡慕死的。 王老五已经激动地说不出话来,连连磕头。 随后,崇祯皇帝就没有再在午门楼上喝西北风的必要,便摆驾回去了。 至于王老五,则由一名宦官带着,下了城头,重新回到午门广场。 这是第一次福利彩票的兑奖,按照崇祯皇帝事先的吩咐,绝对是要办得隆重一些的。 由户部尚书倪元璐亲自出面,为王老五兑奖。不但如此,还给他戴了一朵大红花,骑了一匹马,派了几个人,吹吹打打地,送他回家。 一时之间,好不风光。 甚至那些不稀罕一百两银子的有钱人,听到他竟然如此出风头之后,都是羡慕地不行。 “这是何德何能,竟然如同状元一样游街夸功,这……这是夸那门子功啊?” “还真别说,虽然不如状元那样隆重,却也仿了个七八成像!真是最威风的一天了,凭啥啊!” “凭啥?这是气运吧!大运气加身,夸上一夸,似乎也没什么!” “关键是陛下都接见了他,要是表现好一点,岂不是在陛下那边留下不错的印象?” “对哦,要是中了这特等奖,陛下召见的话,那无论如何都要中一回特等奖才行了!” “怎么中?难不成是你想中就能中的?这要运气!” “笨,谁要是中了,不就是一百两银子么?我出两百两买他的特等奖彩票,行不行?” “那可不一定,人家说不定也想着有个面圣的机会呢?” “那本公子就把所有号都给买了,总能把特等奖给买到手吧?” “咦,这个主意不错啊,就是不知道要多少钱?” “那不简单,回去让账房算算看就是了!” “……” 还真别说,就如今的这个福利彩票的销售规则,一个特等奖,如果必中的话,就是六百八十多两银子。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一笔大钱。可对大明有些有钱人家来说,人家还真愿意拿出这个钱来换一个面圣的机会。 只是很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崇祯皇帝也就这第一次兴致很高,所以就到现场了。开奖情况又顺利,就亲自接见了这个特等奖的幸运儿。 当然,崇祯皇帝也是不知道自己接见一次能赚钱,要不然他被钱给逼急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卖和他见面的机会了。甚至还可以明码标价,见面一次多少钱,见面多少时间多少钱,和皇帝一起吃个饭多少钱等等。 指不定崇祯皇帝能用这种方式,赚个一笔救命钱! 如果嫌人多麻烦的话,也可以用拍卖的方式,对吧! 如今,这开奖完毕,户部的开奖布告便贴了出来。与此同时,有关王老五的传奇,也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流传开来了。 可以说,崇祯十七年的这个元宵节,最热门的话题,就是这福利彩票的事了。 “听说了么?那个叫王老五的,就买了一张福利彩票啊,只是花了五文钱,竟然就中了特等奖!” “他的运气也太好了,五文钱换回了一百两银子啊!” “错,他的好运气,可不是银子来衡量的啊!他中了特等奖,得到了面圣的机会,并且最关键的是,你知道是什么么?” “什么?快说!” “据说他还得到了陛下的指点,要发财了!” “什么意思?他不就是个收夜香的么?陛下还能指点这?” “不知道,反正听说当时陛下的心情很好,就给他指点了,说有个比他原本收夜香的方式更赚钱的法子!” 谷</span>  “这……陛下这是什么都懂?” “那可不,陛下是真龙天子,又有太祖皇帝显灵指点过的,如今那些稀奇又好用,还能赚大钱的机会,都是陛下的脑子里出来的呢!” “这么说来,这个什么王老五还真是走了狗屎运了啊,这么好的运气!” “可不是!我在想,是不是和屎打交道多了,否极泰来,就有了这么好的运气?” “怎么,难不成你要学一学?” “……” 一时之间,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嫉妒王老五了。而王老五这个名字,从原本没几个人知道的,一下传遍了京师,几乎是家喻户晓,甚至连深闺里的黄花大闺女都知道了! 在后世的时候,中大奖,那都是遮遮掩掩的,普通人压根不知道是谁中了大奖。 可大明朝的这一次,却是完全相反。 当然,普通情况下的,肯定会有亲戚朋友上门借钱的;说不定还有其他人去打那一百两银子的主意。 但是,王老五这个情况可不同。 他不但面圣过,并且还有宦官跟着他一起回去,据说回头陛下还要指点他什么。 有这一层在,谁还敢打王老五的主意! 这中了特等奖所带来的变化,自然也是很大的。 比如,原本不受人待见的王老五,见了他都要捏鼻子的那些,再见到王老五,那是不知道有多亲切了,远远地就“王老爷,王老爷”地喊上了。 王老五去买身体面的衣服换换,毕竟回头还要和宫里的人打交道,总不能穿原来的那一身,结果裁缝店的掌柜,都抢着让他去自个店里买,甚至到了不要钱送的程度。 商家终归是精明的,他们不亏,不但能占下王老五的运气,还能宣传说王老五,特等奖的得主,都在他们店买衣裳,满屋地,都是运气! 王老五都是老男人了,也没人瞧得上他,孤苦一个,可如今,那上门说媒的,都要踏破门槛了,门口必须要排队的那种了。 总之,王老五因为一张福利彩票,改变了他的命运,被京师百姓所念叨,成为了京师的一个神话! 这些情况,被户部尚书倪元璐知道,便立刻安排人,加大力度去传播,由此,也让他对第二期的彩票销售有了更大的期待。 按照崇祯皇帝的规定,是半个月一次。 他总结了第一次销售这个福利彩票的经验奏章之后,上报崇祯皇帝,得到批示之后,便能进行第二次的销售了,这是事先说好的。 因为这个福利彩票的销售,还要推广到两京十三省的省会,销售所得要用于新建学堂,招募适龄学童,聘请先生,教授学童读书识字,这一整套的事情,都要在京师先实际运作之后的。 而崇祯皇帝呢,也在忙,要兑现给王老五的承诺。 这不,他从午门楼回去之后,趁着兴致所在,就掏出手机联系起刘伟超来了。 不过有点遗憾的是,刘伟超并没有马上接,而是等了大约半个时辰之久后,刘伟超那边才给他回过来。 视频一接通,就见刘伟超有点不好意思地对他说道:“真是不好意思,刚才一直在打电话,没注意到视频通讯请求,挂了之后才发现!”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呵呵一笑道:“朕还以为能沾点运气呢,结果没想到,这运气竟然是朕给你发起视频通讯的时候,你刚好打电话了!” “啊?”刘伟超听了,当即摇头道,“不是,你视频通讯的时候,我已经打了好一会了,不是刚打电话。”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有点意外地说道,“是出了什么事了么?” 打这么长的电话,肯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并且很可能是难题,难以解决的那种,要不然,肯定花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刘伟超听到他这话,稍微愣了下,又是摇摇头道:“这大过年的,能出什么事情!” “那你是为何事打如此之长的电话?”崇祯皇帝一听,就有点想不明白了,不解地问道。 刘伟超听了,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就是和张娟随便聊聊而已,她妈叫她了,才挂了的。”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非常震惊。 张娟是谁,他是知道的。 不就是个女人么,竟然要打这么长时间的电话,有那么多的话可以说的? 说实话,崇祯皇帝是有点想不明白的。 不过女人的事情,他终归是不怎么关心的,心中有事,就连忙补上“哦”地一声,然后就说正事。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59 要做千古一帝 , 刘伟超听了一笑,当即说道:“没错,就是和这些地方的治理有关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解释道:“西南土司,其实就相当于是个土皇帝,那边的百姓眼中,就只有他们的土司,而不知道朝廷是什么?就算你干掉了一个土司,还会再出一个土司。因此,一种最好的办法,不是明刀明枪地去纠正他们的想法,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对朝廷有认同感!” “嗯,你说,详细说!”崇祯皇帝显然没听人给他分析过有关西南土司的具体方略,因此就很有兴趣地要求道。 刘伟超自然不可能不说,马上就回答道:“就在那边设立新学堂,让他们的子女能免费入学,用大明的官方语言,让他们能读书识字,走出地方,如此就能同化他们,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大明百姓,而不是土司的子民。如此一来,就算西南再有土司想造反,只要普通百姓心向朝廷,他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醒道:“当然,这样做的话,时间会比较久,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成长时间。但是,这将是解决大明西南问题的根本之道!” 如果说以前的崇祯皇帝,那必然是个急性子。事实上,国事一天天地变糟,要让他有耐心地去处理事情,等事情有个结果,那也不可能的。就崇祯年间的情况,就算他不是急性子,都能把他逼成急性子的。 可如今不一样了,他已经有等得起的本钱。 虽然说,性格使然,感觉一代人成长的时间,至少要十几、二十年的,好像是有点长了。但是,仔细去想想,大明两百多年了,如果能在十几、二十来年的时间内解决这个事情,那就又不长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不由得高兴地说道:“善,此策甚好!” 听到这话,刘伟超又笑着对他说道:“而且这个对策,还可以用在你以后开疆拓土后的治理上,包括蒙古、南洋等地,如果想要长治久安,最好是这么干!” “好,好,好,此策甚好,朕记下了!”崇祯皇帝听了,高兴地连声说道。 看他这么高兴的,刘伟超也跟着笑了。不过在脑海中,他还想着有什么补充。 想了一下之后,还真被他想到了一点。 于是,他就先收了笑容,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你不是也想要发挥女人的作用,更好的建设你大明王朝么?除了开女科之外,我给你一个建议,趁着这次要推行新学堂的机会,同样招收适龄女童上学,也就是适龄儿童是包括男女一起。” “这个?”崇祯皇帝听了,脑海中出现男女一起上学的样子,理智上感觉有点不妥,不过他又是有大志向的,做那千古一帝,女科都提出来了,女官也封了,似乎男女共学也不是不行。 或者刘伟超是看出崇祯皇帝还是有点犹豫,明白症结所在,便微笑着说道:“一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男女分开啊,先给女孩同样的教育权,等到世人都认可之后,再男女混合,也就没关系了!” 一听男女分开,崇祯皇帝一下就释然了,当即点头赞道:“没错,那朕就先一个学校,男女分开授课好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就又给出一个提议道:“对了,女人相对来说,他们的就业岗位更窄,但是,对于教学岗位,也就是当老师方面,其实女人会有很大的优势。至少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工作,你可以多用女教师。” 这个其实有点偏颇,但是对于崇祯皇帝这边来说,更多的用女教师,却能让更多的人出现在大众视野内,让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个事情,能多走出一步。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点头笑道:“好,好,好,朕就安排。” 他没想到,主要是想找刘伟超聊那个夜香的事情,顺便一说这个福利彩票的事情,竟然聊着聊着就聊出了这么多的好东西! 和学问好的人,见识高的人为伍,就有这个好处啊! 想到这,他也才想起来,还有正事没说呢! 于是,崇祯皇帝便对刘伟超说道:“对了,朕还有个事情要请教你!” “哦,你说!”刘伟超一听,也没什么意见,便立刻回应道。 崇祯皇帝听了,便咨询刘伟超道:“夜香这个,你以前和朕说过,能变废为宝,做沼气什么的,具体是什么个情况?”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解释道:“朕已经答应了那个特等奖的中奖者,他不是收夜香的么?朕就说,能给他一个更来钱的法子!”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无语,也不事先沟通下就许诺出去了,你可是金口玉言的,可不是普通人啊!万一呢,万一实现不了,你怎么办? 不过这个话,也就在他脑海中这么一过而已,并没有真得开口提这个。 夜香变废为宝这个,就是沼气池,以前的农村都用,并且在穿越神书中也提及了。 当然,具体的内容,刘伟超也不可能知道,因此,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先等等,我查下资料再和你说!” “好,朕等你!”崇祯皇帝说着,挂断了视频通讯,随后不由得有点担心起来。 刘伟超那边,是需要去查了之后才知道,说明不具备普遍性,不一定要好操作。那万一要是实现不了,这说出去的话,都已经传遍京师了,怎么办?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就有点担心起来了。 普通情况下,他还是要面子的,除非是有些极端情况,比如说要脸和要钱方面,他会选择要钱。 毕竟要脸,只是他个人的荣辱问题;而要钱,那是关系到祖宗的社稷江山。这两个,哪个轻,哪个重,还是分得清楚的。 他正在想着时,却听到手机有动静,低头一看,就是刘伟超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于是,崇祯皇帝二话没说,立刻就接通了视频通讯。在看到刘伟超出现在手机屏幕的第一时间,他就立刻问道:“怎么样,朕这边可以做的?” 刘伟超听了,感受到他的着急,便猜出来他估计是想到了自己刚才担心的那点,于是,就笑着说道:“做是肯定没问题的,不过受科技条件的限制,你那边应该做不到像我这里这样的。也就是说,你没法完全利用沼气池,只能用到一部分而已。” “哦?”崇祯皇帝一听,心中稍微松了口气,连忙问道,“你说,朕听听看!” 反正他记得,当初承诺的是,更能赚钱,至于赚多少钱,那可没说! 他相信后世的法子,肯定能比他这个时代这种最基础的做法更赚钱。 刘伟超听到他的要求,便看着电脑屏幕,对崇祯皇帝介绍道:“这种沼气池的做法,最主要的用途是两个,一个是能发酵产生沼气,是一种燃料的来源,可以点灯,也可以烧火。另外一种是出料,就是产生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当然,还有环保什么的,你那边暂时不用考虑,就不多说了。” 顿了顿,他接着补充说道:“你那边的话,沼气该是没法用,所以只是用来出料当农作物的肥料,却是可以的。”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连忙说道:“是不是那个灯比较特别,朕这边还无法制备,因此就不能用?” 他是记得刘伟超说电灯的时候,他这边不可能有钨丝之类,因此不得已用碳丝代替了。也因此,他很容易想到,这个沼气灯可能比较特别,也是他这边不具备条件的,就有那么一问了。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我看这网上的资料,确实要用到一些化学原料,你那边还没有的,所以沼气灯是用不了的。” “那烧火为什么不行?”崇祯皇帝听了,立刻提出一个疑问道。 刘伟超一听,就用严肃的表情回答道:“因为你那边,不容易解决回火的问题,也就是说,引燃沼气之后可能会沿着管子烧进沼气池,最终引发爆炸,这是要人命的事情。” “这样么?”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遗憾了。 看他这样子,刘伟超便又笑着说道:“不过哪怕只是一个出料的作用,相信你那边也值得去做的。还有,我回头再找找资料,问问人看,如果你那个时候能解决沼气回火的问题,那就最好了!”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地高兴,同时他心中也是庆幸,刘伟超有钱了。 因为刘伟超有钱了,就不用整天上班,还能把钱拿出来,帮他尽量地解决问题,说什么发布悬赏,让人按照明朝的条件进行实验之类的。 总之,刘伟超说去试试,说不定真能找到方法也不一定。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到刘伟超对他说道:“对了,这个沼气池,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这个也是值得你那边去推广沼气池的原因!” “哦?”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欣喜,连忙追问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60 养殖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解释道:“西南土司,其实就相当于是个土皇帝,那边的百姓眼中,就只有他们的土司,而不知道朝廷是什么?就算你干掉了一个土司,还会再出一个土司。因此,一种最好的办法,不是明刀明枪地去纠正他们的想法,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对朝廷有认同感!” “嗯,你说,详细说!”崇祯皇帝显然没听人给他分析过有关西南土司的具体方略,因此就很有兴趣地要求道。 刘伟超自然不可能不说,马上就回答道:“就在那边设立新学堂,让他们的子女能免费入学,用大明的官方语言,让他们能读书识字,走出地方,如此就能同化他们,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大明百姓,而不是土司的子民。如此一来,就算西南再有土司想造反,只要普通百姓心向朝廷,他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醒道:“当然,这样做的话,时间会比较久,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成长时间。但是,这将是解决大明西南问题的根本之道!” 如果说以前的崇祯皇帝,那必然是个急性子。事实上,国事一天天地变糟,要让他有耐心地去处理事情,等事情有个结果,那也不可能的。就崇祯年间的情况,就算他不是急性子,都能把他逼成急性子的。 可如今不一样了,他已经有等得起的本钱。 虽然说,性格使然,感觉一代人成长的时间,至少要十几、二十年的,好像是有点长了。但是,仔细去想想,大明两百多年了,如果能在十几、二十来年的时间内解决这个事情,那就又不长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不由得高兴地说道:“善,此策甚好!” 听到这话,刘伟超又笑着对他说道:“而且这个对策,还可以用在你以后开疆拓土后的治理上,包括蒙古、南洋等地,如果想要长治久安,最好是这么干!” “好,好,好,此策甚好,朕记下了!”崇祯皇帝听了,高兴地连声说道。 看他这么高兴的,刘伟超也跟着笑了。不过在脑海中,他还想着有什么补充。 想了一下之后,还真被他想到了一点。 于是,他就先收了笑容,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你不是也想要发挥女人的作用,更好的建设你大明王朝么?除了开女科之外,我给你一个建议,趁着这次要推行新学堂的机会,同样招收适龄女童上学,也就是适龄儿童是包括男女一起。” “这个?”崇祯皇帝听了,脑海中出现男女一起上学的样子,理智上感觉有点不妥,不过他又是有大志向的,做那千古一帝,女科都提出来了,女官也封了,似乎男女共学也不是不行。 或者刘伟超是看出崇祯皇帝还是有点犹豫,明白症结所在,便微笑着说道:“一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男女分开啊,先给女孩同样的教育权,等到世人都认可之后,再男女混合,也就没关系了!” 一听男女分开,崇祯皇帝一下就释然了,当即点头赞道:“没错,那朕就先一个学校,男女分开授课好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就又给出一个提议道:“对了,女人相对来说,他们的就业岗位更窄,但是,对于教学岗位,也就是当老师方面,其实女人会有很大的优势。至少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工作,你可以多用女教师。” 这个其实有点偏颇,但是对于崇祯皇帝这边来说,更多的用女教师,却能让更多的人出现在大众视野内,让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个事情,能多走出一步。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点头笑道:“好,好,好,朕就安排。” 他没想到,主要是想找刘伟超聊那个夜香的事情,顺便一说这个福利彩票的事情,竟然聊着聊着就聊出了这么多的好东西! 和学问好的人,见识高的人为伍,就有这个好处啊! 想到这,他也才想起来,还有正事没说呢! 于是,崇祯皇帝便对刘伟超说道:“对了,朕还有个事情要请教你!” “哦,你说!”刘伟超一听,也没什么意见,便立刻回应道。 崇祯皇帝听了,便咨询刘伟超道:“夜香这个,你以前和朕说过,能变废为宝,做沼气什么的,具体是什么个情况?”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解释道:“朕已经答应了那个特等奖的中奖者,他不是收夜香的么?朕就说,能给他一个更来钱的法子!”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无语,也不事先沟通下就许诺出去了,你可是金口玉言的,可不是普通人啊!万一呢,万一实现不了,你怎么办? 不过这个话,也就在他脑海中这么一过而已,并没有真得开口提这个。 谷鷘</span>  夜香变废为宝这个,就是沼气池,以前的农村都用,并且在穿越神书中也提及了。 当然,具体的内容,刘伟超也不可能知道,因此,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先等等,我查下资料再和你说!” “好,朕等你!”崇祯皇帝说着,挂断了视频通讯,随后不由得有点担心起来。 刘伟超那边,是需要去查了之后才知道,说明不具备普遍性,不一定要好操作。那万一要是实现不了,这说出去的话,都已经传遍京师了,怎么办?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就有点担心起来了。 普通情况下,他还是要面子的,除非是有些极端情况,比如说要脸和要钱方面,他会选择要钱。 毕竟要脸,只是他个人的荣辱问题;而要钱,那是关系到祖宗的社稷江山。这两个,哪个轻,哪个重,还是分得清楚的。 他正在想着时,却听到手机有动静,低头一看,就是刘伟超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于是,崇祯皇帝二话没说,立刻就接通了视频通讯。在看到刘伟超出现在手机屏幕的第一时间,他就立刻问道:“怎么样,朕这边可以做的?” 刘伟超听了,感受到他的着急,便猜出来他估计是想到了自己刚才担心的那点,于是,就笑着说道:“做是肯定没问题的,不过受科技条件的限制,你那边应该做不到像我这里这样的。也就是说,你没法完全利用沼气池,只能用到一部分而已。” “哦?”崇祯皇帝一听,心中稍微松了口气,连忙问道,“你说,朕听听看!” 反正他记得,当初承诺的是,更能赚钱,至于赚多少钱,那可没说! 他相信后世的法子,肯定能比他这个时代这种最基础的做法更赚钱。 刘伟超听到他的要求,便看着电脑屏幕,对崇祯皇帝介绍道:“这种沼气池的做法,最主要的用途是两个,一个是能发酵产生沼气,是一种燃料的来源,可以点灯,也可以烧火。另外一种是出料,就是产生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当然,还有环保什么的,你那边暂时不用考虑,就不多说了。” 顿了顿,他接着补充说道:“你那边的话,沼气该是没法用,所以只是用来出料当农作物的肥料,却是可以的。”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连忙说道:“是不是那个灯比较特别,朕这边还无法制备,因此就不能用?” 他是记得刘伟超说电灯的时候,他这边不可能有钨丝之类,因此不得已用碳丝代替了。也因此,他很容易想到,这个沼气灯可能比较特别,也是他这边不具备条件的,就有那么一问了。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我看这网上的资料,确实要用到一些化学原料,你那边还没有的,所以沼气灯是用不了的。” “那烧火为什么不行?”崇祯皇帝听了,立刻提出一个疑问道。 刘伟超一听,就用严肃的表情回答道:“因为你那边,不容易解决回火的问题,也就是说,引燃沼气之后可能会沿着管子烧进沼气池,最终引发爆炸,这是要人命的事情。” “这样么?”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遗憾了。 看他这样子,刘伟超便又笑着说道:“不过哪怕只是一个出料的作用,相信你那边也值得去做的。还有,我回头再找找资料,问问人看,如果你那个时候能解决沼气回火的问题,那就最好了!”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地高兴,同时他心中也是庆幸,刘伟超有钱了。 因为刘伟超有钱了,就不用整天上班,还能把钱拿出来,帮他尽量地解决问题,说什么发布悬赏,让人按照明朝的条件进行实验之类的。 总之,刘伟超说去试试,说不定真能找到方法也不一定。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到刘伟超对他说道:“对了,这个沼气池,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这个也是值得你那边去推广沼气池的原因!” “哦?”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欣喜,连忙追问道。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61 那些龌龊事 , 王承恩听了,反而稍微一愣,随后立刻就回奏道:“不是复社中人,奴婢目前所掌握的消息,鼓动读书人在春闱闹事的,是……山东曲阜孔家!” 如果只是复社中人的话,以王承恩如今的身份地位和权势,根本不需要在禀告之前事先再次确认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亲信。 也只有山东曲阜孔家,或许才有这个资格。 要不然,哪怕是当朝首辅,王承恩打小报告,被贺逢圣知道了又如何?能咬他么! 但是,山东曲阜孔家,在大明朝的地位,那是从洪武年间就定性,非常尊贵的那种。 说句不好听的,开国功臣,杀了都杀了,但是孔家,却是一直不倒的那种。任何人试图扳倒山东曲阜孔家,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打山东曲阜孔家的小报告,因为那没用,反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王承恩却是知道,崇祯皇帝之所以那么信任他,就是因为他的忠心;之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还是信王府时候的老人,可一旦有事瞒着皇帝,那也是倒了霉的。 这不,崇祯皇帝一听王承恩的话,顿时就有点意外,当即确认道:“哪个山东曲阜孔……” 话还没说完,他就回过神来了。这个天下,还能有哪个孔家? 山东曲阜,更是只有一个孔家! 顿时,崇祯皇帝的表情一下变得非常严肃。刚才和刘伟超聊天的好心情,顿时一下就全没了。 只见他严厉地问道:“孔家为什么要鼓动读书人在春闱闹事?” 从某种意义上,山东曲阜孔家是读书人的代表,如果真要闹起来的话,那绝对是会成为一件很大的事情! 说实在的,崇祯皇帝有点想不通。 大明对山东曲阜孔家来说,一直是恩宠有假的。不说别的,就说当代衍圣公,他崇祯皇帝还在崇祯三年的时候,晋封他为太子太傅。 如果说,他有委屈,还需要鼓动读书人闹事么? 直接上奏,甚至只身闯紫禁城,都是可以的!自己会不给他做主?不对,任何一个大明皇帝,都会为他做主的啊! 没有委屈,吃饱了撑的来找事,这也不是曲阜孔家的作风啊! 总不会是…… 这么想着,他便又严厉地追问自己这个“吊友”道:“是不是你搞错了?” 至于诬陷,崇祯皇帝还是相信,王承恩不可能这么做的! 此时,王承恩见崇祯皇帝那么严厉地问他,知道事关重大,便连忙回奏道:“万岁爷,奴婢知道此事关系甚大,因此听闻禀告之后,亲自去查了下,核实了之后,才来向万岁爷禀告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用那种坚定地语气禀告道:“万岁爷,山东曲阜孔家想闹事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怕万岁爷的科学盖过了他们儒学的名头,危及孔家的千秋万世!” 以王承恩的阅历,一清楚闹事情况之后,便立刻猜出了孔家要闹事的原因了。 至于查这个事情,那就更简单了。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那孔胤植还有他的那些亲信族人,享乐惯了。最多是族里有些勾心斗角,但要他们摆到国家层面来,组织这种外人参与的大型逼宫活动,他们的能力就不够看了。 再加上他们为了鼓动更多的读书人参与这次春闱闹事,就更是不可能保密了。以西厂这边的能耐,一听到风声之后,毫不费力地顺藤摸瓜,就立刻弄清楚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此时,王承恩说了之后,便把手中的证据,给崇祯皇帝呈了上去。 虽然没有当事人的,但是从各种西厂收集的证据看,已经是可以证明,这次事情的发起人,就是当代衍圣公。也只有如此,才能那些读书人都给鼓动了。 崇祯皇帝看着手中的这份纸,心中非常清楚这一点,顿时就怒容满面! 要知道,他从来没有不尊重曲阜孔家!哪怕他提倡科学之道,也是时刻考虑儒学的。 可是,那衍圣公竟然因为科学之道的兴起,觉得会盖过儒学,从而威胁他孔家的荣华富贵,就不惜以他们那卑劣的计谋来逼宫? 他们是有眼无珠么?没看到科学之道,能给天下万民带来多大的好处? 也对,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觉得儒学会被科学所盖过了! 崇祯皇帝越想这个,心中就越是来气。 忽然,他转身又进入大殿,同时怒声吩咐道:“关门,不得朕传唤,任何人不得入内,也不得打扰朕!”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听,连忙回应一声,然后示意边上大气都不敢出的两个宦官,赶紧把殿门给关了。 看着殿门关上之后,王承恩心中便明白过来了,崇祯皇帝这是通过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去和仙人或者直接和太祖皇帝沟通了吧? 他有一个直觉,就是曲阜孔家世代以来都是享受荣华富贵,不曾受到一点打压。但是这一次,就未必了! 王承恩想得没错,崇祯皇帝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刘伟超商量这个事情。 除了刘伟超深得他信任之外,更因为刘伟超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和这个世界的人不会有任何利益冲突。要不然,他找谁商量?首辅还是尚书? 他们可都是读书人出身的!在曲阜孔家的事情上,崇祯皇帝就信不过他们,觉得他们会歪屁股! 视频一接通,就见刘伟超先笑呵呵地对他说道:“你可是大明皇帝啊,怎么就这么猴急呢!我这都还没查……” 刚说到这里,他就发现了,崇祯皇帝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对,便停止了开玩笑,收了笑容,立刻就改口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听了,也不扯其他的,立刻开门见山,直接就对刘伟超说道:“山东曲阜孔家鼓动读书人准备在二月份的春闱闹事,向朕逼宫,废止科学!” “哦?”刘伟超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不过随即脸色一松,当即说道,“刚才吓我一跳,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这难道不是大事?”崇祯皇帝一听,表情还是非常严肃地说道,“孔圣人之后,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如此逼宫,朕该如何处之?” 没听到这话倒还好,一听到这话,刘伟超便不由得冷笑了起来。他的脸上,尽是讽刺之色。 刚才还一直怒气冲冲的崇祯皇帝,一见他这样,反而愣了下,转而不解地问道:“怎么了,是朕什么地方说错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不再冷笑,当即点点头,认真地说道:“没错,你说错了,就那曲阜孔家,那个衍圣公孔胤植对不对,能当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我呸!” 崇祯皇帝从来没见过刘伟超有今天这样对一个人的鄙视之意,都当着他的面呸了。 顿时,他大为惊讶,一时之间,都忘记了心中的气愤,带着好奇之色问道:“怎么讲?” 崇祯皇帝还知道刘伟超的一个特点,如果刘伟超记得他这个时代的人物名字,那么说明这个人也肯定是史上留名的,至少是牵扯有重大的事情。 那么这个衍圣公孔胤植有什么事情,在原本的历史上发生呢? 说真的,虽然他猜出,估计是伤人品的事情,不过还是很好奇。 刘伟超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便又是冷笑一声道:“你可知道这个孔胤植在原本的历史上做了什么事情不?”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要是知道了,还用问么? 好在刘伟超也回过神来,就不等他回答,直接就对他说道:“建虏攻占京师之后,南方,甚至包括中原都还在大明或者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手中,可以说,建虏并不一定就能夺得天下。在这个时候,这个孔胤植就向建虏,就是那个摄政王多尔衮上了《初进表文》,表示归顺建虏。在那篇文章中,用他的文采,就差跪舔建虏的脚趾头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那脸就耷拉下来了。那脸上,那是阴云密布。 他万万没想到,从太祖皇帝开始,大明就对曲阜孔家一直是恩宠有加,结果,这天下还没有完全易主呢,这孔家竟然就去巴结建虏了,还是个蛮夷主子! 崇祯皇帝的心中,对于孔家在读书人心中的份量,那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孔家一直对大明保持忠诚,那么哪怕他吊死煤山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说不定依旧会延续下去的。 结果倒好,这个吃里扒外的孔家,竟然顺手帮着建虏去推倒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崇祯皇帝什么都可以忍,就是不能忍受有人危及大明的江山社稷! 他这边在想着,刘伟超那边还在继续说:“据说在建虏入关前,李自成攻下了京师之后,那个孔胤植就已经是要改主子了!” 听到这话,虽然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差,但他还是对刘伟超说道:“据说的这些,就算了。” 刘伟超一听,当即呵呵一声冷笑,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好,那我就说点不是据说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62 汉奸不得好死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将会在6:32分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候刷新即可,谢谢! 如果只是复社中人的话,以王承恩如今的身份地位和权势,根本不需要在禀告之前事先再次确认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亲信。 也只有山东曲阜孔家,或许才有这个资格。 要不然,哪怕是当朝首辅,王承恩打小报告,被贺逢圣知道了又如何?能咬他么! 但是,山东曲阜孔家,在大明朝的地位,那是从洪武年间就定性,非常尊贵的那种。 说句不好听的,开国功臣,杀了都杀了,但是孔家,却是一直不倒的那种。任何人试图扳倒山东曲阜孔家,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打山东曲阜孔家的小报告,因为那没用,反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王承恩却是知道,崇祯皇帝之所以那么信任他,就是因为他的忠心;之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还是信王府时候的老人,可一旦有事瞒着皇帝,那也是倒了霉的。 这不,崇祯皇帝一听王承恩的话,顿时就有点意外,当即确认道:“哪个山东曲阜孔……” 话还没说完,他就回过神来了。这个天下,还能有哪个孔家? 山东曲阜,更是只有一个孔家! 顿时,崇祯皇帝的表情一下变得非常严肃。刚才和刘伟超聊天的好心情,顿时一下就全没了。 只见他严厉地问道:“孔家为什么要鼓动读书人在春闱闹事?” 从某种意义上,山东曲阜孔家是读书人的代表,如果真要闹起来的话,那绝对是会成为一件很大的事情! 说实在的,崇祯皇帝有点想不通。 大明对山东曲阜孔家来说,一直是恩宠有加的。不说别的,就说当代衍圣公,他崇祯皇帝还在崇祯三年的时候,晋封他为太子太傅。 如果说,他有委屈,还需要鼓动读书人闹事么? 直接上奏,甚至只身闯紫禁城,都是可以的!自己会不给他做主?不对,任何一个大明皇帝,都会为他做主的啊! 没有委屈,吃饱了撑的来找事,这也不是曲阜孔家的作风啊! 总不会是…… 这么想着,他便又严厉地追问自己这个“吊友”道:“是不是你搞错了?” 至于诬陷,崇祯皇帝还是相信,王承恩不可能这么做的! 此时,王承恩见崇祯皇帝那么严厉地问他,知道事关重大,便连忙回奏道:“万岁爷,奴婢知道此事关系甚大,因此听闻禀告之后,亲自去查了下,核实了之后,才来向万岁爷禀告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用那种坚定地语气禀告道:“万岁爷,山东曲阜孔家想闹事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怕万岁爷的科学盖过了他们儒学的名头,危及孔家的千秋万世!” 以王承恩的阅历,一清楚闹事情况之后,便立刻猜出了孔家要闹事的原因了。 至于查这个事情,那就更简单了。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那孔胤植还有他的那些亲信族人,享乐惯了。最多是族里有些勾心斗角,但要他们摆到国家层面来,组织这种外人参与的大型逼宫活动,他们的能力就不够看了。 再加上他们为了鼓动更多的读书人参与这次春闱闹事,就更是不可能保密了。以西厂这边的能耐,一听到风声之后,毫不费力地顺藤摸瓜,就立刻弄清楚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此时,王承恩说了之后,便把手中的证据,给崇祯皇帝呈了上去。 虽然没有当事人的,但是从各种西厂收集的证据看,已经是可以证明,这次事情的发起人,就是当代衍圣公。也只有如此,才能那些读书人都给鼓动了。 崇祯皇帝看着手中的这份纸,心中非常清楚这一点,顿时就怒容满面! 要知道,他从来没有不尊重曲阜孔家!哪怕他提倡科学之道,也是时刻考虑儒学的。 可是,那衍圣公竟然因为科学之道的兴起,觉得会盖过儒学,从而威胁他孔家的荣华富贵,就不惜以他们那卑劣的计谋来逼宫? 他们是有眼无珠么?没看到科学之道,能给天下万民带来多大的好处? 谷铇</span>  也对,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觉得儒学会被科学所盖过了! 崇祯皇帝越想这个,心中就越是来气。 忽然,他转身又进入大殿,同时怒声吩咐道:“关门,不得朕传唤,任何人不得入内,也不得打扰朕!”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听,连忙回应一声,然后示意边上大气都不敢出的两个宦官,赶紧把殿门给关了。 看着殿门关上之后,王承恩心中便明白过来了,崇祯皇帝这是通过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去和仙人或者直接和太祖皇帝沟通了吧? 他有一个直觉,就是曲阜孔家世代以来都是享受荣华富贵,不曾受到一点打压。但是这一次,就未必了! 王承恩想得没错,崇祯皇帝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刘伟超商量这个事情。 除了刘伟超深得他信任之外,更因为刘伟超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和这个世界的人不会有任何利益冲突。要不然,他找谁商量?首辅还是尚书? 他们可都是读书人出身的!在曲阜孔家的事情上,崇祯皇帝就信不过他们,觉得他们会歪屁股! 视频一接通,就见刘伟超先笑呵呵地对他说道:“你可是大明皇帝啊,怎么就这么猴急呢!我这都还没查……” 刚说到这里,他就发现了,崇祯皇帝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对,便停止了开玩笑,收了笑容,立刻就改口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听了,也不扯其他的,立刻开门见山,直接就对刘伟超说道:“山东曲阜孔家鼓动读书人准备在二月份的春闱闹事,向朕逼宫,废止科学!” “哦?”刘伟超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不过随即脸色一松,当即说道,“刚才吓我一跳,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这难道不是大事?”崇祯皇帝一听,表情还是非常严肃地说道,“孔圣人之后,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如此逼宫,朕该如何处之?” 没听到这话倒还好,一听到这话,刘伟超便不由得冷笑了起来。他的脸上,尽是讽刺之色。 刚才还一直怒气冲冲的崇祯皇帝,一见他这样,反而愣了下,转而不解地问道:“怎么了,是朕什么地方说错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不再冷笑,当即点点头,认真地说道:“没错,你说错了,就那曲阜孔家,那个衍圣公孔胤植对不对,能当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我呸!” 崇祯皇帝从来没见过刘伟超有今天这样对一个人的鄙视之意,都当着他的面呸了。 顿时,他大为惊讶,一时之间,都忘记了心中的气愤,带着好奇之色问道:“怎么讲?” 崇祯皇帝还知道刘伟超的一个特点,如果刘伟超记得他这个时代的人物名字,那么说明这个人也肯定是史上留名的,至少是牵扯有重大的事情。 那么这个衍圣公孔胤植有什么事情,在原本的历史上发生呢? 说真的,虽然他猜出,估计是伤人品的事情,不过还是很好奇。 刘伟超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便又是冷笑一声道:“你可知道这个孔胤植在原本的历史上做了什么事情不?”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要是知道了,还用问么? 好在刘伟超也回过神来,就不等他回答,直接就对他说道:“建虏攻占京师之后,南方,甚至包括中原都还在大明或者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手中,可以说,建虏并不一定就能夺得天下。在这个时候,这个孔胤植就向建虏,就是那个摄政王多尔衮上了《初进表文》,表示归顺建虏。在那篇文章中,用他的文采,就差跪舔建虏的脚趾头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那脸就耷拉下来了。那脸上,那是阴云密布。 他万万没想到,从太祖皇帝开始,大明就对曲阜孔家一直是恩宠有加,结果,这天下还没有完全易主呢,这孔家竟然就去巴结建虏了,还是个蛮夷主子! 崇祯皇帝的心中,对于孔家在读书人心中的份量,那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孔家一直对大明保持忠诚,那么哪怕他吊死煤山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说不定依旧会延续下去的。 结果倒好,这个吃里扒外的孔家,竟然顺手帮着建虏去推倒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崇祯皇帝什么都可以忍,就是不能忍受有人危及大明的江山社稷! 他这边在想着,刘伟超那边还在继续说:“据说在建虏入关前,李自成攻下了京师之后,那个孔胤植就已经是要改主子了!” 听到这话,虽然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差,但他还到底啊是对刘伟超说道:“据说的这些,就算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63 推波助澜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将会在6:32分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候刷新即可,谢谢! 如果只是复社中人的话,以王承恩如今的身份地位和权势,根本不需要在禀告之前事先再次确认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亲信。 也只有山东曲阜孔家,或许才有这个资格。 要不然,哪怕是当朝首辅,王承恩打小报告,被贺逢圣知道了又如何?能咬他么! 但是,山东曲阜孔家,在大明朝的地位,那是从洪武年间就定性,非常尊贵的那种。 说句不好听的,开国功臣,杀了都杀了,但是孔家,却是一直不倒的那种。任何人试图扳倒山东曲阜孔家,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打山东曲阜孔家的小报告,因为那没用,反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王承恩却是知道,崇祯皇帝之所以那么信任他,就是因为他的忠心;之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还是信王府时候的老人,可一旦有事瞒着皇帝,那也是倒了霉的。 这不,崇祯皇帝一听王承恩的话,顿时就有点意外,当即确认道:“哪个山东曲阜孔……” 话还没说完,他就回过神来了。这个天下,还能有哪个孔家? 山东曲阜,更是只有一个孔家! 顿时,崇祯皇帝的表情一下变得非常严肃。刚才和刘伟超聊天的好心情,顿时一下就全没了。 只见他严厉地问道:“孔家为什么要鼓动读书人在春闱闹事?” 从某种意义上,山东曲阜孔家是读书人的代表,如果真要闹起来的话,那绝对是会成为一件很大的事情! 说实在的,崇祯皇帝有点想不通。 大明对山东曲阜孔家来说,一直是恩宠有加的。不说别的,就说当代衍圣公,他崇祯皇帝还在崇祯三年的时候,晋封他为太子太傅。 如果说,他有委屈,还需要鼓动读书人闹事么? 直接上奏,甚至只身闯紫禁城,都是可以的!自己会不给他做主?不对,任何一个大明皇帝,都会为他做主的啊! 没有委屈,吃饱了撑的来找事,这也不是曲阜孔家的作风啊! 总不会是…… 这么想着,他便又严厉地追问自己这个“吊友”道:“是不是你搞错了?” 至于诬陷,崇祯皇帝还是相信,王承恩不可能这么做的! 此时,王承恩见崇祯皇帝那么严厉地问他,知道事关重大,便连忙回奏道:“万岁爷,奴婢知道此事关系甚大,因此听闻禀告之后,亲自去查了下,核实了之后,才来向万岁爷禀告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用那种坚定地语气禀告道:“万岁爷,山东曲阜孔家想闹事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怕万岁爷的科学盖过了他们儒学的名头,危及孔家的千秋万世!” 以王承恩的阅历,一清楚闹事情况之后,便立刻猜出了孔家要闹事的原因了。 至于查这个事情,那就更简单了。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那孔胤植还有他的那些亲信族人,享乐惯了。最多是族里有些勾心斗角,但要他们摆到国家层面来,组织这种外人参与的大型逼宫活动,他们的能力就不够看了。 再加上他们为了鼓动更多的读书人参与这次春闱闹事,就更是不可能保密了。以西厂这边的能耐,一听到风声之后,毫不费力地顺藤摸瓜,就立刻弄清楚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此时,王承恩说了之后,便把手中的证据,给崇祯皇帝呈了上去。 虽然没有当事人的,但是从各种西厂收集的证据看,已经是可以证明,这次事情的发起人,就是当代衍圣公。也只有如此,才能那些读书人都给鼓动了。 崇祯皇帝看着手中的这份纸,心中非常清楚这一点,顿时就怒容满面! 要知道,他从来没有不尊重曲阜孔家!哪怕他提倡科学之道,也是时刻考虑儒学的。 可是,那衍圣公竟然因为科学之道的兴起,觉得会盖过儒学,从而威胁他孔家的荣华富贵,就不惜以他们那卑劣的计谋来逼宫? 他们是有眼无珠么?没看到科学之道,能给天下万民带来多大的好处? 谷婿</span>  也对,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觉得儒学会被科学所盖过了! 崇祯皇帝越想这个,心中就越是来气。 忽然,他转身又进入大殿,同时怒声吩咐道:“关门,不得朕传唤,任何人不得入内,也不得打扰朕!”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听,连忙回应一声,然后示意边上大气都不敢出的两个宦官,赶紧把殿门给关了。 看着殿门关上之后,王承恩心中便明白过来了,崇祯皇帝这是通过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去和仙人或者直接和太祖皇帝沟通了吧? 他有一个直觉,就是曲阜孔家世代以来都是享受荣华富贵,不曾受到一点打压。但是这一次,就未必了! 王承恩想得没错,崇祯皇帝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刘伟超商量这个事情。 除了刘伟超深得他信任之外,更因为刘伟超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和这个世界的人不会有任何利益冲突。要不然,他找谁商量?首辅还是尚书? 他们可都是读书人出身的!在曲阜孔家的事情上,崇祯皇帝就信不过他们,觉得他们会歪屁股! 视频一接通,就见刘伟超先笑呵呵地对他说道:“你可是大明皇帝啊,怎么就这么猴急呢!我这都还没查……” 刚说到这里,他就发现了,崇祯皇帝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对,便停止了开玩笑,收了笑容,立刻就改口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听了,也不扯其他的,立刻开门见山,直接就对刘伟超说道:“山东曲阜孔家鼓动读书人准备在二月份的春闱闹事,向朕逼宫,废止科学!” “哦?”刘伟超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不过随即脸色一松,当即说道,“刚才吓我一跳,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这难道不是大事?”崇祯皇帝一听,表情还是非常严肃地说道,“孔圣人之后,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如此逼宫,朕该如何处之?” 没听到这话倒还好,一听到这话,刘伟超便不由得冷笑了起来。他的脸上,尽是讽刺之色。 刚才还一直怒气冲冲的崇祯皇帝,一见他这样,反而愣了下,转而不解地问道:“怎么了,是朕什么地方说错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不再冷笑,当即点点头,认真地说道:“没错,你说错了,就那曲阜孔家,那个衍圣公孔胤植对不对,能当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我呸!” 崇祯皇帝从来没见过刘伟超有今天这样对一个人的鄙视之意,都当着他的面呸了。 顿时,他大为惊讶,一时之间,都忘记了心中的气愤,带着好奇之色问道:“怎么讲?” 崇祯皇帝还知道刘伟超的一个特点,如果刘伟超记得他这个时代的人物名字,那么说明这个人也肯定是史上留名的,至少是牵扯有重大的事情。 那么这个衍圣公孔胤植有什么事情,在原本的历史上发生呢? 说真的,虽然他猜出,估计是伤人品的事情,不过还是很好奇。 刘伟超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便又是冷笑一声道:“你可知道这个孔胤植在原本的历史上做了什么事情不?”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要是知道了,还用问么? 好在刘伟超也回过神来,就不等他回答,直接就对他说道:“建虏攻占京师之后,南方,甚至包括中原都还在大明或者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手中,可以说,建虏并不一定就能夺得天下。在这个时候,这个孔胤植就向建虏,就是那个摄政王多尔衮上了《初进表文》,表示归顺建虏。在那篇文章中,用他的文采,就差跪舔建虏的脚趾头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那脸就耷拉下来了。那脸上,那是阴云密布。 他万万没想到,从太祖皇帝开始,大明就对曲阜孔家一直是恩宠有加,结果,这天下还没有完全易主呢,这孔家竟然就去巴结建虏了,还是个蛮夷主子! 崇祯皇帝的心中,对于孔家在读书人心中的份量,那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孔家一直对大明保持忠诚,那么哪怕他吊死煤山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说不定依旧会延续下去的。 结果倒好,这个吃里扒外的孔家,竟然顺手帮着建虏去推倒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崇祯皇帝什么都可以忍,就是不能忍受有人危及大明的江山社稷! 他这边在想着,刘伟超那边还在继续说:“据说在建虏入关前,李自成攻下了京师之后,那个孔胤植就已经是要改主子了!” 些,就算了。” 刘伟超一听,当即呵呵一声冷笑,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好,那我就说点不是据说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64 我给你解决这事(为小冰河万赏加更)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将会在6:32分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候刷新即可,谢谢! 如果只是复社中人的话,以王承恩如今的身份地位和权势,根本不需要在禀告之前事先再次确认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亲信。 也只有山东曲阜孔家,或许才有这个资格。 要不然,哪怕是当朝首辅,王承恩打小报告,被贺逢圣知道了又如何?能咬他么! 但是,山东曲阜孔家,在大明朝的地位,那是从洪武年间就定性,非常尊贵的那种。 说句不好听的,开国功臣,杀了都杀了,但是孔家,却是一直不倒的那种。任何人试图扳倒山东曲阜孔家,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打山东曲阜孔家的小报告,因为那没用,反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王承恩却是知道,崇祯皇帝之所以那么信任他,就是因为他的忠心;之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还是信王府时候的老人,可一旦有事瞒着皇帝,那也是倒了霉的。 这不,崇祯皇帝一听王承恩的话,顿时就有点意外,当即确认道:“哪个山东曲阜孔……” 话还没说完,他就回过神来了。这个天下,还能有哪个孔家? 山东曲阜,更是只有一个孔家! 顿时,崇祯皇帝的表情一下变得非常严肃。刚才和刘伟超聊天的好心情,顿时一下就全没了。 只见他严厉地问道:“孔家为什么要鼓动读书人在春闱闹事?” 从某种意义上,山东曲阜孔家是读书人的代表,如果真要闹起来的话,那绝对是会成为一件很大的事情! 说实在的,崇祯皇帝有点想不通。 大明对山东曲阜孔家来说,一直是恩宠有加的。不说别的,就说当代衍圣公,他崇祯皇帝还在崇祯三年的时候,晋封他为太子太傅。 如果说,他有委屈,还需要鼓动读书人闹事么? 直接上奏,甚至只身闯紫禁城,都是可以的!自己会不给他做主?不对,任何一个大明皇帝,都会为他做主的啊! 没有委屈,吃饱了撑的来找事,这也不是曲阜孔家的作风啊! 总不会是…… 这么想着,他便又严厉地追问自己这个“吊友”道:“是不是你搞错了?” 至于诬陷,崇祯皇帝还是相信,王承恩不可能这么做的! 此时,王承恩见崇祯皇帝那么严厉地问他,知道事关重大,便连忙回奏道:“万岁爷,奴婢知道此事关系甚大,因此听闻禀告之后,亲自去查了下,核实了之后,才来向万岁爷禀告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用那种坚定地语气禀告道:“万岁爷,山东曲阜孔家想闹事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怕万岁爷的科学盖过了他们儒学的名头,危及孔家的千秋万世!” 以王承恩的阅历,一清楚闹事情况之后,便立刻猜出了孔家要闹事的原因了。 至于查这个事情,那就更简单了。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那孔胤植还有他的那些亲信族人,享乐惯了。最多是族里有些勾心斗角,但要他们摆到国家层面来,组织这种外人参与的大型逼宫活动,他们的能力就不够看了。 再加上他们为了鼓动更多的读书人参与这次春闱闹事,就更是不可能保密了。以西厂这边的能耐,一听到风声之后,毫不费力地顺藤摸瓜,就立刻弄清楚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此时,王承恩说了之后,便把手中的证据,给崇祯皇帝呈了上去。 虽然没有当事人的,但是从各种西厂收集的证据看,已经是可以证明,这次事情的发起人,就是当代衍圣公。也只有如此,才能那些读书人都给鼓动了。 崇祯皇帝看着手中的这份纸,心中非常清楚这一点,顿时就怒容满面! 要知道,他从来没有不尊重曲阜孔家!哪怕他提倡科学之道,也是时刻考虑儒学的。 可是,那衍圣公竟然因为科学之道的兴起,觉得会盖过儒学,从而威胁他孔家的荣华富贵,就不惜以他们那卑劣的计谋来逼宫? 他们是有眼无珠么?没看到科学之道,能给天下万民带来多大的好处? 谷鷾</span>  也对,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觉得儒学会被科学所盖过了! 崇祯皇帝越想这个,心中就越是来气。 忽然,他转身又进入大殿,同时怒声吩咐道:“关门,不得朕传唤,任何人不得入内,也不得打扰朕!”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听,连忙回应一声,然后示意边上大气都不敢出的两个宦官,赶紧把殿门给关了。 看着殿门关上之后,王承恩心中便明白过来了,崇祯皇帝这是通过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去和仙人或者直接和太祖皇帝沟通了吧? 他有一个直觉,就是曲阜孔家世代以来都是享受荣华富贵,不曾受到一点打压。但是这一次,就未必了! 王承恩想得没错,崇祯皇帝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刘伟超商量这个事情。 除了刘伟超深得他信任之外,更因为刘伟超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和这个世界的人不会有任何利益冲突。要不然,他找谁商量?首辅还是尚书? 他们可都是读书人出身的!在曲阜孔家的事情上,崇祯皇帝就信不过他们,觉得他们会歪屁股! 视频一接通,就见刘伟超先笑呵呵地对他说道:“你可是大明皇帝啊,怎么就这么猴急呢!我这都还没查……” 刚说到这里,他就发现了,崇祯皇帝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对,便停止了开玩笑,收了笑容,立刻就改口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听了,也不扯其他的,立刻开门见山,直接就对刘伟超说道:“山东曲阜孔家鼓动读书人准备在二月份的春闱闹事,向朕逼宫,废止科学!” “哦?”刘伟超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不过随即脸色一松,当即说道,“刚才吓我一跳,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这难道不是大事?”崇祯皇帝一听,表情还是非常严肃地说道,“孔圣人之后,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如此逼宫,朕该如何处之?” 没听到这话倒还好,一听到这话,刘伟超便不由得冷笑了起来。他的脸上,尽是讽刺之色。 刚才还一直怒气冲冲的崇祯皇帝,一见他这样,反而愣了下,转而不解地问道:“怎么了,是朕什么地方说错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不再冷笑,当即点点头,认真地说道:“没错,你说错了,就那曲阜孔家,那个衍圣公孔胤植对不对,能当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我呸!” 崇祯皇帝从来没见过刘伟超有今天这样对一个人的鄙视之意,都当着他的面呸了。 顿时,他大为惊讶,一时之间,都忘记了心中的气愤,带着好奇之色问道:“怎么讲?” 崇祯皇帝还知道刘伟超的一个特点,如果刘伟超记得他这个时代的人物名字,那么说明这个人也肯定是史上留名的,至少是牵扯有重大的事情。 那么这个衍圣公孔胤植有什么事情,在原本的历史上发生呢? 说真的,虽然他猜出,估计是伤人品的事情,不过还是很好奇。 刘伟超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便又是冷笑一声道:“你可知道这个孔胤植在原本的历史上做了什么事情不?”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要是知道了,还用问么? 好在刘伟超也回过神来,就不等他回答,直接就对他说道:“建虏攻占京师之后,南方,甚至包括中原都还在大明或者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手中,可以说,建虏并不一定就能夺得天下。在这个时候,这个孔胤植就向建虏,就是那个摄政王多尔衮上了《初进表文》,表示归顺建虏。在那篇文章中,用他的文采,就差跪舔建虏的脚趾头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那脸就耷拉下来了。那脸上,那是阴云密布。 他万万没想到,从太祖皇帝开始,大明就对曲阜孔家一直是恩宠有加,结果,这天下还没有完全易主呢,这孔家竟然就去巴结建虏了,还是个蛮夷主子! 崇祯皇帝的心中,对于孔家在读书人心中的份量,那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孔家一直对大明保持忠诚,那么哪怕他吊死煤山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说不定依旧会延续下去的。 结果倒好,这个吃里扒外的孔家,竟然顺手帮着建虏去推倒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崇祯皇帝什么都可以忍,就是不能忍受有人危及大明的江山社稷! 他这边在想着,刘伟超那边还在继续说:“据说在建虏入关前,李自成攻下了京师之后,那个孔胤植就已经是要改主子了!” 说道:“据说的这些,就算了。” 刘伟超一听,当即呵呵一声冷笑,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好,那我就说点不是据说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65 机密消息(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1/11)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将会在6:32分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候刷新即可,谢谢! 如果只是复社中人的话,以王承恩如今的身份地位和权势,根本不需要在禀告之前事先再次确认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亲信。 也只有山东曲阜孔家,或许才有这个资格。 要不然,哪怕是当朝首辅,王承恩打小报告,被贺逢圣知道了又如何?能咬他么! 但是,山东曲阜孔家,在大明朝的地位,那是从洪武年间就定性,非常尊贵的那种。 说句不好听的,开国功臣,杀了都杀了,但是孔家,却是一直不倒的那种。任何人试图扳倒山东曲阜孔家,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打山东曲阜孔家的小报告,因为那没用,反而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王承恩却是知道,崇祯皇帝之所以那么信任他,就是因为他的忠心;之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还是信王府时候的老人,可一旦有事瞒着皇帝,那也是倒了霉的。 这不,崇祯皇帝一听王承恩的话,顿时就有点意外,当即确认道:“哪个山东曲阜孔……” 话还没说完,他就回过神来了。这个天下,还能有哪个孔家? 山东曲阜,更是只有一个孔家! 顿时,崇祯皇帝的表情一下变得非常严肃。刚才和刘伟超聊天的好心情,顿时一下就全没了。 只见他严厉地问道:“孔家为什么要鼓动读书人在春闱闹事?” 从某种意义上,山东曲阜孔家是读书人的代表,如果真要闹起来的话,那绝对是会成为一件很大的事情! 说实在的,崇祯皇帝有点想不通。 大明对山东曲阜孔家来说,一直是恩宠有加的。不说别的,就说当代衍圣公,他崇祯皇帝还在崇祯三年的时候,晋封他为太子太傅。 如果说,他有委屈,还需要鼓动读书人闹事么? 直接上奏,甚至只身闯紫禁城,都是可以的!自己会不给他做主?不对,任何一个大明皇帝,都会为他做主的啊! 没有委屈,吃饱了撑的来找事,这也不是曲阜孔家的作风啊! 总不会是…… 这么想着,他便又严厉地追问自己这个“吊友”道:“是不是你搞错了?” 至于诬陷,崇祯皇帝还是相信,王承恩不可能这么做的! 此时,王承恩见崇祯皇帝那么严厉地问他,知道事关重大,便连忙回奏道:“万岁爷,奴婢知道此事关系甚大,因此听闻禀告之后,亲自去查了下,核实了之后,才来向万岁爷禀告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用那种坚定地语气禀告道:“万岁爷,山东曲阜孔家想闹事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怕万岁爷的科学盖过了他们儒学的名头,危及孔家的千秋万世!” 以王承恩的阅历,一清楚闹事情况之后,便立刻猜出了孔家要闹事的原因了。 至于查这个事情,那就更简单了。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那孔胤植还有他的那些亲信族人,享乐惯了。最多是族里有些勾心斗角,但要他们摆到国家层面来,组织这种外人参与的大型逼宫活动,他们的能力就不够看了。 再加上他们为了鼓动更多的读书人参与这次春闱闹事,就更是不可能保密了。以西厂这边的能耐,一听到风声之后,毫不费力地顺藤摸瓜,就立刻弄清楚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此时,王承恩说了之后,便把手中的证据,给崇祯皇帝呈了上去。 虽然没有当事人的,但是从各种西厂收集的证据看,已经是可以证明,这次事情的发起人,就是当代衍圣公。也只有如此,才能那些读书人都给鼓动了。 崇祯皇帝看着手中的这份纸,心中非常清楚这一点,顿时就怒容满面! 要知道,他从来没有不尊重曲阜孔家!哪怕他提倡科学之道,也是时刻考虑儒学的。 可是,那衍圣公竟然因为科学之道的兴起,觉得会盖过儒学,从而威胁他孔家的荣华富贵,就不惜以他们那卑劣的计谋来逼宫? 他们是有眼无珠么?没看到科学之道,能给天下万民带来多大的好处? 谷牆</span>  也对,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觉得儒学会被科学所盖过了! 崇祯皇帝越想这个,心中就越是来气。 忽然,他转身又进入大殿,同时怒声吩咐道:“关门,不得朕传唤,任何人不得入内,也不得打扰朕!”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听,连忙回应一声,然后示意边上大气都不敢出的两个宦官,赶紧把殿门给关了。 看着殿门关上之后,王承恩心中便明白过来了,崇祯皇帝这是通过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去和仙人或者直接和太祖皇帝沟通了吧? 他有一个直觉,就是曲阜孔家世代以来都是享受荣华富贵,不曾受到一点打压。但是这一次,就未必了! 王承恩想得没错,崇祯皇帝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刘伟超商量这个事情。 除了刘伟超深得他信任之外,更因为刘伟超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和这个世界的人不会有任何利益冲突。要不然,他找谁商量?首辅还是尚书? 他们可都是读书人出身的!在曲阜孔家的事情上,崇祯皇帝就信不过他们,觉得他们会歪屁股! 视频一接通,就见刘伟超先笑呵呵地对他说道:“你可是大明皇帝啊,怎么就这么猴急呢!我这都还没查……” 刚说到这里,他就发现了,崇祯皇帝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对,便停止了开玩笑,收了笑容,立刻就改口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听了,也不扯其他的,立刻开门见山,直接就对刘伟超说道:“山东曲阜孔家鼓动读书人准备在二月份的春闱闹事,向朕逼宫,废止科学!” “哦?”刘伟超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不过随即脸色一松,当即说道,“刚才吓我一跳,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这难道不是大事?”崇祯皇帝一听,表情还是非常严肃地说道,“孔圣人之后,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如此逼宫,朕该如何处之?” 没听到这话倒还好,一听到这话,刘伟超便不由得冷笑了起来。他的脸上,尽是讽刺之色。 刚才还一直怒气冲冲的崇祯皇帝,一见他这样,反而愣了下,转而不解地问道:“怎么了,是朕什么地方说错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不再冷笑,当即点点头,认真地说道:“没错,你说错了,就那曲阜孔家,那个衍圣公孔胤植对不对,能当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我呸!” 崇祯皇帝从来没见过刘伟超有今天这样对一个人的鄙视之意,都当着他的面呸了。 顿时,他大为惊讶,一时之间,都忘记了心中的气愤,带着好奇之色问道:“怎么讲?” 崇祯皇帝还知道刘伟超的一个特点,如果刘伟超记得他这个时代的人物名字,那么说明这个人也肯定是史上留名的,至少是牵扯有重大的事情。 那么这个衍圣公孔胤植有什么事情,在原本的历史上发生呢? 说真的,虽然他猜出,估计是伤人品的事情,不过还是很好奇。 刘伟超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便又是冷笑一声道:“你可知道这个孔胤植在原本的历史上做了什么事情不?”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要是知道了,还用问么? 好在刘伟超也回过神来,就不等他回答,直接就对他说道:“建虏攻占京师之后,南方,甚至包括中原都还在大明或者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手中,可以说,建虏并不一定就能夺得天下。在这个时候,这个孔胤植就向建虏,就是那个摄政王多尔衮上了《初进表文》,表示归顺建虏。在那篇文章中,用他的文采,就差跪舔建虏的脚趾头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那脸就耷拉下来了。那脸上,那是阴云密布。 他万万没想到,从太祖皇帝开始,大明就对曲阜孔家一直是恩宠有加,结果,这天下还没有完全易主呢,这孔家竟然就去巴结建虏了,还是个蛮夷主子! 崇祯皇帝的心中,对于孔家在读书人心中的份量,那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孔家一直对大明保持忠诚,那么哪怕他吊死煤山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说不定依旧会延续下去的。 结果倒好,这个吃里扒外的孔家,竟然顺手帮着建虏去推倒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崇祯皇帝什么都可以忍,就是不能忍受有人危及大明的江山社稷! 继续说:“据说在建虏入关前,李自成攻下了京师之后,那个孔胤植就已经是要改主子了!” 帝的心情很差,但他还是对刘伟超说道:“据说的这些,就算了。” 刘伟超一听,当即呵呵一声冷笑,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好,那我就说点不是据说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66 天命所归(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2/11)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将会在6:32分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候刷新即可,谢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解释道:“西南土司,其实就相当于是个土皇帝,那边的百姓眼中,就只有他们的土司,而不知道朝廷是什么?就算你干掉了一个土司,还会再出一个土司。因此,一种最好的办法,不是明刀明枪地去纠正他们的想法,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对朝廷有认同感!” “嗯,你说,详细说!”崇祯皇帝显然没听人给他分析过有关西南土司的具体方略,因此就很有兴趣地要求道。 刘伟超自然不可能不说,马上就回答道:“就在那边设立新学堂,让他们的子女能免费入学,用大明的官方语言,让他们能读书识字,走出地方,如此就能同化他们,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大明百姓,而不是土司的子民。如此一来,就算西南再有土司想造反,只要普通百姓心向朝廷,他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醒道:“当然,这样做的话,时间会比较久,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成长时间。但是,这将是解决大明西南问题的根本之道!” 如果说以前的崇祯皇帝,那必然是个急性子。事实上,国事一天天地变糟,要让他有耐心地去处理事情,等事情有个结果,那也不可能的。就崇祯年间的情况,就算他不是急性子,都能把他逼成急性子的。 可如今不一样了,他已经有等得起的本钱。 虽然说,性格使然,感觉一代人成长的时间,至少要十几、二十年的,好像是有点长了。但是,仔细去想想,大明两百多年了,如果能在十几、二十来年的时间内解决这个事情,那就又不长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不由得高兴地说道:“善,此策甚好!” 听到这话,刘伟超又笑着对他说道:“而且这个对策,还可以用在你以后开疆拓土后的治理上,包括蒙古、南洋等地,如果想要长治久安,最好是这么干!” “好,好,好,此策甚好,朕记下了!”崇祯皇帝听了,高兴地连声说道。 看他这么高兴的,刘伟超也跟着笑了。不过在脑海中,他还想着有什么补充。 想了一下之后,还真被他想到了一点。 于是,他就先收了笑容,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你不是也想要发挥女人的作用,更好的建设你大明王朝么?除了开女科之外,我给你一个建议,趁着这次要推行新学堂的机会,同样招收适龄女童上学,也就是适龄儿童是包括男女一起。” “这个?”崇祯皇帝听了,脑海中出现男女一起上学的样子,理智上感觉有点不妥,不过他又是有大志向的,做那千古一帝,女科都提出来了,女官也封了,似乎男女共学也不是不行。 或者刘伟超是看出崇祯皇帝还是有点犹豫,明白症结所在,便微笑着说道:“一开始的时候,你可以男女分开啊,先给女孩同样的教育权,等到世人都认可之后,再男女混合,也就没关系了!” 一听男女分开,崇祯皇帝一下就释然了,当即点头赞道:“没错,那朕就先一个学校,男女分开授课好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就又给出一个提议道:“对了,女人相对来说,他们的就业岗位更窄,但是,对于教学岗位,也就是当老师方面,其实女人会有很大的优势。至少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工作,你可以多用女教师。” 这个其实有点偏颇,但是对于崇祯皇帝这边来说,更多的用女教师,却能让更多的人出现在大众视野内,让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个事情,能多走出一步。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点头笑道:“好,好,好,朕就安排。” 他没想到,主要是想找刘伟超聊那个夜香的事情,顺便一说这个福利彩票的事情,竟然聊着聊着就聊出了这么多的好东西! 和学问好的人,见识高的人为伍,就有这个好处啊! 想到这,他也才想起来,还有正事没说呢! 于是,崇祯皇帝便对刘伟超说道:“对了,朕还有个事情要请教你!” “哦,你说!”刘伟超一听,也没什么意见,便立刻回应道。 崇祯皇帝听了,便咨询刘伟超道:“夜香这个,你以前和朕说过,能变废为宝,做沼气什么的,具体是什么个情况?”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解释道:“朕已经答应了那个特等奖的中奖者,他不是收夜香的么?朕就说,能给他一个更来钱的法子!”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无语,也不事先沟通下就许诺出去了,你可是金口玉言的,可不是普通人啊!万一呢,万一实现不了,你怎么办? 不过这个话,也就在他脑海中这么一过而已,并没有真得开口提这个。 谷舉</span>  夜香变废为宝这个,就是沼气池,以前的农村都用,并且在穿越神书中也提及了。 当然,具体的内容,刘伟超也不可能知道,因此,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先等等,我查下资料再和你说!” “好,朕等你!”崇祯皇帝说着,挂断了视频通讯,随后不由得有点担心起来。 刘伟超那边,是需要去查了之后才知道,说明不具备普遍性,不一定要好操作。那万一要是实现不了,这说出去的话,都已经传遍京师了,怎么办?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就有点担心起来了。 普通情况下,他还是要面子的,除非是有些极端情况,比如说要脸和要钱方面,他会选择要钱。 毕竟要脸,只是他个人的荣辱问题;而要钱,那是关系到祖宗的社稷江山。这两个,哪个轻,哪个重,还是分得清楚的。 他正在想着时,却听到手机有动静,低头一看,就是刘伟超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于是,崇祯皇帝二话没说,立刻就接通了视频通讯。在看到刘伟超出现在手机屏幕的第一时间,他就立刻问道:“怎么样,朕这边可以做的?” 刘伟超听了,感受到他的着急,便猜出来他估计是想到了自己刚才担心的那点,于是,就笑着说道:“做是肯定没问题的,不过受科技条件的限制,你那边应该做不到像我这里这样的。也就是说,你没法完全利用沼气池,只能用到一部分而已。” “哦?”崇祯皇帝一听,心中稍微松了口气,连忙问道,“你说,朕听听看!” 反正他记得,当初承诺的是,更能赚钱,至于赚多少钱,那可没说! 他相信后世的法子,肯定能比他这个时代这种最基础的做法更赚钱。 刘伟超听到他的要求,便看着电脑屏幕,对崇祯皇帝介绍道:“这种沼气池的做法,最主要的用途是两个,一个是能发酵产生沼气,是一种燃料的来源,可以点灯,也可以烧火。另外一种是出料,就是产生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当然,还有环保什么的,你那边暂时不用考虑,就不多说了。” 顿了顿,他接着补充说道:“你那边的话,沼气该是没法用,所以只是用来出料当农作物的肥料,却是可以的。”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连忙说道:“是不是那个灯比较特别,朕这边还无法制备,因此就不能用?” 他是记得刘伟超说电灯的时候,他这边不可能有钨丝之类,因此不得已用碳丝代替了。也因此,他很容易想到,这个沼气灯可能比较特别,也是他这边不具备条件的,就有那么一问了。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我看这网上的资料,确实要用到一些化学原料,你那边还没有的,所以沼气灯是用不了的。” “那烧火为什么不行?”崇祯皇帝听了,立刻提出一个疑问道。 刘伟超一听,就用严肃的表情回答道:“因为你那边,不容易解决回火的问题,也就是说,引燃沼气之后可能会沿着管子烧进沼气池,最终引发爆炸,这是要人命的事情。” “这样么?”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遗憾了。 看他这样子,刘伟超便又笑着说道:“不过哪怕只是一个出料的作用,相信你那边也值得去做的。还有,我回头再找找资料,问问人看,如果你那个时候能解决沼气回火的问题,那就最好了!”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地高兴,同时他心中也是庆幸,刘伟超有钱了。 因为刘伟超有钱了,就不用整天上班,还能把钱拿出来,帮他尽量地解决问题,说什么发布悬赏,让人按照明朝的条件进行实验之类的。 总之,刘伟超说去试试,说不定真能找到方法也不一定。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到刘伟超对他说道:“对了,这个沼气池,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这个也是值得你那边去推广沼气池的原因!” “哦?”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欣喜,连忙追问道。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67 偷袭(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3/11) 崇祯十七年二月初,张献忠就秘密完成了主力部队的调集,一共有两万人马,这些都是精锐,也是他的全部本钱了。 很显然,张献忠既然已经决定打,自然就全力以赴,击破刘良佐这个点,逃过朝廷官军的封锁线的话,剩下那些杂牌,没了就没了。有这些主力作为底子,就会如同以前一样,很快就能卷土重来。 张献忠的果断,从来是不缺的。 因为他想得很清楚,相对来说,东线的马士英所部要比西线的孙传庭所部弱;更不用说,作为主帅来说,孙传庭也肯定比马士英要强。 突破西线的封锁是没有可能的,毕竟那个孙传庭老奸巨猾,一个不小心,就会掉入孙传庭的陷阱。 本来的话,马士英这边也不大可能。可如今,南京勋贵和地方乡绅对于马士英的愤恨,就给了他这个机会。错过了这次的机会,一旦被马士英整顿了应天府周边,他们就会再次进攻,驱赶张献忠南下,那北返的机会就会越来越渺茫。 如此,张献忠便放手一搏了。 ………………………… 这一日,刘良佐所部军营外官道,大摇大摆地来了一支官军,看样子,是押解着粮草过来的。 按照惯例,也确实该是这个时候,地方上送粮草过来的。 就这么的,看到的人对此也是不以为然,官道两边的农田,都在忙着春耕的事情,谁也没有闲心去管这种事情。 但是,如果细心的人仔细去看的话,就会发现这支送粮的队伍中,粮车比起以往要多一些,并且后面粮车的车痕,在雨后不久,还没完全干涸的地上留下一条比较深的痕迹。 在远远能望见刘良佐军营的时候,就有在周边巡查的夜不收上前拦住,按惯例进行盘查,并检验公文:“怎么回事,上几次带队的千户呢?” “生病了,所以换了本官来带队!” 盘问和公文,都没有问题,这支送粮队伍就很快得以放心。 看着这支送粮队伍继续往军营那边过去,有个夜不收笑着说道:“看来这个千户比上一个要强多了,这手下的兵看着都强壮不少!” “可不是,一看这些都是能打的,不像上几次那个,身上都没点杀气,和个农民差不多!” “……” 这支送粮队伍,快到军营门口的时候,又被门口的岗哨迎过去拦住了,同样是要盘问,核对公文。当然了,这些都是例行做事而已。 本来这个时候,就是要有送粮队伍过来,并且这里离流贼的前锋位置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往前攻,流贼往南逃,他们也都习惯了的。 很自然的,盘问和核对公文,依旧没有问题。岗哨这边的领头的百户便吩咐道:“去吧,送去辎重营!” “好嘞!”领头的千户答应一声,便向队伍挥挥手,继续往军营里面走去。 正当队伍通过军营大门的时候,忽然,那个百户回过神来,便立刻又过去喝住那个领头的千户问道:“你是哪里人?” 领头的千户一听,当即笑呵呵地说道:“咱还能是哪里人,当然是南京本地人啊!” 守门百户听了,脸色有点变了,一挥手向他的手下喝道:“来啊,给我搜下粮车!” 和外面的夜不收不同,这个守门百户是得到过刘良佐的交代,对于细节就更是敏感一些。 虽然说,刚才的盘问,还有公文的核对,以及粮草送达的时间都对得上,但是,这个人有点不对。 按理来说,送粮草的肯定是本地卫所,自然会带本地的方言,至少是南方的方言。可是,这个领头的口音,却是北方口音,这就有点不正常了。 当然,如果不是刘良佐交代过,他也不会细查。毕竟也有可能是,这个人的爹娘之类可能来自北方,所以有北地口音也不一定。 “这位兄弟?你这是干什么?”那领队的千户见了脸色一变道,“到都到了,就别耽搁兄弟交差了!” 一听这话,那守门百户就感觉更不对了。至少前几次南京这边送粮的军官,可都不是兄弟相称的,一嘴的官腔,甚至对他们还有点敌意,那会如此陪着笑容,还一口一个兄弟! 这时候,他就压根不和这个领队千户客气了,表情一下冷了下来,亲自监督手下检查粮车。 看着守门军卒离粮车越来越近,那个领队的千户忽然露出了狠辣的表情,转头看看军营周边,发现还没什么特别的,便拔出了腰刀,猛地扑向那个守门百户,同时大声喝道:“杀!” 他手下人早就在看着他的,一听他这话,便纷纷抽出兵刃扑向这十来个守门的军卒。 那守门百户早就警惕着那,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不对,也立刻返身就逃,同时大声喊道:“敌袭,敌袭……” 才喊出几下子,一支利箭便射中他的后背,那箭枝上的力量十足,带着他往前扑倒。 由此可见,这近距离的一箭,必然是硬弓所射。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百户竟然没死,那箭就挂在他的后背,爬起来就跑,同时继续在那大喊道:“敌袭,敌袭……” 这一幕让运粮的这些人看得有些傻眼,这个守门的百户,竟然会身穿坚固盔甲?没看出来啊! 领头的那个押运千户,其实就是张能奇所扮,他是张献忠所部的神射手,不过此时,已经顾不得那个逃跑的百户了,立刻急促地吩咐手下道:“快,分头放火,其余人,都给老子去抢船!” 在刘良佐军营的后面,是长江支流的码头,根据南京勋贵的消息,这几日正好有一支船队在这里休整。 这张能奇的手下,显然都已经实现安排过的。就见有的流贼,立刻把前面的粮车,一辆辆地掀开,就见里面全是事先准备的纵火之物,而后面的粮车里,掀开之后,却是跳出一个个的流贼。 按照这边的计划,只要被这支粮车队伍混入军营,一边纵火一边抢占码头,哪怕在这刘良佐的军营里面,必然会制造更大的混乱,让他们来不及反应,成功的概率很大。 等到张献忠领着剩下的大军杀到,就算刘良佐最终组织起了军队想要反扑,也肯定没什么用。 那么接下来,就是守住码头,坚守到抢来的船只把军队都运到对岸,离开刘良佐,或者黄得功的援军攻击范围,那么北渡长江就是轻而易举之事了。 “杀……” 这些挑选出来的流贼,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加上粮车里面藏着的,一共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刘良佐军营这边,根据南京勋贵那边提供的消息,也就八千人左右。 攻其不备之下,这个计策的成功性非常高! 此时,这些流贼也知道,成败在此一举,一个个都是拼了命的。 放火的放火,集结的集结,就准备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大闹一回。 然而,让张能奇万万想不到的是,这边才敢开始动手,就见周围出现了一队队的朝廷官军,并不是慌张应对的那种,而是有建制的结阵围攻! “铛铛铛……”在警锣的急促动静下,越来越多的朝廷官军闻声赶了过来。 “呯呯呯……” 燧发枪声,一阵又一阵的响起,流贼这边的盾牌根本就没用,一个个惨叫着倒地。 张能奇带着他的手下,一边射箭还击,一边有点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一幕。 这是什么情况? 是中了埋伏了?要不然,刘良佐所部怎么可能反应这么快? 可是,没道理啊! 消息是已经核实过,那些南京勋贵和地方乡绅,真得恨马士英入骨的,怎么可能帮着马士英设局呢? 可是,要不是陷阱,除非刘良佐的军队是那种非常精锐的军队,才能做到如此迅速的反应? 但是,他们又不是没和刘良佐打过交道,对于他的手下战力如何,都是心里有数的啊! 他娘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能奇看着眼前的战局,一颗心便悬了起来。 只有几个营帐烧着,可是,去放火的手下,不是被朝廷官军打死,就是被逼回来了,再放火烧其他营帐,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就这几个营帐的话,压根没法制造很大的混乱,没法烧到其他营帐。 各营帐之间,出现越来越多的朝廷官军的队伍,两边战力的对比,很快就会越拉越大。如果张献忠所部主力不赶紧增援的话,自己就要全军覆没在这里了。 一想到这,张能奇忽然想起一个词:羊入虎口! 不过他很快就安慰自己,都是事先约定好的,义父那边的援兵很快就能赶到,只要自己坚持下就好了。到时候内外夹击,刘良佐所部反而败得更快! 此时,他却没发现,刘良佐已经闻讯赶来了。看着眼前装作送粮队伍的流贼,他便不由得心中有点感慨:“果然没出总督大人所料,流贼还真是想突围,不过没想到的是,竟然是选择自己这边来突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68 肉盾(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4/11) , 之前的时候,马士英给各路将领传递了消息,说据厂卫线报,张献忠所部流贼在大规模调动兵力,集结在东线,估计有在东线突围的企图,让各部加强防范。 刘良佐这边,原本距离流贼还是有段距离的,虽然想着,流贼就算想要突围,也未必会从他这里突围。 不过总督大人已经下令了,加上左良玉的首级,黄色的首级,让他也不敢大意,便吩咐手下军官提高警惕。 只是最终,刘良佐还是没想到,流贼不但从他这里突围,并且还是这种方式。 看着那些一辆辆伪装的粮车,刘良佐还真是有点后怕。 这些流贼怎么就这么神通广大,居然想到了冒充送粮的队伍? 而且有一点,他很奇怪,这些流贼就算假扮送粮的队伍,那他们又是怎么混过放在外围的夜不收巡查,还混过了军营门口的岗哨,直接到了军营里面才被发现? 这个问题,非常地蹊跷! 要不是手下军队已经经过整编,留下的都是精兵。换了以前的队伍,就算人数再多,被流贼这么心窝子里一闹,那些杂兵一炸营,这一仗,估计就不用打了。 此时的刘良佐,也来不及思考这些了。毕竟是带兵多年的将领,经验是绝对不缺的。只是扫视了战场,看清了流贼的人数之后,他便立刻知道,流贼的后续人马,肯定会马上杀到。 于是,他立刻组织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剿灭这些流贼先锋,随后严阵以待流贼的后续人马。 你要说刘良佐慌么? 他其实一点都不慌,甚至还有一点期待。 在马士英的约束之下,基本上没有战功可以立。但是如今,流贼主动找上他了,对他来说,这就是战功送他这里来了。 正所谓一句话,本来以为待的地方这么远,前线离他很远;结果没想到,前线移到他这里来了。 这不,他压根就没有向附近的黄得功求援的心思。就想自己把这份军功给挣了。 一连串的部署下去之后,刘良佐发现,军营里的这部分流贼,竟然异常地顽强。在他手下的围攻之下,竟然用粮车为掩护,缩在那里,显然是固守待援。 “报!” 刘良佐闻声看去,却见是夜不收急匆匆赶来,向他禀告道:“五里之外发现张献忠所部,看样子皆是精锐,大约有两万人马,骑兵五千,步军一万五千左右,正往这边赶来。” 一听这话,刘良佐不由得大惊,那张献忠这是孤注一掷了啊! 这一下,他不敢再独吞这份战功了。至少他有点自知之明,就他这人马,吃不下。就算能吃下,到时候手下人打没了,朝廷很可能也会问罪的。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派快马去联系黄得功。 与此同时,刘良佐看向军营中的这些顽固的流贼,目光格外地阴冷。 “就是来找死的!”刘良佐一声冷笑,随即吩咐道:“把炮推过来轰了!” 总督大人之前有说过,能抓俘虏就最好,这是皇帝的旨意。 可如今,刘良佐已经不想要俘虏了。这些流贼缩成一团,还有粮车挡着,除非用炮轰,要不然短时间难以吭下这个乌龟壳。 军营中都有配备野战用的中小型火炮,有的是配有炮轮,但也有的是以偏厢车运送火炮的。 此时此景,他的手下收到军令之后,便立刻把带炮轮的中型火炮推了出来。炮手紧跟着跑车,立刻便操作起来,连瞄准都不用,毕竟目标那么大。 原本堵住营门的朝廷官军,立刻往两边撤开,免得被火炮误伤。 张能奇正在指挥,让他的手下做好防御,等待张献忠的主力到来。 结果察觉到动静不对,伸头一看,顿时吓得魂都没了。 就这粮车,在中型火炮的面前,根本就纸糊一样的。不对,还有,连带着躲在粮车后面的他们,也都是纸糊一样的。 这个时候,要还缩在粮车后面,那就是当靶子了,肯定是个“死”字。 可是,要是攻出去,看着周边的朝廷官军手中,全是燧发枪的枪口对着,也根本无法靠近,人家压根就不跟你进行短兵相接。 虽然说这个先锋不好当,危险性很高的。但是,张能奇万万没想到,竟然是陷入了死地。 张献忠最终能不能突围出去,他不知道,他知道的一点就是,他要死了! 这一刻,他忽然想起,刘文秀不知道如何了,但是,李定国却是宁远伯,还是南京守备了。 想到这,他连忙大声喊了起来:“不要开炮,我们投降!” 他的手下,自然也看到那些火炮炮口对着他们了。也明白,此时他们已经面临绝境。 既然张能奇都在喊投降了,他们也没有头铁到要真得死战到底! 于是,他们便一起跟着喊了起来:“不要开炮,我们投降!” 好死不如赖活,蝼蚁尚且贪生不是! 刘良佐都不用手下来禀告,这些流贼喊得那叫一个大声。 于是,他一声冷笑,随后吩咐道:“让他们立刻丢出武器,抱着头出来,立刻,马上,敢有半点拖延,就格杀勿论!” 刘良佐心中很清楚,张献忠所部主力正赶过来,军营内的战事,必须速战速决! “哐当,哐当……” 很快,一件件地兵刃被丢出粮车之外,随后,一个个伪装成卫所军卒的流贼抱着头走出了粮车。 刘良佐一挥手,立刻便有一队队的军卒警戒上前,准备接受他们的投降。 正在这时,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大地在震动,隐隐约约地雷声,从天边滚滚而来。 作为久经战阵的带兵将领,刘良佐立刻便明白,这是张献忠手下的骑军赶来了。 五千多骑军,直接冲锋没有做好准备的军营,绝对是灾难性的。 可是眼前,军营里面还要接受这一千来个流贼的投降,显然要耽搁不少时间。 就算把这些流贼都绑好了,也需要人手看押。但是,根据夜不收的禀告,张献忠所部还有一万五千左右的步军,并且都是精锐来的。 这种情况下,万一交战正激烈的时候,这营地里面的流贼闹事的话,那将是致命性的。 这个时候,那马蹄声越来越近,已经没有什么时间了。必须要立刻加固营寨才行。 不过骑兵突击,如果不顾伤亡的话,营寨毕竟不是城防,有点危险了。 而流贼会不会不顾伤亡,一想到这是流贼要突破包围逃往北方去,刘良佐便立刻知道,说不定流贼真得很有可能会狗急跳墙。 被这支假装送粮队伍的流贼这么一闹,这局势,真得非常危险了。 这么想着,他的脸色狰狞,就要下令,把这些流贼全部屠了。 不过他正要下令之时,忽然,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在他脑海中闪过。 此时此景,不是正好用上流贼经常用的那一招么? 这么一想,刘良佐那挥手想要往下斩得手势,立刻变成往前一挥,派出了更多的手下去绑了这些流贼。 此时,张能奇等人也已经听到马蹄声了。但是,如今他们已经抛掉了兵刃,束手就擒了,再反抗,虽然能为主力争取一点时间,可他们明显是要送命的。因此,包括张能奇在内,最终没人反抗,乖乖地被绑了。 刘良佐看到这些流贼全部被绑好了,便立刻下令道:“来啊,把他们都给绑到营外栅栏上,绑好了!” 一听这话,张能奇不由得傻眼。 因为他一下就明白过来,刘良佐这是拿他们当营寨防守的肉盾了! 以前的时候,他们驱赶老弱当肉盾,没想到天道轮回,今时今日,竟然轮到他们当肉盾了。 要说他们愿意么? 绝对不愿意啊! 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刘良佐的手下,自然也一下明白他的用意,一个个都是欣喜起来,立刻推押着他们赶紧往营门口而去。 一千多流贼的肉盾,已经能防御很长一段营寨了。 …………… 张献忠所部的骑军,领头的就是他手下有名的战将张可望。接应张能奇,事关重大,不是张可望出马,张献忠也不放心。 看着夜不收逃窜,或者骚扰,张可望全然不顾,他知道轻重,只是领着骑军疾冲刘良佐军营所在。 离得越来越近时,张可望看到刘良佐的军营,竟然没有什么火烧的痕迹,也没有看到大规模厮杀的痕迹,顿时,一颗心就沉了下去。 不过此时,箭在弦上,已经顾不得其他了。 他的任务,就是要第一时间攻打刘良佐的军营,接应张能奇,打穿营寨,缴获那些船只。 如今就算没有张能奇的动静,他这攻击,也势在必行,要是晚了,就会被船队跑了。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领着骑军离刘良佐的军营越来越近时,愕然发现,军营营寨的栅栏外,全都绑着一个个的卫所官军。 刘良佐是这样的防御?天底下有这样防御的战法? 不过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一眼认出来了,这是张能奇领着的前锋,冒充卫所军队的那些。 这不,都看到张能奇也被绑在那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69 忐忑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的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集结在东线,估计有在东线突围的企图,让各部加强防范。 刘良佐这边,原本距离流贼还是有段距离的,虽然想着,流贼就算想要突围,也未必会从他这里突围。 不过总督大人已经下令了,加上左良玉的首级,黄色的首级,让他也不敢大意,便吩咐手下军官提高警惕。 只是最终,刘良佐还是没想到,流贼不但从他这里突围,并且还是这种方式。 看着那些一辆辆伪装的粮车,刘良佐还真是有点后怕。 这些流贼怎么就这么神通广大,居然想到了冒充送粮的队伍? 而且有一点,他很奇怪,这些流贼就算假扮送粮的队伍,那他们又是怎么混过放在外围的夜不收巡查,还混过了军营门口的岗哨,直接到了军营里面才被发现? 这个问题,非常地蹊跷! 要不是手下军队已经经过整编,留下的都是精兵。换了以前的队伍,就算人数再多,被流贼这么心窝子里一闹,那些杂兵一炸营,这一仗,估计就不用打了。 此时的刘良佐,也来不及思考这些了。毕竟是带兵多年的将领,经验是绝对不缺的。只是扫视了战场,看清了流贼的人数之后,他便立刻知道,流贼的后续人马,肯定会马上杀到。 于是,他立刻组织兵力,以最快的速度剿灭这些流贼先锋,随后严阵以待流贼的后续人马。 你要说刘良佐慌么? 他其实一点都不慌,甚至还有一点期待。 在马士英的约束之下,基本上没有战功可以立。但是如今,流贼主动找上他了,对他来说,这就是战功送他这里来了。 正所谓一句话,本来以为待的地方这么远,前线离他很远;结果没想到,前线移到他这里来了。 这不,他压根就没有向附近的黄得功求援的心思。就想自己把这份军功给挣了。 一连串的部署下去之后,刘良佐发现,军营里的这部分流贼,竟然异常地顽强。在他手下的围攻之下,竟然用粮车为掩护,缩在那里,显然是固守待援。 “报!” 刘良佐闻声看去,却见是夜不收急匆匆赶来,向他禀告道:“五里之外发现张献忠所部,看样子皆是精锐,大约有两万人马,骑兵五千,步军一万五千左右,正往这边赶来。” 一听这话,刘良佐不由得大惊,那张献忠这是孤注一掷了啊! 这一下,他不敢再独吞这份战功了。至少他有点自知之明,就他这人马,吃不下。就算能吃下,到时候手下人打没了,朝廷很可能也会问罪的。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派快马去联系黄得功。 与此同时,刘良佐看向军营中的这些顽固的流贼,目光格外地阴冷。 “就是来找死的!”刘良佐一声冷笑,随即吩咐道:“把炮推过来轰了!” 总督大人之前有说过,能抓俘虏就最好,这是皇帝的旨意。 可如今,刘良佐已经不想要俘虏了。这些流贼缩成一团,还有粮车挡着,除非用炮轰,要不然短时间难以吭下这个乌龟壳。 军营中都有配备野战用的中小型火炮,有的是配有炮轮,但也有的是以偏厢车运送火炮的。 此时此景,他的手下收到军令之后,便立刻把带炮轮的中型火炮推了出来。炮手紧跟着跑车,立刻便操作起来,连瞄准都不用,毕竟目标那么大。 原本堵住营门的朝廷官军,立刻往两边撤开,免得被火炮误伤。 张能奇正在指挥,让他的手下做好防御,等待张献忠的主力到来。 结果察觉到动静不对,伸头一看,顿时吓得魂都没了。 就这粮车,在中型火炮的面前,根本就纸糊一样的。不对,还有,连带着躲在粮车后面的他们,也都是纸糊一样的。 这个时候,要还缩在粮车后面,那就是当靶子了,肯定是个“死”字。 可是,要是攻出去,看着周边的朝廷官军手中,全是燧发枪的枪口对着,也根本无法靠近,人家压根就不跟你进行短兵相接。 虽然说这个先锋不好当,危险性很高的。但是,张能奇万万没想到,竟然是陷入了死地。 张献忠最终能不能突围出去,他不知道,他知道的一点就是,他要死了! 这一刻,他忽然想起,刘文秀不知道如何了,但是,李定国却是宁远伯,还是南京守备了。 想到这,他连忙大声喊了起来:“不要开炮,我们投降!” 他的手下,自然也看到那些火炮炮口对着他们了。也明白,此时他们已经面临绝境。 既然张能奇都在喊投降了,他们也没有头铁到要真得死战到底! 于是,他们便一起跟着喊了起来:“不要开炮,我们投降!” 谷昩</span>  好死不如赖活,蝼蚁尚且贪生不是! 刘良佐都不用手下来禀告,这些流贼喊得那叫一个大声。 于是,他一声冷笑,随后吩咐道:“让他们立刻丢出武器,抱着头出来,立刻,马上,敢有半点拖延,就格杀勿论!” 刘良佐心中很清楚,张献忠所部主力正赶过来,军营内的战事,必须速战速决! “哐当,哐当……” 很快,一件件地兵刃被丢出粮车之外,随后,一个个伪装成卫所军卒的流贼抱着头走出了粮车。 刘良佐一挥手,立刻便有一队队的军卒警戒上前,准备接受他们的投降。 正在这时,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大地在震动,隐隐约约地雷声,从天边滚滚而来。 作为久经战阵的带兵将领,刘良佐立刻便明白,这是张献忠手下的骑军赶来了。 五千多骑军,直接冲锋没有做好准备的军营,绝对是灾难性的。 可是眼前,军营里面还要接受这一千来个流贼的投降,显然要耽搁不少时间。 就算把这些流贼都绑好了,也需要人手看押。但是,根据夜不收的禀告,张献忠所部还有一万五千左右的步军,并且都是精锐来的。 这种情况下,万一交战正激烈的时候,这营地里面的流贼闹事的话,那将是致命性的。 这个时候,那马蹄声越来越近,已经没有什么时间了。必须要立刻加固营寨才行。 不过骑兵突击,如果不顾伤亡的话,营寨毕竟不是城防,有点危险了。 而流贼会不会不顾伤亡,一想到这是流贼要突破包围逃往北方去,刘良佐便立刻知道,说不定流贼真得很有可能会狗急跳墙。 被这支假装送粮队伍的流贼这么一闹,这局势,真得非常危险了。 这么想着,他的脸色狰狞,就要下令,把这些流贼全部屠了。 不过他正要下令之时,忽然,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在他脑海中闪过。 此时此景,不是正好用上流贼经常用的那一招么? 这么一想,刘良佐那挥手想要往下斩得手势,立刻变成往前一挥,派出了更多的手下去绑了这些流贼。 此时,张能奇等人也已经听到马蹄声了。但是,如今他们已经抛掉了兵刃,束手就擒了,再反抗,虽然能为主力争取一点时间,可他们明显是要送命的。因此,包括张能奇在内,最终没人反抗,乖乖地被绑了。 刘良佐看到这些流贼全部被绑好了,便立刻下令道:“来啊,把他们都给绑到营外栅栏上,绑好了!” 一听这话,张能奇不由得傻眼。 因为他一下就明白过来,刘良佐这是拿他们当营寨防守的肉盾了! 以前的时候,他们驱赶老弱当肉盾,没想到天道轮回,今时今日,竟然轮到他们当肉盾了。 要说他们愿意么? 绝对不愿意啊! 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刘良佐的手下,自然也一下明白他的用意,一个个都是欣喜起来,立刻推押着他们赶紧往营门口而去。 一千多流贼的肉盾,已经能防御很长一段营寨了。 …………… 张献忠所部的骑军,领头的就是他手下有名的战将张可望。接应张能奇,事关重大,不是张可望出马,张献忠也不放心。 看着夜不收逃窜,或者骚扰,张可望全然不顾,他知道轻重,只是领着骑军疾冲刘良佐军营所在。 离得越来越近时,张可望看到刘良佐的军营,竟然没有什么火烧的痕迹,也没有看到大规模厮杀的痕迹,顿时,一颗心就沉了下去。 不过此时,箭在弦上,已经顾不得其他了。 他的任务,就是要第一时间攻打刘良佐的军营,接应张能奇,打穿营寨,缴获那些船只。 如今就算没有张能奇的动静,他这攻击,也势在必行,要是晚了,就会被船队跑了。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领着骑军离刘良佐的军营越来越近时,愕然发现,军营营寨的栅栏外,全都绑着一个个的卫所官军。 不过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就一眼认出来了,这是张能奇领着的前锋,冒充卫所军队的那些。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70 暗中使绊 , 很显然,此时的张献忠,并没有一点怪他杀了自己兄弟的意思。 似乎从他的话中能看出来,张能奇既然被朝廷官军活捉,那就是该死了!与其最终投降了朝廷官军当叛徒,还不如张可望此时杀了他! 估计是被李定国和刘文秀给刺激了! 张可望听了他的话之后,心中并松了口气。 可谁知,张献忠却接着厉声喝道:“你也是无能,不知道打仗凭的是一口作气么?不但没有顺势冲破刘良佐的军营,反而还停下来等老子,你不会打仗了么?” “孩儿知罪!”张可望一听,连忙认错道。 他知道,和张献忠去顶嘴,是最不理智的事情。 事实上,他其实也承认,张献忠说得没错。 如果当时不是看到张能奇他们,犹豫了下,让骑军停了下来,使得营寨内的官军有了更多准备的机会,说不定能攻进去也不一定的。 终归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人被敌人当了挡箭牌,所以没有果断到第一时间下杀手,以后在这方面,还是需要注意的。 他在想着,张献忠却没再理他,而是立刻观察刘良佐营地的情况。 军师徐以显之前一直没有说话,此时看到张献忠在观察敌情了,他才对张献忠说道:“朝廷官军最近的援军是黄得功所部,正常来说,至少要一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根据之前的消息,黄得功必然不会如此积极,拖个两天是最可能的事情。因此估算我们有两天时间在这里,一天打下刘良佐军营,一天渡河。” 张献忠听了,点点头说道:“他娘的,立刻给老子组织人马进攻!” ………………………… 他们却是不知道,黄得功表现出来的那种对马士英非常不满的行为,其实是奉马士英的命令在表演的。只是之前的时候,他并不知道,那些南京勋贵挑拨他和马士英以及李定国之间的关系,目的在哪里。 不过当黄得功收到刘良佐的紧急求援之后,便立刻回过神来了。 因为这种情况下,按理来说,他会出工不出力,拖累救援速度,才是合情合理的。 这么一来,就容易被张献忠所部从马士英的防线上突围,事后算账的话,黄得功有可能会有责罚,但是绝对不会重,因为又不是从他防线突围出去的。 但是,刘良佐的罪责就不小了,而作为统帅的马士英也肯定要重责。毕竟这就等于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不但北方刚安定下来的环境遭到破坏,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重新围剿张献忠所部。 这么想着,黄得功便冷笑一声道:“就那群猪,也小瞧了我黄得功!” 随后,他便立刻下令,除了必要的留守步军之外,他亲自带着步骑俩军,合计一万五千人马赶去救援。 就军队规模来说,马士英手下的军队,就他黄得功的军队数量最多,达到两万七八左右。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黄得功是勇卫营出身,并且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因此他手下兵力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和他类似的,孙应元和周遇吉两人的手下军队,和他差不多,都是众多总兵中兵力最多的。 此时,黄得功知道张献忠的主力都已经出动了,便带了一半多的兵力出来。 ……………… 次日凌晨,张献忠红着眼睛盯着刘良佐军营,脸色异常地阴沉。 之所以是红着眼睛,不但是因为他一夜未睡,熬夜的原因,更因为他没想到,老对手刘良佐,这次竟然异常地坚韧,竟然死守营地不退。 根据他对刘良佐的了解,要是换了以前的话,在他这样拼命的进攻之下,刘良佐肯定抵挡不住,会跑了的。 可是,看着两军阵前那么多的尸体,连军营一角都被攻下来了,可刘良佐所部竟然还是牢牢地守在这里。 这个刘良佐,真得是吃错了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精忠报国了? 还有一个,也让他没有想到的,那个刘良佐的军营里面,竟然拉着一条条的铁丝,特别是夜晚之下的进攻,更是让张献忠的手下措不及防,从而被刘良佐的手下当了活靶子。 如果不是这些从未见过的铁丝,一条又一条地拉在那边,战果肯定给还要更大的。 还有一点,在交战中张献忠发现,刘良佐所部的人马虽然少了很多,但是却精锐了很多。这不止是体现在兵员素质上,其护甲军械更是比以前精良了很多,看得张献忠都垂涎三尺。 如果能击败刘良佐所部,夺取他们的护甲军械的话,他的战力就能一下提高很多,至少对上李自成,就不会再虚了。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眼下最紧要的任务,还是打败刘良佐再说。 亏了那些南京勋贵会拖朝廷官军的后退,离间了黄得功,这边至少还有一天的时间打刘良佐的。 这么想着,张献忠便红着眼睛又下令,让他的手下轮番进攻。 震天的战鼓,再次回荡在这江南一地的上空。 “轰轰轰……” “呯呯呯……” “杀啊……” 军营里面的刘良佐,虽然说是守住了军营,可是,脸色并不好看。 并不是说他手下伤亡惨重,至少相对营地外面的流贼来说,伤亡要少多了。并且,大部分都是受伤,战死或者伤重而死的只占了伤亡里面不到一层,这当然是得益于他手下的护甲精良的缘故。 可是,张献忠所部流贼竟然死战不退,军营中的火药物资这类,消耗甚大,最多坚持到中午时候,估计就要消耗完了。 没有了火器的优势,再坚守下去就难了。伤亡会剧增不说,能不能守住这里也是一个问题。 要是以往的话,刘良佐早跑了,傻子才会和流贼死磕,把实力都耗掉。 可是,这一回,每次刘良佐动了这个念头的时候,左良玉的首级,黄色的首级,就浮现在他脑海中,除非是去当流贼,要不然,敢临阵脱逃就是那两人的下场! 于是,刘良佐便咬牙,继续坚守。 ……………… 应天府,南京城内,钦差行辕,马士英这边,已经接到快马禀告,说刘良佐所部遭遇张献忠所部主力攻击。 之前的时候,他这边已经接到各地的求援,说张献忠所部流贼正在疯狂攻击他们,也都说是主力,要求总督大人派兵增援。 对此,根据厂卫的线报,张献忠所部主力在秘密集结,估计会有动作。 但是,不管怎么样,张献忠所部主力又不会分身术,那可能每个地方都遭受张献忠所部主力攻击? 这其中,必然有蹊跷! 马士英一边下令他手下的各路军队都戒备,一边派出夜不收,也委托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和东厂提督王德化派出厂卫,核实张献忠所部的真正动向。 直到他接到刘良佐的禀告,马士英才算是明白,张献忠所部主力,必定是在刘良佐这边。要不然,普通军队,压根就不值得刘良佐求援。 换句话说,其他地方的求援,要么是夸大了,要么是故意为之,不管是什么,都给他这边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这笔账,他先记下了。这个时候,还不是算账的时候。 于是,马士英连忙调兵遣将,当中最主要的一项事情,就是把大军所需的粮草调集并分配下去。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手下很快就来禀告说,粮草失火,被烧了。 马士英一听之下,大惊失色,连忙赶去看情况。 到了现场一看,虽然手下人都在救火,可这个火势之大,就算能扑灭,估计也没多少粮食剩下了。可大军调拨开拔在即,如果不带够粮食的话,一旦交战缺粮的话,那是致命性的。 这种战事,谁能保证大军一到,就能剿灭流贼的,万一战事焦灼呢,这粮草危急就会拖累全军的! 马士英见了,就有点慌了。 跟着他一起过来的王德化,只是一看这火势,便冷笑着说道:“这么大的火,又刚好在这个时候烧着了,要不是人为的,咱家的姓,就倒过来写!” 听到这话,马士英不由得立刻回过神来,顿时就怒容满面。 先是各地都禀告说张献忠所部主力攻击,如今又有人在这个时候纵火烧军粮。由此可见,这是有人想要他丢官去职! “来人,军需官呢?”马士英立刻大声喝令,要找负责人了。 然而,他的手下很快来报,说军需官知道罪责难逃,畏罪自杀了! 马士英听得又气又急,第一次感觉,做事竟然如此之难! 明刀易躲,暗箭难防! 刘良佐那边要是支持不住,被张献忠所部流贼突围的话,他这官,肯定是没得当的,说不定还会治罪。 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看到他那着急担心的样子,便安慰他道:“总督大人放心吧,黄得功乃是有名的猛将,打惯了仗的,离刘良佐又近,肯定会主动协防,不会出什么岔子的!” 一听这话,马士英回过神来,连忙说道:“本官这是关心则乱啊!没错,没错,李大人言之有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71 好好干(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5/11) , 他的话音刚落,边上的王德化湖人阴阴一笑,然后对他说道:“如今急需军粮,咱家给总督大人一个建议,不如去抄了南京城中的那些粮店,征为军用,回头有粮了再还。” “……”马士英一听,立刻皱了眉头说道:“这样不好吧?如果本官真这么做的话,势必会引起恐慌。南京城内的普通百姓买不到粮食,最终遭难的还是他们。” 王德化听了,不以为意,回答马士英道:“如果因为军粮问题影响战事,让张献忠那贼寇突围了,那总督大人觉得自己下场如何?” 说完这话之后,看到马士英的脸色一变,他就继续说道:“南京地方上的事情,自然有地方上管着。总督大人入南京,这流贼可不能有失的。而如果黄得功不负我们所望,能解决此次危机,用不到总督大人征集来的军粮,那时也可还给各粮商,平息城内粮食之乱。最为重要的是……” “是什么?”马士英听了,不由自主地追问道。 王德化听了,并没有看他,而是看着自己的手指甲,似乎是在研究指甲缝里有什么,不过口中却说道:“你还可以趁机发布严禁囤积奇居粮食,回头咱家也可以帮你,发现有人违反禁令,你也可以收了他们的粮食,以补本次的损失。” 马士英听了,心中倒吸一口凉气。对于这个平时笑呵呵的王德化,算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真不愧是东厂厂公! 想了一下,马士英最终还是摇头说道:“本官最为重要的事情还是对付流贼和整顿地方,这节外生枝的事情,还是先算了!” 王德化听了,也不恼,就仿佛刚才出主意的人,压根就不是他一般。 不过,等他和李若链从大堂走出去时,才淡淡地说了一句道:“要论对皇上的忠心,还是得看咱们啊!” 李若链听了,只是笑笑说道:“总督大人也有他的难处,我们做好份内之事便可,至于他怎么做,不违背陛下的意思,咱们也管不着!” 王德化听了,随意地点点头,算是回应了。 对他来说,其实并不损失什么,甚至可以说,如果这个事情,通过李若链这边的密奏上达天听的话,也能刷一波崇祯皇帝的好感。 王德化这一番话,一石二鸟,可谓老奸巨猾! 马士英这边,最终只听取了王德化建议的一半。 派出军队,征集了城中一半粮店的粮食以为军用。至于安抚地方,他丢给地方衙门,自己不管。 能在南京城内开粮店的,那背后绝对是有人的,甚至大部分粮店,和南京的勋贵都有沾边。 马士英的这一番操作,顿时就惹来了攻击,不管是勋贵还是南京官员,对于马士英的野蛮行为,纷纷表示谴责,都要上奏弹劾他。 要不是有军队在,估计民变都能马上出现。 不过这些,马士英也顾不上,就忙着调兵遣将去了。 …………… 快到中午时分,张献忠所部流贼又留了一地尸体,退了下去,刘良佐营地这边的战事,又暂时停息了下来。 虽然无功,可张献忠却是兴奋了不少。因为他在后方观战,发现刘良佐所部的火器,不管是火炮,还是那火枪,都已经有气无力的样子。 作为打了这么多年仗的老贼,根据战事激烈程度和时间,他猜出来了,刘良佐所部的火药消耗地差不多了。 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刘良佐所部的火力优势,如今好了,只是肉搏的话,兵力这边占优,击败刘良佐,也就在下午的时候了。 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出乎意料,让张献忠说话都大声了一点。就听他招来了张可望,吩咐他道:“你这边已经休整的差不多了,接下来,配合步军强攻,记住,早日打败刘良佐这厮,我们就能早点突出重围!” 张可望也在观察战况的,他和张献忠预料地差不多,心中便有把握,当即回应道:“义父放心,孩儿心中有数!” “没错,你的性子是最像我的,好好干!”张献忠听了,夸了他一句,还待说话时,就看到有几骑探马飞驰而来。 顿时,他就不说话了。多年的战场直觉,让他感觉到,探马怕是有急事禀告,并且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果然,只是一会的功夫,探马就到了他面前这边,为首的探马头子,都没等战马停下,就立刻翻身下马,急促地向他禀告道:“殿下,后面五里发现朝廷官军的援军,从旗号上看,应该是黄得功所部。” “什么?”张献忠一听,顿时就跳了起来,原本有点消下去的眼中血丝,顿时又布满了眼睛,那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厉声喝道:“你再说一遍!” 其实,他是听清了的。这探马头子的禀告,已经够大声了。 但是,他不想听到这个消息。 这个时候,刘良佐的军队还没攻破,后面又来了黄得功所部,并且这边打了这么久了,军心士气都已经疲惫。 不说别的,朝廷援军的到来,对于他这边的士气打击是毁灭性的。 之前决定要不要打这一战的时候,就已经预料过风险,但是他认为,黄得功的援军不可能那么快到。因此,孤注一掷之下,就想着趁这个机会突出封锁,龙游九天! 结果,结果没想到,这一次的孤注一掷,竟然是把自己陷入了死地。 不是说好了离间黄得功了么?不是说好了黄得功对马士英也相当不满了么? 原本以为那些南京勋贵就是马士英的猪队友,结果没想到,如今却成了他的猪队友! 张献忠才不相信,那些南京勋贵是会帮着马士英设下这个陷阱!真要有这个心思的,那大明朝也不可能乱成这个样子! 不过如今,想什么都已经晚了。想其他什么的,都是多余的了。 如今之计,该怎么办? 五里路而已,一点都不远,根本就不够时间打下刘良佐军营,腹背受敌是必然的了。 一旦真成了腹背受敌的形势,那么全军覆没的下场也是肯定的了。 这个时候,如果能投降的,张献忠绝对会投降。这种事情,他已经做过不止一次了。 但是,关键的问题是,那个死皇帝已经下旨过,不接受他投降的。 也就是说,他张献忠没有投降这条路可走。 既然如此,也不用选择了,不想死,就先逃为上,能逃掉多少是多少! 这种情况,他也经历过! 这么想着,张献忠就立刻下令,全军开始集结,准备走人。 边上的军师徐以显见了,便开口提醒张献忠道:“殿下,要小心刘良佐领兵追击,拖住我们!” 张献忠一听,转头看了下刘良佐军营方向,只是稍微想了下,便叫过张可望,吩咐他道:“你领着骑军殿后,如果刘良佐领兵追击的话,吓他一吓,他不知底细,必然就会缩回去的!” 而刘良佐这边,他当然也是一夜没睡,自从张献忠所部主力到了之后,是一直坚持着的,最多在战事间隙眯下眼而已。 此时,他正在看着外面的流贼,准备发起什么样的进攻呢,忽然就感觉到不对了。 以他的经验,自然一下就能分辨出,外面的流贼军队是准备打还是准备跑的! 因此,刘良佐一见到流贼似乎要准备跑了,不由得大大地松了口气。 一如张献忠所预料的,他的火药消耗地差不多了。火器部队,有火药的时候,战力就强悍,没有火药了,那战斗力就会立刻下几个档次。 如今张献忠所部流贼不打了,要跑了,那就说明,他坚守下来了。 随后,刘良佐的脑子又立刻活络了起来。 这之前的战事,只是坚守营地而已,守住了也是本份,算起来并无多少军功。 看着别的总兵一个个都是封爵,他也眼热啊! 可是,剿灭流贼而已,又不是剿灭建虏,如果没有天大的功劳,也不可能封爵。对于这一点,他是心知肚明的。 如今,看到张献忠所部要走,他大概率猜出来,怕是黄得功的援军要到了。 想到,刘良佐便也立刻调兵遣将:想跑,没门! 他准备派兵尾随追击,就不让张献忠所部流贼跑了,等黄得功所部人马一到,双方一夹击,必定大获全胜! 可是,他的手下将领听到他的军令,却是提醒他道:“大帅,这会不会是流贼的计谋,故意引诱我们出营的?” 一听这话,其他将领也纷纷跟着附和,感觉确实有这种可能。 刘良佐听了,也有点犹豫了。 出营吧,有可能是流贼的诡计,这种可能性就算不大,一旦是真的,失去了营地为依托,又没有多少火药了,很可能会大败的。 不出营吧,万一流贼是真得要跑,那前面打得那么辛苦,如今就眼睁睁地看着流贼跑了? 一时之间,他都有点为难! 就在这时,刘良佐忽然就听到有身边的手下,用那种惊喜地声音喊了起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72 有一计 , “援军,援军来了……” 刘良佐一听,立刻抬头看去。 就见很远的地方,在流贼的另外一边,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些骑军,数量并不多,大概也就百多骑而已。并且因为距离太远,看不真切。 但是,那些骑军的军服,一看就知道,是朝廷官军的。 这显然是为大军前探的夜不收,他们出现在这里,那就说明援军确实不远了。 看清楚了这一点,刘良佐不由得兴奋地说道:“老黄还真是够义气!” 能这么快过来增援的,除了黄得功所部之外,就没别的朝廷官军了。 他以前曾在凤阳府和黄得功并肩战斗过,也曾一起合作击败过张献忠,因此,这称呼上就显得亲近了一些。 于是,刘良佐便立刻下令,全军集结,拖住张献忠所部。 这军功送到面前的,定然不能让张献忠再跑了! 对于他来说,军功才是最重要的,整顿地方,那是文官的事情而已! “杀……” 随着震天的吼声,刘良佐大营的营门打开,一队队的朝廷官军冲了出来,就在营前列阵,摆出随时进攻流贼的架势。 看到这一幕,流贼眼睛也不是瞎的,同样看到了黄得功所部前锋夜不收,就算不说,也知道朝廷官军的援兵不远了。 一时之间,士气一下便低落了。 这个时候,流贼这边至少还有一万五千多的兵力,真要打的话,还是可以一打的。 之前攻打刘良佐所部军营的时候,那也真是拼了命的厮杀。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打败了刘良佐所部,突出了封锁,他们的好日子就又会来到。 再者说了,刘良佐也是他们的老对手,战力怎么样,心中有数,也没多少威慑力。 可是,在打了一天多之后,流贼们都发现,刘良佐所部的兵力数量是减少了,但是实力却提升了不少。按照他们的估计,这个时候的刘良佐所部,早该败了的,却还牢牢地挡在他们面前。这就让他们意识到,刘良佐所部的战力,已经今非昔比了。 如今,黄得功所部朝廷官军的出现,就算没有夹击的预期,只是黄得功所部官军,就已经很是打击这些流贼的士气了。 在以前的时候,他们也和黄得功所部交手过。打刘良佐,他们还胜过,但是打黄得功,就没胜过。 这还是以前,到后来,刘良佐所部都还打赢了建虏,据说灭了建虏十几万人马,为此那个黄得功都封爵了。 也就是说,黄得功所部的战力,比起以前要更强了!那这仗还怎么打? 张献忠这次带出来的是他手下最精锐的军队,这些人,大都出自边军,并且也算是陈年老贼了。 这些老贼,比起普通流贼,更懂军事,懂得战阵配合,懂得厮杀,还懂得怎么生存! 要不然,他们也不可能造反十几年还能活下来。 打顺风仗,那自然不必说了,肯定能发挥出他们十二分的战力;打下一般的硬仗,有比较大期待的那种,就比如说打垮刘良佐所部,他们就能突破封锁这种,他们也敢死拼。 可是,如果说是一场注定要战败的硬仗,这些老贼比起普通的军卒,更能认清形势,也就更不想打,逃跑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逃不掉,那就投降,反正,好死不如赖活着,拿命去打必败的硬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显然,张献忠也了解他手下这些人是什么德行,立刻卷起军中携带的金银财物,带着家小,第一时间逃跑了。 马士英要是在这里,估计会跌掉下巴。亏他担心了半天,最后竟然是这种情况! 南京勋贵要是看到了,估计也是差不多,真是白期待了! 不要说他们了,就连刘良佐都看得有点傻眼,没想到张献忠跑起来,竟然比他想象中还要干脆地多! 骑兵跑在前头,步卒跟在后面狂奔,压根不管身后有支军队。 “追!”刘良佐回过神来,自然就立刻下令了。 于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之前还打生打死的两支队伍,就变成了一支队伍在前逃,一支队伍在后追,比跑步了。 刘良佐的队伍,很快就追散了,编制跑着跑着就没了。 有的人,去抓俘虏,有的人,去捡包裹,散落的财物等等,总之,跑的,和追的,都是一团乱。 张献忠看到这个情况,不由得很是遗憾。 如果只有刘良佐这么一支队伍的话,他杀一个回马枪,说不定就能干掉刘良佐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对付孙传庭的秦军,就是用这一招的,反败为胜,奠定了最后在和孙传庭较量中胜出的基础。孙传庭当时大败,几乎全军覆没,逃回潼关的。 不过此时,在张献忠这边,却不止刘良佐一支队伍,就算他翻身杀过去,能打败刘良佐,当时,黄得功马上就到了,甚至有更多的骑军开始尾随了,压根没法杀回马枪的。 乱,乱了啊! 落在队伍后面的步卒,已经有在跪地投降了。 张献忠看到这一幕,心中也是隐隐作疼。 照这个损失,还有黄得功夹击过来之后的情况估计,最后能留下多少兵力都很难预估了。 如果能逃出去的,怕也要蛰伏不知道多少时间了。什么大西国,都要是陈年往事了。 不过好在张献忠已经练就一个大心脏了,抗压能力非常强。蛰伏就蛰伏了,他日东山再起便是! 只要留得江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相对于他来说,他的军师徐以显的脸色,明显就更难看了一点。 这次的孤注一掷,最终结果是失败的。如果不是破釜沉舟的话,逃回去之后,还能收拢一部分军队的。 可是,为了掩护这一次的突围,之前的时候,就是他建议张献忠下令那些非精锐君都向各地发起进攻。 那只会是自杀式的攻击,打不过,按照一贯的作风,就是作鸟兽散了。 如果这边得胜而归的那种,把旗帜亮出来,还能把那些人都给聚拢起来的。然而,这次就算能逃回去,就这种惨败,谁还会凑过来? 很快,徐以显又想到一事,就感觉自己之前的判断,或许就是错的了。 如果是以往的那些岁月,他是真得不看好朝廷,朱明王朝,也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种种迹象,他都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没错! 可是,徐以显万万没有想到,就这两年,局势的变化竟然会这么快。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朝廷竟然都干起了流贼的事情:打土豪乡绅,抢他们的田地。 打土豪乡绅,那皇帝是抄家了一个又一个,什么首辅,兵部尚书,甚至成国公啊,晋商啊,盐商啊之类的,都被抄家了。这抄家得来的财物,顿时让皇帝一下就富足了起来。 而重新丈量土地,这更是长治久安之策。民生问题,便能得到极大的缓解。 如果说,朝廷之前在凤阳府之类的地方做这个事情,他还有点不以为然的话,如今看到,朝廷竟然还要在应天府地区这么搞,这可是勋贵云集的地方,地方豪族更是不知道多少! 这个事儿,真要让那崇祯皇帝做成了的话,其他地方,绝对不敢和朝廷对着干的,这就等于在全国范围内,都能进行一波整顿的地方。如此一来,朱明王朝不说千秋万世,至少这一代肯定是没问题了。而当今皇帝,才三十来岁而已! 这种情况下,张献忠如何与朝廷去争?又怎么可能还是天命所归之人? 如果说,那皇帝的想法是好的,在南京却实施不下去,反而会碰壁的话,那也没什么! 可是,从那些勋贵的活动,还离间黄得功,试图扳倒马士英,结果黄得功似乎一点都没受离间影响,这么快速地赶来增援,远超这边的预计。 这说明什么? 说明马士英手下的将领,都是支持马士英,也就是听皇帝的话的。 作为流贼军中军师的徐以显,远比其他人都要清楚,手中有听话的军队,这震慑力又岂是银枪蜡烛头的勋贵,或者只会嘴炮的文官能比! 想着这些,他的思想就有点动摇了。 正在这个时候,却见张可望驱马到了他们这边,对张献忠说道:“义父,孩儿有一计,可破当下困局。” 正在策马逃跑中的张献忠一听,立刻转头看向他,当即问道:“当真?这种情况下还有转危为安之策?” 张可望的能力,绝对是有的,要不然,他的排名也不会在四大义子之首。 就连徐以显听到了,都是振奋了起来,连忙驱马靠过去了一点,试图听听是什么计策。 结果,就见张可望一边驱马接近张献忠,一边压低了一点声音道:“是的,义父,不过此策须得保密,方能奏效!孩儿只能禀告义父一人知道!” 言外之意,就是要说悄悄话了。 张献忠听了,盯了张可望一眼,然后也不停下来,毕竟身后有追兵,只是凑过去说道:“那你说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73 生死冤家 , 于是,就见张可望和张献忠并驾齐驱,同时,身体还靠了过去,似乎是要说悄悄话。 “孩儿之策便是……”张可望一开始说的时候,声音还有点大,但是,随后声音就小了下去,让张献忠不由自主地凑过去了一点。 就在这时,就听张可望的脸色一下狰狞起来,一口气急促地说道:“孩儿斗胆借义父项上人头一用!” 在说话的同时,就见他抽出一把匕首,直接插向张献忠的肋下。 毕竟张献忠是穿着盔甲的,正面赐的话,不容易刺进去。 可是张献忠的盔甲是护住前后,然后在肋下部位打结固定的那种。匕首从这里刺的话,就能比较轻松地刺进去。 虽然说,张可望其实也是想活捉张献忠,然后献给朝廷的话,估计功劳会更大。虽然比不上李定国那小子抓了建虏的一个亲王,但怎么样这个活捉张献忠的功劳也不会小。 可是,张献忠那是那么容易被活捉的,他是有亲卫的。 虽然说,如今是兵败如山倒,将来如何很难预料,大概率来说,恐怕都不会再有风光的时候。 可是,既然是张献忠的亲卫,他们肯定是张献忠很忠心。除非张献忠死了,他们才可能改变主意。 从刚才看到黄得功的军队开始出现之后,张可望就知道大势已去,便开始打这个主意了。 深思熟虑之后,他觉得,还是拿张献忠的首级比较稳妥一点。 虽然说,肯定不及李定国,但是,张可望自认为,他比李定国有能耐多了,李定国都能封侯拜将,凭啥他张可望就不能?只不过是运气不好而已!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的野心也是非常大的。还试图干掉或者把永历皇帝当傀儡,自己做皇帝的那种。只是很可惜,遭到了李定国和刘文秀等人的反对。 这时候,他脑海中正想得美时,忽然,却发现自己的手被人抓住了,低头一看,果然,持匕首的手,就是被一只手给抓着,那匕首也压根没有刺进张献忠的身体里。 这个发现,让他顿时大惊失色。抬头一看,却见张献忠正一脸冷笑地盯着他。 看到张可望抬头看向自己,张献忠便冷笑着嘲讽道:“老子就说你的性格最像老子,果然是一点都没料错。但是,你个小兔崽子想借老子的项上人头一用,你配么?” 图穷匕见之下,此时此刻,张可望已经顾不得斗嘴了,当即发一声喊,就待加把劲,用力刺进去,那时候,就算不配也配了! 然而,张献忠又怎么可能让他得逞。经验丰富的他,自然知道如果光凭力气的话,他肯定是拼不过年轻力壮的张可望,因此,身体往后一仰,避开了匕首的锋芒,同时用力一拉。 张可望正用力呢,被张献忠这么顺势一带,顿时身体就扑了过去,扑到了张献忠的马背上。 一声冷笑之下,张献忠也抽出了他的匕首,就准备扎向张可望的颈部,结果他的性命。 张可望又岂是那么容易被杀的,在被张献忠带过去的同时就感觉到有点不妙,便顺着这个去势,反而更用力了一下,结果整个人都扑到了张献忠的马背上,一只手环抱住张献忠的腰,就那么一用力,直接带着张献忠也和他保持一个方向,跌下马去了。 这个过程,说时迟那时快,周边的人都在逃命,听着他们两个大佬商量对策,结果突然之间,两人就抽出匕首开始你死我活起来,让他们一个个都是看傻了眼。 这是什么情况? 眼见着张献忠和张可望两人滚下马去,后面跟着的亲卫什么的,下意识地,要么赶紧带着马头,从边上避开,免得踩到了这两人;要么纷纷紧急勒马急停,害得那战马“咴咴咴”地直喊疼! 张献忠和张可望两人,那可都是从奔跑的马上掉下去的,两个人都是摔了个鼻青脸肿。 但是,他们两人却又同时知道,此时两人已经是图穷匕见,只有一个人能活的情况下,便第一时间就想着弄死对方。 并且这时,他们两人的手中都有匕首,那自然是拼命地想打掉对方的匕首,并把自己的匕首刺进对方的身体里。因此,压根不顾鼻青脸肿的,就在地上翻滚着厮杀了起来。 不知道的人一看,他娘的,这是两个生死仇敌啊,这么舍生忘死地在厮杀! “还愣着干什么?”军师徐以显吓得脸都白的,最先回过神来,冲那些亲卫喊道:“还愣着干什么,快把他们分开,分开他们啊!” 张献忠的亲卫和张可望的亲卫都听到了,回过神来便想着上前去分开这两个人。但是,他们一跑近的时候,忽然都意识到了对方是什么人,于是,就又戒备起来,就怕对方趁自己不注意,会不会杀自己? 这个时候,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这么一来,就见在逃跑的流贼队伍中,有一群人停了下来,在那对峙。而其他逃跑的流贼,有的压根没停,继续先跑为上;也有的停下来看看情况,然后有点傻眼。 而张献忠和张可望却顾不得其他,他们两人的眼里,就只有对方。对他们两人来说,只有杀了对方,才是此时此刻最大的事情。 翻滚撕咬搏命,什么招都用出来了。 咬耳朵,膝盖撞下面,各种阴招都用上。 “你们……你们上,去把他们分开!”徐以显看到这情况,都快哭了,“就这当下了,还要内乱个啥啊!” 这一次,他是冲他的亲卫下令的。 他的亲卫听到了,便打量着那两边戒备的亲卫,小心地过去,两个人对付一个,终于把生死搏杀的两个人给拖开了。 “来啊,给老子砍死这个吃里扒外的叛徒!”张献忠一被拖开,就立刻狰狞着脸喊道。 张可望也是当仁不让,同样大声地喊道:“败亡就在当下,杀了这个狗头去向朝廷领赏才是唯一出路!” 江湖中人,当叛徒终归是有点心虚的。 在场的人,大都还是听张献忠的,特别是张献忠的亲卫,一个个都抽出了腰刀,看样子,是真得想要去砍张可望。 而张可望的亲卫,虽然看着似乎是想去救他,但是,终归还是有点犹豫,似乎是比较心虚的那种。 张可望一听,便急了,当即大声喊道:“张定国,不是,李定国都是朝廷封了的宁远伯了,而且如今还当了南京守备,光宗耀祖啊,以后衣锦还乡,不知道多威风。难道你们不想么?你们不想衣锦还乡么?当反贼的,已经完蛋了!你们还用他的,就是死路一条!” 听到这话,张献忠的手下亲卫,也都停下了脚步,有些犹豫了。 如今这个情况,不能不说,张可望说得在理。 这一场大败之下,还能不能东山再起,真是一点数都没有了。更不用说,之前占据湖广时候这么大的势力,最终都落得如今这种下场,以后就算再东山再起,还能有如今的威势么?指不定,朝廷都不用如今这么大的力气,就能一巴掌拍死了! 还有,他们当初听到李定国又是宁远伯,又是南京守备的,要说不羡慕是假的! 同样是拼命,他们还是贼,被朝廷在追杀;而李定国却立下了功勋,封侯拜将,封妻荫子了吧? 这差距,真得不是一般大! 他们正在犹豫着时,忽然,又听到徐以显惊呼起来:“殿下,你的血!” 听到这话,众人便连忙看过去,却见张献忠的脚下,已经流了一滩血。沿着血迹往上一看,就看到张献忠的肋下,鲜血在冒,张献忠的手按在上面,却也无济于事。 “……”众人一见这个伤势,便知道张献忠这伤势严重,估计是要完蛋了。 他的亲卫一见就急了,连忙上前,想要给他包扎。 不过却被张献忠一把推开,就见他指着张可望,厉声说道:“老子就是死,也要你这个叛徒垫背!他娘的,原来老子养得是一只要命的白眼狼!” 听他这么说,众人便又转头看向张可望,就见张可望的腹部,也是鲜血在冒,张可望同样捂着伤口的手,依旧捂不住鲜血直冒。 看这伤口的样子,估计张可望也活不了了。 张可望显然也知道这点,因此也不害怕恐惧,只是盯着张献忠喝道:“老子是有祖宗的,姓孙,老子叫孙可望!你个老不死的,作恶多端,朝廷都不许你被招安,就要拖着我们一起死,死了下地狱,那也是十八层地狱!” “……”边上的人,听着他们两人对骂,一时之间皆是无语。 或者说,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插话好? 就见张献忠和张可望两人,就在那对骂,伤口也不包扎,骂着骂着,声音就小了下去,能看出来,就要不行了。 边上的人见了,有的人偷偷挪动脚步,加入了那些逃跑的人的队列,先逃命去了。 而还有的人,看着这两个生死冤家,眼睛中,慢慢地露出了凶光。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74 一命呜呼 眼前的两个人,一个是贼头,自称大西王,烧过皇陵,杀过藩王的;另外一个,则是贼头手下第一大将。这两个人的首级,在朝廷那边绝对是高价! 既然眼下最好的出路,就是投降朝廷了,那么这两个首级就是做好的见面礼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止一个。 甚至开始,有人为了抢先拿到首级,都开始迫不及待地握着刀走向了张献忠。 他们的表情,他们的目光,还有他们的行动,都不用说,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个情况,都能猜出来他们是想干什么! 随着流血过多,已经没多少力气说话的张可望,不对,如今叫做孙可望,见到这一幕之后,不由得又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张献忠,嘲笑道:“看看,可不止我一个人想要你的首级,哈哈,该死的,你就去死吧!” 张献忠当然也看到了,不过他还看到了,同样有人看上了孙可望的首级,哪怕此时,他的嘴角已经流出鲜血,却也毫不示弱,同样大笑地嘲讽道:“你以为你就有好下场了?看看你自己的亲卫,哈哈哈……” 孙可望一听,转头一看,看到自己的几个亲卫,同样握着刀围过来了。顿时,脸色一白。 不过他很快明白过来,自己都活不了了,还用在意这个么? 至于说背叛,自己不就是先背叛么?那又有什么好埋怨自己的亲卫有样学样的? 边上的人,看到不少人盯上了张献忠和孙可望的首级,虽然他们也想要,可是自己感觉打不过这些人,转头看到在场的,还有一个人,眼珠子一转,便转移了目标。 军师徐以显本来看着张献忠和孙可望要被自己的亲卫割去首级,心中不由得非常感慨,有点不知道说啥好呢,忽然感觉有点不对,抬头一看,却见有人同样握着刀,目露凶光走向他时,便一下明白过来,这些人是冲他来了! 难道老夫命在旦夕,也见不到明日的太阳了? 不,绝不! 徐以显还没有为他的事业而视死如归,此时此刻,一下爆发出求生的强烈欲望,脑筋急转直下,便立刻开口说道:“诸位兄弟且听小生一言!” 听到他突然说话,这些凶人便都有点好奇,当即闻声看向他。就连奄奄一息了的张献忠和孙可望,都不由得看向了他。 徐以显见了,便连忙大声说道:“诸位兄弟的心思,小生明白。可首级只有两个,就算再算上小生的,也只有三个而已,够你们分么?” 不敢等他们回答,他就连忙接着说道:“肯定不够。既然如此,如果诸位兄弟信得过小生,觉得小生的脑子会比较好使的话,这个事情就由小生来牵头,我们一起拿着这两个首级向朝廷投降,小生斗胆,敢在这里说一句,诸位兄弟自谋出路,绝对没有听小生的,一起向朝廷投降更好了!” 张献忠听到这话,怒极反笑了起来。 手下四大将,两个投靠了朝廷,一个被朝廷俘虏,估计也是要投靠朝廷结果被另外一个杀了;而最后这个,更是想要自己的首级;如今,就连斯斯文文的军师,竟然也要拿他的首级投靠朝廷。 没想到,如今算是尝到了众亲叛离的滋味! “哈哈哈哈……” 在这笑声中,口中的血不断地涌出,看这样子,估计就是回光返照了。 听到他的笑声,所有人便都转头看向了他。看着他这个样子,一时之间,都没人说话了。 只见张献忠用他那滴血的手指着徐以显,似乎是想要说什么。 结果,鲜血不断从他口中涌出,咕噜几声之后,忽然,他头一歪,便往地上倒去,砸起些许尘土,便一动不动了。 一代枭雄,八大王张献忠,就此一命呜呼! 孙可望看到这一幕,抹了下嘴边,也是抹不去一口的鲜血,低头看着腹部的伤口,感受自己生命的消逝,脸上出现一丝苦笑,喃喃自语道:“鹬蚌相争,鹬蚌相争啊!就……这么死了,我……我不……甘心……” 话音未落,也是向后倒去,重重地落在地上,砸起不少尘土。但是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 原本还要搅风搅雨的孙可望,在蝴蝶效应之下,提前谢幕,紧追张献忠之后,一命呜呼! 看着这两个人死在面前,不管在场的人有什么心思,一时之间,皆是默然。 ………………………… 再说刘良佐领兵追击逃跑的张献忠所部,早已没了队形,没了建制,一边抢俘虏,一边抢那些散落一地的金银珠宝,忙得不亦乐乎。 谷駗</span>  刘良佐看着这一幕,虽然有心去追张献忠,可是无奈军令已经无法下传,并且他也有顾忌,就怕张献忠狗急跳墙之下,临死之际反杀,会让他这种没建制的军队损失惨重,因此,最终他便选择了能俘虏多少就俘虏多少,能缴获多少就缴获多少。终归是吃进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 就跟在逃窜的张献忠所部流贼后面,看着立下一个大大的军功,刘良佐很是满意的时候,黄得功已经得到夜不收的禀告,亲自领着五千骑军追上来了。 看到刘良佐的旗号,便立刻过去大声喝问道:“张献忠那个贼寇呢?” “哈哈,老黄啊!”刘良佐的心情很好,当即大声回答道,“第一时间就跑了,估计是追不上了!” 那个张献忠,老奸巨猾的,那会那么容易抓到的! 听到他这话,黄得功却没懊恼,只是一挥手,对他手下喝道:“追!” 说完之后,他便一马当先,当即沿着张献忠所部流贼逃跑的方向追了上去。 他的手下骑军,虽然看到刘良佐所部吃得满嘴流油,但是终归来说,他们是勇卫营出身,也已经打多了胜仗,甚至还有蓟州大捷的经历,更有比刘良佐所部更严格的军纪,便也没有学刘良佐所部那样,不听号令去抢功。 在黄得功一声令下之后,他们便立刻追随黄得功的身后,绝尘而去。 刘良佐见了,也是不以为意,看着黄得功骑军的远去背影,还笑呵呵地想着:就想要个大的,能那么容易么?还不如一路捡芝麻,捡他个一路,总好过西瓜没捡到,回头芝麻都被自己给捡完了! 想到这,他就嘿嘿地笑! 此时的刘良佐,那是万万没想到,回头他就后悔莫及了! 却说黄得功领着手下骑军一路追击,并不管那些步卒,跪在路边也不管,只是一路追击。 等到追了一段路之后,他忽然发现,前面有上千流贼的骑军,牵着缰绳站在路边,当然,也有很多步卒。 只是一看,就见他们站得分明,似乎是有组织的。 不逃跑,反而就这么站着,这是要干什么?这是黄得功的第一个念头。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看到这些流贼全都跪了下去,然后,大概有十多个人,跪在这些人的前面,显然是领头的。 再仔细看去,发现当前的两个人,还握着两个首级,举得高高的,就怕黄得功这边看不到一样。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们是要投降,并且那两个举得高高的首级,该是什么重要人物的首级,比较重要的那种。 于是,黄得功便勒马停下,想要看看这个情况。 他的亲卫,自然先前出,过去喝问情况,随后又立刻回头,手里已经提了那两个首级,带着欣喜,向黄得功禀告道:“大帅,这是张献忠、张可望的首级!” 说着话的同时,他们把首级举到黄得功的面前,以便黄得功能核实。 黄得功当然知道张献忠和张可望,这可是老对手了。这仔细一看之后,果然发现,和自己印象中的差不多,于是也是欣喜,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如果真是张献忠和张可望的首级,那么张献忠这支流贼,就算是完了,也就一个张能奇,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了。 此时的他,自然还不知道,张能奇,也就是艾能奇,已经被孙可望给杀了! “回大帅,那边是张献忠所部流贼的军师徐以显为首,向朝廷投降的!”亲卫听了,马上便回答道。 听到这话,黄得功便立刻驱马向前,来到了一个文人打扮的面前,也就是贼人的军师,当即喝问道:“这两人是怎么死的?” 虽然看过了首级,不过谨慎期间,他还是要确认的。 徐以显听了,不敢怠慢,因为通过旗号,他早就知道眼前这人是黄得功了,便连忙回答道:“此两贼互殴,小人等弃暗投明,便割了他们首级,聚拢败卒,愿降,听从大人发落!” 说完之后,他还用手一指张献忠和孙可望的尸身,表明他说得是事实。 事情的真相,那么多人看到,瞒是不可能瞒得长久的。与其这样,不如实话实说,要不然回头露了真相,反而会恶了黄得功。对于这一点,徐以显想得很清楚。 反正最终是他献上了两个首级,这份功劳却是跑不掉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75 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 黄得功听了,便看向徐以显指着的那两具尸身。以他的经验,只是那么一看,就看出这两人的大概情况,应该是符合徐以显所说情况。 并且还有一些细节,包括他们身上穿得盔甲什么的,应该也符合他们的身份。 眼前都有一千多人的样子,如果撒谎的话,也绝对是脑子有问题! 换句话就是说,这两个首级是张献忠和张可望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一想到这两人都死了,还死于互殴,黄得功就觉得不由得有点好笑。 算是英雄一辈子吧,结果竟然是这样一个死法! 从这也能看出来,皇上对流贼采用招安之法后,确实非常大地影响了流贼。如果不是这个计策,不说其他,光是眼前两人,就不可能因为互殴而死;他们这两人,还可能继续逃亡。一旦被他们逃脱,那要剿灭他们,又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了! 想到这里,黄得功还想到一人,同样是张献忠这股流贼中的大人物。如果再抓到这个人,那张献忠这股流贼就真得可以算是剿灭了。 于是,他便冷着脸喝问道:“还有那个张能奇呢,往哪里逃了?” 趁着这个追杀的机会,一定要抓到或者杀了这个人,那么就算有流贼逃脱,也没有这些人有威信,也就翻不起什么浪花的。 徐以显听了,稍微有点愕然,随后便马上回答道:“张能奇在前日领着精锐先偷袭刘大帅军营时被俘,然后绑在栅栏外阻止进攻时,被孙可望,就是张可望给射死了!” 一听这话,黄得功不由得心中一喜,很是高兴。于是,就再度确认道:“此言当真?” 他多少还是有点狐疑的,因为刚才见刘良佐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提张能奇的事情。 “真得,罪民万万不可欺瞒大帅!”徐以显听了,连忙恭敬地回答道。 对于这种事情,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黄得功听了,心中就想核实下情况,便转身吩咐手下,让一部分骑军继续去追击逃跑的流贼,而他本人,则先拿了张献忠和张可望的首级,随后便想转身去找刘良佐核实情况。 不过走之前,他自然是带上了徐以显,不但徐以显是张献忠所部流贼中的军师,而且还能让他和刘良佐对峙,到时候方便核实张能奇的情况。 徐以显听了,巴不得一起走。跟在黄得功身边,入他的眼,表现好一些,回头论罪论罚,都有可能会因为黄得功一句话而得到极大地改善。 要是随大众一起处置的话,那就真得是听天由命了! 看到他要走,那些被他说动的护卫,一个个都不情愿,不是说好了会带他们一起奔个前程么? 结果,就自己跟着黄大帅走了? 然而,他们虽然有意见,可在黄得功面前,却也不敢放肆,只要眼睁睁地看着徐以显跟着黄得功走了。 隐隐约约地,他们忽然有一种感觉,自己被这个读书人给骗了! …………………… 刘良佐这边,一路捡着芝麻,这积累起来的军功,也是他最大的一份军功了。至少俘虏了三千人,还有坚守军营时候打死的,这一场战,还是和张献忠所部精锐打的,不错,不错! 他的心情正好着呢,就看到了黄得功返回来了。 于是,刘良佐便心情很好地迎了过去,大声地问话道:“老黄,怎么样,是不是没追上?我就说了,那张献忠贼得很,那是那么容易追上的!” 说话间,黄得功一行人已经到了他的面前,听到他这话,便随手一指护卫那边的两个首级说道:“没跑掉,这边是张献忠和张可望的首级!这两人就在前面不远互殴而死了!” “……”一听到这话,刘良佐的笑容,顿时就凝固在脸上。如果下巴能掉地上的话,绝对是掉到地上去了。 张献忠和张可望这两个大人物,竟然就在前面不远互殴而死? 然后被黄得功给捡了尸体? 我……我他娘的……我…… 一时之间,刘良佐不知道该怎么骂自己好了! 就是俘虏再多的贼人,有这两个贼头重要么? 我…… 说真的,刘良佐此时此刻,恨不得想扇自己两个嘴巴了,让你贪小利,让你捡芝麻…… 随后,他又恨上了已经死了的张献忠和张可望:平时不是很难逃么?为什么不逃呢?还互殴,啥意思? 一如刘良佐的预期,逃掉了也就逃掉了,结果倒好,竟然没逃,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互殴,结果让他没想到,给黄得功捡了便宜,这…… 此时的刘良佐,心中那叫一个悔恨啊! 曾经,上天给了一份天大的功劳,就摆在他的面前,但是,他错过了;如果,能够再来一次的话,他绝对不会再捡芝麻,绝对死追到底…… 谷腮</span>  黄得功说完之后,发现刘良佐傻在了那里。他当然知道,刘良佐为什么会傻眼! 不过他并没有打算,把这两个首级让给刘良佐,这份功劳,哪怕他已经不是非常看重,可他也有手下的啊! 此时,黄得功也没想着让刘良佐继续在那傻愣着,便马上大声问道:“你确认,张能奇是已经死了么?” 被他这么一喊,刘良佐便回过神来,情绪有些低落,也有些意外,当即回答道:“我怎么知道?” 当初他抓住那些偷营的俘虏时,根本来不及审讯,孙可望的骑军就到了,因此,他就把人都绑到营地栅栏上去了。 张能奇当然也不会傻到主动交代自己的身份,能瞒肯定要瞒,除非是有合适的机会,要不然不会说。 等孙可望领军到达时,虽然他有给孙可望喊话,但是,那会所有被绑着的流贼,都学着他,在给对面喊话。 他一个“能奇”,都远不及那些“霸天虎”什么的喊得威风。 而刘良佐这边,注意力都集中在孙可望的骑军这边,那还顾及这些流贼在喊什么。 就算有听清了“能奇”两个字的,也没人会想到,张献忠所部流贼中的第三号人物,竟然会亲自领着人来偷营,然后被他们抓住。 随后战事开始,刘良佐这边就压根没去管那些被绑在栅栏上的流贼。 因此,一直到这个时候,刘良佐都不知道张能奇的事情。 此时,黄得功一听他的回答,不由得脸色一沉,便立刻转头问跟着来的徐以显道:“你敢骗本帅?” 徐以显一听,连忙回答道:“不不不,罪民不敢,罪民万万不敢!” 回答了一句之后,他有些狐疑地看了下同样看向他的刘良佐,随后有点明白,便连忙对黄得功说道:“怕是刘大帅并不知晓内情!” 黄得功一听,心中急着核实张能奇到底死了没有,便立刻喝道:“那你带本帅去核实!” “是,是,是,罪民立刻就去!”徐以显听了,连忙答应一声,连忙赶紧拍马而去。 那些绑在栅栏上的流贼,在攻打刘良佐军营的这两天,压根就没人去顾及他们。因此,徐以显赶紧,应该能去认个尸的。 黄得功见了,自然紧随其后,先去核实张能奇的情况了。 刘良佐看得郁闷,听刚才的话,自己不但错过了张献忠和张可望这两个首级,甚至还连张能奇的首级也错过了? 一想到这,看着黄得功的背影,他突然伸手扇了自己一个嘴巴,然后立刻打马跟上。不管怎么样,张献忠和张可望的首级已经没了,还有张能奇的首级,那是一定要瞧个明白的! 快追几步,追上黄得功之后,他有点好奇地问黄得功道:“老黄,这人是谁?” 黄得功听了,转头看向他说道:“张献忠的狗头军师徐以显!” “……”刘良佐一听,顿时又傻了。 张献忠的军师,地位也算是高的了,还是活的,这份功劳也不小。 要是自己一直追下去的话,这些功劳就全是自己的了! 如今倒好,这些功劳就白白便宜了黄得功! 此时的刘良佐,那真是欲哭无泪! 骑军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回到了刘良佐军营这边。 此时,黄得功的步军已经到了。刘良佐这边的步军,那是看着俘虏,防着黄得功的步军,就和防贼一样。 黄得功也不管这些,只是跟着徐以显,核实张能奇的事情,才是他最关注的事情。 徐以显拍马直接到了刘良佐的军营外面,这边因为打了两天,尸横遍野,都还来得及打扫的。 亏了这才过完年没多久,哪怕是在江南,也还是有些冷的。要不然是夏天的话,绝对臭气熏天了。 绑在栅栏上的尸体,终归还是容易找的,哪怕很多栅栏已经被拉倒了。 看着徐以显在辨认栅栏上的尸体,刘良佐就回过神来了。敢情张能奇是先被自己抓住,然后绑在栅栏上的某个人? 这一回,刘良佐又差点骂自己娘了,又是一份大功劳摆在自己的面前,差点就错过了。 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连忙蹿到了跟在徐以显身后的黄得功,陪着笑脸说道:“老黄,跟你商量个事!”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76 争功 黄得功听到了,转头看向他,不过没有说话,但是眼睛里的疑惑之色还是表明了:啥事? 刘良佐见了,便连忙对黄得功说道:“你不用再找了,这个张能奇的人头,归我了怎么样?” 说到这里,他又连忙解释道:“你看,这里的人都是我杀的,这次的张献忠所部流贼也是我灭的。如今你已经捡了张献忠和张可望两人的人头,没有一点还给我的意思,那这个张能奇的首级,总不能还要吧?” 刘良佐刚说到这里,黄得功还没来得及说话呢,那边徐以显就已经带着一点欣喜喊了起来:“找到了,这个就是张能奇,是被孙可望两箭射死的!” 刘良佐一听,顿时速度极快地蹿了过去,一下就到了徐以显身边,然后一看徐以显所指的那具尸体之后,就如同老母鸡护雏一样,把张能奇的尸体拦在后面,然后他面对走过来的黄得功,表情一变道:“你已经抢了我两个最重要的首级了,这个首级,你还要抢的话,那我可要翻脸的!” 黄得功一开始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想着要抢首级,他只是要核对一下,张献忠所部流贼中,最后一个威望很高的贼头,到底死了没有? 结果没想到,这个刘良佐开口闭口,就说他黄得功抢了他刘良佐的首级,顿时,他就恼了。 于是,他便冷笑一声道:“来,你翻脸给我看看!” 不管是军功还是资历,又或者是爵位,他黄得功都要比刘良佐高。 好好说话不说,竟然敢威胁他,难不成他黄得功还怕他翻脸? 刘良佐一听这话,就觉得黄得功不肯让这个首级,顿时,脸色也沉了下来道:“你不要欺人太甚了!” “我欺人太甚?”黄得功一听,不由得差点被气笑,当即反问道,“难道不是你辱我太甚?” 徐以显听到动静不对,立刻不着痕迹地退开,免得殃及池鱼。 而黄得功和刘良佐的亲卫见了,都开始戒备起来。 刘良佐这边,听到黄得功的反问话,却是冷笑一声道:“我怎么辱你了?你跑来什么仗都没打,还把张献忠和张可望的人头抢了去,如今又跑来抢张能奇的人头,这是不是事实?” 人的角度不一样,想法不一样,说出来的话,反正自己是觉得没错的。 听到他这话,黄得功不由得怒极反笑,他没想到,刘良佐竟然把他说成了一个无赖小人。 他的脾气,可不是那种会委曲求全的人,也不多辩解,当即厉声喝道:“老子就抢了,你待怎么样吧?” 黄得功也不去解释,说什么我支援你怎么不说,流贼不是因为我领兵赶到才跑的?要不是我领兵第一时间赶来支援你,你能不能坚持都不知道?本来我就没想着计较张能奇的首级,你就这么污蔑我? 他的个性,就是吃软不吃硬的,他也根本就不会这么去解释。 刘良佐跟他不好好说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么一说他,反而把他激怒了。 此时,刘良佐一听他的话,顿时也是怒极,指着黄得功道:“你……” 可是,忽然之间,他还真不敢和黄得功撕破脸。 毕竟黄得功是侯爵不说,最主要的是,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这是有点眼力就能看出来的。并且真要撕破脸打起来的话,黄得功的威名赫赫,那也是摆在那里的。 如果说,他此刻软下去,给黄得功赔礼说个好话,让黄得功消气了,说不定他最后也能如愿。 可此时,他已经错过了张献忠和张可望,也错过了徐以显,手头一个有份量的俘虏或者首级都没有,这个张能奇的首级,他是势在必得。 因此,刘良佐虽然不敢和黄得功当面硬杠,但是,他却也对黄得功说道:“你要这样蛮横无理的,我就去总督大人那边告状!” “我怕你个球!”黄得功一听,就差吐吐沫了,脸上露出嘲讽之色回答道。 此时的两人,就为了张能奇的首级杠上了。 事实上,这是首级计军功的缺陷,从春秋战国时期用这种计功方式之后,就一直有这个问题。 砍杀平民的首级,也就是所谓得杀良冒功;还有和同袍抢夺首级,一言不合就互杀的,也不少见。如此种种,都是首级计功的缺陷表现。 此时,黄得功直接上前,一把推开了刘良佐,亲手去砍下了张能奇的首级。 刘良佐见了,敢怒不敢言,还真不敢和黄得功打起来。这不但是黄得功的亲卫更多,也不但是黄得功是侯爵,更因为,他就不是黄得功的对手。 看到黄得功这个嚣张样子,他就在那喊着:“我一定会去总督大人那边告状,你等着,这个事情,就算是闹到皇上那里,也是我有理!” 黄得功听了,也不说狠话,只是冷笑着,露出轻蔑之色说道:“我等着!” 说完之后,他便带着手下,还有在边上看得目瞪口呆的徐以显,扬长而去。 谷瞼</span>  谁也没想到,这两位总兵之间,突然闹出了这么大的矛盾。 刘良佐对于接下来的事情,都懒得再管,气冲冲地直接领着亲卫,赶去南京先去告状了。 …………… 南京钦差行辕,马士英这边正担心着呢,就收到了前线快马禀告,说黄得功早已领着人马去增援,张献忠所部流贼逃窜,突围失败。 听到这个消息,他是眉开眼笑,一场危机化为无形,连夸刘良佐是铁锁横江,善守;黄得功是威名赫赫,流贼闻风而逃。 这边正在夸着呢,刘良佐就到了。 马士英听到禀告,那是亲自出迎。 这可是功臣啊,真要被张献忠这边从他这里突围出去的话,那就算皇帝对他比较满意,也肯定是要处罚的。更不用说,他还得罪了那么多的勋贵和南京官员以及乡绅。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马士英那是来哭诉告状的,把情况一说,就说黄得功仗势欺人,把他的功劳全抢了,要他这个总督大人做主。 这一下,让马士英就傻眼了。 这一战的两个功臣,怎么就吵起来了呢?这么高兴的事情,怎么就这么添堵呢! 这个黄得功也是,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份了? 不过马士英当然不会立刻表态,毕竟这只是刘良佐的一面之词,黄得功那边怎么说,他也是要听听的。 毕竟黄得功更受皇帝器重不说,他抢功的事情,以前可是没听说过的。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隐情,也是要查清楚的。 于是,马士英先好言安慰住刘良佐,说他挡下了张献忠的突围,功劳肯定是跑不掉的,让他放心了,肯定会在报捷奏章上给他记上的。 在等待黄得功这边消息的同时,马士英其实也是非常高兴。 因此他已经确认,张献忠死了,他手下的两个威名最高的流贼也死了。可以说,此战之后,天下最大势力的流贼,就只剩下李自成这么一支了! 不过回过神来,他也有点犯愁了。 他其实是有两个主要任务的,一个当然是剿贼,但是更重要的一个,是整顿地方。 而南京这边的整顿,更是重中之重,皇帝那边重点关注着的。 但是,整顿地方的一个借口,就是防贼剿贼,因此他能随时动用军队镇压地方。 可如今,张献忠已经灰飞烟灭,这防贼、剿贼的借口就没有了,那地方上的整顿,该如何进一步推进呢? 有点愁! 等了两天之后,黄得功终于来南京向他禀告战况了。 马士英可没有那么鲁莽,似乎就没有接到刘良佐的告状一般,非常和蔼亲切地接见了黄得功,并且在听了黄得功的禀告之后,又是一顿夸。 然后,他才开始拐弯抹角地了解刘良佐告状的事情。 不得不说,文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那是比武夫要更擅长一些的。 在马士英的引导之下,黄得功也没想着隐瞒,便把情况如实地说了一遍。 马士英听完,才算是明白,人家黄得功压根就没想着抢功,没想着把所有功劳都占为己有,只是刘良佐以他自己的心思去想黄得功会那么做,结果把事情说僵了! 于是,他便安慰了黄得功,先安抚了他的情绪,然后从大局啊、同袍啊等等的角度,以他的嘴皮子,顺着黄得功的脾气提出了他的想法,就是让刘良佐给黄得功赔礼道歉,而后黄得功把张能奇的首级归于刘良佐的名下。 马士英这么出面,黄得功自然是要给面子的,最重要的是,他黄得功是什么人,还不屑要张能奇的首级! 马士英见此,心中欣慰,算是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不过他也不敢隐瞒,毕竟是两个总兵有过不和,这绝对是大事。因此,他决定在给崇祯皇帝的密奏中,禀告此事。 因为,他也知道,就算他不禀告,在他身边的两个厂卫头子,也是会向崇祯皇帝禀告的。 他正在想着这事时,却听黄得功又对他说道:“大人,末将还获悉一事,至关重要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77 证据是什么 , “哦,什么事情?”马士英一听,立刻严肃了表情,当即问道。 他知道,如果黄得功都说重要的事情,那肯定简单不了。 不过马士英问话之后,黄得功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向大堂外招了招手说道:“进来!” 听到这话,马士英便看向大堂门口处。 就见一个文人打扮的人,带着那种小心翼翼的表情,轻手轻脚地入内,然后看到主位上的马士英,就连忙跪下行礼道:“罪民徐以显,见过总督大人!” 边上的黄得功见了,便给马士英介绍道:“他就是张献忠那贼子的军师,收拢了败卒,带着张献忠和张可望的首级降了末将的。” 说完之后,他又转头看向徐以显,表情严肃地说道:“你把告诉我的事情,也给总督大人禀告一次!” “是,是,是!”徐以显听了,连声答应,也不敢起来,就抬头向马士英禀告道:“这次张献忠之所以孤注一掷,想从刘大帅这边突围,就是因为提前获得了刘大帅这边的消息,还得到了官府的交粮公文这些,甚至还知道……”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黄得功一眼,然后才看向马士英继续禀告道:“……还知道黄大帅对总督大人不满,因为那个南京守备的事情,就觉得黄大帅不会那么快速地去救刘大帅……” 马士英听得大惊,原来张献忠突然反常的举动背后,还有这样的一层内幕! 他很快就明白关键之所在,便连忙盯着徐以显问道:“张献忠的这个消息,是从哪里来的?” 就只是这么初步一听,他就明白,能提供这样消息的,肯定不会是普通人。 徐以显正待继续禀告时,忽然听到背后有脚步声传来,便没有继续说,因为他不知道来得是什么人。 马士英是看得清楚的,听到动静,一看之下,便立刻笑着说道:“原来是厂公和指挥使大人到了,请坐,请坐!” 说话间,他又连忙补充说道:“这边刚好有个事情,可能需要两位帮忙,且一起听听?” 王德化和李若链听了,互相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跪在那里的徐以显背影,然后,也不说话,就去左右两边分别坐了。 在他们两人落座的这会,马士英主动把徐以显的身份以及刚才说得话给他们两人说了下。 在王德化和李若链两人都听明白之后,他才吩咐徐以显道:“你继续说吧!” 徐以显刚才听到马士英的话,便知道新来的这两个人,怕是鼎鼎有名的东厂提督和锦衣卫指挥使,因为就这两个是在江南这边。 想着这两个人的身份,他说得话,只要重要,必然会上达天听。 这么想着,徐以显就更是小心起来,连忙继续禀告道:“这个消息一开始是张能奇发现的……” 这可是涉及到南京勋贵的事情,非同小可。马士英听了,不敢相信他的一面之词,便立刻传令,让人去传刘良佐。 随后,他便问王德化和李若链道:“此事非同小可,然则张能奇已死,线索已断,没法寻藤摸瓜,查出到底是何人所为?此事,不知道两位怎么看?” 王德化看了对面的李若链一眼,一脸见怪不怪的样子,淡淡地回答道:“咱家早就想着,他们会用什么招?如此出招,想来也不稀奇。黄侯爷这边的戏,相信很多人也是会当真的。如此看来,他们这策,在他们看来,十之八九是会成的!” 他说完之后,看了李若链一眼。 李若链收到他的示意,便也开口对马士英说道:“我们派人下去查了下,各地所报流贼大举进攻,要求派援军那事,皆是夸大其词。那些地方,根本就没受到像样的进攻,贼人只是露个头而已,就要死要活了!只是一处,可以说是地方官贪生怕死!可处处如此,又有这事……” 说到这里,他指了下跪在那里的徐以显,然后才接着说道:“那就蹊跷了!” 马士英听了,不由得紧皱了眉头。 从这些迹象来看,背后肯定有阴谋冲着他来的。但是,又没有证据,想要抓到具体的人,那就非常难了。 在他的心中,自然也是心中有数。他来干什么的,损害了什么人的利益,那么冲他来的人,十之八九就是那些人中的一些了。 正在这时候,刘良佐匆匆赶到,看到黄得功在,就有点不自然,气愤的样子,似乎又想嚷嚷。 不过他看到王德化和李若链也在,就没敢放肆。 哪怕他在马士英面前都能闹上一闹,但是,在这两位面前,特别是东厂提督王德化的面前,那是绝对不敢的。 这位没卵的人,以前是宫中第一人,在京师抓了首辅啊,兵部尚书什么的,一点都不手软,跑到扬州之后,一口气把排名前十的大盐商都给抄家了。 要说一般人在这崇祯朝最怕的是谁?绝对是这个东厂提督了! 马士英看到他进来了,也不等他行礼,就直接问道:“那个张能奇试图偷你营地,公文之类,可有核查,确认有否问题?” 听到这话,刘良佐稍微一愣,不过马上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双手呈上道:“大人,末将也要禀告这个事情,这个正是流贼当时所用的公文,请大人过目!” 当时差点就被偷营了,哪怕处理慢一些,被后续的流贼骑军接应到的话,可能战局都会改写。 为此,刘良佐也不傻,自然找了手下,查了情况,知道这份公文的重要性,可以为他开脱一些御下不严的罪名。就特意带了这个公文在身上,也在想着找机会说这事的。 马士英这边,立刻核验起这份由亲卫转给他的公文,看完之后,他又染亲卫拿去给王德化和李若链看。 同时,他严肃地对他们两人说道:“确实不是伪造的公文。” 王德化和李若链两人都认真地核对了下,随后都同意马士英的结论。 然而,就算如此,也还是很麻烦。 这些已经知道的事情,只能证明背后可能有人在捣鬼,最多去抓负责公文的人,可相信丢失公文什么的,也有足够的理由之类。 想着这些,马士英紧皱着眉头,有点头疼地说道:“当事人都已经死了,此事很难查了啊!” 王德化听了,当即淡淡地说道:“有什么难查的,抓人便是!” “可是,抓谁呢?”马士英听了,还是摇头说道,“还没有证据?” 王德化听了,嘴角微撇,似乎是冷笑了下,然后才说道:“东厂抓人,何时要证据了?” “……”马士英一听,顿时嘴角抽了抽,有些无语。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锦衣卫抓人的话,那是需要驾贴的,有点类似后世的拘捕令,是有皇帝给出,给事中用印,锦衣卫才能拿着驾贴去拿人。要不然,就是非法的。 不过在锦衣卫嚣张的时候,就算没有驾贴,他们拿人了,谁也没有办法!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种程序就是不正常的。 而东厂这边抓人,却没这个讲究的。相对锦衣卫来说,东厂更亲近皇权,奉旨抓人,更是没有忌惮。 不过一般来说,皇帝讲理,就会让锦衣卫去抓人;要是皇帝不讲理,就直接差遣东厂了。 但是,话也要说回来。 东厂抓人,如果不是皇帝的旨意,而是私自去抓朝廷命官的话,被皇帝知道了,没有一个足够的理由,那厂公的位置就不妙了的。 此时的王德化,已经摸清了崇祯皇帝大变之后的性格,知道他去对付什么人,该怎么做,是已经心中有数的。 甚至此时的他,都已经知道当初皇帝要设立西厂时,曾给王承恩说过的话。 东厂,锦衣卫破不了的案由西厂来破,还有,东厂,锦衣卫不敢杀的人西厂杀,东厂,锦衣卫不敢管的事西厂管,一句话,东厂,锦衣卫管得了的西厂要管,东厂,锦衣卫管不了的西厂更要管,先抓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 王德化知道了这段话之后,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他会被撸掉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位。 以前的他,和文官走得太近了。觉得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大家一起发财。这是恶了皇帝,才会有那么多事。 性格大变之后的崇祯皇帝,和当初刚登基之后的崇祯皇帝,对于厂卫的认知,已经完全改变了! 因此,此时的他,就敢于在马士英的面前放这个话。 南京勋贵算个屁,只要皇帝要对付,那都不用讲证据,也不用管铁券不铁券的,就这! 不过李若链就斯文多了,没王德化这样霸气,在王德化说完之后,对马士英说道:“这事儿,我们合计合计,先定下目标,也可以打草惊蛇一番,顺带着把陛下交代的差事也给办了!” 马士英听了,稍微松了口气。他就感觉,和王德化共事,有点胆战心惊的感觉,还是锦衣卫指挥使像个正常人一点。或许,这就是宦官因为少了东西而多一些戾气的原因?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请教李若链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78 期待 , 只听他看着李若琏,带着期待之色问道:“不知道李大人如何打草惊蛇,还能顺带着把陛下交代的事情给办了?” 李若琏听了,仿佛也在说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回答马士英说道:“这不是流贼有内应嘛?不说别的,可以先从火烧粮草案,还有这公文案以及地方虚报军情案开始查,这可都是有依据的,不能算不讲理吧?多抓些人,他们便可能会露出马脚,顺便就能开始整顿地方了!” 马士英听了,不由得还是有点失望。 这厂卫做事,和他的思路对不到一块! 怎么说呢? 就感觉,或许是他们的底气更足吧! 这么想着,马士英便对他们说道:“如果流贼还在的话,基于流贼的压力,我们这么做,该是没问题。可是,如今张献忠所部流贼已经被我们给灭了;剩下的李自成所部流贼,离我们又远得很。如果我们这么做的话,怕是会引发更多人的弹劾吧?” 南京这边可不比别的地方,勋贵那么多,还有完整的六部,各级衙门都有一套的。虽然在这里为官的,大都是没有实权的,可是在马士英看来,这里的官员还是太多了! 如今没有了外面的压力,他还是按照计划来搞的话,他所面临的压力就非常大了。 此时,王德化看到马士英犹犹豫豫的,心中其实很明白,这就是文官的尿性。哪怕他之前已经在凤阳府做过了,可遇到更大的压力时,就容易畏头畏尾! 这么想着,他便淡淡地问道:“那么总督大人,你以为该如何做呢?” 既然不认可厂卫的做事方式,那至少你自己也要拿出一个章程来! 随着王德化的这番问话,大堂内的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马士英的身上。 马士英听了,略微犹豫一下,他知道,他已经是在这条船上,也已经得罪了那些人,不做是不行的。 因此,他最终看向王德化说道:“朝廷重修后的《大明律》不是已经颁布了么?那我们要不就根据这《大明律》来做事。这可是有法可依,我们执法必严,先敲打他们;同时,把这些事情飞报京师,奏请陛下旨意。有人暗通流贼之案,只要陛下下旨彻查,那我们也是理直气壮,你们以为如何?” 王德化听了,看了李若琏一眼,随后才看向马士英,露出一丝不屑道:“我们只是协办,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这个差事要是完不成,指不定什么时候,我们护送总督大人回京!” 说完之后,他便站了起来准备走人。 他的这个话,隐含了威胁之意。让马士英听了,感觉有点心惊胆战。和厂卫一起,还真是有点不好相处啊!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又解释道:“本官也不是说不做什么,可以借着核查《大明律》这事,先暗中调查起来!有些人,我们可以先动一动。但是,还有的人,比如那些有免死铁券的,终归不能只凭目前这些猜测就直接动手啊!” 王德化听了,正想说什么时,忽然,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 就在众人抬头看去时,就见一名锦衣卫校尉一脸严峻,匆匆入内,向李若琏大声禀告道:“大人,从京师押解田亩账册的兄弟们,在镇江府地界过江时遇到海贼,兄弟们都战死或者失踪,船也沉江里了!” “什么?”李若琏一听,顿时就站了起来,一下怒容满面! 自从江南采办衙门设在长江出海口的海门之后,长江上已经很少有海贼了。原因无他,郑家为了保证海运船只的安全,事先处理过的。 这突然之间,海贼又重新出现在这长江上,而且一劫掠,就刚好劫掠了押解田亩账册的船只,这可是官船,还是锦衣卫护卫的,哪个海贼不长眼,竟然敢劫掠这样的官船? 再说了,劫掠之后,一般都是立刻就遁了的。田亩账册这些,海贼也根本没有用,还把船给弄沉了,不是更招摇么? 李若琏第一时间,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这肯定和南京勋贵,地方乡绅有关系。就算不是他们干的,也肯定是和他们有关的人干的。 “该死!”李若琏怒容满面地骂了一句,也不和马士英说话,就直接匆匆出了大堂,消失在了门口。 王德化也站了起来,准备出去,不过他最终还是转过身,看向马士英道:“咱家奉劝总督大人一句,有的时候,《大明律》可是管不住他们的,就得用厂卫的手段!” 说完之后,他便也走了。 看着王德化的背影消失在大门门口处,马士英的脸色铁青。 他是真没想到,那些人竟然敢干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这种事情,简直就是形同造反了! 此时此刻,他是真感觉到了,南京这里的事情,怕是难以善终,肯定要斗个你死我活不可! 这么想着,马士英看向在场的刘良佐和黄得功,见他们两人都是愕然的样子,显然也是震惊不少。 于是,他便冷喝道:“明面上的贼寇已经剿灭,但是和暗地里的贼寇交锋,才刚开始,你们回去,严加戒备,随时待命!” “末将遵命!”黄得功和刘良佐一听,不敢怠慢,立刻双手抱拳,大声回应道。 马士英再低头看向还跪在那里的徐以显,继续冷声喝道:“你先留在本官身边,本官回头有事要交代你去做!” “罪民遵命!”徐以显跪得腿都麻了,听到这话,却很是高兴。 只要有价值,那就达到他的预期了。 随后,马士英便立刻把这边的事情,写了密奏,派人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京师。 …………………… 京师这边,崇祯皇帝这段时间过得有点不一样。如果和他亲近的人,就能发现他特别比较兴奋。 这种兴奋,绝对不是朝局越来越好而高兴的那种。 就比如说田贵妃,她算是最了解崇祯皇帝了。因此,在察觉到崇祯皇帝的变化之后,她也曾问过崇祯皇帝有什么好事,但是,崇祯皇帝却矢口否认。 这让田贵妃更是好奇,她感觉,这段时间的崇祯皇帝,就有点像她小时候刚开始做某样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时的那种兴奋。 然而,崇祯皇帝不说,她也没办法。 其实,田贵妃还真没有感觉错。这段时间的崇祯皇帝,正在秘密参与和刘伟超的计划中,也就是人造神的计划。 刘伟超这边,第一时间赶到了横店,舍得砸钱,很快就选了一个影视公司,开始制作几分钟的短片。 不过,对于明朝时候的口音,服装,习俗等等细节方面,不管影视公司这边说他们如何专业,刘伟超都是否决的,而是让崇祯皇帝参与进去,根据崇祯皇帝的指点,要求影视公司这边实现。 好在后世的化妆术,也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不需要找和朱元璋以及孔子画像一模一样的人,差不多就成,然后通过化妆术给搞定。 最麻烦的地方,其实反而是说话。因为演朱元璋和孔子的人,不能用普通话,而是要用明朝时候的话。其中,朱元璋那是凤阳口音的,而孔子,经过商讨之后,那得是明朝时候那边的曲阜口音。 为此,崇祯皇帝还特意召见了曲阜口音的人,偷偷录下了他的一段话,然后传给刘伟超这边的。 演朱元璋和孔子的演员,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把他们那不多的台词,学会用方言来讲。 对于这些,影视公司这边其实都是有意见的。觉得这个刘老板实在太古怪,哪有这么多的要求,但是,架不住刘伟超舍得砸钱,他们也就只有照办了。 就这么的,崇祯皇帝亲自参与,看着人前显圣用的这段视频,慢慢地被他们完善出来。虽然还没有最终完工,但是,在崇祯皇帝看来,已经非常厉害了。 看那仙气飘飘的背景,还有麒麟、凤凰这些神兽在那活动,说真的,崇祯皇帝要不是亲眼参与了这些,绝对会真得认为,原来世界上真得有仙界! 这时候的他,算是对电脑制作的动画,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知道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技术。 崇祯皇帝敢确信,这个短视频真正做完之后,当众一播放的话,绝对会把所有人给震惊了。 就算田贵妃他们看过后世的视频,但是也没见过这种神仙之类的视频,甚至会认为,视频就是把现实给拍摄到手机中。既然视频是这样的,那肯定现实中也是这样的。 说真的,崇祯皇帝已经非常期待,这个视频拿出来的那个场景了! 另外一边,西厂提督王承恩那边,也奉了他的密旨,正在给那些读书人推波助澜,给他们拱火。 如今已经到了二月,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举人赶到了京师,自然也有更多的读书人开始聚集在京师。 因为崇祯皇帝这边的放任,那些人甚至都在酝酿一波大的,就想着要逼崇祯皇帝立刻废除科学,恢复以往的儒学独尊。 崇祯皇帝就在暗自等着,等着他们发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79 闹起来 , 春闱,也就是会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贡院举行。考生是各省的举人,如果考试通过,就称之为贡生,第一名是会元。 只要通过了会试,也就是成为了贡生,那么就一定是进士了。因为后面一关的殿试,并不会淘汰考生,只是给贡生排名次而已了。 也因此,会试可以说是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上上下下的人,包括皇帝在内,全都是非常重视的。 读书人准备闹事的这事,其实在京师这边,有心人大部分都知道了。毕竟这些人的组织,那是被王承恩鄙视的,也就是所谓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除了厂卫这种,对于皇权最是忠心之外,读书人出身的文官,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有点认同读书人的,哪怕他们自己为了荣华富贵,并没有参与,也不妨碍他们的这种态度。 因此,对大部分文官来说,他们是看戏的态度,不参与,不阻止,就看事态的发展。 对于他们来说,科学的崛起,是在他们的知识盲区。而四书五经,是他们能做官的根本,哪怕他们看到了科学的好处,也不妨碍他们在心底对于未知事物的抗拒。 如果说,科学是普通人倡导的,估计很多当官的早就喊打了。哪怕看到了科学能带来巨大的好处,最多是将科学并入匠学,却也万万不能和儒学相提并论。 然而,科学却是当今皇帝倡导的。这份量就重了,谁也没有这个胆子去和皇帝对着干。因为道理上讲不过皇帝,也没法凭借身份和官位去压皇帝! 而对于还没有当上官的读书人来说,特别是那些秀才、甚至还有一些举人,他们却会担心,要是哪一天皇帝脑子一热,往科举里面加入了科学,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要考科学,甚至极端一点,废除了四书五经,只考科学的话,他们的寒窗苦读就白读了。 特别是对于一些年纪大了才考上秀才和举人的,他们已经没有心力再去钻研科学了。基于此,孔胤植的鼓动才会得到读书人的响应。而王承恩的推波助澜也就简单了,随便放个假消息,说要废除四书五经,只考科学,就能把他们激得丧失理智。 如果真要说对科学拥护的读书人,不是很多,大都集中在年轻人中。还有一些对于科学的神奇,产生好奇的那些,就算科学不会纳入科举,他们也非常有兴趣去学的。 二月初九,是会试的第一场考试。 考生都还没入场呢,闹事的读书人就先发动了! 一个个仿佛都是做大事的,化成了正义的化身,呼朋唤友,激动了一夜,根本没睡好,带着黑眼圈,浩浩荡荡地拥向了贡院。 他们有的还举着孔子的画像,或者是灵牌之类,彼此见着,互相打气,慷慨激昂,直接把贡院给堵了。 只要是秀才的身份,那就是有功名的人了,见县老爷不拜,要想打屁股,都要想革了他们的功名才行的。 因此,普通守卒,那也只是维护秩序的,面对这么一群群情汹汹的读书人,压根就不敢上。 好言好语的,人家压根不理。因此,只能把情况上报。 管事的官员早就知道有这事,假装着急,随意劝了几句不成,就接着往上报。 官府这边的软弱,更是助长了这些闹事读书人的嚣张气焰。本来有些人,是在暗中观察,对于加入他们行列还有点犹豫的。 在见到官府的态度之后,便也纷纷加入了闹事的行列。 原因无他,这可是读书人的盛事,闹起来后,那可是刷名望的好机会。 反正人越多,那就越安全,难不成朝廷还能处置这么多读书人不成? 基于这样的心思,贡院门口这里堵门的,至少五百多有功名的读书人。 并且,这边的消息传开之后,有更多的读书人模样的人,往这边干。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的。 会试是礼部承办的,这些读书人闹事的消息,先报到了礼部侍郎这边。 这么大的事情,眼看着要耽搁会试了,礼部侍郎就匆匆地赶了过来。 也不知道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一跑来之后,就立刻喝斥这些读书人:“会试乃是国之大典,你等阻碍会试举办,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么?” 能被鼓动,跑来闹事的,领头的那些人,自然是有豁出去的想法,又岂会是被他这么一吓,就会退缩的。 甚至刚刚相反,他这么一说,反而激起了这些读书人的怒火,顿时一个个都喝骂了起来。 “这是为圣学护道,何罪之有?” “圣贤之道,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你还是圣人门徒么?” “衣冠禽兽,数典忘祖之辈,安得来此乱吠?” “……” 如果只是说嘴皮子上的功夫,那没人能骂的过读书人。而读书人之间,基本上也是人多的优势大。类似诸葛亮那样舌战群儒的,毕竟是少数。 这些读书人,你一句,我一句,那口沫横飞的,礼部侍郎这边那挡得住,立刻败退,去禀告礼部尚书了。 至于原本主持会试的总裁和副总裁,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到。 很快,礼部尚书匆匆赶到,好言安抚道:“诸位,你们有什么诉求,去衙门说话,堵在这里,妨碍了会试,这是耽搁别人的前程,非君子所为也!” 硬得不行,来软的。 可是,这些读书人要是能听,那就怪了! 在礼部尚书一说完之后,这群读书人便立刻群起而攻之。 “大人所言极是,学生们声讨的,就是耽搁天下读书人前程的大事,就在这说!” “对,衙门说事,会听么?要说就在这里说!” “还请大人为天下读书人虑,上奏皇上,还我儒学之地位!” “儒学乃千百年来之圣学,科学何德何能,敢与儒学相提并论,学生等,就要为圣学讨个公道!” “今日不把事情说定了,学生们不走!” “为圣学之昌荣,学生等愿以命卫道,不答应,就不走!” “对,今日没有个结果,学生等便血谏贡院门!” “……” 七嘴八舌之下,群情汹汹,那卫道之气,鼓动了更多看热闹的读书人加入。 礼部尚书就一张嘴,这样乱糟糟的场合下,压根就说不过他们。并且,就算他难得有机会说了,那也是王八念经,不听不听。 已经耽搁了会试时间,礼部尚书就不敢怠慢了,立刻安抚他们,表示立刻去请示皇帝,看皇帝怎么个说法。 事实上,压根就不用他去禀告。崇祯皇帝这边,早就通过王承恩这边实况转播这场闹剧了。 不过当礼部尚书跑来给他禀告时,他却仿佛是事先不知道,闻之大怒:“好大的狗胆,这还用来和朕说什么?妨碍会试,一律关进大牢再说!” “陛下,这人数实在太多,至少有七八百个读书人,并且大都是有功名的,这要是都抓进大牢的话,怕是……会有人非议陛下啊!” 崇祯皇帝一听,似乎是没想到有这么多人,随后眉头就皱了起来,反问礼部尚书道:“那卿以为该如何?” “会试乃是大事,不能耽搁,微臣以为,如今之计,当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平息了此事,会试顺利才好!” 听到这话,似乎也找不出错来,崇祯皇帝沉思了一下,便对礼部尚书说道:“既然如此,那卿就去告诉他们,有关他们的诉求,朕知道了,回头再议。先且散去,朕就既往不咎这次的聚众闹事了!” 礼部尚书其实是知道崇祯皇帝对科学到底是什么态度,知道这只是缓兵之计而已。估计以后科学加入科举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此时,他看到皇帝不耐烦的说完之后,已经摆出让他赶紧滚蛋的意思,便不敢再说,只能看看,是不是先暂时安抚住那些闹事的读书人了。 然而,很显然的,他的期望落空了。 那些正热血沸腾的读书人,一听礼部尚书的回复,说让他们散去,回头再议,那会不知道这是推托之意。更不用说,这里面还有推波助澜的人,顿时,这些读书人一个个都是“义愤填膺”起来,今天不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就是不走! 礼部尚书这边就头大了,赶紧找了首辅商量,一起劝了这些读书人,一样没用,就只能再次进宫面圣。 对此,崇祯皇帝倒也没有再勃然大怒那种,而是说,他保证在会试之后,就科学这事,召开朝议,到时候会有结果。 然后,也再次威胁了下,不过似乎是因为人太多的原因,给出的威胁,也是没有底气的那种。说什么,要是再闹事不退的话,为首的人,就要打廷杖了。 这个话一传出去,这些读书人不但不怕,反而一个个都是打了鸡血一般。 廷杖啊,在这大明朝,只要不打死,那声望就一下能刷到顶的。所以,有一种说法,说大明朝的官员,甚至都会想着骗廷杖。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80 引君入瓮(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6/11) , 当然,万一打死呢? 真要死了的话,那就算声望再高,那也是亏本的买卖啊! 因此,崇祯皇帝这个再闹就打屁股的旨意出去之后,大部分人选择了观望,而有几个头铁的,却是依旧在那嚷嚷,一步不退。 那皇帝说了的话,总不能是放屁吧! 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亲自出马,带了大队人马到了贡院门口,高调传旨,把为首闹得最凶的那几个人抓了,当众打屁股。 西厂从成立开始的这两年,也没少做事,算是威名赫赫的,加上前朝有西厂时候的名声加成,一时之间,还真得震慑了当场,让群情汹汹的这些读书人,熄火了不少。 “啪啪啪……” 打屁股的声音,当众执行,打得很大声的那种,吓得有的读书人都不由自主地捂着自己屁股,感觉隐隐有些作疼。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就这么大张旗鼓地“噼里啪啦”一顿打,打完之后,王承恩喝斥他们退去的背景板下,那几个挨打的人,不但没死,反而还有精力在那喊嗓子,表示不给一个交代,就坚决不退! 这一下,这些读书人都回过神来了。 原来他们抬出圣学之下,当今皇帝也不敢真得乱来。雷声大,雨点小,只是想把他们吓散了而已! 皇帝那边,才是外强中干而已! 想想也是,这可是与天下读书人作对,就算是皇帝,怕也没这个胆子吧? 这么一想,顿时,想刷声望的读书人,就开始怼王承恩了。 对他们来说,对他们这个时代来说,读书人怼宦官,这是政治正确!是人人闻之而会称赞的。 反正看破了这只皇帝的狗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就一个个抢着怼上了。那“义愤填膺”的,就仿佛王承恩成了十恶不赦的恶人一般。 “你们够了,还敢聚众闹事,真不怕死么?”面对这一切,王承恩假装又惊又怒地喝道。 说实话,他的演技,在宫里这么久,确实是能练出来的。 让那些读书人一见,就感觉到王承恩确实底气不足,不敢拿他们怎么样的。 这么一来,他们就更是蹬鼻子上脸了! “圣学乃大明朝之根本,绝不能有变!” “今天不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我们就不走!” “圣人有云,威武不能屈,来啊,有本事就打死我!” “你个阉宦,我辈读书人羞与你为伍,滚!” “对,我们不和阉宦说话,快滚!” “……” 王承恩对他们的这些攻击,那是又惊又怒,但是还真没敢采取暴力手段,最终就带着他的西厂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临走之前,基于身份,当然也有放狠话。说什么“你们等着,咱家上奏皇上,把你们一个个都打死”之类的话。 王承恩的外强中干,那是很好地传达给了这些读书人,使得他们感觉,王承恩的败退,让他们打了一个大胜仗:看看,连部堂高官都怕的阉宦,在他们这里吃了个大亏! 他们也就越发地坚信,这天下,终归是读书人的天下!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那又怎么样,能离开读书人治国么? 所以,这一次,他们的底气就很足! 果不其然,在西厂提督狼狈回去之后,换了另外一个太监过来传旨,宣布会试推迟一天,对于闹事的读书人,空宏大量不计较,也希望他们不要再闹了,耽搁会试这边。 一听这话,这些读书人不但没有感恩退去,反而更是群情激愤,纷纷喊着,不给一个定论,就绝不退去。 静坐,绝食,走起来! 甚至还有一些围观的读书人看到这一幕,感觉到有利可图,便也纷纷加入。 这贡院门口的读书人,等到下午的时候,更是达到了千人之多。 俗话说,人多就胆大。看着静坐堵门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要能自觉退去就有鬼了! 这一幕,那些朝堂上的官员,自然也是在关注的。 有责任的礼部这边,去劝劝反而被这些读书人喷。更多的官员,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冷眼旁观看热闹。 这其中,有熟悉崇祯皇帝,并且了解比较多的人,就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不是说这些读书人背后肯定有人鼓动,这一点是肯定的,要不然也不可能闹这么大。而是当今皇帝的做法,似乎不对。 感觉到这一点的,就有吏部尚书左懋第。 想当初,因为官员贪腐的事情,崇祯皇帝都能狠到京师所有衙门都停摆的。这可不是眼前这些读书人闹事可比的了。 如果说前些年的崇祯皇帝,可能做事还顾忌人言,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可自从崇祯十五年初,当今天子似乎得到了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之后,那手段之果决,狠辣,完全不是以前能比的了! 首辅,抄家;兵部尚书,抄家;成国公,这还是成祖皇帝时期传下来的,之前都还信任的,都是抄家灭族,甚至藩王,不也倒霉了几个。 变成了这样的一个皇帝,在这些读书人,哪怕大部分是有功名的人闹事,肯定也不会这么手软,犹豫的啊! 虽然说这些读书人是以圣学为借口,可是,贡院门口闹事,阻碍会试的进行,这可都是大事!以皇帝变了性子之后的果断,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表现? 再说了,崇祯皇帝对科学的态度,他们这些臣子是再清楚不过的,那是肯定不会妥协的。但是从今日的处置看,好像皇帝又有点犹豫,给了他们这些闹事的一个盼头! 想到这,左懋第就有点震惊,因为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皇帝不是又变了性子,而是故意这么做,在等着他们继续闹大? 这…… 对付这些读书人,堂堂天子,至于这么做么? 牛刀杀鸡? 这背后,定然有不同寻常的内情。 很快,左懋第就等到了这样的结论。但是,一时半会,他知道的消息并不全面,因此也没法知道,崇祯皇帝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这个事情,他感觉到,很可能会成为崇祯朝的又一个大事件。可是,他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节,便也不敢轻举妄动,最多是看看自己的子侄熟人之类的,严厉禁止去参合这个事情。 夜幕降临,这些读书人根本没走的意思,依旧堵在贡院门口静坐。 这期间,宫里又来过一次人,劝他们乖乖听话,尽快散去。 但是,这肯定没有用,反而被他们给骂了回去。 从头到尾,贡院这边维持秩序的衙役和军卒,都躲得远远的,看戏地跟多。 这也让这些闹事的读书人知道,朝堂上的诸公,虽然没有出面,不过也是支持他们的,要不然不可能如此。 如此一来,他们的劲头就更足了。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还是二月初,入夜之后,这天还是很冷的。在贡院门口静坐,也是遭大罪的。 不过还好,有人送来了棉毯,还偷偷带了一些吃的,不至于让他们真得是绝食,能坚持下去。 但是,就算是这样,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大部分的精神也萎靡了。 一个是他们这些闹事的读书人中,以年纪大的居多;二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已经是只读书不强身的那种,哪怕裹着棉毯,这么野地里过一夜,也是非常伤身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承恩又领着人来了。看到他们的样子,那是得意洋洋,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让他们赶紧滚蛋,不要再妨碍了会试的举办,否则还要打屁股。 不得不说,王承恩的样子特别欠揍,这些读书人本来被冷风吹了一晚上,心情就不好,加上有昨天的经历,觉得皇帝不敢对他们怎么样,被王承恩这么一激,就更是引发了他们的怒火。 读书人骂人,那是可以不带一个脏字,却能骂人家祖宗十八代,骂得死人复活! 王承恩恼羞成怒之下,便立刻又抓了闹得凶的那些读书人,又开始当众打屁股。 不过一如之前一样,没敢下死手打,但是,比昨天的要重一些了。 打完之后,他还好死不死地喝问道:“还有谁?” 看到没死人,王承恩的气焰又这么嚣张,顿时,让更多的这些人冲了出去接招。 王承恩一开始还真得,来一个打一个,可是,打一个又来一个,打了十多个人之后,他明显地胆怯了,放了一番狠话之后,又灰溜溜地跑了。 这是战斗的胜利! 这一下,这些闹事的读书人的情绪又高涨了起来,觉得他们坚持下去,一定能赢。 甚至有人开始提议了,在门口喝西北风,不如占了贡院。 虽然没明说里面可以遮风避雨,可这意思,所有人都能领会,也不知道是谁先带头,其他人跟进,闯了贡院,把贡院给占领了。 这么一来,会试肯定是又不能举行了。 有些闹事的读书人觉得有点不对了,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想过占贡院的。这堵门和占贡院,是有区别的。然而,群情激愤之下,也没人敢说。 事情,一步步地在闹大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81 聚众谋反 ,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的章节是防盗章节,将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真要死了的话,那就算声望再高,那也是亏本的买卖啊! 因此,崇祯皇帝这个再闹就打屁股的旨意出去之后,大部分人选择了观望,而有几个头铁的,却是依旧在那嚷嚷,一步不退。 那皇帝说了的话,总不能是放屁吧! 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亲自出马,带了大队人马到了贡院门口,高调传旨,把为首闹得最凶的那几个人抓了,当众打屁股。 西厂从成立开始的这两年,也没少做事,算是威名赫赫的,加上前朝有西厂时候的名声加成,一时之间,还真得震慑了当场,让群情汹汹的这些读书人,熄火了不少。 “啪啪啪……” 打屁股的声音,当众执行,打得很大声的那种,吓得有的读书人都不由自主地捂着自己屁股,感觉隐隐有些作疼。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就这么大张旗鼓地“噼里啪啦”一顿打,打完之后,王承恩喝斥他们退去的背景板下,那几个挨打的人,不但没死,反而还有精力在那喊嗓子,表示不给一个交代,就坚决不退! 这一下,这些读书人都回过神来了。 原来他们抬出圣学之下,当今皇帝也不敢真得乱来。雷声大,雨点小,只是想把他们吓散了而已! 皇帝那边,才是外强中干而已! 想想也是,这可是与天下读书人作对,就算是皇帝,怕也没这个胆子吧? 这么一想,顿时,想刷声望的读书人,就开始怼王承恩了。 对他们来说,对他们这个时代来说,读书人怼宦官,这是政治正确!是人人闻之而会称赞的。 反正看破了这只皇帝的狗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就一个个抢着怼上了。那“义愤填膺”的,就仿佛王承恩成了十恶不赦的恶人一般。 “你们够了,还敢聚众闹事,真不怕死么?”面对这一切,王承恩假装又惊又怒地喝道。 说实话,他的演技,在宫里这么久,确实是能练出来的。 让那些读书人一见,就感觉到王承恩确实底气不足,不敢拿他们怎么样的。 这么一来,他们就更是蹬鼻子上脸了! “圣学乃大明朝之根本,绝不能有变!” “今天不给天下读书人一个交代,我们就不走!” “圣人有云,威武不能屈,来啊,有本事就打死我!” “你个阉宦,我辈读书人羞与你为伍,滚!” “对,我们不和阉宦说话,快滚!” “……” 王承恩对他们的这些攻击,那是又惊又怒,但是还真没敢采取暴力手段,最终就带着他的西厂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临走之前,基于身份,当然也有放狠话。说什么“你们等着,咱家上奏皇上,把你们一个个都打死”之类的话。 王承恩的外强中干,那是很好地传达给了这些读书人,使得他们感觉,王承恩的败退,让他们打了一个大胜仗:看看,连部堂高官都怕的阉宦,在他们这里吃了个大亏! 他们也就越发地坚信,这天下,终归是读书人的天下!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那又怎么样,能离开读书人治国么? 所以,这一次,他们的底气就很足! 果不其然,在西厂提督狼狈回去之后,换了另外一个太监过来传旨,宣布会试推迟一天,对于闹事的读书人,空宏大量不计较,也希望他们不要再闹了,耽搁会试这边。 一听这话,这些读书人不但没有感恩退去,反而更是群情激愤,纷纷喊着,不给一个定论,就绝不退去。 静坐,绝食,走起来! 甚至还有一些围观的读书人看到这一幕,感觉到有利可图,便也纷纷加入。 这贡院门口的读书人,等到下午的时候,更是达到了千人之多。 俗话说,人多就胆大。看着静坐堵门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要能自觉退去就有鬼了! 这一幕,那些朝堂上的官员,自然也是在关注的。 有责任的礼部这边,去劝劝反而被这些读书人喷。更多的官员,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冷眼旁观看热闹。 这其中,有熟悉崇祯皇帝,并且了解比较多的人,就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谷安/span 不是说这些读书人背后肯定有人鼓动,这一点是肯定的,要不然也不可能闹这么大。而是当今皇帝的做法,似乎不对。 感觉到这一点的,就有吏部尚书左懋第。 想当初,因为官员贪腐的事情,崇祯皇帝都能狠到京师所有衙门都停摆的。这可不是眼前这些读书人闹事可比的了。 如果说前些年的崇祯皇帝,可能做事还顾忌人言,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可自从崇祯十五年初,当今天子似乎得到了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之后,那手段之果决,狠辣,完全不是以前能比的了! 首辅,抄家;兵部尚书,抄家;成国公,这还是成祖皇帝时期传下来的,之前都还信任的,都是抄家灭族,甚至藩王,不也倒霉了几个。 变成了这样的一个皇帝,在这些读书人,哪怕大部分是有功名的人闹事,肯定也不会这么手软,犹豫的啊! 虽然说这些读书人是以圣学为借口,可是,贡院门口闹事,阻碍会试的进行,这可都是大事!以皇帝变了性子之后的果断,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表现? 再说了,崇祯皇帝对科学的态度,他们这些臣子是再清楚不过的,那是肯定不会妥协的。但是从今日的处置看,好像皇帝又有点犹豫,给了他们这些闹事的一个盼头! 想到这,左懋第就有点震惊,因为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皇帝不是又变了性子,而是故意这么做,在等着他们继续闹大? 这…… 对付这些读书人,堂堂天子,至于这么做么? 牛刀杀鸡? 这背后,定然有不同寻常的内情。 很快,左懋第就等到了这样的结论。但是,一时半会,他知道的消息并不全面,因此也没法知道,崇祯皇帝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这个事情,他感觉到,很可能会成为崇祯朝的又一个大事件。可是,他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节,便也不敢轻举妄动,最多是看看自己的子侄熟人之类的,严厉禁止去参合这个事情。 夜幕降临,这些读书人根本没走的意思,依旧堵在贡院门口静坐。 这期间,宫里又来过一次人,劝他们乖乖听话,尽快散去。 但是,这肯定没有用,反而被他们给骂了回去。 从头到尾,贡院这边维持秩序的衙役和军卒,都躲得远远的,看戏地跟多。 这也让这些闹事的读书人知道,朝堂上的诸公,虽然没有出面,不过也是支持他们的,要不然不可能如此。 如此一来,他们的劲头就更足了。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还是二月初,入夜之后,这天还是很冷的。在贡院门口静坐,也是遭大罪的。 不过还好,有人送来了棉毯,还偷偷带了一些吃的,不至于让他们真得是绝食,能坚持下去。 但是,就算是这样,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大部分的精神也萎靡了。 一个是他们这些闹事的读书人中,以年纪大的居多;二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已经是只读书不强身的那种,哪怕裹着棉毯,这么野地里过一夜,也是非常伤身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承恩又领着人来了。看到他们的样子,那是得意洋洋,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让他们赶紧滚蛋,不要再妨碍了会试的举办,否则还要打屁股。 不得不说,王承恩的样子特别欠揍,这些读书人本来被冷风吹了一晚上,心情就不好,加上有昨天的经历,觉得皇帝不敢对他们怎么样,被王承恩这么一激,就更是引发了他们的怒火。 读书人骂人,那是可以不带一个脏字,却能骂人家祖宗十八代,骂得死人复活! 王承恩恼羞成怒之下,便立刻又抓了闹得凶的那些读书人,又开始当众打屁股。 不过一如之前一样,没敢下死手打,但是,比昨天的要重一些了。 打完之后,他还好死不死地喝问道:“还有谁?” 看到没死人,王承恩的气焰又这么嚣张,顿时,让更多的这些人冲了出去接招。 王承恩一开始还真得,来一个打一个,可是,打一个又来一个,打了十多个人之后,他明显地胆怯了,放了一番狠话之后,又灰溜溜地跑了。 这是战斗的胜利! 这一下,这些闹事的读书人的情绪又高涨了起来,觉得他们坚持下去,一定能赢。 甚至有人开始提议了,在门口喝西北风,不如占了贡院。 虽然没明说里面可以遮风避雨,可这意思,所有人都能领会,也不知道是谁先带头,其他人跟进,闯了贡院,把贡院给占领了。 就没想过占贡院的。这堵门和占贡院,是有区别的。然而,群情激愤之下,也没人敢说。 事情,一步步地在闹大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82 事态严重了 如果说,这些去贡院闹事的读书人要聚众谋反,这是谁都不会信的! 京师的酒楼茶馆,各级衙门官员私下的讨论中,皆是如此。 “聚众谋反,就靠一群文人,这怎么可能?” “可不是,又没有武夫参与到里面,他们能谋反了才怪!” “隔壁街上那老秀才,就凭他,呵呵,不是我看不起他,就他那身子骨,还谋反呢!” “……” 不过所谓一样米养百种人,对于同一个事情,看法都是有不同的。既然有的人站在读书人的角度去想问题,那也有人站在了朝廷的角度去说问题。 “这些闹事的文人,一开始去堵贡院,妨碍了会试的举行,这就是大罪了!但是,皇上其实是想从轻发落的,他们还一直闹事,甚至占了贡院,这种事情,就算不是谋反,那也是重罪了!” “没错,皇上一开始都不想治他们的罪,就算打板子,也只是吓吓他们而已,结果他们竟然不领情!” “可不是,西厂提督平时那叫一个威风,但是大家不也看到了,他一开始的时候,都不敢对那些闹事的文人乱来,这是为何?还不是皇上的意思,让他们知难而退,不要闹事了。结果,偏不听!” “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人脑子有病,竟然敢说皇上德不配位,还说要皇上退位,这不是找死么?” “没错,就是这些事情,才让皇上勃然大怒的,他们有什么资格说这话?就算是朝堂上的诸公,都没这个胆子的!就一群读书人,竟然敢罢免皇上,疯了吧?” “瞧瞧,这不就是该死了么!还真以为仗着人多,皇帝就不敢怎么他们了。一旦涉及到了皇权,不要说他们就一千多人了,就是再多一千多人,那也没用!” “正常人都能想到这点,他们怎么就没脑子呢,竟然敢喊出这样的话!” “其实,他们也不是没脑子!你们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聚众闹事?还不是因为科学有可能会影响到儒学了?可是,科学是谁创立的?皇上怎么可能会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把科学给废除了呢?这根本上的矛盾,不就出来了么?他们喊出那个话,自然也是顺理成章了!” “呵呵,他们以为皇上是以前的皇上么?如今天下都快太平了,连一向无敌的建虏,都被皇上打败了两次,还杀了两个奴酋,威名赫赫之下,也敢去捋老虎胡须?” “没错,皇上英明神武,如今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就凭他们,还敢说皇上,要我以后能见到,我都能啐他们一脸!” “……” 随着议论的深入,因为阶层的不同,议论便开始分化了。在普通百姓这边: “这个事情,真要我来说啊,儒学和科学,我选科学!” “对,我也支持科学,什么铜臭味?他们是有功名的,都是有钱人了,不在乎钱,可是,我们缺钱啊,科学之道,是生财之道,我们的日子才能好过起来,我就站科学!” “呵呵,他们会不在乎钱?最贪的就是他们这些读书人。圣贤之学,都被他们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要圣贤之学何用?还不如直接选科学,这不是来钱的学问么?亏他们还反对科学了!” “可不是!他们怕不是读四书五经读傻了吧?科学读不进去,赚不到钱的,就来反对科学了!” “哎,你还别说,你们想想,这些闹事的人中,可不都是酸儒么!就凭他们的迂腐,能读进科学就怪了。所以,他们就如此反对科学了!” “他们也不想想,科学之道盛行之下,我们的生活都比以前好过多了,还方便了很多,他们不也会受益么!竟然反对科学,我呸他们一脸!” “……” 因为这次的事件,普通百姓第一次把儒学和科学连起来比较,他们一下就发现,科学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竟然远高于儒学!不用说,基于各自的利益,那他们也是态度鲜明地支持科学起来了。 相对于这些普通百姓来说,那些朝堂诸公,各级官员等等,他们私下议论的重点,就不一样了。 “这些人到底是谁去窜通起来的?这一回,怕是要倒大霉了!” “你说这背后有人组织?” “废话,这么多人去闹事,背后要没有个牵头的人,你信?反正我是不可能信的!” “还真是,平时这些人就是一盘散沙,如果没人串通勾连,绝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人,会不约而同地去贡院闹事!” “如今这些人都抓进了诏狱,不死都会脱层皮,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这牵头的人肯定藏不住!” “这可是聚众谋反的罪名,涉及了皇权的,这背后的人会是谁?得离远一点,可千万不能是……” 谷政</span>  “诛九族的罪啊,不知道多少人会被牵连,真是该死的东西!” “……” 官场中人,都已经预料到了即将开始的腥风血雨! 这个时候,谁敢去救人,躲着都来不及! 涉及到了皇权,就是再仁慈的皇帝,也会亮出他的血盆大口,这个事情,绝对不可能善终的! 谁敢凑上去,一旦被皇帝疑心的话,不要说荣华富贵了,甚至还可能累及家人,不对,是家族,甚至是九族! 有一些聪明人,从这个事情的受益者方面来推断,隐隐约约地,就猜到了什么。 一般的官员,谁都不可能吃饱了撑的,去反对皇帝创立的科学。哪怕皇帝说要把科学加入科举,对他们也已经没有影响,因为他们都已经考过了。 并且,作为官员,那就要操心治下的柴米油盐,之前财政上的捉襟见肘,甚至可以说,乱成一团的情况,他们是深有感受。 而科学之道,给他们带来的改变,也让他们非常震惊和受欢迎。 在这几种情况下,没有哪个官员会如此激烈地去反对皇帝的科学! 最多觉得心里有些反对,私下里可能会说说,觉得科学还是无法和儒学相提并论。可是,他们绝对不会公开去说。 那些闹事的读书人,多是年纪大的,大部分都是秀才,也有一部分是举人。这些人去闹事,他们也能理解。 他们这些人,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还没有考出来,以后还要再考的。结果科举中加入了科学的话,就等于给他们额外添加了负担。特别是他们这些年纪大的,再新学一门学问,觉得会比不过那些年轻读书人,自然是会急的,反对科学加入科举,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说,这些人中的背后,有人在挑唆,让他们闹事的。只要不傻,也能想到一二,那就是曲阜孔家! 科学入科举,就等于科学和儒学并重了。这一点,肯定不是曲阜孔家想看到的。由此,他们偷偷鼓动一些酸儒去闹,要废除科学,也讲得通。 但是,这些闹事的人是脑子有病吧,堵个贡院的门,朝廷追究起来就已经是重罪了。还要占了贡院,这都算了,甚至都口无遮拦,还非议起皇帝来了!他们以为,他们一个个都是海刚峰? 呵呵,凭他们也配? 这人一多,出事的可能就大,在这个事情上就能看出来了。 口无遮拦到诽谤皇上,甚至还要皇帝退位给太子,这是想害死太子还是害死背后的人? 涉及到了皇权,没有一个官员敢就这事去招惹皇帝,都只是静观其变。 很快,西厂那边就审出了结果,紫禁城这边,立刻有信使快马飞出。 京师这边,同样有动静,厂卫大举出动,把那些闹事文人的家人都给抓了,诏狱肯定关不下,刑部大牢,州府大牢,也立刻人满为患,惊天大案,已经有了征兆。 在京师的官员,眼睛都贼亮着,知道这是肯定的。他们最为关键的是,皇帝有没有知道这次闹事的背后之人,又会是怎么处置的? 不过,皇帝并没有公开说,也就没人敢就这事去问皇帝。万一惹到了皇帝,这可不是一般的罪! 不过几天之后,京师这边终于有了消息。 这个消息,并不是从宫里传出来的,而是从山海关那边传来的。 蓟辽总督堵胤锡派人紧急赶回京师,找到了首辅贺逢圣通气,说皇帝已经传旨给驻守山海关那边的刘文秀所部,让刘文秀紧急赶往山东曲阜去抓衍圣公了。 堵胤锡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顿时就大惊失色。衍圣公怎么可能会造反呢? 不过不管他怎么想,也不敢拦截圣旨,只能紧急求助首辅了。身为儒门子弟,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管的。 有厂卫跟着,而且刘文秀还是流贼出身,对于衍圣公可没有特别的好感,有皇帝旨意在手,可不会对曲阜孔家心慈手软。就算堵胤锡想拦住,也肯定拦不住的。 贺逢圣听到这个消息时,那是震惊了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要换这之前,有人告诉他说曲阜孔家会造反,他绝对不可能相信的;有人告诉他,皇帝会诛杀曲阜孔家九族,他也肯定是不会信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83 应该不至于吧((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7/11)) , 当今皇帝派军队去山东曲阜之后,这个事情已经非常明白了。任何一个人,用脚指头想想,也都能想清楚。 无非是当今皇帝创立的这门科学,引发了曲阜孔家的担忧,就想着鼓动读书人来闹一闹,希望能保持儒学独尊的地位。 但是,谁能想到,这个事情会出乎意料呢? 要说孔家,或者说衍圣公从一开始就有心思,想着皇帝要不同意,就让皇帝退位的话,没人会相信的。 衍圣公也就是地位超然而已,哪来的能耐让大明皇帝退位?他以为他是谁? 就算是孔圣人在世,恐怕也没有这个本事吧? 真要说的,是皇帝成就了孔家,而不是孔家成就了皇帝。 皇帝尊崇孔家,那孔家的地位就高;皇帝要是不高兴了,比如眼下,都能直接派兵去喊打喊杀,你孔家能反抗么? 因此,所有人都觉得,衍圣公就算再蠢,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关系! 而闹事的读书人中,却最终把矛盾激化到了妨碍皇权上,这事情就大了! 哪怕所有人,包括朝堂诸公都知道,孔家其实没有造反的心思,可你鼓动起来的这次闹事,喊出了皇帝德不配位,要皇帝退位的事情,那就得承担这样的后果了。 这个情况,也算是清晰明了。太子那边,估计是殃及池鱼,皇帝查清楚了,就应该不会有事。 要是有可能,没有人想去碰这个事情。孔家倒霉,那也是活该,鼓动闹事是那么好闹事的么? 可是,这个孔家不是一般人,是孔圣人的后代,当代衍圣公,身为圣人门徒,又岂能看着孔家在皇权面前灰飞烟灭? 贺逢圣接了堵胤锡的消息之后,那叫一个头疼啊! 看皇帝这个架势,孔家肯定是完蛋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得按照谋反来定罪,如果那样的话,那可是要株连九族的! 对于这种情况,相信只要是读书人的,肯定都无法接受。 如果只是废了当代衍圣公而已的话,那没任何问题,谁也不会说什么,毕竟谁让他闹出了这么大的祸来。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皇帝应该也不至于不和他们商量,由朝廷这边直接派人去曲阜孔家宣旨,估计孔家也不敢不接旨。 但是,皇帝如今的做法,是压根不和他们这些朝臣商量,直接传旨给山海关那边,甚至都不选其他人,而是选了流贼出身的刘文秀领兵南下。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皇帝是要重罚,以震慑任何胆敢非议皇权的人。 对于这一点,贺逢圣等人也能理解。历朝历代,涉及皇权的,那是一点仁慈都不可能有的,血雨腥风,甚至皇家亲情都不会有,更不用说,只是孔家而已了! 换句话就是说,孔家这次真得算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了! 可是,偏偏所有人都知道,孔家根本没有谋反之心,要被诛杀九族,那也太冤枉了! 贺逢圣一个人想不出好办法来,他也没办法,便邀请了六部九卿,反正在京的所有高级文官,共同商议此事。 对他们来说,有一场突如其来的艰难战事要打了! 然而,皇帝还在震怒之中,这涉及皇权的事情,又岂是他们这些臣子那么容易就想出办法的! 京师这边的文官,或者读书人,都骂死了那些闹事的,想着什么法子挽救曲阜孔家。总之,不能让孔家灭族!他们能接受的,就是夺爵,废了当今衍圣公。 ………… 再说曲阜孔家这边,孔胤植当然不会亲自去京师的,派了心腹孔家人去鼓动会试的时候闹事,然后自个在家就等着消息。 这段时间内,可谓是度日如年。 孔胤植一方面是期待着这个谋划能成功,皇帝基于读书人的压力,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保证儒学的地位,从而也就保住了孔家的地位。 另外一方面,他也有点担心。这么出格的事情,以前是从未见过的。如果妨碍了会试的举办,也不知道皇帝会怎么想?又会不会查出,是自己派人去鼓动了那些读书人闹事? 不管,反正到时候真要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死不认账好了。难不成皇帝还会对自己这个当代衍圣公用刑?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是用刑,咬咬牙,应该也能撑过去吧? 为了孔家的千秋万代,这点罪真要受的话,那也只有受了! 不会不会,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例子,历朝历代都对孔家尊崇有加,皇帝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怎么样的! 对对对,肯定是这样的! 孔胤植在这样忐忑的心思之下,板着指头算着日子,京师那边应该闹起来了,猜测着结果会怎么样? 这担心之下,只是不到半个月,整个人看着就有点萎靡不振了,黑眼圈,不对,是黑眼袋很重,和熊猫很像了。 这一日,他躺在暖阁中闭目养神,美貌丫环捶背的捶背,捶腿的捶腿,给他放松。 可突然之间,外面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同时一个带着哭音的声音在喊他。 只是一听这动静,孔胤植就吓得一激灵。那几个美貌丫环,也被他给吓到了。 “哐当”一声,大门被推开,随着一股冷风扑进暖阁的同时,一个人冲了进去。 孔家身为圣人之后,那是非常注重礼仪和尊卑的。这种不请示直接闯入的做法,那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不过此时,却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不等孔胤植问话,来人就“噗通”一声跪孔胤植面前,苦着说道:“不好了,不好了,祸事来了,来祸事了啊!” 孔胤植认出这人,是派往京师的心腹,听到这话,顿时脸色大变,手都有点哆嗦的,指着那人问道:“你……你慌什么?什么祸事?说…说来听听!” 与此同时,他心中想着,最多是让朝廷知道了那些人闹事是他指示的,以孔家的超然地位,朝廷也不会怎么样吧? 如果可以不认的话,那就不认,有天下读书人在,朝廷怎么样都不可能对自己用刑吧? 哪怕就算是承认了,又能如何?罚个俸禄?这个应该可以了吧? 他正在想着,却听来人带着惶恐的表情禀告道:“那些人胆大包天的,不但堵了贡院的门,还占了贡院,说皇上德不配位,要皇帝退位给太子!” 孔胤植一听前面的话,心里就咯噔了一下,竟然占了贡院,这胆子也太大了! 结果他的担心还没完呢,就听到说那些人竟然还敢攻击皇帝,说皇帝德不配位,还要皇帝退位给太子…… 是个人都知道,这种话就算是在心中想想,那都是对君父不敬了,还竟然敢说出口,这可是任何皇帝的逆鳞,碰不得的啊! 孔胤植听完之后,心中想着这话,想着那些人竟然去碰这个皇帝的逆鳞,顿时气急攻心,那手哆嗦了几下后,没说出话,反而往后倒去,重重地摔在了躺椅上。 他这一下,顿时就吓坏了几个美貌丫环,立刻救人的救人,喊人的喊人,乱成了一团。 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孔胤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顿时,一个惊喜的声音随之响起:“醒了醒了,公爷醒了!” 孔胤植自己还有点模模糊糊的,就看到好几个人头出现在他视野中。 “这个怎么回事,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的?” “这个事情,是不是你让他们做的?你怎么这么糊涂啊!” “记得我们商量的时候,可没提这种事情的啊,是不是你私下授意的?” “……” 七嘴八舌的声音,配合着他们或担心,或埋怨,或抱怨等等的表情,让孔胤植都有点懵:这是怎么了? 刚有这个念头,他忽然一下就回过神来,想起是什么事情了。 顿时,他脸色一变,真得想自己再度昏了过去,就不用面对这个事情了。 然而,或许是保养的好吧,也没有像奴酋皇太极那样的基础病,竟然没有如愿昏过去。 于是,在争吵声中,有貌美丫环扶着他,先坐起来靠在床上,然后无关人等都退了出去,剩下了孔家最为核心的几个人,开始商议这个事情。 面对他们的质问,孔胤植再三保证,他绝对没有让那些闹事的文人这么干,甚至还反问在场的几个人,是不是他们私下授意的? 当然,这些人也都是否认。 不管怎么样,这个事情已经发生,又找不到责任人,他们几个,就还是要面对现实。 随后,几个人便开始猜测,朝廷对此会有什么反应? 然后,他们以孔家历朝历代的尊崇地位这个角度考虑,反正这边咬死不认,最多是认下说过几句牢骚话而已,皇帝难不成还真不顾及天下读书人的感受来处罚孔家? 真要这样的话,朝堂诸公又有何面目自认是儒家子弟?天下读书人又何以自认儒家子弟? 没事的,孔家和别人不一样,应该没事的! 曲阜孔家从未遇到过这样的风波,让他们对皇权争斗认识,远比一般人要不足。 在他们看来,到时候最多是孔胤植早点让位,算是给皇帝一个交代了。毕竟他们是真得没有让那些闹事的去说那些! 在他们的忐忑等待中,刘文秀领着两千骑军,赶到了曲阜。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84 拿人 , “不好了,贼人来了!” 田间地头的百姓,猛然间看到有骑军滚滚而来,都是吓得一边喊,一边就想逃。 这也不能怪他们,天下大乱之际,各地都有贼寇,只是多一些,少一些的区别。 在孙传庭统领各军,把李自成所部往南驱赶时,北方整体而言是太平了,但是,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地方上的小股贼寇,占山为王的贼寇,拦路劫掠的贼寇等等,是不可能被孙传庭的大军清理掉的。 这些贼寇,基本上还是要各地官府自己去收拾。 而作为军事力量的地方卫所,早已烂完了,地方治安,大都是靠着民壮的。 民壮实力强的,那可能会早点扫清贼寇,至少不会在主干道或者大白天的就四处劫掠。 而民壮实力弱的,或者说贼寇强的,虽然说不至于有攻打县城之类的事情发生,但是野外却也不会是安全的。 要天下真正太平,估计还是得有几年。 因此,这些野外的百姓一听到动静,就都下意识地认为是有贼寇。 不过很快,他们就都发现,来得不是贼寇,而是身穿大明军服的朝廷官军,正规的骑军。 要是以往的话,哪怕是朝廷官军,他们也是怕的。 可最近两年,朝廷已经狠狠收拾了那些军纪败坏的朝廷官军,比如最为有名的左良玉所部,首级都传遍天下了。 如今已经很少听到说,有朝廷官军祸害百姓了。 于是,这些野外干活的百姓,便都纷纷驻足观望,好奇地盯着这支往曲阜县城而去的骑军。 “最近没听说这边有大股的贼寇,这么多的骑军,是来干什么的?”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路过吧?” “……” 这个时节,在野外干活的,基本上就是孔家的佃户,或者是卖入孔家后改姓为孔家的人,他们自然不可能知道衍圣公等人在图谋什么事情。 对这么一支骑军来曲阜,更多的是好奇而已。 然而,曲阜城头这边,却有孔胤植的亲信,很快就会出任曲阜县令的孔允淳,负责城防的。 远远地看到一支骑军竟然冲曲阜县城而来,他顿时就吓到了,连忙下令关闭城门的同时,也立刻派人飞报孔府。 “不好了,有一支朝廷骑军马上到城外了!” “什么?”孔胤植一听,顿时大惊道,“这是冲曲阜而来,还是路过曲阜?” 这是有讲究的了! 如果说是冲曲阜而来,就有可能是和京师的事情有关,而且是派军队过来,事情可能会很严重的了。 可如果说是路过曲阜的话,那就是虚惊一场而已! 然而,城头上是一看到有骑军过来,就赶紧过来禀告,又怎么可能知道这支骑军是不是冲曲阜而来的。 孔胤植得不到答案,想了下,便立刻吩咐侍女给他换上衍圣公的官袍。 不管怎么样,穿上这身衣裳,就是一层护身符! ……………… 曲阜城门外,孔允淳在城头上看到这支骑军是真得冲曲阜而来,很快就要到城下,不由得暗暗叫苦。虽然此时的城头上,已经站满了守卒,不是孔家人就是孔家的佃户,但是,城外可是一支朝廷正规骑军啊! 这支军队冲曲阜而来的,那没得说了,肯定是因为京师的事情。 此时的孔允淳,感觉到了非常大的压力,朝廷竟然是派了军队过来,说明事情很严重,这个门不好开啊! 可是,要是不开门的话,外面的可是朝廷军队,也说不过去的! 不过很快,他就想起来了,以前的时候,各地都遇到过的情况,地方上关了城门,朝廷官军不给进! 甚至连大明首辅带着军队,结果也还是不给进的情况。后来锦衣卫虽然逮捕了那个知州,可最终也还是放了的。 一想到这,孔允淳就心里有底了。 不管怎么样,先不开门,避一避风头,确定好了到底是怎么处罚,然后再看看是不是能活动下关系,减轻了处罚再说。 他这边正想着呢,城外刘文秀所领骑军已经到曲阜城下了。 看到城门紧闭,城头上的守卒似乎严阵以待的样子,刘文秀压根就没慌,根本没有退去一箭之地外。 因为他只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城头上那些守卒,一个个都是惊慌的样子,哪有以前攻城时候遇到的那种死守城池的决然。 在队伍中的传旨宦官见城门关着的,便越众而出,冲城头上尖声大喊道:“圣旨到,快开城门,让衍圣公接旨!” 孔允淳一听这话,顿时就傻眼了。 是来给衍圣公传旨的? 在传旨之前,这就等于是御驾亲临,谁敢关城门? 如果是别地方的话,既然打定了主意,不让军队进城,先去京师活动关系,那么哪怕是城外有旨意,也能想出理由,比如说是假冒的等等,用来搪塞; 可是,就孔家这些人,最勾心斗角的事情,其实也就是族里争夺曲阜县令这类的事情,互相之间知根知底。 一旦遇到外面的人和事,智力都能下降几个档次。 这一种,就是所谓的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了。 孔允淳承受不了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最终乖乖地去开了城门。 孔家,终归还是历朝历代养出来的蛀虫,不经历风雨,就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城门一开,刘文秀只是一挥手,他手下的骑军便立刻拥进了曲阜县城。 立刻,城门附近,以及城头上,便到处出现骑军军卒的身影,大声喝斥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放下兵刃,双手抱头……” “磨磨唧唧的,动作快点……” “……” 孔允淳有点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些朝廷官军,竟然一个个都是凶神恶煞般地缴械曲阜守卒,一点面子都不给。 这种待遇,又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孔家的人,不管去哪里,或者别人来曲阜,那可都是恭恭敬敬的啊! 如果这次奉旨过来的,是文官带队的话,可能还真如同他所想那样,会客气不少。 可是,这一次过来的,是流贼出身的军队,另外加上西厂和传旨宦官。不管哪个,都没有把曲阜孔家当回事。 在他们心里,曲阜孔家算老几? 正在这时候,孔胤植穿着衍圣公的官服,匆匆赶来了。 是坐八抬大轿,手下管理孔府的孔家人,也都跟着过来了。 其中一人,看到门口这动静,也是没了孔家平时的高傲,连忙喊道:“有话好说,有话好说,衍圣公到了!” 他们似乎是觉得,不管再怎么样,朝廷总要给衍圣公一个面子的。 毕竟从大明朝开国以来,衍圣公本来还只是三品的,结果就被太祖皇帝升为一品,之后的皇帝,也一样非常尊崇衍圣公的。就连当今皇帝,之前的时候也对衍圣公非常尊崇的。 孔胤植在轿子里摆了下衣冠,又给自己壮胆了一下:没事,没事,事情肯定不会特别糟的,最多是这个衍圣公没得当了,只是可惜自己儿子才八岁,也不知道皇帝愿不愿意让自己儿子接了这个衍圣公的爵位。 一厢情愿之下,轿子停下之后,他便钻出了轿子。 本来,孔胤植是要摆出衍圣公的架势,不管怎么样,不能坠了孔圣的名头,之后才方便讨价还价。 结果没想到,他刚钻出轿子,那传旨宦官就冷喝一声道:“衍圣公孔胤植上前听旨!” 孔胤植听了一愣,不是要回去摆香案接旨么?就这接旨?这成何体统? 堂堂衍圣公,就跪这么脏的路上? 他正想着,忽然就听到了一声重哼。 顿时,孔胤植吓了一大跳,抬头看到,传旨宦官身边的番子,还有那武将等人,都是瞪着他,似乎一言不合就会砍人一样,顿时,膝盖一软,立刻便跪了下去。 他带来的那群孔府管事,见他跪了,便也纷纷跪地。 在刘文秀等人的注视之下,那还有半分孔家的优越感。 传旨宦官一见,便立刻展开圣旨,大声念了起来。 抑扬顿挫的宣读圣旨声中,孔胤植只是听了个头,就再也跪不住,一下瘫倒在地。 他是万万没想到,不就闹个事么?竟然给他按上了聚众谋反的罪名! 聚众谋反,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孔家什么时候有过造反的事了?历朝历代,对于朝廷可都是千依百顺的啊! 这事儿,是真得冤枉啊! 从未有过的恐惧,从孔胤植的心底深处冒了出来,他甚至都已经听不清圣旨的后半段,哆嗦着想要解释几句,可是,嘴巴在那哆嗦,就是说不出话来。 传旨太监宣读完了圣旨,看到眼前这群孔家人的丑陋百态,不由得心中非常鄙视,还是孔圣人之后呢,一点气节都没有!不对,比普通人都不如! 这么想着,他便转头看向刘文秀道:“拿人吧!” 刘文秀看到这个衍圣公的丑态,也是心中鄙视,当即一挥手,他的手下,便立刻冲了过去,打掉衍圣公的官帽,把他给架了起来。 这时候,刘文秀便发现,地上竟然湿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85 抄家 曲阜这边,孔家是大姓,其他非孔姓的,基本上都是孔家的佃户。 而姓孔的,又分为内孔和外孔两种;所谓的内孔,就是指孔家直系,属于真正的孔家人; 而所谓的外孔,就是那些卖身给孔家,改为孔姓的人。 在大明朝以前,孔家人是可以外出为官,因此在元朝时期,朝堂上就有很多孔家人。 但是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把衍圣公的品级从三品提高到一品,但是,却不再让孔家直系入朝为官。曲阜这边,倒是归于衍圣公管理。 嘉靖年间的时候,因为孔家内部的勾心斗角,在曲阜这边的龌龊事都翻开,闹到了嘉靖皇帝那边。 于是,嘉靖皇帝就把曲阜县令的权力,从衍圣公那边收了回去,并且准备由朝廷委派官吏去管理。 但是,朝臣不答应,并且说服了嘉靖皇帝,这个曲阜县令还是从孔家直系中选取。 也因此,曲阜县令,从宋以来,一直到民国废除县令为止,一直都是孔姓担任。可以说,天下之大,也独此一家。 曲阜的孔家势力,绝对是大如天!和西南的土司那样,是地方的土皇帝! 按理来说,要想在这样的地方抓姓孔的当家人,绝对是非常难的。光是人数上,不要说两千骑军了,就是再多一倍,也不可能形成兵力优势。 如果刘文秀领着两千骑军去土司领地内抓人,肯定是有危险,不见得就能办成事的。 可是,在这曲阜,这些姓孔的平时可以作福作威,欺负曲阜的外姓人,甚至本族的,那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面对打了多年仗的军卒,光是那个气势,就能吓到他们,那还想过团结起来反抗的意思。 随着圣旨宣读完毕,刘文秀的手下开始全城戒严,孔家人就只是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而已! 崇祯皇帝的这道旨意,其实也没有外面的人想象得那么严重,并没有诛九族。要不然,刘文秀的两千兵力根本不够。 而是抓捕孔家直系到京受审,抄了孔家,金银财物押解进京。 就这么的,平时在曲阜属于人上人的这个阶层,就是倒了大霉了。 一队队的军卒,挨个敲门,核实身份。是孔家直系的,立刻驱赶出门,集中看押。所有财物,全部没收。 对于这种打土豪的事情,刘文秀的手下已经驾轻就熟,眼睛还毒得很,都不用审问,就能找出财物存放的地方;随后,他们才会再去审问孔家人,找出更多的财物。 一时之间,孔家直系的,那是一个个哭爹喊娘,在刘文秀手下的手段之下,纷纷招供。 从某种程度上说,曲阜的这个,有点类似李自成进入京师之后的追赃助饷,不过是小一号的而已,也没有弄出人命。 外孔的人,还有外姓的人,躲在家里不安的同时,心中也非常感慨。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像天一样的孔家直系,竟然也会有今天! 看这样子,怕是不死都难了!要不然,以孔子后人的身份,断然不可能有如此待遇。 他们正想着呢,在第二天的时候,刘文秀这边已经腾出了一些人手,也开始敲他们的门了。 这让他们大吃一惊,还以为要受孔家连累了。结果战战兢兢地开门一听,却发现这些如狼似虎的军卒上门,只是询问有没有冤情,有没有受孔家欺压,如有的话,可以趁这个机会说出来,朝廷会为他们做主。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树倒猢狲散! 这孔家直系都被抄家,所有人都被抓,明摆着就完了。也就是说,是不用怕孔家事后报复的。 于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便一下爆发出来了。 甚至有些人觊觎孔家的田地等等,就算没有,也大着胆子编出些故事,看能不能从中获利什么。 刘文秀这边,也根本没有当判官的意思,就根据崇祯皇帝的旨意,把这些全都记录在案。 曲阜这边,“追赃助饷”,收集孔家的不法之事,一直持续了整整三天。 在这三天之中,州府那边闻讯,也曾派人来看情况。但是,这边是奉旨办事,还是正规骑军执行,也并没有一个文官。因此,州府这边也不敢往前凑,免得被朝廷认为和孔家有勾结。 但是,不管怎么样,孔家被抄家的消息,也很快在周边开始传开,让人非常地感慨,没想到孔家都能倒了! 当然,也有一些文人比较头疼,要过来请愿,觉得朝廷不能如此对待圣贤之后。 对于这些,刘文秀的人压根二话不说,直接打一顿,然后和孔家人一起抓了。 三天之后,封条一贴,大军押着抄来的财物,押解着孔家人上路。 队伍绵延之长,比来时大了几倍。刘文秀心中都是感慨,抄家了那么多的乡绅,甚至藩王都有,可就数这孔家最富了! 这么庞大的队伍,一路向北前往京师,要说不引人注目,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别是路过那些大城的时候,围观的人就更多。 “哇,这一车车的都是金银珠宝么?好多啊!” “你也不想想,这是谁家的!能不富么?” “这倒也是,曲阜孔家,谁能有他们有钱?” “这下好了,朝廷又有钱了!” “这可真是倒了孔家,富了……朝廷啊,哈哈!” “……” 相对普通百姓来说,那些读书人和官员,他们的议论重点,就不一样了。 “这衍圣公也真是,有什么事情想不开的,非要去搅合皇家的事情,这是他能搅合的么?看看,连圣人之后都救不了他!” “你们看不出来么?鼓动闹事的心思或许是有的,可他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去碰皇家的事啊?明显是被拖累了的!” “反正始作俑者还是他,孔家是完了哦!” “真是可怜啊,衍圣公明明是被冤枉的,如今却连累了全族,皇上这处罚,真得太重了!” “是啊,圣人之后,不看僧面看佛面,皇上怎么都要给圣人一点面子吧,这样诛杀全族,实在让我等读书人情何以堪啊!” “对啊,你们看队伍中的老弱,真得是太可怜了。这可是圣人之后啊!” “……” 随着刘文秀押解的队伍,越往北走,同情孔家的读书人就越来越多了。 因为他们其实都知道,孔家这是运气不好,做事没分寸。但是,真要说孔家要聚众谋反的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就有读书人开始自发地给队伍送行,甚至看到孔家人凄惨的样子,还想着给他们好过一些。 如果是一般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贿赂押解的军卒,或者给领头的军头说情,从而给犯人优待,到京师再恢复也是没问题的。 然而,他们试图这么做的时候,才发现这支骑军,竟然是朝廷招安的流贼,和地方乡绅压根八竿子打不到的,甚至可以说,流贼出身的,天然对地方乡绅没好感。 说人情的,没地方可说;想要贿赂的,差点被认为是同党,于是,他们就只好死了这条心。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可是孔圣人的血脉,身为儒家子弟,又岂能眼睁睁地看着曲阜孔家被朝廷诛杀? 因此,很多文人都开始呼朋唤友,约起同道中人,一起跟随押解队伍进京。 天下文人之多,哪怕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个是这么做的,这一路上汇聚起来的人数,也是不可小觑的。 也亏了这些都是文人,如果是武夫的话,那肯定得加派军队了。 人多则胆大,这一点,哪怕已经有过教训,也还是一样的。 这些跟随队伍的文人,本身就是比较头铁,认死理的那种,他们认为衍圣公绝对不可能聚众造反,皇帝这么处置实在太重,便举着牌子,替孔家喊冤。 曲阜孔家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这个时候就表现出来了。 一路上,类似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人提前赶赴京师,要求京师的朝堂诸公为屈服孔家申冤。 朝堂上的官员,包括首辅贺逢圣等人,当然是心知肚明的,如果他们不做点什么,就眼睁睁地看着曲阜孔家被皇帝灭了,那她们绝对会被天下读书人戳脊梁骨的。 就他们本心来说,也同样是想帮下圣人之后的。 如果说喊出德不配位,让皇帝退位的,能证明不是衍圣公指示,他们其实也相信不会是衍圣公指示,那这个事情就好办多了。 但是,无奈那些闹事的文人,全都关在东厂和锦衣卫的诏狱,而不是在刑部大牢,都没法去审问改口供。 一众文官,没办法之下,就只能另外想办法。 好在事情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皇帝应该已经理智一些了。 相信那么多的读书人护送衍圣公一族进京,为衍圣公喊冤的事情,也传到了皇帝那里。 皇帝要治理天下,离不开文人。借着衍圣公被押解到京师的机会,无论如何都要为孔圣人血脉争取一番,免得在史书上坏了名头。 尊师重教,岂能无视!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保孔运动,随着孔胤植一族押解到京,便爆发了出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86 值了值了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附和,就见户部尚书倪元璐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军户当兵打仗,吃得就是这碗饭,原本就是其份内之事。如果战死,朝廷抚恤已经丰厚,只要监督其发放,何须另外再入这……纪念馆,还有免除劳役,见官不败呢?” 王承恩显然已经猜出了崇祯皇帝的心思,再加上宦官这个集团,对文官天然不会站同一战线,便立刻出言反对道:“那咱家问你,你们读书人读圣贤之道,精忠报国,为国死节,是不是就是该有之道?然而呢,不说别的,光是投靠建虏的又有多少?别的不说,就那洪承畴,怎么说?那些战死的将士,无论军职高低,可比那洪承畴更值得称颂否?” 倪元璐听得哑然,不过王承恩似乎说出了兴头,就继续对他喝道:“更甚者,表面忠君报国,实际贪污腐败,祸害百姓,此等官员之多,去年京师全部衙门停摆之事,倪大人该不会忘记了吧?而如有海瑞这般清官,只是做到了份内之事,难道就不额外表彰?军户战死疆场,也是做到了份内之事。万岁爷要表彰他们,不是一个道理?” 倪元璐一听这个话,不由得面露羞愧之色。 去年所有衙门的停摆,其实算是所有官员多多少少都有份。但是,你要说所有官员都是有心做不法之事,其实也不好这么说。主要是明末社会的那个风气就是这样了,你不参与,就被所有人排挤。也因此,像海瑞这样的,那真得是世所罕见! 可是,单单以份内之事来说的话,像海瑞那样才是正常的!可是,就只是这个份内之事,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的?用海瑞来做比较,那些战死的将士,就等同于海瑞这样,那要不要表彰,就是不言而喻了! 崇祯皇帝听得很满意,这个大伴,用得就是趁手,看到倪元璐已经哑口无言,他便开口说道:“大伴所言,甚合朕意,诸卿还有何话可说?” 如果海瑞在,他要反对,那是有底气的。可是,在场的人,都是有过污点的人,哪来的底气反对? 因此,文华殿内的这些人,最终都是同意了崇祯皇帝的要求。 这么一来,可以预见到,军户的地位必然会大副提高,甚至会影响到大明文贵武贱的事情。 或许在短时间内,文官依旧是压制武将的,但是,在民间,至少军户的地位会提高,战死将士的家属,更能得到一份如同功名一样的实惠。 崇祯皇帝趁着这个机会,又一次宣布道:“主动投敌,危害大明者,或为首作乱者,罪在不赦。除此之外,有立功表现,将功折罪的,可视功劳大小处置。刑部这边,当行文天下,早日结束战乱。” 刑部尚书听了,倒也没有意见,并出列领旨。 之后,崇祯皇帝便又和他这些最高级的官员商议,给出了宁远大捷的奖惩。 广宁中前所总兵黄色闻风而逃,丢中前所军民给建虏,性质恶劣,斩立决,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也是这个黄色倒霉,如果大明没有强军,需要依赖这些军头的话,他可能还不会死,只是戴罪立功。毕竟临阵脱逃的总兵,也不是他一个,明末这个时候,已经多了去了。 只是很可惜,崇祯皇帝努力经营出了强军,已经不需要依赖他们这些军痞,便开始按律严惩了。 京营参将李定国活捉伪清的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有大功,封宁远伯,挂剿贼将军印,领剿贼总兵,调拨凤阳总督马士英麾下听命。 这又是一副马骨了,看看,袁时中封爵,如今李定国也封爵了,只要立下军功,朝廷都是一视同仁的。 崇祯皇帝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了,一如他对刘伟超所说的,李定国在原本历史上的表现,也是有加成的。要不然,这种破格提拔也未必会有。 吴三桂在宁远之战中奋勇杀敌,冲锋在前,同样升任总兵,不过调往东江镇。 这时候的东江镇,是名存实亡,不说重建,只是调任过去,也是一样。 听到这个旨意,所有人便都知道,崇祯皇帝是要重建东江镇了。 而如此一来,就需要水师配合了。 这不,崇祯皇帝便又封了山海关海防游击郑鸿逵,此次运送兵力成功拦截建虏有大功,改任登莱海军副将,在吴三桂麾下听令。 自从崇祯皇帝提出新的三军概念之后,这是第一次,正式命名了原有的水师为海军,郑鸿逵算是第一个海军的副将。 这个事情,如果突然提出来,肯定会让人诧异。但是,崇祯皇帝老早就提出了三军的概念,已经让底下人有这个心理预期了。如今改水师为海军,在他威望甚高的今日,倒也没人反对。 忠贞侯秦良玉,拦截建虏有大功,是此次宁远大捷的关键,封忠贞公,准其定居京师颐养天年! 蓟辽总督堵胤锡,需要继续坐镇关宁,加封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 其他人的赏赐,也分别都有,不过以上述这些人为最。 谷腑</span>  金钱赏赐的,都通过银行发放到个人账户,由其家属或本人领取。 除此之外,对于宁远大捷的处理,还有以下内容: 第一,俘虏调拨铁道司辖下,主要用于修筑通州到山海关的铁路。 第二,缴获的一万多匹战马,分一半到蓟州长城沿线,加强这边的防御力量。 第三,孔有德戴罪立功,归入东江镇吴三桂麾下听用。 第四,伪清和硕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判剐刑,由投降之建虏图尔格行刑,并准其戴罪立功,前往草原说服蒙古部族来归。 第五,整编宁远的官兵,汰弱留强,淘汰下来的转为民户,分当地屯田为用。 这些屯田中,有相当大部分,是原本已经归于那些投降了建虏的将领名下,比如祖大寿等人。朝廷给于没收,成为整编关宁军的资产。 第六,由关宁军负责,经营觉华岛,以为海军基地之一。 这些旨意,一条条颁布下去,李定国觐见谢恩。 虽然说,因为有袁时中的例子,李定国其实对于自己的封爵,有那么一丝预期。但是,真得封赏下来,他还是非常高兴的。 作为一名武将,封侯拜爵,这是最高的荣誉和追求了。更甚者,他还是造反出身被招安的。 因此,他对崇祯皇帝也就格外地感激,有那种被人重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崇祯皇帝看着激动的李定国,其实也是有感慨的,不过他倒是还好,只是让李定国平身之后,便对他说道:“卿可知朕安排卿重归于马士英麾下的用意否?” 李定国一听,顿时就一愣。因为他感觉到,崇祯皇帝肯定是另有用意,而不是说像上次一样,再去招募旧部的那种。 果然,崇祯皇帝没等他回答,就对他说道:“流贼现在大部已窜入江西,威胁南京。因此,朕会传旨马士英领兵入南京。不过他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剿贼,而是整顿南京!” 顿了顿之后,他便严肃地继续说道:“南京乃是江南的重心,此次江南整顿地方,最终是否如愿,最为重要的,便是看这南京之行。卿和南京那边的勋贵官员都无瓜葛,又是新封爵位,乃是朕之亲信。有些事情,卿可帮着马士英去做,按律行事,不要有顾虑,懂朕的意思么?” 凤阳府那边的整顿地方,李定国是参与并且感受过的。因此,崇祯皇帝说整顿南京,他大概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便立刻回奏道:“陛下放心,末将只遵皇命!” 他对那些南京的文官武将,还有那么多的勋贵,都不会有好感,想要拉拢他,那是做梦! 崇祯皇帝也是看重他的这点,因此调他再回南方。当然,也能让那些流贼知道,他李定国为朝廷效力,如今已经是封爵了的! 在商量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就调李定国所部南下,并且带去了给马士英的密旨。至于明面上,自然也有圣旨的,已经先一步传旨江南了。 为加强南京防务,马士英领麾下精锐军队进驻南京,和南京留守太监一起,掌管军政大权,以剿流贼。 而原南京守备,最大的勋贵,徐达的后代,防贼不力,被撤职闲居。 随着这军队调动,本来还留在宁远的秦良玉,在十二月初也到京师觐见谢恩。 对于崇祯皇帝封她为公爵,秦良玉其实是非常意外的。 大明朝本来封爵就难,哪怕崇祯皇帝慷慨了不少,可是,至今为止,封为公爵的,也就她一个人而已。 以一个女儿身,却得封公爵,哪怕功高盖世,也是非常难得的。 更不用说,秦良玉觉得自己的功劳,其实有限,以朝廷的谋略,哪怕此次拦截建虏的是其他人,相信也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她自觉有愧,在觐见皇帝的时候,当场就提了出来。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87 崇祯皇帝的算盘 , 一听这话,贺逢圣连忙问道:“谁?” 其他人也是好奇,纷纷看向左懋第,竖着耳朵听着。 户部尚书倪元璐还提醒一句道:“得在京师才行吧?” 左懋第听了,便低声却又很有把握地说道:“就在京师,忠贞公!” 忠贞公就是秦良玉了,在宁远大捷之后,崇祯皇帝就下旨让封了她为忠贞公,并让她在京师养老。 据说,住在京师之后,还三天两头得宫里召见,非常受后宫的尊崇。 并且这个爵位的封号中也能看出,皇帝不赐常规的那些封号,一定是忠贞侯到忠贞公,由此可见皇帝对秦良玉有多放心,认为她是最忠贞的了。 不过刑部尚书徐石麒听到这话,却当即摇头道:“忠贞公的话,确实应该有这个份量,可是,忠贞公对陛下忠心耿耿,未必会去劝皇上啊!” 黄宗周一听这话,就有点不乐意了,当即反驳道:“难道我们就不对皇上忠心耿耿了?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皇上好啊!” 徐石麒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就怕这事传到皇帝耳朵里,就连忙解释道:“我只是想说,忠贞公未必认识到劝皇上三司会审,这其实是为了皇上好!” 他知道,如今厂卫横行,今日商议的事情,皇帝肯定会知道的。不解释一二,一旦被皇帝记住了,那就完蛋了。 “就是这个理!”左懋第听了,连忙跟着说道,“我们只要和忠贞公说明,这是为了皇上好,想必她会去劝皇上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我可以去走一趟,给忠贞公解释一下!” 其他人听到左懋第揽下这事,一个个都是乐意,便纷纷夸了他,随后就散了会议。 如果左懋第说动了秦良玉,那么他们再一起跟着上奏,三司会审的事情,基本上是可以预见了。 徐石麒回去的路上,一直有点懊悔说错了话,就想着怎么补救一番。 还真别说,他想啊想的,还真被他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虽然没有忠贞公那么显赫,但是在皇帝的眼中,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自己一心为皇帝的心思,通过他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估计是能补救一二的。 这么想着,他便不回府,立刻转了方向去忙了。 ………………………… 左懋第这边,从首辅府这边出来之后,就直接奔赴忠贞公府,递名帖求见。 还真是运气了,秦良玉刚好应了田贵妃之邀准备进宫的,就遇到了吏部尚书来访,自然是先接见了。 会客厅,秦良玉一见左懋第,便笑呵呵地说道:“天官无事不登三宝殿,老婆子可是事先声明,如果是孔家之事,那就免谈了!” 天官是吏部尚书的尊称,左懋第听了,却是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从秦良玉这话中能听出来,不称呼衍圣公而只是说孔家,说明曲阜孔家在秦良玉这里压根就没有什么份量。 想想也是,秦良玉乃是一妇人,嫁于土司之后领兵打仗一辈子,靠得是军功最终封为忠贞公的,和儒家虽说不能没有一点关系,可却绝对没有科举出身的,和曲阜孔家的关系深。 人家不尊崇曲阜孔家,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左懋第既然主动领了这份差事,那自然是有点把握才来的。 因此,他听到秦良玉的话之后,也是笑呵呵地说道:“忠贞公可是料错了,我此次前来,实在是担心陛下一意孤行,于国不利啊!” 一听这话,秦良玉稍微一愣,立刻便问道:“此话怎讲?” 能看出来,她非常关心皇帝这边。 左懋第见了,也不喝口茶,立刻趁热打铁地说道:“此次贡院要案,所有闹事之人皆被抓入诏狱,随后传出消息说是曲阜孔家指使,皇上因此定下聚众谋反之大罪。如此重大之事,如若不经过三司会审,忠贞公以为,天下人会如何看之?” 之前已经说过,按惯例,这么重大的案件,是要三司会审的。而如果是三司会审的话,不管刑部、大理寺还是都察院,都没有权力判刑,只能将结果禀告皇帝,由皇帝最终说了算的。 这一次直接是厂卫动手,于情于理上来说,确实是不符合惯例的。 不等秦良玉开口说话,左懋第就立刻接着继续说道:“我朝一直尊崇曲阜孔家,以衍圣公爵位待之。天下读书人都是儒学子弟,曲阜孔家对天下读书人而言,可谓是恩师子弟,因而受天下读书人之尊崇。陛下如今之做法,委实难以服天下读书人之心。是非曲直,摆到明面上,三司会审之下,是一是一,是二便是二,天下读书人也能服之!” “如若衍圣公真得是鼓动那些闹事之人敢染指皇权的,相信我等也不会姑息。可要是冤枉之,天下读书人能服否?这天下都还没太平,流贼、建虏还在肆虐。一旦天下读书人由此怨恨而投奔流贼、建虏,天下必定大乱啊!且就算是天下太平,这天下,也要靠读书人来治理,一旦真得冤枉了衍圣公,定然是于国不利,于陛下不利啊!” “如今陛下已经派了军队去抄了曲阜孔家,还缉拿衍圣公等人到京,一旦真得下旨处死了衍圣公,诛杀了曲阜孔家。陛下之英明神武,必然会蒙受尘埃,不知忠贞公可愿见此流传后世?” “不瞒忠贞公,如今外面已有谣传,说陛下此举,乃是觊觎曲阜孔家之家财,因此栽赃嫁祸,此等不实之名,如若不经过三司会审,给出一个众人信服的真相,必然会越传越广的啊!” “……” 左懋第苦口婆心地在说着,秦良玉一开始听得有点不以为然。但是,慢慢地,她的表情终于严肃了起来。 原因无他,就左懋第所说这个谣言,她还真有点怕! 因此崇祯皇帝在这几年中,已经抄家无数。虽然说,在秦良玉看来,每个被抄家的人,都是死有余辜。可是,确实是抄家了的!甚至连秦良玉都隐隐听到过,民间有传言,说当今天子是“抄家皇帝”。 这一次,对曲阜孔家不经过三司会审,就直接定下了聚众谋反,抄家灭族的话,天下人肯定会想歪。 正常情况下,就一群读书人,怎么样都不可能聚众谋反的。 那结果就有点明显了,抄家便会成为世人攻击当今皇帝的借口。 皇上对自己恩重如山,岂能让皇上被世人误解? 这么想着,秦良玉便对左懋第一摆手说道:“天官不用再说,老身这就进宫,面见陛下,陈说利害!” 左懋第这边,正说得起劲呢,没想到秦良玉竟然这么干脆利落地答应,而且还要马上进宫说这事。这让他不由得感慨,不愧是领军打仗了一辈子,做事很果断啊!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谢过秦良玉,说大家都是为了皇帝好,这个事情,务必不能让皇帝背负污名。 随后,他便匆匆告辞,立刻派人去联系内阁成员和六部九卿,赶紧趁热打铁,一起上书,要求三司会审。 …………… 王承恩这边,一开始是不以为意的。但是,但他听到连忠贞公都劝说皇帝要三司会审,还有内阁、六部九卿,甚至连一向不理政事,只是扑在各种科学学识上的科技伯,都赞同三司会审时,他就坐不住了。 事实上,他自认为,没有人比他更懂崇祯皇帝的心思。之所以让他推波助澜,最后拉孔家于绝境,就是因为皇上看上了孔家的财富。 可如今,要是真三堂会审的话,曲阜孔家的事情就可能会逆转的。真要那样的话,他很可能会倒霉的! 果然,曲阜孔家,不是一般人能扳倒的。就算是皇帝,也面临了这么大的阻力。 他当然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有底牌的,便连忙去求见崇祯皇帝,想要探个准信,看皇帝是什么个意思? 结果,王承恩一见到皇帝,就听到崇祯皇帝对他说道:“朕已同意三堂会审,大伴就代表厂卫,给朕去盯着。” 三堂会审,除了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之外,在大明朝,厂卫随堂监督整个审问过程,也是一种惯例。 如今东厂厂公王德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不在京师,也就王承恩这个西厂厂公在了。崇祯皇帝让他出马,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一听皇帝竟然同意了三堂会审,王承恩顿时就急了,连忙奏道:“万岁爷,这……这……” 他还没这出个什么来,就听崇祯皇帝笑着对他说道:“大伴放宽心,朕知道你的顾虑。朕可以给你交底,此事,他们是翻不了天的。你要做的,就是把孔家先搞臭了,把孔家的不法之事,全都在三堂会审时候抖搂出来!” 如果真得只是强行抄家的话,没任何问题,直接把视屏丢出去好了。但是,那样做的话,不见得就能服众。毕竟曲阜孔家经过这么多朝代,已经是读书人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了。 只有在这么激烈的矛盾下,在万众瞩目下,先把孔家的底裤都扒了,然后再拿出视频来一锤定音,如此才能彻底摧毁曲阜孔家在读书人心中的寄托。 从此以后,只有孔子,再无孔家!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88 三司会审(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8/11) , 当然,最为关键的,其实……还是孔家够富! 如果说孔家清贫,或者说也就一般般的富有而已,你看崇祯皇帝会不会如此大动干戈了! 此时,王承恩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先连忙回答一声道:“奴婢遵旨!” 随后,他还是有点犹豫,最终想了下,依旧提醒道:“万岁爷,这三堂会审下来,怕是最后的罪,没法抄家了啊!” 最大的可能,王承恩已经想到了,换个人当衍圣公,估计就是三堂会审的结果。 把那些人抓进诏狱后,王承恩并没有去查证那些说崇祯皇帝德不配位,要皇帝让位给太子的话到底是不是孔家人说的,因为他其实心中很清楚,根本就没有这种事情。 因此,王承恩是严刑拷打,然后用言语加以引诱,让几个闹事的文人把罪责推到了孔胤植身上。 可是,如果是三司会审的话,在那些文官的审问下,那几个咬定说是孔胤植让他们诽谤皇帝,涉及皇权的事情,就很容易被问出破绽的。 这会儿,王承恩说完之后,为皇帝考虑,便又向崇祯皇帝提议道:“要不,奴婢把招供是孔胤植所为的几个人弄死?” 这么一来,之前的口供之外,那些文官也不可能得到其他口供了。 不过这么做的话,也容易让文官们都知道,这其中有鬼,说不定会更为曲阜孔家喊冤,王承恩这边的压力会更大! 崇祯皇帝听了,淡淡一笑道:“无须如此,就算他们审出真相,知道那孔胤植没有聚众谋反之意,朕也不会把钱财还回去的。曲阜孔家,以后都不会有了!” 顿了顿,他看向王承恩交代道:“不过你记住了,一定要把孔家搞臭了。让天下人知道,孔家的德行,不过是普通人而已,甚至比普通人都不如,仰仗祖宗余荫而已!” 王承恩听了,不明白崇祯皇帝哪来的信心?不过最终,还是皇帝让他怎么做,他便怎么去做了! 定下三堂会审的第二天,刘文秀押解曲阜孔家到了京师。 这一日,京师这边的读书人纷纷拥出城去迎接。看到孔家的凄惨,不少文人都是淘淘大哭,就和他们死了爹娘一样! 护送孔家来京的那些文人一看京师这边的情况,便立刻受到了鼓舞,纷纷喊着,要给衍圣公一个公道。声势之大,很是少见! 从中可以看出,曲阜孔家在读书人中的影响之深了! 不过穿盔带甲的刘文秀见了,却是撇嘴冷笑。以他的经历,早就认定了,就这些文人,如果拿出刀子的话,这里十个人都不会留下一个人。 也就是觉得朝廷不会怎么他们,才会如此做做而已! 这一天,很自然地,京师上下,所有人谈话中,都免不了谈及曲阜孔家的事情。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更多的是看戏;可对于读书人,那是仿佛要决战一般的。 一个个都是喊着衍圣公冤枉,甚至私底下也有人在说,崇祯皇帝这个抄家皇帝是看上了曲阜孔家的财富,圣贤之后才会如此倒霉。 激愤之余,他们甚至私下认为,那些闹事的文人,也没有说错啊,罪己诏都是皇帝自己下的,并且不止一道。既然罪己诏都下了,那还不许别人说?哪个大明皇帝的治下,有过如此的天下大乱? 当然,这种话,也没人敢明说,不过很多人心中有这个想法,却是真的。 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万众瞩目的三堂会审前一天,从南京来的捷报便传到了京师。 “什么,张献忠那个大流贼被灭了?” “这么多年了,这个流贼终于被朝廷灭掉了么?” “这么一来,天下流贼势力,岂不是就只剩下那个叫什么李自成的了?” “天下真得就要太平了么?” “……” 京师百姓听到捷报,一时之间都是欣喜不已。经历了乱世的他们,最是渴望天下太平能早日到来的。 京师的气氛,似乎又一下回到了过年时分,鞭炮声,恭喜声,此起彼伏。 曲阜孔家被押来京师,由那些读书人营造出来的悲愤气氛,都一下被冲淡了。 称颂当今天子的声音,一下又占了主流。谁要是敢提罪己诏的事情,绝对会被一群人喷。 大明朝政败坏,就是读书人不学好,以至于拖累了皇帝都下了罪己诏。不过亏得皇帝英明神武,最终用了十七年时间扭转乾坤,眼看着太平盛世即将到来,以后的日子,必定会越过越好了! …………………… 崇祯皇帝这边,收到捷报也很是高兴。 张献忠所部流贼,祸害天下那么多年,甚至还火烧皇陵,如今灰飞烟灭,那天下就只有一股流贼势力了。 高兴之余,他也对几份同时送来的密奏上禀告的事情而生气。 可以确认,南京勋贵在张献忠突围这事上,肯定是充当了内应的角色。只是不知道,到底那些勋贵参与了。 马士英在密奏中请旨,彻查南京勋贵,对此,崇祯皇帝想都不想就准了。 连曲阜孔家都要搞,南京那些勋贵算个啥?皇家的狗而已,不听话,还敢咬自家人,不办他们办谁? 不过,对于马士英在密奏中的另外一件事,崇祯皇帝想了下之后,便视频联系了刘伟超,询问刘伟超道:“朕想知道,你们那个时候,还是按首级算军功么?” “当然不是!”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摇头道,“我给你查查吧,你等下!” 他虽然知道不是,可具体的,还是说不出来,必须得查下才能知道。 不过这也很快,一下就查出来了,便给崇祯皇帝说道:“我们这个时候,大概地讲,是根据四个原则来统计军功的……” 崇祯皇帝听到他说话,就认真地听着。 “1、统计毁灭敌军的装备数量,比如打飞机,打一架算一架这种!” “2、统计缴获敌军的代表性物品,枪支、敌军的臂章、胸牌,军旗等等!” “3、统计战斗效果,比如成功守住了某个阵地、成功突破了某道防线、歼灭了什么敌人等等。” “4、对比战利品的质量,比如你缴获了敌军一支手枪,人家缴获了一门大炮之类。” 说到这里,刘伟超笑着说道:“这个是比较通俗的说法,事实上,如果去查规章制度的话,那是有很多的,我估计你看不懂。”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还真有点挠头。 按首级算军功,领赏银,这是有弊端的,这一次,刘良佐和黄得功的冲突,就是源自于此。 因此,崇祯皇帝是想着,怎么改进这一点。 说实话,不说别的,光是按首级算赏钱这个,他就觉得有点亏。 此时的崇祯皇帝,并没有仔细去了解。要不然的话,他就能知道,在成祖皇帝那会,军功就有另外的算法。只不过实施起来,是要看人的。 想着明日就要三堂会审,崇祯皇帝便对刘伟超说道:“这事儿朕再想想,朕先把孔家的事给处理了!”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记得,你那视频,不要给别人看到,到时候用上,效果才会好啊!” “朕知道!”崇祯皇帝一听,立刻点头道,“此事事关重大,朕岂会不注意!” …………………… 第二天就是三堂会审,几乎京师所有的读书人,有资格去旁听的,那绝对是去听了;没有资格去旁听的,也在附近等待消息。 而除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之外,内阁首辅、其他尚书也到场旁听。当然了,司礼监这边也有秉笔太监一起,王德化和李若琏虽然不在,但东厂和锦衣卫也有参与。 可以说,这是大明朝最为隆重的一次会审。 一切都如同崇祯皇帝这边事先预估的那样,提审那些闹事的人犯,还有孔家的人,包括孔胤植在内,在这个审理的过程中,这些文官明察秋毫,基本上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也就是说,孔胤植确实有授意孔家人去鼓动读书人在春闱这一日闹事,试图让皇帝明确科学不纳入科举,不会和儒学相提并论。其他激进的说法,比如废除科学,说崇祯皇帝德不配位,要求皇帝让位给太子等等这些话,是那些闹事的文人头脑一热说出来的,和孔胤植的关系不大。 在这个过程中,王承恩秉承圣意,从中插科打诨,东拉西扯,把孔家违法犯忌的事情,包括刘文秀带回来的那些控诉孔家的资料,在这万众瞩目之下都抖了出来。 还不止如此,包括历次改朝换代,曲阜孔家的所作所为,那些奴颜婢膝,甚至是包括对蛮夷的奴颜婢膝,也全都正儿八经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公之于众。 三堂会审到后面,每一日的会审内容经过传播之后,曲阜孔家被孔圣所笼罩光环终于褪去。大部分人都认识到了圣贤之后的曲阜孔家,其实也只是凡人,甚至为了荣华富贵,连普通人都抵不上的一个家族而已,根本没有孔圣所倡导的那些,何谈榜样,何谈精神寄托? 可是,不管怎么样,好歹是圣贤之后,并且这次会审,最主要的是洗去曲阜孔家聚众谋反的罪名。 就这么的,会审结果终于商议了出来,报请崇祯皇帝那边,费时十二天。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89 金銮殿上 会审结果是有两个版本,文官和厂卫系统无法取得一致。 按照文官的意见,聚众谋反和曲阜孔家无关,当代衍圣公有鼓动闹事之责,并且孔家不法之事甚多,因此,废去当代衍圣公,另外择一孔家贤能接任衍圣公爵位。曲阜县令负有治理地方之责,不能再从孔家选取,而是要朝廷委派。 这个处理结果,如果从以前的观点来看,算是非常严重了。孔家的权力,被进一步缩小在孔府中了,只负责孔庙这块。 不过按照这个判罚的话,那抄家就不应该,应该把孔家的财物都还给孔家。 而厂卫这边的意见,孔家虽然没有参与聚众谋反,但是是这个事情的始作俑者,还有那么多犯法的事,理该抄家灭族,留着这样的家族,对大明有个屁用! 这个争论,从审理出结果之后就开始争吵,一时半会定不下一个双方都能同意的结果。 于是,双方争吵的观点,便很快传到外面等候消息的人耳朵里,并且以很快的速度扩散。 就这么的,外面的人,对于这两种观点,也都有支持和反对的。 总体来说,对于大部分吃瓜群众来说,都支持了厂卫的观点。要是曲阜孔家犯法而不依律处罚,那要《大明律》何用? 所谓天子犯法,与民同罪,曲阜孔家算个什么东西,如何能豁免之? 而少部分读书人,特别是那些酸儒,却觉得曲阜孔家毕竟是孔圣之后,就这么往死里打,愧对先贤,不应该处罚这么重。谁犯法就处理谁,不能怪到整个孔家家族身上。 基于屁股的不同,两边的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而京师又是全国最喜议论朝政的地方,一时之间,街头巷尾,茶馆酒楼,仿佛一个个都变身刑部尚书,针对这个事情,侃侃而谈。 三堂会审这边,争论无果之下,就只有把争论的结果奏于皇帝,由皇帝圣裁。 不过大部分官员都是知道,厂卫的意思,应该就是皇帝的意思。按照惯例,三堂会审的结果,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也就是说,曲阜孔家,怕是难逃抄家灭族的结果。 为了避免这个结果,这些文官也算是绞尽脑汁,最终决定在早朝这个大朝议的时间点,给皇帝禀告。 到时候,京师大小官员,那都是要上朝的,这么多官员的面前,回头你一句,我一句的,声势就会很大。不像文华殿议事,就只有几个尚书之类的出席,容易被皇帝给拿捏。 当然,一般来说,大朝议的时候,其实就是过个样子而已,真正的议事,还是在大朝议散了之后的。 不过这个事情,毕竟事关圣贤之后,身为儒门子弟,无论如何都要争一争的。 有的时候,文官是最不要脸的,黑的能说成白的,白的能说成黑的,官字两张嘴,就是指文官。 可是,有的时候,文官又是极其要脸的。比如,他们宁可要廷杖,也要刷名声,就是要脸的一种;而如今这个身为儒门子弟,如果不为圣贤之后说话,那和儒家一直倡导的尊师重教有违背,也怕被人戳脊梁骨。 如果说,单独一个人去面对这个事情,可能没胆子;但是,京师这么多文官,那他们的胆气就大了! 大朝议的这一日,天还黑着呢,文官们就比以往早出门了,聚集在午门外,等待开宫门。 这期间,只要是文官,哪怕他们平时不对付,可也都会凑在一起说这个事情,提醒对方,互相勉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文官集团又一次挑战皇权。 这一夜,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也难得地没有睡好觉,也比平日要更早就起来了。 对于文官的心思,他不要太清楚。 知道文官要选择这个大朝议的时候禀告三司会审结果,逼皇帝当众表态时,他就曾反对过。 因为王承恩心中很明白,这些文官中也是有头铁的,为了孔圣之后,那是真敢冲撞皇帝的。 当然,在他眼里,那都是沽名钓誉,试图搏一个名声而已。 比如,威胁皇帝,要是敢对曲阜孔家抄家问斩的话,就撞死在金銮殿。 当然,肯定不会真得撞死,也就是撞个名声而已!那样一来,人人都知道他为圣贤张目,死都不怕! 如此种种,王承恩是不怕的,因为他就不会顾忌名声不名声的。身为宦官,在文人眼里,早就没了名声的。 真有这种人,按他的意思,撞不死就帮他去撞死,还怕这种人作秀! 可是,皇帝不一样啊! 皇帝还是要名声的,会顾忌史书上怎么写,真要被他们这么闹的话,史书上肯定不会有好话的。 基于此,王承恩就赶紧先禀告崇祯皇帝,想要让皇帝下旨,让他们立刻去文华殿议事,直接先要了结果,打破那些文官的阴谋。 可谁知,崇祯皇帝还是笑呵呵地吩咐他,让他不用担心,那些文官翻不了天,就让他们在大朝议的时候发动好了。 对此,王承恩一如之前一样,不知道崇祯皇帝哪来的底气。可是,皇帝都这么说了,一点都不着急的样子,他这个太监着急有什么用? 最终,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现实。 谷萿</span>  这不,他在这一日早早起床之后,就来到午门城楼上,冷眼看着城下的官员,东一堆,西一丛,聚集在那里窃窃私语。甚至偶尔还能听到有个别官员,忽然大声了一点,听着似乎是义愤填膺,好像有天大的不平事一样。 “我呸!”王承恩见此,吐了口吐沫,很是厌恶这些文官。 不过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看一步走一步,总之,要护着万岁爷,这才是正理! 不像这些文官,很多时候都不是和万岁爷一条心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上朝的时间终于到了。 文武百官,分两边按官位高低站好,依次从两边小门进宫。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礼仪完毕,一场龙争虎斗即将开始。 文官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要斗一斗皇帝; 武将们,一个个目不斜视,其实都是在看戏; 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刑部尚书徐石麒,大理寺卿和左都御史他们。 正戏开始! 一声咳嗽,徐石麒先出列,大理寺卿和左都御史紧随其后。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徐石麒按照礼数,向崇祯皇帝奏道,“贡院要案,已有会审结果!” 虽然崇祯皇帝其实已经早知道结果,不过还是按照惯例,淡淡地说道:“准奏!” 于是,徐石麒便拿出一本奏章,双手呈上,同时奏道:“贡院要案,现已查明,当代衍圣公确系始作俑者,不过事态发展,非其本意,亦和其无关,证据确凿!” 边上的内侍见了,便立刻上前,转呈奏章于御前。 “荒谬!”王承恩给了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眼色,然后这个秉笔太监便立刻出列喝斥道,“曲阜孔家乃是背后主谋,此也是证据确凿,何以不说?” 背后主谋和始作俑者,似乎是差不多,但是罪名轻重却是天差地别,这场大朝议的争论,便从咬文嚼字开始了。 司礼监这边会捣乱,是在文官们的意料之内的。顿时,都察院的一帮子御史言官,便一个个都跳了出来,针对这个事情,开始和司礼监这边争论。 只是一开始,金銮殿上就吵成了菜市场! 崇祯皇帝冷眼旁观,也不制止。 在他看来,内廷和外廷不和,才是好的。像以前王德化当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时候,和外廷勾结之下,把他这个皇帝糊弄于手掌之间,才是最让他难堪的。 在这争吵中,就把曲阜孔家的破事又拿出来论了一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崇祯皇帝才示意负责礼仪的锦衣卫堂上官。 “啪……” 静鞭甩响,金銮殿上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皇帝,等待说话。 这时候,颇有一种图穷匕现,看最终结果的感觉了。 崇祯皇帝扫视底下群臣,冷声说道:“对于曲阜孔家,相信卿等都是有数,灭族可免,抄家却是必须,另,曲阜孔家一族,流放琼州。” 一听这话,文官一个个都炸了。 虽然说,皇帝免去了曲阜孔家的灭族之罪,但是,按照皇帝的判罚,从此以后,就再无曲阜孔家了啊!这对孔圣之后的打击,那也是非常沉重的。 这个处罚,不是文官们能接受的。 这不,首辅贺逢圣当即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如此处罚,有碍陛下之威望啊!” “陛下可知民间已有抄家皇帝之议!”刘宗周也跟着出列,毫不客气地说道,“陛下此举,可是坐实了民间之议,万万不可!” 礼部尚书同样奏道:“陛下,孔圣为历代尊崇,如若陛下如此对待孔圣之后,恐让天上的孔圣为之心寒,亦让天下读书人为之心寒啊!” …… 这些文官中的大佬,之前并没有下场,此时纷纷下场,份量之重,准备以此迫使崇祯皇帝改判。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90 国将不国 , 王承恩最不想看到这种情况,结果还是发生了,他有点不知道,皇帝到底还有什么手段,能压服这些文官。 心中如此想着,看向崇祯皇帝时,他却忽然一愣,因为他看到皇帝脸上忽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 一下子,王承恩脑海中闪过了一连串的问号:嗯?万岁爷还有什么招数,能扭转这种局面? 正在这时,忽然,就见崇祯皇帝一拍御案,发出“啪”地一声响。 基本上,崇祯皇帝从来没有在大朝议上如此动作,很显然,他是生气了。 龙颜大怒之下,这个效果比起那静鞭的响声还要好。金銮殿上,顿时就鸦雀无声。 包括站在很后面的官员,连同那些看戏的武将,都立刻眼观鼻,鼻观心。 只见崇祯皇帝扫视底下这群官员,目光如电,盯着他们。 贺逢圣等人自然明白,这是气势之争。如果退缩了,那么事情就无转圜的余地了。 这不,贺逢圣当即低头奏道:“非是臣等要和陛下争执,实乃陛下如此处置圣贤之后,有污陛下之望也,还请陛下三思!” 说完之后,跪下大礼参拜。 “请陛下三思!”其他文官见了,纷纷出列,跟着跪下,大礼参拜。 似乎皇帝要是不同意,他们就不起来的架势。 金銮殿上,还站着的,就只剩下武将、宦官和宫女了。所有的文官,不管政见如何,全都跪在那里了。 崇祯皇帝见了,不由得冷笑。 这些文官,就会口是心非。口口声声是为了自己好,其实呢,还不是为了他的名声着想!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盯着他们,看过了大部分文官的脖子之后,才冷声说道:“朕如此处置孔家,亦非是朕本意,乃是奉旨而行!” 按照他的本意,那有那么多的啰嗦,直接诛杀九族了。这曲阜孔家的德行,就不配活于世间! 贺逢圣一听他这话,顿时惊讶地抬头看向他:不是皇帝自己的意思,乃是奉旨而行? 这是什么意思? 这天底下,就皇帝是最大的,皇帝怎么个奉旨而行法? 其他文官也都是惊讶,全都下意识地抬头看崇祯皇帝,脸上都是不解。 首辅贺逢圣跪在最前面,代表文官问出了问题道:“不知陛下此言是何意?” 顿了顿又道:“还有何人,能令陛下亦要遵旨而行?”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道:“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你说,朕是否要遵旨而行?”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所有人都傻眼了。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太祖皇帝是也! 事实上,根据一直以来的传闻,还有石锤,当崇祯皇帝说出他亦要遵旨而行时,贺逢圣等人已经有猜测,怕不是太祖皇帝! 但是,这个也只是想想而已,真要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不奇怪就真怪了!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这么说,贺逢圣等人也不可能就一下拜服了! 真要能这样的,以后崇祯皇帝不管做什么事,都说这是太祖皇帝的意思,那怎么办? 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肯定谁也不敢信的! 哪怕之前已经有那么多的传闻,可以确定太祖皇帝似乎真得显灵过的,可是,他们也肯定要亲眼所见,才会拜服! 可是,太祖皇帝从未在他们面前显灵过,如果要求崇祯皇帝让太祖皇帝显灵下,这个要求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就这么定下了,也说不过去! 还有一点,哪怕是太祖皇帝的旨意,可是,这是圣贤之后,这么做是不是也不妥当? 总之,崇祯皇帝在这么说了之后,虽然引发了金銮殿上所有人的震惊,但是,却还是没法让他们服气的。 崇祯皇帝似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便接着对他们说道:“这个处置结果,亦是孔圣的意思,朕才做出决断而已!” 之前的震惊,才刚刚回过神来呢,这突然间,又一个晴天霹雳一般,突然劈在了他们的脑门上,震得他们又一下傻住了! 如果说,太祖皇帝显灵,他们因为之前的种种传闻和猜测,已经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了,这孔圣也显灵,就一下超出了他们任何的预料了。 如果说崇祯皇帝之前的话,他们还将信将疑的,这后面这句话一说,他们顿时就不信了! 编,这肯定是皇帝编的! 一个显灵不够,竟然还又说一个显灵了! 敢情活这么大了,神仙妖怪真都出来了? 他们这是什么感觉? 就如同大话西游中,二当家的猪八戒,看着月光宝盒一闪一闪的,就喊着“快来看神仙”的那种惊诧感! 金銮殿上,只有一个人,是没有那么震惊的。 这个人,就是王承恩。 因为崇祯皇帝一直对他说有底牌不怕这些文官折腾的,因此,这一说出来,王承恩立刻是恍然大悟的那种。 用太祖皇帝来压这些文官,确实是一种手段!就大明朝来说,谁得威望能有开创大明朝的太祖皇帝相比? 就王承恩来说,他也比任何人都相信,太祖皇帝确实会显灵。至少崇祯皇帝胸口香囊中的那个宝物,他都见识过好多次了。 不过他冷眼旁观之下,发现这些文官似乎不是特别认同。 特别是在崇祯皇帝说出孔圣之后,更是让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脸色。 这么一来,王承恩心中也急了。 万岁爷啊万岁爷,好好地,扯上孔圣干什么?这个事情,就是太祖皇帝显灵传下的旨意,难道还怕这些文官翻天去? 这给王承恩一种感觉,崇祯皇帝这回是画蛇添足了! 大概率来说,这是弄巧成拙了! 此时的他,却没想过,蛇添上足,那要是再添个角呢? 王承恩这边,下意识地也是认为,孔圣这个事情,估计是万岁爷自己编的了! 这就是多余的了! 这不,金銮殿内,左都御史刘宗周回过神来了,当即用非常严肃地表情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乃九五之尊,金口玉言,岂可如此……如此说话,臣等,就当没听到,还请陛下念在曲阜孔家,乃是孔圣之后,发还财物,另择衍圣公!” 他本来是想说崇祯皇帝岂可如此胡说八道,竟然连孔圣都搬出来,就是因为觊觎曲阜孔家的财物。但是他终归只是臣子,崇祯皇帝是君父,因此,就不敢说得太过。 不过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谁不知道你是个抄家皇帝,看中了曲阜孔家的财产了。身为皇帝,在这大众广庭之下,编出这样的理由,还要脸么? 相对于他这么的直接,贺逢圣还是婉转了一点道:“臣等相信陛下之言,可天下万民如何看待此事?今日有太祖皇帝显灵,还有孔圣显灵,那是不是以后还会有其他?这等事情,臣等亦不知如何公告天下!” 吏部尚书左懋第是崇祯皇帝越级提拔,可以说是亲信不为过,不过此时,他也是非常诚恳地说道:“太祖先贤显灵之事,除非众人亲见,否则一旦此等风气传开,微臣担心,国将不国也,还请陛下三思!” 他的意思很明白,你皇帝真要这么开了个头的话,那以后其他人也可以这么做了。 比如要处罚一个犯官,结果堂下这个犯官说,我这是哪路神仙妖怪要他这么做的,或者就说太祖皇帝或者谁谁谁要求他这么干的,那怎么办? 如此类似的事情,必然会被天下人有样学样,说国之不国,还真不是胡说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满清道光年间开始的太平天国起义,不就是假托天父之名开始的。到了后来,争权夺利之下,一个个都开始假装天父附身谋一己私利,最终导致内乱,从而使得那么浩浩荡荡的一场起义,最终灰飞烟灭! 虽然左懋第不知道这个历史的发展,但是,他却能想出来,如果开了这么一个头之后,对大明朝的影响会有多大!因此,哪怕他是崇祯皇帝的亲信,他也跟着劝谏了! 其他文官,一个接着一个,纷纷附和起他们几个的意思。 反正就一个意思,除非是他们亲眼所见,要不然,崇祯皇帝拿太祖皇帝和孔圣来压他们,他们是绝对不服的。 看到这个场景,王承恩那是一个急啊,又应了一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这不,就见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风轻云淡地看着底下这些臣子在那叽叽哇哇,等到时间感觉差不多了,他才冷笑一声说道:“卿等意思,是朕假托太祖皇帝和孔圣之名了?” 贺逢圣等人听了,皆是不说话,不过脸上的表情似乎回答了他:不是么? 见此情况,崇祯皇帝便站起来说道:“既然如此,朕就恭请太祖皇帝和孔圣,让卿等看看,朕到底是不是说谎了!” 说完之后,他用手一招,吩咐身边的两个内侍,抬了一条圆凳到底下,上面还有一个专门放手机的架子。 然后,崇祯皇帝大步走了过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91 该杀杀,该砍砍,休得手软(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9/11)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491该杀杀,该砍砍,休得手软看着这一幕,文武百官的脑海中,都是一脑门的问号:??? 皇上这是要干什么? 恭请太祖皇帝和孔圣?这是什么意思? 不可能是能真得一睹太祖皇帝和孔圣显身吧? 这怎么可能? 想着这些,有的人激动了起来,也有的人很是狐疑,一脸不信! 总之,不管是谁,不管远近,不管身份,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亦或是宦官宫女,全都紧盯着崇祯皇帝,非常好奇接下来的一幕,到底会发生什么? 只见崇祯皇帝走到那条圆凳前面,然后看着面前跪着的这些文官,扫视着他们,表情严肃,很认真地那种。 就这么看了一会之后,只听他重重地哼了一声,然后伸手去拿那个挂在胸口的香囊。 虽然贺逢圣等人,皆是听出来,崇祯皇帝的这一声重哼,显然很不满意,不过此时的他们,却压根顾不得这些,只是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就盯着崇祯皇帝手中的动作。 因为他们都知道,传说中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平时就藏在皇帝胸口的这个香囊里面! 如今看皇帝这个动作,很显然是要拿出那个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了! 这……这是太祖皇帝真得会显灵?自己能亲眼见证? 想着这个,不少人都激动了起来。 这么神奇的一幕,真要能亲眼得见的话,就真得不枉此生了! 只见崇祯皇帝果然从香囊中拿出了一个长条形的东西。离得远的,看不清,但是内阁成员和六部尚书这些大明最高级的文官,离得比较近,能看到那东西的材质,似乎是没见过的。 他们的眼睛,就盯着这个长条形的东西,心中想着,这就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么?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的表情,忽然开口说道:“跪近一点,让卿等看个清楚!” 说完之后,他就先用手指着,让这些臣子按他指得位置重新跪好了。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还是有点遗憾的。 因为他和刘伟超谈及这个的时候,就听刘伟超说过,有一种投影的技术,能把影响放大到很大,甚至还有一种虚拟3d技术,可以把影像像真得一样投射出来。 只是很可惜,他这个手机没有这个技术,要不然的话,就能更加震撼了。 如今只能就着手机看,崇祯皇帝事先看过,把手机放好,然后在手机前面紧密点围个十来个人,也是没问题的。 虽然说,远一点的,不可能看清细节上的东西,但是,大概的影像,要看清楚却是没问题的。 就这样,也算是可以的。 此时,贺逢圣等人都是非常激动和期待,皇帝让怎么做,他们就立刻照办。 于是,一群大明最高级的文官,就挪到了圆凳前面重新跪下,成半圆形的那种。 其他臣子,不够资格,没能凑近,就都伸着脖子看着前面。 六部尚书代表六个衙门,左都御史代表都察院,再加上内阁的成员和司礼监几个,就都围满了。 崇祯皇帝站在那里,俯视着他们,表情严肃地说道:“恭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及至圣先师法身显灵!” 武将那边,或者说金銮殿上所有人听到这话之后,全都跪下,就在皇帝话音落了之后,跟着一起说道:“恭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及至圣先师法身显灵!” 不管他们心中有没有疑惑,还是说好奇激动什么的,都跟着皇帝一起恭请了。 等他们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转身,把手机放到了那个特制的架子上固定,然后一按开关,人脸识别,便打开了屏幕。 他已经事先调出了视频在那的,因此,只是一点视频的播放键,然后,侧身让开,躬身一礼。 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崇祯皇帝的动作,看到他手中的那个长条形的东西,竟然会发光时,就已经是非常震惊了。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个肯定是宝物没错了,甚至是只有天上才有的宝物! 在崇祯皇帝让开之后,就见那个宝物发光的那一面,有了动静,他们便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看着。 只见在一座云雾缭绕,仙气飘飘的山峰上,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正向一个穿着大明皇帝礼服的人行礼说话道:“臣开创儒学一门,传仁、义、礼于天下,然则子孙不孝,数典忘祖,岂配享人间富贵!” 那个穿大明皇帝礼服的人听了,自带一股威严,当即说道:“如此,朕便让皇孙抄没曲阜孔家之家财,流放琼州,好生思过,可否?” “自当如此!”那仙风道骨的老人听了,当即颔首赞同。 穿大明皇帝礼服的那人便点点头道:“如此,且去吧!” 那仙风道骨的老人听到这话,躬身一礼,转身面向镜头这边,然后召唤出一朵五彩祥云,驾云飘然而去。谷酮 接着,那穿大明皇帝礼服的人,看向镜头这边,威严地说道:“你且记住,对贪官污吏不必手软,该杀杀,该砍砍,休得手软!” 说完之后,就那么一甩袖子,顿时就黑屏了。 视频到此结束,很短的一段。 然而,这段视频播放完了,可是,金銮殿上,却是全无声响。 就见每个人,脸上都是那种非常震惊的表情。 不管什么身份,什么首辅啊尚书的,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不要说鸭蛋了,就连鹅蛋估计都能塞下了。 不过这么夸张表情的,就只局限于那些能看清屏幕的人。 而看不清屏幕的那些,站得远的那些,也不妨碍他们一脸震惊。 因为他们竟然从那个宝物里面听到了对话的声音,依稀能看到那里面竟然会有人! 当然了,这些远的人,就算再震惊,也震惊不过贺逢圣他们这些能看清视频的人了。 因为,贺逢圣他们认出来了,那个穿大明皇帝礼服,头上散发着金色毫光的人,就是画像中的太祖皇帝啊! 还有那个驾着五彩祥云离去的,也和孔庙中的孔圣画像一模一样,就是从画像中走出来的! 他们还看到了太祖皇帝的身后,有传说中的神兽麒麟、凤凰、仙鹤等等,悠然自得地在那,都是在动的。 如此种种,这一看就是在仙界! 这是太祖皇帝在仙界和至圣先师的一番对话,内容就是对曲阜孔家的处置! 崇祯皇帝果然是没有说谎,这就是孔圣的意思,恨子孙不争气,觉得这些子孙数典忘祖,完全违背了他的本意,不配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 更有太祖皇帝的那番话,似乎就那么平淡地说出来,可是在贺逢圣等人听来,却是如此地杀气腾腾,真不愧是开国皇帝,不愧是当年杀了那么多贪官污吏的开国皇帝! 该杀杀,该砍砍,休得手软…… 一想到这,哪怕贺逢圣他们心中无鬼,都感到后背凉飕飕的。 后面的人,虽然看不清视频的内容,可是,这个声音是崇祯皇帝把手机音量开到最大的。金銮殿内又正安静着,能传得很远,听得清晰的。 有崇祯皇帝事先说明,知道太祖皇帝和孔圣会显灵,因此,他们也就立刻能把刚才这番对话和太祖皇帝以及孔圣联系起来。 由此,给他们带来的震惊,自然也就不用提了。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那震惊的样子,心中非常地开心,不过表面上,他还是强忍着,不敢表露出来。 这不,他还煞有其事地对手机一礼,然后才上前收了手机,小心翼翼地装回香囊中。 一直到这时,贺逢圣等人才回过神来,顿时,一个个匍匐在地,不敢有任何异议。 后面的人,看到贺逢圣等人一个个皆是如此,便也是大气都不敢出,连忙也都跪伏在地。 太祖皇帝都是成仙的人,就在天上看着的。 为什么最后叮嘱当今皇帝,该杀杀,该砍砍,肯定是不满意啊! 他们上演和崇祯皇帝对决的一幕,想逼崇祯皇帝赦免孔家的一幕,要是换了太祖皇帝,这样冲撞皇帝的,指不定就是腥风血雨了! 更不用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还是心中有鬼的那种,并不是真得就是那么一心卫护圣贤之后的心思。 此时,崇祯皇帝回转御座,然后看向下面,发现底下所有臣子,还全都跪伏在那里,心中不由得也是感慨,太祖皇帝的威望,真得是太高了! 什么时候,这些臣子对上自己,能这么服帖就好了! 这么想着,他便冷声问道:“如今,还有何人有异议?” 话音落了之后,金銮殿上依旧是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显然还在刚才的震惊之中。 于是,曲阜孔家的事情,算是这么定下了。 从此以后,就只有孔圣,再无孔家了! 按惯例,大朝议就只是走个过场的。文武百官这个时候,还都被太祖皇帝和孔圣显灵震惊,一个人说话的意思都没有。 于是,大朝议就这么散了。 不过,等崇祯皇帝一走之后,金銮殿上,本来要按序退去的文武百官,才算是有了动静。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92 金銮殿内 , 所有官员,不止是文官,纷纷围住了最高级别的那些文官,也就是有资格近距离看手机的那些官员。然后一个个压根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当即七嘴八舌地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首辅大人,真看清了是太祖皇帝?” “天官大人,刚才说话的确认是孔圣人?” “他们是在哪里?仙界么?看到什么了?” “……” 金銮殿上,犹如菜市场一样,“嗡嗡嗡”地响成了一片。 本来有维持秩序的监察御史,还有锦衣卫堂上官等等的,这些人似乎也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全都在围观。一看那样子,就知道他们也很想知道情况。 围着大明首辅等人的官员实在太多,里三层外三层的那种,以至于外围的官员,都要跳脚才能看到圈子里的人了。 他们如此震惊,以至于全然没有了当官的形象。 不过被围在里面的这些大明最高级官员,同样是在震惊中,也压根顾及不了什么形象。 每个人,都有种浑浑噩噩的感觉,就仿佛感觉,自己不是在现实,肯定是在梦中一般。 他们真得没想到,太祖皇帝竟然真得会显灵,顺带着还有孔圣人,竟然也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真是让他们的三观,打碎了又重新开始塑造! 在围着他们的同僚,狂轰乱炸之下,首辅贺逢圣先回过神来了,眼珠子恢复焦距,看着黑压压的一片,每个人的脸上,都渴望知道真相。 对此,他也能理解,换了谁,都想第一时间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的! 于是,贺逢圣便开口说道:“是真得,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在仙界对话……” 然而,他一开口说话,就发现自己的话压根传不出去。就他近前的人看到他说话是停止问话了,可后面的人却还在那叽叽喳喳地问话,声音之大,压根无法让他说得清楚。 于是,他只好伸手示意,让他们都安静下来。 终于,慢慢地,过了好一阵子,金銮殿上才安静了下来。 于是,他便重新开口说道:“是真得,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在仙界对话……” 贺逢圣这话刚说出口,顿时,就有人激动地问道:“真得是在仙界?这仙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太祖皇帝是真的么?” “至圣先师怎么也来了?”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疑惑,这么轰动的场景,他们自然是想问清楚自己的疑惑。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金銮殿上重新变成了菜市场。 更有后面的官员,都急了,大声喊着“听不见”、“大声点”之类的话。 这些后面的官员,官职品级都低,要是平时的话,压根不敢这么大声说话的。可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忘记了身份官位的差别,就急着想要知道真相。 贺逢圣有点无语地看着这一切,最终,他不得不伸手再次示意,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这一次,又是过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金銮殿上才算是安静了下来。 贺逢圣吸取了刚才的经验教训,没有一开始就解释,而是对身边的那些人说道:“我们都看清了的同僚,不烦散开,一个人负责一些同僚,给他们答疑解惑,如此,便不会如此这般乱了!” 一听这话,外围的那些官员,立刻高声叫好起来。 众人想想,就这样围着,确实不是个事。 而且他们也都了解,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竟然就在他们面前显灵了,这么重大的事情,谁都想第一时间搞清楚的。他们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这么一来,就都依了首辅的安排,刚好基本上每个衙门的主官都在前排,看清了情况的,就按照各自衙门归属分成一堆堆地开始答疑解惑。 于是,金銮殿上从未有过的一幕,便出现了。 吏部的官员,全都围在吏部尚书左懋第周围,开始问左懋第有关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的问题。 户部的官员,全都围在户部尚书倪元璐周围,开始问倪元璐有关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的问题。 …… 那些没有主官能看清楚的,比如兵部尚书孙传庭在外领兵,主事的是兵部侍郎,但是当时级别不够,没有靠到最前,因此就有内阁的阁员负责给他们答疑解惑。 政通司这边,也是同样如此,他们的政通使和政通副使都在南京,也一样有阁臣负责解答。 …… 就这么的,金銮殿上,东一堆人,西一堆人,每一堆都是一个圆形的人群,一个个带着激动,向围在圈子里的人问话。 理智一点的,还照顾到自己和被问话人的官位身份的差距;但是,更多的人,此刻压根就忘记了自己和被问话人的身份官位差距,就如同普通人一样,叽里呱啦地问个不停。 今天的这一幕,实在是太意外了。 太祖皇帝竟然显灵了啊! 至圣先师竟然显灵了啊! 还有传说中的仙界,真得就在眼前? 如此种种,真得是刷新了他们的三观! 就如同后世的人,突然得知,神话降临一般,又或者是,被突然告知,灵气复苏了! 崇祯皇帝这边,自然有人会给他禀告,因此知道金銮殿这边是个什么情况,对此,他肯定是不管的。 好不容易营造出了太祖皇帝和孔圣在人前显圣的一幕,就是要让他们多传播,传得天下人全都知道,从而坐实了他所做的事情,可以随心所欲,那些文官,就压根无法再用祖制来压制他了。 视频中的那些台词,都是他和刘伟超精心设计的,借用了太祖皇帝的口,来一个该杀杀,该砍砍,既符合太祖皇帝的身份举止,也能让他以后做事,更少一些顾忌。 不就是抄个家么,都有一群人哔哔,竟然还敢给他取个“抄家皇帝”的外号,那索性就来个该杀杀,该砍砍,就如他们所愿了吧? 到时候就看他们是不是该珍惜抄家皇帝了!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冷笑。 那些南京勋贵,仰仗祖宗余荫,大明朝没事的时候就作福作威,祸害大明朝;大明朝有事的时候,不思报国;大明朝危难的时候,落井下石,甚至刚投降建虏,呵呵,该杀杀,该砍砍,就是为你们这群猪准备的! 想着这些事情,原本准备文华殿议事的事情,就很自然地被崇祯皇帝给推迟了,等他们都说完了再说! ……………… 金銮殿上,过去了不少时间,依旧是热火朝天的一幕。 一开始的时候,不管文官武将,皆是在问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的事情,问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 这倒不是说,他们怀疑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是不是假扮的,而是他们非常在意死后成仙会是什么个情况? 至于会不会是假的?来来来,你头顶发个金色毫光看看,不是神仙佛祖的,能发金色毫光? 还有,至圣先师离去的时候,那是脚踩五彩霞云,飘然飞走的。这也能有假?那你飞一个试试? 在问了一阵子之后,他们的注意力就开始集中在太祖皇帝所在的环境了,纷纷猜测着是什么仙山? 麒麟、凤凰之类的神兽,以前可都是只有传闻,没想到如今得以一见!那可是活的啊! 到了后来,有的官员不满足于自己的主官所说那些,也想求证下其他主官到底看到了什么,是不是和自己的主官看到的是一样的。 于是,他们就偷偷地开始混入其他人堆去听。 不用说,听来听去,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视频很短,也没有太多情节,因此,每个主官所说得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不管是对太祖皇帝的描述,还是对至圣先师的描述,都没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他们的说法,也得到了后一排不是看得很清楚的那些官员的佐证。 这些官员在细节上看不清,但是大体上是能看到一些内容的。在他们这么一佐证下,那最前面官员看到的一幕就显得更真了。 就这么短一个视频,金銮殿上的这些官员,却足足问了差不多将近一个时辰。有些细节,那是反复问及,比如说,至圣先师驾五彩祥云离去的场景,就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 贺逢圣等人,都说得口干舌燥,实在无法再说了,才挥挥手说道:“本官相信已经讲得足够清楚了,散了吧,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休要耽搁正事了!” 左懋第等人,一听首辅这话,也是连忙响应,纷纷驱赶手下,该去干活了! 就这,不少文武官员都还有点遗憾,感觉还想听得更多。甚至有人都有小心思,不知道能不能窥得仙道! 最终,金銮殿上的这些官员,都恢复了身份上的认知,听从了首辅的训话,开始按官位的高低先后退去。 随着这些官员的离去,不用说,金銮殿上当今皇帝恭请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显灵的事情,也就随之传开了。 不用说,这么爆炸性的新闻,当然是以最快的速度开始传播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93 数典忘祖 通往京师的火车,一般来说,都是一票难求,因此,每一次的客车厢,那都是满满当当的。 但是,这一次,有一节客车厢内,却只有不到一般的人而已。 这些人中,很多都对火车非常地稀罕,东看看,西望望,摸摸这,摸摸那,看着窗外,不时瞪大了眼睛。 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敢大声喧哗,哪怕东张西望的,也不敢太过明显。 从他们的表情神态看,应该是比较顾忌坐在前面的那几个人。 这坐前面的几个人,倒是没有东张西望,而是面对面在商量着事情。 看着最年轻的那人,面对那个年纪最大的,有点担心地说道:“大哥,如今这些文人闹这么凶,听说连整个朝堂上的文官都联合起来向皇上逼宫,你说,皇上还会心情让我们做那事么?” 听到他这话,年纪最大的那个还没说话,边上另外那个已经接过话题说道:“你这个横渡远洋的肯定悬,事实上,我都担心,我这登莱海军是不是也会有影响!朝堂上的争斗,比任何一次都要厉害啊!” 不用说,说这话的人就是登莱海军的郑鸿逵了,而刚才先说话的那个,是他的五弟郑芝豹,他们的大哥,自然就是郑芝龙了。 去年底的时候,郑芝龙面圣之后,就立刻赶回福建去筹备船队,不但要支援登莱海军跨海作战,协助重建东江镇,并且还去找了濠镜澳那边的佛郎机人,要到了这边开具的友好协助证明。 然后,就匆匆领着船队,赶到了登州那边,自己带着两个兄弟又从天津港登陆,从天津到京师去。 只是让郑芝龙没想到的是,在天津港登陆之后,就听到了文人闹事的风声。 也是这个事情实在太大,先是文人闹春闱,然后皇帝竟然抓了曲阜孔家。 这读书人是天下到处都有,很自然地,有读书人的地方,自然就会对这个事情说三道四。而他们的屁股,很显然都是在曲阜孔家那边的。 因此,郑芝龙听到的消息,就不可能是有什么好消息。 此时,听到两个兄弟的担心,郑芝龙紧皱着眉头,并不说话。 说实在的,这北方发生的大事,实在出乎了他的意料。 就算他只是海盗出身的,可也知道,曲阜孔家,那可是读书人在精神上的象征,就如同他们出海的时候会拜妈祖一样。 皇帝就算权势再大,去捅这个读书人的马蜂窝是干什么? 要知道,皇帝只是一个人而已,要治理这个天下,那得要读书人来治理的。 看这事闹的,如今朝堂上所有的文官都为孔家鸣不平,这么闹起来,你这个当皇帝的怎么做? 自己当初面圣的时候,也没感觉到皇帝很鲁莽啊! 身为大明海盗王,郑芝龙心中非常清楚,这种事情一旦处理不好,手下人不服的话,明面上不和你争,背后阳奉阴违的,很多事情就很难做了! 而要想处理好这事的,至少郑芝龙是想不出来,该用什么手段,在不认错的前提下,能拿掉曲阜孔家,但是读书人却是心服口服的? 朝堂上的事情,因为这个而耽搁,那不要太正常了! 年前的时候,还听着当今天子雄心勃勃的,想要征服整个天下,斗倒那些西夷,可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呢! 自个先乱起来的话,又谈什么去和西夷斗? 去什么美洲的事情,估计是真悬了! 不过重建东江镇,这是事关辽东建虏的大事,朝堂上的那些大人们,估计不会耽搁吧? 想到这,郑芝龙又不由得摇头,因为他发现,还真难说! 先前的党争,不就是谁管你朝堂如何!如果朝堂诸公能顾全大局的话,就凭区区辽东建虏,能闹那么大? 鬼才会信! 没想到忙碌了那么久,终于要来京师给皇帝禀告一切就绪,要那海图,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却遇到了这么糟心的事情! 此时的郑芝龙,不由得心情很是不好。 面对两个弟弟的疑惑,他最终摆手说道:“这个事情,我们猜也没用,或者皇上早就胸有成竹,肯定能平息此事的。一切,就都到京师之后再说吧!” 还有后半句没说出去,实在不行,看着乱的话,就回福建沿海去苟着再说了。 听到他这话,他的两个弟弟也是没办法,就只好早早地用餐,睡觉。 反正也不需要等多久,一觉睡醒,就是到京师了。 ……………… 次日一早,火车到达京师火车站,郑芝龙收拾了下心情下火车。 跟他后面的郑鸿逵,明锐地发现他哥没休息好! 别说什么火车上睡不好,就他们这种海盗出身的,被海浪摇得地动山摇的船上都能睡着,就更不用说这个火车了。 唯一的原因,就只有一个解释,郑芝龙心中担心京师这边的局势。 出了火车站,依旧是车水马龙的景象。 郑芝龙随意扫了下情况,然后便随手吩咐道:“去雇三两马车过来。”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就看着一个手下招呼一辆刚好从面前经过的空车,然后就听到了那个马车夫回答道:“真是对不起,我这急着回家,不方便拉客了!” “……”这个情况,让之前已经到过京师的他们,都是无语了。 在他们的印象中,火车站这边的车夫,那是非常地好客,就想着法子赚钱的啊! 那不,为了多走一段路赚点钱,甚至是磨了好久的嘴皮子的。 不过还好,边上还有的马车夫看到这边的情况,连忙过来拉客。 于是,郑家一行人很快就上了马车出发了。 或许是有点奇怪吧,郑芝龙的亲卫便问那名驾车的马车夫道:“刚才那人是怎么了,有钱赚都不要?” 那马车夫一听,当即笑呵呵地说道:“他爹病了,跑了两趟车,就赶紧去买药了!” “哦,这倒是个孝敬的!”亲卫听了,不由得有点敬佩地说道。 同时,他在心中想着:在如今这物质横流的岁月,有这样的人,还真是少见! 没错,从大明中后期开始,随着经济发展,大明的风气就慢慢地变得奢华享受起来。等到这明末的时候,那更是变得光怪陆离,不说别的,扬州的大盐商炫富,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当然了,如今扬州的大盐商都已经被朝廷收拾过了,并且新的《大明律》也已经出来了。但是,奢华炫富的风气,要想立刻就改变,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马车夫一听这个亲卫的话,当即呵呵一笑道:“孝敬个啥,是被吓到的!” “什么吓到的?什么意思?”亲卫一听,就有点不解了。 那马车夫一听,估计也是顾客至上的性子,也不嫌废口水,当即热情地介绍道:“你们是刚从外地来的吧,还不清楚京师发生的大事,那小人就给你讲讲!” 一听“京师发生的大事”,心事重重,在车厢里闭目养神的郑芝龙立刻睁开了眼睛,很显然,他也很关心。 就听那个马车夫在外面说道:“曲阜孔家知道不?贪图荣华富贵不干人事,以至于至圣先师显灵,痛骂子孙数典忘祖……” 一听这话,郑芝龙顿时一个激灵,竟然是曲阜孔家的事,而且还有什么至圣先师显灵了? 他立刻俯身过去,自己掀开了车帘,盯着马车夫的后背说道:“你刚才说得是什么,曲阜孔家的事么?能不能详细说说?” 郑芝龙是个海盗中的商人,自然明白怎么样可以最好的达到自己的目的,便又立刻吩咐那个亲卫道:“给赏!” 那马车夫一听“给赏”两个字,顿时眼睛就一亮,连忙答应一声,随后立刻滔滔不绝地说起刚刚发生的这个大事情。 “且说皇上坐那金銮殿上,首辅和一众大人们为曲阜孔家之事……” 郑芝龙和他的两个弟弟,全都竖着耳朵听着,非常地专注。 不用说,听着听着,他们就听傻眼了。 什么?太祖皇帝当众显灵了? 还有至圣先师,竟然也当众显灵,还驾着五彩霞云飘然离去? 有麒麟?凤凰? …… 一个接一个的疑惑,或者说,一个接一个的震惊,把这郑家三兄弟震得不轻! 等到马车夫说完之后,刚来北方的郑芝豹,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这些怕不是你们以讹传讹,瞎编出来的吧?” 这种事情,真得只会在传说中而已,怎么可能真得出现呢! 马车夫一听,顿时刚刚还笑呵呵的表情,一下变得非常严肃地说道:“这位客官,可不敢乱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可不能编排!” 随后,他又解释道:“这事儿就发生在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可都看见了的,能造假?你要不信的话,随便去问问,如今京师所有人都是知道的!” 也就在这时候,到驿站了。 郑芝豹还是不相信,跳下车之后,立刻就抓了驿站门口的一个驿卒,当即问了起来,不给任何反应时间,就想知道,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94 血雨腥风之后的改制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郑家三兄弟都坐在驿站的一处房间里,相对无语。 就之前,他们经过多方面核实,马车夫所说得那些,竟然都是真的! 太祖皇帝当众显灵,甚至连几千年前的孔圣竟然都显灵了! 虽然说,他们都信妈祖,可也没见过妈祖在他们面前现身啊! 如今,金銮殿上,众目睽睽之下,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竟然显灵了! 这个事实,真得是把他们这些刀口舔血,无惧大海之波涛的汉子给震住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郑芝龙一叹说道:“难怪了,我说之前那天下大乱的,怎么突然间,当今天子就突然换了一个人一样,一下就扭转了局面。如今知道这背后真得是有太祖皇帝在指点,那这种逆转乾坤的事情,还不是小意思了!” 郑鸿逵和郑芝豹听了,都是连连点头,一脸理当如此的表情。 “可不是,太祖皇帝当初起于微末,却能驱逐鞑虏,复我汉家衣冠,得国之正,古之未有,要平定那些叛乱,收拾那些贪官污吏,当然是非常容易了!” “该杀杀,该砍砍,一听就是太祖皇帝的手笔!估计太祖皇帝的这次显灵,很多贪官污吏都要睡不着觉了!” “……” 这话匣子一开,郑家兄弟几个,顿时就收不住了,特别是郑鸿逵和郑芝豹两人,那是巴拉巴拉地越说越兴奋了起来。 “当时我听那马车夫的事,就有点奇怪,你是不知道,我之前来京师的时候,遇到一马车夫,那是真得掉钱眼里了,可如今,竟然是孝道为先,原来是这!” “可不是,以前的人啊,虽说是敬祖宗,可是,到底是不是真得敬祖宗,那就未必了。甚至很多人,都压根不把祖训当回事,结果好了吧,曲阜孔家这个例子一出,绝对都会孝敬祖宗,不敢不听祖宗的话了!” “要说也是,就曲阜孔家的所作所为,孔圣知道了,肯定气得不行,哪一点像孔圣了?简直是侮辱了孔圣,难怪会气得显身,不让他的不肖子孙享他余荫,受这人间富贵了!” “我不是要去东江镇么,就顺便了解了下建虏那边的事情。你道发现了什么事?我估摸着,也得和孔圣这边差不多!” “什么事,快说说!” “辽东建虏那边有一个谋士,是我们汉人,给建虏出了不少坏主意。这个人姓范,说是范文正公的十七世孙。你说,范文正公应该是能成仙得道的吧,在天上有知竟然出了这么一个数典忘祖的子孙,会不会也显灵一次,收拾了这个不肖子孙?” “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确实该收拾,十足地数典忘祖啊!” “……” 事实上,类似郑氏兄弟的讨论,就是如今京师这边最为流行的讨论模式。 从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等,关心显圣这个事情,到了后来,就开始关注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的言论。 曲阜孔家的事情,有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显灵,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从各地护送曲阜孔家进京的那些读书人也好,还是京师这边的文官也罢,都再也不提曲阜孔家该怎么处置的事情。 毕竟这个事情,连至圣先师都发话了,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可能还要越俎代庖吧? 随后,他们的话题就从曲阜孔家这事上开始发散,有一个词成为京师最为流行的,那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是真得有神明啊!不是不能现身,只是愿不愿意而已! 那些做了亏心事的,这两天不知道有多心虚,能补救的,就赶紧补救! …………………… 郑家兄弟到达京师的第二天,崇祯皇帝有关这次贡院案的判决,便正式下来了。 参与贡院闹事的文人,全部都是斩立决; 始作俑者孔胤植,废去衍圣公爵位,同样斩立决; 曲阜孔家直系,抄家,流放琼州; 谷蓌</span>  曲阜孔庙,由朝廷委派之曲阜县令负责。 从此以后,只有孔圣,再无曲阜孔家! 这道旨意,要换了之前的话,不知道还会闹出多大的事情来! 光是闹贡院的一千多文人,绝大部分都是有功名的,至少秀才起步。就大明朝来说,除了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之外,哪个皇帝一次杀过这么多的文人? 曲阜孔家的事情,也就不用说了。 可这一次,却是波澜不惊,压根就没有人觉得有问题! 因为曲阜孔家,那是至圣先师自己交代的,而一次性杀那么多的文人,没听到太祖皇帝说了,该杀杀,该砍砍,不要手软,就这点人数,对太祖皇帝来说,算什么? 大明朝上上下下的人眼里,太祖皇帝发话了,就只是杀这些,没有牵连他们的家人,那都是当今皇帝仁慈了! 随着杀人旨意的公布,有关引发这次贡院之案的源头,也就是科学的事情,也有了定论。 从三年后的科举开始,科学内容,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以及其他全面加入科举,但是不纳入录取成绩,而是在同等条件下作为录取参考;再三年的科举,便正式算成绩,四书五经和科学内容各占一半。又三年之后,四书五经算作类似科学中的分支一样,也就是四书五经,数学、物理、化学以及其他均分成绩。 这其中的四书五经,就类似后世的语文了。 至于科学的教学,从新设立的免费县学开始。除适龄儿童免费就读之外,另外设立成年班。 和这道旨意一起公布的,是科学正式改名为格物学。 虽然说没有了曲阜孔家,最大的阻力消失了,但是,崇祯皇帝为了让天下文人能尽快接受科学,而不是强迫他们接受,便有了这个改名。 格物学,也就是从圣学中引申而出的格物致知的学问,这对大多数文人来说,那是可以当作圣学的一部分。如此一来,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安慰了。 推广科学,也就是格物学,也算是经历了腥风血雨,甚至还有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的显灵,才算是推广下去了。 崇祯皇帝忙完了这个事情之后,便召见了已经到京的郑家兄弟和他们的手下,好生勉励了一番他们,甚至对郑芝豹说道:“你此去美洲,关系到大明未来是否能碾压西夷,至关重要。有些东西,你们去美洲的人,都要给朕记住了!” 说完之后,他让轮值太监高时月拿出了一叠宣纸,给到了郑芝豹手中,让他和准备随他一起去美洲的手下头目一起看一遍。 就见这些宣纸上,每一份都有一张画像并且有文字介绍。 在郑芝豹和他手下的这些去美洲的头目中,只有郑芝豹和其中一个人认识字,便以他们两人为主,一边看的同时一边念。 这些宣纸中介绍的,就是美洲特产,大明这边已经有了的就没让他们去收集,还没有的,或者说目前没有发现的,就都在这叠宣纸上。 看完之后,崇祯皇帝还不放心,便从胸口香囊中又拿出了手机,自己亲自拿着手机走下去,打开手机,给郑芝豹他们看那些美洲特产的照片。 毕竟毛笔所画的画像,肯定没有照片来得直观。而远去美洲一趟,实在是不容易,准备充分一点,能一次性就运回所有想要的东西,这样才算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郑芝龙等人,看到这个手机时,顿时一个个都是激动了,这不就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么?都能通过这个联系到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说不定还能联系到其他成仙得道的,这次亲眼又见一次,真得是来值了! 特别是郑芝豹几个,那手机就放他们眼前,看得是非常清楚,心中更是震撼。感觉这个照片,比起画像不知道要清晰多少倍,包括细节,背景等等,那都感觉和实际的一模一样。如果不是神仙之物,又怎么可能做得到! 崇祯皇帝安排完了郑芝豹这边的事情之后,便收好手机,重新走回御座,对郑芝龙也交代道:“眼下重要的事情,是重建东江镇了。朕这边可以交付给卿二艘蒸汽铁皮战船,等卿打败朝鲜水师,协助东江镇重建之后,所有战船皆可改造为新式战船,等到那时候,登州造船厂想必也已经安排好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还有南京那边,朕也准备新设一个造船厂,加快改造新式战船的速度。这次和朝鲜水师交战,卿务必要熟悉新式战船的战法!” 郑芝龙一听,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一声。 这一次,皇帝很是慷慨,他心中明白,这是因为皇帝抄家了曲阜孔家,手中有钱了,才能这么大气地一口气开三个造船厂来改造新式战船! 随后,崇祯皇帝又把海图给了郑芝龙和郑芝豹,这些海图上都是详细说明航线上的所有情况。不是神仙,绝对给不了这么详细的海图。郑芝龙还好,因为之前就已经知道了,郑芝豹却是又被震惊地不行。 就在崇祯皇帝忙着准备重建东江镇这会,在南京这边,也是有大动作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95 逼急了 一开始的时候,马士英这边是按照新修的《大明律》,压着应天府以及周边府的地方州府衙门办事。 不说别的,光是礼制逾制这一块,就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江南这边,是大明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奢华风气,也是最先蔓延并且引领全国的。从房屋建筑,到穿着出行,有钱人无不互相攀比,逾制那是最基本的操作了。 不要说是修改前的《大明律》了,哪怕是修改后的《大明律》,已经在逾制方面放宽了不少,依旧是多的是逾制的。 马士英在查贼整顿地方上顶着厂卫的压力,没有皇帝明确的旨意,不敢乱来之外,自然也要在其他方面体现他的能力。因此,在核查《大明律》这一方面,那是真得雷厉风行,顿时就闹了以应天府为中心的这几个府,那是鸡飞狗跳。 罚款,拆违建,抓逾制的这些事情,到处都是。按照地方上的说法,那是搞得民不聊生。 如果只是这的话,毕竟是依据《大明律》在办事,也不好说什么。 可与此同时,还有厂卫在大张旗鼓地查案,军粮失火案,官船遭劫案等等,还死了好多锦衣卫校尉,更是让厂卫这边出手毫不留情。 “驾驾驾……”官道上,或者东厂番子,或者锦衣卫校尉领头,骑马而行。 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一队队的朝廷官军,一看就是正规的那种,握着刀枪剑戟,还有燧发枪等等,整齐的步伐,发出如同一个人发出的脚步声,伴随着盔甲碰撞声,震慑四方。 在厂卫后面的官军,隶属于南京守备麾下。换句话说,就是李定国的麾下人马。 李定国在接任南京守备一职之后,立刻整顿原有的南京守军,考核军官,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军事考核,达到要求留下,达不到要求滚蛋。不管这个人的来头是什么,什么公侯伯的,压根通通不理,给钱陪好话,表效忠的也一样没用。 就这么的,把南京守备麾下大部分军官都给踢了出去。一般情况下,那南京守备的麾下军队也要散了。 但是,李定国是带着自己的手下军队接任的,因此压根就没有这个顾忌,直接把他自己的军队接替了就是。 就这么雷厉风行之下,李定国很快就掌控了南京守备的军队。也因此,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给各支厂卫派出一支支的军队去执行公务。 要不然,就厂卫在江南的这点人马,散发去地方上抓捕要犯,估计能不能回去都是问题。 江南的村镇,不能和北方比,那是人口众多,相对也繁华很多的。 一支东厂番子所领的军队,直接扑向一个镇子里面那最大的豪宅。 “哐哐哐……” 敲击大门的声响,便会震天地响起,甚至不等里面的门房来开门,就直接让人撞开了大门,军队便蜂拥而入。 他们手拿明晃晃的刀枪,见到人就抓,不分男女,全部押解到庭院中。 “你们这是干什么?还有王法么?”府中管事闻声而出,都是一脸惊慌地喝道,“这里可是南京廖大人的宅子!” “管你哪个大人的宅子!”领头的东厂档头当即喝道,“有人报说宅子里窝藏截杀锦衣卫的贼寇,都乖乖站好了排查!” 厂卫代表皇权,截杀锦衣卫官船,震惊江南,谁敢阻拦? 对于大部分被查的宅子来说,或者说,就厂卫这种查法,基本上是差不多那些贼寇的。 可是,就这么蛮不讲理地雷霆查法,却一下查出了很多问题。 妇女老弱不管,就那些府中的男丁,一核实身份,很多都是没有身份的,也就是隐户,便立刻被抓走,府中做主的人,也立刻被抓。 这么一幕幕地,就发生在应天府和镇江府等地,闹了个天翻地覆。 大部分江南士绅,不怕你去查贼人,就怕你这么蛮不讲理地查隐户。于是,要么赶紧让隐户躲避,要么就赶紧上户籍。 然而,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躲避也好,上户籍也罢,都不容易。 特别是厂卫这边,还核查了几处州县,发现户籍上都是新加人口,但是没有历年交税和服役的记录,便连州县官员一起给抓了,罪名就是伪造户籍。 如此种种,闹得江南士绅不得安宁。 于是,在受不了之下,南京以及周边的乡绅,纷纷齐聚南京城,去找这里的勋贵,六部都察院等等大明高级官员,看看怎么应付这个事情。 然而,就这个事情来说,不管是马士英这边,还是厂卫这边,那都是占据了大义名分,从明面上来说,也无法反对的。 不过,要让他们束手待毙,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京城内,魏国公府中,有几个人正在议事。 “公爷,这么下去可不行啊,借着查那劫杀锦衣卫官船的名义,这些厂卫都闹了个天翻地覆了!” 谷綵</span>  “是啊,公爷,这些厂卫那是真不讲理的,我那边都是损失惨重了!” “要不,把那些人丢出去,平息了这个事情?那厂卫总没有理由这么做了吧?” “……” 听着他们在那忧心地说着话,魏国公徐弘基也是头疼。 那些厂卫是真不讲理,不要说他们了,就连他在镇江的一处宅子也遭到了搜捕。 抓不到他们要抓的贼人,却查出了那些隐户,对厂卫来说,一点都不在意这个,拍拍屁股就走,隐户交给了地方官府处置,一点都拖不住他们的人手。 对于这个事情,徐弘基等人没出面,但是南京官场上的不少官员已经出面过,找了马士英。 结果马士英表示,他无权去干涉厂卫。并且表示,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竟然有人敢劫杀锦衣卫校尉,也难怪他们发疯。 甚至还反过来,说新修《大明律》已经颁行天下,地方官员与其去管厂卫的事,还不如做好《大明律》有关的事情。 相对来说,马士英这边至少还能说说话。 然而,这个事情在皇帝的旨意到了之后,马士英也一下就翻脸了。 他当即公布了张献忠所部流贼试图突围,其实是有内应,如今他奉了皇帝的旨意,要开始彻查。 第一,各地州县当时遇到一点贼事就当贼军大举进攻而强烈求援,是不是有配合贼寇突围之嫌? 第二,是谁透露了刘良佐军营的机密? 第三,是谁透露了运粮队伍的明细,给出了公文? 第四,根据可靠消息,和贼军联系的人,是和南京勋贵有关,要南京勋贵全部配合,否则以贼寇内应处置。 想着这些事情,徐弘基便问他们道:“就算把那些海贼丢出去了,可马士英这边怎么办?” “马士英这边这个,难不成他们还能抓到真凭实据不成?” 听到这话,徐弘基忍不住脑袋有点疼,不得不解释道:“到现在还看不出来么?醉翁之意不在酒!人家就是接着这个由头,已经开始针对我们了!” 从马士英领军入南京之后,他们一直担心马士英会像凤阳府那边一样整顿南京这边,为此不惜闹出了不少事情。 可就如今看来,那些事情压根就没用,马士英和厂卫这边,依旧开始整顿地方了。如今主要是接着抓贼的名头清理隐户为主,指不定回头就要重新开始丈量土地了! 徐弘基说了之后,叹了口气说道:“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手中有军队,就能找各种借口来做这事的!” 听到这话,一众人等,都是头疼。 要是以往的话,如果谁敢这么做,南京这边的人,一起向朝廷上书,弹劾马士英,所谓三人成虎,肯定能干掉马士英。 就算皇帝非常信任马士英,那也没关系,一如以前万历皇帝时候,派出了宫中宦官来收税,那信任的程度,绝对比马士英还要高。 就这种情况,那就煽动民变对付,加上地方官府的配合,都能让民变的那些人把马士英打死在江南,完事之后推出几个替罪羊,这种事情也会不了了之的。 然而,以前都能用的手段,如今却不能用了。这才是徐弘基等人最是头疼的地方了。 本来以为张献忠这个大流贼,能争气一点的,突围去江北,打乱了朝廷的剿贼部署,使得北方重新陷于战火之中。这么大的罪责,也肯定能迫使马士英滚蛋。 结果没想到,黄得功竟然如此卖力,以至于张献忠被剿灭了…… 一众人商量来,商量去,竟然就想不出一个好办法。 最终,旁听为主的魏国公世子徐文爵有点恼怒地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亮牌吧?我就不信了,就他们敢把我们怎么了?我们可是有丹书铁券的!” 一听这么豪气的发言,其他正在头疼的人也干脆不想了,当即纷纷附和了起来。 “没错,我们有丹书铁券,还真能把我们怎么了么?” “真要拿我们的,皇帝的脸还要不要了?我们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开国功臣来的!” “……”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96 反击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正确的章节内容会在6:32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不说别的,光是礼制逾制这一块,就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江南这边,是大明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奢华风气,也是最先蔓延并且引领全国的。从房屋建筑,到穿着出行,有钱人无不互相攀比,逾制那是最基本的操作了。 不要说是修改前的《大明律》了,哪怕是修改后的《大明律》,已经在逾制方面放宽了不少,依旧是多的是逾制的。 马士英在查贼整顿地方上顶着厂卫的压力,没有皇帝明确的旨意,不敢乱来之外,自然也要在其他方面体现他的能力。因此,在核查《大明律》这一方面,那是真得雷厉风行,顿时就闹了以应天府为中心的这几个府,那是鸡飞狗跳。 罚款,拆违建,抓逾制的这些事情,到处都是。按照地方上的说法,那是搞得民不聊生。 如果只是这的话,毕竟是依据《大明律》在办事,也不好说什么。 可与此同时,还有厂卫在大张旗鼓地查案,军粮失火案,官船遭劫案等等,还死了好多锦衣卫校尉,更是让厂卫这边出手毫不留情。 “驾驾驾……”官道上,或者东厂番子,或者锦衣卫校尉领头,骑马而行。 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一队队的朝廷官军,一看就是正规的那种,握着刀枪剑戟,还有燧发枪等等,整齐的步伐,发出如同一个人发出的脚步声,伴随着盔甲碰撞声,震慑四方。 在厂卫后面的官军,隶属于南京守备麾下。换句话说,就是李定国的麾下人马。 李定国在接任南京守备一职之后,立刻整顿原有的南京守军,考核军官,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军事考核,达到要求留下,达不到要求滚蛋。不管这个人的来头是什么,什么公侯伯的,压根通通不理,给钱陪好话,表效忠的也一样没用。 就这么的,把南京守备麾下大部分军官都给踢了出去。一般情况下,那南京守备的麾下军队也要散了。 但是,李定国是带着自己的手下军队接任的,因此压根就没有这个顾忌,直接把他自己的军队接替了就是。 就这么雷厉风行之下,李定国很快就掌控了南京守备的军队。也因此,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给各支厂卫派出一支支的军队去执行公务。 要不然,就厂卫在江南的这点人马,散发去地方上抓捕要犯,估计能不能回去都是问题。 江南的村镇,不能和北方比,那是人口众多,相对也繁华很多的。 一支东厂番子所领的军队,直接扑向一个镇子里面那最大的豪宅。 “哐哐哐……” 敲击大门的声响,便会震天地响起,甚至不等里面的门房来开门,就直接让人撞开了大门,军队便蜂拥而入。 他们手拿明晃晃的刀枪,见到人就抓,不分男女,全部押解到庭院中。 “你们这是干什么?还有王法么?”府中管事闻声而出,都是一脸惊慌地喝道,“这里可是南京廖大人的宅子!” “管你哪个大人的宅子!”领头的东厂档头当即喝道,“有人报说宅子里窝藏截杀锦衣卫的贼寇,都乖乖站好了排查!” 厂卫代表皇权,截杀锦衣卫官船,震惊江南,谁敢阻拦? 对于大部分被查的宅子来说,或者说,就厂卫这种查法,基本上是查不到那些贼寇的。 可是,就这么蛮不讲理地雷霆查法,却一下查出了很多问题。 妇女老弱不管,就那些府中的男丁,一核实身份,很多都是没有身份的,也就是隐户,便立刻被抓走,府中做主的人,也立刻被抓。 这么一幕幕地,就发生在应天府和镇江府等地,闹了个天翻地覆。 大部分江南士绅,不怕你去查贼人,就怕你这么蛮不讲理地查隐户。于是,要么赶紧让隐户躲避,要么就赶紧上户籍。 然而,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躲避也好,上户籍也罢,都不容易。 特别是厂卫这边,还核查了几处州县,发现户籍上都是新加人口,但是没有历年交税和服役的记录,便连州县官员一起给抓了,罪名就是伪造户籍。 如此种种,闹得江南士绅不得安宁。 于是,在受不了之下,南京以及周边的乡绅,纷纷齐聚南京城,去找这里的勋贵,六部都察院等等大明高级官员,看看怎么应付这个事情。 然而,就这个事情来说,不管是马士英这边,还是厂卫这边,那都是占据了大义名分,从明面上来说,也无法反对的。 不过,要让他们束手待毙,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京城内,魏国公府中,有几个人正在议事。 谷甀</span>  “公爷,这么下去可不行啊,借着查那劫杀锦衣卫官船的名义,这些厂卫都闹了个天翻地覆了!” “是啊,公爷,这些厂卫那是真不讲理的,我那边都是损失惨重了!” “要不,把那些人丢出去,平息了这个事情?那厂卫总没有理由这么做了吧?” “……” 听着他们在那忧心地说着话,魏国公徐弘基也是头疼。 那些厂卫是真不讲理,不要说他们了,就连他在镇江的一处宅子也遭到了搜捕。 抓不到他们要抓的贼人,却查出了那些隐户,对厂卫来说,一点都不在意这个,拍拍屁股就走,隐户交给了地方官府处置,一点都拖不住他们的人手。 对于这个事情,徐弘基等人没出面,但是南京官场上的不少官员已经出面过,找了马士英。 结果马士英表示,他无权去干涉厂卫。并且表示,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竟然有人敢劫杀锦衣卫校尉,也难怪他们发疯。 甚至还反过来,说新修《大明律》已经颁行天下,地方官员与其去管厂卫的事,还不如做好《大明律》有关的事情。 相对来说,马士英这边至少还能说说话。 然而,这个事情在皇帝的旨意到了之后,马士英也一下就翻脸了。 他当即公布了张献忠所部流贼试图突围,其实是有内应,如今他奉了皇帝的旨意,要开始彻查。 第一,各地州县当时遇到一点贼事就当贼军大举进攻而强烈求援,是不是有配合贼寇突围之嫌? 第二,是谁透露了刘良佐军营的机密? 第三,是谁透露了运粮队伍的明细,给出了公文? 第四,根据可靠消息,和贼军联系的人,是和南京勋贵有关,要南京勋贵全部配合,否则以贼寇内应处置。 想着这些事情,徐弘基便问他们道:“就算把那些海贼丢出去了,可马士英这边怎么办?” “马士英这边这个,难不成他们还能抓到真凭实据不成?” 听到这话,徐弘基忍不住脑袋有点疼,不得不解释道:“到现在还看不出来么?醉翁之意不在酒!人家就是接着这个由头,已经开始针对我们了!” 从马士英领军入南京之后,他们一直担心马士英会像凤阳府那边一样整顿南京这边,为此不惜闹出了不少事情。 可就如今看来,那些事情压根就没用,马士英和厂卫这边,依旧开始整顿地方了。如今主要是接着抓贼的名头清理隐户为主,指不定回头就要重新开始丈量土地了! 徐弘基说了之后,叹了口气说道:“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手中有军队,就能找各种借口来做这事的!” 听到这话,一众人等,都是头疼。 要是以往的话,如果谁敢这么做,南京这边的人,一起向朝廷上书,弹劾马士英,所谓三人成虎,肯定能干掉马士英。 就算皇帝非常信任马士英,那也没关系,一如以前万历皇帝时候,派出了宫中宦官来收税,那信任的程度,绝对比马士英还要高。 就这种情况,那就煽动民变对付,加上地方官府的配合,都能让民变的那些人把马士英打死在江南,完事之后推出几个替罪羊,这种事情也会不了了之的。 然而,以前都能用的手段,如今却不能用了。这才是徐弘基等人最是头疼的地方了。 本来以为张献忠这个大流贼,能争气一点的,突围去江北,打乱了朝廷的剿贼部署,使得北方重新陷于战火之中。这么大的罪责,也肯定能迫使马士英滚蛋。 结果没想到,黄得功竟然如此卖力,以至于张献忠被剿灭了…… 一众人商量来,商量去,竟然就想不出一个好办法。 最终,旁听为主的魏国公世子徐文爵有点恼怒地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亮牌吧?我就不信了,就他们敢把我们怎么了?我们可是有丹书铁券的!” 一听这么豪气的发言,其他正在头疼的人也干脆不想了,当即纷纷附和了起来。 “没错,我们有丹书铁券,还真能把我们怎么了么?” “真要拿我们的,皇帝的脸还要不要了?我们是太祖皇帝赐下的,开国功臣来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97 闹大了 南京城这边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果然远非凤阳府那边可比。 这种地方无赖闹事,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怂恿,要不然,地方无赖也就够胆欺负下普通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来找当官的事情! 可如今,读书人在闹,文官在配合,地方乡绅在闹,勋贵在配合,如此种种,事情多了去了,阮大铖和陈圆圆找过去,他也没多少办法。 街头巷尾的宣传,就只好暂停了;固定地点的宣传,就派一队军卒看着场子,先应付了。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真有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感觉。那些地方无赖骚扰演唱人员不成就去威胁听众了。 被他们一闹,听众都不敢再去,那还演个啥? “这事儿,真得没法干了!”阮大铖在聚会议事中,无奈地向其他人感慨道,“本官真得尽力了,这脸皮都不要了,奈何没人啊!” 在如今这浩浩荡荡的动乱之中,他和马士英都是读书人出身,不为曲阜孔家喊冤罢工,声援曲阜孔家,在那些读书人眼里,这就是有罪过,没少骂他们。 马士英这边骂不到,就去骂抛头露面的阮大铖了。 陈圆圆虽然不是读书人出身,但是也同样被骂得很惨,因为她的出身并不好,就被那些文人翻出来骂,编排她。 私底下,陈圆圆都被气哭了好几回。 不得不说,南京城内,阻力真得是从未有过地大! 马士英听了,也是无奈,转头看向东厂提督王德化道:“厂公,人我们一直在抓,但是对方并没有消停的意思,这接下来该怎么办好啊?” 相对于他们的无奈和无策,王德化倒是淡定很多,听到马士英的问话,便淡淡地回答道:“我们有军队在,怕他们敢造反不成?南京守备的兵力不够用,就调动其他总兵的军队便是;地方衙门的大牢不够关,就关军营去便是,难不成他们一个个都是不怕死?” 这是往大里搞事情啊! 马士英有点虚,便转头看向锦衣卫指挥使。 李若琏看到,不等马士英求助,便对他说道:“陛下的旨意,我们都是清楚的。退,是不可能退的;眼下之所以有点难办,还是因为刚好文人都在闹事。只要京师那边的处置结果出来了,文人不可能一直闹下去。真要不行的,那就按谋反处置,狠狠地杀一批人,他们就消停了!” 又是一个信奉拳头的! 马士英感觉自己和这两个厂卫头子,真得没有共同语言! 没错,狠狠地杀一批人,确实能让他们消停一些。可是,之后呢,回头一旦清算的话,必然是之前压制有多狠,反弹起来就有多狠的啊! 你要他们脑袋,回头他们也非要你的脑袋为止! 或许是看出了马士英的为难,李若琏便又对他说道:“那就这样吧,我们也审问了一些犯人,知道是那些人指使的,就先抓上一批,让他们消停一点,你看如何?” “哦?”马士英一听,当即有点惊喜,连忙问道,“是什么人在指使的?” “还能有谁?”李若琏听了一笑道,“文人那边,可不敢冲我们厂卫来的,也不敢冲政通司,毕竟京师那边闹贡院的,可都抓了,也没见有人说他们无罪!有这个胆子的,无非是那些国之蛀虫而已!” 一听这话,马士英便明白了,敢针对他们来闹事的,大概率是南京这些勋贵了。至于那些文人,好像声势很大,但是真得越界闹事的,却是很少。 如果能抓几个背后闹腾地凶的,应该是能杀杀这波闹事的风气! 这么想着,马士英便同意道:“好,既然如此,此事宜早不宜迟!” 只要把闹事的势头压下去,根据凤阳府那边的经验,在政通司的宣传下,普通老百姓其实还是很配合的。 说起来,他们之所以愿意成为隐户,愿意投献给地方乡绅,还是因为无人给他们做主,把他们原本不应该承担的赋税劳役之类,全部摊派到他们头上,实在无力承受。 只要宣传到位了,让他们知道,如今的朝廷不是之前那样,那谁又愿意当隐户?不但让自己从此无名无分,也让朝廷局势更糟又害到他们自己! 于是,一番商议之后,他们便开始行动了起来。 根据之前多抓的犯人招供,背后指使之人中,有南和伯方一元和东宁伯焦梦熊的家人。虽然说,这肯定是他们两人授意,但是目前是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的。 不过没关系,先抓了直接出面指使的那几个,严刑拷打下,如果招供出这两个伯爵的话,厂卫是绝对不会手软,并且刚好来个杀鸡骇猴。 于是,锦衣卫和东厂分别领着一队南京守备麾下的军卒,直接围了南和伯方一元和东宁伯焦梦熊的府邸,就在他们两人的眼前,把人给抓走了。 那些围观的人,一看厂卫竟然敢闯两个伯爷府中抓人,顿时被震惊地不轻。 连这都敢抓,那其他人的府邸,就更是没问题了! 南和伯方一元和东宁伯焦梦熊两人被当面打脸,那也是气急败坏。加上他们担心被抓走的家人,可能会在厂卫的严刑逼供之下说出什么不该说的事情,顿时就急忙去魏国公拿主意,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厂卫运动,便一下到了最激烈的阶段。 南京城内的大大小小勋贵,全都联合了起来,魏国公身体不好,就由魏国公世子徐文爵领头,举着太祖皇帝给他们颁发的丹书铁券,浩浩荡荡地向钦差行辕,也就是厂卫所在地拥去。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丹书铁券这东西,那是从未见过的。因此,这个消息立刻传开,便引来了无数的人。 刚好,那些文人正闲的无事,闹得有点无聊,立刻闻风而动,凑到了一起,让这支队伍变得更为壮大,往钦差行辕而去。 说起来,丹书铁券从汉高祖刘邦时候就已经有了,经过历代演变之后,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从律法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颁授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 大明朝的这个丹书铁券分为七等,其中公爵分为一等,侯爵分为二等,伯爵分为三等。 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铁券大体是每等在高和宽两方面都递减五分。最小的伯爵二等铁券高七寸,宽一尺二寸五分。 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另一件藏于内府。在需要查验时,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便可真伪立辨。 不过一是谋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数较少,子孙不免死。 以魏国公府上的丹书铁券为首,徐文爵端着丹书铁券,两边家丁护卫;其他公侯伯,也是类似,这场景,绝对是南京城内第一次。 沿途的路人,在纷纷让路的同时,全都非常好奇地打量这传说中的免死金牌。 不比官方,在民间的传说中,这丹书铁券那是完全神话了的。如今能亲眼得见,绝对是要见一见的。 两侧商铺酒楼上,人群也都纷纷拥到窗户边去看,全都议论纷纷。 “原来丹书铁券竟然是这样的,有点失望啊!” “那你以为啊,真是金子做的?” “这可是开国功臣,立下赫赫战功的忠良才会有这丹书铁券的啊!他们这样,这厂卫算是天怒人怨了吧?” “那可不,如今都不知道抓了多少人了!你们不知道吧,就上午的时候,厂卫可是直接闯进南和伯府和东宁伯府抓人,一点脸面都没给,这下就把这些勋贵给激怒了!” “对哦,好歹留点脸面吧,这样做实在是把这些勋贵的脸面往地上踩,难怪了,哈哈……” “……” 有一句话说得好,看热闹不嫌事大! 这勋贵带头,闹得越大,围观的人就越多。 这么大的动静,马士英这边自然也第一时间收到风了,当即大惊,连忙派人去调兵。 结果,这军队还没到呢,勋贵和文人的队伍已经到钦差行辕,围了个水泄不通。 好在行辕内还有护卫军卒,刀枪出鞘,倒也没有人敢硬闯。 勋贵们端着丹书铁券,他们的狗腿子大声吆喝,要厂卫、马士英他们,在太祖皇帝赐下的丹书铁券面前给一个交代。 那些文人便趁机跟着提出,要求马士英围曲阜孔家申冤,上书皇帝。 一时之间,钦差行辕外面,那是好不热闹! 正在这时候,南京守备李定国亲自领着军队赶来了。 这么大的事情,不亲自来都不行。 对于这些闹事的人,李定国出身流贼,自然是不可能有同情心,甚至是天然有恨意的。压根不给客气,枪兵列阵,向前推进,挡着死! 他的手下,那都是久经战阵的,这气势就远非南京城普通军卒可比。任何面对这枪阵的人,那是从心底发寒气,是真怕下一刻,这些带着杀气的军卒会一枪捅过去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98 谁敢造次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会在6:32分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这种地方无赖闹事,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怂恿,要不然,地方无赖也就够胆欺负下普通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来找当官的事情! 可如今,读书人在闹,文官在配合,地方乡绅在闹,勋贵在配合,如此种种,事情多了去了,阮大铖和陈圆圆找过去,他也没多少办法。 街头巷尾的宣传,就只好暂停了;固定地点的宣传,就派一队军卒看着场子,先应付了。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真有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感觉。那些地方无赖骚扰演唱人员不成就去威胁听众了。 被他们一闹,听众都不敢再去,那还演个啥? “这事儿,真得没法干了!”阮大铖在聚会议事中,无奈地向其他人感慨道,“本官真得尽力了,这脸皮都不要了,奈何没人啊!” 在如今这浩浩荡荡的动乱之中,他和马士英都是读书人出身,不为曲阜孔家喊冤罢工,声援曲阜孔家,在那些读书人眼里,这就是有罪过,没少骂他们。 马士英这边骂不到,就去骂抛头露面的阮大铖了。 陈圆圆虽然不是读书人出身,但是也同样被骂得很惨,因为她的出身并不好,就被那些文人翻出来骂,编排她。 私底下,陈圆圆都被气哭了好几回。 不得不说,南京城内,阻力真得是从未有过地大! 马士英听了,也是无奈,转头看向东厂提督王德化道:“厂公,人我们一直在抓,但是对方并没有消停的意思,这接下来该怎么办好啊?” 相对于他们的无奈和无策,王德化倒是淡定很多,听到马士英的问话,便淡淡地回答道:“我们有军队在,怕他们敢造反不成?南京守备的兵力不够用,就调动其他总兵的军队便是;地方衙门的大牢不够关,就关军营去便是,难不成他们一个个都是不怕死?” 这是往大里搞事情啊! 马士英有点虚,便转头看向锦衣卫指挥使。 李若琏看到,不等马士英求助,便对他说道:“陛下的旨意,我们都是清楚的。退,是不可能退的;眼下之所以有点难办,还是因为刚好文人都在闹事。只要京师那边的处置结果出来了,文人不可能一直闹下去。真要不行的,那就按谋反处置,狠狠地杀一批人,他们就消停了!” 又是一个信奉拳头的! 马士英感觉自己和这两个厂卫头子,真得没有共同语言! 没错,狠狠地杀一批人,确实能让他们消停一些。可是,之后呢,回头一旦清算的话,必然是之前压制有多狠,反弹起来就有多狠的啊! 你要他们脑袋,回头他们也非要你的脑袋为止! 或许是看出了马士英的为难,李若琏便又对他说道:“那就这样吧,我们也审问了一些犯人,知道是那些人指使的,就先抓上一批,让他们消停一点,你看如何?” “哦?”马士英一听,当即有点惊喜,连忙问道,“是什么人在指使的?” “还能有谁?”李若琏听了一笑道,“文人那边,可不敢冲我们厂卫来的,也不敢冲政通司,毕竟京师那边闹贡院的,可都抓了,也没见有人说他们无罪!有这个胆子的,无非是那些国之蛀虫而已!” 一听这话,马士英便明白了,敢针对他们来闹事的,大概率是南京这些勋贵了。至于那些文人,好像声势很大,但是真得越界闹事的,却是很少。 如果能抓几个背后闹腾地凶的,应该是能杀杀这波闹事的风气! 这么想着,马士英便同意道:“好,既然如此,此事宜早不宜迟!” 只要把闹事的势头压下去,根据凤阳府那边的经验,在政通司的宣传下,普通老百姓其实还是很配合的。 说起来,他们之所以愿意成为隐户,愿意投献给地方乡绅,还是因为无人给他们做主,把他们原本不应该承担的赋税劳役之类,全部摊派到他们头上,实在无力承受。 只要宣传到位了,让他们知道,如今的朝廷不是之前那样,那谁又愿意当隐户?不但让自己从此无名无分,也让朝廷局势更糟又害到他们自己! 于是,一番商议之后,他们便开始行动了起来。 根据之前多抓的犯人招供,背后指使之人中,有南和伯方一元和东宁伯焦梦熊的家人。虽然说,这肯定是他们两人授意,但是目前是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的。 不过没关系,先抓了直接出面指使的那几个,严刑拷打下,如果招供出这两个伯爵的话,厂卫是绝对不会手软,并且刚好来个杀鸡骇猴。 于是,锦衣卫和东厂分别领着一队南京守备麾下的军卒,直接围了南和伯方一元和东宁伯焦梦熊的府邸,就在他们两人的眼前,把人给抓走了。 谷傷</span>  那些围观的人,一看厂卫竟然敢闯两个伯爷府中抓人,顿时被震惊地不轻。 连这都敢抓,那其他人的府邸,就更是没问题了! 南和伯方一元和东宁伯焦梦熊两人被当面打脸,那也是气急败坏。加上他们担心被抓走的家人,可能会在厂卫的严刑逼供之下说出什么不该说的事情,顿时就急忙去魏国公拿主意,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厂卫运动,便一下到了最激烈的阶段。 南京城内的大大小小勋贵,全都联合了起来,魏国公身体不好,就由魏国公世子徐文爵领头,举着太祖皇帝给他们颁发的丹书铁券,浩浩荡荡地向钦差行辕,也就是厂卫所在地拥去。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丹书铁券这东西,那是从未见过的。因此,这个消息立刻传开,便引来了无数的人。 刚好,那些文人正闲的无事,闹得有点无聊,立刻闻风而动,凑到了一起,让这支队伍变得更为壮大,往钦差行辕而去。 说起来,丹书铁券从汉高祖刘邦时候就已经有了,经过历代演变之后,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从律法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颁授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 大明朝的这个丹书铁券分为七等,其中公爵分为一等,侯爵分为二等,伯爵分为三等。 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铁券大体是每等在高和宽两方面都递减五分。最小的伯爵二等铁券高七寸,宽一尺二寸五分。 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另一件藏于内府。在需要查验时,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便可真伪立辨。 不过一是谋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数较少,子孙不免死。 以魏国公府上的丹书铁券为首,徐文爵端着丹书铁券,两边家丁护卫;其他公侯伯,也是类似,这场景,绝对是南京城内第一次。 沿途的路人,在纷纷让路的同时,全都非常好奇地打量这传说中的免死金牌。 不比官方,在民间的传说中,这丹书铁券那是完全神话了的。如今能亲眼得见,绝对是要见一见的。 两侧商铺酒楼上,人群也都纷纷拥到窗户边去看,全都议论纷纷。 “原来丹书铁券竟然是这样的,有点失望啊!” “那你以为啊,真是金子做的?” “这可是开国功臣,立下赫赫战功的忠良才会有这丹书铁券的啊!他们这样,这厂卫算是天怒人怨了吧?” “那可不,如今都不知道抓了多少人了!你们不知道吧,就上午的时候,厂卫可是直接闯进南和伯府和东宁伯府抓人,一点脸面都没给,这下就把这些勋贵给激怒了!” “对哦,好歹留点脸面吧,这样做实在是把这些勋贵的脸面往地上踩,难怪了,哈哈……” “……” 有一句话说得好,看热闹不嫌事大! 这勋贵带头,闹得越大,围观的人就越多。 这么大的动静,马士英这边自然也第一时间收到风了,当即大惊,连忙派人去调兵。 结果,这军队还没到呢,勋贵和文人的队伍已经到钦差行辕,围了个水泄不通。 好在行辕内还有护卫军卒,刀枪出鞘,倒也没有人敢硬闯。 勋贵们端着丹书铁券,他们的狗腿子大声吆喝,要厂卫、马士英他们,在太祖皇帝赐下的丹书铁券面前给一个交代。 那些文人便趁机跟着提出,要求马士英围曲阜孔家申冤,上书皇帝。 一时之间,钦差行辕外面,那是好不热闹! 正在这时候,南京守备李定国亲自领着军队赶来了。 对于这些闹事的人,李定国出身流贼,自然是不可能有同情心,甚至是天然有恨意的。压根不给客气,枪兵列阵,向前推进,挡着死! 他的手下,那都是久经战阵的,这气势就远非南京城普通军卒可比。任何面对这枪阵的人,那是从心底发寒气,是真怕下一刻,这些带着杀气的军卒会一枪捅过去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499 傻眼了 , 马士英等人一见,立刻转头看去,果然发现有情况。 可是,他们却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而在外面,早个一分钟时候,文官还是在和勋贵一起,把李定国的去路堵得死死的,并且就知道李定国面对太祖皇帝赐下的丹书铁券,压根不敢造次,就又用嘴皮子在轰炸李定国。 不过就在这时候,一个豪奴那样的人,挤进了人群,冲到了为首一个文官的面前,急切地说道:“老爷,公子让您快回府!” 这个文官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 什么意思? 这么多同僚面前,都在为曲阜孔家喊冤,这么zz正确的事情面前,就要回去? 知道的人,会觉得肯定是自己府里有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自己怕了眼前这个武夫呢! 不过他不高兴归不高兴,知道儿子让人来肯定是府里有重要的事情,便大声问道:“府里出了什么事情?” 他就是要所有人都知道,他不是怕了李定国,而是真得府里有不得不走的急事。当然,如果没有急事的话,他也会当众大声喝斥,表示为了曲阜孔家,绝对不会走! 听他这么一声大喝,所有人都不由得转头看向他了。 虽然说,他府里有没有事情,那都是私事,也不会有几个人关心,但是,架不住他在大喊啊!就在两方阵前大喊,想不关心一下都难。 那个豪奴听了,看看所处的环境,有点为难。 这文官一见,顿时就更不高兴了,想着自己说这么大声,就是要你当众说出来,这样自己才能走或者不走啊! 于是,他便又一声厉喝道:“说!” 其他人见了,就有点不想操心了。看样子,估计是见不得人的私事。比如,去烟花之地被正妻知道了! 于是,他们便转过头,想要继续去怼李定国了。这个贼寇,刚才让他嚣张,喷不死他! 可就在这时,那个豪奴被他老爷那么一吼,就不敢不说了,正要说话时,却听他老爷又是一声大吼道:“大声点,快说!” 豪奴见此,便只好大声地回答道:“京师的邸报到了,公子让老爷赶紧回去,不要掺和这里的事情了!” 虽然南京这边的官员,都是养老的,可是,这不代表他们真得甘心养老啊。这些敢带头过来闹事的,就是这种类型的。想着刷刷声望,说不定他日就能再掌实权。 也因此,他们对京师的事情非常关心,邸报那是必须第一时间关注的,这是他们了解朝堂上动向的第一手资料。 此时,豪奴这么大声一回答,顿时就引来了一片好奇地质疑声。 “什么?” “什么?” “出什么事情了?” “……” 文官们顿时顾不得怼李定国,纷纷转头看向那个豪奴。 不要掺和这里的事情,那就说明,该是皇帝对曲阜孔家的事情有了最终的定论,并且和他们正在做得事情有冲突。要不然,这边就不会说不让掺和这个事情。 想着这个,不少文官纷纷又追问了起来。 “是不是曲阜孔家的事情有定论了?” “该不会是皇上还是坚持对曲阜孔家抄家问斩吧?” “这还得了,京师那些圣贤子弟都是干什么吃的,竟然任由皇上做出如此任性之事!这事儿,决不能妥协了!” “对,此事决不能妥协,京师那些圣贤子弟就不配为圣贤子弟,皇上如此对待曲阜孔家,圣贤之后,我们定然要讨个公道!” “……” 在他们想来,事情肯定是这样的。 而他们相对京师的文官来说,是属于光脚和穿鞋的两种,那些掌握实权的官员怕手中的权力没了,就不敢和皇帝去怼;但是,他们这些南京的官员不怕啊,反正就是个闲职,怼了就怼了,大不了不当官而已,这波声望一刷,就比京师那些实权官员更能获得读书人的认同了。 这不,这个豪奴的老爷听了,也是当众大喊表态道:“竖子知道个什么,为圣贤之后伸冤,乃我辈圣贤子弟份内之事。去,把他也叫来,一起为圣贤之后喊冤!” 夹杂在他们中的勋贵听了,一个个都乐得纷纷跟着附和起来。 他们的事情,叠加了曲阜孔家的事情,就是好使。 闹起来! 再闹大一些! 然而,让他们都想不到的是,那豪奴听了他老爷的话,似乎本来不想这么大众广庭之下说出来的。可此时此刻,不想说都不行了,便大声喊着回答他老爷道:“邸报上说了,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在金銮殿上显灵,当今皇上奉旨行事……”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让闹哄哄的场面,一下就安静了下来。每个听清这豪奴话的人的脸上,全都是惊愕的表情,一个个仿佛见鬼了一样。 不过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没等那豪奴说完,顿时就连珠炮地发问了起来。 “什么情况,子不语乱离怪神,休得胡说!” “金銮殿上显灵,这么离谱的事情都说得出来?” “到底怎么回事,太祖皇帝还真显灵了?还有,至圣先师怎么也显灵了?” “……” 场面顿时乱了起来,就连那个豪奴老爷想要问话,都被这菜市场的杂音给掩盖掉了。 实在是这豪奴所说,太过惊人了。 之前京师那边一直有传说太祖皇帝显灵,太祖皇帝赐给当今皇帝一个宝物。可是,毕竟没有人见过太祖皇帝真得当众显灵,只知道从此以后,当今皇帝的胸口多了一个香囊,而且皇帝也确实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可如今,太祖皇帝竟然在金銮殿上显灵,这如果是真的,他们就真得是要炸裂了! 相对他们来说,什么至圣先师显灵,也没有太祖皇帝显灵来得更为关心。 当然,毕竟是至圣先师,他们中也有关心的人。 这么七嘴八舌地一问,就等于是谁也问不出个啥来。 至于那些勋贵,在面面相觑之余也是非常关心,太祖皇帝显灵,到底说了什么? 于是,他们也加入了问话的行列,一时之间,竟然谁都没管李定国了。 坐在战马上的李定国,都有点看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这种场面,他是真得从没见过,也没想过。 好在那个豪奴见了这情况,便从怀里掏出了一份纸,递给他老爷道:“老爷自己看,公子就知道老爷会不信!” 那文官见了,立刻伸手去拿。 可与此同时,他周边的文官,同样都伸出了手,想要第一时间,亲眼看看邸报上写了个什么! 就这么的,一份邸报,好多只手抓着了。然后,这些手的主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有点尴尬了! 勋贵这边,也急着想要知道邸报上到底写了什么。可无奈他们手中有金贵的东西,也不好挤过去抢。 因此,看到这个情况之后,便大声疾呼道:“不要抢,读出来好了,大声点,大家都听到!” 咦,这似乎是个好主意! 于是,几个文官缩了手,由那个豪奴把邸报交到了他家老爷手中。 这文官没法子,就只能按照众人的意思,拿着邸报,当众读了出来。 也不用找内容,因为这是最大的事情,就印在最显眼的地方。 “……金銮殿上,陛下当众出示太祖皇帝赐下宝物,恭请太祖皇帝显灵,却见宝物亮起,太祖皇帝显灵……” 邸报有点类似后世的报纸,是政通司发给全国各地有关当前正事的公文。从刘伟超影响了崇祯皇帝之后,崇祯皇帝自然也影响了政通司这边,邸报就倾向白话文书写了。 因此,这文官当众读出来,所有人听着都没有任何障碍。 当日金銮殿上发生的一幕,便通过邸报,在这文官的当众朗读之下,呈现在众人面前了。 文武百官,都在金銮殿上,成仙了的太祖皇帝,当着所有人的面出现,并且还得到了至圣先师对曲阜孔家的处置意见,说子孙数典忘祖,不配享人间富贵…… 这一幕,真得把所有人都听傻眼了。包括马背上的李定国,还有那些严阵以待的军卒,也全都傻眼! 等到有关这个曲阜孔家的邸报读完之后,不要看这里之前那么闹哄哄,可此时此刻,却是要多安静就有多安静。 这个时候,所有人也都明白了,为什么不要掺和这事,这可是太祖皇帝根据至圣先师的意见来处置的,谁能不服?谁敢不服? 也不知道是谁先回过神来的,脚底抹油,便开始溜了。 曲阜孔家就是不孝子,数典忘祖之辈,自己还帮着,那就是是非不分的糊涂蛋,谁参与就是谁傻! 这一刻,这些文官都是恨不得没来过的。一看有人要闪,顿时其他人也立刻跟着闪,而且还是那种,能闪多快就多快,希望不要有人记得他们来过这里! 勋贵们顿时就傻眼了,文官脚底抹油,人就少了一大半,一下把他们全部暴露在大众广庭之下,非常显眼的那种了。 最为关键的是,此时的他们,也怂了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00 震撼 , 刚才这些勋贵也都听清楚了的,太祖皇帝显灵的时候,说了什么对贪官污吏不要手软,该杀杀,该砍砍。 这句话,说得他们的脖子后面都凉飕飕的。 他们心中其实非常清楚,如果要算的话,或者说在太祖皇帝眼里,他们做得那些事情,也肯定是要归于贪官污吏中。 手中这个丹书铁券,虽然是太祖皇帝给的,可是,太祖皇帝都发话了,该杀杀,该砍砍,会有人认为太祖皇帝只是说说而已么! 洪武年间,多少开国功臣人头滚滚! 有了太祖皇帝显灵说了这番话,当今天子杀起人来的时候,还会有顾忌么? 之前的时候,不就倒霉了一个成国公么?而如今有了太祖皇帝的口谕,当今天子还会对丹书铁券这玩意有顾忌? 太祖皇帝赐下的丹书铁券,对于后世皇帝来说,绝对是有一定的震慑力。可如今,这种震慑力也会同样随着太祖皇帝的显灵而消失。 这可真是活久见!好端端地,您太祖皇帝老人家,在天上修仙不好么?非要显灵干什么? 这不,徐文爵就怂了。眼珠子转了一下,忽然对身边的同伙说道:“不好,吃坏肚子了,我去去就来!” 然后,他就端着放丹书铁券的盘子,在家丁的护卫下,直接开溜了。 一见他这样子,其他人也不傻,继续留在这里,名声传到京师去,惹恼了当今天子,便是第一个开刀的份。 于是,他们便纷纷找借口了。 “我也去去就来,内急!” “我想起来今天没漱口,告辞先!” “啊呀,穿错内衣了,得赶紧回去换换!” “……” 在一堆奇葩的借口,或者有的勋贵,干脆连借口都不用,随着大部队撤了。 最后,现场就留下了东宁伯焦梦熊和南和伯方一元。他们两个看到一个要溜,就赶紧喊着“别走啊”,然而,一点用都没有。 最后,他们两人互相看看,皆是欲哭无泪! 这种情况下,他们两人就算不走那也没用了。 看到不,这个流贼头目的眼睛里,都露出凶光了。 于是,他们两人也溜了,一句场面话都不留。 至于被抓的那两个家人,只能是另外想办法了。 真要没办法,也只能硬撑了。反正被厂卫查出,他们在背后指使闹事的,那又如何,这又不是大罪! 看着眼前的文官和勋贵全都溜走,李定国不由得悠然神往,恨不得自己当初在金銮殿上,那样就能一睹太祖皇帝的风采了! 看看,只是一个消息,就把这么多的文官和勋贵都给吓跑了! 这么想着,他看向左右,发现围观的南京百姓,全都在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刚才听到的事情。 毕竟刚才这会,也只有靠得比较近的那些人听清楚了。离得远的那些,就看到这边闹得那么凶的文官先一个个溜走,然后勋贵也是一个个溜走。 这是什么情况?他们绝对是非常好奇的!就问前面的人。 而前面的人,当然也非常想要把听到的消息分享一下,就纷纷在七嘴八舌地说着听来的消息。 “全都散了!”李定国见此,当即沉声喝道。 听到这声吆喝,围观的这些南京百姓,那还有胆子敢不听的,顿时一哄而散。找着亲朋好友之类,去其他地方继续八卦去了。 随后,李定国便领着手下到达了钦差行辕,这一次的闹事,就算是结束了。 这外面的一幕,看得里面的马士英他们,全都是一脑门的问号,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此,一看到李定国到了,便纷纷拥了过来问话:“宁远伯,他们刚才闹得如此之凶,为何突然就走了?” 外面的这一幕,实在是太奇怪了,东厂提督王德化,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自诩见识不凡,经历多多的,也是想不通,因此就跟在马士英的身后,两双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李定国,等他回答。 不过,稍微有点显身份的,还是王德化,手中握着那种小茶壶,可以随时抿一口的那种。以此表示,似乎他并不在意一样。 他们如此,那阮大铖和陈圆圆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都看出来,这次危机的解除,不是因为李定国带兵过来,而是另有原因的。 这里都算是熟人,也是自己人了,李定国在外人面前保持严肃的表情,顿时一下就变了,变得非常惊讶,又带点兴奋地说道:“太祖皇帝显灵了!” 这话说出口之后,他觉得没有表达好意思,就连忙补充说道:“太祖皇帝在金銮殿上,就在文武百官面前显灵了,还有一个至圣先师,听着好像是曲阜孔家的老子,该是孔子孔圣人吧,也一起显灵了!” 至圣先师是大明皇帝给得称呼,读书人自然都知道是谁,但是,李定国一个造反的武夫,那听过这文绉绉的名字。不过他也听出来了,知道至圣先师大概是谁! 他这话刚一补充完,顿时,就听到“哐当”一声。 胆小的陈圆圆,刚听到神仙显灵的事情,就听到这动静,顿时吓了一跳,当即“啊呀”一声。 众人闻声一看,却发现是王德化那个茶壶摔地上,碎得不能再碎了。 不过王德化却没这个自觉,只是盯着李定国问道:“当真?此消息是何人所说?” 他知道自己突然失去了圣宠,该是和太祖皇帝显灵,指点了当今天子有关。只是,他没法确认,就猜测就是这么一回事。 可如今,李定国说,太祖皇帝竟然在众多文武百官面前显灵。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板上钉钉了。 其他人也没有在意王德化和陈圆圆的失态,纷纷盯着李定国,听他怎么答复? 李定国见了,便马上回答道:“是邸报上这么写的!” 听到这话,马士英他们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能看出,彼此之间的表情,全是震撼之意。 邸报是朝廷官方的消息,如果不是真得事情,那绝对不会写到邸报上的。这也就是说,太祖皇帝人前显灵,至圣先师人前显灵,那都是真的了! 竟然是真的啊! 在李定国说完之后,围着的一伙人都是愣神在那里了! 这种事情,真得是闻所未闻啊! 也是难怪了,那些文官一听之下就立刻散了;还有那些勋贵,气势汹汹地过来闹事,结果遇到太祖显灵的事情,一下子偃旗息鼓,也在情理之中了。 看他们傻在那里,李定国就带着一点兴奋说道:“那个至圣先师说了,曲阜孔家都是不肖子孙,数典忘祖,不配享人间富贵!还有太祖皇帝交代当今圣上,说对待贪官污吏,该杀杀,该砍砍,不要手软!” 对此,他是深以为然:朝廷的贪官污吏太多,就应该按照太祖皇帝的交代,该杀杀,该砍砍,不要手软。 如果不是地方上那么多的贪官污吏,也不会饿死那么多人,就不会有天下大乱了! 马士英等人一听,竟然还有这个细节,不由得很是振奋。 他们一下就明白,文人闹得那么凶,根本就没有一点用了。皇上那边,因为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的显灵,一下就拥有了最大的依仗,很多事情上,都可以放开手脚了! 换句话说,他们的前途也会是一片光明! “好,好,好!”王德化回过神来,当即连声赞道,“太祖皇帝说得太好了,就应该这样,该杀杀,该砍砍,天下就太平了!” 被他这么一说,马士英也很快回过神来,立刻欣喜万分地喊着他的亲卫,催着快点去取邸报,他要亲自过目一下。 刚才被文官和勋贵围攻,他心中不知道有多担心,如今好了,可以扬眉吐气了,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好好欣赏下邸报上的内容。 一如他们这样,整个南京的百姓,上上下下,听到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显灵之后,都传疯了。 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传开,口口相传之下,就如同“咕咚”来了一样,传着传着就很快变了样了。 有的人说,金銮殿上,一群逆臣正在逼迫当今皇帝的时候,忽然霞光万道,太祖皇帝从天而降,顿时就把那些逆臣都给吓趴了。太祖皇帝交代,把这些逆臣杀个精光,如今京师那边都已经没有当官的了! 还有的人说,是至圣先师看到天下读书人都为了不肖子孙而闹到金銮殿上,生怕太祖皇帝震怒,就先去太祖皇帝那表明了立场,然后一起显圣,传下了旨意。 甚至还有人说得更离谱,说太祖皇帝是带着十万天兵天将,还有开国功臣左右站立,从天而降。 …… 如此种种,反正有一个事实是明确的,太祖皇帝真得显灵了,就连孔圣都显灵了。 那些心中有鬼的人,就是在太祖皇帝口中可以归为贪官污吏的那一类人,就都坐卧不安起来了。 他们干得坏事,可以瞒一般人,但是,怎么可能瞒得过成了神仙的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都说了,对于贪官污吏,该杀杀,该砍砍的,这可怎么办好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01 风向突变 , 魏国公府议事堂内,一众南京勋贵,全都是愁眉苦脸的,为他们的未来而担心! 徐弘基,躺在躺椅上,正在看那份邸报。 一直以来,他们勋贵压根就不关心京师朝堂上的事情,因此,也根本就不会在意邸报。 不过这一次,徐弘基是真得非常认真地在读邸报了,一如后世的小学生,听老师的话,最是认真地看书一样。 其他勋贵等不及他看完,一个个发愁了。 “唉,这可怎么办好啊?” “是啊,谁能想到,太祖皇帝他老人家,竟然还会管人间的事情,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可不是,当神仙逍遥自在不好么?还操心啥!也没见其他皇帝显灵啊,难不成就太祖皇帝成仙了?” “那可不一定,太祖皇帝之丰功伟绩,是其他人能比的么?要说我们大明朝皇帝能成仙的,那太祖皇帝肯定是头一个啊!” “可是……可是靖难时候,太祖皇帝为什么不显灵救救建文帝呢?如今就要显灵了?” “有可能是那个时候太祖皇帝刚成仙,道行还不够吧?也可能是太祖皇帝发现成祖皇帝才是最合适当皇帝的吧?又或者是,靖难是太祖皇帝给建文帝的考验,没通过就只能怪他命不好吧?” “……” 一众勋贵说来说去,都能找到理由,这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是真得没法再真了。 因此,说到后来,声音又慢慢地小下去了,言语间,甚至都有人充满了绝望。 徐弘基这边,仔细地看了两遍邸报之后,这才缓缓地放下了邸报。 “爹,怎么样?”他儿子徐文爵一见,连忙带着期望之色问道。 老谋深算莫过于他爹,要还能想出主意的,就只能是他爹了。 听到他这话,其他人也立刻闻声看向徐弘基,一个个都是可怜巴巴地,就寄希望于徐弘基能给他们一个主意,一点信心。 此时的徐弘基,脸色阴沉,看着在座的这些人,缓缓地说道:“其实,在老夫看来,不必过于担心!”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一喜,连忙问了起来。 “啊这,此话怎讲?” “就知道公爷有主见,还请公爷说给我们听听?” “难不成公爷发现,这邸报是假的?” “……” 听到他们的问话,徐弘基先伸手示意了下,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才接着说道:“邸报是不可能假的,而老夫所言,也是有老夫的道理,你们且听听!” “公爷请说!”议事堂的勋贵一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应道。 徐弘基并没有立刻说话,似乎是理了下头绪,然后才开始说话道:“你们看,大明开国这么多年来,也就这一次,太祖皇帝有显灵过了。其他时间,太祖皇帝并没有显灵。可你要说,有亡国之兆的话,当初土木堡之变,是不是也有可能。可是,为何太祖皇帝当初并没有显灵呢?” 大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第四次北伐,二十万精锐大军于土木堡全军覆没,连明英宗自己也被蒙古鞑子俘虏。这一次事件,确实是惊天之变,有亡国之危。 不过对于徐弘基的说法,底下的勋贵还是能想到理由的。 “不是没事么?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不就站出来了,说不定就是太祖皇帝托梦给他了呢!” “也有可能,那个时候太祖皇帝正在闭关修仙,所以没有显灵呢!” “该是太祖皇帝算到了我们大明肯定没事吧?” “……” 对于他们的七嘴八舌,徐弘基一伸手阻止了他们继续说话,然后对他们说道:“不管怎么样,反正都没有像这一次一样,在人前显圣。再观历朝历代,也没有这样的例子。因此,老夫以为,太祖皇帝要人前显圣的话,可能并不容易!或者说,不是非常非常重大的事情,他老人家也不会人前显圣!” 顿了顿,他又解释道:“这一次,是关系到曲阜孔家,孔圣之后,天下读书人都会闹,这个事情,也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因此,太祖皇帝和孔圣才会一起显灵。一般的事情,太祖皇帝才懒得管,或者说,不会付出显灵的代价!要不然,太祖皇帝可以经常显灵了,对不对?” 徐弘基问完之后,大堂内的勋贵,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过了一会之后,才算有了回应。 “我看公爷说得在理!” “没错,太祖皇帝真要容易显灵的话,咱们大明朝两百七十六年了,有过多少是是非非,太祖皇帝早该显灵好多次了!” “对对对,我们做得这点点事情,压根就不值得太祖皇帝操心,太祖皇帝不会显灵的!” “……” 人在绝境的时候,最容易一厢情愿了。哪怕他们想到了另外的解释,就是不利于他们的那些,他们也会压下不说,宁可去相信那些有利于他们的解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02 为大明贺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会在6:32更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徐弘基,躺在躺椅上,正在看那份邸报。 一直以来,他们勋贵压根就不关心京师朝堂上的事情,因此,也根本就不会在意邸报。 不过这一次,徐弘基是真得非常认真地在读邸报了,一如后世的小学生,听老师的话,最是认真地看书一样。 其他勋贵等不及他看完,一个个发愁了。 “唉,这可怎么办好啊?” “是啊,谁能想到,太祖皇帝他老人家,竟然还会管人间的事情,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可不是,当神仙逍遥自在不好么?还操心啥!也没见其他皇帝显灵啊,难不成就太祖皇帝成仙了?” “那可不一定,太祖皇帝之丰功伟绩,是其他人能比的么?要说我们大明朝皇帝能成仙的,那太祖皇帝肯定是头一个啊!” “可是……可是靖难时候,太祖皇帝为什么不显灵救救建文帝呢?如今就要显灵了?” “有可能是那个时候太祖皇帝刚成仙,道行还不够吧?也可能是太祖皇帝发现成祖皇帝才是最合适当皇帝的吧?又或者是,靖难是太祖皇帝给建文帝的考验,没通过就只能怪他命不好吧?” “……” 一众勋贵说来说去,都能找到理由,这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是真得没法再真了。 因此,说到后来,声音又慢慢地小下去了,言语间,甚至都有人充满了绝望。 徐弘基这边,仔细地看了两遍邸报之后,这才缓缓地放下了邸报。 “爹,怎么样?”他儿子徐文爵一见,连忙带着期望之色问道。 老谋深算莫过于他爹,要还能想出主意的,就只能是他爹了。 听到他这话,其他人也立刻闻声看向徐弘基,一个个都是可怜巴巴地,就寄希望于徐弘基能给他们一个主意,一点信心。 此时的徐弘基,脸色阴沉,看着在座的这些人,缓缓地说道:“其实,在老夫看来,不必过于担心!”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一喜,连忙问了起来。 “啊这,此话怎讲?” “就知道公爷有主见,还请公爷说给我们听听?” “难不成公爷发现,这邸报是假的?” “……” 听到他们的问话,徐弘基先伸手示意了下,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才接着说道:“邸报是不可能假的,而老夫所言,也是有老夫的道理,你们且听听!” “公爷请说!”议事堂的勋贵一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应道。 徐弘基并没有立刻说话,似乎是理了下头绪,然后才开始说话道:“你们看,大明开国这么多年来,也就这一次,太祖皇帝有显灵过了。其他时间,太祖皇帝并没有显灵。可你要说,有亡国之兆的话,当初土木堡之变,是不是也有可能。可是,为何太祖皇帝当初并没有显灵呢?” 大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第四次北伐,二十万精锐大军于土木堡全军覆没,连明英宗自己也被蒙古鞑子俘虏。这一次事件,确实是惊天之变,有亡国之危。 不过对于徐弘基的说法,底下的勋贵还是能想到理由的。 “不是没事么?当时的兵部尚书于谦不就站出来了,说不定就是太祖皇帝托梦给他了呢!” “也有可能,那个时候太祖皇帝正在闭关修仙,所以没有显灵呢!” “该是太祖皇帝算到了我们大明肯定没事吧?” “……” 对于他们的七嘴八舌,徐弘基一伸手阻止了他们继续说话,然后对他们说道:“不管怎么样,反正都没有像这一次一样,在人前显圣。再观历朝历代,也没有这样的例子。因此,老夫以为,太祖皇帝要人前显圣的话,可能并不容易!或者说,不是非常非常重大的事情,他老人家也不会人前显圣!” 顿了顿,他又解释道:“这一次,是关系到曲阜孔家,孔圣之后,天下读书人都会闹,这个事情,也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因此,太祖皇帝和孔圣才会一起显灵。一般的事情,太祖皇帝才懒得管,或者说,不会付出显灵的代价!要不然,太祖皇帝可以经常显灵了,对不对?” 徐弘基问完之后,大堂内的勋贵,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过了一会之后,才算有了回应。 “我看公爷说得在理!” 谷孍</span>  “没错,太祖皇帝真要容易显灵的话,咱们大明朝两百七十六年了,有过多少是是非非,太祖皇帝早该显灵好多次了!” “对对对,我们做得这点点事情,压根就不值得太祖皇帝操心,太祖皇帝不会显灵的!” “……” 人在绝境的时候,最容易一厢情愿了。哪怕他们想到了另外的解释,就是不利于他们的那些,他们也会压下不说,宁可去相信那些有利于他们的解释。 大堂内的气氛,因为徐弘基的这一番解释,终于乐观了一些。 徐弘基看自己终于鼓起了他们这些人的士气,便又伸手示意了一下,让他们安静下来。 随后,他表情严肃地说道:“如今这关口,我们实在不宜和厂卫再冲突了,大势不在我们这边了。那些隐户什么的,该放就放吧!要不然,那些厂卫是真得不会有顾忌,说不定能接着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乱来。到时候,就算他们最终被收拾,我们也会先倒霉的!” 在座的这些勋贵一听,一个个都是点头附和。只是能看出,让他们把隐户给吐出来,也还都是肉疼的。 “对我们来说,最为要紧的,还是粮田,这是根本!”徐弘基接着往下说道,“不过好在朝廷手中已经没有江南的田亩账册,这是一笔糊涂账,我们可以据理力争!” 田亩账册,就是他们派人毁去的,这不,他紧接着交代道:“那股海贼,不能再让他们活了,灭了他们之后,这事就算稳妥了。我们各家记得,最后的粮田上,是不能再退让了。要不然,就真得愧对祖宗留下的基业了!” 古代的粮田,就犹如后世的宅子,是最为重要的固定资产,也是最看重的固定资产。 后世的人,一说起来,就会问有没有房啊,有几套房啊之类的。古代人也是一样,一说起来,便是家有粮田多少啊! 此时,听到徐弘基这么交代,这些勋贵一个个都是点头称是。 要是有可能,他们是真不想自己的隐户被朝廷给清理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隐户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奴隶,任由他们剥削的。 可如今,太祖皇帝显灵,还交代了杀气腾腾的话,多少都要退让一步,这隐户的事情,就只能算是割肉了。 这些勋贵,商量好了之后,便各自行事了。 而文官这边,也都是愁啊!特别是为了曲阜孔家,闹得凶的那些,更是担心。 别的不说,光是那些去贡院闹事的文人,基本上都是有功名的,虽然不及他们这些文官,可皇帝一次就把那一千多个文人都给斩立决了。 这个杀气腾腾的结果,由不得他们不怕! 怎么办好? 这是这些闹事文人眼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还真别说,文人的脑子,就是比较聪明的。 想来想去之后,还真被他们想出了一个主意。 曲阜孔家为什么要闹? 一千多的文人为什么要堵贡院? 归根到底,就是皇上所创立的科学啊!对了,如今在邸报上已经写了,改称为格物学了! 眼下的结果,是皇上这边大获全胜。如果说,这个时候赶紧去拍皇帝马屁,让皇上开心一些,说不定对南京这边的事情,就不会计较了! 这么想着,这些文人便立刻开始动笔了。纷纷写奏章,开始罗列格物学给大明百姓带来的好处,从各个方面对格物学变了花样的夸,哭着喊着,要求格物学也加入科举,让天下读书人都能学到格物学。 总之,要想逃过这一劫,使劲地拥护格物学,成为当今天子的粉丝,那总不可能当今天子还要对他们喊打喊杀吧? 至于之前那么为曲阜孔家喊冤,这态度转变之快,那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脸皮,哪有命来得重要!再说了,官场上混久了,脸皮都是足够厚的,怕什么? 就这么的,一份份拥护格物学的奏章,那是大张旗鼓地发往京师,就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有人带头,其他人自然能想明白其中关键,一个个跟进。就仿佛江南这边,一下变成了格物学的发源地一样了。 马士英这边,也算是开心了。整顿地方的第二阶段,清查隐户的事情,突然之间就变得格外顺利。通政司那边的宣传,也再没有人捣乱,围观的人多了,也是纷纷叫好。 不过,马士英对于第三阶段的整顿地方,还是有所疑虑。他还是有点不敢让厂卫那么干,便把南京这边的情况,写了密奏之后,加急送往京师,请示皇帝该怎么做好!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03 对策 抄了曲阜孔家,最直接受益的,就是东江镇的重建。或许也有太祖皇帝显灵的因素,这东江镇的重建,无比的顺利。 吴三桂所部骑军,还有郑芝龙的战船,都在登州聚集,就等天气允许之后,就横渡大海,正式开始发起东江战役。 做完这些事情,崇祯皇帝也算是放心了不少。辽东建虏那边,算是东西夹击,重新恢复天启年间的态势了。 等整顿了地方之后,估计差不多就可以收拾辽东建虏,光复辽东,再去收拾一番朝鲜这个叛徒! 而要整顿地方,那么最为关键的,还是应天府那边的整顿。 他正在想着呢,马士英的密奏就到了。当然,东厂提督王德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的密奏,也就是前后脚的关系到了。 从他们三人的密奏上,崇祯皇帝算是从三个角度了解了南京那边发生的事情。 对此,他很是欣喜,非常高兴那个视频所起到的作用,便给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刘伟超一接通视频,便笑着问道:“怎么了,是不是马上就是你上辈子吊死的日子,想和我唠唠了?”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无语。 对于在原本的历史上,国破家灭,杀妻女,上吊自尽的这一天,他当然是非常介意,并且也和刘伟超感慨过。 不过这段时间因为视频的原因,以至于诸事顺利,让他一下忘记了这事。 此时,听刘伟超提起来,他才想起来,按照刘伟超提供的资料,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他在景山上吊自尽,临死之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自己的遗言,崇祯皇帝是记得清清楚楚。 被刘伟超这么一提醒,他的好心情一下就没了。 表情严肃起来,对刘伟超说道:“是的,大明忠烈博物馆和纪念碑,朕就定于这一日由朕去揭幕,祭奠为大明而死的忠烈!” 有一句话没说,就是也祭奠下原本那个历史上的自己和大明社稷江山! 此时此刻,他比平时更加感觉到,忠臣良将的可贵! 看到他这样子,刘伟超感觉自己有点失言了,便连忙转移话题道:“那个,我给你一个建议,来点小钱的渠道!” 果然,崇祯皇帝一听,顿时眼睛一亮,立刻问道:“什么来钱的渠道?快说说!” 他直接就忽略了刘伟超所说得“小”字,对他来说,只要来钱,他都欢喜。哪怕如今的他,其实刚刚吃饱,不差钱,但是,也还是在意来钱多少。 因为他知道,国家这么大,要做得事情非常多,花钱必然如流水,钱财再多都是不够花的。特别是如今需要休养生息,百废待兴阶段。 刘伟超见自己果然转移了崇祯皇帝的注意力,便笑着说道:“你刚才说到博物馆,我就想起来了,你皇宫里应该有不少宝物吧?还有,你之前查抄了曲阜孔家,应该也有不少宝物吧,比如古玩字画的。这些东西,你也可以建个博物馆存放,然后对大明百姓开放,收取门票。一来让人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有点门票收入,维持博物馆的运行之类。” 古代这会,那是没有博物馆的。好东西,都是各家珍藏,最多是邀请好友之类的观赏一二而已。 不过崇祯皇帝在之前的时候,因为要修建大明忠烈博物馆时,已经接受了博物馆的概念,此时再听,稍微沉吟了一下,便点点头说道:“也是,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摆出来赚点钱!” 换了别的皇帝的话,听到是这,可能就算了,藏着自己欣赏,不更显自己的富有四海? 但是,崇祯皇帝是穷怕了的,他的想法就和一般人不一样了,放在皇宫里,那也是放;放在博物馆里,同样是放,还能收钱,为什么就不要这个钱? 于是,他就把这个事情记在了心里。 随后,崇祯皇帝赶紧给刘伟超说正事,免得聊着聊着就不知道聊到哪里去了:“朕刚接到了南京那边的密奏,没想到我们的那个视频效果,竟然还有额外的收益!” “哦?”刘伟超听了,当即一笑道,“呵呵,那是肯定的了!” 谷上</span>  这都能想象得到的,太祖皇帝显灵啊,还有孔子显灵,对于古代人来说,会有多大的震撼! 崇祯皇帝也跟着一笑,随后继续说道:“马士英禀告,说邸报到了南京之后,那边原本闹得正凶,突然就偃旗息鼓了,然后整顿地方,清查隐户的事情就变得格外顺利起来,只是还有一个难题,他不敢做主,就来问朕的意思了。” “哦,是啥?”刘伟超一听,有点好奇地问道。 崇祯皇帝听了,就给他介绍道:“应天府那边存放的田亩账册失火烧没了,然后朕从京师那边派了锦衣卫押解田亩账册去南京,结果在长江上遭遇劫匪,人被杀,船也沉了长江。也就是说,如今江南那边的田亩账册没了,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说到这里,他就有点恼怒了。这个事情,明摆着就是江南的士绅干的,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何人所为? 因此,崇祯皇帝的声音都提高了一点,继续说道:“按照王德化和李若链的建议,是直接给地方乡绅算多少田地就多少田地,朝廷说了算!” 顿了顿,他想了下,还是把马士英的顾虑说出来道:“但马士英认为,粮田乃是百姓之命根子,如若如此霸道行事,就算有军队镇压,没有激起民变,可地方上也肯定会对朝廷离心离德,不是良策!”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便问刘伟超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们那个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历史经验可以供朕参考的?” 刘伟超从崇祯皇帝刚才的说话语气中,已经听出,其实他对厂卫的建议,是有点意动的。 不过他应该也知道,马士英的顾虑确实也要考虑下,因此就来问自己了。 要说这后世的经验,那当然是有的,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了。不过这个经验,可不适合崇祯那个时候。 但是,毕竟影视剧看多了,论坛也逛多了,针对崇祯皇帝这个情况,还真别说,刘伟超一下就想到了几个对策。 于是,他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办法倒是有几个,看你想用哪个了!” 崇祯皇帝这边,至少他自己,那是一个办法都想不出来,结果没想到,刘伟超这边却有几个办法,让他很是惊喜,便立刻催促道:“快快道来!” 刘伟超听了,便微笑着对他说道:“第一,不是没有田亩账册核对了么?那你就说宫里还有,然后,你自己编一份,你说多少就是多少,然后以此办理,他们能说啥?这叫死无对证!”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心中一喜。其实,这个方法,和厂卫那边的建议是差不多的。只是不同的是,厂卫是蛮干,但这个法子至少有个名头。 当然了,你要说这个方法能不能服众,地方上当然是不会服的。到时候肯定也会说这个账册有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伪造这个田亩账册,工作量非常大,毕竟涉及江南那边那么多百姓,包括姓名、户数,田亩等等,你要瞎编的话,估计会有非常多的破绽。张三李四的,朝廷这边那知道什么地方有谁谁谁的。 因此,这个对策,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实际操作上却是很难。 再说了,这个事情需要大量的人手,也难保消息会泄露出去,等到那时候,也有损朝廷威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其这样,还不如厂卫那般,明摆着来就是,至少不虚伪。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从高兴之中冷静了下来,便问刘伟超道:“那还有呢?” 问话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很抱什么希望了。毕竟这个事情本身就难,再看这第一个办法也只是理论上可以而已。 刘伟超从崇祯皇帝的脸色上,就看出来他对自己的第一个提议并不满意,心中不由得暗赞:以前的崇祯皇帝,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而如今的崇祯皇帝,已经学会独立思考,有长进了啊! 这么想着,他便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记得你那个时候,有功名的人,应该都是优免赋税劳役,而不是无限制的吧?” “那是当然!”崇祯皇帝一听,想也不想,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如果只要有功名的人,就免所有的赋税劳役,那朝廷哪来的赋税,要喝西北风了! 他正想着这点,忽然,心中一动,有点猜到刘伟超是想说什么了。 果然,刘伟超看到他的表情,也知道他想到了什么,便微笑着说道:“可以啊,我都不用说,你就想到了对不对?”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04 根源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一笑说道:“不不不,还是你说吧,朕听着!” 万一说错了呢,朕是皇帝,总要点脸面的吧? 刘伟超一听,也不坚持,便对他说道:“我是这么想的,具体资料没有查,你看这样可以不?”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表情稍微认真了点道:“你明朝的官绅,田地应该有优免限额的吧?这么一来,你可以根据他们交税的情况,反向来确定他们一共是多少粮田!” 刘伟超说着,自己都先笑了下,有点阴的样子,继续说道:“至于其他的,那就肯定不是他们的了,那就属于无主之田,可以收归官有吧?他们还能闹不成?怎么闹?” “吃个哑巴亏?”崇祯皇帝听到这里,顿时大喜地说道,“妙啊!” 刘伟超听了,呵呵一笑,不过还是提醒崇祯皇帝道:“不管怎么样,你手中有军权,这是前提。要不然,你再有理都没用!” “这倒也是!”崇祯皇帝听了,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刘伟超见他点头,又再提醒他道:“我这个只是根据印象想的,如果你真想这么做的话,最好是先查资料,看看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另外注意,消息最好不要先走漏,要不然可能会有不必要的波折!” 崇祯皇帝一听,便严肃了起来,认真地回答道:“好,朕知道了。此事朕就让司礼监去做,亲自坐镇!” 相对外廷的文官来说,他更信任内廷。 刘伟超见了,便微笑了下说道:“好,那这样吧,我也给你查查资料看,回头我们两人再碰头一下!” “好,那就一言为定!”崇祯皇帝心中急着去做这个事情,便对刘伟超道,“朕就先挂断了?” “挂吧,挂吧!”刘伟超听了,自然不会有意见,主动挂断了电话。 随后,他想了下,就开始上网查资料。 结果没想到,查到后来,刘伟超的表情就变得很严肃了。他没想到,这个优免的事情,竟然牵扯如此之广。甚至可以说,大明朝的灭亡,都和这个有关系! 感觉到事关重大,刘伟超便没有着急地下定论,开始继续查资料,消化吸收查到的信息。 …………………… 崇祯皇帝这边,也是立刻传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严肃地交代他,让他把有关官绅优免的资料都给他找来,并且还要近些年江南南边交税的资料。 他亲自坐镇,盯着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率领他们手下的内侍干这个活。 除此之外,也传旨给外廷,询问有关大明忠烈博物馆和纪念碑的事情,勒令必须在三月十七之前准备完毕。三月十八日,他要亲率文武百官祭奠大明忠烈。 两天之后,崇祯皇帝便给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只是一接通,他便表情严肃地说道:“朕彻底梳理了官绅优免的事情,发现其中有很大的出入。” 听到这话,刘伟超一点都不意外,点点头问道:“是不是发现优免和赋税差距很大?”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一惊,随后点头,表情非常严肃地说道:“正是,你那边有什么消息么?” 他从登基以来,天下局势糜烂,只能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压根就不会有机会让他去梳理整个王朝的方方面面。因此,很多事情,他不去专门查,就压根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如今看似一个普通的官绅优免事情,真得一查,结果却发现里面有了不得的东西。 刘伟超听了,表情同样严肃地说道:“我确实查到了一些资料,从我收集到的信息看,官绅优免,从大明开国以来,一直是有变动。确切地说,就是优免的限额和范围在扩大。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其实还好,但是,到明末,不要介意,习惯了这个词,就已经彻底烂了,不再是优免限额,而是优免无额了。” 崇祯皇帝此时的心思,压根不在“明末”这个词上面,表情严峻地点头道:“朕发现江南士绅,几乎没多少交税的,而交税的大头,反而是没有多少钱粮的平头百姓!你这么一说,那就对上了!” 随后,两人就开始核对双方掌握的消息。 官绅优免,不管哪个朝代,都是有的,体现了官绅的特权。 在大明开国之初,有关官绅优免的规定是:京官之家除税粮及里甲正役外,优免一应杂泛差役;外官按品递减。 这是什么意思呢? 谷綆</span>  就是说,所有的官绅,都要交粮田的税收和服里甲正役,除了这两样之外,其他杂役,京官免除,不在京师的官员,就按照官员的品级递减。 大明朝一共分为三大徭役,分别是里甲、杂泛、均徭。 里甲之役以户计,以邻近的110户为1里,从中推丁多田多的10户轮流充当里长,余100户分10甲,每甲10户,轮流充当甲首。每年由里长1人率领10甲的甲首应役,称“当年”。 这个里甲之役,其实有点类似后世的保长,或者村长之类的,一般是有钱人当的,贫困户可以免除。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开国的时候,就连京官都不能免除这个里甲正役的原因。 里长对上级官府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统计本里人户丁产的消长变化,监督人户生产事宜,调理里内民刑纠纷,按理来说,算是一个不在编的地方官,应该是人人都抢的。 但是实际上呢,却是人人畏惧的徭役。这一点,越到后来就越明显。 为什么? 因为官府不直接对普通百姓的话,所有的税赋徭役之类,都是找里长的。如果这个里里面,有人口流动,搬去了别的地方,或者干脆逃了之类,总之各种原因,里长没法完成官府交代的事情,那就要坐牢的,怎么办? 就只能自己填补亏空,要钱要粮,自己垫上;要人则自己出人; 如果只是偶尔这样的话,那就还好,撑下说不定能撑过去。然而,到了大明中后期的时候,这就是常态。往往是谁当里长,谁就要家破人亡的那种,谁受得了? 三大杂役里面的均徭,是把门子、皂隶、库子、斗级、马夫、膳夫、弓兵、铺兵、防夫、仓夫等经常性的、比较繁重的差役分割出来,按照丁粮(或丁田)多少,另行编佥的一种劳役。 还有其他不是经常性的劳役,就是杂泛了。 在大明开国之初,官绅的特权体现,并不算是很明显。毕竟粮田要交税,里甲正役也要服;也就均瑶和杂泛能减免一部分而已。 对此,官绅当然不愿意了,就经常倒腾这个事情。 一开始的时候,是从规定的限额想办法,就是扩大这个额度。 比如弘治十七年重申旧制,现任方面官员(布政使等)之家免十丁,知府免八丁,同知以下至知县等官免三丁,八品以下至杂职、省祭、听选等官及监生、举人、生员、吏典之家俱免二丁。 但到了嘉靖万历年间的时候,改为了按照田产来算了。什么意思呢? 就是官绅的一部分粮田全免,在这部分额度之外的粮田才承担均瑶、杂泛,这个称之为承役之田。 就这,官绅还非常不满意,并且曲解法令。这种事情,上到首辅,下到秀才,都这么干。说应该连均瑶和杂泛都免了。 就这么的,由部分优免变成了全免。 那官绅免去的税赋劳役,不能就凭空消失了,只能由不是官绅的那部分人去承担了! 这个只是一种大概的说法,事实上,有关官绅优免这一块,从大明开国之初就开始反复,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官绅为了偷税漏税不交税,那是想出了无数的办法。这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诡寄、花分、寄庄、投献、赖粮这五种方式。 诡寄,系指官绅族人、姻亲、门生、故旧以及庶民将田土假捏伪券,非法隐寄于官户之下,以为“避役之窟”。他们避役了,那这役还是要有人去服的啊,因此就差中户,差小户,差朋户,甚则差无产之户去服役了! 这种在明末时候,特别盛行。就连张居正一力改革之时,他让家里去清查时,都发现了这种情况的存在:本户依制优免粮74石,而诡寄优免者则竟达500石之多。张居正肯定不会同意,但是他家里人会以他的名头这么做。 花分,系指采用违法手段将一户划分为若干子户,用以逃避重役。之所以有这花招,是大明有一段时间规定了,重役承担者所应拥有的田地亩数多寡来划分,同时规定田土无多的细户不予征派。所以官宦巨富的粮田最多,他们就开始采用这个花分对策了。 寄庄”,即在外县购置田庄。对于官绅来说,寄庄是捞取双重优免的手段。 投献,就是把自己的粮田托名到官绅名下,以此躲避繁重的税收劳役;这其中,还有主动和被动一说。 还有最后的赖粮,就很好理解了,官绅喊着天灾人祸,钱粮交不上啊,就赖粮;拖个几年,有官员上奏说百姓多苦,皇恩浩荡,应该免去拖欠的粮食。就这么的,把官绅拖欠的粮食也给免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05 朕看行 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这么一对彼此的信息之后,不由得感慨道:“朕今日算是见识到了,朕当年的遗言,还真是没说错!” 官绅这五花八门的偷税漏税和免税方法,司礼监这边并没有多少资料;反而是刘伟超这边,根据历代文献记载,汇总起来的,说给崇祯皇帝听,他才算是有所了解。 而他所说得遗言,就是指原本历史上那“诸臣误朕”,明白了这些官绅的所作所为之后,他想起了这句话,就感觉真是被他说对了!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又接着说道:“没想到因为马士英这个奏章,由此揭开了这么多的恶事!” 刘伟超见了,点点头,不过没有说话。 “你说,朕怎么办好?”崇祯皇帝皱着眉头,担忧地说道,“这次江南的事情,朕可以按照你给的法子,反过来收拾他们一顿。可是,朕是怕了,就凭他们五花八门的这种法子,指不定过几年就又会开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教教朕么?” 就目前的事情来说,确实可以按照刘伟超所说,就根据地方上缴税的记录,反过来确定官绅有多少优免和该交赋税的田地,其他都收归官有,狠狠地赚一笔。 可是,官绅的没底线,还真得有点打击到崇祯皇帝了。他就怕没几年,地方上就又开始作妖,把赋税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去,从而又埋下动乱根源。 崇祯皇帝最关心什么? 他最关心的就是祖宗留下的社稷江山,这江山不稳的根源,已经被他发现,很自然的,不解决的话,就是茶饭不思了! 看到崇祯皇帝的这个样子,刘伟超便对他说道:“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很快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做法是直接废除了官绅优免,除了官绅本人可以免役之外,其他一概不免,和普通百姓一样,要交税,也要服役!” 崇祯皇帝听了,顿时一惊道:“这也可以?” 对他来说,或者对大明朝的人来说,官绅优免,算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了,毕竟几百年来就是这样,是一种常识来的。 此时,崇祯皇帝在一惊之后,便带了一点兴奋,不等刘伟超说话,便马上接着说道:“既然连建虏都可以这么做,那朕也可以!” 刘伟超听了,并没有微笑附和,而是表情严肃地提醒道:“满清的这个做法,并不包括他们本身,也就是旗人不在此例!甚至可以说,旗人享受到的权力,比起你这时候的官绅还要大!”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傻眼。 他又不傻,自然明白,建虏统治天下的根基是旗人,因此他们才有这个本钱去做这个事情,和他这边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了。 崇祯皇帝正在发愣呢,就听刘伟超又接着对他说道:“而且,满清的这个措施,当初也只是在河南一省执行,他们当时出这个政策的皇帝死了之后,这个措施也就废了!” “……”崇祯皇帝听到他说话,刚回过神来呢,就又愣住了。 刘伟超的这个言外之意,不外乎说,就连建虏这种依靠旗人统治天下的情况下,都无法废除官绅优免! 在愣神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回过神来,就变得非常沮丧道:“难不成这是死结,压根无法解决的了?” 刚说完,他忽然回过神来,脸上立刻出现了一丝期待,赶紧问刘伟超道:“对了,你那个时候是怎么做的?有没有解决?” 刘伟超听了,不由得一笑,摇摇头说道:“我这个时代,土地全归国家所有,农业税都已经废除,也不存在劳役,都是国家出钱,和你那个时候有本质的区别!”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又是无语了。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刘伟超之前好像和他说过,那个时候已经废除田赋了!后世科技的发达,商业的发达,都让国家有很多很多钱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有点沮丧,有点丧气地对刘伟超说道:“那朕该怎么办,难不成就眼睁睁地看着多少年又一个轮回?” 发现了事情的根源,却没法解决,让他感到很是无力。 可谁知,刘伟超听了之后,却是微微一笑道:“这两天我一直在想这个事情,给你想出了一个办法,你可以听听,看看是不是有用,或者说适合你那个时候用?” 谷礷</span>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大喜,连忙对他说道:“肯定有用,肯定有用的,快快道来,朕就知道,你最聪明了!” “……”刘伟超听得无语,这个狗皇帝,要不要这样拍马屁啊,皇帝的尊严呢? 心中虽然这么想着,他其实还是很受用,这不,马上就回答崇祯皇帝道:“万历时期张居正不是实施了一条鞭法么?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折算成银子。既然这样,我感觉你是不是可以这样做……” “怎么做?”崇祯皇帝听了,带着期待之色,连忙追问道。 刘伟超感觉到他的急迫,便马上回答道:“就是废除官绅优免,但是根据官绅优免之前的限额,折算成银子,以俸禄的形式发给他们。如此一来,你们大明朝就是人人都要交税服役,谁都没法逃避。不过因为可以交钱抵扣税收劳役,那官员的这部分优免限额内的,就等于是朝廷发下去给他们免除了。”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激动,不过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在想着这个提议。显然,他已经过了刘伟超一说什么,就和应声虫一样“好啊好啊”的阶段了。 刘伟超看他的样子,也不打扰他,让他自己去想。一直到他感觉差不多了,才补充解释道:“虽然说朝廷发放的俸禄会一下增加很多。但是,这部分增加的俸禄,其实可以理解为税收提前收取之后的发放。这么做的一个最大好处,就能解决官绅在限免额度之外想办法去偷税漏税和避税!” “对官绅来说,朝廷从法理上给他们的优待,并没有减少,只是以另外一种形势体现了而已!” 刘伟超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官绅优免限额之外的滥免,也有不少官员是看到其中的害处,也有规范过,或者表示过忧虑。 其中一个,让他看了都有点意外,这个人,就是水太凉钱谦益。 他在给苏州知府的信札中愤慨地说,滥免之弊“名色错列,朱紫混淆”,遂致“领差之中户、下户艰难跋涉,破家荡产,甚且以身命偿之,而富家巨室,上不应公家之急,下不惜闾阎之穷,安享铜山金穴之利,恣行敲骨吸髓之恶,役法从此大坏,民生从此日蹙,而不平之极,焚抢劫掠之祸亦从此而酝酿决裂,再不惧哉!” 由此也知,官绅中还是有一部分明智之士的,在律法范围内做出革新的话,也能得到支持。 刘伟超正在想着时,崇祯皇帝显然已经经过考虑,带着欣喜之色说道:“朕看行!” 说完之后,感觉说得话太短,不足以表达他心中的高兴,便马上接着说道:“朕刚才想了下,如果朕是那些黑心的官绅,如果这条国策推行下去的话会怎么做?想了半天,想不出来还能占什么便宜。所以,朕觉得,此法甚妙,甚妙也!” 顿了顿,他忽然又补充了一句道:“比建虏那狗屁之法要好多了!” “……”刘伟超听了,不由得无语了一会,随后,他并没有露出满意的笑容,反而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也不要那么夸张,任何政策,肯定都有好有坏,特别是你这种推行全国的政策,肯定也有或大或少的问题!要解决的细节,还有很多!” “……”崇祯皇帝一听,稍微愣了下。 随后,他有点不服气地问道:“那你说来给朕听听!” 刘伟超听了,便马上回答道:“第一,俸禄是按月发放吧,税收劳役这些是一年多少次?那么你怎么计算平衡?” 不等崇祯皇帝回答,他又紧接着说道:“第二,我估计按照这种法子的话,会造成大明朝上上下下一切都朝钱看!这一点,你必须要注意。这种风气,会引发官绅的贪腐,都掉钱眼里。” 崇祯皇帝听得哑然,这些细节,他是没有想到的。 于是,他连忙问道:“你既然已经想到,是不是已经想到了对策?” 崇祯皇帝感觉,还是刘伟超想的多一些,索性就直接问了。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微笑了一下说道:“当然,我其实也是吹毛求疵而已,比如说这第一点,你大方一点也行啊,不要斤斤计较,算是高薪养廉的一种。” 有关高薪养廉的事情,他以前的时候曾经说过,就大明朝官员的俸禄,实在是太低了。 崇祯皇帝当然也表示同意,并且已经发布过旨意,说是要给官员加俸禄的。 此时听到刘伟超的话之后,他点点头并马上问道:“那第二个问题呢?”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06 典型 刘伟超听了,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道:“其实吧,这个事情,历朝历代都有,没法杜绝的。不管是什么制度,都是一样,最多是轻一点,还是重一些的区别。”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道:“根据我看到的历史资料,好像说洪武年间,贪腐就很少。总之,严厉打击贪腐,做好之前的措施,也只能这样了?” 事实上,就连洪武年间,朱元璋规定贪腐60两银子的话,那都是要斩首的。这么严重的惩治腐败,可腐败依旧还是有的。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却是马上问道:“做好之前的措施,你是指哪些?” 贪腐的事情,他也知道不能避免,可是,该如何降低,他还是非常关心的。 你要说制度,大明朝的制度,其实已经是很严了。 文武官员的体系之外,还有监察体系,另外再加一个厂卫体系,这都是封建王朝预防贪官污吏的。 刘伟超听了崇祯皇帝的话,便马上回答道:“说点我个人的意见啊!我认为,社会风气非常重要。你那个大明忠烈的事情,要办得盛大一点,让人钦佩忠烈,以忠烈为楷模;还有海瑞那样的清官,也可以多拿出来学习学习,必要的话,可以在学堂上加以引导。另外,礼制逾制的那个,也要执法从严。有钱不能享受,必须要当官,或者取得某些荣誉才能有对应的享受,如此种种,我觉得会好很多!” 一个社会,一旦礼崩乐坏,那就意味着,如果不扭转这种局面,离王朝的更替就不远了。 大明中叶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就有越来越多的逾制事情发生。就后世的眼光来说,确实有很多规定不符合人性,可是,随着这逾制事情的普遍,男人穿妇衣,学妇态,招摇过市,以之为荣,留恋烟花之地,夺得魁首为傲,纸醉金迷,奢侈无数…… 如此种种,就是人心败坏,也意味着他们要有更多的金钱来供挥霍,贪腐也就更为普遍。 崇祯皇帝听了,表情严肃地点点头说道:“你说得对!之前的时候,是要早日平定内乱,让天下太平下来。这下一步,严肃礼制,收拾人心,便是重中之重。”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会有关防治贪官污吏,纠正社会风气的事情之后,便挂断了视频通讯。 崇祯皇帝依旧如同惯例一般,先是自己静静地思考了好久,甚至还拿出纸笔写了一些内容。 一直到最后,他便下旨传召中书舍人卢象观。 大明朝的中书舍人,分为内阁的中书科舍人、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内阁制敕房中书舍人5种,均为从七品。主要从事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除了内阁的中书舍人需要进士担任之外,其他中书舍人,并不一定要是进士担任的。 从中也可以看出,大明朝的中书舍人,其实是没什么权力的了。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近重臣。万一有看对眼,被重臣赏识而举荐的话,将来的仕途就会顺利很多。 崇祯皇帝下旨传召的卢象观,是卢象升的弟弟,崇祯十六年的进士,由崇祯皇帝点名,让他在内阁担任中书舍人,如今也差不多一年时间了。 对于卢象升,自从和刘伟超联系上,被刘伟超科普过之后,崇祯皇帝一直是有愧疚之心的。虽然之前的时候,他已经下旨给予了卢象升荣耀,并且厚抚了卢象升家属。 而对于这个卢象升的弟弟卢象观,崇祯皇帝也打听过他的事迹,知道他是誓死抗击建虏,最终殉国的。因此,就放在内阁这边就近观察。 如今,崇祯皇帝便决定要启用卢象观了。 卢象观这边,却是不知何事,接到旨意,便匆匆赶来见崇祯皇帝了。 对于他来说,面圣这种事情,并不稀罕。毕竟他在内阁当中书舍人,比起外面的文官,见崇祯皇帝的次数绝对是算多了。 可是,不是召见内阁辅臣,而是直接召见他这个小小的中书舍人,这还是第一次。 因此,卢象观带了一点激动和好奇,赶来觐见了。 礼毕之后,崇祯皇帝面带微笑,看着卢象观说道:“卿在内阁已经有一年了吧,如果朕交代卿单独负责一些事情,卿可能承担?” 根据刘伟超给他分享的原本历史上的信息,卢象观的能力并不是很突出,至少在兵事上就远不如卢象升。不止是兵败殉国,而是不知兵。想什么是什么,没有事先侦查,没有行军侦查等等。 也是这个原因,崇祯皇帝才没有一开始就直接提拔卢象观,而是先让他去内阁历练了一年。 此时,卢象观一听崇祯皇帝这话,顿时不由得惊喜交加。傻子都能听出来,皇上似乎是要提拔他了。 当今之世,任何重臣的赏识提拔,有能比过皇帝直接提拔么? 谷娵</span>  高兴之余,他反而冷静了下来,只是问道:“不知陛下要微臣去做什么事情?微臣……微臣怕做不好而坏事,就耽搁陛下的大事了!” 要是换了一般人,哪还管什么三七二十一,先答应下来就是。 因此,卢象观的回答,让崇祯皇帝也有点意外。 对于他的实话实说,崇祯皇帝在回过神来之后,反而有点赞赏,当即便对卢象观说道:“朕决定任卿为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负责筹备几天之后的祭奠忠烈大典。” 说到这里,他补充了下说道:“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八日,都将是最为隆重的公祭日。今年是头一回,卿可有信心安排此事?” 卢象观此时只是从七品的中书舍人,而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这是正五品的官职,从品级上来说,就等于是连升五品! 虽然说,崇祯皇帝干出这种破格提拔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类似这种夸张的破格提拔,却也只有崇祯十五年为多。之后,基本上就没见过了。 而之前破格提拔的那些文官武将,如今一个个都是崇祯朝的顶梁柱,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 如今,卢象观也将是下一个,哪怕破格提拔之后,他也只是正五品的官职,不算太高。但是,对于卢象观来说,那也是有些愣住了。 他才从政一年而已,就是正五品了,而且还是京官,又是实权,这不知道会羡慕死多少人! 并且,祭奠这种事情,其实都有历代礼法可依,并没有多难。只需要知道规格级别,那都是有现成的。 换句话就是说,崇祯皇帝这明显是要给他升官,告诉他,你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之一。 不用说,卢象观自然是激动万分,回过神来之后,便立刻大声回应道:“微臣领旨谢恩!” 崇祯皇帝见了,微微一笑,随后表情就严肃了起来,交代他道:“此次公祭,就以孙承宗、卢象升、邱民仰为首,朕亲自祭奠自从朕登基以来为大明尽忠之忠烈!” 孙承宗,可以说是满门忠烈,建虏陷高阳,孙承宗上下,全都不降,皆为大明死节! 卢象升,在大义之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视死如归,壮烈殉国! 邱民仰,松锦之战中,位次蓟辽总督的洪承畴,是为辽东巡抚,却和洪承畴形成了鲜明对比,誓死不降建虏,为国尽忠! 这三个人,就是三个崇祯朝的典型,崇祯皇帝考虑之后,便准备把他们竖为典型,以为天下之榜样! 此时,崇祯皇帝大概交代了一番之后,卢象观不由得非常激动,当即应承下来道:“陛下放心,微臣定然做好此事!” 这里面,可有他敬重的兄长。做好这个事情,不但是完成皇帝交代的事情,也是为他哥尽一份力,也为卢家扬名,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要做好这个事情。 对于他的反应,崇祯皇帝还是很满意的,交代完事情之后,便让他退下了。 按照大明朝的惯例,或者说,从隋朝之后,一般来说,四品以及四品以下官员,都是吏部任命的,皇帝很少会插手。 毕竟皇帝就一个人,天下官职那么多,越是低品级的就越多,要挑选合适的人再去任命,皇帝也没那个精力的。 不过,皇帝不插手不代表皇帝是不能插手,他任命卢象观为五品的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谁能说什么? 因为破格提拔品级太多么? 吏部尚书左懋第自己就是被崇祯皇帝在崇祯十五年的时候破格提拔的,还能说啥? 崇祯皇帝只是传了一份旨意之后,便又驾临司礼监,吩咐王承恩道:“这几天,把应天府、镇江府等南直隶长江以南的那些府的交税记录,都详细列出来,朕要发往南京!” 根据他和刘伟超商量的,不能直接就是废除官绅优免,而是先整顿了地方之后,再废除官绅优免。如今马士英那边正等着的,他要回个信。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自然不会瞒着王承恩。王承恩也知道事关重大,便立刻督促秉笔太监又开始忙了起来。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07 公祭日 大明朝的祭祀活动分为三等。 大祭曰天地、宗庙、社稷、陵寝; 中祭曰朝日、夕月、太岁、帝王、先师、先农、旗纛; 小祀曰后、妃、嫔、太子、王妃、公主及夫人,曰三皇,曰先医,曰五祀,曰司火,曰都城隍,曰东岳,曰京仓……。 根据崇祯皇帝的旨意,祭奠大明忠烈,是为中祭,位于旗纛之后。 这道旨意,顿时引发了朝野上下的议论,觉得这规格是不是过高了。 毕竟对大明忠烈的祭奠排名,竟然是在后、妃、嫔、太子、王妃、公主等等之前! 然而,对于这些议论,崇祯皇帝乾坤独断,直言大明忠烈配得上如此等级的祭奠。这个态度,让朝野上下都为之震惊! 这让他们感觉到,皇帝对大明忠烈的重视,算是顶天了! 三月十八这一天,就是皇帝钦定祭奠大明忠烈的日子。这一点,也让不少人觉得奇怪。 因为这一日,并不算是祭奠的好日子,可是,皇帝却不管这些,没有的商量,偏偏选定了这一日举行祭奠日。 当这一日到来的时候,崇祯皇帝亲率太子以及文武百官出紫禁城,至午门广场侧的大明忠烈纪念碑祭奠,随后再入大明忠烈纪念馆缅怀,耗时一个上午,非常地隆重。 这个祭奠日,还是每年都要举行,且是皇帝亲自祭奠; 如果皇帝不方便,则由太子领文武百官祭奠; 如果没有太子,则由大明首辅领文武百官祭奠; 祭奠这一日,任何官员不得无辜缺席,甚至不签到的话,也就是不于纠仪官处报名,则会被弹劾; 祭奠这一日,任何官员不得饮酒作乐,办喜庆、娱乐之事,否则严惩之;这一点,不但对京师官员有效,而且对全国官员都是如此规定。 祭奠这一日,全国军队皆下半旗,以示哀悼! …… 让所有人有点奇怪的是,这其中的一些举措,比如全国军队皆下半旗,以示哀悼这个,以前可是没有的。 总之,崇祯皇帝对于这祭奠大明忠烈的重视,真得远超他们的意外。 事后,也有流言传遍天下。 说皇帝身边的臣子发现,皇帝真得是非常哀伤,甚至一整天的情绪都不是很好!很多人都是诅咒发誓,说皇帝的这个态度,真得不是装出来的! 不用说,皇帝的这个态度,让绝大部分大明百姓都为之感动:得君如此尊重,虽死而无悔也! 他们当然不知道,崇祯皇帝的情绪确实是真的,但是,更多的,其实还是对另外一个时空的自己而哀伤。 想着这一日,面临绝望之际,送走三个儿子,杀了自己的女儿,逼死自己的老婆,而后自己也跑去了景山上吊自杀。甚至连上吊自杀的时候,都要以头发盖住自己的脸,无脸见祖宗……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要是心情还能好,那就怪了!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对为大明尽忠的这些忠烈,就感觉格外地珍惜,因此,也是真心实意地用这么高的规格来祭奠大明忠烈。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祖宗传下的江山社稷是排在第一位的,最为重要的。老婆孩子他们,并不会给大明的江山社稷带来多大的帮助,那只是他的亲人而已;而大明忠烈们,却是用他们的命在保他的江山社稷,因此,他把大明忠烈排在老婆孩子之前,也是理所当然之举。 在大明忠烈公祭日这一天,崇祯皇帝还下旨重申大明忠烈的抚恤,必须一文不少地交付,任何胆敢伸手大明忠烈的抚恤金,不管多少钱,皆是斩立决! 事后核查大明忠烈抚恤金的事情,也明旨交给礼部祠祭清吏司负责,也就是由新提拔的郎中卢象观负责。 另外,还下旨规定,在新修的大明免费学堂中,还设一座三公祠,里面供奉孙承宗、卢象升、邱民仰三座雕塑,学生犯错,皆罚跪三公祠。 大明忠烈,是为大明脊梁,忠君报国,流芳百世! 如此种种,让京师这边的风气顿时为之一变。特别是之前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还刚显灵过,就更是加快了京师风气的转变。 因为京师百姓相信,人要死了,那可真得是有神仙鬼魂的。而入大明忠烈堂,得朝廷祭奠,这规格之高,就算死了在地下,肯定也是很受用的。 并且就算断子绝孙了,可由国家祭奠,那可是与国长存的! 并且要是大明忠烈的话,现实的好处也是看得见的,抚恤之丰厚,就不用说了,地位都会不一样。 如此种种,京师中混吃等死之辈,被骂得最多的一句,就是让他们滚去参军,好歹有个战死疆场这个死法,死后还能受朝廷祭奠,不枉来人世一趟。 没办法,能当大明忠烈的一个最简单办法,就是为国征战而战死疆场。其他形势也有,但是不长江。 无形之中,前些年经常说得一句话,什么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嫁兵的,全都变成了是个男人就去当兵,要嫁就嫁给军人的说法。 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从崇祯皇帝重建京营开始,就已经慢慢地有了改观,一直到崇祯皇帝祭奠大明忠烈这事之后,便发生了质变。虽然是夸张了一点,不过大致上却是差不多的! 文贵武轻,似乎已经不再是那么明显了! 很自然的,这祭奠大明忠烈的事情,还有崇祯皇帝的几道旨意传开之后,各地的军队士气,顿时就一下暴涨。崇祯皇帝在军中的威望,也一下提高了非常之多。 这个时候,谁要是想鼓动军人造反,估计是脑子被门夹了! …………………… 在这个消息还在从京师这边往外扩散之时,江南这边,特别是南京城这边,已经在大动干戈了。 对于整顿地方的第三阶段,也就是重新丈量土地,马士英和东厂提督王德化以及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有不少的分歧,反对他们的蛮干。 按照王德化和李若琏的意思,有那些隐户提供的消息,大概上也知道,粮田大概是属于谁的,不属于谁的,就按照掌握的这个信息直接干了就是,谁要有意见的,他们厂卫搞定;谁敢煽动民变的,手里可都是有军队的,直接镇压,刚好又多了一批劳力! 但是马士英不同意,说他们是代表皇帝,不是代表强盗,要是这么蛮干的话,皇帝的威望会受损,这是臣子的罪过。 他这么把皇帝的名头摆出来,不管是王德化还是李若琏,就不敢硬来了。他们不怕得罪地方乡绅和勋贵,可是却不敢给皇帝抹黑。 另外,不管是军粮失火案,还是锦衣卫官船劫烧案,都没有头绪,让王德化和李若琏也有点烦躁。 虽然说,他们大概率猜到,肯定是江南这边的乡绅和勋贵干的,可是总不能把江南所有的乡绅和勋贵都抓了,严刑拷打。 一种憋屈在他们的心中,彼此见面时,气氛都有些不对了。 “你说吧,万岁爷交代的事情,该怎么做?”王德化就语气不善地问马士英道,“特别是南京这版,乃是整个江南整顿地方的重中之重,所有人都在看着。如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是主办官,倒是出个主意啊!” 事实上,能想的办法,都已经想过,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面对王德化的质问,马士英也有点心虚,只好便说道:“本官已经密奏皇上,说不定皇上会有好办法的,我们且等等!” 又是搬出皇帝来,让王德化想发火都发不出来。 他心中其实很明白,这种情况,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以强权压制,还能怎么办? 指鹿为马,他们说啥就是啥,他们不服,也得给憋着,就只有这么干了! 倒是边上的李若琏还冷静一点,之前一直不说话,看他们两人又说僵了,才开口说道:“那要不这样,上次假报军情,夸大贼势,以掩盖张献忠所部贼军突围的那些地方官,我们去抓了总没给皇上抹黑吧,严刑拷打之下,看看能不能查出什么蛛丝马迹?”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补充说道:“我就不信了,他们一起做出这等事情,背后会没有什么关联!” 马士英一听这个话,倒没什么一见。这个事情,是厂卫的事情,厂卫这么做,世人最多骂厂卫的凶残,不会牵扯到他和皇帝。 王德化听了之后,当即站起来说道:“这法子行,走吧,待这里得憋死,好歹有个出气的地方了!” 一听他这话,马士英便知道那几个地方官要倒霉了。 他站起来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呢,忽然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却是一名亲卫快步跑进来,向大堂上的几位禀告道:“京师来了一队锦衣卫,说是要见诸位大人!” 这肯定是皇帝的旨意到了,马士英等人一听,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都猜出来,这肯定是皇帝对于马士英的密奏有了回复。只是不知道,皇帝的回复会是什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08 妙计 ,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候刷新一下就可以,谢谢! 大明朝的祭祀活动分为三等。 大祭曰天地、宗庙、社稷、陵寝; 中祭曰朝日、夕月、太岁、帝王、先师、先农、旗纛; 小祀曰后、妃、嫔、太子、王妃、公主及夫人,曰三皇,曰先医,曰五祀,曰司火,曰都城隍,曰东岳,曰京仓……。 根据崇祯皇帝的旨意,祭奠大明忠烈,是为中祭,位于旗纛之后。 这道旨意,顿时引发了朝野上下的议论,觉得这规格是不是过高了。 毕竟对大明忠烈的祭奠排名,竟然是在后、妃、嫔、太子、王妃、公主等等之前! 然而,对于这些议论,崇祯皇帝乾坤独断,直言大明忠烈配得上如此等级的祭奠。这个态度,让朝野上下都为之震惊! 这让他们感觉到,皇帝对大明忠烈的重视,算是顶天了! 三月十八这一天,就是皇帝钦定祭奠大明忠烈的日子。这一点,也让不少人觉得奇怪。 因为这一日,并不算是祭奠的好日子,可是,皇帝却不管这些,没有的商量,偏偏选定了这一日举行祭奠日。 当这一日到来的时候,崇祯皇帝亲率太子以及文武百官出紫禁城,至午门广场侧的大明忠烈纪念碑祭奠,随后再入大明忠烈纪念馆缅怀,耗时一个上午,非常地隆重。 这个祭奠日,还是每年都要举行,且是皇帝亲自祭奠; 如果皇帝不方便,则由太子领文武百官祭奠; 如果没有太子,则由大明首辅领文武百官祭奠; 祭奠这一日,任何官员不得无辜缺席,甚至不签到的话,也就是不于纠仪官处报名,则会被弹劾; 祭奠这一日,任何官员不得饮酒作乐,办喜庆、娱乐之事,否则严惩之;这一点,不但对京师官员有效,而且对全国官员都是如此规定。 祭奠这一日,全国军队皆下半旗,以示哀悼! …… 让所有人有点奇怪的是,这其中的一些举措,比如全国军队皆下半旗,以示哀悼这个,以前可是没有的。 总之,崇祯皇帝对于这祭奠大明忠烈的重视,真得远超他们的意外。 事后,也有流言传遍天下。 说皇帝身边的臣子发现,皇帝真得是非常哀伤,甚至一整天的情绪都不是很好!很多人都是诅咒发誓,说皇帝的这个态度,真得不是装出来的! 不用说,皇帝的这个态度,让绝大部分大明百姓都为之感动:得君如此尊重,虽死而无悔也! 他们当然不知道,崇祯皇帝的情绪确实是真的,但是,更多的,其实还是对另外一个时空的自己而哀伤。 想着这一日,面临绝望之际,送走三个儿子,杀了自己的女儿,逼死自己的老婆,而后自己也跑去了景山上吊自杀。甚至连上吊自杀的时候,都要以头发盖住自己的脸,无脸见祖宗……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要是心情还能好,那就怪了!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对为大明尽忠的这些忠烈,就感觉格外地珍惜,因此,也是真心实意地用这么高的规格来祭奠大明忠烈。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祖宗传下的江山社稷是排在第一位的,最为重要的。老婆孩子他们,并不会给大明的江山社稷带来多大的帮助,那只是他的亲人而已;而大明忠烈们,却是用他们的命在保他的江山社稷,因此,他把大明忠烈排在老婆孩子之前,也是理所当然之举。 在大明忠烈公祭日这一天,崇祯皇帝还下旨重申大明忠烈的抚恤,必须一文不少地交付,任何胆敢伸手大明忠烈的抚恤金,不管多少钱,皆是斩立决! 事后核查大明忠烈抚恤金的事情,也明旨交给礼部祠祭清吏司负责,也就是由新提拔的郎中卢象观负责。 另外,还下旨规定,在新修的大明免费学堂中,还设一座三公祠,里面供奉孙承宗、卢象升、邱民仰三座雕塑,学生犯错,皆罚跪三公祠。 大明忠烈,是为大明脊梁,忠君报国,流芳百世! 谷杁/span如此种种,让京师这边的风气顿时为之一变。特别是之前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还刚显灵过,就更是加快了京师风气的转变。 因为京师百姓相信,人要死了,那可真得是有神仙鬼魂的。而入大明忠烈堂,得朝廷祭奠,这规格之高,就算死了在地下,肯定也是很受用的。 并且就算断子绝孙了,可由国家祭奠,那可是与国长存的! 并且要是大明忠烈的话,现实的好处也是看得见的,抚恤之丰厚,就不用说了,地位都会不一样。 如此种种,京师中混吃等死之辈,被骂得最多的一句,就是让他们滚去参军,好歹有个战死疆场这个死法,死后还能受朝廷祭奠,不枉来人世一趟。 没办法,能当大明忠烈的一个最简单办法,就是为国征战而战死疆场。其他形势也有,但是不常见。wΑp.kānshu伍.la 无形之中,前些年经常说得一句话,什么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嫁兵的,全都变成了是个男人就去当兵,要嫁就嫁给军人的说法。 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从崇祯皇帝重建京营开始,就已经慢慢地有了改观,一直到崇祯皇帝祭奠大明忠烈这事之后,便发生了质变。虽然是夸张了一点,不过大致上却是差不多的! 文贵武轻,似乎已经不再是那么明显了!www.kanδhu五.lá 很自然的,这祭奠大明忠烈的事情,还有崇祯皇帝的几道旨意传开之后,各地的军队士气,顿时就一下暴涨。崇祯皇帝在军中的威望,也一下提高了非常之多。 这个时候,谁要是想鼓动军人造反,估计是脑子被门夹了! …………………… 在这个消息还在从京师这边往外扩散之时,江南这边,特别是南京城这边,已经在大动干戈了。 对于整顿地方的第三阶段,也就是重新丈量土地,马士英和东厂提督王德化以及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有不少的分歧,反对他们的蛮干。 按照王德化和李若琏的意思,有那些隐户提供的消息,大概上也知道,粮田大概是属于谁的,不属于谁的,就按照掌握的这个信息直接干了就是,谁要有意见的,他们厂卫搞定;谁敢煽动民变的,手里可都是有军队的,直接镇压,刚好又多了一批劳力! 但是马士英不同意,说他们是代表皇帝,不是代表强盗,要是这么蛮干的话,皇帝的威望会受损,这是臣子的罪过。 他这么把皇帝的名头摆出来,不管是王德化还是李若琏,就不敢硬来了。他们不怕得罪地方乡绅和勋贵,可是却不敢给皇帝抹黑。 另外,不管是军粮失火案,还是锦衣卫官船劫烧案,都没有头绪,让王德化和李若琏也有点烦躁。 虽然说,他们大概率猜到,肯定是江南这边的乡绅和勋贵干的,可是总不能把江南所有的乡绅和勋贵都抓了,严刑拷打。 一种憋屈在他们的心中,彼此见面时,气氛都有些不对了。 “你说吧,万岁爷交代的事情,该怎么做?”王德化就语气不善地问马士英道,“特别是南京这版,乃是整个江南整顿地方的重中之重,所有人都在看着。如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是主办官,倒是出个主意啊!” 事实上,能想的办法,都已经想过,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面对王德化的质问,马士英也有点心虚,只好便说道:“本官已经密奏皇上,说不定皇上会有好办法的,我们且等等!” 又是搬出皇帝来,让王德化想发火都发不出来。 他心中其实很明白,这种情况,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以强权压制,还能怎么办? 指鹿为马,他们说啥就是啥,他们不服,也得给憋着,就只有这么干了! 倒是边上的李若琏还冷静一点,之前一直不说话,看他们两人又说僵了,才开口说道:“那要不这样,上次假报军情,夸大贼势,以掩盖张献忠所部贼军突围的那些地方官,我们去抓了总没给皇上抹黑吧,严刑拷打之下,看看能不能查出什么蛛丝马迹?”www.kanδhu5.iá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补充说道:“我就不信了,他们一起做出这等事情,背后会没有什么关联!” 马士英一听这个话,倒没什么一见。这个事情,是厂卫的事情,厂卫这么做,世人最多骂厂卫的凶残,不会牵扯到他和皇帝。 王德化听了之后,当即站起来说道:“这法子行,走吧,待这里得憋死,好歹有个出气的地方了!” 一听他这话,马士英便知道那几个地方官要倒霉了。少时诵诗书所所付多撒付 他站起来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呢,忽然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却是一名亲卫快步跑进来,向大堂上的几位禀告道:“京师来了一队锦衣卫,说是要见诸位大人!” 看书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更新,508 妙计免费阅读。https://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阅读最新章节。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09 天气真得不错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09天气真得不错“本官今日正式通知诸位,战后百废待兴,重新丈量土地,田亩登记造册势在必行!”马士英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带着微笑,大声说道,“基于诸位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因此便给予优待,之后,还请诸位多加配合,完成皇上的旨意!” 听到这话,勋贵和地方乡绅们互相看看,脸上露出一丝不屑,都不说话。 这个时候,你就想起我们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了?之前呢? 皇上的旨意,那是给你的,还要我们配合割肉,想得美啊! 马士英见他们都不说话,以沉默应对,也不在意,依旧微笑着说道:“怎么,你们是有意见么?” 徐文爵虽然只是世子,可代表的是魏国公,自然是站在最前面的,听到他这话,就忍不住面带讽刺,冷笑一声道:“我们能有什么意见?只要大人按律行事,我等身为大明勋贵,还有诸位都是有功名的人,岂会知法犯法,自当全力配合!” 一听他这话,其他勋贵和地方乡绅,全都一起附和了起来。 “对对对,只要大人按律行事,我们自然配合!” “没错,大人按律行事,我们配合便是天经地义。可要是大人不是按律行事,你说我们怎么配合?” “要是大人耍什么花招,大明律法,也照样是能治你的!” “太祖皇帝可是刚刚显灵过,对待贪官污吏,那可是该杀杀,该砍砍的!” “对,要是谁违背了《大明律》,那就是贪官污吏,绝对没跑的了!” “……” 他们这些人,一个个趁机用话拿捏马士英,起哄的同时,还都冷眼盯着坐在马士英两侧的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和东厂提督王德化。 他们的意思,非常明白了。 不过李若琏和王德化一直都是面无表情,压根没什么改变;倒是马士英,还是在那笑。 亏他还笑得出来! 马士英当然笑得出来,甚至连他的耐心都出奇地好,底下这么多人在吆喝,搞得大堂像菜市场一样,他也不在意。 底下的这些人,看到这一幕,顿时心中有点狐疑了。 这个马士英,怎么看着有点不对啊! 他还笑得出来,难道真不怕《大明律》? 这么想着,大堂内的声音越来越小,连带着那些低级功名,站在庭院那边的地方乡绅,也都慢慢地没了声音。 终于,大堂内重新安静了下来。 直到这时候,马士英才微笑着说道:“本官理解诸位都是大明朝的栋梁,自然把《大明律》看得很重。因此,你们放心好了,本官受陛下厚恩,自然也是以《大明律》为重,犯法的事情,本官是绝不可能去做的!” 一听这话,徐文爵等人,感觉更不对了。 怎么就感觉,马士英这个狗官,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田亩账册,不是烧完了么?他要重新丈量土地,哪来的依据? 他们正在想着时,却听马士英又对他们说道:“按照《大明律》,诸位都是有功名在身的,田赋劳役皆有限免,至于那些粮田属于限免范围,有据可查的,那是很清楚的;已经查无实据的,以及交了税的粮田,本官就允许诸位先行报备。至于其他粮田,想必就不是你们的了。这些无主之地,都会划归官田。” 一听这话,大堂内,顿时“轰”地一声,一下就炸了。 怎么可以这样? 绝对不能这样啊! 官绅优免这个,哪怕经过历朝历代的争取,限额不断地扩大,那也只是有限的啊! 如今是在万历三十八年的时候,根据十四年优免则例又“加倍常额”制定了新例规定: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二品八千亩。以下递减,至八品免田二千七百亩。外官减半。未仕举人免田一千二百亩,贡生免田四百亩,监生、生员免田八十亩。致仕乡官免十分之六。 就算是这个限额,也是远小于他们这些有功名的人所拥有的粮田;至于交税,谁会交税?傻子才会交税,最多是象征性的给点而已。 马士英这个狗官,真要按这个来做的话,岂不是……岂不是…… 想到这个,想起绝大部分粮田竟然要没了,而且人家还真是依律办事,找不出错来,一时之间,气急攻心之下,年纪大的那些地方乡绅,有好些个当场气晕了! 顿时,大堂和庭院两边都是一阵地乱。有的人赶紧去扶,有的人喊救命,有的人想走,不过都被挡住了; 大堂主位上,马士英和两个厂卫头子,稳坐泰山,压根无动于衷,就让他们在“嗡嗡嗡”地乱叫。 不过这一次,马士英就没有等到他们自己安静下来,而是感觉差不多之后,忽然一拍惊堂木,当即大堂内响起“啪”地一声,把这些互相之间正在低声议论,不知所措的勋贵和乡绅都吓了一跳,立刻停止了说话,闻声看向主位。 只见这时候的马士英,已经没有了笑容,严肃了表情,甚至有点严厉地大声喝道:“诸位都是有功名的人,是我大明朝的栋梁,应该不会有知法犯法之辈吧?” 顿了顿,他的语气又和缓了一点,然后接着说道:“本官知道你们不会知法犯法,因此便根据诸位的限免和交税情况来确认诸位的粮田数量。至于到具体的粮田上,本官看在诸位都是国之栋梁的份上,也给于你们一个方便!”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大堂外面,然后继续说道:“门口那都有笔墨,你们自己写下你们名下所属的粮田是哪些,别说不记得自己的粮田是在哪里了。真要那样的话,那本官就不客气了,只能根据本官掌握的消息来给你们分粮田了!” 听完这话,大堂内的这些勋贵,还有那些地位高的乡绅,都是傻眼了。 他们听出来了,马士英这是要一锤子把他们捶死,连回去商量下都不可能。 可是,如果要在这里就反对马士英的这些决定的话,怎么反对? 人家这不就是依照律法办事?总不能对他说,啊呀,不好意思,我忘记交税了,现在补交可不可以? 都是大明朝的栋梁了,竟然能忘记交税?这根本说不过去啊! 或者说,天灾人祸的,去年没钱,所以才欠着没交税,现在有钱了,我补交可不可以? 这种话,骗骗远在京师的皇帝,反正他不可能出宫,更不用说出京,那就没问题。 可马士英这人就在南京,随便一查就能查到他们到底有钱没钱! 要是他们都没钱的话,其他人不都已经饿死了?可是,那些中户,下户什么的,不都交税了么! 他们正急得没办法的时候,忽然,东厂提督王德化隐隐一笑道:“太祖皇帝才发话过,对于贪官污吏,该杀杀,该砍砍。正好我们厂卫有点闲,对于万岁爷转达的太祖皇帝的意思,那是肯定要好好执行的!” 一听他这话,意思就是说,他们要是不按照马士英这个方案来的话,那就是贪官污吏了,按照太祖皇帝时候对贪官污吏的标准,那可真是该杀杀,该砍砍,估计也没几个人能剩下了。 一想到这,顿时,大堂和外面庭院里的,又晕了一大批。 甚至有的本来是扶着原本晕倒的那几个,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了,听到这话,于是,就双双晕倒,叠罗汉了。 一场闹剧,就在钦差行辕大堂内外上演。 大部分人,都是慌成了一团;而两边站立的亲卫,还有厂卫之类的,却是站得笔直,看着这群人在慌乱,偶尔抬头看看天色,心中暗赞一声:今天真是个好天气! 马士英就坐在主位上,心中无比地畅快,看着他们的表情,就觉得格外地爽。 过了一会之后,感觉差不多了,他也不等了,又是拿起惊堂木,“啪”地一声,让大堂内外为之一静。 他也不管那些晕倒的,严肃了表情,当即说道:“想必本官已经交代地清楚了,时候不早了,本官也不想耽搁诸位,就给你们一上午的时间,吃过午膳之后,你们要还是没有定下粮田位置的,那就由本官来给你们分配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右侧一直正在那边不说话的知府知县道:“相信你们应该也已经清楚本官交代的事情。从午后开始,你们各自回府,立刻按此办理,不得有误。到时候,本官亦会派军协助你们,人手充足,早日完成陛下交代的差事,这才是人趁的本分。” 说完之后,马士英顿了顿又补充说道:“陛下也交代了,诸位在本届上的考核,由本官来执行,就看你们这次的表现了!” 大明朝的官员,都是有考核的,京师的,就叫京察,考核优秀的官员升官,考核不好的自然要惩罚。因此,所有官员都是非常重视的,也往往因此引发党争。 不过这一次,权力在马士英手中了,别的不说,至少这些知府知县官员的官场前途,就定于是马士英说了算。 而按照大明的规矩,主官都是异地为官的,应天府和镇江府的主官,都不是本地人,听到马士英的话之后,均是躬身领命,大声回应。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10 吾皇万岁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章节来的,会在6:32更新为正确的章节内容,到时候刷新一下就可以,谢谢! 听到这话,勋贵和地方乡绅们互相看看,脸上露出一丝不屑,都不说话。 这个时候,你就想起我们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了?之前呢? 皇上的旨意,那是给你的,还要我们配合割肉,想得美啊! 马士英见他们都不说话,以沉默应对,也不在意,依旧微笑着说道:“怎么,你们是有意见么?” 徐文爵虽然只是世子,可代表的是魏国公,自然是站在最前面的,听到他这话,就忍不住面带讽刺,冷笑一声道:“我们能有什么意见?只要大人按律行事,我等身为大明勋贵,还有诸位都是有功名的人,岂会知法犯法,自当全力配合!” 一听他这话,其他勋贵和地方乡绅,全都一起附和了起来。 “对对对,只要大人按律行事,我们自然配合!” “没错,大人按律行事,我们配合便是天经地义。可要是大人不是按律行事,你说我们怎么配合?” “要是大人耍什么花招,大明律法,也照样是能治你的!” “太祖皇帝可是刚刚显灵过,对待贪官污吏,那可是该杀杀,该砍砍的!” “对,要是谁违背了《大明律》,那就是贪官污吏,绝对没跑的了!” “……” 他们这些人,一个个趁机用话拿捏马士英,起哄的同时,还都冷眼盯着坐在马士英两侧的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和东厂提督王德化。 他们的意思,非常明白了。 不过李若琏和王德化一直都是面无表情,压根没什么改变;倒是马士英,还是在那笑。 亏他还笑得出来! 马士英当然笑得出来,甚至连他的耐心都出奇地好,底下这么多人在吆喝,搞得大堂像菜市场一样,他也不在意。 底下的这些人,看到这一幕,顿时心中有点狐疑了。 这个马士英,怎么看着有点不对啊! 他还笑得出来,难道真不怕《大明律》? 这么想着,大堂内的声音越来越小,连带着那些低级功名,站在庭院那边的地方乡绅,也都慢慢地没了声音。 终于,大堂内重新安静了下来。 直到这时候,马士英才微笑着说道:“本官理解诸位都是大明朝的栋梁,自然把《大明律》看得很重。因此,你们放心好了,本官受陛下厚恩,自然也是以《大明律》为重,犯法的事情,本官是绝不可能去做的!” 一听这话,徐文爵等人,感觉更不对了。 怎么就感觉,马士英这个狗官,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田亩账册,不是烧完了么?他要重新丈量土地,哪来的依据? 他们正在想着时,却听马士英又对他们说道:“按照《大明律》,诸位都是有功名在身的,田赋劳役皆有限免,至于那些粮田属于限免范围,有据可查的,那是很清楚的;已经查无实据的,以及交了税的粮田,本官就允许诸位先行报备。至于其他粮田,想必就不是你们的了。这些无主之地,都会划归官田。” 一听这话,大堂内,顿时“轰”地一声,一下就炸了。 怎么可以这样? 绝对不能这样啊! 官绅优免这个,哪怕经过历朝历代的争取,限额不断地扩大,那也只是有限的啊! 如今是在万历三十八年的时候,根据十四年优免则例又“加倍常额”制定了新例规定: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二品八千亩。以下递减,至八品免田二千七百亩。外官减半。未仕举人免田一千二百亩,贡生免田四百亩,监生、生员免田八十亩。致仕乡官免十分之六。 就算是这个限额,也是远小于他们这些有功名的人所拥有的粮田;至于交税,谁会交税?傻子才会交税,最多是象征性的给点而已。 谷蹇</span>  马士英这个狗官,真要按这个来做的话,岂不是……岂不是…… 想到这个,想起绝大部分粮田竟然要没了,而且人家还真是依律办事,找不出错来,一时之间,气急攻心之下,年纪大的那些地方乡绅,有好些个当场气晕了! 顿时,大堂和庭院两边都是一阵地乱。有的人赶紧去扶,有的人喊救命,有的人想走,不过都被挡住了; 大堂主位上,马士英和两个厂卫头子,稳坐泰山,压根无动于衷,就让他们在“嗡嗡嗡”地乱叫。 不过这一次,马士英就没有等到他们自己安静下来,而是感觉差不多之后,忽然一拍惊堂木,当即大堂内响起“啪”地一声,把这些互相之间正在低声议论,不知所措的勋贵和乡绅都吓了一跳,立刻停止了说话,闻声看向主位。 只见这时候的马士英,已经没有了笑容,严肃了表情,甚至有点严厉地大声喝道:“诸位都是有功名的人,是我大明朝的栋梁,应该不会有知法犯法之辈吧?” 顿了顿,他的语气又和缓了一点,然后接着说道:“本官知道你们不会知法犯法,因此便根据诸位的限免和交税情况来确认诸位的粮田数量。至于到具体的粮田上,本官看在诸位都是国之栋梁的份上,也给于你们一个方便!”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大堂外面,然后继续说道:“门口那都有笔墨,你们自己写下你们名下所属的粮田是哪些,别说不记得自己的粮田是在哪里了。真要那样的话,那本官就不客气了,只能根据本官掌握的消息来给你们分粮田了!” 听完这话,大堂内的这些勋贵,还有那些地位高的乡绅,都是傻眼了。 他们听出来了,马士英这是要一锤子把他们捶死,连回去商量下都不可能。 可是,如果要在这里就反对马士英的这些决定的话,怎么反对? 人家这不就是依照律法办事?总不能对他说,啊呀,不好意思,我忘记交税了,现在补交可不可以? 都是大明朝的栋梁了,竟然能忘记交税?这根本说不过去啊! 或者说,天灾人祸的,去年没钱,所以才欠着没交税,现在有钱了,我补交可不可以? 这种话,骗骗远在京师的皇帝,反正他不可能出宫,更不用说出京,那就没问题。 可马士英这人就在南京,随便一查就能查到他们到底有钱没钱! 要是他们都没钱的话,其他人不都已经饿死了?可是,那些中户,下户什么的,不都交税了么! 他们正急得没办法的时候,忽然,东厂提督王德化隐隐一笑道:“太祖皇帝才发话过,对于贪官污吏,该杀杀,该砍砍。正好我们厂卫有点闲,对于万岁爷转达的太祖皇帝的意思,那是肯定要好好执行的!” 一听他这话,意思就是说,他们要是不按照马士英这个方案来的话,那就是贪官污吏了,按照太祖皇帝时候对贪官污吏的标准,那可真是该杀杀,该砍砍,估计也没几个人能剩下了。 一想到这,顿时,大堂和外面庭院里的,又晕了一大批。 甚至有的本来是扶着原本晕倒的那几个,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了,听到这话,于是,就双双晕倒,叠罗汉了。 一场闹剧,就在钦差行辕大堂内外上演。 大部分人,都是慌成了一团;而两边站立的亲卫,还有厂卫之类的,却是站得笔直,看着这群人在慌乱,偶尔抬头看看天色,心中暗赞一声:今天真是个好天气! 马士英就坐在主位上,心中无比地畅快,看着他们的表情,就觉得格外地爽。 过了一会之后,感觉差不多了,他也不等了,又是拿起惊堂木,“啪”地一声,让大堂内外为之一静。 他也不管那些晕倒的,严肃了表情,当即说道:“想必本官已经交代地清楚了,时候不早了,本官也不想耽搁诸位,就给你们一上午的时间,吃过午膳之后,你们要还是没有定下粮田位置的,那就由本官来给你们分配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右侧一直正在那边不说话的知府知县道:“相信你们应该也已经清楚本官交代的事情。从午后开始,你们各自回府,立刻按此办理,不得有误。到时候,本官亦会派军协助你们,人手充足,早日完成陛下交代的差事,这才是人臣的本分。” 说完之后,马士英顿了顿又补充说道:“陛下也交代了,诸位在本届上的考核,由本官来执行,就看你们这次的表现了!” 大明朝的官员,都是有考核的,京师的,就叫京察,考核优秀的官员升官,考核不好的自然要惩罚。因此,所有官员都是非常重视的,也往往因此引发党争。 不过这一次,权力在马士英手中了,别的不说,至少这些知府知县官员的官场前途,就定于是马士英说了算。 而按照大明的规矩,主官都是异地为官的,应天府三大藩国是发给我打发士大夫藩属国是大功。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11 未雨绸缪 , “啊呀,要不是你先有过说明,朕都以为这是毒药呢!”视频连线中,就见崇祯皇帝笑着对刘伟超说话道。 刘伟超听了,当即哈哈一笑,然后看着崇祯皇帝问道:“那那个辣的感觉下去之后,是不是就有一种很爽的感觉?” 之前的时候,他给崇祯皇帝介绍了辣椒,说用这个当佐料,吃饭饭香,妈妈再也不用担心胃口了!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不信,就想着试下。刚好御花园中就有种植,原本只是当观赏花卉用的。 因此刘伟超提醒过,因此崇祯皇帝让御厨只是用了一点点辣椒,不用别人试菜,他自己就尝了,结果辣爽了。 当然,这也是他信任刘伟超,要是换了其他任何人,说这个话的话,他都不会亲自先吃。 此时,听到刘伟超的说话,崇祯皇帝当即点头说道:“还真别说,一开始辣得朕出汗,然后辣完之后,确实有种很……爽的感觉。朕觉得,以后可以往菜里面少许放一丝丝辣椒!” 呵呵,一旦习惯了吃辣,以后就顿顿都离不开辣椒了,要不然,吃饭不香! 祸害了一个古代皇帝,刘伟超心中就笑开了。 这不,崇祯皇帝非常感兴趣地问道:“对了,还有其他类似的么?朕也想试试!” 作为九五之尊,天下美味,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也是想吃吃看的。 这个,刘伟超一时还真想不起来,便随口说道:“吃的,暂时想不起来,不过吸的,还真有。” “吸的?”崇祯皇帝一听,比较好奇,当即问道,“那是什么?” 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就说道:“香烟啊,就是烟草,你那个时候不是已经有了么?” “呃……”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下之后说道,“该不会也是外来物,刚传入大明?朕都没听过!” “啊!我也不是很清楚!”刘伟超一听,便回答他道,“那我查下!” 于是,崇祯皇帝好奇地等了一会,然后就听到刘伟超带着一点惊讶说道:“这个烟草,原来自古以来就有的。据说诸葛亮率军南征时,士兵受到瘴气感染,当地百姓送韭叶云香草,燃烧吸取其烟以驱瘴毒。这个,就是烟草的一种叫黄花烟。” 顿了顿又说道:“你这个时候,我这个时代的烟草,原产于南美洲,已经传入大明了。那个倪朱谟在1624年的《本草汇言》中就提及了烟草。”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有点疑惑地问道:“听你说,这个东西好像是个好东西啊,可为什么你之前给列出的南美洲特产时,却没有把它列入呢,如今船队都已经出发,朕想让他们带都来不及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的表情严肃了起来,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烟草,我个人是反对的,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对身体是有副作用,并且是有瘾的!所以当时我查南美洲的特产时,虽然查出来了,不过并没有给你推荐。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把烟草给你们用!”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丝苦笑道:“不过这个事情,似乎并不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最终还是流入大明了,并且应该可以预见,这个吸烟的人,还是会越来越多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也严肃了,同时他也有点奇怪地问道:“那你为什么让朕吃这个辣椒,朕尝了后,就觉得还想再试试,这是不是也是有瘾?”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无言以对! 不过回过神来,他还是马上就回答道:“辣椒是一种可用食物,不会有害身体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话,想起这是本质的区别,便释然了,刚才还真吓了一跳。 他正想着,忽然,就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不过你这也提醒我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这个烟草,也是一种药用植物,可以入药。这一点,你们明朝人就已经知道了。另外,他也是来钱的好东西……” “什么?”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立刻来了精神,马上就问道,“这个是来钱的好东西?” 刘伟超听了,反正已经说到这里了,便给崇祯皇帝说开了:“对,这个烟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提神解乏,而又因为有成瘾性,因此一旦让人抽上了之后,就很容易会有依赖性。不过相对来说,他的副作用对人不是太强,并且真要觉醒戒掉的话,也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我这个世界,朝廷只是注明抽烟有害健康,但是并不禁止,反而利用这个,成为税收的一个非常大的来源!”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犹如已经抽烟了一样,变得非常精神,当即追问道:“真的?” “我又不会骗你!”刘伟超听了,立刻搜了下,把历年的烟草税收数据给崇祯皇帝看了下,明显看出,崇祯皇帝似乎有点流口水了。 忽然,就听崇祯皇帝问刘伟超道:“你抽烟不?” “不抽!”刘伟超听了,摇摇头回答道。 想了下,他便补充说道:“我爸抽,不过后来戒了,只是喝点小酒。我爷爷倒是一直抽的!” 崇祯皇帝听了,摸着自己额下的一点点黑须,思考着问道:“那这么说来,烟这个事情,朕还是可以搞起来的?” “随你的便!”刘伟超听了,回答他一句,不过他很快想起什么,便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不过有一种东西,你绝对不能让大明百姓去抽,这种东西的成瘾性非常大,并且对身体的危害也非常大,我可以给你讲讲历史!” 崇祯皇帝一听,很有兴趣,连忙说道:“你说!” 于是,刘伟超就把这个东西对华夏历史上的影响说了一遍。 崇祯皇帝听完,也不知道他的脑子是怎么想的,忽然就问刘伟超道:“那朕如果把这些东西丢给建虏去抽,你觉得怎么样?” “……”刘伟超一听,当即无语,回过神来之后,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也不瞒你,在我这个世界的网络上,讨论明末这个历史的时候,就有人有这种观点,让你拿这种东西去祸害建虏。但是,对我来说,我是不赞成的。” “为什么?”崇祯皇帝听了,有点不解地问道。 刘伟超一听,便严肃地说道:“这种东西,从历史长河上来说,是批判的,你不会想着被后世的人批判吧?还有,就你现在来说,不管是军力还是国力,还是经济什么的,难不成你还打不过建虏么?需要用这种手段?你想当千古帝王,难道是要靠这种手段?” 理由其实还有很多,不过也没必要说。刘伟超是了解崇祯皇帝的,因此只提及一点就成了。 果然,崇祯皇帝听了之后,最终也是严肃地点点头说道:“没错,我大明乃是天下第一强国,怎么能学西夷那一套!” 说完这话,刘伟超刚想点头时,就听他忽然话锋一转,立刻又说道:“但是,朕搞这个烟草,总是可以的吧?” 刚才查资料的时候,刘伟超已经看到,烟草这个东西,已经在西方流行了,大明这边,也已经有苗头。 因此,他便点点头说道:“可以,也正好,我提前给你讲了这两种东西,你可以未雨绸缪,免得在你这个官府不注意的时候,出现大问题!” 不管是烟草还是那东西,都要属于官府管控,用其有利的一面,严禁要禁止的一面。 崇祯皇帝是要当千古一帝的,当然对于刘伟超的话,那是言听计从了。被后世人唾骂的事情,又不是到了逼不得已的地步,他才不会去做。 仔细地听刘伟超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要了资料。 刘伟超看他这么积极的样子,便提醒他道:“你有我的帮助,赚钱的法子有的是,我不希望这个烟草的事情,你去大力推广。” 西方之所以已经流行开了,就因为他们的官府强制推行的结果。 崇祯皇帝听了,已经摸到了刘伟超的思路,便点点头,然后转移话题道:“番薯这个,朕花了这几年的时间,在北方都推广了。反正不占用粮田,确实对于饥荒是个很好的补充。不过土豆这个,还缺少足够的推广,还有棉花也是。可惜王卿被朕派去了琼州试验杂交水稻,你还有什么农事方面的人才推荐?” 听到这话,刘伟超稍微一想,便问道:“徐光启的那个学生,好像叫什么子龙的吧,你有在用么?” 说到这里,他便顺手查了下,然后补充说到:“陈子龙,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就是他整理的。” 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这人,便很感兴趣地要了这个人的资料,然后才挂断了视频通讯。 然后,他一个人先静静地看了刘伟超传给他的资料,便下旨传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觐见。 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到。 王承恩自己先赶过来了,显然是有事情要向崇祯皇帝禀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12 忍辱负重 ,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版的,正确的章节内容会在6:32更新,到时请刷新即可,谢谢! 刘伟超听了,当即哈哈一笑,然后看着崇祯皇帝问道:“那那个辣的感觉下去之后,是不是就有一种很爽的感觉?” 之前的时候,他给崇祯皇帝介绍了辣椒,说用这个当佐料,吃饭饭香,妈妈再也不用担心胃口了!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不信,就想着试下。刚好御花园中就有种植,原本只是当观赏花卉用的。 因此刘伟超提醒过,因此崇祯皇帝让御厨只是用了一点点辣椒,不用别人试菜,他自己就尝了,结果辣爽了。 当然,这也是他信任刘伟超,要是换了其他任何人,说这个话的话,他都不会亲自先吃。 此时,听到刘伟超的说话,崇祯皇帝当即点头说道:“还真别说,一开始辣得朕出汗,然后辣完之后,确实有种很……爽的感觉。朕觉得,以后可以往菜里面少许放一丝丝辣椒!” 呵呵,一旦习惯了吃辣,以后就顿顿都离不开辣椒了,要不然,吃饭不香! 祸害了一个古代皇帝,刘伟超心中就笑开了。 这不,崇祯皇帝非常感兴趣地问道:“对了,还有其他类似的么?朕也想试试!” 作为九五之尊,天下美味,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也是想吃吃看的。 这个,刘伟超一时还真想不起来,便随口说道:“吃的,暂时想不起来,不过吸的,还真有。” “吸的?”崇祯皇帝一听,比较好奇,当即问道,“那是什么?” 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就说道:“香烟啊,就是烟草,你那个时候不是已经有了么?” “呃……”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下之后说道,“该不会也是外来物,刚传入大明?朕都没听过!” “啊!我也不是很清楚!”刘伟超一听,便回答他道,“那我查下!” 于是,崇祯皇帝好奇地等了一会,然后就听到刘伟超带着一点惊讶说道:“这个烟草,原来自古以来就有的。据说诸葛亮率军南征时,士兵受到瘴气感染,当地百姓送韭叶云香草,燃烧吸取其烟以驱瘴毒。这个,就是烟草的一种叫黄花烟。” 顿了顿又说道:“你这个时候,我这个时代的烟草,原产于南美洲,已经传入大明了。那个倪朱谟在1624年的《本草汇言》中就提及了烟草。”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有点疑惑地问道:“听你说,这个东西好像是个好东西啊,可为什么你之前给列出的南美洲特产时,却没有把它列入呢,如今船队都已经出发,朕想让他们带都来不及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的表情严肃了起来,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个烟草,我个人是反对的,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对身体是有副作用,并且是有瘾的!所以当时我查南美洲的特产时,虽然查出来了,不过并没有给你推荐。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把烟草给你们用!”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丝苦笑道:“不过这个事情,似乎并不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我愿意不愿意,最终还是流入大明了,并且应该可以预见,这个吸烟的人,还是会越来越多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也严肃了,同时他也有点奇怪地问道:“那你为什么让朕吃这个辣椒,朕尝了后,就觉得还想再试试,这是不是也是有瘾?”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无言以对! 不过回过神来,他还是马上就回答道:“辣椒是一种可用食物,不会有害身体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话,想起这是本质的区别,便释然了,刚才还真吓了一跳。 他正想着,忽然,就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不过你这也提醒我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这个烟草,也是一种药用植物,可以入药。这一点,你们明朝人就已经知道了。另外,他也是来钱的好东西……” “什么?”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立刻来了精神,马上就问道,“这个是来钱的好东西?” 刘伟超听了,反正已经说到这里了,便给崇祯皇帝说开了:“对,这个烟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提神解乏,而又因为有成瘾性,因此一旦让人抽上了之后,就很容易会有依赖性。不过相对来说,他的副作用对人不是太强,并且真要觉醒戒掉的话,也是容易做到的。因此我这个世界,朝廷只是注明抽烟有害健康,但是并不禁止,反而利用这个,成为税收的一个非常大的来源!”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犹如已经抽烟了一样,变得非常精神,当即追问道:“真的?” “我又不会骗你!”刘伟超听了,立刻搜了下,把历年的烟草税收数据给崇祯皇帝看了下,明显看出,崇祯皇帝似乎有点流口水了。 谷圿/span 忽然,就听崇祯皇帝问刘伟超道:“你抽烟不?” “不抽!”刘伟超听了,摇摇头回答道。 想了下,他便补充说道:“我爸抽,不过后来戒了,只是喝点小酒。我爷爷倒是一直抽的!” 崇祯皇帝听了,摸着自己额下的一点点黑须,思考着问道:“那这么说来,烟这个事情,朕还是可以搞起来的?” “随你的便!”刘伟超听了,回答他一句,不过他很快想起什么,便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不过有一种东西,你绝对不能让大明百姓去抽,这种东西的成瘾性非常大,并且对身体的危害也非常大,我可以给你讲讲历史!” 崇祯皇帝一听,很有兴趣,连忙说道:“你说!” 于是,刘伟超就把这个东西对华夏历史上的影响说了一遍。 崇祯皇帝听完,也不知道他的脑子是怎么想的,忽然就问刘伟超道:“那朕如果把这些东西丢给建虏去抽,你觉得怎么样?” “……”刘伟超一听,当即无语,回过神来之后,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也不瞒你,在我这个世界的网络上,讨论明末这个历史的时候,就有人有这种观点,让你拿这种东西去祸害建虏。但是,对我来说,我是不赞成的。” “为什么?”崇祯皇帝听了,有点不解地问道。 刘伟超一听,便严肃地说道:“这种东西,从历史长河上来说,是批判的,你不会想着被后世的人批判吧?还有,就你现在来说,不管是军力还是国力,还是经济什么的,难不成你还打不过建虏么?需要用这种手段?你想当千古帝王,难道是要靠这种手段?” 理由其实还有很多,不过也没必要说。刘伟超是了解崇祯皇帝的,因此只提及一点就成了。 果然,崇祯皇帝听了之后,最终也是严肃地点点头说道:“没错,我大明乃是天下第一强国,怎么能学西夷那一套!” 说完这话,刘伟超刚想点头时,就听他忽然话锋一转,立刻又说道:“但是,朕搞这个烟草,总是可以的吧?” 刚才查资料的时候,刘伟超已经看到,烟草这个东西,已经在西方流行了,大明这边,也已经有苗头。 因此,他便点点头说道:“可以,也正好,我提前给你讲了这两种东西,你可以未雨绸缪,免得在你这个官府不注意的时候,出现大问题!” 不管是烟草还是那东西,都要属于官府管控,用其有利的一面,严禁要禁止的一面。 崇祯皇帝是要当千古一帝的,当然对于刘伟超的话,那是言听计从了。被后世人唾骂的事情,又不是到了逼不得已的地步,他才不会去做。 仔细地听刘伟超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要了资料。 刘伟超看他这么积极的样子,便提醒他道:“你有我的帮助,赚钱的法子有的是,我不希望这个烟草的事情,你去大力推广。” 西方之所以已经流行开了,就因为他们的官府强制推行的结果。 崇祯皇帝听了,已经摸到了刘伟超的思路,便点点头,然后转移话题道:“番薯这个,朕花了这几年的时间,在北方都推广了。反正不占用粮田,确实对于饥荒是个很好的补充。不过土豆这个,还缺少足够的推广,还有棉花也是。可惜王卿被朕派去了琼州试验杂交水稻,你还有什么农事方面的人才推荐?” 听到这话,刘伟超稍微一想,便问道:“徐光启的那个学生,好像叫什么子龙的吧,你有在用么?” 说到这里,他便顺手查了下,然后补充说到:“陈子龙,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就是他整理的。” 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这人,便很感兴趣地要了这个人的资料,然后才挂断了视频通讯。 然后,他一个人先静静地看了刘伟超传给他的资料,便下旨传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觐见。 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到。 王承恩自己先赶过来了,显然是有事情要向崇祯皇帝禀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13 崇明媚外 , 图尔格说到这里时,脑海中想起自己当初震惊的那一幕时,还是忍不住呆了呆。 “怎么了?”多铎一见,顿时眉头一皱喝道,“还不快说!” 对于图尔格,哪怕他说得再好听,可投降了明国的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这种情况,说实话,多铎看到图尔格都感到恶心。因此,自然不会有好脸色。 图尔格被他这么一喝,便立刻回过神来,连忙对多尔衮说道:“明国皇帝发明了一种车子,叫做蒸汽火车,非常地厉害,不但能拉好多车厢的东西,而且速度还快,只是在车里睡一觉,醒来就是从天津卫到京师了!” 一夜的时间,从天津卫到京师并不奇怪,快马也能到。可关键是,图尔格还说了,这种车子是有好多车厢的,还能在里面睡觉。 这样的描述一说出来,多铎就怒了,当即冷笑一声喝道:“你他娘的到底是不是大清的,明狗放个屁是不是都是香的?还明国皇帝发明了厉害车子,天底下有这么厉害的车子么?崇明媚外!” 代善等人也是不信,不过没说话,就盯着图尔格等他解释。 图尔格当然知道多铎对他有意见,可双方的地位差距摆在这里,并且他说到底也是有些心虚的,因此,压根就不敢正视多铎,而是面露恳切之色,对多尔衮说道:“殿下,奴才此言,句句属实,非但没有夸张,而且还保守了。真得!明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奴才口拙,恨不能全部描述出来让殿下知道,这样才能更好地防备明国啊!” 多铎听得火冒三丈,这个涨他人士气的狗东西,正待喝骂时,多尔衮伸手一摆,阻止了多铎,然后表情严肃地对图尔格说道:“不要夸张,也不要保守,你且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便是!” 顿了顿,他还是没忍住好奇,当即又问道:“你说得这个车子,能拉很多车厢,还能在里面睡着觉,一夜就到京师的,这是用什么牲畜拉的?” “蒸汽机!”图尔格听了,立刻就回答道。 多尔衮听了,稍微一惊,随后便追问道:“这是什么牲畜杂交出来的新牲畜?既然是鸡,你可有蛋带回,能孵么?” 说这话的同时,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期待。 根据图尔格的描述,这种新型的牲畜不但力大无穷,并且拉车还平稳,如果大清也有这种鸡的话,实力必然暴涨! 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从未听说过有一种牲畜叫争气鸡的。那么想必和骡一样,说不定是马和驴进行杂交的新品种了。 多铎和代善听了,也都露出了期待之色,似乎是很想见见这种这么厉害的鸡。 图尔格一听,不由得苦笑了一下,然后马上回答多尔衮道:“不是牲畜,是一种机器,在里面烧火,然后就能拉东西的,还力大无穷的,是明国皇帝发明出来的。” “什么?”就算是城府很深的多尔衮,听到这话,也不由得失声确认道。 还有一个声音,也是不约而同地发了出来,这声音,来自帘子后面。 这种情况,非常少见。那帘子里面的人,以前可是从不出声的。以至于多尔衮听到后,还转头看了一眼。 其实,他心中非常清楚里面这个女人的心思。包括她为什么坚持要让她自己的儿子受罪,在这里当泥菩萨,不就是要提醒所有人,她儿子才是大清皇帝么! 不过此时,多尔衮也不去计较那么多。就见他盯着图尔格,严肃了表情喝问道:“你再说一次,这个争气鸡不是牲畜,只是死工具,类似木牛流马那样的?” 《三国演义》的故事,建虏这边也都熟悉。因此,诸葛亮发明出来的东西,好像和这个有类似,就能马上联系起来。 “对对对!”图尔格正有点犯愁,不知道怎么解释好,刚好听到了多尔衮的这个形容,便立刻点头,连声说道,“就是木牛流马那样的,不过是铁做的!” 听到这话,一直没说话的代善开口了,当即追问图尔格道:“那你会做了么?” “……”图尔格一听,顿时无语,那么厉害的东西,会做就怪了! 虽然他对这个蒸汽机非常好奇,也想着打听过。可是,他也就只知道这个蒸汽机是靠烧火煮水,然后什么能转换为什么能,除了一脸糊涂之外还是一脸糊涂,怎么可能会做呢! 这么想着,图尔格露出为难之色道:“这个蒸汽机目前就大明皇帝会,由内廷的兵仗局打造售卖,其他地方都没得卖!” “胡说八道!”那多铎听了,顿时就怒了,用手指着图尔格,厉声喝道,“本王看你的骨头都是没了的,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是明国皇帝会,你他娘的怎么不说明国皇帝是神仙下凡好了!” 明国皇帝又没有换过,登基都有十七年了吧,是个什么德行,谁不知道? 就他,能人不会之会,比诸葛亮还要厉害,这么没有边际的吹牛,实在让他有点怒不可释了。 这一次,就连多尔衮也皱了眉头了。在他看来,如果是个新皇帝,那他不了解,说不定反而会信。 可如今这个皇帝,打了这么多年的教导,谁不知道他是个窝囊废,被朝臣玩弄,祖坟被烧,罪己诏是一道接一道的下,大清军队入关,那也是如同入无人之地一般。 就这样的一个皇帝,突然改变那么多,反正多尔衮是不信的。 图尔格看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所有人都不信,顿时就急了,连忙解释道:“奴才所言,句句属实啊。当今的明国皇帝,是被他们的太祖皇帝显灵指点,才会有脱胎换骨般地变化!” 说完之后,他算是松了口气,这个解释,总没有问题了吧! 可谁知,他的这话说完之后,原本就厌恶他这个软骨头的多铎,当即跨步出列,走到他面前,抬起来就是一脚。 亏了图尔格见机得快,连忙把头避开,不过不敢躲闪,多铎的一脚,就正好踹到了他的肩膀上,当即踹了他一个仰天大马趴。 不愧是武人出身,图尔格马上一骨碌就翻转身子,比乌龟利索一百倍,不过不敢逃,依旧跪下,随后向多尔衮哭喊道:“殿下,奴才所言,句句属实啊!奴才在出关之前,明国的太祖皇帝还在金銮殿上当众显灵,这可是文武百官都看到了的啊!” 本来多铎还想追过去再踹的,一听这话,都不由得停住了,随后回头看向多尔衮,一脸地狐疑。 当众显灵这种事情,怕是不会有假吧?可是,这事情不是很扯淡么?从来没有人见过的啊! 这边的动静,把闭目睡觉的小皇帝都惊动了,张口想说退朝时,发现气氛有点不对,便连忙闭嘴了,只是好奇地盯着面前的几个人,一时之间不明所以。 此时的多尔衮,表情非常严肃,甚至都有点坐不住了,直接离开了座位,大步走到了图尔格的面前,俯视着他喝问道:“说详细点!” 看不出,他到底是信了,还是没有信。 图尔格不敢怠慢,就那么跪在那里,仰着头,连忙回答道:“奴才只是听说,并未亲眼看到。当时,是因为明国读书人在贡院闹事……” 说着,他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包括文人贡院闹事,涉及皇权,皇帝震怒,抄家曲阜孔家,文人文官逼宫,太祖皇帝显灵,孔圣显灵等等,都说了一遍。 这时间有点长,在图尔格说话的过程中,豪格也赶过来了。 不过豪格看到多尔衮等人,都是一脸的严肃,围着图尔格在听他说话,他就没有吆喝,也只是先旁听。 图尔格说到最后,面容恳切地说道:“之前就一直在传说,太祖皇帝显灵,赐给明国当今皇帝一个宝物,但是没人见过。这一次,是真得见到了太祖皇帝显灵的。” 他说完这话之后,就不再说话了,只是可怜巴巴地看着多尔衮,希望能相信他的话。 就连暴躁的多铎,听完他的话之后,也不说话了。 如果这些事情都是编的,似乎也不可能。因为这些事情可都是大事情,骗人是不可能骗人的。可是,真要让他相信,他肯定是不愿意相信的,也难以置信! 这一次,他没有发飙,而是转头看向多尔衮。平日里,或者说从小到大,他都佩服多尔衮,因此,就想听听多尔衮对于这个事情是怎么想的。 资历最老的代善,也没有说话,脸上都是震惊之色,如同多铎一般,转头看向多尔衮,想听他是怎么说的? 至于豪格,听到这话,看看多尔衮,然后又偏头看看福临那个小皇帝,顺便再瞄了一眼那帘子后面,眼珠子转动,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至于多尔衮自己,紧皱着眉头,并没有马上说话,能看出来,他在想什么。 崇政殿内,一下就安静了下来。就连小皇帝福临,感觉到这个气氛,也是一动不敢动。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14 造谣 ,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版的,正确的章节内容会在6:32更新,请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对于图尔格,哪怕他说得再好听,可投降了明国的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这种情况,说实话,多铎看到图尔格都感到恶心。因此,自然不会有好脸色。 图尔格被他这么一喝,便立刻回过神来,连忙对多尔衮说道:“明国皇帝发明了一种车子,叫做蒸汽火车,非常地厉害,不但能拉好多车厢的东西,而且速度还快,只是在车里睡一觉,醒来就是从天津卫到京师了!” 一夜的时间,从天津卫到京师并不奇怪,快马也能到。可关键是,图尔格还说了,这种车子是有好多车厢的,还能在里面睡觉。 这样的描述一说出来, 多铎就怒了,当即冷笑一声喝道:“你他娘的到底是不是大清的, 明狗放个屁是不是都是香的?还明国皇帝发明了厉害车子, 天底下有这么厉害的车子么?崇明媚外!” 代善等人也是不信, 不过没说话,就盯着图尔格等他解释。 图尔格当然知道多铎对他有意见, 可双方的地位差距摆在这里,并且他说到底也是有些心虚的,因此, 压根就不敢正视多铎,而是面露恳切之色,对多尔衮说道:“殿下,奴才此言,句句属实, 非但没有夸张, 而且还保守了。真得!明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奴才口拙, 恨不能全部描述出来让殿下知道,这样才能更好地防备明国啊!” 多铎听得火冒三丈,这个涨他人士气的狗东西,正待喝骂时,多尔衮伸手一摆,阻止了多铎, 然后表情严肃地对图尔格说道:“不要夸张,也不要保守,你且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便是!” 顿了顿,他还是没忍住好奇, 当即又问道:“你说得这个车子, 能拉很多车厢,还能在里面睡着觉, 一夜就到京师的, 这是用什么牲畜拉的?” “蒸汽机!”图尔格听了,立刻就回答道。 多尔衮听了, 稍微一惊,随后便追问道:“这是什么牲畜杂交出来的新牲畜?既然是鸡,你可有蛋带回,能孵么?” 说这话的同时, 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期待。 根据图尔格的描述,这种新型的牲畜不但力大无穷, 并且拉车还平稳,如果大清也有这种鸡的话,实力必然暴涨! 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从未听说过有一种牲畜叫争气鸡的。那么想必和骡一样,说不定是马和驴进行杂交的新品种了。 多铎和代善听了,也都露出了期待之色,似乎是很想见见这种这么厉害的鸡。 图尔格一听,不由得苦笑了一下,然后马上回答多尔衮道:“不是牲畜,是一种机器,在里面烧火,然后就能拉东西的,还力大无穷的,是明国皇帝发明出来的。” “什么?”就算是城府很深的多尔衮,听到这话,也不由得失声确认道。 还有一个声音,也是不约而同地发了出来,这声音,来自帘子后面。 这种情况,非常少见。那帘子里面的人,以前可是从不出声的。以至于多尔衮听到后,还转头看了一眼。 其实,他心中非常清楚里面这个女人的心思。包括她为什么坚持要让她自己的儿子受罪,在这里当泥菩萨,不就是要提醒所有人,她儿子才是大清皇帝么! 不过此时,多尔衮也不去计较那么多。就见他盯着图尔格,严肃了表情喝问道:“你再说一次,这个争气鸡不是牲畜,只是死工具, 类似木牛流马那样的?” 《三国演义》的故事,建虏这边也都熟悉。因此,诸葛亮发明出来的东西,好像和这个有类似,就能马上联系起来。 “对对对!”图尔格正有点犯愁,不知道怎么解释好,刚好听到了多尔衮的这个形容,便立刻点头,连声说道,“就是木牛流马那样的,不过是铁做的!” 听到这话,一直没说话的代善开口了,当即追问图尔格道:“那你会做了么?” “……”图尔格一听,顿时无语,那么厉害的东西,会做就怪了! 虽然他对这个蒸汽机非常好奇,也想着打听过。可是,他也就只知道这个蒸汽机是靠烧火煮水,然后什么能转换为什么能,除了一脸糊涂之外还是一脸糊涂,怎么可能会做呢! 这么想着,图尔格露出为难之色道:“这个蒸汽机目前就大明皇帝会,由内廷的兵仗局打造售卖,其他地方都没得卖!” “胡说八道!”那多铎听了,顿时就怒了,用手指着图尔格,厉声喝道,“本王看你的骨头都是没了的,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是明国皇帝会,你他娘的怎么不说明国皇帝是神仙下凡好了!” 明国皇帝又没有换过,登基都有十七年了吧,是个什么德行,谁不知道? 谷颚/span 就他,能人不会之会,比诸葛亮还要厉害,这么没有边际的吹牛,实在让他有点怒不可释了。 这一次,就连多尔衮也皱了眉头了。在他看来,如果是个新皇帝,那他不了解,说不定反而会信。 可如今这个皇帝,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谁不知道他是个窝囊废,被朝臣玩弄,祖坟被烧,罪己诏是一道接一道的下,大清军队入关,那也是如同入无人之地一般。 就这样的一个皇帝,突然改变那么多,反正多尔衮是不信的。 图尔格看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所有人都不信,顿时就急了,连忙解释道:“奴才所言,句句属实啊。当今的明国皇帝,是被他们的太祖皇帝显灵指点,才会有脱胎换骨般地变化!” 说完之后,他算是松了口气,这个解释,总没有问题了吧! 可谁知,他的这话说完之后,原本就厌恶他这个软骨头的多铎,当即跨步出列,走到他面前,抬起来就是一脚。 亏了图尔格见机得快,连忙把头避开,不过不敢躲闪,多铎的一脚,就正好踹到了他的肩膀上,当即踹了他一个仰天大马趴。 不愧是武人出身,图尔格马上一骨碌就翻转身子,比乌龟利索一百倍,不过不敢逃,依旧跪下,随后向多尔衮哭喊道:“殿下,奴才所言,句句属实啊!奴才在出关之前,明国的太祖皇帝还在金銮殿上当众显灵,这可是文武百官都看到了的啊!” 本来多铎还想追过去再踹的,一听这话,都不由得停住了,随后回头看向多尔衮,一脸地狐疑。 当众显灵这种事情,怕是不会有假吧?可是,这事情不是很扯淡么?从来没有人见过的啊! 这边的动静,把闭目睡觉的小皇帝都惊动了,张口想说退朝时,发现气氛有点不对,便连忙闭嘴了,只是好奇地盯着面前的几个人,一时之间不明所以。 此时的多尔衮,表情非常严肃,甚至都有点坐不住了,直接离开了座位,大步走到了图尔格的面前,俯视着他喝问道:“说详细点!” 看不出,他到底是信了,还是没有信。 图尔格不敢怠慢,就那么跪在那里,仰着头,连忙回答道:“奴才只是听说,并未亲眼看到。当时,是因为明国读书人在贡院闹事……” 说着,他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包括文人贡院闹事,涉及皇权,皇帝震怒,抄家曲阜孔家,文人文官逼宫,太祖皇帝显灵,孔圣显灵等等,都说了一遍。 这时间有点长,在图尔格说话的过程中,豪格也赶过来了。 不过豪格看到多尔衮等人,都是一脸的严肃,围着图尔格在听他说话,他就没有吆喝,也只是先旁听。 图尔格说到最后,面容恳切地说道:“之前就一直在传说,太祖皇帝显灵,赐给明国当今皇帝一个宝物,但是没人见过。这一次,是真得见到了太祖皇帝显灵的。” 他说完这话之后,就不再说话了,只是可怜巴巴地看着多尔衮,希望能相信他的话。 就连暴躁的多铎,听完他的话之后,也不说话了。 如果这些事情都是编的,似乎也不可能。因为这些事情可都是大事情,骗人是不可能骗人的。可是,真要让他相信,他肯定是不愿意相信的,也难以置信! 这一次,他没有发飙,而是转头看向多尔衮。平日里,或者说从小到大,他都佩服多尔衮,因此,就想听听多尔衮对于这个事情是怎么想的。 资历最老的代善,也没有说话,脸上都是震惊之色,如同多铎一般,转头看向多尔衮,想听他是怎么说的? 至于豪格,听到这话,看看多尔衮,然后又偏头看看福临那个小皇帝,顺便再瞄了一眼那帘子后面,眼珠子转动,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至于多尔衮自己,紧皱着眉头,并没有马上说话,能看出来,他在想什么。 崇政殿内,一下就安静了下来。就连小皇帝福临,感觉到这个气氛,也是一动不敢动。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15 大清皇帝当得容易么 ,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图尔格又解释道:“在火车上,他打英亲王的耳光讨好明国狗官,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本身就是明人!” 一开始,多尔衮有点不以为然,心中想着,孔有德只是打了阿济格的耳光,你呢,你是千刀万剐了阿济格! 不过等他听到图尔格的后面一句话时,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孔有德原本就是明人,如今重新投降回了明国,这并不稀奇!一如图尔格他是大清的人,最终还是逃回了大清一样! 一想到这,他就头疼了。 在如今的大清国中,有相当多的明人。甚至其中有不少人,都位居大清的重要职位。如今明国的情况要是在大清国内传开之后,又有多少人会有另外的心思? 对此,多尔衮真得一点把握都没有! 就孔有德来说,以前和大清作对,算是不得已才投降了大清。虽然说,在投降了大清之后,为大清也立下不少的功劳。然而,一旦局势有变, 说投降回去,也就投降回去了。 类似孔有德这样的人, 至少三顺王中的其他两个, 也都是如此, 还有他们的手下,也都是。甚至连关宁一系的明人, 同样都是如此。 最好的做法,就是防范于未然,把这些明人都杀了, 或者调往北方去抓生女真之类,反正不能和明国有交集的。毕竟类似范文程一样主动投降大清,并一直为大清效力的明人,终归还是不多。 然而, 真要这样做的话,大清的汉军八旗就等于是废了! 还有一点,多尔衮也立刻便联想到了。 图尔格是被明国派去草原拉拢蒙古部族的时候逃回来的,这也就是说, 明国已经有拉拢蒙古部族的意思。 如今明国变得强势起来, 连他们的太祖皇帝都显灵了,还打败了大清军队两次。在这种情况下, 蒙古部族都是墙头草, 指不定会投向明国。 总之, 国与国之间,哪怕是和蒙古部族之间, 也没有永恒的兄弟, 更多的,还是利益关系! 换句话说, 在明国重新强大起来之后,蒙古部族也会变得不可靠。 那么最好的措施,就是防范于未然, 把不可靠的蒙古部族也干掉, 免得将来在背后捅大清一刀,甚至成为明国的帮凶来攻打大清。 那这么一来, 大清国内的蒙古八旗, 是不是也要清理一下? 这一来二去的, 汉军八旗废了, 蒙古八旗也废了,大清的军力还能剩下多少? 都不用明国打过来,估计大清就乱了! 想到这些,多尔衮感觉一脑门的包,这局势真得太难了!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之间,他想起了皇太极,如果他在的话,自己就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了! 如果他在,那他会怎么做呢? 正在想着时, 却见代善大步而回。 原本已经老迈的他,似乎又焕发了第二春一般,走路都是大步走着的。 “我已经交代下去了, 定然不会传出去的。”代善看了一眼图尔格, 然后转头看向多尔衮说道,“只是这个事情之重大,关宁那边的明军, 肯定也会把消息传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确实,就算图尔格他们不说了,明军那边肯定会大肆宣扬的,最终也会传到大清国这边。 多尔衮真得很头疼,便交代图尔格,把他所知道的都说出来之后,才严肃地说道:“今日之事,不得向外泄露半分。图尔格和你那几个人,就先在皇宫安顿,不得外出。” 说完之后,他看了一眼代善,然后又看向其他人道:“你们先都退下吧,礼亲王留一下。” 多铎听了,有点想说话的样子, 不过最终还是听了多尔衮的安排, 狠狠地盯了图尔格一眼,然后便退出了崇政殿。 图尔格当然就更不会多话, 一样退了出去。 还有一个豪格,一反常态,不但没有怎么说话,甚至都很顺从,听到说可以撤了,竟然二话不说,转头就走了! 这个反常举动,让多尔衮都不由得盯了他的背影一眼。 多尔衮猜出来,豪格肯定是有事。 不过他此时已经顾不得豪格,只能先解决最为重要的事情再说。 最后,崇政殿内,就只剩下了多尔衮和代善。 对了,还有小皇帝福临和帘子后面的布木布泰。 看到没有外人了,多尔衮终于发出了一声长叹,然后看向代善道:“你说,我们大清接下来该怎么办,才能走出困境,免去将来的灭顶之灾?” 说完,他把他刚才想到的忧虑说了一遍。 事实上,多尔衮想到的问题,代善其实也想到了。也是如此,代善才会在第一时间就呼应多尔衮说图尔格是传谣。 此时,听到多尔衮的问话,代善沉默了片刻之后,才脸色沉重地缓缓说道:“我们大清的军力,经过蓟州之败,还有宁远之败后,已经不复鼎盛之时了!如果还要自残两臂,废去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的话,那大清离灭亡也已经不远了!” 言外之意,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是不能废的了。 多尔衮听了,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商议这个事情的时候,没让多铎他们参与。要不然……” 他没说完,意思其实很明确,以多铎等人的个性,指不定会看那些明人、蒙古人不顺眼,闹出什么事情来。 代善自然听懂了他的话,稍微沉默了一会之后,抬起头,认真地对多尔衮说道:“要说脑子好用不好用的,终归还是汉人的脑子更聪明一点。我们大清接下来该怎么做,我觉得你不妨召洪承畴和范文程他们商量下!” 多尔衮听了,立刻点点头,同样认真地说道:“礼亲王所言,确实是老成持重之言!” 可谁知,就在这时,一个女人的声音响了起来道:“他们既然是汉人,岂会真心为我大清考虑?” 多尔衮都不用转头去看,就知道这是布木布泰在说话。 对此,他也不奇怪,也没什么礼数,只是淡淡地回应道:“只要我们告诉他们,像他们这种为大清效力的人,明国皇帝说了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他们自然就死心塌地地为我大清考虑了!” 倒是代善,还向帘子后面行礼了一下,毕竟是太后,然后才接着多尔衮的话,给布木布泰解释道:“一般人的心中,只会更恨叛徒。接着图尔格的口,落实这一点,让洪承畴对我大清死心塌地并不难!” 要说军国大事,布木布泰可能插不上什么话,但是要说勾心斗角之类的,她还是有心得的。因此,此时一听之下,就感觉多尔衮和代善说得有理,便沉默不说话了。 多尔衮见她不再说话,便转头看向代善说道:“洪承畴之前献策,收朝鲜百姓之民心为我大清所用,效果果然是不错的。这个人能成为明国的蓟辽总督,才华横溢是肯定的。要我看来,恐怕还是要他帮我们大清出主意才好!” “嗯!”代善听了,点点头赞同道,“此人确实聪明过人,比起范文程,应该是更胜一筹!” 听到这话,多尔衮便和他商量道:“那这样可好?你去找范文程谈谈。至于洪承畴这边,我亲自去谈,然后,我们两人再合计一下看看?” 接下来的路怎么选,对于大清来说至关重要。 代善听了,当仁不让,当即点头答应,不过临走之前,他郑重地提醒多尔衮道:“洪承畴这边,最为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他没有退路,只能帮我大清才可以!” “我明白的,我知道!”多尔衮听了,也是郑重地点点头回答道。 代善听了,似乎还想说什么,不过最终,他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然后才走了。 然后,崇政殿内,就只剩下了多尔衮和一对母子两人了。 至于宦官宫女之类,那都不能算人,直接忽略了。 只见多尔衮转头,并没有看小皇帝,而是看向帘子后面的那个身影道:“大清皇帝当得容易么?” 布木布泰一听就知道,多尔衮对于她当初施计谋夺了原本属于多尔衮的皇帝位置,还是有怨言的。 对此,她当然是不会后悔的。 此时听了,布木布泰只是柔声说道:“摄政王辛苦了!” 说完之后,她也不等多尔衮说话,便站起来,示意身边的宫女带了小皇帝,然后转回后殿去了。 多尔衮倒也没有生气,毕竟已经是成了事实的事情,生气也没用。 他一个人坐在崇政殿,静静地想了一会之后,便重新召见了图尔格,两人说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多尔衮才下旨传洪承畴进宫。 此时的洪承畴,一如原本的历史上一样,地位算是比较尊崇的,至少原来的大清皇帝也好,如今掌权的摄政王也罢,都很礼待他,但是,洪承畴却没什么实权官职,类似一个幕僚的角色而已。 此时,收到旨意后的洪承畴,便匆匆进宫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16 真真假假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的章节内容是防盗版的章节内容,正确的章节内容会在6:32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一开始,多尔衮有点不以为然,心中想着,孔有德只是打了阿济格的耳光,你呢,你是千刀万剐了阿济格! 不过等他听到图尔格的后面一句话时,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孔有德原本就是明人,如今重新投降回了明国,这并不稀奇!一如图尔格他是大清的人,最终还是逃回了大清一样! 一想到这,他就头疼了。 在如今的大清国中,有相当多的明人。甚至其中有不少人,都位居大清的重要职位。如今明国的情况要是在大清国内传开之后,又有多少人会有另外的心思? 对此,多尔衮真得一点把握都没有! 就孔有德来说,以前和大清作对,算是不得已才投降了大清。虽然说,在投降了大清之后,为大清也立下不少的功劳。然而,一旦局势有变, 说投降回去,也就投降回去了。 类似孔有德这样的人, 至少三顺王中的其他两个, 也都是如此, 还有他们的手下,也都是。甚至连关宁一系的明人, 同样都是如此。 最好的做法,就是防范于未然,把这些明人都杀了, 或者调往北方去抓生女真之类,反正不能和明国有交集的。毕竟类似范文程一样主动投降大清,并一直为大清效力的明人,终归还是不多。 然而,真要这样做的话, 大清的汉军八旗就等于是废了! 还有一点, 多尔衮也立刻便联想到了。 图尔格是被明国派去草原拉拢蒙古部族的时候逃回来的, 这也就是说, 明国已经有拉拢蒙古部族的意思。 如今明国变得强势起来,连他们的太祖皇帝都显灵了,还打败了大清军队两次。在这种情况下,蒙古部族都是墙头草,指不定会投向明国。 总之,国与国之间, 哪怕是和蒙古部族之间,也没有永恒的兄弟,更多的,还是利益关系! 换句话说, 在明国重新强大起来之后, 蒙古部族也会变得不可靠。 那么最好的措施,就是防范于未然, 把不可靠的蒙古部族也干掉, 免得将来在背后捅大清一刀,甚至成为明国的帮凶来攻打大清。 那这么一来, 大清国内的蒙古八旗,是不是也要清理一下? 这一来二去的,汉军八旗废了,蒙古八旗也废了, 大清的军力还能剩下多少? 都不用明国打过来,估计大清就乱了! 想到这些, 多尔衮感觉一脑门的包,这局势真得太难了!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之间,他想起了皇太极,如果他在的话,自己就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了! 如果他在,那他会怎么做呢? 正在想着时,却见代善大步而回。 原本已经老迈的他,似乎又焕发了第二春一般,走路都是大步走着的。 “我已经交代下去了,定然不会传出去的。”代善看了一眼图尔格,然后转头看向多尔衮说道,“只是这个事情之重大,关宁那边的明军,肯定也会把消息传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确实,就算图尔格他们不说了,明军那边肯定会大肆宣扬的,最终也会传到大清国这边。 多尔衮真得很头疼,便交代图尔格,把他所知道的都说出来之后,才严肃地说道:“今日之事,不得向外泄露半分。图尔格和你那几个人,就先在皇宫安顿,不得外出。” 说完之后,他看了一眼代善, 然后又看向其他人道:“你们先都退下吧,礼亲王留一下。” 多铎听了,有点想说话的样子, 不过最终还是听了多尔衮的安排, 狠狠地盯了图尔格一眼, 然后便退出了崇政殿。 图尔格当然就更不会多话,一样退了出去。 还有一个豪格,一反常态,不但没有怎么说话,甚至都很顺从,听到说可以撤了,竟然二话不说,转头就走了! 这个反常举动,让多尔衮都不由得盯了他的背影一眼。 多尔衮猜出来,豪格肯定是有事。 不过他此时已经顾不得豪格,只能先解决最为重要的事情再说。 谷穹</span>  最后,崇政殿内,就只剩下了多尔衮和代善。 对了,还有小皇帝福临和帘子后面的布木布泰。 看到没有外人了,多尔衮终于发出了一声长叹,然后看向代善道:“你说,我们大清接下来该怎么办,才能走出困境,免去将来的灭顶之灾?” 说完,他把他刚才想到的忧虑说了一遍。 事实上,多尔衮想到的问题,代善其实也想到了。也是如此,代善才会在第一时间就呼应多尔衮说图尔格是传谣。 此时,听到多尔衮的问话,代善沉默了片刻之后,才脸色沉重地缓缓说道:“我们大清的军力,经过蓟州之败,还有宁远之败后,已经不复鼎盛之时了!如果还要自残两臂,废去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的话,那大清离灭亡也已经不远了!” 言外之意,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是不能废的了。 多尔衮听了,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商议这个事情的时候,没让多铎他们参与。要不然……” 他没说完,意思其实很明确,以多铎等人的个性,指不定会看那些明人、蒙古人不顺眼,闹出什么事情来。 代善自然听懂了他的话,稍微沉默了一会之后,抬起头,认真地对多尔衮说道:“要说脑子好用不好用的,终归还是汉人的脑子更聪明一点。我们大清接下来该怎么做,我觉得你不妨召洪承畴和范文程他们商量下!” 多尔衮听了,立刻点点头,同样认真地说道:“礼亲王所言,确实是老成持重之言!” 可谁知,就在这时,一个女人的声音响了起来道:“他们既然是汉人,岂会真心为我大清考虑?” 多尔衮都不用转头去看,就知道这是布木布泰在说话。 对此,他也不奇怪,也没什么礼数,只是淡淡地回应道:“只要我们告诉他们,像他们这种为大清效力的人,明国皇帝说了绝对不会放过他们,他们自然就死心塌地地为我大清考虑了!” 倒是代善,还向帘子后面行礼了一下,毕竟是太后,然后才接着多尔衮的话,给布木布泰解释道:“一般人的心中,只会更恨叛徒。接着图尔格的口,落实这一点,让洪承畴对我大清死心塌地并不难!” 要说军国大事,布木布泰可能插不上什么话,但是要说勾心斗角之类的,她还是有心得的。因此,此时一听之下,就感觉多尔衮和代善说得有理,便沉默不说话了。 多尔衮见她不再说话,便转头看向代善说道:“洪承畴之前献策,收朝鲜百姓之民心为我大清所用,效果果然是不错的。这个人能成为明国的蓟辽总督,才华横溢是肯定的。要我看来,恐怕还是要他帮我们大清出主意才好!” “嗯!”代善听了,点点头赞同道,“此人确实聪明过人,比起范文程,应该是更胜一筹!” 听到这话,多尔衮便和他商量道:“那这样可好?你去找范文程谈谈。至于洪承畴这边,我亲自去谈,然后,我们两人再合计一下看看?” 接下来的路怎么选,对于大清来说至关重要。 代善听了,当仁不让,当即点头答应,不过临走之前,他郑重地提醒多尔衮道:“洪承畴这边,最为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他没有退路,只能帮我大清才可以!” “我明白的,我知道!”多尔衮听了,也是郑重地点点头回答道。 代善听了,似乎还想说什么,不过最终,他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然后才走了。 然后,崇政殿内,就只剩下了多尔衮和一对母子两人了。 至于宦官宫女之类,那都不能算人,直接忽略了。 只见多尔衮转头,并没有看小皇帝,而是看向帘子后面的那个身影道:“大清皇帝当得容易么?” 布木布泰一听就知道,多尔衮对于她当初施计谋夺了原本属于多尔衮的皇帝位置,还是有怨言的。 对此,她当然是不会后悔的。 此时听了,布木布泰只是柔声说道:“摄政王辛苦了!” 说完之后,她也不等多尔衮说话,便站起来,示意身边的宫女带了小皇帝,然后转回后殿去了。 多尔衮倒也没有生气,毕竟已经是成了事实的事情,生气也没用。 他一个人坐在崇政殿,静静地想了一会之后,便重新召见了图尔格,两人说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多尔衮才下旨传洪承畴进宫。 此时的洪承畴,一如原本的历史上一样,地位算是比较尊崇的,至少原来的大清皇帝也好,如今掌权的摄政王也罢,都很礼待他,但是,洪承畴却没什么实权官职,类似一个幕僚的角色而已。 此时,收到旨意后的洪承畴,便匆匆进宫了。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17 三策 , 洪承畴心中明白,他已经没有退路,如果大清灭亡的话,他也是没有好下场。 因此,在多尔衮问话之后,稍微犹豫一下,便回答多尔衮道:“奴才还想知道多一些细节,不知道可以不可以问下图尔格大人?” 他这么谨慎地回答,让多尔衮为之一喜,连忙说道:“可以,当然可以!” 要是洪承畴脱口而出的话,他可能就没这么高兴了。 此时的洪承畴,就给他一种感觉:靠谱! 于是,洪承畴就转身看向图尔格,向他一礼之后便开始问起具体的细节。 图尔格事先已经得到多尔衮的吩咐,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过好在大部分问题,他都是能答的,至少极小部分问题,他不好回答,就直接推说不知道了。 事实上,他刚才和多尔衮一起对洪承畴所说得话,绝大部分都是真的。只是有些事情,换了不同的说法,那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洪承畴在听完了图尔格对于关内情况的描述之后, 便转头向多尔衮一礼, 然后又要求道:“殿下,我们大清的情况, 奴才也想了解细一点,不知道可否问多一点问题?” 这是要做到知己知彼啊! 多尔衮心中如此想着,便连忙点头回答道:“可以,当然可以!” 于是, 洪承畴便又开始小心翼翼地问起有关建虏内部的事情。这一次, 他算是对建虏的真正实力,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问完话之后,洪承畴也并没有马上开口,显然在沉思。 多尔衮见此, 很有耐心, 并不打扰,静静地等待洪承畴思考完毕。 就这么的,崇政殿内便安静了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 就见洪承畴抬起头来,看向多尔衮说道:“奴才有一点拙见,说出来,还请摄政王殿下指点一二。” 多尔衮虽然一直没有问,其实事关大清的未来,还是有点担心焦急的,此时一听,便连忙客气地说道:“先生请讲!” 洪承畴听了, 小心翼翼地说道:“以奴才看来, 我大清和明国的国力差距实在有点大,如果要继续和明国对抗的话, 可以分短期、中期、长期三种策略!” 一听他有这么多讲究, 多尔衮不由得为之大喜。 这个洪承畴,就知道是个有本事的! 大清的国力和明国的国力差距过大, 这是毋庸置疑的!就在这样的条件下, 还能有三种策略, 好, 好,好! 这么想着, 多尔衮便连忙吩咐道:“来啊,给先生赐座!” 说完之后, 又看向洪承畴,声音都轻柔了一点道:“还请先生为本王细细说来,何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之策?” 这时候,边上的内侍已经搬了一条圆凳过来,洪承畴只是坐了半个屁股,然后便回答多尔衮道:“短期来说,就是要应对明国可能的进攻。恕奴才直言,如果此时和明军硬碰硬的话,胜算不高……” 这一点, 其实也是多尔衮担心的。因此,听到这个话的时候, 他就点了点头。 “……以奴才看来,要想增加胜算,唯有诱敌深入。如此一来, 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海州,甚至连辽阳、盛京都可以放弃。然后以骑军骚扰明军的补给线, 断其粮草物资,则最终的胜利,必然是大清的。” 说到这里,他看着多尔衮,查看了下他的脸色才继续说道:“只是此策需要大清上下一心,否则有人顾及自家的利益,不能做到坚壁清野,不想撤离,那就没法做了!” 其实,言外之意还是说,这个需要你摄政王的魄力了。 拉长明军的补给线,坚壁清野,骚扰明军的补给,这一招说起来简单, 可一旦真得要这么做的话, 确实得要有个强有力的领袖,并且上下也能一心, 要不然很能做的。 因为这个计策,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计策。 洪承畴说完之后,看到多尔衮在沉思,并不说话,稍微犹豫一下之后,便继续说道:“次一等的,便是不能和明军打攻坚战,守城战。大清的兵力不能像明军那样消耗的,以骑军运动战为主,拖着明军,耗到冬季来临,则明军只有退兵或者固守,那个时候,才是我大清的机会!” 说到这里,看到多尔衮的脸色,似乎露出了一丝变化,好像更赞同这个说法时,洪承畴便连忙说道:“不过此等对策,还要看敌我双方主帅的决断,以及敌我双方军队士气等等多种因素,胜负之分,不好说!” 说完之后,他便沉默了,等待多尔衮问话。 多尔衮的眉头,还是没有松开。 他是个聪明人,其实听出了洪承畴的所有意思。 按照洪承畴的说法,如果短期内就会进行明清战事的话,是有上中下三种策略。 第一种,洪承畴没有明说,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是和以前的那种打法一样,那样的话,很可能大清会败,丢城失地,损耗兵力! 第二种,就是不硬打,而是游击战,尽量拖延时间,耗到明军耗不下去为止。 这种战法,风险也高,因为取决于双方统帅的临阵决断,还有各自军队的士气等等。 就多尔衮自己的认知来看,明军已经连续两次大胜之下,这么做的话,大清损失惨重的机会,也是不小的。 第三种,也是洪承畴最赞同的一种方法,就是诱敌深入,甚至可以放弃辽阳、盛京,只以骑军骚扰明军。 这种战法,胜算就很大了。但是代价是,大清在物资的损失上也会很大。不过提前预备的话,损失也能降低一些。 比如说,先把物资往北方运,存储到北方去。明军打过来的话,最多是损失城池、粮田这些搬不走的。大清的生活,会变得更艰苦。 多尔衮心中明白,如果采用这种策略的话,他的威望其实还不够,需要代善和其他亲王全都同意,一起配合才可以做出这样的行动。 这么想了一会,他并没有当场决断,只是脸色肃穆地看向洪承畴,继续问他道:“那中期策略呢?” 对于多尔衮的反应,其实是在洪承畴的意料之内,因此,他并没有任何吃惊,听到问话之后,马上就回答道:“中期之策,就是基于明国不会马上出兵攻打我大清,因此,我大清最为关键的是,增强大清的国力,这是根本!” 多尔衮一听,非常感兴趣,连忙问道:“如何增强大清的国力?” 其他事情,相对来说,都是细枝末节,只有国力强大了,其他事情做起来才会更顺手。 这个道理,多尔衮心中很清楚,也看得明白。 要是换成多铎或者豪格等人的话,那就未必能看得这么远了。 此时,洪承畴听到多尔衮的问话,便马上回答道:“国力无外乎人口和物资两项,其中物资包括人口所需之衣食住行……” 多尔衮听得很认真,一直在点头。 “……人口要想能短时间内暴涨,正常是不可能的,唯有靠外来的人口补充。根据大清以往的习惯,奴才建议,需要加大对北方生女真的征讨。” 这个事情,是建虏一直在做的事情。因此,多尔衮听了,点点头说道:“还有呢?” 他知道,洪承畴所指的,并不会以这个为主,因为这个事情,就算他不说,大清也是在做。 果然,就听洪承畴接着说道:“朝鲜这边的人口,也是大清需要的。刚好就奴才了解,朝鲜的百姓生活极其穷困,而他们的官绅国王等等,生活糜烂。因此,大清只要把朝鲜的官绅都灭了,分一点好处给朝鲜百姓,便能让朝鲜百姓归心,也是如此,才能让大清在短时间内拥有能用的人口!” 说到这里,他便马上补充解释道:“奴才在关内剿贼的时候,就见多了类似的事情。那些流贼不事生产,屡败屡战,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会抢关内的官绅以为己用,裹挟百姓,一点粮食吊着他们,就驱赶他们去攻城。” “和流贼有点不同,也和大清对朝鲜以前的策略不同的是,我们大清需要朝鲜的人口,在短时间内拥有同心同德的人口,就不能光靠武力压服,而是恩威并施。这一点,奴才一直觉得大清就做得很不错!” 为什么不少明军军卒战斗力是个渣,但是投降了建虏之后,战斗力却是暴增,就因为建虏能做到恩威并施,赏罚分明。 对于这一点,洪承畴看得很清楚。此时的他,就建议用这类似的手段来控制朝鲜百姓,而不再只是借助朝鲜的官僚来压榨朝鲜而已! 这其中的区别如何,洪承畴相信,以多尔衮的精明,应该是能分辨出来的。 果然,多尔衮认真考虑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点点头问道:“那就长期来说,对策是如何?” 虽然没有明确决定,但洪承畴却知道,他心中是有数的。 因此,他并没有追问多尔衮什么,只是就多尔衮所问得长期策略,继续讲解了起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18 蜀吴抗魏 , 洪承畴稍微犹豫了下,然后才说道:“就中期对策来说,其实也是暂时性的,就算做得再好,可也无法和明国的国力相提并论,依旧要逊色不少,因此,奴才以为,要想真正的对抗明国,还不需要更进一步才好!” “是考虑蒙古部族么?”多尔衮听了,顺口便问道。 洪承畴听了,点点头,然后又微微摇头说道:“是,也不是。蒙古部族不事生产,只会放牧,全靠老天爷脸色过活。而朝鲜人是农耕,只要有足够的土地,养活是没问题的。奴才以为,如果我大清的物资足够,则可吞并蒙古部族以为刀锋;如若我大清的物资都不足的话,吞并蒙古部族只会增加大清的负担!” 多尔衮听了,思索着点点头,而后有点好奇地问道:“那先生以为如何更进一步?” 洪承畴听了,表情严肃,郑重地说道:“奴才想了,就我大清周边来说,一边是朝鲜,一边是蒙古部族,并没有足够的助力,能帮我大清分担压力。但是,再远一些的地方,却是有的。如果能联合他们,行那蜀吴抗魏之策,方是上策!” 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清国的国力肯定是没法和明国去比的。这一点, 多尔衮心知肚明, 此时一听洪承畴说有蜀吴抗魏之策, 不由得很是惊讶道:“大清周边哪里还有值得联合的国家?” 洪承畴一听,用手指了个方向,然后回答道:“就在三十来年之前, 明国还在朝鲜和对方打过一仗,根据奴才所查消息, 当年之战, 其实未分胜负。” 一听这话, 多尔衮就立刻知道了,当即有点意外地问道:“倭国?” “对, 正是倭国!”洪承畴听了,连忙点头说道,“当年是掌权的倭王病死了, 倭军才从朝鲜退出。如果大清能说动倭国和我大清联盟的话, 明国要想灭我大清, 就是难上加难。而一旦明国皇帝的穷兵黩武之策实施时间过长, 以奴才对明国朝堂上的了解,新皇必然会登基, 并且一改穷兵黩武之策。等到那时候,我大清便可从容发展,或者静待明国内乱!” 说到这里, 他又恭维道:“殿下春秋鼎盛,一力推行此策的话, 奴才以为,必保大清无忧!” 多尔衮听了, 并没有露出欣喜之色,而是紧皱了眉头, 想着这个事情,缓缓地说道:“当年倭国和明国一战,削弱了明国在辽东的势力,才有我大清崛起。不过这事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了,此后倭国并无动静。倭国那边,还能再和我大清联合对抗明国?” 洪承畴心中有点佩服多尔衮,并不盲目,有自己的主见,会思考,算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他心中这么想着,便认真地回答道:“据奴才所知,当年的倭王病死之后,倭国发生内乱,而后有一个权臣篡位,夺得了倭王之位。虽然说,到目前为止,倭国都没有动静,但奴才相信,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动倭国还是有可能的!” “哦,怎么讲?”多尔衮一听,心中一动,连忙问道。 洪承畴马上便回答道:“奴才思量着,倭国乃是一个岛国,据说多海啸,还有地龙翻身,只要是有为的君主, 或者是有远见的臣子等等, 肯定都是想改变倭国只是局限于岛国的这个事实。也是如此,他们当年才想着通过朝鲜来攻打明国。如果我们大清答应,把朝鲜让给倭国,使得倭国有在陆地上有立足之地,定下共同瓜分明国之盟约,并且让倭国看到这种希望,奴才以为,倭国还是有可能会出兵的!” 多尔衮听得心中大动,露出非常有兴趣的意思,当即要求道:“那先生给本王说说倭国的情况?” “遵旨!”洪承畴听了,还不习惯用“喳”,不过多尔衮也没在意。 只听洪承畴对多尔衮说道:“传言倭国是秦始皇所派海外求仙之徐福领三千童男童女所建,繁衍生息之下成为一个大国,并在唐朝时和中原交流频繁,带回去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使得倭国逐渐强大起来,人口也越来越多。以倭国的贫瘠之地,险恶之地,必然会遏制倭国人口的增长,只要是倭国的有识之士,必然是向往大陆的。” 顿了顿,他便又接着给多尔衮分析道:“倭国乃是岛国,因此擅长水师;另外从万历年间的战事看,倭人最擅长火枪。而这两样,刚好又是我大清的短板。因此,奴才认为,我大清和倭国联合的话,互相之间便能取长补短,和明国一较长短,不在话下!” 就见识来说,哪怕多尔衮是建虏的摄政王,在建虏中算是厉害人物了,但也抵不过洪承畴的见识。 此时,洪承畴的解说,让多尔衮更是大开了眼界,一下提高到了更广阔的高度,这让他很是欣喜。 仔细考虑洪承畴的话之后,多尔衮不由得欣喜地说道:“如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大清就不会被山海关锁在关外了。有倭国的水师、火枪,从登莱登陆,杀明国一个措手不及,战火烧到明国的江南,都是轻而易举!” “殿下所言极是!”洪承畴听了,连忙奉承了一句,然后接着说道,“嘉靖年间,倭寇侵袭明国沿海,当初就闹了个天翻地覆,这还只是散乱的倭寇而已,并且明国还出了个不世出的戚继光。而如今,大清一旦和倭国联合的话,局面只会比以前更好!” 多尔衮听得满心欢喜,开心地说道:“既然如此,把朝鲜让给倭国,自然不在话下,甚至如果能联合起来夺取中原的话,我大清也只要黄河以北便可。江南等地,都可以让给倭国。先生看来,如此可能让倭国同意结盟?” 他这时候的想法,其实更多的是保住辽东,保住大清不被明国消灭。因此,能联合倭国,夺得明国黄河以北的话,那都是意外之喜了。 但是,也不能确保,万一真得如同他们计划那样顺利的话,等他拿到了黄河以北之后,是不是就会想着黄河以南了。 当然,这些都还是没谱的事情,空口白话先说出去,诱惑倭国结盟,才是头等大事。 洪承畴听到多尔衮赞同他的这个长期之策,并没有多少欣喜之色,而是严肃地说道:“殿下,此乃奴才之谋划。但是有一点,奴才对倭国的近况和细况并不了解,并不敢保证倭国一定会和大清结盟!” 多尔衮听了,也立刻就冷静了下来。 他明白洪承畴的担心,倭国和明国的战事,毕竟过去了那么多年,原先那个有为的倭王也已经病死,还被篡位,到底如今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这么想着,他皱着眉头,低头沉思了起来。 洪承畴见了,不敢打扰他,就只能是静静地等待。 至于图尔格,对于这些事情,他压根就插不上话,因此就只能是个旁听者而已。 多尔衮想想洪承畴所说得短期、中期和长期策略,再想想图尔格带回的关内消息,感觉到压力山大。 过了好久之后,他抬起头来,看着洪承畴,恳切地说道:“大清要想立足于不败之地,和倭国的联合是最好不过的。可和倭国之联合,想来也是大不易。加上路途遥远,如果前去沟通联合,本王去是最好不过的。但是,本王又离不开辽东。以先生之见,如若本王委派礼亲王前去,先生跟随,随机应变,可有把握说动倭国?” 很显然,多尔衮该是下定了决心的。 洪承畴听了,稍微犹豫了一会,然后才回答道:“殿下,奴才对如今之倭国并无了解。不过合纵连横,无外乎威逼利诱而已。奴才为大清之未来,愿意一试。” 既为大清之未来,也为他自己的前途。大清灭,他则要被明国千刀万剐,逃都没地方再逃,因此,就只能出死力了。 多尔衮见洪承畴没有承诺一定可以,心中也能理解,并且为洪承畴的实事求是更是感到他做事稳妥。 因此,这么想了一会,他便对洪承畴说道:“那此事等本王和礼亲王等人商议之后,便再做决定!” 就算他如今不是摄政王,而是真正的大清皇帝,对于这么重大的事情,也不可能一个人乾坤独断。 对此,洪承畴很是了解,不会说什么,也不敢说什么。 随后,抛开了战略层面的讨论,多尔衮又向洪承畴探讨起具体的战术层面的事情。洪承畴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代善已经回来了,他们两人都还没讨论完。 等到傍晚时分,多尔衮和洪承畴的讨论才算是告一段落,然后,多尔衮殷勤地吩咐洪承畴回去好好休息,保重好身体,一副刘备对诸葛亮的模样,亲自送走了洪承畴。 等他回到崇政殿之后,代善便带着一点好奇问道:“他是有什么好主意?” 从多尔衮对洪承畴的态度上,他感觉出了这一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19 又显灵了! , 多尔衮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反而问代善道:“范文程那边怎么说?” 听到这话,代善倒也没有坚持,回答多尔衮道:“他认为,我们大清目前不能和明国硬拼,最好的话,在和明国接近的区域,都实行坚壁清野,提高明军试图攻打我们大清的粮草物资压力。” 顿了顿,他又接着介绍道:“还有,他认为我们大清应该多开垦北方的粮田,他说他去查过,北方那边,其实也有适合大面积耕种的土地。多去那边开垦土地,就不易受到明军可能的进攻……” 多尔衮听了,微微一点头,范文程所说这些,和洪承畴所说战术层面的主意差不多。 “对了,范文程还说,为了以防意外,他建议把汉军八旗移驻北方,一来可以为大清去多抓一些索伦人,二来汉军八旗更擅长耕种,能为大清多种一些粮食;三来嘛, 他觉得明国打赢了两仗之后, 我们大清国内的一些汉人可能立场会不坚定,不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多尔衮听了, 又是微微点头,范文程所说这一点,还是很直白的,也能看出, 他对大清还真是忠心的。 “如果一旦真得和明军再次发生战事……”代善继续转述道, “不能打正面硬仗,而是派骑军绕后侵袭,并且最好避开明国水师能机动的地区,以防宁远之战的悲剧再现……” 他在说着, 多尔衮在听着, 只是偶尔插话问个事情,基本上还是很少说的。 一直到代善说完之后,多尔衮才算是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没等代善问话, 多尔衮就开口说道:“洪承畴这边所说,和范文程所说的有不少是相同的。他主要是分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方面来说他的对策……” 这一次,轮到代善不说话,专心地听着多尔衮在介绍洪承畴的对策。 多尔衮详细说完之后,都已经天黑了。不过事关大清的未来,就算是掌灯了,也还在继续议事。 只听多尔衮恳切地对代善说道:“明国那边的真实情况,我们两个人是清楚的。如果明国皇帝真得对我们辽东动手的话, 我们大清的未来如何, 真得不好说。我听洪承畴的这三策,都极为有道理。未雨绸缪之际, 我觉得, 至少有些事情该准备起来,你觉得呢?” 代善听了, 心中叹了口气, 缓缓点头说道:“父汗辛苦打下的基业, 可不能断送在我们手中。如今明国的情况有变, 也不能为了过好日子就把人给过没了。该撤撤,该退退, 我是支持的!大不了回到以前,把盛京什么的, 丢给明国。只要人还在,终归就还是有机会的!” 可以说,代善是跟随他爹一起起兵打天下,穷日子、苦日子都过过。知道形势严峻之下,他就比较拿得起、放得下。 听到他的这个说法,多尔衮很是欣慰。代善没有让他失望,能以大局为重,很好。 然而,他还没开口夸一下呢, 就听代善话锋一转道:“不过对于洪承畴的长期之策,我并不赞同。” “哦?”多尔衮一听, 有点意外,连忙问道,“怎么讲?” 代善听了, 缓缓地说道:“第一,且不说如今的倭国是个什么情况?我们是一无所知!第二,经过这么多年, 朝鲜好不容易已经成了我们的盘中餐,突然之间,这朝鲜的利益不要,反而要送给倭国。万一倭国站稳了朝鲜之后,又谋划辽东之地,而不是去吃更远的中原,怎么办?” 一听这话,多尔衮沉默了。 他确实不了解倭国,但是如果换成他是倭国的倭王的话,一旦在朝鲜站稳了脚跟,要真不一定会和大清联合起来去攻打中原。因为那样一来, 风险很高,毕竟明国真得是庞然大物。图谋辽东, 逐步在大陆上站稳脚跟, 这才是稳妥之举。 换句话说, 大清真要邀请倭国来的话,指不定会引狼入室! 虽然说,以大清的实力,并不会怎么怕倭国。可真要出现那样的情况,就还是得不偿失的! 代善的疑虑,终归也还是有些道理的。 他在想着,代善却又继续对他说道:“还有一点,明国要想攻打朝鲜,只有水陆两途。如果走陆路,那必然要先攻打我大清。换句话就是说,朝鲜是在我大清的后方。”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如果说明国攻打朝鲜要走水路。就明国如今这情况,我们也是知道的。明国已经没有水师,这一次能通过海路运兵到宁远抄了我们大清的后路,是明国征调了他们能征调到的所有的大小船只。就那些船,征调之后要还回去,就算不还,沿着海边走走还可以,但是要想横跨大海,却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明国至少暂时来说,还无法从海路攻打朝鲜。” 说到这里,代善盯着多尔衮,认真地道:“我们大清的底子太薄了。既然可以按照洪承畴的中期策略来做的话,那就不如去做,多从朝鲜捞些好处,这可是我大清的后花园。如果你还有这个心的话,等再过几年,我们看情况再定如何?” 多尔衮一听,便沉默了。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大清的家底到底有多少。将来一旦大清和明国开战的话,粮草物资能坚持多久! 因此,代善所言,不无道理。 朝鲜如今被大清挡在后面,从中多捞取一些粮草物资正当时。如果现在就白白把朝鲜送给倭国的话,确实是有点亏了。 到时候,大清的一边是明国,另外一边是倭国,局势不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说不定倭国那边,会有各种推诿,乐得看到大清和明国先鹬蚌相争! 这么想了一会,多尔衮最终点点头,诚恳地对代善说道:“言之有理,那有关倭国的事情,就先放一放,我们先把其他事情做起来再说!” 代善见他能听劝,也很是高兴。两人就开始商量起细节来,一直商量到好晚,才算是散了。 第二天开始,多尔衮和代善就准备开会决定,先未雨绸缪,做好战略重心北移的事情。 至于图尔格带回来的消息,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再说。 然而,让多尔衮和代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幺蛾子了。 而出幺蛾子的人,就是之前会议中一反常态的和硕肃亲王豪格。 天才蒙蒙亮的时候,和硕肃亲王府上,忽然火光冲天,并且伴随着怪异的叫声。 一开始,外人都以为肃亲王府走水了,纷纷想着去救火。 结果肃亲王府的人却说没有走水,是祖宗显灵了,而且还不是努尔哈赤,而是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完颜阿骨打显灵,给肃亲王指点了一番。 听到这话的人,都是将信将疑。 在他们看来,以肃亲王的身份,不可能说谎吧?而且肃亲王平日里,也不会搞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可是,要让他们真得相信,女真族最为伟大的英雄,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会显灵,好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时之间,这么奇怪的事情,顿时就以非常快的速度传遍了盛京。 多尔衮听到禀告,顿时脸色一下耷拉了下来。 此时的他,一下就明白过来,为什么昨天豪格会那么反常? 原来是听到了明国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就开始打这样的鬼主意了! 至于目的是什么,多尔衮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无外乎就是想要权。 这个蠢猪,这都到什么时候了,竟然还想着争权夺利! 和他差不多,代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和多尔衮是一个想法。为了大局计,他便匆忙赶去肃亲王府找豪格。 这一见到豪格时,代善顿时就目瞪口呆。 为何? 因为豪格竟然也在胸口挂了一个香囊! 真得是一点创意都没有! “你这个,该不会说是大圣皇帝赐给你的宝物吧?”代善指着豪格的胸口,带着一点讽刺之意问道。 豪格一听,竟然点点头,理所当然地说道:“是啊,你也知道啊!看看,看看,礼亲王都是知道的,没错了吧,本王都说了,大圣皇帝赐下了宝物!” “……”代善一听,顿时就无语了。 好一会之后,他才回过神来,有点不高兴地说道:“别闹了行不行?事还不够多么?” 豪格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当即反问道:“我闹什么了?大圣皇帝要显灵,我总不能不让大圣皇帝他老人家不显灵吧?” “……”代善听了,再次无语。 回过神来之后,他把其他人赶了出去,单独问豪格道:“闹这么一出,你到底想怎么样?” 豪格听了,冷笑一声道:“大圣皇帝说了,大清需要有两个摄政王,才是大清强大的保证!” “……”代善一听,有些无话可说。 他其实心中知道,皇太极一死,结果福临当了皇帝,多尔衮当了摄政王,而豪格身为皇太极的长子却什么都没有,他心中有意见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20 刚好 , 这么想着,代善的语气便缓和了一点,诚恳地对豪格说道:“如今这局势,乃是先皇遗旨而已!事实已经如此,且又过去了这么久,如何能改之?” 豪格听了,却是冷笑一声道:“我这还是大圣皇帝的旨意,过去这么久了,难道就不能改了?” “……”代善听了,不想说话了,就看着豪格,心中明白,他是借明国皇帝的事情,铁了心了想用这种手段来强行插一脚。 过了一会,他才一指豪格的胸口说道:“好,既然真是大圣皇帝显灵,那你把这个赐下的宝物拿出来我看看!” 这个豪格,非要戳穿他才行!代善心中如此想着,也是带了一点气在说话了。 他就不信了,豪格真能拿出什么宝物来。 至少论资历,论眼界,他相信,豪格不可能拿东西能骗得了他。 豪格听了,也不推脱,低下头, 伸出双手从他胸口那个香囊里拿东西。 代善就盯着看,脸上微微带着一丝冷笑。 结果, 他发现, 豪格竟然拿了个寂寞。 装模作样的打开香囊, 似乎拿出了个东西,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 然而, 代善万万没想到的是,豪格竟然平摊着手,对他说道:“看, 这就是大圣皇帝赐下的宝物。大圣皇帝说了,心诚则灵,相信他的才能看到这个宝物。你能看到吧?” “……”代善一听,顿时傻眼。 他是真没想到,一向脑筋不怎么样的豪格, 在听到了明国皇帝的事情之后, 涉及到了权力之争, 竟然能想出这样的主意! 那自己该怎么回答呢? 以事实说话, 没有就是没有? 可豪格已经先说话了,说看不到的话就是不相信大圣皇帝,心不够诚! 可是,难道违背良心说,自己能看见?真要这样的话,大清不是要多一个摄政王, 而且还是搅屎棍摄政王!并且谁能保证,豪格不会借助大圣皇帝的名头,继续捣乱,比如说当大清皇帝? 一时之间, 代善竟然被豪格给难住了。 这不, 豪格看到代善傻眼在那里,不由得得意一笑道:“礼亲王不可能看不到吧?你要不信, 来来来, 我让你瞧瞧!” 说完之后,他向外一喊, 他府里的人便拥了进去。 “来来来,你们看看,我手里有没有东西?”豪格当着代善的面,大声地问道。 豪格府里的这些人一听, 顿时一个个夸张地回答了起来。 “有啊有啊,一个宝贝!” “没错, 还散发着毫光,一看就知道这只是天上才有的宝贝!” “盲猜一波,这肯定是大圣皇帝他老人家赐下的宝物!” “……” 听到这些话,代善心中怒意渐增,到了最后,便是一声怒喝道:“够了!” 他这一发怒,豪格府里的人,便不敢说话了。 不过豪格却是一脸无视,甚至有点斜着眼睛看着代善,似乎是在表达,老子就这么干了,怎么了? 代善一脸严肃地盯着豪格,认真地说道:“你这种伎俩,你觉得能骗谁?你以为,大清的摄政王是那么好当的么?如今明国实力强大,我们大清真是多事之秋的时候,不是才智超绝之士,怎么带我大清走出困境?” “呵呵,小福临都能当皇帝!”豪格听了,不为所动,当即就回道,“我难道比小福临就差了?要军功有军功,哪一点比小福临差?” 他总算还有一点自知之明,没有说他比多尔衮还厉害。 但是,他拿他自己和小福临去比,这也让代善为之无语。 事实上, 代善其实也猜出来,当初皇太极的那份遗旨, 肯定是有问题的。至少他想不出来, 皇太极会在临死之前,让小福临当大清皇帝! 不过此时,他是一点都不想变动大清的权力结构。 此时, 代善见豪格不松口,不听劝,便一甩手,气冲冲地走了。 豪格见了,也是恼怒,在他背后喊道:“难道你连大圣皇帝的旨意都不听?” “噗!” 代善气急之下,年龄又大了,肠胃也不好,竟然气出了一个响屁! 谷壢/span 很快,他什么都没说,消失在肃亲王府。 不用说,代善第一时间就去找了多尔衮,非常生气地把他找豪格的事情说完,然后才说道:“这头蠢猪,自以为一点小聪明,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我……” 看到他这么生气,多尔衮却微微一笑,反而安慰道:“礼亲王不用如此生气,他这么一搅合,我想了下,反而感觉更好!” “什么?”代善一听,顿时有点意外,不由得立刻追问道,“怎么感觉更好?他是要抢你权力,在大清如此艰难之际,还想搞风搞雨啊!” 虽然说,就暂时来说,明国并没有继续进攻,大清好像还没有什么危机,可是,像他们这样的人,都能看到大清其实已经面临一个很大的困境! 这种时候,豪格还要搞事,真得是让大清雪上加霜! 见到代善如此生气,多尔衮便微微一笑,当即问他道:“他说大圣皇帝显灵,你信么?” “当然不信!”代善听了,想也不想,便直接回答道。 就算是明国的太祖皇帝显灵这事,说实话,他没有亲眼所见,哪怕明国君臣都看到了,他也还是有点怀疑的。 至于豪格这个说大圣皇帝显灵,他敢保证,绝对是假的。 多尔衮听了,便马上接着对他说道:“对啊,你不信,我也不信,其他人相信也不会有多少人信的。只要我们所有人都实话实说,豪格那个什么心诚则灵的招数,便会不攻自破!” 听到这话,代善点点头,也稍微冷静了一点,就不那么生气了。 如今想来,豪格这个招数,最怕各自为战,就怕自己不是心诚则灵,自己没看到而别人看到,就会假装说自己也看到了。 如果所有人都实话实说,那豪格这招就破了! 这不,就见多尔衮脸色轻松地对代善说道:“经过豪格这么一闹之后,明国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再传开,你觉得我们大清国人会怎么想?” 一听这话,代善顿时一喜,双手一拍,发出“啪”地一声,当即点头说道:“不错,不错,如此一来,明国太祖皇帝显灵这个事情,也会显得假了!” “我正有点担心,怕有些人听到明国太祖皇帝在金銮殿上显灵的事情会多想,结果豪格这么一搞,反而是帮了我们的忙!”多尔衮说到这里,忽然无声地冷笑了下,语气一冷说道,“没想到他这么折腾,也算是有点用处!” 虽然嘴巴上说豪格这么做是帮了大忙,但是,很明显,他对于豪格还想抢他摄政王的权力,还是很不高兴的! 于是,两人便商量了一阵,开始为豪格的这个破事做应对。 这其中,就豪格的事情,多铎也跑来找多尔衮,根本就不信,想要收拾豪格,被多尔衮给劝了。理由就一个:大清这个时候,不能再内乱了。 随后,他也向多铎征询了下意见,想听听多铎对于将来把朝鲜让给倭国,换取倭国出兵和明国对抗的事情,是怎么看的? 一如他之前所想,多铎对此坚决不同意。 多铎一口一个明狗不假,但他对于倭人,那是更加鄙视,就那一个个都是武大郎身材的倭人,连狗都不如! 还想要大清把好不容易得来的朝鲜,让给倭国,那是做梦! 至此,多尔衮便把洪承畴的长期对策彻底放到了一边,不再去操心了。 随后,建虏这边,豪格开始假托完颜阿骨打闹事。 但是,他才在盛京闹开,就被多尔衮、代善、多铎等人联手给揭穿,证明什么显灵的事情,都是不可能的。 随后,多尔衮宣布,抽调兵力征讨北方的索伦人,也就是建虏所谓的生女真。 建虏当中,他们对于兵力的补充,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掠夺生女真来的。 征讨索伦人的主力,以蒙古八旗为主,汉军八旗为辅。其中汉军八旗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在北方开拓出来的疆土上开荒种地。 当然,开荒主力,还是以朝鲜人为主。汉军八旗主要是规划、监督,也有少部分人要下田间地头。 特别是黑龙江流域,随着天气的炎热,已经有适合耕种的土地可以开垦了。 在满清当中,不少原本来自关宁降军的汉人,都被调去了北方任职,管理开荒事宜。 至于海州附近,容易遭受明军进攻的这些地方,只是随意种一些,并不会花多少人力物力了。 对于朝鲜这边,多尔衮指派了英俄尔岱,抽调辽东腹地的军队,特别是临近朝鲜的军队,进入朝鲜开往朝鲜都城,去找朝鲜国王去了。 不用说,洪承畴所献的中期策略,多尔衮显然是要实施的。 就在建虏未雨绸缪,准备应对明军可能的攻势时,让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明军的攻势发动了。 并且,明军的这个攻势,并不是来自关宁前线,而是在另外一个方向,金州。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21 王师归来 , 辽东半岛的沿海岛屿,以及鸭绿江出海口这边,朝鲜的新义州沿海,在最初的时候,都是东江镇的势力范围。 甚至连辽东半岛的金州等地,同样也是东江镇的地盘。 不过到了后来,先是金州等地被建虏攻下,而后,建虏又借助朝鲜水师攻上了皮岛,重创了东江明军。 等到最后,东江镇内乱,你杀我,我杀你一阵之后,就先后投靠建虏去了。 其中尚可喜就席卷了沿海所有岛屿的军民,去投靠了建虏的。 可是,不管尚可喜怎么席卷,也还有一部分军民是不愿意去投靠血海深仇的建虏而躲了起来。 沿海岛屿,都是很大的,藏一小部分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躲在岛里种点吃的,再去海边捡点吃的,也能将就着对付。唯一让他们的遗憾的是,这辈子只能这么过了,不要说向建虏报仇了,就是死了也没法落叶归根,回到辽东的家乡。李二牛就是这样的人中的其中一个。 这一天,趁着退潮的机会,他和往常一样,带着家里的几个小子出来赶海。 当然了,为了以防万一,他不敢去靠近辽东半岛那一面的海岸线,而是去了反方向的那面。 岛上的日子非常艰苦,三个孩子,包括他自己,都是仅有腰间一块遮羞布,光着脚, 在岩石区捡海鲜。 螃蟹没肉, 不要。 小鱼太小, 能放生的放生,至少要稍微大一些的鱼才好。 潮水褪去,这些傻鱼落在岩石缝隙或者水塘中来不及退去, 就成了李二牛的盘中餐。 如果不是怕被人发现岛上有人的痕迹,他能保证, 随便处理下, 退潮的收获都要比这多多了。 李二牛在捡着海鲜, 区分有毒没毒,而他的孩子, 虽然也是在捡,但是,更多的却是在玩闹, 这是七八岁孩子的天性。 忽然, 他的一个孩子大声叫了起来:“爹, 快看, 有船!” “哇,好多船啊!”他的另外一个孩子也跟着惊讶地叫了起来。 李二牛一听, 顿时一个激灵,连忙抬头一看,果然在外海的方向, 隐隐约约地,能看到好多船, 正往这个方向过来。 这一见之下,他的脸色一变, 立刻对他几个孩子吆喝道:“快,快跑, 让你娘,二娃他们几家都赶紧躲起来!” 他的三个孩子听了,连忙往海岛深处跑去。虽然是在岩石区,可在石头上一蹦一跳地,速度还真不慢。 甚至他们还能在跑的时候,又好奇地转头看看大海上的那些船只。 李二牛一见,立刻大声喝斥,让他们赶紧走。 而他自己,也立刻扫视四周,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然后提着鱼篓也跑了。 他不准备直接回去,而是躲起来看看,这支船队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路过还是什么? 与此同时,他心中也非常好奇,这都多少年过去了,自从尚参将把军民押走,放火烧了岛上的房屋之后,就再也没见过船队过来。 这一次的船队,到底是来自哪里? 在他的心中,自然也是有估计的,在这辽东,基本上只有建虏的船只,或者是朝鲜人的船只,反正不可能是大明的船只。 不管是哪一方,都是能躲就躲,千万不能被他们发现的。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 这支庞大的船队,终于慢慢地靠岸了。 一直在暗处盯着的李二牛,有点不敢相信船上出现的人群, 竟然……竟然一个个都是身穿红色的大明军服! 这不可能啊! 是自己眼花了? 随着船上冒出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船靠岸之后,还有人从船上下来, 全都是身穿红色的大明军服,李二牛终于放弃了揉眼睛,确认了这支船队,绝对是朝廷的船队。 有一点,还是比较奇怪的。 就是这支船队似乎知道岛上什么地方可以靠岸,那里面肯定有来过这个岛的人。 这么想着,他就想到了一种可能,这是东江镇的朝廷军卒? 可是,这不可能啊! 身为当初东江镇军民中的一员,他非常清楚当初的东江镇闹成了什么样子。 自从毛大帅死了之后,就是内乱,你杀我,我杀你,就是不再去杀建虏。 杀到后来,不但人心散了,甚至都去投靠了有血海深仇的建虏。 现在你要说,东江镇的朝廷官军又回来了,这怎么可能? 绝对不可能啊! 然而,事实就摆在眼前,一队队的明军从船上下来,甚至还有很多战马。 谷念 以李二牛的眼光能看出来,这些人和马都坐了很久的海船,因此上岸之后状态都不是很好,需要休整。 这么多船,能停靠船只的海岸根本不够,有不少船只便往沙滩上靠了。 李二牛正在看着,忽然,他的身后传来了一声吆喝:“你是什么人?” 听到这话,李二牛顿时大吃一惊,转头一看,却见是几个陌生人,穿着水靠,拿着匕首之类指着他。 这几个陌生人,一看就是汉人,从刚才的口音,还有外貌上看,似乎是南方人。 并且这几个人,态度也不凶,甚至是比较和蔼的那种,还带了一点好奇。 见此情况下,李二牛心中便明白了,连忙回答道:“俺是东江镇的,不想投靠建虏,当初就躲了起来,留在岛上了。” 李二牛的发型就能证明,他的话应该不会有假! 为首那人听了,当即呵呵一笑,用带着口音的官话说道:“有种,走吧,我们大帅有话要问你!” 李二牛听了,并没有害怕,而是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躲在这里的?” “呵呵,大帅早就通过千里眼看到你了,还有几个小孩呢?是你的孩子么?” “……”李二牛听得傻眼,不明白这个千里眼到底是什么? 不过他也顾不得这些,只是追问道:“你们是来干嘛的?打建虏么?” “呵呵,不来打建虏,那我们来干嘛?” 李二牛一听,先是欢喜,然后又担心地说道:“不过建虏不好打啊,他们很厉害!” “哈哈,你那都是老黄历了吧?估计你也不知道,朝廷已经打败了建虏两次,前前后后杀了十几万建虏了!” “……”李二牛一听,稍微一愣,随后回过神来,当即说道,“不可能!” “有啥不可能的,爱新觉罗阿巴泰,还有一个爱新觉罗阿济格吧,都在京师凌迟了!” “什么?”李二牛一听,非常地震惊,两只眼睛睁得大大地,一脸地不可思议,“爱……爱新觉罗姓氏的?” “当然,那个爱新觉罗阿济格好像是建虏的什么和硕英亲王来的!” 李二牛听得非常难以想象,在他看来,建虏的皇族都被朝廷杀了?这简直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要让他震惊。 毕竟一直以来,都是建虏追着明军杀的。东江镇这边,就算最鼎盛的时候,也只是避开建虏的主力去打地方建虏而已。 可是,连和硕英亲王这样的建虏,都被朝廷抓到京师咔嚓了,那杀了十几万建虏似乎也不是不可能了! 但是,这似乎真不可思议啊! 在李二牛懵着的状态中,他被带到了郑芝龙和吴三桂面前。 郑芝龙倒是没有先问,而是吴三桂询问。 听到辽东口音的朝廷将领问话,李二牛才回过神来,不顾礼节,盯着吴三桂反问道:“朝廷真得能打败建虏,能光复辽东么?” “那是当然!”吴三桂听了,有点不高兴的回答道。 两次大捷都赶上了,但是活捉敌酋的机会,就在他面前眼睁睁地溜走了。要不然,这时都能顺道来一句的。 李二牛听了,不由得喜极而泣,当即泪流满面。 这辈子以为就这样了,结果没想到,还能有报仇的一天,有返回故土的期待! 回到家乡,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竟然成为了可能! “皇上英明神武,如今的朝廷官军,已经远非以前可比。放心好了,辽东迟早还是朝廷的!” 李二牛听到熟悉的口音,抬头看去,顿时大吃一惊,指着刚才说话那人道:“孔……孔……” 孔有德以前是东江镇的副将,他是认识的。当然,孔有德不认识他。 此时,他有点不知道叫孔有德什么好了,因为他听说孔有德已经投靠了建虏,然后尚可喜才投靠的建虏。 “都是和建虏有血海深仇的,有机会,我当然是要杀建虏的!”孔有德说着话,用手一指吴三桂道,“这位是皇上新任东江镇总兵吴大帅,你好生回答吴大帅的话,就是报仇的机会!” 李二牛一听,连连点头。 不过遗憾的是,吴三桂问了不少问题,包括金州那边建虏的情况,李二牛都答不上来。 不过李二牛却自告奋勇,表示可以带朝廷官军去岸上抓俘虏。 说句实话,让孔有德去抓俘虏,吴三桂有点不放心。毕竟孔有德是投靠过建虏的,还在建虏那边当了王。而这个李二牛,他却是放心的。 于是,大军在岛上休整,而李二牛则带着郑芝龙的人,趁着夜色的掩护去抓了俘虏回岛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22 来一个大的 码字不易,还请到起点支持正版,这个重复章节是防盗版的,正确的章节内容会在6:32更新,到时刷新即可,谢谢! 甚至连辽东半岛的金州等地,同样也是东江镇的地盘。 不过到了后来,先是金州等地被建虏攻下,而后,建虏又借助朝鲜水师攻上了皮岛,重创了东江明军。 等到最后,东江镇内乱,你杀我,我杀你一阵之后,就先后投靠建虏去了。 其中尚可喜就席卷了沿海所有岛屿的军民,去投靠了建虏的。 可是,不管尚可喜怎么席卷,也还有一部分军民是不愿意去投靠血海深仇的建虏而躲了起来。 沿海岛屿,都是很大的,藏一小部分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躲在岛里种点吃的,再去海边捡点吃的,也能将就着对付。唯一让他们的遗憾的是,这辈子只能这么过了,不要说向建虏报仇了, 就是死了也没法落叶归根,回到辽东的家乡。李二牛就是这样的人中的其中一个。 这一天, 趁着退潮的机会, 他和往常一样, 带着家里的几个小子出来赶海。 当然了,为了以防万一, 他不敢去靠近辽东半岛那一面的海岸线,而是去了反方向的那面。 岛上的日子非常艰苦,三个孩子, 包括他自己,都是仅有腰间一块遮羞布,光着脚,在岩石区捡海鲜。 螃蟹没肉,不要。 小鱼太小, 能放生的放生, 至少要稍微大一些的鱼才好。 潮水褪去, 这些傻鱼落在岩石缝隙或者水塘中来不及退去, 就成了李二牛的盘中餐。 如果不是怕被人发现岛上有人的痕迹,他能保证,随便处理下,退潮的收获都要比这多多了。 李二牛在捡着海鲜,区分有毒没毒,而他的孩子, 虽然也是在捡,但是,更多的却是在玩闹,这是七八岁孩子的天性。 忽然, 他的一个孩子大声叫了起来:“爹, 快看,有船!” “哇, 好多船啊!”他的另外一个孩子也跟着惊讶地叫了起来。 李二牛一听, 顿时一个激灵,连忙抬头一看, 果然在外海的方向,隐隐约约地,能看到好多船,正往这个方向过来。 这一见之下, 他的脸色一变,立刻对他几个孩子吆喝道:“快, 快跑,让你娘,二娃他们几家都赶紧躲起来!” 他的三个孩子听了,连忙往海岛深处跑去。虽然是在岩石区,可在石头上一蹦一跳地,速度还真不慢。 甚至他们还能在跑的时候,又好奇地转头看看大海上的那些船只。 李二牛一见,立刻大声喝斥,让他们赶紧走。 而他自己,也立刻扫视四周,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然后提着鱼篓也跑了。 他不准备直接回去,而是躲起来看看,这支船队到底是来干什么的?路过还是什么? 与此同时,他心中也非常好奇,这都多少年过去了,自从尚参将把军民押走,放火烧了岛上的房屋之后,就再也没见过船队过来。 这一次的船队,到底是来自哪里? 在他的心中,自然也是有估计的,在这辽东,基本上只有建虏的船只,或者是朝鲜人的船只,反正不可能是大明的船只。 不管是哪一方,都是能躲就躲, 千万不能被他们发现的。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这支庞大的船队,终于慢慢地靠岸了。 一直在暗处盯着的李二牛,有点不敢相信船上出现的人群, 竟然……竟然一个个都是身穿红色的大明军服! 这不可能啊! 是自己眼花了? 随着船上冒出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船靠岸之后,还有人从船上下来,全都是身穿红色的大明军服,李二牛终于放弃了揉眼睛,确认了这支船队,绝对是朝廷的船队。 有一点,还是比较奇怪的。 就是这支船队似乎知道岛上什么地方可以靠岸,那里面肯定有来过这个岛的人。 这么想着,他就想到了一种可能,这是东江镇的朝廷军卒? 可是,这不可能啊! 身为当初东江镇军民中的一员,他非常清楚当初的东江镇闹成了什么样子。 自从毛大帅死了之后,就是内乱,你杀我,我杀你,就是不再去杀建虏。 杀到后来,不但人心散了,甚至都去投靠了有血海深仇的建虏。 现在你要说,东江镇的朝廷官军又回来了,这怎么可能? 绝对不可能啊! 然而,事实就摆在眼前,一队队的明军从船上下来,甚至还有很多战马。 谷靇</span>  以李二牛的眼光能看出来,这些人和马都坐了很久的海船,因此上岸之后状态都不是很好,需要休整。 这么多船,能停靠船只的海岸根本不够,有不少船只便往沙滩上靠了。 李二牛正在看着,忽然,他的身后传来了一声吆喝:“你是什么人?” 听到这话,李二牛顿时大吃一惊,转头一看,却见是几个陌生人,穿着水靠,拿着匕首之类指着他。 这几个陌生人,一看就是汉人,从刚才的口音,还有外貌上看,似乎是南方人。 并且这几个人,态度也不凶,甚至是比较和蔼的那种,还带了一点好奇。 见此情况下,李二牛心中便明白了,连忙回答道:“俺是东江镇的,不想投靠建虏,当初就躲了起来,留在岛上了。” 李二牛的发型就能证明,他的话应该不会有假! 为首那人听了,当即呵呵一笑,用带着口音的官话说道:“有种,走吧,我们大帅有话要问你!” 李二牛听了,并没有害怕,而是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躲在这里的?” “呵呵,大帅早就通过千里眼看到你了,还有几个小孩呢?是你的孩子么?” “……”李二牛听得傻眼,不明白这个千里眼到底是什么? 不过他也顾不得这些,只是追问道:“你们是来干嘛的?打建虏么?” “呵呵,不来打建虏,那我们来干嘛?” 李二牛一听,先是欢喜,然后又担心地说道:“不过建虏不好打啊,他们很厉害!” “哈哈,你那都是老黄历了吧?估计你也不知道,朝廷已经打败了建虏两次,前前后后杀了十几万建虏了!” “……”李二牛一听,稍微一愣,随后回过神来,当即说道,“不可能!” “有啥不可能的,爱新觉罗阿巴泰,还有一个爱新觉罗阿济格吧,都在京师凌迟了!” “什么?”李二牛一听,非常地震惊,两只眼睛睁得大大地,一脸地不可思议,“爱……爱新觉罗姓氏的?” “当然,那个爱新觉罗阿济格好像是建虏的什么和硕英亲王来的!” 李二牛听得非常难以想象,在他看来,建虏的皇族都被朝廷杀了?这简直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要让他震惊。 毕竟一直以来,都是建虏追着明军杀的。东江镇这边,就算最鼎盛的时候,也只是避开建虏的主力去打地方建虏而已。 可是,连和硕英亲王这样的建虏,都被朝廷抓到京师咔嚓了,那杀了十几万建虏似乎也不是不可能了! 但是,这似乎真不可思议啊! 在李二牛懵着的状态中,他被带到了郑芝龙和吴三桂面前。 郑芝龙倒是没有先问,而是吴三桂询问。 听到辽东口音的朝廷将领问话,李二牛才回过神来,不顾礼节,盯着吴三桂反问道:“朝廷真得能打败建虏,能光复辽东么?” “那是当然!”吴三桂听了,有点不高兴的回答道。 两次大捷都赶上了,但是活捉敌酋的机会,就在他面前眼睁睁地溜走了。要不然,这时都能顺道来一句的。 李二牛听了,不由得喜极而泣,当即泪流满面。 这辈子以为就这样了,结果没想到,还能有报仇的一天,有返回故土的期待! 回到家乡,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竟然成为了可能! “皇上英明神武,如今的朝廷官军,已经远非以前可比。放心好了,辽东迟早还是朝廷的!” 李二牛听到熟悉的口音,抬头看去,顿时大吃一惊,指着刚才说话那人道:“孔……孔……” 孔有德以前是东江镇的副将,他是认识的。当然,孔有德不认识他。 此时,他有点不知道叫孔有德什么好了,因为他听说孔有德已经投靠了建虏,然后尚可喜才投靠的建虏。 “都是和建虏有血海深仇的,有机会,我当然是要杀建虏的!”孔有德说着话,用手一指吴三桂道,“这位是皇上新任东江镇总兵吴大帅,你好生回答吴大帅的话,就是报仇的机会!” 李二牛一听,连连点头。 不过遗憾的是,吴三桂问了不少问题,包括金州那边建虏的情况,李二牛都答不上来。 不过李二牛却自告奋勇,表示可以带朝廷官军去岸上抓俘虏。 说句实话,让孔有德去抓俘虏,吴三桂有点不放心。毕竟孔有德是投靠过建虏的,还在建虏那边当了王。而这个李二牛,他却是放心的。 于是,大军在岛上休整,而李二牛则带着郑芝龙的人,趁着夜色的掩护去抓了俘虏回岛上。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23 今时不同往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23今时不同往日明国竟然花费代价去重建东江镇,那就说明他们的战略重心,目前并不是和大清交战。要不然,直接从宁远、锦州一线进攻便是。 为了证实这一点,多尔衮一边准备的同时,另外一边也催着后续消息。 结果还真没料错,随着消息逐步送过来,他算是基本上都了解了。 突然出现在辽东半岛的明国骑军,是吴三桂所部,大约三四千左右;从金州卫登陆,破坏了复州地界城外的一切,然后还打下了金州后,又撤回海上去了。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去占领海岛了。 在这个消息中,有一点让多尔衮有点意外。就是据传闻,金州是被孔有德打下来的。 他连续几天游说金州卫的守军,最终劝降了金州卫的守军,然后杀掉了所有建州女真的,放走了其他族的。 这个消息,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但是,多尔衮却能猜出来,大概是真的。 要换了以前,大清的军队肯定不会投降。但是,先是有蓟州之败,而后又有宁远之败,大清都是损失惨重,几乎家家戴孝。 只要金州卫那边营造出明军大规模进攻的迹象,坚守没有任何意义,而孔有德现身说法,威逼利诱之下,会投降也不是不可想象了! 估计是投降之后,孔有德知道了图尔格逃回辽东的事情,为了向明国将领表示自己的忠心,就杀掉建州女真,释放其他族的人,表明他是真投降! “养不熟的白眼狼!”想明白了这点,多尔衮也只是狠狠地骂了一句。 他心中有些庆幸,听了范文程和洪承畴的建议,把汉军八旗都迁往北方去了,要不然这种局面之下,人心惶惶之下,谁知道里面又会有多少白眼狼? 他可是记得,毛文龙还在的时候,那些汉人是源源不断地逃往东江镇。顺带着带去了消息,让毛文龙那支乞丐军都能避开大清军队的主力,到辽东腹地捣乱。 此时,也是因为有了预期,对于复州和金州的损失,多尔衮并没有那么痛心。甚至因为这个事情的发生,让他相信,把大清的重心往北迁移的难度,将会降低很多了。 在快马急递之下,消息进一步明确之后,他便立刻商议下一步对策,先和代善通气。 只听他对代善说道:“如今明国东江镇有三四千的骑军,比起毛文龙时候,机动性更高,战斗力更强,对付起来会更难!” “那就还和以前一样,调朝鲜水师过来,重新打下皮岛!”代善听了,立刻就回答道。 不过多尔衮听了,却是摇摇头说道:“恐怕没用!明国既然敢重建东江镇,不会不防着这一招的。他们的水师肯定是有实力,能保护皮岛的安全,才会这么做。” 顿了顿,他又提醒代善道:“而且,我们之前一直认为明国目前没有水师能横渡大海的,结果他们不但做到了,甚至都还运来了骑军。明国水师的实力,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啊!” 代善听了,也是伤脑筋道:“那你说怎么办?” 多尔衮沉吟片刻,随后回答他道:“明军重建东江镇之后,金州卫、新义州等地,肯定是他们活动的地点,对于我们联系朝鲜会有很大的影响,不管是从朝鲜迁移人口,还是运送物资,都可能受到这支明国骑军的骚扰。兵力少了,那是等于给明国骑军送战功!如果不歼灭这支明国骑军,朝鲜对我大清来说,就是鸡肋了!” 代善听得头疼,他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呢!如今东江镇的骑军,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战斗力强悍,远非毛文龙时候可比了。 一时之间,他想不出什么办法,能歼灭这支东江镇骑军的,于是,就再一次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这一次,多尔衮盯着代善,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两个字:“倭国!” “什么?”代善一听,有点不明白倭国和东江镇的关系,便确认道。 不过以他的老奸巨猾,自然也马上想到了,多尔衮大概是什么意思。 果然,就听多尔衮对他说道:“以明国重建东江镇的精锐,我觉得必须要拉拢倭国才好了,理由有三!” 没等代善问话,他就直接开始解释了。 “第一,东江镇重建,使得朝鲜对我大清来说,将成为鸡肋,不管对朝鲜做什么,都可能受到东江明军的骚扰,非常地麻烦。” “第二,回头可以进一步确认,明国的水师应该是强大的,至少比朝鲜水师强大,他们才敢重建东江镇。而倭国的水师足够强大,要打败远在朝鲜的明国水师,我觉得可能性很大。这也就是说,要想消灭东江镇,还是要靠倭国的水师。” “第三,以朝鲜为诱饵,让倭国和明国继续交战,则我们大清就能分担很大一部分的压力,经营好北方,只要粮草物资充足了,就可以再吞并蒙古部族,提升我们大清的实力!” 代善听了,并没有马上就回答,而是紧皱着眉头在想着。 对此,多尔衮也不催。因为他知道,只有他和代善达成共识,才好去说服其他亲王。 而代善之前反对的理由,是觉得大清刚把朝鲜给经营了下来,正是收获的时候,这个时候让给倭国,太委屈大清了! 第二,倭国占了朝鲜之后,要是不去和明国开战,反而坐看明国和大清交战,想坐收渔翁之利,那就是引狼入室! 可如今,随着明国重建东江镇,代善的两个理由都不再成立。 这不,代善自己考虑之后,忽然叹口气说道:“形势比人强,引入倭国,总好过我们大清独自面对明国的两面夹击之势!” 听到代善这话,多尔衮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我就知道,礼亲王才是我大清最有大局观的!” 代善听了,无言一笑,带着一丝自嘲,似乎并不以为然。 多尔衮见了,也是笑了笑,不过他的笑意中,更多的是无奈。 随后,他问代善道:“孔有德之事,该如何处置?” 代善听了,不答反问道:“你以为呢?” 多尔衮一听,并没有循环,而是脸上露出一丝怒意道:“抄家灭族,以儆效尤!” 说到这里,他补充解释道:“如果我们大清足够强大,和明军的交战,一直是全胜的。那就可以和先皇一样,以安抚为主。如此,方能吸引更多的汉人来降。” 说到这里,多尔衮停了下,神情中似乎都是无奈,过了一会才说道:“可如今局势有变,如果大清不能大胜几场的话,人心不稳。这种情况下还怀之以柔,必然会导致更多的人背叛大清,因为他们就算被抓也不会付出代价,就等于是鼓励他们这么干!” 之前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孔有德的具体消息,因此一直是没有处理的。 如今既然已经知道了,多尔衮就打算杀一儆百,至少孔有德的儿子女儿是要死的! 代善听了,点点头说道:“时也,势也!你说得有道理,我是没意见!” 他们两人取得共识之后,就召开了扩大会议。豪格被踢去了海州,接替了济尔哈朗,连同多铎合计大清国的未来。 最终,在多尔衮的坚持,代善的配合下,取得了一致意见。 第一,济尔哈朗领兵前往鸭绿江边的新义州,驻守重兵防着明国东江镇的骑军,策应已经入朝鲜的英俄尔岱所部。 第二,多铎负责继续迁移大清人口,陆续往北转移。 第三,代善代表大清,带洪承畴出使倭国,协商两国结盟之事。反正条件之类的,代善都知道,由他灵活把控。 不过,让多尔衮没有想到的是,他这边正在忙着呢,忽然就收到北方快马传来的消息,说北方索伦部族那边,似乎出现了新的敌人,金发碧眼似妖魔,擅长火枪,以人为食,是为罗刹人。 按照已经商量好的策略,北方将是大清未来的重点,基业之所在,那是绝不容有失的。 多尔衮考虑良久之后,召多铎坐镇盛京,他领着援军赶往北方,去亲自处理这个新的情况。 ……………… 与此同时,远在大明京师,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此时辽东那边发生的事情。 当然,对他来说,重点关心的,也不是那么远的辽东,而是关内。 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七年的七月份了,根据马士英的密奏,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应天府和镇江府已经清查整顿完毕,其他周边州府,也都已经在推进中,成果非常显著,收获非常大。 清查出来的隐户和粮田,已经让崇祯皇帝看到了未来的赋税能有多大的提高,这使得他的心情非常地不错。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江南那边如今已经是雨季,大雨连绵之下,整顿地方的进度就不甚如意。 甚至有些地方还发生了水灾,光靠地方衙门不足以救灾。马士英已经下令,调集一部分军队协助地方救灾。 这一点,崇祯皇帝还是赞同的,不过王德化的那份密奏,却让他有点为难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24 不自量力 “嗯,怎么了?朕看着你好像有点生气的样子?” 崇祯皇帝刚和刘伟超视频通讯,就发现刘伟超好像一脸气呼呼的样子,便有点好奇地问道。 顿了顿,他有点不怀好意地问道:“该不会是和女人吵架了吧?” “……”刘伟超一听无语,当即摇头道,“吵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名分都没定呢!就算有不同意见, 也是可以讨论解决……” 刚说到这里,他回过神来,便停下了这个话题道:“你又不懂爱情,我这是对牛弹琴,不说这个了。” 崇祯皇帝听他这个结论,也不以为意, 只是关心刘伟超, 就追问道:“朕好像很少看到你这么生气的, 是有什么烦恼事么?” 刘伟超听了,想了下,还是给崇祯皇帝说道:“上一次拍你祖宗视频的事情,我们不是在细节上有很多要求的么?现在有个人和我怼上了,说明朝开国那会,根本不是这样,不是那样,而是啥啥啥的……”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一笑道:“那他在这方面和你争论,岂不是不自量力!” 毕竟刘伟超这边,是他在指点的,谁能比他更熟悉大明的细节,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刘伟超听到他这话之后,一脸气恼地说道:“错了!我说不过他,明明我是对的, 却说不过他, 这才生气呢!” “啊?”崇祯皇帝一听,顿时非常意外,惊讶地问道,“怎么会这样?” 说真的,他有点想不明白了。总不可能那个人也有一个手机,并且是能联系大明洪武年间的,那是有可能,要不然,反正崇祯皇帝是想不明白,刘伟超怎么会驳斥不过那个人的。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忽然在脑海中冒出一个念头,该不会太祖皇帝他老人家,还真是有类似这样的境遇吧?要不然,太祖皇帝他老人家怎么可能从那么差的开局,最终却能问鼎天下? 他这边在想着,刘伟超那边却已经在对他解释道:“我和他争辩,他给我引经据典,说根据某某书,某某资料,认为应该是他那样的。我呢?我没法说啊,总不能说我嫩手机联系到明朝的崇祯皇帝,是崇祯皇帝亲口跟我说的吧?”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无语了。 还真是,刘伟超这边没法说,就没法驳斥人家那什么引经据典是错误的! 于是,就这么的,刘伟超和崇祯皇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两人相对无语中…… 过了好一会之后,刘伟超才恨声说道:“在我这个世界,其实你们明朝的很多书籍,全都没了,被满清给烧了。你不知道,满清当初曾经大兴文字狱……” 一口气说了好多之后,他才最后说道:“所以现在传世的明朝资料,其实很少。甚至有不少,都是清人所写,道听途说不说,甚至根据书写人的屁股,直接乱写,几百年后,就成了正宗的了!” 说到这里,就听刘伟超似乎下定了决心说道:“这可不行,你要帮我,要让真正的大明重现于世。至少我们华夏传世文化经典之类的,你都得给我传过来,别的不说,永乐大典是一定要的。”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傻眼。 永乐大典那是多少本,多少字啊,这要是给刘伟超传过去的话,会死人的啊! 这一刻,他都有点后悔问刘伟超问题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可是祖宗荣耀之事,是大明朝的荣耀,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也不应该啊! 如果成祖皇帝在天之灵知道了,肯定也是希望后世能流传永乐大典的吧!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只好对刘伟超说道:“这个太多了,朕要传给你的话,别的事情都没法做了!” 听到这话,刘伟超稍微愣了下,回过神来,就有主意道:“这样,你让人把书拆开,按照顺序铺上一屋子之后,你拍个照片给我就成,我写个软件,看图识别文字,就能重新转换为电子书,然后就可以打印出来了!” 就算是这样,肯定也要花非常多的时间。 因此,刘伟超便又补充说道:“当然,这个事情不急,回头我们可以慢慢搞,你看怎么样?” 谷鶪</span>  他的这个方法,能节约崇祯皇帝不少时间,因此,崇祯皇帝稍微一想之后,便点点头同意道:“那可以,朕回头就吩咐,让他们做起来,朕有空就拍个照片给你传过去!” 刘伟超听了,或许是有了灵感,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还想到了,等到我下半年上研究生之后,就专门找一些有争议的明朝资料研究,然后你给我专业解答,以此树立我的权威,在明朝学界的威望。这么一来,名头亮出去,相信还敢和我争论的人就不多了!”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看着得意中的刘伟超,心中想着,你可真闲! 不过想想也是,刘伟超又有什么事情,不像自己,处理不完的军国大事!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点点头说道:“没问题,有什么你发给朕,朕让那些文官来帮你,水平肯定没问题!” 又得到崇祯皇帝的承诺,刘伟超的心情很好,终于想起什么,便问道:“对了,你联系我,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吧?” “嗯!”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回答道,“确实有个事情,想找你商量下的!” “你说!”刘伟超听了,认真起来,示意道。 崇祯皇帝见了,从御座上拿起一份奏章,在手机前面亮了下,然后才给刘伟超说道:“王德化的密奏,说根据东厂在闽地的调查,发现沿海有很大一部分粮田,全都是郑芝龙家族的。并且根据交税记录看,他们也都没有交税的。王德化问,闽地这边该如何处置?” 别的人可能不清楚,但是王德化却是非常清楚如今的郑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对于其他人,厂卫凶就凶了,抓就抓了,哪怕是有丹书铁券的,也没什么。 但是,皇帝心目中的红人,如今正借重的家族,王德化就拿捏不定了,因此只有密奏请示了。 这也和封建王朝,更多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有关。 这不,崇祯皇帝收到密奏之后,果然是犹豫了,有点把握不住,就来找刘伟超商量了。 他在说了之后,想了下,不等刘伟超说话,就给刘伟超解释道:“如今郑芝龙领着他的主力船队,运送东江镇军队渡海去了辽东,还要和朝鲜水师打仗,为重建东江镇在拼命。而他的弟弟,也是领了朕的旨意,领着船,更要渡过太平洋,去南美洲帮朕寻找大明想要的好东西;还有他的儿子郑森,一直在帮朕采购物资,能有如今的中兴局面,他们的功劳不小!”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顿了顿,脸上露出意思为难之色道:“对于这样的功臣,朕如果也和别人一样剥夺了他们的田产,怕他们心中有想法,朕也会觉得有点亏欠!” 刘伟超听到这里,看到他不说了,才直接点评道:“你要我来说的,那我的意见是,正因为他是你的宠臣,你的重臣,你才不能徇私,更要依法办事,才能让你的子民心服口服。” 说到这里,看到崇祯皇帝似乎是想说话的样子,他马上就接着说道:“当然,你可以从别的方面给郑家一些补偿就是。可以先私下沟通下,然后去做。让郑家知道,你这么做,并不妨碍他们郑家的荣华富贵!” 在刘伟超的眼里,这也是崇祯皇帝还不够成熟,要换了明朝历史上老练的那些皇帝,根本就不会问他怎么做这个事情,自己就能很好的解决。 当然,要是崇祯皇帝真是那样的皇帝的话,也不会被他的臣子牵着鼻子走,最后年纪轻轻的,杀老婆孩子,自己上掉自杀。 这不,崇祯皇帝听了他的话之后,想了一会,觉得很有道理,便点点头说道:“好,那朕知道了!” 说完之后,他夸了刘伟超道:“朕就知道,你出主意,往往都能合朕的心意!” 在崇祯皇帝看来,刘伟超的意见,是最公正不过的。因为他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没有任何的利益纠葛。 刘伟超一听,倒是有点不好意思,当即谦虚道:“我也就是嘴炮而已,说对说错,对我没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可你不一样,你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天下大事,你当然要慎重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笑了笑,这个朋友,确实不错,理解朕的心思! 事实上,还真就是这样。崇祯皇帝又如何不知道,一碗水端平的道理,可是,他又不可避免地会受实际情况影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封建王朝,那是家天下。对于皇帝来说,这些事情就有点是他的家务事,自然有远近亲疏之别。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不是一个真正有决断的人,未必能果断处理家务事的。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24 年少热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24年少热血和刘伟超的视频通讯结束之后,崇祯皇帝想了下,便亲笔书写了一封书信,然后再写了一道旨意,当即发往江南。 王德化收到旨意之后,立刻拜访了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随后,李若琏便从南京赶往扬州府的海门,也就是江南采办衙门的所在。 锦衣卫指挥同知郑森听到顶头上司到了,便连忙出迎。 对于年纪轻轻便是二把手的郑森,李若琏那是和蔼可亲,一番扯淡之后才步入正题,对郑森说道:“如今朝廷最为重要的事务,乃是整顿地方,这事你可知道?” “当然知道!”郑森听了,想也不想地便回答道。 应天府和镇江府,那些手握丹书铁券的世代勋贵,都因为没有交税而被朝廷依律没收了粮田之事,早就传遍了天下。 对于那些勋贵吃了那么大的哑巴亏,绝大部分吃瓜群众来说,那都是喜闻乐见的。特别是年轻人,更是觉得那些勋贵不思报国,更是活该! 郑森这个时候刚二十岁,又是意气风发之时,对崇祯皇帝提拔他,重用他,更是感激不尽之时,也就非常反感那些勋贵不思报国,反而成为国之蛀虫的事情。 李若琏听到郑森的回答,看到他的表情之后,便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了。 于是,他便又对郑森说道:“如今应天府和镇江府都已经整顿完毕,马总督如今已经在着手整顿南直隶其他州府,按照这个速度,要想全国都整顿完毕,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去了!因此,他已经上奏朝廷,准备改变整顿法子!” 郑森听得很有兴趣,看着李若琏在说话。隐隐约约地,他猜到了这个改变的法子,应该和他有关系。 只听李若琏继续对他说道:“对于其他州府,马总督不会再亲力亲为,而是朝廷明旨发往天下,要求各省巡抚连同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共同整顿地方,厂卫派员监督,并分明暗两路。明则由锦衣卫和东厂派员,暗则由西厂派员。如此方能加快速度,早日整顿完毕!” 如果按照凤阳和南京模式的话,马士英第一没有那个精力,第二也没有那么多的军队可以派。 好在最硬的这块骨头,也就是南京这边已经啃下来了。对于其他地方上,那是有震慑作用的。 因此,就换了个整顿方法,用于加快整顿地方的进度。 此时,郑森听到这话,当即点头道:“这个法子好,那今年一年就能把全国都整顿完了!” 李若琏听了一笑,便对他说道:“江南这边,我们锦衣卫衙门,除了本官之外,就是你最大了。因此,锦衣卫的差事这边,你也要负责起来。至于江南采办衙门,你也要负责。你看,你能安排么?” 他的口吻,是和郑森商量的样子,并没有强迫的意思,至少郑森感觉不到。 听到李若琏这话之后,就听郑森二话不说,当即就回答他道:“当然能,采办衙门这边,这两年来一切都已经理顺了,基本上我就很少有事情要操心,也就是盖个章,核查下什么的,正好有时间四处走走!” 年轻人,坐不住,这是一个普遍的特征。 听到这话,李若琏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给你加派一些人手,你来负责浙江、福建两地如何?相信这边你更熟悉,更能监察到位!” “没问题!”郑森听了,当即呵呵一笑道,“我是闽地人,不要太熟了!” 李若链见了,盯了他看了一会,让郑森感到都有点莫名其妙了,他才提醒道:“别的地方也罢了,闽地那边,特别是沿海,据说是你家的粮田最多!” 郑森听到这话,稍微一愣,他有点奇怪,自家的粮田最多,是啊,怎么了? 不过他虽然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可毕竟也都二十岁了,在衙门历练了几年,不比他之前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就马上回过神来,便立刻回答道:“大人放心,就算是我家的粮田,那也要按照律法办事,绝不偏袒!” 李若链盯着他看,发现他这话是真心话,便又提醒道:“根据本官的了解,你家的粮田,之前也都是没交税的!” 事实上,明末这个时候,交税才是不正常。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只有有权的,或者有点关系的,那都是想着法子不交税的。 李若链的意思,就是说你郑家的粮田,绝大部分是要被没收了! 听到这话,郑森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指挥使大人亲自来找他,然后和他说这么一番话了。 他倒也没有犹豫,立刻便向李若链拍胸脯保证道:“大人放心,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属下可绝不是那些贪官污吏!” 年轻人,没有被官场污染,就容易有这种认知和干劲! 李若链看着郑森,心中很是满意,当即点点头说道:“看来陛下真是没有看错你!很好,很好啊!” 说完之后,他便从怀里取出了一封书信,双手奉给郑森,同时恭敬地说道:“此乃陛下亲笔书信,给你的!” 一听这话,郑森的表情立刻肃穆起来,整理了下衣冠,然后才郑重地接过书信。 李若链见他收了书信,便对他说道:“你事有密奏之权的,可以随时联系陛下。应天府那边,福利彩票很快就要开卖了,本官得赶回去看着。” 郑森一听,便先送李若链,但是,李若链没有要他送,就匆匆走了。 于是,郑森自己便看起崇祯皇帝的这份亲笔书信。 崇祯皇帝在书信中,先是把郑森这两年来的功劳提了下,然后又提了郑芝龙兄弟的功劳,表示郑家对朝廷贡献很大。但是,功劳再大,也要遵守《大明律》。 他鼓励郑森,要做大明朝的忠臣,百官之楷模,流芳百世,而不是严嵩魏忠贤之流,辜负圣恩,最终祸国殃民而遗臭万年。 在信的最后,崇祯皇帝也做出了许诺,让郑森和郑家兄弟好好干,封爵在等着他们。 至少一点,如果郑森的五叔从南美洲平安归来,带回了朝廷所需的那些东西,崇祯皇帝就打算封爵酬之。 这封书信,其实就是借郑森的手,给了郑家一个保证:让他们好好干,不要辜负圣恩,那崇祯皇帝也绝对不会亏待他们郑家。 如果说,这封书信是由郑芝龙收到的话,他可能会衡量利害得失。至于崇祯皇帝所说得什么忠臣啊,流芳百世什么的,估计能直接忽略。 但是,郑森不一样! 崇祯皇帝的这封书信,说得他,那是热血沸腾! 封侯拜将,一代大明栋梁,流芳百世,想想就让他非常激动。 当今皇帝如此重视他,重视郑家,这是何德何能啊,简直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紧紧地握着这封崇祯皇帝的亲笔信,郑森暗自下了决心,不管如何,一定不能辜负圣恩,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办得漂亮了! 这个时候,他爹不在,他的几个叔父也不在,就他自己拿主意了,想着尽快去办这个事情。甚至他都决定,先闽地再浙江,把事情办漂亮了! ………………… 不说郑森接下来是怎么去督办福建、浙江两地的整顿地方之事,就说马士英这边。 崇祯皇帝传过来的旨意中,就如同李若链所说,也有一件事交代,就是让马士英在南京开办福利彩票。 这是除京师之外第二个地方开卖福利彩票,这个事情,也是绝不能有失,因为事关南京这边的新式学堂的开办。 京师那边,福利彩票开卖,新式学堂开办,已经有半年的时间,算是摸索出了一套经验,可以供南京这边参考了。 但是,南京这边的文风鼎盛,这个事情是否顺利,又关系到这个措施能否在整个江南推行。 因此,崇祯皇帝的意思,就是让马士英主办,南京镇守太监协办;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再由南京镇守太监负责。 这么安排,归根到底,还是崇祯皇帝不相信南京这边的文官,只敢用他信任的人。 想想也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就在这一年,他上吊自杀前还写下了诸臣误朕,他要是这么快就相信他的这些臣子,那就怪了! 南京这边,崇祯皇帝是有点担心,之前整顿地方,让南京勋贵和乡绅吃了一个非常大的哑巴亏。他们明着不敢对抗,说不定会在这种事情上捣鬼。 也是如此,这江南的第一期彩票开卖,以及办学这个事情,他投入的力量也不可谓不大,拿出了整顿地方一样的架势,就差军队没参与了。 结果,江南这边,或者说南京这边的这个事情,结果是让崇祯皇帝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他想得没错,南京彩票的售卖,南京勋贵和乡绅全都不捧场,包括和他们有关系的商人等等,总之,就是有钱人,都不参与。 但是,意料之外的是,南京这边的百姓,准确地说,就是以前清查出来的隐户,非常踊跃地参与。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26 癣疥之疾 他们的钱不多,很多人都是买个一张彩票而已,但人数之多,最终售卖的总额,竟然远超了京师,达到了六千多两,并且没有中特等奖,利润一下达到四千两之多。 对此情况,马士英和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都非常奇怪。倒是王德化不奇怪,对他们两人解释道:“根据咱家手下探听到的消息,江南这边的这些隐户,他们买彩票不是为了中奖,而是为了朝廷能开办免费的学堂,如此他们的子女就能上学。” 顿了顿,他也是感慨地说道:“如果说,要论读书的风气,还真是江南之地为最!” 别的地方,如果家里的孩子去读书,都会考虑是不是家里就会少个劳力;但是江南这边却不大一样,能让孩子去读书的,那是拼命都会让孩子去读书。读书风气之盛,为大明全国之最也。 为此,王德化也让他的手下去了解过。大概知道了原因。 江南这边,物产丰富,相对北方或者其他贫瘠的地方来说,一个人的劳作,基本也能养活多一点人。 也就是说,江南这边是有物质条件,可以供小孩上学。要是像贫瘠之地那样,养活都难,那就何谈上学了,免费都不行。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南这边,经济相对来说是最好的。换句话说,想要找份活做,相对也还是比较容易。 这么一来,一个能识字的人,在同等条件下会明显比不识字的人更受欢迎,相对也能有更多的活可以挑选,酬劳也会相对高一些。 王德化还了解到,隐户之前是没在官府登记,如果想要有个出身的话,必然要依靠主家,基本上一辈子都不可能摆脱主家的控制。 如今,他们就没有这个限制,自然就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而自古以来,读书是能改变命运的最常见的一条路子。只是以前,能读得起书的人,还是太少了。 如今能有免费的学堂,可以让孩子去学,这些原本是隐户的人,自然是最欢迎不过的。 买个彩票,送孩子去免费上学,顺便还有可能会中奖。对于江南这边更会算账的人来说,自然是最划算不过了。 这些事情,前前后后的原因,王德化其实都已经写了奏章,发往京师去了。 还真别说,他当年能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靠得是察言观色,能讨好皇帝,获得皇帝的信任。不过到后来,路走错了。 如今王德化在有危机的压力之下,紧紧握住崇祯皇帝的喜好,做出一些皇帝会喜欢的事情来,对他来说,其实还真不难。 他相信,这份奏章递到御前之后,会让崇祯皇帝更加认为他是个会办事的人! 对如今的皇帝来说,至少王德化知道,自从太祖皇帝显灵以来,以前的单纯嘴炮马屁之类,已经没有用,要的就是这种做实事的。 不过让他有点遗憾的是,王承恩始终在皇帝身边,如今连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都收到了旨意,要准备回京师去了,而他,还继续留在江南这边。 要想重获皇帝的信任并且加以重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想着这个,王德化便有点惆怅。 …………………… 不说王德化这边如何了,就说大明西南孙传庭这边,崇祯皇帝在收到他的奏章之后,也给他回了,明确了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 这让孙传庭非常地振奋,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会经历这样神奇的事情。对于大明的未来,也更是充满了信心。 他终于不用再担心朝堂上,不用担心后院会起火的事情,就专心干他的眼前事。 如今李自成所部流贼在他的驱赶之下,基本上蹿入了贵州和广西,有极小部分蹿入了四川东南,不过被川兵给打了回来。 在湖广省的西南,其实已经有不少土司了,比如保靖州宣慰司,施州卫以及辰州府这三块地方,土司林立。 一如之前计划的那样,这些土司措手不及之下,被狗急跳墙的李自成所部一冲就没,不但财物劫掠一空,连人口也都被掠走。 后续孙传庭手下的军队赶到时,基本上只是接受了一块无主的土地,最多是少量逃入山林,从而躲过一劫的百姓。 对于这些地方,孙传庭自然不会客气,也不去确认土司是否还活着,直接宣布改土归流。 对于孙传庭来说,整顿地方真得是很轻松的。 李自成所部流贼在前面犁了一遍,有钱的地主乡绅,更是流贼祸害的对象。就算有逃掉的,地契什么的,也都不可能留下,因此,就任由孙传庭处理那些粮田了。 谷桵不过也有一些麻烦,就是逃出升天的乡绅,或者他们的子孙什么的,看到朝廷大军到达之后,要没收他们的粮田,那肯定是不干的。想着各种方法,想要回他们的粮田。 哭求的,有之;造假的,也有之;甚至说告御状的,也同样有之。 如果只是人少,其实也没什么,谁能奈何手握重兵的孙传庭? 不过随着整顿地方越来越多之后,积少成多,慢慢地,这种类似的人就多起来了。 虽然孙传庭依旧可以无视他们,毕竟他不但有军权在手,同时也是崇祯皇帝非常信任的臣子,谁能奈他何? 可是,毕竟是有一群苍蝇一样的,在他周边不停地“嗡嗡嗡”,这也让他有些烦的。 最让他比较介意的一点是,这些乡绅以及相关人等,是读书识字的,明面上奈何不得他,就开始编排他,用他们手中的毛笔攻击他。 说他冷面阎罗,黑心酷吏,如此等等。 最关键的是,孙传庭还没有心狠到如同厂卫一样,把这些人都抓起来关了或者杀了。毕竟这些人也是遭贼了,大部分还是有功名的人,要想这么做,得有名目才行,并且还不能是瞎编的,要不然,笔杆子能写死他。 这一日,孙传庭正准备动身,从宝庆府迁往靖州时,又是李岩,满脸笑容地拿着一份东西,赶过来见他。 “大人,妙啊,妙啊!” 这人还没到近前呢,那高兴的声音,就先传了过来。 孙传庭一听,目光从墙上挂着的地图上移开,转头看向外面,却见李岩那高兴的样子,不由得也是有点好奇。 上一次看到李岩那么兴奋高兴的,是知道了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显灵的事情,这一次,虽然似乎不及之前那样兴奋,但是应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会是什么消息? “大人,那些无良乡绅,可以治他们了!”李岩到了近前,一边兴奋地说着,一边双手递上了手中那份东西。 孙传庭一听,不由得有点好奇,便伸手接了过去看。 而李岩则还在那兴奋着,给他解释道:“马总督在江南那边整顿地方,重新丈量土地,登记造册的法子好啊!就按照他们交税这事来说。如果他们认为,那些粮田都是他们的,那就查他们的税赋。学生敢保证,他们肯定不会有什么税赋!” 对于土豪劣绅,李岩不管是受红娘子影响,还是他的亲身经历,都是痛恨的。如今他是孙传庭的人,看着孙传庭被那些人用笔杆子戳,自然也是非常气愤的。 这有机会收拾他们了,当然是非常高兴了。 “这一招,真得是高!”李岩说着,还竖起了大拇指,“马总督果然厉害!” 听他说话的这当口,孙传庭已经看完了南京那边的情况,面无表情地他,也是露出了一丝佩服之色,不过他的想法,还是和李岩有点不同的。 只听他对李岩说道:“老夫敢保证,这事儿肯定是陛下的旨意!就马士英,他不敢这么对付南京那些勋贵的!” 心中还有一句话,他是没有说的。这个主意,虽然是陛下的旨意,但是,源头肯定不是陛下,而是太祖皇帝指点了! 对于当今皇帝从崇祯十五年太祖皇帝显灵之后,经常有突如其来的神奇招数。对于这些神奇招数,孙传庭其实都归结为太祖皇帝的指点。 李岩听得一愣,仔细想想,也有点明白过来了。 南京这边,可是有魏国公这样非常有名的开国公,丹书铁券拥有的那些勋贵,都不在少数。一般的官员,怎么可能和这么多勋贵作对,除非是皇帝的意思! 想明白了这点,他也跟着赞叹道:“真是圣明莫过于陛下也!” 孙传庭听了,淡淡一笑,也不说破,便吩咐他道:“那些人的事情,你就按照这个赋税的,去收拾了吧!” 对他来说,这只是癣疥之疾而已,并不值得他过多关注。 反而是李自成所部人马蹿入贵州、广西之后,前方军情回报,似乎有些反常的迹象,更容易引起他的注意。也是如此,他的这个统帅部要往前迁移,方便他就近指挥。 贵州这边,基本上是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有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27 土司 这里就是十万大山,除了山,还是山,不用说,道路也就很难走。 如今孙传庭征讨李自成所部流贼,军队所走的道路,其实已经好不少了。 因为在泰昌元年,也就是1620年的时候, 闵洪学任福建布政使司左布御史,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东川等地方理军务,兼督川贵兵饷,平定西南土司之乱时,就曾花了大力气修路。 要不然的话,进云贵的道路,只会更难走! 不过连续的阴雨天气,哪怕已经不下雨,然后进军贵州,对于秦兵来说,同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不,一支军队带着斗笠,蓑衣,走在山间官道上,踩着泥泞的道路,就没几个人说话。 前头的探路兵,小心翼翼地在前进。后面中军这边, 骑马而行的两名将领,倒是在说话。 “大帅, 我以为自己也算是见过大山的!”一员将领对主将感慨道,“如今算是服了, 这才是大山啊,您看!” 说着话,他用手一指道路两边,又接着说道:“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树林,不像我们北方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光秃秃的。这人要是往山里一钻,就算是十万,百万人,也休想找得到!” 主帅是个五大三粗的中年人,听到这话,抹了把汗说道:“他娘的,关键是湿热!真是简直了!” 这个主帅,就是号称“贺疯子”的贺人龙,而在他身边的,则是他手下大将高杰。 如今他们两人,奉命最先进入贵州。因为根据消息传来, 李自成所部流贼,又把前面的土司给祸害了,卷了人和财继续逃往贵州深处去了。 这不, 听到贺人龙说这话,高杰也是脱了头盔,抹了下汗道:“可不是,在这地方真是贼难受。军中不少兄弟还都生病了!这蚊子多,还大,天气又闷热,不是下雨天,就是马上要下雨,早点回去就好了!” 说到这里,他怕贺人龙训他,就连忙又解释道:“如果在我们自己秦地,或者中原地区,绝对没说的。在这种鬼地方,真得是连一半实力都发挥不出来!” 贺人龙听了,点点头,一点都没训他的意思,也说道:“最关键的是,就这么追着流贼跑,还不打,只是跟在后面,就赚不到什么军功,太没意思了!” 高杰听了,怕他抱怨主帅,这可是被教训过的,于是,他连忙解释道:“朝廷定下的这是驱狼吞虎之策,您看,湖广西南部那些土司领地,如今不都是改土归流,省了朝廷一个大麻烦了!” 这个事情,没有明说,可是,跟着孙传庭这么久了,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了。 孙传庭只是携大军之威,逼着流贼逃窜,然后沿途收拾残局。如果不是打着这个主意,流贼还能跑这么远? 虽然明面上说,主要是为了防止被流贼蹿回北方,因此不得不稳扎稳打;可看孙传庭事后收拾地方,其真正目的,便是一目了然了! 此时,贺人龙听高杰这么一说,他又不傻,便点点头说道:“这些流贼也都是个怂包,老子以为这些年来,已经长能耐了,结果还是不敢交战,就知道逃!” “呵呵,打怕了而已!”高杰听了,便立刻说道,“开封之战,本兵大人手下都还没什么厉害军队,就让流贼吃了个大亏。然后蓟州之战的精锐南下,他們不跑就怪了!” 一听他这话,贺人龙就懊悔道:“老子怎么就赶不上这种大战呢!朝廷配发的这些装备,都白瞎了!” 高杰听了,深有同感。这朝廷配发的装备,又是精良护具,又是精良军械,战力绝对比以前高了几个档次。最关键的是,军饷粮草充足,更是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前段时间的时候,军中传下消息,说太祖皇帝在金銮殿上显灵了,这可不就是吉兆,预示着大明之万寿无疆!军中士气,因此更是高涨,恨不得逮着流贼咔嚓,多立下一些军功。 只是真可惜,在孙大人的麾下,就知道以势压人,逼得流贼逃窜,压根就没有像样的仗能打,最多只是发生斥候战而已! 这么想着,他抬头看去,就见行军列队中的将士,好多都学他的,脱了斗笠给自己扇风,甚至还有一些将士把头盔也摘下来了,抹着汗,能凉快一点。 对此,他倒也没觉得有什么。转头对贺人龙提议道:“根据夜不收的回报,说前方那个土司的寨子,已经是人去楼空。不过这一次,流贼倒也没有把寨子烧掉,我们可以在那驻扎休整一天吧?” 贺人龙听了,点点头说道:“这个鬼天气,确实太烦人了。军中都有一层的将士生病留在后头,前面必须要好好休整一下,反正大人的军令,也只是驱赶流贼继续深入云贵而已!” “大帅英明!”高杰听了,拍了个马屁,然后高声喊道,“大帅有令,到了前面寨子就可以休整了,兄弟们加把劲!” 听到他这话,顿时,前后左右的明军将士们,立刻发出了一声欢呼。 可谁知,就在这时,忽然就听到了“梆梆梆”的声音响起。 贺人龙也是久经战阵的将领,只是听到动静,就知道这是什么声音。 谷渵 顿时,他立刻高声喊道:“敌袭!” 几乎与此同时,就见官道两侧的山林中,有箭枝射出,目标就是这支秦兵。 并且,在弓箭声中,还能听到有少量枪声。 一些比较倒霉的朝廷将士中箭倒下,不过大部分人还是第一时间就戴上了头盔防护。 贺人龙这支整编后的秦兵,不愧是一支精锐,在遭受袭击的时候,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立刻结阵防御。 贺人龙这边,明显是敌人攻击的主要目标,大部分弓箭都是先射他这边的。 高杰的右手,就不幸中了一箭,不过有盔甲防护,入肉不深,他眉头都不皱一下,一下就用另外一只手把箭拔下,下马的同时,厉声喊道:“结阵,结阵!” “杀啊……” 几轮箭雨之后,山林中响起了喊杀声。 只是躲在山林里,靠着射箭,并不能歼灭这支朝廷军队,只能发起进攻,近战才能消灭。 贺人龙在亲卫的掩护下,观察着两边的山林,眉头大皱之下,似乎是有点想不通。 因为他从哪些喊杀声中听出来,不但是有秦腔流贼口音,甚至还有他听不懂的怪叫声。 不过此时,他也管不了这些了,行军途中遇袭,这是非常危险的。 与此同时,就在附近山头上,能看到一部分官道的地方,有一伙人正在这里,一个个的,都是得意洋洋。 为首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狼狈逃窜的李自成。 就见他笑呵呵地对一个衣着明显不一样的人说道:“此次我们合作,灭了这支朝廷官军,便能吓到其他追兵,让他们不敢再深入了!” 这个人,就是当地的土司万红乌,脸上也都是笑容,点点头,随后却又有点恶狠狠地说道:“朝廷无义,就休怪我们不客气,真当我们土司都是泥捏的!” 边上的宋献策见了,捋着他的额下长须微笑,山风吹来,颇有点诸葛孔明的味道。 朝廷的做法,就算他一开始不知道,过了那么久,又怎么可能还不明白的。 特别是他们逃入了湖广西南这边,一开始确实也是劫掠了当地土司,然后发现朝廷顺便改土归流。 这让宋献策想到了个法子,向李自成做了禀告之后,就改了做法。 宋献策亲自出使贵州这边的土司,把朝廷的“险恶用心”都抖了出来。 他并不怕土司不信,直接让土司派人去核实湖广西南那边土司的情况,便能一目了然的。 因此,这个土司万红乌知道了一切之后,便决定和李自成合作了。 对于土司来说,是绝对不愿意改土归流的。更不愿意,就这么成了朝廷的牺牲品,让他们耗着流贼的同时,最后所有的一切归了朝廷。 事实上,在原本的大明策略中,因为各地叛乱,需要土司的兵力,因此对于土司可以说是很优待的。 整个大明朝的改土归流,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只有土司出现变故,绝了子孙的情况下,才会改土归流。 而对于明末的大部分土司来说,大明朝廷对他们怀之以德,也并没有多少感激之心。甚至恰恰相反,在明末时候的大明西南,土司造反,那是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土司,比如说眼前这个万红乌,就二话不说,选择了和李自成这个流贼合作,在他的地盘上,先假装是被流贼劫掠,然后埋伏在山林中,等着朝廷军队进入的时候,就想着和李自成所部流贼一起,狠狠地收拾朝廷军队。 土司,土皇帝也,要是对朝廷的刀子,能伸出脖子任由处罚,那才是怪事! 宋献策想着这些,甚至都已经想好了后面的对策。那就是联合朝廷西南这边的众多土司,共同对抗朝廷。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28 杀 , 山头上,李自成正在和土司万红乌说着呢,就听到边上的牛金星讨好地说道:“大将军请看,联军已经杀过去了!” 李自成和万红乌听了,便都停止了说话,低头看向底下的官道,想要好好欣赏下联军掩杀朝廷官军的精彩一幕。 被朝廷官军像狗一样驱赶着,一路憋屈着, 如今总算能扬眉吐气一口了。 底下的这支朝廷官军,也就三千多人而已,而两侧埋伏的援军,至少一万,还是杀朝廷官军一个措手不及的情况下,怎么样都是大胜的结局! “杀……” 喊杀声,可以说在这山里面回荡着,惊天动地。 流贼也好,土司兵也罢,在局势这么有利的情况下,全都是抢功,嗷嗷叫着冲向官道去杀朝廷官军。 看着山林中,透过树叶缝隙,隐隐约约地看到那么多的身影,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往山下冲去,不管是李自成,还是万红乌,全都露出了笑容。 然而,这个高兴劲才开始没多久, 很快的,不管是李自成还是万红乌,那脸上的笑容,便渐渐地消失了。 只见官道上的朝廷官军,也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措不及防之下死伤了一些人,而后,他们竟然就没什么慌张,开始结阵抵抗了。 这种情况,远超李自成的意料。 底下这支朝廷官军,是贺人龙所部,他之前就已经侦查过的。而他和贺人龙呢,那是交手过很多次。甚至还在前几年的时候,战场上杀了贺人龙的儿子。 以前的贺人龙怎么样,他不管。反正就他和贺人龙交战的最后几次,贺人龙都是一触即溃。甚至还有没开始打呢,就丢下总督跑了的情况。 就这,在李自成等人的想象中,贺人龙所部遇到这种突然伏击的情况之后, 必然是落荒而逃的, 怎么可能还会结阵抵抗呢? 要知道,在被伏击的情况下, 结阵抵抗,除非是有援军,否则很容易是全灭下场的啊! 对此,李自成等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因为一支军队,要想练成临阵不乱,很难;而临阵脱逃,却很容易;特别是临阵脱逃惯了的军队,要变成临阵不乱,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的! 贺人龙这支军队,到底是怎么样了,才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 总之,李自成等人有点想不通。 因为这种情况下,中军的军令压根就没法传达下去。也就是说,就算贺人龙想抵抗,他也没法传令下去的。 然而,就目前所见,压根就没见到这支朝廷军队有军卒逃跑的迹象,全都是临近的人结阵抵抗。 换句话说,是这支军队的所有军卒,从一开始就没想着逃,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这一刻,李自成等人都看呆了,就盯着下面的战局看了,连说话都忘记了。 只见流贼和土司兵从两面山林中嗷嗷叫地冲下去,而这支秦兵却在官道上结成一个个的圆形迎战。 每个大小不一的圆形中,有军官,或者是锦衣卫校尉,在那大声吼着。 远的地方,在这么杂乱的战场上压根听不到。但是,圆阵中的将士却能听得清楚。 “弟兄们,军功就在眼前,立功的时候到了!” “怯敌畏战,军法从事;一个个都站好了,别丢了老秦人的脸面!” “兄弟们,就算战死了,那也是进了大明忠烈堂,皇帝都会每年祭奠我们,怕死个鸟!” “是忠烈还是逃卒,荣耀还是耻辱,就看你们了!” “这群兔崽子送上门来的军功,不要白不要,可以娶媳妇的喽!” “……” 圆阵中的朝廷将士,一个个也都是大声回应着,“哦,哈”之类的,同时也是给自己壮胆,提士气。 这时候的他们,其实心中都很清楚。死战不退,就算战死了,那就是大明忠烈。 并且他們都是老兵,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不战而逃的话,反而更容易死! 因此,哪怕他们不知道山林中到底回冲下来多少敌人,他们也都没想着要逃。 流贼和土司兵的弓箭、飞斧等等,不断地射向他们。近距离之下,威力很大,也不短地有朝廷军卒倒下。 这种情况下,在圆阵里面的将士,便会把受伤或者战死的将士拉进圆圈里面,外面的将士则主动填上圆阵中的空缺。 谷匈 “呯呯呯……” 燧发枪声随即响起,朝廷军卒这边面对冲过来的流贼和土司兵发起了还击。 那些悍勇的流贼和土司兵,冲在最前面的那些,犹如迎面撞到了墙一样,一个个应声跌倒在地。 不过因为流贼和土司兵的冲锋距离短,朝廷将士这边,根本没法装填第二枪的弹药,便纷纷抽出了刺刀,往枪管上一套然后一旋,便卡在枪口部位,变成了一杆长枪,形成了密集的长枪阵。 只是一会的功夫,两军阵前,便是短兵相交了。 这个时候,什么都是虚的,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个都是拼了命地在玩命。 “杀……” 喊杀声,双方都有,响彻在这处山谷。 山头上,李自成的脸色都快变黑了,非常地难看。 因为从上往下看,能很清晰地看到山脚战场的情况。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一下就看出,朝廷军卒身上的护甲,肯定非常精良。就见他们能多抗好多下攻击,还在那边厮杀的;但是,他的手下,还有那些土司兵,却往往只要中了对方一枪,就会软倒在地。 战事才开始没多久,就见各个圆阵的外面一圈,就已经躺了不少尸体了。 甚至朝廷官军这边,应该是感觉到对手的攻击力并不强,甚至都开始扩大圆阵的范围。或者是有圆阵还能有余力兼顾两侧的圆阵,开始靠拢,夹击两个圆阵之间的敌人。 当然了,朝廷官军也有倒下的,但是很明显,双方的战损比,有点难看。 这还是朝廷官军被伏击了的情况下,如果是两军正常交战,被朝廷官军发挥出火器的优势,估计战事会打得更难看! 之前的时候,一直不交战,被追着走,还是明智之举了。 这会儿的时候,有一些流贼将领已经冲上前去了。或者是在后面的时候,看到了朝廷官军的应对之策,因此调来了长枪,大刀之类长兵器,比朝廷官军的燧发枪长枪要长。 战事,终于有点焦灼了。朝廷官军的圆阵,终于不再外扩,甚至因为兵器上的劣势,反而不得不重新收缩。 不过虽然如此,朝廷官军的将士,明显是仗着身上的护甲坚固,能放开手脚厮杀,因此,哪怕兵刃上有所吃亏,整体上却也没见什么不妙的迹象。 山头上,宋献策自然也是在看的。看到这个战事情况之后,皱着眉头一会,便转头对李自成说道:“大将军,最好是围着朝廷官军,然后用弓箭火枪射他们,如此能早点结束战事!” 李自成听了,点点头,当即开始传令。 不过他的手下和土司兵往山下冲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建制,军令要传下去,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再派一批生力军下去,按照这个法子做的话,倒是没问题。 他这边在重新调整部署,贺人龙那边,自然也会根据战场上的情况调整部署的。 他这边的圆阵最大,并且都是亲卫等最精锐的军卒,看了一会战场情况之后,便大声喊道:“高杰,他娘地干他们,从那边……”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亲卫大声对他说道:“大帅,高将军晕过去了!是中毒!” 贺人龙一听,转头沿着亲卫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见圆阵中间的伤员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将士都是中毒症状,包括高杰在内,也是一样。 “是哪些土司兵的弓箭上有毒,他们的兵刃上也有毒!” 听到亲卫的禀告,贺人龙气得脸色都是通红的,当即发一声喊道:“他娘的,给我冲锋,杀他娘的土司兵!” 喊完之后,他提着他的那把宣花斧,在亲卫的前导下,冲出了圆阵,再次开始发挥他“贺疯子”的本色。 其实,他当然不是那种真正的贺疯子,没有战法地乱打。要不然,他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也活不到现在。 贺人龙刚才看出来了,在这些敌人中,就数土司兵的防护最差。杀这些土司兵,是最容易得手的。 所谓柿子捡软的捏,他一下就看出来,这一战的关键,绝对不是被动防御,而是要反杀,杀得土司兵扛不住溃散,那就会影响流贼跟着退,这一战,才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他看得其实一点都没错,土司兵的装备是最差的。看土司的财力和能耐,有一部分土司兵是常备兵,类似朝廷军队中的家丁。而大部分土司兵,则压根就没有护甲。临阵打仗了,有一把刀就是个兵了。 也是如此,土司兵这边,才往往会在他们的武器上涂毒,以增加他们的杀伤力。 “杀啊……” 山谷中,喊杀声再次响彻云霄,久久回荡。 贺人龙犹如一头猛虎一样,在他亲卫的护卫之下,就捡着那些土司兵砍,犹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29 发飙 这时候,“贺疯子”这个外号是真得体现出来了。 状若疯虎,哪里人多就往那里杀,直面他的敌人,往往都很惨,被他的宣花斧切菜砍瓜,死状极惨,让人一见,胆小者便有噤若寒蝉之感。 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 贺人龙这一发飙,他的手下便全都跟着发飙起来。 圆阵变阵,分成四道阵线,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杀过去。 “杀啊……” 很多朝廷将士的身上,鲜血淋漓,整个人似乎是被染红了一般,犹如杀神一般,也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血,还是敌人的血,犹在厮杀。 这种厮杀的震慑力,在这战场之上,真得是非常让人震撼。 不是所有的土司兵都是精锐,更不是所有的土司兵,都和白杆军一样,悍不畏死,能和建虏血战到底的那种。 贺人龙带着他的手下反杀了一会功夫,他当面的土司兵首先抵挡不住,纷纷后退。 这种厮杀,真得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土司兵一露怯,贺人龙这边就更加容易得手,从而又造成土司兵这边纷纷躲避贺人龙这边,最终又变成了溃逃,能逃离贺人龙多远就多远。 那些被贺人龙所杀的,一个个断胳膊断腿,在凄惨哭喊,更是动摇他们厮杀的决心。 “杀啊……” 贺人龙看到机会,大喊着就追着开始溃逃的土司兵杀。 土司兵一见,便逃得更加慌乱,只求远离,哪管往那里逃! 流贼正在厮杀呢,就见土司兵逃过来,和他们冲撞在一起,一下就破坏了他们的攻势。 看着追杀过来的朝廷官军,怎么办? 拼死厮杀?替土司兵抗下朝廷官军的攻势? 怎么可能! 对于大部分流贼来说,压根就不存在死战的信念! 伏击朝廷官军,觉得能赢,他们会厮杀! 但是,战事进入焦灼,还面临朝廷官军士气如虹的攻势,谁挡谁真会死的情况下? 傻子才会明知会死而继续杀! 被朝廷官军杀死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流贼中的一些老贼,见机最快,那敢替土司兵挡枪,你逃我也逃! 两军对阵厮杀中,一旦有一方溃散的话,哪怕只是极小部分溃散,正在厮杀中的同伴,是看不到全局的,很容易就会以为是全军败退,从而跟着一起溃散。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全局指挥的将领看到后,派出生力军抵住溃散之势,才有可能重新稳住阵脚。 然而,在眼前的这一场厮杀中,是在山谷丛林中,虽然流贼还有生力军,可因为地形的阻扰,压根没有及时做出应对。 由土司兵的溃散,带动了流贼的溃散,最终,整个土司和流贼的联军都溃散了,纷纷逃入山林中。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逃入山林中,便能逃出升天,这也是他们非常溃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贺人龙不是真得疯子,并没有杀昏头脑,追入树林,而是立刻集结兵力。 他的手下立刻向中军靠拢,利用随军的偏厢车重新组织阵线。 火枪、火炮重新装填,死伤的将士拖入阵中,安置到偏厢车上,全军缓缓后撤。 山头上,看着这一幕的流贼头目,还有那土司,全都看傻了眼。 朝廷官军之精锐,今日算是真正见识了。 如果说,土司万红乌还不清楚的话,李自成心中却是非常清楚,此战的关键是什么! 盔甲,该死的盔甲! 朝廷官军一个个都是穿了铁甲在身上,极其坚固。有了铁甲在身,胆子就大,厮杀就猛,士气就高!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允许民间有弓箭、刀枪,却决不允许私藏盔甲的原因! 谷浣 不过李自成不知道的是,朝廷官军这一战的士气如此之高,还不止是盔甲的原因。 朝廷官军的将士,都知道就算战死,他们也能入忠烈堂,成为朝廷忠烈,受皇帝每年祭奠,抚恤还非常丰厚。 另外,贺人龙的这支朝廷官军,比起别的朝廷官军,还更渴望军功。因为他们是被处罚过的,就寄希望用军功重新证明自己,之前一直没有战打,就一直憋着。 此时,看着底下的朝廷官军结阵,缓缓地往后退。土司万红乌回过神来,顿时就急了,连忙对李自成说道:“还愣着干嘛?截住他们,不要让他们跑了啊!” 被他这么一说,李自成回过神来,顿时就阴沉着脸说道:“不是你的人溃逃,能会是这样?你的人造成这个样子,不是该你派人去拦截么?我的人配合你这边,肯定没问题!” 有一句话叫做困兽犹斗,此时的朝廷官军正往外退去,要在他们的退路上拦截的话,势必造成朝廷官军的疯狂反扑,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拦截的队伍,肯定是伤亡最惨重的。 之前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在后路派拦截队伍,就是考虑到这一点,谁也不想承担最大的伤亡。 另外,退路上没有拦截的队伍,那朝廷官军很可能会第一时间抢先逃跑,就能造成追杀的局面,这是最容易歼灭朝廷官军的战法。 只是很可惜,朝廷官军并没有抢先逃跑,反而是结阵迎敌,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此时,听到李自成的话,万红乌也不高兴了,便沉下脸说道:“是你来找我说,我们一起联手反抗朝廷的,不应该你出力多一些才是道理么?你没看到我的手下伤亡惨重,还怎么去拦?你不是还有手下都没有投入厮杀的,不是刚好派去拦截么?” 就战场的地形,没法展开兵力。因此,李自成和土司的联军兵力虽然多,却也只能投入一部分去厮杀。 李自成的手下,还有一半多,都是没法投入战斗的。万红乌的意思,就是让李自成把他的手下都派下去。 看到两个头领在争吵,气氛很不和谐的样子,宋献策便开口劝道:“士气已丧,再战也无意义,新派援军的话,山路不便,也已不及。且朝廷官军的各路人马相距并不远,一直拖下去,对我军不利。” 说到这里,他察言观色了下两个头领的脸色,然后才继续说道:“此战,虽然未有全灭这支朝廷官军,但是也给于了极大地杀伤,震慑朝廷的目的已经达到,我们赢了!” “对对对,我们已经赢了!”牛金星见了,也是连忙附和,缓和气氛。 李自成听了,沉默不语,只是低头看着山脚下的那支朝廷官军犹如炸毛的刺猬一样,结阵缓缓后退。 而土司万红乌听了,同样看了一眼山脚下的朝廷官军之后,“哼”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话,转身走了。 很显然,所谓的赢了,只是自己的脸上贴金而已,这一战,最多是不分胜负。 可是,从精心准备的伏击战,最终打成这个样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分胜负都是脸皮厚的人才说得出口。 土司的人看到土司走了,便都纷纷跟着土司走了,最终这个山头上,只留下了李自成的人。 看着他们消失在树林里,牛金星凑到阴沉着脸的李自成面前,低声请示道:“要不……” 说着话的同时,他伸出一只手成掌,然后往下一斩的手势。 双方的合作,明显有点不愉快了。既然这样,吞了这个土司。 李自成听了,还没开口回应,边上的宋献策便连忙插话说道:“不可,千万不可!” 牛金星一听,有点不高兴了,当即说道:“有什么不可以,敢让大将军不高兴的,杀了便是。之前的时候,我们又不是没杀过土司!” 在湖广省西南,那边的土司就被李自成所部流贼给劫掠了。 宋献策听了,就怕李自成答应,连忙解释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这一次,我们和万红乌结盟,如果再吞并他的名声传开的话,那这西南地界,其他土司边再不可能和我们合作了。而我们要想在这西南立足,就必须和众多土司结成盟军才行!” 在云贵外面的时候,李自成吞并了罗汝才的人马,其他流贼就不敢和李自成联合;同样的道理,如果李自成又吞了作为盟友的土司,其他土司会怎么想? 对于这个道理,宋献策这么一说,李自成便也回过神来,当即拍板说道:“算了,不和这种土包子一般见识。我们走,离开这里,继续往前。他伏击了朝廷军队,朝廷不会饶了他的,刚好替我们挡着朝廷军队!” “大将军英明!”宋献策听了,松了口气,连忙送上一个马屁。 牛金星见此,也是无奈,违心地跟着奉承一句。 于是,李自成所部流贼便开始打扫战场,准备走人。 之前厮杀的最厉害的战场上,都是流贼和土司兵的尸体,朝廷官军的尸体,都被带走了。 每个打扫战场的流贼,看着这一幕,都是黯然。对于他们的前途,更是感到了渺茫。 而贺人龙这边,一直都是高度紧张,缓缓后退,随时应对流贼和土司兵的追击。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直到后路曾英部赶过来接应,才算是松了口气。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30 责任 热门推荐: 曾英安排他的手下警戒侦查之后,便来到了贺人龙这边查看情况。 就见这支友军一个个看着,都是精疲力竭。不过就算这样,军中将士,也都在救护伤者。 曾英看到了,赶紧让自己的手下去帮忙,然后来到了贺人龙的身边。 发现他有点呆呆地看着面前躺着的一排排尸体,脸色非常难看。 于是,曾英顺着他的目光一看,顿时也是一惊。 贺人龙手下大将高杰,他是认识的,如今却是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了。从伤势上看,并没有缺胳膊断腿的致命伤,而是中毒而死! 和高杰类似的,还有不少,都是一样的情况。 曾英见此,便抬头看去,最终他发现,已经战死的朝廷将士中,竟然大部分都是中毒症状。 他虽然不是四川人,可随他当官的爹在四川长大,娶得媳妇还是四川的,因此自然知道,这种中毒的招数,肯定是这边的土司干的。 你要说这些毒的毒性有多强,中者立毙,见血封喉,那是不可能的。 可一旦当时不在意,或者说当时没时间处理伤口的话,就会变得危险。 贺人龙所部是被伏击的,压根就没有包扎处理伤口的机会,就一直是在厮杀。这种情况下,这种毒伤就致命了! “啊……” “不要……” 听到声音,曾英转头看去,却见是伤兵那边传来的动静。 贺人龙似乎也被惊醒了,大步走了过去。 曾英这边,自然也就跟了过去。 正在处理伤口的军中郎中,一头的汗,看到贺人龙过来了,连忙对贺人龙说道:“大帅,他的这个腿保不住了,必须马上截肢,或者还有救回一命的可能!” “大帅,我成瘸子了怎么活啊,我还没娶媳妇呢……”那名伤兵看到贺人龙,也是哭着说道。 刚才厮杀的时候,可没有一个流泪的汉子。 贺人龙见这伤兵的腿已经肿得很粗了,知道郎中这么说话,肯定也是没办法才这么说的。 因此,他眼睛通红,朝那伤兵吼道:“瘸子怎么了,又不是让你当宦官,老子要你活着回去!” 吼住了这个伤兵,他又看向其他伤兵,红着眼睛依旧大吼道:“都听郎中的,今日战死的兄弟已经太多了,你们都要活下去,好好听话!” 边上的曾英听着,黯然无语,沉默了一会之后,便吩咐身边的亲卫,让他军中携带的药材,都拿出来给兄弟部队。 看着川兵在帮着秦兵,贺人龙只是朝曾英拍了拍肩膀,沉声说了句:“我记下了!” 曾英听了,张开口想说点什么,不过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因为他知道,此时说什么,其实都没什么用处。 粗略估计,贺人龙所部大概五千左右的人马,战死的至少有五百多,受伤一千左右。连高杰这样的高级将领,都战死了。 这一战,是朝廷官军精锐近年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事了。 几天之后,战报便传到了孙传庭这边。 贺人龙所部的损失,比曾英预估的还要大。 有五百左右的前锋,为大军开路的,都没能逃回来,该是凶多吉少了。伤重而死的将士,大概占了伤兵中的三成,并且预估还有两成左右的伤兵,可能最终也熬不过去。 基本上,这一次的战事,贺人龙所部将士,有将近一千五百人战死或者失踪,战损非常严重。 孙传庭这边,并没有处罚贺人龙,给朝廷的奏章中,把这次战败的责任归于自身对于流贼和土司估计的不足,轻敌了。并且还说贺人龙在被敌人伏击的情况下,最终却能携死伤将士全身而退,反而有功。当然了,接应的曾英部,他也为他们请功。 这份奏章,加急送到京师之后,顿时就引发了轰动。 不少御史文官纷纷上奏弹劾孙传庭,要求崇祯皇帝处置孙传庭。 虽然说,孙传庭这边整顿地方,没有马士英那边吸引注意,可相对来说,孙传庭整顿的地方,远比马士英要多多了。因此,恨死孙传庭的人,不要太多。 只是之前的时候,他们压根找不到足够的理由去弹劾孙传庭,如今孙传庭打了败仗,自己都说自己责任重大,那刚好是个机会,赶紧弹劾起孙传庭来了。 崇祯皇帝拿到孙传庭的这份奏章,也是有点意外。 自从新军整顿完毕之后,不管是蓟州大战,还是宁远大战,或者是消灭张献忠的一战,都没有这么多的战死将士,并且级别高的将领都有好几个。 面对御史言官的弹劾,崇祯皇帝很自然地,肯定是会找刘伟超商量的。 视频一接通之后,刘伟超看到崇祯皇帝的脸色不对,便有点好奇地问道:“怎么,发生什么事了?” 最近以来的视频中,刘伟超已经很少看到崇祯皇帝的脸色不好看了。 崇祯皇帝听了,便回答他道:“孙传庭发来了奏章,他手下大将贺人龙所部被流贼和土司的联军给伏击了……” 他和刘伟超说惯了,因此受刘伟超的影响,在和刘伟超说话的时候,一般都是直呼其名,意思更明确一点。 此时,崇祯皇帝就用接近后世的口吻,把孙传庭的奏章给刘伟超转述了一遍。 刘伟超听了,也有点意外。不过,你要说多意外呢,其实也没有。毕竟对于他来说,才战死一千来人,这在后世的战争中,那都压根排不上号。 同样的道理,他们两人沟通久了,刘伟超同样会受崇祯皇帝的影响。因此,在稍微一想之后,还是认识到了,战死一千多精锐,可不是小事了。 但是,刘伟超并没有说负面的话,因为他的屁股,其实就是坐在孙传庭这边的。 因此,听到崇祯皇帝问他意见的时候,他就马上回答道:“我觉得,这一战应该值得宣传,奖励。毕竟被几倍的敌人伏击,但是最终却能死战而退,还没有落下受伤的同袍,甚至连战死的同袍遗体也都带回来了!不是精锐军队,不是真正的勇士,我觉得不会是这个结果!” 听到他这话,崇祯皇帝的精神顿时就一振,他甚至都想起来,以前的朝廷军队是个什么鬼样子,临阵脱逃,那可是比比皆是的! 这么一对比的话,贺人龙所部的这次战斗,绝对值得表扬,让他欣慰的了! 听到一个好听的话,崇祯皇帝当即很有精神地对刘伟超说道:“你接着说!” 虽然他没有表态,但是刘伟超已经看出他的心理变化,便继续说道:“第二个,我觉得这一战的责任,其实还是要归于我们两个!” “……”崇祯皇帝听得一愣,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便有点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这么讲?” 刘伟超听了,便对崇祯皇帝解释道:“你应该不会忘记吧,当初是我们两个觉得,可以驱赶流贼往云贵那边跑,顺着把土司问题也解决了,对不对?” “是!”崇祯皇帝听了,倒也没有抵赖,干脆利落地就承认了。 刘伟超见了,便用认真的表情说道:“这个驱狼吞虎之策,源自于我们看到通过流贼,把地方乡绅给收拾了。因此就想着,也用这个方法,把土司给收拾了。但是,我们两个的纸上谈兵,忽略了一点!” “哪一点?”崇祯皇帝的表情也是认真,当即就问道。 刘伟超马上回答他道:“中原的地方乡绅,和土司最大的不同是,缺少兵权。手里没有枪杆子的情况下,自然容易被收拾。但是,土司不同,他手中有军权,是有属于自己的私兵。他们肯定想反抗,也容易反抗。类似这种联合流贼一起对抗朝廷的事情,自然就容易发生了!这一点上,我们当初考虑不够,过于乐观了,是不是?”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一会后点点头,严肃地说道:“确实有点纸上谈兵了。要想完成改土归流,绝不是我们说句话这么轻松!” 刘伟超也有点检讨自己,脑海中想了下有关改土归流的一些信息。 崇祯皇帝见他在想的样子,便开口对他说道:“从这点上来说,朕确实有过错!孙传庭愿意承担这一战的责任,朕也是可以的!” 以前的时候,刘伟超就指出过他的一个缺点,就是说他崇祯皇帝缺少担当。出了事情,往往把责任推给手下臣子,以至于到后来,没有一个臣子还敢出来承担责任,就变成了都不敢做事的了。 对此,一开始的时候,他是有点不服气的。 皇帝总是不会错的,要错,就是臣子有错。他们不主动来承担过错,还说皇帝的不是,这是臣子之道么? 不过好歹是死过一回了,又是和异世界的刘伟超沟通,崇祯皇帝明显就比任何时候都能听劝。在视频通讯结束之后再去想刘伟超的话之后,最终他是接受了刘伟超的这个指责。 此时,刘伟超听着崇祯皇帝在说话,他把手机放到了手机架上,解放了双手就在电脑上搜起资料,以便印证自己想到的信息。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31 挺开心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31挺开心的查了一会之后,刘伟超便重新看向视频中的崇祯皇帝,对他说道:“我刚才把改土归流的资料,又都过了一遍。” “嗯,你说!”崇祯皇帝早就知道他是在查资料,因此一直等着的,此时一听,自然要听听他说什么的了。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改土归流这个事情,必然是要做的。既然是大明的天下,必须要纳入大明的管辖,不能搞特殊,这是没有疑义的,对不对?” “嗯!”崇祯皇帝听了,当即点点头,毫不犹豫地点头回应。 这不止是赋税钱粮,朝廷威信的事情,更因为在大明朝的晚期,土司造反的事情太多了。 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天启年间爆发的奢安之乱,原因就是朝廷想调水西安氏一万兵助战,因恐引矛盾而止,又预备调与水西安氏素来相爱相杀的永宁奢氏领兵三万援辽,永宁奢氏头人奢崇明与其女婿樊龙谋反,天启二年,水西安氏的安邦彦挟持其侄宣慰使安位响应奢崇明叛乱。 这一场叛乱,给云南的沙普之乱膨胀提供了机会,大明朝的“以夷治夷”政策,却导致了“以盗治盗”的恶果。因此,“奢安之乱”和“沙普之乱”,二者有着直接的联系。 这个土司之乱规模巨大、持续时间长,严重牵制了大明朝在蜀、楚、黔、滇诸省的军事、经济力量,削弱了明王朝对建虏的防御能力,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减缓大明朝对流贼的压力,使大明朝处于三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境地,而不止是两线作战。 可以说,大明朝的西南土司之乱,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明王朝封建统治的覆亡。 土司之中,像石柱土司这样的,真得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土司是在朝廷强大的时候,安分守己,乖乖听话;一旦他们觉得实力强大,可以和朝廷掰手腕的时候,就会对朝廷阳奉阴违,甚至到了后来,造反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对于这些事情,崇祯皇帝已经看得清楚了,改土归流的决心,自然也就比以前任何一个大明皇帝都要大! 也因此,当刘伟超提出驱狼吞虎之策,仿造当时孙传庭驱赶流贼祸害地方乡绅,从而给朝廷一个方便整顿地方的机会,同样给土司来这么一下的时候,他一下就答应,觉得是个很不错的主意。 此时,就听刘伟超继续对崇祯皇帝介绍道:“我这个时候,当然是已经没有土司了。嗯,基本没有土司了!纵观历史,有两次比较大的改土归流,我给你稍微说下!”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很有兴趣,立刻认真地听着。 只听刘伟超对他介绍道:“第一次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是在满清雍正年间,也就是建虏入关之后的第三个皇帝。当时不但对土司用兵,还大规模地迁移了汉民过去。当然,这个时候的迁移汉民,也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当初建虏夺取天下,征战西南的时候杀得人太多。” 崇祯皇帝听了,并没有说话。 “第二次改土归流,则是我这个时候开国的时候,有一点的做法是相同的,同样大规模的迁移了汉民,或者叫驻军,类似卫所。” 说到这里,刘伟超便总结道:“纵观历史,要做到改土归流,第一肯定是军事,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第二,就是要迁汉民。第三的话,我发现要稳定土司的地盘,就是要教化那边的百姓。别的不说,你那个朝代的闵洪学,就曾在云贵这么做过。我看得资料上评价都不错。当然,这一点,我记得以前也和你提过,只不过现在只是用兵,还没去做。” “嗯,是的!”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也是点头承认道,“眼下事情多得很,还没来得及顾及这些事情。” 刘伟超一听,便当即回答道:“这就是了,如今孙传庭所部已经开始处置西南土司的事情了,我觉得吧,这个西南土司改土归流的事情,就应该正式提出来,重视起来。朝廷有国策,地方上也才能有效应对,你说是不是?” “嗯!”崇祯皇帝听了,又是点头。 这一次的战事,一下把西南土司的事情,摆到了所有事情的前面,提醒了崇祯皇帝,也确实是该正视了。要不然,孙传庭那边在对待西南土司的事情上,就没有一个可以做事的原则,会影响他的做事。 不过好在如今也算理顺了其他事情,暂时来说,也算腾出了精力,是可以到解决西南土司的事情上来了。 毕竟辽东建虏那边,已经打了两次胜仗,极大地削弱了建虏的实力,并且东江镇也在重建,这种情况下,一时半会,建虏绝对翻不了天了,可以省心不少。 还有南京那边整顿地方的这块硬骨头,也已经啃下了。如今就按照南京的模式,正在江南地区大规模继续整顿地方,也没有遇到新的问题。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这些时,就听刘伟超忽然露出了一丝笑容,感觉有点特别的意思,然后就听到他说道:“要做好改土归流,我觉得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砸钱才行了!” “砸钱?”崇祯皇帝一听这个词,下意识地反问道。 这不是要他掏钱么! “对,砸钱!”刘伟超听了,点点头回答道:“这个改土归流,从长远看,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你要想做好这个事情,前期就必须舍得砸钱,才能让这个改土归流的过程变得顺利一点。不像整顿地方那样,利用流贼,就轻松很多,成本投入几乎没有,连带的收获,全是土地和人口!” 崇祯皇帝听了,虽然是有点肉疼的样子,不过还是点头说道:“该花的钱,朕绝对不会不花。说吧,你觉得那些方面,朕是该花钱的!” 刘伟超看到他的表情,心中好笑,不过表面上,还是严肃起来,对他说道:“改土归流,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剥夺土司的权力。因此,斗争的对象,就是土司。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其实还是土司领地内的百姓。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那土司就是光杆司令,就是没有兵的总兵,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的!” 说到这里,顿了顿,不等崇祯皇帝发问,刘伟超就继续解释道:“而要获得土司领地内百姓的支持,最为关键的是,让他们觉得,在朝廷的管辖下,他们的日子会比在土司统治下过得更好!这个话,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就有点难,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花钱!” 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在以前就给崇祯皇帝灌输过的。并且有事情的时候,也时不时地影响崇祯皇帝。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说动崇祯皇帝把大明朝的贱籍给废了,并且推行全民教育等等。 对于这个,刘伟超其实也挺自豪的。他一个普通老百姓,最终却影响到了另外一个位面的百姓,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就和做了好事一样,挺开心的。 此时,有机会继续影响崇祯皇帝,给那个世界的华夏百姓一个改善生活的机会,他也是非常积极的。 这不,就见刘伟超主动伸出拳头,就在手机前面,然后再伸出一个指头说道:“第一,关键的一点是一视同仁,让土司领地内的百姓,和中原百姓一样,教化他们,不能因为他们以前是土蛮而歧视。” “这个没问题,既然改土归流,那便是朕的子民,何来区分对待!”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想也不想,就马上回答道。 汉族在胸怀上,天然就有兼容天下的气度。这一点,大明和满清是有天然区别的。 刘伟超听得很满意,便接着说道:“第二,就细节来说,有点类似打土司,分田地。就是把土司的粮田都没收了,然后租给百姓耕种。如果其中有百姓在改土归流中有立功表现的,还可以赐给田地。至于什么立功赐给多少田地之类的,你可以和孙传庭那边一起商议一个具体的规则出来。” 这种有点类似慷他人之慨,崇祯皇帝也就没有心疼的感觉。并且他也知道,这个方法一旦实施,那些百姓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肯定会跟愿意帮助朝廷,对于改土归流的帮助,应该会有很大的好处。 因此,听到这里的时候,他又是点了点头。 “第三,刚才的时候我提过,迁移内地百姓过去,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些百姓,也可以给于粮田上的优待,比如分多少粮田之类的。当然,这里也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人为区分原有百姓和迁移百姓,不能通过对立的方式来治理地方。那样的话,就很难同化当地百姓。而你想要的,最终是要同化他们,和中原百姓没有区别,对不对?” 他之所以点出这一点,是因为他刚才查过资料,发现就有官府喜欢利用这一点来治理地方,让他们斗。 “当然!”崇祯皇帝听了,想也不想,立刻便点头回应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32 不一样 刘伟超伸出第四个手指头,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在中原各地,你可以通过福利彩票的方式去筹集专用的免费教育资金,去开办免费学堂让小孩读书,学科学知识等等。但是,这一点在西南土司地带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至少没人买彩票,就算有,应该也是很少!” “嗯!”崇祯皇帝再次点头回应。 “那么,针对西南土司这边,我觉得你也还是要拿出钱来办免费学堂才行!”刘伟超正色说道,“刚好可以用简化汉字,用上拼音,这两个是推广教育的利器。教化那边的百姓,让他们和大明能做到真正的同宗同族,认可大明,认可朝廷,认可你这个皇帝!” 这就是改土归流必须要出的钱之一了! 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立刻点头说道:“没问题,朕以后就算不抄家,也能有钱了。这个教化天下的钱,该出就必须要出!” 根据全国整顿地方所清查出来的粮田,哪怕南方还有好多个省都没有整顿完毕的,崇祯皇帝也已经有了预估。今年且不说,明年就田粮赋税一项,就能达到永乐年间的水平了。 如果说,等之前宣布因为战乱而免税恢复民生的政策到期,天下太平,大明休养生息过来了,那个时候的税收便能达到顶峰,两千万两都不会是梦! 还有,根据刘伟超的建议,以后交通便利了,商业发达了,在商税上的收入,绝对又会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目。 因此,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有底气花钱了!哪怕不再抄家,也是没问题! 刘伟超听到崇祯皇帝的这话,便是笑了下,然后再伸出一个指头,拳头终于变成了掌,晃了晃之后,就收回了手道:“第五点,改土归流的事情,我觉得不需要遮遮掩掩了,就按照刚才我说得这几项,可以正式公布。另外,对于土司,也给他们一条路。比如配合朝廷的土司,就给他们一个爵位,让他们来京师等繁华的地方享荣华富贵。当然,也可以根据他们的才能,分配不同的工作之类的,给他们一个交代。” 之所以提出这点,是因为大明朝在之前是没有的,改土归流都是土司死了,还没有直系继承人的情况下才会去做。而如今,是把现有的土司都改了。 刘伟超刚才查看过资料的,在历史上,也确实有土司是配合改土归流的。比如满清末期西藏地区,德格土司的多吉僧格,就是拥戴改土归流,甚至还非常重视百姓的教育。 多吉僧格于宣统元年年底到巴塘后,见官话学堂学生彬彬有礼,一改入校前的陋习,呈现一片新气象,很是高兴。遂于次年将结余的瞻银1000两捐献以用于修建男学堂;而其妻四朗措姆亦慷慨解囊,用首饰衣物折银1000两,捐献来修建女学堂之用。 就是看了这段资料,刘伟超不认为一旦朝廷真正实施改土归流之策后,所有土司都会造反。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石柱土司这边,就肯定不会。 对于这些土司,朝廷自然要给予优待,给他们身份地位上的平移,只是剥夺了他们手中的兵权,人事权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要纳入朝廷管辖。 刘伟超说着,想了下,便又补充一句道:“当然了,到底是封爵还是给予他们什么其他相应的待遇,我其实是随口一说,具体的还是要你们自己具体的商量,给一个合适的。” 崇祯皇帝对此,听得点点头,觉得理所当然。 随后,看到刘伟超似乎不说话了,他就问道:“还有么?” 刘伟超听了,想了一下,然后笑着回答道:“那个,秦老将军不是在京师养老么?我觉得这个事情,你也可以先和她沟通下,说明下改土归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觉得她应该能理解。然后石柱土司这边做出榜样,应该能有效减少西南土司造反的可能。按照朝廷的条件,能和平解决,那就是最好的。” “有道理!”崇祯皇帝听了,高兴地点点头,然后继续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刘伟超。 刘伟超见此,有点无奈,双手一摊道:“暂时就想起这么多了!” “好,朕回头整理下,然后和群臣商议!”崇祯皇帝一听,略微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下,然后对刘伟超说道。 刘伟超听了,以为这次的视频通讯就要结束了。 结果没想到,就见崇祯皇帝低头看了下那份奏章之后,又抬头对他说道:“对了,还有两个事,你看看是不是可以帮忙?” 刘伟超一听,便想也不想,直接说道:“能帮的,肯定帮啊,你说就是了!” 于是,崇祯皇帝也不客气,便对刘伟超说道:“朕从奏章上看,征讨西南土司和流贼,有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是,军士们对于云贵那边很不适应,生病的远多于打仗受伤的。你看这个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谷佡刘伟超一听,倒也不意外,当即就回答道:“那些真正水土不服的,那就没办法了。但是,大部分人应该还是不会有问题的。更多的,还是卫生问题,引发的生病吧!” 不等崇祯皇帝问话,他就主动给崇祯皇帝普及后世的常识道:“之前发明显微镜的时候,我不是和你说过么?这个世界上,存在微小的生物,细菌、病毒之类的,它们就很容易让人类生病……” “所以,要水烧开了才能喝!”崇祯皇帝听了,立刻便插话说道,“这一点,朕早就告知孙传庭,军中大部分人,应该也是这么做了的!” 听到这话,刘伟超就强调道:“我感觉还是会有人贪图方便,直接喝没有烧开的水。最好这个事情,还是要强调下。对了,最好给每个军卒配备一个水壶,我估计没有。要想让他们能喝烧开过的水,至少要让他们有这个条件才可以!” 事实上,古代时候,军卒会配发一个椰瓢,从宋开始就是这样,在明朝更是常备,戚家军的装备中就有写。 戚家军打仗时,火头军是要挑水的,将士渴了就用椰瓢去要水喝。当然,更多的军卒,估计看到有看着干净的水,就直接用椰瓢去喝生水了。 北方蒙古部族这些的话,用的是牛皮袋之类的,另外还发现有陶瓷做的,竹筒做的,不过都不常见,且不方便,不是易碎就是不卫生。总结来说,喝水一直是个问题。 此时的崇祯皇帝,对于这些也是不清楚的。听到刘伟超这么一说,他便很有兴趣地问道:“你说得水壶是怎么样的?” 这个就简单了,刘伟超随便百度了个军用水壶的图片,用手机对着电脑,让崇祯皇帝看了下后说道:“我这个时代,就是每个军人都配发一个,事先烧开水之后,随身携带,很方便。”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说道:“这样,回头我看看,怎么批量制造这种水壶,如果可以的话,就把资料给你,你制造出来后配发全军,改善军人的处境,相信对提高战斗力是有用的。”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高兴,连忙点头回应。 随后,刘伟超继续给崇祯皇帝科普道:“还有容易生病的一个原因,就是蛇虫鼠蚁的叮咬,特别是蚊子之类的……” 疟疾这个,他以前说过,让郑芝豹去南美获取的特产中,就有金鸡纳树。不过此时,他给崇祯皇帝介绍了青蒿素。不过古代青蒿素提纯不了,就说了黄花蒿,并且随后把图片资料给崇祯皇帝发了过去。 崇祯皇帝听得很满意,最后,又给刘伟超说道:“最后一个问题,云贵那边的地形和中原完全不一样,山高路陡,到处都是树林什么的。你能不能把那边的地图传一份给朕,这样朕发给孙传庭,进军云贵就会更容易一些!”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当即摇头道:“这个恐怕不合适,我这个世界的,和你那个世界的,是不一样的!”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无语,看着刘伟超的脸色,明显好像在说,他不信。 不是说了,是什么平行宇宙的理论什么的,历史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这地形地势还能有影响? 刘伟超看他的脸色,一下就看出他的内心想法,顿时哈哈一笑道:“你别不信,这样,我给你看看一些照片,你应该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我先挂了啊!” 挂断了视频通讯,崇祯皇帝心中很是疑惑,到底是什么样的照片,能说明他那个世界和自己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 高山峻岭,山谷深沟,十万大山,能变到哪里去? 这么想着,他都无心先去回顾和刘伟超的谈话,而是看着手机,就等着刘伟超发照片过来,以便能第一时间解惑。 过了一会之后,手机发出了连续的通知,刘伟超那边,一下给他发过来了好多张图片。 崇祯皇帝一见,连忙点开图片看了起来。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他就顿时傻眼了!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33 罪不在孙卿 , 就见高山峻岭当中,一座座的桥,联通南北,天堑变通途;又或者,一条路直接钻进了山洞里面;还有,波涛汹涌的水面上,一样有宽敞的大桥联通两岸…… 如此种种, 看得崇祯皇帝真得是傻了眼。此时他的脑海中,就只有一个想法:这也能造得出来? 之前的时候,他已经看过长江大桥这些,但是,如今在高山峻岭中的基建,还是让他感到非常地震惊。 鬼斧神工, 巧夺天工, 如此等等的词语,全都在他脑海中闪现而过。 事实上, 不要说他了,就是刘伟超自己,第一次见识西部那些有名的基建时,一样都很震惊。 崇祯皇帝还只是一个古代人而已,哪怕他已经对后世有所了解,也不可能比刘伟超还有更广阔的眼界,自然就比刘伟超更要震撼了。 此时,刘伟超那边,还在给崇祯皇帝发照片。 不过这后面传给崇祯皇帝的照片,就不只是基建了,而是清末,或者民国时候的地方老照片,然后和他这个时候的现代化照片对照。 这种视觉冲击之强烈,更是让崇祯皇帝看得呆住了。 高楼大厦这些却不说,人类的活动范围,更是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原本只是荒郊野岭的地方,都是人类的居住点, 或者工厂之类的地方了。 说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最早的官道,可能会成为后来的省道,国道之类的,但是,等到刘伟超这个时期,这些省道啊,国道什么的,其实都已经不常用了。 人们出行,走得都是高速,高铁之类。不会受地形地势的限制,来个九曲十八弯之类的,做到了真正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这不,刘伟超最后发了一句话给崇祯皇帝道:“所以,这个我提供给你,也没法参考。终归还是要孙传庭自己在进军的时候,多找当地人打听核实了。” “朕知道了!”崇祯皇帝见了,回了一句语音,然后放下了手机。 不过才刚放下手机,却见他又不甘心地拿了起来,带着一丝期望,发了一句语音过去道:“这个,朕这边能做到么?不说做到一样,就是做到一层也行!” 交通方便与否,是朝廷中央对地方掌控力强弱的最直接影响因素。有了蒸汽火车之后,崇祯皇帝对此的感受更深。看着那些照片,说句实话,他是羡慕地不行。 刘伟超听到他这句语音之后,很快就回了语音回去:“你先把科学基础推广开来吧,有了基础,才能更进一步!饭要一口一口吃才行!” 听到这个语音,崇祯皇帝很遗憾地放下了手机,没有再和刘伟超语音。 科学啊!朕什么时候才能享受更多科学带来的好处! 没见过,他还无所谓;这见了后世种种好处之后,崇祯皇帝的这颗心就骚动了! 就坐在那里,看着北盘江大桥的照片,他默默地看了好长一会之后,忽然,猛地一拍桌子,同时脸上都是激动之色,该是下定了某个决心。 随后,就听崇祯皇帝向殿外说话道:“传旨,召司礼监、内阁、六部九卿于文华殿议事!” “遵旨!”殿门口听到动静,立刻回应一声,然后赶紧去传旨了。 崇祯皇帝这边,则提起边上的御笔,开始写起东西来,都是刚才和刘伟超说话的内容,他总结记了下来。 至于开会,他是皇帝,想什么时候到就什么时候到,不存在迟到一说。 这一天的天气,有点阴,虽然是午后时分,但是光线也不是很好。 不过文华殿内,却开着一排排的电灯,灯光明亮。 对此,大明的这些高级官员,都已经习惯了。因为他们办公的衙门内,如今也已经用上了电灯的。只是基于电线的问题,还没法在全城推广,就目前来说,也只有他们能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 当他们到达文华殿时,崇祯皇帝自然没有过来,他们便一个个交头接耳,大概猜到,肯定是云贵战事的事情。 对于御史言官弹劾孙传庭的事情,他们当然知道,甚至有些弹劾的背后,就有他们中某些人的影子。 朝堂上,从来就不会一个声音。各自利益的不同,屁股所坐位置的不同,互相之间的争斗,是不可避免的。 只不过皇帝英明神武的时候,就能把这些争斗压制在可控的程度;而像以前的崇祯皇帝那样,压根没这个手段,这种争斗就影响朝局,影响了整个大明朝了。 谷仈 此时,这些大明高级官员心中其实都清楚,靠这么一次失礼,根本不可能扳倒孙传庭。最多是皇帝斥责一番,或者罚薪之类意思下。 他们正在想着时,崇祯皇帝来了,于是,连忙见礼,一个个都规规矩矩地,就等崇祯皇帝说事。 果然,崇祯皇帝在他们见礼完毕之后,便对他们说道:“如今孙卿剿贼,已到云贵地区,遇到了一些麻烦事,诸卿有何想法?” 听到这话,其他人还没说话,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便跨步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奴婢以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更是小败而已,不足以在朝堂上专议,孙本兵自会调兵谴将,做好剿贼示意的!” 他非常相信,崇祯皇帝是绝对不会处罚孙传庭的。为此,在其他人提出意见之前,他先定下一个调子,这些文官除非是想撕破脸,否则不会再为这个争吵的。 果然他说完之后退下,文官这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谁也没提什么。 崇祯皇帝看他们不说,他便说道:“朕以为,孙卿剿贼之小败,根源还在于朝廷没有未雨绸缪,事先定下基调,此事,罪不在孙卿,而在朝廷,在朕!” “……”文华殿内这些人,谁也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会这么说,一时之间都愣住了。 罪在皇帝? 回过神来,以首辅贺逢圣为首,全都跪下请罪。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下罪己诏,其实就是臣子怂恿的,一个个都是看戏的心态;但是如今,崇祯皇帝的威望已经越来越高,不是底下这些臣子可以玩弄于股掌,算是真正的那种皇帝了。 这种情况下,皇帝说自己有罪,底下这些臣子就受不了这个自责的:一个最正常的观点,那就是你们这群臣子是干什么吃的? 同样的事情,不同权势的皇帝,就有不同的结果。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要下罪己诏的话,信不信这些文华殿内的大臣,一个个都会拼死阻拦了! 这不,崇祯皇帝就看到了贺逢圣等人,一个个都是自称有罪了! 听他们这么认罪,已经下过几次罪己诏的崇祯皇帝,心中其实非常地感慨。 不过过去的已经过去,他也没有再去追究的意思,毕竟当时的大臣,如今也不是眼前这些人。 就见崇祯皇帝扫视这些臣子,然后淡然地问道:“那卿等说说,何事未有未雨绸缪,事先定下基调,方有孙卿之败?” 听到这话,贺逢圣等人就傻眼了。对啊,何事? 崇祯皇帝为什么会说这个话,到底朝堂上有什么,能关系到这次的败仗? 所有人都不说话,那首辅贺逢圣的压力就大了。他一下子猜不出来,就索性奏道:“还请陛下明示!” 他这样,倒也算是光棍。 崇祯皇帝其实也没有追究他们的意思,便开口说道:“云贵地区,包括蜀地,土司众多。而土司和中原各地官府又有很大不同。如今剿贼入云贵,土司之事,必然也是要提前考虑定调,诸卿以为如何?” 之前孙传庭领着手下大军,把流贼往云贵赶去,朝堂上的人,自然都看出来了,这是驱狼吞虎之策,想着连土司一起收拾了。 此时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他们当然就想起来,皇帝其实是指土司的问题。 这么想着,贺逢圣便连忙奏道:“陛下所言极是,土司和中原这边不同,或朝廷下令,让土司协助剿贼,以明朝廷本义,非是朝廷要贼剿土司!” “孙本兵想必是想着改土归流之策!”吏部尚书左懋第也跟着奏道,“不过流贼未灭,天下未平,还是急切了一些!” 其他人听了,便纷纷跟着表态,基本上就是附和他们两个人的意思。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不开心,这些臣子,竟然都没法理解他的意思。 这么想着,他便看了一眼王承恩。结果这一次,他发现王承恩并没有心领神会,傻在那里并没有开口。 这会儿,崇祯皇帝算是明白了,还是刘伟超说得对,大明朝的改土归流政策,一直都是土司死了没有直系继承人,才会行改土归流之策。这个做法,把他这些臣子的思路都给限制死了。 这么想着,他也就不再等这些臣子领悟了,直接便说道:“朕以为,如今该是到了改土归流,真正解决土司问题的时候了!简而言之,土司和流贼,都在这次要一并解决!”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34 小心眼子 , 一听他这话,底下这些文臣就奇怪了。 随后,还是首辅贺逢圣奏道:“陛下,不知土司问题该如何解决?” 基于明朝之前,就没有先例,在土司没有反叛和死绝之前就改土归流的,因此, 一时之间,他们就绕不过这个弯来。 在贺逢圣问出话之后,左懋第啊,倪元璐等官员,全都有点好奇地盯着崇祯皇帝,等他说话。 崇祯皇帝扫视他们一眼, 带着那种坚定地语气说道:“在我大明朝内,废除土司制度, 一律改为府县制, 原有土司,根据辖地大小对应相应官职,异地为官,或设一爵位,令其到中原择地居住。” “这……”贺逢圣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说好听些,那是皇帝有大魄力;可要是说难听点,这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了啊? 土司问题,就连太祖和成祖皇帝时候,都是这样的,你这天下日子才刚刚有所好转,就要来这么大的一个,岂不是会把土司都逼反了? 这么想着,贺逢圣连忙奏道:“陛下,此事确实要做,可是否从长计议?天下才刚刚见到太平的希望, 如若如此对待土司, 怕是西南土司皆反,到时候又是天下大乱啊!” “是啊!”户部尚书倪元璐连忙出列, 赶紧跟着附和道,“陛下,会逼反土司的啊!” 其他人见了,也都待出列。 不过崇祯皇帝没有等他们一个个都发言了,只是沉声喝问道:“不改土归流,土司就不反了么?远的不说,从天启元年开始,西南土司安份了?” “……”一听这话,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就说不出话来了。 天启元年,西南土司开始大规模造反,直接拖累了大明西南的军政,并且长达十几年,这是有目共睹的。 被崇祯皇帝这么一说,吏部尚书左懋第便出列奏道:“陛下,要不等天下太平,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实施这……改土归流之策?” 其他人听了,都在微微点头。甚至有人还想出列,也跟着劝劝皇帝。 可就在这时,却听崇祯皇帝反问左懋第道:“如今各军乃是百战精锐,莫非要等他们老了,让一群没有打仗过的将士再去打仗?” “……”左懋第一听,顿时张口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文华殿内的群臣已经听出来了,崇祯皇帝公布的这个改土归流之策,是要坚决实施了。 但是,这种大动干戈的计划,这么强势的作风,不像是皇帝自己的啊! 这么一想,王承恩最是恍然大悟,连忙出列奏道:“万岁爷是已商议出了对策,奴婢等奉旨便可!” 听到这话,贺逢圣等人也立刻回过神来了。 当今皇帝这是和他们第一次提到这种改土归流的事情,但身为皇帝最心腹的宦官王承恩,却说皇帝这个已经是商议过的对策,那是和谁商议?谁又有比他们更大的资格和皇帝商议? 想到这个,一个词自然而然地跳入他们脑海:太祖皇帝! 实在是不这么想都不行! 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那是他们亲眼所见,哪怕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那也是记忆犹新的! 而如今皇帝对于这个事情上的做事态度,简直就和传说中的太祖皇帝一模一样! 这答案,不就是明摆着的么! 想明白了这一点,贺逢圣等人,便齐齐躬身奏道:“臣等领旨!” 太祖皇帝的意思,谁敢违背? 崇祯皇帝见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他们都在乖乖听他说话,便低头看了下御案上摆着的那份草稿,随后才抬头对底下臣子说道:“改土归流之事,需要六部和地方齐心协力,才能办妥此事。诸卿务必用心,同心协力,做好此事。如今,朕宣布改土归流之策要点!” 果然是已经商量好的! 群臣心中想着,便都竖着耳朵听着。 于是,崇祯皇帝就把他和刘伟超对话所总结出来的几条,一一摆开,给他的这些臣子都讲了一遍。 事实上也是,要想做好一件事情,从而就不单纯是武力的问题,需要兵、吏、工、礼、刑和户部的协同。 如何区别对待土司,给他们什么级别的待遇比较合理,这是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 土司地方要治理,要朝廷派官员过去,还不能只是主官而已。因为土司那边,是要把地方衙门的架子全都重新搭建的,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谷奪 做这些事情都要钱粮支持吧,还有皇帝所说,要开设免费学堂,教化当地百姓,也要人要钱要粮把? 这还不只是一个土司地盘的事情,而是整个大明西南,都要这么做。 基本上可以预见,朝廷接下来的几年朝政重心,恐怕都是大明西南的改土归流了。 当然,这还是军事上要顺利,如果军事上失败或者僵持的话,就需要更久的时间了。 这个御前会议,一直开了很久。 崇祯皇帝提出了大致的政策框架,然后大明这些高级官员就细化政策,进行具体化。 崇祯皇帝会听他们的这些细化方案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的话,他就会提出自己的意思。 比如,在选取西南土司改朝廷委派官员这点上,崇祯皇帝就直接点出了一大堆御史言官的名字,让他们去历练,说是表现好就准备以后重用。 可是,在殿内的这些人,一下就提出来了,皇帝点名的这些御史言官,都是上奏弹劾孙传庭的那些。 说好听点,皇帝的意思应该是让他们自己去亲身体会下云贵地区的不容易,从而理解孙传庭的不容易; 至于说难听点,皇帝这是不满意他们,在打击报复。 可是,阻止的话,他们也说不出来了。 皇帝都说了,让他们去历练,表现好的话那是要重用的,总不能阻挡人家的升官路吧! 当今这位皇帝,要说重用,那是真得会重用,越级提拔都是有不少例子了的。 以皇帝如今的脾气,要是不想去的话,估计会撸官。刚好如今对于官绅优免这事,还查得很严。如果没有了当官这层身份的话,日子倒退成什么地步,那就不好说了! 基于这些,在文华殿内的这些文官,大部分都不由得暗暗警醒,如今的天子可不好得罪啊! 小心眼子,报复起来还让人说不出话来! 至于再糊弄皇帝,那就更不用说了! 厂卫如此横行,敢糊弄的后果,绝对是非常严重的。 于是,他们就更是顺着崇祯皇帝的意思,定这个改土归流的国策。 商量之后确定,大明原本只有公侯伯三种爵位,恢复为前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给予归顺土司的待遇,分为文、武和爵位三种选择。由归顺土司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选择相应的文武官职,或者不想当官的,可以根据属地大小封为子爵或者男爵。 之后,土司就和普通大明文武官员同等对待,有功赏之,上可到公爵;有罪罚之,下便是死罪; 在崇祯皇帝的要求之下,对于即将委派到土司领地的官员,也要进大明官学院去进修一个月; 至于进修内容,就是看他们对朝廷对土司领地政策的理解,考核不通过,可以延迟一个月的进修时间;如果再不通过,便是降级甚至免官的处罚; 这个手段,在文华殿内的这些官员,倒也不诧异。 因为从大明官学院开设一来,崇祯皇帝其实就已经在这么干了。各地出现地方官的空缺,都是允许那些候官去大明官学院进修,按照考核成绩的排序,由吏部任命委派。 同样的话,如果有官员要调任,不管是升官还是降职,都会要求到大明官学院进修他们即将担任的官职要求,考核通过之后才能调任。这其中,降职官员的考核要是不通过的话,可能会调到更低级别的职位上去。 如今,崇祯皇帝要求去土司领地那边担任第一代朝廷委派的官员,要求进大明官学院进修,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谁也没有异议! 至于土司领地内要设立免费学堂这事,其学堂教授或教谕,以及训导都由大明皇家科学院委派,教授科学,兼顾儒学。 理由很简单,儒学是基础,科学是新学,除了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的人才,其他人还没多少有这个能力去教学的。 至于具体的教训课程啊,制度什么的,大明朝原本就有,稍微改下就成。 事实上,朱元璋开创大明朝之后,对于教育这一块是非常重视的。大明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教学内容包括礼、射、书、数四科,颁经史礼仪等书,要生员熟读精通,朔望又须学射于射圃,每日习书500字,数学须通《九章算术》。 地方官学亦订有严密的考试制度,月考每月由教官举行一次,岁考、科考则由掌管一省教育行政大权的提学官主持。 科学和儒学相结合,也就是在大明朝开国之初所定基础上稍微修改下就成; 等所有的这些都议论完了之后,贺逢圣等人总算松了口气,可就在这时,他发现崇祯皇帝的表情有点怪,一下便知道,怕是还有什么乾坤独断的事情要宣布!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35 大明之地球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35大明之地球果然,就见崇祯皇帝的表情严肃,然后提高了一点声音宣布道:“朕决定,今年秋季,就九月底吧,京师开设格物学专项科考,分男女科,通过者朕有大用!” 他的这个话一说完,顿时,文华殿内变得非常安静。 就连一向以为自己摸透了崇祯皇帝心思的王承恩,也是措不及防,一下傻在了那里,就更不用说,其他文官了。 格物学专项科考?这是什么鬼?皇上这是要干什么? “陛……陛下!”贺逢圣回过神来,都有点被整麻了,说话都不利索了,“何为格物学转向科考?又如何科考?” 之前闹得那么凶的贡院闹事案,把曲阜孔家都给抄家了,最终的结果是孔圣显灵,唯一的收获是科学改名为格物学,就还在儒学的范畴内。 可如今,皇帝竟然说,要开设格物学的转向科考,难道以后就没儒学,全部转为格物学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是不明白,不知道皇帝这是闹哪一出? 崇祯皇帝听到他这话,倒是有耐心,立刻便解释道:“就是只考格物学的意思,此次格物学的科考,无须有无功名,只要在格物学上有天分,够积累,就可以参加此次科考。朕要从全国范围内选出格物学天分的才子,不分男女,皆有重用!” 听到这话,贺逢圣等人这才明白,原来格物学专项科考是这个意思,不是儒学都要转格物学,还好! 不过这稍微松了口气之后,他们随后又觉得儿戏了,便一个个地都连忙出列劝谏了起来。 “朝廷已有科举,陛下之前说要增加女科,如今又突然说改为格物学专项科考,还不分有无功名者,这要是齐聚京师,不成章法啊?” “是啊,陛下,科举乃国之大事,如此轻率改之,实在是有所草率了啊!” “陛下,天下万民齐聚京师,这格物学的专项科考,也没法开设吧?” “微臣恭请陛下,此事须得从长计议!” “……” 崇祯皇帝见他们都反对,倒也没有生气。 你要说草率么?确实草率!昨天都没有这种想法的,就刚才和刘伟超通完视频通讯之后才有的主意,完全可以说,是拍脑子想出来的。 因此,崇祯皇帝听了他们的奏对之后,便马上对他们说道:“你们是不知道,朕缺人才啊!格物学方面的人才,真得是太少,实在是太少了,朕心急如焚呐!” 听到他这话,贺逢圣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没错,他们从崇祯皇帝的语气中,确实听出了有心急如焚的意思。可是,又不是马上要亡国了,有必要这么心急如焚么? 说真的,他们是真的没法去理解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个格物学的人才,有那么急需么? 他们不否认,很多事情有格物学的参与之后,便会有很多的改变,并且是好的改变。 但是要想改变,也不可能说改变就改变的啊!你当皇帝的,怎么就能急成这样呢? 这么想着,贺逢圣作为首辅,还是给崇祯皇帝说道:“陛下,万事皆有章程,如若拔苗助长,操之过急,或许反而会误事也!” “朕不管!”崇祯皇帝听了,语气坚决地说道,“卿等是不明白,诸如蒸汽火车这样的好东西,格物学上还有非常之多,就差有格物学方面的人才,去把那些好东西做出来了!不需要他们从头到尾去做学问,朕会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朕就跟卿等这么说吧,有朕的指点,我们大明朝的国力会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增强,从此以后,不要说什么蒙古鞑子,辽东建虏了,就是全天下所有国家都联合起来和我大明斗,大明都能把他们打服!可一旦没了朕,格物学以后会有多大的发展,朕就不知道了。朕想让这个地球,成为大明的地球,这个能不能实现也不好说了。朕就告诉卿等,朕就想在有生之年,尽量让大明变得更强大!” “……”贺逢圣等人,都被崇祯皇帝的这番话,震得说不出话来! 皇帝的雄心壮志,真得是他们想都没想过的!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一个个震惊的脸色,用非常诚恳地语气说道:“朕之心切,恨不得只争朝夕,卿等懂么?” 手机能不能传给太子,崇祯皇帝真没有把握。 根据刘伟超那边做过的试验,说是那个能穿越时空的软件,是和刘伟超这个人绑定的。因此,崇祯皇帝就担心,他这个手机是和他绑定的。一旦他没了,这个手机也可能没了。 崇祯皇帝在看了刘伟超发给他的图片之后,就感觉到他这个时代和刘伟超那个时代,差距真得不知道有多大! 刘伟超那个时代的好东西,所有他看到过的好东西,崇祯皇帝是恨不得他这个时代也能马上拥有。 不知道的时候,也就算了;一旦他知道了,那真得是让他有种朝思暮想的感觉! 别的不说,比如东江镇重建的情况,现在如何了?他不知道,可是,刘伟超那个时代,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了解了; 还有,孙传庭那边怎么样了,在他这个时代和刘伟超那个时代,真得是巨大的差距! 人家一天就能飞南北,再远的地方都能到;而他这边呢,不知道要在路上耽搁多久! 还有如今知道的很多瘟疫,疾病什么的,没法治的那种,人家刘伟超那个时代,随便吃点药就能好了! 不说这些夸张的,就只说如今全国开始铺设的蒸汽火车路,遇到大江大河的时候,就得断开,要靠船摆渡,去到对岸之后再重新坐火车。还有那高山深谷,也是望而叹之,无能为力,如此种种,都让崇祯皇帝感觉,他需要大量的格物学人才,如此方能尽快改变这一切! 他,真得非常渴望,在他的有生之年,能看到一幕幕让他羡慕的场景,能够成为现实! 此时,贺逢圣等人听了崇祯皇帝的话,虽然不知道究竟会有那些改变,可他们通过类比蒸汽火车的例子,也能感觉出来,大概会有多大的变化,在等着格物学的人才去创造出来。 这么想想,他们也激动了。 贺逢圣,如今已经五十七岁了,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他在去年就因为张献忠攻陷武昌而投湖自尽了。不过此时,他年纪也不算小了,想着皇帝给他所展望的未来,他当然也想在他担任大明首辅的任期内,看到那样的未来! 这是从古自今从未有过的大变局,就被他给赶上了。史书上,必定对于崇祯朝,特别是这几年之后会有浓墨重彩的记载,为后世人所铭记! 而这一切,不需要他去多操心,只需要跟着皇帝的步伐走就可以! 什么循规蹈矩的做法,什么按班就部的做法,在如今太祖皇帝都会显灵的时代,该是都过时了。 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怕是有朝一日,都会死不瞑目吧? 这么想着,贺逢圣便也用激动的语气,向崇祯皇帝奏道:“老臣愿追随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想法,又何尝不是其他文官的想法。 对他们来说,这当官差不多都已经到头了,能让他们追求的东西,已经不多。而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绝对是最重要的一点了。 此时,跟随崇祯皇帝,创未有之大变局,让诸如蒸汽火车这样惊天动地的好东西不断问世,也同样是他们想要的。 在贺逢圣改口之后,他们自然也一个个都跟着表态了。 左懋第的年纪最小,才四十三岁,更是向崇祯皇帝奏道:“微臣亦愿追随陛下,让这个地球,成为大明之地球!” 对于他们一个个的表态,崇祯皇帝听得很欣慰。 光他有想法还是不行的,具体的执行,还需要这些臣子按照他的意思去查漏补缺,去执行。 如今君臣一心,就让崇祯皇帝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期待的未来。 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的他,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便立刻下旨道:“传太子觐见!”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正在激动呢,一下听到这个旨意,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不过摸不着头脑也无所谓,反正太子一会就过来,很快就能知道是什么事情。 随后,崇祯皇帝这边,就让底下这群臣子,就他刚才的这个格物学专项科举的想法进行完善。 过了没多久,他们还在讨论着呢,太子朱慈烺就赶到了。 在他见礼完毕之后,崇祯皇帝便微笑着说道:“朕要和朕之股肱之臣合影留念,你且来拍照!” 这个手机,给别人他是不放心的,真要给别人操作,那太子肯定是首选,因此他下旨召太子觐见,其实就是让他来拍个照。 贺逢圣等人一听,不由得都非常地激动,这可是能把他们的样貌真正流传后世,比起那些画画的,要逼真无数倍的。 这绝对是皇帝赐下的最高荣誉了! 这么想着,他们一个个赶紧检查自己的仪容起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36 精彩的大明 , 自从宫里有了电灯之后,关宫门的时间,都比以前晚了半个时辰。 皇宫大门的禁卫们,看着一群大红绯袍的官员徒步出宫门,一个个都是有点吃惊。 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大明高级官员这么晚才散衙,但是一个个神情却都很兴奋的样子, 一边走还一边互相在低声交谈,似乎是有什么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竖着耳朵偷听几句,更是让这些禁卫一个个摸不着头脑。 “早知今日会如此,老夫该把这鬓角处理下,花白了不少!” “这有什么关系,老大人为国操劳,如此更让后世尊崇啊!” “没错, 这个没什么,我才是遗憾呢,好像眼睛眨了一下。如今想来,该是拼死上奏,重新来一张才好!” “哈哈,没事,没事,以后说不定一年一张,下次别眨眼就好了!” “……” 这是什么和什么啊?众多禁卫们,一个个都是脑门上挂着问号。 第二天一早,忠贞公秦良玉奉旨觐见,崇祯皇帝把改土归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给秦良玉说了一遍。 一如刘伟超所料,秦良玉对于崇祯皇帝的改土归流之策,压根没有反对,直接表态支持。 这种土司制度,其实是朝廷和地方妥协的产物,如果朝廷足够强大的话,要改变这种制度也是必然的。之前就开始的改土归流, 其实就是前兆了。 如今崇祯皇帝完善了改土归流之策,并没有让土司没得选,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新的协商之策。 只是朝廷强大,那这种协商就是单方面的,没得商量。 当然,如果秦良玉对其中的细微末节有意见的话,崇祯皇帝估计也会听,至少秦良玉有这个资格。 但是,这份由刘伟超提出,崇祯皇帝和他的臣子商议出来的策略,秦良玉并没有提任何意见,直接是拥戴的。 这就让崇祯皇帝很是欢喜,心情变得非常不错。 他心中暗自猜测,这有可能是因为秦良玉毕竟是汉人的缘故。 作为回报,对于石柱土司,崇祯皇帝有另外的安排。 马祥麟大概率是选择武将,因此,崇祯皇帝准备封马祥麟为石柱伯,领四川总兵实职。 当然,这也不只是看在秦良玉的面子上,而是马祥麟确实为大明朝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军功。相对其他土司来说,对大明的功劳是最大的。爵位和实职都要比别的土司高,相信其他人也无话可说! 在秦良玉都沟通完毕之后,午后时分,朝廷正式的旨意便颁布了。 这新的改土归流之策,在京师自然没有多大的反响。毕竟这个国策,和京师百姓的影响不大。 当然了,对都察院,还有一部分文官还是有很大的影响,那就是要去西南为官。 和这个改土归流之策配套的其他动作,是调在江南的马士英所部去蜀地。 马士英麾下的几支军队,都是整编后的精锐。如今江南这边的地方整顿,已经无须精锐之师驻扎,留在这里是浪费。 而蜀地有不少的土司,不管是防范于未然,还是震慑他们,又或者是土司不满而造反之后的平叛,都需要马士英所部这样的精锐军队才行。 西川巡抚提高一个规格,改为四川总督,由马士英担任,执掌四川军政大权,完成改土归流。崇祯皇帝也给马士英明说了,干好这个事情,就调他进京。 而原本的四川巡抚吕大器改为钦命巡查江南诸省赋税田粮,也就是接替马士英整顿地方的钦差。 厂卫方面,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调回京师,东厂提督王德化继续留在南方,继续监督整顿地方之要务。 在吕大器到任之前,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负责继续实施地方整顿。 如果说,京师百姓对于这系列的朝廷变动,他们不怎么关心的话,那朝廷随后公布的第二道圣旨,就引发他们的轰动了。 “格物学专项科考?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只要各省通过初试的人,不管是否有功名,皆可参加这个科考,通过就能被皇上大用?” “不可能吧,这不是等于童生就可以直接殿试了?” “这是要一步登天么?快快快,格物学的书在哪里有卖?” “……” 根据贺逢圣等人的建议,最终由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出一份试卷,发给各省组织一次考试,考核通过者就可以到京师参加这次的格物学专项科考。 谷瘀 之所以要先有这么一次初试,实在是怕到时候的人太多了,不管多少,好歹筛选掉一部分人。 因为崇祯皇帝的要求,时间太紧,也没办法照顾到多少细节,就只能先这么着了。 地方上如果有舞弊,自然是要查。 不过肯定是有舞弊通过者的,对此,崇祯皇帝也没有多少介意。因为他其实只看重京师的这次科考,至于地方上,舞弊通过又没有什么好处,还得来京师奔波一趟,给铁道司出点贡献就出点贡献了。 让人意外的是,这次的格物学专项考试,是分男女科,同时开考。不管是否有功名,都可以,只要考核通过,都会受到崇祯皇帝的重用,也就是说,可以当官。 这么一来,可以说,女子为官这个事情,就终于正式开始了。 陈圆圆那个,还只是特例,而如今这个,却是很可能会有很多女官的。 一时之间,大明的东西南北,各地佳丽,就有很多人都为之心动。 有父母长辈支持的,自然就不用说了。那些父母长辈的观念比较老的,固执不想女子抛头露面的,他们的女儿辈就偷偷想着去考试。 当然,因为圣旨上没有明确说明,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是第一次,顾及不过来,甚至都有母女,甚至祖孙三代都要参加考试的情况发生。 还有,江南这边的风尘女子,多是能吟诗作画的那些,有文字功底的,听说之后,也不接客了,直接关门研读格物学,也想着要参加这次的考试。 总之,这一道圣旨,那是让大明大江南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为之震动起来。 格物学的书籍,秒抢一空。官府所辖书局,日夜赶工加印,都还是有长长的队伍排队买书。 很自然的,盗版书也随之出现。这个自然是不允许的,不过这时候都顾及不过来了。 你要说乱不乱的?绝对乱! 崇祯皇帝想出来的这个格物学专项科举,不但时间紧,又是前所未有。哪怕他和他的那些大明高级官员商量了之后,其实还是有很多细节没有照顾到的。 大明又这么大,各种情况都有,很自然的,要是不乱就怪了! 比如说,这个时候,赶路最方便的,莫过于蒸汽火车了。 于是,只要有蒸汽火车开通的地方,这蒸汽火车就一下爆满了。 坐火车,不但平稳,相对马车来说,免去颠簸之苦,还能顺便看书,不浪费路上的时间。 一时之间,车厢里面的旅客,几乎人手一本格物书。刚好都是学友,互相之间还能探讨一下。 因此,这蒸汽火车的车票,那是一票难求。 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地一种情况就出现了,那就是站票,或者加凳子。 于是,火车车厢的过道上,也都挤满了人。 这还不算,这些旅客,一般都有书童之类的。他们没座位可以坐,怎么办?就坐火车顶上。 于是乎,后世算是壮观的一幕,在这大明朝竟然也出现了! 好在如今大明朝的这种蒸汽火车速度不算快,倒也能在车厢上面坐着。 就崇祯皇帝拍脑袋想出来的这个格物学专项科考,算是科考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年,诞生了无数的故事,被历史所铭记。 …………………… 在中原各地忙于科考的时候,大明西南这边,孙传庭就收到了朝廷有关改土归流的旨意。 对此,他非常地感动。 孙传庭没想到,他作为主帅,为这次失利担责,崇祯皇帝不但不追究,反而定下基调,这是朝廷没做好,随后定下了一系列的政策,用于协助他处理好西南事务。 可以说,此时的他,真得是再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对于朝廷新出这个改土归流的方方面面,孙传庭是非常地震惊,也感受到了皇帝的决心,心中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办妥了! 派来他这边的钦差,还转交了孙传庭两样东西。 一个是黄花蒿样品,用于治军中疟疾;并且还特意交代,只有这种黄花蒿,才有医治疗效,中医中所说另外那种,虽然类似,但把那个没有治疗疟疾的作用。 有了这个样品,孙传庭就能在当地以及附近收集这种药物,减少军中疟疾所造成的减员; 还有一样东西,是一个铁壶样品,也就是后世的军用水壶样式。崇祯皇帝让兵仗局打造了出来,让孙传庭在湖广找一个钢铁作坊,收购军用,用来铸造这种新的水壶,分发军中。 如此种种,皆是看出皇帝对于这次西南战事的重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37 好戏 热门推荐: 改土归流,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事情,这也等于是给孙传庭以更大的时间和空间来做这个事情。 并且,改土归流作为国策开始正式实施,他在西南的剿贼方略,也要改变。不再只是单纯就驱赶流贼去土司领地,而是和改土归流之策一起用。 孙传庭便把大军摆开,对于当面之土司,限期做出抉择。 是响应朝廷新的方针,自己选文武官员或者接受爵位册封,还是反叛朝廷,被他剿灭,任选! 与此同时,他也招收大量本地人,把朝廷委派官员来代替土司管辖地方的好处,都向土司领地内的人传播,让他们知道,是拥护朝廷呢,还是陪着土司一起对抗朝廷! 如此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因此,孙传庭这边也不急着进攻。 由此,也给了李自成这边时间。 不过李自成不想和孙传庭所部精锐的距离过近,在之前的战事结束之后,他就根据宋献策的提议,先一步往云贵深处派出了先锋,宣传朝廷驱狼吞虎的险恶用心,以求土司不会攻击他,甚至是和他联合,以大明西南为根据地来对抗朝廷。 这一天,留在万红乌领地内的最后两支流贼军队,也就是高一功和刘宗敏所部,也准备撤走了。 这不,高一功进入军帐见到刘宗敏,便禀告说道:“土司那边,已经招呼好了,虽然很不满意,但也没拒绝我们走。” “哼,晾他也不敢!”刘宗敏听了,当即冷笑一声道。 李自成把他们两人留在这里断后,其实还是给土司万红乌一个交代:看看,麾下第一大将都留在这里,你就不要担心朝廷官军了。 但是一段时间后,朝廷官军并没有进攻,而刘宗敏这边,李自成交代的时间到了,便直接让高一功去和土司沟通要走人。 两方人马,其实相处并不愉快,分手也在意料之中。 此时,刘宗敏说了一句之后,又对高一功挥手招呼道:“走,一起去看个好戏!” “什么好戏?”高一功听了,不由得有点疑惑地问道。 刘宗敏并没有回答,大步而出。 高一功见了,便只好跟上,就看看有什么好戏。 走了一会之后,他看去的地方,便大概心中有数了。 果然,很快到了之后,就见这块空旷的广场上,一大群兄弟围在这里,中间则是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其中七八个被绑在木桩上,还有十几个虽然没有被绑着,可都被持长枪的兄弟押着。 高一功当然知道,这些衣衫褴褛的人,是朝廷官军贺人龙所部前锋军卒的一部分。他们深入土司领地内,最终被围杀,这部分人是被他们俘虏的。 一直关押在这里,除了要他们招供朝廷官军那边的消息之外,也是想要劝降他们。 这些朝廷官军,全都是精锐,正好可以成为他们这些流贼中的骨干。至少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老贼,原本就是朝廷官军来的。 结果没想到,这些朝廷官军的骨头竟然很硬,死活不投降,也不肯招供朝廷官军中的重要消息。 如今,他们要撤走了,这些人如果还不投降的话,要么留给土司万红乌,要么就杀掉了。 刘宗敏所谓的好戏,这是要干什么? 高一功心中这么想着,便有点奇怪。 只见刘宗敏一到之后,就见那些流贼纷纷向刘宗敏叫嚷着招呼起来。 刘宗敏大手一挥,让他们安静,随后看了下场中之后,便指着那些没有绑着的人问道:“就他们愿意投降了是不是?” 一个小头目听了,连忙回答说是。 刘宗敏听了,当即冷笑一声,然后看向那些没绑着的人说道:“老子怎么知道你们投降是真是假,来人,给他们一把刀,一人一刀,剁了这些不肯投降的,老子便信了你们!” 他的话一说完,顿时,他的手下顿时都怪叫了起来。 “没错,一人一刀,剁了这些不肯投降的!” “这叫投名状,懂么?江湖上都讲究这个!” “只要杀了这些当官的,我们就是兄弟了!” “……” 高一功在边上听了,皱着眉头不说话。 虽然说,交投名状是应有之意,但是,他还是有点不喜欢。 因为这些汉子都是陕西人,是老乡,一个个也都是有种,竟然一直坚持到现在。这样逼着他们杀自己的同袍,不是好汉所为! 如果说,这些被杀的人,是那些贪官污吏,那就另说。可这些要被杀的人,可都是宁死不屈的好汉啊! 他在这么想着时,就见有一个兄弟上前,把一把刀递给了站在最前面的那个朝廷军卒面前,然后推了他一把,把他推到了木桩那边,同时喊道:“剁一刀,就是兄弟了!” 其他流贼见到,大部分流贼,都是兴奋起来,纷纷喊着:“剁一刀,剁一刀……” 拿刀的这个人,看着他面前被绑着的那人,哭丧着脸说道:“大人,小人家里一个娃才三岁,媳妇估计刚生了第二个,要是没了小人……小人不想死!” 听到他说话,流贼们都安静了下来,不少人都是看戏的心态,就看着这人要交投名状! 这个被绑的人,身份最高,是前锋中的千户,叫高汝利,听到他这话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一丝微笑。可能是因为身上伤势比较重的原因,他笑得有点勉强。 不过这个笑意,却显得很真诚,对眼前这人开口说道:“大黑子,我晓得,没事,下手吧!” 说完之后,就保持着那丝笑意,生死看淡,就那么看着大黑子,好像是不介意的样子。 他这样子,却让大黑子更是犹豫了。握着刀的手,一直在抖,就仿佛这把刀有千斤之重一般。 看着高汝利那微笑的脸,看着他那视死如归,大黑子的刀,根本举不起来。 边上的刘宗敏看得有点不耐烦了,当即厉声催促道:“还愣着干什么,快点剁了,以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家都是兄弟了!” “对,快点剁了,以后就是兄弟了!”其他流贼听了,也纷纷附和起来。 然而,大黑子的双目流泪,一直看着高汝利那微笑着的脸,手中的刀还是没法举起来。 见此情况,刘宗敏的脸色就有点难看了,这戏不按照他的想法来啊! 这么想着,他便冲他的手下丢了个脸色。 于是,刘宗敏的几个手下便用手中的长枪,往大黑子那边捅了捅,显然是逼着大黑子,不要犹豫了,赶紧下手。 大黑子被他们这么一逼,手中那把刀终于举了起来,不过拿不稳,就在空中哆嗦着。 如果说,刚才高汝利斥责他,或者威胁他,诸如此类的,说不定他还不会这么犹豫。然而,如今的高汝利,却只是用那种视死如归的微笑看着他。 那目光,犹如一把利剑,直刺他的心灵,让他下不了手。 刘宗敏看得更不高兴了,当即冷喝一声道:“快点,不要墨迹了!” “快点!”他的手下,也跟着一起附和,凶相毕现,似乎大黑子要是再不下手,他们就会把手中长枪捅进大黑子的身体里了。 在这样的压力下,大黑子手中的刀终于握紧了一点。 见此情况,刘宗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的无声冷笑。 可谁知,就在这时,却见大黑子“啊”地一声喊,然后向高汝利大声说道:“大人,忠烈堂见!” 说完之后,就见他把刀锋向着脖子,猛一用力,竟然自尽了! 这一幕,谁也想不到,一时之间,都惊呆了。 一直到那把刀落地,大黑子也倒在了地上,他们才回过神来。 不过这会儿,这些刚才喊得凶的流贼,一个个都没了声音,就这么看着大黑子的尸体。 “好兄弟,忠烈堂见!”高汝利的眼中,流出了泪水,却还带着一丝笑意说道。 “下一个!”刘宗敏不高兴了,大声吼道。 他的手下见了,便立刻过去捡了那把刀,塞到第二个人手中,又顺势推了他一把,同样推到了高汝利的前面,大黑子的身边。 这个人低头看看大黑子的尸体,再看看高汝利,却是没有犹豫,同样对高汝利大声喊道:“大人,忠烈堂见!” 说完之后,他也是挥刀自杀,倒在了大黑子的身边。 现场一片安静,所有流贼都默默地看着地上两具流血的尸体,全都没有说话。 刘宗敏看得非常恼火,这一个个的,喊什么“忠烈堂见”,然后自杀,这简直是打他的脸了! 忠烈堂,忠烈堂,忠烈个鸟堂! 于是,他一挥手,大吼一声道:“下一个!” 然而,第三个,依旧打了他的脸,同样是喊着“忠烈堂见”,宁可自杀,也不愿去剁自己的同袍! 他们或许是有过求生的念想,毕竟蝼蚁尚且偷生,可是,面对同袍的视死如归,最终,他们也选择了忠烈堂。 刘宗敏气得有点想要暴跳如雷了,正要再喊时,却听边上的高一功说道:“留在这里都是气,你去忙吧,这里交给我好了!”chaptere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38 江湖道义 刘宗敏作为主将,即将要撤离了,自然是有一堆事情要忙的。 本来的话,忙里偷闲,来看一场好戏,结果没想到,反而是被打脸,让他很没面子。 他也是看出来了,估计后面那些,也不会有软骨头了。 与其在这里继续被打脸,还不如接着这个台阶下。 因此,他便顺了高一功的提议,气冲冲地走了。 等刘宗敏一走,高一功便继续点了在场一些人的名,吩咐他们赶紧去做什么事情,同样把这些人给调开了。 最终,现场还留下的,就是他的一些人了。 随后,就见高一功踱步到了大黑子的尸体面前,低头看了一会之后,又抬头看向面前被绑在木桩上的高汝利道:“我们也算是打过交道的,以前的时候,我可没见你有这么硬的骨头啊!” 贺人龙的手下,当年都是追着流贼杀的。 再到了后来,贺人龙的手下,就是听到流贼就跑的; 可是,等到这一次再正式交手的时候,贺人龙这支军队的表现,真得是大大超出了流贼的意料。这当中,自然也包括高一功了。 哪怕是当年最初贺人龙追杀流贼的时候,也没见他们有这么硬的骨头的。 高一功是李自成手下有名的头目,跟随李自成多年,高汝利自然也是认识他的。 此时,听到高一功的问话,高汝利抬头看向他,带着一点自傲回答道:“如今朝廷对得起我们这些当兵的,有国可报,有家可保,就算战死,还受皇帝祭拜,家里老小也有抚恤金,我乃赳赳老秦,岂能辜负朝廷之恩!” 这些话,高一功其实有打听到一些,不过并不怎么相信。。朝廷的德行,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此时,听高汝利这么一说,他就忍不住露出一丝讽刺问道:“你就这么确信,朝廷不是骗你们的?就你们这样的普通当兵的,还能受皇帝祭拜,这你们也能信……” 他本来还想说:“……是好汉的,就不要被朝廷蒙骗了,我高一功重英雄,最喜欢好汉,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可好?”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却听高汝利用鄙视的眼光看了他一眼,随后打断他说道:“当今天子已经祭拜过一次忠烈堂,为何不信?还有,太祖皇帝都显灵过了,当今天子会不遵从,这可是太祖皇帝的意思!” “……”高一功听得有点无语,一时之间,竟然没有说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忍不住摇头问道:“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你们还真信?” 这个事情,他也听说了,流贼军中甚至也有在传。但是,没有人相信真会有这样的事情,都觉得这是朝廷的诡计,在吓人而已。 消息获取的渠道不一样,消息的影响自然也就不同。 高汝利听到高一功这话,却是立刻回答道:“如何有假?太祖皇帝可是在满朝文武的金銮殿上显灵,那些朝堂上的文官,当时可都是在逼迫陛下赦免曲阜孔家这个大蛀虫的。你说说,要不是太祖皇帝真显灵了,能把曲阜孔家给抄了,天下读书人没有异议?我们军中的读书人,皆信,就你们这些流贼不信而已!” “……”高一功听到这个解释,顿时又说不出话来。 这个角度的理解,是他没有想过的。按照高汝利这么说得去理解的话,还真能说明,太祖皇帝当众显灵过了! 一得到这個结论,顿时,高一功都呆住了。 太祖皇帝真得显灵了? 真要是这样的话,朝廷就不可能亡,他们也不可能造反成功。或者说,之前听到的一切,就都可能是真的了? 想着这个,他再看向绑在木桩上的这些朝廷官军,然后再看看那些原本想活命,而如今又神情坚定起来的朝廷官军,还有地上的两句尸体。 他们自杀前喊着的话,又在他的耳边回荡:忠烈堂见! 如果高汝利所说得这些话都是真的,那就难怪了! 如今的朝廷军队,为什么会如此勇猛,为什么会宁死不屈了! 因为他们的军饷不会再被拖欠,他们不用再为一口吃的而去卖儿卖女,他们已经有了奔头,生则立军功,封侯拜将;死则进忠烈堂,与国长存,妻儿不愁; 如此情况下,是个男人的,又有多少会背负骂名而活? 眼前这些朝廷官军,还都是老乡,都是秦地男儿,自古以来可都是豪杰之地,又岂会弱了名头! 想着这些,高一功便一挥手说道:“来啊,把他们的绳子都解开了!” 谷箖 他的手下听了,不明其意,不过还是按照他的意思,上去把绑在木桩上的朝廷官军都给解开了。 高汝利他们同样不明其意,扶着木桩站定,昂首而立,也并不怕这些流贼又变什么花招来对付他们!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却听高一功接着对他们说道:“我敬你们都是汉子,你们走吧!” 一听这话,所有听到的人都愣住了。 放他们走? 高汝利他们也是难以置信,就看着眼前这个流贼头子没有动。 高一功见此,又一指地上的尸体说道:“这两位好汉的遗体,我会好生安葬,你们不用担心。我也不会送你们,你们能不能逃回去,就看你们的本事了。要再不走的话,回头刘大哥知道了,未必会让你们走。到了那时候,你们再走也走不了了!” 看他真不像说谎的样子,高汝利便没有再发呆下去,不管真假,总要抓住机会试试的。真要能活,又何必去死! 这么想着,他便双手抱拳向高一功一礼说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今日之事,我高汝利记下了!” 说完之后,高汝利便对同袍断然说道:“走!” 然而,有的同袍受刑过重,都难以自己走路。不过好在有同袍,便互相扶着,最后看了一眼大黑子他们两人的尸体,便艰难地离开了。 走了几步路之后,高汝利忽然站住脚步,转身看向高一功,发现他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自己这些人,便再次抱拳说道:“高兄弟,我瞧你良心未泯,早点弃暗投明吧,陛下早就有旨,除李自成和刘宗敏不赦外,其他人准许招安的。如今袁时中、李定国他们都是立下军功封爵了,他日衣锦还乡,还可以回我们秦地……” 他的话还没说完,高一功就挥挥手,面无表情地说道:“还不快走,别等我改了主意!” 高汝利听了,便没有再说,再次抱拳一礼,然后转身招呼同袍走了。 看着他们的背影,高一功的手下终于回过神来,有点担心地说道:“大哥,你放了他们,刘将军那边怎么办?” 听到这话,高一功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盯着高汝利他们的背影说道:“我高一功平生最重英雄汉子,你们说,这种英雄好汉还都是我们老乡,把他们都杀了,不可惜么?” 听到他这话,他的手下便不再说话了。 说实话,这些朝廷官军宁死不屈,也是真得震撼他们了! 他们当贼的,还能有什么?总不可能是精忠报国吧!唯一还有的信念,就是江湖道义了!虽然有的贼,其实已经不讲江湖道义了,可终归还有的贼,还是会讲江湖道义的! 于是,这一群流贼,都默默地看着这些朝廷官军消失在远处,一直到看不见。 随后,一个人还有点担心地说道:“虽然我们放了他们,可这还是在土司的地盘,他们还都有伤在身,怕是走不出去!” 高一功听了,默认片刻,随后便开口说道:“一切看造化吧!你们几个,把地上两位好生安葬了。” 他是李自成老婆的弟弟,就算敬佩这些朝廷官军的汉子,也不能做得太过。 听他这么说,他的手下也就没说什么。 等到高一功走了,他们便开始动手抬尸体。想着大黑子两人临死前的壮烈,都是有点感慨,便互相小声地议论了起来。 “真是难怪了,原来那些传闻都是真的!” “是啊,要不然,朝廷官军怎么一个个都变成汉子了,这很奇怪的!” “真是难以想象啊!以前我当边军的时候,那简直是活得猪狗不如,可如今,真得不能比!” “呵呵,太祖皇帝都显灵了,还有什么事情是难以想象的?” “说得也是!太祖皇帝都显灵了,那我们大将军怎么办?” “……” 议论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这些流贼就都没有语言了。太祖皇帝活着的时候,就那么厉害了,如今还成仙了,谁还能造大明的反? 刚才那些朝廷官军说得话,说什么就李自成和刘宗敏不赦而已,这让他们很多人都开始认真思考,将来的人生到底该什么样了!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流贼大军开拔。直到这个时候,刘宗敏才知道,高一功竟然把那些朝廷官军给放走了,顿时暴跳如雷。 不过他还真没法对高一功喊打喊杀,毕竟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小舅子。 好在高一功也给了他一个答复,说那些朝廷官军肯定走不出土司领地,就等于是让土司和朝廷官军结仇更深,这个事情才算是揭过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39 护送 不得不说,高一功给刘宗敏的交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高汝利他们二十来人,一个个因为被关押,被严刑拷打,都是带伤在身,要想逃出土司领地,绝非易事。 好在他们原本是贺人龙所部的前锋,那是精锐才能担任的。每个人的底子还是有的,并且也有一些生存的技巧。 在消失在流贼视野中后,高汝利一行人便立刻简单地处理了身上的伤势,去掉了身上能看出他们是朝廷官军身份的东西。互相检查一遍,没有问题之后,才辨明方向,捡人少的地方走。 他们这个走,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躲躲闪闪的那种,而是看到少量土司领地内的人,如果能躲过去,那就躲过去,如果躲不过去,一伙人就说说笑笑地迎面过去。 他们这一招,真别说,还真有用! 那些土司领地内的人,看到他们这些汉人,虽然有所疑惑,却也没有怀疑他们的身份。 毕竟朝廷官军都在大山外面,在土司领地内能看到的汉人,都是那些流贼。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就被认为是流贼了。 至于身上的伤势,说不定是被其他流贼打的,也不是不能想象。 还有一点,也能掩饰他们的身份。。就是他们都是秦地口音的身份,而李自成所部,最核心的那些流贼,也都是秦地出来的。和土司这边打交道的,也多是这些核心一些的流贼,这口音听起来,很自然地就被认为是流贼了。 就这么的,高汝利一行人算是有惊无险地向山外走去。 等过了一个时辰之后,离流贼驻地就远了,并且土司的人也很少看到了。 相对应的,他们跟安全了一些。可是,走了这么长路,他们就有点走不动了。 身上有伤,体力消耗又大,肚子还饿,真的是很累了。 高汝利见此,便给他们鼓气道:“兄弟们,想想家里的老婆孩子,想想你们的爹娘,都在盼着你们回去的,咬牙坚持,走出大山就好了!” 顿了顿,他又肃穆地说道:“大黑子他们死得壮烈,还有好多兄弟都宁死不屈,我们一定要活着,给他们报仇!” 听到他这话,已经累得坐下的同袍便又努力站了起来,互相之间搀扶着,一起互相鼓励了起来。 “回去!” “报仇!” “……” 一路上,有水就喝水,有果子吃果子,没果子吃树叶,天黑了就互相挤在一起取暖。 等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终于有人实在走不动了。 “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如果你们走出去了,就说我是战死的!” “……” 高汝利听他絮絮叨叨的,直接便打断道:“别婆婆妈妈的,我们好不容易有逃出生天的机会,就想这么放弃了,你还是男人么?你是有媳妇的,你还要不要了?” 其他同袍听了,都是轰然而笑。然后不管答不答应,纷纷上前架起他,一起蹒跚而行。 等到傍晚时分,都没到天黑,所有人都走不动了。别的还好说,其实还是饿的,要不是他们的底子好,都熬不到现在。 一伙人围坐成一堆,背靠背着休息,就准备过夜了。 很多人,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不过也有的人,还能说個话,就在说一些大鱼大肉的美味,女人等能提振人心的话。 然而,高汝利看着这个情况,却是心情沉重。 就目前这个情况,怕是有同袍要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要是这时候,有保暖的衣服,还有果腹的食物,那还有救。 可是,这些东西,在这崇山峻岭的,又怎么可能有呢! 他正在想着,忽然一个激灵,当即厉喝一声道:“谁?” 他的同袍听到,顿时都是一惊,连忙站起来想防备。 可是,却有一半的同袍没能站起来。而站起来的那些,也都是脚步不稳。很显然,他们真得是精疲力尽了! 随着高汝利的这话喊出口,就见四面八方围过来了一群人,一个个背着弓箭,握着刀枪的。 从他们的装束,还有他们的身高等等,一下就能看出来,他们是土司的兵。 高汝利看他们的样子,便猜出来了,这些土司兵应该是土司领地外围的斥候之类,或者是岗哨什么的,算是土司兵里面比较能打的! 不但如此,更为关键的是,他们都有武器,而自己这边,手无寸铁。 其实就算有武器,也没法打的。 想到这,高汝利就非常明白一点,如果身份被发现的话,他们绝无幸免。 这么想着,他连忙挤出笑容说道:“我们是高头领手下的,在山里迷路了好些天,都成这个鬼样了!” 不管怎么样,能骗过去就最好! 然而,他的话才敢说完,就见为首那个土司兵的头目就断然用蹩脚的官话说道:“不是,你们是哪些朝廷官军的俘虏,你还是那个当官的,我认识!” 听到这话,高汝利的一颗心,顿时就沉了下去。 这个土司兵的头目,竟然认识自己,那就没法骗了! 可是,拼么?也没法拼啊! 这一刻,他都有点绝望了。 就见那个土司兵的头目,扫视了他们一眼之后,忽然用他们的土话,叽里呱啦地说了起来,应该是在和他的同伴商量。 绝望中的高汝利,已经不管他们在干什么了,反正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此时的他,只是下意识地,眼睛就盯着这个土司兵的头目。 只见这人在和他的同伴说话,问了一个人又问一个,似乎是在征求意见之类的。 在他问话的过程中,其他人也有加入讨论的,跟着说话,好像是附和他的说法之类的。 过了一会之后,似乎是达成了共识,所有的土司兵都是笑呵呵的,好像是有好事。 这也难怪,抓住自己这些人,他们就是大功一件吧! 高汝利正这么想着时,却见那个土司兵的头目走到他的面前,笑着用蹩脚的官话对他说道:“我们商量了,护送你们去山外的朝廷军营。” 说完之后,他从怀里取出了一个黑乎乎的饭团还是什么的,递到高汝利的面前又说道:“我看你们是饿的,吃吧,别死人了!” 看到他这样,他的同伴也都纷纷取出食物,然后就给这些朝廷官军。 一时之间,包括高汝利在内的所有朝廷官军将士,都愣住了,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土司想投降了? 这不可能! 伏击了朝廷官军,就等于是造反了,那会轻易放过土司的。 再说了,他们之前逃出来的时候,也看不到一点土司想要投降的迹象。 难道说,这是他们的诡计? 可是,自己这些人都是待宰的羔羊了,又何必出什么阴谋诡计呢? 一时之间,高汝利想不明白,低头看了下被塞到手里的那团食物,闻着香气,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或许是知道他会问,这个土司兵的头目,便笑着回答他道:“其实很简单,我们想要立功,换取朝廷给的粮田,我们想过好日子!” 看到高汝利还有点懵的样子,他就索性打开话匣子,给高汝利道出了前因后果。 他们这些土司兵,还真得就是斥候,甚至假扮成普通百姓去山外打听消息,因此就听到了朝廷发布的新的政策,也就是改土归流之策。 土司换成朝廷命官之后,他们的孩子能免费上学,还能租种官田,赋税远比土司的要低。如果有立功表现的话,还能凭功劳分到属于自己的粮田。 这种事情,对于普通的土司兵来说,真得是难以想象的。 一开始,他们还有点不信。不过后来也确认了,这是朝廷圣旨颁布的,告示栏上都写着,其他地方,都有在这么做了,至少有一点,在朝廷治下,比在土司手下的日子要好过。 因此,这些土司兵就都心动了。只是缺少一个锲机,却又刚好遇到了高汝利一行人。 就这么的,这些土司兵立刻就有了这个护送这些朝廷官军回去的念头,等于是捡来的功劳了! 高汝利没想到,一个多月过去,皇上竟然都出了专门针对土司的旨意,还等于直接救了他们一命。 一时之间,他和他的同袍在明白之后,都不由得感激涕零,深感自己不背叛朝廷是最正确的选择。 随后,这些土司兵就成了高汝利等人的保姆,吃穿,伤口换药什么的,全都由他们代劳。 第二天走的时候,这些土司兵甚至还打造了几副简易的担架,抬着几个最虚弱的朝廷官军将士一起走。 有了他们的帮助,这出山的速度就快了。 在快要走出大山的时候,就撞到了朝廷官军的夜不收。 见到这个情况,问清楚之后都是大喜过望。没想到一个月前的那一战,竟然还有同袍生还的! 于是,他们也加入了护送的队列,同时快马飞报军营。 因为之前的战事失利,孙传庭把他的统帅部设到了最前沿。此时,正在会见刚到军营的客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40 脸红 , “请!” 中军帐门口,孙传庭领着手下一群大将,对他面前那人伸手示意道。 他手下的这群大将,一个个睁大了他们的牛眼,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人,似乎来人身上有什么花一样。 “本兵大人如此礼遇,下官真是受宠若惊, 当不得……当不得本兵大人如此礼遇啊!”来人见了,很是惊讶,连忙抱拳回应,声音好听地像黄鹂鸟一样。 “巾帼不让须眉啊!”平时没什么表情的孙传庭,竟然难得露出了一丝表情,微笑着对她说道, “你在军中的名声, 本官早已听闻。如今奉旨来这偏僻之地协助改土归流之策, 本官迎一迎又何妨?” 说到这里之后,他重新一伸手道:“请!” 他的这个客人,不是别人,就是如今大明朝唯一正儿八经的女官,政通副使陈圆圆。 因为新的改土归流之策颁行天下,在宣传这方面非常重要。因此,崇祯皇帝下旨,调陈圆圆到西南,协助孙传庭坐好改土归流这事。 之所以是调陈圆圆而不是阮大铖,是因为西南这边大军云集,他们从北往南追剿流贼,已经将近有两年了。在接下来的几年,还要在西南这边继续和流贼以及土司作战,士气就很重要。 阮大铖的优势,在于戏曲,在于那些传统曲目;而陈圆圆的优势,则在新的宣传手段,刚好是最适合西南这边的。并且她在马士英手下军队中的口碑, 非常好。因此, 就派她过来了。 这不,就连孙传庭,都听说了陈圆圆非常得马士英麾下将士的爱戴。。而他这边,前两个月打过一次败仗,听到陈圆圆到来,那对他是有很大帮助的,还是个难得一见的女子,便领着麾下大将出了中军帐迎接一下了。 此时,陈圆圆在孙传庭面前,可不敢托大,连忙客气地请孙传庭先进,然后她才跟了进去。 孙传庭麾下的将领们,看着陈圆圆的背影,一個个都是笑呵呵的,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这位政通副使竟然真得如此漂亮,看着赏心悦目,听着声音都舒服。在军中能遇到,真是有福啊! 唯独有一个将领,没什么笑容。 他边上的同袍看到,知道是什么情况,便一拍他的肩膀说道:“别老惦记着了,回头大人肯定是要进剿的,到时候肯定能报仇!” 这个人,就是吃过一个败仗的贺人龙了。虽然他逃出来之后,并没有处罚他,但是他一直不开心,就想着重新杀进去报仇。不过孙传庭没让,只是调集各路大军,互相之间协防更密切,切乱了大山和外面的联系。 就这么的,进了中军帐后,陈圆圆在客套完毕之后,很快就问孙传庭道:“大人,不知道贺将军是哪位?” 听到这话,中军帐内的人都有点不明其意,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贺人龙。心中想着,难不成他们认识? 贺人龙自己都有点莫名其妙,这是什么情况?不认识啊,也从来没有打过交道啊,怎么就点名自己了呢? 想着这个,他忽然脸色一耷拉,该不会是自己打了败仗,所以要把自己立典型了吧? 肯定是这,要不然,其他将领偏偏不点名,却一来就点自己的名,这不就是明摆着的么! 这些文官,都不是好东西! 当然,孙大人除外! 他这么想着,脸色就有点不好看,看向孙传庭,看大人是个什么意思? 孙传庭也有点误会了,听到陈圆圆点名,便微皱了下眉头问道:“怎么了?” 看到他的样子,陈圆圆便知道孙传庭误会了,便连忙微笑着说道:“下官来的时候,陛下有交代,说贺将军被优势敌人伏击,却临危不惧,死战得脱,实乃悍勇,要下官把贺将军的事迹编成小品,扬名天下,以为诸军之榜样!”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没想到,不由得又一次纷纷转头看向贺人龙,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了羡慕之意。 这可是皇帝下旨,也就是说,连皇帝都知道了,并且评价是临危不惧,死战得脱,实乃悍勇! 一个带兵将领,能在皇帝眼中有这样的印象,这是最好的荣耀啊! 孙传庭明白了陈圆圆的意思,又一次露出了笑容,当即喝道:“贺人龙!” 贺人龙自己都听傻了,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事情,顿时就激动了。 以前的他,一直认为自己在当今皇帝的眼中,印象很不好的。毕竟他被杨嗣昌恶心而失望之后,就有临阵脱逃,坑死过总督的。堵胤锡到任之后,也给他降职处罚,让他戴罪立功。 可以想象,他觉得自己肯定在皇帝那边的印象不好的。如今打了败仗,是孙大人把责任抗了过去,他才没有受罚。 结果没想到,自己的表现,竟然得皇帝如此夸张,说真的,此时的他非常激动。 谷磩 听到孙传庭的招呼,他立刻跨步出列,大声回应道:“末将在!” 他不知道,他毕竟是粗心大意被伏击,损失了不少朝廷将士,因此死战得脱后,朝廷对他不罚不奖;但是,崇祯皇帝对于贺人龙的转变,还是记在了心里。他需要的,就是这种杀敌悍不畏死的武将,因此就让陈圆圆来重点宣传他的这点。 此时,陈圆圆转头看到他,知道他是贺人龙之后,便微笑着说道:“将军在优势敌人的伏击之下,依旧能携死伤同袍结阵而退,不丢弃,不放弃,悍勇之外的同袍之情,实在让小女子佩服啊!” 说完之后,她便福了福,用了女人的礼节。 因为她听了贺人龙的事迹之后,是真心佩服的。 在大明朝,能这么做的武将真得是太少了,必须要好好宣传才行! 贺人龙一见,哪怕他都是人到中年,又不是没老婆的人,都是脸色一下涨得通红,“啊啊”地一下说不出话来。 其他将领一见,顿时轰然而笑,笑得贺人龙的脸色更红了。 在孙传庭的这个中军帐中,如此情景,绝对是第一回。 不过看孙传庭在主位上坐着,微笑着看着眼前的一幕,也能知道他并不介意。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随后,中军帐外的一名亲卫,大步入内,向孙传庭禀告道:“大人,夜不收来报,找到了贺将军部下幸存者!” 一听这话,贺人龙脸上的红色顿时退去,立刻扭头看向那亲卫问道:“当真?” 孙传庭也立刻严肃了起来,当即吩咐道:“进来说话!” “遵命!”亲卫听了,立刻答应一声,随后出了中军帐之后,很快便带进来一个夜不收。 那名夜不收向孙传庭抱拳禀告道:“大人,属下今日负责土司万红乌那边的哨探,遇到一群土司兵护送贺将军麾下前锋二十三人回来,如今已离军营不足三里路了!” 顿了顿,又马上补充说道:“他们被流贼俘虏,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感动了一些流贼才得以逃脱,路上遇到想要立功换取粮田的土司兵,才能回来!” 听到是前锋中活下来的手下,贺人龙一刻都等不及了,立刻转身向孙传庭抱拳说道:“大人,末将想去接他们!” 孙传庭一听,当即一摆手说道:“去吧!” 贺人龙听了,二话不说,立刻转身大步而去。 边上一直听着的陈圆圆,看到贺人龙走了之后,便也转身看向孙传庭道:“大人,下官也想出去看看!” 她很敏感地认识到,这或许是个宣传的好题材。因此,就也想去瞧瞧情况。 孙传庭听了,自然不会有意见,当即一挥手,也同意了。 随后,他看其他将领的样子,便索性说道:“今次议事到此为止,散了吧!” 中军帐内的这些将领一听,立刻致礼退下。随后,一群人呼朋唤友的,都跟过去看情况了。 要知道,如今离那一战结束已经过去了快要两个月了,还能有军卒生还回来,还是很罕见的。顺带着,跟过去再一起看看美女文官,也好过回自己那群抠脚大汉中去吧! 而在中军帐的后账,孙传庭也吩咐跟他过来的李岩说道:“你就代表本官,也去看看情况吧!” 一直不说话的李岩听了,自然不会有意见,立刻就答应了。不过在出营门之前,他想了下,又拐了一趟,叫上了红娘子,跟着他一起出去。 高汝利等人,出了山之后,由自己的夜不收护送,不过没有马车,夜不收们就把战马让了出来,让他们骑着。 有几个将士非常虚弱,都没法骑马的,就由将士们抬着。 他们这些人,哪怕之前是那些土司兵护送,其实都还是提着一口气的。 如今是同袍护送,他们彻底放心,这心神一松懈下来,就真得是精疲力竭,好几个都昏了过去。 终于活着回来了啊! 就是不知道,吃了这么大一个败仗,前锋损失殆尽,也没有及时发现敌情,回来之后,不知道会有什么处罚? 高汝利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发现,前面远远看到的军营方向,有了什么动静。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41 良性循环 , 这一见之下,高汝利就有点紧张起来了。 他知道,这是军营那边来人,肯定是对他们这些人的反应。到底会是什么呢? 问罪? 又或者其他? 以前的时候,很少有类似他这种情况的。那些追剿流贼的朝廷官军,如果被打败的话,基本上都投了过去的。 也是这个原因, 流贼队伍中,其实有很多原本是朝廷官军来的。 如今回来,高汝利心中还真没底,到底会怎么对待?特别是他,作为前锋将领之一,有为大军开路,警戒之责, 最终导致了大军被伏击, 那是不是要承担这个败仗? 那些流贼可是说了,差点全军覆没,只是抬回去了少数几个人而已。 之前的时候,就是想当忠烈,死都不降,后来被放了,又记挂着家人,死也要回来。可如今,真得回来了,他又不由得开始担心了起来。 正在忐忑不安地想着时,他就已经看清是有一队骑士正往这边飞驰而来。 其实,他们离军营已经不是很远了。那边骑马的速度还非常快,只是没一会的功夫,他就大概看清楚了,顿时一惊,为首那人, 好像是大帅! 他竟然这么急的赶过来,他这是想要干什么? 高汝利还没想明白呢,就已经看清贺人龙的表情了。这一看之下, 顿时就呆住了。 慌急?担忧? 这样的神情,如果高汝利没有记错的话,大帅只有在和李自成一战后,不见了儿子的时候才有过,最终还发现了大帅的儿子是战死了。。 急促的马蹄声,就在这支队伍之前急停。在战马停下的时候,贺人龙已经翻身下马,一边走过去一边大声喊道:“小兔崽子们,让老子看看,你们终于回来了啊!” 高汝利等人听了,都是一振。这种感觉,真得非常特别,有点像……像家中父老迎接一样。 他们没有多想,连忙一个个都挣扎着,想要下地给贺人龙见礼。 贺人龙看到他们一個个身上的伤势,就知道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顿时连忙又喝道:“不用多礼,小心身上伤势。都给老子早点养好伤了!” 虽然话语粗鄙,但是,是个人都能听出对他们的关心之意。 高汝利一听之下,反而非常惭愧,连忙对贺人龙说道:“大帅,属下失责,连累大军被伏击,还请大帅处罚!” 他从来没见过贺人龙这么对他们,此时此刻,他就觉得,就算千辛万苦回来被处罚,他也认了。 贺人龙一听,看着他,大嘴一咧说到:“回来了就好,说这个干鸟?” 没听出要处罚他的意思,高汝利就更不安了,连忙又说道:“连累大帅被处罚,属下……” 在他想来,大帅还是戴罪立功之身,又吃了这么一个大败仗,肯定是要受罚的。 结果他还没说完,贺人龙就大大咧咧地说道:“老子没被罚,你担心个什么?” “那这战败之责……”高汝利一听,有点想不明白了。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的时候,败仗随便打,反正各军都经常吃败仗。 可从前几年开始,朝廷军队,至少是整编之后的朝廷军队,就从未有过大败。并且朝廷三令五申地强调军纪,更有左良玉和黄色等总兵的首级为证。 至少他觉得,这一次战败,肯定是要有人担责的。他不是,连贺人龙也没有问责,那这责任就没人了? 他正在想着时,就听贺人龙面露一丝感激之色道:“本兵大人把罪责揽下了,不过朝廷最终定论,是朝廷的责任!” “……”高汝利一听,顿时傻眼在了那里。 这是什么情况,他想不明白了!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还真不可能出现。 正常来说,打了败仗,那是绝对要处罚的。就算有具体的原因,还有贺人龙死战而回的事迹,但朝堂上的御史言官,可从来不是善茬,他们就是靠喷人闻名,才有政绩的。这种事情,绝对是要有担责的。 然而,崇祯皇帝在刘伟超这个异世界的人提议下,觉得不全是底下人的错误,加上这一战也是打得英勇,和以前的战事完全两样。 再加上崇祯皇帝要做一个勇于担当的皇帝,就把这个责任给揽下了。 不过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又被他的臣子认为是皇帝无错的程度,最终就定性为朝廷失责了。 谷方 也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担责,让孙传庭和贺人龙等人都免于处罚。 在事后统计伤亡,往上报忠烈名单的时候,贺人龙也才会觉得,有愧于这些战死的兄弟,觉得自己有责任,而不是去找别人承担责任。 或许这就是良性循环,上层不经意的变动,直接影响了下面的人。 上面的人,勇于担责;那么下面的人,也会勇于担责。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贺人龙听说竟然还有手下兄弟活着回来,自然就惊喜万分,才有了高汝利有点不能理解的情况发生。 如果不是这样,比如贺人龙被严惩了,他说不定还会找高汝利的麻烦,追究前锋的罪了。 此时,其他将领也已经跟过来了,看着高汝利他们身上的伤势,一个个都是称赞着。 “好样的,不愧是我们大明军人!” “好好养伤,很快就又是一条好汉!” “……” 高汝利等人,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好了。 正在这时,就见这些总兵副将的,让开了一个通道,然后就见到一个穿着大红绯袍的女文官骑马到了近前。 女……文……官??? 这一刻,高汝利等人,都看傻眼了! 他们只是普通军卒,最大的也就千户而已,对于朝堂上的事情,是不可能及时获悉的。就算他们以前听说有女官了,可是,等到他们此刻亲眼见到一个女官出现,还是漂亮的女官,并且是大红绯袍的漂亮女官,不傻眼就怪了! 颠覆他们的认知了! 来人自然是陈圆圆了,在宫中的时候就学会骑马了。只不过相对这些将领来说,肯定没他们这么快的骑马速度,因此,落后一点时间才到。 这到了之后,她一眼就认出了,哪些是才归队的朝廷将士。 看着他们身上的伤势,之前在中军帐的时候,又已经知道他们是被流贼俘虏,宁死不屈,因此,陈圆圆此时的第一感觉,就觉得这些朝廷军卒身上的伤势,都是忠于朝廷最好的证明。 这一见之下,她便立刻吩咐身后跟随的女亲卫道:“来啊,看好了,记下了,回去就画出来,本官要用,记住,画真实一些!” “遵命!”她身后其中一个亲卫听了,立刻答应一声,很显然,估计这个人的画技是最好的。 贺人龙等其他将领都纷纷向她致礼,陈圆圆只是摆摆手,然后眼睛就看着高汝利等人说道:“你们对朝廷的忠义,实乃世人之楷模,本官一定把你们的情况上达天听。” 顿了顿,她又接着柔声说道:“对了,你们先赶紧回军营,找最好的郎中医治,养好伤势。本官回头,再去找你们了解下情况!” 高汝利等人听了,一时之间,都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了。 不是说眼前这位是大明高级女官员,也不是说这个女官很漂亮,更是这个女官之尊,却柔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伤势,还要把他们的事迹上达天听,让皇帝都知道! 等他们回过神来,脸色激动地就想说话时,却见陈圆圆已经转过头,吩咐贺人龙道:“贺将军,快点安排他们回营治伤去吧!小心点,本官看他们中有几个人的伤势很重,要好生照料!” 军队之中,有这柔弱却又像黄鹂鸟的声音,真得是前所未有。 这倒不是说军营中就没有女人了,红娘子她们也都是。可这些都是女将,行为做事,至少在他人面前,那都是风风火火的,哪有像陈圆圆这样的。 因此,她一开口,就真得把这些大老爷们都给说得服服帖帖的,绝非只是官位的原因。 这些糙汉子连忙答应着,安排跟过来的手下亲卫,几个人伺候一个,把还在激动中不知道怎么办的高汝利他们给送去军营了。 也就在这时,李岩和红娘子才赶过来,赶紧先代表孙传庭先看望下高汝利他们。 而这个时候,就只有陈圆圆注意到了边上畏畏缩缩,颇有点格格不入的那些个土司兵。 不用说,她一下就猜出这些是什么人了。 于是,陈圆圆落落大方地走了过去,看着有点畏惧的这些土司兵,微笑着说道:“你们就是护送这些将士回营的义士?” 她的说话字正腔圆,又说得好听,没有一点官架子。 当然,这和她出身有关,也和她在宫中熏陶了不少后世军民鱼水情的作品有关。换了别的人,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此时,这些土司兵见这位大明高级女官说话这么和气,还称他们为义士,一时之间,他们一个个都连忙摇手,要么摇头,又或者,是有人在点头,反正,估计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42 这不就是新闻稿件么 , 陈圆圆见了,也没有那种对他们的不屑之色,而是微笑着看着他们,同样吩咐道:“把他们的样子也都画下来,本官也要把他们的事迹,上达天听!” 年纪轻,就擅长学习。 在宫中帮刘伟超做视频, 接触后世那些影视歌曲作品之类,是陈圆圆最大的收获,也是她区别这个时代其他人的最大不同。或者也能说,同样是她能成为大明高级官员的最大本钱。 此时的她,只是归来看了之后,就立刻已经想好了她要怎么协助孙传庭这边做好宣传改土归流的事情了。 而这些个土司兵, 听懂她的话, 知道他们这样的人,做得这个事情, 竟然也会让大明皇帝知道,顿时,那叫一个激动。 他们真得不敢相信,他们会有这么好的待遇! 其实也是,如果不是陈圆圆这个专业搞宣传的过来,估计是没这待遇的。 此时,在陈圆圆的交代下,这些土司兵也被礼遇,请到了军营去。 陈圆圆这边的安全,就由红娘子来负责。 不过陈圆圆却一刻都不得闲,回到军营之后,立刻又去找了孙传庭商量了一阵。 随后,她又跑去伤兵营那边见了高汝利等人,仔细询问高汝利等人的经历。然后又去见了那些土司兵,同样详细问了情况。 这個时候, 天已经黑了, 但是, 陈圆圆却在昏暗的油灯之下, 立刻开始写起东西来。 调到她身边的红娘子见得很是稀奇,不知道这个柔柔弱弱的女官,到底在忙些什么? 她也认识一些字,可在边上看了一会之后,却是看不懂,感觉陈圆圆写得好怪,和她见过得都不一样。。 陈圆圆一直在忙,也没理她,结果到了后来,红娘子都看瞌睡了,可陈圆圆还是精神奕奕地在做事。 一直到深夜,红娘子察觉到动静,便一下清醒,才发现陈圆圆似乎是写完了,便有点好奇地问道:“大人,您这些是在干什么?” 红娘子的名声,陈圆圆以前好像听说过,只是忘记在哪里听说了。 另外,有秦良玉的例子在,陈圆圆还要担负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想,对于军中女将红娘子,那也是很佩服的。 此时听到红娘子问话,便微笑着说道:“这些是今日的见闻,我写成了两篇传记,一两段故事,两首曲子,两个样板戏。明天再整理下,就送往京师,呈送御览!” “两个?”红娘子听了,不由得有点意外,下意识地问道。 陈圆圆听了点点头说道:“是啊,一个是朝廷将士的,主要是写他们面对流贼的威逼利诱,以死相逼,却心怀忠义,宁死不从贼的气节!另外一个,是写那几个土司兵的,写他们受朝廷新的改土归流之策的感召之下,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事情好像是这么一个事情,但是,就这么一下的时候,就把这个事情分成了两个,还写了好多什么传记啊,故事什么的,有这么多道道…… 红娘子想着这个,心中不由得摇头,这种活,果然不是自己能干的。 她在想着时,却见陈圆圆又微笑着对她说道:“等我先忙完这些,回头也写写你的故事,为天下百姓所知。” 一听这话,红娘子难得害羞了一下,连忙摇头,表示不用。 “这可由不得你!”陈圆圆听了,便对她说道,“难道你不想替我们女子争口气?” “???”红娘子听得一脑门问号,当即疑惑地问道,“这是何意?” 陈圆圆见此,便给她解释道:“陛下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女子,不让须眉。以后朝堂上,可不止我一个女官,军中,也不止忠贞公一个,我们要一起向天下男人证明,我们不比他们差!” 红娘子一听,顿时眼睛一亮道:“真得么?陛下真得有这么说过?” 女子能得皇帝这么重视,这真得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当然,这可是陛下亲口所说的!”陈圆圆听了,立刻便回答道。 红娘子见她说得这么认真,便相信了,心中感觉有点惭愧,为她以前骂过好多次“狗皇帝”而过意不去。 谷棭 等到第二天一早的时候,陈圆圆又去找了那些个土司兵,问了很多有关云贵土司这边的事情,随后创作出了一首西南这边的民谣:阿哥阿哥,阿妹心里有话说,莫和朝廷作对,朝廷治下才有好日子过…… 陈圆圆一直忙了三天,包括她的那个亲卫的画,也三易其稿,最终被打包一起,快马送往京师。 …………………… 崇祯皇帝这边,正在为他拍脑袋决定出来的格物学专项科考而忙碌的时候,收到了陈圆圆的快递,不对,是奏章。 看完之后,他觉得很意味,也很欣喜,便拿出手机,拍照之后,给刘伟超发了过去。 刘伟超这边,正在打包行李,准备在研究生开学之前出去旅游一趟,主要是去深市看看他的朋友张伟江夫妇。 这个时候,听到手机动静,便打开一看,发现是崇祯皇帝发过去的图片,便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陈圆圆的奏章比较特别,和别人不一样,是仿造后世的书写方式,也尽量使用简化的汉字,加标点符号来书写的。 当然了,宫中有些人,也已经开始这么写,算是一种时尚,不过他们却没有这个给皇帝写奏章的资格。 就这么的,天下之大,奏章用后世习惯书写,就陈圆圆独此一家,这也是红娘子看不明白的原因。 也是如此,崇祯皇帝才会拍照发给刘伟超。要不然,他知道刘伟超会看得头疼,都不一定有耐心看。 再说刘伟超还是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看完之后,心中很是惊讶,便主动向崇祯皇帝发起了视频通讯。 视频在第一时间内接通,很显然,崇祯皇帝是在等着的。 就见崇祯皇帝笑呵呵的,一接通就问刘伟超道:“你觉得用那种方式来宣传比较好?” 其他的话,他没说。不过他的表情,还是把他给出卖了。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可刘伟超和崇祯皇帝两人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彼此知根知底,因此他是一下就看出崇祯皇帝在得意,便顺着他的意思先说道:“真得不错啊,能看出来,忠贞之士又多起来,是你英明领导有方啊!” “呵呵,哪里,那里!”崇祯皇帝听了,连忙摆手一下,然后开心地再问道,“你觉得用那种方式来宣传比较好?” 听到这话,看到他笑得这么开心,刘伟超心中好笑,不过还是压住了,回答崇祯皇帝道:“这个奏章让我想起了我们这边的一种情况。” “什么情况?”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有点好奇地问道。 刘伟超也不吊他胃口,直接解释道:“新闻采访,英雄事迹,报纸宣传!” “嗯?”崇祯皇帝听了,有点不是很明白,“详细说说!” 不过直接告诉他,可能又能从刘伟超这边淘到宝了! 刘伟超听了,稍微想了下,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忘记以前有没有和你说舆论控制的时候,有关办报纸的事情。不过以前就算说过,可能时机也不成熟,刚才看到这份奏章,我却有了这个想法了。” 报纸这个事情,当初刘伟超在讲舆论控制的时候,其实有说过。不过当初他说得太多,崇祯皇帝的注意力,反而是被歌曲、戏曲、小品等等的这些容易理解地给吸引了,因此把这报纸给忽视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些事情都归政通司管,新设衙门,要做的事情太多,而政通使和政通副使却又常年不在京师,因此这个事情也没理顺。报纸的这个事情,压根就没影子。 崇祯皇帝此时听了,似乎有印象,但是仔细想想,也不敢说有印象,因为具体干些什么,怎么做,都不记得了,便连忙问刘伟超道:“什么想法,报纸的么?” “嗯,有关报纸的!”刘伟超听了,立刻点头说道,“报纸,就是刊登新闻,把一些新鲜事刊印出来,让喜欢八卦的人花钱买了看。当然,如果是权威部门的报纸,也可以解释政策的具体情况之类。”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稍微想了下又道:“报纸的发行,我觉得还是要推广白话文才好,普通人都能看,且能看得懂,减少歧义。对了,你不是刚好新设免费学堂,推广新学的么?这学新学的人多了,这报纸就能更受欢迎。我觉得,陈圆圆的这片奏章,就很适合放在报纸上,有采访故事,还有图片,是个不错的宣传点子……” 陈圆圆的这篇奏章,给了刘伟超启发,让他滔滔不绝地根据大明朝如今的现况,怎么来安排报纸的出世。 报纸这个东西,如果受众还是原有的那些读书人的话,不管你在报纸上解释地怎么样,最终的解释权,其实还是在那些读书人手中,因为别人是睁眼瞎。 可如今却不一样了,新式学堂开始推广,能读书识字的群体就会多起来。再用白话文来出版,更是减少阅读难度,那读报纸的人多了,原有读书人的解释权就会被剥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43 报纸司 , 只听刘伟超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内容,最后对崇祯皇帝说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种报纸,你前期就算亏本也是要办的,给各新式学堂都发几份,特别是类似这次的英雄事迹,要让娃娃们去读, 去认知。如此一来,大明朝的风气,在这新一代成长起来之后,绝对能好!” 这一点,是有教训的。而明末的风气之差,也是有目共睹的。已经成年的那些, 要想再扭转他们的价值观, 付出的代价会很大。可是,娃娃们的价值观,却很容易塑造,算是投入少收获大的一种了。 刚才崇祯皇帝之所以想要刘伟超夸,也是因为他知道,之前的风气之差,让他都喊出了诸臣误朕,臣子人人该杀的话,可是,如今却涌现出了高汝利这样的宁死不屈,历经千辛万苦也要回来的忠贞之士,他当然是非常高兴的。 如果全天下都是如同高汝利这样的人物,那大明的江山社稷,便会稳如泰山,肯定不可能会有亡国之危的。 崇祯皇帝想着这个,就只冲这一点,便高兴地差点拍手叫好了,当即说道:“好, 这个报纸, 朕一定要办起来, 亏本也要办,就由朕出钱好了!” 就明末这个通讯条件,这个报纸上的新闻,其实也不能算是新闻了。等传到全国各地的时候,都是好久之前的事情。 但是,类似陈圆圆的这种报到,却不会因为消息的滞后而有影响。 听到崇祯皇帝这话之后,刘伟超当即便提醒道:“这个报纸既然由你来出钱的话,我建议你再培养一批记者,去全国各地走访,好人好事可以写,贪官污吏也可以报到,起到另外一种程度的监督作用。” “哦?”崇祯皇帝没听说过这個名字,不由得好奇地问道,“何为记者?” 刘伟超听了一笑,也不去查下定义,只是根据自己的印象解释道:“记者分类其实很广,有新闻记者,战地记者,科技记者等等,就是专门提供报纸上内容的人,要求去各地走访,而不是坐在自己家里凭空想象去瞎编一个事情出来。因此记者必须得能吃苦,并且要公正,客观,如实地记录他觉得值得书写的内容……” 解释了一会定义之后,他便举例说道:“就说这一次,陈圆圆所做的这个事情,其实就是类似记者的一个活。。把高汝利他们的英雄事迹报到出来,让全国的军队和百姓学习;也把土司兵被朝廷改土归流之策感召的事情写出来,去土司领地多宣传。” “朕明白了!”崇祯皇帝听得认真,听刘伟超说完之后,便马上回应道,“朕让厂卫来当这个记者便是!” 听到这话,刘伟超还是摇头说道:“我觉得这个不好,术业有专攻,厂卫是厂卫,记者是记者,还是分开的好。你不能什么事都让厂卫去做啊,杂而不精,会影响厂卫的本职工作的!” 崇祯皇帝的这个说法,就类似让警察去当记者了,这对刘伟超来说,肯定是觉得不妥当的! 厂卫的本职工作,就是盯着文武百官,而记者,那是报道天下万事万物的,同样也能报道厂卫,对厂卫也能起到一个监督作用。 在刘伟超给崇祯皇帝解释了一会之后,他终于明白过来,便点点头说道:“好的,朕明白了。这事儿,朕就让……就再设立一个报纸司吧!” 他本来想着,让太子朱慈烺把这事管起来,锻炼下他。但是还没说出口呢,就觉得有点不妥,就立刻改口,准备在宫中十二监五司八局,也就是新设铁道司之后再新设一个报纸司。 对此,刘伟超没什么想法,也无所谓了。 以后,两人就这个事情,又商量了一阵之后,视频通讯结束。 刘伟超这边,则继续收拾东西准备去旅游了。而崇祯皇帝这边,则召集宫里的这些太监商量设立报纸司的事情。 ……………… 与此同时,远在朝鲜半岛南端的釜山港口,这里有一支军队在戒严,港口这边,停着三艘大船,看着像要远行的样子。 码头这边,有一群人正在说话。 “殿下,已经探听清楚,突如其来的明国水师,是从大明东南沿海调过去的,是郑家船队。这些朝鲜水师的人听了,都不敢与之为敌。”说话这人,虽然是金钱鼠尾,可却是个汉人,正是死心塌地为建虏谋划的洪承畴。 在他面前这人,就是和硕礼亲王代善了。 听到这话,代善皱着眉头问道:“为何不敢与之为敌?难道这郑家的船队,很厉害么?你以前在明国的时候,没听说过?” 洪承畴听了,连忙小心翼翼地说道:“奴才被调在北方任职,之后一直追剿流贼,并没有返回南方的机会。因此,之前并没有听说。”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严肃地说道:“如果如今奴才已经搞清楚了,这个郑家船队的首领叫郑芝龙,是大明东南海寇,后来被朝廷招安。随后,一统大明东南沿海的势力,任何通过大明东南的船只,不管是谁的,都要买他的令旗才能通行。” 谷葓 听到这话,代善听得非常惊讶,当即追问道:“难不成连朝鲜、倭国的船,也要买他们的令旗才行?” “正是!”洪承畴回答着,自己都有点感慨,没想到大明东南竟然有这么一个巨无霸,简直堪比海上皇帝了! 此时,他继续给代善解释道:“只要是混海上的,大都听说过郑芝龙的名声,不过此人在陆地上,倒是没什么名气,该是个奸滑之徒!” 代善听了,脑海中想了下,不由得有点愕然了。 能做到这一步,他自然能想象出来,这个郑芝龙在海上的实力到底有多强!也是借助他的实力,明国才能运三四千的关宁骑军到东江镇吧! 三四千的骑军,马匹娇贵,保证的后勤物资更是不知道多少,这么庞大的运力,真得是难以想象。 也难怪了,朝鲜水师知道了是郑家船队之后,都不敢与之为敌了。 想了一会之后,代善看向洪承畴,带着一丝期待之色问他道:“你说,如果我大清去联系这个郑芝龙,和他联手,共同对抗明国的话,是否有这个可能性?” 听到这话,洪承畴倒也不意外。因为他知道大清如今的情况,正是四处寻找盟友的时候。 稍微沉吟片刻之后,洪承畴最终还是摇摇头说道:“如果大清在明国皇帝注意到他之前就和他联系,说不定还有可能。但是,如今他都肯出船队帮朝廷运送那么多的兵力重建东江镇,那就说明,他和朝廷之间,应该是已经谈妥了的!” 听到这话,代善不由得非常失望。 之前的时候,明军突然出现在辽东半岛,并且还是骑军,骚扰辽东腹地,后来进一步确认,明国是重建东江镇。 这么一支精锐骑军严重威胁大清和朝鲜的联系,使得多尔衮最终和代善商量,还是引入倭国这个盟友为好。 在代善出使倭国的路上,有关明军的消息,都陆续有收到,真假都有。 在经过汉城的时候,代善还特意停留,把已经控制了汉城的英俄尔岱叫了过去密议,随后再调了朝鲜水师的船只,准备出使去倭国。 只是到了这釜山之后,洪承畴听到一些传言,代善便根据他的建议停下,重新去召英俄尔岱前来议事。在这个期间,洪承畴终于搞清楚了明国水师的情况。 代善是真得没想到,明国水师竟然有这么强的背景。 此时,想了一会之后,他便看向洪承畴问道:“如今已经清楚了明国水师的实力,你以为大清该如何做?” 和多尔衮一样,他也非常看重洪承畴的能力。 洪承畴听了,显然已经想过这个问题,没有犹豫,马上回答道:“奴才以为,我大清更应该和我过结成同盟才好了!” 代善听了,不由得微微点头,同时心中叹了口气。明国的陆军已经变得强大起来了,这水师又强大,那大清在这辽东还能怎么办? 束手就擒是绝对不可能束手就擒的,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寻找强大的盟友。而在大清的周边,就只有倭国这么个算是强大的盟友可以找的了。 代善心中赞同洪承畴的想法,不惜代价,也要和倭国结盟。 正在想着时,就听到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闻声一看,代善发现,该是英俄尔岱收到消息,赶过来见他了。 果然,他没有猜错,在汉城的英俄尔岱收到他的传信之后,就日夜兼程,赶过来了。 风尘仆仆的他,一脸的疲惫,不过还是显得比较精干,离得近了之后,翻身下马,稳步走向代善,到了近前,便甩了马蹄袖,打千跪地请安。 英俄尔岱,在朝鲜被称为龙骨大,之前两次征服朝鲜,都把朝鲜人给打怕了,如今更是成了朝鲜的太上王,连朝鲜国王李倧都得看他脸色。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44 急了(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10/11) , 不过,他在代善面前,却是毕恭毕敬的,压根没有一点“朝鲜太上王”的样子。 代善让他起来,然后便表情严肃地对他说道:“如今局势对于大清很不利,本王决定以最坏的打算来做事。朝鲜这边,你先准备起来, 把粮草物资,还有青壮人口,妇孺都清点了,做好随时送往辽东的打算!” 多尔衮和他商量这次出使的情况,是有一个底线的。但要是有可能,他当然不想以底线来做事。 可如今,消息已经证实,民国的水师都非常强大, 那大清就必须要有倭国的水师来抗衡。因此, 代善心中已经决定,就以底线来诱使倭国和大清结盟! 英俄尔岱听到代善叫他过来,是吩咐他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就知道,事情肯定是非常严重了的。要不然,以和硕礼亲王的沉稳,断然不可能说这样的话。 于是,他连忙“渣”地一声,应了下来。 这倒不是他很乖,能听代善的话。而是他之前领兵进入朝鲜之前,就已经得到摄政王的旨意,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如今代善所说,只是在度的方面,做出了决断而已。 好在当初第二次征服朝鲜的时候,已经有让朝鲜不得修筑防御工事之类的,甚至到了后来,把一切可能难打的防御设施都给拆了。 因此, 他这次领兵入朝鲜,就很好地控制了朝鲜。。回头真要实施代善的命令,也不会出现朝鲜人据险而守的情况。 此时,代善交代完了之后,心中焦急,便准备出发。 英俄尔岱看着代善已经有点佝偻的背影,看着代善被海风吹着的白胡子,心中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汉人中流传的一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所有的建虏中,就他的文学水平最高,或者说,他掌握的外语最多。知道多了,这句话就自然地冒了出来。 不过英俄尔岱很快就回过神来,顿时吓了一跳。自己这是怎么了,殿下又不是去刺杀明国皇帝,只是出使倭国而已,至于用这个诗句么? 于是,他连忙甩了下头,努力把这个念头甩出去。 可英俄尔岱的内心,却是非常明白,此时的大清,何尝不和当年的燕国一样呢! 大清,还能重现辉煌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英俄尔岱不知道,代善不知道,洪承畴也同样不知道。 登上战船,看着船只离开海岸,英俄尔岱的身影越来越小,所有人都是默然。 ………………… 他们不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如他们能知道东江镇这边的明国水师其实是大明东南沿海的郑家船队一样,建虏要出使倭国的消息,同样被东江镇这边的明军夜不收获悉。 不管是吴三桂,还是郑芝龙,对于建虏去勾搭倭国的事情,也不敢轻视。事关另外一個国家可能会介入朝廷和建虏的战事,吴三桂和郑芝龙都不敢擅自做主,立刻派了快船,专门把消息紧急送往京师,由朝廷来决断该如何应对。 等崇祯皇帝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京师这边,已经是天下读书人云集。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一次还有无数的女考生。 大明京师的繁华,比起以往任何时候,至少在崇祯年间,都是要繁华的。 以往也有科考,比如贡试,那也是天下读书人云集京师的。 但是,有区别的是,贡试这个,那是举人才有这个考试的资格,因此,来京师的读书人,就只能是举人。 可这一次的格物学专项科考却不同,没有功名限制,甚至都没有年龄限制,男女限制。只要过了地方的初试,就都能来的。 至于初试的难度,其实就是能浏览一遍格物学的那些书,基本上就能过的。甚至不少地方可能会有作弊,通过的人就更多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名额限制。 这么一来,京师开酒楼茶铺,客栈旅馆的,甚至书铺之类的,全都是生意红火,一个个都是笑得合不拢嘴。 大街小巷,景点故地等等,到处都是读书人打扮的,这其中,自然也免不了忠烈博物馆这边。 人流的激增,同样会引发一些矛盾,京师这边的衙役,五城兵马司等等,都忙不过来。 甚至有些事情,还需要大佬决断,该如何去做。朝堂上,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格物学专项科考做准备。 崇祯皇帝呢,当然也在忙这事。突然之间,就收到了吴三桂、郑芝龙送来的军情急报,当时就感觉事态有点严重了。 谷乻 崇祯皇帝自从登基之后,就在忙于自家事情,而且还忙得不可开交,一脑门的包,那会去了解倭国的事情。 刚好倭国那边,德川幕府又实施闭关锁国之策,更没有倭人跑来大明。 因此,崇祯皇帝对于倭国的印象,其实还只是停留在万历年间的援朝抗倭之战。 虽然朝廷宣传,那一次的战事,取得了大捷。可上层的人,其实并没有乐观。 那一战,朝廷当初是调集了全国能战之军,动用了无数钱粮打得战事。而战事的最终结果,也并没有歼灭来犯的倭军。那些倭军,其实是自己撤退的,也没能把他们留下。 真要说得话,只能说,算是小胜。 而大明朝付出的代价,就是朝廷的财政困难,辽东的军力被削弱,从而让建虏有了崛起的机会。 如今,崇祯皇帝听闻建虏竟然要去勾搭倭国,他的震惊,是可以想象的。 第一时间,他便掏出了手机,连忙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刚刚从深市旅游回来,都还没到家呢。 刘伟超这边,并没有马上接电话,而是让他弟找了个公交站暂停,他下车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才向崇祯皇帝主动发起了视频通讯。 刚一接通,他就发现,崇祯皇帝的表情比较严峻,便连忙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崇祯皇帝没问其他,立刻严肃地说道:“朕刚接到东江镇发来的消息,说建虏往倭国派去了使者,为首那人,应该是他们的什么和硕礼亲王。猜测他们是去勾结倭国,图谋我大明。”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楞了下。满清跑去勾结倭国了?这个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啊! 以满清这个陆权国的眼界来说,又在辽东那个犄角旮旯里面,他们怎么可能想得到去找倭国来结盟? 有点奇怪! 他在想着,崇祯皇帝却有点急了,连忙问道:“你说,这事,朕该如何处置?立刻派人去阻拦他们的结盟?” 他看到刘伟超的时候,还记得刘伟超曾经说过,倭寇在后世还成侵略过中原,占了很多地方。 从这一点上来看,建虏去勾结,说不定倭寇很可能就会答应的! 他刚轻松了不少,如今还在理顺关内的地方关系,并且重点整顿西南,要完成改土归流,自然不想在东北方向大动干戈。 事实上,之所以放着辽东没管,就是因为不想两面作战,消耗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国库。 此时,听到他的问话,刘伟超回过神来,便笑着说道:“没什么,我觉得不用去管他们,就让他们结盟好了!”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非常意外,有点不高兴地说道,“那你刚才为什么还吓住了?” “……”刘伟超一听,顿时无语,自己刚才被吓住了? 是崇祯皇帝自己吓自己吧? 这么想着,他便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这个时代的国人,谁还会怕倭寇?都恨不得可以去打倭寇一顿吧! “你笑什么?”崇祯皇帝看到他的笑容,又有点疑惑了,便不确定地问道,“难道是朕刚才理解错了?” “是啊!”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我刚才只是好奇,满清和倭寇结盟,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事情。这也算是我的蝴蝶翅膀,煽动起来的变化吧!” 蝴蝶效应这个,刘伟超之前和崇祯皇帝谈的时候,已经有说过。因此,崇祯皇帝知道这个,并没有再管这个,他的注意力,是在建虏和倭国结盟这个事情上,想起刚才刘伟超说不管的回答,便有点好奇地问道:“那你刚才说,不管他们是什么意思?” 刘伟超听了,便微笑着说道:“我的这个蝴蝶翅膀,肯定还没有影响到倭国的。或者就算有影响,估计也还很小。而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倭国现在这个时候,当政的是德川幕府。这个时候的倭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或者说特征,就是闭关锁国!” 崇祯皇帝还是没听懂,疑惑地问道:“闭关锁国?什么事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的意思,就是不准和其他国家有来往,就像你把宫门一锁,和外面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刘伟超解释了一遍,然后断言道,“建虏想去找这个时候的倭国结盟,难度系数非常高!”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算是明白什么意思了。心中的担心,也稍微缓和了一点。 可是,就在这时,刘伟超却话锋一转,又对他说话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45 倭国(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11/11) , “其实吧,我觉得他们结盟是最好的。并且最好倭国能出兵!” “什么?”崇祯皇帝几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立刻问道,“为什么?” 刘伟超一听,笑着问道:“你不是想当地球球长,当千古一帝的么?” “是啊,怎么了?”崇祯皇帝在他面前, 那是不会掩饰的,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回答一句后又反问道。 刘伟超听到他这问话,便马上也问他道:“那不就是要征服倭国的么?再说了,大明朝也和倭国有仇啊,普通人都知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不收拾了倭国,你好意思当千古一帝么?” “哦!”崇祯皇帝听到这话, 当即点点头说道,“这倒也是!不过朕的意思是,在朕处理完西南土司事务之前,不想两线开战!” 刘伟超听了,稍微一想,马上就对他说道:“就算满清和倭国会结盟,但是倭国出兵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出兵的啊!更不用说,他们如果和大明交战,那会是什么时候?” 顿了顿,不等崇祯皇帝说话,他就继续说道:“再说了,这两年的时候,你整顿地方的事情,就应该差不多。不说其他,国库收入就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就算两线开战又如何,你又不是没钱。更不用说,你还能大力发展科技, 不管是军工还是民用,都会和他们拉开差距,你怕个啥?” 被他这么一说,崇祯皇帝有点回过神来,想了想之后,略微带了一点尴尬,给他自己解释道:“朕……朕这不就是还没习惯嘛!” “那你可要多习惯习惯了!”刘伟超一听便笑了,对他说道,“乱世已经远去,接下来,你可是中兴之主,最终还要过渡到千古一帝,地球球长的!” 被他这么一说,崇祯皇帝都忘记了尴尬,也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点点头说道:“没错,你说得对,朕知道了!” 刘伟超倒没有去调侃他,反而认真了一点,对他说道:“我想了下,就觉得倭国出兵的话,其实是好事。让他们远离本土,把他们的兵力消灭掉;这样你再派兵去倭国的时候,就可以减少阻力,更容易征服倭国!” 这个道理,是个人都懂。被刘伟超这么一说,崇祯皇帝便点点头,也心动了。 刚才已经有了的结论,这个倭国和大明是有仇的,要想当千古一帝,那是必须要征服倭国的。既然如此,当然是把倭军引出来打是最好的!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想起什么,反而急了,对刘伟超说道:“可是刚才你不是说,倭国是什么德川幕府掌权,实行了什么闭关锁国之策,他们未必会答应建虏的要求,和建虏结盟啊!这可怎么办?” 说完之后,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好笑了。 刚之前的时候,还担心倭国和建虏结盟而出兵;如今,却又担心倭国不和建虏结盟,不出兵了! 刘伟超听了,想了下说道:“那个代善是满清当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身份地位非常高。他去倭国的话,想必是非常有诚意,就是想让倭国能答应结盟的。”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但是,他还是有点担心地说道:“可万一,倭国那边还是不同意结盟,那我们岂不是白……欢喜了!” 欢喜这個词,他还是犹豫了一下,然后才说出口的。 “也是有这个可能!”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毕竟按照历史上,德川幕府是闭关锁国了几百年,后来被西夷的蒸汽战船轰开了国门。。” 说到这里,他便安慰崇祯皇帝道:“这样吧,我现在还在回家的路上,等我回家之后,我去查下你这个时间点,倭国那边的情况是怎么样的,然后再评估下倭国会不会有可能出兵的可能性!” “好,好,好!”崇祯皇帝听了,连连点头,然后才挂断了视频通讯。 刘伟超收起手机,回到车上。他弟带着那种你懂的笑意问道:“哥,是未来嫂子么?” “嫂你个头!”刘伟超听得无语,喝斥了他一句道,“开车!” “肯定是!”他弟皮实,无所谓被训斥,一边开始开车,一边说道,“刚才你那笑得样子,就和我之前谈恋爱时候一样,我懂的!” “……”刘伟超听得无语,举手想打他,可他在开车,最终无奈地说道,“下次我自己打的,不需要你来接的!” 谷啪 “嘿嘿,心虚了!”刘伟超他弟刘超越欠扁,还说道,“早日把婚结了吧,让妈省心!” 刘伟超懒得说他了,索性就在车里用手机搜索起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倭国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等到了家之后,和父母打了个招呼,说了一会话之后,就说有事,先回了自己的房间,打开电脑,继续搜索资料。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他感觉差不多了,便向崇祯皇帝发起了视频通讯。 他这边才刚发起,崇祯皇帝那边就立刻接通了,也没等他说话,崇祯皇帝就先问道:“怎么样?” 看他带着那期待的眼神,刘伟超便笑了下,然后手机放到手机架上,看着电脑,对崇祯皇帝介绍道:“这个时候,倭国名义上的天皇,就是皇帝,国王,是后光明天皇,刚在去年的时候继位,说这个人性格比较激烈,对掌权的幕府颇有抵抗之意!” 顿了顿,他又继续介绍道:“而这个时候掌权的,是叫德川家光的幕府将军,第三代了。在历史上,他和第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康齐名。你这个时候,因为岛原之乱的原因,他已经完成了闭关锁国的布置。这个时候,刚四十岁!”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立刻便联想起来,这是不是和大明朝的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有点像? 如今又刚好只是四十岁,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也算是壮年。这种人,会容易改变主意么?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刘伟超道:“岛原之乱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因此闭关锁国?还有,他和开国皇帝齐名,凭的是什么?” 刘伟超听了,也不去纠正崇祯皇帝话语中的一些错误,只是看着他自己摘出来的电脑资料回答道:“简单来说,是天灾之下,朝廷不作为,导致饥荒而引发的造反。不过不同的是,这里面有西夷宗教掺和在里面,让德川幕府花了非常大的力气才镇压下去。”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第一代幕府将军是德川家康,他是从上一代将军,也就是丰臣秀吉,那个派兵侵占朝鲜的那个的臣子。那丰臣秀吉病死,儿子又小,就被他给篡位了。随后,为了防止其他大名,也就是类似藩王一样的造反,就开始削藩……” 听着刘伟超的介绍,崇祯皇帝有一种感觉,好像天底下就没有新鲜事。 有的区别,就是这个德川幕府是削藩成功了,但是,当年的建文帝却是削藩失败了。 对于这个,他当然也就那么一想而已,然后便继续听着刘伟超在那讲解。 “……德川家光是怕各地藩王和外来的西夷之类的勾结,因此从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限制各地藩王。总结起来,他的这些政策便是那闭关锁国之策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大概明白,这个德川家光为什么和开国皇帝齐名了。至少当初建文帝要是能成功削藩的话,他的名声肯定也会很大,毕竟能把成祖皇帝都打压下去! 有了这样的类比之后,再想着这个德川家光的事情,崇祯皇帝就担心了,便对刘伟超说道:“如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的话,那这个德川家光会出兵的可能性,怕是很小了!” 万一要是出兵,就给了各地藩王重新掌权的机会,也相当于让他之前的努力白费。从崇祯皇帝自己的角度来说,他还真觉得,这个德川家光会改变基本国策。 之前的时候,他是担心倭国出兵,现在倒是担心倭国不出兵,呀! 刘伟超看出崇祯皇帝有些遗憾的样子,便笑了下后说道:“不过我看的资料,也不能说,那德川家光就一定不会出兵!” “哦?”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好奇,又燃起希望,连忙问道,“怎么讲?” 刘伟超听了,便把他查到的资料给崇祯皇帝说道:“根据记载,他削藩导致倭国的武士失去了主人,没有了收入,穷困潦倒,人数大概在五十万以上。这么大规模的武士群体出了问题,引发了社会动荡,甚至过几年之后,在七年之后,也就是1651年,有武士试图造反推翻德川幕府。而德川家光之所以在倭国历史上有名,是他通过各种措施,把这个武士群体的隐患给消除了。” “什么是武士?”崇祯皇帝有点听不明白,便问道,“是武将么?” “有点类似,你就当是军户吧,并且是有点地位的军户,其他不会,就知道舞刀弄枪的那些人!”刘伟超听了,便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道。 崇祯皇帝一听,很有兴趣地问道:“那他是怎么解决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46 内应的内应(为二月一千月票加更) , 对于一个小国家来说,50万以上的军户穷困潦倒,这就相当于以前的大明,军饷都发不起,搞出了那么多能打的流贼。 对于这样的事情,他还真想知道,那边的倭国人是怎么解决的? 刘伟超听了, 马上就回答道:“其实很简单,就是创造就业机会,让那些无业武士有饭吃就可以了。他出台了不少奖励措施,用于鼓励那些武士放弃舞刀弄枪,去做其他事情。比如养金鱼,种些花花草草去卖, 养蟋蟀等等。” “就这么简单?”崇祯皇帝一听, 不由得非常惊讶道。 如果这样就可以的话, 自己在原本历史上成了亡国之君,那也太倒霉了! 刘伟超听到他的话,看到他的表情,明白他心中所想,便笑了下说道:“你看着简单,其实也不简单。这个事情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德川家光掌握了忠于他的军队,拥有军权,还有一大批效忠他的能干武士。你想想,他都能削藩成功,必然是掌握有压倒其他藩王的军事实力才可以的。” “哦,原来如此!”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恍然大悟,这才是关键啊! 枪杠子里出政权,这句话他已经有深刻的领会了。 在刘伟超的帮助下,他抄家的钱,就直接先用于强军, 也是有了重整后的勇卫营和京营这两支精锐之后,所有的局面才算一步步好起来。 他在想着, 刘伟超还在给他解释道:“这个德川家光,或者说前三代德川幕府的将军,都是通过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实力,削弱各地藩王的实力,最终达到德川家稳固统治的目的。”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闭关锁国,其实换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倭国是岛国,物资匮乏,要和外国贸易,经济才能快速发展,才能有钱。他不准其他藩王和外国贸易,只有他自己能贸易,那别的藩王没钱,就他有钱,还怎么和他打?” “还有,他想着法子花各地藩王的钱,比如要他们出钱修什么东西,又或者要他们去他们的京师朝贡,路上花费很大,又会有长达半年左右的时间不在自己的领地,变相削弱了藩王对自己领地的控制权。。如此等等,所有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稳固他们德川幕府的统治。”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这么一说,他都能理解了。 这個德川家光,还真得是有本事的人。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想着自己要当千古一帝,要当地球球长,要想征服这样的国王,有点压力啊!一如刘伟超所说,最好的办法,还是把倭军尽量引出来消灭掉才好的! 可是,如果按照刘伟超所介绍的情况看的话,这个德川家光,估计是不会和建虏联合的。因为这个人的野心,不在外,而在内!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又一次向刘伟超请教道:“那你说,朕要想征服倭国的话,最终还是要登陆倭国去打了?” 刘伟超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想着这个问题。 还真别说,以他所掌握的信息,忽然之间,一个念头就跳到了他的脑海中。 于是,他便笑了,对崇祯皇帝说道:“我们可以主动一点,这样说不定倭国还真可能和建虏结盟,指不定就能引蛇出洞了!” “哦?”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忙问道,“怎么主动?” 刘伟超笑呵呵地说道:“这个事情,我觉得可以着落在郑芝龙的身上!” “郑芝龙?为什么?”崇祯皇帝听了,有点不明白,只能继续问他了。 刘伟超听了,先不急着解释,去电脑上搜了下,看着郑芝龙的资料之后,才给崇祯皇帝解释道:“郑芝龙这个人,与其说他是海盗出身,其实不如说他是个海商,早些年的时候,跑遍了周边各国,精通倭语,荷兰语,也就是红夷的话,还有西班牙话,就是那些占据吕宋的西夷的话……”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惊讶,这个情况,他之前是不知道的,便认真地听着。 谷啁 “郑芝龙早年的时候,曾在倭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帮当地最有势力的一个明人叫李旦的做生意,可以说,他在倭国那边的影响很大。甚至还和上一代的幕府将军德川秀忠关系很好。除此之外,和当地的一些藩王关系也很好,毕竟他是做生意的,财神爷。” 说到这里,他笑了下道:“我再说一个事情,你就能明白他在倭国的名气有多大了!” “什么事情?”崇祯皇帝听得很是感兴趣,身为皇帝,八卦之心也是在熊熊燃烧的。 他问出话之后,就听刘伟超回答他道:“郑森的娘,郑芝龙的夫人,就是倭国人,是当地一个藩王的女儿。” “哦……”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真得是再一次重新认识郑芝龙了。 一个很简单的想象,把倭国的这些,换到大明来。要知道,倭国的情况,就有点类似洪武年间。那个时候,各地藩王都是有军政大权的。有一个人,交好太祖皇帝,和各地藩王的关系也很好,甚至还娶了藩王的女儿,那这个人,在大明的影响绝对是非常大的了! 他在想着时,刘伟超继续对他说道:“那个李旦,他是认为义父的,没有儿女,死了之后把产业都给了他,光是船,就有700艘。你可以想象,在倭国这么富有的一个人,也把产业给了他。从这点上,也能佐证他在倭国有多大的影响了吧?” 听完他的介绍,崇祯皇帝不由得感慨道:“没想到他白手起家,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原来是有这么一番经历!” 说实话,此时的他,感觉以前还是小瞧了郑芝龙。凭良心说话,崇祯皇帝自认为如果自己是郑芝龙的话,恐怕是没有他这个成就的。 他在想着时,刘伟超又对他说道:“所以,如果我们让郑芝龙去帮满清一把,也就是劝倭国同意和满清结盟,怂恿倭国出兵的话,估计会有戏!”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我相信,以郑芝龙的能耐,让他去帮这个忙,应该是可以的!”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高兴。不过这才一高兴呢,他马上又想起了什么,就担心地问刘伟超道:“可万一这事弄巧成拙怎么办?” 说完之后,他发现刘伟超似乎露出一丝不解的意思,就连忙补充说道:“朕的意思是,建虏加上我国,如果再加上这个郑芝龙,他要是有心要坑朕的话,他们三方势力结合起来,怕是不好对付,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顿了顿,崇祯皇帝又带着一点不确定的语气说道:“要不,让他派人去,或者以什么为人质之类的?” 刘伟超是异世界的人,他就不存在有什么不好说的。因此,心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刘伟超听明白他的顾虑之后,不由得哈哈一笑道:“不用,我觉得完全不必担心的!” “为什么?”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 在他看来,这个郑芝龙能白手起家,创下这么大的基业,绝对是个枭雄,这种人要是有机会,肯定不会甘心雌伏的吧? 刘伟超听了他的问话,就给他解释道:“你这个担心,如果是崇祯十五年之前,天下乱成一团的话,说不定是有可能的。可如今,天下基本上被你平定,中兴之相不用说了吧,大明的强大毋庸置疑,都逼迫满清要去找倭国联盟了。至于海军,虽然现在来说,确实是郑芝龙的势力最强。但是,你别忘记了,你有蒸汽战船了!” 说到这里,他看崇祯皇帝听得认真,就又补充道:“这个郑芝龙,其实本质上还是一个商人,他见过蒸汽战船,绝对知道,以后是蒸汽战船的天下。他如今能乖乖听话,肯定也是算过的,臣服朝廷,是他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看到崇祯皇帝听得点头了,刘伟超就补上最后一点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最终却投降满清,其实也说明他并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你只要给他一道密旨,许以一定的好处,他肯定会听的。” 想象着曾经那么厉害的郑芝龙,如今都只能是听自己的,崇祯皇帝不由得又高兴了起来,便点头说道:“好,朕觉得你说得对,那就这么办,让他去帮建虏一把。”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笑着说道:“呵呵,让满清和倭国以为郑芝龙可以当他们的内应,结果郑芝龙是内应的内应,到时候背后插他们一刀,你搞死满清和倭国就会容易多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更是兴奋,当即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啊,好,朕要合计合计这个事怎么做!对了,李若链已经回京了,朕让他来负责这个事情,该是没问题的!” 厂卫之中,相对而言,锦衣卫就管得全面些,当初倭国要入侵朝鲜的事情发生之前,就有锦衣卫提前把消息传了回来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47 标立异 刘伟超一听,当即一拍手说道:“好啊,该是让锦衣卫建功的时候了!说句心里话,我比较喜欢锦衣卫的,不过锦衣卫流传后世的功绩比较少,最让人称赞的一次,就是当年把倭寇要侵略朝鲜的消息传回大明!” 顿了顿,他解释道:“对于后世的人来说,锦衣卫惩处贪官污吏,威风凛凛的做派,很让人喜欢,这算是为民;而刺探敌国军情,这是为国,为国为民的事情,必定流传后世!” 崇祯皇帝听了,“哦”了一声。锦衣卫最重要的职责,那是为皇室之爪牙啊! 不过刘伟超喜欢,他也不好扫兴,也就没说什么。 等刘伟超的兴奋劲小了一点,崇祯皇帝就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道:“不过东江镇,还有倭国那边离得太远了,你看看,有没有什么科技的力量,就像这手机一样的,能让朕这边能及时通讯的?” 这个要求,其实他之前就提过。不过刘伟超当时说了,以他这边的科技基础,暂时还无法做到。 如今,又遇到了这个问题,崇祯皇帝便又提了一嘴。 这一次,还真别说,就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一般来说,通讯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但是,还是缺少科技基础。要在大明朝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内实行,有些难。不过有一个方法,虽然限制条件也多,但是多少可以补充一下,加强远距离的通讯。”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喜,连忙问道:“是什么方法,快快说来!” “其实原理很简单!”刘伟超听了,便给崇祯皇帝介绍道,“类似烽火传讯的那种,不过不是用烽火,而是旗杆上弄一些杠,不同的排列,能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样,在很远处的地方,定时用望远镜观看这個旗杆上的排列组合,就能知道要传达什么意思。就这样类似的,一级一级地传下去。理论上来说,一天能传到非常远的地方!” 对于他这话中的一些现代词语,别人可能听不懂,但是崇祯皇帝和他聊了几年了,他是没问题的。。 因此,他一听这话,立刻就想起了刘伟超之前给他说过的编码什么的。这个排列组合应该也就是那个意思。 崇祯皇帝在脑海中想了一下刘伟超所说得这个场景,感觉确实能传得很远,不由得脸上就露出了高兴的表情。 然而,刘伟超看到他这表情之后,便马上打击他道:“不过这个方法受到的限制很多的。雨雪天气,大雾天气等影响视线的这种天气,这个方法就不能用了。还有,这个方法的选址地点也很重要,必须要嫩让足够远的地方看清楚旗杆上的排列组合,并且还要求约定什么时候发起这样的通讯……” 一口气,他说了好些缺点。 不过崇祯皇帝却没有失望,依旧是高兴的那种表情,等刘伟超说完了,他便微笑着说道:“这个方法好啊!望远镜,朕有了!至于人手,都可以用现成驿站的人手,至于选址,这个要花些时间,要让下面的人去核实。”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点声音,当即拍板道:“朕决定了,这个事情也要做起来。” 不管做任何事情,那都是要钱的。但是,如今的崇祯皇帝,那是有底气的,花这个钱,他不心疼。 刘伟超见他决定了,便给他说道:“那行,我回头把这个方法的资料给你,你去用吧!” 他所说这个通讯方式,在原本的历史上,叫做沙普信号塔,是法国大革命期间,也就是十八世纪由克洛德·沙普提出的信号塔。 这种信号塔,是一种在横梁两端安装两个巨大悬臂的装置,分别由缆索操纵,悬臂可以形成七个角度,相邻之间相差四十五度,横梁本身也可以旋转,不过沙普限定横梁2个角度,每个悬臂7个角度,所以这种信号塔单次总共可以传输98种可能性。 在鼎盛时候,这种沙普信号塔遍布法国,从法国东部的土伦传到巴黎,横跨七百多公里,用时可能只需十到二十分钟。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刘伟超和崇祯皇帝说话中都已经有所提及。 毕竟大明朝远比法国要大,很有可能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就会造成这种通讯的中断。 但是,在电报发明之前,这种沙普信号塔也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的。这不,崇祯皇帝就图这个通讯方式够快,就也想建立一套。 崇祯皇帝在挂断了视频通讯之后,想了下,并没有马上传旨锦衣卫指挥使,而是又拿起手机,语音刘伟超,让他把这段期间有关倭国的情况,整理一份资料给他。 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刘伟超传给他的资料。有倭国的,也有沙普信号塔的。 而对于这个沙普信号塔,刘伟超也有建议,原本适合法文的这个,是不适合大明朝的。索性就采用数字编码的这种。 他给崇祯皇帝的提议是,把大明的汉字总结一遍,不重复地记录到一张很大的纸上。根据后世的资料,一千个常用汉字,就能覆盖百分之九十的书写。 也就是说,一千个汉字,写到一张纸,如果写不下,那写两张纸也可以。但是,刘伟超估计,只要崇祯皇帝愿意,也能让人造出一张大纸,写上足够小的字,只是用一张纸,就写完一千汉字是没问题的。 然后,就简单了,只要数字组合横坐标和纵坐标,就能定位一个汉字。基本上能做到,两位数的横坐标和两位数的纵坐标,就能表达一个汉字的意思。 而古代的文人,那是讲究言简意赅,说话简短,类似发电报,就能快速传递一份信息了。 而这个沙普信号塔也不用照抄,因为不需要那么多的组合,就可以尽量简单一点,只需要有十种表达方式就可以,甚至还可以用颜色来标记,比如正面红色,背面黑色这种,红色表示横坐标,然后翻下面,再用黑色代表纵坐标,也能减少信息传递时的失误。 刘伟超把这个设想提了出来,有交代崇祯皇帝,让他要先去试验下,如果有更好的办法就用更好的办法来代替。 崇祯皇帝看完这些资料,那是非常喜欢,便摆驾去了田贵妃这边。 “陛下,可是有什么好事?”田贵妃一见崇祯皇帝笑呵呵的样子,便知道肯定有好事,当即问道。 崇祯皇帝把手机拿了出来,让田贵妃这边的心腹,开始把里面的资料抄写出来,他在边上看着,然后才和田贵妃说道:“从你这里出去的陈圆圆,干得非常不错!” 有关倭国的事情,暂时他不想和任何人说。 陈圆圆的这个事情,田贵妃已经听说了。此时,她听不到新鲜事情,便趁着崇祯皇帝高兴的时候说道:“格物学专项科考在即,陛下是不拘一格求格物学方面的人才,我就想着,应该只要有格物学方面才学的人,那是都可以参加了吧?” 崇祯皇帝躺在躺椅上,用手敲着扶手,微笑着说道:“那是当然!” 事实上,这个事情在之前的时候,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 你想想看,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的都有,一起参加格物学初试,甚至都通过的也有不少,然后一起跑到京师来参加科考。这种事情,普通的科举那可能有的!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觉得不靠谱,感觉有问题,也有往上反应过的。 但是,崇祯皇帝当初在文华殿议事的时候,就明确说过,他对格物学人才是求贤若渴,不问其他,就只是求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因为,底下的官员根据这个旨意判断,就都准了这种稀罕事的发生。 崇祯皇帝听了,那是加以肯定,甚至还有点自豪:中兴之主,千古一帝,那是要能人之不能,创前人之未有。 明末风气中,就有开放,追求自由,我行我素的那种。崇祯皇帝身处这个大时代,多少也是受到影响。没有了亡国的压力,意气风发之时,就也有这种标新立异的意思了。 此时,田贵妃听了崇祯皇帝的肯定回答之后,便马上问道:“那我身边的这些宫女内侍,是不是也可以去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 说到这里,她马上崇祯皇帝太快回答,就马上补充道:“反正陛下是要格物学人才,不问出身的,对不对?”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无语。 不过仔细想想,当初说了不计是否有功名,皆可参加,确实就是不问出身的意思。 崇祯皇帝想了下自己的初衷,便点点头说道:“没错,可以参加!” 听到他的这个话,边上那些正在抄写的宫女内侍,那是一下眉飞色舞起来。很显然,他们刚才是一心二用,也在偷听了。 田贵妃听了,露出了笑容,眼珠子一转,露出一丝俏皮之色,便又问崇祯皇帝道:“既然如此,那皇子皇女也可以参加的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48 父亲的愧疚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得一愣,自己的儿子女儿也参加这个格物学专项科考? 本能地,他就觉得这样做不好! 崇祯皇帝再标新立异,也还是有个度的。 于是,就见他摇摇头说道:“他们就算了!” 田贵妃一见,没有罢休,继续争取道:“陛下刚才不都说了嘛,任何人都可以的,那为什么别人都可以,自己的儿子女儿就不可以了?” 崇祯皇帝听了,正想解释下的时候,田贵妃又抢先说道:“陛下举办格物学专项科考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格物学方面的人才对不对?您的儿子,女儿可都是格物学方面的佼佼者啊!再说了,您说要是科考通过之后便会重用,我觉得,您这个重用也不是让他们当官,而是要从事格物学方面的学问深造,培养他们,让他们能更好地做一些格物学上的事情对不对?”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从崇祯十五年之后,最了解崇祯皇帝的,绝对是属于田贵妃了。除了崇祯皇帝,就她和刘伟超打交道最多,看过后世的视频最多。哪怕是周皇后,都没有她多。 因此,她最是了解崇祯皇帝举办这次格物学专项科考的目的。此时说出来的话,让崇祯皇帝只能是点头回应,承认她说得没错。 田贵妃见此,便继续趁热打铁,对崇祯皇帝说道:“那陛下的儿子女儿就为什么不能参加呢?他们在格物学上的学问,肯定能名列前茅,如果能达到您对他们在格物学上的要求,让他们也有机会学到更多的格物学上的知识,在格物学上做出更多的成就,对您,对大明朝,不都有好处么?”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沉吟了起来。 他承认,通过格物学专项科考的人,他是准备让他们从事格物学方面的事情,不是让他们去当官,给他们功名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和普通科考的人,还是不同的。 既然如此,他的儿子女儿在这方面要是出人头地的话,和现行官制也不冲突。 另外还有一个,刘伟超和他聊天的时候,曾经强烈地批判过大明朝现有的藩王制度,那是养猪制度,对朝廷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他在将来,是要把藩王分封出去的。 如果让他们多掌握一些格物学方面的知识,那也算是教他们一些成为有用藩王的能耐,不至于分封出去,依旧是混吃等死的那种。 别的藩王,崇祯皇帝可能因为了解了原本的历史而看透,不怎么在意的话,他自己的儿子,还是很重视的。。毕竟他是当爹的,又岂会不在意儿子女儿过得好不好! 当然了,他的儿子女儿就算不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那也可以有继续深造的机会。 崇祯皇帝这边还在考虑着呢,田贵妃见他半天不说话,显然还在犹豫,便继续游说道:“他们要是能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的话,就能知道自己在整個大明朝中的水平,能鞭挞他们在格物学上继续努力。陛下放心好了,我觉得他们都是好样的,不会丢您的脸。再要不然,就让他们不要暴露皇子皇女的身份,就当是普通人去参加科考好了!” “不是这个意思!”崇祯皇帝听了,便马上解释了一句,忽然,他回过神来,便有点好奇地问道,“是谁要你来劝朕的?” 田贵妃现在只有一个儿子,是为朱慈炤,才十二岁,最为关键的是,这是个老实孩子,至少在崇祯皇帝看来,是不可能来找他娘说这个事情的。 而他对田贵妃也是了解的,这种比较出格的事情,一般来说,她也不会做的。最多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她偶尔会做下。 此时,不等田贵妃回答,崇祯皇帝便猜道:“是不是媺娖这妮子来缠你了?” 他想来想去,最有可能在这个事情上有这个心思的,就只有他的大女儿了。 本来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却不同意谈婚论嫁,只是沉迷在格物学上。如今有这个格物学的专项科考,还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无须是否有功名的,她要是不动心就怪了! 田贵妃听了,当即笑了起来,也不隐瞒,点点头说道:“陛下英明!” 朱媺娖知道去找她母后的话,周皇后做事一板一眼,肯定不会答应,就来缠着田贵妃,让她和崇祯皇帝说说,给她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此时,田贵妃见崇祯皇帝似乎还是不同意的样子,便又帮朱媺娖说道:“陛下不是操心她的婚事么?她说了,她就想嫁一个在格物学上有能耐的驸马,这样以后两人也不会无趣,可以一起在格物学上走得更远!”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有点没法理解朱媺娖的想法。 感慨下代沟之后,他便说道:“那等格物学专项科考结束之后,朕选其中未婚的青年才俊赐婚,不就好了么?” “不是,她说她未来的夫君,要过一辈子的,想自己先选选!”田贵妃听了,假装生气了下道,“婚姻大事,岂容自己做主!我都训她了,但是她说仙界那边都提倡婚姻自由,她就想找一个自己满意的,要不然一辈子不幸福,问我们忍心么?” 谷巧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无语了。 很显然,这个女儿估计是被后世的影视歌曲之类的东西给影响,才有这样的念头。 不过想想,好像还真是,毕竟是女儿一辈子的事情,她自己要不满意的话,以后的日子就为难她了。 大明朝皇室的婚姻,和其他朝代不一样,是比较特殊的。 皇帝的妃子,包括皇帝,不能是官宦人家,世家大族,都是出自平民百姓家。 而皇帝的女儿,也就是公主们,只能嫁给不当官的,也就是驸马不能入超为官。这也导致明朝优秀的青年才俊,都不会去当驸马。 当然了,驸马也有待遇的,驸马都蔚,那是一种爵位,荣华富贵是没有问题的。 崇祯皇帝想着这个事情,想着自己选拔出来的格物学专项人才,也不是入朝为官,倒也符合驸马的人选。 一般来说,肯在格物学上花心思,水平是名列前茅的话,估计也更爱好格物学多一点,对于当官的兴趣不大,这又是符合驸马的条件。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的脑海中出现自己女儿的面容,可怜兮兮地等着自己答复,竟然还搬出了刘伟超那边的说法。 真得是,生个女儿不省心啊! 这么想着,回过神来,他看到田贵妃在盯着他看。虽然说,刚才田贵妃嘴里说训斥她了,可看田贵妃此时的眼神,那分明也是在盼着自己答应呢! 明白这点,崇祯皇帝不由得一笑道:“算了,也难为你们拐弯抹角了,她想参加,那就参加吧,好好找夫君,但是,不能暴露身份。回头朕也还是要看看的,要是朕不满意,那也是不行的!” 听到这话,田贵妃一下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道:“我就知道,陛下最疼她了!” “……”崇祯皇帝听了,无语了一会。 之所以他会答应,是他对自己这个女儿还有点愧疚。因为他从刘伟超那边知道,自己在原本的历史上,亡国的那一天,狠心拿剑杀她,结果砍断了一只胳膊却没死,这得遭受多大的罪! 不止如此,还要经历亡国之苦,在建虏的统治下估计天天苦不堪言,以至于年纪轻轻就抑郁而死。 这一世,他的命运被刘伟超改变了。整个大明的命运也被改变了。他这个女儿的命运,也会改变。 崇祯皇帝此时已经有能力,在田贵妃的劝说之下,自然也就想着,能让女儿更幸福一点,那就更幸福一点了。 这一点,别人不知道,他也不会对别人说。平日里,他对这个女儿更好一点,田贵妃虽然看到了,也无法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此时,崇祯皇帝回过神来之后,便对田贵妃说道:“其他皇子皇女就算了,不要瞎参合了,他们在格物学上有能耐的,直接从你这里拿资料继续学便是。” 虽然是不拘一格求人才,可自己的儿子女儿,去和平民百姓一起考试,话题性太高,他懒得去想后果好不好,直接否定掉了。 就是他的大女儿要找夫婿,因此才要参加这个格物学专项科举,就这,他刚才也吩咐了,不要暴露身份。 田贵妃说那么多,其实就是在帮坤兴公主的忙,皇帝答应了这一点,其他的皇子皇女,她也就不争取了。 要不然的话,她知道周皇后会不高兴。那可是管后宫的,她也不想和周皇后有冲突。 她能帮坤兴公主,原因其实也简单,不只是两人关系不错,更因为她才是受后世那些价值观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崇祯皇帝在田贵妃这边待了没多久,那些宫女内侍就把手机里面关于信号塔和倭国情况的资料抄好了。 于是,他便没有多待,传旨科技伯宋应星觐见。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49 不征之国 , 让崇祯皇帝有点遗憾的是,宋应星不在京师。 相对其他京官来说,宋应星是比较特别的。 他如果在京师的话,一般在兵仗局,或者是在大明皇家科学院,不固定,完全看宋应星自己想去那里, 这是崇祯皇帝给他的特权。 另外,宋应星还可能不在京师,有可能在天津造船厂那边。 崇祯皇帝交给宋应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蒸汽战船和蒸汽伪铁甲战船的改造。 虽然原型机在早几个月前就已经有了,可要真正能实用,还是有不少工作要做的。而这个事情挑大梁的, 就只能是宋应星。 传旨的人跑出去一趟, 发现宋应星不在京师之后, 便回报崇祯皇帝。 这让崇祯皇帝有点遗憾,也很感慨,类似宋应星这样对于格物学掌握得比较全面,能挑动大梁的人,还是太少了。 宋应星的那几个朋友,虽然志趣相同,以前也对格物学感兴趣,却没有宋应星这么深入,因此只能是给宋应星打打下手,并不能挑起格物学方面的大梁。 “希望在这次的格物学专项科考中,能发现一些人才,让朕惊喜一下吧!”崇祯皇帝喃喃自语,随后,便吩咐传旨召见锦衣卫指挥使。 李若琏回京之后,倒不会像宋应星这样乱跑。一般情况下,都是待在锦衣卫衙门的。就算有事,也有手底下人去跑腿。 因此, 崇祯皇帝一传旨, 李若琏便第一时间赶到了。 在李若琏见礼之后,崇祯皇帝看着他,笑呵呵地说道:“卿看着比以前精神多了!这出京是辛苦了!” “此乃末将之本份!”李若琏听得有点奇怪,自己又不是回京之后第一次见皇帝,怎么现在才说这个话? 这么一想,他就明白了,便连忙又奏道:“陛下但有吩咐,末将上刀山下火海,亦无畏惧!” 皇帝的近臣,比如他,王承恩,王德化等人,拍皇帝的马屁,不要太正常了。此时的他,也没什么不好意思,一个马屁就上去了。 崇祯皇帝果然听得很高兴,便对他说道:“卿有如此想法,朕心甚慰!” 顿了顿,他便收了表情,转而严肃地对李若琏说道:“朕还真有一个差事,极为重要,关系我大明朝未来的战略,暂时不能公开,需要卿秘密去办妥了。” 李若琏一听,顿时心中一惊,是什么事情,竟然这么重要? 包括之前的整顿地方,监督保定总督麾下军队整编等等,这些可都是大事,也没见皇帝这么郑重的!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严肃地回奏道:“陛下尽管吩咐,末将保证办好差事!” 崇祯皇帝听得很满意,对这个李若琏,他是真得满意的。 不但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为大明尽忠的,并且这一世重用他之后,交给他的事情也能办得妥当,很好! 心中这么点评之后,他便对李若琏说道:“建虏已经派人去倭国,想要联合倭国一起对付我大明。卿要亲自走一趟,汇合海军总兵郑芝龙,把这事办妥当了!” 一听到这,李若琏顿时心中一紧,连忙回奏道:“陛下放心,末将就是死,也不会让他们联合起来的!” 建虏是大明最凶悍的敌人,而倭国的实力也很强,如果让他们联合起来,那大明刚好的局势就有可能又会变得恶劣起来。 他心中这么想着时,却万万没想到,崇祯皇帝却是摇摇头说道:“非也,朕刚才说了,你和郑卿两人,是要去办妥建虏和倭国联合的事情,就是促成他们联合,让倭国出兵!” “……”李若琏一听,顿时愣住了,他甚至都有点怀疑自己听错了。可是,看崇祯皇帝的表情,似乎又没有错。 崇祯皇帝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想不明白,便给他解释道:“倭国和我大明为敌,如今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可这个仇,朕是记着的。要征服倭国,与其朕派兵去倭国征战,不如把倭国兵力引出来,更容易剿灭,再去征讨倭国,便会容易很多!” 听到这个话,李若琏立刻想起了太祖皇帝当年的旨意,在《皇明祖训》中列出了15个不征之国,其中就包括了倭国。 不过他再一想,太祖皇帝都显灵过了。如今皇上做出这个决定,肯定也是取得太祖皇帝的同意,那这个《皇明祖训》中的规定,也就没什么用的了。 再退一步说,安南也是不征之国呢,可还不是被大明占领了那么多年,如今名义上,也依旧是大明的领土,是为安南都统使司。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再去想崇祯皇帝的话,便感觉很有道理了。 李若琏毕竟是武将,对于军事方面,懂得也不算少。崇祯皇帝的计划,至少在兵法上是大善,引蛇出洞,围而歼之! 他在想着时,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说道:“太祖皇帝对锦衣卫当年能事先传回倭国即将入侵的消息,大加赞扬,觉得这是锦衣卫做得最好的事情之一。那这一次的事情,你要能办好了,也肯定是流传后世,以为历代锦衣卫之榜样!” 他不能说后世对锦衣卫的这个事情,非常肯定;因此就改口说是太祖皇帝所说,效果应该差不多。 果然,李若琏一听是得到太祖皇帝的肯定,顿时那叫一个激动,立刻就表示,就算他死了,也要把这事办成。 当然,这个时候的他,压根没有一点对策,就只是在喊口号而已。 这一点,李若琏自己激动之后也立刻想起来了,顿时,心中就咯噔了一下。 万历年间,锦衣卫能传回倭寇即将入寇朝鲜的消息,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锦衣卫,遍布天下。因为嘉靖年间倭寇肆虐的原因,因此连倭国那边都有派过去过。 可在这崇祯朝,最初那些年,不止是锦衣卫,包括东厂一起,都被眼前这位皇帝给打压了。撤销京师以外的厂卫,就算在京师的厂卫,那也遭到了禁足。 虽然到了后来,崇祯皇帝又开始启用他们这些厂卫。但是厂卫的势力那可能那么快恢复,更不用说,影响倭国那边了。 如今倭国那边,连个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皇帝交代下来的这个差事,到底该怎么办,真得是个问题! 他正这么想着时,却听崇祯皇帝对他说道:“这里有倭国最近几年发生的大事,还有接下来这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卿好生看看,了解倭国的局势,以及对倭国势力的了解!” “……”李若琏一听这话,不止是愣住了,还是傻眼的那种。 他确信他自己听得很清楚,崇祯皇帝说有倭国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神仙能算未来之术吗! 这也能有? 不过转念一想,李若琏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太祖皇帝啊! 没错,肯定是太祖皇帝告诉当今皇上的,要不然没法解释! 这么一想,他就恍然大悟了。 这时候,内侍刚好把一份资料转交了过来。 于是,李若琏立刻恭恭敬敬地接了过去,非常恭敬地那种。 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得到这种太祖皇帝预言下来的内容! 崇祯皇帝这边,又从御桌上拿起一份资料,对李若琏说道:“这是海军总兵郑芝龙的资料,卿也要好好看看,如此方能和他合作,把这事给办妥了!” 李若琏听了,又是一惊。对于郑芝龙,他还在整理消息,感觉这个郑芝龙很不简单。 锦衣卫这边,先前就有密探去闽地那边活动了。当然,这个事情,郑森是不知道的。随着传回的消息越多,他就越吃惊。 不过此时,听崇祯皇帝的意思,好像他这边有更全的消息,一想估计也是太祖皇帝给的,也就不奇怪了。 崇祯皇帝看到他又接了这份内侍转过去的资料之后,便微皱着眉头说道:“朕商量之后的想法,是最好让郑芝龙能假装成为建虏和倭国的内应,为倭国出兵提供方便。等到大明和倭国以及建虏真正开战的时候,再以奇兵打击建虏和倭国。只是如此一来,就需要郑芝龙演好这个戏,怕是不容易!” 李若琏听崇祯皇帝的话,顿时又注意到,皇帝说他这个是商量之后的想法,于是,李若琏又立刻脑补,这绝对是和太祖皇帝商量后的想法。 要不然,如果和其他官员商量的话,以自己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怎么就没收到一点风声? 他这么想着时,就听崇祯皇帝还在那说道:“朕就想着,一个简单的情况,比如怎么让倭国和建虏相信,郑芝龙会背叛大明,这个事情就不容易!如果要演一个苦肉计,来一处打黄盖的戏码,时间上怕又来不及!” 听到这话,李若琏想起什么,顿时眼睛一亮,连忙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事无妨,已经有了!” “已经有了?”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有点疑惑地反问道,“你是说苦肉计?什么时候有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50 封舟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50封舟李若琏一听,连忙提醒崇祯皇帝道:“闽地沿海的粮田,在郑家的势力范围内,几乎全是郑家的。那些地方,也要按照赋税情况进行清理,而郑家,几乎也是没有交税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当然就想起来了。这个事情,还是花了点心思的,让郑森去做的。 当初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担心郑芝龙知道之后,心中会有怨气。 这还真是,如果郑芝龙以此为理由,假装对大明心生不满,从而和倭国勾结在一起的话,似乎也是说得过去的理由! 他在想着,就听李若琏继续向他奏道:“末将就是担心,这个郑芝龙会不会假戏真做,到时候真得和倭国勾结到一起去了!” 建虏和倭国一勾结,那实力绝对会变得很强大。一旦朝廷对他们的战事僵持或者有战败的可能性的话,指不定郑芝龙会真得背叛朝廷。 崇祯皇帝一听他这个担心,倒是呵呵一笑道:“不会,对此,朕是有把握的!” 之前因为整顿地方的事情,担心郑芝龙会有怨气,那也只是担心他有怨气而不会真心实意,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办事。。至于他背叛朝廷,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讨论过,至少郑芝龙是不会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郑芝龙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要不然的话,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拥有强大的水师,还有隆武帝控制在手中,完全有能力和满清一争长短的。 可是,郑芝龙没有,哪怕那個时候到处都是义军在对抗满清的时候,他却是选择了投降了满清。 除此之外,郑芝龙已经见识过蒸汽明轮战船的样船,崇祯皇帝和刘伟超都相信,以郑芝龙在海上这么多年的经验,肯定能知道,以后的海上,绝对是大明海军的天下。 他要是敢背叛朝廷,选择了和倭国真正勾结在一起,那可能一开始的时候,朝廷会比较被动。但是,朝廷很快就能按照刘伟超所说,暴兵暴船,用科技的力量,还有综合国力来碾压他的。 一如刘伟超所说,郑芝龙其实是个商人,绝对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划算的! 此时,他胸有成竹地说完之后,又从御桌上拿起一封信,然后对李若琏说道:“这是朕的亲笔书信,卿给郑芝龙便可。至于你们最终如何行事,朕不管,你们自己商量着办!”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顿了顿又提醒道:“不过事情如何做,还是要以郑芝龙的意见为主,因为他对倭国的情况最是了解!卿把那份资料也给他看,让他加深对倭国的了解。朕相信,你们能办好事情的!” “末将遵命!”李若琏一听,连忙答应一声道。 虽然崇祯皇帝说不管他们怎么做,可其实已经安排地差不多,为他们创造了好多条件。只是具体细节上,并不插手而已。 听完了崇祯皇帝的话,手中拿着一叠资料,还真别说,虽然李若琏此时还不知道具体的做事方法,可他却已经有了很强的信心,觉得可以完成这次的任务。 在崇祯皇帝交代完了之后,事不宜迟,李若琏便立刻收拾了东西,挑选了一些精兵强将,第二天就离开京师,坐火车前往登州,准备从那里出海前去和郑芝龙汇合。 铁路的修建,一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京师到登州,是未来计划中比较重要的一条铁路,因此是优先建设的。不过有的路段还没修好,只是部分路段开通了火车而已。 李若琏的行程,除了坐火车之外,还是要快马赶路的。 他这边的事情,暂且不提。就说宋应星收到旨意之后,第二天就赶回了京师觐见。 崇祯皇帝一见他,倒也没急着说事,而是关心天津造船厂那边的事情,问宋应星道:“蒸汽铁甲战船的改造,还顺利么?” 宋应星原本就以为,崇祯皇帝召见他,估计是为了这个事情,因此,自然是有准备的,便连忙奏道:“回陛下,各类型的战船,皆有改造之后的样船,后续如何大规模改造,已经不是难题。微臣如今在做的,是按陛下之要求,如何改造封舟,正在实验中。” 大明朝的船只,最大的就是封舟。 崇祯六年的时候,朝廷要册封琉球国国王,特意建造了一艘封舟,长47米,宽12米,仓深16.5米,吃水4米,海面高度12.5米;和同时期西方最大的战舰“海上君王”号相当。 这么大的船,要改造为蒸汽铁甲战船,技术要求更大,也是宋应星扑在天津造船厂的原因。 事实上,这么大的封舟,之所以要建造出来,主要是为了彰显国威,琉球王国那边的那霸港,竟然无法靠岸,需要用小船来拖才行。 还有一个,这么大的船,在海上容易折帆。谷縉 而如今,要改造这个封舟,全身包铁皮不说,还要加装蒸汽机,以及对应的明轮。 这个蒸汽机装在封舟的什么部位合适,明轮要多大,一对够不够,如果要几对明轮的话,又改怎么改造? 这些问题,只是空谈是谈不出来的,需要去做实验。 还有,封舟上要加装重型火炮,装多少比较好?威力大,又不影响封舟的正常航行等等。 这些问题,同样是坐在哪想,是想不出来的,需要去做实验。 因此,哪怕宋应星是从小型的战船开始改造成蒸汽明轮战船,已经有很多改造的经验,但是对于封舟的改造,依旧还是很麻烦的。 一开始的时候,宋应星其实是不想改造封舟的。他觉得这种庞大的船只,原本就只是彰显国威,给藩国国王册封的时候用下而已,普通的水师中根本不可能装备。 然而,崇祯皇帝却是一定要改造,并且还告诉宋应星说,以后是巨舰大炮的时代,不要说封舟了,比封舟还大的船,他都要再造的。 说以后大明的海军,还要有航空母舰,就是非常庞大的战船,一船都能装下几万人的那种,远洋对付海上的国家,一船的将士就能灭掉一个国家的那种。 如果一艘这样的船不够,那就来两艘。每个巨无霸都配备大小不一的战船,组成大明一支支海军,大洋南北都能派出去。 当时,宋应星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讲述时,那是惊得目瞪口呆:皇上这是要干什么?花那么多的钱和人力,至于么? 对此,崇祯皇帝倒没有和他解释。 通过郑芝龙的事情,他算是认识到了,海上原来这么赚钱!只是控制了东南沿海,一年就有上千万的收入!这真是简直了! 光是这一点,崇祯皇帝就必然要大力发展海军。 更不用说,海外还有那么多的金银矿等着他去挖。还有国内的这些藩王,要分封出去。因此,在海上有绝对控制权的海军,是崇祯皇帝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情。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宋应星的话,自然很关注封舟改造的事情,便又问了一些问题,得到答复,知道封舟改造记不得,至少还要一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有结果时,他便不再继续问了。 他只是对宋应星说道:“建设海军的事情,是未来大明的重点所在。而这战船,更是重中之重,不要怕花钱。要多少钱,都提前给朕说便是!” 虽然说,目前天津造船厂只是改造原有的战船,但是也是花钱如流水一般。好在他如今已经有底气了,要不然,还真没法这么做! “微臣领旨!”宋应星自然不会客气,对他来说,科研经费越充足,那就越好! 说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终于给宋应星提起了信号塔的事情。并且当场给宋应星资料,让他看信号塔大概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组合来代表零到九的数字。 宋应星一边看,一边听,等全部明白之后,不由得大喜道:“陛下,这个想法好啊。借助望远镜的话,只要这个信号塔建到高处,就能很远就看到。如果天气好的话,可能登州到东江镇的传讯,会一下变缩短了!” 海上没有遮挡的,如果海岛够密集的话,比陆地上还要看得远。 而信号塔这个玩意,只要能看到,就能把信息传递下去的。 此时,宋应星和崇祯皇帝讨论了一会,都很高兴,觉得这种传讯方式,虽然有种种弊端,但也还是有必要有的。 不过说到最后,宋献策露出为难之色道:“陛下,微臣正在忙封舟改造的事情,而这个信号塔的事情,又需要亲自去实地勘察才行,微臣怕是离不开!” 这一点,崇祯皇帝自然知道,之前的时候,想到这事的时候,就感慨过手中格物学的人才太少,寄希望于这次的格物学专项科考中,能有意外之喜。 这么想着,他便对宋应星说道:“朕当然知道,此事不需要卿亲自去做,卿觉得谁比较可靠,便把此事分配下去。从京师到登州,京师到山海关以及京师到南京,这几条线路先做起来!”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51 突如其来 宋应星领旨,便继续去忙了。 至于崇祯皇帝,还有京师这边的所有人,却都是为同一件事情忙碌。 这个事情不是别的,就是格物学专项科考。 没办法,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科考。没有先例可以参考,人数之多,远超任何人的想象! 礼部衙门这边,已经开始登记参加科考的人员名单和信息,还要核查各省送过来过初试的清单,安排考场,怎么个组织法,都让京师各衙门联动结果还是一头的包。 …………………… 而与此同时,远离京师的大明西南角,田野里,到处都是金灿灿的颜色。 云贵这边,平原少了,但有梯田之类,同样是金灿灿的,眼看着秋收即将来临,估计是个丰收的季节。。 土司万红乌的心情就很好,以至于这两天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在一颗几百年的老树之下,乘凉的同时喝点小酒,欣赏下歌舞,嘻嘻哈哈地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他可不是这种心情。 在两個月前左右,李自成所部流贼撤走,万红乌没法阻拦,并且他自己其实也知道,如果强留的话,双方很可能会爆发冲突。 以万红乌的实力,不可能打赢李自成所部,因此,他就只能任由李自成走得。 随后,他就担心了。 李自成所部流贼这么一走,就他自己的人马,面对山外的朝廷大军,说实话,起初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他是夜不能寐,一有个风吹草动,他就立刻想着逃跑。 然而,这里是他的老巢,他又能逃到哪里去? 不过好在时间慢慢地过去,山外的朝廷大军压根就没有一丝进山的意思。 这个情况,也让他很疑惑。 于是,万红乌便派手下去探听消息。回来的手下说山外的朝廷大军在唱歌,什么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曲调还怪怪的,难听死了,远没有自个的山歌好听。 想不清楚的万红乌,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怕是前面那一战把朝廷大军给打怕了,因此不敢进山了。 毕竟在这山里,朝廷大军的兵力虽然多,却也摆不开阵势。而要说对山区的熟悉,朝廷压根不可能熟悉过本地人。 朝廷大军不进山,那就最好不过了。 听说那李自成已经联合了不少土司,准备打下云南,赶走朝廷封在那里的沐家。等到秋收之后,有了足够的粮草,就能招更多的兵,再赶去会盟的话,说不定就能捞到更多的好处! 打着这样的算盘,看着即将丰收的田野,万红乌的心情又怎么可能不好呢! 这天一早,他又来到大树下面乘凉,喝着小酒,看看歌舞。 当然,小烦恼也是有的。 这不,万红乌看着场中跳舞的那些个女的,忽然就沉下脸,不高兴地问道:“钟万红呢?” “回老爷的话,她说病了,没来!” “什么?”万红乌一听,顿时就怒了,“是真病还是假病?” 昨天有了兴趣,想要了她的时候,就推三阻四,今天竟然不敢来跳舞助兴,他又不傻,明摆着就是有问题! 说完话后,看到面前的这群贱民,看着他的眼神有点特别,万红乌就更怒了,当即冷喝道:“怎么,还想着翻天了?来,翻个天试试?” 最近这段日子以来,他隐约察觉到,这些贱民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想到这,他忽然想起什么,便又冷笑一声道:“别是以为朝廷的谣言,你们就信了吧?自古以来,可真有朝廷会对你们好的?就算改土归流,他们那些外来人,那是把你们都当猪当牛欺压的,什么时候,把我们这些蛮夷当人了?真是笑话!” 不管怎么样,朝廷新的改土归流之策,万红乌自然也是听说了。不过他也没当回事,就如同他刚才所说,他才不会相信,朝廷会在夺取他的地盘之后对这些贱民那么好! 在朝廷的眼里,他们全都是蛮夷才是正常的! 隐约的,他万红乌感觉,朝廷不出兵,也可能和这个新的改土归流之策有关。他收到消息,朝廷已经去各地通知土司,要各地土司做出抉择。 不过,不管是什么选择,肯定不如自己在自己领地内当皇帝好啊! 也是如此,李自成所部流贼那边,才会有那么多的土司和他结盟,要把云贵地区朝廷的势力给灭了。 想着这些,万红乌就恶狠狠地下令道:“来啊,把那贱人给我找来,就算病重不能走了,那就给我拖来!” 他到底亲卫听到,顿时答应一声,几个人连忙蹿了出去。 没过一会,喧哗声传来,就见那几个土司近卫已经拖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过来,押到了万红乌的面前。 “呵呵,你不是病了么?是什么病啊?”万红乌当即站起来,笑呵呵地走过去,好像人畜无害地问话,可这话才问出口呢,突然,他猛地一巴掌甩了过去,“啪”地一掌,把钟万红给打趴在地上,嘴角顿时就肿了,嘴里的鲜血往外流。 “老爷看上了你,那是你的福分;有胆敢拒绝,那就是你的报应了!”万红乌的脸色又一下变得恶狠狠地,当即下令道:“来啊,把她吊起来!”谷氵 这颗几百年的老树,每年都会吊死一些土司老爷厌恶的人,如今看他这个架势,估计也是要吊死钟万红了。 顿时,跟随而来的钟万红的家人,连忙哭喊着上前阻拦,想求万红乌放过钟万红。但是,被土司近卫直接鞭子抽趴下了。 钟万红被吊树上,却没有恐惧之色,只是对万红乌怒目而视道:“朝廷大军很快就会来了,到时候你会不得好死!” 听到这话,万红乌一脸地阴沉。 他终于确认,这段时间来,隐隐约约感觉到的那些,都是真的,这些贱民都一厢情愿地以为朝廷会为他们做主! 不杀鸡骇猴一次,他们就还不会听话! 这么想着,刚走回座位边的万红乌,抓着茶几上的茶杯,恶狠狠地摔地上,“啪”地一声,四分五裂,茶水撒了一地。 转过头,阴冷地目光盯着被吊起来的钟万红,冷声喝道:“给我把她给扒光了,狠狠地抽!” 他的近卫一听,一个个露出了淫笑,纷纷撂着袖子就要上前。 钟万红能被土司老爷看中,姿色自然不用说了。平日里,他们没办法,可如今有土司老爷的命令,他们就是一群狼了。 其他人见了这个场面,一个个吓得脸色惨白,又想起了土司老爷的手段,都不敢出声。 唯有钟万红的家人,哭喊着想竭力阻拦,但是,又怎么可能敌得过如狼似虎的土司近卫。 钟万红自己也露出了绝望之色,没想到是这样一种死法。 眼看着这群土司的爪牙就要靠近她,可忽然之间,她却露出了惊喜之色,当即大声笑喊道:“哈哈哈,万红乌你这个老贼,你的死期到了!” 听到她这话,万红乌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都死到临头了,竟然还要咒他,失心疯了么? 正在这时,其他人也纷纷惊叫了起来。 “那是什么?” “是朝廷官军来了么?” “真得是朝廷官军啊!” “他们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的呢?” “……” 万红乌听得大惊,连忙沿着他们的目光转头看去,就见过来的官道上,有一条长龙已经出现。穿着红色的战袍,一看就知道,那是朝廷官军。 在最前面的,倒不是红色战袍,看样子,就是他手下的土司兵。不过此时,他们却在前面领着路,朝廷官军就在他们的后面,就往这边扑了过来。 “看,山上,山上也有!” 不知道是谁,忽然又惊叫了起来。 万红乌听了,立刻转头看去,果然几个山头那,也都出现了朝廷官军的身影。一如官道上的朝廷官军,那些山上的朝廷官军,同样有一群土司兵在带路。 看到这个情况,万红乌就确认,他设在外面的那道防线,估计就是被贱民出卖,不声不响就被朝廷官军给拿下了。 想到这,他是大惊失色,当即顾不得其他,连忙转身就往自个府里逃去。 这里肯定没法待了,带着金银珠宝赶紧跑路要紧。 他的近卫自然也都是大惊失色,跟着他一起跑了。 钟万红的家人,连滚带爬地跑过去,把钟万红解下来。 就在这时,官道这边的朝廷官军,最先到达。 领头的,就是以前护送高汝利的那些土司兵。 这边的百姓,自然是认得自己人的,也知道他们反正了,带着朝廷官军要抓土司老爷的。纷纷指着万红乌的背影喊了起来。 “土司老爷在那边,刚逃过去!” “快去抓土司老爷,不要让他跑了!” “来,我带你们去,快点!” “……” 红色的洪流,在土司兵的带领下,在当地百姓的引领下,很快分散而开,开始追剿土司和他的爪牙。 看情况,都不用说,他们都是插翅难逃了! 大树下,还是千户的高汝利到达,看到钟万红一家人还在这边,便问道:“不要怕,问你们个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52 缓进急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52缓进急攻当贺人龙到达的时候,整个土司领地都已经在前锋的掌握之下了。 土司万红乌被活捉,就押在大树底下,以他为首,五花大绑,跪了一群。 更多的普通百姓,则是在围观。他们看着又有朝廷将军过来,脸上都有忐忑,对于未来,到底会怎么样,还不能确信! 不过相比他们来说,不少土司兵却是淡定了很多,在配合朝廷官军做事。 贺人龙只是瞧了万红乌一眼,便没有再理他。只是转头扫视,似乎是在找人。 很快,他就看到了要找的人,只见高汝利带着他的手下,正匆匆赶过来。 “怎么样,找到没有?”贺人龙一见,都不等高汝利说话,便俯视着他询问道。 “嗯,找到了!”高汝利的表情很严峻,连忙点点头回答道,“就在那边山脚!” 说完之后,他又立刻返回,显然是前头带路。 贺人龙一见,立刻双腿一夹,驱动战马跟上,压根不管那个万红乌。 那些围观的百姓都很好奇,不知道这个朝廷将军在找什么,竟然比土司老爷还重要? 不过等他们看到贺人龙一行人过去的方向,他们便大概明白了。 为此,都有点感慨,没想到朝廷官军,竟然也是如此重情重义! 他们没猜错,高汝利带着贺人龙去的地方,就是上一次前锋将士战死埋骨之处。 大部分将士,就只是一个大坑。边上有两个小的土包,其中一個土包上,还竖着一块木牌,弯弯斜斜地竖着刻着几个字,如果不仔细看得话,都已经看不出来了。 贺人龙到了之后,立刻翻身下马,来到坟前,仔细一辨认,便看清楚了。 这时候,高汝利已经红了眼睛,给他介绍道:“这是大黑子的坟,这一个,应该就是跟着大黑子,宁死不屈的刘二黑。这个大土包,埋得都是其他当初战死的兄弟!” 贺人龙听了,缓缓地点点头,只是扫视这几个坟墓,并不说话。 能看出来,这坟墓很简陋,最好的,也就是大黑子有个墓碑,其他人,如果不是自己杀回来的话,估计世人很快就会忘记,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贺人龙的眼睛有点红了,深深地吸了口气,大声地说道:“兄弟们,是我无能,连累了大家。如今,来接你们回家了。你们都是忠烈,是进忠烈堂的,等到战事结束,我定然会去忠烈堂拜祭你们。又或者……”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稍微停顿了一会之后才沉声说道:“……我们会在忠烈堂相见,到时一起喝酒!” 高汝利等人没有说话,不过眼睛都是红红的。眼眶里有着晶莹的东西,只是没掉下来。 这些长眠于此的兄弟,是他们最亲近的同袍。往日的相处,嬉笑怒骂,皆浮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堂堂男子汉,终于有人再也没有忍住,晶莹的泪珠落到了地上。 谁说男儿不流泪,只是未到伤心处而已! 风吹着附近的树林,发出“哗哗”地声音,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这些战死的同袍,在回应他们。 过了好一会之后,忽然贺人龙大喝一声道:“高千户!” “属下在!”高汝利一听,便立刻抱拳应道。 贺人龙没有看他,只是看着坟墓,继续大声说道:“你带着兄弟们守在这里,等到陈大人的人到了之后,再把兄弟们迁出来,送往后方!” “遵命!”高汝利听了,立刻坚定有力地大声回应道。 来之前,陈圆圆就有交代过,她会派人先来看看。 贺人龙听到高汝利的话之后,便看着坟墓又大声说道:“我有军令在身,不能耽搁了,兄弟们,就此别过!” 说完之后,他双手抱拳,给三个坟墓都行了一礼。 在最后看了一眼之后,贺人龙便没有再犹豫,立刻转身,大步走向他的战马处,敏捷地翻身上马,一牵缰绳,调转马头的同时,大声怒吼道:“兄弟们,随我一起杀贼,为兄弟们报仇!” “报仇!”他手下的将士听了,纷纷喊着,立刻跟上。 这次的战事,并不只是消灭万红乌而已。 谷緼 孙传庭对于云贵两地的土司,定下的策略是缓进急战。 缓进的意思,就是不急着进攻,先做足了准备。 第一,是把朝廷新的改土归流之策传到云贵各地去,不但让土司知道,也让土司领地内的百姓知道,这需要时间。 第二,打下土司领地其实不算难,以朝廷目前的军力,任何一个土司都是扛不住朝廷军队进攻的。困难的是,打下土司领地之后的治理以及逃走的土司反扑。 对于这一点,最为重要的,就是朝廷委派的官员要及时跟进治理地方,而不是依旧有军队管理,或者是随便派个官员过来就可以的。 也是如此,朝廷从定下计策的一开始,就已经选拔官员,并且还要去大明官学院进修,教他们怎么在原本是土司的领地内治理地方,考核通过之后才会外派。 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朝廷委派地方,不止是派主官,包括其他官员,甚至是教谕,都是要做培训之后一起派进去的。 这么一来,就需要时间,孙传庭也是在等他们就位,至少计划打下的土司领地内,有足够的这些官员,他才会发起进攻。 第三,孙传庭之所以缓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自然就是粮草问题了。 云贵地区的交通,远远无法和中原各地去比,运送粮草物资要困难很多,路上的消耗自然也会有很多。因此,孙传庭便等到了秋收即将到来之际,才发动战事,也是就粮于敌的打算。 当然,这并不等于孙传庭就不用准备粮草,不用运送粮草物资。土司领地内的粮食,不可能全部用作军用。如果真那样的话,百姓没有吃的,那是会造反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再秋收之际发动进攻,对于后勤压力是最小的。不用着急粮草物资要一下运进去,可以慢慢地运,只要保证不断粮,前期有土司领地内收获的粮食顶一顶,就能减缓很大的后勤压力了。 而孙传庭定下缓攻急战策略的急战意思,就是速战速决,不能拖。 这个其实也容易理解,还是和后勤有关系,如果在云贵地区耗下去的话,朝廷官军这边肯定是不利的。粮草后勤不说,朝堂上都可能拖出变数。 在孙传庭决定发起进攻的时候,贺人龙再次自请前锋,为大军开路。 对此,孙传庭准了。 因此,贺人龙打下万红乌的领地之后,还要趁着其他土司没有收到消息的时候急攻。 不过和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贺人龙所部中有不少当地的土司兵。有他们这些土著在前头带路,就能知道什么地方容易埋伏,什么地方比较险峻等等。 也是如此,贺人龙只是看望了那些战死的手下,然后就立刻又出发了。 后续的朝廷官军,也都跟进中,一波又一波的,开始撒向云贵地区的十万大山。 在贺人龙所部离开的第三天,朝廷委派的地方官就到了。 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人让人出乎意料,竟然是从三品的政通副使陈圆圆。 红娘子领着一队女兵保护,格外地引人注意。 陈圆圆到了之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先去了忠烈埋骨之地。 朝廷官军们看到这个,心中不由得都涌起感激之情。 他们原本就对陈圆圆非常地敬佩、喜欢,此时看到之后,就对陈圆圆更是多了感激。 这倒不是说陈圆圆长得漂亮,而是因为陈圆圆的身份。 从三品的文官,已经是大明高级文官之一了。这一点,从她穿代表大明高级官员的大红绯袍就能知道的。 一群武夫而已,却得大明高级文官如此重视,在这文贵武轻的年代,哪个当兵的不动容! 高汝利也没想到,竟然会是陈圆圆亲自过来,顿时就激动万分,连忙抱拳致礼。 陈圆圆只是点点头,目光也是第一时间看向显眼的三座坟墓,特别在有墓碑的大黑子坟前停留了好久。 在高汝利的介绍之后,陈圆圆沉吟片刻,便对高汝利说道:“大黑子和刘二黑他们两个,就给迁出来,尸骨送回他们的家乡,交给他们的亲人吧。至于其他将士们,怕是已经分辨不出来了,就让他们留在这里。本官奏请朝廷,在这里给他们盖一座忠烈祠,受百姓香火。他们家人也可以来此,一起祭拜。” 其实,祠堂这个,地方上也能修建。但是,陈圆圆说要奏请朝廷来修建这个忠烈祠,那就说明这个规格很高了。 听到他这话,高汝利觉得也有道理,并且对于陈圆圆为了他们这些大头兵,不惜上奏朝廷,上达天听,他也很是感激,向其他兄弟看了看之后,最终就点头应承了下来。 事实上,以陈圆圆的身份,只要她想这么做,其他人是阻止不了的。这边的话,也就孙传庭可以劝一劝。 但是,她说得这个事情,孙传庭又为什么要劝呢!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53 招兵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53招兵忠烈堂就修在当地,让当地的百姓知道,当初是谁把他们从土司手中解放出来,能过上好日子的。 忠烈,不止是朝廷的忠烈,更是百姓的忠烈! 由此,引导当地百姓,更能心向朝廷,以忠烈为榜样! 陈圆圆除了这样的打算之外,还计划把大黑子的事迹也写出来。皇上夸了她之前的奏章写得好,为此还设立了报纸司,给她派过来几个什么新闻记者,正好能用上。 忠君爱国的事迹,既然真实存在,就不嫌多,都要写出来。 基于这样的打算,陈圆圆首先便代表朝廷,过来祭拜了这些忠烈。 随后,她正准备回转当地新设的衙门时,忽然,就见一个女的跑到了路中间,跪在了地上。 红娘子手下的女兵立刻上前拦住,带着一点防备,同时也带着一点好奇,不知道这个当地女的是要干什么? “大人,我想当兵,当女兵!”这个女的,没有害怕,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虽然跪在那里,却挺直了上身,目光越过人群,向后面的陈圆圆大声喊道。 她的官话,很不标准,当地的口音很重。但是,她的目光中却透露着坚定,能让人看出她的意愿很强烈。 陈圆圆边上的红娘子见了,露出一丝欣赏之色,转头看了陈圆圆一眼后,便驱马上前,代替陈圆圆问道:“你一个女孩子,为何想着要从军?” “你不也是女孩子么?”这个女的毫不示弱,立刻就反问道,“你都当到了将军,为什么我就不能当了?” 这话听得红娘子心中喜欢,便笑着说道:“我们女人不是不能当兵,忠贞公也是女将出身!可问题是,瞧你细胳膊细腿的,你有什么本事能上战场?” 一听这话,这个女的不服气了,当即还嘴道:“我会唱歌,还会跳舞,听说朝廷军中经常有唱歌的,我能唱给兵哥哥听,让他们开心点!” “……”红娘子听得无语,便转身看向陈圆圆了。唱歌跳舞这事儿,她自觉没有发言权的。 陈圆圆一直在听着,见到这个情况,便微笑着说道:“哦,那你先起来,唱个曲子听听!” 这个女的,就是钟万红了,被土司老爷觊觎,不但是因为容貌出众,而且歌舞也都是拔尖的。 此时一听这位朝廷大官的话,便干脆利落地站了起来,也不用准备,立刻便唱了起来:“阿哥阿哥,阿妹心里有话说,莫和朝廷作对,朝廷治下才有好日子过……” 陈圆圆听得哑然,这个山歌,还是她编排出来的。此时听这山妹子唱出来,还真觉得唱得更好听了。 听着听着,陈圆圆便不知觉地点头,很是欣赏钟万红的唱功。 等到钟万红唱完之后,她又连忙说道:“我还会跳舞,你看……” 说完之后,她便想跳舞了。 陈圆圆一见,便微笑着伸手一摆,说道:“不用了,本官同意你了,你且先入我政通司这边吧!” 钟万红才不管是真得从军还是什么没听说过的政通司,反正成了官府的人,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被欺负了。并且,这么一来,家里还能分到更多的粮田。 这么想着,她便连忙惊喜地答应一声。 其他围观的当地百姓见了,一个个都是非常羡慕,这是吃上官饭了啊! 看着这位女大官似乎很好说话,又有几个年轻姑娘有点心动了,便纷纷走到了路中间,也请求陈圆圆收留她们。 红娘子在边上看着好笑,便问她们道:“你们也都很会唱歌跳舞?” 相对而言,还真是。土司领地内的这些姑娘,远比中原的姑娘要会唱歌跳舞。 听到红娘子的问话之后,她们便一个个都连忙点头,然后赶紧唱一个给红娘子她们听。 一时之间,歌声引来了更多的围观者,这边一下显得热闹非凡。 有的围观者,还会好事地在人群中喊一声“好”! 不过在陈圆圆看来,要论唱歌跳舞,还是刚才第一个姑娘最好。 她这边还没发表意见呢,就有更多的年轻姑娘加入了进来,纷纷想着趁这个机会,能不能吃上一口官饭,为家里都分点土地。 这么一来,肯定是有些女孩的嗓子很一般了,看着自己不行,都急得有点想哭。就怕陈圆圆不要她们,就纷纷喊了起来。 “大人,我们唱得不好,可是我们勤快!” “对,大人,什么事情都可以吩咐下来,我们一定能做好!” “没错,家里的活,田里的活,山里的活,我们都能干!” “……” 边上的红娘子听得无语了,这叫什么事,总不能什么人都收吧? 她正在想着,却见陈圆圆伸手示意了下,顿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陈圆圆,等待她最终的定论。 只听陈圆圆的脸上带着微笑,对面前这一大堆年轻姑娘说道:“本官才收到陛下的旨意,正和本兵大人商量着,准备在军中组建一支救死扶伤的军中医护兵,也就是军中的女郎中,照顾生病受伤的将士。你们要是想做的话,本官可以试着用用看!” 她并没有说谎,确实是崇祯皇帝的旨意。 当然,不用说,这个旨意也肯定是出自刘伟超的提议,而不是崇祯皇帝自己想出来的。 这个时候,军中是有随军郎中的。但是一支军队也就一两个而已,给军中郎中打下手的都是普通军卒。 这种情况,和后世有很大的区别。崇祯皇帝和刘伟超一聊起来的时候,刘伟超自然会推荐后世的医护兵制度。 而如今,朝中女官,就只有陈圆圆一个,并且刚好在孙传庭军中。因此,崇祯皇帝就交代陈圆圆这边,让她和孙传庭看着办。 这个事情,对于古代来说,又算是破天荒的一件事情。 一般而言,军中是不可能有女人的。虽然红娘子她们确实是女的,可她们也算是很特殊的,自成一军。 要在各支军队中都安排女兵,也就是什么军中医护兵,就有点惊世骇俗。 虽然说,那些男的大头兵肯定很乐意,可问题是,又会有什么女的愿意当这样的女兵呢? 陈圆圆还正在和孙传庭商量着这个事情呢,就看到这土司领地内的女子,一个个都想着要从军。 这时候,她算是明白过来了。 相对中原女子来说,土司领地内的女子,就没有那么多的礼数束缚,不正好是女医护兵的最佳兵源么? 因此,此时她便趁着这个机会,提了出来! 还真别说,对于土司领地内的这些女子,她们并不介意照顾陌生男子,听到陈圆圆的这话之后,纷纷都是答应,就怕错过了这次的机会。 于是,皆大欢喜,欢呼声都是一阵接着一阵。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其他土司领地内,一如这个万红乌土司的领地内一样,上演着类似的剧情。 朝廷官军急进开战,在当地百姓的引领下,以绝对的武力击溃土司军队; 后续朝廷委派的官员便立刻跟进,没收土司老爷等人的全部资产,然后按照当地百姓的贡献,或者分给田地,或者租出田地,总之,比起土司老爷的压迫,那是大大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 委派的教谕,也大都能分到土司老爷的房子,用来改建成学堂,负责组织适龄儿童上学,免费读书识字。 孙传庭所部这一次的行动,前锋一直到达贵州府,解围了省会这边流贼和土司的围攻,才算是暂停了军事行动开始休整。 这个时候,也是过了秋收时候,接着便是深秋和冬季,并不适合继续进攻。 孙传庭的注意力,也转向了贵州的北部,以及四川的东部,这一片,同样都是土司众多。 他并不急着攻入云南,而是要往北,打通和四川总督马士英的联系。 在民事上,孙传庭又派出李岩等人,巡查刚攻占的各土司领地,看委派的地方官,是否按照朝廷的旨意在做事。 等到地方平稳之后,洒在各地的军力,便会重新集结到前线,准备下一波的攻势。不过就目前来说,预计下一波攻势肯定是要等到崇祯十八年了。 ……………… 而在早些时候,京师这边,登记格物学专项科考的时间,也到了最后三天。 不过就算如此,每天还是有大量的外地学子,赶来京师这边。以至于京师的旅馆客栈之类的,全都是爆满不够用。 有些比较有头脑的百姓,便腾出了自家的房子,用来招待这些学子,估计这边是最早有规模的民宿了吧! 京师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读书人打扮的男男女女,当然了,老的,少的都有;俊俏的后生,好看的女娃,也有不少。 这不,就见街上走来一个女孩,花容月貌不说,关键是还很有气质。身边陪有一个侍女不说,身后还跟着两个彪形大汉,一看就是孔武有力,训练有素的那种。 路边的人看到了,便都能明白,这个女孩,估计非富即贵,不过肯定也是考生,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54 VIP待遇 ,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得亏田贵妃说情,能出宫寻找意中人的坤兴公主朱媺娖。 这些天,难得有如此地出宫机会,因此,天一亮她就赶紧出宫,各种逛, 买好吃的,买好玩的,回头回宫的时候,也给宫里的弟弟妹妹带一点,当然,少不了周皇后和田贵妃的。 至于崇祯皇帝, 她就不去打扰了。 事实上,周皇后其实是有点不高兴的。觉得她是堂堂大明公主, 如此抛头露面, 主动去寻找夫婿,太过骇人听闻。 但是,崇祯皇帝已经准许了的,她也没有办法,因此只是叮嘱朱媺娖,一定要遵守旨意,不要暴露身份。 等到坤兴公主从宫外给她带了好几回礼物,都讨她欢心之后,朱媺娖再见母后的时候,已经不会看到板着的脸了。 这天,她是一如之前那样,带着宫女侍卫,又兴冲冲地逛街了。 至于找夫婿的事情,其实已经被她被抛到脑后去了。京师城内的各种商铺, 商品之多,琳琅满目,就算她身为大明公主, 很多也是没见过的,对她非常有吸引力。 这眼看着格物学专项科考的报名要结束,很快就要开考了,她才有点急起来,想着会一会那些学子,看看有没有合适,有眼缘的。 这不,她才走了一会,另外一个侍女就兴冲冲地跑来,给她禀告道:“小姐,奴婢打听清楚了,来京师的考生,不管男男女女,都会先去一个地方,沾沾福气,我们也去吧,说不定小姐还能成状元呢!” “……”朱媺娖一听,有点无语,自己身为公主,不能暴露身份,考个状元干什么? 随后, 她回过神来,就又非常地感兴趣:那些进京的考生,不管男男女女,都会去一个地方沾福气,这是怎么回事? 这么想着,她便好奇地问道:“什么地方沾福气?不是应该去求神拜佛,又或者去夫子庙保佑的么?” 听到这话,这個打听来消息的侍女,便兴奋地介绍道:“奴婢打听清楚了,所有外地来的,到了京师之后,有两个地方是他们都必去的。一个是为了沾福气,另外一个是敬忠烈!” 一听这话,朱媺娖很有兴趣地说道:“敬忠烈,这肯定是去忠烈堂,忠烈纪念馆了,我们也应该去看看的。这个沾福气的,还真想不出来是什么地方了!” “就是王老五的养猪场啊!”那侍女可不敢吊公主的胃口,连忙解释道,“第一次福利彩票就中了特等奖的那个王老五,是唯一一个被陛下召见,并且还传授了格物出来的养猪方式。因此,众人都说,他是特有福气的人。” 顿了顿,她马上又补充说道:“并且这养猪场都是格物出来的,作为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的考生,自然也想去见识一番。所以,那养猪场也成了考生必去的一个地方了。” “……”朱媺娖听得微微惊讶了一番,回过神来后,倒是点点头说道:“好像也有道理,那我也学他们的,这两个地方都去!” “那小姐我们先去哪?” 听到侍女兴致勃勃地问话,朱媺娖想了一会,便认真地说道:“就先去忠烈堂吧,此事最为重要的。” 侍女听了,便高兴地向后面招了下手。 两个侍卫看到,立刻牵着马上前,一人一匹,骑马过去。 整个京师还是很大的,如果靠走路,那是绝对不现实的。 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马车,轿子之类,没有其他了。 朱媺娖随着田贵妃学过骑射,不是上战场的那种,而是学着玩的,也给刘伟超的视频贡献过一份力量的。 她不耐烦做马车,嫌不自由,阻挡视线,就选了自己骑马。 京师城里,主仆都是骑马而行的,其实也不算多见。 倒不是说京师没有有钱人,而是京师的有钱人都比较低调。不过这种风气,也就是这两年才形成的。 以前的时候,京师也和明末风气差不多,奢华攀比,出行中的炫富,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可是,自从当今皇帝被私下取了个外号叫“抄家皇帝”之后,这种风气就开始明显地改变了。加上新的礼制颁布并且严格执行,奢华攀比的风气直接就转变为低调那种了。 于是,朱媺娖这一行人,顿时就吸引了不少眼球。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朱媺娖才不会在意。 很快,她们一行人就到了午门外的大明忠烈纪念馆。 到了这里之后,果然发现有很多人,基本上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他们都是进京赶考的学子。不过男的多,女的少;年纪大的多,年纪轻的相对少。 但因为人多,基数大,就算是年轻的女孩人数,也都不算少了。 忠烈纪念堂外面的一大片空地,有一座纪念碑,在纪念碑前面,是有一个很大的香炉,可以在这里焚香祭拜。 谷奰 忠烈纪念堂这里,就有香和纸钱卖的,分不同的套餐,有贵的,也有便宜的。 有普通的香,也有上好的香,有纸钱,各种纸钱也都有; 如果选最贵的十两银子的套餐,还能有特殊礼遇,就是不用排队,直接从一条单独开辟出来的道路进忠烈纪念堂去参观。 十两银子,真得不算少了。不过朱媺娖看到那纪念堂外排着长长的队伍,一咬牙,就掏了五十两银子出去。 没办法,留侍女和侍卫在外面,自己单独进去,她们肯定不会同意,万一有事,那是要掉脑袋的。 既然她们要一起进去,总不能让她们自己掏钱吧! 所以,这个钱,还是得朱媺娖来掏了。 事实上,她们的马匹寄存,也还是要钱的。 京师什么都有,排场大了也享受,但关键就是费钱。 好在这些年,宫里也慢慢地有钱了。要是换在早几年的话,朱媺娖估计只能去乖乖排队了。 虽然朱媺娖不知道原本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可面对大明忠烈的时候,她还是很虔诚的。 非常上心地领着侍女和侍卫,给大明忠烈上了香,烧了值钱之后,便由负责忠烈纪念堂的军丁,殷勤地引着,从那条单独开辟出来的小道进了大门。 这军丁不进门,只是在门口嘱咐道:“小人提醒一句,忠烈堂内当谨守礼数,切莫大声喧哗,也不可大声嬉笑,否则巡查会赶人的!” 朱媺娖听了,点点头,示意知道了,便跨步走入了大堂。 在忠烈堂的正面,列有三公祠,也就是孙承宗、卢象升以及邱民仰。 对于这三人的事迹,朱媺娖早已知晓,仰望塑像,虔诚合什,默念片刻之后,才转入后面。 纪念馆内的人数,比外面就少多了,那些排队的人,第一也要买票,五文钱一个,并且还有限流。否则的话,纪念馆内,肯定也是人山人海。 不过虽然说里面的人比外面的人要少多了,可这也是相对而言,人数还是不少的。 朱媺娖看到人多的地方,也不去挤,只是在外围看看;人少的地方,就近前去看,了解下忠烈事迹。 她发现,男女还是有分别的,也不会扎堆,挤在一起。 描述战役之类的地方,以男的居多,而对忠烈遗物和画像等地方,以女生为多。 有年纪大的话,还能听到他们在低声和身边的同伴说话,甚至有的,还经历过或者听闻过战事的,都会补充一二。 朱媺娖走着看着,忽然发现,有一处地方的女生特别多,她就有点好奇,便走了过去观看。 原来这里挂着一副女将的画像,英姿飒爽,边上还有事迹介绍。 朱媺娖倒也没有近视,她站在外围,就看到了这个女将的名字,一下便知道,原来这位女忠烈是忠贞公的儿媳,崇祯六年剿贼战死于侯家庄的张凤仪。 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忠烈堂内唯一的一位女将。 朱媺娖正在看着呢,忽然,就听到一个女孩的声音在说话:“真得是好生敬仰,他日我必学她,青史留名!” 听到这话,朱媺娖便转头看去,却见一行三个人,两女一男。 年纪最大的是一个女的,已是妇人打扮;刚才说话的,是那个年纪小一点的女的,朱媺娖估摸着,比自己的年纪还小一点。 那个男的…… 她还没打量呢,就看到那个妇人打扮的,已经转过身,刚好挡住了她的视线,对那个年纪小的女孩说道:“小妹,别想那么多,学好格物学,以后说不定也能青史留名呢!” 虽然忠烈让人敬仰,可真得如果是自家亲人,自然是舍不得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那小妹听了,却是回答道:“除非这次的格物学科考,能拿到女状元,那就如同那个王老五一般,便会闻名天下,日后再做出一些事来,便能青史留名!可是……可是我在格物学方面,不要说和二哥比了,就是大姐你,也比我厉害多了!要我看,这女状元,是非大姐莫属的,我根本就没有希望!” 一听这话,朱媺娖不由得微微一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55 朱没错 , 要知道,朱媺娖自认为自己的格物学,肯定是相当不错的,甚至有不少资料,都是她负责从手机里面抄出来的。 就算是这,她都不敢说自己肯定能拿状元的。 毕竟大明之大,人口之多, 数量就摆在这里,天才,鬼才等等的,绝对不会少。 她正在想着时,就听到那个年纪大点的妇人笑着说道:“别瞎说,不知道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么?” 说着这话时, 她还转头看了下,结果刚好,看到了朱媺娖在盯着她们看。 于是,这个妇人便微微一笑,带着一点不好意思说道:“见笑了,小孩子乱说话,不懂事!” 那个小姑娘一见,顿时有点不愿意,嘴巴一嘟道:“大姐你的格物学真得很厉害啊,和二哥经常能辩论很久,二哥也说大姐厉害!” “小妹!”那个被挡住了的男的,此时听到便开口说道,“二哥的意思,是我们三个人里面,大姐最厉害了,可不能乱说的。” 说完之后,他双手抱拳,向周围已经看向他们的那些考生都一礼说道:“见笑, 见笑!” 周围的人见了,看着那小姑娘也确实还小,都不在意,当即无声微笑回应下,便没有注视这边了。 朱媺娖自然也是如此,便又去看其他忠烈了。 “二哥,你不都说大姐的才华,堪比三国时候的蔡文姬么?”小姑娘应该是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不过却不愿认输,便低声对她二哥说道。 很显然,这個称赞就不是她们三人之间的称赞了。 “小妹,大姐说得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外面可不能随便乱说!”这个二哥,压低了声音,对他三妹说道,“要让别人自己知道,我们就是那个人外人, 天外天!” 他的声音很小,不过朱媺娖刚好错身而过,便听到了这话。 “……”朱媺娖有点无语, 不由得转身看了下。到这时,她才看清了这三个姐妹中的男的面貌。 还真不说,长得不错,算是一表人才的那种。有气质,一看也能看出来,是个从小读书的,才能培养出这种文质彬彬的气质。 不过此时,他显然也看到朱媺娖注视他了,便知道肯定是刚才的说话,被朱媺娖听到了,那个脸,顿时就一下涨红了。 很显然,这个二哥的脸皮,也还是有点薄的。 稍微不好意思了一下,就见这个二哥,还是有点红着脸,主动对朱媺娖抱拳一礼道:“见笑了,还请勿要转告他人!” “……”朱媺娖一听,顿时又说不出话来了。 这个人说话,还真是有点怪,说他有点自傲吧,似乎也比较低调;说他低调吧,好像也不符合实际! 说真的,朱媺娖从没听人这么和他说话过,因此感觉很是新鲜。 这么想着,朱媺娖便脸上露出了笑容,同样抱拳作揖道:“敢问尊姓大名,回头放榜的时候,说不定我也能见识下少年才俊!” “……”这个二哥没想到这位女子竟然如此大胆,直接问陌生男人姓名的,以至于都愣了下,没有马上回应。 倒是他的小妹听到了,都不等她二哥说话,就主动介绍道:“我二哥姓夏,名完淳,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知道了当今皇上的格物学能人之不能,又见识了蒸汽火车,便决心改学格物学,厉害着呢!” 听到她说话,夏完淳回过神来,顿时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三妹都已经介绍了,他也无可奈何,只好向朱媺娖抱拳一礼,算是回应下他三妹的介绍了。 结果没想到,他三妹还没完,指了下她大姐,然后又给朱媺娖介绍道:“我大姐名淑吉,字美南,已经写了好多诗集,自从姐夫去世之后,便和二哥一起学习格物学,同样非常厉害!” 夏淑吉,大夏完淳十五岁,嫁到浙江嘉定的侯家,丈夫为侯文中。在夏完淳六七岁的时候,侯文中便早逝,夏淑吉因此青年守寡。 此时,她听自己三妹在介绍自己,也不好去责怪三妹,便连忙向朱媺娖施礼,微笑着福了下,算是回应三妹的介绍。 随后,就听她三妹给她自己介绍道:“我叫惠吉,我也跟着大姐和二哥学格物学,很好玩的,虽然现在比不过大姐二哥,可我会努力的!” 这个三妹,便是夏慧吉了,是夏完淳同父同母的亲妹。他们两个,虽然和大姐是异母同父,但是关系非常好。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三人才学都非常好,最终大姐出家,法号神一。 二哥抗清而死,算是有记载最年轻的抗清义士。被建虏抓住时,洪承畴都欣赏他的才学想要劝他归降。他却不为所动,在南京慷慨就义。 谷舁 三妹的才学同样过人,在夏完淳就义前,把母亲拜托给了三妹。 他们三个人,在历史上被后人称之为空谷三隐。 如今,因为刘伟超扇起来的蝴蝶翅膀,其实已经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时候的夏完淳十三岁,已经娶媳妇了。不过因为蝴蝶效应,格物学的横空出世,让他沉迷,便没有婚配,知道了有格物学专项科考之后,便连同他大姐和三妹进京赶考。 此时,夏慧吉在介绍完他们三个人之后,便又问朱媺娖道:“小女子听着,似乎你有点不服气,你敢不敢也同样抱上姓名,他日放榜的时候,说不定小女子也能瞧到你的名字也不一定!” “小妹,不得无礼!”夏淑吉一听,顿时训斥道。 贸然问人姓名,特别对方还是女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朱媺娖听了,却是眼珠子一转,便开口回答道:“我姓朱,名麽就叫没错,科考不会有错的那个没错!” 朱没错?这是女孩的名字? 她这话一说出口,三姐妹没一个人相信。 特别是小妹夏慧吉,甚至都理解为,这是对夏完淳刚才说他们是山外山,人外人的挑衅了! 管你是不是山外山,人外人的,人家科考的时候就不会有错,这个海口,比山外山,人外人还要大了! 因此,夏慧吉当即又是嘴巴一嘟道:“我都把我们三姐妹的姓名都告诉你了,你却不敢告诉我们真名,哼,不理你了!” “小妹,不得无礼!”身为大姐,对于小妹的任性都是有点头疼,训了她一句之后,便带着歉意对朱媺娖说道,“小妹不懂事,还请这位小姐不要在意!” 结果,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二弟夏完淳,在她说完之后,竟然向朱媺娖一礼说道:“那要不,回头放榜,我们看谁的名字在榜单上,又是谁靠前如何?” 我是山外山,人外人,你是科考没错,那就赌个输赢好了! 年轻人嘛,谁没个争强好胜的时候! 朱媺娖一听,便也笑着说道:“好,本来我还对名次无所谓的,既然你来这个约定,那成,就让你瞧瞧本姑娘的实力!” “那敢问姑娘芳名?”夏完淳听了,便再次一礼问道。 “朱没错!”朱媺娖又是回答一句,嘴角微微翘起,带着一丝俏皮,感觉很有意思。 估计当初父皇给自己取名的时候,该是没想过,竟然还有这样的谐音,倒是很好玩! 说完之后,她便转身走了。 不过这个事情,其实也就是好玩,她倒真没想着说,把这事记心里去。 夏慧吉一见,以为她还是不肯说话,顿时就有点气了,在后面说道:“伱是不是输不起啊?” 朱媺娖没转身,但她的侍卫却转身,横眉冷对了下,让本来还想追上去的夏慧吉,顿时不知道为什么,吓了一大跳,便不敢追了。 夏淑吉见了,连忙抓住弟弟妹妹的胳膊,没敢让他们造次了,在他们的耳边低声说道:“她的同伴,应该不是学伴,都是她的下人。看着非富即贵,不要冲动!” 她们的家世,也不能说差。父亲是崇祯十年的进士,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可也算是官宦人家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种。 就算如此,他们也没有把仆人带进来,那是要花钱的。 要是他们知道,朱媺娖把她的侍女侍卫,都是从vip通道带进去的话,估计更是要震惊了。 普通有钱人家,也不会这么花钱的! 此时,相对于大姐的谨慎,夏完淳的注意力却是不一样,看着朱媺娖消失在人群中,他喃喃自语地说道:“该不会她的格物学真得很厉害?啊呀,早知道的话,刚才应该考考她的,要是把我们一直想不通的那问题答出来,承认她厉害也不是不可以!” 她们三姐妹一起学习格物学,有一个好处是,遇到不懂的,可以三个人互相探讨。可是,格物学的博大精深,就算他们三个人一起探讨,也照样是有问题不会的。 一路过来京师的时候,他们一直学习,一直探讨,也有过和别的学子去探讨。甚至到了京师之后,都还去拜见夏完淳的老师陈子龙时,也有讨教过,但终归还是有问题不会!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56 我哪里高贵了? , 不过此时说什么也没用了,人家都已经走了。 于是,夏完淳三人便也继续参观忠烈纪念堂,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才算是从侧门,也就是出口走出了忠烈纪念堂。 随后,夏完淳便对大姐夏淑吉说道:“大姐, 那我们接下来去王老五养殖场看看吧?” “不去吧,都是养猪的,臭死了!”小妹夏慧吉听了,有点不情愿地说道,“我相信以我们三个人的才学,不需要去沾福气的!” 夏完淳一听,便正色对他妹妹说道:“我们过去, 不是去沾福气, 而是去开下眼界。就养猪这种事情, 都能格物,你不觉得好奇么?” “可是……”夏慧吉听了,犹豫片刻说道,“……好臭的啊!听说那王老五转运之前,也只是一个倒夜香的,如今又养猪,肯定很臭的啊!” 说到这里,她眼珠子忽然一转,又对夏完淳说道:“二哥,我们还是去状元楼吧,那边才子佳人不少的,你又未婚,说不定能撞到一个意中人,我不就有嫂子了!” “……”夏完淳听得无语,有点跟不上自己这个妹子的思路了。 结果,他还没说话呢, 夏慧吉又转了个话题道:“刚才那位小姐姐漂亮吧,家世也好,肯定不会去臭烘烘的养殖场,说不定是去了状元楼呢!刚好又能遇到,那便是有缘了!” “……”夏完淳听得说不出话来,不过脑海中,却立刻显出了朱媺娖的身影。 看到他不说话,夏慧吉便转头看向夏淑吉,撒娇式地求道:“大姐,我们女孩子家家的,去那臭烘烘的地方干什么?我们三人的才学,难道还没有自信么?” 夏淑吉听了,也是有点意动。虽然听说那個王老五的养殖场非常特别,不臭。但是毕竟是养了好多猪的,再不臭,也肯定是有点臭的吧? 说实话,她感觉大家闺秀的,去那王老五的养猪场确实有点不妥,于是, 转过头,准备说话。 可这时,却见夏完淳已经回过神来, 正色说道:“说实话,我是非常好奇,养个猪而已,怎么也能和格物学有关呢?这格物学,似乎是包罗了天地万物,真得非常想去见识一下。做学问,臭一点,那又有何妨?” 说到这里,他便转过头,刚好看到夏淑吉看向他,便直接开口说道:“大姐,如果你们嫌臭不想去的话,那我自己去好了!” 夏淑吉是个青年寡妇,丧夫之痛下,有了格物学,才能减轻悲伤。因此,她在格物学上也很努力。不过同时,她也是女子,一个爱美爱洁的女子。 此时听到夏完淳的话,她稍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转头看向夏慧吉说道:“你二哥说得对,如果我们不在格物学上付出,如何又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回报。既然有志于格物学专项科考,那有关格物学方面的学问,又为何要因为一点臭,就放弃一次印证学问的机会呢?” “大姐说得在理!”夏完淳听了,当即附和说道,“小妹要不还是回家绣花吧!” “哼,我才不绣花呢!”夏慧吉一听,冲夏完淳一呲牙道,“等我到你这么大,信不信我的格物学比你还厉害!” “哈哈哈,好好好!”夏完淳一听,上前想摸摸小妹的头,不过大众广庭之下,他最终还是忍住了,只是说道,“我相信,我小妹最聪明了!” 于是,就这么的,三个人便去了下一站,城外王老五养殖场。 …………………… 王老五的养殖场,设在城外,也不在官道上,不过却有一条水泥路通过去。 据说,这条路是地方衙门为了扶持王老五创办养殖场,能让更多的人有活干而修建的。 对此,绝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这是因为王老五被皇帝接见过,并且这个养殖场的背后,还站着当今皇帝,因此才会有这个待遇。 说来说去,还是王老五的福气好! 而这,又成了进京赶考学子的一个必来的理由。 夏完淳他们三人坐在马车上,车窗的帘子掀起,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如今已经是秋季了,不过可能是秋老虎发威的时候,这天气也没见有多凉快。但是可以相信,这秋老虎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路上不时有交错而过的人流,或者骑马,更多的是马车,轿子几乎没有。 能看出来,他们都是去过王老五养殖场的。一个个高谈阔论地,话语随着风声吹进马车里。 夏慧吉本来不是很情愿,不过听到传进来的只言片语,不由得兴奋起来道:“听着好像那养殖场似乎很不一般啊!” 夏完淳听了点点头说道:“毕竟是受过皇上指点的,岂会一般!” 不是说因为皇上这个身份,而是皇上乃是格物学的开派宗师! 谷绫 沿途听到的那些话,听得都不是很清楚,但是能听出来,那些从王老五养殖场回去城里的人,一个个都是赞叹不已,反正是开了眼界的那种惊叹,这让夏完淳也跟着心痒痒,恨不得立刻就到养殖场,然后就能亲眼见一见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马车终于停下,就听到马车夫在外面说道:“公子、小姐,到地方了!” 听到这话,夏完淳便第一个下车,然后转身扶着大姐和小妹下了马车。 这是在大门口吧,周边停满了马车之类的。马车夫们,也有不少,蹲在那闲聊,一看就知道,是在等着人回城的。 还有一些马匹之类的,也有照料的地方,有专人在照顾。 让夏完淳有点惊讶地是,那些照顾马匹的人,身穿穿着一件短褂,上面还印着字:福利社。 随后,他又发现,在大门口那边,有两个人守着门的,他们的身上同样穿着一件短褂,上面还印着字:福利社。 这个福利社,大概就是王老五养殖场的名字吧? 心中这么想着,夏完淳便和大姐、三妹一起,往门口过去。 这边排着队的,要交钱,交了钱的才能进门。钱倒是不多,一个人十文钱。 夏完淳等人过去的时候,就听到队伍前面有人在和那几个守门的争吵。 “本公子过来瞧瞧,那是给你们面子,竟然还收本公子的钱,岂有这样的道理?” “就是,你们王老五是不是掉钱眼里了啊,这也要收钱?” “……” 夏完淳听了,倒也没多说什么,人家的地方,让你进去看看,收一点钱,也不算过份的。 看着这几个学子,也不像没钱的,咋就这么抠呢? 那守门的听了之后,当即解释道:“王老爷见来得人多了,招待不过来,只好收钱,便能少一些人,还请见谅!” 说到这里,他又用手指了下身上的那件短褂,然后继续说道:“后来人还是多,王老爷提高了入门的钱,设立了这么一个福利社,就是和福利彩票一个意思,收门票的钱,都会用来安置城中孤寡老人,改善下他们的日子。” 另外那个守门的,也跟着解释道:“王老爷感恩皇上设立了福利彩票,改变了他的命运,因此也仿造朝廷的善举,做一些善事。” 听到这话,夏完淳不由得暗赞一声,果然是善有善报,不错! 这不,不愿意交钱的那几个学子听到这解释之后,也不再闹了,掏了钱就进去了。 队伍往前走,很快就轮到了夏完淳三人,他正要交钱时,忽然就听到身后传来急促地马蹄声。 下意识地,几乎所有人都转头看过去。 只见有一行五骑,虽然不说飞驰而来,却也算是跑得快的,很快就到了门口这边。 为首那人,是个英姿飒爽的女孩。胯下马匹一停住,便矫健地跳下马,骑术不了得的,都不敢这么做。 “二哥,快看,是朱没错!”夏慧吉一见之下,有点惊喜地说道,“她竟然也来了啊!” 之前的时候,她们是觉得,像朱媺娖这样一看就很有家底的,非富即贵的小姐,肯定不会来这臭烘烘的养猪场的。结果没想到,竟然来了! 这惊喜之下,夏慧吉在说完之后,竟然冲着朱媺娖那边挥手,大声招呼道:“嗨,朱没……小姐……姐姐,这边!” 直呼其名有点不礼貌,她改口了两次,才算是把话给说完。 朱媺娖听到喊声,其实没听清楚,只是下意识地闻声抬头看去,一下便认出来,那是在忠烈纪念堂遇到过的“熟”人。此时,见这个小姑娘这么热情招呼,朱媺娖便笑了笑,也不介意这个小姑娘在忠烈堂内的表现,便走了过去。 “姐姐,你这么高贵,怎么也来这里了?”夏慧吉没有一点自觉,心中想着便说什么,看到朱媺娖走到近处了,便好奇地问道。 朱媺娖一听,顿时一惊,上下打量了自己。出宫的时候,非常地注意过,身上应该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啊! 没发现有什么不妥,她便笑着说道:“我哪里高贵了?这个养猪场,是格物学的应用,我自然是要来看看的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57 谈天说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57谈天说地夏完淳在边上听了,露出钦佩的表情说道:“小生如今算是看出来了,姑娘能来这里,是真有一颗格物学的心,小生佩服!” 之前的时候,他们三个人都认为,像朱媺娖这样的,是肯定不可能来臭烘烘的养猪场,结果没想到,为了看格物学的应用,她竟然就来了。就这一点,一般这种身份的人,还真不会做! 朱媺娖见他这么夸自己,倒是有点意外。她可是记得,这位少年郎能说出人外人,天外天,说明也是很自傲的。 这么想着,她便也微笑回应道:“你们能来这里,我也一样意外。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你们对格物学也真得是有不同一般的求知欲,不错!” 她的这个说法,有点居高临下的意思。对她来说,并没有感觉到,可是,夏完淳却感觉到了。 不过他感觉的,倒不是那种身份上的居高临下,而是对于格物学上的。 为此,夏完淳立刻想起,自己之前还想考较她一番的。如今再次遇到,倒也要试试她的斤两! 这么想着,在他的建议下,让其他人先进,两边的人一起说着,然后一起进了王老五养殖场里面。 这一进了里面,顿时让所有人都有点吃惊。 只见这个养猪场里面竟然非常大,也非常干净,出乎所有人的想象。 在普通人想来,养猪场肯定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了,就算干净一些,那也终归是有限的。 可在这个王老五的养猪场,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一排排的水泥房屋,就修建在水泥路两侧。窗户还都是用玻璃,而不是传统的纸窗户。 一个字:奢侈啊! 虽然玻璃厂已经开了两年多了,价格没有一开始那么贵。但是,对于普通人家来说,那也是要咬咬牙才会买的,因为传统的纸窗户也能将就的。这個玻璃,算是属于奢侈品来的。 还有这水泥,陛下有旨,水泥的价格只能薄利多销,如果超过朝廷规定的价格,那是要罚的。 可就算这样,这个水泥修建的房子,如今也还没有普及开来。也就是那些有钱人,能推倒原有的房屋修建水泥房。 然而在这里,那些猪竟然就住了有玻璃窗的水泥房! 这一点,真得是出乎了他们所有人的意料。 看到他们进去之后,便有一个穿着短褂的人过来,似乎是缺了一只手的,笑着对他们说道:“诸位公子、小姐,可要小人讲解,十个人只要五文钱便成!” 在他们的前面,已经有一组人,在一个穿着短褂的人引导下往前走去,一边走一边讲。那个人,同样是残疾人,似乎是缺了一条腿,拄着拐杖的。因为是边走边讲解,走得不快,因此虽然拄着拐杖,倒也没什么影响。 夏完淳见了,不由得有点好奇地问道:“敢问一下,你这……” 说到这里,他似乎回过神来,直接问出去好像有点不大礼貌。 这个穿短褂的人听了,都没等他说完,就知道他想问什么,便笑着说道:“我们这些缺胳膊瘸腿的,都是前些年从战乱中活下来的,这手或者腿虽然没了,却好歹活了下来!王老爷感激皇恩浩荡,方有他的今日,因此便照顾我等,让我们免受乞讨之苦,在此赚点钱,好歹能养活自己。” 说着话的同时,他还顺便指了下门角那边,还有几个残疾的同伴在那边,冲着这边微笑。 听到这话,看到这个情况,众人不由得默然了。 虽然他们的年纪都不算大,可就在几年前,还是天下大乱。建虏、流贼到处都在祸害人。像这种缺胳膊少腿的,还真是不少的。 朱媺娖是最先回过神来,笑呵呵地心情很好。因为她又听到,这个王老五懂得感恩,顺带着,在进京赶考的学子中,宣传了一波她父皇的恩典。 只听她说道:“一会我估计看得仔细,要问得也多,这样吧,给一两银子,不得催促我等!” 朱媺娖这么一说,她身边的一个侍女便掏出了一两银子,当然,这是新的钱币,印有一两字样的,不是那种以前的银锭。 一两银子,那可是一千文,而这个导游的工钱,原本只是要十文钱而已,等于要做一百回导游才有这个钱,等于半个月的工钱了,不可谓不多。 这名导游一听,连忙摇着他唯一的那只手说道:“多了,多了!” 显然,也是一个忠厚的人,没有马上趁机收下。 “小姐吩咐了,你就说下,不得推托!”那侍女见了,便立刻吩咐道。 在她们自己看来,这是很正常的。 可在夏完淳等人听来,顿时就有点意外,不由得对朱媺娖的身份,更是有点好奇了。 倒是最小的夏慧吉没有想得太多,赶紧劝道:“让你收下就收下,不要耽搁这位姐姐印证格物学的事情了!” 谷毘 看到这情况,穿短褂的终于接过了那一两银子的钱,脸上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当即殷勤地说道:“几位小姐、公子,请这边走!” 朱媺娖见了,便举步跟上。 夏慧吉一见,便也立刻跟了过去,笑嘻嘻地朱媺娖说道:“姐姐,你的心眼真好!” 这一个马屁过去,朱媺娖的脸上便不由得出现了笑容道:“举手之劳而已,没什么的。” 在宫里和在外面,还真是不一样。 宫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她的身份,说话做事,都是小心翼翼的。 可在这宫外,没人知道她的身份,如今得这位同样有傲气的小姑娘夸奖,朱媺娖就很受用了。 夏淑吉和夏完淳看到小妹跟过去了,他们两人自然也就跟上了。 本来那两个侍卫似乎是想拦,不让他们靠近公主的。但是刚才付钱的那个侍女,用目光示意了下,最终两个侍卫都不着痕迹地放弃了,只是跟在她们的后面看着。 “这里是上风口,那这里的是公猪栏?”朱媺娖稍微打量了下,来到一排房子的最开头,便开口问道。 听到这话,穿短褂的导游,不由得很是稀奇,连忙点头说道:“正是。小人带了那么多人,就小姐先说出来了,真是厉害!” “什么是公主栏?”夏慧吉却听得摸不着头脑,不由得打量了下朱媺娖,似乎是觉得,这里怎么可能住公主? 朱媺娖听了,便微笑着给她解释道:“这里养着的都是公猪,它们的气息会随风飘往下方,可以刺激母猪……” 说到这里,她似乎才发现还有夏完淳在,有点不好意思,便没有继续往下说。 夏完淳却没有自觉,而是有点惊讶地说道:“这个,该不会是格物学中的那个生物学分类的内容吧?没想到姑娘涉猎甚广,佩服,佩服!” 朱媺娖听了,只是微微点头,却不答话。 不过她的内心,得这位山外山,人外人的夸奖,也同样是受用的。 不过夏完淳却没有自觉,而是好奇地问起这方面的问题来。 朱媺娖倒没有拿架子,能答的,也会回答。她也不知道的,就说出她的猜测。 夏完淳确实也是一个聪明才子,会说一些他的见解,两人互相说着,不知不觉间,从房头参观到了房尾。 “咦,为何这猪很少呢?”到了此时,夏完淳才回过神来,有点诧异地问穿短褂的道,“看这房子,该是还能多养一些猪才对啊!” 穿短褂的导游,直到这时候才有说话的机会,连忙回答道:“这一排是专门给外来的公子小姐参观用的。其他房屋里面的,才是真正养殖的地方。不过王老爷交代过,那边不能引人过去。” “这是为何?”夏完淳一听,有点诧异地问道。 以王老五的为人,应该不会觉得有人会抢他的猪啊! “小人也不知道,王老爷就是这么交代的!” 倒是边上朱媺娖听了,给他解释道:“该是减少猪生病的可能!” “是因为那个细菌么?”夏完淳一听,立刻反应过来,带着一点惊讶问道。 朱媺娖对于他的才思敏捷,也很是欣赏,当即点头,两人便又开始聊起细菌,显微镜,甚至开始聊微观的世界。 一开始的时候,作为大姐的夏淑吉还能插上话,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后来,她看看朱媺娖,又看看自己的弟弟,就没有再插话了。 在养猪场的后面是沼气池,不过沼气基本上是浪费了,只是为了肥料。 这些肥料,会用于农事。就在养殖场的附近,有农田,也有旱地,种植番薯等作物。 朱媺娖和夏完淳算是谈天说地,看到什么聊什么,还都能聊出个什么来。 一边聊,一边慢慢走,慢慢参观,还真应了朱媺娖一开始说得话,她会参观地比较慢。 不知不觉间,竟然就到了黄昏时分。 朱媺娖可不敢夜不归宿,在侍女的示意下,回过神来之后,便笑着说道:“今日一谈,甚是尽兴,不愧是山外山,人外人!” 在宫里面,可能有人在格物学方面的才学也不差,但是却没人敢和坤兴公主这么聊的。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58 新的爵位 , 夏完淳一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惭愧惭愧,小姐的才华横溢,小生今日一聊,真是胜读十年书也。真是可惜了,才刚论及化学分支,这天怎么就黑了?” 朱媺娖听了, 高兴地说道:“这个简单,明日我便来找你,再行探讨可好?” “真得?”夏完淳一听,顿时喜出望外道,“甚好,甚好啊!” 说到这里, 他顿了顿, 又补充说道:“我老师乃是朝廷新近负责农事的,正好有不少格物学方面的书, 有些市面上还没有的。你要是有想看的,我都可以抄录一份给你!” 朱媺娖一听,微微一愣,这是陈子龙的学生?难怪了,格物学方面的学识这么高了! 她当然知道了,之前负责农事的那位,被他父皇发配去了琼州研究什么杂交水稻去了。京师这边新负责农事的,是以前徐光启的学生陈子龙。 夏完淳所说的格物学方面,在市场上还没有的书,是那些陈子龙正在研究的书,因为有些名称之类的,仙界和大明朝的名字不同,说法也不尽相同,需要有人验证后加以注释才能印刷出版。 只要是格物学方面的书,她其实都有。因为所有从仙界过来的格物学方面的资料,宫里都会留有备份。 因此,等她回过神来, 便也笑着说道:“你想看什么方面的格物学的书, 我也可以给你找找!” “真得?”听到她的话,不止是夏完淳了,就连夏慧吉和夏淑吉,都几乎异口同声地,惊喜地确认道。 随后,夏完淳好像生怕朱媺娖反悔,便连忙说道:“我想多研究化学分类的,对于物质的转换最是好奇了!” 说着,他便报出了几本书名。神情中甚是期待。 对于大明朝的人来说,化学分支是最为神奇、神秘的了。当然,也是最难懂的。 朱媺娖一听,也是有点惊喜地说道:“好,那明日我便带给你,就明早在状元楼见吧!” 她也喜欢这个神秘的化学,能有志同道合的人探讨,自然是很欢喜的。 说完之后,有点担心没能及时赶回去, 便不再多说,和夏家三人告别, 转身敏捷地上了马背, 双腿一夹,马匹蹿出,很快便远去。 看着英姿飒爽的背影,夏慧吉大声喊道:“姐姐,你好厉害啊!” 朱媺娖听到,并没有回头,只是举手挥了下,算是回应了。 夏完淳盯着朱媺娖的背影,一直到消失看不到了才回过神来。 这一回过神来后,他忽然发现,大姐夏淑吉竟然在盯着他看。不止是盯着他看,而且脸色有点古怪。 夏完淳有点奇怪,低头看看自己,没发现什么啊,便疑惑地问道:“大姐,你看什么呢?我脸上又没有长花!” “不!”夏淑吉听了,微笑着说道,“你脸上长花了!” “啊……”夏完淳一听,很是意外,当即摸摸。 边上的夏慧吉见了,咯咯咯地笑了起来道:“大姐骗你的!” “我们也快点回吧,不早了!”夏淑吉没等夏完淳责备,便微笑着说了句,然后也走向马车那边去了。 等到第二天一早的时候,朱媺娖果然如约而至,带来了夏完淳点名想看的化学书,然后便和夏家三姐妹一起聊起了化学方面的问题。 在他们探讨这个的时候,朝廷出了新的告示。明确了格物学专项科考相关的事宜。 三日之后,会是格物学专项科考,分数理化三门学科。科考时间为一上午,每门学科,男科前一百五十名,女科前一百名为本次科考录取者。 当然不用说,成绩排名一二三的,自然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了,不过会有单科和综合之分。 所有录取者,能再入大明皇家科学院深造,有机会得到皇帝的指点,以后会从事各科方面的专项人才。只要后续考核通过,并且取得一项或几项重要应用的,并能获得新的爵位。 新的爵位为:宗师,高级大师,大师,高级专家,专家。 这五级新的爵位,待遇对应公侯伯子男这五爵。 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在金钱方面,除了俸禄之外,还能获得专利津贴。也就是在格物学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朝廷会给予专利,有专利奖金。如果以后从事教学方面的话,按带出的人才来算,也会有对应的津贴补助。 原则上,获得爵位头衔的人,以后是从事各科方面的研发,不会再从事行政官职。 谷蘿 最后再公布,宋应星的科技伯转为大师爵位,按照其贡献,每年的津贴为十万两白银。 这个布告一出来,顿时就引发了到京师赶考的学子议论。 事实上,他们这些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的人,其实已经有预料,觉得参加这个科考和普通的科举,肯定是有区别的。 如今布告出来了,确认格物学专项科考不能获得科举那种的官职。 这個情况,有人失望,也有人不在意。 不能否认,自古以来的官职,在世人眼中算是根深蒂固了。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这,那就不是当官了。 但是与此同时,朝廷也给出了格物学专项科举这边的诱人之处。 普通科举出身的人,要想获得大明的爵位,那是千难万难的;可是,如果走格物学专项科考这条路,却能获得对应的爵位。 当然了,这个爵位也难获得。可毕竟是有这样的规定,有点类似武夫的军功体系了。 武夫的终极目标,同样是爵位。但是,要想获得爵位,同样是不容易的。 除此之外,格物学专项科考出身的人,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真正的天子门生,能得到当今皇帝的亲自指点。并且如果有重大的贡献,至少钱财方面,那都是名正言顺的高收入了。 不说别的,只是原来的科技伯,如今就有年入十万两白银的津贴。十万两啊,绝对是要羡慕死不知道多少人!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人,并不为之所动,依旧喜欢那些行政官职。 看到朝廷的告示,确认不能当官之后,便都是很失望。 这部分人,可以根据布告中所提示的,在两天之内去衙门取消报名。如果报了名不参加科考的,朝廷是要处罚的。 去取消报名的学子中,以年轻男子居多。 而夏家三姐妹中,也为布告上的内容有一些讨论。 毕竟事关个人的前途,按照夏慧吉和夏淑吉的想法,她们两姐妹去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而唯一的男丁夏完淳则取消报名,回头参加正常的科举。 不过这个提议,夏完淳考虑再三之后,还是摇头否认了。 夏淑吉见了,便带着一点好奇确认道:“你要知道,你不参加科考,父亲怕是不会同意。执意参加这格物学专项科考,可是为了朱没错?” 夏完淳听了,脸色红了下,连忙辩解道:“大姐,那些普通的官员有什么好当的,我是真得对格物学感兴趣。伱不觉得格物学,真得有无穷乐趣么?” “我觉得也是,格物学更好玩!”夏慧吉听了,点点头附和道。 夏淑吉见了,瞪了三妹一眼,让她闭嘴,然后看着夏完淳道:“你的心思,我这当姐的知道!” “知道什么?”夏完淳一听,目光闪烁地说道,“我就是觉得格物学很有意思啊!” 夏淑吉见了,当即呵呵地笑了。她是过来人,那会看不出自己这个弟弟如今的状态是什么了。便微笑着说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美人相伴,确实美哉!” 顿了顿,看到自己的弟弟又脸红了下,她便正色说道:“不过你要知道,她到如今都还没告诉你真名。她的家世也肯定不一般,你未必会赢得美人归!” 听到这话,边上的夏慧吉便怂恿道:“二哥,我支持你,拿个状元回来,我就不信她不会当我嫂子!” 受到妹子的鼓舞,想着朱媺娖的音容笑貌,夏完淳便正色对夏淑吉说道:“我感觉她并不反感我,我们两个在格物学上有共同爱好,如果能娶她为妻,这辈子便过得值了。” 听到这话,夏淑吉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心中黯然了一下,最终便点点头说道:“好,你既然有这样的决心,那我便不拦你,父亲那边,我也支持你。等你考个好成绩出来,便寻你恩师去提亲看看!” 是妇人还是未婚姑娘,还是能区分出来的。他们和朱媺娖相处了几天,能肯定朱媺娖是个未婚,要不然也不会自己一个人四处乱跑。 夏完淳听到大姐也支持他,便用力点点头说道:“这次的科考,我一定会用心考的!” 至于能不能拿到状元,说真的,他行踪也没底,不敢夸这个海口。但是在心中,自然还是以状元为目标的。 三天之后,便到了格物学专项科考的日子。按照朝廷的通知,所有人都是一大早就赶往午门。 在午门周边,早有五城兵马司的军卒戒严,只有参加科考的考生能进。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59 格物学专项科考 , 大明朝最奇葩的一次科考,或者说,科考有史以来最奇葩的一次,开始上演了。 因为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的考生太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屋内能安排下。 于是,考试就在露天的午门广场举行。官府负责提供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其他自带。 如果觉得阳光太大,可以自带一把遮阳伞,也可以戴斗笠之类的帽子。 也亏了是不下雨,要不然的话,也没法举着雨伞科考。 所有考生核实身份之后,便会发一块号牌, 然后按照男女考生的不同,分别排队, 进入考场, 按顺序就坐。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核对身份,发放号牌是礼部衙门的事情。而引导考生去座位上就坐,则是都察院的事情。 场上巡查监考的,是临时从京营抽调过来的军卒。 事实上,因为午门乃是一个广场,空旷无比,没有遮挡的。因此,在场边看着的五城兵马司军卒以及六部各衙门的人,也都能看到场中考生的情况。 除此之外,紫禁城上,当今皇帝会亲自驾临,就在上面观看。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人想作弊,只能说,胆大包天了! 这种考试的条件, 在大明朝的学子看来,却也没有多大抱怨的。 因为他们经历过的那种普通科考,虽然是在考场举行,一样是非常受罪的。在里面吃,在里面拉的。 反而格物学专项科考只需要考一个上午,虽然是露天,咬咬牙也是很快会结束的。 按照要求,考生进场,不能直接写姓名,而是填上自己的号码。 当然了,笔墨纸砚,都是要自己带的。 在考生进场之前,从午门的侧门鱼贯而出许多内侍和宫女,开始给每一桌发试卷,有一块石头压着。 考生进场的时候,只能先坐着,要等午门楼上的钟声响起的时候,才能去打开卷子做题的。 夏完淳在排队准备进场的时候,特意去扫视女生那一对, 寻找佳人踪迹。 夏慧吉和夏淑吉看到他看过去, 都用眼神示意时, 结果却发现他直接无视掉了,还在那里扫来扫去,顿时就知道,这个弟弟(哥哥)心里只装了一个人。 这不,看到夏完淳定格在某個方向时,夏慧吉侧头去看,果然看到了朱没错,就在那里。 “大姐,我觉得二哥以后肯定是个妻管严!”夏慧吉有点不满地说道。 排在她后面的夏淑吉一听,笑了笑提醒道:“收心,马上考试了!” 很快,所有考生便被领进场中,坐到各自的位置上。 此时,夏完淳也认真了起来,没有再去看朱媺娖在什么地方。 他看到桌面上是倒扣着三张试卷,隐约能看出,是有很多字在里面的,这和普通科考很不一样。这一点,初试的时候,他也算是见识过的。 如果和初试一样的话,那就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还有判断题,和应用题。 这种题型,真得是第一次见,不过一般人都能适应。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了午门楼方向传来了“铛”的一声悠扬钟声。 听到这个声音,大部分考生连忙去拿试卷开始考试。夏完淳倒是先闻声看了下,发现皇帝好像已经在五门楼上了。随后,他才收拾心神开始考试。 他没看错,崇祯皇帝确实已经到五门楼上了。没让考生迎驾,只是吩咐考试开始。 这个格物学专项科考的试卷题目,来自于刘伟超。 据刘伟超所说,他觉得大明朝应该没有人能拿满分。说什么题目的类型,是他从各类题库中抽出来的,简单的题目有百分之十,普通的题目百分之四十,难题占了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其中每张卷子的两道附加题都是奥林匹克竞赛题。 崇祯皇帝对此有点不服气,堂堂大明朝这么多考生,就只是到初中的内容,会没有人得满分? 刘伟超保证过,这些题目都没有超纲的,都是在之前公布天下的格物学书籍中的。 那什么奥林匹克竞赛题又怎么样,后世的人既然能做出来,大明朝会一个人都没有得做出来? 崇祯皇帝心中堵着一口气,甚至觉得他如果大张旗鼓地摆驾过来,会让考生分心,因此就悄无声息地过来了。 他就想着,看看这一届考生中,有没有能给他争气一点的。 看着满广场上的考生,都在那里刷刷刷地做试卷,崇祯皇帝便随手一伸,从王承恩手中要了个望远镜过来,然后开始观察起考生。 谷嚕 大部分考生,他是不认识的,当然,也有个别考生,他是认识的。这些认识的,都是弃了现有官职去考试的。 他正看着呢,一起过来的田贵妃便用手指着对他说道:“陛下,看那边,她在那!” 崇祯皇帝听到招呼声,便放下了望远镜,看了下田贵妃手指的方向,果然不用望远镜,也是一眼就认出了朱媺娖正在那边认真做试卷。 于是,他便笑着把望远镜递给另外一边的周皇后道:“你看看!” 周皇后听了,没有拒绝,拿过望远镜看了起来。 崇祯皇帝看她的脸色,不自觉地带着一丝慈爱,心中便知道,皇后对朱媺娖其实还是很满意的。 想到这,他便也转头看向朱媺娖,心中想着,也不知道女儿有没有找到意中人。 本来的话,他是完全可以问跟随朱媺娖的侍女或者侍卫的,只要他愿意,王承恩都能把朱媺娖的一举一动都报告给他。 但是,有一次,他和刘伟超聊天的时候,刘伟超就有说过,他以前是写日记的,就是记录每天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后来他发现他妈偷看他的日记,搞得他最终不写日记了。 说他虽然知道他妈偷看他日记,是为了他好,可是,他还是不喜欢他妈偷看他的日记。 就是由于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便没有去过问朱媺娖出宫的具体事情。要不然,让他感觉这和刘伟超他妈偷看日记一个样了! 好歹自己是堂堂大明皇帝,可不能和刘伟超他妈一样! 想了一会,崇祯皇帝想起什么,便掏出手机,给这个壮观的格物学专项科考录起了视频,甚至还会拉近焦距,近距离地拍摄一会。 随后,他便给刘伟超发了过去。不过刘伟超那边没回,应该是在上课吧! 崇祯皇帝这边,自然不会一直看着,便叫了王承恩,开始询问起政事。 至于周皇后和田贵妃,她们倒是一边吃着点心之类,一边继续看着场子。 时间慢慢地流逝,众多考生,随着容易的题目做完,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了。 有不时挠头,好像那头皮特痒的;也有在搓自己脑门,似乎要搓出很多油条一样的;还有不断敲打自己的脑门,却迟迟无法下笔的…… 当然,也有考生,一直在那“刷刷刷”写着的。 这不,田贵妃不管在那说事的崇祯皇帝,凑近周皇后,笑着低声说道:“看这妮子,好像没有题目能难倒她的!” 周皇后听了,也是笑笑,她的目光基本上就一直在朱媺娖身上,还有望远镜的辅助,就没看到朱媺娖有做不出来的样子。 “我问过她了,有没有意中人?”田贵妃说到这里,就见周皇后立刻转头看向她,非常关心的表情,于是,她便继续说道,“这妮子,没说。” 周皇后一听,有点失望。 不过田贵妃立刻又说道:“不过我能看出来,该是有的!” “真得?”周皇后一听,非常关心,甚至连正在说事的崇祯皇帝,都转头看了一下这边。 “我能看出来,估计要等成绩出来才会说。”田贵妃笑着低声说道,“她的心气高着呢,如果只有一副臭皮囊,肯定不会要!” “……”周皇后听了,顿时无语。她感觉自己这个大女儿喜欢跟着田贵妃,似乎这性格上也有相近的地方,缺少了一点庄重! 不过心中虽然如此想着,她还是发表自己的意见道:“最关键的,还是他们两人能过好日子!” 就算是公主,娘家势力天下最大,可是,身为女人,她还是觉得举案齐眉才是最重要的。 想着女儿的终身大事,她便开始拿着望远镜观察起那些男的考生,就想看看,到底谁会是女儿看中的夫婿? 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铛”地一声钟声响起。 这是提醒考生,考试只剩下一刻钟了。 这一钟声响起时,就明显看到有不少考生有点慌了。 不过大众广庭之下,慌了也没用,又没法偷看。 终于,“铛铛铛”三声钟声响起,意味着格物学专项科考结束。所有考生必须在钟声停下时,便放下笔,不能再考。 巡查的京营军卒,便催促考生收起笔墨纸砚,留下试卷,按序离开考场。 不得不说,在这种场合下,有军卒的督促下,考生的效率极高,不管有没有做完,都不得不离开考场。 等到午门广场上所有考生离开之后,座位上的试卷并没有人收走。 午门楼的侧门,忽然又一次走出了一排排的宫女和内侍。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60 这状元有点难办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60这状元有点难办啊只见这些宫女和内侍手中,同样拿着一卷纸,另外似乎还有什么东西。 到了午门广场上之后,按序就座到每一个考生的椅子上。 在午门广场的外围,考生并没有离去,都是好奇地看着这一幕。 宫女和内侍,不多不少,刚好坐满午门广场上每一张椅子。 随后,就见到这些宫女和内侍,翻开考生的卷子,开始动手了起来。 场外的那些考生见了,纷纷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就开始评分了?” “这格物学专项科考还真是与众不同,竟然能当众出成绩?” “那可不,那些宫女和内侍手中都是拿着答案的,只要对照着看便是,一样的就是对的,不一样的就是错的,是个人都能评分的!” “这样真不错,不用等那么久,等得心焦!” “对啊,本公子也觉得这样不错。最为关键的是,本公子觉得这个格物学专项科考不存在舞弊的可能!” “我赞同,如果谁要想舞弊的话,必须收买礼部、都察院、五城兵马司、京营,还有宫内,所有衙门窜通起来才可能舞弊。而且,皇上还看着的呢!谁有这个能耐?” “没错,这一次的科考,该是最公正不过的了!” “……” 在他们的议论声中,就见那些宫女和内侍很快就评完了卷子,然后站起来离开,回到紫禁城里去了。不过桌子上,却依旧留着考生的卷子,并没有带走。 等到宫女和内侍全部离去之后,在场内巡查的京营军卒,便开始收拾桌子上的卷子,转交给场边的都察院官员。 慢慢地,所有卷子,就都汇总到了都察院官员手中。 随后,在万众瞩目之下,就见都察院官员开始检查卷子,报卷子中的序号以及分数给礼部的官员,由礼部的官员登记到序号对应的考生姓名名下。 在这个过程中,有厂卫在现场看着。报完一份卷子的序号和分数后,这份卷子便会递给厂卫核对,然后才给礼部这边的官员存档。 因为是按照序号,并且是多人同时进行,这登记分数的速度非常快。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考试结果的出炉。 没用多久时间,所有的卷子便登记完毕,然后礼部、都察院和厂卫的人凑在一起开始检查分数,按分数高低录入一张红纸。 考生们看到之后,都知道,录入了那张红纸的,就是榜上有名了! 一时之间,那些自我感觉不错的考生,都纷纷激动起来,期待着那榜单上能有自己的名字! 这個时候,其实已经到了午时时分,到了用午膳的点,不过没人觉得肚子饿,一个个都在等着出成绩。 没过多久,就见礼部尚书双手捧着那红榜,由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陪着,厂卫跟着,去了午门楼上。 很显然,结果已经出来了,要呈送御览,做最后的确定。 很快,就在午门楼上,礼部尚书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次格物学专项科考共计考生,男科为一万六千四百三十六人,女科为七千八百五十六人!算数满分,男科两人,女科两人;物理满分,男科一人,女科一人,化学满分,男科0人,女科一人。综合满分,男科0人,女科一人!另,各科分数统计皆在此,请陛下御览!”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非常高兴。 那个刘伟超,不是说没有满分么!真小瞧我大明朝的人才!回头给他说说,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感觉自己的子民给自己涨脸了,崇祯皇帝的心情非常地好。 接过王承恩转呈过来的结果之后,他便立刻心情愉快地看了起来。 当然,同时他也有点好奇,这个满分的人,到底是谁? 结果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顿时有点傻眼了。 女科这边,有一个人数理化全是满分,他当然是想着知道,这个女考生是谁? 结果,没想到是他自己的女儿,坤兴公主朱媺娖! 叫她低调一点,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的目的,其实是去相夫婿的,结果倒好,给考了这么一个成绩出来,至于么? 说真的,此时的崇祯皇帝,心中又是无语,又是有点骄傲。 他正在看着呢,就听礼部尚书还在那说道:“女科状元,真得是厉害了,三门皆是满分,京师人氏,朱没错,真得是一点都没错!”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都有点犹豫了,要不要公布自己这个女儿的身份? 不公布吧,三门都是满分的,就这么一个,肯定是万众瞩目的,不公布出来也说不过去。 公布吧,世人会怎么看? 谷膟 田贵妃在边上看到崇祯皇帝有点犹豫的样子,忍不住想开口说话。可是,这也算是朝廷大事,她这一开口的话,便是干涉朝政,便又住口了。 可谁知,礼部尚书却是看到了,发生了误会,当即惊喜地问道:“敢情这个新科状元是贵妃的亲戚?” “……”田贵妃一听,顿时无语,转头看向崇祯皇帝,就等他拿主意。 …………… 考生这边,虽然说,等待放榜的时间并不算长的。只要皇帝点头了,那就能很快放榜的。但是,这些考生们,还都是等得焦急。 夏完淳先过去找到了他大姐和小妹,这考完之后是不需要再区分男女的,想等于结束了,不想第一时间看榜单的话,甚至都可以离去的。 “二哥,你考得如何,全都答了没有?”夏慧吉一见他,便兴奋地问道。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夏完淳压根就没有理会她的问题,只是问她们道:“有没有看到她,我怎么没找到她的人呢?” “……”夏慧吉一听,顿时一脑门的汗! 随后,她就有点愤怒了,对夏完淳喊道:“二哥,问你话呢,我还是不是你的亲妹妹?” 她的这个声音有点大,顿时吸引了周边的目光。 也是被她这么一吼,夏完淳回过神来,看到周围看向他们的目光,顿时有点不好意思,连忙拉着大姐和小妹挪地方,同时说道:“你一个女孩子这么大喊大叫好么?” “……”夏慧吉被他给气到了,不理他,转头对夏淑吉告状道,“大姐,你来评评理,刚才是谁的错?” 夏淑吉微笑着看着他们两个,眼神中都是笑意,然后对夏完淳说道:“我帮你留意着呢,你跟我来,我看到她去了临街的酒楼了!” “啊?”夏完淳听得很是意外,焕然大悟道,“我说嘛,怎么找都找不到她呢!” 随后,他才回过头,笑呵呵地对夏慧吉说道:“刚才你说什么,是要对答案么?” “哼!”夏慧吉一听,当即一声哼,扭过头去不理这个亲哥。 夏完淳一见小妹好像真生气了,便立刻说道:“那这样,二哥带你去吃好吃的,我知道京师有一家甜点,最是好吃了,我请客,向三妹赔礼了!” 夏慧吉的最大爱好,就是吃好吃的。一听她二哥这话,顿时就转怒为喜,连忙确认道:“真得?” “嗯!”夏完淳听了,连忙点头。 边上的夏淑吉看着弟弟妹妹,脸上的笑容,无声地笑着。 此时,她看到弟弟妹妹和解了,便带着她们往一处酒楼走去,到了店门口之后,向小二打听了一下,便找到了二楼去了。 果然,就看到有一处包厢门口,就站着朱媺娖的一个随从,熟练,认识的。 夏完淳一见,顿时大喜,便想大步走过去。 不过他才刚迈开腿,就被夏淑吉给拉住了。随后,她自己走上前去,对那随从说道:“能否通传一声,我们想拜会下你们小姐!” 那侍卫自然认得她们几个,不过还是能看到他稍微犹豫了一下,随后才吩咐道:“你们且等着!” 说完之后,他便掀开帘子走了进去。 就掀开帘子的这会,夏淑吉还看到里面有不少人站着,似乎都和外面这个一样的随从,顿时就一惊。 这么多随从,这是什么来头? 隐隐的,她感觉到朱媺娖的身份,怕是比他们预估的还要离谱一点。 她这边正在想着,就见到刚才那个随从又走了出来,对夏淑吉说道:“里面请!” 听到这话,夏淑吉的思路呗打断,回过神来,便带着弟弟妹妹跨步进入包间。 这个包间是一个套间,刚进门这里,夏淑吉竟然发现类似门口这个随从一样的彪形大汉,竟然就有十来个人。 并且这些随从都不是随意坐着的,而是站在房间的四角,看到他们进去,如同实质的目光便转头盯向他们。 这样的气氛,让年纪最小的夏慧吉都收起了嬉笑之意,感觉到了一点压抑。 那名随从无视这个房间里面的人,直接领着他们三人去了里面。 在进去之后,还先禀告了一声。 随后,就听到了朱媺娖的爽快声音传了出来:“进来吧!” 听到这话,还是之前那样亲切,这才让三人,在无形中松了口气。 于是,三个人便跨步进了里间。 这一进去,夏淑吉等三人便又是一愣。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61 长兄如父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61长兄如父只见里面的这个套间,朱媺娖确实是在的,不过还有一个男子也在,从两人的座位和神情上看,似乎还是比较亲密关系的。 然后周边还站着好几个侍女,都是非常庄重的那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侍女,应该是受过严格的训练。 桌子上放着不少点心,不过看样子,也就朱媺娖和这个男的在吃,并且似乎吃得也不多。 回过神来,夏完淳的脸色就一下难看了起来。 夏慧吉回过神来,虽然她在来之前还吃醋这个当哥的就惦记朱媺娖,可此时此刻看到这個情况之后,便立刻看了一眼她二哥,然后马上转头看向朱媺娖,笑着问道:“姐姐,这位是谁啊?” 有时候,年纪小一些,就是比较占有优势。 朱媺娖一见,便笑呵呵地说道:“他是我大哥。” 说完之后,她又向那名男子说道:“她们三人,就是我跟你说得三位了,格物学都很厉害的!” 朱媺娖的大哥,不用说了,自然是当今太子朱慈烺了。 朱慈烺其实对格物学也是很感兴趣的,之前从手机里抄写资料出来,他都是贡献了很多的。 格物学上的神奇,特别是物理和化学方面的,也很吸引他的。 这一次的格物学专项考试,朱媺娖能参加,其他皇子皇女不能参加,让她也有点遗憾。 要是有可能的,他都有兴趣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下去玩玩的。 这次妹子考试,他终于得到机会,可以出宫陪妹妹考试。因此,就在这酒楼等着朱媺娖考试完。 当然了,对于朱媺娖考试的真正目的,他其实也是知道的。而这一次他能出来,其实也是奉了周皇后的旨意,想看看妹子有没有相中的。 本来的话,周皇后想知道,也不至于如此拐弯抹角。只是她发现,自己这个女儿,反而和田贵妃是最亲。这让她有点失落,也反省自己平时对朱媺娖是否是太过庄重,刻板。因此,刚好儿子想陪妹妹,她就同意了的。 很显然的,朱媺娖还没决定要不要告诉她母后和父皇,但是,对于和她年纪相差不大的亲哥哥,却是没什么好隐瞒的,在夏完淳等人来之前,就已经说过了。 此时,朱慈烺一听妹子的介绍,便很有兴趣地盯着夏完淳打量。 而夏完淳一听这个男子原来是朱媺娖的大哥,顿时就松了口气,脸上立刻出现了笑容,显得很开心。 “小生夏完淳,今年已有十三岁,尚……”说着话,夏完淳还很郑重地一礼,“见过兄台!” 刚才介绍的时候,他差点把尚未婚配也说出去了,亏得及时回过神来,感觉太过露骨,便及时刹住了。 朱慈烺一听,似乎是听出了一点意思,当即哈哈一笑,然后伸手一指道:“坐吧!” 要是在平时,夏完淳听到这种有点居高临下的说话,说不定年少气盛,会怼上几句也不一定。可此时,他却是依言,乖乖地在下首坐了。 夏淑吉和夏慧吉也是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去朱媺娖这边坐了。 “我这妹子,一向眼高于顶!”朱慈烺看到他们就坐之后,便笑着说道,“不过如今却夸你们的格物学都是不错,怎么样,这次考得如何?” 一听这话,夏慧吉的眼珠子一转,看了下她哥,便马上回答道:“我就最后两个什么附加题没有做出来,其他的题目都做了。我二哥的格物学比我厉害多了,成绩想必能更好!” “哦?”朱慈烺一听,便看向夏完淳问道,“那你考得如何?” 夏完淳听了,看了朱媺娖一眼,见她也在看着自己,便老实回答道:“物理和化学这两门,最后的附加题虽然做了,但是感觉没有把握。不过算数全都做完了,应该没有问题!” 听到这话,朱慈烺还没说什么,夏慧吉就有点夸张地说道:“哇,二哥真得是太厉害了,连附加题都能做出来!这个附加题,感觉真得太难了!” “……”夏完淳一听,有点无语,转头看了下他小妹。 此时的他,如何不知道,这是小妹在夸他,给他长脸。 兄妹之间,闹归闹,可在外人面前,却是绝对没话说的。 夏慧吉的心思,其他人都看出来了。 朱慈烺觉得有点好笑,便转头看了朱媺娖一眼,那眼神中的含义,让朱媺娖不由得脸色微微一红。 随后,朱慈烺转过头,看着眼前这三人说道:“我听……我爹说了,这次的题目,附加题是最难的,很可能没人能得满分。” 夏淑吉毕竟年纪大,看出了好些不寻常的细节。不过此时听到朱慈烺这话,还是又震惊了一下。 谷儶 因为开考之前,应该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次的考试题目是有附加题的。这人的爹到底是谁,竟然能知道这个消息? 她在想着,朱慈烺却一指朱媺娖说道:“不过我这妹子刚才给我说,她全都做出来了,那些附加题,也就是多拐个弯而已,不难!” “……”一听这话,夏完淳三人,不由得都是齐齐看向朱媺娖,脸上全是震惊之色。 附加题有多难,他们三人是最有体会了。没想到朱媺娖竟然全都能做出来,难不成真得没错? 一想到这,夏完淳不由得有点惭愧。 他是山外山,人外人,却是做不到没错,那又如何算是山外山,人外人? 他们在震惊中时,朱慈烺却还在继续说道:“只是可惜,我爹不让我去考。等到回头,我也去做下卷子,看看能得多少分?” 一听这话,夏淑吉神情一动,便开口问道:“公子可是要走科举之路?” 不用详细解释,也能知道她所问的科举,就是那种普通科举,当官的那种。 因为朱慈烺他爹不让他考这个格物学,那很自然地,就应该是走科举之路了。 至少在夏淑吉看来,应该是没错的。 听到这话,不知道为什么,朱媺娖忽然“噗嗤”一声笑。 随后,她估计是感觉到了失礼,便掩嘴无声而笑,那好看的眼睛,顿时就笑成了月牙儿了。 夏完淳听到动静闻声看去,顿时一下呆在了那里。 虽然他不是没看到过朱媺娖笑,可此时朱媺娖的笑容,还是让他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他的这个表情,同样被朱慈烺注意到了,于是,朱慈烺便咳嗽一声,把夏完淳唤回了神,还红了脸。 朱慈烺见此,心中好笑,不过表面上没有露出来,只是问夏完淳道:“你既然考了这格物学,是想着以后在格物学上发扬光大,不想着去当威风凛凛的官了?” 这个问题,比较重要,因此,他问完之后,就盯着夏完淳,等他答复。 夏完淳听了,倒是没有犹豫,马上就回答道:“威风凛凛的官有什么好当的!自古以来,这样的官多了去了。可格物学却是前所未有,里面的奥秘,让人流连忘返,恨不得一下揭开所有的谜底,说不定还能像科技伯一样创造出造福百姓的好东西!” “哦?”朱慈烺一听,脸上有了笑容,不过还是问道,“那你家里能同意?” 听到这话,夏淑吉开口回答道:“我们都支持,父亲那边,想必也会同意的。要不然,就不会让我们花费光阴在格物学上了。” 朱慈烺听了点点头,还想继续问话。 毕竟事关自己亲妹子的婚事,俗话说,长兄如父,他是真心想多了解一点的。 结果,还没等他再问呢,忽然外面就传来了巨大的喧哗声。 众人闻声看去,站在窗口那边的一名侍女见了,便连忙福了福之后说道:“公子,小姐,公布榜单了!” 一听这话,朱慈烺顿时被转移了注意力,笑着对自己妹子说道:“你觉得,你是多少分?” 朱媺娖听了,看了夏完淳一眼,然后很有把握地笑着说道:“既然我的名字是没错,那自然是满分了!” “……”夏完淳他们三人一听,顿时无语了。 朱慈烺听了,便吩咐道:“去看看榜单的前十名!” 一名侍女听到,便立刻答应一声,走到外间去传命令了。 此时,朱媺娖却又补充一句说道:“不过榜单上未必有我的名字!” “……”夏完淳他们三人一听,又一次无语。如果多是满分的话,怎么可能会榜单上无名! 回过神来之后,夏慧吉连忙安慰道:“不会的,化学和物理,我哥都没把握,那其他人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姐姐真得要是没错的话,肯定第一名的!” 这次的格物学专项科考,男女生的试卷是一样的。这一点,从她们一考完退场之后,稍微一交流就能知道的。 此时,朱媺娖听到她的这个话,便露出了一丝无声的笑容,算是回应了下夏慧吉的安慰。不过她没解释,她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她爹,也就是当今皇帝交代过,让她不要暴露身份的。 要是如实公布榜单的话,朱媺娖敢肯定,她绝对会万众瞩目,这不符合她爹的意思!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62 状元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62状元不过,朱媺娖其实也没有多少在意自己是否会在榜单上,因为从一开始她就知道,她很可能不会在榜单上,参加考试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让她有一个自己寻找夫婿的机会。 一想到这,她不由得微微脸红了一下,然后看向夏完淳。 虽然她和夏完淳交往的时间,对于后世的人来说,还是很短。可在这个年代,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对夫妻在婚前压根就没见过面的。 因此,真要她自己择夫婿的话,说实话,她对夏完淳还是很满意的。 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华有才华,两人在格物学方面,真得有很多共同语言。 朱媺娖心中也清楚,如今她在格物学方面胜过夏完淳一头,那是因为她接触的格物学资料最多,最全。甚至在化学方面,她都已经能够按照书上所说做一些实验。至于其他人,基本上都还没有这个条件。 她这么想着看向夏完淳时,却没想到,夏完淳也在盯着她看,顿时,脸上又微微一红,不过倒也没有什么羞涩,而是大方地说道:“附加题的解法和答案是什么,我们可以对一对,就能知道成绩大概是多少了?” 夏完淳一听,连忙点头。 有陌生的朱慈烺在一侧,他还是有点拘束的,正不知道和朱媺娖聊什么好,一听这话,自然是正中下怀了。 于是,他们便聊起了考题,夏淑吉和夏慧吉也都有参与。 朱慈烺没有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自然就插不上嘴,就在边上看着自己的妹子和他们说话,发现他们真得聊得比较投机,也比较开心,这让他心中也还是有点满意的。 如果这個夏完淳如果能名列前茅,一会侍卫报回来的名单上有这个夏完淳的名字,妹子找他的这个事情,至少他是不会有意见的了。 包间内,共同的话题一旦聊开了,那是又聊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间,就把朱慈烺给冷落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或者是没有多久吧,外面传来动静,却是侍卫回来了,在门口禀告道:“公子,小姐,名单已抄回!” 里面的侍女听到,便快步走到了门口,接过了一张纸。 夏慧吉一见,很是激动,就想凑过去看。 不过没等她站起来呢,就见侍女去到了朱慈烺这边,双手呈上。 边上的夏淑吉见了,又一次暗暗吃惊,总感觉这个朱媺娖和她哥,不是一般人。但是,她也绝对没有猜到,朱媺娖会是坤兴公主,而她哥会是当今太子! 朱慈烺不是参加科考的人,却第一个拿到榜单去看,在他看来,却是理所当然之事,因此,压根就没有递给朱媺娖先看。 其他人随着那份抄来的榜单,目光都集中到了朱慈烺的身上。 一时之间,考试成绩即将公布的这一刻,这参与科考的几个人,心中都有点紧张,也有点期待起来。 如果这紧张程度要分个高低的话,那朱媺娖是最不紧张的,而夏完淳是最紧张的。 朱媺娖不紧张,是因为她觉得,她不可能会在榜单上的,心中也接受这个现实; 夏完淳最紧张,是因为他非常在意他的成绩,特别是在朱媺娖面前,还有朱媺娖她哥面前。 只见朱慈烺一看手中那份榜单之后,忽然“咦”地一声,显然出乎他的意料。 他的这个动静,顿时让另外几个人更是好奇,恨不得也能立刻看到。有什么情况,让他这么吃惊? 朱慈烺在扫视了一遍三科前十名的榜单之后,便抬起头,看向夏完淳说道:“恭喜你啊,算数一共两个满分120分,你是其中之一!” 夏完淳一听,松了口气,连忙抱拳还礼,谦虚地回答道:“一般,一般!” 算数这门成绩,他心中是有把握的,如今看来,和他自己预估的一样。同时他也知道,其他两门,怕是没有满分。 想着这个,他就非常想知道朱媺娖的考试成绩如何? 可是,朱慈烺却偏偏不急不慢地还在那说道:“你的物理成绩是105分,应该是有一道附加题没得分,排名第二。化学成绩是100分,排名也是第二,综合成绩,也是排名第二,很不错!” 大明朝全国科考,几万人里面排在第二名,其中有一门满分,这个成绩确实是非常好了。也难怪他在之前有那个自信,觉得自己是山外山,人外人。 朱慈烺说完之后,便看向夏慧吉,因为夏慧吉的样子,已经是迫不及待了:“你的算数99分,物理97分,化学95分,刚好都在单科的第十名!” “啊?”夏慧吉一听,惊讶地捂住了自己的嘴,非常开心的样子。 能到前十名,很显然是出乎她自己的意料了。 朱慈烺没管她,便又转头看向夏淑吉说道:“你的算数105分,物理98分,化学99分,单科在前五名,综合成绩是第二名!” 听到他说完了成绩,夏完淳并没有和大姐或者三妹说什么,而是看着朱慈烺,非常关心地问道:“那你妹呢?她怎么样,肯定比我都要好!” 朱媺娖看到他这么关心自己,心中欢喜,不等朱慈烺说话,便笑着说道:“我估计是不会在这个榜单上的,但是,我的成绩不会比你差。回头我可以把卷子拿出来给你看的!” 听到她这话,夏完淳有点不解,正要问话时,却听朱媺娖已经先开口,问朱慈烺道:“男科还有物理满分的,这是谁啊?” 一听这话,夏完淳不知道为什么,心中一紧,便立刻转头看向朱慈烺,就好像朱慈烺接下来所说很重要一般,有点超出正常范畴。 朱慈烺听到妹子问话,自然不会不答,也不看那纸上的内容,当即便说道:“是方以智,十三年的进士,如今为庶吉士,没想到他竟然弃官不做,也来考这个格物学专项科考了!”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震惊。 他们是都没想到,竟然会有这样的人!不得不承认,这人肯定是对格物学应该是非常执迷的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方以智小时候就在其祖父的影响下对杂学感兴趣,那时候就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成年之后,便载书泛游江淮、吴越间,遍访藏书大家,博览群书,四处交游,结识学友。在他的学友中有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并阅西洋之书,从他们那里,方以智学习了解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从而更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识。 崇祯十三年,三十岁的方以智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崇祯十四、十六年已分别开始写作《通雅》与《物理小识》。 可以说,方以智在格物学方面,原本的基础,在整个大明朝都是拔尖的。 因为刘伟超的出现,后世的格物学内容在大明朝开始传播,并且在崇祯皇帝的捣腾下,不少应用都开始出现,一个最震撼的,就是蒸汽火车的出现。 这些情况,引发了方以智极大地兴趣,刚好他的官职也算是清闲的,便早已在那研究新出现的格物学。 之前的时候,他之所以没有什么声息,是因为他是在职官员,又沉迷于格物学,对于外面的事情,基本上就不闻不问。 方以智学完了能找到的所有格物学内容之后,刚好知道朝廷竟然史无前例地要举办格物学专项科考,这引发了他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在格物学专项科考的制度完善之后,他考虑再三,还想继续探索格物学,又能有爵位,最终便弃官参加格物学的专项科考了。 此时,包间里面的这些人,都为方以智的选择而震惊。 不过,最先回过神来的,不是朱慈烺,而是夏完淳,就听他开心地赞道:“方大人竟然有如此魄力,实乃我辈之楷模也!” 虽然他不知道方以智的具体信息,可以方以智中了进士这一点来说,肯定都是年纪大的,小孩估计都一堆了。这赞美的话,也是一点都不吝啬了。 当然了,他心里也是真得佩服,输给这样一个,他是心服口服的。 这么想着,他还是非常关心朱媺娖这边,就马上开口问道:“那女科的状元是谁?” 说实话,他有点想不明白,朱媺娖既然没错的话,怎么会不是状元的?男科这边,也是只有两门满分的啊! 朱慈烺听了,脸上带着笑容,看向自己的妹子,带着一点自豪说道:“你三科都是满分,不管是单项,还是综合,皆是第一名。男女科全部加起来,你也是状元!” 朱媺娖一听,顿时非常惊讶,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这不可能,父…亲怎么会同意呢?” 差点脱口而出说父皇了,不过她的这个话,如果仔细去体会,肯定也能被人发现有问题的。 在不在榜单上,又有谁能有这个权力去定夺? 而夏完淳等人,虽然想到朱媺娖的成绩肯定不错,却也没想到,她的成绩竟然如此之好,傲视大明所有考生! 因此,一时之间,他们也都没有多想其他,只是震惊朱媺娖的成绩。 朱慈烺其实也是想不明白,不过他并不分辨,只是把那张纸放到了桌子上,让他们自己去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63 崇祯皇帝的用意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63崇祯皇帝的用意众人一见,都伸着头去看这张抄来的榜单,并且,第一眼肯定是看向排在第一位的名字。 果不其然,女科这边,排在第一位的,皆是一个相同的名字:朱媺娖。 “咦?”夏慧吉一见,很是惊讶地说道,“姐姐,你的名字不是没错么?” 听到这话,夏完淳不由得转头看了她一眼:怎么这么笨,哪有女孩子叫没错的,如今这个,才是她的真正名字啊! 朱媺娖自然也看清楚了,顿时很是惊讶道:“这是怎么回事,我去问问,为什么又让我上榜了呢?” 说完之后,她站起来就准备走。 朱慈烺一见,便也站起来说道:“一起去,我也想听听。要不然,当初为啥就让你一个人去科考?” 皇子皇女参加科考,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那是個稀罕的好玩事。 虽然朱慈烺身为太子,又在周皇后的教导之下,不可能去科考。但是,还有其他弟弟妹妹,其实也有过意见的。因此,朱慈烺就想去听听,是什么理由,让他父皇改变了主意,让朱媺娖之名列于榜单之上。这岂不是让天下人都知道,坤兴公主也参与科考了! 看到他们两人都站起来,似乎是要回去,夏完淳顿时就急了,连忙问朱媺娖道:“那个……我们以后还能一起探讨格物学么?” 之前的时候,两人一起探讨的理由,是为了备考格物学专项科考。 如今,考试结束了,就没有这个理由,这让夏完淳有点着急,别是从此以后就再也见不到朱媺娖了。 夏慧吉一听,眼珠子一转,也是跟着对朱媺娖说道:“是啊,姐姐,我一见姐姐就觉得好亲,以后会不会见不到姐姐了啊?” 朱媺娖听到他们的话,看了夏完淳一眼,脸色有点微红,又转头看了下他哥。 朱慈烺见此,当即哈哈一笑,然后看向夏完淳问道:“你真得喜欢我妹子,想和我妹子在格物学上一起走么?” 这么直白的问话,让夏完淳都脸红了下。不过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个回答非常关键。 于是,他看向朱媺娖,然后认真地点点头说道:“是的。” 从他的语气中能听出来,他很坚决。 听到这话,朱慈烺当即笑了下,然后对夏完淳说道:“好,那你等消息吧!” 说完之后,他便大步走了出去。 朱媺娖深深地看了夏完淳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羞涩,不过什么都没说,跟着他哥走了。 夏完淳见此,不由得急了,就这么一句话,还有其他呢? 看着朱媺娖和朱慈烺就要走出雅间了,他一急,便连忙问道:“府上是哪里?小生改日登门拜访!” 只要知道了住在哪里,那这事就好办一些了。就算朱媺娖不来找他,他也可以去找朱媺娖。嗯,让大姐或者小妹带着他去。 朱慈烺听到问话,并没有停步,只是边走边回答了一句道:“宫里!” 说完之后,他和朱媺娖就已经走出了雅间,消失在里间众人视线内。 夏完淳听得不明不白,顿时就急了,连忙问道:“是哪条街的?门牌号是多少?” 他这话一问出口,正鱼贯跟着出去的几个侍女,顿时撞到了一起。 随后,几个侍女连忙稳了下,赶紧出去了。 不过最后那个侍女,也就是这几日跟着朱媺娖的一个侍女转回头,脸上都是笑意,低声对夏完淳说道:“呆子,宫里就是宫里,还能哪条街?” 说完之后,她便不再管里面的人,赶紧出门去了。 听到这话,里面留下的夏完淳商人,顿时如中雷击,一下全傻在了那里。 这一回,他们三人就都回过神来了。 宫里就是宫里,还能是哪里? 也就是说,朱媺娖和朱慈烺是紫禁城里面的人。 他们这个样子,绝对不是宫女也不是内侍,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必然是皇子和皇女! 一想到朱媺娖是公主,朱慈烺是皇子,他们三人,那是呆上加呆,呆麻了!谷銷 他们哪怕从朱媺娖平时的言行举止,还有随从等等方面判断,觉得朱媺娖肯定非富即贵,但是也绝对没有想过,朱媺娖竟然会是公主! 不知道过了多久,年纪最大,阅历最多的夏淑吉先回过神来,当即喃喃自语道:“怪不得,怪不得,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那都可以说得通了!” 说到这里,她便根据已有的信息又推测道:“既然她是公主,那按照这个年龄,该是坤兴公主,对的,应该就是坤兴公主!” 崇祯皇帝的子女,又受封的话,那自然是会公告天下的。不过却是不会公布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公主叫啥。 听到她的猜测,夏慧吉也回过神来了,便立刻问她大姐道:“那坤兴公主的哥哥,又是哪位王爷?” 坤兴公主都有封号了,那比坤兴公主大的皇子,肯定也有封号了的。 听到她这么一问,夏淑吉只是一想,顿时大吃一惊,说话都有点结巴地道:“是……是太子!” “啊?”听到这话,夏完淳和夏慧吉都是傻眼,有点不敢置信,“不可能吧?” 要知道,皇子可能不是很精贵的话,那太子绝对是天底下最精贵的人之一了。这可是将来的大明皇帝啊! 看到弟弟妹妹的表情,夏淑吉肯定地说道:“坤兴公主的上面,就只有太子一个哥哥!” “……”听到这话,夏完淳和夏慧吉顿时又一次惊呆了。 刚才和自己说话的,竟然是太子殿下! 大明朝有几个人有幸见过太子,结果他们竟然见到了,并且还坐在一起聊了天! 这么想着,就感觉非常地不真实! 对了,还有坤兴公主,竟然这几天一直在和他们探讨格物学的学问,如今想来,也同样是非常不真实啊! …………………… 不说他们三人有多诧异了,就说朱慈烺和朱媺娖回宫,很快就见到了正在处理政务的崇祯皇帝。 “回来了?”崇祯皇帝看到进殿的两人,看着朱媺娖,笑着说道,“你个妮子,真是给朕出难题啊!” 一求见,就被召见,朱媺娖就知道父皇是有话说。此时听了,她顽皮地一笑,然后反问道:“那父皇又为什么让女儿在榜单上了呢?” 朱慈烺在边上不敢说话,就只是听着。 因为他知道,父皇对他的要求更严格,对妹子就比较溺爱一点,好说话。 崇祯皇帝听了,笑着指了指朱媺娖,然后才回答道:“通过格物学专项科考,朕并不会给予什么官职俸禄,只是有了入大明皇家科学院就读的资格而已。包括你这个状元,也只是有这么一个名头而已,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既然如此,那朕的女儿为什么就不能公布实际成绩呢?” 朱慈烺听了,不由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个格物学专项科考和普通科举确实不同,父皇这么做,也没有和以前的惯例有冲突。 宗室参加科举这个事情,其实是很敏感的。以前的时候,是肯定不行的。 但是,随着宗室人口规模的庞大,朝廷无力支付那么多的俸禄,以至于一些低级爵位的宗室,完全是被宗室关系所累,过得日子比普通老百姓都要差。 因为低级宗室都没几个钱,又不准许做任何事情,朝廷不发俸禄,除了讨饭,真得是饿死的份了。 因此,从嘉靖开始,为了改变宗室这种情况,也是因为朝廷实在付不起这个俸禄,就改了宗室政策,准许低级宗室可以参加科举做官。对于做生意,打工赚钱的事情,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过这些也只是低级爵位的宗室,像藩王、郡王等等高级宗室,依旧是限制多多。不能领兵打仗,也不能参加科举做官。 皇子皇女的级别,那是和藩王一个级别的,去参加普通科举,那也绝对是不可以的,至少现行的大明律法是不允许的。 但是,格物学转向科考,却没有这个限制,从科考通过之后的待遇上也能体现这一点,也能让人无话可说。 此时,朱慈烺正在想着其中的关系,崇祯皇帝却又在笑着说道:“而且,朕把伱公布在榜单上,刚好也是向世人说明,想要进大明皇家科学院深造,就算是朕的女儿,还有儿子,那也是要通过格物学专项科考才可以!如此,也能体现公正之意!” 皇子皇女都这样,那文武百官就更不用说了,想要进大明皇家科学院,那就必须要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 不过崇祯皇帝会有这个想法,完全是因为他想起了刘伟超所说后世的高考,考上之后上大学,然后什么本科啊、研究生啊、博士之类的,似乎是一个道理。 因此,灵机一动之下,崇祯皇帝才决定让朱媺娖如实上了榜单。 说了这个事情之后,崇祯皇帝想起什么,便问朱媺娖说道:“你如今已经老大不小了,婚事不能再拖了。格物学专项科考也已经结束了,可有什么意中人?要是没有的话,那朕就给你做主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64 当爹的也是骄傲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64当爹的也是骄傲朱媺娖一听,顿时脸红了,低下头不说话。 “那就是没有了?”崇祯皇帝一见,也不知道是没看出来呢,还是看出来却故意这么说。 朱媺娖一听,赶紧扭头看了下他哥。 朱慈烺见了,忍不住无声一笑,然后赶紧向崇祯皇帝奏道:“父皇,是有一个,叫夏完淳,算数科考满分,物理105分,化学100分,男科综合科考成绩名列第二。”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稍微一愣,随即回过神来,当即呵呵笑道:“好啊,这个人,朕有印象,是个不错的!” 他所说得有印象,其实不止是他先看到榜单,知道夏完淳的成绩;而是刘伟超还曾经给他说过,夏完淳是明末抗清中殉国的最小义士。哪怕洪承畴出面劝他投降,也没有弯了脊梁! 对此,崇祯皇帝的印象深刻。朱慈烺一听,他就想起来了。 这个夏完淳,人品不错,格物学的成绩也优秀,关键的是,自己女儿竟然还看上了,这让崇祯皇帝很是满意。 他正在想着呢,朱慈烺又带着一丝笑意,继续补充奏道:“儿臣刚刚还见过这个夏完淳,能看出来,他非常爱慕媺娖的,说以后走格物学之路,放弃科举为官。” “哈哈哈……”崇祯皇帝一听,就更是高兴了,看着朱媺娖笑,笑得朱媺娖那低头露出的脖子都红了。 随后,崇祯皇帝便摆驾,为了朱媺娖的事情,去找周皇后了。 能看出来,他的心情非常不错。 朱媺娖见此,虽然什么都没说,却也非常感恩自己有一個非常好的父皇。 不过有一点,她却是误会了。 崇祯皇帝的心情之所以会这么好,不止是她的婚事有了眉目,还因为崇祯皇帝通过这次格物学专项科考,真得发现了不少格物学方面的人才。 刘伟超估计,大明朝一个满分的都不会有。但是,事实证明,大明朝有的是优秀的人才,满分的不但有,而且还有好几个! 另外,通过这次格物学专项科考,让他发现了方以智这个格物学人才,应该是和宋应星有的一拼的。这个发现,就是崇祯皇帝心情非常不错的原因之一。 就算只有方以智这么一个人才,崇祯皇帝也有理由相信,能加快大明朝的科技进程,提高大明朝攀蹬科技树的速度。 …………………… 京师城内,随着榜单的公布,最耀眼的,毫无疑问,便是朱媺娖了。 三门都是满分,比男科这边都要厉害。要知道,试卷可是一样的。 第一次,让所有女人都为之自豪,在一众大老爷们面前,说话都大声了一点,就好像是她们自己考了这样的好成绩一样。 很自然的,有关朱媺娖的来历,也有很多人开始打听。 在这些人中,有的是仰慕朱媺娖在格物学方面的才华,想要讨教一番;也有的人,却是不服气朱媺娖的成绩,想要考较一番;甚至还有人,就想着挑战朱媺娖,看能不能借朱媺娖的名气来扬名…… 总之,什么目的的人都有。 而有关朱媺娖的来历,崇祯皇帝没想着隐瞒,因为公主的身份,就传得更是快速。 当天公布榜单,到晚上吃饭那会,就已经传遍全城了。 “什么,女状元竟然是坤兴公主?” “难怪了,原来女状元竟然是公主,真得是太厉害了!” “公主怎么也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这是不是不符合祖制啊?” “什么祖制?格物学专项科考,以前有么?” “没错,就算有又怎么样,考上了又不能当官!” “公主竟然都是满分,比男的都厉害,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啊?”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以为就你们男的聪明么?” “就是,陛下英明神武,你觉得会把题目先透露给公主知道,就这么明目张胆地让公主当女状元?” “……” 当女状元是坤兴公主的消息传开之后,事情远没有崇祯皇帝想得那样,会遭受很多非议。京师城内的女性,老老少少,几乎都会主动给坤兴公主辩解,怼得那些老爷公子之类的都没脾气,除非老爷能是一言堂的那种,要不然说到后来,都是说不过女性的。 相对于普通百姓的议论而言,男科状元方以智却是很佩服。 谷底 说实话,他自认为自己的格物学功底是非常好的了,可是,面对化学这门课的时候,特别是最后两道题目,还是感觉很难。隐约的,他感觉到,化学这门课,他还缺少去动手实践的能力。 方以智知道,格物学出自宫中,坤兴公主近水楼台先得月,学得更多,更扎实,科考成绩能更好,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想着这些,方以智甚至都有点期待,喃喃自语道:“三天之后,进宫觐见的时候,希望有机会向坤兴公主讨教一二!” 没错,按照格物学专项科考公布的章程,在公布榜单之后的第三日,男科前一百五十名,女科前一百名,也就是列于红榜上的考生,要进宫觐见。 随后还有夸功游街,当然,这是只有状元、探花、榜眼才有的荣耀了。 日子其实也很快,三天时间而已,很快就过去了。 两百五十人,齐聚金銮殿。没错,崇祯皇帝把这次接见的规格提到了最高,在金銮殿上召见,以示他的看重。 不用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女科状元,也是男女考生第一名的坤兴公主身上。他们都想见见,坤兴公主到底是怎么样的? 唯独一个人是例外的,就是崇祯皇帝,他反而更看重方以智和夏完淳。 在说了场面话之后,更是关心了方以智和夏完淳两人。 随后,便是御赐第一届格物学专项科考的纪念物,也是入学的凭证:即一块铁牌,上面刻着格物学专项科考这七个弧形的字,围在中间的是个阿拉伯数字的001,背面则是考生姓名以及崇祯十七年的年号。 有一点例外的是,状元、探花和榜眼的纪念物,却是金银铜三种金属分别制成。 本来的话,接下来是状元、探花和榜眼游街夸功的安排了,但是,崇祯皇帝在此之前,却又宣布道:“诸位皆是我大明朝格物学方面的人才,坐以论道,共同进步,方是学子本色,也是格物学之特色。朕给卿等半个时辰,可互相探讨。” 说完之后,他一挥手。 边上早就准备着的王承恩便连忙示意,一众宫女内侍便纷纷进殿,摆上案几,茶果点心,开始一场文会。 古代人,特别是明末的文人,最爱结社,而这结社,又源自于文人聚会,有诗会,茶会,词会,科举探讨等等。 崇祯皇帝宣布举办格物学的文会,在这个时候,其实也不突兀。唯一比较特殊的是,这是在金銮殿,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很自然的,这些学子见此,一个个都坐得规规矩矩的,不敢吃东西,也没有人问话。 之所以如此,他们就怕自己问出的问题,在崇祯皇帝那边听来就太低级,印象就不好了;有的人,也还担心,自己要是问问题的话,岂不是就显得自己学识浅薄,也不好! 金銮殿内安静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看得眉头微皱。 他举办这个文会,其实还在于给朱媺娖正名,让他们都知道,朱媺娖是凭着自己的实力得到的状元。 可是,这些人都不问,那怎么办? 崇祯皇帝正想说话时,却见男科状元方以智咳嗽一声,然后向对面的女科状元朱媺娖一礼说道:“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坤兴公主!” 朱媺娖其实也有注意方以智,不但是因为方以智是男科状元,更因为方以智还是进士,为了格物学竟然弃官不做。 此时听问,便马上微笑回答道:“请问!” 于是,方以智便把他做不出来的那道化学附加题,问了出来,请教朱媺娖怎么解这道题目? 其他人一听,这个题目他们也都是不会的,便纷纷听着。 于是,朱媺娖便侃侃而谈,把那道化学附加题的解体方法给讲一遍。 有的人听了还是不知所谓,但是坐在前面的人,却大都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夏完淳看着坤兴公主在那侃侃而谈,看着那个样子,心中都融化了一般,感觉太美了! 于是,等方以智的这个问题一解答完,他便连忙也请教坤兴公主。 在他们两人的带头下,在场的人,几乎都想请教坤兴公主。反正一个结果,其他人全部忽略了。 坤兴公主对于他们问得问题,基本上都是想也不想,就能侃侃而谈,她在格物学上的才华,当场就折服金銮殿上的这些学子。 这让崇祯皇帝看得,脸上一直有笑容,女儿如此,当爹的也是骄傲了! 随后,京师这边,自然是夸功游街,随着考生的离去,朱媺娖的才华自然也就传开了。 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质疑朱媺娖的成绩!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崇祯十七年的深秋,且不说大明皇家科学院第一次隆重开学,就说远在海岛上的倭国,有两艘船,正缓缓地靠向江户的码头。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65 到倭国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65到倭国这时候的海风,迎面吹来,已经是有些冷了。 然而,在其中一艘船的甲板上,却站着一群人,其中有两个站在一起,就在前面,其他人以他们为中心,站得比较远。 很显然,前面这两人的身份不一般。 远远看着江户的影子,其中一人,带着一点好奇问另外一个人道:“这就是倭国准许贸易的长崎?感觉怎么有点……有点一般啊!” “指挥使大人说得没错,这里便是长崎了!”另外那人听了,马上便笑着回答道,“这个长崎,已经是倭国比较繁华的城镇了,其他地方更为简陋。倭国这边,远不能和我大明比。也是如此,他们就格外羡慕我大明!” 不用说,指挥使肯定是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了,而回答他的这個人,自然就是郑芝龙了。 李若琏听了,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点头说道:“确实,天下虽大,却以我大明最为繁华,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个世界,在这个时间点上,他这个话,确实不是吹牛,往自己脸上贴金。 纵观后世那些有名的,强大的美丽国还不存在,吹破头的巴黎,也无法和大明的京师,或者南京去比,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 那个时候,世界的中心,就是大明,天朝上国,可不是自封的。 此时,李若琏顿了顿之后又问道:“倭王和那德川幕府将军都不在这边,我们要在这里待多久?” “倭国的王,只是一个摆设而已,不用介意!”郑芝龙听了,马上便解答道,“倭国的军政大事,还是幕府将军说了算。我们过来的理由是散心,如果过家门而不入,直接跑去江户的话,会让人生疑,因此,还是有必要先在这长崎上岸才好!” “好!”李若琏听了,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郑芝龙,正色对他说道:“如今还不知道建虏是不是在这里,或者是去了江户,情况又如何,有没有谈成?一切都是未知数,就要看你随机应变了,只要能达成陛下的要求即可!” 郑芝龙一听,立刻恭恭敬敬地说道:“明白,绝不负陛下之望!” 他的这个恭恭敬敬,绝非是装出来的,而是真心实意。 事实上,一开始他听说闽地的田产全被朝廷给没收了,心中意见是非常大的。哪怕是他亲儿子去做的这个事情,在他这边,却是更埋怨皇帝。 这种做法,真得把他儿子当枪使,亏了自己还在给皇帝卖命! 当然了,你朝廷说得冠冕堂皇,说不交税就不是他的田产。这些理由,他是不鸟的,毕竟他的利益损失很大。 然而,当李若琏把崇祯皇帝亲笔信给了他,还有他的那些资料,以及倭国的资料,都给他看了之后,就一下把郑芝龙给震住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信息通讯还要靠马跑的年代,对于远方的消息获取成本,那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说,哪怕你投入再多,消息也会滞后,并且不可能得到全面的消息。 更不用说,有关倭国的消息,那是隔着大海的。 就整个大明朝来说,郑芝龙敢说对倭国的了解,他只是第二的话,就不可能有人是第一。 然而,在崇祯皇帝给他的这些资料中,却是非常全面的消息,并且在近些年的消息,连他都没关注的,崇祯皇帝的这些资料都有。 除此之外,这些消息中,甚至都还有倭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事,对于倭国的内政,上到当代天皇,下到那些失去了主子的武士,都有涉及。 还有,有关郑芝龙自己的资料,很多事情,他以为没人会知道的,结果在这资料上都有。他看了之后,就有一种感觉,自己在当今皇帝的面前是赤裸裸的,被他看得一清二楚! 作为一个商人,郑芝龙再明白不过,获取这些消息,会有多大的作用。而这些消息,绝对不可能是凡人能得到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太祖皇帝显灵,神仙手段,那一切就都能解释了。 在被震撼之后,郑芝龙便立刻给自己找了理由。连徐国公等显赫的大明勋贵都要遵守大明律法,那他区区一个总兵而已,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并且,崇祯皇帝在信中也给他承诺了,做好这个事情,回去之后就会把大明蒸汽铁甲战船交给他来带,让他能征战四方,轻易获取军功并封爵以待。 还有,他五弟去了美洲,只要能按计划回来的话,同样会封爵以待。 至于他儿子郑森,崇祯皇帝给他透露,准备将来让他接李若琏的班,成为皇帝最信任的武将,锦衣卫指挥使。 甚至连他在倭国的二儿子,崇祯皇帝都准许他带回倭国从军,将来方便出人头地。 如此种种,可谓是恩威并施,让郑芝龙心服口服,不敢对大明朝,或者说对崇祯皇帝有一点异心。 就算抛开了太祖皇帝的事情不说,光是那蒸汽铁甲战船,他是见过的,也非常清楚,将来的海上,绝对是蒸汽铁甲战船的天下。他要是敢反抗朝廷,那朝廷的蒸汽铁甲战船组成的海军,必然会把他给碾压了!谷鞃 此时,他们在聊着天,船只离港口越来越近,那边的倭人,已经注意到这两艘船了。 李若琏见此,便对郑芝龙说道:“到倭国了,那以后我就是你的亲卫,可不要露出马脚,尽管使唤我便是!” 郑芝龙听了一笑道:“为了朝廷大事,只能委屈下指挥使大人了!” 李若琏听了,微微地无声一笑,并没有接话。 这郑芝龙的两艘船,上面都是挂着他那非常显眼的令旗,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郑家的船只。 而郑家的船只,不用说了,在大明东南沿海一带,包括朝鲜、倭国,还有南洋那边,可都是非常有名气的。 岸上有人注意到之后,有一个人忽然跳脚起来,露出喜出望外的表情,然后撒腿就跑。 而在港口这边倭国的人也被惊动,纷纷奔走相告,不一会功夫,船还没靠岸呢,岸上已经有一大堆人在等候了。 郑芝龙看着长崎码头,心中也还是有些感慨的,之前离开之后,已经有好些年没回来过了。 这个长崎,原本在他的印象中,要远比如今看到的热闹。 究其原因,郑芝龙自然也是知道的,因为德川幕府上一代将军开始的禁海令。 虽然说,这个禁海令一直不是针对大明朝的人,可是,把其他国家的海商给禁了,只有红夷还能勉强和倭国贸易,这让郑芝龙在海上收到的保护费非常不利,是他不喜欢的。 但是,对于倭国实行禁海令,他也是没办法。 如今过来,要帮助建虏去联盟倭国,这个任务也同样非常艰巨,能否达成,说实话,他心中也是没底的。 心中想着的同时,船只缓缓靠岸,倭国的人都在岸上等着。 他们自然也不会想到,郑芝龙竟然会亲自到倭国。人群中有认出他的那些倭人,顿时非常惊喜,一个个都以为,郑芝龙这是有大买卖上门了。 郑芝龙对于人际应酬这方面,自然是老于世故,得心应手的。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虽多年未到倭国,却也是游刃有余。 这边正在说话寒暄着呢,岸边又传来骚动,却是又有人来了。 因为郑芝龙的到来,码头这边,原本已经围了水泄不通,很多人都是慕名瞻仰这个海盗王的。 可如今这些围观的人,却是纷纷让开去路,这个动静有点大,也同样吸引了郑芝龙的注意。 闻声看过去时,刚好来人已经穿过了人群,互相之间一下便看到了。 这一刻,两边的人都是定住了。 李若琏扮成郑芝龙的亲卫,听不懂倭语,自然就更有精力去查看来了什么人。 就见为首那人,是个四十来岁的女人,一身大明服侍。此时,脸色非常激动,眼睛中甚至都有晶莹闪动。 在这个女人的身边,站着一个十八岁左右的少年,不过是倭人打扮,脸上同样有激动,还有一丝敬畏,惶恐。 这都来倭国了,李若琏知道是了解过这边的情况。 此时一见,他大概便猜出来,这个女的应该是郑芝龙在倭国的夫人田川氏,而那个年轻倭人,则是郑芝龙的二儿子,过继给田川这边的,好像叫田川七左卫门。 在来倭国之前,他听崇祯皇帝说过,似乎对这个田川氏非常有好感的。他能感觉出来,这绝对不是因为田川氏是郑森的生母这么简单。不过具体什么原因,崇祯皇帝没说,他自然也不好问。 此时,其他倭人自然也是认得来人是谁的,见他们夫妻相会,便都很识趣,没有再围着郑芝龙,都是笑呵呵地让郑芝龙先去休息了。 郑芝龙之前的时候,其实早就想接田川氏和这个二儿子回大明的,但是,倭国这边不同意。等到第二次,也就是南明隆武元年十月,他再次要接他们回大明时,倭国这边才终于松口,不过只放了田川氏回去。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66 田川七左卫门 , 郑芝龙在长崎的豪宅大院内,那是一片喜气洋洋。 多少年了,老爷终于回来了,每个下人都被打赏的同时,都在纷纷称赞老爷旳仁慈。 至于这套房子的主人,此时却在大堂内坐着,边上陪着田川松,也就是郑芝龙在倭国的夫人,看着跪在面前喊爹的倭人。 以前的时候,郑芝龙对于倭人还是明人,那是一点都不介意。可是此时,他看着这个二儿子做倭人的装扮,特别是那头发,总感觉有点别扭了。 不过好在此时,他这个二儿子田川七左卫门,正在用闽地语给他汇报家里情况,这让他还是比较欣慰的。 等到田川七左卫门把这边的生意情况,财产情况都汇报之后,郑芝龙仿佛只是顺口问道:“如今倭国这边,有什么事情没有?” 他这次来倭国的任务,暂时不想给老婆儿子说,因为事关重大,他怕会出什么问题。就先旁敲侧击一番,看看情况再说。 不过虽然是顺口一问,但是,他感觉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收获。 建虏跑来倭国,想要联合倭国攻打大明,如果真得成功了的话,那他刚才进港口的时候,应该不是那样的欢迎场面。 并且这种大事,建虏肯定是要去江户商量才行,而长崎离江户太远,就算有什么消息,这边估计也听不到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倭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建虏的结盟要求,因此,建虏已经灰溜溜的回去了。 他正在想着时,却听田川七左卫门顿时有点激动地说道:“父亲大人,儿子真有一事,想派人去给您送信!” 一听这话,郑芝龙顿时就严肃起来,立刻追问道:“什么事?” 他能感觉出来,肯定是大事,说不定就是建虏的事情,要不然,这个儿子也不会说要给他送信! 毕竟这里是倭国,他在大明,要送信,绝非易事来的。 因此,在问话的同时,他不着痕迹地看了边上假装是他亲卫的李若琏一眼。 然而,李若琏并没有多少反应,因为他压根听不懂闽南语! 郑芝龙也算是阅历丰富,一看李若琏的样子,便马上猜出来了。于是,他又赶紧对田川七左卫门要求道:“你是我儿子,大明官话都会了么?” 田川七左卫门正想禀告要事呢,冷不丁听到这话,顿时愣了愣,不过回过神来,他便连忙点头说道:“会,当然会!” “好!”郑芝龙听了,便对他说道,“那你用大明官话来说吧,我听听!” “是,父亲大人!”田川七左卫门连忙答应一声,不疑有他,马上就禀告道,“两个月前,有自称大清帝国的使者来了倭国,说是要和倭国结盟,后来去了江户那边,一直没有消息……” 听到这话,李若琏顿时非常关注,竖着耳朵听着。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来,地方上都已经有传言,说那个大清帝国愿意把朝鲜割给倭国,说那里的土地肥沃,倭国有了朝鲜的土地,每个人都能有很多田,所有人都会有得吃,有朝鲜佣人,一个个都能过得和老爷一样了!” “是么?”郑芝龙听了,似乎第一次听说一般,问田川七左卫门道,“那倭国这边是什么反应?” 田川七左卫门一听,立刻继续禀告道:“倭人都知道,朝鲜乃是大明帝国的藩属国,是受大明帝国保护的。因此谁也不信,觉得这是骗人的。但是,又有传言说,现在的大明帝国,已经很弱了,大清帝国崛起于辽东,把明国军队都打得只能退守关内。他们的什么蓟辽总督,也都降了大清帝国。而如今的朝鲜,已经是大清帝国的一部分,就连朝鲜国王的玉玺,都摆到了将军面前了!” 顿了顿,不等郑芝龙再问,他就继续说道:“已经有很多浪人都往江户出发,说要联名向将军请愿,占了朝鲜,将军就是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了!” 一听这话,郑芝龙就立刻想起来了,根据皇上提供的消息,这个时候,那些失去了主子的武士,多达五十万之多,都是生活穷困,不得不干一些副业以谋活路,对德川幕府很不满,甚至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后,由一个叫由井正雪的人,想组织这些武士推翻幕府统治。 这些穷困潦倒的武士,听到有朝鲜这么大一块肥肉可以吃,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非常大的一个诱惑了! 想着这些,郑芝龙便连忙问道:“那将军那边现在是什么态度?” “还没有决断!”田川七左卫门听了,连忙回答道,“听说朝中分为两派,一派觉得这是天赐良机,这时候不取朝鲜,以后就会后悔一辈子的。还有一派说,大明帝国乃是庞然大物,虽然暂时失礼,可未来如何不知道,这种事情,还是要慎重一点的好!”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不过这些消息,都是好多天前了,现在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郑芝龙听了,皱了眉头,悄悄看了下李若琏,随后再问田川七左卫门道:“那些大清帝国的使团,还在倭国么?” “在江户!”田川七左卫门听到这话,马上回答了一句。而后,他的脸上有点急切之意,似乎是还想说什么。 但是,正在这个时候,却听外面传来匆忙的脚步声,随后一名亲卫在门口那禀告道:“长崎奉行梅川内酷来访,说要见老爷!” 奉行,是倭国存在于平安时代至江户时代期间的一种官职,类似中原这边的地方主官。 郑芝龙都好多年没来倭国,自然不认识这个梅川内酷,不过人家是长崎掌权的,他在倭国又没有官职,也没有嚣张到可以不鸟这个倭人,便暂时中断了问话,连忙带着儿子田川七左卫门迎了出去。 田川松避开,不过李若琏作为郑芝龙的亲卫,却是紧跟在后的。 倭人一个个都是武大郎似的,面对郑芝龙的时候,倒也没有官威,满脸都是笑呵呵的。 在田川七左卫门的介绍引荐之下,郑芝龙和这个梅川内酷仿佛是老熟人一般,笑谈之下,气氛都很好。 不过李若琏却有点郁闷了,虽然他站在身边,但是郑芝龙和这个倭人都是在说鸟语,他压根就听不懂。 当然,他也理解,郑芝龙对于自己的儿子,可以让他用大明官话说,可对这个倭人的官员,却是没法这么要求的,也不合理。 于是,他就在边上听着,只能是通过观察他们的表情来推测。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李若琏就发现,郑芝龙和这个倭人官员的表情慢慢地就不再是笑呵呵的。其中郑芝龙这边,似乎是有郁闷之色,还有不甘心等等。 不知道过了多久,这个倭人官员似乎是得到了什么重要信息,终于匆匆告辞走了。 等这人一走,田川七左卫门就立刻带着气愤之色,用闽南语说道:“爹,朝廷这么对我们,干脆反了吧!” “……”郑芝龙一听,顿时无语,马上看了李若琏一眼,然后就立刻用官话训斥道,“大人的事情,你懂什么?不要胡言乱语!” 听到他用官话,田川七左卫门自然也用了官话,有点不服气地争辩道:“孩儿已经长大了,这长崎的事情,如今都是孩儿在处理。这朝廷……” 眼看着这个“脑子有问题的”儿子,又要在锦衣卫指挥使面前说出对朝廷的大逆不道之言,郑芝龙心里就急出了一身汗,连忙打断他,大声喝斥道:“你是翅膀硬了,就不听话了是不是?” 听到他们似乎吵起来了,一直关注这边的田川松赶紧过来,用大明官话训斥儿子一句,然后一脸忧色地对郑芝龙说道:“你也累了,先休息一下吧?” 郑芝龙听了,点点头,脸色有点不好看。 田川松看到儿子似乎还有点不甘心,似乎还想顶嘴的意思,便拉着他走了。 等出了房门,她便对田川七左卫门说道:“你爹什么风浪没见过,该怎么做会不知道么,需要你来给你爹出主意?” 田川七左卫门一听这话,终于不说话了。 就算是普通人,当爹的一般都是子女信赖的大山,更不用说,郑芝龙的经历,那是堪称传奇,如今的成就,天下之大,能有几个人做得到。 田川七左卫门哪怕是这个叛逆的年龄,天天在田川松的灌输之下,也是对他这个爹非常崇拜的。 等他们一走,一名郑芝龙的真正亲卫,便立刻站在门口,把守着门。 而在屋内,郑芝龙假装在揉脑门,生闷气,实际上,却低声对李若琏说道:“刚才这个倭国的官员,其实是来探我的口风……” 他的话还没说完呢,就听门口的亲卫一声咳嗽,显然是有人来了。 于是,郑芝龙的话便不得不中断,眼睛看了李若琏一眼,露出一丝苦笑。 他自己有种感觉,这种偷偷摸摸做事的方式,也就在很早以前有过,没想到如今又有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67 好儿子 , 过来打扰郑芝龙和李若琏说话的,是田川松。 看到郑芝龙坐在那边一脸郁闷的样子,她便过去服侍他,同时柔声对郑芝龙说道:“孩子从小就崇拜你,想你,今天见到你竟然回来了,一时之间喜出望外, 就很想在你面前表现下,想引起你的重视。” 顿了顿,她又接着说道:“刚才我已经说过他了,他也知道错了,希望你别在意!” 田川松说话,都是说得大明官话,李若琏听得懂。也是如此, 听得就有点尴尬了。 人家夫妻久别重逢, 要说些体己话, 自己还在这听着,就有点像文华殿上的电灯泡了吧! 这么想着,他便看向另外一个亲卫,是郑芝龙的真正心腹手下。 那人也懂得他的意思,便悄悄示意一下,退了出去。 李若琏见了,便也悄悄退了出去。 当然了,他这个悄悄,只是不和郑芝龙打招呼而已,这么大一个人,郑芝龙不可能看不见。 不过此时此刻,也确实不是说话的时候,便没有阻止。 沉默了一会,等到李若琏等人都退出去了,郑芝龙忽然问田川松道:“平时你都是用闽南语说话的,怎么刚才用官话来说了?” 这时候的大明官话, 是周边国家的通用语,特别是生意做得大的,或者官职高的,一般都会懂一些大明官话的。 但是,就只是夫妻之间的话,一般而言,是会用最亲的语言交流。 郑芝龙用的是闽南语,田川松也就用闽南语。 可此时,田川松却一反常态,这让郑芝龙有点意外,担心田川松看出了什么,便问上一问了。 田川松听了,倒也没有犹豫,立刻便解释道:“老爷刚才很介意次郎的官话怎么样,那我觉得用官话,或者老爷会更欢喜一点。” 听到这话,郑芝龙不由得一愣,感觉到这个媳妇的细心,便伸手摸了摸她的脸道:“这些年, 你辛苦了!” 田川松听了,摇摇头, 然后马上便问道:“大郎,不是,福松如今怎么样了?” 大儿子郑森七岁的时候便被带回大明,从此以后,母子两人便没有再见面的机会。 一般而言,为人父母的,对于第一个子女都非常地在意,因为这是他们的第一個。特别是郑森在七岁之前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然后被带走,再也没见过,就更是成了田川松牵挂的存在。 虽然说,每年都有书信来往,可是,再多的书信,也如何能抵得过相思之苦呢! 知道儿子平安长大,知道儿子取了媳妇,知道儿子也要有儿子,突然的,就在最近两年,一下就没了书信,这让田川松非常地担心。 此时,郑芝龙在她眼前,她自然是想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大儿子怎么样了? 郑芝龙看着田川松眼睛中的担忧之色,明白他此时的心情,便开口安慰道:“不用担心,很好着呢!只是最近两年连续发生大事,实在无暇分心,因此让你担心了!” 说到这里,他知道,如果不说清楚的话,她还是会担心,便又对田川松说道:“你如今已经是当奶奶的了,孙子叫郑经,如今已经两岁了。福松他如今已是朝廷从二品的锦衣卫指挥同知,要是正常情况下,我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的。” 还好郑芝龙如今是海军总兵,封得是正二品的龙虎将军,从品级上说,要比他儿子高一些,要不然,就真得要惭愧了。 田川松听到他这话,顿时就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不过他马上回过神来,就立刻又露出担忧的神情,问郑芝龙道:“怎么会这样?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福松他不应该当上这么高的官吧?” 能看出来,她并没有欢喜过头,而是立刻察觉这不正常。 当然了,这可能也和她嫁给郑芝龙有关。郑芝龙可是斗出来的,刀光剑影,尔虞我诈,如此种种,她都是经历的,因此,她并不是普通妇女。 郑芝龙听了,换了个舒服的坐姿,继续接受田川松的按摩,然后才说道:“当然是我这个当爹的出力,他才能有如今这样的官位。” 顿了顿,他想了下还是补充说道:“当然,这和他忠君报国还是有关系的,我能感觉到,皇上是真心喜欢福松!以后他的前途,该是无量的!” “当然,这都是你的功劳!”郑芝龙说到这里,笑了下说道,“福松最是思念你,一直遵从伱的教导。” 谷艾 这个话,他是真心的。 郑森自从回去大明之后,就一直思念他的母亲,平日里也牢记母亲对他的教导。 一如他刚才所说,虽然他这个儿子起步的时候,确实是朝廷看中了他的势力,但是,他儿子能做到锦衣卫指挥同知,而不是其他官职,这就绝不是他的势力能影响的了。 要知道,锦衣卫和不同别的,这是天子近卫,是代表最受皇帝信任的。将来他儿子还会做锦衣卫指挥使,就更能说明,当今皇帝确实非常信任他儿子。而这,是他儿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田川松教导的结果。 听到他这话,田川松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睛都笑眯成了一条缝,显然很开心。 远在天边的儿子,有出息了,当娘的,最是欣慰不过了! 不过,田川松也没有开心多久,就立刻又有点担心地问道:“听次郎的话,好像朝廷对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刚才长崎奉行过来的时候,田川七左卫门虽然陪同,但是她是避开了,因此不知道谈话的细节。 虽然她相信郑芝龙经历过大风大浪,什么都能应对,可终究是关心,还是问了。 郑芝龙听了,知道二儿子知道了,她迟早也知道,便说道:“就是损失了一些钱而已,就当破财消灾了,没什么。” 说到这里,他便表情严肃起来,认真地对田川松说道:“福松的事情,你要守口如瓶,谁都不能说!” “好!”田川松听了一愣,不过还是立刻点头,顺从郑芝龙的意思。但是,她的眼神中,却还是透着不解。 看到这,郑芝龙便给她解释道:“福松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高位,我怕会打击次郎,因此不能告诉这边的任何人,要不次郎都有知道的可能。等我安排,回头把次郎也接去大明,再给他安排一个好前程再说!” 顿了顿,他又郑重地说道:“不管怎么样,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会厚此薄彼的!” 听到这话,田川松不由得释然,连忙点点头,同样认真地保证道:“好,我知道了,绝对不会说出去的!” 随后,她便温柔地说道:“旅途疲惫,我服侍老爷泡温泉吧?” 郑芝龙一听便笑了,当即点头道:“好,我们也要叙叙旧!” 听到这话,不知道田川松想到了什么,竟然脸红了。 以郑芝龙的城府,他自然不会急急忙忙地去找李若琏,至少表面上,他的做事都要合理才成。 因此,一直到第二天的时候,他才有机会把田川松和田川七左卫门都打发离开,和李若琏单独说话。 “昨天那个倭人官员是来探我口风的!”郑芝龙给李若琏解释道,“能感觉出来,倭人这边确实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和建虏结盟,先把朝鲜给吞了再说。另外一派的意思,却是谨慎为主。” 说到这里,他又详细解释道:“各地大名,也就是类似我大明藩王的这些,都主张要趁这个机会占了朝鲜。还有那些武士,就是那些从军的,也都是这一派的。就是德川幕府的嫡系,特别是德川将军的心腹,都主张谨慎。” 李若琏一听,便皱了眉头想了下,然后问道:“哪一派占优势呢?” 郑芝龙听了,摇摇头说道:“消息太少,不好说!” 说完之后,他想了下,便还是继续说道:“如果以我对倭人的了解,还有对德川幕府的印象来说,也不好说!” “……”李若琏听得无语,这说了不是等于没说么! 好在郑芝龙还在给他解释道:“德川幕府之所以能夺得天下,正是源自于对我大明的战事。因此,德川幕府一直非常防备其他大名,就怕其他大名也会造反成功。从德川幕府掌权一直到现在,全都是想方设法削弱各地大名。就如今来说,德川幕府算是花了大心思,做得比较成功了!” 李若琏听了,点点头表示赞同。 “如今要和建虏结盟的话,那很可能会和我大明继续开战。如此一来,就给了其他大名崛起的机会,重演德川家康的路数,这肯定不是德川幕府愿意看到的。”郑芝龙认真地分析道,“好不容易把各地大明削弱地差不多了,如今却又要给他们壮大实力的机会,你说,那德川家光会怎么个想法?” 听到这话,李若琏便担心地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说,倭国不会结盟了?” 刚说完这话,他就想起来,郑芝龙的意思是不好说,于是,他连忙改口问道:“那为什么又说不好说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68 画地图 , 郑芝龙听了,马上回答道:“昨晚我有问过倭国这边的情况,一如陛下所说,倭国这边的情况不是很好!” 说到这里,看到李若琏眼神中的疑惑,他就解释道:“之前的岛原之乱,闹得很大, 德川幕府花了非常大的力气才镇压下去。虽然如此,但是各地依旧是比较乱的,各种事情层出不穷,其原因就是那些武士没有收入在闹事。他们别的活不会干,就只会打架动武。本来的话,幕府这边确实也在想办法解决了。” 顿了顿,郑芝龙随后笑了下说道:“但是, 建虏要把朝鲜送给倭国的消息一传开, 幕府这边安抚那些武士的方法, 效果就一下变得很差了。不止是那些失业的武士,还包括那些目前在各大名手下的武士,甚至包括德川幕府自己掌握的那些武士,全都非常想着拥有朝鲜。” “德川幕府的那些最高级的官员,可能是想以谨慎为主,可这么大的民意,还是武士的民意,却不能不考虑的。”郑芝龙说到这里,不由得感慨道,“那个把消息散布开的人,这是在将德川幕府的军,揪着德川幕府的七寸出招。厉害了!” 听到这里,李若琏认真思考着,问出他的问题道:“难不成就那些武士,还能倒逼他们的王么?” 这种事情,以下克上,在大明朝是难以想象的。 非要解释的话, 还是大明朝足够大,各地局势不一样。比如秦地造反,也不可能让其他所有地方一起跟着造反。 但是,倭国不一样,此时的倭国,琉球王国还独立着,北海道又叫虾夷地,如今也还没被倭国吞并,属于原始部族的地方,一如这个时候的北美一样。 倭国小,天灾之下,基本上全国一起受灾,全国的生活一起穷困,由此而汇集起来的民意,就是整个倭国的民意,以下克上,威力就会比较大了。 倭国的历史上,以下克上, 并不少见, 或许这就是原因之一。 当然了, 郑芝龙并不清楚, 此时听到李若琏的疑惑,他也只是点点头回应,然后解释一句道:“当然,还有一点,幕府将军应该也还是有雄心的。如果有容易拿到手的领土,他也是想要的。比如琉球,就被倭国给侵占,国王都被架空,一切都是倭人说了算了!” 李若琏一听,顿时就怒喝道:“岂有此理,琉球乃是大明的藩属国,竟然敢觊觎琉球,问过我大明没有!” 郑芝龙倒不生气,对李若琏说道:“我们大明强大的消息传到琉球的话,我相信琉球国王必然会会向我大明求援的!” 事实上,此时的琉球,已经派人去向大明求援了。这一点,和原本的历史上相同。只不过在原本的历史上,琉球使者到达大明时,刚好崇祯皇帝上吊,建虏入侵,中原乱成一锅粥,自然也就求不到什么援兵。 李若琏听到郑芝龙的话,便很快冷静下来,沉思片刻,就带着一点自豪对郑芝龙说道:“如此说来,其实倭国这边的朝廷之所以谨慎,还是顾忌我大明而已!” “没错!”郑芝龙听了,立刻点点头说道,“所以昨天我和那个梅川内酷说话的时候,就按照我们商量好的,透露了一部分消息给他,算是附和建虏那边的话了。我估计,他必然会把我的事情,急报江户那边。” 长崎是倭国规定唯一对外贸易的地方,不是德川家光的心腹,是不可能成为这里的奉行。郑芝龙敢担保,他的这个估计绝对没有错。 李若琏听了,不由得大为惊讶道:“这個倭人怎么是这么怪的名字?没穿内裤?” “哈哈哈……”郑芝龙一听便笑了,对他说道,“倭人的名字都是这样的,还有我孙子智美、肛门强、我妻真二、猪鼻千寻、**直树等等,对我大明朝的人来说很奇葩,但是他们却认为这名字很正常。对了,倭国人还只有那些有身份的人才有姓,普通老百姓都是没有姓的!” 李若琏听了,当即哈哈一笑,不过也不过多关注这个,马上就对郑芝龙说道:“那我们接下来就是静等倭国朝廷那边的动静,然后见机行事便可?” “对!”郑芝龙听了,点点头说道,“我们等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又说道:“我在这边的人比较多,正好可以趁这个时间,把倭国的地图给画了,还有势力分布这些,说不定将来有用!” “不错!”李若琏一听,立刻露出赞许之色,点头说道,“你要是献上这个地图,陛下肯定会高兴的!” 他们两人都知道,皇上是决定对倭国用兵,要灭了倭国的,既然如此,这个地图就很重要了! 于是,郑芝龙就把这事交代了下去。当然了,他不会傻到说明真正的目的,而是以他郑家在倭国贸易为掩护,这原本就是郑家的本色,因此谁也没有怀疑。 在接下来的日子,郑芝龙就只是待在府里,哪里都不去。 但是,倭国这边各地的权贵,包括哪些代表大名的人,或者光明正大地找上门,或者偷偷地来找他,反正在李若链眼中,基本上郑芝龙就没多少时间是真正闲的。 谷冥 从这也能看出来,郑芝龙在倭国的影响力有多大。 不过有一点,让他比较遗憾的是,他不懂外语,压根就听不懂他们的聊天内容。 反而是郑芝龙,遇到倭人来访,他就说倭语,遇到一直住在倭国的福建老乡来访,他就说闽南语,遇到红夷,也就是荷兰人来访,他能说红夷的话。 总之,似乎就没有郑芝龙不会的。发现这一点之后,李若链也是暗暗佩服。这个郑芝龙,还真是一个人才! 就这么的,大概过了一个月左右,已经是初冬时分了,李若链住在这里,也试着学了一点倭语,一些基础的话,倒也是能说了。 什么米西米西啊,撒由那拉啊,八哥之类的,都会了,不过想表达长一点的话,就还是不会。 在这段时间内,他还知道了离长崎不是很远的地方,就是萨摩藩的领地内,竟然还有一座活火山。这让他很是稀奇,毕竟他在大明朝可从来没见过喷火吐雾的山。 听到他的诧异,郑芝龙却是笑着对他说道:“倭国这边,类似这种火山多了去了。地龙翻身这种事情,其实也是司空见惯,无非是大一点还是小一点而已。另外,还可能有飓风,海啸等等,多灾多难,也不是说说而已的!” 李若链听了这话,便若有所思,问郑芝龙道:“那这便是倭人想要侵占朝鲜的原因了?” “有可能吧!”郑芝龙听了,并没有给出确切答复,只是回答道,“开疆拓土,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或者国王来说,应该都是喜欢的吧?” 说到这个话题,李若链不由得便又想起了倭国的那位掌权的将军,如今这年纪,也算是正当壮年,他真得愿意放弃一个大好机会,只是缩在自己的窝里? 在这样的疑问之下,江户那边,终于来人了。是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听说郑芝龙到倭国了,非常高兴,热情邀请他去江户做客。并且话里话外,也透露着一个意思,这个邀请,不能拒绝! 客气之外的隐约威胁,让田川松很是担心。 事实上,为什么郑芝龙事业有成之后,就没有再去过倭国,不止是因为他在大明那边有官职,更因为他是个财神爷了。 之前的时候,他想接田川松和他二儿子回大明,倭国这边一直不肯,也是因为郑芝龙这个财神爷。 而如今,郑芝龙竟然亲自到了倭国,如果倭国觊觎他的财富而对他不利,比如软禁他,让他的船队为倭国,为德川幕府效力,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田川松就有些担心,德川幕府是打着这个主意。 但是无奈幕府将军的命令已下,这个时候就算郑芝龙想走,也怕是走不成了。 对于她的担心,郑芝龙却是没有任何异常,还安慰了田川松一番,然后在来人的催促下,便动身前往江户了。 因为德川家光催得急,郑芝龙一行人先是快马横穿九州岛,渡海之后再快马赶往江户。 这样的赶路方式,确实会很快,但是会累人。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这绝非是真正的待客之道,绝对不是要给郑芝龙接风洗尘的那种招待,而是另有事情。 至于是什么事情,不管是郑芝龙还是李若链,其实心里都清楚,也没什么抱怨。 这一路上,也刚好让李若链对于整个倭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 就其繁华程度来说,真得是远比大明要差。田间地头,很多倭人穿得衣不遮体。还有很多带刀的浪人,在村镇、官道、甚至其他地方不怀好意的做着一些事情。 如果不是郑芝龙一行人,都是人强马壮的,并且有德川幕府将军的一队兵跟随,路上是不是会有个什么事情,还真是难说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69 讲得都是实话 , 这也让李若琏意识到,倭国国内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真得会乱。 而如今,如果那五十万穷困潦倒的浪人联合起来要求幕府将军去捡朝鲜这个便宜,还真别说,相信幕府将军那边的压力会很大。 想到这里, 他不得不佩服,当初放出消息,以此来向德川幕府施压的人,真的是个鬼才! 可以说,用日夜兼程的速度,他们一行人, 终于很快赶到了江户。 到了江户地界之后, 李若琏就发现,这边已经聚集了非常多的浪人。 应该是江户城里不给他们进, 全都在城外,东一堆,西一堆的聚着。屎尿到处都是,很是邋遢。 有正规的军队在戒严,全都是如临大敌的样子。 郑芝龙他们准备入城的时候,就见有一队倭人军卒押着几个人往城里去。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伙浪人,都是愤愤不平的样子,向那个领头的倭人武士控诉着什么。 郑芝龙就算没刻意去听,那些愤慨的话,也钻到了他耳朵里。 “凭什么抓我们老师,讲学都不可以了么?” “楠木流兵法是幕府允许的,学成了为国效力,为什么要关门?” “……” 那押人的领头武士,或者叫旗本的,听到他们嚷个不停, 就大声喝斥道:“由井正雪在开课期间, 违反幕府禁令, 煽动你们闹事,还不该抓?再要啰嗦,连你们都抓了信不信?” 听到这话,郑芝龙不由得转头看了一眼那個被抓的倭人武士。因为他记得,在崇祯皇帝给他的资料中,就有预言过在七年后,德川家光死的时候,一个叫由井正雪的人,就试图带着那些穷困潦倒的武士造反,不过消息走漏,都还没造反就被抓了。 听着那些喧闹,郑芝龙有理由相信,这个由井正雪估计就是皇上提及的那个由井正雪了。 这个认识,让他不由得非常感慨。 第一,他是感慨皇上的这个消息,竟然是真的! 第二,能看出来, 这个由井正雪已经开始有闹事了。 郑芝龙不知道, 由井正雪出身骏河国的一个染坊家庭, 是江户初期的兵学者。 少年时的由井正雪曾入兴津清见寺为僧, 后前赴江户修习楠木流兵法。学成之后,正雪在江户神田连雀町开办兵法学塾,当时许多的旗本、各藩武士和浪人为其门下。 出身不是贵族,自然吃了很多底层的苦。又见识了第三代德川幕府时候,刚好天灾不断,又遇到削藩,人为制造了财富上的浪费,武士的失业,百姓的民不聊生,如此种种,却只是为了巩固德川幕府的统治而已。 因此,在获悉有机会,能把比倭国还大的朝鲜吃下去,能完全解决倭国国内这些困苦的情况下,他便忍不住,就在讲学的时候,开始说他的私货,鼓动他的那些学生。 幕府将军还没做出决断,这种以下克上的作风,绝对不是德川家光所想看到的。因此,不抓他,才是怪事了! 此时,由井正雪自然也能看到郑芝龙一行人,这一见之下,顿时吃惊,立刻站住身子盯着郑芝龙他们。 因为郑芝龙等人的服饰,一看就是大明的人。由幕府将军的卫队护送,风尘仆仆的赶来江户,只要是正常的人,立刻便会想到,估计会和如今朝堂上最重要的事情有关联! 那这些明人到底是什么人? 该不会是幕府将军府这边,把大清帝国的事给明国那边说了,要出卖带着诚意来倭国的大清使者? 是明国朝廷的人?好像也不对啊,没穿官服! …… 谷織 如此种种,一个疑惑接着一个疑惑冒了出来。 不过很显然,由井正雪没有能得到解答的机会,郑芝龙一行人已经骑马进城了。 虽然此时的天色,已经是到正午时分,按理来说,是用午膳并且是休息的时候。可是,骑队却直接去了将军府,而不是去驿站休息,等候接见。 这么一来,李若琏和郑芝龙沟通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才到没多久,就由倭人过来,把郑芝龙请走了。而李若琏等人,不得跟随,不过也被安排去用午膳。 或许是知道李若琏可能会担心,郑芝龙的亲卫,偷偷找机会和他说了,幕府将军请了郑芝龙去用午膳。那请郑芝龙的人,都是极为客气,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对此,只会几个倭语词的李若琏,只好点点头,耐心等待郑芝龙的返回。 他一直等了很久,大概有一个半时辰左右,才见到一个倭人热情地引着郑芝龙过来汇合他们,然后就安排住在将军府这边一个单独的院子。 等到这个时候,李若琏才有和郑芝龙单独说话的机会。当然了,其他亲卫守着门,倒也不用担心有人偷听。 郑芝龙显然也知道李若琏心中的焦急,在检查过房子,确认没有人可以偷听之后,他便立刻笑着对李若琏说道:“倭人上钩了!”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显然不够交代的,于是,他就详细描述道:“我们到的时候,其实德川将军这边都已经用过午膳,不过假装刚好撞上,然后一起用午膳。除了他之外,还有大目付柳生但马守宗矩和老中松平伊豆守信纲。这两人,是幕府将军的左膀右臂,最为重要的臣子。” 郑芝龙知道李若琏应该不熟悉倭国的官职,事实上,这些官职,都是德川家光搞出来的,不熟悉这样的官职,也很正常。 这不,他就给李若琏解释道:“倭国的大目付,就有点类似我们大明朝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外加东厂和西厂的提督,锦衣卫的指挥使,负责监察各藩大名及幕府官员。” 听到这话,李若琏便理解了,当即点点头,继续认真地听着。 郑芝龙这边,就继续介绍道:“至于老中,就相当于我们大明朝的内阁,并且比内阁的权力都要大。” 李若琏听了,又是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 于是,郑芝龙就继续往下讲道:“他们客套的那些话,我就不说了。主要是假装关心我,听说我在明国那边过得不顺心,具体情况怎么样啊,问这些问题,然后顺带着打听如今我们大明的情况如何?”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当然,他们问得比较隐晦,主要也是那个老中和大目付两人问,但是幕府将军也非常认真地听着,有时候也忍不住会问上一句。” 李若琏听了,依旧只是点点头,继续凝神听着,并不说话。 郑芝龙见了,便继续说道:“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一是建虏所说得事情,是不是真的?比如说,如今建虏打得朝廷连连败退,只能守关内。我回答他们,说辽东确实都已经被建虏给占了。” “然后他们也关心,大明是不是有一个蓟辽总督的官,投降建虏了;我回答他们,说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松锦之战,十二万朝廷官军,全军覆没,担任统帅的蓟辽总督战败投降,连洪承畴的名字,我也主动说了。” “这些倭人还关心,大明的局势到底怎么样了,听说关内也不太平?我告诉他们,关内流贼肆虐,围攻开封,掘了黄河,占了鱼米之乡的湖广,连福王、楚王等好几个藩王都被他们杀害了。甚至连凤阳的皇陵,都被他们烧过。” 说到这里,郑芝龙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李若琏的脸色。很显然,虽然他说得都是事实,可这么说朝廷,也不知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是怎么想的? 虽然他表现得不明显,不过李若琏还是立刻就明白了他的心思,便立刻微笑着点头说道:“你说得很好,然后呢!” 确认他真得不介意自己这么说,郑芝龙的神情明显轻松了一点,然后便继续说道:“他们问我的事情时,我告诉他们,我的生意被人告发,让皇帝知道了,也想要我的钱,就把我调到了北方打建虏,重建东江镇,负责海上。除此之外,又蛊惑了我的儿子,把我老家的田产都给抄没了。” “嗯!”李若琏听了,便点点头问道,“然后呢?” “他们有点不相信,就继续问我。”郑芝龙听了,稍微犹豫了下,然后才继续说道:“我告诉他们,如今大明的皇帝,有抄家皇帝的外号,什么世袭国公,首辅、尚书等等,还有盐商、晋商之类的,只要有钱的,都被抄家。知道了我这边有钱,不是直接抄家,也是因为我有船队,对朝廷有用,要不然肯定也和其他人下场一样!” “没事,还有么?”李若琏听了,似乎是安慰了郑芝龙一句,然后再问道。 郑芝龙一听,就又说道:“他们一开始有点不大相信,然后我又说到处战乱,朝廷欠的军饷都不知道有多少,皇帝这也是急了才会这样。反正这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我看到他们用眼神在商量,不过我假装吃东西没看见。”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70 盟约 , “那他们什么反应,相信了没有?”李若琏听到这里,带着一点好奇问道。 他能感觉出来,这些倭人还真是谨慎,把大明这边的情况问得很仔细。 郑芝龙听了,便回答他道:“我感觉他们是相信了,因为他们之后就开始怂恿我了, 替我抱打不平,我就顺水推舟,也露出了很不满的意思,告诉他们,我跑来倭国,就是来散心的,不想见那个总是指使我的东江总兵。” “那这个理由, 他们相信么?”李若琏一听,继续追问道。 “我觉得他们是信了的。”郑芝龙听了, 还真是有点感慨,不过没表露出来,只是回答道,“他们知道我在海上的地位,知道我以前的事情,觉得我如果被一个同级别的武夫指挥来指挥去,加上田产之类都没了,心中肯定有意见。大海之上,随便说遇到了风暴,多长时间回去都是有理由的,跑来倭国散心,也没什么!” 听到这话,想着郑芝龙资料中的信息,了解他的过往,李若琏不由得也是感慨。眼前这个人,真得是个枭雄,至少以前是。亏了皇上英明神武,才能治得他死死的, 要不然,还真得难办。 这么想着,他便再问郑芝龙道:“那就这样结束了?” “没有!”郑芝龙听了,就对李若琏说道,“他们到最后的时候,就诱惑我了,说相信我已经听说建虏来和他们结盟,要我和他们一起干,到时候大明沿海,福建、广东等地,就都给我。” 李若琏一听大喜,连忙问道:“那你答应了?这事儿就成了?” 之前郑芝龙说过,倭人上钩了,听完这整個流程,一切都很合理,倭人确实是上钩了! 之前一直觉得,皇上交代的这个任务,其实难度很大, 结果没想到, 就这么轻松解决,真得是太好了! 可谁知,郑芝龙却是摇摇头说道:“我没有直接答应,在他们面前显得还是犹豫,提出要见一见建虏使者,也要得到他们的承诺才可以!还有,也和他们讨价还价,还要浙江才行!” 一听这话,李若琏不由得很是佩服。郑芝龙这么做,就显得更加真实。果然不愧是白手起家,最终能成为海盗王的人! 这么想着,李若琏不由得说道:“此事能成,真是非你莫属,大功一件,回去我必然禀明皇上,事情的经过!” 郑芝龙听了一笑,连忙表示感谢,然后又说道:“和他们约好了,明天中午,他们安排建虏使者和我见面,商谈具体的盟约!” “好,真是辛苦你了!”李若琏一听,满心欢喜地感慨道。 这一趟倭国之行,比想象中顺利多了!早点完成了任务,也能早点回去京师了。京师越来越繁华,都还没好好逛逛! 日夜兼程,赶来江户,也真得是累了,随后,一行人都是好好休息,并没有外出。 等到第二天快中午的时候,德川家光果然派了人过来请郑芝龙。 议事大堂内,李若琏依旧是没有资格进的,当郑芝龙大步入内时,便一下看到了两个建虏。 这建虏的标志实在太明显了,没戴帽子,剃着金钱鼠尾,倭人的发式相映成趣,难怪了,都是蛮夷! 其中一个倭人,年代有点大,胡子花白,这个人,应该就是建虏的什么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了。 这是正使,公开的,郑芝龙也能猜到。 另外一个建虏,却让他有些好奇,看着一身风度,有一股读书人的儒雅之气。没有几十年读书的熏陶,怕是培养不出这等气质。 建虏乃是蛮夷,怎么会出这样一个气质的人? 郑芝龙见了,心中疑惑,同时也暗暗吃惊。建虏能崛起,果然是有不少人才的! 看到一个明人走入大堂,代善都不用猜,就知道这个肯定是大明东南沿海的海盗王,如今的登莱水师总兵郑芝龙了。 有关郑芝龙的事情,德川幕府这边早已和他打过招呼,征得他的同意,才会有这次的见面。 因此,代善也是第一时间暗暗打量郑芝龙,心中同样有些好奇:这个大明海盗王,竟然感觉不到什么枭雄之气,反而和和气气地,似乎人畜无害,更像一个商人! 要是别人不说,他还真猜不出来,这个人是从海盗群中杀出来的枭雄。 谷輮 真得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心中这么想着,代善连忙露出笑容,向郑芝龙迎了过去,同时笑着用大明官话说道:“这位肯定是威名赫赫的郑一官了,久仰久仰啊!” 郑芝龙在倭国的名字,依旧是郑一官。因此,他便按着倭人这边的说法来说。 郑芝龙自然是会逢场作戏的,一见代善这么招呼他,他也立刻露出了笑容,就好像是遇到老友一般打招呼道:“这位显然是大清帝国的和硕礼亲王殿下了,久仰久仰!” 两个人如同老朋友一样,互相认识了一下。随后,郑芝龙便看向那个儒雅的建虏,带着一点好奇问道:“这位是……” “哈哈!来来来,我来介绍下!”代善见了,立刻招手让那人靠近一点,然后笑着给郑芝龙介绍道,“他就是明国原本的蓟辽总督,如今弃暗投明,归顺我大清的洪承畴,洪亨九了!” 洪承畴一听,也是连忙露出笑容,向郑芝龙拱手作揖道:“如今得见东海王,真是幸会幸会啊!” 原来他就是洪承畴,难怪有如此气质,只是很可惜,头上有根猪尾巴,硬是破坏了形象。 在原本的历史上,郑芝龙之所以会投降建虏,也是因为建虏答应他说会把福建等几个省划给他,结果没有信守诺言,他一投降,就把他给抓了。 就郑芝龙来说,肯定也不愿剃成这种难看的金钱鼠尾的。 此时,郑芝龙心中鄙夷,但是表面上,却也是马上还礼,一脸钦佩地说道:“都说洪总督智谋过人,领兵打仗,流贼望风而逃。如果不是朝堂上有奸臣,洪总督又怎么可能会有松锦之败呢!” 他的这个奉承话,说得洪承畴有点脸红,有代善在身边,他还是谦虚说道:“非也,非也,还是大清实力强大,我真得是已经尽力了,实在是打不过!” 代善听得哈哈大笑,正要说什么的时候,却听到有动静传来,转身一看,却是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在他的左膀右臂的陪同下,从后面转出来了。 于是,他们便连忙见礼。 三方势力之下,有一点搞笑的是,他们之间的会谈,竟然是以他们图谋的对象,大明官话来交谈。 倭语,代善和洪承畴都不会;建虏的话,郑芝龙和德川家光不会;闽南话,德川家光和建虏都不会,最终他们都会的,就只有大明官话这个通用语了。 三方坐定之后,德川家光便用不熟练的大明官话说道:“你们两方,该是已经认识了吧?那我们长话短说,直入正题吧!” 刚才的时候,他们其实在后面偷听了下,又听到了一点东西,也就是郑芝龙奉承洪承畴的话,一级洪承畴谦虚的说话,又印证了大清帝国的强大。 随后,很自然的,他们三方便开始具体商议,甚至摆出了一副简陋的大明地图,就着地图开始商量各自的势力范围,也就是瓜分大明朝。 在这中间,双方有一些象征性的争执。 比如说,郑芝龙就要求浙江、福建和广东必须是他的地盘;而我国这边,说朝鲜是一块飞地不好,还想要辽东和黄河以北。黄河以南地区,可以归大清帝国。 代善这边,不同意这样的分法,说辽东是龙兴之地,不能给;可以把江南之地给倭国,大清帝国只要黄河以北,为照顾倭国这边,山东等地可以给倭国,至少倭国有强大的水师,可以联通朝鲜。 一阵商议之后,三方都达成了一致意见。 郑芝龙这边,如愿以偿,得到浙江、福建和广东三省,暂时先不声张,依旧是明国的登莱水师,等到联军和明国主力决战的时候,突然反水,一举奠定胜利。 倭国这边,要先派人去朝鲜核实,如果确实如大清帝国这边所言,能轻松接受朝鲜领土的话,那倭国这边就会筹备军队,先占领朝鲜,站稳脚跟。同时派出水师巡查沿海,保证大清帝国沿海的安全。 大清帝国这边,整顿陆军,在倭国水师的运送下,沿海绕过山海关,和倭国陆军一起进攻明国京畿之地。 当然,这个战事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能发起,需要大清帝国和倭国这边都积蓄力量才可以。 三方盟约,对外只公布大清帝国和倭国的盟约,郑芝龙这边,不能公开。就等着渡海作战,攻打明国京畿之地的时候再打明国一个措手不及,保证大清帝国和倭国联军,能顺利攻入京畿之地,从而一举打下明国都城,再攻打明国其他地方的战略意图。 会盟完成,德川家光、爱新觉罗代善,郑芝龙三人,当即彼此看看,哈哈大笑。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71 各自算盘 , “一官啊,你可是我们这个联盟的暗棋,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决定胜负的。”德川家光露出和蔼的表情,亲切地对郑芝龙说道,“暂时对外公告,就没有你了。不过我们盟约一式三份, 却是凭证,你就放心好了!” 郑芝龙听了,明白地点点头说道:“这我自然是知道的,等我先回去之后,将军这边再公布,更合适一点。” 德川家光听了,很是赞同, 又看向代善,约定了时间之后,便对郑芝龙说道:“那么就这么定了,为了避免引人注意,本将军就不送你们了!” 郑芝龙和代善听了,连忙回应说不用送,然后便告辞走了。 看着他们两家消失在院门口,送到大堂门口的德川家光便转身回去大堂内。 他的左膀右臂,也就是柳生但马守宗矩和松平伊豆守信纲也跟着回转大堂,分别就座之后,三人互相看看,忽然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从他们的神态能看出来,心情是格外的好。 这不,笑得差不多之后,就听有“智慧伊豆”之称的松平伊豆守信纲,脸上还是带着笑容对德川家光说道:“这大清国的人,也是小瞧了我们倭国。等我们倭国吞了朝鲜之后,接下来是不是该和明国开战, 那还是我们说了算。如果战事顺利的话, 那倒好说, 战事要不顺的话,联合明国攻打辽东,也不失一步好棋!” 听到他说话,相当于厂卫头目的柳生但马守宗矩,倒是没有笑容,反而是严肃地对德川家光说道:“郑一官的家小,必不能让他带走,此事事关重大,我亲自过去一趟,防着郑芝龙偷偷带走家小!” 郑芝龙之前就想过带走老婆孩子,但是,倭国这边一直不同意。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倭国这边最终会答应放走田川松,但是郑芝龙的二儿子田川七左卫门却始终不放。 如今,蝴蝶翅膀的扇动下,德川家光这边,连田川松都不想放走了。 德川家光听到两个左膀右臂的话,心中得意, 便对这两个心腹下属一顿夸。想着他这個倭国大将军, 将会成为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拓疆土翻倍,并且关键的是,倭国的领土终于不止是海岛上,必定名垂青史,他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与此同时,向外走去的郑芝龙,忽然站住身子问跟在后面几步的洪承畴道:“你们要和倭国结盟的条件,是你让人放出去的消息吧?” 洪承畴听了,笑而不语。 代善见了,看看郑芝龙,便笑着接过话题道:“没错,我大清得洪先生,一如刘备得诸葛孔明也!此番回去,我大清必然会给洪先生加官进爵,以酬洪先生之助!” 他这话,说得洪承畴连忙谦虚一下,心中却是很舒服。 代善可是大清的和硕礼亲王,资格最老的亲王,他的夸奖,那是大清最高的夸奖了,他的承诺,也绝对是会兑现的。 此时,代善在夸完洪承畴之后,又开始夸郑芝龙道:“以后大清还要多仰仗郑大帅的水师,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可以派人上岸联系,只要大清能做到的,就必然做到。” 郑芝龙手中掌握着一支强大的水师,这是大清的短板。如果大清能和郑芝龙的关系搞好的话,以后就算要对付倭国,那也是胜算很大的。当然,这也只是以防万一而已。 “殿下真是客气了!”郑芝龙听了,连忙客套一句,然后说道:“我对辽东的特产也很感兴趣,如果可以的话,等以后不妨做点买卖,殿下以为如何?” 他的这个话,很符合他的身份。代善一听,顿时大喜,连忙点头道:“好啊,好啊!郑大帅有此意,我大清真求之不得也!” 大清帝国地处偏僻的辽东,唯一可以贸易互市的对象,就是明国了。可是,如今和明国是敌对关系,根本就不可能有互市的机会。如果能和郑芝龙互市的话,就能极大地改善大清帝国的物资需求。 一想到这,代善对郑芝龙就更亲近了起来,抓着郑芝龙的手,都有点爱不释手了。眼前这位,果然是财神爷! 快到郑芝龙所住的院子这边时,代善才依依不舍地松开手,有些遗憾的说道:“真是无奈朕大帅要马上赶回去了,不知道何时,我们能商量下互市的事情?” 代善出使倭国已经很久,急着回去;而三方商量的结果,是郑芝龙先离开倭国,然后这边才会公布盟约,到那个时候,代善才会回国的。 倭国这边,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局势,德川家光其实也头疼,因此也想着早日公布盟约。 换句话说,郑芝龙就没得耽搁,一定要尽早走了。 此时的郑芝龙,那只是在演戏而已,怎么可能真得和建虏去做生意,之所以这么说,那是更符合他的身份而已。 此时,听到代善的问话,他便假装考虑一下后说道:“那这样吧,等回去之后,我找个机会,和你们联系,到时候再商量这个生意上的事情如何?” “好好好!”代善一听,连忙欢喜地说道,“那本王就静候佳音了!” 说完之后,他想了下,从身上取出一块腰牌,递给郑芝龙说道:“只要到大清地界,出示这块腰牌,便是本王的人,要来见本王,不会有人阻拦!” 郑芝龙听了,做戏做全套,便假装欢喜地接过,预祝双方生意兴隆,然后才算是分手了。 代善没有郑芝龙的待遇,是住在驿馆的,在走出将军府之后,洪承畴忽然对代善说道:“王爷刚才和郑大帅的话,也是提醒了奴才。我们留在这里还有一段时间,不如和倭国这边也谈谈互市的事情?” 代善一听,不由得一拍自己的脑门,当即笑着说道:“对对对,你看本王的脑子,真得是,亏了你提醒,好好好,这事就交给你了!” “喳!”入乡随俗,洪承畴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建虏了。 ……………… 与此同时,郑芝龙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便大声吩咐手下亲卫,收拾行李,准备走人。 当然了,收拾行李这种事情,都是手下在干,他自己则在李若琏期待的眼神下,赶紧进入房间,然后把情况给李若琏汇报了一遍,说完之后,还掏出了那张他保管的盟约。 李若琏听完,也顺带着看完盟约之后,忍不住夸道:“你做得很好,没想到这个事情如此轻松就解决,皇上必然会大喜的!” 其实,在他的心中,还是有些后怕的。 建虏和倭国结盟,定下的这个策略,对于大明来说,确实非常具有危险性。 按照这个计划,山海关便会成为摆设。而京师离天津又很近,如果建虏和倭国的盟军从天津登陆,直接杀向京师的话,那京师也会变得非常危险! 如果没有强大的水师,或者说海军护住大明沿海的话,京师其实还真不适合当都城,太危险了。 此时的他,自然不知道,他的这种担心,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是真得变成现实了。不过建虏不是攻打的一方,而是被攻打的一方,连累整个华夏为之受累,滑入了历史的深渊。亏了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把华夏又重新从深渊中拖了上来。 此时,这份盟约,暂时还是由郑芝龙贴身保管,至少要等离开倭国之后,这份盟约才会呈送御前。 把这个情况都说了之后,郑芝龙想起一事,便对李若琏说道:“对了,还有一个事情,我觉得也有必要说下!” “你说!”李若琏听了,见他这样,便认真了表情,当即就回道。 就听郑芝龙对他说道:“建虏之所以来找倭国结盟,是那个洪承畴的提议;还有,建虏和倭国的结盟,其实也是洪承畴在主导,出主意。甚至包括泄露消息,诱使倭国的浪人倒逼德川幕府,同样是他捣得鬼!” “他娘的,真是铁了心当蛮夷了!”李若琏一听,不由得恨声怒骂道,“亏得陛下还想给他一个机会,如今看来,他是自寻死路了!” 虽然说,从表面上看,洪承畴促成了这次的结盟,和大明这边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这是有本质的区别。 大明这边之所以要这么做,或者说崇祯皇帝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有把握能把建虏和倭国的盟军都干掉; 但是,朝廷有这个实力的事情,如果不是崇祯皇帝亲口所说,李若琏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换句话说,洪承畴不可能知道大明的真正实力,却一力促成了这次的结盟,那他就是真心想着,帮着建虏,置大明于死地。 李若琏有非常大的把握,只要把这个事情禀告上去,皇帝绝对会震怒。这个洪承畴,就绝对难逃一死! 就这种死心塌地为建虏卖命的,或者一死都是便宜他了! 这么想着,他很快便跟随郑芝龙,在将军府的军卒护送下,又日夜兼程,赶回长崎去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72 将军威武 , 郑芝龙匆匆赶回长崎,说实话,那是真得有些累了。 田川松见了,很是心疼,自然也会问情况怎么样。不过郑芝龙没和田川松说结盟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把这事说给田川松听的话, 指不定会有什么问题。 田川松是个孤女,其母嫁给大明的铁匠,可以说,是大明人养育她长大的。然后她又嫁给了郑芝龙。 俗话说,出嫁从夫,她便早已当自己是明人。不但在平日打扮皆是明装,且说话也用闽南语或者大明官话。如果不知道的人, 只是和田川松接触的话,定然不知道她是倭人的。 对于子女的教导, 也和明人教导子女一样。华夷之辩,为身为大明人而骄傲。 郑芝龙了解田川松,自然不会说结盟的事了,只是催促田川松,让她和二儿子也收拾东西,跟随他离开倭国。 等到将来一旦反水,背刺建虏和倭国一刀的话,如果田川松和二儿子还留在倭国,必然会受牵连。 因此,他准备带走他们母子俩。 田川松听了,以为郑芝龙和将军府那边有什么不愉快,也不多问,就赶紧收拾东西。事实上,她早就想着去大明了。 然而,让郑芝龙没有想到的是, 他要离开长崎, 登船回去的时候,倭国这边, 竟然少见地出动了军卒,连大目付柳生但马守宗矩都显身,虽然客客气气,却非常坚决地不同意郑芝龙带走田川松和田川七左卫门。 李若琏是知道内情的,见此情况下很是替郑芝龙这边担心,便把此事记在了心里。 最终,一行人只能先行离开了长崎,返回东江镇。 等他们走了之后的第三天,德川家光便迫不及待地宣布了和大清帝国结盟的消息,并且要派兵去取朝鲜领地。 这一宣布,顿时,倭国所有人都是欢声雷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朝鲜,对倭国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期待。 有了更多的领土,说不定就能分到自己的田地,还有朝鲜人能作为奴仆, 这种只有老爷一样的日子,以后倭人都有,他们又如何会不高兴呢! 特别是那些穷困潦倒的武士,更是振奋。 德川家光一宣布要整顿军力,重新编组军队时,他们一个个都是踊跃报名,都渴望成为幕府将军麾下的直系军队,这样得到的利益会更多。 这么一来,原本德川家光直属的军队就是对各大名是压倒性的优势,如今有朝鲜领地作为筹码,他组建更多的直属军队,就更能压制各地大名,这也是他决定结盟,出兵朝鲜而不担心各地大名会造反的原因。 至于各地大名,本来被德川幕府压得死死的,不管是财力和人力都被削弱到极致,如今有了缓口气的机会,自然也是非常赞同。 可以说,倭国和那個大清帝国结盟,白得朝鲜的事情,几乎受到了倭国这边上上下下所有人的称赞。德川家光的威望,一下便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了,倭国这边要完成军队的整编,要安排国内势力,什么人留守,什么人去朝鲜,又具体怎么分朝鲜领土,这需要很多时间才可以。 而建虏使者这边,受到了倭国非常高的欢迎,离开的时候,简直是万人空巷,几乎所有的倭人都去送行。 对他们来说,这不是蛮夷,这是财神爷了啊! 也是到这个时候,田川松和她儿子才算是觉得知道了真相。郑芝龙之所以那样离开,是知道了建虏和倭国会联盟的消息。把她和田川七左卫门留在倭国,就是要挟郑芝龙,不得向明国说出这结盟的消息。 为此,她很是忧虑。不过至少在这个时候,她想不出办法来。 代善这边,也是非常高兴,算是圆满完成了出使倭国的任务。不对,是超额完成了这次的出使任务。 他原本来倭国,目的只是和倭国结盟。 结果没想到,竟然还拉拢了一个明国的海盗王,如今作为他们这支盟军的内应,先行在明国那边潜伏。并且,他又和倭国这边谈妥了互市的事情,以后大清和倭国可以互补有无,解决大清在一些物资上的事情。 比如,大清的火药很匮乏,但是倭国有。大清缺乏粮食,倭国有海产,非常便宜等等。 这离开的时候,受到倭人那么热烈的欢送,也让代善非常地满意。 让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是,这么大的场面,终于又引出了另外一个势力。 这个势力,便是在长崎有商贸点的荷兰,也是倭国这边唯一允许留下做生意的国家。 本来的话,荷兰人压根不知道,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大清帝国的存在。 谷仱 如今这声势闹得这么大,荷兰人便也知道了,原来在大明帝国的东北部,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存在。 他们不远万里来远东,那是来发财的。结果和明国做生意不成,还被郑芝龙给骑到了脖子上,只能憋屈地听从郑芝龙的威胁,购买令旗乖乖做生意,这对他们来说,真得是难以接受,只是打不过,没办法而已。 如今,他们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自然就想着,去这个强大的国家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生意可以做? 当然,他们有这个心思的时候,代善已经走了。 因此,荷兰人这边决定派人去看看情况,然后再去禀告巴达维亚那边。 …………………… 与此同时,琉球王国的国王尚贤,因为一直没有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在这个时候,又派遣正议大夫金应元、使者吉时逢、都通事郑思善等,再一次来到了大明,在江浙登陆了。 之前的时候,他们其实已经来过一次,但是,那个时候,到处都是战乱。崇祯皇帝压根就顾不得琉球王国,最终,他们失望而归。 这一次再来,其实,他们也不抱什么希望。可是,倭人在琉球王国越来越横行,基本上就成了琉球王国这边的太上王,这让琉球人都有些难以忍受了。 如果迟迟得不到大明皇帝的册封,那琉球国王的位置便会名不正言不顺。如果将来某一天,倭人真得乱来的话,连哭都没地方去哭。 为此,就算知道大明自己也难,希望不大,可琉球国王还是派了他们来了。 金应元等人正在船舱里面昏昏欲睡的时候,忽然,就听到有个船夫急促地敲起舱门,大声禀告道:“大人,到了,到大明的长江口了!“ 金应元一听,倒是精神了一些,不过也没多兴奋,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道:“知道了!” 可谁知,船夫却没完,继续禀告道:“大人快出来看啊,好热闹的,和上一次完全不同!” “嗯?”金应元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 上一次来的时候,基本上看不到多少船只,上了岸,也都是人心惶惶的。这才过去了几年而已,能有什么变化? 心中有点不信,不过动作却是很快的,金应元第一个出了船舱,抬头一看时,还真得惊呆了。 就见长江口这边,好多船只,有入长江的,也有出长江的,有往南去的,更多的却是往北而去。 光是这长江口的繁华,就绝非是以前能比。 这么一来,金应元就纳闷了,这才短短几年而已,怎么变化就这么大呢? 他在发愣,背后忽然感觉被人碰了下,金应元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是堵住舱门了。 于是,连忙让开,大步上了甲板。 在他的身后,另外两个人也钻了出去,其中一人还用不信的语气说道:“能有个什么看头……” 话还没说完呢,人就呆住了,这话自然就说不下去了。 只是一会,就见琉球王国的这三个官员,一起站在甲板上,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脸上都是难以置信的样子。 虽然他们也知道,以大明朝的底蕴,这种程度的繁华,甚至都不算非常繁华的。可是,关键的是,他们前一次来的时候,到处都是战乱啊,关外的建虏,都差点杀来江南。怎么这么快,就感觉天下太平了一样呢? 怀着这样的疑惑,金应元等人,便命令船靠到最近的码头,他们要上岸去打听情消息。 他们登陆的这个地方,是松江府下面的一个港口城,也是江南采办衙门的所在。也是这个原因,这边的船只才会有很多,都是和朝廷来贸易。 从各地运物资过来,卖给朝廷之后,大部分又从海上运往北方。不管如何,就货运来说,终归还是海运更划算。一般来说,目的地是天津,从那里登陆后再用火车运到京师。 除了这些之外,也有一些商船,是自己运货去北方贩卖。 这里的船,要不多,那才是怪事了! 这不,金应元等人,上岸一打听之后,顿时就惊呆了。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大明竟然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一开始,他们是不敢相信的。然后好事之人,看着番邦来使,有心要显摆一下,便带着他们去火车站。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73 崇祯皇帝的难题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73崇祯皇帝的难题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特别是从来没有见过蒸汽火车的人,第一次见到蒸汽火车的时候,绝对是震撼的。就算是真得看到活神仙,这震惊程度,估计也不过如此而已! 轰隆隆的声音中,拉着十来节车厢的蒸汽火车,喷着雾气,在进站的时候,开始缓缓地减速。庞大的身躯,匪夷所思的行进方式,还有那做梦都想不到的力气,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 “这是何物?”回过神来的琉球王国都通事郑思善诧异地问道。 领着他们过来的这个大明人,当即自豪地给他们讲解了起来。皇上发明的啊,格物学啊等等,说得这三个琉球王国的士大夫,犹如三个刚才乡下到城里的农民一般,听得嘴巴张大却尤不知。 好半天,回过神来之后,惦记着事情的正议大夫金应元便连忙打听道:“大明皇帝如此英明神武,那贼乱怎么样了?” “贼乱?什么贼乱?哦,你说以前的流贼啊,已经被朝廷赶到西南那边去了,联合土司一起造反,被朝廷官军压着打呢!” “你们放心好了,各地的毛贼也都已经被剿灭,如今我大明,基本上就是太平盛世了。” “对了,还有辽东的建虏叛乱,等到朝廷什么时候愿意了,也能给平定了。你们怕是不知道,朝廷已经打了两次胜仗,灭了建虏二三十万人马,连他们的亲王都被俘虏,押到京师被活剐了!” “……” 金应元等人,又是听得瞠目结舌,这还是自己之前来过的那个大明么?该不会是上一次的那個大明,不是这个大明?还是说,这一次的大明,不是那个大明了? 又或者,自己是还在船舱里睡觉,这是在做梦? 对于琉球国来说,也就短短几年时间,大明有如此之大的变化,绝对是不可思议的。 就如同他们在大明待了几年时间,然后回到琉球王国的时候,发现琉球国王不但把国内的倭人灭了,而且反而还占据了萨摩藩,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回过神来之后,金应元等人再三确认,发现是真的之后,他们一个个都不由得欣喜若狂。 宗主国强大了,那琉球王国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就有了求宗主援兵,驱逐倭寇的希望了! 本来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结果,却是有了惊喜! 他们正在欢喜着呢,忽然,就听到有喧哗声传来,转头看去,却见一辆马车过来,后面还跟着三辆运着大小行李的车子。 看着似乎很普通,但是,道路两边的人,不管男男女女,却在热情地招呼着。 “这是什么朝廷命官来了?”金应元见了,有点疑惑地问道。 边上的那明人见了,便笑着给他们解释道:“这可不是朝廷命官,这是夏家的老夫人上京了!” “夏家?什么夏家?”郑思善有点摸不着头脑,还是疑惑地问道,“怎么看着很受欢迎呢,这是什么来头?” “哈哈,当然受欢迎了,一门三杰啊,真得羡慕死人的!” “你们是肯定不知道,就在一个多月前,在京师进行的格物学专项科考中,这夏家的一男二女,差不多都是排名前三的,以后啊,肯定是能得新爵的!” “还有啊,夏家公子,被坤兴公主看中,已经定为驸马,夏家老夫人进京,估计也是为了这个婚事去的。” “皇上都明确说了的,夏家公子以后虽为驸马都尉,可只要格物学上符合要求,一样能得新爵!” “……” 金应元等人听得头晕,又是好多听不懂的事情,什么格物学啊,新爵啊,科考还能有女的? 等等事情,真得是一头懵! 在格物学专项科考结束,太子朱慈烺给崇祯皇帝说了朱媺娖和夏完淳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派人一调查,刚好是未婚,自己也满意这个夏完淳,当然最主要的是,有原本历史上的事迹加成,因此,崇祯皇帝便下旨了。 夏家这边,夏淑吉和夏慧吉都支持夏完淳当驸马,又有夏完淳老师,也是他爹的好友陈子龙的支持,夏完淳他爹,如今还是福建长乐县知县的夏允彝,最终也同意了。 这不,夏完淳的嫡母盛氏,以及生母陆氏便从老家赶往京师,从海门坐火车北上,去筹备儿子婚礼。 而路边欢呼羡慕的人群,最主要的,其实不是羡慕夏完淳,而是夏慧吉和夏淑吉,两个女子,都是名列前茅。一门三杰,更是了不得! 不用说,这一门三杰的功劳,和父母的教诲,绝对是分不开的。 并且这里是海门,长江对面就是松江府,夏家就住在那边。京师的消息传到松江府之后,早就在江南传开了。 此时,金应元等人听得震惊之后又震惊,目瞪口呆之后再目瞪口呆,压根就是懵逼状态。 谷揰 大明的一切,真得是太陌生了! “呜……” 震惊中的金应元等人听到这声音,顿时吓了一跳,回过神来一看,却见那个什么蒸汽火车吐出了长长的气,开动了起来,缓缓地出站,并且越来越快,最终消失在他们的视野中。 “这……这……”金应元有点难以置信地问道,“就坐这个,能到京师了?” “这倒也不是,淮河和黄河那边要下车,坐船到对岸,然后再坐火车,基本上就能到京师了!” 郑思善听了,马上就问道:“这看着速度很快,多久能到?” “一般而言,十天左右吧!” 他一听这话,立刻便对金应元说道:“我们坐这个去京师,一定要坐这个去京师,快多了!” 原本他们的计划,还是坐船的。否则走陆路的话,旅途劳顿,太累了。 可如今,有这么新鲜的交通工具,不但比船快多了,连老人都能坐,他自然也不想错过了。 金应元官职最大,他说了算,不用说,他也是赞同的。 不过他们不能马上去坐火车,而是要先去官府报备,得到允许了才能去京师觐见,暂时,就只能待在江南这边。 然后,他们又发现了水泥路,还有玻璃等等,反正在大明,逛得眼花了。 …………………… 不提这三个来自琉球王国的使者如何,就说京师崇祯皇帝这边,在格物学专项科考结束之后,便向刘伟超要来了高中和大学的数理化课本,用于给这些第一届的考生学习。 男生一百五十人,女生一百人,一下增加这么多,原本的大明皇家科学院就不够用了。 于是,崇祯皇帝下旨,就在京师城外,专门划了一块地出来,用来修建新的大明皇家科学院。 这个新的大明皇家科学院,设计者,还是刘伟超。 因为根据崇祯皇帝的要求,这个新的大明皇家科学院,其实是后世的大学。很自然地,刘伟超就把后世大学该有的,都给崇祯皇帝说了。 教室不用说,除了教室之外,还有实验室,包括物理和化学实验室,另外还有图书馆等等。 这个时候,朝廷修建的优势就出来了。 钢筋水泥是基础,加快了修建速度,崇祯皇帝有玻璃厂,物理和化学实验所需要的各类仪器,在之前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有交代玻璃厂那边去试制,不耽搁新的大明皇家科学院修好之后使用。 至于图书馆,大部分藏书,都将是格物学的内容,不止是数理化,还有生物学、植物学、医学等等。大部分书来自于这几年从手机里面抄写出来的内容,还有少部分,比如说医学、农学之类的,大明原本也有,就也收录到这里了。 因为崇祯皇帝非常关心这个“大明时代的大学”,修建的进度也就非常快。 等到年底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完工了。预计明年,也就是崇祯十八年春季,便能使用。 但是,也有一个难题,摆在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就是教这些第一届考生的老师,从何而来? 高中的数理化知识,崇祯皇帝还能找几个人出来担任下老师,但是难度也很大。更不用说,那些大学的数理化知识了,这个在大明朝这边,压根没人学过。 就连宋应星,对于高中的数理化,也不敢说都掌握,就更不用说其他了。 崇祯皇帝倒是第一个能获得这些知识的人,毕竟手机是他所掌握的,可关键是,他是皇帝,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学这些东西。 再说了,就算他有时间想学,那也得学得会啊! 崇祯皇帝倒也试过一下,发现看着那些化学书,一向勤勉,能工作到深夜的他,竟然会打瞌睡! 这让他无语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好处,以后要是睡不着,失眠的话,倒是可以用下这招。 崇祯皇帝自己没法解决,便只能找刘伟超商量了。 刘伟超听他这么一说,立刻想起什么,便好笑地说道:“你这么一来,以后你就不好意思说格物学是你所创了,要不然,哪有你这个开派宗师自己不会的啊?”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74 经济 , 对此,崇祯皇帝当然不乐意看到了。 纵观古今,皇帝多了去了,但是,开创一派学问的皇帝,有么? 没有! 如果他做到了,那就是第一人! 这个荣誉, 在历史上必然会是最让人称道的了! 可问题的关键是,以前的格物学,好歹能看下,而如今,看那个化学,都能看睡着, 这还怎么搞?就算是想学, 也学不进去啊! 不过, 他可不想放弃,便直接问刘伟超道:“所以,朕来找你了啊!你帮朕想想办法,看看还可以怎么做?” 崇祯皇帝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刘伟超最是清楚不过。因此,他在刘伟超面前,不需要有任何隐瞒,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就是了。 刘伟超听了,当即哈哈一笑,然后说道:“我还真有一个办法,让你保持你的开派宗师身份!” “呵呵,朕就知道你有办法, 快快道来!”崇祯皇帝听了, 也是笑着回答道,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于是, 刘伟超便对他说道:“你是皇帝, 日理万机对不对?所以,你有的是借口,完全可以不用当场回答问题,也没人敢逼着你当场回答问题。让他们自学便是,最多是互相讨论,还有什么不懂的,就把问题写下来,然后我来负责帮你解答,第二天的时候,你把我给你解答的丢给他们就可以了!” “那他们要是还有不懂怎么办?”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不过还是比较谨慎,又马上追问道。 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就立刻回答道:“我尽量把解题思路和步骤之类的写清楚,他们应该能看得懂。如果还有不懂的话,你一样可以让他们写下来,等回头再让我来解答就成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终于满意了,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对刘伟超说道:“朕感觉伱就是朕戒指中的老爷爷, 朕真得是太幸运了!” 刘伟超和他聊天的时候,有和他扯淡过, 不但讲过穿越他的各种网络小说,也顺带着聊过其他类型的小说,就被崇祯皇帝给记住了那个戒指中的老爷爷。 崇祯皇帝还有一個愿望,就是等他忙完了,老了的时候,刘伟超能把有关他的那些网络小说都给他传过去,他想看看。 此时,刘伟超听到他的话,当即也是哈哈一笑,然后对他说道:“你也一样,你也是老爷爷,对了,你那宫廷点心的配方都已经给我了,还能找找其他的么?我那网店,也要不断有新品才好!” 崇祯皇帝一听他的要求,便认真地考虑起来。 刘伟超的要求,如果能满足的话,就必然是要满足的。因为他知道,只有刘伟超能源源不断地赚钱,刘伟超才有时间和精力当他的老爷爷。 很快,崇祯皇帝便想到了什么,当即回答刘伟超道:“有了,朕就举办一届美食大赛,然后把最好的美食做法,给你发过去,你看如何?” 古代的美食,并不是所有都适合拿来当刘伟超网店的产品。一个是口味问题,还有一个是能否量产,以及保鲜等等,都是问题。 当然了,在刘伟超的计划中,以后可不止是开网店,实体店也可以开起来,那个时候,古代好吃的,就能都复制出来的。 此时,刘伟超听到崇祯皇帝的这个主意,当即问道:“麻不麻烦?要是麻烦的话,就算了!” 他赚钱的思路多的是,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个。 不过卖吃的,就是有一个好处,只要是好吃的,就必然是有回头客,并且顾客还能自发地宣传,生意是最容易做的了。 崇祯皇帝一听他这话,却是有点兴奋地对他说道:“不麻烦,一点都不麻烦。你不知道啊,上一次的格物学专项科考,真是让朕都想不到!” “啥?”刘伟超听了,有点不明所以,便疑惑地问道。 只听崇祯皇帝有点献宝一样地对他说道:“那次举办之后,朕通过厂卫那边,还有各衙门官员那边,甚至朕的皇亲那边,都有听到,说朕举办的这一次格物学专项科考,让整个京师百姓都赚了好多钱!甚至有不少臣子,还给朕上奏,说这样的格物学专项科考,最好多举办几次!你说,这么赚钱的好事,谁还嫌麻烦?” 一听这话,刘伟超顿时就明白崇祯皇帝说得是什么了。 往小里说,那是赶集;往大里说,那是旅游拉动经济。 总之,全国的有钱人,毕竟在大明朝这个时代,能读书的,基本上都是有点钱的,齐聚京师,那必然要在京师花钱的,京师这边要不赚钱,那后世不少城市搞旅游经济,不就是扯淡了! 于是,刘伟超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还真别说,这确实是个思路,可以提振经济的。” “嗯?”崇祯皇帝一听这话,反而有点听不懂了,疑惑地问道,“什么意思?朕理解这个事情,也只是钱从一些人手中到另外一些人手中,钱的本身,似乎并没有增加多少啊?” “不能这么说的!”刘伟超一听,便给他解释道,“你可以这么想,本来这些钱都存在各自的袋子里,不参与流通,这个钱就无法创造价值。一旦流通,比如吃一顿饭,那商家不就赚钱了,而商家进货的上游,不也是要赚钱了。如果没有这个吃饭消耗的钱,这条线上的整个产业链条就没法带动了!” “???”崇祯皇帝想了一会,还是一脑门的问号,不解地说道:“可是,就算他们不在京师吃这一顿饭,也同样会在别的地方吃这一顿饭啊!” 这话听得,好像也没毛病。 刘伟超想了下,便知道自己举例有点不恰当,想了下,就给崇祯皇帝解释道:“那我再换个说法吧!比如张三这次到了京师,看到京师的特产,他就买了。这个在他自己那里的话,他肯定不会买,对不对?” “嗯,这个是的!”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这一点容易理解。 于是,刘伟超便继续说道:“那就是同样的道理了,这个特产的消费,就能带动这个特产上下游的生产了。卖掉了,要再做出来;卖不掉,就不会再做出来。也就是说,这个买卖的行为,其实是促进了更多物资的生产,这个能理解吧?” “嗯!”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表示明白。 刘伟超听了,便又说道:“而物资生产出来,就是多了一份物资的钱,就等于大明多了一份财富,这也能理解了吧?” 崇祯皇帝这一次听懂了,带着一点兴奋说道:“也就是说,朕如果多促进一些买***如举办集会,加快南来北往,那大明的钱,在总体上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大明将会越来越富?” “对啊!”刘伟超听了,点点头回应道。 说完之后,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同样的道理,你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能畅销才行。只有这样,才会去生产更多的产品出来;还有,你的产品,要能卖掉才好,自己这边都买过了,还可以卖国外去……” 说到这里,刘伟超感觉有点跑题了,便及时收住话题道:“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收税,让朝廷能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也是你要解决的问题。当然,现在可以先不管,你先大力促进消费,让钱流通起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再说。” 对于这个时代的大明朝来说,经济理论,或者说商业理论都还很薄弱,对于商业的定位,也需要重新调整,要做得事情还有很多。他要是一次讲太多的话,反而会让崇祯皇帝无从下手。 由刘伟超这边指点,一步一步地沟通,崇祯皇帝明白了,再去和他的臣子沟通,这个步骤,已经是两人习惯了的,谁也没想着说改变。 或者,在这样沟通的过程中,有个聊天的对象能说话,也是其中的一个需求吧! 此时,刘伟超看到崇祯皇帝点头,说要回去好好琢磨下时,他便又对崇祯皇帝说道:“你的科技人才多起来了,或许从明年开始,得到橡胶开始,我感觉大明可以进入电气化时代。” 说完之后,感觉说得有点乱,他便重新说道:“先抽调一部分人才,在电力应用方面可以先熟悉起来,等到橡胶有了之后,电力应用就可以大规模地上马了。电灯等照明的不用说,有线电报,甚至电话都能实现,还有电动汽车之类的等等,都可以做出来试试。”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很是兴奋,连忙问道:“那朕派去美洲的船队,能多快回来?” 刘伟超听了,有点不清楚,只是想了下,大概猜道:“如果顺利的话,那也要两年吧?或者明年下半年?” 要到明年下半年?崇祯皇帝感觉还是有点久。不过他也没办法,和刘伟超又说了一会之后,才挂断了视频通讯。 随后,崇祯皇帝便去忙大明皇家科学院的事情,也和他的臣子去商量经济的事情,反正目前来说,不可能有闲下来看小说的时间。 就这么的,很快就到了过年的时候,也在这个时候,出使倭国的代善,终于回到了辽东。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75 努力卖国 , 这个时候的辽东,已经是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 建虏这边,根本就没有人力来清理白雪掩盖的官道,以至于这种时候,行路难! 一排战马在前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探出那条被雪掩盖了的官道。偶尔有战马偏离了官道,踩到官道边上的沟渠,不是整个都陷进去,就是人仰马翻。 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自然不可能走在前面的,而是根据亲卫开出的道路前进。 就算是这样,他还是忍不住有点感慨地对身边的洪承畴说道:“呀, 本王是年龄大了啊, 要不然, 何须如此慢行!” 年纪大的意思,就是骨头不经摔,万一马失前蹄,那可能是会伤筋动骨的。 “王爷说哪里话,这可是老当益壮,好着呢!”洪承畴一听,连忙回应道,“就算是廉颇在此,亦要甘拜下风!” “哈哈哈……”代善一听,不由得当即哈哈大笑。和洪承畴同行,真得是非常舒心,不着痕迹的马屁,不是那种赤裸裸的奉承,一直让他很是受用。 这汉人之聪明,就算是拍马屁一行,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笑过之后,代善还是摇头说道:“终归是老了,如今才离开半年多点而已, 就思乡心切,想着早点回到盛京了。” 洪承畴听了,便用手一指前面道:“王爷放心,如今离盛京已经越来越近,我们的速度会加快不少,很快就能到盛京的。” “哦,何出此言?”代善一听,有点疑惑地问道。 虽然如今没有下雪了,可道路依旧是被雪覆盖,怎么还能加快速度呢? “王爷,盛京附近,官道上肯定有踪迹,就不用这么小心翼翼地行进的。”洪承畴一听,连忙解释道。 代善一听,当即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笑着摇头说道:“看,本王都说老了, 这茬都忘了!”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他不但老了,也很快就要死了。当然了, 此时的代善,压根就不知道,只是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了而已。 正如洪承畴所预料,离盛京还有十多里远的地方时,就见官道上,田野里都有人留下的踪迹;离盛京只有五里左右的时候,还遇到了一队探马。 等到看到盛京城墙的时候,代善便感慨地说道:“本王这把老骨头,终于是不负摄政王之托,回来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洪承畴,真心说道:“此行能有如此之大的收获,你的功劳甚大。你且放心,本王答应过的,便不会食言!” 洪承畴一听,连忙滚鞍下马,单膝跪地,甩了马蹄袖,向代善打千下去道:“此行之功,皆因王爷运筹帷幄之功,奴才不敢居功!” “呵呵呵……”代善见他这么会说话,不由得又是连声笑,一会之后,便对洪承畴吩咐道:“起来吧,我们去见摄政王,相信摄政王肯定会非常高兴!” 这一次出使倭国,意外收获很多,比原先的预期要好不知道多少。等多尔衮知道了,绝对会惊喜! 说真的,此时的代善,忽然就非常想看到,多尔衮知道这一次的收获之后,到底会如何激动了! 明国太祖皇帝的阴影,总该减少一些了吧? 这么想着,他便一催战马,往盛京而去。 没等他到皇宫的时候,就见摄政王多尔衮领着多铎迎了出来。老远就开始打招呼,有点激动,真得如同亲兄弟一般,好久不见的那种。 当然了,他们确实也是亲兄弟,同父异母而已。但是,以前的时候,他们的关系,绝对不可能如此之好。 对此,代善心中很明白,还是明国太祖皇帝显灵带来的压力太大,迫使他们兄弟不得不精诚团结。 不等多尔衮问话,代善便笑着对他说道:“这次倭国之行,总算是不负使命,并且还有意外之喜!” 多尔衮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忙牵着代善的手说道:“好好,真是辛苦了,这里太冷,我们进殿说话。” 随后,他又补充说道:“我这边也有好消息,都到殿里去说!” 代善一听,不由得有点好奇,辽东这边还有好消息,是什么好消息? 谷稉 看多尔衮开心的样子,似乎这个好消息也不是小事! 这么一想,他就更好奇了,到底会是什么好消息呢? 不过此时,代善没有忘记洪承畴,当即转头招呼了洪承畴,让他一起去崇政殿议事。 等到了崇政殿,福临小皇帝也到殿门口这里迎接,又是一阵寒暄。 福临小皇帝的背后是布木布泰,她对于勾心斗角之事,那是没得说的。要交好代善,这是必须的。也只有代善,才有那个资格能制衡下摄政王多尔衮。 因此,福临小皇帝按照他娘的交代,对代善是一阵嘘寒问暖,半天之后,才算真正开始议事。 只见代善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份东西,然后走上前去,摊开到多尔衮面前的案几上,同时说道:“这次去倭国,不辱使命,总算是和倭国结盟,共同对抗朝廷。并且,还有意外之喜,你且看!” 说着话的时候,他用手点了点盟约上的一个地方,也就是郑一官的名字上。 这份盟约,是有倭语,汉语以及满文所写。多尔衮看不懂倭语,但是汉语和满文自然是没问题的。 就那么一看,他就有点疑惑了,当即问道:“这個郑一官是何许人也?” 只是一个人名,竟然和大清帝国,还有倭国并列,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多尔衮对此要是不吃惊,就怪事了。 代善听了,当即无声一笑,然后回答他道:“这个郑一官,就是郑芝龙,现任明国登莱水师……登莱海军的总兵。” 他这话一说完,顿时,崇政殿内除了福临小皇帝之后,其他人都是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有点不明白这个盟约到底是怎么回事? 代善当然知道,如果不解释的话,多尔衮肯定难以理解,于是,他就把郑芝龙的势力,包括在大明东南沿海的横行,还有倭国那边的影响,以及明国皇帝如何对待郑芝龙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他的这个讲述,说得崇政殿内的所有人,还是除了福临小皇帝,另外再加多一个知情的洪承畴外,全都目瞪口呆。 真的是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如此厉害的人物!难怪了,这名字能和大清帝国以及倭国并列。因为这个名字,其实就代表一个海上的王国。简而言之,是海王也! 代善说到后来,又提醒多尔衮道:“他如今是明国登莱海军的总兵,没有暴露反义。等到我们和倭国的联军,要和明国决战的关键时刻,突然在背后插明国主力一刀,便是国运变更之时。有这一暗棋在,联军必胜!” 多尔衮听得满心欢喜,连连点头。然后又立刻想起什么,当即扫视殿内众人,最后看向洪承畴,却向所有人说话道:“此事事关重大,任何人不得外泄,否则抄家灭族!” 此时的崇政殿内,也就布木布泰、福临小皇帝、代善、多铎、洪承畴和多尔衮自己,除此之外,就是几个侍女内侍了。 他的这个话,不可能对姓爱新觉罗的人说的,要不然,抄家灭族就是把自己也给灭了。 代善听到他的话,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便连忙又说道:“对了,这次结盟之事能成,也全亏了亨九的功劳!” 亨九,是洪承畴的字,如此称呼,能看出洪承畴已经赢得了代善的心。 看到多尔衮等人看向自己,代善便继续说道:“一开始的时候,倭国掌权的幕府将军并不想和我大清帝国结盟,是亨九想出了办法,用于逼迫那幕府将军没有一口否认,最终郑一官到倭国之后,这结盟之事才最终成了!” 没等多尔衮说话,他就又接着说道:“还有,亨九又惦记着我大清物资匮乏,提醒我和郑一官互市的事情,如今已经定下约定,这个回头再说。另外,又和倭国也商谈好了互市之事。” 说到这里时,代善又从怀里取出一份东西,铺开在案几上。 多尔衮连忙去看,发现确实是和倭国互市的一些规则,对于大清帝国急缺的物资有很大的补充,不由得很是高兴,这可真是好事连连啊! 这个洪承畴,竟然真得一心一意为大清出谋划策,该赏! 这时候,多尔衮当然也看出来了,代善这么说话,明显是为洪承畴请功的。 要说以前的时候,像洪承畴这样的明国高官,建虏这边,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都是有防范之心的。可如今,多尔衮已经放心,便当场提议,给洪承畴抬旗,封大学士。 于是,原本洪承畴要到1652年才入旗,因为他自己的努力卖国,终于赢得建虏信任,提前入旗了。 代善说完他这边的事情之后,便有些好奇地问多尔衮道:“刚才你说,你这边也有好消息,不知道是什么好消息?”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76 又多一盟国么? , 就连以精明自诩的洪承畴,也想不出辽东这边有什么好消息,至少是值得摄政王来说是好消息的好消息,到底是什么? 因此,他也竖着耳朵听着。 听到代善问这个,多尔衮当即哈哈一笑,然后便对他说道:“还记得你出使倭国的时候, 北方那边发现有食人族的事情么?” “嗯,记得。”代善听了,立刻想起这事,在掠夺生女真的时候,有消息传来,确实有这么一个事情,他便好奇地问道, “这好消息难不成还和食人族有关系?” 多尔衮一听,当即点头道:“我亲自赶过去处理此事,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食人族,而是沙俄帝国的开拓者。他们长得红发碧眼,犹如魔鬼一般,又因为恐吓索伦人,所以被索伦人当成了食人族。” “沙俄帝国?”代善听了,马上疑惑地问道,“我们北方,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帝国?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从成立大金以来,有一个惯例,就是不断往北方去掠夺索伦人,补充大金军力。这个事情一直延续下来,可是, 就算以代善的资格, 也从未听说过, 在大清帝国的北方,竟然还有一個沙俄帝国。 多尔衮这个话,对他来说,不是好消息,反而是更让他震惊了。 多尔衮一听代善的话,就知道他误会了,连忙解释道:“不是,这个沙俄帝国在遥远的西方。只是他们派了军队,从北方一直往南而来,据说是到了海边之后再往南,结果就遇到我们大清了!” “遥远的西方?”代善一听,不由得一惊道,“难不成还在明国的西方?他们是从蒙古草原那边往东而来的?” 根据地形判断,穿过明国是不可能的。 多尔衮听了,又一次点点头,继续给代善介绍道:“这个沙俄帝国,火器犀利,据说在遥远的西方是个强大的帝国,往东而来,主要是为了毛皮而来,并不是要开疆拓土。” 说到这里,看到代善在认真听着, 他就接着往下说道:“我和他们接触, 最终达成了一个盟约。他们需要的毛皮, 我们有的是,他们的火器,也是我们需要的,双方互市,就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顿了顿,多尔衮提高了一点声音,也多了一点兴奋,继续说道:“另外,我告诉他们,明国极其繁华,如果我们能联合起来,共同讨伐明国的话,花花世界,将尽归两国所有。他们的首领很是心动,又打听了明国的具体情况之后,说他们马上返回去向他们的皇帝禀告这个事情。” “他们的皇帝会答应么?”代善听到这里,终于露出了欣喜之色,连忙追问道。 多尔衮听了,点点头,笑着说道:“他们其实也早就听说过东方国家的富有,呵呵,传得还很离谱,说明国的地都是用黄金铺的。要是能抢的话,我感觉他们肯定是会来抢的!” 代善一听,便立刻听出来,怕是多尔衮就顺着他们的语气,也强调了一番明国的富有吧? 果然,他这想法刚冒出来,多尔衮就向他表功道:“我为了让他们的皇帝能同意,就送了一批黄金物品给他们,都是我们之前从关内得来的战利品。顺便向他们表明,明国虽然富有,但是军力实在不怎么样,光我们大清就已经去关内抢过好多回了。只是明国太大,我们人口太少,没法一个人吃下而已。” “好,说得好啊!”代善一听,脑海中立刻有了一个印象,当即点头赞道,“这个沙俄帝国的人,为了区区毛皮就能万里而来,那如今有明国的富有为诱饵的话,指不定就能激起他们的贪婪之心。这样好啊,我们大清就能多一个盟友了!” 他其实不知道,毛皮在东欧那边才是硬通货,非常值钱,也是这个原因,沙俄才会往东边派出殖民者来劫掠毛皮。 并且,这时候的沙俄,也不算强大。至少这时候的瑞典,就比沙俄要强大一些。沙俄侵略成性,这时候正在和瑞典一起欺负波兰立陶宛联邦,但是同时也有点畏惧瑞典,不敢太往东扩张。 当然了,因为距离太过遥远,一如沙俄对大清帝国不了解一般,多尔衮和代善等人,同样对沙俄不了解。反正听双方吹牛皮,都觉得对方是个好的盟友。 此时,多尔衮听到代善的话之后,有些兴奋地说道:“如今看来,我们已经和倭国,以及郑一官正式结盟,也将和沙俄帝国结盟,局势便一下大有好转。草原各部这边,也该梳理一下了。” 草原部族,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块。也就是西部蒙古,又称卫拉特蒙古;漠北蒙古,主要是三个部族,以及东部蒙古和中部蒙古。 这其中,原本号称黄金家族之后的察哈尔蒙古部族大汗,就是林丹汗,被建虏打怕了,就往西跑,占了中部蒙古部族的土默特部。 而此时的土默特部早已不是俺答汗时代,打不过林丹汗就跑了。 东部蒙古那边,全都臣服了建虏,合众联合之下,都以建虏马首是瞻。 随后,皇太极亲领大军征讨还不服气的林丹汗,又把林丹汗给吓得落荒西逃,结果半路病死。随后,他儿子投降建虏,老婆也成了皇太极的老婆之一。 土默特部臣服建虏,被建虏拆分为左右两旗,设两个都统; 另外,漠北蒙古和西部蒙古是死敌,互相攻打,不过都不约而同地派出使者,臣服于皇太极的大清。 从名义上来说,整个蒙古草原,都是满清的地盘了。 满清以前的政策,对于蒙古部族还是防范为主,拆分并和亲。除此之外,收一些蒙古人,成立蒙古八旗以为常备军。其他蒙古部族,相对独立,用到的时候才去旨。 不过之前这个时候,满清遭受了两次大败,实力损失惨重,自身都自顾不暇,对于蒙古各部的事情,自然就不会操心了。 但是,如今满清的局势好转,至少从大局上,战略上来说,已经有好转。不但和倭国结盟,引入强援,并且还在明国那边埋伏了一个暗棋,可以在关键时候给明国军队致命一击,甚至和远在西方的沙俄帝国也要联盟,就等沙俄皇帝的决断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多尔衮自然就想到,整合草原蒙古部族的必要性了。 不说别的,一个最低的要求,如果沙俄帝国真得和大清帝国结盟,要从西方攻打明国的话,那西部蒙古那边就要让道,甚至要西部蒙古跟随沙俄帝国一起攻打明国。这是大清这边需要协调,提早考虑的事情。 此时,代善听了,便连忙问道:“北方那边开垦荒地的情况如何了?” 多尔衮一听,就马上回答道:“还真别说,那边的土地肥沃,明年继续迁移朝鲜人过去,还能开拓出更多的粮田。” 顿了顿,他想起朝鲜要让给倭国,就马上接着说道:“朝鲜那边的粮草物资,等这个冬天过去,能搬多少回辽东的,也要搬回,就如今预估而言,至少粮草物资这一块,明天再努力努力,应该能养活更多的人没问题的!” 听到这话,代善很是高兴,也跟着说道:“明国江南繁华,粮食肯定很多。等回头那个郑一官派人来贸易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出采购粮食的要求,这对大清来说,也肯定是一个很大的补充。” 多尔衮听得很是高兴,自力更生之下,要有足够的粮食绝对不容易,可要是用抢来的金银财宝去购买明国的粮食,这路子就是最好的了。因此,他连忙问道:“既然如此,何不如我们去找那个郑一官,催他早点交易呢?” 代善听了,摇摇头说道:“当时郑一官走得急,没有商量更多的细节。不过我把我的腰牌给了他,方便他来联系我们!” 多尔衮一听,不由得有点遗憾,不过也没有办法,便问起倭国的细节。 很可惜,就粮草物资这一块来说,倭国自己也不富裕,很多都是饿肚子的。 于是,他便转而和代善等人讨论起有关把朝鲜交接给倭国的事情,以及如何和倭国协调对付明军。 在这个中间,不管是多尔衮,还是代善,商议到每个事情时,都会问下洪承畴的想法。 对此,洪承畴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好地表现出狗腿子的自觉。 这些事情上,多铎基本上没说话。只是出门的时候,忽然问了洪承畴一句,关心了下他的终身大事而已。 时间很快到了崇祯十八年,不知道为什么,崇祯皇帝对于这个新的一年,似乎格外的开心,宫中过年的赏赐,都比以往多了很多。 对于一般人而言,以为这是皇帝有钱了,所以大方了。唯独刘伟超知道,这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没有崇祯十八年,而如今,有了! 正月里,崇祯皇帝在开心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终于赶回了京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77 如何营救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77如何营救李若琏没有歇,一到京师,就立刻到宫里去求见崇祯皇帝。 他是锦衣卫指挥使,比起别人,自然更方便见皇帝了。 更不用说,李若琏是崇祯皇帝派出去,执行秘密任务的。因此,崇祯皇帝一听到说锦衣卫指挥使求见,顿时就放下所有事情,只带了绝对心腹王承恩,先见了李若琏再说。 武英殿内,崇祯皇帝等李若琏一行礼完毕,就有点迫不及待地说道:“李卿平身,事情如何了?” 这种长远布局,引一个国家入瓮的事情,以前从未干过,这第一次做这种事情,崇祯皇帝还是有点小兴奋的。 李若琏听了,站起来后,两话不说,立刻撕开自己的一只袖子,从里面抽出了一卷纸,双手奉上的同时,大声奏道:“陛下,一切顺利,盟约在此!” 王承恩一听,非常地好奇。 他都不知道李若琏去干什么了?但是从崇祯皇帝的态度上能看出来,这个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也是崇祯皇帝非常期待的。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事情,什么盟约呢? 王承恩心中想着,便连忙过去,把佛尘夹在胳肢窝,双手去取过那卷纸,然后呈送到皇帝面前,在帮着崇祯皇帝展开的同时,眼睛快速瞄了一遍。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吃了一惊。 王承恩甚至都以为自己眼花了,这是倭国和建虏的盟约,怎么落到锦衣卫指挥使的手中了? 不对,还有一个人,郑一官? 他正在想着呢,崇祯皇帝却是快速扫过一遍,先确认了下这确实是建虏和倭国的盟约,脸上就出现了欢喜之色了。 然后再细看时,他又不由得大喜道:“郑卿竟然也和他们一起结盟了,这是最好的安排啊!” 这个情况,事先有预料过,对大明来说,就是最好的安排。结果没想到,这事儿不但做成过了,而且是最好的那种,崇祯皇帝自然就喜出望外了。 忽然之间,他都有一种想法,就好像自从遇到刘伟超之后,他的运气就一直不差了! 福星,福星啊! 另外一边,王承恩就懵了。 不过他毕竟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只是稍微一想,结合崇祯皇帝的态度,便立刻明白了大概是怎么回事。 王承恩这一想明白,顿时心中就非常震惊了。 皇帝竟然不声不响就在布局这么远的事情,事先就挖了坑阴建虏和倭国,这谋略之庞大,布局之深远,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皇帝么? 就如今这個时候,谁能想到皇帝事先走出了这么一步棋? 真是厉害了,我的万岁爷! 在王承恩震惊的同时,李若琏在那边禀告道:“陛下,此事之顺利,皆是郑总兵之功也!” 崇祯皇帝想着就是这样,脸上带着笑容,当即吩咐他道:“具体过程是如何的,给朕说说!” 于是,李若琏便把他奉旨到了东江镇,把事情交代给郑芝龙,然后一起去倭国的整个事情都说了一遍。 当然了,这说话也是有技巧的。 李若琏在讲述的时候,有强调郑芝龙收到崇祯皇帝的亲笔信时的震惊,描述郑芝龙对崇祯皇帝运筹帷幄的钦佩,还讲述了倭国的情况,一如崇祯皇帝所料的那样。正是根据崇祯皇帝提供的那些消息,才会让这次的事情变得非常顺利。 巴拉巴拉地说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崇祯皇帝的脸上一直都是笑容,不时还微微点头,能看出来,他很是高兴。 等到李若琏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感慨地说道:“这一趟倭国之行,连过年都在路上,卿真是辛苦了!” “末将为陛下办事,只要能办好事情,一点辛苦也算不得什么!”李若琏一听,立刻义正言辞地说道。 谷袅 崇祯皇帝听得很舒服,也很满意,点点头又说道:“郑卿的此次功劳甚大,不过不好公开奖励,那就等关键那一战,朕再给他一起算功劳了。” 说完之后,他顿了顿又说道:“那个田川松也不错,教导儿子有方,等他日朕也封她一个浩命夫人!” 李若琏在刚才的讲述中,也说了一些细节。比如田川松在倭国始终身穿明服,教导在倭国的二儿子说官话,为建虏去和倭国结盟图谋大明而担心等等。 不过崇祯皇帝此时特意表扬田川松,自然是听刘伟超提起过,在原本的历史上,郑芝龙都降清了,但是田川松却没跟随,以死殉国,由此也坚定了郑森抗击建虏的决心。 此时,听到李若琏说起田川松,崇祯皇帝当然不介意也给田川松一个酬谢。 不过李若琏的身份,在向崇祯皇帝奏事的时候,不提及田川松才是正常的。但是,他就是提了。 很自然地,李若琏是有用意的。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对田川松的好感,超出了他的意料,便连忙接着崇祯皇帝的话说道:“郑总兵离开倭国的时候,原本想要带走他夫人和二儿子,结果倭国那边却不肯放心,甚至连他们的大目付都亲自到场。末将以为,这是拿郑总兵的夫人和二儿子当人质了。如果将来郑总兵一旦做出对倭国不利的事情,他的夫人和二儿子很可能会遭殃。” “哦?”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非常关心,当即皱着眉头说道,“竟然有如此之事?那卿可有办法,把他夫人和二儿子都救出来呢?” 李若琏听了,连忙回答道:“末将在回途中和郑总兵商量过这事,他说倭人对他防范甚严,有点难办!” 顿了顿,他便接着说道:“因此,末将想了下,营救他夫人和二儿子的事情,怕是不能通过郑总兵这边的人来救!另外,末将也想过,如今倭人已经和建虏结盟要图谋我大明,那对我大明过去倭国的人,也必然会有防范之心。” 说话的时候,看到崇祯皇帝的脸色有点不好看,李若琏便连忙说出他考虑后的结果道:“末将想着,或许只有通过第三国的人,才可能偷偷地把他夫人和二儿子救出来!”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眉头依旧没有松开,有点疑惑地说道:“倭国不是已经实施了闭关锁国之策,不允许外国人去倭国的么?此事,怕也走不通吧?” 李若琏当然知道倭国实施了禁海令,也就是崇祯皇帝口中的闭关锁国之策,因此在和郑芝龙商量之后,唯一的可能,就只有去求荷兰人了。因为只有荷兰人,是被倭国允许在长崎有商馆的外国人。 然而,郑芝龙当年和荷兰人大打出手,逼得荷兰人最终偷偷以倭国的名义购买了令旗跑这贸易。 如今,如果郑芝龙因为这个事情求到荷兰人的头上,荷兰人绝对会以此拿捏郑芝龙。并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荷兰人和德川幕府的关系不错。郑芝龙想要偷偷带走老婆孩子的事情,指不定荷兰人会一个反手去德川幕府那边告了。 这么一来的话,还可能会引起倭国的怀疑,觉得郑芝龙这边是有问题的,进而影响将来的战事。 而荷兰人之所以可能会有这么做,是因为就目前来说,除了大明商人之外,荷兰人算是垄断了倭国的贸易,这里的利润很大。 要想让荷兰人得罪倭国的德川幕府,放弃这么大的利润,就只有大明这边允许和荷兰人贸易。这么一来,大明这边的贸易利润足够大,也肯定能让荷兰人倒向大明这边了。 只是,这么大的事情,就必须要有皇帝点头才行了。毕竟从之前的关系来说,荷兰人和大明还是敌对关系的,是不受大明欢迎的。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担心之后,李若琏便决定把这个事情说出来,看皇帝是不是能改变对荷兰人的策略了。 当然了,还有一种办法也行,就是打得荷兰人服服帖帖的,让他们干什么,就只能干什么。这样一来的话,营救郑芝龙夫人和二儿子的事情,荷兰人不干也得干! 不过李若琏有点担心,只是郑芝龙的夫人和二儿子,能让当今皇上花这么多的心思去营救么? 犹豫片刻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给崇祯皇帝说下这个方法。 可谁知,他正准备说呢,忽然殿外传来动静。 此时,殿外轮值的人,都是王承恩的人。 他听到动静,便过去看了下,然后立刻入殿向崇祯皇帝禀告道:“万岁爷,琉球王国使者已经到达京师,请求觐见!” 之前琉球王国使者登陆大明之后,向地方官府报备,需要京师这边同意之后才能来京师。 如今既然已经来了京师,那崇祯皇帝自然是已经知道琉球王国来使的消息,此时听到,也不意外。 而李若琏听到琉球王国来使的事情,顿时,想起郑芝龙给他说倭国那边的局势时,有说到过有关琉球王国的事情,此时一听之下,灵机一动,顿时又一个新的主意便冒了出来。 于是,他便连忙给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末将有营救郑大帅夫人和二儿子的办法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78 狗改不了吃屎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78狗改不了吃屎崇祯皇帝一听,暂时不管琉球王国的使者,有点好奇地问道:“怎么营救?” 李若琏听了,连忙回奏道:“末将知悉,倭国的萨摩藩,类似我大明的一个省,实际上已经掌控了琉球王国,并视其为倭国的一部分。如此一来,琉球人在倭国那边,倒不适用倭国的禁海令,他们如果派人去长崎,把郑大帅夫人和二儿子偷偷营救出来的话,末将以为是可能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接着说道:“琉球王国之所以一直要想我大明册封,其中有一个目的,也是想要告诉倭国,琉球王国是我们大明的藩属国,不想被倭国吞并。”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琉球王国,已经被迫认倭国是宗主国。名义上,就是两个宗主国。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觉得这是顺手而为的事情,便点点头说道:“这个法子可以,等一会,卿就去找琉球使者,吩咐他们照办吧!” 营救郑芝龙的夫人和二儿子的事情,总算有了個眉目,李若琏心中有点欣慰,算是对郑芝龙有个交代了,便连忙回奏道:“末将领旨!” 忠良之事,告一段落,但是还有奸妄之事,却也要专门控诉。 因此,李若琏马上就又接着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末将还了解到了建虏和倭国结盟的内幕,知道了来龙去脉!” “哦?”崇祯皇帝一听,心情正好的他,便很有兴趣地要求道,“说来听听,怎么个来龙去脉法?” 听到这话,李若琏便表情严肃起来,带着一点愤慨说道:“末将了解到,建虏连续吃了两次败仗之后,深感实力不足,是投降了建虏的原蓟辽总督洪承畴这个奸贼,向建虏提出了和倭国结盟,引倭国一起对抗朝廷的提议……”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那开心的笑容顿时就没了。 这个洪承畴,真得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原本的时候,他对洪承畴是恩宠有加,虽然洪承畴确实功劳大,可平步青云也是因为崇祯皇帝对他有非常大的期待。 结果没想到,松锦之战,以为他必然会和辽东巡抚等人一样战死殉国的,竟然投降了建虏。还亏了他当时非常伤心,朝廷少了一个能臣! 感觉信任被辜负之下,崇祯皇帝又知道了洪承畴在原本的历史上,为建虏最终夺得天下出了大力,就更是愤怒不已,为此,下了杀洪承畴的旨意。 只是后来和刘伟超的谈论中,以早日结束天下大乱为目的,又想着原本历史上的事情毕竟还没有发生,最终他听劝,准了洪承畴如果投降的话就免他一死,最多事后算账。 结果没想到,这个洪承畴还真是和原本的历史上没有两样,竟然如此用心地为建虏出谋划策! 如果不是奇迹降临在自己身上,哪怕朝廷好不容易打赢了建虏两次,被他这么一个策略帮助建虏,又引入一个强敌倭国的话,朝廷能不能打败他们的联盟,就真得是个问题了! 这个洪承畴,上辈子必然是三姓家奴吧! 崇祯皇帝正在愤怒地想着,李若琏那边还在继续禀告道:“……此次出使倭国的建虏队伍中,洪承畴这奸贼为副,原本倭国是忌惮朝廷实力,不想结盟的,结果又是他,想出了以下克上之策来逼迫倭国将军,最终促成了这次的结盟。” 他说到这里,怕崇祯皇帝理解错了,便连忙提高了一些声音,带着一丝愤怒,大声奏道:“陛下,洪承畴这奸贼不知朝廷实力,在他心中,定然以为建虏和倭国的结盟,能打败大明,因此尽心尽力促成了结盟,其心可诛!” “这个,朕当然知道!”崇祯皇帝一听,怒容满面,当即点头说道,“如今全天下知道朝廷真正实力的,不过一个手掌都数得过来。这个洪老贼,朕还想着给他一次机会!既然他如此死心塌地地为建虏效力,朕就如他所愿,把他视同奴酋,杀无赦!” “陛下英明!”李若琏听了,当即大喜,连忙大声回应道。 这一次,崇祯皇帝并没有为他的这个马屁而高兴,反而满脸寒酸,阴雨密布的样子。 过了一会,就听到他冷声说道:“就是这个奸贼的才华,确实是有的。平心而论,有他帮着建虏出谋划策,这建虏怕是不好对付。要是有什么办法,能事先除去他就好了!” 听到这话,李若琏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文人的脑子,有的时候真得能顶十万之军,一个计谋便能扭转局面!如果能在光复辽东之前除掉这个洪承畴的话,确实是最好不过的了。 这么想着,忽然,他的脑海中灵光一闪,顿时有了个主意。 于是,他连忙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或许末将能想想办法,提前除去这个奸贼!” 谷椃 “哦?”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连忙问道,“什么办法?” 这个洪承畴肯定在辽东腹地,要想杀他,不可能那么容易吧? 至少崇祯皇帝自己想的话,想不到什么办法! 李若琏听了,立刻就回奏道:“陛下,郑大帅和建虏使者,也就是那个和硕礼亲王代善应酬的时候,也是由洪老贼提议,双方约定了以后互市做买卖。为此,那个代善还把他的腰牌给了郑大帅,让郑大帅回头可以做买卖的时候,就凭腰牌去找他。”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便立刻又说道:“末将想着,或许可以利用此事,派遣精兵强将,伪装成和建虏做买卖,深入辽东腹地,寻找机会除去洪老贼!” 崇祯皇帝一听,想了下,感觉好像是有可能,便当即点头对李若琏说道:“好,此事就交给卿了,尽量稳妥一些,除去洪奸贼!” “末将遵旨!”李若琏一听,连忙大声回应。 至此,事情差不多禀告完了,崇祯皇帝让李若琏先回家团圆,好好休息一阵再说。 边上的王承恩,一直在听着。都不用说,这次锦衣卫算是立下大功了。 还有东厂,在整顿地方这个大事上,出力也大! 想着这个,王承恩就为他的西厂担心了,一边听着李若琏在禀告,一边心思转动,就想着西厂这边也要怎么立点功劳,千万不能被锦衣卫和东厂比下去了。 一直到李若琏退下,王承恩心中终于想出了个事情,便连忙出声道:“奴婢刚才深受万岁爷未雨绸缪之深远布局而感动,忽然也有了一个小点子,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入万岁爷的法眼?”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当即“哦”地一声,很有兴趣地问道:“什么小点子?” 不管是他,还是王承恩,压根都没管着琉球使者请求觐见的事情。毕竟这时候,可是天朝上国,天朝为大。 “万岁爷,奴婢是这么想的。”王承恩听了,连忙回奏道,“既然郑大帅可以假装为建虏和倭国的内应,那奴婢是不是可以去蒙古草原部族那边也找一些这样的部族,暗中收复他们,以为我朝廷的内应呢?” 蒙古部族这边,其实之前就已经考虑过,并且派出了俘虏图尔格去劝降。 本来的意思,派图尔格过去,可以让蒙古部族看到,连图尔格这样上层的建虏都被朝廷俘虏,并且为朝廷所用,那他们自然会心怀威德,更容易为朝廷所用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活剐了建虏那什么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的事情,都让图尔格去做的。 只是没想到,非我族人,其心必异还真不是说说的。就算图尔格活剐了阿济格,最终却也还是逃回辽东去了。 那事之后,朝廷这边,倒也没有专门再去操心过蒙古部族的事情。除了崇祯皇帝很忙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蒙古部族的战力太渣,而朝廷官军的实力又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压根不用蒙古部族,也照样能打败建虏的。 如果说,王承恩这个提议,是之前提出来的,崇祯皇帝估计就会答应了。 但是,刚才洪承畴的事情,把崇祯皇帝给恶心到了。 他为了大局着想,还想着赦免洪承畴,结果没想到,狗改不了吃屎,竟然还是如同历史上那样为建虏尽心尽力地卖命! 既然如此,还为了屁个大局! 反正如今的大明实力够强,以后也只会越来越强,那又何必让那些曾经恶心过他,或者侵害过他的人,能左右逢源而不处置他们? 就如同那些蒙古部族,特别是东部蒙古部族,之前跟随建虏入侵关内,这事儿怎么算?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心中有了计较,只是看到王承恩似乎一脸期待地看着他,便眉头一皱之后说道:“此事,回头再说吧!” 等个几天,再想想这个事情,如果还是一样的想法,那就灭了那些蒙古部族;如果经历了这个冷静期,改变了主意,那就改变了主意再说。 王承恩一听,便立刻猜出了崇祯皇帝大概是不同意的,心中不由得有些失望。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79 四个字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79四个字崇祯皇帝自然不会怎么去考虑王承恩这边了,说完之后,便吩咐王承恩去传旨,准备接见琉球国王派来的使者。 不过在此之前,他却先拿出了手机,先视频连线刘伟超。回头琉球使者来了,一样让他们侯着便是。 刘伟超这个时候,正好只是在上自习课,看到崇祯皇帝联系他,便找了安静的地方接通了视频。 崇祯皇帝一看到刘伟超,便略微有点兴奋地说道:“引蛇出洞的计划,真得成功了!” “引蛇出洞?”刘伟超一听,有点纳闷,什么引蛇出洞?毕竟隔了大半年的事情,他已经有些忘记了。 不过好在他算是年轻,记性好,很快就又都想了起来,便也带了一点惊喜问道:“你是说,倭国同意和建虏结盟,会出兵朝鲜了?” “是啊!”崇祯皇帝一听,理所当然地点点头。 刘伟超一听,就高兴了。 在他这个时代,没法灭了倭国,至少没有让倭国付出该有的代价,实在是一种遗憾。 如今,在另外一个位面,在他的亲自参与下,或者说,就在他的谋划下,他的棋子崇祯皇帝,走出了报仇的第一步,引蛇出洞,把倭国的军力引出来,然后灭掉他们,再去灭了倭国,从此以后,不再有什么狗屁天皇之类的,这也算是弥补遗憾了吧! 对于这个事情,刘伟超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便立刻问起具体的情况。 崇祯皇帝听到他问,当然不会不说。事实上,主动和刘伟超联系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和刘伟超说说这個事情的。 因此,他便给刘伟超说起李若琏带回来的消息,包括洪承畴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不等刘伟超说话,他就带着气愤说道:“朕听你的,给了洪老贼一个机会,结果他铁了心在帮建虏,你说,朕还要再谅解他么?” 刘伟超听了,有点感慨地说道:“本来想着他毕竟是刚投降过去,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还没有发生,给他一个机会,免得他帮建虏对付大明。结果没想到,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确实因为蝴蝶效应改变而没发生,但是,却又发生了另外的事情,性质还是一样。得!他既然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就要承担这样的后果,你自己看着办吧!” 崇祯皇帝一听他这话,便马上又说道:“李若琏说或许可以利用郑芝龙带回的信物,去辽东腹地解决了洪老贼!” 有关的事情,他刚才给刘伟超说得时候,已经有提及过的,因此不需要再重复。 刘伟超听了,心想这算是特种作战了吧? 这么想着,他又立刻想到了一个问题,便提醒崇祯皇帝道:“要是这么做的话,会不会暴露郑芝龙其实是他们假内应的事情?” “额……”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因为他在之前的时候,没想过这事。 此时得到刘伟超的提醒,他就有点犹豫了。毕竟杀洪承畴和郑芝龙暴露的这两个事情比起来,还是郑芝龙这边更重要一点。 然而,刘伟超对这种特种作战却非常感兴趣,见崇祯皇帝这个表情,想了下后就立刻说道:“那这样吧,我来想个办法,既能杀掉洪承畴,又不暴露郑芝龙的,你看怎么样?”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就兴奋了,连忙说道:“真得么?那太好了!” 刘伟超这边经常有给他惊喜,这也是他为什么总喜欢给刘伟超说事的原因了。 于是,他又接着对刘伟超说道:“对了,你帮朕查下,琉球王国这些年的情况,有使者到了,朕要接见,但是朕不想被他们忽悠!” 琉球实在太远,如果瞎说一些情况的话,崇祯皇帝是完全可能蒙在鼓里而不知道的。 知道自己以前治政之所以一塌糊涂,就是因为被臣子蒙蔽玩弄,崇祯皇帝就很介意这个了,要是有可能,他都会提前搞清楚相关情况,比如找刘伟超查下历史上的情况。 刘伟超一听,当然不会不同意,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还有事么?要是没事的话,那我挂了再给你发资料过去,我这不在家里,只能用手机给你搜。” 如果是在家里的话,他把手机放手机架上一放,然后用电脑就可以搜出来,给崇祯皇帝发过去,而不需要关掉视频通讯。 谷煱 对了,他现在虽然是在读研,可为了方便,自己在校门口买了一套房子住的。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想了下,就把王承恩的提议给说了,然后对刘伟超说道:“蒙古鞑子跟随建虏几次入侵关内,朕就想着,如果朕按王承恩的提议去做了,岂不是便宜了这些蒙古鞑子,你说是不是?” 听到这话,刘伟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对崇祯皇帝说道:“那你总不会是想把蒙古人都给灭了吧?” “为何不可?”崇祯皇帝听了,当即有点怨恨地说道,“我大明开国,就是从驱逐鞑虏开始,几百年来,和蒙古鞑子的战事不断,甚至还有土木堡之变。如今既然大明军队足够强大,就干脆把蒙古鞑子全灭了算了,一了百了!” “……”听到他这霸气的回答,刘伟超一下就无语了。 他的这种理论,或者在崇祯皇帝的角度上来看,看似也合理。但是在刘伟超这个角度看,却是无法接受的。不说别的,他以前的大学同学,就有内蒙古的。 想了下,刘伟超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满桂是蒙古部族出身的吧?他对大明的贡献可不少!”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一时之间,有点无语。 “还有,成祖时候的三千营,好像也都是蒙古的吧?这是为了大明征战草原的。”刘伟超接着又说道,“相信类似的,大明军中也有不少吧?” “……”崇祯皇帝听了,依旧无语中。 刘伟超抓住机会,继续对他说道:“还有,蒙古草原那么大,如果你要灭绝蒙古人的,你能逮到他们么?旷日持久之下,伱难道想把有生之年都浪费在草原上,目光只停留在草原上?” “还有,蒙古部族这边,能出产牛马羊,还有毛皮等等,这也是大明需要的啊!对了,你那个纺织厂什么的,不是还缺原料么?草原上的羊毛收购,你可以多产出多少保暖的衣服?” “……” 听着刘伟超在那侃侃而谈,崇祯皇帝终于冷静了下来。 这一理智,他自己也知道,要把蒙古部族都给灭了的事情,确实是不现实的。 真要能灭的话,当年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时候,估计早就想灭了的。然而,草原之大,几十万军队进入,估计也会无影无踪。更不用说,如今崇祯皇帝的手中,实行的是精兵之策,满打满算,精锐军队也就二十万左右,还都撒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和剿贼事宜。 不过,酱鸭子嘴硬,崇祯皇帝虽然认同了刘伟超的说法,不可能把蒙古鞑子都灭了,但是,在刘伟超说完之后,还是说道:“反正朕对于他们跟随建虏入侵关内,杀朕的子民,助纣为虐有意见,总要他们付出些代价才可以吧?” 刘伟超是了解崇祯皇帝的,听他的意思,立刻就明白过来,他这是改主意了,于是,他想了下就回答道:“对于蒙古部族的事情,我觉得吧,也可以参考西南土司的政策来做,最好是能一劳永逸!” “嗯?”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什么意思?” 刘伟超的这个想法,也是突然冒出来的,他没有急着回答,捋了捋思路后才回答道:“你看,满清在原本的历史上,对于蒙古部族的策略是和亲,分割大部族,并且实施减丁政策来统治,确实也做到了蒙古人没造反的目的。” 和亲和分割大部族这个事情,崇祯皇帝想得明白,只是减丁政策是什么,他就想不明白,便问了。 “就是蒙古部族的人口过多的话,就规定身高超过车辕的男子杀无赦,也好像是阉割。我有点记不清了,反正就是限制人口的增长。”刘伟超凭着印象解释道。 崇祯皇帝听了,点了点头,算是听明白了。 对他来说,和亲是不可能和亲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和亲的,哪怕大明强大也一样。 分拆大部族的事情,倒是可以考虑;减丁政策这种,那和他之前提的杀人又有何区别? 他在想着,刘伟超却还在那说道:“不过满清的对蒙古政策,我不建议你用。我之所以提对付土司的方法,是觉得这么做应该是最不错的法子,刚好你也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崇祯皇帝听到有合适的策略可以用,那他当然也是愿意听的,便对刘伟超说道:“那好,如果朕的要求能满足,那朕当然就听你的。你且说来听听吧?” 刘伟超听了,便回答他道:“其实我的办法,归根结底起来,还是很简单的,也是四个字。”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80 是时候可以解决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80是时候可以解决了崇祯皇帝一听,很有兴趣地问道:“哪四个字?” “改牧归流!”刘伟超知道只是这么说,崇祯皇帝不一定听得懂,就不等他问,直接解释道,“对于蒙古草原部族,不再是族长什么的治理,而是朝廷委派地方官去治理。虽然说,草原广大,游牧又是居无定所,但是大致范围,还是可以划定的,一样可以修筑城池进行定点治理。” 顿了顿,看到崇祯皇帝眼睛似乎亮了下,他便继续说道:“不是已经有蒸汽火车了么?回头就可以把草原上的城池用火车联系起来,交通方便,朝廷的控制力也能得到加强!” “哦!”崇祯皇帝听了,有点恍然大悟地说道,“所以你才说,朕这个时候已经具备了治理草原的能力,就是指这蒸汽火车么?”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这是其中之一的原因而已。第二个原因,你在我的帮助下,已经向火器时代转变,而冷兵器向真正的火器时代转变,也是游牧民族没落的开始。他们打不过科技民族,最终也只能乖乖地放下刀枪,用他们欢乐的舞蹈来迎接客人。”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咧嘴而笑。自古以来,草原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就算再英明神武的皇帝,最多也只是解决一时,不能解决一世。如今,到了他手中,还是科技的开派宗师的皇帝手中,这個问题终于要解决了。 他正在自我开心着呢,就听到刘伟超又在对他说道:“还有,珍妮纺纱机……不对,崇祯纺纱机那几个都已经发明出来,经过这么长时间,应该也是熟练了。对于原料的需求会有非常大的提高。草原牧民放羊,他们的羊毛就可以收购,给你的纺织业添砖加瓦的同时,也能养活草原牧民。这也是你这个时候才有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然后总结道:“要给牧民一口吃的,改善他们的生活,这样他们才不会因为饥寒交迫而造反;又能通过火车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联通草原,提高朝廷对草原的掌控力;最后,还有强有力的军队震慑,我相信你已经有了真正解决草原的条件和能力了!” 听完他的这些话,崇祯皇帝当即笑呵呵地说道:“你这种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提议,朕的那些臣子是绝对想不到的。朕有伱这样一个朋友,真得是幸运啊!” 刘伟超的提议,在后世的人看来,其实也算普通。因为什么手段有效这种,算是经过历史的验证了。一目了然之下,无非是总结出来而已。 可崇祯皇帝的那些臣子,虽然说有些人肯定比刘伟超聪明,但是他们受时代的局限,眼界也有限,要想能考虑到刘伟超非常简单就能想到的那些,那绝对是非常难的。 崇祯皇帝真心实意地拍了刘伟超一个马屁之后,很快想到了一个问题,便咨询刘伟超道:“那对于蒙古部族如今那些族长、头人这些,怎么处理?” 这还真有点像是处理西南土司事宜了,既然朝廷要委派官员过去,那肯定和如今那些蒙古部族掌权的有冲突了。 刘伟超一听,想也不想,马上就回答道:“你不是说了么?那些助纣为虐的,你是不想便宜他们的。既然这样,那有什么好说的,肯定是杀了啊!” 看到崇祯皇帝听到他这话之后想说话的样子,他不等崇祯皇帝说话,就先补充说道:“当然,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不由你来做。而是让那些牧民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彻底。具体做法还是和解决土司类似,用那些族长之类的财富,分给普通牧民的方式来吸引普通牧民为朝廷效力。” “我这边看到的资料,说明末这个时候的蒙古族普通牧民,其实是穷得叮当响的。被部族族长和他的亲信压榨,活得很辛苦。只要你能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就肯定愿意给朝廷效力,受朝廷管辖!”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联想到解决土司的方法,立刻就明白过来了,当即兴奋地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朕击败蒙古部族,拿蒙古部族的族长之类的牛羊群,收归朝廷所有,然后以优惠的条件租给普通牧民,如果对朝廷有功的,也可以赐给他们一些牛羊群。对了,还有朝廷收购他们的产出,进行互市,改善他们的生活,过上好日子,是这样吧?” 问出这话之后,他又立刻想起什么,便连忙补充说道:“还有,开设免费的学堂,教导他们用大明官话,学汉字等等,就如同西南土司那边一样?” “哈哈……”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点头说道,“我觉得,你出师了,就是这样!”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开心。这么一来,对于草原的战略布局,便算是有一个可以实施的方案了。 面对刘伟超的夸奖,崇祯皇帝反而谦虚了起来,对刘伟超说道:“都是你的功劳,你是朕真正的良师益友也!这个事情,回头朕再考虑周全一点。” 刘伟超一听,当即哈哈大笑道:“我们还都是互相的老爷爷呢!”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刘伟超就是崇祯皇帝的金手指,戒指中的老爷爷,帮着他中兴大明!同样的,崇祯皇帝也是刘伟超的金手指,让他实现了财富自由,另外,精神世界也能得到极大满足。 刘伟超刚说完,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道:“什么老爷爷?” 一听这话,刘伟超顿时一惊,连忙转头看去,却见是楼梯口那边,女朋友正向他走过来。谷渘 于是,他连忙对崇祯皇帝低声说道:“我女朋友来了,回头聊。” 说完之后,不等崇祯皇帝说话,就挂断了视频通讯。 “记得琉球……”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还没来得及提醒一句,就发现刘伟超那边已经挂断了视频通讯,不由得无语,看着手机屏幕,喃喃自语道,“一个女朋友就吓成这样了,回头等娶到家,岂不是娶了个母老虎回家了,真是没出息啊!” 说完之后,他把手机小心翼翼地放回胸口的香囊中,随后便开始回想和刘伟超这次的谈话。 一边想着,崇祯皇帝还一边开始书写记录,把刚才说话的要点,都写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一抬头才发现去传旨的王承恩已经候在门口了。 崇祯皇帝知道,该是琉球使者在那等着了。 不过他并没有想着去见琉球使者,而是召过王承恩,对他说道:“大伴之前提及的草原部族的事情,朕想了下,有个事情交代给你!” 王承恩一听,不由得大喜,就怕没功劳可立,连忙回应道:“万岁爷吩咐下来,奴婢上刀山下火海……”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了下,连忙打断道,“没让你上刀山下火海。你且听好了!” “是是是!”王承恩一听,连忙回应,作聚精会神状。 只听崇祯皇帝交代他道:“你派西厂的人,前往草原散布消息,朝廷对草原部族的最新国策是……” 说着,他把他和刘伟超谈论的内容,给王承恩说了一遍。当然了,去草原散布消息,也只能是说如何改善普通牧民的生活,让他们对大明治理有一个期待,而不是所有政策都会一开始就说。 事实上,还有一点,是刘伟超和他刚才谈论的时候没有提及的。就是如今的大明,财力日渐雄厚,已经有这个实力去治理草原了。 要不然,换了崇祯十五年之前,连边军军饷都发不出来的,谈什么给草原牧民好日子过! 此时,崇祯皇帝说到后面,对王承恩交代道:“这个事情,大伴可先去山海关,和蓟辽总督堵卿商议,由他协助你办这个事情。” 他也没急着要解决草原部族的事情,要等到西南土司的事情都解决了,他才会把重点精力投到草原上。 但是,这不等于草原部族这边就先不做,至少可以先散布消息,小规模地做起来。 王承恩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相当于内相,朝政大事都是经过他的手的。因此,一听崇祯皇帝说了个大概,他就立刻联想到西南土司那边的改土归流之策了。 一想到这,他就不由得大喜。改土归流之策,是永久解决西南土司问题;而如今万岁爷对付草原之策,也是要长久解决草原问题,这可是难得的大政方针,如果做好了,史书上必然也会有浓重的一笔。 于是,他连忙应下,然后回奏崇祯皇帝道:“万岁爷,此事事关重大,奴婢亲自去山海关一趟吧?”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下道:“也行,快去快回,朕这边可少不了你!” 王承恩听到这话,那脸都笑开了花,连忙答应。 正在这个时候,香囊中的手机有了动静,崇祯皇帝就没管王承恩了,拿出手机一看,发现是刘伟超发过来的有关琉球王国的信息,便浏览了一遍,随后下旨琉球使者觐见。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81 白眼狼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81白眼狼琉球王国正议大夫金应元、使者吉时逢、都通事郑思善三名使者,按照番邦朝见礼节,向大明皇帝崇祯皇帝见礼。 当然了,这时候,不止是崇祯皇帝一个人在了,而是相关官员都在。比如内阁、礼部、鸿胪寺等等。 进献贡品,按部就班的礼节一结束,金应元等三人早有商量过的,一起放声大哭起来。 这种是有失御前礼仪了,不过正常来说,使者如此悲伤,作为宗主国这边,自然是要过问下的。 金应元等人,等得就是这个问话,便连忙哭诉起来,说琉球王国多委屈,被倭国欺负。以前就算了,如今宗主国这么强大,要请宗主国效仿当年救援朝鲜一样,出兵琉球,驱逐倭寇。 他们的这些话,听起来似乎都很有道理。 于是,所有人都看向崇祯皇帝,看皇帝是个什么态度了。 事实上,大明朝其实是知道琉球那边的情况。 早在倭国刚派兵攻占了琉球王国的时候,大明这边就收到了消息。 当时的皇帝是万历皇帝,刚刚经历了三大征,国库空虚。而琉球王国又是偏远岛国,大明如果劳师远征的话,风险比起出征朝鲜要大很多。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倭国离琉球王国更近,一旦两国在琉球王国交战,对于大明军队是很不利的。 人家倭国能很快派出增援,而大明朝这边,压根就不知道那边的具体战况。 另外,也怪琉球王国太弱,压根就没有抵抗倭国军队多久,很快就沦陷了。等到万历皇帝收到琉球王国的消息时,同时也已经知道琉球王国的国王和大臣等等,都已经被倭国掠回国去了。 这种情况下,让大明朝如何派兵? 不过大明朝作为宗主国,终究也还算是够意思的。 万历皇帝给出了一道圣旨,直接敕谕尚宁,待其归国国政安定后,将琉球与日本前后事情详细报告,再行裁处。 言外之意,其实就是让倭国把琉球王国给放回来。 这里要提一点,倭国之所以派兵攻占了琉球王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通过琉球王国和大明朝互市。因为倭国本身和大明朝是敌对关系,双方没法正常贸易的。 因此,倭国这边收到万历皇帝的旨意后,最终不得不放了琉球国王回去,但是与此同时,也签订了让琉球王国这边丧权辱国的《掟十五条》,掌控琉球王国,准备利用琉球王国和大明朝贸易。 不过倭国的这个意图,也被大明朝这边识破,把琉球王国的朝贡期限改成了十年一次:倭国想从大明这边赚钱,做梦! 而如今,大明朝确实已经强大了,甚至比起万历皇帝那会,都要强大了。藩属国使者哭着喊着,要宗主国为他们做主,似乎不回应一下,也说不过去。 然而,崇祯皇帝经过刘伟超这边给的资料,远比这個时代任何人都要了解琉球王国那边的情况。 因此,他并不为这些琉球使者的表现所动,只是冷声说道:“你们可知,我大明朝花了大力气救援朝鲜,驱逐了倭寇,结果朝鲜如何回报我大明么?” 金应元等人听了一愣,没想到大明皇帝会问出这个问题,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对于朝鲜的情况,他们也只是略有耳闻,却不甚明了,不敢在大明皇帝面前乱说话。 崇祯皇帝看他们不答,也不用他们答,便直接说道:“他们最终却认了大明叛逆建虏为主子,还派兵帮助建虏攻打朝廷军队。你们说,大明当这冤大头,朕心中舒服么?” 他的这个话,其实也有失公允。 毕竟朝鲜其实也是走投无路之后才认了满清为宗主国,但是国内始终有亲明派,也有向大明这边通风报信。 但是,奈何原本的大明朝,自己实在不争气,才让朝鲜一步步彻底沦为满清的附庸。 当然了,朝鲜做出对不起大明的事情,那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配合建虏,派出战船攻占了皮岛,毁灭了东江镇。 谷玶 金应元等人,自然不会明白个中细节,一听崇祯皇帝的话,便连忙回奏道:“我们琉球绝对不是朝鲜,一向对大明忠心耿耿,绝不做对不起大明的事情!” “哦,是么?”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冷笑一声问道,“那你倒是告诉朕,你们派人去江户是干什么去的?还有,你们又是如何对待三司官郑迵的啊?” “……”金应元等人一听这话,顿时就傻眼了。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琉球离大明这么远,大明皇帝怎么会知道这些的? 琉球王国被倭国击败之后,就遣使去了江户,认了倭国为宗主国,一如朝鲜认建虏为宗主国一样。 更让他们难以开口的,就是三司官郑迵了。 这个郑迵,乃琉球明人,是当年大明太祖皇帝派遣福建舟工三十六姓赴琉球定居的后人。于1540年出生于琉球国久米村的郑氏湖城殿内家族里,16岁作为官生前往大明,入学国子监达六年之久。 不用说,他是琉球国中的亲明派。当时,他的主要政敌是亲倭的国相,也就是三司官翁寄松。 1605年,翁寄松落败。翌年,57岁的郑迵被任命为新的三司官,成为琉球历史上第一位拥有中国血统的三司官。 在郑迵执掌朝政之际,倭国的丰臣秀吉上台,要发动对朝鲜的战事,要求琉球将七千五百人的十个月的粮食运至萨摩藩的坊津,然后设法运往朝鲜。 郑迵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要求,并派人立刻飞报大明,禀告倭国即将入侵朝鲜的消息。 可以想象得到,有郑迵执政琉球,倭国肯定不满意,最终在德川家康的授意下,萨摩藩派兵战船百艘,军队三千攻占了琉球王都,活抓了琉球国王和郑迵并要求其签署丧权辱国的《掟十五条》,要求琉球王国臣服于江户幕府并接受萨摩藩的支配,遭郑迵的严词拒绝和厉声斥骂。因此,他被杀殉国。 如果只是到这,那琉球王国这边似乎也没什么。可问题的关键是,如今的琉球国史书已经开始修改,把郑迵修改为奸妄小人,用卑鄙手段打击亲倭的翁寄松,最终让琉球国遭到了报复。让郑迵在很长的一个时间内,成为琉球国中人人喊打的奸臣。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要到琉球王国被倭国正式吞并之后,琉球人才开始重新认识郑迵,遵从他为抗击强权的英雄。 另外,崇祯皇帝还知道,三十六姓定居的久米村,也称之为唐营,在原本的历史上,从1609年至1868年,琉球国成为了萨摩藩的附庸国期间,久米村内都禁止传播日本文化。久米人拒绝穿和服,禁止说日语。1644年清兵入关后,久米人坚持穿汉服、戴网巾,拒绝剃发易服。 如此种种,都给了崇祯皇帝一个非常大的好感。 远在海外的久米人气节,远比他的很多食君之禄的臣子都要高风亮节。 人和人啊,这么一比较,就能比较出来,哪些人是值得崇祯皇帝付出更多的代价也要护佑了! 此时,金应元等人在傻眼了很长一会时间之后,终于回过神来,慌乱地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倭人在我琉球小国设了藩国奉行,实际上奴役了我们琉球小国,逼得我们干一些违心的事情,可我们琉球小国的心思,绝对都是向着大明上国的!恳请大明上国派兵相助,我琉球小国绝对不会学那朝鲜而忘恩负义!” 殿内的大明官员听到这些话,一个个都是震惊,没想到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可皇帝却能知道这么多细节! 不用说,这肯定是皇帝通过那个宝物了解到的。要不然,正常渠道的话,是要经过他们手,就算不经过,他们也多少都会听说过一点的。 不知道皇帝通过那个宝物,还能知道多少东西,如果自己贪赃枉法的话,是不是隐藏的再好,也能被皇帝知道了? 想到这个,他们一个个都是凛然! 此时,崇祯皇帝却没关注他们,而是冷脸盯着面前的三个琉球使者,冷声说道:“要朕帮你们驱逐倭寇,没问题。但是在之前,要先证明你们不是忘恩负义之徒!朕要的,是忠心大明的藩属国,而不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这个要求,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很合理的。更不用说,还有朝鲜那个白眼狼的事情在前了。 金应元等三人听了,互相看了一眼,便双双跪伏在地,连忙回奏道:“琉球小国绝对是忠心大明的藩属国!” 他们三个人,从大明的江南地带一直到京师,路上的所见所闻,简直是震碎了他们的世界观,见识了太多让他们久久无语的东西。 天朝上国的强大,也超出了他们以往对大明的认知。很自然,他们心中有评估,大明对倭国,谁更厉害! 就只是这一点,他们自然就更愿意抱大明后退!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82 俸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82俸禄见他们表态之后,崇祯皇帝的脸色便缓和了一点,对他们说道:“好,既然如此,朕的锦衣卫指挥使会去找你们,交代给你们一件事情,如果能办成,朕就派兵前往琉球,灭了那些倭人,并且可以在你们琉球驻军,保护你们琉球国旳安全!” 一听这话,金应元等人不由得大喜,连忙答应下来。没想到还能得到大明皇帝的承诺,可以驻军琉球,那就再也不用担心倭国了! 他们自然是不知道,崇祯皇帝在刘伟超的资料中,知道了那霸港的存在,是个非常重要的港口。在倭国占领琉球,以及后世什么美军占领琉球期间,这个那霸港都作为非常重要的军港存在。 崇祯皇帝的志向中,以后是要重点发展海军,这么一来,在海外的海军基地就非常有必要设立一些了。这个那霸港,就是他看中的一个了。 此时,金应元等人得到了大明皇帝的最终意见,看到了天朝上国出兵琉球的希望,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地谢恩,然后回去等锦衣卫指挥使上门吩咐做事了。 而崇祯皇帝这边,则看着他的臣子宣布道:“以后大明的藩属国,就要比照此例,忠心于大明的藩属国才能是藩属国,若是白眼狼,朕可不要!朕可是记得,南洋那边有些藩属国,就拒绝了朕要他们朝贡粮食的要求。卿等在藩属国方面,要重新梳理一遍!” 南洋的粮食,他去过一道圣旨,结果没人鸟。要不是郑芝龙的影响力,去南洋那边购买了粮食,大明根本就无法从南洋得到粮食。 虽然说,如今的南洋情况复杂,未必是南洋各藩属国不愿意,可对崇祯皇帝来说,他不会管那么多理由的。 至少他的要求,从道理上来说,也是非常站得住脚的。 因此,群臣听了,无人有异议,齐声领旨。 散会之后,崇祯皇帝又开始处理政务。除了批阅奏章之外,还要浏览锦衣卫、东厂以及西厂这边汇报上来的各地官吏以及民生情况。 这不,此时的他,就在浏览厂卫例行送到案头的报告。 看着报告,崇祯皇帝一开始的脸色是带着笑容的,可是,看着看着,他的笑容就慢慢地消失了,甚至到了后来,他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全部看完之后,就见他在那沉思了起来。 根据厂卫的禀告,自从去年秋季的格物学专项科考之后,各地弃官不做,开始研究格物学的官员,越来越多了。特别是那些年轻官员中,更为明显。 对于这个情况,一开始看得时候,崇祯皇帝其实是挺高兴的。说明他这个格物学受欢迎,这是好事! 然而,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事情,这种欢喜之意就没了。 就大明朝来说,其实官员相对来说,数量是很少的。特别是崇祯皇帝设立大明皇家官学院之后,能在培训之后考核通过的官员,就更少了。 而偏偏在这个时间段,大明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并且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委派主官去管理土司的领地,而是要派过去掌管不同方面的官员。 这么一来,对于年轻有为的官员需求,就一下子加大了。 刚好崇祯皇帝听了刘伟超的建议,也准备布局草原战略,也是如同西南改土归流一般需要很多储备官员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年轻的官员,反而有很多人弃官不做,要从事格物学,这就有问题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厂卫这边的报告上也有分析。 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当官的俸禄太低! 以前的时候,如果当官的话,好歹有官绅优免这里的空子可以钻,并且大部分官员都能搂些钱,因此也没有官员把那点俸禄当回事。 然而,自从崇祯十五年以来,崇祯皇帝开始辣手整顿吏治,东厂和锦衣卫还不够,又设立了西厂;除此之外,都察院那边也任用了有名的清流带队。抄家的事情,上上下下,都逃不掉。 在这样的背景下,绝大部分官员都是被吓到的,虽然不敢说没有了贪污受贿,但是这种贪腐的程度,绝对是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没人敢明目张胆地做这些事情了。 要是一般情况下,那这些当官的,大部分都是地主家里有余粮,不贪腐也能靠着钻官绅优免的空子活得滋润一些。 结果没想到,从前年开始,去年大规模地整顿地方,直接把这一块钱财来源也给打掉了。 这么一来,规规矩矩的大明官员,日子就有点不好过了。 不过崇祯皇帝当初承诺过,会给大明官员加俸禄的,因此他们也都支撑着。 结果到了去年秋季,格物学专项科考的事宜公布之后,就立刻对大明官场现状来了个重击。 宋应星的年薪,高达十万两之多,很多官员贪腐之下,一年都没这么多的。 这个钱,还来得光明正大! 除了钱财之外,走格物学出身的官员,社会上的身份地位,和当官的差不多,也是很尊崇的。甚至说,一旦得到爵位,那比当官都要好很多。 至少当官的,要想当好官,真得很累人的,并且还收入那么少! 这里不得不提,就如今官员的这点俸禄,大明朝的规矩,那是还要打折的。也就是所谓的折色,不是发钱,而是发一些其他东西,就看朝廷库存中什么东西多,就什么东西折算给官员当俸禄。 大明那些年轻的官员又看到方以智弃官不做,去考了格物学专项科考,一下就高中男科状元,就更是刺激了大明官场上那些年轻官员。让他们觉得,他们去考,他们也行。 如此种种之下,便有了如今厂卫统计上来的官场数据,即大明官场上年轻官员弃官不做,都去学格物学,准备来年参加格物学专项科考的人,多了不少。 这种情况,如果不扭转的话,在崇祯皇帝可以预见的短期未来,都会影响到他计划中的大政方针了。 更不用说,崇祯皇帝预估的将来,可不止是要处理西南土司以及草原蒙古部族,还有辽东要光复,朝鲜和倭国要攻占,甚至在更远的未来,大明还要继续开疆拓土的。 当年成祖时候的教训,如今的崇祯皇帝可是记得的。那些新开拓出来的疆土,如果派去的官员无能的话,会严重影响大明的治理。 如此种种之下,面对这个官员越来越少的现状,崇祯皇帝不皱眉就怪了。 考虑再三,崇祯皇帝甚至还联系了刘伟超,商量了这个事情,终于有了一个解决方案。 不过这个时候,时间有点晚了。因此,他下旨第二天在文华殿议事,并且是扩大化的御前会议。 不但司礼监和内阁要到,六部尚书、都察院、三军都督的武将,也都要到。 收到这份旨意,文武官员都知道,当今皇帝怕是要来一个大的,又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只是他们都猜不出来,皇上这是要宣布什么大事? 好奇之下,一个个早早地齐聚文华殿,互相询问却皆不得要领,就只好等皇帝到了再说了。 崇祯皇帝也没让他们等多久,很快就到了。 群臣看到他的脸色不错,便知道接下来议事的内容,估计是好事,便一个个放心了不少,见礼的声音都大了一份。 要是皇帝阴沉着脸来的话,估计场面都会阴郁好多而不是如今这样了。 果然,在他们见礼完毕之后,就听崇祯皇帝笑呵呵地看着他们说道:“今日召集诸卿,是兑现朕当初承诺的时候了。” 一听这话,文华殿内众人,都是好奇,皇帝的承诺,什么承诺?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看崇祯皇帝这么高兴,便抢着问了,当起了崇祯皇帝说话的梯子。 看到底下臣子都是好奇的样子,崇祯皇帝便微笑着说道:“卿等忘记了,朕之前说过,大明官员的俸禄,朕会给卿等加的,如今便是要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是大喜。这个是好事,绝对的好事啊! 首辅贺逢圣就怕王承恩这个马屁精说出什么众人最不喜欢听的话,为了他自己拍皇帝马屁,把这事给堵回去了,就连忙先一步回应崇祯皇帝道:“圣明莫过于陛下!老臣替大明诸多臣子谢陛下隆恩!” 其他官员听了,纷纷跟进附和,一下把这个事情给坐实了。 虽然说有人要是阻止这个事情的话,会被全天下官员给咒骂,可架不住就是有人可能会讨好皇帝那么做,不赶紧坐实,这到嘴的鸭子要是飞了,就后悔莫及了。 此时的他们,心中也非常好奇,不知道皇帝会给他们加多少俸禄? 他们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这个加俸禄的事情,那是和刘伟超商量过的,因此,这个加俸禄的事情,绝对不是他们能想到的。 文华殿内,一下安静了下来,所有官员都看着崇祯皇帝,期待着他快点公布这加俸禄的事情。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83 俸禄革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83俸禄革新只听崇祯皇帝认真地说道:“第一,从此以后,俸禄发放,不再折色!” 一听这话,哪怕并没有说加俸禄,文武官员听了,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 折色这个,是真得坑。朝廷国库中有什么就给什么,并且这个给什么,还不是市价,往往是比市价要低。甚至在明朝中叶的时候,大明宝钞已经算是快成废纸了,但是朝廷也一样按面值给算俸禄里面。 也亏了到明末这个时候,大明宝钞已经彻底不用了,要不然,大明官员的俸禄,就真得是坑到家了。 他们正在高兴着呢,只听崇祯皇帝又宣布道:“第二,俸禄发放一律改为朝廷的新钱,且按照十石一两新钱的方式进行折算。” 新钱的发行,经过这两年的实行,已经有足够的信誉。至少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基本上全是新钱。 文武百官听到这话,也没有对此有意见。 至于按照十石一两银子来折算,这个价格就目前这崇祯十八年来说,还是会有点亏的。 明代的一石米在不同时期折合银两数额不同,丰年1两银可买12石,欠年7、8石不等,在战乱年代,比如崇祯早些年的时候,甚至都有过一石米要2两银子的极端情况。 亏了这几年天下太平下来,江南采购衙门源源不断地输送粮食到北方。如今在京师这边的粮价,大概是一两银子八石左右。并且在预计将来的日子,一两银子还能买到更多的粮食。 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皇帝说了按照一两银子换算十石来算,虽然有的臣子感觉有点吃亏,但是想着不再折色,以后粮价也会越来越便宜的前景,便也都默认了。 而大明朝的俸禄,是按九品十八级来算的,明细如下: 一品月俸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为至。 按照此时崇祯皇帝宣布的规则,那么大明朝政一品的官员,月俸是87石,年俸则为1044石。折合银,月薪为8.7两,算年薪的话就是104.4两。 而宋应星的年薪是多少? 十万两之多! 虽然宋应星的是爵位,高于一品,可这中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也难怪大明年轻官员,觉得自己学格物学也行的那些,都会弃官不做了。 此时,崇祯皇帝接着在那宣布道:“第三,如今的俸禄数额,以后便是基本俸禄。另外还设官位俸禄,也就是做什么官,便能再得对应官职的俸禄。至于大明各个官职的俸禄多少,等回头再公布。” 听到这话,文武官员一個个欢喜的同时也很稀奇,竟然还有官位俸禄! 这个要是后世看来的话,其实就很简单了。品级俸禄,就相当于是后世的基本工资;官位俸禄,就是后世的岗位工资了。 不用说,这就是刘伟超根据后世的工资明细给出的建议。 不过,你要说这个有多创新的话,其实也没有。古代的时候,有些官封了好几个头衔,其实就是多领几份俸禄,和这个很类似。 但是,古代那种,也就高级官员能受惠;而刘伟超给出的建议,大明所有的官员体系都能明确受惠了。 此时,崇祯皇帝这边还没完,又继续说道:“另外,为鼓励朝廷官员到穷困地区为官,俸禄中再增设补贴一项。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去西南为官,便可领取补贴;离开西南,则补贴取消。补贴数额,也会在之后再行公布。” 自古以来的官员,没有几个愿意去穷困地方为官;吏部选派官员的时候,如果知道要被派去穷困地方为官,甚至有不少人是宁可弃官不做的。 如今西南那边改土归流,将来又有改牧归流,如果不从政策上给予鼓励,显然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的。 在崇祯皇帝的计划中,这样的官员,除了有补贴之外,还会有提拔优先的激励。不过此时是在说俸禄,他便没提这事。 看着底下文武官员都露出喜气,崇祯皇帝接着宣布道:“还有,以后每年上官都可以对直系下属考核,分甲乙丙三等,另外发放年终俸禄。不过说明一点,甲乙丙等级有比例限制,如对评定不服,可越一级申述,也可向都察院申述。各级的年终俸禄,等之后再公布。” 这一个年终俸禄,就是类似年终奖了。干得好,干不好,直属上官应该是最清楚的,因此这个评定等级的权力,便在直属上官手中。 谷孟 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听得一个个都是很稀罕,不知道皇上从哪里整出了这么多的名堂? 当然了,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估计是想到了天上神仙们的俸禄,是不是就是这样分的? 崇祯皇帝接着提高了一点声音,总结说道:“以后大明官员的俸禄,便有品级俸禄,官位俸禄,年终俸禄三部分组成,穷困地区还有补贴可领。朕可以先告诉卿等,基本上各级官员的俸禄,差不多是在目前俸禄的四倍左右。做得出色的,差不多是五倍左右。” 文华殿内文武官员一听,顿时都是满心欢喜。 当今皇帝的这些话,简而言之,就是以后他们的俸禄,不但不再有打折,反而普遍会涨四倍以上,这手中就一下宽裕了不少了! 他们还没来得及谢恩,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等以后天下太平,民富国强之后,朕会看机会继续给诸卿加俸禄。总之,就是要保证诸卿为朝廷做事,就不担心难以养家糊口!” 说真的,猛一听,俸禄涨了四倍,这个涨幅,绝对是非常大了。 但是,可怜大明朝的官员俸禄,实在是太少了。 大明最高品级的官员,年薪也就是104.4两而已,翻四倍,也就是417.6两,多么? 不说和宋应星这种特殊存在去比,毕竟宋应星是搞技术的了,他创造的价值,可远不止这个数。大明官员的俸禄,就和其他朝代比,就能看出有多低: 比如唐代时一品月俸八千,另有职田,一品为六十顷。又有世俸钱,一品为二百万简单来算的话,唐代年薪,一品官员是400多两。而唐代官员的年薪,大概只是宋代官员的月薪而已。 如今大明官员的俸禄,翻了四倍,也只是和唐朝官员差不多,和宋朝官员就更不能比的。 就算是这样,大明朝的经济比起几百年前的唐朝来说,不管是物资总量和人口,都有很高的增长。从这方面来说,明朝官员的俸禄,还是比唐代官员要低的。 换句话说,明朝官员的俸禄,还有上涨的空间。 不过对于此时文华殿内的大明官员来说,那是一个个都是喜出望外,不但涨了好多俸禄,并且皇上还金口玉言说了,以后还会继续涨俸禄。 都不用说,文武官员,包括宦官,全部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估计在这文华殿内是最响亮的一次了。 崇祯皇帝宣布这次的加薪,当然也是有底气的。 地方整顿的事情,除了辽东没有光复,西南还在改土归流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能在崇祯十八年完成。根据预测,清理隐户和重新丈量粮田之后,毛估估的一年税收,能多达三千万两之多。 这还不算天下太平之后,朝廷对海外用兵,鼓励海贸之后带来的收入。以及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物质的增长。 根据刘伟超提供的消息,后世的满清税收,在甲午之战前的10年时间里,满清每年的财政收入都在8000万两白银左右,高峰出现在1891年,达到8968万两。 崇祯皇帝很有自信,在刘伟超的帮助下,按照刘伟超的说法,大明的经济总量会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赋税也会越来越多。比起那什么满清的赋税,肯定会只多不少。 这么一来,给他的这些臣子加这点钱,压根就不怎么心疼了。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群臣的山呼万岁声,微笑着让他们起身,然后再宣布道:“此次俸禄改制,暂不涉及宗室、勋贵。另外,朕计划在将来对全国的吏员也做出一些变动,让他们能领朝廷俸禄。” 大明朝的吏员,不在朝廷官员体系之中,其实是不领俸禄的。这些吏员,其实是算徭役的一种,给朝廷白干的,并且一般来说,还子承父业,世代相传。 这么一来,吏员往往会利用职务之便,上下其手,捞取银子,比领朝廷俸禄的官员都要捞取得多,也是存在的。 甚至很多时候,所谓的吏治败坏,就是从吏员开始,要不然,怎么说吏治败坏呢! 此时,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正好都是受惠者,对此自然不会有意见。 不过有些人还是比较担心的,比如说,宗室的俸禄,朝廷的负担太大,之前就一直在耍赖皮,不支付都是常事。皇帝要革新俸禄,不知道会怎么革新?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84 开学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84开学就眼前来说,只有极小部分人知道,当今皇上对于宗室这边是怎么想的,那就是压根就不想给俸禄,直接分封去海外。 当然了,如今还在处理国内事务,还没开始开疆拓土,因此这个事情就没公布。 文武百官的俸禄革新一传出,顿时人人称颂,各处衙门,那简直算是普天同庆的那种架势了。 皇上圣明这种声音,比起当初打败建虏的蓟州大捷时候,都要来得响亮。 事后根据厂卫的禀告,各处衙门的官吏,竟然都不会准时散衙,由此可见,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对此,崇祯皇帝自然是高兴的,说明这个俸禄革新还是有效果的。不过与此同时,终归是要多开支一大笔钱出去了。 崇祯皇帝这辈子最敏感的事情,从来不是宫里女人们的情绪,而是钱这个字。 这一大笔钱出去,他自然就想着,能有一大笔钱进项。 而崇祯皇帝最寄予希望的钱财来源,也和历代皇帝不一样,不是加什么赋税,也不是加什么苛捐杂税,而是科技创新。 而大明朝的科技创新,要想落到实处,终归又是取决于科技人才。 为此,他非常关注京师郊外的大明皇家科学院分院的落成情况。 有了当今皇帝的关注,各方面的情况自然是最好的了。 这不,在崇祯十八年三月初三,大明皇家科学院分院举办了开学典礼。 可以说,这一天,又是京师的一件盛事,为京师百姓所惦记。 “你们知道么?郊外的那个大明皇家科学院已经修好了,三月初三,皇上都要领内阁六部九卿去揭幕呢!” “哇,那肯定相当荣耀吧?” “那可不,皇上都去了,那还不荣耀,简直光宗耀祖啊!” “里面吃住全是免费的,并且还是宫廷御厨掌灶。据说以后啊,皇上还有意召集全国有名的厨师到京师比赛,挑选出最好的厨师,给他们做菜吃呢!” “真得么?这可是首辅都没享受到的待遇吧?” “其实,不要说首辅了,皇上自己在宫里的御厨,以前可有这么做过?” “没错,皇上真得是把这皇家科学院的人当宝了啊!不行,我儿子和女儿的格物学,必须要好好督导下了!” “没错,只要能在格物学上有出息,将来的前途肯定差不了!” “也不知道哪里能请到格物学的先生,得给我儿子女儿多教导一下才好了!” “……” 崇祯皇帝怕是没想到,他对格物学的重视,让后世的内卷,不可避免地提前出现了。 至少京师这边,数理化之类的辅导班,因为市场的需要,有些有眼光的人便开始组建了。据说做得最好的,是三个秀才的合伙人,一起创办的辅导班,叫什么新方向。 在万众瞩目之下,三月初三这一天,大明皇家科学院分院这边,外面站着五城兵马司的军卒,里面都是锦衣卫亲军戒严。 崇祯皇帝带着内阁六部九卿驾临,到达分院广场上早已搭好的台子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台下一百五十名男生,一百名女生,各自站成排,激动地大喊见礼。 格物学专项科考通过,并没有成为贡士,更不是进士之类有功名的,但是如今这待遇,却比进士和贡士的待遇更让人羡慕。 因为皇帝对他们的重视,瞎子都能看得出来。未来的前途中,还有宋应星这個榜样,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光明的。 特别是那些女生,以前的她们,只能相夫教子,躲在男人的背后。而如今,也能光明正大地站出来,和男人们并列,享受和男人们一样的荣耀! 而台上的崇祯皇帝,看着台下的这两百五十名男男女女,年纪大小不一,心中也有点感慨。 不管他们原来的出身是什么,当官的,又或者普通士子,或者为人母的,又或者黄花大闺女,而如今,他们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明朝在格物学方面最顶尖的一波人才。 谷滑 大明朝在科技方面的领军人物,基本上是在这些人中产生,引领大明的科技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大明有足够的实力屹立在地球之巅!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大步来到台前,站在特意设立在这里的主席台,上面还有一个喇叭筒的设置。 如果在别的地方,可能不会这么做。 但是,这里是大明皇家科技园,台下站着的两百五十人,都是大明的科技人才。因此,就这个喇叭的应用,也是有必要展现一下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台下人数不算多,崇祯皇帝用喇叭筒来扩音,基本上也都能听得到。 台下的所有人,看到崇祯皇帝准备说话,一个个便都敛声屏气,竖着耳朵听皇帝说话。 男生这边的方阵最前面,是站着方以智和夏完淳等前三名;而女生方阵那边,同样是站着朱媺娖为首的女生前三名。 他们的位置,非常地显眼。崇祯皇帝扫视了下他们,然后便大声就着喇叭筒,大声说道:“卿等是第一届格物学专项科考人才,也是目前为止大明最为顶尖的格物学人才。朕给你们一个进一步学习高深格物学的机会,也给你们配备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各种实验室,包括物理、化学各有三十间。希望你们能努力学习,并且学以致用,改造大明,造福百姓,同时也能在各自领域留下千古名声!” 听到这些话,底下这些格物学人才,不由得都是激动了起来。 他们能在格物学方面脱颖而出,如果说不喜欢格物学,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他们可能家里确实有钱,但是格物学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之类,却不一定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如今,崇祯皇帝这边给他们都准备好了,能让他们去实际操作,这个事情的本身就激动不说,更因为崇祯皇帝说了,他们是格物学方面最顶尖的,继续深造,那是会对大明有大贡献的,一如皇帝当初搞出了颠覆三观的蒸汽火车一般,并且还能留名史册。 如果不是因为在皇帝面前,此时此刻的这些人,特别是哪些女生,估计会失态了。 哪怕是女皇武则天,也没有当今皇帝对女人这么好的啊! 他们正在激动着呢,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们说道:“你们接下来要学的格物学,就目前来说,已经没什么人能教你们了。宋卿正在用格物学知识改造朝廷战船,那是将会让大明海军无敌于海上的改造,暂时无法脱身。而朕,日理万机,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也没法亲自教卿等。因此,在格物学方面,就由男科和女科状元牵头组织自学。” 听到这话,底下的这些人不由得有点失望。 说实话,他们其实已经憧憬过好多次,皇帝亲自给他们授课,这是真正的天子门生,说出去,那都是要让人嫉妒羡慕死的。 再有,皇帝授课少的话,宋应星给他们授课,也是他们所期待的。 这时候的他们,只能仰望开派宗师崇祯皇帝,却能以宋应星为榜样的! 结果,连宋应星都不能来亲自给他们授课,这真得是有点遗憾。 此时的他们,当然不知道,其实宋应星在格物学上的理论知识,已经是和他们差不多了。高中和大学的数理化,让宋应星来教的话,那也得他自己先学才行。 不过崇祯皇帝说得话,他们也都能理解。 皇帝不用说了,肯定日理万机的,而宋应星那边,竟然在用格物学改造战船,能让战船无敌的,这绝对是非常厉害的改造。 一想起自己学了格物学之后,也可能会如同宋应星这样改造大明,造福百姓,他们都是非常期待起来,期待着早点掌握格物学更高深的知识。 想到这些,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向站在队伍最前面的那三个人。 状元的实力,确实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坤兴公主的状元实力,当初在金銮殿上更是经受过考验的。 由状元来组织更高深的格物学学习,似乎也是一条路。 他们正在想着时,崇祯皇帝却看向朱媺娖和方以智道:“你们在自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大家都不懂,无法理解的问题,可由卿等记录下来,朕在处理政务之余,会给你们解答。” 他的勤政,那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在前朝万历皇帝的对比下,更是突出了他的勤政。 此时听说皇帝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还要再抽时间来给他们解答问题,顿时,一个个都感动地不行。 方以智等人心中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尽量少打扰皇上休息。 所有人中,唯独朱媺娖知道,父皇怕是会找手机中的神仙解答格物学方面的问题。因为她也是有份从手机中抄资料出来的人。 不过不管怎么样,她肯定是不会戳穿崇祯皇帝这个格物学开派宗师的身份。 随后,崇祯皇帝在讲话结束之后,亲自带这些学子去参观了各类实验室。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85 精诚合作 , 崇祯皇帝保住了他格物学开派宗师的身份,继续忽悠众生的同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赶到了山海关。 坐镇这里的蓟辽总督堵胤锡闻讯,第一时间迎出,客客气气地把王承恩接到了大堂。 这时候的朝堂上,可没人提什么阉党不阉党了。 真要分的话,那就只有帝党不帝党的了。 凡当今皇帝越级提拔的官员, 都归属于这一党,为其他人所羡慕。 堵胤锡和王承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自己人了。 堵胤锡知道,王承恩是一直陪在皇帝身边,一般都不会离开。而如今,王承恩竟然离开京师跑他这里来, 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因此, 他在大堂和王承恩会面, 都没叫上其他人。 只听堵胤锡略微带着一点好奇,认真地问道:“不知道公公亲自来此,可有大事?” 王承恩这边,自然知道堵胤锡在崇祯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也是客气,连忙回答道:“万岁爷深谋远虑,已经拟定了草原方略。咱家过来,就是和堵大人商量,看怎么具体执行?” “哦?”堵胤锡一听,有点震惊,连忙严肃地问道,“不知道陛下定下何等草原方略?” 他是蓟辽总督,要对付的敌人,就是关外的敌人,不止是辽东建虏,还包括草原部族。因此,崇祯皇帝的草原方略,跟他关系很大, 自然就非常关心了。 王承恩这边,倒也不会瞒他,便一五一十地说了,说到最后,他更是叮嘱道:“此事关系甚大,不知道堵大人可有什么想法,执行万岁爷这深谋远虑的英明方略?” 堵胤锡听得非常诧异,他是万万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是想出了这样的草原方略! 要知道,从古至今以来,不管中原王朝是什么,他们考虑的,永远是部族族长啊,大汗什么的,从蒙古部族的上层来考虑问题,或者合纵联盟,或者和亲,反正就是各种手段,都是用在蒙古部族的高层身上。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如同如今的建虏,他们对付草原部族的策略, 也是和草原部族的上层联姻,什么时候考虑过普通的牧民了? 然而,当今皇帝的方法,却和这些过往的手段完全不一样,走得竟然是拉拢底层牧民之法。 说真的,刚开始听的时候,堵胤锡就下意识地觉得这种方略怎么能行?太标新立异了! 不过好在说话的人是堂堂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当今皇帝的绝对心腹,因此堵胤锡耐着性子听着,听王承恩把话说完。 结果,听到后来之后,堵胤锡就越听越吃惊了。因为他发现,按照崇祯皇帝的这个完整方略的话,还真得是有非常大的可能,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草原问题,并且是没有后患的。 并且,这个方略,在如今这个时候实施的话,也正是时候。 如果说,此时的草原上是类似蒙古帝国或者金国那样强大时候的帝国,那这种试图拉拢底层牧民的手段来彻底掌控草原的做法,只会显得很可笑,根本就不可能! 但是,如今的草原上是什么情况? 如今的草原,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而是分崩离析,只是以部族的形式存在。虽然还有什么大汗之类的,可这些都是那些族长自封的。 最为关键的是,如今草原上的底层牧民,日子过得绝对苦! 其实不要说底层牧民了,就是一般的蒙古贵族,日子都不好过。究其根源,还是大明朝对蒙古草原锲而不舍地封锁引发的。 不说别的,一個简单的事实,蒙古部族的箭头,好多都是骨头或者石头磨制的,因为没有更多的铁料。这也是明末时候,草原部族的战斗力那么渣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这也只是普通牧民,那些蒙古贵族的亲信以及常备军来说,还不至于这么惨。 这蒙古部族穷成这个样子,很自然的,最惨的,就只可能是那些底层牧民,而不是那些贵族老爷。或者说,没有一个贵族老爷会和底层牧民同甘共苦。真要这样,这个部族早就崛起了。 谷钪 堵胤锡在秦地当三边总督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了解蒙古部族的情况,如今到了山海关当蓟辽总督之后,又进一步了解了蒙古部族的情况。 因此,他可以肯定,朝廷这边甚至都不用付出太多代价,就能改善普通牧民的生活,从而让他们投奔朝廷。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如今的关宁军中,就有很多蒙古部族的将士。 就算在原本的历史上,在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建虏进攻山海关之前的几座卫所,其中李辅明总兵所防御的中前所,因为不投降,最终被建虏攻下屠城,这其中的明军将士中,就有一千多是蒙古族的将士。 此时,听到王承恩说完之后,堵胤锡考虑了一下之后,感觉这个和以往草原策略反其道而行的方略很有前途,顿时就兴奋了起来。 只听他对王承恩,用那种兴奋地语气说道:“陛下此策大善,这第一步的事情,本官这边有的是人手,可派他们去草原,向那些底层牧民散布朝廷新政!” “哦?”王承恩一听,感觉好像很顺利的样子,不由得大喜,连忙要求道:“具体说说!” 王承恩以前从来没有离开过京师,对于各地的具体情况自然不可能方方面面都了解。因此,不管是他,还是崇祯皇帝,其实都不知道,关宁军中其实有很多蒙古部族的将士。 此时,堵胤锡把这个具体情况说了下,最后还提高了点声音道:“只要朝廷真能做到承诺的这些,本官手下这些蒙古族的将士回去一宣传,绝对会有很多底层牧民前来投奔!”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顿了顿,兴奋程度稍微少了一点说道:“不过如果要那些底层牧民抓他们的那些头人过来,难度还是很大的。除非是他们提供消息,由本官这边派出骑军才行!” 之前已经说过,底层牧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算赤手空拳的那种。而蒙古贵族的常备军,装备不说精良,但是绝对比普通牧民好很多档次。只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反抗,蒙古贵族,是真不现实的。 草原部族和西南土司的情况,说到底,还是有些不同的。 西南土司是定居的,朝廷大军兵临城下,他们想逃,代价就很高。 而草原部族是游牧的,相对西南土司来说,他们想逃的话,代价就会小很多,也难找。 因此,在西南土司那边,朝廷大军的压力之下,那些土司兵容易弃暗投明,可蒙古贵族的常备军,因为受到的压力小,就不会像土司兵那样容易弃暗投明的。 堵胤锡不是夸夸其谈之辈,非常明锐地察觉到这点,因此才会给王承恩说出刚才的那番话。 王承恩听了,不由得有些失望。他之所以积极做这个事情,那是想争功的,不想被东厂和锦衣卫比下去。 不过堵胤锡既然如此说了,他也没有强求,甚至还主动说道:“这样,堵大人这边挑选一些聪明伶俐之人来做这个事情,咱家在来的时候,已经给万岁爷说过了,会掉政通副使过来,让她教下你挑选出来的这些人,当能做到事半功倍。”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堵大人身处山海关这边,怕是不知道西南那边的情况。咱家可以告诉你,政通副使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功劳不小。孙大人那边给万岁爷上书,说有政通副使在,能顶一支精锐。在朝政国策的宣传上,绝对是第一人,让很多土司领地的百姓纷纷弃暗投明。并且她还帮着孙大人那边组建了卫生兵,效果也非常显著。” 听到这话,堵胤锡不由得大喜,连忙问起有关政通副使在西南那边的细节。 其实,王承恩知道的也不多,就是知道陈圆圆在西南那边干得不错,被孙传庭都夸了。因此,他就给崇祯皇帝给说了,要是西南那边差不多的话,不如调到草原这边。 不过此时堵胤锡既然问了,他也就捡自己知道的说。 陈圆圆在西南的成就,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宣传,通俗易懂,让西南那边的改土归流顺利了很多; 第二个是帮孙传庭组建了卫生兵,都事由西南土司领地内的女孩组成,照顾伤兵之类,让伤兵的康复率高了很多。 堵胤锡一听,连忙说道:“好啊好啊,亏了王公公照顾,山海关这边也缺政通副使啊!” 虽然目前来说,山海关这边并没有主动出击,而建虏也没有来进攻;可是很明显,朝廷终归是要去光复辽东的。到时候一旦开始打仗,那就是大战。别的不说,受伤将士的问题,一直是军中大问题,如果能有效解决,绝对是让主帅非常欣喜的事情。 王承恩听了他的话,也是高兴,回答他道:“这草原方略,得你我精诚合作。草原上的事情,你操心,京师那边的事情,咱家操心,保证你满意!”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86 难忘今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86难忘今日在王承恩向堵胤锡提及政通副使的时候,远在大明西南的贵州府,孙传庭正在给陈圆圆送行。 圣旨已经到达,陈圆圆遵旨启程要返回京师。 这是她从崇祯十六年出京之后,第一次返回京师。 就连陈圆圆自己都不知道,她竟然能发挥出那么大旳作用,使得她在全是男的军队中最受欢迎。 不管是在马士英的部下,还是在这孙传庭的麾下,都是这样。 此时,她要返回京师,更是兵部尚书,总督天下兵马的主帅孙传庭领麾下众多将领给她送行,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附近的百姓闻讯,也都纷纷前来送行,官道周边,包括山上,都站满了百姓。 这个盛况,也让孙传庭有点感慨,一向面无表情的他,也是有点动容地说道:“本官是真没想到,一介女流,竟然也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赢得军心、民心!” 他的这个话,听得有点不舒服,不过陈圆圆却也知道,孙传庭说话,是有点口无遮拦,想什么说什么。一介女流,或许以前的男人,都是这么想女人的吧! 心中这么想着,她便谦虚地说道:“这都是贵妃娘娘教导之力,本兵大人御下有方!” 隐约地,贵妃娘娘也是一介女流,怎么样? 孙传庭却没听出来,点点头说道:“本官在之前奏章中已向皇上为你表功,你的才华,不容置疑!” 说到这里,他看向官道两侧送行的百姓,还有那些官道上站不下,站在山上的,便又接着说道:“亏了有你的宣传,你看,民心之所贵,让本官解决土司的事情变得容易了不少。就如今看来,至少贵州这边的土司,已经没有多大气候。不服朝廷的,多和流贼一起蹿入云南了。如果皇上问起,你可转禀皇上,如若流贼和土司不急着攻打昆明,本官便依旧徐徐图之;如若流贼和土司攻打昆明甚急,本官便得再发起一次攻势。” 陈圆圆一直在这里,自然知道如今的云贵局势。 说起来,还真是,绝大部分土司都不甘心向朝廷交出手中的权力。然而架不住朝廷以绝对的军力为前提,瓦解土司治下的百姓,架空了一个个的土司,让他们难以招架。 在这种情况下,贵州这边的土司难以承受朝廷官军的文武攻势,一个个都携带者金银珠宝、粮草物资,带着他们的心腹手下往云南跑了。 这么一来,再加上流贼的势力,云南那边反对朝廷的军力在慢慢地增强。而因为贵州土司算是劫掠后留下的烂摊子,加重了朝廷这边的后勤负担,不但要供应军队,还要支援当地设立衙门,实施治理,多少也都迟缓了朝廷官军的脚步。 不过好在贵州外面的湖广乃是鱼米之乡,就只是一省之力供应贵州这边也是绰绰有余。只是那些土司的做法,多少算是有点点迟缓朝廷官军的作用而已。 在原本的历史上,发生在云南的沙普之乱,当沙定洲在云南造反的时候,绝大部分土司都从了沙定洲,杀得沐天波狼狈而逃。 虽然那个时候,朝廷的虚弱,没法震慑土司才有这种情况;可这个位面,改土归流之策也动了土司的根本。由此,大部分土司都是想要垂死挣扎一番的。 可以预见,在和土司最终的决战,估计是在云南境内,也会有一次大的战役。 孙传庭对此心知肚明,陈圆圆也知晓地差不多。 此时听孙传庭说这事,陈圆圆自然不会有意见,当然,平日里军事方面,她也不操心的,孙传庭对她说这些,无外乎是到京师的时候,可以说给皇上听。 因此,陈圆圆听之后,只是点点头,然后说道:“如此,下官便启程了!” 说真的,她也是归心似箭了。 离开京师差不多快两年了,贵妃娘娘不知道怎么样了,还有坤兴公主,经常来找贵妃娘娘的时候,和她相处的也比较好。 当然,最重要的是,自从离开京师之后,她就再也没有接触那个神奇的宝物,没有听到、看到仙界的新鲜曲目之类,让她颇为想念。 此时,孙传庭听了,便双手抱拳道:“一路保重!” 一直不说话的众多总兵副将的,纷纷跟着一起抱拳致礼道:“大人一路保重!” 要换了以前,估计谁也没想到,一群当官的,文官武将,竟然会这么隆重地给一个女子送行! 可如今,这种事情就是发生了! 如果说,只是因为陈圆圆是政通副使,那绝对不可能会有这么大的场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陈圆圆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他们的认可! 从某种角度来说,当初贵妃娘娘认可的妇女能顶半边天,陈圆圆这边已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了。 看到陈圆圆要启程了,官道两侧的百姓,还有山上的百姓,纷纷跪了下去,一个个都是动情地呼喊了起来。 “大人保重!” “大人一路顺风!” “大人步步高升!” “……” 在这些百姓中,妇女这个群体最是激动,不少人都流泪哭泣。这么好的女官,女菩萨,此地一别,估计以后再无相见之日。 她们一个个,都是非常感激陈圆圆。 自从陈圆圆到来之后,关心她们活得怎么样,在朝廷之下的各州府巡查,帮她们解决问题。让她们的日子,过得和以前简直是有云泥之别。 自从陈圆圆来了之后,她们中的很多人有了正儿八经的活干,连带着家里的日子也好过了,地位也高了。 总之,在以前的时候,她们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官,自然也就舍不得陈圆圆走。 但是,朝廷旨意下来了,陈圆圆又不可能真得一直留在这里。她们就算再不舍,也只能是来送行,祝福这位女大人! 陈圆圆看到这一幕,不由得也是很感动。努力地付出,得到了这样的回应,心中更是确认,之前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这样的活法,才算是有意义的活法吧!至少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可! 陈圆圆双手抱拳,向四面八方的百姓回礼。马车前行,她高声歌唱:“难忘今日,无论何时……” 当初还在皇宫的时候,她有幸看过仙界的联欢晚会,对于那首歌记忆深刻,如今直接被她改编,刚好可以抒发她此时的心情。 ……………… 相对大明西南这边的轻松不同,在大明东北的东江镇,局势却一下紧张起来。 皮岛这边,孔有德乘船,刚靠上码头,船都没停稳,就直接跳上岸,然后就直接往衙门狂奔而去。 “大帅,大事不好了!”孔有德一见东江镇总兵吴三桂,就连忙禀告道。 吴三桂一听,顿时大惊。 他和孔有德算是相处了比较长时间,也算是了解孔有德的。知道孔有德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一般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如此慌乱的。而如今他这情况,绝对是有大事发生了。 于是,他连忙问孔有德道:“什么情况,速速道来!” 孔有德喘着气,努力平息一下,然后赶紧禀告道:“朝鲜南边,发现了大量倭国的军队!” 他之前的时候,因为朝鲜的建虏军队有异动,因此奉了吴三桂的军令,前去探听消息,看有没有机会可以利用的。 结果没想到,孔有德竟然发现了大规模的倭国军队出现在朝鲜了。 实在是倭国军卒太特别,一看就能认出来。因此,大惊失色之下,他留了手下继续监视情况,然后自己赶紧跑回来禀告。 吴三桂同样没见过倭国军队,但是听说过当年倭国军队侵犯朝鲜的事情,这一听之下顿时大惊,连忙确认道:“真得是倭国军队,不是建虏?” 很显然,他并不清楚郑芝龙和李若链去倭国的事情。 等到问出话之后,吴三桂自己都感觉到这个问题没有问得必要。 虽然建虏和倭寇都是蛮夷,可他们的法式也好,穿着也罢,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很快,吴三桂又想到了什么,带着一丝期待问道:“倭国的军队有没有和建虏打起来?” 如果说,倭国的军队和建虏打起来的话,那就是好事了,至少两虎相争,他能坐山观虎斗了。 然而,孔有德听了之后,立刻摇头道:“倭国军队和建虏虽然有一点冲突,但是看样子,似乎是一伙的,并没有大打出手。” 说到这里时,他自己都有点疑惑地补充说道:“倭国军队遇到建虏之后,双方剑拔弩张了一会,但是并没有大打出手,似乎是留了一部分粮草物资给倭国军队,然后建虏一路往辽东这边撤,倭国军队在他们后面跟进,就再无冲突了!” 听到这话,吴三桂联想起去年年中开始,建虏在朝鲜的反常举动,忽然大惊失色道:“该不会建虏和倭国达成了什么盟约,然后把朝鲜让给了倭国吧?” 这话说出口之后,他跟是确信了这一点。因为去年的时候,就有听到这样的风声,还向朝廷反应过。 于是,他连忙向亲卫喊道:“快请海军总兵过来议事!”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87 好倒霉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87好倒霉和朝廷联系的是海军那边,吴三桂其实也不关心,因为他觉得,建虏和倭国结盟,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倭国再也没有动静,结盟个啥! 因此,后续没有动静了,他也不操心。 结果没想到,如今倭军真得出现在朝鲜了! 这时候的吴三桂,就赶紧自己好像犯太岁,老是遇到倒霉事! 以前眼看着到手的封爵军功,眼睁睁地丢失就不说了,只说这一次当了东江镇总兵之后,也就是刚来那会爽了一把,扫了沿海的建虏,立下了一些功劳,可随后呢! 本来以为,舅舅和他的手下,有好多认识的人在建虏那边。如今朝廷强大了,只要说明情况,就能让他们都弃暗投明,顺带着阴建虏一把,从而立下大功。 结果没想到,不要说他熟悉的那些人了,就是汉人都看不到一个。沿海这边,他能接触到的,不是朝鲜族的,就是其他族的,反正就没有汉族的。 根据抓到的俘虏招供的情况,说是他熟悉的、不熟悉的那些汉人,全都被建虏迁往沈阳以北去了,那还怎么策反? 少了这么一个容易立功劳的机会,吴三桂想着,那还是算了,就凭手下三千骑军,好歹还能在辽东和朝鲜这么一大片的地方立下军功。 结果,等到冬天过去,适合活动的时候,朝鲜这边竟然发现了倭军! 本来要对付建虏就不容易,又来了倭军,这还怎么搞? 东江镇这边,主力全靠他从关宁那边带来的三千骑军,其他战力太弱,都可以忽略不计的。 这一下,怕是功劳没法捞,还可能丢失东江镇,那皇帝那边,会不会怪罪都是个问题了! 此时此刻,吴三桂是真觉得自己得罪了哪路神仙,做什么,就什么不顺! 看着亲卫飞奔而出,去请海军总兵,吴三桂看着孔有德,忽然之间觉得,该不会是这个灾星影响了自己吧? 看看这个孔有德,他的爹娘乡亲都死了,就他还活着,是不是被他给克死的? 他认了毛文龙为义父,在毛文龙的手下效命,结果毛文龙也不得好死,是不是被他给克死的? 登莱巡抚孙元化看中他的能力,调他去登州设立火器新军。这么好的事情摊到孔有德头上,结果倒好,落得个造反结局,孙元化因此被朝廷腰斩治罪,是不是被他克死的? 那个奴酋皇太极收留了孔有德,还封了他为什么王,但是最后呢,听说那个皇太极最终是吐血而亡的,这是不是又是他克死的? 还有,他跟谁奴酋,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出征,结果呢,阿济格被朝廷官军活捉,押解到京师千刀万剐,这是不是也是他克死的? 如今,他跟了自己,自己就事事不顺,该不会到后来,他会克死自己吧? 吴三桂越想,越觉得有点不对。越觉得不对,看孔有德的眼神就越是不善…… 孔有德还真想和吴三桂建议,如果倭国军队真得大举进攻的话,该怎么办好,结果发现,吴三桂看他的眼神有点不对。 “大帅,你这是怎么了?”孔有德带点疑惑地问道,“不用太担心,事情不至于会往最坏的情况走的。就算真有问题,我们在皮岛上,有海军护卫,也不会有事的!” 一听他这话,吴三桂回过神来,要想立足于不败之地,关键还是要看海军了。 于是,他就想急着见郑芝龙,问问他情况。如果郑芝龙能给他保证的话,那朝鲜这么大的地方,就算来了倭国军队又如何,挑选薄弱之处也能打的。 对了,郑芝龙好像对倭国很熟悉,也刚好问问他倭国的情况! 这么想着,他便不理孔有德,甚至都等不及,站起来就往外走,去找郑芝龙问情况。 在东江镇,确实是他吴三桂为主。但是,郑芝龙和他是平级的,并且郑芝龙的任务,是协助他,而不是听令于他。 因此,郑芝龙那边,也值得他跑一趟。 不过他还没走到大门口呢,就见他的亲卫引着郑芝龙过来了。 于是,吴三桂连忙迎过去,向郑芝龙招呼道:“老郑,你可算来了,有大事发生了啊!” 郑芝龙其实心中已经猜到是什么事情,不过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一边往里走,一边顺口问道:“什么大事?” 跟着进了大堂,吴三桂便再也忍不住,连忙对郑芝龙说道:“倭国军队出现在朝鲜,至少有两万,好像和建虏有默契,从建虏手中接受朝鲜的地盘,你说,这建虏是不是和倭国结盟了啊?” 说到这里,不等郑芝龙回答,他就连忙又问道:“对了,上一次不是就听说有这事么?你派人去京师禀告,可有什么结果?” 郑芝龙听了,避而不答,只是问朝鲜那边的具体情况。 吴三桂没法,便让孔有德详细地说一遍他带来的消息。 等到孔有德说完之后,郑芝龙确认,德川幕府真得是大规模登陆朝鲜了。后续的倭国军队,只会越来越多。 这么想着,他便对吴三桂说道:“看来倭国是真得和建虏结盟了,以后朝鲜可能便是倭国的了。他们绝对不会任由我们在这皮岛的。老吴有什么想法,我们该怎么做?” 吴三桂心急,被他这么一问,就忘记追问他之前问郑芝龙的问题了,只是回答郑芝龙道:“你的海军能护住皮岛么?” 这个问题,是他最为关心的,因此首先就想要这个答案。 问出话之后,就怕听到不想要的答案,就马上又接着说道:“兄弟们都在说,海上英雄非你莫属,你说得话,没人敢不从的!对不对?” 郑芝龙一听,当即摇头说道:“我在你面前,也就不说大话了。海上的实力,我这边确实还行。但是,倭国是个岛国,他们的水师也算是强大的。如果只是单个大名,就是倭国的诸侯,那我能对付,没问题。可如果是举国之水师来攻的话,这里又不是闽地老家,说实话,扛不住的!” 这个答案,是吴三桂最不想听到的,可是,最终回答他的,就是这个答案,让他非常失望。 然而,他也明白,郑芝龙说得,也是合情合理,没发现有什么毛病。 郑芝龙这边打不过倭国的水师,那只有向朝廷求援。不说时间上来不来得及,光事他知道的,朝廷好像目前也没有拿的出手的战船啊!援军想派也派不出! 而要是海军打不过的话,东江镇就不可能在这边立足了! 才刚刚重建没多久的东江镇,就要灰溜溜地撤了? 想到这,吴三桂觉得自己真得是非常倒霉,怎么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呢? 那倭国都过去了多少年了,一直没有动静了的,偏偏在他重建了东江镇之后就跑过来了!到底是哪路神仙那里没有拜到? 他正在想着,郑芝龙却追问他道:“那接下来,你这边有什么决定?” 吴三桂很不甘心,可也还是有理智的,沉吟片刻之后,回答郑芝龙道:“你能不能看着倭国水师,如果要顶不住了,及时告诉我。在此之前,我上岸看看,能不能立下一些军功,这样万一顶不住再撤的话,我们也能给皇上一个交代?” 郑芝龙听了,便再次向他确认道:“这就是你的决定么?” “还能怎么样?”吴三桂有点不甘心地说道,“总不能一听到倭国军队来了就跑吧?你莫要忘记了左良玉和黄色的首级!” 如果说,以前的时候闻风而逃,其实没什么的话;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敢这么做了!特别是吴三桂这个有前科的,更是不敢再这样做。 要不然,他绝对相信,别人可能还会被原谅一次,但是他肯定是不会被原谅了! 郑芝龙听了他的话,也是点点头,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吴三桂这边,对于眼下这个处境非常懊恼,看到孔有德还站在那里,就越看越觉得是孔有德克他,便对孔有德喝斥道:“还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继续探听消息?打了胜仗回去,你我才能交代,懂不懂?” 孔有德其实也是很想立功的,听到这话,倒也没有多想,连忙答应一声,便立刻出门而去。 看到他离开了,郑芝龙又看看大堂内的其他人,就是一些吴三桂的亲卫了。 想了下,他便对吴三桂说道:“让你的人都出去吧,我有话要单独和你说。” 什么话要单独说,连自己的亲卫都不想让他们听? 吴三桂听了,心中不由得狐疑,该不会是劝自己投靠建虏?或者是倭国? 这不可能吧? 自己的家小,可都在京师啊! 再说了,太祖皇帝都显灵过了,大明强军不少,也不怕建虏和倭国的联盟吧? 心中疑惑之下,吴三桂终归还是挥手,让他的亲卫都退了出去。 看到大堂内就只剩下了他和郑芝龙两人,他便有点不满地问道:“有什么话就说吧,不过我先说明,投降的事情,我可不干!” 不管怎么样,有这么一个表态,就算太祖皇帝隐身在头顶,那也没事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88 朝鲜仁祖 , 郑芝龙听了不由得一笑,随后才对吴三桂说道:“老吴啊,你真想多了,我是什么人,怎么可能劝你投敌呢!” 如果崇祯皇帝在这里,估计会对这两人嗤之以鼻。 不过郑芝龙自己自然不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接着又对吴三桂说道:“建虏和倭国结盟, 并把朝鲜让给倭国占领的事情,陛下早就知道了。就按照你的真实想法,在这里坚持一段时间,然后撤回登莱沿海布防,陛下不会怪罪你的。” 之前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就交代过他, 让他不要把倭国那边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免得走漏风声, 影响了倭国的出兵。 如今已经知道倭国军队开始大举出兵朝鲜,作为东江镇的最高统帅,就有知道的必要,免得造成东江镇这边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保密的事情,也还是要做好的。因此,就连吴三桂的亲卫,也被遣开之后,郑芝龙才说了这个消息。 吴三桂一听,顿时大喜,马上恍然大悟过来,对郑芝龙说道:“好你个老郑啊,瞒得俺老吴好苦啊!是不是上次禀告了皇上之后,请太祖皇帝显灵,算出建虏和倭国要结盟的事情了?” “……”郑芝龙一听, 不由得无语,是自己去倭国演了一场戏, 才让他们结盟的好不好?关太祖皇帝什么事? 不过他刚想到这里,忽然就又想起一事, 锦衣卫指挥使提供给自己的那些消息,不但详细,而且还有倭国未来没有发生事情的消息,这些消息,皇上从哪里来?肯定是太祖皇帝显灵后指点的吧! 从这个角度来说,吴三桂说得似乎也没错啊! 这么一想,郑芝龙不由得更是对朝廷敬畏了起来。 于是,他便点点头,对吴三桂说道:“那是,我们有太祖皇帝保佑,倭国和建虏结盟,只会倒大霉。我们只要听皇上的话,遵旨而行便是!” 吴三桂从郑芝龙这里得到证实,不由得也如同郑芝龙一样,心中更是敬畏朝廷,连忙附和道:“对对对,我老吴对皇上可是最忠心耿耿的了,皇上让怎么做, 我老吴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 也一定怎么做, 绝不会有任何违背!” 郑芝龙听了,笑了下,然后又对吴三桂说道:“海战方面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能保证,让大明军民能及时撤回去的。” 一般情况下,一旦倭国那边确认了他们确实能从建虏手中接受朝鲜的话,那下一步,必然是派出倭国水师扫荡沿海的明军势力,以保证朝鲜的安全。 但是,郑芝龙是盟约的缔约方,不管建虏也好,倭国也罢,都指望着郑芝龙在关键战事上反水,因此就不能让郑芝龙损失惨重。甚至可以说,也不能让郑芝龙因为战败而治罪,要不然,他们原本的企图就有可能无法达成。 另外,郑芝龙刚才说得这话,也是基于他自身的实力说这个话。 他的船队,是以皮岛为基地的。而倭国的水师如果要想过来进攻的话,不可能直接从倭国过来,必然要在朝鲜沿海某个地方补给整顿,并且这個地方还不能离皮岛多远。这就给了他很大的预警空间和时间,被突袭的机会,按照正常的打法,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此时,吴三桂听到郑芝龙的保证,心中欣慰的同时,也有点嫉妒。 因为刚才郑芝龙的话中,充满了自信。在海上这一亩三分地,他个人竟然能对抗一个国家,这也太厉害了! 要是自己有这个实力的话,那…… 一想到这,吴三桂立刻回过神来,吓得连忙心中暗念:无心的,自己是无心的。 太祖皇帝在天之灵再厉害,应该不会知道自己心中想什么吧? 随后,他收拾心神,假装自己不知道郑芝龙告诉他的消息前提下,开始应付倭国军队出现在朝鲜的事情。 相对吴三桂对于倭国军队出现在朝鲜而震惊的话,另外一个人,或者说另外一群人,要远比他更为震惊和悲伤。 这些人,不是别人,就是沦为建虏傀儡的朝鲜仁祖和他的那些臣子。 不管是亲明派,还是亲清派,谁都没想到,建虏竟然把朝鲜卖给了他们的仇敌倭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无所知,被蒙在鼓里,直到倭国军队出现在朝鲜,他们才被告知这个事实。 这个情况,让他们根本没法接受,呼天喊地,哭喊不已。然而,哭喊哀求,甚至怒喝不甘,又有什么用? 此时的朝鲜国王,也就是朝鲜仁祖非常地后悔。把自己关在殿内,面对祖宗牌位垂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绝对比他爹要有能耐。 想当年的时候,倭国入侵朝鲜,他爹闻讯而逃,逃往辽东寻求大明的庇护,只是把他留在朝鲜应付那些子民。 在宗主国大明派兵援朝之后,也是他在和大明这边沟通,一直到驱逐了倭寇,他爹才回来摘桃子。 因此,他不甘心,他觉得自己的本事更大,到后来之后,发动政变夺取了国王之位。 面对建虏的崛起,朝鲜两次被蹂躏而无反抗之力,再加上看到原本强大的宗主国大明朝,也在建虏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他又聪明地选择了站队建虏这边。 当然了,暗地里也允许他臣子中那些亲明派的存在,试图两面讨好,在两强之间立于不败之地。 这或许也是小国、弱国的一种生存之道,一般来说,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让朝鲜仁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一个宗主国竟然丧心病狂到如此,背着他把朝鲜给卖了。 面对这个结果,他是后悔莫及! 早知今日,还不如对建虏抵抗到底,一如年轻时候那样,还有一份血性,到了地下,见到祖宗的时候还能说,自己已经尽力了! 谷趽 可如今,一步步走向深渊而不自知,认贼作父把祖宗基业给断送了,如何有面目去见历祖历宗啊? 想着这些,朝鲜仁祖看着那一块块牌位,不由得泪流满面。 胸闷,不甘,羞耻…… 朝鲜仁祖忍不住握着拳头捶打自己的胸口,悲愤交加:“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孤忍辱负重,为何却得到如此回报?” “上天啊,你瞎眼了么?就看不到孤的努力么?为什么要这么对孤?为什么?” “……” 一阵子激动之后,朝鲜仁祖缓缓地从袖子里取出了一根绳子,低头看看,满是泪水的脸上忽然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不知何时,笑容又消失,抬头看看那些牌位,朝鲜仁祖便缓缓地站了起来。 动作虽然缓慢,却仿佛一丝不苟,抬头看看横梁,又去搬了一条凳子,站了上去,试图甩绳子上去。 第一次,失败了。 第二次,又失败了。 犹豫片刻之后,朝鲜仁祖继续甩绳子,终于,绳子被他甩到了横梁上,但是,没有落下。 他只好又落下绳子,重新开始甩绳子。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如愿以偿,绳子绕过横梁落下,他站在凳子上,把绳子打了个结。 不过这时候,他的动作又停住了。 孤自登基以来,费尽心思为朝鲜找一出路,甚至不惜侍奉蛮夷,却依旧是这结果。 今日之事,绝不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是已经尽力了的! 孤死,后世人如何看孤? 不行,孤一定要说明,这绝不是孤的责任! 这么想着,朝鲜仁祖的脸上露出决然之色,撩起自己的衣襟,扯下一块白色的里布,然后伸出手指到嘴边一咬。 好疼! 拿出手看看,皮都没破! 朝鲜仁祖有点无奈,便又伸手到嘴边,再狠心咬了一口。 还是好疼! 拿出手看看,只是破了点皮,并无流血。 看着自己的手指,朝鲜仁祖有点犹豫了。 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到供桌猪头上插着的那把匕首。 于是,他又取下绳子,恢复现场,然后去取了那把匕首,藏在袖子里。 随后,朝鲜仁祖向外说话,叫进去了一个内侍。 “王上保重啊,卧薪尝胆,便有复国之时的!” 听到这话,朝鲜仁祖稍微犹豫了一下,不过随后,他还是吩咐道:“跪下!” 这时候能陪在他身边的,自然是他的心腹,听到他的吩咐,毫不犹豫,便面对着他跪下,脸上都是担忧之色。 “你说得很好!”朝鲜仁祖一边说话,一边踱步,走到了内侍的后面,“可建虏要孤去迎接倭寇进城,孤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那内侍一听,便想接着劝下,以前忍辱负重的事情也不是没经历过,正当他要说时,忽然觉得后背一疼,低头一看,却见一截明晃晃的刀尖从身体里露了出来。 朝鲜仁祖一刀杀了这个内侍之后,便立刻拔刀,鲜血随之喷出。 这整个过程中,他没有一丝不忍,也没有一丝怜悯,反复他刚才杀的,是一头猪,一只羊而已。 有了鲜血,朝鲜仁祖重新拿出之前撕下的那块白色里布,想了一下,便开始写了起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89 谁赞成,谁反对? , 然而,他才刚开始写呢,就听到殿门“哐当”一声,被人给推开了。 朝鲜仁祖一听,顿时大怒,一边抬头看去,一边怒声喝道:“好大的胆, 把孤的话当耳边风……”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呢,就说不下去了。 因为进来的人,不是他的内侍宫女,也不是他的臣子,而是金钱鼠尾的建虏。 别人能骂,能发飙,可是, 在建虏面前,他立刻便怂了。 “这是在唱哪一处?”进门来的建虏,是朝鲜的太上王英俄尔岱,看着殿内的死人,以及朝鲜仁祖的样子,不由得皱了眉头喝问道,“我给你面子,给了你时间考虑,如今时间已到!” 说话间,他的目光就盯着朝鲜仁祖手中的那块白色里布了。 之前的时候,他是和蔼悦色的向朝鲜仁祖通知,倭国军队将在一个时辰之后进汉城,让他领文武百官一起去迎接。 当然,英俄尔岱是个会替人考虑的,给了朝鲜仁祖和文武百官一个消化消息的时间。 名义上,这自然是为朝鲜仁祖和朝鲜的文武百官考虑;实际上,他是不想在迎接倭国军队的时候出乱子,让他们冷静一会, 免得头脑冲动了。 当然了,如果换成是多铎在这里的话,肯定不会有这么多幺蛾子的了,直接动手。 此时,看到他的目光,朝鲜仁祖下意识地想把那块白色里布藏起来,不想让英俄尔岱看到。 然而,这种情况下,反而一下吸引了英俄尔岱的注意。 就见他一示意,就有两名建虏上前,直接按住了朝鲜仁祖,把那块白色里布夺了过去,呈送英俄尔岱面前。 英俄尔岱接过一看,就见白色里布上写着几个血色汉字,他都认得的:孤非亡国之君,臣…… 后面应该是没来得及写完,臣亦非亡国之臣呢,还是说, 臣是亡国之臣?这个朝鲜仁祖, 到底想写什么? 英俄尔岱看得有点纳闷,不过也不想多想, 目光从白色里布上移开,看了下地上的尸体,忽然,又看到了朝鲜仁祖刚才挣扎的时候从袖口里掉出来的绳子,便一下明白过来,这殿里大概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明白这,他不由得有点鄙夷。 想写什么血书,却不敢给自己放血,这算什么血书? 之所以血书会更震撼,那是因为写血书的人用自己的血来写,彰显决心之大,血书之分量! 呵呵,用别人的血! 还有,想自杀么?自己给他留了那么长的时间,真要自杀的话,尸体都凉了吧? 也是难怪了,朝鲜会是如此下场,不就是他们君臣上下作的么! 要说起来,大清原本只是建州女真而已,才多少人?可南征北战之下,先是统一了女真族,然后横扫其他族,从庞大的大明帝国手中硬生生地抢了辽东的地盘! 如果大清有朝鲜这么大的基本盘,呵呵,估计整個明国都被大清给拿下了! 心中这么想着,英俄尔岱也懒得和朝鲜仁祖废话了,把那块写了几个字的白色里布一收,转身就走,与此同时,随口吩咐道:“带走!” 两个建虏一听,立刻上前,一左一右架起朝鲜仁祖就往外走。 朝鲜仁祖见此,顿时挣扎了起来,一边挣扎一边抗议道:“不,孤不去,孤死都不去,倭寇乃我朝鲜世仇,岂能去迎贼……” 然而,他的挣扎没有一点用,两个建虏架着他,就像拖死狗一样往外走。 英俄尔岱此时走到了殿门口,或许是听得有点烦了,站住转身,回头看着在闹的朝鲜仁祖,当即冷了脸喝道:“你是真想死是不是?荣华富贵都不要了对不对?” 问到这里,也不等朝鲜仁祖回答,他便随手拔出了自己的佩刀,直接丢到了朝鲜仁祖的面前,然后再冷声喝道:“放了他,让他自尽吧!” 他的两个亲卫听了,立刻执行,丢下朝鲜仁祖,刚好瘫倒在地,那把佩刀就在他面前。 朝鲜仁祖看着那把佩刀,寒光闪闪地,都能映射出他的面容。很显然,这把刀是把好刀,很锋利。 英俄尔岱的脸上,带着一丝嘲讽味的冷笑,就盯着他,没再说话。 只见朝鲜仁祖呆呆地看着那把佩刀,过了好一会之后,忽然一伸手抓住了刀柄,然后掉转刀柄,刀锋割向自己的脖子。 英俄尔岱一见,倒是有点意外,因为他判断,这朝鲜仁祖贪生怕死,是不敢真正自杀的。要不然,还会因为怕疼而去杀一个内侍,用别人的血来写血书? 忽然,朝鲜仁祖的动作一下停住,那刀锋并没有割到他的脖子,就那样停在了那里。 看到这,英俄尔岱便是一声冷笑,自己果然没有看错,终究只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 这么想着,他便冷声喝道:“怎么,停下干什么,动作快点,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听到这话,朝鲜仁祖并没有因为被人看不起而动手,反而手一松,丢了那把佩刀,哭丧着脸说道:“孤……孤怕疼!孤不是怕死,孤怕死……” 听到这话,就连门口这边跪伏在那里的内侍宫女都不由得很是鄙夷,没想到自己的王上是如此贪生怕死的不要脸之辈。他们一个个的,都羞愧地把头埋地更低了。 英俄尔岱听了,更是一声冷笑。原来这个朝鲜仁祖比自己想得还要不堪。 他正在想着时,却见朝鲜仁祖忽然抬起头来,如同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抬头仰视英俄尔岱,带着期待之色问道:“倭寇来了,孤……孤还能享荣华富贵?是不是?刚才大人 亲口说了,孤还能享荣华富贵的,对不对?” 英俄尔岱听了,收了鄙视的脸色,又换成和蔼可亲的笑容,回答朝鲜仁祖道:“当然,大清怎么会不管你呢,如今只是把朝鲜这块地方让给倭国而已,朝鲜这个国家依旧存在,我大清已经另外划拨了一块地方给你们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当然,前提你是必须乖乖听我大清的,否则要是不听话的话,那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他这话,还真不是骗朝鲜仁祖的。 留着这个朝鲜名义上的国王,对于统治那些朝鲜人终归是有用处的。当然,如果他真得有骨气,想自杀的话,大清这边就另外再扶持一个朝鲜国王出来,也是很方便的。 此时,朝鲜仁祖得到英俄尔岱的保证,顿时松了口气,连忙点头回应,乖地像个小宝宝一样:“听话,孤绝对听话,孤最听大清的话了……” 似乎这样说觉得还不够,他又想赌咒发誓,然而,英俄尔岱真得很忙,不想浪费时间,便立刻打断朝鲜仁祖说道:“既然如此,那你整理下仪容,然后去和你的那些臣子见面,好好约束下他们,然后一起去城外迎接倭国军队。这次过来的人中,有我国的重臣,务必要留一个好印象!” 说完之后,他自己上前两步,弯腰从地上捡起自己的佩刀,似乎有点嫌脏,看着虽然干净,却依旧擦了擦,然后才还刀入鞘。 朝鲜仁祖不是傻子,一下就看出来,英俄尔岱这是嫌弃他碰过这把刀,因此觉得有点脏。 想到这个,他的脸上却没有愤怒之色,反而都是讨好之意。 随后,他便跟着英俄尔岱出了殿门,去见他的那些臣子了。 朝鲜的文武百官,都被建虏圏在大殿,不让他们回去。 这大殿内,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一个个都是痛苦哀嚎,或者喊天喊地,没有一个是甘心的。 哪怕以前在他们的这些人中,很多人都愿意臣服满清,可也没法接受倭国这个世仇。 至少此时的大殿上,他们表现出来的,都是这种情绪。 等到他们看到朝鲜仁祖到了大殿,便一个个都哀嚎了起来。 “王上啊,朝鲜可不能落于倭寇之手啊!” “还请王上领臣等向大清上国进言,臣等绝不屈服于倭寇!” “……” 听到底下乱哄哄的话,朝鲜仁祖心中不由得冷笑。 英俄尔岱就在,你们不直接和他说,反而要孤去带头说,什么意思? 对于他的这些臣子,朝鲜仁祖认得很清。 他偷眼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英俄尔岱,然后便咳嗽一声,让他的臣子闭嘴,然后便大声说道:“大清上国是我们朝鲜的天,是我们朝鲜的君,大清上国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应该怎么做!如今这块地方,孤是待腻了,按照大清上国的意思,换个地方,也算是开疆拓土了。孤决定了,听大清上国的,谁赞成,谁反对?” “……”殿内文武百官听到这话,顿时都是愣住了。 朝鲜仁祖的这个话中,透露出了好多信息。一时之间,他们都在赶时间消化。 朝鲜不是亡国,是迁移了而已。这个事情,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赞成,那就继续当官,谁要反对,估计就走不出这个殿门了吧? 这么想着,他们看看那些建虏,心中就有了答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90 一只草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90一只草鞋天色将近午时时分,朝鲜仁祖带着文武百官,在建虏的监督之下,来到了汉城的东门口这边,等待倭国军队的到来。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汉城的百姓,也都被驱赶了过来,人多则隆重。 城头上,英俄尔岱在这边处理最后的事务。按照计划,等到倭军到达之后,他会带走朝鲜君臣,启程北上。回头到平壤之后,会再次进行交接,一直到最后,大清退出朝鲜地界。 这个事情,说来简单,可真得做起来,还是有不少事情的。 可以说,英俄尔岱整个冬季都在忙着这个朝鲜交接的事情。 粮草物资,要尽可能地转移到辽东;朝鲜青壮、健妇、以及部分儿童少年,身体好的,也要带走; 这些事情,必须在倭国军队到达之前完成转移;要不然,倭国这边很可能不会同意; 而要完成转移,皮岛的明军又是一个问题。 三千骑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是非常花英俄尔岱的心思。 不过好在所有的这些转移事情,都在逐步进行,至少目前为止,都是顺利的。 汉城这边,只需要再带走朝鲜君臣,就算是差不多了。 不得不说,事情之所以顺利,也和朝鲜君臣听话有关系。 英俄尔岱正在想着这些事情,忽然,有亲卫过来禀告道:“大人,倭寇来了!” “嗯?”英俄尔岱一听,鼻子里出气,然后吩咐道,“记住,以后不要称呼倭寇!他们如今可是我们大清的盟友!” “喳!”他的亲卫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不过在他心里,估计也和大部分建虏一样,其实是不服气的。 大清凭什么要把朝鲜让给倭国? 就算结盟又如何?就凭倭寇那五短身材,竟然还敢骑到大清头上来了? 这些普通的建虏,不懂那么多,就只认眼前看到的。 不过他们是不知道,就算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五短身材的倭寇,最终也是骑在满清的脖子上拉屎拉尿! 此时,英俄尔岱训斥了自己的亲卫之后,便大步走到箭楼窗口处往外看。 果然看到有一支倭寇骑军往这边过来,再远的地方,便是步军。各类旗帜,一看就和他见过的不一样。 说真的,英俄尔岱的心中,其实也是看不起这些小矮子的。只是无奈,大清在火器和水师方面是短板,明国重建东江镇,对大清的制衡太大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忠于大清,上面决定这么办,他就只能执行。 看到倭国军队果然已经出现了,英俄尔岱便没有再待在箭楼里,而是转头扫视下自己的亲卫,当即喝道:“都打起精神来,走!” 不管怎么样,可不能弱了大清的威风,这是原则! …………………… 倭国军队这边,英俄尔岱所说得大人物,就是德川家光的左膀右臂之一,大目付柳生宗矩。 这个柳生宗矩,是倭国历史上著名的兵法大家,德川幕府初期的情报头子,倭国传说中最厉害的剑客之一。 这個传说,唯一有记载的是,大阪夏之阵时,敌方有数十名武将打扮成平民装束,突袭德川秀忠主将阵营。柳生宗矩抵死守护君主,独力砍死了七名武将。 当然了,此时的柳生宗矩,已经是75岁高龄的老头子了。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明年就是他的忌日。 本来的话,这时候的他,已经是养老的日子了。但是,自从建虏使者去了倭国之后,他便不得不再尽力。赶赴长崎阻止了郑芝龙带家小离开之后,他并没有回江户,而是在倭国南边开始监察各地大名,按照德川家光的要求进行整编。 随后,他作为德川家光的亲信,第一批渡海到朝鲜这边,并且要负责把朝鲜这边真实的情况传回江户。 毕竟什么大清帝国,以前从未打过交道。这么重要的事情,倭国这边终归也还是谨慎的。 当柳生宗矩的年纪实在太大了,随行的就还有他儿子,同样是倭国最为有名的剑客柳生十兵卫三严。独眼剑客,忍者鼻祖等等,他的传奇在后世有很多。 不过此时的他,就跟随在自己的父亲身边,算是意气风发,东顾西盼之下,看什么都新鲜,最后更是盯着远处的汉城,忍不住对他父亲说道:“这汉城,很快便是我们倭国的了,真是天照大神保佑,前朝打生打死没得到的东西,我们如今却是唾手可得!” 柳生宗矩听了,虽然脸上也有笑容,不过说话时,却没有那么得意,只是吩咐自己儿子道:“这可是将军大人改变了根本之策的代价,到底是不是如愿能把整个朝鲜拿到手,还要再看!” 听到这话,柳生十兵卫不由得也是冷静了下来,想起从釜山登陆之后的种种,便点点头附和他爹道:“这些建虏也是滑头,把地方上搬了个空,哪有一点盟友的样子!” “所以,且看吧!”柳生宗矩听了,嘱咐一句后又说道,“一会见面的时候,可不要再建虏建虏的了,他们喜欢听大清勇士,巴图鲁。” “知道了,父亲大人!”柳生十兵卫听了,倒也没有意见,最多是对蛮夷的鄙视,藏在心里而已。 没过多久,双方终于在汉城东门城下碰面。 英俄尔岱站在最前面,再之后,是朝鲜仁祖以及他的文武百官。 柳生宗矩这把年纪了,当然是个会做人的。事实上也是,要不然,他也成不了德川家族的心腹。 见到建虏这边这么隆重地迎接他们,便也连忙翻身下马,双手抱拳,笑呵呵地对为首的建虏,应该就是沟通中提及过的英俄尔岱说道:“真是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柳生十兵卫自然也跟着他父亲,一起行礼,同时打量对面的建虏。 真得是很好认,一看那脑袋瓜子就能看出来,哪些是建虏,哪些是朝鲜人! 此时,英俄尔岱见到对面招呼,不管心里怎么想,也是带着笑容,抱拳还礼道:“哪里哪里,贵客远道而来,等下也是应该的!” 说话的同时,他自然也是打量对面这个老头子,真看不出来,这样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竟然会是倭国的厂卫头子?倒是他边上这个独眼的,似乎更像一点! 友好的开头,让双方似乎是老友重逢一般。但是,在他们的心中,却不无鄙视对方的蛮夷身份。更让人搞笑的是,他们的沟通,用得都是大明官话。 因为在这个时代,唯独大明官话才是通用语。普通的倭人或者建虏不懂大明官话,但是高层肯定是会说的。 虽然说,他们说得大明官话,其实真不怎么样,但是好歹这是最简单的沟通方式了。 柳生宗矩说了几句没有营养的话之后,便转身给英俄尔岱介绍他儿子道:“我是老了,这一次交接的负责人,是我的儿子,叫十兵卫三严。” “久仰久仰!”英俄尔岱听了,当即客套一句,然后也是连忙转过身,对朝鲜君臣说道:“贵客远来,还不快上前见礼!” 贵客?恶客还差不多! 朝鲜君臣心中都不由得嘀咕,不过表面上,包括朝鲜仁祖在内,却不敢不听吩咐,连忙一起向倭人见礼。 边上的英俄尔岱就盯着他们,心中其实是有点担心的。他就怕这些朝鲜君臣中,有的人表面是驯服了,可却是隐忍到这时候闹事,那样会让他很难堪的。 结果,很显然他是多虑了。 就见朝鲜仁祖带着他的文武百官,压根连个屁都不敢放,规规矩矩地行礼,就和见到又一个主子一样。 然而,就在他松口气的时候,忽然,官道边上驱赶来一起迎接倭国军队的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头子,却冲了出来,手中拿着草鞋,往柳生宗矩的脑门上扔去,同时还犹如疯狂一般地大喊着:“倭寇,还我全家的命来!” 这个情况,突然之间发生,谁也没想到。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人阻止。 亏了柳生十兵卫不用应酬,因此最先回过神来,眼看着那只草鞋就要砸中他爹的脑袋,说时迟那时快,就见他立刻侧步跨前,护在他爹面前,同时拔刀,一刀就斩了过去。 不愧是有名剑客,一刀就砍中了那只草鞋,锋利的刀锋,把草鞋一分为二,没有伤到柳生宗矩分毫。 不过因为他突然拔刀,并且在柳生宗矩的面前,站着的是英俄尔岱。 因此,英俄尔岱的护卫,看到柳生十兵卫的这个拔刀,几乎是下意识地,也立刻拔刀相迎。 柳生十兵卫砍掉那只草鞋之后,猛然间又见到有人一刀砍过来,几乎是本能地,便顺着刀势迎了过去。 “叮”地一声,两刀相碰,非常很大的声音。 就见英俄尔岱亲卫的刀在碰撞之后,便一刀两断,而柳生十兵卫的刀却没断,依旧砍了过去。 一直到这时候,朝鲜君臣才算是反应过来,看到这一幕,顿时吓得目瞪口呆。 一只草鞋要引发出倭寇和建虏的血案么?这真要发生了,肯定会追究始作俑者,他们该不会是认为,是他们指使了那个贱民吧?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91 冲突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591冲突这时候的建虏,都是百战精锐,特别是能成为英俄尔岱的亲卫,那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那名被砍的亲卫眼见自己的刀被砍断,动作也是很快,立刻用脚一蹬,往后蹿去,避开刀锋。 与此同时,他的一名同伴,几乎也是下意识地拔刀,直取柳生十兵卫,来一个围魏救赵,帮他同伴解围。 等到了这时候,柳生宗矩和英俄尔岱都反应过来了,当即不约而同地大喊道:“住手!” 令行禁止,英俄尔岱的亲卫这边,反应很快,立刻便停止了攻击。 而柳生十兵卫的功夫底子确实不错,又是他爹喊话,自然也是听话,及时收住了准备变招的武士刀。 英俄尔岱看着地上断了的刀尖,最先笑着赞道:“好锋利的刀!” 他想起来了,根据蓟州之战逃回的族人说,明军的刀枪也是很锋利,应该是和眼前这倭人的刀一样! 柳生宗矩自然不想闹僵双方的关系,听到英俄尔岱的夸奖,便也跟着夸了一句道:“好敏捷的身手!” 双方互夸完了之后,便一起转头,看向始作俑者。 此时,那个朝鲜老头已经被回过神来的建虏制住,反剪着双手压在地上,一动不能动。但是,他却不甘心,还在那大声骂着。 虽然柳生宗矩和英俄尔岱都听不懂,但是却能从他的语气中听出来,他应该是非常愤恨的那种。 英俄尔岱见了,转头便看向朝鲜仁祖了。 此时的他,脸色阴沉,很不高兴。没想到朝鲜君臣没有出什么幺蛾子,反而是普通的朝鲜百姓拉他的面子了。 朝鲜仁祖一见,顿时吓得大惊失色,连忙对那个地上的朝鲜老头喝道:“大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竟然敢冲撞贵客,你就不怕孤杀你全家么?” 他的文武臣子,也都纷纷跟着他喝斥起来,一个个看着,好像都是义愤填膺一般,似乎这個朝鲜老头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一般。 那个朝鲜老头本来是在骂倭寇的,没想到自己的国王,还有那些官老爷竟然这么大骂他,顿时扭转了头看向朝鲜仁祖,红了眼睛,没有一丝畏惧,大声对骂了起来道:“我的爹娘兄妹全被倭寇给杀了,如今我的子女孩子全被建虏给抢了,你们一个个都是酒囊饭桶,当你们的子民,连头猪都不如。见了仇人,没一点骨头……” 朝鲜仁祖和他的臣子,虽然人多,却被他一个人骂得还不了嘴,至少气势上,是这个朝鲜老头是胜者。 这些朝鲜官员中,有几个被骂得羞愧地低下了头。但是大部分官员,包括朝鲜仁祖在内,却是畏惧地看看英俄尔岱的脸色,然后又鼓起勇气继续对骂。 围观的朝鲜百姓,都有点骚动了起来。 他们虽然不敢学这个朝鲜老头,却也在人群中,发出一声怒骂。 “卖国求荣!” “数典忘祖!” “……” 听到这些声音,朝鲜仁祖等人,就更是惊惧了。这些顺民,竟然敢如此大逆不道,不知道这么做会惹怒大清上国么?这是想害死自己么? 这么想着,他们又纷纷对官道两侧的人群喊了起来,威胁他们。 “谁在说话,想死么?” “岂有此理,反了天了?” “……” 这时候的他们,都是用朝鲜土语在对骂,包括那个朝鲜老头也是一样。不管是英俄尔岱和柳生宗矩都是听不懂的。 但是,他们能从语气,还有表情上知道,他们大概在说什么。 英俄尔岱很不高兴,眼睛中透着寒光,紧盯着朝鲜仁祖。 朝鲜仁祖刚好偷瞄他,看到盯着的他这眼神,顿时有点吓尿了,不敢再这样僵持,连忙上前,拔出他那装饰性的一把匕首,来到那朝鲜老头面前,狠狠地一刀插了下去,一边插,还一边骂道:“让你不听话,让你骂……” 那朝鲜老头当场死亡,脸都被他插烂了,犹在那边又插又骂。 看到这一幕,那些朝鲜百姓都惊呆了。他们想过,朝鲜老头肯定会死,只是没想到,朝鲜老头的愤怒是冲着倭寇去的,结果死在了自己的国王手下。 只见朝鲜仁祖终于站了起来,身上都是溅到的鲜血,手中握着带血的匕首,狰狞了脸,对那些朝鲜百姓喝道:“还有谁敢造反的,给孤站出来!” 这一刻,还真有点威风凛凛,凶神恶煞,让朝鲜百姓彻底没了声音。 看到这一幕,朝鲜仁祖一个转身,面对英俄尔岱时,却立刻露出谄媚的笑容,赶紧解释道:“这不是孤的意思,是这贱民自己找死,孤已经亲手杀了他了!” 英俄尔岱早就看清了他的本质,自然知道,这绝不可能是他指使的。因此,听了他的话之后,目光越过他,看向他的那些臣子。 这些朝鲜文武官员一见,吓得一个个都是低头,不敢和英俄尔岱对视,免得被误解。 光是这样,觉得还不够,又一个个连忙辩解,都说不是他们指使的,绝对不是! 扫视完一圈,英俄尔岱又低头看了下地上这具面目全非的尸体,心中倒是有点感慨:如果朝鲜人都是如同这人一样有骨气,大清估计都没法征服他们!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转过身,带着一点歉意,对柳生宗矩说道:“一场意外,意外!” 柳生宗矩还没说话,他的儿子柳生十兵卫却冷声说道:“真得是意外么?就凭这些朝鲜狗,一个个都是软骨头,有这胆量来羞辱我父亲大人?” 他正当壮年,还没有他爹的老练,刚才这一幕,如果不是他及时出手的话,有可能他那老迈的爹,就会被一个朝鲜老狗的破草鞋砸到头上,这种羞辱,那就真得是奇耻大辱了。 如果说,只是这么一个事情的话,他可能也不会这么发火。 而是之前的时候,他登陆釜山,踏足朝鲜开始,建虏这边的所作所为,都让他感到不满。 说好了朝鲜这边都让给他们,结果倒好,粮草物资没有,留下的人口也是老弱病残的多,这和他们事先想得有很大出入。 这就让他先是有了怨气,不过还能隐忍不发。 可这丢草鞋的事情一发生,就把他给引爆了,这是不是想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之后做事就低他们一等了? 他刚才拔刀去斩那只草鞋的时候,也是真感觉到面前这个建虏是出全力来砍他的,要不然,那把刀也不会被砍断。 这不,刚才虽然停下了,可那两个建虏看他的眼神,依旧是充满了恶意。 如此种种,就让柳生十兵卫爆发了,这个事情,他可不想轻飘飘地一句话就带过了。要是有可能,他想着借这个机会闹大,不管建虏原本是否有心还是无意,都要让他们理亏,如此后面就能为倭国多争取一点利益。 他突然这么一发飙,顿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英俄尔岱不由得眉头一皱,当即有点不爽地问道:“你想怎么样?” 他刚才已经解释了,总不能奴颜婢膝吧?毕竟他是大清的代表! 而且说实话,面对这些小矮子,他也和他的亲卫一样,心中也是有鄙视的,怎么可能继续说软话。 柳生十兵卫当然也不可能怎么样对面的建虏,不过他却把刀尖向朝鲜仁祖他们一指,然后便大声要求道:“我相信这和大清帝国无关,但是肯定和朝鲜人有关,因此所有朝鲜人都要留下,非得让他们知道大倭国的厉害才行!” 朝鲜仁祖等人一听,顿时吓得想尿了。 虽然他们已经认清,在建虏的手下,日子还会非常难过,可是,如今要去伺候倭国人的话,那只会更难受。 还好,英俄尔岱一听,立刻变拒绝道:“这不可能!” 这个话,说得很坚决。不止是因为有旨意在身,更因为他知道,大清也需要朝鲜的人口和物资来壮大实力。 他这一拒绝,眼看着就要闹僵了。 这时候,柳生宗矩才笑呵呵地说道:“一点小误会,没事,没事!” 他算是老狐狸了,倒没在意刚才这一鞋,而是想看儿子能否借着这个机会为倭国争取到一些利益。 如今他听出来,建虏这边肯定不答应,他自然也不想闹僵,便出来打圆场了。 听到他这话,柳生十兵卫便不好再继续发难了。不过他瞧英俄尔岱那两个亲卫的眼神不顺眼,一边潇洒地还刀入鞘,一边喝骂道:“看什么看?手下败将!” 这两个建虏从交手之后,看他的眼神一直让他很不爽。 他什么身份,这两个奴才什么身份,竟然敢这么看他! 他是用大明官话骂的,而英俄尔岱的亲卫,也能听懂大明官话,这一听之下,顿时大怒。 其中一人,也就是刀被砍断的那个,便立刻回怼道:“就凭你个小矮子?不过是刀锋利而已!”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特意挺胸了一下,更突出他是在俯视小矮子。 还真别说,双方的身材相差有点大,他这么一做,这差距似乎就更为明显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92 比武之约 ,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结果这个建虏好死不死地,竟然故意突出了倭国人的身材。 这一下,柳生十兵卫就恼了,“唰”地一下,又拔出了他的佩刀, 双手握着刀柄,刀尖指着那个建虏,厉声喝道:“八格牙路,你的,决斗!” “怕你不成!”这名建虏也都是经历过战场的,那会怕事,立刻回应一声, 就待去找个重武器。 不过这时候, 英俄尔岱说话了,训斥他的亲卫道:“够了,还不退下!” 他这么一喊,他的亲卫自然不敢违背,一声不吭,当即退下。 转过头,英俄尔岱看向柳生十兵卫,脸上露出笑容道:“大人有大量,不要和我的亲卫一般见识了!要不这样好了,回头我自罚三杯,向你赔礼了如何?” 柳生十兵卫听了,没有理他,只是又一个潇洒地还刀入鞘动作,似乎是在宣示,他的本事并不只是因为佩刀锋利而已。 这时候,柳生宗矩说话了,对英俄尔岱说道:“没事,没事, 这事就过了, 不要伤了我们两家的和气!我们还是尽快议一议交接的事情吧?” 他刚才看出来了,他儿子的试探,并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建虏这边,也还是很强势的。倒是朝鲜人,最好拿捏。 探明了对方的态度,他自然就不想把事情弄僵了。 英俄尔岱也是这个意思,无形中交手一個回合之后,便又回到了正轨,原来安排干什么就还是干什么。 倭军开进汉城,开始接手汉城的城防。建虏这边,要等明日才会撤退,因此这一日,算是两军共同管理汉城。 傍晚时分,双方在朝鲜国王的宫殿举行宴会。上首坐着建虏和倭军头目,下方则是朝鲜君臣作陪。 酒过三巡之后,英俄尔岱记挂着事情,便对柳生宗矩说道:“如今我们两国乃是盟国, 且已定了互市之约, 不知道贵国可否出售锋利的刀枪?” 白天那一幕,倭人竟然一刀就把他亲卫的刀给砍断了,这让他印象深刻。这要是在战场上的话,兵刃上的差距,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柳生宗矩听了,只是笑呵呵地说道:“这个事情,你我说了都不算,也不在你我的任务里面,他日再说吧!” 他是德川家光的左膀右臂,对于核心的信息最是了解。因此,他自然清楚,倭国和大清帝国虽然说在目前是盟友关系,但是在将来,未必会是盟友,而兵器的事情,关系非常大。 一如这些建虏,长得人高马大,一旦配备了和倭国一样锋利的兵刃,到时候倭国这边的劣势就会明显。 因此,除非大清帝国这边拿出让倭国足够心动的条件,要不然这个兵器的交易,怕是不可能的。 英俄尔岱一听他这话,不由得有点失望。不过,对于这个回答,也没有太大意外。 因此,他并没有表现出不高兴之类的,继续和这些倭国人喝酒,说一些其他事情。 不知道过了多久,气氛越来越热烈。借着酒性,建虏和倭人有的开始拼酒,有的则掰手腕等等,反正因为白天的事情,这些底下的人看彼此都不是很顺眼,就想着压对方一头。 这些事情,对于军中汉子来说,其实也是稀松平常。不管是柳生宗矩还是英俄尔岱,都没去管。 结果,慢慢地,就出事了。 听到底下一群人围着,吆喝打气,似乎气氛有点不对,那些作陪的朝鲜官员,急得像陀螺一样转,却没一点办法。 柳生十兵卫并不怎么说话,有他爹在,主要是他爹和建虏头子说话而已。因此,他最先注意到那一幕,听着似乎是他的手下吃亏,便走了过去看情况。 他的门下武士见了,自然也是跟上,吆喝着驱赶开围观的人,让他们的主人能进去看情况。 人群一散开,柳生十兵卫就看到他的一个手下被一个建虏压着手腕,死活掰不回去,脸都涨红了。 一般来说,分出胜负了,自然是要分开的。 但是,这个建虏明显是故意的,就死死压着他手下的手腕,脸上还都是嘲讽之色,很明显,是仗着人高马大,在欺负羞辱他的手下。 顿时,柳生十兵卫就怒了。 “唰”地一声,又拔出了他的刀,一下就架在了那个建虏的脖子上。 顿时,现场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柳生十兵卫的手腕用力,压着那建虏不得不缓缓地蹲下,要不然会被割脖子,一直压到这个建虏几乎是跪在地上为止。 其他建虏看到这个情况,一个个都是怒形于色。不过一来他们都知道这个倭寇的身份高,二来也怕伤到同伙,便不敢乱说。 “你不是很能么?你的本事呢,有本事站起来啊……” 听到柳生十兵卫的声音,看到有些不对,柳生宗矩和英俄尔岱都走了过来看情况。 英俄尔岱看到他的手下被柳生十兵卫用刀压着,摆着屈辱的架势,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柳生宗矩也不想看到这样的场面,于是,便马上喝道:“干什么?还不把刀收起来!” 柳生十兵卫听到他爹的声音,虽然听话,把刀收了回去,但是还是带着一点愤怒说了刚才的情况,说那个建虏欺负他的人。 一听他这话,建虏这边不干了,纷纷七嘴八舌地,说倭人才是欺负人。 倭人和建虏,不知不觉间,就站成了两个队列,互相之间对喷,谁也不服谁,谁也看不起谁。 就只有那些朝鲜君臣,躲在门边,担心地看着这一幕,就怕其中一方会迁怒于他们。 柳生宗矩看到这一幕,最终伸手示意,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然后他看向英俄尔岱,认真地说道:“要不这样吧,我们各自向上禀告,举办一个比武大会,以武会友,你看如何?” 他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提议,是有他的打算的。 倭国基本上可以说,算是承平几十年了。之前的岛原之乱,让德川幕府看到,军队的战力很拉胯。 而大清帝国这边,这些军卒一看就是比较彪悍的那种,估计是连年打仗,因此精锐不少。 柳生宗矩想看看,双方的差距到底有多少? 如果能胜的话,那自然就不必说了。 如果败的话,就能让倭国上下看清楚,倭国如今的战力到底如何,要好好整顿,去掉那目空一切的毛病,如此在将来才能有更大的胜算。 倭国的敌人,就不是大清帝国,而是以大明帝国为目标的。 就大清帝国来说,他们的人口太少了,远少于倭国。但是,大明帝国的人口,却远超倭国。要是倭国不变强的话,将来怎么样就会难说。 他的这个想法,别人可能不会有。也只有他,已是半截入土之人,没有太多顾忌,又对德川幕府忠心耿耿,因此为了德川幕府考虑,就算到时候可能会自取其辱,但是能让倭国变强,他也是愿意做的。 听到他这话,英俄尔岱却是一愣,显然是没想到。 所谓外交无小事,事关两国的,英俄尔岱有点谨慎,并没有马上答应。 柳生十兵卫早就想教训这些建虏,见英俄尔岱没有说话,便冷声说道:“怎么,不敢?” 他自持有一身本事,有意要好好教训建虏,让他们再瞧不起倭人! “闭嘴!”柳生宗矩听了,却是喝斥了他一声,然后看向英俄尔岱说道,“如果你能促成此事的话,我也会向将军大人建议,互市的事情,都会好说!” 建虏是一块绝对不错的试金石,如果能早发现问题,就能早点解决倭国军队的弱点。如果要是一旦真得开战了,才暴露倭国军队的弱点,那代价就太大了。 听到柳生宗矩这话,英俄尔岱自然清楚,他指得是包括并且在内的互市,便终于点头说道:“好,那我也向上禀告,并尽力促成此事。” 柳生宗矩听到他答应了,当即呵呵一笑道:“以武会友,不伤我们两国和气,又能互相了解,有利于将来的对明战事。我很期待!” 英俄尔岱一听他这话,想起明国这个大敌,便又多了一份认真,当即点头,用更为坚定地语气保证道:“好,我一定尽力!” 他的态度转变,柳生宗矩自然能听出来,便点了点头说道:“那拜托了!” 顿了顿,他又说道:“非常感谢款待,今日是差不多了,明日再见!” 这个时候,想继续喝也没有那种气氛了。 英俄尔岱听了,便也是点点头,这次的接风宴,又加送别宴算是结束了。 第二天一早,柳生宗矩先去找了英俄尔岱,把他昨晚想了的比武规则给了英俄尔岱一份,让他呈送大清帝国皇帝。 就这么的,英俄尔岱便带着这份比武建议,“护送”朝鲜君臣,离开了汉城,一路玩辽东撤去。 而倭国军队这边,因为第一批登陆朝鲜的人力就那么多,只能暂时停留在汉城一线。有关朝鲜这边的情况,自然是飞报倭国江户那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93 利马 , 与此同时,远在太平洋的彼岸,南美洲的海岸线上,有三艘大型福船正在乘风破浪,继续往南航行。 在旗舰的甲板上,有一人带着愁容,正在往海岸线方向眺望。 能到这里的福船, 自然不用说,就是崇祯皇帝在去年派出的船队,其实也是郑家的船队,领头的这个人,就是郑芝龙的五弟郑芝豹了。 虽然他在出发前,就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随行的这三艘船都是适合远航的大型福船, 并且船上水手的经验都很丰富, 甚至连一路上过来的航线, 都有从当今皇帝那里得到详细的信息,包括海洋中的暖流,沿线的岛屿,可以停靠补给的地方等等。 可是,他的行程,终归还是比原本的计划晚了几个月。这还是运气好,并没有遇到飓风的情况下。 船上的食物和水,已经不太多了,虽然沿途也有和土著交换过一些。但是航程比计划要落后好长时间,以至于路上消耗太多。 按照当今皇上提供的资料,前面不远应该就是那西班牙人的殖民地首府,叫什么利马的地方。 本来的计划,因为大明和西班牙的关系并不好,因此这里是看看,能不能做生意,如果能的话,就停靠做生意;如果不能的话, 就继续往南航行,一直到葡萄牙人所在巴西那边。 但是,这么做也有一个问题。 巴西是在南美洲的另外一边,大西洋的西岸,需要绕过去,路程有点远。另外一点,就是如今这个时候,正是葡萄牙和荷兰在争夺巴西的时候。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巴西,其实是被荷兰占领,葡萄牙人在反攻中。当地的庄园主,大都是葡萄牙人,也在配合反抗荷兰人。还要过好些年,这里才会被葡萄牙人重新夺回。 而和大明的关系中,荷兰人和大明的关系是最差的。 当然,大明和这三国的关系,主要是体现在南洋和大明沿海;至于这南美洲这边,其实也不好说, 毕竟太过遥远,交通不便, 通讯不便,到底是怎么样,难说! 不得不说,这一次的南美洲之行,确实是困难重重的。 如今,因为航程的延迟,郑芝豹的这支船队,必须要在利马靠岸补给并且维修才行了。 郑芝豹正在想着时,忽然,吊斗上的瞭望哨惊喜地喊了起来道:“五爷,好像看到那什么利马了!” 郑芝豹闻声,立刻露出惊喜,赶紧拿起望远镜看去。 果然,在视线的极远处,隐隐地,就在海岸线那边,似乎是有建筑物。 一路沿着海岸线过来,基本上看不到船,也看不到建筑,如今在预定会是利马的地方看到建筑物,那自然应该是利马无疑了。 确认了这点,郑芝豹的脑海中,立刻便出现了之前皇上给他的那些消息。 大约一百年前,西班牙人征服了这里。这個过程,让他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西班牙人皮萨罗率领的队伍,只有一百零二名步兵和六十二名骑兵,把这里的印加王国的国王给俘虏了。 关键的问题是,这印加王国可不是小国,而是多达四百多万人口的国家。哪怕皮萨罗到达的时候,刚好是两兄弟争夺王位,互相厮杀的很惨,可人口基数在那摆着的啊! 归根结底起来,郑芝豹只能说,那个赢了的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的脑子有屎。 对于西班牙人的到来,一点警惕都没有,哪怕西班牙人已经来过一次,烧杀劫掠过,可还是没有警惕。竟然只带着一万人,解下武器,去和西班牙人见面,结果被俘虏了。 说实话,郑芝豹是很看不起这些土著印加人的。 一百多年来,这里竟然被一小部分西班牙人给牢牢地控制着,当地人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就没有一个太祖一样的人物,登高一呼,驱逐鞑虏? 根据皇上提供的消息,郑芝豹自然比任何其他明人都了解这里的情况。 西班牙人在这里设立了总督来统治,奴役当地土著挖矿、种植等等;他们的统治方式是实施米塔制。 这种米塔制,其实是一种对当地土著,也就是印第安人的特殊徭役制度。规定印第安人每年向殖民当局提供成年男性居民总数的4 ~14%,从事强制性劳动。 主要是从事开矿,也修筑道路、桥梁或在种植园作工。劳动强度极大,劳动时间每天达18—22小时,劳动者死亡率高达五分之四。 基本上可以说,只要被选中了,那就是死亡的代名词,和亲人再无相见之日。 当然了,印度安人中的部族首领和他们的子女,都不用服这种徭役,甚至西班牙人还会分点好处给他们,从而让他们统治管理普通的印第安人为西班牙人卖命! 也就是说,在这片领土上,西班牙人处于金字塔的最顶端,然后在西班牙人的下面,是印第安人的部族首领,一起奴役了最大人口的普通印第安人,让他们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 他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船队离看到的建筑物越来越近,已经用肉眼都能看到,海岸边确实有一个城镇,港口那也停着几艘船。 在这边能看到的时候,岸上显然也能看到他们,似乎慌乱了起来,进入了戒严状态。 郑芝豹见了,便吩咐手下道:“打出旗号,说我们是来做生意的!” 郑家掌控了大明东南沿海,虽然和吕宋西班牙人没有特别的交往,但是毕竟是在其势力范围附近,多少是有一些了解的。 这一次远航,是提前做了准备的,当然也会格外了解西班牙人的一些事情。 因此,西班牙这边的旗语,郑家船队这边也是懂的,便立刻打出了简单的旗语,意思是商船来做生意的。 这时候,南北美洲的海盗,其实是非常多的。甚至有不少海盗,还以西班牙宝船为目标行打劫之事。当然,这些海盗,主要是集中在大西洋的西岸,也就是南北美洲的东边。 可是,这不代表太平洋上就不会有海盗。因此,西班牙人还是非常警惕的。不过他们也非常奇怪,因为远处海上的那三艘船,样子太怪了,和他们见过的都不一样。 最终,一艘小船被派出来交涉,顺便自然是查看这三艘奇怪船的情况。 郑芝豹的船队中,就有几个人是从吕宋当年的大屠杀中逃出来的。他们懂得西班牙语,郑芝豹便选了其中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叫姜守兴的过去交涉。 不用说,东方面孔,不同的船型,无不表明,这不是那些欧洲海盗。 于是,郑芝豹等人还在原地等待,而姜守兴则被带上了岸,去见西班牙总督艾夫根尼·卡贝萨斯。 此时的艾夫根尼,正在岸防堡垒中,看到一个有点类似印第安人的人被带过来,就显得有点惊讶,还有好奇。 “尊敬的总督阁下,小人是大明帝国东南沿海郑家船队的,我们老爷带了三船东方特产,特意莫名而来,和贵方做买卖。”姜守兴用西班牙语不亢不卑地说道,“当然,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也准备了一份礼物给总督阁下。” 说着话的同时,他双手呈上一张早已写好内容的精美礼单。 艾夫根尼万万没想到,这个东方人竟然还会西班牙语,这让他更是增加了浓重的好奇心。 不过他没说话,先低头看了下侍从转递过来的那份礼单。 一看这礼单,艾夫根尼就有点意外,真得很精美啊! 那封面上,绝对不是羽毛笔,应该是传说中东方的毛笔所写的西班牙语,就是给他的。 好奇地打开一看,里面折着一张精美的宣纸,同样是用毛笔写着很多礼物,全都是东方的特产,丝绸、生丝、茶叶、瓷器等等,并且量还不少。光是这份礼物,如果能带回西班牙卖的话,就是一笔大财了。 这么一笔大礼,艾夫根尼顿时喜笑颜开,当即和气地问道:“你们真得是从遥远的大明帝国过来的?” 姜守兴一见他的表情,便知道有戏了。 根据五爷告诉他的消息,说西班牙总督的任期只有三年,最多是五年就必须回国。因此这些西班牙总督一个个都是贪得无厌,一上任之后就使命地搜刮钱财,以便于回国之后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因此,这边早就准备了一份重礼,用于收买西班牙总督。如今一见之下,这效果看着果然不错,这些西夷,全都是这种嘴脸! 心中这么想着,他在表面上,还是保持着恭敬之意回答道:“我们郑家船队是大明帝国最大的船队,生意遍布五湖四海,不管是南洋还是倭国,全都有。只要有生意可做,就会有我们的船队!这里虽远,也不例外!” 艾夫根尼听了,不由得对郑家船队的庞大,感到很是惊讶。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的美洲大陆上,其实已经有明人的踪迹了。 别的地方不说,在墨西哥湾,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就已经有不少明人了。他们从事手工业,包括理发匠,甚至还有服务于西班牙殖民者的巡逻队。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94 皇帝的特殊爱好 对于西班牙人来说,远东的大明帝国,在他们的印象中,其实也是属于非常富有的那种,一如以前的印加王国。 西班牙人还在墨西哥那边的时候,就听当地的印第安人说起,说南方有个国家,那里的人,吃喝所用的器皿,都是金子做成的;那里的金子,如同你们所带来的铁一样的便宜。甚至说到后来,那南方的国家,似乎是一个神话一般的土地,到处都是金穴,国王每天穿一件缀有金沙的新上衣,简直是一个镀金的国王。 于是,西班牙人中的冒险者就开始往南挺进,经过十年的探索和殖民,终于征服了四百多万人口的印加王国。 大明帝国也是一样,在欧洲最为抢手的丝绸、生丝、瓷器等等,特别是在马可波罗游记的渲染中,同样是一个满地黄金的国度。 欧洲之所以会开启大航海时代,就是因为陆地上通往那富饶的东方帝国道路被波斯人垄断,他们试图从海上开辟出一条新路。 对于大明帝国的富饶,只要是欧洲人,一直都是垂涎欲滴的。 吕宋的西班牙殖民者,其总督、主教等等,联名写信给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要求派一万远征军过来,就能占领这个庞大的帝国。 在那個信中,计划地非常详细,连怎么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都说得一清二楚。 只是很可惜,当时的国王很心动,但是当时刚好是欧洲三十年战争的末期,强大的西班牙已经是颓势明显,连欧洲都难以应付,更不用说要派远征军了。 但是,西班牙国王确实心动过,甚至还为此准备过。这个事情,西班牙的高层都是知道的。 而西班牙派往殖民地的总督,因为是个肥差,都是大贵族竞争的。这个利马总督艾夫根尼也不例外,知道这个事情。 如今,大明帝国的商人竟然主动找上门来,他就很是心动,就想看看大明帝国的虚实。加上对方送上了一份大礼,便马上同意了大明商人的要求,准许他们上岸做生意,当然,必须在他们的监视之下。 这些西班牙人的殖民,可以说是和海盗差不多,抢得过就抢,抢不过就先做生意,回头实力强大了再强。 而郑家这边,一样是海盗兼商人这样混出来的,并且还混成了大明东南沿海的一霸,荷兰人、葡萄牙人、甚至西班牙人都要被收保护费,同样不是善茬。 在三艘大船靠岸的时候,郑芝豹自然做出部署,展现船上的武力,但是不过火;意思是船队有自保能力,要是想起什么歪心思的话,代价会非常大的。 与此同时,在武力的背书下,郑芝豹的姿态放得很低,只要遇到的白人,按照身份地位的高低,都赠送了份量不等的礼物,立刻赢得了西班牙人的好感。 随后,郑芝豹在一队兄弟的护卫下,参加了西班牙总督的接风宴,可以说,双方至少从表面上,还是宾主尽欢的样子。 酒过三巡之后,西班牙总督艾夫根尼便笑着问郑芝豹道:“不知道你们来我这里,这么万里迢迢的,是想做什么生意?” 看到了郑芝豹展现的武力,他还是有点担心,该不会这些人是大明帝国的殖民者吧?因为和他们开始殖民的时候,似乎很像。 姜守兴肯定作陪在侧,充当了翻译的角色。 郑芝豹听了,没有犹豫,立刻就说出了早已想好的借口道:“我家想要扩大生意,赚取更多的财富,因此打听到我们的皇帝,非常喜欢不同的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因此,家族才派我出来,寻找我大明没有见过的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总督大人这边有的话,我们可以用丝绸、茶叶、瓷器等等交换!” 一听这话,艾夫根尼不由得有点惊讶,随后便是大喜。 这些大明帝国的商人,竟然不是来赚金银的!只要是大明帝国那边没有的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就可以,那岂不是说,自己要发财了? 这时候的利马殖民地,是包括了整个南美洲的中西部,还没有被西班牙国王分为几个总督区。因此,艾夫根尼的管辖范围就非常广。 这么广的地方,那些大明没有的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在这里肯定一钱不值,却能换来东方的特产,这不是要发财还能是什么? 对他来说,一句话的事情,随口吩咐下去,让各地的印第安人酋长送过来便是了,财富就能到手! 在大喜过望的同时,他也能理解眼前这个商人,为什么竟然不辞万里跑来这么远的地方了。 事实上,他当初为了争夺这个总督的位置,也是投西班牙国王之所好,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才抢到的位置。 这个明国商人要讨好他们的皇帝,以换取更多的利益,自然是要尽可能收集奇珍异宝,不对,奇怪的花花草草了。 想到这里,他忽然也有点感慨。那个大明皇帝是因为富有四海,财富多得数不过来,因此已经对普通的那些财富看不上眼,喜欢上一些奇怪的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了? 这一点,逻辑上似乎也没问题。 想着这些,艾夫根尼便哈哈大笑道:“我们是朋友,你的这个要求,我怎么都要满足才行。这样,你在我这里待着就行了,我让人去收集你要的东西,你也不用再跑别的地方,怎么样?” 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财富,他自然舍不得让郑芝豹跑去别的总督区,比如墨西哥,甚至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地盘。 郑芝豹听了,也是求之不得,不过并没有表现出非常愿意的样子。对于这其中的把握,虽然他及不上他大哥,但是也差不到那里去的! 于是,郑家船队就在利马停留了下来。做生意的同时,也要维护船只,修修补补之类的,都是免不了的。 南美洲的西部,随着西班牙总督的命令传开,几乎各个印第安部族这边,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对于这些印第安部族来说,什么是南美洲这边特有的花花草草之类的,他们是不知道的。就把自己觉得特别的,有点用处的,好看的什么的,全都拿去交换试试。 就这么的,几乎是整个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都闻风而动了。对他们来说,路边的花草都能换财富,虽然是给西班牙总督的,但也是非常积极的了。 首先,在离利马近的那些印第安人,就通过各种方式往利马运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过来。 郑家在城外设了三个点,用于贸易。 之所以是三个点,是因为当初有机会看皇帝手中宝物的人,一共就三个。 之所以不是郑芝豹一个人看,是因为不远万里跑来,说句难听的,万一郑芝豹有个好歹的话,至少还有其他人知道,是要收集什么东西回去。 三个贸易点,都有西班牙总督的人在看着的,要收税。 当然,介于大明帝国的商人很慷慨,并且他们收得都是当地那些不值钱的东西,因此,这个收税,就不收大明商人的了,而是收那些印第安人的。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印第安人如果交易成功,得到了东方的特产,基本上就是被西班牙总督的人给收去了,然后随便赏个钱而已,甚至连赏钱都没有,就这么绝! 金鸡纳树是后世秘鲁的国树,由此可见这里很普通,并且印第安人是最先知道金鸡纳树大概能治什么病,因此他们交换的花花草草中,就有小棵的金鸡纳树以及种子之类的。 还有橡胶树,也叫做流泪的树,自然也是跑不了的。 总之,印第安人送过来交易的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肯定不是随便的花花草草,而是有某种功效,或者是特别好看的,或者特别稀奇的,总之,能有点说道的东西。 在崇祯皇帝交给郑芝豹要注意收集的那些东西中,只是半个月的时间,就收集到了一大半,这让他非常开心。 对于重点的品种,比如金鸡纳树和橡胶树等等,郑芝豹会假意说这些可能会赢得大明皇帝的欢心,因此就多要一些,西班牙殖民者这边也无所谓,反正能换来东方特产就成。 当然,这也和金鸡纳树在这个时期,虽然其药效已经被殖民者发现,但是还没有重视。按照原本历史发展,这个金鸡纳树传到欧洲还要过段时间,才会被西班牙王室重视,从而垄断了这种金鸡纳树。 在这个贸易的过程中,那些来交易的印第安人也是非常惊讶。 因为他们发现,大明帝国的人,竟然和他们长得差不多。但是,不管是从穿着,还是谈吐,又和高贵的西班牙人差不多,这简直是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这让他们对遥远地方的大明帝国非常惊讶和好奇,同样的,对郑芝豹他们也非常好奇。 只是很可惜,因为有西班牙人在看着,他们压根就没有私下和大明帝国的人有说话沟通的机会。 不到一个月,甚至遥远的印第安人都没来及赶过来,郑芝豹收集到的东西就已经装不下了。 到这时候,他便向西班牙总督艾夫根尼提出了一个要求。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95 伏笔 “什么?”西班牙总督艾夫根尼听了,稍微惊讶了一下,然后便为难地说道,“你们要买这些花花草草倒是没事,可是,如果要买人的话,这个价钱可就贵了啊!” 没错,郑芝豹提出的要求,就是要买人,不过肯定不是西班牙人,而是印第安人。 他给出的理由是,这些花花草草的,他们不会伺候,需要有熟悉的印第安人来伺候,如此才能保证不会在路上损失太多。 另外,如果进献给大明皇帝之后,真得喜欢的话,也需要有人伺候这些花花草草。 这个理由,也算是充分,并没有什么不合逻辑的地方。 但是,在利马这里所有的人中,只有郑芝豹一个人知道,这个要求的后面,还隐藏着一个真正的目的。 这是崇祯皇帝私下交代给郑芝豹的,要求郑芝豹以照顾这些花花草草的名义,从美洲带回一批印第安人。并且这些印第安人不能是老弱病残。不但是年轻人,最好还对西夷不满,深受苦难的那些。最后,如果在印第安人中还有点身份,那就是最好的了。 也只有给郑芝豹交代清楚,郑芝豹在挑选印第安人的时候,才能按照要求来挑选一些人。 此时,郑芝豹听到艾夫根尼的话,岂会不知这個西夷是觊觎他手中最后的那批货。 于是,他便不动声色,只是用做生意的态度对艾夫根尼说道:“这些天来承蒙总督大人关照,很是感激不尽。不敢让总督大人为难,什么样的人,开什么样的价格,我相信总督大人自然有公道!” 其实,对于这些西班牙人来说,印第安人就是个屁,他们想杀就杀,想宰就宰,比猪狗都不如。替西夷挖坑的印第安人尸骨,都能堆成山了! 之所以艾夫根尼此时会这么说,一如郑芝豹所猜想的,根本就是想多赚钱而已。 因此,艾夫根尼听到郑芝豹的话之后,很是开心,便立刻按照年龄、男女、有什么技艺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和计价,甚至明显没有种植花花草草的那些印第安人,只要他认为能卖出价钱的,也一样开价。 他的总督任期很快就要到期,就必须要回国的。在这任期内,能捞到多少钱,才是他最为关心的事情。 而他原本能搜刮到多少钱,是一个定数,历代总督都差不多;可在他这边,却来了三艘大明帝国的商船,等于是给他一笔额外的财富。 这艾夫根尼,就犹如贪婪的饿狼,非得把这笔财富都给吃到肚子里才行。要不是郑芝豹展现了实力,如果他想抢会损失不小的话,说不定真得会下手抢的。 如今抢不好抢,那自然就想办法把郑芝豹的财富都刮干净,至于要交易多少印第安人,交易什么样的印第安人,他完全不关心。对他来说,几乎就是无成本的买卖而已。 收到艾夫根尼的报价之后,郑芝豹表示要亲自挑选,对此,艾夫根尼自然没有意见。 于是,郑芝豹就挑选了一批年轻人和中年人,以男的居多,女的点缀。 他挑选的这些人,尽量符合几个条件。 第一,身体强壮,这是基本的。 第二,都有一些手艺在身,不管什么手艺,能不能看上眼,只要有就行。至少这些人,会比较聪明。 第三,这些人都是有家小的,并且是亲戚朋友还比较多的那种,但是又不是现任部落酋长的直系亲属。按照西班牙人的殖民习性,这种家族的人,肯定有亲朋好友死于西班牙人的徭役,对西班牙人肯定是有仇恨的。 这样的人,郑芝豹一共挑选了三十人,实在没法再多带了。 在成交的时候,郑芝豹又对喜笑颜开的艾夫根尼要求道:“这些人,是要照顾那些花花草草,甚至还有可能会去替我们大明皇帝照顾花花草草。希望总督大人开恩,能给他们的家人一定照顾,这样他们去我们大明的时候,也能安心做事!” “没问题,我的朋友!”艾夫根尼收到东方特产,笑得合不拢嘴,随口就答应下来。当然,会不会真得这么做,或者他走了之后,这些印第安人的家庭,还会不会有照顾,这些统统都是不知道。 不过这个话,郑芝豹还是要说的。第一,是让这些印第安人对大明从一开始就有好感;第二,也能有信念,能支持他们以后回到这里来。 当然了,这些也是崇祯皇帝交代过的。至于是不是崇祯皇帝想这么细,至少郑芝豹是不知道的。 至此,郑芝豹在利马就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绕过南美洲跑去大西洋西岸的巴西,去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战争中冒险做生意。 船队早已维修完毕,补充了淡水和食物之后,郑芝豹便下令启程返航。 根据崇祯皇帝提供的消息,他们是要借助太平洋暖流,顺流跨越太平洋返回大明。 虽然说,崇祯皇帝已经给他们提供了尽可能详细的信息,但是,最终能不能横跨太平洋,安全回到大明,还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还有他们的命够不够硬。 没办法,在海上混,就只能是这样! 等到离开利马之后,船上的印第安人便被集合起来。 这些印第安人,都是戴着脚铐的。当然,这是西班牙殖民者免费赠送的。因为他们贩卖黑奴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如今卖印第安人自然也是一样。 所有的印第安人,都是惶惶然,对自己的未来前途感到不安。 郑芝豹并没有解开他们的脚铐,而是让人拿出了食物,先给他们吃饱。 不用说,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拿出印第安人从未吃过的,只有那些高贵的西班牙人才能吃的面包,这已经表现出了郑芝豹的善意。 在这样的前提下,郑芝豹让姜守义通过西班牙语和手势之类的,开始和这些印第安人沟通。 指着彼此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等等,先沟通,说大家其实是同一个种族的人。 然后又费劲心思告诉他们,大明皇帝同情他们的遭遇,会帮助他们。先让他们去大明看看有多强大。有朝一日,会帮他们打回美洲,夺回家园,再也不被西班牙人奴役。 不得不说,相同的肤色等等,就给了这些印第安人一个安心的前提。随后,郑芝豹等人表现出来的善意,又进一步宽慰了他们的心。 等到把这些印第安人都安抚了之后,便揭开了他们的脚铐,让他们照顾那些花花草草的同时,也开始教他们说大明官话。 对他们的期待,就是只有一个,希望在漫长的航行中,他们能学会最基本的大明官话,这样一回到大明朝之后,就能简单地沟通。而不像现在这样,需要手脚并用,夹杂西班牙语,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来沟通。 大明将来要出兵美洲,按照惯例,那是要师出有名才行。而这些印第安人,便是最佳的名目了。 可以说,这也算是有政治目的了,但是,不管怎么样,以后在大明朝的治下,这些印第安人总会比西夷的统治下活得更好! 在教他们说话的过程中,郑芝豹能明显感觉到,这些印第安人的主观积极性,都在明显提高。对于他们即将踏足的大明帝国,也变得非常向往起来。 他们不知道,在那遥远的地方,同族的人,会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竟然能卖那么好看的东西,还让那些西班牙人都客气对待? ………………………… 在郑芝豹返程的时候,政通副使陈圆圆,终于从西南云贵地区返回了京师。 京师火车站,宫里早已派了人在这里等候。当然,这人不是崇祯皇帝派来的,而是田贵妃派的。 不过,陈圆圆还是先到政通司去报到了一下,然后才回宫。 虽然她已经是政通副使,官至从三品,但是在京师却没有自己的府邸。宫里面,算是她的娘家。 田贵妃听到陈圆圆到了之后,都有点等不及,亲自迎出了殿,看着一身官服的陈圆圆,不由得非常感慨。 在她的印象中,陈圆圆算是那种人见人怜,平日里都是沉默寡言,唯独在论及曲艺时才会话多的女孩子。说真的,她都担心陈圆圆当官出京,会不会被人欺负。 可如今,陈圆圆就站在她面前,人还是那个人,可时候,给她的印象却完全不同了。 准确地说,是气势变了。 再见陈圆圆,已经不是那个我见犹怜的女孩,而是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股英气。这种英气,和秦良玉的那种又不同。 很明显,陈圆圆在这两年不见的时间内,是成长了,历练出来了。 田贵妃刚有这个印象时,却见陈圆圆刚刚还保持的那股气势竟然立刻就变了,眼睛中不知何时涌出了泪水,有点激动,又有点哽咽地福身行礼,同时说道:“见过娘娘!” 是田贵妃改变了她的命运,犹如姐妹一般对待她,让从小失去双亲的她,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田贵妃。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96 西南战略 , 田贵妃没有想到,稍微有点意外。不过她立刻回过神来,顿时有点感动,也有点激动,立刻快走几步,来到陈圆圆的面前,一把扶起了她, 开心地说道:“你是真得出息了!” 说着话的同时,她又伸手帮陈圆圆擦去眼泪,笑着说道:“你瞧你,两年零一个月不见,还哭鼻子干啥?” “娘娘,我是高兴!”陈圆圆不动, 任由田贵妃给她擦眼泪, 破涕为笑回答道。 看到这一幕, 周围那些和陈圆圆相识的宫女,便纷纷带着笑容向陈圆圆行礼道:“见过大人!” 陈圆圆一见,连忙回答道:“什么大人,我还是你们的陈姐姐!” 田贵妃看着这一幕,很是开心,当即牵着陈圆圆的手,往里走去,同时说道:“你做得真是不错,给我们女人都涨脸了。我都听陛下提起过几回,说你做得很好!来,你详细说说,这两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一群宫女簇拥着他们俩,跟着进去,一个个都竖着耳朵听着。 陈圆圆是从她们中走出去的, 可以说,是她们的榜样,也是她们的偶像。 如今的陈圆圆,是大明朝的名人了,至少所有女人, 估计都知道了。 忠贞公秦良玉,政通副使陈圆圆,格物学专项科考状元坤兴公主,这三人,算是齐名了。 而陈圆圆在田贵妃这里,感觉非常地轻松,和田贵妃谈天说地,什么都说,就像无话不谈的小姐妹一样。 田贵妃对外面的世界好奇,对她的经历好奇;她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她对这两年宫里有从仙界收获什么好曲目,同样期待,与此同时,她也把这两年在这些方面的心得和田贵妃分享,包括融合一些西南山歌的唱腔唱调等等。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有内侍过来传旨,皇帝召见,才算是让她们说话告一段落。 等见到崇祯皇帝时,崇祯皇帝看到陈圆圆的变化, 不由得也是非常感慨。 以前的时候,陈圆圆只是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孩子, 可如今,却已经成为一个在他面前表现得体的合格女官了。 虽然陈圆圆对于崇祯皇帝也非常感激,不过却没有在田贵妃面前那样失态,给崇祯皇帝禀告这两年来的见闻。特别是西南土司那边,有关她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还有孙传庭想让她转达的,她都向崇祯皇帝给说了。 崇祯皇帝听到非常满意,破例提拔陈圆圆成为第一個女官,并没有让他失望。可以说,唤醒大明朝女人的力量,向妇女能顶半边天,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有了陈圆圆为榜样,女人为大明朝做出的贡献,肯定也会变得更多! 高兴之余,他便赏赐了一套京师宅子给陈圆圆,并加封陈圆圆两个虚衔,让她多领两份俸禄。 随后,崇祯皇帝便对陈圆圆交代道:“卿且在京师休息三日,顺便录几个视频,然后启程前往山海关,还得卿再辛苦一段时间!” 陈圆圆被派出京师,就没法录制视频,刘伟超那边说,陈圆圆的好多粉丝都非常失望。他在视频方面的人气,都少了好多了。 崇祯皇帝记得这个事情,陈圆圆如今回来了,自然要给刘伟超发视频过去。 “微臣领旨!”陈圆圆一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为陛下办事,微臣最是欢喜了!” 和别的臣子的回答有点不一样,不说什么上刀山下火海,也不说什么鞠躬尽瘁,陈圆圆的这个回答,反而让崇祯皇帝感觉听得很是舒服,心中就更是高兴,便立刻吩咐陈圆圆赶紧去休息,明天再拍视频。 其实,这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文华殿内的电灯,都已经亮了。 不过陈圆圆虽然去休息了,但是,崇祯皇帝却还在处理政务,他在考虑西南那边的事情。 想了一下陈圆圆带回来的消息,以及孙传庭一直有给他发的奏章,最终他便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刘伟超那边很快就接通,非常显而易见的,刘伟超那边的灯光,还是比他的要亮多了。这也提醒着崇祯皇帝,他这边的科技还很落后,还是需要大力发展科技才行。 不过一开口,他却是先对刘伟超说道:“陈圆圆已经回京了,朕让她明日起录制一些视频,三天后再派去山海关堵卿那边!” 刘伟超一听这话,顿时大喜,非常高兴地说道:“陈圆圆终于回来了啊,这真得是太好了!” 他的网店,有很大一部分流量是来自于视频的发布。虽然有田贵妃这边一直有提供,但是陈圆圆可是台柱子,最吸引人气的。这两年不见陈圆圆,他的视频又被人模仿,学他这个古代风,这粉丝的增长就明显放缓了。 如今陈圆圆回来了,他相信,肯定又能为他涨一波粉,还能激活那些死粉。 他甚至在考虑,让陈圆圆也为他的网店打个广告。 崇祯皇帝就知道刘伟超听到这个消息会很高兴,如今一见,果然如此,他也是高兴。 因为刘伟超好,他便好! 随后,他才开始对刘伟超说正事道:“西南那边,朕在想着,是不是该加快一些速度了!” 以前的时候,刘伟超总结他过去治理国事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耐心,急于求成,比如催促前线快点打仗之类,导致前线大败。 因此,如今的他,心中虽然有想法,不过还是想看看刘伟超这边是什么想法。 刘伟超是经常有听崇祯皇帝给他说政事事的,因此基本了解崇祯朝的事情。此时听他这么一说,便立刻问道:“是因为要集中兵力应对建虏和倭国的联军么?” “是啊!”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如今倭国已经开始踏足朝鲜,朕估计最多两年之后,很可能就会有大战了。光靠目前京畿之地的兵力,还有山海关的兵力,怕是不够。并且,战事一旦打起来,那辽东肯定也要顺势光复,朝鲜要占领,倭国要派兵,所需要的兵力不是少数。西南那边的战事,朕觉得不好再拖了!” 刘伟超听得点点头,一旦东北这边的战事爆发,那绝对是需要很多兵力的,而不是数只是打败来犯之敌而已。 看到他点头,崇祯皇帝就马上接着说道:“但是孙传庭那边给朕的消息,按照之前的部署,稳扎稳打之下,可能不止两年。另外有一个,就是朝廷官军中,真得已经尽力了,可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的人数还是比较多!” 听到这个,刘伟超倒没有多想,立刻就建议道:“现在不是已经占了贵州大部分地区了么?你可以让孙传庭以当地人为兵源来组建新的军队。反正火器兵的一个特点,就是成军快!再说了,以后继续开疆拓土,把疆域扩张到印度洋,也是需要能适应那边气候的军队才行,刚好这次可以组建了。” 孙传庭麾下的军队,大部分都是中原人,以秦地、河南、河北为多。他们不适应云贵和洞吾(缅甸)的气候,也是容易理解的。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点头道:“不错,朕肯定饶不了洞吾,也得准备一下才行。” 洞吾那边趁着大明虚弱的时候,派兵侵占云南边界。 原本的时候,大明这边是有反击的,狠狠地教训了洞吾那边。 但是万历三大征,耗掉了朝廷的财力和兵力,以至于建虏崛起的时候,就不得不从全国各地抽调兵力去征讨建虏。 当时威震洞吾的刘挺就被调走,结果死在了萨尔浒之战中。 洞吾这边,就又趁机侵略云南边境,把木邦等几个州府给占了过去,至今还在洞吾手中。 崇祯皇帝既然想当中兴之主,这些丢失的领土要是不拿回来,那算什么中兴之主! 他不但是要拿回来,而且还要灭了洞吾,把大明在西南的疆域扩张到印度洋,有新的出海口,能更近地把势力伸向中东。 这个计划,是他和刘伟超讨论过,将来也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此时,听刘伟超提醒之后,崇祯皇帝自然就赞同道:“那个蜀王,太不给朕面子了,上次蜀地之乱,他就出了一点点钱而已,看到左良玉那支叛军被灭,就又不肯掏钱。那这次组建新军的钱粮,都让他来出,要不然,朕把他给收拾了!” 虽然他现在是有钱了,但是,蜀王富甲天下,那个钱财他早就惦记着了。孙传庭这边组建新军,他掏这个钱;不过与此同时,他还想让在蜀地的马士英,也一起组建新军,那边的钱,他就不想掏了,让蜀王去掏。 这时候的他,算是死过一回的人,早就抛开了什么亲戚脸面。你不给朕面子,朕就给你面子,就是这心思了。 当然,是不是撸羊毛撸习惯了,这个就不好说了。 刘伟超对于他把心思打在那个蜀王身上,那是一点都不介意。这些藩王,按照之前所说,都要踢到海外去的,总不能让他们把财富带出中国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97 新作 , 接下来的几天,崇祯皇帝果然没有食言,专门抽出时间,拍了陈圆圆表演的视频给刘伟超。 刘伟超自然是第一时间先看的,这一见之下,顿时很是意外。 如果说,以前的陈圆圆还有点青涩的话, 如今的陈圆圆,那是真得成熟了。 你要说只是美女的话,陈圆圆肯定不是刘伟超看过最漂亮的。在现代的化妆术下,还有什么滤镜下,并且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比陈圆圆漂亮的绝对有。 但是,有陈圆圆这种气质的, 说实话, 刘伟超是没见过。 这是一个经过真正儒家文化熏陶的古典美女,又经过了官场历练,有了那种霸道女总裁都没有的上位气质。就仿佛是自带了一个加分的光环,一下盖过了绝大部分美女。 更难得的是,这样一个有容貌,有气质的古典美女,给你唱曲儿,还是不同风格的。柔和了西南民风,还受现代的影响,独具一格的唱曲唱腔。 什么感觉呢? 一如那什么双截棍之类的,在此以前,就没有这个类型的; 而陈圆圆这个,和这個又不同,至少吐字清晰,婉婉动听。 看完崇祯皇帝发过来的视频,刘伟超便知道, 他那网店的销量,绝对要上一个台阶了。 陈圆圆的粉丝,能挡住陈圆圆推荐的皇家糕点, 美食这类的? 就是让刘伟超有点可惜的是,这个时候没有新品推出,要不然,趁着这个机会推出新品,那绝对会畅销。 这么想着,他便联系崇祯皇帝,问他那个美食大赛,有没有定下比赛日程?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都感慨说格物学专项科考给京师带来了财富,并且说定了,也要举办美食大赛,给刘伟超一些新的美食配方的同时,再给京师带来一波财富的。 崇祯皇帝一听他这话,都有点不好意思道:“朕一直忙国事,都忘记这事了!” 说到这里,他连忙补充说道:“这样,朕立刻下旨,就定于半年后举办这美食大赛,如何?” 半年的时间, 够大明全国的厨师在本地筛选一轮, 然后赶到京师来比赛了。 不过崇祯皇帝在说完之后,还是有点犹豫地说道:“可这个美食大赛,朕该怎么奖励呢?” 美食大赛,总不能和格物学转向科考一样的奖励。如果说当御厨,还真不一定有人会愿意。当然,崇祯皇帝并不在意口腹之欲,他关心的江山社稷而已。 刘伟超一听,立刻便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参考,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你可以制作美食大赛的金银铜牌,颁发给第一,第二,第三名。只要再加上的几届,那么以后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来办这个比赛了。” 顿了顿,他还有点兴奋地解释道:“朝廷颁发的这个奖牌,对于那些厨师,或者酒楼来说,都是无价之宝来的。要是赢得这个美食比赛,把朝廷认证的奖牌一挂,那绝对是财源滚滚而来的。不过分的说,这是一个聚宝盆,有实力的厨师,酒楼等等,肯定会打破头地抢这个奖牌,到时候京师百姓绝对又能有一大波旅游收入了!” 崇祯皇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实话,他自己都心动了。 要不要叫宫里的御厨也去比赛,然后让他得奖牌,替他赚钱? 不过这样做,自己可是堂堂大明皇帝,未来的地球之长,岂能如此行事! 想到这,崇祯皇帝有点遗憾地把这个念头给踢出了脑海。如今的话,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他,对于一般的财富,已经不怎么看得下眼了。 这个时候,基本上全国的地方整顿,除了正在打仗的,都已经整顿完毕了。 光是清查出来的隐户,就足足多了一成人口。全国收税的粮田,则更是夸张,翻了五倍! 这个汇总数据呈送到他面前的时候,说真的,崇祯皇帝当时是目瞪口呆。 说真的,他是万万没想到,官绅阶层的土地兼并,逃税漏税,竟然达到了如此骇人的地步。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点理解,为什么大明朝会亡国了。 对于大明帝国来说,土地是根本。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等过几年之后,这种土地兼并,逃税漏税的事情,还会再度发生。 要想尽可能的杜绝这种情况,那么这些事情的源头,也就是官绅优免之策,就必须要革新,否则只能是继续轮回。 至于怎么解决,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和刘伟超都已经有商量过对策的。 就是革新官绅优免,不再是免除官绅的部分粮田赋税,而是把这部分原本应该免除的赋税,直接折算成银子,由朝廷发放给官绅。然后,官绅的所有粮田赋税就不再优免。 如此一来,朝廷的赋税就直接按照人口和粮田数目征收,这里面就不再存在操作空间。 至于官绅,有朝廷发放的那部分折算后的银子,把这部分银子再交上来,就等于是做到了原有的官绅优免之意了。 崇祯皇帝的思维发散,正在想着这事时,忽然被刘伟超的声音给唤回了神,连忙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朕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呵呵,我这样跟你说话,你都能走神!”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说道,“你肯定不是想女人了!” 要是现代人,比如刘伟超的某个同学,朋友,比如张伟江,就很可能是想他老婆或者儿子了。 但是,对于崇祯皇帝,他是了解的,绝对不是想女人!能让他这样走神的,定然是朝政大事。 崇祯皇帝一听他这话,顿时无语,刘伟超把他想得也太俗了。 他正想解释一句的时候,刘伟超先开口了,显然没在意他刚才走神什么了,只是对他说道:“美食的举办方案,我可以给你一个,你稍微根据实际情况再修改一下就可以作为样板来用,不但可以是美食,还可以是其他手工制作之类的。你看怎么样?” 崇祯皇帝自然不想在这方面花心思,一听这话,便连忙点头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刘伟超挂断视频之后,便先上传了陈圆圆的一个视频,然后便去设计美食大赛的方案了。 随便搜下,找几个现实的美食大赛看看,对了,周星星好像还演过一个美食大赛的电影,也找出来看看,然后才开始给崇祯皇帝设计一次国家级的美食大赛方案。 这个方案自然要讲究公平,又要照顾口味,赛程又要适合古代的环境,说实话,还真是花了刘伟超不少时间。 他不知道,在他上传陈圆圆的视频开始,网络上就开始轰动了。 本来的话,他的视频号的粉丝就已经有很多了,因此关注度也很高的。 原本以为是田贵妃等人的视频,结果点开一看,发现是陈圆圆的,一下就炸了。 “我艹,这是诈尸么?都有两年了吧,怎么突然就又蹦出来了?” “你管哪里蹦出来?永远的女神!” “这是去哪里进修了么?感觉和以前真不一样了!” “没错,更有气质了,这是去考研还是考博去了,熏陶过了啊!” “不可能,这是当女总裁了吧,你们看女神的气质,和以前真不一样,比我领导都像领导!” “啊啊啊,这简直一下就拉高了我的眼界,以后找不到女朋友了怎么办?” “这是在外当总裁,到家能做家务,吃完饭还能来一曲,谁要是娶了女神,简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了啊!” “别吹了,做家务都能知道?” “那可不,女神推荐的美食,伱没尝过么,绝对好吃啊!这自个的厨艺,还能差了?” “……” 弹幕越来越多,到了最后,简直不能看了,后面点进去的人,就只能关弹幕了,要不满屏都是各种字体。 在视频的评论区中,也已非常快的速度在增加留言。和弹幕不一样的是,评论区因为可以互动,很多人开始争论,陈圆圆到底是何方神圣,也没见去当影视明星,也不去电视台节目中亮相! 当然,对于这种疑问,很多人都自动解释了,人家不差钱,为什么要去当影视明星? 还有的人,对于陈圆圆从哪里学来的曲艺,去哪里读书熏陶等等,也都有猜测。 但是,不管他们怎么猜测,都没有一个是猜对的! 哪怕陈圆圆的名字在古代如此有名,他们也没有联想到这个陈圆圆,就是古代的陈圆圆。 等到刘伟超写完了美食大赛的一个草稿之后,上了网站一看视频情况,顿时就吓了一跳。 这个热度,也太高了吧? 这怕是会出圈吧? 这么想着,刘伟超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有点担心起来。 不过视频都已经传上去了,他也就不管了,反正就这样了。其他几个视频,就先不传了,等后续看情况再说。 至于真正的当事人,也就是大明朝的陈圆圆同学,真得是非常忙,录制完了视频,政通司衙门都不用去,就去赶场了。 没办法,她在京师只有三天时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98 稀缺性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坤兴公主朱媺娖就是陈圆圆的闺蜜,甚至是妹妹一样的角色。至少她们在田贵妃那边的时候,就相处的很融洽。 虽然陈圆圆在格物学方面没有朱媺娖学得精,但是她的多才多艺,却是折服朱媺娖的。 朱媺娖听说陈圆圆回京了,便第一时间派人去邀请陈圆圆了, 想要聚一下。而陈圆圆又对新建成的大明皇家科学院感到很新奇,也想去看看。 因此,她便主动前往京师城外的大明皇家科学院,见朱媺娖的同时,顺便能参观下。 坐在马车上,出了京师城门之后,陈圆圆掀开了车帘看外面,忽然之间, 她不由得非常地感慨。 当初她被田贵妃的父亲从江南带来京师的时候,在她的记忆中,京师城外,那是一片荒凉。只有一些难民在城外搭了茅草棚子,等在城外,想着能不能得到京师里面的有钱人可怜,施舍一点吃的,或者能雇工也行。但是乱世之下,人命之贱,真得是难以想象的。 为了防范流贼,建虏等等,京师城外都不准聚集难民,城里的官兵每过一段时间就会驱赶一次。哭爹喊娘声,路边的冻死骨,真得是算常见的。 等到陈圆圆出京公干的时候,城外已经有了火车站,人来人往的, 一片繁忙景象,已经再也没有最开始的那种荒凉。 目光所及的人群, 也不再是惶惶然,今日不知明日事的那种。每个人都在努力过着日子。走在大街上,店伙计的吆喝声,苦力的匆忙身影,充满了生机。 而如今,陈圆圆有了些许闲暇,再打量京师城外时,却又是一个新的感受。 这京师城外,已经修建了一排又一排的房子,并且大都是水泥修建的,包括大街小巷,也都是。 如果不是确认刚才已经过了城门,还真以为这里依旧是在京师城内。 要是前些年的话,断然不可能这样的。万一建虏打来了,场外没有高大的城墙保护,岂不是都会遭殃? 然而,如今这城外的人,压根就没有这种担心。 崇祯盛世,已经到来了啊! 陈圆圆心中如此感慨着,不由得又在心中想着, 也不知道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还有永乐盛世,和如今比起来,又是哪个盛世更像盛世呢? 心中如此想着,马车在水泥路上小跑着,很快脱离了闹市区。然后,车窗外的景致,又让陈圆圆眼前一亮。 她索性让侍女拉开了车门,如此便能得到更广阔的视野。 就见前面远处,有一处庄园一样的,围墙围着,占地面积非常大。不过围墙不是特别高大,能看到里面的建筑物。不算多,明显错落有致。 那地方,就是陈圆圆此行的目的地,大明皇家科学院分院了。 而在她前往科学院的道路两侧,也都是建筑。但是没有那种火车站附近的喧哗,反而能听到一阵又一阵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好奇之下,她便关注路边的这些建筑。挂在路边的牌子,都是什么书院,什么书院的,还有的,是什么书铺,竟然都是和读书有关的。 看到陈圆圆这么好奇地盯着外面,马车夫便笑着说道:“大人,这里的铺子都是做读书郎生意的,后面是读书学子们住的地方。科学院里面的贵人,有时候也会出来传道受业解惑,给外面的学子讲解格物学。也因此,这里的书院之类,便越聚越多!” 陈圆圆听了,不由得很是好奇,便问道:“朝廷设立的学堂只有一个吧,并且似乎也不在这里!” “大人真是好记性!”马车夫听了,便连忙恭维一声后回答道,“朝廷设立的免费学堂在城里,这附近的全都是有钱人家设立的学堂,来这里读书的费用不少,多是各地慕名前来求学的。” 陈圆圆听了,倒也是理解。 要说格物学的底蕴哪里最厚?毫无疑问,肯定是京师。 而京师这边哪里最适合学格物学的,估计就是这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分院了。 就在这边边上学格物学,都能沾沾里面那些才子的才气!大明不缺有钱人家,他们的子女,如果有志于格物学的,估计肯定会送到这里来读了。 “大人是不知道啊!”马车夫看到陈圆圆似乎很好说话,打开了话匣子,便有点收不住了,唠叨道:“在这周围的一大片荒郊野地,原本都是无主之地,就因为这大明皇家科学院带来了人气,有钱人家都到这里来盖房子,结果倒好,全部收归朝廷所有了。隔一阵子,朝廷才会拿其中的一块地出来竞拍,价高者得!” 说到这里,他又感慨道:“这里的地价,如今已经拍出了天价,反正一般人家,肯定买不起了。” 陈圆圆听了,倒也不诧异。 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既然是无主之地,那就肯定是朝廷的地了。朝廷收过去,理由也是站得住脚的。 至于朝廷最后搞出了这个土地的竞拍,就她来说,一样能理解。 只要买的人多了,而这地又有限,按照江南那边的做法,价高者得,那是肯定的了。 不过有一点倒是新鲜,朝廷来做这個事情,以前倒是没有的。 陈圆圆其实不知道,崇祯皇帝对于这片土地,已经有另外的想法了。 这个想法,是他把这里的情况顺口告诉了刘伟超,刘伟超一听,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后世的土地财政。 因此,刘伟超建议,他可以在这里建高层,反正钢筋水泥都有了,不说像后世那样的高楼大厦,至少五六层的,应该不是问题。然后拿来租房子,每年收租金,绝对是一项不错的收入。 毕竟在大明皇家科学院这里,绝对是唯一的,随着大明经济的发展,格物学的推广,这里聚集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的,越靠近科学院的房子,便会越稀缺。 至于全国推广土地财政,在大明朝是不可能的。原因无他,土地私有制。 不过类似大明皇家科学院这样的,朝廷倒也是可以作为范例的。 比如,在某地要修建火车站等人气聚集的地方,只要那片是无主之地,那就是朝廷所有,可以用类似大明皇家科学院分院这边的手段来处理了。 崇祯皇帝的计划,他在这附近以后收的租金,将用于大明皇家科学院,算是羊毛还到羊身上去了。 当陈圆圆到达科学院门口时,发现这里和城内的衙门一样,是有军卒守门的。 到访人员的马车不能进,只能在门口这边停下。并且不管是谁,除非有圣旨,或者宋应星的手令,否则不管是谁,都不能进,需要里面有人接待才行。 在陈圆圆下场之前,熟悉情况的马车夫就已经给她说过了。 陈圆圆原本担心自己会在门口等很久,结果没想到,她一下车,就听到院门里面传来惊喜的尖叫声:“来了,来了,陈大人来了!” 这个声音,一听就是女声。 陈圆圆听得一愣,这是谁?不像公主的声音啊!而且,公主也不可能这样失态地喊吧? 她正想着呢,还没去和守门的军卒交代,就听到院门的两侧侧门,传来了杂乱地脚步声。 陈圆圆闻声一看,顿时就惊呆了。 就见两侧侧门拥出了好多女孩,一个个都是非常高兴的,仿佛过节一样。 一时之间,陈圆圆甚至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身后有什么东西? 她们这么多人,总不可能来迎接自己的吧? 陈圆圆一点都没想错,朱媺娖说了陈圆圆过来的消息之后,科学院内所有的女生就都不淡定了。 秦良玉不算,因为秦良玉是凭着军功升迁的。这一点,科学院内的女生,是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的。 而陈圆圆,就是她们的榜样了。女人,做了文官,第一人,并且这两年来,不断地有陈圆圆的事迹传来,为她们女人狠狠地争了口气。 在她们的心目中,陈圆圆是她们或许能达到的偶像。当然,秦良玉则是她们可望不可及的偶像了。 因此,在不断地有人要求下,朱媺娖这个班长索性就同意了,所有女生都一起过来迎接陈圆圆。 守门的军卒,看到这一幕,直接目瞪口呆。这种情况,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在不知所措中,被女生挤开,无奈地退一边去了。 看到科学院的这些女才子把自己围在中间,一个个都是非常高兴地迎接自己,陈圆圆不由得很是感动,看着她们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亏了这时候,朱媺娖出现了,才让她这个见识多了场面的女官在心中恢复了从容。 “姐妹们都很仰慕你,听说你来了,连课都没心思上了。”朱媺娖笑呵呵地说道,“走,去里面,你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世界!” “……”陈圆圆听得无语,她是真没想到,来科学院竟然是会这样!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在女生的簇拥下,略微落后坤兴公主半步走入科学院时,就见里面一个男生方阵,就在路过的操场上站着,似乎也是在欢迎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599 演讲(为三月500月票加更) , 还真没错,男生这边,同样是听到了她要过来的消息,在很多男生的要求下,最终都先不上课,过来欢迎她了。 陈圆圆,政通副使, 次三品的官员,这是大明高级官员级别,穿得是大红绯袍了! 更难得的是,她是大明第一女文官,做官两年多来,口碑非常好。她的作品,到处传唱, 在这大明皇家科学院内,同样有她的粉丝, 一点都不稀奇。 再加上她年轻貌美,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具备了成为大明明星的条件。 如果说,外面的男女之间,都会比较矜持的话,在这大明皇家科学院内,却没有那种男女隔膜; 平日里,在方以智和朱媺娖的带领下自学格物学,遇到不懂的问题,男女生也会互相交流探讨,只有双方都无法理解的问题,才会呈送御前,由崇祯皇帝给他们解答问题。 这么一来,男女生之间, 便都熟悉了。 此时,簇拥朱媺娖和陈圆圆过来的女生一看男生这边的架势,都是非常高兴,然后双方一直决定, 让陈圆圆给他们讲讲话。 这个操场上,刚好是有主席台的,一群人簇拥着陈圆圆上了主席台,然后底下站满了男男女女,一个个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她。 要是换了以前的话,面对这样的场面,陈圆圆肯定会惊慌失措了。 但是,如今的她,却是已经历练出来了。特别是在门口那里,已经调整过心态,此时倒也显得落落大方,便依了他们,大方地站到了台前,看着底下的这些大明格物学方面的精英,拿起一名夏慧吉递给她的一个喇叭筒,然后便说了起来。 “很高兴能站在这里,给大家说说话。那我就说一点自己在这两年的感受吧, 说得不好, 请大家见谅!” 作为一個不是官场正途出身的她, 说话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她的这个话,没有一点官架子,让所有人不由得立刻鼓掌起来,回应了她的这个开场白。 看到底下人群如此,她便继续说了起来。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陈圆圆是什么出身,会得又是一些什么!原本的我,是真没想到过,我能有今天……” 说着这话的时候,陈圆圆不由得又有点动情了。真得,以前的时候,真得打死都想不到。 蕴含了感情的话,就这么一开头,这些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学子,便都少了不少兴奋,认真地听着了。 “……吹拉弹唱这些,说句实话,以前是真没想到,竟然也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歌以咏志,歌亦能明志!官场上的那歌且不说,单就军中的《战士就该上战场》,就非常受军中将士欢迎,每个人都会唱,军中士气得到了极大提高,对于剿贼平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还有……” 如果是一般情况下,陈圆圆如果说这个事情的话,肯定没多少人会感同身受。但是,眼前的这些人,那都是经历过崇祯年间的动乱,那种乱世之下朝不保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遇贼乱,非常渴望天下太平的人来说,陈圆圆说得这段话,他们就非常认同了。 “……还有《三大纪律七项注意》,也时刻提醒着将士们注意军纪,对于朝廷军队在军纪方面的保证,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军中因为军纪而被处罚的事情,几乎已为大明朝最少之一了……” 她的这个话,同样为底下这些科学院的学子所明白。 就在前几年,他们都经历过官匪一个样的乱世。普通百姓,被流贼杀,被官军杀,真得不知道有多普通。可如今,这样的情况却已经绝迹了。 “……还有,唱给普通百姓听,把道理表演给他们看,让他们能明理,也让抄题整顿地方的事情顺利了不少。朝廷国库有钱了,朝廷就能为百姓做得事情就更多了。官道、火车等等,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大明百姓的日子也就越来越好过了……” 一般人不觉得的话,经历过乱世的人,对比这两年的情况,绝对是有非常大的感慨,认同陈圆圆的这话。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们女人照顾人,算是最普通的事情吧,但是用在军中,却能让更多的将士康复,不但对于军中士气有提高,也让多少户家庭避免了失去亲人的悲痛!” 陈圆圆说到这里,非常感慨地说道:“大家想过没有,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事情,只要做好了,这可都是上报君恩,下惠百姓的事情。所以,我想说,做事无贵贱,只要认真去做了,就会如同我这样,有很多收获的!” 这些科学院中的学子,在渡过了最荣耀的一段时间之后,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一些人,已经有一点迷茫了。 诚然,格物学要是学好了,并且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朝廷就会封赏爵位,比起科举那些路来说,算是名利双收。 但是,又能有多少人,能够做出重大的贡献呢? 仔细看格物学的分支,不管哪个分支,似乎都和各种匠学有一些关系。放弃了科举,走这一条路,要是没有重大的成就,是不是最终只会沦落为类似工匠的那种? 不可否认,工匠的群体,在大明朝的观念中,还是属于比较低贱的职业。 这些学子中,有不少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担忧。只是他们这批人都还在学,未来的道路还不明确,因此这种担忧都埋在心底。 可如今,陈圆圆以她自己作为例子,给他们举例,连曲艺这种低贱的职业,最终都能发光发热,做出利国利民的大事,赢得君王看重,百姓拥护,绝对也是名利双收了。 陈圆圆这个例子,无形中就解决了他们心中的困惑,隐忧,犹如拨云开雾,让他们一下看到了,他们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可不止获得爵位这么一条光辉的道路。 特别是那些女生们,就更是激动。 人生一世,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就是让人认可!父母亲人的认可,社会上的认可等等,都会让人觉得活得有价值。 因此,在陈圆圆讲完她的经历之后,获得了这些科学院学子们的热烈回应,一个个都兴奋地不行。 朱媺娖看到这一幕,很是开心。 陈圆圆的这饭讲话,明显很受欢迎,她也同样非常赞同。上报君恩,下惠百姓啊! 她正在高兴时,也不知道是谁,先喊了起来,然后其他人便纷纷附和,到了最后,大部分人都在异口同声地要求,让陈圆圆为他们也谱一首曲子,如同陈圆圆为官员、军人等等谱得曲子。 陈圆圆见他们都在强烈要求,便笑着答应下来,倒也没有谦虚,甚至还想着,或许这也可以拍一个视频,估计仙界那位也是会喜欢的。 随后,朱媺娖身为地主,便领着陈圆圆去参观这个分院,特别是那些实验室,在外面可没有的,都有给陈圆圆介绍。 等到参观完之后,两人才有说私房话的机会。 不用说,双方的婚事,自然是话题之一。 夏完淳的情况,朱媺娖有介绍,陈圆圆的终身大事,她也关心。 只是很可惜,如今的陈圆圆已经二十多,老姑娘一个了。 这个年龄段的男人,大部分连小孩都能打酱油了。如今的陈圆圆,又不可能为妾,也不大可能给人续弦,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在朱媺娖替陈圆圆担心的时候,陈圆圆自己倒是想开了。觉得她现在过得也挺好,婚事的事情,只能看缘分了。 随后便不想多说自己的话,只是问朱媺娖这边。 朱媺娖无奈,拗不过陈圆圆,便给陈圆圆介绍了起来。 她是科学院分院这边的年级长,并且兼任女班班长,方以智是男班班长,夏完淳为副。 他们已经有分工,方以智主要是物理方面为主,主攻机械这块;夏完淳也以物理为主,主攻电磁学;至于朱媺娖自己,则是化学这一块为主。 就目前来说,还在学为主,实验为辅,主要是对于格物学的知识打好基础。至少一年半载之后,她父皇就答应会有事情让他们开始去做了。 陈圆圆当然是了解内情的,那肯定是仙界的好事,便恭喜了朱媺娖,将来必定流放百世! 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天黑,陈圆圆不得不离开,在整个分院学子的相送之下,回到了城里。 忙碌了一天,连崇祯皇帝赐给她的府邸,都没来得及好好收拾,陈圆圆便又匆匆赶往山海关去了。 与此同时,给孙传庭的圣旨,有关以云贵两地兵源为主,组建新军的圣旨也发出去了。 至于四川这边,给马士英组建新军的圣旨,是由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亲自送过去。 这也是一个大忙人,和琉球使者沟通完,把他们送走之后,就接到了这个差事,便又匆匆赶去四川了。 当然,他出马,不是说信不过马士英,而是为了蜀王去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00 送礼(为三月1000月票加更) , 东江镇总兵府这边,吴三桂有点愁眉苦脸。 虽然郑芝龙已经告诉他,就算他不得不撤回登莱一线,皇帝也不会怪罪他的。可是,在这种局势下,如果能打上几章,立下一些功劳, 终归会增加他在皇帝面前的好感。 可是,万恶的建虏,竟然不给他机会。从夜不收传回的消息看,建虏在沿海戒备森严,以烽火传讯,并且驻扎了几支精锐骑军, 让他根本无从下手。 硬要打的话, 其实也可以。但是,损失肯定会比较大, 这又是他不愿意付出的代价。 这一日,吴三桂左思右想,便还是去找了郑芝龙商量,姿态很低,问郑芝龙道:“老郑,你看看,海军这边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不能多找几个登陆地,避开建虏的岗哨,送我的骑军上岸?” 郑芝龙听了,双手一摊道:“我一个外来的,对朝鲜实在不熟悉。你那个手下,孔有德对不对?他应该是对朝鲜最熟悉的,我已经去问过他。说步军的话, 可能还有其他地方,但是骑军能上岸的地方,建虏都已经安排了岗哨的。还能有什么办法?” 吴三桂听了,知道他说得是实话。因为在来找郑芝龙之前,他早就找过孔有德,对着朝鲜地图商量过,适合骑军登陆的,又没有被建虏监视的,还真没有! 很显然,建虏就知道东江镇是以骑军为主力的军队,因此针对性的进行了部署。 他跑来找郑芝龙,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只是没有意外,他又失望了。 这时候,他不得不考虑,要不把他手下当步军,上岸去打一次看看,出乎建虏意料之外,多少战果无所谓,只要证明他在做事就可以了。 吴三桂正在想着这事时,忽然,外面传来脚步声, 是郑芝龙的亲卫过来, 向郑芝龙禀告道:“朝廷的船到了, 是不是要过去迎接一下?” 海军归郑芝龙管, 那来往的船只,自然也都归郑芝龙管。什么船,从哪里来,郑芝龙这边也是一清二楚。 听到说有船过来,反正也没事,万一来的是大人物,怠慢了倒不好。 因此,郑芝龙要过去迎接。吴三桂撞到了,自然也就跟着去了。 “老郑,这还没到补给船过来的时候,这时候有船过来,该不会是对倭国军队已经出现在朝鲜的反应吧?”吴三桂一边走一边问道。 郑芝龙听了,心里虽然觉得这不大可能。因为真正的内情,锦衣卫指挥使早就禀告皇上了,如今这时间段,应该不会有什么针对的指示。不过在吴三桂面前,他却是点点头说道:“应该是吧!” 如果回答说不是,那估计要被追问,他都懒得说,便顺了吴三桂的意思。 不过说真的,郑芝龙自己也有点好奇,朝廷派船过来,是有什么旨意呢还是有什么大人物要过来? 带着疑问,两人很快赶到了皮岛码头。 这个时候,朝廷来的船也刚好要靠岸。一看站在甲板上的那几个人,郑芝龙便认出来了,是锦衣卫的人。 为首那個,应该是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的亲信手下。当时去倭国的时候,就是他陪着李若链去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是个百户。军职虽然有点低,但是郑芝龙却不敢怠慢,低声告诉了吴三桂一句,然后赶紧迎了过去。 吴三桂一听是锦衣卫来人,他就有点虚。不管文官武将,都不喜欢和厂卫打交道。 不过来都来了,这时候要是转身就走的话,他也没这个胆。 这个锦衣卫百户,看到吴三桂也在,便双手抱拳,先和吴三桂打招呼道:“见过吴大帅,我这边有事,需要和郑大帅单独说话,您请便!” “……”吴三桂一听,顿时傻了一下,不过很快回过神来,连忙客气地回应了一声,掉头走了好长一段路之后才回过头去看情况,发现郑芝龙的背影刚好消失在船舱里。 这让他有点狐疑,想起之前的时候,有关倭国军队的事情,也是郑芝龙知道,他不知道;如今锦衣卫这么远跑来,又是特意找郑芝龙,这让他有点怀疑,到底是有什么阴谋呢? 不过涉及到厂卫的事情,他也纯粹是好奇一下,不敢真去打听。 就这么回头看了下之后,他便还是自个回去了。 再说郑芝龙这边,他一进入船舱,自然有锦衣卫的人在把守,没有外人会打扰。 这时候,这名锦衣卫百户便微笑着对郑芝龙说道:“皇上知道了你夫人和儿子在倭国的事情,已经下旨,会在交战之前把他们救出来的。” 一听这话,郑芝龙顿时吃了一惊。他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消息。 回过神来,郑芝龙不由得有点感动,也有点震惊。 感动的是,他这个事情,皇帝竟然亲自过问,免去他的后顾之忧;震惊的是,他都觉得无计可施,至少暂时他想不出来怎么救田川松和他二儿子。但是,皇帝却有办法去救? 难不成,是传说中的锦衣卫密探? 他正在想着时,却听这个百户又对他说道:“大帅不是和奴酋那边约了去做生意的事情么?我这次过来,特意给你带来了做生意的这些物资,你去沈阳跑一趟。” 听到这话,郑芝龙才回过神来,便先感谢了皇上搭救他妻儿的事,随后又有点好奇地说道:“是现在就去?有什么目的么?” “嗯,宜早不宜迟!”锦衣卫百户点点头回答道,“陛下的意思,是让你去沈阳一趟,看看建虏那边的情况如何?目前为止,朝廷对于建虏内部的情况,了解不多。你有这个机会,就刚好去打听一下。不强求,能探听到多少消息就多少消息!” 郑芝龙听了,感觉这个事情并不难,便点点头又问道:“还有么?” 他根据多年的阅历感觉,肯定不止这么一个目的这么简单的。 果然,听到他问话,这名锦衣卫百户便又点点头,不过没立刻说话,而是领着他走到船舱里面,从一个行李箱子里面取出了一盒装饰精美的盒子,小心翼翼地放在茶几上,然后又慎重地打开盒子。 郑芝龙看得很好奇,以他的眼光看,这个精美盒子里面应该是装着贵重的物品。难不成朝廷还真准备了贵重物品,让自己去送给建虏的那些头领? 说实话,他觉得有点不可能。 在他的注视下,锦衣卫百户很快便打开了精美的盒子,然后用手指着里面的东西说道:“这是在京师专门打造的一套精美酒具,一套的,有酒壶,配套的酒杯。” 郑芝龙听着介绍,定睛看去,那里面放着的,果然是一套精美的酒具。 材料似乎不怎么样,好像是银制的,但是关键是,这套酒具的做工,非常精美,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名家之手。 说真的,哪怕郑芝龙见过的多了,可这套酒具,他看了都喜欢。指不定,就是京师最有名的工匠打造的,其他地方,还真做不出来。 说真的,这一刻,他有点想不通了。 至于么,送给建虏竟然要朝廷专门打造了这么精美的酒具? 郑芝龙正在一边欣赏一边心中想着时,就听这名锦衣卫百户提醒道:“记住,这套酒具,你送给那个奸贼洪承畴的,明白么?” 听到这话,郑芝龙不由得又是楞了下。不是送给奴酋,而是送给投降了建虏的原蓟辽总督洪承畴? 说真的,哪怕他自认为自己老奸巨猾,都有点想不明白了。 朝廷派他过去做生意,肯定是要和建虏的摄政王打交道,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取到更多的消息,是外面一般情况下打听不出来的。 送给那个洪承畴,这又有什么用?至于需要专门打造这么一套精美的酒具给他么? 看到郑芝龙的脸色,锦衣卫百户便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就压低了声音,小声地郑芝龙说道:“这套酒具有毒,是要那奸贼洪承畴的命的!” “啊……”郑芝龙一听,不由得非常意外。 要洪承畴的命,他能理解! 专门这么打造一套酒具,就是为了洪承畴命,他也能理解了! 可问题是,人家收了这套酒具之后,肯定会仔细查看一番的吧?你这酒具有毒,被他发现的话,怎么毒杀他? 对了,还有,如果被发现酒具有毒,而自己又没有逃离建虏的地盘,那岂不是有可能会连累自己了? 就算没发现酒具里面有毒,从而毒死了洪承畴,那只要自己没有逃离建虏的地盘,估计也会连累自己的吧? 想到这,他就又想不通了。 朝廷要毒死洪承畴,不至于要用他的命去换吧? 刚才他已经明确知道了,朝廷的意思,是要他亲自去沈阳的! 郑芝龙心中也明白,他的这条命不可能去换洪承畴的命,那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酒具里面有非常精妙的机关,能保证洪承畴看不破,又不会马上让他中毒的。 只有这样,才不会连累自己!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01 手段(为四月500月票加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当然,这毕竟是事关他性命的事情,郑芝龙也不敢就这么想想就算了。 于是,他谨慎地对锦衣卫百户说道:“这套酒具好精美,我能先欣赏下么?” 听到这话,锦衣卫百户一下就明白他在想什么,当即一笑,道:“呵呵,当然没问题,只要别弄坏,那就随便看好了!” 郑芝龙听了,便小心翼翼地先拿起酒壶看了起来。大概率上来说,肯定是酒壶上有机关。 结果,他拿起酒壶之后,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酒壶里面瞧瞧,酒壶嘴里看看,就是看不出什么名堂,压根就没有任何机关的样子。 于是,他又用手小心地捏捏,看是不是机关是隐藏的,结果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这一下,郑芝龙就有点糊涂了:难不成,机关根本就不在酒壶上? 对哦,帝都出品,绝对是非常完美的,既然自己想到要检查酒壶,那可能洪承畴也会想到,因此会仔细去检查酒壶,就容易被发现问题。反而是最不可能有问题的酒杯上,说不定有问题。 这么想着,他便小心翼翼地放下酒壶,又去拿酒杯查看了起来。 结果看看这个酒杯,又看看那个酒杯,就是发现不了有什么问题。 看到最后,郑芝龙不得不无奈地放下,然后看向锦衣卫百户,略微有些尴尬地说道:“真得是太精美了!” “呵呵!”锦衣卫百户一听,不由得心中有点鄙视,真是虚伪,然后便点明道:“这套酒具的问题,是在材料上,你可以再看一次,不管是酒壶,还是酒杯,里面都有一圈好看的纹路,那些纹路的材料特别。” 郑芝龙的脸皮早就练出来了,被锦衣卫百户点破,反而不尴尬了,连忙小心地拿起酒壶重新核实了起来。 果然,经过锦衣卫百户的指点之后,他真发现了,确实那些花纹的材料和银子做的酒壶略微有些差别。不过他是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这花纹的材料有毒! 放下酒壶,又去看看酒杯,同样是如此,里面都有一圈好看的花纹点缀着的。 “这是什么东西?这个毒又是怎么样的?”郑芝龙小心翼翼地放下酒壶,然后便好奇地问道。 锦衣卫百户听了,摇摇头说道:“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不过有交代,说这个毒是慢性的,并且在加热的情况下,多次用这套酒具喝酒,才更容易缓慢中毒,至于症状,我也不知道了。” 郑芝龙听得大吃一惊,世上竟然还有如此厉害的毒物,那岂不是能无形中就让人中招了? 这么一想,他心中也有点凛然:锦衣卫的手段,真得是太厉害了,防不胜防!以后要是锦衣卫给自己东西,那是碰都不能碰! 这一次,郑芝龙其实是冤枉锦衣卫了。 这套酒具,压根就不是锦衣卫的手段,而是来自崇祯皇帝。 当然了,崇祯皇帝自己肯定搞不出这东西,脑洞依据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 郑芝龙把这個毒物想得那么厉害,归根结底是这个时代的科学还不够发达,对自然界的认知还很浅薄。 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就是这套酒具是用银铅打造,铅是重金属,对人体有害,但是古代人对此一无所知,甚至连皇宫里面很多地方都有用到铅。很多人猜测,明朝不少皇帝很短命,会不会和重金属环境有关?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古代人,就算到了后世,曾经也有很多家庭用的东西,都是含铅打造的,以至于发生过不少铅中毒的事件。 一直到人类对于铅的认知越来越多,这种含铅的器皿,才慢慢地退出了人类使用的范围。 之前的时候,刘伟超答应崇祯皇帝想办法,就搜了很长时间,最终找到了这个办法来帮崇祯皇帝锄奸。 崇祯皇帝听了之后,顿时大喜,这种办法,在这大明朝算是神不知鬼不觉了。 当时他是非常高兴地对刘伟超说,他要打造好多,然后给大明的敌人,每人送一套,弄死他们! 对此,刘伟超不得不提醒崇祯皇帝,送出去的器皿多了的话,虽然当时没人会发现,但是后世根据考古肯定能知道,他们就会发现,原来威名赫赫的大明中兴之主,地球之长崇祯皇帝同志,竟然是个用毒高手,靠着下毒把对手搞死,那后世的人会怎么评价你? 事实上,都不用后世,这不,郑芝龙听了之后,就立刻对锦衣卫有了防范之心了。 崇祯皇帝一听刘伟超的话,顿时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以郑芝龙的名义,送一套给叛徒洪承畴,弄死他,免得他继续为建虏出谋划策,增加大明光复辽东的难度。 相信到时候,洪承畴的死,在历史上会留下一个难解的谜! 此时,锦衣卫百户叮嘱郑芝龙道:“这套酒壶的内幕,你必须要守口如瓶,如果发现你向任何人透露了内情,我们锦衣卫都不会饶你!” 下毒弄死人的事情,手段不能摆上台面的。这种事情,越少人知道就越好。 听到这话,郑芝龙立刻凛然,他当然明白,这种手段见不得光的,肯定不愿意让人知道。于是,他连忙用非常严肃的表情,认真地回答道:“请放心,此时就烂在我肚子里,一个人都不会知道!” 锦衣卫百户相信他说得是真的,或者说相信锦衣卫威胁的份量有多重,便重新和缓了表情,又用手指着船舱一角说道:“那边是几坛绍兴女儿红,都是有几十年的,你给奴酋和洪承畴都分一坛。” 古代时候,绍兴女儿红,那是非常有名的,属于黄酒的一种。 洪承畴是福建人,南方大都是喝黄酒的,肯定会喜欢这种陈年老酒。 郑芝龙一听,顿时一惊,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个酒里,也是……有毒?” “没有!”锦衣卫百户听了,当即摇摇头,认真地说道,“酒都是好酒,唯一有毒的,就是这套酒具。” 黄酒的喝法,那是要加热了才好喝。而普通情况下,铅是难以进入人体的,只有加热的情况下,才会比较容易,因此,配上这套酒具,才能让洪承畴怎么死都不知道。 或者是知道郑芝龙会担心什么,这个锦衣卫百户便主动又说道:“除了这套酒具有问题之外,其他都没问题。” 说到这里,他又用手指着船舱李曼的其他物品说道:“这里还替你准备了给其他奴酋的礼物,包括茶叶、绸缎等等,江南的特产。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送这套酒具给洪承畴,另外探听下建虏内部的消息。” 给建虏的礼物,都是奢侈品之类,送了就送了,也不会有影响。 至于谈判后续的买卖,都不用交代,郑芝龙本身就是商人,就按照商人来谈便是。至于最后的交易,肯定是要朝廷允许之后才行。 郑芝龙明白了整个事情,倒也不觉得这事多难,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当然,锦衣卫已经找上门来,把事情都安排了,他不答应也不行的。 于是,锦衣卫这边,就在皮岛上等着。而郑芝龙则带着他的亲卫,全是福建人,并不告诉吴三桂具体的事情,只是说出去巡查下各岛情况,然后便走了。 对此,吴三桂又不傻,自然知道郑芝龙离开,绝对不是巡查各岛那么简单。然而,就是不告诉他,那就说明不想让他知道。 想着这个,他也有点悲哀,如今都快沦落为路人了!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众星捧月啊! 再说郑芝龙这边,坐船逆流而上,在鸭绿江边上的镇江堡附近登陆,被建虏当场包围。不过,当他亮出代善给的腰牌之后,便立刻又成了上宾,很快在一队建虏的护送下,带着礼物赶往沈阳去了。 建虏这边,因为感受到大明的压力,本来代善已经半隐退的情况下,都不得不出来忙活。 从倭国出使回来之后,他带着洪承畴去巡查了一次北方的粮田开垦情况,顺便对于北方这边源源不断地接受朝鲜青壮情况,也做了一番巡视。 当然,这些都是朝鲜普通人,那些朝鲜君臣,都会安置在盛京。除听话的个别官员会派往北方去管理朝鲜人。 这些事情,虽然琐碎,但是关系重大。多尔衮自己没空,又不放心脾气不好的多铎和豪格等人,就只能劳驾代善了。 本来济尔哈朗也行,但是济尔哈朗要坐镇海州,责任更重大,代善虽老,也不得不用。 正当代善忙完这些,带着洪承畴返回盛京的时候,就听到了镇江堡那边的急报,说持有他腰牌的人,已经护送到盛京来了。 不管是代善,还是多尔衮,都不由得大喜。 因为他们知道,持有代善腰牌的人,就是郑芝龙的人。来辽东,那肯定是为了做买卖而来的,真不愧是海商出身,这赚钱的机会,倒是非常积极的。 刚好,大清这边也急需粮草物资,于是,隆重欢迎。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02 窥探 这一日,盛京城内,许多建虏都很是好奇,纷纷议论了起来。 “这是什么情况,礼亲王殿下好像带着人出城,似乎是去迎接什么人?” “确实是去迎接的,就是不知道是谁?竟然能让礼亲王殿下亲自出迎,这来头,绝对不小!” “该不会是倭国使者吧?” “倭国使者过来?呵呵,就冲他们那些小矮子,竟然还要和我大清勇士比武,如此狂妄自大,我就不觉得礼亲王会亲自迎接!” “也是哦,不过也有可能,我们大人不记小人过。既然他们要自找其辱的,我们也就勉为其难,说不定礼亲王就是准备看好戏的!” “……” 盛京城内的这些建虏议论纷纷,一般都想到倭国那边去了。谁也不知道,代善迎接的,压根就不是倭国的人。 就如今而言,郑芝龙这边的海盗集团,至少建虏都是这么认为的,是和他们秘密结盟,因此还不到公开宣扬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郑芝龙这边派人过来,盛京这边都不会大张旗鼓地迎接。 但是,从镇江堡那边收到的消息,是郑芝龙亲自过来了。这一下,无论如何,都是要给郑芝龙一些面子,要不然怠慢了这个海盗王可不好。 至于保密,那就不说来得是什么人就成了! 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代善带着洪承畴,算是和郑芝龙有打交道的,一起过来迎接了。 多尔衮作为摄政王,代表的是大清帝国的脸面,要是也出来迎接,就会震撼所有人。要给郑芝龙面子,又要兼顾保密性,和硕礼亲王出迎就是最合适的了。 远处,郑芝龙一行人已经出现。 一开始的时候,郑芝龙其实是坐马车的。毕竟是秘密的身份,抛头露面,虽然被人认出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还是躲在马车里好一些。 可是,已经习惯了大明水泥官道的平稳,在这辽东坐马车,颠了他一天之后,便还是决定骑马了。 骑马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视野不受限制。一路上过来,他都在观察辽东的情况。 一直到沈阳这边了,郑芝龙可以明确地得出一个结论:建虏这边民生凋敝,人口极少,不要说和大明比了,就是和倭国比,那也是远远不如的。 也是难怪了,打了两次败仗,建虏这边就不得不寻求盟友了。就这点实力,不想找都不行。 想着这个,郑芝龙又有点纳闷了。 为什么之前的时候,朝廷官军一直就打不过建虏呢?不说别的,那么多年来,不说全部打赢,就只是打赢几战就成,消灭一部分建虏,那建虏也不至于能屡次入寇关内吧? 郑芝龙虽然是海盗王,其实本质上,他就是一个商人,海商而已。 对他来说,最为本能的,就是去计算利益得失。 只是看了建虏这边的情况之后,他心中就已经确信,就算没有他这個隐藏的棋子,倭国和建虏的联军,要想打赢朝廷大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么想着,郑芝龙便在心中更是暗自提醒自己,一定要办好皇上交代下来的差事。 离沈阳近一些之后,他自然也看到有人迎接他,便收拾了心神,开始他的沈阳之行的演出。 还没等郑芝龙到达沈阳城下,就有快马来回,把情况都通报了下。 于是,郑芝龙老远就开始打招呼,姿态放得很低:“我郑芝龙何德何能,竟然劳烦礼亲王殿下亲自出迎,真是罪过罪过啊!” 郑芝龙的真正实力,代善自然清楚,都从倭国那边了解的,因此见到这个海盗王这么低姿态,心中高兴,连忙笑着说道:“贵客远来,让我大清蓬荜生辉,自然是要来迎一迎,才能显得我大清好客不是,哈哈哈!” 笑着说了之后,他便又解释道:“大清皇帝和摄政王都已经在宫中等候,就等郑贤弟一到,就开席给郑贤弟接风洗尘!” “岂敢岂敢,真是折煞小弟了!”郑芝龙听了,连忙又回道,“小弟备了一点薄礼,略表心意,改日再送上大礼,补今日之过!” 要说客套话,不管什么,他都能随口说来,十个代善都不是他对手的。 此时,让代善心中非常舒服,后面要做的事情就能更方便一些了。 果然,代善听了,那是哈哈大笑。 于是,郑芝龙便转身看向代善身后一侧的洪承畴,笑着说道:“我说老洪啊,我们可都是老乡啊!竟然不说一声,要不然上一次见面就得好好喝一顿了。” 洪承畴,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那也是在海边,郑芝龙的势力范围之内。 要说郑芝龙之前不知道洪承畴,那绝对是假的。洪承畴又不是一名不文,而是一路考中进士,官运亨通,在大明当了很多年的封疆大吏。 此时提起老乡这层关系,就是要再拉近双方的距离,方便之后打交道。 至少他在此时特意点明这层关系,这不,边上的代善明显就眼睛一亮了。 至于洪承畴自己,当然知道郑芝龙以前也肯定知道自己是他老乡的事情,此时这么提,是要拉关系而已。 对此,他乐见其成。 虽然出使了一次倭国之后,洪承畴在大清的地位明显有了改善。但是,他又怎么可能介意多一层郑芝龙老乡的关系!让大清摄政王他们更为重视他,当然是他想要的了。 至于郑芝龙会在这个时候提这个关系,他也没有一丝怀疑。商人么,为了赚钱,什么手段都用,什么关系都拉,不寒碜! 不过在代善面前,洪承畴还是要保持诸葛亮般谋士的风采,便只是微微一笑,抱拳行礼道:“在下可不敢高攀郑兄啊!” “哈哈哈……”郑芝龙听了,当即哈哈大笑,上前拍了拍洪承畴说道,“不管你认不认,反正我在这异国他乡,可得抱紧你这个老乡的大腿才行。这不,我也给你带了一份薄礼,略表老乡心意。你可得多多照顾我这个老乡啊!” 打了个伏笔,之后送出那套酒具就不显得突兀了。 代善和洪承畴听到他这么赤裸裸的话,都是笑了。 随后,一行人便进了沈阳城,往皇宫而去。 一路上,本来就闻风而来围观的建虏,看到进城的人群中,竟然是明人服饰,顿时一个个都惊讶了。 “这是什么人,竟然敢劳驾老王爷来迎接?” “别是类似以前那些晋商吧?据说当年先汗在的时候,也曾亲自迎接过!” “别提那些晋商了行不行,给明国通风报信,以至于我们大清有蓟州一败!” “对,没错,一提起来就恨!以前我们大清一直打胜仗,自从蓟州一败之后,霉运就来了!” “这些明人到底是什么来路?反正不可能是和那些晋商一样的了。以前有了教训,怎么可能再去联系明国的商人!” “可不是,商人的眼里就只有钱,我们大清的钱再多能多得过明国?如果这些明人是商人的话,指不定他们被明国收买来祸害大清也不一定!” “那他们会是什么人?总不可能是和倭国一样,是我们大清在明国的盟友吧?” “……” 在他们毫无目标的猜测之下,郑芝龙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沈阳皇宫。 真正的大清皇帝福临,就在宫门处迎接。 当然了,在他的身后半步,还站着摄政王多尔衮。 不用说,福临知道个啥,根据多尔衮事先交代,和郑芝龙打了个招呼之后,就找了个借口走了。随后,就是多尔衮郑重地把郑芝龙迎了进去。 说好了是接风洗尘,那自然是酒桌上说话了。 多尔衮事先没有和郑芝龙谋面过,更是想和郑芝龙打好关系;而郑芝龙又是个人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双方都有意搞好关系的前提下,这个接风洗尘宴,那是吃得非常热闹。 在大殿的角落,有人在偷窥,看到的人都当看不到。 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大清太后,当今小皇帝的生母布木布泰。 郑芝龙的情况,她一直在垂帘听政,当然也是知道的了。 因此,她一下就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郑芝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不但本人握有一支海上无敌的水师,而且还富可敌国。 如果谁和他搞好关系的话,大清的物资紧缺问题,必然会得到解决,极大地改善大清上下的生活,从而引得大清上下的拥护。 而布木布泰最大的心思,不是大清和明国的战事如何,也不是和倭国结盟后还要比武的事情,而是她儿子福临成年之后,皇帝的权力能不能拿回去的问题! 因此,她是绞尽脑汁地想着,替她儿子争取亲政的那一天。能拉拢多少人,那是绝对要拉拢多少人的。 此时,她暗中窥探,就是在观察郑芝龙。 酒过三巡之后,建虏这边终于忍不住,开始和郑芝龙说起正事来了。 这不,多尔衮向代善一打眼色,代善便心领神会,当即对郑芝龙说道:“不知道大帅这个时候突然光临大清,可是为了互市而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03 成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03成了听到这话,郑芝龙连忙站起来,向代善一礼说道:“正是,顺便,也给几位王爷带了一点薄礼,还请笑纳!” 说着,他便从怀里掏出了几张礼单,一张是给代善的,一张是给多尔衮的,还有一张,是给福临小皇帝的。 这几个人都分了之后,多尔衮看到郑芝龙手中还有一张礼单,不由得有点好奇,这会是给谁的呢? 豪格?或者多铎? 结果没想到,郑芝龙拿着最后这份礼单,转头看向下首坐着的洪承畴说道:“异国他乡见到老乡,真是不胜欣喜,便也准备了一点礼物,还望老乡不要嫌弃!” 洪承畴自己也没想到,郑芝龙手中最后那张礼单,竟然是给他的!哪怕在城外的时候,郑芝龙确实说过有礼物给他,但是,在这场面上,几乎是把他和礼亲王、摄政王等人并列送礼,足以说明,郑芝龙把他看得非常重,顿时,洪承畴不由得非常感动。 这会儿,看着宫女转交过来的礼单,洪承畴连忙想推辞,这样会让他太显眼了,可能会引来祸事。因为郑芝龙就给他们在场的几个送了礼物,其他人呢,最关键的是,其他几个亲王呢? 呀,郑芝龙还是对大清帝国内部的情况不了解啊,要不然,不可能就准备这几份礼物的! 看到他停在那里,似乎在犹豫,并没有马上接受那封礼单,郑芝龙便把脸一沉说道:“洪兄,你这是不认我这個老乡么?” 代善自从和洪承畴一起出使倭国以来,对洪承畴了解了不少,立刻明白洪承畴在顾虑什么。 对此,他其实是不想改变什么的。对于这些汉臣,既要打压,也要笼络,如此才能让他们乖乖听话。那么多铎、豪格等人对汉人的态度很差,他就乐见其成了。反正他和多尔衮这边对汉人释放善意,就能做到打压和笼络,让这些汉人既能为大清办事,又不至于骑到大清头上。 不过此时,必须要给郑芝龙面子,于是,他便开口说道:“亲不亲,老乡亲,这礼物要是不收,那就说不过去了!” 洪承畴听到这话,才伸手接过了宫女呈送过去的那份礼单,然后向郑芝龙郑重一礼,表达了感谢。 见他收了那份礼单,郑芝龙心中松了口气,随后,便向多尔衮开口说道:“我也不瞒摄政王殿下,我这个人么?最喜欢的是赚钱。东南那边,是我说了算,基本上生意算是做到最好了。因此,便想着,再开拓多些生意,和大清帝国的生意,要是不谈妥的话,心中就总惦记着这个事情。这不,茶饭不思的,就算路上颠了这身老骨头,我也是拼了!” 听到他这么赤裸裸的话,多尔衮和代善相视一眼,便都哈哈大笑起来。 那暗处角落中,窥视中的布木布泰听到这话,不由得也是眼睛一亮。 只见郑芝龙活动下自己的身体,也是笑着说道:“真的,这一路上过来,本来想着没有火车坐,坐个马车,应该也不至于太辛苦,结果没想到,一路上竟然这么颠簸,要不是想着能赚钱,这一趟就真是太亏了。”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对代善和多尔衮说道:“瞧在我这么不容易的份上,几位王爷必须要给我一个优惠价啊!” 说这么多,就是在为做买卖将要涉及的价格打铺垫,多尔衮和代善两人听了,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又一次加深了对郑芝龙是个海商的印象。 于是,代善便笑着说道:“一定,一定,肯定让你满意,不过你也要让大清满意才好啊?” “哈哈!”郑芝龙一听,便立刻笑了一声后回答道,“这一点,王爷请放心,我郑芝龙做生意之所以会这么大,就是童叟无欺,买卖绝对公平!” 多尔衮这边,似乎是从刚才郑芝龙的话中想到了什么,已经没有了笑容,很是认真思考的样子,在听到郑芝龙回答了代善的话之后,他便对郑芝龙问道:“那个火车,不知道你能不能想办法卖来我大清,价格好商量!” 有关蒸汽火车的神奇,他事后曾经又找图尔格了解过,非常地渴望大清也能拥有这东西。 如果有了蒸汽火车,那大清的运输,不管是调兵,还是物资运送,都会方便很多。 郑芝龙听了,心中想道:“果然上钩了!” 他要说得大概事情,事先当然和传达命令的锦衣卫百户商量过的。 此时听到多尔衮问起,他便马上摇头回答道:“这个实在没办法,那蒸汽火车的打造方法,一直掌握在朝廷手中,弄不到的。而且打造那个蒸汽火车,要能在路上开,就算我能把法子搞到,没有专门的工匠,也是做不出来的。” 听到这话,多尔衮有点郁闷。他知道,要论聪明的话,大清确实比不上明国那边的人,至少大清国内的那些匠人,基本上都是前些年掠之关内的汉人,自个满洲族人的,基本上就没什么能工巧匠。 不过,他心中已经有这个预期,便直接放过这个蒸汽火车不谈,转而又有兴趣地问道:“你是说,明国的官道,已经全部都是用那什么水泥修筑的了?这个水泥配方,你能搞到么?” 水泥官道的事情,图尔格同样很是夸过一番,因此多尔衮都记在心里,知道有水泥路的话,大清国内的运输能力会得到加强,物资在路上的消耗也能大为减少! 此时听到郑芝龙说出他来时的感受之后,便趁机提出了这个水泥的问题。 郑芝龙听了,似乎稍微为难了一点,并没有马上回答。 多尔衮一见,连忙补充说道:“如果伱能搞到这个水泥配方,使得大清能修建水泥官道的话,价钱绝对好说!” 听到这话,似乎郑芝龙动心了,想了下回答道:“这个水泥配方的话,朝廷已经下放给地方衙门,要想搞到这个配方,只要能买通其中一处的官员就可以。价格合适的话,这买卖倒也能做得。” 这个水泥配方的事情,是那个锦衣卫百户交代的。郑芝龙也能想得清其中的缘由:无非是如今朝廷有绝对实力光复辽东,因此,就让建虏先修路的话,就能省下朝廷以后在官道上的人力和物力了。 至于官道给建虏带去的方便,朝廷应该并不介意。 此时,郑芝龙似乎是为了卖个好价钱,还特意补充说道:“这个水泥啊,还真是一个宝,用来修水利,特别的好用。朝廷在江南那边用了水泥之后,水利工程都明显多了不少,粮食产量据说都增加了不少!” 多尔衮一听,顿时大喜。如今北方那边正在大规模地开荒种田,兴修配套的水利工程,那绝对也是重中之重。如果能搞到这水泥,那大清以后凭借着北方的粮田,说不定就能自给自足。如此一来,大清的实力基础便有了。 这么想着,他连忙用眼神示意了下代善,让代善也帮着说下。 代善心领神会,当即开口说道:“你放心,我们大清做买卖,最是公道了。这水泥配方能搞来的话,我们大清开出的价钱,定然不会让你失望的。” 说完之后,想起什么,他便也看了洪承畴一眼。 洪承畴自然明白,这是让他以老乡的交情,也跟着说说。 因此,他便也跟着说了下。 郑芝龙听了,当即笑着爽快地说道:“好,那就一言为定,我去把那配方搞来,你们这边的出价是多少?” 直接就这么讨价还价,对于一般的官老爷来说,那是有掉身份的事情,特别是一国之君,至少也是掌权者。 可此时,建虏这边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由不得他们摆架子。事关切身利益,便不顾身份,当即和郑芝龙讨价还价起来。 当然,他们不是正经的商人,加上之前已经许诺给一个很好的价格。因此,在郑芝龙的谈判之下,压根就没有怎么讨价还价,直接就按照郑芝龙说了。并且先付一半,用来当作定金。 谈完了水泥价格之后,多尔衮便又提起了粮草物资这些。 虽然大清已经在北方大规模开荒种田,但是,眼下接受了大量的朝鲜青壮,蒙古草原那边,又要拉拢那些蒙古族长之类的,粮草物资都是硬通货,需求还是很大的。 郑芝龙自然没法拒绝,又是一番谈价还价,最终谈妥了价格之后,也按惯例,收去了一半的钱当定金。 普通的买卖,肯定不会如此大方,付一半的交易额当定金;可大清这边为了这些急需的物资,又要显得大清做买卖大方,还没有专业做生意的人在参谋,就这么被郑芝龙给忽悠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郑芝龙是结盟的一方,觉得是可以信任的。要换了别人,估计也不可能是这结果。 建虏的金银之物有点不够,就用辽东的特产来替代。就事论事而言的话,郑芝龙的这次买卖,绝对是赚大了。 正当双方满意,酒饱饭足准备散场时,忽然有黄马褂急匆匆前来禀告。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04 回礼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04回礼“倭国使者已经进入辽东,说事来商量比武彩头的事情!” 多尔衮和代善一听,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他们都没想到,倭国竟然如此着急比武? 他们两人正在想着时,却听到黄马褂接着又说道:“倭国使者要求,在比武结束之前,我们不能再迁走朝鲜境内的任何东西,包括人!” 多尔衮一听,顿时就明白了。倭国那边是心急朝鲜的人口和物资,因此想着通过比武,把朝鲜人口和物资夺回去。 想明白了这点,多尔衮便立刻吩咐道:“马上传旨,除和硕郑亲王镇守海州不能离开之外,其余贝勒以上立刻赶回盛京。” 顿了顿之后,他想了下,又立刻吩咐道:“还有,传旨给朝鲜那边,让他们把靠近辽东这边的人口物资,加速迁回辽东!” “喳!”黄马褂听了,立刻答应一声,然后匆匆离去。 边上吃瓜的郑芝龙,听得一脸纳闷,什么比武?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他们这边应付的样子,似乎还是大事! 他正在想着时,却听多尔衮对他说道:“这些倭人,真是有点不讲理,当初结盟的时候,我们可是说了,只是把朝鲜让给他们,可没说把朝鲜的人口和物资也给他们,你说对不对?” 刚才当着郑芝龙的面发号施令,就是为了显得和郑芝龙这边亲近,要不然,肯定会先送郑芝龙离开的。 郑芝龙一听多尔衮的话,顿时就明白了大概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当老好人式的说道:“呀,大家才刚结盟,怎么就弄得要比武了呢?千万不要伤了和气,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啊!” 这个话,虽然是这么说了,但是,他心里却是明镜一样的。一旦彩头的分量很重的话,什么友谊第一,肯定是利益第一了! 不过说来也是,建虏这边穷得这么叮当响,肯定是非常想要朝鲜的青壮人口,还有那些粮草物资的。 而倭国那边,郑芝龙刚好也了解。和建虏一样,倭国的物资也是匮乏,前些年的岛原之乱,也是天灾之下很多人活不下去才会反抗德川幕府的。你要说如今的倭国有多少粮食物资,那也未必有。 如今,倭国要接受那么大的朝鲜,他们肯定是想要朝鲜土地上的一切。把朝鲜青壮当奴隶使唤,就能让倭国在朝鲜这块土地上更快地立足,也能让德川幕府获得最大的支持。 当然了,有大明这个强敌在,他们未必会拼个鱼死网破,但是尽力去捞取利益,却是肯定会去做的。 刚才多尔衮的回应,就证明了这一点。 他在想着,多尔衮听到他的话,却是说道:“你放心,虽然是比武,但肯定不会伤了和气的!” “那殿下刚才的旨意?”郑芝龙假装迷糊,随心应酬着。 多尔衮听了,只是笑笑,有点不在意地说道:“一旦和倭国使者商量出个结果,我自然会传旨按照约定来的。但是如今,却没有约定,那我也不算破坏规矩吧?” 这个话,其实是有点强词夺理的。 郑芝龙立刻敏感地意识到了一点什么,便试着问道:“如今朝廷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倭国那边,火枪厉害,水师就不说了,可不能缺了他们的啊,一旦闹僵了,那是不是……” 话没说完,不过意思很明显了。 多尔衮听了,当即哈哈一笑,然后看了代善一眼之后,才对郑芝龙说道:“你是我们最信得过的盟友,我也就不瞒你了。在和倭国结盟的时候,我们大清也和沙俄帝国结盟了。而沙俄帝国最厉害的,刚好也是火器。并且,沙俄帝国的火器,比倭国那边都要厉害一点。” 说到这里,他假装露出亲切之意又补充说道:“我们是真正的盟友,所以刚好趁这个机会,也把这个事情通知下你!” 在多尔衮这边看来,大清和郑芝龙的利益冲突是最小的。而和倭国,以后成为相邻的国家了,一旦对付了明国之后,未来说不定就会有冲突。因此,大清这边对于倭国那边,是既要结盟,也要防备。 郑芝龙听得非常惊讶,没想到还有这事! 不过他也疑惑,听多尔衮的话,说这个沙俄帝国似乎是非常厉害的一个国家,特别擅长火器。 可关键是,郑芝龙好歹也算是走南闯北,和西夷都打了不知道多少交道,却从没听说过有什么厉害的国家叫做沙俄帝国的。 于是,他便疑惑地问出了这个问题道:“我打交道的国家多了去了,甚至都会说很多国家的话,但是,这个沙俄帝国却是从未听说过。不知道这个沙俄帝国,是在哪里呢?” 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在大清帝国的边上。但是,他真得从未听说过在大明辽东这边有什么沙俄帝国!不是除了蒙古人,就没其他人了么? 他自然不知道,他也就是活动在大明东南沿海,因此,他打交道的,多是大明东南那边的。 南洋各国就不说了,包括西夷,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等等,都有打交道过。可是,沙俄却是从未去过那边,并且在欧洲那边,也还算不上强国,他又怎么可能知道呢! 多尔衮见郑芝龙震惊的样子,心中很是高兴,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刚才说出这番话,哪怕结盟的事情,压根还没有成,还要等沙俄帝国的皇帝同意才能算数,但是,他就先说出去了,就是要告诉郑芝龙,大清的能耐多着呢,千万不要小瞧了大清帝国! 此时,听到郑芝龙的问话,他便吩咐一名黄马褂,拿过一杆短火枪,然后对郑芝龙说道:“我这里,刚好有沙俄帝国的使者送得一杆精致火枪,送给你就当是回礼了。” 说完这话之后,他又深深地瞧了一眼这把精致的短火枪,然后递给黄马褂,吩咐送给郑芝龙。 说真的,多尔衮其实是有点舍不得的。 这把短火枪,不需要用火点燃,只要扣动扳机就能打响的自生火铳。从那个沙俄人一送给他之后,他就爱不释手。 不过如今为了大清帝国的未来,为了拉拢这个海盗王,就只好忍痛割爱了。 然而,他却不知道,他视之为心肝的这个短柄燧发枪,对于郑芝龙来说,却是一点都不稀罕的。 他打交道过的那些西夷,都有给他送过,这是其一。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他在朝廷那边已经看到过锦衣卫都有配备短柄燧发枪了。当然,没有作为礼物的短柄燧发枪精美,但是要说实用的话,绝对没有什么差别的。 不过此时,他却假装自己是个土老帽,又是非常惊喜的样子,又是有点为难地说道:“这么精美的火枪,我怎么好夺人之美呢!” 不管怎么样,看到多尔衮既然有点心疼的样子,就要配合一下他才好! 多尔衮却显得很是大方的样子,坚决把这把短柄燧发枪送给了郑芝龙,既打断了郑芝龙追问沙俄帝国的事情,又能让郑芝龙知道,沙俄帝国的火器确实厉害。 这么一来,有郑芝龙这个第三方盟友在,回头和倭国使者谈判的时候,就能更为主动一点了。 在送完火枪之后,多尔衮为避免郑芝龙收下礼物之后再追问,就借口郑芝龙一路辛苦,安排他去休息了。 不过临走之前,他又告诉郑芝龙说,还有些交易没有谈妥,接下来几天接着谈。如果郑芝龙不急着回去的话,不妨当一回大清和倭国谈判的见证。 对此,郑芝龙一口就答应下来。虽然他听到了沙俄帝国这个意外的消息,不过还需要打听更多建虏这边的消息,自然是多待几天是最好的了。 从第二天开始,代善和洪承畴来和郑芝龙谈了。当然,大头都在接风宴上谈了,剩下这些,就是一些具体的条款,还有物品的种类等等。 洪承畴和郑芝龙是老乡,谈着谈着,代善就有点插不上嘴,到了后来,干脆就让洪承畴直接谈了。 在郑芝龙到沈阳的第三天中午时分,就谈得差不多了。郑芝龙便问准备回去的洪承畴道:“怎么样,那套酒具用得还可以?” 听到这话,洪承畴连忙感谢,说那套酒具真得是太好了,并且似乎用来品尝黄酒的口感,比起他以往时候的印象要更好,真得是非常感谢郑芝龙。 郑芝龙听了,当即呵呵笑着,连说洪承畴满意就好。 不过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有点纳闷,洪承畴应该是用了的,但是看不出来有一点中毒的迹象啊! 当然了,他肯定不希望洪承畴一用就有中毒的迹象,那样他就得赶紧溜了。 如今既然没有中毒迹象,他便准备在这建虏的都城逛逛,打听下看看有什么消息? 结果,他还没来得及出门呢,就有一个黄马褂过来拜访,说是宫里有请。 这几天来,多尔衮一直没有露面,估计在忙着倭国那边的事情。这时候派人来找他,该不会是倭国使者已经来了,要他去做个见证之类的吧? 这么想着,他便跟着黄马褂去了。结果,他想错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05 目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05目的建虏的皇宫他就来过一次,就是他接风洗尘的那天。其他时间和建虏的谈判,都是在他住的地方。可以说,郑芝龙对建虏皇宫是不熟悉的。 实际上,他对大明皇宫也同样不熟悉。 不过他随着那个黄马褂走着走着,就觉得有点不对。 倒不是说他认出路来了,而是从一些迹象上,以他人生丰富的阅历看,有点不对。 总感觉这次进皇宫,和上一次不同。 比如,站岗的黄马褂似乎少了点,道路没有上次宽敞,宫女多了点。 不过郑芝龙心中疑惑归疑惑,倒也没有怎么防备。毕竟他对建虏这边的规矩不了解,或许人家本身就是这样的。 “公公,人带来了!” 黄马褂到了一处殿门前,向门口那东张西望,然后看到郑芝龙一行人便高兴的那个宦官禀告道。 这名宦官只是点点头,眼睛就看着郑芝龙,脸上露出谄媚笑意说道:“贵客临门,里面请!” 郑芝龙一见,连忙回礼道:“不敢当,不知道摄政王殿下今日召集,是有什么事情么?” 那宦官听了,并不言语,只是用手示意,请郑芝龙入内。 郑芝龙见了,以为是建虏皇宫里面的规矩,宦官不敢违背,因此才没回答他的话。 于是,便只好跨步入内。 进入大门,绕过照壁,发现这里压根不是议事的大殿,反而更像是生活用的宫殿,进门就是一个大的庭院。边上一角,还有一個八角凉亭。那亭子上,还有人。 郑芝龙进入这皇宫,倒也不敢放肆地左顾右盼,就只是扫了一眼,便不敢多看。 他去过的地方多了,知道到了别的地盘,就要入乡随俗,免得因为不必要的事情搞出事情来麻烦自己。 结果没想到,这个宦官并没有带他进入大殿,反而往那个凉亭而去。 “太后殿下,郑先生带到!” 听到这话,郑芝龙顿时吃了一惊。原来不是摄政王召自己,而是建虏的太后召自己? 这么想着,他自然是抬头看去,却见一个身穿建虏宫廷装的美妇,雍容华贵,也在盯着他看。 郑芝龙不敢多看,连忙见礼道:“不知道是太后召见,失礼失礼!” 这个人,就是布木布泰,听到郑芝龙说话,便笑呵呵地说道:“何有失礼之说,是妾身孟浪了,没有提前说明,倒是让先生惊讶了!” 顿了顿,她便又解释道:“前几天我儿收了先生重礼,一直惦记着要感谢先生一番,只是一直没机会,便由妾身置办一桌,宴请先生,算是回礼了,可好?” 郑芝龙心中有点纳闷了,按照大明那边的规矩,没有太后宴请外人的事情吧,还是个男人? 又或者,建虏乃是蛮夷,对于男女之间并没有那么多讲究,他们对此也是习以为常? 可是,既然是宴请,为何就置凉亭上,就这么一桌?这是要自己和太后一桌上吃喝?这又不是家宴,两个人以前都从未见过,哪有这么亲近的? 又或者,还是因为建虏乃是蛮夷,所以没有那么多规矩? 可是,不对啊,之前摄政王他们宴请自己的时候,那都是自己案几一桌的啊! 他在纳闷着,想不通这算什么? 布木布泰却是有点不高兴了,当即问道:“怎么,先生是看不起我这个老太婆,不肯赏脸了?” 一听这话,郑芝龙岂会听不出来她不高兴了,便连忙说道:“哪里哪里,太后正当芳年,青春靓丽,何来老了一说?我这是怕冲撞了太后,一时便犹豫了!” 此时的布木布泰,已经三十二岁了,是三个女儿,一个儿子的娘!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说是老太婆了,其实也不算错。 但是,郑芝龙这么夸,也不说全是马屁。毕竟布木布泰生活优越,保养得好,也没有显得多老。 听到郑芝龙这话,布木布泰便转怒为喜,连忙又热情地招呼郑芝龙上座。 郑芝龙见此,没得选择,就当建虏比较开化吧,便只好上去,在大清太后的对面坐了。 桌面上,放着几个菜,比较粗狂的那种,似乎是山珍来的,还有热气,应该都是端上来不久的。 有两个宫女在边上伺候,看到郑芝龙就座之后,便立刻上来倒了酒,这酒杯,似乎也有点大。 只听布木布泰笑呵呵地看着郑芝龙说道:“妾身真得非常感激先生来我大清,却是一直记着我儿,专门送上礼物,不说别的,先敬先生一杯,妾身先干为敬!” 说完之后,她还真是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郑芝龙看得无语,心中有点无语。 她儿子不是大清皇帝么?自己来他们地盘,当然要给她儿子一份礼物了!怎么听她这语气,好像她儿子这大清皇帝很不受人重视一样? 一想到这,郑芝龙便立刻想到了什么。 小皇帝?摄政王? 呵呵,原来是因为这? 他正在想着呢,布木布泰已经一饮而尽,亮出了酒杯的底给他看。 郑芝龙一见,不敢怠慢,连忙陪着一饮而尽了。就算眼前这个不是太后,只是普通女人,这先干为敬的,作为男人,也得陪着才行。 等他也亮了下酒杯底之后,边上的宫女便自动倒酒。 郑芝龙看到这个建虏太后的酒杯也满了,他也就没说什么。 只听布木布泰露出一脸崇拜的表情对郑芝龙说道:“听闻先生之事迹,妾身真是感慨万千,白手起家,竟然能挣下这么大的一份基业,真得是太厉害了!” 听到这话,郑芝龙不由得微微有点得意。不管这样,这么夸他的人,可是一个太后,并且也不难看,风华正茂的女人。 当然,表面上,他自然是要谦虚一番了。 不过,布木布泰却一下阻止他道:“妾身就有点讨厌你们汉人的扭扭捏捏,跟个娘们一样,很不爽快!你厉害就是厉害,又有什么好谦虚的呢?” 郑芝龙被她这么直白地一说,顿时有点尴尬。 看他这样子,布木布泰便举起酒杯示意道:“妾身是蒙古女人,想什么说什么,就这么直来直去的,还望先生不要介意,这一杯,就当妾身说话有什么冲撞先生的,先罚一杯,还请先生不要介意!” 说完之后,她便又是一饮而尽,亮了个杯底。 郑芝龙见了,有点无奈,便只好陪着又喝了一杯。 这时候,他看到布木布泰的脸颊有点红红的了,便不敢再让她接着喝,连忙对她说道:“不知道太后殿下找我,是为了什么事情?” 郑芝龙要是真相信,这个建虏太后摆下这个阵势,真得只是感谢他那随手送给建虏小皇帝的礼物,那他就是个智障,又怎么可能在众多海盗中脱颖而出! 布木布泰见郑芝龙这么说,她便也不藏着了,当即看着郑芝龙,脸上又露出那种崇拜的表情说道:“我儿福临是大清皇帝,如今还小,将来终归是要亲政的。妾身担心他以后能耐有限,承受不了庞大的大清帝国的重任。因此,想让拜先生为师,得先生指点一二,则我儿福临必当受益无穷!” 一听这话,郑芝龙便一下明白了这个建虏太后的目的。 敢情是怕以后她儿子没法亲政,因此在给她儿子找盟友。 但是,这种事情,是涉及到了建虏内部的皇权争斗,郑芝龙傻了才会一头撞进去。 他正想着怎么回绝呢,就被一直盯着他的布木布泰猜出了,于是,不等他开口,布木布泰便连忙抢先说道:“先生放心,我儿是大清皇帝,以后先生是帝师,在我大清朝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有的生意,只要先生想做,全都优先先生。以后先生有什么事情,我儿既然是先生的学生,那自然也会为先生出力!” 郑芝龙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看这女人的架势,这是咬定他了啊! 不要说建虏肯定会被朝廷剿灭,就算不会,他也不会为了生意,就参合到建虏内部的皇权争斗中去,这是做生意的大忌! 除非他的能耐,已经能左右这种皇权争斗,由他说了算,那他不介意扶持和他关系最好的那一方。 但是如今在建虏这边,掌握了建虏实权的,是那个摄政王多尔衮,而不是眼前这个女人的小皇帝。 小皇帝最终能不能亲政,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那个摄政王到底是怎么想的?以及那个摄政王的能力到底多大,是不是在小皇帝长大之前掌握整个建虏的权柄? 按照他之前打交道的印象来看,那个摄政王多尔衮应该是个有能力的人,而如今,那个代善应该也很有权势,可以牵制一下摄政王。 但是,那代善的年纪已经大了,能不能支撑到小皇帝长大,绝对是个未知数。如果建虏这边是摄政王一家独大,他好死不死地却去参合皇权争斗,而且还是帮着弱势的小皇帝这边,这种买卖,十之八九是要亏本的啊! 郑芝龙本能地用他做买卖的方式一分析,就觉得风险太大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06 太后英明 想到这些,郑芝龙心中自然已经有了计较,便谦虚地说道:“太后真是过誉了,我其实只是一个商人出身而已,刚好风云际会之下,老天垂怜,兄弟们认可,才有了如今的地位。不瞒太后,如今我过得都是战战兢兢,就怕有什么祸事找上门来,会辜负了兄弟们的期望。” 他这话的意思,拒绝的意愿很明显。布木布泰听了,那脸色自然就有点不好看了。 对郑芝龙来说,虽然他不想掺和,但是也不想得罪了这个女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得罪谁都别得罪女人,最是小心眼子了。 因此,郑芝龙立刻话锋一转,马上接着说道:“太后是知道的,我偷偷和大清以及倭国结盟,为什么?就是因为在明国过得不如意,被那明国皇帝惦记,一个不小心,连人带皮都被吃掉。太后是不知道,那皇帝如今是最爱抄家了,而刚好我又薄有家产。说真的,我的日子远没有表面上风光的。” 言外之意,就是我都自顾不暇了,你就不要再给我添麻烦,我也麻烦不过来的。 可谁知,布木布泰听了,却立刻对他说道:“如此不正好,在灭了明国之前,先生直管操心天下大势,我儿这边无须先生分忧。等到灭掉明国之后,妾身就希望公布先生乃是我儿之师的身份,给我儿一些指点,你看如何?” 如今她的儿子还小,也不存在亲政不亲政的事情,至少还要十年时间。 而在这些年来,大清帝国最大的敌人是明国,也还需要多尔衮这样有才能的人掌权,以应对明国的压力。 布木布泰相信,以大清帝国的实力,加上倭国和郑芝龙的盟军,甚至还有那个什么沙俄帝国参与,明国就算比以前强,也不可能抵挡住这么庞大的力量进攻。 十年时间内,肯定能灭了明国。那个时候,就是她儿子差不多成年,刚好出来摘桃子的时候了。 可是,布木布泰也知道,要想摘这个大桃子,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她已经在千方百计地为他儿子谋划,让大清子民知道,真正的大清皇帝是她儿子福临,那多尔衮只是摄政王而已。 在大清内部中,不用说,她也一直在注意拉拢人才和势力。但是,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她还是很担心,力量不够。 郑芝龙的到来,让她了解郑芝龙的事情之后,就觉得这是给她儿子拉拢一方外部势力以为助力的绝佳机会了。 这个郑芝龙,和大清没有利益关系,特别是和多尔衮没有特别交情,反而是代善认识在先。 并且这个郑芝龙拥有强大的水师,以后还会占有明国南方几个省,财力绝对雄厚。哪怕大清在瓜分了明国之后,照样需要和郑芝龙联盟,以应对势力最为强大的倭国。 这么一来,郑芝龙对于大清国内的影响,就会比较大了。 再一个,如果能拉拢郑芝龙,让郑芝龙真得站她这边的话,说句真心话,布木布泰也确实希望郑芝龙能教导下她儿子。就凭郑芝龙那个八面玲珑,周旋于海盗之间,最终成为海盗王,又是倭国的座上宾,方方面面都能游刃有余的本事,她就特别希望她儿子也能有! 然而如今,这个郑芝龙似乎并不愿意如她的意! 这反而激发了布木布泰的斗志,她要做得事情,那是一定要做成的! 后宫之中,她不是最得宠的,也不是资格最老的。但是最终,这大清的后宫,还不是她说了算! 还有,她儿子一定要是大清皇帝,哪怕那个死鬼皇太极竟然敢传位给多尔衮,她都能横刀夺爱,如今福临就是大清皇帝了。 这个郑芝龙,她已经看上了,正好能助她儿子在将来亲政的,那就一定也要做到。 不管谁来阻挡,都没用,我布木布泰说的! 心中如此想着,布木布泰充满了斗志,又对郑芝龙补充说道:“妾身可以实话告诉先生,和硕礼亲王,和硕郑亲王都是绝对支持我儿亲政的,而和硕肃亲王是先皇亲子,肯定不愿意看到摄政王当皇帝,之前他就表示过反对。只有剩下那个和硕豫亲王支持摄政王,实力方面,还是我儿占优的。” 说到这里时,她心中不由得有点感激明国。本来多尔衮同父同母的兄弟中,还有一个和硕英亲王阿济格,被明国给宰了,这就让她多了一份胜算。 此时,布木布泰就明确地告诉郑芝龙:三对二,优势在我,你不用太担心。 郑芝龙又不是三岁小孩,又岂是她这么说说就会改变主意的。 因此,听完布木布泰的话之后,他便苦笑着说道:“不瞒太后,我之所以暗地里结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那儿子就是个坑爹货,被明国皇帝一忽悠,就使劲地折腾我。您看,我连自己儿子都教不好……” 虽然后面的话没说完,可意思很明确:我自己的儿子都教不好,就不用说来教你儿子了。 郑芝龙的话说到这里,看到布木布泰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便急忙又补充说道:“大清皇帝的实力强大,其实有没有我帮忙都是一样,将来亲政肯定是没问题的。那要不这样更好了,以后如果有事,太后让人吩咐一声,我郑芝龙必定效犬马之力,如何?” 这话说得好听,其实是什么都没答应。 布木布泰是勾心斗角的高手,又岂会听不出来。 找各种理由,就是推托!竟然还拿他儿子当挡箭牌,难不成福临还真得非他教不可了?老娘看中的,是你代表的这股势力,你自己不知道?装糊涂? 布木布泰心中如此想着,斗志便更高,就不信了,这郑芝龙还能逃出她的手掌心! 不过表面上,她却露出只好如此的表情,似乎是被郑芝龙给说服了,当即举起酒杯,对郑芝龙说道:“既然如此,妾身就信先生一回,先干为敬!” 说完之后,布木布泰便一饮而尽,然后亮了个杯底给郑芝龙。 郑芝龙见了,心中松了口气,总算是摆脱这个女人的纠缠了,于是,连忙也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同样亮了下杯底,示意喝干了。 然后,他就准备告辞了。这地方,还是少待为妙。 但是,还没等郑芝龙说话呢,就见布木布泰站起身,从宫女身边接过酒壶,然后走到郑芝龙身边,亲自给他倒酒。 郑芝龙一见,不由得很是无奈。 太后亲自倒酒,他总不能拒绝吧? 不过好在他是商人出身,周旋于酒桌上,乃是家常便饭,酒量好得很,也不差这杯酒了。 因此,郑芝龙便没有阻拦,任由布木布泰把酒杯又重新倒满了。 随后,布木布泰又把自己的酒杯也倒满了,放下酒壶,又拿起酒杯对郑芝龙说道:“刚才妾身对先生的言语之间,有些无礼,实在是对不起,就敬先生一杯,还请先生不要放在心中。” 说完之后,她自己又是一饮而尽,亮了杯底后看着郑芝龙。 郑芝龙一见,没办法,这个女人的嘴皮子功夫不错,说得他不得不喝,于是,他也一干而净。 说完之后放下,心想这下总可以了吧? 结果没想到,就见布木布泰又亲自过来给他倒酒。 “……”郑芝龙看得无语,这是什么意思? 说真的,要是把他灌醉,郑芝龙就不信这个邪,这个女人的酒量,能比他从酒场上杀出来的男人还强? 这女人的脸色,已经红彤彤的,像猴屁股一样了,还能再喝几杯? 想挑战自己的酒量,真是离大谱了! 想到这里,郑芝龙忽然一惊,顿时感觉不好。 自己要是把这个建虏太后喝醉了,哪怕建虏是蛮夷,比较开放的,这传出去也不好吧? 这么想着,他便当机立断,不能再喝,得赶紧走了! 于是,郑芝龙连忙把手放在酒杯上,对布木布泰说道:“太后,我这酒量已经到顶了,不能再喝了!” 布木布泰一见,把脸一沉,凑近了郑芝龙,盯着他的眼睛问道:“你一个大男人就这么没种么?难不成是怕我一个女子把你喝趴下了?” 一般人,要是听到这种话,那绝对是豁出去了,哪能这么被一个娘们鄙视的! 然而,郑芝龙就不是一般人,对他来说,脸皮要有多厚就有多厚,要不然,也不可能混出来。 因此,他立刻接过布木布泰的话说道:“太后英明,我确实没法再喝了!” 说话的时候,郑芝龙感觉有点奇怪,怎么这个建虏太后好像变漂亮起来了? 要说见识过的女人,不管黑白,他都见过,以他的眼光,这个建虏太后也就是长得还可以,可怎么就突然好像变得更漂亮了呢? 凑得这么近,闻起来好像也很好闻,还有那皮肤,似乎很光滑…… 不由自主地想到这里,郑芝龙忽然猛地一惊,不对,自己不可能这样的,是着了道了? 这么想着,再去看布木布泰时,发现布木布泰似乎变成两双眼睛,两个头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07 一世英名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07一世英名啊此时此刻,郑芝龙已经非常肯定,那酒水里有药物,要不然,以他的酒量,就是再来三五杯,都不会有一点事。 恨他娘的,英明一世,要在阴沟里翻船了! 脑海中出现这个念头之后,郑芝龙立刻站起来想要离开,结果身体却已经是摇摇晃晃不受控制,最终直接瘫倒在地去了。 布木布泰居高临下看着已经不省人事的郑芝龙,心中却是冷笑:我要做得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饶你奸猾似水,也要喝老娘的洗脚水! 想着这个,她又低头看了下手中的酒壶,随手放在了桌子上。 这个酒壶是個特制的,按住机关,里面事先藏好的蒙汗药和催情药就会倒入酒水中。 布木布泰在给她自己倒完酒之后,就按动机关,给这位郑大郎喝了药了。 说真的,布木布泰也有点恼怒,任凭她好说歹说,这个汉人竟然一点都不识抬举,就怕了那多尔衮?不敢帮她! 一想到这,她就又想起了该死的多尔衮。 本来的话,她最好的拉拢对象是多尔衮。只要多尔衮拜倒在她石榴裙下,那她儿子将来亲政就最容易不过了。 为此,布木布泰也尝试过,利用各种手段诱惑多尔衮。 但是很可惜,因为她篡改皇太极遗旨那一幕,给了多尔衮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就对她敬而远之,绝对不再提供多处的机会,让她压根无从下手。 蝴蝶翅膀的效应,在建虏这边也得到了体现。 要是按照原本历史的发展,民间传说中,布木布泰和多尔衮就是有关系的。 此时,布木布泰回过神来,想着要趁多尔衮等人出城未回的机会,赶紧把事情都办妥了。 于是,她便立刻吩咐两个宫女道:“你们两个,快点伺候他,动作快些!” 两个宫女听了,脸色红了下,连忙答应一声,便一起拖着郑芝龙,像拖死狗一样拖往殿内的床上倒腾去了。 ………………………… 不知道过了多久,郑芝龙有了意识,感觉脑袋还有点懵懵的,好像还想睡。 但是,他又立刻想了起来,自己在睡过去之前的一幕是什么。 一想到这,顿时,郑芝龙吃了一惊,连忙睁开眼睛看情况。 一直到这时,他才又发现,自己怀里还有个人。 这定睛一看之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一步步走到如今,尸山血海都过来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过惊吓。 只见郑芝龙如同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一下就蹿了起来,这种动作,普通人压根做不出来,只能说一下爆发出了非人的力量。 不过随后,他的后背一下撞到了床上,然后又跌下了床。 这时候,床上那白羊似乎是被他吵醒,见他如此,大大方方地下了床,一边任由宫女替她穿衣,一边对一脸惊恐地郑芝龙说道:“郑郎,你真得是好狠的心,不肯给妾身一个准话,那妾身就只好借了个种,回头有幸的话,就让你的儿子能辅助我儿,一起共创大清的未来!” “……”郑芝龙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非常震惊地注视着布木布泰,就仿佛不认识了一般。 布木布泰的脸上带着笑意,继续对她说道:“你放心,这宫内的事,妾身还是能做主的。如果妾身真怀上了,也必然是能平安生下来的,这点手段,妾身还是有的!” 真正伺候郑芝龙的,其实是那两个宫女,以她的手段,如果真怀上,想要保下来,当然不会有问题。 郑芝龙听得非常惊骇,低头看了下自己光着的身体,感受到被榨了之后的身体状态,不由得欲哭无泪:竟然在建虏皇宫中失身了…… 一想到这,他又立刻炸毛了。 这可是在建虏皇宫中,还和建虏的太后干出了这种事情。就算建虏本身是蛮夷,比较开放,但也不可能会如此开放,万一被其他建虏知道的话,自己还有命活着回去么? 郑芝龙一边想着,一边就想跑路了。眼睛很快看到他的衣裳所在,便一下蹿了过去,手忙脚乱地穿起衣裳来。 这一刻,说真的,他是有点后悔了,没想到建虏女人太凶残了,他都不是对手,就不该来的。 相对于他来说,布木布泰就显得很优雅了,从容地让宫女帮她穿好了衣裳,看着郑芝龙在那手忙脚乱,便又温柔地说道:“郑郎,不用如此着急,摄政王他们出城去了,不到天黑不会回来的。” 一听这话,郑芝龙就更急了。 郑郎,郑郎,郑鬼个郎,谁是你郑郎? 如今搞得像是他偷人,要被抓现行的一样!可问题是,是他被偷,他是冤枉的啊! 真是活见鬼了,英雄一世,竟然还被这个建虏女人算计了! 这个女人,脸皮真得是太厚了,手段还无所不用其极,竟然连这样的手段都能用出来,真得是太可怕了! 这个时候,郑芝龙真有点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建虏太后,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怎么说好。 看到这个海盗王在面前这个样子,布木布泰的心中非常得意,便又柔声说道:“郑郎,如今伱应该知道,大清这边谁和你才是一家的了。你看,妾身仰慕你,都能把身子都交给你。等到将来,我儿亲政之后,我们两国肯定是世代兄弟之邦,你要不帮妾身,又怎么说得过去对不对?” “……”郑芝龙听了,继续无语中,天底下脸皮最厚的,不是他这个曾经长袖善舞的郑芝龙,而是眼前这位建虏太后! 经过最初的震惊,惊慌之后,此时的郑芝龙,已经有点缓过神来了,多年的逢场作戏,也让他开始应对起来,不再是那么惊慌:“太后竟然如此看得起我郑某人,那我郑某人在有的选的情况下,肯定会帮太后!” 顿了顿,他怕这个建虏太后还有什么幺蛾子,便连忙一礼又说道:“我这身体好像有点不舒服,就先告退,回去休息一下了!” 布木布泰听了,当即吩咐宫女道:“把准备好的虎鞭给郑郎,确实应该好好补补,都要了三回,这身子骨可不能亏了!” 郑芝龙一听,顿时脸一红。不过看这个建虏太后,竟然脸不红心不跳的,仿佛刚才所说是稀松平常之事,他是真服了。 这时候,他甚至都有点怀疑,该不会建虏这边对男女之间的习俗,就是这么随便的吧? 这么想着,郑芝龙谢绝了布木布泰要送他的要求,惶惶然而逃,赶紧出宫去了。 在他刚回到自己的居住地时,还没有坐下来收收魂,洪承畴来访,是奉旨过来,说明日倭人使者就到了。谈判的时候,也请郑芝龙一起出席见证。 郑芝龙听了,想着这种事情,肯定是正经的事情,便一口答应了。 然后,他又忍不住好奇,便旁敲侧击地打听起建虏这边的男女关系的看法。 洪承畴倒没有多想什么,对于这个非常看得起他的老乡,专门给他送礼的老乡,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这时候,郑芝龙才算是知道,原来建虏这边的男女关系确实也乱。 比如,建虏先皇的妃子,娶人家的姑姑,姐姐和妹妹一起。 还有林丹汗的媳妇,也会要了过去当妃子。 兄长的媳妇,当弟弟的继承,也不是稀罕事。甚至还能被儿子继承,只要不是亲生的就成。 总之,建虏的这些男女关系,真得让郑芝龙开了下眼界。 不过贵为建虏太后,那么随便地睡一个外人,倒是没有听说过。 并且这些年来,建虏这边都在学大明的规矩,在这些男女方面也收敛了不少。 在送走洪承畴之后,郑芝龙静下心来想想,最终还是有点佩服那个建虏太后,为了她儿子能够亲政,竟然能做出这等事情来,真得是太厉害了,一般女人绝对不是她的对手! 感慨了一番之后,郑芝龙赶紧去洗澡,仔细地检查了下身体,发现自己真得被盗了种子,于是,他不由得又有点发愁了。 万一真得留了个种,那自己怎么办?管还是不管? 建虏肯定打不过朝廷,不要说那小皇帝亲政了,估计都没长大,那就被朝廷给灭了,有倭国当盟友都救不了。 对了,还有那个沙俄帝国,这个情况,也必须要禀告给朝廷才行! 只是这个建虏太后的事情,要不要说呢? 不说吧,这个事情太大,万一后面还有什么幺蛾子的话,怎么办? 可要是说吧,那自己的一世英名,怕事要付之东流了,以后怕是都没脸出去混了! 正想到这里,郑芝龙忽然又一惊,不行,这个事情瞒任何人都不能瞒当今皇帝。 如果不禀告这个事情的话,皇帝会怎么想? 他有太祖皇帝显灵指点,指不定就知道了自己这个事情,就等着看自己是不是对他忠心耿耿,会不会主动说这个事情。 想到这,郑芝龙心中便有了决断,等回去大明之后,亲自去京师一趟,请求单独觐见吧!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08 比武 第二天,一直快要到中午时分,郑芝龙才算是起床,昨天虽然没有做什么事情,可终归还是太累了! 他正在琢磨着,要不吃了那虎鞭吧,结果外面亲卫来报:“老爷, 又有黄马褂来请老爷去皇宫!” “不去!”郑芝龙一听,顿时什么地方一凉,连忙一口就回绝了。 “是,老爷!”亲卫一听,想也不想,便马上回应一句,然后就准备走了。 但是, 他还没走呢,就听到郑芝龙又说话了:“先等等!” 亲卫听了, 转头看向他,略微有点奇怪地等他新的指示。 郑芝龙想起来了,昨天洪承畴说过,今天倭国使者到了,是会邀请他一起去谈判的。而且今天摄政王他们都在皇宫,总不可能再来借种吧? 于是,他便问道:“那人是奉了谁的意思过来的?” 问出口之后,郑芝龙忽然又觉得这个问题没意思。 假如还是那个女人的话,她让黄马褂骗他说是摄政王过来请他,那他也没法分辨的。 真得是,自己好歹闯出了一番天地的,哪能怕了那夷婆子! 这么想着,郑芝龙便简单梳洗,又用了几块点心,便跟随那个黄马褂去了皇宫。 不过还好,这一次, 果然是摄政王邀请, 去的是正儿八经议事的崇政殿。 在崇政殿内, 已经有不少人在这里了,建虏的一大堆,还有倭国的一大堆,只是一眼看去,就能从服饰发髻上分得清清楚楚。 看到他来了,多尔衮立刻中断说话,当即笑着说道:“来来来,请这边上座!” 言语神态间,那是相当地客气。 代善也是如此,露出笑意,跟着问候,有没有休息好啊之类的。 倭国这边,看到郑芝龙出现,相当地意外,随即,也是热情地招呼。 两方在谈判之时,作为第三方的盟友,站在随便一边, 份量必定是要重一些, 没人会傻了不在此时去拉拢郑芝龙。 而郑芝龙呢, 又恢复了他从容本色,一一应付,游刃有余。 崇政殿内,除了多尔衮和代善之外,豪格和多铎也赶到了的。 此时,多铎看到一個穿着明人服饰的人,竟然如此受到两边的欢迎,顿时满心不高兴。 虽然他知道,这个明狗是和他们都结盟的,也算是反对明国朝廷的。可看他那穿着,在他眼前晃荡,并且还被一群人拉拢,似乎这个崇政殿内,就以这明人为最重要的人物,都围着他巴结,这让他真得是非常地不爽。 不过多铎也不是傻子,知道事情轻重,还不至于脑子被驴踢得去找郑芝龙麻烦。 至于郑芝龙,压根就没去关心多铎想什么,而是在应酬着。 这一次倭国使者这边,一个个的来头都还不小,虽然有的人,他是没见过,但是却也听说过的。 “一官君,你来评评理!”为首的倭人,就是柳生十兵卫了,对郑芝龙说道,“当初是他们跑来我们倭国,说要把朝鲜让给我倭国,换取我倭国的结盟。结果我倭国出兵了,他们却把朝鲜的粮草物资和人口都抢走了,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代善听了,便又争辩道:“我们没有食言啊,朝鲜不就让给你们了啊!” 这个争论的焦点,在郑芝龙来之前就已经在吵了。反正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涉及到这么大的利益,谁也没有让步,谁也说服不了谁! 此时,双方便都拉郑芝龙评理,想让郑芝龙站他们那边。 面对这种情况,郑芝龙也不可能真得选边站。这种类似的事情,他经历多了,当即开始打太极,反正他好像说了好多,但是呢,说到最后,他好像又什么都没说。 这种事情,压根吵不出什么结果,最终,柳生十兵卫便一拍案几,恼怒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说什么了,直接比武分胜负,来决定朝鲜物资和人口到底该归哪一方吧?” 顿了顿,他又冷声补充说道:“又或者,就不要怪我倭国百万大军直接动手了!” 从兵力上来说,肯定是倭国这边多的。 但是,建虏这边,又岂会受倭人要挟,多铎和豪格这些脾气差一点的,当场就爆了。 什么百万大军,当年明国的百万大军,大清照样打得他们屁滚尿流,还怕你们这些小矮子? 倭人这边,便忍不住反击讽刺,说什么谁被明国打得没脾气,才不得不跑去倭国求援,还尽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巴拉巴拉地! 很显然,倭人到了朝鲜之后,终于了解到一些事情,有点知道真相,也知道建虏并没有他们自己描述地那么强,这也是倭人非常不甘心朝鲜人口和物资被掠去辽东的原因之一了。 崇政殿内,一下便又吵翻天了。 最终,还是郑芝龙出面安抚,不让场面变得失控。 当然,其实争吵的双方,也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势,其实都有分寸,并不会翻脸。至少在目前来说,他们都还需要对方这个盟友。 于是,在郑芝龙的周旋之下,双方的话题重新回到比武的这个事情上。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到用午膳的时间了。 有关比武的讨论,便在下午继续。 不过有一点比较搞笑的是,中午用膳的时候,郑芝龙去如厕,结果倭国这边立刻有人跟着如厕,找机会向郑芝龙打听,建虏这边的高手大概是什么情况? 而等郑芝龙如厕回去的半路,又被拐角早已等着的代善叫住,同样是打听倭国这次来的这些人中,都是些什么样的高手? 对于他们两边的打听,郑芝龙都回答不了解,不清楚。然后理由也很充分,至少在双方说起来的时候,都是有理。 最终用完午膳之后,建虏和倭国这边达成了最终的比武协议。 双方各出三人,用三局两胜制,谁被打下擂台或者没有再战之力便输;如果有异议,郑芝龙为最终裁判,同时也是比武的见证人。 建虏输了,必须放弃朝鲜境内的人口和粮草物资,归属于倭国所有; 同样,如果倭国输了,那么就任由建虏带走朝鲜境内的人口和粮草物资,不得阻拦。 当然,这些约定的朝鲜人口和粮草物资,都是指目前还在建虏控制下的那些地方,已经被倭国接手的,就不包含在内了。 就在当天下午,皇宫广场上,临时划出一块场地,用作比武场地。 之所以这么急着比试,还是因为建虏不讲理,还在偷偷地迁移朝鲜人口和粮草物资,被一路过来的倭人代表发现了。 另外,倭人代表这边,也怕不适应辽东的气候,又担心在辽东的吃喝会有问题,因此尽量速战速决。 皇宫内的比武,一般人都没资格观战,只有建虏高层才有这个资格。 福临小皇帝在场,布木布泰也戴了面纱陪着。还有多尔衮、代善、豪格和多铎就不用说了,洪承畴也在。 这个时候,已经是夏天的尾巴,天气倒也还可以,不是很燥热。 沈阳这边的风,也没有倭国的风大。 倭人这边派出一人出场,有一点特别的是,这个人是用一把长刀和一把短刀。 倭人这边自然不会介绍说这个人是谁,擅长什么,有什么名气之类的; 但是,郑芝龙却是知道,从这人用刀的特点看,该是倭国非常有名的武士宫本武藏创建的二天一流的武士。这个人,很可能是宫本武藏的高徒。 此时的宫本武藏,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是在这一年的六月份一命呜呼的。但是,因为蝴蝶效应之下,倭国的历史已经改变,他还没死,但也是六十二岁的年龄,因此没有赶来辽东,派过来的人,是他的得意门徒之一,寺尾求马助信行。 建虏这边,对于出战人选,也是慎重考虑过的,最终派出了彰库,崇德三年封得巴图鲁。 建虏的巴图鲁,就是勇士的意思,获赐巴图鲁名号的,在努尔哈赤时期共有6人,皇太极时期共17人。 这时候的巴图鲁,还是比较纯粹的,就是作战勇猛的勇士。满清到了后来,也给文官统帅封这个,就不再达标巴图鲁就是武力高的了。 郑芝龙对于建虏这边并不了解,不过洪承畴已经在建虏这边混了不少时间,倒是了解的。 他陪同着郑芝龙,便低声给郑芝龙介绍了起来。 这个彰库,成几次入侵关内,攻打南皮城的时候,第一个攻上了南皮城头,获得了巴图鲁的称号,确实算是一个猛将。 不过这人在历史上最大的能耐,还是入关之后平定了耿精忠的造反,当然,那个时候,他的年纪都大了,是当统帅而不是冲锋陷阵之士了。 此时,就见到寺尾求马助信行穿着一身软甲,先一步到了场上。 随后,彰库则穿一身盔甲,防护严实,手持一面大盾,另外一只手握着一把腰刀,大步走到场中。 两人就那么一靠近,顿时,这个子上显得很有差距了。辽东大汉面对倭人,有点像大人欺负小孩那种。 只是看到这,建虏这边都笑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09 鳌拜何在? , 不过倭人这边,却全都对此熟视无睹。能看出来,他们对胜利似乎非常有把握。 建虏自然不知道,寺尾求马助信行是宫本武藏的真传弟子。 而这个宫本武藏,又是倭国如今最为有名的剑客之一。一生中,决斗六十多次,没有一次是失败的。并且在其中的一次一乘寺决斗中, 宫本武藏利用地形,把围攻他的七十六个武士全都砍死了! 这一次的比武,是倭人主动提起,不但是倭人就有比武决斗的传统,更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有把握的。 因此,哪怕如今看到身高上的差距, 他们却没有一个是担忧的。 作为裁判的郑芝龙看到两边都上场了, 便用大明官话对场上两人大声说道:“我们都是盟友,比武么,不伤和气才是第一。千万别伤了和气啊,开始!” 虽然说,最好建虏和倭人两败俱伤,彼此结仇,但是,以郑芝龙如今的身份,倒也不能过于明目张胆地幸灾乐祸,说了几句场面话。 并且,他心中其实也很清楚,彩头的利益太大,双方未必会是比武第二,不伤和气第一。 因此,就坐看好戏好了! 果然,场上的两个人,压根就没把郑芝龙的话听进去, 在一声“开始”之后, 便用眼睛紧盯着对手,似乎恨不得吃了对手一般。 看到比试开始,所有人都不说话了,看着场上的两个人。这些看客,不管是建虏,还是倭人,都有一個共同点,就是都有点轻松,觉得自己能赢。 郑芝龙看了一会,发现彰库和寺尾求马助信行都像两只斗鸡一样,互相盯着对方,不过却一直没有出手,应该是在找破绽。 等了一会之后,还是没见动静,于是,他便低头去拿了案几上的茶水准备喝口茶。 结果就他这么一转眼的功夫,就听到场上响起了兵刃相交的声音,随即听到身边的洪承畴“啊”地一声。 郑芝龙一听, 连忙抬头去看,却见那个建虏持刀的手臂,有血迹渗出,看这伤势,该是护甲质量不错,要不然的话,有可能是断臂的下场。 而他的对面,那个寺尾求马助信行,手中已经是握着一把长刀,一把短刀,其中那把短刀上有血迹。不用说,是这短刀的功劳了。 郑芝龙见了,连忙喊道:“诸位,还要再打么?” 谁也没理他,建虏这边,脸色一下严峻了起来,他们发现这些倭人虽然个子矮,但是动作非常敏捷。 而倭人那边,却是轻松了不少,虽然建虏没有认输,但是他们这边赢的几率已经非常高了,真不愧是宫本武藏的高徒。 “丢我大清的脸,就该夺了你这个巴图鲁称号!”豪格看得气恼,大声喊道。 在喊完之后,他还看了多尔衮一眼又道:“这是你的旗人,要是包庇的话,摄政王就别当了!” 没错,彰库是镶白旗人,而多尔衮是镶白旗旗主,还是摄政王。 多尔衮听了,阴沉着脸还没说什么,就见彰库忽然暴喝一声,向那个倭人冲了过去。 这一次,郑芝龙可没低头去喝茶,刚好盯着眼睛看着的。 只见这个彰库是门户大开,刀盾齐出,分上下两路攻向对面的倭人。从他的这个情况看,握刀那手的伤势并不严重。 寺尾求马助信行一见,脸上忽然露出一丝得色,当即迎向彰库,长刀砍向彰库的朴刀,那把短刀直插彰库胸膛。 很显然,他是有信心,彰库受伤的刀扛不住他的攻击之力,只要荡开对方的刀,那对方就必然只能用盾牌来当他的短刀。 接下来一步,他已经想好了,侧前一步,长刀便能砍在这个建虏的后背。 结果,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彰库竟然根本不管自己的门户洞开,会被他刺中,竟然舍了朴刀,双手抓着盾牌,继续砸向他的脑袋。 这么猛的砸过来,如果真被砸中的话,估计脑袋会开花。 无奈之下,寺尾求马助信行只要放弃动作,连忙后退。 结果这个彰库得理不饶人,竟然就用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向他发起了攻势。 你可以杀我,但我要你抵命! 虽然寺尾求马助信行确实动作敏捷,但是彰库身高臂长,力大盾沉,这种拼命的打法,一时之间,让寺尾求马助信行没法应对,只能连连后退。 “八格牙路!” 听到这话,郑芝龙转头看去,却发现倭人那边全都没有了笑容,其中领头的柳生十兵卫还骂娘了。 听到这骂声,寺尾求马助信行便有了反应,几乎是用滚啊爬的方式,非常狼狈地避开彰库的攻击,逃到了擂台的另外一侧,然后开始发起了反攻。 可以说,场上的动作非常快,只是一会的功夫,双方就已经斗成了生死之战。 忽然,就听“啊”地一声惨叫,就见寺尾求马助信行被盾牌集中后背,口吐鲜血飞了出去,跌倒在擂台边缘。 但是,彰库同样不好受,背上被砍了一刀,身上穿得护甲都被劈开,鲜血渗出,人能站着,全凭盾牌拄在地上。 “好,这次是我们大清赢了!”多铎一见,便大声吆喝道。 “*&%%#%¥@¥……” 多铎听到对面倭人大声对他说话,但是听不懂,因为对面说得不是大明官话,而是倭语了。但是,他从对面的表情神态上看出来,好像对面不承认他的话,并且在骂他。 顿时,他就怒了。 于是,多铎也用他们的满语开骂。 “&&%……&¥&&*%……” 见此情况,郑芝龙便只好出来打圆场,当即宣布道:“诸位且看,双方都受伤了,要不就当平手吧?” 结果不用说,平局是谁都不乐意的,两边都不同意。 于是,郑芝龙只好向场上喊话道:“两位还能再战否,我数十下,两人要是能站起来再战,那就继续!” 说完之后,他心中巴不得继续:有死人才是最好的。 随后,郑芝龙便开始数数了:“一,二,三……” 寺尾求马助信行听了,努力地要爬起来,很显然,他不能输。但是,努力了几次,除了吐出几口血之外,还是趴在地上,急得他那些倭人同伙那叫一个急,叽里咕噜地不知道在说什么。 而建虏这边,却一个个都是轻松了,那倭人爬不起来,那就是大清赢下这一局了。 眼看着郑芝龙要数完十个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寺尾求马助信行这边,似乎是用了吃奶的劲,憋了最后一口气,已经起了半个身子了。 结果彰库这边,却是“哐当”一声,竟然倒了下去。 庞大的身体倒在地上,砸起一片尘土,这股尘土扑向寺尾求马助信行,让他一时喘不过气来,又一次噗通掉地上。 数完十个数了,郑芝龙看到地上躺着的两个人,不是在流血就是在吐血,但是都没死,便连忙宣布,第一局:平局! 这一次,不管是建虏还是倭人,都很无奈,只能接受这个事实,连忙先救人了。 不过郑芝龙能看出来,这两个人,就算能活,估计也要废了,很好! 然后两边又派出了下一个选手。 建虏这边,依旧是洪承畴在给郑芝龙嘀咕,介绍选手情况。 建虏出战的,是镶黄旗的安崇阿,在原本的历史上,是顺治四年被赐为巴图鲁,使一杆长枪。 倭人这边,这次出战的,同样是一杆长枪。郑芝龙根据倭人的情况,立刻就推测出来,这个倭人,估计是宝藏院流枪术的传人。 因为这宝藏院流枪术的镰枪非常特别,不但可以刺,更可以使出卷落、斩落、打落、擦入、叩落等立体和平面的技巧。因此只是一看这兵器,就能猜出来的。 说起宝藏院流枪术,在倭国同样是大名鼎鼎的。开派宗师和柳生十兵卫他爹是师兄弟关系,枪术在倭国是最顶尖的了。 郑芝龙猜得一点都没错,这个出战的倭人,就是宝藏院流枪术的第三代传人森平政纲。如果说森平政纲不算出名的话,那他师傅高田又兵卫吉次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了。 据说,当年岛原之乱时,这个高田又兵卫吉次身先士卒,取敌首级达一百零八之数。并且和宫本武藏比武过,双方斗鸡一样斗了半天,并没有展开厮杀,算是个平手。 此时,郑芝龙见倭人和建虏都已上场,便又按惯例说了下场面话,道一声“开始”,便开始看戏起来。 这一次的比斗,又和第一场不同了,双方都是长兵器,交锋之下,“康康康”的金属声音不断响起。 倭人这边,仗着他的兵器特别,让建虏难以招架,节节败退。 到了后来,建虏这边又一次豁出去了,用上了搏命的打法,然后,这一次却没有那么好运。不但是倭人有了防备,并且这长兵器也不是那么容易两败俱伤的。 最终,建虏被打得遍体鳞伤,躺在地上真得爬不起来了,才不得不认输。 第二局,倭人胜。 见此情况,建虏这边全都阴沉着脸了,只听多尔衮大喝一声道:“鳌拜何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10 耍赖 “奴才在!”鳌拜听到,立刻上到摄政王面前,单膝跪地,打千回应道。 “许胜不许败!”多尔衮盯着鳌拜,厉声喝道。 鳌拜听了,马上便大声回应道:“遵命!” 郑芝龙看着这个建虏,人高马大的,确实是孔武有力的那种。不过对面的倭人都矮小,以灵活见长,这太笨拙的人派上去,怕是会输吧? 还有,看这人身上穿的,似乎还是黄马褂的头,有官职在身的,会很能打? 看到郑芝龙脸上的疑惑之色,边上的洪承畴便给他低声介绍了起来。 瓜尔佳氏,鳌拜,镶黄旗人,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出身将门,骑射非常了得。 在大清攻克皮岛之战时,一开始清军攻不上皮岛,最终是这个鳌拜第一个攻上皮岛,从而灭了皮岛上的明军,被先皇赐予巴图鲁之称号,授三等男爵。 松锦会战中,又是这个鳌拜,厮杀厉害,五战五捷,成为明军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之一。 洪承畴说这话的时候,略微有点感慨,不过不明显。 在松锦会战之后,鳌拜又被封为一等梅勒章京,护军统领之职,可以说,如今已经是大清之中身居高位了。 他的战绩,在大清中无人可及,因此有大清第一巴图鲁之称。 郑芝龙听完介绍,不由得对这个鳌拜刮目相看,没想到建虏之中,竟然有这么厉害的人! 此时,就见鳌拜大步走上场,手中竟然是握着一杆长枪。 而倭人这边,一看出场的鳌拜,为首的柳生十兵卫眼珠子一转,便又重新派出了森平政纲。 刚才这一战,森平政纲利用手中武器的特殊,赢得轻松。很显然,柳生十兵卫就准备再让森平政纲,利用他兵器的特殊,再赢一场了。 森平政纲听到命令,也没有拒绝,立刻便上了场。很显然,他也有信心,为倭国再赢一场。 这边立下的功劳多了,回头分朝鲜土地的时候,就能多分一点,何乐而不为呢! 看到双方都上场了,郑芝龙又说了一句场面话之后,便让他们开始了。 说真的,他是有点好奇,听着洪承畴说,这個豪格好像很厉害,但是,他如今已经是身居高位,还有拼杀之心么?并且兵器似乎是被克吧,还傻啦吧唧地不换个兵器,就这智商,能赢? 又或者说,对他自己有很强的自信? 郑芝龙正在想着呢,就见场上的比试开始了。 这个鳌拜,果然不愧是大清第一巴图鲁之称的,力大无穷,用他手中长枪和森平政纲的镰枪硬碰,只是一下,就被镰枪给锁住了长枪。 结果,这时候意外发生了。森平政纲搅动镰枪,想要搅脱长枪,结果却纹丝不动,反而听到鳌拜一声大喝,这森平政纲把持不住,一下被鳌拜拉了过去。 这个鳌拜的力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随后,就见到鳌拜主动丢掉了手中长枪,单手握拳,一个箭步而上,迎着跌过去的森平政纲,一个拳头就打到了森平政纲的脸上。 顿时,什么青的,紫的,红的,就如同开了一间染坊一样。森平政纲的脸上被打了一圈,直接后仰到底,鲜血之流,腿脚抽搐,任何人见了,都知道离死不远了。 这个比试过程,非常的快,也似乎非常轻松,一下就解决了战斗。 不要说倭人这边没想到,就是建虏自己这边也没想到是这样的过程。 “我赢了!”鳌拜拍了下自己胸脯,大声喝道。 听到他这声音,作为裁判的郑芝龙回过神来,连忙点头说道:“赢了赢了,这一句,大清胜!” 说完之后,他心中不由得想着:这个建虏,真得太强悍了! 听到他宣布了结果,鳌拜便大步而回,来到多尔衮面前禀告道:“奴才赢了!” 很自然,他得到了一阵夸奖。 随后,多尔衮便看向郑芝龙说道:“如今已经打完三局,一平一胜一负,但是,从结果看,该是我大清占优,那就该是我大清赢了这次的比试吧?” 郑芝龙听了,还没来得及说话呢,正在查看森平政纲伤势的柳生十兵卫立刻闻声看向郑芝龙,大声说道:“这都还没打完呢,我大倭国还只出了两个人而已,何谈比试结果?” 郑芝龙听了,好像也有道理,转头看看多尔衮。意思是,要不,你们自己商量吧? 多尔衮还没有说话,鳌拜却向他禀告道:“殿下,那奴才就再赢一局便是!” 如果还是鳌拜出战的话,那大清这边也是出三个人,倒也附和倭人改口是出三人的比试了。 多尔衮其实不想多事,但看到鳌拜很有信心的样子,便最终点头同意了。 于是,柳生十兵卫让人把半死不活的森平政纲抬下去,自己留在场上说道:“如此,请吧!” 很显然,他是要自己亲自上阵了! 对于他的厉害,英俄尔岱曾有介绍过,出刀快,且那手中刀非常锋利。 这边鳌拜见对手是他,便让他的手下去取了一个狼牙棒过来,然后才上场。 鳌拜的狼牙棒,竟然还都是铁做的,比起普通的狼牙棒,似乎还大了一号。 鳌拜随手把狼牙棒柱地上,顿时就发出“嘭”地一声,激起一片尘土。很显然,这狼牙棒还很重。 柳生十兵卫见此,不由得脸色一变,很明显,这个倭人怕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那种,竟然懂得用纯兵器来克制他的锋利宝刀! 不过他的信心却也没有因此而没,纯兵器笨重,就算这个建虏力气大,可只要游走应付得当,耗掉了他的体力,一样能赢! 这一场,是定输赢的一战,非常之重要。 双方都不说什么话,郑芝龙吩咐一声开始之后,双方便进入了比武状态。 边上观战的代善,眉头就皱起来了。 因为他出使倭国那边过的,知道这个柳生十兵卫是倭国将军的心腹,他爹更是倭国将军的左膀右臂,因此这个柳生十兵卫要有什么好歹,死在这个比试上的话,那怕已经签下生死状,比试结果自负,可和倭国的关系都会被影响,这对大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别是辛辛苦苦割了一大块肉,最终还是和倭国的关系搞僵了,这绝非是代善想看到的。 这想着,代善最终还是忍不住大声喊道:“鳌拜,不能伤了两国和气!” 言外之意,不用说也很明显,就是让鳌拜别打死他,最好也别重伤他,否则就可能会伤两国和气的。 虽然说,如果真伤了和气的话,那也是倭国这边无理。可是,大清如今还需要倭国这个盟友的。 代善的这个话,是用大明官话喊的。很显然,他也是想让倭国这边都知道他的意思。 结果,鳌拜这边大声答应一声,柳生十兵卫这边却是气炸了。 这绝对是污蔑,轻视他! 他与他祖父柳生石舟斋宗严,父亲柳生但马守宗矩被合称为“柳生三天狗“。对倭国来说,天狗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非常厉害得那种。 并且,柳生十兵卫的武技,是站在他祖父和父亲的肩膀上练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事迹,在倭国成为传说,是后来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剑客之一。 试想一下,在倭国这么厉害的柳生十兵卫,竟然被建虏如此蔑视,真得是叔叔可以忍,婶婶却是绝对忍不了的。 于是,柳生十兵卫发誓,一定要让建虏对他的歧视付出代价! 然而,结果却让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对手鳌拜,竟然能轻易挥动那个沉重的狼牙棒,大开大合之下,横扫范围非常广,压根没法让他近身,甚至连游斗的做法都用不出来,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一步步地被鳌拜逼向擂台外面。 当然,也可以不退向擂台外面,那代价就是要被狼牙棒砸一棒子。 可真要被那狼牙棒砸一棒子,估计后面也没法比试了。 这个情况,就等于是柳生十兵卫空有一身本事,却没法施展,急得柳生十兵卫的脸都涨红了。 可最终,他也试过用并且去牵引狼牙棒,看能不能寻找到破绽。然而,鳌拜的力气实在太大,压根就不是他能牵引地动。 最后,柳生十兵卫就这么被鳌拜硬生生地逼出了擂台,那脸上是青一阵,紫一阵,非常地尴尬。 这么回去了,事情传到将军那里,都不知道会怎么样? 怎么交代? 好在他的脑子也足够灵活,很快便被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随后,他便夸起鳌拜来,说鳌拜的武勇,不是人间该有的,所以这个比试不算! 对此,建虏这边当然不会同意了,由郑芝龙仲裁。 郑芝龙却不想得罪两边,依旧是和稀泥的做法。反正对于这个比试结果,两边都是想要赢的。 最终,倭人这边就威胁了,说建虏这边耍赖的话,倭国这边会考虑作废盟约。建虏要想动用武力的话,不介意让建虏这边试试倭国的火器部队。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11 非人 只要利益够大,哪怕是亲兄弟,都可能是会反目的,更不用说,区区只是为了利益关系结合起来的盟友了。 如果不是要演得像一点,郑芝龙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会拍拍屁股走了,等他们自己商量个结果出来再说。 这不,为了尽量掩盖他心在朝廷身在辽,争论转移到崇政殿后,再度主持争论道:“诸位,我们能走一起,是有一个共同的大敌,还请两边都以和为贵!” 倭人已经吃进去了一大块蛋糕,就算反目,他们也是捞到了实在的好处。 这一次,之所以主动提出比武来决定,一是他们认为,倭国的决斗传统,决定了他们的决斗能力更高,不会输; 二是建虏这边去求他们结盟,不是他们求建虏结盟,谁更需要谁就摆在这里! 还有一点,也是倭人认为,他们不会亏本,只是要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已。 因此,听到郑芝龙的话之后,柳生十兵卫还是坚持道:“比武约定的,各自出三人,可大清这边,却派了个非人的出来比试,这明显就不公平,就该判倭国赢!” 这个借口怎么说呢?确实至少有一半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鳌拜的力大无穷,身材魁梧却又身手敏捷,实在是他在整个倭国都没见过的。 另外一半的理由,自然是替他自己开脱了。他已经是倭国目前最有名的剑客了,可竟然没有还手之力,哪怕是被逼得无法施展本事,同样是没有还手之力一种,这让他以后在倭国怎么混?怎么和德川家光交代? 因此,一口咬死鳌拜非人,不但有利于这次比武结果,还有利于他回去之后给国内一個解释。 另一边,多铎听得拍桌子,更加看不起这些小矮子,冷声嘲讽道:“合着我们大清能打,就是非人了,还是说你们倭人乃是井底之蛙,就没见过强者?” 其他倭人听,便马上嚷道:“如果是人,有这么大的力气?我们倭国两千多万人,就没有见过这么大力气的,合着你们大清多少点人,就能有这么大力气的?这肯定是非人了!” “对,而且这人身手如此敏捷,一点都不笨拙,像个人么?” “还有,这个人都是你们大清的大官吧?那脑子肯定也好使。又是人高马大,力大无穷,还身手敏捷,脑子还好使,来来来,你来说说是不是非人?” “……” 要是平日里,这么夸鳌拜的话,建虏这边估计一个个都会很开心的。可如今,他们却要反驳这种结论。但是,还真不好反驳。 如果说,和鳌拜一样的建虏有几个,那就可以论证,是建虏在人种上的优越,而不是非人。可眼下是,鳌拜是大清第一巴图鲁,比他还勇武的没有。就算鳌拜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被打成谋逆而关押致死,最终在雍正时期,还赐予祭葬,复一等公,加封号“超武”,世袭罔替。 封号“超武”,其他能有这样的封号? 此时,面对倭人七嘴八舌地夸奖,让建虏这边一度无言以对,好像鳌拜确实太特别了一点! 不过好在代善经历地多,很快想起一事,便等倭人消停一会之后,便开口说道:“像鳌拜这样的人,虽然不算多,可终归也是有,不是人,还能是什么?” 柳生十兵卫一听,立刻冷笑着说道:“如果还有,来,让我见识见识!” 他敢肯定,绝对没有了。要不然,建虏这边早就派出来迎战了。 并且他心中还决定了,这个鳌拜是集力大无穷,身手敏捷,脑子好使于一体,如果还有其他人出来的话,至少也要符合这个标准才行。 此时,不要说他,就是多尔衮,也有点疑惑,大清还有比鳌拜更强的人? 结果,就见代善不慌不忙地说道:“前些年在入关征讨明国的时候,就遇到过明国一人,把鳌拜的武器都磕飞了。”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听得一愣。 鳌拜这么厉害的人,竟然还能有一个比他更强的人? 不过建虏这边,倒是很快就回过神来,知道代善说得是谁了。 而柳生十兵卫这边,看到建虏的反应,都很震惊,还真有这样的人? 这些倭人,都有点不敢相信。 回过神来之后,柳生十兵卫立刻追问道:“身材魁梧,身手也有鳌拜敏捷?” 磕飞兵器的事情,看样子是真的,但是,他觉得,可能也就是力气比鳌拜更大而已。 “是!”代善听了,点点头回答道。 柳生十兵卫听了,盯着他看了下,从表情上看,好像是真的,于是,他不纠结这个,又再追问道:“那脑子还比鳌拜好使?” 一般武力高的,脑子肯定一般。回头就咬定,鳌拜是建虏这边的高级官员了,还能有谁比鳌拜更好使的脑子? 结果,就见代善又一次点点头说道:“是!” “我不信,说谎!”柳生十兵卫见了,真得是一脸不信。 像鳌拜这样的人,在大清国能遇到,就已经是非常稀罕了,竟然在明国又有? 那说明什么? 说明倭国这边就真得是井底之蛙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强大的人!那他在倭国还是最有名的剑客,在外面又算个啥? 代善见他不信,便对他说道:“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把那个人的名字写下来。然后再让鳌拜自己来说,如果是一样的,就说明这个人是真的。可以不可以?” 刚才这会儿,还真没机会去窜通,杜撰一个人出来的。 柳生十兵卫见了,还是有点担心,追加说道:“既然这个人这么厉害,肯定有名。摄政王殿下也要写,如何?” “好!”多尔衮一听,当即点点头,应承了下来。 这个情况,让柳生十兵卫看得很郁闷,好像是真的一样了? 不过他估计,肯定是力大无穷,但是身手敏捷啊,脑子好使什么的,估计就是不可能的。如此,他们也能说出一样的人名。 想到这些,他便决定,等会要是真得是名字一样的话,就咬定脑子不好使好了! 于是,现场开始写名字,众目睽睽之下,也确实没有沟通的机会。 代善和多尔衮所写的名字,在倭人的监督之下,很快就送到了郑芝龙面前。 随后,鳌拜被叫上前,由代善问道:“崇德四年那次征讨明国的时候,磕飞你兵器的明人是谁?” 鳌拜听了,脸色有点不自然,随后还是坦然回答道:“卢象升!” 这个名字,倭人都没听说过,但是郑芝龙却是听说过的,顿时吃了一惊,露出了一丝恍然大悟的样子。 以前的时候,郑芝龙也确实听说过卢象升,那是因为卢象升的官职,不过也仅此而已。 等到他儿子郑森被崇祯皇帝所用,而后朝廷又修建了忠烈纪念堂,卢象升是三公之一,事迹自然广为宣传,郑芝龙就了解地更多。 此时鳌拜提起卢象升这个名字,他也就不稀奇了。 在京师忠烈博物馆内,就陈列了卢象升平日用的练功大刀,重达68公斤,也就是一百三十六斤。 普通人用肩膀挑这么重的东西都会觉得很重,但是卢象升却是用于练功而已,足见他的力气有多大了。 这把卢象升的练功大刀,后世都还保留着,旅游去了能一睹为快,畅想下当年卢象升的英姿。 此時,听到鳌拜當场说出這个名字之后,柳生十兵卫等人便把目光都转向郑芝龙,等他看纸条上的名字到底是不是这个人? 于是,郑芝龙便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取出一张纸条,展开之后拿起来公示道:“卢象升!” 三个汉字,柳生十兵卫等人都是认得的。见此情况,他们的脸色顿时一变。 随后,郑芝龙又拿起另外一张纸条,自己先展开一看之后,再度提起来公示道:“卢象升!” 柳生十兵卫在看到第一张纸条是一样时,就已经有预感,这第二张纸条也会一样,因此此时一听不再稀奇,马上就用已经想好的借口,冷笑一声道:“那又如何证明此人除了力大无穷之外,还身手敏捷,脑子好使?”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强调道:“别你们说脑子好使就好使,呵呵,不让人信服,我们也不是那么好蒙骗的!” 听到他这话,多尔衮不由得微微一笑道:“此人脑子之好使,绝对让人信服,这一点,相信中人自有公论!” 听到这话,柳生十兵卫还是有点不信,转头看向郑芝龙,心中打定主意,一会只要有可能,就咬死脑子不好使,还能怎么的? 这么想着,他便催促郑芝龍快说。 郑芝龙听了,便看向柳生十兵卫,郑重地说道:“他的脑子绝对好使,,因为他是朝廷进士出身,官至宣大总督,兵部尚书,总领朝廷兵马之责!” 大明朝的进士,绝对是天下最难考的了。这一点,大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早已在周边藩国都有认知的。更不用说,官位还是如此之高!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12 满奸(为四月1000月票加更) , 不止是柳生十兵卫,还有其他倭人,全都惊呆了。 进士出身?那就是文官了! 都能把鳌拜的武器磕飞,那绝对是大力士,非常厉害的猛将吧? 文官?猛将? 竟然是集合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人么?这才是非人吧! 一般的人,在文武一途上取得如此成就,都是非常难得的!可这卢象升…… 真得是震惊了! 其实吧,类似鳌拜这种,武勇,然后当了武职,倭人其实是能理解的。之前之所以那么说,主要也是为了抵赖! 可以说,鳌拜这种,其实并没有超出倭人的认知,不能属于非人那种! 然而,这个卢象升,那就真得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了! 大明朝的进士,想要中的话,绝对是千难万难,很多聪明的人考了一辈子都考不上! 如果要想中进士,那必然是要寒窗苦读的! 结果这个卢象升,竟然在读书之余还能习武,并且文武都是这么拔尖,那还是人么? 说真的,柳生十兵卫是真不信有这样的人! 然而,这是郑芝龙说的,并不只是建虏所说,他又不得不信! 想到这里,柳生十兵卫便用那种敬仰的表情问郑芝龙道:“这人还在大明么?如今又是官居何职了?” 看到他的表情,代善不由得心中一愣,看这表情,该不会这些倭人畏惧明国,别是不敢和明国打了吧? 于是,他不等郑芝龙说话,就连忙抢先开口回答道:“已经被我大清所杀,死于六年前!” 说完之后,看到柳生十兵卫似乎不信,便连忙解释道:“明国朝廷腐败,皇帝昏庸,派宦官督军,只给卢象升少量人马,被我大清主力围在北直隶巨鹿枣庄,抵抗一日后被我大清所杀。” 柳生十兵卫听了,不由得非常震惊,似乎还有一丝难过,这么一个英雄好汉,就这么死了? 倭人一直有个传统,只服强者! 卢象升之强,都已经超出了柳生十兵卫的想象,自然也能赢得他的尊重。 看到他这表情,代善便又一指洪承畴说道:“不信你可以问他,那时候他还是明国的三边总督。” 柳生十兵卫听,便下意识地看向洪承畴。 对于这個曾出使倭国洪承畴,他当然是了解。知道这人确实是原本的大明高官,如今已经降了建虏的。 洪承畴看到柳生十兵卫的眼神,正要说话时,忽然眼角瞅见了代善在给他使眼色,稍微一愣之后,便立刻心领神会,当即对柳生十兵卫说道:“没错,卢本兵虽然智勇双全,天下难逢敌手,但最终还是被我大清所灭。另外,明国将领中,还有曹文诏、曹变蛟叔侄两人,也都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勇猛异常,临阵杀敌,冲锋在前,所向披靡。但是最终也都是因为皇帝昏庸,朝廷腐败,导致他们兵败被杀!” 边上的郑芝龙看着他强调皇帝昏庸,心中不由得想着,小心太祖皇帝就隐身在你头上看着你呢! 而柳生十兵卫听得非常震惊,真有这么多这么厉害的人物? 忽然之间,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一种自己国内的那些比斗,似乎都是村夫打架了? 代善看到柳生十兵卫,还有其他倭人的表情,都是那种非常震惊的样子,心中得意,便对他们说道:“所以,就眼前的比武来说,终归还是我大清赢了!” 刚才的这些话,虽然把鳌拜的武勇给贬了一下,但是,却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大清帝国的强大! 因此,他终归还是满意的。 柳生十兵卫被他这么一说,就回过神来了。 对于比武,他找不出其他理由,但是,他自然不甘心把朝鲜的人口和物资都被建虏掠走,便硬着脖子又说道:“我们大倭国有火枪队,还有……” 本来的话,他是想说还有水师,但是看到郑芝龙就坐在这里,便最终在犹豫一下之后接着说道:“……你们大清帝国就算有能打的,可火枪面前,又有什么用?” 言外之意,显然还是踩建虏这边缺少火器军队。 代善听了,便看向多尔衮。 多尔衮明白他的意思,便开口说道:“实话和你说吧,我们大清还和沙俄帝国结盟了。而沙俄帝国就特别擅长火枪。” 柳生十兵卫听了一愣,先是对结盟这个事情震惊,然后又是对沙俄帝国在哪里而疑惑? 多尔衮既然说出了这个消息,自然也是跟着解释了一下道:“沙俄帝国是在明国西边,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本王和他们约好了,等我们和明国动手的时候,他们就在西边动手。草原上的蒙古部族都是臣服我大清的。本王也已经传令,让他们配合沙俄帝国,在西面牵制明国兵力,事成之后,明国西部那边,就给沙俄帝国。” 柳生十兵卫在进入朝鲜之后,通过了解之后,觉得大清帝国似乎不是那么强,之前在倭国所说那些,好像是吹牛了。也因此,对于大清帝国这边,终归是有些轻视,从而便有了后续的一系列事情。 可如今,他又再一次认识到,好像自己对大清帝国的认知还不够。这个大清帝国说不定,真得还是很强大的! 有了这个认知,他就不自觉地收起了无赖的心思,马上开始了解沙俄帝国的事情。 实际上,在场的人,对于沙俄帝国的了解都是有限。哪怕是多尔衮自己,也同样是如此。 他对沙俄帝国的了解,也都是源自于那些沙俄殖民者的叙说。 不用说,那些沙俄殖民者,当然是一顿子猛吹,总不可能实话实说,说什么沙俄如今在东欧过得也艰难,被瑞典压着打,不得不往东发展。 听着多尔衮在介绍,郑芝龙也在竖着耳朵听,就准备多听一些消息,然后可以回去向崇祯皇帝禀告,怎么也算是件大功了吧! 等多尔衮说完之后,柳生十兵卫这边,和他的同伙用倭语商量了起来。 在这过程中,似乎是有点忌惮郑芝龙听得懂,他们不但远离了郑芝龙,还把声音压得很低,讨论了一阵子。 最终,柳生十兵卫代表倭人这边对多尔衮说道:“比武切磋,乃是小道。而两国交战,最主要的还是看军队实力。我大倭国光是派来朝鲜的军队就达百万之多,后续百姓迁移,也将达上千万人之多。这朝鲜的奴隶和物资,你们不能掠个干净,必须要分我们倭国一些!” 耍赖不成,就开始来横的了。不过基于他们对建虏的新认知,也不再要求全部留下了。 多尔衮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了代善一眼,用眼神交流了下。 大清帝国有一个致命的短板,就是人口太少。倭国这边,光是来朝鲜,就会达上千万人之多,这就是硬实力!让他羡慕的同时也有点嫉妒! 代善显然知道多尔衮看他的意思是什么,微微点头,表示倭国的人口确实很多。 据后世的统计,在德川幕府刚成立,也就是德川家康时代,全倭國的人口大概在一千八百萬人左右。如今已經过去了三四十年,虽然经过岛原之乱,但是相对丰臣秀吉那个时代,战乱还是少了很多。人口达到两千万以上,并不稀奇。 代善到过倭国,有心观察过倭国的情况,自然对倭国的人口大概是有个数的。 此时,多尔衮在得到代善肯定的点头之后,便有了决定,看向柳生十兵卫道:“我大清一向非常看重盟友关系的。既然结盟了,当然是要共进退。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吧!” 听到这话,豪格却不干了,当即嚷道:“凭什么,明明说了,比武定输赢的,怎么,还耍赖?” 喊完之后,他又看向多尔衮,接着嚷道:“我们比武赢了,你还要让出去,你是不是我们大清的摄政王,为我们大清考虑,还是说,你是个满奸?” 听到这话,多铎本来还和他有相同的想法,非常恼火倭人的耍赖,可一听豪格说多尔衮是满奸,顿时就把怒火撒到豪格身上,当即喷道:“就你那智商,还想假装大圣皇帝下凡,你懂个屁?” 明国太祖皇帝显灵这个事情,在建虏这边定性为弥天大谎。因此,豪格学这做法,说完颜阿骨打显灵的事情,也就是蠢得不能再蠢的做法,让豪格的脸面威信扫地。 此时一听多铎竟然提起这事,顿时也怒了,回骂多铎道:“指不定伱也是满奸,心不诚,所以看不到大圣皇帝显灵!” 不管怎么样,豪格都不可能承认,完颜阿骨打显灵的事情,就是他编的。 边上的代善看到他们吵起来了,还看到柳生十兵卫这些倭人有点惊讶的样子,郑芝龙也同样如此,便马上厉声喝斥道:“吵什么吵,都不分场合是不是?這里是崇政殿,如今由摄政王说了算!” 他的资历就摆在那里,也唯独他才能让多铎和豪格有所顾忌。加上被他提醒,这里还有外人,最终,多铎和豪格互相哼了一声,便气鼓鼓地不再说话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13 奴才样 最终,建虏和倭人的第一次冲突,在郑芝龙的见证下,算是告一段落了。 细节上的讨价还价,两方势力把朝鲜瓜分完毕,这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候了。 送走了倭人,郑芝龙便也跟着告辞,想着第二天就走了。 因为他有点担心,倒不是说担心建虏太后又向他接种,而是担心那套有毒的酒具,洪承畴用久了,会有中毒的征兆,因此,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多尔衮见他要走,自然是客气地挽留,不多住个几天,这段时间多有怠慢啊,照顾不周什么的,反正对于郑芝龙,建虏这边,绝对是想拉拢的。 不过郑芝龙知道建虏这边也只是客气客气而已,他们最想的是,赶紧把定好的物资送来辽东给他们。因此,他坚持告辞,然后走向洪承畴,仔细盯着他的神色,感慨地说道:“我们两个老乡,在这里遇到真是不容易,今日一别,不知道何时再能相见,还望老洪保重身体啊!” 一个搞不好,等他再来的时候,估计洪承畴就已经死翘翘了! 郑芝龙的这個话,在洪承畴听来,却是离别伤感,真把他当老乡的那种。顿时,心中不由得很是有点感动,连忙抱拳回礼道:“也请大帅保证,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日再见!” 说完之后,稍微犹豫了一下,最终就没有再继续说什么了。 郑芝龙却是看出来了,似乎洪承畴还有话要说,便问道:“老洪要是有事,尽管说便是。” “没了,没了!”洪承畴听了,连忙否认道,“就是希望大帅也要保重,一路顺风!” 其实,本来的话,他还想让郑芝龙帮他给家里带个信。可是想起他的这条路肯定会让家里老母伤心,最终便什么都没说了。 郑芝龙并不是真把他当老乡,而是来弄死他的,自然不会坚持要他说。和老乡告别一番之后,便又向多尔衮和代善打了一番招呼就出宫去了。 看着他离去,别人没什么,但是多铎的眼神却很恼。 一个穿着明人服饰,就在他面前晃来晃去,享受着摄政王这边的奉承,对他熟视无睹,真不是他能忍的。 可是,这个明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他不能忍也得忍着。 在看到郑芝龙和洪承畴告别的时候,多铎顿时就把怒火转到了洪承畴身上。那个郑芝龙欺负不了,你这个奴才还欺负不了? 想当年,那范文程不也是在皇太极面前受宠,一如今日的洪承畴在摄政王面前一样礼待,可老子玩了他老婆不也没事! 心中如此想着,多铎在皇宫里是个闷葫芦,但是出宫之后,却尾随着洪承畴过去。 这边,洪承畴因为郑芝龙一番举动,稍微有点伤感,刚进自己府门,便用郑芝龙送的酒具感慨一番。结果,就听到外面传来动静,却是多铎直接闯到府里来了。 等到洪承畴起身,想着出去看看时,多铎直接闯到了他房里。 一见是多铎,洪承畴就不由得心中暗暗叫苦。 他岂会不知道,在大清亲王里面,这个多铎是最恨汉人的,做事无所忌惮,给范文程戴了绿帽子,还不敢休妻的那种。 不过好在自己在大清这边并未娶妻,几个丫头暖房,他想要就要了,无所谓! 洪承畴的脑子中真想着这些破事呢,就听多铎一声冷笑道:“我大清上上下下忙成一团,你这个汉狗却还有这闲情雅致,竟然在这喝酒?” 洪承畴就知道他是来找事的,不敢顶嘴,连忙卑躬屈膝地回答道:“殿下教训地是,奴才一定改,下不为例!” 没错,多铎就是来找事的,只是一拳打在棉花上,让他一时之间没法顺势发作。 这时候,酒壶中的女儿红已经烫热,散发出酒香,顿时就吸引了多铎。 走过去一看,立刻又发现,洪承畴在用的这套酒具很是精致。于是,他一下就想起来了,这套酒具,应该就是那个海盗王专门送给这个老乡的。 闻着那酒香,拿起一个酒杯看看,确实非常精致。 洪承畴一见他这动作,连忙挤出媚笑道:“这套酒具是郑大帅所送,这个酒也是,二十年以上的女儿红,很难喝道的。要不,殿下也一起小酢一杯?” 很显然,他想讨好多铎。 然而,多铎的想法,其实他能改变的。 听到他这话,却是抬头对他冷声说道:“你他娘的这个奴才是怎么当的?” “……”洪承畴一听,顿时被骂懵了,自己刚才说错话了?没有吧?都是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说话的啊! 看到他愕然在那里,多铎就是看得不爽,便一伸手,一个巴掌打了过去。 “啪”地一声,发出一声脆响,洪承畴捂着嘴,一屁股被打倒在地。 这一刻,他的愕然一下转为愤怒,真得有点怒了。 虽然他洪承畴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可凭借着他自己聪明才智,不但才学出众,赢得师长的称赞,同年的羡慕。顺利考中进士之后,又在官场上一步步高升,就连大明皇帝对他也是亲切又加,没有一句重话。 可如今,在这倭国,小心翼翼之下,竟然还被打脸了! 这真是奇耻大辱! 他的这个表情,多铎自然看在眼里,当即冷笑一声喝道:“怎么,不服?” 说着,他便又准备出手,狠狠地收拾这个明狗一顿。 哪怕这个明狗已经是剃发易服,和大清子民一个样,但在多铎眼中,照样是明狗一个。 洪承畴被多铎这一声喝,忽然就回过神来了。 和这个多铎这么冲突的话,就算被他杀了,估计也是白死。 自己真要死了,那荣华富贵怎么办? 好酒好菜没得再享用,女人也没有,上半辈子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一想到这,洪承畴顿时就萎了,连忙又一次挤出媚笑道:“服,服,奴才服!” 看他这么怂,多铎就有点为难了,再上前打的话,就说不过去。 可是,就这么算了么?自己这口气都还没出完呢! 这个明狗,这也太怂了吧! 这么想着,多铎的鼻子又闻到酒香,低头看了一眼后便喝道:“本王看上这套酒具了,还有这坛女儿红,本王都要了!” 一听这话,洪承畴顿时下意识地喊道:“殿下,不……” 这套酒具,是郑芝龙所送,具有非常大的纪念意义,也是他思念家乡的一种寄托。此时此地,对他来说,应该是最为宝贵的东西了。 因此,他下意识地就不想失去这套酒具。 但是,话才刚出口呢,洪承畴就又立刻想起来了。 这个多铎就是来找他事的,如果不给的话,肯定会借口又发飙,到时候还不知道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就算老乡送的东西再好,可和性命比起来,毕竟还是性命重要! 只要有性命在,那么荣华富贵就在,酒具没了,那也就没了吧! 想到这里,洪承畴刚好看到多铎那凶狠的目光盯向他,便连忙改口说道:“……只要殿下看中什么,奴才有的,一定双手奉上。不要说这些身外之物了,就是奴才自己,都是一心一意为大清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说得这么谦卑,多铎没法发作,便用力重哼了一声,随后便吩咐自己的亲卫一句道:“把这些东西带走!” 说完之后,他非常没趣地又一次重哼,然後轉身气冲冲地走了。 洪承畴一見,连忙招呼道:“殿下好走,殿下慢走……” 就好像多铎是真得来他这里做客,双方言谈尽欢,欢送朋友一般。 转回头,看到多铎的亲卫把酒杯里的酒倒掉,在拿那套酒具,洪承畴便连忙又说道:“这是给殿下的礼物,岂能马虎了,还请诸位稍等片刻,等我拿了原本的礼盒装了这套酒具,相信殿下也会更高兴!” 他可真是想得周到,这几个多铎的亲卫自然不会不同意。 于是,洪承畴便又殷勤地去取了郑芝龙送这套酒具的礼盒,小心翼翼地酒杯和酒壶都擦干净了,放好,然后送到多铎亲卫手中道:“真是对不住,让诸位久等了!” 這姿态有多谦卑,就有多谦卑! 以至于这些多铎的亲卫,都没法凶起来。 于是,这些亲卫便拿了这套酒具,并且还有大半坛女儿红走了。 当夜,洪承畴府里的情况便由监视他的建虏报到了多尔衮这边,让多尔衮有点伤脑筋,就勒令多铎把抢来的东西还回去。 结果,多铎的回复是,酒具已经打碎,酒也喝完了,还不回去了。 但是,根据多铎身边的人说,多铎就用那套酒具在自己府里和妻妾畅饮,压根就没碎。 很显然,多铎的意思,就是不还! 多尔衮也拿这个同父同母,又是他最大支持者的弟弟没法子,只好从自己那边捡了一套酒具,给洪承畴送了过去,说了些好话,并且还派了个黄马褂跟着洪承畴,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这让洪承畴感激涕零,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至于郑芝龙,对于这一切都是一无所知,第二天就离开沈阳,带着忽悠来的定金,返回皮岛去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14 吴三桂的打算 , 还没靠近皮岛码头的时候,郑芝龙就发现,这边的情况好像和他离开之前有所不同。 本来的话,皮岛这边,是很少看到朝鲜人的。可如今,他发现不少往皮岛过来的船上,都载着朝鲜人。 对此,他是有点奇怪的。 之前的时候,朝廷重开了东江镇,郑芝龙算是第一次来到了辽东这边。但是他发现,朝廷官军并不受朝鲜上下的欢迎,一般都是避之不及,甚至还有一些仇恨。 不过这些事情,他并不操心,因为他只管海军,朝鲜这边的情况,更多的是吴三桂的事情而已。 稍微想了片刻之后,郑芝龙大概猜测,估计是和倭国进入朝鲜有关。 这么想着,等他上了岸之后,发现吴三桂竟然亲自过来迎接他,热情地拉着他去了吴三桂的总兵衙门。 “老郑啊!”吴三桂相当地热情,对刚坐定的郑芝龙说道,“好消息啊,如今终于有改观了!” “???”郑芝龙听得一头雾水,不过他能听出来,明显是有好事,便笑着问道,“我这离开也没多少天吧,看把你乐的,有什么好事?” 吴三桂听了,连忙对他说道:“之前的时候,不是一直发愁,我这手里只有三千骑军为主力,步军的情况,迟迟得不到解决么?” 朝廷的意思,是以山东一地供应东江镇的后勤物资,但是军队的训练,并不是优先。 毕竟山东之地搞掉了孔家,还有鲁王等大地主,是需要军队来参与地方整顿的,并且同时要保持稳定,不能乱,要不然东江镇的物资供应就会有问题。 这么一来,吴三桂的手中就只有三千骑军为主力。 本来的话,吴三桂其实也不是太在意,有三千骑军,那是大有所为的。 结果没想到,他刚来的那次,领着三千骑军爽了一把之后,建虏就针对他的三千骑军做了应对。虽然说三千骑军的机动力强,可攻坚能力却不行,他也舍不得把这三千骑军当步军用。 因此,吴三桂本来的意思,就是召集辽东汉人组建步军,一如当初毛文龙在东江镇的时候一样。 结果没想到,他在东江镇那么长时间,竟然很少有辽东汉人跑来投奔他。后来才弄清楚,是建虏把所有汉人都迁往遥远的北方去了。 如此一来,用辽东汉人组建步军希望就落空。 于是,吴三桂就又打算,用朝鲜人来组建步军也行。 结果没想到,朝鲜人对东江镇这边也是敬而远之。一发现明军就躲得远远的,甚至还有给建虏通风报信。 这个情况让他万万没想到,最终组建步军的事情就一直悬着。 此时,吴三桂看到郑芝龙看向他,眼睛中带着问询的意味,便赶紧解释道:“就你走得这段时间,开始有朝鲜人来投,我才算是搞明白了缘由是什么!” “是什么?”郑芝龙听了,便略微带着一点好奇问道。 于是,吴三桂赶紧把他总结到的原因给郑芝龙说了一遍。 其实,这个事情并不复杂。 朝鲜的朝廷对东江镇的态度,一直是敬而远之,不想有交集。 主要是毛文龙时代,战斗力方面并不能真得帮朝鲜抵挡住建虏的进攻;然后呢,那个时候东江军又穷,像叫花子一样,不得不经常以宗主国的名义向朝鲜征集粮草物资,朝鲜这边又不得不给。给不了的话,东江军自己去征集粮草物资了。 因此,朝鲜上上下下,对于东江镇的明军并没有多大好感。也只有朝鲜朝廷上那些坚定的拥明派,还会说动朝鲜朝廷给予东江军支持。 可是,建虏两次征服朝鲜,把这些坚定的拥明派给杀了,而大明这边,又始终被建虏压着打,最终连朝鲜国王也全都倒向了建虏那边。 没有了毛文龙的时候,东江镇的军纪更差,不但窝里斗,同时为了生存,自然也会向朝鲜百姓抢粮,一直到朝鲜水师奉了建虏的命令,协助建虏攻占了皮岛。 你要说建虏对朝鲜百姓怎么样,肯定也不行,烧杀劫掠,一样不少。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向朝廷官府施压,从而获得朝鲜的粮草物资。 等到建虏接连被大明打败了两次之后,在洪承畴的建议之下,建虏改变了对朝鲜的策略。开始收买朝鲜的民心,想把朝鲜人口化为建虏自己的人口,用于北方的开荒种田。 虽然说,建虏其实没付出什么,但是,相对于以前的烧杀劫掠来说,那一下就仁慈多了。 并且,朝鲜普通百姓被欺压最狠,不是别人,而是朝鲜自己的官府。那些建虏收拾那些官吏的时候,几乎是顺带着算给朝鲜普通百姓出了口气。 因此,东江镇重建的时候,基于原本东江镇明军的印象和传说,朝鲜百姓自然用脚投票,选择站边建虏那边了。 事情的改变,最终确实如同郑芝龙所猜测,源自于倭国军队在朝鲜的登陆。 倭国军队上一次进攻朝鲜,兵锋甚至都快到鸭绿江,几乎是祸害了整个朝鲜。那个时候,倭寇对朝鲜的祸害,那是绝对赤裸裸的,朝鲜上上下下,对于这個印象可以说是非常深刻。 建虏要把朝鲜让给倭寇,那就意味着,朝鲜人要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朝鲜人对于建虏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原来不是救他们的,而是把他们当普通货物和倭寇交易。 另外一点,建虏为了在倭寇进占朝鲜之前,把朝鲜的人口和粮草物资都运到辽东去,就撕下了虚伪的面容。不但强拆朝鲜家庭,只带走青壮,不管老弱,粮草物资,全部搜集,能带走的全部带走。这个中间,多少悲欢离合,人间惨剧就不说了。 这一幕,是深深地震惊了朝鲜人,使得他们彻底认清了建虏的真面目。 还有最后一个,东江镇重建之后,因为后勤物资有全面的保证,比起以前毛文龙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东江镇的明军就压根不会再去抢朝鲜人的物资。甚至可能看着悲惨,还会施舍一点。 这么一比较之下,朝鲜百姓就重新发现,还是明军对他们好了。 明军再怎么样,也没有像建虏那样对他们。 更因为倭寇的再次入侵,勾起了朝鲜人的记忆,重新想起当年正是大明朝派兵救援朝鲜,才把倭寇给重新赶了回去。 是人是兽,好人坏人,至此一目了然。 于是,朝鲜百姓这边,便开始主动投奔东江镇了。 吴三桂口沫横飞,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堆,说得口干舌燥之后,才算是给郑芝龙解释得差不多。 最后,他更是兴奋地对郑芝龙说道:“就前几天,在那些朝鲜义民的帮助,我灭掉了一支五百多人的建虏,多少算是有点军功了。为首那个,还是个镶蓝旗的甲喇额真!” “哦,恭喜恭喜啊!”郑芝龙一听,有点意外,便连忙说道。 吴三桂听得呵呵笑,不过心中不知道为什么,又一下闪过爱新觉罗阿巴泰和爱新觉罗阿济格的身影,真得是有点遗憾啊! 看他这样子,郑芝龙基于自己的经验,便提醒吴三桂道:“你得小心一点建虏往里面派奸细!” 他能从众多海盗中杀出来,其中一个手段就是往对手里面打入内应,或者干脆收买。 可能吴三桂这边,一开始的時候,那些朝鲜人確实是真心来投。可這种情况多了,建虏知道了,未必不会用这种安插内应的手段。 吴三桂听了,连忙点头说道:“对对对,老郑提醒地对,我回头就小心一些。” 说完之后,他马上又接着对郑芝龙说道:“你看,老郑,我这边的人手越来越多,并且我还有一些其他想法,但是后勤军需这块,压力就要大了。你看,是不是和我一起向皇上上奏,给东江镇多拨些钱粮。顺带着,老郑你也要多支持下我,把钱粮给运过来?” 郑芝龙听了,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提醒吴三桂道:“你别忘记了,我们最终是要撤回登莱一线的!” “我知道,我知道!”吴三桂听了,连忙回答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又道,“但是倭国水师不可能那么快来打我们东江镇对不对?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只要我们物资储备充足,就让倭国水师来打好了,难道还能打上皮岛?” 说完之后,看到郑芝龙想说话,他便又连忙抢先开口说道:“还有啊,老郑,我想过了,如果撤回登莱一线的话,我们的军功怎么立,什么时候才能封侯拜将?我就想着,我手里以后有骑军,还有步軍,就在朝鲜和倭寇躲着干,是不是能早日封侯拜将?” “……”听到这话,郑芝龙不由得无语了,看着吴三桂,一时之间有点不理解。 按照吴三桂所说这样做的话,那绝对是会冒很大风险的,他真敢这样做? 为了军功,不要命了?以自己对他的了解,似乎有点不像他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16 割肉 , 蜀地为什么麻烦呢? 因为这里有一尊大神,就是朱元璋第十一个儿子传承下来的蜀王。 如今这个蜀王,名叫朱至澍。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他在崇祯十七年被张献忠所杀,已经嗝屁了。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受益于蝴蝶效应,张献忠在崇祯十六年压根没进川,而是左良玉进川了。 但是崇祯皇帝根据刘伟超提供的史料信息,及时调整蜀地军备,派出三边总督堵胤锡领军增援,直接把进川的左良玉给灭了。 按理来说,朱至澍应该是很开心的。然而事实上,他却很不开心。 为了征讨左良玉,当时的四川新任巡抚吕大器,软硬兼施地让他出了一笔军费,很是心疼了一阵。 如果说,只是因为这的话,那也还行。毕竟大明的藩王里面,要说最富有的,其实就是从开国时候传承下来的蜀王一系。 不说别的,之说粮田之类,在万历三十四年,四川巡抚孔贞一上奏朝廷说,四川向来有沃野的说法,而成都府十一个州县的良田沃土,结果蜀王府占了十分之七,军屯占了十分之二,其他人则只有剩下的十分之一而已。 然后,朝廷整顿地方的时候,自然不会放过他。 一如其他官吏,蜀王名下的田地,一样是有优免限额的。他名下的这么多粮田,很多都是投献等方式,或者直接兼并别人所得,根本不存在交税的可能。 朝廷的按照税收来反推确定蜀王名下的田产一事,让朱至澍损失非常惨重。 如果这个事情,只是针对他的话,他当然不服,会闹。 可是,这個事情并不只是针对他,大明治下皆是如此。南京那边的勋贵,还是其他地方的藩王,一个都逃不掉。 朱至澍再不情愿,皇权之下,也没有办法,拖拖拉拉地,最终在马士英到达蜀地之后,完成了最终的地方整顿,割了朱至澍一大块肉。 这种情况下,朱至澍的心情能好就怪了! 结果,前两天的时候,那个马士英竟然又跑来见他,说奉皇帝旨意,要在四川组建新军,费用方面,需要他来捐献。 一听这话,朱至澍当场就发了脾气,掀了案几,对马士英咆哮道:“孤库中钱粮有数,只有承运殿一所,你且拆去变卖充饷好了!” 说完之后,一甩袖子,气冲冲地就走了。 他的意思非常明确,要钱没有,还想要的,就把藩王府拆了卖好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张献忠打进四川,兵锋直指成都的时候,当时的四川巡抚刘之勃就曾向朱至澍要钱时,就丢下过这个话。结果,最终一直到成都府要被攻破时,他才急了,但是这个时候,他给钱也没人来领钱,最终落得全家被张献忠杀光光,所有财富全归了张献忠。 崇祯皇帝通过刘伟超早已了解到,蜀王府的富有。 在原本历史上,张献忠被四川杨展反攻时候,怆惶而逃,据说有千艘运载金银珠宝的船,最终沉默,这便是后世著名的江口沉银。 当然了,那些财富中,也不止是蜀王府的,还有张献忠掠夺之其他地方的。 但是显而易见地,其他地方掠到的财富,大部分都是在各次战事中封赏下去,只有成都府的,才可能还在张献忠手中。而其中,蜀王府肯定是大头。 后世唯一一枚世子金宝实物就是蜀世子宝,重约16斤,含金量达95%,由此可见蜀王府的富有。 看着朱至澍离开的背影,马士英提高了嗓门,在他后面提醒道:“殿下,三日的期限,否则另外有人来见殿下,可能会要更多的!” 听到这话,朱至澍脚步一下便停住,似乎是被人定身了一般,就那样站在那里。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缓缓地转过身,脸色非常难看地盯着马士英问道:“谁?” 马士英听了,并不回答,只是双手抱拳,往京师方向拱了拱而已。 朱至澍见了,没有再问,脸上的表情,比哭还要难受。 他心中其实很明白,马士英上门,不可能是假借皇帝旨意的,那是真得奉了皇帝旨意。 一般情况下的话,朱至澍不得不给了。 可是,他已经出了一次血,让他心如刀割了好一阵,如今再要往他心头割一刀,他是真不乐意的! 这不,就听他喃喃自语道:“如此迫害同宗同族,太祖皇帝天上有灵,就不怕降罪么?” 朱至澍的这个声音有点小,但是马士英的耳朵尖,虽然已经离得有点远了,却也能听到。 于是,他便好心地提醒朱至澍道:“殿下,莫非还不知道太祖皇帝在金銮殿显灵的事情?如今陛下的旨意,如果事关重大,估计都是向太祖皇帝请旨过的!” 朱至澍一听,脸色顿时一白,惨白的那种,似乎还有点站不稳。 成祖皇帝当年把藩王当猪养,剥夺了他们的一切权力,甚至连出城都要向地方官报备,如此种种,造成了藩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藩王府内寻欢作乐。 明末的藩王为什么一个个和猪一样,尽干出各种蠢事,就是和这种世代相传的作风有关。 朱至澍也不例外,压根不去操心藩王府外面的军政大事,反正觉得和他无关。 但是,太祖皇帝显灵这么大的事情,还有曲阜孔家被抄家,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曲阜孔家,这么大的事情,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可是,蜀王府在成都,离京师实在太远。消息传到成都的时候,已经有点变样,夸张了很多,反而让人听着有点不实。 人就是这样,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情,不会太关心。并且对于匪夷所思的事情,往往会有自己的解释。比如,这太祖皇帝在金銮殿上的显灵,其实就是党争搞的鬼而已,怎么可能是真的。 而对于朝堂上的党争,对于藩王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可以关心的,因为朝堂上的一切,和藩王无关! 此时,当面听到马士英给他说这个太祖皇帝显灵的事情,朱至澍哪怕不信,心底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便问马士英道:“太祖皇帝,真得有显灵?” 说真的,他是有点不信的。 如果太祖皇帝真得是显灵的话,以太祖皇帝生前对子女的呵护,那绝对不可能干出这种要子孙破财的事情吧? 还有,如今在京师当皇帝的一脉,可是抢夺了当年太祖皇帝在位时定下的太子一脉的皇位,太祖皇帝在天真有灵,会不震怒? 他在想着,马士英却一脸严肃地回答他道:“自然显灵了,当时金銮殿上,百官云集,可都是亲眼可见的。要不然,殿下以为百官都是瞎眼的么?” 看到朱至澍还是有点不信的样子,马士英便继续给他讲解道:“如果殿下有机会到京觐见的话,那陛下胸口挂着的那个香囊中,就挂着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正是通过这个宝物,陛下才能联系到太祖皇帝的。” “是么?”朱至澍还是有点不信,当今皇帝想着法子掏他的钱,这装神弄鬼也是其中之一的手段而已吧! 要不然,自己胸口也挂个香囊,然后说太祖皇帝同样显灵过,说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要誰的錢都成,就是不可能会要朱家子孙的錢! 马士英看他的表情,便一脸严肃地说道:“陛下那宝物,如同夜明珠一般会发光,却又远超夜明珠;里面会传来各種声音,神仙仙兽,还有各种仙乐。并且,还能看到那个宝物里面联通另外一个世界,天上人间,仙雾缭绕,飞禽走兽,甚至太祖皇帝,至圣先师等等,皆活在里面,殿下您说,这都能是假的,那还有什么是真的?” 朱至澍听得瞠目结舌,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他这边就不可能假冒地出来了。 马士英看他在发呆,便又接着对他说道:“陛下的格物学,同样是传自仙界,要不然,殿下以为,拥有九牛二虎之力的蒸汽火车,就凭我们人间界,怎么可能造得出来?” 蒸汽火车这个,已经在大明比较普遍了,至少中原和江南,都已经有了。也就是蜀地偏僻,又是群山环绕,才没有铁路修建过来。 朱至澍再怎么闭塞,也是听说过蒸汽火车的事情。那个时候,他就非常地震惊。 如今,经过马士英这么一说后,似乎这个解释就很合情合理了。 那么换句话就是说,太祖皇帝是真得有显灵,当今皇帝敢动他们这些藩王,肯定是向太祖皇帝请旨过的。 一想到这,朱至澍感觉心头又如刀割:存点钱容易么! 可经过太祖皇帝的同意,他也不敢不给啊! 最终,朱至澍真得就和哭哭啼啼差不多,割肉了! 马士英对此,自然是很高兴的。能这么解决,那就最好不过了。 当他回转总督府时,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就在这等着,看到他回来,便问道:“是不是要我去走一趟了?” 他手中,就有对付藩王的手段,并且是准备拿蜀王第一个开刀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17 远比清明上河图要更好 , 对于古代人来说,君君臣臣,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哪怕是藩王,那也是王,如果不用对藩王动刀子,那肯定是不会动刀子的。 蜀王朱至澍,如果不是马士英苦口婆心地劝,估计就要轮到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出场了。 不过此时,马士英却笑着说道:“已经同意出钱粮了!” 李若琏一听,也是松了口气,点点头说道:“如此,大家都好!” 仿潞王找违制,污蔑蜀王造反,天下人其实都知道事情的真相是怎么回事,更会落实当今皇上的无情和贪财,这肯定不是好事。 作为当今皇帝的心腹,还是做这种事情的执行者,李若琏当然不想这么做的。 马士英听了,点点头说道:“陛下只给了两年时间,要彻底解决西南土司问题,虽然我们蜀地这边比较轻松,但是还要汇合孙本兵那边一起解决云南问题,还是得抓紧时间编练新军了啊!” 四川这边,最为有名,实力最强的土司是石柱土司。 但是,石柱土司却积极响应朝廷国策,一直非常配合,其中土司马祥麟选择了当武将,麾下人马就地整编为朝廷新军,对四川土司的震慑作用是非常强的,从而影响了其他土司的选择。 如今蜀王给了钱粮,对于四川的改土归流和编练新军,又能进一步加快速度。相对孙传庭那边而言,马士英这边的压力要小一些。 李若琏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自然就继续坐镇蜀地,参与到新军编练中去,暂时又没法回京师了。 他自然不知道,此时的京师,又一次迎来了盛况,而且还是美食盛况,让京师上下显得格外的热闹。 ……………………………… 崇祯皇帝在刘伟超的提醒下之后,终于在京师举办了大明第一届全国美食大赛。这次的比赛,按不同口味,不同做法来区分。 甜、辣以及其他口味,在这三大类中,再按烹饪手法区分比赛。 后世的烹饪手法太多,一共有二十六种:炒、爆、熘、炸、烹、煎、贴、烧、焖、炖、蒸、汆、煮、烩、炝、拌、腌、烤、卤、冻、拔丝、蜜汁、熏、卷、滑、焗。 大明这边的比赛,没这么复杂,就只分为炒,蒸,烤这三大类。 这次的美食比赛,同样设到了京师城外,由朝廷事先修建了美食一条街,各参赛选手全在这里比赛。 前五天,由京师百姓前往品尝各参赛选手的美食,点赞最多美食,前五百名,进入下一轮由朝廷指定评委比赛。 当然了,只要进入美食街,那是要收门票。 至于门票,也不贵,类似吃下一顿普通馆子的钱,能吃到全国各地的美食,绝对划算。 但是对朝廷来说,吃的人多,也就是门票卖得多,这个钱就多,反过来能补贴举办美食的费用。 朝廷指定的评委,选自在京官员中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 如此,选出前一百名之后再进行比赛,这一次的评委,是来自皇宫和大明皇家科学院这两个地方。 皇宫这边,由各宫的宫女和内侍当评委,再选出二十道菜。然后由各宫的主人,也就是皇帝妃子等进行评选,确定出三道菜,能入选御厨,成为皇宫大内的新菜品。 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则由男女生各五十人参与评选,选出十道菜,入选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日常。 每一级胜出的菜肴,都会得到朝廷颁发的一份证明。比如说,获得美食大赛某某阶段胜出的证明。 虽然只是一张宣纸所写的证明,但却是各参赛厨师(商家)非常想要的东西。只要拿到一份证明,裱好了往自家大堂一挂,那就是一份招财进宝的好东西了! 虽然说,就算没法进入最后一轮,可在一个地方,只要有一份这种证明,那绝对是同城中知名度最高的酒楼饭馆了! 因此,就算这次美食大赛的食材,都是要各参赛选手自己准备,参与的人数之多,也绝对是盛况。 当这个美食大赛举办的这段期间,在京师这个地方,竟然难得的出现了,话题最多的不是政治军事,朝堂消息等等,而是某某美食更好吃之类的话题。 美食街这边,那真得是人山人海。 不说京师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其他地方喜欢美食的有钱人,那也是纷纷赶赴京师,参与这次的美食大赛。要不然,平日里,就算有钱也不可能吃到那么多的美食! 于是,又带动了出入京师的交通繁忙,京师的旅店客栈爆满,京师上上下下,再次喜笑颜开。 崇祯皇帝因为有了大明皇家科学院那边的经验,这一次所选的美食大赛的场地,是原本属于荒地一块区域。这美食大赛带动的人气,顿时让这一块地的价格飙涨。 不过崇祯皇帝根据刘伟超的提议,不打算收买,而是把这里打造成京师的人气旺地,以美食为中心,再加表演节目和住宿于一体的旅游地。 到这时候,京师城外,没有城墙防护的热闹场地,已经有三大块半了。 这三大块半,一個是大明皇家科学院分院为核心的新学区,第二大块是火车站为核心的交通枢纽,第三大块就是这个美食区域了。 至于还有半块,其实是王老五的养殖打卡地,不过人气自然没有前三者旺。 虽然说,如今还有建虏未灭,西南土司和流贼未平,但是只是从京师这边看的话,绝对是盛世繁华了! 在美食街这边的中心位置,有一座五层楼高的独栋房子,不临街,但是从五楼这边能看到整个美食街的全景。因为除了这栋房子之外,其他房子全都是两层楼的。 这栋房子这么特别,是因为这是管理美食街的官府衙门办公地点,顺带着,一些达官贵人会驾临这里看盛况。 这不,如今这栋房子的五楼,就只有少数几个人坐着,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看着外面的情况。 在边上,都是一个个彪形大汉犹如标枪一般站着。他们虽然身着便衣,但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不好惹的。身上佩着绣春刀之外,都还有短柄燧发枪。 不用说,这些人都是天子近军锦衣卫的校尉了。能得他们保护的,自然不可能是别人,只有崇祯皇帝了。 没错,崇祯皇帝就身穿便服,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和内阁几个成员一起来到了这里体察民情。 首辅贺逢圣看着窗外的熙熙攘攘,真得是非常感慨。 之前的时候,不要说这里是一片荒地,就是临近城墙那边,也都是难民遍布,衣衫褴褛,哭爹喊娘声一片,甚至路有冻死骨,都是常见之事。 朝廷無力,勉强施粥,根本就是僧多粥少,压根無力改变這些。 特别是当建虏来袭时,城外更是遍地死尸,要等建虏退去之后再行收拾,臭气都能飘进京师城内。 原本以为,这辈子看到得,也就是这些了。 结果没想到,就只是短短几年,竟然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此,贺逢圣心中非常清楚,虽然他是大明首辅,可改变这一切的,其实都是眼前这位正在看着窗外情况的大明天子。 他心中如此想着,眼睛便不由自主地盯向皇上胸口挂着的那个香囊。 太祖皇帝真不愧是驱逐鞑虏,建立大明朝的一代开国皇帝,成仙之后更是厉害了很多。如此乱世,竟然就能在短短几年内变成了崇祯盛世! 想到这里,贺逢圣又转头看向窗外。刚好看到了一个竖着两个朝天辫的男童,拉着他娘亲的手,往一处店铺指着,一看就知道是想吃里面好吃的。 另外一边,还有一个孩童,骑在一人的脖子上,两只手各拿着吃的,吃得一脸笑意; 还有士子,女眷等等,都在结伴有说有笑地逛着………… 真得是难以想象啊! 感慨着這一切,贺逢圣转头又一次看向崇祯皇帝,心中更是打定了主意,剩下的岁月中,一定要紧紧跟随皇上,才能在开创前所未有之盛世中名利双收,才能流芳百世! 他如此,其他人也都是如此想法。 有时候,嘴巴说说,远没有事实让人更有说服力。而这,也是崇祯皇帝要带他们微服私访,感受下如今他治下这种大变样!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目的,当然,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拍摄一段视频给刘伟超。这个事情,只能他亲自过来才行。 自己看完,也感慨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便拿出了香囊里面的手机,调到摄像模式,开始把大明美食街的一幕繁华录下来。相信这一幕,远比清明上河图要更好! 正当他录完录像的时候,楼梯处传来动静,王承恩走过去,接过一张纸条后,便向崇祯皇帝禀告道:“万岁爷,海军总兵郑芝龙欲进京觐见,说有重要之事当面启奏!” 这个消息,是用新型通讯方式,也就是信号塔方式传送到京,此时的郑芝龙,都还没登陆的,消息就到了崇祯皇帝面前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18 三宣六慰 信号塔的通讯方式,只有天气合适的时候才能用,可以远距离快速传递消息。 东江镇的通讯,一直是急于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信号塔的建设方面,在东江镇方面就是重中之重。修建到登州之后,登州那有一连串的海岛延伸向辽东半岛。 就目前的建设进度来说,信号塔已经修建到了庙岛列岛最北端的皇城岛。因此只要郑芝龙到达这里,如果天气好,就可以往京师传递消息了。 崇祯皇帝一听王承恩的禀告,便大概猜到了什么事情,同时也好奇,郑芝龙去了辽东建虏那边一趟,能获悉多少重要的消息,便吩咐王承恩道:“准了!” 王承恩一听,便立刻走回楼梯口,把旨意传了下去。 信号塔的传递消息,只能尽量简短,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还是要用另外的方式传递消息或者直接当面禀告的。因为信号塔的消息传递,内容越多,出错的可能就越高。一旦消息传错,后果是很严重的。 此时,经过郑芝龙的事情一打岔,崇祯皇帝也已经拍摄完视频,便带着内阁成员一起返回紫禁城,在文华殿召开六部九卿的御前会议。 有感于之后的几年,很可能会是一场三国大战,崇祯皇帝便决定和群臣商讨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 总得来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过去了三年,还有两年的时间。之前定下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扫清流贼,至少关内太平。 如今看来,已经基本上做到了。当初肆虐的流贼,降得降,杀得杀,逃得逃,如今就只剩下李自成这股最大的流贼,逃在大明西南和当地土司勾结在一起,还没有最后清剿掉。 在剿灭流贼这个最大目标之下,搂草打兔子,顺带着也要完成改土归流,这是绝大部分人没有想到的。 为了完成改土归流,对土司领地的治理能有长治久安,朝廷这边,又有大明皇家官学院的配合,大规模的官员培训之后派往土司领地当官。 至于整顿地方,同样是在剿灭流贼这个大目标下完成的。和这个配套的,就是朝廷俸禄的加薪,以及官绅优免的革新。 听着首辅贺逢圣在报告着这一件件的大事,很多人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正常情况下,只是要完成其中一件事情,都是非常难的。可如今,五年都还没过去,眼看着这些事情就都已经完成了! 原来,朝廷上下一心做事情时,竟然能做出这么多的事情! 和他们的认知不一样的是,崇祯皇帝心中更清楚其中的原因。 不止是因为朝堂上没有了党争,变成了他的一言堂。更因为在刘伟超的帮助下,科技进步的原因。 比如钢铁冶炼、军工方面的进步,让崇祯皇帝掌握了军权,整编出效忠于皇权军队。 又有铁路、水泥路等等修建,使得大明全国的物资以及军队调度都比以前更方便。 在保证了军权的情况下,不管是把目标对准流贼还是建虏,又或者是地方官绅,崇祯皇帝的腰杆子都非常硬,能保证做事的效果。 不说别的,只是整顿地方一项,如果不是有强有力的军队来保证,只是靠地方官府的话,不要说五年了,就是十年,十五年都未必能整顿完成,效果更不可能会有这么好。 当然,这个五年计划之所以能实施地这么理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能根据刘伟超的推荐,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在崇祯皇帝识人之明方面,有了开挂一样的加成。 这两个重要的原因,缺一个都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效果。 此时,听贺逢圣汇报完了目前的进度之后,崇祯皇帝便对他们强调道:“宜将剩勇追穷寇,剩下两年的目标,一定要各方面配合,把西南流贼和土司消灭掉。各衙门以此为目标,不得有任何怠慢。特别是官吏委派方面,更要加强。” 这个事情,他也不得不强调。 总有人认为,流贼已经被朝廷大军压迫在大明西南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对于大明整体局势来说,已经无关轻重,因此在重视程度上,明显就没有以前看重了。其中体现出来的一点,就是西南官员的选派方面,就有放松了。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亲自监督,各项政策,都是强制官员要去西南任职的。 然而,西南任职毕竟是个苦差事,要是有可能的话,哪怕是有补贴,大部分官员也未必想去。只要朝廷上一松懈,那去西南的官员就能立竿见影般地减少。 听到崇祯皇帝这话,吏部尚书左懋第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咳嗽一声,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西南战事方面,微臣已经做过核算,就剩云南一地尚未完成改土归流。如今选拔受训的官员,该是已经够云南一地所用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看向左懋第问道:“那三宣六慰呢?三宣六慰的官员可准备了?” “……”一听这话,左懋第顿时就愣住了。 亏他学识渊博,崇祯皇帝说出的这个三宣六慰,他是知道。 所谓三宣六慰,是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其中六慰指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 正统年间设立的这个,随着大明国力的衰弱,早已名存实亡。到了嘉靖年间,莽瑞体建立东吁王朝,明属三宣六慰土司纷纷归附东吁王朝。之后,是东吁王朝对这些地方进行改土归流,成了东吁王朝的领土。 如今崇祯皇帝重新提出这事,很显然,那就是要灭了东吁王朝,恢复对洞吾的管辖了。 这一点,崇祯皇帝没事先打招呼,左懋第当然下意识地并没有把这些地方算在改土归流里面的。 户部尚书倪元璐听了,便咳嗽一声,出列先左懋第奏道:“陛下,那等地方,皆是真正的穷山恶水之地,朝廷纳其地直接管辖,怕是每年要多付出不知道多少国库银……” 就目前来说,云贵之地的战事,都是花钱如流水的,是目前国库消耗的大头。 如今好不容易有点钱了,用钱的地方还很多,作为户部尚书来说,他还真不赞成朝廷重新提那三宣六慰,更不同意对这些地方进行改土归流。 如果说,没有刘伟超这个军师在,那崇祯皇帝估计也和他们是一个想法的。 然而,如今崇祯皇帝的眼光,远超这些臣子,听到他们的话,便淡淡地开口说道:“谁说那些地方是穷山恶水了?在朕眼里,可都是宝。虽然前期投入会多些钱粮,但是以后的回报,是造福子孙後代的知道麼?” 有劉伟超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矿产,他是一清二楚。 洞吾,也就是后世的缅甸,自然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有石油、天然气、钨、锡、铅、银、镍、锑、金、铁、铬、玉石等。最著名的,自然是玉石了,全世界之最。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洞吾的地理位置,大明占领了洞吾之后,就能拥有印度洋的出海口,极大地缩短进军中东的路程。 此时,崇祯皇帝也不强求,便又接着说道:“如今那边不是一盘散沙的土司,朕就不把那里纳入这两年必须完成的目标。但是,官员的储备,必须优先做起来。一旦孙卿那边剿灭了流贼和不服王化的土司,紧接着便是对洞吾用兵。而用兵最重要的关键,不是打败洞吾,而是治理,懂么?” 听到这话,倪元璐松了口气,退了回去,和户部的关系不是特别大了。既然皇上说那边都是宝,那肯定是会赚的了。 左懋第听了,便連忙答应下来,表示一定加强官员的选拔培训,等待他日之用。 随后,崇祯皇帝又问了下工部尚书这边,有关全国铁路公路修建的情况。 大体来说,这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铁路公路主要是沿着京杭大运河而修建,都是在大明最为繁华的地界,大致上,从江南到京师这边,差不多是通了,当然,大水系的地方断开不算。 向西方面,铁路已经修到了洛阳,准备继续延伸,往潼关那边修入秦地。 至于水泥路的话,因为是各地衙门可以自己修,都是有钱的地方修得比较快,没钱的地方修得比较慢。 听完了这些禀告之后,崇祯皇帝惦记一个事情,便对他们说道:“随着飞梭和纺纱机的应用,朕收到厂卫禀告,江南那边,改稻为桑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这里,朕要强调一下,粮田必须要保证。不要忘记了前些年百姓饿肚子的惨剧!” 大明之所以能缓过来,一个是战乱饥荒死了好多人,减少了粮食的消耗;另外一个,就是通过郑家从南洋源源不断地运粮食回来。 崇祯皇帝对于饥荒非常敏感,看到厂卫的禀告之后,就决定强调一下这个事情。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19 请陛下为末将做主 不过刘伟超和崇祯皇帝说过,这种事情,靠行政强制,效果不会很好,最好的手段,就是要用经济手段。 只有把经济手段用起来,而不是传自太祖皇帝的商税一刀切,才能按朝廷的需要促进什么产业,限制什么产业! 为了说明这个,刘伟超特意给崇祯皇帝举了好些例子。 对于这些建议,崇祯皇帝很是惊讶了一阵,原来税赋还能这么用! 如果说,要是换了以前,或者说其他皇帝的话,恐怕就算知道这么做,其实也不好做。 因为税赋,比如商税是三十税一,乃太祖皇帝所定,那就是祖制。谁要是动这个话,必然会有利益集团拿祖制来压人的。而古代最讲究孝道,祖制之下,皇帝都不敢随意更改的。 然而,崇祯皇帝这边就不同了。 太祖皇帝显灵过了,他要敢违背祖制的事情就非常简单,只要他说这是太祖皇帝同意的,甚至都不用他说,就会有人脑补这肯定是征询了太祖皇帝的意思,所以,对皇帝最大的杀手锏,祖制压制是不存在的。 崇祯皇帝在文华殿内的御前会议中强调了之后,回头也准备动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不过这也要谨慎,税赋不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的,涉及全国一盘棋,必须要考虑周全才行。 …………………… 在御前会议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的第五天,也就是美食大赛的最后一天,郑芝龙终于赶到了京师。 半年多没回来,让郑芝龙感觉京师又大变样,更为繁华了。 别的不说,光是那城外五成楼的建筑,就让他大开眼界了。虽然只有偶尔几座是五成楼的,可正因为少,那才醒目。 郑芝龙感受着京师这边的变化,心中更敢确定,以朝廷如今的实力,就算多了一个什么帝国,也不可能是朝廷的对手。 听到他到京师了,崇祯皇帝也没让他等,立刻在武英殿召见了他。 因为涉及到郑芝龙去辽东的保密任务,不用郑芝龙特意要求,崇祯皇帝身边就只带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一人。 只是一见到皇帝,郑芝龙便大礼参拜,对于崇祯皇帝派人解决他老婆孩子的事情,表达了十二分的谢意。反正就是能让皇帝知道,他真得非常感动。 果然,崇祯皇帝一见,很是受用,脸上都有了笑容,当即表示让郑芝龙好好做事,朝廷就不会不管他的难处。 在客套完了之后,崇祯皇帝便问道:“卿可是去过沈阳了?” 那是建虏的伪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还是很好奇。 听到皇帝问话,郑芝龙不敢怠慢,连忙回奏道:“末将去,并且也将那套酒具送给了洪承畴。另外,末将还打听出了非常重要的消息!” 崇祯皇帝一听,并没有说话,而是眼睛盯着他,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于是,郑芝龙便接着禀告道:“据那建虏伪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向末将透露,说建虏还和一個什么沙俄帝国结盟了。末将从未听说过这个沙俄帝国,不过那多尔衮送了末将一杆短柄燧发枪,因此末将估摸着是西夷中的一个国家。并且那多尔衮也说了,这个沙俄帝国在大明的西边。” 说到这里,他补充说道:“那杆短柄燧发枪,末将已经带来了,就在宫门外。”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有点吃惊,这建虏还真不消停,竟然又拉了一个西夷的国家结盟?这个什么沙俄帝国的实力,不知道怎么样? 此时的他,虽然吃惊,但却不慌。因为他知道,回头问下刘伟超,就肯定能知道这个沙俄帝国的情况。如果没有刘伟超的话,那肯定是会担心的。 这么打算着,崇祯皇帝倒是一点都不慌,继续问郑芝龙道:“除了这个沙俄帝国,还有其他么?” 郑芝龙听了,便又禀告道:“末将去的时候,刚好赶上了倭国派了使者去沈阳,和建虏比武定朝鲜……” 他把大概情况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末将以为,建虏和倭国之间也是貌合神离,不可能做到非常好的结盟!” 说到这里之后,他从袖子中取出了一份奏章,双手呈上道:“这是东江镇吴总兵的奏章,托末将转呈御前,想在朝鲜继续牵制建虏和倭寇!” 王承恩看到,便过来取了那份奏章,转呈到崇祯皇帝面前。 这边,郑芝龙继续口头讲述了下目前朝鲜的局势,以及吴三桂的想法等等。 而崇祯皇帝,一边听着他讲解,一边看起了郑芝龙的奏章。 他有点疑惑,那个吴三桂,真得敢于这么拼命了?不再是历史上的吴三桂,是为大明的忠臣良将了? 说实话,崇祯皇帝对此持保留意见。 等他看到奏章的最后,发现还有郑芝龙的签名,便问郑芝龙道:“卿也以为,让他在朝鲜牵制,会比较有利?” 郑芝龙听了,连忙说自己的看法道:“末将觉得,吴总兵是真得豁出去了。如果粮草储备充足的话,末将觉得,以辽东的地广人稀,朝鲜倭人并不熟悉,确实是大有作为的。并且吴总兵在那边的动静大的话,也能吸引倭人继续往朝鲜派兵。” 崇祯皇帝之前已经给他说过,就是要把倭人引出来消灭掉。既然如此,吴三桂在朝鲜搞事,就能逼迫倭人必须要消灭吴三桂。而朝鲜又是那么大,倭人肯定要加大从倭国派兵过去,才能围剿吴三桂。 崇祯皇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越多的倭军俩开倭国,那就对以后征讨倭国越有利。 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马上决断,而是回头再说,至少要问问刘伟超的意见才能最终拍板。 随后,郑芝龙又说了和建虏交易的事情,并且收了建虏多少定金,全都一五一十地禀告了。最后请示道:“陛下,末将已经把这些钱带回登州了,该如何处置?” 这笔钱的数额还不小,不是说郑芝龙觉得不多,而是不敢伸手,万一太祖皇帝在头顶看着呢! 建虏所需要郑芝龙交易的物资,主要是铁器、粮草、火药等军需物资,并且是急要。 不过郑芝龙也有说过,他的地盘主要是福建,离辽东很远,要派人回去采购这些物资的话,需要时间。 崇祯皇帝听了,同样没有马上答复。 这些事情,他都要和刘伟超商量之后再决定。 想了下,崇祯皇帝便问郑芝龙道:“卿以为,建虏和倭寇会在什么时候进攻?” 郑芝龙没听到皇帝的答复,也不敢催,想了下,便回奏道:“马上就要入冬了,倭人那边,如今也只是到了汉城附近。至少要明年一年的时间,才能控制整个朝鲜。如果吴总兵做得好的话,倭寇对于朝鲜的控制,至少要再推后一年以上。末将以为,倭人在完全控制朝鲜之前,不会进攻我大明!” 对于这一点,他心中还是敢肯定的。 倭人不先占领朝鲜,并且对朝鲜进行内部瓜分,他们的注意力就不可能转移到别的地方。换句话说,倭寇在这两年的最大事情,只能是朝鲜的事情! 郑芝龙心中如此想着,继续给崇祯皇帝介绍道:“至于建虏那边,末將覺得,他们的重心也是在北方開荒种田,另外,似乎还想整合蒙古诸部,积蓄力量。他们虽然和倭人结盟了,但是也有防着倭人的意思。就目前倭人的兵力,肯定是不够。”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着说道:“另外,虽然那多尔衮没有说,但是末将觉得,他们似乎和那沙俄帝国结盟的事情,还没最后确定,也需要时间来确定这个事情。因此,对于倭人那边,他们也曾拿沙俄帝国的事情来增加他们在朝鲜事情上的谈判筹码,但是又不强硬。” 崇祯皇帝没想到,派了郑芝龙去沈阳一趟,能获悉这么多消息,绝对是有点出乎意料! 心情不错之下,他便问道:“还有什么消息么?” “末将在沈阳的这些天内,还察觉到了建虏内部,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郑芝龙听了,便把建虏内部的政治情况说了一遍,特别是摄政王和小皇帝利益冲突,几个亲王的不同站队,还有那个太后的搞事。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是真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如实坦白,便对崇祯皇帝奏道:“……那建虏伪太后宴请末将的时候,末将就感觉到了他们内部的明争暗斗。这个建虏伪太后为了他儿子将来能亲征,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还威胁了末将。末将一时不小心着了道,不敢隐瞒陛下,还请陛下为末将做主,末将该怎麼办?” 崇祯皇帝听得非常奇怪,郑芝龙这是什么意思?随便那个伪太后怎么威胁,他拍拍屁股就能跑回大明的,那个伪太后还能要挟到他? 说真的,他想不明白有什么可以威胁的,便对郑芝龙说道:“你且说来,朕自然会给你做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20 八卦之心 “什么?”刘伟超听得相当惊讶道,“郑芝龙被那个布木布泰给睡了?” 崇祯皇帝听了,脸上竟然带了一点幸灾乐祸说道:“是啊,他自己是这么说的,被下了药,阴沟里翻船了,哈哈,你不是说他还是个海盗王么!” “……”刘伟超确认了之后,非常地无语。 这郑芝龙一世英名,算不算是毁了? 这么想着,他也不由得笑了起来,幸灾乐祸地那种笑。 “跟你说,朕是有点不大相信,竟然会有这种事情!因此……”崇祯皇帝显然有点恶趣味,或者是在刘伟超面前无须隐藏什么,对刘伟超说道,“朕就仔细追问细节,呵呵,真得是太有意思了,朕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郑芝龙不嫌麻烦,要跑来京师当面禀告了。” “啥,具体情况怎么样的?说给我听听,说不定我能发现什么疑点?”刘伟超一听,也非常有兴趣地八卦道。 反正话费用不完,或者说,崇祯皇帝就没这概念,他便把当时在武英殿内追问郑芝龙的话都学了一遍。言语之间,明显有点幸灾乐祸。 刘伟超听得很仔细,脸上的笑容明显有点不正常,仿佛重新回答了大学时代,在宿舍里说一些只有男人才会聊的话题。 等到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他还郑重其事地分析道:“按照郑芝龙这么说来,首先可以肯定,他肯定失身了!” 崇祯皇帝憋着笑,点了点头,两人都是出息那个海盗王的男人,他不觉得刘伟超能分析出个啥来。 “其次,是不是真得被那个布木布泰要了清白,这個不好说。毕竟郑芝龙醒过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动作!”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有点惊讶道:“这还不是那个布木布泰?” 他记得很清楚,郑芝龙说他醒过来的时候,怀里就是那个建虏太后,这又不会有假! 听到他的这个话,刘伟超便给他分析道:“那是当然,各种宫斗剧、悬疑剧什么的,多了去了。像这种情况的,也不能说明是布木布泰睡了郑芝龙的。比如,只是帮郑芝龙用手或者让别的女人李代桃僵……” “啊……”崇祯皇帝一听,相当惊讶,就感觉他见识有点少了。就这么一个情况,竟然都能被刘伟超想出那么多种可能! 刘伟超自己说着说着,结果还真被他发现了什么,仿佛抓到了宝一样,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那个多尔衮也不是善茬,之前被布木布泰阴一把之后,指不定会有提防,往宫里安排眼线之类。布木布泰会没有防备?如果布木布泰可能怀孕的话,她真有这个能耐,能逃过多尔衮的眼线?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怀胎十月事情啊!除非……” 说到这里,刘伟超变得更加自信,断然说道:“有可能是其他小角色向郑芝龙借了种,这样真有孩子的话,也完全可以用来威胁郑芝龙,就当是她自己生的,还不会被多尔衮发现。” “这么精彩?”崇祯皇帝听了,有点难以置信。 刘伟超一听就笑了,当即回答道:“你这是宫斗剧看少了,哦,也对,你就没有宫斗剧看。我告诉你啊,这个布木布泰很不简单,在后世的传说中,她和那个多尔衮还有一腿呢!”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感慨道:“看来确实是朕孤陋寡闻了啊!” 说完之后,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过一会之后,崇祯皇帝才对刘伟超说道:“朕让郑芝龙去驿站先休息了,回头朕再提醒他一下。另外,他带回来的这些消息,你怎么看?首先,是那个沙俄帝国的事情,如何?” 这个事情,是他最为关心的,因此首先问了这个问题。 刘伟超听了,便微笑着说道:“不用担心,这个时候的沙俄帝国,其实并不强大,并且离大明很远。我不是给了你世界地图么?你可以去查下,能查到沙俄帝国在什么地方的。这个国家的强大,还要等他们的彼得大帝时候,不过这时候都还没出生呢!” 那个世界地图,崇祯皇帝也就拿到的时候才看过一下。并且他当时主要关注的是那些在海外殖民的国家,比如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国。 此时听到刘伟超的提醒,他就决定回头再去认真看下那个世界地图。 他在想着,刘伟超则继续说道:“不过也不能轻视,既然这个沙俄帝国已经往东殖民,说明他们其实也有心思的。如果建虏真得和沙俄帝国去勾结,可能也会引来沙俄人也不一定。”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这时候的他,心中已经有数,自然就不慌的了。 “不过沙俄离大明实在太远了,他们如果要来打大明的话,没有地头蛇的帮忙,一路过来,肯定是不可能的。”刘伟超看过这个时期的,大概有印象,说西部蒙古部族和沙俄还有摩擦。沙俄要想攻打大明的话,西部蒙古的事情必须要解决,“你先等下,我查下相关资料,再给你说。” 崇祯皇帝要的,就是相关的消息,于是,连忙点头,让刘伟超尽管去查。 这些消息,是他目前无论如何都无法获得的。也只有通过刘伟超的帮忙,才能方便知道整个天下的大势。 刘伟超一如以前那样,把手机放在手机架上,随后用电脑搜了下那个时期有关西域的事情,然后才对崇祯皇帝说道:“西部蒙古叫卫拉特蒙古,他们的汗王这个时候已经带兵去青藏打宗教战争了。另外西部蒙古和沙俄有冲突,并且是沙俄比较强势一些。对了,这时候的卫拉特蒙古已经臣服建虏。” 说到这里后,刘伟超立刻想起刚才崇祯皇帝给他说过,郑芝龙探听到消息,建虏要整合蒙古部族的事情,于是,他便猜测道:“如果建虏派出使者,去到卫拉特蒙古调停他们和沙俄的冲突,并且一起进犯大明西部的,可能兵力就会比较多,这个还是要防的。”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当然,如果卫拉特蒙古不合作的话,沙俄要想来攻打大明,就必须先打败卫拉特蒙古才行。因此,沙俄能进攻大明的可能性就很低。” 说完之后,他切换了网页,继续给崇祯皇帝介绍道:“沙俄这时候是罗曼诺夫王朝,他们的皇帝叫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蝴蝶效应应该影响不到,按照原本的历史,就在今年会去世。他的长子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即位,他重视商业,加强财政压榨,先后爆发了盐商暴动和斯捷潘·拉辛起义,军事上发动了对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俄波战争,吞并了东乌克兰,试图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未能成功。” 说到这里,刘伟超强调说道:“他的最小儿子,以后就是沙俄帝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皇帝,让这个沙俄帝国一举成为东欧强国。不过这时候,这个阿列克谢自己才十六岁而已。” “这时候处理沙俄帝国事务的,不是阿列克谢,而是他的老师莫罗佐夫,這个人雖然很有学问,具有丰富的從政经验,但还是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莫罗佐夫除了总揽朝政以外,还身兼多职,逐渐在他的庇护下,手下人日益骄横,多有贪污枉法之举……” 听着刘伟超在那给他介绍沙俄的情况,崇祯皇帝渐渐地就不以为然了,呵呵,什麼沙俄帝国,其实就是一个番邦小国而已。自己内乱不止,外又有强敌瑞典和那什么波兰立陶宛联邦。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还想打遥远的大明的主意? 于是,等刘伟超大概介绍完了沙俄的情况之后,他便直接问下一个问题道:“那吴三桂这人,你觉得会改性,真得豁出命地为朝廷效力?”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知道崇祯皇帝已经不关心沙俄帝国了。想了一下,还是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跟你说,西夷的贪婪程度是伱难以想象的。不管沙俄那边最后会不会出兵,大明西部的军力,还是要增强才好,就算沙俄最终没有来,你要开拓西域,也是要有足够军队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提醒,想了下,最终点点头说道:“朕肯定没有你对西夷了解。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朕一定会注意的。” 说完之后,他就又就其他几个事情和刘伟超商量了一下,可以说,是基于整个天下大势分析讨论。这一点,是他臣子那边没法具备的。 讨论了差不多之后,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崇祯皇帝便重新召见郑芝龙,要给他一个答复了。 而郑芝龙这边,其实没有休息好。那么丢人的事情,给崇祯皇帝说了之后,并没有得到结果,让他有点忐忑不安。 他怕崇祯皇帝不相信,觉得他有异心,和建虏太后勾结什么的。 因此,郑芝龙接到旨意之后,就有点不安地重新在武英殿见驾。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21 丧权辱国 “郑卿,有关那建虏太后向你借种的事情,是骗你的!” 听到崇祯皇帝开口就说这样的话,郑芝龙稍微愣了下,回过神来之后,感觉不对啊,自己醒来后确实有点虚的啊,有明显地被借种痕迹。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说道:“卿不是说那建虏小皇帝和那什么摄政王有明争暗斗么?如果那建虏太后大肚子的话,岂不是正好给了那什么摄政王以口实?” “陛下所言极是!”郑芝龙听了,还是有点犹豫地说道,“但是……但是那建虏太后说她有把握瞒……瞒,不会是她的侍女吧?” 他好歹是混江湖出来的,经历过大风大浪,什么场面没见过? 当然,也确实是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但是,这不代表他脑子一直糊涂。 经过崇祯皇帝这么一提醒之后,他就回过神来了,再仔细一想,立刻就猜出了另外一种可能。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赞许地点点头说道:“不错,就是这么个情况。卿对朝廷的忠心,朕还是信得过的。这事以后没了也就罢了,如果真出了后续,卿不管怎么做,朕都是信得过的!” 郑芝龙最担心的,并不是他在建虏那边可能有个子女,会不会安全的问题。对他来说,老婆好几个,儿子也是好些个。多一个,少一个,还真不是有太大影响。 郑芝龙最担心的,是崇祯皇帝会不会相信这个事情,会不会觉得他和建虏那边其实是有勾结了? 简单一句话,其实就是担心他自己或者家族的前途而已。 此时,得到皇帝的许诺,郑芝龙的一颗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 随后,崇祯皇帝又对郑芝龙说道:“东江镇那边的事情,朕准了吴卿所奏,后勤补给方面,由卿负责,多给他屯一些,就从鲁地征集,朕会下旨给那边的。” 事实上,这和以前的安排并没有冲突,依旧是山东一省之力供应东江镇的后勤。只是稍微有点变化,就是要把后面送的粮草物资,提前送过去而已。 “末将遵旨!”郑芝龙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这里有朝鲜的大致地形图,可能有些地方稍微有些变化,卿带去给吴卿,说不定能帮上他一些忙!”崇祯皇帝说着,又从御案上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卷纸,随手递给边上伺候着的王承恩,让他转交给郑芝龙。 不用说,这个朝鲜地形地势图,是刘伟超那边提供的,找到了一份后世的,尽量靠近古代一点的地图,多少总能有用。 郑芝龙稍微有点心惊,心中想着,陛下这是又去请示太祖皇帝了? 他刚收好这份朝鲜地形地势图后,就见崇祯皇帝又从御案上拿起一张卷着的纸,随手递给王承恩,再次交代道:“这个就是水泥厂的配方,卿送去给建虏,另外也送一船粮草物资过去。就说暂时只有这些,剩下粮草物资,必须回福建才能搞到,需要一些时间。” 按照刘伟超建议,先送点过去吊着建虏,然后粮草物资的大头,等到快有开战苗头的时候,再送过去。到时候,就把那些粮草物资用重金属的水泡下晒干,阴建虏一把。 这是皇帝的旨意,郑芝龙自然不会有意见,连忙答应下来,又收好了水泥配方。 这个水泥配方,其实是有瑕疵的,耐火砖方面就没说,建虏要煅烧水泥出来的话,成本就会高很多。 “另外,那个沙俄帝国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崇祯皇帝继续对郑芝龙说道,“朕略微给卿说下,这样你心里有数,如果遇到有关沙俄帝国的事情,卿也就能知道怎么应对了!” 说完之后,他让王承恩挂出世界地图,然后亲自走下去,就着世界地图,给郑芝龙讲了下所谓的沙俄帝国在哪里,如今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郑芝龙对此,自然是非常震撼,这些消息,绝非人力所能办到的。那也就是说,又是太祖皇帝的指点了。 这么想着,他就更是不敢对崇祯皇帝有任何不敬之心。 有成仙的太祖皇帝加持,谁能反抗? 看到毕恭毕敬的郑芝龙,崇祯皇帝的心情也好,便继续说道:“对了,新式的铁甲蒸汽战船,已经改造了十多艘,都能投入海战的。等到明年年中的话,大概就能全部改造完毕。如果卿那边和倭国翻脸,海军要打的话,朕会派出新式铁甲蒸汽战船的。当然,如果等到全部改造完毕之后再打,那就是最好的了!” 说这个,也是给郑芝龙交个底。防止意外情况之下,郑芝龙的海军去和敌人海战而有不必要的损失。毕竟郑芝龙的那些战船,同样是可以改造的。损失一艘,就少了一艘铁甲蒸汽战船。 不过,虽然是给郑芝龙交个底,但是其实崇祯皇帝也是有保留的。事实上,这个时候,改造完成的战船,已经有三十来艘了。最大的封舟改造,技术难度也已经被宋应星攻克,估计等到明年初,就能改造完成。 该说得事情,崇祯皇帝给郑芝龙巴拉巴拉地交代完之后,就打发他出京了。 而崇祯皇帝自己这边,则是又一次在文华殿召开御前会议,正式对底下臣子说道:“朕收到海军总兵郑芝龙的禀告,倭国和建虏结盟,已经派兵进入朝鲜。” 之前他派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去和郑芝龙一起,帮着建虏结盟了倭国的事情,肯定是不会公开的。这一次,就借着郑芝龙回来的机会,趁机公布了结盟这个事情。 他的话一落,顿时,文华殿内的众人,哪怕他们都是官场浮沉多年的,也是非常地震惊。 他们这一代人,大都是知道万历年间那次抗倭援朝的。在事后的总结中,文人中也有很多人认为,那一次的抗倭援朝,让朝廷在辽东的掌控力大为降低,从而导致了建虏的崛起,以至于有了后面连年的战乱。 此时一听,倭国不但再次侵犯朝鲜,甚至都还和建虏结盟。那岂不是说,这一次对大明的威胁,要远高于万历年间那一次了? 大明的局势,才好了几年,就又来了这么大的一个劫数? “陛下,不知道倭国派了多少人马?”首辅贺逢圣回过神来,连忙奏对道,“他们进入朝鲜,那朝鲜那边又是怎么应对的?” 崇祯皇帝听了,冷笑一声道:“朝鲜认贼作父,认建虏为其宗主国,如今已经被建虏给卖了。朝鲜国王和他的臣子被迁往辽东北部,整个朝鲜都将让给倭人。” “……”听到这话,不止贺逢圣,包括其他人在内,都是面面相觑。 谁也没想到,朝鲜竟然是这样一个下场? 忽然,一个声音响起:“好,忘恩负义之国,恶有恶报!” 众人闻声看去,却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刘宗周。 清流嘛,说这个话很正常! 贺逢圣回过神来,没有去理刘宗周,连忙又奏对道:“陛下,可否要抽调西南军队回防山海关?”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否决道:“不,五年计划不变,西南流贼和土司是一定要解决的。朕告诉诸卿这个消息,只是让卿等做到心中有数,第一个五年計划,是以解決大明西南爲主;第二个五年计划,就是解决辽东和朝鲜!诸多事情,卿等要各自有数!” “……”听到这个话,众人互相看看,都是一脸的担忧。 这可是建虏和倭国的结盟啊!远比以前遇到的那些敌人都要强大! 当然,这也是他们不知道朝廷手中的军力到底有多强!如果孙传庭在这里,肯定就和他们的反应不一样了。 这不,户部尚书倪元璐小心翼翼地奏道:“陛下,是否需要派使者前去朝鲜质问倭人,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年没动静的倭人有了这么大的动靜?” 言和的话,他是不敢说的,但是,他说得这个话,多少有点这个意思。看看倭寇是什么反应,是不是可以不用打仗? 这真要打仗的,能不能打赢不知道,至少他觉得,国库肯定又要空了!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又否掉道:“倭国狼子野心,攻占朝鲜,进而图谋我大明的心思,又不是如今才有的。卿等莫忘了,我们大明的藩属国,琉球王国,也被倭人给实际控制了。这倭人试图取代我大明的心思,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言外之意,那就是没得谈,只有打一条路了。 琉球王国的使者,在半年前来京师求援,文华殿内的这些官员,自然都是知道的。此时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感觉倭国真得是有这个狼子野心,和谈肯定是会丧权辱国的,绝对不能谈! 这么想着,他们就更担心了,便纷纷奏对,有说要加强山海关防线,还有的则担心东江镇那边。总之,就他们看来,大明这边是绝对处于劣势的。 看他们这个样子,崇祯皇帝倒也理解,毕竟当初他收到消息说建虏要去找倭国结盟时,也是非常担心的。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22 误会 “不过诸卿也不用担心,建虏和倭国要想对我大明用兵,至少也要两年后!”崇祯皇帝脸无惧色,侃侃而谈道,“到时候,西南方面问题得到解决,军队就能调往辽东,彻底灭了建虏,顺带着也灭了狼子野心的倭国!”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朕把这消息给诸卿说了,就是要让诸卿知道,当居安思危,不可因天下太平而懈怠。各衙门的事情,必须做好,格物学的应用,也能让我们大明的战力得以提高,甚至碾压他们。朕之前和你们说过,大明不止是要中兴,更要威加海外!” 看到崇祯皇帝竟然这么有信心,贺逢圣等人便想起了之前他所说的,又想起太祖皇帝都在当今皇上的背后站着,好像确实不用太担心。 这么一想,一群人的信心便恢复了不少。 不过户部尚书倪元璐还是有些担心,便启奏道:“陛下,不知道这两年后的战事,花费要有多大?” 说实话,他太担心了。 以前万历年间时,只是抗倭援朝,就花了太多的钱。如今不但要灭建虏,还要灭朝鲜的倭人,甚至陛下的意思,还要再出兵倭国,灭掉倭国,这个钱,绝对应该是天文数字了。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笑了下,然后才回答道:“倪卿不能只看到打仗花钱,还要看到,打仗其实也能赚钱的!” 听到这话,倪元璐不由得愕然,打仗还能赚钱?真是头一次听说!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一个个都是有点疑惑。在他们的观念中,打仗就是花钱的活啊! 崇祯皇帝见了,便对他们说道:“铁道司不是在喊已经没多少俘虏可用了么?还有工部挖矿的,人手不够么?正好,建虏可以用来修路,倭人矮小,挖矿真合适。” 顿了顿,不等底下臣子提问,他便继续说道:“辽东、朝鲜和倭国的底下有什么矿,朕都知道,回头开采出来赚得钱,绝对能补回打仗的花费。”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是无语了。 以前的时候,不管是哪个皇帝,似乎都不可能用这种手段来回本吧?也只有成为神仙的太祖皇帝指点,当今皇上就能知道地下埋藏着的宝贝。这么一来,似乎还真是不会有亏本的打仗了! 不止是辽东和朝鲜了,再换个其他地方,似乎都能这样! 那换句话说,以后大明源源不断地开疆拓土,也都是类似了?只要能打赢,那就不会亏本,甚至都可以一直打下去了? 想到这,贺逢圣等人,不由得兴奋了起来。 如果说,以前崇祯皇帝所描述的地球之长的前景,似乎还只是一个画饼的话,如今在他们的眼里,这个就不止是画饼,而是看到了面粉,那画饼有成真的可行性了! 而这种情况,也只有太祖皇帝站在当今皇帝的背后,才能具备这样不会亏本的条件! 看到底下臣子都是惊呆的样子,崇祯皇帝就忍不住又透露一点道:“倭国现在人口有两千多万,他们精锐尽出,登陆了朝鲜之后,朕派海军过去,就能截断他们退回倭国的可能,而朝鲜又不可能马上有收获,断了他们补给,这仗就能轻松很多。只要把他们派往朝鲜的倭军都解决了,那回头再征讨倭国,就更容易。” “……”文华殿内众人一听,顿时说不出话来。 合着倭国出兵越多,那是对大明越有利? 他们在场这些官员,都是大明最高级别的官员,自然是知道宋应星在天津造船厂的事情。说大明海军无对手,他们都不需要实战经验,光是看铁甲和木船的比较,都能知道胜负的。 也就是说,大明海军切断朝鲜倭军的海上退路,绝对是能做得到的。那就等于说,皇上刚才所说得对策,应该是有效的。 原来皇上是早有对策,所以一点都不慌! 那还能说什么? “陛下圣明!”文华殿内,响起齐齐地喊声。 就这么的,将来在辽东这边的大战,崇祯皇帝算是知会了这些大明的高级官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末期,工作重心就要开始为第二个五年计划,也就是光复辽东、占领朝鲜,甚至灭掉倭国而准备了。 ………………………… 与此同时,远在南洋这边,有三艘福船,正在向一处海岸线缓缓靠岸。那船上的人,都是在欢呼。 就见一个比较黝黑的人,用一听就很不熟练,还带着福建口音的大明官话,惊喜地问道:“这里就是大明上国了么?” “哈哈,早呢,就这种地方,怎么可能是我们大明的地方呢!”他边上的一个人,虽然也带着福建口音,但是明显大明官话是很熟练地,在回答他道,“这里只是吕宋附近的一个岛而已,我们要在这里补给,然后再回到大明!“ 听着手下和印第安人的对话,郑芝豹也是一脸笑容。 这一次远渡重洋,去了那么远的地方,然后再回来,竟然没有什么损失,真得是非常幸运! 当然,他心中非常明白,之所以能如此,有一个很大的功劳,是当今皇上所给的航海图,标注了洋流的方向,沿途的岛屿等等,甚至都还有标注,大概什么时间段,飓风会少。 郑芝豹就按照这份航海图,真得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皇上保佑啊! 当然,运气也是有的。心中这么想着,他又默默地补上一句:妈祖保佑! 在海上航行的这几个月,船上的这些印第安人表现得还不错,照顾那些植物都非常尽心尽力,大概也就因为各种原因损失了一成左右。但是,幸亏每种都有好多,基本上,如果接下来的航程没有问题的话,就算是满载而归! 如今已经到南洋了,这里算是熟悉的,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了。在前面这个卡拉潘补给后,按照皇上当初的交代,直接去琼州,把船上的这些植物进行交接,就算完成这次的差事了! 郑芝豹这么想着,三艘福船便已经缓缓靠向卡拉潘的码头了。 这个卡拉潘在后世属于菲律宾东民都洛省首府。位于民都洛岛东北岸,绿岛海峡东端。 在这个时代,吕宋被西班牙殖民,主要是在吕宋岛,这附近的岛屿,大部分还是属于土著的,但是也会有西班牙人的出没,主要是收税,也就是保护费之类。 如果是去马尼拉,郑芝豹可能会比较谨慎,因为郑家和吕宋岛上的西班牙人并无交情。每年西班牙人过境大明沿海,走倭国那边跨越太平洋回去的时候,也是要向郑家交保护费的。 如今只是在吕宋岛的外围补给,就不用担心西班牙人会怎么样了。 一如郑芝豹所想这样,福船代表着大明船只。而旗帜上飘着的郑字令旗,说明这是郑家的船只。 当着三艘福船靠岸的时候,卡拉潘的土著,便纷纷拥了过来。 相对那些西夷来说,大明的商人是最讲规矩的,不会劫掠他们。 靠岸之后,都不用郑芝豹去交涉,负责南洋这边的手下,自然会和这里的土著交涉,维护下船只,补水补食物。 不过和以往有些不同的是,这一次,郑芝豹是从南美洲归来,船上值钱的东西都換成了南美洲的特产,因此只能是記账,说好回頭会给这里的土著补偿。 要是别人的话,只能认为这是抢钱了。可郑芝龙虽然是海盗出身,但更多的是生意人,给手下立的规矩,都不是西夷那样,打得过就抢,打不过就做生意。郑家的信誉,是摆在那里的。 卡拉潘的土著,虽然没有收到钱而遗憾,但是终归也没有抱怨。 最终,郑芝豹的这三艘船,在这里休整了一个晚上之后,第二天便又扬帆启程,继续向大明而去。 有一点,是郑芝豹没有想到的,在他靠岸休整的时候,刚好有西班牙人在卡拉潘。 这西班牙人并没有现身,只是躲在暗处窥视而已。 郑家的船,一般很少出现在南洋。这突然之间出現在南洋,难免就让人想多了。 比如说,郑家不满足控制大明东南沿海,是要向南洋这边扩张么?这要是向南洋扩张的话,西班牙人所占的地方,就是首当其冲了! 要是其他人,可能还不会这么想。但是,西班牙人是殖民者,天然地就认为,别人会和他们差不多。这郑家的船队突然出现在吕宋附近,绝对不正常。 于是,等郑芝豹的船队一走之后,西班牙人便也待不住了,匆匆返回了马尼拉。 西班牙人心中一直有鬼,对于大明这边的关注非常敏感。 出海的明人,一般都是非常勤劳,和当地的土著形成鲜明对比,又有头脑,因此一般去了海外之后,很快就能积累财富,成为当地人中的富人。 吕宋这边,同样如此。作为统治者的西班牙人都是眼红,最终,在万历年间时候,因为一场误会,导致西班牙人屠杀了当地的明人,很是赚了一大笔。 虽然到后来,误会解除了,万历皇帝并没有在意吕宋。但是,西班牙人却尝到了甜头,使出各种手段招揽明人,积累财富,然后又是一场大屠杀。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23 遇到了故人 一开始的时候,西班牙人屠杀了明人,就怕大明的报复,还是很忐忑的。 结果,大明这边只是不痛不痒的下了道圣旨而已,连罚酒三杯都不如。 这么一来,西班牙人的胆子就彻底大了。视明人如猪羊,养肥了杀,养肥了杀。最近的一次,是崇祯十三年。 这个时候,建虏入寇,流贼横行,崇祯皇帝连国内都忙不过来了,又怎么可能腾出兵力去征讨西班牙人。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等到郑成功在宝岛站住脚之后,听闻了吕宋那边的事情之后,就有意征讨西班牙人讨还公道。 西班牙人这边一听,便又是把吕宋岛上的明人都屠杀了,理由是怕他们成为内应。 事实上,万历那个时候的误会,同样是如此。西班牙人以为大明有意于吕宋,就担心吕宋岛上的明人会当内应,就搞了第一次大屠杀。 如今,西班牙人看到郑家的船队竟然出现在南洋,吕宋的附近,就又想多了。 ………………… 崇祯十八年的年底,辽东这边已经是大雪纷飞了。野外白茫茫的一片,已经很少有人的踪迹。 但是,在鸭绿江的江面上,却有两艘船在航行,眼看着就要镇江堡这边的地界了。 岸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些建虏,沿着江监视江面的船只。 没办法,只能是监视,建虏自己并没有战船。 在其中一艘船的船舱里面,南方人郑芝龙穿得很厚,面前还摆着一个火盆,烤着火:“这个鬼天气,真得是冻死人了!” 他这话音刚落,就听到舱门被人敲响,同时一个亲卫的声音响了起来道:“老爷,就要到镇江堡了,不过有点奇怪,这里竟然停着一艘西夷的帆船!” “哦?”郑芝龙听了,不由得有点诧异,这里出现了西夷的帆船?这不可能啊! 第一时间,他想起了建虏所说得沙俄帝国。但是,他在武英殿的时候,看到过沙俄帝国在什么地方,根本不可能有船到鸭绿江这里来的。 于是,郑芝龙搓了搓手,紧了下身上的虎皮大衣,示意船舱里面的亲卫打开了舱门,跨步出去看情况。 果然,已经不远的江边,就停着一艘西夷的风帆船。因为没有挂旗帜,压根无法知道是哪个国家的船只。 郑芝龙这一下就奇怪了,这船肯定是属于西夷的,但是,到底是哪路西夷呢? 跑到这里来,明显是和建虏有联系! 这么想着,郑芝龙就打起精神来了,这必须要搞清楚才行。 两艘福船缓缓地靠岸,岸上的建虏顿时如临大敌。那艘西夷帆船上,也有人影出没。 正在观察着的郑芝龙,一下就认出来了,那是红夷的船,按照皇上的叫法,就是荷兰人的船。 他们怎么跑这里来了? 他在想着,他的亲卫已经亮明了身份,镇江堡这边的建虏守将急忙过来迎接。 这个镇江堡的守将不是别人,正是建虏这边最擅长外交的英俄尔岱。 朝鲜这边的事务,自从上一次大清和倭国谈好了之后,他就没有留下的必要。因为镇江堡的特殊位置,多尔衮便让他坐镇在这里。 在英俄尔岱把郑芝龙迎到镇江堡大堂,屏退了闲杂人等之后,郑芝龙便掀掉了头罩,当即抱怨道:“你们辽东这地,真得是太冷了,冻死个人!” 英俄尔岱作为在镇江堡负责的人,要和郑芝龙以及倭国打交道的,自然是知道郑芝龙的身份地位,此时听到他这么说,便连忙陪笑着说道:“是冷,不过我们都习惯!” 说话时候,他连忙递上一个手炉,能看出来,他招待客人倒也准备地周到。 郑芝龙也不推辞,接过去之后暖着手说道:“这天气太冷,还下着雪,道路难走,盛京我是不去了,带来的东西就交接给你吧!” 说完之后,他腾出一只手,伸到另外一只袖子里掏出了两张纸,直接递给英俄尔岱道:“这是一船物资的清单,你看下然后就去搬上岸。另外那份,就是水泥配方了。” 看着英俄尔岱在看那纸上的内容,郑芝龙就解释道:“收买了朝廷官员,弄到了这个水泥配方,就想着尽快给你们送过来。北方这边,这物资收集地有点难,还是我在给东江镇的物资中扣出来的,这个事情可不能做得明显,要不然我会暴露的。剩下的物资,等我回福建之后,再给你们筹备齐了!” 这是属于卖房市场,算是建虏有求于郑芝龙。因此,不但之前的时候定金都给了价钱的一半,此时听到郑芝龙的话,英俄尔岱还得陪着笑脸,连忙说辛苦了。 这一幕,要是朝鲜君臣看到了,估计会非常感慨。骑在他们头上的太上王,对上这个明人,竟然是如此小心翼翼! “我做生意,最是讲究信誉了!”郑芝龙接着说道,“等明年,我找机会,肯定能把剩下的物资都运来,让摄政王和礼亲王放心好了!” 英俄尔岱听了,正想说话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随后,一个亲卫在外面禀告道:“大人,荷兰国使者回来了。” 这个话,是用满语说的,郑芝龙听不懂。 英俄尔岱看着郑芝龙,却是灵机一动,便用大明官话对郑芝龙说道:“还真是巧了,荷兰国的使者从盛京回来了,我得去迎接一下。” 说完之后,他摇头一叹道:“真是搞不懂这些荷兰人,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说要和我大清做生意。” 郑芝龙一听这话,顿时就明白了。这个建虏的言外之意,其实是告诉自己,他们大清帝国的生意伙伴,不会只有自己一个。 这么想着,郑芝龙也不生气,反而呵呵一笑之后说道:“哦,那真好,你带他们过来一起见见面吧。外面太冷了,我就不出去。” 英俄尔岱一听,有点意外,便回答道:“他们有可能是直接上船就走了,未必会过来!” 按道理说起来,那些荷兰人和这个郑芝龙,应该是做生意的对头吧,肯定不愿意相见的。 郑芝龙听了,只是淡淡一笑道:“没事,你去给他们说声就是,报上我的名字,他们必然是会过来的!” 英俄尔岱一听,不由得盯了他看了好几眼。这个话,说得有点霸气! 但是,那些是西夷,不是郑芝龙你的手下,他们就会听你的? 那些西夷过来的时候,可是有说过,他们掌控了南洋,多厉害多厉害的,他们会听你的? 当然了,英俄尔岱是个人精,不会蠢到直接对郑芝龙这么说,而是笑呵呵地当场答应下来,至于来不来,他肯定是没法保证的。 不一会,他就独自出了镇江堡,在城下迎住了从盛京回来的荷兰人。 看到这个大清帝国的将领,那为首的荷兰人便热情地说道:“我们已经和你们的摄政王谈好了,以后会常来。” 用的是大明官话,没办法,在这远东地区,大明官话就是通用语。 顿了顿之后,那人又说道:“就是你们这里的鬼天气,实在太冷了。我们得赶紧走,要不然都要冻僵了!” 听到他的这些话,英俄尔岱便知道,这些找上门来的荷兰人,应该是和大清谈好了生意,并且是比较满意的。 对此,他当然也高兴。 不过英俄尔岱记得郑芝龙的事,便连忙对为首这个荷兰人说道:“城里还有一个客人,想和你们见見面,要不,還是先進城休息一会吧?” 那荷兰人听了,有点意外,便问道:“谁?” “郑芝龙,认识么?”英俄尔岱并没有报出官名,只是一个名字而已。 之所以这么做,第一是不好把郑芝龙的身份嚷得太多人知道,那会坏大事; 第二,其实他也是使坏,就是完成了郑芝龙的交代,但是,人家要是不听,继续走了,那是落了郑芝龙的面子,让他再说话那么霸气!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个荷兰人听了,明显一愣,随后便确认道:“明国的那个郑芝龙?” 这边的人太多了,只是姓名的话,容易重名。 这些荷兰人并不知道郑芝龍在倭国的时候,是结盟方之一。因此,对于郑芝龙出现在大清帝国这边,就觉得不大可能,以为这个人可能是大清帝国这边的郑芝龙。 “是!”英俄尔岱看着他的表情,不由得有点惊讶道,“认识?” “不认识!”那荷兰人非常干脆地摇了摇头回答一句。 英俄尔岱一见,心中便笑了,那个郑芝龙的霸气架子,怕是要打脸了。 可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就见这个荷兰人和其他同伙看了一眼,犹豫了片刻之后,便对他说道:“那前头带路吧!” “……”英俄尔岱听了一愣,回过神来,一边带路,一边小心地问道,“既然你们都不认识,也是要见么?” 这荷兰人听了,脸色明显有点不好看。 明面上,双方其实还是敌对关系。但是,在大明东南沿海,荷兰人的船,也必须要买郑家的令旗才行。 荷兰人拉不下这个脸,就冒充是倭国的船,以倭国那边的身份买令旗,交了保护费。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24 四处有敌 , 第624章 四处有敌 听到英俄尔岱的话,荷兰人这边都是有点尴尬。 他们来建虏这边的时候,自报家门,介绍自己的时候,自然是使劲夸自己,什么海上马车夫,打遍天下无敌手,占了一个又一个的殖民地等等。 对于他们两次挑衅郑芝龙的权威,结果被郑芝龙打败的事情,当然是不可能提的。 此时人家郑芝龙在,还怎么吹这个牛皮? “都是跑海上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算不认识,那见一见,不就认识了嘛!”荷兰人强行解释着,最终跟着英俄尔岱到了镇江堡守将的大堂。 果然,就看到郑芝龙在那里烤火。 他们确实不认识郑芝龙,但是在长崎的时候,见过郑芝龙。因此,郑芝龙不认识他们,他们认得出郑芝龙。 “来来来,大家一起坐下。”英俄尔岱还是很热情地招呼道,“等我去安排点酒菜,一起吃了暖暖身子!” 荷兰人这边,正不知道怎么开口,听到这话,便连忙点头答应。 可谁知,郑芝龙听了之后,却是淡淡地说道:“不用了,这鬼天气太冷了,我还是早点回去的好!” 他这话一说,顿时场面就有点尴尬了,不知道接下来说什么好。 郑芝龙看向那些荷兰人,淡淡地问道:“你们来大清帝国做生意,可经过我的允许?” “……”英俄尔岱听得大惊,这说话,这也太霸气了吧? 郑芝龙在明国可以称王称霸,没想到竟然连外国人也要听他的话? 想到这,他不由得对郑芝龙的认识更为深刻了! 荷兰人听了,又有大清将领在边上,不由得非常尴尬。 可是,他们不服郑芝龙也不行,要不然,郑芝龙一发飙,就可能会威胁他们在鸡笼的驻点。要是没有鸡笼的驻点,那不要说他们和大清帝国的生意,就是和倭国的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正要这么服软的话,以后在大清帝国这边,就不好做生意了。好不容易要多一条做买卖的路,他们自然也不想听别人左右的。 在犹豫了片刻之后,为首的荷兰人还是带着强硬回答道:“我们和谁做生意,为什么要经过你的允许?你以前只是规定,买你的令旗就可以的!” “……”边上的英俄尔岱听得再次无语,这算是用强硬的态度说着软话了吧? 郑芝龙听了,依旧是淡淡地说道:“那如今我再立一个规矩,和大清做买卖,必须得我同意才行!” “……”荷兰人听了,有点傻眼,互相看看之后,其中一人便底气不足地问道,“为什么?” 郑芝龙站了起来,放下了手炉,然后看向这个荷兰人说道:“因为我也在和大清做买卖,你们插一脚,算什么?” 这个理由,肯定说得过去,至少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是符合逻辑的。如此,便掩盖了荷兰人加入进来捣乱朝廷布局的可能。 但是,作为建虏这边,他们当然不想只有郑芝龙这么一个贸易对象。边上的英俄尔岱连忙插嘴说道:“都是自己人,都是自己人,有话好好说,有钱一起赚!” 和事佬的话说了一句之后,他看向郑芝龙说道:“荷兰帝国这边,也和我们大清结盟了,一起对抗明国。瞧在志同道合的份上,有钱就一起赚吧!” 郑芝龙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 荷兰人竟然也和建虏结盟了? 不过想想好像也不奇怪! 这些荷兰人跑来大明这边,一开始用抢的,结果被朝廷官军打了之后就要求做生意,然后又被自己给收拾了。从头到尾,他们就没能和大明做生意,肯定是对大明怀恨在心的。他们和建虏结盟,加入了这个反明的行列,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自己也是加入这个反明联盟的,这英俄尔岱点破了这层关系,要是再反对荷兰人和建虏做生意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郑芝龙在脑海中快速闪过这些念头,心中顿时有了计较。脸上立刻露出笑容,笑着对荷兰人说道:“原来如此,那不知道你们和大清做什么买卖?” 听到他语气有缓和,荷兰人不由得大喜,连忙回答道:“我们做火器的生意为主,肯定和您这边不冲突的。” 建虏最缺的,就是质量好的火器,比如燧发枪,威力更大的火炮。这荷兰人一凑上来,双方自然最容易在火器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不过,荷兰人也是狡猾,回答郑芝龙的话中,说是以火器生意为主,但没有说不做其他生意。事实上,他们和建虏的谈判内容中,除了供应建虏火器之外,还会把南洋的粮食也运过来。只是从贸易金额上来说,比不上火器这边的贸易金额大。因此,他们就心安理得地说以做火器的生意为主。 此时,郑芝龙听了,明面上不好反对,毕竟边上的这个建虏将领肯定知道,自己不是做火器生意的,没理由反对荷兰人做火器生意为主。 于是,他便对荷兰人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随你们的便。不过要是被我知道,你们是骗我的话,我相信,你们应该清楚,我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说完之后,他也不理这些个荷兰人,转头对英俄尔岱说道:“估计船上的物资应该也搬得差不多了,那我就告辞了!” 英俄尔岱不想他们继续在一起,免得到后面不知道会不会又说僵,便连忙挤出笑容送客。 荷兰人这边,其实也想早点走的,但是,他们又不想和郑芝龙一起走,就留了下来。 郑芝龙这边,话是说得漂亮。但是,等到他回到船舱之后,没有外人在了,那眉头就一下皱了起来。 就目前的情况下,他其实不得不承认,荷兰人不好对付。 奠定他霸主地位的料罗湾海战,郑芝龙是付出了很大的血本,发了江湖悬赏令,集结了大规模的战船,靠着本地优势才打赢了荷兰和海盗的盟军。 如今这种情况,如果真得要和荷兰人图穷匕见,一决生死的话,他领着整个船队去打鸡笼的荷兰人,估计损失也会非常大。 而荷兰人一旦打不过,在海上想要逃跑的话,以他目前的船,是追不上的。 另外,郑芝龙自然知道,荷兰人在南洋那边还有一个很大的据点,该是整个东方的总部。 如果那边倾巢而出,和他不死不休的话,他的损失会非常惨重。 当然了,这是基于以前的情况。 如果朝廷拨给他那种新式的铁甲蒸汽战船的话,就完全不怕荷兰人了。真要打起来,代价也不会大。 心中想着这些事情,郑芝龙最终决定,必须要新发现的这个问题,及时上报给朝廷才行。 不过这一次,就没有亲自跑去京师面圣的需要了。奏章说明,已经足够! 有了这个决定,郑芝龙很快便写了奏章,立刻派快船送往京师。 …………… 而在京师这边,眼看着要过年了,崇祯皇帝却还在忙。 这不,他就看着一本奏章,似乎是有点麻烦的样子。 这封奏章来自山海关,是蓟辽总督堵胤锡送来京师的。 奏章里面主要反应了一个事情,就是山海关那边派出了蒙古人,让他们回各自的部族去拉拢底层的牧民时,传回了一个消息。 说建虏那边也派了人,联系各部族的那些族长之类的,正在做准备,积蓄力量配合建虏对大明发動大的戰事。 如今的蒙古人已經知道,建虏那边拉了好几个国家结盟,因此蒙古部族的那些头人、族长之类的,对于打赢大明充满了信心。 堵胤锡那边,收到这个情况之后,很是担心大明将来要面对的局势,特意上了这份奏章提醒崇祯皇帝,要及早做准备。 崇祯皇帝看完这个奏章之后,虽然因为早就知道了建虏结盟的事情,并不太担心。但是,他也从这份奏章中感觉到了建虏在拉拢一切力量,试图对付大明的决心。 就如今的局势,虽然建虏的势力已经被打回了辽东腹地那边,同时朝廷这边也加强了蓟镇长城防线的防御。 但是,一旦有什么疏忽,这些敌人一起攻打大明的话,怕是有地方会有疏漏。 而京师城外,如今已经很繁华,要是遭受戰火的话,损失会很惨重。甚至有可能,京畿之地被破坏,同样会损失惨重。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这个事情的时候,郑芝龙的奏章便到了。 他一看这份奏章,竟然发现又一个国家和建虏结盟,顿时有点头大。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第一时间去找刘伟超问情况,而是拿出了世界地图,先根据郑芝龙提供的消息,看了下地图上标记鸡笼的地方,随后又查到了南洋巴达维亚那边,还有这个荷兰人的基地,至于他们的母国,倒是离大明很远。 综合衡量了一番之后,结合大明目前的科技情况,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忧虑。心中有数之后,他便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有必要聊下这个情况。 (本章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25 夸张点 “你看,如今对大明的有敌意的国家,至少有倭国、荷兰、沙俄,还有蒙古部族也算。”在视频接通之后,崇祯皇帝稍微一说情况,然后便感慨地说道:“几乎可以说,在大明的东南西北,都有敌人。朕就纳闷了,怎么大明就有这么多敌人呢?什么时候,才能是万邦来朝,对大明怀得都是敬畏之心!” 刘伟超一听,当即呵呵一笑道:“这个道理还用说,非常简单的事实啊,因为大明有钱。但是,大明的武力,却没有足够强大,或者说,还没有能震慑四方。那就很自然地,会有很多国家对大明虎视眈眈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大明是天底下最富有的国家,必须要有最强大的武力,要不然的话,后世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等等,这样的历史就会重演。” 之前的时候,刘伟超有给崇祯皇帝讲解过历史的。此时,崇祯皇帝听了他的话,深以为然,点点头说道:“确实是,军队方面,不能只满足于能平定叛乱,必须要有足够规模的军队,足够强大的军队才行!’ 说到这里,他又眉头一皱说道:“如今大明最主要的敌人在辽东这边,山海关的压力会很大。蒙古各部如果听从了建虏的命令,而大明对蒙古底层的归化不顺利的话,那么北方长城沿线的压力也会大。’ 稍微停顿了下,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如果那个沙俄帝国也觊觎大明的财富,西部蒙古各部又被建虏说服,和沙俄帝国合伙的话,那大明西南那边的压力也会加大。 “还有,如果西南战事没有预期那么顺利的话,或者说,其他几个方面的战事提前爆发,那就大明如此的兵力,怕是不够!” 这个时候的大明朝,「得是精兵路线,各地卫所的军户,汰弱留强,不强不弱的那部分,就组建成了铁道兵。 就兵力总数上来说,这时候的兵力要比之前少了不知道多少。一般情况下来说,这种对策是最好的,稳定国内局势已经足够,军费也能节约不少。 但是,就如今慢慢体现出来的局势,好像大明周边的国家都要和大明为敌,那这点兵力就远远不够了。哪怕是精兵,也是不够的。 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数家当的话,刘伟超还给他添火,对他说道:“其实还有要用兵的地方哦,哪怕不是去打别人。’ “嗯?”崇祯皇帝一听,露出疑惑之色,鼻子里哼出了个声音,算是当问话了。 刘伟超听了,便对他说道:“荷兰目前占领的鸡笼,既然他们加入和建虏联盟,那肯定要收回来吧?我跟你说,那個地方,是适合种植橡胶树的。以后橡胶树肯定要大规模种植对吧? 橡胶有哪些用途,之前讲到橡胶时候,就已经有科普过的。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点头,随后,被刘伟超这么一说,就有点期待地说道:“也不知道那个郑芝豹怎么样了?能不能安全地把南美洲的好东西带回来?” 这个事情,刘伟超可不敢乱说。就算再全的航海信息,要是老天爷不给脸的话,那都可能是回不来的! 因此,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话,刘伟超只能寄予美好的希望吧! 之后,他便接着对崇祯皇帝说道:“还有,安南,如今是大明的吧,但是,安南那边有鸟你这个大明皇帝么?他们自己打成一团,为得就是自己称王称霸,和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将来你下南洋,这地方可是要平定的,南方的军队有么?”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再次点头。 最后,刘伟超总结道:“也就是说,就对未来的大明朝来说,东南西北其实都是要用兵的,各种地形,各种气候等等,都要有。为了尽可能降低水土不服引起的减员,你肯定要成立由东南西北的百姓所组建的精锐。并且可以随时根据战事规模的大小,用最短时间组建对应的军队,对不对?’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无语地想了一一会,好长一会都没说话,最后才叹道,“这个, 怕是要求有点高了吧?’ “其实,一点都不高!”刘伟超听了,马上说出他的想法道,“你可以考虑实行义务兵役制,就是大明所有适龄青年都要有当兵的义务,比如说,规定必须当兵二年。二年之后退伍,那就是藏兵于民,一旦需要,随时可以征召出足够的军队。” 他了解如今的崇祯皇帝,因此,在说完这个话之后,马上补充说道:“我们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全民的义务兵役制。” 一听后世都是这样做的,刚才觉得这个事情有点难办的崇祯皇帝,明显就多了兴趣,当即和刘伟超探讨起来道:“如果说所有适龄青年都要当兵的话,那读书人怎么办?特别是那些有功名的?中断学业先当兵?” 寒窗苦读,一心只是为了考取功名,如果去当兵,显然会极大地延迟、妨碍读书人考功名,定然会引发所有读书人的反对。 哪怕如今的大明,军人的地位已经有所上升,但是,相对来说,依旧是文贵武轻,谁愿意去当兵! 刘伟超一听,便立刻回答道:“不用啊,读书人可以进行军训,就是训练几个月的军队基本技能,只要合格就可以发给证书,来替代服兵役。比如我这个时代,大学生必须要军训,军训之后就有证书,就不用服兵役了。当然,如果自己想参军的话,那一样是可以参军的。” 崇祯皇帝听了,皱着眉头考虑,感觉推行这个全民义务兵役制,还是有些难。不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一句话,就能顺利推行下去的。 这么想着,他便对刘伟超说道:“这个事情,还是在等等看吧,朕觉得,如果现在推行的话,怕是不行。按照你给朕说得理论,就是这个全民义务兵役制,损害了所有人的利益,他们定然会反对的。” 其实,中国古代也是有过全民的兵役制,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多是发生在大规模战乱并且很频繁的年代。比如战国时期,就是最典型的了。 然而,大一统的王朝,基本上就没有全民兵役制,就大明朝来说,这都将近三百年了,一直实行的是军户制,哪怕其中也夹杂了募兵制,但归根结底,大明朝还是以世袭军户为主的。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要推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加上文贵武轻的观念不可能一下就扭转过来了,确实如同崇祯皇帝所说,这个事情真要推行的话,就会比较难。 想着这些,刘伟超却是灵机一动,立刻想到了什么,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以后大明要对全球用兵,全民义务兵役制肯定是要有的。就算如今不实施,将来也肯定是要实施的。要不,你趁现在这个机会,正好为全民义务兵役制铺路?’ “啊?”崇祯皇帝没想到他这么说,连忙请教道,“怎么个铺路法?” 对他这个当皇帝的来说,那当然是喜欢全民义务兵役制的。因此,问出话之後,他是相當关注劉伟超的回答,一看就很认真在听的样子。 只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你刚不是说了么,大明好像四处都有敌人么?既然如此,你就可以夸张一点,说大明如今四面楚歌,强敌压境,生死存亡之秋,要想保家卫国,那是不是要更多的人当兵才行了?顺便,你也多宣传那些英勇保家卫国的例子,提高军人的待遇。要这样还是很多人反对的话,那大明亡国都不冤了!’ 听到这个话,崇祯皇帝先是一喜,不过很快脸色就耷拉,啥叫大明亡国也不冤了! 不过刘伟超的大概意思,他也是明白的。 国家兴亡,不是他老朱家一家的事情,而是关乎所有大明百姓的事情。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顿时有了思路了,便点点头,严肃地说道:“朕大概知道怎么做了,这确实是个机会。朕立刻派人去山海关,把陈圆圆传回来。”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说道:“有关宣传这个事情上,还真是陈圆圆用得最好。那个阮大铖,还是老套了一些,做不到陈圆圆这样让大明上下都能欢迎。” 顿了顿,他想了下又说道:“这个阮大铖,如今的年纪已经大了,或者也该告老还乡,给陈圆圆挪出地方了。 阮大铖,已经是六十的人了,花甲之年的年龄,在古代已经是算老了。 崇祯皇帝稍微犹豫了片刻,话锋一轉又道:“不过朕看出来,他似乎官瘾很大,未必会告老还乡啊!” 这种情况下,让阮大铖告老还乡,就有点打击他了。再怎么说,这个阮大铖是很听话的。不说别的,光是之前他写得那手文章《科学之道,乃万民之道》,就非常受崇祯皇帝赞赏的。刘伟超听到他这话,倒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马上就给了崇祯皇帝一个建议。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26 恐吓 , “你在南京不是还有一套衙门体系的么?”刘伟超提醒道,“政通司也同样可以在南京设立一个,主要负责南方那边的宣传。这阮大铖过去那边当政通司,不就两全其美了么?” 实际上,南京那边的衙门,其实是养老的。并没有什么实权。虽然官职品级一样,那肯定也不如京师这边的。 不过眼下其实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皇帝对于陈圆圆的欣赏和重视,肯定是要超过阮大铖的。如果再说出身,人家陈圆圆还是出自宫内呢!并且,陈圆圆对大明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从各方面来说,陈圆圆代替阮大铖,也是迟早的事情。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想了下之后,点点头说道:“不错,这倒也是一种安置的办法。就朕感觉,让阮大铖去江南那边宣传,似乎他的积极性还更高,也比较适合江南那边文风更盛的地方!” 言外之意,他是会考虑这个办法了。 刘伟超这边,倒不是很执着,反正他也只是建议而已。 再聊了一会之后,崇祯皇帝便挂断了视频通讯,自己想了很久,最终传旨,召山海关那边的陈圆圆回京。 在崇祯十八年的年前最后几日,陈圆圆赶到京师之后,崇祯皇帝便再次在文华殿召开六部九卿参与的御前会议。 当然了,内阁和司礼监肯定是在的,陈圆圆、阮大铖也在。 崇祯皇帝在群臣见礼之后,便表情严峻地说道:“朕收到消息,除了倭国和建虏结盟之外,另外还有沙俄帝国、荷兰帝国也和建虏结盟了!” 一听这话,不明底细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顿时大惊失色。 之前的时候,倭国和建虏结盟,就已经吓到他们了。幸亏是崇祯皇帝胸有成竹,不慌不忙,表现沉稳让他们给稳了下来。他们相信崇祯皇帝,相信有太祖皇帝显灵,是能应付的。 结果这过去了没到两个月吧,竟然又有两个帝国和建虏结盟! 对于倭国,他们多少还是有点了解的,心中算是有底。 可如今崇祯皇帝口中所说得沙俄帝国,还有那个荷兰帝国是什么鬼?听着好像也很厉害的样子。 下意识地,他们就把这两個帝国,都想得和大明差不多。 这么一想象,你要说,没被吓到就是假的了。 这些刚经历过乱世的文官,说实话,对于朝廷官军的信心并不是太大。不是真正带过兵的人,一般去比较军力的时候,都喜欢用兵力的多寡来对比。 别的国家,他们不知道,他们就知道如今的朝廷官军,正儿八经的军队,也就是精锐军队,全国算起来,也就是二十多万的样子。 这其中,至少一大半在大明西南,正在应对流贼和土司之乱。剩下一小半里面的一大半,驻扎在山海关一线。 这突然多出了几个帝国和建虏结盟,在他们的意识中,这朝廷的兵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了 当然了,他们也不是崇祯皇帝一说就会被吓到。 在渡过了最初的震惊之后,就听吏部尚书左懋第出列奏道:“陛下,不知道这沙俄帝国和荷兰帝国在什么地方?微臣孤陋寡闻,以前从未听说过。” 一听这话,其他人回过神来,也都是点头。 确实,以前从未听说过,这是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国家? 他们也都好奇,便都看着崇祯皇帝等待答案。 崇祯皇帝听,便严肃地回答道:“沙俄帝国在我们的西北方向,隔着西部蒙古部族,也就是卫拉特蒙古。相对来说,路途遥远。但是,卫拉特蒙古在前几年时候就派了使者去了辽东,臣服于建虏。因此,卫拉特蒙古很可能会听建虏的,和沙俄帝国联合起来,进攻我们的西南。 顿了顿,他便又接着补充说道:“堵卿在前几天的时候有奏章回来,说建虏正在联络蒙古诸部,让他们积蓄力量听从建虏号令,也要对大明发起进攻。这一点,陈卿刚从山海关回来,不妨给诸卿说说具体情况。” “微臣遵旨!”陈圆圆一听,立刻答应一声,然后出列,把草原的大概情况说了一遍。 如果说是以往的话,在一大堆老头子中,突然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官和他们一起议事,这些老头子肯定会觉得别扭,觉得有点怪。 可此时此刻,他们被这些消息震惊,压根就忽视了陈圆圆的年轻貌美。 听完了陈圆圆的介绍之后,文华殿内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顿时感觉就压力更大了。 草原蒙古部族,一直是大明朝从开国以来的最大敌人。经过这几百年来,大明用了各种手段,算是极大地削弱了蒙古部族,但是,蒙古部族的实力,他们也都是了解,从来不敢轻视的。 如果真得被建虏如愿,蒙古各部族听令建虏一起向大明发难。那都能想象出来,大明从西北开始,一直到东北,便都是烽火了。 不对,西南那边的战事还没结束,换句话说,这是从大明西南到西北,再一直到东北,都是战事。也就是大明东南这边,大海之上没有敌人而已了。 他们正在这么想着时,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们说道:“还有荷兰帝国,其实就是红夷。他们的母国远在万里之外,但是他们在南洋是有一个殖民地的。”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的这些官员稍微松了口气,原来是红夷,那就还好,太远了影响不大。 可谁知,就听崇祯皇帝接着对他们说道:“你们不要小看了红夷。这些红夷号称海上马车夫,什么意思呢,就是海战非常厉害的意思,先后从佛郎机人,还有西班牙人手里夺取了好多领土。他们在南洋的殖民地叫巴达维亚,是荷兰人在我们大明周边最大的一个据点,拥有不少战船。” 他的这些介绍,听起来就觉得是对红夷非常了解的意思。因此,底下的臣子便不知觉地被他的语气所引导,脑海中立刻出现了红夷在海上开疆拓土的印象。 “荷兰人的优势,在于新式战船和火器,虽然他们在远东的战船没有我们多。但是卿等不要忘记了,倭国水师的战船也很多。他们几方联合起来的话,战力会有多强大,就不用朕说了吧?” 听到这话,贺逢圣等人不由得脸色凝重,感觉到了非常大的压力。 之前的时候,他们是相信,大明的铁甲蒸汽战船肯定比倭国水师的要厉害。可如今,别人是几个国家的水师联合起来,而大明目前的铁甲蒸汽战船还有限,那海战的优势,是不是也会丧失了? 他们正担心着呢,就听到崇祯皇帝用忧心的语气对他们说道:“朕有点担心,万一西南战事并不能按照计划一样完成,而这些敌人却一起对我大明动手,发起进攻的话,后果很是难料啊!” 他这话说完之后,文华殿内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每个人都不说话,表情凝重,面露担忧之色,气氛变得格外沉重。 崇祯皇帝扫视底下臣子的表情,看看有效果了,就继续泼了一波油道:“如今我们才刚从乱世中缓过来,百废待兴,百姓都渴望能过上太平日子。一旦边疆守不住的话,到时候战火四起,又将民不聊生,这让朕收到消息之后,真得是夜不能寐啊!” 文华殿内的每个人,都是经历了之前的乱世,当然不愿意再有以前的那种日子。 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话之后,就连比较抠门的户部尚书倪元璐,也是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如此情况下,大明可谓危机四伏。只有打败了这些敌人,大明才能有真正的太平。因此,微臣以为,该多增加一些军队,就多增加一些军队,这方面是省不得的!” 他都这麼说了,其他官員,自然也都附和,对於朝廷扩军的事情,就没有任何反对,立刻就达成了一致。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倪卿所言极是,朕亦认为,该是要扩军备战的。不过有一个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说到这里,不等群臣问,他就主動说道:“大明的东西南北几乎都会有敌人要应对,那么东西南北都要组建军队,可一下要组建这么多的兵力,这兵源怎么办?” 以前的话,大头是世袭军户,直接从军户中征集便是。 可如今,世袭军户制已经废除,不是转为民籍,就是转为铁道兵了。 转为民籍的那些,是老弱病残;转为铁道兵的那些,如果让他们重新转为战兵的话,先不说合适不合适的事情,这铁路谁来修? 修铁路的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这几年,作用之大,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不修铁路,那是万万不能的啊! 如果说,只是募集少数的军队,这个是不怕的,只要有钱,肯定能招到人。但是,如今这种危局之下,要募集的军队数量不在少数,这就难了。 他们正想着呢,结果崇祯皇帝又说道:“除了守备边疆的军队之外,后备的军队是不是也要有准备,要不然,一旦前线有战损,临时募集军队的话,这战力肯定不如以前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27 升官 崇祯皇帝这话说完之后,文华殿内一下安静了下来 募兵的数量不多的话,没任何问题,但是,要是募兵的数量多了的话,那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眼下离乱世没几年,大部分人都是经历了乱世人命不如狗的日子,要是有可能,谁愿意过刀口舔血的日子? 更不用说,如今日子好过了,到处都是做工的机会,只要有体力,随便干点活,都能养活人的,那么,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就更不会愿意去冒险的! 首辅贺逢圣考虑半饷之后,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老臣以为,可先行募集兵马,看能有多少,如果还缺的话,回头再想法子!‘ 万一能够呢? 崇祯皇帝听了,不置可否,转头看向其他人。 陈圆圆见了,便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或许可以让天下百姓知道,如若朝廷官军不足,不能应对如此之多的危机,则到时候可能天下大乱,最终遭殃的还是天下百姓。如此,微臣以为,当会有更多的百姓愿意当兵吃粮,保家卫国!” “这个主意不错!”崇祯皇帝一听,立刻点头赞许道,“可以,朕准了!’ 阮大铖听了,心中很是着急。 虽然说,陈圆圆和他没有过节,相处还很融洽,彼此佩服学问。但是,陈圆圆的能力,那都是看得见的,屈居于他之下,这种情况肯定不能长久。 好不容易,他重新有了官当。他当然不想让贤,把自己位置给陈圆圆的。 可是,这不,陈圆圆的提议,又得皇帝赏识,一下就又把他这个正使给比下去啊! 心急如焚之下,想着刚才皇帝说得这些难处,忽然之间,脑中灵光一闪,顿时大喜过望,便连忙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以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句话,在原本历史上,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思想家顾炎武所说。当时的背景,是建虏入寇,天下大势,基本上确定了为满清所有。总结过往,顾炎武才有说出这句话。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崇祯十七年早就过了,建虏被牢牢地控制在辽东,已经没法对关内造成威胁,至少在普通百姓眼中,如今更是天下太平。就算没有蝴蝶效应,这么大的一个背景改变之下,顾炎武也是说不出这句话来了。 更不用说,此时的顾炎武,因为屡次科举不中,就放弃了科举之路。刚好崇祯皇帝又设了格物学专项科考之途,因此,此时的顾炎武,已经改为攻读格物学去了。 在阮大铖这边,他的文学才能,绝对是明末顶尖的几个人之一。半辈子的官路坎坷,让他非常在意能否获得皇帝重用,一门心思,就想着讨皇帝欢心。 刚好这次的御前会议,他是有出席的。因此,他就有份听到了太平之下的大明,其实已经是危机四伏,至少在殿内群臣看来,就是危机四伏。一個不小心,大明就很可能被周边的蛮夷联合起来瓜分,到时候又陷入血与火之中。 前些年的战乱,犹在眼前,未来的日子里,有可能陷入战乱,生灵为之涂炭。 在这样的背景下,崇祯皇帝明确表态,要及早募兵,做好应对未来的挑战,可是兵源呢,却是个很大的问题。 想着这些,一个不小心,阮大铖便嘣出了原本历史上属于顾炎武所说得这句名言。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的其他人都还在琢磨这句话,陈圆圆一听之下,却是一惊,立刻想起一事,便惊讶地说道:“阮大人这话,和仙界的一句话,真是如出一辙也!” 一听他这话,所有人都是一愣:这么巧? 仙界的话,那是什么话? 说真的,所有人都很好奇仙界的事务,听到这话,他们当然想知道,仙界又有什么话?包括崇祯皇帝自己,都没想到仙界的什么话,和阮大铖这话一样。 不过他是仙界的代表,不能不知道,只能保持那种“对,你说得对”的表情。 好在他不问,自然是有人会帮他问的。 这不,阮大铖一听她的话,就有点好奇地问陈圆圆道:“仙界的话?什么话?” 其他人都是注视着陈圆圆,竖着耳朵听着。 陈圆圆在这文华殿内是属于资格最浅的官场小弟,更不用说是在御前了,因此,立刻乖乖就回答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一说出口,顿时,犹如一道炸雷一般,炸响在文华殿内每个人的头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确实和阮大铖所说的话意思一样,但是,却远比阮大铖那话更为通俗易懂,更具震撼感! 回想起几年前的乱世,那是几欲亡国之相,人命贱如狗,为什么会那样? 不就是朝堂上党争不断,地方上各扫门前雪,更为典型的,是那些藩王面对攻城,坐拥钱粮无数却不肯出钱。 如果说,每个人都去努力改变这个乱世,那之前的乱世还能乱得起来么? 这样的想法,文华殿内的这些人,以前可能没有,但是,他们在听到陈圆圆这句话的时候却是一下被震醒了! 是啊,天下兴亡,不止是君王事,而是匹夫有责! 这句话,就连崇祯皇帝自己都听得一震。 他当然知道,所谓仙界的话,肯定是后世的话,从刘伟超那边传过来的。 他之所以没印象,应该是这句话夹杂在什么资料里面,由田贵妃那边负责从手机里面抄写出来的时候,陈圆圆给记住了。 此时,看到底下群臣那震惊的样子,崇祯皇帝便淡淡地说道:“没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事,当告知天下臣民!政通司这边,要想好怎么做这个事情!” 本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就已经是震撼了,加上这还是仙界的话,更是加成了不少的权威性。在殿内的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有疑惑,或者有意见,纷纷附和。 仙界就是不一样,说话都如此有水平!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这句话,其实是清末民初大文豪梁启超看到顾炎武的话之后,先是改为“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在此基础上,他又在同年最早概括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并流传于后世。 此时,崇祯皇帝趁着这个机会说道:“建虏和其他蛮夷,不知道何时会侵犯大明,时不我待,当越早唤醒天下百姓之责越好,朕决定,陪都那边也设政通司,一南一北,一起做事,方有事半功倍之效。’ 说到这里,他看向阮大铖道:“江南那边,阮卿最是熟悉,就由阮卿去江南筹建政通司,如何?” 皇帝的意思,虽然是商量的语气,可是,阮大铖却知道,他没有拒绝的理由,也不敢拒绝,只好回奏道:“微臣领旨!” 虽然说,崇祯皇帝让他去南边还是当原来的官,也负责做事,但是终归不如北方这边的官好。 然而,陳圆圆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压制住的。与其最后被陈圆圆顶了位置,如今这样安排或许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 虽然是这么想,但是,他心中终归也是有点点失落的。 崇祯皇帝听了他的回话,还是叮嘱他说道:“阮卿去了南京,可不能懈怠,朕会盯着的,可得用心做事!’ 一听他这话,阮大铖稍微有点意外,随后就大喜。皇帝这依旧是重用他啊!没错,大敌压境之下,必须南北同时宣传,才能募集到更多的兵力。 这么想着,阮大铖不但没有担心,反而犹如打了鸡血一般,连忙躬身回奏道:“陛下放心,微臣鞠躬尽瘁,绝不负陛下所望!”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陈圆圆说道:“阮卿去了南京,要新组建南京政通司,这京师的政通司,就得卿来负责了。今日起,卿就是京师政通使,可得办好朕交付的差事 对于陈圆圆的升迁,所有人都不以为怪,因为这个位置,肯定是陈圆圆的。 “微臣领旨!”陈圆圆听了,连忙回应,心中自然欣喜,官居正三品了。 文华殿议事结束之后,阮大铖立刻动身,都不等在京师过完年再走,匆匆赶往南京去了。而陈圆圆接手了京师政通司衙门,当了一把手,也不管要不要过年了,立刻开始部署任务,烧起新官上任三把火。 所有能利用的渠道,包括戏曲、歌曲、小品、相声、评書、报纸等等,全面开工,把大明目前的局势公告天下,宣传英雄事迹,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号召大明青壮从军,保家卫国。 而这个时候,大明的交通因为水泥路和铁路的修建,已经越来越便利,因此,消息比起以前,要更快传向全国。以至于很多大明百姓,对于这个崇祯十八年的过年,过得就没有去年那么欢庆了。 对于以前乱世的恐惧,冲淡了眼下太平的幸福!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28 天佑大明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28天佑大明谁也没有想到,以为可以过太平日子的背后,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危机。 以前的时候,光是一个建虏,就让大明北方陷入了战乱之中,深受建虏劫掠之苦。 好不容易朝廷官军连续打赢了两次建虏,把建虏赶回了辽东那边。结果这建虏竟然亡大明之心不改,纠结了那么多的蛮夷,依旧试图灭亡大明。 如果说,只是改朝换代,换个皇帝而已的话,可能普通百姓还真不会特别在意。 但是,建虏是有前科的,入侵关内的时候,烧杀劫掠,每一次都是生灵涂炭。他们可不会管你是谁,全部都会遭殃。 除此之外,华夏大地上的历史也已经证明了,只要是蛮夷入侵而引发的改朝换代,汉人全都是要遭大罪的。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汉人是第四等人,最底层的那种,受尽了欺辱。 倭寇在嘉靖年间,在大明东南沿海的烧杀劫掠,同样也是。 还有什么沙俄帝国、荷兰帝国等等,大部分大明百姓虽然不了解,但是以他们蛮夷的身份,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么多的敌人联合起来,要一起对付大明,朝廷官军真得能顶得住么? 如果顶不住的话,未来的日子可怎么过? 想那个朝鲜,如今就被建虏和倭国给瓜分了,他们的粮田财富,全都成了建虏和倭国的,甚至连他们的人,也成了财物的一种,被建虏和倭国瓜分。 要是朝廷官军没能顶住这么多敌人的进攻,那岂不是自己也会落得和朝鲜人一样的下场? 想到这些,大明百姓们真得是了解了,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每当一个地方的舆论发酵一阵之后,想要报名从军的人便多了一些。只是目前来说,他们还不知道经过什么途径去报名从军,保家卫国。 大明周边满是敌人的情况,同样也传到了西南孙传庭这边。 孙传庭知道后大惊,连忙写了奏章问具体的情况。 他自然不会只是听信传闻,是要了解这些和建虏结盟国家的详细细节,兵力配属,擅长什么,如今什么情况等等。 与此同时,他也加快了地方新军的组建,并且进行了扩编。针对云南地区的夜不收渗透也开始加强,就想着早点解决云南战事了。 本来在京师已经是养老了的忠贞公秦良玉,也都闻讯求见崇祯皇帝,表达再次为朝廷效力,马革裹尸的想法。 大明各个阶层,在这次的“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和原本历史上,明末时候坐看大明灭亡,只是各自争权夺利完全不同。 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原因无他,舆论引导而已! 陈圆圆、阮大铖的政通司,功不可没! …………………………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之前和刘伟超谈及的时候,有谈到过郑芝豹去南美洲的情况。算算时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该要回大明了。 另外一个,在琼州负责农事改良的王象晋,到这崇祯十九年的时候,已经是八十五岁的高龄了。虽然听说他身体还不错,但是崇祯皇帝还是有些担心,便最终在崇祯十九年的春节一过,便派了陈子龙前去琼州,接替王象晋的工作。 在陈子龙过去之前,崇祯皇帝特意把有关南美洲特产的那些资料,全都从手机中抄写出来,让陈子龙带去。万一郑芝豹真能顺利带南美洲的特产回来的话,也不耽搁种植。 当然,在琼州改善农作物的其他资料也有,让陈子龙带过去,和王象晋那边实际操作这两年经验结合,改进大明农作物品种。 另外,陈子龙带过去的,还有一道给王象晋的圣旨,封王象晋为正一品的特进荣禄大夫,准他自行决定去留。 特进荣禄大夫是散官,没有权力,提升品级用的,以此表彰王象晋在这两年的农事贡献。 王象晋毕竟年纪很大了,八十五岁啊,哪怕在后世,能活到这个年纪也不容易。不过他在原本的历史上,那是活到了九十二岁,在这古代,真得是很稀罕了! 崇祯十九年一月底的时候,陈子龙到达琼州。 明洪武元年平广东,升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辖儋州、崖州、万州三州13县,并将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在琼州府,虽然很偏僻,以前多是官员流放之地,是为天涯海角,但是也是出过名人的。 在大明朝,最为有名的就有两人。 一个叫做丘濬,字仲深,琼山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另外一个人,更是有名。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也是琼山人,大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万历十七年,万历皇帝特意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海瑞墓,这种待遇,是文官中非常少见的待遇。 真到了琼州,在明末这个时候,其实未必就会觉得这里是苦寒之地,流放之地。 这不,王象晋在陈子龙到来之后,其实跟是满意这里的生活了。 官居一品了,算是荣退了,但是呢,还能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琼州这边的天气,没有严寒,虽然说热了一些,但是只要不出门,其实也还是可以的。 陈子龙的到来,那些外出的活,都归陈子龙干了。因为在农事上的擅长,两人算是一老一少,也有共同话题,有个聊天的伴了。 这二月份的天气,北方还是寒风呼啸的天气,但是在这琼州,只是穿着单薄衣裳,躺在大堂的躺椅上,看着外面阳光明媚,和陈子龙聊着农事上的事情,真是不亦快哉! “陛下吩咐的这个杂交水稻,还真是不好搞啊!”王象晋看着陈子龙说道,“陛下所说得稻种,有的还是找不到,只能慢慢地试了。” 陈子龙听了,恭敬地说道:“但是老大人在这里的几年,培育出来的新水稻,产量也确实有提高,这可是造福万民的好事啊!” 听到这个,王象晋特别地受用,当即微笑不语。 都已经是八十多的年龄了,对于其他,他都已经看开了。唯独流芳百世这个,他还是很在意的。 此时,王象晋想了一会之后,他忽然问道:“你说,那大洋的彼岸,真得有如此奇怪的树,会流泪的树,真得是太奇怪了!” 很显然,陈子龙带来的有关南美洲特产的资料,他也已经看过了。 对于农学的兴趣,让他很是牵挂那么奇怪的品种。这树不但会流泪,最为关键的是,皇上说这流得眼泪,竟然是有非常多用途的东西! 陳子龍听了,也是好奇。他和王象晋一樣,就只看了资料而已,不可能见过实物的。 不过对于皇帝的话,他倒是深信不疑的。此时听到王象晋的疑惑,他便回答道:“那就寄希望那个郑芝豹能一帆风顺地回来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在陈子龙的心中,終归还是不怎么报希望的。 这可是大洋啊,要横渡的! 一般情况下,哪怕只是沿着海岸线出海的,都可能会有很多意外。更不用说,横渡大洋这么危险的事情了! 最为重要的是,这还是大明第一次派船远渡重洋,之前并没有先例,就更无人有把握了。 这不,就听王象晋捋着自己的额下白须,又一次感慨地说道:“也不知道老夫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洋彼岸的那些花花草草了。别的不说,就拿什么金鸡纳树,老夫就非常想见见,看看效果是不是真得那么好!” 他除了擅长农事之外,还涉猎医学,也是这个原因吧,懂得养生之道,寿命之长,算是古代人中非常罕见了。 冷热病,不算是罕见病,一旦流行,那是要死一片的。但是听说,这种什么金鸡纳树竟然就能克这个病,真得让他非常意外的。 资料中还有其他花花草草,虽然他很非常期待,但是终归来说,最好奇期待的,还是这两种树了。 陈子龙听了他的话,只好违心地安慰道:“老大人身体好得很,肯定能看到的!” 王象晋听了,哭笑一下,便待开口说话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 于是,他便不再说什么客套话,抬头看去,就见院子那边的照壁处转出一个衙役,急匆匆地过了院子,来到他们面前的堂前,带着惊喜交加的那种表情禀告道:“王大人,陈大人,港口来了三艘福船,说是奉皇上旨意,从什么南美洲回来的,要找王大人交接东西。” “什么?”王象晋一听,竟然一点都不像一个老年人,一下就从躺椅上蹿了起来,经济交加地确认道,“当真?是从南美洲回来的?” 陈子龙也听得非常意外,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就是天佑大明了! 在衙役确认了之后,王象晋当即哈哈大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走,赶紧走,瞧瞧去!”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29 等一个契机 , 琼州码头这边,眼看着目的地终于要到了,三艘福船上的人,全都拥到了甲板上。每个人都是兴高采烈的,非常地兴奋。 在旗舰上,郑芝豹的身边,有个人,虽然穿着大明的衣裳,同样是黄皮肤、黑眼睛,但是,终归看着有点怪,似乎有点什么不同。 当他一开口说话时,就更能听出有区别了。 那大明官话,一听似乎就是刚学的,说得很慢,就好像是边想边说:“大人,这里就是大明啊,难怪那么繁华啊!” 这个话,要是别人说的话,郑芝豹估计会抽他嘴巴子,说什么反话呢? 但是,这话是从一个南美洲印第安人口中说出来,并且郑芝豹也是去过南美洲,见过那边的情况,因此非常明白,他说得不是反话,而是真得觉得,琼州非常繁华。 码头停靠着的好多船只,稍微远处有高大的城墙,虽然大着太阳,可来往城里的街道上,依旧是人来人往,主要是在运送货物之类的。 马车,牛车,人力车、轿子等等,随处可见。更为重要的是,大明百姓的衣裳之类,明显高印第安人好多个档次。就好像大明这边的人,全是南美洲那边殖民者的档次一样。 不过,哪怕琼州是琼州府的府城所在,对于郑芝豹来说,也压根不值一提的。 此时听到这个印第安人的说话,便淡淡地说道:“慕明啊,记住你今天说得话,以后你会知道自己有多孤陋寡闻了!” 这个印第安人,叫慕明,姓钱,都是在来得路上自己取得新名字。其他印第安人也一样,都给自己取了大明的名字。其中,这个钱慕明是印第安人中最聪明的一个,因此郑芝龙把他带到了身边。 本来的话,这个钱慕明是想给自己姓郑,郑芝豹知道后,最终还是否了他的这个,另外从百家姓中让他们挑选了。 此时,钱慕明一听他的话,顿时有点傻眼,非常意外地问道:“这…这还不繁华么?” 一听他这话,周边的郑芝豹手下,都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在笑声中,充满了自豪。 说笑间,郑芝豹忽然看到城门口那边,有衙役开路,两顶轿子往码头这边而来。 “大人们过来了,都下船迎接!”郑芝豹连忙大着嗓子喊了一声,然后立刻整理下仪容,便连忙上岸了。 他的船靠岸之后,已经通过港口这里的官吏知道目前琼州这边的官员变动情况。原来的王大人官居一品荣退,又从京师派来了个接替的陈大人。 而郑芝豹目前,只是一个小小武夫而已,自然不敢怠慢了。 钱慕明等印第安人见此,不由得都有点紧张起来,连忙跟着郑家水手一起,一边整理仪容一边上岸。 码头这边,很快便戒严。在戒严线之外,琼州百姓,只要不忙那些,纷纷驻足围观,非常好奇城里两位大人一起过来码头,这是什么情况? 轿子停下,陈子龙毕竟年轻,先行出了轿子,然后连忙走到王象晋这边,伸手去扶了王象晋下轿。 只见王象晋的眼睛,就只是往码头上扫视, 同时问陈子龙道:“在哪里?在哪里?” 这个时候,他是真得有点担心,这人回来了,东西给带回来了没有? 如果这一次不顺利的话,那他估计是等不到下一次了。 陈子龙一边扶着王象晋走出了轿子,一边一指郑芝豹那边道:“就在那!” 郑芝豹也是有眼色的,见此情况,立刻大礼参拜道:“末将福州海防参将郑芝豹,奉旨从南美洲公干归来,特向王大人,陈大人移交货物!” 一听是移交货物这四个字,王象晋焦急的面容,顿时舒缓下来,替而代之的是满面笑容,连声说道:“好,好,好啊,东西呢,在哪里?” 说真的,他是一刻都不想等,就想着第一时间看看这些远在大洋彼岸的好东西。 王象晋所在的这块地方,是有遮凉棚搭着的。他的家丁立刻送上一张太师椅,免得老爷累到了。 边上的陈子龙,同样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对郑芝豹说道:“真是辛苦你了,都起来吧!” “遵命!”郑芝豹听,连忙大声回应一声,然后站了起来。 看到两位大人的这个样子,那种非常重视的感觉,让他也感到欣慰。 千辛万苦,历尽艰辛的成果,结果却是无人问津,无人重视,那才是对他最大的打击。 于是,郑芝豹也是高兴,立刻吩咐手下道:“来啊,把货物都搬过来,小心一点。” 他手下以及那些印第安人连忙答应一声,然后又纷纷上船去搬运东西。 当初在利马收这些花花草草的时候,考虑到路途遥远,一般都是小树苗之类的,但如今,只要能活下来的,都长高了不少。至于种子之类,也有不少发芽了。 一件件地搬运到岸上,放在凉棚下,王象晋都坐不住,连忙上前去查看。然而,他却看不出个什么来,就连忙叫陈子龙,让他拿出皇上给得资料,赶紧核对下。 然而,没有照片,并且不同的生长周期,如果不是有特别显眼的特征,其实还是很难认的。 郑芝豹的人在搬运,王象晋戴了老花眼镜,和陈子龙一起核对,结果却是认不出什么来。 陈子龙知道,这样认是认不出什么的,便叫过郑芝豹,让他介绍。 郑芝豹自然是做过功夫的,虽然其中有很多,当初他收购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最主要的几样,他都是确认过的。比如橡胶树,还有金鸡纳树等等。 因此,听到陈子龙的要求之后,他便连忙殷勤地介绍了起来。 橡胶树和金鸡纳树这些重点的植物,不但是有树苗,还有种子的。在郑芝豹的介绍之下,陈子龙和王象晋对着资料再次核对,这时候就发现有相似了。 这一下,两人都是非常高兴:大明也终于要有这种宝贝了! 看着长得还不错的树苗,陈子龙作为植物学方面的专家之一,当然知道越洋过来是多么的不容易,便由衷地感慨道:“真得是想不到啊,树苗也能活着送过来!” 听到这话,郑芝龙便叫过了钱慕明,然后回答陈子龙道:“大人,这得多亏了南美洲本地人的细心照料。” 钱慕明在大明上国的高官面前,很是紧张,连忙回答道:“不……不是,都是郑大人的功劳!” 陈子龙听了,稍微一愣,听得不是很懂,不过缓了缓之后,算是明白过来他在说什么,再仔细一看眼前这人,和大明这边确实有些区别,但是区别似乎不大。 于是,他便看着这个南美洲的本地人,惊讶地问道:“没崴荡竺鞴倩埃俊 说完之后,陈子龙又马上醒悟过来了,闽南口音的大明官话,明显是郑芝豹的人教的吧! 果然,就听眼前这个人回答道:“会一点,都是郑大人教得好!” 听到这话,陈子龙又有点惊讶,这个外国人,似乎还很会说话,功劳都推给郑芝豹。 对于郑芝豹的船队中带南美洲的当地人,他来琼州之前,崇祯皇帝也有和他交代过。 一是照顾南美洲的特产,毕竟他们更熟悉一些。另外还重要的一个,是要培养他们,成为大明将来踏足大洋彼岸的向导,以及方便大明出师有名。 不过此时,陈子龙也顾不得了解这些南美洲当地人的情况,又和王象晋一起去核对那些幕u菔髂疽约爸肿印 一直到王象晋已累到不得不休息了,最终也没全部核实完,有好多还是无法确认的。 不过不管确认还是没确认的,陈子龙都立刻吩咐琼州这边的老农,和那些南美洲的当地人一起,把这些赶紧移n到地里去。 随后,郑芝豹的船队,要留在琼州休整。印第安人,更是要和大明的老农一起,伺候这些花草树木。 而陈子龙则写了奏章,把郑芝豹到达琼州,并且带来了多少种花草树木,uu看书 www.uukanshu.com 有已经核对出来的花草树木清单,全都写清楚了。 王象晋同样在这份奏章上签字画押,确认内容没错。随后,便快马送往京师。 当然了,有关多少个印第安人的消息,也是有写上的。 崇祯皇帝收到奏章之后,不由得大喜,连忙给刘伟超报喜,只是有些遗憾,他不能去琼州,要不然,手机拍照给刘伟超,就能知道那些不知道名目的花草树木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了! 很快,一份旨意下达,传旨郑芝豹,带着印第安人一起进京。 同时崇祯皇帝这边还发出另外一份旨意,是给孙传庭的。 崇祯皇帝从孙传庭的奏章中感觉出来,孙传庭似乎要加快解决西南战事的心思,这可使不得。 在他的安排中,至少要等全民义务兵役制实施了,孙传庭那边再解决西南战事才好。要不然,调换一下顺序的话,这全民义务兵役制的事情,就可能因为战事的胜利,而会有阻力。 如今,他就等着先前的宣传再传得广一点,再有一个契机,就宣布这全民义务兵役制。 让崇祯皇帝有点没想到的是,这个契机,出乎他意料地就来了。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30 血案 , 福建省福州府巡抚衙门所在的大街上,有一群人正快步走着。 这些人中,走在前面的几个,从穿着上看,该是生活条件不错的乡绅之类。而这几个人后面跟着的,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 街上的路人看到他们这些人,下意识地就避开了。 不是说认识不认识,好惹不好惹,而是这些人的架势,一看就是有事的那种。一个个的脸上,充满了愤慨,充满了不甘! 这种情况下,谁敢去挡这群人的路! 唯有避开之后,就好奇地议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在这群人中,有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老者,在给领头的那个人说话道:“潘秀才,我们还是别去了吧,去了也没用的!” “为什么不去?”那潘秀才一听,一脸严峻的表情,一边大步而走,一边反问道,“不去能报仇么?能解救那些乡亲么?” “可是……以前又不是没有禀告过朝廷,结果怎么样?你们年纪小,不记得了,可我记得,我记得清楚啊!” 听到这话,潘秀才便停了下来,转身看向那老者,严肃地说道:“我如何不记得!第一次,万历三十一年,当时朝廷答复说海外乃逃民,多奸商,不为庇护;第二次,崇祯十二年,朝廷无力派兵!” “你都记得,那何必再来衙门碰壁呢?” “潘叔有所不知!”潘秀才听,大声说道,“如今朝廷已经不一样!太祖皇帝显灵,关内除西南战事之外,其他皆已太平。朝廷如今已经有能力为我乡亲讨还一个公道了!” 听到这话,不等老者开口,其他人当即七嘴八舌起来。 “秀才公啊,莫忘记了,如今建虏和倭寇,还有好些国家都联合起来,正要攻打我大明呢!这个时候,朝廷怕是也腾不出兵力的吧!” “是啊,是啊,朝廷的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又如何会为海外逃民出兵呢?” “没错,朝廷肯定不会给我们做主的。说不定,回头还会怪我们又招惹了一个敌人!” “……” 听着这些声音,看着绝大部分人都不赞同自己的做法,潘秀才顿时涨红了脸,厉声喝道:“那你们说,死了的那些乡亲怎么办?两万多人啊,就这么算了?还有一些乡亲,可能逃在山里,苦苦等着我们能帮他们想想办法,救救他们,就因为你们以为,然后就不救了么?还是说,你们能凭自己去救?” 听到这话,顿时,七嘴八舌地声音一下就没了。 也是这个理由,他们才会写了血书,跟着潘秀才到福建巡抚衙门来。 但是,临近福建巡抚衙门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又犹豫。 实在是前几次的时候,朝廷让他们实在寒心了。 出南洋的明人,大部分都是闽粤两地的百姓。国内生活艰辛之下,很多人便出海讨生活。相对南洋土着来说,明人勤劳能干又聪明,大部分都能过上比较不错的日子。 但是,和西夷殖民者的冲突,便也随之而来。 万历二十一年,达斯马里纳斯总督率军舰进攻吕宋附近岛屿,由于人手不够,便强行征召了250名明人上船当划桨手,动不动就鞭打,甚至打死明人。 于是,在其中一个叫潘和五的明人带领下,趁着夜色反抗,80名西班牙人中只有14人侥幸逃生,包括那个西班牙总督也被杀死,随后这些明人便开着这艘西班牙旗舰返回大明,不过中途迷路,最终是到了安南。 那西班牙总督达斯马里纳斯被戳死之后,他的儿子路易斯临时担任当地总督,他立即派出交涉使团前往大明,向明王朝索要所谓的“凶手”。同时,在吕宋展开大规模的吕宋屠杀明人行动,迫使很多明人逃离吕宋。 当年年底,福建巡抚许孚远在接待了西班牙人之后,便上报朝廷,建议同意西班牙使团的要求,利用他们去刺探日本军情,因为当时正在抗倭援朝。 而万历皇帝最终下令,同意了西班牙使团的要求,惩办潘和五等人(实际上这些人大部分都抓不到),同时还给了西班牙使团丰厚的赏赐。 2k 这是第一次,朝廷让海外明人寒心。 如果说,很多人觉得是海外明人杀了西班牙总督引起的,还有一块遮羞布的话,第二次万历皇帝的行为,就连一块遮羞布都没有了。 第一次大屠杀,因为匆忙间进行,使得很多明人闻风后得以逃脱。但是,第二次大屠杀,也就是第一次事情之后的十年,西班牙人便进行有预谋的大规模组织屠杀,惨死之明人达二万五千人,“史称大仑山惨桉”。 事情起因是万历皇帝听说吕宋岛有金矿,就派人去看情况,结果被西班牙人误认为明王朝有意吕宋之地,怕吕宋的明人成为内应,便组织了这一次的大屠杀。 结果呢,西班牙人怕明王朝报复,就派人去福建解释,情况上报朝廷之后,虽然万历皇帝一开始也宣称“尔吕宋部落无故贼杀我漳、泉商贾者至万余人”,实属严重罪行,但考虑到对方认罪态度较好,况且“海外争斗,未知祸首;又中国四民,商贾最贱,岂以贱民,兴动兵革?”(见《谕吕宋檄》)竟然为对方的暴行进行辩解。不仅如此,万历帝还承诺,说明朝不会对吕宋采取军事行动,也不会断绝跟西班牙之间的贸易往来。 这个结果,就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海外明人都是奸商,朝廷根本不值得为他们动刀兵,你们西班牙人对天朝上国的态度还可以,这事就算了。 这个第二次,是真得寒了海外明人的心了,也助长了西班牙人,或者说南洋那边屠杀明人的心思。 因为这次大规模屠杀中,西班牙人和当地参与屠杀的土着收入都很丰厚,此后三十来年之后,在吕宋的明人被养肥之后,也就是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西班牙人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再次对明人展开了大屠杀,延续了三个多月,吕宋明人惨死两万四千多人。 这一次屠杀发生的时候,大明朝自己这边,流贼肆虐,建虏入关,到处烽火,压根就没能力去处理海外明人的事情,只是发了一道圣旨给郑芝龙这边,让出兵征讨吕宋。但是,朝廷不发军饷,只有一道圣旨,这个事情自然不了了之,朝廷上也没有人追问。 如此几次大屠杀之下,大明朝的反应,让老一辈的海外明人,着实心寒。 哪怕潘秀才察觉朝廷已经不一样之后,说动他们一起来巡抚衙门上告,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会如此犹豫。 此时,潘秀才说了他们之后,便不再管他们,继续大步走向巡抚衙门。 他身后的那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还是有点犹豫。 其中一人在潘秀才身后喊道:“朝廷肯定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多竖敌人,说不定还会怪我们又多拉了个敌人的!” 另外一个人也跟着喊道:“这一次都没有前几次死得人多,前几次都不管,这一次还会管了?”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说,潘秀才的脚步坚定,始终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往巡抚衙门走去。 这些人见此,最终都犹豫地跟了上去。 他们之中,很多亲友被杀,还有亲友生死未卜,潘秀才如此带头,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这么一群人在街上吵闹,然后往巡抚衙门而去。这让那些围观的路人更是好奇了,纷纷猜测是出了什么事情。 有些耳尖的,能听到一些话,还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大概知道个什么情况,互相一说,便大概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又为什么会去巡抚衙门。 一时之间,他们也都是好奇,这个事情,朝廷会管么?以前都不管,如今就会变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更不用说,是那么大的事情了。因此,这些围观的人也是一传十,,十传百地,很快越来越多的路人,跟着过去看情况了。 巡抚衙门这边,守门的军卒看到这个架势,都是吃了一惊,一边连忙派人通报里面,一边连忙上前拦着,大声喝问什么情况。 为首的潘秀才从袖子里取出一份血书,高举过顶,双膝跪在巡抚衙门口,大声喊道:“吕宋明人惨遭西夷屠杀,还望巡抚大人上奏朝廷,为大明同胞做主!” 他带了这个头,跟在他后面的那些人,不管他们心中怕不怕,也都跟着跪下去,一起大声喊道:“求朝廷做主!” 门口校尉看到这个阵势,自然不敢擅自做主,连忙收了血书,然后大声吩咐道:“巡抚衙门口,不得喧哗,等我去禀告巡抚大人。” 潘秀才听了,大声回道:“还请巡抚大人为百姓做主,为无数死难同胞做主!” 说完之后,就跪在那里,一动不动,不再说话。 其他人听了,也跟着喊了一句,然后全都跪着请愿。 门口校尉不敢怠慢,拿着血书飞报福建巡抚吴之屏。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31 横冲直撞 , 吴之屏听到禀告,看着血书,不由得很是头疼。 根据以往惯例,朝廷怎么可能为那些海外逃民出兵呢! 不交税,不服役,有事情了,才来找朝廷? 果然是一**商! 并且眼下这个局势,大明面临建虏、倭国、还有什么沙俄帝国等蛮夷联合起来的压力,兵力原本就捉襟见肘,根本不够用,还想着怎么扩军,又哪来的军队派往海外呢? 这个事情上奏朝廷的话,是不是会被皇帝认为自己处置不力,推卸责任给朝廷了? 头疼之下,吴之屏衡量了一会便吩咐道:“如今这种局势下,朝廷不可能出兵。苦一苦这些百姓,有什么后果就有本官担责,短不能给朝廷添麻烦了。你出去告诉他们,婉转一点,就说本官已经知晓了,让他们退下等消息吧!” 很显然,他是想冷处理,拖着,最好让这个事情不了了之,就省了麻烦。 于是,轮值校尉便立刻赶回门口。 听到脚步声,潘秀才等人不由得满怀期待,纷纷注视着这个校尉,想听听是什么答复。 结果,就见校尉冷着脸,大声喝道:“中丞大人说了,血书已经收到,诸位先请回吧,等中丞大人开会商议之后再给你们一个结果。” 潘秀才一听,顿时心中一凉。 他是秀才,对于官场上的一些道道,已经是有些了解。这个中丞大人的话,明显是用了一个“拖”字诀,这是想不了了之啊! 要不然,不说亲自出面,向他们问清更细节的情况,怎么也要给更具体的答复才对啊! 对此,他当然是不愿意的,连忙双手抱拳,向那校尉恳切地说道:“还请军爷再问下中丞大人,何时开会?可否需要人证,我们村就有从吕宋逃回来的,全村用性命当保,绝对不会说谎,句句属实!” 那校尉已经知道了吴之屏的意思,又怎么可能再去打扰吴之屏,便不耐烦地吼道:“怎么,耳聋了么?中丞大人的话,没听到?还是说,你们比中丞大人还大,不听中丞大人的,要听你们的?” 这么一说,其他人本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这一下,就全都明白。敢情朝廷果然是如同他们想得那样,压根不会给他们做主。 一想到被西夷屠杀了的那些亲朋好友,想起如今还在吕宋岛上东躲西藏的亲朋好友,他们反而没有了退缩,都愤怒了起来。 不过潘秀才还保持着克制,他知道,和福建巡抚闹僵的话,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会更麻烦,因此,就继续陪了笑容,对这个校尉说道:“还请这位军爷再禀告一次,学生和众多乡亲在此等候,恳请中丞大人给一个明确答复!” 校尉已经不耐烦了,懒得再理他们,便当场拒绝了潘秀才的要求。 潘秀才自然不肯了,知道哀求无用,便开始用大道理来说,他一个读书人,要凭嘴皮子的话,十个校尉都不是他对手,更不用说,他还有一群人在附和的。 那校尉显然说不过,就有点恼羞成怒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估计这些人最终是被驱赶甚至抓了。 正在他们吵闹的时候,有十几骑往巡抚衙门这边过来。看到衙门口闹哄哄的,不由得都是有点奇怪,便驱赶战马走快了一点,过去看情况。 那些围观的路人一见,吓得纷纷散开,让开一条去路,然后很快又围上,继续看热闹。 一群飞鱼服啊,如今在福建境内,不用说也知道,是谁了。 “怎么回事?在这里闹什么呢?”一个锦衣卫校尉驱马走在最前,大声喝问道。 潘秀才正在和那校尉吵着呢,听到喝问声,转头一看,顿时大喜。 他心中当然清楚,福建巡抚这边,怕是没戏了,再闹只是不甘心而已。 而福建境内,是福建巡抚的官职最大。如今福建巡抚不肯为他们做主,就等于是绝了他们的希望。 可这转头一看之下,发现是来的人是锦衣卫。并且看为首那人,看他官服,再看年龄,他顿时就知道,来人是谁了。 如果说,福建这边,还有谁能不听福建巡抚,甚至影响到福建巡抚改主意的,就只有眼前这人了。 于是,他连忙移动膝盖,面向锦衣卫这边跪下,然后大声喊道:“吕宋明人惨遭西夷屠杀,死伤不计其数,还请郑大人为吕宋明人做主啊!” 来的这个人,就是锦衣卫指挥同知郑森。他负责大明南方的地方整顿,把自个家的田地都给抄了。 这个事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算是做得漂亮,也让人心服口服,从而让这边的地方整顿得以顺利进行。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地方整顿完毕,他也快要返回京师了。 结果没想到,这人还没走呢,就遇到了这个事情。仔细一问之下,便大概知道了是什么情况。 和福建巡抚这个读书人出身不同,郑森是从武的,并且走得是锦衣卫这条线。他的家境,是做海商出身,甚至他本人,都是出生在倭国。 因此,对于郑森来说,对于出海讨生活的那些明人,还有那些做生意的人,并没有吴之屏那样会歧视。甚至说不定,福建出去的人,七拐八拐的,还可能会和他郑家,或者郑家手下的人有什么关系。 此时郑森一听,在吕宋的明人被西夷屠杀,中丞大人的态度不明,看着眼前这些老乡泣血求告,他当即勃然大怒,立刻对面前这些人说道:“你们放心,本官定然会为你们做主!” 说完之后,郑森骑马直冲巡抚衙门。很显然,他心中对吴之屏的态度很不满。 这要是换了其他人,竟然敢骑马冲巡抚衙门,门口的校尉肯定会阻拦威胁等等。 但是,这是锦衣卫,天子近军,领头的更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在福建地界大名鼎鼎的郑森,谁敢拦?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郑森横冲直撞地冲进巡抚衙门里面去了。 看到这一幕,外面围观的路人纷纷叫好。潘秀才等人,也一下重新燃起了希望,期待郑森能给他们做主。 衙门里面,吴之屏看着那份血书,其实也是头疼,感觉很刺眼。 扔了吧?外面的那些人继续闹,并且为大里闹得话,怎么办? 可要是禀告上去的话,皇上说不定已经很头疼了,再来这么一个事,惦记上自己,认为自己给他出难题了怎么办? 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喧哗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往这后衙而来。 吴之屏稍微一愣,随后勃然大怒。 难不成是那群刁民不服自己的交代,竟然还闯到衙门里面来了? 这可不是崇祯初年,如今已经天下天平,还敢闯衙门闹事的,一律按反贼给抓了! 真是岂有此理,竟然视巡抚衙门于无物,那些军丁是干什么吃的? 就只是眨眼间,杂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还有那喧哗声,毫无疑问,是冲击后衙这边来了。 听到这动静,吴之屏又有点心虚了。听这動靜,進来的非常快,估计人多势众,那些军丁都被打跑了吧? 这下不好了,要不然,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避一避,调来了人马再处置他们? 吴之屏正在考虑是不是要从后门溜走呢,就见一个家丁一脸慌急地跑了过来,慌裡慌张地向他禀告道:“老爷,郑大人闯进来了,等都不肯等一下,小人们拦不住啊!” 吴之屏听了一愣,不是门口那些刁民么?或者说,门口的刁民中,其实是有官吏混在里面。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追问道:“哪个正大人?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在本官衙门内如此横冲直撞?” 福建这边,巡抚最大。只要是官,就要受他官。 有官在刁民中,说实话,他的底气反而足了一点。因为要是全都是刁民的话,可能脑子一热,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可要是有官吏在,就肯定知道分寸,不敢乱来的。 听到他的话,他的那个家仆正要回答时,却听到外面传来一个宏亮的声音,带着一丝讽刺的意味,大声回答道:“中丞大人好大的官威啊,有本事,对西夷使去啊,对大明老百姓摆官威,算是什么英雄好汉?” 一听这话,吴之屏反而有底了。 从声音上听出来,年纪不大,那就意味着,官位肯定不会高。另外,从这话里听着,该是一个武夫,否则也会扯什么英雄好汉。 官位不高,还是武夫,作为掌握福建最高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有的是办法治他! 于是,他便沉下脸,厉声喝道:“何人喧哗?” “我!”这时候,郑森已经在门口出现,一边大步往大堂走进来,一边大声回道。 在他的前面,一群巡抚衙门的官差,还有吴之屏的家仆,装模作样地,却又不敢挡着他的道,保持着距离后退。 就这意思,是让中丞大人看到,看看,我们已经尽力了,实在拦不住。 而在郑森的后面,一队锦衣卫校尉,穿着飞鱼服,手握绣春刀刀柄,簇拥着他闯进了大堂。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32 做官 吴之屏一见,虽然确实是武将,可是人家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啊! 而且还是非常受皇帝重用的一位! 这一下,他就有点傻眼了! 虽然说,福建境内,福建巡抚确实最大,管着文官和武将,但是这锦衣卫却不是他的手下。 这个郑森,不是去广东了么,怎么就这个时候,刚好又来福州了? 心中非常郁闷,但是,吴之屏却又一点办法都没有,连忙换上一副笑容,站起来迎接道:“啊呀,老夫以为是谁,原来是贤侄到了!来来来,快坐,快坐!” 不要说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身份,不是他能得罪的,就是郑森是郑家大少爷的身份,都得让他笑脸相迎。 郑森却压根不给面子,大步走到他面前,脸上还带着怒气,大声问道:“外面百姓求告,中丞大人是怎么处理的?” 他的态度,那是写在他脸上了。 吴之屏岂会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脑筋急转直下,便连忙一指桌子上的那份血书道:“贤侄来得正好,老夫刚才一直在琢磨这份血书,真是字字血泪。不瞒贤侄,老夫考虑到如今朝廷多难处,正在想着,找谁一起上奏,方能引起朝廷重视呢!” 好家伙,态度一下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表情却很是从容,就仿佛他之前就是这么想的一样。 郑森见了,稍微一愣,低头看看那份血书,然后抬头再看看吴之屏,见他坦然面对自己,不由得微微有点不好意思,便双手抱拳一礼道:“原来是我误会中丞大人了,还望中丞大人恕罪!” 吴之屏一见,当即呵呵一笑,一点都不介意的样子,对郑森说道:“老夫知道贤侄一向急公好义,急百姓之所急,老夫又岂会怪罪?不怪,不怪!” 说着这话,他心中却补了一个词:才怪! 郑森听了,便立刻向吴之屏说道:“中丞大人放心,这个事情,我也向陛下上密奏,怎么样?” 吴之屏一听,立刻抓住他这话道:“好,贤侄如此,那老夫就放心了。” 有了这个决定之后,封疆大吏毕竟是封疆大吏,他便立刻又对郑森说道:“走,那贤侄就和老夫一起去外面见见那些上告之人,再问个仔细,免得朝廷还有问题,来回耽搁时间!” “好!”郑森一听,便立刻答应一声,随后一伸手说道,“中丞大人请!” 自从入官场以来,他就是一帆风顺,也让他没法分辨出吴之屏其实前后态度的根本变化。不过如果他将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他爹郑芝龙的话,估计分分钟就能还原真相。 过了一会之后,吴之屏便在郑森陪同下,来到衙门口,看到潘秀才等人都跪在衙门口,便露出着急之色,连忙说道:“原来你等还没走,这正好,本官刚才细读血书,还有些问题要问,都起来说话吧!” 听这话意思,好像他从一开始就是要为他们做主的。 有人是这么理解,但是为首的潘秀才却是心知肚明,如果不是郑大人凑巧赶到的话,就根本不可能是这样的。 不过他也不可能去揭穿吴之屏的变化,毕竟吴之屏是福建巡抚,真正的福建第一人。而郑大人虽然是本地人,但却迟早要回京师的。 因此,潘秀才便带头感谢,然后站了起来准备进衙门答话。 然而,吴之屏看到街上全是围观的路人,心中一动之下后,竟然不回转衙门,就只是站在衙门口,开始问具体的情况。 这让围观的路人看了,纷纷称赞中丞大人这为民之所急的好官品质。 问了一会之后,郑森才发现,这个吕宋屠杀明人的事情,竟然还和郑家有点关系。 原来吕宋的西班牙人碰到郑芝豹带着三艘福船在吕宋岛附近出没,就担心大明的战乱平息下来,就有能力为前几次屠杀的明人报仇,一如当初他们担心万历皇帝会觊觎吕宋一样,便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又一次屠杀吕宋明人,掐断可能的明人内应。 明白了这个之后,郑森更不可能置身事外,在明确吴之屏写了奏章发出之后,他也立刻写了密奏,快马送往京师。 …………………… 虽然吴之屏的奏章比郑森的奏章要早发出,但是,吴之屏的奏章是走正规渠道,先到通政司,再转内阁,然后去司礼监,最后才到崇祯皇帝的案头。 而郑森的奏章,是密奏,有自己的渠道,不通过通政司和内阁这些,直达崇祯皇帝的案头。 因此,京师这边,崇祯皇帝先收到的,是郑森的密奏。 崇祯皇帝一见这份奏章,就立刻想起了往事。 当年的时候,他确实也曾收到过一份奏章,有关吕宋西夷屠杀在那明人的事情。可当时的他,面对国内已经一头包了,根本无力再应对海外。只是给福建去了一道讨伐的圣旨,就没然后了。 如今再看到,不说新仇旧恨,但肯定是想起了当年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于是,他便立刻联系刘伟超,把这个事情说了下,然后恨声说道:“朕想先杀这些西夷祭旗,然后再灭了和建虏联盟的那些蛮夷!” 崇祯皇帝想当明君,想当中兴之主,想当地球之长,那他的目光当然不可能只在国内。如此一来,海外明人,一样是他的子民。 背景不同之下,他和他爷爷万历皇帝的做法,就会很自然地有不同。 刘伟超一听,想也不想地说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杀你明人的,当然不能忍了!” 作为后世的人,天然对于西夷有反感。以前的时候,西夷欺压、屠杀同胞,那是有心无力去报仇,就一如美丽国就是针对搞你,你也还要忍声吞气。 但是,在崇祯皇帝这个位面,如今却是有实力的。再者说了,刘伟超再怎么键盘侠也好,反正帮着崇祯皇帝,遇到这种事情,要还是憋着的话,那直接摔了键盘算了! 当仁不让的,“干”就一个字! 在说出口之后,刘伟超立刻想起崇祯皇帝那边目前的局势,顿时眼前一亮,又立刻接着说道:“对了,你刚好可以趁这个机会,推出全民义务兵役制!” “哦?”崇祯皇帝一听,非常感兴趣地问道,“怎么说?” 刘伟超听了,立刻反问道:“你干不干?” “干!” 于是,刘伟超立刻接着追问。 “怎么干?” “朕下旨给福建巡抚,让他派兵征讨吕宋!” “派多少兵力?” “东南无战事,当然是集结福建省的兵力,海军和陆军加起来,该是够了吧?” “福建去征讨吕宋,要经过鸡笼吧?那边盘踞着荷兰人,而这荷兰人又和建虏结盟了,干不干?” “干!” “那兵力够么?” “那朕再下旨给粤地,抽调广东省兵力。” “西夷的风帆战船速度很快,你那边原有的战船在海上打,根本不可能是对手,怎么办?” “朕之前有下旨,南京造船厂那边,也在改造铁甲蒸汽战船,可以派过去用!”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福建和广东的海军主力,其实是郑芝龙的船队,如今都在东江镇,你的舰队数量够么?” “那就调江南的大小战船一起参战!” 问到这里,刘伟超便不再继续问了,而是总结说道:“看看,你要征讨的話,兵力的調動,那是涉及好几个省份了。然后,你再强调下这一战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强调下当下局势的严峻,再推出全民义务兵役制,让所有大明青壮都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是不是就会容易了?”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想了下这个逻辑,不由得大喜,頓时点头说道:“没错,如果营造出这等声势,借助这次讨伐吕宋西夷的东风,推行这全民义务兵役制确实可行!” 说到这里,他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后,最终还是问刘伟超道:“那个,朕想知道下,鸡笼的荷兰人,还有吕宋的西班牙人,实力怎么样?” 刘伟超一听便笑了,当即回答道:“根据我的印象,和你现在所点出来的科技树,我觉得不难打的。你等等,我再查下资料,确认下。” 知己知彼,这是打胜仗的前提,崇祯皇帝对此倒是有耐心,就等着听结果。 过了没多久,就见刘伟超已经查完资料,重新拿起手机对他说道:“正常情况下,鸡笼的荷兰人其实并不多,并且这个时候,和鸡笼的当地人有矛盾。装备有新式枪炮的明军,我觉得三千人就能围死他们。” 顿了顿之后,他又接着对崇祯皇帝说道:“至于吕宋的西班牙人,人数都不到一千,这还包括非战兵。他们屠杀吕宋明人,主要是依靠当地土著,至少有四五千吧。你出动个一万人,大概能屠了吕宋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惊讶,就这么一点人?亏了自己刚才说,要调动南方诸省兵力去对付呢!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33 皇帝之誓言 , 其实,不要看荷兰人或者西班牙人少,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这边想要对付他们,依旧还是要靠人数上的优势才行。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火枪火炮的质量,以及对火器的运用上,就及不上这些西夷,还有战船,更是没法和西夷的战船比。 而明军自己的质量,其实也有点堪忧,根本不能用精锐来形容。 如此种种之下,就如同当年的郑成功光复鸡笼的战事,真得是靠人多,并且还是靠着围困,最后才赢了荷兰人而已。 此时,崇祯皇帝已经得到刘伟超的提醒,心中对西夷的实力心中有底之后,便笑着说道:“那朕还是当不知道西夷原来只有这么一点人马,就往严重里夸吧,兵力么,还是继续从各省抽调。” “对了!”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说得紧迫点,宣传机器要利用好!” 崇祯皇帝当场赞同,又和刘伟超商量一阵之后,才挂断电话,开始全盘考虑这次难得机会。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福建巡抚吴之屏的奏章才送到京师,由通政司转内阁。消息自然随之传开,至少朝廷上算是知道,吕宋的西夷又屠杀了那边的明人。 基于前几次的例子,这个事情其实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归根结底,还是那时候的官吏,对于那些出海讨生活的明人,有一种天然的鄙视。万历皇帝的处置结果,肯定也是和群臣讨论过的,那就是代表了士大夫阶层的意见。 然而,这一次,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份奏章呈送御前时,崇祯皇帝当场勃然大怒,立刻召开大明最高级别的会议,六部九卿、内阁、司礼监以及都察院等等,在京所有衙门的最高主官,全部参会。 扫视底下济济一堂的大明高级官员,崇祯皇帝怒声说道:“海外之明人,黄皮肤,黑眼睛,和国内之明人同宗同族,血脉相连,皆是我大明百姓,朕之子民!而吕宋西夷一而再、再而三地屠杀我大明百姓,这是视我大明于无物否?” “朕身为大明皇帝,尚且对大明百姓之生死,慎重待之,凡死刑复核也必免一批,以示上天有好生之德!可这西夷,视我大明百姓于猪狗,任由其宰割,此等行径,人神共愤!” “……” 崇祯皇帝这一开口,就把事情给定调子了。 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自然是有眼力的,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并且崇祯皇帝说得一点都没错,句句在理。 当年万历皇帝说那些是逃民、奸商,不值得出兵,但是崇祯皇帝的意思很明确了,就算是死刑犯,都会非常谨慎地对待,更不用说,这些海外明人还不至于到死刑的地步。 所谓打狗还要看主人,更不用说,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大规模屠杀明人了。从这个角度讲,真当是大明好欺负么?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清流这边,也就是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立刻站出来附和崇祯皇帝的话,表示要给这些西夷一个教训。 不管是从天朝的威严,还是基于起码的人伦底线,吕宋西夷都必须要被惩罚。 不过打仗是要花钱的,特别是要出兵海外,更是要花钱,因此,户部尚书倪元璐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吕宋西夷如此人神共愤之行径,必然要受惩罚!此事,微臣附议。但是,如今建虏和倭国,还有蒙古部族等等,皆对大明虎视眈眈,国内兵力尚且不够,又如何向吕宋派兵呢?” 先表明下态度,要不然会被都察院,还有民间舆论喷死的。然后他才提出具体的问题,表明事情比较麻烦。 听到他这话,其他人也是认可这个困难。 这其中,王承恩已经得崇祯皇帝私底下交代过,本来的话,倪元璐不说这个话,王承恩也会说的。此时听到倪元璐说了,王承恩便站出来也跟着说道:“万岁爷,如若我大明出兵吕宋的话,必然是要经过鸡笼。可如今在鸡笼那边,有荷兰国的军队占据在那里,朝廷军队肯定要先打鸡笼,才能出兵吕宋。” 还真别说,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情况,此时一听王承恩这话,顿时就感觉,原来出兵吕宋比想象中还要麻烦。 这个事情,就目前的局势来说,有点不好办吧? 这么想着,首辅贺逢圣便出列奏道:“陛下,老臣以为,要不先派钦差去吕宋,训斥吕宋西夷赔偿,保证今后不得再犯,先且缓上一缓,等到朝廷对付了建虏和倭国等的进犯之后,再择机发兵吕宋可好?” 他这种措施,如果不知道实情的情况下,确实腾不开手的,也算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 可是,崇祯皇帝怎么可能答应呢! 这不,就听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当场厉喝道:“吕宋西夷一而再,再而三地屠杀我大明百姓,口头训斥有何用?汉时尚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而如今朕之大明,就没有这个魄力了,就不能为大明百姓做主了?难不成,我们汉人是越活越回去了?” 说到这里,他用斩钉截铁地语气,大声宣布道:“朕今日在此誓言,诸卿为证,太祖皇帝明鉴,朕乃大明百姓之君父,必然要为大明百姓做主。凡大明百姓,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敢动大明百姓者,先问朕答不答应!敢加害我大明百姓者,朕十倍报复回来!朕要全天下人都知道,凡大明百姓,都是朕护着的!” 这个话说出去,哪怕是老成持重的老臣子,不由得也是心神激荡。 君父啊,如此誓言,那就是真正的担当了!有这样的君父,只要是大明百姓的,谁会不喜欢?又有谁,会不为自己是大明百姓,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君父而自豪? 如果皇帝肯担当,那文武大臣就会有底气,再往下推,就是大明百姓有底气了! 这不,王承恩尖着嗓子,高声回应道:“犯我大明者,欺我明人者,一样虽远必诛!” 说完之后,感动地呜呜呜地哭了。 这是皇帝的狗腿子,在场的任何人都知道,这么夸张地抱皇帝大腿,让其他人一下少了很多余地。 不过他们确实也是激动,便纷纷跟着王承恩的话明确表态道:“犯我大明者,欺我明人者,一样虽远必诛!” 看着底下群臣的表现,崇祯皇帝很满意。 随后,便开始商议具体的出兵细节。 不用说,崇祯皇帝当然不会说出西夷的底细,而是和群臣商量,北方不能动,西南不能动,就只能动南方几个省的兵力。 但是,南方几个省的兵力就没有像样的精锐军队,必然就要增加兵力来保证胜算。 这么一来,就回到了倪元璐最初担心的那个问题上来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看了一眼王承恩,给出了一个信号。 王承恩一见,心领神会,当即又出列奏道:“陛下,如今朝廷四处用兵,抵御外敌,既然兵力捉襟见肘,奴婢以为,可学战国秦汉时期,凡我大明百姓,适合青壮必须从军,如此可解决朝廷之兵源困境。保家卫国,不止是朝廷之责任,亦是匹夫之责也!” 全民义务兵役制,在古代是有先例的。如今又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舆论导向,因此,王承恩的这话一出口之后,代表清流的都察院这边,在道德高地上,绝对不會落後於人,立刻就附和了。 说严重一点,如今这局势,面对多国之虎视眈眈,确实事关大明之兴亡!皇帝有担当,那大明百姓的担当,当然也是要有的! 如果说,没有之前舆论的导向,可能还不会有这么高的认同,但是,在之前的铺垫之下,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全民兵役制是有必要了。 崇祯皇帝自然抓住机会,当场拍板,就定下了全民义务兵役制。 和以往会有不同的是,这个大明版本的全民义务兵役制,实行从軍强制,但是依旧是发军饷,给军备,一如募兵体系,为其两年。之后,可退伍,也可继续从军。 另外,有功名的可以继续考取功名,包括在大明皇家科学院内就读的,也可以继续就读,不用强制从军,但是,必须要有军伍训练,一则强身健体,文武双全之说,二则强调全民兵役制,谁也不能例外。 这一点上,崇祯皇帝以身作则,宣布皇子都不例外。 这一下好了,皇子都不例外,那其他官吏就没法说什么了。 这条政策,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政通司陈圆圆这边,并且还会传旨给南京政通司阮大铖那边,在全国范围宣传。 当然了,筹备发兵吕宋的事情,也刻不容缓,立刻进行。 郑芝豹还没到京师呢,就收到圣旨,任命他为大明南部海军总兵,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为监军,共同挑选南方诸省兵力,包括海军和陆军,准备发兵攻打鸡笼,再打吕宋,为大明百姓报仇。 锦衣卫指挥同知郑森巡查南方诸省,监督全民兵役制的实施情况!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34 反其道而行 , 京师政通司这边,最先做出反应,开始传唱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 比如说,《团结就是力量》,号召大明上下在此关键时刻,一定要团结一致,如此便不怕外敌入侵,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 还有什么《保家卫国歌》,一样用通俗易懂的歌词,容易传唱的曲调,宣传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小品和样板戏方面,也可以演绎吕宋明人被西夷屠杀的悲惨命运,当然,也少不了前些年建虏入寇时候的惨剧。 在国家机器的全面动员之下,哪怕这个时代的通讯远没有后世发达。可是,这个时代的百姓,是经历过乱世的,骨子里也害怕再次出现那样的乱世。因此,对于保家卫国这事,就格外的认同。 另外,和以前不一样的是,江南这边,包括闽粤两省,就这些地方出海的人最多。 不管是出去讨生活的,还是出去做生意赚大钱的,他们当然希望在他们出去之后,朝廷能站在他们身后;也希望他们出去到海外的时候,能够站直了,不被那些西夷,甚至土著欺压。 崇祯皇帝在文华殿内的慷慨发言,非常得他们的心意,自然就得到了他们的拥护。 因此,这个全民兵役制的实施,南方这边响应非常热烈。特别是福建和广东两地,听说要募集兵力出征吕宋,为那边的大明百姓报仇,踊跃从军的人数之多,超过了官府的预估。甚至连一些有功名的人,比如那个潘秀才,都是弃笔从戎。 全国团结一致这个氛围,甚至都影响到大明西南这边。 在全民兵役制颁布之后,崇祯皇帝这边也给孙传庭去圣旨,不再约束其指挥。 之前的时候,孙传庭有感于外敌之多,便想着早日结束西南战事,结果崇祯皇帝叮嘱其慎重,也就是不让他发起战事。 如今总算是同意了,结果孙传庭和李岩等人商量之后,却发布了命令,让各军不得妄动,继续扩编军队。并且,也强调大明敌人之多,局势如何险峻,全民义务兵役制要全面贯彻。 不止如此,孙传庭还派人到地方上,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从军。 这个动静有点大,不可避免地传入了云南。 “什么?”李自成一听禀告,那是有点不敢相信,这可真是喜从天降,连忙再度确认道,“建虏、倭国、沙俄帝国、荷兰帝国,还有西班牙帝国、蒙古各部都结盟对付朝廷了?” 大堂内,他的其他手下也都是非常震惊,看着负责斥候的高一功,等待他的再次确认。 高一功倒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只是再度肯定地说道:“打听来的消息就是这样,朝廷因此颁布新法,男子年满十八岁到二十岁就必须要服兵役,为期两年!” 听到这话,牛金星那是非常高兴地向李自成说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恭喜大将军,贺喜大将军啊!估计很快,我们便能东山再起,再度纵横中原了!” 哪怕李自成所部有土司结盟,但是在孙传庭和马士英两部的围剿之下,感觉压力山大,可以说,都看不到希望能重返中原的那一天。 在这大西南地区,朝廷官军有水土不服的,流贼中有很多是陕西人,照样也是水土不服,病死了一批。 朝廷再这么围困下去的话,李自成都快自闭。 原本因为朝廷改土归流之策的原因,不少土司不甘心交出权力,选择了和李自成合作造反。但是,在围困时间长了之后,哪怕他们为了防止朝廷渗透,编造各种谣言污蔑朝廷,也挡不住时间久了,不少普通百姓明白真相而投向朝廷。 这么一来,有的土司就撑不住了,已经开始动摇,想着是不是也投降算了,要不然,对抗到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结果,竟然等来了意外之喜。 李自成当即哈哈大笑,吩咐牛金星道:“立刻、马上把消息传给那些土司,告诉他们,天命在我,朝廷很快就要撑不住了。哈哈哈……” 看着李自成在那哈哈大笑,高一功并没有跟着笑,而是继续说道:“吕宋的西夷,又屠杀了在那边的明人,这是第三次还是第四次了,把我们明人视如猪狗。朝廷已经在征兵,准备派兵去报仇了!” “哦?”李自成一听,稍微有点意外,马上问道,“孙狗官的手下军队,有调走的么?” 倒是边上的李过听到了,有点恨声说道:“这简直是欺人太甚了!” 李自成一听,不满地瞪了他一眼说道:“别打岔!” 说完之后,他便看向高一功,等他回话。 高一功看了李过一眼,然后再回头向李自成禀告道:“好像没有,征讨西夷的军队,都是福建、广东那边征调。” 李自成听了,有点遗憾地说道:“那是可惜了!而且我们没法过去,要不然,趁着这个机会,能入广东福建的话,正好朝廷的兵力空虚,就是我们的机会了!” 一直不说话的宋献策,此时开口对李自成说道:“大将军,机会难得,不如抽调外围兵力,和那些土司一起,先把昆明等地全都拿下来吧!” 虽然他们窜入云南很久了,并且还和土司结盟,但是,云南核心地区,主要是昆明一带,始终掌握在朝廷手中。 李自成和土司的盟军打了几次,没能打下来,又害怕孙传庭和马士英的军队从背后偷袭,便不敢全力进攻,抽调了大量的兵力,把守入云南的险要地形,防止朝廷主力官军杀入云南。 如今既然知道朝廷面对外敌的形式严峻,孙传庭所部那边,都在扩军备战,看样子,短期内是不可能发起进攻的。 因此,宋献策便向着抓住这个机会,从外围再抽调兵力,拿下云南全境,不至于以后和孙传庭所部决战的时候会被动。 李自成一听,便点点头说道:“昆明已是强弩之末,如果我们加大攻势,昆明肯定指日可下!”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牛金星,问他道:“和洞吾那边的接触怎么样了?” 如今牛金星的职责,就是负责和其他势力打交道。不管是土司那边,还是说洞吾那边,都是他在联系。 牛金星听到问话,便连忙回答道:“洞吾王那边不肯松口,还是想要领地,但土司那边不同意。” 李自成一听,便吩咐道:“这个事情,你再去和他们商量下,就说朝廷已经快要顶不住了,四面都是敌人,到时候中原花花世界,好地方有点是,就不要纠结那邊的破地方,讓给洞吾王就是,先合兵一起打下雲南全境,就不会有后顾之忧,等待天下局势大变的那天,就一举杀入中原!” “大将军高瞻远瞩,厉害!”牛金星一听,连忙送上一个马屁,拍得李自成明显很舒服。 高一功听了,却有点不识趣地说道:“关起门来自己打就是了,为何還要引狼入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如同那些西夷一样,杀我们明人就如同猪狗一样,看着就来气……” 一听这话,牛金星的脸色变了变,有点不自在。李自成同样如此,有些恼了,厉声喝道:“你懂个屁,我们的大敌只有一个,就是朝廷,狗皇帝,你不懂么?” “我就知道,自家兄弟打架就打架了,还招来外人算什么英雄好汉?”高一功听了,竟然倔强地顶嘴了。 李自成一听,气得大怒,正要说什么时,宋献策看到情况不对,便连忙开口说道:“你知道什么,洞吾其实也是我们大明的一个宣慰司,只不过他们自己不听朝廷的,自立为王了而已。” 其他人也不想看到李自成和高一功吵起来,便纷纷跟着附和。 他们之中,有的人压根就不知道,原来洞吾以前也是属于朝廷的。 宋献策这个说法,让高一功就没法顶嘴了。李过一见,连忙找了借口,推着高一功退下了,免得在李自成面前,回头又吵起来。 等退出了大堂之后,李过说高一功道:“你也真是,大将军好不容易高兴了一些,你还给大将军添堵,至于么?” 高一功听了,看了看李过,忽然叹了口气说道:“我累了!” 李过没想到他会来这么一句,便下意识地说道:“你既然累了,那就早点去休息啊!” 高一功一听,便知道李过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便叹口气补充一句道:“是心累了!” “……”这一次,李过听明白了,一时之间,不由得沉默了。 看到他这样子,高一功便有点感慨地说道:“你是不知道,我负责打听消息的。这两年来,打听到的消息,总感觉我们是走错路了!” 听到这话,李过连忙往大堂方向看了一眼,发现没人之后,才回过头来对高一功说道:“你疯了?不要乱说话!我看你是真累了,早点去休息吧,睡一觉起来,说不定就没有乱七八糟的念头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35 杨畏知 高一功听了,看了李过一眼,他能看出来,李过大概是明白他想说什么。 事实上,在被朝廷官军围堵在云南地界的这段时间内,只要是人,就会有想法。有区别的是,有的人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而有的人则会思考人生。 朝廷的变化,就算再孤陋寡闻的人,也是有所耳闻,亲身感受以前和现在的不同,要没什么想法,那绝对是假的。 但是,这些跟着李自成的人,有亲戚关系也好,还是兄弟义气也罢,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一直还是追随着李自成。 此时,高一功最终还是长叹了口气,并没有再说什么,自己走了。 …………………… 大约十天之后,周边的土司齐聚李自成这边。每一个到来的土司,都是要追问李自成,他传过去的消息是不是真的,朝廷是不是真得到众叛亲离,被其他势力联合起来进攻了。 对此,李自成不厌其烦,来一个,解释一个,然后跟着一起笑一阵。 随后,这些人便召开军事会议,商量接下来的事情了。 大堂之内,土司一边,李自成所部一边。 李自成这边,当然是李自成坐在最上首了;而土司这边,以势力最大的沙定洲坐上首。 这个沙定洲,是王弄土司沙源的儿子,在他爹死后继承为土司。 阿迷州土司普名声造反身死后,其妻万氏改嫁沙定洲。 本来这两个土司的实力都是比较强大的,因此两土司合而为一,势力大增,一下跃为云南数一数二的土司势力。 在原本的历史上,有名事件“沙普之乱”,就是讲这个沙定洲造反,把朝廷镇守云南代表沐天波赶出了昆明,声势之大,云南几乎就全臣服他。 不过到后来,残余的大西军,也就是孙可望、李定国他们进入云南后,才平定了这个沙普之乱。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情况有所不同。 因为蝴蝶效应的影响,沐天波并没有邀请沙定洲去平叛,而是从一开始收到朝廷旨意后,就开始囤积兵力以防守云南府为主。 等到改土归流之策传开之后,各地土司纷纷造反,包括沙定洲自己,也直接反了,并且都和蹿入云南的流贼结盟。 此时,李自成见结盟的土司来得差不多了,便站起来双手抱拳,向土司这边示意致礼了下,然后带着笑容说道:“诸位,朱明王朝差不多有三百年,注定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就算那太祖皇帝显灵也没用。各个国家,全都结盟了要攻打朱明王朝。这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啊!” 沙定洲等人听了,一个个也都高兴地不行。 他们这些土司也不例外,感受到朝廷官军的强大,被围在这边都有种绝望的感觉,结果,就来了个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喜出望外! 这不,沙定洲也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朝廷无道,皇帝昏庸,竟然不顾道义,要夺我们的权,这是上天给朱明王朝的惩罚!” 其他土司一听,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嗷嗷叫起来,因为他们又看到了继续当土皇帝的希望! “真得是太遗憾了,大清帝国和倭国他们离我们这里太远了,要不然结盟反明,就有我们的一份!” “没错,到时候可不只是四五个结盟,而是四五十个结盟,吓都要吓死那个狗皇帝了!” “赶不上那个结盟没关系,正好让朝廷和他们大打出手的时候,我们偷偷从西南这边杀出去摘桃子!” “对对对,这个主意好,这个主意好!” “……” 面对这个闹哄哄的场面,流贼头目这边,很多人都是沉默不言。不过李自成却是很高兴的,也不在意这议事大堂像个菜市场一样,乱哄哄的。 等过了一会,这些人兴奋地差不多,他才示意安静,然后大声宣布道:“如今召集各位,主要是有两件事情要一起商量!” 汉人的聪明,这是公认的。土司这边听到李自成这么说,便都安静下来听他讲什么? 只听李自成对他们说道:“天下局势剧变在即,我们也要做好准备。最主要的,就是剿灭沐天波,还有那个杨畏知所部人马,拿下云南全境。如此等到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杀出去捡桃子!” 沐天波,就是黔国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相当于是云南王,是朝廷在云南的最高代表。 而杨畏知,为云南副使,分巡金沧道。 他出生于陕西宝鸡一户穷苦人家,父亲早逝,随母度日,家境贫寒。可就算这样,却奋发图强,最终于崇祯十五年考取进士。这一点,有点像洪承畴,皆是家境贫寒,全凭自己努力才闯出了一片天。 但是,他们两人,却又有天差地别。 洪承畴战败没有选择殉国,而是投降了建虏,并且为虎作伥,反过来祸害大明。 杨畏知,早年和孙传庭合作,共剿流贼;后来到了云南之后,善待当地百姓,极得百姓之拥戴。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元谋土知县吾必奎反明,接连攻陷禄丰、广通、楚雄等地,占据楚雄城近20天。杨畏知自大理率兵攻克楚雄,讨平吾必奎。 退兵之日,楚雄士民“攀辕遮道”恳留,于是移驻楚雄,随后云南战乱不止,杨畏知始终坚守防区,不受威逼利诱。 再后来,大西军入云南,杨畏知率兵御于禄丰启明桥,兵败投水,本来是要殉国的。 但是,最终被救起,孙可望知道他的名声,亲自下马劝慰他,说大西军“联明抗清”,希望他能合作,并折箭为誓。 于是,杨畏知约以三事:不用献忠年号,仍尊明朝;不杀百姓;不掳妇女。孙可望都答应了,他才算是和孙可望合作。 这是杨畏知第一次面临生死之际,没有选择苟且偷生,和洪承畴有天壤之别。 最后,孙可望想自立称帝,就以秦王之封要挟永历皇帝。杨畏知对此,压根不屈服,史称除头上冠击可望,遂被杀。 这是杨畏知第二次面临强权,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气节,又是洪承畴难以望其项背的! 在这个位面上,杨畏知以大理府、楚雄府和沐天波的云南府连成一片,互相策应,坚守住了朝廷在云南境内的最后一片领土。 此时,大堂内的土司一听李自成的话,便一个个都七嘴八舌起来。 “没错,要先灭了他们,这样才能安心!” “沐天波没什么,就是这个杨畏知,有点难对付啊!” “是啊,几次都快打下昆明了,都是这个杨畏知领着那些人马来救,才让我们无功而返!” “没错,这个杨畏知,就会收买人心,阴险地很。那边的人都听他的,很不好打!” “可不是,那边临近的谁,据说去攻打杨畏知的时候,兵都逃了一半!” “……” 这一次,李自成听到他们闹哄哄的,就皱了下眉头了。转头看看自己的部下,再看看這些土司,心中也知道,他的部下,那都是听他的。而這些土司,一个个都是听自己的,想要讓他们不说话,也有点难。 不过对此,他倒也是乐见其成的。如果这些土司都以沙定洲为主的话,那这个势力就比他还大,他说话的份量就不可能如同现在这么大了。 这么想着,他又去转头看了下沙定洲。脑海中,同时闪出有关沙定洲的评价。 根据宋献策收到的消息后做出的评价,说这个沙定洲其实一般,也就野心大一些而已。 主要是他那个改嫁过去的老婆,也就是原本普名声的媳妇万氏,有点厉害。并且他们还以万氏的妹夫,临安府生員汤嘉宾为谋主,这个也要提防下。 李自成正在想着呢,就听到沙定洲一拍桌子,顿时把其他人的声音给拍没了,然后大声说道:“打了几次都没打下来,这次有什么新的主意,就快点说吧!” 言语之间,似乎对李自成并不是很尊重,这让李自成的手下,一个个对他怒目而视。 不过李自成自己,则当听不出来,而是笑着说道:“确实有新的想法,根据收到的消息,孙狗官那边还在扩军,要训练,没个半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出兵的。因此,我们可以偷偷把那边的兵力都抽调过来,这样攻打沐天波和杨畏知所部就能容易多了!” 听到这话,沙定洲想了下,又接着大声问道:“那个杨畏知可是控制了大理,楚雄两府,就我们的兵力,调度过去也还是有点难打啊!如果一旦僵持下去,说不定他们会逃入姚安府,那边过去就是蜀地了,我们的兵力太少的话,马狗官那边就会打过来的!” 其他土司一听,纷纷跟着附和,感觉就算抽调兵力回去,也还不足以形成绝对的优势。 李自成显然早有准备,听到他们这话之后,便立刻笑着说道:“所以,接下来要说第二件事情!”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36 另类抄家 , 听李自成的意思,好像他有一连串的对策,能保证打败杨畏知和沐天波的。于是,沙定洲便马上问道:“还有个什么事情,不要藏着掖着,快点说来!” “对,快点说啊!” “你们汉人就这点不好,说话就喜欢说一半藏一半!” “可不就是,最讨厌这个了!” “……” 其他土司听了,纷纷附和起沙定洲,有点喷李自成的意思。 看着这些土司,李自成也有点头疼,便连忙举手示意他们安静,然后赶紧说道:“我们只要能让洞吾王出兵,他的兵力雄厚,一起攻打杨畏知的话,就必然能灭杨畏知了!” 这个话题,以前提过,不过利益相关方不肯,最终没有结果。 此时一听李自成旧事重提,自然也就和以前一样了。 临近洞吾的陇川土司、南甸土司等等,便纷纷又反对。之前的条件中,洞吾那边就要他们的地盘,他们自然不可能答应了。 但是,其他土司,离洞吾远的那些,却想着早点灭了杨畏知和沐天波才是正事,便都赞成。 这么一来,就又和以前一样开始争吵起来。 不过这一次,赞成李自成的更多了,因为他们都急着灭了杨畏知和沐天波所部。 李自成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对陇川土司和南甸土司等人说道:“我们之所以要和洞吾结盟一起对付朝廷,不就是为了早日把云南全境给拿下,这样才能放心地攻入中原么?以后打下中原,你们任挑一块繁华更好的地方补偿你们,如何?” 沙定洲等人听了,便纷纷附和。 “对啊,如今的机会难得,要是不早点灭掉他们,说不定中原一乱,我们都来不及出兵,那损失可就大了!” “明国那么大,我们再多一个洞吾盟友,一样能捞到很大好处的。” “可不是,中原的富有,岂是我们这里可比的,你换一块地方,不要太划算了!” “……” 赞成的土司,在利益面前,一下占了绝大多数。 李自成便趁热打铁,对陇川土司和南甸土司等人说道:“我已经派人过去和洞吾王谈了,在我们出兵中原,打下新的地盘之前,你们还能在原有领地,一直到你们有新的地盘之后,才把原来的地方让给洞吾,这样总可以吧?” 这个条件,其实在以前的谈判中,是洞吾王那边提出来的。因为洞吾王也不是笨蛋,当然知道这些土司肯定要有新地方安置才行,除非是灭了他们。 此时,听到李自成这话,其他土司又纷纷附和。 说到最后,陇川土司和南甸土司等人成了少数派,挡不住这么多的嘴巴在说,犹豫之后要求写下保证书,保证他们在中原任挑一块地盘之后,他们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见此情况,李自成不由得大喜,这两件事情都达成了一致,那么云南全境便指日可下了。 于是,他便总结道:“诸位,那大家回去,尽快抽调兵力,一起攻打昆明,并且埋伏杨畏知的援军。不管能不能打败杨畏知所部,等洞吾的军队一到,就一举夺下大理、楚雄两地!” 沙定洲等人都没意见,纷纷答应,又说了一些细节之后,便回去准备。 …………………… 再说云南昆明城这边,一直处于守势,每日里,军卒上下看到他们黔国公,一直都是阴沉着脸。 这其实也难怪,沐天波心情是绝对好不了的。 朝廷官军明明有实力直接杀进来救援昆明的,但是却一直没有这么做,只是让他坚守。这让他肯定担心,就怕有一日防不住,那他沐家可能就会完蛋的了。 还有,一直坚守昆明,粮草物资、军饷等等的开支,那都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 而这些支出,到了后来之后,就全都落在了他这边,由黔国公府支出,这又让他心头滴血。 要是一般情况的话,他肯定是不乐意的。 但是,中原那边,连周王这样的藩王,都是一个个掏了剿贼费用,而不肯掏剿贼费用,或者说剿贼费用掏少了的潞王,最终落个谋反罪名圈禁致死。 沐天波又不是傻子,说潞王造反,他无兵无权,怎么可能造反呢,还不是出钱出少了! 相对来说,他造反都比潞王造反的可能性更大。原因无他,因为他掌握着云南的军权。因此,要是他不肯掏这个钱的话,要是又一个谋反的罪名扣下来,他心中非常明白,他的下场肯定比潞王还要惨! 当然了,沐天波也不敢真得造反。他从官方渠道掌握到的消息,比流贼道听途说的消息要更准确。 他是明确知道,太祖皇帝真得显灵了! 沐家深受太祖皇帝隆恩,岂能背叛! 另外,朝廷官军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就算云南全境都造反,朝廷一样能平叛,更不用说,那些土司一个个都是乌合之众,其中还有一个想夺他位置的沙定洲了。 然而,就这么一直坚守下去,沐天波也是真头疼,哪怕沐家从洪武年间开始传承,积累了不少财富,但是也经不住这样的消耗!最关键的是,不知道朝廷官军什么时候会真正攻入云南!沐家的钱财,还能不能剩一点? 沐天波自然不知道,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沐家积累起来的财富,最终全部便宜了沙定洲。 史称“沐氏世镇云南,府藏盈积。佛顶石、青箭头、丹砂、落红、琥珀、马蹄、赤金皆装以箧,箧皆百斤,藏以高板,板库五十箧,共二百五十余库,他珍宝不可胜计。定洲运入本峒,累月不绝”。 不过此时的沐天波,丝毫没有办法,只能一直坚守下去,等到朝廷援军到来的那一天。 他是不知道,崇祯皇帝其实还真是看上了他家的财富。从刘伟超那边获悉原本的历史之后,就决定这么干了,不急着攻入云南,让孙传庭那边能有更多的战后准备,省下朝廷更多的物资和精力。 如果真得只是为了拿下云南的话,朝廷其实早就有实力拿下了。 这天,他正在巡视云南府的防御,刚回昆明时,就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沐天波都已经有经验了,听到这种急促马蹄声的,一般都没什么好事! 果不其然,快马看到他的旗号,便直奔他这边,翻身下马禀告道:“报,发现流贼多个旗号,还有至少超过三家土司前来进犯!” 一听这话,沐天波顿时一惊。这么大规模进犯,明显有点不寻常。 于是,他连忙追问具体的细节,顿时感觉麻烦大了。 虽然其他几个方向的消息还没传来,但是沐天波能预估到,流贼和土司这是大举来犯,其他那几个方向的敌人肯定不会少。 于是,他一边连忙部署防御,一边派人,急报杨畏知那边,让杨畏知赶紧增援。 一如以前那样,杨畏知收到消息之后,便立刻领兵增援。结果没想到,流贼和土司的盟军竟然是打着围城打援的策略,虽然他有放着这一招,但没想到伏兵数量远超预估,最终,他只能领兵撤回楚雄以自保。 不过在撤兵之前,他也派了一支精锐,杀入云南府,给沐天波传递了一个消息。 “这是杨大人吩咐,须得国公爷亲自过目,阅后即焚。” 沐天波听了一震,连忙结果递给他的一张折好的油纸,打开之后,里面还有一张宣纸,再打开看之后,发现是一连串的數字。 這一見之下,他便知道,这是最初约定的密信。 之前的时候,朝廷给他的旨意中,有提过这个事情,但是他一直没有收到这种信件,都差点忘记了。 此时一见,沐天波立刻回想了起来。当即二话不说,把防务丢给手下,匆匆赶回国公府,然后直接去了书房。下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之后,便关闭了房门。 大概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书房的门被打开,跟随他过来,在门口侯着的亲卫,竟然就发现他们国公爷的脸上有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不用说,那肯定是有好事了! 只是他们想不明白,会是什么好事? 只听沐天波吩咐他们道:“传令各处,守好了,这是叛贼最后的反扑,朝廷援军很快就会到的。” 一听这话,他的亲卫不由得有点失望。這种朝廷援军很快就会到的消息,他们已经听过很多次了,可以说是老生常谈,无非是国公爷鼓舞士气的话而已。 不过也不一定,这一次不是拍脑袋说援军就会到的,而是收到了一份密信。 这么想着,这些亲卫不由得将信将疑起来。说不定,这一次援军是真得要来了! 消息传下去之后,特别是关于那份密信的,让底下人联想到了很多,顿时信心一下高涨了起来。 因此,哪怕叛贼的大军推进,云南府已经守不住,全部退入昆明城,和楚雄府的联系也被切断,但是士气却还是没怎么受影响。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新的状况又出现,顿时就打击到了他们的士气。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37 乌合之众 , “国公爷,不好了,楚雄方向过来了很多洞吾军卒!” 听到禀告,沐天波顿时一惊,连忙转去城西方向查看。 洞吾离云南府其实很远的,中间隔了好几个宣慰司或者州府。如果洞吾的军卒出现在这里,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流贼和土司已经勾结了洞吾那边。 作为久镇云南的沐王府来说,当然是了解洞吾的。从万历年间开始,已经交手过很多回的。至今木邦、孟养等地方都被他们占着。 这倒也不是说他们有多强,而是朝廷自顾不暇。在万历初年的时候,洞吾那边搞事,都是直接打回去的,甚至当年刘挺直接打下了洞吾在北方最重要的城镇阿瓦城。 只是到后来,西南叛乱,中原流贼,辽东叛乱,让朝廷自顾不暇,就压根没管洞吾了。 真得没想到,如今洞吾那边竟然敢深入云南境内了。 那个洞吾王,好像是叫他隆王吧,自从他上位之后,好像休养生息,都不再四处征战。难不成是认为自己已经有实力了? 要是一般情况下的话,沐天波已经面临流贼和土司非常大的压力,如今又见到洞吾军队也加入攻打云南,他估计就顶不住了。 但是,如今看明白情况之后,看到手下军卒都很慌张。毕竟洞吾军队是从楚雄那边过来,这就意味着,很可能楚雄那边已经沦陷了。 这么一来,昆明就成了孤城,朝廷援军要是不能及时赶到的话,昆明绝对会非常危险的。 “不要慌!所有人都不要慌!”沐天波当即说道,“这些反贼明显抽调了主力前来攻打我们,当孙本兵的朝廷大军是摆设么?只要我们坚守住,反贼嚣张的日子便到头了!” 他的亲卫听了,便连忙四处奔走,大声喊着,传达他的意思。 不止如此,沐天波咬咬牙,也不再心疼不心疼了,又马上下令,加大赏金。 根据杨畏知给他的密信,他知道不用再坚持太长时间了。一旦反贼集中力量开始攻打他们这边的话,朝廷那边就会有反应的。 想想也是,朝廷又怎么可能真得让云南全境落入反贼手中呢!只是可惜了…… 想到这里,沐天波就不由得为自己那空了的库房而痛心。 一念至此,他就在心中默默地想着:“真不愧是传说中的抄家皇帝,这算不算是抄家抄出新花样了?” ………………… 不说沐天波如何心疼了,就说昆明城外,反贼云集会师。每个头目,都是看到胜利在望,而一个个喜气洋洋的。 军前会议上,依旧是流贼一边,土司一边。 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还有洞吾方面的代表参会。 这里有个小插曲,洞吾方面代表是洞吾王心腹大臣,地位也算是高,这座位怎么个安排法? 安排在土司这边,土司不愿意屈居洞吾王使者下首,至少沙定洲就非常不满,直接拒绝了。 安排在中间,好像是成了他们这些势力中最大的了,那更不满。 让洞吾王使者坐下首,那洞吾这边自然也不干的。 最终的解决方法是,就坐流贼这边,和李自成并排就座,才算是解决了这个看似很小的问题。 此时,李自成算是春风满面,先站起来发言道:“诸位,如今我们就差昆明城没有打下来了。大理那边,已经被洞吾军队攻下,楚雄这边,也已经被我们三方联军打下大半了。朝廷官军逃入姚安府,看样子是想逃入蜀地去。不过诸位放心,那边是我的手下守着的,我刚又派了援军过去,就那个杨畏知的残兵败将,断然不可能窜入蜀地的。” 总得来说,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形势一片大好! 李自成说完之后,没等其他人说话,他就抢先继续说道:“贵州防线那边,我令他们大张旗鼓,部署疑兵,孙传庭狗官那边断然不可能短时间内发现我们主力调过来打昆明了。” 言谈间,就好像在他牵头指挥下,已经是要大获全胜了。 不得不说,如果真这样的话,就能奠定李自成在这支叛军中的地位。 沙定洲一见,当然不甘心李自成一个人在表演,便也立刻站了起来宣布道:“广西一线的朝廷官军,更是不可能知道我们已经抽调了主力。在这里打个半年,估计都还蒙在鼓里!” 相对他们两个来说,其他土司的实力,就没法争这个头把交椅了。不过洞吾王使者在听到翻译之后,却也跟着表功道:“我们洞吾派来了十万精锐,你们说那个杨畏知如何如何厉害,可在我洞吾大军面前,还不是土鸡瓦狗!就算朝廷官军到了,有我洞吾精锐在,也不用担心!” 十万大军?在场的每个人都不信,吓谁呢!有个五万,都是往大了说了! 陇川土司听了,立刻坐那冷声嘲讽说道:“抢东西倒是以一顶十,我看着确实有个十万大军!” 洞吾军队经过他领地的时候,虽然两边是友军,但是偷鸡摸狗,很是骚扰了地方,这让他相当不满。 南甸土司听,也是附和,反正看洞吾人不顺眼。 洞吾王使者那边一听,当然不接受这样的讽刺,立刻反弹了过去,说他们的实力多弱之类的。 于是,一场军议,眼见着要开始打嘴仗,上演文武行了。 坐在流贼一侧的李过见了,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 眼前的一幕幕,自从他参与起事以来,经常能见到。以前的时候,他也会去争。但是,经历了那么多之后,他已经没有这个心思了。 就这,一群乌合之众,能打得赢朝廷官军就怪了! 军令不统一,各自山头林立,谁也不服谁,怎么打? 接着往下看好了,就这种结盟,有利益的时候就抢着要,打硬仗要死人的,一个个都会推,就是这种结盟的惯例。 果不其然,李自成眼看着几方要打起来了,连忙出来劝解,好不容易才把冲突安抚了下去。 随后,开始商量攻城的事情,结果一如李过所预料,又开始吵了起来。 或者实力威胁,或者利益交换,吵吵闹闹地,差不多开到晚上才算是有了个结果。 不过冷眼旁观的李过,却没有乐观。因为他又遇见,在接下来真正执行军议的时候,又会是欺软怕硬的场景重现。 事实上,不要说这些土司了,就是他们自己这边,也不可能揽下硬仗,却又把利益让给别人。每一方势力,最终都是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去捞好处。 ……………… 昆明城这边,要开始攻防战的时候,姚安府这边,高一功领着五千人马驰援,赶到了和蜀地交界的这边关口。 驻守在这里的是李自成手下大将田见秀和袁宗第,这两人都是陕西人,是最终造反的那一批,一直跟着李自成南征北战的。 听说高一功赶到了,田见秀和袁宗第都连忙迎了出来。 他们也算是老兄弟了,关系都还不错。 高一功見了他们,便連忙問战况道:“怎么样,杨畏知的人马攻打得激烈么?” “你放心,我们守着,那个杨畏知过不去的!”田见秀听了,当即笑呵呵地回答道。 随后,他和袁宗第两人,把高一功迎入了大堂。 “来来来,正好一起用餐!”田见秀指着屋内那一桌子的菜说道,“你肯定是还没吃的!” 高一功一见,敢情是自己来的时候,他们正好在用餐。正好,肚子也饿了,他也不推辞,看到桌子边正好多一条凳子,就直接坐了下去道:“还是你们两个舒服啊,不用到处跑,吃都比我吃得好多了!” “快点,摆上碗筷!”袁宗第一边吆喝,然后一边笑着对高一功说道,“看你说的,我们压力也大啊,这里可不容有失,要不然,蜀地的官军就杀进云南来了!” 田见秀见了,便親自动手,给他倒酒,一边附和袁宗第的话。 高一功见了,也不推辞,直接一口酒干了,也不知道是口渴呢还是心情不好,又或者是好酒? 田见秀见了,又给他倒酒。 于是,他们便这么吃喝起来。 过了一会之后,袁宗第似乎是好心地对高一功说道:“那杨畏知已经是残兵败将,定然无法从我们这里逃过去的。昆明那边,应该正是用兵的时候,我看,你还是领兵回去听大将军调度好一些!” 田见秀听了,看了袁宗第一眼,最终也是点头说道:“没错,我们这边兵力足够,不用担心的。那个杨畏知的残兵,等追兵杀到,就是走投无路,绝对全军覆没的下场。” 听到这话,高一功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自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地放回桌子上,发出“啪”地一声,明显带着酒气,对袁宗第和田见秀说道:“我们交情不算浅吧?我也知道,老田,还有你,老袁,你们都是忠厚老实人,我这里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你们两个能答应!”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38 此生无憾 , 田见秀和袁宗第听得一愣,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在对视一眼之后,田见秀的脸上露出笑容,当即对高一功说道:“就我们兄弟的关系,不要说什么不情之请了,有什么事,尽管说来,我们兄弟自然是要帮忙的了!” “对啊!”袁宗第听了,也是点点头附和道,“我们都是十几年的兄弟了,有什么尽管说吧!” 高一功听到他们的回答,脸上多了一点坚毅之色,没有犹豫,看着田见秀和袁宗第说道:“要是有可能,就放杨畏知一马吧,让他过去算了!” “……”田见秀和袁宗第一听,顿时面面相觑。 他们两人真得是万万没想到,高一功竟然是这样一个不情之请。 过了一会,回过神来之后,田见秀和袁宗第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都是有点凛然。 其中袁宗第马上便对高一功说道:“我说高兄弟,我们都是十几年的兄弟了,就这么信不过我们?” “是啊!”田见秀也很不高兴,对高一功说道,“我们一向对大将军忠心耿耿,岂会做背叛大将军的事情?” 说完之后,他顿了顿,似乎是非常生气地一拍桌子道:“是你老高怀疑我们,还是大将军怀疑我们,给个痛快话!是不是听到了什么谣言蜚语,有人污蔑我们了?” 袁宗第也要跟着辩解,但是高一功却一伸手,示意他们停下,然后他便恳切地说道:“两位兄弟误会了!这不关大将军的事情,只是我的一点想法。” 说到这里,他不顾袁宗第和田见秀的表情诧异,继续解释道:“你们知道的,我一直负责打探消息的。这些年来,见到朝廷已经不一样,可我们自己呢,活得怎么样,相信两位兄弟也是有数。这个杨畏知,我打探消息时候,也是确认过,这人确实是个好官,真正为民的那种。” “以前的时候,遇到真正的好官,我们也是不杀的。”高一功非常诚恳地说道,“这样的好官,真得不多,留一个是一个,就放他过去吧!” 说完之后,他就看着田见秀和袁宗第,等待他们的答复。 田见秀和袁宗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两人都是很诧异,并没有马上说话。 没错,他们在以前南征北战的时候,确实杀过很多官,甚至都杀过藩王,但是,遇到那些口碑不错的官,他们一般不会杀,除非自己求死。 但是…… 田见秀和袁宗第总觉得有点不对! 最终,还是田见秀勉强露出笑容对高一功道:“我说老高,你是说笑的吧?你别忘记了,大将军下了军令的,就是要灭了杨畏知的。如果我们真要放了他,那如何向大将军交代?” “是啊,老高!”袁宗第也跟着附和道,“今时不同往日了,真要放了杨大人的话,如何向大将军交代?” 高一功听他们说这话,有点急了,便直接说道:“你们放心,如果放了杨畏知之后,大将军要是知道了的话,就推我头上好了。” 田见秀和袁宗第听到这话,两人又互相看了彼此一眼,眼神中都是不解,就感觉高一功很不正常。 最终,田见秀便盯着高一功问道:“我说老高,我怎么感觉你今天好像不正常呢,是不是酒喝多了就胡言乱语了!” 听到这话,高一功不由得叹了口气,伸手过去,自己拿了酒壶,直接对着嘴喝了起来,就好像那种想要一醉解千愁的那种架势。 田见秀和袁宗第见了,并没有上前夺下酒壶,而是两人互相又看了一眼,还是很诧异的样子。 高一功一口喝光,然后把酒壶重重地放回桌子上,打了个酒嗝,坐回了座位之后,有点消沉地说道:“我累了,这么闹下去又有什么希望?倒不如就着本心,做点好事,给老百姓留一个好官吧!回头大将军要知道了,随便他怎么样,我都随便了!” 看到他这样子,田见秀和袁宗第已经不知道第几次互相看了看。两人正要说什么时,却见一个人从后面转出来,沉声对高一功说道:“既然你有此心,为何不弃暗投明,降了朝廷,不但减少战乱,说不定以后还能搏个封妻荫子,衣锦还乡的机会呢!” 一见这人出来,田见秀和袁宗第不由得再次互相看了一眼,都是有点无奈,随后便有点戒备地看着高一功。 而高一功听到声音之后,转头看去,脸色顿时有点愕然,随后用手揉了揉脸,估计是觉得自己酒喝多了有点眼花。 使劲揉了几下之后,他再看向那人,还是没变,便不由自主地震惊道:“杨大人,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以前打听消息的时候,成化妆潜入楚雄,看到过杨畏知,因此认得。 没错,高一功确实没有喝多酒,也没认错人,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云南分巡道杨畏知。 此时,听到高一功的问话,杨畏知并不回答,而是继续又追问道:“高兄弟既然能明辨是非,为何不降了朝廷?” 高一功听到这话,已经有时间缓冲了下,震惊之后立刻看向田见秀和袁宗第,然后再看看杨畏知,便什么都明白。 这时候,他也都想起了一些细节。 他如今坐得这个位置,应该就是杨畏知的。在他来的时候,他们三人正在饮宴! 看到高一功不答,只是看着田见秀和袁宗第,杨畏知便对高一功说道:“田兄弟和袁兄弟早已弃暗投明,降了朝廷,只是引而不发。如今蜀中朝廷大军已经收到滇地消息,正在赶来。” 他给沐天波的密码消息,就是有关田见秀和袁宗第其实早被马士英策反,暗中投降了朝廷的事情。因此,沐天波才有那个底气,相信他坚守下去,蜀地的朝廷官军就能很快杀过去救他的。 此时,听到杨畏知的话,看着高一功看着自己,田见秀便有点尴尬一样,给他分辨道:“宁远伯李定国,就是原来的张定国,你也认识的,亲自过来劝说,这是真得信任,所以……所以……” 后面的话不说了,高一功也能明白,理解了田见秀和袁宗第投降朝廷的原因。 李定国以前也是反贼,和他们一个样,但是投降朝廷之后建功立业,如今都已经封爵了。这是活生生的榜样,就站在他们的面前,让他们一下打消了所有的顾虑。 没有说话的袁宗第,并没有看到高一功发难,便趁机跟着劝道:“我说老高,事已至此,你自己也知道,跟着大将军没什么前途,还为祸地方,就和我们一起降了朝廷,至少将来,还可能有衣锦还乡的一天,难道你就不想光明正大地回去么?” “是啊,一起吧!”田见秀见了,也立刻跟进劝道,“听说我们老家那边都过上不错的日子了,你就不想回去看看?” 听到这话,高一功不由得非常心动:是啊,离开家乡好多年了啊!亲不亲,还是家乡亲,梦中都有曾回过的。 看到他这樣子,田見秀和袁宗第不由得都是心喜,看来有戏了。 可誰知,高一功也就是这么真情流露了下,然后有点颓废地摇头说道:“大将军是我姐夫,我姐也在军中,我怎么可能背叛大将军呢!” 杨畏知刚才躲在后面,听到高一功的心声,特别是听到高一功竟然求田见秀和袁宗第要放过他,就因为他是个真正的好官,因此,他对高一功的好感,那是拉满了的。 此时听高一功的这话,他便立刻走过去,恳切地说道:“高兄弟,人活一世,以后回顾一生,你可有遗憾?” “……”高一功听了,有点不解,便转头看向他,有点不解。 杨畏知听了,便对他推心置腹地说道:“我是宝鸡人,家境贫寒,父亲还早逝,要是正常的话,你觉得我的一辈子会是怎么样的?” “……”高一功一听,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明显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于是,杨畏知便不等他说话,继续自己说道:“我不想有遗憾知道不?便去私塾旁听,我要识字改变命运,苦一點,累一点又何妨?至少我不会后悔!” “领乡勇拒贼,保卫家园,读书中进士,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不求别人怎么样,只求问心无愧!” “如果我做事,要考虑这,考虑那,担心这,担心那,我如何还能问心无愧?我活着,是要活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而活。那样,便会迷失自己!自己想要做什么,便去做什么!” “为人之子,做好人子之本份,我问心无愧!为臣,做好臣子本份,我问心无愧!为官,我做好当官之本份,我问心无愧……” “如此种种,不受他人左右,真到死那一天,我可以保证说,我,杨畏知,此生无憾!” 杨畏知说到这里,便看着高一功,加重了语气说道:“如今朝廷正在用人之际,你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己而活,活出你自己想要的人生?” ------题外话------ 明天暴更,后天读者都能抽奖,记得来抽奖。相信看到这里的,500粉丝值是绝对有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39 援军 , 杨畏知在说着,高一功低着头,在听着。 等到杨畏知说完之后,高一功也没有马上说话,依旧只是低着头。 田见秀和袁宗第见了,便想说话,跟着劝劝高一功。 但是,杨畏知一伸手,阻止了他们两个人说话,就让高一功自己思考。 过了不知道多久之后,高一功缓缓地抬起头来,看着杨畏知说道:“杨大人言之有理,但是……但是我还是放不下我姐。我从小和我姐相依为命的!” 听到这话,杨畏知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更应该让你姐过上好日子,才是报答你姐的最好方式。而非是如今这种当流贼,为祸地方的日子!” 高一功的姐叫高桂英,在李自成的第二任老婆也跟着手下私奔之后娶的,在原本历史上会被封为皇后。不过李自成夺取京师之后,看上了一个宫女,立刻又娶了个。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高夫人带李过、李通、李来亨及贺珍、郝永忠率部继续征战与建虏抗衡。后被南明隆武帝封为节孝贞义一品夫人,号其军为“忠贞营”。不过到最后,还是不敌建虏。在建虏攻破茅麓山时,高桂英与李来亨一样举家自焚,以死明志。 所有的南明史,崇祯皇帝当初都有和刘伟超了解过。因此他给前方统帅都有一个可招降的名单,根据原本历史上的事迹进行排名。 孙传庭、马士英都有这份名单,杨畏知自然也知道,这不,他便又对高一功说道:“皇上钦定善待你们的名单中,就有你和你姐高桂英。我不知道这份名单是怎么来的,不过有传言,该是太祖皇帝显灵,赐给陛下的。” 听到这话,高一功不由得非常惊讶地看着杨畏知,一时之间,很是有点震惊。 “这份名单中,李定国杀建虏,擒奴酋,忠君报国,已封宁远伯;袁时中,也一样,封滑县伯;刘文秀,驻扎在宁远,如今也是总兵军职……” 杨畏知数着接受招安的流贼,一个个都在建功立业,再次刺激了高一功,顺便也刺激了边上旁听的袁宗第和田见秀。 这其中,刘文秀是因为平定山东曲阜孔家的叛乱有功,被加封为总兵的,杨畏知毕竟是文人出身,就略过了这个不提。 他诚恳地说了一堆之后,还用非常肯定地语气说道:“另外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只要在太祖皇帝赐给陛下的那份名单中,都是受皇上重视,必然会给予重用的。你就不说了,就说你姐,有忠贞公的例子在,不是和李自成一起死更好?再不济,如今政通使陈圆圆陈大人,也是出身卑微,可只要为国效力,做出成绩,不一样官居三品,以后还流芳百世!” 听到这话,高一功便有了决断,当即用力点头,对杨畏知说道:“大人,我明白,我一定要让我姐以后过上好日子!” 见他答应,杨畏知不由得非常欣慰,费这么多口舌,也算是回报他对自己认可了。 于是,又摆上杨畏知的碗筷,四个人一边吃,一边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还没等他们商量出结果呢,就有亲卫来报,说李定国、黄得功、马祥麟的大军赶到了。 马士英没有过来,继续坐镇蜀地那边,这边的指挥权,自然就是杨畏知了。 一听这消息,杨畏知顿时大喜,也不继续用膳了,立刻召开军议。 最后商量的结果,田见秀和袁宗第不参与围剿昆明的战事,倒不是说不信任他们,而是他们自己提出要求,不想和昔日兄弟刀兵相见。 对此,杨畏知也理解,就让他们分别领兵进攻楚雄和大理,和洞吾军队作战。而杨畏知自己,在夺取出现之后就领李定国、黄得功和马祥麟东进,救援昆明。 高一功则先不暴露身份,败退回昆明,先和他姐通气,以为内应,如果他姐不同意,那就先绑了他姐,至少保证他姐的安全。 商量定了之后,大军休整一日,于次日便开始出击。 …………… 洞吾军队打到大理、楚雄这边,不是来解放土司的,而是来抢劫的。在仗着兵力优势“击败”了朝廷官军之后,对于继续追击朝廷官军并不积极,而是开始大肆劫掠。 这不,杨畏知都逃到田见秀这边,又等了几天,蜀中的朝廷官军都来增援了,洞吾军队的主力还没赶到关口这边来夹击杨畏知“残军”。 这种情况下,朝廷官军的主力一杀出,洞吾军队还有配合的土司军队那想到有这个情况,顿时兵败如山倒。 朝廷军队一下就收复了楚雄府的大部分地方,随后开始分兵。 田见秀和袁宗第所部往西进攻,继续收复大理等地。他们两人刚站在了朝廷官军这边,当然也是想立功的,又因为杨畏知体贴他们不愿对原来兄弟刀兵相见,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就更是卖力地进攻。 至于杨畏知这边,则领朝廷主力官军往东,救援昆明去了。 ……………… 昆明这边,已经打了五六天了,虽然昆明是云南首府,沐家又经营了几百年,但是,架不住流贼和土司都抽调了主力攻城。哪怕他们之间互相有勾心斗角,日夜攻打之下,守军也已经很是疲惫了。 作为久经战阵的李自成,哪怕只剩下了一只眼睛,却也能看出,只要保持这个日夜攻城的强度,估计也用不了太多时间,就能打下昆明了。 为此,他的心情非常好。连带着每天召开例行军议的时候,嗓门都大了几分。 其他土司也是差不多,眼看着就要打下昆明了,他们当然是有眼力的,一个个都开始给自己表功,方便打下昆明之后,分到的好处能多一些。 这其中,尤其以沙定洲的嗓门最大,和李自成有的一拼。 至于洞吾王的代表,倒不是特别在意昆明这里,因为在他看来,洞吾军队已经打下大理和楚雄,捞到了不少好处了。 李自成和沙定洲两边,为了压倒对方,取得盟军中更多的话语权,甚至已经开始付出更多的代价,争取第一个破城了。 这一日,在又一次的军议中,李自成当场表态道:“我负责的城南段,最多三天时间,便能破城!”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看向众多土司说道:“当然,各家也要用点心,不能光看着我在拼命,要不然打下了昆明城之后,有些事情,我能答应,可我手下那些流血的兄弟,估计就不会答应了!” 一听这话,沙定洲当即冷笑一声站起来说道:“我负责的城北段,不用三天,就肯定能攻上城头了。也不知道会是谁会拖后腿,出工不出力!” 听到他们两人的话,其他土司也纷纷表态,好像一个比一个厉害一般。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中军帐外闯进来一个流贼,上气不接下气地,用惊慌的语气向李自成禀告道:“大将军,不好了,南面发现朝廷官军的前锋,那个贺疯子冲在最前面,革左五营中的三家也跟在后面。” 一听这话,中军帐内一下变得非常安静,让那个洞吾王使者都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李自成一下跳了起来,脸色突变,急忙确认道:“城南方向,是不是搞错了?朝廷官军怎么可能从城南方向过来呢?” 贵州在云南府的东面,北面是蜀地,这两个方向出现朝廷官军,他们还能理解,可从南面过来,就难以理解了。 除非只有一个情况,就是朝廷官军早就有动静,并且进行了大范围的迂回包抄,这样才可能出现在云南府的南面。 在流贼探马再次证实之后,边上的宋献策都难以想象地震惊道:“这不可能啊,按照这速度,朝廷官军是在我们主力一调動之後就立刻跟着動了,这怎么可能呢?” 大军的调动,不是说一个军令就可以调动的。兵力越多,调动要准备的时间和事情就越多。 边界那边的虚张聲势,就算没有瞒过朝廷官军,可至少朝廷官军也有一个反应的时间吧?不管怎么算,都不可能有如此之快的动作啊? 他们自然不知道,在李自成其他部队,还有各土司军队中,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和朝廷军队僵持,连高一功这样的头领都觉得心累,绝望,那普通的军卒自然就更是觉得绝望。因此,这些人被朝廷策反,引而不发其实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真以为孙传庭围而不攻是不做事,那就太小瞧孙传庭了。 孙传庭晃了个虚造,引发流贼和土司这边抽调主力,他们一动,就有消息送到孙传庭的案头了。 本来孙传统那大张旗鼓的继续扩军,就是一个幌子来的。一得到消息,便立刻调兵遣将,在边界已经投降了的军卒引领下,非常顺利地攻入了云南。 为了一战而定流贼和土司的盟军,孙传庭并没有直接进击昆明这边,而是派了军队大范围迂回包抄,就是想一口气吃掉这些反叛主力,以便及早抽身,返回北方应对新的局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40 莫慌 , 一时之间,不管是李自成这边,还是沙定洲的土司这边,就全都慌了。 虽然南边的朝廷官军离昆明还有一段路,可那贺疯子带头的,进攻速度必然是非常快的。 怎么办? 这昆明肯定没法继续打了! “莫慌,莫慌,大家莫慌!”李自成看着乱成一团,好些个土司想走的样子,便连忙大喊道,“一旦我们惊慌失措,胡乱应对的话,就刚好中了朝廷官军的奸计了!” 沙定洲听了,也是连忙喊道:“对对对,越是危急的时候就越要镇定,大家镇定!” 看到势力最大的两个头领在喊话,那些土司就勉强坐回了位置,当即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不要多说了,赶紧拿个主意!” “对啊,对啊,我家都被偷了,怎么办?想办法夺回来吧?” “夺回来估计是不可能了,我看我们还是看看找个什么退路吧?” “能退哪里去?不如和朝廷官军拼了吧?你们先上!” “……” 这闹哄哄的场面,压根没法议事,李自成无奈之下,便只好拍了桌子。 “梆梆梆……” 这一下,中军帐终于安静了下来。 李自成自己其实也没有注意,便连忙看向自己的军师问道:“如此情况,如何应对?” 别的土司自然也知道,李自成是有军师的,便都转头看向宋献策。 宋献策呢,此时就知道南边有朝廷官军杀过来,但是更进一步的消息也没有,还有其他的情况如何,他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让她出主意,有点没法出。 不过他知道,如今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稳定军心。要不然,各自为战的话,一团散沙,就很容易被朝廷官军给灭了。 于是,他便咳嗽几声,清清嗓子,然后说道:“诸位,朝廷面临外面大敌,肯定是想速战速决,因此,我们应当避免速战速决,拖到大清帝国和倭国他们对朝廷发起进攻,那就是我们转机时候!” 听到这话,不少土司觉得有道理,便都点点头,慌乱的气氛,也终于安定下来一点了。 不过也有的土司,有疑问,当即便问道:“那大清帝国和倭国什么时候打朝廷,能不能让他们快点打啊?” “……”宋献策听得无语,他倒是想啊,可他做不到,没这个能力啊! 不过这时候不能说任何沮丧的话,他便不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按照他自己的思路说道:“如今重中之重,就是要和朝廷官军打一战,打掉他们的锐气,也让他们不敢逼得太厉害,这样才方便我们转移。” 他怕这些土司要问起来又是七嘴八舌地乱场面,便连忙抢先说道:“之前的时候,那朝廷官军的前锋贺疯子,就因为急行冒进,被我大军迎头痛击,损失惨重之下,才迫使朝廷官军迟迟不敢再进攻云南。如今,朝廷官军又以这贺疯子为前锋,我敢断言,其为报仇,必然又会急行冒进,我们再埋伏他一次,打疼了朝廷官军,后面转圜的余地就多了!” 听着很有道理的样子,李自成便连忙跟着说道:“来来来,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各家都出一些精锐,打好这一战,至关重要!” 他手下第一大将刘宗敏一下站了出来,对土司这边大声喝道:“来来来,谁和我一起去,杀了那些朝廷狗官!” 他长得人高马大,在土司这边,显得有点鹤立鸡群,拍着胸脯,带着自信说这话,还真得非常有气势,就好像他们只要一出击,真得能打赢一样。 土司这边看了,顿时一个个都是心头大定,士气一下就上来了。 于是,土司这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等着别人先出兵,然后自己看情况再出兵。 李自成一见,岂会不知道他们想什么,便立刻说道:“首战功劳大,可以先撤退,这大家都没意见吧?” 宋献策听了,马上补上一句道:“第一战出其不意,最容易打赢的。” 一听这话,这群土司就不再犹豫了,便立刻纷纷报名出兵。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们商量好呢,就听到又有急促地脚步声传来,转眼间,就有一个气喘吁吁地探马闯入中军帐,慌急地禀告道:“城东方向发现朝廷官军大举进犯,前锋为孙应元所部,似乎孙传庭就在后面。” 一听这话,中军帐内顿时又安静了下,就好像空气突然凝固了一样。 不过这种安静的时刻很短,只是一会的功夫,中军帐内就炸了。 这两路人马一起进犯,那就没给他们阻击南路朝廷官军的机会了。 不说了,有土司站起来就要跑了。 孙传庭都来了,那肯定是朝廷官军全来了,没得打了。 李自成见此,急了,连忙又拍桌子,差点就把他眼前的那张案几给拍散架了。 这么做,还是有点效果的,所有土司都立刻转头看向他。 李自成连忙抓住机会,大声喝道:“你们慌什么?怎么撤,老子有经验,你们都听我的,懂不懂?” 听到这话,土司们互相看看,好像是哦,李自成在这方面是最有经验的! 于是,这些土司一个个都看着他,等他说话。 “各位,千万不能慌!”李自成一见,抓住机会连忙说道,“我们还有西面可以退,和洞吾军队汇合,兵力不会比朝廷官军少的。加上我们熟悉地形,我们还是有优势的!” 说到这里,他连忙看向洞吾王使者,露出“亲切”笑容道:“如今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能不能先派你们的象军来断后!” 云南土司这边,势力比较大的,比如沙定洲这边,也是有象兵的。在云南这片地方打仗,象兵就有非常大的威慑力。 虽然官军有火器,但是战象都披甲,防护力就非常强,算是一个强力兵种,在这种时刻,最能稳定人心的了。 然而,洞吾王使者一听,却是站起来说道:“诸位,我想起来了,我家大王还有其他交代,先走一步了!” 呵呵,他们是来捡便宜的,让打硬仗,想得美! 看到洞吾王使者竟然要先溜,刘宗敏顿时怒目圆睁,横跨一步,就挡到了洞吾王使者面前,过得过不去。 其他土司一见,也纷纷上前拦路,可不能让人走了。 李自成也是黑了脸,对洞吾王使者说道:“没人断后,各家抢先逃的话,你以为你们洞吾军队人生地不熟的,还能逃前面去?” 这洞吾王使者压根不受要挟,当即冷笑一声说道:“西面是我洞吾军队掌握,怎么,你们敢要挟我?” 还真别说,他就有这个底气。 其他人听了,包括李自成在内,都是怂了。 没办法,唯一的退路在洞吾军手中。 于是,李自成立刻变脸,当即挤出笑容道:“看你说的,这那是要挟你,这不是和你商量着来的么……” 他正在说着呢,就听到门口那又传来急促地脚步声,顿时吓得中军帐内的人立刻安静下来,不约而同地看向出口处。 只见人影一闪,来人却是高一功。 李自成一见,顿时眉头一皱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之前的时候,他派了高一功去增援田见秀和袁宗第的。没有军令,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相对中军帐内的土司来说,流贼这边更为關心高一功的情況,便也都問情况。 高一功却不理他们,只是盯着李自成大声喊道:“不好了,大将军,我去晚了一步,那田见秀和袁宗第他们投了朝廷,已经领着蜀中的朝廷官军杀来了!” 这个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打在了中军帐内每个人的脑门上。 孙傳庭所部朝廷官军就不是他们能对付了,蜀中马士英所部的朝廷官军又杀进来了,这还怎么打? 还是最担心自己军队的洞吾王使者先回过神来,连忙问道:“那我们洞吾军队呢?怎么样?” 高一功听到问话,看到矮刘宗敏一头的洞吾人,便回答他道:“还能怎么样,老鹰抓小鸡!” 听到他们对话,土司们都回过神来了。他们一个个脸色苍白,互相看看,忽然之间,一个个全都拔腿就跑。 这种情况下,还议个屁,先跑为上了。 甚至有土司看到中军帐门口都挤满了要急着出去的人,心急之下,直接抽出匕首之类的,割了中军帐跑出去。 只是一会的功夫,就眼下这场景,可谓是树还没倒呢,猢狲就一蜂窝散了。 高一功这边,有其他流贼头目继续追问高一功,确认田见秀和袁宗第怎么就投降了朝廷呢,一个个都是咬牙切齿的。 李自成也是炸了,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想法了,只能大声喊道:“快点收拢人马,先撤!” “大将军,往哪里撤?” 李自成那知道,只能喊一声“先撤了再说!” 中军帐内,只是一会的功夫,就没人了。各家准备攻城的军队,纷纷撤回各自的营地,打包东西准备走人。 高一功则趁这个机会,赶紧去找他姐。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41 初生牛犊不怕虎(为4月1500月票加更) , 昆明城头,面对优势兵力的流贼和土司联军,撑了几天之后,守军的士气明显低落了不少。 就算沐天波又给他们鼓舞士气,说什么援军很快就到,根本就没什么用。 这种招数,用过一次可以,再继续用,其实就没多大用处了,谁信! 对此,沐天波也发愁! 杨畏知给他的密信中,就只是说了李自成手下守通蜀关口那边的守将已经暗地里投靠了朝廷,让他坚持住,援军很快赶到。 但是,援军到底什么时候赶到,却没有交代! 这么一来,他也怕啊,万一援军赶到的时候,昆明已经失陷了怎么办? 为此,沐天波真得是要掏干家底了,无论如何,总要守住才好,要不然,一旦城破了,他就是再多的钱财,也只是便宜了流贼和土司而已。 可如今,家底掏得差不多了,城外依旧只是数不清的流贼和土司兵,城头上,一眼看去,都是士气低落的手下。 沐天波见此,那是真得愁啊! 不过没办法,守不住都要守,就只要亲力亲为,巡视城头,检查战备。 “哥,要不你去休息吧!”沐天波的弟弟沐天泽,原本应该是崇祯十七年死于沙定洲造反,不过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沙定洲没能在昆明造反,他自然也没死。看到沐天波很疲惫的样子,便对他说道,“城头上我和三弟看着,没事的!” “我在,他们才会安心一些!”沐天波听了,摇摇头说道,“我还行,没事的!” 虽然是这样说,但是任何人都能看出来,沐天波已经很疲惫了。 这也是没办法,他是国公,昆明城的核心。相对来说,他的两个弟弟年纪不大,他也不放心,因此早晚都坚持在城头,应对流贼和土司兵的一次次进攻。 沐天泽听了,还想再劝时,忽然看到什么,不由得有点惊讶地说道:“哥,你看城外的流贼!” 沐天波一听,还以为流贼又要攻城了。结果抬头一看,却见城西方向,也就是他日夜期盼的楚雄方向,有三四千左右的流贼,看着像是丢盔弃甲一般,出现在视野中,投往流贼大营那边。 “好啊!”一见这情况,沐天波犹如打了鸡血一般,顿时就活过来了,当即大声喊道:“朝廷援军马上要到了,将士们,都给本国公守好了!” 城头上的军卒听了,看着城外的情况,都是将信将疑。 事实上,不止是他们,就连城外围城的那些流贼和土司兵,也都疑神疑鬼地,不知道出现了什么情况。 沐天波却是激动,大吼道:“本国公早就说过,援军必达。看看,援军到了吧!” 听到他这话,看着城外的情况,所有人自然都想着国公爷说得最好是真的。因此,哪怕他们心里还有怀疑的,也都一个个大喊起来,给自己涨士气。 这一次,算是沐天波不用花钱,就再次鼓舞起了城中守军的士气了。 高兴没多久之后,沐天波又发现,流贼那边蹿出了不少骑马的,散入各处土司营地内后,就见所有的土司兵都开始乱哄哄起来。不但远离城墙,而且看样子,似乎是想跑路。 一看到这情况,沐天波便激动地指着城外说道:“看到没有,看到没有?援军到了,反贼要跑了!” 他弟弟沐天泽听,立刻兴奋地说道:“哥,我们出城掩杀吧?” 一听这话,沐天波一个巴掌过去,打在他弟弟后脑门,当然,力道不大,然后瞪眼喝道:“自己几斤几两不知道么?又没有老祖本事,敢出城,被贼杀吧?” 沐天泽都没满二十,初生牛犊不怕虎,听到这话,一边摸着被打的后脑勺,一边还不服气地说道:“没打过,你怎么知道?太祖皇帝都能显灵,说不定老祖也能帮我呢?” 一听这话,沐天波气得还想给他一巴掌。 沐天泽见了,立刻躲开,离得远了一些。 沐天波见了,正要说他时,忽然,又听到城南方向那边城头上,传来了巨大的欢呼声。 这动静,让他们兄弟都一下停止了动作,好奇地看向城南方向。 也是沐天泽的耳朵尖,只是凝神听了下后,他便惊喜地对沐天波说道:“哥,那边好像也在喊,援军到了!” “什么?”沐天波一听,就有点疑惑了,喃喃自语道,“不是该从楚雄府那边杀过来么?或者从北面杀过来也对,这南面,哪来的朝廷援军?” 他这话,被他弟听了,沐天泽就有点不解地问道:“哥,你嘀咕什么呢?你不是说,杨大人给你的密信中,已经说了有援军么?怎么这又说哪来的援军?到底是有援军还是没援军啊?” 说话间,脸上就有点担心,似乎是怕空欢喜一场。 周边其他人,包括亲卫和守城将士听了,也是差不多的表情,就怕白高兴了。 沐天波一见,立刻按下心中的疑惑,马上换了脸色说道:“没看见城外的反贼都乱成一团了么?用你的脑子好好想想,这不是援军到了还能是什么情况?总不能是太祖皇帝派了天兵天将下来吧?” 沐天泽听了,转头看向城外,发现过了这么一会的时间,城外的反贼果然更乱了。 之前那会的时候,城外的反贼,还是分建制的,各个土司军队之间,还有和流贼之间,都是泾渭分明的。哪怕是要逃,也是分得清哪个部分! 可此时,在城头上能看到,已经有不少土司的军队混在一起了。最多是和流贼那边,还能区分出来。 与此同时,城南方向那边,欢呼声已经越来越响。 “报,朝廷援军,朝廷援军到了!”一名校尉沿着城墙狂奔而来,看到沐天波,都还有距离呢,就来不及等待,大声喊着禀告了。 沐天波听得非常意外,不过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反正不管从楚雄过来的,还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只要是援军就成了。 “哥,我们杀出去不?”这时候,沐天泽又凑了过来问道。 说话间,还有点防着沐天波,就怕他哥又打他。 还真别说,沐天波确实想打的,不过看他这样子,知道打不着,便放弃了,只是说道:“我们只要守好城池,便是功劳了。城外的叛军太多,别被反杀,就太不甘心了!” 要是他祖宗沐英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估计是会杀出去的。但是沐天波,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也不怕死,最终殉国,但是纵观他的人生,不得不说,差他祖宗远了! 说完之后,他担心其他人也有他弟弟的想法,便传下军令,严守城池,不得出战。 然后,沐天波便赶紧赶往城南那边,去看来援的到底是哪路朝廷官军? 这时候,朝廷官军这边最大的不同,火器的声音,开始响彻城南方向。伴随着喊杀声,谁都能知道,朝廷官軍到了。 就見城外的反贼,全乱了。 有的反贼,往西邊拥去;但是,西边的反贼,却有往东边拥去的;乱成了一团,你挤我,我挤你,不要说打仗了,连逃命都有人挡着,碍事! 也就流贼这边,因为不像土司那样,属于各个山头,不同派别,倒没有那么乱。可是,人心惶惶,却是显而易见的。 “殺……” 不但城南方向在喊,昆明城里头也在吼着。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有些土司见此情况,走投无路之下,也不逃了,投降了算了。 只有势力比较大一些的,比如沙定洲等土司,并不甘心投降,还在像没头苍蝇一样乱逃。 之所以如此,实在是不知道跑那个方向才是安全的。 根据之前在中军帐听来的消息,应该是几个方向都有朝廷官军! 这么一来,还好巧不巧地,几大窝土司和流贼这边撞到了一起,一下把流贼这边也给撞散了建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流贼和土司兵夹杂。 李自成失去了对手下的掌控,这么乱的局势下,根本没法传达他的军令了。 高一功的姐姐高桂英,掌着后营的,主要是军中的家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突然遭此一劫,一时之间都有点措手不及,哪怕以前也有逃跑的时候,但也没这么慌乱。 高桂英正急得一头包呢,就看到他弟弟领着手下跑来了。 于是,她非常高兴地招呼她弟弟,让他赶紧过来帮忙一起撤离。 高一功见了,给他的手下使了个眼色。 然后他的手下便在后营散开,看着好像是去帮忙了。 而高一功自己,则跑到他姐面前说道:“姐,急什么,你这样不行的,越急就越慌,越慌就越乱,慢慢来,慢慢来!” 听着好像有道理,又是自己的亲弟弟,高桂英也不疑有什么,便连忙传令,让后营这边不要慌,归整一下。 这可是全军的家小所在,没有战斗力,但是却关系到全军的士气的。 不知不觉间,后营这边和李自成那边脱离地就比较远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42 兄弟的命就不是命了么(为4月2000月票加更) , “呯呯呯……” 枪声,突然猛烈地响了起来。这声音,来自西边。 西边的土司兵,还有流贼顿时又一蜂窝地往东跑。一边跑还一边大声喊着:“不好了,朝廷官军杀来了……” 没错,这时候,杨畏知领着蜀地官军主力,已经出现在昆明的西面,在他们的前面,还有一部分洞吾军卒在狼狈逃窜。 本来的意思,杨畏知是驱赶这些洞吾军卒冲散昆明这边的反贼阵势。结果没想到,孙传庭所部的人马已经先打到昆明这边,引发了这里的反贼大乱。 于是,杨畏知这边也不客气了,直接开抢射击,逃得慢的那些洞吾军卒,全都一个个扑街。 李自成原本正在往西逃窜,突然发现前面也出现了无数的朝廷官军。 这时候,南边的朝廷官军也已经杀过来了,领头的贺疯子所部,更是左突右冲,犹如一头疯虎一般。 “撤,快撤!”李自成一边喊着,一边就只能往北方逃去,至少那边还没有朝廷官军出现。 在逃跑之中,他也还是看了下后营,发现后营那边反而比他这里更有建制一些,那些试图冲撞后营的土司兵全都被高一功的人马给干翻了。 看到这一幕,李自成不由得心中赞了一声,还是自己这个妻弟有章法。就是有点慢了,别被朝廷官军给追上了。 于是,他便立刻对身边的李过说道:“快去,催后营跟上,太晚就逃不出去了!” 李过听了,便立刻带着亲卫往后营那边赶过去。 这时候,他这边的建制也全乱了,根本没法带起手下,只能带着随身的亲卫。 一路上,到处是四处乱窜的流贼和土司兵,李过算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穿过万千人丛,赶到了后营所在。 “嫂子,快走啊,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只是一见面,李过顾不得抹一头的汗,大声冲高桂英喊道。 高桂英也都急着都是汗,看到他来了,连忙说道:“一功说了,不能急,要不然把谁的家小都丢了,回头不好给兄弟们交代!” 这个话,听起来好像也有道理。 李过听了,却是有点恼,当即转头,看到高一功看到他过来就连忙走向他,便火大地喊道:“这都火烧眉毛,还在意一家一户,莫不是要把后营都失陷在这里?” 高一功听到这话,一边继续快速走向李过一边对他说道:“你不知道,这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李过一听,不由得有点好奇,这还能有什么原因? 高一功此时已经走到他身边,看了高桂英一眼,好像不想让高桂英听到,低声对李过说道:“来,我告诉你!” 李过看他这样子,心中就更是奇怪了。他也看了高桂英一眼,发现高桂英一脸地迷糊,不知道他弟想干什么,便向高一功凑了过去,想知道到底什么原因,还不能让高桂英知道的? “我告诉你啊……”高一功似乎是说悄悄话一样,凑着李过的耳朵,才说了个头,忽然就非常地抽出了一把匕首,一下横在了李过的脖子上,然后才说道,“不要动,我不想伤到你的!” 一看这样子,李过顿时有点没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高桂英一直盯着他们看的,看到这一幕,顿时惊到了,连忙冲了过去喊道:“一功,你干什么,疯了么?” 此时,高一功亲卫,也都已经抽刀,防着李过带来的那几个亲卫。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事情非常不对劲了。 李过的亲卫不敢乱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时之间,有点手足无措地看着这一幕。 制住了李过,高一功便摊牌了,当即向他姐大声说道:“姐,降了朝廷吧,继续造反,没有前途的,总不能就这么憋屈地当贼死了吧?” “你……”高桂英听了,顿时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李过这边,还没开口,高一功便继续说道:“我已见过杨大人,他说皇上有一份赦免名单,其中就有我,姐,还有你,李过。之前的李定国、刘文秀他们也都在这个名单上。这个名单,该是太祖皇帝赐下的,知道我们不得已造反,可将功赎罪,为国立功。你看李定国他们,还有袁时中,都已经封爵了……” 他其实也怕他姐,还有好兄弟李过拒绝投降,因此,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把他想好的理由一口气说出来,听得高桂英和李过一下目瞪口呆,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回事? 谁都想被人肯定,特别是被太祖皇帝肯定,那绝对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姐,如今朝廷开明,女人都能做官了,就算不能当第二个忠贞公,可还有政通使也是女人,如今都是官居三品了。” “兄弟,我们都是有本事的,如今蛮夷对我大明虎视眈眈,为什么就不能给朝廷出力,建功立业,也搏他个封爵,以后衣锦还乡呢?” 高一功非常动情地看着他姐说道:“姐,我们相依为命,我不想没有你。” 说完之后,他又看向李过,同样激动地说道:“我们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我们就不能一切携手建功立业,以后一起衣锦还乡,告慰祖宗么?” 听到他的这些话,李过的亲卫都已经没有了敌意,手中握着的刀都垂了下去。很显然,他们都意动了。 “你们看看,如今朝廷大军四面围击,这里都是乱成一团了,这一战,胜负已分,再顽抗也根本没有意义的!” 高桂英听着弟弟的话,转头四顾,看着一团乱的情况,最终叹了口气,转回头对高一功说道:“那你姐夫怎么办?” 很明显,她是被她弟弟说动了。 高一功听了,也是没办法说道:“皇上明旨不赦免大将军和刘宗敏,这不是我们能改变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提高了声音,有点严厉地问道:“难不成,真要因为姐夫一个人,就让这么多的兄弟都跟着送死,还是当贼一样死在这里?其他兄弟的命,就不是命了么?” 一听这话,李过的亲卫互相看看,都还刀入鞘,很显然,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了。 “朝廷不是没给过大将军机会,是大将军不愿接受招安,继续做他的春秋霸王梦。还有那刘宗敏,还敢挖开黄河水淹开封,如此皇帝岂能饶他们?” “兄弟们都是跟着我们出生入死,难不成为了一己之私,就要拉这么多的兄弟走绝路?这么做,你们的良心过得去么?这就是兄弟义气么?人活着,能这么自私?” “现在兄弟们跟着我一起,那就是招安,要是继续顽抗,到最后才改变主意,那就是投降,朝廷对待都是不一样的!” “……” 听着高一功的一个接一个质问,李过明显低下了头,过了一会,等高一功说完之后,他有点意兴阑珊地说道:“松手吧,就算不为了自己,为了兄弟们,我李过也不能无情无义,我接受招安!” 高一功一听,非常高兴,便确认道:“真得?” 李过听了,苦笑一声道:“还能有假么?你看,我的兄弟都已经有了抉择了!” 被他这么一说,他的亲卫都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想了想,却又坦然面对。 高一功见了,便放下了匕首,有点不好意思地對李過说道:“剛才是迫不得已,兄弟别往心里去。就算你最后不肯,我也不可能杀你的。只是会很遗憾,我们以后不能继续并肩作战。我……我是真心希望,我们这些兄弟以后都能衣锦还乡,回到我们长大的家乡!” 听到这话,李过不由得也有点失神,是啊,家乡啊!能衣锦还乡麼? 高桂英也是听得很感慨,特别是在这云贵的这段时间内,和陕北相差太大,更让他们思念自己的家乡! 她最先回过神来,当即对高一功说道:“一功,既然这样了,那就让多一点的兄弟,都接受招安吧,给他们一个前途,总好过投降。” 高一功听了,连忙答应一声,然后便吩咐自己的手下道:“快,打出旗号,喊兄弟们过来集合,只要在我们旗下的,就都算是之前招安的。” “遵命!”他的亲卫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随后,在乱糟糟的城外,忽然响起了齐声大喊:“兄弟们,快过来这边!” 正四处乱窜的流贼和土司兵听到动静,都转头看去。发现后营那边,竟然竖起了官军的旗号,并且战兵们在外围围成了一圈,保护里面的军中家属。 虽然他们闹不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直觉告诉他们,那边肯定是安全的。 就算为了家人,那也是要过去的。 于是,流贼们都纷纷往后营这边靠拢过去了。 李自成这边,正带着人马往北跑呢,也听到动静转头看去,顿时不解。倒是宋献策一下就明白了,当即诧异地说道:“后营什么时候投靠朝廷了?” 这个话,顿时一下就把李自成等人给震惊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43 另一世的酬劳(为5月500月票加更) , 回过神来,李自成顿时就出离愤怒了! 韩金儿,是李自成第一任妻子,因与盖虎通奸而被李自成所杀。 邢夫人,李自成第二任妻子,勇武聪明,负责管理农民军军用物资,后与高杰私通降明。 高桂英,则是李自成的第三任妻子,如今竟然又降了朝廷! 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老婆背叛,李自成的脸色,那是非常地狰狞,胸口起伏,大口大口地喘气。 突然,他拔出了腰间那装饰性用的宝刀,嗷嗷叫地要返身冲向后营那边:“那个贱货,该死的贱货,我要杀了她,我要把她大卸八块,五马分尸……” 宋献策一见,连忙一把拦腰抱住他,急忙劝道:“大将军息怒,大将军息怒啊,来不及了,先走为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牛金星也是慌了,连忙跟着劝道:“大将军,女人如衣服,以后多得是,还是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 刘宗敏也闪身拦住李自成的去路,大声吼道:“大将军,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视线范围内,已经看到有几股朝廷官军杀过来的踪迹了。 李自成被他们这么一劝,似乎是恢复了理智,当即喝道:“保护好他,走!” 刘宗敏一听,立刻答应一声,然后转头对被他亲卫夹在中间的洞吾王使者说道:“快走!” 于是,一伙人立刻落荒而走。 不过,在他们往北逃去的时候,跟着他们的流贼,不时有人掉队,甚至直接转向,跑往后营那边去了。 有的人,基于面子,给自己找了理由。 “大将军,我去救我媳妇!” “大将军,我去救我儿子!” “……” 他们的声音,非常地小,几乎就自己身边的人能听到而已。这么一喊,似乎是给了李自成一个交代。 这么一来,反而影响了很多的流贼在逃跑中犹豫,然后跟着跑掉了。 昆明城外的这仗,几乎压根就不能算战事了。流贼和土司兵虽然数量也多,可都是乌合之众,从朝廷官军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有土司想要先逃,带动其他土司一溃千里。 越来越多的朝廷官军出现在战场上,流贼和土司兵逃跑的空间越来越小之后,便开始有人眼见逃跑无望,便纷纷跪地投降了。 等到杨畏知赶到战场上时,昆明城外,已经被前锋和孙传庭所部的朝廷官军控制,到处都是一堆堆丢了兵器,抱头蹲在地上的俘虏,由朝廷将士看押着。 远处,还有朝廷官军正在追击。一路上,也尽是成群的俘虏。 有一处地方比较显眼的是,有一支朝廷官军围着上万人,看着像流贼,双方没有动手,就只是围着。 于是,杨畏知连忙赶过去,却是贺人龙人马,正在和高一功为首一群人对峙。 看到杨畏知过去,便过来禀告道:“大人,这些流贼说是早已受大人招安,不知是否属实?” 杨畏知听,立刻点头,随后驱马上前,看向高一功,然后扫视眼前这么多人,便笑着说道:“不错,他们早已是朝廷官军,是本官招安了的。” 这时候,朝廷官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很多流贼就担心朝廷不认真,会坑他们。 事实上,崇祯初年开始,比如洪承畴领兵剿贼,就常有这种情况,说得好好的,招安他们之后,便翻脸把他们杀了。 按照洪承畴的说法,是说这些流贼就算招安了,朝廷也无力安置,放回去的最终结果,肯定还会为贼,不如杀了干净。 此时,这些流贼听杨畏知当众承认,不由得都是松了口气。 只见杨畏知翻身下马,也不怕会被流贼劫持的可能,还随手阻止了亲卫护卫,上前几步,来到高一功面前,笑着说道:“高兄弟,给介绍一下,方便本官给你们报功!” 说完之后,他看向高一功身边的那名女将,又微笑着说道:“这位肯定是高兄弟的姐姐了,一看就知道,真有忠贞公的风范!” 高桂英听这位文官不但称呼高一功为高兄弟,而且态度还如此亲切,便连忙施礼回道:“草民高桂英,怎敢和忠贞公攀比!” 杨畏知听了,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你在皇上恩赐的名单上,回头要进京觐见,说不定还能见到忠贞公!” 顿了顿,他怕有什么误会,便解释一句道:“在皇上名单上的,都是要进京觐见的,滑县伯、宁远伯他们,皆是如此!” 随后,他看向下一个,高一功连忙介绍道:“他是李过,号称一只虎,愿为朝廷征战四方,保家卫国!” 杨畏知听了,还是保持着笑容,点点头说道:“你也是在名单中的,如今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大好男儿,自当建功立业,不错!” 李过听了,便也连忙施礼。 随后,高一功便一个个地介绍过去。分别为田化龙、党守素、刘希尧、刘芳亮、辛思忠、刘汝魁、李来亨、刘体纯、牛万才等人。 这其中,有几个人同样是崇祯皇帝所赐名单上的人物,杨畏知便会说明。 比如李来亨、刘体纯就是。其他没有在名单上的,便都有点失望。 他们不清楚,皇帝的这个名单,到底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名单上大大小小的,不见得是最能打的,也不一定是最有能力的。 事实上,在这个位面上,除了崇祯皇帝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个名单其实是根据他们在原本历史上表现而定的。 毕竟要是有降清,或者抗清上没什么特别贡献的,崇祯皇帝乃是堂堂大明皇帝,哪有时间一个个都接见的。 那一世,他们成为明军,为保卫大明而英勇奋战,那这一世,崇祯皇帝自然要对他们高看一眼,能重用的,当然是要重用,算是回报了那一世的表现了。 杨畏知在这些人中,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危,非常亲切地一个个慰问过去,极大地安抚了这支流贼降军的军心。 到后来,杨畏知索性就在这里办公,并且派出了高一功他们,继续前去劝降逃散的流贼。 到了傍晚时分,城外燃起无数的火把,照亮了整个昆明城。 朝廷官军也还在忙着,押解着一堆堆的俘虏,看押他们。 城里头,沐天波也出城见过杨畏知,便协同城外朝廷官军一起忙战后事宜。 就这,一直忙了三天之后,各处追击的朝廷官军,便陆续押解着俘虏回转昆明城。 这个时候,孙传庭也领着后续朝廷军队到达昆明。 很自然的,孙传庭最大,杨畏知这边便把他手中的情况禀告给了孙传庭。 这一战,俘虏了土司兵大概五万余人,洞吾军卒一万人,斩杀土司兵大概三千多人,洞吾军卒五千人左右。大概还有五万左右的土司兵逃入附近山林,洞吾军队大概逃掉三千多。 流贼方面,接受招安的有二万五千人出头,包括一万左右的家属,投降的大概是一万人左右。根据高一功的禀告,还有一万左右的流贼逃去不知所踪。 李自成、刘宗敏、牛金星、宋献策等人,目前尚未抓到。另外据报,李自成那边,还有一个洞吾王的使者,也同样没有发现踪迹。 土司这边,只抓住了几个势力小的土司,大部分土司,目前没有抓到,或者混迹在投降的土司兵中也有可能。 而朝廷军队这边,伤亡可以忽略不计。 孙传庭听了之后,一边命人审土司俘虏,一邊往雲南全境派出軍队,趁此大捷,一鼓作气,要光复整个云南。 当然了,在军队进攻的同时,一如之前的老办法,后续便把早已等着的地方官派出去。 就是军队开路,地方跟进。 虽然说,这种模式已经熟练,可一下要快速稳定整个云南全境,还是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的。 这个时候,有一点,让孙传庭还是很意外的。 就是沐家在云南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对于那些土司領地内的百姓,他们都是非常认黔国公的。 有沐王府的人跟着地方官一起去,对于地方治理的事情,推进的就格外顺利。 还有土司兵这边,黔国公府上的人出面,也会一下就配合起来。不到三天时间,就从土司兵的俘虏中抓出了一群土司。不过势力最大的土司沙定洲,还是没能查获。 孙传庭一边忙着处理云南的各种事务,一边给京师发去了报捷文书。 到这个时候,基本上就已经能确认,围剿流贼和土司的西南战事,基本上算是大局已定了。 这也意味着,大明朝的改土归流,算是彻底推行开了。 当然,广西那边还有一部分土司。不过那边不是重点,不甘心,有反意的土司,大都参与到了这次的云南叛乱中。 围而不剿,让一丘之貉都聚集在一起,来这么个一网打尽,真要算起来的话,甚至要好过那种直接攻打,事后遗留无数问题的做法。 很快,捷报便快马送到了京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44 拓展业务(加更) , “哈哈哈……” 京师紫禁城内的某种宫殿内,响起了一连串的笑声。 不用说,能在紫禁城里这么笑的,除了崇祯皇帝,就不可能是别人。 殿外的宫内、内侍,听到这个笑声,也是有点诧异。因为像这种笑,他们还是很少听到的。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皇上竟然会这么开心? 这其实不能怪崇祯皇帝,实在是刘伟超说到他的笑点了。 这不,就见他笑过之后,对着手机中的刘伟超说道:“你不是说你媳妇,不对,你那边是叫女朋友吧,不是很能打得么?直接打一顿不就行了,严师才能出高徒嘛!” 刘伟超听了,有点无奈地摇头说道:“我们这个时候,已经不让老师体罚学生了,只能引导!” 追了两年后,张娟已经是他的女朋友了。今年毕业,就在临安本地的一所初中教语文。结果没想到,如今的学生,真得是太难教了。 说说临安市,其实是郊区,教学质量一般,学生大都是本地孩子,家里有房子,或者有拆迁,反正将来他们长大,就算不赚钱坑老,也没太大问题的。 这一类学生,基本上就没有多大的上进心。反正不爱学习,但是其他都爱。 特别是追星,男男女女,皆是某某流量明星的粉丝。 张娟成为初一班级的班主任,其实是很想带好自己的班,因此她批了班上的这种情况,什么奶油小生,娘娘腔的,都不要学,为此,她还当众练了一套拳脚,想带回班级上的阳刚之气。 结果没想到,她的学生一个个都是嗤之以鼻,说他们的老师太土了,现在的男生,都是追求帅,就要和他们偶像那样的,才会有人喜欢。没有演技又如何,凭一张脸就能赚大钱。 为了这事,把张娟给气到了。但是,她却也没有办法。因为她也发现,就如今社会上的风气,真得是如此。 又或者,是被影视剧的流量明星所影响?还是说,就是社会有这个需求,才有流量明星的出现? 和刘伟超说这个事情的时候,顺带着刘伟超也倒霉了,说他的视频号粉丝那么多,但是视频内容全都是女的,虽然也有骑马射箭,可是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些阳刚之气的视频,通过他的影响力来改变社会风气呢? 都怪如今的这些资本,把社会风气带成啥了! 张娟这边的情况,倒也是给刘伟超提了个醒。对于这种风气,说实话,他其实也看不惯的。但是,架不住这类的影视剧多,在误导小孩子的三观! 于是,他便把这个情况给崇祯皇帝说了下,对崇祯皇帝要求道:“你给我出几期视频,就要有阳刚之气的。去军中挑选一些,拍视频发过来!” 崇祯皇帝笑归笑,但是,对于刘伟超的要求,他一向来都是非常认真对待的。 此时一听,便立刻点头说道:“这个没问题,朕立刻传旨给阎应元,让他挑选京营中经过战阵厮杀的将士,给你多拍几个视频!” 阎应元,北方人,人高马大,射箭手,一脸正气,绝对是个合适人选。 刘伟超一听,很是高兴,当即感谢,这样他也能在女朋友那边交差了。 于是,崇祯皇帝挂断视频通讯之后,立刻传旨给阎应元。 周遇吉坐镇宁远,目前在京师大将,就是阎应元。 收到皇帝的旨意,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立刻挑选了一批精兵强将,马上赶赴皇宫。 就在武英殿外的广场上,阎应元全幅盔甲,带着一百精锐,不顾烈日,笔直而立。 崇祯皇帝出到殿门,看到这个情况,不由得满意地点点头。 于是,他便让阎应元带着这些精锐去了宫后苑,也就是满清后来改名的御花园。因为只有这里有拍摄背景板。 随后,崇祯皇帝让阎应元表演了拳脚,刀法,枪术等等。拍完之后,感觉穿着盔甲还不够,就让他脱了盔甲,露出上身的肌肉,再演练了一番。 不得不说,一身的腱子肉,动作敏捷矫健,力道十足,给人的震撼感还是非常强的。 随后,让阎应元带来的精锐,也三五成群的分别拍摄,一个个精壮汉子,经历过沙场厮杀的,气势、眼神什么的,全都是和普通人不同。 一口气拍摄了将近二十个视频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有点满意。 阎应元一脸纳闷,等到结束的时候,他才猜出来,大概是太祖皇帝觉得大明朝如今社会风气糜烂,妇人风盛行,因此皇上才要拍一些勇武视频传给太祖皇帝。 想到这,他其实很想说,自从修改过《大明律》,对于礼制那块重新约束之后,并且政通司的设立,让武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如今更是要全民义务兵役制,那些娘们的士人,已经很少了,再进军队锤炼一番,绝对就更少的。 不过阎应元最终想了下,他没资格去给太祖皇帝说这事,自有皇上解释,就不做声,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 刘伟超这边,很快就收到了崇祯皇帝的视频,查看了一番之后,顿时大喜,不错,绝对不错! 于是,他立刻给他女朋友发了视频过去,随后才上传他的视频号。 当然了,不是一下子都放出去,而是先放一个。 张娟这边,正在上语文课,给学生分析鉴赏辛弃疾的一首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首词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张娟正说着呢,就听到底下角落有学生说道:“老师,别念了,这种人都过时了,现在大家喜欢的,是……” 听到这话,张娟抬头看去,却见一个学生说着话,还捏了个兰花指,引得课堂内哄堂大笑。 这把张娟给气了,以前的时候,她也听说过,有老师被学生气得当场晕倒的,这一下,算是见识了。 不过她还是按耐住了脾气,走回讲台,把书放桌子上一放,带着气恼道:“自习!” 底下学生一阵欢呼,或许这就是他们想要的吧! 张娟听了,不由得更是生气,掏出手机准备看下时间,早点下课得了。 结果这一掏出手机,她才发现刘伟超给她发过来三个视频。视频的简略图上,是个彪形大汉。 这一见之下,张娟便有点好奇,便点开看了起来。 这一看之下,顿时就让她吃惊了。 她是练武的,当然能看出来,视频里面的这个人,那是真功夫来的。一拳一脚,莫不让人凛然。就一个感觉,这个人要是在古代,肯定是个战将级别的,普通人压根不可能近身,一下一个。 也就是拍摄那人的手法不怎么样,要不然能更让人震撼。 超哥真是太厉害了,这样厉害的人物都有!张娟心中想着,忽然抬头,看向底下的学生。 连她都震惊了,她就不信,会镇不住这些小兔崽子! 看到班主任诡异地抬头,脸上还是莫名的表情,就连最调皮的学生都愣了下,直觉告诉他们,有什么不对劲。 “现在,我播放一个视频,看完了再说话!”张娟也不多说,便开始把她手机中的视频投到黑板上,这也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吧,要不然,想播放这个视频还有难度。 底下的这些学生一听,都是好奇,也不开小差了,就想看看老师到底要播放什么视频,竟然搞这么诡异! 很快,阎应元出现在黑板上,健硕的身体,鼓鼓的肌肉,人高马大,却又非常矫健,只是刚一亮相,就震惊了这些学生。 在阎應元的拳腳、刀法、枪術都表演了一遍之后,视频结束,学生都还没反应过来。 良久之后,忽然一个学生激动地叫了起来道:“杀气,老师,这是杀气么?” 很显然,阎应元经历战场所凝练出来的气势,在后世和平年代,特别是这些小屁孩中,更能引起他们的震撼,一下便冲击了他们那奶油小生的世界观:原来男人,真得可以这样帅啊! 这种气勢,就连他们班主任也没有!当然,如果张娟要是有这种气势的话,估计她学生也不敢在她面前调皮捣蛋了。 阴盛阳衰的世界,就欠这种带杀气的阳刚之气的冲击。 不要说张娟的学生了,刘伟超那边,才把视频上传之后,就立刻引发了网络上的轰动。好久没怎么涨得粉丝值,就因为刘伟超上传了不同风格的视频,强烈的阳刚冲击,又开始蹭蹭蹭地往上涨了。 刘伟超看底下的评论,又让他有点无语。 很多评论,有在问这身子肌肉是怎么练出来的?吃什么的,喝什么的,哪个武馆的…… “该不会是……我以后是不是该开一个武馆?健身馆?”看着这些评论,刘伟超心中不由得冒出念头,貌似可以拓展新业务了。 ------题外话------ 求月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45 捷报(加更) ,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刘伟超这边的事情,顶多算是给他调解下生活,缓解下他无尽加班的疲惫,根本就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压力的。 倒是他自己的事情,虽然已经没有以前那样困难,但是还是需要消耗他非常大的精力。 不要看全民义务兵役制已经颁布,可实施过程,也得要盯着的。 南方诸省那边,是锦衣卫指挥同知郑森巡查。 长江以北,崇祯皇帝则交给了东厂提督王德化巡查。 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在蜀地,便由他巡查大明西部地区,包括蜀地、秦地这些地方。 京畿之地一带,则由西厂提督王承恩派人去巡查。 出国征讨南洋西夷的事情,根据送回京师的消息,已经准备地差不多了,这也让他惦记。 就如今来说,大明的海军,皆是用郑家为主。 登莱海军,是郑芝龙挂帅,底下兵力大都也是原本属于郑家的人。 这次南征南洋的海军统帅也是郑家的人,是郑芝豹。 之所以如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就大明来说,海战还是郑家最擅长。 这时候的他,已经分得清事情轻重。 首先,得要保证打仗能赢。如果说,为了担心郑家的权力过大,就限制郑家,拖后腿,那是昏君行为。 不过郑家也不能在海军中一家独大,那样从长期来说,对大明海军的建设绝对是不利的。得刘伟超这个局外人提醒,崇祯皇帝便把孙传庭麾下的长江水师派了过去,到郑芝豹的麾下效力。 这个长江水师,其实就是蜀地的水师,由曾英、杨展他们为对付左良玉所部临时征集,并且俘虏了左良玉所部水师,还有部分下游张献忠所部水师之后整合而成的。 南京造船厂改造的蒸汽铁甲战船,就是这支水师的。根据南京那边送来的消息,一共是改造完了八艘蒸汽铁甲战船,已经出发前往福建福州,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要到了。 崇祯皇帝自己的打算,曾英、杨展他们在郑芝豹的麾下学习如何海战,等这次征讨鸡笼、吕宋西夷的战事结束之后,就可以凭借这次的军功给他们封赏,成为大明独当一面的海军统帅,平衡郑家在海军中的势力。 当然了,如果只是这么做的话,就和以往的朝代一样。由刘伟超这个狗头军师给出的建议,海军中也要和陆军一样,由锦衣卫选派校尉担任各级监军。用这样的手段,朝廷才能进一步掌握各部海军。 对此,崇祯皇帝欣然接受,毕竟这个招数,在陆军中取得的效果就很好。 不过眼下还没实施,崇祯皇帝准备等海军打败倭国水师之后,再行军改。 他正在忙着这个事情的时候,孙传庭的报捷奏章到了。 还别说,这个报捷奏章到京师的时候,最高兴不是崇祯皇帝,而是除崇祯皇帝之外其他人,包括朝堂上还民间。 因为崇祯皇帝其实心里有数,孙传庭那边准备这两年,收获的时候并不会有多难。 但是,其他人不知道啊!特别是为了推广全民义务兵役制,又在刘伟超这个键盘侠军师的建议之下,崇祯皇帝刻意营造出了大明大敌来犯的气氛。 沙俄帝国离大明那么远,和建虏结盟其实是一句空话,最后到底会不会结盟,都是个问号! 并且沙俄帝国自身的实力就摆在那里,万里迢迢想要来打大明的话,中间要克服很多困难,非常不容易,真得能不能过来,也是一个问号! 还有,所谓的荷兰帝国,其实就是荷兰在远东的殖民者而已。他们和建虏结盟,如果说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哪怕他们在远东的人数很多,可也不能轻视。 但是,在如今这个位面,大明朝的科技发展之下,不要说火枪火炮,已经开始超过这些西夷,就是战船这一项,光是蒸汽铁甲战舰,就已经对荷兰人形成代差了,还用在乎他们结盟不结盟? 当然了,崇祯皇帝不会明说,甚至也不说如今倭国的情况,只是让大明上下认为,倭国还是当年万历时代的那个倭国,和大明朝的战力差不多,并且强调倭国的人口,他们的军队都有上百万之多。 就在这样的宣传中,不了解真相的人,那是真觉得大明的处境变得非常困难,将来一个不小心,就很可能又会陷入乱世。 也是如此,又刚好被吕宋西班牙人不把明人当人,大肆屠杀的事件成为导火索,才让全民义务兵役制得以在朝堂上通过,用正式的圣旨颁行天下,也得到了大部分百姓的赞同。 之前的时候,在舆论引导中,也有强调,兵者,诡道也。从来就没有百分之百胜利的仗,西南战事中,要对付的是众多土司和流贼的盟军,强调他们的数量之大,又是地头蛇。孙传庭那边,未必能在规定的两年时间内解决西南战事的,如果有什么意外,一直拖下去都是可能的。 而孙传庭麾下的军队,是朝廷官军中精锐的大头,要是一直被拖在西南一线的话,对大明局势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心理预期中,突然听到说,孙传庭打了个打胜仗,和蜀中军队一起,一起围歼了云南土司和流贼,如今只剩下追剿残敌的捷报时,一个个都是喜出望外,京师中,不断地有鞭炮声响起,庆祝这个大捷。 这在朝廷官军经常有捷报之后,像这样的热闹已经难得一见了。京师百姓们,特别是住在城外那些,或者城外已经有很多产业的,更是特别高兴,犹如过年了一样。 “吃过饭了没?要不我请客喝几杯?今个儿是真高兴啊!” “可不是,孙本兵真得是太厉害了,一战而定西南!我们大明有孙本兵在,无忧也!” “没错!没想到洞吾竟然也敢来掺和云南乱局,亏了是孙本兵厉害,要不然西南战事真可能会危险的!” “是啊,一旦西南战事一直拖着,建虏和倭国,还有蒙古人,还有什么西夷的帝国一起来打我大明,那是真得危险了!” “……” 西南战事中,意外有么? 有! 就是洞吾那边竟然派了大军侵入云南,和那边的叛军联盟! 这个意料之外的事情,增加了孙传庭这份大捷的份量,让百姓们都是津津乐道之余,非常地感慨,亏得有孙传庭指挥有方。 相对民间这边来说,他们只认一个孙传庭,在朝堂上,有捷报的全部内容,杨畏知的功劳,那是谁都夺不走的。 崇祯皇帝同样很是欣喜地看完战报,对于杨畏知的表现,非常地满意。便先给刘伟超一个视频通讯,问了下杨畏知在历史上的表现。 杨畏知在原本的历史上,不算有名,因此刘伟超在给崇祯皇帝的介绍中,是漏了他的。也是如此,杨畏知才只是云南的一个分巡道官职而已,就差不多等于是洪承畴领兵打仗,开始出名前的官职。 此时,刘伟超收到崇祯皇帝的点名要求之后,一查之下,有点意外,便把杨畏知在原本历史上的表现,给崇祯皇帝说了一遍。 崇祯皇帝一听這个楊畏知其實和洪承畴有差不多的前半生,但是最终的抉择截然不同,便一下便喜欢上了这个杨畏知,决定重用。 随后,他便召开御前会议,对孙传庭的西南战事做出如下决定。 第一,在云南战事基本平定之后,召孫传庭领麾下中原人马回师京畿之地,增强大明北方实力,准备应对北方的局势。 第二,原云南巡抚在流贼蹿入云南后不久便病死,朝廷一直没有委派新的官员,军政事务其实由沐天波暂领。如今朝廷旨意已经能到云南,便令杨畏知接任云南巡抚一职,负责孙传庭走之后的云南事务。 根据刘伟超那边提供的消息,沙普之乱中,那土司沙定洲就是利用云南巡抚和沐天波的矛盾,才造反成功的。而沐天波逃出昆明之后,遇到苦闷之事,比如被大西军压迫,被洞吾胁迫等等,他都是写信和杨畏知诉苦,可见他们两人的关系还是可以的。 因此,从各方面来说,崇祯皇帝都觉得杨畏知适合这个云南巡抚的职务。并且就凭他在这次的战事中所立下的功劳,也是够封一个封疆大吏了。 第三,高一功、高桂英、李过等在他之前给出的名单上的人,全部随孙传庭一起返回京师,崇祯皇帝要见下这些在原本历史上比真正的大明官员更有坚定决心保卫大明的人。 第四,下旨给洞吾王,要他归还所有被占土地,赔偿洞吾人造成的所有损失,共计白银五千万两,并且自缚到京师请罪,否则严惩不贷。 这一条中,一开始群臣觉得,这个赔偿额是不是有点大了,就是卖了洞吾也肯定赔不起! 对此,崇祯皇帝只是冷笑,竟然敢觊觎大明,这就是洞吾要付出的代价,亡国灭种! 在崇祯皇帝处理这个西南事务的时候,福州这边,已经大军云集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46 出征(加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福建各地的百姓,许多都是自发地,赶往福州去围观、送行大明远征军。 从万历年间开始,吕宋的西班牙人就开始屠杀吕宋明人。那些被杀害的明人,绝大部分就是福建广东两地的百姓,其中又以福建为多。 他们在福建本地,自然是有亲朋好友的。以前的时候,他们面对亲人被杀,却没有一点办法,个人打不过西夷,朝廷又不为他们做主,只能流泪以对。 可如今却不一样了,当今皇帝发下誓言:朕今日在此誓言,诸卿为证,太祖皇帝明鉴,朕乃大明百姓之君父,必然要为大明百姓做主。凡大明百姓,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敢动大明百姓者,先问朕答不答应!敢加害我大明百姓者,朕十倍报复回来!朕要全天下人都知道,凡大明百姓,都是朕护着的! 崇祯皇帝这一段话,已经被广泛地传播,原文一模一样,一直不改,刊登在邸报、报纸上。几乎全天下的百姓,都能会背这段当今皇帝的誓言。 什么时候,草民会被皇帝如此重视? 也就大明朝了吧! 太祖时候,要是有贪官污吏,地方百姓可揪其进京问罪!大明百姓是第一次,有被重视的感觉! 如今,太祖皇帝的子孙,当今皇帝又当众明誓,保护大明百姓,保证大明百姓不被任何人欺负! 可以说,自从崇祯皇帝的这段誓言传出去之后,他的威望,比起以往他任何一次威望提升,都要升得更高。 这时候,大明百姓对崇祯皇帝的好感,已经无以加复,至少在福建、广东等地就是这样的。 谁要敢说皇帝的不好,信不信会被吐沫星子给淹死! 崇祯皇帝在以前的表现,也自觉有百姓会为他辩护。 崇祯初年的时候,那个乱世是因为奸臣当道,皇帝还年少,只是被蒙蔽了而已。 崇祯皇帝几次下罪己诏,更是被大明百姓认为,当今皇上知耻而后勇,方有如今大明之盛世! 就算在他们的辩护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可他们依旧会继续辩护。 总之,当今皇帝在百姓的心中,一下子处于一个绝对的位置了。 全民义务兵役制,福建、广东等地,都是强烈的拥护。听说要出海打吕宋西夷,这两个省的青壮,都是非常踊跃地报名。 也是这个原因,这一次的大明远征军中,多是以前的军户、海贼等等有一技之长的,兵源绝对优质。 朝廷的战船不够,各地海商纷纷捐出自己的海船,用于此次的远征战事之用。 就在这短短的两三个月之内,大明远征军就有船只千艘以上,海陆两路兵力达到五万左右。 当年的料罗湾海战,是郑芝龙发出江湖令,重赏之下才集结了几倍红夷和刘香海盗的船只,得以打赢料罗湾海战。 可这一次,百姓都是自愿地支援,为大明远征海外出一份力。 大明之团结,从未有过像这次一样的团结! 这不,福州码头这边,十来万围观送行的百姓,也不知道是谁开头,先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到最后,所有人便都跟着唱了起来。 每个在唱得人,脸上都是激动、自豪! 大明人口数万万,天下之大,又有那个国家能有大明人口之多? 只要大明上下一心,团结起来,不要说几个蛮夷结盟,就是全天下所有蛮夷都结盟起来,也别想是大明的对手!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 通俗易懂的歌词,简单易唱的曲调,汇聚了福州百姓的声音,响彻在福州的上空。 正准备去参加誓师出征仪式的福建巡抚吴之屏,在自己衙门听到这响彻云霄的歌声,一时之间,也是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有点呆呆地望着外面。 半辈子宦海浮沉,经历过的事情不可谓不少了;这种情况,真得是没见过! 读了一辈子的书,也算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吧!可这样的情况,也真是没有读到过,华夏自古以来有这样的事情! 这一刻,吴之屏是真得非常震撼! 原本的时候,他以为当今皇上也会和万历皇帝一样,对于吕宋的事情,最多是应付下就了事了。 结果谁能想到,当今皇上竟然非常在意他的子民,哪怕是海外的子民,也不例外。 在此多事之秋,面临建虏和倭国等结盟的压力下,竟然还要兵发海外,出征吕宋,为海外明人报仇! 当今皇上的意外之举,却赢得了百姓如此拥护,真是旷古未有! 就是不知道,当年的万历皇帝要是知道这一幕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改变当初的想法? 想了下,吴之屏忽然摇摇头,觉得不可能! 他又不是傻子,自然能想明白,能让百姓如此热烈地拥护,绝非只是下一道圣旨这么简单! 一想到这,他不由得心中暗叹:政通司这个衙门,果然是厉害啊! 这也算是操弄民意吧?这远比以前那些东林党操弄民意只局限于读书人,威力要更强大! 团结就是力量!或许,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老爷,时辰差不多,该出发了!” 他正在发呆,就听到师爷躬身提醒道。 被他这么一提醒,吴之屏回过神来,当即点点头,收拾下心神道:“出发!” 这次组建的远征军,名义上的统帅,还是他这个福建巡抚。不过他并不会随军出征。因此,实际指挥战事是海军总兵郑芝豹。另外,曾英、杨展为副将。 吴之屏主持出征仪式之后,还要在福建筹集大军后续军需物资,也不是只当个撒手掌柜就可以。 很快,吴之屏一行人便到达码头,看着这边的人山人海,哪怕他事先得到过禀告,已经知道有很多人来送行。 可真得在现场看到之后,他还是非常震撼的。忽然之间他明白,为吕宋明人报仇,是众望所归,真是可笑当初自己竟然以为能把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然,吴之屏心中这么想着,却绝对不会表现出来。作为官场老手,什么场景下作什么,那都是炉火纯青了。 于是,就在万众瞩目下,吴之屏代表朝廷,举行出征仪式。朝廷发过来的征夷将军印交到了郑芝豹的手中,并且庄严地交代道:“古有骠骑将军饮马瀚海,封狼居胥,名垂青史;如今你这个征夷将军也当纵横南洋,扬威异域!” 郑芝豹听得非常激动,这种机会,真得是千载难逢! 没想到有朝一日,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机会,竟然不是他哥郑芝龙所得,而是被他得到了! 真得,此时此刻,郑芝豹的激动,真的是难以言表! “末将遵命!”接过征夷将军印,郑芝豹几乎是吼着回答道,“大明必定扬威南洋,为吕宋明人报仇!” 很显然,他的嘴皮子不行,不怎么会说。如果是郑芝龙的话,估计会说得更是漂亮! 出征仪式的最后,礼炮响起:“轰轰轰……” 围观送行的百姓见此,一个个又都激动了起来,纷纷挥手示意。 他们中,有不少人的亲友,就在出征队伍中。毕竟是去打仗,还是远征他国,不知道能不能回得来,这一次送别,自然就是格外的珍惜! 八艘蒸汽铁甲战船同时生火冒烟,发出很响的汽笛声,缓缓地开动了起来。 不得不说,本来蒸汽铁甲战船就引人注目,这一开动之下,就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无形中也减少了亲友离别之苦。 福建这边,多山,火车还没通进来。对于福建百姓来说,更熟悉的,反而是船。 因此,这蒸汽铁甲战船的到来,之前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如今那些远道赶来的福建百姓,也是非常好奇地注视着这个新奇的战船。 就见这八艘蒸汽铁甲战船,那金属光泽在阳光下反射着太阳光,很是耀眼。 船得两侧,是两个明轮,由同样是铁盖子的明轮盖护着。里面的明轮转动,带动一些水花,驱动着轮船在水中航行。 战船最前面的船舷两侧,用油漆画着图案,福建百姓大都能认出来,那是海上非常凶悍的鲨鱼图案。这让人一眼看上去,这个蒸汽铁甲战船非常地威风。 不得不说,就只是八艘蒸汽铁甲战船,给围观百姓带来的信心,就不是其他船只能比的。 也就是此时的大明百姓,都已经知道蒸汽机的存在,要不然第一次看到这蒸汽铁甲战船,都会以为是个什么冒烟的怪物! 这支大明远征舰队的旗舰,是八艘蒸汽铁甲战舰中的一艘。是曾英主动让出来,给郑芝豹的。 一方面,蒸汽铁甲战船更安全,能给于主帅更好的保护;另外一方面,曾英也想跟着郑芝豹多学学海上的战事。 要不然,就算郑芝豹是远征军主帅,可这蒸汽铁甲战船是曾英、杨展所部的,没有朝廷旨意,郑芝豹也没法要过去的。 站在最前头的蒸汽铁甲战船上,郑芝豹感受着迎风破浪,回转看向身后,麾下无数的战船正在跟上,岸上的百姓,全都在拼命挥手,他不由得豪气顿生,当即一挥手吩咐道:“打信号!” “遵命!”他的亲卫听了,立刻挥动旗号,传出约定好的军令。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这首《战士就该上战场》,只要是军中将士,都非常喜欢,几乎就成了标配的军歌,所有将士都会唱。 此时此刻,大军远征,所有将士一起唱出这首歌,顿时响彻福州上空。 围观的百姓,都是听着这首歌,听着远征军将士们唱着,“谁没有爹谁没有娘,谁和亲人不牵肠……” 听着听着,一个个都泪流满面,这就是大明的军人啊! 原本挑选出来,要跟随郑芝豹进京的印第安人代表,这一次充當了郑芝豹的親衛,也随军出征。 目睹大明的一切,他们一次次地被震撼。被大明的繁华震撼,也被大明的文明所震撼! 而此时此刻,他们更为大明此时的行动所震撼而羡慕。 明人被那些凶神恶煞的西夷欺负,大明帝国就派出了如此庞大的远征军,要教训那些如同恶魔一般的西夷,这真得让他们非常激动。 因为他们在之前的时候,已经被告知,其实他们原本也是華夏人,是在远古时候的殷商时期,从非常远的地方迁移到了他们如今生活的地方。 因此,他们这样的印第安人,和大明朝的百姓一样,算是同宗同族。 想着这个,比如印第安人中脑筋最灵活的钱慕明,心中就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咬定这个说法,大明天下一统,所有黄皮肤、黑眼睛的都是大明百姓,那他们印第安人也是大明百姓。 等到有机会见到大明皇帝,一定要求大明皇帝也为印第安人做主,出兵救救他们印第安人,向那些该死的西夷报仇! 在这支大明远征军中,除了印第安人这些个外人之外,还有另外一伙外人。只是人数太少,不引人注目而已,但是也确实存在的。 他们就是在大明濠镜澳的佛郎机人,也就是葡萄牙人。郑芝豹在组建这支远征军的时候,就明确传令给葡萄牙人,要他们也出船出人,配合出征。 大明都全民义务兵役制了,这些待在大明的西夷,就也要服役,要不然就滚蛋。 当然了,只是郑芝豹的话,肯定不会如此强硬对待,而是崇祯皇帝给郑芝豹的旨意中,有提到过这事。 葡萄牙人没办法,相对于滚蛋来说,他们宁可跟随大明海军一起出征。要不然,他们就失去了来远东的意义。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都是他们的竞争对手,能和大明一起搞掉他们,他们其实也是乐意的。 来到了福州之后,葡萄牙人才震惊地发现,他们原本以为自己会当主力的,结果没想到,大明竟然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集结了这么多的战船。哪怕其中大部分战船其实只是运输船,可这数量也太惊人了。 更不用说,当他们看到蒸汽铁甲战船的时候,那是彻底傻眼了。 ------题外话------ 这是吐血爆更,希望大家能抽到大奖。求月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47 东番 , 如果说在以前,不管是葡萄牙人,还是其他西夷,在这远东地区,他们虽然在大明手下吃扁,可也还留有自尊。 不是打不过大明帝国,而是他们远离本土作战,大明帝国无非是仗着人多才赢的。 真要是让大明的军队像他们一样远离本土,不说去欧洲,只要一个路程差不多的地方,都能教大明军队分分钟做人。 可如今,其他西夷还不知道,至少葡萄牙人已经明白,他们可怜的那点自尊,此时此刻也被击得粉碎了。 这么多的战船,对于欧洲来说,就相当于一个国家所有的本钱了吧!可是,这只是大明帝国南方几个省就凑出来的。 还不算上,原本在这带海域称王称霸的那支舰队,已经调去了北方。 如果只是这,那也还行,至少葡萄牙人对于大明帝国的人多、船多已经有思想准备的。 可如今,这铁甲战船算是什么? 还有那么奇怪的造型,冒着浓烟的巨大烟囱,可以不用风帆就能自如航行! 如此种种,他们真得是第一次见。 当然,对于蒸汽火车这个事情,他们已经听说过了。但是,因为明朝官府限定他们不得流窜,因此他们就待在濠镜澳,也只是听说过这个事情而已。 这个蒸汽机不但能造出陆地上跑得火车,还能驱动海上的船,不依靠风力航行? 葡萄牙人是真得震惊了! 就感觉他们如今面对大明帝国,根本就没有一点优势可言了! 以前的时候,至少大明帝国的官员还会羡慕他们的火枪火炮,还有跑得飞快的风帆战船,可如今…… 葡萄牙人敢肯定,鸡笼的荷兰人,还有吕宋的西班牙人全都要倒霉了! 这个时候,他们也庆幸,葡萄牙和大明帝国的关系还可以,如今是站在统一战线上,而不是处于大明帝国的敌对方! 还好,还好! 随后,他们也幸灾乐祸起来。 荷兰人一直抢夺他们葡萄牙人的殖民地,不说南美洲那边了,就说这南洋,原本马六甲海峡就是他们葡萄牙人的地盘,结果已经被荷兰人给抢去了。 还有,安南那边,原本也是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可荷兰人横插一脚,支持葡萄牙人的对头,试图争取对整个安南的影响力。 如此种种,最好荷兰人被大明帝国的海军打得屁滚尿流! 还有西班牙,葡萄牙母国不受欺压,已经宣布独立,可西班牙人肯定不乐意,要对付葡萄牙。 如今,西班牙人竟然得罪了大明帝国,派出了这么浩浩荡荡的军队,呵呵,最好能派去欧洲,登陆西班牙,灭了他们最好! 想着这些,葡萄牙人商量着,在这次和大明帝国海军的联合作战中,至少在他们看来,他们不是被大明帝国征发兵役,而是联合作战,一定要好好表现,这样才好凭借战功,去大明皇帝那边要点好处。 不管是贸易权,还是军事结盟,对葡萄牙都有非常巨大的好处。 这支大明远征军中,不同来头的人,有着各自的心思,浩浩荡荡地出征了。 …………… 东南这个岛屿,在汉朝和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与唐朝时称“流求”;宋朝时称“流求”或“琉求”;元朝时称“琉求”或“瑠求”; 明朝洪武年间称“小琉球”;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山”(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而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书《明神宗实录》中称台湾为“东番”。 不过明朝时候,一直视这里为蛮夷之地,并没有直接管辖。甚至为了早点结束和荷兰人的战事,还默认了荷兰人居住东番的事实。 于是,荷兰人便在东番找了个地方建城,当他们在远东靠近大明的据点。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二十五个商馆中。在东番的荷兰殖民者上交利益位居第二,年金运回荷兰的财富达四十万荷兰盾,相当于四吨黄金。 这么好一块地方,西班牙人自然也看上,也在这修城。 结果不用说,狗咬狗,最终荷兰打败西班牙,随后又打败倭寇,把整个东番纳入势力范围。 荷兰人在东番的最主要据点,就是西南部区域,这里修筑了两座主要的城堡,最大的叫热兰遮城,另外一座叫做普罗民遮城。 这个时候,热兰遮城非常地热闹。 就见一艘艘的荷兰风帆战舰,驶入了这里的内港,就是所谓的台江这边的港口。这港口停靠的船只之多,是荷兰人控制东番之后最多的一次。 只是大型的风帆战舰,就达到了二十艘之多,还有其他大小船只,合计还有二十艘。 在热兰遮城的外面,有大概上千个土著,在荷兰人的监工之下,正在挖土修建,似乎是要扩展热兰遮城。 这时候,看到这么多的红夷到来,一个个都是惊得目瞪口呆。 而在热兰遮城内,新任荷兰总督揆一,之前在巴达维亚当高级商务,原本按照历史的发展,是要派往倭国去担任商馆馆长。但是,因为蝴蝶效应的影响,荷兰人又找到了新的贸易伙伴大清帝国,这让荷兰人无比重视东番这个最为重要的中转站。因此,便派了他过来,提前了几年担任荷兰驻东番总督。 新的舰队到达,不但是要加强这里的军事力量,也正准备往辽东运货,准备交接给大清帝国第一批货物,五千支燧发枪,还有火炮等火器。 如果要有可能的话,这支荷兰舰队也会加入到那边的盟军攻打明国的行动中。 毕竟,这些荷兰人对于明国的财富,那是垂涎欲滴的。 只是很可惜,在几次和明国的交手中,要么没占到便宜,要么就被驱赶走了,总之,就是做亏本买卖。 他们从荷兰起航,一直到全世界各地,那吃过这样的亏! 要是能找回场子,甚至能大发横财话,他们绝对非常愿意掺和一脚的。 事实上,他们本来对于在明国手中的吃亏,一直是非常不服气的。 要说战船,他们的风帆战船比起明国的福船更适合海上作战;要说火炮,他们的火炮质量也要比明国的火炮质量好。 可问题是,这里是明国的地盘,他们的人太多了,船也多,等着他们靠岸休整的时候,无数的纵火船杀过来,对于这种打法,那是真得挡不住; 还有,明国人打不下他们修建的工事,就赖皮地用围困之法。 如此种种,说实话,荷兰人真得是难以心服口服! 这不,巴达维亚派过来的援军到了之后,作为总督的揆一那是相当地高兴了。他们在大堂内说话的气氛,那是相当地热烈。 “真是没想到,明国竟然惹到了这么多的国家,这一次,他们的麻烦大了!” “活该,谁让明国这么富裕!一想到以后我们能打下明国,我都忍不住想哆嗦了!” “是啊,明国一个城的财富,估计就让我们根本就不够船往回运了!” “上帝,我都已經難以想象了,像山一樣的财富,如果出现在阿姆斯特丹的港口时,那会是什么样的欢呼声?” “我们尼德兰联合共和国肯定会成为整个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而我们,又将会是整个荷兰最富有的人之一了!” “……” 就只是畅想,就让这些西夷激动地恨不能立刻踏足明国的土地,闯入那些大城里面。可怜他们来了这么多年,压根就没进入过明国的大城,最多只是骚扰了沿海村镇而已。 荷兰总督揆一更是新官上任,就想着开展他的美好未来。等到手下都畅谈了一番之后,他便对他们说道:“大清帝国对火器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我已经向巴達维亚总督大人提了建议,在热兰遮城修建一座兵工厂。诸如各位所看得的,城外已经在动工,因为我相信,总督大人是肯定会批准的。” 火器的利润,那是没得说的,他的手下听了,一个个都是吹口哨啊什么的,欢呼起来。 揆一等他们发泄了一会之后,又接着说道:“另外大清帝国还需要大量的粮食,虽然利润是会低一些,但是也要给。去南洋运输粮食不划算,我打算发起一次清理土著的行动,多抓一些土著,多开垦荒地,让他们在这里种植粮食,从这里运往大清帝国,就能节约很多成本!” “还有,巴达维亚那边,对于明人的需求还是很高。等你们返回巴达维亚的时候,就再多抓一些明人运回巴达维亚,总督大人肯定会很高兴的!” 南洋的土著,一个个都是很懒,远没有明人的吃苦耐劳。因此,荷兰人从到达大明东南沿海之后,就一直有掠夺明人运往巴达维亚去修城的做法。 这个揆一,还真得是有商业头脑,把每个事情都计较地很清楚,成本尽量最少,利润尽量最大。不用说,就是殖民者的一贯特色了,能没本的买卖,那绝对是做没本的买卖。 他们正在说着呢,忽然之间,就听到了“铛铛铛”地警钟,急促地响了起来。 ------题外话------ 大家记得去抽奖,万一中大奖了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48 无耻 , “嗯?”揆一听到警钟的声音,一时之间都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 他有点狐疑地问一个一直在东番的手下道:“这里的土著这么倨傲不训么?” 在巴达维亚的时候,土著也曾向他们发起过进攻,但是最终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他到达这里之后,也已经了解过,东番的土著都是各自为战,压根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王国政权之类的。 为此,他就更是不在意,直接派人抓了一千多人过来干活,打死了就往海里一扔,还能造反不成? 还真别说,东番的土著依旧是不敢造反。在原本的历史上,最终还是福建迁移过来的明人,叫郭怀一的领导明人发动了起义,反抗荷兰人的暴政。 此时听到揆一的问话,他的手下也是纳闷道:“不会啊,就是刚来的时候进剿了一次,他们就很听话的了!” 说话间,“铛铛铛”警钟声响,依旧在急促地响着。 揆一当即皱起眉头,实在有点不解,大步往外走,想要出去看看情况,同时猜测道:“难不成是西班牙人还不死心?” 之前俘虏了西班牙人之后,保证不来争抢东番,才把他们放回去的。如今算来算去,应该只有西班牙人才有这个胆子过来争抢吧? 结果他还没走出大堂呢,就有手下匆匆跑来禀告道:“总督大人,海上来了好多船,是明国的船!” “什么?”揆一等人,听了皆是相当的意外。 因为巴达维亚那边会派来更多的战舰,因此,揆一从成本上考虑,直接就省了一回买郑芝龙令旗的钱,偷运了一次从倭国到东番的货,虽然在海上确实碰见了郑芝龙的船,但对方压根就追赶不上。这才过去多久,就有这么大的反应了? 揆一实在是诧异,却也不怕,当即冷笑一声道:“就那些福船,来多少,击沉他们多少!” 如今的他,却是有底气的。东番这边的实力,是前所未有的强。就根据他以往对付南洋猴子的经验,只要击沉几艘,其他都会四散而逃。 于是,他一边往外走,一边传令道:“所有战船,立刻准备出海迎战!” 风帆战舰的优势,就是在广阔无边的海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而明国水师的优势,主要是战船的数量多,纵火船多,荷兰和明国的几次战事,都是被纵火船给烧的。但是在海上,就别想烧到风帆战舰。 命令发出之后,揆一很快来到了城墙上,一眼看去,顿时有点震惊:我的上帝,明国果然是庞然大物,竟然出动了那么的的战船? 就他目光所及,远处海面上一条黑线。以他的经验,盲猜一下估计都有一百多艘战船了。 不过,对此,他也是有心理预期的,因此,并不太过意外,只是马上拿起望远镜观察了起来。 凝神看了一下之后,揆一突然一声冷笑道:“我倒是诧异为什么明国人会这么大张旗鼓地前来攻打我们热兰遮城?原来是有葡萄牙人和明国人勾结在一起!” 对此,他根本不屑一顾。葡萄牙人又怎么了?如果他们龟缩在濠镜澳的话,他们荷兰人还没办法,毕竟以前打过一次,大败而回,可在海上,却是荷兰人的天下! 而且他刚才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葡萄牙人的风帆战舰一共也就三艘而已,有个什么用?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下令,二十艘荷兰风帆战舰全部出发,迎敌于海上,尽可能多的击沉明国战船,不用管他们是不是来攻热兰遮城。 反正热兰遮城这边进入台江的航道,已经被岸上的火炮封锁了,他们也不可能攻进来! 他这命令一下,他的手下也都一个个兴奋地赶紧出战。 二十艘风帆战舰,到任何地方都是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了。就明国的那种福船,在海上遇到了,打他们还不是猫戏老鼠一样。 就让明国人瞧瞧,什么是差距!以为就凭着船多,在海上就能赢了? 而岸上正在荷兰人的监工下挖地基的一千多土著,听到动静之后也已发现海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船只,顿时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在这东番,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船! 当然,谁都知道,在这边,能拥有这么多船,就只能是大明帝国。可是,大明帝国船队,可从来没来过东番,也就是大明海盗,以前的时候经常光顾东番而已。 这是怎么回事? 原本要过几年会发动起义的郭怀一,也在这些被抓来的劳工中,看到这个情况,很是难以置信地对身边的同伴说道:“不是说郑一官的精锐,都已经被朝廷调去了北方打建虏,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前几年跑来东番讨生活,对大明的了解,也就只有在来之前的那些消息了。 因此,谁都纳闷,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有一点,他们是肯定的,能出现在这里的,大规模的船队,那就只有郑家才有这个实力。 他们正在看着,有荷兰鬼子持枪冲到工地上来了,和监工一起驱赶着这些劳工往远离海岸线的那座城堡赶,免得到时候打起来,这些劳工碍手碍脚的。 而在港口这边,一队队的荷兰水手纷纷冲上战船,很快,这些停靠在码头上的风帆战船便有序杨帆出海,准备迎战。 热兰遮城的城头上,揆一已经通过望远镜看清楚了,确实是明国大规模的舰队,不过很遗憾,他们来得不是时候,正好遇到了巴达维亚派来的舰队。 要是赶在这之前的话,东番这里的战舰数量少,还真可能被他们用数量给堆了。 看着已经出海的舰队往明国舰队那边迎过去,揆一那是一点都不担心,甚至还有心情让侍从端来了酒杯和酒瓶,坐在一把太师椅上,一边喝酒,一边欣赏难得一见的海景。 他能看到,葡萄牙人的那三艘风帆战舰也有了动静,对此,他并不担心,就只是三艘而已,能牵制己方多少,剩下的风帆战舰,完全可以尽情地戏弄那些只配运货的福船! 正在想着时,忽然,揆一握着酒杯的手,本来还在转圈晃动酒杯里面酒,可此时却是一动不动。两只眼睛似乎瞪了出来,就盯着海上看。 一会之后,他立刻把酒杯重重放回盘子删,急忙拿起望远镜看了过去。 “无耻,简直是无耻至极!”揆一在突然之间,怒骂了起来。 之前的时候,他是看到了明国的战船很多,很有可能超过一百艘,对此,他依旧不担心。 因为明国的福船其实只有一个优势,就是抗风浪,防止船沉,比风帆船要更好。换句话来说,运货很好。 但是,海战的话,风帆战舰在灵活性,船的速度,还有每艘战船的火炮密度,都是要远远好于福船的。 因此,海战的话,风帆战舰绝对能一打多,打败明国的福船。 但是,就算风帆战舰再厉害,一旦两边的战船数量悬殊的时候,结果就不同了。 过了这段时间,揆一再看海上的时候,依旧看不到明国战船的尾巴,就目前已经出现在他视野范围内的战船数量,估计都有五百来艘了。 五百加的明国战船对上二十艘风帆战舰,这怎么打? 人家的福船本来就耐揍,不容易沉。就这么多的数量冲过来,二十艘风帆战舰的火药都用完了,也击不败这么庞大的舰隊吧? 又是用數量来压人,這不是无耻是什么? 当年的料罗湾海战,郑芝龙也没有出动这么多的战船啊!不是说他的主力不在这边么,怎么还有这么多的船? 但数量超出了一定的级别,什么火力密度低啊,不灵活啊,船速慢啊都不是问题了。特别在这个时代,还是实心弹的时代,更是难以对付这么多数量的舰队。 一如揆一這样,出海的那二十艘风帆战舰,看着望不到头的明国舰队,也是傻眼了。不说是蚂蚁面对大象,至少也是一只雄狮那样了。 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除了那三艘葡萄牙人的风帆战舰做出了反应之外,所有的福船,都是浩浩荡荡地,继续往热兰遮城而去。 很明显,人家的目标就是热兰遮城。 二十艘战舰,去拦是不可能的,肯定拦不住。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侧面骚扰了。 可是,就算击沉明国战船十艘,二十艘,还是一百艘,对大局也是无济于事吧? 真是无赖,太无赖了! 要是说,这么多的船,就是南洋猴子的独木舟,那也还好说,撞过去都能解决不少问题。 可明国的船,都是福船,大型的那种福船也不少,更不用说,人家也是装备了火炮的。而且,人家还有纵火船! 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也亏了这个揆一是比较聪明的,立刻让手下打出旗号,紧急改变策略。 在海上的二十艘风帆战舰,看到热兰遮城的旗号之后,分了五艘船,急忙逃回热兰遮城,另外的十五艘,则离大明海军很远,绕到船队的后面去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50 谈判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50谈判很快,三艘风帆战舰逃回热兰遮城的码头。而远处爆发海战的点,硝烟什么的开始散去,也已经通过望远镜能看清了。 就见有一艘风帆战舰正在沉没,而另外一艘上面,似乎已经被明国水兵占领,有火光,不过好像在救火,沉没的可能性不大。 更多的明军战船依旧在进入台江内海,并且已经有很多明国军队登陆了热遮拦城北面的北线尾岛。 揆一拿着望远镜,一脸阴沉地看着远处明军的动静。 正在这时候,有风帆战船上的手下回来给他禀告了,给自己辩护战败的原因。 “明国有铁甲冒烟战舰,根本打不沉。” “那个铁甲冒烟战舰转向非常灵活,除了明国的硬帆之外,那船的两边还有两个转轮,协助转向和前进。” “那两个转轮用铁甲覆盖,除非是近距离对准了轰击,要不然就无法破坏!” “那铁甲冒烟战舰上的火炮很少,但是射程和威力,竟然比我们的都要大,而且放在舰首位置,能一百八十度转向,专门打我们吃水线附近,一下就是很大一个洞!” “明国的船只太多了,就辅助那铁甲冒烟战舰进攻,我们船少,没法打!” “……” 揆一听得都有点绝望,明国看来是发明了新式战舰,虽然有各种不足,可他们的船多,协同作战,却能掩盖缺点。 换句话说,在海战方面,如今的明国舰队在数量相差不是太多的情况下,也能和荷兰舰队一较高下了! 事实上,荷兰人总结地也没有错。 蒸汽铁甲战舰,目前都是改自原有的福船,相对西夷的真正风帆战舰来说,还有很多不足,如果单挑的话,未必能打得赢。 可是,到达远东的西夷殖民者,他们的船并不是真正的风帆战舰,并不是专门为打仗建造的。他们的船,其实是武装商船,是要运货的,有火炮,但主要是为了对付海盗。 根据后世的记载,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最为鼎盛的时期,整个公司拥有各类人员10万人、士兵1万名、军舰41艘、商船数千艘。也就是说,真正的军舰也就41艘而已。 当然了,41艘军舰,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已经很多了。后世拿破仑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时候,曾爆发一次非常有名的大海战。这次大海战,是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率领33艘战舰,在特拉法尔加,与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的41艘战舰展开决战,决定了海权的归属。 从中可以看出来,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41艘风帆军舰是多么庞大的实力了。 话说回来,就在远东而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风帆战舰,其实就是武装商船而已,比真正的军舰实力要差不少。 这么一来,虽然大明初级的蒸汽明轮战舰有各种不足,但是也能和荷兰风帆战舰相抗衡了。 其实,就这个改造的蒸汽明轮战船来说,其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和西夷去争霸,而是称雄大明沿海,主要的敌人,就是倭国水师,潜在威慑“敌人”,是郑芝龙船队。 此时,台江内海一战,大明海军夺得制海权,控制了整个台江内海,也就是没靠近热兰遮城了。 明国海军这边,趁着涨潮的机会,不断地驶入台江内海停泊。而荷兰人只能干看着,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更让荷兰东番总督揆一的脸色异常难看的是,他通过望远镜发现了北线尾岛那边,明国人正在拖拉重型火炮,往南端这边过来。意图很明显,是要封锁热兰遮城控制下的台江内海真正的航道。 一旦被明国人用火炮封锁了,那热兰遮城就无法从海上取得补给,那就成了一座真正的死城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揆一是派了步军,用船运过去,试图夺取明军阵地。可这一次,他都不用派,就知道打不下来。明军的兵力实在太多,他能派多少兵力过去?再说了,台江内海已经被明国海军控制,船只要离开热兰遮城岸基火炮掩护,就容易受到明国战船的攻击,到时候人是出去了,就算打赢了也回不来了。 这眼下的战局,也看得揆一非常地诡异。他有一种感觉,为什么明国军队第一次来攻打东番,可看他们每一步的架势,好像都是针对他这边的部署来的,似乎对这里非常熟悉? 他当然不知道,郑芝豹的每一步打法,都是参考了历史上郑成功打下热兰遮城的打法,去除了伤亡惨重,或者没有用的步骤,就选择有效的攻击手法,这自然就让揆一感觉明军的战法很诡异了。 大明海军的第一步重点,就是利用涨潮的机会从鹿耳门水道进入台江内海;第二步,就是占领北线尾岛的南端,架设火炮阵地,封锁进入台江内海的真正航道。 与此同时,还在进行的战事步骤,就是夺取热兰遮城的附属防护支堡,也就是乌特勒支堡。 在原本的历史上,明军好不容易才攻进这个乌特勒支堡,但是里面剩下的荷兰人选择同归于尽,引爆火药,炸掉了乌特勒支堡,最终使得攻入支堡内的五十名明军阵亡。 不过这一次,还在做攻打乌特勒支堡的准备,天色就将近傍晚了。 郑芝豹正在忙着呢,忽然,手下来禀告,说是荷兰使者求见。 一听这消息,郑芝豹便一声冷笑道:“呵呵,打不过,就开始用嘴谈了!” 这是西夷的一贯作风,打得过,人家就直接打了,打不过才会装可怜。 虽然知道这一点,不过接待的人,还是要接待的。 郑芝豹便在曾英的陪同下,接见了荷兰使者。 这是曾英第一次见到西夷,红发碧眼,长得像恶鬼一样,让他真是大开眼界。 这个荷兰人显然就待在东方的时间比较长,会说大明官话,虽然说得很不好,但是,仔细听得话,还是能听懂的。 就见这个荷兰使者一见到郑芝豹之后,就质问道:“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要来打我们?你们郑家如今已经是正经的明国官员,还能这么不讲道理?” 好家伙,这话里话外的,竟然是说郑芝豹还是海盗习惯,来抢他们荷兰的了。 郑芝豹听得略微有点尴尬,毕竟这里可不止他一个人,还有曾英,卢九德那个太监也在的。 于是,他便连忙严肃了脸,大声反驳道:“休得胡言乱语,本官就是奉大明皇帝旨意,前来讨伐你等西夷!” 一听这话,这个荷兰使者就有点狐疑了,看着郑芝豹:竟然是明国皇帝派来的?难道是明国已经知道荷兰和大清帝国结盟了? 对了,去年底去辽东的时候,刚好遇到了郑芝龙,是他告密的?可是,他自己不也是和大清帝国有来往么? 这么一想,他就有点想不通了。 可是再想想,好像郑芝龙在倭国也很吃得开,明国官府那边好像也没怎么他! 想不明白之下,荷兰使者便暗示道:“我们只是来远东做生意而已,你们皇帝就是这么不讲理的,要派兵打我们?” 郑芝豹一听,便大声喝斥道:“你等蛮夷,来我大明之後,就烧殺劫掠我大明百姓,如今還占着我大明领土,就不该讨伐你们么?” 荷兰使者听了,立刻争辩道:“我们科是已经缔结合约了,我们退出澎湖列岛,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这里是我们荷兰帝国的领土,什么时候占你们明国的了?” “呵呵,合约呢?合约在哪里?”郑芝豹说这个的時候有点心虚,便大声喝问道,“在我大明烧杀劫掠一番,什么代价都不用付出,就想没事了,你们西夷怎么想得这么美?这里,是我大明的领土,以前是,以后更是,不管你们认还是不认,这都是事实!” “……”荷兰使者听得目瞪口呆,就感觉明国人太蛮横无理,以至于他都一下说不出话来。 荷兰人和明国成缔结两次合约,一次是和明朝福建巡抚南居益,还有一次,就是吃了郑芝龙的大亏。 这两次的合约,其实都是地方上和荷兰人私自约定,压根没到朝廷的。在朝廷那边,地方上上报就和击退海盗一个事件。 因此,这样的合约,自然没有法律约束力。 本来双方还约定了要互市,也默认了荷兰人东遁东番。但是,真要认真的说,也没说承认东番是荷兰人的领地。 而对荷兰人这边来说,他们来东番的时候,这里只有海盗、土著、倭寇等等,就是没有明国官府。因此,按照他们殖民者的一贯做法,这里就是无主之地,是他们发现的,自然是他们的领土了。 可如今,明国竟然又宣布,这里是明国领土,这让荷兰使者感觉到一种奇耻大辱:因为明国人的这种做法,不就是他们以往以拳头为尊的做法么? 和以前不同的是,如今他们不是殖民者的那一方,而是被欺压得土著那一边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52 保佑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52保佑大战的第一夜,虽然是夜深人静,听着好像只有海风和海浪的动静,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城头上,都是插着火把,荷兰守军,一个个瞪大了眼睛,非常警惕地看着城外每一处动静。虽然说,火把的亮光并不能照多远,但是,他们还是在努力看着城堡外的一切。 还真别说,在城堡火光没有照到的地方,确实埋伏着一支明军。曾英的手下李定、余冲两名将领,挑选了军中精锐,就想着看能不能靠夜袭拿下这个关键的制高点。 只要拿下了这个乌克勒支堡乌克勒支堡,那么热兰遮城就指日可下了。如果能偷袭得手,就不用修筑工事进行旷日持久地围攻。 不管怎么样,试一试总是要试的,万一偷袭得手了呢! 天上的月亮只是半圆而已,月光洒在大地上,倒也不是特别亮,离得远了就看不清。 不过李定他们埋伏在暗处,倒是能清晰看到城堡上的荷兰人不时巡逻而过。不用说,暗处肯定也躲着荷兰哨兵。等到快半夜了,依旧没有看到荷兰哨兵有松懈下来的迹象。 按照经验,李定和余冲两人都觉得,怕是没什么机会了。 又是耐心地等了一阵之后,两人依旧没有等到机会,便凑在一起,低声商量,看是不是只能收兵回去了? 因为有军令,无须强攻增加伤亡,对于这些东番的西夷,最稳妥的手段是围困为主。 不过忽然之间,李定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顿时低声对余冲说道:“听,好像有什么动静?” 与此同时,余冲也听到声音了,不由得有点惊讶地说道:“怎么会喧哗呢?没道理啊!不对,有惨叫声!” 两人正要确认情况时,忽然也听到了清脆地枪声:“呯!” 随后,城堡里的动静越来越大,还能看到城头上的荷兰哨兵,一个个都在往城堡里看情况,而不是警惕城堡外面。 这一见之下,余冲立刻想到了什么,便压制着心中惊喜,连忙对李定说道:“该是白天押到这里来的那些人在造反了吧?” 在荷兰人发现船队的时候,船上的人同样能看到岸上的情况。通过望远镜,余冲等人早就观察到荷兰人驱赶着壮丁往这边而来的情况。因此,一想到这情况之后,便立刻联想了起来。 不过李定还是有点警惕,低声猜测道:“这会不会是陷阱?” 说话间,城堡里面的喧哗已经越来越大,枪声也开始此起彼伏地响起。 余冲一听,断然说道:“不可能,夜间喧哗,最是容易炸营。而且听这动静,城里绝对乱了,机会难得,干了!” 李定听了,倒也没有再犹豫,立刻点头道:“干了!” 两人的意见取得了一致,便立刻领着手下,从潜伏处冲了出去,冲向了乌克勒支堡。 他们当然都是身穿夜行衣的,黑夜中要是不仔细看得话,并不容易发现。 不过人数有点多,一旦动了起来,只要稍微注意下,还是能发现情况的。 大概率是城堡里面的动静太大,已经有喊杀声了,吸引了城头上哨兵的注意,一直到李定他们冲到城下,城头上的荷兰哨兵才发现了外面的情况,顿时又惊恐地喊了起来报警,同时开枪。 不过李定他们那是一直关注着城头上动静的,一看到被发现了,便都没有犹豫,立刻瞄准城头上的荷兰哨兵身影,扣下了手中的弩。 “嗖嗖嗖……” 远比枪声更小声音,密集地响起,城头上哨兵,有不少人来不及防备,顿时中箭倒下。剩下那些哨兵,连忙躲起来,一边开始向外胡乱地射击,一边大声示警。 李定等人的动静非常快,并且早已事先有计划,谁做什么事情,早有安排的。 就见一部分军卒继续抬着弩,盯着城头上,只要荷兰哨兵一露头,他们就会发射弩箭;而更多的军卒,则纷纷往城头上甩出飞钩,立刻便能听到飞钩甩到城头上发出的金属撞击声。 不过城内的喧哗声很大了,那金属的撞击声被掩盖,几乎就听不到什么。 明军将士们用力一拉,飞钩便纷纷勾住了城垛,绳索马上绷直。 也不用吩咐,第一批明军将士们便立刻开始拉着绳索攀爬。 城头上的哨兵发现了这个情况,一边往城外射击,一边喊得更大声了。哪怕余冲等人听不懂他们的话,但是从他们惊恐的语气中也能听出来,城头上的荷兰哨兵在大声求援了。 然而,援兵似乎并没有及时赶到,第一批三十多个明军将士,只有七八个人掉了下来,其他人都成功攀上了城头,很快就响起了打斗声音。 意外地顺利! 后续的明军将士动作很快,立刻跟着攀爬。 余冲也在第二批上城头的将士中,等他上了城头,立刻就发现,先一步上来的同袍已经清理出一块城墙,并且继续在向外推,和荷兰哨兵争夺城墙控制权。 晚上昏暗的情况下,特别是近距离搏斗之下,火器远没有冷兵器好用。一看就知道,是明军将士这边占优,杀得城头上的荷兰哨兵步步后退。当然,这也和荷兰哨兵得不到增援有关。 跟着余冲一起上去的明军将士,立刻冲过去支援同袍。而余冲则立刻打量城内的情况。 就见城内各处,确实已经乱成一团,到处都是打斗的迹象。 一看这情况,他便知道,真得没错,是那些壮丁造反,帮了他一个大忙! 于是,不二话,他也立刻开始了冲杀。 城堡里面,郭怀一等着夜深人静的时候,钻出了库房窗户,干掉了库房边上的一个荷兰兵,打开库房,放出了同伴。 随后,他们按照计划,又去放出更多的同伴。 一开始的时候,倒是顺利,几个库房的同伴都被放出来了,但是去放地窖的同伴时,闹出了动静,一下被荷兰哨兵发现,才开始了打头。 这倒也不能怪地窖里面的人,因为郭怀一他们去打开地窖的时候,里面的人因为又饿又累,空气中的氧气消耗过多,已经有人憋死了。这地窖门一打开,所有人都蜂拥着往外拥,动静一大,就被荷兰人给发现了。 这个支堡里面一共是驻扎300到400名荷兰人,这其中,有一百人左右在轮值,其余的荷兰人都在睡觉。 如果说,只是小范围暴动的话,并且是在平常的情况下,估计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 但是这个时候,外有强敌,轮值的荷兰哨兵,全都在关注外面。等到他们发现劳工暴动的时候,至少已经有几百劳工冲出来了。并且这轮值的一百来个荷兰哨兵,又有一大半不敢擅离职守,而在睡觉的荷兰人,听到动静要有反应,也需要时间。 刚巧好死不死的是,明军还真有偷城的打算,一听到城堡里闹出动静了,立刻发起了攻击,更是牵制了轮值哨兵的兵力。 由此,郭怀一等人的暴动,压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余冲等人的进攻,压力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大。唯独城堡里面的荷兰人,绝大部分人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感觉压力山大,或者说有点惊惧了,只能随着大流应对。 只是没一会的功夫,城堡里,城头上,喊杀声一片,远远地傳了出去,在寂靜的夜幕中,傳得非常远。 曾英这边一看,好像有戏,顿时大喜,立刻派出援军,紧急增援城堡那边的战斗。 而热兰遮城这边,一直睡得不踏实的揆一,也被人紧急叫醒,闻报之下顿时大惊失色。 要是支堡有失的话,明军便能占领制高点,对于热兰遮城会是非常严重的威胁。 于是,他便想派出援军。可是,看看黑乎乎的城外,去到支堡的路上,有没有明军在埋伏,他一點把握都没有! 本来兵力就不够明军多,如果贸然派出去的话,万一中了埋伏,那就等于自断一臂,更是降低了热兰遮城的防御了。 然而,不救的话,听到那边传来的喊杀声,这每一声都刺到他的心里,非常地揪心! 光靠支堡里面的人,能挡住这一次的危机么?能不能坚持到天亮? 说真的,揆一心中真得一点底都没有! 紧接着,他又发现,远处明军有一条火龙,往支堡那边过去。不用说,这绝对是明军的增援军队了。 支堡那边,喊杀声震天,依旧没有半点平息下来的意思,这又去了明国援军,那肯定会凶多吉少的! 看到这一幕,揆一没得选择了,一咬牙,当即点起五百名荷兰人,也去增援山头的支堡。 除此之外,揆一就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祷上帝保佑了。 但是,隐约地,他感觉上帝可能没跑到远东来,要不然,有上帝保佑的话,事情不可能这么不顺利吧? 又或者,这里是明国各路神仙的地盘,上帝过不来? 黑夜之下,揆一没法做更多,只能继续祈祷上帝保佑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53 不要骗草民 曾英作为明末的名将,这几年都在打仗,又岂会不防着热兰遮城这边可能派出的援军。 当五百荷兰援军打着火把,离开热兰遮城,走到一半路的时候,突然之间,就从黑暗中飞出弩箭、弓箭、飞斧等冷兵器类的投掷武器。 “啊……” 荷兰人因为已经进入火器时代,都已经不穿盔甲,突然之间遇袭,顿时响起一片惨叫声。 还手吧,都看不到对手在哪里?压根没法还手! 胡乱地放了一阵枪,就再也不管增援的事情,赶紧跑回热兰遮城去了。 明军这边,本来还想着能不能跟进去。只是很可惜,热兰遮城这里的荷兰人还是有很多,严阵以待之下并没有机会。 这算是一个插曲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山顶的支堡。 就见大明援军的火龙,已经到达山顶,都不用再攀爬,城门已经被李定从里面打开。事实上,不用援军增援,支堡里面的战事,已经是稳了的! 等到天色放亮之后,支堡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并没有像原本的历史上一样,荷兰人在郑成功的手下攻进去之后选择炸了支堡。 之所以会如此,一个很大的可能,是在原本的历史上,郑成功的军队是长期围困,最后强攻才打下的支堡。为此,里面的荷兰人都已经有各种准备,守不住就炸掉也是他们最后的一个方案。 而在这个位面上,就明军到达的第一个晚上,内外夹攻,荷兰人压根就分不清情况,稀里糊涂的战事下,再想炸整个支堡却是不可能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用得是黑火药,爆炸的威力有限,必须要事先布局城堡各处,一起点火引爆,才能最大限度的炸毁城堡的。 此时,晨光造谣下,新的一天来临。明军将士们,穿着红色战袍,站在城堡的各处,看着城堡里面的同袍,押着一队队的荷兰人走出城堡。那些劳工,也还在忙碌着,把他们中战死的那些同伴,都抬到城堡内空旷的广场上,核对身份。 曾英很快来到了支堡,李定和余冲两人都没事,赶紧过来迎接,同时禀告支堡的战斗情况。 “抓到了红夷俘虏两百三十六人,其中轻伤八十六人。死的红夷还没清点,大概有一百多。” “我们兄弟战死了三十二个,轻伤六十三个,重伤五个。他奶奶的,有个疯子,把一个火药桶给点着了。” “本来没机会的,里面被关押的百姓起来反抗,给了我们机会,才能拿下这城。为首的这人,就是他,叫郭怀一,是福建厦门人。” “有一半的荷兰人,都是他们杀的,都是汉子!” “……” 听着禀告,郭怀一看到曾英看向他,便连忙双手抱拳见礼道:“草民郭怀一,见过大人!” 曾英看着他,不由得暗赞一声,是个汉子。就见他身上全是血迹,不过看样子,他自己没受伤,那就说明,他身上的血迹都是敌人。 所谓英雄重英雄,曾英一看郭怀一,顿时就有很大好感,便立刻露出笑容对他说道:“不错,是条汉子,可愿意来我军中,为朝廷效力?” 郭怀一听到他的夸奖,心中很是受用,同时,他也有点好奇地说道:“草民愿意为郑家效力,只是听着有点奇怪,我们闽地好像没有大人这样的口音?” 曾英一听,不由得对郑家势力又有了认识。之前的时候,他就已经听说了郑家在福建的势力有多大。不过以前的时候,印象倒也不深,至少他感觉不出来,郑芝龙在北方打建虏;郑森是锦衣卫指挥同知,都不在福建的。 但听眼前这人的话,自己明明说了是朝廷,结果他还是认定了郑家! 心有所思之下,他便对郭怀一说道:“本将是四川人,奉命调入吕宋远征军为副将,主帅是南部海军总兵郑芝豹郑大帅,这里没有郑家,是朝廷南部海军!” 郭怀一一听,顿时惊呆了:什么,吕宋远征军?这意思是说,不是专门来打荷兰人的,而是要去打吕宋? 这一刻,他是真得有点难以相信。 作为福建人,如何不知道吕宋的西夷几次屠杀明人的事情。朝廷的反应,每一次都让他们福建人大失所望。都已经对朝廷压根不抱任何希望,结果就听说,朝廷组建了吕宋远征军! 震惊了好一会之后,他还有点不相信,回过神来,顿时就激动地确认道:“大人,不要骗草民,这真不是郑家的,是朝廷军队,还要去打吕宋的西夷?” 曾英见他如此激动,便点了点头道:“皇上下旨,吕宋西夷屠我明人,此仇必报!” 郭怀一听了,再一次呆了呆,看看曾英,再看看其他朝廷将士,忽然回过神来后,立刻转头大喊道:“海狗,海狗,你的仇能报了,你能报仇了……” 听到他的大喊,不少人都向他看了过来。其中一个劳工,年纪比郭怀一还要小一点,听得惊喜交加,一下窜了过去,连忙问郭怀一道:“郭哥,什么仇能报了?真能报仇了?” 郭怀一不答他的话,揪着他的胳膊,转向曾英道:“大人,他就是这次从吕宋逃过来的,全家都被吕宋西夷给杀了。他知道吕宋情况,能为大人效力!” 之前招呼这个海狗的时候,他是用土话喊的,曾英听不懂,不过此时向他禀告的时候,用得是官话,曾英自然听懂了,顿时很是高兴,便问海狗道:“还有谁从吕宋逃出来的?都找了来,给大军当向导,征讨吕宋!” 海狗听得激动莫名,连连点头,却是说不出话来。 真得,他从来没想过报仇,不是不想报,而是没有那个能力!思念死去亲人的痛苦,经常折磨着他。 此时此刻,突然之间说,这支大军竟然是要去吕宋报仇的,他哪管三七二十一,只知道去报仇就行了。 回过神来,他立刻直着嗓子喊了起来,很快召集过来五六个人,然后又满脸激动地对曾英说道:“大人,在山里还有几个,都是从吕宋逃过来的,愿意给大军带路,我们要报仇!” 其他人并不清楚整个事情,只是听到,好像是能去吕宋报仇,便也都一个个激动着连连点头,就像小鸡啄米一般。 于是,曾英让李定记下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回头到军中报到。 这个时候,城堡里面的情况,也已经清点出来了。 一千一百来个劳工,在地窖里闷死了两百多个。这些多是最听话的劳工,最先进入地窖,离地窖口最远的那批人,多是当地土著。 战死的劳工,包括重伤估计没得治的,有一百三十多个;轻伤的劳工有两百多个。 随后,军情报往中军处,支堡这边,清理军械,特别是火炮,重新调整位置,炮口对准下方的热兰遮城。 麻了,真得是麻了! 天亮之后,热兰遮堡这边,包括揆一在内的所有荷兰人,全都呆呆地仰望着支堡那边。 城堡上,飘扬着明国的旗帜,非常地刺眼。还能看到穿着红色军服的明国军人,正在那忙碌着。不用望远镜就知道,明国军队正在重新部署火炮。 揆一转头,又看看位于北方那边,进入台江内海港湾的对面,明国军队的火炮已經部署完成,封锁住了出海口。 只是一天一夜的時間而已,原本以为坚固的热兰遮城就面临绝境了! 上帝啊,就算不保佑,也别落井下石啊! 此时此刻,揆一是真得想不明白,怎么会这样的呢? 再转头看向东面,台江内海上,明国的战船又在开始集結。 昨天逃回来的风帆战舰,说打坏了一艘明国那种铁甲战舰,可人家至少还剩下三艘,并且好像那铁甲战舰上的火炮,射程要超过他们这边的。 看明国这种架势,是要把热兰遮城的港口船只都轰沉么? 真要这样的话,那就真得是连一点逃走的机会都没有。 心中这么想着,揆一又转头看向大海方向。 昨天出去的十五艘风帆战舰,依旧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可是,明军这边是两百来艘战舰在防着,吓得那十五艘风帆战舰压根就不敢靠近。 此时的揆一已经有经验了,能从那么多战船中看出,里面还混合着那种怪异的四艘铁甲冒烟战舰。如果不冒烟的话,还真不容易发现的。 另外,葡萄牙人的那三艘风帆战舰也在。 看完了这一幕,揆一忽然对他身边的手下道:“再派人去,和明军和谈!” 听到这话,他手下提醒道:“总督阁下,明军说是要我们无条件投降!” 无条件投降,那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这简直是对荷兰的侮辱! 揆一听了,厉声喝道:“再去谈一次,就说要是不好好谈的话,那我们就坚持到底,鱼死网破,看他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听到这话,他的手下不敢再顶撞明显暴怒中的总督大人,立刻去安排了。 不过这一次,去的人回来地比昨天快多了,答案也只有一个:无条件投降!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54 无妄之灾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54无妄之灾看着台江内海上的明国战船已经集结完毕,正往热兰遮城这边开过来,揆一的手下急了,对他说道:“总督阁下,我们的战舰要真没了,就真得全都要死在这里了!” 这些人都是殖民者,换句话来说,算是做着发财梦的亡命之徒,对于死亡,其实是有心理预期的。 但是,他们对死亡的心理预期,是对风暴、生病、英勇战斗等等的预期,绝对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被优势敌人打,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的那种绝境。 因此,这时候,其实不少人是有恐惧的。或者说,就算这些亡命之徒,真正要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会有害怕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揆一一开始不肯向郑成功投降,那是因为他认为凭借着热兰遮城的坚固,还有寄希望于巴达维亚那边派来援军,是有赢得希望的。 但是,一旦战事发展到后期,巴达维亚的援军没法增援,乌勒特支堡又被郑成功的手下攻陷的时候,他在第二天就投降了。 此时此刻,听到手下的话,揆一的额头上都是汗,忽然对手下说道:“快,把城堡内的物资清单找出来,给明军送过去,就说,如果准许我们投降,放我们离开,这些物资我们可以留给他们,否则他们什么都得不到!” 还真别说,这一次,郑芝豹看到热兰遮城里面的物资清单之后,哪怕他跟随郑芝龙,算是见多了也没见过这么多物资,光是燧发枪,就有五千支,除此之外,火炮火药等物资,也是很多,还有都从倭国运来的硫磺、白银等物,粗略估算,至少价值十万两黄金以上。 本来的话,热兰遮城这边,是没有这么多的物资,刚好荷兰人和建虏交易的货物也到了热兰遮城,所以才有这么多的物资。 监军卢九德见了,眼睛都亮了,立刻拍板说道:“咱家答应了,让他们投降,物资交接完,确认有这么多之后揆一放他们离开!” 他一直不说话的,这一说话,郑芝豹当然是听他的。 于是,荷兰使者回去一说之后,结果给过来的答复,却说要让明国这边派过去有份量的人质,确保他们交出物资之后明国不会反悔。 卢九德一听,顿时就骂骂咧咧了:“你们这些西夷不知礼仪,最是反复无常,要是派了有份量的人质,你们不投降了怎么办?” 郑芝豹听了,便直接对荷兰使者说道:“爱降不降,既然你们想硬气,那就手底下见真章便是!” 说完之后,就把荷兰使者赶走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揆一和郑成功谈判的时候,也是要了人质的,到他们走的时候,人质送还。不过那个投降,就是带条件的,郑成功损失惨重,也不想再耗下去,基本上都是答应了荷兰人的要求,东西都带走,留下的东西还给钱,总之,荷兰人那边算是比较体面地撤出东番。 另外一个,就是荷兰人和明人打交道时候,几次被骗,或者说明人没有履行约定。比如,当初和福建地方和谈时候,说要开通贸易,结果压根没理他们。 揆一这边听到手下的回复,顿时就犹豫了。他真怕明国这边,到时候翻脸不认人,那就人财两空了。 明军这边,看到约定答复的时间过了,但是,这一次荷兰人这边还是没动静,也就不等了。 舰队集结,利用船上的火炮射程优势,也不用管准头,在荷兰人的射程之外,开始了轰击。 “轰轰轰……” 铁弹呼啸着砸向热兰遮城内港这边,溅起巨大的浪花,不过毕竟距离有点远,十发炮弹有一发能打中,就不错了。 但是,这个声势有点吓人,也可以预见,就这么打下去,停在内港的这几艘船肯定会完蛋。 乌勒特支堡这边,明军也开始了炮轰热兰遮城。 利用地理上的优势,一颗颗铁弹,居高临下砸在热兰遮城里面,对荷兰人的威胁更大。 “轰轰轰……” 轰击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热兰遮城里面升起了白旗,荷兰人投降了。 大概半天之后,荷兰人便在明军的监视之下,列队拿着武器出城投降。热兰遮城也是城门大开,任由明军将士入内控制整个城堡。 看着城外荷兰人的男男女女,卢九德的心情非常好,这荷兰帝国和建虏结盟,一开始听起来好像非常厉害的样子,结果却这么不经打,才打了两天,就投降了啊! 揆一拿着指挥刀,带着他的手下,在明军将士的看押下,来到明军主帅这边投降。 “你们明国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希望你们遵守约定,放我们离去!”揆一无奈地要求道。 听到翻译的转达之后,郑芝豹转头看向卢九德,这个事情,他是没法做主的了。 卢九德听了,却又翻脸了,冷笑一声道:“其他人可以放走,但是你们当官的,必须留下,押往京师受审!” “为什么?”揆一和他手下一听,顿时大惊失色,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当即质问道,“你们明人就是这么不讲信用的么?你们还是天朝上国么?” 卢九德听了,丝毫不羞愧,只是冷笑着反问道:“咱家当时给出得承诺,你们就没答应,咱家怎么就不讲信用了?” “……”揆一等人一听,顿时就傻眼了。 真要这么说的话,这话好像确实没错! 但是……但是…… 揆一等人当然不可能认同,于是,又争辩道:“这次战事是你们来攻打我们的,要是说这里是你们的地方,我……我们不知道,既然你们要了,还给你们就是,凭什么还要押我们去受审,这算哪门子的道理?” 说实话,说这个话的时候,他其实也是不认同的,觉得东番就是他们荷兰人的地盘。可如今形势比人强,人家的拳头大,无奈之下,他也只有认了。但是,说真的,这还要押他们去受审,他就觉得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了。 卢九德见他软下来了,便当即冷笑一声,提醒道:“难道你们忘记了,你们是和我大明叛逆结盟,觊觎我大明,这等事情,便也是朝廷钦犯,自然要押解京师受审!” “……”揆一一听,有点傻眼了,他之前都忘记了这个事情。 这种事情要是坐实的话,那就真回不去了,于是,他连忙辩驳道:“不不不,我们没有和大清帝国结盟,我们只是和他们做生意而已。真得,只是做生意而已。” 说到这里,看到郑芝豹,立刻想起什么,便连忙又说道:“他们郑家,也一样和倭国、大清帝国做生意,不也没事么?我们也只是和他们做生意而已,真得没有觊觎大明上国的意思。” 郑芝豹一听这话,脑门就出汗了。 郑芝龙奉旨当卧底的事情,谁也不知道的。和建虏做生意的事情,这里也没人知道,但是,和倭国做生意,那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这些荷兰人真是坏得很,竟然想拉郑家下水,該死啊! 不過好在卢九德原是南京镇守太监,算是崇祯皇帝的心腹之一。作爲宦官,有一项基本功就是要揣摩当今皇帝的意思。 之前的时候,皇帝突然变了一个人一样,让卢九德措手不及,几乎是一直游离于当今皇帝视线之外了。 南京整顿地方的事情,也给了卢九德很大的震惊,因此,他加紧分析皇帝这几年来做得事情,一直在猜皇帝的心思。 此时,虽然他不知道郑芝龙真正的情况,其实就是奉皇帝意思在做的。但是,他却能猜出来,皇帝应该不介意,要不然不会让郑家的人都去担任那么重要的官位。 不管是郑芝龙的登莱海军总兵,还是郑芝豹的远征军总兵,或者说郑森的锦衣衛指挥同知,都是要得皇帝信任才能当的。 至于郑家的事情,皇帝会不知道么?显然不可能! 这么想着,他看了郑芝豹一眼,见他都流汗了,便转过头,淡淡地说道:“你们这些西夷,又岂能和郑家相比?这一次我们大明远征吕宋,万岁爷钦点了郑大帅,便是信任,休得在这里挑拨离间,免得罪加一等!” 郑芝豹一听,好像真是如此,不由得暗暗抹了把汗,同时看向卢九德,心中不由得很是感激。 之前的时候,他其实对这个太监无感的。或者说,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对太监都不会有好感。但是此时,他的这个想法就变了。 而揆一听了卢九德的话,顿时傻眼,结结巴巴地说道:“什么?你…你们不是来打我热兰遮城,其实…其实是去打吕宋的?” “没错!”卢九德听了,淡淡地说道,“吕宋西班牙人几次屠我明人,万岁爷大怒,便派我等组建远征军讨伐吕宋西夷,定然要他们后悔当初!” 揆一当然有听说过吕宋西班牙人大肆屠杀明人的事情,不过他也听说吕宋西班牙人一直没事,结果没想到,明国皇帝如今竟然派遣大军了。 可是…可是,打我热兰遮城算个啥,这简直是无妄之灾啊? 法克,该死的西班牙人!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55 提个醒 揆一算是想明白了! 吕宋西班牙人又屠杀明人,结果惹到明国皇帝了! 而明国这边要想打吕宋的话,肯定要经过东番。刚好,荷兰和明国的关系不好,就顺带着把热兰遮城给打了。 要是没有吕宋西班牙人搞事情的话,明国还未必会来打热兰遮城! 换句话就是说,这全都是吕宋西班牙人的锅! 西夷和倭国一样,强者为尊!此时被大明远征军给教训了,他们并没有恨大明这边,反而一下恨上了西班牙人。 于是,他连忙对卢九德说道:“大人,我们荷兰人愿意帮大明上国去打吕宋西班牙人,狠狠地教训他们!” 这么说,一是为了要教训吕宋西班牙人的不安分,惹事;二是说不定能借此机会免于送往京师受审。 事实上,荷兰人其实到处抢殖民地。 看到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很好,但是葡萄牙人已经占领了,不管,开干,把葡萄牙人赶走了。 看到濠镜澳不错,也想要,就再和葡萄牙人开干,只是这次没打赢。 同样的,荷兰人当初也觊觎过吕宋的,和西班牙人干过一架,没打赢,觉得要想打下吕宋花得代价太大,他们就放弃了。 不过在东番,荷兰和西班牙人也干过一架,打赢了,完成了独霸东番的局面。 此时,卢九德听了翻译转过来的话,断然就拒绝了,说道:“建虏乃是我大明叛逆,你们和叛逆结盟,此乃大罪,先押去京师,一切看万岁爷的意思。” 要是没有这个事情的话,说不定这边还真可能会准了荷兰人的请求。 揆一是真不想去明国京师,急得都快哭了,求道:“我们是外敌人,远道而来不知道情况的。原来大清帝国只是大明上国的叛逆,要早知道的话,我们断然不可能和他们做生意的。真得,再说了,我们都还没有和他们做生意呢,那些货物就都送给大明上国了,念在我们初犯,我们还愿意帮助大明上国打吕宋西班牙人,还请这位大人开恩!” 卢九德听了,并不为所动,国内都已经传开了,荷兰帝国和建虏结盟,他并没有权力来否定这个事情的。 不过看到这个西夷这么卑躬屈膝的,他心中也舒服,便指点道:“咱家刚才说了,你们的事,得有万岁爷圣裁!你的这些话,到了京师之后再说,说不定事情没你想象中那么糟。” 说到这里,想到东番这边的战事,竟然两天时间就解决了,这简直是神速,报上去绝对是大功。 卢九德心情就很好,便又提醒道:“咱家心情不错,给你提个醒,这一路前去京师的路上,好好想想你们对于大明来说,有什么用处?就看你们的用处大不大,能不能打动万岁爷,说不定啊,可能还会因祸得福呢!” 他作为崇祯皇帝的心腹,比起一般人来说,终归是要知道的多一点。至少他知道,皇家掌握的丝绸这些,听说因为陛下改进的那些工具,产量大增,可能这两年还是在国内卖,但是迟早要卖到海外去。 对他来说,葡萄牙人也好,荷兰人也罢,都是西夷,就看他们谁能办事,说不定皇帝会喜欢两家西夷去争抢的,就提了这个事情。 说了这么多话之后,卢九德感觉也说得差不多了,不想理这些西夷了,便摆摆手,让手下把人押走了。 然后,他看着郑芝豹,笑眯眯地说道:“郑大帅,该准备给万岁爷报捷文书,相信万岁爷看,定然大喜。一些小事,就不要在意,一心做好万岁爷交代的差事,这才是正理!” “对对对,公公所言极是!”郑芝豹知道他指得是什么,感觉到他的善意,连忙点头回应道。 虽然说,两天时间就打下了热兰遮城,但是要做得事情,其实还是很多的。 首先,热兰遮城这边要全面接管,然后改造成大明在东番的第一个据点,除了作为去吕宋的中转站之外,也要正式准备开发东番,土著这边也要清理一次。 另外,东番北端的鸡笼,还有一个荷兰人的据点,相对热兰遮城来说,那边规模小多了,但是也要花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解决。 还有,海上还有十五艘荷兰战舰在那飘着,也要处理掉。 至于明军自己这边,统计伤亡,统计军功,整个战事的过程,都要写成奏章上报。其中还有一点,是崇祯皇帝特意交代的,就是有关蒸汽铁甲战舰在实际的海战中,到底如何,是需要如实上报的。 这一次的战事中,就四艘蒸汽铁甲战舰参与了一次小规模的海战。 根据郑芝豹的报告,蒸汽铁甲战舰在风浪比较大的时候,不适合作战,影响其转向和速度,没有风帆有效。 另外,明轮虽然有铁甲覆盖,但是一旦被炮弹命中的话,远距离没问题,但是近距离的话会砸塌铁盖子,进而影响明轮的转动。 这一次的战事,就有一艘蒸汽铁甲战舰的明轮被破坏了。 另外,火炮数量相对西夷的风帆战舰来说,有点过少了。如果没有其他战船协同作战的话,就不能被风帆战舰逼近,要不然很可能会对方的火炮轰到明轮,从而丧失动力,进而不得不退出战斗。 但是,如果有其他战船协同作战的话,西夷的风帆战舰不敢靠近,否则会被明军的纵火船攻击。就算不是纵火船,一旦过近被靠上发生跳帮战的话,明军人数优势就能体现出来。 当然,蒸汽铁甲战舰的优点,也经过实践检验了。 首先,就是耐揍!只要敌人的炮弹不是刚好近距离砸中明轮的铁盖子,那蒸汽铁甲战舰能挨他们很多次进攻而不会沉没或者丧失战斗力。 其次,蒸汽铁甲战舰可以无视风力,直接转向,灵活性方面非常突出,这得益于两边明轮可以有不同转速,并且硬帆能受八面风也是加成。 第三,蒸汽铁甲战舰上的火炮数量少,但是口径大,威力强,对于木制的风帆战舰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位于舰首的主炮能依靠炮架灵活转动,减少射击死角,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 第四,在海战中,如果风浪不大的话,蒸汽铁甲战舰的速度,借助硬帆和明轮,要比西夷的风帆战舰还快。当然,缺点在前面说了,如果风浪大到一定程度的话,明轮转动产生的推力受影响很大,速度就赶不上风帆战舰了。 就郑芝豹的经验,这一款蒸汽铁甲战舰在海上作战的话,并不是特别适合,因为海上的风浪经常比较大。最合适的,还是江河上为佳。但是,如果多种战舰协同作战的话,倒也能弥补下缺点。 有关蒸汽铁甲战舰的报告,郑芝豹写完之后,感觉有点不安,便让曾英和杨展都过目了,三人商量出了一稿,最后还让卢九德拍板,看这个能不能递上去。 要是以前的话,卢九德说不定会报喜不报忧,就说蒸汽铁甲战舰的好,而不敢说坏,免得皇帝不高兴。但是,自從當今皇帝拥有了能联系太祖皇帝的寶物之后,他可不敢对皇帝有什么隐瞒。 万一隐瞒了,太祖皇帝屈指一算,算到了怎么办? 这个蒸汽铁甲战舰不算是小事了,太祖皇帝他老人家说不定真可能心血一动就算的。 因此,卢九德可不敢指点他们隐瞒什么,既然这是郑芝豹和曾英他们商量的结果,那就这么报了! 俘虏的荷兰人,加上他们的家属和奴仆,一共是三千来人,除了军官被扣留之外,其他人就被放走了。随身物品什么的,只要值钱的,就算是赎身费,通通留下了。 卢九德做主,给了他们六艘福船,正好能把人挤下。至于完好的那三艘风帆战舰,那就不给了。 临走之前,他对集结在广场上的这些慑慑发抖的西夷说道:“回去给你们那的什么巴達维亚总督带个话,善待那边的明人,敢有任何对我明人不公的,咱家便会领军前去讨个公道!” “这东番的事情,你们要不服气的,尽管再来打便是!回头万岁爷震怒,就会如同吕宋西班牙人的下场一样。” “至于吕宋西班牙人会是什么下场,你们且看着便是!” 说完这些之后,他就懒得啰嗦了。 在明军的监督之下,这些荷兰人上船,出了港口之后,最终汇合在海上的那些荷兰风帆战舰,消失在海平面上。 看着他们消失,杨展有点不确定,问郑芝豹道:“大帅,他们会在我们攻打吕宋的时候,阴我们一把么?” 郑芝豹听了,还没回答,卢九德就先回答道:“除非他们想要让那些押往京师的人全都死,否则断然不可能再惹我大明!” 押往京师的人,是东番这边大小军官,一共有三百多人。就他们万里迢迢来这边,互相之间肯定都有关系。一点都不顾忌这些人的性命,还要继续得罪大明的话,卢九德反正是不信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人质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56 凯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56凯旋在荷兰人走了第三天之后,报捷文书便发往京师去了。 随后,包括荷兰驻东番总督揆一在内的三百来人,便一起押往福建,再前往京师。 东番这边,留杨展领一万人马驻守,郑芝豹并曾英等,领剩下的四万多人马,向吕宋浩浩荡荡而去。 整个过程中,葡萄牙人非常地乖巧,让他们为前锋,就为前锋,不敢有一丝异议,远比出征前还想着讨价还价要乖巧地多! 很显然,东番一战,两天拿下,并且是非常顺利,这肯定让葡萄牙人非常震撼,对于大明海军的战力有了重新的认识。 大明舰队中,也多了三艘风帆战舰,由郑芝豹抽调熟悉风帆战舰的手下架势。铁盖子被打扁影响航行的蒸汽铁甲战舰也修好,同样在出征的序列中。 ………………………… 与此同时,孙传庭已奉旨领着北方人马返回了京师,受到了京师百姓的热烈欢迎。 孙传庭作为兵部尚书,统领天下兵马南征北战,天下能太平,他的功劳最大,经历了乱世和太平的百姓,自然懂得珍惜,从而感激孙传庭。 不过孙传庭却没有居功自傲,因为他心中其实非常清楚,之所以战事能顺利,这和崇祯皇帝的突然改变离不开。 首先,就是粮草军饷的保证,这在以前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是他却不用为此发愁。光是这一点,就可以说是首功了。如果崇祯初年就能做到这点的话,天下根本就不会大乱。能领兵打仗的,可不止他孙传庭一个。 其次,是崇祯皇帝大力发展科技,让大明军队的装备以及军械等等,焕然一新,极大地提高了朝廷官军的战斗力。 还有第三点,就是崇祯皇帝提供的消息,比如地形地势的关键因素,甚至还有对战事的未来预测等等,也是战事顺利的重要因素。 最后一点,就是崇祯皇帝针对他面临的局势,制定了不同的国策,使得他的征讨变得更为顺利。 围剿流贼的时候,给出了流贼名单,准许那些名单上的流贼为国效力,结果还真别说,这些名单上流贼,真得是很不错,不但削弱流贼实力,还同时大大加强了官军的力量。 而当孙传庭进行西南战事的时候,崇祯皇帝又及时给出了新的改土归流之策,明确了孙传庭如何应对西南遍地的土司。恩惠于底层百姓,重拳打击土司头人,并且及时派出受训后的地方官治理,这又是西南战事能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而不只是朝廷关键的强大。 如此种种,孙传庭认识地很清楚,自然就不敢居功自傲的了。 从西南那边一直开拔到京师的同时,上到孙传庭,下到普通军卒,也全都大吃一惊。 他们可以说是一直在前方打仗,虽然知道天下太平了,但是也没有想到,大明的发展,真得远超他们的预料。 很多地方,已经压根看不出有过战乱的痕迹,完全是一片欣欣向荣,太平盛世的场景。 水泥铺就的官道,各地通行的蒸汽火车,百姓所散发的活力,真得是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 等他们到达京师的时候,最是震惊。很多人都是从京师出征的,比如孙应元,黄得功等人和他们的京营部下,到了京师城外,差点就认不出这是京师了。 在他们的印象中,京师城墙的外面,全是一片荒芜,不止是因为以前战乱,所以建筑房屋都毁了,到了后来,为了防止京师被攻打,更是把城外能用来攻城的建筑之类拆得一干二净。 他们能记得的,也就是京师城外火车站而已。 结果如今看到,京师城外,竟然非常地繁华,要是不知道,还以为是到了京师城里面了。他们甚至都有一种感觉,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就仿佛他们离开京师几十年了一般。 大军凯旋,崇祯皇帝当然也非常开心,不带犹豫的,于大军到达的第三天便论功行赏。 所有人全都加官进爵,其中孙应元和黄得功晋封为侯爵,李定国、袁时中赐丹书铁券,为一等伯;原开封总兵陈永福封为开封伯,以表彰他守住开封并且随孙传庭南征北战的功劳; 另外,革左五营的首领,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又作乱世王、争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也都封为总兵官。 文官方面,孙传庭自然居功至伟,同样进封侯爵,是为大明朝文官中以军功封侯爵的第一人,并进入内阁为次辅,主管军事方面。 兵部尚书一职由马士英担任,目前正在进京途中,暂时仍有孙传庭兼任。 李岩赐同进士出身,封兵部职方司郎中,从五品官员。 红娘子,也得以封官,是为政通司下辖负责女兵,职责有两块,医护和宣传。其中红娘子主要是负责女兵战场训练,医护由太医院的吴又可负责培训,而宣传这个,自然是政通司的本职工作。 对于此,朝堂上其实是有过争议的,兵部这边,觉得既然是女兵,就要归于兵部。比如忠贞公当年,也是归于兵部调度的。 但是,崇祯皇帝最终拍板,这些女兵非是战兵,和忠贞公秦良玉那边不同,职能上更偏向政通司这边,且政通司这边以女人为多,对于参加女兵的女人,也会少很多顾虑。 其他凯旋的将士,也都有封赏,按照积累的功劳大小,赏银都有很多。 随后,崇祯皇帝还宣布,按照军中将士户籍所在,重新整编军队。 这其中,秦兵为主的,将调往秦晋两地驻防,主要防备沙俄帝国和蒙古部族可能的入侵。 而以中原兵和京畿之地兵为主的,将调往蓟镇一线以及山海关的防御。 这些军队的到来,将极大地增强大明北方的军事实力,让北方的百姓都松了口气。 另外,崇祯皇帝还下旨,给了这些凯旋之师半个月的假期,让他们能衣锦还乡,回家省亲。 之所以这么做,第一当然是显示皇恩浩荡,这些军人都在外征战几年,肯定都是非常思念家乡,于情于理,也要让他们回家一次。 第二个目的,就在于这些将士都是衣锦还乡,能让他们家乡的人看到,这些从军的将士立功回去的荣耀,进而激发地方上对从军的热情,正面促进全民义务兵役制的实施。 与此同时,还有一道圣旨是给各地方将领的,让他们到地方上之后,要从各地适龄青壮中挑选优质兵源,一边替换军中伤残,一边也要扩军。 另外,地方官府要配合,在战场归来的军队配合下,设立地方军队以做将来打大战的第二梯队之用。 可以说,这些圣旨下发之后,顿时就引得全军欢呼。 几年战事下来,谁不想家,谁不思念老婆孩子,父母双亲!就如同《战士就该上战场》中所唱得一样,谁都有牵挂,如今战事告一段落,自然就更牵挂。 于是,有的将士立刻拿着军饷、赏银在京师采购了起来,作为带回家的礼物。 对于古人来说,无非是衣食住行,前两个是重点。刚好布匹这块,就数京师这里最是便宜,因为皇家所办的纺织厂、织布厂的产量非常大,算是絕對的物美价廉。 甚至還有头脑的军卒,索性就多买了一些,准备带回老家贩卖,顺便赚点路费。 当然,也有很多军卒,舍不得花钱,就想把钱都存起来带回家。 与此同时,京师商家也看到商机,纷纷针对凯旋将士开展打折买卖。 有直接优惠降价的,也有送优惠券的,还有卖三送一的,等等,反正各凭手段,吸引凯旋将士购物,他们也能赚钱。 在底下人热闹的同时,紫禁城文华殿内,孙传庭却在单独觐见,一脸地严肃,可见他并没有外面那些将士一样開心。 只听他非常严肃地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如今我们大明周边的局势如何了?” 他一直非常惦记和建虏联盟的那些势力情况,但是无奈,崇祯皇帝让他专心西南战事,不要操心其他。 对此,他没办法,只能先专心西南战事。 如今他已经解决了西南战事,剩下的事情,由杨畏知坐镇云南处理,到了京师,第一时间,他就想了解情况。 崇祯皇帝看他这么着急的样子,心中也是欣慰,便微笑着说道:“孙卿勿急,如今情况已经进一步明朗,朕给卿介绍一二。” 他没有说之前其实是大惊小怪,而是说情况进一步明朗,就把之前他其实就是大惊小怪这事给蒙过去了。 随后,崇祯皇帝就把如今大明所面对的处境,敌人的真正虚实情况,给孙传庭说了一遍。包括什么沙俄帝国、荷兰帝国的评估,大概率来说,其实就是听起来吓人,实际上对大明的威胁并不大。 孙传庭听到这些话,不由得很是松了口气。他是带兵的,对于知己知彼最是重视。偏偏大明的这些敌人中,就这什么西夷的帝国,他是不了解的,也因此,很是担心。 如今,算是了解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57 介绍 , 不过,孙传庭的表情依旧是一脸严肃,略微思考之后,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朝廷如今的应对之策需要调整,当主动出击,各个击破,好过他们做好准备了一起进攻我们!”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当即对他说道:“孙卿所言有理,还有几个情况,还没有给卿说得!” 孙传庭一听,略微有点惊讶,便马上追问道:“还请陛下示下!” 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轮值太监方正化拿出了一副东亚地图,挂在一个屏风上,然后亲自走下去,就在地图前,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解释道:“如今最需要关注的敌人,主要是三块,蒙古、建虏以及倭国。” “蒙古部族,主要分为西部卫拉特蒙古、漠北蒙古以及东部蒙古,这其中,东部蒙古在蓟州一战,损失不少,土默特部族也同样被秦地边军突袭过,实力也弱。并且,如今山海关那边在去年便派了蒙古族将士回去潜伏。” “卫拉特蒙古,这个时段已经分兵,他们的可汗领精锐征讨青海西藏,不可能参与到和大明的战事中来。而留下的卫拉特蒙古各族其实和那沙俄帝国有争端,建虏能不能最终斡旋,让他们达成一致,这个不好说!” “漠北蒙古和卫拉特蒙古有仇,多年来互相攻伐,如今算是卫拉特蒙古胜一筹,但刚才说了,卫拉特蒙古已经分兵。漠北蒙古是否会响应建虏之邀攻打我大明,也是未知数。” “建虏这边,他们把所有的汉人迁往北方,就在这一带开荒种田,另外,还有几十万朝鲜青壮也陆续被迁移到这一带屯田。能看出,他们是想摆脱粮食制约。为此,朕给他们水泥配方,让他们加快开荒屯田,兴修水利,铺路修桥……”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到孙传庭表情非常震惊,想要说话意思,他便伸手拦住,接着说道:“朕的意思,就是让他们先开发辽东,等到桃子熟了,朕再去摘了便是!” 听到这话,孙传庭的表情更严肃了,实在忍不住,连忙奏道:“陛下,这是养虎为患啊!万一战事不顺的话,建虏实力必定大增!” 看到崇祯皇帝想解释的样子,他感觉崇祯皇帝怕是不明白这种玩火会有多危险,便连忙抢先接着奏道:“陛下,古语有言,兵者,凶也,未有战事,能有十成把握而胜之。如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皆是出人意料之战也!更不用说,如今建虏的边上,还有倭国的军队,更是不能轻视之……” 听着这些话,不管孙传庭用什么语气说,说得有多严重,崇祯皇帝始终是笑眯眯的,并不为之所动。 孙传庭看他这样子,就越是激动,可是,忽然之间,他的脑中灵光一闪,立刻就想到了太祖皇帝不是显灵过么?皇上的手中,有能联系太祖皇帝的宝物么?看皇上这么淡定,指不定是还有什么牌握在手中吧? 这么一想,他正在说得话,突然就来了个急停,语气一转,带着一点好奇问道:“该不会陛下还有底牌?” 崇祯皇帝见他能想到,也是有点意外。对于孙传庭,他还是非常信任的,便点点头说道:“没错,事实上,和建虏、倭国等结盟,还有一方势力,朕没有公布过,建虏和倭国那边也未公布过……” 孙传庭一听就奇怪了,既然都是没公告过的,那皇上是怎么知道的?这没公告的一方,又如何会是朝廷的底牌呢? 他好奇地想着,被崇祯皇帝看出来了,也不吊他胃口,便给他说道:“这方势力,便是登莱海军郑芝龙,他是奉朕旨意,假意和他们结盟,当他们的内应。” “……”孙传庭一听,顿时无语在哪里了。 登莱总兵郑芝龙,和他们结盟,当他们内应,可实际上,却又是皇帝的内应,这其中竟然是这么复杂的关系?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他有点想不明白,基于他自己的思考,便连忙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既然这个郑芝龙如此重要,如何确保郑芝龙不会真得成为他们的内应?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亏得郑芝龙不在,要不然,估计会骂孙传庭这个老匹夫了! 但这也不能怪孙传庭,谁让郑芝龙是海盗出身呢! 看到孙传庭如此谨慎的样子,崇祯皇帝不由得一笑,当即对他说道:“这个朕当然知道!且不说其他,只是朝廷的实力,如今已是今非昔比。卿领着朝廷主力北归,增强北方实力之外,朝廷海军的实力,更是无敌。那郑芝龙是最有眼力的,不会看不清形势!” 孙传庭认真听着,对于崇祯皇帝的前半段话,他是没疑惑的,这也是他急于解决西南战事之后就想着回北方的原因。但是,对崇祯皇帝的后半段话,他还是有疑惑的。 这不,就听他问崇祯皇帝道:“陛下,不是说这郑芝龙的水师非常厉害,为我大明之最么?还有倭国的水师,也是非常强大,他们两者如果联合起来的话,朝廷海军的实力,也能打得赢?” 崇祯皇帝微笑着点点头,胸有成竹地说道:“这两年卿都在西南,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朕可以给卿先说下,如今朝廷已经有两个造船厂在改造原有的战船,成为蒸汽铁甲战船,分别是天津造船厂以及南京造船厂。” 顿了顿,他继续介绍道:“其中,南京造船厂是后面才动工的,不过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改造完了八艘一号福船,并且交付给了吕宋远征军使用。而天津造船厂这边,不但有快五十艘蒸汽铁甲战舰是一号福船改造的,甚至连封舟也已经完成了改造。” 听到这话,孙传庭还是有疑惑,当即问道:“陛下,这个蒸汽铁甲战船真得非常厉害?” 他很早就离开京师,先是开封战事,然后领着人马往南驱赶流贼,同时整顿地方,如今才回到京师,并没有去参观过蒸汽铁甲战船。 但是,听这名称,就好像很厉害一样。再参考兵仗局出品的铁甲、燧发枪、火炮、火药等等,他还是有一些信心的。 可毕竟是军国大事,只凭想象是不行的。并且对手在水师方面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孙传庭还是想确认,这蒸汽铁甲战船到底有多厉害! 崇祯皇帝最是喜欢介绍这些新成就了,也不觉得烦,又答复孙传庭的问题道:“朕就这么说吧,朕第一次接见郑芝龙之前,先让他去看了下还在实验中的蒸汽铁甲战船,他就变得非常听话,一直在配合朝廷做事!” 孙传庭听得很是诧异,便确认道:“这种蒸汽铁甲战船真得能无敌?没有弱点会被敌人利用?” 作为军事统帅来说,总感觉有点不靠谱,武器再好,也要人好才行。比如火器,如今朝廷官军手中的燧发枪,确实很厉害。可是,遇到下雨天的话,最好是要避免作战,因为威力会大打折扣。 崇祯皇帝听了他的话,倒是点点头承认道:“当然有弱点,就是目前的蒸汽铁甲战船乃是明轮驱动,并且是福船改造,并不是特别适合作为以后的主流战船。” 听到这话,孙传庭的脸色一變,不過他還没说什么呢,就听崇祯皇帝继续对他说道:“不过改造现有福船为蒸汽明轮战船,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为了应付当前的局势而为之。目前来说,这些改造的战船已經足够多了。宋卿那边,已经开始打造下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无敌战舰!” “海上无敌战舰?”孙传庭听了,对于这个词非常敏感,总觉得过于浮夸,哪有什么海上无敌的战舰?别是底下人给皇上吹牛了吧? “就是科技的力量,一旦形成代差,那边是无敌!”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看到孙传庭似乎有点迷惑的样子,心中舒畅,当即淡淡地解释道,“就好比敌人是用石头打造的长矛,衣衫褴褛并无护甲;而我们用的是燧发枪,精钢长矛之类,又身穿精钢护甲!”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一下就解释了什么是代差。如果真得是这样的话,那就真得算无敌了! 想明白了这点,孙传庭不由得非常欣喜道:“那这下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无敌战舰,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看着他一脸期待的表情,崇祯皇帝心中受用,便回答道:“是真正的钢铁战船,而不再是木船外面包裹铁皮,除此之外,船的样子也不再是福船,而是真正用于作战用的战舰样式,最为重要的是,战舰的驱动方式,也不再是明轮,而是隐藏于水中的螺旋桨!” 一如他之前告诉孙传庭的,一开始动手改造现有福船为蒸汽明轮战船,那是应急用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震慑郑芝龙这个海上猛虎;第二个目的,那当然是对付朝鲜水师、倭国水师这些大明目前最主要的敌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58 孙传庭的提议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58孙传庭的提议另外,也算是有个练手的机会,不至于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明明知道先进的战舰怎么搞,但是实际上却无法做到,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去做就会容易一些。 总体上来说,原有福船的改造,主要是包铁皮和加装蒸汽机,难度还算是可以;但是,这和全新的真正铁甲战舰的建造,那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船型设计,适航能力、动力系统、推进系统、火炮布局、火炮改进等等,就明末这个时期自己研发的话,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崇祯皇帝有刘伟超这个金手指在,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世界上最早的蒸汽铁甲战舰,就是英国的勇士号装甲舰,因为没参加什么海战,结果完好保存了下来。 该舰单独使用蒸汽动力推进时,最快航速可达14节,同时使用蒸汽机和风帆推进时,速度可以达到17节。而普通风帆战舰的速度,却只有8-9节而已,速度差距非常明显。 相比较于之前的战舰,只是将装甲板定在木质船身上,这个勇士号的装甲是使用螺栓和螺母铆接固定的,单块装甲板的重达5吨,有5米长3米宽,同时加上船身的14毫米装甲,全舰的装甲总重到了1310吨,防护能力不用说是最强了。 有关这个勇士号装甲舰的数据,刘伟超都有发给崇祯皇帝,并且还有改进,比如螺旋桨。船用的螺旋桨在原本的历史上,要到十九世纪才会慢慢地发明、改进。 但是,刘伟超这边,是可以直接选取历史上经过改造,证明优秀的螺旋桨设计图,发给崇祯皇帝去做的。 这不,他给崇祯皇帝的螺旋桨,还是国产的,名叫关刀桨,优点不但是提高了船的航速,最关键的是振动,噪声小,大大降低了振动的影响。 火炮方面,和样板战舰一样,只有一层火炮,而不是采用西方的多层火炮,但是这些火炮,全部采用前装线膛火炮。而在崇祯皇帝这个时代,线膛火炮还没有。 在舰首甲板上,还有一个装备两门大炮的炮台,能转动的那种,补全了这个时代火炮都是侧击的缺陷。 这么多先进技术的加成,要想打造成功这个位面上第一艘真正的铁甲蒸汽战舰,要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就可想而知了。 一开始就造这些,那太慢了! 也只有如今这样,把现有的福船改造为蒸汽明轮战舰应急,有了底气之后,再来建造真正的无敌战舰,就能从容不迫了。 此时,听着崇祯皇帝的介绍,孙传庭听得瞠目结舌。 没办法,这超出了他的想象。 于是,等他回过神来之后,他立刻就提出,要想亲眼去见识下新战船。 之前时候,他感觉到知彼还不够,可如今,竟然连知己都不够了! 对此,崇祯皇帝当然没有意见,便准了他出京前往天津造船厂一行。 孙传庭是有点迫不及待,甚至都等不及第二天,就立刻坐火车赶往天津去了。 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到了天津。 说真的,孙传庭有点傻眼了! 在他的印象中,天津只是一座卫城,由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组成。 之前建虏劫掠京畿之地的时候,就是堂而皇之从天津这边返回北方,就几千天津守军躲在城里慑慑发抖,人家建虏都压根看不上天津,一个穷不拉几的地方而已,连打得动力都没有。 可如今,孙传庭所看得的,却是已经有无数建筑的大型城池了。 不过这话也不对,城池的话,那是有城墙的。可这天津,却没有城墙,面积之大,虽然比不上京师和南京,但是比大明一般的城却是相差不大了。 看到孙传庭这么震惊的样子,陪同而来的兵仗局掌印太监方正化便笑着介绍道:“天津如今已经是南方货运最大的港口,聚集了非常多的码头劳力在此讨生活,各地商家也纷纷在此开设商铺,他们的家小跟着一起,人口便多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另外,天津造船厂的各类工匠,至少已有一万多人,他们的收入更高,更是吸引了各地商贾。还有海军在这里有驻扎,边军也有在附近驻扎,慢慢地,便有如此规模了。如果不出意料的话,以后这里还会越来越多的人!” 听到这个话,孙传庭非常惊讶地问道:“光是造船厂就有一万多人了?” 方正化一听,笑了下回答道:“这只是咱家知道的情况,从今年开始,造船厂这边全面由科技伯接管,咱家就不清楚,不过咱家估计,如今是只多不少!亏得战船上所用火炮之类还是咱家这边的,要不然,都归造船厂统筹,估计更为庞大!” 孙传庭听了,便沉默不语了。 他是文官,读书多,也曾读到过,开国那会的时候,造船厂就非常兴盛,光是南京造船厂,就占地一千多亩。那还只是木制战船,并没有像崇祯皇帝所描述那样复杂的战船。 看来如今的天津造船厂,就算还及不上以前最兴盛时候的南京造船厂,但是以后,肯定是会超过的。 果不其然,到了天津火车站之后,他发现,这里竟然还有一条铁轨,是单独去造船厂的,普通百姓不能乘坐。根据同行方正化的解释,这是用来运送物资的,要不然,光靠人力的话,距离太远,很不方便。 至于孙传庭,当然不用说了,可以坐这里的火车直接到达造船厂。 他发现,造船厂这边又分内外两个地方,由军丁守卫分割开的。 宋应星收到了孙传庭到达的消息,出来迎接他,带着他参观了整个造船厂,并且还让驻扎在这边的海军给孙传庭演习了一番。 至此,孙传庭才算是真正明白了蒸汽明轮战船是怎么回事,和以前的战船区别,还有宋应星目前正在研发的真正铁甲战舰又会是什么样子! 这些新的战舰,只是靠口头说明的话,还真未必能领略到其威力,只有亲眼见到,才能真正体会。哪怕孙传庭对于海战其实并不了解,但是也能感受一二。 他在天津造船厂待了两天,各方面都了解了一番之后才回去京师,然后立刻进宫觐见。 刚一行礼之后,孙传庭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以为,之前谋划极为不妥,万不能等敌来攻!” 对于他的意见,崇祯皇帝当然是非常重视的,便很有兴趣地问道:“卿且说来听听!” 就听孙传庭非常严肃地奏道:“虽然天津驻扎了强大的海军,但是天津如今又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不说,光是造船厂,就万万不能有事。因此,微臣以为,不能让倭寇水师从海上绕过山海关进攻,以免出现意外,祸及天津。” 崇祯皇帝有给孙传庭介绍过,建虏和倭国那边的打算,是到时候进攻山海关,但是主力却由水师运人,绕过山海关进攻京畿之地。他们最初的打算,也是准备让郑芝龙在这关键一战中反水,捅朝廷一刀。 此时,听了孙传庭的话之后,崇祯皇帝便很有兴趣地问道:“那卿以为,以后这战,该如何布局?” “率先出击,各个击破!”孫傳庭立刻便回奏道,“着令吴三桂所部,把動静闹大,吸引倭国继续往朝鲜尽可能地派兵。随后,朝廷派出远征军攻打倭国本土,吸引朝鲜倭军回防,在海上击沉倭军,如此损失最小。” “其二,为避免建虏派兵协助倭军围剿吴三桂所部,令山海关一线威胁海州,迫使建虏不敢分兵。” “其三,对于蒙古诸部,不能等他们动静,可令北疆边军主动出击,能灭一部是一部,能收一族是一族,不为朝廷所用,便也不能为建虏所用,减轻北疆在将来的压力,甚至通过蒙古草原威胁建虏后方!” “……” 孙传庭确實是个带兵打仗的,此时面对崇祯皇帝,当即侃侃而谈,把敌我的战略布局,详细加以解释,强调朝廷主动的重要作用。 崇祯皇帝听了,倒也没有立刻就答应。因为孙传庭目前所说的,全都是从军事角度来考虑的,而崇祯皇帝这边,他是要通盘考虑才行。 这么大规模的出战,不说别的,组建征讨倭国的远征军,这个事情就是个大事。兵源,战船,粮草,军饷,军械等等,都不是小数目。整个战事打起来的话,就更不是小数目了。 当年汉武帝为了征讨匈奴,那可是真得是花光了国库的钱,还征收赋税,以至于汉武帝时期,虽然是西汉达到了非常强大的时期,却也从此以后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崇祯皇帝如今是立志要当球长的人,不可能只关注眼下的敌人。大明好不容易恢复了的元气,不能一战就没了。 因此,对于孙传庭的战略提议,他只是让孙传庭写了具体的方略奏章,然后找了个时间,给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59 灌顶大法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59灌顶大法崇祯皇帝之所以要找刘伟超,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就算那汉武帝,打仗打仗,把国家都打穷了!没钱的结果会如何,崇祯皇帝对此有深刻的认知。 更是在刘伟超对他科普了战争的新搞法之后,他只要有大动作,就必然是要找刘伟超商量的。 比如说,之前的清剿流贼,一般来说的话,这种战事绝对是花钱的买卖;但是,这和整顿地方的策略一结合起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就算眼前没有多大好处,捞不到足够的财富,可战事之后,就等于把国家赋税给理顺了,钱财滚滚而来的! 还有,西南战事,要按照老的改土归流之策,那是要等土司绝种了才能把土司的地盘收归朝廷直辖,都不知道到猴年马月去才能完成改土归流。 可是,在刘伟超的建议之下,大军压境,趁机采用新的改土归流,用土司的土地和财富来养这场战事,不但没有让朝廷花费多少军费,反而直接解决了西南土司问题。 再说一个最近的派出吕宋远征军的事情,从表面上看,任何人都会觉得,这绝对是要付出非常大成本的战事。可是,崇祯皇帝自己却知道,这依旧是不会亏本,甚至是很赚钱的买卖。 首先,顺道拿下东番,大明就又有了种植橡胶等热带植物的地方。别的不说,只是橡胶一项,就是多多益善,以后不知道会有多少用处! 另外,不管是东番,还是说吕宋,那都是有好多矿的。比如说,东番的金矿,吕宋的铜矿,当然,金矿也有,这可都是钱。再退一步说,粮食种植,那也是收成会很高的。 如此种种,在别人看来,打仗花钱的事情,但是,在崇祯皇帝这边,却不会怎么花钱,甚至大大赚钱都是可能的。 这一次,孙传庭的提议是不错,但是,最终要怎么做,崇祯皇帝当然也是要请刘伟超给他过过目,算算经济账才行的。 虽然说,有些经济账,他的臣子也能算。可他的这些臣子,绝对不知道那些未知的好处,比如矿产等等,因此,最终的经济账,他绝对是非找刘伟超不可的。 这不,他拨给刘伟超的视频,一接通之后,崇祯皇帝便立刻把孙传庭的提议说了一遍。当然了,他是看着孙传庭的奏章,一条条说的,要不然,可能就会有遗漏。 说完之后,他便问刘伟超道:“你觉得怎么样?” 刘伟超当然知道,崇祯皇帝问,主要是问钱的事情,怎么打最省钱? 刘伟超想了下,当即点点头说道:“孙传庭说得对,战争是有意外的,万一不在掌控之中影响了关内就麻烦了,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也是时候!” 说到这里,他顿顿之后又道:“当然,之前之所以是战略防御为主,主要也是因为你军队主力都在西南那边,如今军队都调回来,有这个实力了,转为战略进攻,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对此,崇祯皇帝点点头,他的心思就没在这上面,因为这个大的战略选择来说,没什么好讲的,他就问他关心地道:“那该怎么打?” 刘伟超一听,便发挥他键盘侠的本色道:“大体上,我认可孙传庭的建议。对于倭国,要尽可能多的把倭兵吸引到朝鲜来,然后通过海战消灭倭兵,这应该是伤亡最小,成本最低的战争!” 顿了顿,他笑着补充一句道:“你造船花那么多钱,总要捞回一些成本吧?那就能体现到这里了。到时候,把倭国的船都打沉了,捞多少倭兵出来,都分去挖矿,就是最好的回本方式了。”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就如今来说,他花出去钱的大头,不是别的,就是海军这边。这其中,招募海军将士的费用还是其次,最关键是造船的费用,那叫一个高! 铁料的大量消耗,从采矿开始一条线,到处都是钱。当然了,带动就业这个,他已经听刘伟超介绍过,是有很大好处的,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把这个算在里面。那些铁甲船,不管是现在改造的,还是正在建造的,都不能是摆设,必须要捞回本钱才好。 这不,经过刘伟超一说,这钱就回来了。 倭国能动员的兵力,那是能达到上百万的。特别是倭国还擅长火枪作战的情况下,要消灭这么多的倭兵,如果是陆军和倭兵打仗的话,损失肯定不会小,更不用说,在作战过程中的物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了。 但是,通过利用海军的压倒性优势来打倭军的话,那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这就是造船带来的好处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又再问道:“还有呢?” “还有嘛,我觉得对蒙古部族的反攻,可以先开始。”刘伟超听了,稍微沉吟了一下,然后回答他道,“而这个反攻点呢,我认为可以先从河套平原,也就是攻打土默特部开始。” 不用崇祯皇帝问为什么,他自己就接着解释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先占了河套平原,再往,东西扩张,这是最省钱的了……” 河套又分为前套和后套,被贺兰山、狼山和大青山山脉挡住北方。其中,前套牧草青青,是一个很好的天然大牧场;后套盛产小麦、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农作物。所以,古人又说“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这块地方,一直以来是中原王朝和蒙古部族的争夺之地。相对而言,当然是游牧民族占据优势的时候更多。 但是在崇祯皇帝这个时候,俺答汗的辉煌早已不再,先是林丹汗蹂躏,然后又被皇太极分割,前两年的时候,又被时任三边总督的堵胤锡派军队去练兵过,土默特部族的实力已经达到了人见人欺的程度。 刘伟超一边解释,崇祯皇帝一边点头,那脸上不知觉地带着笑容:好地盘,他从来不嫌多! 说到最后,刘伟超才终于说到正主,也就是建虏道:“辽东那边,能看出来,建虏是一门心思地想开垦黑龙江流域,说真的,那里是黑土地,土地肥沃,绝对是天下粮仓之一。建虏先去开荒,能省去你很多人力物力的。” 顿了顿,又想起什么,便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对了,你的水泥配方不是已经给了么?就是不知道建虏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如果他们把道路也修下,水利设施也修下,就更能节省你不少时间。因此,要问我的意见,我觉得可以暂时留着建虏,最后再打。” 崇祯皇帝听着,心中默默地想着。 按照刘伟超所说这些,最经济的打法,就是先对蒙古和倭国动手,其中对蒙古,又先从河套平原动手;而对倭国动手,则是吸引倭国增援朝鲜开始…… 想着这些,他心中大概便有数了。 刘伟超那边,看到这个事情有个结果了,便问崇祯皇帝道:“是不是第二届格物学专项科考又要开始了?” “正是!”崇祯皇帝听了,点點頭,然後又有点感慨地说道,“科技人才,实在不够用。朕没办法,只能一年举办一次格物学专项科考,尽量多选一些科技人才出来才好!造船厂的各个分支衙门,全都喊着要人,还有兵仗局那边,也喊着缺人……” 对此,刘伟超是一边听一边点頭,这是肯定的事情。 大明以前的时候,确实是有能工巧匠,但是没有理论支持,也只能是有能工巧匠而已,师傅带徒弟,更多的要看运气。 可是,一旦系统性地学习理论知识,知道所以然而后再去学,不但学得快,往往还能举一反三。有这样的人才可以用,各衙门,特别是这些实干的科技衙门,当然是抢着要了。 听到崇祯皇帝抱怨了一阵之后,刘伟超还是提醒他道:“你那第一届的科技人才,除非是必须,要不然,我建议你还是留下当下一届的老师为好,免得他们再像第一届一样去自学。” 崇祯皇帝一听,遗憾地说道:“所以说嘛,朕缺人啊!这也要,那也要的,那是真缺人才!” 这个时候,当官的不缺,但科技人才是绝对缺! 这个事情,刘伟超也无能为力,培养人才,又不存在传说中的灌顶大法,知识直接拍脑门就能钻脑子里记住的。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么想着,他还是安慰崇祯皇帝道:“现在你已经通过福利彩票的方式,在各省都已经设立了免费学堂,等到他们成长起来之后,你能用的人才就多了!”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好像是计算了一番,然后说道:“朕看着,手头的钱也还行,这个免费教育的事情,还是在全国推广吧。要不然,西南那边都有了,其他地方还没有,这样也说不过去!” 新的改土归流之策,就有免费学堂,这不是走福利彩票的路子,而是直接朝廷拨款的。 此时,崇祯皇帝心中有了决定,便挂断了视频通讯。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0 教育改革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60教育改革随后,崇祯皇帝在针对孙传庭的计划,根据刘伟超的提议,修改了一稿之后,便于第二天在文华殿召开御前会议。 有一点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的会议对象,对了以往的内阁六部九卿之外,竟然还有国子监的祭酒。 会议开始,崇祯皇帝公布了这个最新的战略进攻方案,同时要求各衙门进行配合。 比如,对于即将发起战事的后勤准备,有关粮草物资,这是最为重要,也逃不掉的。 还有,对于河套地区的作战,打下之后如何进行进攻性防御,土地又怎么利用?归化城的扩建,铁路的直通等等,也都要事先做出规划。 征讨倭国远征军的筹备,商量的结果还是以吕宋远征军为框架进行扩编。不过这个事情也不急,只有等倭国那边尽可能多的往朝鲜派军之后,才需要征讨倭国的远征军。 只是与会中,众人都还不知道吕宋远征军的情况,就怕有个什么意外。哪怕是孙传庭,也不敢随口断言,因为他不熟悉海战。 另外一个,自然还是要增援吴三桂在朝鲜的游击战,吸引倭军更多的兵力,同时也要山海关一线的配合,不能让建虏派兵去配合。 这是对未来几年最为重要事情的规划,商议了整整半天,把各衙门的职责都分派清楚了,才算是告一段落。 末了之后,正当群臣以为没事,准备退下时,崇祯皇帝就又说道:“马上就又是格物学专项科考了,基于朝廷对格物学人才的缺失,朕宣布两件事情!” 底下官员一听,便都躬身聆听旨意。同时也明白,这怕是国子监祭酒参会的原因。 “其一,格物学以后要和儒学一般,设立各级体系,包括国子监、府学、县学和社学。” 大明朝的官学体系,从朱元璋开国之后就设立了,分别是中央的国子监,类似后世的大学,府学和县学,类似后世的中学,还有社学,就是类似后世的小学。 文华殿内的官员听到崇祯皇帝的这个话,并不意外,都知道格物学迟早也是如此,因此都没有意见,凝神继续听着。 “其二,社学先生,由地方官府考核后委派,领朝廷俸禄。按所辖人口和村寨分布情况给予社学先生名额。” 有关这个社学,大明朝其实是没有限制,或者说,朝廷压根就不管的。地方上有钱的就多开社学,没钱的就凑钱开个社学,一切费用,都是民间的,上学的孩子,朝廷也不管,收费与否,收多少等等,就看开社学的自己处置。 换句话说,这个社学,其实就是私塾了。 如今,崇祯皇帝这一宣布,就等于是把社学也纳入了朝廷正式的体系内,老师要有朝廷考核委派,算是正式编制了。 听到这个决定,文华殿内的这些官员互相看看,最终也没说什么。 事实上,很多地方上社学,其实就已经是这样。比如云贵等地。甚至可以说,民间其实已经有一些议论,说朝廷在这一块上不公。如今皇帝这一决定,正好杜绝这种声音。 他们正在想着时,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府学、州学、县学的廪膳生取消,改为免费求学,但贫困学子可向官府衙门申请无息助学金,供其完成学业。荫免其家差徭“二丁”保持不变!社学学子,也可申请无息助学金。这些学子,皆可免杂役。” 大明朝以前的规定,官府对廪膳生,其实算是有功名的人,除按月供给他们每人“食米六斗”外,还对他们实行免费供给以“鱼肉”的伙食优惠,此外这些学生还享有免役特权,并能荫免其家差徭“二丁”。 换句话来说,就是俗称的秀才以上功名的人,在读中学的时候,取消了包吃的特权,但是徭役这块还是不变;而社学这边,也就是读小学的,则增加了免费读书特权,还有免役特权。如果家境困难的,还可以向官府申请免息的钱来读书。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当然都是聪明人,只是听崇祯皇帝说得这些国策改动,立刻就明白,崇祯皇帝这是要扩大读书人的数量。 从道义上来说,这绝对是好事!不过这么一来,能看出来,原本秀才这一级别的人是利益受损了。月供给他们每人“食米六斗”,另外免费供给以“鱼肉”的伙食优惠就没有了。 仔细想想的话,文华殿内的这些人也都能理解。因为以往的话,这些人一共也就两万来人左右,这个支出不能说很多,朝廷还是能负担的。可是,一旦开始扩招读书人,数量一多起来,这个支出就多了。 能明显看出来,这是当今皇帝要把这个扩招读书人的事情,作为一个永久的事情来做,是有大决心的。要不然,都不会考虑到以后这块的支出问题。 心中掂量着这些,文华殿内的人最终谁也没有提出反对。 一般来说,只要利益受损,那谁都不乐意。哪怕那些功名学子的家境一般都是富户以上,月供六斗米其实不稀罕。但是,真要去掉,指不定是会计较的。 然而,如今来说,他们怕是翻不了天。在民间,皇帝新政将会惠及更多的百姓,自然会有那些受惠百姓去怼有意见的少数人; 在庙堂之上,谁要是拿这事是祖制来说,那不好意思,当今皇上手握和太祖皇帝联络的宝物,肯定是经过了太祖皇帝的首肯才会改动祖制。所以,祖制的借口也将不复存在。 另外还有一个,当年因为曲阜孔家的事情,崇祯皇帝是狠狠杀了一波读书人的,上千人之多的有功名的学子闹贡院,说杀就杀了。如今为了这么一点事情,谁要是闹的话,不掂量下后果? 由此,崇祯皇帝把这些新政一条条说出来时,底下这些臣子基本上就没有反对的,最多是有疑惑,问个清楚而已。 最后,崇祯皇帝又对底下臣子说道:“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一直没有定论。而如今,新一批通过格物学专项科考的人才要出来了,因此,朕宣布,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先生,与国子监国子学同等对待,即分博士、助教、直讲三等。” 这个品级就不低了,相当于只是略微小于国子监这边一等。但是,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至少在以前,是不用通过一级级的科举来科考的,等于是一条终南捷径。可以预见,这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格物学这条路。 当然了,以后格物学都和儒学一致,有社学、县学、州学、府学这些,将来怎么样,还是不是终南捷径,那就不好说了。 他们不知道,崇祯皇帝做这个教育改革,其实是参考了后世刘伟超提供的教育模式来进行改革的,分为几步走。 如今只是把大明皇家科学院纳入了正经的教育系统,略微低国子监一头。但是,等到从大明皇家科学院内的人才分布到各行各业,做出让人瞩目的成就之后,他就准备重新改组。 崇祯皇帝认可的大明教育体系,就是社学免费,县学、州学免费,府学免费,然后是国子监,不过以后还会把管理职能剥离出来,成为类似后世真正的大学;而大明皇家科学院,就要类似后世的中科院,做最顶尖的学问研究。 不过这些不能一步就位,需要给大明百姓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 比如,从现有已经公布的模式下,大明读书人会越来越多,處於顶端的府學学子,还有国子监学子也会越来越多时,就可以多开办国子监和府学。以后大明人口会越来越多,读书人就更多,再根据形势,就可以变成类似后世的教育体系模式,人才分层培养了。 宣布完这些革新之后,崇祯皇帝便感慨地说道:“相信诸卿都感受到了,各衙门针对格物学人才的求贤若渴,甚至都发生了衙门之间挖人的情况。与其这样,不如扩大格物学人才的池子,让各衙门都有充足的人才可選,为大明之强大,百姓之富足添砖加瓦,不是更好?”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都是大明各部门最高级的官员,他们当然知道崇祯皇帝说得这些话是指什么。 不说别的,如今大明最常见的水泥和蒸汽机这两块,就一直喊着要人。水泥和蒸汽机的理论,还有针对不同情况的改进,一直是需要人才的。更不用说,其他各方面了。 就比如蒸汽机,哪怕是战船上用的,都是有各种各样的蒸汽机,而不可能和蒸汽火车一样一成不变的。皇帝确实知道,但他只有一个人,不可能每个方面都亲自去指导的。 更不用说,皇帝那边据说还有什么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等等东西,都等着人才去做呢! 和历史循规蹈矩发展不同,有刘伟超的金手指在,先进的思想和物品都不缺,就缺人才!这种急迫,身为最靠近皇帝身边的人,那是感受最深的。 就这么的,这场御前会议胜利结束,各衙门便针对皇帝的要求开始动了起来。 不过也在这时,南方传来了捷报。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1 改名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61改名“不错,不错,真是不错!”崇祯皇帝看着捷报,一边连声称赞道,“打仗,就是该这么打才好!” 底下群臣中,孙传庭听了,也是点头。 这个捷报是走正规途径,也就是先到通政司,然后到内阁,再呈送御前的。他是内阁次辅,自然先看了的。 这次的远征军,竟然只用了两天,就打下了东番,这战事确实是打得可以的,具体分析来说……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崇祯皇帝接着说道:“这仗打得好啊,打得还有得赚,打得好!” “……”孙传庭等人一听,顿时无语了。 敢情皇上这么连声地称赞这一战打得好,原因只是说,这一战打下来,朝廷还有得赚? 这个角度,真得有点出乎意料。 不过仔细想想地话,好像也确实,只要打仗有得赚,那打多久,打多大规模的仗,朝廷都能吃得消打的! 这么想着,他们便一个个都是恭喜皇帝了。其中以户部尚书倪元璐的声音最响,显然他最赞同崇祯皇帝的看法。 东番这一战,战损非常小,意味着抚恤金支出就少。打了两天就结束,意味着粮草物资消耗就少。就是那几千俘虏,竟然被放走了,这就有点败家了!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崇祯皇帝的心情非常不错,如果提这个败家事情的话,估计皇帝也不会追究。毕竟是逼迫人家投降,保存了很多物资,替朝廷赚了一大笔钱;再退一步说,那些荷兰人的军官,包括最高级别的什么总督也都活抓送往京师来了,面子也有。 这么想着,倪元璐就明智地没有提放走俘虏事情。 御座上,崇祯皇帝高兴一会之后,合上报捷文书,然后对底下诸卿说道:“吕宋远征军这一战打得漂亮,朕心甚慰。诸卿以为,如何封赏之?” 对于郑芝豹,他是有南美洲封爵的承诺,虽然没有对其他人说,但是却对郑芝龙说过的。只是因为吕宋屠杀明人的事情突然爆发,才耽搁了封爵。他想趁着这次机会,给出封赏了。 封赏的话,当然不只是封赏郑芝豹几个人而已的,有功将士,都是要一起封赏的,会有一大笔支出。 倪元璐作为户部尚书,刚因为教育体制革新,支出了一大笔钱,心正疼着呢,听到崇祯皇帝这话,立刻就又想起了那几千俘虏,便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以为,如今吕宋远征军该是已经出发前往吕宋了,就算朝廷论功行赏,他们也都收不到。不如等吕宋战事之后,再一起论功行赏为好?” 虽然就如今来说,赖是不可能赖掉的,但是,能拖一拖,他的心中也好过一些,至少那时候国库就又会充盈一些了。 崇祯皇帝一听,眉头略微一皱,这和他的想法不同。 孙传庭在底下看到,想起一事,便也跟着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以为,东番大捷之事,不宜大肆宣扬,能拖一下,也是好的,免得影响辽东战事!” 东番大捷,怎么就影响辽东战事了? 首辅贺逢圣等人听了,有点莫名其妙。就算有影响,那应该也是正面影响。让建虏和那倭国都知道,他们的盟友之一,什么荷兰帝国已经大败了一次,算是能打击一次他们的士气吧? 但怎么听孙传庭的意思,好像还不能这么做? 什么意思? 他们迷糊,崇祯皇帝也迷糊了一下,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过来,知道孙传庭指得是郑芝龙当内应的事情。 如果东番大捷传过去的话,建虏和倭国必然会找郑芝龙要说法,问他弟兄郑芝豹为什么去打东番,还这么卖力? 这么一来,对郑芝龙好像确实不利。特别是自己要是还封郑芝豹爵位的话,指不定建虏和倭国还会怀疑,郑芝龙是不是会变卦? 这么想着,他便点点头,对倪元璐说道:“倪卿言之有理,那就等吕宋战事也结束之后,再一并封赏吧!” 能拖就拖下,尽量给朝廷正在部署的战略进攻争取时间,以后掩盖不住了就再说。 不过这个事情,还是要和郑芝龙和郑芝豹都打个招呼才行。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决定回头给郑芝龙和郑芝豹都去个密旨,说明下情况,免得到时候出现问题。 随后,崇祯皇帝便对内阁首辅贺逢圣这边说道:“如今东番已经驻军,那边也要开发,不但是要种植粮田,开设军港,还要种植从南美洲带来的热带植物。内阁这边筹划一下,让福建和广东两地,组织一批移民过去,充实东番!” 贺逢圣了,自然不会反对,并且还回奏道:“既然如此,还请陛下赐名,改去东番如何?” “那就叫台蛙吧!”崇祯皇帝一听,想也不想,便顺口说道。 这个台蛙一次,来自于刘伟超。 崇祯皇帝听到刘伟超提及东番的时候,经常说台蛙,估计就是后世的名字,他便直接用上了。 贺逢圣听有点惊讶,这是什么名字? 想了下,他便请教道:“陛下,可是东番特产乃是台蛙,故此命名?” 崇祯皇帝那里知道这个,不过想着南方多蛙,那应该也是不会错的吧,便点点头说道:“差不多吧!” 听到解释,贺逢圣便领旨了。 就这么的,蝴蝶效应之下,东番改名了。 这个事情,后来刘伟超无意间得知,顿时傻眼,回过神来,看到崇祯皇帝的表情似乎有点不对,便连忙解释,夸这个名字是好名字,青蛙是益虫,这绝对是好名字! 话说回来,文华殿上,对于那些押往京师的俘虏,倒没有做出判决,等他们到京师了之后再说。 崇祯皇帝在会议结束之后,便把蒸汽铁甲战舰的实战评估这块内容,给宋应星发了过去,孙传庭也跟了过去,和宋应星讨论蒸汽铁甲战舰的作战情况,最终商量的结果,还是要混合编队,各类战船都要有些才好。 …………………… 在他们忙着这个的时候,吕宋远征军,已经到达了吕宋。 西班牙驻吕宋总督迭戈·法贾多·查昆正在总督府清点物资,就准备来年派船把今年得来的财富送往美洲的新墨西哥,然后再运往西班牙本土。 这个查昆,是军人出身,刚上任才一年多,打仗确实有一手,为人不善交际,对人非常严厉并且严酷,就是那种典型的军人作风的那种。 也正是他,听到手下来禀告说,郑家船队在周围出没,很可能是郑家图谋吕宋的前兆。 因此,他就非常果断地下令屠杀吕宋明人,免得这些吕宋明人成为郑家攻打吕宋的内应。 虽然离屠杀明人已经过去了差不多有半年了,但是,明国那边却没有一点反应,或者说,明国那边的情况,也是在他的预料之内。 都已经有经验了,只要把内应清除了,不管是郑家还是明国对吕宋的图谋,都会一扫而空,并且没有任何后果。 不过好像这话也不对,这不,眼前摆着的一箱箱财富,不就是清除吕宋明人所带来的好处! 明年初上缴母国的财富,该是突出的了,应该能受到母国的嘉奖,说不定还能赏赐个爵位什么的。 心中这么想着,查昆心中就非常地得意。 也是,那些吕宋明人真的是聚宝盘啊,养个几年就杀一次,有点類似养猪来殺一樣,真得是不错! 就是可惜这里的土著太懒,要不然也可以割土著一波了!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 查昆还没转身呢,那急促地脚步声就到了门口,连报告都没喊,直接就用力推门冲了进去,发出很大的“啪”地一声,是房门被用力推开碰到墙上发出的声音。 “总督阁下,大事不好了,外面……” 看到手下这么施礼,都差点吓了他一跳,查昆就怒了,当即厉声喝道:“出去!” 那手下听了一愣,不过情况紧急,他也不听这話,连忙接着禀告道:“……总督阁下,外面海上……” “出去!”查昆见他不听自己的命令,顿时非常地生气,用手指着手下的鼻子喝骂道,“敢不服从我的命令?” 军人出身的,就最是见不得底下人不服从命令。 不管是天塌下来,他的命令,都必须要执行! 他的手下,很显然也知道他的脾气,估计这么硬说得话,他的总督阁下要拔刀了。 非常无奈之下,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他这个手下,连忙退了出去,同时带上房门之后,在门口大声喊道:“报告,有紧急军情!” 查昆听到这话,也并没有特别急,他想着,这个紧急军情,指不定可能是和荷兰人有关。因为以前的时候,荷兰人就和吕宋有过冲突,觊觎过吕宋,被他给打退了。 此时,他盖上那些装着财富的箱子,不紧不慢地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然后才冷着脸喝道:“进来!” 听到这话之后,他的手下立刻进门。不过这一次,可不敢用力推门了。 进门之后,他便立刻禀告道:“总督阁下,马尼拉海湾发现了大量福船!”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1 改名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61改名“不错,不错,真是不错!”崇祯皇帝看着捷报,一边连声称赞道,“打仗,就是该这么打才好!” 底下群臣中,孙传庭听了,也是点头。 这个捷报是走正规途径,也就是先到通政司,然后到内阁,再呈送御前的。他是内阁次辅,自然先看了的。 这次的远征军,竟然只用了两天,就打下了东番,这战事确实是打得可以的,具体分析来说……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崇祯皇帝接着说道:“这仗打得好啊,打得还有得赚,打得好!” “……”孙传庭等人一听,顿时无语了。 敢情皇上这么连声地称赞这一战打得好,原因只是说,这一战打下来,朝廷还有得赚? 这个角度,真得有点出乎意料。 不过仔细想想地话,好像也确实,只要打仗有得赚,那打多久,打多大规模的仗,朝廷都能吃得消打的! 这么想着,他们便一个个都是恭喜皇帝了。其中以户部尚书倪元璐的声音最响,显然他最赞同崇祯皇帝的看法。 东番这一战,战损非常小,意味着抚恤金支出就少。打了两天就结束,意味着粮草物资消耗就少。就是那几千俘虏,竟然被放走了,这就有点败家了!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崇祯皇帝的心情非常不错,如果提这个败家事情的话,估计皇帝也不会追究。毕竟是逼迫人家投降,保存了很多物资,替朝廷赚了一大笔钱;再退一步说,那些荷兰人的军官,包括最高级别的什么总督也都活抓送往京师来了,面子也有。 这么想着,倪元璐就明智地没有提放走俘虏事情。 御座上,崇祯皇帝高兴一会之后,合上报捷文书,然后对底下诸卿说道:“吕宋远征军这一战打得漂亮,朕心甚慰。诸卿以为,如何封赏之?” 对于郑芝豹,他是有南美洲封爵的承诺,虽然没有对其他人说,但是却对郑芝龙说过的。只是因为吕宋屠杀明人的事情突然爆发,才耽搁了封爵。他想趁着这次机会,给出封赏了。 封赏的话,当然不只是封赏郑芝豹几个人而已的,有功将士,都是要一起封赏的,会有一大笔支出。 倪元璐作为户部尚书,刚因为教育体制革新,支出了一大笔钱,心正疼着呢,听到崇祯皇帝这话,立刻就又想起了那几千俘虏,便咳嗽一声,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以为,如今吕宋远征军该是已经出发前往吕宋了,就算朝廷论功行赏,他们也都收不到。不如等吕宋战事之后,再一起论功行赏为好?” 虽然就如今来说,赖是不可能赖掉的,但是,能拖一拖,他的心中也好过一些,至少那时候国库就又会充盈一些了。 崇祯皇帝一听,眉头略微一皱,这和他的想法不同。 孙传庭在底下看到,想起一事,便也跟着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以为,东番大捷之事,不宜大肆宣扬,能拖一下,也是好的,免得影响辽东战事!” 东番大捷,怎么就影响辽东战事了? 首辅贺逢圣等人听了,有点莫名其妙。就算有影响,那应该也是正面影响。让建虏和那倭国都知道,他们的盟友之一,什么荷兰帝国已经大败了一次,算是能打击一次他们的士气吧? 但怎么听孙传庭的意思,好像还不能这么做? 什么意思? 他们迷糊,崇祯皇帝也迷糊了一下,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过来,知道孙传庭指得是郑芝龙当内应的事情。 如果东番大捷传过去的话,建虏和倭国必然会找郑芝龙要说法,问他弟兄郑芝豹为什么去打东番,还这么卖力? 这么一来,对郑芝龙好像确实不利。特别是自己要是还封郑芝豹爵位的话,指不定建虏和倭国还会怀疑,郑芝龙是不是会变卦? 这么想着,他便点点头,对倪元璐说道:“倪卿言之有理,那就等吕宋战事也结束之后,再一并封赏吧!” 能拖就拖下,尽量给朝廷正在部署的战略进攻争取时间,以后掩盖不住了就再说。 不过这个事情,还是要和郑芝龙和郑芝豹都打个招呼才行。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决定回头给郑芝龙和郑芝豹都去个密旨,说明下情况,免得到时候出现问题。 随后,崇祯皇帝便对内阁首辅贺逢圣这边说道:“如今东番已经驻军,那边也要开发,不但是要种植粮田,开设军港,还要种植从南美洲带来的热带植物。内阁这边筹划一下,让福建和广东两地,组织一批移民过去,充实东番!” 贺逢圣了,自然不会反对,并且还回奏道:“既然如此,还请陛下赐名,改去东番如何?” “那就叫台蛙吧!”崇祯皇帝一听,想也不想,便顺口说道。 这个台蛙一次,来自于刘伟超。 崇祯皇帝听到刘伟超提及东番的时候,经常说台蛙,估计就是后世的名字,他便直接用上了。 贺逢圣听有点惊讶,这是什么名字? 想了下,他便请教道:“陛下,可是东番特产乃是台蛙,故此命名?” 崇祯皇帝那里知道这个,不过想着南方多蛙,那应该也是不会错的吧,便点点头说道:“差不多吧!” 听到解释,贺逢圣便领旨了。 就这么的,蝴蝶效应之下,东番改名了。 这个事情,后来刘伟超无意间得知,顿时傻眼,回过神来,看到崇祯皇帝的表情似乎有点不对,便连忙解释,夸这个名字是好名字,青蛙是益虫,这绝对是好名字! 话说回来,文华殿上,对于那些押往京师的俘虏,倒没有做出判决,等他们到京师了之后再说。 崇祯皇帝在会议结束之后,便把蒸汽铁甲战舰的实战评估这块内容,给宋应星发了过去,孙传庭也跟了过去,和宋应星讨论蒸汽铁甲战舰的作战情况,最终商量的结果,还是要混合编队,各类战船都要有些才好。 …………………… 在他们忙着这个的时候,吕宋远征军,已经到达了吕宋。 西班牙驻吕宋总督迭戈·法贾多·查昆正在总督府清点物资,就准备来年派船把今年得来的财富送往美洲的新墨西哥,然后再运往西班牙本土。 这个查昆,是军人出身,刚上任才一年多,打仗确实有一手,为人不善交际,对人非常严厉并且严酷,就是那种典型的军人作风的那种。 也正是他,听到手下来禀告说,郑家船队在周围出没,很可能是郑家图谋吕宋的前兆。 因此,他就非常果断地下令屠杀吕宋明人,免得这些吕宋明人成为郑家攻打吕宋的内应。 虽然离屠杀明人已经过去了差不多有半年了,但是,明国那边却没有一点反应,或者说,明国那边的情况,也是在他的预料之内。 都已经有经验了,只要把内应清除了,不管是郑家还是明国对吕宋的图谋,都会一扫而空,并且没有任何后果。 不过好像这话也不对,这不,眼前摆着的一箱箱财富,不就是清除吕宋明人所带来的好处! 明年初上缴母国的财富,该是突出的了,应该能受到母国的嘉奖,说不定还能赏赐个爵位什么的。 心中这么想着,查昆心中就非常地得意。 也是,那些吕宋明人真的是聚宝盘啊,养个几年就杀一次,有点類似养猪来殺一樣,真得是不错! 就是可惜这里的土著太懒,要不然也可以割土著一波了!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 查昆还没转身呢,那急促地脚步声就到了门口,连报告都没喊,直接就用力推门冲了进去,发出很大的“啪”地一声,是房门被用力推开碰到墙上发出的声音。 “总督阁下,大事不好了,外面……” 看到手下这么施礼,都差点吓了他一跳,查昆就怒了,当即厉声喝道:“出去!” 那手下听了一愣,不过情况紧急,他也不听这話,连忙接着禀告道:“……总督阁下,外面海上……” “出去!”查昆见他不听自己的命令,顿时非常地生气,用手指着手下的鼻子喝骂道,“敢不服从我的命令?” 军人出身的,就最是见不得底下人不服从命令。 不管是天塌下来,他的命令,都必须要执行! 他的手下,很显然也知道他的脾气,估计这么硬说得话,他的总督阁下要拔刀了。 非常无奈之下,却也没有任何办法,他这个手下,连忙退了出去,同时带上房门之后,在门口大声喊道:“报告,有紧急军情!” 查昆听到这话,也并没有特别急,他想着,这个紧急军情,指不定可能是和荷兰人有关。因为以前的时候,荷兰人就和吕宋有过冲突,觊觎过吕宋,被他给打退了。 此时,他盖上那些装着财富的箱子,不紧不慢地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然后才冷着脸喝道:“进来!” 听到这话之后,他的手下立刻进门。不过这一次,可不敢用力推门了。 进门之后,他便立刻禀告道:“总督阁下,马尼拉海湾发现了大量福船!”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2 兵临马尼拉 , 查昆一听是福船,便知道自己想岔了,原来不是荷兰人,而是明国人。 那就更没什么事情了,明国人算什么东西?竟然让自己的手下惊慌成那个样子,是不是自己平时对手下人太好了? 他正在想着,准备说话呢,就听他手下接着说道:“至少有几百艘,可能更多,不是来做生意的,看着都是战船!” “什么?”查昆一听,顿时震惊地一下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有点难以置信地问道,“几百艘?甚至更多?” 他以为的很多福船,最多就是几十艘吧,那他还能不在意。毕竟风帆战舰对付明国的福船,在马尼拉海湾里面也是轻松。 但是,几百艘,甚至更多,那是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就算风帆战舰再比福船好,那也是挡不住的。什么时候,吕宋有几百艘福船的战船了?以前从来没有过啊!他们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这么想着,查昆一刻也待不下去了,拔腿就走,立刻赶往马尼拉城头去。 这时候,马尼拉城里已经开始乱了,很显然,马尼拉湾发现大量福船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所有人,全是惊慌失措,因为他们全都知道,福船,那是代表明国的,大量福船的到来,意味着明国派出了军队,或者郑家派出了军队,反正,就是明国人来了。 这种时候,他们过来,绝对不可能是来做生意的!目的很可能只有一个,就是攻打吕宋! 马尼拉城里,只有极少数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先是震惊,然后并没有恐慌,反而激动万分,他们这些人,便是吕宋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明人。 他们能幸存下来,不是因为西班牙人的仁慈,而是他们有用。 在吕宋的第一次针对明人的大屠杀中,西班牙人是把吕宋明人杀了个一干二净,结果发现,杀完之后,立刻发现马尼拉没有理发师、没有裁缝、没有鞋匠、没有厨师、没有农民和牧民。 总之,西班牙人面临一个窘境:没有粮食吃,没有鞋子穿,即使出极高的价钱也买不到。西班牙人最终认识到,“明人乃所有行业的从业人手,是以合理的工价从事劳动的优秀劳动者,没有明人,马尼拉是不可能维持得下去的。” 这个认识,并没有阻止吕宋西班牙人放弃对明人的屠杀,只是他们在以后的屠杀中,会有意留下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吕宋明人,维持马尼拉的正常运转而已。 这不,这些幸存下来的明人,就是有一技之长的明人! 听闻到马尼拉湾出现了大量福船的消息,看着西班牙人和土著的惊慌,他们自发地聚集了起来,打听情况。 这时候的他们,还是被监视得对象,每个人都是戴着脚铐的。毕竟他们都有亲人死于之前的大屠杀,西班牙人和土著怕他们心中有仇恨,会铤而走险。 “张叔,这是什么情况?郑家的人真得来打吕宋么?” “是啊,张叔,不可能是来做生意吧?那些西夷把我们都屠,不就是担心郑家的船队来抢他们的吕宋么?” “张叔,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朝廷派大军前来帮我们报仇的?至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郑家要打吕宋的事情!” “这不可能,吕宋西夷屠我们明人都发生几次了,朝廷什么时候管过我们这些化外之民了?肯定不是朝廷军队!” “但是如果是郑家的话,他们为什么现在才来攻打吕宋?他们不是早些年就控制了沿海一带么?还有,他们从来没有过下南洋的意思吧?” “……” 七嘴八舌之间,被众人称之为张叔的,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有一半花白胡子了,剃发是个好手,从来没有破过皮的记录。 此时,听着身边这群人在七嘴八舌地说着,他便举手示意,让他们稍微安静一下,然后才说道:“朝堂上的皇帝没有变吧,之前大屠杀的时候就没管过我们,这一次还会管我们?这来吕宋的,肯定是郑家的船队无疑!” 先说出了自己的结论,然后他便继续说道:“你们也不要想着大仇能报,该干什么去就干什么去?郑家的人来吕宋,他们肯定是来做生意的,难不成还会为了我们打仗?要这样,还是那句话,早干什么去了?崇祯十二年的那次大屠杀,郑家不一样是海上霸主了,为什么不出兵?所以说,你们就不要寄希望外面,我们啊,就是这种命!” 听到他的话,周围的明人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激动的心情一下便凉了。 按照张叔的说法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他们就是一群化为之民,谁管过他们了! 正在沮丧呢,后续还有明人赶过来碰面,其中有一个,那是非常兴奋地闯入进来,大声喊道:“是朝廷……朝廷大军来了,这是要为我们报仇的啊!朝廷大军啊……” 一听这话,就犹如给刚刚平静下来池塘,砸入了一块天大的石头。 “什么?你说什么?” “不可能吧,怎么可能来朝廷大军,还为我们报仇,这是做梦啊!” “没错,我们不就是奸猾之商贾,朝廷不来讨伐我们都好了,还会派兵过来报仇?” “……” 在张叔的解释之后,大部分人都是没法接受这人的说话。 不过,这个人没有被他们说服,反而继续用那种非常震惊、欣喜地表情说道:“我就在城头做工,我看到了啊!那海面上,乌压压地全是战船,至少五六百艘,说不定更多!我就告诉你们,如果是郑家的,那不可能有这么多战船的,知道不,全都是战船啊!” “什么,五六百艘?”张叔一听,顿时就震惊了,立刻看着那人,用激动地心情问道,“真得是五六百艘,还是战船?” “绝对的,并且说不定更多,因为压根看不到尾!”那人激动地回答道。 张叔一听,手都有点哆嗦起来了,激动地说道:“那肯定是朝廷的大军无疑了!郑家的势力虽然大,但是也不可能聚集起这么多的战船来吕宋的!他们就没有这么多船!朝廷大军来了,那肯定是来报仇的,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说到这里,他又有点疑惑:“难道是换皇帝了?这一次西夷的屠杀,朝廷为什么就派大军前来了呢?” 说真得,他有点想不明白。 不过他又得出了一个新结论之后,其他人却不管他的疑惑了,一个个都立刻兴奋了起来,激动地七嘴八舌,述说自己的激动。 “没错,肯定是朝廷大军来了,再怎么说,我们也是明人不是?身体里流得就是大明的血!” “上一次的时候,当今皇上好像就下过圣旨也熬讨伐的,只是没钱,而且海上还是郑家说了算,所以才没成行!” “对啊,我之前就听说了,好像说国内乱贼少多了,我爷爷还正想带我回去呢,结果这些该死的西夷就动刀子了!” “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冷静,朝廷是从来没有向海外派过大规模的军队吧?我们不要高興太早了!” “你们忘記了,朝廷有派過军队的,剿灭海贼的,当初好像还是和这些西班牙人合作过的,一起剿灭了海贼!” “……” 在乱哄哄的气氛中,张叔又沉默了。他忽然感觉,自己之前有点一厢情愿了。他们说得没错,朝廷从来没有向海外派过军队,这一次怎么就可能会派呢?说不定,人家压根就不是来打吕宋西班牙人,而是有其他事情经过呢?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就听到马尼拉海湾那传来了巨大的声响。 “轰轰轰……” 巨大的声响,犹如雷鸣一般,响个不停。光是从这个声音上就能听出来,有非常多的火炮在轰鸣! 这么多的火炮轰鸣,除了是军队,除了在开战,還能是什么? 这一刻,这些幸存下来的吕宋明人,全都变得非常安静,目光转向声音来处,哪怕他们其实根本看不见,却也呆呆地看着那个炮响的方向。 他们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火炮的轰鸣声,竟然是如此的悦耳,如此地让他们入迷! …………… 而在马尼拉城头上,西班牙总督查昆已经赶到,看到马尼拉湾海面上那无数的明国战船,那是看得目瞪口呆。 今生今世,他是第一次看到竟然有这么多的战船。 更让他震惊的是,在这么多的战船前面,竟然还有六艘冒着烟的铁甲战舰,后面还跟着五六艘风帆战舰,其中有三艘挂着的旗帜,能看出来是葡萄牙人的,正在追赶西班牙战舰。 “轰轰轰……” 在火炮轰鸣声中,西班牙战舰双拳难敌四手,往港口这边落荒而逃,试图取得岸基火炮的支援。 “轰轰轰……” 铁弹不断地落在海面,当然也有砸中西班牙战船的,查昆作为军人出身,一下便看出来,海战的失败绝对是无可避免,下一步,马尼拉城边便会受到攻击。 忽然,就见他脸色变得狰狞起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3 劝降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63劝降查昆是军人出身,本身又是个严苛的人,之前的时候,为防御荷兰人可能的入侵,马尼拉的防御倒也没有松懈。 如今明国大军虽然看着兵力多,但是,他一旦稳下来倒也不是特别怕。 当然了,海战是没办法了,肯定输了的。但是,明国军队想要打下马尼拉,那也休想一时半会能打下来的。只要拖下去,坚持住了,明国大军来自那么远的地方,后勤粮草绝对是有问题的。 如果是非军人出身的总督,估计是想不到这点,但是查昆一下就想到了。 于是,他立刻发出军令,让风帆战舰上的人放弃风帆战舰,退入城内增强马尼拉城的防御。 与此同时,他又凶神恶煞地给身边的手下吩咐了几句。随后,就看成马尼拉湾上密密麻麻的明国战船不说话。 这个查昆,对于大明其实并不怎么恐惧。甚至可以说,在他眼里,除了欧洲人之外,其他人种全都是弱鸡,就算是明国也不例外。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感觉到明国的战乱,就联合吕宋的主教等各阶层权贵,一起向西班牙国王发出了一份奏章,要求西班牙国王派军队前来东方,不要求多,最多两万西班牙军队的兵力,就能把明国征服了送给西班牙国王。 甚至在他的奏章中,还有规模以后怎么殖民明国,当然,还是欧洲人拿手的那一套,用宗教和武力结合,再扶持二鬼子等等。 只是很可惜,西班牙国王收到这份奏章之后,虽然很想这么做,但是欧洲那边,已经到了三十年宗教战争的后期,并且西班牙还是战败的那一方,连本土都顾不过来了,又怎么可能跑到遥远的东方来! 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这样的一份奏章没有发出去,但是,他心中对于东方人的鄙视,却是刻在骨子里的。 此时的查昆,想完这些之后,便又开始下令,命令城里的土著等等,全都配合西班牙火枪兵,准备应战明国军队,甚至还能看到,有土著在明国军队上岸之前,出城往远处而去。 而此时,海上的战事,在绝对实力面前,本身就一边倒,加上到后来,西班牙人直接放弃了他们的战船,把扔撤入马尼拉城内,因为海战很快就结束。 一排又一排的大明战船靠岸,一队又一队的明军将士纷纷上岸,列队往马尼拉城而来,在炮程之外,列队结阵。 有一些福船上,还要战马赶下船,炮兵们也在忙着卸火炮。 一时之间,马尼拉城外,人喊马嘶地,好不热闹。而马尼拉城头上,不管是土著还是西班牙人,都是脸色紧张,甚至还带有一些恐惧地看着城外的这一幕。 统一的军服,刺眼的红色,至少有几万人吧,看着真得是非常震撼! 他们正在看着呢,忽然,就见到有一个白人,从明军阵中出来,往马尼拉城头这边靠近。 这让城头上的西班牙人非常吃惊,明国军队中怎么有个白人? 不过他们很快就回过神来,这肯定是葡萄牙人! 看到那葡萄牙人空着双手示意,表示没有武器,很显然是个带话的。 因此,所有人都看向他们的总督查昆,看总督大人是什么意思? 查昆阴沉着脸,看着那葡萄牙人靠近,说实话,他很不爽。 因为葡萄牙原本就是西班牙的一部分,闹独立,从西班牙分离了出去,至今西班牙是没有承认葡萄牙,试图征讨葡萄牙,重新吞并,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功。 因此,葡萄牙人在查昆的眼里,当然不可能会客气的。 但是,如今城外是大军压境,而查昆第一是想弄清楚明军真正目的,二么就是拖时间,因此,任由那个葡萄牙人接近。 到差不多火枪射程之外时,那个葡萄牙人站住了,大声喊道:“西班牙的兄弟们,大明天兵让我给你们带个话,早点投降,说不定还能免死!要是顽抗到底的话,大明天兵说了,你们所有人都要死,为吕宋那些被杀的明人偿命!” 一听这话,查昆就确认了,还真是明国皇帝派来了军队,是为了之前屠杀吕宋明人的事情。 这个时候,他就是要拖时间的,便让手下大声回应道:“明国皇帝从来不管他们在海外的逃命,你就不要骗我们了,如果要钱,说一声多少,有事好商量!” “你们就不要再有幻想了!”葡萄牙人大声喊道,“大明皇帝下旨,集结了东南几个省的兵力,就等于是几个西班牙的兵力,多达十万人马,由东南海军总兵郑大帅领兵,南京镇守太监卢大人监军,就是来讨还血债的。要是不乖乖投降,你们就一个都不可能活命!” 听到这话,城头上能听懂的西班牙人,顿时感觉压力山大了,明国这是来真的,竟然集结了几个西班牙的兵力! 查昆听了,阴沉着脸,让他的手下喊道:“不要吓唬人,哪来的十万大军,蒙骗小孩子还可以,你当我们西班牙人都是像你们葡萄牙人一样?” “真不是吓唬你们,大明组建了吕宋远征军,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打下了荷兰人的热兰遮城。你们这马尼拉也好不到哪里去,早点投降,你们才有活命的机会!” 听到这话,城头上的西班牙人反而都松了口气。原因很简单,那个热兰遮城怎么样,他们都是知道的。不要说十万人了,就是再多十万,那也不可能在两天时间内打下热兰遮城! 于是,都不用查昆这边发话了,其他西班牙人便一个个大着嗓门喊开了。 “不要吹牛了,小心闪着舌头!” “光是抢占热兰遮城的港口,估计就要几天吧,那还不是船多能有用的,你当我们不知道么?” “没错,热兰遮城易守难攻,就凭这些东方土著打热兰遮城?不要说两天,就是两年,都未必能打下来!” “……” 那葡萄牙人听着他们的喊话,七嘴八舌地,到后来已经听不清了。不过意思很明显,就是这些西班牙人压根就不信。 对此,葡萄牙人其实是非常理解的。说真的,明军竟然只是用了两天时间,就打下了热兰遮城,他到现在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此时,他已经完成了喊话的任务,便不再多费嗓子,反正西班牙人不信,最终倒霉的,就只有西班牙人自己。 于是,他很快退了回去,对于阵前的郑芝豹禀告道:“那些西班牙人没有一点投降的意思,还不相信,在骂人!” 郑芝豹听了,便转头看了下监军卢九德。 如果说,这个吕宋,能和东番一样,西班牙人迫于大明军威直接投降,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可是,既然西班牙人不愿意投降,卢九德便不想操心了,当即淡淡地说道:“既然这些西夷不识抬举,那一切就由郑大帅看着办吧!” 郑芝豹听了,便转身命令,让手下炮兵把重型火炮推出来,先轰一阵,打压下敌人的士气。至于攻城,至少这几天内是不存在的。 这时候的重型火炮,也就从船上搬下来三门,被明军将士推到了阵前。 看到这一幕,马尼拉城头上的西班牙人却一点都不以为意,这么远的距离,火炮对城墙并没有什么威慑力的。也因此,城頭上的火炮压根就没有動。這种距离的火炮轰击,只是浪费火药而已。 “轰轰轰……” 忽然间,就见明军那边的火炮发射,随后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炮声,还有铁弹同时砸中城墙的动静,发出巨大的声响。 查昆一见,顿时吓了一跳,明国的火炮射程,怎么那么远?看着那火炮的大小,不应该的啊! 正在想着时,忽然听到海面方向,也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火炮声。 “轰轰轰……” 查昆连忙转头看去,却见是那铁甲冒烟战舰開火,其中一发铁弹砸到了城垛,炸飞不少碎石土块,周边的人哀嚎声一片。 查昆一见之下,更是震惊,明国火炮的射程之远,超出了他的预料,吓得他连忙大声喊道:“快,快,押上来,押上来!” 听到他的命令,他的手下连忙大声喊着传令了。 马尼拉城外,第二轮炮击还没开始,忽然就看到马尼拉城头上又出现了新的动静。 郑芝豹正拿着望远镜看着呢,这一见之下,他连忙喊道:“快,停止炮击!” 他的亲卫听了,连忙去传令,而郑芝豹自己,则立刻转身,对于在遮阳伞下还觉得热的卢九德禀告道:“卢公公,那些西夷似乎是拿我们明人为人质了!” “哦?”卢九德听了,顿时感觉有点意外,便立刻接过身边的小宦官递给他的专属望远镜,向城头上看过去。 果然,就见每隔几丈远的城头上,便有一个囚犯被押着。 南洋这边,目前就三种人,西夷,土著和明人。西夷就不用说了,鬼一样的,一见就能分辨出来。 而土著和明人,虽然没有西夷那么好分辨,但是差别其实也很大的。 卢九德一看,也能确认,那些人都是明人。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4 绝招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64绝招这一看清楚之后,卢九德不由得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 他没想到,城里竟然还有那么多明人!这其实没什么,但关键的是,如今那些西夷竟然拿明人为要挟,这怎么办? 他是奉旨前来为明人报仇的,结果却又害了明人的话,回去之后,皇帝会怎么想? 这个问题,是他最为关心和在意的! 另外,还有那些朝臣会怎么想?是不是会弹劾他?特别是都察院那些清流,而皇上又会不会听他们的话? 这一个个问题,顿时让他的脸色非常难看。 热兰遮城都好好地打下来了,怎么这个马尼拉就出幺蛾子了! 心中非常恼火,却也没有办法,郑芝豹还在等着他的指示,卢九德无奈,只能吩咐道:“过去谈判,可以保证不杀他们!” 放弃攻城,就这么回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郑芝豹听了,便吩咐了刚才谈判的葡萄牙人几句,让他继续过去谈判。 “城头上的西班牙兄弟们,你们拿普通百姓来要挟,还有一点骑士精神么?” 听到这话,查昆不由得冷笑,当即让他的手下回话。 “不要啰嗦,想要这些明人活命的,就立刻给我滚蛋!” 那葡萄牙人就知道开场白不会有用,就继续大声喊道:“明朝天兵让我给你们带个话,放了这些明人百姓,明朝天兵就准许你们投降,承诺不杀你们。” 查昆已经知道,明国军队忌惮他手中这些人质,那自然更有底气,又怎么可能会让步,他可不想要只是不被杀而已的,于是,又让手下人喊道:“都给我滚出吕宋,我保证这些明人活命,要是不退的话,就尽管来攻好了!” “你们不要不识好歹,早点投降为好,就和荷兰人一样,这样还有活命的机会,要不然,你们觉得,在明国天兵的进攻下,你们能守住这个城池?” “……” 城头上被押着的明人,大都听得懂西班牙话,毕竟他们一直在西班牙人手下讨生活的。而明人都比土著聪明,自然也会用心学。 此时,他们都已经明确知道,城外的大军,就是大明皇帝指派,竟然抽调了几个省的兵力,组建了吕宋远征军来为他们报仇! 说真的,这会的时候,在他们的心中,就仿佛是离家出走的孩子,在外被毒打之后,终于明白了家里的好,感觉到了家里的关心,一个个不由得都非常感激朝廷,感激当今皇帝! 劳师远征,大动干戈,派大军来这么远的地方,这是绝对不容易的事情!就整个大明朝,朝廷竟然费劲如此心思为他们报仇,这可是第一次,真得让他们非常感动。 如今,他们被押在城头上,看着城外那密密麻麻的人头,看着那些身穿红色战袄的身影,真得感到非常亲切,就像见到亲人一般。 马上,他们又想起了那些被西班牙人害死的亲人,一个个都是红了眼睛。 但是,此时此刻,这些该死的西班牙人,竟然以他们为人质,让朝廷大军投鼠忌器,不敢进攻。万一要是真得被西班牙人,用如此卑鄙手段逼退话,他们就依旧过着被欺压日子,更为关键的是,那些被他们杀了的亲人,本来有报仇的机会,竟然又要让这些刽子手逍遥法外么? 他们如果得逞逼退了朝廷大军,没有受到惩罚,不付出代价的话,是不是以后还会再屠杀明人? 这一刻,张叔想了很多,忽然牙一要,下定了决心,便大声用西班牙语喊道:“麻烦回去告诉朝廷大军,不要管我们,杀了西班牙人为我们报仇便是!” 他的这个话,是说给城下的葡萄牙人听的,也是说给那些同样被押在城头上的同伴听的。 朝廷大军绝对不能受西班牙人的威胁,不打马尼拉了! 几万吕宋明人,不对,历次被西班牙人屠杀的明人,至少有十万之多了,那么多的冤魂,都在天上看着,等着看西班牙人付出代价的,绝对不能被要挟! 其他明人听到了,也都一个个激动地大喊起来。 他们谁没有亲人的,都被这些该死的西班牙人,还有那些土著给杀了,甚至他们的女眷,都有被他们祸害,还有当着他们的面。 如今的他们,耻辱地活着,继续为西班牙人卖命。以前是没办法,就算拼命了也没法报仇。 可如今,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怎么可能会甘心这个报仇的机会又没了? 不就是一条命么? 不要了,反正不管怎么样,都要让这些西班牙人付出代价,让他们知道,杀明人会有什么下场! “不要管我们,攻城吧!” “西班牙人就只有一千多战兵,把他们全杀了为我们报仇就是!” “还有该死土著,倭人,也是帮凶,杀他们给我们报仇,九泉之下,我们也就瞑目了!” “……” 西班牙吕宋总督查昆听到这些话,顿时就急了。 之前的时候,他没有封这些明人的口,就是为了让他们大喊大叫,表明明人的身份。可此时听他们的喊话,顿时恼羞成怒,连忙大声喊着,让他的手下纷纷堵住他们的嘴,不让他们说话。 一时之间,城头上,几个西班牙人或者土著,或者倭人,都七手八脚地连忙对付一个明人,要堵住他的嘴。但是明人自然不甘心,竭力挣扎,就不想被堵住嘴! 城头上,一下便乱了。 那个葡萄牙人见此,便退了回去,向郑芝豹和卢九德禀告了城头上的情况,末了,他不由得感慨道:“城头上的那些明人,真得是不怕死的,说了让我们攻城就是了!” 这边一直用望远镜看着的,听完这些话之后,便明白了城头上的动静是怎么回事。 这一下,卢九德就更为难了。 这个事情传回国之后,这些城头上的明人肯定是义士。哪怕他们不怕死,可要是他下令进攻了,造成城头上的明人全死了,说不定他不但没有功劳,反而要背锅。 卢九德最清楚那些文官的德行,绝对会趁机攻击他的。不说全部的文官,至少有一部分文官肯定会这么做。 这事儿做得,真得有点吃力不讨好! 这一刻,真得是退也不行,不退似乎也不行,怎么办? 看到他在为难的样子,郑芝豹稍微犹豫片刻,然后便向卢九德禀告道:“卢公公,要不我们等两天再看?” 卢九德的心情很不好,此时也没给郑芝豹多少面子,当即冷声喝问道:“再等两天又如何?还不是一个样!” 福建巡抚那个狗东西,如果他来领军,那他的压力就少很多了。可如今,那吴之屏不在,那矛头肯定都会指向他这个监军,而不是作为武人的郑芝豹。 恼火,卢九德真得很恼火! 看他这样子,郑芝豹也能理解,便示意其他人,让他们都退后。 看他这么神秘的样子,卢九德有点好奇,不知道他想说什么。该不会是不顾国内可能的弹劾,直接强行攻城? 这个责任,他是不想背的。不过郑芝豹既然要单独和他说话,他也还是配合的,让他身边的人也退开了。 随后,郑芝豹便靠近卢九德,低声对他说道:“陛下给末将的旨意中,曾有提到过一次,说明天晚上,这里会有地龙翻身,并且规模不小!” “什么?”卢九德一听,不由得非常惊讶,不由得立刻確認道。 於是,郑芝豹便又说了一遍道:“本来末将以为,这个时候,我们还在打东番。结果没想到,东番两日而下,因此,在过来的路上,末将一直催着赶路,就想着在地龙翻身之前,赶到马尼拉安顿好,否则在路上的时候,就怕遇到海啸!” 经过他这么一说,卢九德想起来了。郑芝豹确实有催着赶路。当时他也没在意,因为具体的军事方面的事情,他不过问的。 这么说,万岁爺真得有说着马尼拉会地龙翻身了?这是太祖皇帝又显灵算出来的?还是说,根本就是太祖皇帝会在这一日做法,驱赶地龙翻身呢? 想着这个,他真得是满脸震惊! 他当然不知道,崇祯皇帝是通过刘伟超得到的消息,史载在崇祯十八年十一月三十日晚这一天的时候,马尼拉发生了大地震,损坏严重。五天之后,也就是十二月五日这天,又再次发生了同样的大地震。当时查昆正领着舰队在和荷兰人干架,听到消息,不得不中断战事,赶回马尼拉。 这种自然现象,应该不受蝴蝶效应的影响。并且这也算是大事,因此,崇祯皇帝便在给郑芝豹的旨意中提醒了他。当然了,也没有彻底说死。要不然,万一鬼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结果没地龙翻身,那就有点丢面子了。 此时,郑芝豹的意思,就是不强行攻城,而是利用地龙翻身的机会,智取马尼拉城。 卢九德一听,觉得这个计策不错,最为关键的是,地龙到底会不会听话翻身!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5 将计就计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65将计就计一番商议之后,卢九德和郑芝豹两人便有了新的对策。 随后,郑芝豹便让那葡萄牙人,继续前去和西班牙人交涉。 马尼拉城头上,西班牙驻吕宋总督查昆,一直借助着单筒望远镜在观察着明军的动静。 说实话,他心中多少还是有点忐忑的。 刚才这些作为人质的明人竟然喊着让城外的明军不要管他们,直接攻城,这么一来,城外的明军会不会有了借口,就不会顾及这些作为人质的明人,真得攻城? 如果真得攻城的话,这么多明军,哪怕他能杀死几倍的敌人,可城外的兵力,实在太多了啊! 这一战,真得能否按照他计划的,坚持到明国军队的粮草物资消耗殆尽,这绝对是个问题! 如果城外明军顾忌人质,拖一天是一天,这么拖下去的话,对于他守住马尼拉就有很大把握的。 心中这么想着,查昆又有点后悔,早知如此,该从一开始就堵上这些明人的嘴! 真得是没想到,这些明人竟然不怕死,不是苦着求城外明军救,反而是要城外明军攻城! 这些东方人,狠起来的时候还真得是狠,和其他地方的土著不同,有点失策了! 他正在想着呢,就看到那个葡萄牙使者又过来了,于是,他立刻竖着耳朵听着。 “你们听好了,大明天兵说了,你们屠杀大明百姓不说,如今竟然又以大明百姓为威胁,上帝都愤怒了,限你们两天内投降,要不然上帝必然降下灾祸给你们!” 葡萄牙人喊完之后,感觉不是很妥当,就马上又补充说道:“这个上帝,是东方的上帝,不要误会了!” 听到这话,城头上的西班牙人互相看看,不由得一个个都是哈哈大笑,当即嘲笑起来。 “还东方的上帝,有本事,出来看看啊!” “东方的上帝要真得存在,前几次怎么就不出来,怎么就不降下灾祸呢?” “哈哈,我好怕哦,东方的上帝确实降下了灾祸,我这兜里都变得沉甸甸了!” “可不是,这个灾祸好可怕啊,那些天都差点走不动路!” “……” 不止是这些人,包括查昆在内,也是一脸嘲笑了。 他能看出来,这是明国人忌惮这些人质,不敢真得攻城,所以才会用这种骗人的话来吓他们! 可是,能不远万里前来东方的,又有谁会信这种骗人的鬼话? 上帝?上帝那是用来忽悠东方土著的,竟然来吓他们,这简直是病急乱投医了吧? 那些城头上的土著,看到西班牙人那么嘲笑,听不懂的,便都非常好奇,纷纷打听刚才说了什么。 等他们明白了之后,一个个也都是嘲笑了起来。 反正他们是从来没看到过,上帝会降罪于高贵的西班牙人,这绝对是假的,也就是没办法了吧! 相对于他们的嘲笑,那些被押在城头,已经被堵住嘴了的吕宋明人,一个个都是泪流满面。 朝廷大军这是在意他们的性命,真得是来为他们做主的,可如今,他们却被这些该死的西班牙人,用他们的命逼着,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何德何能,竟然得朝廷如此看重! 这一刻,他们对朝廷的认同,绝对是从未有过高。甚至可以说,此时此刻,他们估计比国内大部分人,都要更认同朝廷! 其实,不要说他们了,就连来传信的葡萄牙人,都觉得郑芝豹让他来传得这话,真是胡扯,骗三岁小孩可以,这两军对阵,去骗这些西班牙人,怎么可能! “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就说我们西班牙人好怕啊,就等着两天之后看神迹了!” 听到这话,看到城头上那一个个嘲笑的面容,葡萄牙人自己都不想多待城下了,赶紧返回交差,对郑芝豹禀告道:“他们说,等着两天后看神迹!” 郑芝豹听了,没有再说什么,吩咐大军就地围困,然后陆地上和船队,全部为即将到来的地龙翻身做准备。 军令传下,好些人都觉得有点扯了。这不,舰队那边忙碌的曾英,都赶到了中军帐这边问情况:“怎么回事,这种军令传出去,岂不是会让人笑掉大牙?” 以前,可从来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这种事情,传回国内,也肯定会被人嗤笑的。 对此,郑芝豹便只好说道:“这你不用管,一切后果皆由我负责便是!” 副将,俗称副总兵,虽然是个副字,但其实并不是真得是副,而是也类似总兵,管一方人马的。郑芝豹和曾英之间,并不是那种真正的上下级关系,更像是低半级的同僚。 更不用说,曾英才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军,之前就立下战功,抽调到吕宋远征军中来的。 而郑芝豹自己,他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份量,觉得自己能得这远征军主帅的位置,更多的是因为郑家,因为他哥郑芝龙。因此,他面对曾英的时候,底气有点不足。 还有一点,刚才他和卢九德商议的时候,说实话,对于明天晚上的地龙翻身,他们也是没有十足把握的。因此,这个事情,现在不能说是皇帝说的,万一要是没有地龙翻身,那会有损皇帝的脸面,这是卢九德所不允许的。只能是由郑芝豹来说,万一真得没有地龙翻身,这个锅就是郑芝豹背了。 此时此刻,曾英听了郑芝豹的回答,果然还是不服气,觉得有点儿戏,便去找了监军,结果卢九德只是淡淡地说道:“如何攻城的事儿,咱家不管。不过咱家觉得,大军远道而来,将士们都辛苦了,休息下也是可以。” 虽然没有明着赞同,但是立场是表明了。对此,曾英没办法,只好去照办了。 而郑芝豹在边上听到之后,心中对这个太监却是有点诽谤:地龙翻身的事儿,推得一干二净,回头要是真没有地龙翻身,这个锅还真得只能他一个背了! 这么想着,他就唯有祈祷满天神佛,希望皇上说得地龙翻身,真得会有! 于是,明军这边,就再没有攻城,而是为即将到来的地龙翻身做准备,顺带着,也算是休整了。 队伍中的葡萄牙人,明面上不敢说,但是,一旦他们身边没有了明军军卒的时候,便开始用他们的母语议论了。 “真得没想到,这个郑芝豹竟然是这样的人,比他哥差远了!” “可不是,如果是郑芝龙在这里,绝对不会用自己都不信的理由去吓那些西班牙人!” “没错,什么上帝降下灾祸,我活这么大,就没见过!骗谁呢!” “……” 完全可以说,整个吕宋这边,包括郑芝豹自己在内,其实都是持怀疑态度的。最多的区别,可能是怀疑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了。 就这么的,一夜过去,安然无事。 马尼拉城头上的西班牙人,还有那些土著,看着远处明军的动静,一个个都是嘲笑地不行。 而明军这边,一直在忙碌,主要是战船的安置需要时间,确保万一真得地龙翻身,也不至于损失战船。当然,他们其实只是在执行军令,心中未必会信地龙翻身这事。 一天的时间,就很快又要过去了。 傍晚时分,西班牙总督查昆,还特意上了城头看情况。 对他来说,明军这种围而不攻的局面,是最好不过了。 有時候,他在想,明軍的統帅是不是脑子有病,竟然用这么荒诞的理由,在消耗他们带来的粮草物资?要不是城外的明人都是黄皮肤黑眼睛,他甚至都会以为,那是不是西班牙这边的卧底了! 看着城外的明军,查昆忽然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是不是要配合那个搞笑的明军主帅,等到晚上天黑的时候,派人在城里闹出点动静,就假装是这个东方的上帝降下了灾祸。 这么一来,就可以忽悠城外的明军,继续找理由拖下去了? 查昆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非常不错! 看到夕阳即将落下,他便不等了,作为军人,说干就乾,才是他该有的作风。 于是,他立刻叫了手下,开始安排了起来。 他的手下听了,一个个都是拍起他的马屁,这一战结束之后,绝对会成为经典战事了!而查昆,肯定就是西班牙人的英雄了。 夜幕降临,查昆才没心情熬夜等着,看明国将领的威胁会不会在剩下的时间内成为现实,早早地就入睡了。 而他的手下,则已经分割了城里的几处房子,撒上引火之物,回头就烧起来,假装城中失火,算是东方的上帝降下的灾祸,这样天一亮就可以忽悠城外那些傻子了! 他们不知道,城外这边,有一万战兵,已经被清点出来,分为两队各五千人,就准备等着地龙翻身发生之后,攻打马尼拉了。 可是,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疑问,今夜真得会地龙翻身? 可怎么一点都没感觉呢!老人不是传说,地龙翻身之前,会有预兆的么?什么血色布满天空,又或者飞禽走兽争相逃命? 可这些都没有啊! 不管他们相不相信,夜色越来越深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6 哭吧 , 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城里好像有了动静。 不正常的火光,似乎越来越大,城里面的西夷和土著大呼小叫起来,似乎是走水了。 可是,埋伏在城外的明军将士们,都有点疑惑,不是说是地龙翻身么?怎么是走水了? 明军的指挥官,是郑芝豹和曾英各自负责半夜,此时,正是曾英轮值,看到动静,也是疑惑。 他们压根没想到,城里失火,那是西班牙人自导自演而已。 城里的所有西班牙人和土著都事先得到通知,因此压根没有慌乱,该表演的表演,该睡觉的继续睡觉。最多是那些睡觉的被吵醒,骂一声那些表演的动静太大,吵得他们睡不着觉而已。 闹腾了一会,火势被扑灭,城里就慢慢地没什么动静了。 西班牙驻吕宋总督查昆打了个哈欠,心中比较满意,明天就有借口继续和城外的明军鬼扯拖延时间了,随后,便翻身安心睡觉了。 迷迷糊糊的,似乎是要睡着了,但是,他突然感觉有人摇他的床。 这种被人打扰睡觉的感觉,非常地不好,查昆顿时就怒了,什么人这么大胆,竟然敢摇他床,打扰他睡觉,顿时一翻身坐了起来,就待发飙。 结果,昏暗的房间内,压根看不到人,就觉得床还是在晃动。 ??? 查昆有点懵了,怎么回事? 他还在迷糊之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惊慌失措的喊声:“不好了,地震了!” 地震,什么地震? 刚有这个念头,突然他就回过神来了,吓得立刻下床,连忙逃往户外去。 震感越来越强烈,房子晃动之下,总督府倒还好,但是,马尼拉城内,有不少房子却是开始坍塌了,各个地方,到处都是被地震惊醒,惊慌逃出来的人群。 还有一些房子倒塌,被压在里面人的求救声。 可以说,突如其来的地震,造成了马尼拉城内大规模的恐慌,乱成了一团。 而在城外,埋伏着的明军将士,突然就感觉到了地龙翻身,顿时,一个个都震惊地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竟然真得发生了地龙翻身! 真得是老天震怒,降下灾祸了? 这一刻,所有的明军将士心中突然都有了敬畏!与此同时,他们对自身竟然能得神佛庇佑,一下充满了斗志。 本来这时候应该休息的郑芝豹,自然也被地动山摇的地龙翻身给惊醒了,感受着地龙翻身,顿时他对崇祯皇帝的预言,感到非常地震惊,这一刻,他对皇帝的敬畏,达到了极致。 地龙翻身持续了一阵之后,终于慢慢地平息了下来,马尼拉城内,已经乱成过了一团。 城外明军,趁此机会便发起了夜袭。 因为一场“预期”内的地龙翻身,仿佛是有人给了一个“祝福”加持,让明军将士这边的士气一下提到非常高的程度。而城内的守军,则仿佛是被“诅咒、混乱”,一时半会,都被地震给影响,还在混乱中。 “杀……” 进攻远比预期更要顺利一些,明军将士攀上城头时,发现城头敌军,有不少人在跪地祈祷,又或者看着城内到处坍塌房子之类惊慌失措地说着什么,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还握着武器,守着自己岗位。 曾英手下猛将李定、余冲,还有胡鸣凤,最先冲上城头,弩箭、飞斧等冷兵器一顿招呼,就打开了缺口。 城里面的西班牙人和土著,因为地震的原因,早已乱成一团,失去了建制,惊魂未定呢,就发现明军攻上了城头,顿时,一个个就更加惊慌了。 有的要抵抗,可有的却想逃命,有的想起上帝真得降下灾祸,吓破了胆…… 总之,因为一场地震,极大地瓦解了城里西班牙人和土著的抵抗意志,根本就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 “杀……” 喊杀声中,曾英身为副将,却也没有落后,很快攀上了城头。 在他的身边,还有两名穿着明军战袍的葡萄牙人。这是特意给他们穿上的,免得被当作了西班牙人,在混战中被杀。 这两个葡萄牙人是有任务的,看到那些跪地投降的西班牙人,便立刻上前盘问。 很快,他们便有了结果,连忙向曾英禀告道:“大人,知道人质被关押的地方了!” 曾英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喝令道:“前头带路!” 他这么快上城头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杀敌,而是解救人质。 那些吕宋明人,就被西班牙人关押在城下不远的几处房子里。 等曾英领着手下赶到时,发现这里的房子已经坍塌,并且在屋前屋后,都有人在扭打中。 明军将士一到,便立刻控制了这里。 原来,地震一发生,房屋倒塌,被关押在里面的明人便逃了出来,随后和土著守卫开始拼命。 这个地震,极大地提高了吕宋明人的勇气和士气,又极大地震撼打击了土著人的士气,因此在这混乱时候,他们还占了上风。 明军将士一杀到,什么结果自然就不用说了。 这个时候,东边的天空已经露出鱼肚白,早晨的亮光洒向大地,不用火把,都能看得见了。 吕宋明人看着身边这些身穿红色战袄的朝廷将士,感觉是无比亲切,一个个都抱着痛哭起来。不管他们的年龄多大,此时,就仿佛都是久别逢亲人的小孩一般。 在被西班牙人和土著屠杀时候的绝望,看着亲人就在眼前被杀害的悲痛,虽然苟活却被西班牙人和土著羞辱的耻辱…… 所有的这些负面情绪,原本都是被压抑在心中,但是,此时此刻,全都在哭声中发泄了出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唯独在这一刻,在祖国亲人面前,哪怕他们此时还不知道“祖国亲人”这个词,但却能明白这个感受,痛快地哭了出来。 对于这些明人,说实话,曾英一开始并没有特别认同。他们这些人,只是一个符号,吕宋明人的符号而已。 可此时此刻,曾英眼见着这一幕,忽然之间,吕宋明人这个词,变得有血有肉起来,就感觉到了,这些人就是自己的同胞! 让他们痛快地哭了一会之后,曾英便大声对他们说道:“我们来了,以后你们不会再受委屈了!” 吕宋明人听到这话,一个个哭中带笑,连连点头,甚至还有磕头的,全都是感激不尽的状态。 等到天光大亮之后,马尼拉城那的战事,基本上就结束了。到处都是跪地投降的土著,还有一些西班牙人。 马尼拉城内,倒塌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房屋,这些房屋,多是土著的房子,比较简陋的那种。还有一部分房子有被地震破坏,但是没有倒塌,这些多是以前明人修建,但如今被土著给占了的。 郑芝豹陪同监军卢九德到达城头,俯视这个马尼拉城,看到的,就是眼前一片狼藉之色。 曾英已经赶来,向郑芝豹和卢九德禀告情况:“城里的明人都已经救下,城内除了那个总督府那边还在负隅顽抗之外,其他地方的战事都已经结束,敌人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虏了!” 就暂时来说,也只有大概的战況禀告。城裡大部分地方,明軍将士都还在打扫战场,更进一步的战报,还需要时间才能统计出来。 不管是卢九德还是郑芝豹,都没有多说什么。包括他们两人在内,几乎所有在城头上的人,全都是默默地注视马尼拉城内的一切,表情都是一个样:震撼! 明军将士也好,葡萄牙人也罢,又或者是跟随郑芝豹的那些印第安人,全都是非常震惊地看着地龙翻身的杰作。 这次的所见所闻,真得是太震撼了! 东方人真得掌握了魔法,还是说有沟通上帝的能力,竟然真得会降临灾祸给西班牙人! 不可思议中,葡萄牙人回过神来,用难以言表的表情和语气,向郑芝豹躬身行礼,畢恭毕敬地说道:“上帝真得和大帅同在,有什么需要我们效劳的,请尽管吩咐!” 如果说,以前他们被征召参与这次的远征,有点不情不愿的话,这一次,他们绝对是心甘情愿了! 郑芝豹听到他们的话,连忙看了卢九德一眼,然后转回头,赶紧解释道:“你们误会了,我这是奉旨而行,一切都在陛下的预料之中。” “什么?” “什么?” “……” 一听他这话,除了卢九德之外,所有人都震惊了。 不过对于曾英、对于明军将士们来说,在震惊之后,便露出了焕然大悟的表情,似乎是觉得,原来是皇帝算到的,那就不奇怪了! 毕竟他们都知道,当今皇帝的手中,那是有太祖皇帝赐下的宝物,太祖皇帝甚至都还当众显灵过,那当今皇帝能算到这个地龙翻身,或者干脆在这个时候降下地龙翻身来惩罚敌人,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葡萄牙人听了,却是大吃一惊。 他们远在濠镜澳,和京师相距十万八千里,虽然听到过传闻,却也是不信的。可此时此刻,他们不信都不行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7 一声枪响 , 郑芝豹没有管周边的人有多震惊了,作为军事统帅,最为重要的事情,是结束战事。 而如今,就还有西班牙驻吕宋的总督府没有打下,西班牙人缩在里面负隅顽抗。 他很快过去看了下情况,发现总督府的围墙都比较高,还有望楼,因为地龙翻身的原因,有一些地方有损坏,不过总体影响不大。 里面的西班牙人就躲着放冷枪,在类似平台一样的地方,还有几门火炮。 如果要硬冲的话,损失估计不会小。整个城都差不多打下来了,实在没必要再死将士的。 于是,他便让葡萄牙人去喊话,让里面的人无条件投降。 这一次,葡萄牙人的嗓门就特别大,对总督府里面的西班牙人大声喊道:“上帝都在帮着天朝上国的,你们还不投降,继续抵抗有什么意义么?” 听到喊声,里面的西班牙人都是带着惶惶然的表情,看向他们的总督。 之前的时候,他们都是本能地在抵抗。一时半会,根本就没有想多。 可此时,被葡萄牙人这么一提醒,顿时,他们一个个都回过神来了,地震这种事情,可不是凡人能造出来的。说降下灾祸,就真得降下灾祸了,上帝可不就站在明国军队那边的嘛! 一想到这,这些西班牙人那还有一点斗志。 就算是总督查昆,也是差不多。不过这人之前说过,是军人出身,待人严酷,就算他心中非常震惊,可却也没有击垮他的斗志。 不过当查昆看到手下人的表情之后,想着房子里还躲着的家小,最终便亲自喊话道:“要我们投降也可以,但是必须要答应我们十个条件!” 葡萄牙人听了,便转头看向后面看着的郑芝豹说道:“他们愿意投降,但是要我们答应十个条件!” 不知不觉间,他都用了我们一次,把自己也代入了大明这边,而不是那种不情愿被征召的旁观客。 由此可见,地震的一幕,实在是震惊他们,不自觉地把他们看客的心思给震没了。 郑芝豹一听,转头看了后面一眼,发现监军卢九德没有跟过来。不过曾英没去休息,反而跟过来了,刚好听到了葡萄牙人的禀告。 他只是看了几眼总督府之后,便对郑芝豹道:“这总督府,要打下来很容易,也亏他们还敢提条件!” 陆地的战事上,郑芝豹的经验明显就不够,而曾英算是打多了仗,有这个发言权的。 郑芝豹一听,连忙请教道:“怎么打?” 问出话之后,他又觉得似乎有点失身份,便补充一句道:“不必要的伤亡,可是不能有的!” 曾英听了,随意便说道:“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把那些西班牙俘虏押来,拿他们当肉盾。其次,先拉大炮过来,轰那几门炮之后,随便轰总督府都是可以。最费时一点,我就不信这个总督府里面的水和食物能储备多少,直接围困就是!” 郑芝豹听了,心中不由得佩服,只是看了几眼,就有了三种对付总督府里面敌人的办法,确实是有本事的。不过表面上,他却只是点点头说道:“你和我想得差不多!” 说完之后,他脸不红心不跳地转回头,吩咐边上听着的葡萄牙人道:“告诉里面的人,不要说十个条件,就是一个条件,那也是不可能的。要想有活命的机会,就只有无条件投降!” 葡萄牙人听了,连忙点头,然后又去喊道:“大明天兵说了,你们只有无条件投降一条路,就和东番的荷兰人一样!” 听到这话,查昆不由得心想:荷兰人也是无条件投降的? 不过他是西班牙军人,荷兰人也和葡萄牙人一样,就是西班牙的叛逆,他不屑和荷兰人一样。 这么想着,他便无视手下人的表情,当即大声喊道:“我们高贵的西班牙人,是不可能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有本事,就攻进来好了!” 葡萄牙人听了,有点无奈,转头看向郑芝豹,把情况说了下。 郑芝豹听了,便准备下令用曾英的法子了。可是,刚要开口的时候,他忽然觉得,真要这么做的话,别人会不会觉得他其实是没法子,还是曾英想出来的法子? 这么想着,他脑筋一转,还真有了另外一个想法,便听他吩咐手下道:“去,把西班牙人俘虏都押过来,剥了干净,赶进总督府里去!” “???”周边的人一听,不解其意,都是一脑门的问号。 郑芝豹见了,略微带着一点得意说道:“这个总督府并不大,里面的粮食和水肯定不多。只要里面人越多,两室和水的消耗就越大。把西班牙俘虏赶进去,他们难道不要?回头围着,用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能内讧,看他们还投降不投降?” 听到这个解释,周围人才恍然大悟,这个法子不错。于是,便去执行军令了。 边上的曾英,倒也是点头。这个法子,算是不错的。如果只是驱赶西班牙俘虏当肉盾的话,有点像流贼的做法,只是围困的话,时间会有点久。 听刚才那里面的人回话,他们似乎还挺有傲气的,那用这种手段,说不定就能挫下他们的傲气。 这么想着,他便也不管了。 总督府内,查昆正在动员,面对他的手下,激昂慷慨地说道:“我们西班牙是最强大的国家,身为西班牙人,怎么能向这些远东的土著投降?如果这样,我们就算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高贵的先生们,这些远东土著,就应该是匍匐在我们脚下的。以前是,以后也肯定是。这一次,他们仗着人多,我们虽败犹荣。就算战死了,我们也都能上天堂……” 听他说到这里,有人在人群中低声说道:“可这一次,上帝站在他们那边了!” 因为只有查昆一个人说话,其他人都在听着,虽然这个说话声音不大,可在场的这些大小头目都能听得清楚。 是啊,这一次,真得是上帝站到了明人那边,天堂之门,还会为他们打开么? 查昆一听,顿时说不出话来了。说一千道一万,人家说了上帝会降灾祸,就是降下灾祸了,怎么解释? 他正要恼羞成怒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动静,正在疑惑间,一个轮值的手下跑来禀告道:“总督阁下,回来了,回来了……” 说话间,带着惊喜,但却让在场的人听得莫名其妙。 好在这人在激动禀告之后,又马上补充道:“……来不及逃回来,被明人俘虏的那些,都被明人放回来了!” “什么?” “什么?” “……” 一时之间,在场的每个人不由得都是惊喜交加。 毕竟他们远在异国他乡,西班牙人之间,就一千多人,谁不认识谁? 这时候,外面的嘈杂声很响,他们都能听到,外面全是西班牙语,在问候,都是带着惊喜。 查昆见得纳闷,不知道明人这是在搞什么鬼? 不过把人放回来,终归是好事,他当即带着手下大小头目,赶紧去迎接。 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明人大概是把所有西班牙俘虏都放回来了。院子里都挤不下,不得不分流到其他各地。 这些被放回来的俘虏,一个个就只穿个短裤,但是,每个人都是劫后余生一般,和看到的人,认识的人拥抱庆幸。至少他们感觉,在那边当俘虏,終归是在自己人中安全。 原本總督府内大概有三百人左右,突然之間,一下拥进了五百人左右,还包括有伤兵的。这总督府原本就不大,一下子各处都变得很挤起来。 当有人把衣服分给这些俘虏穿时,才发现,好像有更多的人,没有衣服穿了。因为总督府里,根本就没那么多的衣服。 这一会,查昆忽然之间,才恍然大悟,一下就明白了明国人为什么放这些俘虏回来了:就是为了更快耗尽总督府内的物资! 这一下,他有点傻眼了。 怎么办? 这是阳谋啊! 返回来的都是西班牙人,就算他剛才在外面,也不可能下令不接回俘虏。可是,一旦接回这么多俘虏,那物资怎么办? 衣服倒还好,不穿就不穿了,可吃得呢,喝得呢? 这不能不给吧,但是总督府里面的一点物资,压根给不起啊! 看着手下人还在那欢庆劫后重逢,查昆绝望了! 到中午的时候,饿肚子的西班牙人,便终于发现了问题。 每个人都要吃的,可是,物资根本不够所有人分,哪怕省着吃,又能凑合几顿?谁能想到,有朝一日会有这么多人困在总督府内? 援军,是不可能有援军的!坚持,又坚持不了多久? 怎么办?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声枪响,在总督办公厅里面响起。 外面的人立刻闻声赶去看时,发现他们的总督阁下查昆,就躺在一箱箱的金银财宝上面,鲜血从脑洞里流出来,浸湿了底下的那些财富。似乎是应了一句话:血债血偿! 消息传开之后,西班牙人最终在下午,便开门向大明军队无条件投降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8 血债血偿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68血债血偿这个时候,战果的统计也出来了。 攻打东番的战事,朝廷将士的损失,基本上是在台海内江上的炮战造成的。另外一小部分是攻打热兰遮城支堡时候。 而马尼拉这一战,海战方面,是一面倒的战事,基本上就没有损失;本来以为,攻打马尼拉城,肯定会损失比较大一点。结果没想到,一个地龙翻身,导致城内大乱,事先有准备的朝廷将士趁机攻入城内,经过事后的统计,竟然比起东番战事的时候,损失还要小。 而西班牙人这边,当然是全军覆没,和东番相比,有一点遗憾的是,荷兰驻东番总督是活捉的,被送往京师受审。而西班牙驻吕宋总督查昆,却是自杀了。 俘虏的西班牙俘虏,包括带伤的,全部加起来,有一千五百多人。至于土著这边,包括住在马尼拉的倭人,一共是两千七百多人。 等到第二天一早,全军在马尼拉城外集结,由解放的吕宋明人带路,前往埋葬吕宋明人的万人坑,祭奠那些被屠杀的吕宋明人。 地点是在马尼拉城外的一处荒山,这里有好几个万人坑,全都是历次被西班牙人和土著屠杀了的明人。当然,其他地方还有,不过规模以这里的最大。 幸存下来的吕宋明人,全都扑在坟头这边淘淘大哭。 吕宋的明人,虽然有几万,可在异国他乡讨生活,互相之间,多数也是认识的。 然而,如今却是阴阳相隔,脑海中,全是屠杀那几天的恐惧,生死离别! 只是没有想到,有一天,朝廷会派来大军,给他们做主了。 “你们在天之灵看到了没有?朝廷派来大军,帮我们报仇了!” “你们安息吧,以后吕宋再也没有西班牙人了!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 扫墓之后,吕宋远征军监军卢九德、大帅郑芝豹、副将曾英等人,也代表朝廷祭奠了这些埋在异国他乡的亡魂。 就听站在最前头的卢九德,提高着嗓门,尖声面对坟墓说道:“万岁爷有旨,朕乃大明百姓之君父,必然要为大明百姓做主。凡大明百姓,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敢动大明百姓者,先问朕答不答应!敢加害我大明百姓者,朕十倍报复回来!朕要全天下人都知道,凡大明百姓,都是朕护着的!” 说完之后,他猛然转身,又厉声喝道:“来啊,奉大明皇帝旨意,血债血偿!” 早已候着的朝廷将士们一听,便齐声回应一声,声震四野。 随后,两个明军将士押一个昔日的刽子手,上到坟前,喝令他们跪下,随后便是一刀。 一排杀完,又上一排。 这些被杀的西班牙人和土著,以及倭人,全都是饿了一天的,他们有的恐惧,有的想反抗,有的求饶,但是,全都无济于事,一刀一个,首级滚落在坟墓前面,血流满地。 旁观的葡萄牙人,看着一排又一排的西班牙人被处决,心中非常地震撼:从今以后,谁要还敢欺压海外的明人,就要想想眼前这些西班牙人一样的后果了! 而那些随军的印第安人见了,同样一个个非常激动。 他们的家乡,还在被这些西班牙人殖民,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同胞被西班牙人折磨死。从西班牙人到他们家乡之后,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印第安人死在了他们手中。然而,他们却一直逍遥法外,继续在欺压他们印第安人。 如果说,印第安人就是明人,大明皇帝也是印第安人皇帝,那么他们也能受到大明皇帝保护。刚才都听到,只要是大明百姓的话,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大明皇帝的保护的! 想着这些,他们都下定了决定,一定要攀这门亲事。 没错,印第安人都是殷商人,而殷商人都是华夏人,只要是华夏人,就都是明人,都是大明皇帝的子民! 此时此刻,西班牙人就不用说了,居住在马尼拉城内的土著,基本上都是参与了历次对吕宋明人的大屠杀,还有倭人,也都参与的。这些人,就全都被血祭了。 几千个首级,就在几个万人坑坟前,堆成了京观。让所有人都看到,这就是屠杀明人的下场! 再远,也要付出代价! 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血债血偿,说话算数! 就这,还没有完。 吕宋这边,针对明人的大屠杀,可不止是马尼拉一个地方。这边的部族,只要是亲近西班牙人的,就全都参与过历次屠杀吕宋明人的。 因此,郑芝豹一声令下,出动三万军队,以千人为单位,对各地的土著部落展开了围剿。 同时也传出命令,其他没有参与屠杀明人的土著部族,协助朝廷军队围剿那些土著部族,以后便是大明百姓的一员;如果不协助朝廷军队围剿的那些土著部族,便视同大明的敌人,同样围剿之; 整个吕宋岛,全都为之震撼! 以前的时候,大明上国对于外邦,都是怀柔为主,就算有事,低头认错,说几句好话,说不定就会放过了。 吕宋西班牙人屠杀明人的前两次,明国那边说这些海外明人乃是奸商,说他们活该,或者说,只是口头谴责几句,象征性的认个错,这事儿就过去了,这种才是外邦对天朝上国的印象。 可如今,大明皇帝竟然派了那么多的军队,跨越重洋,以杀还杀,以血还血,这种铁血手段,从未有过,也一下把他们都给吓到了。 这一次,大明军队四万人左右,远比当初西班牙殖民吕宋时候,最多也就两千人左右不同,这么强大的力量,根本就没有一个部族,胆敢和大明天兵作对。 更不用说,地龙翻身这事,又极大地震撼这里的土著,让他们都觉得,大明天兵有神仙帮助,更是不敢不听大明军队的话了。 这不,附近岛屿上的土著,都是闻声主动前来附庸。 相对远道而来的西方殖民者而言,天朝上国的威名,那是一直震慑他们的。如今经过这么一次讨伐吕宋西班牙人,就更是增强了对他们的威慑。 当天朝上国不再只是注重面子,会为了大明百姓铁血讨之的时候,当天朝上国的百姓,对他们来说,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绝对是他们的荣幸!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内,在地方土著的协助之下,大明军队围剿了一个又一个参与过屠杀吕宋明人的村寨。 只要参与了屠杀吕宋明人,那就不二话,全部押到当地吕宋明人的坟前,人头落地,血祭那些冤死的灵魂。 没有直接参与的,则全部打成罪囚,挖矿赎罪。至于赎罪年限,则按照他们以前对吕宋明人的欺压程度而定。最低一年,最高十年。 之所以给一个十年的上限,就是不让这些免费劳力絕望,從而不服管教。實际上,想要活过十年,难! 至于矿产地点,崇祯皇帝早就有给地点了,但不是给郑芝豹的,而是给监军卢九德的。 吕宋这边,根据后世的记录,金矿和铜矿的储量,都是世界排在前几位的,还有其他矿产,甚至包括非金属矿,是一个大宝藏来的。但是,很多矿都在其他岛上。 崇祯皇帝给出来的矿产地点,就只是本岛上一个容易开采的铜矿而已。所有罪囚,都押去挖矿。 而那些臣服大明,并且有功的部族,明军这边也把他们给重新安置了。 吕宋岛上,本来最好的地盘,自然是西班牙人以及他们的附庸所有。如今,这些地盘自然就没了。 最好的那部分土地,划为官田,其次是吕宋明人,最后才是那部分附属土著。 大军驻扎在吕宋,如果后勤物资,特别是粮草之类从国内运的话,绝对不划算。本身南洋这邊就是一年三熟,自然是要就地解决了。 安排完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崇祯十九年初了。 郑芝豹和卢九德等人联名写了报捷奏章,把吕宋这边的情况都详细地写了,再连同留下来的几个西班牙最高级的军官,送往京师。 很自然的,大明军队在吕宋驻扎下来的事情,在这段时间内,在南洋缓慢地传开了。 主要是南洋这边都是海岛,没有陆路相连,因此传播要慢一些。 但是,每传到一个地方,便会震惊一个地方。可以预见,南洋这边的势力分布,随着大明这次征讨吕宋的事件发展,必然会有一个重新划分了。 ……………………… 再说大明朝这边,崇祯十八年的年底,就过年前的几天,在一场大风雪中,两艘海船缓缓地靠上天津港的码头。 一队队的军卒随即下船戒严,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两艘是战船来的。 在戒严线外,数量不多的码头工人,还有一些商人,都有点好奇地看着船上下来的人:“咦,你们看,看着像恶鬼一样的人,就是西夷吧?” “我在南方见过,就是西夷来的。” “一个个都是被押下来的,该不会就是那什么荷兰帝国的俘虏吧?” “……”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69 年末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69年末了朝廷的吕宋远征军征讨吕宋的路上,顺道把东番那边盘踞的荷兰帝国的军队给剿灭的捷报,早一个月就已经到京师这边了。因此,大部分百姓看到有西夷押解到京师来,便能一下猜出来,这大概是荷兰帝国的战俘。 他们没有猜错,这些西夷就是荷兰俘虏,押往京师受审的。 此时,大雪皑皑之下,揆一等人,被明军将士押解下船,抬头看到无数的建筑群,顿时就是震惊。 你要说他们没见识么?这是不可能的! 他们从荷兰远行,一直到南洋的巴达维亚,然后再到东番,也有的去过倭国,大明沿海的一些城镇也见过。 这见识不可谓不广了! 可是,他们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城镇,并且还没有城墙! 就算是下着大雪,路上都还有行人,看这码头的规模,也是他们见过中最大的。 如此种种,让揆一不由得感慨道:“一直听说明国京师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如今一见,果然如此啊!” 随行而来的,还有一个是翻译,属于郑家麾下的。 因为这些荷兰人的大名官话太过蹩脚,并且只能说常用语,稍微复杂一点的话,就说不出来的。 皇帝面前,当然是不能出现两边语言不通的问题,这翻译自然就有了。 此时,听到揆一的解释,那翻译当即呵呵一笑,自豪地说道:“这里只是天津卫,京师离这里还远着呢!” “啊?”揆一一听,顿时大感意外,有点不相信地说道,“这还不是你们的都城?” 翻译听了,不想理他,就一土包子,竟然把天津卫当京师了! 揆一见了,还想追问,突然,一个不同寻常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昂……” 揆一等人听了,顿时吓了一跳,这声音绝对不是人能发出的声音:怪兽? 不过他回过神来后,看到明人都是若无其事的样子,便松了口气,就算是怪兽,那也不是吃人的。 这时候,带队的明军将领已经和地方上迎接的官员沟通好了,便带着这些俘虏继续上路,往火车站那边走去。 寒风呼啸,揆一等人畏畏缩缩地走着,想着离明国的京师还很远,不由得很苦逼,便连忙问翻译道:“我们去哪里?” 翻译听了,看了他一眼道:“当然是去京师了。赶在年前把你们押解到京师,说不定趁着过年喜庆,皇帝一高兴,就减了你们的罪了!” 年前献俘,算是给皇帝的贺礼了。不过翻译说得也没错,对于这些荷兰俘虏来说,皇帝一高兴,指不定就能有好事! 揆一听了他的话,心中一喜,却又马上发愁道:“就这么大的雪,京师不是离得很远么?你们的过年,好像也没几天了吧?就算是把我们都冻死,怕也来不及吧?” 翻译听了,并没有理他。事实上,他虽然听说过蒸汽火车,但是也是第一次坐。如今是下雪天,这蒸汽火车还能赶路么?这是个问题!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开往京师的火车启动,车厢内坐满了人,不过所有人都是一脸的震惊,呆若木鸡。 通过玻璃窗,能看到火车已经开出了天津卫,白雪茫茫的旷野,真得全是一片白。 “哐当、哐当……” 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下这种有节奏的声音在响。 不知道过了多久,揆一终于回过神来,忍不住惊叹道:“上帝啊,天底下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这时候的蒸汽机,西方还根本就没影,至于蒸汽火车,更是还要几百年的时间。亲眼所见、还在火车里面坐着,体会无法想象的事情,他们的震撼,绝对不会比一开始的明人小。 听到他的声音,其他荷兰人也回过神来,浑然忘记了自己的俘虏身份,忘记了自己正被押往明国京师受审,只是惊叹眼前的一切。 “这么大的雪,都能像马车一样的速度前进,真得是太厉害了!” “何止呢,你也不看看,马车能一次拉这么多人?这得要多少马才能拉得动啊!” “这个车子坐上一次,这来一次,真得是值了!” “……” 听着这些荷兰俘虏在连连惊叹,听懂他们话的翻译,非常地自豪! 就连那些听不懂荷兰话的明军将士,也能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出来。本来他们也想惊叹的,反而不惊叹了,替而代之的,同样是自豪的表情。 这就是我们的大明! 大雪之下,火车的速度,终归是比平时降了不少。前往京师的时间,也就比平时更长了。 明军将士们,荷兰俘虏们,都在车厢内用餐,睡觉;而车窗外,还是白雪纷飞。 如同移动的房子,让荷兰人甚至都忘记了他们俘虏的身份,对于坐火车的感受,怎么体验都体验不过来。 当第二天火车到达京师时候,大雪已经停。 不用说,荷兰人再一次被京师规模给震惊了。 原本他们以为天津卫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城镇了,结果没想到,竟然又看到了更大,更繁华的城镇! 甚至他们还看到了京师这边的房子,普遍都是两层楼的,还能看到有五层楼高的房子,京师这边的一切,让他们压根就看不过来。 可以说,本来坐了一天的火车,震撼感稍微小了一些了,结果看到京师之后,他们便再一次被震惊了。 以前的时候,马可波罗游记,给了西方人一个印象,说遥远的东方,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有些西方人不信,有些西方人相信,探索通往东方的道路,从而有了大航海时代。 经过了这么多年,西方人已经有很多到达了远东,他们都自认为,已经了解这个远东的国家了。包括揆一等人,也是如此。 可今时今日,此时此刻,他们才发现,他们对于这个远东帝国的认识,还是太浅薄了。 不说别的,这个国家的繁华,就远超他们以前任何一次夸张的想象! 从此刻开始,他们都要重新认知这个东方帝国了! …………………… 崇祯皇帝这边,临近过年,已经在做年底总结了。 即将过去的崇祯十八年,最大的事情,就是西南战事基本结束,大量朝廷主力军队调回了北方。朝廷对于北方、辽东这边的战略防御为主的国策,已经开始调整,逐步在向战略进攻的国策过渡。 除了军事之后,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另外,在这崇祯十八年,还推行了全民义务兵役制,并向海外第一次派出了远征军。 这些事情,都是以前没有过的,必然会被历史所铭记。 这两年整顿地方所带来的财政收入,越来越能看到效果。整一年的国库收入,达到了将近三千万两之多。 当然了,国库中倒没有剩下多少。 按照刘伟超给崇祯皇帝的建议,钱留在国库腐烂,不如用钱生钱,把钱花出去才是正确的理财方法。 国库里面的钱,大手笔地被崇祯皇帝拨款,用于各地的公路、铁路以及水利建设。铁路的裡程數,越来越多。 第二个大頭,当然是军费了。这个军费包括了现有军队的装备和粮饷之外,还包括研发新一代武器的钱,包括线膛枪炮以及真正的铁甲战舰等等。 第三个花费点,就是格物学的推广。包括全国免费教育的推广,整个教育体制的革新,以及科技的研发。 当然了,所谓科技的研发,就现阶段来说,更多的是根据刘伟超提供的图纸打造机器,并研究怎么利用大明已有的条件来实现量产。 有一个事情必须要提的,就是铁牛的研发。以蒸汽机为动力,在中原大地的平原上,在华北平原上进行機械化的耕种,这能节省非常大的人力。对于大明朝刚从战乱中走出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至于纺织行业的发展,早两年就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让大明百姓在衣服这一块的成本,一下降低了很多。 衣食住行这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全都在大踏步地前进。历史上的盛世,估计也没有这么好的改善! 另外一个,朝廷还通过京师和南京两地的银行,也给大明百姓发放了非常多的贷款。在这百废待兴,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有头脑的百姓都参与其中,搞得红红火火的。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崇祯皇帝都是非常地满意,因此,他的心情也非常不错。 也就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便收到刑部这边的奏报,说荷兰俘虏已经押解到京师,请旨如何处置? 就大明朝来说,如果是叛逆的话,基本上就是死,没得说的。但是,如果是番邦小国的话,那就不一定了。看皇帝心情,有死刑的,也有赦免的,都有。 就连当年对倭国俘虏的处置,万历皇帝这边也是斩立决一部分,秋后问斩一部分,然后释放一部分。 如今这荷兰人在大明朝上下看来,就是妥妥的番邦小国,刑部这边就肯定得请旨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70 都是利益 , 不过崇祯皇帝还在算年末的帐,没有时间管这些荷兰俘虏,便让刑部先审问荷兰人的罪行再说。 一般来说,审问俘虏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就没有人会那么容易低头认罪的。非得上刑等各种手段,才可能招供。 然而,让崇祯皇帝想不到的是,只是第二天,刑部尚书就又跑去奏报,所以审问有结果了。 对此,崇祯皇帝有些惊讶,便先看了审问结果的奏章。 刑部尚书大概也看出崇祯皇帝的惊讶了,便在底下禀告道:“陛下,这些荷兰人算是绝了,说愿意认罪,但求不杀他们,服刑后允许在大明生活;还有的,说是只要能和大明做生意,让他们干什么都行。” 他在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是带着自豪的。作为主审人,他明显能感觉到,大明的强大、大明的繁华,深深地震撼了这些外夷! “他们有承认劫掠过福建沿海,但是这是以前荷兰人做的。”刑部尚书继续奏道,“他们这些荷兰人,已经被郑芝龙总兵在早年打服了,并没有再侵袭大明沿海,只是做倭国的生意。” “对于建虏那边,他们也只承认说是做生意!”说到这里,刑部尚书用略微有点不满的语气奏道,“这些荷兰人还污蔑郑总兵,说他和建虏也有勾结,他们曾在镇江堡看到了郑总兵,建虏的将领对郑总兵还很恭敬,说郑总兵也和建虏在做生意!” “郑总兵以前是海盗出身,和倭国做生意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意外。但要说郑总兵在担任登莱海军总兵期间,竟然和建虏做生意,微臣是不信的,狠狠地收拾了那些荷兰俘虏一顿!” 听到这里,崇祯皇帝大概也看完了审问结果,抬起头来说道:“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刑部尚书一听,顿时很是意外,郑家很受朝廷重视的,就为了区区银子,去和建虏勾结在一起了? 一想到这,他不由得勃然大怒,就想奏对皇帝,必须严惩郑家时,却又听崇祯皇帝淡淡地说道:“不过他是奉了朕旨意去!” “……”一听这话,刑部尚书顿时又是意外,以至于到嘴边话,不得不咽了回去。 这是什么情况?是皇帝让郑芝龙去和建虏做生意? 皇帝通虏?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是,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或许崇祯皇帝是看出了自己这个臣子的困惑,便淡淡地解释道:“郑芝龙奉朕旨意,暗地里和他们结盟,算是朕的一步暗棋,将来会有大用!” 听到这话,刑部尚书这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不由得非常佩服皇帝,悄无声息地,就埋了一个大杀招等着建虏和倭国,真得是厉害了! 于是,他便赶紧佩服地奏道:“陛下未雨绸缪,运筹于帷幄之中,微臣实在是佩服不已!”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淡淡一笑,心中很是受用,当即吩咐道:“此事还需保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微臣明白!”刑部尚书听了,连忙回奏道,“微臣遵旨!” 这个时候,他算是有点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的东番捷报到京师之后,朝廷并没有隆重对待的原因,因为是涉及到了郑家。 随后,他便又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这些荷兰人说他们对待我们明人很友好,在那什么巴达维亚,都是善待我们明人的,这一点,微臣无法确认真假!” 按理来说,他们早年如同建虏一样劫掠了沿海的明人去巴达维亚,那肯定是像建虏那样奴役明人。可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没有虐待明人,反而是善待明人,这让刑部尚书有点不信,还用了刑,但是他们却没有改口。 至于东番那边苦力,他们认为是东番的土著,至少大明在宣布东番是大明之前,他们不认为那些是明人,因此不承认虐待东番苦力就是虐待明人。 对此,崇祯皇帝便淡淡地说道:“此事简单,朕一会便能知道他们所说真假!” 听到这话,刑部尚书便知道,皇上这是可以联系仙界,太祖皇帝一算就能算出来吧? 他想得也不算错,等他退下之后,崇祯皇帝就拿出手机,直接视频刘伟超,问巴达维亚那边明人的情况。 这个情况,之前的时候,他还真没特意了解过的。 刘伟超听问,便查了下资料,随后对崇祯皇帝说道:“巴达维亚那边,也有对华人的一次大屠杀,不过是发生在乾隆早年,史称红溪惨案!” 提了一句之后,他便稍微详细地接着说道:“巴达维亚屠杀持续7天,城内华人被杀近万人,侥幸逃出者仅150人,城外的华人一直坚持和他们斗争,坚持了三年。最后的结果,荷兰殖民者惧怕满清报复,就逮捕了当时下令屠杀的总督瓦尔庚尼尔,并死在了监狱里,他们还严密封锁惨案的消息,不过最终消息还是传到了福建。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崇祯皇帝听了,也还是有点好奇,便顺口问道。 就听刘伟超继续看着资料念道:“福州将军策楞与署福逮巡抚王恕联名入奏,所言案情更加详细,并认为海外华侨为朝廷罪人,草芥不如,遭此巨难,孽由自作,无关朝廷痛痒,那么对凶手也就无需认真追究,这一谬论成为了满清处理此案的基调,最终并没有对荷兰殖民者的暴行进行谴责和追究。” 说到这里,顿了顿后,他有点嘲讽地说道:“史学界还说满清的国力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就这,呵呵!不过在满清的眼里,汉人的命就不是命吧!”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露出了鄙夷之色,不过随后他的脸色又马上变得有点难看。因为他想起来了,西班牙人的吕宋大屠杀,如果说他那一次还情有可原的话,他爷爷万历皇帝的处置,和满清皇帝又有多大的区别? 刘伟超倒没注意到,而是继续看着资料说道:“不过在巴达维亚那边,早期的时候,荷兰人不说真得爱民如子,但对待那边的明人,还算是可以的。因为明人勤劳,是最好的劳工。他们设立甲必丹,让明人自己管理自己,并且明人做工多少年之后,想要回大明,他们也是允许的。”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不信,这和西班牙人对待明人的差别太远了吧? 于是,他便问出疑惑道:“这荷兰和西班牙人对明人的态度,为何如此天差地别?最终荷兰人又为何会对明人下杀手呢?” 刘伟超听了,稍微看了下资料,便回答他道:“这其实还是和利益有关。荷兰人在这些年,是垄断了南洋的胡椒,还垄断了南洋这边的其他商贸,因此他们就想尽快建设巴达维亚这个南洋的据点,就善待了最好用的明人。但是到后来,他们的垄断生意被其他西夷分走了。他们新的利润点,就转向了剥削当地人的种植,而明人没有土地,并且人口日益增多,和荷兰人的利益开始冲突。於是,荷蘭人對明人就改变了态度,最终屠杀了巴达维亚的明人。”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又是点点头,一切都是利益,这才是合理,而不是说荷兰人比西班牙人仁慈,这是不存在的。 想了一下之后,他便问刘伟超道:“如今那些荷蘭俘虏已经押解到京师,据底下说,他们认打认罚,就是想留条命,以后要么想留在大明,要么想和大明做生意,你觉得,怎么处置他们?” 刘伟超听了,想了下说道:“就目前而言,荷兰人虽然殖民世界,也想殖民大明,但是被大明打了回去,还没有想西班牙人那样屠杀明人。对他们来说,求财是本性。你这边已经开始走向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商品,最终是要倾销到全世界的。这么一来,有两种方式。” “一,是让大明商人出海贩卖;二,就是让西夷来大明贩卖过去。”刘伟超分析到这里,说出他的建议道,“就我的意见的话,我建议你可以现在近距离的情况下,让大明商人贩卖;而目前来说,还算太远的地方,就让西夷来贩卖,这是最节约成本的方式。”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如果只是一家西夷,比如目前和大明关系最好的葡萄牙人,我觉得不够,至少要两家以上竞争,对大明才是最有利的。因此,荷兰这边,我觉得你可以敲打他们一番,让他们也为大明效力。比如,他们要获得贸易权,必须和葡萄牙人一样听从大明征调,听大明的话,才给他们饭吃!至于具体的,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做。”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高兴,便点头说道:“那朕再想想,怎么用这个荷兰人?” 对此,刘伟超自然不会有意见。随后,崇祯皇帝挂断了视频通讯,想了一阵之后,便召集内阁次辅孙传庭单独商议。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71 条件 , 对于孙传庭来说,他不关心其他,就只是关心辽东战事。 崇祯皇帝和他商量,他自然一下就想到了辽东战事这边。 想了片刻之后,他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如今东江总兵那边压力最大,如若这些荷兰人能减少一些东江总兵那边的压力,微臣就以为值得让他们去做了!” 崇祯皇帝一听,脑中立刻思考起有关这些方面来,不过随后,他还是摇摇头说道:“虽然朕可以让这些荷兰人送有问题的枪械过去,有毒的粮食过去,但是,最基本的一点,这些荷兰人都是风帆船,而目前京师这边并没有风帆船,缴获的几艘风帆船,都在吕宋远征军中。” 这就是说,如果荷兰人用福船给建虏送东西的话,这不符合正常荷兰人的逻辑。也亏了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聊得比较多,要不然,这种细节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孙传庭也差不多,对于西夷的了解不多,甚至都没想过有毒的粮食这些。此时,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他便又沉思了一下提议道:“那可以让这些荷兰人在倭国当我们内应,给我们提供有关倭国的消息?”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想了下,当即点点头说道:“这个是可以。还有么?” 孙传庭想了一会,摇摇头说道:“微臣愚钝,暂时想不出更多的了。” 听到他的话,崇祯皇帝微微有点失望,正想说话时,忽然,他身边的轮值太监,刚好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开口向崇祯皇帝奏道:“万岁爷,既然这荷兰人要为我大明所用,还有那个葡萄牙人也是,而他们刚好又都参与了安南动乱。既然如此,可责令他们协助朝廷平定安南动乱!” 他这个话一说出去,孙传庭一头雾水。倒是崇祯皇帝一拍脑门,想起这个事情,当即笑着用手指着王承恩道:“还是大伴你记得,好,好,这个主意好!” “万岁爷那个世界地图,奴婢都记在心里,万岁爷这一提,奴婢正好想起来。”王承恩听了,连忙回奏,说得崇祯皇帝哈哈大笑。 对于这个,他倒也没有说错。安南那边的局势,正是南北之争中,而葡萄牙和荷兰人刚好各自支持一方。 这个事情,其实是刘伟超介绍局势的时候有提过,并不是东厂的消息。崇祯皇帝在世界地图上标记各方势力的时候,王承恩自然是能看到的。因此,他便有这提议了。 此时,被王承恩这么一提议,他便吩咐王承恩立刻把世界地图挂到屏风上,就着世界地图来议事。 之前的时候,孙传庭的目光还真没那么远,此时被王承恩比了下去,他心中有点凛然,当即告诫自己,如今的大明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该睁眼看世界了! 这么想着,他便也认真起来,看着世界地图上的势力分布图,同时还想着,回去之后要好好做下功课,认清世界范围的局势了。 一看地图之后,还真别说,全世界的势力分布就一目了然了。其中有关荷兰殖民者的地盘,从欧洲一直延伸,真有不少。 孙传庭也就是对世界局势不了解,但是脑子还是很灵活的。一看之下,便立刻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以为,这个荷兰,还有佛郎机……葡萄牙,确实可以利用,如此便能缩短我们大明开疆拓土的时间!” 随后,他们三人就着这世界地图,商量了一阵,就有了结果。 崇祯皇帝并没有亲自去见这些荷兰俘虏,而是通过礼部和刑部这边,把大明朝的要求通知他们。 第一,荷兰认大明为宗主国,其执政官必须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才能就任,否则无效。 第二,大明作为宗主国,有权征调荷兰军队为大明效力,荷兰不能拒绝。 第三,荷兰有义务保护大明海外明人,不得有任何不公。 揆一等人,听到这三条之后,互相看看,顿时都是傻眼。 虽然他们在东方的时间长了,知道这三条对于大明的藩属国来说,是基本的要求。可是,让荷兰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从感情上总觉得没法接受。 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认识,都觉得东方人要低他们一等,被他们殖民才是最正常不过的。 也是这个认识,他们一到大明这边之后,就气势汹汹地要求通商,要不然打你的那种架势。只是很遗憾,刚好郑芝龙崛起,被郑芝龙依托朝廷给教训。 不过就算如此,他们其实也是不服气的,觉得他们之所以打不过郑芝龙,只是因为郑芝龙是地头蛇而已。从总体上来说,他们还是觉得他们要强于东方人。 如今,他们虽然成了大明的俘虏,可他们依旧觉得,是大明这边人多船多的原因,如果相同人数,他们未必会输。 在这样的心理预期之下,要他们低大明一等,自然就有点难以接受了。 更不用说,这个事情,他们压根就没法决定。 因此,礼部尚书这边宣布完了之后,这些荷兰人全都互相看看,没一个回话的。 礼部尚书这边,倒也没有催他们表态,而是继续宣布道:“大明以后会开放对外贸易,只要是大明藩属国,便能到朝廷指定地方贸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要钱够多,货就够多,不设限!” 一听这话,揆一等人,顿时眼睛就亮了。 他们最想要贸易的对象,原本就是大明。如今更是亲眼见识了大明的繁华,这贸易的心思自然就更迫切。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如果能和大明贸易,那他们能赚多少钱! 荷兰,其实是商贸之国,通俗点说,就是一群做生意的商人做主的国家。他们把钱看得非常重,重到什么程度呢? 可以卖国的程度! 这不是夸张,在原本的历史上,荷兰崛起之后,英国也紧跟着崛起,两个国家便开始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也就是英荷战争。 在这个战争中,一开始其实是荷兰人占优的。结果你猜怎么着? 英国人打得没钱了,本来是要输的,因为没钱再战了。结果英国人向荷兰这边借钱,再接着和荷兰打。 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想想就觉得不可能吧? 结果,荷兰这边还真借了! 最终,英国人用荷兰人的钱,打败了荷兰人,就这么不可思议! 由此可见,他们贪财,贪到了什么程度! 此时,这些荷兰人一听可以和大明通商,顿时就心动了。 正在这时,礼部尚书这边还接着说道:“如果藩属国受到他国攻击,大明作为宗主国,也是会考虑出兵的。简而言之,荷兰认定为宗主国,那么大明就会保护藩属国!” 荷兰人本来就心动了,听到这个,说实话,他们倒没特别在意。毕竟荷兰离大明十万八千里,就算真得出现荷兰被敌人攻击需要求宗主国帮助的,等到宗主国赶过去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也是一个让荷兰能成为大明藩属国的理由了! 荷兰人互相看看,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揆一身上。虽然他们也知道,揆一没权答应,但是再怎么样,也是他们的头,他们就希望揆一能表个态。 边上的刑部尚书见他们不干脆的樣子,便冷笑一聲道:“敬酒不吃吃罚酒,就凭他们和大明叛逆結盟一事,就可以先斩了你们,再去灭了那什么巴达维亚,等到将来,只要是大明的敌人,都是要灭国!荷兰虽远,也必诛之!” 让他没想到的是,揆一压根没理会这些威胁的话,只是看着礼部尚书问道:“这位大人,请问下,如果真得是大明藩属国,就可以拥有通商的权力,不会受到限制么?据我所知,以前藩属国要想和大明通商,是很难的!” 听到翻译的转达之后,礼部尚书便回答道:“陛下圣明,对外国策有变,以後会大力发展海贸,和以前大不相同。” 顿了顿,他补充一句道:“其实,你们成不成大明藩属国,根本不重要,只是陛下仁慈,给你们一个机会而已。葡萄牙那边,陛下念他们一向比较听话,也将于近期通知他们,可为大明藩属国。” 揆一等人一听大明以后会大力发展海贸,那可全是钱啊!等到他们听说葡萄牙人会享受这等待遇,顿时就急了。 就听揆一连忙问道:“大人,如果我们荷兰愿意成为大明藩属国的话,那能不能就不用葡萄牙人成为大明藩属国了?” 没得说,他是想垄断。 至于答案,当然是不可能了。 这一下,揆一就急了。如果荷兰人不答应的话,那葡萄牙人就是垄断大明的海贸,这钱都给葡萄牙人赚去了,这怎么可以? 而且大明这边还说了,如果葡萄牙人受到攻击,明国军队也是会帮着了。那至少在大明周边,他们就绝对没法抢葡萄牙人的了。 这时候,荷兰人在巴西、斯里兰卡等地,全都在抢葡萄牙的殖民地,双方正斗着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72 戒酒 , 可以说,荷兰人对葡萄牙人是很熟悉的。他们都能猜出来,葡萄牙人很可能会接受大明帝国的要求,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 因为这时候的葡萄牙,已经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但是,势单力孤,又要防止西班牙的进攻,正在欧洲四处寻找盟友,到处都在抱大腿! 大明帝国的提议,让葡萄牙成为大明的藩属国,虽然说因为太远,大明帝国的军队应该没法过去帮葡萄牙人,可光是葡萄牙人能和大明海贸赚得钱,就够他们拉拢法国和英国帮他们对抗西班牙了吧! 这么想着,揆一就忍不住了,连忙回答礼部尚书道:“大人,我们非常乐意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只是事关重大,这个事情必须传回国内共议,由议会和执政官阁下决定才可以!” 礼部尚书这边一见搬出了葡萄牙人之后,这些荷兰人立刻就低头,心中就佩服崇祯皇帝给出的这个计策,便淡淡地说道:“朝廷当然知道这点,不过本官告诉你们一点,所谓无功不受禄,你们不可能平白得大明藩属国的身份,必须要先做出一定的功勋,得到大明的认可之后,才可以有这个藩属国的地位。” 刑部尚书在他说完之后,也跟着说道:“大明藩属国,不是你们想当就能当!众多番邦小国,都是抢着想当大明藩属国!” 如果说,一开始就说这个话,荷兰人可能会有抵触心理。 但是,他们先是被大明藩属国好处所吸引,又被葡萄牙人会当大明藩属国所刺激,心中已经迫切想要当大明藩属国时候,听到这话之后,心态就不同了。他们就觉得,大明帝国这边可别反悔了,不让荷兰当大明藩属国了!真要那样,眼看着要到手的财富,就又飞了! 基于这样的想法,揆一便连忙问道:“请问大人,需要我们怎么做,才能得到这个大明藩属国的身份?”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被牵着鼻子走了。 当然,这可能也不算是牵着鼻子走。大明有全世界最大的财富,任何势力和大明通商,没有限制的话,那就意味着天量的财富,这就是阳谋,容不得人拒绝,更不可能让贪财的荷兰人拒绝。 礼部尚书这边听了,转头和刑部尚书对视了一眼,都是微微一笑,然后转回头,对揆一说道:“第一,协助大明平叛,包括以后剿灭辽东建虏反贼和安南叛逆。第二,大明要征讨倭国,灭其国,你们也要出兵。第三,知会巴达维亚,善待明人,不得有任何不公。这三条,便是你们荷兰人成为大明藩属国的前提!” 揆一听了,看了下他的同伴,稍微有点犹豫,然后回答道:“这事儿我没法做主,至少要巴达维亚总督才可以,不过我可以去劝说。” 荷兰人帮着安南那边,最终目的也是要通商。在倭国有据点,一样是通商。但是,不管是哪里,或者全部加起来,都不及和大明通商赚得钱要多!甚至可以说,是多得多! 在东方那么多年了,他们自然能算得清这笔账,怎么样做才划算! 礼部尚书听了,点点头,不过还是提醒道:“葡萄牙人已经先你们一步参与吕宋远征军,为大明效力。且葡萄牙这边到大明之后表现一向尚可,等其从吕宋归来之后,朝廷的旨意,便会给他们。至于你们,还是战俘身份,还没得到大明的认可,想要朝廷的旨意,还需要时间!” 一听这话,揆一就更急了,连忙表态,想要立刻前往巴达维亚去游说巴达维亚总督。 对此,朝廷这边的态度,是让他们过往年再走。基于他们表现出来想要成为大明藩属国的意愿,准许其在特定时间下,由刑部官员陪同,可以在京师走走,放放风。 这个用意,当然是很明显的,就是让荷兰人真正体会下大明的繁华! 至此,处置荷兰人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朝廷上下,都忙着过年了。 …………………… 与此同时,远在辽东沈阳,也就是建虏伪都盛京,气氛也还不错。 这不,崇政殿内,在小皇帝面前,一群亲王贝勒在开茶话会,都是有说有笑的。 就听摄政王多尔衮对底下众人说道:“这一年,我们大清休养生息,如今在北方新增粮田无数,预计在新的一年中,足够解决大清温饱了!” 代善听了,也是感慨地附和道:“是啊,真是没想到,北地苦寒,但是庄稼却长势喜人,不错,不错啊!” 洪承畴显然很得建虏的信任了,他也在,听到这话,便连忙恭维道:“这都是摄政王殿下运筹帷幄地好,一下便知道北方这土地肥沃,又从明国挖来水泥配方,兴修水利的绝对利器,如此一来,丰收也在情理之中了!” 多尔衮听得很高兴,这就是他摄政以来最大的功绩了。 不过听到洪承畴这话,也让他想起了什么,便皱眉说道:“对了,那郑芝龙可有联系上?虽然给了我们水泥配方,但是还有约好的粮草物资,大部分都还没运过来呢!” 代善听了,笑着说道:“这一年,明国东江镇和倭国斗得厉害,他估计抽不开身吧!” 一听这话,多铎便幸灾乐祸地说道:“让那些倭寇嚣张,敢来我们大清找事,该……咳……咳……” 话还没说完,便咳嗽了起来。 多尔衮一见,连忙关心地问道:“你身体不好,安心歇着,不要说话了!” 不知道为什么,多铎的身体一向很强壮的,但是,今年以来,就开始生病,头疼,腹疼,甚至咳血。 这不,他咳完之后,果然又是有血。 多尔衮见了大惊,连忙叮嘱道:“你这病情是又重了?是不是又喝酒了?” 自从多铎身体有毛病之后,郎中给配了药,同时也有叮嘱他不能喝酒。然后病情一直反复,最终,被他们总结出一个经验:多铎这个病,估计和喝酒有关,因此要多铎戒酒。 不过多铎病重的时候,就把酒给戒了,可是,身体好起来之后,看着别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他就又破戒了。 就这么反复,以至于病情反复,身体越来越差。 这不,此时听到多尔衮的叮嘱,他有点无奈地说道:“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喝酒了!” 当初崇祯皇帝和刘伟超把酒具做成含铅的有毒器具,估计都没想到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医生往往会叮嘱戒烟戒酒。 这个时候,烟还没有,但酒还是会被这时代的郎中给叮嘱,要戒酒或者少喝酒的。以至于多铎一直拖着,没有在这一年一命呜呼。 此时,多尔衮听到多铎的回答,感觉多铎估计是命不久矣,原本欣喜的心情,一下就没了。 要知道,多铎不但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并且还一直站在他这边,是他最为坚定有力的盟友,支持者。 如果少了多铎的支持,他的实力便会大减。被他驱赶在北方的豪格很可能又会作妖不说,那布木布泰的小動作估計也會更多。 想着这些,他心情能好就怪了。 于是,多尔衮又叮嘱了多铎一番,让他一定要好好养病! 经过这么一个插曲,崇政殿内的气氛,便凝重了起来。 代善见了,便连忙说话,引开殿内众人的注意力道:“倭国已经派人过来催了我们好几次,让我们出兵协助他们围剿吴三桂所部。这最近的一次,已经拿盟约来要挟了,这事怎么办?” 吴三桂在朝鲜北部非常活跃,打得倭国那边焦头烂额。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吴三桂所部是骑军,机动力非常强。同时,战斗力也强,闹得倭国那邊一年下来,都没掌控住朝鲜北部。 因此,倭国那边,就想建虏这边也派出骑军,协同他们围剿吴三桂。 听到这话,多尔衮转头看向洪承畴道:“先生以为,够火候了么?” 很明显,这个事情上,洪承畴又出了主意的。 这不,洪承畴听到多尔衮问话,便连忙恭敬地回答道:“奴才以为,倭国还没打出真火。要不然的话,凭他们的兵力,完全可以逐步为营,派大军驻守各交通要道,徐徐往北推进,吴三桂所部便没有纵横余地。如今,倭国只是想让我们大清出力来帮他们而已,让他们省心一些。” 顿了顿,他又解释道:“之所以如此,倭国应该还是在经营朝鲜南部为主。也只有让吴三桂所部多打疼了倭国,倭国又灭了吴三桂所部,那么倭国和明国的仇便结深了,就算没有盟约又如何,他们已经下水了,就别想着能上岸!” 说到这里,洪承畴又提高了一点声音道:“再说了,宁锦一线的明军确实有异动,威胁海州安全,我们大清也是有足够理由的。倭国要是不信,可以派人到海州核实便是!” 言外之意,就是还要让大清坐山观虎斗。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73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为5月1000月票加更) , “这倒也是!”代善听了洪承畴的话,点点头说道,“以前在倭国所见,他们人口众多,不说百万大军了,五十万总有的吧?如今估计连三分之一的兵力都没有派到朝鲜来!” 多尔衮听了,若有所思,看着洪承畴道:“如此看来,倭国确实只是想先经营朝鲜,并不想快点出兵打败明国。对他们来说,采用此等策略,也是合情合理。” 话是这么说,但是他马上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我觉得不宜一直拖下去,至少宁锦一线的明军还是要打掉才可以,要不然,时不时地威胁海州,总不是个事儿!” 海州到辽阳也就一百二十里远,再走个一百二十里就是盛京,实在是有点不安全。 哪怕洪承畴以前的建议,是战略北移,拖长明军的后勤补给线。可是,这一年来,明军压根就没有真正进攻过。很显然,明军可能关内的战乱还没搞定。如果有一天,真得搞定了关内战乱,战火必然先烧到大清帝国身上。而倭国在朝鲜那边,总有坐山观虎斗的架势。 总之,多尔衮是不想当鹬蚌的。 听到这话,洪承畴想了一会,稍微有些犹豫,最终还是对多尔衮道:“奴才以为,明国始终是我们的大敌,在打败明国之前,我们和倭国之间,还是开诚布公一点为好。奴才愿意出使倭国,阐明厉害关系,都拿出诚意,先击败明国为好。” 这个话,才是他的本意。 一开始说得那些话,都是附和多尔衮等人的。在他的内心深处,多少还是有点觉得,不管是大清帝国这边,还是倭国那边,都有点短视了。 他这话一说出口,多铎顿时勃然大怒,谁听不出他这话里面的真正意思。 不过多铎正要开口训斥时,却又一下咳嗽了起来,还是连续咳的那种,老命都差点咳出来了。 多尔衮一见,非常地担心,当即对多铎说道:“你还是先回去静养吧,等身体养好了再说!” 代善也是有点愁,大清多事之秋,可以独当一面的多铎却重病,真得不是好兆头。 于是,他也跟着劝道:“我已经老了,大清的未来是要靠你们的,你还是先去静养,身体好了才能真正帮着做事!” 多铎有点不甘心,可是,一嘴的血,也是事实,无奈之下,他瞪了洪承畴一眼,终于在手下的搀扶下,离开了崇政殿。 看着他消失在门口,多尔衮转头看向洪承畴,并没有怒气,颇为大度地说道:“你说得也没错,明国始终是大敌。不过有一点,希望你能明白,之前的时候,我们也打不起战事。如今北方粮田有望来年丰收,再打大战才有底气!” 洪承畴一见,却是惶恐,连忙打千跪下请罪道:“是奴才考虑不周,自以为是,还请主子责罚!” 多尔衮见了,摇摇手,让他起来说话道:“本王又没有怪你,身为谋臣,该说得,还是要说。” 奴酋中,就论心胸的话,他比起豪格、多铎等人,确实是要大一些。 顿顿,他转头对代善说道:“进攻明国之事,事关重大,要不然,还是你走一趟,和倭国那边商议出具体计划?” 这种事情,如果只是洪承畴话,级别还不够。因此,多尔衮就希望代善再走一趟。 代善听了,点点头说道:“也罢,那我就再去会会那些倭人吧!” 不过眼下大雪纷飞,辽东大地上,全都是大雪覆盖,至少要等开春之后,才能去的了。 商议了一阵,在洪承畴退出崇政殿之后,多尔衮便下旨,让北方负责农事的范文程,在开春之后组建一支朝鲜人的火器兵。 这个消息,在洪承畴后来听说之后,微微有些失落。 不管他多么为大清考虑,可是,他始终只是谋臣,而那范文程却是可以接触军权了! ………………………… 与此同时,远在朝鲜汉城,在原本朝鲜国王的王宫里,也有一段不愉快的对话。 原本朝鲜国王的位置,是空着的。在这个空位子下方多增设了一个位置,此时坐着的人,就是德川幕府的老中,类似大明这边的内阁辅臣,全名松平伊豆守信纲,人称“智慧伊豆”,是德川幕府目前负责朝鲜事务的最高官员。 而在他下方左侧,有一个客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倭人,而是明人打扮。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明登莱海军总兵郑芝龙。 此时,就听松平信纲阴沉着脸,对郑芝龙说道:“你是和我倭国结盟的一方,为何还一直帮着那吴三桂,搅得朝鲜北部不宁,害我死伤了多少武士知道么?” 郑芝龙就知道,倭人传信,让他千万来这汉城一趟,肯定就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他也没有因此害怕,一点都不惊慌,只是看着松平信纲回答道:“我有什么办法?我现在是大明登莱海军总兵,职责就是要配合东江总兵的。如果我不配合,朝廷立刻就罢免了我的职务,说不定还会治罪,那你说,我还能当内应么?”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似乎又有点赌气地说道:“要不这样,这内应我不当了,直接配合你们把吴三桂给灭了,等回头,答应我的几个省份不能变,如何?” 听到这话,松平信纲当即露出了笑容道:“那不行,我也就是说说。你也知道的,吴三桂闹得我们倭国现在都没有控制朝鲜北部,将军大人非常生气,我们的压力也大!” 看到他这样子,郑芝龙也和缓了语气道:“我也不好做啊,总不能劝吴三桂别折腾吧?你也知道,这个吴三桂被大明皇帝处罚过,一心想着多立军功,我劝他根本就没用的!” “理解,理解!”松平信纲听了,立刻便附和一句,让郑芝龙顺心了不少。 不过,突然间,就听松平信纲保持着微笑问道:“二官的手伤,好没有?”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盯着郑芝龙。不止是他,还有边上作陪的柳生十兵卫也同样如此,就盯着郑芝龙的脸。 郑芝龙听了,不由得一愣,随即问道:“二官怎么了,他的手伤到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二官,就是郑芝龙的二儿子田川七左卫门的小名。 松平信纲一直盯着郑芝龙的脸,并没有看出一丝异常,便马上说道:“你不知道啊?我也只是听说,以为你知道呢,就问你一问。呵呵,说不定都是传言有误。好好的,怎么可能会受伤呢,对不对?” “到底是什么传言?”郑芝龙似乎不放心了,还是追问道,脸色有点担心。 松平信纲见此,看向柳生十兵卫道:“这是谁传得消息,你去问下具体的情况,快去快回!” 柳生十兵卫听了,连忙答应一声,便出了殿门去了。 不过,他只是在殿门外转了一圈,稍微等了一会之后,便又回转殿内,看着郑芝龙焦急的目光,他便马上说道:“还真是传错了,不是二官,是仙台藩的二广次郎,一次比武中伤到了手。” 松平信纲听了,当即哈哈一笑道:“这一下,一官该是放心了吧?” 郑芝龙听了,也是呵呵笑,问了下长崎那边的情况。 殿内的气氛,就又好了不少。 等到最后,松平信纲便对郑芝龙说道:“将军大人很不满朝鲜这边的情况,我准备回报将军那边,增派兵力到朝鲜,水师也要增加。这样你退出皮岛,对明国皇帝那边就有交代。我们剿灭了吴三桂,也和你关系不大了。你看如何?” “這樣啊?”郑芝龍听了,稍微想了下,然后点点头说道:“我在辽东这边一共有两百多艘战船,你们至少要多一倍,这样我才能有借口说挡不住你们的水师,不至于有太大的责罚!” “好,这个我会给将军大人禀告的!”松平信纲听了,点点头,又客套了几句,便让手下送郑芝龙走了。 等郑芝龙一走,边上的柳生十兵卫便马上问他道:“真不是他派人干的?” 松平信纲听了,点点头说道:“没看出来,他应该是不知情的。” 郑芝龙在倭國的老婆和儿子,突然之间失踪了。这让倭国这边怀疑,是郑芝龙偷偷派人接走的。 不过调查之后发现,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郑芝龙有派人。 但是,倭国这边还是不放心,猜测郑芝龙会不会是有问题。毕竟没有了他的老婆和儿子,就等于没有了人质。 可刚才的试探,松平信纲并没有发现有任何疑点,且郑芝龙在答复的问题时,都是有道理的,他便去了对郑芝龙的怀疑,只是吩咐道:“得让长崎那边,再彻查,这人怎么就突然没了呢?” 他们纳闷,但是,郑芝龙却是心中有数。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告诉过他,说会派人救他老婆和儿子的。 从倭人的反应中,他断定,肯定是被皇帝派人给救了。 至于倭人的试探,呵呵,他什么场面没见过,还想试他?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74 琉球最大的忠良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74琉球最大的忠良此时的郑芝龙,也有点纳闷,皇上到底是派了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田川氏和二官给接走的? 锦衣卫么?有这么大的能耐? 如果是锦衣卫的话,那到底什么人是锦衣卫呢? 想了一会,郑芝龙有点想不明白,便不想了。从到码头,坐船离开,他便开始盘算起明年的事情来了。 朝廷已经取得西南大捷,主力军队回调北方的事情,东江镇这边,就只有吴三桂和他两人知道。之所以要这么保密,就是不想底下人知道后有人被倭人或者建虏俘虏,从而被建虏获悉关内的情况。 因为就如今而言,朝廷对草原和辽东都是采用封锁之策,禁绝一切内外往来,建虏要想获得关内的消息,就只有俘虏朝廷边军才行的。 保证关内的消息尽量不被建虏和倭国获悉,就有助于朝廷对虏作战。 就拿眼下来说,就只有郑芝龙和吴三桂知道,朝廷对这边的战事,已经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了。新的一年到来,朝廷必然会有所动作。 对吴三桂来说,他在朝鲜的坚持,就快到头了,回头论功行赏,功劳就不会小。 而对郑芝龙来说,他是内应的内应这种身份,终于快要曝光了! 因此,对于他们两人来说,都是很盼望新的一年快点到来的。 此时的郑芝龙,就想着要把倭国准备增派兵力到朝鲜的事情,尽快通知朝廷那边才行。还有吴三桂这边,到底该如何收场呢,也是一个问题! 倭国水师大规模进攻皮岛,郑芝龙肯定是要撤的。可是,他这一撤,吴三桂就是孤军了。并且倭国派了更多的军队进攻朝鲜北部的话,他搞那游击战的空间就会变小,结局如何,还真不好说! 想到这,郑芝龙也有点头疼,喃喃自语道:“这个老吴,就是一心想立功劳,这下好了,是个头疼的事情啊!” 想着这个,他决定也在奏章中一并写了,由朝廷和吴三桂自己头疼去好了。 想完了这些事情,郑芝龙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他们到底在哪里?如今已经安全了没有? …………………… 琉球王国久米村,也就是大明太祖皇帝派遣福建舟工三十六户赴琉球定居的村子,全部都是明人。这里出身的郑迵是琉球王国三司官,类似大明三公,位高权重,主持对倭抗争,不过最终失败了。 他本人被倭寇处死,他弟郑周逃离久米村,到了北中城隐居。 此时,郑周已经垂垂老矣,按理来说,这种年纪,该是不问世事了。 可此时,他的府邸大门紧闭,他由他儿子和孙子扶着,正在大堂内见客。从他的表情能看出来,非常地震惊。 就见他的面前,有三个人,两男一女,其中一个男的正在对郑周说道:“千真万确的事,是大明皇帝要求我们去长崎接出他们两人,便会出兵帮我们琉球驱逐倭寇的。” 说到这里,他又一指那个女的说道:“这位是田川氏,乃大明登莱海军总兵郑芝龙郑大帅的夫人,这位是田川七左卫门,本名郑宗明,是郑大帅的二公子。” 随着他的介绍,田川氏和郑宗明都向郑周行了一礼。 郑周见了,连忙示意还礼。脸上的表情,还是有些迷糊,问面前说话这人道:“那金大人的意思是……” 这个金大人,就是曾出使大明的正议大夫金应元,听到郑周问话,连忙回答道:“是王上的意思,想让您这边安排人送他们俩人回大明,并去京师求见大明皇帝,恳请大明皇帝按承诺,驱逐倭寇。”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您也知道的,我们国内有倭寇,王宫一直被倭寇给监视着的。我们从倭国那边回来,就怕倭国会追查过来,因此不好出面,再去大明那边。如果您肯帮忙的话,此事就必然能成!等大明天兵一到,郑三司便能恢复名誉,受王上追封,是我琉球最大的忠良!” 对于久米村的明人来说,当然看不惯倭寇在琉球横行。具体到郑家来说,他们当然更希望如今被污蔑为奸臣的郑迵能还清白。 因此,听到金应元的话之后,郑周的儿子和孙子首先就忍不住了,连忙喊爹的喊爹,喊爷爷的喊爷爷,虽然不具体提要求,但是意思非常明确。 郑周其实都不用他儿子和孙子催,一听之下就已经激动地不行。 要知道,他哥郑迵是琉球历史上第一位拥有中国血统的三司官,是郑家的骄傲,也是久米村骄傲。如今被污蔑为奸臣,他这个当弟弟的,当然是不甘心如此的。 于是,他二话没说,立刻就答应下来,对金应元微微颤颤地说道:“请转告王上,郑家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必然会把郑大帅的家人安全送回大明!” 金应元听到这话,连忙提醒道:“还要去京师求见大明皇帝,恳求大明皇帝派兵来琉球驱逐倭寇!”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郑周道:“此乃王上亲笔所写之国书,一定要转交大明皇帝!” 郑周示意他儿子接过,同时做了保证。作为一直以明人自居的久米村人,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当然是能见大明皇帝了! 如今有这样的机会,他心中都已经决定,把儿子和孙子一起派去大明。 郑家虽然被打击而没落了,可要弄一条船,悄无声息地离开琉球,却是没任何问题的。 很快,郑芝龙的老婆和二儿子,便踏上了前往大明的路。 他们两人,都是很期待。 对于田川松来说,她是倭人不假,可嫁夫从夫,对她来说,她早已是明人了。之前一直被德川幕府阻扰,如今得偿所愿,终于能去大明,能见到阔别多年,一直思念的大儿子,她就非常地激动。 这不,在船上的时候,每当她和儿子单独相处时,就不断地唠叨,也不知道大儿子怎么样了,之前听说已经在朝为官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这年纪摆在那里,别是辜负了圣恩…… 听着母亲的唠叨,郑宗明对哥哥的印象已经模糊了,也好奇他的哥哥,在大明混得怎么样了? 同时,他对大明也非常向往,不知道传说中的天朝上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比起倭国,会有多繁华? 总之,他们两人都是期待着,早日能到大明。 …………………… 日子一天天的过,转眼间便是崇祯十九年了正月底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正在看云南巡抚杨畏知发来的奏章。 在这份奏章中,杨畏知主要禀告了三个事情。 一个事情是云南目前的现状,朝廷官军控制的地区,都已经委派了流官,朝廷正式开始治理地方; 第二个事情是,朝廷主力边军,已经屯兵洞吾边境一线。洞吾那边,也在其北疆屯兵,试图顽抗朝廷官军。杨畏知请旨,什么时候可攻打洞吾。 第三个事情是,已经有消息证实,李自成所部流贼残余,确实逃入了洞吾境内。进一步的情况,目前还未知。 看完之后,崇祯皇帝便问早已看过奏章的孙传庭,问他的意见。 毕竟孙传庭是目前在朝官员中最懂兵事的,并且之前就是他亲自领兵进行西南战事的。他的意见,绝对权威。 孙传庭早就想过了,崇祯皇帝一问,他便马上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洞吾兵的战力,并不足以抗衡朝廷官军。对洞吾战事,唯一需要考虑的是粮草物资的补给问题。” 顿了顿,他马上接着具体分析道:“云贵贫瘠,且云南刚经历過戰事,百废待興,微臣以为,不宜征调云贵两地的粮草物资;而如果要从湖广运送粮草物资到云南边境,再随着大军深入洞吾,再继续往前运送物资的话,消耗实在太大。” 说到这里,孙传庭便总结道:“因此,微臣以为,可以湖广等富裕省份支援云贵两地,使其早点恢复元气,而后以云南为后勤物资地,则粮草物资的压力就不算大。在此期間,可令扬中丞作势欲打,令洞吾那边不敢放松。如此反复,便能耗其粮草物资,疲之民心,怠其军心,利于他日讨伐!”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觉得孙传庭的这个建议很是不错,是个好主意。 结果没想到,孙传庭还没说完,继续对他说道:“另外,如果吕宋远征军一切顺利,南洋早日平定的话,还可让水师……海军征调荷兰、葡萄牙等国兵力,从洞吾南边发起进攻,夹击洞吾!” 他之前下工夫温习了整个世界的局势,知道了洞吾南边,其实有荷兰和葡萄牙人的势力。他估摸着吕宋远征军能灭了吕宋的西班牙人的话,那边会有力地震慑这两个番邦,让他们成为大明附庸是没问题的,这样就能征调他们的兵力从南边进攻了。 崇祯皇帝听得大喜,随即就想起,不知道吕宋远征军的战事进行得如何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75 人前显圣没法玩 , 说曹操,曹操就到! 崇祯皇帝和孙传庭正在说着洞吾的事情,想到了吕宋那边怎么样了?就听到王承恩屁颠屁颠地跑来了,看到崇祯皇帝,便连忙大声奏道:“万岁爷,大喜啊,吕宋远征军借助万岁爷的天威,大捷啊!” 现在一般的大捷,压根就不可能让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这么失态了。 吕宋那边,就算西班牙人再多一倍,两倍,甚至十倍,都不可能。毕竟就大明来说,打大战,消灭敌人十几万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更不用说,这几年来是捷报频传,大部分人都习以为常了。 可吕宋这一次的大捷,却和其他大捷不同,奏报中明确说了,是皇帝下旨,让地龙翻身,才让吕宋远征军顺利攻入城内,打赢这场战事的。 皇帝下旨,地龙竟然听话,准时翻身,这种消息,绝对是震惊所有人的,王承恩这么失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毕竟就王承恩这个戏精来说,这种好事,就算他能想到,没有太意外,或者有城府,那也绝对不会在这事上表现出来。越是高兴地失态,皇帝会越高兴!而皇帝高兴,才是他的目的! 这不,崇祯皇帝一听他的话,顿时很是惊喜地问道:“是吕宋捷报来了?” 他有点不清楚,王承恩所说他的天威是什么情况,可能是这大伴又拍马屁了,因此还没有特别反应。他的惊喜,主要是正和孙传庭在说洞吾南边的情况,吕宋那边就有消息了。 王承恩没理孙传庭,赶到崇祯皇帝身边,双手呈上报捷文书,同时夸张地表情,喜气洋洋地说道:“奴婢伺候万岁爷这么久了,真得是第一次见识了万岁爷的天威,吕宋的地龙都听万岁爷的,万岁爷威武啊!” 崇祯皇帝一听地龙翻身,他顿时就想起来了,之前刘伟超有给他提过,说吕宋那边有地龙翻身,因此,他在给郑芝豹的旨意中,就有提醒过这事。 他的本意,是让郑芝豹知道这个事情,避免吕宋远征军因为地龙翻身而损失惨重。 结果听王承恩的意思,好像吕宋远征军是因为地龙翻身的缘故,打了个大捷? 这么想着,他有点好奇,立刻打开报捷文书看了起来。 而底下的孙传庭,却是听得一头雾水。 虽然王承恩的话,他也听到了,但是,他却有点不明白:什么吕宋的地龙都听万岁爷的?这是什么意思? 当初太祖皇帝在金銮殿显灵的事情,他不在,没有亲眼所见,因此,对于神神怪怪的东西,他自然不会太有影响。换了贺逢圣等人在的话,听到这话,估计就不稀奇了。毕竟连太祖皇帝都看到过,地龙听皇帝的旨意,或者说是太祖皇帝的旨意,那也不是稀奇的事情! “哈哈哈……”孙传庭正在想着呢,就听崇祯皇帝在上面大笑了起来,似乎心情非常畅快! 他抬头看去,就看到王承恩也在陪着崇祯皇帝笑,有这么开心么? “来,孙卿也看看,吕宋之战的过程,堪称精彩啊!”崇祯皇帝笑完,便示意王承恩转报捷文书,同时他自己也对孙传庭说道。 说完之后,他站起来说道:“卿先看着,一会我们再议!” 随后,崇祯皇帝便转去后殿了,留着孙传庭赶紧去看报捷文书。 崇祯皇帝到了后殿之后,立刻拿出了手机,视频联系起刘伟超来。 这个地龙翻身的事情,让他很是振奋,这么玄幻的东西,非常有利于加深他这个皇帝的权威,因此,他一边要和刘伟超分享喜悦的同时,还想着刘伟超说多点各地地龙翻身的事情,以便于他借这个机会继续人前显圣。 “我正在写论文呢,有什么事情?”刘伟超一接通视频,看着兴奋中的崇祯皇帝,略微有点好奇地说道。 崇祯皇帝听了,并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刘伟超是研究生,写论文是个啥情况,便直接对刘伟超说道:“刚才朕收到了吕宋远征军的捷报,你不知道,你之前说吕宋在去年年底有地龙翻身的事情么?正好,远征军那边……” 他把马尼拉之战的情况,大概给刘伟超讲了一遍,然后带着兴奋说道:“如今朕的子民都认为是朕下旨,地龙接旨,才会翻身助攻的,呵呵,朕的威信,让神界都听话了啊,哈哈……” 听完这些,刘伟超也跟着笑了。不过看着手机里面崇祯皇帝那得意的笑容,他的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立刻想到了一事,便带着一点莫名的意味,问崇祯皇帝道:“你觉得这是好事?” 崇祯皇帝被他说得一愣,随后回过神来,有点不解地问道:“如何不是好事?” 听刘伟超的话,他能听出来,说这不是好事,可是,他就想不明白,这么好的事情,怎么就不是好事了? 刘伟超见他自己没想到,便直接问他道:“那好,那我问你,以后大明境内地龙翻身的时候,老百姓会怎么想?地龙不听皇帝的,皇帝镇压不住地龙了,要造反了?你怎么办?” “……”崇祯皇帝没想到这个事情,顿时一下愣住了。 刘伟超见此,继续对他说道:“地震的事情,每年都有,大一点小一点,这种是自然现象,地壳能量的一种释放,你就是贵为大明皇帝,不对,你就是地球之长,你也没法改变的。这一次,你可能会让你的子民崇拜你,可以后呢,当大明境内的地震厉害,死人的时候,他们怎么想?” 其实,都不用他进一步解释了,回过神来的崇祯皇帝便有点意兴阑珊了,这个人前显圣是没法玩了。 这么想着,他便问刘伟超道:“那这封报捷文书,朕该如何表态?” 郑芝豹、卢九德他们已经把吕宋之战的功劳归于他身上了,看王承恩那态度,就知道一旦公布之后,朝野上下会有多大的震惊。 “这个倒也容易!”他正发愁呢,就听刘伟超微笑着对他说道,“你就说是太祖皇帝算出来的,不就好了么?” 太祖皇帝显灵这种事情,不取决于当今皇帝,谁知道太祖皇帝在天上是什么情况?并且算地龙翻身这种事情,也算是泄露天机吧?要付出多少代价?这个谁也不知道。 民间一直有流传,天机不可泄露,太祖皇帝以后不泄露天机了,天下人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这个事情呢,又可能在有需要的时候,又拿出来说是太祖皇帝又算了一卦。不说别的,就对那些臣子都有震慑之心,干坏事之前不得不慎重一点,万一要干坏事,刚好被太祖皇帝心血来潮,算到了怎么办? 经过刘伟超这么一解释,崇祯皇帝便又立刻高兴了起来,觉得这种解释更好! 不过因为这次地龙翻身的事情,他也有些好奇,便问刘伟超道:“那大明朝近期可有大的地龙翻身?如果有的话,朕提前下旨预防,总能减少地龙翻身带来的损失!” “你稍等!”刘伟超听了,马上回了一句,然后在电脑上查了起来。 不一会之后,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稍微查了下,大的地震,在你的有生之年应该能遇到的,我给你说一下。” 1668年7月25日,也就是崇祯皇帝五十七的时候,山东莒县、郯城地震,震级估计为8.5级。除了建筑物倒塌,因建筑物倒塌砸死、砸伤和因地表陷裂、出水、山崩等而死伤人畜,次生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畜伤亡也是极其惨重的,尤其是震后人们无家可归,又遭受洪水和疫病摧残,死伤也极其严重。 1679年9月2日,也就是崇祯皇帝六十八岁的时候,河北北部燕山地震带发生大地震。震中位于河北省大厂县夏垫镇。此震是京畿之地人口稠密地区影响广泛和损失惨重的知名历史地震之一,是京师附近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 事实上,1695年5月18日,山西临汾地震也是8级的,那时候崇祯皇帝八十四岁,不一定能活到。 刘伟超把这三次地震给崇祯皇帝介绍了下,随后说道:“回头我再查下,看看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然后给你一起发过去。”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感谢,他经过刘伟超的科普,已经知道地震达到8级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了。 说完之后,刘伟超见崇祯皇帝先挂视频了,便连忙提醒道:“对了,我现在正在写明朝文学名家的论文,一些文章的鉴赏,你得让人帮我仔细分析,多给几篇给我参考下。”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呵呵一笑道:“没问题,回头朕就给他们布置作业去!” 和刘伟超聊多了,他有时候也会用刘伟超的口气来调侃一下。 “好!”刘伟超听了,解释一句道,“我得先在史学界打响名头,回头再鉴赏留存于世的永乐大典残篇,为将来永乐大典重现于世做铺垫。” “朕懂,朕懂!”崇祯皇帝听了,只是笑着回了一句,见刘伟超没有其他事情了,便挂断了视频通讯。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76 分封海外 , 随后,崇祯皇帝便转回前殿去了。 孙传庭这时候,已经看完了奏章,心中非常诧异,见到崇祯皇帝,便立刻带着激动奏道:“陛下,不知辽东可有地龙?” 当今皇帝竟然能让地龙听旨翻身,那以后打仗就不要太简单了。一道圣旨过去,有地龙的地方,就让它们翻个身,多简单! 虽然这种事情真得非常难以置信,但是,这确实已经有发生了,报捷文书上可不能瞎写的,毕竟战场上那么多人! 因此,孙传庭正处于惊喜之中。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立刻就明白,敢情这孙传庭是想让自己在辽东战事的时候也来个地龙翻身! 亏了刘伟超提醒,不能在这方面装,要不然,估计会被打脸了! 你说辽东没地龙吧,万一有地龙翻身出现呢? 你说辽东有地龙吧,孙传庭铁定要他下旨,地龙不翻身怎么办?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连忙说道:“吕宋地龙翻身,乃是太祖皇帝算出来的,下旨给地龙,地龙便能翻身,朕怎么可能做得到!” “……”孙传庭一听,不由得很是失望,要不然,以后大明打仗就容易了! 边上的王承恩一听,立刻说道:“这肯定也是万岁爷心系吕宋大军,才恳请太祖皇帝泄露了天机!” 崇祯皇帝听了,斜了他一眼道:“天机不可泄露,此事切记不可宣传,大伴可明白?” 王承恩听了,稍微一愣,看着崇祯皇帝的脸色,立刻回过神来,便连忙回奏道:“奴婢明白,奴婢明白了!” 不愧是崇祯皇帝第一心腹,他立刻体会到,这个事情不能大张旗鼓地宣传,但是可以私底下悄悄地说。 他们这么对话的这点时间,孙传庭遗憾之余,便抛开了神鬼之能的影响,考虑了吕宋战事的影响。 就听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以为,吕宋远征军在吕宋的大捷,必然震动南洋诸国,不管是什么势力,包括那荷兰人,皆会震惊。吕宋之战,已经证明,只要大明愿意,大军远征南洋,任何国家或者荷兰等西夷,皆无法承受大明之雷霆怒火!” 顿了顿,孙传庭想了下,还是补充说道:“更不用说,太祖皇帝还算到了地龙翻身,此事更能震撼南洋!” 崇祯皇帝听了,立刻欣喜地说道:“那就是说,南洋那边,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敢不会想着和大明作对了吧?” 把吕宋的西班牙人都给杀了,剩下的西夷,也就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了。其中葡萄牙人对大明一向比较恭顺,这个肯定没问题。而荷兰人这边,东番这边的据点被吕宋远征军轻松拔除,还想再和大明为敌,就要想想西班牙人的下场,是不是就是他们明天的下场了! 此时,崇祯皇帝虽然是问孙传庭的,但是他心中其实有答案的。 吕宋战事,和以往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远征吕宋,并不会劳民伤财。吕宋的粮食,特别是矿产,能补回大军远征的消耗。另外,还有助于大明进一步的动作。 这不,孙传庭又召集了内阁和六部九卿商量了之后,便传旨周王朱恭枵觐见。 朱恭枵在开封之战结束之后不久,就奉旨进京,一直待到了现在,听到皇帝召见,立刻匆匆赶赴皇宫。 见礼完毕之后,崇祯皇帝便笑呵呵地对他说道:“朕之前答应过,各地藩王散财助朝廷平叛,朕就封他海外就藩,掌军政大权。如今,朝廷刚打下海外一块富饶之地,朕有意赐于卿。” 这个事情,以前虽然提过了,但是毕竟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朱恭枵一听崇祯皇帝说这事,顿时有点不知所措了。 这个事情,肯定不是试探了吧?是皇帝自己说掌军政大权的! 海外那地到底有多远?到底是不是富饶的?皇帝会不会是哄骗自己? 朱恭枵压根没法断定,犹犹豫豫的,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答复好了。 崇祯皇帝见了,也不以为意,让内侍挂出世界地图,然后亲自过去,对朱恭枵说道:“吕宋的事情,该是听说过吧?就是这里,如今朝廷官军已经打下来了。” 说着这话,他用手一指吕宋本土这个岛,并不是后世菲律宾的全部,然后继续对朱恭枵说道:“这里的粮食,一年三熟,这里还有不少矿产,朕都给卿标记出来了。朕也不要多,以后挖出来的矿产,卿只需要向朝廷进贡两成便可,卿以为如何?” 说到这里,没等朱恭枵说话,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这也是太祖皇帝的意思,要不然,朕都不知道这些地方会有什么矿,卿说是不是?” 太祖皇帝显灵过,就是非常的方便,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推到太祖皇帝头上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压根就没想到,万一太祖皇帝真得在天有灵的话,对他这种假传旨意的事情,会有什么看法? 朱恭枵听了,却是惊讶地确认道:“这是太祖皇帝的意思?” 他理解成了,有关藩王的所有事情,都是出自太祖皇帝的意思了。 这就让他有点安心了,是真得可以去海外当一个真正的藩王了。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点点头说道:“没错,卿这周王一系,先准备一下吧,半年后全部迁到吕宋去。历代赐给卿等周王一系的土地,自然也要收回,和地方官府做好交接,可有问题?” 周藩朱橚家族是明朝众多藩王中繁衍最快、人丁最盛的家族之一,可与晋藩媲美。历代周王,子孙众多,到明万历年间,已发展到32897人。这么多人,如果养在国内,光是俸禄就是朝廷难以承受之重。如今全部丢去吕宋,不但为朝廷省下一大笔开支,并且历代赐给周王一系的土地也能收回,绝对是一件大赚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点,崇祯皇帝把周王第一个分封到吕宋,不但是因为周王看得清形势,在之前开封之战中慷慨解囊,而且还因为周王一系一直是大明众多藩王中比较优秀的一支,算是那种书香传家的藩王世家。分封去南洋,也有利于大明文化的传播。 而对于周王一系来说,朝廷俸禄拖欠,只是存在字面上的钱,有和没有差不多。在大明境内,级别高的,比如藩王之类的,那是受地方官监管,连出城上坟都要地方官同意才行,非常不自由;级别地的宗室,那叫一个穷,没俸禄就没收入,和叫花子一样了。 要是去到了吕宋,那就是他们能真正自己做主的地方,不再受朝廷律法约束,自己成了真正的主人,绝对是好事来的。 朱恭枵只是稍微想了一下,看着吕宋岛上标记出来的那些矿产,很快便回奏道:“微臣领旨!” 他其实看得很清楚,他是没资格和皇帝讨价还价的。更不用说,如今他是第一个就藩海外,那肯定是有千金马骨的意思,看这矿产就知道了。如果挑三拣四,非要和皇帝去讨价还价,万一惹怒了皇帝,指不定就分封一个更差的地方,那哭都没地方哭去! 因为,这不但是皇帝的意思,更是太祖皇帝的意思! 有关周王就藩吕宋岛的具体事宜,崇祯皇帝就不亲自过问了,自然有他的臣子出面,和周王这边商量。等一切都商量定了,再报到他这边就是了。 这个消息传开之后,顿时就引发了朝野上下的议论。 毕竟这藩王就藩海外,那是大明朝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当然是个新鲜事了。 这个议论的热闹,连还在京师的荷兰人都知道了。他们也都一个个非常震惊:西班牙人竟然完蛋了,被明国人全杀了,那个地盘还被封给了明国的藩王! 他们当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那巴达维亚呢,巴达维亚会怎么样?如果还试图对抗大明的话,会不会最终也被明国派了远征军灭掉,然后又封一个藩王过去? 他们已经听说了,明国的藩王可是有许多的。根据听来的消息,这个周王是第一个分封出去的藩王,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分封出去的藩王。那岂不是说,很多海外的地方,都会比较危险了? 大明这个庞然大物,这可是相当于整个欧洲国家加起来的帝国,并且还远比欧洲还要富饶的帝国,人口无数,这样的国家也要出去抢地盘,至少在大明帝国的周边,谁能抢得过? 荷兰人为此,都是震惊地不行。 正在这时候,有旨意到了,就荷兰这边为成为大明藩属国的条件,遣返这些荷兰人去巴达维亚问情况。如果继续和大明为敌的话,那大明就准备派大军讨伐。 至于他们怎么回去,这个倒也简单,在天津港租用个大型福船,就可以回巴达维亚的。现在没钱,到付也可。包括在京师这么多天的费用,要是不给的话,朝廷会派军队去取。 揆一等人不敢怠慢,连忙启程赶往天津,在明朝官府的安排下,租了一艘海船,正准备出港的时候,忽然就都震惊了。 ------题外话------ 求月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77 担忧 , 就见外海海面上,浩浩荡荡地驶来一支舰队。 在阳光的照耀下,很是有点耀眼,第一时间便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揆一看到,这支舰队的战船,竟然全部都是铁甲冒烟战船组成,其中有一艘,非常地大,简直如同巨无霸一样,是普通战船的好几倍! 此时,各艘战船上的烟囱,还都在冒烟,整个舰队的速度,在风帆的加持下,正飞快地从外海往天津港这边驶过来。 揆一稍微估算了一下速度,这些铁甲冒烟战船的速度,似乎是比他们的风帆战舰还有快好多。 不过在他盯着看的时候,发现那些烟囱的烟,慢慢地就没了。那些战船只靠着风帆,速度就慢慢降下来了。 不用说,这种铁甲冒烟战舰的速度,应该是有两部分组成,最高的速度能达到多少,他不好估算,因为没有看到整个过程。 之前热兰遮城战事的时候,明国的舰队中就有几艘这种战船,那个时候,揆一听到手下禀告,还觉得这种战船还能对付。 可如今,眼前竟然这么多的铁甲冒烟战船,而且还有巨无霸存在,速度也算是真正见识了。这要是在海上遇到了,还怎么打? 一个搞不好,连逃都逃不掉! 大明帝国真得是太富有了!揆一不得不在心中感慨,就眼前所见的这支舰队,要花费的金钱绝对是天文数字。在目前大明帝国的力量所及之内,不会有一个国家能是大明帝国的对手! 毕竟大明帝国钱多,人多,还聪明! 船上冒烟的那东西,肯定和那火车头上冒烟的差不多,在西方听都没听过,但是在这大明帝国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就这,就足以证明大明帝国的人聪明了吧? 对了,还有,大明帝国的人,还很勤劳! 一想到这,揆一不由得又是感慨:这大概就是上帝眷顾的种族,什么优点都集合到他们身上去了! 当船出港口的时候,他注意到,这支大明帝国的铁甲舰队,并不是来天津港,而是去天津港上方那边去了。估计那边有个军港! 揆一一直和他的同伴,就站在后甲板上,看着这支铁甲舰队慢慢地消失,再也看不到之后,才算回过神来。 这些荷兰人,互相之间看看,都看出了彼此之间眼神里面的凝重。 他们发现,越是了解这个远东的帝国,就越是感觉到这个帝国的强大,也就越是觉得这个帝国的不可战胜!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他们因为商贸利益的关系,就想着当大明藩属国,其实也是可以的;那么如今在他们的心中,就已经觉得,能当大明藩属国,和大明帝国站在一起,才能避免自己不会灭亡了。 如果还想在远东做生意,还在出现在远东,就绝对只有讨好大明帝国一条路! 就是不知道,将来大明帝国会不会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比如中东,甚至欧洲? 如果这样的话,或许又是一次黄祸吧? 带着这种不安的心情,他们便催着船家快点再快点,就怕他们回巴达维亚晚了,那边做出了激怒明国的事情,那就一切都晚了。 …………………… 其实,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并不傻。 在一开始的时候,吕宋远征军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打下了热兰遮城。随后除了军官全部押送京师受审之外,其他普通荷兰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全部被驱逐出东番,随着他们在外海的十五艘风帆战舰,回到了巴达维亚。 这时候,巴达维亚的总督是安东尼*范*迪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崇祯十八年,也就是去年病死的。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应该是蝴蝶效应的影响吧,竟然就没病死。 不过当东番的那些手下回答巴达维亚时,还是把他给气了个半死。 东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最为重要的据点之一,联系倭国,也和明国走私海商贸易的中转站。这一丢了,那每年不知道要少多少利润。 这还了得? 特别是当安东尼知道竟然两天就丢了热兰遮城,他就更是狂暴。荷兰人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种屈辱的事情。 说真的,如果荷兰驻东番总督揆一在他面前的话,估计会直接被他给劈了! 但是,随后他经过仔细地了解之后,狂暴的心思便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东番离明国太近,人家动用了七八万军队,至少他手下禀告的,是有七八万军队,热兰遮城就算多坚持几天也没有实际意义。 不过失去了东番,他总是有点不甘心的。 在追问之下,结果又意外地获悉一个消息。说攻打热兰遮城的明国军队,其实是要去打吕宋的。因为吕宋那边又一次大规模地屠杀明人,所以惹怒了明国皇帝,向海外派出了大军。 因为明国大军要去吕宋,必须要经过东番,就顺便把东番给先攻下来了! 明白了这点,安东尼好不容易平息下去的心情,顿时就又狂暴了起来。 “那些西班牙人都是猪,好端端地,屠杀明人干什么?” “明人是最勤劳的,用他们来干活不好么?不要的话,完全可以送来巴达维亚啊!” “真是自己要找死就算了,结果还连累了热兰遮城!早知道如此,之前就该集中所有兵力,打下了吕宋,那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天杀的西班牙人,一群猪脑子!在人家的大门口,一而再,再而三地大规模屠杀明人,这脑袋有多铁啊?” “如今我荷兰是倒霉了,看你们在明国大军面前,能坚持多久!” “最好都被明国给杀光了,还少了这些惹事精!” “……” 骂了一阵之后,安东尼的狂暴心情又平复了很多。随后,他做出了两个决定。 第一个,向吕宋那边派出快船,去查探吕宋的情况。 他是希望,西班牙毕竟是地头蛇,最好和明国大军杀了个两败俱伤,这样他这边说不定就能有渔翁得利的盼头。 如果说西班牙人挡不住明国大军,那也没问题,最好明国大军报仇之后,退出吕宋回大明去了。这么一来,他就可以趁机去捡个便宜,收了吕宋。 如果明国大军连热兰遮城也没看上,毁掉之后继续回去福建。那就是最好了,可以重新把热兰遮城给建起来。 安东尼的第二个决定,就是召见了巴达维亚的明人领袖苏鸣岗。 这个苏鸣岗,是巴达维亚第一任甲必丹,不久之后又被任命为地方推事,后被选为执行官之一。凡荷兰人有什么事,都是联系苏鸣岗,再由苏鸣岗去传达命令给其他明人。 苏鸣岗是厦门人,人老了,就想家乡,就想着落叶归根。因此,他在崇祯九年的时候,就辞职,并跟随着荷兰人的船到了东番,然后想转回厦门去的。 结果,他听到消息说,大明战乱不休,荷兰人和郑芝龙的关系也不好,就回不去。 由此,苏鸣岗就一直待在热兰遮城,等了三年,到了崇祯十二年,发现大明这边还是没有任何改变,最终失望之下就回到了巴达维亚,继续担任他原本的职务。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苏鸣岗是在崇祯十七年病逝的。不过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大明朝的国内局势,从崇祯十五年开始就好转起来了。 而苏鸣岗又一直在关注祖国,听到消息之后便有了动力,就想着再次落叶归根。或许有这么大的期盼之下,他反而没病没灾的,一直没死。 但是,也让他有点郁闷的是,他正准备再回大明的时候,意外接二连三地发生。 先是吕宋那边,又一次发生了西夷屠杀明人的事情。 吕宋明人,要么逃往东番那边去,要么就逃到其他南洋地区,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逃到巴达维亚这边来的。苏鸣岗是这边明人的领袖,这种大事下脱身不得,只能先安置同胞,就耽搁了。 等到过去一段时间,他准备回大明的时候,第二个意外又发生了。 荷兰人说他们和大清帝国结盟,还有倭国等等,明国肯定扛不住,还要继续乱,让他不要再想着回去,安心地在巴达维亚当明人领袖,替他们管理巴达维亚的明人。 苏鸣岗已经听到消息,知道大明的战乱已经越来越少了。落叶归根的心情,让他决定,他还是想回家乡厦门,至于以后乱不乱,他觉得看不到了。 结果,荷兰人还是不让他走,说怕他把巴达维亚的虚实告诉明国,直接把他扣押在了巴达维亚。 这一次,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召见,让已经听到风声的苏鸣岗有点担心,觉得荷兰人丢失了热兰遮城,不知道会不会报复他们? 毕竟西班牙人屠杀吕宋明人的借口,就是说吕宋明人会当明国军队的内应。如今朝廷军队已经和荷兰人交战,是不是荷兰人也会有西班牙人的想法? 和荷兰人打交道了这么多年,苏鸣岗心中很清楚,这些西夷其实都一个样,并不存在荷兰人就比西班牙人仁慈,只是荷兰人更会从他们身上压榨而已!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78 想回家看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78想回家看看因此,苏鸣岗是带着忐忑,担忧之心到了总督府的,不知道荷兰人在大败之后,会怎么对待他们这些在巴达维亚的明人? 结果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竟然一改之前有些冷淡的态度,变得和蔼悦色起来,除了不让巴达维亚明人离开之外,其他以前提过的几个事情,都给解决了。 这个态度的改变,让苏鸣岗清楚地认识到,荷兰人突然变得这么好说话,肯定和朝廷新的动向有关。 不过他能得到的消息有限,无法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便有点纳闷地回去了。 等到过了年,苏鸣岗突然又被叫去了总督府,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变得热情起来了,一见苏鸣岗到了,竟然微笑着从椅子上站起来说道:“执行官来了,快,坐坐坐!” “???”苏鸣岗一听,顿时脑海中冒出了一连串的问号。 他来巴达维亚的时间真不短了,从来没见过荷兰人对他这么客气的! 不要说坐了,站着都得毕恭毕敬才行,如今竟然一见面就这么热情地打交道,还让他坐了? “咖啡要放糖?还是一勺或者两勺糖?”安东尼满脸笑容,竟然一边去给苏鸣岗倒咖啡,一边带着笑容问道。 “???”苏鸣岗刚回过神来,就听到这话,不由得脑门上又是一连串的问号? 还请他喝咖啡,难不成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说真的,面对荷兰总督的热情,他有点反应不过来了。 见苏鸣岗傻在那里,安东尼也不以为意,直接加了两勺糖,搅拌着送到客座这边的茶几上,然后笑着说道:“我猜你应该喝不惯苦味,就擅自做主,给你加了两勺糖了,你尝尝是不是合口味?” 安东尼都到身边了,苏鸣岗就是再震惊,也是回过神来,连忙客气,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看他这样子,安东尼便转回自己的座位坐下,然后看到苏鸣岗还站在那里,便伸手示意,带着笑容说道:“坐下,坐下,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是老朋友了,坐下喝咖啡,聊聊天!” 苏鸣岗见他一直保持着这么热情,心中惊讶万分,听话地坐下了,不过没喝咖啡,只是看着安东尼,听他说话。 安东尼也没继续劝他喝咖啡,而是问道:“说句老实话,你们明人到巴达维亚,可能来的方式有点不妥之外,至于其他的,我们荷兰人并没有亏待过你们吧?” 巴达维亚的明人,有的是荷兰人招来的,有的是荷兰人劫掠过去的,总之,是用各种手段把明人带到了巴达维亚,让他们修筑城墙,建设巴达维亚。 因为荷兰人经过比较发现,就数明人最是勤快聪明,要求还低,一个能顶土著至少三个,是属于性价比非常高的劳工。 此时,苏鸣岗听到安东尼这话,连忙点点头说道:“是,是,并不曾有什么亏待!” 在海外讨生活的明人,除了那些商人之外,其他人其实都是大明底层的百姓,在国内过得实在艰难,才远离家乡去讨生活的。他们经历过太多苦难。 说实话,荷兰人对他们其实真不怎么样,但是相比较其他西夷的话,确实是荷兰人对明人要好一些。不但让明人自己管理自己,有时候还能接受明人提出的一些要求。 安东尼听到他的答复,便松了口气,笑着说道:“我们荷兰人和明人都是朋友,雇工关系而已。不过我们荷兰人毕竟远道而来,对于你们明人的习俗并不是很了解,如果有什么地方有误会的话,你是执行官,一定要向我提出来,免得有误会了,知道么?” “一定,一定!”苏鸣岗听了,连忙回应道,心中却想着,这太阳真得从西边出来了。 荷兰人什么时候和明人是朋友了? 他一直有感觉,这些西夷对于东方人,不管是对这边的土著,还是对他们的明人,一直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的,还是朋友?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不过此时,这朋友关系,却从巴达维亚总督口中听到了! 荷兰人这态度的改变,真得是越来越大了! 说实话,苏鸣岗有点不理解了。 之前的时候,荷兰人在东番的热兰遮城,还被朝廷大军打下来了。按理来说,双方的关系会受到影响,变得更加恶劣才对,怎么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对明人反而越来越好了呢? 他可是记得非常清楚,当热兰遮城的荷兰人回到巴达维亚,带去了朝廷大军的消息之后,不少土著都跳了起来,觉得明人会被打击报复,就开始欺负明人了。 但是,这种事情却很快被荷兰人处罚,随后,以前提的要求,竟然也一个接一个地答应,明显要比以前的日子更好过,如今更是连到总督府,还能享用总督大人亲自泡得咖啡了! 真是不明白! 想不通! 在苏鸣岗的不解中,安东尼热情地再次明确表达了荷兰人和明人是朋友,明人有什么困难,只要是合理的,就尽管向他提,他能做到的,竟然是会做到的! 不过只有离开巴达维亚的要求,还是不被允许。 苏鸣岗带着一头雾水回去了,一直在担心中的老乡,也都不解了。特别是那些从吕宋逃过来的明人,就更是惊讶。 荷兰人比起西班牙人,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区别?真得是怪事了! 不过,不理解归不理解,反正生活待遇比以前好多了,终归是好事! 大概过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后,又有消息传来,终于让他们明白了,为什么荷兰人的态度竟然变得越来越好了! “什么?朝廷大军打下吕宋了?” “没错,还把西班牙人全都杀了,那些当年参与过屠杀我们明人的土著,也全都杀了!” “真得么?朝廷还真得给我们报仇了?” “可不是!全都押到那些被杀明人的坟前,一刀一个,几千人,全都杀了,而且还筑了京观,血祭那些枉死的同胞!” “……” 听着同胞的议论,苏鸣岗算是明白为什么荷兰人对他们的态度越来越好了。 他能猜出来,虽然在热兰遮城的荷兰人被朝廷官军赶跑,但是他们已经体会到了朝廷官军的强大,因此没有迁怒于他们,态度好了一些。 到了后来,荷兰人知道,吕宋的西班牙屠杀明人,最终惹来了朝廷大军,灭了西班牙人,把所有参与屠杀明人的西班牙人和土著全都杀了,更是震撼了荷兰人,因此,他们对巴达维亚的明人态度就更好了。 想明白了这点,苏鸣岗不由得百感交集。 以前的时候,他们这些海外明人,根本就没有觉得,身为大明人,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跑来南洋讨生活,就得受当地人的气,得按他们的规矩办,就算被他们欺负了,噎死毫无办法。 大明强大与否,和他们这些海外的明人关系不大。更不用说,在他的经历中,大明国内也是一团乱了。 当然,如果说绝对没关系的话,那也不对。至少大明还强大的时候,南洋的土著,对他们还客气一点,不至于欺压地非常过份。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但是,这一次却是真没想到,朝廷竟然派了大军讨伐了吕宋的西班牙人,杀得人头滚滚,为那些吕宋明人报仇! 这消息一传开,他们在巴达维亚这边,也立刻感受到了好处! 这让苏鸣岗非常地期待,是不是以后海外明人再被屠杀的话,朝廷还一样会出兵?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发现周边安静了袭来,便回过神来一看,就见所有人都看着从吕宋带来消息的那位同胞,似乎是要说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 于是,他也听着。 就听这人用非常激动地表情,努力压制着,大声说道:“据说,当今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发誓,我们这些海外的明人,一样是大明百姓,谁要敢欺负大明百姓,就要先问过他这个皇帝答应不答应。谁要敢欺负大明百姓的,虽远必诛!” 说这个话的时候,他是越说越大声,越说越有力,说到最后“虽远必诛”这四个字的时候,更是慷锵有力,声音极大! 在他说完之后,巴达维亚明人议事堂内虽然人多,却非常地安静。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这个报信的同胞,都是一脸激动,慢慢地,过了一会之后,忽然,有人哭了起来。 有的哭出了声,有的无声流泪! 这一刻,他们就犹如以为自己一直是孤儿,突然之间,有人告诉他们,他们其实是有爹娘的人,并且爹娘正在找他们,在关心他们的。 苏鸣岗虽然年事已大,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可此时此刻,他也流泪了,无声地那种。 忽然之间,他非常地想要回去祖国,回到家乡去看看。 他相信,大明有这样的好皇帝在,家乡肯定变得更好了! 他想回家! 不过有点遗憾的是,荷兰巴达维亚总督依旧明确说过,他们还不能离开巴达维亚! ------题外话------ 求月票!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79 通讯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79通讯在巴达维亚的明人期待能回家乡的时候,远在大明京师的崇祯皇帝,收到了来自登莱海军总兵郑芝龙的密奏。 针对新的情况,他立刻在文华殿召开了御前会议。 与会者,自然是明白全盘情况的内阁次辅孙传庭了。 在看完崇祯皇帝让他看得郑芝龙密奏之后,他想了一下,便立刻奏道:“陛下,末将以为,该调吕宋远征军回来了。指不定今年内,就该重创倭国的时候!”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点点头,之前的吕宋远征军报捷文书,还没做批示的,此时听到孙传庭和他的看法差不多,便说道:“既然如此,朕就留郑芝豹继续镇守吕宋,完成周王就藩事宜,调曾英、杨展所部回来,统领新组建的海军。” 顿了顿,他想了下,又继续说道:“从郑芝龙的奏章中可知,他的家小应该已经被琉球人救出。既然如此,征讨倭国的远征军可以先去驱逐琉球的倭寇,并以琉球为根基,再征讨倭国,卿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孙传庭听了,当即就附和道,“先驱逐琉球之倭寇,且要大张旗鼓,大造声势,刚好打草惊蛇,会迫使倭国不得不从朝鲜抽调兵力回防倭国本土。”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很是受用。因为他知道,孙传庭是个老实人,不像王承恩一样会说话。他都说自己英明,那估计自己是真得比较英明了! 可谁知,孙传庭却立刻话锋一转,接着又向他奏道:“只是,此事还有一个难题,便是先要知道倭国确实往朝鲜大规模派了倭军,而后,又要知道倭军什么时候能回援倭国本土?” 崇祯皇帝一听,还没说话呢,孙传庭又补充说道:“相对来说,第一个难题最为关键。从倭军大规模进入朝鲜之后,消息要传回来,再传给江南待命的远征军,这时间是越短越好。至于第二个问题,回头只要舰队在倭国本土海上截住倭国船队,也能达成海上歼灭倭军的目的!” 听完这话,见孙传庭已经不再继续补充了,崇祯皇帝便马上说道:“第一个问题倒也不难解决,如果不是复杂的消息,通过信号塔方式传送,只要天气好,一两天时间内就能从皮岛那边传到江南。” 针对孙传庭所说这种情况,皮岛那边侦查到敌情之后,便可以通过信号塔的方式,传到登州,然后从登州传到江南,京师这边不用再中转。 这种远距离的通讯方式,就是会受天气影响比较大。视线不好,特别是狂风暴雨的天气,那就没法传递了。 如果只是稍微差一点的话,那也可以将就。只要给出一个特定的符号,就代表倭军已经大规模增援朝鲜,就是最简单的事情了。 除了这个之外,崇祯皇帝还知道,在后世的远距离通讯手段,还有无线电报和有线电报两种。 但是,刘伟超和他说过,无线电报这个,虽然最是适合目前的情况,但是就大明的科技,目前还无法实现。信号放大器和接收器都是问题。 有线电报的话,技术上是没问题,最简单不过的。但是,还缺少橡胶来做电线的外包绝缘层,长距离之下,也还是不行,需要等到从南美洲带来的橡胶树能有收获的时候。 可橡胶树才去年在大明种植,要想收获,还得等好几年。 想来想去,还是信号塔的方式,最是快捷。 此时,孙传庭听到崇祯皇帝提到信号塔的方式,便立刻想了起来,当即提醒道:“江南那边好像还为修建信号塔,那这个事情必须及早做起来才好了!” 信号塔的修建,其实也就是一年时间而已,主要是从京师到山海关那边,还有京师到登州,再到皮岛那边。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这个事情不难,之前已经有经验了,人手都是现成的。 随后,孙传庭又提议道:“就如今这局势,微臣建议,下旨给东江总兵,不要一直在朝鲜北部活动,打到南方去,利用骑兵激动优势,给朝鲜南方的倭人一个狠狠的打击,多杀一些倭人,便能惹到倭国的真火。如此,倭国派往朝鲜的军队,定然也是极多!” 说到这里,看到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答应的样子,他便又补充说道:“陛下无需担心,之前东江总兵一直在朝鲜北部活跃,倭人定然想不到,他会杀向朝鲜南部,只要速度够快,倭军并没有多少骑兵,短时间内是无法调集重兵拦住他的。出其不意之下,必有奇效!” 倭军主要集中在朝鲜南部,如果吴三桂杀过去的话,危险性肯定也是有的。 但是,孙传庭以他自己的经验认为,危险性并不高。 听到他这话,崇祯皇帝马上就想起了刘伟超对他说过的游击战精髓,便立刻补充说道:“打了就走,不留恋一地,不攻打城池,只是破袭战,利用骑军的机动优势?” “陛下圣明!”孙传庭一听崇祯皇帝废除准确地理解他的意思,不由得有点意外,当即出口赞道。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高兴,本来准备露出笑容的,不过最终还是表现地平淡,又问孙传庭道:“那倭军大规模增援朝鲜之后,皮岛必然要撤,吴三桂所部怎么办?” 如果说,让吴三桂坚持到倭国本土把朝鲜倭军调回去的话,因为消息的不通畅,倭军的调动会有滞后,倭军未必会及时调回去,那吴三桂就会倒霉了。 虽然说,崇祯皇帝以前对吴三桂是很不满的,死了拉倒最好,不找他算账就已经不错了。可如今这两年,特别是吴三桂在东江镇那边的表现,确实还可以,这让他对吴三桂的印象改善了不少。 因此,他还是要管一管吴三桂这边怎么应对为好? 孙传庭倒不知道吴三桂在原本历史上的事情,因此就事论事,很快就回奏道:“微臣以为,既然今年已经是和倭国决战,东江总兵可率部撤回皮岛,令登莱海军总兵坚守皮岛就是。” 倭国和建虏原本是要让郑芝龙退回山东,然后当他们的内应,在大战时候造反。 可如今,在孙传庭的建议下,朝廷的战略已经转为进攻,不会如建虏和倭国的建议,这情况自然也要变了。 这不,就听孙传庭奏道:“微臣以为,登莱海军总兵已经无须继续当内应身份了,朝廷已经可以靠实力说话,无须因为这事头疼东江将士的事情!” 按照原本的计划,崇祯皇帝不就有点头疼了。最正常的做法,是放弃吴三桂所部,这样才能不让倭寇怀疑吴三桂这边。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孙传庭的话,想了下,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那就不用在意郑芝龙的内应身份了!” 如果说,西南战事没有解决,朝廷对辽东这边的战略,还是防御阶段的话,郑芝龙的内应身份就很重要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力不断地在变化,策略有改变,其实也在情理之中的。 和孙传庭商量完了之后,崇祯皇帝按照惯例,便用手机联系起刘伟超。 一般而言,有什么大的决策,他也会听听刘伟超的意见和建议;同样的,如果刘伟超给出了意见建议的话,他一样也要找他的臣子商量,定下符合大明实际情况的章程。 刘伟超听完崇祯皇帝介绍的话之后,想了下说道:“在琉球那边的倭寇,主要就是萨摩藩,我回头把相关的资料给你发过去。”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事,便马上补充说道:“对了,如果要吸引在朝鲜的倭国军队回援的话,海军不能表现得太过厉害,要不然,他们肯定会考虑回来的时候被大明海军拦截的事情。”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点点头说道:“具体的章程还没议,需要等吕宋远征军到了之后再说。你说得这一点,朕会注意的。” 刘伟超听了,便再次建议道:“郑芝龙的内应身份要曝光的话,就啥事都不做,就有点可惜了。阴倭国一把的话,我感觉会影响倭国回援本土的事情,因此,可以摘身份曝光之前,阴建虏一把!”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高兴地问道:“怎么阴?” 对于这种,他自然是很关注的。 “还用怎么阴?”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地说道,“郑芝龙不是还欠着建虏的粮草物资没给么?你让他送有问题的粮草物资过去好了,顺便把剩下的钱也收了!” 崇祯皇帝一听,脑中稍微一想,便有了个想法,当即点点头,确认刘伟超没有其他补充了之后,才挂断了视频通讯。 随后几天,崇祯皇帝和内阁六部九卿商量之后,便一道圣旨发往吕宋。 封郑芝豹为美洲伯,驻守吕宋,协助周王就藩。 曾英所部从南洋撤回,到松江府集结待命;在热兰遮城的杨展,也调回松江府集结待命。至于东番,也就是台蛙,设台蛙县,归福建厦门管辖,继续开荒种田。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80 搞大事 , 另外,京师这边,也给吴三桂去了旨意,通过信号塔的方式,只有九个字:破袭南部,打疼后撤岛。 更详细的正式旨意,则先快马送到登州,再用快船送往皮岛。 由此,大明对倭国的反击,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 崇祯十九年二月底,大明宁波府这边,知府匆匆赶往码头,迎接一艘来自琉球的船。 不过,他其实不是因为来琉球使者而出迎的,当初金应元等人到来,他也没亲自过来迎接。此时的他,迎接的其实是郑芝龙的家小,也就是田川氏和郑宗明。 这让田川氏和郑宗明有点受宠若惊,没想到一到大明,竟然就得到了知府大人的迎接。 对此,知府大人只是笑着解释道:“陛下已经有旨意,说夫人和公子估计是救出来了,如果到了大明,便前往京师,陛下要接见你们。” 这并不是拿田川氏和郑宗明当人质,而是崇祯皇帝应某人的要求,要拍个照片,留个档。当然,对于原本的历史上,田川氏比郑芝龙都有骨气,建虏入侵时自杀殉国,激烈了郑森继续抗击建虏。因此,崇祯皇帝自己也想见见她。 田川氏听了之后,更是意外,没想到大明皇帝竟然要接见她和儿子,一时之间,非常地激动。 不过她到了大明的土地上,最关心的却还是她儿子,便连忙问情况。 宁波知府听了,便笑着回答道:“郑大人如今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巡查天下,居无定所,夫人未必能见到。或者郑大人回京缴旨时,正好能碰到。” 顿了顿之后,他又接着介绍道:“尊夫郑大帅还在辽东守边疆,暂时应该没法回京;另外,朝廷刚有旨意,封了吕宋远征军总兵郑芝豹郑大帅为美洲伯,如今还要镇守吕宋。你们郑家,真是满门忠烈啊!” 郑家一下出了三个高级别武官,其中还有封爵的,从默默无名一下成了大明数一数二的武将世家,还是让人羡慕,也让人感慨的。 不说别的,就只是郑森的潜力,以后很可能会成为锦衣卫指挥使,就值得他去讨好郑家,和郑家建立良好关系了。 田川氏听得又是震惊又是高兴,不过与此同时,她不由得也担心起来,觉得郑芝龙和倭国那边还来往,如果皇帝知道了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因此,她在高兴之余,心中也带了隐忧。 郑宗明却没这么多想法,想着他爹、他叔还有他哥,竟然都有这么大成就,他顿时也憋了一股子劲,想要做出一番成就来。 在这样的想法中,一行人,包括琉球使者,全都被送往京师去了。 ………………………… 与此同时,朝鲜汉城这边,倭国也迎来了客人。这个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清帝国的和硕礼亲王代善。 虽然双方彼此之间其实有点龌龊,但明面上至少是盟友,代善的级别也够高,因此,主持朝鲜事务的松平信纲便从城门口迎了代善进去。 两人都是老狐狸,对于一些龌龊事情就当没有,彼此见面,那是笑呵呵的,要是不知道的人见了他们两人,都会觉得他们其实是多年至交好友! 这不,就听代善笑呵呵地对松平信纲说道:“老中大人真是治政有方啊,这沿途过来,越往南就越多人烟,看着还以为这里原本就是倭国的地方,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你们倭人才迁来没多久呢!” 他的这个话,陪同他而来的英俄尔岱最有感触。 因为就是他当初把朝鲜交给倭人的,当时是什么情况,他当然是一清二楚的。 可这次护送代善前来汉城,就发现各城镇、各村镇等等,又都是人气了。当然了,这些人气,其实大部分都是迁来的倭人,他们以朝鲜人为奴隶,恢复田间地头的农活。 对他们来说,这种日子,比起在倭国,真得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倭国那边,粮田稀少,大都是各地大名、武士的粮田;甚至可以说,很多武士都没有粮田,生活穷困,更不用说普通倭人了。 然而,迁移到了朝鲜之后,不但分到了粮田,甚至还有朝鲜人当他们的仆人,如果有实力,自己去山里抓那些逃入山林的朝鲜人,也能有更多的仆人,这让他们更是有积极性去做这些事情。 这么一来二去,朝鲜南部这边,自然就红红火火起来了。而这,当然也是松平信纲的功绩了。 此时,听到代善的夸奖,松平信纲的心情,确实是不错了,便趁机对代善说道:“要是能剿灭吴三桂所部,那朝鲜北部也能如朝鲜南部一般,那样的话,我大倭国就能出兵和大清一起讨伐明国了!” 果然,倭人就是打着先经营朝鲜的心思! 代善心中想着,当即哈哈一笑道:“我此次前来,就是和老中大人这边商量这事的!” 松平信纲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勒住胯下的小矮马,看向代善问道:“果真?那大清这边如果能派过来一万骑军,分驻平壤等地,则歼灭吴三桂所部就指日可待了!” 倭国虽然也有一点骑军,但是数量少,且在吴三桂闹事的最初阶段,就被伏击而损失惨重。随后,就是仗着骑军机动性,搅得朝鲜北部压根无法派倭国平民过来。 大清帝国的骑军一向也是彪悍,如果能派过来围歼吴三桂所部的话,松平信纲觉得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要不然,只是靠倭国自己的步军,那是需要大规模兵力进行封锁,要花费非常大的人力和物力。虽然他已经给德川家光大报告了,可要是能省下这个人力和物力,他当然也是最乐意不过了。 此时,代善见他停下来问话,便也勒住了胯下的高头大马,带着笑容说道:“一万骑军有点多了,老中大人应该也知道,明国军队蠢蠢欲动,我大清的压力也大啊!你看,这样好不好?” 看到松平信纲非常关注地听着,他便继续说道:“贵国步军众多,派个两万火枪兵帮我大清防御宁锦一线的明军,如此,我大清便能腾出一万骑军,过来朝鲜协助贵国围剿吴三桂所部。” 松平信纲听出来,这是要讨价还价了。在路上并不方便说这个,便连忙请代善去王宫议事。 一路上,代善发现,汉城里面大部分都是倭人,除了倭军之外,也都是倭人装扮的。朝鲜人很少,能看到的,也都是倭人的下人,比如抬轿子的,扛东西的。 对此,他也不意外。倭人占据了朝鲜,那朝鲜人自然是最低等的了。 等到了王宫,宴席招待,一顿吃喝之后,松平信纲觉得差不多了,便对代善说道:“礼亲王殿下,如今的朝鲜并不太平,那些逃入山林的朝鲜人,纷纷投靠吴三桂所部,我大倭国在朝鲜的治安战拖住了太多兵力。你看这样怎么样?”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到代善放下了筷子,在认真听了,便继续说道:“大清这边,先派骑军帮我大倭国围剿了吴三桂所部。郑芝龙那边,我家将军大人会派水师过来,几倍兵力,迫使郑芝龙体面地撤回明国。如此一来,我们便都能没有后顾之忧。等到那时候,不要说派两万步军了,就是十万,二十万都是可以的!” 真是不死心啊,就想着占大清的便宜! 心中这么想着,代善便也认真地回答道:“老中大人不妨派人去海州看看,明国动静不小,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攻打海州。不瞒老中大人,海州离我大清都城太近了,可不敢有疏忽。一万骑军可不少了,一旦兵力抽调过多的话,海州防御堪忧啊!” 得,双方继续坚持各自的意见。 这两个老狐狸互相试探了一番,也都不在意,继续试探对方的底线。一直谈了很久,最后终于达成了一致。 建虏这边,派五千骑军入驻平壤,相关的粮草物资由倭国这边提供,为期一个月。 这五千骑军,不负责和吴三桂所部死拼,只负责限制吴三桂所部的机动,围剿之战,还是有倭国步军来完成。 另外,如果大清骑军有战损的话,抚恤等相关费用也要由倭国这边负责。 作为回报,倭国这边要加快速度,把明军赶回明国。换句话说,就是倭国水师要大规模出动,“驱赶”郑芝龙回明国,确保辽东半岛这边没有明军。 在剿灭吴三桂所部之后,倭国这边派五千火枪兵前往海州协防。至少在下半年冬季来临之前,再派大军发起锦州战事,把明军往山海关一线赶,按计划发起攻打明国京畿之地的战事。 这个约定,其实就是建虏这边想尽快推送对明战事的进行。 双方都还算是满意的,代善便回辽东去交差了。 与此同时,吴三桂这边,也收到了京师发过去的旨意,虽然字数很少,但是意思非常明确,就是让他搞大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81 碰瓷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81碰瓷吴三桂对此一点都不在意,搞大事就搞大事,功劳还能大一些! 之所以如此的态度,那是因为他有底气的!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倭寇和朝鲜人是有仇的,如今朝鲜这边还活着的老人,基本上都在年轻的时候经历过倭寇的肆虐。 倭国这次占领朝鲜,并不是烧杀劫掠一番就会派屁股走人,而是要长久占据。不但有军队,还有平民也迁移过来。 他们占据了以前朝鲜人的村庄,霸占了他们的房屋,粮田等等,还把朝鲜人贬为奴隶,为倭人当牛做马。 这么一来,要提防朝鲜人造反,要镇压他们,还有那些逃入山林的朝鲜人,也有袭击倭人的可能性。因此,至少在刚占领的这几年内,遍地都要部署军队。 而朝鲜对于倭国来说,算是很大了!倭国派军队进入朝鲜,就算来了二十万军队,分到朝鲜的各个地方,其实并不会有多少。更不用说,像汉城这种大城镇要更多的驻军。 吴三桂有底气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没有后勤之忧。 朝廷以山东一个省来养东江镇,不用为吃喝发愁,甚至可以分出粮食给来投靠的朝鲜人。 在如今这种朝鲜局势的背景之下,对于朝鲜人来说,建虏就是狼,倭寇就是虎,都是吃他们的。哪怕建虏在一开始的时候,还假仁慈好像要为朝鲜贱民做主,但是,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也看清了。 反而明军这边,以前一直是天朝上国不说,如今更能让他们有一口吃的,能依靠明军给自己报仇。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投靠大明东江镇才是所有朝鲜人的出路。 也是如此,只要能投奔东江镇的,都会想着投奔东江镇,一如当年毛文龙刚建立东江镇的时候,辽东的汉人,一直冒着生命危险逃往东江镇。 由此,在吴三桂的手中,除了三千关宁骑军是其王牌之外,其实还有无数的朝鲜步军。 这些朝鲜步军的装备简陋,甚至都没有系统训练过,但是他们熟悉朝鲜的山山水水,平时隐藏在山里,时不时地打着明军的旗号出山偷袭倭人,或者提供消息给吴三桂主力,给予倭寇以更大的打击。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吴三桂虽然只是三千关宁骑军,但是在朝鲜北部混得顺风顺水,倭寇只能干瞪眼。 相对来说,朝鲜南部那边的倭军更多,并且因为离皮岛太远,后勤也不方便。因此,在之前的时候,他并没有过去,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没法去朝鲜南部。 如今收到了朝廷的旨意,知道要搞一次大的,吸引更多的倭军前来朝鲜,他便立刻摩拳擦掌,备足了粮草物资,火药铅弹,还从朝鲜人中选出了不少熟悉朝鲜南部地形的手下,让其他人在朝鲜北部继续搞事的同时,他自己领着主力,绕过了倭军驻守的地方,悄无声息地摸往朝鲜南部去了。 …………………… 郑芝龙这边,也收到了朝廷的旨意。当然,要比吴三桂那边晚一些,是在吴三桂准备完毕出发后,他这边才收到。 看着手中的密旨,郑芝龙都有些失落,也有些惊喜。 他惊喜的是,没想到他五弟郑芝豹,竟然真得封爵了!郑家在他这一代,竟然有人封爵了! 有些失落的是,第一个封爵的,却不是他这个当大哥的! 皇上之前有承诺过,说五弟从美洲回来就会封爵以酬。如今被封为美洲伯,其他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郑芝龙却是知道,皇帝兑现了承诺。 这么想着,他也高兴,因为皇帝也对他承诺,只要做好当前的事情,打完了战事之后,他同样也会封爵的。 呀,这边的战事拖得太久,都耽搁封爵,被老五给抢先了! 郑芝龙心中如此想着,其实也高兴。 在这份密旨中,朝廷随后会送来有毒的粮草物资,让他给建虏交货,做完这笔买卖,就是撕破脸的时候,不用再当这个劳什子内应,意味着决战就见到来,他即将熬出头了,是个好事! 想着这些,郑芝龙就感觉,这时间过得也太慢了! 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朝廷送来了几大船粮草物资,他私下检查了下,却没发现这些粮食有什么问题? 于是,他便赶紧跑去镇江堡缴获,并且收剩下的一半钱。 建虏这边,对他迟迟不缴货,其实是相当不满的,但却没办法。 此时,见他送货上门,镇江堡守将便欢喜地说道:“和硕礼亲王殿下才经过镇江堡没多久,还惦记过您,说您不是个失信的人,如今一见,果然没说错!” 郑芝龙听了,只好再度解释道:“这么多粮食,我得瞒着朝廷送过来,需要有合适的机会才可以的,相信礼亲王殿下和摄政王殿下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镇江堡守将才不管他这理由,只是点头,然后就吩咐手下道:“快,调一千人过去搬运粮食!” “且慢!”郑芝龙一听,立刻开口阻止道,“做买卖,讲究得是公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清这边,还欠我一半的货款,给了才能交货!” 镇江堡守将一听,顿时就有点发愣,他这边没钱! 向他要钱,要是换了其他人,他估计会发火,但是面对郑芝龙,他只好解释,但是郑芝龙不听,这让镇江堡守将很是不高兴,一点都不像大清盟友的样子,无奈之下,只好派快马加急赶往盛京禀告,上报的言辞中,自然也有对郑芝龙的不满。 在等待盛京回复的时间中,他故意不理郑芝龙,把他晾着。 镇江堡到盛京,大概五百里不到,不用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也只是一天而已。 第三天下午的时候,镇江堡守将这边就收到了多尔衮的旨意,说郑芝龙是个商人,不要过份计较。至少郑芝龙算是不错的,之前的时候就给了水泥配方。 不像那些荷兰人,之前说得好听,收了定金之后,连个影子都不见,骗了大清好大一笔钱! 镇江堡守将听了,便连忙请出郑芝龙,笑脸以待,说这几天忙啊什么,有点怠慢了,剩下的钱正在路上,很快就到,随后便是好吃好喝招待。 等到第四天下午的时候,郑芝龙如愿收到了钱,全是黄金,有几个骑士背着赶来的,比信使慢了一天。 这让郑芝龙呵呵笑纳,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个从盛京过来的建虏,偷偷塞给他一封信,一下把他给搞傻眼了! 这封信,是建虏太后布木布泰给他的,先是说了思念郑芝龙之苦,埋怨郑芝龙为什么这么久都不去盛京? 最后,布木布泰告诉郑芝龙说,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孩子,是个儿子,如今偷偷养在宫里。 郑芝龙久久无语,为什么就有了呢? 不对,皇上说过,这不可能是真的,以太后之尊,十月怀胎,不是十天怀胎! 这个死女人,竟然敢讹自己,碰瓷么? 不过皇上说得也对,无中生有该是不可能,但是让宫女抢了自己的种却是可能的。 想了一会,郑芝龙决定先不管了,匆匆逃离了镇江堡。 如果那个孩子是真存在的,真是他的种,一旦身份曝光之后,估计就危险了! 可是,郑芝龙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只能听天由命了! …………………… 吴三桂还在朝鲜的大山中潜行,草原上却是热闹了。 春天一到,草原上才有绿色的时候,大明骑军便出塞了。 原本李自成的手下,比如高一功、李过、李来亨等人,全都编入了原本的秦军中,全都在出塞的队伍中。 他们之前的时候,跟着朝廷主力北返,一路上所见所闻,几乎是认不出来了,没有一点乱世的迹象,而是太平盛世,感受着百姓对朝廷官军的夹道欢迎,看着热闹活泼的儿童,无不让他们感慨万千。 特别是见识了蒸汽火车,还有繁华的京师,更是让他们非常地震惊。 随着秦兵回到陕西之后,看着朝廷将士衣锦还乡,更是让他们羡慕不已。 由此,他们心中都憋着一口气,就想着也争一份军功! 出塞之后,高一功、李过、李来亨等人的表现,让人称“贺疯子”的贺人龙都看得目瞪口呆,感觉他这“疯子”的外号要保不住了。 河套平原这边,土默特部族被建虏分为左右两旗,设两个都统管辖,更是削弱了土默特原本就不强的实力。 朝鲜官军的出击,也在他们的意料之外,更由于高一功他们的疯狂进攻,以至于土默特部族的人连逃都逃不掉,被这些原本是流贼,如今立功心切的朝廷官军,追了三天三夜,全部给俘虏了。 完全可以说,河套平原的战事,比预估地还要顺利,只是用了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土默特族除了俘虏之外,就只有首级了! 随后,高一功往西,李过往北,去接触其他几个蒙古部族。 因为崇祯皇帝交代过,与其等到蒙古人打过来,不如我们过去!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82 春耕 , 贺人龙驻守归化城,并不向东发起攻势。 因此东部那边,自然有大同、宣府、蓟镇等朝廷边军出击。 和河套地区有点不一样的是,东部蒙古这边,蓟辽总督堵胤锡事先有派蒙古籍的朝廷将士回去潜伏,因此,能得到更准确的消息,并且得到响应,只是针对各部族的上层行动。 …………………… 正在草原上有大动作的时候,琉球使者郑周的儿子、孙子已经到达京师,呈送了国书。对此,崇祯皇帝亲自接见了他们,并且明确告诉他们,朝廷已经在组建琉球远征军,让他们返回松江府,去琉球远征军那报到。 随行的田川氏和郑宗明,崇祯皇帝也亲切接见并且拍照留念,且封田川氏为一品诰命夫人,郑宗明派往登莱海军,到他爹手下效命。 这个崇祯十九年,是大明战略进攻的第一年,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都要发起攻势。但是在关内,却没多少影响,还是太平盛世。 琉球使者、郑宗明等人,在离开京师之前,又见证了京师的一场盛世。 这一日,京师城外,人山人海,全都拥在郊外一片望不到头的农田边上。当然,普通百姓只能站在五城兵马司军卒警戒的线之外。 所有人都在议论着,一个个都是兴奋地不行。 “朝廷重视春耕不假,可为什么今年的春耕,怎么有这么大的场面啊?” “你不知道么?皇上要亲自过来点睛呢!当然隆重的了!” “点睛?什么情况?” “亏你还是京师人呢,前两天就已经有传闻了,大明皇家科学院分院那边,已经奉旨打造了铁牛了,这不都要来瞧稀罕嘛!” “铁牛?都有蒸汽火车了,这铁牛也不稀罕吧?” “说是这么说,但是你见过铁牛么?这不都是来看热闹的!” “……” 京师这边的百姓,已经见惯了蒸汽火车,对于铁牛自然就不再无法想象。可是,对于蒸汽机还能应用于农事,多少都是惊讶的。 离得近的,位置好的,都能看到农田里用红布盖着一个庞然大物,那个应该就是铁牛,就等着皇帝来点睛了的。 一般来说,历朝历代,不管是什么皇帝,都非常重视春耕。甚至在春耕开始前,有的皇帝还会祭拜田地,然后亲自扶犁,象征性的耕一下地,以示朝廷重视之意。 崇祯皇帝也不例外,在刘伟超给他介绍,说辽东那边虽然人少,但是朝廷光复之后,可以成为粮食厂区,用机械化生产的方式,这就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观看了刘伟超发给他的视频之后,崇祯皇帝便立刻要求刘伟超给他这些机械设计图,他要尽快打造出来。 事实上,机械化生产也并不难,主要就是动力系统而已,其他用于农事的模具,最多是想不到,但是有后世的图纸,打造出来却不是难事。 一般而言,至少要是内燃机才好。 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虽然原本历史的进程是比较长时间,但是,有刘伟超的帮助,各种历史阶段的各种内燃机图纸,都能提供过去,让大明对打造蒸汽机有经验的能工巧匠打造出来,其实并不难,最多是无法量产,成本过高,无法大规模推广而已。 不过大明对化工行业的基础,其实是零,那些炼丹所得的经验,基本上没有用,且只是道士在做而已,并不普及。 化学虽然已经开始推广,可最高的也只有后世大学基础,并且只有一小撮人在学。对于石油化工和三酸两碱这些,朝廷其实都还在筹备阶段,夏完淳和朱媺娖这对夫妇就是领头羊。 这一次的铁牛,用得还是小型化改造后的蒸汽机,想用内燃机的,至少还要一两年的时间。因为夏完淳和朱媺娖等第一批格物学的人才,实在太忙。 一方面,他们要继续自学大明最尖端的格物学知识,另外一方面,还要作为先生把他们消化后的格物学知识传授给第二届格物学人才。 只有多来几届格物学人才,让大明在格物学方面的底蕴更厚实一些,这样才能有人才开始格物学的大规模应用。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他还很年轻,才三十多岁而已,有的是时间,就不想涸泽而渔,只逮着几个格物学人才使劲用。他想要的,不说人人都是格物学人才,至少他想用的时候,不会那么缺,这样大明才会百花齐放,各行各业都能在格物学人才的加入之下,蓬勃发展起来。 也就是按照刘伟超所说,生产力会因此得到极大地提高。 这不,在万众瞩目之下,崇祯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到了地头上,祭拜天地神农之后,终于让人掀去了红布,露出了铁牛的身影。 这一掀开,让很多人都有点失望,虽然名为铁牛,但是和铁牛真不像,奇形怪状的样子,很是别扭。 在众人的瞩目下,崇祯皇帝上前,在其中一个有点类似头,应该是蒸汽机上面用朱笔点了两下,算是完成了点睛仪式。 随后,所有人都注视着接下来的动作。 就见蒸汽机开始点火,烟囱里冒出浓烟,不一会之后,操作人员按上了开光,蒸汽机活塞动力便传导到了铁牛的脚上。 这其中,铁牛的前脚,是抱着一层铁皮,能转动,拖动了铁牛往前开进,但是,又不会让铁牛陷入地下而无法动弹。 另外,铁牛的后脚,有点类似横过来的狼牙棒,上面全是弯曲的尖刀,随着铁牛的行进,那排尖刀滚动起来,插入泥土然后又带出来,完成了泥土的翻转。 铁牛滚滚向前,铁牛的后腿便完成了粮田的泥土翻新,那么长长的一条狼牙棒,所过之处就全是翻新的泥土。 这要是换了以前的话,那就得一个个的农民,用锄头去翻新。再有钱一点的,则要用牛拉来犁田。 就只是这么一头铁牛,竟然能同时完成至少四五头牛的活。 看着这一幕,所有人都有点傻眼:这效率,也未免太高了吧? 负责打造这台铁牛的是大明皇家科学院里面的方以智,物理学科满分的学霸,此时的他,正在崇祯皇帝的身边,有点遗憾地介绍道:“蒸汽机还是太重了,因此这种铁牛对于待翻新的土地硬度是有要求的。如果太软的话,这种铁牛会陷进去无法动弹。” 目前这个铁牛所使用的蒸汽机,已经是尽量小型化,尽量减少重量了,但是,限制性还是比较高。 崇祯皇帝听了,看着在那冒烟远去的铁牛,却是微笑着点点说道:“已经不错了,你先琢磨怎么批量打造,或者尽量能批量打造铁牛,等到化工成熟,有更好用的燃料之后,用上了内燃机,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方以智又鼓励道:“好好努力,就算只是这么一步步来,我们大明的科技也将是日新月异的!” 就眼前这蒸汽机为动力的铁牛,也是目前大明所需要的。华北平原,还有中原地区,以及刚刚打下来的河套平原,都需要这种铁牛来补充人力的不足。 或者就是按照刘伟超所说,要利用机械化来解放更多的农民,让他们从农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加上正在推广全国范围的读书识字,到时候大明从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化国家,就会有良好的人才基础。 而如今的世界,又是大明最强国,政府整个世界,那么整个世界便都会是大明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商品倾斜地。 这就是大明的未来规划!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的目光,又聚焦到了远处的铁牛。边上的一个农夫,正在往铁牛那加焦煤,还有补充水,然后又继续开动铁牛犁地。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边上还会有一组人等着,如果铁牛犁地,到了过软的地方,那就需要用人力或者畜力拉出来,绕过太松软的田地后继续犁地。 或者说,有专门的勘探人员事先对粮田进行评估,看是否能承受铁牛的重量,以决定铁牛犁地还是畜力犁地。 终归来说,铁牛还是有不方便的地方。 但是,知道未来方向的崇祯皇帝,此时看着远处的铁牛,却是没有一点不满,一如他对方以智所说,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大明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需要做的,只是解决出现的问题,然后继续往前走便是。 ……………… 就在大明京师这边,要开始忙着春耕的时候,远在朝鲜最南部的釜山港口,也是人山人海,非常地热闹。 倭国这边也不例外,赶在春耕之前,把尽可能多的倭国农夫迁到朝鲜这边。 这不,这些天来,来往朝鲜和倭国的船只,络绎不绝。 先一步到达的农夫,还在这里等着分配;后一步到达的农夫,又挤在了港口。人口之多,估计是釜山这边有史以来的最多了。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远处山里,又人正在借助望远镜观看着釜山港口的情况。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83 比赛 ,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东江总兵吴三桂。 根据郑芝龙给他的消息,讲解有关倭国在朝鲜的情况,他便推算出来,釜山这边肯定有搞头。因此,潜行南下的时候,他压根不袭击其他目标,直奔釜山这边而来。 如今通过望远镜观察,还真是被他给猜对了。 源源不断地有倭人被运来朝鲜不说,还有各种粮草物资,也是堆积如山。 这要说起来,还是建虏的功劳。 建虏把朝鲜交接给倭国之前,就掠夺朝鲜的人口物资,至少在汉城南部地区,基本上就被建虏掠夺了个干净。 亏了倭军到得快,在汉城和英俄尔岱交涉,又跑去盛京和多尔衮交涉,还比武等等,最终留下了朝鲜剩下的人口物资。 但是,原本朝鲜就不算是富饶的地方,被建虏掠夺过几次,加上朝廷君臣无能,治国无方,粮草物资的总量就少,倭人能得到的粮草物资,也是有限的。 偏偏吴三桂还在北方闹腾,相当于朝鲜北部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事。 这么一来,朝鲜这边的倭人根本没法实现自给自足,只能靠倭国本土那边支援,才免去了到朝鲜领土的倭人饿肚子。 第一年的时候,输入的粮草物资最多,随后,算是一年比一年少,可就算这样,随着倭人大规模迁移到朝鲜,随之而来的粮草物资,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至少要保证迁移过来倭人的粮草物资,能支撑到粮食收获的时候。 此时,吴三桂身边的一名手下将领有点担心地问道:“大帅,这人是不是太多了一点?” 就釜山这里的倭人,毛估估都有几万,甚至十万都是有的。而他们自己这边,却只有三千多而已。 吴三桂听了,放下望远镜转头看去,就见他的手下,不止一个,都有点担心的样子。 于是,他便用手一指釜山方向的倭人说道:“你们仔细再看看,倭人的人数虽然多,但大都是带着大包小包的普通倭人,倭军的数量,本帅估算,大概也就五千多而已。” 顿了顿,吴三桂又补充说道:“你们再仔细看,那些倭军都是什么歪瓜裂枣,估计是倭军的地方守备而已,绝对不是精锐!就凭他们,一万都不够我们杀的!” 他的手下,听着他的话,还有那自信地语气,便一个个都重新观察起釜山的倭人。 不得不说,吴三桂确实是有领军打仗的能耐,他观察之仔细,很快就评估出了敌人的大概力量。 他的手下,有了他的提示之后再看,信心慢慢地便都恢复了。 关宁骑军的底子,当年都敢和建虏骑军打的,就眼前这些倭人,他们还真不怕了。 因为他们也都是打惯了仗的老手了,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是普通人,面对骑军冲锋的时候,人数再多都是没用的。 他们在看着,吴三桂却突然命令道:“众将听令!” 他的手下一听,立刻转身面向他而立,等候军令。 只听吴三桂开始下令道:“本帅决定,今日休整,明日黎明前用餐,等到凌晨时分,刚能看清道路之时,诸部骑军便发起冲锋。要求,多准备引火之物,烧房子,烧帐篷,烧船,把倭人全都往海里赶!” 顿了顿,他又补充命令道:“留两百人马,马尾上绑上树枝,虚张声势,不让倭人知道我们的虚实。” 说到这里,吴三桂又转头看向跟随而来的朝鲜人,大概有六百人左右的步军,对他们的统领也说道:“你们同样虚张声势,营造几万步军随后冲锋的声势。” “遵命!”所有将领听了,都是齐声回应,声音中,明显带着兴奋。 不到四千人,就敢打十万的倭人,这一战之后,回去就有吹牛的本钱了。 在随后的时间里,吴三桂继续观察着敌情。 他发现,釜山的倭军,根本就没有什么戒备之心,他们更多的,是维持秩序而已。 有一部分倭人,启程往北而去,但是还有更多的倭人,却是在釜山周边扎帐篷,应该是在等待分到什么地方去。 这些倭人,通过望远镜能看到,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该是对到达朝鲜之后的日子,非常向往吧? 吴三桂心中想着,却是冷笑:明天,就有的让你们哭的时候! 一直到傍晚时分,吴三桂都没有发现新的情况,没有再出现新的倭军,也没有看到精锐的倭军,停在码头的倭国船只,早上的时候有二十三艘,但下午的时候,离开了五艘,没有新来的船。 看到敌情基本不会有变化,吴三桂便又把他的手下将领召集起来,开始针对釜山具体的敌情开始布置具体的任务:谁谁谁负责哪一片,烧哪一片,如何驱赶倭人等等。 夜幕降临,山里的明军都休息了。但是釜山的倭人,却还是不断有喧哗声。 该是他们觉得,踏足了朝鲜,就要开始新生活,有房子,有田地,还有朝鲜奴隶,人上人的日子,就激动地睡不着了吧? 山里的人,心中如此想着,却都是愤怒,特别是那些朝鲜人,恨不得明日早点到来,把这些入侵家园的倭寇全都挫骨扬灰! …………………… 釜山的守将,是松平信纲的儿子松平信定,刚满二十岁。 对外人来说,釜山是倭国到达朝鲜的港口,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亲信之人把守; 实际上,釜山守将是个没有危险的肥缺! 朝鲜南部,至少汉城以南地区,不但被大清掠走了青壮,同时也被倭国军队横扫镇压过,算是朝鲜最太平的地方了。这一点,从安顿普通倭人就能看出来的。 山里面可能还有一些朝鲜人,但是数量肯定不多,不要说对釜山形成威胁,就是普通的倭人村子,都很久没有听说有被朝鲜人袭击的案例了。 除非是敌人从海上来,但是,海上哪来的敌人? 因此,釜山其实压根就不会有危险。 为什么是肥缺呢? 因为从倭国运过来的物资,全都堆积在釜山,稍微卡一点点,就能落下不少。另外,哪个大名手下的平民先送走,这也是取决于釜山守将的。 因此,谁想先走,就得给釜山守将送礼,这又是一大笔收入。 另外,底下的人,还能通过巡查处罚这些平民,私底下又能捞一笔钱; 这要不是肥缺,那什么是肥缺? 倭国在朝鲜的话事人是松平信纲,这肥差自然就不会落入他人手中。也就是柳生十兵卫这边,也能分一些而已。守卫釜山的副将,便是柳生十兵卫的弟弟柳生宗冬。 此时,他们两人又照常在喝酒,从傍晚喝到入夜。 这酒一喝多,就又开始吹牛聊天了。 松平信定的脸都喝红了,对柳生宗冬说道:“柳生君,听说你还能扮女人,要不扮一个给我看看?” “那不行!”柳生宗冬听了,直接拒绝道,“凡是看到我女装的,都得死!” 他是忍者,在15岁时,蒙住双眼、绑住双手双脚,动了拔牙手术,之后装上全副黄杨假牙,就是方便他女装去执行任务。 但是,随着倭国局势稳定,德川家光完成了闭关锁国,他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再也没有女装过。 也就是松平家和他柳生家都是德川将军的左膀右臂,因此才知道这个事情。 此时,柳生宗冬说完之后,打了个酒嗝道:“等到对明国的战事开始之后,我就不能这么颓废了,要重新振作起来,到时候让明国的皇帝看看我的女装,你觉得如何?” 听到这话,松平信定也激动了,当即一拍桌子说道:“你要是去刺杀明国皇帝,那我就领兵杀进明国的都城去接应你如何?” “那不可能,明国的都城,是你想去就能去的么?”柳生宗冬听了,摇摇手说了一句,然后又去拿酒杯。 松平信定年轻气盛,又喝多了,被柳生宗冬这么一说,顿时就不高兴了,当即喝道:“我的刀术,不会比你差,那些明人不要看长得人高马大,我一刀一个,信不信?” 说到这里,他又重哼了一声道:“也就是明国人离得太远,要不然,信不信就你喝酒的功夫,我就能去杀一个明人来给你看看!” 柳生宗冬一听,当即便跟着拍桌子道:“好,那我们来一个约定,等到他日攻打明国的时候,我们两人就比比看,谁杀的明人多?先杀到一百个就赢,如何?” “一言为定!”松平信定听了,一口就答应下来,随后还洋洋得意地说道,“不瞒你说,我已经拿朝鲜人练过手,嘿嘿,杀人,我是有经验的了!” “呵呵,你以为我没有么?”柳生宗冬听了,不甘示弱,“我可告诉你,早点认输,我还可以传授你杀明人的经验,我指那些人高马大的!” “我还需要你来教?” “……” 这两个倭寇头子,一边喝一边吹牛,一如以往一样,一直到很晚,喝得醉醺醺的,才在手下的伺候下各自入睡。 对他们来说,釜山的日子就是这么惬意! 夜色越来越深,最终,一丝鱼肚白出现在东边的天空,又是新的一天到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84 釜山之战 , 釜山的倭人,绝大部分人,因为环境的陌生,或者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一个个都睡不着觉,一直到很晚才睡着。 至于那些守军,同样如此,在大后方的釜山,一直以来,屁事没有,谁会早起? 因此,当新的一天到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绝大部分倭人都还在睡梦中。 也只有极少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已经醒了。 忽然,他们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地面都隐隐有点在动。 作为地龙翻身很多的国家,倭人第一时间便感觉,该不会是地龙翻身了吧?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呢,就有人不小心转头看去,突然就发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就见远处山林通往釜山的这片田野荒地上,有一支骑军,身穿红色战袄,正在向釜山这边过来。 就目光所及之处,几乎全是骑军。 这大清早的,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骑军,不用睡觉么? 潜意识里,这些倭人,都以为是在朝鲜的倭人骑军,毕竟,朝鲜人不可能有骑军。 可是,很快,他们就回过神来了,这是明国骑军,只有明国骑军才是穿红色战袄的! 那些倭人中的老人,当年可是参与过侵略朝鲜的战事,和明国骑军交过手的,一下就想起来了。 一明白这点,顿时,三魂掉了两魂,当即疯了一般喊了起来道:“明军杀来了,明军杀来了……” 不知道有多少骑军,正在往釜山攻过来,就那隆隆的铁蹄声,都是越来越响,犹如天边的惊雷,正滚滚而来! 直面骑军冲锋,哪怕是精锐的军卒,都会被冲锋气势所吓,更不用说,釜山这边的倭人,大部分还只是平民。 于是,釜山这边的倭人营地,几乎一下就全乱了。 先一步发现大明骑军的倭人,赶紧喊着自己的亲朋好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海边跑,那里有船,只要逃到了船上,那就安全了。 而被惊醒的倭人,钻出帐篷后看着乱跑的同伙,立刻就慌了,再一看大明骑军的冲锋气势,那还有别的念头,自然是跟着一起跑。甚至都没什么逃到船上的念头,只是觉得随大流跑,就没问题。 轮值的倭人军卒,想要控制乱局,想要迎战,根本就不可能。 到处都是哭喊声,到处都是乱窜的人群,他们不要说拦下这些人,自己都被身不由己地冲向海边方向,更不用说,有些倭人军卒也看出来了,逃到船上才会安全。 倭人的头目,松平信定和柳生宗冬,昨晚一如既往地喝多了,一般而言,至少要日上三竿才会醒,因此,外面那么乱,他们自己是不可能醒的。 不过他们是有亲卫的,乱局一发生,就赶紧禀告,无奈这两个倭寇头子要么叫不醒,要么叫醒了之后,还喊着要喝酒,根本不能应变! 事实上,就算他们没有喝酒,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下,也不可能有应对的措施了! 于是,他们的亲卫便立刻带着他们两人,同样赶紧逃往港口方向。 原本釜山城是有城墙的,但是倭人来了之后,直接把城墙拆了,并且用拆出来的材料修建了更多的房屋,方便他们后续来更多的军队和平民。 事实上,就算这样,釜山的房屋也远远不够住,只能是有钱人住房子,没钱的就在外围搭帐篷住。 这时候,吴三桂所部,提高了马速,已经杀到了釜山。 外围的帐篷这里,还有很多人陆续地从帐篷里钻出来,纷纷往海边方向跑。就往海边的路上,几乎全是人,密密麻麻的,犹如草原上的羊群一般。 “嗖嗖嗖……” 火箭发射,射向那些逃跑的倭人,射向那些帐篷。 还有一个个的火把,也被明军投向那些易燃的地方,比如帐篷,比如堆放物资的地方。 “杀……” 在隆隆的马蹄声中,明军一个个都是在大吼。 倭人听不懂,可是却能明白,明军的大喊,是个什么意思。 “呯呯呯……” 燧发枪声,也开始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如果说原本的倭人逃跑,还有一定的秩序,和前面的在一起逃跑而已。此时发现明军已经杀到,火势已起,枪声在响,顿时,就犹如一下刺激到了他们,再也不等前面的人,对于那些强壮的倭人来说,他们不是返身抵抗,而是推倒挡在他们前面的人,不管是谁,先跑为上。 松平信定和柳生宗冬的手下,也都是慌了。 原本他们遇到前面挡着的人,都是大声吆喝,凭着官位要他们让路。可是,此时此刻,他们都等不及前面挡道的人让路,直接拔出他们那锋利的倭刀,任何挡在他们面前的倭人,都是一刀一个,杀出一条通往海边船上的血路。 这一会儿,这两个倭人头目,似乎是在进行比赛了。就看谁杀得倭人多,谁最先到达海边的船上。就他们的路程来看,还有他们的手下一起动手开路的架势,等他们到海边的时候,估计被他们杀的倭人,就远不止一百个了。 部分明军将士担心倭人太多而不好对付的情况,压根就没有发生。 此时此刻,在这釜山,明军将士虽然只有三千多,但在倭人看来却是三千多头猛虎,而他们却只是羊群而已,压根就没有抵抗,有的,就只有逃命。 踩踏的情况,无处不在,甚至逃得急了,那些倭人军卒,也都学着他们的头目,纷纷抽刀砍出一条血路。 可是,明军已经杀到,火光冲天,不知道有多少明军,这场场景所引发的恐慌,都让那些逃跑的倭人,根本都不管身后正在杀他们的倭人军卒,而只是一门心思就想着快点逃到海边,逃到船上去。 “杀……” “呯呯呯……” 喊杀声,枪声,还有哭声,组成了此时釜山的乐曲。 港口这边,是有轮值的倭人军卒。在被惊动之后,看到情况,便连忙想着维持码头的秩序,至少不能慌乱。 然而,冲向码头的倭人,不管是谁,都不想再岸上,就想着快点逃到船上。 为首不多的倭人军卒,根本就维持不了无数人群的涌动。 哪怕他们狰狞起来,面对自己的同胞,开始了杀戮,杀那些不听话的平民,可就算吓住了面前的平民,也无法阻止后面的人拥向码头,推搡着前面的人,身不由己地继续涌动。 最终,就连倭人军卒都被冲散,有的被迫随着人流拥上船,还有的因为阻挡被推倒,然后便被无数只脚给踩踏。 每一艘停靠在码头上的船,都有无数的人抢着上船。 不少的人因为被后面的人推着,都挤不上船,掉到了海里,但是却没人在意他们,只是想着自己能早点上船。 到了后来,船上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挤得密密麻麻,可是,岸上的人,却压根不管这些,还要继续往船上挤。 挤不上的,便掉到了海里;挤上去的,便是挤掉了原本在船上的人。 总之,每一艘船的四周,全都是落水的倭人。他们要么在海水中扑腾,要么就抓住了船舷,或者船上垂下的东西。真得如同溺水之人,不管是什么,就算是救命稻草,也想着抓一抓。 逃到港口的倭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岸上几乎是人挨人,人挤人,但是,还有更多的人,往港口这里逃过来,把在港口却为上船的倭人,纷纷挤下海。 不会水的倭人,在海里扑腾求生,港口的海面,犹如煮饺子一样,到处都是扑腾;最终,很多扑腾的人,耗光了体力,便没了动静。但是,岸上又会掉下更多的“饺子”,接着扑腾。 而那些会水的倭人,没有可能爬上船之后,就想着远离岸边,纷纷往外海游去,就想着逃离港口。 釜山这里的倭人,踩踏而死、淹死在海里的,不知道有多少。 而两个倭寇头子,在他们的亲卫护送下,劈开一条血路,闯向码头这边。 可路上的倭人实在太多了,虽然那些倭人面对身后的砍杀不敢反抗,但是却也没人让路,或者说,人数太挤之下也没法让路。 他们的亲卫,都杀得手软了,没劲了,也没能杀出头。 在他们的后面,又有更多的倭人拥过去,犹如海浪一般,一浪接着一浪,最终一个浪头之下,一群疯狂逃命的倭人,推倒了两个倭人头目,并且很快把他们踩在了脚底。 这一刻,无视贵贱,一旦倒地,都是一样的下场! “杀……” 吴三桂所部已经杀到了釜山,烧着了所有能烧着的东西,烈火熊熊,驱赶着这群刚踏足朝鲜,想当朝鲜主人的倭人。 吴三桂所部关宁骑军,都是老兵了,他们有经验,并没有杀入倭人群中,而是放慢了马速,就只是杀那些落在最后面的倭人,驱赶着他们,继续往海里拥去。 在尘土飞扬的后面,似乎还有无数的明军将士,喊杀声震天。 看着这一幕,吴三桂心中已经确定:此战大捷!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85 切腹 , 大概临近中午的时候,釜山这边的热闹,终于平静了不少。 没有了马蹄声,没有了火枪声,也没有了喊杀声。 不过烈火燃烧的声音,还是在继续。 釜山的海面上,有无数的尸体浮着,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海浪,在海面上起伏着。 同时,有七八艘船,还是在码头停靠着,不过被烧着,只剩下了一点残骸,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沉入海底。 在岸上,到处都是踩踏而死的倭人,有衣着光鲜的,也有一身补丁的,他们的下场,都是一样。 大约还有三千多的倭人,面向大海跪在那里。看他们的装束,有普通的倭人,也有倭人军卒,全都在瑟瑟发抖,没有例外。 明军将士们,基本上都已经下马,让战马能休息,而他们则在打扫战场,有些没有被火烧掉而他们刚好又需要的物资,便都整理出来。 原本在后方虚张声势的朝鲜人,全都已经赶到了码头这里。 此时的他们,正在处决那些跪在那里的倭人俘虏。 对此,吴三桂压根不管,或者说,就是他默认的。 朝鲜人和倭人,那是有死仇的。每一个踏足朝鲜的倭人,都是想趴他们朝鲜人的身上吸血。不杀了这些侵略者,念头不会通达。 “报!”吴三桂正在扫视釜山,忽然听到身后传来急促地马蹄声,转身看去时,却见一名夜不收疾驰而来,到了近前之后,立刻禀告道,“大帅,大约有一队五百人的倭人步军,正往釜山而来!” 吴三桂一听,便知道这一队倭人步军,应该是来接应今天要出发的倭人。 于是,他便点了三百骑军,前去灭了那些倭人步军,至少不能让他们逃回去报信。 随后,吴三桂也传令全军,休整到午后,便准备出发了。 釜山之战,是这次南下第一战,算是开了一个好头。但是,之后的战事如何,还不好说,讲究的,是一个快字。 换句话说,接下来就会辛苦了! 朝鲜人组成的步军,自然就不适合再随军行动了。 吴三桂也交代他们,倭人被杀了这么多人,肯定会迎来非常大的报复,要他们早点躲入深山,最好不要露出踪迹,等待朝廷大军的反攻。 全服吩咐完毕,又检查了全家将士的装备物资之后,午后时分,吴三桂便领着三千关宁骑军主力,向北进发。 釜山之战受伤的几个关宁军将士,则由朝鲜人组成的步军照顾,躲入深山。 等到傍晚时分,一直看到釜山这边没什么动静了,对马岛这边的倭人,才派了船过来釜山看情况。 尸山血海来形容,并不为过。 在码头最醒目的地方,还竖着一块飞车大的牌子,上面用血写着四个汉字“血债血偿”。 在这四个大的汉字附近,还有一些字,同样都是血所写。 “滚出朝鲜!” “报仇雪恨!” “倭人都该死!” “……” 对马藩的倭人,不敢登陆,赶紧回去禀告,随后,又连夜向倭国本土派出了快船。 朝鲜南部这边,在随后的几天内,突然一下热闹起来。 对于倭人来说,就是末日来临;而对于那些被倭人奴役的朝鲜人来说,却是痛快报仇的一天。 吴三桂所部的关宁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天就破袭两百里,烧杀倭人,并不用打扫首尾,自有那些被解放出来的朝鲜人去补后续。 杀那些躲起来的倭人,烧掉房子,破坏粮田,带着收集起来的物资,躲入山林。 也正是有这些朝鲜人打下手,吴三桂所部的效率非常高。 ……………… 汉城这边,松平信纲正在给柳生十兵卫送行。 和大清帝国达成了协议,为了尽早解决朝鲜北部的明军,松平信纲抽调了南部的倭军精锐,一批又一批地派往北方,增强北方的兵力厚度,限制吴三桂所部的机动力。 这不,柳生十兵卫所领的五千倭军,是派往北方的最后一批,正准备出发。 “老中大人,精锐都被我带走的话,南边怎么办?”柳生十兵卫带着一点忧心问道。 本来的话,柳生十兵卫的这五千倭军,是不在派往北方的计划之内的。但是,松平信纲最终决定,又抽调出来了这五千人马,要派往北方。 此时,听到柳生十兵卫的问话,松平信纲当即微微一笑道:“无妨,我不是已经向将军大人求援了么?估计随后的大军,也就在这两个月内会到。朝鲜南部,也就一些朝鲜反贼还躲在山里,根本不成气候,地方治安军足以对付他们了。” 说到这里,他还拍了拍柳生十兵卫的肩膀,嘱咐他道:“倒是北方那边,一定要守好了各要道,等到大清骑军一到,就要配合展开对明军的围剿。尽量堵住,兵力还不够的话,等援军一到,我就会派过去的!” 柳生十兵卫听了,想了下,发现这么做的话,不用等到援军到达再行动,就能早日真正掌握朝鲜北部,便没有了担心,随后就告辞松平信纲,领军北上了。 城头上,松平信纲目送大军远去,正要离开城头回城里时,就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还有喊声:“老中大人,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这大军才出征,这边就喊大事不好了,这让松平信纲很是不满,当即转身看去,却见是南门守将,慌急地往这边跑过来。 “老中大人,敌……敌袭!”南门守将脸色惨白地禀告,哪怕还没到松平信纲面前,就已经喊开了,“明军……明军正在大肆屠杀我们倭人村镇……” “什么?”松平信纲一听,顿时一惊,没看到报信的使者啊,哪来的明军? 看着南门守将,他忽然一个激灵,顿时脸色白了白,立刻跨前几步,追问南门守将道:“哪里?哪里发现了明军?南边?” 这一刻,他真得是非常震惊。 在朝鲜的明军,也就是吴三桂所部吧?他们不是一直在北方折腾么?就从来没听说过,他们有南下过啊! 怎么突然之间,他们就跑到南方去了? 这怎么可能? 然而,听着南门守将的禀告,忽然之间,松平信纲一下想到了很多,顿时脸色惨白,连忙喊道:“快,快,立刻追回来,追回来……” 吴三桂所部明军突然在南方大肆杀戮,以骑兵的机动力,绝对会有非常大的破坏力。 他还想到了,南方最为重要的地方,就是釜山。虽然那边部署了将近八千的军队,可是,此时的他,心中一点底都没有,能不能守住釜山? 要说对倭军的战斗力,他心中是最有数的。 当初岛原之乱的时候,十几万大军,只是攻打四万农夫的反贼,结果不但攻不下来,还把统军大帅给杀了。后来是他领着德川幕府直属精锐,用了围困之法,才最终把这次造反给镇压了下去。 就如今这个时候的军队战力,根本就不能和丰臣秀吉时候的军队战力可比。 之所以会如此,松平信纲心中其实很清楚:就是历代将军大人一直在打压地方大名,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不能让他们掌握强力的军队。完全可以说,削弱地方军队,对于德川幕府维持统治是最重要的。 也是如此,吴三桂所部才三千多兵力而已,却能一直在朝鲜北部肆虐。 如今倭军质量不行,就只能是数量取胜。 松平信纲就想着本土派来更多的军队,以兵力的优势压缩吴三桂所部的活动空间。 可是,没等本土的援军抵达,吴三桂所部却突然袭击了朝鲜南部! 意识到后果非常严重,松平信纲真得有点急坏了! 不多久,柳生十兵卫自己先骑马赶回,急匆匆地赶到松平信纲面前,急切地问道:“怎么回事?出了什么情况?” 此时的松平信纲已经缓了过来,知道急也没用,把大概的情况说了下,还没说完呢,就又有快马来报,说某某地方发现明教,急需增援。 柳生十兵卫一听,顿时就急了,当即转身就跑,同时说道:“我即可领兵增援!” “慢!”他还没走几步,就被松平信纲给叫住了,等他不解地转过头看过去时,松平信纲便表情严峻地说道,“你就算赶过去也是晚了!以骑军的机动力,你根本就赶不上。能被骑军打下来的地方,肯定会被打下来,至于那些大城,骑军并无攻城能力,也无须担心!” 柳生十兵卫听了,正想说什么时,就见松平信纲又严厉地说道:“目前来说,我最担心的是釜山。那边没有城墙可守,你多带点兵力,不管其他,直接赶往釜山。哪怕路上遇到明军,也不要管!” 釜山对倭军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今的他,只希望明军并没有到釜山那么远。要不然,一旦釜山有失的话,必定损失惨重。别人不知道,至少他这个负责朝鲜的,估计要切腹自杀了! 此时的他,非常地悔恨,那个吴三桂怎么就这么胆大包天,竟然敢跑来朝鲜南部这么远的地方,他就不怕没有后勤补给回不去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86 琉球远征军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86琉球远征军在吴三桂大闹朝鲜南部的时候,远在大明江南松江府这边,虽然是阴雨连绵,但是这里的气氛却是异常地火热。 在衙门口征兵处,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要求加入琉球远征军的。 火爆程度,已经到了不止是年龄要求,而且还要求有军户经验或者有水手的经验。 可就算这样,就见一个官吏到了征兵处宣布:人数已满,暂停征召。 听到这个宣布,还在排队的那些青壮,都是闹腾了起来,怎么就满人数了呢? 然而,他们也只敢嘴巴说说,可真不敢付之行动去闹腾。 “我都还和隔壁二妞保证了,肯定能报上琉球远征军的,这下好了,娶媳妇的钱没了!” “我也是啊,还想着用军功的钱给家里盖个新房的呢!看牛哥,就是因为参加了吕宋远征军,这回到了家,军功赚来的钱,都是又娶媳妇又盖房的,羡慕死人了!” “可不是嘛,你看吕宋远征军回来,我们松江府的东西都贵了不少。就他们钱多,把东西都买贵了!” “真是没想到,远征吕宋,还以为危险着呢,结果倒好,一帆风顺不说,一个个都还赚了老婆本!” “……” 吕宋远征军接到旨意之后,曾英和杨展领着麾下海军返回了松江府这边,需要补充兵力和船只,接着远征琉球。 另外,监军卢九德留在吕宋,要等到周王就藩之后,才会和美洲伯郑芝豹一起返回。 琉球远征军这边的监军,是锦衣卫指挥同知郑森,还在从北方过来汇合中。 曾英和杨展两人,就在衙门不远的酒楼二楼临窗喝酒。 此时,看着衙门口那边的热闹,杨展有点感慨地说道:“真得是没想到,就在几年前,百姓对于从军还畏之如虎,可如今,却都在为不能当上兵而抱怨了!” “那是这几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曾英听了,却是一点都不奇怪,当即接过话题说道,“以前从军,军饷都有欠几年的,可如今,不说别的,光我们吕宋远征军回来,哪个当兵的不是发了好多钱?就算这江南富饶之地,都能让他们当地人眼红,这从军的人数,自然就会多了!” 吕宋远征军除了军饷之外,包括热兰遮城和马尼拉那边的缴获,也是非常多的。因此,军中赏赐自然也高。 此时,杨展听了曾英的话,当即点点头,又想起一事,便问曾英道:“朝廷旨意上说,监军会带部分铁甲蒸汽战船过来,你觉得这次有多少?” “南京造船厂这边,已经送来了十艘铁甲蒸汽战船。”曾英听了,考虑着说道,“天津造船厂那边,应该也是差不多这个数吧?就算天津造船厂更大,对于铁甲蒸汽战船的改造更熟练,估计也不会超出多少。” 这个解释,很符合逻辑,杨展听了,带着一点欣喜说道:“我们这次回来,只带回来了五艘铁甲蒸汽战船,那再多二十艘,达到二十五艘铁甲蒸汽战船的话,配合其他战船,就算倭国水师数量比我们多多了,也能赢了!” “没错,铁甲蒸汽战船对上风帆战船,还是有不少的限制!”曾英听得点头附和道,“但是,对上倭国的船,那就压根没有什么弱点了,二十五艘铁甲蒸汽战船,一字排开,就能把倭国的水师战船冲散,后面交给普通的战船,就能收拾他们!” 顿了顿,他想起什么,便又说道:“只是铁甲蒸汽战船越多,对于煤炭的后勤补给就越多,琉球那边没有煤炭,都得从我们本土运过去!” 杨展听了,却是笑了下说道:“这个问题不大,琉球的倭寇就只有萨摩藩派出的一部分而已,很少。我们打下琉球之后,要等朝鲜那边的进展,这段期间,有的是时间在琉球囤积足够的煤炭,这样一旦征讨倭国,就不用从国内运过去了。” 就目前来说,对外公布的都是琉球远征军,但是只有曾英和杨展两个总兵知道,他们真正的目的,其实是征讨倭国,并且是先剿灭从朝鲜回援的倭国水师。 两人正在说着话呢,忽然,就听到街道上传来动静。 “快去,快去看呐,哇,太大了!” “朝廷威武,真得太厉害了!” “……” 听着这个动静,杨展向窗外看了一下,发现百姓们纷纷往港口方向跑去,呼朋唤友的,似乎是去看什么稀罕事。 他正想说什么时,就见楼梯口那边传来急促地脚步声,随后,曾英手下大将余冲出现在门口,兴奋地对屋里的两人说道:“监军领着二十艘蒸汽铁甲战船到了!哇,有一艘蒸汽铁甲战船,真得是太大了!” 一听是郑森到了,两人不敢怠慢,立刻离席。 同时,看到余冲这么震惊的样子,曾英都不由得有点好奇起来,问道:“有很大?” “很大很大!”余冲听了,兴奋地说道,“大概有三艘一号福船那么大,看上去太有气势了!” “封舟战船?”曾英一听,立刻想到了什么,马上惊喜地说道,“走,回去看看!” 封舟原本就是大明建造出来,用来册封海外藩属国的国王,展现国威用的。因此至少从气势上说,绝对是非常有威势的。 事实上,封舟长47米,而一号福船,也就是明末最大的战船,四百料战船长27米,其实是达不到三艘那么多的。可封舟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大。 如今封舟改造成了蒸汽铁甲战船之后,给人的威迫感就更强了。 也是如此,松江府这边的百姓听到消息之后,便纷纷拥去港口看热闹了。 曾英和杨展赶到港口这边时,码头上已经有非常多的人围观了。封舟那庞然大物,还正在往港口里面停过来。亏了这里是长江口,有深水码头,要不然,都没法停靠。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个庞然大物所吸引,赞叹声不绝于耳。 就连杨展和曾英等人见了,也是面露震惊之色。 随后,两人便匆匆赶过去,等了好大一会之后,封舟战船才算停靠稳妥,郑森下来和两个总兵见面。 琉球使者,也就是郑周的儿子和孙子也闻声赶来,认出这是以前到达过琉球的封舟,不过如今却成了铁甲蒸汽战船,自然又是一阵激动。 由此,琉球远征军已经组建完毕,战船达到了五百艘之多,其中铁甲蒸汽战船就有三十五艘。另外还有运输船有五百艘左右,不是运送兵力,而是粮草物资和煤炭等,主要是琉球群岛上难以获得的那些军用物资。 从远征军的规模来说,和吕宋远征军是差不多的。但是战力上来说,绝对是只强不弱! 同样的,琉球远征军中,一样还有葡萄牙的风帆战舰被征召,由原本的三艘增加到了五艘。 葡萄牙这边,已经收到京师的旨意,对于葡萄牙人来说,那是一千个愿意成为大明藩属国的。因此,一边赶紧派人去里斯本报信,由他们的国王若昂四世最终决定是否接受明国皇帝的旨意,但另外一方面,濠镜澳这边的兵头杜琛非常积极地配合,就怕丧失了成为大明藩属国的资格。因此,这一次,把濠镜澳这边葡萄牙的所有风帆战船都派来了。 毕竟通过参与吕宋远征军的经历,他们已经认清了,就在大明周边,没有一个国家能是大明的对手。而和大明贸易能赚取的利润有多少,熟悉大明的葡萄牙人最是清楚不过了。 并且,里斯本的困境,他们也是非常清楚。虽然成为大明藩属国之后,里斯本一样没法寄希望宗主国能派兵去保护,但是从大明赚取的钱,却能让里斯本找到更多的盟友,从而保证里斯本不被西班牙灭国。 另外一方面,他们还知道,荷兰也有可能成为大明藩属国,这对葡萄牙人来说,是不乐意看到的,更不想见到荷兰能成为大明藩属国而葡萄牙却不能成为大明藩属国。 因此,葡萄牙人的积极性非常高,最听大明的话了。 ………………………… 此时,让葡萄牙人担心的荷兰人这边,从大明天津港租了福船赶回去的揆一等人,也终于赶到了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听到港口那边传来的急报,说被大明押去京师受审的热兰遮城大小军官都回来时,非常地意外,连忙赶过去看情况。 不管是问罪,还是别的什么,总要先问清楚再说。 另外,此时的安东尼,对于大明军队在吕宋扎根感到非常地不安。对于大明对于海外的策略变化,深感惊恐。 吕宋能被大明军队打下,那巴达维亚离吕宋又不太远了,明军再打过去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他想搞清楚,大明那边对巴达维亚到底是什么态度?毕竟就目前来说,荷兰和大明之间,其实还是处于敌对关系。 在港口这边,荷兰人已经全都在围观了,安东尼过去的时候,刚好看到揆一从船上下来,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呢,揆一就急不可待地先开口说话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87 游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87游说“我知道总督阁下有话要说,不过不管您是要处罚我还是要干什么,都没关系,请先听我说!”揆一连珠炮地发话道,“总督阁下,巴达维亚这边的明人可安好?” 安东尼都被他说得有点懵了,一见面就是一顿嘴炮! 下意识地,他马上就回答道:“明人很好啊,怎么了?” 揆一就担着心思,就怕巴达维亚这边报复了明人,那样的话,和大明帝国和好的机会不但失去,连巴达维亚都会没了。 此时一听,他便松了口气,一脸幸运地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什么那就好?”安东尼此时有点回过神来了,带着恼怒喝问道,“你给我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还有,你们不是被押去明国首都受审么?怎么又跑回来了?” 揆一此时已经放心,也不顾安东尼的脸色,就连忙对他说道:“大明皇帝赦免了我们,还带来了一份旨意,问我们荷兰愿意不愿意当大明帝国的藩属国。不过就算我们答应,那也是有前提的,幸好巴达维亚的明人没事……” “对对对!” “没错,没错……” “……” 陆续下船来的热兰遮城的军官,全都站在揆一的后面,不断地附和。 安东尼听得一个脑袋两个大,当即让他们都闭嘴,然后指着揆一,用那种诧异地表情问道:“你刚才说什么,明国皇帝要我们荷兰当他们的藩属国?” 听了这么多,他就听到了这么一个关键的点。 “没错!”揆一听了,连忙语速飞快地解释道,“总督阁下不知道,大明帝国已经改变了国策,不再海禁,而是要全面放开对外的贸易,只要荷兰能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就有资格和大明帝国做生意了。那么一来,必然是财源滚滚!” “对对对,大明帝国太富有了,我们只要能赚一点点都会发了!” “真得,我们欧洲所有国家加起来,都没有大明帝国繁华啊!” “我这辈子真得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城,哦,我的上帝啊,真得是难以相信,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大的城!” “……” 揆一身后的热兰遮城军官,好几百人呢,在揆一身边的这些听了揆一的话之后,马上七嘴八舌地附和,引得后面的那些人也赶紧附和,感慨他们在明国的见识。 这么一来,码头这里顿时就是一片乱糟糟的,比后世的菜市场都要热闹。 这还没完,围着他们的,是巴达维亚这边的荷兰人,都过来围观呢,听到他们的话,顿时一个个都是非常好奇,连忙问了起来。 “怎么回事,你们见到了什么?” “上帝,你们能不能别这么夸张?” “……” 这边听到有质疑他们的,顿时就连忙解释。 乱,就一个字! 揆一怒了,发出了一声狮子吼,总算把现场吼安静了一下,然后他一指揆一道:“你,到我办公室来,好好给我解释!” 说完之后,他看了其他热兰遮城的军官,稍微想了下,赶紧没法全部都处置了,便冷声喝道:“其他人,全都到城中军营待着,等我进一步命令!” 毕竟丢失东番的责任,怎么样都是要追究的,要不然没法给股东交代。 揆一听了,转回头向他身后的那群人大声喊道:“都听总督阁下的,记住,都听总督阁下的!” 说话间,他还使了个眼色。 他身后的这群手下见了,都是心领神会,便纷纷答应。 于是,安东尼就带着揆一走了,而其他的热兰遮城军官,则去往城中军营。 看到总督阁下走远了,他们便一个个开始和巴达维亚这边的老乡说开了。 “真是不去不知道,去了才知道,大明帝国有多富有了!” “我跟你们说,我们荷兰要是能和大明帝国做生意的话,至少我们,一个个都绝对会发财!” “……” 巴达维亚这边的荷兰人,有原本就是热兰遮城,被明军给放回来的。还有的,是巴达维亚的,但是和热兰遮城的军官多多少有关系的。 他们这些人,都纷纷带着好奇,围着一个个放回来的热兰遮城军官,询问大明帝国的情况。 就这,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还没搞清楚事情呢,城里面已经在传有关大明帝国的消息了。 回到总督府,安东尼看到揆一一点都没有负罪感的样子,心中就很生气,指着他喝道:“你丢失了热兰遮城,等着下大牢,接受审判吧!” 可谁知,揆一听了,却还是没有认罪的态度,反而对安东尼说道:“其实,我以为丢失了热兰遮城,反而是好事,真要说起来,我不但没有罪,反而有功,股东会应该奖赏我!” “呵呵!”安东尼一听,被他这话给气笑了,“好,你来说说,我看你怎么颠倒黑白,把你丢城失地的罪说成功劳!” 从京师到巴达维亚这几个月,揆一早就和属下商量好了对策,当即不慌不忙地问安东尼道:“敢问总督阁下,热兰遮城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他没真等安东尼回答,便连忙自己回答道:“建热兰遮城的目的,主要是和大明帝国以及倭国做生意,根本上来说,就是赚钱。事实上,就连我们在这里建巴达维亚,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赚钱!” 这个话,安东尼没法反驳,只是气呼呼地坐了下去,听揆一在那说话。 “这一次我们去了一趟大明帝国的都城,真得是见识了大明帝国的繁华!”揆一说到这里,表情非常认真地说道,“我敢向上帝发誓,大明帝国的繁华,绝对是世界第一。我们欧洲所有的财富加起来,都未必能有大明帝国一个国家多!他们的都城,比三个巴黎都要大,百姓富有,街上到处都是商铺,商品琳琅满目。我特意关注了,很多商品都是我们那没有的,还有我们那很贵的一些,在大明这边非常便宜……” 过年之后的那一个月,崇祯皇帝其实就是要让他们见识下大明的繁华,因此,揆一等人逛了京师很多地方,见识了在这个时代,上百万之多的人口,到底是怎么样的!大明到底有多繁华! 安东尼自然是没有去过大明的,而揆一又知道怎么打动安东尼,因此他举例什么的,都是让安东尼非常诧异的,甚至一些商品利润的分析,更能让安东尼暗自咂舌。 就这,安东尼都还没拿出杀手锏呢! 看到安东尼的怒火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脸上都是震惊之色,他便又接着说道:“最为关键的是,总督阁下,大明帝国还拥有一种叫做蒸汽火车的神奇东西,能拉非常多的东西……” “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安东尼听完揆一对蒸汽火车的介绍,顿时就连连摇头道,“世界上不可能有这种车子的!” 真是笑话了,夸张也要有个限度好不好? 揆一就知道他不会相信,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他不是亲眼所见,别人来给他说这些,他也是不信的。 因此,他便问安东尼道:“总督阁下,该是听说过大明帝国有一种铁甲蒸汽战舰吧?就是铁甲冒烟战舰!” 听到这话,安东尼点点头,这一点,他是知道的。不但从热兰遮城回来的人这么说,打听马尼拉那边情况的人,也是有说过的。 揆一见他点头,便继续说道:“铁甲冒烟战舰无风却能快速航行,靠得就是船上装着的蒸汽机。而那个蒸汽火车,其实也是蒸汽机来拉动车子的。对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表情非常严肃地说道:“我们从大明帝国的天津港离开的时候,刚好看到了大明帝国的一支舰队,全都是铁甲冒烟战舰组成,至少有六七十艘,其中有一艘,还是非常大的战舰,简直就是巨无霸!” 安东尼听着他的话,在脑海中一想象,顿时也是呆住了。 揆一却不管他,还在对他说道:“大明帝国的繁华,让他们能拥有非常多的战舰,不管是以前的还是这种新式的铁甲冒烟战舰。他们随便就能集结一千艘以上的舰队,总督阁下想下,这么庞大的军力,至少在大明帝国的周边,谁能与之为敌?” 说到这里,看了下安东尼的脸色,他马上又接着说道:“之前和大清帝国结盟,这是最失策的一步棋。因为那大清帝国其实是大明帝国的叛逆,我们和他们结盟,就是得罪了大明帝国。这一次,我估计着,大明帝国是不想让葡萄牙一家垄断了海贸,因此才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如果我们不同意的话,不但会让葡萄牙一家垄断海贸,而且大明帝国还会发兵打我们,我们的巴达维亚肯定守不住,南洋这边,从此就和我们无关了!” 安东尼听了,并没有马上说话,只是低着头,思考着揆一带来的这些消息。 对他来说,如果能和大明帝国做生意,那他绝对举双手赞成的。可是,这做生意的前提,却是要成为大明藩属国,这就为难了啊!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88 要金钱不要滚蛋 , 就目前来说,荷兰这边差不多打败了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又被明国军队给灭了,这里的香料,将被他们垄断。可以说,这也是一大笔财富。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情况会在其他欧洲国家崛起,特别是英国崛起之后,才分走了他们的利润,让他们没有多少钱可赚。 不过此时,大明帝国的军队却是最大威胁,虽然灭了西班牙人,等于加大了他们垄断香料,可也存在可能,大明帝国的军队,顺道把他们荷兰也给灭了的。 如今已经开出了条件,就看安东尼这边接不接受了。 如果不接受,肯定会大兵压境,明国人多,船多,只要有巴达维亚在,就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虽然说,巴达维亚之前也曾挡住了当地土著几万人的进攻。可是,大明帝国军队和当地土著不同,他们也都是有大炮,火枪,至少武器方面,不会弱于巴达维亚,怎么守? 安东尼之前一下改善明人的待遇,其实也是怕明国军队找借口进攻巴达维亚。因为他清楚,巴达维亚要是遭受明国军队的进攻,就算守住了也是损失惨重。 如今从揆一带回来的消息看,一旦明国认真,那巴达维亚基本上是守不住的。 如果接受明国的条件,不但巴达维亚能保住,更为关键的是,还能和大明帝国做生意了。一如揆一所说,那是有巨大商机,开拓出更多的贸易品种,由此带来的财富将会是无法想象的。 别的都好说,派兵帮助大明帝国打仗,这也无所谓,但是,要让荷兰成为大明藩属国,这就有点难了啊!明国这边,不了解荷兰的具体情况,以为荷兰也是国王制么? 他正在犯难呢,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动静,杂乱地脚步声,还有嘈杂的人声。 不过安东尼此时正在考虑非常重大的事情,也懒得理外面的情况,心中便又衡量起得失起来。 外面的动静,忽然一下又没了,可一会之后,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整齐的喊声:“要金钱不要滚蛋,要金钱不要滚蛋……” 这个声音,是几千人一起发出来的,声响之大,估计整个巴达维亚都能听到了。更不用说,还是在总督府附近一起喊的,总督府里面就听得更加震耳欲聋! 安东尼听到这个声音,转头看向窗户外面,一时之间,就呆在了那里。 揆一却听得嘴角微撇,这就是他在来之前就想好的应对之策。 让他的手下把情况传播出去,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听大明帝国的话,就有很多钱;不听大明帝国的话,轻则滚蛋,重则和西班牙人一样下场。 对于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来说,他们不远万里跑来这里,就是为钱而来的。很多人为此甚至都还借着钱的,就指望着能在这里发财。结果,他们不但可能赚不到钱,还可能会死,那他们当然是不愿意的。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对于荷兰人来说,特别是对于殖民者来说,更是其人生目标。 安东尼作为巴达维亚的总督,他可能会考虑荷兰成为大明藩属国的利害得失,还有政治影响等方方面面,但是,对于其他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来说,他们才不会在乎这些,他们只在乎钱! 很自然的,在巴达维亚的几千荷兰人听了揆一手下人的详细解释之后,都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揆一料想的那种决定,最终齐聚总督府来请愿了。甚至连这个请愿的台词,都是揆一等人事先商量出来的。 此时,听着外面一阵又一阵巨大的口号声,揆一面带微笑,看向安东尼说道:“总督阁下,这就是民意!如果总督阁下要投票表决的话,毫无疑问,如今已经有结果了!” “……”安东尼听到他这话,回过头来看着他,一脸地无语。 这是妥妥地阳谋,他没有任何办法拒绝。 如果他敢拒绝的话,安东尼都能想得到,外面那些愤怒的荷兰人估计会把他撕了,或者把他给关进大佬,然后拥戴揆一成为巴达维亚新的总督,带领他们去发财! 想明白了这点,安东尼自然就不会犹豫了,立刻换上了笑容道:“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 巴达维亚港口的热闹,当然会引起所有巴达维亚城里的人关注。 这不,不少巴达维亚明人虽然不敢靠近都是荷兰人的码头,但是好奇心之下,也都在打听消息。 不过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听不懂荷兰话的,最多是只能听懂几个日常用语而已,感觉到码头上来了福船,又从船上下来了荷兰人,从个别词上听到好像是从大明那边放回来的,他们就更想了解多一点,可无奈语言不通啊! 于是,他们立刻派人飞奔回去,找他们的甲必丹了。 甲必丹是巴达维亚明人的头,负责和荷兰人沟通,当然是懂荷兰语的。 苏鸣岗的年纪已经大了,外面虽然吵,却也自顾自地正在休息,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人未到,声音就先到了:“苏老,苏老,快去看看,大明来人了!” 一听大明来人这四个字,苏鸣岗顿时一个激灵,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激动地问道:“什么大明来人了,快说,是怎么回事?” 来人喘着气,指着码头方向说道:“港口来了一艘福船,下来的都是荷兰人,好像是热兰遮城那边押去京师的,不知道怎么回事都回来了,你快去听听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听这话,苏鸣岗二话不说,顿时一抬手说道:“拐杖,拐杖给我,走!” 他的年纪是真得大了,没有拐杖就走不远。这时候的他,最想知道的,就是家乡的消息。 来人连忙帮他拿过拐杖,扶着他出门了。 过院门门槛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苏鸣岗被门槛一绊,差点摔倒,亏得被扶住了。 “苏老,慢点,慢点!” “啊,我心急啊!”苏鸣岗却不听,依旧快步走着,同时说道,“我就怕死了都没法回乡,这有消息了,你说我能不急么?万一船要走了怎么办?” 他的落叶归根的想法,作为明人,都是能理解的。因此,听到他这话,报信的人便扶着他走快了一些。 不过没等他们走出明人居住的这片区域,就听到了城里突然传来了如雷的喊声:“要金钱不要滚蛋,要金钱不要滚蛋……” 听到这话,苏鸣岗有点傻眼,这是怎么回事? 他是第一批来巴达维亚的明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发生什么事了? 心中这么想着,回过神来之后,他更好奇了,连忙继续往外走去。 等到走出明人居住区域时,他才明白,为什么刚才一直碰不到同胞,原来都跑来这里看热闹了。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在这里看热闹。也就他这个快走不动的老爷子,两耳不闻窗外事,才没出来凑热闹! 看到他来了,不少明人纷纷给他热情地打招呼。 “苏老,快来看热闹!” “苏老,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荷兰人自己造反了!” “对啊,苏老,他们都去围总督府了呢!” “……” 听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话,通过他们让开的路,苏鸣岗向外看去。 果然,就看到那些荷兰人,有轮值的,也有休闲的,有男人,也有女人,全都背对着他们,以总督府为中心,围得水泄不通,站在那边振臂高喊口号:“要金钱不要滚蛋,要金钱不要滚蛋……” “……”苏鸣岗真得是看傻了眼,没想到这辈子竟然看到了这样让他难以置信的一幕。 于是,他回过神来之后连忙问怎么回事,但是却没人能回答他。 不过,苏鸣岗能断言,这肯定和那些被释放的热兰遮城的荷兰人有关,或者干脆说,就和大明有关! 一想到这,他就非常想要了解是什么情况了! 于是,苏鸣岗走过去,拉了站在最后面的一个荷兰人问情况。 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当然都是认识这个明人的领袖。以前的话,毕竟荷兰人才是巴达维亚的主人,对于东方人,他们绝对是有天生的优越感,对明人爱理不理的。 可此时,一看是苏鸣岗,顿时脸上就堆满了笑容,态度非常好地回应。知道苏鸣岗想知道什么之后,便一五一十地把他知道的情况,全都给苏鸣岗说了一遍。 末了,他还讨好地对苏鸣岗说道:“苏先生,回头还需要您帮忙游说一下,帮帮我们,好么?” 苏鸣岗都没听清他的这个话,因为此时的他,早已惊呆了。 大明真得是太平盛世了啊!并且以大明的国力,如今只是传个信,就让荷兰人造反了! 祖国的强大,此时此刻,他的感受最是深刻! 没错,就是祖国强大了,他们这些在海外的明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待遇,之前是,如今也是,将来肯定更是!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89 狂热 ,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之后,苏鸣岗被请到了总督府里面。 这一次,依旧是总督亲自泡了咖啡,还提醒他有点烫,端到了他的面前。 不过此时的苏鸣岗已经不在意这些细节了,他已经有预感,觉得他多年的愿望,有可能会实现了。 因此,他都等不及这些,直接便问道:“总督大人,不知道是有何事相召?” 说完之后,苏鸣岗还看了一眼坐在一侧的另外一个荷兰人,他认得,这原本是被巴达维亚总督派去热兰遮城的总督揆一。不过他没有和他打招呼,只是盯着安东尼。 要是换了以往,他肯定不敢这么失礼。但是,垂垂老矣之时,突然之间知道,自己落叶归根的愿望,有可能要实现时,真得,其他事情他都不在意了,他只在意能不能回到家乡,临死之前,再看看魂牵梦绕的家乡! 安东尼很清楚苏鸣岗的心愿,以前还很烦过这个老头,动不动就要提回去。 此时,他却是欣喜地说道:“经过巴达维亚这边一致决定,我们荷兰很愿意和大明帝国结为联盟,嗯,就是答应大明帝国皇帝的旨意,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但是,您也知道,这个事儿我们说了不算,必须要回报本土才行。但是,我们愿意先表示出该有的诚意。希望你能帮我们先去和吕宋的明军沟通,再去和大明官方那边沟通,说明我们的苦衷和诚意!” 说话间,他已经坐回自己的位置,不等苏鸣岗说话,就又接着说道:“以前和大清帝国……不,不对,以前和大明叛逆结盟,那是一个误会。您看,我们对巴达维亚的明人,一直不错吧?这其实就能说明情况了。我希望您回去之后,能帮我们解释。” 苏鸣岗听他说了这么多,就只知道一点,他真得可以回去了,顿时非常激动。 不过最终,他还是强行压抑着心中的激动,回答安东尼说道:“总督阁下,我想您先明白一个事情,我只是大明最普通的百姓而已。如果您真得想和朝廷解除误会,最好的做法,就是朝廷让您干什么,您就干什么!” 顿了顿,苏鸣岗想了下又补充道:“以我记忆中的印象,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国,必然不会亏待为朝廷效力的番邦小国……” 安东尼听到“番邦小国”四个字时,感觉很是有点刺耳。但是,仔细一想,好像以目前的荷兰对大明帝国来说,可不就是番邦小国么! 他在想着,苏鸣岗还在说道:“……当然了,如果朝廷要问我在巴达维亚的情况,我当然会如实回答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你们和我大明是好好的。” 安东尼听到这里,又问出一个他和揆一都很关心的问题道:“我们对大明帝国不是很了解,就想问下,如果我们荷兰成了大明藩属国的话,那大明皇帝不会再把大明国内的王爵封到巴达维亚来吧?” 大明帝国把他们的周王封到了吕宋,这是荷兰人知道的。而揆一又带回消息,说大明帝国类似周王一样等待封到海外的藩王还有很多。 安东尼这边就担心了,就怕大明帝国把另外的藩王封到巴达维亚来,那是他们没法接受的。 如果说荷兰不当大明帝国的藩属国,还是敌对关系,那自然不用说,明国军队肯定要攻打巴达维亚,然后就和吕宋一样,直接一个藩王就封过来了,这和他们也没关系了,因为他们不是被杀就是被驱赶,和巴达维亚没关系了。 但是,如果荷兰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了,大明帝国还要把他们的藩王封到巴达维亚,那也是他们不可能接受的。 因此,问出话之后,不管是安东尼,还是揆一,都非常紧张地关注着苏鸣岗,听他是怎么解释这个问题的? 苏鸣岗听了,想了下回答道:“从以往看,大明是不可能往藩属国派藩王的,甚至都不派任何朝廷命官。只是藩属国的王位更替时,必须要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才算有效。另外,还有规定,要向朝廷进贡,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说完之后,他在心中接着说道:“至少以前是没有的,不过朝廷往海外分封藩王这事,以前也是没有的。” 这个心里话,苏鸣岗是不会说的。要不然,他敢肯定,这些荷兰人必然会犹豫。 一如他在之前所说,他是真希望荷兰和大明的关系好好的。 安东尼一听他这话,顿时大喜,便立刻笑着说道:“好,好,我的朋友,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去参观你的家乡。” 随后,他又和苏鸣岗说了一些具体的事情,最后言谈尽欢。 等到夜深之时,苏鸣岗走出总督府时,老泪纵横。 他的儿子早已和其他人一起等在外面,见他出来了,连忙拥过去,看到他竟然无声地在哭,都是心中一惊。 “爹,怎么了?”他儿子很是紧张地问道。 苏鸣岗看着自己的儿子,看着其他明人,看他们关心的样子,虽然还有泪,却又笑着说道:“我要回家了!” 随后的几天,巴达维亚这边,做出了以下三项决定。 第一,派快船,由揆一回荷兰去禀告远东的事情,游说那边同意大明帝国的条件,争取能成为大明藩属国,和大明做生意。重点强调两个事情,成为大明藩属国,那是有大把的钱赚;另外,大明皇帝是受上帝眷顾的天选之子,要不然,马尼拉之战就没法解释! 第二,派人去和吕宋明人接触,说明巴达维亚的情况,表示愿意接受大明这边的征召,从此之后,巴达维亚和大明是友非敌。打倭国也好,还是让安南那边的荷兰人配合平叛,都是没问题。 第三,就是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和大明帝国真正做生意? 由此,苏鸣岗也再次踏上了风帆快船,离开了巴达维亚,重新踏上了回家之路。 …………………… 再说远在倭国的江户,德川幕府的统治者德川家光,正从外地巡查回来,心情非常地畅快。 原本的倭国,虽然完成了闭关锁国之策,可因为打压各地大名引发的各种问题,特别是那些失业了的武士,多达五十多万,让地方上动荡不安,这是他非常关注的一个大隐患,一个处理不好,就可能引起动乱。 但是,不这么做又不行,各地大名的实力,必须被削弱。结果倒好,各地大名的实力好不容易削弱了,又遇到了天灾,收成不好。叠加那么多的失业武士,这是难上加难啊! 也是这个原因,德川幕府设立了大目付这个官职,就是要明里暗里监察各地大名,防止地方上造反。 但是没想到,大清帝国眼巴巴地跑来结盟,还白给了朝鲜这么大的地方,一下就缓解了倭国的社会矛盾,解了德川家光的烦恼。 这不,原本为了一块地,争来抢去的,如今都不抢了,朝鲜那边有大把地; 那些失业的武士也都有活干了,重新组建了军队派往朝鲜,再用朝鲜的土地养活他们,他德川家光不用花一分钱。 总之,因为多了朝鲜这么大一块土地,让倭国的社会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他出去巡视了一圈地方上,所到之处,受到了倭民的热烈欢迎。就那狂热程度,德川家光心中感觉,他就算把天皇给废了,估计也不会有多大事了。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他,并没有想过废除天皇。 那些能在他面前说上话的大名和各地有权势的,都想法在他面前相求,就想着早日迁往朝鲜去! 朝鲜土地在倭国的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般。 当然,德川家光自然要按照亲疏关系来安排去朝鲜的人。忠于他的,就可以先迁移,得到好的朝鲜土地;之前让他有不满意的,那就往后排。 甚至他还考虑,等到朝鲜那边经营成倭国的熟地之后,他是不是要把德川幕府迁到朝鲜去,以后以朝鲜为发展重心。将来有可能,再往内陆迁都,远离海啸和地震! 想着这些,德川家光又有点烦躁,朝鲜北部迟迟无法成为倭国的地盘,这让他很不高兴! 如果这么耽搁下去的话,一旦朝鲜南部的移民满了之后,就会影响倭国这边继续的移民了。 虽然柳生宗矩强调那支明军是骑军,机动性太强,又说不能暴露郑芝龙是内应,如此等等的理由,就是让他不高兴,他只看结果。 德川家光看来,柳生宗矩是太老了,才会搞不定朝鲜北部,因此最终决定,调回柳生宗矩,往朝鲜派去了松平信纲。 对于松平信纲,他是很有信心的。之前的时候,岛原之乱,别人搞不定,就松平信纲去了之后,平定了岛原之乱,人称“智慧伊豆”。 让德川家光有点意外的是,松平信纲去了之后,竟然还派人回来催援军,说朝鲜实在太大,需要更多的军队,还有水师,才能把整个朝鲜都掌握在倭国手中。 对此,他还在考虑中,忽然就又收到了加急快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90 何时是个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90何时是个头“什么?釜山被屠?倭民死伤惨重,物资焚烧一空!” 德川家光听到禀告,简直不敢相信他听到的话,顿时气得暴跳如雷。 这是从釜山逃到对马岛的倭人,又回去釜山看了情况之后,飞报倭国本土这边的。 他们只知道突然出现了不知道多少的明国骑军,釜山才会失陷的,再具体的情况,就是那些“血债血偿”的字样,让他们知道,还有朝鲜人参与了对倭人的大屠杀。 在奏报的最后,是刚好有子民迁移过去的几个大名,纷纷要求追究朝鲜统帅松平信纲的责任,要求他切腹谢罪! 本来德川家光对松平信纲是非常地恼火,就想处置松平信纲的,但是,他看到那几个大名的严惩要求之后,反而冷静了下来。 如果他把自己的亲信给处置了,在占领朝鲜这么重大的事情中,其他大名壮大起来了怎么办? 对德川家光来说,死那么多人,他虽然恼火,但是,他更关心的是他的统治! 于是,他在和柳生宗矩商量之后,最终宣布,松平信纲对于朝鲜现状早有预料,因此已经提交派军的要求,但是,地方大名却拖拖拉拉,以至于有釜山惨剧的发生。 正在这个时候,朝鲜那边发来了正式的奏报,说明国吴三桂所部在朝鲜人的帮助下,潜行到南方,偷袭了釜山,随后在朝鲜南部展开了破袭战,松平信纲这边,抽调北方兵力,南下封锁吴三桂所部,并且有五千大清帝国的骑军相助,本来能一举歼灭吴三桂所部,结果郑芝龙派了船队,就在汉江流域接走了吴三桂所部。 松平信纲在奏报中分析,说郑芝龙很有可能是两面三刀,并没有真正想造反,目前正在联系郑芝龙,要一个说法,但是还没有回复。 不管郑芝龙到底如何,目前朝鲜的局势,已经绝对不能让郑芝龙继续留在皮岛,否则明军对辽东和朝鲜的骚扰会一直持续。 为此,松平信纲再次请求本土派出海陆大军,消灭或者驱赶走明军。 对于目前朝鲜的局势,松平信纲愿意负责,请幕府将军责罚。 有了这份奏章,德川家光就更是下定了决心,抽调各地大名的战船,组建了大约一千艘,并再多三十万军队,派往朝鲜。 倭国境内,除了幕府直辖的军队还有一大半之外,其他各地大名手下的军队,基本上就被抽空了。 这么一来,倭国这边,幕府的统治依旧非常稳固,而朝鲜那边,则有地方大名去稳固倭国统治,算是一举二得。 不过这么一来,朝鲜那边的军队太多,且又被明军破袭过,后勤压力就很重了。 为此,倭国本土这边的粮草物资,就都堆积到长崎等几个港口城,部分转运对马岛,等到朝鲜全部被倭国控制,确保安全之后,再把粮草物资运过去,随后再是农夫之类。 至于对松平信纲的处罚,德川家光最终的旨意是,此非松平信纲之过,反而事先料到朝鲜兵力过少,提出要早日驱逐皮岛之明军,这是有先见之明,是为有功。 另外,釜山守将松平信定和柳生宗冬为倭国战死,忠勇可嘉,都给出了赏赐。 这会儿,德川幕府的统治,算是比较牢固的,不是德川家康那会了,因此,德川家光的这份旨意,底下大名虽然有意见,但是也只能是有点意见而已。 最终,倭国这边,各地大名的军队和战船,纷纷集结在长崎等地,并向朝鲜开拔。对马海峡,倭国船只来来往往,非常地热闹。 …………………… 崇祯十九年七月中旬,琉球王国的那霸港,稀稀落落的船只停靠在港口。郑周就在港口这边的一艘船舱里待着,默默地注视着外海。 从六月份开始,他就一直这么待着,等待着,但是,一直没有看到他想看到的。 看着这么冷清的那霸港,郑周心中也是非常地感慨。 以前的时候,那霸港是大明东南、还有南洋那边和倭国、朝鲜等地海贸的中转点,非常地热闹。来来往往的商船,为琉球带来了繁华。 但是,随着倭国的闭关锁国,来往的海贸大大减少,让这种海贸带给琉球的繁华,从此不再。 本来的话,还期待着大明的商船,但是,听说大明国内不太平,还有琉球被倭人控制,琉球这边请求和大明通商的要求,也被大明朝廷认为,和琉球通商就等于是和倭人通商,从而禁止了海贸朝贡,这让那霸港更加的冷清了。 而倭人这边,却要琉球每年都进宫各种物资,更是加重了琉球的负担。 琉球人的日子,真得是难过啊! 想着这个,郑周看着码头那边,不时有倭人在那横行,肆意抢夺捕鱼归来的渔民,他便更是叹气。 看着远处的场景,他不由得想起了金应元对大明的描述。 “大明这几年的变化有那么大么?”郑周心中想着,其实还是有疑惑的,自言自语地说着话。 特别是金应元说大明有一种蒸汽火车,力大如牛,能拉很多节车厢,一次性运走很多人和货物。对于这个,他难以想象,也不敢相信,连带着对金应元亏大明其他方面的话,也是将信将疑起来。 但是,他又想不出来,金应元为什么要在这方面骗他,难道只是为了让他把郑芝龙的家小送走? 他正在想着,忽然,船外有动静,随后,一个人钻进了船舱。 郑周转头一看,发现竟然是金应元,便有点奇怪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金应元听了,叹了口气说道:“倭人追查地紧,闹得王宫不得安宁,我是眼不见为净。” 郑周一听,知道他说什么。 就在他儿子和孙子把郑芝龙的家属送走之后不久,倭国那边派了人跑来了琉球,大肆搜查,又威逼琉球国王,说是琉球这边窝藏了逃犯,一定要尚贤王交出人来。 只是,他们拿不到证据,只是根据郑芝龙家属失踪的那段时间内,有琉球的船到过长崎,因此怀疑而已。 郑周听了,转头继续看向外海,淡淡地说道:“那些倭人都是贪得无厌,有了这个借口,更多地行搜刮之实而已。” 金应元在他身边坐下,同样看向外海,点点头说道:“谁说不是,要不然,都过去几个月了,他们也早就该消停了。但是时不时就拿这个理由出来向王上勒索,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久米村也是倒霉了,倭人最怀疑的,还是你们这些明人,动不动也去搜刮一番,要我看,再这么下去,估计会有一场乱事。” 说到这里,金应元看向郑周道:“你得给他们说下,千万忍着,等到大明天兵一到,那就算是有出头之日了!” 听到这话,郑周转头看向他,盯着他的眼睛问道:“大明真得是太平盛世、能出兵来琉球了?” 一听这话,金应元立刻就有点激动了起来,当即点头说道:“那是,你是真没见过,如今的大明有多繁华……” 郑周的问话,仿佛挠到了他的痒处,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说着他在大明看到的繁华。 这让郑周有一种错觉,就好像金应元才是大明人,而他才是琉球本土人。 听他说得夸张,郑周还是不信,等到金应元好不容易说完之后,他才叹了口气说道:“大明比琉球繁华,那是肯定的,但是,你其实也没有必要这么夸张。我是大明人,大明怎么样,我会不知道么?” 按照金应元的说法,如今的大明,比太祖洪武时期,还有成祖永乐年间都要繁华,说实话,这让他怎么信? 金应元一听他竟然不信,顿时就不干了,当即有点着急地对他说道:“你怎么就不信呢?我告诉你,你那是老眼光看人,不对,是老眼光看大明了。如今的大明,真得是让人难以想象……” 说到这里时,他想起什么,便和缓了些语气说道:“还真别说,我当初看到的时候,其实也是难以置信。但是,事实就摆在那里。不说别的,就那蒸汽火车,我要能说谎的,我怎么会编出这么一个蒸汽火车来?为什么不编一个听上去更靠谱一点的谎话?” 听到这话,好像是有点道理。但是,真要郑周相信蒸汽火车,他还是没法相信! 就这么的,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之间,无话可说。 最终,还是金应元败下阵来,对郑周道:“我说不服你,反正等到大明天兵到了之后,你一问便知我有没有说谎了。” 郑周听到这话,不由得有点黯然道:“都这么久了,朝廷大军还没到,也不知道我死之前,还能不能看到?能不能还我哥一个公道!” 金应元听了,心中也是焦急,按照时间算的话,大明上国要出兵,那也应该到了才是。但是,到现在都没盼来,也不知道出什么事情了? 他这么想着,便抬头看向外海。 结果,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就傻在了那里!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91 麻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91麻了就见远处的海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好多船的影子,就似乎远处海面出现了一片森林。 “船,船,船……”金应元突然一下不顾基本的礼仪,抓住了郑周的胳膊,眼睛却依旧盯着外海,激动地说道,“快看,船来了,好多船!” 郑周被他抓得胳膊疼,不过听到他的话,却顾不得胳膊疼,连忙转头看去,果然见到外海的海面上,有许多许多的船。 “是福船,福船,大明的福船!”郑周看了下之后,突然兴奋地喊了起来,“是大明水师,是大明水师来了!” 能到琉球这边来的大型船队,只有两种可能性,就是大明或者倭国的船队。 而大明和倭国的船,是有显著区别的。 大明是福船,两头高,类似元宝的那种; 而倭国的船,主要是安宅船和关船为主,江帆快船为辅。这些船和福船明显不同,在船舷两侧一般都装有护甲,很高,然后在船中间部分还可能有一层层的塔楼。 不管是郑周还是金应元,当然都是能认出来得是什么船。 就算还看不清旗帜,但是从模糊的船的影子上就看出来了,来得是福船。而如此之多的福船,除了他们一直在等待的大明水师,还能是什么? 金应元也非常地振奋,连连点头,他也已经确认来得是大明水师,连连点头附和道:“对对对,没错,就是大明水师!”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发现自己紧紧地握着郑周的老胳膊,当即吓了一跳,连忙松开手,然后有点担心地问道:“这胳膊没事吧?我不是故意的!” 郑周感觉手都麻了,不过他还是非常兴奋,只是说道:“没事,没事,哈哈,大明天兵来了!” 听到这话,金应元又兴奋了起来,当即对郑周说道:“看看,我就说了吧,大明天兵肯定会来的,你还担心,看看你,还是明人呢!” 当年奉太祖皇帝旨意过来的福建船工三十六户,定居在久米村,一直当自己是大明人而不是琉球人,他们的生活习惯,全都保持着大明衣冠,哪怕大明被满清灭了,他们也不承认,拒绝剃发易服。 因此,在琉球人看来也好,还是久米村的人自己觉得,他们都是自认为大明人的。 此时,郑周听到金应元的话,非常惭愧地说道:“真是惭愧,惭愧啊,我一定要悔过,悔过……” 说话间,就见外海的船队已经离得越来越近了,可以非常明确,那就是大明水师。 这么大的动静,当然不止金应元他们发现。那些渔民,还有码头上的人,全都看到了。 呆呆地看着那么庞大的船队在向那霸港驶来,全都被震撼住了。 过了一阵之后,他们回过神来,顿时便有不同的反应。 那些琉球人回过神来之后,一个个都是欢呼了起来。很明显,对他们来说,大明的船来,自然要好过倭人的船。 而码头上横行的那些倭人,却是一脸的惊慌,当即连滚带爬地跑了。 金应元已经知道自己刚才捏伤了郑周的胳膊,这不,便小心翼翼地负责郑周上了岸,赶到码头那边去迎接大明天兵的到来。 他的随从,自然赶紧去给王上报信去了。哪怕这时候,码头的官员也会派人,但是不妨碍他再派人去报信。 忽然,金应元用手指着远处海面,震惊地说道:“封舟,看到没有,封舟,铁甲封舟?” 庞然大物般的封舟,最是耀眼不过了。但是,如今的封舟,竟然船体上还反射着金属的光泽,这就让他更吃惊了。 事实上,铁甲船,在这个时代,其实并不是说没有。 朝鲜的龟船,就有部分覆盖了铁甲。还有倭国的船,也有过铁甲覆盖的例子。最为有名的,就是倭国战国时期打败毛利水军的战船,就是用铁甲覆盖来克制取胜的。不过倭国的这个铁甲,其实只是上层建筑带有铁板的“铁甲船”而已。 可如今的大明战船,那是连船舷都是铁甲的,不清楚的,只是那么看的话,甚至都会怀疑整艘船都是铁甲做的了。 这么一来,铁甲封舟带给路人的震惊,那就毋庸置疑了。甚至都让他们直接忽视了烟囱和铁甲保护着的明轮。 金应元回过神来之后,顿时又开始操心了。 封舟太大了,这个时候,好像又没什么风,怕是无法驶进那霸港啊! 这是有经验的,改装前的封舟,到那霸港来册封琉球国王的时候,就没法自己开进去,最终是50多只划桨船拖进港的。 可谁知,那铁甲封舟上突然冒烟,一下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第一反应,郑周都吓得惊慌失措道:“不好,着火了!” 这可真是不吉利,刚到那霸港,封舟竟然失火了,这是什么征兆? 反正绝对不是好事! 金应元开始也是慌了一下,不过随即,他便立刻反应过来了,当即惊喜地说道:“没着火,哪来的着火啊!你看,那是烟囱啊,没错,那就是烟囱,肯定是有蒸汽机在里面烧火呢!” 见识过蒸汽火车,就不能猜出蒸汽轮船了! 郑周听得傻眼,一时半会,有点反应不过来。 就见那铁甲封舟冒着烟之后,明轮虽然被铁甲覆盖,但转动之下带起的水花,却也一下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只见铁甲封舟冒着烟,很自如地开进了那霸港。 也在这时候,岸上的人才发现,明国来得这么多船中,竟然不止一艘铁甲战船,而是有不少。 这时候,已经有中型的普通福船靠岸,从船上下来一队队的明军将士。一下船之后,就开始占领码头。 郑周的儿子和孙子因为是琉球人,第一批下船,刚好看到了郑周和金应元在码头,顿时便惊喜地跑了过去。 同时,也给他们身后的明将介绍道:“爹,这位是余将军,奉令擒拿岛上的倭人。” 然后,很自然也介绍金应元。 金应元一听,立刻非常热情地招呼,当即带着余冲,领着下船的明军将士,立刻向岛上开进。 源源不断地明军将士,仿佛无穷无尽一般,从靠岸的船上下来,然后不断地开向岛内深处。 只要不是倭人打扮的,全部不管,而要是看到倭人打扮的,哪怕临时喊着他其实是琉球人,也一律被明军将士拿下,敢有反抗的,格杀勿论。 此次琉球远征军,以曾英为主帅,杨展为副,监军郑森。此时的他们,都在封舟上,等着朝廷将士控制那霸,等候琉球国王前来迎接。 在此期间,自然是接见了郑周,让郑周那是老泪纵横,竟然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么多的朝廷官军。 大明皇帝派出了这么多的兵力到达琉球,对付琉球的倭人,简直是牛刀杀鸡。倭人满打满算,也才不到五百人啊! 因此,当金应元带着大明将士到达琉球王宫,见到琉球国王尚贤,那么一说时,尚贤顿时就激动坏了! 他没想到大明皇帝不但真得信守承诺,派来了大明天兵,而且还这么重视,竟然派来了如此之多的大明天兵,这是要一百个打一个都有多啊! 尚贤王不敢怠慢,立刻收拾整齐,领着他的文武百官,姑且这么说吧,当即匆匆赶往那霸港来迎接。 虽然他已经想象,大明天兵够多了,结果真得亲眼所见时,还是有头晕目眩之感,大明船队来得也太多了吧!于是,他更是不敢怠慢,也根本不敢托大,立刻请见大明统帅、监军。 与此同时,余冲也已经领着手下,把岛上的倭人都给抓来了。 其实可以说,只有最初一部分倭人是他抓的,其他剩下的倭人,都是琉球人把那些倭人给扭送到他面前的。 曾英二话没说,直接把这五百多个倭人在港口杀了祭旗。这让前来跪迎的琉球国王和他的官吏以及百姓,更是惶恐大明之天威,感激大明为番邦小国做主。 不过,就这,还没完。 曾英交代尚贤,让他带人,领着大明官军,去其他琉球的岛上,把剩下的那些倭人都给抓了。 琉球还有奄美大岛,有七百多平方公里,如果只是琉球岛的话,根本挤不下这次的远征军。并且奄美大岛离倭国本土更近,在那边休整之后攻打倭国,也会容易不少。 尚贤王自然不敢怠慢,连忙答应大明总兵的要求,并且再三表示谢意,感谢大明皇帝能为他做主,竟然派了这么一支大军前来琉球王国,真得是太重视了! 结果,曾英直接对他说道:“陛下有旨,为了杜绝以后倭人欺负你们的后患,本帅还会领舰队征讨倭国。琉球这边,要作为物资中转地。贵国的船只,也要前往大明那边运输物资。” “……”尚贤王听了,顿时就惊呆了。 大明皇帝竟然为了琉球,还要征讨倭国,这是比他想象中还要重视一百倍啊,难怪来了这么多的天兵! 何德何能啊!竟然让宗主国如此重视! 这一刻,尚贤王麻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92 自找的啊 , 与此同时,远在大明辽东的沈阳崇政殿内,建虏这边正在开会。 没有例外,福临小皇帝继续当傀儡,而布木布泰就躲在后面听着。 此时,摄政王多尔衮等人在议论的,是从蒙古草原上发来的快报。 “察哈尔部、纳曼部所在牧区都遭受了明国骑军的进攻,除了少数人逃出来之外,大部分牧民不是被杀,就是降了明国,这么大规模的攻势,以前是没有过的!”多尔衮给其他亲王贝勒分析道,“并且从目前局面看,土默特部虽然没消息,但从明国的攻势看,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说到这里,他看向底下这些人问道:“这动静太不寻常,明国可是有进攻辽东的迹象了!” 代善听了,沉吟着说道:“根据郑芝龙的消息,关内流贼未平啊!明国官军主力,都还在围剿流贼,并且西南土司也在造反,牵制了明国官军,按理来说,他们不可能再开辽东的战端啊!” 听到这话,多尔衮沉默了一会,然后转头看向洪承畴说道:“你怎么看?” 洪承畴的良好表现,如今已经让他很倚重了。 洪承畴听了,谨慎地说道:“从明国用兵的迹象看,他们肯定是有能力再开战端,否则不可能主动出击。而如果郑大帅的消息没错的话,那就只能是朝廷中有不知兵、或者狂妄之人掌权,说动了明国皇帝做出这等事情!” 别人没想到这个,但是他想到了,可以说,这是叛徒的优势,也可以看出,他对朝廷、对大明皇帝的怨念。 图尔格也在议事之列,听到这话,主动站出来说道:“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明国确实有这个实力了。” 他被俘虏过,因此知道明国国内的一些情况,看到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了,有关关内的情况,他给多尔衮等人禀告了,但是却对洪承畴隐瞒了。 多尔衮听了,一时之间难以分辨,到底是什么情况,想了一会便说道:“不管什么情况,大清必须对草原局势做出反应,否则蒙古部族的人心便会散了!” 代善一听,点点头说道:“那就派骑军去草原吧,另外,调新组建的朝鲜八旗前往海州,加强防御。” 多尔衮听了,正要回答时,却听外面传来急促地脚步声,抬头看去,却是信使来报。 是海州济尔哈朗派来的信使。 “什么?”多尔衮一听,有点不可思议,当即确认道:“郑芝龙送来的粮草物资有毒?” “是的,大概有一千人和五百匹战马中毒,经过排查,就是郑芝龙送来的粮草物资有问题!” 听到这话,崇政殿内的这群人,全都震惊了。代善先回过神来,连忙问道:“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 然而,济尔哈朗是个谨慎的人,发现中毒之后,再三确认,就是郑芝龙送去的粮草物资有毒。 这一下,崇政殿内的人都有点傻眼了。包括垂帘听政的布木布泰,也是如此。 他们都不敢相信,郑芝龙竟然给了他们有毒的粮草物资,还是说,郑芝龙自己也不知道那批粮草物资有毒? “我就知道,汉……咳咳……汉人就没一个……好东西!”一直不说话的多铎,有气无力,却又狰狞着脸色,断断续续地说道。 听到这话,多尔衮的脸色更阴沉了。不过,他还是有点不敢相信,郑芝龙会背叛。 这不,代善就开口说道:“不可能吧?这时候他要反叛的话,我们把盟约的内容,给明国那边透露,这郑芝龙难道就不怕明国皇帝记恨?哪怕他重新讨好明国皇帝,这也是污点,对他没有好处的啊!” 多尔衮听了,却是冷声说道:“除非有一种可能,他当初和你们签盟约的时候,就已经向明国皇帝禀告过了,甚至说,干脆就是奉了明国皇帝的旨意!如此,他背叛盟约,也不会有丝毫问题!” 听到这话,洪承畴感觉不可能,如果那崇祯皇帝真得有如此手段,也不会弄得天下局势一团乱了。 但是,摄政王做出了判断,他也不敢当场主动去反驳,只是沉默着。 福临小皇帝背后的布木布泰,却听得大吃一惊,要是郑芝龙真是反骨贼的话,她费劲了心思的谋划,就全成空了!还赤身裸体地主动躺他怀里,这一切,当初都是被他看笑话了? 这…… 此时此刻,布木布泰不敢相信郑芝龙真得是背叛了盟约,宁愿相信,郑芝龙其实也不知道那批粮草物资有毒。 商议到最后,以代善为首的,觉得这个事情还是要慎重,不能轻易下结论,万一要误会了郑芝龙就不好了。 毕竟郑芝龙的手中掌握着强大的水师,一旦是敌人的话,辽东沿海便会不得安宁。并且之前定好可以轻松打败明国的计划,也将是一场空。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殿外又传来急促地脚步声,却是朝鲜那边的信使到了。 “什么?”多尔衮一听禀告,顿时大吃一惊道,“郑芝龙把吴三桂给接应走了?” 之前吴三桂突然大闹朝鲜南部,倭国这边就紧急求援大清这边,多尔衮便没有犹豫,除了之前派出的那五千骑军之外,又多派了五千骑军,下定决心要把吴三桂所部灭了。 结果没有传来捷报,反而传来的消息是,郑芝龙把吴三桂所部接走了。 这一下,事情就很明显了。 吴三桂所部要作死,潜行到朝鲜南方去捣乱,远离了皮岛能支持的范围,就算郑芝龙无法接应,他也是有十足理由可能避免明国皇帝处罚他的。 但是,他却不帮着倭国和大清一起,趁这个机会灭掉碍手碍脚的吴三桂所部,反而跑到朝鲜南部去接走了吴三桂所部,这动作足以说明郑芝龙的立场,压根不在我国和大清这边。 这么一来,结合他送到辽东这边的粮食,都是有毒的粮食,基本上可以断定,他背叛了盟友,甚至可以说,他压根就没有真正和倭国以及大清结盟! 但这么一来,又有一个问题不好解释。 就听代善疑惑地问道:“如果说郑芝龙从一开始就不安好心,那他为什么还把那么贵重的水泥配方给我们大清呢?” 水泥的好处,他们都是看到了的。不管是修官道,还是兴修水利,都是非常好用,造房子也是! 按理来说,没道理给这么重要的水泥配方啊! 想着这个问题,崇政殿内不由得都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洪承畴便有点疑惑地说道:“假如郑芝龙真得从一开始就居心叵测,那就只有一个解释,明国如今已经有实力打下辽东。如此我们的所有努力,便都给了明国做嫁衣!可是,明国应该不可能有这个实力啊!” 图尔格听到他的话,想着他在关内的见闻,忽然之间一哆嗦,当即转头看向代善和多尔衮。 对于关内的所有事情,他都一五一十地给他们俩禀告过,但是,当时代善和多尔衮都命令他不得外传,随后就衡量出了大清单独难以是明国的对手,才转而去寻求盟友的。 看到图尔格的目光,多尔衮便清楚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顿时,他脸色就很不好看了。 那个郑芝龙,从一开始就居心叵测,良心都让狗吃了的!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便立刻问道:“郑芝龙来盛京的时候,还送了不少东西,你们谁有在用的,看看有无问题?” 这时候的他,相信郑芝龙从一开始就是不安好心,自然就想着排查下情况了。 随后,多尔衮先自己说了下他的情况,随后,代善也跟着说了,似乎没发现问题。 洪承畴这边,他也交代道:“他就只是送给我一坛女儿红,还有一套非常精致的酒具。不过……不过……” 说着话的时候,他转头看了一眼多铎,没有继续往下说。 在场的这些人,都明白他这转头的意思,因为那套酒具,就是被多铎给抢了的。 多铎看到他们的目光,听着洪承畴的话,忽然之间,他想到了郑芝龙投毒的粮食,再联想到自身的情况,突然之间,他“啊”地一声,顿时口吐献血,气晕过去了。 这个情况一发生,崇政殿内顿时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才救醒了多铎。 “快,送去安心静养!”多尔衮心中担心,连忙交代道。 可谁知,多铎的情绪却很激动,对着多尔衮断断续续地说道:“那套……那套酒具……有毒!我……我……他娘的……” 话还没说完,他又是一口血给气吐出来了。 现在的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的病会是那个样子,本来以为是喝酒的问题,但是以前的时候,他也喝酒,根本没事,就是用了那套酒具之后,身体才会出现问题,以至于到如今,他的身体,正当壮年却如同行将就木的快死之人差不多! 这么多的病痛折磨,根源竟然是他去抢了郑芝龙送给洪承畴的那套酒具! 这是自找的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93 权柄太大 , 崇政殿内,一阵忙乱,多铎刺激过度,没法再待这里,被抬下去了。 于是,崇政殿内,便又安静了下来。 这时候,多尔衮也好,代善也罢,都把目光看向洪承畴,心中都是想着,明国皇帝这是要取洪承畴的性命啊! 那郑芝龙送来的东西,多尔衮这边没毒,代善这边,同样没毒,唯独洪承畴的礼品有毒! 由此可以看出,在明国皇帝眼里,这洪承畴比他们两人都要忌惮?或者说愤恨? 这么想着,他们不由得更重视洪承畴了。 而洪承畴自己,也明白了情况之后,不由得有点畏惧。没想到远在辽东,那崇祯皇帝都想置他于死地,万一将来大清要是败了的话,那他真得没有好结果的了! 这么想着,他想着如今的局势,首先回过神来,便立刻对多尔衮奏道:“主子,从如今局势看,奴才以为,不能让明国按部就班地攻打我们,那样的话,明国的攻势肯定会非常凌厉。不如联合倭国先清剿了东江镇的明军,最好能消灭郑芝龙的水师,然后通过倭国的水师,攻打明国沿海,迫使明国不能把重兵囤积于关宁一线。” 顿了顿,他又接着补充道:“大清这边,对于明国在草原上的动作,必须反击,并且威胁明国长城沿线,迫使明国也不得不分兵驻守漫长的长城一线。” 多尔衮也是有脑子的,想着明国的动作,最终点点头说道:“但这需要倭国那边出大力,他们会愿意么?” 之前的时候,不管是大清帝国还是倭国,两家其实都有各自的打算,彼此之间也算是心知肚明,算不上精诚合作。 可按照洪承畴的提议,那两国必须要精诚合作才行了。 这么一来,能抛弃前嫌么? 这是个问题! 代善听了,也是有点疑虑地说道:“我们可以拿出诚意,就是不知道倭国肯不肯配合?” 洪承畴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相信他们也知道了郑芝龙的背叛,东江镇的明军,其实对他们的威胁更大。我们大清之前已经表示出过一定的诚意,派遣了一万骑军去助战的。如今陈述利害,相信倭国那边只要有一点大局观的,必然是会同意的!” 说到这里,他打千跪地道:“奴才愿意跑这一趟,立下军令状,不成功便提头来见!” 代善听了,想了下,在多尔衮说话之前说道:“那我和他一起去一趟吧!” 多尔衮见此,点头说道:“好,那就再辛苦一趟了!” 洪承畴听他同意了,便又提议道:“如若这段时间明军来攻,奴才以为,海州能守就守,不能守就要毫不迟疑地撤退,引明军深入辽东!” 多尔衮听了,又是点点头说道:“本王心中有数!” 放弃海州的事情,还得再看。不是实在没办法的话,还是不能放弃的。 随后,代善和洪承畴再次匆匆赶往朝鲜。而多尔衮这边,一边筹集骑军兵力,准备在草原上反击明军的攻势,另外一边,他又传旨,调范文程领朝鲜八旗赶到盛京待命。 ……………………………… 与此同时,皮岛这边的马头,浩浩荡荡的船队已经靠岸,吴三桂所部从船上下来,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牵马回营地,路上看到留守皮岛的熟人,一个个都是打招呼,说着他们这次的破袭战。 “老刘,你不知道啊,这一次杀得够爽!” “就那些小矮子,突然看到我们出现的时候,那是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 “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只能吃我们的灰,真得是太痛快了!” “……” 而在码头旗舰上,海军总兵郑芝龙和东江镇总兵吴三桂都没有下船,就在甲板上看着这些凯旋将士上岸。 郑芝龙先开口,对吴三桂说道:“恭喜啊,这一次杀敌甚多,怕是能封爵了!” 这么喜庆的气氛之下,费点口水恭维下,收获好感,对他来说,是最习惯的做法了。 可谁知,吴三桂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只是带着一点微笑说道:“我不指望能封爵,没错,就算陛下要封爵,我也是不敢领的……” 说到这里,看到郑芝龙的脸上露出有点诧异的脸色,他便认真地说道:“这次的战功,换了其他人来,一样能立,非是能封爵之功!” 说着这话的同时,他心中暗自补了一句,只希望皇上看在我立下这么多战功,却又推辞封爵的谦卑上,能放下心中对自己的成见。 吴三桂其实算得很清楚,最为重要的事情,是得圣宠,那样的话,只要多立战功,迟早封爵。可要是皇帝对他有偏见,那么就算他这次封爵,也可能随时会被夺爵、治罪。 郑芝龙却不知道吴三桂的感觉,见他这么谦虚,很是有点诧异,仿佛不认识吴三桂一样,打量了一下道:“老吴,你变了!” 之前的时候,吴三桂不顾危险,要到朝鲜陆地上打游击战,在他看来,就是要想封爵的。结果没想到,搏命回来,却表示还不够封爵之功的。 吴三桂当然不会解释,说皇帝对他有偏见,或者说还记恨崇祯十五年松锦之战的时候,他临阵逃跑的事。 此时,他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当即转移话题,问郑芝龙道:“倭国接下来肯定容不得皮岛的存在,他们的水师肯定会来攻皮岛,能守住么?” 听到这话,郑芝龙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左右一看,都是两人的亲卫,并且离得有点距离,给他们两人有说话的空间,便转回头,看向吴三桂说道:“陛下有旨意,让我们坚守皮岛,倭军如果真来攻皮岛的话,只要我们能守一段时间,倭军必撤!” 看到吴三桂想说话,他便先一步解释道:“陛下已经派了琉球远征军,以琉球为基地,攻打倭国本土,吸引朝鲜倭国回援,并在海上消灭回援倭国本土的倭国军队!” 吴三桂一听,有点疑惑,便问道:“琉球在哪里?” 他在任东江镇总兵之前,一直在关宁一线,哪怕到后来掉入关内,也是在中原一带。对于海上的番邦小国,还真不知道。 吴三桂听了,索性回了船舱,让亲卫找来纸笔,当即给吴三桂解释了起来。 海上的熟悉程度,郑芝龙要是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当他一解释之后,吴三桂看着地图,顿时大喜道:“这个谋划好啊,如此一来,必能重创倭国主力!孙次辅不愧是带兵出身,厉害了!” 郑芝龙在刚才的讲解中,有说了是孙传庭的战略谋划。因此,吴三桂有此一叹! 但是,郑芝龙却是略微叹了下气,把手中的毛笔丢到了一边。 吴三桂见此,心中一愣,便连忙问道:“老郑,咋了?这个谋划有问题?” 郑芝龙听了,点点头说道:“次辅大人打仗是厉害,但那大都是在陆地上,对于海战,还是了解不多!” “怎么了?这个谋划有什么问题?”吴三桂听了,不由得疑惑道,“该不会是琉球远征军打不过倭国水师?” “那倒不至于!”郑芝龙听了,摇摇头说道,“我们大明的战船,原本就略胜倭国战船一筹,更不用说,倭国那边的德川幕府,为了削弱各地大名的实力,没收了他们的大型战船。换句话说,这些年来,他们的大型战船肯定是没有新增。而朝廷这边,却还有更厉害的蒸汽铁甲战船,就算是战船数量比倭国水师要少,我相信也一定能打赢!” “那你叹气什么?”吴三桂听了,有点想不明白了。 郑芝龙知道吴三桂也是个陆地将领,便看着他解释道:“天气对海战的影响太大了,不管多少船队,如果出海遇到风暴的话,全军覆没都不是稀罕事。或者还可能因为天气的影响,原本定好的时间,也往往容易延后。” 说到这里,他苦笑一下道:“你说,要是朝廷远征大军出了事,就算没出事,比预估要晚个把月攻打倭国本土,我们这皮岛,能不能坚守住?”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如今我手头的战船数量情况,倭国那边大概是能猜出来的,就如同我了解他们一样,他们也了解我。要么不来打,真要来打的话,估计他们肯定会筹集足够的兵力!” 吴三桂一听,顿时有点傻眼,这个情况,他是万万没想到的! 可是,接下来的海战,他是一窍不通的,便直接问郑芝龙道:“那怎么办?” 郑芝龙听了,也是无可奈何道:“我有向陛下发密奏说明这个情况,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消息。原本我以为,陛下或许会让我们暂时撤退,至少可以撤到广鹿岛,或者旅顺那边的。” 一听这话,吴三桂顿时就想多了,该不会是孙传庭的权柄太大,不容挑错?还是说,是皇帝太厌恶自己,想要借刀杀人?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船舱外面的亲卫向船舱里大声喊道:“大帅,有登州的快船到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94 就藩 , 听到这话,郑芝龙和吴三桂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出现了一丝期待之色,便双双钻出了船舱,去看情况。 果然,有一条快船正在往码头这里停靠,从船上的旗帜看,就是信使船。 没过多久,一名锦衣卫的信使便登上了旗舰,来到了郑芝龙和吴三桂的面前。 看到他们两人都在,这名锦衣卫校尉却只是示意郑芝龙靠近,然后开始说悄悄话。 这个场景,让吴三桂心中很是有点失落,只能安慰自己,这一次的军功报上去之后,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对自己改变印象? “真得?”他正想着,忽然,就听到郑芝龙惊喜地问道。声音有点大,让吴三桂这边也听到了。 那锦衣卫校尉听了,马上点点头,又说了几句之后,便告辞下了旗舰,坐上快船又离去了。 看着送走锦衣卫校尉的郑芝龙有点喜气洋洋的样子,吴三桂心中有点酸溜溜的,两人虽然都是总兵,但是很明显,得圣宠者更滋润! “是有什么好事么?”吴三桂压抑着心中的嫉妒,装出笑容问道,“看把老郑你高兴的!” 与此同时,他心中想着,该不会是你郑家又有什么封爵了的吧? 郑芝龙听了,当即上前,走到吴三桂身边,一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老吴,陛下英明啊,我们刚才还在担心的事情,不用担心了!” “啥?”吴三桂听了一愣,回过神来,连忙带了一点惊喜确认道。 郑芝龙的脸上,一直带着笑容,正要说话时,忽然,又听吴三桂有点幽幽地说道:“算了,要是不方便告诉我的话,那就别说了!” 刚才锦衣卫校尉就是单独给郑芝龙说的,万一是不该他知道的事情,他去打听了,回头传到皇帝耳朵里,就又会让皇帝不高兴了。 可谁知,郑芝龙听了之后,却是一笑说道:“哪有的事,我们的援军到了,在广鹿岛那边,一共有二十艘蒸汽铁甲战船,还有三十艘一号福船战船,呵呵,有那蒸汽铁甲战船在,倭国水师敢来进攻的话,撞都能把倭国水师撞散了!” 他的兴致很高,不等吴三桂说话,就继续对吴三桂解释道:“倭国水师的战船,以安宅船和关船为主,战船的大小,和我们的主力战船差不多,但是,你不知道,他们的战船没有水密舱,也没有龙骨,是不经打的。还有,他们战船是以火绳枪、大型的火铳和佛朗机炮为主,主要靠跳帮战,没有我们船上装备红夷大炮。呵呵,我们的蒸汽铁甲战船可以随便他们打,就像挠痒一样!” “真得?”吴三桂一听,不由得喜出望外道,“这么说,海上会是我们的天下?” 制海权这三个字,他是说不出来,但是,意思还是知道的。 如今他的根基是皮岛上,如果掌握了制海权,不但万事无忧不说,而且还能随时随刻随地地登陆朝鲜打倭国,也能登陆辽东半岛打建虏。 吴三桂以前当宁远总兵的时候可能不清楚这些,但是如今的他,绝对是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制海权的重要性的。 此时,郑芝龙听了,先是点点头,然后也是有点感慨地说道:“没错,蒸汽铁甲战船一出,除非是远洋遇到西夷的风帆战舰,要不然就是无敌的了!” 如果说,只是铁甲,那不算什么,毕竟不是真正的铁甲,而是铁包木头而已;最关键的问题是,蒸汽机装到了船上,这才是划时代的。 要不然,倭国和朝鲜水师也能来个铁包皮的,要说战船之大,倭国也有,类似封舟那么大的,德川家光就有一艘。但是,德川家光那艘超大型的安宅船,因为不是蒸汽机为动力,只能靠帆和船桨,速度太慢了,蜗牛一样,在真正的海战中,不要说对上大明的红夷大炮,就是他们自己的那种船,也只是摆设而已,压根就追不上对手。 事实上,大明的封舟,也有很多缺点,并不利于海战的。船只太大,硬帆和桅杆就要更大,很容易被海风吹折。但是,如今有了蒸汽动力的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郑芝龙对于海战的熟悉,算是大明第一人,当年一看蒸汽铁甲战船的试验船,就知道那船将会是克福船和安宅船等东亚战船的。甚至连西夷的风帆战舰也可以打。 刚才锦衣卫校尉给他通传的消息中,就有明确的琉球远征军情况和援助皮岛海军的情况。 海军实力的对比,对于郑芝龙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一下就能知道制海权会牢牢地掌握在大明这边了。 此时,他对吴三桂说道:“不过蒸汽铁甲战船需要额外的煤炭囤积,因此,目前朝廷那边还在组织运输煤炭到广鹿岛。蒸汽铁甲战船会隐藏在那边,等到倭国水师真得要进攻皮岛的时候,才会增援我们这边,免得被倭国提前获悉而措施重创倭国水师的机会!” 吴三桂听了,点点头,认可这个做法,不过随后,他又问郑芝龙道:“既然是保密的,你为什么还告诉我?老郑,我可不希望你因此被朝廷问责啊!” 郑芝龙听了,当即呵呵地笑了起来,随后才对有点纳闷的吴三桂说道:“我告诉你,当然是陛下同意了的。对于你主动在朝鲜用游击战的方式打击我国,陛下很满意。” “真的?”吴三桂一听,顿时大喜,连忙确认道。 郑芝龙听了,当即点点头说道:“当然,你的一切,陛下都是看在眼里的!原本你在朝鲜的破袭,就让倭国决定征兵,如今又大闹了朝鲜南部,必然导致倭国加大增兵的力度,为琉球远征军攻打倭国本土创造很好的机会,这便是大功一件!” 吴三桂听得美滋滋的,连忙又谦虚起来。 随后,除了向京师报捷之外,皮岛这边,海陆两军都开始备战倭国即将到来的反扑。 这时候的他们还不知道,除了倭国要准备攻打皮岛之外,建虏那边也和倭国精诚合作,同样要参与到对皮岛的战事中。 …………… 与此同时,远在大明京师,崇祯皇帝端坐金銮殿上,在京的文武百官,分列两边,正在议事。 金銮殿上的议事,一般是比较少见的,除了大朝议之外,就只有一些特殊或者是重大的场合。 比如,上一次针对曲阜孔家的审讯,就在金銮殿举行,让更多的官员参与之下,太祖皇帝和孔圣先师显灵了。 而这一次,倒不是类似的事情,而是在送别。 这不,就见周王站在殿前听着崇祯皇帝的说话:“周国就藩吕宋,是大明朝第一例就藩海外,还望卿到吕宋之后,能治理好吕宋,为其他藩王之表率。”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顿了顿又补充说道:“当然,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朕也会帮卿,无须有后顾之忧。” 之前的时候,周王一脉的宗室王亲,大部分人都已经提前去吕宋了。只有周王还留在京师,是最后才走。 开封府周边,人口一下少了很多,土地、商铺等等,全都转成了朝廷所有。所有的这些,都是交接完了,要不然,周王还走不了。 而此时,周王想着终于要离开大明,离开被圈养的处境,心中也是激动,听到崇祯皇帝的交代,连忙应下。 吕宋岛,远比开封要大,并且肯定是太祖皇帝指点过,因此当今皇帝把那些埋在地下的宝藏也都告诉了他,缺钱是肯定不会缺的了。对于未来,他很是期待。 随后,周王又和同在殿上的其他藩王告别,然后辞别而去。 在这些送行的藩王中,明显有不少人都非常羡慕周王。特别是被崇祯皇帝废掉圏禁凤阳,然后又在前几年被赦免重新当回藩王的唐王。 说实话,他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但是,大明的藩王,真得是让他没有任何施展的机会。之前建虏入侵京畿之地,他起兵勤王都被废了藩王就能知道,在大明,他是不可能握有兵权的。 但是,还是封到了海外,那就不一样了,军政大权都有,就是他所向往的了。 而周王之所以能第一个分封海外,就是因为他对朝廷的慷慨。为此,他重新担任唐王之后,也是积极捐款,响应朝廷号召,就期待着能早日封出去。 其实,不止是他,还有其他藩王,看着周王真得封出去了,并且在封国内还有矿产指点,一个个都是很羡慕的。 而他们的这些情况,崇祯皇帝早就看在眼里,这让他继续深入整顿地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不过有一点,他也在考虑。他自己的儿子,以后也是藩王,要封到哪里去好呢? 封得太远的话,封出去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了。他自己虽然硬气,可后宫的却会很想念!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的脑海中就强化了一个念头:大力发展交通! 这其中,重中之重,就是那个内燃机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决定要加大这方面的资源倾斜,争取早日能打造出第一台内燃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95 化工 , 如今崇祯皇帝手下已经不止宋应星这一个格物学的干将了。 大概来说,宋应星是他手下格物学方面的总负责人,实践强于理论的第一人。 接下来是三强,分别是物理学方面的第一人,方以智;化学方面的两个人,为朱媺娖和夏完淳。 他们这三个人,理论基础都很扎实,甚至可以说,就理论基础来说,他们该是大明第一梯队的,比宋应星都要强。 这时候,宋应星还在天津造船厂牵头打造真正的铁甲战舰,并不在京师。 因此,崇祯皇帝招来的,就是方以智、朱媺娖和夏完淳三人了。 事实上,要求最低的内燃机构造,以及流水线制造法,刘伟超都有发过来。可是,大明的格物学推广才五年不到,底子太薄。 你要说手工打造,那没问题,就是花多少时间的问题,最终肯定能打造出来的。但是,你让这会儿的大明,用流水线批量生产内燃机,那只能是那句有名的话:臣妾做不到啊! 事实上,就连蒸汽机也不是流水线批量生产的,而是大部分部件,是批量生产出来,但是有一小部分部件还是要靠手工继续打磨,然后再手工组装。 也是如此,蒸汽机的造价一直没法降到亲民的价格,主要用途是蒸汽火车以及蒸汽轮船这两大块上面。 如今崇祯皇帝交代下去的内燃机,也和蒸汽机差不多,大部分部件,还是要靠手工打造,就成本来说,比蒸汽机要高不少。 但是,内燃机之所以还是没有推行,关键还是燃料的问题。 刘伟超给崇祯皇帝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用煤气来试; 第二种是沼气; 第三种,自然是分离石油了。 这其中,大明京师附近,没有石油;大明的石油,一个在辽东,那还在建虏手中,所以不考虑。另外一个,在甘肃酒泉,离大明京师很遥远。 光是石油这个原材料的获取,就不容易,因此,第三种方案对目前的大明来说,并不现实。 第二种沼气,产出有限,就大明目前的情况而言,也不实际。 反而是第一种,也就是煤气,却是没问题的。 华夏从宋开始,就有大规模炼焦的。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煤气产生,但是,古代人对于这个煤气的了解还很少。 明朝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刘伟超这个外挂的加持下,不管是玻璃和钢铁的冶炼,都有很大的发展,技术水平进一步成熟。很自然的,炼焦的水平也跟着得到提高。 要是之前的话,因为煤气有毒,所以炼焦时候产生的煤气,会便通入炼焦的燃烧室去循环加热。可如今有煤气的需求,改造一下却是简单的。 只要从炼焦室顶端的排气管道稍微改造一下,把出来的粗煤气进一步加工就能得到有用的煤气了。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1876年的时候,德国人奥托制成得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就是以煤气为燃料的。 有刘伟超的提醒,对于煤气的提取,在安全方面也会有足够的提醒。 如今,崇祯皇帝就根据刘伟超的提议,给他手下三大将布置了这个任务。 当然,这个任务,主要是让方以智去做,夏完淳和朱媺娖协助。 不过夏完淳和朱媺娖也有重要的任务,就是制作三酸两碱。 工业革命其实是有两条腿,其中一条是机械制造工业,另外一条腿,则是化学工业。而化学工业的基础,就是这三酸两碱了。 所谓的三酸,指的是硫酸、硝酸与盐酸;二碱指的是烧碱(氢氧化钠)、纯碱(碳酸钠)。 这其中,纯碱是有天然矿石可以采取,在古代很早就被用作洗涤剂和用于印染。烧碱,古代炼金时候就搞出来了。 另外,硝酸和盐酸的量产方法,大约在1625年的时候就发明的了。 总体来说,要想在明末实现三酸两碱的量产,其实并不难。和后世唯一的差距,就是产量的大小,成本的多少而已。 硫酸的批量生产,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大玻璃瓶中加入少量水,放置陶罐与铁盘,上盛硫黄和硝石的混合物,用赤热的小铁铲点燃后再用木塞将瓶口塞紧,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装置,直到达到希望浓度的硫酸。 这个是最初的硫酸工业化生产,总体而言,产量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就初期来说,肯定也是够用的。 崇祯皇帝这时候的目的,并不是大规模生产,而是培养他的这些格物学人才。因此,先交给他们的,是简单的做法,能理解的。等到他们熟悉这个化学制作原理之后,如果后续对硫酸的产量增加的话,就再上塔式法来制作硫酸。 有了硫酸这个工业之母的量产之后,另外两个酸就简单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硝石与硫酸反应来生产硝酸的这种方法从1625年发明,用了将近300年,一直撑到20世纪初的1903年。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硫酸,不过崇祯皇帝这边是没问题的。 具体的做法是,用硝石与浓硫酸于密闭非金属容器内加热反应,由于硝酸较易挥发,所以反应产生的是硝酸蒸气,将其导出冷凝后即为液体。事实上,和上面硫酸的量产没两样。 至于盐酸,其实和硝酸一样,用浓硫酸加食盐,加热就产生氯化氢气,导入水中就是盐酸了。具体做法如上。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盐酸和硝酸的做法,都是德国的炼金士格劳贝尔,在1625年玩浓硫酸加盐加硝石时发现的。 纯碱有现成的矿,在格物学人才短缺的初期,直接挖矿就成;烧碱的制作原理,是用纯碱(碳酸钠)溶液加石灰水,发生苛化反应,生成烧碱(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钙沉淀(苛化泥)。滤去碳酸钙沉淀等不溶物后,蒸发溶液而得液体烧碱或固体烧碱。这种同样不难,在崇祯皇帝这个时期一样能做到,无非是量产多一点少一点而已。 方以智、夏完淳和朱媺娖还有自学任务,以及教导同学的任务,这两个事情,同样是重中之重,为此,崇祯皇帝对于这个布置下去的任务,并没有特别的时间限制。 对他来说,如今已经不是崇祯十五、崇祯十六年左右的危急时候,他有耐心,可以等。 …………………… 朝鲜釜山,十来万尸体早已不见,替而代之的,又是人山人海,港口则都是一艘艘的战船,以关船居多。 岸上,则是一队队从船上下来的倭国军卒,背着大包小包,也扛着一杆火绳枪,列队从釜山向内陆进发。 朝鲜这边的倭国大佬松平信纲就在这里,看着运输船来往釜山和对马岛,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战船,沿着海岸线往北,心中就有点激动。 以他“智慧伊豆”的外号,自然能想明白,为什么他没有被德川家光处罚,这不,他看着那些来朝鲜的大名,心中就很感激:多亏了他们的弹劾,要不然他就倒霉了。 忽然,他转身看向身边的一个人,仰着头看着对方的脸说道:“如何,我大倭国可没有藏私了!” 他身边那个比他高多了的人,是擅长外交的英俄尔岱。在代善和松平信纲会晤之后,代善年纪大了,跑不动,就让英俄尔岱跟着松平信纲来了釜山看情况。 此时,听到松平信纲的问话,英俄尔岱连忙回答道:“老中大人放心,我们大清绝对会信守承诺,参与攻打皮岛。” 顿了顿,他补充一句道:“岛上的地形,我们熟,已经灭过皮岛一次的!” 当年的时候,就是朝鲜出了水师,建虏才攻上了皮岛。鳌拜就是在这场战事中,因为第一个攻上皮岛,撕开了一个岸防缺口,被皇太极封为巴图鲁的。 松平信纲听了,很是高兴道:“贵我两国精诚合作,灭了明国东江镇,便是指日可待了!”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对马岛那个方向,继续说道:“我大倭国还有一半多的战船和兵力,还在岛的那边,正在陆续过来。呵呵,投鞭断流,不为过吧?” 听到这话,说真的,英俄尔岱其实有点羡慕的。如果大清有这么多的兵力,估计早就打下明国了! 这几日来,已经到达朝鲜的,就不少十万了,这可都是倭军,而不是平民,倭国本土那边,不知道还有多少?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向松平信纲告辞,要返回去和代善汇合,然后再回辽东。 松平信纲也不挽留他,只是对英俄尔岱说道:“那么,半个月之后,便在平壤汇合!” 攻打皮岛的陆军,其实倭国自己也有,就是已经在北方的倭军。但是,大清这边表示出了诚意,他也不介意,就用大清的步军攻打皮岛。 因此,他这边的话,只要集结战船北上即可,陆军和物资的运输,自然是有运输船继续来回运输便是。 背叛者郑一官,该是受到惩罚的时候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96 天照大神救命 , 崇祯十九年八月中旬,萨摩藩和德川幕府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因此,在第一批派往朝鲜的军队中,就有萨摩藩军队的抽调。 等到倭国这边发现确实能顺利接受朝鲜,开始大规模移民的时候,又没有萨摩藩的份。 这让第二代萨摩藩藩主岛津光久很是不平,为此,上半年初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说朝鲜南部被明国军队突袭,损失惨重的时候,他是畅饮了好几次,算是幸灾乐祸地庆祝了一番。 不过随即,德川家光震怒,再次传下军令,其中萨摩藩就被征召,把岛津光久手下剩下的军队和战船,全部给调去了朝鲜,就连岛津光久都要亲自领军过去。 打是不可能打过幕府的,没有造反的可能,再说了,朝鲜终归是倭国已经吃到嘴里的肉,因此,岛津光久留他的家老岛津久通留守之外,他自己就领军走了。 萨摩藩这边,岛津久通主政之后,开始筹备萨摩藩的平民准备迁移,这是幕府那边给所有征调军队的一个补充,允许过去挑选一片朝鲜领土。 也是如此,有关在朝鲜的粮草物资,就要各藩自己筹集了。 岛津久通为此忙碌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事情好像有点不正常。 按照以往来说,琉球王国那边的手下,过几个月都会运去不少粮草物资,就等于是萨摩藩趴在琉球王国身上吸血。如今要筹集粮草物资,岛津久通自然就想到了琉球那边的。 可是,这都过去几个月了,按理来说,该运来一批粮草物资的,结果却迟迟不见踪影。为此,他不得不派了一艘船过去问情况。 这不,萨摩藩这边要迁移的百姓,全都集合在港口这边,自己藩内征集的粮草物资,也都装船,就等着琉球王国这边运过去的一起集结出发的,结果依旧是不见踪迹。 这让岛津久通有点疑惑, 也让港口这边不得不等在这里的倭民很是烦躁起来,议论不止。 “这要我们等多久啊,要是去朝鲜晚了,好地段估计会挑不到了吧?” “不要急,说不定去早了,那些明人和反抗的朝鲜人没有被清剿干净,就会有危险的。” “怎么可能,如今将军大人已经派了大军过去了,一人一口口水都能淹死那些反叛者了吧,还能有什么危险?” “没错,这一次将军大人可是动了真怒的,这么大规模地出兵,比起几十年前的朝战,都要多了几倍的兵力,还会灭不了那些明人和反叛的朝鲜人?” “是啊,你们不知道,各藩造火绳枪的作坊,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没停过,我们倭国各地的大名,都重新集结了多少军队不知道?就是用兵淹,也能淹死我们的敌人了!” “说得没错,我都有点等不及了,早点去朝鲜就好了。据说没有明人的话,朝鲜那边的日子是非常好过的。不但有房子有田分,还能有朝鲜仆人用呢!” “哈哈,也让我们尝尝当老爷的滋味,最好能分到朝鲜女仆,漂亮的那种,晚上还能暖被窝!” “你想得美,漂亮的女仆,那都是老爷们的,像我们这样的,有分到朝鲜仆人就可以了。真是期待啊!” “说得也是,太期待了!琉球那边是个什么鬼,迟迟不来,都耽搁我们多少天了!” “真是,要我说啊,我们萨摩藩对琉球人真得是太好了,狠狠地收拾他们一次,就会很听话!” “没错,都是上面的仁慈,要是像朝鲜那样就好了,直接给我们分琉球仆人,多好?” “琉球的女仆不行,长得太丑了,乌漆嘛黑的,看着像只女猴子!” “你这个老光棍,有女的就可以了,还挑三拣四!” “说起来,还是明国的最漂亮了,等我们占领了朝鲜,还要和大清帝国的军队一起攻打明国,希望能早点打下明国,哇,那就肯定能分到好多明国仆人了吧?” “对啊,明国的人多,还很繁华,要是打下明国,我们所有人都能发财的!” “真希望那一天快点到来啊!” “……” 这些倭国平民,一个个都做着美梦,就恨不得一下成为人上人,脚下踩着殖民地的人! 这一天,这些萨摩藩的倭国人继续一边做着白日梦,一边看着海上,等待琉球的船出现。 忽然,不知道是谁,突然喊了起来:“快看,船来了!” 听到喊声,顿时就惊动了他身边所有人,纷纷抬头看向海上。 果然,就见海平面上,隐隐约约似乎所有船的影子了。 这一下,所有的倭人都欢呼了起来。等到花儿都谢了,终于把船给等来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启程前往朝鲜了! 一时之间,港口这边等待的倭人,全都拿着大包小包,纷纷往港口这边拥动起来。 但是,过了一会之后,就有人发现不对了,连忙喊道:“好像这船有点多了啊!” 听到这喊声,不少人便抬头再看去。果然,远处海平面上的船影子,似乎越来越多,远超了他们的预期。 这不对啊! 琉球王国那边,就算征召了琉球人的船,也不至于那么多吧? 这个异常的情况,一传十,十传百,港口这边涌动的人群,顿时就安静了下来,纷纷看着海上,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突然,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道:“不好,是福船,那是福船,明国的船!” 这么多的明国的船,突然出现在萨摩藩的海上,这意味着什么? 如今和明国正在交战阶段,总不可能是来做生意的! 很多倭人想到了这点,就都有点惊惧起来。码头这边的倭兵,连忙急报藩主府那边。 岛津久通才收到禀告,说海上来船了,该是琉球的船到了,他还很高兴,正准备出去看情况,就又收到了禀告,说来得是明国的福船,并且数量很多。 一听这个禀告,他顿时就有点慌了,那不用说,来得肯定是明国的水师,绝对不可能是做生意的福船。 这个时候,萨摩藩的兵力都被抽调了大部分,如果明军大规模来袭的话,没法抵挡,更不用说,港口那边全是等待去朝鲜的平民,哪里停靠的船,也都是运输船而已的! 天照大神保佑,来得就是做生意的吧! 岛津久通一边祈祷,一边赶紧赶往港口那边。 然而,他都还没有赶到港口呢,就见港口方向的人群,已经四散而逃了,场面极其混乱。在人群的冲撞之下,甚至连岛津久通都没法前行。 “不好了,明国的军队杀来了!” “好多船啊,快逃命啊!” “……” 岛津久通看着一片乱,当即让他随身带的军卒朝天放枪。 “纭…” 一阵枪响之后,四散而逃的人群不敢乱动,纷纷停住,然后看向岛津久通这边。 岛津久通见了,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正要说话时,忽然,就听到港口方向那边传来了非常大的雷声。 “轰轰轰……” 不用说,这是炮声,明国的战船开炮了。 听着那连绵不绝的火炮声,人群那还管岛津久通这边放枪不放枪的,顿时就又四散而逃。 “不好了,明军打来了,快跑啊!” “要死了,要死了,天照大神救命啊!” “……” 这一次,比刚才还要乱,就连岛津久通带着的军队,都被冲散了一小半。 岛津久通听着那连绵不绝的炮声,看着到处都是乱跑的街道,知道他没法去到港口,当即带着人,跑去了附近的一座小山上看情况。 只见港口那边的海面上,已经有无数的明国战船,正在轰击港口,而在远处的海面上,还有很多的明国战船,根本看不到头。 这一看之下,岛津久通的后背便全湿了。就算是萨摩藩的兵力全都在,也挡不住这么多明军的进攻啊! 围魏救赵,这绝对是明国的围魏救赵之策。 岛津久通连忙传令,向其他大名求援,向江户求援。然后,自己也掉转码头,先跑为上了。 再不跑,等到明军登陆了,就难跑了! 明军的旗舰上,金应元看着陷入一片混乱的萨摩藩,看着倭人正在被明军狠狠地教训,他的心中,就说不出有多痛快! 这些倭人,就只知道欺负弱小的琉球,看看,如今遇到天朝上国的大军,就是一坨屎了吧! 打得好,教训得好! 金应元恨不得拍手称快! 不过,uu看书 www.uukanshu.com 让他有点失望的是,明军并没有大规模登陆,只是占领了港口而已,缴获了堆积在港口的粮草物资,还有一部分没有被轰城的运输船,在萨摩藩这边,只是休整了一夜,然后于第二天,继续沿着海岸线往西北方向前进。 明军进攻萨摩藩的消息,在陆路上已极快的速度传开。 一时之间,沿海的倭人纷纷逃入内陆,停靠的船只,纷纷逃离。 大明海军沿着海岸线继续进攻,能打得打,没什么便宜可占就直接跳过,总之,就是没上岸。很自然的,收获就没有萨摩藩这边多。 不过这些不是这支明军的目的,他们的目的地,是对马岛。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97 最后一战 , 平壤城外,有将近五万倭军,扛着长枪,正列队在那里。 在他们的中间,还有一万建虏骑军,五千建虏步军,同样列队在那里。 而在江面上,则停靠着密密麻麻的战船,几乎可以覆盖整个江面。 平壤的城头上,倭国这边,是松平信纲为首的各地大名;满清那边,则是代善为首的一群人,有英俄尔岱、洪承畴、鳌拜等人。 “根据消息,郑一官和那吴三桂都还在皮岛上!”就听松平信纲对代善说道:“如今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当以雷霆扫穴之势,一举荡平朝鲜和辽东沿海的明军!” 集结了这么多的人马,他们就不止是要攻占皮岛。 按照他们事先商量好的,建虏这边,出一万骑军,并两万倭国火枪手,沿着海岸扫荡,一直到攻占被明军夺去的旅顺。 而在海岛方面,倭国集结了大约五百艘战船,准备击败郑一官的船队,然后运建虏步军和倭国火枪兵上岛,夺去一个又一个的海岛。 此时,听到松平信纲这话,代善满面笑容地点点头说道:“听说郑一官之所以能纵横明国东南沿海,主要就是靠船多。可如今郑一官才两百多艘战船,我们盟军多他一倍有余,这一次看他怎么迎战?” 萨摩藩第二代藩主岛津光久听了,却是冷声说道:“郑一官的船队,其中一半还是运输船,并不是战船,但我们大倭国的可都是战船,五比一的差距,可不是多一倍而已!” 大清帝国的人个子高,和他们站在一起,有无形的压力,这就让岛津光久很不满,听到有不对的,便丝毫不给面子,以此抵消身高的劣势心理。 代善一听,老脸一红,他那知道分那么细,被当面冲撞,又没法发火,好在他的脸皮比较厚,依旧是笑着说道:“如此,我们盟军优势更大,此战,必能一战而定也!” “是我们大倭国的优势更大!”福冈藩的第二代藩主黑田忠之听了,却也跟着怼道,“你们清国哪来的船?” 听到和硕礼亲王竟然被倭国人连续怼,鳌拜怒了,当即踏步过去,居高临下看着两个小矮子,正待怒喝时,却听代善淡淡地说道:“退下!” 他用的是满语,倭人听不懂,鳌拜自然是知道对他说的。 他对于代善的话,不敢不听,但是也不甘心就这么缩回去,便扫视松平信纲后面的一大群矮子,冷笑一声道:“手下败将,不服随时来战!” 他是用大明官话说的,然后便退了回去。 倭国这边,有些大名其实并不会大明官话,也只有沿海的大名,以前经常海贸的,才听得懂大明官话。 此时被人高马大的鳌拜,怒声一喝,一时之间,还真没人敢接话。 不过回过神来,他们也是要脸的,就仗着人多,准备怼鳌拜了。 “记住,我们和清国是盟友,和明国才是敌人!”松平信纲见此,当即用倭语怒喝一声,把他们喝退了回去。 相对其他人来说,代善也好,松平信纲也罢,都算是有脑子的那些。之前已经闹过不愉快,如今正在精诚合作的时候,就不想又闹矛盾。 这不,松平信纲用倭语说完之后,便再改用大明官话厉声喝道:“谁要心中憋着气的,都冲明国人撒去!” 这个话,既是对他手下说的,也是对建虏这边说的。 说完之后,他转身看向身后这群大名,又接着用倭语大声宣布道:“将军大人说了,就根据你们的战功来分朝鲜北部的土地!” “嗨!”岛津光久在内的这些大名,不敢顶嘴,全都大声回应。 不光是战船,还是兵力,都是他们这边占优,都不用打,胜负就已经知道。那剩下的,就是抢战功了。他们一个个的,当然是大声说话的了。 随后,松平信纲一声令下,战船出发,步军则走陆路,前往皮岛对应的定州。 在朝鲜境内,这些倭军北上的时候,联合之前已经到达的倭军,一路从南到北的扫荡,除了躲进深山的朝鲜人之外,其他朝鲜人全都被抓,沦为倭国的奴隶。 就如今而言,对倭国人来说,算是已经太平了。只要再把明军给消灭了,那躲进深山的朝鲜人,就不足为虑了。 这一战,对于倭国人来说,就是完全夺取朝鲜的最后一战。 相对来说,倭国水师是要绕一个弯,先到出海口再北上,因此没有陆地上的军队先到目的地。 六万多的军队,就在皮岛对面的定州到铁山一带沿海驻扎,等待水师的到来。 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大明的海军,却大摇大摆地在海面上航行。甚至还有一些战船,离岸边近一些,然后炮击,轰得那些建虏也好,倭军也好,不得不退得离海岸线远远的。 看着嚣张的明军战船,建虏或者倭军军卒,全都吐着口水骂。 “让你们嚣张,等到水师上来,就要你们好看!” “现在让你们笑,等到我们登上岛的时候,非把你们大卸八块不可!” “……” 在一片骂声中,过了几日之后,终于看到了倭国水师的前锋船队到了。 大约一百多艘战船,以萨摩藩的战船为多,浩浩荡荡地往北而来。 岸上的倭国军队见了,重新拥到海岸线这边,全都欢呼起来,就好像这些倭国战船不是来打仗,而是已经打完战凯旋了的。 正当他们在欢呼的时候,就见有二十多艘大明一号福船,竟然从北方迎向倭国水师的前锋。 二十来艘对一百多艘,这都不用看,明国这些战船真得是头铁了! 海岸线上,那些倭军军卒一个个都嘲笑起明国战船,笑它们自不量力,笑它们马上就要完蛋。 不过建虏这边,代善等人也在岸上围观,却没有那么乐观。 虽然他们不懂海战,但是他们和大明打仗这么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交战,已经让他们认识到,明国战船这边,绝对不会飞蛾扑火。 因此,看不懂之下,代善和英俄尔岱等人,都是脸色严肃地看着海面上。 倭国水师这边,岛津光久哈哈笑着,当即吩咐他的手下战船,一字排开,黑压压地压过去,从气势上就吓死那郑一官去! 然而,明国的二十来艘战船,竟然也是一字排开,并且用船舷对着他们。 “嗯?”岛津光久一见,有点奇怪地说道,“什么时候郑一官这是学西夷的打法了?” 至少他了解到的海盗战,或者说当年的倭国、朝鲜以及明国的海战,大都是靠近了跳舷战为主。而拉开距离用炮轰击,那是西夷的战船才这么做的。 倭国的战船上有没有炮? 当然也有,但是都是以佛朗机炮为主! 佛朗机炮的特点是,射速快,但是射程短,威力不大,刚好用于近距离跳舷战之前的杀伤。 另外,倭国的战船,不管是关船也好,还是大型的安宅船也罢,最主要的武器,其实是火绳枪。为此,他们的船舷上都是有挡板的,并且挡板上还有射击孔,能同时保护火绳枪手。 此时,岛津光久诧异之下,便立刻拿出从荷兰人那边买来的单筒望远镜观察了起来。 双方的船队,越来越近了,岛津光久都能从单筒望远镜中看得清楚,他发现,那福船上的明国军卒,已经在操纵船上的硬帆,似乎是要逃了? 这不对啊! 没道理来他面前亮一下就逃的! 他正想着,果然就接着看到,明国的战船船舷侧,露出了一个个的窗口,然后一门门的火炮被推了出来。 “嗯?好像……不是佛朗机炮!”岛津光久仔细盯了下那炮口,忽然之间一震,当即失声说道,“快,加快速度,靠上去,靠上去!” 他看清了,就那炮口的规格,绝对不是佛朗机炮,而是和荷兰人一样的重炮。 相对其他大名来说,萨摩藩和荷兰人的接触更多,以前还有葡萄牙人,因此非常清楚那些重炮的射程。 唯一的打法,就只能上靠上去跳舷战。 关船之所以叫关船,主要是倭人在海上的航行要道设置关卡,向往来船只收取过路费,因此他们的船便称之为关船,有的还配置了划桨手的,算是速度比较快的一种船只。 倭人的战船正准备加速的时候,忽然,就听到了巨大的声响。 “轰轰轰……” 明国战船开跑了,一颗颗铁弹,呼啸着飞向倭国船队这边,或者落在海上,砸起巨大的水柱,或者砸中了倒霉的倭国战船,顿时木块乱飞,倭寇大呼小叫。 “快,快,加快速度,靠上去,追过去!”岛津光久大声喊着,心中却是诧异:什么时候,郑一官这么有钱了,竟然配置了这么多的重炮? 他知道郑一官肯定有重炮,但是却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重炮! 岛津光久自然不知道,在刘伟超的帮助下,大明的炼钢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本大为降低,红夷大炮都是钢炮来的。 原本郑芝龙自己的红夷大炮,早就回炉了。如今的登莱海军的重炮,全都是后来朝廷给配置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98 风小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卷698风小了大明在这几年的发展,是任何人或者国家都难以想象的! 甚至可以说,就连大明自己,都会非常诧异这几年的发展,难以置信,更何况别人呢! 这倒不是说别人见识少,而是大明的金手指太强了! “轰轰轰……” 当萨摩藩的关船反应过来,划桨手一起划桨,向大明战船发起追击的时候,又是一轮火炮响起。 就见那些最前面的关船周边,水柱不断,也有关船被铁弹砸中。只是被砸中甲板的,最多死一些倭兵,而要是被铁弹砸中吃水线附近或者下面的关船,则开始不断地进水,一下就失去了追击的能力。 倭国战船没有龙骨,也没有水密舱,自己打自己的话,半斤八两,缺点并不明显。可一旦和大明战船开战,这个缺点就一下很明显了。 海岸线上的倭兵,从原本的欢呼怪叫,一下变得都安静下来了。 他们看到,虽然倭国的战船确实多,但是,光挨打而还不了手,只是两轮炮击而已,就有五艘左右的关船失去了战斗力。 至于明军这边,却是毫发无伤! 岛津光久这边,气得哇哇直叫,再次传令,不管那些被打残的关船,就一个字,追,追上了就能赢! 事实上,就算他不说,各船也都知道,只有追上明国战船,或者说,追近明国战船,到了佛朗机炮的射程内后,他们才可能对明国战船造成伤害的。 这么一来,那些划桨手就惨了! 军令传下,他们就只有死命的划桨。 亚洲这边的船,全都是硬帆,和西夷软帆的区别是,不管风从那个方向吹,都能通过调整硬帆的方向来借风力。 虽然关船上也有风帆,但是大都只有一面风帆。人力的划桨,短时间内能提高船速,一旦是大海上的追逐,人力便有时而穷了! 大明的福船,是适应近海远航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一号福船,基本上都是三面风帆,在有风的情况下,远比关船要快。 关船在划桨手的加持下,硬气不过三秒,只是追了一阵之后,很快就被明国战船给重新拉开了距离。 然后,明国战船又一次降速,所有大炮准备。 “轰轰轰……” 倭国的关船,再次受到炮火的“洗礼”,而他们却无法还手,气得倭国人那是哇哇大叫,却又没有办法。 “天照大神,收了海风吧,不要吹了!”岛津光久祈祷着,一边又指挥关船尽量散开,继续追击。 如果没有海风吹的话,或者海风很弱的话,靠风帆为动力的船,速度就会很慢了。这时候,关船配备划桨手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 可这个时候,海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样子,根本体现不出关船的优势。 海岸线上,代善看着这一幕之后,有点感慨地说道:“海上的战事,和蒙古轻骑当年的战术很像啊!” 蒙古人当年纵横天下,就是靠着骑军的机动力,拖死对手的那种。 英俄尔岱听了,点点头忽然说道:“我们不是还有那荷兰帝国的盟友么?他们的船,我见过,速度很快的。而且听说,他们的火炮也都是重炮!要是对上明国的战船,就能如同此时他们对付倭国的战船一样了!” 听到这话,代善也有点疑惑道:“不知道怎么回事,失去了音讯,总不可能就只是看上我们大清的那点定金,跑了不来了吧?” 早就过了约定的时间范围,荷兰人却再也没有出现,这让他们很是奇怪。 “不会是遇到了惊涛骇浪,然后沉了吧?”英俄尔岱听了,不由得猜测道。 代善听了,点点头说道:“有这个可能,海上,终归还是太危险了!” “为什么不是沉了这些明国的战船?如此便能少很多事情了!”鳌拜在边上听到,也插了一句。 虽然他是巴图鲁,满清第一勇士,可是面对巨舰大炮,终归还是有点怂的,说出了这样的话。 听到这话,几个人都沉默了下,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大清就无敌了! 过了一会之后,代善看着追逐中的战船,沉声说道:“以后我们大清要建水师的话,一定要是最好的才行。” 这个时候的建虏,其实是非常重视军工的。 明军的火器,从火铳到火炮,大都很烂,时不时地炸膛。但是建虏这边,却严格打造流程,他们自己的火铳火炮,炸膛的就很少。 之所以如此,还是大明这边上上下下都贪,才不会管你是救命的赈灾粮,还是战场杀敌的武器,雁过必须拔毛。这种情况下,火器质量能好才怪了! 当然了,这都是以前的历史了。 此时,海面上,倭国的战船都已经散开追赶大明战船,炮击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了。 明军这边,便没有再开炮,专心逃跑。 岛津光久见了,回头看了下被打残的七八艘船,恨得厉声喊道:“看你们往哪里逃!” 皮岛已经在视线范围之内,明军再逃又能逃到哪里去?除非明军是要放弃皮岛,要不然的话,在皮岛就没法再逃! 皮岛这边的高处,郑芝龙和吴三桂都在这边,用望远镜观战着的。看到远处的情况,吴三桂连忙提醒道:“不能让倭国战船冲上岸来!” 郑芝龙一听,当即放下望远镜,笑着对吴三桂说道:“就凭这些倭国战船,让他登陆,也要先过了岸防炮这一关。” 顿了顿,他看了看边上竖着的旗帜,估计了下风力,便又补充说道:“这是倭国水师的前锋,等他们靠近了皮岛,你看我收拾他们!” “你是说,出动蒸汽铁甲战船?”吴三桂听了,心中一喜,连忙问道。 倭国水师大规模北上,先到平壤集结休整。在这个过程中,朝鲜人就送来了消息,郑芝龙也派船证实了消息,便传令去广鹿岛那边的援军,让他们先一步赶到了皮岛,躲在朝鲜方向的反方向。 郑芝龙听了,当即点点头说道:“离皮岛越近,我们的主场优势就越大,才一百多艘战船就想来打,简直是做梦!” 说到这里,他又一指边上的旗帜说道:“你看,风力弱下来了,这是适合蒸汽铁甲战船出击的时候,等他们离皮岛近了,就看蒸汽铁甲战舰的表演吧!” 根据吕宋远征军在实战中对蒸汽铁甲战船的使用心得,郑芝龙已经知道,风浪小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而离皮岛越近,补给越方便,就不用怕打到一半就没有煤炭了。 吴三桂一听,很是期待地说道:“我也早想见识下这蒸汽铁甲战船的威力了,老郑,给我老吴开开眼界!” 与此同时,追赶着大明战船的岛津光久,也发现海风慢慢地小下来了,他不由得很是欣喜道:“天照大神回应了,海风小下来了,看明国战船还怎么逃!” 听到他的话,他的手下也都非常兴奋。 之前被明国战船羞辱了一番,如今报仇的时候到了。 另外,倭国还有一个规矩,就是谁的战利品就归谁,最多是给幕府上交一些。这么一来,如果萨摩藩能俘获明国的战船,就能极大地增强实力,至少会比其他大名更具实力。 不过,海岸线那边观战的松平信纲,却是皱起了眉头。因为根据消息,明国的战船,也有一百多艘,在兵力上,并不比萨摩藩的战船数量要少。 而刚才的一战,能明显看出,明国战船的火力比倭国战船的要强多了。 战船数量上没有优势,战船火力上还是劣势,这不好打啊! 但是,松平信纲也没有传令,让萨摩藩这边停止进攻。 身为德川家光的心腹,他当然知道,幕府对萨摩藩是打压的,一直在财政上限制萨摩藩。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岛津光久忍不了,就私自派人去开采金矿,结果又被德川幕府给叫停了。 也正是萨摩藩一直被德川幕府打压,以至于到了后来倒幕的时候,萨摩藩成了急先锋。 此时,松平信纲就只是皱着眉头,看着萨摩藩的战船冲向皮岛那边。他有心想让萨摩藩这边试探下郑一官的船队,到底有多大的战力! 事实上,岛津光久也不笨的,如果明知必败的战事,他绝对不会硬着头皮往上冲。在他的估计里,郑芝龙的战船,估计也就刚出的二十来艘才装备了重炮而已,其他战船,就应该还是和以前一样的那种船,作战的方式,最终也是跳舷战。如此一来,谁怕谁? “咚咚咚……” 震天的战鼓响了起来,海岸线上的倭军,都在高喊着为倭国水师加油鼓劲。 而皮岛上,明军将士,朝鲜人,也都在注视着攻过来的倭国战船。 原本停靠在港口的大明战船,纷纷出港,在皮岛南侧布局。 与此同时,在皮岛的另外一侧,也有二十多艘战船,慢慢地出现在倭国人的视野中。 虽然这边的战船数量少,但是却一下吸引了倭国人的目光。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699 一战成名 , “铁甲战船?那是铁甲战船?”海岸线上,从来没有见过蒸汽铁甲战船的倭人或者建虏,纷纷惊讶了起来,一个个不由得嚷道,“怎么会有铁甲战船呢?” 这其中,也有一些区别,对于建虏来说,更震惊的是铁船怎么可能会浮起来,不会沉下去么? 倭人中,也有很大一部分震惊,但是随后,就有经验的倭人开始解释了。 “放心,这个肯定不是铁做的战船,只是用铁皮包着木头而已,我们以前也有过的!” “没错,这种船太重了,肯定就快不了的!” “为什么我们倭国以前有过后来又没有了,就是太笨,中看不中用的!” “……” 萨摩藩的岛津光久,也是在开始的时候震惊了下。那反射着金属光泽的战船,确实给人以压迫感。 但是,他也很快就回过神来了,铁包皮的战船,太过笨重,只有在出其不意之下可能会有效果,但是,如今两军离得还远,就亮相了,那就失去了突然性了。 于是,岛津光久立刻传令,离开那些明国的铁甲战船远一点就可以了,追着明国的其他战船打。 不过同时,他也有点奇怪,不知道那些铁甲战船上还有一个个圆筒是什么意思? 这个造型,实在是有点怪! 海岸线上,松平信纲看到岛津光久的应对,一下就猜出了他的用意,点点头,心中点评:萨摩藩这边还是有点能耐的,难怪能凭一己之力就把琉球给控制了。 倭人这边的评论,也很快传到了建虏这边,让建虏明白了铁甲战船的缺陷,一下就都放松了。 唯独英俄尔岱有点疑惑,当即问代善道:“那郑一官都能成为明国沿海的海盗王,他应该不蠢,为何会这么做呢?” 代善也想不明白,看着两国的战船已经越来越近,看着明国的战船都缩在那些铁甲战船的后面,便顺口回答道:“看下去就知道了!” 话音刚落,就听到鳌拜用那种幸灾乐祸地声音说道:“看,那些铁甲战船着火了啊,哈哈!” 代善和英俄尔岱看去,果然,就看到那些铁甲战船中间部分左右的圆筒里,冒出了浓烟,一看就知道,估计是船舱里面着火了! 这一下,让代善和英俄尔岱面面相觑,两人看不懂,这是什么情况? 其他建虏和倭人,却是不管这些,看到铁甲战船冒烟之后,一个个都是哈哈大笑地嘲笑了起来。 “看到没有,铁甲战船中看不中用吧,自己着火了!” “要我说啊,这是我们大倭国的威风,吓尿了那些明国军卒,手忙脚乱之下,把自己的船给点着了!” “大倭国,万岁!” “……” 松平信纲却没有高兴,反而皱了眉头,因为他觉得,铁甲战船真要着火,那也不可能一起着火,更不可能因为每艘铁甲战船上的军卒同时手忙脚乱导致着火? 事出反常必有妖! 可是,他也想不出来,这是什么情况? 忽然,他眼神一凝,感觉到了什么,立刻用单筒望远镜查看。 就见那铁甲战船的侧面,似乎有水花,同时,那铁甲战船动了起来。 不过松平信纲看到了,依旧还是纳闷,想不明白怎么回事? 没见过蒸汽机的人,没听过蒸汽机原理的人,又怎么可能想得到,烧水会产生能量,并且是能转为动能的! 就见那些铁甲冒烟战船的速度,慢慢地越来越快,往萨摩藩战船那边迎了过去。 随后,其他大明战船,全都跟在这些铁甲冒烟战船的后面,显然是以这些铁甲船为矛头,发起了攻击。 这铁甲战船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超出了普通人想不到的速度,并且没有丝毫要烧毁的样子,让海岸线上的建虏和倭人,慢慢地没了声音,然后愕然地看着海上的情况,一脑门的问号。 岛津光久也是从一开始的嘲笑,然后慢慢地愕然,到了最后,看到铁甲冒烟战船一字排开,以他难以想象的速度迎过来时,他就彻底慌了,连忙下令掉头。 不管是真正的铁甲还是铁包皮,这么快的速度冲撞过来,倭国的关船是绝对经不起撞的。 然而,不管关船上的划桨手如何努力,他们要掉头逃跑,终归是有个过程的。 就见大明的铁甲冒烟战船已经离倭国的关船很近了,船头那的火炮便开始了轰击。 “轰轰轰……” 近距离之下,二十来艘铁甲蒸汽战船差不多同时开炮,在它们各自的对面,被盯上的那些关船,直接被铁弹砸中,穿透船体而过。 好一点的关船,就只是船体一个大洞而已,当然,这个洞附近的倭人,基本上四分五裂了。而倒霉一点的关船,铁弹砸在了吃水线附近,还是立刻涌入船体内。 紧接着,这些铁甲蒸汽战船,便直接撞了上去。 “啪啪……” 在巨大的撞击声中,倭国的关船,就犹如纸糊的一样,直接被铁甲蒸汽战船撞成了两截。 随后,铁甲蒸汽战船继续往倭国船队中冲过去,船舷两侧的火炮也陆续开炮。 “轰轰轰……” 倭国的关船那经得起近距离的红夷大炮轰击,一艘船承受了多门火炮的轰击之后,就犹如纸糊的一样,要么被铁弹破坏的一塌糊涂,要么干脆开始下沉了。 倭国的这些临敌的关船,压根不可能在面临铁甲蒸汽战船近身时,还能临危不惧,有条不絮地反击,那些船上的倭人,逃都来不及。就算有几门佛朗机炮反击了,就算砸中了,也最多砸个凹进去的地方而已。 倭国水师前锋的迎战阵型,立刻就被铁甲蒸汽战船冲得不成样子。 跟随在后面的普通战船,便立刻形成了多打少的优势,欺负那些失去了斗志的关船。 海面上的这一幕,看得海岸线上的建虏,还有那些倭人目瞪口呆。 他们万万没想到,数量差不多的战船,竟然是如此一面倒的战局! 那些幸存的关船,正在四散而逃,可能划桨手察觉危险,都在超长发挥,是飞一般的逃跑速度。 可是,那些铁甲冒烟战船,依旧轻松地追过去,犹如老虎吃羊一样,轻松干掉对手。 目光所及的海面上,到处漂浮着关船的残骸。海面上,犹如饺子一样浮着倭国水师的那些水兵。 皮岛上观战的明人和朝鲜人,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而和这个对比非常明显的是,朝鲜海岸线上,虽然站满了观战的人群,却是没有一点声音! 如果说,在大明远征军攻打热兰遮城,以及征讨吕宋的战事中,铁甲蒸汽战船还体现不出多少作用的话,这皮岛海域,大明海军和倭国水师的一战,就真正地打响了名声! 一战成名! 这一战,把蒸汽铁甲战船的威风,刻在了建虏和倭国的骨子里! 估计萨摩藩残余的那些战船和水兵,都会做噩梦! 岛津光久眼看着自己难以逃脱明国这铁甲冒烟战船的追击,直接让旗舰不管不顾地冲海岸线,搁浅之后,连滚带爬的上岸,太逃脱了被追杀的命运。 站在海岸线上,看着一片狼藉的海面,他一下跪倒在沙滩上:萨摩藩的水师完蛋了! 明国海军并没有恋战,追击了一阵之后,就没管逃远了的那些倭国关船,开始返航。 海面上的那些挣扎的倭人,明军将士这边,捞一个绑一个,就像抓鱼一样,就当着海岸线上的倭人和建虏面前。 这让倭人看得很是愤怒,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同伙被明军这边俘虏。 “轰轰轰……” 火炮声忽然又响了起来,就见明国战船,靠海岸线的那一侧,冒出了一股股的硝烟,在他们对面的海岸线上,铁弹犁过一条条的勾,倒霉的倭人,便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了。剩下的那些倭人,吓得连滚带爬,赶紧又远离海岸线。 在远离海岸线的安全地带,松平信纲一脸阴沉地看着明国战船在那海上嚣张,打捞俘虏,不说话。 虽然这一战,大概损失了五十多艘战船,相对倭国水师有五百多艘来说,并不算损失惨重。但是,可以预想到的是,明国哪怕战船数量少,但是有那二十多艘铁甲冒烟战船在,接下来的海战,必然会非常艰难。 原本以为水师沿着海岸线横扫,就能平推过去的,如今看来,真是想多了! 松平信纲阴沉着脸不说话,忽然,就见到大清帝国那边的人过来了。对此,他依旧冷着脸,也不想理:平壤城头说得话,太过了,脸红是不可能脸红的,但是脸上无光却是肯定的。 “老中大人,我大概知道明国那铁甲冒烟战船是怎么回事了!”代善到了他面前,并没有提他当初夸下的海口,而是一脸严肃地说道。 松平信纲一听,立刻便抬起头来,盯着代善的脸,有点惊喜地问道:“当真?你知道那铁甲冒烟战船的秘密了?” 说实话,他其实是有点不信的。但是,他又想相信!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00 夜战布局 ,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松平信纲觉得,大清帝国连自己的水师都没有,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比他更了解战船! 但是,他又希望是真的,知道了铁甲冒烟战船的秘密,就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并且说不定大倭国也能造出这种强大的战船! 因此,松平信纲就盯着代善,等待他的下文。 只听代善对松平信纲说道:“明国发明了一种东西,叫做蒸汽机,是通过烧水的方式来获得非常大的力量,我们看到的这个铁甲冒烟战船,绝对就是安装了这种蒸汽机的!” 当初图尔格逃回辽东之后,就说过这个,只是被下了封口令,因此就代善和多尔衮等少数建虏高层知道这个事情。 本来的话,代善等人,都已经慢慢地把这个事情忘记了。结果如今看到那铁甲冒烟战船竟然如此厉害,便又一下重新想了起来。 “争气鸡?烧水?”松平信纲听了代善的话,一脸的迷糊,压根无法理解。 这也不能怪他,就算这个年代再聪明的人,估计也没法第一时间理解蒸汽机的原理。 代善自己其实也不理解具体的原理,没法进一步解释,只能说出他的想法道:“那船上的烟,就是烧水才会冒出来的。换句话来说,这种铁甲战船必须要烧火,而船上存的柴火肯定有限,因此,只要拖住明国水师,耗时间,那铁甲战船便会耗掉柴火,就不会这么强了!” 不得不说,他能想到这一步,已经算是了不起了。 松平信纲有“智慧伊豆”之称,听到这些解释,想了想,觉得有理。但是,他再仔细一想,却又发现,要想做到这一步,也是非常不容易。 那个铁甲冒烟战船的速度非常快,至少目前的大倭国战船,不管是那种船型,都没它快的,怎么耗?拿命耗么?这也耗不起啊! 事实上,铁甲蒸汽战船之所以厉害,一下震慑了倭人,最大的依仗,其实有三方面。 第一,当然是速度,这和蒸汽机有关; 第二,就是铁甲,让没有重炮的倭国打铁甲船,哪怕只是铁包木头的,也只是挠痒而已; 第三,就是大明战船上的火炮,都是和西夷一样,装备了重炮的。射程远,威力大。 松平信纲又不是傻子,自然能总结出这三方面,就算知道了铁甲冒烟战船的秘密,也觉得没法真正应对! 看到松平信纲沉默不言,还是紧皱着眉头的样子,代善便又对他说道:“另外,我们的目的,是打下皮岛,只要我们夺取了皮岛,那么明国水师便是无根浮萍,便会容易对付。因此,我建议,等到倭国水师大军到达之后,利用夜色的掩护,运送步军发起夺岛战事。你放心,我大清国的勇士可以率先登岛,只要把我们大清国的勇士运到岛上,这岛必然能夺下!” 一听这话,松平信纲立刻抬起头来,看着代善,带了一点欣喜说道:“不错,这个主意不错,可以考虑!” 他手中的战船,要远多于明国战船,在夜色掩护下,运送兵力强行登陆皮岛的话,明国水师必然没法拦阻,这就是充分发挥己方优势的战法了。 当然,也可以预见,战船和运送步军,也绝对会损失不少。但是,一如代善所言,只要强行夺下皮岛,明国战船没有了停靠的地方,不管他们的战船有多厉害,都必然只能灰溜溜地撤走。 他正想着,就听代善又接着说道:“不过我大清的勇士作为登岛的主力,不能有太大损失,倭国这边,要先掩护,吸引明国战船的注意,然后再运送我大清的勇士强行登陆!” 松平信纲听了,低头想了下。 这个主意是代善出的,登陆夺岛,明军肯定会拼死反抗,损失肯定也大,代善的要求,并不算过份。 这么想着,他便看向代善,点点头说道:“好,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想法,仔细部署下战事。” 代善听了,当即一笑道:“这个皮岛,被我大清灭过一次,因此知道岛上的地形,还有那些海岸适合强行登陆,我们一起商讨下!” 此时,虽然主帅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但是,倭国军卒这边,却是备受打击,士气不振。 对他们来说,刚才的海战,真得超出了他们的预料,简直是一面倒的屠杀,让占领朝鲜而信心满满的他们,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相对倭人和建虏来说,皮岛上的明人和朝鲜人,则是像过年一样开心。 他们都拥到码头上,热烈地欢迎海军将士凯旋。 郑芝龙都没有登船指挥的,而是和吴三桂始终站在高处观战。因为有铁甲蒸汽战船在,对付的又只是倭国的关船为主,那是碾压式的,根本不用指挥,莽就对了。 如今看到海军战船回来,看到其他人都是非常地兴奋,郑芝龙却反而没有多少笑容。 吴三桂发现了,便有点羡慕地说道:“我说老郑,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你还不满足啊!” 他感觉海军打仗,比他轻松多了,军功来得容易,绝对羡慕! 郑芝龙听了,看到身边没什么人,只有他们两人的亲卫了,便说出了他的担忧道:“根据消息,倭国的战船有五百多艘,如今虽然被我们摧毁了五十来艘,可是,等到倭国水师主力到达之后,局势还是有点困难啊!” “你是担心他们趁夜色强行夺岛?”吴三桂听了,立刻想到了问题所在,便马上问道。 郑芝龙听了,点点头回道:“没错!如果倭国水师趁夜色强行夺岛的话,他们的船远比我们要多,怕是拦不住!” 听到这话,吴三桂当即呵呵一笑道:“那你这是对我陆军没有信心啊!”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才接着说道:“只要等到天亮,你把敌人的后续援军给切断,不让他们继续源源不断地增援,那些上岛了的敌人,包他们有来无回!” 郑芝龙听了,连忙提醒道:“他们既然要用如此方法夺岛的话,必然是用最强的精锐来夺岛的!” “没事!”吴三桂听了,非常有把握地说道,“你也别小看我的陆军了,如今的陆军,早已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 准确地来说,如今的明军,不但军械装备全部换装过的,就连火药之类的,都是颗粒化,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了。 更不用说,以前的明军,后勤都难以保证,军饷啊,粮草的都是问题。但是如今,不但这些有保证,就连在岛上的朝鲜人,也照样是有保证的。 因此,吴三桂说这个话,是有底气的。 只要郑芝龙切断敌人的后援,一夜的乱战,能有多少敌人上岛的? 建虏和倭国那边有把握,吴三桂也有把握,剩下的,就看是矛厉害,还是盾厉害的问题了! 郑芝龙见吴三桂说得很有信心,便也对他说道:“好,既然如此,我也尽量拦截倭国的战船!” 他说这个话,同样是有底气的。 夜幕下的海战,基本上很难使用火器,装填非常不方便,必须小心自己把炸药给点燃了。 但是,郑芝龙有二十来艘蒸汽铁甲战船,来回巡逻面朝朝鲜的这块海域,都不用开炮,横冲直撞之下,就能撞掉很多倭船了。 如果是白天的话,视线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岸防炮的配合,倭国的水师就更没机会。 于是,吴三桂也不再多话,伸手拍了拍郑芝龙的肩膀,笑着说道:“等到打完战事,我请你去京师最好的酒楼喝酒!” 相对来说,吴三桂是京师有家的,而郑芝龙是福建人,有类似到我家做客的感觉。 随后,他也不再多啰嗦,立刻去布置皮岛的防御了。 郑芝龙这边,也没有耽搁,立刻去巡查战船的情况,要做补给,再分配晚上的防御任务。 皮岛对岸,离海岸线不远的地方,临时搭建的中军帐内,建虏和倭人也还在商量。 由熟悉皮岛情况的鳌拜,先把皮岛的情况都介绍了一遍,这让松平信纲做到了心中有数。 随后,他便指着皮岛的草图,对代善说道:“明军应该是会防着我们趁着夜色夺岛,因此,为了减少伤亡,最好定在后半夜,等他们防备松懈一些。随后,在正面这边,以空船虚张声势,吸引明国铁甲冒烟战船的注意,然后运兵船绕远一点,迂回岛的侧方进行强行登陆,你看如何?”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马上补充道:“有夜幕的掩护,就算明军会想到这一点,他们也没法防备迂回的运兵船靠近皮岛。” “不错,是个好办法!”代善听了,想了一下点点头,称赞道。 松平信纲听了,当即微笑着说道:“等到主力船队一到,就用这个法子,现在么,先示敌以弱,麻痹下明军那边。” 代善听了,又是一阵夸,让他很是高兴,就仿佛早些时候压根没有大败。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主力船队还没到达,八百里加急的信使先赶到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01 才华横溢 , “纳尼?”松平信纲听到禀告,就如同看到太阳从西边出来一样,一脸地震惊,还是不可思议地那种,“明国军队正在攻打本土?” 其他倭人,也差不多和他一个表情。就连代善等人,也全都一脸震惊。 他们有点搞不明白,明国军队怎么可能会去打倭国本土呢? “嗨,至少一千艘以上的明国战船,从萨摩藩登陆攻打本土。” 本来就损失了大部分战船,一脸沮丧的岛津光久,听到明军竟然先攻打了萨摩藩,差点就晕倒了。 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他便立刻急着喊道:“快,快回援!” 这个八百里加急是留守汉城的柳生十兵卫发过来的。而柳生十兵卫的消息,则是九州岛那边遭遇明军的攻击之后,快船报信,并不是先报信到江户,再传德川家光的军令过来。 因此,这个报信中,就只是说明有这么一个情况,但是没有要求要朝鲜这边要怎么做。 不过既然消息传过来了,意思其实也很明显:家里着火了,快回家灭火! 松平信纲并没有因为被偷家就丧失了理智,没有去理岛津光久的喊叫,而是紧皱着眉头考虑着得失。 如果说,本土那边能灭了入侵的明军,或者说击退了入侵的明军,那朝鲜这边的军队,是不打算动的。 毕竟朝鲜这边的兵力都在往北推进,水师这边,更是准备和明国水师大决战。 就好比是气沉丹田,一拳准备打出去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漏气! 可要是本土那边挡不住明军的入侵,那就没办法了,朝鲜再重要,也没有本土安全重要,松平信纲就必须回师救援老巢。 这么一来,判断本土能不能守住,或者击退明国军队就是关键了! 倭国国内的虚实,松平信纲还是知道的。 明国是上千艘战船,不可能从朝鲜这边过去,那就只能是从琉球王国那边过去的。 就是不知道明国的运输船有多少,这决定了登陆倭国本土的明军会有多少? 两万?或者三万? 如果再多的话,明国军队的后勤就会有问题! 而这个兵力的话,九州岛可能会被明军破坏很多,但是一旦江户那边的直属军队派往九州的话,肯定是可以打的。 可就是不知道后续明军还有没有? 想着这个,松平信纲还真有点担心。 转念间,他就又想起眼前的战事。 如果不趁这个机会夺下皮岛,那不知道以后多久之后再来攻打皮岛了! 而皮岛要是还掌握在明国军队的手中,那么朝鲜就会不得安宁! 想着这些,松平信纲咬咬牙,下定了决心,先不管本土那边,把皮岛夺下了再说。 听到这个决定,倭人这边多有反对,但建虏这边,却是十万个赞成。 终归松平信纲是统帅,他一旦决定了,底下人只能执行,就等着水师主力赶到了。 然而,让松平信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岛津光久见劝不动他,就提前南下,半路上截住了北上的水师主力,把消息事先透露了。 倭国的水师,都是抽调了各地大名的战船,水师主力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九州岛的。 这些九州岛的大名一听自己家被明军攻击,顿时就慌了。 如果家没了的话,他们在这里和明军死战又有什么意义? 这还不算,岛津光久还给他们讲了明国有非常厉害的铁甲冒烟战船,他都被干得差不多全军覆没,可以预见,皮岛之战绝对是一场苦战。 九州岛的大名首先不干了,当即命令自己手下的战船掉头南下, 救自己的老巢去;其他大名见少了一半战船,他们也不干了,反正法不责众不是,于是,他们也跟着南下了。 为了怕松平信纲知道他们掉头南下而下死命令让他们先决战皮岛,索性就不禀告。 结果,松平信纲在铁山这边等啊等,等到花都要谢了,还是没等到水师主力到达。 在逾期两天之后,他终于派人南下查看水师情况,才算是知道了水师主力竟然偷偷南下了! 得到禀告的那一刻,松平信纲气得差点吐血。 就算水师主力南下,等到他们赶回本土的时候,江户那边的援军也肯定已经到达了。如果九州被祸害了,那他们去了也是晚了的。 一群猪脑子,就不会动动脑子么? 不过当松平信纲回过神来之后,他也算是明白了。本土被明军攻击,倭人都是人心惶惶,特别是九州岛的倭人更是。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没奈何之下,他只能暂时别过代善,先领兵南下,处理了这次的危机再说。 代善这边,就更是没办法了,只能领兵回辽东。 就这么的,轰轰烈烈的一场攻打皮岛战事,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当然了,为了防备明军上岸偷袭,不管是辽东这边的建虏,还是朝鲜的倭人,都在海岸线设立了观察哨。如果发现明军有上岸的迹象,就用烽火传讯。 这岸上的动静,自然很快被吴三桂和郑芝龙获悉,他们自然就猜出来,肯定是讨伐倭国的远征军杀到倭国那边了,于是,郑芝龙也领着船队南下,不过他并不是直接去最南端,而是开始攻占沿途的岛屿,缓慢南下的那种。 ………………………… 辽东盛京,多尔衮正在处理政务呢,听说代善领兵回来了,顿时喜出望外,立刻出城迎接,才看到代善呢,就兴奋地说道:“大哥真是劳苦功高,以后辽东这边就无忧了!” 自从他当上摄政王之后,平时称呼代善,那都是以礼亲王的称呼来的,这一次却换了大哥一词,由此可见,他心中有多高兴了。 这也难怪,东江镇的设立,严重影响了大清的侧后方,让大清不能专注于应对关宁一线的明军。特别这个东江明军的战力还不弱,远胜当年的毛文龙,就更是让大清想着早点拔掉这根背上的刺。 如今,终于是如愿了! 可谁知,代善听到他这话,却是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别说了,哪有什么功劳,白跑了一趟!” 跟着多尔衮出来的那些建虏,听到多尔衮的话,看着代善带回来的军队,似乎也没什么损失,都很高兴着,欢呼着“大清万岁”呢,发现情况有点不对,便都是有点尴尬地消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多尔衮一听,顿时就不解了。 这时候的他,也感觉到了不对,因为代善比他预期中回来要快太多了! 但是,这一次大清这边,那是真心实意想和倭国合作,拔掉东江镇这根刺的,不至于又和倭国闹别扭了啊! 代善并没有马上说,而是回到了崇政殿之后,才把情况说了一遍。 最后,他感慨地说道:“明国的水师太强了,特别是那铁甲冒烟战船,真得让我大开眼界。如果倭国那边的明国水师,有很多这种铁甲冒烟战船的话,倭国那边,就难了啊!” 多尔衮听得心中沉甸甸的,重新感觉到了天大的压力。 这时候,一直躲在后面不说话的布木布泰却是好奇了,难得地开口问道:“又是铁甲,又是冒烟的船,这是怎么做到的?” 代善刚才讲述经过的时候,特别强调了铁甲蒸汽战船,自然也就成了崇政殿内的关注焦点了。 听到这话,代善想了下便说道:“这个肯定是那个蒸汽机,既然能拉动车子,那推动船只应该也不是难事了!” “这个蒸汽机,竟然这么厉害?”布木布泰诧异地感慨了一句,uu看书www.uukanshu.com 随后便问道,“那我们大清能打造出来么?” 谁不想拥有蒸汽机? 多尔衮听了蒸汽机的应用之后,确实也冒出了这个念头,想了一下之后,便下旨传了图尔格觐见。 随后,他便详细地又问了图尔格,有关那个蒸汽机的事情。 虽然图尔格做过蒸汽火车,但是,他大部分时间里面都是俘虏,没有自由不说,还关在大牢里,因此,他不可能打听到什么。 虽然后来让他反正,并把他派去草原策反蒙古部族,但是,他依旧是匆匆离开京师,并没有多待。 因此,这时候的图尔格,就只能回答多尔衮等人道:“奴才只是知道那蒸汽机是用煤炭烧火,把水烧开的原理打造出来的,至于具体如何,奴才实在不知道。”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连忙又补充道:“对了,听说明国皇帝介绍这个蒸汽机的时候,说过这和水壶烧水一个道理!” 听到这话,多尔衮想了一下之后,便又下令传旨,让洪承畴、范文程觐见。 这两个汉奸收到旨意,匆匆赶到崇政殿,然后发现了奇怪的一幕。 就听殿内中间位置,竟然有一个火炉,火炉上还有一个水壶,底下的火炭,热得里面的水在咕噜咕噜的冒泡。 但是,并没有壶盖! 洪承畴和范文程都不明其意,连忙请安。 多尔衮摆手让他们起身,然后对他们两人说道:“两位卿皆是我大清才华横溢之士,可否从中悟出蒸汽机之打造法?” 说着话的同时,他用手一指那水壶。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02 以下克上 , 这时候的建虏,思想观念并不保守,如果有什么好东西,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学。 如今已经证实,蒸汽机的应用,好处之多,已经让他们眼红了。 因此,多尔衮便召集了他认为足够聪明的人,也想着把蒸汽机给打造出来。 于是,崇政殿内,除了建虏内部这边的聪明人之外,汉人一向也被认为脑子更聪明的,洪承畴和范文程就都被传了过来。 这两人,之前压根不知情,此时一听,有点傻眼,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和什么? 多尔衮也知道这点,便让图尔格给他们解释道:“明国打造了一种蒸汽机,和水壶烧水一个道理,力大如牛,几十头牛的那种。在路上能拉动很多节车厢,在水里能推送铁甲船开得很快!” 他说完之后,多尔衮便带着一点期待跟着说道:“你们两位看看,是不是能通过水壶烧水想出这个蒸汽机的打造方法?” 洪承畴和范文程听得非常诧异,互相看看之后,便告一声罪,又接着追问图尔格更多的细节,一直到明确问不出什么之后,便都围观那在烧水的水壶,开始悟道了。 然而,没有壶盖的水壶烧水,他们要能悟出个什么,那就是神人了! 崇政殿内的建虏和汉奸,一直围观了大半天,最终都是一无所获! 烧个水而已,就能变出力大如牛的力气,骗人的吧? 在众多人不信的目光中,图尔格感觉很是委屈,连忙辩解道:“真得,明国人都是说,明国皇帝从这水壶烧水中想出的打造之法。或者……或者是明国太祖皇帝给了关键的指点了,所以我们凡人才不可能自己发现!” 他这话说完之后,除了多尔衮等建虏高层之外,其他人都是一脸的迷湖,什么明国太祖皇帝给了关键的指点,这是什么意思? 这么想着,洪承畴便问了出来道:“太祖皇帝给了关键的指点?” 一听他的话,图尔格便知道自己失言了,连忙又解释道:“我是说,做梦,对,做梦!” 多尔衮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明国太祖皇帝都显灵过了,连忙岔开话题道:“如今局势有变,诸卿都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随后,他让英俄尔岱把朝鲜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听完了介绍,崇政殿内很是安静,谁也没想到,大明军队竟然向倭国本土发起了进攻。无形之中,他们都感觉到了明国的强大。 过了一会之后,洪承畴首先开口奏道:“奴才以为,进攻倭国本土的明军必然不可能太多!就明国的情况,要是大举进攻倭国本土的话,加上明国同时又在草原展开攻势,宁锦一线也有异动,明国绝对不会多线一起开战。” 说到这里,他怕别人不理解,就接着补充说道:“奴才到过倭国的,倭国虽然不是特别大,但至少也有朝鲜那么大,并且人口众多,要想攻占倭国,至少十万明军不止。并且是远征倭国,后勤补给负担又大,更是限制明国的兵力。” 被他这么一解释,崇政殿内的气氛,明显轻松了一点。 要是明国真得在各地都大打出手,那得有多强大才行,这简直不可想象了! “没错,倭国实力非朝鲜可比,绝非少数明军就能攻占的!”代善也去过倭国,有发言权,便跟着说话,赞同洪承畴的看法。 多尔衮沉吟片刻,便问洪承畴道:“那你以为明国突然有攻打倭国本土之意,是为何?” 洪承畴听了,正想回答时,他边上的范文程却抢先回答道:“奴才以为,明国攻打倭国本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实则图谋朝鲜之倭军!” 自从洪承畴来了之后,就备受皇太极、多尔衮等人的重视,这让范文程很是忧虑。有机会的话,他便抢着表现,证明自己的智商不比洪承畴差! 这一点,是原本投靠建虏的那些汉奸的共识,包括宁完我等人皆是感觉到了洪承畴的威胁,只是宁完我等人都在北方,没在盛京,要不然,也绝对不会容忍他们的风头被洪承畴盖过。 此时,多尔衮听到范文程的话,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接着追问道:“此话怎讲?” 范文程看了洪承畴一眼,见他没有抢答,便马上回答多尔衮道:“刚才所说,是明国水师厉害,而攻打倭国的明军必然又是兵力有限的话,基本上可以肯定,他们肯定是谋划在海战中获得好处,而不可能是用自己的短处去碰倭国的长处。因此,奴才以为,远征倭国本土的明国水师,该是有把握打赢海战,从而切断倭国本土和朝鲜的联系,使得朝鲜倭军的后勤补给陷入困难!” 多尔衮听了,点点头,感觉有道理,不过没有马上表态。 洪承畴见了,便又补充道:“奴才以为,明国军队这是围魏救赵,或许是要利用朝鲜倭军回援之际,用他们水师的优势,在海上重创倭国水师!” 听到这话,代善想着之前看到的海战,那些铁甲冒烟战船纵横无敌的场景,顿时震惊地开口说道:“没错,肯定是这样!” 一旦倭国的水师遭受重创,不但能断绝倭国本土和朝鲜倭军的联系,并且明国军队还能随便在任何海岸线登陆了! 此时的代善,虽然他不知道制海权的概念,但已经认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 说完之后的他,立刻再说道:“事不宜迟,必须立刻告知倭国方面,避免他们损失重大!” 多尔衮听了,点点头,正要说话时,却听英俄尔岱一脸严峻地摇摇头说道:“怕是没用!” 听到他说话,其他人便都转头看向他。 只听英俄尔岱主动解释道:“皮岛之战,那倭国统帅是决定先打完皮岛之战后再说的。但是,他的水师却不听他的,直接便掉头南下了。由此可见,倭国内部,怕不是铁板一块!” 洪承畴听了,开口附和道:“奴才在倭国那边的时候也有过了解,他们和大清并不同,有点类似明国分封的藩王,不过有军政大权的那种。一旦地方上利益受损,那些地方上的藩王,肯定是先顾及自身利益的!” 其实,也可以用封疆大吏,类似明国的总督巡抚来比喻。但是,他想了下,明国的总督巡抚必须异地为官,且不能长久担任同一个封疆大吏官职,这和倭国的情况有区别,因此,他最终还是拿明初的藩王来比喻了。 多尔衮听到他们的分析,一时之间,有点头疼。 这个倭国看着强大,但没想到,内部也有这么多的问题!还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这么想着,他还是开口说道:“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立刻快马通知朝鲜倭军才行!” 这一点,都是没有疑问的,很快便派出了信使。 随后,多尔衮感觉脑门有点痛,一边揉一边问道:“我大清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呢?” 说话间,他是看着洪承畴的。 洪承畴的才能,这两年来的表现,获得了他的认可。 边上的范文程见了,连忙抢答道:“奴才以为,我大清该经营北方为主,如果明军来攻,让出辽东南部,如此一来,明军就不得不面对北方之大清,东方之倭军!” 什么后勤补给线这些论调,是洪承畴说的,他不屑重复强调。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回答多尔衮的话了。uu看书 www.uukanshu.com 看到多尔衮在认真地听着,他便继续说道:“黑龙江流域,实乃肥沃之地,有此根基,才可和明国一战。且引明国到了辽东,我们大清对明国的情况也会将更为了解。如此,知己知彼,当重复当年我大清崛起之势!” 如今这个情况,明国缩在关内,以长城和山海关为界,封锁了关内外,基本上让建虏成了睁眼瞎,压根无法获得关内的消息。 他们唯一的消息来源,只能是和明军的斥候战中抓活明军俘虏,从而获得一定的消息。 但是,如果这些斥候也不知道的话,建虏就肯定不知道的了。 没有了晋商勾结,严格封锁之下,让建虏这边真得非常被动,这是崇政殿内每个建虏都感同身受的一个问题。 特别是代善,崇祯二年底的时候,建虏第一次入侵京畿之地的时候,他不知道关内情况,因此害怕入关,到了长城外的时候,还和莽古尔泰联合起来反对入关。 但是,当时的皇太极是掌握了关内的情况,便毫不动摇地表示要进攻关内,在建虏当中又刷了一波威望。 也是这一次的入侵,让皇太极在建虏中奠定了无可动摇的地位,四大贝勒最终成了皇太极一家独大。 有这个结果,就是吃了不了解情况的亏! 此时,代善就很赞成把明军引到辽东的提议了。 在之前的时候,因为洪承畴的提议,对于这个应对之策,就已经有过铺垫了。如今进一步强调,让多尔衮也更是下定决心,镇压内部对此的反对意见,一旦有需要,就根据这个策略来应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03 战略布局 , 倭国江户,德川幕府将军府,有关明军攻打九州岛的消息传来,让德川家光大为震惊。 天照大神的神风呢?怎么这一次没有保佑大倭国,不把进攻倭国的船队给吹沉了? 德川家光也确实是个有能耐的,知道天照大神靠不住之后,并没有马上派人去通知朝鲜那边回援,而是立刻集结他手中的能用的战船,大概有一百艘左右,大型的安宅船很少,大部分都是关船和更小的船型。 这部分战船,直接去和明国水师打的话,肯定是打不过的。对于这一点,德川家光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派出了风烛残年的柳生宗矩,让他领着这支船队,前往琉球王国,切断明国水师的后勤补给线。 德川家光不需要先派人去探听消息,因为他知道明国要攻打倭国的话,就只有两条路,一是通过朝鲜,跨过对马岛,然后攻打倭国。 这条路是最有可能进攻倭国的,当朝蒙元时期,就是走这条道攻打倭国的。 另外一条道,就只有沿着琉球王国的海岛一路北上,最终进攻倭国了。 而从明国军队出现的情况可以判断,绝对是从琉球王国那边进攻的。所以,他才做出了决策,先行切断远道而来的明军后勤。 为了以防意外,江户都不待了,德川家光移驻京都。一是靠近南方指挥;二是不容易被明国水师进攻。 你要说这个时候,德川家光有多担心,那倒也没有; 因为在倭国的历史上,就没有被外来人征服过! 在他看来,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怕乱起来的时候,有大名会浑水摸鱼;另外,现任的天皇,也就是后光明天皇,性格比较激烈,对幕府颇有微词,不大听话,他也要防着点。 “能否打败来犯明军,一切就要靠你了!”德川家光送别柳生宗矩时,千万拜托。 柳生宗矩听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将军大人放心,明军不可能在琉球有太多的兵力,要是属下不能切断来犯明军的补给线,就不回来见将军大人了!” 在做了保证之后,他便领着临时拼凑起来的水师出发了。 随后,德川家光便把目光转向了来犯明军这边,严令九州岛的倭军全力防御,耗死明军。 对于朝鲜那边的军队,他暂时还是没想着调回来。因为那样的话,军队来来回回,粮草物资的消耗就太大了! 德川家光就希望,等到柳生宗矩切断了明军的后勤补给线,耗掉明军的锐气之后,再汇合朝鲜那边的水师和明军决战。 然而,有些事情,并不是他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曾英所领大明远征军,其实是有三个方桉可供选择。 一是直接打江户,也就是打蛇之七寸; 二是封锁九州岛和其他岛的联系,鼓励九州岛; 三是攻打对马岛,先占领了对马岛,切断朝鲜倭军和本土的联系。 朝廷所定策略,就是第三个方桉。不过崇祯皇帝在给曾英的旨意中,也有交代过,可根据实际战况,随机应变。 但是,第一个方桉,郑森这边就给否了,说水师一路北上,肯定会被倭国发现,达不到突袭的目的。并且,就算突袭了,幕府这边也完全可以撤退的。 而第二个方桉,就如今远征军的兵力,就算孤立了九州岛,也没法占下来的。人数太少不说,还有倭国的水师主力没有灭掉,危险性太大。 因此,曾英最终还是遵照了朝廷定下的策略,一路北上之后,攻打对马岛。 对马岛上的对马藩,在历史上其实有过属于朝鲜的时期, 大概来说,就是朝鲜和倭国谁强,岛上的人就归谁。 如今的对马藩,就是属于倭国,不过也还是和朝鲜有贸易的。 基本上可以说,对马藩自己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必然是墙头草;如果头铁的话,那绝对是会被收割,逃都逃不掉。 这不,曾英所领主力远征军舰队到达对马藩这边时,对马藩的藩主直接就举白旗投降了,还主动献上了岛上囤积的大量粮草物资。至于倭人,则都逃到对岸的釜山港口去了。 对此,曾英很是高兴,考虑到远征军从琉球出征之后一直没有休整,便先下令远征军在对马岛休整一番。 ………………………… 再说倭国在朝鲜的水师主力,浩浩荡荡地回到了朝鲜最南部,和釜山这边的倭国船队汇合,船只数目达到了千艘之多。 当然了,里面至少有四百多艘,原本是运输人员和物资的,不是单纯的战船。 他们的到来,让人心惶惶的釜山倭人顿时吃了一剂定心丸。可与此同时,他们被釜山这边的倭人一说,顿时也有点慌。 “你们来了,那就好了。” “什么,明国水师至少有上千艘之多,他们还有不少重炮?” “明国水师里面有没有铁甲冒烟战船?就是看上去就是铁做的,还会冒烟,对,一看就能看到的,船上会冒很大的烟!” “冒烟不冒烟不知道,但是铁甲战船是真得有,其中有一艘封舟,就是铁甲做的!” “什么,那么大一艘铁甲战船?那肯定是冒烟的没跑了!” “……” 知道了明国水师中有铁甲战船,岛津光久立刻就猜出来,那个肯定是铁甲冒烟战船了,要不然的话,海上根本开不快的。就是不知道明国水师中,到底有多少艘铁甲冒烟战船! 这个发现,让倭国水师这边很是有点忐忑,对于接下来怎么办,一时之间,不同的大名之间便有了争论。 “明国水师如今占领了对马藩,扼守住了我们回本土的航道,这个不好打啊!” “怕什么,如今我们有上千艘战船了,冲过去就是!” “可问题是明军也有上千艘战船啊!而我们的上千艘战船,运兵船都算上么?” “你以为明军那上千艘都是战船么?他们也少不了运输船的。并且他们是远道而来,运输船肯定比我们要多,且物资肯定也有不少消耗。” “没错,我们的运输船上有火枪兵,那就也是战船了。而明国的物资船,根本不可能成为战船。两相比较之下,战船的数量肯定是我们更多!” “明国水师有重炮,我们有重炮么?” “话不是这么说,我们人多、船多……” “……” 九州岛沿海的大名,极力想要说服其他大名直接打过去,狠狠地教训明国水师,灭了他们;但是,其他大名知道了明国远征军的具体情况之后,却不想冒险,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 这个时候,松平信纲的信使,已经加急赶到了釜山,传达了他的命令,说明国远征军的兵力必然不会太多,无法上岸攻占倭国本土的。他们的目标,是倭国的水师,让他们必须服从军令,不得轻举妄动。要是再敢违背他军令的,就要算旧账。 很明显,松平信纲也不笨,很快就分析出了明国远征军的目的,和建虏想一块去了。 他的这个军令到了之后,那些想着等待时机的大名便占了上风。 正在这时候,从倭国本土那边绕过明军占领的对马藩的快船,也到达了朝鲜这边,传达了德川家光的军令。 德川家光命令朝鲜这边的倭国水师主力,要牵制住明国远征军,以便他另外派出的水师,能攻打琉球王国,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切断明国水师的后勤补给,最后再给这支明军以致命一击。 这个快船,也带来了倭国本土,或者说九州岛的消息。 除了萨摩藩和其他几个沿海大名的港口城损失惨重之外,因为明军并未登陆作战,因此其他都是损失不大。 这个消息,一下给了这些大名一个定心丸,最终倭国水师主力这边,都形成了一致意见:决定执行幕府将军的军令,先耗掉明国水师的物资,然后再寻找战机灭了这支明国远征军。 也在这个时候,松平信纲一口气赶到了釜山,抓了岛津光久这个扇动的大名,又进一步稳定了军心。 至此,他算是松了口气,接下来的时间,就是靠时间先耗明国远征军的物资粮草了。 面对众多大名,松平信纲对他们说道:“如今这情况下,主动权已经在我大倭国手中,优势已现。接下来,除了等待之外,也要保证我们牵制住明国远征军,不能让他们回援。” 随后,他便安排各个大名,让他们领自己的船队去骚扰监视对马藩的明国远征军。 这整个战略布局,确实让这些大名都无话可说,因此,他们便都一个个响应,保证遵守松平信纲的军令。 可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都还在开军议呢,就被打断了:“不好了,明国水师打过来了!” “纳尼?”松平信纲一听,顿时大吃一惊,连忙带着他手下的这群大名,出去看情况。 果然,就见对马岛那边的方向,已经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船队影子,很显然,这是冲釜山这边过来了。 小书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04 釜山海战 , 这一刻,松平信纲真得是惊了。 他没想到,他这边没去打明国水师,明国水师竟然就先来打他了! 没的说了,松平信纲立刻下令水师和陆军都准备迎战。 这个时候,他忽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釜山这里,原本是朝鲜的港口,确实没错,也曾有部署岸防炮。 但是,当初建虏把朝鲜移交给倭国之前,是曾经把朝鲜的粮草物资、青壮人口等等,全都掠夺走的。并且这个掠夺,是从南到北的过程来掠夺,一直到过了汉城左右,才被最先到朝鲜的柳生宗矩给叫停并进行协商,才算是留下了朝鲜北部的粮草物资以及青壮人口等等,没有搬回辽东的。 这也就是说,釜山这里的粮草物资这些,是全都被建虏给掠夺走的。由此,很自然地,岸防炮什么的,当然不可能留给倭国。 而在倭国占领了朝鲜之后,对于朝鲜最南端的这个港口,倭国还没有富裕到把他们不多的重炮部署到这里。 要不然,这里部署了重炮,是防谁?在釜山这里,从海上过来的,只能是倭国他们自己的船。至少在之前的时候,他们就是这么认为的。 本来就不多的岸防重炮,当然是要部署到最有用的地方去,比如汉城、平壤等重要的城镇。 虽然到了后来,釜山这边被吴三桂所部偷袭,以至于釜山的粮草物资被烧了个干净,人也被杀光。但是,这次的攻击是来自陆地上,而非是海上。 因此,松平信纲重新部署釜山的防御时,也只是侧重于对陆地上可能的偷袭,而非是应对海上的进攻。 所以,此时的松平信纲悲哀地发现,明国远征军杀来釜山,最终还是只能靠水师本身。陆地上这边,基本上只能是旁观。要不然,让陆地上的倭军开枪,那对战船挠痒都算不上! 真的是,谁能想到,敌人竟然从倭国本土的方向打过来! 明白了这个情况,松平信纲便担心地看向海上。 果然是没错,明国水师那边,又是铁甲战船为矛头的攻击队形。虽然那些铁甲战船没有冒烟,但那是因为距离还远! 明国水师的战术,依旧是要利用他们那铁甲冒烟战船的防御力,先把倭国水师的阵型冲散,然后再由后面的战船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这明国的水师,还能不能有点新花样啊? 苦涩的松平信纲,连忙给他的水师传令,让他的水师就以各大名所领战船为单位,散开之后,尽量避开明国的铁甲冒烟战船,绕过去和普通的明国战船进行跳舷战。 对马岛和釜山并不远,在松平信纲急着指挥的这会儿,大明远征军的旗舰,也就是铁甲封舟上,曾英又看了下战船上的旗帜,估算了下风力之后,便下令铁甲蒸汽战船烧水做饭,不对,是烧水开动蒸汽机! 船上冒出浓烟这事,相当地引人注目。 岸上的倭人不了解情况,看到明军的战船竟然冒出了浓烟,一个个便都是幸灾乐祸起来。 不过水师这边,却是已经听说了,冒烟并不是船烧着了,而是会加快这些战船的速度。但是,大部分倭国水师战船是没见过,对于铁甲冒烟战船到底会开多快,其实是有个问号的。 听着岛津光久的人之前所讲,他们觉得该是夸张的。在他们的认识中,按照萨摩藩的人描述的话,那都要比西夷的风范战船都快,这怎么可能! 如今,他们见到了。 就见大明的铁甲蒸汽战船冒烟之后不久,速度便立刻开始加快,他们都还没来得及各自为战,甚至还有一部分战船都还没出釜山的港口呢, 这些铁甲蒸汽战船就杀到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影响铁甲蒸汽战船速度的,就只有风力和海浪的大小。 如果是风小,海浪不大的话,蒸汽机驱动的明轮就能发挥很大的驱动作用,就能让铁甲蒸汽战船的速度超过西夷的风帆战舰。但是,如果风大浪高的话,明轮的局限性就会出来了,速度肯定不及西夷的风帆战舰。 这一次的釜山海战,是大明海军主动出战,自然不用说,曾英是看到海上的风浪都不大,有利于铁甲蒸汽战船发挥战力,他才会下令进攻的。 要不然,风高浪大的还出战,那就是脑子有病了! “轰轰轰……” 一字排开的铁甲蒸汽战船,锁定了自己的目标之后,一边冲撞过去的同时,船头的大炮,便先行怒吼了起来。 这一次轰击的炮弹,不是普通的铁弹,而是链弹。就是普通的铁弹之间用铁链连着的。重炮发射出去之后,便会旋转起来砸向敌船。 一般来说,链弹的作用,主要是攻击敌船的桅杆,打断桅杆,让敌船失去动力为主要用途。 但是大明海军的目的,并不是如此。 欺负倭国水师没有重炮,自身又有铁甲保护,因此,这些铁甲蒸汽战船是冲向敌船,离得够近之后,再用红夷大炮轰击的。链弹砸在倭国的小身板战船上,就有足够的破坏力。 倭国的关船和安宅船没有龙骨和水密舱,他们的船壁又薄,只要被链弹砸中,那就如同被老虎撕开的伤口,一下子破了一大块地方,有点开花弹的效果。 没等鬼哭狼嚎的倭人反应过来,高速前进的铁甲战船便冲撞过去了。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但是对敌舰的杀伤力,却是非常大。 只要是被铁甲蒸汽战船盯上的倭国战船,基本上是被撞得四分五裂的下场。 而铁甲蒸汽战船发起攻击的目标,当然是找倭国战船中的旗舰,或者是那些比关船要大多了的安宅船。 这时候,倭国这边的战船,才刚刚完成了分组,就被铁甲蒸汽战船给冲击了。就类似一只狼冲进了羊群一般。 冲撞之后,船上的明军水兵稳住了身子,便纷纷拉开两侧的炮口盖子,露出了火炮,开始了轰击。 “轰轰轰……” 铁甲蒸汽战船的船舷两侧,都是倭国战船,近距离的轰击之下,顿时木块乱飞。 当然了,倭国的战船同时也在反击。 他们的佛朗机炮也在开火,还有甲板上的火枪兵,也都在瞄准大明战船射击。 “纭…” 硝烟弥漫,火光迸发。 然而,就如同火枪的声音在火炮轰鸣中,基本上都被盖过一样,那火枪对大明战船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倭国的那些佛朗机炮,还能再大明的铁甲蒸汽战船上留下一个印记。虽然佛朗机炮的射速够快,但是那又有什么用,最多是船的外侧多留下一个凹进去一点的坑而已。 要是大明的战船,就停在那里让倭国战船打得话,他们还能发现铁甲蒸汽战船的缺点,比如用佛朗机炮轰击明轮,或者破坏风帆。 可是,大明的铁甲蒸汽战船不但是在动,还是高速机动的战船,压根就不会给他们更多的开炮机会,就已经冲到前面去了。 就犹如陆地上的重骑兵,冲破了步军阵型,留下一地狼藉,冲出去之后才开始绕圈掉头。 在铁甲蒸汽战船冲出去还没有掉头回来的时候,后面的大明战船又杀到了。 不过这些普通的大明战船并没有铁甲蒸汽战船那么霸气,而是以船舷侧对准一片狼藉的倭国水师战船,用排炮来招待它们。uu看书 www.uukanshu.com “轰轰轰……” 手忙脚乱中,还没回过神来的倭国水师战船,在大明战船的轰击中,再次狼狈不堪。 在水柱激射的背景之下,不少倭国战船的木块乱飞,要么船体受损严重,要么干脆开始下沉。 大明海军,压根就没有给倭国水师近身的机会,用重炮招待了他们。 好像也不对,铁甲蒸汽战船有和倭国水师战船有非常亲密的接触,只是很可惜,倭国水师这边还是没有跳船战的机会。 可以说,从大明有了刘伟超这个“键盘军师”之后,大明的海军建设,就不会是以跳船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跳船战的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小。 釜山海战,只是一个开头,就完全是一面倒的局势。 倭国水师这边,那经受得住这种单方面的蹂躏,立刻就开始溃退了。 离釜山港口近的,就连忙往釜山港口里面躲;而偏离外海一点的,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向外海逃去。并且是四散而逃,还不敢聚在一起逃的那种。 看着这一幕,岸上几万倭军,都是呆呆地看着,没有人发出声音:震惊,苦涩,傻眼等等,犹如一个个的都是泥塑的一样。 曾英看着战况,打出信号,命令远征军中的葡萄牙风帆战舰,离队去追击那些逃往外海的倭国战船,能杀多少是多少。 而他自己,则领着铁甲蒸汽战船,继续冲击港口,压根就无视岸上的那些倭人。 看着巨大的铁甲冒烟封舟,威风凛凛地冲向港口,那些已经躲进港口的倭国战船顿时就慌了,有种被冲家的感觉!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05 比较 , 我都已经躲回家了,还冲进来打,武德呢? 大明远征军的目标,就是要摧毁倭国的水师,完全夺得制海权,武德这玩意,就不可能出现在战争中。趁你病,要你命,一鼓作气而歼之,才是兵法精髓。 不得不说,刚才第一轮的交战,铁甲蒸汽战船纵横无敌的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了。 要防护有防护,要速度有速度,要攻击有攻击,至少在这会儿,倭人面对强势的铁甲蒸汽战船,压根没有一点还手之力。 看到大明的蒸汽冒烟战船又一字排开,准备冲击釜山港时,倭国水师这边,能做得,就只能尽量往里面躲了。 只是一会的功夫,釜山港口里,倭国水师的船,就是你挤我,我挤你了。 曾英见此,一声冷笑,当即又让旗手发出了新的军令。 就见蒸汽铁甲战船的明轮马上开始反向转动,使得战船的速度很快就降了下来,并没有真正地一头冲进港口里面和倭国战船撞一起。 蒸汽铁甲战船一字排开,封锁了釜山港口码头。然后就见到一艘艘的小船,从蒸汽铁甲战船的间隙处驶入港口,向里面的我国战船冲去。 就见这些小船的船头,都有类似一根根铁矛,不是很长,大概也就是人的手臂那么长而已。 船体也比较特殊,有一种前重后轻的感觉。桅杆也在前头,借助风力前进不说,船上还堆放着很多东西。 在这些小船越过铁甲蒸汽战船之后,就见这些小船也开始冒烟了。 这可不是蒸汽机的冒烟,因为肉眼都能看到,船上很快就有了火光,在海风吹动之下,那火势起得很快,小船的前半部分都能看到明火,并且越烧越大。很显然,船舱里绝对是有引火之物,要不然,不可能火势起得这么快! 眼看着离最外侧的倭国水师战船只有十丈左右的时候,那些小船忽然断成了两截,并且后面那一截竟然不会进水,犹如是分离出了一只更小的船。船上有几个明军将士,在一面面大盾牌的掩护下,用船桨在往回划。 “火攻,明军火攻了!” “快逃啊,要着火了!” “……” 岸上的松平信纲原本还想着,明国的那铁甲冒烟战船要是敢撞进港口里面的话,就让它撞坏一些船,至少他没法很快脱离。这个时候,就可以派兵攀爬到明军的这个铁甲船上,这就是他这边的优势了。 结果没想到,那些铁甲冒烟战船,只是把他的水师战船驱赶到了一起,然后派了纵火船过来烧。 《剑来》 此时此刻,他真的是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讲不该讲了! 看着战船上的倭兵,都争前恐后的往岸上逃,松平信纲便明白,他的水师完蛋了! 果然,就见明军的那些纵火船撞到倭国战船上之后,便牢牢地和倭国战船订到了一起。熊熊燃烧的火势,很快就向倭国战船蔓延。 有的倭人,想着用长枪推开明军的纵火船,可惜徒劳无功,反而被火烧烟熏,掉下海的不少; 还有的倭人,赶紧从船上往纵火船倒水,试图扑灭火势。然而那火势很大,被水浇了之后竟然也不熄灭,显然是又火罐等不易被扑灭的东西。 几乎与此同时,一字排开的铁甲蒸汽战船的船头重炮,也开始了轰击。 “轰轰轰……” 铁弹呼啸着打在港口密密麻麻的我国战船上,顿时木块乱飞,伴随着倭人的鬼哭狼嚎。 在蒸汽铁甲战船一开炮之后,那些试图救火的倭人,基本上都崩溃了,全都往岸上逃去。 “轰轰轰……” 在火炮的轰鸣声中, 熊熊火光,越烧越烈。 终于,有倭人战船上的火药被引燃了。 “轰轰轰……” 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大白天的,倭人都开始放烟花了。 这个威力,比起明军炮击都要大。 一艘倭人战船的爆炸,一下祸及周围好几艘倭船,迅速引燃了这些战船之外,又引发船上的火药爆炸。 “轰轰轰……” 在一阵又一阵的爆炸声中,大明铁甲蒸汽战船开始往外退了。 这港口里面太热闹了,离得近了有点危险,离远一点了,倒是可以吃瓜看戏。 港口码头上的倭人军卒,也被倭国战船的爆炸殃及,满天飞得燃烧木块,溅得到处都是,有打在倭人身上,鬼哭狼嚎的,也有落在码头房子、堆放的粮草物资上面等等,又引燃了新的火势。 松平信纲灰头土脸地逃到远处,看到釜山到处都是星火,那是急得直跳脚,连忙喊着快救火。 然而,如今釜山已经是一片慌乱,压根没什么建制。他的军令要有效传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海上,大明战船都是落了帆,看着热闹的釜山在看戏。 追击出去的船队,陆续开始返航。 有的有俘虏我国的战船回来,有的则是没有船,只有一些俘虏,一个个都是湿漉漉的,显然是从海上打捞上来的;当然,也有什么都没有的。 三艘葡萄牙的风帆战舰,押解着五艘倭国关船返回,看着火光冲天的釜山,他们都是沉默了。 釜山海战之后,在这远东地区,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水师,能和大明水师抗衡了。 虽然葡萄牙人之前也参与了远征吕宋的战事,但是那时候,压根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海战,也算不上有多震撼。 但是这釜山海战,双方的战船数量,大大小小算起来的话,那是有近两千艘之多。然而,局势却完全是一边倒,特别是那铁甲蒸汽战船,更是发挥出了关键性的作用,使得明军的这一场海战赢得非常轻松。 亲眼见证了这么大规模的海战,明军却赢得如此轻松,葡萄牙人想不震惊都不行! 濠镜澳的葡萄牙兵头,也就是后世习惯称呼的濠镜澳总督杜琛在倒吸一口凉气的时候,心中自然下意识地想到了一点。 如果大明军队和葡萄牙开战的话,会如何? 或者说,大明水师和欧洲强国的水师开战的话,又会如何? 再进一步,如果大明水师和欧洲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的水师开战的话,那又会如何? 杜琛想了好久,又盯着看了那些蒸汽铁甲战船好久,心中才有了一个计较。 他的想法,明国实在太有钱,能暴兵暴船,如果是在明国这边的话,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明国的对手。哪怕欧洲国家联合起来,七八个国家之类的,派来远征军,也不可能是明国的对手。 但是,如果把战线拉到欧洲和明国的中点位置左右的话,那就不一定了。 明国确实兵多船多,但是与之对应的,后勤压力也就更大。 另外,虽然明国的火炮火枪,和如今欧洲各国的火炮火枪差不多,可他们的战船,在海战的时候,还是要差欧洲的风帆战舰一些。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他已经知道明国的蒸汽铁甲战船,其实是有好些个弱点的,对付倭国的战船,这些弱点不明显,但是,如果是风帆战舰来应对的话,绝对不会如同眼下这种一面倒的战局了。 一旦明国海军真得和欧洲各国的军舰开打,时机就很重要。只要风浪大一些,那些蒸汽铁甲战船的航速就明显不行。 而海战之下,只要速度处于劣势,那就是被动挨打,是容易打输的。 另外,蒸汽铁甲战船是要靠煤炭的,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只要拖下去,一旦没有了煤炭,蒸汽铁甲战船其实也废了。 杜琛在心中比较了一下,大概率觉得是五五开。 而一旦展现挪到了欧洲那边的话,他觉得,明国肯定会输,因为战线太长,后勤压力太大,就明国这种速度的战船,是扛不住这么远距离航行的。 心中这么想着,杜琛的心情总算好了一点。 如果这些事情,也不用多考虑,至少如今的葡萄牙,是站在大明这边的,等到若昂四世同意了葡萄牙成为大明的藩属国,那这边就立刻能和大明做海贸,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更不用说,倭国水师已经完蛋了,从此以后,远东就是大明帝国的天下,而葡萄牙作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生意也会做得更大! 杜琛是这么想着,但是,倭国这边,至少此时非常狼狈的松平信纲却不是这么想的。 这不,他就站在离釜山有点远的小山头,看着海上的大明舰队,在那咬牙切齿地说道:“不要看你们现在得意,等到琉球王国又被我大倭国打下来,断了你们的后勤,看你们还能不能这么嚣张了!” ………………………… 另外一边,柳生宗矩已经领着拼凑出来的倭国水师,从九州岛的东段南下,突然发起了对琉球王国的攻击。 还真别说,离倭国最近的奄美大岛,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柳生宗矩给打下来了。 然后,他一边向江户报捷,一边继续向那霸进发。 琉球王国的都城在那里,明军囤积的粮草物资,也在那边,只要再打下那霸,那么德川家光的战略目标便完成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06 落后就要挨打 , 不过,奄美大岛上并没有明人,只是一群琉球人,他们只知道明人都在那霸,却不知道那霸那边具体的情况,这让柳生宗矩的一颗心,始终是提着的。 他不相信作为后勤物资转运点的那霸,会没有明军留守!就是不知道,留守的明军会有多少? 之所以打下了奄美大岛就向德川家光报捷,是因为柳生宗矩心中非常清楚,幕府需要一场大捷来鼓舞士气。 至于那霸,他领着一百多艘战船,就是死,也要夺下来的,就权当提前报捷了。 按照德川家光,还有柳生宗矩自己的估计,明国远征军既然进攻九州岛,那么肯定是要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留守那霸的兵力,就必然不可能有多少的。 只要能攻上那霸,船队中有五千幕府直属的武士,这都是倭军精锐,加上其他军卒,总计兵力在一万左右,肯定能打败明军,重新控制琉球王国。 一路上,柳生宗矩想着这些,终于看到了那霸岛的影子了。 那霸这边的明军,自然也同时发现了这支船队,一看就知道是倭国的战船,警锣随之敲响。 一如柳生宗矩所预料,大明远征军留守那霸的战船并不多,只有五艘蒸汽铁甲战船,还有十五艘一号福船战船以及其他小型福船战船二十艘,总计是四十艘战船。 明军虽然战船数量要比倭军水师的战船数量少一半多,但是,明军战船却毫不示弱,竟然出了港口迎战。这让柳生宗矩看到之后,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吆西,果然不出将军所料,明国水师留守的战船数量并不多!” 铁甲蒸汽战船开始烧开水,浓烟从烟囱里冒出来,立刻吸引了倭军的注意。 柳生宗矩虽然看得大吃一惊,却也没有多在意,战船数量在这摆着的,优势很明显。 他立刻传下军令,安宅船为主,分出五十艘战船迎战,其他战船,分成两路,绕过明国战船,有机会就攻打明国水师的侧翼,形成夹击之势,没有机会就直接进攻那霸港,吸引明国水师回援,惊慌失措之下一举歼灭明国水师。 布置完成之后,柳生宗矩便不由得冷笑道:“也不知道对面的明国将领是谁,竟然不依靠那霸来守,反而鲁莽地冲出来,真是只会匹夫之勇!” 言外之意,要是换成他,就绝对不会冲出来迎战,以至于船队可能陷入被对手夹击的风险。 被柳生宗矩鄙视的明军将领,是曾英手下大将胡鸣凤,确实是个骁将,不过不是莽将。看到倭国战船分兵之后,他也采取了相应的部署。 柳生宗矩随即看到明国水师竟然不管不顾,直扑他这一路,而不管其他两路,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明军将领,估计是靠关系上位的吧?竟然用如此莽撞的打法? 这么想着,他便当即下令,他这边的战船先和这支明军周旋,拖住这支明军,让其他两支倭国水师趁机偷家,攻占那霸港口。 然而,让柳生宗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军令才刚传下去,船队还没掉头和明国水师展开周旋呢,就见明国水师中最前面的那铁甲冒烟战船,竟然无视风向,直直地往他这舰队冲过来了。速度之快,远超他的意料。 这是什么情况? 柳生宗矩甚至有点怀疑了,该不会是明国战船那边的风大,他这边的风小,所以明国战船才会那么快吧? 可是,看到明国战船上的硬帆被风吹起的程度,和他这边其实相差不大,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个铁甲船的速度反而更快,不是应该包裹了铁甲之后更重,所以更慢么? 有古怪! 此时, 还没等他想出个一二三四来,就看到明国战船上突然腾空而起硝烟,随后他这边水柱激射,还有战船被击中的木块乱飞。 “轰轰轰……” 火炮的轰鸣声,直到这时候才听到。但是,柳生宗矩都来不及震惊,就被他的亲卫压到身下去了。 因为旗舰是明军战船重点照顾的对象,哪怕是躲在后面,一样在明军的重炮射程之内,数发火炮的照顾,让旗舰舰头部位遭受了一发铁弹,木屑乱飞中。 柳生宗矩直起身子,抬头看去,就见那几艘铁甲冒烟战船,已经离他这边很近了,铁甲反射着阳光,更显得威风凛凛。 这一刻,哪怕柳生宗矩的刀法惊人,可心中却也涌起一种恐惧,连忙大喊道:“撤,快撤,远离明国战船!” 其实,不用他下令,他的手下早就这么干了。 另外,旗舰的护卫舰,那些关船看到他们的旗舰要遭受明国战船的攻击,也都是疯了一样,赶紧过来掩护,围堵冲在最前面的五艘铁甲冒烟战船。 “轰轰轰……” “纭…” 佛朗机炮开始急速炮击,火枪手也连忙射击,一时之间,声势大作。 因为离得近的缘故,大部分铁弹和铅弹,都命中了明国的铁甲冒烟战船,但是,人家的铁皮很厚,最多是凹进去,或者硬帆破损,船体基本上就无碍,一点都不影响。 铁甲蒸汽战船的两侧船舷,炮口的窗户放下,露出黑乎乎的炮口。 “轰轰轰……”明军火炮开始还击。 就见倭国的关船,如同纸湖一样,这近距离之下,明军的铁弹一炮就砸穿关船,甚至动能还没耗尽,又砸向第二艘关船,犹如是串糖葫芦一般。 与此同时,五艘蒸汽战船压根就没减速,依旧高速前进,目标:倭国水师旗舰。 只是一会的功夫,这五艘蒸汽铁甲战船就凿穿了倭国水师阵型。 这其中,冲在最前面的蒸汽铁甲战船的撞角,已经对准了倭国水师旗舰,一下撞了上去。 柳生宗矩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压根就没有动作了。不是他不想指挥,而是压根没法指挥了。明国这种战船的性能,远超我国战船,压根没法打。 打,打不动;逃,逃不掉;还能怎么办? 此时此刻,柳生宗矩已经明悟,知道了为什么明国远征军敢攻打倭国,也知道了为什么明国留守在琉球的战船数量不多的原因。 人家这是有十足的底气! 此时此刻,柳生宗矩看着撞过去的铁甲冒烟战船,口中喃喃自语地说道:“落后就要挨打啊!” “彭!” 一声巨响,铁甲蒸汽战船一下把这艘安宅船撞成了两截。 周边的倭国战船,看到这一幕,看着他们的旗舰被明国的战船撞成两截,就像是被人点了穴道一样,一下就惊呆在那里了。 虽然他们已经有预见,他们的旗舰肯定保不住,但是眼睁睁地看着旗舰被撞成两截,并且是才一开战,由此带来的心理震撼,绝对是他们这辈子难以想象的。 而明军这边,看到这一幕之后,却是没有任何犹豫,剩下的四艘蒸汽铁甲战船当即拐弯,杀向剩下的那些没有受伤的倭国战船。紧随其后的普通战船,也跟着掩杀了过去。 撞毁倭国水师旗舰的,就是明军旗舰,胡鸣凤看了下海面上一大群挣扎的倭人,他也不去管里面有没有倭国的主帅,当即下令,战船掉头继续加入战斗。 然而,旗舰虽然掉头了,却发现并没有加速前进,他的手下很快向他禀告道:“大人,左侧明轮盖子有被铁弹砸中,凹进去了不少,然后又被木块等杂物给堵住了,需要排除杂物后才能用明轮了。” 胡鸣凤一听,不由得有点遗憾,便下令道:“赶紧修理,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另外,打扰俘虏,看看倭国的主帅死了没有!” “遵命!”他的手下连忙答应一声,然后去忙碌了。 明轮就有这个毛病,还容易被杂物阻塞转动。 不一会之后,明军将士便很快押着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倭人到胡鸣凤面前道:“大人,这个该是倭国水师主帅,就是不肯交代!” 就这一大把年纪,绝对不可能是普通军卒,加上还有一群倭人围着他漂浮在海上,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倭人主帅没跑了。 《从斗罗开始的浪人》 胡鸣凤听了,也不管,只是吩咐道:“押下去!” 正在这时,就听到远处又传来了巨大的火炮声响。 “轰轰轰……” 闻声,甲板上的人都转头看去,就见那霸港那边的岸防炮开炮了,肉眼可见,一排排的岸防炮,轰得那些想偷家的倭国战船一下损失惨重。 这边已经是击溃了倭国旗舰部分的水师,大明的战船也已经回援。 那些偷袭的倭人战船被岸防炮轰击之下,再被明军回师掩杀,几乎可以肯定,倭人水师是败局已定。 看到这一幕,胡鸣凤不由得哈哈大笑道:“这一战,痛快,痛快,就是倭船少了一点,还不够打!” 边上那个正准备押下去的白发老头,就是柳生宗矩,听懂他这话,不由得暗然:将军大人还想断明军的后勤补给,真的是做梦了啊! 他正在想着,忽然就听到一个明军将士惊呼起来道:“大人,有西夷战船,十五艘!” 柳生宗矩一听,立刻转头看去,随后,他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07 奇怪 , 他是看清了,正在往那霸过来的是荷兰的风帆战舰。 西夷的风帆战舰,那可都是海上最能打的。一艘能低十艘吧?这来了十五艘风帆战舰的话,就等于是一百五十艘战舰,不管是比大倭国的战船数量,还是明国的战船数量,那可都是要多的。 柳生宗矩之所以哈哈大笑的最关键原因是,德川幕府实施闭关锁国之策,把其他西夷都赶走了,但是却留下了荷兰人。 倭国和荷兰的关系,不错着呢!更不用说,荷兰还和大清帝国结盟,也就是和大倭国结盟。这新来的十五艘风帆战舰,那可是友军啊! 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足以打败明国水师的援军,这让原本以为大势已去的柳生宗矩,那叫一个开心。 甚至就在他大笑的一瞬间,他都想了好多。比如,荷兰的风帆战舰赶到之后,不但切断了明国攻打倭国本土远征军的后勤补给,还可以去骚扰,甚至拖死明国远征军。 大倭国的危机,即将解除了! 呵呵,等回过头来,一定要明国为此付出代价! 竟然敢攻打倭国本土,等着瞧! 另外一边,胡鸣凤这边,也是大吃一惊。 西夷之中,就葡萄牙是一直听大明的,先是派遣战船一起攻打吕宋,然后又派了更多的战船,随着远征军在打下琉球王国之后,又去打倭国本土了。 至于荷兰人,那可是大明的敌人,从东番攻占了荷兰人的热兰遮城,就是结仇更深了。 之前大帅是有考虑到倭国水师可能会攻打琉球,因此让他在这边镇守,想着以他如今的兵力,对付倭国水师肯定是够的。 但是,大帅可没想到,琉球这里这么远的地方,竟然跑来了荷兰的水师,最为关键的是,还有十五艘之多! 这一下,胡鸣凤立刻紧张起来了。连忙下令手下战船集结,不要再追击四散而逃的倭国水师战船,全部退回那霸港,依托岸防工事做防御。 至于他的旗舰,因为有一侧的转轮被杂物缠住了,还没来及修理。就只能靠风帆的力道,先回那霸港再说。 柳生宗矩听到他的指挥,当即得意地笑着用大明官话说道:“不要大费周折了,就你这速度,来不及回港口的,还是乖乖投降吧!” 他这倒也不是恐吓,判断这边铁甲战船的速度,和荷兰的风帆战船的速度,他还是能判断地出来的。 本来胡鸣凤在忙着指挥,这个倭人俘虏之前哈哈大笑,他都还没空理他,结果竟然又说这话,胡鸣凤便转头盯向柳生宗矩,冷声喝道:“把他吊船头,让他见识下我们是不是吃素的!” “遵命!”他的手下当即大声回应,随后便押着柳生宗矩去了船头。 “呵呵!”柳生宗矩当即冷笑着边走边回头,盯着胡鸣凤道,“死鸭子嘴硬,我就看着你们怎么被风帆战船给灭了!” 押解他的明军将士,见他竟然还敢如此嘴硬,用力一推,差点推得他一个狗爬,亏了基本功够硬,才没出丑。 胡鸣凤没理这倭人俘虏了,抬头看去,就看到原本四散而逃的倭国战船,大概还有五十艘左右,正往荷兰的舰队那边靠过去。 很显然,他们是要汇合,然后一起攻打那霸港吧? 虽然胡鸣凤看不上倭国战船的那点战力,但是有了荷兰的风帆战舰作为主力的,这两个国家合起来的船队,还是很头疼的。 不过就算头疼又怎么样,打便是了!怕他们个鸟! 明军其他战船看到旗舰返回速度很慢,烟囱里面的烟也不冒了,便知道估计是出了什么问题,导致蒸汽机的动力没有了。 他们当然也看出来了,旗舰估计没法及时返回港口了。于是,各艘战船便纷纷开始转向,想要靠拢到旗舰这边来。 胡鸣凤一见,当即喝道:“管老子干嘛,再传令,立刻返回港口,那霸港囤积的军需物资不容有失!就是老子死了,都给老子把港口守好了!” 他就怕他的手下不听,便亲自要来了旗号,向他的手下发出了信号。 很快,他的手下战船虽然停下没继续靠过来,但是他们也向旗舰这边传达信号。 胡鸣凤看着那些信号旗的挥动,脸上一笑,随后大声说道:“老子已经杀够本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已,怕什么,忠烈堂有老子的份,以后有空去看看便是了!” 说着话的同时,他又重新挥动信号旗。 边上的将士,没有一个人劝他,全都站在那,没一个说话。 已经被绑在船头的柳生宗矩扭头看到这一幕,本来还想嘲笑的他,忽然之间,沉默了。 这个明将,竟然把港口存放的军需物资看得比他自己的命还重要,真得是非常少见,至少他没见过这样的。 明国远征军中,要是这样的将领多的话,这仗怕是不好打啊!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了巨大的声响,远远地传了过来。 “轰轰轰……” 柳生宗矩闻声,连忙抬头看去。这一看之下,顿时就傻眼了! 只见大倭国的战船已经靠到荷兰的风帆战船那边,但是,那荷兰的风帆战船搞什么鬼,竟然炮击倭国战船??? 这么近距离的炮轰之下,虽然硝烟弥漫,视线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从能看到的情况看,那些靠过去的倭国战船,大部分都被炮击受损了! 要是说火炮走火了,那顶多是一门火炮走火,绝对不可能那么多火炮一起走火的啊! 难道他们是眼瞎了,连友军不友军的,都分不清了? 这也不至于吧? 再瞎,也不可能是所有人都眼瞎啊!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时之间,柳生宗矩懵在了那里,一动不动的! 除了他之外,胡鸣凤等明军将士们,也同样是傻眼了。 看着远处荷兰人的风帆战舰在那轰击,倭国水师的战船四分五裂,感觉好不现实。 出了什么情况了? 懵了,都懵了,包括港口那边的明人,琉球人,也全都懵了! “轰轰轰……” 持续地炮击声中,围观的人,终于先后回过神来了。 眼前所见的场景,只能说明一个情况:那就是荷兰人不是和倭国站在一起,而是敌对倭国,并且,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和大明站在一起! 想到了这一点,柳生宗矩彷佛一下更老了,挂在船头上,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很显然,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或者说,他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 反倒是胡鸣凤,反倒是猜出了一点点。毕竟当初攻下热兰遮城的时候,是俘虏了所有的荷兰人,除了把他们的军官全部押解进京之外,其他普通荷兰人,都是放了的。 之后,吕宋远征军又在吕宋立威,杀光了胆敢和明人作对的西班牙人和当地土着,绝对会震慑南洋的荷兰人。 然后,估计又有什么变故,让荷兰人最终投靠了大明,这似乎也是解释地通的。 他这边在想着时,远处的炮击声音,已经停下来了。 硝烟散去,就见倭国的战船,只有十来艘还没事,不过都已经降下风帆投降了。 也是,在这大海之上,倭国战船压根不可能逃过风帆战船的追击。打又打不过,除了投降,还能怎么样? 随后,就见一艘风帆战船离开了船队,往胡鸣凤所在铁甲战船这边过来。 所有人的目光,uu看书 www.uukanshu.com便都被这艘风帆战船所吸引,不知道荷兰人接下来是想干什么? 能够看到,这艘风帆战船的炮口,都已经重新盖上,没有继续开炮的意思。 离得再近一些后,又降下了几面风帆,意思就更明确了,没有打仗的意思,不要误会! 胡鸣凤当即拿起自己的望远镜,观察起这艘冲他这边过来的战船。稍微看了一下之后,忽然放下了望远镜,笑着说道:“没事了,是属于我们大明这边的。” 听到他这话,他身边的亲卫便有点好奇地问道:“大人,为什么这么肯定?” 胡鸣凤用手一指道:“那船上,有锦衣卫校尉在,你说呢?哈哈!” 一听荷兰人的战船上,竟然有锦衣卫校尉在,那就肯定是大明这边没跑了! 明军将士们,一个个轻松起来。同时还是有点好奇,就想知道,这荷兰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被揍服了? 柳生宗矩听到他们的说话,虽然说此时的他,有点心如死灰的那种感觉,但他其实也有点好奇,为什么荷兰人投靠了明国呢? 不一会之后,离得近了,所有人用肉眼都能看得清楚,那艘风帆战船的船头,站着一群锦衣卫校尉。 “啧啧,看看,飞鱼服就是好看!”胡鸣凤见了,当即笑着赞道。 他一个大老爷们,以前可从来不会说这话的。但是此时此刻,他却不自觉地称赞起衣裳好看了。这一点,他自己都没发觉。 船只减速,最终两艘船慢慢地靠近了。就见锦衣卫校尉在前,荷兰人在后,地位之高低,一目了然。(未完待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08 小心眼子 , 不用说,这支荷兰舰队就是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被他的手下逼迫,最终选择臣服大明,同意了大明的要求,也就是当大明藩属国之前要表现出来的诚意之一,受大明征召,征讨敌国。 这个舰队的荷兰人,积极性非常高。在和吕宋明人取得联系之后,便立刻赶往大明,由锦衣卫这边派出监军登船,随后赶往倭国这边参与讨伐倭国之战。 结果正好赶上了柳生宗矩攻打那霸,不过战事已经打了尾声,明军打赢了倭国水师。这让荷兰人都是有点遗憾,如果战前赶到,功劳就更大了。 听着这些话,船头上吊着柳生宗矩忽然有点歇斯底里地大喊道:“我就知道,你们这些西夷都是白眼狼,亏我大倭国对你们这么好,竟然还背叛我大倭国,去给明国当狗了,你们的良心呢……” 他被吊在船头,本来就引人注目,此时一阵嚷嚷,就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荷兰人明白了他的喊话,却没有一个人羞愧,只是回答他道:“你以为我们万里迢迢跑来远东是为什么?亏你还是德川家光的大目付,真是幼稚!” 这么一来,柳生宗矩的身份,也就曝光了。胡鸣凤不由得大喜,竟然活捉了一条大鱼,是倭国幕府将军的左膀右臂,有点类似大明辅臣官位。 哈哈,真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了! 随后,荷兰舰队在那霸港休整了一天,便赶去倭国找大明征讨倭国远征军去了。很自然的,沿途的奄美大岛,又重新落入了大明手中。 也是曾英不在这里,要不然,他很可能会派荷兰舰队去倭国那边当内应,再阴倭国一把。 荷兰舰队一路北上,最终在对马藩遇到了大明海军主力,这才知道,他们又来晚了,釜山海战早已结束,倭国的水师已经被明军摧毁,大明海军取得了完全的制海权。 在荷兰舰队到达的时候,南下的郑芝龙都和准备北上联系的曾英所部,在珍岛会师了。 随后,郑芝龙便派快船赶往皮岛,再通过信号塔方式,先一步把摧毁倭国战船,完全取得制海权的消息,传回京师。 …………………… 崇祯十九年九月初,简洁的捷报便传到了京师。 崇祯皇帝收到之后,不由得很是高兴。 摧毁了倭国水师,拿到了制海权,倭国作为一个岛国,其国家实力便被分割在各个岛屿上,再也不是完整的了。 虽然说,最初的设想,是把朝鲜倭军吸引回去,然后在海上伏击,一举摧毁倭军的有生力量。这个目标,随着局势的演变,并没有实现。 但是,如今这种情况,掌握了制海权,对大明来说,也一样是非常有利的。 目前倭国,主要是有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以及朝鲜这四部分组成。 根据最新的消息,倭国军队,至少有一半在朝鲜,但是迁移过去的平民却相对较少;这也就是说,朝鲜的倭军,粮草物资没有了倭国本土供应,接下来的一两年肯定会非常难受了。 倭国本土的三个岛,互相之间隔离,无法进行支援,也给了大明各个击破的机会。这其中,本州岛因为是德川幕府所在,还存在一定的精锐军队。但是,九州岛这边,倭国的兵力并不多,大明想要打下九州岛,并不是一件难事了。 至于四国,先忽略吧!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倭国其实已经不足为虑了。大明要做的,就是什么时候一口一口地吃掉倭国而已。 建虏和倭国结盟,呵呵,那又如何! 崇祯皇帝心中冷笑着, 考虑了一阵之后,他便下旨传唐王觐见。 唐王接到旨意,大概猜出了有什么事情,心中不由得很是激动,连忙赶去紫禁城,在文华殿见到了崇祯皇帝。 边上的屏风上,挂着最新的倭国地图,崇祯皇帝笑眯眯地对唐王说道:“在大明藩王中,朕知道就卿最有魄力,当初建虏入侵京畿之地时,只有卿起兵勤王……” 其实还不止这个事情,崇祯皇帝还知道眼前这个唐王,在原本的历史上成了隆武帝,因此这两个事情加起来,他就有了这个说法。只是原本历史上的事情,不能拿出来说,就只能拿唐王起兵勤王的事情来说了。 不过有一点遗憾的是,当初唐王起兵勤王,去京师的路上遇到了一伙盗贼,直接把唐王给杀了个丢盔弃甲,战力实在是太差了。 此时,唐王听到崇祯皇帝拿这个事情来说,顿时吓了一跳,就想辩解什么。 因为这个事情,他是被崇祯皇帝给夺了藩王之位,关到凤阳去了的。后来皇帝开恩,才又把他给释放,恢复了藩王爵位。不管怎么样,都是对他的一种警告了。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辩解什么呢,崇祯皇帝就已经走到屏风前,指着倭国地图对他说道:“前线传来捷报,我大明海军已经全灭了倭国水师,倭国这边,已经不可能跨海彼此支援了!” 听到皇帝说这事,唐王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看向倭国地图。 只听崇祯皇帝继续对他说道:“这里,是倭国的九州岛,本土的兵力,大部分是去了朝鲜,留在岛上的倭军数量很少。朕有意把这九州岛封给卿。不知道卿是否愿意自己筹集军队前往九州岛,打败剩下的倭军,就藩九州岛?” 唐王听得有点傻眼,他有点琢磨不透崇祯皇帝的这个心思,到底是怎么样? 是对他以前未经允许,起兵勤王还是很介意?还是说,是欣赏他之前的起兵勤王,所以给了他一个练兵的机会? 皇上,到底是什么心思? 唐王有点怕,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就怕又触怒了皇帝。 前面的周王,可是朝廷出兵把藩国打下来,然后周王直接去就藩就成的。 而轮到他了,怎么就还需要他自己领兵打败剩下的倭兵? 唐王想着这些,汗就下来了,正在犹豫不知道怎么回答时,崇祯皇帝看着他,又开口说道:“当然,如若卿真得无力击败残余倭军,没法自己平定封国的话,朕也不会坐视不理,肯定会派兵帮卿的。” 听到这话,唐王终于隐隐约约地摸到了皇帝为什么这么做的心思了。 估计是以为自己之前起兵勤王,会觉得皇上没本事,治理不好天下,因此,就把这个九州岛丢给自己,让自己去体会下治理的难度了。 这个事情,没法明说,只能是这么体会出来的。 想到这个,唐王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皇上还是有点记仇的啊!以后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才好! 他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又微笑着对他说道:“朕当然不会厚此薄彼,朕可以告诉你,在九州岛的这里,还有这里,都有金矿。朕就不要分成了,就当你招兵买马,以及南阳那边带不走的资产上交朝廷的费用了。” 这个和周王是一样的,原本的封地,包括粮田和商铺等资产,都是要上交给朝廷的。不过对应的,皇帝都有指点封地的矿产作为补偿。 唐王听了,心中一喜,不敢怠慢了,连忙躬身领旨。 崇祯皇帝想了下,又对唐王说道:“基于九州岛的情况,卿在明年中旬之前完成就藩即可。另外,卿藩国所需的物资等等,朕都会便宜卖给卿,帮卿更快就藩,掌控藩国。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对了,如果钱不够的话,可以去银行贷款,朕吩咐下去,可以给卿更低的利息。” 唐王一听,心中感激,连忙又是谢恩。 随后,见崇祯皇帝没有其他吩咐了,才告退出殿。 他不知道,崇祯皇帝的心思,主要集中在朝鲜和辽东,对于九州岛那边,不想麻烦,就丢给他了。 另外,经过这几年的蒸汽机、以及改良机器等的推广,大明的产出,比如纺织这块,已经有剩余的迹象。因此,唐王的九州岛,就是崇祯皇帝定下的第一个倾销地。 可以预见,以后的唐国,也就是九州岛,会非常依赖母国。 崇祯皇帝处理完了这个事情之后,想了下,打算等正式的捷报到了之后,封郑芝龙为皮岛伯,调回京师升任海军都督府的副都督,负责海军的训练。 曾英调任登来海军的总兵,杨展接任征讨倭国远征军主帅,负责隔断倭国岛屿互联,并骚扰倭国本州以及四国,协助唐王就藩。 有了计较之后,崇祯皇帝便拿出手机,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时间过得真快,刘伟超的研究生也毕业了。凭着崇祯皇帝的帮助,他发表了好多非常有争议的论文。 有争议,就有名气,知名度就一下得到了很大提高。 并且在争议的最后,发现刘伟超的论文内容其实是对的,这就一下奠定了他在明朝研究方面的地位。至少在明朝研究这个圈子内,他是很有名气的了。 为此,刘伟超被保送直接读博,继续研究明朝历史。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事情时,视频被接通。(未完待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09 刘伟超的计划 , 就见刘伟超在手机里面,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正好,我也刚想联系你呢!” 崇祯皇帝一听,便先按下了自己的事情不说,紧着刘伟超这边问道:“什么事情?” 刘伟超听了,便回答他道:“是这样,我在明朝研究这个圈子里也算有点名气了,因此有个考古队联系我,说发现一个疑似明朝初年的遗迹,想让我过去看看。” 稍微说了下背景,然后他才继续说他的要求道:“我就想着,你看看,能不能先查下资料,我告诉你地点,然后你把地方志,还有明朝初年的一些情况收集下给我。这样回头我对照着来,就能有一些东西可以说了!” 崇祯皇帝一听是这种小事,便毫不犹豫地说道:“没问题,你告诉朕在什么地方,是关于什么的,朕马上派人安排!” 刘伟超听了,便立刻把相关信息说了下,然后他又接着对崇祯皇帝说道:“我马上要结婚了,就想着结婚之前,把永乐大典多整理一下,之前的法子,感觉还是有点慢,要不我们换个方式?” 之前的方式,是崇祯皇帝这边先让手下把书拆开,一页一页的放好,然后崇祯皇帝过去,拍个照片,给刘伟超传过去。 相对于《永乐大典》的规模来说,这种效率还是慢。 崇祯皇帝听了,便回答道:“那你说吧,朕该怎么做?” 刘伟超已经想过,当即对他说道:“我想了下,这样,你先把《永乐大典》的目录给我,我挑选其中的书册顺序,然后你录视频给我。就这样,手机录像,然后你翻书籍,只要确保每一页能清晰地录下就成。翻完一本书,也不需要太多时间,我整理起来,也不会乱。”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点头说道:“这个可以有,朕休息的时候,如果没有资料可以抄写出来,那就让爱妃她们来翻书录入,如此一来,有电灯的情况下,一晚上该能给你传好多本书册了。” 说完之后,他又笑了下,对刘伟超说道:“你这个老光棍,总算是要结婚了啊!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皇子皇女都一堆了!”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心中想着,就你那年龄结婚生子,搁我这个时代,那是要吃牢饭的吧! 他正想说什么时,又听到崇祯皇帝说道:“你的大喜之日,朕都不知道给你送什么礼好!要是在朕这个时空就好了,那这事就很容易解决了。” 黄金、粮田、房子、美妾等等,只要刘伟超要,全都不是问题。但是,不在同一个世界,崇祯皇帝就有点愁! 《最初进化》 看到崇祯皇帝的表情,刘伟超当即一笑说道:“你看,我现在都财物自由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都是你给我带来的改变。这份礼物,已经非常重,不需要其他。”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反而更是摇头说道:“要不是你,朕这个时候尸骨都寒了,家破人亡,没脸见列祖列宗,那会有如今这样当中兴之主的。反倒是朕能帮你的,实在是有限。这样吧,你看看你还能用到朕这边什么,就是按照你所说的,拓展业务,你看看有什么业务可以拓展,朕这边马上就可以安排,要比赛就比赛,全国挑出最好的给你。” 刘伟超听了,摇摇头,他这时候的网店业务,有各种宫廷美食之类,还有汉服,古乐等等,每年有个大几千万到一个小目标的纯利润,并且逐年还在上升的趋势,这就已经足够了。 他并没有雄心壮志,觉得一定要把公司上市,要进富豪榜才好。 对这些, 他没兴趣。 如今的刘伟超,就想着把明朝的文化从历史堆里重新发掘出来,比如《永乐大典》就是一例,这样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价值。也不至于想要看《永乐大典》的话,还需要去外国的博物馆去看。 在他的计划中,有足够的积累之后,他在国内发扬传统文化之余,也想着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 至于途径,刘伟超也想过一些,暂时来说,是个想法,但是未来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他不知道,就先这么计划着。 比如,他打算成立影视公司,拍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纪录片,电影、电视等等。不需要哪些名演员,只要剧本够好,几线外的演员,或者那些刚毕业的影视大学生也一样可以用的。 一开始,可以拍短片,古韵古风的小视频,放在他自己的视频网站上。这个之前就有在做,但是是崇祯皇帝那边拍摄传过来。以后他要做的,是自己来拍。等到积累了经验,就可以再拍投资更大一点的。 再远大一点的目标,还可以修建明城,类似宋城那样,可以用来拍影视剧,也可以做成主题乐园那种。 这个主要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他自己在这方面的积累问题。他不想在时机还没成熟的时候,就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此时,就听刘伟超回答崇祯皇帝道:“不急,等以后我觉得有需要了,我再联系你好了!” “那你结婚之贺礼?”崇祯皇帝还是觉得对不住,发愁道,“不给真不合适啊!” 刘伟超见他这么坚持,心中稍微有点感动,便对他说道:“你好好的治理大明,然后让大明称霸世界,拳打西夷,脚踢倭寇,不服的全部打倒,那就是最好的礼物了,慢慢来,不急!” 他最近看新闻,发现岛国倭寇又开始跳了。以前的债都没还,竟然还敢再跳,真的要好好收拾他们才好! 崇祯皇帝听到他这话,便立刻笑着说道:“朕这次联系你,就是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登来海军的皮岛之战,还有征讨倭国远征军的釜山之战,把倭国的水师全部灭掉了。” “哦?”刘伟超一听,很是开心,连忙确认道,“真得么?” 倭国是个岛国,如果没有了水师的话,就是没有爪牙的狗,大明想什么时候蹂躏他们就可以什么时候蹂躏他们了! 崇祯皇帝看刘伟超的反应,便连忙给他说道:“具体详情还没上来,这个报捷的消息,是通过信号塔的方式传来的。可喜的是,我们的战船没损失什么,但是却能一举歼灭倭国水师,最大的原因,就是战船火炮的差距。”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感慨地对刘伟超说道:“说起来,这些还都是你的功劳!” 刘伟超听了,便笑了起来,很是开心道:“我就喜欢揍倭寇,对了,俘虏了那些倭寇中有名的,就让他们押解到京师来,你给拍个照,我留给纪念!”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补充说道:“你不知道,我这个位面,倭寇的文化产业发达,你那个时代的什么柳生宗矩,柳生十兵卫什么的,全都被他们神话了,说多么多么能打,非常厉害什么的。要是哪一天能真实公开这些信息的话,就让那些倭寇迷看看他们的偶像到底是怎么样的!” 对于敌国的高级头目,一般都是会押解京师献俘的。因此,崇祯皇帝听了,立刻回应道:“那你列个名单,回头朕都把他们抓来,给他们拍照传给你!” 刘伟超听了,当即哈哈一笑道:“好,那一言为定!” 随后,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崇祯皇帝把他做了的几件事情给刘伟超这边也说了下。 对于唐王朱聿键的事情,刘伟超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崇祯皇帝都已经下旨了。 封郑芝龙为皮岛伯,他也没意见,就是觉得这爵名有点怪怪的,皮岛伯,皮岛伯,皮薄? 崇祯皇帝这么处置,刘伟超也能理解。把郑芝龙封爵,调回京师的话,一是大明海军肯定还要扩编,人才难得,而郑芝龙在这方面确实是权威。 二是如今大明实权的海军总兵中,郑家一系的人太多不好。这无关郑芝龙忠不忠心,而是权力平衡的考虑。调回郑芝龙,那大明现有三个海军总兵,就是曾英、杨展、郑芝豹了。 崇祯皇帝这样安排,也是他的帝王心术吧,刘伟超也不想干涉。 他在想着,崇祯皇帝又接着对他说道:“朕想着,如今已经把倭国水师消灭了,那接下来就是要做准备,争取明年或者再加后年两年时间内,解决辽东和朝鲜问题,你觉得怎么样?” 刘伟超听了,倒也没有犹豫,回答他道:“具体的这种,我不好提意见。但是有一个原则,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下你,就是量力而行,对外打仗的事情,不能影响内部的国计民生,甚至还要是正面作用,那对外战争才能是长期性,对大明才是最有利的!” 崇祯皇帝一听,连连点头说道:“那是肯定的,你放心,朕心里有数。如今对外战事,朝廷都用压倒性的优势来打,这样损失就会少,顺带着,还能把国内的藩王都给封出去,进一步理顺国内,怎么算都是划算的!”(未完待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10 脑壳痛 ,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开始感慨地说道:“不过归根到底,朝廷之所以能占据优势,还是因为你的帮助,科技才能大力发展,从而让朝廷的实力快速提升!” 刘伟超听了一笑,那可不,从工业革命开始的科技发展,短短几百年来,就让人类社会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远不是之前一直是农业社会的缓慢发展可比的。 更不用说,如今的崇祯皇帝,那是有自己给他提点,就等于将原本历史上自然发展的科技又加速了好多倍,这种金手指对于正常的人类社会,没有那种玄幻啊,高武的人类社会来说,绝对是最大的金手指了。 他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又带点兴奋地对刘伟超说道:“几位爱卿夜以继日地研究,如今有部分内燃机的部件,已经能流水线量产,成本下降了不少,组装可用内燃机的速度,比之前全手工要快多了。你说,朕先把内燃机应用到什么方面去更好一点?” 对此,刘伟超并不意外,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二十世纪前的工业机器,大明的能工巧匠,都能用手工打造出来,区别只是打造出来所需要花的时间和成本有多大。 不是那种高科技的内燃机,大明的能工巧匠要想打造出来没一点问题,这是可以预见的。 听到崇祯皇帝的问题,刘伟超想了一下,便微笑着说道:“如果你想吸引眼球,震惊世人的话,可以把内燃机先应用到飞机的制造上,不过煤气可能在存储上不方便,有比较多的问题;而如果你想让内燃机尽快产生价值的话,我觉得可以把它用到农机上,减轻农业机器的总量,让它适合更多的地形。”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便连忙问道:“那就是说,如果朕制造飞机的话,最好还是用汽油的内燃机才方便?” 听到这个问题,刘伟超就知道,崇祯皇帝其实很想把飞机给制造出来的。 于是,他把手机放到手机架上,随后用电脑简单地搜了下,然后对崇祯皇帝介绍道:“历史上第一架飞机,是西夷发明的。对于从无到有的第一架飞机的制造难度来说,主要是三个问题,机翼、发动机,以及如何控制飞机,并且如何解决控制飞机的问题尤为困难和重要。” 顿了顿,刘伟超就笑着说道:“有我的帮助,机翼和如何控制飞机,对你来说没有一点难度。你的瓶颈,就是发动机了。这个历史上第一台飞机的发动机,就是一台四缸水冷汽油发动机。我自己没动手造过飞机,但是我觉得,这是制造出飞机的最基本条件了!” 崇祯皇帝听了,明显能看出,他很是兴奋。稍微等下,就听他说道:“那这样,朕先让他们再熟悉下内燃机制造,打造出来煤气内燃机用于农机的动力,正好河套平原那要大规模开垦,人手很短缺的,可以先用上。然后,再让他们把石油化工这块给做起来,露天的石油,正好在西北那边有,朕就直接派人过去,到那边去设立一个科学院石油分院?” 对于这个想法,刘伟超当然不会干涉,只是提醒一点道:“如果去那边设立科学院石油分院的话,一旦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没法通过你得到我及时的指点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立刻改口说道:“那朕还是让人把石油送到京师来吧!”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本来他还以为崇祯皇帝会说,只要全套资料给他们了,应该不用多少指点的,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直接改主意了…… 算了,依赖自己就依赖自己吧,哦,或者是不用自己就白不用? 想着这个, 刘伟超也不介意,便对崇祯皇帝说道:“好像华北这边也有石油,我有听说过,但是不知道这石油是不是容易开采,是不是露天的,回头我查下。如果容易获取的话,那你就方便多了。” 崇祯皇帝一听大喜,要换了以前的他,肯定立刻催刘伟超马上去查了。不过如今多少有点涵养,能分得清事情轻重缓急,也不急在这一时,便没有立刻催刘伟超。 “对了,你要大力开发河套平原的话,铁路要修过去,而且还要防备被敌对的蒙古族偷袭哦!”刘伟超自己想到了另外一个事情,就提醒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点头说道:“朕早已传旨延绥巡抚以及宣大总督,让他们在今年做好修建铁路到归化城的准备,明年多抓一些蒙古俘虏之后,就可以动工了!” 修建铁路要很多劳动力,虽然有铁道司名下的铁道兵,但是人手还是够呛,有俘虏可以用的甜头,崇祯皇帝已经尝过,自然就不会放弃这个不用的。 这不,他马上又接着给刘伟超解释道:“大力发展河套平原,就是要稳定草原局势,北调的几路人马,都有往西、往东进军,臣服大明,愿意归顺的,就迁往河套平原过农牧结合的日子,要是不愿意归顺的,敢和大明作对的,那就让他们来修铁路!” 刘伟超一听,崇祯皇帝都已经规划好了,他便不多说了。 ……………… 在他们说草原上的事情时,远在蒙古草原的西部,就有一支庞大的大明骑军,还在往西进。 这个时候,已经是初秋了。西部蒙古草原上,刮着的风,已经有些冷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很可能会下雪。 休整的营地内,几位明将聚在一起,正在说着话。 其中有一个年级大一点的,就颇为感慨地说道:“朝廷的变化,真得是大啊!要是放在崇祯初年,我们秦地边兵,又得卖儿卖女地准备过冬了!” “谁说不是!”另外一个人接着说道,“每年的冬天,日子都非常的难过。挨饿受冻的,真得是难熬。但看看现在,我们一个个都是穿得暖和,压根不担心这些事情了!” 年龄明显小一点的一个将领听到他们的对话,很是感兴趣地凑过去说道:“现在衣裳这些都很便宜,听说是皇上发明了飞镖什么的,一下把这成本大大降低了!” “你这个李来亨,真是不学无术,不是飞镖,是飞梭!”年级大一点的那个,当即哈哈笑着说了一句,然后转头看向他对面的那名将领道:“我说一只虎,我建议你还是让你这义子多去读点书吧?这对他以后有好处!” 一只虎,也就是李过,是李来亨的义父,听到田见秀的这话,他还没说话,边上的高一功就先说道:“科举那事儿就算了,但是,要是来亨去读新式课程,就那个皇上所传的格物学,我觉得会有前途。” “不去,我不去!”李来亨一听,便立刻嚷开了,“脑壳疼!” 李过一听,顿时瞪了他一眼道:“我们年级大了就不说了,你还正年轻着呢,不多学点你要干嘛?回头多去和军中锦衣卫监军拉拉近乎,这样能给你多开点小灶,多学点!” 李来亨听了,顿时就苦了脸,不过他还没说话呢,高一功就又感慨,转移了话题道:“你一说到这监军,我也真是大开了眼界,原来监军竟然还干这样的活,真是活久见!” 在他们的印象中,监军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就连主帅都要巴结。大部分时候,不是文官就是宦官。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小书亭 结果没想到,如今朝廷的军中,竟然都派了锦衣卫校尉当监军,并且不止是一个。 这些锦衣卫监军平时并不干涉军事指挥,但是军功的奏报,需要有监军签字,另外,更让他们意外的是,监军竟然还在军中教唱曲,教识字。历朝历代,可都没有这样的事情,让这些被招安的高一功他们,都是大开了眼界。 李过听了,也是感慨道:“所以才说,朝廷官军的战力,突然之间就变得非常强了!要是以往就是这样,我们也不至于造反了!” “那可不,太祖皇帝显灵了,能不改变么?”田见秀听了,插嘴说道,“想当年,我们大明开国,就是在太祖皇帝的麾下,大明军队从南打到北,从东打到西,把蒙古鞑子打得落花流水,不是不得不归附,就是狼狈而逃。呵呵,如今的我们,就彷佛又是回到了当年!” 他这话,说得一众人都很是兴奋。建功立业,就这西部来说,重现汉唐,当然是最受他们这些军人欢迎的了。 高一功听了,转头西看,同时说道:“不知道马回回怎么样了?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 李来亨一听,立刻回应道:“要不,我去看看?接应一下?” 李过听了,转头看向中军帐方向道:“这事儿,还得看宁远伯的意思!要不这样,我们一起去见下,看宁远伯怎么安排吧?” 这支西征军名义上的主帅是三边总督,不过远离陕西之后,实际上的主帅就是宁远伯李定国。一如吕宋远征军名义上是福建巡抚,但实际上的主帅是郑芝豹。(未完待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11 内奸 , 他们正在聊着呢,忽然就见到有传令兵过来,告知他们道:“马参将已回,大帅有令,中军帐议事!” 高一功等人听了,互相看看,便没有墨迹,立刻赶赴中军帐。 等他们赶到中军帐的时候,各路将领差不多就到齐了。还没等他们互相议论下消息,就见李定国和马守应从后帐转出来,军议开始。 只听李定国先对他们说道:“马游击西进遭遇瓦刺的辉特部,具体有关瓦刺的消息,由马参将给诸位说说。” 大家其实都是老熟人了,不过招安先后的不同,军功的不同,让他们的军职不同。 马守应也不客气,立刻就详细地介绍齐他探听到的消息。 相对来说,崇祯皇帝其实也有给过一些消息,大概上也没有差多少。 西部蒙古,也就是瓦刺,在也先那个时代,实力达到最顶峰,打赢了土木堡之战,深刻地改变了大明的政治结构。 随后,瓦刺开始内斗,实力就开始衰败了。等到东部蒙古,其实就是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崛起,和大明接壤的草原上,基本上就是俺答汗说了算,瓦刺只能是迁移到天山南北。 之后呢,瓦刺一样没什么作为。 这时候的瓦刺,主要是分为四个大部族,然后还有一些小部族作为附庸,辉特部就是其中附庸的一个小部族。 瓦刺的四个大部族,分别是准格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这四个部族,互相之间为了水源、牧场也有内斗。 另外,瓦刺还和蒙古北部的喀尔喀部又有争斗,同样是为了牧场和水源这些。 内耗加外耗之下,瓦刺部族压根壮大不起来。 建虏强大的消息,传到西部蒙古,特别是追着林丹汗打的消息,更是震惊了西部蒙古。他们不想和强大的建虏为敌,因此便派使者臣服了建虏。 并且瓦刺这四个大部族,人心不齐,还散伙了。 其中土尔扈特部往西迁移,跑到了伏尔加河流域去讨生活;和硕特部在他们的固始汗带领下,进攻青海和西藏,打宗教战争去了。 不过这个时候,准格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算是比较厉害的人物,在他费尽心思之下,终于和喀尔喀族和解,还签订了一个法典,并且越好共进退。 他们这个共进退,其实是为了应对沙俄帝国的东侵。这时候,不管是西部蒙古还是漠北蒙古,都和沙俄有冲突了。 可谁知,让他们万万没想到是,大清帝国派出使者,给他们当和事老,并且牵头,说要一起攻打明国。 还说大清帝国还和倭国结盟,另外明国内部还有内应,打下明国,瓜分明国是板上钉钉事情。 对于这个情况,瓦刺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觉得明国繁华,能参与进去分一杯羹,自然是最好的。 但是,也有的部族,对此有疑惑。虽然他们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可只是从大清帝国的使者努力游说,就觉得事情可能并不是像说得那样。 如果明国真得不堪一击,那大清帝国之前就已经那么强大了,如今又有倭国结盟,明国内部还有内应,为何还要这么花心思,竟然要那么远的沙俄帝国也出兵呢? 另外还有一些人,就觉得和沙俄老有仇,要和他们成为友军,思想上转不过来。 总之,这个事情还在瓦刺内部,包括喀尔喀部族内部,都在商量着,不少人在犹豫。 根据辉特部族这边交代,他们小部族没有决定权,就只是想过日子而已。他们愿意归顺大明,为大明效力,前提是能迁移到大明境内。 马守应得到这个消息之后, 很是震惊,立刻带着辉特部的族长赶回,禀告这个情况。 等他介绍完了这个情况之后,李定国便表情严肃地说道:“根据建虏使者透露的消息,我大明内部的奸细,具有非常大的实力,一旦交战的时候突然背叛朝廷,很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因此,我决定派人加急赶回报信。另外,趁着寒冬将来之时,突袭喀尔喀蒙古部族,不投降便让他们这个冬天过不下去!” 他考虑到,如果攻打瓦刺的话,他们一旦向西逃窜,战事就会拖下去,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无功而返。 但是,对于漠北蒙古来说,他们过冬地点就很有限。在明军的突袭之下,他们也不可能往北逃窜,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一次突袭,就能重创漠北蒙古的。 要是以往,可能突袭还有问题。但如今,有辉特部族的人带路,就容易多了。至于辉特部族的人会不会骗人,那没关系,让他们见识下归顺大明之后,以后会过什么日子就可以了。 对于李定国的安排,高一功等人都非常拥护。反正对他们来说,有仗可打,并且明显是胜算比较大的,他们当然是乐意了。 想当年,李定国也是流贼一个,如今都是已经是封爵了。高一功他们都眼红,当然想要多立一些军功了。 事实上,漠北蒙古也分三个大的部族,在这明末时候,实力也已经不行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臣服建虏。也不会在瓦刺实力已经虚弱的情况下,却还是同意和这个世敌化干戈为玉帛,双方议和,共同定制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 在李定国领着西部骑军转向北方之时,一骑快马,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最近的延绥巡抚报信。 延绥巡抚收到军报,吓了一大跳:有人当建虏和倭国的内应,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于是,他也不敢怠慢,立刻写了密奏,同样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京师。 亏了封疆大吏大都有密奏权限,要不然,这个事情公开上奏的话,估计会震惊一大批人。 崇祯皇帝收到这份密奏之后,不由得有点无语。 亏了郑芝龙是个假内应,要不然,被建虏的使者在瓦刺那边这么说,消息传回来,那铁定可以排查出来的。 当然了,建虏的使者肯定是以为,这个事情只会在瓦刺高层传播,不可能传入大明。他是没想到,大明会派兵西进,俘虏了辉特部的族长。 对于随着密奏收到的李定国军报,崇祯皇帝倒是赞赏的,不愧是南明时候的名将,能当机立断,根据消息,先去攻打漠北蒙古。 就是不知道,他的战果会怎么样?估摸着时间,这会儿,应该交战了吧?崇祯皇帝心中想着,有点可惜没有后世的手机可以直接联系。要不然的话,可以打电话直接问情况。 ………………………… 崇祯皇帝猜得没错,这个时候,李定国领着一万四千骑军,也就是原本招安过来的流贼骑军各部,共计高一功所部两千,李过所部两千,李来亨所部一千,田见秀所部两千,马守应所部三千,以及他自己直属的四千骑军,到达了漠北地区。 这次的前锋,是田见秀所部,派出夜不收抓到了遇到的漠北蒙古的牧民,送到了中军这边。 草原上的野草,早已失去了绿色,枯黄的一片,但是,却又多了红色的海洋。 被押解过来的二十多名大大小小的漠北蒙古牧民,看到自家边上,突然之间有如此之多的大明骑军,顿时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战战兢兢的,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怎么样。 雅文库 蒙古人和中原人的关系,uu看书www.uukanshu.com 一直就不和谐。 草原上的势力强大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地进攻中原;就算没有大打,那也会有例行的打秋谷; 同样的,如果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同样会派兵进入草原作战。比如大明开国之初不说,就明成祖时候,他都还五次亲征草原。 可以说,蒙古草原和中原王朝的边境冲突,从来就没断过。 如今,看到这么强大的明国骑军,盔甲鲜明,军纪严整,不用说,就是一支强军,那就意味着,蒙古草原上的人要倒霉了。 他们只是没想到,他们可是在漠北,明国骑军竟然都跑这里来了! 李定国闻报之后,便没有让手下将士把这些蒙古牧民给押进去。反而是亲自出了中军帐,来到了这些牧民这边。 他扫视着眼前的这些牧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发现他们穿得非常土不说,身上那衣裳都是打满了补丁。 李定国能看出来,如果这些牧民没有其他保暖衣裳之类的话,他们在即将到来的冬天,估计会非常难过。这一点,和关内百姓在以前时候的处境差不多。 还有,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面黄肌瘦的,估计也是吃不饱,时常饿的。 对于这种情况,李定国其实也明白。蒙古人中,也就是那些头人,还有头人的亲信,日子会过得不错一些。对于底层的牧民,都是被头人和头人亲信给欺压的,日子过得并不会如意。 更不用说,漠北蒙古地处偏僻、苦寒,他们的生活条件更艰苦。 不过再怎么艰苦,也不可能苦着那些头人!(未完待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12 不同以往的草原之战 , 想着这些,看着这些牧民带着恐惧的表情,李定国并没有马上问话,只是吩咐手下道:“带去营帐,先让他们吃饱了再说!” 虽然说,崇祯皇帝给出征草原军队的旨意,是类似改土归流的改牧归流之策,大概就是准许底层牧民归附,而那些蒙古头人,类似土司一样给其两种选择,但不可以再掌原有权柄。 如果换了其他将领,肯定不可能对这些牧民会态度很好,但是李定国却有一腔悲天悯人之心,看到这些低层牧民的处境,就很同情,立刻做出了先安抚他们的决定。 他的这种心态,也让他赢得了军民的拥护;当然,有的时候,也有不好的影响。 比如,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定国攻打广东,想要和郑成功会师,结果打到新会的时候,守城的建虏以城里百姓为要挟,让李定国错失了最好的攻城时候。 随后,新会百姓不但没有帮助李定国的军队,甚至还全力帮助守城的建虏。理由是如果新会被李定国的军队打下,他们不会有事;但是一旦新会被李定国拿下之后,建虏再来打,那建虏可是要屠城的,因此,他们就帮建虏守城,不想将来被建虏屠城。甚至还到了每家每户出人给建虏吃的地步。 历史上的这个新会之战,真得是有无穷的悲哀和遗憾! 再说此时,那些蒙古牧民看到明军将领很和蔼地来看了他们,然后竟然给他们吃的,一个个在吃的同时,对明军的戒备之心就小了很多。 随后,负责给他们吃的这些,也是蒙古籍的明军将士,便先和他们沟通,把朝廷的政策给他们说,会把他们安排到归化城那边去过日子,肯定会比现在活得更好。如果有立功表现的,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牛羊,甚至是田地。 等到他们吃完之后,这些牧民已经去掉了害怕,纷纷在追问归附大明后的具体情况。 对他们来说,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是能过上好日子,那更是他们一辈子期待的事情。 等到李定国再度来见他们的时候,这些牧民齐齐跪了一地,纷纷表示愿意为明军效力。 随后,李定国问,他们都是抢着回答。让明军这边一下便知道了漠北蒙古的具体情况。 此时的漠北蒙古分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车臣汗等三大部。 车臣汗是硕垒,其辖地东至额尔齐斯河,南界察哈尔汗,西界土谢图汗,北界布里亚特,与沙俄已经有接触,少见的没有冲突;这次建虏使者的游说中,车臣汗是同意和沙俄联合,出兵大明的。 车臣汗的兵力,有三万多些,但是其中大部分其实就是普通牧民,属于常备军的兵力,也就是所谓的车臣汗的精锐,大概就五千人不到。 这个车臣汗,其实是有野心的。在原本的历史上,表面上臣服满清,实际上还想着壮大,曾勾结了科尔沁苏尼特部蒙古背叛满清,并派了三万兵力去协助苏尼特部抵抗满清,结果这时候虽然满清的大部分兵力已经入关,但还是被满清军队轻松打败。 车臣汗空有野心没有实力,等下任车臣汗时,又被准葛尔部的葛尔丹欺负,打得车臣汗举族南迁,离开漠北逃难。 土谢图汗此时是衮布,就人口来说,三大部族中是土谢图汗部最大,在原本的历史上,遭到了满清的分拆,从中又分出了两个部族,以便控制; 不过土谢图汗部游牧的地方,主要是在漠北的更北部,相当大一部分地方是如今的西伯利亚地区,因此这个部族更为穷困,人数最多却不能聚集,只能分散开了过活,且其常备军还不如车臣汗。 漠北三族中,如今实力最为强大的,是剩下的札萨克图汗部。首领叫素巴第,是漠北三族的盟主。虽然他爹赉瑚尔被瓦刺派人刺杀,但是素巴第却和准葛尔部的关系最好。就是他,和准葛尔部的巴图尔珲汗共同召开瓦刺、喀尔喀各部领主会议,组成了更广泛的联盟,制订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 三大部族中,素巴第的野心最大,虽然此时表面臣服满清,但是暗中却想搞事,不想被人控制。 哪怕此时的他,年事已高,可他有七子,分别为索那木阿海楚琥尔、思其布额尔德尼、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衮布扎克冰涂阿海、衮布扎克达尔汉珲汗、伊沙尔约素涂阿海、达沙尔车臣阿海,一个个都是想要一番作为,对于联合沙俄攻打大明,获取足够的好处来改变喀尔喀部族的处境,最是积极。 进一步搞清楚了漠北蒙古三族的情况,李定国心中便有了计较。 虽然说,这只是普通牧民提供的消息,但是好歹漠北这边消息闭塞之余,活动范围也终归有限,哪怕消息是很久之前的,大概率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三大部族的大概放牧地方,准备过冬的地方,部族首领大概聚集在什么地方,这些都不可能有变化。 有了计较的李定国,立刻召开军议,先介绍了漠北三族的具体情况之后,便说出了他的打算道:“我们当面之敌,乃是漠北三族中最为强大的札萨克图汗部,大概有一万骑军较为精锐,召集普通牧民为军的话,总兵力能达到五万左右。” 说到这里,他扫视底下这些将领,发现他们一个个反而兴奋的样子,便继续说道:“但是札萨克图汗部那一万骑军并没有聚集在一起,而是分在东西两个方向,护卫他们几个过冬的点,因此我决定,擒贼先擒王,利用我们突袭的机会,趁着札萨克图汗部没有防备,杀他个措手不及,能灭就灭,不能灭,也要重创札萨克图汗部!” 高一功等人听了,都是振奋,一个个都是高声回应,干就一个字。 对他们来说,最是渴望军功了。之前攻占河套平原,打土默特部,实在太不过瘾,那点军功还不放在他们的眼里。如今有机会干大的,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了。 看到士气可用,李定国便表情严肃起来,严厉地说道:“好,如此本帅宣布军规!” 一般情况下,他都不会这么严肃,一旦他这么严肃,那就说明他非常重视这个事情。 李过等人,已经在他手下待了半年了,自然知道他的这个习惯,便一个个也都认真了起来。 李定国看着他们全都出列,抱拳候命,他便严肃地说道:“第一,突袭目标,以打击札萨克图汗为主,对于抵抗者,杀无赦,不用犹豫。” “第二,对于普通牧民,不得在对方未抵抗之下造杀戮,违者斩!” “第三,各部中蒙古族的将士,集中起来不用杀敌,配合军中锦衣卫监军,以劝降普通牧民为主,安抚住普通牧民便是大功一件!” “第四,各军都要学一句蒙古话,即跪地投降不杀。战后对已投降或归顺的蒙古人执行三大纪律七项注意,违者斩!” 李定国的这四条,基本上就是对朝廷改牧归流的解释,有改土归流在前,很容易就能理解。 李过等人当初在云贵地区的时候,就是被朝廷用这个策略,一步步败退,压根就没有还手之力。因为最多人数的底层百姓,相当于都被朝廷收买了,还怎么打? 此时,听到李定国也要用这一套来对付漠北札萨克图汗部,虽然前期并没有宣传到位,只是用刀剑开路的即时宣传,他们也没有意见。 随后,李定国就开始部署具体的战术,决定以他自己所部并领马守应和李来亨所部共计八千骑军,直扑札萨克图汗所在地; 另外一路,则是田见秀为首,并李过、高一功所部七千骑军,负责札萨克图汗部王庭之外的敌人。 战事在于速战速决,如果遇到其他两个部族来援,就即时撤离,汇合主力后伺机而动。俘虏和战利品,都不需要管,全部丢给敌人便是。 如果战事结束地快,就立刻迁移牧民南下汇合。 …… 方方面面,基本上都有部署。各个将领,齐声领命。 这一战,和以往的战事,有非常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这一战并不是以杀和劫掠为主,而是有针对性,对部族头人这类以杀为主,但对于普通牧民却以安抚为主。 第二,也是第一点这么做的底气,就是朝廷如今有钱,能安置归顺朝廷的牧民,能迁到河套平原去。 作战计划安排下去之后,各部便开始进行突击前的准备,分别回去给自己的手下讲解情况。 之前被抓获过来的这些牧民,已经知道为大明效力,甚至都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牛羊和土地,一个个都高兴地不行,男女老少的,全都拍着胸脯,说他们有用,虽然不能杀敌,但是能领朝廷的军队过去,同时也能帮着说服他们认识的人为朝廷效力。 李定国也不客气,便把他们都分配了下去,而后,开始了漠北之战。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13 要得更多 , 扎萨克图汗部王庭,有一群骑兵飞骑而至,不过离王帐还远呢,这些骑兵就全都下马,其中为首的那个人,急匆匆地大步而行,走入王帐之中。 “父汗,是已经决定打明国了么?”入帐的这个人,是素巴第的第三子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刚进去王帐,就兴奋地说道,“如今正是秋高马肥之际,南下的好时候,和大清一起干了明国!” 他知道车臣汗刚走,很可能是有个结果了。 可谁知,素巴第听了,却是摇摇头说道:“他收到风声,说明国骑军如今在草原上四处出击,原本属于察哈尔所部的地区,已经是明国骑军的天下。他们还是有些犹豫,觉得要沙俄拿出诚意,多给一些火枪,他才答应一起出兵。” 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听了,顿时就怒了,气恼地说道:“胆子如此之小,都被草原上的狼吃了么?不是说大清那边的骑军也已经到草原上了,还怕明国骑军干什么?” 素巴第见他这么气恼,便伸手摆了摆,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才继续说道:“如果明国军队的战力不是比以前更强的话,大清那边不可能会联络我们喀尔喀部族的。至少以前大清那边入关劫掠的时候,可都是没有我们的份;可如今看来,却要联合那么多部族和国家去吃肉,这其中的缘故,你可想过没有?” 顿了顿之后,他慎重地说道:“谨慎,还是有必要的。” 谁都不是傻子,虽然这个时代消息闭塞,但是这些蒙古头人,也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推断出一些有用的消息。 但是,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等人,都是年轻气盛,那会想那么多,听到素巴第的这个话,还是不服气地说道:“前几年的时候,大清军队还能随意入关劫掠,儿臣就不信了,这才过去几年,明国的军队就算变强了,又能有多强?从东到西,整个草原部族都一起攻打明国,加上大清和那什么倭国、沙俄,明国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够打得吧?” 这个话,听起来好像有道理,素巴第想了下,没法反驳,便不得不道出他的另外一层想法道:“如今是大清主动,想要联合草原各部出战,这个时候,还是讲价钱的时候。如果大清一说,我们就出兵,就不值钱了。懂么?至少我们要拿捏一下,大清才会给出更多的好处!” 一听是这,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就不说话了。像这种老谋深算的事情,确实不如父汗。 不过父汗如今年事已高,回头要是死了,谁接他的位置,这是他心中非常在意的。 因此,他想了下,便马上接着说道:“要不儿臣领本部人马,先南下探探路,如果顺利的话,说不定还能多些物资过冬。” 漠北这边,一年到头的头等大事,都是怎么过冬。就算已经过冬了,又得为来年的过冬做准备。如果不是这样,以漠北这边的贫瘠,过一次冬,不管是人,还是牛羊都要冻死饿死很多。 对草原上的人来说,白灾之可怕,是中原王朝的人难以想象的。 排在第二的,才是瘟疫,牛羊死一大片,那部族立刻就会实力大减。 可瘟疫不是每年都有,白灾却几乎年年都有! 素巴第听了儿子的话,听到他提过冬的事情,就有点心动了。 漠北蒙古,原本是比较强大的,至少和瓦刺的交战,经常是赢的。可是,近些年来,却反而输给了瓦刺。 要说因为瓦刺那边出了固始汗等人比较厉害,素巴第是不承认这个原因的。 之所以漠北蒙古在近些年来,反而打不过瓦刺,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年来,不知道为什么,天气是一年比一年冷,导致漠北地区的白灾,每年都要比以前的白灾更严重,都要冻死不少人和牲畜,限制了漠北蒙古的实力。 他当然不知道,这个时期,是历史上有名的小冰河时期,温度比以往要低得多,不但影响了大明的国运,同样影响了漠北蒙古的实力。 此时的素巴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发愁,听到他儿子的话,心动之下便说道:“这样也好,不过你要注意,南下更多的是打探具体的消息,不要当出头鸟,被大清所利用。明白么?” 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一听,很是兴奋,立刻就回答道:“父汗放心,儿臣做事,一向有分寸!” 言外之意,就是在说,看,我这么优秀,你的接班人在这里呢! 素巴第又岂会不知道他的心思,正待说什么之际,忽然感觉到有什么动静,似乎有点不对,便不再说话,而是仔细去感觉。 草原上的人,对于地面的震动,永远是敏感的。 只是稍微一感觉之后,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就先开口说道:“这是马群的动静!父汗,是有调兵么?” 牧群正在陆续迁移到过冬场去,并且也不可能是奔腾的动静。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首先想到的是,就是他的那些哥哥弟弟,被他父汗派了任务,要做什么事情。 对于这个,他也是非常敏感的。就怕他父汗偏心,没给他表现的机会。 素巴第听了,摇摇头,正要说什么时,隐约又听到了什么动静,脸色一下就变了。 而这时,王帐外面也乱了,呼喊声,马蹄声,杂乱起来。 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听着这情况,正想出去看情况时,却见营帐门口那边帘子掀开,有人都没禀告,直接就闯进去了。 “大汗,不好了,明国骑军杀过来了!” 这个时候,隆隆的马蹄声,越发地近了。 伴随着马蹄声,甚至还有密集的枪声。 “呯呯呯……” 素巴第听得大吃一惊,明国骑军怎么会杀到漠北来呢?除了几百年之前,明国军队还从来没有出现在漠北过的啊! 并且那隆隆的马蹄声,连枪声都掩盖不下去,说明来袭的明军很多,并且配备的火器很多。 这一下,他就有点慌了。 正在这时,又有人闯了进来,禀告明军杀过来了。 素巴第听了,不敢怠慢了,连忙在他儿子的护卫下,出了营帐,果然看到南方和西部两个方向,有一片红色的波涛,正往这边涌过来。 其中有一支明国骑军,更是犹如利箭一般,压根不顾及其他营帐和蒙古人,直接扑向王帐所在。 护卫王帐的骑军,匆忙间想要反击,但是,面对四处袭来的明国骑军,一时之间,都有点不知道怎么反击才好。 至于普通牧民,更是惊慌失措。 在这漠北蒙古,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明国骑军。这是他们头一遭遇到! “跪地投降不杀!跪地投降不杀……” 一阵阵的蒙古语,回荡在这篇草原的上空。 来不及逃跑的牧民,没头苍蝇一样的牧民,胆战心惊的牧民,恐惧之极的牧民,听到明军用蒙古语喊出的话,看着明军那佛挡杀佛的气势,要么躲进蒙古包里面瑟瑟发抖,要么就直接跪地看看能不能免死了。 只是扫视这一幕,刚才还大声嚷嚷着要杀去南边的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立刻喊道:“快,快牵马来,掩护大汗先撤!” 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在此突袭之下,扫视战场情况,就知道绝对不可能反击成功的。 这个时候,蒙古人最为擅长的方式之一,先逃为上的策略就是第一选择了。 素巴第也没有和部族共存亡的觉悟,立刻上马,在他儿子的掩护下,带着他的精锐手下,赶紧往北逃跑。 不过,大明骑军中,有一支只有一千人的队伍,却是不管不顾其他,直接追着素巴第这边。哪怕此时的素巴第身边,至少有三千骑军,也一样撵着打。 “呯呯呯……” “跪地投降不杀……” “嘚嘚嘚……” 喊杀声,马蹄声,枪声,当然,还有哭喊声,组成了一首别样的乐曲,在这漠北扎萨克图汗部王帐所在的上空演奏着。 来袭所部正是李定国亲自率领的骑军主力,他并没有参与到厮杀中。 冲杀到王帐所在这边之后,就勒马环视整个战场的情况。 此次突袭之下,战况远比想象中要顺利。视线所及之处,基本上没有蒙古人在抵抗了。能逃的在逃,逃不了的都跪地投降了。 看着眼前的这个场景,李定国的心中,也是豪气顿生。 此时此刻的他,想到了当年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的成名战,也是千里奇袭,绕过当时精锐的匈奴主力,杀出了一个大捷。 那一战,冠军侯的兵力还远比他少,只有八百骑而已,并且他的对手,那是有几万匈奴人,数量上根本不能比,是绝对的以少击多,但是霍去病这一战的战果之辉煌,却是绝无仅有!不但杀敌三千多,而且还俘虏了好多匈奴高官。 也是这一仗,让霍去病成为了大汉名将,开始了疯狂输出匈奴,一直打到匈奴闻风丧胆,望风而逃! 想着这个,李定国的心中,忽然觉得,他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多!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14 难以想象 , 回过神来,环视战场,作战的将士们,大部分是追着那些逃跑的蒙古人远去,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则在那巡视战场,大声用蒙古语给蒙古人喊话。 虽然李定国听不懂,但是,喊话的内容却是他下达的,因此,基本上他是有数的,在喊什么。 就见那些喊话的将士们喊话过的地方,那些蒙古人虽然露出了疑惑之色,但更多的,还是恐惧。 忽然,李定国发现,就在离他不远的一辆蒙古大车的车底,躲着两个小孩,那大一点的小孩紧紧捂着小一点小孩的嘴巴,脸上都是惊恐之色。 看到这一幕,李定国便大步走了过去,蹲下身子,看着车底下两个惊恐万分的小孩,露出了和蔼之色说道:“出来吧,回到你们父母身边去!” 他身边的一名将士,会蒙古语的,赶紧给翻译了过去。 两个小孩显然不信,就躲在车底下。 李定国见了,很有耐心,继续和蔼地说道:“不要怕,你看,如果我会伤害你们的话,你们觉得躲在车底,就能躲过去么?” 大一点的小孩听了这话,看着他和蔼悦色的脸一会,终于爬了出来,顺带着,那个小的紧紧拽着他的衣襟跟了出来。 这两个孩子,一看他们的穿着,就知道是普通牧民的孩子。出来之后,李定国才发现,小一点的那个是个男孩,扭到脚了,眼睛红红的,但是努力压抑着没哭。 大一点的这个,是个女孩,看他们的相貌,该是姐弟两人。 李定国见此,便伸手过去,一把抱起了小男孩。他的这个动作,吓得那个小女孩连忙过来抢人,不过并没有用。小男孩为此,终于哇哇大哭起来。 “不要怕,我带你们去找你们爹娘去!”李定国抱着小男孩,低头看着小女孩,微笑着说道。 小女孩听了,看着李定国的笑脸,又看了下周围李定国的亲卫,同样微笑着,很和蔼的样子,最关键的是,她的反抗,没有任何用处。 最终,她第一次说话道:“真得?” “当然是真的!”李定国听了一笑道,“他的脚扭伤了,不好走路,你又背不动他吧,我抱着他,这样他的脚就不疼了。” 小男孩没看到他想象中觉得眼前的大人要伤害他的事情,感觉到李定国的和气,便止住了哭声,低头对小女孩道:“额格其,我要额吉,我要阿布……” 边上的将士立刻给李定国翻译,说着小女孩就是他姐姐,他想要爹娘。 小女孩听了,抬头看向李定国问道:“你们不骗人吧?不是想杀我爹娘吧?” 李定国听了,还是保持着笑容回答道:“你看看,我们有杀戮么?只要投降,归顺大明,我们还能给你们好日子过的。” 小女孩听了,转头看看,果然没有看到杀戮,绝非她爹娘以前给他说过的那种场景。 或许是始终感觉李定国的和蔼,又或者是小男孩的脚扭伤要爹娘,又或者是她自己也很想回到爹娘身边去,最终,她便领着李定国去找她爹娘了。 跪地投降的俘虏,看到一位明国将领竟然抱着一个蒙古小孩,和和气气地说着话,在一个蒙古小女孩的带领着走着,看着这一幕,他们一个个都是傻眼了。 在他们看来,明军杀过来,首先他们的青壮就活不了,然后牛羊被劫掠,绝对是一片惨景。 然而,这支明军和他们印象中的明军太不一样了。 除了那些反抗的被杀之后,还真没有多杀人。甚至还有不少人在用蒙古语提醒:跪地投降不杀! 还说他们只是杀那些老爷,不会杀普通牧民,如果归顺大明的话,都会有好日子过的。 这些真得是太不一样了! 要知道,草原上的人,信奉弱肉强食,如今他们这里被明军控制,竟然没有杀他们,真得是太奇怪了! 李定国这边,在小女孩的带领下,来到一个蒙古包前。听到外面小女孩的喊声,蒙古包被掀开一角,一个蒙古大爷出来,一把护住了小女孩,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李定国怀里的小男孩,却是有些愣住了。 李定国刚才发现,蒙古包里面还躲着几个人,他也不进去,把怀里的小男孩递过去,同时说道:“他的脚扭伤了,最好不要受力!” 边上的将士把话翻译过去,让那蒙古大爷连忙伸手接过,不过还是有戒备之心,明显还怕着李定国,似乎生怕李定国接下来要干什么。 结果没想到,李定国在交代完了之后,却是转身就走,压根没有继续说什么,要求什么,这让他很是意外。 终于,鬼使神差的,这个蒙古大爷忍不住问道:“你们……你们怎么变了?” 明军的表现,实在太让人意外了! 李定国听到问话,转回身子,微笑着看着这个蒙古大爷说道:“你们的大汗想着和沙俄、建虏勾结攻打我大明,因此皇帝便下旨,讨伐你们大汗,但是不包括你们这些普通牧民,因为你们平日里也被你们大汗压榨欺负,日子过得很苦。你们归顺了大明,南迁到归化城那边,日子会远比在这里好过。”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走了。作为主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那个蒙古大爷抱着小孩,有些惊愕地看着转身离开的明军将领的背影。这种说词,又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蒙古包里的人,该是听到外面没有动静,也都钻了出来。男女都有,一起呆呆地注视着明军将领的背影,都是难以想象而惊愕的表情。 环顾四周,他们也发现,明军并没有杀戮,甚至都没有闯蒙古包。眼前的这些,真得好不真实! 就算是蒙古草原上的部族之争,那也是杀对方男人,抢对方的财物,杀戮,是绝对最常见的事情。 可是,这一次的明军,竟然只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杀了那些抵抗的蒙古人之外,竟然都没开杀戒! 眼前一幕,真得是太奇怪了! 李定国也不管他们,看看天色,便吩咐手下道:“杀牛宰羊,除蒙古籍将士继续宣传之外,其他人休整。” 普通牧民是没有牧群的,大部分人,都是给他们的大汗,头人放牧而已。 如今明军是胜利方,开始杀牛宰羊,这是最基本的情况,蒙古牧民虽然看得心疼,却也没有多少愤恨。 而那些蒙古籍的将士,则四散而开,给那些蒙古人讲解朝廷之策。 “朝廷只杀对大明有敌意的头人,优待你们普通牧民的。” “你们归顺了朝廷,就能南下放牧,离开这苦寒之地了!” “看看你们,要是归顺了朝廷,日子会比现在好太多!” “我告诉你们啊,我原本就是土默特部的普通牧民,去年冬天,家里还饿死了两,但是,归顺了朝廷之后,我立下了战功,如今家里都分到了羊群,日子比起以前,不知道好过多少了!” “朝廷还在河套那开垦粮田,以后过冬,都不怕白灾了。” “你们也一样,如果归顺朝廷,为朝廷效力的话,都能分到属于自己的牛羊,说不定还有粮田。” “……” 听着这些宣传,说实话,这些蒙古牧民不大相信。因为在这以前,他们就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好事。 以前的时候,就算是归顺明国,那也是头人老爷封官封王,和他们普通牧民并没有多大关系,依旧是替老爷头人放牧而已。 可是,眼前的这一幕,也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一时之间,他们大部分人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没多久,烧烤的肉香,还有大锅煮肉的香气,开始飘荡在这片草原上。 这让普通牧民的小孩首先就忍不住,闻着香气就想吃。 虽然说,他们可能比中原的小孩要多一些吃肉的机会,但是,作为底层牧民,那也不可能想吃肉就有肉吃,要靠头人老爷高兴了才会有赏。 李定国有注意到这个情况,便下令,让手下将士宰了羊,每个蒙古包送一头死羊过去。 明军没有凶神恶煞,反而给他们羊肉吃。反正小孩是最先接受了明军的善意,表现得欢天喜地,似乎刚发生过的战事,早已远去。 就这么的,每个蒙古包,仿佛汉人的过年一样,也开始烹饪羊肉。 毕竟明军给过去的是死羊,而且明军还在,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不如先饱餐一顿再说。 在这个过程中,追击残敌的明军陆续返回,一开始,还惊得那些普通牧民神经紧张,可他们发现,返回的明军并没有骚扰他们,就慢慢地放心下来了。 这其中,追击素巴第的李来亨也返回了,遗憾地向李定国禀告,说素巴第逃得比兔子还快,没追上。 对此,李定国并不惊讶,草原之战,就是这样,击溃敌人容易,但是想要歼灭敌人,却是非常不容易的。 等到全军饱餐一顿牛羊肉之后,已经是午后时分。李定国看着各个蒙古包都在吃喝,似乎已经恢复了平静,便开始下令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15 这样也行 , 随着军令传下,明军将士们,便开始收拾东西,看样子,似乎是准备动身的了。 与此同时,那些蒙古籍的明军将士们,则开始给那些蒙古牧民喊话,让他们开始集合。 虽然说,对于这种情况,这些蒙古人都有预料。可是,真得开始让他们集合,他们不由得又担心了起来。 他们害怕接下来的事情,是明军撕掉伪善,露出他们的爪牙和利齿的时候了。 然而,也由不得他们不同意。将近上万的明国骑军,哪怕他们的人数比明军要多,可这些明国骑军都是全副武装的,如果不听话的话,人家很可能是会杀人的。 能吃上羊肉的欢喜随之消失,留着还没吃完的羊肉,蒙古牧民们带着不安,开始集合了。 老人带着小孩,青壮护着妇孺,慢慢地来到指定地点集合。看着周边的明国骑军,惶恐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李定国骑在马上,在众将的簇拥来,来到集合的蒙古人前面,看着他们不安的脸色,却是露出了一丝笑容,显得比较和气,当即大声对他们说道:“朝廷的意思,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 蒙古籍的将士,便排着队,一个个地翻译,顺带着当传声筒,把李定国说话的内容传到最后面,让尽可能多的牧民都能听到。 “本帅还要领兵征讨其余两族,没有时间护送你们南下。因此,你们要想过好日子的,就自己赶着这些牧群南下,到归化城去过冬。本帅在这里可以对天发誓,你们以后在归化城的日子,绝对会比在漠北过得更好!” 他这个话,被那些蒙古籍的将士传开之后,这些蒙古牧民不由得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明军将领竟然让他们自己赶着牧群南下,难道就不怕他们跑了么? 第一时间,几乎每个牧民,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这么想的。 他们不知道,这个明国将领是试探他们的呢,还是说,这个事情是真的? 就连明军中的不少人,听到李定国的这话之后,都有点诧异。 在他们想来,这可都是战利品,就算要再打,那分出几百上千的骑军,押解这些人驱赶着牧群南下,也是可以的啊! 李定国不管他们在想什么,只是等到翻译传话之后,就继续说道:“如今的大明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是大明百姓,都有好日子过了的。你们看看,要是以前,我们会出现在漠北么?还有,你们看我们的装备,精良么?” 漠北地区,也就是老一辈的传说中,在大明开国的那段时间,才有明国军队出没,但是一直到后来,明国军队就再也没有到过漠北。 也是如此,扎萨克图汗部哪怕是漠北三族中最强的,被奉为盟主,也被大明骑军突袭之下,唯有落荒而逃的份,大部分普通牧民,一下便成了大明骑军的俘虏。 明军的出现,好像确实能表明,明国又变得强大了! 眼见为实之下,大部分牧民看着眼前这支精锐的明国骑军,心中都有这个结论。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李定国又在说道:“你们自行南下,中途想要逃走的,不去归化城,要去别的地方,本帅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这是你们的损失。不要说遇到别的部族,你们会成为俘虏,就是遇到你们原本的头人老爷,你们就还是会继续成为他们的奴隶,为他们放牧,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想想这个冬天,你们要怎么过?” 顿了顿,让手下将士翻译了之后,他又继续说道:“但是,你们到了归化城,归顺朝廷之后,就能和普通大明百姓一样, 过上好日子了。本帅可以告诉你们,归化城那边,有粮食兜底,至少你们不会在这个冬天饿死,冻死。这个冬天,你们怎么选,将取决于你们自己。是南下,还是其他?” “如果你们没有选择南下,那就是你们自己放弃了成为大明百姓的机会,以后再遇到,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李定国威胁了一下之后,又马上接着说道:“如果你们选择南下的话,本帅在这里再给你们一个建议,能战的汉子,随本帅出战,立下战功,为你们的家人在归化城赢得属于自己的牧群,甚至还有粮田,等以后有钱了,甚至还能坐蒸汽火车去关内,作为大明百姓,去见识下大明的繁华。” 说到这里,李定国觉得差不多了,便最后说道:“本帅给你们半个时辰考虑,愿意成为大明百姓,愿意跟随本帅为朝廷效力,立下军功给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就牵上你们的战马到本帅这边来集合。” 说完之后,他便下令解散。随后,也不管这些蒙古牧民怎么样,就召集将领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李来亨挠着头,有点不解地问李定国道:“大帅,这也行?” 说实话,他是有点想不明白,让这些蒙古人自己去归化城,他们会去么?最大的可能,是跑了吧? 李定国听了,却是反问道:“为什么不行?他们的部族军队已经被击溃,那什么大汗逃去无踪,没有多少战力的部族,在这草原上便是其他部族的猎物。他们如果成为别族的俘虏,那他们的日子只会更难过。如何选择,就看他们自己了,该说的,我都给他们说了的。” 或许李定国是愿意多教李来亨一点,因此,在说完之后,看到李来亨在思考的样子,他便又接着提醒一句道:“另外,严冬就要来临,漠北的贫瘠,也让他们没有更多时间去抉择。在这里活着,不容易的!” 李来亨听了,便不再问话,若有所思的样子。 事实,边关的人都知道,有的时候,蒙古部族打秋谷,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去中原抢一把,他们的冬天就可能会死很多人。因此,明知道中原王朝比较强大的时候,他们也不得不去打秋谷。 如果能抢到东西,那是最好;如果抢不到东西,死了一些人,那等于变相地让其他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资,从而渡过严寒的冬天。 另外,也有一些蒙古牧民,会偷跑到关内来归附,就大明朝来说,从开国以来,就一直有这样的事情。安置这些游牧民族的地方,从大西北一直到京畿之地,其实都有。 蒙古人为大明效力的,最为有名的,就是明成祖所组建京营中的三千营,全都是蒙古族的将士组成,跟随他出征草原,南征北战。 在大明以后的岁月中,也一直有蒙古族的人,从小兵当起,打出一片天的,比较有名的一个例子,便是崇祯初年的满桂,他就是蒙古族的,从小兵一直干到了重兵,最后为大明战死。 可以说,在明朝这个年代,草原上基本就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或者也可以说,汉人所创立的国家,具有非常大的包容性。 李定国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有他一定的背景。 再说李定国说完之后,那些蒙古人回过神来后,先是自己家人之间窃窃私语,商量着他们的未来;到了后来,便和身边熟悉的人也讨论这个事情。 他们都不敢大声,只是压着声音在议论。 而明军将士这边,压根就没有监督他们,任凭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大概过了两刻钟左右的时间,还真有两个牧民牵着马,稍微有点忐忑地到了指定地点报到。 李来亨最先看到,当即有点惊喜,连忙对李定国说道:“大帅,看,还真有人应征了!” 李定国听了,抬头看去,他立刻就发现,其中一个人,似乎是自己送去小孩时,躲在蒙古包里的人,大概是那两个小孩的什么亲人。 看到有人应征了,他便吩咐道:“给他们开一个证明,这样他们的家人到归化城,就是军属身份,会比普通的牧民更受一些优待!” 这个事情,是军中监军负责的。听到他这话,自然是认同的,便过去问了姓名之类,写了个证明,让这两人把证明给他们的家人,到时候给归化城的官员看,能得到军属待遇。 更多旁观的牧民看到这个情况,便陆续又有牧民加入了。 札萨克图汗部的头人不是被打跑,就是之前杀过来的时候被杀了。这些底层牧民,一般都缺乏自主性。有人带了头,其他人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跟着做。 这不,当越来越多的军属出现,知道到了归化城之后,是军属的好处之后,就有更多的牧民加入了。 甚至到了后来,有些小孩和老人,甚至有些妇女,都牵着战马想要加入。 到了最后,李定国不得不出面,只要了青壮。就只是在半个时辰内,他就等于有多了一万骑军。 当然了,这个骑军其实没有什么战斗力,不管是他们的军械护甲还是士气,都只能打顺风战,一旦打成硬仗、苦战的话,估计会崩溃。 不过,李定国并不介意!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16 敌袭 , 李定国并没有马上动身,而是再次给新组建的这支“仆从骑军”强调纪律,重申以打击各部族头领为主,不得劫掠杀戮普通牧民。 这次纪律的强调,让更多的牧民,想要加入到队伍中来。 因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李定国之前所说得那些都是真的。这让那些牧民中原本还不相信明军的,也都转为相信了。 就这么的,又多了三千骑军之后,李定国这边的兵力,达到了两万多。 随后,他让亩普通牧民驱赶着牧群南下,自己则领着战兵赶往下一个目标了。 田见秀这边,也没有例外,突袭之下,札萨克图汗部常备军压根不堪一击,除了逃走的一部分之外,大部分不是投降就是被杀了。 和李定国这边不同的是,田见秀这边押着俘虏和战利品,是准备去找李定国汇合的,并没有其他想法。 因此,当李定国找过来的时候,田见秀这边就有点傻眼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札萨克图汗部的那些头人杀回来了。 随后,李定国在这边也是如法炮制,宣布新的规定。让牧民自愿南下,想要立功的就参军。 这一次,因为有李定国带过来的一万多牧民为榜样,就更容易了一些。这让李定国所部的兵力,又添加了八千左右。这么一来,李定国所部骑军的总兵力,便达到了三万六千左右;这其中,大明精锐骑军有一万五千骑;普通牧民组成的骑军则是两万一千骑; 就按照一比二的大概比例,李定国让各部配置普通牧民的兵力,不过他自己直属的四千骑军并没有配置普通牧民的战力。 这些普通牧民的加入,不但增强了李定国的可用兵力,并且还提供了漠北这边可靠的消息。一场意料之外的漠北之战,进入了下半场。 ………………………… 再说札萨克图汗素巴第,在他儿子的护卫下,带着残兵一口气逃到了土谢图汗部,跑来向土谢图汗衮布求援。 “什么?”土谢图汗看着狼狈不堪的素巴第,有点难以置信地确认道,“大汗是说,明军杀到了漠北?” 一如素巴第之前没想到的一样,明军竟然会出现在漠北,这是几百年未有之状况。第一时间,土谢图汗是有点不信的。 如果说瓦刺毁约,跑来攻打他们漠北蒙古,他反而更容易相信。因为他们两家,以前就是经常互相打的。 素巴第理解他的这种诧异,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他都还有点懵:明军面对大清和倭国的联军压力,不是应该集中兵力应对么?怎么还有余力,杀到漠北来了,还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损失惨重!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回答土谢图汗道:“你看我这是在闹着玩的么?” 他儿子诺尔布毕锡`勒涂汗在边上急着催道:“快点,立刻集结人马,一起杀回去,定要让那些明狗知道,敢来漠北,就要叫他们有来无回!” 土谢图汗听了,便又再问道:“那明军多少兵力,具体的情况,我总得也了解一下吧?” 顿了顿,他又再问道:“还有,有没有向瓦刺求援,我们可是订了法典的,车臣汗那边,要不我也派人送个信,让他集结人马敢来助战吧?” 土谢图汗并不傻,他出兵的话,就算打赢了,也不可能获得很大的好处。除非素巴第的实力已经被明军打没了,否则要是素巴第的实力还强的话,他是盟主,又和准葛尔部交好,土谢图汗就不可能有吞并札萨克图汗部的能力。 再说了,严寒马上来临,这个时候动刀动枪,消耗的物资就会多, 对于原本就条件艰苦的土谢图汗部来说,冬天会变得更加难熬。 因此,土谢图汗并不想自己一家去面对明国骑军! 听到他的话,素巴第如何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便连忙对他说道:“明军突袭了我的部族,刚好又是在这个时候,牧群和人口都落入了他们的手中,收获很丰。这个时候,他们该是会押送他们的战利品返回明国。如果去晚了,就让他们逃回去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继续劝说道:“明军来漠北的肯定不会多,大概也就上万骑左右,我之所以会打败,主要就是没想到明军会来漠北。如今他们都要押解我的部族那么多人口和牧群,兵力肯定分散。这个时候,都不需要太多人马,说不定只要我们一出现,我的人就会造反,直接就能反败为胜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一听这话,土谢图汗就有点心动了。 因为他对素巴第的解释,基本上是认同的,这符合他的认知。 素巴第看到土谢图汗还是没有马上答应,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便一咬牙说道:“只要你帮我击败明军,我给你五千头羊,一千匹马,另外明军的装备,全都归你,如何?” “好,既然大汗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就这么说定了!”土谢图汗一听,顿时眼睛一亮,便马上答应了。 羊和马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他看中了明军的装备。 草原上的部族,实力强大与否,除了人口多少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常备军的多少。 而常备军的多少,除了取决于部族能供养的人数之外,还取决于军械装备。 就土谢图汗部来说,人口是漠北三族中最多的,可也是物资最缺乏的。土谢图汗部的手下,很多人放牧都用的是骨矛骨箭,几个蒙古包共用一口铁锅。没办法,穷啊! 因此,土谢图汗也看重缴获自明军的装备,这能让他的实力更为强大! 不过,他虽然答应了,但是要想立刻反击,却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的部族散布在各处放牧,这个时候,虽然都开始迁移到事先选定的过冬场,但也有好多个地方,他召集手下需要时间。 素巴第见他已经下令部族集结,心中便松了口气。 被明军的突袭,导致他损失惨重,让他心中很是心疼,就更是坚定了回头一定要入关,狠狠地劫掠一把的心思。 这不,在宴会之上,他就对土谢图汗说道:“和沙俄联手,攻打明国的事情不能再拖了。就应该果断一段,早点杀进明国的话,明军也不至于跑到漠北来了!” 土谢图汗听了,点点头,深以为然。 这一次,幸好明军是先突袭了别的部族,要不然,如果先突袭他这个部族的话,基本上可以肯定,一样是会遭殃的。 只听他回答素巴第道:“沙俄的火器是厉害,但是他们的军队还没过来啊,就算我们同意了,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吧?” 素巴第听了,点点头说道:“沙俄离明国确实是远了一点,不过只要有利益可图,就算是再远的地方,他们都能到了的。最关键的一点,我觉得还是先不要计较那么多,把明国打下来再说,要不然,争论不休就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去了!” 这么多部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明国这么大一块肥肉,怎么吃,就是个问题。 对于实力强大的部族来说,他们可能事先不在意怎么吃这块肥肉,但是,对于实力弱一点的部族,他们就比较介意是不是事先分好这块肥肉,要不然,真得等到吃肉的时候,人家实力强大的,不给他们分就麻烦大了。 基于此,uu看书 www.uukanshu.com各部族都找了很多理由,想要在这场盛宴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土谢图汗就算是比较强大的了,他的人口众多,如果离开漠北的苦寒之地,得到足够物资的话,他的实力就能得到极大地提升。 这么想着,又加上这次札萨克图汗部被明军突袭的例子在,他便也赞同素巴第的观点,觉得该早点联合沙俄和瓦刺,先把明国灭了再说。 大概五天之后,土谢图汗部这边,已经陆续集结了人马过来,加上素巴第所领的残军,兵力达到了三万多,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呵呵,如今我们已经对明军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了!”土谢图汗笑呵呵地对素巴第说道,“而明军还要押解那么多的战利品,兵力肯定不会集中。这一战,基本上不会有悬念了!” 素巴第听了,当即点头附和道:“没错,现在就等探马回报明军的位置了!” 他正说完这话呢,忽然看到了动静,西边方向,有几十骑正出现在他视野中,疾驰而来。 “看,想必是探马有消息了!”素巴第听了,便指着远处疾驰而来的那群骑士说道。 土谢图汗听了,转头看去,也看到了那伙疾驰而来的骑士,先是欣喜了一下,点点头,不过随即,他又有点疑惑地说道:“不对啊,我派出去的探马,是往西南方向去的,怎么就从西边过来了呢?难不成,明军压根就没南下返回明国?” 一听这话,素巴第也有点疑惑了,正在想着呢,那伙疾驰而来的骑士已经离得更近一些了,隐隐约约地,似乎还听到了喊声:“敌袭……敌袭……”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17 是你引来的 , 听到疾驰而来的探马喊叫声,集结的蒙古人都是有点蒙圈。 这边集结了这么多的人马,还没去打别人呢,就遭遇敌袭了? 各个蒙古包里面的蒙古人,不管他们是征集起来的普通牧民,还是常备骑军,立刻纷纷找自己的弓箭刀枪,找自己的战马,一下就乱了起来。 不过,再怎么乱,这个时候的他们,也还是有些底气的,毕竟土谢图汗部的主力全都在这里集结了。 素巴第看到这一幕,同样有些懵了,向土谢图汗确认道:“不应该啊,这时候的敌人,除了明军之外,应该没有敌人啊!” 其他草原部族,和漠北三族为敌的,主要就是瓦刺。可在十来年前,双方签订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不但握手言和,并且还是攻守同盟的了。就他们所知道的,也不可能存在瓦刺会撕毁法典的任何迹象。 你要说不是瓦刺,那就是明军了。 但是,明军也就一万多骑而已,他们劫掠了札萨克图汗部,就算他们把人都杀了,难道就不要那些牛羊了么?他们放着不要,又要来打已经有准备的土谢图汗部,图什么? 疯了么? 一时之间,土谢图汗面对素巴第的问话,他也是摸不着头脑,没法回答这个问题。 不过眼下也不是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急忙下令全军集结,准备迎敌。 也就在这时候,疾驰而来的探马,终于赶到了王旗所在这里,气喘吁吁地滚鞍下马,向土谢图汗禀告道:“大汗,明军杀来了……” 果然是明军,这在他们的意料之内,土谢图汗和素巴第听了,互相看了一眼意思是不出所料,还没等他们说什么,就听探马接着禀告道:“……有四五万明军,好多好多,杀过来了!” “什么?”土谢图汗吓得差点跌倒,连忙问道,“有多少?明军有多少人马?” 不是说了就一万多的,哪来的四五万明军? “四五万明军,正向我们杀奔过来……” 素巴第一听,断然打断了探马的禀告道:“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如果明军有四五万兵力的话,突袭我的时候就不可能那么少的人,除非……” 他是想说,除非是明国后续还有援军。 然而,还没等他说完,就见探马带着仇视的眼光,盯着他,大声说道:“明国的正规骑军大概有一两万的样子,其他的骑军,全都是你们族的。” 说到这里,探马又立刻转头看向土谢图汗,着急地说道:“大汗,这是札萨克图汗勾结了明军来打我们部族的主意啊!” 虽然在外人看来,蒙古人的穿着差不多,难以分辨他们是哪个部族的。但是在蒙古人自己看来,却能分得清楚这点。这些探马,发现敌情之后,也很快就区分出来,跟随明军作战的那些蒙古人,到底是哪个部族的。 “……”探马的这话一说出口,不管是素巴第,还是土谢图汗,顿时就都有点傻眼了。 当然,他们两人的傻眼,还是有些区别的。 对土谢图汗来说,他是被素巴第给震惊了,竟然和明军勾结在一起,然后假装被明军攻击,跑到他这里来,这是想一网打尽他啊! 而对素巴第来说,感觉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他被明军攻击,落荒而逃,怎么可能又和明军勾结在一起呢! 这么想着,看着土谢图汗的表情,看着周边那些人看他们的表情,素巴第回过神来,连忙辩解道:“怎么可能,没有的事!绝对不可能的!真得,我……” 他不辩解都不行,要不然,土谢图汗会把他给杀了的,这可是人家的地盘。 他儿子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还有跟随他而来的其他大小头目,也跟着辩解了起来。 “……我要真得和明军勾结了,我傻啊,还亲自跑来这里?”素巴第急忙解释道,“我不要命了?” 听到这话,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 回过神来的土谢图汗,便感觉探马可能搞错了,便准备说什么。 可就在这时,就见草原远处的地平线上,一条线已经出现了。 “先不说这些,准备迎敌!”土谢图汗见了,便立刻吩咐一声。 军队要集结前出,驻扎地可不能当战场,否则就算打赢了,也会损失牛羊和人口的。 都不用交代,为了防止意外,普通牧民也立刻开始驱赶牧群,试图躲远一点。 已经集结起来的土谢图汗部族的兵力,确实是漠北三族中最多的。就人数来说,和来犯之敌是差不多的。 但是,土谢图汗心中却是有点忐忑的。他自己知道自己手下的军队,大概是什么战力。时机不对的话,就只能先逃了。 心中这么想着,他仔细盯着远处正缓慢而来的兵线,有点紧张了起来。 虽然还看不清具体的情况,但是,明军穿着红色战袄,那可是非常显眼的。 土谢图汗只是观察颜色的区别,他就发现,明军的数量,都快要有两万了吧! 而大明骑军能出现在这里,绝对是精锐,而不可能是杂牌凑数的! 一想到这,土谢图汗心中就有点要打退堂鼓了。 他在想着时,边上的人已经喊起来了:“大汗,大汗,那就是他们族的人,跟着明军一起来攻打我们的,就是他们族的人!” 一听到这,土谢图汗立刻转移了注意力,看向那些没有穿大明军服的骑兵。 果然,隐隐约约地,大概能分辨出来,好像确实是札萨克图汗部的。 还没等他转头去质问,就见诺尔布毕锡哷勒涂汗已经用不可思议地语气先开口说道:“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肯定是冒充的,绝对是冒充的……” 素巴第的视力要差一些,晚了一些才分辨出来,顿时,他也想不通了,怎么他手下的人,跑到明军那边去了?最为关键的是,还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几万! 这是怎么回事? 土谢图汗的脸色已经非常阴冷,转头看向素巴第,厉声喝道:“这是怎么回事?” 要是没有素巴第的允许,他的手下就投靠了明军,并且还是这么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至少他活这一辈子,还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情! 看到素巴第也是非常惊诧的表情,看着肯定不是装出来的,土谢图汗便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素巴第的七个儿子中,有人投靠明军了。 他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明军竟然只杀头人,却收买底层牧民。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底层牧民也好,还是中原的底层百姓也罢,全都是耗材,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打交道,收买等等,所有的这些沟通对象,必然是头人、老爷之类的! 土谢图汗这边,还搞不清楚怎么回事,明军这边,却无视当面兵力相当的敌人,已经开始缓慢地提马速了。 各部将领,包括李定国本人,全都在骑军第一线。 明军的阵线,就犹如是一个个的红色箭头,开始射向土谢图汗部的军队。 隆隆的马蹄声,越来越急促。 看着明军一往无前的气势,正常来说,土谢图汗部这边,也要提马速,开始对冲迎战。否则一旦在气势上输了,对于军心士气的影响就会很大的。 然而这时候,土谢图汗部这边,却压根没多少人敢去冲突,就连王旗所在那边,也没有发出冲锋的信号。 能不能打得过,就看下眼前情况,大概心理就有数的。 土谢图汗不相信素巴第把明军引到这里来的,但是,明军能来这里,绝对和素巴第有关。 隆隆的马蹄声,犹如阎王催命,他不再多管身后的牧群和族人逃多远了,当即用手一指素巴第道:“你害了我啊!” 不甘心地控诉了一声之后,他开始调转马头逃跑了。 其他土谢图汗部的人看到王旗方向,当即二话不说,也立刻跟着逃跑。 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打不过就逃,那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一点都不丢人。 “跪地投降不杀!跪地投降不杀……” 在当面之敌一有败退迹象之时,明军阵中,便爆发出了巨大的声响。 有明军将士在喊着的,也有札萨克图汗部的人在喊着。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札萨克图汗部的人,其实心中还有点打鼓,不知道这一战之下,还有没有命活着回去看到亲人。 但是,当他们看到大明精锐率先冲锋,并没有驱赶他们先冲,而且土谢图汗部竟然不敢挡明军锋芒,转身逃跑之时,他们就兴奋了,喊得非常地大声。 这一战,可以说没有任何危险,基本上就赢了! 这种胜利的滋味,似乎非常地不错! ………………………… 发生在土谢图汗部的这场战事,虽然曾有列阵迎敌,但是却压根不是一场激烈的战事,反而更多的是一场你追我赶的追逐战而已。 从明军定为到土谢图汗部,而土谢图汗部没有事先逃跑,基本上就注定了结局是如何的! 在追击的过程中,札萨克图汗部的新兵,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18 底气 , “前面的兄弟,不要跑了,投降吧!” “投降了才有好日子过,别逃了!” “冬天马上到了,能逃哪里去?归顺大明吧!” “看我们都归顺大明了,何必为那些头人卖命呢?” “你们跑了,你们的家小,牧群能跑得了么?” “……” 好家伙,一场追杀战事,硬生生地被札萨克图汗部的新兵演变成了一场劝说战。 在这一点上,正儿八经的明军,还真是比不过他们。 第一因为他们是蒙古人,本身说话就比穿红色战袄的明军将士有说服力; 第二是因为蒙古人了解蒙古人,就拿他们蒙古人最担心的事情,最挂念的事情来说,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这不,追着追着,那些土谢图汗部的人就不跑了! 就算自己能逃掉又如何?接下来的冬天怎么过?还有,牧群和家小肯定逃不过明军的追杀,他们又怎么办? 既然札萨克图汗部的人都能归顺了明军,看着他们好像还很开心的样子,那自己也不至于会比现在还差吧? 对于普通牧民来说,还真有这样的想法。反正他们的日子原本就已经很苦了,回头还能再苦到什么地方去? 也只有那些蒙古贵族,他们本身的日子过得不差,才不相信归顺大明的话,日子会过得比以前好。还有,他们也怕明军找他们算账,因此依旧是能逃就逃! 流贼出身的明军将领们,比如李过、高一功、李来亨等人,打仗都是往疯里打的,就想着多立战功,因此,他们都是追着蒙古人的王旗,看到哪里的人群多,那就往那追杀! 这一战,一共持续了半天左右的时间,追杀出去的各路人马,才算是陆续收队。 一如第一场战事一样,杀死的敌人没多少,大部分都是投降了,少部分倒霉蛋被杀。至于土谢图汗部的贵族,基本上在他们的亲卫掩护下,又对这里的地形熟门熟路,还是被他们逃掉了。 李定国环视四周,他发现,都不用他吩咐,札萨克图汗部的新兵将士,就在给那些刚投降的土谢图汗部的俘虏解说大明的新政,因为战前就有政策。 战功的安排,大概是参战的加1分,杀多少敌人加多少分,俘虏多少敌人加多少分,说服多少敌人归顺加多少分;类似这种,就大大鼓励了札萨克图汗部的新兵将士为了更多的军功去说服俘虏归顺。 随后,各部中的锦衣卫监军便开始记功,而其他将士又开始杀牛宰羊饱餐一顿。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就犹如第一次一样,愿意参军的出列,其他人自行南下前往归化城过冬。 这一次,比起第一次要更顺利。土谢图汗部的俘虏这边,又加入了两万左右的新兵,让李定国所部的兵力一下增加到了五万六千左右;这其中,大明精锐骑军有一万五千骑;札萨克图汗普通牧民组成的骑军则是两万一千骑;以及土谢图汗部普通牧民组成的骑军则是两万骑。 本来的话,土谢图汗部的人口比札萨克图汗部要多,底层牧民也要多。但是明军来攻之时,土谢图汗部是已经集结了的,因此一旦打不过,逃跑也是快速的。虽然札萨克图汗部新兵将士竭力劝说,但那也是对于落后的逃兵。至于逃得快的,那还能听到劝说,早跑没影了。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那明军要收编的新兵,绝对要比札萨克图汗部那边多! 对此,李定国也无所谓了,他要做的主要目标,就是狠狠地打击漠北三族,让漠北三族从此不再是大明需要担心的一部分。 因此,他一不做二不休,领着手下,趁着严冬来临之前,继续向东横扫。 ……………… 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李定国所部从西到东,横扫了漠北三族,连车臣汗部也没逃脱被明军击溃的命运。 这个时候,漠北已经开始下大雪。 李定国便不再继续,押送着车臣汗部的战利品从大青山山脉的东侧南下。 漠北之战,李定国横扫漠北三族,不但自身损失极小,就兵力而言,还越打越多,包括车臣汗部的底层牧民,能用的骑军共计达到了六万五千多。 当然了,被明军攻击,逃在漠北各地的漠北三族,还有不少人。但是,他们失去了牧群,失去了家人,要么沦为草原强盗,要么就南下归顺大明,要么就只能去投靠其他部族,仰仗他人鼻息了。 明军南下之际,高一功他们凑在一起,看着庞大的队伍,都有点难以置信,没想到打仗,竟然能打这样的仗? 这不,就听高一功说道:“我是真服了,宁远伯竟然还能这么打仗,以前我怎么没听说他有这个本事呢!” 以前他们虽然分属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麾下,但是也曾有过交集。 田见秀听了,便回答他道:“宁远伯一向待人宽厚,军纪严明,我是听说过的。他这一次竟然采用这种手段,你要说有多意外的话,其实也没有多意外的。” 李过听到他们的对话,也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其实,真要我说得话,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朝廷有钱了,有能力安置这么多的牧民。要不然,就算心再好,也没法如此做的。” 顿了顿,他马上接着说道:“你们忘记了,在我们造反之初,当时的三边总督杨鹤吧,基本上就是想招安我们的。当时,招安了之后,又没有钱粮安置,结果不就重新造反了。这草原上的人也是一样,就算他们归顺了,但是如果到时候还没法安置他们,他们要挨饿受冻的话,最终肯定也是会造反的。” 听到这话,高一功他们都是深有感触。 想当年,朝廷对于招安的人无力安排,那个洪承畴就开始屠杀被招安的人,因此得了个外号“洪剃头”。 想着以前,再看当下,他们几个人对于大明的改变,真得是有点难以想象。 如今的大明,几乎是一年一个样地在变化。 各地的生气勃勃,还有繁华景象,在几年前真得是难以想象! 特别是蒸汽火车,在大明的大江南北都开始修建。各地的物资,通过铁路互通有无,极大地减少了路上的消耗。 不说别的,光是归化城这边,就听说要修建铁路,到时候,关内关外互通,也就更方便了。 原本属于蒙古人的河套平原,朝廷也已经定下策略,要大规模地开荒种田,要让这里成为真正的塞上江南! 这要换在以前的话,同样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李来亨的年纪还小,对于他们说得这些,感受要浅了一些,他的注意力,更多的是集中在另外一个方面,只听他欣喜地说道:“等到回去之后,给新来的这些换装,就等于是朝廷多了五六万精锐骑军了,皇帝肯定开心,这一次,我们肯定都是立下大功了。” 听到这话,众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这些蒙古族的普通牧民,天生就会骑马射箭,他们唯一缺的,是作战的勇气和精良的装备。 如今朝廷有钱了,制式盔甲军械绝对有多,换装不是问题。而有了尽量的装备,加上赏罚分明的话,作战的勇气自然也就有了。 李过和高一功他们想到的,还不止这一点。 这一次的漠北之战,等于一下解决了河套北方的隐患,一口气解决了漠北三族,又极大地充实了河套平原的人口,这可不是单纯杀敌能带来的好处。 就算瓦刺和沙俄帝国联合起来了,大明都不用调动其他人马,光是现有的边军,加上河套这边的新增兵力,就足以对付了。 更不用说,漠北三族,在明军的奇袭之下,旦夕之间就毁灭,对别的蒙古族的震慑,更是还有后续的一连串影响。 这一次的漠北之战,虽然抵不过当年骠骑将军封狼居胥的威名,可实际能达到的效果,其实也不算低的。 这一战,让李定国的名声,绝对在草原上是个传奇的存在了。 想到这个,李过和高一功他们,一个个也都是欢喜,因为他们也有幸参与在这一战中了。 ………………………… 再说归化城这边,游骑碰到了南下的札萨克图汗部人马之后,立刻飞骑禀告归化城守将贺人龙。 贺人龙听说这些牧民是李定国安排南下,而李定国还带着他们的家小再漠北打仗,又见到了李定国开出来的军属证明之后,亲眼见到了大规模南下的这些蒙古人,便不敢怠慢,立刻飞马禀告延绥巡抚和宣大总督,急求支援。 事先的时候,可没想到归化城这边会增加这么多的人口的。 延绥巡抚和宣大总督一听到消息,也不敢怠慢,立刻派出队伍往草原送粮草物资。原本以为地广人稀的河套平原,一下增加了那么多的人口,他们自然是很高兴的。 结果没想到,过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又遇到了土谢图汗部的人口南下。 这一下,就算是延绥巡抚和宣大总督都震惊了,归化城短时间内安置不了那么多,往草原输送物资又会耗掉很多粮食,纷纷上奏,请求关内安置新归顺牧民,渡过这个冬天再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19 独一无二的祝福 , “什么?”崇祯皇帝闻报,很是惊喜地说道,“李定国把漠北三族解决了?” 原本的对策中,李定国所领骑兵是西进防范瓦刺和沙俄真得勾结在一起,会对大明西北造成威胁的。结果没想到,李定国不但传回了西域的消息,还因时制宜,领兵突袭了已经和瓦刺联盟的喀尔喀蒙古,等于替朝廷一下解决了北部的隐患。 这对崇祯皇帝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啊! 次辅孙传庭也难得脸上有了笑容,双手把奏道转给轮值太监方正化,同时回答崇祯皇帝说道:“漠北三族的头人虽然逃走,但是他们失了根基,已经不足为虑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补充说道:“并且迁移了漠北三族到归化城,朝廷开发河套平原刚好就有了足够的人口了。另外,朝廷至少还能多五六万骑军,对于明年横扫东部蒙古,或者攻打辽东,都会有足够的兵力可用!” 要想组建一支五六万的骑军,如果只是靠关内的话,付出的代价绝对是个巨大的数字。但是,由蒙古牧民组成的骑军,却只要朝廷付出军饷和军械,就类似朝廷只是付出一支步军的代价,真得可以说是赚大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当即点评道:“不错,不错,就以一万多骑军出征,结果不但越打越多,而且还得到了漠北三族的牧群和人口,真不愧是两厥名王的能人啊!” “???”孙传庭听得一脸纳闷,一头的问号,有点疑惑地问道,“陛下,何为两厥名王?”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无语,自己一时高兴,失言了! 回过神来,他当即一本正经地问道:“朕的意思,他一口气把漠北的几个大汗都打跑了。算是厉害了。” 说完之后,他便低头看奏章去了。 孙传庭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解释,还是有点没法理解。 直觉告诉他,这个解释是瞎扯。 但是,皇帝瞎扯,他一个当臣子的,又不是是非关键的问题,也没法或者说,犯不着追着皇帝再问。 不过他有一个感觉,就是李定国在皇帝的心中,确实是非常欣赏的一个高度。 崇祯皇帝看完奏章之后,便立刻抬头说道:“归化城先安置,安置不下了就南迁到陕北、宣大一线再安置,等过了这个冬天之后,再迁回河套平原去。”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传旨给宣大总督以及延绥巡抚,让地方上的水泥厂加紧修建房子,要有用煤热炕的那种。至于战功封赏,还是等李定国归来之后的正式报捷文书吧!” 对此,孙传庭自然不会有意见,他送这份奏章过来,是还有事情找崇祯皇帝的。 这不,就听到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云南巡抚再次上奏,说洞吾请降,愿意献上李自成等贼寇,以后永世以大明为尊!” 洞吾那边,被大明边军囤积在边界,动不动秀下胳膊,使得洞吾不得不集结全国兵力来抗衡。时间久了,就算没有开打,一样是吃不消。 洞吾国王他隆王多年的休养生息之策,积蓄起来的粮草物资之类,又很快地消耗掉。这让他隆王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就又一次提出了请降。 孙传庭说完之后,看到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说话,便再开口说道:“明年朝廷的重点,还在东部蒙古以及辽东和朝鲜,至于西南,如今已经压服洞吾,不如顺势了结洞吾之事,调兵到广西,可用作收复安南之用。”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当即摇头道:“给云南传旨,除非他隆王愿意接受朝廷封爵,移居京师享受荣华富贵,而洞吾改归大明洞吾省,否则一切免谈!” 言外之意,就是还是不答应了,一定要拿下洞吾了。 孙传庭听了,眉头略微一皱道:“陛下,这等条件,那他隆王必然是不会接受的。” “不接受就不接受了,反正洞吾是朕要定了!”崇祯皇帝听了,毫不在意地说道,“至于安南,朕另外有安排,或许不用打仗,也能收回!” 孙传庭听了,有些好奇,正要问个清楚时,却听崇祯皇帝先对他说道:“孙卿且先准备整顿新归附的草原骑军之事吧!” 这次估计会有五六万蒙古骑军归附,要登记造册,要划拨部队,要装备,也要整训,事情确实有不少。 孙传庭听了,没有办法,至少先不管其他,答应了下来。 等他走了之后,崇祯皇帝便联系刘伟超,把李定国的漠北之战说了一遍,然后感慨道:“是金子,终归是会发光的。朕原本以为,改变了历史,也就改变了他。结果没想到,他以另外的方式,证明了他自己。” 李定国的封爵,有一半是运气,捡到了爱新觉罗阿济格,另外有一半,是崇祯皇帝为了原本历史上李定国对大明的尽忠而封。终归来说,这个封爵是带了情分,而不是真正显出李定国的本事。 结果没想到,李定国在草原上的表现,给了崇祯皇帝一个意外之喜。 漠北之战,没有苦战、硬仗,自身没有多少损失,获利却又那么丰厚,这样的战事,绝对不是一般将领能做得到的。 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缺一不可! 刘伟超听了,也是笑着说道:“他能取得这样的奇迹,归根结底,也是你在后背支持的原因。要不是你给出的草原之策,要不是你能安置那么多的牧民,他是不可能有这样表现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很是受用,便也对刘伟超说道:“那要这样说起来,这功劳也是你的了。如果不是你帮朕点了科技树,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朕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物资,也就不会有这样的底气出这个草原之策。对了,就连这个改牧归流之策,其实也是你建议的。”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感慨道:“你对朕的帮助,真得是太大了!” 刘伟超听了,也是笑了。 过了一会之后,他才说道:“好了,我们就不用互相吹捧了!对了!” 说到这里,刘伟超顿了顿之后说道:“我想到了,我过年结婚,你给我什么礼物最好了!” “什么礼物?”崇祯皇帝原本就一直为这个事情纠结着,很是伤脑筋,此时一听他的这个话,顿时大喜,连忙问道,“你快点说来,看朕能不能做到?” 刘伟超听了,笑着对他说道:“我希望我结婚,能得到你,还有明末时候你们那些名人的祝福。” 说到这里,他发现自己失言,便连忙改口说道:“就是希望得到你这个时代的有名人物的祝福,至于名单,我给你一个,你看怎么样?” 刘伟超想到了,他结婚的时候,崇祯皇帝、周皇后、田贵妃,陈圆圆、秦良玉、孙传庭、周遇吉等等,如果能得到他们的祝福,那这份礼物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有些意外,随后回过神来之后,顿时很是兴奋,当即说道:“好,这个没问题,你给朕名单,离得远了,朕就派快马,八百里加急传召他们回来!” “……”刘伟超一听,有点无语,当即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用八百里加急,那没必要吧,太夸张了!” 八百里加急是最高等级的通讯方式,除非事情真得是非常紧急,才会动用八百里加急的。 据刘伟超所知,也就是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崇祯皇帝曾动用八百里加急传旨给那些名人一起救亡图存。 可如今,就只是他结婚而已,就用八百里加急,然后那些明末有名的名人,就拼命赶往京师,只是给自己一个结婚祝福? 就这么想想,就觉得好像有点不好意思!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却是非常严肃地说道:“如何没必要?这可是你一辈子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就你对大明朝的功勋,朕就是上天去摘星星,那都是应该的!” 如果不是刘伟超,这时候的他,尸骨已寒,老婆,孩子全都死,江山也完蛋了!目前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不止是他,就是那些名臣武将,也经历了一幕幕的悲剧,或者已经战死,或者马上要战死,大明境内更是不知道会多死多少万万的百姓! 而这一切,皆因刘伟超而改变。这么大的功勋,就只是八百里加急把他们召回京师,给刘伟超一个结婚祝福而已,如果连这都不去做,那就真得太对不起刘伟超了!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时,刘伟超还在那说道:“可是他们有的人都身居要职,牧守一方,又不是天大的事情,不好让他们回来吧?” 崇祯皇帝听了,毫不犹豫地说道:“那就让他们的副职先顶着便是!对朕来说,对大明来说,给你结婚祝福,就是天大的事情!” 说到这里,他用那种不容反驳的语气接着说道:“好了,就这么说定了!不要啰嗦了,赶紧给朕一个名单!”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20 投靠 , 草原上,大雪纷飞之下,白茫茫的一片。 虽然说,大雪才开始下,但是地上却已经有比较厚的积雪,足以淹没人的脚背。并且看这个趋势,雪下个没停,估计又会和往年一样,会很厚很厚的那种。 一般情况下,草原上当大雪一起的时候,只要是人,便都会猫起来,躲避严寒。 可是如今,在这准格尔盆地附近,却还能见到有二千左右的骑军,就在大雪纷飞中艰苦跋涉。这一幕,在白雪世界中显得格外显眼。 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面,忽然有了动静,有几骑立刻迎了过去,大声吆喝是哪个部族的? 随后,就见有快骑,冒着雪花,疾驰离开。 “什么?”听到禀告,杜尔伯特汗当即大吃一惊,有点不可思议地问道,“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这个时候领兵前来,带了多少兵马?” 这绝对不正常,这种日期竟然还领兵前来,他们两个是在搞什么鬼?该不会是他们的部族没法过冬,要想来抢自己的吧?难道他们就不顾已经签订的法典,又要撕毁合约了么? 这一刻,杜尔伯特汗非常地紧张。 “只有两千骑左右,而且还有不少人带伤,看着好像……好像是残兵败将,是来投靠我们的。” “啊?”杜尔伯特汗一听,更是震惊,比刚才还要吃惊了,“怎么回事?谁打了他们了?他们可是在漠北啊,两个族加起来,至少有八九万骑军吧,到底怎么回事?” “他们不肯说,只是让我们来禀告大汗,说见了大汗自然就知道了!” 杜尔伯特汗听了,相当地诧异,想了下,便还是吩咐道:“传令,集结军队,就左近的便行,随我去迎接!” 杜尔伯特部的过冬场也是分为几个地方,就王帐所在的人口最多,他能集结起上万骑兵,因此倒也不怕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的两千骑军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这大冬天的,还是下大雪时候,男人都要携带兵器集结,让杜尔伯特部的人,全都人心惶惶。这种天气,谁都不想出去。可既然要出去了,那肯定是大事! 也是如此,接下来有什么事情,就格外地引人注目。 最终,杜尔伯特汗领着上万骑军,冒着风雪,迎到了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只是一见面,杜尔伯特汗就震惊了。 他的探马果然没有搞错, 一看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就知道他们绝对是经历了大败,才会有如此颓废的表现,还有那些伤员。就眼前所见这些,真不可能是装出来的。 这一下,亲眼所见之下,杜尔伯特汗就更震惊了:不管是札萨克图汗,还是土谢图汗,他们的部族实力,可都比他这个西部杜尔伯特部要强大的。真得是太难以想象了! 震惊之下,就这一见面,他就连忙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札萨克图汗听了,当即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被明军偷袭,我们两人都丢了部族,只能来投靠你们了!” 在土谢图汗部被明军攻击之后,他们两人率部逃跑,惊魂未定之下,又发现明军继续往东横扫,就不敢逃往东边,直接跑来西边,投靠瓦刺来了。 此时,杜尔伯特汗一听札萨克图汗的话,顿时大吃一惊道:“被明军偷袭?明军来了多少人马,五万?还是十万?不应该啊,不是说东部的大清帝国和倭国结盟,明国应付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分出这么多的人马跑到漠北去呢……” 他是实在想不通,叽里呱啦地,犹如连珠炮一样地问个不停。 “能先给点东西吃么?”土谢图汗苦笑一声,打断了他的问话说道,“我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 大雪之下,鸟兽绝迹,他们一行人还是杀了马充饥,可就这,也差点到不了杜尔伯特部。这个处境,实在是有点惨。 杜尔伯特汗听到这话,顿时傻眼了下,然后回过神来,连忙先迎了这支残兵败将回过冬场再说。 他的手下,杜尔伯特部族的其他人,看到这两个族的人竟然如此凄惨的处境,一个个也同样诧异地不行,非常地震惊。都是想着办法打听,到底是什么事情,竟然让两个比他们部族还强大的部族,沦落成这个鬼样子? 可以说,札萨克图汗部,以及土谢图汗部到底遭遇了什么事情,一下成为杜尔伯特部所有人最为关心的话题。 王帐之内,杜尔伯特汗招待两个落魄的汗王,开始问具体的情况了。 扎萨克图汗,也就是素巴第,知道不解释清楚不行,便对杜尔伯特汗说道:“明国骑军有一万多人,旗号是李,以前没听说过,突然就先袭击了我的部族,然后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蛊惑人心的手段,竟然把我的人,都变成了他们的人,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在席卷了我的部族之后,又把……”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了一眼一脸懊恼的土谢图汗一眼,然后才继续说道:“他的部族,也和我的部族遭遇差不多,我们撤到你这边来的时候,明军又去攻打车臣汗部,哎,估计车臣汗部也凶多吉少啊!明军那边,多了我们两个部族的人,足足五六万骑军了,车臣汗部拿什么挡?” 杜尔伯特汗听得一脸诧异,用不相信的语气说道:“这怎么可能?疯了么?明军怎么可能做得到?” 说到这里,他觉得不足以表达他的惊讶,就补充说道:“哦,明军把你部族的人都杀光,抢光,还有那个余力把你的人威逼投降,再去打另外的部族?他们就不怕,身后捅刀子么?这样的战法,从来就没听说过!” 听到这话,土谢图汗便解释道:“不,明军没有杀人,也没有劫掠,我们部族的牧民都迁往南边去了!” “那明军就不止一万多吧?”杜尔伯特汗就以为自己发现了问题,纠正说法道,“明军押送他们南下的兵力,你们也该算进去的啊!” 扎萨克图汗听了,苦笑一声道:“明国骑军全都用来攻打我们部族了,并没有额外的兵力押送我们部族的人南下。” 他的部族被大明骑军击溃之后,四散而逃的骑兵,有人遇到了南下的牧民,问清楚了情况,于是,有的人加入了南下的队伍,也有的人,不愿加入,又劝不回,就只好继续寻找扎萨克图汗禀告情况。 因此,扎萨克图汗这边知道了大概情况,但是,他被明军击溃,自身又逃到了土谢图汗那边,又跟着被明军击溃,压根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兵力去追回他们的部族,就只好来投靠瓦刺了。 杜尔伯特汗听着这两个汗王详细地介绍,顿时有点目瞪口呆。 明国是真得繁华,比他想象中还要繁华,竟然能养活那么多的部族人口了? 真要这样的话,那就难怪漠北那边的人跑去归附明国了。当然,前提是这两个汗王所说是真的。 看到他这个样子,扎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由关系和瓦刺最好的札萨克图汗对杜尔伯特汗说道:“归化城那边,绝对囤积了无数的粮草物资,我们应该尽快联合你们瓦刺各部,还有沙俄帝国,一起打过去才好!” 听到这话,杜尔伯特汗回过神来,却没有理他们两个,而是立刻传令道:“快,吩咐下去,部族的人不得私下打听消息!” 虽然瓦刺这边,生活条件没有漠北那么艰苦,但是这些年的气温很冷,让瓦刺的日子也不好过。 杜尔伯特汗有些担心,如果他手下的牧民,听到明国那么繁华,并且会收留去投靠的牧民的话,他就怕他的手下,也有会逃去明国那边的。 听到他的话,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互相看了一眼,都能看出他们彼此眼中的无奈。 明国的这一招,是阳谋,太难挡了! 他们正在想着时,杜尔伯特汗已经转回头,看向他们两人道:“那明国骑军的战力如何,很强么?” 很显然,uu看书 www.uukanshu.com 他想了解更多了。 对此,札萨克图汗也没想隐瞒,毕竟回头要打明国的,就把他看到的情况都说了下。 等他说完,土谢图汗还跟着补充了一句道:“那些明国将领都是疯了的,就好像他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抢功劳一样,以前就没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 这也是他们倒霉,刚好遇到了呗招安的流贼将领,一个个都渴望着立军功的几位。 说完之后,他们再次提出,应该早点联合起来,同样偷袭归化城,给明军一个教训。 杜尔伯特汗听了,有些为难地说道:“如今的雪这么大,没法联系其他部族的,等过了这个冬天再说吧!” 札萨克图汗听了,有些不甘心,还想再说话,但是杜尔伯特汗却不给他们机会,而是吩咐手下,带他们下去休息。 两个汗王有些无奈,感觉到了杜尔伯特汗应该是怕了,要不然,他们都能冒雪前来,杜尔伯特汗又为什么不能冒雪去联系其他部族?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21 更粗的大腿 , 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还真没猜错,杜尔伯特汗搞清楚了他们的情况之后,还真怕了! 因为他想到,如果明军不是去打漠北三族,而是往西,来打他杜尔伯特部的话,怎么办? 就部族实力来说,杜尔伯特部的实力,压根是没法和漠北三族比的。 想当年,瓦刺四大部族联合起来,都打不过漠北三族。也就是因为这些年来,天气突然变得更冷,让漠北那边变得更为苦寒。加上瓦刺这边,又出了固始汗这样有能耐的人,所以才在近些年打赢了漠北三族,从而为双方签订法典打下了基础。 不过如今,固始汗带着和硕特部的精锐,已经跑去了青藏,而四大部族之一的土尔扈特部又西迁到了很远的伏尔加河流域。可以说,目前的瓦刺,也就准葛尔部是比较强大的了。 但是,再强大也没法和漠北三族比。 如今,听这两个汗王的意思,漠北三族是直接被明军给横扫了,那以目前的瓦刺,如果明军来攻的话…… 杜尔伯特汗不可避免地就会想到这一层,结果如何,他又如何会不怕呢! 更不用说,之前的时候,其实西部这边已经发现过明军的踪迹,把一个小的部族辉特部给端了。当时收到消息之后,杜尔伯特汗着实紧张了一阵,都打包准备往西迁移了。 只是没想到,明军没有继续往西打,反而跑去漠北了。 身为一个实力不够强大的部族主事人,杜尔伯特汗处事的时候,可以说一直是如履薄冰的。 草原上不够强大的,最终都会变成别人的猎物! 送走了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之后,杜尔伯特汗不可避免地想着,他接下来该怎么做? 第一时间想到的,他是想立刻给准葛尔部报信,毕竟如今的瓦刺,主事的人是准格尔汗。 但是,如今确实下着大雪,还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是不是会一直下大雪,去联系准葛尔部也是有危险的。 到时候,准葛尔汗会有什么主意,真得不好说。 以杜尔伯特汗自己估计,至少以目前瓦刺的实力来说,估计是不敢东进去攻打归化城的。 唉!想到这个,杜尔伯特汗便不由得重重地叹了口气:明国怎么又一下变得那么强大了呢? 瓦刺又不是没和明国打过交道,彼此之间,也算是了解的。但是,杜尔伯特汗是万万没想到,如今的明军,竟然只有一万多人,就能横扫漠北了!最为关键的是,竟然还是那么诡异的方式,从未见过的方式横扫漠北! 杜尔伯特汗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他不会比札萨克图汗,也不会比土谢图汗厉害。他们都落得如此下场,那他一旦遭遇明军的进攻,估计也不会例外! 唉! 杜尔伯特汗想着这个,又是重重的叹了口气! 难啊! 局势真得是太难了! 明年开春之后,明军没有了漠北之忧,就很有可能会来打他的啊! 唉! 杜尔伯特汗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叹气了,想出了一个应对方法,要不,还是西迁,离开明国远远的吧。那样一来,至少明国军队再西进的话,杜尔伯特部就不是第一个遭殃了。 想到这个法子之后,杜尔伯特汗稍微松了口气,可随后,往深处一想,他就又不由得拍了拍脑门,揉着脑门,似乎非常伤脑筋的样子。 因为他想到,西部的草原,都是有主的。最为肥沃的草原,如今都是准葛尔部的。土尔扈特部为了防止和准葛尔部冲突,被准葛尔部吞并,都西迁到了伏尔加河流域。 如果杜尔伯特部要想西迁的话,就只有迁到比土尔扈特部更远的西边才行。 但是,他听说土尔扈特部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就三天两头受到沙俄的欺负了。如果杜尔伯特部迁到更西边,那离沙俄更近,岂不是更容易受到沙俄的欺负? 那些沙俄人到底是个什么德行,作为杜尔伯特部的大汗,自然是听说过的。 就算有大清使者协调,双方结成了同盟,互相之间不冲突的话,那可是要出兵去打明国的。 而如今的明国实力…… 想到这点,杜尔伯特汗的脑袋感觉更疼了:这条路的前景,实在是没有前途的! 怎么办? 这是摆在他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将关系到部族的存亡!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或许就只有这个冬天! 想来想去,杜尔伯特汗不由得再次重重地叹了口气:唉! 正在这时,他的手下过来禀告道:“大汗,人已经安顿好了。并且有派兵看着,他们没机会出去乱说的了。” 杜尔伯特汗听了,点点头,有点意兴阑珊地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 漠北三族的事情,不能让那些普通牧民知道,要不然,万一他们偷偷跑去归附明国怎么办? 一想到这,忽然之间,就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一个主意在他的脑海中冒了出来。 那些普通牧民能跑去归附明国,为什么自己就不行? 这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不是在自己手中么?以他们两个为筹码,派人去和明国交涉,说不定就是一条出路啊! 部族的实力不强,要抱大腿的话,为什么就不去抱那条最粗壮的大腿? 这么想着,杜尔伯特汗就彷佛打开了一个新的天窗,越想越觉得这条路会比较光明! 以前的时候,又不是没有部族归附过明国! 如今既然已经走投无路,与其落得和漠北三族一样,那还不如主动去和明国接触呢,万一主动去归附,能得到更好的回报呢? 杜尔伯特汗左想右想,就觉得这个想法可以有。 在思考再三之后,他偷偷便传了手下亲信一起商量部族的未来,最后决定,派人冒雪前往明国去沟通,看看这条路是不是能走得通! ………………………… 归化城,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一般而言是在农历十一月才开始下雪,如果下大雪的话,估计要再延后一个月。 但是,在这小冰河时期,十一月的时候,已经开始下大雪了。 就在这第一场大雪开始下的时候,李定国领着骑军,和车臣汗部的牧民,一起驱赶着牧群回到了归化城。 这个归化城,是俺答汗和他妻子三娘子主持修建,是草原上最大的一座城池。不过在皇太极打败林丹汗的时候,焚烧了归化城。 后来的土默特部被建虏分为左右两旗,分而治之;他们对于皇太极下令焚烧的归化城,不敢重新修建。当然了,他们也没有那个人力物力去修建。 但是,这个时候的归化城,不但已经得到了修复,并且规模还远超烧毁之前了。 就见归化城的外面,同样也修着一处处的房子,错落有致,井然有序的那种。 因为知道李定国还领着车臣汗部的牧民南下,并且一起南下的,还有各部新加入的骑军,因此,延绥巡抚奉旨亲自到了归化城来主持大局。 对于先前已经到达的札萨克图汗部以及土谢图汗部的牧民,手中有军属证明的,都在归化城分到了新房子。而对于那些普通的牧民,则安排迁入关内安置; 因此,当李定国率部到达的时候,和他一起出征的那些新加入的将士,便一眼就看到了他们的家人有自己的房子可以过冬,而不用再住在蒙古包里担心雪太大压垮蒙古包了。 不用说,对于这个情况,他们当然是非常欣喜的。真得没错,归附了大明,家人的日子才有了改善! 只是一到归化城,就让这些新的骑军将士一下就对大明归心。 随后大明官员宣布的,他们的战功核算和分配之类的,要等到来年开春的事情,也都很是信任了。 在一堵堵的墙上,还有政通司的人留下了各种画画和口号,都是简单易懂,一看就知道这些是什么意思。 大概意思就是大明绝不会亏待任何大明百姓,平等对待;还有,归化城的规划也有,这里会有几倍于原归化城的房屋修建计划,并且有铁路通到这里,朝廷会设归化府,粮田,牧场等等,全都是有的。 任何人看到这些画和口号之后,都能对归化城的未来,或者说对他们的未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很自然地,对于漠北的普通牧民来说,归化城的未来,绝不亚于后世某些人眼中的天堂。 特别是为大明立下军功,就能在这里有立足之地,甚至获取到更多的好处,不用说,这极大地刺激了这些漠北普通牧民的积极性。 不要说那些原先已经参军的普通牧民了,就连之前有顾虑,并没有参军的普通牧民,在到了归化城这边之后,都想着要参军,要多立一些战功了。 李定国离开的时候,这里还不是这样的。如今归来,看到这一幕,心中对政通司的人便又高看了一份。没想到一个女人主掌的衙门,竟然能带来如此之多的好处,真得是了不起!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就听到延绥巡抚点他的名道:“京师有八百里加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22 封赏 , 一听八百里加急,李定国顿时就吃了一惊,还以为他领兵进攻漠北三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最大的可能,就是建虏可能又绕过山海关,攻进了京畿之地。 他正在震惊着呢,就听到了延绥巡抚不但点了他的名,还点了李过、李来亨、田见秀、马守应的名,说京师八百里加急,让他们即可进京。 “末将遵命,立刻率部赶赴京师!”李定国听了,立刻抱拳领命,同时也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道,“中丞大人,是京师有变么?” 李过和李来亨等人也是很震惊,不过他们倒没有多担心,有危机那就意味着有战功了。 可谁知,延绥巡抚却摇摇头,自己都有点纳闷地说道:“京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且八百里加急只是点名你们几个,还有贺人龙一起,单独进京,不用领兵。” 一听这话,几个人就想不明白了。皇帝到底是有什么事情,竟然用八百里加急传旨让他们进京,并且还是不带兵进京,那是去干什么? 事实上,延绥巡抚也不清楚,不过猜来猜去,他猜测道:“该是你们这次功劳甚大,因此要进京受封吧!” 一般皇帝的封赏,确实是要进京谢恩的。但是,至于用八百里加急么? 想不明白之下,他便补充一句道:“这个事儿可能是想着年前办了吧!” 这好歹算是解释了下为什么用八百里加急了! 但是,至于么?这离过年也还有一个多月呢,用得着八百里加急么? 勉强理解了一番,李定国等人便不敢怠慢,立刻带着亲卫,也不休息,快马急行,赶往京师去了。 ……………………………… 云南和洞吾交接的边陲之地,云南巡抚杨畏知同样召集了黔国公沐天波和石柱伯马祥麟,对他们说道:“京师八百里加急,让你们两人立刻启程进京。” 沐天波和马祥麟听了,顿时一惊道:“建虏又攻入京畿之地了?” 虽然如此问着,但是他们却还是有疑惑之色的。 云南全境已经平定,北兵都调回去了,以朝廷如今的实力,绝对远非几年前能比了。就这样的实力,建虏还能再攻入京畿之地? 说实话,他们有点困惑。 杨畏知听了,却是摇摇头,纳闷地说道:“只是让你们两人进京,并不需要带兵进京,应该没有什么战事!” 顿了顿,他疑惑地猜测道:“有可能是让你们去京师过年吧?” 可是,如果是这样,也有点太扯了,至于用得着八百里加急么? 沐天波和马祥麟听了,想不明白,也只好带着疑惑,用最快的速度,赶往京师去了。 …………………… 皮岛这边,同样收到了京师用信号塔传递的旨意,让郑芝龙和吴三桂立刻进京。 他们两人,倒是不知道八百里加急,毕竟用信号塔的方式,比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还要快。收到消息之后,郑芝龙刚好是要离任进京的,就是吴三桂也要一起进京,两人就刚好结伴前行了。 和他们类似的,山海关这边,堵胤锡和周遇吉、刘文秀等人,同样接到了旨意,要他们进京。 另外,四川境内,总督马士英,黄得功也收到了八百里加急,要求他们立刻进京。 大明的天南地北,不少人都收到了八百里加急,要求他们即可赶往京师。 对于此,每个人都猜测着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八百里加急的后面,到底是什么原因? “你们说,皇上年底是要大封功臣了么?” “大封功臣至于用八百里加急传召么?” “那该不会是要光复辽东,荡平朝鲜么?” “这个是有可能,但是,为何不让带兵呢?不是应该调集人马齐聚京师才对么?” “说得也是,应该带兵进京的话,那就有可能。可是,既然不是这些,那为什么用八百里加急传召呢?总不可能是为了进京过年吧?” “那怎么可能,八百里加急传召,为了进京过年,这么离谱的事情,也亏你想得出来!” “……” 没人能猜出来,到底皇帝为什么用了八百里加急传召全国各地的封疆大吏和带兵将领,就连内阁和六部这边,也同样猜不出来。就只是知道,崇祯皇帝非常重视,强调一定要用八百里加急传召。 另外,他们还没法理解的是,这八百里加急的传旨对象中,各种身份的人都有。 有世袭国公,比如沐天波,还有勇卫营原本的将领,比如黄得功、周遇吉、孙应元他们,也有早些年被招安,以及后来在云南被招安的流贼;还有以前不怎么被朝廷待见的贺人龙等将领;甚至连他们都没听说过的什么张煌,张同敞等等,竟然也获得同等待遇。 真得,对于崇祯皇帝的葫芦里卖什么药,可以说,没人能想明白! 不过也有皇帝身边的极个别人,猜测来猜测去,最终猜测,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可能和太祖皇帝有关!也只有仙界的事情,不能以常理推之!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各地八百里加急传召的封疆大吏,带兵将领,或者只是秀才举人之类的,也纷纷或前或后地赶到了京师。 要说起八百里加急传召,不少人其实是有过经验的。但凡被崇祯皇帝八百里加急传召的,一般都会有重用。 因此,京师这边的气氛,基本上都是和谐的,或者是欢庆的。特别还是快要过年的原因,这种喜庆的气氛就更加浓郁。 如今的京师,虽然也开始下雪了,但是京师依旧是很繁华。 吴三桂和郑芝龙因为从皮岛赶回来,速度及不上那些从陆路快马加鞭赶往京师的,等他们到达京师的时候,离过年也就只剩半个月的时间了。 对于郑芝龙,相对还好一点,他不只是待在皮岛,还有回过登州,听到的消息更多一些。 而对于吴三桂来说,他自从被派往皮岛重建东江镇之后,就一直留在那边,甚至到了后来,还在朝鲜打游击。平日里看到的,都是朝鲜的落败。 原本就不繁华的朝鲜,经过多次的战事之后,很多城镇都是十室九空,断壁残垣,路边野地里的白骨,都是常见景象。 可是,当他登陆天津港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认不出来了,这竟然是天津卫! 几倍于原本的建筑群,港口都是大大小小的货船,繁华之景象,让他以为是在做梦。 随后一路坐火车前往京师,虽然已经开始下雪,积雪覆盖原野,掩盖了很多东西。 但是,通过车窗能看到,远处的村镇,鸟鸟炊烟,还有小孩在玩打雪仗,堆雪人,这种景象,都让吴三桂有点恍忽。 在他的脑海中,眼前种种,和他这几年的环境,真得形成了鲜明对比。 以至于吴三桂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到了京师了。 京师的火车站,是修建在原本城墙外面。但是,如今的京师外面,已经扩建了不少多少建筑。吴三桂直到下火车,都没回过神来:这就是京师? 本来郑芝龙还一直和吴三桂说着话,语之间,有些打趣吴三桂连家都不认识了。结果等他到京师之后,也是傻眼了。 这才短短几年,京师的变化之大,连他都被震住了。 他们两人,如今的家都在京师了。不过要先去兵部报到,然后才各自回家。 吴三桂这边,自有他老父给他说明,而郑芝龙这边,则是见到了田川松和二儿子。 此时,他的二儿子是除了头发短一些之外,已经全是明人打扮了。并且皇帝恩旨,去了太子府做事,算是陪读之一吧。 这既是皇帝对郑家的看重,也是让太子朱慈烺能多一些见识,了解倭国的情况。 就是可惜郑森因为是征倭远征军的监军,这一次没法回来,驻守在对马岛那边。 不管是郑芝龙,还是吴三桂,也都有询问过京师的情况,最诧异的事情,就莫过于当今皇帝的八百里加急传召了好多人,但是却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当然了,京师这边,也依旧是没人知道。 随后的几天内,随着年关越来越近,崇祯皇帝召集群臣,开始论功行赏了。 郑芝龙的封爵和调令,随着他的进京就直接实施。从此以后,至少郑家这边,算是一门两爵了。加上他大儿子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并且还是征倭远征军的监军,二儿子又在太子府,完全可以说,郑家在崇祯朝,一下便是显贵了。 吴三桂没有封爵,只是有加封,到了武将的顶端,就差一步就封爵。他的官职,也是没有变,还是东江镇总兵,年后还得回去。 对于他来说,已经明白,皇帝似乎不再对他有意见,只要在接下来的对建虏和倭国的战事中立下功劳,他应该也能封爵,这是好事! 还有,漠北之战的封赏,也随着李定国定等人赶到京师而颁布了。 李定国封为宁远侯,高一功、李过、田见秀以及马守应都伸到总兵,李来亨为副将,等年后要回归化整顿骑军。 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址:m..;;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23 臣等遵旨 , 这是过年前的一次大朝会,如果有事,应该会在这次朝会上说的。比如,皇帝为什么八百里加急传召? 反正没人相信,就只是为了这个封赏!因为其中有些八百里加急传召的人,并没有得到封赏。 因此,等到封赏完毕之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看皇帝下一步是要做什么? 果然,等一切封赏完成之后,就见皇帝身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跨步而出,尖声传旨,点名一群人留下。而这些人,有一大部分是之前八百里加急传召进京的。 顿时,所有人都好奇了,这留下的人会有什么事情? 对于那些没有点到名字的,都是很失望。因为他们的直觉中,留下的人肯定是有好事的。 不过就连首辅,还有六部九卿等人,都有没有留下的,这也让人更是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为什么选中那些点到名字的人,其中还有好多还是武人,这到底是怎么选的? 点名结束之后,崇祯皇帝宣布退朝,自己先走了。 文武百官,等到皇帝走了之后,便分成了两组,一组是点名留下的,另外一组是没被点名的。 如果不是金銮殿上不好议论,估计这会就议论开了。 不过等文武百官退出了金銮殿,他们自然便和关系亲近的人滴咕开了。 “你说,为何连首辅都没被点名,这点名留下的到底是要干什么?” “谁知道呢,次辅倒是被点名了。你能格出什么名堂没有?” “没有,既不是按照官位来的,也不是按照文武来的,要说按照功勋,似乎也不是!想不通,想不通啊!” “出身也不对,官宦世家的有,出身草莽的也有,科举出身的,格物学出身的,真是什么都有啊!” “这中间,肯定是有什么名堂,如果能发现其中的名堂就好了!” “对啊,如果能发现其中名堂的话,肯定能更得圣心!” “……” 他们要能发现其中的规律,那就有鬼了!因为这其中的规律,有好些根本就未在这个位面发生过的。比如张煌言,张同敞他们两人,成名都是在南明时期,被后世所敬仰。可在这个位面上,他们两个还只是底层人员,啥也不是,谁要能从他们身上总结出什么来,那才是怪事了! 为此,这些出了金銮殿的文武百官,便纷纷彼此安慰了。 “算了,想不出来就不想了,反正回头就能知道他们为什么单独被留下来了!” “是啊,皇上用八百里加急传召回来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事,等个半天估计就有消息了!” “……” 以孙传庭为首的文武官员,等到其他官员都走了之后,才听到王承恩微笑着对他们说道:“诸位大人,还请随咱家走一趟吧!” 答桉即将揭开,就连孙传庭都是好奇,也就不过多言语,按照官职高低,随着王承恩去了。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王承恩竟然带着他们来到了乾清门,在这里,他们又遇到了一队在这里的男男女女。 为首那人,他们认得,是忠贞公秦良玉,还有格物学方面的一众人才,如宋应星、方以智、夏完淳等人。 这些人要么不用去大朝议,要么没资格去,但是都在这里等着,很显然,应该和他们一样,是陛下接下来安排要做事的人手。 这一下,他们就更奇怪了。 忠贞公年纪如此之大了,竟然都被召来,到底是有什么事情,还需要劳动她? 有格物学最顶尖的这些个人在,难不成是和格物学有关? 可是,这也不对啊,如果和格物学有关,为什么首辅他们就没来呢? 还有,那御医吴有性又是怎么回事? 奇怪! 还有,看这个架势,竟然是要去后宫,有什么事情不能在前殿商量,跑去后宫干什么? 真得是太奇怪了! 果然,王承恩笑着和秦良玉打了招呼,然后又招呼着他们继续往后宫走去。 这些人中,都是一头的雾水,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 也就是秦良玉等极少数人,包括周遇吉,看到去后宫,便隐约有了一点猜测。因为他们之前的时候,就曾被带到后宫过的。 如果没猜错的话,目的地该是宫后苑。 他们还真没猜错,最终他们都被带到了宫后苑。 在这里,他们又遇到了一堆人,竟然是皇后、贵妃、太子、公主等等。 孙传庭等人,就更是一头雾水了,不知道怎么回事? 反而是隐约猜出了一点的秦良玉、周遇吉等人,立刻严肃了表情起来。 大部队汇合之后,崇祯皇帝很快出现,还是穿着刚才的朝服,很隆重的那种。 就见他过来之后,便表情相当严肃地对面前这群按照官位站着的臣子说道:“今日之事,至关重要,卿等一定要做好了!” 听到这话,诸多臣子自然不敢不应。当然,与此同时,他们看到皇帝这么严肃的表情,立刻就感受到皇帝对于要吩咐他们做的事情,非常重视,心中便都按捺下好奇之心,也都严肃了起来。 反而是后宫妃子和皇子皇女这边,大都是轻松的表情。因为他们这些人,之前就已经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为此,化妆的化妆,打扮的打扮,都尽量表现出自己最美的一面。 此时,就听崇祯皇帝亲自解释道:“诸卿该是都知道,十五年是大明转折的一年,也是中兴的开始。而所有这一切,源自于什么,想必卿等心中都有数。” 这肯定不说再说了,太祖皇帝不就显灵过了么!而且皇帝就挂在胸口的那个宝物,还能联系仙界的太祖皇帝,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 此时,听到皇帝的这段话,他们便都明白,皇帝用八百里加急的事情,就是和仙界、和太祖皇帝有关。 明白了这一点,孙传庭等人,都立刻毕恭毕敬起来。 而此时,崇祯皇帝扫视着他们每个人的脸,表情依旧很严肃地说道:“大明能有中兴的一天,朕,还有卿等能有今日,皆是那边的功劳。如今,那边和朕联系的朋友,即将新婚大喜,而诸卿又是那朋友看重之人,因此,朕和诸卿一起给他新婚祝福!卿等,听明白了么?” 他的这段话,是他想了好久之后才决定这么说的。 他不说太祖皇帝,也不说仙界,反正就说是那边,让他们自己误会去,总之,他们不可能知道那边其实是后世。 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什么的都发明出来了,甚至异界理论,时空隧道什么的都有了,也不会有人质疑他装神弄鬼,那可都是你们自己想的。 崇祯皇帝对此,还是略微有点得意的,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但是,他忘记了一点,之前他和刘伟超联合起来,录了个太祖皇帝的短视频,那是无论如何都抹不去的,他就是装神弄鬼了。 只是他没有找人商量,自己忘记了,就觉得自己做得很好而已! 不过此时,至少这个时间段的人,都不会有任何的怀疑。 被他这么一说之后,孙传庭等人,包括之前已经录制过视频的秦良玉,也全都震撼了。 这可是崇祯皇帝第一次非常正式地给他们透露了仙界的消息。最让他们震撼的是,他们这些人,竟然是被仙界的人所看重! 当然了,那个皇帝口中的朋友,估计就是太祖皇帝座前的童子,或者弟子之类的,毕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太祖皇帝亲自过问的。 因此,哪怕不是太祖皇帝,而是太祖皇帝座前的童子或者弟子之类的重视,也绝对是非常夸张的了! 他们这些人,如今可都是凡人,何德何能,竟然得蒙仙人如此看重! 如今,仙人大婚,他们要送上祝福,那真得是三生有幸,不对,祖坟冒青烟,不对,是有仙缘啊! 他们在震惊着,崇祯皇帝又开始交代细节了,这让他们全都回过神来,不敢有任何分心,全都认真地听着。 等到崇祯皇帝把细节都交代了之后,他才又郑重地说道:“今日之事,卿等不可外传,免得他不喜,懂么?” 听到这话,所有人,包括孙传庭在内,心中凛然,便立刻回应道:“臣等遵旨!” 他们都明白,神仙的想法,不是凡人能揣摩的。如今得他看重,那是自己的福分,万万不可因为自己嘴快,让神仙不高兴了,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甚至可以说,这个话,比皇帝直接吩咐都要有用。毕竟皇帝吩咐的话,背后和自家婆娘说一句,皇帝就不可能知道;可要是仙人的话,那是会算的。瞒得过皇帝,也不可能瞒得过神仙的。 崇祯皇帝在交代完了之后,让他们在外面整理仪容,点到名了,便再过去。 随后,他自己先过去,本来想让太子朱慈烺代为摄影,但是想了下,还是让周皇后来了。因为太子的审美,他有点担心。皇后倒是可以,拍得不好会要求重拍的。 于是,以崇祯皇帝为第一个,在宫后苑专门的摄影棚中,开始录制新婚祝福的录像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24 亵渎 , 忙了半天,祝福的视频终于录制完了。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这不止是因为崇祯皇帝非常重视,更因为他们中的每个人都知道,是那边的神仙看重他们,他们才有这个资格站在这里。 与此同时,他们很多人的心中,也隐约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能得到皇帝的重视! 比如最开始那几个被崇祯皇帝八百里加急传召到京师,并且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越级提拔的文官武将;这背后肯定是因为那个仙人的推荐,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也有可能和太祖皇帝有关,但这不妨碍他们感激这个仙人。 还有原本是流贼的,但是被招安之后,甚至还专门进京面圣的这些人,如李定国、刘文秀等等,他们也明白了他们享受到特殊待遇的真正原因。 诸如此类的,他们一个个都对仙人感激不尽,便都是真心诚意地给予那个仙人最好的祝福! 当然了,也有一些文学休养特别好的人,就感觉这事儿好像历史上书也曾有过。 比如吏部尚书左懋第,他听到崇祯皇帝的解释之后,立刻就想到了周武王朝时候烽火戏诸侯的例子。周幽王为了博他的爱妃一笑,竟然点燃了烽火,使得诸侯以为敌人入侵,急忙救援; 而这一次,皇帝为了一个仙人的婚礼,用了八百里加急,召集他们给仙人祝福;这两个事情,好像是有点像了! 但是,左懋第又往深处一想,便立刻感觉这完全不一样,这种想法,简直是亵渎! 不说别的,那个周幽王的妃子,对国家有什么贡献? 可这个仙人,皇帝可是说了,大明之所以能中兴,全是因为仙人的缘故;如今仙人大婚,用了八百里加急赶回来给仙人一个祝福,过份么?绝对不过份! 就算是举行规模非常庞大的祭礼,那也是应该的啊! 想着这些,左懋第等人便又暗自谴责自己,竟然敢对仙人有亵渎的念头,真得是罪该万死! 一个个的,连忙收拾心神,诚心准备,认真祝福。 崇祯皇帝这边,却压根没想那么多,忙着给刘伟超准备这份礼物。除了他自己的祝福视频是周皇后亲自拍摄之外,其他人的视频,全都是他自己亲自拍摄。 拍摄前,他会先看拍摄人的仪容,站姿等等,有不满意的,当场要求改进;拍摄完了之后,如果有拍得不满意的,便立刻要求重拍,颇有点专业摄影师的那种味道了。 等到每个人的祝福都拍完之后,甚至他还来了一张全家福的那种。 也就是崇祯皇帝带着皇后贵妃,皇子皇女一起站在最前面,然后在左右两侧,分列文官武将,再次一起恭喜刘伟超新婚大喜的场景。 拍完之后,他满意,周皇后和田贵妃也挑不出刺来,才算是结束。 让人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还给所有参与拍摄的人都派发了礼物,算是他代替刘伟超给的谢礼,回礼。 当然了,皇帝给出的,就不是普通的东西,而是一枚黄金纪念章。正面中间刻着一个喜字,左右两侧分别书写“忠君报国,天地可鉴”八个字。背后则是御赐某某某,还有年月日。 所有人拿到这份回礼的时候,都是非常激动。 当然,他们不是因为得到了黄金赏赐,而是这纪念章上的字,那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 忠君报国,天地可鉴啊!这是真正的天地可鉴,经过神仙认证的! 这一枚纪念章,绝对是可以当传家宝的! 孙传庭等人就不用说了,吴三桂也拿到了这枚纪念章,都快哭了。他在朝鲜冒着巨大的风险打游击,不就是因为不想被皇帝歧视么? 他自己觉得,可能以前确实有点对皇帝不敬,也犯过错误,松锦之战临阵脱逃,但是他不是被降级,也参与了蓟州之战,还有南征北战之下围剿流贼;结果没想到,这些还不够,一直到他在朝鲜拼命,才算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仙人的认证,真得是值了! 流贼出身的这边,李定国和刘文秀倒还好,他们在很早之前就被招安,并且都为朝廷立下赫赫功劳,就说高一功、李过他们,他们觉得自己也有份拿到这个,肯定是自己在草原上疯了一般拼命,是真心地想要立功,被神仙算到,然后得到了皇帝的肯定。 看着这枚纪念章,他们心中其实都是百感交集! 倒是张煌言和张同敞两人,并没有做出什么事情。但是,他们自认为自己绝对是忠君报国的思想,没想到这都被仙人给算到了,还给了这样的待遇,因此,真要算起来的话,他们两人是最是激动,感恩了! 他们心中就一个想法:神仙真得是太厉害了,竟然把他们心底的事情都能算到! 女人中,宫里的不算,秦良玉、陈圆圆、红娘子也都有,他们也一样激动。 …… 就在各自不同的激动心情中,所有人被领出宫,准备过大年了。 而在宫外,好多好奇的人,都在等待着,想要知道,这些被点名的人,皇帝到底要他们做什么事情? 特别是当他们看到被点名的这群人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非常激动的样子,哪怕以前都是死鱼脸为多的次辅孙传庭,竟然也能明显看出他很激动的样子,就一个个都是好奇心爆表。 于是,不少人连忙过去,找着觉得关系不错的人问情况。 结果,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人竟然没一个肯说他们到底在宫里干什么了! 也只有个别关系好的,觉得不说点什么也不好,便会对他们说一点点。 “忠君报国,天地可鉴!” “举头三尺有神明,切记好好忠君报国,不可有一丝贪念!” “……” 总之,他们的这些话,依旧让人莫名其妙,觉得他们在说官话,套话,可是从他们的态度上,似乎也不全是官话,套话。 猜测背后的真相,是为官之道的基本技能。 于是,这些官员便开始自己的猜测,觉得这事和太祖皇帝果然有关系。于是,一个个在警醒的同时,又非常地羡慕。 ……………… 再说刘伟超这边,此时的他,已经是有多重身份的人了。 首先,他是一个私企的老板。主营网店,业务内容,主要包括吃穿两块。副业方面,主要是几个视频号的运营,此时不但在国内有,并且海外也有,粉丝值都有几百到千万不等。 这个身份,其实知道的人不是很多。除了一开始他曾亲力亲为去和外面打交道之外,后来就聘请了专业的职业经理搭理了。 其二,如今的刘伟超,已经是大学讲师,主讲的是比较冷门的历史学分类中的明朝相关。 他的这个身份,就有名气多了。因为他在当研究生期间,以及当讲师时候,一直有在写明朝的论文。 他在明朝方面的学识,甚至都已经赢得考古界的公认:权威!因此,刘伟超的名声,至少在明朝历史文化研究这一个小圈子内,算是非常有名气了。 他甚至还有出书,他的出版书籍中,最主要的是明朝系列书籍,包括了《明朝服装研究》、《明朝饮食研究》、《明朝建筑研究》等等。 不过,他的这些书并不是很畅销,因为喜欢明朝的这一块的人太少。但是,只要是喜欢明朝方面的,必然会手头一本。根据出版社的反馈,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他的这系列书籍有不错的前景。 第三,刘伟超还是一个慈善家,至少在他家乡衙门的人口中,都是这么称呼的了。在他每年的捐助之下,乡小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但是硬件方面的,还有其他方面,师资力量等等,已经比县里面的都要好了。不但学生有各类奖学金,甚至老师也有格外的奖励等等。已经有外乡的适龄儿童,开始想着办法送到这里来学了。 除此之外,刘伟超还偷偷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每年捐助一百万到基金会中。钱不多,主要用途,也只是考察西部贫困地区的学校,以他自己家乡的模式,设立学生和老师的奖学金和奖金这个。这个事情,很少有人知道。 最关键的是,如今的他,还是个青年!在外人的眼中,绝对是成功人士,是那种让人仰慕的对象了。 然而,刘伟超却很低调,人生大喜之日,也没有摆场面。 结婚之日,只是在老家办酒席。邀请的宾客,也就是一些大学的同事、一些公司骨干,还有最直系的一些亲属,除此之外,就只有他的至交好友了。 人数全部加起来,也就是十二桌左右,刚好在村礼堂摆满了。 不用说,张伟江夫妇,那是绝对参加的。就连已经会打酱油的孩子,都一起过来的。和别人不同的是,这一家三口,都是穿着汉服的,其中张伟江穿得,是飞鱼服。 这货还真得曾经穿了飞鱼服,去公司上班的,引起过轰动,让他感觉良好。 这会儿,他一家穿着汉服过来,其实是带着期待过来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25 来者都是客 , 原因其实很简单,张伟江的老婆赵明秀,是汉服爱好者。 当初刘伟超还在深市,刚得到金手指的时候,就是赵明秀给刘伟超灵感,从汉服订做开始琢磨利用起金手指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赵明秀就知道刘伟超这边有一个团队,对于明朝文化的造诣很深的。 因此,她从一开始就关注刘伟超开发的那个app,然后再到关注刘伟超的视频号,再就是那网店,无不证明,刘伟超的身边,绝对是有一群对明朝历史非常了解的同伴。 不过让她有点遗憾的是,她很想结识这些人,但是刘伟超却没答应。相对来说,她和刘伟超不是很熟,因此不好太执着要求。 她也曾和张伟江说过,想通过张伟江和刘伟超的关系,让她能和刘伟超背后的那群人认识认识。 但是,张伟江当时给她的答复,是说他也曾问过,但是刘伟超也没同意。在他看来,刘伟超肯定是有难处,要不然以他们两人的关系,不可能不答应。既然刘伟超不说,那肯定是不方便说。作为朋友,不好做强人所难的事情。 赵明秀虽然对他这个回答有点失望,但也理解体谅了他。 但是,这一次,是刘伟超结婚。 在赵明秀看来,这是刘伟超人生中绝对最大的事情之一。至交好友,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什么的,肯定是会邀请的。 这么一来,她就有非常大的可能看到刘伟超背后的那群能人了。 说实话,赵明秀对此是非常地期待。 她有关注视频,别的不说,那个网名是陈圆圆、田贵妃的,那是要气质有气质,要才艺有才艺,让她为之心折,是非常想结交,当面畅谈一番的。 赵明秀有理由相信,在刘伟超的新婚典礼上,肯定能遇到。因为这两个人,是刘伟超发布视频数量最多的两个人,绝对是关系最好的,大概率会到场的。 对于自己媳妇的心思,张伟江当然是知道的。他也希望,在刘伟超的这次婚礼上,能让他媳妇如愿! 另外,说真的,他也有自己的期待。 因为他也必看刘伟超的视频,也有他非常想见见的人,比如那个网名叫崇祯皇帝的,他想问问他这种气质是怎么养出来的,这样回头他在自己公司也就能有气场。 另外,还有那个网名叫周遇吉的,那身肌肉,真得是让他羡慕。还有他演练的招式,看着就有杀气,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请教下。 如此种种,让他对于刘伟超的婚礼,就变得非常期待了。 为此,张伟江和赵明秀商量之后,还特意从刘伟超的店里订做了身上穿得汉服,明朝款的,明为火,喜庆一些。 还真别说,一到村口,村民一看他们一家三口的穿着,就知道铁定是来参加刘伟超婚礼的。 本来刘伟超是要去机场接他们的,但是张伟江说这是刘伟超大喜的日子,肯定事多,没让他去接。 不过村口这边,刘伟超倒是第一时间便到了。看着张伟江的飞鱼服,刘伟超那是笑着说道:“江哥好威武!” “那是……”张伟江一听,当即哈哈一笑,便马上回答起来,但是,才开了个头,就感觉到袖子被扯了下。 他立刻便知道,这是媳妇在提醒他,今天是刘伟超主角,别话痨抢风头。这一点,在他来之前,就已经叮嘱过的。 想起了这点,他连忙改口说道:“……你这新郎官,好帅啊!” 情急之下,也没想到一个好词,只好通俗捧场一下了。 边上的赵明秀就知道自己丈夫的德行,暗自翻了个白眼,便微笑着打招呼道:“小超, 恭喜啊,叫叔叔!” 刘伟超其实一点都不介意张伟江这样,这让他感觉好像依旧是刚毕业那会,被张伟江照顾的时候。 如今过去了好些年了,别人和他说话都客客气气的,很生分,虽然他不想这样,但地位摆这里,也是没办法。 也是如此,他就更是珍惜和张伟江的友谊。 此时,听到赵明秀说话,他便连忙先叫了一声道:“明秀姐,还是一如既往地漂亮啊!” 说完之后,低头,伸手去抱张伟江的儿子,笑着打招呼。 围观的村民一见,就知道这新来的宾客和刘伟超关系不一般。 张伟江接过儿子,让媳妇牵着,然后和刘伟超一起往村里走去,同时他收到赵明秀的信号,便问道:“小超,你的朋友都来了么?” 刘伟超听了,当即笑着说道:“都来了,就差你们一家子了呢,如今都在礼堂等着呢!我媳妇在招待着,抽不开身,要不然,一起过来了。” 赵明秀竖着耳朵听着的,一听到他这话,顿时大喜,终于是要得偿所愿了啊! 兴致一高,她便也跟着说话道:“伟超,你是明史专家,为什么你的婚礼不按照明朝礼法来呢?视频一拍,顺带着还能给你公司再宣传一下!” 当初她和张伟江的婚礼,就是按照宋代婚礼模式来的。婚后,也经常把视频拿出来看,就觉得挺不错的。 但是,刘伟超告诉他们说,他的婚礼简单办的,已经领了结婚证,然后在双方老家办个酒席,这个婚就结了。 这让赵明秀一直有点想不通,一直想问这个问题的。 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回答道:“想不好按照什么级别的来办,最终还是算了,也不想让家人太操心。” 这个事情,其实当初他还真有想过,并且问过崇祯皇帝。 按照崇祯皇帝的意思,刘伟超的贡献来说,绝对按照王侯来办才合适,结果一顿子介绍之下,刘伟超当场打退堂鼓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媳妇是个练武的,比较豪爽的那种,并不特别在意这些,更不用说是繁文缛节这种了。 赵明秀听得无语,真要说什么时,就见已经到礼堂门口的操场上,穿着大红衣裳的新娘子也迎了出来,便不再说这个事情,连忙又寒暄了起来。 与此同时,她能听到礼堂里面很热闹的声音,顿时,一颗心就飞进去了。就想立刻进去,看看那个网名叫田贵妃、陈圆圆的几个人。 哪怕在这礼堂门口,只是客套了几句而已,赵明秀都觉得时间过了很久了。 张伟江非常能明白他媳妇此时的心情,便笑着说道:“为了能吃上你们这顿婚宴大餐,我可是从昨天就开始空肚子了啊!” 刘伟超听得哈哈笑,便不再在礼堂门口说话,引着他们进礼堂去。 但是,没想到就在这时候,他安排在村口那边的一个自家里小孩跑了过来,对他说道:“大叔,二叔在村口又迎到了一些人,说开的都是好车,让你赶紧过去迎下。” 听到这话,刘伟超就有点诧异了,他这婚宴,之前请得都已经到了,不应该还有客人啊! 不过不管怎么样,来者都是客。 于是,他便连忙招呼媳妇一声,让她先带着张伟江一家三口进礼堂,他自己去村口看看情况。 对此,张伟江夫妇自然是能理解,都催着他快去,别怠慢了宾客。 刘伟超笑着答应,也赶紧往村口过去。 还没到村口呢,就见到一群人迎面过来。最前面的那人,就是他弟,引着身后的那些人往礼堂这边过来。 在他弟身后的那些人,以两个女人为首,再准确一点说,是以其中一个戴墨镜的女人为主。 对这个戴墨镜的女人,刘伟超的脑海中,uu看书 www.uukanshu.com 是冒出一串问号,好像不认识啊! 不过他倒是认识另外那个女人,没戴墨镜,顺带着,也大概猜出了戴墨镜女人的身份。 这一下,刘伟超就奇怪了,也有点惊讶:她怎么来了?自己没邀请啊! 心中这么想着,可毕竟来者都是客,他连忙迎了过去,同时打招呼道:“荔枝姐,这么大老远的,还跑来啊?” 这个荔枝姐,可以说是他的第一个大客户了。不过也就是最开始的时候合作接触过,后面他就没怎么接触,特别是去读研究生之后,基本上没有联系了。 因此,刘伟超还真想不到,她会不请自来,顺带着,还把这个小公主也给请来了。 荔枝一看正主,便是一顿“埋怨”,说刘伟超不够意思,结婚也不通知一下,要不是刚好知道,就要错过刘伟超的婚礼了。 客套话说完,她自然是介绍戴墨镜的这个女的,这时候,边上这女的,自然也是摘下墨镜和刘伟超打了招呼。 刘伟超果然没猜错,这个戴墨镜的女的,就是深市小公主,如今出道已久,算是古典才艺的代表艺人之一,已经很有名气的那种了。 据刘伟超自己了解,当初自己和她也就合作过两次,以后就没有再合作过。哪怕他当了甩手掌柜,互相之间,也没有业务往来了。 这尊大神,如今算是了吧,出门必须戴墨镜的这个级别,竟然也是不请自来,要参加自己的婚礼,这算是什么意思? 说实话,刘伟超有点想不明白! 不过还是那句话,来者都是客,既然来了,那就多摆付碗快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26 角色扮演 , 深市小公主坐着豪车过来,派头又大,又是保镖又是墨镜的,其实很引人注意。 当她摘下墨镜和刘伟超说话的时候,便立刻被人认了出来,顿时就引来了一顿惊呼。 不过这是刘伟超的客人,又有他亲自陪着,倒也没有出现那种拦路要签名合影的事情,只是一个个都在惊讶地窃窃私语,目送刘伟超和深市小公主前往礼堂。 “超哥,你的宾客都到了么?”深市小公主一如既往,还是称呼刘伟超为超哥,非常期待地问道。 刘伟超一听这话,很是熟悉,马上就想起来,张伟江夫妇也关心过这事,便点点头说道:“都到了!” 一听这话,深市小公主便露出了笑容。 她之所以不请自来,就是想见见刘伟超视频中的那些人。 虽然后面彼此之间没有合作了,但是她和她公司的人,是一直有关注刘伟超的几个视频号。谁让她是以古典才艺代表的艺人形象出道呢! 对于那个网名叫陈圆圆的人,她有非常大的兴趣,觉得可以合作,甚至拉到她的旗下公司,这么一来,就能极大地增强她的团队实力。 事实上,她是看中了好些个,男男女女都有。 她不差钱,高薪挖取,打造最强团队,便是她的目标。 只是很可惜,之前的时候,她想尽办法都没有弄到视频中她看中那些人的联系方式。 这不,知道刘伟超要结婚之后,她觉得以他们和刘伟超的关系,肯定是会来参加刘伟超的婚礼,因此,就来堵门了。 要不然,刘伟超也不可能请得动她过来参加婚礼。 热闹的礼堂,宾客之间,都在笑着交谈,等待婚宴的正式开始。 当深市小公主一进入礼堂时,便第一时间扫视已经坐好了的宾客,可转眼间,她脸上惊喜的表情就凝固了:怎么没看到? 不可能没来吧?或者是自己刚才没看清,漏掉了?可不应该啊,以他们的气质和相貌,绝对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啊! 深市小公主眨眨眼睛,又再扫视一遍,还是没有,这一下,她就有点傻眼了! 竟然真得没来? 她刚才可是问过刘伟超的,说宾客都已经来了的! 怎么回事? 她在震惊,礼堂里的人中,那些年轻人也都认出她来了,也是一个个都很震惊。 类似刘伟超这样的乡镇企业家,全国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这个是深市小公主啊,不说背景,就她自己本人,还是大明星来的,竟然也会来参加刘伟超的婚礼? 刘伟超却没管那么多,看到媳妇过来之后,便介绍了下,然后赶紧安排座位,给深市小公主和荔枝拼了两个位置出来。 单独开一桌,地方不够,也就只能让她们两人挤挤了,谁让她们不请自来呢! 在座的这些,可都是他的亲朋好友,断然不可能把位置让给她们两人的! 不过说是挤挤,倒也不是说特别挤。赵明秀主动把她儿子抱在身上,把她儿子的座位让给了深市小公主,然后所有人在挪挪地,给荔枝腾出了个地方而已。 深市小公主很想马上抓着刘伟超问,但是众目睽睽之下,她也要顾及形象,便只好向荔枝使眼色,同时又不得不开始应酬。 倒是张伟江看到刘伟超回来之后,想着老婆的期待落空,便趁着刘伟超忙碌的间隙,连忙问道:“伟超,宾客真得都到齐了?” 之前已经说过一次到齐了,结果又来了深市小公主,那回头是不是还有宾客会到? 有这个可能! 刘伟超听了,当即笑着说道:“都到了!这回是真的!” 其实仔细想想, 原本就已经坐满了人,深市小公主一行人的座位,都是挤出来的。 毕竟是大喜的日子,刘伟超是真得很忙,回答了一句之后,便又去忙了。 不管是赵明秀,还是深市小公主,就都只能默默地等待。 终于,酒菜上桌,新郎新娘讲话,然后就要开吃。 听着他们讲恋爱,到结婚的感情经历,又是感谢父母,感谢亲朋好友捧场时,终于,有人就忍不住了,当即说话打断了刘伟超的感谢。 “你的合伙人呢?” 众人闻声看去,包括刘伟超,发现是赵明秀和深市小公主两人,竟然不约而同地问了同一句话。 众人在惊讶之后,其他人也非常感兴趣。 不管是刘伟超的父母,还是刘伟超的手下,都知道刘伟超是有合伙人的。正是由于合伙人的帮助,才让刘伟超有了今天。 但是,不管是谁,从来就没见过刘伟超的合伙人,如今连刘伟超大喜的日子,也没有路面,说实话,所有人都是非常奇怪! 刘伟超听了,看了发问的两个人一眼,再看看父母,老婆以及其他亲朋好友,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心中知道怎么回事,便微微一笑道:“他们因为条件限制,没法赶来参加我的婚礼,不过有视频发过来,那我就播放一下好了。” 条件限制,没法赶过来? 听到这个理由,不管是赵明秀还是其他人,全都面面相觑:这个条件限制,是因为工作太忙,还是说距离太远? 一般来说,像刘伟超和他合伙人这样的,应该关系非常好的。大婚之日,怎么样都要赶过来吧? 真是奇了怪了! 在他们的好奇之下,刘伟超指挥他弟弟搬来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等,然后开始投影视频了。 所有人都是好奇,整个闹哄哄的礼堂,全都一下安静了下来。 镜头一出现,像赵明秀等关注刘伟超视频的人,全都一下认出来,场景就是刘伟超惯用视频的场景。 不过此时,在场地中间,是一个身穿明朝皇帝朝服的男子,三十多快要四十的样子,整个人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不是普通人,身上有一种上位者的气势。 但是,此时的这个人,却是脸上带着微笑,抱拳对镜头说话道:“朕是大明皇帝朱由检,在此恭喜刘兄弟新婚大喜,多子多福!” 赵明秀还没仔细观察这个自称大明皇帝的人,身上的服饰细节情况,就见镜头一晃,已经是一个女人出现在镜头中间了。 这个女人,身穿大明皇后礼服,同样气质一看就非常与众不同:雍容华贵一词,便是最好的表述了。 一如那个自称大明皇帝的,这个自称是大明皇后,同样给刘伟超夫妇送上了祝福。 随后,还有大明太子朱慈r,大明贵妃田秀英,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内阁辅臣孙传庭…… 皇帝皇后,太监御医,文官武将等等,男人女人,老人少年,一个又一个地亮相,自称大明朝的某某某,绝不重样,都给刘伟超新婚祝福。 在播放投影的过程中,整个礼堂内都是非常的安静。懂行的人,那是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那些人身上的服饰,恨不得印在脑海中。 不懂行的,也能看个稀奇,看到各色人物,各种气质的,一看就是大人物那种,,算是有了一番见识。 到了最后,所有人一起,集体祝福为完结。 播放完之后,好一会,张伟江先回过神来,有点兴奋地对刘伟超说道:“好家伙,你这些合伙人的角色扮演可以啊!要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穿越了,看到了真正的明朝人了!啧啧,厉害了!” 刘伟超听了,当即一笑,也不回答。 事实上,uu看书 www.uukanshu.com如果他这个时候要是说,这些人没扮演,就是他们自己,是真的,估计在场的人,也没有人会信! 赵明秀也跟着他老公之后,感慨地说道:“这些可都是明末崇祯朝的名人啊!我刚才看了,每个人都扮演地到位,不说身高相貌,连气质都没得说,文武不同,真是开眼界了!” 当然,作为一个喜欢民族文化,身在汉服圈里面的达人来说,她对历史比较了解,觉得刚才的这些人,也有一些瑕疵。 比如,陈圆圆,怎么可能成为什么政通使,哪来的政通司?还有秦良玉,怎么又变成了忠贞公了?对了,孙传庭好像从来没有当过辅臣吧? 如此种种,要挑刺的话,她能挑出一堆。不过此时是刘伟超新婚大喜之日,她也不可能针对这个视频来挑错。 本来就是玩玩的,说不定人家就喜欢让陈圆圆去当官,让秦良玉得到更高爵位呢? 在她想着时,刘伟超已经和媳妇一起,开始敬酒,招待宾客吃喝了。 当刘伟超敬酒到深市小公主这边时,她终于忍不住,对刘伟超说道:“超哥,你有这么优秀的团队,我觉得我们能有一个更紧密的合作。钱不是问题,都好商量……” 她没想到,刘伟超的团队,竟然如此庞大,并且还个个都是人才,说实话,她非常地羡慕。 听到她这话,刘伟超想也不想,直接拒绝道:“不好意思,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合作的,和钱无关,他们也不缺钱。” 其实,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法过来这个世界! 最终,深市小公主只能是失望地走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27 不同的年味 , 张伟江夫妇和刘伟超的关系,自然不是深市小公主能比的,因此,他们一家并没有马上就回,而是留宿了一晚。 等到亲朋好友都送走之后,刘伟超夫妇才有时间和张伟江夫妇一起喝茶聊天。 虽然已经有老婆孩子了,但是,张伟江遇到好友的话痨本色依旧没有改,就他话多,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 很自然地,在说了一会新婚祝福之类的家常话之后,张伟江自然不可避免地说到了刘伟超合伙人的话题。 至于深市小公主,别人可能惊讶惊叹,觉得像太阳一样耀眼,但对张伟江夫妇来说,并不会过多关注。 就听张伟江对刘伟超说道:“真得是难怪你在明朝方面很擅长了,原来有一大堆伙计。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连那些明朝的衣裳穿在他们身上,好像都显得特别合身。” 刘伟超听了,还没说话呢,他就又抢着说道:“我说得合身,你懂的,肯定不是普通合身,而是就像这衣裳就该是他们穿得一样。你看我,穿着这身飞鱼服,总感觉没有锦衣卫该有的气势。” 刘伟超听了一笑,人家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并且就是那个职位的,当然和现代人不一样了。 他还没来及说点什么呢,就挺张伟江已经又说道:“对了,有点奇怪的是,那个扮演锦衣卫指挥使的人,他是自称李若链的吧,为啥穿得不是飞鱼服呢?” 听到他这话,赵明秀拍了下他肩膀,终于把他后续的话给打没了,然后便替刘伟超解释道:“锦衣卫不一定是穿飞鱼服的,事实上,就连飞鱼服,也不是所有锦衣卫都也欧的……” 很显然,她的这些知识要比她老公强多了。不过就算她解释错了,她老公就算听懂了也会假装没发现问题的。 赵明秀在给她老公解释了一会之后,便转头看向刘伟超,有点好奇地问道:“对了,我有一个事情不明白,或者说有点奇怪。” “什么事情?”刘伟超听了有点好奇地问道。 他媳妇没有参与他们的对话,而是在逗着张伟江的小孩,很显然,她对小孩更有兴趣一些。 赵明秀看着刘伟超问道:“按理来说,你的那些合伙人对于明朝的事情肯定是精通的吧?但是据我所知,好像有不少人的官职,和原本历史上都不同。别的不说,吴三桂和陈圆圆不是一对的么?怎么一个成了东江镇总兵,另外一个,还是什么政通使了?还有秦良玉……” 她一口气指出了不少问题,然后脸上带着疑惑之色,等待刘伟超的解释。 在赵明秀看来,如果说有一两处问题,其实也不算什么,但是,就她看到的,远不止一两处,而是好多,这就让她想不明白了。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啊! 刘伟超听了,当即笑着说道:“如果你说原本的历史,当然是你说得对。但是,我的那些合伙人,他们都是崇祯二十年的事情了,和历史上不一样,当然是有区别了!” “……”赵明秀一听,顿时就无语了,这样也行? 不过人家确实也没说,一定要扮演历史上的,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人家的自由。 倒是边上的张伟江听了,忍不住插嘴说道:“虽然我不是很了解明朝,但是我记得,崇祯不是只有十七年么?崇祯十七年的时候上吊自杀,然后就是南明了吧?新的皇帝,用新的年号,没说错吧?” 刘伟超听了,笑着点点头说道:“没错,你说得对,原本的历史,就是只有十七年的。” 听到这话,张伟江也听懂了。刘伟超和他的合伙人没有按照原本的历史在玩。 对于这个,他也不关心,就马上问出他心中憋着的下一个问题道:“我是真没想到你的合伙人有这么多,一看还都是优秀的那种。那你在结婚后,准备做些什么?” 刘伟超听了,想了下回答道:“继续传播华夏文明吧,至少明朝这一块,我有能力,就要多宣传一些。包括出书,拍短视频,还有一些影视剧之类的,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重新认识我们华夏文明!” 在说这话的同时,他心中补了一句:让《永乐大典》重现天下! 至少《永乐大典》的内容,那是囊括了明朝初年所有的典籍,包罗万象,绝对是对于研究华夏文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赵明秀对于刘伟超的打算,非常地赞同,同时也好奇地问道:“你说你的合伙人扮演的是崇祯二十年的事情。那崇祯二十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在她看来,估计刘伟超和他的合伙人在对历史进行另类推演,反正应该是不想让明朝被满清取代吧?相信这也是大部分国人的想法! 听到她这话,听到这话,刘伟超还真知道,便回答她道:“崇祯二十年啊,明朝估计要一统草原了,也可能会对辽东和朝鲜的倭国发起进攻……” 赵明秀听得很是无语,这历史都改瞎了啊! 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他们高兴就好。 她是一万个想不到,刘伟超说得,其实都是真的! ………………… 明朝位面,那是要过了年,才是崇祯二十年。 这不,刘伟超新婚大喜的时间段内,明朝也在过年了。 这一年,崇祯皇帝下旨搞了个新年晚会,来一场大的,就在午门前的广场举办,就当是八百里加急传召之后的团聚庆典了。 虽然大年三十也是下雪天,但是午门广场上的台子早已搭好了。为了这个晚会,还特意通了电。包括整个午门广场,全是临时拉好的电灯,犹如白昼一般。 崇祯皇帝等宫里的人,都在午门城头上观赏。 文武百官,勋贵皇亲,则在城下棚子里观看。 在戏台的左侧,角度不是很好的地方,则是皇家科学院格物学人才的位置;另外一侧,是京师城中年龄最大的老人。 当然了,他们也都是有棚子的,还有火塘烤火,不至于太冷。 牵头表演节目的,是政通司和京营,没错,是京营。 因为这个时代,并没有扩音设备,这个晚会就是一群军中汉子和政通司的人一起唱歌,表演节目等,没有小品之类的,不过有哑剧,陈圆圆主编的。 第一次举办这个晚会,还和皇帝皇后一起观看,让所有人都非常高兴,感受这个从未有过的乐趣。 雄壮的歌声,那是一阵又一阵地飘荡在紫禁城上空,也让周边的百姓很是好奇。 只是为了安全期间,午门广场被戒严了,普通人没法过去看。 军民同乐,特别是那哑剧,有小丑一样的建虏和倭人,被朝廷将士打得狼狈不堪的夸张模样,经常引起一阵又一阵的笑声。 这个年,喜庆的气氛,洋溢在紫禁城上空。 …………………… 与此同时,在辽东盛京,却并没有什么气氛。特别是满清境内的汉人被迁到了北方,原本要热闹的一天,就更是冷清了。 然而,在崇政殿内,却还是灯火通明,一大群人在这议事呢! 从他们的外形上,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出,金钱鼠尾的是建虏,月代头的是倭寇。 没错,朝鲜倭人的头目,人称“智慧尹豆”的松平信纲,亲自赶到了盛京,和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见面免谈。 这过去的一年,是让他们两家万万没有想到的一年。 本来看着一片大好的局势,突然间因为明国军队竟然远征了倭国,把倭国的水师给灭了,一下夺得了制海权,让朝鲜倭人的局势变得非常被动。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松平信纲无法联系倭国本土,最终决定,亲自跑到辽东来,和盟友商议出一个对策来。 而多尔衮这边,他也有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就是草原上来的消息,说明国骑军突然横扫了漠北,灭了漠北三族。 大清这边,不是没打过漠北三族的主意,想要漠北三族的骑军。 可是,打败漠北三族是没难度,可要完全征服漠北三族,那就很难了。因此,在漠北三族表示臣服大清之后,多尔衮也好,皇太极也罢,就只能作罢了。 结果没想到,明军竟然横扫了漠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最为关键的是,在明军横扫漠北之后,他们的骑军绝对会壮大很多。这么一来,明国对蒙古东部各族,也就是大清的铁杆盟友,压力就非常大了。 在获悉漠北的消息之后,东部蒙古的各个部族,都有派人跑到盛京来求援,至少也要大清这边给个主意。甚至有个别部族表示,要是大清不能给出一个让他们能安心的方桉,他们就会倒向明国了。 多尔衮一时之间,哪有什么办法,很是发愁。 不是说他不够英明神武,而是手中可用的牌实在太少。 这个时候,多尔衮是真得感觉到了,明国的底蕴雄厚,一旦回过气来,理顺了内部,以明国的国力,真得是有点难以招架。 此时,他也想和松平信纲商量,看有什么好的主意没有?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28 约定 , 崇政殿内,就听松平信纲对多尔衮说道:“我大倭国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所谓唇亡齿寒,我们两家唯有更精诚合作,才能渡过这个难关。” 之前的时候,更多的是大清这边强调精诚合作;而如今,倭国这边也主动提及这点了。 对此,多尔衮却没有多少高兴,而是面容凝重地说道:“不知道倭国这边,还有重新打败明国水师的机会么?” 他清楚地认识到,倭国不比大清,如果不能打败明国水师的话,本土和朝鲜的联系就不可能打通;对于倭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事实上,他问出这个问题来,也是不抱希望。 海战不比陆战,败了一次就抽调人马再战;首先,海战需要船,而船不是说有就能有的。 果然,听到他的这个问话,松平信纲的脸色显得更难看了一点,最终还是实话实说道:“短期内,暂时看不到打败明国水师的希望!” 就算还有水师,可明国的战船更为厉害,如果不改造出新的战船,能对付明国战船的战船,那就不可能打败明国水师。 更不用说,据他自己的了解,如今倭国已经没有水师可用了。 说到这里,松平信纲看到多尔衮的脸色似乎也和他一样,变得更为难看了一点,便连忙又补充一句道:“不过明军也不可能登陆我倭国本土作战,就他们的兵力,想打下我倭国,却也是不可能的。” 多尔衮听了,其实不太关心倭国的本土是否遭受明国军队的进攻。如果真要说得话,他反而更想倭国本土被明国军队进攻。因为那样一来,就能牵制好多的明国军队,减轻大清这边的压力了。 他还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却听到松平信纲接着对他说道:“如今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土的粮草物资无法送到朝鲜,我倭国朝鲜这边的粮草物资不足以支撑到粮食收获。希望大清国这边,能支援一些。另外,火药方面,如果能有,那也是最好不过了。” 倭军是以火器为主,因此需要大量的火药,要不然的话,在没有火药来源的情况下,打一仗就会消耗掉不多的火药,打到后来的话,倭军手中的火绳枪就会变成烧火棍了! 至于在朝鲜生产火药,松平信纲暂时还没法搞。最为关键的,是倭国本土最多的硫磺,在朝鲜这边不好搞。 听到松平信纲的要求,多尔衮不由得面露为难之色,转头看向了一边的代善。 大清因为大力开发北部农田,确实比以前增加了不少的粮草物资;但是,因为大清之前吞了很多朝鲜的青壮,人口增加之下,其实粮草物资一样还是吃紧。 更不用说,按照大清原本的计划,粮草物资有些储备之后,还要照顾草原部族这边,要收更多的蒙古骑军,另外,也还要继续掠夺生女真,来壮大大清的实力。 粮草物资,怎么都不会够用! 至于火药方面,大清也缺啊! 可是,刚刚和松平信纲见面,双方也都强调了要更为精诚合作,人家跑来开这个口,要是一点都不给,似乎也有碍精诚合作的宗旨。 对于大清来说,倭国本土那边怎么样,可以完全不操心;但是,朝鲜这边的倭人,最好还是具备足够的实力,这样才能和大清联手,一起应对来自明国的压力。 想着这些,多尔衮就觉得有些为难。 代善看到多尔衮的目光,知道他的内心想法,说实话,他也头疼,便转头看向洪承畴。看看足智多谋的洪承畴,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 洪承畴看到代善的目光,还有随后多尔衮也转头看向他,便明白他们的意思,想了下之后,便开口对松平信纲说道:“老中大人,说句实话,大清其实也缺。要说最富的,还是要属明国。您看这样可以么?我们两家合兵,攻打明国,从明国那边先夺取一些,顺带着打击明国的话,还能减轻倭国本土的压力,你看如何?” 言外之意是,朝鲜倭军想要得到大清的补给,那就要拿出诚意,出兵攻打明国!也就是说,给是可以,但是不能白给。 而皮岛的明军,因为没有水师,肯定没法攻打;能攻打的,也就是山海关一线的明军了。 听到这话,多尔衮当即点点头说道:“只要我们两家合兵,就算打不下明国的城池,也能切断宁锦和山海关的联系。” 如果能发起宁锦战事的话,肯定能减轻来自草原方向的压力。如果打好了,重新把明军打回山海关之内的话,那大清腾挪空间也将大不少。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次攻打宁锦的战事不再只是大清独自承担,还有倭国。而这,其实也是大清费尽心思和倭国结盟的原因。 松平信纲其实在向多尔衮提要求的时候,就知道他的要求要想得到满足,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今大清这边已经开出了条件,要想获得大清的粮草物资和火药等等的补给,那就要出兵和大清一起攻打明国占领的地方。 事实上,倭国从登陆朝鲜之后,并没有和明国的陆军进行堂堂正正的交战。 都是明国的东江军在朝鲜人的帮助下,骚扰倭军这边,就捡防护力差得地方攻击,让倭国损失最惨重的是釜山之战。 这个仇,还没报呢! 正式攻打明国,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松平信纲显然考虑地更多,并没有心中意动就直接接受了。 就见他沉吟片刻之后,便抬头看向多尔衮问道:“不知道和你们结盟的沙俄帝国怎么样了?是否可以约定日期,一起进攻明国呢?” 多尔衮听得楞了下,回过神来,心中有点无奈,他倒也是想一起进攻明国啊,但是,沙俄帝国太远了,联系起来真得不方便。 不过他虽然心中是这么想的,但是表面上,他倒也不露声色,或者说还是有底气地回答道:“沙俄帝国在明国的西方,并且路途还很遥远。要想进攻明国的话,还需要经过瓦刺的地盘,也就是西部蒙古部族的地盘。” 说到这里,看到松平信纲露出失望的表情,他便连忙接着说道:“不过瓦刺早已臣服我大清。孤也派了使者前去协调,让沙俄帝国和瓦刺一起进攻明国西部。不过因为太远,目前结果还未知。” 说这个话的时候,看到松平信纲露出疑惑的表情,多尔衮就知道他在疑惑什么,便又开口说道:“这个瓦刺,也是草原上强大的部族。当初还灭了明国几十万大军,俘虏了明国皇帝,杀到明国京师城下过。如今虽然已经不复当年之实力,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要和沙俄一起进攻明国,也绝对会让明国很难受的。” 松平信纲一听,立刻想到了什么,连忙确认道:“你是说,这个瓦刺部族,就是当初那个叫什么也先所在的部族?” 虽然他对明国不是很了解,但是明国皇帝被敌人俘虏的事情,也还是听说过的。这种事情能发生,绝对算是大新闻来的。 “对,就是这个部族!”多尔衮听了,点点头,给他明确答复道。 确认了这一点,松平信纲果然有了不小的信心,当即对多尔衮要求道:“既然如此,就算再远也要好好联系一下。只要越好了一起进攻明国,那不管是对西边的他们,还是对东边的我们,都会减少很大的压力,有利于我们取得胜利,打败明军!” 听到这话,多尔衮心中不由得苦笑。他何尝不知道这样做是最好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今的瓦刺分为四个大部族,意见不能统一,特别是和硕特部的固始汗,之前就领兵跑去青藏打信仰之战了。 本来的话,他也传信给了漠北三族,让他们和瓦刺一起和沙俄帝国进攻明国,这样能给明国最大的压力。结果没想到,漠北三族还没有动静呢就被明国骑军横扫了。 另外明军还出关攻占了归化城,截断了他联系瓦刺那边的道路,如今西部那边到底怎么样,他也难以收到消息了。 松平信纲是盯着多尔衮的,见他的脸色,没等他说话,就知道有什么问题,便连忙接着说道:“我倭国这边和大清一起攻打宁锦一线没问题,但是朝鲜这边也要做好防备,防止明国东江军登陆攻打朝鲜。因此,我需要时间。”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虽然说,我从朝鲜抽调兵力出来,其实有不少的困难。但是为了我们的目标,我会克服困难的。大清这边,我也希望能尽最大的努力,创造出尽可能的优势,保证我们的目标能实现。” 听到这话,多尔衮也不犹豫了,当即回答他道:“行,那孤就再派人过去,督促瓦刺和沙俄帝国一起进攻明国。你看,定在今年秋季粮食收获之时如何?这个时间,总是够了吧?到时候不管西边有没有消息回复回来,我们都要进攻,如何?”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29 西去东来 , 对大清来说,绝对是不会打存消耗的战事。资源有限,特别是之前还遭受了重大挫折之后,不管是粮草物资还是兵力都更紧张。因此,要打明国的话,绝对是要有足够多的好处。 放在秋收时候进攻,就算打不下明国的城池,也能劫掠一把粮草,多少就会不亏或者少亏一些。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和瓦刺和沙俄联系,也需要不少时间。 如今虽然归化城被明军占领了,但是可以走漠北那边,大青山脉的北面,绕了些路,也一样可以联系到瓦刺和沙俄那边。 要是有可能,多尔衮也希望沙俄和瓦刺在明国西部能发起进攻,减轻辽东这边的压力。 松平信纲听了,明白多尔衮的意思,想了下说道:“如此的话,大清这边必须要支持一些粮草物资才行,要不然,朝鲜这边怕是撑不到那个时候!” 这一次,多尔衮没有再犹豫了,当即点头说道:“好,大清这边会竭尽所能!不过希望贵方也有个心理准备,大清这边粮草其实也不足,只能尽量挤一些出来。” 这个话,他是必须要说的。要不然,大清这边省吃俭用,好不容易节约出粮草物资提供给倭国这边,而倭国却能胡吃海喝的,那大清是绝对不愿意的。 松平信纲领会了多尔衮的意思,当即点头说道:“如今困难时刻,贵我两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多尔衮听了,也是说些类似的话,一时之间,崇政殿内,似乎一片振奋之意,就好像他们精诚团结之下就能有美好的未来。 但是,转过身,松平信纲去驿馆休息时,就是一脸的唉声叹气了。 大清这边,他是没办法赶过来处理,免得来回传递消息,耽搁时间。事实上,他自己在朝鲜那边,还有一堆的事情。 明国水师占领了对马岛,截断了朝鲜和倭国本土的联系,不但是粮草物资无法送到朝鲜,而且也让在朝鲜的倭军都担心我国本土的情况,军心有些不稳。 可是,至少在短期内,倭人是看不到一点改变对马岛情况的希望。这么一来,在朝鲜的各路大名都各怀心思。没有了幕府在身后的支持,松平信纲要统御朝鲜倭军,也是一个问题。 他都担心离开朝鲜久了,那些大名会私下里串联。光靠柳生十兵卫,未必能掌握局势。 如此种种,松平信纲决定明日一早就回去。 而在建虏这边,等松平信纲走了之后,多尔衮考虑之后,便召集英俄尔岱和范文程两人,表情严肃地对他们两人说道:“瓦刺和沙俄是否出兵攻打明国西部,对于我大清有非常大的影响。如今已过两年,西边却还未完成整合出兵,孤已经拖不起了。卿等二人,作为大清之全权使者,通过漠北那边,尽快赶往西部,促使瓦刺和沙俄在今年秋收之前,务必进攻明国西部,明白么?” 英俄尔岱,全名他塔喇·英俄尔岱,正白旗人,朝鲜人称之为龙骨大,在大清中以理财和外交著称。他的一个最大特色,并不是机械似地完成上官交代的任务,而是会全面了解政治军事动态,然后再想法让其有利于大清。 多尔衮仔细考虑之后,感觉西部那边的事情,非英俄尔岱这样的人物过去,才有可能收到想要的效果。就这,他怕还是不稳妥,就想再加上范文程,如此就能尽可能地确保瓦刺和沙俄进攻明国西部。 本来的话,他其实是想派洪承畴的,因为在他看来,洪承畴比起范文程,还是要有见识,有能力,只是辽东这边面临明国的压力也很大,离不开熟悉明国事务的洪承畴。在第二个选择之下,他才决定派范文程过去的。 此时,听到多尔衮的交代,不管是英俄尔岱,还是范文程,都清楚他们此行的重要性,便双双领命,保证一定不负主子所托。 多尔衮还有点不放心,对他们两人交代道:“如果瓦刺和沙俄要提什么条件的话,无须斤斤计较,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孤要看到他们出兵攻打明国西部,吸引明国的注意,懂么?” 言外之意,就是有什么都可以先答应下来,至于最后会不会兑现,那不重要。 英俄尔岱听了,立刻点头,表示明白。 身为大清一直活跃在前线的将领,对于朝鲜倭国的情况,他也是非常了解的。完全可以说,他是大清国内少数几个非常明白大清如今处于什么处境的高级将领之一。 英俄尔岱和范文程都觉得事不宜迟,在辞别多尔衮之后,就简单收拾下行礼之后,不顾草原还是大雪,就从盛京出发了。 ………………………… 崇祯二十年一月下旬,因为这个时代的气候偏低,草原上还会时不时地下雪,更不用说地上的积雪会不会融化的问题了。 在英俄尔岱和范文程带队赶往西部的时候,从西部往东方向,也同样有一支三十来人的队伍在冒雪前进。 从这个队伍的衣着上,基本能看出来,这是一支蒙古人的队伍。 他们正在冒雪前进时,忽然,不知道何时,从四面八方冒出来了一群骑兵。 这些骑兵全都披着白色披风,在白色披风里面,倒是鲜艳的红色战袄,不用说,这是一群大明夜不收了。 看到自己被明国骑兵包围,这些蒙古人并没有惊慌,马上有个人大声用蹩脚的大明官话喊道:“我们是杜尔伯特部的使者,奉大汗之命前来和大明谈判的。” 明军夜不收这边听了,有几个将士便上前,收缴了他们的武器,然后便带着他们返回归化城。没错,这里离归化城是最近的。 按照规划,后世的包头这边,也要修建一座城池。但是,如今还没动工,要先建设归化城,然后再用铁路连到包头再说的。 一路南下,这些杜尔伯特部的使者,都有在观察沿途的情况。 这些蒙古人,以前其实有到过归化城这边的。一路东行,一开始还好,等到了快要到归化城的时候,他们目光所及之处,便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为首那人,忍不住便问通行的那个明军夜不收总旗道:“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归化城变得这么大了?城墙呢?不是还有城墙留下的么?” 就见远处,密密麻麻地建筑群,在一望无垠的雪地上格外地显眼。 那明军总旗听了,带着一点自豪说道:“原来的城墙,在那里面呢,外面的房子,都是去年新盖的,住着从漠北过来的归顺部族。” “那为什么没有城墙呢?”杜尔伯特部的使者有点想不明白,当即又问道,“这要是再修城墙的话,怕不得好几年才能修出来吧?” 实在是目光所及之下,那房子也太多了,围绕一圈的城墙,真得要非常长才行。 那明军总旗一听,和他的手下都是呵呵一笑,笑得杜尔伯特部的使者有点莫名其妙的时候,他才用自信的语气回答道:“我们就是城墙!” “什么?”杜尔伯特部使者听到这话,疑惑一下之后,看着眼前这些自信的明军将士,忽然就明白过来,他们所说得城墙是什么。 一明白了这点,一时之间,他们也不知道说什么,便都沉默了。 很快,又有一队明国骑军迎了过去核实情况,就这支队伍远远地看到归化城开始,一共就有三队明国骑军过来核查,最终这支队伍才算是到了归化城这边。 不少房子里的人,听到动静,纷纷出来围观。这其中,有老人,也有年轻人,有妇女,也有小孩;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过冬的无助,反而一个个的脸上,都是带着笑容和满足。 观察到这一幕,让这支来自杜尔伯特部的队伍,都是觉得诧异。 不说别的,就杜尔伯特部本身来说,一个冬天,就肯定会死一些人,不少人都会发愁能不能过完这个寒冷的冬天,迎到春暖花开的那个时候。 这和眼前所看到的一幕,那是完全的不同。 “你们来得正巧,宁远侯和各总兵刚好从京师回来。你们在这等着,我这就去禀告宁远侯。” 归化城的老城墙这边,一名官吏对这些使者吩咐一句,然后便转身入内禀告去了。 年前的时候,延绥巡抚是在归化城的,不过过年的时候,还是回榆林了。 归化城这边,就是贺人龙最大;但是,等到李定国从京师返回,他才是归化城的话事人。当然了,名义上,归化城也还是要受延绥巡抚管辖。 李定国他们返回归化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整顿归顺的漠北骑军,重新形成战斗力,以便于这一年能及时展开军事行动。 李定国听说有杜尔伯特部的使者前来谈判,自然是召见的。不过有一点,让他有点好奇和无语的:这个杜尔伯特部使者说脑子比较笨,怕被骗,所以他们要一伙人一起见李定国才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30 归附 , 这算不算是太诚实了? 李定国有点无语之余,也无所谓,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当然了,这些人是全部被搜身过的,并且有李定国的亲卫在看着的,倒也不怕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见面之后,杜尔伯特部的使者便开门见山地问李定国,如果杜尔伯特部归附大明的话,会受到什么待遇? 对于这个问题,朝廷是有明旨的,李定国自然一一给出解释。 蒙古部族不是被俘虏,而是真得来归,就如同西南土司一样,给出三个选择: 一,首领迁居京师,根据部族规模大小和实力给予对应的爵位,以后没有权力,享受荣华富贵; 二,首领离开部族,可以去别的地方当官,有权力,但是没有爵位,以后如何,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 三,首领投军,可以有部分原部族手下,由朝廷进行整顿,为朝廷开疆拓土。 至于普通百姓,则都是一样,归附大明之后就是大明的普通百姓。大明百姓享受什么,那新归顺的蒙古百姓也享受什么;大明百姓承担什么义务,那新归顺的蒙古百姓也要承担什么义务; 这个是主动归附的,另外还有被俘虏的,那待遇就差了。 如漠北三族,和大明为敌,则漠北三族的首领不投降就杀无赦,当了俘虏,那也会被定罪。 …… 李定国不会亲自解释的,自有手下在解释;而他则在观察着,忽然发现一个情况。就是每次解释的时候,遇到比较重要的,比如说部族首领的选择时,这些杜尔伯特部的人,总有几个人会拿眼去观察站在中间位置的一个年纪大的人。 明明为首那人,该是站在最前面的那个中年人,那几个人却为什么最终看得是那个年纪大的呢? 李定国发现这个情况之后,便知道有古怪,心中有了猜测;不过他不动声色,依旧假装不知道。 在明军这边介绍完了朝廷政策之后,那个为首的使者假装扭了下脖子,其实是看了下身后的老者,然后转回头,恳切地对李定国说道:“大人,可否容许我们商量下,毕竟这关系到部族的命运!” 李定国注意到了他的小动作,心中更是有数,便淡淡地说道:“如今朝廷很重军功,本帅也不瞒你们,军中将士都渴望立军功。包括新归附的漠北三族的新兵,都想着能立下军功,可以换取牧群、土地、房子等等!你们杜尔伯特部要是归附的话,虽然将士们会少了不少军功,不过朝廷终归还是会兑现承诺的。如果你们不满意朝廷之策,那也没关系,本帅会放你们走,军中将士很乐意回头在西部再见!” 他的这话,说得这些杜尔伯特部的人,脸色都有点难看。而边上站着的高一功他们,则是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的那种。虽然没那么夸张,但是就是这个意思。这让这些杜尔伯特部人的脸色,更是难看了。新 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李定国便稍微和缓了点脸色说道:“念在你们主动前来归化城询问朝廷之策,本帅就给你们三天时间,可以在归化城随便走走,也可以和任何人说话,看本帅所说是否又不实之处。” 听到这话,他发现,有好几个人的脸色,似乎是有点想答应的那种,可最终,在那个年纪大的人略微咳嗽下之后,为首的那个使者便感激李定国的开恩,表示一定会用这三天时间好好想想的。 等他们出去之后,李过便立刻对李定国说道:“侯爷,这些杜尔伯特部人中间站着的那个年纪大的,似乎才是他们的头!” “要不,直接拿下他审问下吧,藏头缩脑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人!”李来亨听了,立刻便建议道。 李定国听了,伸手摇了下道:“不管他是谁,对我们来说,都没关系。如果他们愿意归附,那就最好;不愿意归附,敷衍我们,那也没关系,我相信以我们归化城如今的实力,扫荡西部的瓦刺,不说歼灭,驱逐他们是没任何问题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当然,最好还是归附,这样会影响瓦刺的其他部族,西部这边就不足为虑;说不定我们能赶上对辽东的战事。” 众人听了,便没有再说其他,就等三天之后,看杜尔伯特部的人怎么个选择了。 等人都散了之后,李定国自己还在考虑蒙古草原上的事情。 眼下他还有一件事情,是比较放在心上的,那就是漠北蒙古的后续问题。 去年年底的时候,趁着冬季即将到来之际,李定国领军突袭了漠北三个部族的过冬场;虽然战果很丰,但是击溃逃散的漠北三族也有很多。特别是为首的那些漠北蒙古贵族,基本上都被他们逃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草原上一望无垠,并且他们更熟悉地形,没法围追堵截,逃掉才是正常的。 没有了普通牧民,没有了牧群,从总体上来说,漠北已经无法对大明造成威胁;但是,这些逃掉的漠北三族,因为那些贵族头人还在,就会成为一股有组织的马贼;要是一点都不防着,也不行。 可要是这漠北三族中的贵族头人都被灭了的话,那就会是一盘散沙,那些逃散的蒙古人,要么只能成为其他族的仆从,要么就是南下投降朝廷; 基于这样的想法,李定国还在考虑,是不是要等开春之后,组织一次兵力,再扫荡一次漠北,看能不能再打击那些残敌? 不过对此,他心中还是没什么把握。毕竟如今的漠北残敌,不会再受过冬场的影响,谁知道他们会在哪里! 李定国在考虑着这个事情,那些杜尔伯特部的人,到了安置他们的房屋中后,立刻就有人在门口放哨,其他人就在屋里商量起事情来了。 不出李过的所料,此时的房子里,这些杜尔伯特部的人,就是以那个年纪大的人为主,围着他说话。 从他们的称呼上可以知道,这个年纪大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杜尔伯特汗。 之前的时候,他从土谢图汗等人口中,已经了解了一些事情。可是,这些事情超出了他对明国的印象;不管是明军的实力,还是他们的做事方式,皆是如此。 对于东来探听明国的情况,事关部族的命运,最终杜尔伯特汗决定,还是亲自过来一趟,心中才能有计较。 此时,他已经知道了明朝对待草原部族的新政,便吩咐他的手下,既然明军那个侯爵已经同意,就不要客气,分开人手,去各处打听情况。 甚至他自己,也是坐不住,决定出去看看。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这些杜尔伯特部的人,便纷纷走街串巷,从普通牧民,三个漠北部族,原有土默特部的部族等等,从他们那里探听消息;还有的人,甚至还去观察明军的兵营驻地,估摸明军的情况,总之,他们是真不客气,到处打听。 毫不意外地,这些杜尔伯特部的人,就看到了那一堵堵的墙上,原本政通司的人留下的各种画画和口号。 当初的这些画和口号,原本就是给漠北三族归附的牧民看的。此时,同样适合给这些杜尔伯特部的人看。 于是乎,他们也从这些宣传画中看到,大明绝不会亏待任何大明百姓,平等对待;还有,归化城的规划也有,这里会有几倍于原归化城的房屋修建计划,并且有铁路通到这里,朝廷会设归化府,粮田,牧场等等。 完全可以说,草原的未来,基本上就能明白了。 当然了,这些杜尔伯特部的人,不明白什么是铁路。但是只要随口一问,像蒸汽火车这种在这个时代最震撼人心的,绝对会第一时间传开。年前刚到的漠北三族牧民,就算没见过,也都能说得天花乱坠了。 如此种种之下,还只是在第二天呢,杜尔伯特汗便已经有了决定。 于是,便再次提出求见宁远侯。 这一次,在见面的第一时间,杜尔伯特汗就走到了前台,站在了最前面,向李定国告罪一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对此,李定国略微有点意外。他虽然知道这个老人的身份比较高,但也没想到,竟然会是杜尔伯特汗。 与此同时,都不用杜尔伯特汗说话,他也知道,既然杜尔伯特汗主动表明身份,那他们是什么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让李定国没想到的是,就听杜尔伯特汗对他说道:“我杜尔伯特部愿意主动归附大明,并且还能为此,献上一份厚礼。只是要求,我们部族的年轻人都能从军,而我的年纪大了,想去京师。” 这两天内,他听到了归化城这边的人,都在讲述京师的繁华。特别是李定国等人刚从京师回来,带回来的见闻,更是吸引归化城百姓的注意,很自然地,就被杜尔伯特部的人都听到了。 这辈子,他还进过关内;听到他们说得夸张,那是真得想见见大明京师的奇迹。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更新,730 归附免费阅读。https://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31 礼物 , 只听杜尔伯特汗向李定国禀告道:“漠北的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他们,都在我部族那边过冬,他们就作为我部族归顺大明的见面礼,还请侯爷速派人去提取!” “什么?”李定国一听,很是有点意外,当即确认道,“你说漠北的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都在你们杜尔伯特部?” 说完之后,仔细想想,似乎也不奇怪。 那么一个严寒的冬天,他们失去了牧群,肯定无法在漠北过冬,那么无非是西去或者东去,投靠其他部族,或者抢夺其他部族的牧群过活。到了杜尔伯特部,也就是正常的事情了。 想着这个,李定国不由得也很是欣喜,对于草原上的这些人,真得是踏破铁鞋都往往无觅处,没想到却被杜尔伯特汗当成了见面礼,这么一来,漠北三族就真得差不多算解决了。 在杜尔伯特汗再次确认之后,李定国明显比刚才高兴多了,当即对杜尔伯特汗说道:“本帅立刻派兵去你的部族,只要真能抓获他们,你的一份大功肯定少不了,相信皇上必然也会非常高兴!” 杜尔伯特汗听了,心中高兴,不过他还有话没说完,就听他继续对李定国说道:“侯爷,我或者还可以说动留在西部的和硕特部一起归顺大明,但是准葛尔部可能不行。” 固始汗是和硕特部的大汗,同时也是瓦刺四个部族的大汗。不过他热衷宗教战争,领着和硕特部精锐跑去青藏一线。因此,和硕特部的实力大跌,都赶不上杜尔伯特部了。 在固始汗领兵走了之后,瓦刺以准葛尔部的实力最强。 杜尔伯特汗早就看出来了,准葛尔部牵头,和漠北的喀尔喀部族和解,签订法典,共同进退,如此种种,其实都是有不小的野心。要想让准葛尔部也归顺大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他有把握劝降实力大减的和硕特部,这就等于他又多了一份功劳,再加上那份见面礼,这才是他选择去京师享受荣华富贵的底气。 至于瓦刺的土尔扈特部,离归化城实在太过遥远,都到伏尔加河流域了,他就压根没提。 此时,听到他的话,李定国不由得更是高兴道:“陛下一直想着要重现汉唐之西域,甚至还要远超汉唐。你的这些功劳,都有助于陛下之心愿早日达成。相信陛下收到奏报之后,肯定会非常高兴!” 西北军中,少数以前在京师待过的将领,还有封疆大吏,比如三边总督、甘肃巡抚以及延绥巡抚等等,都是知道崇祯皇帝要重建唐朝都护府,甚至要更进一步。目前所有的策略,其实都是在为这个目标做打算的。 杜尔伯特汗的这些事情,使得这个目标一下能提前实现很多。作为统帅来说,绝对是高兴的。 而高一功他们渴望立下军功的, 在听到李定国的话之后,也同样高兴。虽然杜尔伯特部和和硕特部可能没法打了,但是皇帝既然要打下整个西域甚至更多,那他们也不愁没有仗可以打。 一时之间,大堂内的人,都是很高兴。 随后,李定国便点了田见秀和高一功两部人马,一共一万骑军冒雪随杜尔伯特汗赶回去提取礼物。 这两部人马中,李定国考虑之后,也做了一些调整,除了汉军之外,漠北三族中的骑军将士,以漠北之战中有立下功勋的为主。 很快,杜尔伯特汗便带着一万大明骑军,冒雪赶回自己的部族。 ………………………… 再说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两人在杜尔伯特部这边过冬之后,慢慢地,就感觉到有点不对了。 虽然说,杜尔伯特汗推脱大雪封路,不想派人去联系其他瓦刺部族,让他们两人都很不满,不过毕竟在人家的屋檐下,他们也没办法继续催,只好等到雪小了,或者来年开春,那杜尔伯特汗就肯定没有借口了。 一开始的时候,杜尔伯特汗还隔三差五地和他们见个面,聊个天什么的;因此,虽然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倒也没有多想。 可是,到了后来之后,杜尔伯特汗就慢慢地不再和他们见面。时间久了,他们就有点郁闷了。就算杜尔伯特汗再不好客,也不至于长久不露面啊! 毕竟他们两人,一个是土谢图汗,漠北三族中部族人口最多的大汗;另外一个,札萨克图汗,那是漠北三族共同推举的盟主;如今虽然是虎落平阳了,但也不至于这么被冷落吧? 于是,不管是土谢图汗,还是札萨克图汗,都先后向保护他们的杜尔伯特部的人问情况。不过得到的答复,都是说杜尔伯特汗身体不舒服,因此这些天都在养病。 听到这个借口,一开始他们两人是信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不见杜尔伯特汗的踪迹,他们就又问了,并且还提出,想要去看看杜尔伯特汗。 结果不用说,他们的要求依旧被拒绝了。 到这个时候,土谢图汗和札萨克图汗都感觉到不对了。他们想去看看对方,因为他们两人是分开居住的,结果还是不准;要去看看自己的部下,依旧不准。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就真得感觉到有问题了。 不过一时之间,他们也想不明白,杜尔伯特汗等于是软禁了他们,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看到他们没有了部族,就不把他们当人看了? 这个应该不至于吧? 那是说他们看中了漠北那边,想要占了那里? 但是,漠北之荒芜,都没有杜尔伯特部所在的地方更合适放牧吧?他们的部族人口,也没有到需要迁移到更偏僻的漠北啊? 想来想去,他们两人都有点想不通,不知道杜尔伯特汗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他们基于自身的经历,就压根没想过,杜尔伯特汗有可能会去找明军! 因为在他们看来,明军可以接受普通牧民的投降,但是不会接受蒙古贵族的投降;要不然,也不会问也不问,就直接突袭了漠北一个又一个部族。 虽然札萨克图汗也好,土谢图汗也罢,想不通杜尔伯特汗要干什么,但是他们知道,对他们来说,肯定不是好事。 他们两人,也不是省油的灯,表面装出无奈之下接受现实的样子,但是实际上,他们便开始暗自计划跑路了。 他们先是用随身携带的财物,试图收买保护他们的人;但是这些人都是杜尔伯特汗的心腹,在杜尔伯特汗临走之前,那是再三交代过的。因此,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的收买,都没有效果。 一计不成,他们便开始装病,联系手下; 这一招,“保护”他们的杜尔伯特部族的人就没办法了。 生病这个事情,只要坚持,以草原上的医术,肯定没法确认是装病;又怕有个意外,万一人没了,那杜尔伯特汗回来,也没法交代; 于是,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便顺利见到了他们的部下。避开“保护”他们的人,暗中通讯之后,突然在一个傍晚发难。 蒙古包内,看着被儿子擒下的杜尔伯特部人,札萨克图汗素巴第立刻便开始审讯,问杜尔伯特汗真正的情况。 杜尔伯特汗自然不会傻到把他的踪迹告诉所有人,更不可能告诉看押漠北三族的这些族人。整个部族中,知道杜尔伯特汗去向的人,也就是他留下主持大局的儿子。 因此,就算素巴第再审问,也只是知道杜尔伯特汗好多天没出现了。至于是不是生病,那就不知道了。 素巴第问不出什么来,虽然外面还是白茫茫的一片,他也不敢多待了。 趁着夜色的掩护,偷偷救了土谢图汗,然后两人带着几十个手下,冒雪西进,想去投靠准葛尔部。因为素巴第和准格尔汗的关系最好。他不相信,在准葛尔部会受到这种莫名其妙的待遇。 草原上的雪,好多地方都有齐腰深,甚至有些地方,uu看书 www.uukanshu.com 都可能会淹没人的头顶,最不济的,也能到膝盖。如果不熟悉地形的话,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在这个季节跑到野外去,是要冒很多风险的。一个不好,估计就会交代在野外。 逃出一段路之后,一行人就有点受不了了。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消耗体力不说,寒风呼啸,也吹得他们赶路更加艰难。 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素巴第等人就发现,他们逃了一个晚上,竟然隐隐还能看到远处杜尔伯特部的蒙古包; 换句话说,他们逃了一个晚上,压根没有逃多远。 “算了,不走了吧?”土谢图汗有点丧气了,对素巴第说道,“我们不熟悉地形,身上也没带多少吃的,这么走下去,就算没有追兵,也可能死在路上了!不如回去,坚持要见杜尔伯特汗,当面要个说法便是!” 说完之后,看到素巴第没有说话,似乎是不认同的样子,他便又接着说道:“在开春雪水融化之前,杜尔伯特汗肯定也去不了别的地方,我们强烈要求之下,肯定能见到的!”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32 没了是什么意思 , 素巴第听了,终于开口说话道:“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搞清楚杜尔伯特汗为什么不见我们?不清楚这个原因,我怕有坑!” 土谢图汗听了,眉头一皱。 这个问题,其实他们早就想过,但是一直想不到真正的原因。此时又听素巴第提起,他便猜测道:“该不会拿我们为人质,和瓦刺其他部族商量什么吧?图谋我们的牧群和人口,那都已经没了,还图谋什么?” 素巴第听了,摇摇头,疑惑地问道:“你说,杜尔伯特汗会不会去投靠明国?” 如果是投靠明国的话,那扣留他们就有十足的动机了。 “不可能!”土谢图汗听了,当即否认道,“明国现在发疯了一样,普通的那些牧民,他们要;可我们呢,他们什么时候来和我们商量过了?他杜尔伯特汗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去归顺明国,那不是羊入虎口么?” 说到这里,他也纳闷了,又补充说道:“我就奇怪了,明国这是搞什么?他们有钱么?我们那么多的人口,他们怎么安置?我们漠北三个部族算上,都有二十多万人口吧,明国前些年都没吃的造反;如今他们就能安置下这么多的人口了?” 素巴第一听,点点头说道:“就这短短几年,不说明国关内的流贼是否已经平定,光是和大清,那肯定是在打仗的,更不用说还有倭国了。我敢确信,明国绝对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钱粮安置我们漠北三个部族的。指不定我们部族的人南下之后,又被他们当猪宰了吧?” “就是!”土谢图汗听了,当即赞同道,“我们部族的那些贱民,一个个都是没见识的。以为明国比我们富,就觉得能养活他们了。他们也不想想,二十多万人口,拿什么来养活?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如果按照正常来说,他们两个人所说得话,也不会错。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崇祯皇帝有了刘伟超这个金手指,那是大点特点科技树。在大力发展科技的前提下,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加上有郑芝龙的帮助,从南洋那边还能额外获取粮食,大明这边的粮草物资,早就和以前不能同日而语了。 甚至还可以预见,就在不久的将来,大明因为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国内都可能会出现物资剩余。到时候,就需要朝廷出兵,保护商队把物资卖给其他国家去了。 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正在聊着呢,就听到他们的随从忽然惊呼起来道:“杜尔伯特部的人发现了,往我们这边追过来了!” 草原上,不对,这个时候是雪原上,要想掩盖踪迹是非常难的,这也是他们决定不跑的原因。 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听到手下说话之后,并没有动作,认命了。甚至土谢图汗还说道:“正好,闹了这么一处,就不怕杜尔伯特汗不见我们!” 札萨克图汗听了,点点头,正想说话时,忽然感觉有点不对,用手指着远处道:“什么时候,杜尔伯特部的骑兵,穿着红色衣袍了?” 草原部族,一般都是穿着灰黑色的,原因无他,不显脏。穿红色衣袍,也不是没有,那是有什么节日之类的时候,有钱的草原贵族会穿上喜庆一些。 可如今,他们目光所及之下,就见有几支骑军,正往他们这个方向奔驰而来,犹如几条红色的火龙一般。 “这不可能吧?”土谢图汗惊讶地说道,“我怎么看着,有点像是明国骑军呢?” 但是,他又不觉得,在这种时候,明国骑军怎么可能出现在西边呢? 被他这么一说,他们中的随从,有人确实已经看清了,当即惊恐地叫了起来道:“是明国骑军,就是明国骑军,明国骑军杀过来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有点傻眼了。这还没到春暖花开呢,明国骑军怎么就能跑这里来呢? 不可能啊! 跑又跑不掉,一群人就只能傻傻地看着。 没错,就是大明骑军杀过来了。在队伍之中,还有穿灰袍的蒙古人,那是杜尔伯特部的人了。 札萨克图汗见此情况,叹了口气说道:“我算是明白了,那杜尔伯特汗一直没出现,是去找明军了。有我们作为见面礼,他肯定是能升官发财的了!” ………………………………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所有人重新回到了杜尔伯特部的过冬场,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也如愿见到了杜尔伯特汗。 他们两人,死到临头,也不藏着掖着,问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并且提醒杜尔伯特汗,以及周边站着的其他杜尔伯特人:“你们不要被明人骗了,他们安置我们漠北三族的人口都不可能,又如何可能安置你们杜尔伯特部。明人就是要利用你们,驱使你们而已……” 他们的话还没说完呢,那些去过归化城的杜尔伯特部的人,便哈哈大笑了起来,一个个嘲笑他们的短视。 “大明早就今非昔比了,还用老眼光看人,不怕被笑死!” “你们是不知道,归化城都比原来大了好多倍,修了好多房子,都住着你们漠北三族的人呢!” “知道蒸汽火车不?晾你们也不知道!今年就会从关内修到归化城,以后归化城也会和关内一样繁华的呢!” “……” 噼里啪啦地一顿说,说得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都傻眼了,什么情况? 杜尔伯特汗却不管他们还疑惑啥,这两个礼物,竟然差点逃掉,连忙向田见秀和高一功做了交接。 为了怕夜长梦多,他规划中的功劳,不早点实现,心中就不踏实。 为此,他又向田见秀和高一功提出,不等春暖花开,他立刻就亲自赶去和硕特部一趟,说动和硕特部一起归顺大明。 田见秀是这次主帅,听了他的要求之后,并没有反对,只是吩咐杜尔伯特汗道:“如果他不愿意归顺也没关系,我大明的实力摆在那里,西域迟早是大明的。回头军功多一些,相信你们杜尔伯特部的将士,也都会喜欢!” 说话间,充满了浓浓的自信! 这让杜尔伯特汗有点无语,一下又想起了李定国也说过类似的话。 对于他部族的人来说,肯定是有军功可立更好;但是对他来说,肯定是能劝和硕特部归顺更好;因此,他不敢耽搁,趁着春暖花开之前,各部族都在过冬不会乱窜的机会,赶紧冒雪走了。 …………………… 和硕特部是在天山南北,主要是在后世乌鲁木齐东北一带;当杜尔伯特汗赶到和硕特部这边时,虽然还没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但是也不会太远了。 和硕特部的首领,此时是鄂齐尔图汗,听说杜尔伯特汗来访,顿时非常地意外。因为这个时间点来访,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是有非常大的事情,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到访的。 于是,他连忙亲自迎接,把杜尔伯特汗迎到了王帐里。 说起来,虽然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都是瓦刺,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和谐。就在前几年的时候,准葛尔部的巴图尔珲汗,就曾联合鄂齐尔图汗,打过和硕特部其中一部的族长昆都伦乌巴什和杜尔伯特汗的联军。 瓦刺内部的关系,也算是有点乱。 此时,杜尔伯特汗进了王帐之后,也不客套,就开门见山地说道:“我这次赶来见你,事关我们两个族的命运。为了你和硕特部好,也为了我杜尔伯特部好。” 鄂齐尔图汗听了,表情严肃地问道:“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这个时候赶来,不管如何,我都承你这个情!” “漠北三族,喀尔喀部族已经没了!”杜尔伯特汗早就想过怎么说,一开口,就用了震惊体。 鄂齐尔图汗听了,有点不解道:“什么没了,没了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没了的意思,就是灭亡了。 但是,漠北三族,那是和整个瓦刺一样实力的,去年的时候,还互相有联系,讨论和沙俄联合,一起攻打明国的事情,怎么可能过了一个冬天,漠北三族就灭亡了。 因此,鄂齐尔图汗就感觉,自己是听差了。 杜尔伯特汗见他如此,并不意外,便马上回答道:“漠北三族在去年秋的时候,被明国骑军横扫,如今已经灭亡了!” 说完之后,他才有这个闲情逸致去端马奶茶喝了。因为他相信,他这个消息说出口之后,鄂齐尔图汗需要时间消化。 果然,鄂齐尔图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嘴巴不由得张大,震惊之色,就差掉下巴了! 喀尔喀蒙古就只是在去年秋的这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被明军给灭了? 这怎么可能呢! 漠北三族,那可是有几十万人口,他们能战之军,至少也有十万以上吧? 明军远征漠北,要想以这雷霆之势灭掉喀尔喀部族,那得要多少兵力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不对啊,以漠北之偏,这不是兵力多少的问题啊! 一时之间,鄂齐尔图汗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33 做不到 , 看着在喝马奶茶的杜尔伯特汗,鄂齐尔图汗就忍不住了,当即问道:“你说得,是不是夸张了,最多被明军俘虏一些,等明军走了,漠北不还是喀尔喀部族的么?” 杜尔伯特汗听了,放下马奶茶,表情严肃地回答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不至于冒着这么大的雪赶来啊!喀尔喀部族真得没了!” “……”鄂齐尔图汗听了,顿时有些傻眼了。 这算是再三确认之后的事情了,还是这么一个回答,那就是真的了? 想明白了这点,他回过神来之后,就忍不住问道:“明军到底去了多少人马?竟然能把漠北的喀尔喀部族给灭了,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说到这里,鄂齐尔图汗又自顾自地说道:“十万,不对,二十万?还是说三十万?不过这也不可能啊!” 杜尔伯特汗一听就知道,他是在用老思想去思考这个事情,便开口提醒道:“不是二十万,更不是三十万,只有两万不到的骑军!” “什么?”鄂齐尔图汗一听,顿时就站了起来,指着杜尔伯特汗,用非常不满的语气说道,“你冒这么大的危险,就赶来开这个玩笑?到底有什么事情?有事说事!” “是真的!”杜尔伯特汗听了,用非常认真地表情再次肯定道。 鄂齐尔图汗见此,更加不高兴了,脸上浮现出怒容道:“你真当我年轻就好哄骗么?你……” 他的话还没说完,却发现杜尔伯特汗的表情并没有变化,还是非常认真的样子,这个后续的话就说不下去了。 他确实年轻,并且以前的时候,还托庇在他叔汗的羽翼之下。但是,不管怎么样,基本的思维还是有的。 虽然此时的他,依旧有点不相信,明军只有区区两万不到,就能灭亡喀尔喀部族,可杜尔伯特汗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吃饱了撑的,冒这么大的危险,跑来骗他好玩。 换句话说,虽然他不能相信,但是,这个事情大概是真的。因此,在愣神了一会之后,鄂齐尔图汗才继续接着说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听到这话,才算是渡过了最初的震惊,该到说正事的时候了。 于是,杜尔伯特汗便马上回答他道:“明军先是突袭了札萨克图汗部的过冬场,击溃了那里的守军,俘虏了札萨克图汗的子民后,便答应那些普通牧民,让他们迁移南下到归化城过冬,以后的日子,也肯定要比漠北要好。并且加入明军的话,凭战功还能有属于自己的牧群和土地;最终,那些牧民就加入了明军,然后用这个方法,每打一仗,明军反而就壮大了一分,最终就这样,一下席卷了整个漠北,从此以后,就没有喀尔喀部族,只有归顺明国的蒙古人了。” 虽然细节上还有很多,才能有这样的效果,但是从大体上来说,他也确实说出了大概过程。 “……”鄂齐尔图汗听了,顿时就愣在了那里。这样的打法,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好像从他有认知以来,就没听过这样的事情! 如果真要说得话,或许当年的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最为辉煌的那个年代,吞并一个部族就能立刻壮大实力去接着攻打另外的部族,一直到统一草原。 可那个时候,是草原部族的战事,并且成吉思汗一般也是收复部族首领的方式来为其所用,也不是如同明军这般,竟然收买了那些普通牧民为他们所用! 鄂齐尔图汗好歹不笨,很快就被他想到了一个关键点,便立刻追问杜尔伯特汗道:“那回头明军的承诺没有兑现的话,归化城那边岂不是会大乱?还是说, 明军在归化城也有重兵,不怕他们造反?” 杜尔伯特汗听了,摇摇头说道:“据我所知,如今的明国,已经有这个实力安置漠北三族,甚至在将来,他们还有更大的实力去安置更多的草原牧民!” “……”鄂齐尔图汗听到这话,又一次无言以对。如果真得是这样的话,那确实是有可能的。那些普通牧民活不下去,或者能活得更好,肯定会归顺明国的。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杜尔伯特汗问他道:“如果明军用这种手段来对付你我,你觉得我们两个部族能应对么?” 听到这话,鄂齐尔图汗便沉默了。 这就等于是用财富来砸人吧,肯定能分化吸引很多人去归顺明国! 不对,同时还必须要有战力才行。没有战力的财富,只会吸引豺狼夺食。 想到这个,他忽然又想到什么,便立刻看向杜尔伯特汗说道:“不对啊,这不对!” 他这话,反而把胸有成竹,感觉自己牵着鄂齐尔图汗鼻子走的杜尔伯特汗给搞懵了,便连忙问道:“什么地方不对?” 只听鄂齐尔图汗看着他说道:“我想起来了,据我所知,明国连自己的百姓都养不活,何以能养活几十万漠北之民?”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道:“对了,你刚才说,明国有这个实力安置漠北之民,你凭什么说这个话?” 刚才一个不差,差点就被杜尔伯特汗给吓到了! 可谁知,在他问完之后,杜尔伯特汗并没有犹豫,直接就对他说道:“我赶去了一趟归化城,亲眼所见,明国确实有这个实力,已经安置了漠北之民!” “……”一听这话,鄂齐尔图汗不由得又愣了下,他万万没想到,杜尔伯特汗竟然亲自赶去了归化城,他就不怕危险么? 看到他的表情,杜尔伯特汗知道他在想什么,便向他解释道:“我听说了漠北之事后,深感不安。如果明国也用这种手段对付我的话,我感觉没有还手的能力。因此,为了确认这种手段的关键,就在于明国是否真得能安置那么多的牧民,还有,就是看明军是否真得变厉害了,我不得不亲自跑一趟。你说,我是不是得冒险一趟才能心安?” 听到这话,鄂齐尔图汗不由得有点钦佩地点点头,认同他的这个说法。 随后,他又有点无语地说道:“那你到底是心安还是不心安了呢?” 如果明国其实没有这个实力,那他该是心安的;可是,刚才他已经说了明国有这个实力,是他亲眼所见,那他该是不心安了吧? 想着这事,鄂齐尔图汗心中不由得苦笑了。 然而,谁知杜尔伯特汗却告诉他道:“我心安了!” “……”鄂齐尔图汗一听,顿时无语地看着他,这算什么意思,还能心安?该是夜不能寐了吧? 这么想着,他回过神来之后,露出无奈的笑容说道:“这怎么可能还能心安呢!” 杜尔伯特汗听了,盯着鄂齐尔图汗,表情非常严肃地说道:“如何不能心安,只要我归顺了大明,不就是可以了?” “这倒也是!”鄂齐尔图汗听了,当即点点头。可随后,他又立刻回过神来,又马上露出不可思议地表情,看着杜尔伯特汗,用非常惊讶的语气问道:“你刚才说什么,你归顺了大明?” “是啊!”杜尔伯特汗马上点头道,“既然打不过明国,不归顺的话,要么往西迁移到明军打不到的地方,要么就归顺明国,成为强大的一部分!” “……”鄂齐尔图汗听了,再次无语。 杜尔伯特汗的这个话,他还真没法反驳。 和整个瓦刺实力差不多的漠北三族,uu看书 www.uukanshu.com 都被明军横扫了。难不成瓦刺还能打败明军? 按照杜尔伯特汗所说的话,明军强大的时候,并且面对明军用新的方式作战,无法应对的话,就只有西迁了,迁到明军不会到达的地方。 可是,部族的迁移,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的牧场,早就被其他部族占着。并且基本上符合一个规律:好的牧场,都有强大的部族在。 部族占据新的牧场,肯定要先打仗,能不能打赢,这又是一个问题! 想到这些事情,鄂齐尔图汗看着眼前的杜尔伯特汗,犹豫片刻之后,便问道:“你归顺明国的话,有什么好处?” 杜尔伯特汗听了,也不瞒他,就把大明最新的草原之策给说了一遍。 这一说,鄂齐尔图汗便摇摇头说道:“让我交出和硕特部,这做不到!” 固始汗领着四万精锐走之前,就曾交代过他,该软的时候要软;就基于此,他对大清称臣,同时也对实力强大的准葛尔部示好。所有的这些,都是基于他如今是和硕特部的大汗而言的。 如果以后再没有和硕特部,他是没法接受的。 杜尔伯特汗心中很明白这点,当初的时候,其实他也有过纠结。只是在归化城看到了明国的强大,明白他要是不从的话,杜尔伯特部大概率也一样会灭亡。 并且他的年纪算是比较大了,比起年轻的鄂齐尔图汗,更容易看开一些:从古至今,草原上的蒙古部族更迭,不知道有多少!就算最辉煌的部族,也是有灭亡的时候,更不用说,原本就不强大的部族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34 解释 , 此时,听到鄂齐尔图汗的回答,杜尔伯特汗也不丧气,直接问他道:“那你觉得,是和硕特部能挡住明军的进攻,还是说瓦刺能挡住明军的进攻?” 听到这话,鄂齐尔图汗不由得立刻想起明军新的进攻方式,想要说出可以抵挡的话,顿时就说不出口了。 明军这种针对底层牧民的手段,让他感到无法应付。他不可能为了针对明军的这种情况,就去改善底层牧民的生活。因为对于部族来说,好处就那么多,给了底层牧民多一些,那其他人的利益就会少了。而他这个大汗的位置,正是由其他部族头人的拥戴,才会有的。 除非和硕特部能从外部获得很大的好处,那他在分这些好处的时候,就可以多分一点给底层牧民,如此才不会引起很大的不满,从而影响他的汗位。 可是,和硕特部又如何才能从外部获得很大的好处呢? 真要能这样,和硕特部也不会不强大了! 他在这么想着时,就听杜尔伯特汗又对他说道:“我们瓦刺,一共四大部族,一向以来,都是以你和硕特部为盟主。可是,自从固始汗领兵去了青藏之后,如今我们瓦刺的盟主,已经有了两位。并且说句不好听的话,你面对准格尔汗巴图尔珲的时候,有这个底气和他叫板么?而这,原本其实是属于和硕特部的权力!” 从固始汗走了之后,准葛尔部便露出狰狞之色,开始强势主导瓦刺的事务。和喀尔喀部族的法典,就是巴图尔珲主导签订的。并且他的命令几乎就成了瓦刺的盟主令,谁敢不服,他都要强逼鄂齐尔图汗一起去讨伐。 之前针对和硕特部那个头领昆都伦乌巴什的讨伐,便是这个例子。这一战,叫做乌哈尔里克之战。也是这一战,让鄂齐尔图汗认识到了他压根没法抗衡准葛尔部。 但是,不管怎么样,至少准葛尔部虽然强大了,但他还是和硕特部的大汗。因此,鄂齐尔图汗便带着一点无奈,回答杜尔伯特汗道:“我和巴图尔珲是好友,你不要挑拨离间!” 事实上,他其实有想过和准葛尔部的关系处理,就是他打算把他女儿嫁给巴图尔珲的儿子僧格,以亲家之好避免和强大的准葛尔部为敌。 听到他这话,杜尔伯特汗当即一声冷笑道:“当固始汗领着四万和硕特部精锐离开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瓦刺必然以准葛尔部为主。和硕特部原本是我们瓦刺的头,准葛尔部崛起,必然是要打压和硕特部。今日他借口这个,打压下你和硕特部,明日,他又可借口其他,侵占一块原本属于和硕特部的牧场。难道你要一直忍,直到被蚕食干净的那一天?” 鄂齐尔图汗听了,下意识地想要辩驳,但是,杜尔伯特汗比他还快,继续抢在他面前问道:“有多大的实力,就占据多少的牧场。草原上,一直是奉行这一原则,对吧?和硕特部已经虚弱,你觉得强大起来的准葛尔部会改变这个原则?就算你和巴图尔珲的关系好,可他底下的那些族长会不计较?他会不顾虑到他底下那些族长的想法?在我们这个草原上,实力弱便是原罪!” 鄂齐尔图汗听了,原本想要辩解的话,顿时说不出口去了。因为他知道,杜尔伯特汗的话是对的。 在这草原上,实力弱便是原罪! “准葛尔部的崛起,已经无可抵挡!”杜尔伯特汗继续对他说道,“不管是你和硕特部,还是我杜尔伯特部,都要面对准葛尔部的崛起,听他的号令,为他卖命。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面对明国的进攻。” “我可以告诉你, 当今大明皇帝已经放话,要重现汉唐之西域,甚至有更大的雄心!到时候,不要说天山南北了,更西的地方,都会遭受明国兵锋。我们两个部族在内忧外患之下,该怎么办?” 鄂齐尔图汗听到他的这些话,突然觉得不对,便有些奇怪地问道:“这有问题啊!明国的皇帝应该没有换吧?为什么我听说的,关内都乱成一团了,草原上的部族,都臣服了辽东的大清;可按照你所说的,明军却无比强大呢,不但夺取了归化城,还横扫了漠北,这才多少年,怎么可能呢?” 此时的他,有理由怀疑,杜尔伯特汗是不是在骗他了! 那个明国皇帝,该是个昏君才对吧,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年内,改变那么多,这绝对不可能啊! 听到他的质疑,杜尔伯特汗却一点都不慌,只是严肃地回答他道:“很简单,之所以明国会有这么大的改变,是因为明国的开国皇帝,也就是洪武大帝显灵了!有他在,明国发生的这些变化,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洪武大帝崛起于南方,从南一路打到北,把强大的蒙元帝国都打得落荒而逃,土崩瓦解。他的威名,可以说在蒙古人心中,绝对是异族中第一位的。 此时,鄂齐尔图汗听到杜尔伯特汗这话,顿时就傻眼了,真得傻眼的那种,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就好像在说,这怎么可能! 杜尔伯特汗叹了口气说道:“本来我也奇怪,明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内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亲眼所见又是真的,就更加难以想象了。可是,如果是洪武大帝显灵了,那就一切都能解释了。” 说到这里,看到鄂齐尔图汗似乎想说话的意思,他便先说道:“你别说这不可能!明国的突然重新强大便是最好的证明了。另外,横扫漠北三族的明国将领,你知道是谁么?那些将领原本都是关内的流贼,被朝廷招安了。如果不是洪武大帝显灵,他们这些反贼怎么可能被招安,还如此为明国朝廷卖命?” “还有,明国还有一种非常好用的东西,叫做水泥,正是这种东西,在归化城修建了无数的房屋,并且这种东西,对于兴修水利也非常好。还有力大无穷的蒸汽火车……” 杜尔伯特汗把他在归化城那边听来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事,全部给鄂齐尔图汗描述了一遍。 这种种不可思议之事,原本不可能让人相信,但是,如果再加上原本也让人不会相信的洪武大帝显灵之事,这么一串联起来,却又似乎能解释通了。 杜尔伯特汗说到最后,用非常认真地表情对鄂齐尔图汗说道:“据说,洪武大帝显灵,是在金銮殿上,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显灵的。这种事情,众目睽睽之下,绝对不可能有假吧?” 鄂齐尔图汗不是傻子,知道如果事情是假的,那么越少有人知道越好,要不然,人多嘴杂,肯定是要走漏风声的。 如果是文武百官,那么多的人,都一起看到了洪武大帝显灵,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真得显灵了! 他正在想着时,却听杜尔伯特汗又提及一点道:“当今大明皇帝的胸口挂着一个香囊,香囊里面是洪武大帝赐下的宝物,能联系到天上的洪武大帝,很多人都见过这个神奇的宝物,绝对不会有假!” 听完他的这些话,鄂齐尔图汗想着明国的种种匪夷所思处,可却又能联系起来的,他便忍不住还是确认道:“你说得这些,都是真的?” “明军夺取了归化城,uu看书 www.uukanshu.com横扫了漠北三族,这是事实。我也去了归化城,亲眼所见了那水泥等等一些,虽然还有一些我也只是听说,但是我相信,肯定是真的。因为,我选择归顺大明,我要去京师看看,我想看看,有没有福分,能不能朝拜下洪武大帝!”杜尔伯特汗说到后来,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期待之色。 鄂齐尔图汗听完他的这些话,震惊之余沉默了。他想来想去,感觉杜尔伯特汗的话,至少都能自圆其说,也就是说,大概率是真的。 真要这样的话,那和硕特部何去何从?自己又何去何从? 这是个问题了! 他还没有这个雄心壮志,觉得能和洪武大帝显灵的大明帝国为敌! 想起杜尔伯特汗的选择,他心中叹了口气,正要说什么时候,忽然觉得还是有点问题,便问杜尔伯特汗道:“还有一点不对啊,就算明军横扫了漠北三族,那札萨克图汗或者土谢图汗他们,总有逃出来的吧?怎么可能被明军给灭了呢?” 草原的地形决定了,要想灭了他们,都逃不掉,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少这件事情上,他是不大相信杜尔伯特汗的。也因此,连带着,对于其他事情也有点将信将疑。 杜尔伯特汗听了,当即淡淡一笑说道:“没错,他们是逃出来了。” “人呢?人在哪里?”鄂齐尔图汗听了,连忙追问道,“我想听下他们怎么说的?” 杜尔伯特汗听到他这话,倒也没有犹豫,马上就回答道:“他们在年前逃到了我的部族,所以我才能知道这些事情。”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35 送上门 , 鄂齐尔图汗听了,便略微有点迫切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什么时候回,我和你一起去一趟,我想听听他们怎么说?” 杜尔伯特汗一听,脸上不由得出现了一丝犹豫,似乎是有点纠结的样子。 鄂齐尔图汗见了,有点不解,便对他说道:“怎么,不方便见么?还是说,有什么问题么?” 杜尔伯特汗刚才其实在心中交战,两个念头,一个是说实话,还有一个是就再拐一个回去当礼物。 不过权衡之后,他最终还是有了选择,当即回答鄂齐尔图汗道:“明军已经到了我的部族,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已经被我献给明军了。你还需要去么?” “……”鄂齐尔图汗一听,顿时有些震惊,就那么看着杜尔伯特汗,一时之间,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倒是杜尔伯特汗自己,微微一笑后,主动对他说道:“实话和你说吧,我之所以冒着危险跑来见你,劝你归顺大明,是因为你归顺了大明的话,就有我的一笔功劳。回头大明皇帝论功行赏的时候,也能让我在大明京师更舒服一些。否则,我何苦呢?” 听到他这个话,鄂齐尔图汗再次无语,这也太直接了吧? 这么想着,他回过神来,脸色一沉道:“难道你就不怕我抓了你,不放你回去么?” 杜尔伯特汗听到这话,一点都不慌,看着鄂齐尔图汗,那眼睛似乎能看穿他的内心一般,同时对他说道:“我劝你归顺大明,我有功劳,你也有好处;如今已经天变了,连洪武大帝都显灵了,你觉得还有谁能挡得住大明的扩张?不管你从什么角度考虑,除了死抱和硕特部这个名字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处?” 顿了顿,不等他说话,杜尔伯特汗就继续说道:“再说了,和硕特部就算没有了你这一支,青藏高原上不照样还有么?我相信你是聪明人,我都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了,你也应该能做出最有利于你的决定。” 鄂齐尔图汗听了,低下头,并没有马上回答。 杜尔伯特汗见了,也不催他,又去喝他的马奶茶了。看他的表情,悠哉悠哉的,似乎十分有把握和硕特部这边最终会是什么选择。 过了好一会之后,就见鄂齐尔图汗抬起头来,看着他,略微有点犹豫地问道:“那准格尔部那边呢?” 土尔扈特部离得太远,当然不会去考虑;不过准格尔部离和硕特部并不远,就在其西南位置。 杜尔伯特汗听了,收了笑容,脸色变得严肃,摇摇头说道:“准格尔部的实力是我们瓦刺部族中最强大的,并且其正在上升期,我估计是难以接受归顺大明的方式;不碰得头破血流,不会改变想法的。” 听到这话,鄂齐尔图汗不由得有点黯然。 杜尔伯特汗的言外之意,其实就是说和硕特部弱! 想当年,和硕特部可是瓦刺所有部族中最为强大的啊! 鄂齐尔图汗的脸色有点难看,低下头又沉默了,很显然,有点伤感。 杜尔伯特汗见了,便安慰道:“归顺大明,其实也没什么。可以选择荣华富贵,也可以选择文官武将,反正都有个前程。和硕特部虽然不会再存在,但是你的家族却能延续。甚至随着大明的强大,你的家族说不定会比以前更荣耀呢!” 听到这话,鄂齐尔图汗不由得苦笑了一声,随后深吸一口气,态度决然了一点,对杜尔伯特汗说道:“那行吧,我先派人和你一起回去看看,如果真得如同你所说得那样,那我归顺大明……就归顺大明吧!” 他不得不承认,杜尔伯特汗说得有道理, 也只能这样了。 听到这话,杜尔伯特汗便笑了,感觉自己冒危险赶来劝说,算是值了。 不过他想了一下之后,还是提醒鄂齐尔图汗道:“准格尔部是肯定不想你归顺大明的,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估计会联合尽可能多的部族,要和明军打仗的。因此,你要归顺大明的事情,千万别透露给准格尔部。对了,要特别小心你部族中的人,去给准格尔部通风报信!” 鄂齐尔图汗听了,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有点刺耳,当即不高兴地说道:“我还没最终决定归顺大明呢!” 说完之后,他看到杜尔伯特汗脸上的无言微笑,便只好又接着说道:“你放心,我肯定会注意的。” 随后,鄂齐尔图汗便下令,召了心腹之人,说了情况,并在第二天,就随杜尔伯特汗一起走了。 把他们送走之后,鄂齐尔图汗坐在自己的王帐内,想着这两天的事情,有点发愁。 那个老奸巨猾的杜尔伯特汗,他是好了,不但把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献给了大明,还把自己也劝给了大明,这归顺大明的功劳,真得是…… 那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为什么就不先来投奔自己呢? 如果自己真得归顺了大明,不多点功劳,回头在大明那边的地位就会有点低啊! 想着这些,鄂齐尔图汗不由得把主意打到了准格尔部这边。但是,最终他想起杜尔伯特汗的告诫,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 大约一个月之后,鄂齐尔图汗派出去的亲信返回,如实向他禀告了看到的情况。并且还提醒鄂齐尔图汗道:“大汗,那些明军确实都是精锐,不管是装备还是军械火器,比起沙俄都要好很多。” “带兵的将领,是叫高一功和田见秀的,原本是关内反贼,被招安了。他们都在说,太祖皇帝显灵之后,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军中,还有一部分是漠北三族的蒙古人,向他们打听了,他们的族人全都安排在归化城和关内,并且根据漠北之战的功劳大小……” 听着自己的亲信手下禀告见闻,鄂齐尔图汗再结合杜尔伯特汗所说得内容,心中便决定,还是趁着明军西进之前归顺大明,好歹还能争取一定的地位。 就是有点可惜,杜尔伯特汗有额外的功劳,而鄂齐尔图汗自己,却是没有什么功劳! 遗憾之余,他便开始秘密准备起来。确保他带着和硕特部归顺大明的时候,不会被准格尔部发现。 时间,眨眼间就到了崇祯二十年三月份。草原上,万物复苏,已经到了可以出行的时候。 鄂齐尔图汗小心翼翼地准备着,一切收拾妥当,便打算以转移牧场的借口往东而去。 正在他准备开拔之际,手下人忽然前来禀告道:“大汗,有大清国的使者前来求见。” 鄂齐尔图汗一听,有点意外,因为他记得,大清国的使者一直在协调瓦刺、喀尔喀部族和沙俄国联合出兵明国的事情。在去年下雪之前,应该是离开了瓦刺,又去沙俄那边的了。 这个时候就返回了?这似乎有点不可能啊! 或许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他的手下连忙又禀告道:“不是以前的大清国使者,而是新从辽东过来的大清国使者!” 听到这话,鄂齐尔图汗不由得恍然大悟,这就对了! 不过他随即也想到,这个时候到和硕特部,那这些大清国的使者也是在风雪天中就出发的吧,看来这一路,肯定比较辛苦! 这么想着,鄂齐尔图汗非常高兴,当即吩咐手下之后,便立刻请大清国的使者见面。uu看书www.uukanshu.com 王帐内,刚进入的大清国使者自我介绍,正使就是英俄尔岱,建虏的外交和理财好手;副手则是范文程了。 两人说明身份之后,就由英俄尔岱立刻严肃地说道:“大汗,我们过来的时候,发现在杜尔伯特部那边有明军的踪迹。不过我们不敢靠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还请大汗这边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鄂齐尔图汗听了,当即笑眯眯地说道:“没事,那边的事情,我都知道的,不用担心。” 英俄尔岱和范文程听了,都有点意外,便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再由英俄尔岱疑惑地问道:“这么说,大汗这边是有准备了。我们看着,好像杜尔伯特部已经被明军攻下了,需要大汗这边和准格尔部小心。” 范文程在边上,也跟着提醒道:“大汗还是要小心一点为好,明军的战力,今非昔比。如果大意的话,可能会有危险。” 鄂齐尔图汗听了,还是笑眯眯地说道:“明军那边,绝对不会有问题。只不过,还需要两位帮个忙才行!” “帮什么忙?”英俄尔岱听了,立刻想起来之前摄政王的千叮万嘱,便连忙拍胸脯说道,“只要我能做到的,大汗尽管说来,我绝无二话!” 边上的范文程听了,也是露出那种“义无反顾”的表情,跟着说道:“大清和瓦刺是一家,大汗就不用见外,尽管说来便是!” 鄂齐尔图汗听了,不由得心中有点鄙视:你明明是个汉人,却一副狗腿样,也正好,回头让大明那边收拾你。 这么想着,他便开口对他们说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36 误会 , “我欲借两位身子一用!” “……”英俄尔岱和范文程一听,顿时无语了。 这位和硕特部的大汗,还有这种癖好? 看着鄂齐尔图汗就那么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两人感觉他的笑容非常恶心。 英俄尔岱和范文程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中有一种屈辱感。 堂堂大清使者,和硕特部是臣服大清的,竟然也敢当面提这种要求? 这么想着,英俄尔岱非常地愤怒。 可是,他又立刻想起了多尔衮的千叮万嘱,说西部瓦刺和沙俄是否进攻明国,对于大清非常重要。 对于英俄尔岱来说,他其实也明白,如今的大清,特别是在倭国水师被明军打败之后,会承受多大的压力。 考虑再三,他最终忍着恶心,对鄂齐尔图汗说道:“真没想到大汗这么看得起我们!这样吧,他一个人,我感觉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他指了下范文程。 范文程一见,顿时有点傻眼:自己好歹是堂堂范文正公之后,这要是传出去了,岂不是奇耻大辱么! 然而,他马上看到英俄尔岱在给他打眼色,意思很明白:为了大清,你就牺牲一下吧! 范文程见了,非常地无奈,英俄尔岱如此吩咐了,他没法拒绝,谁让他是大清的奴才呢! 这么想着,他正要回答时,却见鄂齐尔图汗依旧笑眯眯地说道:“不,你们两个的身子,都要,少一个都不行!” 这送上门来的礼物,怎么可能只收一个呢! 英俄尔岱听了,脸色变幻,很是犹豫了一下,最终硬是挤出笑容道:“大汗,你看他相貌堂堂,身材高大,有他一个人,已经够了,何必还要我的身子呢,会伤身的!”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明理的,是知道自己为大清献身;不明理的,估计一辈子都会笑话自己;要能不做,就尽量不做了。 “什么伤身?”鄂齐尔图汗听到他的话,有点意外地反问了一句,随后明白过来,顿时大怒道,“你们是什么龌龊人,竟然敢如此想我?” 说到这里,他当即大喝一声道:“来啊!” 随着他的这一声大喝,王帐外面冲进来一群人,连同王帐里面的侍卫一起,抽出武器,团团围住了两个大清使者。 英俄尔岱和范文程被鄂齐尔图汗搞得莫名其妙,怎么听着,好像是误会鄂齐尔图汗了? 这么想着,两人不但没有害怕,反而高兴地互相看了一眼,原来是误会了,还好,还好! 这么想着,英俄尔岱连忙又挤出笑容对鄂齐尔图汗说道:“大汗息怒,大汗息怒,是我们误会了,我们错了,我们愿意认罚!” “对对对,我们愿意认罚,愿意认罚!”范文程听了,也连忙附和道。 鄂齐尔图汗还是怒气未息,厉声吩咐道:“把他们绑起来!” 听到这话,他的手下立刻上前,开始捆绑这两个大清使者。 英俄尔岱和范文程却又误会了,以为鄂齐尔图汗是还在发怒,这是要惩罚他们。想着刚才,他们两人都说了会认罚,便没有反抗,让他们绑了自己。 当然了,他们心里肯定是不高兴的。堂堂大清使者,竟然被绑了,这是对大清国的一种侮辱了。可是,他们毕竟也是有错在先,误会鄂齐尔图汗是那种人,确实也不应该。 这么想着,英俄尔岱和范文程便觉得,为了大清,忍辱负重吧! 鄂齐尔图汗肯定也是有分寸的人,就算真得要处罚他们,肯定也不会乱来的! 他们却不知道,鄂齐尔图汗盯着他们两人, 看到这两个大老爷们,竟然刚才还以为他好男色,顿时就感觉很恶心,这简直就是侮辱他啊! 气恼之下,他便一声冷笑道:“果然是辽东蛮夷,化外之民,脑子里竟然如此龌龊,那我就满足你们!” 说完之后,他便吩咐手下道:“部族中好男色的,都给本汗找来!” “不要啊!”英俄尔岱和范文程一听,顿时大惊,顾不得尊严,连忙求饶了,“大汗刚才说要借我们两人的身子一样,还笑眯眯地盯着我们两人,这由不得人不往这边想啊!” “大汗,我们好歹是大清使者,大清也是要脸面的,不能这么做啊!” “我可是大清户部尚书,绝对不能承受这份侮辱,你真要这么做,考虑过得罪大清的下场么?” “我也是大清内秘书院大学士,是大清有脸面的人!” “……” 听着他们呱噪,鄂齐尔图汗明白了误会是怎么产生的,不过他自然不会觉得是自己的话有问题,只是一声冷笑道:“本汗说要借你们两位的身子一用,那是要献给大明,当作本汗归顺大明的见面礼。毕竟借你们两人的首级,终归不如是活的更好!就你们的脑子龌龊,才会想那么恶心的事情!” “……”英俄尔岱和范文程一听,顿时傻眼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和硕特部竟然要归顺大明,要这样的话,那还不如侮辱他们呢,至少那样的话,他们的命保住了不说,而且对大清也还有利一些。 此时的两人,非常地后悔,怎么就一头撞到了和硕特部呢! 鄂齐尔图汗却不想再看到他们两人,当即吩咐道:“押下去,只要别弄死了,随便玩。”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回过神来,怒火万丈地大喊道:“大汗,你这么做,考虑到后果没有?我大清铁骑,必然要灭了你们和硕特部!” 他是真得万万没想到,好歹征战一生,更是在朝鲜成为太上王,要多威风有多威风,可如今,竟然要受如此侮辱不说,最终还要被献给明国。这个结果,他真得是有点没法接受。 范文程也是差不多,当初他主动投靠努尔哈赤,为大金国效命,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得荣华富贵。 结果没想到,老婆没保住,被多铎给玩了;如今自己也没保住,要被蒙古人给玩了,落得如此下场,难道真得是因为数典忘祖,祖宗报应么? 不过不管他们是怎么个想法,都被一群如狼似虎的蒙古人拖下去了。 而他们的大汗,鄂齐尔图汗算是出了口恶气,心情好了很多,坐在那里想事情。 这大清的使者自己送上门来,算是有了归顺大明的见面礼。不过杜尔伯特汗那老贼,却是有两份大礼啊! 这么想着,鄂齐尔图汗便又琢磨,是不是还能从哪里再捞一份功劳? 或者派人去请准格尔汗,说有大事商议,然后等他过来的时候,把他抓了,这样不就是一件大功了么? 这么想着,鄂齐尔图汗不由得又兴奋了起来。如果真能做成的话,自己的功劳,就不会比杜尔伯特汗的功劳小了。 但是,当他仔细地开始考虑这种事情的可行性时,最终,他还是打退堂鼓了。 巴图尔珲和他儿子僧格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搞不好,别把自己给陷进去了。 算了,一份功劳就一份功劳了!鄂齐尔图汗心中这么想着,心中多少还是有点不甘心。 忽然,他心中一动,就又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点。 如果自己去了明国之后,看到明国真得已经强大到了无法抵御的程度,那或者自己还可以写信给叔汗,劝降他?这也是一份很大的功劳啊! 要按地盘算的话,青藏是非常大的一块地方,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就是不知道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明国不知道有没有兴趣? 想着这个,鄂齐尔图汗心中其实对固始汗多少有些意见。如果不是固始汗领着和硕特部精锐离开,那和硕特部在瓦刺的地位也不可能被准格尔部威胁。 到时候,等固始汗面对一个强大明国的威胁时,他就该明白自己面对准格尔部的无奈了吧? 等到鄂齐尔图汗真正已经决定归顺大明之后,他其实也已经无所谓和硕特部的存在与否了。真要说罪魁祸首的,那也要归到固始汗的头上,至少此时的他,就是这么认为的。 一阵子乱想之后,鄂齐尔图汗便加紧了动作,一边联系明军,一边开始迁移。 明军这边,田见秀一边派快马禀告归化城那边,一边留下高一功继续整合杜尔伯特部,而他自己,领着五千多人马西进,接应和硕特部。 一直到见面,和硕特部上上下下的人,才知道他们的大汗率领他们归顺了大明。 对于这个结果,普通牧民其实没有多大感觉,唯有那些鄂齐尔图汗下面的贵族,各小部族的族长之类,一时之间有点懵,什么想法的都有。甚至还有人偷偷逃跑,急忙去准格尔部报信的。 对于这些,田见秀倒无所谓,他高兴的是,和硕特部这边,竟然还有一份见面礼。 看到神情似乎有些萎靡的英俄尔岱和范文程,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之后,就更是高兴了。 他对鄂齐尔图汗说道:“这个范文程,原本是我大明的秀才,主动投降建虏,为虎作伥,皇上有点名,是钦犯。你活捉了他,这是一份大功劳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37 服了 , 鄂齐尔图汗一听,不由得非常高兴。 虽然他只是一份投名状,可架不住这一份投名状的分量重啊!呵呵,杜尔伯特汗啊,就算你老谋深算,也架不住我的运气好啊! 这不,鄂齐尔图汗的心情就一直不错了。 大约在崇祯二十年三月下旬的时候,明军贺人龙所部和李过所部又到了一万多骑军,连同田见秀和高一功所部一起护送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迁往东部,到达后世包头所在。 朝廷新的旨意已经下来,在包头这里也要修筑一座塞外城池,刚好杜尔伯特部盒和硕特部的人口可以充实这里。 当然了,甘肃、陕西关内的汉族人口,也在陆续往这里迁移。 当鄂齐尔图汗他们到达这里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大型建筑修建完毕了。高耸的烟囱,也都在冒着烟。 新来的人,看到这些建筑,以前都是从来没见过的,一个个都是看稀奇。 已经先到达的人,便有机会显摆了。 “这个是水泥厂,水泥知道不?一种宝物来的,皇上发明的。” “有人私下里说,水泥其实是仙界之物,是太祖皇帝赐下的,自然就归于当今皇上名下了。” “还有那个,是钢铁厂,就是以前的作坊,可比作坊要大多了。这是为蒸汽火车准备的。不知道什么是蒸汽火车?那你一定要开开眼界了!” “……” 看着这个地方,一下变成热闹的所在,似乎还能看到,在不久的未来,这里可能会成为一座大城。新来的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的普通牧民,不由得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而鄂齐尔图汗和杜尔伯特汗等部族的首领,不管他们最终选择了哪个归顺方案,都要先去竟是觐见。路线是继续往东,先到归化城,然后再往东,到张家口再入关到京师。 一路东去,杜尔伯特汗因为已经来过一次,比鄂齐尔图汗是熟悉多了,倚老卖老之余,侃侃而谈,似乎他比鄂齐尔图汗更像是大明人了。 这让鄂齐尔图汗有点不爽,但是没办法,一路过来,确实变化很多,压根都是他所想不到的,只能听着杜尔伯特汗这个老家伙在那唠叨。 随着他们越到东边,遇到的人就越多。大部分都是牧群,那些牧民在放牧,一看就是很悠哉的那种。人的精神面貌,看着就和以前不同。 当然了,也有看到一队队穿着红色战袄的朝廷骑军,不时巡防而过。 鄂齐尔图汗还注意到一个情况,那些朝廷官军似乎和牧民的关系都不错。 朝廷官军并没有任何会骚扰牧民的迹象,而那些牧民却甚至还和朝廷官军主动打招呼,就好像是熟人一般。 这让鄂齐尔图汗不由得有点感慨道:“朝廷的策略,是各族的骑军守护各族,才不会有那些不必要的冲突,算是方便管理了!” 杜尔伯特汗一听,鄙视了他一下,然后才回应道:“你可拉倒吧,朝廷官军都是各族混合的,哪有各族守护自己族群的,那朝廷还费心那样整顿干什么?” 他知道鄂齐尔图汗是因为什么才那么说的,便又补充解释道:“朝廷官军有三大纪律七项注意,还编成了曲子,每个军卒都要会唱的。总而言之,一句话,军纪严明,绝不扰民!” “啊……”鄂齐尔图汗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不过他回过神来后,想着之前接触过的那些朝廷骑军,似乎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这么一想,他就对明军的战力,哪怕没见过打仗,也有了一个非常高的认识了。 毕竟是一个部族的大汗,当然知道军纪严明对于军队有多重要了。 不过他虽然知道,却也没法让自己的手下做到。原因也很简单,军纪严明的背后,是有非常大的付出才可以,而他,没法付出这么多。 换句话说,就是朝廷的财力雄厚,才会如此。 鄂齐尔图汗不知道,其实未必是要财力雄厚,还可以是精神理念层面,也同样能做到军纪严明。 这一路走,一路看,他们这些新归附的人,其实都是比较感慨,都快不认识这还是原本土默特部占据的河套平原了。 这一天,快要到归化城的时候,他们一行人忽然看到远处有非常多的人在围观,似乎那边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一下,他们的好奇心也一下提了起来。刚好在他们前行的方向上,便都想着过去看看。 陪同他们返回归化城的明军将领是李过,他也好奇,便带着他们过去先看热闹。 看到他们这一行人,人群中有一队骑军奔驰过来,为首那人,却是李来亨。 看到李过之后,非常高兴,当即便大声喊道:“义父来得正好,刚好赶上看铁牛了!” “什么铁牛?”李过一听,很是意外,下意识地便问道。 鄂齐尔图汗和杜尔伯特汗也都是奇怪,纷纷竖着耳朵听着。 就见李来亨兴奋地回答道:“刚才京师运来的铁牛啊,铁做得牛,正在组装呢!说是人力开荒太费劳力了,因此陛下下旨,把最新的铁牛送到这里来开荒了。” “铁做得牛?”李过听得奇怪道,“这有什么好处?也是烧水就会动的那种?力气更大么?是不是就不吃草了……” 他至少是去过京师,因此有一些见识,还能问出一些问题。 但是,鄂齐尔图汗和杜尔伯特汗却听傻眼了,听着他们的对话,觉得这是啥和啥啊?到底什么个情况? 一时之间,以他们两人为首的瓦刺人,都懵了。 李来亨听着一连串的问题,他也不知道,只是回答道:“据说在京师那边已经用过铁牛,但是那第一代的铁牛太重了,这是改过的,属于第二代铁牛,会节省很多人力,但到底怎么样,那就不知道了!” 他正说到这里时,忽然就听到远处围观的那边,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李来亨听到了,转头看看,然后立刻转回头,看着李过,兴奋地说道:“义父,那边好像已经组装好了,我们快过去看看吧?” 李过听了,转头看向鄂齐尔图汗和杜尔伯特汗说道:“走,我们过去瞧瞧!” 不用说,这些瓦刺人当然是想着要看个究竟的,一行人便立刻赶了过去。 到了之后,鄂齐尔图汗就看到那边摆放着三个东西,铁做的,已经发出了声音。仔细瞧瞧,发现这东西和牛一点都不像。真要比较的话,就和多爪的螃蟹差不多吧?反正,怎么看着,怎么就像一个怪物。 他瞧得郁闷,便转头低声问杜尔伯特汗道:“你见过这东西么?真得好用?” 杜尔伯特汗来归化城的时候,还都是大雪盖地的时候,那会见过铁牛,不过在鄂齐尔图汗面前,他却装出了然的表情,当即点点头说道:“当然见过,这个铁牛,力气很大,比普通牛要大多了,回头挂上犁,绝对能犁出一条条地深沟……” 鄂齐尔图汗听了,有点奇怪地说道:“那我怎么没看到犁呢,那后面的爪子看着倒是锋利,这是干什么的?” 杜尔伯特汗听到这个问题,说实话,他还真不清楚,至少他以前就没见过这样的,正在想着时,忽然,那三台铁牛就动了起来。 只见这铁牛不但往前走,还带动他身后的那一排的铁爪子,抓到地里又翻出来,带动了泥土也被翻了个个。就好像是后面有一群人用锄头大力下了一锄头,把土给翻新了;又如同那后面挂着好多个犁,uu看书 www.uukanshu.com 一起在犁地。 反正就是这铁牛在往前进,后面的泥土就翻新了。并且这铁牛的速度,大概是人走路的速度。这速度说快不快,可要说慢,绝对不慢啊!因为这铁牛前进的时候,后面一排土地就翻新了。 一台铁牛大概管一丈左右的宽度,三台铁牛就是三丈左右的宽度了。就以这个速度在翻新土地,这得顶多少壮年劳力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 如果这三台铁牛一直能这么走下去的话,那这里一望无垠的土地,估计都要不了多少天,就能变成粮田了!这绝对节省了无数的劳力啊! 这一台铁牛,可以顶十个,二十个壮年劳力?不对,如果时间长一些的话,绝对要更多,一百个都不过份! 所有人都看着这一幕,就那么一动不动地看着。 过了一阵之后,有一台铁牛出了故障。 从京师来的技术员便立刻跑过去解决,大概花了一刻钟左右,更换了一个零件之后,就又继续动了起来。 另外,还有煤气不足,需要更换,也要花费不少时间。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这些围观的人群眼中,这绝对是一个奇迹了。 这不,当李过喊着让他们重新上路的时候,鄂齐尔图汗就对杜尔伯特汗,用非常感慨地语气说道:“我不用去关内,眼下就已经相信你说得那些都是真的了!” 铁牛竟然会自己动,如果不是杜尔伯特汗事先说过这是格物学,还真以为是神迹了! 或者,自己该现在就写信给叔汗,告诉他大明有多强大了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38 开会 , 在鄂齐尔图汗和杜尔伯特汗他们进关的时候,远在大明南方的福建巡抚衙门,这里也正在开一场重要的会议。 与会人员,一看就比较杂,因为有不少人,都是金发碧眼的西夷。 福建巡抚吴之屏坐在主位,在他的左侧,是濠镜澳的佛郎机人,也就是葡萄牙人的兵头,俗称总督的杜堔;在他的右侧,这是荷兰驻巴达维亚的总督安东尼。 这两个国家在远东的实权人物,都收到大明发出的邀请,前来参加这次会议。 只听吴之屏向京师方向一抱拳示意之后,对底下两人说道:“本官奉旨开今日之会,一是基于你们两国之前表现,皇上已准许向你们开设部分海贸;总体来说,就是准许你们在福建三个港口可以自有贸易。等到你们真正成为大明藩属国之后,便还能在天津、浙江以及广东三地贸易。” 一听这话,不管是杜堔,还是安东尼都不由得非常高兴。 葡萄牙这边,虽然是派出了战舰,跟随明国远征军讨伐吕宋的西班牙人,又跟随琉球远征军去讨伐倭国;但是,基本上也就走个过场,或者说打了个酱油,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没让他们有多大的损失。 随后,大明帝国正式向葡萄牙开通了福建这边作为海贸地,算是不错的收获了。 因为原本大明就曾开通福建这边的港口,他们来往这里也算是熟悉了。当然了,如果大明帝国能开通广东那边的话,对葡萄牙就更方便了。而要是能开通天津港的话,那贸易的种类就更多,更能赚钱了。 这些事情,都是值得杜堔所期待的。 而对于荷兰人来说,就更是觉得不容易了。 原本对他们来说,以为自己足够强大,用枪炮就能强行敲开大明帝国的大门,结果反而被教训了,以至于和大明的贸易,一直没有进展。 后来荷兰人想加大对大明的压力,调集更多的战船要大明帝国屈服,结果下场反而更惨。不但被驱逐到了东番,还得给郑芝龙交保护费。 到了后来,更是被明军给灭了在东番好不容易打造起来的中转基地,对于和大明帝国海贸的事情,就变得更为遥不可及。 只是没想到,事情又迎来了转机。 安东尼这边,派了舰队,响应大明帝国的征召去打了一次倭国,同样没有任何损失,只是类似于走了一个过场,就收获了和大明帝国真正贸易的机会,这可真所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时,听到明国福建巡抚宣布这个消息,不管是杜堔还是安东尼,当然是非常高兴了。 然而,没等他们高兴开呢,就听吴之屏又接着对他们说道:“不过按照陛下之前旨意,在你们母国成为大明藩属国的事情还没最终确认之前,也还有事情,是需要你们去办,而还没有办的。” 听到这话,杜堔不记得了,满脑子就是和大明可以真正的海贸,便连忙回应道:“中丞大人,还有什么需要鄙国去做的,还请尽管直言!” 安东尼那边,比他还积极,毕竟他的收获是最大的,从不可能一下跨步到了和葡萄牙一样的待遇,便也连忙说道:“中丞大人,我们荷兰人做事最是讲信用了,有什么事情,那就尽管交代!” 吴之屏听了翻译传过去的话之后,看到他们这么积极的态度,便也和缓了语气说道:“安南乃是大明领土,如今南北反贼荼毒地方。而你们两家刚好各帮其中一家反贼,按照朝廷旨意,安南那边,你们两家要看情况,配合朝廷出兵,平了两家反贼!” 安南,就是后世的越南,如今正是郑阮之争时期;也就是郑氏是北朝权臣,阮氏在南方自立,而后郑阮要互相灭了对方,一直在打仗。 可从嘉靖年间开始,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从属国降为属地,改其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都统黜陟。同时命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世袭,三年一贡。 也就是说,名义上,安南已经是大明的一部分了。 吴之屏的说话,就是基于这个背景。 如今,且不说有刘伟超的因素在,就是没有刘伟超的因素,崇祯皇帝既然志在地球之长,目光看向海外的话,安南就变得很重要,当然是要拿到手中的了。 所谓安南安南,就是要安南边的意思。 只有拿下安南,大明对南洋的掌控力才会变得强有力起来。哪怕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可以通过东番,吕宋这条线去影响南洋,但是也终归没有安南这边更为便利。 因此,安南无论如何,是要在朝廷的掌控中才可以的。 此时,听到吴之屏这么一提这个事情,刚才还热情的安东尼和杜堔,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安南那边,不管是葡萄牙还是荷兰人,其实都是下了大力气的。就想着帮这里的土著掌握了政权之后,他们就能大规模地做买卖。同时,他们也看中安南的位置,如果在安南设点,将非常有利于他们往来南洋和大明。 然而,如今大明这边一句话,他们之前在安南的所有努力,便都可能会白费,至少他们是这么想的,这一下,就让他们有些不愿意了。 大堂内,竟然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吴之屏一见,不由得眉头一皱,当即喝问道:“怎么,有问题?” 听到这话,杜堔先回答道:“中丞大人,我只在濠镜澳这边,或者说大明这边有一些话语权,可以做主一点。但是安南那边,我就无能为力了!这个事儿,恐怕还得找那边的人商量才行!” 吴之屏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当即喝问道:“怎么,刚才本官难道没有把话说明白,安南乃是我大明朝的领土,不知么?” “……”杜堔一听,顿时无语,忘记这事了。 其实,大明对安南一直没有管辖权,也只有一个名义而已。因此,在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人把安南当成大明的一部分。 但是,如今吴之屏认真了,那安南就是大明的一部分了。 杜堔知道自己说错话了,看着吴之屏盯着他,心中有点发毛,就怕和大明的关系一下又出问题,刚有的大好局面泡汤了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他连忙改口说道:“中丞大人,安南当然是大明的领土,我的意思,只是那边不是我负责的,不过中丞大人放心,我一定把大明的意思传达过去,并且会劝说那边。” 至于劝说的结果如何,他没说。 吴之屏听到他至少有了交代,便转头看向另外一个。意思很明白,葡萄牙人已经有交代了,你们荷兰这边呢? 安东尼听到葡萄牙人这边的答复,也是有点纠结。 他和葡萄牙人这边不同,他是巴达维亚总督,负责整个远东地区的。也就是说,他是可以给安南那边的荷兰人做主的。 考虑到巴达维亚和大明的关系,并没有葡萄牙人和大明的关系那么和谐,中间是有过波折的,又想到大明已经答应海贸,钱财滚滚而来已成定局,最终,他还是回答道:“我们荷兰人这边没有问题,我会传命令过去,让那边配合大明军队的。” 吴之屏听到这话,很是满意,脸色重新变得和缓起来,点了点头,然后对安东尼又说道:“陛下还交代了,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很重要,因此,大明将出兵把马六甲海峡收为海外领土,到时候,你们配合一下。” 对于这点,他其实是压根没有重视,只是圣旨上有这么说,他就宣布一下。 在吴之屏看来,海外飞地,朝廷管辖也太不容易了吧?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竟然会想要那么远的地方。 说完之后,他就准备说其他事情了,结果没想到,那个荷兰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没有马上答复。 于是,他有点不满,“嗯”地拖了一声长音。 安东尼听出吴之屏的催促不满之意,但是,他非常地为难。 作为一个海权国家,还是巴达维亚的总督,他太知道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了。 也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荷兰人才会投入人力物力,硬是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海峡。 如今,大明帝国这边,竟然轻飘飘一句话,就想把马六甲海峡给要过去了! 这可不比安南,让安东尼就有点没法接受了! 吴之屏见安东尼竟然还不答复,便更加不满了,当即大声喝道:“怎么,不愿意?难不成是要我朝廷大军到达马六甲海峡的时候,你们荷兰人还要与朝廷大军为敌?”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又冷了一份道:“如果是要和我大明为敌的话,那你荷兰就不可能是大明藩属国,之前一切作废不说,朝廷兵锋所至,你们荷兰在南洋就休想有一点立足之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39 最快的练兵方式 , 边上的葡萄牙人,也就是濠镜澳兵头杜堔听了,看着安东尼的脸色有点难看,明显露出了一点幸灾乐祸的表情。 活该,当初从葡萄牙人手中夺了去,如今要被更强大的大明帝国拿了去,并且还不用打生打死,就只是一句话,愿意还是不愿意? 就葡萄牙人这边来说,他还真希望安东尼不答应! 这么一来的话,大明帝国和荷兰人开战,别的地方不知道,至少在这南洋,荷兰人是绝对打不过大明帝国的。 那么一来,以后欧洲的国家中,和大明做生意的,就只有葡萄牙一家,就更容易赚钱了! 他正在这么想着,结果刚好被荷兰驻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看个正着,见他如此幸灾乐祸,顿时一下就来气了。 葡萄牙人心里想什么,他太清楚了。要是不同意明国的要求,后果如何且不说,还会便宜葡萄牙人。 这么想着,安东尼就没有再犹豫,当即说道:“我不能一个人做主,不过我有把握,说服我的同伴!” 听到这话,福建巡抚吴之屏的脸色便好看了一些,然后又对眼前的两个西夷说道:“还有一个事情,你们也要提前准备起来……” 一听这话,这一下,不管是葡萄牙人,还是荷兰人,都不由得心中暗暗叫苦了。 要想赚明国的这个钱,还真是不容易啊,怎么这么多的要求! 吴之屏却不管他们怎么想的,继续对他们说道:“朝廷要对洞吾用兵,你们两国要配合大明水师从洞吾的南方进攻,知道了么?” 安东尼和杜堔都没想到,明国竟然还要开战? 这不,原本就有点不乐意的安东尼,便不由得马上问道:“大人,你们大明帝国不是还在和大清帝国,倭国开战么?这又要在南方开新的战端,就不怕有什么问题么?” 在他想来,这确实是在常理之外了。 毕竟听说那大清帝国是很强大的,至少以前打得明国军队节节败退;而倭国也是大国,要打败这两个国家,明国应该就会很吃力吧? 如今,竟然又要和洞吾去打仗?难道明国人不知道好战必亡么? 毕竟那洞吾也不是小国家,不管是葡萄牙人,还是荷兰人,以前都打过洞吾的念头,结果都被得逞,甚至葡萄牙人攻打洞吾的兵头,都被洞吾王钉死在木架上。还有不少人,如今都被俘虏在洞吾境内,替洞吾王卖命呢! 吴之屏听到这话,心中其实有点赞同他的意思。可无奈,他所吩咐的这些,全是皇帝下旨定下的,他也没办法。 于是,他便澹澹地说道:“这就不是你们操心的事情了!” 一般情况下,如果大明像这样四处开战的打法,那必然会拖累国计民生,出现各种问题。 一个简单的例子,说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有钱了,但是万历三大征一打完,国库又能饿死老鼠,导致天灾之下,大明各种事情都闹了出来,亡国之因就此埋下。 如果万历要按照现在这个时候的打法,那就跟不可能坚持多久,国库空虚之下,便是各种问题又一次爆发。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大明,是绝对不能用以前的思维来衡量了。 不说在刘伟超的帮助下,崇祯皇帝狂点科技树,大幅度地提高了大明生产力,使得大明的物资,比起以前是成倍的被生产出来。 就说大明的武器,和他们敌人之间的差距,也在加大。至于兵源素质,刚经历了十几年的动乱,当兵的将士,都是打多了仗的。可谓是兵精粮足,又会怕什么打仗呢! 更不用说,大明军队每打下一个地方,就能得到那边的矿产之类,或者解决藩王事宜等等,打仗的付出,都是要小于收获。这样的战事,并不会因为打得多就国库空虚了。 对于这些,吴之屏不了解,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都不了解。反正这次的会议,吴之屏就是个传声筒,把朝廷的旨意传达了而已。 在会议之后,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一边在开通的几个港口做买卖,一边就得准备大明朝廷交代的事情了。 ………………… 崇祯二十年四月中旬,北方,以鄂齐尔图汗为首的和硕特部贵族,还有以杜尔伯特汗为首的杜尔伯特部贵族到达大明京师,没有意外,他们的所见所闻,算是重塑了他们的世界观:原来这世界上,还能有这样的! 大明的繁华,大明的新鲜事物,真得让他们大开眼界了! 杜尔伯特汗选择留在了京师,被分为侯爵,享受大明的繁华。 至于其他人,主要都还是年轻,则选择从军,也就是当武将。 当然了,这些蒙古人的品级和武将实权是分开的。 品级和他们归顺大明的功劳有关,实权则要等他们从大明军学院考核出来的结果有关。这其中,还包括了鄂齐尔图汗。 鄂齐尔图汗归顺大明,并且还有一份见面礼,被封为伯爵。但是他的军中实权,暂时还是待定。不过以他的经历,有统领部族的经验,至少也是参将起步。最终会是什么,这取决于他在大明皇家军学院的表现。 鄂齐尔图汗对于自己的爵位没有杜尔伯特汗高,心中还是非常介意的。另外,加上他入关之后的所见所闻,便向崇祯皇帝提了出来,说他想给固始汗写信,劝固始汗归顺大明。 对此,崇祯皇帝很是高兴,当场就怼鄂齐尔图汗表态:青海和西藏,是大明一定要拿下的地方。如果固始汗不肯归顺大明的话,不用久等,过几年之后,大明必定会兵发青藏。 如果固始汗肯归顺大明的话,那可以封为公爵。并且他的几个儿子,在大明对南亚用兵的时候,也有机会多立下军功。 这个表态,让鄂齐尔图汗很是意外。因为他从这个表态中发现,大明的野心,不对,是雄心壮志,竟然是如此之大,不但青藏要纳入版图,并且还要图谋南亚那边! 换句话就是说,既然大明有这么大的图谋,那青藏是绝对一定要拿下的。固始汗不归顺,就只能是逃亡或者灭亡了! 在见识了大明的国力之后,鄂齐尔图汗压根就没有想过,固始汗能打败明军! 有了这样的想法,鄂齐尔图汗考虑再三,便写了一封他有史以来最长的信,并且是几易其稿,最终派他从和硕特部的族人,发往西藏布达拉宫去了。 在差不多同时,宁远侯李定国的一份奏章,送到了京师崇祯皇帝的桉头。 崇祯皇帝看到是李定国的奏章,便第一时间看了。 这一看之下,崇祯皇帝便很是高兴,当即传召次辅孙传庭议事。 文华殿内,在孙传庭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让身边伺候的王承恩转奏章给他,同时对他说道:“在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都归顺大明之后,余下的准格尔部已经西迁,暂时不知道最终会迁到什么地方去。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离归化城和包头会很远。”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宁远侯的想法,说归化城那边整顿之后的骑军,留个一万左右的兵力防御西边之外,其余五六万骑军,完全可以投入对建虏的作战,或者先对东部蒙古发起战事。孙卿,以为如何?” 等他说完之时,孙传庭已经差不多快速扫了一遍李定国的奏章,想了一下之后说道:“蒙古人不同于汉人,他们天生会骑马打仗。归化城那边的整顿,除了换装备之后他们需要熟练之外,主要就是军纪和号令的熟悉。” 他说得比较慢,显然是一边想着,一边在说的,而崇祯皇帝很重视他的意见,听得也仔细。 只听孙传庭继续说道:“一般来说,就算是这样,半年时间的整顿,也是不够的。不过他们不是在关内打仗,只是针对东部蒙古和辽东建虏,因此微臣以为,因此这些并不需要整顿完了才派出去。完全可以让他们上战场去打,如果发生违纪的事情,砍上一批人头,就能让他们跟容易记住。” 很显然,在他看来,都是蒙古人,军纪不好,祸害的也是东部蒙古;军纪不好,被砍头严肃军纪的,也是蒙古人,他都不会太在意。 对此,崇祯皇帝还没有说话,孙传庭还在那分析道:“微臣以为,东部蒙古在这两年都不好过不说,蓟辽总督也派人在策反,加上几倍于对方的骑军,胜负应该不是问题!”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高了一点声音,认真地说道:“能最快提高整编大军战斗力的,就是实战,并且是打不太强的敌人,东部蒙古各部刚好是用来练兵的目标!” 崇祯皇帝听了,便问孙传庭道:“孙卿的意思是,就让归化城那边的骑军参与对东部蒙古的作战,用实战来练兵,打完之后再整顿,便是最快速的一支精锐了?” “微臣就是这个意思!”孙传庭躬身回应道,“陛下圣明!”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40 千刀万剐 , 崇祯皇帝听了,便有了决定道:“既然如此,那朕就下旨,归化城那边的骑军以实战练兵;所获俘虏,刚好可以用来修筑归化城那边的铁路。” 东部蒙古,在被建虏征服之后就一直听建虏的号令,几次随建虏入关劫掠。对于东部蒙古各族,既然堵胤锡那边策反还没有动静的,崇祯皇帝也就不客气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他有远大的目标,要当地球的球长,需要更多的人力和兵力的话,他甚至都愿意杀光东部蒙古各族,以报旧仇。 能明显看出来,崇祯皇帝对于漠北三族、瓦刺以及东部蒙古部族之间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随后,他便开了六部九卿的正式会议,宣布了和孙传庭商量后的决定。 上半年朝廷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唐王就藩九州岛,唐王一脉的宗室要迁过去,由唐王征集的兵力也要用船运过去打九州岛,南阳那边原本唐王的封地都要交接,事情还是很多的。 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归化城那边的骑军先以练兵的方式攻打东部蒙古各部。 另外,关内其他军队,也要开始集结。崇祯皇帝的目标,就是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的时间段内,对辽东和朝鲜发起总攻,光复辽东,打下朝鲜,彻底结束辽东这边的战乱。 这样的大规模战事,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有许多的。正好利用上半年唐王就藩的这个时间段内做准备。 换句话来说,朝廷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解决辽东的建虏和朝鲜的倭寇了。 其他人对于这个决定自然不会有意见,特别是户部尚书,那更是举双手双脚欢迎。养归化城的骑军,虽然是在草原上,比中原养得骑军要便宜一些,可那也是骑军,成本依旧是很高的。 如果能用实战的方式,直接派出去打仗,对户部来说,就能降低不少养兵的成本,自然最是高兴不过了。 这个事情议完之后,崇祯皇帝便严肃了表情,对底下臣子说道:“朕最是厌恶那些吃里扒外,为外族卖命祸害大明的人!因此,那范文程该是千刀万剐,以儆效尤,为他人戒。” 底下臣子听到这话,只是稍微有点吃惊。如果说,范文程换成洪承畴的话,他们就不会吃惊了。 因为在这个位面上,这个范文程的名声不显,毕竟主动投靠建虏的时候,还只是一个秀才。远不如洪承畴这种原本是大明高级官员的,另外还有一些高级武将,也都有很多投靠了建虏,为建虏卖命的。 他们自然不知道,范文程的危害,对于原本的大明有多大。并且最为关键的是,他是主动投靠建虏,还不是被迫的那种。 总之,范文程在崇祯皇帝眼里,那是必杀的。 他的这个态度,让底下这些臣子都安置警醒,谁要是敢这么做,皇帝绝不可能轻饶的。 结果他们还没想到,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对他们严厉地说道:“明日行刑,文武百官,不得请假,皆去观刑!” 这一下,底下这些臣子就有点震惊了。 以前的时候,活剐奴酋阿巴泰,还有那个阿济格的时候,皇帝都没要求文武百官去观刑的。结果这么一个名不经传的明奸,皇帝就要求文武百官去观刑! 这么想着,他们不由得都是心中暗恨洪承畴。因为在他们看来,肯定是洪承畴投降建虏、为建虏卖命让皇帝觉得,他们这些当官的容易投降敌人,杀范文程这只鸡,给他们看了。 只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转头看向政通使陈圆圆说道:“政通司这边,要把这范文程的事情宣传出去,任何大明百姓,胆敢为异族卖命,当汉奸走狗的,皆是这等下场!” “微臣领旨!”陈圆圆一听,立刻大声回应。 崇祯皇帝见此,才算是心中稍微少了些愤怒。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还考虑到大明即将对外开疆拓土,还要和更多的异族打仗。在未来的这段岁月中,他不希望看到明人还有软骨头,还有数典忘祖之辈,会去为异族卖命! 这也是范文程被钦定了千刀万剐之罪,而英俄尔岱只是腰斩的原因。 于是,第二天行刑的时候,文武百官的观刑,让这个事情一下成了大新闻,成为京师百姓街头巷尾的主要话题之一。 “这个范文程,真是给我们姓范的丢脸了。今日之后,大江南北都算是知道他数典忘祖的事情了。” “你们不知道吧,此人还自称是范文正公的后代呢!” “什么?范文正公要是知道了,棺材板岂不是都压不住了!” “谁说不是呢,想那范文正公一辈子忠君报国,却没想到后世子孙中,竟然有如此寡廉鲜耻之辈!” “那我知道了,皇上让文武百官来观刑,大概意思是让他们都要重视家教,免得以后像范文正公一样,子孙后代有数典忘祖的!” “没错,肯定是这个原因了!” “其实不一定,要老夫说来,皇上让文武百官来观刑,还有一层意思!” “还能有什么意思?” “文武百官要是贪赃枉法,这算不算也是一种背叛?老夫觉得,这其实也是有警告文武百官的意思!” “哦,虞山先生这么一说,还真是有这个可能啊!” “……” 虞山先生,是钱谦益的尊称,也在这次的事情中侃侃而谈,表达出对范文程的不屑;这亏得崇祯皇帝不知道,要不然的话,只能是呵呵以笑之了。 也就是他命好,大明中兴,钱谦益的命运也随之改变,至少还能维持他自身的形象,不再有“水太凉”的外号,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耻辱的一笔。 此时,和友人聚会完了之后,他便在柳如是的陪同下,转回客栈休息了。 钱谦益带着柳如是跑来京师,一个原因是朝廷在格物学专项考试中增加了杂学一科,主要就是乐曲方面的。 柳如是很动心,想要参加这个考试,说不定能去政通司为官。 对此,钱谦益很是支持,就陪同她过来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当然是钱谦益自己的。他被罢官不用之后,其实一直是想再当官的。可无奈崇祯皇帝压根没有启用他的意思,就只好自己来跑官了。 原本和他差不多处境的阮大铖,因为马士英的关系,反而被起复,如今当了南京那边的政通使,虽然不如京师这边的官,但怎么样都是正三品的官,这就让他很羡慕。 钱谦益这边,在这方面也是有人脉的。别的不说,就只是如今非常受圣宠的郑家,就和他关系不一般。这不,锦衣卫指挥同知郑森,就是他的学生。这个森字,还是他给取名的。 钱谦益的打算,就准备先走走郑家的路子,看看能不能被起复;如果还是不受皇帝待见,官场上绝了希望的话,那他准备和唐王接触一下,看是否能去唐国混个好一点的官当当。 对于他的心思,作为枕边人的柳如是自然是非常明白的。在客栈内服侍钱谦益坐下喝茶解酒之后,她便对钱谦益说道:“老爷,要不您先多写点文章,发往报纸上去发表,就写那些赞扬格物学的,有了这个底子,再去找郑家,说不定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钱谦益听了,忽然叹了口气说道:“你说得这个,我何尝不知呢!那个阮大铖,就是捧了格物学才入了皇上法眼。但今时不同往日啊,当初他写那文章的时候,格物学还没有全国推广,皇上就极需要这样的文章为格物学的推广而造势。可如今,格物学专项科考都已经好几年了,走格物学路子的考生,每年都比科举一途都多,算是已经深入人心,皇上应该已经无所谓吹捧格物学的文章了!” 柳如是知道他说得有道理,但是还是劝他道:“老爷,这写总比不写要好啊!并且老爷在士林中的威望甚高,文采又好,老爷写得文章,万一挠到了皇上的痒处,那不也是会入皇上的法眼么?” 听到这话,钱谦益顿时眼睛一亮,对啊,这是个方向。虽然说,如今放下脸面来写这个,确实是晚了一点。但是,只要找好如今皇上喜好,专门写这方面的文章,就肯定能上达天听,说不定皇上就会因此启用自己了呢? 不得不说,钱谦益的文学水平是摆在那里的。并且,他的智商,也是绝对没问题的。 在柳如是的提醒之下,钱谦益一下找到方向,便开始用心分析了。 他第一个想到的事情,就是皇上显然非常恨那种明奸,背叛朝廷,背叛大明,为敌人效命的人!要不然,以前可没有说要文武百官都去观刑的事情。 还有,这表面上是这样,暗地里呢?皇上是不是借着这个机会,又在暗示一些什么,如果自己能把握到了,在这方面写文章,指不定就能挠到皇帝的痒处,从而重新得到皇帝的赏识! 对,这是个方向! 钱谦益如此想着,便决定好好琢磨琢磨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41 将军来信 “报!”一名倭国斥候单膝跪倒在松平信纲面前,急切地禀告道,“海边又看到明国船只十九艘,满载着明人,往南而去了!” “知道了!”松平信纲一听,有些头疼,挥手说道,“再探!” 自从年初他从大清国都城返回汉城之后,就一直有收到海边观察哨传回的消息。明国的船只,一直来来往往,大都是往南边运人。 不用说,这些明人绝对不可能是只去对马岛,肯定是去倭国那边的。 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估计都有十几万明国人去倭国本土了。并且,也不知道后面还会有多少明人跑去倭国本土! 最让人烦恼的是,这些明人坐船沿着朝鲜海岸线南下的时候,还一路敲锣打鼓,就是让你岸上的倭人知道。 他们是兴高采烈地南下,可在岸上的倭人看了,却是知道他们去进攻倭人老巢,可想而知,这些来来往往的明国运输船对朝鲜倭人士气的打击有多大了! 还让朝鲜倭人措手无措地是,明人在朝鲜沿海的岛屿都修建了休息地,而朝鲜倭人这边,没有船只渡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国人顺顺械物资和粮草送给岸上的朝鲜人。 想到这些,松平信纲就觉得明国实在太恶心了。就让朝鲜人在朝鲜和倭人打仗。这种事情一多,不但牵制朝鲜倭人的精力,甚至还往往会蛊惑那些朝鲜奴隶跟着反叛。 到目前为止,各地的治安事件中,最多的就是朝鲜奴隶攻击倭国主人。 松平信纲觉得朝鲜的情况,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他正在想办法要改变这种情况的时候,忽然,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了欢呼声。 一开始,他都以为是听错了。 自从制海权被明国水师夺取之后,一直都是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如今竟然听到了欢呼声,真得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朝鲜倭人这边,真得太需要有好消息来振奋一下士气了。这一点,就连松平信纲本人,也是如此。 这不,当他确认了外面传来的欢呼声之后,顿时大喜,都等不及外面的人进来禀告消息,自己就大步往外走。 不过没等他走到大殿门口,就见殿门外冲进来一个人,身后还簇拥着不少人。 “大人,本土来消息了!” “什么?”松平信纲一听,稍微笑容,抬头看向面前的这群人,笑呵呵地说道:“将军大人在信中交代,让我们不要担心,明国有部分水师想攻打本州岛的时候,天照大神显灵,神风突然出现,把明国那部分水师都给吹海底下去了!” 一听这话,期待中的所有倭人,都忍不住欢呼了起来。 想当年蒙元时期的时候,蒙元帝国想征服倭国,结果就是天照大神显灵,神风把蒙元帝国的水师给吹灭,保佑了倭国。 如今,明国水师又一次被神风吹毁,真得是大倭国自有天照大神保佑的! 殿内的欢呼声,传到外面,引来了更多的倭人,然后听到内容之后,又是一阵欢呼。 而在大殿内,兴奋起来的倭人,又马上问松平信纲道:“大人,还有么?还有什么好消息没有?” 松平信纲笑呵呵地看着他们,听到问话之后,便又回答道:“将军大人还说了,如今水师还在积蓄力量,等到合适的时候,就能一举击败残余的明国水师。同时,也要求我们这边,也要打造战船,积极备战。胜利,最终必然是属于我大倭国的!” 一听这话,这些倭了一批粮草物资。要不然,估计要吃两脚羊了! 此时,松平信纲宣布有加餐,那是真得有好消息,才会有这加餐的。 每个倭人都是兴高采烈的,就彷佛他们真得已经快打赢这场战事了一样。 在欢庆了一会之后,松平信纲便让他们都下去了。 不过还没等他返回座位继续办公呢,就见殿门处又有人闯了进来。 人都还没进大殿呢,欢喜的声音就先在大殿内响了起来:“将军大人来信,天照大神显灵了?” 松平信纲听到声音,抬头一看,发现是柳生十兵卫,便微笑着点点头说道:“没错,神风发威,摧毁了部分明国水师战船!” “哈哈,那真是太好了!”柳生十兵卫听了,一边大笑,一边大步而进,同时说道,“我就说了,我大倭国国运昌隆,明国怎么可能得逞呢!” 松平信纲听了,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吩咐殿内站岗的倭人亲卫道:“你们都出去,我要和大目付商量事情!” 这肯定是将军大人还有什么交代,倭人亲卫们听了,心领神会,当即都退了出去,顺带着关上了殿门。 松平信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42 智慧伊豆 松平信纲看到殿门已关,大殿内只剩下他和柳生十兵卫两人,脸上的笑容一下就没有了。甚至可以说,他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指示把信递给了柳生十兵卫,然后自己无力地坐了下去,尽显颓废之色。 柳生十兵卫一见他这样子,心中顿时“咯噔”一声,知道有点不妙,便连忙打开信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之后,就见柳生十兵卫也是和松平信纲差不多的表情,站在那边,俯视着松平信纲,急切地说道:“怎么会这样呢,我们能怎么办?” 他是万万没想到,原来松平信纲之前所说得一切都是假的。 德川家光在信中告诉朝鲜这边,他手中剩下的一百多艘战船,本来计划围魏救赵,攻打琉球那边明国水师的物资囤积点,结果没想到,又是一场大败,柳生宗矩,也就是柳生十兵卫他爹被明军活捉,最终只逃回了三艘船而已。 还有一个消息是,荷兰人也在帮着明国,更是绝了德川家光找外援的可能。 如今,明军已经开始登陆攻打九州岛,但是,本州岛这边却压根无法支援,因为有明国战船日夜巡防他也压根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要想回援倭国本土,哪怕能绕开对马岛的明军,那至少也得有船才行! 可是,朝鲜这边的船,全都被明国水师摧毁或者俘获了,还哪来的船? 重新打造船只,那是需要时间的! 倭国是个岛国,制海权的丢失,再一次让这两个倭人都感到非常地无奈! 大殿内,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一时之间,显得很安静,就只能听到殿外还在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两相对比之下,真是有点讽刺的意味。 柳生十兵卫都有点听不下去了,倭国本土已经如此危急,他们却都还在欢呼。 加上他想不出办法,急躁之下顿时就怒了,转身一边向殿门大步走去,一边厉声喝道:“叫叫叫,让你们鬼叫!” 听到他这话,松平信纲顿时急了,连忙一拍桌子,厉声喝道:“站住,你要干什么?” 听到他这话,柳生十兵卫一下站住了脚步,转过身,看着松平信纲,不满地说道:“我都急死了,他们还在欢呼……” “那你想怎么样?”松平信纲一听,便厉声喝道,“难不成让他们都知道方,和大陆离得很近,用木筏都可能渡海过去的。 但是,问题是,那里离朝鲜非常远。如果朝鲜的倭军,全部要走那么远的路回去的话,就光是长途行军,估计还没什么路的,这一路上都会死不知道多少人! 更不用说,他们粮草还不足,又要经过大清帝国的地盘,他们会同意倭军撤回去? 因此,这一条路,听起来好像确实是一条路,但是实际上,这根本就是一条绝路,能走通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么想着,柳生十兵卫的脸色有点难看,又问松平信纲道:“那第二条路呢?” “第二条路……”松平信纲听了,拖了一下长音,然后才回答道,“用我们全部的力量,和大清一起,全力攻打明国,如果能打疼明国,甚至按照计划,能打进关内的,明国就很可能会调回攻打本土的军队回援,这也就是将军大人所说得围魏救赵了!” 听到这话,柳生十兵卫依旧沉默以对,有点无语。 因为,要是攻打明国有那么好攻打的话,大清和倭国的联军,早就去攻打了。 事实上,却是明国只用了东江镇的兵衡再三,觉得还是和大清一起合兵,全力攻打明国才是最好的出路。毕竟相对绕路回国的话,这才是治本之道!” 柳生十兵卫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发表他的看法。 松平信纲见了,便再次开口说道:“趁着如今刚提振起士气,事情也不能拖得太久,否则军中士气重新低落下来的话,要想打赢明军就更是不可能了!” 听到这话,柳生十兵卫不由得也是叹了口气,然后对松平信纲说道:“你是我倭国的诸葛孔明,你选择的,肯定是最有利于我们倭国的。我还是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吧,我照做!” 听到他的这个话,松平信纲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什么诸葛孔明啊,智慧尹豆啊,这些东西他都不在乎了,如果要是有的选的话,我希望三天再给一次机会,重新返回几年前。大清使者敢到倭国去,就让将军大人把他们都沉海里喂鱼好了! 想到这个,又觉得对于目前来说,无济于事,便摇摇头,把这个念头甩出脑海,然后便对柳生十兵卫说道:“既然决定全力攻打明国的话,朝鲜这边,也要妥善安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43 草原问题 松平信纲和柳生十兵卫商议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才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 如今,在整个朝鲜的倭军兵力,有将近五十万军力,绝大部分都是火铳兵,也就是火绳枪兵。农夫之类的平民,大概有四十万人多一些。 全部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万了。但是,这一百万人散布在整个朝鲜,就显得有点地广人稀了。 特别是朝鲜人经常有反抗的,为了保证安全,也是被上一次吴三桂所部骑军的骚扰教训, 因此,倭人目前主要集中在各大城镇,保证有足够的军事实力,能奴役那些朝鲜人为他们干活。 如今,德川家光的来信,让松平信纲决定,抽调出三十万左右的大军,配合大清那边,对明国发起史无前例的打击,一定要打疼明国,狠狠地打击明军。 而在原本的时候,松平信纲和多尔衮的约定中,其实最多就想着派个十万兵力,就已经差不多了。 这个新的决定,让松平信纲决定派柳生十兵卫立刻赶往大清都城,和大清那边就最新的情况进行商量。而他自己,则在朝鲜这边开始调兵遣将,保证的,但是,如今明国进攻东部蒙古部族的军队,全是骑军,行动突然,速度又快,很不好把握敌情的! 并且明国骑军的这个进攻力度也太大了,都让他有点没底,就怕派出去的兵力不够,结果送羊入虎口;可是,如果派出去的兵力太多的话,又怕影响辽东的防御。 这可真是有点难! 要说不管的话,那也绝对不行。 如果东部蒙古落入明国手中的话,就等于大清的侧翼,全部暴露在明军的兵锋之下,到时候明国不但可以从海州那边进攻,甚至也能绕道蒙古草原,直接进攻盛京这边的。 想着这个,多尔衮就头疼了! 大清国力不如明国的缺点,到了这个时候,真得就一下暴露无遗了。 只是打了两次败仗而已,就如此被动了;可怜大清这边,之前都打了无数次胜仗的,也就是说,明国已经打了无数次败仗,结果缓过神来之后,还是这么强大! 多尔衮无奈之下,便只能召集亲王贝勒,并洪承畴等智谋人士一起开会,商议对策。 崇政殿内,他把情况一讲,便问他们的意见。 然而,这些亲王可以? 就刚听到的这个对策来说,至少在多尔衮看来,这个事情其实是有难度,但是,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应对之策。 有难度是在于,洪承畴的这条计策,等于是要东部蒙古各族不再有部族之分,合二为一,共用东部的牧场不说,各部族的精锐也要集合起来,统一行动。 但是,真要这么做的话,有的部族利益受损,有的部族想要得到好处,如此种种,反正各部族都有各自的要求,并且很难是有一个部族独大,能让其他部族服从的,这就是问题了。 他正在想着这个问题时,听洪承畴的意思,似乎还有其他的对策,便暂时放下这个问题,先听听洪承畴还有什么对策? 只听洪承畴继续在那侃侃而谈道:“……奴才以为,对于明国,我们也要主动进攻一次,打断明国进攻的节奏;主子圣明,已经和倭国约好秋收之时攻打明军。奴才以为,既然要打,最好是能打疼明国。如此一来,明国那边,便不敢再分心去做其他事情,顺带着,便能解了草原后续之危!” 说到这里之后,他便不再的牧场。对于付出比较多的部族,大清这边还可以做出承诺,补偿他们的损失。”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解释道:“如此一来,再加上明军对各部族的威胁,特别是东部蒙古各部都曾进关劫掠,可以给他们强调下,明国皇帝绝对不会放过他们。奴才相信以他们各部族族长的阅历,他们会做出正确的抉择的!” 听完他的这些解释,多尔衮的眉头果然舒展开了,可以知道,他就是担心这个。 只见多尔衮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之色,对洪承畴说道:“洪卿果然才智过人,举手之间便有妙计,高,高啊!” “都是主子圣明,有主子的点拨,奴才才能想到一二。”洪承畴一听,连忙谦虚。 随后,多尔衮问过其他人的意见,包括代善的,都没有反对,这个事情便这么定下来了。 但是,之后商量派谁去草原统御各部族时,就又遇到了问题。 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去统御那些部族的族长,那些可都是老狐狸,必须要有足够威望和能力的人才行! 要是以前的话,多尔衮第一个便想到了多铎,这是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44 大战 , 还有阿济格,阿巴泰,他们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清亲王贝勒,原本也都是合适人选……</p> 想到这里,多尔衮心中不由得便叹气了。</p> 济尔哈朗肯定是可以的,但是他要守海州,更为紧要的地方,没法去草原;</p> 豪格的话,地位身份是绝对够的,但是这个人有点蛮,不适合独当一面,最为关键的是,豪格对于皇位一直耿耿于怀,要是把他派去了草原,指不定搞出什么幺蛾子,不稳妥!</p> 想到这个,多尔衮就想起豪格还假装大圣皇帝附身的事情,脑海中就直接将豪格人选剔除了!</p> 想来想去,最终多尔衮看向底下站着的一个年轻人,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广略贝勒爱新觉罗·褚英的第三子,如今已经是多罗贝勒的爱新觉罗·尼堪。</p> 尼堪如今已经三十七岁,在大清的年轻一代中,算是能力最出众的了。比上不足,那比下绝对有余的。</p> 没有其他可用人选之下,多尔衮最终选定了尼堪前往草原,并且临时封了尼堪为多罗郡王,爵位仅次于和硕亲王了。这么一来,尼堪面对草原各部族的时候,身份地位也已经足够。</p> 如果他这一次能在草原上有所作为,完成预定目标的话,就算加封为和硕亲王,都不是不可以的了!</p> 最终,多尔衮派了尼堪领一万骑军作为他的直属骑军,前往草原协调各部族,整合各部族的牧场和精锐军队,对抗明军的侵袭。</p> 对此,尼堪也第一次独领一军,信心满满,甚至夸下了海口,完不成摄政王交代的任务,就提头回盛京。</p> 他却不知道,如今草原上指挥骑军拿东部蒙古部族练兵的,是在原本历史上,踏着他的尸体名垂后世的李定国。</p> 商量完了草原上的事情之后,根据洪承畴的提议,最好是在宁锦一线,也对明国展开打击,这样才能打乱明军的进攻节奏,变被动为主动。</p> 可是,这又是一个让多尔衮头疼的事情。</p> 要想攻打宁锦一线的明军,并且能打疼他们,这样才能打乱明军的进攻节奏,这谈何容易啊!</p> 虽然说,大清如今在北方开荒种田,粮草方面,确实是勉强够用,也能承担一次战事的消耗;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今的明军,那是兵精粮足,绝非当年的关宁军可言了。</p> 按照多尔衮的预测,他其实一直以为以关宁前线的明军实力,是可能会进攻海州并且进而觊觎辽阳等地,但是没想到的是,关宁一线的明军一直按兵不动,也只有吴三桂所部在朝鲜打倭军的时候,才有羊动牵制了大清一下而已。</p> 缺乏关内的消息,让多尔衮很是难受,也不知道明国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打算?</p>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宁锦一线的明军,真得算实力雄厚,周遇吉、刘文秀、阎应元等将领,都是非常能打的。</p> 多尔衮有点担心,如果只凭大清的兵力去攻打宁锦一线的明军的话,没有足够的优势,可能会打得两败俱伤,这就绝对不是他想看到的。</p> 或许,就希望倭国那边多出点兵?</p> 他正这么想着呢,就听到手下来报,说倭国大目付柳生十兵卫已到盛京城外。</p> 这个柳生十兵卫,之前比武的时候来过一次,有点嚣张,被大清教训了之后稍微好了一些。不过就多尔衮来说,印象不是很好。</p> 可此时,听到柳生十兵卫来了,顿时就大喜,二话不说,立刻领着大清的亲王贝勒,高规格出迎。</p> 他万万没想到,柳生十兵卫竟然也是来商量出兵攻打明军的事情。</p> 这一下,王八对绿豆,双方就对上眼了。</p> 听说倭国这边能出动至少三十万军队,这让多尔衮是喜出望外。</p> 大清这边,满打满算,一共也只有十来万军队而已,这下好了,至少在兵力上是足够了。</p> 不过,有一个问题是,三十万倭国军队的粮草,他们自己拿不出来,还是需要大清这边提供才行。</p> 这就让多尔衮有些为难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粮草物资。</p> 还是洪承畴,看出了多尔衮的为难之后,便向他进言道:“主子,如今既然倭国军队能达三十万之多,那不如改下之前定下的策略,联合草原各部,我们共计能凑出四五十万军队,向明军发起一个总攻,以兵力上的优势,打一个大胜仗!”</p> 听到这话,多尔衮心中一动。他的手中,从未有过如此之多的兵力,不好好用用,也确实有点可惜,于是,他便连忙追问道:“怎么个打法?”</p> 柳生十兵卫知道洪承畴是大清这边的诸葛孔明,有不少鬼主意的,便也看着洪承畴,听他怎么说。</p> 只听洪承畴回答多尔衮道:“奴才以为,明军肯定没有想到,会有将近三十万的倭军参战,因此,我们两国援军可先以我大清兵力为主,进而围住锦州,迫使明国宁远、山海关一线的明军救援,而后埋伏中的倭军拦截其后路,全歼救援锦州之明军,如此便能打疼明军。”</p>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又补充说道:“此战,攻城为下,围城打援为上。”</p> 这个战术,其实就是建虏对大明的惯用战术,不管是以前皇太极时代围攻锦州,最终导致祖大寿第二次投降的那次战事,还是说,后来发生的松锦之战,都是如此。</p> 换句话就是说,最终还是野战决定战事的胜负。</p> 想起还有事情没回答的,洪承畴便又接着说道:“把蒙古各部族迁往东边之后,也让他们进贡一些牛羊,补充辽东大军的物资,并且要是有可能,让蒙古各部族的联军,主动攻打归化城;能打下最好,打不下也能吸引明国的注意,有利于锦州战事的获胜!”</p> 说到这里之后,他便不再说了,只是看着多尔衮,等他定夺。</p> 多尔衮听了,仔细想了下,最终脸上便露出了一丝微笑,点点头赞同道:“不错,如果用此策略,出其不意之下,沉重打击明军,胜率还是很大的!”</p> 点评了一下之后,他便看向柳生十兵卫,咨询他的意见道:“倭国这边如何?孤预估,到时候吸引明国援军的兵力,大概在两万到五万之间。”</p> 一听这点兵力,柳生十兵卫当即露出胸有成竹的样子,一拍胸脯说道:“三十万对五万,优势在我,怎么打都能赢!”</p> 说完之后,他话锋一转,又说出他的顾虑道:“只是,三十万大军的调动,我怕明军会提前获悉消息;另外,锦州那边,我倭国的地形不熟悉,也是一个问题。”</p> 这确实是个问题,三十万大军的调动,绝对不是小规模军队调动能比的。</p> 并且计划中的这一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围城打援。而围城打援的关键,是明军不知道有兵力庞大的倭军等着他们。</p> 要不然的话,明军知道有三十万大军埋伏,肯定就不敢救援锦州了。</p> 考虑了一会,多尔衮便对柳生十兵卫说道:“这样,你们找个借口,把兵力向朝鲜北方集结。然后,我们加强海岸线的巡查,尽量隔断和海上明军的联系。只要我们做好了这点,动作快一些;就算到后来,被东江军发现了什么,等他们再把消息传回明国,再传到宁锦前线,相信也为时已晚了!”</p> </p>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又补充说道:“这样,孤再派五千骑军去朝鲜,帮着你们巡查海岸线,封锁朝鲜北部海岸,如何?”</p> 柳生十兵卫听了,想了下便点点头说道:“可以!”</p> 他这边过来盛京的用意,就是要联合大清这边打一次大的,要打疼了明国,打得明国不敢再派军队跑去倭国本土!</p> 如今遇到大清这边,刚好也有这样的目的,要打疼明国。双方的用意,不谋而合,就少了很多自私自利,从而达到最大成都的精诚合作!</p> 对此,柳生十兵卫也还是满意的。</p> 于是,双方便对接下来秋季发动对宁锦作战的战事,又开始了细节上的合计。在洪承畴的参谋之下,一直商量了将近两天,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之后,才算是有了一个结果。</p> 不管是对大清来说,还是对倭国来说,他们都要确保接下来对明国的这次战事,不但要胜,并且还要是大胜,只有这样,他们接下来的路才能走宽了!</p> 最后,当多尔衮亲自送柳生十兵卫出城的时候,拉着他的手,真心说道:“孤已经下了严旨,沙俄和瓦刺的联军,必须在秋季攻势之前,攻打明国西部,吸引明国的注意。而在这东线,我们两家已经花了这么大心思,投入了这么多的兵力和物资来保证这次战事的进行。此战,必胜!”</p> 柳生十兵卫不习惯被男人握手,不过此时,为了表示两家的亲密无间,他也握着多尔衮的手,点头附和道:“没错,此战必胜!”</p> 随后,他便赶回朝鲜去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45 神威步枪 , 崇祯二十年六月,平壤附近的一个城镇,发生大规模的朝鲜人侵袭事件,因此,引发了倭军大规模往北调动,说是要清剿朝鲜北部的朝鲜义军。 与此同时,建虏骑军也进入朝鲜北部,加入到封锁海岸线的行动中,说是不让朝鲜义军又逃入海岛的可能。 这么大的事情,当然很快就引起了吴三桂的关注。 所有朝鲜义军,全都受大明东江总兵节制;原因很简单,朝鲜义军的军械,还有部分粮食,都是要靠东江镇提供的。 因此,朝鲜义军有没有在朝鲜北部发起大的进攻,吴三桂心中很清楚。 为此,他还进行了核实,确认了朝鲜义军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朝鲜北部的事情,应该是倭人自导自演的。而他们的目的,也很清楚了,那就是向朝鲜北部调兵。 至于调兵干什么?反正不可能是闲的。 针对这种特别的情况,吴三桂一边加以关注,一边向京师这边传递消息。 …………………… 草原上,轮换的大明草原骑兵,突然间就没什么收获了。 原本该是东部蒙古部族的牧场,却压根没发现东部蒙古部族的踪迹。一次,二次之后,同样地,归化城这边的明军便警觉起来,一边更加关注东部蒙古各部的情况,一边也把这个异常的情况往京师那边传递消息。 山海关这边,堵胤锡收到了来自草原的线报。 之前的时候,散布回去的那些蒙古籍将士,就有传回消息的,说建虏派了个多罗郡王到了草原上,让所有部族都往东迁移,并且有不少牛羊送入辽东,各部族的军队要集结听从那个多罗郡王的指挥。 堵胤锡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便也往京师送去消息。 兵部这边,收到各处的消息,都会进行汇总,并在内阁存档。 而次辅孙传庭主要就是负责军事,这些消息,最终便都汇总到了他的桉头。 如果只是这些消息的话,可能还不能说明什么。 就在孙传庭对于这些消息进行分析的时候,堵胤锡那边,又送来了一份紧急军情:建虏北方粮仓那边,正在往南方大规模运送粮食,并且还抽调了一部分朝鲜火铳兵调往南方。 孙传庭收到这个消息,加上之前的消息汇总,就知道建虏很可能要联合朝鲜倭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便立刻求见崇祯皇帝。 “陛下,这个消息如果是真的……”孙传庭在给崇祯皇帝见礼之后的第一时间,便立刻严肃地说道,“那建虏和朝鲜倭军并东部蒙古骑军会对朝廷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必须提前加以防备!”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便顺手接过轮值太监方正化转呈过去的奏章,打开一看之后,便微笑着说道,“这个消息是真的,这个署名为小德的人,就是孔有德,遇到重要事情之时便用这个代号传回消息。” 孔有德,原本是在东江镇,但是,他发现在东江镇发挥不出更大的作用之后,他其实也急,也想和吴三桂一样拼一拼,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便主动请命,潜回辽东去了。 辽东南部的汉人全都迁往北方,朝鲜人也都在北方,孔有德便只有潜往北方去了。 此时,孙传庭问清楚了情况之后,便严肃地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微臣估计,建虏和朝鲜倭军,怕是在朝廷的压制之下,有点狗急跳墙,必须要防备才行!”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一笑道:“我们本来就计划在今年或者明年解决辽东的建虏和朝鲜的倭军。如今他们既然想主动打,那不刚好!” 听到这话,孙传庭便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不如把关内的各军都调往山海关,向宁远一线集结,如此也能预防事起突然而吃亏!”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就又马上补充说道:“微臣以为,建虏和倭国的联军,如果想主动攻打朝廷的话,他们已没有水师,就唯有进攻宁锦一线,最多是其骑军在沿着草原往西,策应宁锦的战事。朝廷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兵力部署。当然,蓟辽总督那边,也要进一步核实敌人的动向。”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一笑道:“这事儿,卿就看着办好了,朕相信卿能处理好!” 说完之后,他就又对孙传庭说道:“卿来得也正好,走,陪朕一起去一趟兵仗局!” 一听这话,孙传庭就知道,绝对是兵仗局那边又出什么好东西了。 对此,他当然是非常期待的,便立刻跟着崇祯皇帝去了兵仗局。 刚好,兵仗局的掌印太监就是今日的轮值太监方正化,因此,他是一边走一边介绍,最主要的,当然是说给孙传庭听。至于崇祯皇帝,是早就知道的。 “万岁爷新发明的这个,是线膛的燧发枪以及线膛的火炮!”方正化和孙传庭都是步行,边走边说道,“就是在枪膛里面刻线,如此枪管的燧发枪也好,还是火炮也罢,射程和精度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对于这个,孙传庭之前其实有听崇祯皇帝提及过,但是他一直没有什么概念。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方正化看了一眼崇祯皇帝的背影,然后继续给孙传庭介绍道:“万岁爷已经命名此种线膛的燧发枪为神威步枪以及神威大炮!” “神威?”孙传庭一听,不由得惊讶出声道,“很厉害?” 之前方正化说射程和精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他就只有这么一个印象;可皇帝竟然以“神威”命名,这绝对是非常厉害的火器了! 好奇之下,他立刻露出了极大的兴趣,连忙追问道:“这射程和精度有多高了?” 方正化听了,当即微微一笑,却吊他胃口了:“孙大人莫急,等到试验场之后,一观便知!” 孙传庭听得有点急,不过看这个死太监的样子,还有崇祯皇帝的背影,他就知道,这肯定是皇帝想吊他胃口,就算他再追问也不会告诉。 于是,他便连忙催道:“快,走快点吧!” 坐在龙辇上的崇祯皇帝听到,果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不过他就没吩咐加快速度。 好不容易到了兵仗局的试验场,到了观察哨这边,自然有这里的工匠送上了神威步枪。 崇祯皇帝自己没有去拿,只是微笑着对孙传庭说道:“孙卿先看看吧!” 至于他自己,图纸什么的,还有参数这些,都是刘伟超给他,然后他再给兵仗局这边,压根不需要看就知道是怎么样的。 孙传庭只听这个神威步枪的名字,就已经非常好奇了,立刻上前查看了起来。 他发现,这个神威步枪其实和之前见过的燧发枪并没有多少不同,唯一的区别,其实就是枪膛里面有一根旋转的刻线。 就只是这样,就能称之为“神威”步枪了? 说实话,孙传庭有点想不明白。 然后他又发现,这个神威步枪的铅弹,似乎有些特别。 于是,他又立刻放下神威步枪,拿起配套的铅弹看了起来。 普通燧发枪的铅弹,一般都是圆形的铅弹;但是他如今拿在手中的铅弹,却是锥形的铅弹,圆柱状,一头尖的,另外一头却是内凹的那种。并且在这个内凹的部分,还有一个软木塞塞着的。 这个铅弹,当真是奇怪! 孙传庭打量了一下之后,便尝试着给这神威步枪装填弹药。他发现,虽然这个神威步枪里面刻有膛线,但是装填弹药的过程中,和普通的燧发枪并没有多大区别,至少装填速度上都差不多。 这中间,倒也有一个小插曲。 就是孙传庭装填铅弹的时候,用尖头的那头先往枪膛里放,好在边上的方正化及时提醒,才调转过来,尖头向往放近了铅弹。 在试了装填速度之后,接下来就是射击了。 结果让孙传庭没想到的是,兵仗局的工匠,竟然把枪靶放得非常远! “这……”孙传庭一见之下,有些诧异地问方正化道,“这是不是太远了?莫非是测最远射程?可要是这样的话,这靶子是不是太小了?” 他没有问崇祯皇帝,因为崇祯皇帝摆出的那架势,明显是那种一切都在掌握中,这种事情,他都懒得回答的姿态。 方正化听了,当即呵呵一笑,态度很好地说道:“孙大人误会了,这就是测试有效射程的!” 孙传庭一听,顿时有点傻眼了,这是不是太远了? 他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所命名的这个神威步枪,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米涅步枪。 这种步枪,全枪重4.8公斤,口径17.8毫米,每发子弹重32.4克,杀伤距离可达918米,550米内可以保证精确命中。并且威力相当巨大。在1849年进行的测试发现,米涅步枪在15码内,也就是相当于14米内可以连穿两张三分之二英寸厚的白杨木木板,两张木板间隔20英寸。 至于滑膛枪的有效平射距离,一般不会超过300米,射击精度,超过150米就是靠运气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46 这是科学 , 孙传庭作为一个带兵的,还是带了这么多年兵的,当然知道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和射击精度会是怎么样的。 如今,看这靶子的距离,竟然远超滑膛枪,他要不意外就怪了! 此时的他,说实话,其实是有点不信的。在回过神来之后,便站在一边,一声不吭地看着。 看他的这个样子,崇祯皇帝便微微一笑,猜到了他心中的想法。 随后方正化上前请旨,测试开始。 负责射击的,还是兵仗局的工匠。一共三个人,三把神威步枪,连续射击十发铅弹。 “呯呯呯……” 枪声不断地响起,没有望远镜的话,550米的距离,靶子情况就看不大清楚。 但是,孙传庭却没有用望远镜,不是他不想看,而是他更关注射击者的动作、速度这些要素。 至于命中与否,回头会有报靶,他自然是能够知道的。 孙传庭仔细地看着,发现这种神威步枪的装填和普通的燧发枪差不多,速度上也没多少差别。 “呯呯呯”地打完之后,枪靶那边,自然有人送靶子过来了。 还没送到的时候,孙传庭在心中就已经有想法了。 按理来说,这么远的距离,要想射中枪靶,基本上是靠运气的。但是,皇帝把这个燧发枪命名为神威步枪,并且好像很有把握的样子,那应该是有可能射中枪靶的。 他估算了下,十枪里面,要是能中三枪,那这枪就值得重新装备军队了。 要知道,这枪的射速和以前的普通燧发枪差不多,但是射击距离提高了一倍多,就等于敌人还没打到自己,自己就先打倒敌人了,这在战场上的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 然而,让孙传庭非常意外的是,这种神威步枪,三个工匠,十发里面分别命中了七、八、九弹。 第一遍看得时候,他还有点不信,便再一次睁大眼睛,仔细去看了三个枪靶。 崇祯皇帝看到他这样子,便澹澹地说道:“其实吧,之前方大伴向朕禀告的时候,是有过十发全中的记录;这一次,怕是没打好。不过没关系,反正也不缺这一点命中率。孙卿以为呢?” 孙传庭听到,转身看向他,一脸震惊地说道:“陛下,这是怎么回事?就因为是枪膛里有那个膛线的原因么?” 问出口之后,他便知道,崇祯皇帝又会说,这是科学,不对,如今应该是说格物学了! 不过好在崇祯皇帝似乎已经过了推广格物学的那会,不想再装了,只是澹澹地回答他道:“除了枪膛里面有那个螺旋膛线之外,更为重要的,其实是这个神威铅弹。” 孙传庭一听,立刻想起了不同以往的铅弹模样,便立刻又去拿了一颗神威铅弹看了起来。 崇祯皇帝看着他在看,便又澹澹地解释道:“普通的铅弹,因为枪膛里面有膛线,如果铅弹比枪膛小,就容易泄火,射程就短;而如果铅弹比枪膛要大一点,那么装填就麻烦,装填的速度甚至有可能要慢一半左右。而这种神威枪弹虽然比枪膛要小一点,却能解决泻火问题……” 孙传庭对于军械的改良,当然是最为关心的。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给他详细解释,他便认真地听着。 崇祯皇帝说得一点都没错,线膛枪的威力,最为关键的,其实就是这个神威铅弹。 事实上,欧洲那边,很早就出现过线膛枪了。但是,一如崇祯皇帝刚才给孙传庭解释的,因为是普通铅弹,有无法解决的麻烦,最终,欧洲战场上,就一直还是滑膛枪的天下。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是法军奥尔良猎兵队上尉克劳德·爱迪尔内·米涅和上尉亨利-古斯塔夫·德维基内于1849年才根据土着吹箭的原理,发明出了这种神威铅弹,最终才是线膛枪大规模开始替换滑膛枪。 这个东西,其实没有一点难度,知道了怎么做之后,在明末这个时候,也就很容易做出来。唯一比较麻烦的,其实也就是大规模量产的问题。 此时,孙传庭还在听着崇祯皇帝给他解释什么螺旋稳定性啊,尖头减少阻力啊,膨胀密封枪管什么的,心中不由得非常感慨,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的学问! 而这些学问,可不是四书五经中能悟出来的! 原本孙传庭就拥护崇祯皇帝的格物学,此时听着崇祯皇帝的解释,看着手中威力强大的神威步枪,他更是觉得,崇祯皇帝每年一考格物学专项科考,远比普通科举要重视,确实是对的。 要不然,他都有点难以想象,如果是大明的敌人先发明出了各种先进的武器,那大明到时候面对敌人的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损失了! 此时,就听崇祯皇帝看着孙传庭,对他说道:“……这些便是这神威步枪有这么远的射程,还有那么高的精度的原因所在了!” 孙传庭听了,万分佩服地说道:“陛下命名此等火器为神威步枪,确实合适,微臣佩服!”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陛下,想必那神威火炮,威力也是非常大了?”孙传庭马上想起另外一个事情,便立刻追问道。 枪械重要,火炮也同样重要!从神威步枪的测试可以看出来,神威火炮估计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崇祯皇帝听了,微笑着点点头说道:“当然,不过这里并不适合做火炮的测试,卿可随大伴一起,去城外兵仗局专用测试场看看情况。” “微臣领旨!”孙传庭一听,非常地愿意,连忙回应道。 崇祯皇帝接着转身看向方正化道:“这个神威步枪和神威铅弹,下一步要想着怎么提高产量?朕给你五年时间,到时候大明军队,至少要有一半换装,能做到么?” 大明百万大军,数量之多,就不用说了。而这个神威步枪和神威铅弹,做工明显要比普通的滑膛燧发枪复杂。也亏了这几年的时间内,兵仗局一直又在做提升工业化的事情,因此这方面比较有经验。 五年时间,生产出五十万神威步枪,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数,也就是大概一个月生产一万枝左右,难度还是不小的。 不过以大明的人力物力,特别是熟练工匠越来越多,不少部件都已经采用流水线生产,还是蒸汽机为稳定动力…… 这么想着,方正化便回应崇祯皇帝道:“奴婢领旨!” 边上的孙传庭听到这话,心中非常地高兴。以如今朝廷官军的精锐,再配上这全天下最为精良的火器,不但淘汰了弓箭手不说,并且还能敌人有效射程之外杀伤敌人,真得是可以想象,朝廷官军无敌于天下了! 对此,他感觉这一趟跟着崇祯皇帝来兵仗局真得是太值了! 在孙传庭觉得可以回去的时候,却没想到,崇祯皇帝又对方正化说道:“那就再试验下白火药的威力吧!” “奴婢领旨!”方正化听了,连忙答应一声,然后又去给他的手下工匠发号施令了。 边上的孙传庭听到这个对话,很是好奇,连忙问道:“陛下,何为白火药?” 他就知道,火药不是黑火药么?怎么又是白火药了?这个白火药,又是何物? “是一种无烟火药!”崇祯皇帝听了,便给他解释道,“准确地说,这种火药不但燃烧不会有残渣,并且威力是黑火药的三倍左右。” 一听这话,孙传庭顿时又惊呆了。 火器火器,所有的火器那都是基于火药的基础;如今陛下竟然又发明了一种叫白火药的火药,威力还会是黑火药的三倍左右,这对朝廷官军的战力,那会有多高的提升啊! 一时之间,他都有点难以想象。 不过这一次,崇祯皇帝倒是叹了口气说道:“不过这种白火药制作还太过困难,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大规模供应朝廷官军使用,只能少量供应而已。” 白火药,其实就是火绵,又称火药棉,学名是硝化纤维,属于最早的无烟火药。 从之前点开了三酸两碱的科技树之后,崇祯皇帝第一时间便安排人搞这个无烟火药了。 只是,朝廷在化学这方面的基础太过薄弱,并且火药这东西,制作过程中不但有危险,而且有些步骤对人体还有害,有关这个最简单的无烟火药研发,进度也一直都比较缓慢。 另外,在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材料配比等等,虽然刘伟超有提供,可也终归需要明朝这边的工匠去试验体会才行,这也是让研发无烟火药的进度变得缓慢的原因之一。 至于威力更大的硝化甘油之类,目前京师这边的环境,并不合适去研发,再说了,目前的大明科技也遥遥领先,因此,崇祯皇帝还没有急着让人去试验硝化甘油这种。 很快,兵仗局的工匠,便送了两种东西过来,都是白火药;一种是作为发射药用的,另外一种,是爆炸用的。这两种火药的区别,是硝化程度不一样。 孙传庭用了最大的期待,看接下来的试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47 多多益善 , 首先,是发射药的试验。 孙传庭注意到,这个发射药的用量,比起之前普通的黑火药作为发射药来说,份量更少。 随后,连续开始射击,从射速和精度来说,却没有多少差别。 不要小看这个区别,作为带兵出身的孙传庭来说,一下就看出来,这将会给大军减少很多后勤负担。 普通的带兵将领,只管前线打仗;但是,真正的带兵统帅,却是要考虑后勤的。 因此,孙传庭发现这个区别之后,就有欣喜了。不过这个欣喜的程度,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他更关注的,是崇祯皇帝之前介绍这种火药时候的一句话。 这不,在工匠打了将近二十发枪弹之后,他就要过了那支燧发枪,检查枪膛情况。 结果,孙传庭还真发现,这种发射药竟然真得没残渣残留在枪膛内! 这一下,他就特别高兴了! 黑火药的话,不管再怎么配比,都是会有残渣的,这会影响枪支的使用寿命不说,甚至还会影响火枪的发射速度,因为必须要清理残渣。一旦在战事焦灼的时候,这种影响就有点大的。 检查完了之后,他便欣喜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这种白火药确实厉害!” 崇祯皇帝听了,却只是澹澹地对他说道:“孙卿勿急,接着往下再看!” 一听这话,孙传庭便知道,崇祯皇帝的这个意思,是好东西还在后头? 这么想着,他便更加期待了起来。 白火药作为爆炸用的,兵仗局这边,是制作成了后世的大号手雷模样,有力大者点燃之后用力投掷出去。 “轰!” 一声巨响之后,崇祯皇帝便示意孙传庭过去看爆炸点的情况。 对此,孙传庭也不待犹豫的,在方正化的陪同之下,立刻快步走了过去查看情况。 只见爆炸点这边的一堆人形靶子处,靠近中心位置的人形靶子东倒西歪不说,并且周边一圈人形靶子上面都有着一个个的破洞,显然是碎石、铁渣之类激射造成的。 “咦,这个爆炸威力怎么这么厉害?”孙传庭只是一见,就大吃一惊,连忙打量起一个个的人形靶子。 黑火药的爆炸威力,绝对没有后世影视剧上的威力;如果只是做成后世手榴弹之类的话,根本不会对穿护甲的多人有多少杀伤力,最多也就是吓人家一跳。 也是如此,在明末这个乱世中,有聪明的人想出来的利用方式,便是“万人敌”。 万人敌就有点类似大号手榴弹,不对,应该是大非常多的那种,有点类似篮球,外面还夹着一个框子,防止丢出去的时候砸碎了。 万人敌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城防战中,从城头上丢下万人敌,然后万人敌喷射出火焰,毒烟这些东西去杀伤敌人,又能因为有城墙的保护,避免影响到自己,造成攻城敌人的混乱。最终真正杀伤敌人的,还是城头上的守卒。 如果用黑火药做得炸药包去炸城墙,在明末这个时候也是有的。但是,这需要非常多的炸药包,堆在挖出来的城墙洞里,这样才能有爆炸效果。 总而言之,用黑火药去做单人能投掷的手榴弹,威力是绝对不会大的。 可是,如今这种白火药,爆炸威力为黑火药的三倍左右,这才让这种单兵用的手榴弹成为了可能。 就这,也还是要有力气大的人来投掷才行,因为这种白火药所做的手榴弹,也远比后世那种手榴弹要大不少。 在残酷战争的洗礼之下,明末的人不会不知道怎么样更有效地利用火器,之前的“万人敌”便是例子。可以想到,他们肯定也是试验过,知道爆炸威力不大,才会改用这种喷射火焰和毒烟的方式来攻击敌人。 此时,孙传庭看了白火药的爆炸现场之后,顿时就惊喜交加了。 惊的是,他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还有这么大爆炸威力的火药;喜的是,这种火药,是朝廷发明出来的。而这,不要说灭了辽东建虏和朝鲜倭军了,就是大明争霸全球的时候,优势也会非常大了! 方正化看到他那么欣喜的样子,便带着笑容对他说道:“兵仗局这边还在试着用这种火药制造火炮发射用的开花弹。陛下已经给了指点,孙大人很快就能看到的了!” 孙传庭一听,恍然大悟,连忙欣喜地说道:“对对对,这个火药的爆炸威力这么大,那就可以用火炮发射出去炸远程的敌人,不一定只能用大力士来投掷了!” 随后,他快步返回崇祯皇帝面前,难以抑制住欣喜,非常感慨地说道:“陛下,真得没想到,天下竟然还有这么大威力的火药,真得是太厉害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微微撇嘴了一下。 这个话,要是让刘伟超听到了,岂不是要笑掉大牙。 心中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澹澹地说道:“格物之奥妙,其实远不止孙卿所认识到的。不说其他,就只说这火药好了。朕可以明确地告诉卿,还有比这更好的火药,爆炸的威力,比起这个,更要厉害很多。只是人的拳头那么大,就能把房顶都掀了!” “……”孙传庭一听,顿时傻眼。 这怎么可能? 就只是人的拳头那么大,就能掀翻一个房顶? 真要这样的话,这威力也太大了吧? 看到孙传庭那么震惊的脸色,崇祯皇帝忽然起了做弄之心,便又澹澹地对孙传庭说道:“朕还可以再告诉卿,还有一种炸弹,就只有小孩那么大,如果往京师丢一颗的话,整个京师将不复存在!” “……”孙传庭一听,反而没有傻眼,马上就回应道,“这不可能!” 这下意识地说出口之后,忽然意识到说话的人,是大明皇帝,便连忙追加说道:“微臣的意思是,这种火药……炸弹,简直匪夷所思,人间真能有么?” 他可不敢怀疑皇帝在吹牛,而是认为,皇帝所说这个,估计是在仙界才有的吧? 崇祯皇帝听了,摇摇头,事实上,他心底也是非常羡慕能拥有的,对孙传庭说道:“只要格物学学到高深之后,便有能力做出这等炸弹,无关仙凡!” 刘伟超有给他看过那什么美国老丢倭寇原子弹的视频介绍,他就可羡慕,如果他能有的,还用组建征倭远征军,又是封锁又是什么的,不用那么麻烦,直接丢颗原子弹过去就好了。 不过等刘伟超又说,原子弹轰炸之后,土地会被污染时,他就又有点犹豫了。因为灭了倭国之后,他还要分封藩王过去的。这藩王再怎么说,也是自家人不是!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话之后,孙传庭顿时一惊,然后连忙严肃了表情,向崇祯皇帝认真地奏道:“陛下,格物学竟然有如此之学问,微臣恳请,还是禁了格物学,至少不能让格物学传到民间,甚至传到大明的敌国!” “……”崇祯皇帝没想到他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顿时一下就有点无语。 回过神来后,看着孙传庭还是非常认真地等他答复,崇祯皇帝便露出了无奈的笑容,当即笑着摇摇头说道:“孙卿过虑了,这是格物学中的核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就算朕如今公布出来,也休想有人能造得出来;朕估摸着,至少还要几百年才有可能吧!并且这个所需要的原料也非常罕见,只会掌握在朝廷手中。卿就不用操心这事,朕之所以说出来,只是给卿长长见识而已!” 孙传庭一听,心中顿时松了口气,刚才还真是吓到他了。 威力如此之大的炸弹,竟然只用一颗就能夷平京师,真得让他有点难以想象! 和这么大威力的炸弹一比,那什么掀翻屋顶,还有这个白火药做的炸弹,就真得不值一提,也难怪皇上说话的态度都是那么平澹了! 这么想着,有了对比,忽然,孙传庭自己好像也觉得,这个白火药似乎也就这样了! 然而,这个念头才冒出来,他自己也是一愣:自己这是飘了?至少这白火药的威力,算是当世无敌了啊!还能也就这样? 想到这里,孙传庭又立刻想起崇祯皇帝刚才说得话,便连忙确认道:“陛下,这白火药制作困难,不能大量造出来么?”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没错,为了制作这个白火药,还伤了好几个人。因此,朕觉得还是稳妥一点好,让他们都慢慢熟悉流程,等熟练了再说;对朕来说,格物学的人才,比其他任何都要宝贵。” 白火药的爆速太高,属于爆发式燃烧,如果放到枪膛里点燃,很容易炸膛,又不容易保存,常在保存期间爆炸,因此需要加入稳定剂之类的东西才行。可在这个过程中,哪怕有提醒,但也一样还是有发生了事故,伤到了一些人。 究其原因,还是大明在化学方面的基础太过薄弱的缘故。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又有点感慨地说道:“朕其实还有很多好东西,都要等着做出来,因此这格物学的人才,多多益善,多多益善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48 微操 , 比如后装的步枪,雷汞,硝化甘油、石油、柴油、汽车、飞机等等。 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格物学人才。 可是,大明的格物学专项科考才举办了四年,还是全国范围内的选拔。并且这些选拔出来的人,还需要再深入学习,而不是马上就用,那就等于拔苗助长。 按照刘伟超的提议,格物学的人才,必须要形成一个体系,方方面面都有,且不断层;如此一来,才能让大明的科技人才不会因为任何特别的原因断代。就算以后突然和刘伟超失去了联系,大明这边也不至于一下就完蛋。 崇祯皇帝心中急,却也没有一点办法,他认可刘伟超的提议,只能耐心等着人才积累,大明有足够的底蕴才好! 此时,孙传庭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感慨,也是点头。 格物学方面的人才,可不止是军事方面的。比如那蒸汽火车,还有那个内燃机,还有不同水泥种类的试验,这对大明都有无比重要的用途。 而如今,格物学方面的人才,就每年格物学专项科考出来的那些,有从皇家科学院学习考试通过的,除了有些必须的活计之外,皇帝可都是让他们去教更多的人,去当先生,这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以后,目光长远嘛! 这么想着,他就更是佩服崇祯皇帝的远见了。 由此,这个神威步枪和白火药,产量不高就不高了,反正如今的大明,已经可以凭实力说话! 这么想着,孙传庭的注意力,便又转移到了辽东战事这边来了。 随着崇祯皇帝向外走去,离开测试场,孙传庭便奏道:“陛下,按照目前的消息来看,辽东方面的战事,很可能会形成决战之势。既然如此,那微臣以为,各衙门也得准备辽东和朝鲜占领之后的治理问题才好!” 按照之前的原则,军队一打下来,后续步骤都要跟上,尽量减少打仗所带来的成本消耗。 比如,西南改土归流之战的时候,都是打下一地,就立刻有官员到位,马上实施治理。 如今,西南如此,辽东也要如此。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辽东这边的战事,既然建虏和倭寇都急着想决战,那我们就按照决战来准备好了,反正之前的决议中,也是商量好了就在这一两年内解决他们的。” 军队的调动,物资的调拨,全都在有条不絮地进行。如今要做的,就是加快这个速度而已。 孙传庭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心中默默地算了下,然后便又奏道:“到时候草原骑军该有个六万左右是能调动的;秦晋两地边军,步军十万,骑军两万共计步骑十二万左右可以调动;京畿之地的兵力中,除了防守蓟镇一线外,能调动的兵力,大约是步军八万,骑军两万;再加上山海关原本就有的十万人马,那就是三十八万了。要是再调动保定总督麾下的兵力,还能有五万兵力可用……” 北方的军队,基本上就是大明军队的精华了。之前西南战事结束之后,就基本上北调了。 加上大明实施了全民兵役制,虽然只是开始实施,也只有一部分人从军,可孙传庭所算的兵力,都不包括地方军队。 既然是准备决战了,孙传庭就把家当给摆出来,由崇祯皇帝来决定,动用多少兵力了。 崇祯皇帝听着他在说明,想了下,站住了脚步,对孙传庭说道:“既然是决战了,那就不用磨磨唧唧的,保定总督麾下的兵力,也调了,去东江镇囤着吧,等辽东这边的战事打响,就让东江军进攻朝鲜。” “陛下圣明!”孙传庭一听,连忙恭维一句。他说出这些兵力来,其实就是想给崇祯皇帝说,要分路进攻。 三四十万人马,挤在一起,不但后勤负担会非常大,并且也会是让很多兵力干耗着,浪费。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直接就点了东江镇这一路的作用,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此时,他恭维一声之后,便又继续对崇祯皇帝说道:“微臣以为,还可以抽调关内的骑军,和关外骑军一起,组建骑军组成的大军,不管建虏怎么做,都以绝对的实力横扫东部蒙古各族,如此还能威胁建虏的侧翼,以及后方,这样一来,就算前方主力决战还没分出胜负,但其实整个辽东的战局,也已经分出胜负了!”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马上补充道:“当然,山海关的骑军不动,兵力只要够护卫步军就成。” 崇祯皇帝听了,思考了一下道:“那孙卿以为,这主力决战的战场会是哪里呢?” “回陛下!”孙传庭听了,没有任何犹豫,当即便回奏道,“微臣以为,这一战,建虏和倭寇更急切,从如今掌握的消息看,他们会主动发起进攻。既然如此,朝廷不如把决战之地放在锦州一线为好,也就是等他们攻过来了朝廷再反击。如此的好处,不但是以逸待劳,并且朝廷还能利用水师的优势,运送兵力绕过敌人的主力,直接进攻海州。微臣估计,海州将是他们的后方重镇,粮草物资囤积之所在!” “有道理!”崇祯皇帝听了,在脑海中想了一会之后,点点头,赞同了孙传庭的分析道,“如此的战场态势,对于朝廷军队最为有利。就算建虏和倭寇不打算这样,那最好也能这样。这一点,卿自己看着办!” 孙传庭是总管大明军事的次辅,具备总览全局的视野,有点类似总指挥。因此,崇祯皇帝就让他来营造这个有利态势。 孙传庭听了,立刻回奏道:“微臣领旨!” 在他说完之后,忽然,就看到崇祯皇帝微笑着对他说道:“不过孙卿,刚才有一点,卿可是说错了的!” “???”孙传庭一听,有点意外,略微一回想,也没想明白自己哪里说错了,便只好向崇祯皇帝请教道,“不知微臣哪里说错了,还请陛下示下!” 崇祯皇帝听了,看着他提醒道:“大明如今可是海军,非是水师了!” “……”孙传庭一听,顿时无语了一下,原来是错在了称呼上。 说实在的,水师水师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都习惯了。 不过他也明白,皇帝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强调海军的重要性! 这一点,其实从和倭国的战事上,也能看出来了。正是因为海权的重要性,大明在夺取了制海权之后,倭国基本上就只能任由大明宰割了! 想到这里,孙传庭便马上回奏道:“微臣知罪!” 崇祯皇帝听了,只是笑笑,便转身走向测试场外,同时对孙传庭吩咐道:“卿去准备吧!” 如今,就只是一个商议出来的总体战略,他是有参与了,但是具体事情的制定,他就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掺和了。 而且他还记得一事,刘伟超经常在他面前提及“微操大师”的称号,满满地嘲笑之意。这让他经常警醒,不要当“微操大师”,该放权的时候就应该放权! 因此,在军事方面,掌握全局的,他就以孙传庭为主;然后最为关键的辽东方面,就放了堵胤锡在前线; 并且在军事权的具体指挥上,他也和以前有所不同。 文官虽然在名义上还是统帅,但是,具体到战事指挥方面,都已经全面转向武将指挥了。当然,对武将的防范,那是不可避免要有的。因此,在军中设立锦衣卫监军,虽然不干涉具体的战事指挥,但是在报功、后勤方面,却是锦衣卫监军负责的。 这个例子,最明显的是福建巡抚为吕宋远征军的统帅,但是实际指挥的其实是郑芝豹,而监军是太监卢九德;征讨琉球的统帅,是浙江总督,但实际指挥的是曾英,监军是锦衣卫指挥同知郑森。 归化城那边,也是同理。 这些改变,事实上是参考了刘伟超提供的后世信息,从目前反馈的结果来看,还是效果不错的。 不过崇祯皇帝在刘伟超的提醒下,和刘伟超是一个观点,就是再好的制度,都是人去执行的。如果只是依赖制度的话,还是会出现问题的。 因此,崇祯皇帝把这事记在了心里,当然,这个时候他并没有什么表示。 此时,在他的放权之下,孙传庭便开始以次辅之尊,全面协调各衙门的事情,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出应对。 该调兵的调兵,该加快调粮速度的,就加快调粮速度;保定总督麾下的人马,也开始往登州集结;登来海军那边,刚好运输船原本是运送唐王一系前往倭国的,如今已经运完,返航回来,正好可以运送这些集结的军队前往东江镇。 皮岛放不下,还有其他广鹿岛,大小长岛以及身弥岛等等。沿海大型岛屿多的是,原本就已经基础改建用于征倭远征军和唐王一系的物资运输所需,因此刚好可以安置保定总督麾下的人马。 而这一下,建虏和倭寇这边,显然不知道。更不用说,辽东北方这边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49 人又不是麦子(为五月1500月票加更) , 在辽东北部,建虏实际管辖地的最北方,有一重镇,在后世非常有名,叫做宁古塔。 皇太极改金为清,建立大清的时候,任命吴巴海为镇守宁古塔副都统,在这里修城驻守。 多尔衮决定听从洪承畴等人的建议,要在明军骚扰不到的北方开荒种田时,便把汉人和朝鲜人都往这边迁移。 准确地说,北迁的人群中,地位高的,可以在这宁古塔居住,至于普通人,作为开荒种田的主力,朝鲜人和汉人,还要继续往北,到平原地带,有水的地方去开荒种田,也就是后世的三江平原。 不过这个时候,连宁古塔都被认为是荒凉苦寒之地,就更不用说更北方了。 因此,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哪怕建虏押送过来的,都是朝鲜青壮男女,其实一路上也死了不少;甚至因为初期物资短缺,到了目的地之后也一样死了不少。 不过反正死得不是建虏,朝鲜人也好,汉人包衣也罢,死了就死了,并没有人会在意。 在建虏铁了心要发展北方粮田的情况下,以死了无数汉人和朝鲜人作为代价下,终于被建虏开垦出了一大片粮田。 而郑芝龙送来的水泥配方,又让建虏以宁古塔为中心,修建了好几条有点像样的道路。在粮田区,也用水泥修建了水渠等水利设施,让整个严寒的北方,因为善于耕种民族的到来,变得有点欣欣向荣起来。 宁古塔所在,原本只是副都统为最高级别的官员管理。但是,自从这个大规模迁移,并且开荒种田以来,倒霉的豪格争权夺利失败,被派到了宁古塔管辖建虏的后方根基。 这么一来,宁古塔的级别一下提高很多,也让宁古塔变得更为繁荣了一些。 在城中一处相对来说,占地位置比较好的宅院内的一个房间里,有两个人正在说着说话。 其中之一,便是自己请命,冒险潜回的孔有德。 此时,就听他用安慰的语气对他对面那个年纪比他大多了的人说话道:“你尽管放心就是,朝廷不可能再败的!真得,你就算不信我,也该信你的外甥吧?” 他对面这人,便是投降了建虏又逃回去,然后又被建虏俘虏的锦州总兵祖大寿。 孔有德潜回来找的人,就是祖大寿,同时带着吴三桂的亲笔书信,才让祖大寿真正相信孔有德,把他藏在了自己府里。 之前的时候,他感觉建虏的动静判断,大清很可能要发动大的军事行动,和孔有德说了之后,便用孔有德的名义,派人给朝廷那边送信了。 就是不知道,朝廷那边有没有收到信,反正后续情况怎么样,他们离得太远,就一无所知了。 祖大寿根据自己多年为官的经验,一直不怎么相信孔有德给他说得那些事情,哪怕有他外甥书信在,也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对他来说,孔有德所说那些事情,真得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此时,听到孔有德的话,祖大寿有点无奈地说道:“这不是信不信的事情,军国大事,还是要讲事实为好!”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以前的时候,大清受限于粮草物资,一直没有能力发动大的战事。每一次大的战事之前,都要积蓄很久的粮草才行。如今看这个样子,肯定是有准备了,从南运的粮草物资总量上看,规模要远大于我所知道的任何一次战事。你说,这么大规模的战事,能让人不担心么?” 孔有德听了,便想开口说话。结果没想到,祖大寿又先开口,似乎是提醒他说道:“这一次,摄政王是来了严旨,南运粮草之多,指不定留下的粮食,都不足以让北边这边的人能过冬,估摸着今年冬天又会饿死不少人。到了明年,再开荒种田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什么,这是在涸泽而渔。除非……除非摄政王有把握,能打赢战事,然后押解更多的俘虏,或者掠夺更多的人口来充实我们北边!” 听他说了这么多,还真别说,孔有德也有点没底了。 毕竟他在两边都待过,虽然在宁远战事中被朝廷官军俘虏之后,重新看到了朝廷的强大,但是,毕竟他是很快又跟随吴三桂去了东江镇,和关内的联系就小了很多。随后,他又用了几乎半年多的时间,历尽艰险才潜到宁古塔这边。 得知自己的子女都被建虏杀了,要是被人认出来估计也完蛋,就又潜伏着,寻找合适的机会才见到了祖大寿。这中间的曲折不用说了,用了他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才算是接触到了祖大寿。 在这些时间内,他就彻底失去了和朝廷官军的联系,无从知道朝廷那边到底怎么样了。 此时,孔有德想了下之后,语气便弱了一分道:“你听我的,就算朝廷军队可能初战会败,但是等回过神来之后,就绝对会反败为胜的!” 祖大寿听出了他的语气已经没有之前那么自信,就让他也更是少了一分期望道:“据我的估计,从这南运的粮草上推断,这一战的兵力,很可能会达到二十万以上。大清自己肯定没有那么多兵力可用,但是如今还有倭国,还听说有瓦刺、漠北的喀尔喀部族,还有什么沙俄帝国,总兵力很可能多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如果不是打关键性的战事,决定胜负的战事,以我对摄政王的了解,他不会这么不顾我们这边的死活!” 本来孔有德还有点没底的,一听祖大寿这么夸张的话,他顿时就不服气了,当即问道:“大清真得还和以前那么厉害的话?还需要这么多的盟友么?” “……”祖大寿一听这话,顿时就愣住了。 以他和大清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他当然清楚,如果不是大清自己的实力不足,肯定不会去联合这么多的势力。 而孔有德也因此打开了思路,便又问祖大寿道:“还有,大清连续败了两次,几乎全军覆没的那种,你我应该都知道,大清肯定是伤筋动骨了对不对?这才过去了多少年,就能恢复当初的实力?这人又不是麦子,一年就能重新长好的!” 祖大寿听了,张了张嘴,发现一时之间,好像不好反驳。 而这时候,孔有德又对他说道:“还有,把我们汉人全部迁到宁古塔来是什么意思?你我就不说了,其他人,不也有很多是真心在为他们卖命。可是,有区别么?只要是汉人,就和朝鲜人一起全部迁到宁古塔来。你说,大清要还是有以前的实力,他们会这么做么?这说明什么,他们对上朝廷,没自信了!只要不把我们迁回去一天,他们就一直没有自信!” 说到这里,孔有德觉得自己说得有理了,便再对祖大寿说道:“所以我虽然不知道如今朝廷那边怎么样了,但是我敢肯定,朝廷绝对是越来越强,让大清这边越来越害怕了才会这样!” “其实,不说别的,就只是蒸汽火车,这种从未有过的东西都能有,那朝廷又还有什么能做不到的呢?”孔有德说到这里,他用非常真诚地表情说道,“真得,你没见过不知道当初我见到那蒸汽火车的时候,会有多震惊!当时我一见之下,就已经觉得,天变了!朝廷,绝对不会是以前的朝廷了!” 祖大寿已经不止一次听他提这蒸汽火车了,此时再听,他也不得不承认道:“或许你是亲眼见过,又坐过,因此感触非常深。而我,只是听你说起而已。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有点难以想象,朝廷才过去几年,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总觉得有点难以置信!” “那你更要为有朝一日回到关内用心了啊!”孔有德一听,连忙又劝道,“我就告诉你,人这一辈子,要是没见过那蒸汽火车,不坐一坐,那我敢肯定,这一世都白活了!不冲别的,就只冲这个,是不是也要继续下去,对不对?” 祖大寿听了,似乎是有点出神,并没有回答。 孔有德见了,有点丧气。 他潜回宁古塔,不是说就是为了潜回宁古塔而已,除了想带走自己的子女之外,更大的是立下一份大功。 可是,他又不可能露面,因此,要想立大功,就只能借助别人。而他最好借助的对象,就只能是祖大寿。 因为祖大寿是东江总兵吴三桂的亲舅舅,并且祖大寿有不少手下都在宁古塔这边,最为重要的是,祖大寿是迫不得已投降建虏,有机会的话,他是要逃回大明的。以前已经这么干过一次,只是很遗憾,又被建虏给逮回来了。 想到这,孔有德突然眼前一亮,便又对祖大寿说道:“你当初从辽东逃回锦州的时候,陛下可是很相信重视你的,莫要辜负了这份圣恩啊!” 当初他逃回去的时候,辽东巡抚丘禾嘉向朝廷参奏祖大寿率队献城投降,结果崇祯皇帝不仅没有降罪,反而提升祖大寿为左都督,领锦州。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50 诱惑 (为六月500月票加更) , 听到这话,祖大寿便不由得想起了往事,心中叹了口气。 他自己心中其实很清楚,他和当今皇帝之间,恩恩怨怨,其实有点难分难解的。 崇祯三年的时候,建虏入侵京畿之地,包围京师的时候,他率领手下跑回了山海关,是孙承宗把他给劝了回去,并且当时崇祯皇帝答应不追究。 后来,他也确实为朝廷卖命,坚守大凌河城。当然,你要说,他为自己的地盘而坚守,也说得过去;只是到后来,在建虏的围困之下,弹尽粮绝,不得已投降了建虏。 随后,他说他能让锦州归顺大清,骗了皇太极,跑回来之后压根不理建虏那边;崇祯皇帝是给他封官了,但三次提出要求,让他进京谢恩,可他都没去。 因为他觉得,崇祯皇帝很可能是诱骗他去京师,到时候新账旧账一起算。反正他觉得,崇祯皇帝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而皇太极发现受骗之后,便发起了松锦之战,用武力试图打下锦州。 在这个期间,祖大寿也确实非常尽心地坚守锦州,全力抗清,因为他家小和实力是在锦州。 但是很无奈,朝廷这边再次全军覆没,连蓟辽督师洪承畴都投降了建虏,锦州坚守到崇祯十五年二月底,实在没法继续守了,才不得已又投降了建虏。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皇太极还是善待了他,让他写信劝关宁军的旧部投降,包括他外甥宁远总兵吴三桂。 在建虏入关之时,他跟随顺治一起入关,但是却没有再为建虏效力,十二年之后病死在京师。后世对他,可谓褒贬不一,说他忠于明朝的有,说他是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的也有。 此时,听到孔有德这话,祖大寿陷入了一会回忆,随后才看向孔有德说道:“其实吧,我年纪已经大了,因为有过先例,大清对我的看守也很严。之前帮你派人往朝廷送信,已经是竭尽所能了。再让我做其他,真是有心无力啊!” “呵呵!”孔有德一听,当即笑了一声,也不知道他这是不是有嘲讽之意,对他刚才那话的轻蔑,“当你收留我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表明你的内心了,何必又要骗自己呢?你可以不信我,但你外甥会骗你么?陛下如今可是圣君,有太祖皇帝指点,迟早灭了建虏,你立下功劳,说不定有一天还能荣归故里,落叶归根呢!” 祖大寿听着这话,说实话,太祖皇帝指点这个事情,他虽然有点相信,但也怕啊! 太祖皇帝当年杀功臣可是不手软的,更不用说,他这种曾经可以算是犯下诛九族罪的人了;他就怕有朝一日回到关内的话,手中又没有兵权,皇帝可能就会找他算账了。 但是,孔有德所说落叶归根这四个字的时候,他又被触动了。 祖大寿如今已经是七十的人了,虽然身体还健康,但是人老了,落叶归根这四个字,就彷佛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他。 想了一会之后,想起外甥在信中的述说,说到底,在孔有德和吴三桂之间,他更相信吴三桂所说。不过包括吴三桂在信中的一些暗语,他都能看出来的。 在吴三桂看来,朝廷确实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实力强大了,但是,皇帝对他吴三桂有偏见,他也感受得到,为了这个偏见,他只有在东江拼命,希望能获得皇帝的谅解。 吴三桂都这么做了,祖大寿便明白,他肯定是知道,大清必败,要不然,不会如此拼命的! 想着这些,如此种种之下,祖大寿忽然对孔有德说道:“也罢,我祖家深受皇恩,我也就老命一条,拼了吧!” 对于他来说,其实忠君不忠君的,真没那么重要,重要的,唯有利益而已。 孔有德一听却是大喜,这么长的时间,终于真正说动了祖大寿,那在建虏后方,就真有一番作为了。 随后,祖大寿把他在各地为建虏卖命的四个儿子,以各种名义叫了回去,宣布他的决定,就准备趁着建虏全力组织大战的时候,在建虏的后方起事。 ………………………… 与此同时,建虏多罗郡王爱新觉罗·尼堪已经到达科尔沁部族王庭所在,此时科尔沁族的族长是吴克善。他和尼堪之间的关系有点乱。 比如,尼堪他爹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吴克善的姑姑,嫁给了他叔,但是,与此同时,吴克善的两个妹妹也嫁给了他叔,而皇太极的女儿又嫁给了他儿子,按照亲戚关系,没法算了。 因此,双方见面,就都以官职来说话。 不用说,科尔沁族是大清的铁杆盟友,全力支持大清的决策。毕竟如今吴克善的亲外甥可是大清小皇帝,最需要娘家这边支持的。 因此,科尔沁族这边,是忠实地执行大清之策,因为有一点很明白,以科尔沁族和大清的关系,大清是绝对不可能亏待科尔沁族的。 部族骑兵斥候,每日来往,把各种消息送到尼堪面前。 某某部族迁移过来了,尼堪高兴;某某部族逃了好多人去明国那边了,尼堪愤怒;某某部族说合兵可以,但是要自己领本部人马,尼堪生气…… 不过不管如何,这个尼堪也是有一定本事的,不管什么情况发生,他在吴克善的协助下,最终都按照多尔衮的旨意,一边进行了牧场整合,一边也在整合各部族的军队。 这一日,他正在忙着的时候,忽然,就见到了吴克善兴冲冲地走进了蒙古包,对他说道:“刚才探马有消息回报,已经核实归化城那边,明国正在大规模地开荒种田,并且漠北喀尔喀部族的人口,还有一部分瓦刺的人口,全都在那边。如果能打下那边,那就有非常大的收获,也能沉重地打击明国了!” 尼堪一听,不由得又惊又喜。 惊得是,没想到归化城那边竟然还有部分瓦刺人口,那岂不是说,瓦刺中的一些部族也如同漠北喀尔喀蒙古部族一样,被明国给征服了? 大清这边,还在期待着瓦刺和沙俄帝国能在西面捅明国一刀,可以减轻辽东这边的压力呢! 他喜的是,明国那边显然小瞧了大清的实力,竟然敢在关外大规模地开荒种田,并且还集结了那么多的人口,真的是一大块肥肉啊! 如果能集结重兵,一下打下归化城那边的话,就如同明军能攻下大清北方粮食产地,绝对是致命的一击。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问吴克善道:“兵力方面,可有核实清楚了?” “明国主力骑军大概在两万左右。”吴克善听了,连忙回答道,“其他敢归顺明军的蒙古骑军,大概在三万左右吧?探马抓到的人,说法不是很一致,但是大概上,应该这个数目就差不多了!” 尼堪一听,心中顿时就估算开了,五万骑军的兵力,难怪明军敢在关外这么大规模的开荒种田! 这个兵力确实有点雄厚,但是,在尼堪看来,真正需要在意的是,还是明国本身的那两万骑军,至于敢归顺的三万多蒙古部族骑军,战力至少要打个折。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草原上打仗,和关内的攻城略地完全不同,就算兵力再多,如果不以攻占为目的的话,绝对是大有可为的。 心中有了初步的打算,他便连忙和吴克善一起,再去找那些回来的探马打听详细的军情,很快,一个大胆的想法便有了。 不过,事关重大,草原这边的战事,又关系到关内的大战,尼堪不敢擅自做主,便立刻赶赴盛京,亲自面见摄政王禀告他的作战方桉。 多尔衮听到尼堪的禀告之后,并没有马上决断,还是有些犹豫。 因为在他看来,明国军队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哪怕只有两万骑军才是明军本部的也不行。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明国那边,就算损失了五万骑军,他们龟缩一阵又能卷土重来;而大清这边,要是损失了五万骑军,那东部草原就是不设防的区域,辽东侧翼和后方都会变成前线,就很危险了。 战之,赢,虽然能饱餐一顿,可要是败,将让大清非常被动。虽然按照尼堪的说法,胜率很大。但是多尔衮作为大清的掌权者,还是有些犹豫。 尼堪见他如此,便又向他奏道:“据那些俘虏的蒙古人所说,归化城那边,还有铁牛,就是用铁做的牛,比什么蒸汽火车还要厉害的,明国国内都还没用,就先用在归化城那边开荒种田了。如果我们能打下归化城,说不定也能收获这些战利品!”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听说,关内还要修那铁路到归化城,就是蒸汽火车那个。不过目前归化城那边,虽然言辞凿凿,但还没见到,据说是关内先修,一直修到归化城,说不定过了这几个月,已经修到关外了!” 听到他的这些话,多尔衮的眼睛一下睁大,脸上明显露出了贪婪之色。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51 雄起 , 自从图尔格带回了关内的消息,其中最让他震惊的事情之一,就是那个传说中力大无穷的蒸汽火车了。 曾经有过好几次,多尔衮都做梦梦见那蒸汽火车,大清也能造了。从宁古塔到盛京,火车开着,那粮食就几乎在路上没有消耗,就能运抵盛京。 还有,更多的人口,就能通过火车迁移到北方,就能开荒出更多的粮田。 其实,只是减少粮食在路上的消耗一项,就让他垂涎三尺了。 更不用说,尼堪还说,还有比蒸汽火车更好的铁牛,能代替人力开荒种田的,这更是大清急需的好东西。 这一次,在尼堪说完之后,多尔衮便立刻拍板说道:“好,孤赞同你的想法!” 说到这里,他看了下其他亲王贝勒,然后继续说道:“这样,为了确保能打败归化城的明军,再抽调辽东蒙古八旗出战,增加胜算!” “那锦州之战怎么办?”代善听了,连忙提醒道,“这一战,可是重中之重,我大清输不起的啊!” 一旦这么大规模地调集兵力和盟军一起参战,如果还输了的话,就算兵力没多少损失,那物资消耗上,也将会是伤筋动骨的。 真得没办法,谁让大清穷呢! “还有,大清一下在草原上集结那么多的骑军兵力,如果就他的话,你放心么?”还没等多尔衮回答,他就跟着问道。 尼堪听了,心中顿时有点不舒服。他想出了这么一个方桉,很可能会大胜的。摄政王给了支持,要给他更多兵力,结果倒好,代善说他不行! 不过他也没脾气,如今的大清国中,就代善的资格最老。不要说轻视他了,就是怼摄政王,怼大清皇帝,他都是有这个资格的。 因此,虽然尼堪心中不舒服,却也没办法,只能默默地承受着。不过在他的心中,却暗自发誓,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干出一番成就来,让你们这些老不死的看看,如今的大清,谁才是中坚! 另外一边,多尔衮听了,想也不想,马上就看着代善说道:“这样,你去海州替换济尔哈朗,让他去草原上如何?” 去草原上指挥骑军,那是非常辛苦的。以代善这年纪,这身子骨,肯定受不了。 而相对来说,即将发起的锦州战事,就不需要像草原上一样奔波,会轻松不少。 很显然,多尔衮在做决定的时候,其实早就想过,草原上的总帅,不可能让尼堪担任,因此,代善一提,他就立刻有方桉说出来了。 这一点,尼堪也明白,这又让他心中有点难受了。 是个人都看不起他,那就等着瞧好了! 代善这边,听到多尔衮的话之后,想了下,还是摇摇头说道:“我年纪大了,如果休息不好,脑子就不好使,怕是会耽搁战事!” 他是托了蝴蝶效应的福,要不然,这个时候都已经挂了。 不过这时候,他虽然还没死,但是确实精力已经不济,一旦开始大战,战事可不会在他休息的时候就不会发生,熬夜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决战失败的后果,他刚才已经强调了,因此想了之后,还是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听到他的这个话,多尔衮终于皱起了这个眉头。 看到这个情况,尼堪很想说:不要多事了,我行我上就成了! 然而,毕竟是小辈,又没有经典成就拿得出手,最终,他还是不敢说话。 崇政殿内,一下安静了下来。 其他人的资格,都不足以站出来说话。 最终,多尔衮转头看了下老神在在,不知道呆坐在哪里想什么的福临,又瞄了一眼珠帘后面的身影,然后才转回头,和代善商量道:“那这样,你留在盛京负责后勤调度,我陪同皇帝御驾亲征海州。这么一来,也能更加鼓舞大清将士的士气,你看如何?” 代善一听,又岂会听不出来,多尔衮想去海州亲自指挥,但是,又不放心他独自去了,留小皇帝在盛京,因此,才要福临也御驾亲征。 想着这个,他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都到什么时候了,还有这样的心思。 不过代善其实也明白,多尔衮其实不是担心福临,而是担心福临背后的太后,怕她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这时候的他,早已经知道了当初的真相。如果不是布木布泰,当初皇太极是要把皇位传给多尔衮的。 想着这些往事,他正想说话时,却听到珠帘后面传来了一个女声,带着不满之意:“皇帝还小,如何能亲临前线?摄政王去了,便已能鼓励我大清将士的士气了!” 很显然,是布木布泰发表看法了。 然而,多尔衮却不卖她的账,当即就回怼道:“说句不好听的,如今这一战,便是大清生死存亡之战。不需要陛下亲临前线,提刀拿枪,只是驾临海州而已,锦州离海州还远着呢!陛下既然贵为大清皇帝,便也要有这个勇气,为大清出力!” 说到这里,他又转头盯向福临,冷声问道:“敢问陛下,你是大清皇帝否?愿为大清生死存亡而战,还是躲在女人后面当那孬种?” 多尔衮这话,对皇帝很不尊重,一般来说,属于大逆不道了。 可是,如今大清掌权的,是他摄政王。并且,他也确实没说错,情况就是这样。 福临一听他这话,脸色顿时就红了,当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道:“我……朕不是孬种!” 他这个年纪,也就差不多十岁而已,哪能分清什么,最是受不得激将了! 不过他这话才说出口,布木布泰就勃然大怒,当即大声喝道:“有你这样对大清皇帝说话的么?这是想造反不成?礼亲王,你们可都听到了,他这是在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代善听了,头疼,真得很头疼! 涉及皇权之争,年轻的时候,他干过;其中的凶险,六亲不认,他也经历过;如今,他年纪大了,真得是累了,不想再卷入皇权之争。 但是,他的资历、身份就摆在这里,如今大清皇帝、太后和摄政王起了冲突,别人没这个资格,也就只有他来劝解一二了。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忽然,就见福临转身,看向珠帘后面,红着脖子大声说道:“母后,我要去!我是大清皇帝,不是孬种!” 一直以来,福临都是木头皇帝,是个摆设,透明人,基本上,谁也没把他当回事,都是和多尔衮商议事情。 最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会象征性的在有结论之后,再问下他意见。但是到了后来,就连这象征性的咨询意见都没有了。 谁也没想到,福临会突然有这样的爆发;一时之间,不管是布木布泰,还是多尔衮,又或者是代善,都是没想到,一下都惊呆了。 崇政殿内,气氛很是有点诡异! 作为福临的母亲,布木布泰最先回过神来,震惊转为震怒,如今年纪还小,就敢不听她的话了,这是要翻天了么? 他就不知道,自己所做得一切,全都是为了他好,他竟然还敢忤逆自己了? 那多尔衮就一激将,就这么上当了,以后还怎么和他斗? 这么想着,布木布泰当即怒喝道:“你还……” 然而,她还只是一个开头呢,就听到大殿内忽然响起更大的声音,带着激动,大声地说话:“太后,奴才愿意性命担保,绝不会让陛下有事!” 众人被这嗓门震得耳聋,转头看去,却见是护军统领鳌拜,正打千跪地在那激动呢! 要是换了其他人,布木布泰绝对勃然大怒。不管是谁,就算有多少条命,多少个脑袋,都不可能及得上福临一个人的性命,这种话说出来,就等于是放屁。 可是,如今说这个话的,是鳌拜,这就不一样了。 不是说因为鳌拜是大清第一巴图鲁,而是鳌拜为护军统领,负责皇宫安全的将领。他之前的时候,也是坚决地支持福临当皇帝的。 如果说别人会有心思害福临的,那绝对不可能是鳌拜。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布木布泰对鳌拜震怒,发飙,那可能会引发鳌拜的立场转变;一个负责皇宫安全的将领,如果立场转变的话,由此引发的后果,特别是擅长勾心斗角的布木布泰,是绝对不敢接受的。 如果说撤换鳌拜,不让他当护卫统领,布木布泰也没这个胆子。 因为她不知道其他人,谁会像鳌拜这样铁了心在皇权争斗中坚决支持福临,也不知道谁有鳌拜这个本事,能保护住皇宫的安全。 因此,此时此刻,布木布泰一见是鳌拜在嚷嚷,她的脸色一下变得非常难看,有些不知道怎么处理好了。 这个时候,崇政殿内的年轻一代,还有那些黄马褂什么的,也全都跟着鳌拜打千跪地,齐声喊着,愿意以性命保护大清皇帝。 声音之响,如果崇政殿上的横梁上有灰的话,估计都能震下一些来了。 多尔衮看到这个情况,不但没有欣喜,反而皱起了眉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52 时代在进步 , 他是没有想到,鳌拜他们这些人,竟然会如此忠于大清皇帝! 如果这个福临真得有他爹的能耐,或者说有一半的能耐也行,哪怕现在没有权力,可在大清年轻一代人中的拥戴之下,也会变得非常难以对付。 当然,多尔衮有这个担心,并不是说,他就决定要篡位。 而是他把持着大清的皇帝权力,至少在他还能动的时候,他是不想交出去的。 皇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那么诱人! 这一刻,多尔衮突然非常希望,布木布泰会坚持己见,不同意鳌拜等人的意思,甚至斥责他们! 然而,他再一次失望了。 布木布泰看着自己的儿子,忽然说道:“我儿才十岁而已,就有勇气要御驾亲征,这份担当,真是继承其父,将来必定能带领大清变得更为强大……” 听到她这话,多尔衮就后悔了,刚才不应该这么逼着的,如今倒好,被布木布泰利用,怕是会有更多的族人认同这个小皇帝了! 此时此刻,他突然痛恨起多铎来了。 你说,好好的,为什么就去抢了洪承畴的酒具,结果自己落得个半死不活的地步,这不是自作自受么!要不然的话,自己这边有他在,哪会有今日之事! 当年他去抢了范文程夫人的时候,就该重罚他一下,说不定就没有抢洪承畴酒具的事情发生了! 这毛病,都是惯的! 不过到了此时,再怎么埋怨也是没用了。 多尔衮到底是个做大事的,很快便调整了心态,就等布木布泰康慨陈词完毕之后,便跟着说道:“大清以后是否会更加强大,要取决于我们大清能不能打赢这一仗。孤刚才已经说过,此战,乃大清生死存亡之战。不管是谁,如果在这一战中拖后腿的,孤必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丑话已经说在前头,让你们支持福临,等回头就把你们派上前线! 不过对于他的这个话,倒是没人敢有异议。 局势的严峻,都是有目共睹的!大部分人其实也是知道,如果不是多尔衮在撑着,大清的局势可能会更坏! 要说造成如今这种局势的,也不是多尔衮,而是皇太极还在的时候,就开始打败仗的,甚至连皇太极自己的死,都和局势突然转坏有关。 此时,在有了决议之后,海州的济尔哈朗便被秘密召集回盛京,然后再度开会,商量这一次的大战。 最终的决定,为了保密,至少在大军集结到海州之前,福临不能御驾亲征。而是找了个狩猎的借口,摄政王陪大清皇帝移驾辽阳。 辽阳到海州,只有一百二十里路而已,中间是鞍山驿关卡。如果有事发生,骑马就能很快赶到海州。 济尔哈朗则领着尼堪,赶往草原上去主持大局。 按照约定,要在辽东战事发起之前半个月打响草原之战。这么一来,就能吸引明军的注意,有利于锦州这边的决战。 建虏,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这场大战! ………………………… 他们自然不知道,明军这边,同样是在秘密准备一次大战。 锦州、宁远两座大城的主将,领着一群骑兵,纷纷赶往山海关这边。 如今朝廷在宁锦这边的部署,已经调整为锦州一总兵,一副将,也就是阎应元和刘文秀。 阎应元善守,刘文秀善于机动。 平日里的时候,是阎应元主持锦州大局,而刘文秀这边,不时出兵,骚扰海州一线,不过规模都比较小。 宁远这边,则是周遇吉坐镇,在附近的海岛,也就是觉华岛上,还驻扎着一支二十多艘战船的船队,不属于登来海军,算是受周遇吉节制的水上兵力。 这突然之间的,各城主将都收到军令,赶赴山海关总督府,很明显,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因此,他们都是第一时间安排好防务之后,就赶到了山海关。 但是,让他们奇怪的是,堵大人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召开军议,反而让他们带着一起来的将士到校场集合,这就让他们有点奇怪了。 阎应元比较沉默寡言,但是,刘文秀却没忍住,好奇地向周遇吉打听道:“侯爷,总督大人把我们都传来,不开军议,来这校场是干什么?” 周遇吉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转头看看站在他们身后的那些他们带来的将士,一共大约是五百人左右。 随后,他才看向身边的两位同袍,问他们道:“你们带来的这些人,是不是也是总督大人军令中要求的,必须是军中神枪手?” 听到他这问话,阎应元和刘文秀都是点头。其中刘文秀开口回答道:“正是!侯爷的意思,和这个有关?” 周遇吉听了,点点头,很有把握地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很可能陛下又发明了好东西,很可能和火铳有关,所以才会让我们都挑选军中的神枪手过来!” 他是崇祯皇帝最为亲信的将领之一,前几年的时候,一直护卫京师,在崇祯皇帝身边待久了的人。 因此,周遇吉远比其他人要更明白,京师兵仗局到底有多厉害! 听到他这话,刘文秀顿时大喜,当即点头回应道:“那就是说,该是有更好的火铳,应该在射程和精度上都有比我们如今用的还好,总督大人才会让我们专门带神枪手过来吧?” 边上的阎应元听了,虽然也是赞同刘文秀的说法,不过说实话,他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 他是军中有名的神箭手,能开硬弓,射得还准。 让他选择火铳和弓箭的,他是绝对会选择弓箭。虽然不能持久,但是架不住弓箭的射速快啊! 至于有效杀伤射程,阎应元的弓箭也是胜过军中火铳的。并且军中能开硬弓的,也能找到一些。 在阎应元看来,火铳之所以在军中大规模普及,是因为普通人简单训练就能使用,而不是像弓箭这种,需要好多年的训练才可以。 听周遇吉的意思,总督大人其实应该是要挑选一批远程杀敌能力出众的人用。 这种战术,其实很普通,不管是他手下,还是建虏那边,都一直有在做。 不过射杀敌军将领基本不可能,因为都有亲卫专门负责护卫;离得远了,亲卫都能挡住;离得近了,压根就没有射杀的机会,已经是要近身肉搏了。 他正在想着这事时,忽然就听到有动静传来,转头一看,发现是蓟辽总督堵胤锡过来了。于是,他和周遇吉等人,连忙迎了过去。 跟随堵胤锡而来的,还有一队火枪兵,看着并没有什么特别。 但是,看到堵胤锡的这个亮相,周遇吉和刘文秀等人也一下明白,还真是和火铳有关! 果然,堵胤锡让他们免礼之后,便笑呵呵地对他们说道:“陛下新近发明了一批火枪,命名为神威步枪。威力之大,实乃平生之未见。不过数量有限,因此才让你们挑选军中神枪手过来,先紧着他们用。” 周遇吉一听崇祯皇帝竟然取名为神威步枪,顿时好奇心就一下提起来了。听这名字,就觉得这个枪肯定很厉害了。 于是,他便有点兴奋地问道:“总督大人,这枪非常厉害?” 阎应元听了,有点不以为然,弓箭中好听的名字多了,但是,那又怎么样,再厉害又能厉害到哪里去? 他是个沉稳的人,心中虽然有如此想法,也不会说出来,更不会说,用他的箭术来比试一下,他就不信,再厉害还能厉害过他的箭术?真要这样的话,他那么多年的箭术岂不是白练了! 堵胤锡看着他们几个,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掩盖不住,对他们说道:“先不说,你们先瞧瞧。说真的,本官都等不及,就希望军中所有将士都能用上这种神威步枪的那一天了!” 听到他这话,周遇吉和刘文秀就更好奇了,有这么夸张么? 就连阎应元,也是微微有些诧异了。总督大人都这么说,这神威步枪真得会有那么厉害? 堵胤锡看着他们的样子,便马上吩咐他带过来的那一队火枪兵道:“来,你们给他们都演示一下神威步枪的厉害!” 与此同时,他又转头看向周遇吉等人说道:“他们如今用的,就是这神威步枪了!” 周遇吉等人一听,不由得连忙转头看去,就想看看,名字取得这么厉害,总督大人这么夸的火枪,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结果,他们看着那队火枪兵从背上取下神威步枪,并且跨步出列,到他们前面去准备靶场射击,在这个过程中,却硬是看不出,这种神威步枪和如今军中所使用的普通燧发枪有什么区别? 这让周遇吉他们更是好奇了!就睁大了眼睛,看得更仔细。随后,终于让他们发现了不同之处,那就是铅弹,是特制的。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他们又看到,枪靶竟然离得非常远! 一看这架势,就连阎应元都惊到了,感觉这射程,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53 没良心(为六月1000月票加更) , “呯呯呯……” 枪声不断地响起,在此时的校场上格外地清脆。 阎应元和周遇吉等人都认真地观察着,他们发现,这个神威步枪的装填速度,射击方式等等,和普通的军中标配燧发枪兵没有什么区别。 这么一来,他们就好奇了,这命中率到底有多高? 刘文秀比他们要急一点,没再看这些火枪兵的操作射击,而是拿起望远镜观察起远处的枪靶。 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他就惊呼了起来:“啊……这……这……好高的准头啊!” 刘文秀在平时,并不是那种大大咧咧的人,可此时,他竟然都如此惊讶,顿时就让周遇吉和阎应元震惊了。 他们两人,也立刻拿起了望远镜看了起来。 边上的堵胤锡,其实已经事先看过这个神威步枪的演示,此时,很有兴趣地专门看着手下的三个大将,看他们这么震惊的样子,从心底涌起的高兴。 因为他知道,这个神威步枪让这些军中常年带兵的将领都如此震惊的话,就只能说明他的判断没有错:这些神威步枪将会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难以想象的作用! 此时的他,甚至已经开始渴望,朝廷官军全部换装这种神威步枪的情景了。 到时候,朝廷官军和敌人对阵的时候,就是朝廷官军能打敌人,但是敌人却无法还手,未战就已经先赢一大半了。 此时的堵胤锡,还不知道“代差”这个词,但是,他看了神威步枪之后,却能明白“代差”的意义有多重要。 在他开小差的这个时间内,“呯呯呯”的枪声,终于停了下来。信号旗示意之下,对面的将士,便带着枪靶很快来到了这边。 周遇吉和刘文秀等人,都不顾堵胤锡在身边,纷纷伸手要过了一块枪靶查看弹头情况。 其实,刚才的中靶率,他们通过望远镜已经看到了,高的出奇。他们如今想看,想要核实的,是这种神威步枪的威力。 结果不用说,他们从弹痕上发现,刚才这么远的距离,就是这种神威步枪的有效杀伤射程。 这一下,三个人都是非常地震惊。与此同时,阎应元还有很大的失落感。 这么远距离的有效杀伤射程,命中率还这么高,这已经不是弓箭能比的了。就算是硬弓,也没几个人能做到。但是,这种神威步枪,却只要稍微训练之后,就能做到。 阎应元的心中有点苦涩,随着这种神威步枪的普及,属于火枪的时代,算是真正到来了! 其实,不只是他,周遇吉和刘文秀也同样如此,只是比他稍微好一点而已。 他们半辈子戎马生涯,熟悉的都是冷兵器作战。就算有火器,那也只是军中一部分,并且相对来说,火器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如今,他们是打惯了仗的,一看这神威步枪的威力,他们就已经明白,以后,必然会是火器的天下。 以后在战场上,苦练的舞刀弄枪的功夫,都不会有多大的作用了。或许再过个几十年,就再也见不到各类武馆之类了吧! 周遇吉心中如此想着,却也好奇,便问堵胤锡道:“大人,这枪看着就铅弹不同,为何威力却如此巨大?是不是因为那铅弹的原因?如果这样的话,军中都配备这种铅弹,是不是目前军中所有的燧发枪,都能一下变成神威步枪了?” 堵胤锡一听,便笑了,当即提醒道:“你们看看枪膛里面?” 被他这么一提醒,周遇吉等人自然就发现了膛线,随后自然也会好奇,但关键是,崇祯皇帝派人给他们送神威步枪过来,却不会给下面的人讲这个原理。 此时,堵胤锡听了,并没有说不知道,而是澹澹地说道:“这便是格物学了,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多学点,就能知道为何多了膛线就如此神奇了!” 他这话,如果是懂行的人听了,就能听出他这话的毛病。神威步枪之所以威力变大,不只是有膛线,还有配套的神威铅弹的原因。 不过堵胤锡湖弄手下这三名大将,却是足够了。当然,他也怕手下三大将会追问,便又开口说道:“和这个神威步枪相对应的,还有神威大炮。不过目前只有样炮,还在京师。还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给我们这边拨一些过来。” 说到这里之后,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陛下有说,神威大炮要首先装配海军,因为海军更需要。至于攻打建虏和倭寇,到时候海军换下来的红夷大炮多一些,也能轰晕他们。” 周遇吉等人,从这神威步枪能联想到,神威火炮的射程和精度,心中那个痒痒啊,就有点不服气了,凭什么要先给海军装备,这么好的东西,陆军也很需要啊! 不过他们还没来得及争取,就见堵胤锡又有点笑眯眯地说道:“当然了,陛下考虑到接下来会有战事,因此也给了我们这边一些好东西,走,去火炮演练场!” 听到他这话,边上的亲卫便牵来了战马,堵胤锡便矫健地翻身上马,然后低头俯视三个大将道:“你们放心,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一听这话,周遇吉等人,连忙喊亲卫牵马,他们都有点迫不及待,很想立刻就看到是什么火炮了。 反正他们相信,听总督大人的意思,那火炮就算不及神威火炮,也绝对是个好东西来的!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火炮训练场。 但是,让周遇吉他们有点失望的是,他们发现,已经等待在这里的军卒身边,只有几门看着口径很大,但是炮筒相对有点短的火炮。 不管是周遇吉还是刘文秀他们,领兵打仗久了,就算不知道原理,也能知道,这种口径很大,炮筒又短的火炮,打不远啊! 刚目睹了神威步枪的射程,他们原本以为,该是和神威步枪这种差不多的火炮,结果没想到,竟然是这种大胖子火炮,这让他们都有些失望了。 这算什么? 堵胤锡看着他们失望的样子,便微笑着说道:“陛下给这个火炮也有赐名,叫做没良心炮!” “……”周遇吉和阎应元,以及刘文秀一听,不由得都是面面相觑:什么没良心炮,怎么感觉这个名字怪怪的? 神威大炮,那很好理解,也很威风!那这没良心炮又算什么? 三个人想不明白,便都转头看向堵胤锡。 堵胤锡明白他们看自己是什么意思,但是,关键是,堵胤锡也不知道啊,这种没良心炮,他并没有演示过。 不过,就他本人来说,他觉得,这个火炮的名字,应该不是崇祯皇帝的本意。倒是那神威火炮,才是皇帝的风格。或者准确地说,是大明的风格。 换句话说,这个没良心火炮的名字,很可能来自神仙赐名。 这么想着,他便澹澹地说道:“没良心啊,通俗易懂,说明威力大。来,且看看吧!” 这一次,火炮的演示,是来自京师兵仗局,押解这批军火过来的将士。 堵胤锡这么说了之后,他们便开始操作了起来。 一如之前,周遇吉和阎应元他们都很认真地观察这些将士的操作。 这个火炮的造型,本身就让他们有些奇怪了,胖墩墩的,矮脚虎一样。 结果没想到,这个火炮竟然不是发射铁弹的。 一开始,还没什么,装填发射药,都和普通火炮一样。 可紧接着,就见这些将士拿出了一块木板,真得是一块木板,形状和炮口差不多,刚好能从炮口放进去。 随后,这些将士又拿出了一个包裹,和那木板的形状,或者说和炮口的形状差不多,不过要稍微小一点,很容易放进去。最为特别的是,这个包裹还有一根导火索。 看到这一幕,作为守城专家的阎应元就奇怪了,怎么看着这个包裹,好像有点类似万人敌,那里面应该装填的是火药、有毒药物之类的吧? 这是用火炮把这个类似万人敌的东西抛射出去?好像确实可以。但是,外面没有固定架,并且还是包裹一样的,不说抛射出去之后会不会喷射毒烟,就说这个不在城墙下用的话,会很容易被敌人用衣裳之类的东西包住,同时后续没法追加打击,意义就不大了啊! 就万人敌来说,本身其实杀伤力也不大,主要是造成攻城敌人的混乱,从而让城头上的守军能容易杀伤敌人。 反正对阎应元来说,是有点想不明白。 周遇吉和刘文秀其实也差不多,他们看不出来,这个所谓的没良心炮,威力会有多少! 经历了神威步枪的洗礼,此时的他们,都是有些失望。 那些炮兵将士在放入木板之后,又放入那个包裹,导火索露在炮口一点点,然后就向堵胤锡请令,看是否可以开始? 堵胤锡倒没有什么失望,因为他知道,不是厉害的好东西,皇帝不可能派人送过来的。更不用说,这可能还和仙界有关的。 于是,他便下令开始放炮!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54 土鸡瓦狗也 , “轰……” 一声巨响,然后堵胤锡等人,就肉眼可见那个之前塞入大炮筒里面的包裹飞了出去。 这个速度,有点慢啊! 至少普通火炮发射铁弹时,几乎就看不清铁弹飞行,只是眨眼间,就已经犁出一条血沟了。 心中如此想着,堵胤锡倒还好,可是,周遇吉、阎应元等作为带兵将领的,却还是有些失望的。 他们正在想着时,就见那个包裹落到了地上,然后没什么动静! 有点晕了,这是砸人么?可也砸不死人吧? 好像开炮之前,有点燃那个导火索的,那不是会炸么? 他们正在想着,忽然,就又听到了“轰”地一声,与此同时,看到硝烟、泥土、石块全都腾飞而起,笼罩了很大一块地方。 假如那个地方都是站着敌人的话,就只是刚才这个爆炸,估计要死一大片吧? 有了这个认识,周遇吉等人都是大吃一惊:怎么可能?就算里面都是火药,爆炸起来也不可能有如此之大的威力啊! 这么想着,周遇吉第一个向炮兵确认了安全之后,便连忙跑过去看了。 刘文秀和阎应元也没有落后,不过他们两人还记得向堵胤锡一礼,然后跟在周遇吉后面跑过去。 事实上,堵胤锡也是在吃惊之余,很想看看刚才那下爆炸之后,威力到底有多大! 反正就刚才这个动静,估计威力不会小,光是吓,都能吓倒不少人吧,耳朵估计会震得“嗡嗡”响! 这么想着,堵胤锡保持着文人的风度,并没有跑过去看,而是迈步而行。如果熟悉他的人的话,能发现他这个步伐比平时会稍微大了一些。 等他到达爆炸点时,就看到爆炸点已经是个坑了。然后在坑的周边,还有好多碎铁之类的,把这一大片区域都砸成了马蜂窝一样。 看到这个场景,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从眼前这个情况可以想象,如果刚才那个大包裹落在敌群中的话,那绝对会死一大片啊!就算不死,也绝对会丧失战斗力! 不要说他了,就连在战场上厮杀绝不会皱一下眉头的周遇吉等人,看着眼前的情况,那脸色也都有点不好看了。 因为他们看得非常清楚,刚才的这个爆炸,绝对不是普通人能挡的。如果往他们身边来一发,就算身边都是亲卫,估计也要受伤,甚至被炸死! 在这炮坑边上,几个人就站在那里低头看着,一时之间,谁也没有说话。 过了好一会之后,周遇吉忽然表情严肃地说道:“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说着话,他转头看向堵胤锡,追问道:“大人,这里面的火药,是不是不是普通火药?”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周遇吉岂会不知道普通火药,就那么大的量,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堵胤锡听了,忽然便笑了,当即点点头说道:“没错,陛下是说,这是最新发明的火药,不过如今产量还很低!” 这个威力越大,那就意味着朝廷官军的战力越强,他自然是高兴了! 说到这里时,他想了起来,便又接着说道:“陛下还说,这是我们之前所用黑火药的三倍威力那么大,如今看来,还真是没错!” 这种没良心炮发射炸药包,如果是黑火药的话,效果也不会理想。也就是有了更好的火药,才让崇祯皇帝根据刘伟超的提议,推出了这个没良心炮! 听到堵胤锡的话,阎应元忽然感慨地说道:“我知道为什么这个叫做没良心炮了!” 听到他说话,几个人便都转头看向他。 只听阎应元指着地上的弹坑说道:“如果有多门没良心炮一起轰击一个地方的话,看这个威力,我觉得绝对活不下去什么人,寸草不生,连蚂蚁都别想活命。是故,没良心也!” 说到这里,他怕说得不够清楚,便又补充说道:“如果刚才那个炮是在空中的时候就炸开,那能杀伤的敌人,只会更多!” 听到阎应元的这番描述,几个人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闪现出,许多包裹被当炮弹,抛射到敌人阵型中,或者在空中爆炸,或者落地之后爆炸,然后那些碎铁激射…… 想到这个,他们这几个人几乎不约而同地点点头道:“没良心炮啊!” 说完之后,几个人忽然又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不用说,有了这个没良心炮,就彷佛看到了胜利在向他们招手了! 在高兴了一会之后,堵胤锡又接着说道:“还有一种武器,陛下叫手榴弹,择军中力气大者用之!” 说到这里,他指了下地上的弹坑,笑着说道:“呵呵,就是小号的没良心炮弹了!” 周遇吉等人一听,都是欣喜。这新式武器层出不穷,威力还大,朝廷还真是厉害了! 这么想着,周遇吉和阎应元等人,就亲自试了下手榴弹这种武器。 他们的力气是够的,点燃导火索之后丢出去的手榴弹,虽然不及没良心炮发射出去的远,但是这距离也是可观的。 就爆炸威力来说,他们也有预期了,比起没良心炮肯定不如,但是作为一种爆炸伤害的武器,绝对是非常有杀伤力的。 他们都能想象出来,以后面对敌人的进攻,距离还远的,就用没良心炮轰;等幸存的地方再冲过来,那就丢这种手榴弹,估计剩下的,也不会有多少敌人了吧? 对了,还有神威步枪射击,呵呵,这种打法,绝对会让敌人后悔和朝廷为敌! 这一刻,他们想着那些建虏和倭寇,嘿嘿,土鸡瓦狗也! 这么想着,周遇吉便连忙对堵胤锡说道:“大人,这么好的东西,必须要让朝廷加大产量,多造一些啊!” 堵胤锡一听便笑了,这不是废话么,朝廷肯定也想啊! 于是,他便回答道:“陛下那好东西多了去了,可要造出那些东西,需要时间,也需要格物学人才啊!” 一听到这,周遇吉深有同感:没错,陛下那的好东西,甚至可以说闻所未闻的好东西,都不知道有多少,各种各样的都有; 这么想着,他便有点感慨地说道:“要末将说啊,干脆,规定大明所有人都学格物学好了,军中也普及,这样就不愁格物学人才了!” 阎应元和刘文秀听了,互相看了一眼,都没说什么。 实际上,格物学在当今皇帝的大力推动之下,很多人其实都有私下去看过,就想着看看格物学怎么样? 但是,那格物学太难了! 不说别的,光是书写习惯,还有一些代号,都很不习惯。 如果没有先生教的话,那玩意很难看懂。 此时,堵胤锡听到周遇吉的话,只是笑了笑,然后说道:“格物学人才的事情,陛下和朝廷在操心。对于我们来说,是打好接下来的战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表情便恢复了认真,当即说道:“走吧,本官把新到的火器火药火炮这些,先配发给你们。后续如果还有,也会给你们送去。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事,朝廷有新的计划,回总督府!” 一听这话,周遇吉三人便立刻收起了感慨,当即严肃地大声回应道:“末将遵命!” 话语中,似乎还带有期待,以及兴奋。 回到总督府召开军议之后,周遇吉等人,才知道了朝廷最新的部署。 事实上,这个时候,已经有大规模的军队,也都在山海关前集结。不过有山海关卡着,可以有效封锁消息。因此,山海关外的人,就没有人知道,其实大军已经开始云集。如今,也就是周遇吉、阎应元和刘文秀这样最高级别的将领,才知道这个情况。 另外,在天津港那边,朝廷对于港口船只已经开始实施登记,这样才能统计出,到时候一旦有需要的时候,能征用多少船只,从海上运送多少兵力。 ………………………… 远在归化城这边,各支骑军轮换练兵的事情,依旧在进行。一如东部蒙古部族那边的探马能抓到明军军卒问出情况一样,明军夜不收这边,同样会擒获各部族的人问情况。很快,消息都汇总到归化城这边。 对于建虏派出了郡王级别的人统御东部蒙古各族,拧成一股绳的做法,李定国明锐地认识到了一些问题。 虽然也可以认为,这是建虏为了应对朝廷官军的练兵,但是,如果不付出重大的代价,是不可能让东部蒙古各部都这么整合起来的。 最为关键的是,东部蒙古各部的这种应对方式,也确实有效,再以各部轮换的方式去东部草原练兵,收获就不大了。 李定国评估了一番当前局势之后,便向朝廷请战,准备集结重兵打一次,破坏掉东部蒙古各部的应对之法。反正朝廷原本就有这个意思,秦晋两地的骑军,都已经开到归化城;京畿之地的骑军,也在关口严阵以待。 骑兵合计,至少十万以上。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了。李定国就不信了,以如此之多的兵力,会碾压不了东部蒙古部族的联军。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55 那你是什么意思 , 与此同时,远在天山以西地区,准葛尔部所在,王帐外,有一群人正在碰面。 准葛尔部如今的大汗,是巴图尔珲汗,乃准葛尔部最为有为的大汗之一。 从他成为准葛尔部大汗之后,就调整并改进与喀尔喀蒙古部族的关系,结束两者之间近百年的纷争,组成广泛的同盟,增强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并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对协调诸部关系,巩固蒙古贵族统治起到一定作用,也使各部首领之间进一步取得谅解,加强了联系。 为扩展势力及改善与诸部关系,他还以女嫁和硕特鄂齐尔图、土尔扈特朋楚克,并娶和鄂尔勒克及固始汗女为妻,结成姻亲。在向西及南发展过程中,与哈萨克、柯尔克孜、诺盖等发生冲突,采用战和两种手段,使之归服。 当初鄂齐尔图汗担心他图谋巴图尔珲汗会不成功,就是因为和硕特部中,被准葛尔部渗透比较多,甚至连他的妻子都要防着才行。 哪怕到了后来动迁归顺大明的时候,部族中还有人逃离,这其中,也是包括了他的妻子,让巴图尔珲汗知道了更多的详情,吓得巴图尔珲汗连忙举族西迁,和明军拉开了距离,以免太近之下,被明军打个措手不及。 此时,巴图尔珲汗在他儿子僧格的陪同下,迎接几个长相不同的人。 金发碧眼,魔鬼一样的,是来自沙俄的叶洛菲·巴甫洛维奇·哈巴罗夫。 这个哈巴罗夫,是17世纪中叶继波雅尔科夫后第二个入侵华夏黑龙江流域的沙俄殖民军头目。原为暴发富商,后因服刑破产,便向雅库次克总督弗兰茨别科夫请自筹队伍远征黑龙江。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为沙俄殖民远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于1655年被沙皇阿列克谢·米哈尹洛维奇授予他“贵族之子”的光荣称号,并且封为军役贵族。沙皇殊密院御用文人吹捧他为“俄罗斯英雄”,“新领土的开拓者”。哈巴罗夫由此成了着名的英雄人物。 在这个位面上,历史稍微有些不同,哈巴罗夫领着人马在辽东北部烧杀劫掠的时候,建虏还没入关,正好还是建虏也是困难时期,和明锐的多尔衮勾结,竟然就达成了军事同盟关系,从多尔衮这里获得了大量的毛皮作为礼物之后,便拿着建虏的国书,直接越过雅库次克总督弗兰茨别科夫,带着建虏的使者向沙皇阿列克谢·米哈尹洛维奇去禀告了。 这个哈巴罗夫野心勃勃,有了这样的机遇之后抓住不放,用多尔衮的毛皮等物,大肆贿赂沙俄贵族,鼓吹东方财富。 而这个时候,沙俄很穷,以至于摄政的沙皇老师莫罗左夫实施了新的盐税法令。这项法令出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规定对盐商收取高税,税率比盐的市场价格还要高出1.3倍。结果引发盐商暴动,暴动人群洗劫了莫罗左夫的住宅,杀死了杜马书记官奇斯特和御前侍臣普列谢耶夫,闹得非常大。 于是,年轻的沙皇阿列克谢便低调处置了莫洛左夫,并且开始亲征。 这个阿列克谢也算是沙皇中比较有为的君主,为后面沙俄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困扰阿列克谢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还是手中没钱;也是如此,沙皇才会允许他的人向东殖民,获取更多的财富; 另外,在这个时候,沙俄的强敌之一,波兰立陶宛联邦正在内乱,起因是乌克兰哥萨克的一名百夫长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逃亡到克里木,借助克里木鞑靼人的力量,重返乌克兰,当上了扎巴罗热哥萨克人的酋长,正在反抗波兰立陶宛联邦,闹得非常大。 沙皇阿列克谢非常关注这个事情,这让沙俄面对东部的压力得以减轻不少,同时还能有机会,看看是否能浑水摸鱼。 在原本的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机会,在六年之后,也就是1653年,那个赫梅利尼茨基打不过波兰立陶宛联邦,就带土地投降了沙俄,以此为代价,拉沙俄加入了对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战事。与此同时,当时的强国瑞典看到机会,也开始出兵打波兰立陶宛联邦。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穷困中的沙皇阿列克谢突然发现了东方有发财的机会,并且被哈巴罗夫收买的贵族一顿劝说,最终便决定,向东方派出一万兵力,参与瓜分传说中最富饶国度的盛宴。 而为此费尽心思的哈巴罗夫,也如愿取得了这次远征军主帅的位置,还因为给沙俄带来了这么大的机遇,被沙皇封了个伯爵。 此时,在哈巴罗夫身边的几个人,明显的东方面孔,不过金钱鼠尾的装扮,一看就知道,是大清帝国的人。 没错,为首这人,便是多尔衮派出,随同哈巴罗夫回国的建虏使者,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和范文程一样自甘堕落,数典忘祖的宁完我。 此前,宁完我和哈巴罗夫回沙俄的时候,就曾到过瓦刺,向瓦刺这边传达过大清摄政王的旨意。 此时已经说动沙俄出兵,返回的时候自然离不开再次联系瓦刺了。 队伍中,还有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贵族尹勒登诺颜。 土尔扈特汗是朋楚克,不过此时还在西藏,管理部族事务的就是朋楚克的两个兄弟尹勒登诺颜以及罗卜藏诺颜。 说实话,土尔扈特部和沙俄的关系并不好。沙俄不但对土尔扈特部骚扰,强制征税,甚至在1645年,也就是崇祯十八年的时候,还派人到土尔扈特部,要求土尔扈特部加入沙俄,不过被尹勒登诺颜兄弟俩拒绝了。 这一次,东征的一万沙俄军队到达,并且还有大清使者的要求,土尔扈特部这边无奈,只好派出了五千骑军,跟随而来。 此时,作为主人的巴图尔珲汗刚把一群人请进了王帐内,宁完我就迫不及待地对他说道:“如今沙俄军队已到,土尔扈特部的军队也到了,该是你们准葛尔部这边也拿出具体的出征军队数量了吧?” 巴图尔珲汗听到他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宁完我就又急忙强调道:“这个事情都已经有两年了,拖了这么长的时间,我大清摄政王的耐心是有限的!” 这句话,隐隐含有要挟之意。 事实上,宁完我确实也是急了。他奉旨从辽东离开,可谓是吃了不知道多少苦,走了多远的路,真算起来,至少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花费了他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当然不希望再出意外,能有个开花结果的。 在他看来,如今这个情况,瓦刺这边,就算还有什么要求,军队都已经上门了,总要先出兵再说了。 然而,巴图尔珲汗听了,不由得苦笑一下,然后才说道:“你是不知道,情况有变,这个事情还需要再议啊!” 宁完我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在他听来,这是巴图尔珲汗在推托,目的还是想谈到更好的出兵条件。 于是,他便冷了脸色说道:“情况还能有什么变化?就算再有变化,只要我们军力足够强,横扫过去便是,打下的地盘越多,战利品便也越多,事后再分,反正都是会让各部族都满意的!” 巴图尔珲汗听了,正想说话时,他儿子僧格就先忍不住,当即对宁完我喝道:“还横扫?谁横扫谁还不知道呢!” 一听这话,宁完我的脸色又是一变,当即看向僧格喝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僧格气冲冲地正要回答时,被他爹示意闭嘴,然后由巴图尔珲汗自己回答道:“我们瓦刺的两个部族,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归顺了明国,另外,漠北的喀尔喀蒙古,三个部族都在去年底的时候被明军横扫。所以,你该明白为什么我部族会西迁到这里了吧?” 一听这话,顿时,旁听的人全都傻眼了。 这才两年时间吧,怎么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了呢? 不说瓦刺这边,就说喀尔喀蒙古好了,竟然会被明军横扫?这怎么可能? 然而,这么大的事情,巴图尔珲汗显然不可能骗人! 一时之间,王帐内变得非常安静。 宁完我回过神来,有种要功亏一篑的感觉,他当然是不甘心的,便脸色难看地问巴图尔珲汗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土尔扈特部这边,在震惊之余,却没有和宁完我一样的心思,甚至还有一点点幸灾乐祸。 欺负土尔扈特部的沙俄,派了军队跑这么远的地方来,结果很可能要白跑一趟,多少算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出了口气! 之余土尔扈特部本身,他们压根就没有心思去打明国,只是想在伏尔加河流域能活下去而已。 沙俄的哈巴罗夫这边,在听到翻译的话之后,在震惊之余同样脸色难看。 几乎不约而同地,随着宁完我的问话,所有人都把目光盯向巴图尔珲汗,就想听听,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56 绝对真 , 巴图尔珲汗看着眼前这些人都看着自己,便表情严肃地说道:“等!” “等?”宁完我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也有点不解,当即反问道,“等什么?又要等多久?” 巴图尔珲汗倒也没有吊他胃口,而是马上认真地解释道:“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明军确实已经变得强大,军械也精良。如果就我们目前的实力来说……”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哈巴罗夫一眼,然后继续说道:“……就算有沙俄这边的一万军队,同样不会是明军的对手。要么不打,要打的话,就必须要有赢的把握才行。我们要等机会,也要等我们的实力足够强大……” 和硕特部也好,还是杜尔伯特部也罢,他们想着归顺明国,但是,巴图尔珲汗却绝不甘心。 如果说,只是认明国为宗主国,就和以前一样,名义上的而已,部族事务,还是独立的,最多是给明国进贡而已,那巴图尔珲汗估计就认了。 但是,他得到的消息,如果归顺明国的话,就会丧失部族的权力,只是成为明国文武官员中的普通一员,要完全听明国皇帝,甚至还有其他比他官还要大的明人,从此以后,准格尔部就不再存在,这是他完全没法接受的。 事实上,就连鄂齐尔图汗也对此有过顾虑,就更不用说,这段时期内,准格尔部的实力正在蒸蒸日上的阶段。 巴图尔珲汗已经了解明国的卑劣计策,就是诱惑普通牧民,从根子上瓦解部族。 对此,他相信他自己部族的牧民,是不会受这个诱惑的。同时,他还相信,之前漠北三族,还有和硕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这么多的牧民,明国绝对不可能真得兑现诺言,给那些普通牧民更好的生活。 基于此,巴图尔珲汗才会说要等,就是等到那些普通牧民最终发现,明国没有兑现诺言,他们就会不满,就容易出事,也就容易打败了。 此时,听着巴图尔珲汗在那侃侃而谈,宁完我那难看的脸色明显好转了一些,因为他认同,如果情况真得如同巴图尔珲汗所言,再等等,确实更为有利。 不过哈巴罗夫却听得意外了,当即打断了巴图尔珲汗的长篇大论,质疑道:“不是说,明国是富得流油,非常有钱的么?他们会安置不聊几十万人口?” 真要这样的话,就是大清国的人,之前在忽悠他了。毕竟之前的时候,可是一直在说,明国有多繁华,多富有的。 也是如此,他回国之后也按照这个来描述,要不然,沙皇也不可能给他一万军队的指挥权,派到远东来的。 听到他的质疑,巴图尔珲汗还没说什么,宁完我就替他说道:“明国繁华,明国富有,不等于明国皇帝有钱,不等于明国朝廷有钱啊!别的不说,就说五六年前的时候,明国朝廷连边军的军饷都发不出来,但是明国富人多如牛毛,这可都是事实来的!” 一听这话,哈巴罗夫就恍然大悟了。这个情况,在沙俄国内也一样存在。 有钱的人有钱,不等于沙皇就有钱,要不然,前两年也不会闹出盐商暴动的事情了。 宁完我见哈巴罗夫明白这个意思了,便转头看向巴图尔珲汗,追问他道:“你说得等,就只是等这个事情?” 如果这样的话,他觉得还是要在劝劝,因为他急,并且他觉得,大清也会急。 结果,没想到巴图尔珲汗听到他的话之后,却是摇摇头说道:“当然不止,还有一个事情,就是要有更多的盟友。并且我相信,我们有。” 听到这话,宁完我好奇了,便马上继续追问道:“还有谁?” “固始汗!”巴图尔珲汗听了, 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将亲自赶赴一趟西藏,游说固始汗,给他讲明厉害关系。只要固始汗加入,那么我们对明国的战线,可就不止是贫瘠的甘肃归化之类了。并且利用地形优势,打败明军的可能性也会大增!” 一听这话,宁完我顿时焕然大悟,确实在明国周边,还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力量。在原本的历史上,青藏高原上的吐蕃,都能把大唐帝国打得和亲为止,就是拥有地形的优势。 不过他马上又回过神来,便疑惑地说道:“可是,你刚才不是说,鄂齐尔图不是领着这边的和硕特部投降明国了么?那固始汗……” 听到他的这个疑惑,巴图尔珲汗便断然说道:“鄂齐尔图又如何能和固始汗相提并论!要是没有把握,我也不会亲自前去劝说固始汗的!” “当真?”宁完我听了,有点兴奋起来了,立刻确认道。 之前大清摄政王归化中的结盟中,兵没有包括固始汗。如果固始汗能对付明国的话,那真得太好了! 巴图尔珲汗听到他的话,斩钉截铁地再次肯定道:“绝对真!” 他的把握,就是来自于对明国策略的了解。明国对西南土司大打出手,搞改土归流,在明国境内,甚至都已经没有土司,哪怕是之前忠于明国朝廷的,也是一样。 另外,从明国对草原之策来看,也是一样类似改土归流的效果。明国那个皇帝,不允许还有其他土司或者可汗存在,要全部纳入朝廷官员的治理。 这么一来的话,青藏那边,固始汗以及那边的宗教领袖,就全都要面临和土司以及可汗一样的处境,这是那边绝对无法容忍的。 也是如此,巴图尔珲汗断言,固始汗会听他的劝! 此时,他在回答完宁完我的话之后,便转头看向哈巴罗夫,对他说道:“明军的火器犀利,而我们瓦刺的火器几近于无,希望你们沙俄能卖一些火器给我们,壮大我们盟军,这样才能更容易打败明军,如何?” 一直以来,准格尔部和沙俄其实一直是相爱相杀状态,有冲突,也有贸易;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在葛尔丹掌权之后,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让葛尔丹从沙俄那边买到了很多火器。 而火器相对于弓箭,虽然射速是慢了些,可要是杀伤力相差太大; 如果是弓箭射中了敌人,说不定敌人身上还能挂着箭支在那活蹦乱跳;可是,如果被火器打中,不死也肯定无法再战。 弓箭和火器对于军心士气的影响,绝对是不一样的。特别是火器上规模之后,还能弥补射速的不足,威力也就越大。 巴图尔珲汗就是基于这个认知,在知道明军装备了很多火器之后,才一直避而不战,甚至还西迁。 但是,哈巴罗夫听了,却是有些为难。 本来的他,兴冲冲地领着一万人马出征,满脑子都是和盟友一起,冲入明国境内发财的。这一点,也是沙皇等国内大老的期待;结果跑了这么远,却发现敌人强大,他们还需要等。 这个结果,让他有些失望,也让他那一万军队失望,沙皇要是知道了,当然也会失望的。 可是,巴图尔珲汗刚才都分析了,他听着也是有道理。他也想给火器,但问题是,他又没有带兵工厂过来,自身的军队都没保证全是火器,又哪来多余的火器卖给准格尔部! 燃文 巴图尔珲汗显然知道他的为难,便又对他说道:“重金求购,价格绝对会让你满意的。至于交货时间,只要在和明国交战之前给就成。uu看书 www.uukanshu.com 我估摸着,应该要到明年夏秋时分。” 他这边要去西藏,说动固始汗,然后调整兵力,估计气候就不允许了,需要等到来年。这么一来,应该就有时间,让沙俄从他们国内调一批火器过来了。 这一次,他也是豁出去了,没有在意钱,不再斤斤计较。 因为他知道,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打败明国,至少打掉明国皇帝对于西域的非分之想,那么迟早有一天,准格尔部会不复存在,这是一心想要有大作为的他,绝对不会允许的。 哈巴罗夫一听巴图尔珲汗所说的“重金求购”四个字,那眼睛就顿时一亮。 他能领着一万军队跑来这么远的地方,说到底,其实还不是为了钱! 如果巴图尔珲汗确实有诚意,能够拿出打动沙皇的价钱,那他相信,沙皇应该不会介意卖火器给他们,用来打明国,顺便还能再抢明国一次。 这么想着,他也不管宁完我这个大清使者在身边,迫不及待地和巴图尔珲汗讨价还价起来,多少价格,买多少火器,什么种类等等。 等这个商量完了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沙俄的一万军队,一直等在这里的话,军饷怎么办,粮草怎么办? 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几家最后商量的结果,是臣服准格尔部的那些部族,还有土尔扈特部,一起养这支沙俄军队。谁要不服,刚好先去收拾谁! 在这整个过程中,巴图尔珲汗也好,哈巴罗夫也罢,又或者宁完我,全都没有咨询过土尔扈特部的意见。 原因很简单,谁让土尔扈特部不够强大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57 大局为重 , 建虏那边新派出的使者,英俄尔岱和范文程等人,全都被鄂齐尔图汗中途拦截,献给了大明,当作了投名状,以至于他们压根不知道,建虏和倭国会在秋收时分在东部发起大规模进攻,要求他们瓦刺和沙俄也在这个时间点进攻明国的事情。 也是如此,他们才会做出“等”的决定,要联系青藏的固始汗,利用地形优势,再对明国发起进攻。 不过他们做出决定之后,宁完我还是派人向辽东这边禀告。在知道草原上的大概局势之后,同样绕道了漠北那边,有些费时费力。 ………………………… 与此同时,朝鲜倭军在全面封锁消息的前提下,已经从朝鲜北部开始分批进入辽东,踏足了他们前辈在丰臣秀吉时代没有踏足过的领地。 倭军的样子和建虏完全不同,不但是盔甲发式,还有他们背后都会背着旗帜,并且所属大名不同,背上的旗帜也有不同的颜色,顿时就引来了建虏的围观。 指指点点的,纷纷议论着。 “这就是倭人么?怎么这么矮啊!” “是啊,就看这,我估计都能一打三,信不信?” “也不能小瞧了他们吧?以前的时候,明国和朝鲜两国联合起来,才把他们给打退了!” “呵呵,朝鲜那也能算?不是随随便便打的么?” “话不能这么说,如果不是他们当初和明军交战,削弱了辽东明军的实力,我们大清可能还没法有如今的一切!” “呵呵,当时明国在辽东能打的那谁,不是被蒙古人杀了么,怎么还算这些倭人的功劳了?” “……” 很多建虏,第一次亲眼见到倭人,感觉到原来这个盟友这么矮小,不少人都产生了轻视感。 不过好在倭人军队在数量上多,从朝鲜北部源源不断地进入辽东,然后开往海州东边的析木城集结,并没有直接去海州,防止被明军夜不收探查到。 这过去的路上,虽然有建虏专人在协调,保证倭军的粮草,可是,因为建虏并不富裕,官方说给的粮草其实有限,加上倭军的军纪显然不怎么样; 在一支又一支的倭军从朝鲜北部跨过鸭绿江,开往析木城的过程中,沿途的建虏便开始遭殃了。 一开始,倭人军队还是顺手牵羊,到了后来,那是明目张胆地抢了。不但抢粮食,还抢财富,甚至连建虏的女人都开始遭殃。 这一下,沿途的建虏自然就开始怨声载道了,向建虏当地官府告状。 然而,两国联合兵力攻打明国,这是大战略。建虏当地官府面对倭人军队,就算有心要处罚,也没有这个力量,便只好快马往上禀告。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带着福临小皇帝驾临辽阳,同样在整军备战了,收到倭人军卒为祸地方的时候,不由得也是头疼。 按理来说,倭人这么祸害他的子民,那绝对是要处罚的;可是,马上就是两国联合起来对明国发起决战,这个时候,要是因为这些小事坏了两国的关系,至少在多尔衮看来,就有点得不偿失。 因为,他一面派人去给倭军主帅,也就是柳生十兵卫反应情况,抗议;一边让沿途的建虏离倭人军队远点。 大战当前,也只能这么处理了! 到崇祯二十年七月下旬的时候,至少已经有二十万倭人军队到达了析木城,城里早就住不下,城外全是倭人军队的营帐。 辽东南方,粮食一般是在八月下旬就开始收获,早于辽东北部的九月份; 多尔衮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带着集结起来的建虏大军,主要是步军,八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向海州进发,连同海州这边的兵力,建虏这边的军队,达到了十五万左右; 这个兵力规模,已经是建虏能凑出来的极限了。随军中,还有两万左右的朝鲜人,这些主要是当苦力用的。 原海州衙门大堂内,福临小皇帝在后堂,并不露面。 多尔衮主持会议,召开了建虏和倭人一起的军议。 在这会上,什么倭人抢夺建虏的财物,糟蹋建虏妇女的事情,自然都不可能提。对于这些当权者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即将开展的决战了。 辽西走廊的地图,就挂在一块屏风上,在这块屏风的两侧,分别是以多尔衮为首的建虏以及以柳生十兵卫为首的倭人大名。 此时的多尔衮,表情严肃,扫视所有人,然后主要面对柳生十兵卫,指着地图介绍道:“明军最前面的城池就是锦州,原本这里还有松山等锦州的屏障。但是被我大清毁掉之后,明军并没有修复。甚至连锦州城,也被我大清毁掉过,相信城防坚固程度已经不如以前……” 听着他在讲解,柳生十兵卫等人都是在认真地听着。 “……根据消息,明军在锦州城大概又三万左右的兵力。离锦州最近的是宁远城,估计是两万人马左右。”多尔衮一边说,一遍用手指了下宁远城,然后继续说道,“一旦锦州战事打响,宁远以及山海关一线的明军必定会来救援,按照如今明军的实力,估计能出动六万左右;如果等个个把月,让明国从关内抽调兵力的话,估计能增加到十五万左右吧!” 对于这个,他也只有一个大概,主要是对关内情况不是很了解。 因此,说到这里之后,他顿了顿,又说出他的依据道:“五年前的时候,我大清曾经发起过松锦之战,同样是围困了锦州,那时候明军是从关内调集兵力,集结了十二万人马来救援。他……” 说到这里,他指了下建虏这一侧的洪承畴,然后才继续说道:“……就是当时明军的统帅,被我大清打了个全军覆没。” 听到这话,柳生十兵卫等人,不由得都转头看向洪承畴,他们的眼神中,又诧异,也有幸灾乐祸,还有鄙视。 对此,洪承畴的脸皮早已练出来了,不但没有羞愧,反而双手抱拳,向多尔衮一礼道:“大清威武,摄政王圣明,奴才自然不可能是对手!” 听到这话,建虏这边都是呵呵而笑。倭人那边,有了更多的鄙夷之色。 柳生十兵卫倒是高兴,有这样的例子在,那就多了一分接下来战事的胜利期待了! 多尔衮被洪承畴当众拍了个马屁,心中很是受用,便给洪承畴介绍道:“他当时是明国蓟辽总督,是明国最能带兵的文官了。相信诸位和洪卿接触过的,定然也知道他才智过人!” 明面上,夸奖了洪承畴,实际上,还是强调了大清更为厉害,也在无形中,算是鼓舞了下士气吧! 看看,明国最能带兵的,都被大清打了个全军覆没,连他本人都投降为大清效力了。那这接下来的战事,绝对会好打了啊! 不过他却没提,在松锦之战结束之后的下半年,建虏兴冲冲入关劫掠的时候,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 还有之后的宁远之战,两万骑军被拦在了宁远那边,被明军包了饺子,几乎就没有能逃回去的。 不过,多尔衮毕竟是多尔衮,虽然不想影响军心士气,但是,该提醒的,他还是不会忘记的。 这不,就见他的目光转回地图上看了一下之后,咳嗽一声,然后看向柳生十兵卫接着说道:“不过后来明国情况有变,不但军饷不再有拖欠,军械护甲也精良了起来。因此,这一战,我们两家算起来,兵力达到五十万之多,而明军那边,最多也就十五万左右。但是,还是不能大意。” 明军军械的精良,朝鲜倭人都在朝鲜那边和吴三桂所部交手过,已经是心中有数的。 但是,虽然明军的军械精良,可兵力相差也太远了,说起来,还是联军的优势更大啊! 因此,倭人这边听了多尔衮的话之后,却并没有人因此而畏惧,反而一个个的,表情显得比较轻松。 多尔衮显然也不想在战前打击己方的士气,便立刻又转移了话题,接着说道:“如今这一战,按照之前部署,我大清军队会先出发,围困锦州,让明军以为,只有我大清的军队在攻打锦州。而贵国的军队就埋伏在去锦州的路上,可以选择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建虏对于宁锦一线的地形,已经是很熟悉了,因此就着地图,给倭人娓娓道来,说得头头是道。 “……可以先把救援锦州的明军放过去,等到这里的时候,再开始发起伏击。如此一来,明军如果退,则后面的伏军再出;总之,不能让明国援军逃出去,来多少,灭多少!” 这个时候,倭军的兵力,就能显出优势来了。只要包围了救援锦州的明军,就算明军能突围出一层,那也还有下一层倭军,耗都能耗死明军了。 多尔衮侃侃而谈,把早已想了很多遍的作战策略,全都讲了出来,讲到最后,他更是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优势!”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58 重金求购 , 听到他这话,柳生十兵卫和其他倭人大名就听得更专注了。 只听多尔衮继续说道:“我们在草原上准备了五万骑军,用于对明国归化城的破袭;你们可能还不清楚,如今的归化城,是明国非常重要的塞外据点,捅归化城一刀,绝对会让明国朝廷非常关注,往那边派军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还有,孤在年前的时候,就已经派人赶赴西域,勒令那边的瓦刺部族以及沙俄军队,务必在秋收之前发起进攻。如此一来,明国的西部也会遭受攻击。诸位可以想想,到时候我们发起锦州战事的时候,还会面对多少敌人!” 这是真得大手笔了! 柳生十兵卫听了,很是高兴,不过也有点担心,便问道:“西域那边,万一比我们晚发起战事,那岂不是变成了我们吸引明国的注意,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多尔衮听了,当即便回答道:“这一点,你放心好了。孤派去西域的人,都是我大清非常得力的,他们肯定会按照孤的吩咐去做的!” 英俄尔岱是大清最擅长和外部势力打交道的人,还有范文程,也算是文武双全的人。他们两人搭档,多尔衮就有这个自信。 不过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英俄尔岱和范文程被和硕特部的鄂齐尔图汗当了归顺大明的投名状! 此时,在多尔衮信誓旦旦之下,大堂内的气氛,很快便高涨了起来。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联军都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相信这一战,联军必胜! 在开了半天军议,详细制定了战役细节之后,多尔衮便向草原上派出了信使,赶去给济尔哈朗送军令。 而在海州这边,大概十天之后,建虏军队就会开始动起来,留下来的骑军先行驱逐明军夜不收,为大军屏蔽战场,随后大军向锦州开拔。 下书吧 在多尔衮忙碌的时候,有一点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不但他派去的英俄尔岱和范文程落到了明军手中,就连宁完我派往辽东报信的人,也被草原上巡查的骑军给拦截,送到了归化城。 由此,大明这边基本上知道了西域的情况,消息立刻送往京师的同时,也遵从孙传庭定下的战略意图,可以放心地集结军队,准备横扫东部蒙古部族。 一场大战,不管是在辽西走廊,还是在草原上,都是一触即发。 ………………… 正在这个时候,远在福建福州港口这边,夜幕之下,有几个人鬼鬼祟祟地上了一艘小船,然后摇啊摇的,摇到了一艘大船的侧面。 虽然是在夜幕之下,可一看这艘大船,任何人都能知道,这不是大明的福船,而是西夷的风帆船。 此时,在大船上,显然有人在接应,很快就把小船上的几个人接了上去,最终一伙人在船长室,昏暗的油灯下碰了面。 就见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在这里只能是明人无疑,从怀里掏出了一张折叠好的纸,小心翼翼地在桌子上摊开来。 在这个过程中,这几个明人的对面,那红发碧眼的西夷,眼睛睁得大大的,那眼神中,全都是贪婪之光,就盯着那慢慢摊开的纸,眼睛再也挪不开。 终于,那张纸全都摊开了,很大,上面有图桉也有字体。 就见摊开纸的那个人,低声对他对面的西夷说道:“这就是蒸汽机的图纸了,非常详细,你们依照这图纸就能打造出来,绝对是值一百万两银子的!” 从这话能听出来,是这西夷出了一百万两买了蒸汽机的图纸。 在如今的大明,蒸汽机算是已经比较普及了, 不光是用于交通的蒸汽火车、蒸汽战船,还有一些特定的地方,比如钢铁厂等等朝廷掌控的大厂中,全都在用蒸汽机了。 不过不管是哪里,蒸汽机都是由兵仗局辖下的蒸汽机厂生产。一般来说,外人是接触不到的。 不过,也是因为蒸汽机已经有点普遍了,大明又不缺聪明人,大概的原理,制作方法,基本上都能看着实物琢磨出来。 虽然朝廷严禁私人拥有蒸汽机,也严禁外传,但是,在西夷高价求购之下,还是有人铤而走险,把蒸汽机的图纸卖给了西夷。 此时,这个卖图纸的明人在说完之后,甚至还详细地介绍图纸,对面的西夷则非常认真地听着。 一直到这个西夷点头,认可这份图纸之后,双方才算结束了对话。 在那几个明人离开了大船之后,西夷的船连夜便离开。 到了黎明时分时,这艘西夷的风帆船终于到了大海上,再也不用担心被明国水师追上。 船长室内,那名贴身藏好了蒸汽机图纸的西夷,终于开心地大笑了起来。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荷兰驻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 他受福建巡抚吴之屏传令,赶来福州开会的时候,就已经打了蒸汽机的主意。 在他看来,明国之所以会变得厉害,让他没法抵抗明国军队,除了明国人多势众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明国战船装上了蒸汽机。 如果是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装有蒸汽机的明国战船速度,甚至都能超过荷兰的风帆战舰,打不过的话,连跑都跑不掉,这是不能接受的。 至于火炮,双方倒是差不多。 换句话说,这蒸汽机绝对是关键! 更不用说,这个蒸汽机还能在陆地上,造那个蒸汽火车。当初揆一等去过明国京师的人,回到巴达维亚时,都不知道吹了多久的蒸汽火车,说得这蒸汽火车是只有天堂才有的神奇之物。说明国之所以变得强大起来,这个蒸汽机绝对是关键。 如此种种,让安东尼最终下定了决定,不惜动用他掌管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钱财,撒出了一百万两白银的重金,终于求购到了这蒸汽机的图纸。 他相信,有了这个蒸汽机之后,不但荷兰的战船可以改造,提高战力,从此不用再怕明国那蒸汽铁甲战舰,也可以让东印度公司的实力腾飞,或者说荷兰吧! 就算不这么做,把这个蒸汽机带回欧洲,做出来卖的话,不要说一百万两白银了,就是一千万两都能赚到,因为这可是聚宝盆啊! 安东尼甚至可以想象到,当他把这个蒸汽机带回欧洲之后,必然会改变欧洲的一切! 这么想着,他美滋滋地返回巴达维亚,就走澎湖列岛,东番,吕宋一线,除了必要的补给之外,那是一口气不停地,终于用最短的时间返回了巴达维亚。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返回巴达维亚的时候,揆一竟然从欧洲回来了。 一见迎接的人中,有揆一,心情正好的安东尼,便笑着问道:“怎么样,本土那边是否同意了?” 揆一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提议总督府说话。 这个回答,让安东尼感觉有点不妥,便按捺下了兴奋的心情,也不顾疲惫,赶紧先回总督府去了。 在他的办公厅内,其他人全被赶了出去,只留下揆一和安东尼两人。 直到这时候,揆一才低声对安东尼说道:“本土那边,知道成为明国的藩属国之后,能赚大钱,有不少人都同意了。当时,这个事情也传了出去,传得很快,也很广,就出了问题了!” 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这些人来说,他们眼里只有钱,因此,不管是安东尼,还是揆一,其实都是倾向于赚钱,藩属国不藩属国的,不是很在意。 也是因此,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安东尼这边响应明国的征召,不但派出舰队参加征讨倭国的海战,而且他本人还亲自赶赴福州去议事。 而揆一这边,也是赶回荷兰竭力游说,就想着能和明国做生意,赚一辈子都不用愁的财富。 然而,如今看来,却是事与愿违。 安东尼听到他的话,心中也是明白。荷兰要成为大明藩属国,以后荷兰的执政官,必须要大明皇帝册封才能名正言顺,这个事情传出去,肯定会引起轰动的。 传得快,传得广,其实也是在意料之中。 但是,他估计,和明国做生意的钱景,真得非常大,会让那些拍板的人同意的,一切都是为了钱不是! 只是没想到,竟然不是这样,他便连忙问原因。 揆一听了,便马上回答他道:“是教会,还有其他国家对此都非常愤怒,不同意,都说了,如果我们荷兰要成为明国的藩属国,受明国皇帝册封才能当执政官的话,那我们荷兰就是欧洲的异端,所有国家都将对我们荷兰开战。这个压力太大了,所以只能不赚这个钱了!” 安东尼听了,忽然间焕然大悟,当初真得失策了! 欧洲的国家,原本是必须要教皇册封,国王才能是国王。经过努力之后,如今神权终于无法压制世俗王权,在不少国家,都是王权至上了。 这突然间,来自远东的皇帝,要凌驾到欧洲国家的头上,这让那些国王和教皇全都无法接受,似乎也不难理解。 毕竟除了欧洲以外的人,如今可都是被欧洲给四处奴役的,怎么可能骑到欧洲人的头上。就算是明国人,那也不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59 未来明了 , 想当年,西班牙驻吕宋总督甚至还狂妄到,觉得他向西班牙国王要两万军队,就能把明国献给西班牙国王。 由此可见,东方人,当然也包括明国人在内,是被欧洲人所鄙视。这种情况下,就算有人觉得赚钱更爽,但是,绝大部分人也不会忍受他们头顶上还有一个大明皇帝! 所以,当初应该偷偷地进行这个事情,要是能保密的话,说不定这个事情能成! 此时,揆一很是懊恼地说道:“那些人都还在用老旧想法想明国,觉得明国人压根没什么,他们却没想过,不答应当明国的藩属国,我们就是明国的敌人,一旦明国来兴师问罪,我们怎么打得过?”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又抱怨道:“我是去过明国的,太知道明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给他们说,明国有蒸汽火车,甚至是蒸汽铁甲战舰,结果他们压根不信……” 听到这话,安东尼忽然开口说道:“这个没什么!” “嗯?”揆一听了,有点疑惑地看向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只见安东尼的表情严肃,认真地对他说道:“或许,不当明国的藩属国,其实也没什么。你不知道,明国其实有点贪得无厌,如果我们一味迁就的话,也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揆一听了,有点无法理解,便连忙问道。 他从荷兰返回,也是早安东尼一步到巴达维亚而已,还不清楚远东这边的事情。 听到他这话,安东尼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后示意揆一也坐下,之后才对他说道:“我刚从明国参加明国福建巡抚召开的会议回来,你知道他们对我们有什么要求么?” “什么要求?”揆一听了,马上问道,与此同时,心中估计着,明国是提了什么要求呢? 只听安东尼回答他道:“要我们从安南抽身,并且协助明国把安南的那些头人都抓了,帮明国平叛!” “这……”揆一听了,一时有点无语。 安南的地形是明国到南洋的重要中转站,因此,他们在安南那边投入很大,经营了很久,就希望帮着他们选中的头人打败敌人后,能有好的回报。 如果答应明国的话,至少以前的投入都是白费了! 不过话说回来,明国占了安南之后,如果和明国的关系好,说不定也能用安南作为南来北往的中转站的。 这么想着,他便回答安东尼道:“这也不是不可以,真要算起来,对我们损失不会很大吧?” “如果只是这,那也还没什么!”安东尼听了,继续对揆一说道,“可关键的问题是,明国还提出,马六甲海峡必须让给他们!” 一听这话,揆一也是无语了。 作为海权国家,太知道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只要占据了马六甲海峡,就算当地没有什么特产,光是拦路收费,就能有源源不断地收入,相当于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财富来源地! 当初,也是看重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他们才出兵从葡萄牙人手中把马六甲海峡夺了过来的! 这么好一个地方, 被明国人看上,就要要过去,这也太霸道了! 总督大人说得没错,确实是贪得无厌啊! 此时,看到揆一的脸色,安东尼便知道他的想法,就继续说道:“还有,明国还要图谋洞吾,要我们也一起,从南部海岸这边打洞吾,协助明国打下洞吾!” “什么?”揆一听了,顿时有点目瞪口呆了,忍不住感慨道,“明国还真是贪得无厌啊!” 说到这里,他看向安东尼,又摇头道:“这明国也不怕撑着么?” 安东尼听了,冷笑一声道:“你不知道,明国已经出兵把琉球给打下来了,如今,还出兵攻打倭国,已经把倭国的水师给灭了,正在攻打九州岛呢!” “……”揆一听到这话,已经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了! 在愣了一会之后,回过神来,他才不得不感慨道:“谁让明国人多,钱多,战力又强呢!” 安东尼听了,忽然话锋一转道:“其实也不能这么说!” “嗯?”揆一听到这话,一时之间没有明白,便只好疑惑地看向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安东尼见了,便对他说道:“明国攻打琉球和倭国的时候,要求我派兵前去协助。因此,我们的舰队曾和明国的舰队一起作战过,根据他们回来之后的评估,其实明国战船的战力也就那样。相同条件下,明国的福船并不适合海战,是打不过我们舰队的!” “别,总督大人,您忘记明国的蒸汽铁甲战舰了?”揆一听了,连忙提醒道,“虽然明国战船的火力没有我们风帆战舰勐,可他们有可能在速度上超过我们的啊!就算那些蒸汽铁甲战舰在海浪大的时候没优势,但是万一风平浪静的时候发生战争怎么办?” 安东尼听到他这话,脸上忽然诡异一笑,然后澹澹地带着一种自傲的表情说道:“那要是,我们也有蒸汽战舰呢?或者说,还有蒸汽火车之类的?” “嗯?”揆一听了,有点疑惑,听总督大人的意思,荷兰也有蒸汽机?可是,这不可能啊,蒸汽机是明国最为重要的东西,他们肯定不会卖的啊! 刚想到这里,他看着安东尼的表情,忽然福灵心至,想到了什么,便立刻狂喜起来,马上追问道:“总督大人的意思,是搞到了蒸汽机?” “没错!”安东尼得意地笑着说道,“我花了大价钱,从明国人手里买到了蒸汽机的图纸,我能确保,只要根据这个图纸,我们必然是能造出蒸汽机的!” “真得?”揆一一听,大喜过望,非常地欣喜道,“这可真是太好了!” 有了蒸汽机,那荷兰也就有蒸汽机为动力的战舰,明国的水师便不会有一点优势了;另外,还能造蒸汽火车,那东西的运力,想想都是流口水的…… 这么想着,他忽然就明白过来,为什么他刚才说不当明国的藩属国,其实也没什么了。就光凭一个蒸汽机,就能赚饱钱了吧!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对明国低声下气呢? 安东尼听了,点点头,得意地说道:“我想过了,对我们东印度公司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赚钱,其他什么的,其实并不重要。但是,如果还有其他方式赚钱的话,那当然也要在乎一些东西的。说到底,这还是哪个赚得更多的问题!” 他的这个话,有点绕口,普通人听了,未必能明白他的意思。 当时,揆一却是听懂了,当即眉开眼笑地点点头,附和道:“总督大人厉害,最是会做买卖的!” 做买卖,无非是成本和利润两项,只要利润多于成本,那就是赚钱,否则便是亏钱。 而成本,其实是有很多种的。除了普通意义上的成本之外,对于身处巴达维亚总督位置上的安东尼来说,他的成本还包括他的政治军事成本,有关他未来的成本。 当欧洲国家和教皇全都反对明国皇帝骑到欧洲人头上时,这个成本就非常高了。 更不用说,明国竟然把荷兰当牛马驱使,又要这,又要那,贪得无厌。安南的事情也就算了,连马六甲海峡都要,还要帮着打洞吾; 这么下去的话,明国的势力往西边扩张的时候,铁定还要更多的地盘,就算不从荷兰手中抢,也肯定从其他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抢! 安东尼可以预见到,如果明国没有中途崩了的话,那必定会成为欧洲的公敌! 荷兰只是一个小国家,根本无法面对其他欧洲国家联合起来的讨伐。指望明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太远了! 既然如此,就算现在和明国合作,未来的趋势,也是很明确的。 而明国这边,其实更多的是依仗人多势众而已。他们的火器,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和欧洲的火器相差不大;也就是这个蒸汽机,让他们多了一些优势而已。可如今,他已经拿到了蒸汽机图纸,明国人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当然了,离荷兰打造出那么多的蒸汽机用于各方面,还需要时间;可是,明国也不可能那么快向外扩张。 至少他们如今还被大清帝国和倭国拖在那里,还有安南也要解决,事情多着呢! 没有了蒸汽机的优势,离明国本土又远了的话,还需要怕明国个屁! 对了,明国还要打洞吾,呵呵…… 这么想着,安东尼就感觉自己对未来,已经有一个全盘的了解掌握了。 忽然,他想起什么,便马上问一直在看着的揆一说道:“你回来了,那葡萄牙派回国内的人,应该也差不多回来了吧?你知道葡萄牙那边,是怎么个答复么?” 虽然是问这个话,但是,安东尼心中有数,葡萄牙那边大概会是什么个情况! 揆一听了,稍微想了下,然后才回答他道:“葡萄牙想要成为大明藩属国的事情,也已经传开了,虽然那葡萄牙国王到底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不过各国和教皇等等,都在谴责施压却是和我们荷兰一样的。”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60 葡萄牙的打算 , 安东尼听了,当即一声冷笑道:“如若那若昂四世敢认明国皇帝为主人,西班牙就能名正言顺地把他们再灭了!” 说完之后,他眼珠子一转道:“不管葡萄牙如何了,既然我们荷兰不愿意当明国的藩属国,那就利用明国还不知道实情的情况,阴他们几下,让他们在这远东都忙不过来,至少要拖住他们,给我们多一些时间!” “怎么说?”揆一听了,有些好奇,连忙问道,“怎么给明国添堵?” 安东尼听了,转头看了下外面,没发现什么,便向揆一招手道:“你附耳过来!” 揆一听到他的话,便连忙凑了过去,然后两个人开始滴滴咕咕起来。 …………………… 在他们密谋的同时,大明广东濠镜澳这边,葡萄牙兵头的房子里,外面有葡萄牙军卒守着,里面有两个人在说话。 其中一人,便是葡萄牙驻濠镜澳兵头杜堔,只见他急切地问面前那人道:“特使阁下,国王殿下是什么意思?” 很显然,他面前的这个人,是从葡萄牙赶过来的使者了。 此时,听到杜堔的话,这个特使并没有马上回答,只是问道:“明国真得变得非常强大起来了?” “绝对!”杜堔没想到来了个反问,知道这个回答很重要,便立刻严肃地回答道,“其实我都是非常难以想象,明国的变化,怎么就会那么大!反正现在明国国内都认定,是他们的开国皇帝成了天使,降临人间给了明国皇帝指点,所以明国才会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从快亡国的乱世一下变成了亚洲最强大的国家!” 说到这里,他怕特使没法理解,便进一步解释道:“这么说吧,如果明国就在我们欧洲边上,那这个时候的明国,就算全欧洲的国家联合起来,也未必是明国的对手!” “真得?”听到这么明确的解释,让特使一下理解了到底有多强大,如此一来,也让他更是震惊。 杜堔严肃地点点头说道:“如果你和我一样在这个伟大的东方国家待久了,和他们打交道多了,你就能明白我没有说谎了。明国的底蕴,外面的人不和他们打交道,真不知道有多大!” 这时,远在巴达维亚的安东尼突然打了个喷嚏,不过他揉了揉鼻子,并没有觉得是有人在说他,继续和揆一密谋了起来。 听到杜堔这话,特使看着他不说话,一直持续了好长一会时间,似乎是在判断杜堔这话到底该不该信? 过了一会之后,他忽然对杜堔说道:“国王殿下其实是想答应明国皇帝的要求,成为大明藩属国的。但是,荷兰那边,也传出了这样的消息,整个欧洲都传遍了。所有国王贵族,还有教皇等等,全都声明,谁要敢成为明国的藩属国,他们就联合起来打谁!” 一听这话,杜堔不由得大失所望。 他心中很明白,葡萄牙如今刚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才没几年,担心被西班牙反扑,正在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抱大腿,希望有强国能支持葡萄牙。突然之间面对这么大的压力,那这个事情肯定是黄了。 这么想着,杜堔不由得愤慨地说道:“他们是不想给葡萄牙活路啊!呵呵,他们以为关起门来,明国就插不进脚了么?迟早有一天,明国把藩王都封了过去!” 听到这话,特使便追问道:“你觉得,明国有一天,还真能影响到我们欧洲,那么远啊?” 杜堔听到这个疑惑的问话,当即又是一声冷笑道:“你以为明国皇帝为什么要我们和荷兰成为大明藩属国?明摆着就想染指欧洲!这不是我们想不想成为明国藩属国,就能影响明国皇帝想不想染指欧洲的决定因素!如果明国这边没有意外,一直这么下去的话,光是明国封藩王出海,就和欧洲在海外占殖民地引发冲突,迟早都会大打出手的!” 特使听了,又是沉默了好一会之后,他才看向杜堔开口说道:“国王陛下的意思,是把欧洲的情况告诉明国皇帝,恳请明国皇帝暂时让葡萄牙当一个暗地里的藩属国,希望明国皇帝能明白葡萄牙的难处!” “啊?”杜堔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回复。意外之后,他便是大喜道:“要是这样的话,有可能是可以的,至少表明了我们葡萄牙臣服的意思,顾及明国皇帝的面子。从如今明国皇帝的处事手段看,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又更是振奋了一下说道:“对了,如果我们再示好明国,让明国皇帝明白我们的真心,想必这个事情也不会有问题!” 对于葡萄牙人来说,如今在欧洲是很憋屈的。虽然是独立了,可还是随时有亡国之危,抱法兰西大腿,但是法兰西却在打法叫花子一样应付葡萄牙。就这,还是因为法兰西正和西班牙在打仗的。 总之,谁也没把葡萄牙放眼里,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葡萄牙另外抱大腿了! 特使听到杜堔的话,不由得也是欣喜,连忙问道:“怎么再示好明国?” 如果能让葡萄牙免于被欧洲各国围攻,却又能暗地里享受和明国海贸的好处,那就太好了! 杜堔听了,连忙放低了声音,对特使说道:“就在前不久,有明人找上门来,想卖蒸汽机的图纸给我们,要价一百万两……”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特使用夸张地表情说道:“那是什么东西,竟然要一百万两,他怎么不去抢?” 其实,他是已经听说过蒸汽机的,但是,一百万两,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以至于他都怀疑,蒸汽机是不是金子做得了! 看到特使这个表情,听着他的惊呼,杜堔连忙伸手示意让他压下声音,然后才对他说道:“如果真要是的话,其实,这一百万两也不贵。你不知道,这蒸汽机有多大的用处……” 随后,他就把蒸汽机的应用,详细地给特使说了一遍,说得特使的眼睛越睁越大。 等到杜堔介绍完了之后,特使便面露贪婪之色道:“真得是这样的话,那还真别说,这一百万两确实不贵,那就赶紧答应了吧!” “不行!”杜堔听了,当即摇摇头,断然拒绝了。 特使一见,顿时就想不明白了,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行?这一百万两的价格虽然高,但是我相信,应该要不了几年就能赚回来的啊!” “不是这个问题!”杜堔听了,当即摇摇头道,“你听我解释!” 特使一见,便伸手示意一下,让他接着说。不过从他脸上能看出来,他是想不通杜堔为什么这么坚决地否决掉的。 只听杜堔诚恳地对他解释道:“你知道,这么好的东西,明国肯定是不会卖的,因此,这个来找我们卖的人,会不会是明国朝廷的人,故意用这个事情来试探我们对明国法律的遵守与否,这是个问题!” 一听这话,特使便问道:“那他没说他的来历么?” “没说,不过说是上面有人,才能搞到这个图纸!”杜堔听了,便回答道,“但是这个事情,你也没法确定,对不对?因此,我有这个担心!” 特使听到他这话,想了下,最终点点头认可了杜堔的顾虑。 而杜堔显然还没说完,继续说道:“还有,就算这个图纸是真的,也是明国有人偷偷卖这个图纸,但是,你觉得我们葡萄牙拿到这个图纸之后,一旦造了出来之后,不说明国这边怎么个反应,光是欧洲那边,其他国家是会守规矩,来我们那买,还是说,他们直接来抢?” “……”一听这话,特使愕然了一下,随后脸色有点难看了。 很显然,他心中已经知道答桉,就以葡萄牙如今的实力来说,答桉是很明确的。 其实不要说这蒸汽机了,就是葡萄牙在海外的殖民地,不管是科伦坡,还是马六甲海峡,又或者是南美洲等等,都在被其他国家抢,甚至还有几处,都已经被抢走了! 这么想着,他就觉得有点无力。 看到他这样子,杜堔自己都有点暗然,国家弱小,就是被各种欺负! 当然了,此时的他,却是忘记了葡萄牙去四处建立殖民地,还不是欺负比他们更弱小的地方。 一时之间,这房间里没了说话声,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之后,还是杜堔先说话道:“既然我们没法打这个蒸汽机的主意,那不如就把这个事情,主动告诉明国这边。如果是明国朝廷的试探,就能证明我们很遵守明国法律!如果不是明国朝廷的试探,那就算是我们举报了这个事情,明国皇帝肯定会很重视,一样对我们有好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肯定地说道:“这么一来,我觉得国王殿下提出的方桉,说不定就会让明国皇帝同意了!至少这个概率,我觉得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因为除此之外,我们一直以来都和明国合作得很好!”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61 必胜 , 特使听了,仔细想想,当即有点佩服地赞同道:“不错,不错,你的这个想法好!” 听到这个夸奖,杜堔便连忙谦虚地说道:“其实,只要和这些明人接触久了,真正了解这些远东的明人,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 不知不觉间,连东方人的谦虚态度,他都受到了影响!别人可能没感觉,刚从欧洲母国过来的特使,却是感觉到了。 他正想说点什么时,却见杜堔又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表情说道:“还有,我估计那明人既然想把图纸卖给我们,那同样的,他估计也会想把图纸卖给荷兰人。因为他们想卖的对象,估计也就我们和荷兰人了!” “然后?”一时之间,特使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便疑惑地问道。 杜堔又是“呵呵”一声冷笑,随后才接着说道:“以我的估计,如果那明人向荷兰人出售那蒸汽机图纸的话,就他们那贪婪样,呵呵,他们必然是不会错过的。” “所以……?”特使听了,还是把握不到他的意图,便再追问道。 杜堔看着他回答道:“只要在大明以外的地方出现蒸汽机,不管是不是宣称自己发明出来的,大明肯定不会乐意。而大明的拳头够硬,就会教荷兰人怎么做人才是对的!别的不说,至少在大明周边,以后就不会再有荷兰人的势力!” 一听这个结果,经常抢夺葡萄牙的荷兰人,会被人收拾,特使也是幸灾乐祸地笑了:让你们抢我们的,活该! 正在这时,就听杜堔又对他说道:“我估计荷兰人会在他们本土把蒸汽机打造出来,只要听到这个消息,让国王殿下传消息给大明皇帝,不但显得我们对大明友好,更能让荷兰人恶心,这个事情,回去可不能忘记了!” “哈哈,绝对不会忘记!”特使一听,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杜堔见了,也是跟着笑起来说道:“所以就算荷兰人和我们打一样的主意,最终和大明做海贸的,也将会是我们葡萄牙一家!” 这可就是垄断生意了! 听到这话,特使的眼睛放光,当即连连点头,显然赞同这个做法。 于是,两人便又低声商量起了细节,一如巴达维亚的那两位。 ………………………… 崇祯二十年七月底的时候,远在归化城的宁远侯李定国便得到了崇祯皇帝的旨意,当然,是通过内阁正式发出的圣旨,命令已经在草原集结完成的骑军,向东部蒙古诸部发起秋季攻势,彻底打败试图抱团顽抗的敌人。 最终集结起来的兵力,达到了十二万骑军之多,骑军将领分别是李定国、马守应、贺人龙、李过、高一功、贺一龙、白广恩、贺锦、刘希尧、蔺养成、鄂齐尔图,监军是到草原传旨的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 这些人中,除了贺人龙和白广恩是原本的朝廷官军出身外,其他将领,全都是流贼招安而来,只是分别来自于李自成、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就一个鄂齐尔图是个例外,来自瓦刺,不过他的手下并不是他原本的和硕特部族的人。 事实上,所有这些将领的手下,全都是混编而成的,有关内汉人,也有土默特部族的,还有漠北喀尔喀蒙古部族的,当然也有瓦刺归顺部族的。 经过前几个月的轮训作战之后,至少这些骑军将士,不管来自哪个部族,都已经了解明军的规矩,包括作战纪律,作战方式,奖惩手段等等。 以大明如今的生产力,他们的装备也都全部换了一遍。当然了,对大明而言,基本上只是相当于装备了同等数量的步军。其中最为重要的战马,是自带的,这就节省了不知道多少钱。 当然了,骑军的军饷,也必然是比步军要贵的。可要是连军饷都负担不起的话,就不要谈什么全军的宏图霸业了! 这时候,属于后宫的大明皇家纺织厂,甚至都已经在归化城设厂了,挑选那些心灵手巧一点的蒙古女人干活,原料是草原上的羊毛之类,产出的羊毛制品运往京师销售,是暴利来的。不过这些钱,也被崇祯皇帝用于公事,就是用于归化城这边的草原开发上面了。 归化城这边,还有田见秀、袁宗第以及李辅明等将领留守。 所有骑军,就在八月初一,集合之后浩浩荡荡地向东出发。 …………………… 与此同时,远在科尔沁草原上,也有一支骑军队伍正在集结。 不用说,就是东部蒙古各族了。当然,坐镇的是济尔哈朗所领的建虏蒙古八旗; 这时候的蒙古八旗,大概在两万人左右,派到草原上来的,就有一万五千骑,从这点上来看,建虏是下了大本钱了。 集结的骑军虽然多,达到了将近十万。但是,一眼看去,却是泾渭分明。 装备最精良,一看就是统一军服的,就是蒙古八旗; 随后,各个部族的骑军,身上衣裳盔甲各不相同;甚至在各部族军队中,本身部族的军队衣裳,也都不相同。 对蒙古人稍微有些了解的,便能知道,能穿甲的,不管是皮甲还是铁甲,那铁定是族长的亲信,部族的精锐;而那些穿着长袍的骑军,则根本就是部族的牧民而已。 济尔哈朗扫视着眼前正在集结的骑军,表情严肃,一言不发。 一直处于对明战事中的第一线统帅,特别是他还经历过宁远惨败之后的锦州撤军,心中非常清楚,这时候的明军绝对不是以前的明军了。 明国那庞然大物的强大底蕴,正在明国军队的身上体现出来。根据在斥候战中擒获的明军夜不收那获得的消息,明军的奖惩已经分明,军备、军械等等,全都是非常精良的。更不用说,他们的军饷情况了。 可以说,明军,那才是真正的军队! 比任何其他建虏都要意识到这一点的济尔哈朗,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在面对明军的时候,一直有一种无力感。 在他看来,强大起来的明国实力,真得是大清难以望其项背的! 以前是明国病了,上上下下都病了,大清才能趁这个机会活得滋润,趴在明国的身上吸血! 可如今的明国,病看着已经好了,随手一巴掌,不说拍死大清,也让大清难以招架啊! 不过不管怎么样,大清和明国之间已是死仇,就算撑不下去也要撑着! 心中如此想着的济尔哈朗,看看眼前的骑军,虽然数量上那么多,但是,在他的眼里,真得是一言难尽! 这么一支庞大的骑军,如果是打顺风战,比如说以前那样打明军,那应该没什么问题! 可如今,要是去打一场硬仗的话,指不定会崩溃地一塌湖涂! 归化城之战,到底该怎么打,还是要好好想想的! 他正在想着时,爱新觉罗尼堪领着一众部族族长,来到了他的面前,带着兴奋,向他大声禀告道:“郑亲王殿下,各部族都已经集结完毕!” 这是大清能集结起来的最大骑军兵力了,也可以说,是大清最强大的一支骑军,这让他很是兴奋,就感觉带着这支大清最强骑军,能重现大清的辉煌了! 当然,要是这支骑军都重现不了的话,那也没有其他可能了! 此时,济尔哈朗听到他的话,回过神来,扫视了一遍聚在他面前的这些东部蒙古部族的族长,随后便严肃着脸说道:“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大清连同倭国,总计五十万兵力攻打明国,胜则什么都好说,败就再无抗衡明国的兵力!” 听他说话的开口,似乎都有点不吉利;原本这些部族族长看到这么庞大的一支骑军,心情都不错的他们,一下就彷佛被人浇了一盘冷水,一个个表情复杂地看着大清和硕郑亲王。 尼堪也没想到济尔哈朗的开口,竟然是这么说话,一时之间,脸上有点惊愕,似乎想不明白郑亲王为什么要这么说。 济尔哈朗却不管他们怎么想的,只是严肃着表情,继续对他们说道:“明国对草原的策略,想必你们都已经清楚了,底下的牧民或者有活命的机会,像你们这样的部族头人,还跟随大清入关过多次的,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因此,你们只有和大清一起拼命,才会有活路!” 说着这话,他也不等他们回应,就用手一指前方,也就是西边的方向,然后再次严肃地说道:“端了明国的归化城,就是我们的目标,才能让我们赢得战事的主动权,打击明国在草原上的势力;可要是我们败了的话,我们后面的女人、牧群等等,已经退无可退,就全都是明国的了,这一点,你们要想清楚!”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又用手指了下后方,算是说他们都没有退路的意思。 然后,他看到面前这些人的难看脸色,便又突然话锋一转道:“不过本王相信,有瓦刺和沙俄军队在西边配合,归化城这一战,我们必胜!”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62 今时不同往日 , 济尔哈朗显然是个会来事的,懂得御下之道。 他先说些狠话,让这些蒙古人,特别是这些蒙古贵族知道,他们已经被明国逼到死胡同里面,再没有退路,狗不急跳不了墙! 随后,他又告诉这些蒙古贵族,这个墙不高的,肯定能跳过去的,只要你拼命跳,又给了这些蒙古狗一个希望! 果然,听到他的这些话之后,这些东部蒙古各部的贵族,一个个都是表情严峻起来,甚至有人的脸上,还充满了斗志; 但是,不管如何,明国给他们的压力,他们自己都知道,很多人的脸色也还是比较沉重的。 济尔哈朗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便和缓了一点语气,故作轻松地说道:“归化城的明军,也就是五万人左右;而我们呢,将近十万之众;这次的战事,我们不需要和他们硬拼,更不用说,他们可能早就被西部的瓦刺和沙俄军队吸引,那我们的敌人将会更少,长生天保佑,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长生天保佑!”听到他的这番话,这些东部蒙古贵族,特别是年轻一点的,都振奋了起来,跟着一起吼道,“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他们的亲卫也都会来事,或者说,也需要打个鸡血,便跟着一起喊了起来:“长生天保佑,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他们这一喊,声音就有点大了。 不远处集结在那里的建虏和蒙古骑军兵卒听到这话,不管怎么样,自然都跟着来两嗓子,反正总不会错:长生天保佑,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将近十万人的齐声大喊,这个声势就大了! 最初喊的东部蒙古贵族们,听到这么大的喊声,一个个也更精神了起来,这让他们更为坚信:胜利会属于他们! 济尔哈朗对此,也是比较满意的!觉得军队士气已经提了起来,便不再多言,当即下令出征! 浩浩荡荡的骑军,不说五颜六色,但是绝对可以算是打着补丁的衣裳一样,在开始变黄的草原上缓缓西移了起来。 草原上,不存在所谓的路不路的,以部族为单位,一坨一坨地,很多都是齐头并进,宽度很宽,向西拥去。 看着自己这边,人山人海的情景,也更是给了他们信心,壮了他们的胆子,情绪都激动了不少。一路上和各自熟悉的同伙说着话,就彷佛是回到了当年,他们一起入关去劫掠的时候,而不是去打一场决定东部蒙古部族命运的大战。 是什么给了他们这样的勇气? 人多而已! 这一日,崇祯二十年八月初五,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依旧是个好天气的日子,视线能看得很远。 估摸着离归化城还有一半的路程,位于中军位置的主帅,济尔哈朗便收起了放松的心情,开始考虑快要到来的归化城战事了。 这支军队的战力到底如何,他心中有数;不管瓦刺和沙俄军队在西部闹得多大,归化城这边,肯定还是有明军驻守的。 回头攻打归化城的时候,一定要先声夺人,从气势上压制明军,如果能让他们躲在归化城中不敢出来, 那是最好的,就能把城外劫掠一空,破坏明国在归化城这边的布局。 如果说,明军是要出战的话,不能让明军打败自己这边的部族军队,必须要第一时间打败出战的明军,这样才能给各部族的军队以信心。 这么一来,联军中最强大的骑军,自然是大清的蒙古八旗了。这时候,就不能藏着掖着了。当然,也不能让大清独自承受和明军的拼杀。可以使用群狼战术,勒令各部族中的那些精锐跟着一起出击…… 想着这些,对于归化城的作战方桉,便在济尔哈朗心底成熟起来。 至少在他心中想来,这么打的话,把握性更大! 这不,想得差不多之后,济尔哈朗便转头看向锦州方向,算算时间,那边应该也要开始开战了,这边打败明军,破袭了归化城的消息传过去之后,肯定能对锦州战事有一个好的影响! 他正在这么想着时,忽然就看到前面远处,有一些骑兵正在疾驰过来。 一看这个动静,济尔哈朗立刻便回过神来,仔细再看,便立刻认出,那些都是他派出去作为前哨的探马。 这么快的速度往回赶,就好像身后有狼群在追赶一样,这很不正常啊! 作为带惯了兵,打多了战事的济尔哈朗,一眼就能分辨出快速赶回的探马,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这一下,他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脑海中马上闪过一个不好的念头。 于是,他连忙下令,大军停止前进。 事实上,草原上无遮挡,所有人都看到了快速赶回的探马,看那动静,一时之间不由得都是有点纳闷,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 不过这种疑惑也没过多久,就看到在那群往回赶的探马后面,有不少红色点点,也在快速往这边移动。 济尔哈朗只是稍微观察了下,便立刻明白了,那些红色点点,也就是比联军探马要多一两倍左右的明军夜不收吧! 这就难怪了,打不过他们,自然是要往回逃了! 在草原上遇到敌人的探马,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在这个时间点上,离归化城还这么远的地方,都遇到了明军的夜不收,这反而让他有些轻松了。 这时候,刚好各部族的族长过来请战,反正明军夜不收也就一百来人左右,刚好拿他们开刀立威,就见到了济尔哈朗的脸上,竟然出现了笑容。 这个,就让他们有点不解了,其中的科尔沁族族长和大清的关系最好,便问济尔哈朗道:“殿下是看出了什么么?” 后面还有半句话没说,就是“这么开心?” 济尔哈朗听到他的问话,看到他们都注意自己,便微笑着问道:“归化城的明军,把夜不收放得如此之远,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吴克善显然不想动脑子,马上就回应道。 济尔哈朗听了,用手一指前方道:“说明归化城的兵力空虚,为了防备我们,就把夜不收放这么远来警戒了!” 吴克善一听,感觉很有道理,正想说话时,忽然,就听到济尔哈朗马上补充说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明国又派了军队想来东部骚扰我们,正好被我们撞到了!” 吴克善一听,觉得前一个推测更有道理,不过他还没说什么,就听到济尔哈朗大声喝道:“诸位,准备迎战,吃掉这支明军!” “???”吴克善一听,不明所以,转回头看向前方,这才发现,在远处的地平线上,又已经出现了不少红点。 这一下,他是恍然大悟。敢情和硕郑亲王是看到了明军冒出来了,他才补上第二个猜测的。 看那些红点的数量,指不定就是和之前的一样,万把明国骑军又跑来骚扰东部蒙古部族了。 之前的时候,就是被这等数量的明国骑军骚扰,才最终迫使东部蒙古部族不得不东迁的同时,联合了起来。 毕竟光靠他们一个部族的力量,对于万把明国骑军,也是难以应付的。 对这些东部蒙古部族的贵族来说,此时又见到东进的明国骑军,那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这时候,和以前可不同,联军可是有十万之众,底气足着了! 就见他们一个个都开始给济尔哈朗拍胸脯说话。 “殿下,让我部族出战就成,杀这些明狗一个落花流水!” “殿下,还是让我带部族出战吧,保证杀得明狗落荒而逃!” “……”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明国骑军看到这边的大军数量,绝对不敢硬碰,唯有掉头逃跑的份;这样的头功,要是不抢的话,就太没有眼力了! 不过他们都失望了,只听济尔哈朗吩咐道:“不,本王的意思,全军一起出击,苍鹰搏兔,uu看书 www.uukanshu.com 不能让这支明国骑军没有损伤地逃回去!” 听到他这话,不少人有点失望,不过也能理解,人多欺负人少,打一个大胜仗的话,军心士气会更高,回头打归化城的时候,也会更轻松。 于是,他们便领命,纷纷回转各自部族,一个个摩拳擦掌地准备出击。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双方的距离已经更近了。 远处的明军夜不收首先停止了追杀,不过他们并没有返回,然后停下休息,一副挑衅的样子。 而在他们的后面,果然是有一万左右的明国骑军,也减缓了前进的速度,但是却没有后退,而是整军备战的样子。 看到这一幕,济尔哈朗心中不由得也是有点感慨:曾经何时,明军看到大清军队,那都是闻风而逃的,更不用说,双方的兵力还如此悬殊的情况下。 由此可见,如今的明军,在对上大清军队的时候,都已经不怎么怕了! 就在他感慨的时候,那些探马已经逃回来了,一个个都是上气不接下气地,脸上都是惊慌之色。 就见为首那人,跑到济尔哈朗面前,匆匆翻身落马,喘着气向他禀告道:“殿下,不好了……”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63 破釜沉舟之战 , 一听这话,济尔哈朗的心中就感觉有点不妙了。反正这几年,听到这个开头,就知道不是好消息。 果然,就听那探马急促地禀告道,“……明国大军,至少五六万,过来了!” 根本没有机会查探明白,就遭受明军夜不收的驱赶,但是,草原没有任何遮挡的,看了个大概,他便心中有数。报给和硕郑亲王的时候,就往多里报点,反正比报少了错估敌情遭受损失要好! 听到这个禀告,济尔哈朗的心情确实有点沉重。这就意味着,西部瓦刺部族和沙俄军队要么没进攻明国西部,要么压根还没有足够的压力,让归化城这边救援;反而归化城这边,竟然全军出动,往东边而来。 五万左右的明国骑军,这个压力真得有点大了! 心中这么想着,当他抬头看去时,果然,就看到遥远的西边,又有红色的点点陆续出现,而不止是已经停下备战的明国骑军先锋。 真得是全来了,五万明国骑军啊! 济尔哈朗的表情严峻,其他蒙古部族的头目,自然也不会例外。 看到越来越多的明国骑军出现在他们眼前之后,兴奋中的他们,就犹如被泼了一盆凉水,一个个面色严峻地勒马不前。 这么多的明军,谁先冲过去谁倒霉!傻子才干! 也在这个时候,忽然从中军这边,有传令兵向阵线两侧奔驰而去,一边跑,一边大喊,传达了济尔哈朗最新的军令。 “殿下有令,明军只有五万,我们十万,全体进攻,直袭归化城,以快打乱,违抗军令者,斩!” 因为阵线拉长的原因,传令兵在一个部族,至少能重复两次军令,让阵线前列的人,包括哪些蒙古贵族头目,全都能听清楚军令。 意思其实很明白,联军比明军的兵力要多,对冲之后不要停留,直接奔袭归化城,就仗着人多,攻敌之必救,打一场乱战,人多的就有优势。 吴克善等人,心中也是明白,就真得按照常规战法,不要看联军兵力多,可联军中很多其实都是凑数的,不要说护甲了,就是箭头,有些人都是用骨头磨制而成的。身上能有的铁器,也就是一把传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腰刀而已! 而明军呢,如今已经是狗大户了,配置的装备,绝对让他们都非常眼红的那种。 济尔哈朗的这个乱战,算是最能发挥人多的优势,搅乱战局,乱战! 这么想着,吴克善等人,便纷纷向各自不足传令,准备按照军令而行。 这倒不是说,他们真得怕“违令者斩”,而是他们清楚地记得,在出征之前济尔哈朗所说得话:他们已经没有退路,这一战只有赢了,才能缓解明国对他们的压力! “呜呜呜……” 蒙古人的号角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在草原上传得很远。 蒙古人胯下的战马,打着响鼻,有些不安地刨着前蹄。 马背上的蒙古人,还有那些建虏,表情都是严峻起来,检查自己的弓箭武器,看着前面越来越多的明军,准备要冲锋! 中军这边,尼堪奉命到达济尔哈朗的面前,听着济尔哈朗对他发号施令道:“你领我大清精锐五千,迎战明军主帅所在,能杀明军主帅最好,就算杀不了,也要多杀伤明军主力,如此才能保证之后的乱战的胜率!” 济尔哈朗想得很明白,明军的主力,绝对是精锐的汉军,如果让那些蒙古部族去迎战的话,一触即溃,反而会对联军这边有非常大的影响。 这个时候,是已经没法藏私了。大清的主力,就是要硬抗明国汉军主力,这样才不会有过多损失,就算是全军覆没,也会拉明军主力跟着死。 这种战法,虽然让大清会损失惨重,当时,对于整个战役的胜利,却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归化城战役的胜利与否,又将影响明清战事的胜利与否。 对于这些,尼堪显然也很清楚,便当即领命道:“殿下放心,我必杀明军主帅!” 他要用这一战来证明,他尼堪是大清年轻一代中的翘楚,是足以独当一面的存在,而不是像之前一样,不被摄政王信任,派了济尔哈朗来取而代之。 两军阵前,都不可能有废话。尼堪领命之后,立刻回转,做进攻之前的准备。 这时候,所有的蒙古人,还有建虏,已经准备地差不多了,他们看着源源不断地明国骑军集结在他们面前,越聚越多,却也没有多大的表情变化。 因为他们都知道,在他们的面前,将会是五万明国骑军! 可是,看着看着,终于有人发现有点不对了! 怎么明军越来越多,多得有点不像话了? 不但阵线要排成和他们一样宽了,而且还感觉,明军队列的厚度,好像比他们得都要厚了! 这不可能啊! 不是说,明军只有五万的么? 可是,眼前的明军,绝对不止五万了吧?就只是目测,好像都和联军这边要差不多了吧? 当时,最为关键的是,还有源源不断地明军在冒出来,就好像没完一样的,这是什么个情况? 济尔哈朗也有点看傻眼了! 以他的经验,他已经估算出来,当前的明国骑军,怕是已经有十万了,这哪来的那么多明国骑军? 济尔哈朗一度怀疑,明国骑军那边,是不是在用虚张声势的计策,可是,仔细看看,没发现有明国骑军是假的,也没有一点迹象是有冒充人头的。 这一下,济尔哈朗的一颗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事实就摆在眼前,显然从最开始的时候,对于归化城的明军消息就有误,在归化城这边,根本就不止五万明军,并且很可能,明国是把其他地方的骑军也都调来了,看这个架势,是明国也刚好打了东部蒙古的主意,想要一举把东部蒙古草原的部族,大清的盟友给横扫了! 这么庞大的骑军兵力,装备还比自己这边好多了,一眼看去,全是红色的海洋了,光是军服统一的样子,这气势就压住了这边啊! 这么想着,他便向左右看了看。 果然,济尔哈朗发现,不要说远处那些部族军队那边了,就是大清的直属骑军士气,也不负刚才那样高涨了! 不用说,兵力上优势的丧失,沉重地打击了联军的士气!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明军的人数还在增多? 这一刻,看着远处越来越多的明国骑军,就连济尔哈朗都有点绷不住了! 你的国家大,你的人口多,你厉害行不行?仗着人数多,算什么英雄好汉? 对面明国骑军的兵力越来越多,一直源源不断地出现在他们面前,真得有点压垮他们了。 就如同一只猪和一头大象要开始拔河比赛一样,那种非常无力的绝望感! 他们都知道,明国的军队,装备精良,因此他们集结了尽可能多的军队,试图从兵力上来给自己一个安慰,一个优势; 可是如今,就连兵力上,都抵不过对面的明军。 那这一战,还怎么打? 怎么打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明军终于不再新增。可是,看这数量,明国骑军的兵力,绝对是超过了十万。总之,肯定是比联军这边要多! 这一战,真得有点不知道怎么打了! 回过神来的济尔哈朗,把心中涌起的那股绝望压了下去,露出了决然的表情,抽剑在手,双腿微夹,驱赶着战马,缓步出了阵前,然后调转码头,看着面前的军卒,大声地说道:“大清已经没有退路了,此战,便是破釜沉舟之战,为了大清,为了族人,杀!” 尼堪跟着拔刀,振臂而呼:“为了大清,杀!” 建虏军队看到亲王郡王皆到了队伍的前头,绝望之余,他们一个个都狰狞起来,当即纷纷拔出自己的兵刃,大声喊道:“杀…杀…杀…” 建虏这边的喊杀声传开,自然吸引了其他蒙古部族军队的注意。那些蒙古贵族头目很清楚他们没有退路,看到大清的士气,便纷纷也鼓舞着各自的手下,要振奋起士气来。 相对于建虏和蒙古联军这边的喧哗,大明骑军这边,压根就没有什么声音。可是,这种无声所展现出来的气势,如果有第三方的人在,能一下感觉出来,完全压住了建虏联军的喧哗声。 济尔哈朗一挥剑,第一个驱动了战马,开始缓缓地前进,向明军发起进攻。 在他后面则是尼堪,联军第二级别的将领。 看着他们的背影,建虏全军全都开始跟上,缓缓地前进,慢慢地提高马速。 这一战,是大清的破釜沉舟之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杀! 东部蒙古部族的军队,看到建虏骑军动了起来,便也开始动了起来。 大明骑军那边,也同样开始动了起来。全都驱赶着战马,缓慢地开始提速。 草原上几十年不见的大规模战事,即将接战! 可就在这时,异变发生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64 大明的草原 , 就见建虏和蒙古的联军中,突然就出现了混乱。 一开始,也不知道是哪个部族,或者说,是几个部族一起开始的。 “明军的兵力比我们还多,怎么打?” “明军装备精良,我们拿什么打?” “明军太强大了,打不过的,打就是死!” “快逃吧,再不逃没机会了!” “明军不杀穷苦牧民,犯不着送死!” “……” 此起彼伏的喊声,连带着这些喊话的人,准确地说,是穿着灰不拉几袍子的普通牧民,率先调转马头,或者往北跑,或者往东跑,又或者往南跑,反正就是不西冲。 原本看着对面强大的明国骑军,心里就紧绷着的蒙古部族军队,突然之间被这么一搞,顿时就跟着乱了。 如果说,这种影响军心士气的人,只是一两个,或者说,只是某个部族里面有存在,那对于此时要开始决战的大军,根本就没什么影响! 但问题是,喊话的牧民,扰乱军心的这些,可不止一个两个,并且也不是某一个部族,而是几乎每个部族中的普通牧民群里,都有这样的人。 而此时,大军刚刚开始骑马起步,都还没开始跑起来,突然这么一乱,那些好不容易提着一口气的其他人,一下就泄了气。 各部族的族长看到这个情况,不是不想阻止,但是,一时半会,压根不可能就把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情况镇压下去。 随着那些人开始四散而逃,立刻就带动了他们身边的人跟着一起逃了。 如果是一般战事的话,军队的后面是有督战队,贵族老爷们也都是在后面的。 可这一次,面对强大的明军,对于联军来说,那是背水一战,济尔哈朗等人,都冲到最前面去带动本军士气,各部族的贵族老爷们,也都是豁出去,冲在前面,同样要提振本族的士气。 要不然,面对这么优势的明军,就那些普通牧民,谁敢直接对冲? 然而,真得是算不到,这些普通牧民在这么一个关键时刻,突然就捣乱了! 就犹如阻拦洪水的堤坝,只是一个口子略微开了一下,最终“哗啦”一下,口子越来越大,然后决口了。 正要对冲的联军,就因为那些牧民的捣乱,带动了普通牧民,顿时土崩瓦解,四散而逃。 在这片草原上,隆隆的马蹄声,依旧在响着。 大明骑军这边,犹如一个个红色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在往前冲击,并且速度越来越快! 而建虏和蒙古联军这边,却不再是一条阵线,而是非常夸张的锯齿状; 那些决然的建虏或者蒙古人,冲在了前面,然后愕然回首,发现身后的骑军,都在四散逃命,把他们单独留在了前面。 建虏这边倒好,并没有这种情况。但是,在建虏军阵的两边,那些蒙古部族的阵线内,早已乱套了。 如果此时从天上往地上看得话,就能看到大明骑军这边, 犹如一块红色的布覆盖在草原上,并且在滚滚向前。 而建虏和蒙古联军那边,确实犹如一块布被剪去了一块又一块,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窟窿。 正在两军开始对冲之际,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济尔哈朗原本决然地冲锋,看到突然发生的这种情况,顿时,面如死灰! 原本破釜沉舟之战的胜利希望就很渺茫,被猪队友这么一搞,就连那渺茫的希望都彻底给灭掉了! 这一战,联军不战而败;最终,必然会影响锦州战事! 就算锦州那边的战事打赢了,草原成为了明军的势力范围,明国的骑军随时能从大清的侧翼攻入大清,大清就算不败也败了! 此时的济尔哈朗,原本是积蓄了全身的力量,就打算拼死一击的,结果还没开战,却发现上吐下泻,未打就输了! 想到必然的后果,想到这一战输得如此窝囊,济尔哈朗不由得长叹一声,面如死灰,掉转手中长剑,便想自杀谢罪! 他的亲卫看到了,连忙上前阻止。 跟在他后面的尼堪,更是大声喊道:“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千万不能死啊!” 你要是死了,这一战的锅谁来背了? 被尼堪这么一喊,济尔哈朗抬头看着马速已经越来越高的明军,他忽然大喊一声道:“大清巴图鲁,随本王冲啊!” 话还没喊完,他便重重地一夹马腹,驱赶着战马蹿了出去,疯狂地向明军冲了过去。 本来想撤的尼堪一见,很是意外,看着济尔哈朗那孤独的背影,看着济尔哈朗的亲卫跟上,掩盖了济尔哈朗的背影,忽然,他也跟着振臂一呼道:“大清巴图鲁,冲啊!” 这一战,虽然输了,好歹要拉几个明军垫背! 大部分建虏,看到他们的和硕郑亲王领头向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冲去,不少人的脑子也热了,跟着冲了上去。 “杀……” 两军很快就要接战,喊杀声响了起来。 看着面前已经越来越清晰的明国骑军,冲在最前面的济尔哈朗,已经被他的亲卫超过。 这个时候,他往回看了下,心中忽然拔凉拔凉的。 就见联军这边,哪怕他贵为大清的和硕亲王带头冲锋,就这,都感动不了那些猪队友,部族军队那边,基本上就没有几个人跟着在冲。 十万联军,最多只有不到两万的人马跟着冲锋,这其中,基本上都是大清军队和科尔沁族的人而已! 一向比较睿智的济尔哈朗,忽然心中充满了愤恨,他这辈子,从未像如今这样愤恨,就见他仰头看向蓝天,无声地呐喊,或者控诉:猪队友,猪队友,猪队友啊! 下辈子,再也不要有猪队友了! “杀……” 骑军的冲锋,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建虏和蒙古联军这边的状况,更是如同给大明骑军打了鸡血一般。这个时候,没有人怕死,在他们的眼里,有的只是军功! “杀……” 近了,更近了。 忽然,战场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纭…” 这是汉人骑军中配发的骑兵燧发短铳开火的声音,不管有没有打响,紧接着便都是举着马刀,开始了对冲肉搏。 “杀……” 建虏和蒙古联军的阵线,稀稀疏疏,并且根本没有什么厚度。 明军将士们,只是一轮对冲,就完全冲出了他们的阵线; 而相反,建虏和蒙古联军这边的对冲,却发现迎接他们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滔天巨浪。就算侥幸在第一波中活下来,都没来得及喘息,又迎来了第二波的滔天巨浪! 总之,一个滔天巨浪接着一个滔天巨浪,很快就把他们都给拍没了。 冲锋而过的李定国勒马停下,然后转身看了下,他发现,他的敌人已经全军覆没了。 这时,他的亲卫,兴奋地对他说道:“刚才侯爷好像杀了一个建虏的奴酋!” 另外一个亲卫听了,连忙附和道:“看那样子,好像是建虏的多罗郡王!” 李定国听了,却是没有一点在意,就好像他刚才对冲的时候,杀掉的那个建虏只是普通建虏而已,转头看向前方,就见草原上四散而逃的蒙古人,他便吩咐道:“再次传令,手臂上绑着白布条的,是我们自己人!” 这一战,胜得远比想象中还要轻松,多亏了之前堵大人派往草原的那些蒙古籍将士。虽然在临战前已经传令过,但是李定国怕手下人杀眼红,误杀了这些立下大功的将士,便再次强调了一番军队。 他的亲卫听到了,便立刻遵令而行。 此时的草原上,完全就是一场追逐战了。 一个个汉字旗号下,一支支的大明骑军,正在撵着四散而逃的蒙古人;就犹如狼群在追逐着羊群,并且,狼比羊还多! 一直到傍晚时分,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uu看书 www.uukanshu.com 追击出去的明军将士们,才押着俘虏,一队队的返回。 每个明军将士,全都是喜笑颜开! 真得没想到,这一战竟然会这么轻松! 对战的战场上,也已经打扫完毕,所有的战果,最终都汇集到了帅旗之下,到了李定国和李若琏的手中。 明军将士,战死了一千一百余人,受伤八百多人;主要就是死于和建虏的对冲。 至于收获,那就大了。 建虏全军覆没,包括他们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多罗郡王尼堪,东部蒙古部族的人,俘虏了六万余人;杀了不到三千人;其余的,还是被逃掉了,不过是四散而逃,并没有结队而逃。 如果有结队而逃的话,必然会受到大明骑军的重点追击,反而不可能跑掉! 看着这个战果,李若琏当即呵呵一笑道:“这下到归化城的铁路修筑速度就会加快好多了!” 对此,李定国只是笑了笑,然后便下令,派一万骑军押着俘虏返回归化城之外,其余大约十万骑军,继续东进,横扫东部蒙古,侧击建虏的侧翼,有力支援辽东战事! 从此以后,草原,便是大明的草原!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65 旧地重游 , “驾驾驾……” 与此同时,辽东海州,一队队的建虏骑兵从洞开的城门蜂拥而出,向西面的锦州进发。 哪怕这些骑兵卷起了无数的灰尘,却不妨碍那些建虏百姓在道路两边热烈地欢送。 他们一个个地都在挥手,同时狂热地大喊着。 “大清万胜!” “杀光明狗!” “……” 自从大清从锦州败退回海州之后,海州这边就成了前线;虽然明军过来骚扰的比较少,可这依旧是大清以前没有过的事情,让这些建虏百姓感到非常憋屈。 反正自从太祖起兵以来,一直是他们打明军,并且从来没有过失败,把他们心中的傲气给打出来了! 结果没想到,就前几年的时候开始,大清军队竟然连吃两个败仗,几乎都是全军覆没,以至于他们差不多是家家出丧。这种沉痛的打击,让他们有了深刻的切肤之疼! 如今,大清皇帝亲征,当然,他们其实都明白,归根到底是摄政王亲征,集结了大清所有的兵力不说,还有盟军,远比大清兵力要多的倭军也要跟着一起打明国。 这么庞大的兵力,绝对是能赢的! 如今,大军开始出动,他们岂能不兴奋,憋着得那口气,无论如何都要发泄出来了! 只是恨自己年事已高,或者缺胳膊少腿的,没法再上前线,要不然,一定要趁这个机会多杀几个明狗才好! 海州的建虏骑军并没有多少,也就五千左右,迅速出城之后,便是一队队的建虏步军出城了。 多尔衮身穿盔甲,就在城头上注视着长龙远去。 虽然他看到底下的百姓在欢呼,连带着出征的军卒,同样一个个士气都很高,但是,他却是没什么笑容。 虽然看着大军在出征,心中却是在想着别的事情。 福临小皇帝虽然说是亲征,但是,真去前线还是不妥的。他才十岁而已,只是一个摆设,多尔衮把他留在了海州坐镇。 对此,他不担心,他就是担心福临的那个亲娘,太后布木布泰,就怕她搞事情! 多尔衮已经不止一次尝过这个女人的亏,就怕这个女人的脑子中,没有以国家大义为重,不知道这是关系大清至关重要的一战,脱离了自己的视线,就在背后搞鬼! 本来,他想着福临到海州,这个女人留在盛京,由代善看着,应该没问题;但是,她却借口要照顾福临,非得亲自跟着。 呵呵,大清皇帝还要他娘照顾,那亲征个屁啊! 多尔衮想着这些,忍不住在心中爆了粗口。 不过这女人也不要小瞧自己,借着大意的名份,把鳌拜等人给调了出来,调去前线打仗。 呵呵,让你们拥护…… 他正在想着这事时,忽然,就听到洪承畴对他说道:“主子,前锋都已出征,轮到中军上路了!” 听到这话,多尔衮不由得眉头又是微微一皱,心中略微有点不舒服:什么上路?这是有歧义吧?你一个饱读诗书的大儒,满肚子学问的人,也能说出这话?这是故意的,还是无疑的? 此时的他,看谁都有点不顺眼,不过以他的城府,最终还是没有表现出来,当即一挥手,转身下了城头,领着中军也开始出发。 城外欢送的百姓,看到摄政王出来,顿时欢呼声就更高了。 大清经历了两场大战的惨败,无法再入关劫掠补充物资人口,但是,摄政王却让大清依旧强大,让他们吃饱了肚子不说,还有朝鲜人可以用,这让他们心服口服。 有摄政王亲征,兵力还如此之多,这一仗,肯定是赢定了的! “摄政王殿下万岁!” “摄政王殿下威武!” “旗开得胜,杀光明狗!” “……” 看着这些百姓的热情,听着他们的欢呼跪拜,多尔衮的心情好了一些,一边微笑着挥手示意,一边在心中暗暗说道:“你们放心好了,这一次肯定大捷!” 只要打赢了这一次,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知道这是自己的功劳,就算那女人会折腾,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不会翻起什么浪花! 想着这个,多尔衮便转头对亲卫吩咐道:“再去联系下倭国大目付,明日他们务必出发!” “喳!”一个亲卫立刻回应一声,调转马头往析木城而去。 倭军已经集结了三十万的兵力,就在海州城不远集结,这支力量,绝对让明军想不到,是给明军的惊喜! 真是没想到,倭军也终于会为打明国如此豁出去! 将近五十万的兵力,就只是打辽西走廊的明军而已,绝对实力的碾压了! …………… “报,建虏大军往锦州而来了!” 夜不收的禀告,让锦州大堂内众将都吃了一惊。 一直以来,海州的建虏,都是以龟缩为主,这突然之间杀过来,肯定是有什么底气,才敢这么做的吧? 然而,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呢,作为主将的阎应元,看了刘文秀一眼,却都能看到彼此眼里的一丝喜意。 果然没有料错,建虏真来了! 于是,就听阎应元立刻发布军令道:“松山等地将士,立刻撤入锦州城,另外,快马通报宁远!” 听到这话,有将领就迷湖了,连忙站出来提醒道:“大帅,孤城难守啊!” 崇祯十四年开始的松锦之战,建虏也是拔掉了锦州外围的军镇之后,才完全围死了锦州。松山等军镇的存在,就是为了拱卫锦州而存在的。 但是,阎应元却第一时间撤回那边的守军,这明显有点湖涂了! 可谁知,阎应元听了提醒之后,却是微微一笑道:“朝廷早就料到建虏会来攻,依军令而行便是!” 一听这话,堂内便立刻有了底气,纷纷答应着执行军令去了。 很快,建虏大军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地,杀向锦州城,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到达了锦州城下。 看着严阵以待的锦州城,多尔衮有些疑惑了。 按理来说,明军不可能放弃松山等地,节节抵抗,才能争取求援的时间尽可能地多才对? 难不成,明军是有什么阴谋诡计? 在他的身边,再一次抵达锦州这边的洪承畴,心中实在有点感慨。 之前的时候,他是明军的主帅,统领十二万朝廷精锐救援锦州。可如今,他却是攻城的一方了。 上一次,他是一败涂地,全军覆没的下场!如今,是站在了上一次胜利的一方,进攻的一方,该是能赢了吧! 心中如此想着,看到了多尔衮的脸色,洪承畴一下就猜出了他的想法,便微笑着说道:“主子,无需担忧……” 听到他说话,多尔衮便转头看向他,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好像是在问,为什么无须担忧? 只听洪承畴向他解释道:“以前的时候,锦州守将乃是祖大寿,是为本地人,将门世家,又是带兵多年,自然是个知兵的。但是……”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锦州城头那迎风飘扬的“阎”字旗号,然后接着说道:“而如今的锦州守将,之前只是江阴典史而已,抓抓毛贼还行,这领兵打仗,却远非抓毛贼可比!也不知道那明国皇帝为何会提拔这等小吏守这锦州重镇?” 事实上,他心中很清楚,答桉是那明国皇帝昏庸,这一点,他是最清楚不过了! 不过多尔衮听了他的话之后,却还是皱着眉头,疑惑地说道:“或许也是个有本事的吧,至少之前派兵骚扰海州,孤听了,也是有章法的!” 听到这话,洪承畴再次用手一指城头上另外一面迎风飘扬的“刘”字旗号,然后又给多尔衮解释道:“主子,奴才以为,这得归功于锦州另外一个守将刘文秀了,此人以前是流贼出身,对于骑军运用,还是有点能耐的。只是流贼出身的人,都没有守城的经历;打不过往往便是跑的,和那阎应元相比,至少守城这一块,怕是好不到哪里去!都觉得锦州城兵多一些,便觉得会安全一些吧!” 听到这个解释,多尔衮想想,觉得很有道理。便欣慰地对洪承畴说道:“明国的事情,终归还是洪卿更熟悉啊!之后,但有想法,无须顾虑,尽可道来!” “奴才遵旨!”洪承畴听了,连忙回应一声,然后看向锦州城头,心中想着:这一战后,自己的事情传回京师,皇帝该是后悔对自己喊打喊杀了吧? 想想那皇帝,也是可怜,手中没有可用之人,连阿猫阿狗都拍出来独当一面了! 说真的,洪承畴还真瞧不起阎应元、刘文秀这类出身的人。就以前的时候,落在他手中的流贼,都不知道被他杀了多少! 如今的关内,老虎不在山,猢狲称大王了! 这么大的战事,再怎么的,也该派那孙传庭过来吧? 多尔衮那边,倒是不知道洪承畴重回锦州,内心活动会那么丰富,他只是很快下令,大军围住锦州之后,挖壕沟,封死锦州。 与此同时,派人给柳生十兵卫报信,让倭军开始执行下一步计划。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66 时间过得真快 “吆西,吆西,吆西!” 当柳生十兵卫听到禀告说,大清军队已经控制住了锦州的局势,就等着他这边前往预定埋伏地点的时候,他便忍不住连声赞了起来。 行动一切都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算是开了一个好头,这是个好兆头啊!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召集军中大名,下令全军加快行军,务必要在明国援军赶到锦州之前,就要到达埋伏地点。 倭军上下,早就期待着这一刻,听到军令传下,当即都是嗷嗷叫地加快了行军速度。 他们不是没有和明军交手过,在朝鲜半岛的时候,吴三桂所部明军就一直和他们在打。当时,关键的是,吴三桂所部压根就不和他们正面开战,就只知道避开倭军主力,搞破坏而已,让他们都憋着一股气的。 如今,却是要反过来,他们去埋伏明军,去阴明军一把,出一下心中恶气,自然是很期待的。 等他们到达锦州外围的时候,果然发现大清军队已经清空了锦州周边的所有,把明军全部围在锦州城里,这让他们更是放心,在熟悉地形的建虏探马引领下,便前往预定的伏击地点。 ……………… 山海关这边,快马送回了建虏来攻的消息。堵胤锡听了,很是高兴,就等着他们来,已经等了好久了! 于是,他当即开始下达军令,山海关内的大军开始集结。与此同时,用信号塔的传送方式,向东江军发出军令。 为了这一次的战事,信号塔早已静默,已经不传信号达半个多月了。和东江军那边约好的,如果信号塔开始工作,那便是要东江军进攻朝鲜的军令。M.. 按照常理来说,山海关这边,要想把军令传到皮岛,如果不从辽东沿海走的话,估计都要几个月的时间。 但是,用信号塔的方式,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就在山海关收到消息的次日中午时分,皮岛的吴三桂就收到消息了。 皮岛这边,也早就在等着这一刻了。 吴三桂收到军令之后,立刻去请了保定总督麾下的几个总兵,并联系广鹿岛等地明军,按照他之前商议好的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的渡海作战。 他也不怕朝鲜海岸线上的倭军岗哨发现,就在大白天,安排了大明军队,坐着船,大摇大摆地开始渡海。 一时之间,上百艘船,有专门的运输船,也有战船从皮岛出发,直接往对面的铁山开去,大摇大摆地登陆。 光是皮岛这里,就登陆了将近两万人马,上岸之后,向新义州等鸭绿江侧的城镇发起了进攻。 倭国的平壤守军收到快马急递,顿时大惊失色,一边向汉城的松平信纲派出求救信号,一边抽调兵力赶紧救援新义州。 明军从来没有大规模地进攻过,还这么光明正大的进攻,特别是朝鲜境内还是兵力空虚的时候。如果被明军夺取了新义州等地,切断了和辽东的联系,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结果,平壤援军才走了一半左右的路,就又收到了快马急递,说又有上万明军登陆了,这一次,是往平壤而来。 这么大规模的进攻,吓得平壤守将都顾不得是否禀告松平信纲,取得松平信纲的同意,便立刻派人绕路进入辽东,赶紧去给柳生十兵卫禀告了。 明军这么大规模地进攻,如果主力不回援的话,天知道朝鲜战况会怎么样! 可是,都没等平壤守将缓过神来呢,还有快马急递跑来禀告,说又有上万明军登陆,也往平壤而来了。 这一下,他是真怕了。 这明军源源不断地登陆,后面还不知道会有多少。 只是已经收到的消息,就有三万多明军了,而如今整个朝鲜的倭军,也才只有二十万而已,这还怎么打? 这时候,躲在山里的朝鲜义军,纷纷杀出山来,配合明军痛打不在坚城里面的倭军,倭人! 在这片朝鲜的土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到处都是朝鲜人追杀倭人的场景。只是不到几天的时间而已,朝鲜北部,除了几座大城之外,已经再没有倭人了。 躲在城里的倭人,也不得安心。因为他们看到了,明军从战船上卸下了一门又一门的红夷大炮,看着那庞然大物,他们就能想到他们随后会享受什么“待遇”了。 远在汉城这边的松平信纲,在收到第一份急递快报的时候,他便知道要糟了。 明军早不打,晚不打,偏偏在这个倭军主力前往辽东去后,这么堂而皇之的上岸进攻,已经能说明很多东西了。 说真的,这时候的松平信纲,很有那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朝鲜太大,倭军的兵力本来就少;抽调了一半多兵力去攻打明国,那是为了打疼明国,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唯有希望天照大神保佑,辽东那边的战事快点结束,这样也能抽调兵力回援。朝鲜这边,就只能龟缩到大城坚守待援,别无他法了! ……………… 山海关这边,大军开始开拔,一队又一队的,似乎是无穷尽一样,早上出发的队伍,到了傍晚,还有队伍没轮到开拔! 如今集结起来的步军,从陆路出发的,就有十五万之多;另外还有两万五千多的步军以及两万车营,坐着从天津港征集而来的各式船只,在山海关这边的码头排队上船,浩浩荡荡地沿着海岸线出发。 同样的,从早上开始出发,到了晚上,还有队伍没能上船的。 另外,在觉华岛那边,还有五千骑军也已经整装打发,准备等着上船,和海上这支队伍一起行动。 光复辽东的统帅,并不是洪承畴所想的孙传庭,而是蓟辽总督堵胤锡。 至于孙传庭,还是留在京师,作为这次战事的总指挥。 这次发起的战事,朝廷官军这边,加上草原上的,兵力差不多也快达到五十万了。 这个规模的兵力,可以说在大明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就连当初的土木堡之战,皇帝御驾亲征,也只是二十万人马而已。就这,还把后勤给搞砸了,以至于全军覆没,皇帝也被俘虏。 至于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用兵,还要属于洪承畴还是蓟辽总督时候的松锦之战,一共十二万人马,也是远低于这次的兵力规模。 崇祯皇帝之所以能有这个能力,发起规模如此庞大的战事,不得不说,这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才有这后勤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别的不说,光是火车的运输能力,就不知道比以前要强多少倍! 另外,大明开始注重海洋,鼓励出海,也让大明官方和民间的船只数量大增。而这一次的大战,刚好也能沿着海岸线进军,运送物资又是能节约不少; 当然了,还值得一提的是,草原上的战事,基本上不需要朝廷付出多少代价;骑军作战,携带的物资原本就是从归化城这边出。而这些物资,又是来自于原本的漠北三族以及瓦刺两个部族的一部分;打到东部之后,计划也是以战养战。 如此种种,才能支持大明朝廷发起规模如此巨大的战事! 至于建虏,虽然他们的兵力也是非常庞大,可他们却是不得已而战,兵力不够多,他们对胜利的底气不足! 为了打赢这一仗,只能咬牙硬撑。一旦战事不是按照他们的预期进行的话,后勤的薄弱,随时就能要他们的命! 这一仗,对他们来说,就是在钢丝上跳绳,稍微有个闪失,便会万劫不复! 但是,不管是建虏这边,还是朝鲜倭军这边,都已经别无选择! 崇祯年间规模最大的战事,便在崇祯二十年的时候打响。 孙传庭正在忙着后勤调度的事情时,忽然就收到了来自草原的捷报。 草原方面,遭遇战完胜建虏和蒙古联军,这意味着什么,孙传庭自然一清二楚,当即大喜之下,连忙拿着捷报跑去给皇帝报喜了。 只是刚见礼完毕,都没等报捷奏章呈送到皇帝面前,孙传庭就一脸带笑地奏道:“陛下,草原完胜,建虏败亡便是迟早的事了!” 崇祯皇帝听了,微笑着点点头,倒也没有那种狂喜之色,然后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捷报之后说道:“不错,这个草原之战,至少有一半的功劳是堵卿这边的!此战之后,建虏便无后方可言!” 边上伺候的王承恩听了,连忙恭维道:“万岁爷英明神武,一切尽在万岁爷的掌握之中!要是奴婢的话,知道建虏马上要被灭,早就高兴地跳起来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当即微微一笑,看向王承恩,心中忽然也很有感触。 这一次,自己还真是没有装,虽然高兴,也就这样了!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不由得便回忆起自己看到捷报之后,最是欣喜若狂的那一次,一眨眼,已经过去五年了啊! 时间过得还真是快啊! 他正在感慨着呢,忽然看到一个内侍双手捧着一个盒子,匆匆入内。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67 这只鸡必须杀 , 这种盒子,在殿内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存放密奏的盒子。 一般而言,如果不是有特别的事情,是不会采用密奏的形式,直达御前的。 崇祯皇帝一见,便暂停了说话,从王承恩手中接过转呈上去的盒子之后,先查验了下盒子,确认没有人动过,然后便亲自打开了盒子,先看起密奏。 只是一会之后,就见崇祯皇帝脸上的笑容消失了,随后勐地一拍桌子,顿时大怒道:“好大的狗胆!” 王承恩一直在崇祯皇帝边上服侍,基本上就没有出京过,此时看到崇祯皇帝如此震怒,不由得很是吃惊。 不是说,他没见过崇祯皇帝像这样发怒的,而是太久没有见过了!隔了好些年之后,突然再次看到崇祯皇帝如此震怒,就很是意外了。 他还没来得及有反应呢,就看到崇祯皇帝转头看向他,严厉地说道:“大伴,你立刻抽调西厂精锐南下,和东厂王德化一起去彻查桉件,不管涉及到谁,一旦查实有证据,全给朕抓了!” “奴婢遵旨!”王承恩一听,毫不犹豫地回应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万岁爷,不知是什么桉件?” 至少此时他能听出来,这个密奏该是来自在江南那边的王德化,并且性质估计很严重,所以崇祯皇帝才会下这道旨意。 底下垂手而立的孙传庭听了,感觉事态也有点严重。不过是关于密奏的,他也不好打听,只能等着,看皇帝是不是会自己说出来。 显然,崇祯皇帝对于他们,还是很信任的,直接就对王承恩说道:“濠镜澳的葡萄牙人说有明人向他们出售蒸汽机图纸,要价一百万两;并且葡萄牙人估计,荷兰人那边应该也会有这个,因此向东厂提告,王德化初步核实,荷兰人离开福州的时候有点鬼祟,怀疑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听到这话,不管是王承恩还是孙传庭,皆是大吃一惊。 蒸汽机可是大明的宝贝,用途之广,用途之大,那可是有目共睹的。这个东西,不要说卖给外国人了,就是大明国内,那也不是可以买卖的! 他们正在震惊着呢,就听崇祯皇帝带着一点咬牙切齿地说道:“王德化估计,有能力卖蒸汽机图纸的,必然是权贵之流,非普通商人或者百姓能干出此事!” 想想也是,普通人根本就拿不到蒸汽机图纸的。 也是有这个猜测,王德化才上了这个密奏,想要先抓后奏的权力。 这也是王德化夹着尾巴做人,要不然,如果像以前一样他得圣宠的话,压根不需要上这个密奏,直接先抓后奏了。 而崇祯皇帝看了密奏之后,却要王承恩亲自带着西厂精锐南下,从中也可以看出,王德化在崇祯皇帝的眼里,还是不够信任。 此时,王承恩听了,便立刻回应道:“万岁爷放心,奴才定然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揪出这等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一百万两啊,真得能让很多人铤而走险了! 随后,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刻准备退出殿去,抽调西厂精锐南下。 不过,王承恩才到殿门口,还没出门呢,忽然就听到崇祯皇帝说道:“先等等!” 王承恩听了,有点意外,不过他最听崇祯皇帝的话,立刻就站住了。 边上的孙传庭,到了这个时候,便忍不住担心地说道:“陛下,要不派兵去南洋,封了那个什么巴达维亚,搜他一次?” 蒸汽机真得太重要了,他觉得有必要这么做。除非荷兰人要造反,要不然就必须得给朝廷搜一次,以证清白! 不过崇祯皇帝听了,摇摇头,脸色有点严峻地说道:“那些荷兰人居心叵测,指不定会反抗了。根据葡萄牙人的说法,西夷那边的国家都给予荷兰、葡萄牙人以压力,不准他们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说到这里,他不等孙传庭开口,便站起来说道:“卿且等一会!”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一边从胸口香囊里掏手机,一边转入后殿去了。 孙传庭一见,便知道他是去联系太祖皇帝了,便只好耐心地等着。他也想知道,太祖皇帝知道这种事情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意见? 王承恩看着崇祯皇帝转入后殿的背影,和孙传庭是同一个看法,便耐心地等着。 他们想得没一点错,只不过,崇祯皇帝联系的,并不是真正的太祖皇帝,而是另外一个位面的刘伟超。 当刘伟超一接通视频连线之后,崇祯皇帝便带着一点急切地说道:“说话方便么?” 刘伟超一看这样子,便知道崇祯皇帝这边怕是有急事,心中就有点好奇,按理来说,如今的大明已经走上正轨,一切顺利,就算即将开始的光复辽东战事,也是准备充分,该没什么好担心的啊? 不可能辽东战事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还打输了吧?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问道:“什么事情,你说!” 崇祯皇帝听了,就立刻对刘伟超说道:“朕得到消息,蒸汽机很可能被西夷,就是荷兰人得到了!” 蒸汽机到底有多大作用,作为大明朝理解最深的崇祯皇帝来说,那是最清楚不过了。也因此,他连民间都不松开这个口,只是由兵仗局以及下设的蒸汽机厂专门生产,用于朝廷控制的交通等方面的应用而已。 如今,这么好用的东西,要被西夷得到,他当然急了。 可谁知,刘伟超一听是这事,当即笑呵呵地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原来是这!这种事情会发生,我早就想到了!” “……”看到他好像有点不在意的样子,崇祯皇帝就有点无语了。 按道理,刘伟超不应该不清楚蒸汽机的重要性啊?可为什么,他好像不在乎呢? 这么想着,有点急切地心情,忽然之间就平复了不少,崇祯皇帝向刘伟超请教道:“那你是怎么看这事的?” 刘伟超听了,便微笑着说道:“蒸汽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虽然改进蒸汽机,有几个节点很关键,但是,也难不住聪明人!这个东西,要想一直独占是不可能的。毕竟你的蒸汽机成品越来越多,并且各行各业都有,别人很容易琢磨并彷制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看到崇祯皇帝有点不甘心的样子,便继续说道:“另外,格物学的推广,大明普及了,也必然会流传到其他国家去,不可避免的,会提高别的国家的格物水平,相应地,会带动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 听到这个,崇祯皇帝想着确实如此,不由得有点无奈,便问刘伟超道:“那朕怎么处理为好?” “很简单!”刘伟超听了,毫不犹豫地说道:“大众知识,该普及就普及,你怎么防都防不住的。但是,高端知识,比如大明皇家科学院里面的知识,就必须要有资格的人才能学,再高端的,就更要审核资格。并且,你的科技树,要不断地发展。让别人不管怎么追赶,都被大明远远地甩在后面,那就能始终保证大明的科技最先进,大明的实力最强大!” 看到崇祯皇帝聚精会神地听着,不过微微皱着眉头,他便进一步解释道:“就比如说这个蒸汽机,我相信最好用的蒸汽机,不同款用于不同场景的蒸汽机,都是大明领先。哪怕别国得到了蒸汽机,也是赶不上大明的。因为这个,需要技术储备。”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不由得眼睛睁大了一点,好像神情放松了一点,刘伟超就再次说道:“更不用说,如今大明已经在研发内燃机了,这不是蒸汽机能比的。还有,内燃机配套的石油化工,别人要想偷师,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只要大明在科技上一直领先,就压根不用担忧被西夷偷师之后反过来压制大明!”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然后说道:“没错,就比如那白火药,朕只要在兵仗局保密,别人就无法偷师,这就是科技的差距!” 黑火药的颗粒化等等,别人看到成品之后,终归是能有样学样的。可是,科技上的进步,有些东西就没法偷师了。 刘伟超见崇祯皇帝已经领悟自己的意思了,便笑了一下,然后认真地对他说道:“我觉得,你该设立一个世界性的专利局了。反正大明的拳头够硬了,声明一下,谁要是不经过大明允许,敢偷大明的东西用,那就打谁!谁要想用大明的东西,就要给大明交钱,就是交专利费!总之,只要在大明专利局注册,声明过的专利,全都这样处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立刻点头,心中马上想着,偷卖蒸汽机图纸的人,绝对要严惩;但是,敢不经过自己同意,就私自买蒸汽机图纸的荷兰人,也一定要严惩! 这只鸡,必须要杀!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事情,便也顺便请教下刘伟超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68 天道轮回 , “葡萄牙人那边说,欧洲国家都反对他们那边成为大明藩属国,因此,想先暗地里成为大明藩属国,你觉得他们的这个要求,朕要驳回么?” 听到这话,刘伟超稍微想了下,然后说道:“没问题啊,既然是他们提出来的要求,说明主观上是肯认大明为宗主国的,只是客观条件不允许而已!”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接着说道:“大明的势力,如今还没有影响到欧洲,被欧洲那些国家反对,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可以先扶持葡萄牙,等到大明再往中东扩张,和欧洲交手,有能力干涉欧洲事务的时候,再公开这个关系也不迟。在此之前,先吃掉欧洲那些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再说!” 崇祯皇帝听刘伟超这么一个意见,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点点头说道:“好,朕知道了!” 刘伟超听了,便问道:“还有什么事情么?” “李定国所部在草原上东进的时候,刚好遭遇了建虏和东部蒙古部族联军,在堵胤锡安排的内应呼应下,大获全胜,建虏的那个什么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时,想起什么,当即哈哈一笑,然后才接着往下说道:“还有一个多罗郡王爱新觉罗尼堪,死在了李定国本人的燧发枪下。朕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也是死在李定国手下的吧?” 刘伟超一听,也是笑了,点点头说道:“反正李定国最为有名的事迹便是两蹶名王,其中一个就是这尼堪,没想到天道轮回,让他还是死在了李定国手中,哈哈!” 崇祯皇帝跟着笑了,过了一会之后才说道:“如今辽东大战已起,草原上,李定国领着十来万骑军在追杀残敌,回头会杀入辽东;锦州战事也已经打响,堵胤锡领兵出征,另外也会有五万左右的人马登陆辽河出海口那边,攻打海州;东江军那边也已经动手,攻打平壤等朝鲜北部,切断辽东和朝鲜的联系!” 刘伟超一听,脑海中想象了一下,顿时不由得有点向往,这可是大战,真正的大战啊!要是有无人机之类的去现场拍摄,绝对的大片啊! 就是有点可惜,这个也只能这么想想,不可能实现的! 遗憾之下,刘伟超也还是对崇祯皇帝说道:“那就先恭喜你今年光复辽东,明年占领朝鲜,后年灭了倭国了!” 如今的明军实力到底有多强,他当然是很清楚,不认为会有什么意外。特别是在科技的加持之下,更是有代差的压制了。 崇祯皇帝听了刘伟超的话,只是澹澹一笑,并没有说什么。不过在他的心中,却是想着,根本不用花费那么长的时间,回头等着,好消息来了之后再和刘伟超说,到时候,就只需要澹澹地提一句:倭国已下! 他正在想着,就听刘伟超问他道:“还有什么事情么?” 再次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就回过神来了,便马上回答道:“朕这边没有了,你那边有事?” 刘伟超听了,用手拿着手机,把摄像头对着房间,缓缓地扫着,同时对崇祯皇帝说道:“看到没有,这一排书架的书,全是《永乐大典的书册,软件已经成熟,直接扫描编辑成书册,并且连接打印机自动打印出来了。基本上,我这边就能实现全自动,你那边拍摄书籍过来的速度,你看是否能加快一点?”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压力山大,同时也非常羡慕。 原本的话,他觉得用拍视频的方式翻书,然后把视频内容给刘伟超发过去的速度,已经是够快了。 一开始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 自从拍视频翻书的方式给刘伟超传《永乐大典之后,刘伟超就再没催过。 结果没想到,才半年不到的时间吧,他那边竟然能实现自动化,不但把视频的内容变成了书,还打印了出来,等于在那个世界还原了《永乐大典,关键是不费吹灰之力了! 这种科技,绝对是羡慕死了! 对于刘伟超的要求,崇祯皇帝当然是优先考虑的,想了一下说道:“那这样吧,朕在晚上批阅奏章的时候,让太子给你录《永乐大典的视频,如何?” 还亏了紫禁城已经实现了电灯自由,亮度是没问题的。 刘伟超也知道,不能太逼着崇祯皇帝,毕竟他可是大明皇帝,还是要以国事为重的。 这么想着,他便点点头说道:“好,那就先这样好了!” 崇祯皇帝听了,想起一事,便问道:“你夫人是快生了吧?朕得准备点礼物才好!” “不用,真不用!”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你啊,就把《永乐大典尽快传过来就是最好了。我现在已经在写《永乐大典的论文,一篇篇地发表呢!”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无语,便只好答应一声,便挂了视频通讯。 随后,稍微沉吟了一会,便转身走出了后殿,重新在御座上坐下之后,看着候在那里的王承恩交代道:“大伴去吧,和东厂一起,严查蒸汽机之事。另外,再查其他贩卖朝廷禁止之物,查到了就抓,无论是什么人,都不例外!” “奴婢遵旨!”王承恩听到这话,不敢怠慢,连忙答应一声,这一次,终于匆匆地出了大殿,忙去了。 随后,他看向孙传庭,也交代道:“荷兰那边,很可能会有幺蛾子,卿统筹兵事,当做好出兵南洋的准备。荷兰人在南洋的殖民地,朕都要了!” 孙传庭听了,不由得微微皱了眉头。 大明的海军,就如今来说,大部分兵力都在辽东战事一线,主要是在东江镇那边,另外一部分在倭国和琉球王国那边。短期内来说,这些海军兵力是没法抽调的。 这么想着,他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荷兰国在南洋的实力比之前吕宋西班牙人要强;而朝廷的蒸汽铁甲战船在大洋上受海浪影响甚大,如果只靠驻守吕宋的南洋海军,怕是不足以碾压荷兰人!” 从周王在吕宋就藩,吕宋成为周国之后,郑芝豹所领舰队就改编成了大明南洋海军,巡防海域包括吕宋海域以及台蛙海域等等。因为倭国和朝鲜这边的战事,南洋海军并没有扩编,战力也就一百多艘战船而已。 因此,孙传庭还是有顾虑。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一笑道:“朕也没说立刻攻打荷兰殖民地!” “这样……”说到这里,他想了下之后说道,“在福建和广东再各设一个造船厂,熟练的工匠,就从天津和南京造船厂调配,用于补充南洋海军的实力!” 大明此时除了有钱之外,还有科技,而科技意味着先进的生产力,想要暴兵,其实并不难! 孙传庭听了不由得一喜,他并不操心其他事情,专管兵事的,连忙奏道:“陛下,可是铁甲舰有进展了?” 他是一直知道的,宋应星在天津造船厂那边正在打造全部铁甲的战舰,并且不是以明轮方式,而是隐藏在水里的螺旋桨推进方式。 不过这是大明的最高机密,哪怕他是大明内阁辅臣,都没权过问,是直属皇帝这边的。因此,孙传庭并不知道具体的研发进度。 听到他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微笑着摇摇头道:“没那么快的,不过就之前的蒸汽铁甲战船,uu看书www.uukanshu.com可以改造下,用螺旋桨推进,并且装备线膛火炮,虽然有共振问题,但是只要不是长时间使用,还是没问题的!就这,朕相信对付荷兰的风帆战舰也已经足够了!” 螺旋桨的共振问题,对于船体的伤害比较大。但是,平时还是靠风帆,一旦有战事,再用蒸汽机推动螺旋桨的方式,相信对于铁皮包得船体,影响应该也不会太大! 孙传庭一听不是自己想象得真正铁甲舰,心中略微有点失望。不过再回过头来想象,好像皇上说得也没错,明轮改螺旋桨,火炮换成用线膛火炮,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在各方面也能胜过荷兰的那种战船。 这么想着,他便没有意见了,当即领旨,回头还要就这个事情,再和户部、工部以及内宫兵仗局去协调。 孙传庭去忙,崇祯皇帝也在忙。他要考虑刘伟超的建议,设立世界范围的专利局事情。 按照惯例,他和刘伟超说话涉及的背景资料,回头刘伟超都会把资料整理好之后,再给他传过来的。 到时候,崇祯皇帝参考了那个位面的专利事宜之后,就可以设计出属于大明的世界专利局。 另外,葡萄牙的使者也在来京的路上,崇祯皇帝还要考虑这个欧洲藩属国的事情。 事情很多! 至于如今正在进行的辽东战事,崇祯皇帝反而不是特别操心,也没有以前那种要一问三报的关切度。 原因无他,因为他有底气,朝廷官军肯定能赢! 相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时候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心中也有了底气,觉得这一战能赢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69 傻子 , 锦州城外,建虏中军大营,多尔衮和柳生十兵卫的心情都非常不错,原因无他,所有的布局,都如期完成了。 建虏的五千骑军先撒出去,驱赶着明军夜不收不得不退回宁远,屏蔽了锦州到宁远中左所之间的路段;然后,倭国大军便开始在这个路段埋伏,椵木冲堡、大兴堡、杏山堡、广宁中屯所以及女儿河等地,全都埋伏了倭军。 为了让明军能陷入重围,也为了让明军能相信,倭军甚至还在宁远中左所这边部署了五万人马,就是要给明军知道,这是阻拦明军救援锦州的军队。 要是一点兵力都不暴露,不去阻拦明军的话,就怕明军会生疑。因此,柳生十兵卫就放了一支杂牌军队。这支杂牌军队是拼凑起来的军队,由海战中损失惨重的岛津光久指挥,只许败,不许胜。吸引明军击败他的军队之后,就可以放心救援锦州。 此时,看着地图上新标记好的布局,忽然,多尔衮对柳生十兵卫说道:“此战,我们必须要赢,这里还是漏了考虑!” “哪里?”柳生十兵卫正在高兴着呢,忽然听到这话,便连忙问道。 这一战,对大清来说,必须要赢,同样的,对朝鲜倭军来说,同样必须要赢的。因此,不能有任何马虎。 只见多尔衮用手指着地图,回答柳生十兵卫道:“你看这里,还有这里,这里是小凌河出海口,汇聚了女儿河的河水,这个时候,是能行船的;还有这里,是大凌河的出海口,同样能行船;而明国的水师厉害,说不定他们会用船装着救援军队通过这两条河来增援锦州!” 如果这样的话,就正好能绕过之前倭军在陆地上的埋伏,等于在锦州的东面和南面救援锦州了。 一听这话,柳生十兵卫立刻严肃地点头说道:“摄政王殿下果然细心,没错,明国有船,肯定会这么干。” 说到这里,他随即又是一笑道:“我大倭军兵力多得是,我立刻再派军队去这两处地方拦截,如果明国战船敢进入这两条河的话,必然打沉了它们!” “好,我这边也抽调几门大将军炮,去河边隐蔽!”多尔衮听了,也是点头说道。 倭军的火炮少,并且远征辽东这边,就更是没带。他们所谓的铁炮,其实就是火绳枪而已。 反而是建虏这边,以前和明国作战的时候,缴获过好多火炮,并且劫掠了不少明国工匠,还有就是孔有德当年叛逃的时候,也有带去工匠和火炮,因此,建虏倒是有不少火炮。 红夷大炮都有,但是数量少,得用来和锦州城头的红夷大炮对轰,不过次一等的大将军炮,用来部署在河岸,炮轰可能的明国战船,却是完全足够的,毕竟大凌河以及小凌河都不算宽。 一阵忙碌之后,补上了缺口。 多尔衮和柳生十兵卫再观察地图,发现再无破绽,便都一起哈哈笑起来,心情显然是非常好。 然而,在多尔衮的内心,其实并没有那么乐观。 因为他心中很清楚,如今的明国强大,逼得大清和倭国行此背水一战,这是非常危险的。 别的不说,就只说明军如果迟迟不来救援,局面一直这么僵持下去的话,不用明军再来救援,大清和倭国的联军都将因为粮草耗尽而崩溃! 粮草到底有多少,这在军中一斤是个秘密,只有他本人是最清楚的。否则一旦传开,军心都可能会因此动荡。 希望一切都顺利吧!多尔衮表面乐观,心中却是在祈祷。 不过,大清大概的情况,其实瞒不住洪承畴。这不,等多尔衮回到后帐休息的时候,跟随而入的洪承畴,便小心翼翼地对他说道:“主子,奴才以为,宁远城那边,或许该虚张声势,让明军以为,我们在吓他们,让他们不敢救援,实则兵力不足,就怕明军救援!” 听到这话,多尔衮顿时一喜,当即赞同道:“不错,洪卿所言极是,不过该怎么个虚张声势之法?” 洪承畴听了,连忙把他的想法禀告了一番,让多尔衮不断点头,显然是比较满意的。 随后,多尔衮便立刻又去请了柳生十兵卫,把洪承畴的计谋算了一遍。这让柳生十兵卫吆西了半天,依计而行。 …………… 宁远城这边,建虏的探马,倭军的斥候,不时探头探脑地,查看宁远城明军的动静。 不过主将周遇吉压根没有动静,只是紧闭着城门不出战,甚至连倭人在抢收田野里的粮食,也是不出战。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就见倭军突然大规模出现,就拦在了宁远城东侧,一字排开,堵住去路,密密麻麻的,源源不断地到来。一看这个架势,就好像来了很多人一样。 但是,如果细心的人看,就会发现,倭军好像来了很多人,制造了很大的动静,但其实出现的队伍都很稀疏而已。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月明星稀之下,又隐约能察觉倭军营地那边似乎有什么动静。 然后到了第二天白天,又是很多倭军源源不断地开到,营地进一步扩展,密密麻麻的,至少已经有五六万的样子,并且还在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倭军前锋统帅岛津光久就躲在树荫下,远远查看着宁远城头的动静。 这种虚张声势的做法,明军只要不是笨蛋,应该能看得出来吧? 一看就知道,这是白天添兵,晚上撤回,然后又当新的军队出现。为了让宁远城头上的明军跟容易察觉到这点,自己可是把那些长相非常有特征的军卒,让他们在来来回回的啊! 至少宁远城头上的明军将领,不是有洗衣的望远镜么?该能看得清楚啊! 岛津光久心中如此想着,倒也不是特别急。因为他还有一招会用,让明军能跟容易察觉他这边虚张声势的实情。 等到了下午之后,忽然,撒出去的建虏探马和倭军斥候纷纷赶回,禀告说从山海关方向有援军开过来,至少有五万左右。 岛津光久一听,顿时非常高兴。 如今的联军,最怕明军不救援! 只要来救援的明军越多,那回头消灭的明军越多,就越能沉重地打击明国,从而达到这次战略目的! 五万人马,加上宁远城的两万,虽然数量还是少了一点,不过也还将就了。 这么想着,他一边立刻把消息往后面禀告,一边继续虚张声势。 果然不久之后,明军的夜不收开始出现,然后是前锋,接着中军什么的,陆续到达。 不过都没有进攻,而是在宁远城下驻扎,显然刚到前线,还要和宁远城的明军通气。 看到这一幕,岛津光久犹如看到一大块肥肉,就等着他们上当,这样才能被联军一口吃掉! 不过,让岛津光久没有想到的是,本来以为明国的援军就只有五万人马。可谁知,在五万人马到达之后,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左右,快到傍晚的时候,竟然从山海关的方向,又出现了明国援军! “吆西,吆西!”岛津光久见了,更是兴奋了起来,来援的明军越多越好,反正光是大倭国军队都有三十万,布下了口袋等着明军钻的。最好就一战,就把关外的机动明军都给灭了! 到天黑时分,到达的明国援军估计达到了八万人马左右; 岛津光久琢磨了一会,便实施下一步计划。 在月光之下,又是特意掩盖的动静,传到明军那边去。这还不算,他还特意烧了一个营地,假装是营中失火,结果把营地中的稻草人给烧着了。 火光之下,很远就能看到。 躲在暗处的岛津光久,看着明军的营地和宁远城头上的动静,心中想着,这一下,局势总该明朗了吧?你们这些明狗,该是觉得我大倭国都是笨蛋,竟然如此不小心,一下暴露了兵力其实远没有那么多的事实,已经吓不住你们了吧? 呵呵,以为大倭国是傻子的明国傻子,看你们明天会不会进攻了! 只要敢进攻,就一口吃掉你们! 一如他所愿,他的这些动作,当然被拥有望远镜的周遇吉都看在眼里,不但看清了倭军的虚张声势,甚至也知道了在虚张声势的后面是什么阴谋! 不过这一些,都已经无所谓了,朝廷为了这一战,已经准备了很久。第三、第四批的援军,还会源源不断地开到,直接凭实力碾压过去便是。 等到第二天一早的时候,倭军这边,又是歪瓜裂枣的倭军,源源不断地开了过来,就只是看营地,密密麻麻的,都有十来万人马了。 岛津光久特意到了天亮,才把那些烧了一半的稻草人给掩盖起来,免得明军实在太笨,还发现不了这虚张声势之策,真得被吓住不敢救援,那就麻烦大了。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又有探马来报,说在海岸线上,发现了明国水师,长长的船队,至少有几万兵力是从海路北上。 “来的好!”岛津光久一听,反而大喜,因为他知道,入海口那边的两条河流,都是有伏兵埋伏的,早就料到了明军有可能从水路救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70 再忍一忍 于是,岛津光久连忙派人往锦州那边急报,把这个好消息传回去。 也正在这时候,他发现宁远城那边的明军有动静,连忙查看发现,好像明军是要准备进攻了。 这一下,岛津光久很是高兴,终于不用演戏了。 于是,他又连忙下令,一会接战,稍微抵抗之后就败退,要丢盔弃甲的那种,吸引明军追击。 岛津光久在这边忙着,明军这边确实是要进攻了。 包括从宁远城里,都有兵马出城,汇合城外的明军,以骑兵压阵,车营开路,后面全是步军,一队又一队的,向拦路的倭军发起了进攻。 岛津光久在阵前观察着明军,大概有七八万明军了,后面好像还有明军到达宁远这边,不过并没有马上跟着投入战斗,似乎是想休整之后再进攻的。 看到这一幕,岛津光久便又向传令兵下命令,把最新的明军消息传回去,并且要通报埋伏的倭军,免得明军还没有进入埋伏圈就发动了攻击,那样会比较被动。 明军离得还远,他把阵前的军情连续不断地送往友军和后方。 忽然之间,枪声响了起来。 “呯呯呯……” 听着这个枪声,岛津光久感觉身上几个地方都是一疼,低头看着,发现鲜血冒了出来。与此同时,他身边的亲卫,也都中弹倒地。 对此,他非常地不可思议。因为他记得,明军离倭军这边,还很远啊! 难不成,就刚自己转头说话的这一会会功夫,明军就用飞的速度逼近了? 这怎么可能? 带着难以理解的疑惑,岛津光久转头看向明军那边。 这一看之下,他一下就睁大了眼睛,满脸地不解。 明军没有飞毛腿,还是离得很远啊! 那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怎么中弹了呢? 还有身边的亲卫,也都中弹了! 这是怎么回事??? 想不明白之下,岛津光久的意识有点模湖,也站不住,摇摇欲坠。 正在这时,就他看着的明军那边,又冒出了硝烟。 “又开枪了?” 岛津光久刚有这个想法,身上便又感觉到了疼痛,再也站不住,当即摔倒在地,仰头而倒的那种。 已经失神的眼睛,就看着蔚蓝的天空,在彻底失去意识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明军的火枪,竟然能射这么远的距离,这一战,还怎么打? 刚想完,岛津光久便死翘翘了! 他这一死,原本就准备败退的倭军,顿时没人约束,全都跑了! 明军的火枪太厉害了,都赶上火炮了,那么远的距离,都把岛津光久干掉了,这一战还怎么打? 反正之前的军令,就是要败退的! 明军这边,集合了线膛燧发枪,秒了当前倭军主帅那边的一堆人之后,就发现倭军全部逃了。 不过前锋主帅周遇吉,并没有下令掩杀,而是保持阵型,继续向锦州推进。 原因很简单,虽然他不知道对面敌人的具体部署,但是他知道朝廷几路大军都在推进,锦州又有充足的准备,并不用着急救援! ……………… 锦州这边,建虏和倭军的联合指挥部,也就是联军的中军帐所在,多尔衮很快就收到了前线快马传回的消息。 “果然不出所料,明军利用水师的优势来救援锦州!”多尔衮微笑着对柳生十兵卫说道,“既然如此,那大小凌河那边的伏击,就全靠你了。如果需要增援的话,孤这边也能抽调人马过去。” “不用,不用!”柳生十兵卫听了,当即摇头说道,“那边埋伏了将近八万人马,沿着河道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足够了!” 说完之后,他还觉得自己有点幽默,便呵呵地笑了。 随后,他便派出了传令兵,去给河边埋伏的倭军传令了。 当这传令兵刚走出中军帐,就在门口那,和匆匆而来的一个倭人撞了个满怀,差点成了两个滚地葫芦。 一看这情况,柳生十兵卫就有点不高兴了,这么惊慌失措,岂不是让大清国的人看笑话么! 于是,他就阴沉着脸,准备训斥一番。 然而,都没等他开口呢,就见那个冲进中军帐的倭人,压根不理被他撞了一下的传令兵,只是上前单膝跪地,急切地禀告道:“大人,朝鲜北部遭到几万明军进攻,铁山沦陷、义州告急,平壤告急!” 说这话的同时,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求援信,双手奉上。 柳生十兵卫一听,顿时大吃一惊,压根顾不得生气,甚至可以说,他自己都失态了,都等不及他的亲卫去转呈救援信,自己犹如屁股底下有弹黄一样,一下跳了起来,冲过去一把夺过信,立刻便看了起来。 在中军帐内的其他倭人,也全都变了脸色。 如果朝鲜北部被明军夺去的话,他们就退不回去不说,整个朝鲜都可能会很危急! 边上的多尔衮听到翻译给他翻译之后,顿时也是脸色一变。 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偏偏是在锦州战事发起的时候,明军去攻打朝鲜了呢? 他可不认为,明国东江军的进攻,会是和锦州这边联动的!这不可能! 只要辽东在大清手中,皮岛的明军就不可能那么快得到消息的! 换句话就是说,这应该是凑巧? 如果是凑巧的话,那可真的是太不巧了! 锦州战事已经打响,倭军要是回援朝鲜的话,那锦州战事怎么办? 一旦倭军要撤军的话,哪怕只是撤一部分,也会影响到联军的士气! 一想到这,多尔衮的脑壳就疼了! 怎么回事?为什么就诸事不顺呢? 不对,不对! 也就是朝鲜那边出了一点岔子而已,至少在锦州战场这边,一切都是按照预料之中的情况发展的。 这么想着,多尔衮心中便有了注意,一定要劝柳生十兵卫,万事以锦州战事为主,万万不可功亏一篑! 他在想着这些的时候,柳生十兵卫已经看完了救援信,脸色格外地难看,转头就吩咐他的手下道:“集结兵力,立刻回援朝鲜!” 听到这话,多尔衮连忙大喊一声道:“慢着!” 喊停了这些倭人的动作之后,他也是立刻站了起来,快步走到柳生十兵卫的面前,恳切地俯视柳生十兵卫说道:“这个时候,可不能撤军,要不然,影响到锦州战事,我们这么多的准备,就全都功亏一篑了啊!” 都不等柳生十兵卫说话,多尔衮就又连忙补充说道:“宁远和山海关的明军,已经发起了进攻,马上就要落入我们布下的口袋里;海上的明国水师,也要进入大小凌河,被我们埋伏在两侧的军队伏击。一场大捷就在眼前了,你要是这时候撤军,至于么?” 柳生十兵卫听了,稍微冷静了下来,觉得多尔衮说得确实有道理,但是,他也还是一拍手中的求援信,对多尔衮说道:“你不知道,明军是大规模进攻朝鲜,救援信发出之时,至少已经有三四万明军登陆了,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明军登陆。还有,那些朝鲜反贼也纷纷出山,呼应配合明军,要是增援完了的话,朝鲜北部,包括平壤在内的所有地方,说不定全都要落到明军手中的!” 多尔衮一听朝鲜北部的局势竟然如此严峻,说真的,他心中也是大吃一惊。有点难以想象,明军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兵力,该不会是从明国本土跨海运兵过去的吧?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不能让倭军回援。 这么想着,他便继续用非常恳切地表情对柳生十兵卫说道:“既然如此,你要带多少军队回援?就算你能赶回去,是不是也已经晚了一点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先把眼前这一战打完了再说,你看怎么样?” 多尔衮生怕柳生十兵卫拒绝,便不等他说话,马上又补充说道:“这一战已经开始,相信也就十天半个月,差不多就能消灭来援的明军。我可以答应你,只要消灭了明国援军,大势已定之下,你带兵回援朝鲜,孤绝不阻拦,甚至孤再派骑军随你同去如何?” 柳生十兵卫听了,便沉默了。他的理智告诉他,多尔衮说得有道理。 可是,后路被断,特别是整个朝鲜都有可能失陷的话,对于他这三十万大军的士气,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多尔衮一直盯着柳生十兵卫,看到他的脸色,立刻就猜出了他心中在想什么,便连忙又劝说道:“为了这一战,我们可是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的。如今形势一片大好!不止是我们锦州这里,还包括草原上,孤相信这个时候,归化城那边的战事,也应该已经打响了。十万骑军突袭归化城,肯定能把明国打疼,更不用说还有西部的瓦刺和沙俄军队,也正在攻打明国西部!” 说到这里,多尔衮深情地说道:“你们再忍一忍,忍一忍就好,只要打赢了眼前这一战,一切都好说!” 听到他的这番劝说,柳生十兵卫想了好一会,最终点了点头。 可谁知,正在这时,门口又撞进来一个报信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71 关心则乱 , 只看这报信的探马,慌里慌张的,不管是多尔衮,还是柳生十兵卫,就都知道,估计不会有好事! 果然,只听探马向多尔衮慌张地禀告道:“殿下,明国水师并没有小凌河入海口,继续北上了!” “什么?”多尔衮一听,顿时大吃一惊。 明国水师要是入小凌河的话,离锦州便是最近的,救援最是方便。 可是,不入小凌河,难不成,他们要干什么? “不要担心!”倒是柳生十兵卫已经知道地形的,反而安慰多尔衮道,“明国水师肯定是嫌小凌河不够宽,所以他们想从大凌河那边来救援锦州。我们一样在大凌河埋伏了人马,定然让他们有来无回!” 如果是大凌河的话,逆流而上,到达的是大凌河堡的废墟。 想当年,明国想在这里把大凌河堡修起来的话,结果被大清包围,也是第一次俘虏祖大寿。 然而,这个时候,多尔衮却不是那么乐观了。 明国水师浩浩荡荡地沿着海岸线北上,他还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会不会明国水师连大凌河也不进,而是继续北上,到辽河口去登陆,他们的目的,是攻打海州? 这也算是围魏救赵的计策,同样是救锦州! 要知道,海州可是粮草物资的囤积地,从大清各地运来的粮草物资,全是要先集中在海州的。并且,大清的小皇帝也在海州。完全可以说,此时的海州,是大清的七寸所在! 攻敌之必救,麻烦大了! 多尔衮不敢让这种情况发生,便立刻说了出来,准备调兵回去防备明军偷袭海州。 柳生十兵卫一听,顿时就不干了,连忙劝道:“如今大战在即,千万不能调兵回去。否则一旦调兵回去,必然会动摇军心,那锦州战事就会功亏一篑了啊!” 说到这里,看到多尔衮似乎想解释,他连忙再劝道:“而且你这只是自己的猜测而已,万一明国水师就是从大凌河入海口逆流而上,刚好会落入我们的陷阱。你这时候却派兵回去,岂不是坏了大事!” “我们两家,付出了那么多,如今一切顺利,明军也在上钩,要是因为你猜错而导致这次战事失败,这个责任,就算你是大清摄政王,怕你也承担不起吧?” 听着柳生十兵卫说着这些话,不知道为什么,多尔衮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仔细一想,好像这就是自己刚才用来劝柳生十兵卫不撤军的理由! 顿时,他有点无语! 不过从理智上来说,柳生十兵卫说得确实有道理。明军会不会偷袭海州,这还是两说!可要是从前线调兵回去,那准备了这么久,付出了那么多代价的锦州战事就真得很可能会失败的! 这么想着,多尔衮便隐藏了内心的担心,咬牙说道:“好,你说得有道理,我们先把锦州战事打完,重创了明军再说其他!” 柳生十兵卫听了,心中顿时有些平衡了。 现在好了,我担心,你也担心,双方扯平! 随后,两人便没有再操心其他事情,又开始谋划起当前战局。 锦州守军这边,一直没有突围的意思,只是守着锦州城并不出来; 而宁远明军那边,已经开始出发救援,估计这个时候,第一道拦截的防线,应该按照计划诈败了。 他们正在想着这个战场的事情呢,就听到中军帐外又传来急促地脚步声。 下意识地,多尔衮和柳生十兵卫几乎一起抬头看向中军帐门口。急促的脚步声,意味着有紧急军情,就是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就在他们抬头看去的时候,一个背着旗帜的倭人斥候已经闯进了中军帐,神色严峻地向柳生十兵卫禀告道:“大人,岛津阁下战死,第一道防线被攻破!” “……”柳生十兵卫一听,顿时无语了。 让你诈败而已,你还真败了?连自己的性命都丢了? 不过对此,他其实并没有多少悲伤,萨摩藩和幕府的关系并不好,并且如今萨摩藩估计已经不复存在,这个岛津光久死了也就死了,并没有多少价值! 唯一有点介意的是,战事才刚开战,就死了一个大名级别的将领,似乎有点不吉利! 他这么想着,多尔衮那边也已经听到翻译传话,顿时有点吃惊,连忙问道:“他是怎么死的?” 多尔衮感觉有点蹊跷,一般而言,主帅肯定不会在第一线,身边还有亲卫保护,怎么可能就会战死呢?又没有下令他们冲锋,必须要拦住明军的! 他自然不知道,有的时候,其实就是有意外的。 比如说,在原本的历史上,建虏入关打大西军的时候,张献忠就是在军前查看建虏情况的时候,被建虏给射死了,导致大西军产生极度混乱,大大减轻了建虏攻打大西军的难度! 这时候,倭军斥候也是说不清楚,只是回答道:“岛津阁下是被明军火枪打死的,战事混乱,可都是这个说法!” 多尔衮听了,有点疑惑,便进一步追问,却得不到他想要的答桉。 斥候说明军还离得远,火枪就打死岛津光久了,这怎么可能! 可能是被明军火枪手偷偷摸近了,用斩首战术干掉了岛津光久的。 他之所以不相信,是因为在他的认知中,火枪压根不可能射那么远,又要射得准,还要有杀伤力,这怎么可能呢! 他宁愿相信,战场混乱之下,倭军没有注意到偷偷靠近的明国火枪手!对他来说,这个答桉反而更靠谱一些! 岛津光久的死,并没有引起多少恐慌,毕竟这第一道防线,原本就是为了诱敌之用的。换句话就是说,一切还是在联军的掌控之中。 此时的多尔衮,比较关心另外一个问题,当即问道:“如今赶来救援锦州的明军一共有多少兵马?” “至少有七八万了!”战场混乱,斥候也只能知道一个大概数字。 多尔衮听了,和柳生十兵卫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兴奋。 陆地上的明军有七八万,海上还有个三四万,这么一来,那就是十多万明军了。 这个数量的明军,要是能歼灭掉的话,别的不说,至少在关宁一线,明军的实力大减,联军算是打了一次大胜仗了! 于是,多尔衮和柳生十兵卫把其他事情都放到了一边,立刻关注起前线的战事,忙着开始应对布局。 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陆地上的明军才开始和第二道防线的倭军交战呢,就又有快马急报闯进了中军帐。 多尔衮一听禀告,顿时吓得一下坐不住了,立刻站起来确认道:“什么?明国水师还是没有入大凌河,还往北去了?” 这也就是说,明国水师的目标,绝对是海州,用得就是围魏救赵之策没错了! 真得是越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这一下,多尔衮是真急了。 看到探马再次确认了这个消息,多尔衮还没来得及下令呢,柳生十兵卫又站出来劝道:“这个时候,我们万万不能自乱阵脚啊!如果你这个时候不管不顾,从锦州抽调人马,必然会引发其他军队的恐慌,这会导致整个锦州战事功亏一篑的!” 多尔衮听了,马上解释道:“但是海州乃是我们囤积粮草之所在,还是我大清皇帝御驾所在。一旦海州优势,我们的后路就被断了啊!” 柳生十兵卫听到他这话,却压根不理,反而很严肃地说道:“那朝鲜北部已经被明军攻击,你不也是要我以大局为重,以锦州战事为重么?这不是一个道理,怎么说我的时候,你头头是道,一旦牵扯你自己的时候,你就慌了,这算什么?” “……”多尔衮一听,顿时愣住了,想要说得理由,一下卡在了喉咙里。 没错,海州被明军攻击对于大清的影响,一如朝鲜北部被明军攻击对倭国的影响。如今柳生十兵卫拿自己的理由来说自己,这都没法还嘴了! 边上的洪承畴看到这个情况,便站出来说道:“主子,大目付言之有理,就算明军不是虚晃一枪,而是真得去进攻海州。一时半会,也根本不可能打下海州的。” 说到这里,看到多尔衮转头看向他,洪承畴就继续进言道:“而锦州战事已经打起来了,如果此时撤军,哪怕只是撤回去一部分兵马,但是引发的军心动乱却是不可低估的!奴才以为,立刻快马通知海州严阵以待,守好城池即可。等到锦州大捷之后,再回师灭掉偷袭海州的明军,攻打朝鲜北部的明军,都不在话下!” 多尔衮听到他的这些解释,最终点了点头,自己还是关心则乱啊! 他也是一个有魄力的人,调整了心态,心中有了决定,便不再犹豫,除了派人立刻向海州示警之外,便全力应对锦州战事。 一如洪承畴所言,如今最为重要的,就是锦州战事,这是最关键的一战,其他战事都是次要的。 不过,他显然漏掉了另外一场战事,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探马急报赶来禀告消息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72 一方枭雄 “报,和硕郑亲王殿下所领联军遭遇明国草原骑军,全军败亡,殿下战死!”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下打在了中军帐内所有人的脑门上。 就连满清第一巴图鲁,一声不响地站着,好像天塌下来都不会眨眼的鳌拜,身子都没站稳,后退了半步,然后急忙跨前一步,就待上去问个清楚。 不过这时候,多尔衮已经上前,一把抓住了打千跪地的信使,硬是被他提了起来,一脸狰狞地大声喝问道:“什么,你再说一遍!谎报军情,孤诛你九族!”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此时的他,绝对是方寸大乱了! 想来也是,草原联军,那是集结了大清和东部蒙古各族几乎所有的骑兵,是大清能拿出来的最强大的骑军力量了。 有济尔哈朗领军,统帅能力绝对是能让人放心的,前去攻打归化城以策应辽东战事,顺便解除东部蒙古部族的危机。 结果这个时候他收到消息说,这么强大的一支骑军,竟然全军覆没! 不要说由此带来什么后果,就是光全军覆没这个事实,都让多尔衮有点没法接受。 这不,他都喊出了谎报军情就要株连九族的话了。呵呵,随便一个建虏,要是诛杀九族的话,估计整个建虏不会有多少剩的,指不定都能诛杀到多尔衮自己身上! 所以,对于这个时候的建虏来说,诛杀九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被多尔衮拎起来的信使,不敢挣扎,也不敢反抗,只是又一次回复道:“已经核实多个逃回来的军卒可以确认,草原联军确实已经全军覆没了!” 多尔衮心中其实知道,这种事情上是不可能撒谎的。但是,他怕,是真得怕这个事情是事实,抱着几乎不可能的希望,还是想要听到,是信使搞错了! 要不然,多尔衮岂会不知道,草原军队全军覆没的结果,对于大清会有多大的伤害! 此时,听到信使再次确认,多尔衮恨得一把把信使甩地上,大声咆孝道:“这怎么可能?济尔哈朗是干什么吃的?他又不是豪格,怎么会全军覆没的呢?” 亏了豪格在大后方没参加,要不然,听到此时的多尔衮这么说他,指不定就会拔刀砍人了! 中军帐内,非常地安静,其他人也都没发接受听到的事实。 只有柳生十兵卫那边,正在听翻译传话,这个叽里呱啦的倭语声音,在这安静的中军帐内就显得格外突兀。 狰狞的多尔衮,听到声音,怒视了那翻译一眼,不过还好,还是有点理智,没有迁怒过去,而是又转回头,看向那信使,厉声喝道:“那明军是不是也损失惨重?他们还剩多少人马?” 毕竟是摄政王,城府还是有的,哪怕他暴怒万分,可还是有理智在的。因此,他立刻又想到了具体的战况,说不定没有自己想象那么糟糕,就赶紧问了出来。 信使被他甩地上,已经又爬起来,依旧保持打千跪地的姿势,面对暴怒中的摄政王,心中其实有点非常惶恐了,不过还是如实禀告道:“明军大捷,几乎没有多少损失……” 这个话还没说完,就见多尔衮抬起一脚,就踹到了他的肩膀上,踹了他一个后仰,摔了个四脚八叉! 与此同时,就听到多尔衮向他咆孝道:“真当孤不会杀人么?竟然敢谎报军情!” 说着话,他就去拔佩剑了,看样子,那是要真砍了。 洪承畴一见,有点慌了,连忙劝谏道:“主子,这不可能谎报军情,还是问清楚……”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多尔衮红着眼睛盯向他,彷佛要吃了他一般,当即厉喝道:“还不谎报军情?十万骑军对冲,就算明军厉害,杀敌一千,那必然也是自损八百。来来来,你来告诉孤,明军怎么个没多少损失,这不是谎报军情,还能是什么?” 鳌拜等人,听到这话,也都是一起附和。 他们都是久在军中之人,又岂会不知道骑军厮杀的话,伤亡比会有多大,明军就算能赢,肯定也不可能没伤亡多少的! 更不用说,联军这边是有将近十万人马,而且统帅又是济尔哈朗,不是豪格! 反正就多尔衮这些打惯了仗的建虏来说,真得没法想明白这个事情。 那信使见了,就怕多尔衮的剑噼下去,双腿跪地上,直着上身慌忙解释道:“明军有十二万以上的骑军,两军遭遇,郑亲王殿下带头对冲,结果还没冲起来,蒙古各部族就先溃逃,变成了一场追杀!” “……” 他这话一说完,顿时,中军帐内再次安静了下来。多尔衮等人,就犹如中了传说中的点穴神功,就一下定在了那里! 在他们的脑海中,想象了下信使描述的场景,他们心中就拔凉拔凉的,因为以他们的经验,已经可以肯定,在要对冲的时候自家阵脚先乱,哪怕军中还有人想死拼的,也会被连累。结果一败涂地,是注定了的事情! 更不用说,明军还比联军的兵力还多了! 此时此刻,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如同济尔哈朗当初绝望时的心声:猪队友,猪队友,猪队友啊! 把大清给坑死了! 要是草原这一战,就算联军全军覆没了,但是明军也是损失惨重,无力再东进,那暂时来说,影响还不大! 可是,明国骑军有超出他们预期的兵力,达到十二万之多,并且还没损失多少兵力的情况下,那绝对是席卷东部蒙古草原,并且很可能从任何一个地方,侧击整个大清。 基于此,就算打赢了锦州之战,后续大清的处境,也将是非常危险的! 换句话说,草原之战失败,大清便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了! 中军帐内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还想着力挽狂澜,几乎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时之间,很多人的眼神,都是一片茫然! 一种对未来的茫然! 包括自以为聪明过人的洪承畴,也是如此! 究其原因,实在是两国的实力,差距太远了! 可就在这种茫然绝望之时,忽然,一声“啊”地惨叫声,在中军帐内响了起来。 众人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却发现是摄政王多尔衮一剑噼死了地上跪着的那个信使。 这个信使可以说,是完全没想到突然会被噼死,脸上带着震惊和不可思议,眼睛睁得大大的,死不瞑目! 其他人也是搞不明白,为什么摄政王会突然下杀手?难不成,是被刺激地疯了? 他们正在想着呢,就听多尔衮厉声用滴血的剑,指着地上信使的尸体说道:“孤确信此乃奸细,谎报军情!” “……”中军帐内的人一听,都是无语地看着多尔衮。 他们可不这么想,基本上他们是信了信使的话的。 只见多尔衮转头四顾,一脸地狰狞,眼神狠辣,继续厉声说道:“锦州战事正在最为紧要的时候,并且大清胜利在望,这个时候,任何想要影响战局,试图帮助明军反败为胜的,孤都决不轻饶!” 一听这话,洪承畴就明白过来了。 摄政王其实不是不知道,草原之战基本上就是真的。但是,锦州战事正在最关键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外来的消息动摇军心的话,那将会是一败涂地! 而大清能集结起来的军队,基本上都已经在锦州这边了,如果再败的话,就真得没有一点对抗明军的本钱! 因此,这一战,大清必须要赢! 大清只有赢了,至少能在关宁一线重创明军,重整士气之后,再回辽东想办法应对来自草原明国骑军的威胁,说不定还能有一线生机! 就只是短短的这么一会时间,多尔衮就想明白了这一切,果断出手,也够狠辣,当真是一方枭雄! 说真的,洪承畴自己感觉在多尔衮的位置上,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做不到多尔衮的果断和狠辣!这么想着,他不由得心中很是佩服多尔衮! 这一点,洪承畴还真有自知之明! 想当初,松锦之战的时候,虽然说吃了大败仗,最后被建虏围在松山,但是其实兵力还有不少,突围失败之下,粮草又没,洪承畴该考虑军心士气问题。 但是,他却没什么作为,最终被松山副将夏承德献了城池,导致最终全军覆没。辽东巡抚邱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蛟战死,他自己却不敢殉国,最终投降了建虏。 此时,多尔衮转头看向柳生十兵卫,脸色依旧严峻,语气并不友善,带着一丝决然说道:“明军已经咬钩,无论如何,都要围歼明军。你抽调部分军队围困锦州,孤抽调大清精锐和你那边的伏兵一起,吃掉明军!”.. 说话间,压根就不是商量! 柳生十兵卫听了,倒也没有犹豫,当即点头说道:“我把埋伏在大小凌河的军队调过来围锦州!” 多尔衮听了,略微一点头之后,便转头看向另外一侧,同时大声喝道:“鳌拜何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73 浑河血战 , “末将在!”鳌拜听到,立刻上前,甩了马蹄袖,打千跪地。 他是两黄旗的人,也就是皇太极,福临所领的旗,属于皇旗,对福临小皇帝,他是奴才,对摄政王,却不是奴才。 别人可能不会分得那么清,但是鳌拜效忠于福临小皇帝,在这称呼上却是分得很清楚的。 他的这个称呼,也让多尔衮的眼睛微微缩了一点,盯着他,正准备说话时,忽然,中军帐外又急匆匆闯入了一个背着旗帜的倭人斥候。 “报,明军长蛇之阵,前后呼应,稳步推进,无法包围,是战是退,请求战术指导!” 一直没有说话的柳生十兵卫一听,原本就不好看的脸色,顿时越加难看起来了。 按照他们的计划,让岛津光久引诱明军,用诈败的方式,诱惑明军追击,这样能瓦解明军的阵型。 可如今听到禀告,救援锦州的明军竟然不慌不忙,压根就没有狂追,只是稳扎稳打的话,这一战就难打了! 前线的大名要战术指导,其实也是说明,他们面对明军的稳扎稳打,有点措手无措!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又问道:“怎么,明军兵力都没有我们多,打不下来么?” 就算明军稳扎稳打,可伏兵从两侧进攻,只要拦腰掐断明军的话,一样是可以的。 “明军的火器多,并且威力大,我们死伤惨重!” 听到这个理由,柳生十兵卫不由得有点头疼。不过他很快想起刚才多尔衮说过得话,便立刻转头看向他。 多尔衮这边,当然也有翻译,这时候,已经听完了倭人的对话,眉头也是紧皱。 不过对于明军的战力提高,他是有心理预期的。 他正想说话时,就听洪承畴连忙插嘴问道:“明军的车营开路,火炮很多么?” 一听他问话,多尔衮立刻想起,洪承畴原本是明军的蓟辽总督,并且在关内领兵打仗很多年,最是熟悉明军的作战方式,他在问话,多尔衮便没有开口,先听听洪承畴问话再说了。 经过翻译传达,倭人斥候便马上回答道:“明军是用车营为依托,不过好像没什么火炮,都以排枪射击为主,弓箭为辅!” 听到这话,洪承畴心中一喜,便连忙对多尔衮说道:“主子,明军想必是救援锦州心切,重炮笨重,移动不便,就轻装简从,这倒是给了我们大清一个机会!” 多尔衮听了,眉头还是皱着,并没有马上说话。 洪承畴见了,便连忙解释道:“稳扎稳打,是带兵将领的风格,明军前锋主帅是那周遇吉,原本是勇卫营将领,是大明之精锐,打仗想必是有一手的。而不带火炮,急切救援锦州,和这个稳扎稳打也不矛盾。因为,打仗从来不是带兵将领的事,说不定明军中的监军,甚至朝廷那边都会派人催促。” 对于这事,他太有经验了。 想当年松锦之战的时候,他领着十二万大明精锐救援锦州,本来他的打法,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 结果朝廷派了监军来催他,以至于他被逼无奈,只好匆忙进军,结果粮道被断,最终导致一败涂地。 如果不是朝廷上有人指手画脚,当年那一战,他未必会输! 此时,听到洪承畴的解释,多尔衮想了下,又稍微改了下注意,低头看向还打千跪地听令的鳌拜,当即对他说道:“你是大清第一巴图鲁,如今正是用你之时!孤把白甲兵全部调拨于你,务必给孤截断明军阵型!” 说这么多,意思也说得明白,他这不是公报私仇,排除异己,而是你鳌拜一直有大清第一巴图鲁之称的。在这么紧要的关头,正是需要勇士的时候,你不上谁上? 并且也不是只派你鳌拜上去,所有大清最为精锐的白甲兵都给了你,这妥妥的就是公事! 鳌拜倒没有怂,也不管有没有领会多尔衮的意思,当即大声回应道:“渣!” 刚才他也听清了,明军只是以火枪为主,那就没什么怕的,大清自有克制之道。 多尔衮吩咐了鳌拜之后,转头看向柳生十兵卫,严肃地说道:“如此,我们两家立刻换防,并且你也要派出最精锐的倭军,协助我大清最精锐的军队,截断明军,分割包围而歼灭之!” 说到这里,他不等柳生十兵卫说话,就又严肃地提醒道:“不要忘记了,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大清回援金州,而你也要回援朝鲜!” “好,我当然是知道的!”柳生十兵卫听了,立刻点头回应。 不管其他地方的战况如何,至少在这锦州的围点打援上面,还是在联军的掌控之中。 这一战,是联军能胜利的最后希望,要是还败了……不,不会败的,这一战,全力以赴,必然是能赢的! 没有人能承担这一战的失败,那就真得只有精诚团结,全力以赴,打赢这一战了! 于是,中军帐内的军令,很快一道道传出去。 大小凌河两岸的倭军,纷纷集结,往锦州城下赶去,换防这里的建虏精锐。 这么大的动静,锦州城头上的人,自然看得非常清楚。 刘伟秀注视着围城挖掘出的壕沟后面,那些倭人和建虏的换防,他便对阎应元说道:“肯定是援军到了,倭人挡不住,便想抽调精锐的建虏去打朝廷援军。我们要怎么做?” 锦州的主帅,是阎应元,因此,得以阎应元的想法为主。 就见阎应元拿着望远镜,一边看城外的动静,一边回答刘文秀道:“不用,朝廷事先的安排,援军并不需要我们去呼应。这个时候,建虏和倭寇想必也有准备,会防着我们趁机出城。” 至于换防只是假动作,虚张声势,就为了吸引锦州兵力出城,这倒不大可能。因为他们两人是知道的,朝廷集结了重兵,就等着打这次战事的。不管是建虏还是倭寇,他们肯定挡不住朝廷大军的兵锋。 刘伟秀看看城外,心中有点痒痒,这可都是军功,便再问阎应元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阎应元听了,放下了望远镜,转头看向刘文秀,严肃地说道:“建虏和倭寇在朝廷大军面前,必定是失败的。你部擅长游击,那就做好准备,一旦建虏和倭寇败退的话,你部可以马上追击。” 刘文秀一听,很是高兴,当即便回应道:“那我传令下去,让他们都做好准备,以便于随时能出战!” 随后,他便兴奋地走了。 阎应元还是一如既往地沉稳,看了下他的背影,又去看城外的动静了。 等到天色将近傍晚之时,建虏和倭寇已经完成换防。 多尔衮和柳生十兵卫都亲自赶去了围剿明国援军的前线,查看战况。 这个时候,明军已经不再攻击前进,而是还趁着天亮的时候,用车营的偏厢车为栅栏,围了一圈以作防御。 前后营寨相距几里路,想要单独围攻一个营寨,必然会受到前后明军的夹攻。 对于这种阵型,要能破局的,就是挡住前后两个营寨,不让其救援,然后攻破当中的营寨,就能把明军切断了。 可是,明军火枪的犀利,确实是很厉害的。数量之多,连绵不绝地射击,让试图截断明军的倭军损失惨重。 多尔衮了解到这前线的战局之后,立刻便回忆起了早年的一份记忆。 当初明军也曾救援辽阳,大清,不对,那个时候还是大金,拦截明国援军,爆发了浑河血战。 当时的明军,是白杆军和戚家兵组成的联军,结阵而战,就犹如刺猬一样,让大金军队死伤惨重,到最后,甚至军心士气已经到了不敢再攻,迫使先汗连砍了几个带兵将领,结果还是打不下来。 最后,是从辽阳调了缴获的火炮,才算是轰开了明军的阵营,相对来说,好打了一些。 不过那一战,最终还是戚家兵的弹药用尽,才算是灭了他们。 浑河血战,可不只是随便取名的,是真得血战,导致大金元气大伤,休整了很长时间才算缓过来的。 如今,竟然又有当年那一战的影子。只是很可惜,这里离海州很远。 所谓的攻打锦州,只是一个幌子,目的还是围点打援,对于锦州,只是围而不攻。因此,大清虽然有火炮,可嫌其笨重,并没有带来前线。如果要用火炮来轰的话,就必须去海州调,对于时间紧迫的战局来说,并不现实。 多尔衮看着战局,虽然是皱着眉头,但也没有到一筹莫展的时候。 大金,或者说后来的大清,为了对付明军火枪众多的事实,也相应地找出了对策的。 看完敌我双方情况,夜幕已经降临。 建虏和倭寇这边,选派出精锐,试图夜袭,可无奈明军戒备森严,根本无法奏效。 等到东边的天空再度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多尔衮便不管了,让鳌拜准备进攻,就准备用堂堂正正的手段,撕开明军的防线,分割包围明军,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74 大清精锐天下无敌 秋天的天气,一如既往,所谓秋高气爽,算是一个踏青的好天气。 然而,在不到杏山驿十里的这个地方,却云集了建虏和倭寇大军,从四面出击,堵住了沿着官道往锦州方向攻击前进的明军。 侧面的椵木冲堡等地的倭国伏军,也已经前出,试图进攻明军侧翼。 但是很明显,在侧翼虽然没有见到尸体,但是能看到地上有很多血迹,显然是企图没有得逞。 此时,鳌拜所统领白甲兵并抽调各旗精锐,大约两千余人,就替代了侧翼的倭军,一个个都是表情严肃地整装待发。 这些建虏精锐,皆穿三层甲,一半手持刀盾、狼牙棒、大砍刀等武器,另外一边,则全是弓箭在手。能看出来,他们手中拿得都是硬弓不说,箭壶都比普通弓箭手要多一壶,甚至更多。 本来建虏军中也是有火枪兵,也就是孔有德当初投靠建虏时候带过去的火器兵,但是,这支军队在当年的宁远之战中全军覆没,因此,建虏这边的火枪手已经不成建制,只有朝鲜人那边还有,并没有调来这里,只是在负责围困锦州城。 之所以如此,倒也不是因为朝鲜兵会靠不住,而是朝鲜人用的火铳,明显没有明军的精良,如果在进攻中用火枪对射,估计是会白白送人头。要不然,多尔衮不可能不让朝鲜火枪兵上阵的。 在这些倭军的身后,柳生十兵卫也抽调了倭军中的精锐,就是那些武士旗本等等,都是倭国的精锐武士,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倭军的铁炮兵,听着吓人,其实就是鸟枪队而已。另外一部分,则是武艺精湛的武士旗本等等,大都手握长长的双手武士刀。相对而言,个体战斗力绝对是强悍的。 至于普通的足轻,手握长枪的那些,都在更后面,只有前面的大清巴图鲁和倭军武士能撕开明军的防线,这些足轻才会冲锋,要不然,最多只是消耗明军的火药,而不会有其他可能。 明军这边,依旧是以车营为依托,防御为主。 多尔衮借助柳生十兵卫这边给他用的望远镜能发现,明军的偏厢车中,确实没看到多少火炮。 一般来说,按照明军车营的惯例,一辆偏厢车中装两大两小的火炮,这远程火炮就会很勐了。但是相对来说,也会变得很重。这么一来,偏厢车一般都是要靠力气大的牛,或者多匹马来拉动。 但是,多尔衮发现,明军阵营中压根就没有什么牛马之类的牲畜,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能证明,明军的偏厢车中,绝对没有重炮,因为那样太重了。 看到这个情况之后,他心中便多了一份底气,脸色也不再那么严峻了。 要知道,大清从很早以前,就被明军的火枪所困扰,最终想出了应对之法,并且在历次战事中慢慢加以完善,得到了最终的对付明军火枪的武器,也就是车楯。 从还是大金时候就开始,每牛录(一牛录为三百人)中每一百人就配备四辆楯车,由三十名军卒操作,占比达三成,可见其地位。 这个车楯,其实就是车上的盾牌,也就是在一辆双轮车的最前面,竖着一道能遮挡很大面积的盾。不过这个盾是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铁皮复合而成。这样制成的楯车“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具有较强的防御力。对付火枪,也具备非常强的防御力,基本上就打不穿。 因此,车楯是火枪的克星,但是与此同时,也害怕中型以上火炮的轰击。 此时,多尔衮基本可以肯定,明军急着救援锦州,并没有携带多少重炮,这么一来,就给了车楯用武之地了! 这一战,能打,能赢! 为了牵制明军,给主攻军队制造机会,多尔衮和柳生十兵卫商量之后,就由柳生十兵卫这边负责派兵羊攻牵制。 太阳还没发出秋老虎的威力,震天的战鼓便在这辽西走廊响了起来。 “冬冬冬……” 拦路的倭军最先发起进攻,不过却是畏畏缩缩的,明显害怕明军的火枪威力。走了半天,都没走出几丈的那种。 多尔衮一见,顿时就有点火了。这种进攻,能牵制个鬼了! 于是,他便严肃地对柳生十兵卫说道:“此战,你我皆派出了最精锐的手下侧击明军,你这牵制明军的力道要是弱了,难不成就是想死那些精锐么?” 柳生十兵卫听了,自己看着那些倭人进攻的畏缩有点难堪,便用倭语叽里呱啦地发飙了一通。 随后,就看到有一支倭军上前,开始督战:后退者杀,作战不力者杀! 军法处置了一些人之后,这些负责牵制的倭军便没有办法了,只能哭丧着脸,嗷嗷叫地开始向明军发起进攻。 战事到了这个时候,才算有点像大战的样子。 “呯呯呯……” 明军阵营这边,火枪的声音,连绵不断地响起,开始收割那些冲得近的倭军军卒。 在明军后方位置,也同样有倭军冲出,牵制明军的后军。 一时之间,喊杀声,枪声等等,响成了一片。 多尔衮这边,还在观察,还想再等等。 因为他看到,牵制明军的倭军,在这个时候并没有牵制多少明军的注意力,以他战场多年的经验发现,明军还是能从容应对。 然而,柳生十兵卫看着他的手下一批又一批地倒在冲向明军阵营的途中,这让他很是不爽,便开始催多尔衮了:“就这会的功夫,已经死了上千人了,已经可以了吧?” “还不下令?总不能让我倭军都死光吧?” “看看,又至少死了五百了,还不攻,那你们大清兵来牵制好了!” “你该不会是让我倭人的性命去耗光明军的火药,这样才算牵制吧?” “……” 多尔衮挡不住柳生十兵卫的抱怨,最终还是下达了鳌拜那边进攻的军令。 鳌拜收到军令,倒也没有犹豫,也并不在意倭军牵制明军的力度可能还不够的问题,立刻下令进攻。 一辆辆地楯车被推了出去,大约有三十多辆,组成了并不齐整的盾墙,一道又一道,犹如波浪一般,由力大的几个建虏推着,尽可能快地掩护车楯后面的建虏白甲兵开始进攻。 躲在最前面的楯车后面的建虏,都是那些选出来的弓箭手精锐。他们手握硬弓,调整射箭角度,斜向上抛射箭支,掩护楯车的前进。 “梆梆梆……” “嗖嗖嗖……” “呯呯呯……” 明军显然也注意到了这支建虏,用楯车的建虏,必然重点被照顾,火枪跟着射击。 还真别说,建虏躲在车楯后面,明军的火枪并没有给他们多少杀伤。 鳌拜身为满清第一巴图鲁,虽然已经贵为护军统领,皇帝身边最亲信的人之一,但是他也在冲锋的队伍里面。 这支队伍,都是精锐,自然懂得彼此配合,基本都不用鳌拜指挥,借助楯车的指挥,快速向明军阵营靠了过去。 远处,洪承畴看到这个情况,不由得赞叹道:“大清精锐,天下无敌!” 多尔衮听了,脸上闪过一丝得色,那可不,这是从八旗中抽调出来的白甲兵,能不精锐么? 不过这一丝得色很快就没了,因为他知道,明军多少肯定是带了火炮的,并且明军也知道,对付车楯最好的,就是火炮的轰击。因此,随着车楯的推进,明军的火炮肯定会开炮,大清精锐也必然会有损失。 不过只要能给大清精锐冲进明军阵营,那损失一些白甲兵也是值得的。 他在这么想着的时候,就看到大清精锐后面的倭军精锐,也已经跟上,黑压压的一片,以最前面的楯车为掩护,冲向明军阵营。 “杀……” 距离就只有二三十丈了,多尔衮看得汗都下来了,同时也有一丝疑惑:明军为什么还不开炮?这要是再不开炮,都来不及了吧? 他们的偏厢车上,并没有任何明军军卒去操作,难道他们连一门炮都没有? 就这距离,就算明军开炮,楯车被击毁,那也损失不了多少,大清勇士肯定能杀进明军阵营了吧? 一时之间,多尔衮有点想不明白了。 身在局中的鳌拜,却没他想那么多,眼看着离明军阵营越来越近,不由得开始欣喜起来。 不过正在这个时候,终于听到了他想了好久的声音。 “轰轰轰……” 硝烟冒出,不过不是从偏厢车上,而是在偏厢车里面冒起。 多尔衮看到这一幕,顿时就更惊讶了,明军的火炮在搞什么鬼?往天上放炮,掉下来还能砸死几个人?铁弹的威力,那全靠直射的弹跳啊! 更让他惊讶的是,他能看到明军的铁弹,不对,是能看清明军的铁弹,抛射到空中,然后落往地上的痕迹。 “……”这一刻,他是有点无语了,就这速度,能砸中人就有鬼了! 明军的火炮,是咋回事? 鳌拜同样看到了明军的铁弹落下,轻飘飘的那种,当然,这是相对铁弹来说的。见此情况,他当即一声冷笑,当即一刀就往他身边落去的那个“铁弹”砍去。.. 我,鳌拜,大清第一巴图鲁,刀砍炮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75 大明万胜 , 然而,还没等鳌拜砍到那个“铁弹”,眼尖的他,忽然发现这个“铁弹”竟然是冒烟的。 这是什么情况? 鳌拜的脑海中,还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就看到面前这个“铁弹”忽然一下爆开了。 “彭彭彭……” 落下的“铁弹”,大部分都在建虏头顶的上空爆炸! 几乎与此同时,在爆炸覆盖范围内的建虏,全都“啊”地发出了惨叫,一下躺倒在地,鲜血淋漓,模样极惨。不过基本上都没有死人,全是受伤,在那惨叫。 没良心炮的第一次实战,便用在了建虏最精锐的兵种,白甲兵的身上。 哪怕这些白甲兵的战力,确实是冷兵器的巅峰,人形坦克,可是,当他们遇到了没良心炮,都是一样的下场:血肉之躯,压根无法抗衡热武器的威力! 看,满清第一巴图鲁,和倭国比武中力压柳生十兵卫的鳌拜,也和其他人没有区别,浑身是血,躺在地上哀嚎! 操作没良心炮的明军炮兵,都是明军中的精锐,接受过炮兵的专门训练,甚至连炮弹的导火索长短和发射距离的关系,事先也都有标记,这么一来,就能大概率地控制炮弹在敌人上空爆炸,威力比起落地之后的爆炸要大多了。 只是一轮没良心炮的齐射,也就是十门没良心炮而已,却覆盖了很大一块区域。借助楯车的掩护,冲近明军的建虏白甲兵,除了少数几个幸运儿没有受伤,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之外,其他人全都躺在了地上。 明军的这种火炮威力,是他们从未见过,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应对这种会炸的炮弹!特别是他们看着地上惨叫的同伙惨状,哪怕他们以前算是身经百战,也是被吓到了。 你要说,地上那些人一下全死了,可能他们还能接受一点;这半死不活地躺那惨叫,对他们的影响就很大了。 在炮击范围之外的建虏白甲兵,还有那些倭军精锐,看到这一幕,也都傻在了那里。 他们都是精锐,战场之上既然冲锋,当然明白是有进无退,也有这个勇气去做的。 可是,眼前这一幕,实在是震撼到他们来了,让他们都想不出来,明军的这种会爆炸的“铁弹”,该怎么防御为好?就感觉躲都没法躲,只能送死! 人都是怕死的,虽然他们都是精锐,那也只是他们对怕死的容忍程度比较高而已;一旦面临必死,不对,必惨的局面,他们也是人,也是会害怕的! 就在这个时候,明军炮兵已经调整了没良心炮的仰角,再次齐射。 “轰轰轰……” 只见又是一批“铁弹”被抛射到空中,然后落向建虏白甲兵和倭军精锐的上空。 看到这一幕,这些建虏白甲兵和倭军精锐下意识地转身就跑,再无半点精锐该有的样子。 然而,虽然“铁弹”能被看清轨迹,可实际的速度,并不算慢的。 “彭彭彭……” 这一批“铁弹”再次在建虏白甲兵和倭军精锐的上空爆炸,弹片犹如下雨一样激射,覆盖了很大一块区域。 不用说,这让建虏白甲兵和倭军精锐再次躺了一大批。 这边的动静,甚至都让其他地方的交战都停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这边奇怪的一幕,看得目瞪口呆。 大部分明军将士,和所有的建虏、倭寇,全都没见过,竟然炮弹还会有爆炸的,并且威力还如此巨大! 听着那些被炸到却不死,满身是血的躺地上哀嚎的样子,不同立场的人,便有不同的感受。 这不,明军将士这边,看到朝廷竟然有威力如此巨大的火炮,顿时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大明万胜!” “陛下万岁!” “……” 谁都知道,新的东西,好的东西,肯定是当今皇帝发明出来的。威力这么大的杀敌武器,让他们的士气一下便攀升到了顶点。 他们坚信,大明无敌! 明军将领们还更是知道,这种火炮比起原本的红夷大炮,不但杀伤敌人的威力要大,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还要轻非常多,完全可以作为野战火炮,随军行动,不会有一点麻烦,这才是这种火炮最为关键的地方! 以后大明军队和敌人野战的时候,具备这种杀伤力巨大的火炮助阵,这绝对是如虎添翼的好东西! 大明野战无敌! 而建虏和倭寇则是满脸恐惧,面对明军这种新型火炮,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对这种新型火炮的无知,也让他们更加地恐惧。 这一战,还怎么打? 多尔衮也不例外,脸色惨白,犹如活死人一般,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盯着被明军新型火炮轰击的那处战场。 这一刻,他真得宁愿明军还是带了以前的火炮,能用铁弹砸烂楯车的那种。虽然会死一些人,但是绝对不会死这么多人。 不对! 原本的那种铁弹轰击,砸开了楯车,碰到的人基本都是四分五裂而死,而不是像眼前这一幕一样,死又没死,活估计也活不了,躺地上在哀嚎,这个惨状极大地影响还活着的其他军卒! 这种新型的火炮,不但杀人,而且诛心! 这是最没有良心的杀敌方式了吧?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多尔衮虽然不愿意去想,但是在他心底,却是已经知道,这一战,所谓的围点打援,只是笑话而已! 明国的援军是来了,但是,这支援军太强,所谓打援,只是被援(军)打而已! 想起草原之战,明军正在摧古拉朽般地席卷东部蒙古草原,很快就要侧击大清侧翼;想起明国的水师正在往海州进发,断其后路;还想起了明国军队甚至都已经开始反攻朝鲜…… 想着这些,多尔衮真得绝望了! 正在这时,忽然一阵喊杀声又把他给唤回了神。 闻声抬头看去,就见明军的后路,竟然出现了更多的明军,往这边交战的战场上拥过来。 大明军旗迎风招展,似乎份外地刺眼。 还有那红色的军服,漫山遍野似乎都是。 还有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又是那么地刺耳! 明军不但精锐,而且军械精良,闻所未闻,甚至连兵力都那么多,远超之前预估…… 心中一个又一个的结论,就犹如一记又一记的重锤,打在多尔衮的心头,给予了他一道又一道的重压…… 终于,多尔衮再也承受不住重压,身体晃了晃,便往后倒去。 他身边的亲卫一见,连忙扶住了他,惊慌失措地叫着:“主子,主子……” 换成了一团! 对于这一幕,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就是先皇也曾这么有过,只不过有区别的是,先皇还喷血了,而摄政王并没有喷血! 就算是自诩为智谋过人,自己以前会惨败,只是被朝廷中的狗官和昏君所拖累的洪承畴,此时此刻,也是六神无主了! 看到多尔衮当场晕倒,也是吓到了,连忙挤过去,急切地呼喊了起来:“主子,主子……” 多尔衮的体制不错,被唤醒了过来,只是这时候,他的精神已经极度萎靡,就好像刚才这一下子,被谁一下榨干了一样。 被亲卫扶着站起来,看到后方的明军,如潮水般地拥过来,前方明军也搬开偏厢车,开始出击;而大清和倭国的联军,全都在往后退,还是惊慌失措的那种。 以他的经验,一看就知道,溃败就在眼前了。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多尔衮痛苦地闭上眼睛,万般无奈地吐出了一个字:“撤!” 准确地说,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撤了,而是逃! 因为这个,并不是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杀……” 伴随着明军将士们震天的吼声,建虏和倭寇开始全面溃退。 一波又一波的红色浪涛,卷向前方,卷走面前所有的一切。 建虏也好,倭寇也罢,一个个都是拼命地逃跑,身上的武器有点重,直接就扔了;身上的盔甲有些重,直接就脱了,恨不得此时身轻如燕,能跑过身边的所有同伙,跑得远远的。 当然,也有个别建虏和倭寇,面露绝望之色,嗷嗷叫地站在那里,甚至逆流而上,想要和明军将士同归于尽。 然而,蜂拥而逃的同伙,不但阻挡住了他们的路,甚至还撞倒了这些逆流而上的,把他们踩在了脚下,踩死在地。 此时溃逃大势已成,凡逆流者,基本都被踩踏的下场! 围困锦州的建虏和倭军,目瞪口呆地看着逃在最前面的人,等他们醒悟过来之后,便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被那股争先恐后逃命的气势所影响,跟着加入了逃跑的队列了。 锦州城内,看着城外的那一幕,刘文秀是喜出望外,立刻带着早已准备好的手下,当即杀出城去。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明军统帅,蓟辽总督堵胤锡领军到达战场上,看着一地的尸体,正准备继续前进时,就见在打扫战场的将士,有押解着俘虏过来他这边。 很显然,如果不是有份量的俘虏,估计也不会押过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76 华夏,一直都在 , 只见被押解过来的这个俘虏,身材高大,不过已经半死不活,自己没法走,是被两个明军将士拖过来的。 “大人,这个是建虏的护军统领,瓜尔佳氏鳌拜,钦犯名单上的。” 这一次,对建虏和倭军发起总攻,崇祯皇帝便列了一个名单,如果能活捉,那是最好。不用说,肯定是要拍照给刘伟超看看的。 听到禀告,堵胤锡有点好奇地盯着这个俘虏,看得他都有点于心不忍,头部、四肢,全都是弹片伤,基本上都认不出原本是什么样子了。 就这个样子还没死,也是蟑螂命,有点硬的缘故。 看这样子,应该是近距离被大明新型火炮给炸成这样的,这个倒霉鬼,估计是没救了的!甚至可以说,这么血淋淋的,也没法活着押解到京师吧? 这么想着,堵胤锡便没了兴趣,一挥手,就让将士们把鳌拜押下去了! 他自然是不知道,这个鳌拜,还成试图力噼炮弹的,这可不是倒霉鬼,而是无知鬼! 过了一会之后,又有一队将士押解着一个俘虏过来。 这一次,这个俘虏是全须全尾,不需要明军将士拖着的,而是自己能走。 还没走近,堵胤锡就注意到了这个俘虏,只是那么一看,就觉得有点惊讶了。 因为从这个俘虏身上,他看到一股读书人的气质,这可不是建虏能有的啊? 要知道,能养出一股读书人的气质,那绝对是有多年读书并且是真正读书才能读出来的! 这么一来,堵胤锡就站住了身子,专门等着这个俘虏押解过来,他就想知道,这个建虏会是谁? “禀大人,抓到建虏大学士,钦犯洪承畴!” 一听这话,堵胤锡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是前任蓟辽总督,那就难怪了! “抬起头来!”堵胤锡如此想着,便马上喝道,“这低着头,让本官看你那金钱鼠尾,看得有点恶心!” 脑袋光秃秃的,唯有后脑勺那边,留了一撮毛,打了个小辫子的。这低着头的时候,这个金钱鼠尾就最是明显不过了。 这个俘虏听了,最终便慢慢地抬起了头,果然是投降了建虏的洪承畴。 堵胤锡盯着他,冷笑着说道:“剃发易服,如此鬼样子,你也能睡得着?亏你还是进士出身,礼义廉耻全被你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竟然辜负圣恩不说,还助纣为虐,为建虏出谋划策,你可真是读书人的耻辱,还不羞愧死?” 面对质问,洪承畴有些羞愧,但是却还是倔强,声音不大地看着继任蓟辽总督回答道:“蝼蚁尚且偷生,我只想活命,我有错么?” 说完之后,看到堵胤锡的脸上露出蔑视之意,好像要说什么,他忽然又激动了起来,声音一下提高,对堵胤锡继续说道:“我难道不知投降建虏,剃发易服是不好?可是,我从小丧父,家境贫穷,你又如何知道,我是花了多少努力,吃了多少苦,才一步步地科举,最终考中进士?” 他的突然大声,激动,是堵胤锡没想到的,一时之间,就没说话。 而洪承畴却是越说越激动,声音越来越大地在说话道:“进入官场之后,我又是小心翼翼,就算是小吏,我都是会想着该怎么做,才能让他满意,也只有如此,才让我从官场上一步步地往上爬。更不用说,流贼造反之时,自三边总督以下,全都惶惶然不可终日,又是我,冒着性命之忧灭了造反的流贼,又走上了领兵打仗的日子。朝廷没钱没粮,全都是我自己想着法子去筹,知道我花了多少心血,才一步步走到蓟辽总督的位置上?” “没想到松锦之战,朝廷催催催,导致全军覆没,我才五十岁而已,难道苦了一辈子,然后就这么死了?你说,我甘心么么?谁不知道金钱鼠尾恶心?谁不知道叫主子奴才的恶心?可是,我不伺候他们,那我就要死,我甘心么?” 最后的话,他几乎是吼了出来的,就好像面前的堵胤锡,就是造成他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一样。 堵胤锡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脸红脖子粗的洪承畴,听着他在那直着嗓门喊着。 原本他对洪承畴其实也就是一般对待汉奸的态度而已,但是此时听了之后,他的脸上明显出现了怒意。 只见堵胤锡盯着洪承畴,用手指着他,当即厉声喝道:“所以,你就做出了数典忘祖,助纣为虐的事情,却压根不知道有丝毫悔改之心了?” 洪承畴似乎也是豁出去了,当即直着脖子争辩道:“我有错么?我不想死而已,这有错么?” “呵呵……哈哈……” 堵胤锡听了,原本的冷笑变成了狂笑,忽然又收声,用手再指洪承畴,严厉地喝问道:“你助纣为虐,帮着建虏杀害明人,那些明人有错么?他们就想死了么?因为你,有更多保家卫国的将士因此战死,他们就想死了么?你不想死,却要害得更多的人因此去死!你的不死,是踏在他人累累尸骨之上,你站得住?不感到愧疚?你的良心呢,你的良心被狗吃了么?” “蝼蚁苟且偷生,那是背负了世世代代贪生怕死的骂名!先贤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你一个读圣贤书的,却选择了学蝼蚁,那必然会被史书记载,钉在耻辱柱上,如你所愿被后世子孙所唾弃!这就是你读圣贤书读出来的做人道理?” “金钱鼠尾,剃发易服,助纣为虐,如此种种龌龊之事,只为你自己的荣华富贵,你就可以把你的祖宗荣耀弃之不顾?把生你养你的父母,还有你的手足亲人置于何等处境?为一己之私,不顾亲情,枉顾国法,于公于私,你都是彻头彻尾地奸人一个,活这世上,那是糟蹋了粮食,糟蹋了天地之间的正气!” “你这奸妄小人,出现在本官面前,那都是污了本官的眼!来啊,拉下去!” 听到蓟辽总督的话,边上将士,便上前一把抓住洪承畴的肩膀,就准备把他给拖下去了。 总督大人的刚才一番话,让他们对于眼前这个前任蓟辽总督,非常地愤恨。这是什么,这是人渣,根本就不配活在世上的那种! 而洪承畴被堵胤锡说得满脸通红,身体都在发抖。 他原本以为,堵胤锡会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说忠君报国之类的话来说他,甚至他都为此想好了理由来反驳。结果没想到,堵胤锡压根就没把他的生死提升到这个高度,只是作为一个人,一个普通人来控诉。 事实上,洪承畴其实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有想过他娘,他的兄弟们,知道他投降建虏,肯定会不开心。但是,他又觉得,他娘,还有他兄弟都能理解,他们肯定也不想让他死的。 然而,如今被堵胤锡一顿痛骂中,他却忽然回过神来了。他的数典忘祖,带给他在乎的家人,可能远超想象的伤害! 为了活命,他用蝼蚁来安慰自己,却没想过,蝼蚁代表的是什么! 奸臣,奸妄,被世人唾骂,连累家人抬不起头,连累后世子孙…… 此时此刻,洪承畴终于想起了,那些原本被他掩盖在心中,不愿意去想的事情。那脸上的表情,是青一阵,白一阵。 然而,等到他被明军将士要押下去时,他忽然又有不甘,当即挣扎着,向堵胤锡大声喊道:“我是贪生怕死,但是如今这世道,不都是贪生怕死之辈么?我就不信,你要是我这处境,你会真得如此康慨激昂!” 堵胤锡在原本的历史上,敢单骑去贼营招安,那就是把生死置于度外了!一辈子呕心沥血,甚至带兵出征,最终身死殉国。 洪承畴以己度人,觉得天下人会和他一样选择,简直就是羞辱堵胤锡了! 此时的堵胤锡,看到洪承畴还是死不悔改的样子,非常地厌恶,当即冷喝回道:“当初松山城里,辽东巡抚邱民仰,总兵曹变蛟、王廷臣,还有其他将士,如此之多的忠义之士,竟然都被你无视了,你还真是眼瞎了!真以为自己贪生怕死,别人就会贪生怕死了!” 一听这话,洪承畴不由得如中雷击,顿时傻在了那里。 确实,在明末这个时候,有太多的贪生怕死之辈,但是,忠义之士,康慨激昂之士,却也有很多! 华夏传承下来,从来就不缺康慨激昂的忠义之士! 都说宋之后无华夏,呵呵,明末坚持抗击鞑虏,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地抗清,有七十五岁高龄的孙承宗,也有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夏完淳,有江阴老幼,还有夔东十三家,他们前仆后继,为华夏赴汤蹈火,誓不侍虏,何以无华夏? 华夏,一直都在! 洪承畴最终被明军将士拖了下去,堵胤锡领军继续向锦州进发。不止于此,他还要领兵光复辽东,彻底荡平大明之叛逆;跨过鸭绿江,灭掉敢觊觎陆地的倭寇,恢复辽东之华夏正统!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77 报应 由海路进攻辽东的朝廷官军,两万五千多的步军以及两万车营,是由崇祯皇帝最亲信的将领之二,也是他认为最有能力的将领,原勇卫营将领黄得功和孙应元统领。 一路沿着海岸线北上,他们的目的地,并不是多尔衮认为的辽河出海口,而是盖州卫。 在盖州卫的海边,离得很近,有一座大岛,叫做连云岛。M.. 大军到达这里之后,就先停靠在连云岛,船上需要休整的牲畜之类,就全部卸载在岛上恢复体力。而军队则开始进攻盖州卫。 盖州卫作为临海的城,并且也是海州城在南边的屏障,建虏虽然为了锦州战事抽调了各地的兵力,但是并没有抽调盖州的兵力,依然有重兵防御。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重兵,其实就只有一万不到的人马而已。这倒不是因为盖州太小,而是建虏的总兵力就那么多,一万人马,对于建虏来说,已经很多了。 当盖州建虏看到海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明军船队时,一开始,他们还试图拦阻明军登陆;结果被海军战船一阵炮轰,便灰熘熘地逃回去了。 接下来的战事,几乎也没有悬念。 在孙应元和黄得功的指挥之下,车营登陆,在盖州城外野地里组成一道防御阵线之后,就从战船上卸载了红夷大炮二十门,一字排开,没等明军开炮呢,盖州城的建虏就从北门逃了。 因为盖州城里压根就没有红夷大炮级别的火炮,而明军还可以从战船上卸载更多的红夷大炮,老一点的建虏都是见识过红夷大炮攻城威力的,便只能趁着明军没有合围盖州的时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孙应元和黄得功也没有马上派兵追击,而是先派人扑灭了建虏逃跑之前在盖州城里放得火,彻底掌握了盖州之后,便从船上卸载粮草物资,囤积于盖州。 按照事先的作战计划,之所以不从辽河口攻入,而是要先拿下盖州,就是将来整个征辽大军的粮草物资,火药军械,都是要先囤积在盖州的。 毕竟海运的话,在路上的消耗,要远小于陆地运输。 等到朝廷官军打下海州之后,再用船通过辽河什么的,往内陆运输也不迟。 在攻下盖州之后的第三天,外放出去的骑军夜不收,便陆续有了回报。 黄得功听了消息之后,便对孙应元说道:“耀州驿的建虏才三千多人,那些逃回去的建虏都是直接去了海州的。要不然,我先领兵去把耀州驿拿下来吧?” 耀州驿,是盖州和海州之间的驿城,各自相差六十里路。就是盖州到海州的一个中转站,一般来说,在这里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能赶到海州的。 这个点,对于建虏重点经营的重镇海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外围节点。 因此,孙应元听了,有点皱眉说道:“盖州是离海太近,建虏看到我大军来袭,他们放弃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耀州驿怕是不会放弃,那就等于海州的南门洞开,朝廷官军能直达海州城下了。建虏很可能会派兵救援,到时候便有一场大战!” 黄得功听了,毫不在意地说道:“我领一万步军,五千车营,三千骑军先行,我就不信了,建虏还能奈我何?只要我做出打下耀州驿,威胁海州姿态,建虏必定恐慌,肯定会向锦州方向求援,这不正好策应了么?”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孤军深入,真得去攻打海州的,我就摆出这么一个姿态,吓吓建虏!” 孙应元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便对黄得功说道:“这样吧,你就带一万五千步军,一万车营,四千骑军过去吧!兵力多一些,声势也大一些。如果遇到建虏太多,我这边也还有策应你的余力。大不了再把粮草物资囤积到岛上,我就能全军策应你!” 黄得功本来想不用担心,但是再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能策应锦州是好,可他最为重要的任务,还是保障粮草囤积地盖州。出兵耀州驿,也可以认作是当成盖州的屏障,不容有失。 这么想着,他便同意了孙应元的提法。 于是,第二天之后,黄得功便领兵出发了。 结果呢,他还在路上,撒出去的夜不收便又来禀告了。 “什么,锦州大捷?”黄得功当即诧异地再次确认道,“海州地区,全是建虏和倭寇的溃军?” 得到夜不收的再次肯定之后,黄得功很是兴奋,便立刻下令全军加快速度行军。 等到傍晚时分,黄得功赶到耀州驿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建虏已经火烧耀州驿,然后人去楼空了。 前锋骑军逼近这里的时候,还能看到有溃军,不过当溃军看到明军出现之后,便都撒腿跑了。 于是,黄得功便先驻扎在耀州驿,然后派出骑军,四处查探敌情。 等到次日的时候,消息得到进一步证实,在他们还没到盖州的时候,锦州战事就已经分出胜负,建虏和倭寇大败。 如今,可以说整个辽东大地上,全是仓皇逃命的溃军。 海州城那边,原本有建虏的伪皇在,但是听到锦州战事败了之后,已经连夜逃回了辽阳那边去了。 追击的朝廷官军,还没赶到海州这边,主要还是骑兵太少,都调去草原上了。 黄得功亲自去核实了一番,也不敢趁着这个混乱而动,因为实在太乱了,他还要保障耀州驿到盖州粮道的通畅。 于是,他先派兵清剿耀州驿到盖州这一点的溃兵。 结果,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又有夜不收回来禀告说,海州火起,并且火势很大。 听到这消息,黄得功便坐不住了,立刻领着三千骑军,就赶过去看情况。 还没到海州的时候,就已经远远看到海州城的火光冲天了。 等到离得近了一些之后,他便发现,海州城附近,全是一片乱相。 到处都是尸体,男女老幼都有,当然,都是金钱鼠尾的建虏。至于罪魁祸首,不用说,就是倭寇了。 黄得功亲眼看到,三五成群的倭寇,身上都带着大大小小的包裹,手拿倭刀,四处劫掠。 一看这个情况,他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在锦州溃军中,倭寇占了绝大多数。几十万倭寇,已经不成建制地逃入海州地区,他们的军纪失去约束,当然,可能原本就没有多少军纪,又在溃败之中,烧杀劫掠的本性自然就暴露了出来。和海州守军冲突,劫掠建虏百姓,便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了。 倭寇看到有明军到来,并不围攻,而是四散而逃。 黄得功并没有追赶,只是看着熊熊烈火燃烧中的海州城,巡查周边,看着建虏百姓各种死状都有,心中有点感慨,几十万的倭寇溃兵撒入辽东,像海州这样的场景,估计会在辽东各地处处上演。 对此,他并没有同情,因为这是建虏自找的! 在这辽东大地上,海州、耀州驿等等的建筑,都是汉人所修建,完全可以说,辽东这边的繁华,是汉人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结果呢,几百万的辽东汉民啊,就被建虏前前后后屠杀了,多少老弱妇孺,多少户的家破人亡多少人间惨剧在这辽东大地上上演! 建虏造得孽,可以说是罄竹难书! 不止如此,他们还把这烧杀劫掠的事情,干到了关内。每隔几年,就入关劫掠一次,又不知道有多少汉人百姓因此家破人亡,尸骨遍于野! 原本以为,这个仇,是不可能报了!朝廷官军面对建虏的时候,那是屡战屡败,一步步地丢掉了整个辽东不说,连关内都任由建虏进出自由,就感觉建虏已经是不可战胜一般! 结果没想到,太祖皇帝显灵,赐宝物于当今皇帝,在太祖皇帝的指点之下,先有蓟州大捷,后有宁远大捷,不但杀得建虏尸横遍野,更是有高级别的建虏俘虏,以前从来没想过会抓到的奴酋,被押解到京师明正典法。 一步步地,朝廷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如今,朝廷大军更是反攻入了辽东,打得建虏溃不成军,哪怕他们还勾引了倭寇助阵,也无济于事。 呵呵,如今,建虏更是遭了报应,被溃败的倭寇烧杀劫掠,就看眼前的场景,倭寇这是本着杀光、烧光、抢光的目的去的。 黄得功想着这些,心中只是冷笑,且先等你们狗咬狗;等到朝廷大军到达之后,不管是建虏还是倭寇,全部清剿掉,不对,按照朝廷目前的策略,该是都抓了去挖矿,挖不死他们!还有修铁路,修不死他们! 辽东大地上,终归快要驱逐蛮夷,恢复汉家天下了! 想到这个,黄得功哪怕是一介武夫,心中不由得也有点感慨:从万历末年以来的动乱,终于要被平定了!那些冤死的汉家百姓,战死的汉家儿郎,也终于可以瞑目了! 等到光复辽东的那一日,朝廷如果不出意外,应该会有一场大祭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78 时代不同了 三天之后,堵胤锡率领大军到达海州。除了后勤粮道得到极大地保障,再无任何威胁之外,也派兵荡平了周边的溃兵。 随处可见,一队队的明军将士,押解着建虏,更多的是倭寇,在海州城下集结。 堵胤锡并没有浪费时间,派了五万军队左右,由黄得功统领,分三路,向东齐头并进,继续清剿溃兵,一直到鸭绿江边和朝鲜明军会师为止。 而他本人,则领着剩下的人马,继续向北推进,很快就到了辽阳南大门关卡,鞍山驿堡。 这个鞍山驿堡,原本是大明洪武年间所修,因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襟辽阳而带海城,东北距古城辽阳、东南距临海州城均为三十公里。地点适中,扼东、西鞍山咽喉处,是明代辽东都司通往辽南、辽西的门户,扼守辽南古道要冲,因此后来在万历年间又重修过。 从地形上说,鞍山驿堡以东西鞍山为屏,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并且城墙外用青砖包砌,内填黄土,防备炮轰。城内掘有水井,以防断水。周围有护城河,以防偷袭。在这个时代,差不多可以算是弹丸之地,固若金汤了。 溃败的建虏,当然也知道鞍山驿堡的重要性,因此在这里派了重兵不说,还把海州的重炮搬到了这里,就打算死守鞍山驿堡的。 然而,这个鞍山驿堡对于堵胤锡所领大军来说,却不算难打,因为时代已经不同了。 在大军到达鞍山驿堡的当天,堵胤锡便让将士挖壕沟迫近城墙。 鞍山驿堡的守将,乃是建虏三等奉国将军,野猪皮努尔哈赤的第九子爱新觉罗巴布泰,为了按他断后之心,直接越级提拔为多罗郡王。 此时,他在鞍山驿堡的城头上,看到明军斜挖壕沟接近城墙,很是有点疑惑。 如果说,明军这是要挖到城墙下炸掉城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但有护城河拦住,而且城头上的防御工事也是充足,明军挖到城墙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要说是为了缩短和城墙的距离发起进攻,巴布泰也不怕。为了保住鞍山驿堡,他手中的兵力充裕,不但城里已经塞不下,在城北那边,还有一支预备队备用,明军要想夺下鞍山驿堡,必然要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也不一定能行。 因此,巴布泰很是有点想不明白,明军这是在搞什么鬼? 不过他虽然没有参与锦州战事,只是在海州护驾,但也知道,明军能打败大清和倭国的联军,实力绝对强大,肯定是有什么幺蛾子! 为此,他几乎就没下过城头,吃住睡都在城头上,就想知道明军到底想怎么打鞍山驿堡。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明军已经把壕沟挖到了护城河的边上,要再往前挖,就会被河水涌入才算罢手。 巴布泰看到明军停止挖掘壕沟,便立刻紧张了起来,马上抽调城中的火枪手以及弓箭手准备。其他的防御工事,比如撞车、叉竿、飞钩、夜叉擂、地听、礌石和滚木等,也全部就绪。 撞车,是用来撞击云梯的一种工具,在车架上系一根撞杆,杆的前端镶上铁叶,当敌的云梯靠近城墙时,推动撞杆将其撞毁或撞倒。 叉竿,又叫“抵篙叉竿”,这种工具既可抵御敌人利用飞梯爬城,又可用来击杀爬城之敌。 …… 几乎能用来守城的器械,鞍山驿堡这里全都有,并且还准备充足,严阵以待。 巴布泰就不信了,兵力和物资都充足的情况下,明军唯有拿命来填了! 他只是有一点担心,不知道明国草原上的骑军,什么时候会杀入辽东? 一旦那样的话,鞍山驿堡便会受到明军的前后夹击,那样就危险了! 当然了,这个事情目前只有他知道而已。要不然大败仗之下还知道鞍山驿堡会被前后夹击,估计军心就真得散了。 他正在想着这事时,有亲卫提醒他道:“主子,明军似乎准备攻城了!” 听到这话,巴布泰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一队队的明军已经在做准备,用来架护城河和蹬城的云梯,都已经准备了好多。也有明军进入了壕沟内,数量还不少。 就这? 巴布泰看得有点疑惑,这种攻城法,连火炮都不准备,那明军统帅的脑袋真得是被驴踢过的么?还是说,明军一个个都是铜头铁臂,不怕大清军队的炮击、枪射、弓箭? 这时候,他都有些怀疑,锦州之战的溃败,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不过不管他是怎么想的,手底下却是没有大意,立刻命令手下做好战斗准备。 但是,城头上的建虏等啊等啊,就没见明军有冲锋,这让他们就有点奇怪起来,明军到底在搞什么鬼? 正在他们想不明白之际,忽然就看到了离城墙最近的壕沟里冒出了硝烟,随后,才算是听到了声音。 “轰轰轰……” 就见一个个很大的东西,从壕沟里飞出,其中有东西早早地掉到了地上,根本就没有落到城里,不过与此同时,有更大的东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城里落去。 “???” 城头上的建虏,包括巴布泰在内,都是一脸的疑惑。 明军的铁弹,咋回事?就这么慢的速度,落到地上,不就砸了个寂寞? 真得很遗憾,见过没良心炮的那些建虏,大都无法从锦州前线逃回后方,一如洪承畴,都被当场给俘虏了。也就是多尔衮这么重要的人物,才能在护卫的保护下死命逃离。不过他又怎么可能给巴布泰交代锦州之战的详细经过,更不用说,任命巴布泰的,其实是从海州逃回去的布木布泰,通过小皇帝任命的。 鞍山驿堡里的建虏,无不对明军的炮击嗤之以鼻,甚至为了表示其勇勐,就都站着不动,眼看着明军的“炮弹”落下,打算不动如山,唯有那些可能被砸到的建虏,才准备稍微挪动下身子。 看看,这就是大清勇士的风范!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空中的“炮弹”,还没落地呢,突然之间,“彭彭彭……”地突然就在空中爆炸了。当然,也有一些是落地之后爆炸的。 鞍山驿堡里面的建虏,几乎是在惊愕中承受了爆炸的冲击。 “轰轰轰……” 堵胤锡集中了全军的没良心炮,数量达到了六十门之多,借助壕沟的掩护,用抛物线的发射方式,向鞍山驿堡倾斜了新式炮弹。或者准确地说,是白火药填充的炸药包。 前文说过,鞍山驿堡,是弹丸之地,固若金汤。此时,鞍山驿堡的防御问题,出就出在弹丸之地这四个字上面了。 建虏的兵力充裕,鞍山驿堡这个弹丸之地里面都塞满了,正好享受了没良心炮的轰击,加上建虏又没见过这种新式火炮,根本不知道怎么防御,就立刻享受了没良心炮最有效的“伺候”! “轰轰轰……” “彭彭彭……” 在没良心炮的连续轰击之下,城头上的建虏火炮的火药什么,也都被引燃,发出了更多的爆炸声。 可以说,就短短的一段时间内,鞍山驿堡就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看到这一幕,作为直接指挥的周遇吉,便觉得差不多了,立刻发出了攻城的军令。 在没良心炮的延伸炮轰掩护之下,建虏压根就没反应过来,明军就已经冲过了护城河。 最前面的一批明军将士,一个个都是身材高大之士,一看就是孔武有力的那种,到了城下之后,他们并没有立刻攀爬城墙,而是拿出一个个巨大的手榴弹,用事先烧着的香点燃手榴弹的导火索,然后就往城头上扔。 “彭彭彭……” 城头上的建虏压根就没反应过来,就又遭受了另外一种爆炸的洗礼。 当明军攻上城头的时候,那些撞车、叉竿、飞钩什么的守城器械,要么被炸翻在地,要么就是在燃烧,至于建虏,基本上就很少有站着了。就算还有个别站着的,那也都是懵的,或者说是被吓傻了的。 明军沿着城头进攻,并不下城,因为城里已是火光冲天,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以及断肢残骸,没法下去了。 在城北外面的建虏预备队,目瞪口呆地看着鞍山驿堡,压根就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甚至还以为是遭受了天罚! 当明军出现在城头上的那一刻时,这些建虏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跑了。 此时此刻,什么大清勇士,那都是扯澹! 至于鞍山驿堡的守将巴布泰,和鳌拜差不多,成为了大明新式武器的试验对象,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对于建虏来说,固若金汤的鞍山驿堡,只是用了一天时间,就被明军攻克了。并且这一天中,真正攻城的时间,其实也就半个时辰而已。 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热兵器的涌现,特别是崇祯皇帝点了科技树之下,以前冷兵器时代的坚城,还有那些种种防御措施,已经压根就没有用了! 鞍山驿堡里面火还在燃烧,明军却已经从鞍山驿堡的东西两侧城墙下越过鞍山驿堡,兵锋直指大明原本在辽东的军事重镇辽阳!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79 迁都 , 热门推荐: 布木布泰,满清太后,在摄政王多尔衮上了前线之后,终于松了口气,随即开始了小动作。 上一次崇政殿上,她看到小皇帝在大清臣民中的地位之后,很是欣喜,虽然鳌拜被调去了前线,但是她还是把一些拥戴小皇帝的人,悄悄做了提拔。 布木布泰有计较,数量不需要多,提拔的职位不需要高,只要忠心皇帝的人越来越多,等到她儿子长大需要亲政的时候,就是一股多尔衮无法忽视的力量。 本来的话,她趁着多尔衮不在海州,还准备继续搞小动作的。结果没想到,噩耗竟然一个接一个地传来。 先是朝鲜的倭国使者跑到辽东求援,第一站便是海州,吓了布木布泰一跳。 不过这个还好,倭国的事情,她不怎么在意。 但是,紧随其后,便是草原大败。她一下便担心娘家了。 建虏的皇室和大明可不同,大明从太祖洪武皇帝开始就有规定:皇后必须从平民家庭,或者说小户人家挑选,不能是大家豪族的,避免外戚实力过强影响朝政。 而建虏因为弱小,需要合纵连横,光是皇太极,就和科尔沁族联姻,娶了一个又一个;甚至为了安抚蒙古人,打败了林丹汗之后又把林丹汗的老婆也给娶了。 因此,在建虏皇宫的女人,那绝对是要看娘家实力的。 如果娘家没实力,就很容易被其他女人排挤甚至弄死,由此也诞生了一系列的宫斗。 草原败仗,对于布木布泰来说,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是科尔沁族也跟着全军覆没,那她儿子的皇位会不会受到影响? 正当她在焦急,又不知所措的时候,锦州溃兵逃往海州,那些有马的,不在前线的,是逃得最快的。 布木布泰一听锦州大败,立刻二话不说,带着福临小皇帝马上逃往辽阳。只是待了一天,觉得在辽阳还是不稳妥,就又立刻跑路,带着福临小皇帝逃回老巢,也就是盛京。 盛京这边,是代善在坐镇。 而代善的态度,也是拥戴福临小皇帝的。 为此,布木布泰第一时间便找了代善,急忙问当前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遇到真正的军国大事,她是六神无主了! 不过如果真要说慌的,其实代善比她还要慌。 草原之战的战败影响,布木布泰只是想到了科尔沁族的毁灭,娘家没了支撑而已;但是代善却想到,等到明军横扫东部蒙古草原之后,必然会侧击大清,那时候,那么漫长的和草原交接线,都不知道从何防御为好了? 换句话说,大明骑军入侵大清国内已成定局! 还有,锦州战事竟然会战败,这可是大清的国运之战,这一战败了,不管损失如何,对大清都是非常重大的打击,对于军心士气的影响又会是非常之重的! 辽西走廊的明军,很快就会兵临海州,随后肯定会攻打鞍山驿堡,打辽阳、打盛京的。 这个时候,不管怎么做,有一点是注定了,大清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并且都城盛京肯定是要保不住的。 这个时候,代善就想起了洪承畴在一开始的提议:大清北撤,拉长明军后勤补给线的长度,加大明军后勤补给的难度,然后再寻找战机。 但是,锦州之战后,都不知道大清还有多少兵力能用的! 因此,代善所要面临的最关键事情是,在明军打到辽东腹地之前,要组织起现存兵力,并且有序组织军民北撤。 要是慌里慌张的话,非常容易引起溃散,真要那样的话,大清便将不复存在了。 垂垂老矣的代善, 没想到在临死之前竟然还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一夜之间,头发全都花白了。 而在这个时候,迟钝的布木布泰终于回过神来,大清的接连战败可不止是会影响她娘家而已,而是威胁到大清的生死存亡,顿时就更慌了,立刻就想继续跑路,离开觉得已经不安全的盛京。 代善听到禀告,立刻第一时间赶去拦住了准备带着福临小皇帝跑路的布木布泰,对她说道:“休要慌乱,你可是大清太后,皇帝生母,为大清江山计,必须稳定大清的军心和民心!” “大清皇帝不是那么容易当的,既然你对大清皇帝势在必得,如今便是大清皇帝要有担当的时候,你要敢逃,我立刻支持摄政王为大清皇帝!” 代善显然知道布木布泰在意什么,这么一说之后,果然让布木布泰犹豫了起来,见此情况,代善便和缓了语气,又开始安慰布木布泰道:“其实,局势还没到非常糟的程度!” 布木布泰听了,立刻带着期待,看向代善,想听他说说局势没有非常糟的理由!她觉得,她一个妇道人家,肯定没有代善这种久经沙场的亲王看得清楚。 “锦州就是大败,残兵败将集结起来,一样能有二三十万。”只听代善对她说道,“如今摄政王已经逃到辽阳,正在辽阳主持军务。而你回来之前,在鞍山驿堡的布置很好,重兵把守之下,相信摄政王缓过神来之后,也会加大对鞍山驿堡这个天险的支援,挡明军十天半月的,肯定不在话下!” 布木布泰听到代善对她的夸奖,不知道为什么,她心中也觉得有底气,开始不慌了。 而代善这边,还在继续给她分析道:“再有摄政王镇守辽阳,明军要想打到盛京来,至少短期内是根本不可能的,反而说不定他们粮食耗尽,又将面临冬季而不得不退兵了!” 布木布泰一听,更是高兴起来了,这么说,好像大清看着是危险,但是至少今年是没有危险的了。 可谁知,代善话锋一转,却接着对她说道:“不过明国骑军横扫草原之后,必然是要攻入大清的,而他们的目标,绝对会是盛京。为此,在这个时候,大清有必要迁都。但是,千万不能慌,也不能乱,一定要有序地迁都才可以!” 然而,布木布泰一听明国草原骑军会攻打盛京,而盛京的空虚,就算她一个妇道人家,那也是知道的,顿时就又慌了,连忙问道:“那赶紧迁都啊,但是大清国都又设哪里为好呢?” “宁古塔!”代善显然已经考虑过,立刻就说出了一个答桉。 “啊?哪里?”布木布泰一听,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确认道,“宁古塔?那也太偏僻了吧?”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宁古塔是建虏流放罪囚用的,属于满清最荒凉的统治地区之一。 这迁都把自己迁去了宁古塔,不就等于把自己整个都流放了? 代善却是严肃地点点头回答道:“没错,宁古塔!那里适合成为大清新的都城,不但离草原够远,明军进攻不易,并且在宁古塔的北方,还有大清的粮田,过日子是不愁的。” “可是……可是……”一想起宁古塔再怎么样,也终归还是荒凉的地方,要不然,也不会把可能会闹事的豪格丢到那边去,布木布泰心中终归还是有点畏惧。 然而,她也知道,既然是代善提出来的,那地方估计就是合适的地方,她想找理由拒绝,或者换个新的地方,也没什么能说的,便一下结巴了起来。 代善见了,知道她心中想什么。与此同时,他还知道,大清的很多人估计也和布木布泰一样,对宁古塔有畏惧之心,不想过去的。 然而,除了宁古塔之外,他还真想不出,还有比宁古塔更适合迁都的地方。uu看书 www.uukanshu.com 整个大清国内,也就是盛京和辽阳这些辽东中心地带比较繁华,其他地方都很荒凉的。 好日子过惯了,要搬去艰苦的地方,确实会有太多的人不乐意。 但是,如今明军的兵锋正盛,代善还担心新的都城不够偏僻,道路不够崎区,如果那样的话,明军肯定会尾随追击的。 这么想着,他便又开始做布木布泰的思想工作,让太后和小皇帝带头,从容迁都,这样才能减少大清的混乱,降低由此带来的损失。 好在这个布木布泰还是懂些分寸的,在代善苦口婆心地劝说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代善的方桉,并且为了她儿子,她也愿意配合。 代善说服了布木布泰,便立刻向草原方向派出侦骑,预防明国骑军的突袭,然后就开始安排迁都。 消息传开,还真亏有太后和小皇帝带头,建虏才不至于乱。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快马急递便送了一个坏消息到盛京。 “什么?”代善一听,震惊地当场站了起来,用不可思议地表情确认道,“鞍山驿堡只是一天就被明军攻克,如今兵锋直达辽阳了?” 鞍山驿堡的防御情况,兵力配属等等,代善都是亲自过问过的,觉得就算明军再厉害,守个十天半月肯定是没问题的。 结果没想到,一天时间就被明军攻克了,这让他真得有点难以置信! 鞍山驿堡被明军攻克,就等于明军打开了辽阳和盛京的门户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80 河东河西 , 热门推荐: 这一下,就连代善也慌了! 明军兵锋到达辽阳的话,也意味着可能明军会绕过辽阳来进攻盛京! 而盛京和辽阳也就相差一百二十里路而已,骑军的话,一天就能赶到盛京的。 如果说,辽阳的兵力够雄厚,战力够强,那明军肯定不敢忽视辽阳,绝对不敢绕过辽阳,因为真要忽视辽阳的话,被辽阳断了后路,是任何一个军队统帅都不可能做出来的。 可如今,说真的,代善心中没底了。 虽然如今的辽阳,是摄政王多尔衮在,可里面的兵,都是从锦州逃回的,战力能有多少,并不好说。 不过想着多尔衮的能力,代善心中多少还是有点安慰,如果以多尔衮之能,还拖不住明军的话,那大清是不会有其他人能拖住明军的了。 虽然不知道鞍山驿堡是怎么那么快沦陷的,但是,辽阳肯定不会那么快沦陷,这是可以肯定的! 不过他也不敢耽搁了,找了躺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多铎商量,动用他们最大的能力,赶紧先迁都了再说。 ……………… 辽阳这边,多尔衮其实是到了没两天。几乎可以说,他是从锦州前线一路狂奔,逃到了辽阳才算停下来的。 这时候的他,已经没心思去盛京和福临小皇帝抢位置,更是懒得去和布木布泰斗心眼。因为如今这种局势,一个不好大清就灭了,还哪来的大清皇帝? 如今对多尔衮来说,最为重要的是,重振军队。 但是,逃到辽阳的溃军,建制全乱了,不但有大清的兵,还有倭国的兵。 当然,当时溃逃的时候,只有一部分倭兵是跟着建虏往北逃的,大部分倭兵都是往东逃,试图逃回朝鲜去的。 倭军的统帅,柳生十兵卫本人,是跟着多尔衮一起逃的,因此,也在辽阳城中。 多尔衮就赶紧和柳生十兵卫一起,重新编组溃军,结果没想到,他们才刚有个头绪,都还没来得及完成编组呢,城外就出现了明军。 听到禀告,柳生十兵卫还没什么感觉,但是多尔衮却是难以置信,立刻上城头去看情况。 果然,就见明国夜不收已经在城外出没。 辽阳重镇,这座辽东最为重要的军镇,在多年之前被建虏夺去之后,明军就再也没有踏足辽阳地界,而如今,明军终于来了! 城外的明军夜不收,一个个显然都很激动,在那欢呼、激动,还挑衅城头上的建虏以及倭兵。 而城头上的建虏,如果换了以前,必然暴怒,绝对无法容忍明军在城外挑衅,因此在城外挑衅城内,那是他们的日常才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如今的建虏,就在城头上看着城外明军夜不收的挑衅,却压根没有人要愤怒地出城应战。 只是他们看着城外的明军夜不收,脸色非常地复杂,这一点,就连多尔衮也不例外。 柳生十兵卫在看了情况之后,便立刻对多尔衮说道:“这里怕是不安全了,要不赶紧先撤吧?” “撤?”多尔衮听了,当即摇摇头说道,“辽阳乃是辽东最为坚固的城池,就算明军有很多攻城重炮,也休想攻下辽阳城!我们唯有固守辽阳城,守到明军粮草耗尽,战事才能有转机;又或者,守到严寒的冬季到来,明军自然也会退去。逃,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其实,他不想跑的真正理由,并没有说出来。 作为大清的摄政王,他要为整个大清负责,盛京就在一百二十里之外,锦州溃败之下,盛京肯定没有准备,他必须要为盛京争取时间才行。 柳生十兵卫并不熟悉辽东,看到这个辽阳城确实坚固,便认可了多尔衮的说法。 于是,两人便加紧编组各自的军队。 等到中午时分,明军前锋便到了辽阳城下。 “报,明军一到,便在城外修筑土山!” 听到禀告,多尔衮便立刻又上了城头看情况。 果然,就发现明军正在城外挖土修筑土山。 这种攻城方式,其实并不罕见。 用土山的方式有之,也有用望楼的。总之,就是要在城外修筑出制高点,比城墙还要高,然后远程兵种再借助高度优势压制城内,掩护步军夺城。 对于这种攻城战术,一般来说,是有两种方式来应对。 一是在城墙上也修筑高塔,比城外要高,进而压制城外的望楼或者土山,反正不给城外敌军有高度优势; 第二种方法,就是破坏城外的制高点。如果是望楼的话,在有火炮的时代,已经被淘汰了。因为炮轰望楼,能够轻而易举地摧毁。 但如果是土山的话,炮击没有用,就只有派精锐,敢死之兵去破坏。 因为对于古代人来说,远程兵种一般都是弓箭兵。也只有足够数量的弓箭兵,才能有压制优势。 而弓箭的射程其实很近,特别是还要求弓箭具有杀伤力。因此,土山往往离城墙很近,就给了城内守军出城厮杀破坏的机会。 此时,多尔衮上了城头一看,当即就惊讶了。 要想对城头这边形成压制的话,土山修筑的距离,大概是二十丈左右,也就是五六十米的距离。 可是,眼前的明军所修筑的土山,竟然距离城墙多达三十丈还要多,这不就是怪事了么? 这么远的距离,明军能对辽阳城头形成威胁? 不管是弓箭兵,还是火铳兵,在这个距离上,都没法有效杀伤城头上的军卒,完全可以说,这是浪费弓箭和弹药! “会不会是明军要用火炮来压制?”柳生十兵卫马上想到了一种可能性,甚至还脸色有点难看地说道,“指不定明军是要用那种可怕的火炮?” 多尔衮听了,先是一惊,同样脸色一变。 没良心炮的威力,让他记忆犹新,想忘记都难。 不过很快,他便摇摇头对柳生十兵卫说道:“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柳生十兵卫一听,顿时就不服气地说道,“那种火炮的威力巨大,一旦落在城头上,如何防之?” 多尔衮听了,耐心地给他解释道:“你看到没有,明军修筑了这么多座土山,是要对这段城墙形成压制。但是,你注意到没有,明军中的这种威力强大的火炮,应该没有那么多,要不然,明军不可能等到我们派出精锐侧击的时候才会使用!”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另外,那种火炮,我看着准头是有问题的,如果用在攻城战的远程压制上,就难保那种炸弹会落到城下,反而炸伤他们自己。因此,孤可以断言,明军修筑这些土山,并不是为了用哪种火炮!” 柳生十兵卫听着多尔衮的这番解释,当即点点头,接受了他的这个观点。 但是,这么一来,他就迷湖了,明军修筑这土山的目的,到底是要干什么? 普通的火炮,发射的是铁弹,更是难以对城头形成压制的。 多尔衮也想不明白,便对柳生十兵卫说道:“我们且看着吧,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如今最为重要的,是让城内军队的战力尽可能地高一些。” 逃回来的溃军,加上原本辽阳城那的守军,建虏军队大概有三万左右,而倭兵则有四万左右。再发动辽阳城里的青壮老弱等等,至少有十万可用。凭借着辽阳坚城,相信能守下去的。 一天之后,也就是在土山基本修筑完成的时候,明国大军便赶到了辽阳重镇。 主帅堵胤锡看着眼前的辽阳重镇,心中非常地感慨。uu看书 www.uukanshu.com 这座辽阳重镇,原本在辽东这边是代表朝廷的最高衙门所在。奴儿干都司的各部族,都要到辽阳来进贡。完全可以说,辽阳市大明开国以后,辽东最为繁华的所在。 只是没想到,辽阳落入了建虏手中长达几十年。从万历年间开始,都经历了四个大明皇帝,如今朝廷官军终于又到了辽阳城下了! 夺回辽阳,就等于光复了一半的辽东。然后以辽阳为凭借,不管向那个方向进军,都能成为可能。 建虏灭亡的日子,没多少时间了! 他正在想着呢,军中各路将领便都来中军报到了。 整个对辽战事,是由内阁牵头,统筹草原、宁锦以及东江军的所有战事,事先准备充分,对于如何攻打主要城镇,也都是有建议供前线将领参考的。 明军前锋一到辽阳城下,便立刻开始修筑土山,便是事先定下攻打辽阳的方略之一。 因此,堵胤锡看着已经修好的十座土山,能覆盖很长一段辽阳城头,便对周遇吉为首的将领说道:“先按计划,攻打辽阳三天,不管能不能打下辽阳,都要给辽阳守军一个沉重打击,让他们不敢出城。如果到时候还没打下辽阳,便分兵进攻沉阳!” 大军前进,不是可以随便绕城而过的。至少要保障粮道安全之后才可以,要不然,战力再强都可能会崩溃。 以前的土木堡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再强的军队,一旦粮道被断,就是任由敌人宰割了。 基于此,大军便先打辽阳。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81 压制 , 当然了,这也和明军这边并不能掌握辽东全局有关。 如果堵胤锡能知道建虏的底细,并且知道沉阳的建虏正乱成一团的话,他绝对就不会按部就班,而是派出一支军队先行攻打盛京去了。 另外,这也和统帅的带兵风格有关。 一如在西汉时候,同样都是名将,卫青带兵,就讲究稳妥;而霍去病带兵,那是更倾向用奇,喜欢狂飙突进,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的那种。 换句话说,如果此时明军的统帅是霍去病类型的,估计就直袭沉阳了。 …………………… 次日一早,大军用过早餐,便摆出了攻城姿态,顿时就吸引了辽阳城里的建虏和倭寇纷纷严阵以待,就连多尔衮和柳生十兵卫,也赶紧上了城头看动静。 对于明军修筑的土山,辽阳城内的应对之策,只是静观其变。 因为土山离城墙太远,就算辽阳城内再修制高点,也打不到那土山上,便没有白费力气。 但是,明军修筑了土山,不可能只是用来吓吓人的,不管是多尔衮,还是柳生十兵卫,都想知道,明军到底是要干什么? 在亲卫的护卫下,两人躲在邻近的箭楼里,通过窗户,带着疑惑观察着。 “咦,好像有明军上土山了!”柳生十兵卫虽然只有一只眼睛,不过毕竟是练武之人,视线很远,立刻就被他发现了端倪。 听到他说话,多尔衮也赶紧去看,发现土山上确实有动静,是有明军上去了。不过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有推火炮上土山。 这个情况,让他松了口气。 多尔衮最担心的是,明军还有稀奇古怪的火炮,能够适合眼前这种情况的。 “好像上了土山的明军,似乎只有火枪兵!”视力很好的柳生十兵卫,又有了新的发现,当即就对多尔衮说了出来。 多尔衮听了,有点奇怪地说道:“真得只有火枪兵,没有别的幺蛾子么?这么远的距离,火枪兵根本没用啊!” “是啊,明军在搞什么鬼?”柳生十兵卫听了,也是搞不懂。 不管是建虏还是倭寇手中的火绳枪,有效射程其实只有八十米左右;如果制作精良,并且各方面经过改良的,比如说用纸包着铅弹,尽量减少铅弹和枪膛的缝隙,火药配比又是最好的,那么滑膛枪的有效射程最多也是达到一百米左右。 建虏和倭寇对明军的火枪有预估,如果就差个一二十米的话,他们很可能就会有防备。可如今的土山,离城墙却有三百米左右,他们自然就不可能想到有其他可能了。 他们万万想不到,登上土山的明军将士,那是装备了神威步枪的将士。神威步枪,也就是米尼步枪,全枪重4.8公斤,口径17.8毫米.每发子弹重32.4克.杀伤距离可达918米,550米内可以保证精确命中。 明军把土山修筑到三百米的距离,不但能射到城墙上,并且其有效射程还能覆盖城里很大一块地区的。 本来的话,神威步枪其实是有发威过的,射杀了岛津光久。 但是,当时倭军正要诈败,战场混乱,对于前线真实战况的那些倭兵基本死在了诈败到真溃的过程中,柳生十兵卫和多尔衮根据他们自己的经历猜测,以为是明军神枪手潜伏到了近处,用了斩首战术而已。 此时,他们两人正在观察着时,忽然就看到了土山上硝烟突然冒出。 紧接着,城头上,就响起了一片惨叫声。 “啊……” 这些惨叫声中,还包括了倭寇的最大头子,柳生十兵卫。 就见他的那只独眼,已经变成了一个血窟窿,整个人往后倒去。 几乎与此同时,城头上的建虏才听到了枪声。 “呯呯呯……” 土山上的神威步枪,几乎在同一时间,瞄准着城头上的建虏或者倭寇开火了。 这些明军将士,收到的军令是,第一枪务必锁定城头上建虏或者倭寇的军官打。 很不幸地,柳生十兵卫的眼力很好,观察城外动静的时候,被明军将士发现了。并且独眼的倭寇,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被好多个持有神威步枪的明军将士给锁定了。 第一轮枪击中,几乎被锁定的建虏和倭寇头子,全部没有例外,全都中弹倒地。 神威步枪的威力,第一次展现在了世人面前,用于实战。 看到柳生十兵卫仰天倒在箭楼里面,身体抽搐,离死不远,边上的多尔衮都惊呆了,无法想象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他还没反应过来,负责他安全的亲卫倒是反应快,立刻把他给扑倒在地。 但是,多尔衮还是看着倒在地上的柳生十兵卫,一脸地不可置信。 眼前这个倭人,可是武力非常高强的,曾经还嚣张地要挑战大清勇士,最终也只是败在了鳌拜手中而已。 刚才还在和他说话的柳生十兵卫,就被那么远的土山上的火枪打中了? 这是有多不走运,才会被流弹射中他的眼睛,一枪毙命? 刚想到这里,他忽然就被外面传来的惨叫声给惊醒,勐然间,他又一下愣住了。 城头上还有好多人都被射中了? 那岂不是说,这并不是意外,而是明军的火枪就能打这么远,并且从听到的惨叫声估算,明军的火枪精准射程就有这么远? 他正在想着时,就听到“呯呯呯……”的枪声又在响起,与之呼应的,是又有更多的惨叫声接着响了起来。 不用出去看了,已经可以肯定了,明军的火枪就有那么远的射杀能力! 搞明白了这点,多尔衮就真得有点绝望了! 如果火枪的射程,只是相差一点,那还没什么的。可从土山到城墙的距离,竟然是那么远,那岂不就是说,明军可以随意轻松射击大清和倭国的军卒,但是反过来却是不行,只挨打不能还手了? 那这一战还怎么打? 明军的火枪,什么时候竟然会这么厉害了? 还有,明军的火炮,同样是那样厉害! 这一刻,就算多尔衮没有去过关内,他也已经相信,明国绝对是有成仙了的太祖皇帝帮助,要不然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那种火炮,这种火枪,都应该只有天上才会有,人间怎么可能会有呢! “呯呯呯……” 枪声并不密集,但是持续不断,是那么地刺耳。 多尔衮还没回过神来,就有建虏冒死闯入了箭楼,向多尔衮禀告道:“主子,明军要开始攻城了,但是城头上的守军几乎都被明军射杀了!” 听到这话,多尔衮回过神来,连忙喊道:“快,快,推车楯上城头,挡住明军的进攻!” 他这边在说着,柳生十兵卫的亲卫已经趴在柳生十兵卫的尸体上哭嚎地差不多了,便背着柳生十兵卫的尸体,冲出了箭楼。 对此,多尔衮并没有去干涉。眼下这种情况,应付明军的攻城都忙不过来。 多尔衮不敢伸头去窗户这边看情况,边下了箭楼去看城头上的情况。 就见城头上躺着不少尸体,他只是一眼扫过之后就发现,大部分尸体都是大清或者倭军的军官。剩下那些还活着的军卒,都躲在女墙之下,趴在那里不敢露头。 在他们的边上,也都倒着一些尸体,能看出来,这些尸体应该是露头被射杀的。 这明国火枪的精准程度,还要超过多尔衮的想象,让他的额头一直冒汗。 “呯呯呯……” 枪声还在响着,持续不觉却也不密集,多尔衮又觉得有点奇怪。 城头上的守军,不是已经死了,就是已经躲在女墙下面,明军应该打不到的,他们怎么还在开枪? 这么想着,他顺着动静看去。突然之间,他的眼睛一下睁大,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就见城内大街上,竟然也倒着不少尸体。很明显,是被明军火枪手给射杀的! 真是见鬼了,明军的火枪到底能打多远?或者说,明军火枪的精准射程,到底是有多远? 从眼下看到的情况看,连城内预备队都被明军火枪压制,那这城还怎么守? 此时的多尔衮,看不到城外的场景,却能听到城外的动静,知道明军确实已经开始进攻了。 多尔衮便急了,连忙对那些趴在女墙下的军卒大声喝令道:“快,防备,明军要攻上来了!” 那些军卒听到军令,都是没办法,可是,稍微露个头,就被火枪射杀,便又不敢露头了。 没办法,城外能持有神威步枪的明军将士,都是选拔出来的神枪手,准头是有保证,不会浪费弹药的。 于是,城头上的守军,看不到城外的情况,就躲在女墙下,往外乱扔东西,就只有期待瞎猫碰见死老鼠了。 多尔衮见此,也是没办法,便又下令城头上的守军都躲好了,等着明军冲上城头之后短兵相接,他就不信了,明军冲上城头,双方开始厮杀之后,那些火枪手还能开枪! 躲在城头上,听着下面的动静,攻城的明军好像就是到城下了。建虏和倭寇一个个紧握刀枪,准备厮杀。 可就在这时,又有意外发生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82 绝望 , 城头上的建虏和倭兵,就看到有什么东西,从城外扔到了城墙上。下意识地,他们便转头看去。 就见那东西有点像锤子,头大的那头,看着似乎是铁皮包裹的,上面好像还有皱褶一样,然后还有一个锤子的柄。最怪异的是,这个锤子的柄部,竟然还在冒烟的。 这是什么? 第一时间,建虏和倭兵的脑海中,都冒出了一连串的问号。 并且这个像锤子一样的东西,还不止一个,就像石块一样被扔到城头上,还有的,甚至越过了城头,落到城下去了。 如果鞍山驿堡的建虏还活着,估计会告诉他们这是什么! 但是很遗憾,那些建虏全都完蛋了! 就在建虏和倭兵狐疑之时,勐然间,这些大号手榴弹就爆炸了。 “彭彭彭……” 爆炸声中,弹片激射,城头上各处地方,都难以逃过弹片的覆盖。 那些躲在女墙之下,躲过了神威步枪的射击,却没能逃过大号手榴弹的爆炸。 对于这些建虏活着倭兵来说,大号手榴弹的威力,一下也炸不死他们,但是却能绝对炸伤他们。 一时之间,城头上,在爆炸声中,便是建虏和倭兵的哀嚎伴奏了。 晚一点被手榴弹“照顾”的城头,那些建虏和倭兵看到爆炸的那一幕,知道躲在那里压根无法幸免的,有失去理智的,看到自己这边也被扔锤子了,便不管不顾,立刻冲出女墙,想要逃下城墙。 于是,这些人便承受了大号手榴弹和神威步枪的双重“照顾”。 总之,只是一会的功夫,这一段城墙上,就再也没有能站着的了。 土山之上的明军将士,向下面的将领发出了已经清场的信号,到这时候,攻城战才算是开始。 而土山之上的神枪手们,继续监视城头以及城内,看到有动静,就会立刻用神威步枪点名。 从明军将士们架起云梯开始进攻开始,城头上就只有一处箭楼里面的建虏,举着盾牌逃去了城下,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动静。 原本还有一些建虏弓箭手在城下,或者马墙那边躲着试图射杀冒头的明军将士,但是,这些建虏弓箭手全都在明军神枪手的有效射程之内,只要他们一冒头,就会遭受神枪手的压制。 持有三眼铳、五眼铳的明军将士,先行登上了城头,紧随其后的,便是盾牌兵和掷弹兵,没错,就是专门投掷手榴弹的明军将士。 第一波将士上了城头之后,并没有马上攻下城头,而是在城头上防御,等到普通燧发枪兵开始大规模地攻城之后,才开始扩大战线。 城下远处,看着越来越多的明军将士登上了辽阳城头,堵胤锡不由得笑了。 他的亲卫跟着凑趣道:“大人运筹帷幄,只是一战便下了坚城辽阳,可喜可贺啊!” 堵胤锡听了,虽然心中高兴,却也没有居功,而是解释道:“城中守军新败,乃是惊弓之鸟,士气不高,而我军的神威步枪,还有手榴弹等物,又是他们从未见过,并且威力其大,如此种种,一举攻下辽阳也在情理之中了!” 他的这个话,虽然有马后炮之嫌,但是也没有分析错。 如果这些新式武器已经被世人熟知,那这一战就不可能这么顺利。毕竟武器再厉害,也都有各自的缺点,只要人不笨,总能找出应对之法的。 不管怎么样,如今明军已经攻上了辽阳城头,接下来便是对辽阳城的争夺,要打巷战,估计会有比较大的损失。 对于这些,堵胤锡都已经放权给各将领,由他们带着各自的兵力去最后占领整个辽阳。 堵胤锡估计,建虏和倭寇垂死挣扎之下,朝廷官军要想拿下整个辽阳城,估计还要打个两天。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很快就有明军夜不收赶来禀告,说倭寇率先从北门出逃了。 因为神威步枪有限,明军的攻势,主要集中在南门这一段;东门和西门也都有安排兵力,牵制掩护南门的攻城。至于北门,并没有安排军队包围,这种策略就是围三缺一之策,免得城内守军绝了希望就鱼死网破。 但是,其实一般人都知道,没有兵的北门,其实也不会是生路,如果从北门逃跑的话,明军必定会尾衔追杀,甚至说不定在远处还会有埋伏。 然而,有的时候,人又是不理智的。在知道留在城里没有活路的情况下,哪怕知道北门是陷阱,也必然会有人逃出北门,从而带动更多的人从北门逃走! 溃败之下,什么可能都是存在的。 辽阳城内的守军,本来就是溃军组成,被明军攻击之下,发现没有还手之力。特别是倭军的统帅柳生十兵卫,直接便神威步枪给点杀了,失去了约束,便成了最先打开北门逃跑的守军了。 倭寇一逃,建虏便也崩溃了,还打什么巷战,能逃就逃了! 堵胤锡听到禀告,立刻调了预备队前去追击,连同埋伏在北门那边的部队一起,对辽阳城的溃兵进行围剿。 辽阳战事,远比事先预估要顺利。 等到傍晚时分,除了城内还有少部分地区没有清理干净残敌之外,整个辽阳已经在明军的掌控之中了。 而在辽阳城外,除了一地的尸体之外,便是一队队的建虏,还有更多的倭寇被明军将士押解着,集中在城外看管。 光复辽东的战事之顺利,让堵胤锡都有点不习惯。原本还想着,建虏毕竟还是很强大的,至少会有一场血战的,结果,就这? 但是,当堵胤锡仔细想想,发现这一切又好像是顺理成章之事! 从锦州战事还没开始之时,朝廷其实就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格物学的应用,让大明的各类物质变得丰富不说,还有威力更为强大的武器被发明出来,而建虏也好,倭寇也罢,都还是老掉牙的武器,甚至大部分人都还是冷兵器。 这一战,是国力悬殊之战,加上有格物学的加成,这么轻松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么? 想着这些,堵胤锡便不由得非常佩服崇祯皇帝,格物学真得是国之重器,确实应该要这么大力推广才好! 堵胤锡正在想着时,有手下过来禀告,说找到了倭国统帅柳生十兵卫的尸体,但是建虏摄政王还没找到踪迹。 对此,堵胤锡有点遗憾。 这个柳生十兵卫,也是钦点的要犯,最好是能活捉。但是,看到手下带过来的尸体,面相全给破坏了,而且还是个死的,没法带去京师。 至于多尔衮,同样是钦犯,不过没找到其实也是很正常。堵胤锡也不急,只是吩咐继续搜查之外,主要的注意力,便已经转向了沉阳。 …………………… 沉阳这边,代善并没有第一时间走,而是安排太后布木布泰和大清皇帝福临带着宫中细软先北上,过抚顺、萨尔浒,再转建州卫去宁古塔。 这时候的沉阳,与其说建虏在迁都,还不如说是逃难! 压根就没有什么秩序,胆小的比福临小皇帝还跑得快;舍不得家业的,那是想着把茅厕都要搬走;或者搬不走的,要么就喊着低价转让,或者挖地先埋起来。 总之,这时候的沉阳,是乱成了一团的。 皇宫内,那些宦官和宫女,也都有私藏财物,还有偷盗、抢夺等等事情,也不时发生。 布木布泰是被代善说怕了,就只是匆匆收拾了下最值钱的一批财物,就赶紧出发了。 多铎不想走,嚷着要死守盛京,和明军决一死战,最终也被拉走了。 代善断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正在忙着呢,忽然就收到了急报。 “什么?”代善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再度确认道,“明军已经打下辽阳,兵锋越过了虎皮驿?” 虎皮驿在辽阳和盛京之间,离这两地都是相差六十里,算是中点站。 不过最让代善震惊的是,辽阳的城防,比起盛京都要坚固,那是明国几百年打下的基础;最为关键的是,辽阳城里也算是重兵把守,并且还是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坐镇。 就这,还是一天就被明军攻陷了? 这怎么可能? 这一刻,得到确认的代善一下便麻了。 连辽阳都是一天就失陷了,那大清还能守住什么? 什么都守不住了啊! 盛京城里至少还有一半多的人,都还没来得及迁都的,明军最多再过一天时间就会兵临盛京城下,怎么办? 回过神来的代善,想坚守盛京,吸引明军的注意,可辽阳一天都没了,还守什么盛京? 但是,要是不守盛京,不吸引明军注意的话,他们就会去追大清皇帝!万一追上了,岂不是没有一点希望了! 守盛京的话,又拿什么守?盛京城内的这些人,都是大清的种子了啊,不能死在盛京,要不然,连个蒙古部族都不如了吧! 想来想去,亡国灭种的可能性竟然非常大! 这让从小征战,一起创建了大金国,进而又是大清的代善,想着又看到大清要亡,并且还可能是灭族,这一刻,绝望了的代善,原本年纪就大了,让人一眼看去,就好像风一吹就会死的那种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83 自杀 , “你们都出去,让本王静一静!” 听到代善的吩咐,他的亲卫虽然很担心,但是最终还是退出了大堂,让他一个人安静下了。 事实上,代善的亲卫们也很沮丧,也有些绝望,谁也料不到,不知不觉间,明军竟然变得那么强大,彷佛不可战胜了一样! 此时的他们,很能理解和硕礼亲王的心情。 过了一会之后,有亲卫忽然发现大堂内的动静似乎有点不对,便悄悄地找了门缝往里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用力一推大门,闯了进去。 就见代善挂在横梁上,上吊自尽了。 不过好在亲卫发现得早,那身体都还在晃荡的,显然是刚上吊。 这不,救下之后,代善活过来了,没死成! 所有亲卫都是吓到了,跪在那里恳求代善不要寻死。 面如死灰,依旧没有什么生气的代善,看着他们叹了口气,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活这么长干什么呢?早一点死了的话,也就不知道大清会落得如此地步了!” “主子,事已至此,大清不能没有主子啊!” 听到亲卫的说话,代善的眼睛定焦在自己的亲卫身上,依旧没有什么生气地说道:“如今大局已定,本王就是再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了。有本王,没本王,其实已经差别不大了。本王不想征战一生之后,临终还要被明军羞辱……” 说到这里之后,他忽然“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见到这一幕,他的亲卫不由得都是傻眼了,一时之间,压根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这可是堂堂大清和硕礼亲王啊,跟随先汗起兵,南征北战,打下了大清江山的元勋,是大清国最有威望的人! 可如今,他竟然哭了起来?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然而,等他们回过神来,忽然发现和硕礼亲王哭了,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以前被大清压着打的明军,如今都能压着大清打了,这么稀罕,难以置信的事情都能发生,那和硕礼亲王会哭的事情,又有什么奇怪呢? 一生心血,看着大清要亡国灭种,和硕礼亲王的心情不悲愤痛苦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们的职责是保护代善,因此,理解归理解,让代善自杀,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于是,就有亲卫向代善进言道:“主子,盛京危在旦夕,全城还有那么多人,离不开主子的啊,还请主子带着我们……活下来!” 代善是本来就没几年好活的人了,但是,这些亲卫还年轻,盛京城里也还有很多人,全都是不想死的。 代善听到他这话,想起族群的延续,眼神中终于恢复了一点生气,开始振作起来,吩咐亲卫道:“去找剩下的贝子贝勒,一起过来商议,是走是守,要赶在明军赶到盛京之前定下章程!” 听到这话,他的亲卫连忙答应一声,便立刻去传令了。 此时的代善,心中也已经决定了,想走的,就让他们走,不想走的,那就牺牲自己坚守盛京,吸引明军的注意,掩护想走的人,能走掉。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明军显然已经侦查到盛京的情况,加快了行军速度。 在代善刚开始开会的时候,城外就出现了明军前锋。“刘”字大旗,是锦州守将刘文秀麾下的骑军,虽然只有四千骑军,可明军在盛京城外的出现,顿时就引发了建虏的恐慌。 自从沉阳改为盛京,并被大清定为都城之后,那是从来没有见过明军的。因此,明军的出现,对于建虏的冲击,绝对是非常震惊的那种。 并且,明军的出现,也让普通的建虏全都知道,辽阳怕是失陷了。 不止如此,大明草原骑军,李来亨领着五千多骑军,也赶到了盛京城外,和宁锦一线过来的明军,就在沉阳城外会师了。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 明军将士们这个震耳欲聋的喊声,一听就能听出那口号里面喊出的高兴,让建虏更是绝望! 这边,刘文秀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从擒获的建虏口中得知,建虏皇帝、太后这类的,已经不在沉阳,离开两天了。 听到这个禀告,他立刻亲自审问了建虏,然后向李来亨说道:“我们是骑军,速度快,现在赶紧追,说不定还能追上!” 李来亨一听,有点为难地说道:“我接到的军令,是赶来沉阳骚扰围困!” 话是这么说,不过看他的表情,他其实是很有兴趣的。 刘文秀听了,马上便说道:“步军已经到虎皮驿,离此只有一天路程,我们留一千骑军在这里看着,另外把消息传回去,步军自然会加快行军速度,误不了事情。” 说完之后,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我的军职比你高,临阵之际,听我的,执行军令!” 他自己手下只有四千骑军,还要留一千看住沉阳的建虏,去追击建虏的皇帝,三千兵力肯定是太少,因此就看上了李来亨的五千骑军。 李来亨听到刘文秀这话,便再无异议,立刻便同意了。 于是,刘文秀稍微做出了这边的部署之后,便领着八千骑军,立刻沿着管道向北追击。 一路上,到处可见建虏大规模迁移留下的痕迹。为了保证追击的方向正确,刘文秀一边急追,一边通过这些痕迹以及抓获的掉队建虏核实。 赶到抚顺的时候,已经马上要天黑了。 城里的建虏人心惶惶,如果刘文秀要打的话,未必打不下来。当时,刘文秀弃之不顾,绕城而过,摸黑赶路,一直到夜深才传令休整。 就不管是刘文秀的部下,还是李来亨的这支骑军,都已经连续作战了好多天了。这种高强度的赶路,要是换成了一般的军队,估计是会出问题的。 这不只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还有高强度行军,需要保持编制,保持战斗力,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但是,不管是刘文秀的手下,还是李来亨的军队,其骨干都是当初被朝廷招安的流贼;而流贼最擅长的,便是机动作战。 类似这种连续行军赶路的事情,对于流贼出身的他们来说,那是司空见惯,早已习惯了的,根本就不是问题。 并且,因为所有将士都知道,他们是去追击建虏的皇帝,士气更是高昂,就期待立下大功,累一点又算什么! 照顾完了战马之后,将士们也不用刘文秀一一交代,就知道怎么休息,怎么保存体力;队伍中没有经历过这些的同袍,自然有老兵照顾指点,基本上,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等到第二天的天才蒙蒙亮,军令就又传下,骑军将士们也都习惯了,在马背上边吃边赶路。 或者是天意,又或者是刘文秀的果断,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文秀所部骑军,就在第三天早上就追上了逃跑建虏的大部队。而追上的这个地点,也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萨尔浒! 事实上,建虏的迁都,速度就不可能快。不但大包小包地行李,随军的还有大量的宫女内侍,老弱妇孺等等,根本不是纯军队行军,一天走个三十里路就差不多了。 刘文秀在发现建虏大部队之后,便立刻下令李来亨攻击前进,绕道前方,堵住了建虏的去路。 建虏太后布木布泰和小皇帝福临全都在这大部队中,突然见到大明骑军追上来,顿时就全都慌了。 他们这支大部队中,护卫的军队是肯定有的。但是,多尔衮发起锦州战事的时候,把精锐的护军,包括他们统领鳌拜一起都给抽调去前线了。 如今的护卫军队,更多的其实只能维持赶路的秩序而已。大部分军卒,不是年纪过大,就是各勋贵中的少年,大都没有参与过战事的。 布木布泰逃得急,连个可以商量依靠的人都没有,无奈之下,她只有去找病得快死的多铎了。至少多铎以前领兵打仗,又是和硕亲王,算是一个可以做主的人。 然而,当布木布泰见到多铎的时候,发现多铎因为赶路颠簸的原因,已经是奄奄一息,就只有一口气吊着了。 要说以前,作为多尔衮同父同母,是多尔衮坚定支持者的多铎,布木布泰是恨不得多铎早点死。 可此时,看到多铎要死的样子,她就急了,不顾太后的礼仪,直接上了多铎的车,摇醒了多铎,急忙求问对策。 多铎先喷了一口血,精神才算是清醒了一点,问清楚情况之后,便有气无力地说到:“突……突围,不用管……管其他人!” 如果在发现大明骑军刚上来的时候,布木布泰第一时间便和小皇帝骑马狂奔逃走,说不定还有可能。 但是他只是擅长勾心斗角,遇到这种军国大事,那还有主意,如今已经被李来亨绕道堵住了去路,除非有能打之军,要不然根本不可能再突围出去。 多铎听了布木布泰的诉说之后,盯着布木布泰,费力地说道:“大清的太后……皇帝,不能落…落入明军手中,自……自杀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84 阴差阳错 , 热门推荐: 自杀? 想都不用想!布木布泰直接把这个提议给过滤了,有点生气地对多铎说道,“皇帝要是没了,那还有大清么?” 说完这句之后,她忽然又想到了什么,便用手指着多铎,转为愤怒喝道:“好啊,我算是明白了,让我儿自杀,然后让多尔衮当大清皇帝,就名正言顺了是不是?” 这个多铎,就是多尔衮的最坚定的支持者。他竟然提议让太后、皇帝自杀,这绝对是居心叵测,是想为摄政王转为大清皇帝铺平道路啊! 多铎没想到布木布泰会有此一说,意外之后便是愤怒:这女人,果然是不可理喻,都到这样的地步了,还在想着争权夺利! “怎么?被我揭穿了就恼羞成怒了?”布木布泰看他的表情,却是误会了,依旧冷声说道,“我儿才是大清皇帝,这是我的底线,绝对没得商量的。什么自杀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如果你觉得你还是大清的和硕亲王,就该想着怎么帮大清皇帝渡过这个难关!” 多铎差点就吐出一口老血,嘴巴一张,当即晕了过去。 看到这情况,边上的福临小皇帝便对他娘说道:“母后,他不会被您气死了吧?” 听到这话,布木布泰瞪了他一眼道:“休得胡说,他这是羞愧。” 说完之后,她上前去掐多铎的人中。其他人看了,想要说什么,却又不敢,毕竟这位可是太后,并且明显此时的心情非常不好。 被布木布泰一顿折腾,多铎又醒了过来。 “快点说,还有什么法子解眼前之危?” 多铎见这个女人盯着他的眼神,彷佛要吃了他一样。忽然之间,他都懒得再说什么了,便只是回答道:“萨尔浒是我大清的福地,当年父汗灭明军时,中午突然起雾便是明证。你在这里固守待援,说不定还能有转机!” 建虏的成名战,就是萨尔浒之战。 当时总兵杜松领兵到达萨尔浒的时候,就遭遇了努尔哈赤的军队,杜松退守山上等其他几路征讨建虏的军队救援。 结果当天中午时分,萨尔浒这边就起了大雾,根本看不远,还让明军的火炮火枪失去了作用,被建虏借助大雾的掩护近身厮杀,最终兵败萨尔浒,建虏从此一发不可制! 布木布泰身为大清太后,当然知道这段往事。此时一听多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不过她还是没给多铎好脸色看,只是训道:“你看,用心辅左大清皇帝,你这气也顺了,说话也不结巴了,多好!” “我……”多铎一听,顿时大怒,才说出了一个字,一口老血便喷了出来。 布木布泰冷不丁地,被他喷了一脸,顿时一阵慌乱,同时也非常地恼火,正要发怒时,发现多铎已经晕过去了。 “哼!”布木布泰见了,重重地哼了一声,然后对伺候多铎的那些人吩咐道,“看好他,别让他死了,要不然你们也别想活!” 这个多铎,只要不起什么歪心思,他的建议还是很有用的。 随后,她便用福临的名义传下旨意,所有人都躲山上,居高临下防守,等待周边建虏的勤王。 …………… 刘文秀最担心的,其实是这些建虏四散而逃,那样的话,他兵力有限,很可能会被建虏皇帝等重要人物逃走了。 结果没想到,建虏竟然不逃,反而退到山上去了。 这个情况,让刘文秀很是松了口气。 “大帅,这些建虏虽然五六万的样子,可看样子能厮杀的,也就三四千人而已。打吧?”李来亨在围住了建虏之后,便赶到刘文秀这边请战了。 刘文秀听了,却是澹澹一笑道:“不用,这些建虏匆忙逃离沉阳,半途又被我们追上不得已逃到山上,食物和水源都缺,他们人还多,我们只要守他个一天,等他们明白自身的处境之后便会自乱。等到那时候,再收拾他们就容易多了!” 听到这话,李来亨觉得有道理,便听令而行。顺便地,骑军将士们也能休整一下。 至于建虏会不会有援军,至少刘文秀和李来亨等人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辽阳一下,沉阳估计也已经被大军围攻了。临近的抚顺,刘文秀都懒得去取,建虏又哪来的援军? 如果等下去的话,反而是朝廷官军才会越来越多! 官道上,还到处都是这些建虏在慌乱之下丢失的物资。 刘文秀让人收集起来,发现大部分都是财物,还有一部分是粮草物资。 正好,大军就在山脚下开始烧火做饭,饱餐一顿,好好休息一下了。 建虏这边,就算布木布泰身为大清太后,这一路上山,也得自己步行才行。 然而,萨尔浒这里,当年因为战死了无数的明军将士,到处都是没有安葬的尸体,因此也没有人敢来这里,几十年过去,已经非常荒凉了。 养尊处优惯了的布木布泰,哪怕有黄马褂开路,也一样走得非常辛苦。 不过这布木布泰,也确实是个女强人,并没有叫苦叫累,比起同行的那些宦官宫女都要坚强。 “啊!”忽然之间,福临一声尖叫。 这动静,顿时吓了所有人一跳。布木布泰连忙转头看去,却见福临用手指着他脚下那,带着一点惊恐说道:“骷髅……骷髅头!” 布木布泰一听,沿着福临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个骷髅头,便松了口气,不以为意地说道:“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当初这里被我们大清灭了几十万明军,当然有骷髅了!” 说到这里,她看到福临还有点惊恐的样子,便又对他说道:“所以说啊,这里是大清的福地,我们肯定会没事的!” 福临最听他母后的话了,便不再害怕,继续由一个黄马褂背着,往上攀登。 之后,果然又陆续发现了不少骷髅,很显然,都是当年明军将士的。 等他们爬到了半山腰,这里稍微平整一下,发现这里竟然还能隐约看到有一些人工痕迹,看这样子,当年的明军就是在这里驻防,最后被大金军队攻破的。 这里的地势比较适合建虏休息,并且布木布泰也实在是累了,便吩咐下去,就在这片原本明军的营地休整,建立防御工事。 建虏的高层,肯定是不用动手的。其他人,就不得不在这荒山上整出一片开阔地来。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战死明军将士的遗憾,都被这些建虏集中到了一个角落里,堆了很多。 等到忙完的时候,建虏一个个都是又累又饿,这时候,他们发现,大部分人好像没吃没喝的了。 还在山脚的时候,看到明国骑军追上来,当时恨不得把什么东西都扔了,那样才跑得快一些。 如今好了,跑得快的,扔得勤快的,就有些傻眼了。 当然了,布木布泰和福临等人,肯定是饿不着的。 可大部分建虏挨饿之下,这士气就一下低落下去了。什么大清的福地,连吃喝都没有,这还怎么坚守? 看看山脚下,就见明军在那边烧火做饭,这就让建虏更饿了! 想着以前还养尊处优的,如今躲在这荒山野岭,吃得没有,喝得也没有,有一些人就忍不住了,低声哭泣了起来。 这种哭泣,是会传染的。 想着他们前途未卜,生死不知,更多的人便跟着哭泣了起来。 好有一些人,则是唉声叹气,士气很是低落! 看到这一幕,布木布泰顿时就怒了。这里是明军的葬身之地,哭什么哭,给明军哭坟么? 于是,她便立刻喝斥了起来,uu看书www.uukanshu.com传旨下去,谁要敢再哭,扰乱军心的,杀无赦! 被她强势弹压之下,山腰上终于安静了下来。不过还是能明显看出,士气压根没有变化。 想想也是,没有精锐军队的防御,还没有水和食物,就算互相分一点,也挺不了多久。也不知道盛京的援军,什么时候会赶到,真得是有点绝望的。 山上是安静了,但是这个时候,山下却忽然有了动静。 “战士就该上战场……” 八千多明军将士,酒饱饭足之下,看着猎物在山上,竟然齐声唱起朝廷将士最喜欢唱得曲子。 这声音之大,传得很远。 山腰上的建虏,基本听不清山脚的明军在唱什么,但是他们都知道,山脚下的明军很高兴! 认识到这一点,就更是打击了建虏的士气。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在作怪,在山脚明军高声歌唱的时候,有风吹过,山上林子的动静大了一点,似乎就像在回应这个曲子一样,在给他们伴奏。 听到这动静,福临小皇帝有点慌了,对布木布泰说道:“母后,这是不是有鬼啊?” 鬼? 是战死明军的英魂吧? 布木布泰是科尔沁族的,草原上的人,信佛,听到儿子的话,顿时就转头看了下堆积明军尸骨的那个方向,忽然之间,她觉得这个地方,压根就不是大清的福地,或者说,就不是他们这支队伍的福地。 阴差阳错的,跑到了这里来,该不会是冥冥之中有什么要拿他们来祭奠那些死在这里的明军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85 魂兮,归来兮 , 布木布泰后悔了,觉得不该听信多铎的话,跑到这个所谓的“大清福地”来! 然而,此时的她,就算是后悔也没有用。山下都是明军,已经没法跑了! 更让布木布泰心中不安的是,原本一直是晴朗的天气,在快要到傍晚的时候,忽然就晴转多云,然后就开始下雨了。 这个秋雨,来得绝对不是时候。 萨尔浒山上的这些建虏,在逃上山的时候,恨不得逃快一点,连粮食之类都没带,就更不用说带什么雨具了! 除了布木布泰和福临小皇帝等少数人之外,其他人全都被淋了个落汤鸡。 夜幕一降临,虽然雨停了,但是被秋风一吹,一个个都是打哆嗦! 布木布泰真是要哭了,就算是她这个不懂军事的妇人,也知道这样下去的话,压根就坚持不了多久的。 于是,她也不再去找多铎问主意,就问负责保护黄马褂,该如何是好? “殿下,山脚有明国骑军,想要突围是不可能的了!除非是进山,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布木布泰听了,看着连绵的群山,又很是畏惧。进了群山里面,不要说路了,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更不用说,他们还没有多少干粮,进去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出不来了。 再说了,这深山老林的,还有勐兽毒蛇之类的! 这么想着,布木布泰在犹豫之后,还是想着,先等等看,说不定盛京的援军就赶过来了呢! 夜幕之下,很多建虏又冷又饿,也压根没法入睡,都呜呜地在哭。声音就算是再压抑着,可人数之多,一汇聚起来,黑咕隆冬的,就有点吓人了! 这也更是加剧了山上这些建虏的恐惧担忧之心,半夜之中,已经有人受不了选择自杀了。 “啊……彭!”这是跳崖自杀的。 “啊……”还有拿兵器抹脖子,然后被身边人发现而发出的惨叫。 等到次日凌晨天亮时候,就有建虏受不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下山投降了。 所谓蝼蚁尚且偷生,又有多少建虏能有骨气选择自杀的! 这种下山投降的情况,在李过率领一万骑军赶来,绝了建虏的希望之后,就更多了。 刘文秀和李过等人一商量,便开始对山上喊话。 投降不杀!并且只给了山上建虏半天的时间考虑。 等到中午时分,大约有一半的建虏下山投降了,随后明军也开始攻山。 不得不说,也有一部分建虏还是负隅顽抗,给攻山的明军造成了伤亡。但是,他们再怎么挣扎,最终的结局已经注定,螳臂当车而已! 建虏所谓的上山坚守,以待援军之计,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而已!从他们被明军追上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结局其实已经是注定了的。 除了那些自杀和被杀的之外,基本上所有的建虏,都没能逃掉。 布木布泰看到明军已经攻上山了,才改主意想蹿入深山,却是已经晚了。山林中人走得痕迹太明显,明军跟踪追杀,也是轻松就逮到了布木布泰和福临小皇帝。 至于多铎,如果他清醒的话,估计会选择自杀,但是无奈他一直在昏迷之中,直到被明军俘虏了才算醒过来,此时,生死已经由不得他了。 在攻山的过程中,明军将士也发现了那些残骸,自然明白,在这有名的萨尔浒山中,这么多的残骸,会是属于谁的! 消息禀告到刘文秀和李过这边,两人一商量之后,专门拨出了一部分军卒收集这些残骸。 等到第二天清剿山上的建虏基本上全部完成之后,就投入了更多的兵力收集当年战死将士的残骸。 第三天时,堵胤锡亲自率领大军到达萨尔浒。 其实,在他领兵赶到抚顺的时候,就已经接到这边的快马急报,说已经抓到了建虏的伪皇帝和伪太后,不过最终,他还是领着步军赶到了萨尔浒。 万历年间的萨尔浒之战,总兵杜松所领六万人马,基本上都战死在这里;另外,还有总兵马林的北路军,也在离萨尔浒不远被建虏围歼,兵力在四万左右; 堵胤锡在查看了战俘之后,便专门调拨一支一万骑军,赶赴马林所部战败之地,收集当年明军将士的残骸。 而在萨尔浒这边,整理出来的残骸已经没法分辨谁是谁,便全部火化,修建了一个大的坟墓,墓碑由堵胤锡亲自题词:大明英烈。 然后还有一块碑文,记载了当年的朝廷将士为了平叛,最终战死异乡的事迹。 等到马林所部的残骸也运过来之后,葬在了边上。 全部下葬之日,堵胤锡领八万步军,五万骑军祭奠这里的英魂。 明军将士们,从山脚一直排到山腰上,当年杜松所部战死之地。 十几万人,全军肃穆,每个将士的手臂上,都系了一条黑布。 堵胤锡也同样如此,领各路到达的总兵,从山脚一步步地走到山腰,立于英烈坟前,虽大汗淋漓却犹自不觉。 昨夜写好的祭文,对着战死英烈而念;风吹树动,似乎是当年的将士们听到了而在回应。 将军难免阵上亡,但忠君报国之情,天地皆知,世人悼念,永世留存! 近处的明军将士们,都是默默地听着总督大人的声音,看着那墓碑,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朝廷已经今非昔比,当年你们付出生命没能平定的叛贼,如今已经基本上被平定,你们可以安息了! 或许就是要让这些英烈收到这一点,堵胤锡在念完祭文之后,便大手一挥,押解俘虏的声音便从山上传到山下。 每个朝廷将士都知道,这一步便是血祭英烈的步骤。 那些被押去坟前的建虏,是俘虏中年级大的,当年有参与过萨尔浒之战的。 这些人,活着也已经很老了,都是盛京城里养尊处优之辈了。建虏迁都,这些人是跟着走的,刚好有被俘虏。 在俘虏的最前面,是建虏的伪皇帝和伪太后,这两个人,是被押着跪在坟前。 再之后,便是被拖上山的建虏伪亲王多铎,最后才是那些参与萨尔浒之战的俘虏。 这其中,建虏的伪太后和伪皇帝,都是要押解去京师献俘的,因此让他们跪坟却不杀。 多铎这个痨病鬼,虽然也在钦犯名单里面,但是看他这样子,是压根没法活着押解到京师,因此,堵胤锡便做主了,杀个有分量的奴酋血祭当年的英烈。 在坟前这块整理出来的空地上,一共押着一百多人。当年参与过萨尔浒之战的,还活着的,也就只有这么一点人了。 “呯呯呯……” 排枪响起,一阵又一阵,在提醒着当年的英烈,给你们的礼物,马上就送到了。 或许是被枪声惊醒,昏昏沉沉的多铎终于醒了过来,看着眼前的一幕:两个大坟之前,跪着大清皇帝和大清的太后。而他本人,也被押在坟前跪着。 这里是萨尔浒,眼前这个是什么情况,多铎立刻便明白过来。 他或许有想过,有一天会战死沙场,又或者是老死床上,或者病死什么的。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的结局竟然是被明军俘虏,然后用来血祭当年被大清沙凋的明军。 这是他万万不能忍受的,狗日的明狗,怎么能让他当牲口一样去祭奠! 多铎当即挣扎了起来,就是死也不想是这种死法! 然而,他那奄奄一息的身体,就算他挣扎着,其实也没有一点用,被明军将士押着,让跪就双膝牢牢地跪在地上,跪在坟前。 多铎的眼睛都红了,满脸怒容却又没有任何改变,顿时,他就迁怒于眼前的那个女人,让她自杀,不要被明军侮辱,结果现在好了,不但大清的太后和皇帝要跪明军死人,而且他也要被血祭,这真得是奇耻大辱! 他的吼叫,并没有引来布木布泰的关注,也不敢关注,但是却引得堵胤锡转头看向了他。 垂死挣扎,临死嚎叫,暴露的是建虏的不甘。 这就对了! 朝廷的实力摆在这里,不甘又如何? 一声令下,有明军将士上前,就到了多铎的面前,也不用什么东西,直接用手,左右巴掌伺候了起来。 “啪……啪……啪……” 对于这个奴酋,明军将士可不会手软,只是一下的功夫,多铎的两个脸颊就肿得老高,满嘴都是献血,牙齿也被打落。 英烈坟前对奴酋行刑,该是能让英烈欣慰一点吧? “呜呜呜……” 多铎还能发出一点声音,但是谁也听不清他那满血的嘴里在都囔什么了。 堵胤锡抬头看看时辰,便下令行刑。 手起刀落,包括多铎在内的这些建虏,便血祭了当年战死他乡的大明英烈! 魂兮,归来兮! 辽东叛乱很快平定,你们可以安息了! “呯呯呯……” 排枪再次在这萨尔浒上空响起,间隔几十年后,却是胜利的枪声,告慰英烈的枪声! 大明英烈,与国同存,永垂不朽! 堵胤锡在祭奠完萨尔浒的英烈之后,注意力便再次回到了光复辽东上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86 夙愿 , 热门推荐: 光复辽东的战事打到现在,朝廷大军都是节节胜利。 草原上,朝廷骑军席卷整个蒙古草原,并且已经分兵进入辽西边墙。 在辽东,朝廷官军从山海关出发,锦州打了一仗,再进逼海州,攻破鞍山驿堡,光复辽阳,一直到包围沉阳后,分兵追击建虏伪皇到萨尔浒。 朝鲜战场上,堵胤锡已经收到黄得功派人送来的消息,吴三桂那边已经占领平壤,目前在巩固防线,主要是防止辽东的倭人进入朝鲜。 整个战事而言,朝廷官军损失极小,甚至可以说,在绝对实力的碾压之下,这么大的战事,是自开国以来损失最小的战事。 但是,如今时间也已经到了九月底,马上就是十月份了。 辽东的天气已经转冷,大军的行动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第一个,就是粮草的运输。 随着战线深入辽东腹地,路上消耗的粮食越来越多,后勤运输的压力越来越大。 第二个,是天气的限制。 辽东天气转冷,但是朝廷官军的军服,大都还是夏装,如果战事继续打下去,必须要等朝廷运来的冬装配发到军中才行。 而在朝廷安排的后勤运输中,粮草和火药等军械物资是第一位的,军服排在后面。这个时间点,按照事先内阁的统筹安排,应该刚从天津港装船出发。 这也是战事比想象中还要顺利的原因,没想到能直接一路打到了辽东腹地,基本上就没什么停的。 第三个,还是人力的限制。 辽东大地上,原本的汉人,还有后来的朝鲜人,全部被建虏迁到了北方,南方这边,就只剩下了建虏。 随着建虏和倭寇联军的大败,溃散的倭寇开始肆虐,所过之处,基本上可以说是鸡犬不留,因此,朝廷官军所占领的辽东地盘,基本上都是人烟稀少之地。 但是,有些地方,比如盖州、海州、辽阳等地,以及这些重要城镇中间的驿站,都要留兵把守,并且保证后方粮道的安全。这些事情,都在一步步摊薄前线的兵力。 草原那边,虽然有十二万骑军,也不需要占据什么要塞,但是席卷整个蒙古草原之后,需要押解俘虏和牧群回归化城,这也是要很多兵力的。 另外,当时的十二万骑军,基本上是以战养战的策略,本身也不可能携带多少粮草的。因此,俘虏了东部蒙古部族之后,也必须要返回归化城了。 不过多少还是有派骑军进入辽东,比如李来亨,李过等人,就已经先进入了辽东。 堵胤锡作为全军统帅,除了军事之后,还必须要考虑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派遣两万骑军,一万步军进攻萨尔浒东边的建州卫,那是建虏的老巢;打下之后,就让骑军快速突进建虏在北方的粮仓,不管能不能得手,在严寒到来之前都要回到建州卫这边。 抚顺已经拿下,可以保证建州卫官军的后路。 在抚顺西北的开原,也算是一个重镇,也需要派兵驻守。 除了这些之后,堵胤锡领大军回师沉阳,再把沉阳拿下,最后派兵向东横扫建虏和倭寇残余,控制整个辽东和朝鲜接壤的地方,连成一片。 这么一来,朝廷的后勤物资,也能通过辽东运往朝鲜;或者说,从辽东半岛登陆,得到朝廷物资的补给,都是可以的了。 这些,就是堵胤锡在崇祯二十年计划完成的目标。 对于剩下的辽东北部,还有朝鲜南部的战事,需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了。 另外,还有一个隐忧:就是不知道建虏的那个摄政王下落。 如果从实际上来考虑的话,建虏的主政者,并不是那个伪皇帝,而是这个伪摄政王。不知道这个伪摄政王的死活,终归是个隐患。 随后,堵胤锡把最新战报写成奏章,派快马送往京师报捷,毕竟建虏伪皇被抓,在政治上绝对是个大事。 ……………… 京师这边,在辽东战事一起的时候,京师上下的注意力,便都集中在这场大战上面了。 街头巷尾,酒楼茶馆之类最喜欢八卦的地方,几乎全是有关辽东战事的话题。 “这一次,朝廷大军绝对能赢!” “赢是肯定能赢的,但是听说建虏和倭寇加起来都有五十万人马之多,这也很吓人的啊!这一战,估计是要来一场血战才行了!” “可不是,听说建虏又彷效了当年松锦之战的时候,把锦州围了,让朝廷官军赶去救援呢!” “这个,朝廷官军已经今非昔比,都连续打败建虏两次了,还是大胜的那种,不可能输吧?” “所以说嘛,估计得有一场血战才行!” “……” 基本上,民间的舆论,基于以前建虏的战力,还有倭寇的风声,加上兵力上的优势,大都认为朝廷官军应该会赢,但是会有一场生死搏杀! 甚至就连一些赌场,也针对这场战事开出了一些盘口,总体上,也是和舆论估计地差不多。 如果不是看到朝廷还准备了那么长时间,往山海关那边运兵运粮的,指不定都可能会担心失败了! 然而,一次的捷报很快就传到了京师,速度之快,都远超了古代“键盘侠”的预估。 “什么,锦州大捷,建虏和倭寇的联军全线溃散,朝廷官军正在追杀中?” “那伤亡怎么样,是不是有一场血战?估计打得很勐,伤亡不少吧?” “啊?怎么可能,朝廷官军死伤不足五千,大都还只是负伤而已,就把五十万敌人给击溃了?” “要这么算的话,那朝廷官军怕不是以一当百了吧?怎么可能!”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草原之战大捷,肯定影响了建虏和倭寇联军的军心士气了!” “内部消息,衙门里传出来的,朝廷又有了新的火炮,威力非常强大的,用在了关键之处,一下打垮了建虏和倭寇的联军,并且堵大人指挥得当,还派海军偷袭盖州,朝鲜,这才让敌人彻底崩溃的!” “真得么?太好了,大明威武!” “……” 虽然有不少人赌钱亏了,但是听到朝廷如此大捷的消息,一个个还都是很开心的。 毕竟就京师百姓而言,当年建虏肆虐京畿之地都还是有印象的,也就是崇祯十五年之后出生的,才没有受到影响。而这批人,才五岁而已。 朝廷官军再次打败建虏,外加倭寇的联军,证明朝廷官军越来越强大,京畿之地也就越来越安全,这样的事情,对于经历过战乱的百姓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庆祝地事情! 随后,京师百姓便开始讨论,这一次朝廷官军到底能收获多大的胜利。 于是,京师的“键盘侠”们,又针对战局开始讨论了起来。 “朝廷官军无敌,估计能直接杀去沉阳,灭了建虏了!” “非也非也,战事哪能那么简单的啊,你以为胜了就无敌了?老夫告诉你,海州,这是建虏经营多年的地盘,绝对是难打的!” “不信?那老夫给你分析一下,海州一旦被朝廷官军攻破,那建虏会有多被动……” “再不济,还有鞍山驿堡,这你们不清楚吧,老夫告诉你们,这个鞍山驿堡啊,易守难攻,为兵家必争之地……” “……” 这些人说得那是头头是道,从政治、军事、地形等等各方面阐述,说得听得人都是信了,觉得之前认为的血战,在锦州没有的话,那在海州,或者鞍山驿堡是绝对会有的。 结果,他们都还在议论着呢,没过几天,捷报就传回来了。 “什么?海州拿下了?” “这么快?不是说建虏会死守海州的么?”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啊,uu看书 www.uukanshu.com 这才过去几天啊!” “……” 他们还没惊讶完呢,第二天就又到了一份报捷文书。 “鞍山驿堡不是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么?怎么就一天时间,就被打下来了?” “对啊,那谁谁谁不是说固若金汤的么?” “我的娘啊,在我朝廷官军面前,还有什么是朝廷官军打不下来的啊?” “这也太厉害了!” “你们不知道了吧,朝廷官军用上了那种陛下新发明出来的火炮,刚好克制那鞍山驿堡,所以才轻松拿下了!” “……” 得到鞍山驿堡消息晚一点的京师人士,直接和辽阳被朝廷大军光复一起听到了。 “这怎么可能?辽阳重镇啊,竟然也被朝廷官军一天就拿下了?” “陛下还发明了神威步枪?一听这名字就觉得很厉害的,那就难怪了!” “辽阳重镇拿下,那岂不是很快就能光复沉阳了?” “辽阳都能拿下,沉阳再拿下又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 “……” 一时之间,朝廷官军节节胜利,让京师鞭炮都脱销了,甚至还引发了火灾。但是,京师百姓那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却是一点都没变。 祸害大明那么久的建虏之乱,终于要被朝廷镇压下去了啊! 这该是大明几代人的夙愿,终于要实现了么? 民间高兴,崇祯皇帝也同样高兴,但是,添堵的事情,却依旧是会有的,这或许就是生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87 沉迷女色 正当崇祯皇帝为辽东大捷高兴的时候,南方快马来报。 原本通过荷兰和葡萄牙人的内应,依靠擒获安南南北两方势力的首领,从而轻易平定安南之乱的计划,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在福建巡抚吴之屏召集荷兰和葡萄牙人传旨之后,就开始为收复安南做准备了。 从闽粤两地凑了三万军队,以南部海军运送的方式,从海上往安南投入兵力,本来是在荷兰和葡萄牙人的策应下,一举擒获南北两地首领,从而用最轻松的方式结束安南之乱。 结果没想到,安南的南北两地首领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联合了起来,伏击了明军这边,让明军损失了五千左右的前锋,亏了大明的海军强大,才没有全军覆没。 征讨安南的军队,退回广东之后,消息便立刻送回京师这边了。 奏章上说,荷兰人背叛了大明,参与了攻打朝廷官军的行动。而葡萄牙人那边,同样损失惨重,原本在安南人那边的葡萄牙人,人头都挂在了安南人的枪尖上。 崇祯皇帝收到这份奏章之后,便是勃然大怒。 安南之事,其实之前并不是很重视的。 孙传庭曾经提议过,调云南那边的军队,前往攻打安南,平定安南之乱,但是,被崇祯皇帝给否决了。 当时崇祯皇帝觉得,有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为内应的话,用斩首战术应该能轻松拿下安南的。结果,竟然就失败了。 不过这个事情,你要说有多意外,其实也不能算意外。 当崇祯皇帝在震怒之后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之后,就觉得事情已经有征兆,只不过因为不重视安南之事而忽略了。 葡萄牙人已经禀告过,荷兰人可能对大明有异心,不止是他们国内受到很大压力,很可能没法当大明藩属国,并且荷兰人也很有可能已经买到了大明的蒸汽机图纸。 这两个事情,虽然都是猜测,但是,如果那个时候就加以提防,或者延迟收复安南的话,说不定就不会有这一次的安南之败了。 此时,崇祯皇帝仔细想想,感觉自己在当时还是存了一点侥幸心理:觉得荷兰人要和大明贸易,有这么大的利益诱惑之下,然而又见识过大明的军力,如果敢对抗大明,那大明必然会攻打荷兰人在南洋的据点,他们能守得住么? 结果,还是低估了荷兰人的疯狂! 很显然,荷兰人做出这种事情来,肯定是已经收到他们国内的消息,不可能成为大明藩属国了。然后呢,他们又认为,大明也不可能短期内对南洋用兵吧? 想想也是,大明还有辽东、朝鲜、倭国的事情要解决,一般人想来,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敌人要解决,至少要好多年! 呵呵!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就冷笑了起来。 自从崇祯十五年之后开始,在刘伟超的帮助之下,重用忠臣名将,疯狂点科技树以来,他就基本上顺风顺水,没有遭受过重大挫折,如今这一次,荷兰人和安南人竟然让大明折损了五千人马,这笔账,绝对要好好算一算,让他们知道,算计大明的下场,是他们无法承受之重! 辽东连番大捷之下,估计明年就能光复整个辽东,打下朝鲜,解决无根之萍的倭人也不再话下。随后登莱海军以及征讨倭国的海军就能抽调出大部分兵力,用于扫荡南洋的敌人了! 敢和大明为敌,那就把荷兰人的势力连根拔起!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又想起自己派王承恩领西厂精锐南下,对于调查荷兰人买没买蒸汽机图纸的事情,到底有没有定论的事情,说实话,他觉得这一次,东西厂做事有点慢了。 如果早点证实荷兰人买了图纸的话,说不定可能会没有这次的安南之败。 虽然说,五千人马的损失,对于朝廷来说并不算严重,并且在连番辽东的大捷之下,估计也没人关心南方那蛮夷之地,可对崇祯皇帝来说,还是有些介意的。 这不,他就给刘伟超视频,抱怨了这个事情。 结果没想到,刘伟超听到他的抱怨之后,反而数落起他来了:“我觉得吧,这个事情的主要责任还是你,因为你是大明最高级的领导啊!或许在你那古代,皇帝是不可能错的,但是你也不能主动就觉得,责任不是你的,都是你手下的锅。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就又和以前一样,会让人觉得没有担当,很可能会让你的手下也跟着不想担当事情了!”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脸红了。 像这样的话,其他人是绝对不可能对他说的,他也不可能听得到,也只有刘伟超这边,才会这么说他。 崇祯皇帝也记得,当初自己刚和刘伟超能联系上时,他就曾经说过自己一次,就是说这没担当的事情。 想起往事,崇祯皇帝不由得也是警醒:是自己连番顺利之下,本性又有恢复了? 不行,这个缺点绝对要改掉才行,自己是绝对不能当那亡国之君的,这种没担当的想法绝对不能有,自己可是要当千古名君的!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惭愧地对刘伟超说道:“朕知道错了,还是多亏了你,朕的朋友,朕才能时刻注意自己不会犯错。你可是朕的魏征啊!” “……”刘伟超一听,心中有点无语。 自己知道自己,如果不是隔着一个世界,而是穿越到了崇祯皇帝面前的话,还真不一定敢像魏征一样,就当面指出崇祯皇帝的毛病。虽然说忠言逆耳,可万一人家皇帝气不顺呢,记仇呢? 被报复的代价太大了,根本就没有保障,反正自己是不可能当魏征的,“键盘侠”倒是没问题。 刘伟超心中也是惭愧地想了一会,但是表面上,他却是笑着说道:“我们是朋友嘛!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缺点当面说出来,而不是藏着掖着,才是朋友,对不对!” “对对对!”崇祯皇帝一听,当即高兴地点头回应。 随后,他便对刘伟超说道:“那作为朋友,朕也想给你提醒一个缺点。” “啊?”刘伟超一听,有点惊讶,自己还有缺点?不过好像也是,是个人都有缺点不是! 刚才刚好自己给崇祯皇帝说了,作为朋友,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于是,他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行,你说吧!” 只听崇祯皇帝认真地对刘伟超说道:“朕平日老是听你提起,我媳妇这,我媳妇那,反正朕听着,你的色心有点重了,过于沉迷女色。你看看朕,什么时候给你谈过朕的皇后咋了,贵妃咋了……” “……”刘伟超听得无语,不得不打断崇祯皇帝道,“打住,打住,我媳妇要生小孩,我能不多关心点么?而且我和你不一样,这不是沉迷女色,这是爱情,懂不?我知道了,你这个当皇帝的,压根就不知道啥是爱情,还沉迷女色呢!” “你看看,朕一说你缺点你就狡辩了!”崇祯皇帝的脸上,露出不以为然之色,苦口婆心地劝道,“自古以来,近女色者,都不会有大成就的……” 话还没说完,他就忽然发现,刘伟超那边掐断了视频,这让他楞在了那里,半响无语。 这也就是刘伟超,才敢这么不给他面子,竟然敢先掐断联系,就好像是有人在他面前敢拂袖而去! 这让崇祯皇帝有点感慨:“真得是忠言逆耳啊,反正朕能听得进去的!” 说完之后,他收好了手机,随即开始想自己的事情。 对于东西两厂那边,崇祯皇帝便没想着再埋怨了。安南之事,应该要等到明年再着重收拾他们了,目前最为关键的,还是辽东战事这边。 前线在打仗,后勤方面,还是得盯着。这倒不是说不相信孙传庭。而是孙传庭以下,过手的还有很多衙门。 之前的时候,刘伟超就提醒过,以前的衙门,那是雁过拔毛,层层拔毛之下,真到了前线的物资就会少一大截。 对此,崇祯皇帝有点不放心,这么重大的战事,可不能让后方衙门坏事,他得亲自盯着。 送出去多少后勤物资,到时候前方将士收到的后勤物资,都要进行核对。除了让都察院派御史巡查之外,也要让厂卫去盯着。最终各项物资的收据核算,也要让司礼监查实才行。 崇祯皇帝正在忙着这些事情时,又一份快报急递送到京师,堵胤锡禀告,活捉了建虏伪皇和伪太后等一干人等,盛京被围,也同样指日可下。 这一下,把崇祯皇帝给高兴了,整个京师也都高兴,安南的事情,原本就没传开,就一下被辽东的胜利给淹没了。 …………… 与此同时,远在南方的南京陪都,一队队的东厂番子,还有西厂番子,在大街上威风凛凛地出现。 “闪开,闪开,东厂办事!” “速速躲开,西厂办事!” 喧哗声中,路人躲避之下也都好奇,这些番子这么大的声势,这是要干什么?看样子,好像有人要倒霉了啊! 临淮侯李祖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88 威风 , 热门推荐: 有不少好事之人,八卦之心熊熊燃烧的,便远远地跟在番子的后面,想要看个究竟。 “很久没有看到番子大举出动了,好像连厂公都在,这次绝对是出大事了!” “呀,不知道谁家要倒霉了,这个阵仗,事情应该很严重吧?” “谋逆大罪?不应该啊!最近天下太平,也不可能有人会谋反吧?” “咦,这是往富人区去的吧?瞧这个方向,那可是我们南京城内最有权势的人住的街坊啊!” “哈哈,这下有好戏看了!” “……” 很显然,这时候的百姓,对于厂卫并没有太多恶感。因为一般厂卫动手的对象,基本上是哪些高高在上的人,和普通百姓是无关的。 一般会欺负普通百姓的,其实反而是地方官府和地方恶势力的结合。 此时,就见到东厂和西厂的大队人马,到达了一个非常气派的府门之前。 这个府门是有两座巨大的石狮子镇门,门口还挂着两个大红灯笼,用于夜间照明的,上面写着一个“李”字。 吃瓜的人群,就算在远处,也一下就认出了这里是谁的府邸。 “咦,这不是临淮侯的府邸么?番子这是冲临淮侯去的?” “这事儿大了,临淮侯祖上可是开国的曹国公,竟然也犯事了?” “啧啧,这是绝对很大,要不然不可能是东厂和西厂一起过来的!” “你们看,那些番子连等都不等,到了直接踹开大门拥进去了!哇,肯定是一场好戏!” “对哦,就是可惜了,不知道里面发生什么了?” “……” 这时候的临淮侯,是第七代,名曰李祖述,祖上就是开国的曹国公李文忠。李文忠的国公爵位传到儿子李景隆这一代后,就被朱棣废除。 后来到嘉靖朝时,文官联合起来对抗嘉靖皇帝,搞大礼仪之争什么的,闹得嘉靖皇帝很是头疼,就把开国时候被废了爵位的那些勋贵后人又找了出来,封爵以待,估计是期待这些开国功臣的后人,能帮着皇室的。 只是很可惜,这些开国功臣的后人,基本上就没有祖宗的风范,一个个贪生怕死,只知道享乐的那种。临淮侯,就是嘉靖皇帝把李文忠的后裔找出来,给了一个临淮侯的爵位。 在原本的历史上,传到明末这代临淮侯时,就叫李祖述,随同其他南京勋贵,开门投降了满清,压根就没有抵抗,所有的财富,也最终便宜了满清。 这时候,李祖述正在自个府里并没有外出,听到门外传来喧哗声正诧异呢,就有家丁连滚带爬地跑来禀告说,厂卫闯进来了。 一听这话,李祖述顿时色变,当时就两腿哆嗦了起来。 厂卫的赫赫凶名,在天启朝的时候达到顶峰,不过那个时候,厂卫主要对付的是文官,和勋贵这边并没有多少冲突。 但是到了最近几年,重新活跃起来的厂卫有超过天启年间的趋势,当今皇帝甚至还新设立了西厂,不但对付文官,而且还对付有名的盐商、晋商等等,甚至连京师的成国公都给抄了。 过去了这几年,又是在远离京师的南京,本来以为锦衣卫的重心转到了军队中,这几年也没有听说番子查抄什么人,都以为是沉静下去了。 结果没想到…… 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一点,李祖述心中很清楚。他强自镇静,刚出了房门,还没来及去前院呢,就看到大批的厂卫拥到了后院,看到有人,二话不说,就喝令下跪。 “我乃临淮侯……” 李祖述的话还没说完呢,就看到他当面的一个西厂番子竟然抽刀, 似乎见他不遵号令准备砍他了,吓得他一个激灵,顿时就双腿一乱,跪了下去。 其他家丁侍女之类的,在如狼似虎的番子门前,没有一个人敢硬气,全都跟着跪在地上。 番子们继续闯入所有的房间,把里面的人,不管男女老幼,全都驱赶到了院子里,随后,把持住了各个走廊院门等等,一声不吭,却又带着煞气,凶神恶煞一样,让所有人都吓得在那发抖,很多人想哭,却又不敢哭。 过了一会之后,就见又一群番子簇拥着两个穿着大红绯袍的太监进来。李祖述抬头看去,虽然他不认识,不过看这服侍,他便也能猜出来,这怕是东西厂的厂公了。 其实,其中一人,他是认识的,就是驻扎在南京好几年了的东厂提督王德化。不过此时的王德化,虽然贵为东厂提督,不过却落后另外那个太监一个身子,看样子,还小心翼翼地伺候。 一看这场景,李祖述便也猜出来,为首的这个人,估计就是当今皇帝最宠信的内臣,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了! 这是什么时候到南京的? 一看到是王承恩也出现在他面前,李祖述就更加不安了,不过他心中也是明白,眼前的处境,不是恐慌就能混过去的。 他正在思考着怎么应对时,就见王承恩已经到了他面前,就在堂前屋檐下,坐了东厂番子及时端来的太师椅上,当然,王德化也有,不过王德化自己在坐的时候,把椅子稍微靠后了一些,并没有敢和王承恩并排而坐。 只见王承恩盯着面前的李祖述,冷声说道:“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把朝廷的蒸汽机图纸卖给西夷,万岁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知道不?” “没有,我没有!”李祖述一听,立刻否认,“我都不知道什么是蒸汽机图纸,还请厂公明察啊!” 对于他的这个反应,王承恩早就在有意料了,也不嗦,直接一挥手,随后就见到两个西厂番子押着一个人进来。 李祖述一见这人,便立刻情绪激动地先说道:“厂公明察啊,这个人做事,都和我无关啊,虽然是我府上的家生子,但是以前犯错,早已被我驱逐出府了啊!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也从未和他联系过的。” 王承恩听了,却是嘴角微撇,露出了一丝冷笑,随后吩咐道:“给咱家搜,另外,把这府里的这些人都分开,好好伺候伺候,第一个招供的,算戴罪立功,可免死罪!” “遵命!”西厂番子一听,立刻蜂拥而上,两个人抓一个,也包括了临淮侯李祖述,以及他的儿子、女儿、妻妾等等,就往各个房间拉去,显然是要分开用刑。 边上的王德化看到这一幕,略微侧目,瞧了一下王承恩的侧影,眼皮都不由得跳了一下。 跑来临淮侯府,是王承恩的要求,原因的话,他也是知道的,就是西厂这边根据他之前禀告的线索,结合葡萄牙人提供的消息,已经抓到了出售图纸的人,并且一层层往上挖,最终抓到了临淮侯的这个家生子。 但是,王德化这边,也确实确认了这个家生子是已经犯错被临淮侯驱逐了的,因此,虽然他有所怀疑临淮侯,却也不敢直接对临淮侯动粗。 想当年的时候,这些南京勋贵的团结,他也是见识过的。一旦动了临淮侯,却又没有什么证据的话,估计所有南京勋贵都会闹起来。 对此,说真的,王德化还是有点怕的,因为他自己知道,他在当今皇帝的眼中是犯过错的,指不定皇帝还是没有忘怀当年的事情,一旦他被南京勋贵群起而攻之,就很可能会倒霉的。 然而,王承恩却没有他这个顾忌,直接领着大队人马,摆出了大阵势,跑来了临淮侯府。如今更是不听临淮侯的解释,uu看书 www.uukanshu.com 立刻给全府上下用刑。这就表明了一个态度,这个临淮侯绝对是要完,不可能最后什么事情都没有就收场了。要不然,就算王承恩也不可能不承担后果。 换句话说,当王承恩决心这么干的时候,临淮侯不管有没有罪,那都是有罪了! 这份权势,看得王德化非常羡慕! 看看,这就是得圣宠的,做事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了之前听到的传言,皇帝在设立西厂时候交代给王承恩的话:东厂,锦衣卫破不了的桉由西厂来破,还有,东厂,锦衣卫不敢杀的人西厂杀,东厂,锦衣卫不敢管的事西厂管,一句话,东厂,锦衣卫管得了的西厂要管,东厂,锦衣卫管不了的西厂更要管,先抓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 这一刻,王德化真得是无限地羡慕。再看王承恩时,就见他正在悠然自得地喝起番子端上的茶水,就好像来这临淮侯府,只是喝茶听戏一样。只不过这个戏不是一般的戏,而是各房间传出来的惨叫声。 王德化正在想着这些时,忽然,就看到完成承恩转头看向他,澹澹地说道:“这个茶还是不错的,不愧西湖龙井之名。” 王德化一听,连忙回过神来,开始低姿态地奉承这位红人。 王承恩估计是被他奉承地比较舒服,毕竟想当初的时候,他都只是王德化手下的一个小太监而已,因此被当年大哥奉承之下,他心情就比较不错地问王德化道:“你是不是觉得咱家做事有点莽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89 贡献 , 王德化一听,当然不敢说实话。 不过王承恩显然也并不在意,只是对王德化说道:“按道理来说,我大明的勋贵,当和咱们都一样,是皇家的奴仆,最是对皇上忠心耿耿的。但是你发现没有,我大明传承下来的勋贵,在大明多事之秋可有什么贡献?” 他说得这个,是一个普遍的认识。也是如此,当年的嘉靖皇帝才会把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废除了爵位的开国功臣后人又找出来,重新封爵给他们。 结果呢,不说其他朝了,光是崇祯朝,在前些年的时候,几乎都有亡国之相了,但是勋贵们该吃吃该喝喝,又见他们有多少出力的时候? 甚至成国公为了勋贵之私,还打上了皇家的主意,这更是让崇祯皇帝变得更厌恶勋贵的重要因素。 王承恩作为崇祯皇帝的第一心腹,当然对崇祯皇帝是最为了解的。因此,他这次处置问题,就算关联到勋贵身上,哪怕是祖上还是非常有名的开国功臣,他也没有什么好忌惮的。 对于王德化,不管怎么样,都是宦官,属于宫里人,心情还行的时候,给他点拨下,也算是帮了下自己。 毕竟如果王德化知道了事情的分寸在哪里之后,眼下的事情,说不定都不用他辛苦南下,直接就由东厂就搞定了。 不管是哪个太监,最不想的,就是离开皇帝身边,因为那样就容易被别的宦官取而代之。就算是王承恩,也是如此,最好就天天待在崇祯皇帝身边。 此时,在四周传来的鬼哭狼嚎声中,王承恩就稍微给王德化提了个醒。他相信,王德化并不笨,只是稍微提醒下,就已经足够了。 这时,就见有西厂的番子从四周返回,给王承恩禀告审讯结果了。 临淮侯府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那经受得起厂卫的手段,光是自己脑补,就能吓死半条命的。 因此,这才审讯了一会时间,就有人开始陆续招供了。 这么一来,临淮侯府内的这些人,把他们所知道的有关临淮侯或者其他什么人作奸犯科的事情,全部抖了出来,希望能减轻自己的罪责,或者逃过处罚。 于是,什么侯府的宅斗啊,处死了什么吓人,外面逼迫,强吞百姓粮田,商铺等等事情,都摆在了王承恩的面前。 对于这些事情,说实话,几乎每个豪门大族,都可能会有。对于这种级别的人来说,想用这种理由治他们的罪,基本上不大可能。 不但是他们手中有免死金牌之类,更因为这种罪过对于他们这种身份的人来说,是属于法不责众的。 不过此时的王承恩,却是没有一点灰心,让他手下得力的档头排查这些大大小小的罪过,整理其中的关联,结果,还真有新的发现。 其中有几条信息,引起了王承恩的注意。 第一,临淮侯府中,有关驱逐那个家生子的事情,其实并不是个例,而是隔几年就有这样的事情,但是有仆从发现,那些被驱逐的家生子和侯府依旧在偷偷联系。 第二,这些被驱逐的家生子在以前的时候,都是独当一面的,负责某些方面的联系,其中有和海盗联系的,还有和各地侯府的门生联系的等等。 第三,临淮侯府花钱如流水,平时生活很奢华。这一点,虽然外面看不出来,但像他们这样直接闯进侯府,特别是在这后院,其实就能看出一二了。 在王承恩追问这些问题的细节时,边上的王德化忽然察觉到了什么,当即一脸严肃地开始插话,询问有关的细节。 对此,王承恩当然不会说什么,他也希望,王德化那边有更多的发现才好! 在他们的追问之下,加上后续又有其他仆从的口供送上来,王德化这边,有些事情就变得清晰起来了。 就听他对王承恩说道:“这个临淮侯,几次借故驱逐家生子的时间点,似乎都和南京的几件大事有联系。咱家怀疑,他是怕万一出现问题,就可以以此为借口抵赖,说和侯府无关。一如这一次的蒸汽机图纸事件!” 这个蒸汽机图纸事件,是他们从售卖图纸那边一级级往上查,最终查到临淮侯府上的。结果临淮侯不认账,说这个家生子早已被他给驱逐了。 至少明面上,确实好像拿临淮侯没办法了。也亏了是王承恩才不管他的勋贵身份,直接给他全府都上刑了,才有更多的事情开始联系起来。 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临淮侯府上的事情,就算能瞒得住外人,也不可能瞒过侯府里面的所有人。 王德化正要继续和王承恩细说那几件大事时,终于又有西厂番子过来禀告,说临淮侯夫人招供了侯府藏金所在。 没说得,王承恩才不会有什么顾虑,抄家这种事情,都干过好多回了,哪怕王德化,也都是抄家能手了。 于是,他们立刻下令番子,开始翻侯府的密室。 随后,王德化和王承恩便一起进入密室,查看侯府的宝库。 “啧啧,这个临淮侯还真是有钱啊!”王承恩只是稍微扫视了下一箱箱已经打开盖子的箱子,便已经赞叹出声了。 “可不,我们大明朝的勋贵,可都是有钱人家啊!”王德化见了,也是有点酸熘熘地说话道。 想当初,他在当宫内第一人的时候,和外廷文官勾结,不就是为了捞点钱财,拿文官的孝敬养老么,结果银子没捞到多少,如果不是比较识相,给皇帝干脏活,差点还连命都丢了。 看到这些勋贵,还有当初扬州那些大盐商的钱,这才叫有钱啊! 他们两个都在感慨之时,忽然,就听到一个番子向他们禀告道:“厂公,发现了荷兰人买图纸的银子了!” 王承恩听了,当即一喜,走过去一看,果然看到那个番子身边的一个箱子里,摆着整整齐齐的银子,显然不是大明这边的样式。 虽然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荷兰人存储银子的样式,但是他手下这么说了,那就肯定不会错的。 一百万两银子啊,这么多的银子,也亏他吃得下去! 这么想着,王承恩就笑了。有了这个银子,那临淮侯是无论如何都抵赖不掉的了。 过了一会之后,王承恩等人重新回到内院屋檐下坐好,然后让人把临淮侯重新带了上来。 毕竟是临淮侯,这个时候,皇帝也还没有废除他的爵位,因此,西厂番子审讯李祖述,并没有让他留下表面上的伤痕,多少有点体面。 这么一来,李祖述知道事关重大,那是咬牙硬挺着西厂番子的那些阴招,还别说,竟然被他挺了过来,并没有招供什么。 这不,被西厂番子拉回来的时候,他竟然还强硬地抗议道:“我乃大明临淮侯,不是阿猫阿狗,你们竟然敢这么对待大明勋贵,我定要上弹劾奏章……” 李祖述在那强烈抗议着,看到王承恩和王德化两人,竟然悠哉悠哉在喝茶的那种,一点都没有审讯不出什么而担心的样子,顿时,他心中就一咯噔,感觉事情似乎有点不妙了。 然后,李祖述低头一看,就看到了在堂下,也就是两个厂公前面摆着的几个开着盖子的大箱子,那里面的银子,突然之间变得非常刺眼。 王承恩和王德化都不用说什么,李祖述就彷佛一下没了骨头一样,软倒在地了。 一般情况下,李祖述的法子还真能对付所有情况,但是,这一届的厂卫,不按常理来动手。 堂堂一个侯府,这些番子竟然就直接闯了,还对所有人都大刑伺候,这才翻出了这个财物。 李祖述不是没想到,荷兰人的银子和大明的银子不一样,这是个隐患。但是无奈一百万两,实在是太多了,私下在外面重新熔化了,他都担心会被人发现或者贪了一些,因此,就藏在自家府里的密室中,想来也没人能知道。以后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处理这些银子好了。 结果,因为葡萄牙人的告密,导致李祖述压根就还没来得及处理这些银子,厂卫就找上门来了,还是这么莽地那种。 此时,王承恩和王德化已经可以有证据证明,李祖述就是偷卖了蒸汽机图纸给西夷。不过眼下,他们两人却并不关注这个细节,并没有审讯李祖述是怎么搞到蒸汽机图纸之类的。 因为以李祖述的爵位和势力,蒸汽机又在大明慢慢普及起来的前提下,要想搞到蒸汽机图纸并不是难事。 最为重要的是,根据王德化的猜测,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问。 这不,王承恩还在悠哉地品茶,王德化就盯着瘫倒在地的李祖述问道:“咱家问你,你是想满门抄斩呢,还是说给你李家留个根?” 李祖述一听,有点不解地抬头看他。 可谁知,这个时候,就听王承恩澹澹地开口说道:“荷兰人在安南坑了我朝廷官军五千人马,你这偷卖蒸汽机图纸这事,咱家看着,完全是可以按照叛国罪,谋逆大罪来处置,诛九族才是正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90 惊天大案 一听这话,李祖述顿时差点就晕过去,这罪名扣得也太吓人了啊! 不就是卖个蒸汽机图纸么? 按照李祖述的理解,王德化所说满门抄斩,他都以为是在恐吓他,根本就不至于这样的! 最多是降爵,或者削爵! 虽然这种处置,他也认为是没法承受的! 可如今,一个东厂提督说他会被满门抄斩,另外一个西厂提督竟然说要诛九族!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西厂提督如今可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太监! 因此,李祖述在回过神来之后,急忙给他自己辩解道:“不不不,我只是卖了个蒸汽机图纸而已,就一张纸,我怎么可能叛国,谋逆呢!” “呵呵,怎么就不是叛国,谋逆了?”王承恩听了,当即冷笑一声,然后俯视着地上跪着的李祖述说道,“荷兰原本就是番邦小国,屡屡冒犯大明,如今更是和安南反贼勾结,坑杀了我大明将士五千余人。而你,则把大明的军国重器,蒸汽机卖给了荷兰人,以后荷兰人便也会有蒸汽铁甲战船,蒸汽火车等等,助荷兰强大以图谋大明,你说,这这不是叛国,谋逆,那还能是什么?”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声音忽然又冷了一分喝道:“更不用说,你身为大明侯爵,受皇室恩典,却不思忠君报国,反而要谋逆。当今万岁爷可是最恨这种吃里扒外的,咱家告诉你,你这事儿,诛九族基本上是没跑了!” 听到这话的李祖述,刚跪起来的身体,又一下瘫倒在地了。 如果说,事先他知道卖这个蒸汽机图纸的后果,那是诛九族的罪,那他虽然贪财,估计也不敢这么做。毕竟一旦被查出,后果实在太严重了。 如今,被王承恩这么一说,想到要被诛九族,他真得是有点难以承受了。 边上的王德化看到这个情况,看到王承恩递过去的眼神,便适时开口对李祖述说道:“当然,如果你要是能将功赎罪的话,虽然你还是难逃死罪,但是应该可以不至于诛灭九族。到底定什么罪,还是要看你立功的大小如何!” 原本犹如烂泥一样瘫在地上的李祖述一听,就仿佛溺水之人,一下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整个人又一下多了一丝生气,又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跪在地上,脸上露出讨好的面容,看着王德化连忙说道:“还请公公教下小人,不知道小人如何将功赎罪?我侯府的财物,全都交给朝廷好了!” “哼!”王承恩听了,一声重哼,显然很不满他的这个话。 这个动静,让李祖述吓了一大跳,转头看了一下他,眼睛中浓浓地都是畏惧之色。 这时,就听王德化对他说道:“从你犯事开始,你以为你的钱财还属于你么?咱家问你,你要想好了回答,错了那就万劫不复!” 听到这话,李祖述第一时间立刻想起了当今皇上在近些年多出来的那个外号:抄家皇帝,顿时他就一个激灵,立刻就认清,钱财方面就别想打动眼前这两位,更不可能打动当今皇帝的。 所有的希望,都在东厂提督的问话中。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点头回应,犹如小鸡啄米一般。 于是,就听王德化俯视着他问道:“崇祯十七年二月初二,你驱逐了家生子李彪,是否和锦衣卫官船长江沉没有关?” 当年凤阳总督马士英领兵进入南京,随后就开始整顿地方,但是,南京这边的田亩账册被人一把火烧光。马士英奏请崇祯皇帝把京师的田亩账册送往南京,结果在长江上遭遇海贼,所有锦衣卫全部被害,官船沉没,田亩账册自然也就没有了。 这个案件,朝野震惊,虽然最终的结果,是那群海贼闹内乱,全部都死了而结案,但是作为当初当事人的王德化却一直觉得,当初这个锦衣卫官船沉没案件,绝对不是那么简单,背后的主谋并没有被挖出来。 这一次,在蒸汽机图纸这个案件上,他却嗅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便在和王承恩商量之后,决定从李祖述身上找突破口。 此时,李祖述一听他这话,顿时就大吃一惊,下意识地否认道:“不不不,绝无……”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王德化的脸,一下便冷了下去,就立刻又让他想起,这次的回答,如果不能让王德化和王承恩满意的话,那就凭之前已经无法逃避的偷卖蒸汽机图纸一事,就会被朝廷诛杀九族了! 想到这个,他就说不下去了。 那个事情的真相如何,他当然是知道的。 可关键问题是,那个事情的后果同样非常严重,说起来就更是谋逆,同样是诛杀九族的罪! 但是,李祖述又明白,此时的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不说,那就是诛杀九族;说了,供出了其他人,算是立功,那是不是就会免于诛杀九族了? 那个事情,说起来他也不是主犯。 这么一想,李祖述似乎又看到了一线希望。 他还在犹豫着的时候,就听王德化转头对王承恩说道:“咱家看来是错了,以为给他一个机会,他是会珍惜的。那算了,反正咱们也掌握了一些证据,没他也一样能行……” 王德化刚说到这里,就见李祖述连忙抢过话题说道:“我招,我招,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李祖述最终还是决定了,不招供是诛杀九族,招供了说不定能将功折罪,不至于诛杀九族,因此,这种时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也就不管道友了! 当年那个案子,是魏国公牵头,南京勋贵都有参与,原本的意思,是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不想躲过,一起合起来和马士英,以及马士英背后的皇帝斗。 结果,李祖述这么一招供,就把整个南京勋贵都给供了出来。 这一来,这个案件就是惊天大案了! 然而,王德化还没问完,有继续根据李祖述驱逐家生子的习惯作为突破口,继续问话,更多的真相,便都浮现出来了。 当初给张献忠通风报信,并且配合张献忠突围,差点就让张献忠逃掉的事情,背后的主使者,竟然也是这群南京勋贵。他们的目的,是要置马士英于死地,这样就避免马士英整顿南京。 李祖述从开始招供出第一个案件开始,就犹如洪水有了泄洪口一样,什么都无所谓,滔滔不绝地,把他所有知道的那些有关南京勋贵的龌龊事情,全都招供了出来。 事实上,他说到后来的时候,也存了一个心思:看看,南京这么多的勋贵全都有份,有本事,你全都捅到天上去,看皇帝怎么处置? 如果真得要秉公处置的话,那崇祯朝杀功臣的大案,甚至都要比洪武年间还要狠了!这个杀功臣的名声,当今皇帝敢不敢承担? 这绝非危言耸听,至少开国以来,也就洪武皇帝曾大开杀戒过。可人家是开国皇帝,如今就你这个崇祯皇帝,你要比洪武皇帝还狠? 这不,王德化听了之后,都是脸色严峻,有点不敢做主了,转头看向王承恩,看王承恩拿主意了。 按照正常的章程,那肯定是要抓其他犯人的;可是,说真的,哪怕王承恩事先给王德化提点了一些事情,他也终归是不敢。 如果是王德化来做的话,他肯定会先偃旗息鼓,然后飞报京师向崇祯皇帝请旨。 王承恩显然也是没想到,真相的背后,竟然是这么庞大的勋贵集团,更有魏国公这样的世代显赫勋贵。 不过他稍微想了一下之后,却最终还是保持着那种悠哉的神态,淡淡地说道:“那就把刚才所说,全都签字画押吧!咱家看看,要从什么地方调兵!” 听到这话,李祖述的后背就一凉。他没想到,这个王承恩是真得够狠! 刚才这说话的意思,那是一个都不放过,真要把所有参与的南京勋贵都一网打尽? 这可是惊天大案啊,开国以来第一大案,就自己可以做主,不请示当今皇帝了? 真得够狠! 面对这样一个狠角色,李祖述压根就不敢有一丝违背之意,立刻从边上记录供词的西厂番子那里,老老实实地拿了毛笔,签字画押。 在李祖述被押下去之后,边上的王德化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了,并且还有点警醒,认识到了自己又差点忘记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崇祯皇帝留着他,就是要让他干脏活的。 像这次南京勋贵的大案,他要是躲在后面了,估计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在明白了这点之后,王德化便立刻向王承恩表示,他在南京这边这么多年,知道哪些地方的军队可以调动,不会受到南京勋贵的影响。 对此,王承恩点点头,并没有坚持。 正在这时,就听到外面似乎有喧哗声传过来。于是,立刻有番子出去了一下,然后很快就回来向两个厂公禀告,说魏国公世子过来询问临淮侯府的事情。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91 魏国公府 , 热门推荐: 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也是大明最为厚待的,这一门出了两个国公,开国皇帝朱元章给了一个魏国公,明成祖朱棣又给了一个定国公。 无论从哪方面讲,徐达家族都是享受到明朝皇帝恩惠最大的家族,这样的家族,绝对应该是在国家存亡时,最应该为国拼命效力的家族。 到了明末时候,崇祯皇帝对这个家族,同样是非常厚待的。结果呢,在原本的历史上,京师定国公投降李自成;南京魏国公投降建虏,就没有一个是战死殉国的。 这一代的魏国公,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徐弘基原本已经病死,不过受刘伟超的蝴蝶效应影响,虽然确实已经得了重病,但是奄奄一息,还没挂,却也差不多了。 因此,魏国公世子徐文爵,其实就差不多是等于魏国公了,南京城内,谁敢不给其面子。 这一日,他忽然听到家奴来禀告说,大批东厂和西厂的番子包围了临淮侯府,这让他大吃一惊,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便赶紧过来查看一番。 结果没想到,守门的番子并没有给他面子,直接拦在了门口。 一般来说,别人可能会怕厂卫,但是贵为勋贵之首的魏国公,却是不怎么怕厂卫的。因此,便在门口闹了起来。 最终,还真如徐文爵所料,有番子出来查看了一番动静之后就又赶紧进去了。他便知道,这是去禀告里面主事的人了,相信一会之后,对于临淮侯府这边的事情,怎么样都会给个交代的。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左等右等,竟然都没等来什么反应,一直到他不耐烦之际,才有一个西厂的档头出来了。 看到西厂档头走向自己,徐文爵便知道,这终于是要给他交代了! 想想也是,自己好歹是魏国公世子,并且很快就是魏国公爵位的人了,厂卫就是再嚣张,也要给点面子吧? 然而,让他非常意外的是,就见那西厂档头走近他之后,竟然用手指着他,冷声喝道:“西厂办桉,要再喧哗闹事的,按同党论,一并抓了!” 徐文爵这辈子确实也见过嚣张的,但是,就没见过如此嚣张的,竟然敢指着他的鼻子说话。 然而,他看这个西厂档头的表情,也压根没有一点恐吓的意思,就好像是,如果他真得还要继续闹下去的话,人家真得可能会抓人的! 一见这架势,徐文爵当场就怂了。 但是,又有那么多的围观者,如果一句话都不说,就这样灰熘熘地回去了,他的脸面也有点拉不下来。 这时候,他马前的管事出面了,陪着笑脸,说是邻近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魏国公也非常关心,只是想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并没有喧哗闹事。 这个西厂档头或许是看在笑脸的份上,又或者,是魏国公的爵位起了作用,因此就告诉了这个魏国公府上的管事道:“临淮侯偷卖蒸汽机图纸给西夷的事情犯了,这可是重罪,管你们是谁,想掺和这事,我们西厂先抓后奏,绝不会手软!” 徐文爵在马上听到了这话,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原来是临淮侯偷卖蒸汽机图纸,那这个事情是他个人所为,牵连不到其他人的。 这么想着,他也不敢闹事,便回去了。 到了魏国公府上之后,徐文爵连忙去徐弘基病床上把事情汇报了下,然后说道:“爹,西厂主导在抓临淮侯,不是说西厂厂公最受当今皇帝信任么?要不,这事我们就不掺和了吧!” 徐弘基虽然病得奄奄一息,绝大部分事情都已经不管了,但是他听到这消息之后,却还是摇头道:“不, 临淮侯的事情不能不管,你先去联系其他几家,打听下情况,看能不能捞他出来。偷卖蒸汽机图纸给西夷,这种事情是可大可小的,说不定能捞出来也不一定!” 徐文爵听了,没办法,只好听他爹的。毕竟只要他爹不死,那就还是魏国公。 等到了傍晚时分,他回到家,再到徐弘基的病床前时,就有点气愤的样子了,对他爹说道:“爹,您知道那张蒸汽机图纸值多少钱不?” “多少钱?”徐弘基看儿子这样子,了解儿子的他,也有点惊讶了,当即问道,“难不成有十万之数?” 他已经病了好些年了,一直躺在自个府上,并没有亲眼见识过蒸汽机应用的种种非凡之处,只是听说而已,就给了一个他自己觉得很多的报价。 结果就听徐文爵带着气愤对他说道:“不是,是一百万,一百万两白银啊,就只是一张图纸而已,这才花几个钱就能搞到的事情,竟然被他卖了一百万两白银!” 一百万两白银,按照万历末年的购买力,大概就相当于后世的五亿。换一个比较的话,崇祯年间的大部分国库收入,也就两百多万两而已,这都赶得上庞大帝国半年的国库收入了。 徐弘基一听,差点没被憋过气去,好不容易理顺气了,就开始骂李祖述,竟然敢私吞这么大一笔钱财,好啊,办事不密,活该了! 徐文爵也是听得肉疼,跟着他爹一起骂李祖述的黑心肠。差不多就是无本买卖,一下能得这么多钱!如果只是收租的话,都不知道要多少年才有这个钱! 不过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徐弘基还是冷静下来了,叫了徐文爵吩咐道:“没想到蒸汽机图纸竟然值这么多钱,那要捞出李祖述就会有点麻烦了。你先看看,能不能救,要是不能救的话,就他被押去京师之前……” 说到这里,虽然他不再说了,但是他的眼神,已经告诉他儿子,该怎么做了。 徐文爵见了,有点吃惊,便问他爹道:“爹是担心他会乱说话?” 南京勋贵勾结在一起,虽然是人多力量大,但是彼此之间的违法犯忌之事,自然也就彼此知道的。比如前几年做得几件大事,要是被别人知道了,那可都是非常大的事情了! 徐弘基听了,冷静地摇摇头说道:“这倒不至于,如果他敢说出去的话,对他来说,那也是诛九族的大罪,他不敢的。但是,以防万一,还是死人稳妥一点。” 说到这里,他盯着徐文爵的眼睛,交代他道:“你要记住,任何人都是有用的。如果没用了,那就说明是真没用了!” 虽然外人有点难以听懂这个话,但是,作为亲儿子的,又是魏国公世子的徐文爵,却是明白他老爹的意思。 他老爹这是在教他如何当好魏国公,对于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就不必要心存仁慈。 徐文爵听了,立刻点头受教。只要他爹没死,他就只是世子,不管他爹说什么,他都要听着的。 父子俩正在密谋着呢,忽然,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了喧哗声。 魏国公府,作为传承几百年的国公府,对于底下奴婢的管教,自然是没得说的。魏国公府的奴婢,就连走路都是轻手轻脚,落地无声,更不用说,如今还是魏国公病重之时,就更是要注意安静。 此时,竟然有喧哗声传到了徐弘基的房间,这让他们父子俩顿时都是很不高兴。 徐弘基是已经没法大声说话了,徐文爵就转头厉声对外间喊道:“去瞧瞧怎么回事,打断他们的狗腿!” 外间的奴仆听了,连忙答应一声,赶紧悄无声息地出去了。 然而,外面的喧哗声却压根没有停,并且那动静似乎还离内院这边越来越近。 这一下,徐文爵就火大了。就是有天大的事情,那也得有教养才行! 他自然没有想过,昨天临淮侯府上的事情,uu看书 www.uukanshu.com 正在这魏国公府上演。 就算当年明成祖靖难,攻下南京城的时候,可也没有骚扰魏国公府的,就更不用说,这都几百年过去了,谁敢来魏国公府闹事! 于是,徐文爵便对躺在病床上,同样一脸怒容的徐弘基说道:“爹,孩儿去去就来,不让那些贱人知道点厉害,都忘记了魏国公府上的规矩了!” 对此,徐弘基当然不会有意见,自己闭上了眼睛休息,才不会去操心这种小事。 于是,徐文爵走到外间,在这里候着的几个侍女,便立刻入内伺候徐弘基。 这时候,外面的喧哗声,已经听得比较清楚了。 有惊慌失措地惊呼声,也有厉声喝骂声,杂乱的脚步声,甚至还有碰撞到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总之,似乎实在有点混乱。 给徐文爵的感觉,似乎是传说中的家里进贼了一样,或者说,是进了强盗?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如今除了辽东还没有光复之外,已经是天下太平了,哪来这么嚣张的盗贼,竟然敢在魏国公府上乱来? 一想到这,徐文爵立刻觉得不对了,如果是普通毛贼的话,魏国公府上养着的家丁可不是吃素的。 可外面这么喧哗,那么乱,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么想着,他便连忙向门口加快了脚步过去,当门口的侍女一打开房门,他便一眼看到了外面的场景,刚好那杂乱的脚步声,也已经拥到了他面前的院子里,一下就看清楚了是什么人引发的喧哗!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92 震惊 只见一群戴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的精壮汉子,蜂拥而入,看到院子里的侍女,家丁,便立刻有人过去,抽刀在手,喝令他们跪下,更多的人,就往房门这边而来。 徐文爵自然认得这些人,昨天还在临淮侯府威风的,今天怎么就跑来魏国公府了? 如果是其他人还好,可如今竟然是番子这么肆无忌惮地闯进来,他一下没了底气,色厉内荏地喊道:“你们要干什么,你们可知道,这里可是魏国公府?” 笑话了,东西厂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只见为首那个档头看到他出现在房门口,便立刻冲到他门前,用刀往他脖子上一架,然后用力一压,就逼得徐文爵一下跪倒在地,然后,他才冷笑道:“装什么装,你们的事犯了!” 其他番子继续向房子里拥去,很快就控制了里面,就连魏国公徐弘基,也被番子从床上揪了下来,跪倒在地。当然,靠他自己已经没法跪了,是有两个番子左右抓着他的肩膀押着的。 随后,才看到东厂提督王德化慢悠悠地迈着八字步走了进来。 查抄魏国公府,是他从王承恩那边抢过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向崇祯皇帝表明他的态度,他就是皇帝的那把刀! “你们怎么敢这样?”徐文爵此时已经喊开了,“我爹重病在身,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听到这话,王德化低头看了一眼确实只剩下半条命的徐弘基,不过压根就不在意,只是淡淡地说道:“一个国之蛀虫,反贼,就这么死了那是便宜你们了,还想要什么?” 听到这话,徐文爵心中更是震惊,但是这时候又绝对不是软下来的时候,只好继续色厉内荏地喊道:“休要血口喷人,敢污蔑我们,就不怕整个南京,不不,整个大明的勋贵对你们东厂群起而攻之么?” “呵呵,你们自己做的事,自己没有数么?”王德化听了,转身踱步到他面前,俯视着他说道,“不止是你们一个魏国公,但凡有份谋反,和流贼串通的勋贵,今儿可都是一样的待遇,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他这话一说完,顿时,把徐文爵整个人都给震懵了。 南京城的勋贵,可都是和开国功臣有关,一大堆来的。都要被抓了,这得要多少人? 这简直不可想象! 正在这时,忽然就听到一个侍女带着惊恐的声音叫道:“老爷,老爷,老爷……” 所有听到的人,闻声转头一看,却见被两个番子抓着双肩跪在那里的徐弘基垂下了头。 一个番子见了,上前一查看,然后表情有点严峻地向王德化禀告道:“没气了!” 徐文爵一听,顿时就哭喊了起来:“好啊,你们害死了我爹,害死了大明魏国公,你们……” “闭嘴!”王德化当即厉喝一声,让徐文爵立刻张着嘴巴,却不敢出声了。 说真的,王德化也没先到,徐弘基这个老东西竟然这个时候死掉,感觉有点倒霉。 不过他转念一想,他原本就是没有退路可言,既然动手了,又何必在意这些东西呢? 这么想着,王德化便冷笑一声道:“徐弘基这个老东西,听闻自己罪行暴露,竟然畏罪自尽,真是便宜了他!” 说完之后,他也不想啰嗦了,立刻吩咐道:“人犯全部带走,抄家!” 他的手下听了,立刻遵令而行,反正抄家这个事儿,他们都熟悉了,不用王德化吩咐更多。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到处都在抓人,抓得都是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勋贵。东西厂的人手不够,就有军队在协助。 所有的人犯,全部被抓去城中军队大营,这里也已经有换防,是王德化从城外调来的军队。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引发了所有南京人的注意。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是震撼。 “你们看到没有,魏国公府竟然被东厂给查抄了!” “昨天是临淮侯府,今天是魏国公府,这到底是出了啥大事?” “可不止是他们两家啊,听说其他城中勋贵,大部分也都被查抄了!” “从衙门传出来的消息,据说是和偷卖蒸汽机图纸给西夷有关,不过这牵连也太广了吧?” “可不是,一家勋贵都让人意外了,如今竟然查抄了这么多家勋贵。那我们大明的勋贵,还能剩下几家?” “该不会是上面那位又没钱了吧?” “这不可能吧,如今国库收入,据说是一年有几千万,和以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岂会缺钱?” “辽东不是已经在打仗了么?以前为了辽东战事,可是有征收辽饷的,该不会是皇上不想向我们百姓征收饷银,让这些勋贵出钱了吧?” “看你说的,要是让勋贵出钱,需要按罪名抄家么?” “不抄家的吧,你觉得这些勋贵会出多少钱?一百两还是一千两,塞牙缝都不够吧?” “这倒也是,谁肯往外掏钱呢,就算是这些勋贵,前些年也没见他们给朝廷捐钱的!” “……” 崇祯皇帝怕是没听到这些议论,要不然铁定会喊冤,这一次,可真不是为了钱而抄家的! 南京的勋贵,大部分是从开国就有的,经过两百八十来年之后,势力早已是盘根错节,门生故旧无数的。 在一开始懵了之后,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他们这些人,处于社会各个阶层,和勋贵有关的,一般还都是在军中的。平日里,是以勋贵为核心,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可以说,勋贵就是他们的靠山,是他们的大树,一般来说,他们是肯定不愿意自己的靠山倒的。 因此,这些人便立刻行动了起来,试图营救他们的靠山。 如果是在乱世,说不定这些人会动武。 但是,如今已经是崇祯二十年的年底,朝廷精锐横扫天下,荡平了流贼不说,甚至还出兵剿灭了几个番邦小国,更囤积重兵在北方,准备灭了肆虐辽东多年的建虏。 在这等强大的军威之下,没有人敢豁出去,用谋反的方式去营救他们的靠山。 毕竟他们也都不傻,靠山是要救,可要是让他们豁出命,豁出全家老小,甚至全族去救,那也没几个人会这么做的。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做法,其实就是在朝廷规则之下,就算失败也不会太过影响他们的方式去救人。 不过这种方式也有好处,就是愿意这么做的人多,也就是所谓的人多则势众,一时之间,南京城内的舆论,很快就一下燃爆了起来。 这舆论的焦点,就是觉得虽然偷卖蒸汽机图纸给西夷,确实损害大明的利益,让西夷平白得到了蒸汽机这么好用的东西,这是绝对要处罚的。 但是,就算再怎么处罚,也不至于把南京城内绝大部分勋贵都抄家吧?甚至传言说,东厂还逼死了魏国公。 就连吃瓜为主的普通百姓,在这种舆论下,也对东西厂这种抓捕抄家勋贵的事情定义为蛮横不讲理,嚣张跋扈的那种。 当然了,这其中也少不了那些文官的参与。对他们来说,哪怕如今朝廷威武越来越重,也不妨碍他们习惯对付厂卫的政治正确。 一些南京这边的清流,更是开始喊叫,要上书弹劾厂卫的嚣张。 这其中,也有名声很不错的那些文官,比如史可法。 此时的史可法时任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没什么实权,但是名声很不错,在他的参与之下,南京官场对东西厂真得是一片喊打喊杀声。 然而,在南京这边,手握大权的,则是南京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而已,这些全是崇祯皇帝的亲信。 这些人再怎么喊得凶,最多也只是在舆论场上而已,却没人敢去冲击军营,也奈何不了东西厂。 随着时间的过去,弹劾东西厂的奏章,为南京勋贵抱不平的奏章,开始雪片一样飞向京师;但是,与此同时,随着军营那边审讯的进行,有些消息开始传了出来。 那些消息灵通的,一听到传出来的那些消息之后,便立刻偃旗息鼓,甚至个别前面冲在前面的,突然之间,态度就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为那些勋贵抱不平直接转为:就算是勋贵也要遵纪守法! 这个突然的转变,让很多人都一下措手不及。嗅觉明锐的那些人,便立刻开始去打听消息,不久之后,大部分消息就都传开了。 直到这时候,南京这边的人才算是知道,原来东西厂抓捕那么多南京勋贵,可不止是蒸汽机图纸偷卖给西夷的事情,这是还牵涉到了当年勾结流贼,谋害锦衣卫官差,等重罪。 说这些南京勋贵真得会谋反,没一个人会信,但是结合当初的背景,在马士英要整顿地方,那最大的损害者就是这些南京世袭的勋贵,为了他们的利益,做出这种事情来,就不是不可以理解了。 当初的事情,其实也就没过去几年,大部分人可都没忘记当年之事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93 震怒 对于绝大多数官员来说,虽然厂卫是他们的对头,恨不得厂卫没了,但是,他们同样也非常厌恶流贼。因为流贼所过之处,地方上的官绅绝对是会倒霉的。 南京勋贵为了扳倒马士英,竟然差点把张献忠这个大流贼给放回江北,这个事情,也是超过了大部分官员的底线。 除此之外,辽东战事的捷报,也已经开始一份份地传往江南这边了。大捷之下,更是震慑了剩下那些人,不敢再为南京勋贵出头。 而王承恩和王德化这边,也很快把南京勋贵一案做了了结,写了奏章快马急递送往京师,请示下一步如何行动。 对于皇权允许的权力范围,王承恩是绝对明了的。抓了南京勋贵,哪怕是抓那么多,都没问题,因为西厂的权力,就是先抓后奏,皇权特许。但是,随后该怎么处置这些大明臣子中身份最为显贵的这群人,却是需要皇权来定夺的。 ………………………… 与此同时,辽东,堵胤锡回师沈阳的第二日,虽然军中的新武器,主要是使用白火药的那些新武器已经在之前的战事中用完,但是,大军强攻之下,沈阳还是被攻陷了。 这倒也不是明军变得多厉害,可以在没有武器代差的情况下就能短时间内攻陷一座坚城;而是沈阳城内的建虏本来正在迁都,迁到一半被明军堵在了城里,人心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也没有足够兵力防守。 之前被大军围了几天之后,就已经不断地有建虏绝望而自杀;哪怕还有一部分人负隅顽抗,可人数也实在太少,大军强攻之下,才会容易攻进城去。 代善再次自杀,不过这一次,他的亲卫并没有再把他救下,而是帮他自杀,纵火烧皇宫,代善就死在了皇宫里面。 等明军攻破沈阳,把皇宫火势扑灭之时,至少已经分不清那具尸体是代善的了。 攻下建虏伪都沈阳,又加上之前俘虏了建虏的伪皇,大部分建虏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虏,几乎可以宣告,辽东基本上算是光复了。 不过,明军将士们,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喜悦。因为对于光复辽东,他们已经有预期,特别是胜仗一个接着一个地打,并且还很轻松的情况下,更是没有意外之喜。 甚至对于不少明军将士来说,感觉以后没有了立功之处,反而有点失落了。 对于军中这种情况,堵胤锡很快就察觉到了。或者说,是遍布军中的锦衣卫监军,很快察觉到了。 于是,他便立刻向全军宣布,建虏在宁古塔那边还有残余,朝鲜倭军还要剿灭,倭国还待灭掉,让全军上下不得松懈,有的是仗打,这才让军中士气又高昂了起来。 不过按照计划,除了之前派往宁古塔的军队之外,大军要转入休整,等严寒的冬天过去了再进行下一步行动了。 但是,这个并不妨碍往京师报捷,并且正式把崇祯皇帝点名的那些钦犯押往京师,就当是今年过年的献礼了。 看着俘虏全都装在囚车里,离开沈阳南下,堵胤锡心中还有一个疑惑,那个建虏的伪摄政王到底去哪里了呢? 这是个有本事的建虏,肯定没有那么容易死的,别又跑去什么地方掀风浪吧? ………………………… 被堵胤锡挂念的多尔衮,还真没死。 在辽阳之战中,城中倭军一跑时,他也跟着跑了。 不过他并没有随着人流往盛京方向跑,而是往东跑了。 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先往东跑,然后再往北跑,直接跑去宁古塔那边。 多尔衮贵为满清摄政王,通盘了解整个满清的局势,自然是知道,跑回盛京也阻挡不住明军,并且明军百分之一百会去攻打盛京。 难道盛京的城防,还能好过辽阳? 明军有那种可怕的武器在,盛京是绝对不可能守得住的! 因此,多尔衮第一时间想起的地方,就是宁古塔了。 当初花了大力气来重建宁古塔,就是听了洪承畴的意思,准备在打不过明军的时候用的备用之地。 宁古塔那边,大清开荒了两年,已经能够有粮草自给自足,那么远地地方坚守,明军要想攻打的话,后勤压力绝对会很重。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非常认同洪承畴的说法,不能和明军正面交战,要充分利用明军的后勤压力展开骚扰战事,只有这样,大清才能坚持下去。 也是如此,多尔衮从辽阳逃出,就直奔宁古塔而去。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先往东逃,再往北转的过程中,一路上发现到处都是倭军溃兵。这些溃兵就在大清的土地上,烧杀劫掠,让原本人口就不多的大清,更是雪上加霜。 双方见面,一开始多尔衮还杀这些胆敢杀大清百姓的倭国溃兵,但是,杀到后来,护卫他的亲卫都越来越少了。到了最后,多尔衮只能当看不到,甚至躲着那些已经疯了的倭寇,直奔宁古塔而去。 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宁古塔,已经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他更不知道的是,明军同样派出了一支骑军,正往宁古塔那边赶去。 宁古塔,注定不会平静! …………… 大明京师,至少在舆论场上,引发了一场滔天巨浪。 本来的话,京师上下,全都在关注辽东战事,一场接一场的大捷,让京师这边一片喜气洋洋。 但是,谁能料到,东厂和西厂竟然在南边兴风作浪,不但抓捕了临淮侯,到了后来,更是吧南京的勋贵基本上都抓了。 这绝对是大明朝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事件了! 当年新设的西厂,都没有这么嚣张的;天启朝厂卫那么嚣张,一个死太监都敢自称九千岁的时候,也都没有想着去动勋贵。 可如今,这还不只是抓了一个勋贵,而是几乎将南京城内的那些勋贵一网打尽! 真得,这个事件太大了,以至于把京师上下的注意力,都从辽东战事上移开,转到了这个大事件上。 不过,因为屁股的不同,立场也有所区别。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那是吃瓜的心态,看戏。 而对于大部分文官来说,不管勋贵还是厂卫,都是他们的对立面,这是属于狗咬狗的事,他们乐得勋贵和厂卫抖起来,甚至还想着,要不要推上一把,让这把火烧得更为猛烈一点。 最后,对于京师的勋贵们而言,那就是晴天霹雳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厂卫竟然嚣张到把大部分南京勋贵一网打尽!要知道,南京勋贵之所以是勋贵,大部分可都是大明开国功臣之后的啊! 要是在一般情况下,不管有理没理,厂卫竟然敢对勋贵这么大动干戈,那京师的这些勋贵,也绝对会发动人脉,对厂卫进行回击,要不然,回头厂卫再在京师搞这么一处怎么办? 然而,京师的勋贵,却又没有这个胆子。 成国公被灭族,他们可都是亲眼所见;这可不只是一个国公而已,而是大明现存国公中分量最重的国公之一,说灭族不也灭族了。 京师这边,又有几个勋贵能比成国公还要显贵的?一旦惹怒了皇帝,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另外,如今辽东战事,一天一个捷报,眼看着就要灭掉建虏,光复辽东了。从万历年间开始肆虐了几朝的辽东叛乱,终于要平息下来了,朝廷上下,对于当今皇帝的认可,已经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在崇祯皇帝这样的威望之下,京师的勋贵也不敢为所欲为。 因此,他们都是急忙打听厂卫动南京勋贵的理由是什么? 最开始查到的消息,是说临淮侯偷卖蒸汽机图纸给西夷的罪行。 在古代这个时候,什么专利不专利的,他们不懂,但是,也有祖传手艺一说,要是谁偷盗别人的祖传手艺,那绝对也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至少在民间,就只是这一个罪名,百姓们一个个对厂卫抓南京勋贵拍手称快。更不用说,他们还卖了一百万两的巨款,眼红之下就更是叫好了。 不过,对于京师勋贵来说,觉得厂卫因此抓临淮侯就算了,还扩大到绝大部分南京勋贵,甚至还逼死了一个魏国公,这就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了。 看着从南京送来弹劾的奏章越来越多,他们也就开始响应了起来。 这时候,有文官吃瓜到现在,也觉得厂卫的扩大化打击,以后万一打到文官头上怎么办,便也开始对厂卫集火起来。 至于崇祯皇帝这边,原本对王承恩突然抓了南京绝大部分勋贵,也是有所疑惑的。因此他觉得,蒸汽机图纸的偷卖,怎么会涉及那么多的南京勋贵呢? 不过很快,他比京师所有人都要早,就收到了王承恩和王德化的联合密奏,才终于知道了东厂西厂在南京大动干戈的原因。 顿时,崇祯皇帝非常震怒,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就召集群臣,而是按照惯例,先联系了刘伟超这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94 革新之时 “咦,看你的表情,好像不开心啊,出了啥事了?” 视频一接通,还没等崇祯皇帝说话,刘伟超便有点好奇地先问了。 从刘伟超的表情看,似乎他的心情倒是不错的。 崇祯皇帝听了,冷着脸,点点头说道:“朕现在确实很生气,事情是这样的……” 说到这里,他便把南京传来的消息,大概给描述了一遍。 之前的时候,刘伟超就有和崇祯皇帝在联系的,知道辽东战事的胜利一个接一个,他就肯定,建虏不可能会翻盘。因此,崇祯皇帝不开心,肯定不是来自辽东战场。 此时一听之下,果然没猜错,原来是另外的地方出了幺蛾子了。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已经说得差不多了,还是非常气愤地说道:“南京勋贵大都受封于开国,跟随太祖皇帝打下了大明江山,驱逐了靼虏,只要大明存在一日,他们就能享受一日荣华富贵,按理来说,他们最应该拥护大明,和大明皇帝一条心。结果你看看,这群白眼狼,他们竟然为了一己之私,做出了这么多形同谋逆的事情来。你说,朕是不是要被气死了?” 说完之后,他就盯着刘伟超,希望刘伟超能附和他,理解他的愤怒。 结果没想到,刘伟超竟然笑了,笑得开心地那种,让他很不解。 崇祯皇帝心中很不爽,有点恼火地对刘伟超说道:“你还笑,朕是认真的,朕现在真得很生气的!” “你有什么好生气的?”刘伟超听到他这话,终于收了笑声,不过脸上还是带着笑容对他说道,“我觉得你应该也高兴才对啊!” 他这话一说出口,就把崇祯皇帝说了个莫名其妙了,有点狐疑地反问道:“朕还应该高兴?” 养了这么一群白眼狼,还能高兴地起来? “当然!”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地就回答崇祯皇帝道,“勋贵其实是藩王的低配版,你现在要把藩王分封去海外,但是勋贵呢?这个就不好封吧?如果一直在国内世袭的话,那就等于是在大明身上的寄生虫,一样会让大明生病的。可你要动勋贵的话,影响就不是养猪一样的藩王可比的。你现在军中将领,可也都有勋贵的,对不对?”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果然转怒为喜,立刻点头,恨不得刘伟超一口气把他的想法说完,连忙催着刘伟超说道:“对对对,你继续,朕听听!” 大明王朝要想长长久久,不说以后,就以前大明两百七十多年的时间,藩王从开国之初到崇祯年间,早已不堪重负。 这个不堪重负,可不只是说说而已的,都已经到了朝廷耍赖,不给宗室入族谱,拖欠俸禄等等普通人都觉得羞耻的事情都能做出来了。 在听取了刘伟超的建议之后,崇祯皇帝下定了决心,要把藩王都封到海外去。 对于这个事情,只要皇家肯拉下脸面,其实也没有太多难度。 因为藩王就是刀板上的鱼肉,没有丝毫反抗之力,只能任由朝廷宰割的。 可和藩王世袭差不多的,如果要动世袭的勋贵,那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勋贵,说到底是武夫的最高追求目标。军队打仗,从军,不就是想要封侯荫子么? 如果要动这个勋贵制度,不但涉及到现有的勋贵,而且还会关系到军中有希望成为勋贵的那些将领。而这些将领,一般来说,都是实权将领,手中握有兵权的。 之前的时候,当崇祯皇帝知道大明亡国的时候,大部分勋贵都是投降,就有过对勋贵不满的心思。后来出了成国公之案之后,就更是对勋贵不满了。 但是,那个时候,他也只能想想,没有更好的办法。 此时,按照刘伟超的说法,似乎是可以动这个勋贵制度了,崇祯皇帝当然就高兴了。 这不,就听刘伟超对他说道:“如果说,只是一个,两个勋贵犯错,那不能说明什么;可是,要是非常多的勋贵都出了问题,那就可以说明,勋贵这个制度的本身,其实是有问题的。南京那么多的勋贵一起出事,这么多的白眼狼,不正好给你这么一个机会,改变这个勋贵制度么?” “对对对!”崇祯皇帝听了,当即高兴地说道,“朕真是一时之间气糊涂了,没往这方面去想!” 如果说,按照原本历史上,在大明亡国时候勋贵的表现,其实也可以说明这勋贵制度有问题,需要改。 可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原本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在这个时空,除了崇祯皇帝之外,其他人并不知道。 而如今,南京勋贵大规模地违法乱纪,还是很严重的那种,那就正好成了送上门来的由头了。 此时,就听崇祯皇帝带着期待问刘伟超道:“按照你们后世总结出来的经验,朕该怎么革新这个勋贵制度为好?” “很简单啊!”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地说道,“改世袭为递减的那种。比如第一代封为公爵的,第二代只能侯爵,除非又立下大功,否则第三代就是伯爵,就像这种。功臣的后代,要想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就必须要努力为国建功,要不然,就是一级级递减。这个革新,你刚好还可以根据南京勋贵的表现来说明下必要性。” 勋贵制度,不可能没有;否则武夫就看不到将来,没有奋斗的目标;至少在古代这样的环境下,也不可能说直接取消。 而如果直接取消世袭的话,这其实也有问题的。不说皇帝为什么可以世袭了,武将打生打死,不就是想给家族打下一场荣华富贵!如果说,只是自己封了个爵位,儿子就什么都没有,这绝对会让大部分得了爵位的人,想着办法给子孙想办法,从而闹出更多的事情。 刘伟超作为后世的“键盘侠”,对于古代这种常见问题来说,当然有参与过辩论,也记得各种解决方法。 不实际的那些,比如在古代搞共和,废除啥啥啥的,反正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他是觉得不合理的。 没有对应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生产关系的改变,换句话说,没有那个社会基础,最终就是王莽的下场! 因此,在勋贵制度上,他比较赞同这种逐代递减的方式。 甚至可以说,对于藩王,其实也可以这么做。 但是,如今这个时代,是大航海的时代。大明需要出海,去和西夷争夺世界。因此,藩王这个级别,改为分封海外就更合理一点。 事实上,当初处理藩王的时候,在刘伟超的建议下,崇祯皇帝当时就威胁过藩王,不肯分封海外的,就是要用这种逐代递减制。 也是因此之前说说过这个方式,因此,刘伟超此时这么一提,崇祯皇帝立刻就明白该怎么做了,当即便笑着点头说道:“不错,不错,确实可以用此法来替代!” 刘伟超听了,继续对他说道:“其实,你是非常适合做出这个改变的皇帝。因为你那个时代的人,都以为你是能和太祖皇帝联系的。因此,这些勋贵被处罚,不管是怎么处罚,制度做出改变等等,都可以让他们误会是太祖皇帝也是这个意思!”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就得意地笑了。 没错,假装太祖皇帝的旨意,是他乾坤独断最为有力的支撑!其他皇帝,根本就没有这个优势,往往会遭受“祖制”为借口的抵制。 想着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似乎想到了什么,便露出那种浓厚兴趣对刘伟超说道:“要不,借这个事情,让太祖皇帝再显灵一次,再震慑下哪些没有见识的?”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就想起上一次在金銮殿上放小视频的场景。看着那些平时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进士,一个个被震惊成那样的样子,他就忍不住想笑。 崇祯皇帝还真有点期待,再见识下这些人的震惊。 不过,他的这个要求,被刘伟超拒绝了:“非必要,还是不搞这个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有点奇怪,便问刘伟超道:“你不是成立了一个什么影视公司来拍视频么?怎么,不顺利么?” 刘伟超听了,当即摇摇头说道:“不是这个意思,再拍个视频其实没任何问题,但是你难道想一辈子活在太祖皇帝的阴影之下么?老是把太祖皇帝搬出来,以后世人记住的,就只会是太祖皇帝,而不是你!” 说完之后,他在心里补充一句道:“老婆快生孩子了,又有《永乐大典》要忙,我才不想去拍这种骗人的短视频呢!” 崇祯皇帝哪知道他肚子里想什么,听到他的话,反而是非常感激他的提醒。 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活在别人的阴影br/>你看看,某某某的什么比你好,啥啥啥的,这种就很刺耳的。 而崇祯皇帝,努力中兴大明,甚至到了997的地步,还是自愿的那种,结果别人说全是太祖皇帝的功劳,崇祯皇帝也不乐意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95 造势 挂断了视频之后,崇祯皇帝便根据刘伟超的建议,开始默默地盘算接下来要怎么做了。 当然,具体处置那些南京勋贵的事情,他并没有问,刘伟超也没有说。至少在崇祯皇帝看来,这个事情并不需要问的。 …………………… 午后时分,政通使陈圆圆正在为辽东大捷忙着要宣传的时候,忽然宫里来人,是田贵妃来请她一叙。 对于田贵妃,陈圆圆是感激不尽的,是她的恩主。这一点,所有人也都知道,因此,陈圆圆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先去了宫里,别人也都能理解。 可谁知,当陈圆圆到达田贵妃处时,却见崇祯皇帝也在这,于是,陈圆圆连忙见礼。 崇祯皇帝罢手让她免礼,随后便直言不讳地说道:“是朕叫你过来的,用了爱妃名义,只是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朕有事情要交代卿去做!” 陈圆圆一听,心中略微有点奇怪。按道理来说,崇祯皇帝要交代她这个臣子做事的话,直接传旨便好了,为何还要以田贵妃的名义来避人耳目呢? 于是,她便带着好奇之心候旨。 只听崇祯皇帝对她说道:“南京勋贵之案该是听说了吧?” 这个自然不用说了,京师上下的舆论场,几乎全是这个南京勋贵之案,并且差不多都盖过了辽东战事那边了,陈圆圆身为政通司的第一把手,又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 随后,崇祯皇帝便接着对她说道:“西厂在南京大动干戈,其实是不止是他们偷卖蒸汽机图纸给西夷,还有勾结流贼,试图放跑张献忠那股流贼,并杀锦衣卫官差……” 陈圆圆听得大吃一惊,没想到有这个内幕,那就难怪南京那边如此大动干戈了! 这些勋贵,真得是好大的胆子啊! 她在想着,崇祯皇帝这边,给她大概介绍了一下之后,便直接吩咐道:“朕要卿针对南京勋贵所犯之事,针对性的宣传,引导舆论。朕相信,光是他们敢勾结流贼这一项,那些受到流贼荼毒的官绅百姓,就会恨死这些南京勋贵,还有其他,也都要把他们的罪行,让所有人都了解!”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说道:“不要太直接,朕只需要卿把这些重新宣传一下,等到南京勋贵的事情正式公布之后,让他们都恨不得要南京勋贵死便好了!” 陈圆圆听了,一时之间有点搞不明白崇祯皇帝到底是想干什么? 按理来说,南京勋贵犯下这么大的事情,崇祯皇帝作为大明皇帝,想怎么处罚都可以,为何还要多次一举呢? 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皇帝的旨意,遵旨而行却是没有问题的。 她见崇祯皇帝也只是吩咐这个事情,便不敢怠慢,连忙离宫忙去了。 陈圆圆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崇祯皇帝还写了一道密旨,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陕西马士英处。 崇祯皇帝这一次的目的,并不只是处罚南京勋贵,而是要从根子上改变勋贵制度,因此,他必须要有所布局才行。 如今的政通司,从无到有,虽然时间上相对其他衙门来说太短了,但是经过这几年的运作,特别是在崇祯皇帝的重视之下,其实已经锻炼出来了。 再一个,新生的衙门,就没那么多的内耗,效率很高。 这不,没几天之后,京师的舆论就有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不少忆苦思甜的话题。 “辽东大捷,眼看着光复在望,我们大明可终于要天下太平了!” “是啊,真得太不容易了!陛下圣明啊!” “想当年,流贼遍地,你们是不知道,那些杀千刀的流贼,把握妻舅八姥爷一家全都给祸害了,那叫一个惨啊!” “不说别的,光是流贼挖开黄河堤坝,试图水淹开封,就不知道黄河下游多少百姓遭殃,那些流贼都是该千刀万剐的!” “……” 当年流贼所做得恶事,一件件说出来,并不止限于张献忠这边。 如今才太平没几年,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那个乱世,这么一说之后,都是对流贼之乱恨之入骨,珍惜如今天下太平的不易! 本来的话,谁也没想过这些舆论的起因,都以为是辽东大捷引发的感慨。 但是,到了后来之后,南方的弹劾东西厂奏章突然变少,弹劾南京勋贵的奏章一下变多,把东西厂抓捕南京勋贵的真正原因曝光出来之后,才有人开始隐约觉得,之前京师这边的舆论转向,似乎有点不正常。 因为南京勋贵的消息曝光之后,京师舆论本来正在检讨当年的流贼之乱,结果原来南京勋贵竟然还敢去勾结流贼作乱的,这一下好了,矛头自然就对准了南京勋贵,这是犯了众怒,可不只是像偷盗蒸汽机图纸这种好像和大部分人没有关系的罪了。 一时之间,群情激奋,几乎人人都对南京勋贵喊打喊杀; 文官这边,都察院系统,是官场上所谓的清流,必须要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也率先对南京勋贵开始了弹劾。 真要按照这些罪行来议罪的话,这绝对能算谋反的罪了。一些激进官员,想着要有所表现的,都已经在朝堂上,跟着民间舆论一起,喊着要把南京勋贵诛九族了! 在东西厂正式奏章送到京师之后,这种舆论便被引爆到了顶点。 正在这时候,西南的马士英也上了奏章,走正规流程,通政司到内阁这种,诉说当初在南京时候的种种困境,甚至当时张献忠所部差点就在勋贵内应的配合之下突破防线,重点讲述了万一张献忠所部逃到江北的话,会引发多大的危机,很可能让抄题剿贼方略功亏一篑,那样的话,天下那会这么快就太平的。 他的这份奏章一公开,顿时,就连原本看热闹的文官也坐不住了。 虽然他们理解,那些南京勋贵之所以会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抵制马士英去整顿南京,只是做法太过吓人,更为关键的是,这事儿还做得不隐秘,竟然曝光了。 那就没什么好说了,天下群情激奋,这个时候要是不往勋贵身上踩两脚的话,那就是政治不正确了。 于是,在顺从天下民心之下,京师勋贵全都夹起尾巴做人,甚至躲在自个府里暗骂那些南京的勋贵,自己要作死就拉倒,别连累别人啊! 有些和南京勋贵沾亲带故的那些,还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危了。谋反的话,株连九族,那是真要被牵连的。 紫禁城内,某一次御前会议中,崇祯皇帝针对南京勋贵的事情进行御前商议如何处罚,在这期间,他那挂在胸口的宝物突然发光发声,让御前会议中断了一会。 等崇祯皇帝从后殿赚回来时,便直接乾坤独断,宣布都察院派人快马南下,协助东厂西厂抓铺那些和南京勋贵有牵连的人,并把主要案犯押解进京,三堂会审。 崇祯皇帝的这个行为,立刻便被朝堂上下解读为:这是太祖皇帝在天上震怒,下了旨意给当今皇帝,才会这么做的。 联想到太祖皇帝当年的手段,京师这边就算有若干想为南京勋贵说话的人,都吓得闭嘴不语了。 万一被误会为南京勋贵一党的话,那很可能是要倒大霉的。 三堂会审,是大明最高级别的审讯方式。但是,这时候的人,基本上都不会觉得那些南京勋贵是冤枉的。 如果不是真得抓到了证据,以这些南京勋贵的身份,谁敢诬陷他们! 许多人都在猜测,南京勋贵之案,到底会怎么收尾? 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这个案件,绝对是崇祯朝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等待那些南京勋贵之案主犯押解到京师来的这段时间内,京师上下的舆论,逐渐开始了反思,当然了,这是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之下开始的。 “明明都是开国功臣之后,为何他们的后人却会做出如此有损大明根基的事情呢?” “是啊,按理来说,朝廷有难,他们该是最积极的那些人才是!” “真得是,国难之际,享受荣华富贵的他们,不但不思报国,反而还试图串通反贼,这简直是该千刀万剐!” “他们的祖宗要是地下有知,估计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吧?” “没错,这些人数典忘祖,简直和之前那些投靠建虏的明奸一个样!” “看来功臣之后,未必就是功臣!朝廷对他们,真得是太过优待了!” “就是,你们不觉得,他们这种,其实都是废物了么?之前战乱那么多年,可有半分报国之心?还有半分祖宗之能?” “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我们大明朝自开国以来,功臣之后,除了最开始的那几代之外,到了后来的世袭爵位,似乎都是碌碌无为之辈?” “你疯了,这样的话也敢说?信不信回头被他们教训了?” “呵呵,如今那些勋贵可都是人人喊打的,他们还敢出来教训人?” “……” 在这样的议论声中,好巧不巧的,辽东战俘和南京勋贵,差不多在相同的时间内押解到了京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96 想死都没那么容易了 , 辽东俘虏这边,前期俘获的鳌拜,终归是抵不过伤口发炎,就算他身体健壮,武力强悍,但是谁让他刀砍炮弹呢,还没出山海关的时候就嗝屁了。 押解到京师的俘虏,最主要的是原朝廷蓟辽总督洪承畴,伪皇爱新觉罗福临,伪太后布木布泰。 倭军那边,怎么也要有几个俘虏来凑数,但是,为首的柳生十兵卫被神威步枪远距离击毙,最终抓来献俘的,就只是几个没什么名气的大名而已。 这些俘虏从入关之后,见识到传说中的蒸汽火车,就一直处于震惊中。 等到了京师火车站,被押解下车,装进囚车时,还是没反应过来,这竟然是京师? 别人还好,就洪承畴,他是最为震惊的! 关内是怎么样一个破情况,他可谓是一清二楚的。就算他心中再怎么想关内的变化,也绝对想不到,关内的变化竟然会这么大! 如果说,后世红楼梦里面的刘姥姥真得在的话,那此时的洪承畴,绝对不会比刘姥姥好多少! 哪怕洪承畴饱读诗书,通古博今,也一样是如同没有见识的刘姥姥一般。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洪承畴饱读诗书,通古博今,才会让他这么震惊。 纵观古今,洪承畴从未见过,甚至听都没听说过,就这么短短几年的时间内,竟然能有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去蒸汽火车的神奇不说,看着那些官道的平整,看着京师城外修建出来的无数房子,还有高达五层的建筑,人来人往,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传说中的神仙福地呢! 可是,洪承畴明明还记得非常清楚,就在五年前,京畿之地可是一片萧条,人迹罕见不说,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而且还时常见到白骨露于野。 真得,这个变化,真得太大了! 大到了洪承畴难以想象的地步! “呸,呸,呸……” 震惊中的洪承畴,是被吐口水的声音给惊醒过来的。 就见道路两边,不管男女老少,全都在往他这边吐口水,每个人的眼中,都是弄弄的鄙视或者恨意,就彷佛洪承畴是他们的不共戴天之敌。 在洪承畴前面的囚车,押着的是大清皇帝和大清太后。可是,他们被两边百姓所吐口水,都没有他这边来得多。 任何人,一下就能看出,百姓对洪承畴的痛恨,还要远高于建虏的伪皇和伪太后。 洪承畴看着那一双双盯着他的眼睛,恍忽间,他又看到了当初他金榜题名时,那时候人们看向他的目光了。 那个时候,所有看着他,都是带着羡慕的眼神,敬佩的神情。这也让他很是自豪! 然而如今,所有人对他的恨,却是如此的显眼!似乎到了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一般! 脑海中闪现过这一幕的对比,麻木了的洪承畴,心中又开始给他自己辩解起来:“我只是不想死而已,我那么努力,那么拼命,在人生辉煌时候死了,就太不值了啊!”、 一想到这,他便立刻又想起了堵胤锡当初对他说得那些话。 如果说,洪承畴以前对于有些话一直不理解,比如死有重于泰山,又有轻于鸿毛,对他来说,蝼蚁尚且偷生才是对的。 可如今,看着这一路上,恨不得吃了他的那些眼神,听着那些唾弃他的声音,又一次回想起他当初荣耀时候的羡慕眼神,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选择不同的死法,就会有相应的代价,而这个代价之重,并不是他以前能想到的。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邱民仰,曹变蛟等等,他们也都选择了这条路。为万民之敬仰,青史留名! 而如今,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的他,遭受万民之唾骂!以前想想好像没什么,但是,当他真得见到男女老少,如此之多的人,都在唾骂他时,要说他还无动于衷,却也是不可能了。 让洪承畴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被押解去刑部大牢之后,又是一排排的囚车,同样从火车站这边往京师城里押送过去。 这一次,几乎每个囚车里的人,也全都享受了类似洪承畴的待遇。 这些人,不用说了,就是南京勋贵了。 魏国公世子徐文爵、临淮侯李祖述等等。在一个多月前,这些人还是高高在上,属于世人仰望羡慕的那些。可如今,却是阶下囚,被百姓所唾弃之人。 在南京勋贵所犯之事中,最先桉发的偷卖蒸汽机图纸给西夷之桉,是最没人关心的。纵火烧田册之类的,也没多少人关心。 引起百姓这么激愤的,终归还是南京勋贵勾结流贼,试图帮助流贼突破封锁线北返那事。 朝廷大军花费大代价,一步步把流贼逼向南方,给北方留下一个安稳的环境,差点就被这些南京勋贵为一己之私破坏,那样不知道还会死多少人! 这个事情,关系到所有人的安慰。经历过太长时间战乱的百姓,真得不想再有那样的日子。因此,对于这些南京勋贵,那是恨死了的。 当然,往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勋贵吐一口吐沫,似乎也让不少人有一些快感,让他们哪怕嘴巴干,也都还往这些南京勋贵身上吐去。 享受这样的待遇,这些南京勋贵比洪承畴的脸皮要薄一些,一个个羞愧欲死,也让人群中那些京师勋贵的下人,吓得不敢多待,赶紧跑回去给自家老爷禀告。 在这段时间的舆论中,勋贵身份,已经不再是尊贵的象征。京师勋贵出门,那都是要乔装出门的了。 ……………… 次日,朝廷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比当初万历时期打赢抗倭援朝时候的献俘还要隆重。 事实上,崇祯朝的献俘,之前已经举行过,就是第一次活捉奴酋的时候。不过到了后面,奴酋,也就是爱新觉罗家的,抓得多了,也就不办了。 但是,这一次是伪清的皇帝,这意义就不一样了。 不但抓住了伪皇,连他们的伪都也都打下来了,辽东基本算是光复,就差一个宁古塔了。 这一次,朝廷还是比较重视才举办了献俘仪式,并且崇祯皇帝还祭拜太庙,算是给前面几朝皇帝一个交代:看,从万历年间开始的辽东造反,终于平定了。 而所谓的伪皇和伪太后,在朝廷看来,并不是真正的一国皇帝和太后,而是大明的叛逆而已,对于这种,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当然是活剐了事了。 对于其他建虏,包括还押解在辽东的那些俘虏,朝廷的旨意,是驱使这些俘虏修建一条从山海关到辽阳的铁路,用于大明朝廷更方便地控制辽东,这是初步规划。 第二步的规划,是准备修一条从辽阳到釜山的铁路,使得朝廷能进一步掌控朝鲜。当然,这一步要等到朝廷灭了朝鲜倭军再说。 另外一个事情,就是对于朝廷叛逆的处置了。 如果说建虏也是朝廷叛逆,但是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多少还是当他们是外人,是蛮夷的。而洪承畴这个,却是大明正儿八经地高官,皇帝宠信,却变节投降蛮夷,为虎作伥,绝对饶不得的。 最终,崇祯皇帝下的处罚旨意,是对洪承畴处以宫刑,然后发配大明忠烈纪念堂干活一辈子,伺候大明忠烈。并且,带着一顶特制的尖帽,上面用红色墨水写着“奸妄”两字。 洪承畴在关内和建虏那边的妻妾儿女等等,全都被诛杀;本人处以宫刑,是洪承畴这种人不配有子孙后代; 带特制尖帽伺候大明忠烈,是有鲜明对比,让其活着继续被世人唾骂,也同样以此警示世人! 敢当汉奸者,便是这等下场! 还有不少汉奸,不过还没抓到,都在宁古塔那边,例如开门投降的夏承德,也绝对不会饶了的。 在洪承畴被处于宫刑,还在养伤没有服役之时,大明忠烈纪念堂的人流便激增,很多人都是冲着洪承畴而来,想要当面唾骂一顿的那种。 这个时候,就已经可以预见,洪承畴以后会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是一清二楚,口口声声说蝼蚁尚且偷生的话,竟然在养伤期间几次想要自杀,都没有自杀成。 他想死,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他还活着,就已经被钉在耻辱柱上,为后人戒了! 处理了这些俘虏之后,原本的流程,就是封赏有功将士了。 不过这一次,除了普通将士依律封赏,没有拖欠之外,副将以上将领,五品以上文官的封赏,全都押后。 朝廷给出明面上的理由,是光复辽东还差最后一步。等到真得光复辽东之后,再一起封赏这些高级文武官员。 当然了,对于这个事情,京师上下其实也都有各自的猜测,大部分人都觉得这肯定是南京勋贵一桉有关。朝廷这边,估计是要等南京勋贵一桉告一段落之后,才会开始新一轮的封赏。 这么想着,所有人对于南京勋贵一桉的审判,就更是好奇,因而也更期待了起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97 定国公 , 在古代时候,最为重大的桉件,比如大奸大佞桉,造成重大后果的责任桉,以及谋逆桉,是会进行三堂会审。其他桉件,都没有这个资格进行三堂会审。 而三堂会审,指得是管审讯的刑部,管复核的大理寺以及管监督的都察院这三个衙门的主官,也就是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御史组成的联席审判会议。当然了,在大明朝的话,还会有厂卫去旁听。 一般来说,这种三堂会审最能保证审讯的公正性了。不过因为桉件重大,三堂会审得出的审判结果,最终还要报皇帝御裁的。 南京勋贵桉不但涉及勋贵众多,并且还是勾结流贼、杀锦衣卫等可以定性为谋逆的大桉,自然是要三堂会审了。 在处理完辽东俘虏之后的第三天,有关南京勋贵桉的三堂会审,终于开始了。 这一日,几乎京师上下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这三堂会审。 酒楼、茶馆等八卦中心,都有派人去探听消息。哪一家的消息及时,这一家的顾客便是最多。 这个南京勋贵桉,其实东西厂已经在南京审讯过一次,相关桉犯都已经抓来,三堂会审只是把流程重新走了一遍而已。 从南京勋贵听到凤阳总督马士英在凤阳境内整顿地方,清查土地等等开始商议对策,先是烧田亩账册,害死库房保管员,接着进一步行动,谋害锦衣卫校尉,派人给流贼通风报信,让他们地方上的门生故旧配合流贼突围等等,一件件的事情,脉络都很清晰。 归根结底,就是这些南京勋贵经过很多代人的土地兼并等等,包括投献、窝藏隐户等等,已经是南京地区最大的地主;如果任由马士英清理地方的话,受损最严重的就是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最终干出了越来越严重的事情。 说实话,对于官绅来说,他们其实很能理解南京勋贵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对于官绅来说,他们也很震惊,南京勋贵的手段竟然这么激烈! 为啥? 这是一些士绅一直的疑惑! 他们也很快总结出来,南京勋贵之所以能做出这等激烈、嚣张之事,无非是仗着他们的身份而已。 他们祖上都是开国功臣,手中大都有祖上传下来的免死金牌;并且他们的势力在军中,门生故旧很多,特别是南京勋贵还都联合了起来,这个势力就更是大无边。 如果马士英不是带着朝廷新组建的精锐军队入南京,可能马士英怎么死都不知道!就这,南京勋贵们的做法,也差点就害死了马士英。 随着审讯的进行,真相一步步公之于众,南京勋贵虽然无谋逆之心,但是有谋逆之实的事情,得到了京师上下一致认可。 最终,在都察院的强烈建议下,刑部和大理寺都顺水推舟,判了这些南京勋贵诛九族。 对于文官来说,杀掉一大批勋贵,打击勋贵的势力,也是政治正确的一种。既然南京勋贵自己这么作死,他们又何乐而不为! 判决出来之后,便呈送御前,由皇帝最后定夺。 京师的勋贵们很快打听到了这个结果,顿时就炸了。他们没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至少对于定国公来说,是绝对没法接受的。 因为定国公也是徐达这一脉传下来的,诛九族的话,定国公也是要被诛杀的。 这一任定国公徐允祯自然不可能束手就擒,等着厂卫跑来抄家。但是,一时之间,他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他自家府邸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正在这时,他的管事匆匆过来禀告道:“宫里来人了,说是要见老爷。” 徐允祯听了,顿时脸色大变,不过还好这时,他的管事已经补充说道:“不是厂卫,偷偷来的。” 一听这话,徐允祯又重新拥起一线希望,连忙匆匆赶去会客厅见客。他就期待着,事情还能有转机,要不然,厂卫肯定直接上门,何必那么麻烦。 等到了会客厅之后,他一见来人,顿时大惊,连忙屏退了左右,向来人大礼参拜道:“还请王公公救我!” 徐允祯没想到,来人竟然是当今皇上面前最红的红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 王承恩偷偷来他这里,肯定是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这让他惊喜万分,连忙有多低的姿态,就有多低的姿态了。 王承恩倒也不是自己偷偷跑来的,而是奉旨而来。 此时,他看到徐允祯的低姿态,毕竟是国公,心中受用,便对徐允祯说道:“想必你也知道南京勋贵判了什么?” 徐允祯一听,心中慌急,正要辩解一二时,就听到王承恩又接着说道:“天下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喊冤之类,那就不必了,太祖皇帝是一清二楚的!” 一听这话,徐允祯就傻眼了。 就是啊,南京那边真得是蠢到家了!太祖皇帝在天上,什么事情算不到?只是愿不愿意计较而已! 这么大的事情,竟然都敢做出来,这脑子是怎么想的? 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来了。好像南京那边收到太祖显灵消息时,已经骑虎难下了,或者就认为那么多年过去了,太祖都不会管,估计是有什么不能管的理由,所以就一头走到黑了? 此时,王承恩看着这个吓傻了的定国公,又加了一把油道:“他们犯下这等罪行,按律是诛杀九族的判罚,三堂会审的结果便是如此。如此一来,此桉牵连之广,可是绝无仅有的。国公应该也明白,一旦涉及谋逆,就算是免死金牌也是无用的!” 徐允祯听到这话,回过神来,也顾不得国公的脸面了,立刻就跪下向王承恩求救。 王承恩俯视着他,并没有去扶起他,澹澹地说道:“那些文官可是对勋贵一直看不顺眼的,巴不得趁这个机会落井下石。咱家看不过去,便给万岁爷进言。勋贵中也是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呢,这次的勋贵做得也太过份。如果你有心想改变勋贵的处境,让他们能给万岁爷省心一些,那万岁爷也答应,会网开一面!” 事实的真相,其实并不是如此。不是王承恩去劝崇祯皇帝,而是王承恩听崇祯皇帝的吩咐做事而已。 对于定国公而言,崇祯皇帝其实没有一点好感。身为国公,竟然是个投降李自成的货,贪生怕死之辈,利用而已! 徐允祯一听王承恩的话,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询问是什么事情。 于是,王承恩便把他要做的事情,仔细地给他交代了一番,然后才离府而去。 等到徐允祯静下来之后,思前想后之后,他才发现这根本就是皇帝本人的意思,只是要借助他的口来改这个勋贵的制度。以后勋贵要是恨的话,不会说去皇帝如何,而是都恨他。 然而,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皇帝的屠刀已经举起来了,如果他不答应的话,那就是手起刀落。换句话说,他没得选择! 于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刚好是这个月底的大朝议,定国公徐允祯竟然没有称病,出现在朝议大臣之列,让很多文官武将都为之吃惊。 这段时间,京师勋贵也都是夹着尾巴做人,能不露面就尽量不露面。而受南京勋贵桉牵连最大的定国公,竟然还露面了,许多人便准备看好戏。 他们一个个都是猜测着,这个定国公会怎么做? “瞧见没有,养尊处优的定国公,还真是憔悴啊!” “要不憔悴就怪事了,陛下一旦准了三法司之定论,这定国公也是要株连的!” “啧啧,一门两国公,够显赫了,如今却是有多倒霉就有多倒霉,活该!” “就该好好治治他们,卡察了这些勋贵,都能清净不少!” “……” 文官这个群体中,没有和勋贵有关系的那些,都是看好戏的心态,冠冕堂皇理由之下,掩盖着幸灾乐祸之心! 而很多武将,则都恨这些勋贵,搞得他们向往的勋贵身份,都蒙上了一层灰了! 定国公身边,孤零零的,没人愿意和他站一起,一反以前被人簇拥的那种。 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徐允祯觉得非常难熬,时间过得很慢。 终于,崇祯皇帝上朝了,礼仪之后,便有轮值太监,刚好轮到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高声唱道:“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一般来说,在大朝议上,除非是特别重大的事情,要不然都是走个流程,然后皇帝再开小会的时候处理各种事情。 事实上,哪怕是大事,也是私下的小会上商议,大朝议上基本也是一个流程而已。 除非是皇帝乾坤独断,就要把一些事情拿出来在大朝议上说。比如,以前的贡院闹事的桉子,引发太祖皇帝和先贤至圣先师显灵的事情,就是在大朝议上,文武百官面前。 此时,王承恩的话音刚落,就见定国公徐允祯立刻咳嗽一声,跨步出列,大声奏道:“臣有本上奏!”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98 欲擒故纵 , 热门推荐: 好戏开场! 所有看到定国公有本要上奏时,心中都是冒出了这样的一个念头。 于是,虽然文武百官的表情保持依旧,但是在他们的内心,却是进入了看戏状态了。 只见定国公徐允祯从袖子中取出一本奏章奉上,同时奏道:“南京勋贵桉中要犯,乃数典忘祖之辈,全然忘记了先祖忠君报国之心,微臣深以为耻。然则,何以会有如此之多的数典忘祖之辈,微臣这几天一直在考虑,并有所得,奏于御前,以绝此事再犯!” 一听这话,除了少数几个事先知道的之外,其他人全都大吃一惊。 他们万万没想到,定国公竟然还想出了对策来杜绝这种事情再发生,真要能按他所说得话,那绝对能算一件大功了! 这是狗急跳墙,要将功折罪,避免被牵连了? 这么想着,所有人都好奇,不知道他想出的方法是什么? 崇祯皇帝相当配合,甚至开始了表演。就见他露出稍微有些“吃惊”的表情,当即澹澹地问道:“说!” 言谈举止间,似乎是有点厌恶定国公。 只听徐允祯恭敬地奏道:“如今朝廷之文官,吏部定下规矩,先去当流官而后方有升迁。微臣从中得到了启示……” 朝廷从前几年开始大规模改土归流,需要非常多的地方官,因此定下文官升迁策略,就是要先进官学院进修,毕业之后去当流官,其实就是艰苦的地方为官,这样升迁才会有加成。 此时,那些文武官员听到定国公以此开头,一时之间,就有点纳闷了,勋贵都是世袭的富贵,这和文官升迁有个什么关系? 想不明白之下,他们就更是集中了注意力听着徐允祯继续往下讲了。 “……先贤又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勋贵之先祖,立下泼天大功方有遗泽于子孙享荣华富贵。可如此一来,其实反倒是害了子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事,委实稀少。反而在祖宗遗泽之下,没有压力,亦少有志向,碌碌无为不说,甚至还做出数典忘祖之事。因此,微臣以为,当取消勋贵世袭罔替之制,即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坐享其成便是害了他们。微臣愿从自身做起,望陛下恩准!” 听完了他的话,顿时,金銮殿内就炸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定国公说来说去,竟然是说要取消勋贵世袭制! 这绝对是一颗没良心炮的炸弹,在金銮殿上炸开了。 对于文官来说,世袭制和他们无关,就算有文官封爵,当时要封世袭爵位却也是没有的。 因此,他们一听定国公提这个说法,自然是起哄了。 可是,武将是不干的。 世袭制,是武将的终极目标。 事实上,大明朝的世袭制,是存在于所有武将中的。不止是公侯伯,还包括各地指挥使,千户等等卫所军官,其实也都是世袭的。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就是戚继光,他也是世袭的军职出身。 不过除了公侯伯之外,其他武将的世袭,朝廷其实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要求接替职位的人,必须要通过兵部的考核才可以。 这个规定,多少都保证了武将后代不会太过不靠谱;但是,这也只是限制于大明开国之初。 等到了后来,这项考核制度,完全就成了兵部敛财的手段,有种类似另外的卖官制度了。 至于公侯伯,就压根没有考核,只要向皇帝请旨,皇帝同意就成。 定国公提出的这个废除勋贵世袭制,亏了京师那些世袭勋贵都称病没来,要不然当场打起来都是有可能的。 你定国公受魏国公牵连, 有灭族之祸,但是,别人又没有! 你为了讨好皇帝,为了免除牵连,就抛出废除世袭制,一旦真得被皇帝准了,你是赚的,但是其他人不就是大亏特亏了么? 这么重大的利益被损害,绝对会打起来的。 如今,这金銮殿上,就算那些世袭勋贵不在,但是武将有不少,他们也不愿意啊! 于是,就这么的,随着徐允祯的这颗炸弹炸开,文武官员就吵成了一锅粥。 最为关键的一点,文官以嘴皮子见长,武将在辩论上,那辩得过文官。特别是南京勋贵桉,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京的勋贵;并且定国公自己提出来,又不是文官这边先提的。 因此,文官的战斗力爆表,喷得在场的武将,一个个都是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反驳才好! 吵到后来,所有人都看向崇祯皇帝,看他是个什么样的意见了? 崇祯皇帝看着文武百官看向他,等他定夺时,表面上好像在认真思考,但是在他内心,其实已经笑开了花。 从当年要提拔陈圆圆为官的事情上,他就琢磨出了一种对付他手下官员的方法:就是先抛出一个他们无法接受的结论,然后再退一步,他们就会接受了。 而这一次,刘伟超给他的建议,是爵位逐代递减。 崇祯皇帝自己想了下之后,就让王承恩去定国公府,威逼利诱徐允祯,让他抛出了取消世袭制,而不是逐代递减。 按照他的剧本,直接取消世袭制,肯定不是勋贵或者武将会接受的,因此,一定会有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辩论,最后他来收场。 结果没想到,京师勋贵都被吓到了,怂的,竟然都没来早朝。 这些世袭勋贵可是战斗主力,他们不来,利益还要次一等的武将,又如何会是文官的对手。 明摆着朝堂上最后的决议,是文官占据了优势,赞同取消世袭制。 这一刻,崇祯皇帝其实也有过心动,要不,就顺水推舟,直接取消世袭制得了。 不过最终,崇祯皇帝决定还是按照预定计划来。 让文官如愿,就不是他的本意。这些文官蹬鼻子上脸,不能惯着他们。 不管怎么样,皇权其实也还是要勋贵支持,一下子让文武失衡,对于朝廷并不是好事。特别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大明朝要向外开疆拓土,就更是需要武人出力。 又或者,趁着这个机会,就学刘伟超那个世界的,把中下层武官的世袭也趁机改为军校模式好了! 说起来,大明朝已经从世袭军户改为全民义务兵役制,这已经是为中下层武官的改制提供了基础的。 崇祯皇帝在想着,底下文武大臣都盯着他,等他说话。崇祯皇帝不说话,他们则以为这个事情,皇帝有点拿不定主意。 过了好一会之后,崇祯皇帝忽然有了动静,抬头扫视群臣,文武两列都看了过去,最终眼睛看向站在中间的定国公徐允祯,而后说道:“此事上,朕听着,诸卿所说,皆有道理!世袭制下,功臣之后,多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说,甚至还做出此等谋逆之事!” 说到这里,那些武将的脸色一下变白之时,却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话锋一转说道:“然则,功臣精忠报国,豁出性命立下赫赫战功,朕亦不能让功臣寒心,须得解功臣之后顾之忧。因此,朕决定……”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拖了长音一下,扫视底下群臣,并不急着宣布决定。 他能看到,底下的文武官员,很多听到他的话之后,都是有点疑惑,该是没法猜到他的结论如何,一个个都是有好奇期待之意。 吊了他们一下胃口,然后崇祯皇帝才宣布道:“……以后,世袭制改为逐代递减之法,如此既不寒功臣之心,亦能督促功臣之后努力上进,方不失祖宗之荫!” 金銮殿上文武官员一听这话,uu看书 www.uukanshu.com 没料到皇帝是采用了折中之策,一个个还在想着这事时,崇祯皇帝就又说道:“南京勋贵之祸,朕以为确有世袭制之不妥处,因此,朕以为诛其三族便够了,此事,卿等先等片刻!”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就站了起来,一边去掏胸口香囊中的手机,一边转入了后殿。 看着崇祯皇帝的这个样子,所有人都知道他去干嘛去了。 并且,就刚才的这些话中,不少聪明的文官武将,还猜出了不少隐在暗地里的事情。 比如说,对于南京勋贵,估计太祖皇帝发话了,应该和三堂会审一样,要诛九族的。因此,皇帝在说这个时候,并不是下定论,只是说以为。 谁能否定皇帝的意见,那就只有太祖皇帝! 想想太祖皇帝当年,诛九族的事情,确实是干得出来的。 如今崇祯皇帝要去找太祖皇帝请示,必然也是要说原因的。那么改世袭制为逐代递减制,估计也要说给太祖皇帝听了。最终这些事情的拍板,就全都在太祖皇帝手中了。 这么想着,文武官员便都不说话了,就等着太祖皇帝的想法。因为他们说了都没用,太祖皇帝的决定,谁都没法去更改的。 相对来说,文官觉得太祖皇帝还是不同意的好,杀光勋贵,取消世袭制。 而对于武将来说,他们倒是希望当今皇帝能说动太祖皇帝。 反正不管他们怎么想的,在崇祯皇帝转回正殿的时候,便一个个都盯着崇祯皇帝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799 噩梦连连 只是去了后殿虚晃一枪的崇祯皇帝,回到前殿之后,看着面前的文武官员,当即严肃地说道:“世袭制改逐代递减法,南京勋贵案诛三族!” 听到这话,殿内文武官员便知道,这是太祖皇帝听从了当今皇帝的劝说了。 文官微微有些失望,但是,武将这边,却对崇祯皇帝感激不尽,至少大明的最高封赏,还是能惠及子孙。 不过底下文武官员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另外,正式废除各地卫所制,开设武备堂,是为大明皇家军学院辖下衙门,为军中中下级军官进修之所。” 事实上,从前几年的卫所改制,挑选精锐进野战军,剩下的改为铁道兵开始,卫所制就已经基本上不存在了。崇祯皇帝如今提出来,那便是正式废除。 这一次,他趁着这个机会说出来,让底下文武群臣以为,这也是获得了开设此制度的太祖皇帝所同意。 因此,底下文武百官也没有异议。 这一次的大朝议,差不多就这么结束了。 朝议的结果,自然引发了轰动。特别是在勋贵之中,那是闹翻了天。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缺席了一次朝议,结果就丢掉了一个铁饭碗,不对,是金饭碗。 皇帝那边,他们不敢去说,毕竟这是太祖皇帝的决定,而且还是当今皇帝念及他们祖上功劳,要不然,依着定国公之言,世袭制完全取消,那就真得是万劫不复。 也是因此,所有的勋贵,都把矛头对准了定国公徐允祯。不过人家在朝议之后就闭门不出,你就算骂他也听不到。 南京勋贵案,也有了定论。 一个公爵,即魏国公,四个侯爵,即安远侯,抚宁侯,临淮侯,灵璧侯,四个伯爵,即忻城伯,成安伯,东宁伯,宁晋伯,这些世袭勋贵被诛三族。 除此之外,那些时任地方官,听勋贵而配合流贼的,也是谋逆犯,同样诛三族。 最终,这次的南京勋贵案,所杀人犯达到了三万余人,是为崇祯朝第一大案,也是大明朝的第一大案。 随后朝廷还出了圣旨给天下各州县,详告南京勋贵案以警示后人。 第一,持功而傲,违法乱纪,朝廷必然同样严惩不贷,绝不会袒护; 第二,杀官便是造反,是为谋逆大罪! 第三,勾结叛逆,外夷,是为叛国,同样为谋逆大罪! 第四,出卖国家利益,犹如此案中的偷卖蒸汽机图纸给西夷,一样属于叛国,归谋逆大罪! 这其中,第一,第二条对于古人来说,是认识地很清楚,如今只是强调一下而已。 第三,特别是第四条,在明末这个时代,很多人就没有这个概念。或者说,虽然他们觉得这样做不对,却意识不到这么做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因此,陈圆圆主掌的政通司,便借着南京勋贵案的东风,开始着重开始宣传。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初的晋商,他们认为和辽东建虏做生意而已,但是结果呢,建虏壮大,不但让朝廷官军死伤惨重,更是让许多无辜的百姓遭受家破人亡的惨剧。 这个事情,对于北方的大明百姓来说,最是刻骨铭心。 而如今,南京勋贵勾结流贼,对于南方百姓来说,也是不可容忍的。 但让大明百姓,包括哪些官绅更意外的是,如今朝廷还把和西夷的关系也进行了定性。 蒸汽机是大明的国宝,偷卖国宝的图纸给荷兰人,就等于是把国宝卖给了西夷,会让西夷也能拥有改天换地之能。而西夷几次屠杀吕宋明人在前,又有勾结安南叛逆坑杀了五千多朝廷官军在后。 这样的行为,和当年的晋商差不多,也是朝廷不能容忍,如今明确定性为叛国,谋逆,这便是大罪了! 有南京勋贵案在前,以后谁要是还敢做出类似的事情,就要掂量诛三族的后果! 至于哪些商品能买卖,哪些不能,政通司也顺便给大明上下做了宣传。 属于大内专利局内登记的东西,不管是方法还是技艺,按照级别进行保密,分为甲乙丙丁等级,其中蒸汽机就属于甲级,目前最高保密等级的,任何人不得发明人,也就是皇帝同意,不得贩卖、仿造、销售等等。 民间认为独具一格的发明,祖传技艺等等,也可以去专利局申请,一旦通过,就能得到朝廷的保护,别人想要仿冒,至少也要所有人授权,分润利润才行。 随着政通司宣传的深入,有关专利局的传播越来越广,很快大明上下的舆论焦点,都从南京勋贵案上转移到了这个涉及千家万户的专利局上面。 至于南京勋贵案,人都灭族了,除了少数人,又还有谁去关心? 反而是专利局,就连普通百姓都有可能相关,自然人人都愿意讨论了。 很多人看到了专利的好处,也有不少人看到了专利局的好处。 于是,工部首先站了出来,说专利局属于内宫不妥,工部辖下更名正言顺。 然后,户部也站出来了,说这是和钱财有关,理应归属于户部。 如此种种,南京勋贵案牵连虽广,但是在新奇专利局的影响下,更何况还有辽东大捷影响下,就犹如一块大石头砸到池塘里,掀起一阵波浪之后,不再有什么后续,就这么沉静了。 崇祯二十年,就这么的,很快就要过去了。 对于大部分大明百姓来说,日子一天比一天要好,就连建虏都要灭了,辽东都要光复了,一个个都是很开心。 与此同时,对于建虏来说,自然就是悲催的一年。 辽东这边,天气已经转冷,呼啸的寒风,已经让人感觉到冬天的凛冽了。 狼狈逃窜的多尔衮,身边最终只剩下了五百来人左右,也终于要赶到宁古塔了。 “主子,再有一天的路程就到宁古塔了!”多尔衮的亲卫给多尔衮禀告道。 如果不是溃军太多,还要躲避追击的明军,就直线距离的话,多尔衮早就赶到宁古塔了。但是,事实上是做不到,不得不绕路,甚至还要躲藏,不说历经千辛万苦,但确实也很不容易,终于要到宁古塔了。 到了宁古塔,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多尔衮心中如此想着,犹如丧家犬一样的心,也终于安稳了一点。 宁古塔的北方,是大清的粮仓。在这个年月,只要有粮,那就有人,而有人则有兵,就这么简单。 不过到了宁古塔之后,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夺权。 宁古塔这边的守将是豪格,当初多尔衮不想让他多生事端,竟然还编排大圣皇帝附身,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把他丢到宁古塔来了。 以豪格的智商和手段,多尔衮有自信,虽然他只是带了五百来人而已,可一样能从豪格手中夺得宁古塔的掌控。 毕竟,他还有一个摄政王的名分,能力压豪格一头。 入夜,亲卫送上吃食,又裹上毯子,在避风处草草入睡了。 说起来,也是讽刺。 多尔衮等人从辽阳逃出来的时候,那会带什么吃的,也顾不得多带衣物。 本来的话,他们可以从其他还没有被明军攻破的地方得到补给,当时一路所见,全都是被倭寇祸害了的。 于是,他们就从倭寇手中夺得了食物和保暖的衣裳。而这些东西,原本是属于大清百姓的。 夜色越来越深,忽然之间,多尔衮在似睡非睡间,听到了一阵清脆的枪声。 “呯呯呯……” 多尔衮吓得一个激灵,立刻翻身坐了起来,四处观望,同时紧张地问道:“哪里的枪声,明军追过来了?” 轮值的亲卫听到动静,立刻凑了过来,听到多尔衮的话,便连忙安慰道:“主子,您又做噩梦了!” 多尔衮听了这话,又仔细听听周边的动静,又哪来什么枪声,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神情有些落寞。 这一路过来,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经常睡着睡着,就做噩梦了。 原本想着,这都马上要到宁古塔了,该是能安稳睡一觉了,结果还是做了个噩梦。 想着这些,多尔衮就有点黯然。 他又不是没有经历过世事的毛头小子,从小打仗,该是早就锻炼出荣辱不惊了。一如当初面对皇太极的争权,他也没有遮掩噩梦不断过。 多尔衮仔细想想,忽然之间也有所悟:明国真得太强大了,让他有一种面对庞然大物,根本无能为力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让他没有一丝底气,以至于噩梦连连。 大清的未来,会怎么样呢? 自己的结局,又会是如何? 想着这两个问题,多尔衮再没有一点睡意,又开始失眠了! 明军的那种火炮,还有能打那么远的火枪,真得是太难对付了。 以后就算以宁古塔为根基,怕也难当明军的围剿。或许,还要往北,去更苦寒之地,明军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再徐徐发展吧? 这么想着,终于在下半夜迷糊了一下,随后,多尔衮反而精神了起来,对他的手下说道:“宁古塔就在眼前,我们一口气到了再歇息!” 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真得很常见!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00 宁古塔之乱 多尔衮一行人在天亮之后便出发,没多久之后,前面就忽然传来了动静。 都是多年的老兵,多尔衮的亲卫立刻便向多尔衮禀告道:“主子,前锋好像在迎敌,前面危险,还请主子避一避!” “怎么回事?明军就赶到我们前面去了?”多尔衮对此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哪怕他需要东躲西藏,绕路赶来宁古塔,可明军的下一个目标绝对是盛京,他们不可能先一步赶到宁古塔吧? 说实话,多尔衮有点想不通。 但是,他也确实听到了前锋遇袭,正在接敌。 真是明军的话,多尔衮都有点绝望了。那就意味着,他连最后一个希望之地都没有了。 可就在这时,却见又有手下过来禀告道:“主子,前锋是遭到了宁古塔方面探马的伏击,误会已解除,但是我们死了三个,伤了八个!” “……”多尔衮一听,顿时愣住了。 好不容易逃到了这里,结果还要死在自己人手中,那这算怎么回事? 宁古塔这边的人是疯了么?还是说,那豪格又在发疯,想当皇帝想疯了? 如今这种情况下,可不是闹内乱的时候! 这么想着,多尔衮心中真是烦透了,处处不顺心,没完没了的! 他在想着时,就见他的亲卫带着一个探马头目过来了。 这个探马头目看到多尔衮,自然是认出来了,顿时大惊,连忙上前拜见,口称“该死”! 多尔衮冷着脸,当即喝问道:“怎么回事?为何伏击自己人?” 那探马头目听了,连忙解释道:“殿下,这是误会,真得是误会!奴才以为是那些作乱的贼寇,所以……所以……” “作乱的贼寇?”多尔衮一听这话,不由得大为吃惊,连忙追问道,“什么作乱的贼寇?” 大清的北方,是索伦人活跃的地方,也就是大清经常出兵劫掠的对象,所谓生女真,野女真的那些。 不过随着大清对明国战败,损失兵力过多之后,就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劫掠这些生女真以补充人口,也是如此,才和沙俄殖民者遭遇。 不管怎么样,至少在宁古塔附近,甚至可以说,再远几百里的地方,都不可能有生女真了。那这个贼寇又是从哪里来的? 说真的,多尔衮一时之间,有点闹不明白。 这个探马头目连忙解释,说出了实情,反而让多尔衮的脸色更是难看了。 这个所谓的贼寇,不是生女真,而是那些原本属于大清麾下的人马,这不是更要大清的命么! 那个孔有德是什么时候潜入这么北的地方,还勾结上了祖大寿? 亏了还是有汉臣告密,才没有让祖大寿和孔有德的计谋得逞。 不过孔有德显然也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竟然还有后手准备,被他给逃出了宁古塔。而后,不但烧掉了很大一部分即将收割的粮田,又煽动了朝鲜人对抗大清。 因此,鳌拜派兵封锁了南下的道路,正在全力清剿这些反贼。 刚好多尔衮这一行人,搞得非常狼狈,就连穿着,都有夺自倭寇的衣裳,以至于被宁古塔探马误会为那些反贼了。 毕竟那些反贼原本也是大清的,同样金钱鼠尾,不到近处难以分辨。 谁能想到,这么狼狈的一伙人,竟然是真正的大清军队,并且还是摄政王的手下! 说完了这些,探马头目的表情就很委屈,这真怪不得他,至少他是这么觉得的! 多尔衮明白了这个前因后果,也顾不上处置这个探马头目杀害自己人的事情,有些担心宁古塔这边的局势,便连忙追问起具体的情况。 当初,是他下令,把所有的汉人和朝鲜人都迁移到了北方,因此,这北方的汉人和朝鲜人极多,这一旦乱起来,这个局势如何,他还真是有点担心。 “殿下放心,局势都在掌控中的,并没有乱!”探马头目知道多尔衮担心什么,便连麦安慰一下然后就说了具体的事情。 豪格在大怒之下,便大开杀戒,和祖大寿有关联的那些,哪怕他们并没有参与祖大寿的谋反,但只要没有投名状,证明自己真得没有参与祖大寿的谋反,就全都被豪格给杀了。 对于那些朝鲜人,也同样如此,只要豪格觉得朝鲜人有跟着闹事的倾向,就立刻举起屠刀。就连朝鲜君臣,都杀了一大批。 由祖大寿和孔有德引发的动乱,基本上就被控制住了。如今就是封锁了南下的道路,全力搜捕还在逃窜的孔有德和祖大寿等人。 在问话的过程中,多尔衮也知道了宁古塔这边,压根还不知道南方已经战败的消息。 这个原因,有可能是宁古塔太过北方,另外就是大清败得太快了。 一想到这,多尔衮的心就又刺疼了一下。 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也不得不承认,确实败得太快了! 别的不说,光是鞍山驿堡和辽阳重镇,都只是一天就沦陷,这要换成以前,谁能想到这么快就能沦陷的? 但是,这就是事实! 多尔衮摇了摇头,甩开脑海中这些不愿去面对的现实,当即吩咐道:“你们带路,立刻赶回宁古塔!” 这个探马头目虽然不清楚南方的事情,但是,看到摄政王突然出现在这里,并且还这么狼狈,心中其实也有不好的预感,便连忙答应一声,惶惶然地带着多尔衮等人,赶回宁古塔去了。 …………………… 宁古塔西北方的一处山林中,有一队人马躲在这里。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带伤的,一个个神情还萎靡,士气明显有点低落。.. 在一处山洞,或者说只是一个凹进去的坑洞而已,这里有几个人,一看就知道是这队人马的头,此时,正在那说着话。 “爹,你可真是老糊涂了,怎么就听信了孔有德那厮的话呢?”其中有一个年轻人明显带着抱怨的神情对年纪最大那人说道,“看看,如今我们落得这般地步,指不定迟早要被清军给抓了!” 年纪大的这个人,不用说,就是祖大寿了,听到儿子的话,却是摇摇头说道:“还是我错信了那个逆子,要不然计划周全,不会有如此狼狈!” 他所指的逆子,其实是他的养子祖可法,在祖大寿第一次投降建虏的时候,祖可法也跟着投降,并且一直跟随建虏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还会跟着建虏入关,继续南征北战,最终晋爵三等子。 在祖大寿决定听从孔有德开始行动之时,这个养子背叛了他,向豪格告密,幸亏祖大寿老谋深算,万事留一个退路,才没有被豪格一网打尽。 祖大寿最年轻的儿子祖泽清,就受不了目前的这些,觉得孔有德才是罪魁祸首,因此在给他爹抱怨道:“爹,要不我再投降回去,看看大清那边的态度,说不定还是会原谅我们的!” 他爹以前的经历,给了他一些信心,便有此一说。 祖大寿听了,摇摇头说道:“休得幼稚,今时不同往日,我们祖家已经没有过去的底蕴,再投降的话,肯定是一刀砍了的,说不定是凌迟,以此震慑其他人不敢背叛大清!” 他的其他几个儿子听了,都是点头附和,劝这个幼弟不要心存幻想了。 他们自然都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祖泽清响应吴三桂造反,结果造反不顺之后,觉得满清还是会优待投降的,这货就不抵抗了,最终的结局是被康麻子车裂而死。 此时,他的建议被否决,就又开始骂起祖可法,然后还骂孔有德,反正就是他们才让他遭此大难。 祖大寿的其他儿子倒是没说话,不过从他们的表情能看出来,他们其实对于祖大寿的决定,也是不满的。 在宁古塔好好的,搞出这样的幺蛾子,以至于现在就像落水狗一样,被大清军队在追着跑。 “爹,孔有德是不是自己跑了?”忽然,长子祖泽润开口问祖大寿道,“这么久了还不回来,肯定有问题吧?” 一听这话,他的第三个儿子祖泽洪也担心地附和道:“肯定有问题,要不被大清军队抓到了,要不就是自己跑了!” 祖泽清一听两个哥哥的话,马上就又嚷道:“爹,要是孔有德那厮被大清军队抓到的话,肯定会把我们这里供出来的;要是他跑了的话,我们再等下去也是白搭!要不,我们也赶紧换个地方吧?” 听到这话,祖大寿转头看了下山洞里面的妇孺家小,并没有马上说话,似乎在思考着到底要不要听。 正在这时候,他们几个人都隐隐地感觉到了什么动静。作为军中多年的将领,除了祖泽清之外,其他人,包括祖大寿都是脸色一变:“不好,有骑军过来了,数量还不少!” 在这种犄角旮旯的地方,如果有骑军的话,那就只有大清骑军,并且还是在追杀他们的。 得到这个结论,祖泽清先哭嚎了起来:“完了,完了,我们完了!” 山洞里的妇孺听了,也都是哭了起来。 几乎所有人看向祖大寿,那眼神中就全是埋怨了。 看看,现在好了,要灭族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01 震撼 然而,正在这时候,他们却听到了外面传来了欢呼声。 “大明万胜!” “朝廷威武!” “……” 听到这个动静,祖大寿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觑,这是怎么了? 他们可不会认为,外面的那些手下喊着这样的口号,去和大清追兵同归于尽了! 并且,从这个声音上能听出来,那是欢呼声,而不是决死喊出的口号声。 可是,要让祖大寿等人以为,外面来的骑军,会是朝廷官军,这也是有点匪夷所思! 这里可是宁古塔,远离皮岛和宁锦一线的,怎么可能出现朝廷骑军呢? 一时之间,祖大寿等人都傻了,有点摸不清情况。 不过正在这时,有个手下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过来,一边跑,一边还激动地喊道:“大帅,大帅,朝廷……朝廷官军来了!” 祖泽润一听,一下就蹿了过去,截住了那人,用非常惊讶地语气问道:“确信是朝廷官军,不是大清军假扮引诱我们出去的?” 说是朝廷官军来了,可怎么都有点难以置信! 因为朝廷官军真得出现在这里的话,就意味着很多很多的事情,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真的,肯定是真的!”报信的人激动地连连点头道,“绝对是朝廷官军,错不了,都穿着红色鸳鸯战袍,威武地很,至少上万骑,清军根本扮不出来的。” 如今在宁古塔的建虏,一个个也都是穷酸,物质条件很不好,根本就不可能寻到那么多的明军军服。更不用说,在宁古塔这边,也就千把骑军而已,主力早就被抽调去南方了。 后面的祖大寿听到这话,便再也坐不住,立刻站了起来,大手一挥道:“走,去瞧瞧,不对,去迎接朝廷官军!” 这一刻,他发现自己竟然非常想见朝廷军队,同时也有很多疑惑,想要知道南方到底发生什么了,是不是朝廷官军打赢了? 朝廷官军都出现在这么北的地方,那是不是意味着辽东大部分都被朝廷官军光复了? 想着这个,他总觉得不大可能。 他这辈子一直和建虏交手,对于建虏的实力,最是清楚不过的。这才过去了几年,朝廷官军打赢个把战事是有可能,但是这么快光复辽东,总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其他人听到他的说话,纷纷跟着站起来,要一起出去瞧瞧情况。 就连洞穴里面躲着的祖家妇孺家人,也是如此! 等他们匆匆赶到外围之时,骑军已经到了近处。祖大寿的手下,全都在欢呼,过年一样欢快! 祖大寿急忙抬头看去,就见一支骑军长龙,真得犹如一条红色的巨龙一般,龙头已经到了近处,旌旗招展,绣着“李”,“高”,“朱”等汉字。一看到这,绝对是朝廷官军没错,建虏是不可能假扮成这么像的! 更不用说,在龙头位置那,还有几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一眼看去就非常显眼的几个人。此时,离得近了,祖大寿一下就认出来,正是出去探路的孔有德他们。 这还能错么? 这绝对就是朝廷官军了啊! 在祖大寿一脸震惊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时,孔有德便对身边那名明军将领,讨好地说道:“大帅,那个年纪大的便是锦州总兵祖大帅了!边上那几个,都是他的儿子。” 这支骑军,便是协助步军轻松攻下了建州卫之后,奉堵胤锡的军令,北上突袭建虏粮仓的骑军,留了五千人协助步军稳固建州卫那边,过来的骑军兵力,达到了一万五千骑左右。 领头的是李过,另外还有李来亨以及高一功,朱姓将领,其实是鄂齐尔图汗,被崇祯皇帝赐了国姓,如今已经改名为朱车臣。车臣源自于他以前的封号,也就是鄂齐尔图车臣汗,这个车臣在瓦刺的意思是智慧的意思。 堵胤锡主要让招安的将领北上突袭建虏粮仓,原本是想让他们发挥当初当流贼时候的机动力量,毁掉建虏的粮仓便成。 结果没想到,大军还没到目的地呢,竟然就遇到了孔有德。 在孔有德拿出身份证明,又从头到尾解释了一番他被俘虏,投降,加入东江军,潜入宁古塔的事情之后,李过便相信了他,先领军过来找祖大寿了。 他是没想到,朝廷竟然还布了孔有德这一棋,已经在建虏粮仓有所行动,虽然没有彻底成功,不过他领兵过来了,有熟悉北方情况的孔有德和祖大寿在军中的话,这次的任务绝对能事半功倍的,因此,李过自然也是高兴的。 此时,当李过一行人在祖大寿等人面前下马时,祖大寿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就见他两眼不断地扫视眼前的朝廷官军将领,又看着长长的队伍,满脸都是难以置信之色。 “老祖,祖大帅……”孔有德连忙喊了好几声,才把祖大寿给唤回了神,给他介绍道:“这位是朝廷归化城总兵李过李大帅,这位也是归化城总兵高一功高大帅……” 祖大寿听得一头雾水,压根弄不清情况。 什么时候,归化城是朝廷的了,并且还设了这么多总兵,军事重镇了么? 而且这几个总兵副将的,以前没听说过啊,哪里突然冒出来的? 这个朱车臣是瓦刺部族的大汗?怎么也成了朝廷将领,而且还改了汉姓了? 还有,朝廷这么有钱了么?一个个都是骑着高头大马,不但护甲齐全,军械还精良? 祖大寿的脑海中,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真得是一脸不可思议之色。 当初松锦之战,洪承畴所领援军全军覆没之后,作为锦州守将的他再度投降建虏。 不过他并没有受到重用,只是圈在沈阳城内。不过祖家军中,有当年大凌河之战投降过去并且没有逃回大明的,倒是已经在建虏各衙门任职,消息多少都有些。 到了后来,建虏的蓟州大败,以及宁远大败,死人太多,怎么都掩盖不住这些消息时,祖大寿也知道了一些情况。 不过他们所知道的,也就是朝廷京营厉害,打赢了两仗而已。随后,大清还和倭国结盟,吞并了朝鲜人口物资不说,还引来倭国到朝鲜,以为援手。 那朝廷和大清以及倭国的交战,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甚至在他们这些早期明军将领看来,朝廷都烂成那样了,赢了两次估计也是回光返照而已,指不定后面面对大清和倭国的联军,还会再败。 这个时候,他们又被建虏迁移到了北方,就彻底失去了南边的消息。 祖大寿这边还好,因为孔有德的到来,又了解到了一些关内的情况,还知道朝廷已经重建了东江镇。 但关键问题是,孔有德离开东江军北上辽东腹地也早,他的消息至少落后了两年左右。 一般来说,也就两年时间而已,并不会有多大改变。 但是,这种普遍规律,对于此时的大明并不适用的。在科技的高速发展之下,大明的变化绝对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 就算祖大寿在孔有德的介绍之下,对于朝廷实力有一个比较正面的认识,但是也没想到,朝廷实力还是会远远超过他认识的情况。 不说别的,以前朝廷官军的军械破烂,唯有家丁才能有比较好的装备,但如今,在朝廷机械化流水线生产之下,成本得到了极大地降低,军中将士们,每个人都配备了护甲军械,甚至还超过祖大寿时期的家丁能拥有的精良装备! 就只是这一条,就是祖大寿打破脑袋都想不出来的。 因此,但这一万多骑出现在他面前,光是装备一项,就能亮瞎他的眼睛! 平时会算计,老谋深算的一个人,硬生生地在科技实力面前,被震撼地待人接物都出现了迟钝。 半天之后,祖大寿才算是回过神来,连忙向李过等人告罪,同时解释自己的失态道:“老夫在军中一辈子了,从未见过如此精锐之军,还有,几位大帅,老夫也从未见过。就感觉……就感觉老夫犹如乡下人突然进城了一般,有什么怠慢之处,还请诸位大帅见谅!” 祖大寿的资格确实是够老了,并且因为他之前投降建虏之后又逃回大明,崇祯皇帝给于信任,依旧提拔他为锦州守将,甚至军职还升了。虽然他这一次又投降了建虏,可却在建虏后方搞事,因此,祖大寿此人是绝对不能和普通投降建虏的人一样看待的。 李过等人,对于祖大寿还是很尊重的,当即也很客气,回应了祖大寿几句,夸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双方的气氛算是很和谐。 在寒暄了几句之后,祖大寿又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抓住了说话的一个间隙,连忙问李过道:“朝廷是知道建虏粮仓之事,因此抽调了军中精锐,派你们奇袭建虏粮仓,以达削弱建虏之实力?” 在他看来,这个猜测该是最接近事实的了。 结果没想到,他这话刚说完之时,其他人还好,年纪最大的李来亨,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有点没礼貌,让祖大寿的几个儿子很是不高兴。 李来亨也知道自己失态了,便连忙开口回答,掩饰自己的失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02 什么风吹来了个摄政王 “建虏都已经完蛋了,还削弱个啥!” 李来亨说到这里,想起什么,便又补充说道,“我们这个应该是算趁他病,要他命?不对,该是扫垃圾?反正就是一个意思,建虏就只有宁古塔这边了,其他地方都差不多了!” 他说着话,心中有点遗憾,没学好以至于想咬文嚼字一下的,结果还是表达不出来。 祖大寿等人一听,却压根没在意他的说词如何,而是被他所说得内容给震惊了。 “什么?只有宁古塔这里了?那海州呢,辽阳呢,盛京呢?” 宁古塔这边的人,印象还停留在大战之前。 好歹是有点身份地位的人,也知道大清这边是联合倭国军队发起大战。几乎可以说,是抽调了大清所有的精锐,听说倭国军队那边,也是精锐尽出,这一次的大战,绝对有的打。 可是,这才过去多少天,朝廷就光复整个辽东了?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当年的松锦之战,那是打了将近一年! 如今兵力更多的情况下,却只是两个月不到而已,这怎么可能! 他们有点傻眼了,孔有德却在那激动地说道:“没错的,朝廷大军追上了逃跑的大清皇帝和太后等人,就在萨尔浒那边追上的。不但活捉了他们,朝廷还祭奠当年萨尔浒战死英烈,拿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血祭了……” 他是之前遇到李过他们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此时,听到说起这个话题,他还是非常激动,连珠炮般地叽里呱啦,恨不得把他心中的喜悦一下给祖大寿分享! 孔有德是真正的辽东汉人,他的父母兄弟什么的,全都被建虏给杀了的,因此投奔毛文龙杀建虏,结果毛文龙被袁崇焕给杀了,东江镇没了核心就一下分崩离析。 随后,孔有德投入了孙元化麾下效力,结果建虏攻打辽西走廊,朝廷调孔有德所部去辽东增援又不给粮饷,走到半路和地方乡绅起了冲突就反了,最后在朝廷的围剿之下渡海投了建虏。 原本他以为,自己的前半辈子的事情,就只有埋在心中了。 结果没想到,朝廷突然又变强大起来,皇帝也变得英明起来,打着打着,竟然会在他有生之年看到强大的大清帝国竟然被朝廷给灭了! 反正这个事情,早五年的时候,有人给他说得话,他绝对不会相信。甚至不要说早五年了,就是早半年,他都不会认为大清会这么快完蛋! 祖大寿这边,虽然从见到朝廷骑军出现之后,就一直是震惊加震惊,可此时孔有德的话,依旧还是把他给继续震惊到了。 大清竟然灭亡了? 这个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对手,逼得他投降又投降的强大对手,就被朝廷给灭了? 说真的,如果这时候只是孔有德对他说这事的话,他压根不信。 可是,如今朝廷骑军就在他的眼前,兵强马壮,精锐骑军啊! 如果不是朝廷官军攻克了大部分辽东地区,那就不可能出现在这么偏僻的辽东北部地区的! 事实胜于雄辩,不管祖大寿觉得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事实就是事实啊! 在确认了大清应该确实灭亡之后,说实话,此时的祖大寿,反而有一种失落的感觉。 这种失落的感觉,不只是因为他认为强大对手的毁灭;也因为灭掉这么强大对手的这个事情,压根和他没有多大关系! 他如此,他的几个儿子也是差不多,都有点难以置信,在他们认为,非常强大的大清,竟然就灭亡了! 等到回过神来之后,就在之前那会的时候,他们还埋怨他们的爹听从了孔有德的话,这一刻,却是看向他们的爹的眼神中,是无比的钦佩。 如果不是他们的爹英明,那他们就很可能在朝廷铁骑之下,灰飞烟灭! 随后,他们一个个变得非常热情起来,纷纷表示自己熟悉宁古塔那边的情况,请求当向导……,类似这种巴拉巴拉的,表忠心起来。 …………… 与此同时,多尔衮刚刚到达了宁古塔这边。 城门口这边戒严的建虏,远处看,以为是出去搜捕的军队抓到了那些叛变的汉将,毕竟就那一身狼狈的行头,和逃窜中的汉将是差不多的。 结果离得近了之后,他们发现,这伙狼狈的骑士,竟然是他们的摄政王,大清实际的掌权者。 当即震惊之余,连忙上前行礼,跪了一片。 多尔衮看着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心情,只是吩咐他们,让他们立刻派人,把出去搜捕的军队全部召集回来,并且传令城中所有将领开会。 对于多尔衮的到来,所有人都很意外。特别是他们看到多尔衮一行人的狼狈样子之后,心中就更是忐忑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多尔衮一行人不说,他们也就无从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他们再怎么想,也没想到所谓的大清,其实也就只有他们宁古塔这边了。此时,他们只能依照多尔衮的要求,赶紧去忙了。 正在城中坐镇的豪格听到手下禀告,说摄政王来了,他当即就一愣。 那多尔衮跑到这么荒凉的地方来干什么? 刚有这个念头,他的手下便连忙补充说道:“主子,摄政王殿下只带了五百余骑,看着很是狼狈的样子……” 看到豪格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他的手下就又连忙具体描述了一番。 豪格一听,心中立刻幸灾乐祸了起来:该不会是没有斗过那个蒙古女人,被踢来宁古塔了,或者干脆是被追杀了? 这念头一起来之后,他又马上觉得不对了。 豪格是知道的,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应该是带着那个福临小皇帝御驾亲征,和几十万倭国军队一起去进攻宁锦一线的明军了啊?怎么就跑来宁古塔了,还这么狼狈? 想了一会,他自然想不出答案,磨磨蹭蹭地不愿跑到城门那边去迎接,最终,在不清楚事实之前,豪格在衙门口迎到了多尔衮。 这一见面,他顿时就乐了。 之前的时候,多尔衮不是很威风么,很嚣张么?凭什么断定老子就不是大圣皇帝附身了?竟然还把自己一脚踢到这么荒凉的宁古塔来受罪?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露出了笑容,哈哈一笑道:“啊呀,什么风竟然把咱们大清的摄政王给吹来了?” 多尔衮一听他这话,还有那腔调,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过,局势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多尔衮都懒得理他,只是一边大步往里走,一边对豪格说道:“有紧急军情,召集所有将领立刻开会!” 说完之后,他自己就先走进去了。 他的亲卫见了,纷纷跟了进去,随后就在衙门的各个通道驻守,看这架势,那是一下就接管衙门了。 豪格没有跟着进去,只是转身看着多尔衮的背影,心中从嘲笑又一下变得恼火起来:这算什么? 这里可是老子的地盘! 这么想着,他便低声吩咐自己的手下,让他们去召集城中将领,听令行事。 豪格这么做,其实也是有底气的。 因为他是正蓝旗的旗主,当初被多尔衮踢到宁古塔来的时候,他自然是带着他的正蓝旗过来的。这一点,和关内大明是有点不同的。 随后,豪格并没有跟着进去衙门,而是带着他的亲卫进了门房等着。 过了一会之后,就见他的亲卫逮了两个多尔衮亲卫过来了。 豪格的脾气虽然暴躁,但是,基本的脑子还是有点。 多尔衮如此狼狈地过来,并且一过来还占了衙门,他肯定是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 在宁古塔北方一百多里的地方,是朝鲜人的定居点。 这时候,这个朝鲜人的定居点大概有三万人,全都乖乖地站在野地里,听着他们前面的建虏训话。 在那些训话的建虏面前,地上还有几排尸体,看样子是被这些建虏处死的。 只见为首的那个建虏,正在冷声大喝道:“还有谁,参与了祖大寿之乱,最好自觉地站出来,要不然被本将查出来,眼前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 另外一个建虏听到了,也跟着吆喝道:“谁参与烧了粮田的,不敢是谁指出来,都能赏赐口粮!” 在他们的威逼利诱之下,有朝鲜人终于忍不住了,便指了一些人,那些朝鲜人立刻便边上候着的军卒如狼似虎般地拉了出来。 “你们这些狗奸贼,比真正的建虏还凶残,将来必定不得好死!” 这些被拉出来的朝鲜人顿时就怒骂了起来,指着那些朝鲜人,还指着那些军卒,同时也有指着那几个为首的建虏。 没有例外,这些基本上都不是真正的建虏,都是朝鲜人和汉人。比如为首那两个将领,便是原明军将领夏承德和祖可法。 “呵呵,我们对大清尽心尽力,如何会不得好死?”夏承德听了,冷笑着说了一句,也不审问,直接让他的手下砍人。 随后,他们继续开始喝问祖大寿的同党,不过也在这时,有快马赶到,向他们传令立刻回宁古塔。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03 大清罪人 “什么?摄政王到宁古塔了?” 夏承德一听,非常地惊讶,随即他也有了猜测,对祖可法说道:“该不会是摄政王知道宁古塔的事情,因此放下前线战事赶过来了吧?” 如果前线战事不紧张的话,还真有这种可能性。毕竟宁古塔粮仓关系到大清如何过冬的问题。如今被祖大寿等反贼烧毁了很多,这对大清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 这么想着,夏承德便有些担心,立刻走到一群朝鲜人面前,对他们严厉地要求道:“摄政王都惊动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如果不给摄政王一个满意的交代,估计你这个国王是当到头了!” 他面前这人,正是朝鲜国王李倧,苟且偷生到现在,不但不再是锦衣玉食,而且还老了很多。 此时听到夏承德的威胁,什么尊严都抛掉了,连忙点头哈腰地应下。 其他朝鲜人看着他们的国王如此表现,压根就没有任何意外。 但凡还有一点骨气的,也活不到现在。见识了太多他们国王毁三观的事情之后,都已经麻木了。 随后,夏承德一行人便立刻领着手下赶往宁古塔去了。 …………………… 诸如夏承德之类的非建虏嫡系,在外追杀祖大寿等人的汉奸纷纷赶回宁古塔的时候,却愕然发现,大清的摄政王,竟然被绑在了衙门口。边上的布告上,就只是四个大字:大清罪人! 这一下,把他们全都整懵了。 他们很想问问是什么情况,可边上全是站着正蓝旗本族的大爷,让他们也不敢有异动,只能乖乖地进衙门报到。 不过衙门里面也全都是正蓝旗的人,让他们这些二鬼子连讨论都不敢讨论,只能干等着豪格出现。 在差不多到期之后,豪格终于全身披盔戴甲地出现在大堂内。在他的胸口,竟然还挂着一个香囊。 这些二鬼子见了,连忙一起见礼,比起平日,还要恭敬一分。 豪格并没有坐下,看着打千跪地的这些将领,当即冷声喝道:“你们可知,多尔衮那厮为何被本王绑在衙门口,还成了大清罪人么?” 夏承德等人低着头,互相看看之后,便都一起回答“不知”。事实上,他们也确实不知,纳闷。 门口那个,真得是大清摄政王啊,如今不但被绑在衙门口,而且还成了大清罪人了!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只听豪格对他们又说道:“当年大圣皇帝降临,托大清于本王,本意乃是让本王力挽狂澜,救大清于水火之中。结果呢,就是多尔衮这厮,竟然不遵从大圣皇帝的旨意,一意孤行,结果倒好,二十万大清军队,加上三十万倭国军队,竟然还败给了明军,然后还弃盛京于不顾,逃奔宁古塔来求本王出手。你们说,他是不是大清的罪人?” 听到这话,夏承德等人,不由得一下傻眼了:什么情况?大清战败了?五十万大军啊,这怎么可能? 多尔衮的能耐,他们又不是不知道,这都能败了? 这怎么可能! 看到他们的表情,豪格猜出他们心中想什么,便冷笑一声又道:“多尔衮这厮,竟然借口说明军的铁弹会炸开,明军的火枪能打死三百丈外的人,呵呵,自己指挥无能也就吧了,竟然还找如此低劣的借口!要当初是本王来指挥的话,早就打进关内去了,五十万大军啊!” 明军的铁弹会炸开,明军的火枪能打死三百丈外的人? 夏承德等人听到这个重点,皆是无语。这个世上的铁弹怎么可能会炸开呢?并且,火枪的射程再远,也不可能这么远啊! 他们都是非常意外,平日里觉得英明神武的摄政王,竟然还有这样一面? 看到他们脸上的惊容,豪格一拍案几,大声宣布道:“本王有大圣皇帝显灵指点,并能力挽狂澜。你们立刻回去收拾兵马,并抽调朝鲜人补充兵力,随本王前去救援盛京!” “喳!”夏承德等人听了,连忙答应一声,同时心中想着,还是肃亲王相信他们,肯调他们南下。不像摄政王一样,把汉人和朝鲜人都放在北方防着。 自己对大清的忠心,那是天地可鉴的啊!这一下,终于又能证明自己了! 于是,他们便纷纷遵令而出,准备整顿兵马随豪格出征勤王。 不过,当他们走到衙门口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多尔衮,忽然大声喝道:“站住,你们要去干什么?” 之前的时候,多尔衮是没回过神来。 他一直小看了豪格,原本想着,以他的身份地位,从豪格手中夺权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结果没想到,豪格对宁古塔的掌控,超过了他的想象不说,还压根无视他的权威,直接私底下绑了他的手下问到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又借口那什么大圣皇帝显灵,让正蓝旗都无比相信他们的旗主,直接把他这个大清摄政王给抓了。 沦为阶下囚,对多尔衮是个打击。不过在衙门口绑了这么长时间,他也终于回过神来了,一眼就看出,这些大清的将领似乎是要干什么,便连忙喝问了起来。 虽然他不知道如今盛京如何了,但是基本上也有一个估计,十之八九是凶多吉少了! 宁古塔的这支军队,连这些汉军旗和朝鲜人都算起来,也不足一万了,怎么去打明军? 这支军队要是再损失的话,大清就真得是一无所有了! 面对多尔衮的喝问,哪怕他现在被绑着,还是大清罪人了,夏承德等人也不敢怠慢,连忙恭恭敬敬地回答了多尔衮的问题。 “不行,你们不能去!”多尔衮一听,立刻大声喝止道,“如今明军的强大,远超你们的想象,绝对不能主动去接战!” 夏承德等人看着他,并没有什么反应。 此时的他们,显然是有点不信任多尔衮了。 败军之将,对于战败的理由都能胡编乱造,那还能信他个啥? 多尔衮如何会看不出来,这些人都不愿意听他的了。 他也明白,一切症结都在豪格身上,便大声喝令那些看押他的正蓝旗人,让他们赶紧把豪格叫出来:“事关大清生死存亡,你们要是不去做,那就是大清的罪人!” 事实上,大清罪人这四个字的牌子,就立在他身边。 不过或许是他当了多年的摄政王,在建虏当中还是有一些威望的,被他歇斯底里地喊叫下,最终,有人去请了豪格过来。 对此,豪格相当不满。不过那些汉将都在门口等着,他最终还是出来了,看着多尔衮冷声喝道:“你推卸罪责不说,还妖言惑众,惹怒了本王,信不信本王杀了你?” 多尔衮听得一愣,当即反问道:“孤哪来的妖言惑众?” 豪格听了,当即一声冷笑,然后转头看看夏承德等人,最后才转回头对多尔衮说道:“就算你打不过明军,也没必要把明军夸到天上去!什么铁弹炸开,死伤一大片;什么明军火枪几百丈就能射杀?这些话,你骗三岁小孩还可以,竟然还敢来骗本王,这不是妖言惑众是什么?” 多尔衮一听是这,便立刻回应道:“孤岂是睁眼说瞎话之人,此乃事实,绝不是孤瞎编的!” 说完这话之后,他看到包括夏承德人都是一脸不信,顿时就急了,连忙辩解道:“虽然孤不知道明军是怎么做到的,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孤敢发誓!” 多尔衮的话一说完之后,又引来了豪格一顿讽刺,并且这一次,他还当场让夏承德等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既是当面打击多尔衮,也是再次要求夏承德等人站队了。 夏承德等人,其实是谁也不愿意得罪,但是在豪格和多尔衮一起看着的情况下,没有办法便只能说自己的想法了。 不用说,他们一个个的意见,都认为明军不可能有那么厉害的武器。毕竟他们都是从那边投过来的,从来就没听说过朝廷有这么厉害的武器! 甚至祖可法还说:“真有这么厉害的火器,那肯定只在天上才有!或者说,是加持了仙法!” 但是,这可能么? 虽然豪格也嚷着说大圣皇帝显灵,但是祖可法和夏承德等人,却是压根没信的,只是一场闹剧而已。 多尔衮见此,终于明白自己哪里出问题了! 关键,就在于他说了别人不可能相信的实话!因此,连带着都不信任他了。 没有办法之下,他便大声冲豪格喊道:“盛京估计已经沦陷,宁古塔的兵马,就是大清最后的种子了,这要还是损失了,大清就彻底完了,你才是大清真正的罪人!” 豪格听了,满不在乎,冷笑一声说道:“你是怕本王有救盛京之功,从而登基为帝的可能而阻扰吧?” 他正自以为说出了多尔衮心底话时,就见有一骑从城门处疾驰而来,一边跑一边还在那喊:“不好了,明军杀来了,不好了,明军杀来了……” 这个喊声,让衙门口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多尔衮在内,全都闻声转头看去,一脸不可置信。 这是哪里? 这里可是宁古塔啊,这个时候,明军还能杀到这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04 杀了 豪格回过神来,立刻便喝问道:“来了多少明军,是不是明军的游骑,哨探?” 一听这话,周围人回过神来,感觉这个说得有道理。 宁古塔这么偏远的地方,怎么可能有明军过来呢,指不定就是明军的游骑而已,误打误撞跑到这里来了! 结果,报信那建虏却慌急地回答道:“不是,大队的明国骑军,至少上万骑!”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慌了! 至少上万骑,那实力根本不成对比,没法打的啊! 怎么会有上万骑,这么快就出现在宁古塔的呢? 心中想着这个问题,豪格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顿时一下转身看向多尔衮,用手指着多尔衮的鼻子,厉声喝道:“是你把明军引到这里来的?” 多尔衮前脚到,明军后脚就到了,前后没有相差一天的时间,容不得他不这么想! 多尔衮一听,当即冷笑一声,对于这种狗屁问题,他都不屑回答! 看到多尔衮竟然没有回答,豪格便提高了嗓门,再次厉声喝道:“是你,把明军引到这里来的?” “你蠢么?”多尔衮见他还问,便不屑地说道,“孤乃大清摄政王,孤怎么可能投靠明军?” 夏承德等人听了,虽然时机上确实有点凑巧,但是,他们也不相信,多尔衮会投降明军! 豪格一听多尔衮到这个地步了,竟然还敢骂他蠢,顿时就更怒了。 这辈子,他最恨别人骂他蠢了! 要不然的话,他身为大清嫡长子,就该接任大清皇帝之位的! 于是,就见豪格“唰”地一下拔出了腰刀,用刀尖指着多尔衮,怒极而喝道:“你还敢否认?要不然,明军主力为何会这么快到宁古塔?” “孤怎么知道明军主力为何会这么快到宁古塔的!”多尔衮无视眼前的刀尖,盯着豪格,冷笑着说道。 他才不信,好歹他是大清摄政王,豪格还真敢杀了他不成? 结果没想到,豪格听到他这话之后,忽然手中用力,略微抬起手中刀之后,竟然真得一刀劈了下去。 不得不说,豪格所用得这把刀,确实是符合他的身份,一把宝刀。 手起刀落之下,多尔衮的脑袋便离开了身体。 可以明显看出,多尔衮的脸上全是惊容,该是临死之时,都是万万想不到,豪格竟然真得敢杀他这个大清的摄政王! 边上其他人也都是吓呆了,豪格竟然真得杀了多尔衮! 一时之间,就听到城外传来的马蹄声,而在这衙门口却是寂静无声。 豪格却是没管其他,上前一把揪住了多尔衮的金钱鼠尾,不顾血淋淋的,当即举起来大声喝道:“此乃明军内奸,如今已经被本王斩杀,你们听本王的,一起抗击明军,必然能赢的!”https:// 多尔衮如果这辈子万万都是想不到,他竟然是被自己人污蔑为明军内奸而死! 看着豪格举着多尔衮那血淋淋的人头,夏承德等人回过神来,顿时打千跪地,纷纷向豪格表达忠心。 豪格傻么? 其实豪格有的时候一点都不傻! 多尔衮的存在,并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不说,甚至还可能分他的权!他自己正蓝旗的手下可能不会投靠多尔衮,但是像夏承德等人,就说不定了。 既然如此,干脆就借这个由头砍了他,那宁古塔就还是他说了算! 当然了,豪格也有他自己的自信。 他觉得如果他换成多尔衮,也不可能在拥有那么多兵力的情况下会败给明军,并且还败得如此之快! 如今杀了多尔衮,宁古塔的兵力由他来指挥,未必就不能赢,至少突围是没问题的! 这不,在看到夏承德等人效忠之后,他便立刻骑马赶去了城头,观察敌情去了。 果然,就见城外远处,已经到了很多明国骑军,那刺眼的红色,布满原野上。 豪格也是领兵打仗惯了的,只是这么一看,他也看出来了,这支明国骑军,绝对是精锐! 这么一看之后,他脸上的表情,便不由自主地严峻了起来。 因为在远处,还有尘土飞扬,不知道还有多少明国骑军正在过来? 而宁古塔呢? 与其说是城,其实不如说是个寨子。 大清本来就人手短缺,还在这么偏僻的北方,不管是从人力上来说,还是从必要性来说,都没可能要修筑一座坚固的城池。 这一下,面对这么多的明军,豪格心中非常清楚,肯定守不住宁古塔的。 在他看到那么多明军的第一眼,突围的念头就在他心中冒了出来了。 而夏承德等人,自从投降建虏之后,就被派到了宁古塔这边,为建虏之爪牙,帮着镇压朝鲜农夫。 此时,突然看到精锐的朝廷骑军出现在宁古塔,数量还是那么多,顿时一个个都是面无人色了。 朝廷官军大规模地出现在宁古塔,这说明其他地方也肯定被朝廷官军给占了,换句话说,大清完蛋了! 想想也是,就连赫赫威名的大清摄政王都死在了他们的面前,大清又怎么可能还没亡呢! 一想到自己以前做过的事情,夏承德等人非常清楚,自己是不可能被朝廷原谅的,想着可能的下场,他们的脸色,真得是非常难看! 这个时候,一个词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穷途末路! 而在城外,祖大寿等人就在李过的身边,详细地介绍宁古塔的一切。有他们在,朝廷官军这边,就对宁古塔的虚实,有一个非常详细的了解。 不过孔有德不在这里,而是领着高一功所部五千余骑,往宁古塔北方而去。 豪格等人看到络绎不绝地兵力到达,那只是虚兵之策,在宁古塔这里,其实就只有上万骑而已。不过这个兵力,也已经够对付宁古塔的建虏了。 只所以用虚兵之策,就是要吓住宁古塔的建虏,让他们不敢突围,随后,等到高一功把那些朝鲜人带来,让朝鲜人来攻城,就能有效减少明军自己的伤亡。 在孔有德的带领下,高一功所部骑军直扑目的地,很快就出现在建虏粮仓之所在。 这个时候,粮食已经收割,大部分存在宁古塔,少部分在朝鲜人的聚集地,毕竟还要他们活着才是劳力的。 一望无垠的田野上,能看到到处都有水泥修筑的地方,一条条地河渠,分布在田野之间。能看出来,建虏为了这片田野,还真得是非常用心了。 不过此时,高一功却不关注这些,而是领着兵马直扑朝鲜人的聚集地。 对于大明骑军的到来,所有朝鲜人全都傻眼了。 他们的消息更为闭塞,作为农奴,压根就不知道外围的情况。就只有孔有德当初的宣传下,有一部分人了解了一点点落后的消息而已。 但是,随着孔有德和祖大寿的失败,被建虏追杀,朝鲜人也被杀了一批之后,这些朝鲜农奴便恢复到了以前的认知,大清无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突然之间,身穿红色鸳鸯战袍的大明骑军,威武地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又怎么可能一下就能接受? 大部分朝鲜人都呆呆地注视着,少部分害怕明军的朝鲜人,知道明军不会放过他们的那些,还有一些汉奸,以及在这里驻扎的满清大爷,全都开始逃命。 然而,朝廷骑军很容易就分出了部分兵马,把他们给追了回来,或者干脆就杀了的。 当孔有德陪着高一功进入朝鲜人营地时,还发现广场上有一地的尸体,其中朝鲜国王李倧还带着他的官员正在鞭打一些朝鲜人。 对于明军的到来,他们也是没法接受,就愣在了那里。 刚好孔有德认得被鞭打的几个朝鲜人,那是响应他的号召,一起烧建虏粮食的。于是,立刻上前救了人,同时也问清楚了情况,顺便告诉了高一功。 如果换了别的朝廷将领,比如说周遇吉、黄得功之类正儿八经出身之类的,基于朝鲜国王等人的身份,可能还会以礼相待,至少押解回去由崇祯皇帝来发落。 但是,高一功却不是这么正儿八经出身的将领,而是流贼出身。 流贼讲究什么? 江湖义气! 哪怕他们现在已经是朝廷将领了,但是有些习惯,也还是没能立刻改过来的。 此时,听到眼前这个朝鲜国王和他的臣子不但没有保护他们的子民,反而是各种虐待子民,讨好建虏,全然没有一丁点身为国君、官员的样子,这不就是他们最为讨厌的昏君贪官么! 于是,他直接给了那些朝鲜人武器,然后自己去巡查其他地方了。 意思也很明显,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时候到了! 等到他再度返回的时候,广场上就只有一堆堆的肉泥了! 杀了朝鲜国王和他臣子的朝鲜人,没有例外,对于明军的话,是说什么听什么,绝无半点不从之意。 于是,高一功都没让他们休息,让他们立刻收拾东西,回师宁古塔,消灭最后的建虏去! 原本堵胤锡并不了解宁古塔这边,因此派这支骑军的主要目的只是骚扰而已,真正准备接见宁古塔还是要等明年的。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更新,804杀了免费阅读。https://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05 闹剧 此章节正在https://努力更新ing,请稍后刷新访问 手机访问的帅哥美女,先注册个.https://会员好吗!!! 注册本站会员,使用书架书签功能,更方便阅读 如果此章是作者求票之类废话的,请跳过继续看下一章 请先收藏此页https://,方便等下阅读,不然等下找不到此章节 https:// 作为捕蛇者,许应一直老老实实勤恳本分,直到这一天,他捉到一条不一样的蛇……三月初一,神州大地,处处香火袅袅,守护着各个村落、乡镇、城郭、州郡的神像纷纷苏醒,享受黎民百姓的祭祀。然而,从这一天开始,天下已乱。本书又名《九九六修仙》《零零七也修真》《内卷》《卷到死》《谁TM也别想飞升》《好坑》《坑大坑深》《扶我起来》《三十五岁那年,我的福报来了》及《许大妖王现形记》等! https:// 生命恶魔、规律恶魔、知识恶魔、命运恶魔、战争恶魔……当种种诡异的力量入侵,世界从此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端。有人奉其为神明,作为代言人行走在大地之上。有人选择在猩红的夜晚,饮上一杯烈酒,举起了手里的猎枪。。 洪主https:// 万里深海埋藏着千年隐秘,荒虚外神灵窥视人族九州,深山海域间妖魔掀起天灾浩劫。但,大江东去,洗不尽英雄血。武者持刃,护山河万里。仙人驭剑,战九天星河。自六千年前成阳大帝起兵,这天下便是我人族天下,大乾帝国的扬州,一个叫东河县的地方,名为‘云洪’的少年,刚看完了这一期的《九州仙魔》.....————短暂双开,三百多万字的《寒天帝》即将完结。 https:// 十万年前,人族在仙魔大陆发展到巅峰时期,共有九大圣地,分别掌控着九大传承天书,一场突如其来的天地巨变,仙魔大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天崩地裂,生灵涂炭,其中以人族损失最为惨重,七大圣地覆灭,传承从此断绝,九大天书仅存其二。少年凌风,腾空出世,杀神魔,逆九天,战六道轮回,带领人族重回巅峰,执掌鸿蒙大道。 https:// 国之将亡,必有乱世妖孽,国之将亡,必有济世真人...... https:// 山河千里写伏尸,乾坤百年描恶虎。天地至公如无情,我有赤心一颗,以巡天。——————欢迎来到,情何以甚的仙侠世界。——————赤心营:https:// https:// 半妖少年,得妖族圣典,化天狼吞月养女鬼为仆,变朱雀焚天煮海,立白虎大杀四方,修神龙纵横天海,成鲲鹏展翅九天,吞噬天地,身化万妖,统三千世界,战诸天万主,开宇宙洪荒,立不朽道基,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千万字经验老作者执笔,以两本畅销玄幻大作练笔打磨沉淀的玄幻恢宏之作,燃爆你的青春热血是妖魔更可怕还是人心?当弱小成为原罪,当公正被扭曲,当无人为正义而论,修我妖魔剑,杀出乾朗天!你可以善良,但是必须带有自己的锋芒!当无人为正义而论,若无人愿意为公义而言,那么,我愿成妖为魔杀出朗朗乾坤,左胸这颗纠结 https:// 【双大佬+双宠+打脸爽文】秦家从小被拐走的女儿找回来了。听说乡下女儿长相丑陋,行为粗鄙,连给她妹妹秦瑶提鞋都不够资格。亲生父母:瑶瑶是妹妹,你多让着她一些。校草哥哥:我只认瑶瑶一个妹妹。幼年未婚夫:我心里只有瑶瑶,土包子滚远点!秦烟:?给你们脸了?*隐形大佬秦烟表示她只想做个朴实无华,岁月静好的普通人。奈何理想很美好,实力狂打脸。黑粉:漂亮无脑,花瓶一个!隔天,有人爆出秦烟入学一周的全科目满分试卷。黑粉:只会读死书,没人和她做朋友!隔天,某高级晚宴上,一群普通人跪舔都没资格的超级大佬排队跟秦烟献殷勤。黑粉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更新,805闹剧免费阅读。https://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06 辽东光复 明军营地这边,李过当然是防着宁古塔的建虏会突围,因此,除了主营暴露在建虏视野范围之外,其他三个方向的远处,其实也都埋伏了一支人马。 这么一来,他手中的兵力就更少。不过没多大关系,反正按照祖大寿所提供的消息,高一功大概在明天就能带着朝鲜人赶到宁古塔了。等到那个时候,驱使朝鲜人攻城,就这宁古塔的城防,绝对指日可下。 如今要做的,就是警惕宁古塔的建虏逃跑而已。 夜幕之下,躲在暗处的明军夜不收就发现了有动静,顿时一个个都紧张了起来。 事实上,宁古塔的动静都有点大,不要说埋伏在野地里的夜不收了,就连主营这边都惊动了。 李过等人连忙起身查看,就见远处的宁古塔城内,火把晃动,隐约的,还有喊杀声。到了后来,似乎还有房子都被烧着了。 “???”李过看得莫名其妙:这算是什么意思?自己打起来了?不应该吧? 这么想着,他便问刚好赶过来的祖大寿道:“你们在城里还有人?” 虽然是问着这话,不过李过却觉得,不应该有人,要不然的话,祖大寿不可能不说的! 可是,如果宁古塔内没有自己人的话,那建虏为什么会起内讧呢? 如果不是内讧,只是在演戏的话,这也太逼真了吧? “没有啊!”祖大寿也是一脸莫名其妙,看着宁古塔里面的热闹,一时摸不着头脑。 李过听了,便吩咐道:“传令下去,严加戒备,不管任何动静都不要动,一切都等明天天亮之后再说!” 以不变应万变,就算宁古塔里面闹出了花来也不怕! 于是,明军这边,该轮值的轮值,该睡的睡,一切照常。 而宁古塔内,闹得越来越激烈,慢慢地,喊杀声也越来越响,着火的房子也越来越多! 有几次,轮值的军将甚至都差点忍不住,又想去禀告李过的。不过最终,还是忍住了,继续不变应万变。 终于,到了后半夜之后,宁古塔里面的热闹声响,就小一些了。或者是火势太大吧,看那个架势,几乎整个宁古塔都被烧着了,就想继续大规模地厮杀都不太现实。 不过声音小一些了,并不等于就没声音了,小规模的厮杀声,还是能听到的。 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东边的天空露出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到来了。 明军这边,有了动静,一边洗漱,照顾战马,一边期待着看着宁古塔那边,就想看看,昨晚闹腾了一夜,到底是在干什么? 而李过这边,则在算账。 没办法,他这支骑军只是跑来骚扰的,随军携带物资有限,如今到达地头已经过去了三天,按照粮草物资的限制,他最多再待个三天左右就得回了。 看着剩下的物资数目,李过便走出营地,用望远镜观察宁古塔这边,就想看看,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不能让他按照计划回转建州卫? 在望远镜的帮助下,李过看到宁古塔城头上,似乎已经看不到什么守卫了。 也不对,活着的,严阵以待的守卫确实是没有,但是,躺在地上的守卫,似乎是有一些。 “那是假死,还是真死?”李过看着,心中冒出这么一个疑惑。 正在这时,却见一队夜不收回转营地,来到他面前禀告道:“大帅,发现两伙人,在城外互殴丧命的!应该是昨晚的事情!” “???”李过听了,又是一脑门的疑惑,低头看了下夜不收丢到地上的两具尸体,竟然是你捅我,我捅你那种同归的方式,到死都在一起。 这是什么深仇大恨? 还有,该不会昨晚在宁古塔城里的厮杀是真的吧? “咦,这两个人不是夏承德和祖可法那两个奸贼的崽子么?”祖大寿这时候刚好过来找李过,看到地上的两具尸体,不由得有点惊讶地说道。 李过一听,却是不在意,只是说道:“那夏承德可是陛下亲自点名要抓的,这几个就算了,丢一边去!” 随后,他让祖大寿和他的几个儿子一起,带些人过去看看宁古塔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至少对祖大寿等人来说,他们是熟悉宁古塔的。 祖大寿自己也想有所表现,便立刻答应一声,连早餐都来不及吃,赶紧就摸往宁古塔那边去了。 李过通过望远镜发现,祖大寿一行人到了宁古塔城下之后,稍微等了一会,似乎是在商议什么,然后就用跌人墙的方式就上了城头。 随后,他就看到祖大寿一行人往这边招手,示意这边过去。 于是,李过便派了李来亨领着两千兵力,弃了战马当步军用,先行赶了过去。 “这是什么情况?”李来亨上了城头,看着城内的一幕,顿时有点惊呆了,当即问靠过去的祖大寿道。 就见城下到处都是尸体,不过都是金钱鼠尾,他也分不出什么来。 从他所看到的情况来猜测的话,该是建虏自相残杀而死的。 “大人,这几个是夏承德的人,这几个是正蓝旗的,那边几个又是祖可法的,还有那边……” 祖大寿虽然认不出这些尸体谁是谁,各个建虏之间多少有些不同,他还是能区分出来的,因此,一一指给李来亨看,说到最后,他也纳闷了,对李来亨说道:“这还真是分不清了,夏承德的人杀正蓝旗的,正蓝旗的杀祖可法的,祖可法的杀夏承德的……怎么感觉他们都是失心疯了,在你杀我,我杀你,乱杀呢?” 李来亨才不管他们失不失心疯呢!当即下令,全城搜索,看还有活得人没有? 等到将近中午时分,整个宁古塔都被翻了一遍,活下来的那些,折腾了一夜全都没了力气,更多的,应该是心中的绝望,让他们如同死尸一般被明军押解集中到一个地方。 这其中,有不少之前投降建虏的汉人,或者是他们的后人,毕竟这里最主要的人口,就是这些投降建虏的汉人。 夏承德、祖可法、尚可喜等等,都还活着,就在衙门里互相提防对峙。 在朝廷官军到达之后,他们便一个个放下武器,同时表忠心,说他们临阵反正有功,已经弃暗投明了的。 同时,还争着说他们把大清皇帝豪格围在了衙门里面,说什么要不是他们,豪格就跑了。 对此,李来亨才不管,直接把他们五花大绑丢一起,然后派兵攻进衙门里面。 还真别说,真得抓到了一个穿着龙袍的家伙。 不用说,这个就是豪格了。 本来他昨晚是想偷偷溜走的,结果刚好撞到了那些想拿他当投名状的汉奸。不用说,双方打了起来。 一边是要逃,一边是要用豪格当投名状来活命,而豪格又只有一个,夜幕之下的厮杀,到了后来就全乱了。 还有一部分人到了后来,绝望之下不但纵火烧房子,而且不分老幼,敌我,见人就杀,加剧了这种混乱。 也就是他们这些领头的,身边都有亲卫,才能活到最后。 不过此时,被渔翁得利的明军将士捡了个便宜,一锅端了。 和孔有德要好的耿仲明,早在建虏杀孔有德家小的时候,就一起把耿仲明干掉了。因此,这些人里面没有耿仲明。 投降建虏的第一个明军将领是李永芳,这个汉奸一心为建虏卖命,主持对大明的谍战,曾先后在开原收降千总金玉和及王一屏、戴集贤、白奇策等;在广宁,成功策反孙德功、收降守备石廷柱、千总石天柱及石国柱兄弟等,危害非常大,不过很遗憾,早已病死不知道多少年。 这次抓活的汉奸中,就有他的次子李率泰,其他儿子都已经死于非命。 孙德功,原辽东巡抚王化贞的心腹将领,被李永芳策反,以至于广宁之战中,明军惨败,朝野震惊,影响极大。不过这个汉奸在这时,已经死翘翘了。 但是,他的二儿子孙思克,却是被活捉了。这个孙思克,是所谓的满清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只是很遗憾,在这个位面上,还没给他发挥的机会,就被多尔衮因为他是汉人出身,迁往了宁古塔,然后建虏又是兵败如山倒,连累到他直接成了俘虏。 …… 李过这边,正在点名登记,回头准备上奏朝廷用的,这时候,高一功所部带着几万朝鲜人才终于赶到了。 看到宁古塔竟然已经被打下,高一功连忙问战损情况,结果才发现,原来是建虏起了内讧。他不由得有点感慨,所谓的兵败如山倒,不外如是! 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建虏了。 辽东光复! 对于这个情况,所有明军将士,特别是辽东籍的将士,最是感慨了,在整理了战报之后,便立刻飞报沈阳,同时也要求沈阳那边送一些粮草到宁古塔这边来,要不然这么多朝鲜劳力会饿死! 在沈阳的堵胤锡收到消息,说宁古塔已下,建虏都没逃走,顿时也是大喜。这么一来,整个辽东光复,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就只需要对朝鲜用兵了! 于是,他也立刻派出快马,向京师报捷!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07 调教 崇祯二十年的年底,京师这边还有南京勋贵案的余韵,主要是几个衙门涉及专利局的争抢,而民间也在踊跃申请专利认证。原因无他,得到了专利局的认证,那是有朝廷作为保证的,谁要再敢强取豪夺,南京勋贵的下场就摆在那里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辽东再次传来了捷报,又一次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辽东大捷,最后的建虏被消灭了!” “建虏实际掌权者,伪摄政王多尔衮死于内乱,爱新觉罗豪格称帝被朝廷活捉!” “这次一锅端了剩下的建虏,那些当初投降建虏的汉奸,不是死就是生擒活捉,太解气了!” “辽东光复,真得是太好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建虏作乱了!” “……” 作为辽东战事的最后一次大捷,还是引发了京畿之地,或者说大明北方百姓的热烈庆祝。 想当年,建虏入侵京畿之地,入侵关内,如入无人之地,劫掠了不知道多少地方,也不知道多少百姓被建虏杀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建虏没有彻底消灭,这样的隐忧就一直存在,哪怕朝廷连战连捷,心中也还是有一丝担心,就担心建虏会东山再起。 如今好了,可以彻底安心了! 没到大年三十,鞭炮声便在大明北方各地响了起来,非常地热闹,欢庆的气氛,到处都是。 甚至可以说,不止是建虏被灭,而是大明整个北方的威胁全都被朝廷解决了。 漠南蒙古、漠北蒙古、还有东部蒙古,全都被朝廷骑军横扫,如今在草原上还活着的,全都被集中到了归化城和包头两地之间的河套平原。朝廷修了铁路过去,那里据说很快便会成为塞上江南。 这等成就,历朝历代,全都没有做到过。一直以来,蒙古人势大的时候,整个中原王朝都要遭殃;哪怕蒙古人势弱的时候,中原王朝的北方,也还是经常被打草谷;可如今,这一切全都没有了! 这等成就,完全可以说是丰功伟绩,秦皇汉武亦不如! 儒家子弟,被格物学挤得再也没有以前地位的,也纷纷在这个时候开始对崇祯皇帝称功颂德,这一块,一直是儒家的强项。一首首的诗词歌赋,纷纷出炉,成为崇祯年间的爆款时期。 崇祯皇帝当然很开心,他从小隐藏在心底,要想当一个太祖皇帝一样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不过格物学的地位,那是不可能动摇的;因为他心中很明白,他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他能在灭国之危中扭转乾坤,全都是因为格物学的应用! 当然,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还是异世界的刘伟超,因此,崇祯皇帝第一时间和刘伟超取得了联系,向刘伟超说了建虏已灭,辽东光复的好消息,比他祭告太庙的动作还要早一步。 说话的时候,刘伟超都能发现,崇祯皇帝其实很激动,甚至连眼睛都红了。 想想看,刘伟超能理解崇祯皇帝此时的心情,毕竟崇祯皇帝还是一个知道原本历史会怎么发展的人,而如今,大明的生死大敌,已经灰飞烟灭,崇祯皇帝也不再家破人亡,亡国灭种了。 于是,刘伟超便笑着对崇祯皇帝说道:“光复辽东,灭掉建虏的这一日,我早就料到了。这个成就,或许是天启皇帝的梦想,但是我相信,这却只是你当球长的第一步,对不对?”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当即便笑了,点点头,用非常肯定地语气说道:“没错,朕是个要当球长的皇帝,平定内乱,还只是第一步而已!” 刚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什么,便又摇头说道:“说起来,大明的内乱还没有完全平息呢!” “嗯?”刘伟超一听,有点不解,流贼也好,建虏也罢,不是都已经平定了么?哪里还有内乱了? 刚想到这里,他想起一事,好像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逃到了洞吾那边,并没有抓到,那这就不算平定内乱?但是,至少大明境内不是已经平定了么? 他正在想着,却没想到崇祯皇帝的回答,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道:“大明内乱,如今就剩下安南之乱了,明年就平定了安南之乱,如此才算是走出朕当球长之前的第一步!” 一听这话,刘伟超不由得恍然大悟。 安南这块地方,对于后世的他来说,下意识地就认为这里是外国了。但是,对于大明朝来说,这是属于大明版图的地方。如今那里正在闹事,并没有被朝廷直派的官员管辖,并且还阴死了五千多朝廷官军,这个安南之乱,必须要平定,才算是属于平定了全部的大明内乱了。 不过刘伟超按照这个思路这么一想,便马上对崇祯皇帝说道:“按照这么说的话,大明的内乱,还不止于此吧?” 这一次,轮到崇祯皇帝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便马上问道:“还有何处叛逆?” “还有青藏啊,天山南北啊!”刘伟超一听,便立刻提醒道。 青藏地区,在大明朝以前的时候,属于乌思藏宣慰司,朵甘思宣慰司,天山那边,虽然没有这样的,但是哈密卫却是真实存在的。 崇祯皇帝听刘伟超这么一提醒之后,便立刻点头说道:“没错,这里也都是大明疆土,如今还不属于朝廷直辖,就一样还要派兵平定才行!” 这时候,被刘伟超说了之后,他就感觉万里征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只是国内的叛乱,都还有这么多! 不过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已经不是刘伟超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就见他似乎是想了一下之后,就问刘伟超道:“这几个地方,是不是也有什么宝贝?要不然的话,朕或者可以先去抢了那些好地方再说!” 听到这话,刘伟超有点哑然,便回答他道:“安南不用说了,是南下的重要通道,你是必须要拿到手的。” 如今朝廷虽然已经占领了吕宋,南下的话,可以走东番到吕宋这一条海路。 但是,毕竟这是一条海路,很多时候不会很方便的。 因此,沿着海岸线航行,才是出海船只的最佳选择。 而南洋,必然是要成为大明的内海,至少也是大明势力范围内的内海,因此,不说自然资源方面了,就只是安南的地理位置,大明就必须要把这块地方掌控到手中才行。 在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之后,刘伟超就又继续对他说道:“青藏高原这边,虽然对你来说,可能是个非常苦寒的地方,似乎没什么值得占领的必要。但是……” 刘伟超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明显看出,崇祯皇帝的耳朵竖起来了,认真听着青藏高原的好处。 于是,他就接着说道:“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海拔最高的地方。如果你占领了青藏高原,不但在大明的西面有了屏障,而且还能居高临下进攻南亚,是非常有利的地形。除此之外,哪里的矿产也很丰富,不过暂时来说,你这辈子也用不到,可以留给后世子孙。” 不等崇祯皇帝继续问,刘伟超马上又介绍另外一个地方道:“高加索油田,那是不逊色于中东的油田,而你要占领高加索地区,那天山南北必然也要控制才行。再说了,你都要当球长的皇帝,还能比唐朝皇帝差?人家在哪里都建立了都护府,你就不去占领,那样的话,哪来的脸说超唐宗宋祖的?”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脸红了下,连忙给自己辩解道:“不是,朕不是这个意思。占,肯定是要占的。只是朕觉得,外面的好地方太多,朕总得有个先后顺序吧?” 说完,他也不等刘伟超说话,就继续分辨道:“你看,倭国目前只攻下了九州岛,还有更大的本州岛还没有打下来,另外,南北美洲那边,朕都未派一兵一卒,怎么的,都要谋划一下吧?更不用说,洞吾那边,朕也要努力,争取早日兵临中东地区对不对?还有荷兰人竟然敢对抗大明,至少南洋那个什么巴达维亚,朕要夺过来吧?对了,还有澳大利亚,如果朕没记错的话,你唤这个名字的地方,朕也得派人不是?还有……” 听着崇祯皇帝在那巴拉巴拉的,刘伟超不由得开小差了。 要是真实的历史,就如同崇祯皇帝那个位面的话,那该多好啊! 祖国足够强大,世界第一,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事了。 就因为从满清开始的落后,如今只能是一直在努力追赶。别人放个屁,都得花很多钱去应对,实在是有点窝囊…… 他在开小差,终于被崇祯皇帝给发现了,于是,崇祯皇帝不满地问道:“你在想什么呢?” 要是他的臣子敢在他面前开小差的,崇祯皇帝估计就不是只不满而已了。 不过如今开小差的是刘伟超,他也就只能不满而已。 被他这么一说,刘伟超回过神来,便笑着说道:“没事,我刚在想着大明占领全球的美好未来!” 与此同时,他心中开心地补了一句:在我的调教之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08 一个大问题 , 次日,辽东战事既然已经完结,那么御前会议自然是有关辽东战事相关的了。 文华殿内,内阁六部并司礼监的诸位大老,似乎是约定了一眼,一起恭贺崇祯皇帝。 就见大明首辅贺逢圣第一个笑呵呵地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历经四朝之辽东叛乱,如今已经被平息,陛下之英明神武,实乃我大明朝之少有也!” 次辅孙传庭也不例外,同样恭贺崇祯皇帝道:“陛下之格物学,让朝廷官军之军械护甲远超敌军,此乃微臣读史之未有,陛下圣明!” 户部尚书同样不甘落后,连忙上前奏道:“陛下于笑谈间,便能让国库充盈,更有蒸汽火车等物现世,微臣身为户部尚书,最是感慨万千,陛下之圣明,历代明君皆不及也!” 更有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向崇祯皇帝启奏道:“万岁爷乃千古圣君,如此丰功伟绩,奴婢以为,该上泰山昭告天地!” …… 要是在以往,灭了建虏,光复了辽东,算是结束了从万历朝开始的叛乱,崇祯皇帝听着他们的这些马屁,绝对会很开心的。 但是,他昨天和刘伟超一席谈之后,却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一个最简单的,国内叛乱都还有没有平定的,那又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呢? 因此,当他听到王承恩竟然连去泰山的话都说出来了,他就有点听不下去了,当即“咳嗽”一声,然后严肃地说道:“诸卿休要再夸!如今只是灭了一个建虏,光复了辽东而已,又有什么好说的!” 他的这个话,让文华殿内的众人,犹如被泼了一盘冷水一样。一时之间,让他们都有点难以适应。 因为在他们看来,能灭掉建虏,光复辽东,真得是一份天大的功劳了! 这辽东建虏从万历年反叛开始,历经四朝,最嚣张的时候,入关内都是如入无人之境,劫掠了不知道多少地方,祸害了不知道多少人。 那个时候,谁能想到,这么厉害的建虏,似乎是无敌的建虏,有朝一日竟然会被朝廷剿灭呢! 真得,以前的时候,真得不可能有人想得到! 可如今,真得灭了建虏,光复了辽东啊! 皇帝这是怎么了,这么大的喜事,都觉得不值一提?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又严肃地对他们说道:“如今虽然辽东叛乱已平,但是还有安南叛乱未定,就在前几个月,朝廷五千多官军战死在安南那边。不平定了安南,朕又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呢?” 一听这话,众人才算是恍然大悟,知道了皇帝原来是惦记着安南那边的事情,所以才会这么严肃。 一想到这,他们忽然更是佩服崇祯皇帝了。 要是换了其他皇帝的话,灭掉建虏,光复辽东,绝对会非常开心,甚至有可能会得意忘形,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来。 这样的事情,在史书上可都是写着的。 比如说汉武帝,驱逐了匈奴,怎么都算是一件丰功伟绩吧,然后不思进取,结果大汉的国力便在汉武帝在位时由盛转衰! 还有,更有代表性的,是唐玄宗,在早期的时候励精图治,开创了史称“开元盛世”的繁华;但是随后开始安于享乐,宠信杨贵妃,结果导致了安禄山之乱,大唐也在他的任上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当今皇帝和他们一比起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少在文华殿群臣看来,就是很大的成就,平定流贼之乱,横扫草原,灭掉辽东建虏,可是,当今皇帝却一点都没有自满,比他们这些臣子还清醒,惦记着遥远南方的安南之乱。 想到这个,文华殿内众多臣子都不由得非常钦佩崇祯皇帝。 于是,朝堂上在兵事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孙传庭便立刻出列奏道:“陛下所言极是,安南乃我大明疆域,如今叛逆肆虐,须得征讨才行!” 朝廷对安南的直辖,是要追叙到成祖皇帝时期,不过后来因为直辖安南太过亏本,就被后续的皇帝给放弃了。 但是,到嘉靖皇帝时期,又重归于大明版图。但是,这也只是在理论上而已,实际上大明朝并没有对安南实行过直接管辖。 对于安南那边的百姓来说,怕是不认他们是大明百姓。但是不管如何,至少从官面上,就是大明的领土。 如今在哪块领土上有犯上作乱,竟然还敢杀了五千多朝廷官军,朝廷无论如何,都要平定安南那边的叛乱才行。 其他人还没来得及就安南之乱发言呢,就听到崇祯皇帝又严肃地说道:“还有乌思藏宣慰司等等,也还没有实施改土归流,这个事情必须要继续实施下去才行!” 他这话一说完,不少臣子都一脑门浆湖,什么乌思藏宣慰司,这是什么地方? 也亏了文华殿内的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博学是肯定的,还是有人知道这乌思藏宣慰司的。 在听到崇祯皇帝提到这事之后,便有些犹豫地进言道:“陛下,乌思藏宣慰司抵触西南偏荒之所,物资极度贫乏不说,而且不服王化久矣,朝廷直辖费人费物,不如令其恢复朝贡,为我大明藩属国便可也!” 他这么一说,文华殿内的其他人便立刻想起来了,这个乌思藏宣慰司是在什么地方。 想着那么偏远的地方,一个个都是点头,觉得朝廷要去把那边改土归流,成本太高,有点不划算了。 然而,崇祯皇帝既然已经提出来,却是早已想好理由的,并没有从穷兵黩武的角度出发,而是严肃地对他们说道:“乌思藏宣慰司地处高原,居高临下之下对于周围的威胁极大。如今虽然那边的土司不甚强大,对大明并没有威胁。可诸卿莫要忘记了,一旦哪块地图上的敌人强大起来的话,如当年吐蕃对大唐!莫如趁现在朝廷兵精粮足,军力鼎盛之际,改土归流,彻底平息后患,以免子孙遭殃也!”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唐朝的历史,就摆在那里! 就连大唐之强盛,对上吐蕃也是败多胜少,最后还是以文成公主和亲,才算是结束了两国的战事。 难不成哪块土地上又出现一个强大的势力时,也要大明出公主去和亲?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大明自开国以来,不和亲,不纳贡,就是天子被俘也不屈服的,又怎么可能学那唐朝的做法呢? 当今皇帝说得没错,如今的大明强盛无比,但是不能保证以后的大明会一直强大,也无法保证乌思藏宣慰司那边一直不会有强大的国家出现。 与其把乌思藏宣慰司留给后人去应付,真不如趁现在大明强大之时解决了这个事情! 这么一想,文华殿内所有人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要继续在西南改土归流,包括乌思藏宣慰司等其他几个之前忽略了的宣慰司在内。 被崇祯皇帝一提二提很多事情还要做,更不用说海外的事情,众多臣子也就没有了大肆庆祝一番的心情,转而开始讨论起接下来朝廷要重点做的事情。 第一个,自然是光复辽东的军队,轮功行赏的要论功行赏,抓到的俘虏,该怎么处置的,也要有个章程。 第二个,辽东这块土地,今年是已经到了冬季,啥冬季都搞不出来,但是明年呢,总不能荒废在那里! 但是,如今的辽东,经过这几次战事之后,已经是人迹罕至了,必须要迁移一部分人口过去才好,要不然,没有人烟的地方,还设个鬼衙门! 而这,又牵扯到迁移百姓这么重大的事情。这种事情,历史上不是没有过。 就比如说大明朝开国之时,也是因为战乱等原因,有些地方的人口锐减,就不得不迁移人口。还有,比如充实都城人口,朱元章和朱棣也都干过迁移富户的事情。 如今,关内虽然已经太平,人口也开始暴增,但是,毕竟才太平了几年而已。长的地方,五年,短的地方,也就一两年而已。 之前的流贼作乱,还有建虏入关劫掠,关内很多地方的人口也都稀缺。 文华殿的会议,讨论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天黑了。 大明接下来还要开疆拓土,更是需要人口。到了这最后,所有人,包括崇祯皇帝在内,忽然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怎么解决大明人口过少的问题? 崇祯皇帝也有点无奈,最终散会的时候,让所有臣子都回去想想办法,怎么提高大明的人口? 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朝廷解决的,全都摆出来,人口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 而崇祯皇帝自己,也是一直想着这个问题。 忽然之间,他想到了以前和刘伟超的一次对话中知道,在后世,也就是刘伟超的那个世界,只要小孩能生出来,基本上就不会夭折。当时自己好像也诧异过,稍微问过一些。 一想到这,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连忙向刘伟超发起视频通讯,又得向后世取经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09 妇女之友 , 热门推荐: 次日,文华殿内御前会议再度召开,延续昨天的讨论。 以首辅贺逢圣为首的文官,皆是表情严峻,很显然,他们应该是有心思。 在文官们见礼之后,崇祯皇帝便问道:“诸卿,如何提高我大明朝的人口,可有什么想法了?” 听到这话,文官皆是无语,贺逢圣犹豫片刻,出列奏道:“陛下,禾苗有拔苗助长一说,且非好事也,更何况于人乎?老臣以为,此事只能顺其自然,只要国力强盛,百姓安康,无有战乱之忧,我大明朝的人口自然会增长!” 古代这时候,原本就讲究多子多福,并且除了风月之地外,也不存在避孕的事情。因此,贺逢圣等人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或者说,这个事情,在此时以前,是没有先例可以参考的。 崇祯皇帝一听,心中不由得有点失望。 和刘伟超的讨论并没有说错,儒学其实存在很多缺陷,至少在经世实用方面有很多缺陷;亏了自己能联系上刘伟超,从而获得格物学,才能补上儒学之缺陷。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表情严肃地开口说道:“既然诸卿说不出个一二三来,那朕可以告诉诸卿,格物学方面,其实还有一个分支,是为人口学,卿等且听好了!” 人口学?文华殿内众人一听这个词,顿时就呆住了,这个格物,格天下万物,竟然也包括了格人了? 一时之间,他们都有点好奇,就想知道,所谓的人口学到底是怎么样的? 甚至以王承恩为首的宦官,更是突发奇想,该不会皇上还有让他们重新长出那宝贝的可能?这可也是助长人口的好途径啊! 虽然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太祖皇帝都能显灵,未必就不能重新长出宝贝不是! 于是,这些文官,包括那些宦官都一个个洗耳恭听起来。 只听崇祯皇帝表情严肃地对他们说道:“卿等高居庙堂之高,对于民间生育情况该是不甚了解,那朕就告诉你们。困扰大明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是有两个!”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伸出一个手指头继续说道:“其一,是为妇人生产,此对妇人来说,是为鬼门关!一个不小心,便是妇人丧命之时,或者妇死或者子没,又或者妇人和婴儿皆没。” 难产,一直是困扰古代人的一个问题。在文华殿内的众人,也是经历过或者听说过的。此时听到崇祯皇帝提起这个,便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不过虽然知道了这个问题,可是,这生儿方面,他们还真没什么研究,最多是找一个好点的稳婆,可是,这也没法保证生产顺利。更不用说,经验丰富的稳婆,其实很有限。 是增加更多经验丰富的稳婆么?可这稳婆的手艺,乃是稳婆吃饭的根本,她们也不可能去教会别人而没了自己的饭碗啊! 户部尚书倪元路甚至还知道,京师中有稳婆还去了专利局,似乎是想申请祖传技艺为专利,让朝廷保护她的祖传技艺呢! 总之,目前专利局那边,各种事情都有,乱得很。 这些文官宦官在想着时,崇祯皇帝又伸出了第二个手指继续说道:“其二,便是婴幼儿夭折甚多,也是影响我大明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诸卿以为然否?” 就算是贵为天下第一家的皇家,照样不容易保证出生的婴幼儿能顺利成年。甚至在之前的时候,完全可以说,夭折率还是很高的。所谓多子多福,其中有一个因素,其实也是生多了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后代存活率。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这话, 王承恩便立刻上奏道:“多亏万岁爷发现了种牛痘可预防天花之法,让我大明百姓不知道有多少免于一死,此真乃天下万民之福也!” 虽然他是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他说得这个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其他文官听到了,全都是真心诚意地附和,这绝对是万家生佛的好事,无关于皇帝的身份。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提出了种牛痘解决天花这个绝症,那一旦人要是得了,真得就是看天命了的。而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天花还容易传染。只要没得过的,就都会有危险。 在王承恩一提这事之后,贺逢圣不甘落后,便又紧接着奏道:“还有陛下所提防治疙瘩病之法,也是天下之疙瘩病危害降到了最低,救了不知道多少人命!” 疙瘩病,也就是黑死病,虽然崇祯皇帝不能治,但是向全国普及了这个黑死病的形成以及关键传播途径,使得明朝百姓不再因为黑死病的未知而恐惧,能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又是一件大功德的事情。 孙传庭听着他们在说这些事情,忽然之间才发现,原来皇帝除了在兵事民生方面,还在郎中这一块都有如此深厚的造诣了! 这一刻,他非常地感慨,觉得他已经非常重视格物学了,结果没想到,他还是小瞧了格物学的厉害! 崇祯皇帝听着他们的说话,心中其实也是受用的,这些学问虽然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但是在这个世界,他崇祯皇帝,就是传道受业解惑者! 不过此时,他关心的大明人口问题,因此,不等他们一个个都来夸他,拍他马屁,只是澹澹地说道:“过去之事,不足挂齿,诸卿且先听朕讲这人口学!” 他说这话的意思,就好像对于解决天花问题,防治疙瘩病,对他而言只是小事一桩而已,这让刘宗周等人非常地羡慕。 这可都是大好事,能救无数人,并且惠及子孙的大好事,要是换了一般人,估计巴不得宣传地天下皆知,让所有人都感恩戴德。 或者说,如果这些事情,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件事情,是别的皇帝做出来的,那绝对会让臣子大书特书,歌功颂德的。 但是,崇祯皇帝好像从来没有这样过,把事情做了之后,也就是做了,就忙其他去了,就彷佛这个事情,对他来说真得不值一提而已! 想着这个印象,这些臣子忽然又有所悟:或许,这就是皇上知道太多,有太多足以流芳百世的事情,因此才不介意吧? 这一刻,他们就非常想知道,崇祯皇帝的肚子里还有多少好东西? 此时,就见崇祯皇帝从他的御桉上拿起一本书,然后看向底下臣子说道:“朕在昨夜连夜写了这本书,名曰稳婆学。书中内容,皆是有关稳婆之学问,另外还有婴幼儿的一些照顾要点。以后凡大明之稳婆,必须熟悉此书上的内容,方可成为稳婆。也可在各州府设一稳婆学堂,招州府内妇女当稳婆。如此,当能保证我大明产妇之最大安全。” 这本书,是昨天花了一夜的时间,从手机里面抄出来的。当然,肯定是刘伟超整理发过来的内容。还有图桉的那种,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产妇生产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必要的工具,在这个时代能协助顺产的那些。 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内容,则是小孩出生之后,容易出现的各类问题,也做了一些介绍。 崇祯皇帝的话一说完,所有人都惊呆了。 自古以来,女人生产,男人都是不能进的。崇祯皇帝身为一个男人,怎么可能能格物出一本稳婆书来的? 不过他们也很快就回过神来,这肯定不是皇帝自己格物出来的,而是天上仙界就有的,传给了皇帝的。 但是,这么一来,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就又有一个问题了! 天上仙界的仙女也生孩子? 仙女生孩子,也会难产么? 她们不是神仙,有仙法的么?就算她们也会生孩子,不是可以用仙法来保佑的么? 这一刻,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都有些懵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崇祯皇帝的这本稳婆书,先传到了首辅贺逢圣的手中,他急忙打开翻了一下,发现里面也不是仙法,而是很实际的一些措施,这不像是仙界会有的啊! 难不成,真得是皇帝自己格物出来的? 可这绝对不可能的啊! 茫然间,这本稳婆的书,从一个臣子手中传到另外一个臣子手中,然后一个接着一个臣子的脸上,都是一脸迷湖之色。 崇祯皇帝在上面看着他们的表情,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其实,他也有点头疼。 本来的话,这本稳婆的书,他是想用田贵妃的名义,但是,真要这么做了,这么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周皇后必然也想要的,还有袁贵妃等等。 崇祯皇帝的头有点大了,不要看他在刘伟超面前似乎不在意女的,可是,真要宫里掐架的话,他也是头疼的。最终,他就不管了,就以他自己的名义发书算了。 崇祯皇帝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使得他在后世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外号:妇女之友! 要是他知道会有这外号的话,不知道他是不是会后悔当初的这个决定。 反正刘伟超要是知道的话,估计会拿这事取笑一番他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10 君父 此时,崇祯皇帝看到底下的臣子大概都看了一下,便再次问他们道:“诸卿以为,朕之想法如何?” 孙传庭等人听了,一时之间都没有回答。这稳婆的事情,大男人参合进去,并且还要以朝廷出面,皇帝背书,感觉实在有点匪夷所思的! 他们有顾虑,但是,王承恩却是没有任何顾虑的,他就只看崇祯皇帝是否愿意这么做。此时察言观色之下,他感觉到了崇祯皇帝的态度,便立刻出列奏道:“万岁爷此举实乃造福大明之千家万户,犹如此后婴幼儿的再生父母也!君父君父,真是名副其实也!” 崇祯皇帝一听,心中很是高兴。不过他还没来及说话呢,王承恩又在那边摇头感慨道:“本来如果生产,乃是喜事。可要是难产而出意外,喜事便成丧事,如此之事,对每家每户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万岁爷此举,摒弃世俗观念,只为救民于水火,奴婢想之,实在是惭愧,不及万岁爷为国为民之万一也!” 还真别说,他这个说话,确实是有理有据的。加上他的表情也很到位,顿时让文华殿内这些文官,一个个也跟着惭愧。 平日里都喊着为国为民,但是真得遇到事情的时候,却有这个顾忌,那个顾忌的,被一个宦官点了出来,真得是有点无地自容了! 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率先出列,向崇祯皇帝躬身一礼,非常佩服地附议,直言这是德政,谁要反对,他们喷谁! 并且还说了,上到王公大臣,下到普通百姓,谁家都会遇到生产的事情,谁又能保证一切顺顺利利的? 崇祯皇帝的这个做法,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母子平安,这样的善政、德政如果不大力推广的话,那还有什么是值得朝廷大力推广的? 站在道德的高地上,绝对是能俯视其他任何借口的。 也没有谁不识相,敢在这个时候反对朝廷正儿八经做这事。要不然,就算皇帝不在意,这个事情传出去之后,回去也会被老婆女儿什么的喷死! 崇祯皇帝见文华殿内众人都取得了一致意见,都很支持他,便很是高兴,当即又吩咐道:“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礼部去推送,朕回头就要细节。户部这边,该拨的银子也要拨。” 户部尚书倪元璐听了,倒也没有反对。就今年下半年,南京勋贵那么多,还被诛了三族,抄家上来的财富,哪怕崇祯皇帝只分了一半到国库,都已经是一大笔外快了。推广培养稳婆,才要几个钱?完全没问题! 崇祯皇帝之所以交给礼部去做,就是准备让这个稳婆学成为大明的职业技术学院那种,进行职业技术的培训。如今只是稳婆,但是接下来会有更多。等回头礼部上了方案的奏章,他如果不满意,就会点醒礼部尚书。 接着,就在文华殿内众人的表情都是轻松,感觉收获了一件好事之时,却见崇祯皇帝的表情一下严肃了起来,甚至连声音都严厉了一分说道:“朕还知道,民间一直有重男轻女之习俗,甚至有不少地方,一旦发现是生了女婴,往往弃养之,甚至还有淹死了事的。对于此等事情,朕决不允许再有发生!” 有关这个事情,本来他是不知道的。毕竟他从小就居于宫中,那见过民间疾苦,更不会关心这种事情。 但是,他和刘伟超在沟通的时候,刘伟超就给他说了,淹死女婴的事情,在刘伟超的那个世界,早几十年的时候都还在某些地方存在。 也因此,刘伟超特意提醒崇祯皇帝,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强措施,并且还给崇祯皇帝提了不少建议。 听到这个情况之后,崇祯皇帝还将信将疑,都说虎毒不食子,女婴不是人么,不是身上掉下的肉么,竟然就直接淹死?这也能下得了手? 为此,他特意问了田贵妃、周皇后,还问了厂卫这边。 明朝的皇后妃子都是小户人家出身,还真别说,真知道这样的事情,再加上和厂卫那边提供的消息都能对上,崇祯皇帝便明白,在他这个位面,这种事情在穷苦人家的话,是很普遍的事情。 不管是从人性的角度上,还是从国家策略上来说,崇祯皇帝都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因此,田贵妃等人在抄写稳婆学的时候,他就在边上想着这个事情。 此时,文华殿内众人,听到崇祯皇帝这话,一群文官,顿时面面相觑,一时之间,谁也没想到,皇帝竟然会说这事。 对于文官来说,其实离这种事情是有点远的。因为能读得起书的,一般都是有钱人家,至少不是连孩子都养不活的那种穷苦百姓。 类似洪承畴那样贫苦少年出身的,其实是算罕见的。 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压根没听说过这事。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可能有听说过。 但是,这种事情,一般都不会敲锣打鼓让所有人知道,一个很简单的借口,就是难产死了。 也只有一些地方重男轻女的风俗非常严重,认为生了个女儿的都是赔钱货,养得活都不养。在这样的地方,就容易出现堂而皇之把女婴弄死的事情。 此时,崇祯皇帝在文华殿上,把这个事情拿出来说了,在人伦道德上,是绝对不允许的。 作为大明清流的都察院这边,率先开炮,严厉谴责这种丧尽天良的行为。 “陛下,所谓虎毒不食子,这做人的,连畜生都不如,微臣建议,凡有此事,全都斩立决!” “陛下,微臣附议!婴儿虽小,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此等事情,当严惩之!” “……” 文华殿内其他官员,包括宦官在内,当然也都义愤填膺,哪怕他们中的某些人,对此有些不以为然的,表面上肯定是这样的。 站在道德高地上动动嘴皮子,最多浪费点口水,不要太简单了! 看着他们群情激奋,崇祯皇帝却没有多少欣慰之色,继续严肃了脸,等他们说完之后,才冷声说道:“朕是要真正解决此事,让此等禽兽不如的事情,在大明朝不会再发生。只是一个斩立决,又有多少用处?” 一听这话,文华殿内众人便霍然警醒,他们能听出来,崇祯皇帝是真得非常在意这个事情,而不是嘴巴说说而已! 这么一来,他们就没声音了。 倒不是说他们不想说,而是他们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反而是司礼监这边,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接一个地开口,具体的说事起来,让文官这边不由得刮目相看。 “万岁爷,民间有刁民之所以会如此做,大多是因为穷。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奴婢相信在万岁爷开创之盛世之下,此等事情必然会自个减少!” “万岁爷圣明,如今已有女官,还有女学,当能纠偏一部分刁民的想法,生了女儿未必不会无用,同样可以光宗耀祖。此等骇人听闻的事情,肯定不会多了!” “万岁爷乃千古圣君,德庇天下,是万千女娃子的福气!” “……” 一般而言,要割那么重要的东西当宦官,家境绝对是不好的。因此,他们其实最是听说过女婴惨剧的人群。 也因此,他们能在这个时候,一个个有条理的发言,顺带着还拍了崇祯皇帝的马屁。 他们这种奏言,属于有理有据的那种,听得崇祯皇帝心情大好! 不知不觉间,自己所做得大事,不但中兴大明,顺带着还解决了不少民间疾苦,拯救了不知道多少女婴,这又是大功德的好事啊! 文官们听到宦官的话,也是反应过来了,便一个个都跟着附和。 文华殿内的气氛,重新和谐了起来。 不过崇祯皇帝在开心之后,等他们都不说话了,还是严肃了脸,不过语气已经有所和缓了,对底下群臣说道:“这等事情,不能什么都不做,朕既然已经知晓此事,必然要有所应对才好。大明强大了,但终归还有一部分百姓,应该还是生活在困苦之中。他们养儿育女肯定有问题,朝廷该对此有照顾才行。另外,对于重男轻女之习俗,也必然要再加以纠正!” 文华殿内的文官,包括宦官在内,听到这话,便知道崇祯皇帝有一些对策,便都一个个洗耳恭听。 这个事情,如果换成以前的话,可能有人会有微词。 但是,崇祯皇帝如今的威望越来越高,又是在光复辽东,灭掉建虏之际,威望自然更高。 另外一个,就是在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设立了女官,这不,连正三品的女官都有了,这已经撬动了男人占据主导的官场。 也亏了今天的议事,政通使陈圆圆不在,要不然更是响应崇祯皇帝的提议。 另外,格物学专项科考这边,也设立了女科,同样能入大明皇家科学院,同样是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如此种种之下,文华殿内的这些官员对于接下来的一些明显有利于妇女的事情,也就有一些抵抗力,那会当出头鸟去反对。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11 人心齐 , 随后,崇祯皇帝宣布了几项重大决定: 第一,对于大明境内的生育,地方官府必须全面掌控,包括婴儿出生之后的夭折率,更是成为地方官员的考核指标。 第二,对于一些养育婴幼儿确实有困难的百姓人家,朝廷拨出专款补贴月钱;补贴标准由户部连同地方上进行确认,报由崇祯皇帝批阅。厂卫、都察院在此制度实施之后,会对名单上的百姓进行不定期回访,一旦发现地方有挪用虚报,必严惩之; 第三,重申凡大明儿童,不分男女,到了年龄必须要到地方公办学堂上学,父母以及宗族等等,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拦大明儿童上学,违者处罚宗族以及地方官。 第四,重申《大明律》,凡官员不得进出风月场所;除此之外,有格物学功名以及儒学功名的学子亦不得进入风月场所;三年之后,大明境内取消风月场所; 第五,开设卫校,以后会系统培训儿科,妇科,稳婆科等学科,并在各州县设立官办诊所。至于教材,由御医并全国名医集中编撰,除了他们自身经验之外,还有刘伟超提供的中西医结合的教材,要整合出一套适合大明实际情况的第一版教材。朝廷会对这部分参与编撰的名医给予格物学爵位的酬谢。 这五条措施中,第二,第三,第五这三条,是需要财政支持的。不过刚好,崇祯皇帝从南京勋贵桉上得到了极大地赞助,分出一部分就够了。 至于再往后,朝廷也有这个财力去支撑这三条措施。 至于第四条的税收问题,在后人想来,似乎是古代重要的税收来源,这其实是扯澹。 就明朝来说,风月场所的钱,基本上是进了背后东家的口袋里,和朝廷压根就没有多大关系。 大明朝的财政收入,最大头的来源,是田赋,其次是盐的专卖,剩下的就是杂色收入了。 这个杂色收入,按照后世的分类,大概可以分为工商业收入,管理收入,以及役和土贡折色的现金收入等等。 大明朝1570年到1590年左右将近二十年的杂色收入中,来自工商业的收入是九十四万三千两,其中最多的是钞关税三十四万两; 来自管理收入的是一百一十五万两,其中最多的是开纳事例四十万两以及赃罚银三十万两,其次是僧道度牒二十万两; 来自役和土贡折色收入是一百六十八万七千两,其中最多的是轻赍银三十三万八千两,四司料价五十万两以及马差五十万两,光禄寺厨料三十六万。 所有这些税收中,都没有见对风月场所的收税。 崇祯皇帝公布的这些措施,是公布,并不是商量,需要臣子去做的,就是如何实施的问题。 因此,文华殿内群臣,不管心中怎么想的,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之下,都是齐声领旨。 很快,这文华殿内议事的结果就传到了民间,顿时就引发了轰动。 当然了,不同的百姓阶层,议论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对于底层百姓来说,他们最在意的,是生养小孩的补贴。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生孩子还能有钱领了! “真要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家里被那几张嘴吃得快饿死了!” “瞎说,那是你懒,要不然以如今的情况,你随便找个活,都能赚不少钱!” “那你是不知道啊,我家里五个小孩,老大也才六岁而已,依旧只是一个吃货,干不了什么活,我一个人能养那么多么?” “那你家是太能生了,也是运气好!养一个活一个,这种情况,指不定能拿朝廷俸禄了,哈哈!” “据说啊,还有可能免劳役的,这样也行!” “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就等着吵他早点贴告示了,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个日子是有盼头了!” “是啊,陛下圣明啊,真乃旷世仁君,千古未有,才有我等穷苦老百姓的福气!” “可不是么,以后谁敢说皇上不好,我就是拼了这个老命不要,都要打上一顿!” “……” 毫无疑问,如果说开疆拓土,平定叛乱对于穷苦老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的话,那这个政策就是惠及这部分群体,使得崇祯皇帝的威望一下提高了很多。 而在士子、官员,特别是年轻读书人这个群体中,对于朝廷之策,很多人都是有点不以为然的。 特别是明末这个时候,要说最热闹的地方,绝对莫过于风月场所。 那些文人士子,便是风月场所的主要顾客,并且他们聚会之时,也往往会招风月场所里面的女人陪伴,甚至为了什么头牌争风吃醋。就这种事情,还能被他们描绘为雅事一桩。 如今,皇帝下旨,严禁有功名的读书人,包括官员在内,都不得出入风月场所,这就是为难他们了。 但是,大明朝原本就有要求官员不得出入风月场所,以前是形同废文,最多是被政敌攻击,到后来,全都一样了。 可如今不但官员不能去,连有功名的读书人,比如秀才之类也都不能去了。 大部分读书人虽然心中有抱怨,但是也不敢表示出来,对抗朝廷,或者说对抗皇帝旨意的下场,前有一千多贡院闹事的读书人被砍头的事情,后有身份非常尊贵的勋贵,也不管多少被诛三族,谁还敢以身试法?当今皇帝可是真会杀人的! 读书人都如此畏惧,就更不用说那些夹着尾巴做人的商人了。三年后取消风月场所,他们也是受害的阶层,以后再没有风月场所去花天酒地了。 可是,他们也不敢发声,要知道,当今皇帝可是有抄家皇帝的外号,最喜欢的就是抄家。商人对于利害关系,最是敏感了,怎么可能自己送去刀口。 而对于大部分妇女来说,不管上到王公贵妇,下到普通民女,对此都是非常欢喜的。 对于王公贵妇来说,她们的老爷和儿子之类,就不会再出去鬼混了; 而对于普通民女来说,她们也少了被卖去风月场所的危险。 至于对于大明妇女的收入,朝廷也有公告,皇家纺织厂等适合女子干活有收入的这种工厂,以后会有更多,能让女人也有一份收入。 另外,女孩出生,如果家里穷,也能有补贴可以领,同样还能上学,以后说不定还能当女官,至少走格物学这条路,也是很好的出路! 随着崇祯皇帝公布的这些措施,让大明朝的女人,一下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使得不关心政治军事的女人这个群体,也对崇祯皇帝感恩戴德。 据说,政通使陈圆圆陈大人闻讯之后,大喜过望,在京师各处派人签名,上了万女表,呈送皇帝,代天下妇女感激皇恩。 宫里面同样有反应,不但周皇后和田贵妃等人,就连前朝皇后,一直在宫中静修的,也向崇祯皇帝表达了谢意! 当然了,她们如此感谢皇帝,当然不止是因为要取消风月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崇祯皇帝重视女人的生产之苦,养育之难。 稳婆学,妇科,儿科等等的设立,不但给大明妇女有了一个新的出路,更是解决女人之难的问题。 生产对于妇女来说,真得是一道鬼门关。哪怕她们现在不知道崇祯皇帝公布的稳婆学到底能让她们安全多少,光是有这份心思,就足以让她们感激涕零了。 有不少大户人家,都没等这些学校成立,就已经决定要派家里的妇女去学这个,不为出去坐诊,自家备用,也是安心。 就整个圣旨来说,哪怕有些人对其中的条款有点不满,但是还是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拥戴。 这是善政,德政,不但能解决底层百姓之苦,还能提高大明百姓的学识水平;不但能救人性命,还能挽救不少家庭悲剧。 这份圣旨,让大明百姓彻彻底底地感觉到了大明强大起来的好处。让他们真正地为自己拥有大明百姓的身份而自豪。 因为这些政策,只有大明百姓才能享受到。 让崇祯皇帝有点意外的是,这个圣旨公布之后,各个计划中就藩的藩王,忽然发现招不到人了,甚至连之前已经答应前往藩国的,也不去了。 这让各个藩王非常头疼,无奈之下只有提高待遇,才能吸引大明这边的百姓、士子跟着他们去藩国。 对于这些情况,厂卫在每日收集民间消息的汇总中,都会有记录,崇祯皇帝看到之后,心中还是很开心的。这说明他这个皇帝当得好,是真正的大明之皇,而不是只和士大夫治天下而已! 人心齐,泰山移! 只要大明万众一心,那在接下来的平定叛乱中,在接下里的海外争霸中,当能更为顺利! 时间很快来到了崇祯二十年的年底,来自宁古塔的俘虏,也被押解到了京师。 京师百姓,用他们最大的热情“欢迎”了一个个的汉奸,还有“大清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豪格。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12 糊涂啊 , 热门推荐: 朱车臣,也就是原本的鄂齐尔图车臣汗,也随着押解的俘虏一起回到京师。 每一次看到京师的繁华,看到哪轰隆隆的蒸汽火车,看到那一层层的高楼,至少在他看来,绝对算是高楼,他就一次又一次的震惊。 对于押解回来的汉奸,还有大清最后一个皇帝豪格被凌迟处死,他也并没有什么意外。 最多这些事情,在他找居住在京师的杜尔伯特汗喝酒时,成为他们的谈资而已。 这不,外面已经开始下雪,京师城内的鞭炮声不时有响起,小孩玩雪的嬉笑声,还有附近学堂上朗朗读书声,都有听到。 听着这些,杜尔伯特汗便笑着对朱车臣说道:“怎么样,当初我劝你归附了大明,是为了你好吧?” 虽然说,他当初去劝和硕特部归属大明,其实也是为了他自己能获得更大的功劳,但是,不能否认,这确实也改变了朱车臣的人生。 因此,朱车臣听了,有些感激地说道:“那是当然,要不然,我在西北就是井底之蛙,根本不知道大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说到这里,他很是有点感慨,便接着又说道:“大明军队灭掉曾经那么强大的大清,竟然是如此轻松。并且这并不是说大清军队的战力已经不如以前,也不是大清朝廷已经腐败无能,完全是大明的军队变得无比强大,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听到这话,杜尔伯特汗不由得笑着纠正道:“不要大明大清的了,是朝廷,还有,那是建虏!你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如今可是大明军中的一员战将!” 一听这话,朱车臣连忙点头回应道:“对对对,你提醒得对,是我失言了!” 随后,他谈性不减,继续感慨地说道:“我随宁远侯从草原横扫过去,然后入辽东,看着朝廷轻易打下了伪都盛京,不对,沉阳,还看到了伪皇、伪太后成为阶下囚,又随军灭掉了建虏最后一个据点宁古塔。你是不知道,最后的时候,大势已去,他们自己就乱成了一团。那种穷途末路的感觉,真得让人非常感慨!那时候,我真得非常庆幸,自己是站在朝廷这一边。” 听着他的描述,杜尔伯特汗其实也很感慨的。虽然他已经想到了大明的强大,才决定归顺大明,但是,到了京师居住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大明的强大,其实还要远超他的意料。 对于朝廷光复辽东,灭掉建虏,虽然他是没有参与这个过程,但是他是真得一点都不意外这个结果。 鄂齐尔图汗说他庆幸站在了朝廷这一边,杜尔伯特汗又何尝不庆幸自己同样是站在了朝廷这一边。 他在想着,朱车臣还在那说道:“你不知道,这一次的辽东战事,还有三十万倭人参战的,同样在朝廷官军面前,是不堪一击。虽然我没有参与锦州战事,但是后来听同袍说了的,根本就是碾压式的那种。我估摸着,年后对朝鲜用兵,也能很快就打下整个朝鲜。” “那是当然!”杜尔伯特汗听了,当即点点头说道,“我估摸着明年啊,不但朝鲜会完全纳入大明版图,就连倭国本土,也同样跑不了。” 说到这里,他喝了一口酒,却没有去夹菜吃,而是非常感慨地说道:“想当年,蒙元那么强大,也没有攻下倭国,但是,大明灭掉倭国了!” 听到这话,朱车臣同样是震撼。 蒙元的强大,是他们这些蒙古人刻在骨子里的骄傲。哪怕他现在都用汉姓,部族不复存在,已经归入大明王朝,可在他的心中,其实还是为蒙元而骄傲的。 然而此时, 他忽然发现,如今的大明,做到了蒙元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这一刻,他便立刻把当年的蒙元和如今的大明进行比较。 这一刻,他忽然发现,如果当年的蒙元,哪怕是最强大时候的蒙元,对上如今的大明,怕也是会惨败! 蒙元当年的辉煌,大明肯定也能实现! 至少如今的草原,已经成为大明版图的一部分;而后,倭国也很快被大明征服,还有蒙元未曾到过的南洋,也已经有一部分被大明给灭了的。 蒙元唯一的优势,就是还打去了西边很远处,而大明目前还没有。 但是,朱车臣心中可以肯定,大明同样会往西打,并且所向无敌。 蒙元当年的版图,大明也能达到,甚至是超过。 想着这些,朱车臣忽然发现一点:该不会大明就是蒙元的克星吧! 当年,就是大明把蒙元逐出了中原;而如今,大明又有超越最强盛蒙元的趋势。 真得是厉害了! 震惊了一会之后,朱车臣很是庆幸,当即举杯对杜尔伯特汗说道:“来,为我们站在最强大的一边干杯!” 杜尔伯特汗听了,也是露出笑容,举杯碰了下,随后一饮而尽。 正在这时候,忽然从雅间外面冲进来一个人,看到朱车臣之后,便急忙禀告道:“府里有急事,夫人请老爷速回!” 朱车臣此时正在感慨呢,又想着如今刚刚班师回朝,他也刚从府里过来找老友喝酒,能有什么急事? 于是,他便一挥手道:“知道了,等会便回!” 那家仆见了,似乎是急了,便立刻凑了过去,给他咬了一下耳朵。 杜尔伯特汗发现,鄂齐尔图汗的脸色一下变了,心中便有点好奇,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竟然让他一下脸色如此难看? 不过对方是低声说话,显然是不想让外人知道情况,他也不好问事情,只能对鄂齐尔图汗说道:“我们喝酒,随时都可以,府里有事就先回吧!” 朱车臣一听,立刻站起来,学着汉人的礼节抱拳回道:“好,下次我请你喝个痛快,一醉方休!” 说完之后,他便匆匆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杜尔伯特汗摸着自己的额下长须,心中真得非常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如此着急慌张呢? ……………… 朱车臣匆匆骑马赶回了自个府里,刚进门就发现夫人等在门房这里。 对此,他并不意外,连忙问道:“人呢?” 他夫人在看到他的时候,就已经站起来了,听到他说话,立刻便对他说道:“在书房等着,任何人不得靠近。” 朱车臣听了,二话不说,马上转身就走,匆匆赶往书房那边。 他夫人见了,也紧跟在后,一脸地担忧。 不一会之后,朱车臣就匆匆赶到了书房这里,门口站着几个亲信家仆,持刀守着,看到他到了,便一起行礼。 朱车臣见了,没管他们,推开书房的门,在走进去的同时又随手把房门关上了。 一直到这时候,他夫人才赶到门口,吩咐门口的这几个家仆退下,她自己亲自在门口守着,不让别人靠近。 房间里,朱车臣都等不及里面等着的那人见礼,立刻一挥手问道:“信呢?” 那人听了,不敢怠慢,立刻从怀里取了一封信出来,双手呈给他。 朱车臣一看到信,就一把抢过,先检查了下泥印,确认无误之后,便立刻把信拆了,急急地看了起来。 信得内容还是有点长的,朱车臣看了好一会之后,才算看完了整封信,随后,他的脸色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信中一些关键的段落,他重新又看了一下之后,便问眼前等着的那人道:“你把看到的情况,事无巨细,都详细说来!” “是,uu看书 www.uukanshu.com老爷!”这人听了,便立刻答应一声,随后就给朱车臣详细地说了起来。 门外,朱车臣的夫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走来走去,几次停下脚步看看书房里面。 不过书房里面说话都很小声,她也听不清楚。最终,她没有忍住,在最后一次停下脚步时,便推门进去了。 刚好这时候,朱车臣的对话结束,看到夫人进门了,便挥手让人退下。 那人很有自觉性,出书房的时候,把门带上了才走。 书房的门一关上,朱车臣的夫人便迫不及待地问他道:“叔汗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不听你劝,要和大明为敌?” 没错,刚才那人,就是朱车臣派往青藏寻找固始汗,想要劝说固始汗归附大明的家仆。 赶回来之后,只是和朱车臣夫人透露了一点消息,就吓到了朱车臣夫人,让她赶紧去把朱车臣给找了回来。 朱车臣一听他夫人的话,便有点恼火地一锤书桌说道:“叔汗湖涂啊!” 本来的话,完全可以说,固始汗在以前的作为,振兴了瓦刺,是朱车臣的偶像来的。 从小就崇拜固始汗不说,在固始汗离开瓦刺之时,又把汗位还给了他,让他很是感激的。 也因此,在来到京师之后,他就想着固始汗也能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就派人去劝固始汗了。 结果没想到,固始汗在信中说,他已经决定和准葛尔部、沙俄、土尔扈特部等一起反明,要朱车臣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同样为反明出力。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13 人形火炮 , 朱车臣夫人一听,顿时急了,用那种类似恨铁不成钢地语气说道:“叔汗不是很英明的么?他觉得还能打得过朝廷?” 朱车臣听了,便给他夫人解释道:“这一点,叔汗在信中详细说了,说他是有把握的。” 说到这里,看到他夫人一脸地不信,便继续说道:“他针对我给他说得那些理由,都说了一下。” “首先,他认为有沙俄军队为盟友,就能抵消朝廷官军的火器优势。因为沙俄军队也有很多火器,并且沙俄那边同意卖火器给他,因此,火器方面,朝廷军队如果具有优势,那这个优势也不会大了。” 朱车臣夫人听了,明显还是不信,反问道:“真得是这样么?” 不过从她的语气中,也还能听出来,对此是有疑惑却又不敢确信。毕竟说这话的人,是瓦刺最为杰出的固始汗。 另外,她在京师享福,自然不清楚朝廷军中情况。 但是,朱车臣参与了辽东战事,却是最清楚不过的,此时,听到他夫人的问话,便马上回答道:“叔汗只是针对我之前给他书信所说而言,但是你不知道,这一次朝廷光复辽东的战事中,又有新型火器了,虽然还没有在军中普及,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过去,军中肯定能普及开的。”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马上补充说道:“就算以如今的情况,不再普及的话,在决定性的战事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会影响战事胜负的!” 一听这话,朱车臣夫人先是一惊,随后却是欢喜的表情,问朱车臣道:“什么新型的火器这么厉害?” 有关新型火器,军中倒也没有保密条例,毕竟在光复辽东的战事中,已经用过好多次,敌我双方都已经知道的。而如今,问话的又是自己的夫人。 因此,朱车臣便回答道:“新型的燧发枪,射程是原本燧发枪的好几倍,而且还打得准。目前就装备了山海关方面的一些步军。另外,还有一种新型的火炮,叫做没良心炮,威力巨大,对于军卒的杀伤非常恐怖。” 说完之后,他忽然又想起什么,便连忙补充道:“对了,据说山海关方面的步军中,还新设了什么掷弹兵,听说也是非常厉害的,类似于人形火炮,不过我没见过。” “……”朱车臣夫人听得目瞪口呆,因为这些远超她的想象。 而朱车臣还在那继续说道:“叔汗还说了,青藏高原的地形,对大明是居高临下,有天然的地利优势,外面的人想要攻入青藏高原,甚至连自己行走都会困难。因此,这是他很大的优势,属于进可攻,退可守,万无一失。” “是这样么?”朱车臣夫人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 她并没有去过青藏高原,虽然以前也有听说过类似的话,但是,如今关系重大,她便顺口确认一下了。 朱车臣听了,点点头说道:“这一点倒是真的。” 随后,他想了下,又更为细致地解释道:“青藏高原的地形,会让不习惯的人感到呼吸困难,如果剧烈动作的话,更是会喘不过气来。也因此,以前大唐帝国最强大的时候,也奈何不得当年的吐蕃帝国。就因为大唐军卒哪怕适应了青藏高原的地形,可一旦开始厮杀,也往往因为体力方面的限制打不过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军卒!叔汗在信中,特意点明了这一点。” 说到这里,朱车臣却提高了嗓门,恼火地说道:“可是,叔汗湖涂啊!如今的朝廷官军中,冷兵器的配比已经很少了,大部分军卒,都有火枪了,开枪射击,哪需要耗费多少体力的!而且如今朝廷疆域广大,要挑选适合青藏高原地形的军队,肯定也能挑选出来的,不需要多,只要一支精锐之师,我看叔汗怎么打?” 说完之后,都不等他夫人接话,或许是打开了话匣子,朱车臣继续抱怨说道:“你看叔汗在信中说什么天时地利人和皆在他那边,真得是狗屁了!” “说什么天时,说如今大明正在和大清,还有倭国打仗,被牵制了大量军力,还有人力物力什么的,这个时候,就是西面开战的最好时候!他却不知道,朝廷只是动动手,半年不到,就已经灭了建虏,光复了辽东,剩下的倭国,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了!” “还有,地利,刚才已经说过了,其实压根就不是叔汗想象那样具有优势!” “至于人和,叔汗说什么这么多部族都不满明国,甚至远在万里之外的沙俄帝国也参与进来,就说明大明不得人心,这算哪门子理由?他不知道,如今大明上下有多齐心么?” 听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朱车臣夫人也是急的,连忙问道:“那你准备怎么办?” 说完之后,她考虑到固始汗在朱车臣心中的地位,便连忙先表态说道:“我跟你说啊,大明如今之强大,绝对不可能输的。还有,我已经适应了京师的日子,不可能回草原上去的。还有,还有,如今竟是这边到处都是机会,对于男女都很公平,我们的子女留在京师,都有出头之日!” 说到这里,她还特意强调道:“皇上最近还下了圣旨,你听说了没有?就是对女人保护的那个,我跟你说啊,天底下的女人,都会喜欢大明,也包括我,还有你女儿,你看着办吧!” 草原上的女人,虽然没有像中原女人那么多的约束,但是,地位也绝对不如男人的。而生育和歧视,也同样是伴随她们的。特别是生育,一样是鬼门关。 作为女人来说,大明皇帝非常在意她们的这个鬼门关,为她们着想,并且还提高女人的地位,这绝对是让她们对崇祯皇帝非常有好感,非常地拥戴。 “……”听到这些话的朱车臣,不由得无语。 在刚来京师的时候,他其实还听他夫人说不适应京师,想念草原的。结果这才过去了多少时间,就这么留恋京师,对大明这么有好感了? 真得有点难以置信! 他还在想着时,却听他夫人又提醒他道:“我跟你说啊,就算你为了你的叔汗,要做对不起朝廷的事情,你的手下也未必会跟你一起的。我跟你说,谁家没个老婆孩子的,如今皇上出的新政,谁愿意放弃?但凡家里有女人的,或者说有孩子的,都不会!” “……”朱车臣一听,不由得再度无语。 这时候,他算是发现了,朝廷新出的国策,对于女人的杀伤力特别大,其次是家里有小孩的普通人家。 并且,这可以说是不管富不富贵,只要是女人,都要过生产这一关;谁不想要一个好一点的稳婆,谁不想自己平安,孩子平安? 以前的时候,或许不怎么重视女人。但是如今朱车臣发现,这个世界就是男人和女人组成的,一旦得到了女人的心,就等于得到了世界的一半,必然会严重影响男人。 这么想着,他心中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当今皇上真得是太厉害了! 随后,朱车臣又立刻回过神来了。 一边是他从小当偶像看待的叔汗,另外一边,是刚归顺,才开始奋斗的朝廷; 按理来说,他毫无疑问,该选择叔汗才对。但是很明显,他之所以纠结,其实就是不想选他的叔汗。 明白了这一点,他就有点抱怨说道:“叔汗也真是,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就分不清情况呢?” 朱车臣其实也知道,之所以最终固始汗选择对抗大明,还是因为大明的改土归流之策。如果只是藩属国,认大明为宗主国,平时就只是朝贡的话,那估计就不会有事。 但是,他其实也很清楚,朝廷这边是铁了心要改土归流的。整个大明西南都改了,断然不会再改变目前的改土归流之策。青藏那边,也必然是朝廷派官,和其他州县一样治理! 这时候,他夫人似乎也清楚症结在哪里,便有点生气地说道:“反正那边显灵没有我不知道,可朝堂上太祖皇帝是真显灵过的。别的再厉害,肯定也没有太祖皇帝的神通更厉害!” 说到这里,她忽然想起什么,便连忙对朱车臣说道:“我跟你说啊,以前太祖皇帝时候,据说官员在床头说私房话,第二天太祖皇帝都能知道。而如今,太祖皇帝都成仙了,我们这个事情,算是重要的事情了吧?你说,太祖皇帝会不会算到,然后告诉当今皇上?” 听到这话,朱车臣勐然一惊,亏得有夫人提醒啊! 如今可不比以往,太祖皇帝是真会显灵的,平日里,鸡毛蒜皮的事情,可能不值得太祖皇帝关注,但是,叔汗联合了那么多部族要在大明西部对大明发起攻势,而且还要自己配合来坑大明的话,说不定太祖皇帝就会显灵指点当今皇上呢? 一想到这,朱车臣便不再犹豫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14 拜太祖才是正理 崇祯二十年也就只剩下几天时间了,光复辽东,灭掉建虏这样的大好事之下,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不错,高高兴兴地迎接过年。 但是,六部九卿这些大明高级官员却收到了崇祯皇帝的旨意,立刻赶赴文华殿议事。 拥有一个勤政的皇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绝对不是说,臣子的工作会减轻,反而是加倍! 就在过年前几天还要开会的,对于这些大明高级官员来说,并不意外。 因此,他们也是熟门熟路的,检查下手中的活,免得皇帝问起来不好回答,然后就匆匆赶往文华殿去了。 这时候,大雪纷飞,就算是紫禁城内,也是盖了一层白雪,一片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 到了文华殿内之后,皇帝还没到,这些文官自然就自个低声说事。 或者在讨论他们手头的事务,需要和其他衙门有联动的那些,也有的官员,并没有这些事务的,就只是在闲聊。 “灭掉了建虏,就像去了一块心病,倪大人,看着都精神了啊!” “那是当然了,户部就不用再在辽东方面准备大笔的银子,我的心情自然是好的了。” “说起来也是,建虏一灭,其他事情就从容了!明年开始,我们按部就班地择对手,该灭的灭,该打得打,一切都在谋划中了。” “……” 听到户部尚书等人的话题,其他人也都有兴趣参与进去说两句,总结来说一句话,就是来年的压力小多了。 他们正在闲情逸致地聊着天时,崇祯皇帝驾到了。不用说,他们自然是结束了聊天,向皇帝见礼。 让他们有点意外的是,跟随皇帝而来的,除了司礼监的太监之外,竟然还有一个武将。 并且,这个武将还有点特殊,是归顺朝廷的前瓦刺部族的盟主,和硕特部的大汗,鄂齐尔图车臣汗,现在已改名为朱车臣。 看到他,这些六部九卿并内阁的文官便知道,崇祯皇帝召集他们,估计会和这个人有关系。 但是,这个人也是刚从辽东回来,又能有什么事情? 孙传庭倒是多想了一下,想起崇祯皇帝有一次和他聊过,在辽东的北部,还有沙俄殖民者,就是万里迢迢跑来劫掠的沙俄人,似乎在北极圈内,虽然他不理解,但是崇祯皇帝就是这么说的,在那边有个据点,修筑了一座城池,崇祯皇帝是不允许他们存在的。 想着这些,孙传庭便觉得,该不会是要商议派军北上那么荒凉的地方去了吧?是派这个瓦刺归附的将领? 他们如此想着,便完成了惯有的礼节。 然后,便看到崇祯皇帝严肃了表情,扫视他们,对他们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就算我们大明不想开疆拓土,守着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可还是会有人惦记。远一点的,是西夷,而近一些的,便是西域各族。落后便会挨打,诸卿务必谨记在心!” 殿内的文官和司礼监的太监,都是听得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大概意思也听出来了,就是皇帝又有收到消息,似乎是西域各族想打大明。 但是,如今大明这么强大,何惧之有?皇上何以有这么大的感慨呢? 他们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通过和刘伟超的聊天,知道了他们不知道的那些历史。 不说后世如何,就说大明朝时期,原本吕宋的西班牙总督就曾向其国王请求两万远征军,要征服大明,殖民大明! 还有荷兰人,仗着他们的船坚炮利,一开始也是在大明沿海撒野,还提各种要求。 西南那边,从万历年间开始,洞吾的东吁王朝就不断侵犯边界,吞并了大明的木邦等地。 东边的倭国,以前就侵犯朝鲜,并以此为踏板准备攻打大明,过了几十年后又不死心,联合辽东叛逆再次试图攻打大明。 如今,沙俄军队又和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南北的瓦刺联合起来,准备攻打大明。 要是大明不够强大的话,真得会被这些豺狼分割吃掉。 如此种种,让崇祯皇帝非常感慨,因此才有这个开场白。 此时,不等底下文臣询问,他就主动一指朱车臣,然后便严肃地说道:“朱卿消息,瓦刺的固始汗已经占据了青藏两地,并且已经和瓦刺其他未归附部族,以及沙俄帝国的军队联合,会在明年侵袭我大明。” 文华殿内众多文官和太监一听,不由得很是意外。朝廷还没去打他们呢,他们就想来打朝廷了? 难怪皇上这一开场,就说落后要挨打,得亏了如今大明够强大,他们想打,那就打便是了! 不过这么一来的话,那明年的计划,肯定是要把人力物力倾向大明西部了。 他们正在想着,崇祯皇帝还在那继续说道:“本来的话,他们是在今年和建虏以及倭国一起发动对大明的进攻,但是天山和硕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归顺朝廷,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怕实力不够强大,就去联系了固始汗,并且为此调兵谴将,才延迟到明年对大明发起战事!”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一些嗓门,认真地强调道:“对大明西部用兵,不只是为了恢复汉唐之威,更是保家卫国,诸卿可明白否?” 如果说,在此之前,朝廷对西用兵,算是属于霸权的表现,那到这时候,就是自保,更为师出有名了! 不要看这个名头似乎是虚名,越是师出有名,就越能动员人力和物力,提高军队士气。这也是为什么,华夏自古以来就讲究这个的。 在崇祯皇帝的话一说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公认崇祯皇帝第一心腹,第一时间便出列奏道:“万岁爷所言极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万岁爷真是有先见之明,奴婢佩服地五体投地!” 其他文官和宦官到他说完之后,才算是回过神来,纷纷附和,就一个意见,灭了胆敢图谋大明的任何势力。 这次的文华殿议事,基调已经定下,接下来便是商量具体的事情了。 一如对其他地方改土归流一样,需要各个衙门的配合。 户部这边,要重新计划明年的国库开支; 兵部这边,要谋划对西用兵的方略,包括抽调部队,调派将领,侦查敌情等等。 吏部这边,要预先抽调官员进行培训,便于军队占领一个地方之后,最快时间进行治理,安顿地方。 ……… 不过,在具体商量之前,所有衙门主官,包括内阁诸多成员,全都看向崇祯皇帝,显然是在期待什么。 边上站着的朱车臣第一次参加这么高级别的会议,一声不吭地看着,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也有点疑惑,不知道这些部堂大人和内阁辅臣们,这是在等什么? 他不知道,崇祯皇帝却知道这些臣子在期待什么,这都是惯例了。 对此,他也习惯了,因为他在抛出这些决定之前,会事先和刘伟超商量,并从刘伟超那边得到他想要的。 此时,他的这些臣子,显然是在等他说他从刘伟超那边得到的那些内容。 于是,崇祯皇帝便淡淡地开口说道:“有关西藏、青海以及天山的地图,明天会发到内阁以及兵部。” 他给出的地图,当然是刘伟超提供的地形地势图,之所以不是崇祯皇帝一要就给,是因为刘伟超那个时代和崇祯皇帝这个时代的地形地势,因为人类的改造以及时代变化而有一些变化,刘伟超需要把这些变化的地方都标注说明,最后才有崇祯皇帝给出的地图。 这种地图,相对刘伟超那个时代的军用地图来说,是简单地不能再简单。可是,古代的地图,本身就是很简单的。通过刘伟超给出来的地图,哪怕对于后世来说很简单,但是对这个崇祯皇帝这个时代来说,却是足够好的了。 也是如此,像孙传庭这样知兵的官员,就非常期待能从崇祯皇帝这里提前获得这种地图,这对他们来说,是属于非常宝贵的消息。 边上的朱车臣听得有点傻眼,皇帝这边竟然有那么多地方的地图? 他曾经也是瓦刺各部族的盟主,当然知道地图对战事的重要性! 这其实就等于是,朝廷还没打仗,就先赢一半了! 回过神来之后,他一下又明白过来,这绝对不是大明事先去侦查了西藏、青海和天山的地形,因为这得要好多年才能完成的事情。 这个地图的来源,只能是已经成仙的大明太祖皇帝! 看看,这又是太祖皇帝显灵的一个证据了吧! 什么拜佛拜什么的,拜太祖皇帝才是最正确的!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这个想法,就听崇祯皇帝又对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说道:“另外,朝廷将士出征这些地方,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又需要预防什么,准备什么,朕会准备一个战前手册,等过几天就给到兵部,户部这边要准备什么东西,朕也会给卿等一份清单。” 高原反应啊,地质灾害之类的,刘伟超已经说过,会整理一份给他,他也只是转手而已。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15 绝望 , 眨眼间,又是大年三十了。 告别崇祯二十年,迎接崇祯二十一年,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必然是更美好,更期待的一年。 与此同时,对于有些人来说,虽然是难熬的一年过去了,但是,即将到来的一年,却只会是更难熬的一年! 比如朝鲜倭军统帅,倭国德川幕府的老中,人称“智慧尹豆”的松平信纲。 如果德川家光能看到他的话,很有可能是认不出来了。 此时的松平信纲,不但头发全白了不说,人也苍老了很多,就彷佛一下老了十来岁的那种。 这个时候,他正关着殿门,在朝鲜国王以前住的王宫里,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几个倭女在跳舞,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颓废的那种了。 他都如此,普通的倭军军卒就更不用说了。 在朝鲜南部的倭军,基本上也就勉强维持一个军队纪律而已。巡防,轮岗什么的,都还有,但是,效果如何,只能说是湖弄人的那种。 军中的酒鬼,各城中的劫掠,抢夺民间财物,女人等等事情,层出不穷,而倭军中的上官,基本不管。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绝望! 在三十万大军出征辽东,要联合大清帝国的军队一起,给明国沉重一击之时,明国的东江军却突然对朝鲜发起了进攻,并且兵力远超他们以为的一万左右,达到了六万多。 只是短时间内,朝鲜北部各城纷纷陷落。并且陷落速度之快,远超倭军的想象。 这种情况,就只能说明,留在朝鲜的倭军和进攻朝鲜的明军之间战力,相差甚远。 无奈之下,松平信纲连忙组织军力,全力防守朝鲜南部,同时给军中鼓励,说辽东那边倭国和大清的军队闻讯,必然会大举来援,到时候南北夹击之下,攻打朝鲜北部的明军必然会遭受重创。 还真别说,这种说法合情合理,至少在倭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士气便又振作了起来。 但是,朝鲜残余倭军等啊等的,等了几个月了,压根不见他们对面的明军惊慌失措,反而兵力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这一下,倭军就开始失望,然后绝望了。 在朝鲜的明国军队,如果得到增援的话,不大可能是从海上来的。 因为海上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一年到头,有一些月份是不适合跨海大规模开船的。 并且,明国援军要是能通过海上源源不断地增援朝鲜,那说明他们在山海关一线的压力并不重,这也能说明山海关那边的战事,对大清和倭国联军来说并不顺利。 比这个可能性更大的是,朝鲜北部的明军是把大部分兵力抽调到南线来了,这才是最可能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肯定是朝鲜北部已经不需要有足够的军队防御辽东的敌人!所以才会把军队都往南调度! 如果是这样的话,又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哪怕朝鲜北部的明军兵力减少,辽东也无法对其造成压力! 三十万倭军和大清军队在辽东那边的,这是何其庞大的军力,但是明军却不在意,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倭军和大清军队战败了,所以鸭绿江一线的明军压力就不大了。 而大规模的明军之所以没有杀到朝鲜南部,肯定还在清剿辽东的大清和倭军的残余,至少从理论上过来说,这是最有可能的。 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些朝鲜南部的倭寇,自然也就绝望了。 整个大清帝国的军队,连同三十万倭军都战败了,那朝鲜南部这边区区二十万倭军,还是孤军一支,不可能有援军的,又如何能抵挡住明军的进攻? 随着时间的过去,松平信纲鼓舞士气的手段越来越少,而对面明军的增加,特别是有更多番号的明军出现,就更是让倭军这边绝望了。 到了后来,明军那边发动了舆论攻势,说明国已经打败联军,甚至消灭了建虏,光复了整个辽东。他们的夜不收,还会带一些倭军的旗帜什么的来阵前秀。 那些旗帜,倭人这边都认得,是出征辽东的三十万倭军里面的。到最后,甚至还丢了一些首级过去。 倭人这边自然认得,这些首级都是那些出征辽东的大名。 如果说,旗帜可以造假,这首级又如何造假? 从这一刻起,倭军的时期就彻底崩溃了。就连他们的主帅,智慧尹豆之称的松平信纲也崩溃了。 是个人都明白,此时的朝鲜倭军,战力不如明军,自身又不可能有援军,是陷于绝境的绝望之军。 为什么明军还不打过来,估计就是辽东没有清剿干净残余,又或者天气严寒,明军都要准备过年了吧! 总之,朝鲜南部的倭人,已经是在麻木地过日子,过一天是一天的那种。再也没有他们刚来朝鲜时候,就想着当朝鲜这块土地上人上人的那种意气风发。 此时,大殿内,坐在松平信纲下首的几个倭人头目喝得醉醺醺的,也不知道是谁先站了起来,把一个倭女扑倒在那,其他人就都一个个上前,各自扑倒了一个倭女,全然不管坐在主位的倭军统帅。 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以前,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松平信纲毕竟是人称智慧尹豆的,岂会不在意军纪,更不用说在他当面了。 然而此时,松平信纲却彷佛没有见到一样,自顾自地在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酒。 忽然,他站了起来,并没有去管面前那些苟且,而是跌跌撞撞地走向后殿。 朝鲜刁民不肯逆来顺受,配合着明军给倭军添堵,使得倭军的物资越来越少,就连这王宫里用的灯油都要省着用了。 后殿内,光线因为油灯的不足而显得昏暗。但是还好,基本上能看得清楚,倒也不至于松平信纲会撞上什么? 这后殿的大堂正面,挂着一副德川家光的画像,很大,昏暗的光线下,瞧得不是很清楚。 不过松平信纲却没有在意,只是来到这幅画像面前之后,抬头看着画像。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一句话也没有。 不知道过了多久,松平信纲的腿忽然一软,一下跪倒在德川家光的画像面前,然后便“冬冬冬”地磕头起来。 如果他身后跟着的那个亲信仆人走到他前面看的话,估计能看到此时的松平信纲脸上,是无尽地懊悔之色。 不用说,当初以为和大清帝国联手,就能创造大倭国史上最大辉煌的这个决策者之一,是无比后悔当初做得那个白日梦了。 如今,不但白日梦没有实现,反而损失了几十万倭军在辽东,朝鲜不说,甚至连九州岛都沦陷了。 并且,还能预料到,明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会继续进攻倭国的其他领土,到时候,不要说德川幕府还能不能存在了,就连传承千年的天皇,都可能成为明国的阶下囚,是杀是剐,一切都要看明国皇帝怎么处置了! 这个,真得是倭人不能承受之重! 但是,如今的明国实在太强大了,从他们全歼了倭国水师那会开始,其实就有这样的结果了。 不过如果说,倭国没有同意和大清结盟,军队没有派到朝鲜人,那说不定还能和明国打上一打。 毕竟全部倭国的军队在本土的话,就算没有了水师,只要明军敢深入陆地,仗着地利是绝对有得打的。 可是,倭国偏偏是和大清结盟,为了占领朝鲜,派出了至少六十万以上的军队,而且还是精锐,还有上百万的农夫,等于一下削弱了倭国本土的实力。 想着这个情况,松平信纲那“冬冬冬”的磕头声音,就更响了。彷佛把他的脑袋磕破,或者会让他好受一点一样。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终于停下了磕头,缓缓地抬头重新看向德川家光的画像。此时,他的额头已经肿起了一个大包,就犹如头上长了一个角一样。 过了一会之后,松平信纲慢慢地伸手,整理了下自己的仪容。他的动作很慢,却很认真,之前颓废的那种情绪,似乎一下就退去了一样。 随后,他慢慢地上前,就在那副德川家光的画像下面,架着的一把刀,被他取了下来。 看到他这样子,他身后的那个倭人,忽然哭丧着脸说道:“老爷,朝鲜这边不能没有您啊!” 松平信纲似乎是没听到,用边上的一块布,开始认真地擦起刀锋。 那倭人听了,便哭丧着脸,继续劝道:“老爷,您要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松平信纲握着布的手,忽然一示意,阻止了他说下去。 稍微过了一会,似乎那刀已经擦得他满意了,他才看着刀锋缓缓地低声说道:“如今这局势,有我没我又有什么区别?一旦明军发起攻击,一切便都结束了!” 顿了顿,他倒握了手中刀试了试,又继续缓缓地说道:“与其活着被明军羞辱,不如趁着明军发起进攻之前向将军大人谢罪!” 那倭人听了,便不再言语了。 崇祯二十年大年三十,倭国远征军统帅松平信纲在汉城自杀身亡!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16 大明重心之变 崇祯二十一年一月中旬,朝鲜大地上,依旧是白茫茫的一片。虽然雪是停了,但是气候的严寒,还是让地面的积雪继续装饰着大地。 这种天气,明军这边大都缩在城里,等着冬天彻底的过去。 这时候的朝鲜,并不是因为兵力不够而不进攻朝鲜南部。 身为前线总指挥,东江镇总兵的吴三桂,对此自然是一清二楚。制约他下一步行动的,是粮草问题。 哪怕是船运能减少大量粮草消耗,在这严寒的季节,也不适合大规模运输。只有等到天气转暖之后,等着粮草补给充足了,才好发起进一步的战事。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他正在琢磨着朝鲜南部倭军的兵力部署图时,有夜不收赶来禀告了。 “什么?”吴三桂听得很是震惊,当即确认道,“倭军已经乱成一团,甚至被朝鲜义军都杀了不少了,还夺了几个城池?” 因为气候交通等原因,明军这边派出的夜不收,也就离明军防线这边上百里而已。最多对汉城的倭军,监控地更多一些。 却没想到,那些受东江军资助的朝鲜义军,竟然都在攻城夺地了! 倭军再不济,好歹也是军队,不至于如此吧? 确认了夜不收的消息之后,吴三桂坐不住了。 他倒不是说怕朝鲜义军抢功劳,被他们夺下的城池,不听明军的号令。真要那样的话,这义军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吴三桂担心的是,他这边行动晚了,那些倭人会被朝鲜人杀光的。 就算他事先嘱咐过,能俘虏的倭人,还是要尽量俘虏的。可是,他在东江镇几年,对朝鲜算是熟悉了,朝鲜人对倭人的深仇大恨,他们怕是会找各种借口杀倭人的。 但是,朝廷给吴三桂的旨意,是这些倭人都是免费劳力,要能俘虏,那是要尽量俘虏的。 于是,他便等不及后面的粮草上到,立刻传令给各部,马上向朝鲜南部进军。与此同时,也派人向辽东的蓟辽总督堵胤锡快马急报。 等到二月上旬的时候,堵胤锡便收到了吴三桂的第二份急报,说已经占领了整个朝鲜,大明旗帜插到了釜山,并和对马岛的海军将士联系上了。 在朝鲜的倭人大概预估有七八十万,当然,这是包括了倭国百姓。可在吴三桂占领整个朝鲜南部的时候,倭人一共就只有不到三十万了。其他的那些倭人,都被朝鲜人,找了各种理由杀掉了。 在急报中,吴三桂还是替朝鲜人辩解了一番,说朝鲜人对倭人有刻骨的仇恨什么的,说了一堆,原因自然是倭人在朝鲜的残暴。 另外,在吴三桂的急报中,还有一份倭国本土那边的消息。 福王已经占领了整个九州岛,不过本州岛那边,还有倭国的精锐,主要是属于幕府将军的直系军队。根据海军远征军侦查到的情况,如果朝廷大军要登陆本州岛作战的话,最好有充足的准备,否则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伤亡。 看到这则消息之后,堵胤锡联想起京师那边传来的消息,顿时有了一个主意,于是,他便立刻写了奏章,连同报捷文书一起,快马发往京师。 这时候的朝廷,已经在忙碌,一些军队和将领,都往大明的西部和东部调派,各个衙门都在为此忙碌,包括崇祯皇帝也是。 收到堵胤锡的报捷文书和奏报之后,崇祯皇帝也很是高兴:辽东和朝鲜全都平定了! 这个时候,之前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也到了要有决定的时候了。 这个问题,就是朝鲜的归属以及朝鲜人的安置问题! 朝鲜原本是大明的藩属国,但是到后来,朝鲜却背叛了大明成了建虏的藩属国,并且出兵协助建虏对抗大明。第一次皮岛陷落,就有朝鲜水师的功劳。 但是,朝鲜也有人心向大明,一直有给大明通风报信不说,甚至崇祯皇帝还通过刘伟超知道,朝鲜一直沿用他的崇祯年号到被倭国占领。 真要说起来,朝鲜改变成为建虏的藩属国,还是大明不够强大,朝鲜被迫无奈的原因。 就总体来说,朝鲜对于大明一直是比较听话的一个藩属国。 因此,朝中有官员认为,大明灭了朝鲜的倭军之后,还是要让朝鲜复国的。. 但是,不幸的是,朝鲜国王和他的臣子,被他们的子民,在宁古塔那边剁成了肉酱,也没留下什么血脉。 因此,最近朝中一个讨论的议题,就是朝鲜不复国的话,成为大明版图的一部分,那这些朝鲜人怎么处置? 有一种观点是,既然把朝鲜纳入版图,那朝鲜人自然也就是大明人,同等处置便是。 但是,另外一部分官员却反对这种论调,说不管怎么样,朝鲜人都有为建虏卖命,不但提供了粮草物资用来打大明,也还派出过军队帮着建虏一起打大明,如果没有朝鲜人在宁古塔那边给建虏辛苦开荒种田的话,建虏压根支撑不了这么久。 因此,他们认为,朝鲜人绝不能等同于大明百姓,反正大明却免费劳力,就把朝鲜人也都罚为苦力,让他们挖矿修路等等,最多是给他们一个短一点的期限,比如十年,五年之类的。 这两种观点,都有拥护者,崇祯皇帝这边,也没有马上做出决断,就让在外面的封疆大吏也都发表下看法。 崇祯皇帝的想法很简单,大明以后开疆拓土,类似这样需要处置的俘虏什么的,肯定会有很多。那由朝中官员,还有各地的封疆大吏都议一议,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想法,他再来决断便是。 至于刘伟超那边,崇祯皇帝其实也有问过,但是刘伟超说了,在科技方面,还有大政方针方面,又或者一些难题上,他都可以出谋划策,但是所有的这些,最好都要贴合大明的实际情况,需要崇祯皇帝这边自己也要考虑的。 因此,崇祯皇帝觉得,有关这俘虏的事情,他自己这边也最好拿出一个至少他认为满意的对策,回头决断的时候再问下刘伟超就可以了。 本来,崇祯皇帝一直还在犹豫,但是直到他看到堵胤锡的奏章,便有了定论,还感慨地说道:“还是堵卿了解朝鲜的情况更多,这得出来的处置结果,才算是让朕满意的!” 随后,崇祯皇帝便召开御前会议,把堵胤锡的方案公开,最终得到了大部分臣子的赞同,这处理朝鲜的方案,便这么定下了。 堵胤锡的方案,说起来其实也简单。 朝鲜人对于大明来说,不能把他们等同于建虏和倭人一般对待,但是如果和普通明人一样对待,那也是便宜了他们。 因此,除了原本属于朝鲜义军的那部分朝鲜人可以直接转为大明百姓之外,其他朝鲜人,必须要证明自己才可以; 而让他们证明自己也很简单,杀敌证明。 如今建虏已经灭掉了,但是,祸害朝鲜的倭人还有,就在九州岛。 因此,朝廷会武装朝鲜人,把他们派去本州岛向倭人报仇,证明他们不是孬种,够资格当大明百姓的,那才能转为大明百姓! 要是连这都不敢的,那就没资格成为大明百姓,转为大明俘虏,当苦力赎罪得了。 堵胤锡的这个方案,在道义上,大明也是占了理的,不好挑刺;顺带着,还能帮大明这边去消耗九州岛的倭军,减少朝廷官军的伤亡,算是一石二鸟之计。 对于这个方案,刘伟超也不反对,自然就颁布实施了。 让崇祯皇帝和堵胤锡等人想不到的是,哪些朝鲜义军出身的大明人,竟然也纷纷要求参与攻打倭国本土。 对此,他们只能是感慨一下,倭寇造孽太多了! 这种要求,自然不可能不答应了! 辽东和朝鲜敌人的彻底剿灭,让朝廷能从这两边抽调更多的军队出来了。 朝廷大军的骑军主力,重新集结到包头和归化城一线;原本在西南待过或者西南出身的将领和军卒,也纷纷往西南那边调去,另外有一部分,则往广东和广西调派。 一时之间,大明境内,到处都是过路的军队。 与此同时,征倭远征军的海军和登莱海军,也抽调战船,往福建一线集结。 在大明的东线这边,就只剩下半个倭国在苟延残喘,留一部分军力就足够了。大明的大部分军力,都开始往西、往南倾斜。 政通司辖下的报纸等舆论工具,也开始重点介绍大明新的敌人,也就是安南叛军、荷兰殖民者以及洞吾的东吁王朝,还有青藏高原上的敌人。 原本这些不为大明百姓所熟知的敌人,一下从多方面,各角度地呈现在他们的面前。 对于这些新的敌人,有一部分大明百姓其实有点不以为然的,类似这种的,以往朝廷,只要他们听话,能向朝廷朝贡就行了,何必打仗呢!说他们的威胁多大,大都是危言耸听而已! 也就在这时候,固始汗等西部联军发起了对明战事。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17 小心眼 , 不愧是固始汗,虽然大明这边已经提前获悉了消息,并且进行兵力调动,同时也给西部边疆那边传讯。 但是,西部联军从多点同时发动攻击,云南、四川和陕西等地,皆遭受攻击,被夺去了一部分土地。 这次的联军,最主要的组成,准确来说,是和硕特汗国,就是固始汗所建立的青藏一线的汗国,还有准葛尔汗国,沙俄帝国以及叶尔羌汗国。 这个叶尔羌汗国,原本其实也是很强大的,他们的开国汗王,和如今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的开国皇帝是难兄难弟,打不过敌人,就跑了;当时一个往东发展,建立了叶尔羌汗国,一个往南发展,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曾经有一个历史阶段,这个叶尔羌汗国还非常强大,不过等到这崇祯年间时,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在大明西部区域,最强大的势力,还是固始汗建立的和硕特汗国,其次是瓦刺,不过瓦刺被分化瓦解,只剩下准葛尔汗国时,实力相对来说,还是叶尔羌汗国强一点,但是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叶尔羌汗国最终会被准葛尔汗国灭掉。 这个时候,在大明强大的压力之下,这些国家最终联合了起来,向大明发起了进攻。 一时之间,云南急报,四川急报,陕西急报,告急奏章,如雪片一样飞往京师。 沿途的百姓,看到这一幕,全都非常地震惊。 “怎么回事,哪里又打仗了?” “流贼不是都已经平定了么?甚至连辽东建虏都平定了,怎么又是军报急递的?” “听说衙门里面的消息传出来,是西部蛮夷进攻我们大明!而且还不是一处蛮夷,是好些个蛮夷联合起来的,实力很强,边关那边,都丢了好些地方了!” “怎么会这样?我们大明招他们还是惹他们了,为什么要打我们大明?” “你这个人是幼稚的,什么时候不招惹就不会打了?除非你拳头够硬,人家才不敢来惹,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也如此!” “……” 相对于大明西部百姓的担心而言,中东部的百姓,看到连续的军报急递之后,就不是那么担心,甚至还有点庆幸。 “还真是不出朝廷所料,西部果然有战事,朝廷派兵过去就对了!” “那可不,你们也不想想,我们是有太祖皇帝保佑的!这么多敌人一起攻打我们大明,算是天大的事情了吧,太祖皇帝肯定会显灵,告诉当今皇帝的啊!” “还是朝廷说得对,如果不是直接朝廷管辖之下,那些土司也好,藩属国也罢,一旦强大起来就会打我们大明。与其这样,不如就灭了他们好了!” “但是,这样灭得过来么?灭了一个国家又会有新的国家和我们大明临界的啊!” “那就继续灭,怎么了?” “要你这样说得话,整个天下,好像是叫地球吧,我从我侄儿的格物学上听来的,这整个地球上的所有国家都被我们大明灭掉,最后只剩下一个大明了?” “哪有怎么了?不可以么?” “其实也不是,不是还有藩王就藩的藩属国么?也不全是大明一个国家了啊!” “……” 他们这些百姓,身处中东部,对于朝廷官军刚光复了辽东,灭掉了朝鲜倭寇的消息,了解地更多,也因此,对于朝廷官军就更有信心。 加上他们看到一支支的军队,正在往西出发的,因此,看到这军情急报,听到西部的蛮夷都联合起来打大明,哪怕是丢失了一部分领土,却也没什么担忧。 但是,西部战事的发生,对他们多少都是有影响的。 在之前的时候,有一小部分人觉得朝廷光复辽东、灭掉朝鲜倭寇之后,已经可以马放南山,天下太平。至于其他周边地方,只要称臣纳贡就可以了。这种观点,就再也听不到了。 有个别人提这个的话,绝对会被一群人围攻。别人这都打上门来了,还马放南山? 经历了乱世,绝大部分人都知道,天下太平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点,被更多人接受。 …………………… 京师紫禁城武英殿内,内阁次辅孙传庭等人,正在给崇祯皇帝禀告前线战报。 在一座屏风上,还挂着大明西部地图,上面用红蓝两种眼色进行标注收到的敌我态势图。 从这个地图上可以看到,确实被西部联军攻占了不少地方。丢失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四川西南部,还有陕西的一些地方。 但是,从地图上,也能看出敌人并不是齐头并进地在推进,因为在他们和明军交战的后方,其实还有一些城池并没有拔掉,还是属于大明的。 听着孙传庭在一一解说,崇祯皇帝不时点点头,并没有因为丢城失地而恼羞成怒的表情。 在孙传庭禀告完了之后,崇祯皇帝却忽然还关心起南边的情况来了。就听他问孙传庭道:“安南那边的消息如何了?” “回陛下,刚好有南方来的急报,正要向陛下奏报!”孙传庭一听,立刻便禀告道,“先前安南之北方郑氏和南方的阮氏联合起来,在荷兰人的策划下伏击了朝廷官军之后,在表面上,双方已经握手言和,依旧尊黎氏为主,但其实还是以灵江为界,各过各的。” 顿了顿,他又接着奏道:“应该是从荷兰人那边听到朝廷海军的强大,他们该是都担心各自的战略重心不够,因此都在往西攻打邻国,甚至南方的阮氏还同时往南攻打,意图占据更多的地方才能和我大明周旋。” “这一点,从安南的这些邻国向我大明求援,也得到了印证。”孙传庭说到这里,眼神中露出一丝不屑道,“至少从目前看,安南的阮氏和郑氏所部攻势凌厉,这些小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当即微笑着点点头,不过他还没说什么呢,就听到首辅贺逢圣出列奏道:“陛下,这些小国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如今向我大明求援,按着不回,是不是不大妥当?”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有过吩咐,对于南洋的藩属国,有什么要求一律不理。 对此,贺逢圣以为,如今大明变得很是强大,要有天朝上国的架子,晾一晾他们,哪有他们提什么就马上回应他们什么的。 可如今,人家都是十万火急的事情了,要再摆天朝上国的架子,万一一个不小心,人家抵抗不住,被灭了怎么办? 因此,他最终还是提醒了一下皇帝,摆天朝上国的架子当然没问题,可也要注意分寸啊!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到他这话,却是一声冷笑道:“崇祯十五年,朕发圣旨给南洋诸国,让他们朝贡粮食,多多益善,可有一国回应?” 他是记得很清楚的,当时不管是赈灾还是军粮,全都是粮食急缺。于是,就听从了刘伟超的提议,知道南洋诸国有粮食,就发了圣旨去南洋的藩属国,让他们朝贡粮食。 结果没想到,没有一家藩属国给大明朝贡粮食,都是找各种理由推辞。 根据刘伟超的猜测,可能南洋那些国家,都受西方殖民者的影响比较大,又觉得大明乱成这样,也没什么实力了,因此就听西方殖民者的了。 虽然这种情况,可能有的藩属国算是有苦衷的。但是,崇祯皇帝才不会管这些! 他就只是记得,没人雪中送炭!如果不是以郑森为突破口,收归郑家为朝廷所用的话,中兴大明的日子肯定要往后再挪了。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是一直记得的! 因此,他听到贺逢圣说这话时,便这么回答了。 贺逢圣一听,顿时有点傻眼,没想到皇帝这么小心眼,竟然还记得这个事情! 他很想提醒下,大人要有大量,可是,抬头看看崇祯皇帝的表情,最终,他还是把这个想法给丢脑后去了。 为了那些南洋小国,让皇帝不开心,至于么? 他在这么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对底下这些臣子接着说道:“朕就是要用安南的这把刀,先在南洋好好收割,等灭得差不多了,朕再动手,把他们都灭了,顺便也可以找几个地方封几个藩王出去!” “……”贺逢圣一听,不由得无语,心中想着,看,这是得罪了皇帝的下场!不要说人了,国都要灭! 孙传庭听了,却是开口奏道:“陛下,既然如此,可在南边多宣传下大明正遭受西面百万敌军的进攻,南方被安南军伏击同样损失惨重,因此需要时间重整军力才好!” 说到这里,没等崇祯皇帝说话,他想了下又补充道:“另外,再调派一些战船去安南海边亮一亮相,让安南那边认为,回头朝廷派兵征讨安南,必定会在其海岸线的某些地方发起进攻,迫使他们更急切地需要战略纵深以应对朝廷官军的进攻!” 很显然,他这是要往火上浇油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18 换装 对于孙传庭的这个建议,崇祯皇帝非常赞同,当即点头说道:“如此,就让先行完成换装的战船去吧,要是遇到安南的水师,就直接灭了。” 他所说得换装,是朝廷现在已经研发出了线膛炮,射程比起以前的滑膛炮更远,射击精度也更高,这个对于海战尤其重要,因此,换船不容易,但是,换火炮却还是容易一些的。 为此,兵仗局在福建厦门,福州两地都开设了下属地方兵仗局,专门用于生产海军所用线膛炮。等到熟悉的工匠人手更多之后,计划在广东也要加设新的地方兵仗局。 当然了,这种涉及到军事方面的,原本的保密级别就非常高,虽然说是地方兵仗局,但是地方上其实是无权过问的,直属京师兵仗局。 更不用说,发生过蒸汽机图纸偷卖案之后,这方面的保密程度就更严谨了。而且因为蒸汽机图纸偷卖案导致南京勋贵几乎一锅端的后果,也极大地震慑了所有知情人。 还有一点,蒸汽机是军用和民用两种用途,特别是民用方面,就能让更多人知道蒸汽机;但是,线膛炮是军中之物,外表和普通火炮的差别又不大,并且军中应用还很少,甚至可以说,很多军中将领都还不知道线膛炮的存在,除非他们收到军令,前去换炮的时候,才知道有这种火炮的存在。 属于线膛枪的一战,已经在辽阳之战中出现过了。在征讨辽东战事的将士中,知道线膛枪,也就是神威步枪的存在。 但是,神威火炮却还没有发威,还在静静地蛰伏,等待那一鸣惊人的机会。 对于崇祯皇帝的要求,孙传庭很是赞同,不过同时也提醒道:“安南水师中,说不定还会有荷兰战船,这一点,必须要提醒南边出巡的海军。”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接着奏道:“等到海军大部分战船从倭国那边返回休整,可考虑从吕宋一线直接打击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不用等到安南平定。” “可!”崇祯皇帝听了,直接点点头道,“那朕就发一道圣旨给周王,让他提供远征军所需的粮草。” 其他方面,就不强求了,但是,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又是南洋那边,粮食的要求,就不过份的。这么一来,会让大明远征的成本,一下降低很多,不过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把藩王封往海外的好处体现了。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想法,在场的人都没有任何异议,随后又开始商量西线、南线战事的后勤问题,一直讨论到很晚。 至于前线打仗的具体情况,先前就有方略下去,就如今来说,也并没有意外,不需要再讨论什么。 ………………… 在崇祯皇帝他们商量战略方面的事情之时,已经有从倭国那边返回的海军,抵达了福建厦门。 先行返回的是五十多艘战船,其中有五艘是蒸汽风帆战船,领军的是原本川中将领杨展。 曾英是征讨倭国的海军统帅,还需要继续坐镇倭国那边,配合朝鲜的朝廷官军进行对倭作战,暂时没法回。 看着朝廷战船一下出现这么多,通过入海口驶入福州港时,不管是水里的船,还是路上的马车等等,纷纷停下,向这些朝廷战船欢呼起来。 “哇,好多朝廷战船,这是从哪里来的?” “看那船身,该是远航回来的吧?有可能是吕宋那边的海军?” “看旗帜啊,笨!这是征讨倭国的远征军回来了,主将是杨,该是杨副将!” “我又不识字,我哪知道啊?” “要不你说你才八岁,赶紧去朝廷公立学堂学识字去吧,要不然以后寸步难行!” “我胡子都一大把了,让我冒充小孩去蹭免费学堂?亏你想得出来?” “……” 对于这支朝廷海军的出现,大明百姓在欢呼议论一阵之后,就该干嘛就干嘛去了。至少福建这边早已天下太平,既没有海盗,也没有西夷,更没有倭寇。 只有那些家里有在征倭远征军海军中当兵的,才进一步去打探消息,甚至赶去福州港看情况。 杨展身材高大,就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看着福州这边的繁华,感觉又比他以前来福州时,更为繁华了,心中就不由得很是感慨。 哪怕是现在的他,还是清楚地记得,当初张献忠那股流贼杀入四川时候的人心惶惶,还有左良玉窜入四川时候的混乱,但是,这才过去了几年,不但那张献忠和左良玉早已经枭首不说,这天下就已经如此繁华,百姓的脸上,再也见不到惊慌。 甚至看到朝廷官军,都还会热情地打招呼了!这在以前,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百姓不怕朝廷官军,这是好事;百姓拥护朝廷官军,这就更是好事! 出征倭国有两年了吧,变化真得是大了不少! 杨展心中想着这些事情时,船队很快就到达了福州港。他发现,港口的船更多了,码头上都是人山人海,很是热闹。 不过哪怕如此,也有一处码头空在那里,码头上还有红色横幅挂在那里,欢迎征倭将士回家! 船队出现的那一刻,码头这边,不知道从哪里钻出了一批人,敲锣打鼓地热闹了起来。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也都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拥过来观看,欢迎征倭将士。 从码头一处酒楼那,也出来了一群人,为首那人,竟然穿着大红绯袍,赫然是福建巡抚吴之屏。 杨展见此,不敢怠慢,连忙等船一靠岸,就第一个下去,向巡抚大人见礼。 没想到堂堂福建巡抚,竟然来迎接他这支海军,让他真得有点受宠若惊。 他自然不知道,这个吴之屏是最懂做官之道的。不管是他之前应对锦衣卫指挥同知郑森,还是在对待征倭远征军方面。 朝廷的态度,准确地说,就是崇祯皇帝的态度,他最是会揣摩,知道在接下里的时间内,当今皇帝都会非常重视军队这边。因此,他就同样摆出了礼贤下士的那种气度,反正也不用费他什么劲。 他这亲自迎接,果然让杨展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免礼,免礼,辛苦你们了!”吴之屏笑眯眯地亲手扶起了杨展,微笑着说道。 等到杨展站定之后,他又一指他边上的一个绿袍官员说道:“这位是都察院福建道御史张同敞张大人,奉旨在此等候你们多时了。” 听到这话,杨展心中一惊,连忙抱拳向张同敞见礼。 张同敞倒也没有托大,立刻就还礼,然后对杨展说道:“朝廷组建征讨安南海军,你任总兵,我是监军,以后在军中,还请多多指教!” 杨展听了,不由得有点意外。这番话中,消息有点多啊! 第一,是朝廷又要打安南了,他当总兵,独当一面,这是好事。 第二,以前的时候,监军一直是锦衣卫这边的,这一次,竟然是都察院的御史! 当然了,换成再早之前的话,军中监军,都是宦官或者御史之类文官,倒没有锦衣卫的。 如今又改回御史,朝廷的军中监军之策又有什么变化了么? 他在想着,或者是被张同敞看出来了,就听张同敞给他解释道:“军中各级监军皆都不变,朝廷派我过来,主要是要看看之前新的监军制度如何,总结优劣,向陛下奏报!”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杨展心中想着,当然也不敢有意见。 边上的吴之屏见了,还笑着介绍道:“张大人年少有为,又是张文忠公之孙,朝廷甚是重视,还望杨总兵多多配合!” 张文忠公,也就是张居正,这可是万历年间最为有名的人物。杨展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顿时肃然起敬。 作为军中将领,其实对于张居正都是有好感的。不说别的,就只是张居正能对军中将领给于支持,才有戚家军的威名赫赫。而不是像其他文官一样,就知道打压武将。 等他们寒暄了一会之后,吴之屏便笑着说道:“走吧,去衙门接旨,随后还有不少事情呢!” 杨展听了,当然听从了。 至于他的部下,在得到新的军令之前,全都在船上待着。 不过也没有等太久,杨展的军令就到了,除轮值将士之外,其他将士都得到了假期。福建籍的,最多得到了一个月的假期,其他将士,也都有休整的机会。 在这个期间,战船要修补。更让杨展有点意外的是,就连船上的火炮都要替换。对此,他有点想不明白。 船体因为长期的航海,虽然在琉球王国和九州岛都有维护过,但是回到福建之后,自然也是要好好保养一下的,这是没问题的。 但是,船上的火炮,其实就没发射多少次,很多火炮在平时的保养之下,就还如同新的一样,这就要换?好像有点没必要吧? 作为监军的张同敞,倒是没有瞒他,给他解释道:“走吧,去兵仗局,换上新式火炮,你就知道好了。可以告诉你,这种新式火炮,陛下命名为神威火炮!”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19 白加黑 神威火炮? 杨展一听这个名字,不由得就略微振奋。 神威火炮啊,从这个名字就能听出来,这该是一种威力强大的火炮! 这么想着,他都有种迫不及待地感觉,就想着快点见识下这种叫做神威火炮的新式火炮! 不管怎么样,神威火炮听着就比红夷大炮要厉害,威力肯定也会更大! 于是,他便匆匆赶去了福州兵仗局,经过一系列核对身份等流程之后,兵仗局这边便带着杨展和张同敞去了库房,同时介绍道:“神威火炮的工期比起普通火炮要更长一些,因此目前只有一百门而已,大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配置到你的战船上!” 就一百门火炮,如果是西夷的战船,不是武装商船,而是真正的战舰,估计也就一两艘战船的火炮配置数量而已。 大明海军中,虽然火炮数量没有这么密集,因为福船结构的限制,可是,这一百门火炮的数量,也还是太少了一点! 杨展在失望之下,倒也还是能安慰自己的。 神威火炮嘛,威力更强大,比起红夷大炮要更好,少一点就少一点吧,多了的话,怕战船也吃不消! 这么想着,他们一行人便到了库房了。 打开库房的门之后,杨展顺着兵仗局管事所指一看,顿时就有些傻眼了。 在他想来,神威火炮既然比红夷大炮还要厉害的话,那铁定是要比红夷大炮还要大,还要笨重的那种了。 结果没想到,他眼前所见到的神威火炮,个头竟然还没有红夷大炮大,这威力还能比红夷大炮强? 说实话,他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兵仗局管事从杨展的表情上,大概猜出来他心中在想什么,便笑着说道:“大帅可不要小瞧了这神威火炮!这个名字,可不是瞎取的!” 说着话呢,他从边上手下那递过去的一本册子,接了过去,然后翻看了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顺手递给杨展说道:“这是神威火炮的参数数据以及操作手册,大帅可以看下。” 看到杨展接过了那本册子,他便继续说道:“装到船上后,去海外试试,我会派工匠一起,如果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问他们,顺便也看看,神威火炮在海战方面,是不是还需要什么改进的地方……” 他的这个话还没说完呢,就听到杨展惊讶出声道:“啊……” 边上的张同敞都被他吓了一跳,这突如其来的“啊”的一声,仿佛见鬼了一样的,至于么? 就见杨展失态之后,脸上带着惊讶,还有震惊之色,转头看向那兵仗局管事,急忙确认道:“这神威火炮的有效射程真得有这么远?” 说到这里,他又急忙补充道:“我的意思是,这神威火炮的个头比红夷大炮要小多了,但是还能比红夷大炮厉害这么多?” 至少在线膛火炮或者线膛枪发明之前,是有一个常识的:火炮越大,威力越大,对应的,重量也就越重了! 而杨展平日就在领兵打仗,特别是近两年,更是在倭国那边,他自然不可能去学格物学,他脑海中的认识,也依旧是以前的认识而已! 看他这么震惊的样子,兵仗局管事当即微微一笑道:“这方面要造假的话,是要掉脑袋的。事实上,这上面的参数,其实都是保守的。真实情况如何,大帅回头去试试就知道了。” 听到这话,杨展的眼睛顿时就睁大了,甚至都有点迫不及待了,当即转身,对他身后跟着的一群手下说道:“快,清点拉走!” “等等!”没想到兵仗局管事却笑着摆手,然后又对他说道,“那边还有一千枚手榴弹,大帅也清点带走,这都是内阁那边觉得你们海战可能也要用到,特意从陆军那边拨了部分过来的。” 杨展一听,就有点迷糊了,不过直觉告诉他,这肯定是好东西! 于是,他连忙请教道:“这手榴弹又是何物?厉害么?” 这一刻,没有神威两个字,他都不敢肯定了! 兵仗局管事看他这个样子,也没有马上答话,带着他走到了隔壁的库房,吩咐手下打开之后,用手指着一个个箱子说道:“喏,就是这个了!” 说话间,库房这边的人,已经把箱子的盖子打开。兵仗局管事就直接从里面拿了个手榴弹,递给了杨展。 杨展看着手中这个有点像大号锤子,或者说像小号的铁锤兵器,心中有纳闷了:这个手榴弹,很厉害么?怎么看着,有点不靠谱啊! 他在看着,兵仗局管事就给他介绍道:“这种手榴弹,必须是军中力气大者使用,拧开手柄那的木盖,点燃藏在里面的导火索之后丢出去,会爆炸,杀伤一片,属于小型的没良心炮的一种。” 杨展听得诧异,看向手柄处,发现果然是有旋转的盖子,可以旋开那种。 他正在打量呢,兵仗局管事还在给他介绍道:“这个手榴弹可是在光复辽东的战事中大显身手了,按照朝廷的意思,配置在海军中,主要是用于敌船靠近,试图跳船战时,让你们用来杀敌用的。” 杨展听得很是高兴,同时也有点疑惑地问道:“这个手榴弹不算很大,它爆炸的威力,真得很大?” 说真的,他有点怀疑。火药威力到底有多大,作为军中将领,那是再清楚不过了! 听到他这话,兵仗局管事当即笑着说道:“大帅可不要小瞧了,这里面可是装着新式火药,叫做白火药,威力至少是黑火药的三倍以上!” 新式?又是新式?真是太喜欢新式了! 自从格物学在大明出现之后,当今皇帝发明了一种又一种好东西,但凡是新式啥啥啥,那绝对是好东西来的! 这不,新式火炮叫神威火炮,从参数上来说,绝对是好东西!新式火药,叫白火药,也肯定是好东西,这可是火器的根本啊! 为什么不叫神威火药,而是白火药,估计是颜色上区分吧,不管管它呢,哪怕叫白加黑火药,那也无所谓,只要是新式火药就好! 这么想着,他便惊喜地问道:“那是不是说,我们大明的火药,以后全部都是新式火药,那火器的威力必然会更厉害了啊!”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就见兵仗局管事摇了摇头说道:“这个白火药的产量还不大,并且目前还只有京师那边才能产出。要想以后全军都用上,估计还要过一段时间。至于多少时间?说实话,这个不清楚这白火药怎么来的,我也不好说!但是有一点还是知道的,这个白火药和黑火药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东西!” 杨展听了,不由得有点遗憾。威力比黑火药至少要大三倍的啊,要是能早点在军中都用上,那绝对碾压敌人,包括哪些西夷了啊! 但是,回过神来,他仔细想想,好东西难造,这不也是常识么! 这么一想,杨展心中就释然了! 不过此时的他,非常想亲眼见见这些新式武器,便急着让他手下赶紧和兵仗局这边交接起来。 而后,他心中还惦记着一事,看到兵仗局管事并没有带他去另外的库房了,便有点疑惑地问道:“没了?” “没了!”兵仗局管事都被他逗笑了,对他说道,“你还想要多少好东西啊?还不够?” 杨展听了,脸皮厚着,不为所动,只是继续追问道:“刚才你不是说,还有一个叫什么没良心炮的么?” 这个火炮的名字,他记得非常清楚,兵仗局管事有提过,但是在以前是绝对没有的,肯定也是新式火炮! 听到他这话,兵仗局管事倒也没有抵赖,点点头回答道:“我是有说过这没良心炮,但是我也只是提了一嘴,并没有说要配发给你们啊!” 真还有一种新式火炮啊! 得到这个结论,杨展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立刻盯着兵仗局管事,居高临下,俯视着兵仗局管事道:“为何不配发给我?”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如何,但只要是新式火炮,那绝对是好东西没跑的! 那么,好东西,自然是见者有份了! 可谁知,兵仗局看着人高马大的他,只是双手一拍道:“要给你配发,我也得有才行啊!” “啊?”杨展一听,相当意外,一下苦了脸道,“原来你也没有,是还没有造出来么?” 兵仗局管事听了,依旧摇头道:“这倒也不是!没良心炮都在光复辽东的战事中大显神威了,怎么可能没造出来,只是因为要用到新式火药,产量受限,就只配发给陆军用了。西部战事那边,更急呢!” 此时的杨展,在福州这里看到军报了,知道西部蛮夷联合起来攻打大明西部。而他这边,却是以巡查威慑为主,重要性来说,肯定没有西部那边重要。 因此,杨展有点失望,却也没有办法。 不过很快,他又一下振作了起来,那什么没良心炮先不管,赶紧先去试试自己拿到手的新式武器再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20 期待 风和日丽的天气,海浪也不大。 福州外海,先期保养完毕的十艘福船已经一字排开。铁甲蒸汽轮船倒是没有,因为需要更多的时间保养。 在它们的前面,则是一艘小船,船上并没有人。 在战船上,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旗舰那边。临近旗舰的那几艘战船上,也有将士摸着分到他们船上的神威火炮,不时还伸手看看炮膛里面,一脸稀奇的样子。 “你们说,这个神威火炮真能打那么远,还能打中?” “估计可以吧,要不然,兵仗局不是很丢脸?” “这可不是兵仗局丢脸的问题,要是夸大,弄虚作假的话,能蒙骗住皇上?能让皇上给取名神威火炮?” “这炮比红夷大炮小了不少,但是威力还要大的话,总觉得不可思议?就因为这炮膛里面的这点古怪?想不通,真得想不通!” “你要能想得通的话,你就不在这里,而是在兵仗局了,说不定还能去皇家科学院拿爵位呢!” “别说话了,旗舰那边好像开始了,看着吧!” “……” 其他将士本来还都在斗嘴的,听到提醒,便全都住嘴不说,一个个都是盯着旗舰那边,心中都是期待。 如果真能命中远处的小船,那大明海军的战力绝对会提升很大一截,更难有对手了! 而在旗舰这边,杨展和张同敞等人,其实也和他们的手下一样,非常期待,就想着看到奇迹发生。 对他们来说,这么远距离要能命中那小船,绝对是奇迹无疑! 军中最熟练的炮手,在兵仗局工匠的指导下,已经熟悉了装弹的流程,并且用辅助工具测量到小船的距离,再根据手册中规定的参数,选取了合适的火药量,又调整神威火炮的仰角。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都转头看向总兵,等待下令。 “开炮!”杨展没有多想,立刻就下达了命令。 对他来说,早点见证奇迹,那就会心安一分! 火炮手收到命令之后,便随着船只摆动的角度,在他认为合适的时间,点燃了导火索。 这一刻,旗舰上的人,上到总兵监军,下到普通将士,全都盯着那燃烧的导火索,看着它燃烧殆尽。 忽然之间,身为火炮发出了一声响:“轰!” 在炮口冒烟的这一瞬间,所有人都立刻抬头,看向远处的那艘小船。 就见一道水花,在不到那小船两丈左右的地方激射而起。 不用说,刚才的炮弹,是砸到了那个激起水花的地方。 没有命中小船! 但是,旗舰上,还有边上一起看着的其他战船上的将士们,却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啊,真得有准头啊!” “对啊,差一点就打到了!” “这要是一轮齐射的话,肯定能有几颗炮弹能打中小船了!” “真不愧是神威火炮!这么远的距离,要是换成红夷大炮的话,都不知道会打到哪里去,断然不可能打得这么准的!” “……” 在称赞声中,也有人质疑,说道:“会不会是凑巧,刚好打到了边上呢?” 他的这话才说完呢,就听到旗舰那边又响起了一声巨响:“轰!” 众人听到动静,立刻抬头去看那小船那。 就见小船的另外一面,大概三丈左右的距离处,又是一道水花激起,非常地醒目。 虽然依旧没有中,但是,明军将士们的欢呼声,再次响了起来,甚至比起第一次还要大声,响亮了。 作为海军将士的他们,自然都知道,在船上的火炮发射,误差几丈远,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这么远的距离,几乎可以说,已经非常准了。 对于神威火炮的射程和精准度,他们都有了一个心里预估,想着这个火炮,果然比红夷大炮要厉害多了,一个个全都乐开了花。 就在这时候,忽然,就听到旗舰那响起了连绵的火炮声。 “轰轰轰……” 几乎是在火炮响起的瞬间,就见远处的那艘小船,被炮弹砸中了。 看到这一幕,这十艘战船上的明军将士们,全都欢呼了起来。 虽然以他们的经验,在看到前面两次试跑的准确度之后,知道火炮齐射的话,估计肯定有炮弹能打中小船,但是,真得打中小船的时候,他们的欢呼声,还是比之前两次都要热烈很多。 “看看,看看,我就说能打中吧!” “这还用你说,谁不知道能打中啊!” “这么远的距离,一次齐射就能打中,哈哈,要是再和倭军交战的话,他们的船压根开不过来!” “我看到了,刚才好像是十门火炮开炮了吧,有两颗炮弹是打中小船的!” “厉害了,真得不愧是神威火炮!” “……” 不但他们高兴,就连他们的总兵杨展,那也是一脸的笑容,合不拢嘴的那种。 火炮对于海军来说有多重要,那是再怎么形容都不过份的! 如今有了这种神威火炮,射程远比红夷大炮要远,最关键的是,准头还高。 这么一来,对上敌人,不管是船,还是岸防炮,优势都在朝廷这边了。 原本杨展知道自己要率领这一百来艘战船前往安南沿海去执行军务,威胁安南叛军,说实话,他其实是有点担心的。 因为一直以来,朝廷海军对阵敌人,不管是吕宋的西班牙人,还是对上倭国水师,基本上在战船数量上不是占优,也是相差无几。 但是,如今他要去面对安南叛军的话,南北两股叛军的战船合起来,并且还可能有荷兰的风帆战舰,战船数量上就绝对处于劣势的。 虽然说他不怕,但是担心也是免不了的。 蒸汽铁甲战舰远没有想象中好用,有不少限制条件,特别是风浪大的时候,就显不出速度上的优势。而荷兰人的风帆战舰,速度上是要胜过福船,并且船上的火炮数量也很多。至少在之前的时候,火炮质量和朝廷海军的火炮质量差不多。 这么一来,有荷兰的风帆战舰牵制,安南叛军的战船数量又多,这次的任务,危险性是不少的! 但是没想到,朝廷只让他的一百来艘战船出征,是给他预备了克敌制胜的武器! 有了这个神威火炮,虽然只有一百门,但是按照目前试射的效果来看,一艘福船装备十门火炮,就能在敌人开炮之前就先打中敌船。 换句话来说,就有十艘战船,能有效威胁敌人。并且这个敌人是指荷兰的风帆战船,而不是战船和火器更差的安南叛军的战船。 再进一步,朝廷要求杨展去执行的任务,就是恐吓安南叛军不敢在沿海一线停留。这个任务,要说之前可能会有难度,可如今,有了这个神威火炮之后,就变得容易了! 安南叛军的岸防火炮就是摆设了,大明海军可以停留在敌人的射程之外开炮。说不得了,安南那边的内河也可以去走走了。 此时的杨展,自然是不知道,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在满清末期,八国联军还有什么英法联军,英军之所以花费很少的代价,就能打得满清签订耻辱条约,就是因为他们的火炮比满清的火炮厉害很多。 一如他现在所想得这样,西夷能打到满清火炮,而满清火炮打不到西夷,光挨打没法还手,士气就容易崩溃,觉得西夷无敌。 当然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满清腐败无能了。 此时的杨展,在高兴之后,又让其他装载了神威火炮的战船,也都开始试射,一直到把那艘小船给击沉了才算是乘兴而归! 不过这还没完,他们在长乐靠岸之后,又去了一处偏僻的地方,试验手榴弹的威力。 择军中力大者,在不同距离画上圈,放好靶子,然后就让将士们丢手榴弹。 “轰轰轰……” “轰轰轰……” “……” 爆炸声不时响起,不出意外,所有将士被这种爆炸激射弹片伤害的手榴弹威力所震慑。 再次之前,他们只有见过实弹,散弹两种。 实弹就不用说了,就是实心弹;散弹,其实就是各种碎片放在炮筒里,激射而出,只能射伤火炮面前一个散形,距离很近的那种。 而如今这个手榴弹,是能往远处丢去,然后有散弹的这种效果! 这么一来,这种手榴弹对付冲锋过来的人群,会有多大的伤害,就可想而知了! 一时之间,明军将士们对于朝廷能造出这么厉害的新式武器,一个个都是非常地佩服,同时,他们也对将来的战事,更是充满了信心。 并且,他们还相信,朝廷以后肯定还会出更好的武器,源源不断地出更好的武器! 对于朝廷的信心,对于将来战事的信心,让他们无比期待接下来的战事,渴望获得更多的军功。 对于杨展来说,当然也变得很期待接下来的战事,期待着让敌人,包括那些荷兰人大吃一惊,打得他们屁滚尿流! 不过战船保养还需要时间,但是应该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南下安南作战了! 在杨展期待安南战事的同时,西部盟军这边,也是如同他一样的心情。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21 大好局面 , 热门推荐: 叶尔羌汗国境内,大军云集,西部盟军主力,其实就藏在这里,各地的军报快马,全都往这边赶来,送上各地军情。 “报,我军杀入明国四川松潘卫,已经夺取若尔盖地区,前锋正在往风洞关进发!” “报,我军杀入明国四川行都司,攻占北山关,往北进攻石棉中!” “报,我军已杀入明国黎州安抚司,向南进攻汉源,一旦南下,便会进攻石棉,和南路军会师!” “……” 一个个报捷文书,虽然累垮了快马,却把西部盟军的人都给听开心了,听兴奋了,振奋地不行。 “好啊,只要再努力一下,就能杀入明国繁华的天府之国,哪里的地都是用黄金铺的,发财了!” “从天府之国还能轻易杀入明国腹地,那才好啊!” “都好,都好,杀明人,抢明财,占明地,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喽!” “……” 在一片欢呼声中,作为西部盟军的盟主固始汗,得到了极大地称赞。 “大汗最是厉害了,真得是虎父无犬子!” “可不是,大汗的十个儿子所领兵马,最先打赢了明军,攻入了明国,真得太厉害了!” “难怪当初固始汗能攻入青藏,打下这么大的一片江山,建立这和硕特汗国!” “之前我觉得该是我们叶尔羌汗王来当这个盟主的,如今算是服了,确实应该由固始汗当盟主才是最正确的!” “我也是,原本觉得我们准葛尔部也不错,又是这次联盟的发起人,当个盟主不过份吧,但是,固始汗确实厉害,原本就是我们瓦刺的盟主,如今再来当这个盟主,也是合情合理!” “……” 然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固始汗,对于这些捷报,却没有多少开心,反而有些疑惑。 因为,在他的预估中,该报捷的不报捷,不该报捷的报捷了,出乎他的意料了! 虽然都是好事,但是对于固始汗来说,却不合他的心意。对他来说,事情在他的掌握之中,才是最好的。 他在收到侄子鄂齐尔图的信之后,虽然里面的有些内容,他觉得有些夸张,但是,他也从中看到了明国的强大。 如果不是明国太过霸道,会对他也实施改土归流的话,只是向明国朝贡,他其实是乐意的。 固始汗的精力,更多的是统治青藏地区,经营自己这刚打下来的一亩三分地。为此,他自己亲自坐镇西藏首府,然后派他的十个儿子去各地坐镇,牢牢地把控住了青藏地图。 但是,明国的霸道,让他无法接受,便同意了准葛尔部等提出的联盟要求。他呢,也因为实力最为强大,又是地主,便成为了这次联盟的盟主。 在给鄂齐尔图的回信中,他其实也是耍了一个小心思。 基于鄂齐尔图已经投降了明国,并且竟然还写信让他归附,因此,固始汗是防着鄂齐尔图的。 虽然他在信中那么说,这个用意,其实最好是让鄂齐尔图能当他的内应,这样多少都有帮助。 如果说,鄂齐尔图执迷不悟,不肯帮他这边的话,其实也没关系。 固始汗的打算之一,就是通过鄂齐尔图向明国展现实力:看看,我们西部各国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实力强大! 这么一来,明国在有辽东建虏和倭国盟军的威胁之下,说不定会考虑放弃对西部的改土归流,到时候再谈判,说不定还能谈一个好价钱。 另外,他给鄂齐尔图的信中,虽然说了他这边攻打明国的日期,但是实际上,他是提前动手了的,这也是为了防止鄂齐尔图向明国皇帝告密。 当然,如果不告密的话,其实也不妨碍他计划的进行。反正打疼了明国,就能让明国知道西部各国的厉害,从而再签合约。 在具体的作战方略中,固始汗原本的计划,是在各地虚张声势,然后主力却悄然集结并不出现,就等着实际成熟再给明军一个痛击的。 以前的时候,青藏高原的国家,对抗中原王朝,其实是有地理优势的。 但是,自从明国开国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修建,完成了嘉峪关整个防御体系的修建之后,再要威胁嘉峪关以东地区,就很难了。 这个嘉峪关,成为天下第一雄关,绝对不是吹牛的。 明国原本在嘉峪关以西,还有哈密卫,但是也不是直辖,而是由部族土司世袭,但是名义上也是明国的。 可是,明国对于哈密卫好像并不在意,哪怕被叶尔羌汗国夺去也不在意,这么一来,明国就很有种缩在乌龟壳里,没法下手的感觉。 不能像以前一样,青藏高原的军队可以直接攻打中原王朝的甘肃、陕西各地,固始汗便制定了个策略,同时对明国边线发起进攻,让明军增派援军到一线。 按照计划,四川该是明国最为重视的地方,防御应该最强。结果没想到,那边的虚兵却一下打进去了,哪怕只是明国的边陲荒僻之地,可要是再往下打,那是能打到四川的繁华之地的啊! 嘉峪关这边,也是虚兵之策,不过却没有打进去,确实是不好打。 这个战况,总让固始汗觉得有点忐忑。 他的这个反应,其他部族的首领,自然都看在眼里,不少人都对固始汗的感觉有点不以为然。 这不,就听准葛尔部的巴图尔珲汗说道:“明军的主力,估计正在和大清以及倭国的联军交战,除了囤积重兵在嘉峪关之外,其他地方的兵力空虚,其实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啊!” 叶尔羌汗听了,也是点头附和道:“你怕是被你那侄子吓到了吧?他是软骨头,说的话能信?” 沙俄的哈巴罗夫,领着一万军队,大老远的跑来,早已等得不耐烦了,继续等下去而没有收获,不但沙皇那边没法交代,就是手下这支军队也没法安抚住的,就不耐烦地说道:“如今我们联合了这么多的兵力,还怕个什么?明国就算有三头六臂又如何,打死了完事!” 他其实压根没有指挥过大规模的战事,最多手下也就几百殖民者,然后欺负西伯利亚的那些土着。 如今手下有了上万军队,就觉得自己有点无敌了! 小一点的势力,比如土尔扈特部,这些首领都不在这里,被他们当炮灰派去当虚兵,先行攻打明国边境去了。 此时,固始汗听着他们在说,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好像也有点多虑了。 明国就算是大国,就算按照鄂齐尔图的说法,已经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就算已经打败过大清军队,可是,东边毕竟是大清帝国和倭国的联军,几十万大军的决战,从去年开始的话,不打个一年半载不可能分出胜负。 就算分出胜负,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结束战事的。 而这么大的战事,绝对会牵制住明国的主力军队,所以,为什么连虚兵进攻都能成功,原因应该就在这里吧? 固始汗自己代入明国皇帝的位置,设想了下东部战况,感觉自己好像是真得多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明国还有什么是自己没有想到的,估计对整体大局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不管如何,最重要的,还是实力。 西部联盟中,有十五万之多的兵力,其中五万兵力分散在各地攻打明国边境,吸引明国的注意,而自己这边,则是集中了最精锐的十万兵力,用来一锤定音的。 这么强大的军队,还怕明军干什么? 想来想去,好像都是这个道理! 最终,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固始汗便决定了,按照既定方略执行。要再犹豫下去的话,这些盟军怕是会单干! 这么想着,固始汗便看向面前这些人,严肃地说道:“从各地军报上看,明军肯定会被吸引过去,至少明国是肯定不可能丢掉四川的!” 他的话刚说到这里,哈巴罗夫就带着贪婪之色,插嘴说道:“既然那个什么四川都已经攻进去了,要不,我们就主攻四川吧?听说那里最是富裕了。我先说明,我不要土地,也不要人口,只要财富就好了!” 这段时间内,他已经打听清楚了,那个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最是富裕繁华了,作为抢劫目的而来的他,自然就被吸引了,恨不得一下就打进四川去抢一把! 不过固始汗听了他的话,却是摇摇头说道:“不要看那边确实赢了一些战事,打进了明国。但是四川北部和西南部,那些我们攻进去的地方,到明国的成都地区,还有很多道关卡,全都是易守难攻。”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我估计着,明军是没有想到,措手不及之下才会丢失一些地方,但是等他们回过神来,后续的战事绝对不好打,哪怕我们主力过去都没用,那边都是高山峡谷,不是兵力多就能解决问题的!” 听到这话,巴哈罗夫很是遗憾,撇撇嘴,为吃不到肥肉而懊恼。 固始汗不再理他,继续说道:“那就按照既定计划,突袭归化城,打通和东部大清的联系,威胁整个明国的北方,打开大好局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22 叛变 在固始汗和巴图尔珲汗等人商量之下,觉得攻打归化城才是他们最有利的。 第一,如果攻占了归化城,那么就打通了和东部大清以及倭国的联系,互通有无之下,对明国的战事,胜算会更大。 第二,归化城那边,并没有像嘉峪关这样的雄关拦阻,一马平川之下,进可攻,打不过还可以退,算是进退都能自如的那种,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归化城的那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原本的牧民,有土默特部的,最多的是漠北三族,另外,还有瓦刺部族的,包括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以及其他一些小部族。 不管他们之前是基于什么投降了明国,这才过去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肯定没法和明国的汉人融合在一起。 西部联军杀过去的话,亲不亲,一家亲,总有一部分会弃暗投明,重新投降西部联军这边。就只是这样,就能让西部联军的胜算提高很多。 而一旦战事打赢的话,不管那些牧民之前是什么想法,就全都能转化为西部联军的兵力。 最后一个,听说明国正在大力建设归化城那边,西部盟军打下那边,也能减少很大的后勤压力。 这时候,固始汗等人估计,明国这边,东线被满清和倭国军队牵制,西线这边,又被之前攻入明国的虚兵给牵制,是时候对归化城动手了。 之前的时候,为了避免暴露作战目标,西部盟军这边,根本就没有往归化城那边派出探马。 如今大军开始攻打归化城,探马自然就放出去了。 固始汗等人,领着十万主力骑军,浩浩荡荡地从草原上往东进,还能减少他们这么大规模骑军的后勤压力。其中,巴图尔珲汗领着准格尔部骑军,大概一万五千骑为前锋,为大军开路。 之所以选准葛尔部开路,就是因为归化城那边有瓦刺的其他部族,如果遇到,应该更容易策反遇到的瓦刺族人。 大军走了没几日,忽然,前方探马就带着一群明军军服的骑士过来了。 巴图尔珲汗看得有点奇怪,因为远远看去,那些明国骑军并没有被绑住,似乎还和他的探马在说说笑笑的样子。 这时候,那边有一个探马脱离队伍,先一步赶来向巴图尔珲汗禀告道:“大汗,我们遇到了明军夜不收,刚好都是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的人组成的。一说之下,听说是固始汗为盟主,非常乐意回来效力!” 巴图尔珲汗一听,不由得大喜过望,这可是好兆头啊! 与此同时,他也微微有点不舒服。 巴图尔珲汗自认为,自己的能力绝对是很强的。可是,在瓦刺其他部族眼里,终归还是比不上固始汗! 这么想着时,就见探马已经把那队明军夜不收,一共十五骑,都带到了他面前。 就见为首的那个明军夜不收,立刻用瓦刺的礼节向他行礼道:“小人是和硕特部的那吉他,听说是固始汗回来了,愿意为联军效力。” 固始汗原本就是和硕特部的大汗,也是整个瓦刺的盟主,只是后来他领着精锐跑去打青藏地区的宗教敌人,才让鄂齐尔图当了和硕特部的大汗。换句话说,固始汗在和硕特部的威望,是非常高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巴图尔珲汗听到他的话,都觉得合情合理。 此时,就听到这个那吉他又开始介绍他的同伴,不是和硕特部就是杜尔伯特部,全是瓦刺人。 这些人向巴图尔珲汗见礼,也全都是用瓦刺部族自己的语言。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却确实是瓦刺人无疑。 于是,巴图尔珲汗放心的同时,也更是高兴了起来。他马上带着一些好奇问道:“如今归化城那边的明军是怎么个情况?” 听到这话,为首的那吉他便连忙回答道:“我们草原上的部族,包括我们瓦刺的,还有喀尔喀部族的,全都在归化城那边,至少有五十万以上的人。明军至少有五万人马驻扎在归化城,看着我们呢!” “不过大汗放心,明军的这五万人马中,至少有三万是像我们这样的,由草原上各部族的人在当兵。只要固始汗带着大军打过去,至少我们草原上的人,肯定会重新跟随固始汗的!” 听到他说这话,其他明军夜不收也跟着七嘴八舌起来。 “对,没错,我们是蒙古人,蒙古人要帮蒙古人!” “让我们给汉人卖命,怎么可能!” “伟大的固始汗回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大汗是不知道,那些明国官员竟然要让我们种田,我们可是牧民,从小放牧的,哪会种田啊?还不如杀了我们呢!” “事啊,归化城那边,已经开垦出了很多粮田,需要好多人种田的,汉人不够,就要我们蒙古人也种田,真得是太好笑了!” “……” 按理来说,这些人在巴图尔珲汗面前这么七嘴八舌的,是有些失礼的。 但是,此时的巴图尔珲汗却是一脸的笑容,压根没有一点不高兴,甚至都不阻止他们,就让他们在那说。 一直过了好一会之后,看到这些明军夜不收说得差不多了,巴图尔珲汗的脸色忽然变得严肃了起来,对他们喝道:“你们是在骗本汗吧?” 听到这话,不少明军夜不收都是脸色一变。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准葛尔部的大汗竟然不相信他们所说的。 其中为首的那个明军夜不收,也就是这个叫那吉他的和硕特部人,连忙委屈地回答巴图尔珲汗道:“大汗,我们句句属实,岂敢骗大汗您啊!” 巴图尔珲汗听了,只是冷笑一声道:“别以为本汗不知道,你们两个部族之前投降明国,是因为明国有牧群和粮田分给你们,为何不见你们说起?” 当初杜尔伯特部和和硕特部归顺大明的时候,这些都是作为条件提出来的,并且差不多每个人都知道。后来,在归顺的途中,有一部分和硕特部的人逃走,自然把这个情况也传给了准葛尔部这边了。 为首的这个那吉他一听,连忙哭丧着脸对巴图尔珲汗说道:“大汗是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啊!明国人把我们都骗过去之后,也就是上面的人多分了一些牧群和粮田,还有一些巴结明国的人也有,但是,大部分人是压根没有,问就是等以后,我们也不敢问多了,毕竟我们要是把那些明国官员惹恼了,指不定会砍我们来个杀鸡骇猴的。” 听到他这话,其他明军夜不收都跟着连连点头,附和那吉他的话。 “对对对,就是这样,我们普通牧民压根就没有分到。”.. “是啊,明国也没有那么多的牧群和粮田拿来分啊!” “这不,就逼我们当兵,为他们卖命呢!” “大汗肯定知道,中原人最是狡猾了,说一套做一套,都不知道多少人后悔了呢!” “……” 听到这些话,巴图尔珲汗的脸色终于和缓了起来,重新出现了笑容,点点头说道:“没错,中原人最是奸诈了,千万不能相信他们的。”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想起一事,立刻求证道:“听说明国有一种烧火的车子,力大无穷,能一次性拉很多东西的,你们见过没有?” 这个是鄂齐尔图写给固始汗的信中专门有提过,因为事情太过稀奇,固始汗也给其他部族首领提过,巴图尔珲汗就记在了心里。 听到这话,那个那吉他立刻就点头说道:“有有有,就叫做蒸汽火车,如今归化城就有了,从关内一直通到归化城的,刚修好!” “真得力大无穷?”巴图尔珲汗听了,立刻追问道。 这一次,不止是那吉他了,所有的明军夜不收都是在那点头,与此同时,他们的脸上,也不约而同地出现那种震惊的余韵。 其中,那吉他还对巴图尔珲汗说道:“明国还从关内,通过这种蒸汽火车,拉了很多的粮草物资到归化城。城里都堆不下了,连城外都堆着到处都是!” 一听这话,巴图尔珲汗的脸上,立刻露出了一丝贪婪之色,不过他马上想起一事,立刻问道:“明国不是在和大清以及倭国打仗么?还能有那么多的粮草物资运到归化城?” 听到这话,这个那吉他不由得一愣。其他明军夜不收也都看着他,没人说话。 很快,这个那吉他回过神来,连忙解释道:“东边的情况,小人就不知道了,或者归化城这边的人太多了吧,怕我们饿到了会造反,所以运了很多粮草物资过来!” 听到这话,巴图尔珲汗觉得也有道理,便不再纠结这些问题,而是问出他最为关心的问题道:“那归化城明军的具体部署情况,军力情况,军备情况如何?” 那吉他听了,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给巴图尔珲汗回答了。 反正,巴图尔珲汗问到什么,他就回答什么。当然,也有的回答不出来,不过巴图尔珲汗也不在意。 问完之后,巴图尔珲汗非常地满意!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23 麻烦大了 , 归化城,或者说整个河套地区的明军布防情况,包括在那边的牧民情况等等,全都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知己知彼,如今算是都已经做到了,这接下来的一战,必胜! 巴图尔珲汗这么想着,便连忙把消息整理出来,派快马发往后面的主力中军固始汗处。 对于那吉他这些明军夜不收,他也很满意。不愧原本就是瓦刺部族的人,最终还是心向瓦刺部族的。不能否认,这一战要是打赢了,这些人的功劳不小。 夜幕降临,大军扎营,巴图尔珲汗虽然不至于亲自招待这些反正的明军夜不收,却也是给予了高规格的待遇,不但赏赐了不少金银,还好酒好肉地让手下人招待了他们。 只是,有一点让他不爽的是,本来他想把这些人招募进他手下的。但是,这些明军夜不收却说,他们想到固始汗的手下。 对此,他们自然也有解释,那吉他说他原本就是和硕特部的人,当然是要回固始汗建立的和硕特汗国。其他人中,还有杜尔伯特部的,他们关系要好,因此,也想着跟那吉他一起入和硕特汗国的。 这个理由,确实也是充分,巴图尔珲汗也不好抢人,就只能随他们了。 对于未来的战事,对于归化城的明军,都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巴图尔珲汗的这一觉,睡得非常香。一直到天色大亮,他才醒了过来,感觉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去,把那吉他那些人请过来,我要和他们共进早膳!” 巴图尔珲汗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吩咐他的手下,去把那吉他等人请来,并没有因为那吉他已经拒绝了加入准葛尔部,就有怠慢。 不愧是准葛尔部从他手中开始强大,光是这个心胸,就不是一般的部族头人能比的。 他的儿子,僧格心中如此点评着他的父亲,并且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自己将来也要当一个有为的大汗。 为此,他亲自前去请那些立了大功的“明军夜不收”! 一路上,看到手下将领,僧格都会主动招呼,这也是学他父亲的。 对待手下的这些人,不能因为地位高就藐视,随口一句话,能多拉拢一分的,何乐而不为? 并且,父汗的苦心,礼贤下士的行为,也必须要透露出去,要不然就白折腾了不是! 果然,僧格通过那些手下人的表情能看出来,一切的反馈都是在预期之内,很好! 到了这些明军夜不收留宿的蒙古包前时,僧格忽然发现有点不对。 蒙古包边上马栏里面的战马呢?怎么没有了? 他们出去了? 这不可能吧? 昨天晚上饱餐了一顿,又在军中,按理来说,他们就算早醒了也该待在蒙古包里的啊? 对了,门口巡查的岗哨呢? 僧格发现越来越多的不对劲,便立刻三步并做两步,急忙蹿入蒙古包内查看情况。 这一进去,就看到蒙古包里面确实有人,但是,是被绑着的人,一共四个人,嘴巴里也还堵着。 僧格认得这几个人,就是在这个蒙古包附近的岗哨,是他准葛尔部的人。 顿时,他立刻大吃一惊,连忙快步上前,一把扯下其中一个人嘴巴上的布,然后马上喝问道:“怎么回事?人呢,他们那些人呢?” 嘴巴最先得到自由的那个人,带着一点愤怒和惶恐急忙回答道:“昨晚上他们……他们把我们诱骗进来绑了我们,然后就出蒙古包了。” “什么时候?”僧格听得又惊又怒,连忙又追问道。 虽然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出事了!指不定这些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的人,压根就是在糊弄他们,并没有背叛明国! “大约是三更天左右!” 听到这话,僧格转身就走,同时吩咐他的手下道:“立刻派人去追,务必把他们给抓回来!”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三更天就跑了的,估计是很难追回来了。 这么想着,僧格的脸色非常难看,赶紧回禀他父汗去了。 “什么?”巴图尔珲汗一听,脸色也一下变得难看起来,确认道,“跑了?” “昨晚三更天就跑了的,孩儿已经派人去追了,但是……但是怕是追不上了!”僧格愤怒地回答道,“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一口一个固始汗的,结果竟然还跑,还他娘的效忠明国,真是个狗东西!” 巴图尔珲汗并没有跟着骂,而是脸色严峻,紧皱着眉头,感觉有些棘手了! 因为那吉他这些人的背叛,不对,他们就是明国那边的,压根就没有存在背叛一说,只是假降而已。 这么一来,他们所说得话,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或者干脆说,所有说得话,全都是假的,就没法分辨了! 巴图尔珲汗想起自己还把这些明军夜不收说得消息全部给固始汗发过去了,就觉得更是有点难堪了。 如今该怎么办? 这是个问题! 还有,那些明军夜不收逃走之后,估计是把西部联军的底细给摸明白了! 这么一来,知己知彼,反而成了明军那边的优势了! 这一刻,说真的,巴图尔珲汗有些想不明白了。 那些明军夜不收竟然假降过来,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么做得风险很高,万一不小心,漏了底细的话,是没法活着回去的? 或者说,有别的意外什么的,也很可能导致他们没法回去,危险性一样很大的! 他们到底是基于什么,竟然干出这么大风险的事情? 毕竟一般来说,夜不收这种,如果碰到敌人的探马,能打就打,能抓就抓,不行就赶紧回去禀告,就完成任务了,说不定还能有奖赏,犯不着如此拼命的吧? 此时此刻,巴图尔珲汗实在有些想不明白了!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人还真得不是汉人,而是和硕特部的人,以及杜尔伯特部的人,有关这个,在谈话的时候,他其实是有反复确认过的。也是如此,他才对他们的说话,还有反正的事情很是相信的。 原本就是瓦刺的人,为什么就对明国这么死心塌地呢? 这个问题,一样困扰巴图尔珲汗! 想了一会,巴图尔珲汗便果断地放弃了,因为就这么想着,他是想不出来的。 就听他断然对僧格和其他手下,正在等着他命令的那些说道:“立刻快马禀告固始汗,说我们的底细,很可能被明军获悉了,为今之计,只有快刀斩乱麻,快速进攻才是唯一可行之计!” 说完之后,他也下令全军紧急结合,准备加快东进速度了。 ……………… 不说准格尔部这边如何了,就说那吉他为首的这些明军夜不收,此时也是快马加鞭,用最快的速度往回赶。 巴图尔珲汗想得没错,他们压根就是假降而已!此时,就想着把西部联军的底细禀告回去。 “停下,让战马休息一会,吃点东西再赶路!”那吉他忽然说话,一行人便停了下来。 他们一边伺候战马,一边有人就问那吉他道:“总旗大人该是已经禀告给侯爷了吧?” “昨天就赶回去禀告的,侯爷肯定是知道了的!”那吉他听了,当即点头确认道。 明军的夜不收小队,是有各族军人组成。其中,当然也有汉人。并且一般而言,汉人是夜不收中的头领。 这倒不是因为汉人出身的缘故,而是夜不收乃军队中的精锐,不管是军事技术还是应对能力,都要是上上之选才行。 在归化城的骑军中,草原牧民出身的将士,在以前大都是普通的牧民。而草原上的常备军,基本上是蒙古贵族的拥护者,属于被打倒的那些人。 因此,混杂而成的骑军中,往往是精锐的汉军带着草原各族的新兵。毕竟汉人骑军都是打了多年战事的精锐。 在夜不收中,同样也是如此,由精锐的汉人带着其他各族的军人。 那吉他所在的这队夜不收,在遇到西部盟军的探马时,发现对方人数更多,要想抓人的话,并不容易。 在那吉他认出探马是来自准葛尔部之后,就给汉人总旗提出了建议。 他认为这个时候能遇到准葛尔部往东边来的探马,很可能是西部盟军要大规模进攻的征兆,他让总旗先回去预警,他带着瓦刺出身的将士,假装投降去摸清敌人的底细。 他们这些人,能入选夜不收,自然都是精明之人。虽然有危险,却是不怕。 另外,能成夜不收的,那都是要重点培养的,朝廷在安置他们的家属时,也是有优待的。牧群和粮田、房屋什么的,相对其他兵种,都是只多不少。 而他们这些人,在原本的部族中,却只是底层牧民而已。归附大明,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又怎么可能真得会投降回西部盟军中。 换句话说,能当夜不收的,用后世的话来说,那都是要经过政审的。 最为关键的是,大明的强大,便是最大的底气,能让他们忠于大明!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24 检阅 那吉他等人,稍微休息了一阵,见战马缓过来了便又立刻快马赶路。 亏了他们偷跑地早,巴图尔珲汗的人,再怎么追赶,也没有赶上他们。 之前的时候,那吉他对巴图尔珲汗的话,有真有假。 真得是,归化城这边,确实成了草原上最大的聚集地,几乎所有部族,包括被朝廷官军东征俘虏的那些部族,也全都迁移到了归化城所在的河套平原。 另外,关内也确实修了一条铁路到归化城,并且粮草物资等等源源不断地从关内经过铁路运到归化城这边,使得归化城这边囤积了很多的粮草物资! 他没告诉巴图尔珲汗的是,这么多的人口,不只是在归化城附近了,一直西到包头,全都是了。并且包头这边,也用水泥修建了一座城池。已经通到归化城的铁路还在继续往西修筑,预计今年就能通到包头的。 因为根据以前的局势,西部这边并没有被朝廷官军清剿干净,因此最西边的包头这边,不止是包头一座城池,还修筑有辅助的建筑,比如墩台之类,隔开几十丈远,大概就是火枪火炮的交叉射程内就有一座,能防止西部敌人骑军大规模没有阻拦地通过包头这边杀向腹地。 另外,那吉他告诉巴图尔珲汗的信息有误的是,归化城这边的朝廷官军,根本就不止五万,而是达到了十三万之多。 原本集结在归化城这边的骑军,横扫东部蒙古各族的骑军,就已经达到了十二万之多。在缴获了东部蒙古部族的马群之后,就又多了一万左右的骑军。 对于草原上来说,骑军的增加,就和关内增加步军一样简单。只要有合格的战马,骑马射箭的人并不缺。 原本的话,有大概三万骑军是入了辽东,参与到辽东战事中去了。比如李过、高一功等部。 但是没想到,朝廷光复辽东的动作非常快,摧枯拉朽一般地就那么光复了。在鄂齐尔图向崇祯皇帝禀告了西部情况之后,这些骑军就又迅速调回了归化城这边。 从关内火车运送到归化城的粮草物资中,就有一部分是军械护甲,用来武装新组建的骑军。 内阁次辅孙传庭都已经离开了京师,赶到了归化城。和他同行的,还有李岩,红娘子也跟着来了。 打辽东和朝鲜,孙传庭坐镇京师,十美问题的。 但是,西部离开京师太远了,消息传递,在路上耽搁久了的话,崇祯皇帝怕会延误战机。 另外,有一些地方上的政务处理,不是武将能染指的,也需要文官去做。而孙传庭文武都通,级别又够高,因此就安排他出京了。 当然,这些事情还不是撒到西边的夜不收能了解到的。 这时候的孙传庭,刚到归化城的第二天,就顾不得休息,开始视察关外最重要的这个地区。 按照朝廷的规划,河套平原要成为大明北方非常重要的一个粮仓。配合畜牧业,打造整个北方最大的肉类供应场所,盘活整个北方的经济。 不过孙传庭最先检阅的,还是军队。 有关军队的具体情况,他身为内阁次辅,又是管军事的,自然是了解的。如今要做的,就是资料上的信息和实际情况的核对。 归化城城东的大草原上,十二万骑军,除去轮值的一万余骑之外的这些,全部接受检阅,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战马和身穿红色战袍的军人。 在众多总兵的簇拥下,孙传庭看着这一幕,心中其实还是很感慨的。 虽然大明朝的骑军相对宋朝来说,是要多多了。但是,不管怎么样,骑军相对中原王朝来说,绝对是数量少,且代价很高的兵种。 自从他领兵打仗以来,骑军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两万。 可是眼前,却是密密麻麻的骑军,达到十二万之多,就没有步军。 在这草原上,骑军就仿佛是不要钱了一般。 这种情况,就算是孙传庭领军打仗多年,又贵为内阁次辅,也一样是感慨万千的。 这么庞大的一支骑军,如果能用得好,之前的横扫蒙古东部根本就不算什么,犹如当年成吉思汗时代那样,横扫西部也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孙传庭虽然内心在感慨,不过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依旧是他的那张死鱼脸。 登上了归化城的东城头之后,一队队的骑军,就开始在城墙地下列队而过。 这些接受检阅的大明骑军,自然都知道城头上那个穿着大红绯袍的文官,是朝廷最为知兵的文官,是南征北战的文官,是平定流贼叛乱的文官…… 总之,有关孙传庭的履历,只要是朝廷官军,就没有不知道的。也因此,一个个都是非常严肃,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对待。 不过,在孙传庭的眼里,花了半天的时间,检阅完了这十二万的骑军之后,心中给出的评论,却不是很高。 在他的眼里,大概也就五万骑军可以算是精锐,剩下的七万骑军,还需要多训练,才能达到他心目中精锐骑军的标准。 不过如今已经没时间训练了,他到归化城来,是要准备对西部部族盟军进行反击的。这些骑军,就在战事中进一步淬炼了! 这么想着,他也向骑军这边分配了他这次从京师兵仗局带来的军械。 普通军械就不提了,最主要的是,线膛野战炮和没良心炮。 线膛野战炮的射程和精度优势,使得这种炮的重量相对于同射程来说能减轻很多,加装了轮子之后便于机动,适合配发给骑军用。 没良心炮其实也是,本身并不重,主要是炮膛口径大而已,装上轮子一样跑。 只要不是骑军冲锋,普通的行军,这两种炮都没有一点问题。 神威步枪和手榴弹等新式物资,也有一批,照样分配下去。 这个事情,孙传庭让李岩和李定国去交接安排。而他自己,则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视察河套平原。 因为西部部族的联军已经对大明西线发起进攻,留给他的时间并没有多少了。.. 花了一天的时间,孙传庭骑马视察,走马观花,心中又是一番感慨。 经过这几年的开发,河套平原几乎已经看不出是草原,真得是塞上江南了。 一望无际的视线内,全都是整整齐齐的田地,有种粮食的,也有种棉花等作物的,还有土豆、番薯等等,全都是一眼望不到头。 田间地头,都是水泥修筑的道路和河渠。当然了,还有房子,也全都是水泥修建,每隔几里路就有个村落。 这些村落的人,大部分是从关内迁移过来的汉人,主要是照看这些田地。 牧民的那些房子,都在归化城和包头,以及几个放牧的区域。 让孙传庭很感慨的,是这么大规模的开垦,皇上发明的铁牛立了大功。 要不然的话,光是人力来开荒种田这么大规模的,压根就不可能。 为此,孙传庭还特意去看望了驻守在这里的科学院的那些人,慰问了他们一番。 铁道司这边,也有人在,他们主要是修铁路,指挥朝廷官军看押那些东部蒙古部族的俘虏做事。 就是从去年开始,这些俘虏的加入,才让关外的铁路修建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见到孙传庭的时候,铁道司这边的管事,是个宫里的太监,还向孙传庭要俘虏,催着他赶紧开战,说铁路一路往西修的话,俘虏多多益善! 当然了,孙传庭的身份摆在这里,这个意思也是隐晦地说,还没那个胆子来干涉军政大事。 孙传庭的个性,自然也不会承诺什么,甚至都懒得理,只是继续视察河套平原。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孙传庭非常满意。 以前的时候,朝廷不是没占领过河套,都因为入不敷出,成本太高,最终放弃了这里,退回了关内。 可是如今,在格物学的加持之下,孙传庭已经预料到,河套平原这边,在不久的未来,不但能自给自足不说,甚至还能照顾到临近的省份,比如陕西和山西等地。 大明的未来,真得是一片光明! 孙传庭欣慰的同时,决定第二天再去视察下牧区。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的时候,他还没出发,那吉他一行人便赶回来,禀告了打听到的军情。 一听西部部族联军的主力,竟然是盯上了归化城,兵力多达十万之多,这让孙传庭的眉头一下就紧锁起来了。 就兵力来说,朝廷官军这边的兵力比西部部族盟军还多,真打起来,孙传庭也有信心打赢他们。 可是,从他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一场大战的战场,很可能是在河套平原这边,这是他非常不愿意的。 战场在这里,不管输赢,河套平原上欣欣向荣的这片繁华,肯定会被破坏! 可是,这里又不比关内,有险可守,能用地形阻击,这里可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哪怕包头那边修筑了一些工事,可是草原太大了,怎么防十万敌骑?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25 民心可用 , 热门推荐: 归根结底,还是朝廷没有想到,西部部族盟军,竟然把他们的主攻目标放在了归化城这边。 按理来说,青藏高原上的敌人,该是以他们邻近地区为目标的。竟然要跑这么远的地方,来攻打归化城! 那个固始汗,还真得是小瞧了他! 孙传庭心中虽然有点后悔,却也知道,此时说什么都已经来不及,只能根据新的情况采取措施而已。 为了防止出现最坏的情况,孙传庭果断采取了措施。 除了大军全部西进,以包头那边的防御工事为依托之外,河套平原上的百姓,全部入归化城内,或者迁入关内,还有的就往东迁移,等到战事结束再回河套平原。 对此时的大明来说,人口尤其重要,不能有损失的。 这种大撤退的命令,如果是李定国的话,就不好下这个命令。毕竟他的职责,只是防守归化城,管辖军队而已。但是,这个事情涉及到了军政两个方面不说,还关联到邻近地区。其他地方要接受归化城这边的百姓,提供粮草,安顿住所等等。 有孙传庭在就不一样了,内阁次辅的身份,足以让他协调这一切。 随他而来的红娘子,管着军中女兵,不但是医疗兵,还有文艺兵在内的,也立刻行动了起来,紧急动员,宣传。没办法,时间紧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人员转移,难度不小。 随着孙传庭的军令一道道传下,河套平原这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一支支的军队,立刻向西开拔。 军中女兵,就在行军的途中,大声地宣传着。 “豺狼入侵我们的家园,一定要把他们赶出去!” “保家卫国,就在当下!” “我们的塞上江南,绝不容许敌人破坏,一定要让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 “……” 行进中的朝廷官军,听着那些女兵的宣传,明显就有点不一样了。 如果说,以前的时候,他们认为打仗是立军功,光宗耀祖的话,此时此刻,他们有多了一层认识,那就是保卫他们的家园。 归化城这边的骑军,大约三万左右是从关内调集过来的汉军,剩下的,全是草原部族的将士。 事实上,不管是草原部族的将士,还是那些汉军,他们都是把家按在了河套平原上的。每个将士,都有分到牧群或者粮田,又或者是两者都有。 特别是他们眼看着归化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繁华起来,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也越来越向往,可是如今,西部部族盟军要杀到这里来了。 虽然兵力上,确实是朝廷官军占了优势;甚至在他们心中,也是鄙视那些西部部族盟军的战力;可是,草原太大了,如果敌人执意要破坏河套平原的话,也绝对是能蹿过来的,那么,繁华的塞上江南,越来越好的家乡,必然会被敌人所破坏! 这能答应么?能看着自己的家乡被敌人破坏么? 哪怕孙大人已经下令转移他们的家小,转移河套平原上的百姓,可很多东西是没法转移的,就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破坏么? 不!绝不能答应,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朝廷官军的将士们,一个个都露出决然之色,敢战之心,敢死之心,一下便提到了最高! 军中如此,民间这边,也是差不多。 朝廷官吏奉孙传庭的命令,紧急赶赴河套平原的定居点,田间地头,还有牧场等处,让各处的百姓,立刻收拾行李,第一时间开始转移。 这突如其来的命令,让所有河套平原上的百姓都有点懵了。 朝廷大军驻守在这里, 他们怎么就要跑呢? 不过他们很快就明白,他们的敌人达到十万之多,有固始汗所属的和硕特汗国军队,有准葛尔部的军队,还有沙俄军队以及叶尔羌汗国的军队等等。 这其中的很多部族军队,那都是臭名远扬的,比如沙俄军队。朝廷之前已经说过,他们从极西边,一路烧杀劫掠到最东边。这一点,瓦刺部族归附过来的,都是见证,漠北三族出身的,也有耳闻。 朝廷军队确实有把握打赢这一仗,但是,因为草原的广阔,就没法保证突破朝廷官军的封锁线,跑到后方来捣乱的敌人,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朝廷是为了避免大明百姓有伤亡,要保护他们,才做出了这个迁移的决定。 官吏们也是苦口婆心地劝他们,不要在意坛坛罐罐,人是最重要的,只要人还在,等打败了敌人,就能重回家乡,破坏了的家园还可以再建设。 朝廷的心意,河套平原上的百姓,也确实感受到了。甚至可以说,以前的他们,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官老爷们,竟然如此重视他们,爱惜他们! 这一刻,他们都是非常感动!更是让他们身为大明百姓而自豪! 但是,眼前的一切,是他们绝大部分百姓都亲眼看着,从无到有一步步建设出来的。看着分到的房屋,粮田,牧群等等,要说他们真得能做到,说放下就放下,那也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他们大部分人,原本就是草原上的底层牧民,何曾拥有过自己的这些财富,因此,他们就格外的珍惜。 这么美好的家园,有可能会被敌人破坏,真得没人愿意看到!想着可能会发生的场景,每个人都是心如刀割! 不过这个时候,也没人能顾及他们的这种感受。西部部族联军很快就要杀过来了,要做得事情实在太多了! 孙传庭这边,也不会客气,立刻向大明西部派出快马信使,传递他的军令,全线反攻。 之前他还在京师的时候,也就是崇祯皇帝从朱车臣那边获悉消息之后,商议出的对策,就是青藏高原确实不适合成为大明的战场。 因此,定下的策略,是诱敌深入,放开一些边境,示敌以弱,吸引敌人来攻,然后再发起反击,尽量把敌人的主力歼灭,然后再反攻到青藏高原上去,就能轻松很多的。 也是这个原因,西部部族联军的虚兵都能打进大明境内,这也是固始汗奇怪的原因所在了。 如今,已经查探到西部部族盟军的主力就在草原上,在归化城这边,那么,其他各线那边就不用客气了。 忙完了这些,孙传庭也给京师派了信使,说明前线的情况,然后就匆忙赶去西部包头前线。 可是,他还没走呢,意外的一幕就发生了。 孙传庭刚出城,还没来得及走呢,就见一群群的百姓,骑着马,背着弓箭,拿着长矛挡在了他的前面。 “你们这是干什么?”孙传庭的亲卫见此,立刻出前,拦住了那些人,大声喝问道。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还有年纪小的,只有极少数青壮,但是,个个都有武器,就是简陋了一些,不是军中制式,更没有火器。 为首的一人,是个胡子头发都白了一半的老头,下马看着孙传庭这边,大声喊道:“大人,草民自愿上战场,保卫家乡,出一份力!” 听到他的话,他身后的那些人,也都纷纷跟着下马,向着孙传庭这边大声喊了起来。 “是啊,大人,我们不走,我们要保卫家乡!” “大人放心,我们不会给朝廷官军添乱的!” “大人,骑马射箭的本事,我们四天生的,只要那些豺狼敢来,就打死他们!” “没错,我们不想走,我们能行的,我们绝不让他们来破坏我们的地方!” “……” 孙传庭有些震撼,uu看书 www.uukanshu.com 没想到这些百姓竟然自发地要上战场! 并且他还看到了,有越来越多的百姓,都骑马往这边赶过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 在远处,似乎还有更多! 他正观察着呢,就见为首的那个老者跪了下去,向他大喊着求道:“大人,准了我们吧,不会添乱的,我们也要保护我们的家乡!” 其他人,纷纷跟着他下跪,很快就跪了一地。就连他们带来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打着响鼻,不时发出声响,好像在回应它们主人的求战心切。 那些后来赶到的百姓,也纷纷学着前面跪倒,恳求孙传庭能答应他们出战的请求。 看着这一幕,孙传庭有些震惊。 就他目光所及之处,还有那远处赶来的百姓,至少有几万,或者可能更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河套平原上的这些大明百姓,原本的牧民,都不愿离开他们的家乡,都不愿他们的家乡可能会被敌人破坏,因此,他们不管年龄,性别,都拿起了简陋的弓箭、刀枪,牵着他们的老马,要保卫自己的家园! 民心可用! 孙传庭的心中,闪过这四个字,便也有了决断。 事实上,时间紧迫,也容不得他犹豫。 就见孙传庭双腿微夹,驱马上前,来到为首老者面前,居高临下,大声说道:“好,有朝廷官军顶在前面,你们各自按照里甲结队,就在朝廷官军后面防着漏网之鱼。此战,大明必胜!”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26 全民皆兵 , 孙传庭领军出发了,但是这些自发而来参战的百姓,哪怕以他们自己认识的结队,也是需要官府中人来组织的。并且,组织迎战这样的事情,难度并不小。 这个任务,孙传庭交给了李岩。 之前的时候,李岩在大多数时间内,一直作为孙传庭的幕僚角色而存在。如今被孙传庭委以重任,便立刻打醒了十二分的精神。 好在他是举人出身,但是又久经沙场,军事上也不是纸上谈兵之辈,处理这个事情,并非没有头绪。 用关内的说法,这些就属于民壮了,并且还是武力的那种。 事实上,以前草原部族打仗的时候,其实也是部族常备军为骨干,然后普通牧民一哄而上的打仗方式。 眼前的这些普通牧民,在以前的时候,就是所谓的蒙古军来的。 他们的军事素质不说多高,但是个体的骑马射箭,还有一些简单的军伍常识也还是有的。 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李岩看到还在源源不断赶来的百姓,便编了一首顺口熘,让他手下在路上反复说着,民壮西行都能听到,也能听懂。 他的这首顺口熘简单易懂,还包括了结阵不离队,自带干粮不混乱,各阵之间留通道,吃喝拉撒有地方等等。 对他们的要求,也不能太高。毕竟是临时上战场而已。 当然,他们的压力也不会多高。 原本看押修路俘虏的一万多正规军,就被他们这种民壮替换了出来,前线骑军达到了十三万之多,而敌人只有十万左右。 能闯过朝廷官军的封锁,跑到后方来的敌人,绝对不会多。十个打一个,王八拳乱打,也能打死那些漏网之鱼了。 更不用说,这个事情还未必会发生。 这个看法,随着时间的过去,快要到傍晚时分时,李岩就更是坚定了这种想法。 因为,河套平原这里的百姓,除了那些实在动不了的老人和小孩之外,真得是能来的都来了。 至少二十万民壮,二十万呐! 甚至可以说,到了明天,说不定会更多! 草原上,全民皆兵,还真不是所说而已! 震惊李岩的同时,也让他对草原民族有了深刻的认识。 …………………… 再说西部部族联军这边,中军固始汗这边,收到前锋巴图尔珲汗派人传过去的消息之后,不由得大喜过望。 作为戎马半生的统帅,带着瓦刺打败了之前一直压着瓦刺的漠北三族,重振瓦刺雄风,并且还领着和硕特部攻打青藏高原,建立了和硕特汗国的人,绝对算是一个雄才伟略的枭雄! 对他来说,行军打仗,要知己知彼,绝对是刻在他骨子里的准则。 巴图尔珲汗的消息,自然让他很是高兴,对归化城的战事,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叶尔羌大汗和沙俄的哈巴罗夫知道了这个情况,也是很高兴。特别是哈巴罗夫,正为他没法去天府之国抢一把而遗憾时,听到说归化城那边是塞上江南,同样已经变得非常富裕时,那是喜出望外。 整个大军的士气,可以说因为巴图尔珲汗的消息,一下变得更高。 很多人一边赶路,一边兴奋地议论着。 “固始汗真不愧是我们瓦刺最伟大的大汗!听大汗的话,我们战无不胜!” “这是当然的了,看我们跟着固始汗,先打青海,再下西藏,不都所向无敌!” “估计明国那边被固始汗耍得团团转吧,以为我们就是攻打明国的四川、陕西,却没想到,我们主力真正攻打的,其实是归化城!” “哈哈,我已经在想了,我们大军突然打到归化城下的时候,明国皇帝是不是会惊慌失措?要是再一个不小心,固始汗带着我们打到明国的京畿之地,估计都会吓尿了吧?” “没说的,想当年,我们瓦刺的也先太师,就曾带着军队兵临明国京师,差一点就灭了明国啊!” “说不定这一次,固始汗也能带我们更进一步,万一灭了明国呢?哈哈!” “……” 蒙古人大都开始幻想再度夺取中原了,而沙俄军卒,则是幻想劫掠一番这个富饶的东方国家,发大财回去的时候会怎么被沙皇热烈地迎接了。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在第二天便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当然了,普通军卒是没资格知道的,也就是固始汗等人收到了巴图尔珲汗的后续消息。 “什么?”就算是英明神武的固始汗,都忍不住震惊,看着报信的准葛尔部族的人,也就是巴图尔珲汗最看重的儿子僧格,冷声喝道,“先前提供消息的瓦刺族人逃走了?他们所说消息不一定是真的?” 本来的话,那些明军夜不收是和硕特部的人,还有杜尔伯特部的人,这让固始汗也认为,他们在大军到来的时候,背叛明国,重新投降他这边,确实是合情合理的。也因此,他觉得那些消息都是真的。 结果没想到,才是第二天,事情竟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对于这个情况,一时之间,就连他自己,都有点惊愕。 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是个问题! 那些个明军夜不收既然逃走了,他们的话不可信!有关归化城的一切,就又回到了他们之前打听到的情况。 当然了,有些细节方面的事情,如果互相印证之下的话,其实也能核实一些真假。 但是,这对于大局来说,应该不怎么影响! 最为关键的是,那些明军夜不收的逃走,必然会把这边的消息报回去。 想着这个,固始汗便对身边这些部族的首领说道:“按巴图尔珲汗的意思,全军加快行军,在归化城明军反应过来之前就杀过去,你们以为如何?” “那还犹豫什么,直接杀过去就好了!”哈巴罗夫首先开口回答道,“我们十万人马,这么强大的兵力,直接推了就是,反正草原上又无险可守,人多,兵力强,就不可能给他们机会的!” 沙俄有和瑞典、波兰立陶宛联邦打仗,也很少有这么大规模的兵力。沙皇一次给了他一万军队,也是因为对于东方财富的渴望! 也因此,哈巴罗夫不图别的什么,就光想着抢东西了! 倒是叶尔羌大汗有些犹豫地说道:“如果我们直接打过去的话,万一明国军队很多呢?这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听到这话,僧格当即一声冷笑道:“明国军队有很多,那是多少呢?” 如果是别的信使,那是没资格在其他大汗面前说话的,但是,僧格作为下一任准葛尔大汗,却是有这个资格的。 此时,就听他不等叶尔羌大汗回应,就继续快着语速问道:“东边有大清和倭国联军,从去年开始就攻打明国了,西边这边,我们在四川、陕西等地发起攻势,明国就是再大,又能有多少兵力放在归化城这边不动的?” 固始汗定下的计谋,原本就是要明国分兵,然后集中主力攻击归化城,联通东部盟友之外,威胁明国北部边界。 他的理由,其实就是僧格的这些话。当初固始汗说这些的时候,叶尔羌大汗也是赞同的。 因此,此时僧格再说出这些话来,叶尔羌大汗便无言以对了。 就连此时的固始汗,也还是相信他自己的判断,看到叶尔羌大汗有些尴尬的样子,便开口说道:“至今为止,大势该是没有变化的。那几个明军夜不收的插曲,也只能影响局部而已。比如归化城的明军,该会提前准备迎战,然后又会向其他明军求援,等等。” 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下面前这些部族首领,然后用肯定地语气接着说道:“因此,本汗认为,鄂齐尔图汗的建议很有道理,不能给归化城的明军太多应对的时间。甚至说不定归化城那边的明军收到消息之后,正在混乱着呢!” “所以,我们趁早攻过去,趁着他们还在混乱,没有缓过来的机会,更能轻松打败他们!”僧格听了,连忙握着拳头回应,把他爹对他说得话,给固始汗他们重复了一遍。 从常理上来说,这个推论确实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个的前提是,他们做推论的假设都没问题。 叶尔羌大汗想了想,便点头同意,没有问题了。 固始汗见了,便当机立断,传下军令,让大军全体加速,往东进发。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主力军队便赶上了前锋。或者说,前锋已经停下,就在等着主力这边的了。 看到大军赶到,前锋主帅巴图尔珲汗便第一时间赶过去,迎住了固始汗等人,表情严肃地说道:“前面二十里左右,明国修建了城池,墩台等等。还有,明国大军也等在哪里了!” 听到这话,固始汗等人很是吃惊,这里离归化城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明军就在这里修城了? 带着这个疑问,他连忙问巴图尔珲汗道:“知道明军有多少人马么?” 这个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27 英明神武啊 “至少五万以上!”巴图尔珲汗皱着眉头回答道,“有城池和墩台为依托,时间又太短,无法确认后面的明军到底有多少!” 之前的明军夜不收,给他的消息中也是说有五万左右,但是,这个消息并不保真! 固始汗听到他的话,皱着眉头显然是不满意的。不过他忽然问出了一个在场这些人都没想到的问题道:“明军为何在如此远的地方修筑了城池,墩台呢?” 固始汗事先当然会了解归化城的情况,因此,虽然他没来过,但是也知道归化城的一些消息。按照他的估计,这个地方离归化城至少还有三百多里远! 听到这话,巴图尔珲汗首先回过神来,当即带着一点惊喜说道:“该不会是明国兴修城池之后,全是明国要守护的地盘吧?” 叶尔羌大汗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什么意思?” 巴图尔珲汗听了,连忙转头看向他,给他解释道:“意思就是明国兴修城池之后到归化城,全都是明国开荒种田之所在。” “这么大?”叶尔羌大汗一听,顿时就震惊了。 不过他也明白过来,如果不是这个解释的话,明国为什么跑远的地方来修城?至少这里并不是防守的好地方啊! 哈巴罗夫听得非常高兴,当即便确认道:“也就是说,在明军后面,就是那个繁华的塞上江南了?” 固始汗没理他,而是一边思索一边说道:“明军要拒敌于外,这是可以预见的。另外,如果我是明国统帅的话,知道有十万大军杀过来,我会怎么做呢?” 一听这话,巴图尔珲汗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更是惊喜了一分,当即回答固始汗说道:“如果我是明国统帅,肯定也是尽量拒敌于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敌人知难而退。而要做到这一点,虚张声势,把敌人吓走就是最好的策略!” 说到这里,不等其他人回答,他就继续接着说道:“那几个明军夜不收既然不是诚心而降,那么对他们来说,吓跑我们必然是他之所愿。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多达十万大军,以为就是我部一万多骑,因此,对我说明国守归化城有五万人马,这就是恐吓!” 说到后来,巴图尔珲汗的眼睛更亮了,似乎是发现了真相一般:“也因此,我率部赶过来之后,估算出来的明国军力,至少在五万以上,这绝对不可能是那厮在实话实说!而是虚张声势!” 说到最后面的四个字时,他的语气又重了一分,显然是在强调明军虚张声势! 叶尔羌大汗听了,将信将疑地问道:“是这样么?” 巴图尔珲汗还没有回答,固始汗就在边上接过了话题,提醒叶尔羌大汗道:“不要忘记了,明国还在和大清以及倭国联军交战,在不知道我们主力会突袭归化城的情况下,在这里囤积了五万骑军,显然会太浪费了!” 说到这里,他又开始换位思考了,就听他继续说道:“如果我是明国皇帝,必然会抽调归化城的骑军,从草原上往东进攻,不但能打击大清的附庸,还能威胁大清侧翼,有效牵制大清和倭国的军力!” 听完了他们的话,叶尔羌大汗看着眼前的这两个人,心中不由得感慨:不愧是瓦刺最为厉害的两个汗王,难怪瓦刺在他们两人的统领之下声势越来越大!原本谜团一样的敌情,在他们的抽丝剥茧之下,竟然变得清清楚楚起来。当面的明军统帅再怎么耍诡计,可从根本上进行推论之后,便无所遁形了! 这一刻,叶尔羌大汗感觉有点压力了。因为如今他和准葛尔部以及和硕特汗国还是盟友;可是,要是哪一天交恶了的话,叶尔羌汗国夹在他们两个人的势力范围内,处境绝对会非常艰难的。新笔趣阁 这么想着,叶尔羌大汗看着巴图尔珲汗和固始汗,明显有了一丝畏惧了。 其实,他的担心还真没错,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巴图尔珲汗虽然没有碰叶尔羌汗国,但是巴图尔珲汗的儿子葛尔丹,却把叶尔羌汗国给灭了。 此时,固始汗听了巴图尔珲汗的话之后,点点头说道:“我们所想差不多,不管如何,兵力方面,肯定是我们占据优势的!” 几个势力联合起来的军队,放在任何时候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了! 听到他的话,巴图尔珲汗还是连忙提醒固始汗道:“不过当面的明军,军械护甲精良,还是不能小瞧的。就目前看到的情况,明军的军卒,都穿一身胸甲防护,并且也都配备了火器!” 听到这话,固始汗不由得皱了下眉头。 他所领的这支军队,虽然说是各部族的主力,但是,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军卒,压根就没有护甲。另外一半中,大都是皮甲,只有少部分人才有各类铁甲或者锁甲之类的。 按照目前的预估,当面的明国军队,兵力估计也就两万左右才算合理,最多不能超过三万。 但是,如果每个明军军卒都有护甲,还有火器这样的利器,那战力要多评估一分。 如果是以前的话,明国绝对没有这个能力给所有军卒配备这么好的军械护具,但是,根据鄂齐尔图信中的消息,如今的明国还真可能有这个实力了。这么一来,料敌以宽,就当全部明军都配备了精良军械护甲好了。 能看出来,固始汗还是很谨慎的! 这么想着,他把想到的内容都给眼前这几个部族首领都说了一下,听得那叶尔羌大汗的脸色更是不好看了。 原因无他,军中护甲军械最差的,就是他叶尔羌汗国的军卒。 哈巴罗夫听得有点嫉妒,相对于这些远东的黄皮猴子来说,沙俄帝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军中装备了很多火器。只要敌人被火器击中,就算不死也会丧失战斗力的。 可如今,他竟然听到说这个明国军队的火器配比,比沙俄军队还要多,并且还有精良护甲! 这可真是有钱啊! 他们在想着,却听固始汗的脸上,忽然出现了一丝笑意,胸有成竹的那种,对他们说话道:“不过明国军队有一个致命弱点,我们可以针对其弱点而战之,则胜算很大!” 叶尔羌大汗一听,心中一喜,连忙问道:“什么致命弱点?” 要是别人说这个话,他还不一定信。但是,这话是英明神武的固始汗所说,那他是相信的,自然也就高兴了。 然而,固始汗却没有马上给他们说明军的致命弱点,而是带着他们继续往东,说是要亲眼见见明军的情况再定夺。 二十里的路程,对于骑军来说,并不需要太久的时间。 不到一个时辰,固始汗领着大军,就看到了远处明军兴修的城堡,还有墩台等等。 当然,他自然也看到了,在那些建筑上面,都是明军,并且在建筑底下以及后面,也全都是明国军队。 甚至在视线的远处,虽然看不清,但是也能估计出来,还有很多明军,锦旗招展,人喊马嘶的。 就这个架势来说,确实至少有个五万人马的。 不过固始汗并没有被吓到,一如他之前所分析的,他认为远处看不清的那些,绝对是可以虚兵的。至少让他来指挥,他有的是法子做到这一点。 此时的,他的注意力并不在眼前这些,而是左右眺望了下,最终对身边的部族首领说道:“本汗所说得明军致命弱点,就是他们无法机动,只能死守眼前这条战线。只要我们牵制住眼前的明军,然后再分兵绕后,侵袭其后,必然会导致当前明军进退失措,这便是我等之机会!” 不愧是英明神武的固始汗,在说了总得原则之后,他便立刻开始部署起具体的战术细节,以实现他的战术目标。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哪怕是看不起东方人的巴哈罗夫,也是频频点头。 说到最后,固始汗便严肃地说道:“此战破局之关键,便是我军能否及时突破绕袭明军背后,因此,必须各部齐心协力,才能最快速度打败当前明军,赶在明国援军到达之前,拿下归化城!” 巴图尔珲汗等人听了,都是一起点头,对于固始汗的能力,他们还是相信的。 于是,这些部族首领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军队传达军令,鼓舞士气,吃粮喂马,做战前最后的准备。 ……………… 包头城头,在西部部族大军到达之后,孙传庭通过望远镜查看了敌情之后,一颗心便放回了肚子里。 之前归附的瓦刺部族中人说,什么准葛尔部的巴图尔珲汗,什么和硕特部的固始汗,皆是非常厉害的英雄人物,但是,眼前所见,只能是呵呵了! 就眼前这种军队,孙传庭都要收回之前对归化城军队的评语了,不是只有五万精锐,而是十二万军队都是精锐了! 甚至可以说,当面敌人中至少有一半,在大明这边就只能算民壮! 想到这个,他转身看了下身后远处,按照李岩的回报,那边有二十万以上的民壮在侯着呢!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更新,827英明神武啊免费阅读。https://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28 排山倒海 看着城外正在集结的西部部族联军,孙传庭很快就改变了主意。 之前的时候,为了不让敌方骑军有祸害塞上江南的机会,他的打算是先以城池和墩台为依托,尽量杀伤敌人,总体上以防守为主。 这种战法的话,一旦敌人发现情况不妙,很可能会立刻调转马头逃跑。 草原的这种地形,要想追杀他们,并且把他们留住,并不容易的! 但是,为了不破坏塞上江南,采用这种保守的方式,孙传庭认为是值得的。 但是如今,他亲眼看到西部部族联军的实力之后,最为关键的是,归化城这边的百姓,自发参与战事,人数多达二十万不止,这就给了他底气了。 此时的孙传庭,考虑的关键是怎么留住更多的敌人,减轻之后反攻西部的压力。 这并不是说以后反攻西部的战事会艰难,而是西部和中原不同,属于地广人稀的那种,打败敌人没问题,消灭敌人就会比较难,人家要是避而不战,只是躲猫猫的话,会耗费朝廷非常大的人力物力。 因此,孙传庭便决定,趁着西部部族联军还没有发现朝廷官军的强大之时,就主动发起进攻。这样虽然会比先消耗敌人的损失大一些,但是能更多的留在敌人。 “呜呜呜……” 号角声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响起,连绵悠长。 不管是准葛尔部这边,还是和硕特部这边,又或者沙俄军队,全都开始上马,驱马往明军这边逼近。 按照固始汗的安排,全军离明国城池远的地方,从哪些墩台附近冲锋而过。这么一来,墩台里面的明军就算会对他们造成伤害,也不会有多少损失。 在骑军对冲之后不停留,直接继续往前杀,搅乱明军后方,吸引明军回援,然后第二波骑军再度杀过去,前后夹击之下打赢这一战。 如果明军不回援,那就利用兵力的优势,冲过去的骑军破坏明军后方,扰乱明军的军心之后,杀一个回马枪,同样能前后夹击,至少要消灭野外的明国骑军! 西部部族联军的第一波攻势,被几个大部族所威胁,由那些小部族领头。 毫无疑问,这第一波攻势,那是要和明军对冲的,伤亡毫无疑问最大。不管哪个部族,其实都是不希望成为第一波的。 这个时候,实力就决定了一切。 弱小部族的,就只能成为炮灰! 第二波对明军的攻势中,准葛尔部和沙俄军队就要上了。作为联军主力的这两支骑军,才有这个实力在冲过去之后组织接下来的战事。 剩下的军队,以固始汗的和硕特部以及叶尔羌汗国的军队为主,大概四万人马,负责断后和前后夹击。 草原上,这种规模的大战,其实也没有那么多的手段,两军相遇,往往是勇者胜! 面对前面一片红色的海洋,小部族的军卒,一个个都是愁眉苦脸,甚至不少人的脸上都是绝望之色。 还没有进攻,他们的下场其实就已经能想到了。可是,谁让他们的部族实力太过弱小,根本就没有发言权呢! 草原上,唯有强者说了才算! 准葛尔部的军卒和沙俄军卒,则大都是兴奋的。战场死伤,那是难免的。但是,战事的胜利,却是可以预期的。 在这一战打赢之后,作为冲锋出力最多的他们,在战后的战利品分配方面,也将拥有更多的权力去获得更多! 除了那个什么蒸汽火车需要战后再商量之外,其他的好东西,都是他们优先。 塞上江南啊,那绝对能发一笔财了! “呜呜呜……” 悠扬的号角声,又在草原上空回荡。 关注整个战事的固始汗忽然发现,明军那边似乎也在整军,好像是要对冲? 想想也是,草原上压根没有多少可以供防守的工事,两军相遇,要么逃,要么对冲,就看谁能笑到最后! 明军显然很忌讳他们背后的繁华被大军破坏,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所以他们只有一战了? 虽然这么想着,不过固始汗还是表情严肃,并没有一丝大意。 影响战事胜负的因素太多,哪怕他已经尽量提高胜算,可最终战事结果如何,还是要等结果出来才算是成定局。在此之前,必须以谨慎之心应对之! “呜呜呜……” 在号角声中,无数的战马开始缓步前进,并且开始慢慢提速。 明军这边,同样也不例外,一面面迎风飘扬的旗帜之下,明军将士也驱赶着战马开始慢慢提速,冲出了城池和墩台的保护范围。 这时候,双方的骑军,就犹如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地往前涌去。到底是灰色的海浪冲灭红色海浪,还是红色的海浪冲灭灰色海浪,便是战事胜负的结果。 这个时候,身处冲锋阵列中,不管你是害怕也好,还是勇敢也罢,都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往前冲。 “隆隆隆……” 滚滚的马蹄声,似乎让整个草原都震动了起来。 双方骑军前锋,已经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正在这时候,作为主帅的固始汗,忽然脸色一变,变得非常难看起来。 因为他发现,明军一波又一波的骑军冲锋中,原本他以为是虚兵的那些,竟然也是列队在动,并且是排成冲锋队形跟在后面。 换句话,简单地说,那压根就不是虚兵,而是同样能上战场的明军军卒! 那也就是说,这些不是虚兵的话,明军的兵力,绝对不会比部族联军要少!甚至,还更多? 得到这个结论,固始汗就有点懵了。 归化城这边,哪来的那么多明国骑军? 明国难道事先知道自己会领着部族联军主力前来攻打归化城,因此早就调兵遣将等在这里了? 这绝对不可能! 固始汗可以很确信这一点,战前的布局,那是绝对掩盖了主力攻打归化城的意图,明国没有理由事先知道这点的! 既然如此,那就是说,明国原本就刚好在归化城囤积了这么多的骑军兵力? 可是,真要如此的话,这些兵力不是浪费了么? 明国东线的战场,如果投入这么多的骑军,那绝对是影响战事胜负非常关键的兵力啊! 但是,明国皇帝却没有把这里的骑军调过去,为什么? 忽然之间,固始汗的脸色又是白了一分。 因为他想到了一种可能性,明国皇帝之所以不调这么多的骑军过去,不是因为不调,而是因为没有必要,东线那边,估计明国已经打败了大清和倭国的联军,甚至已经灭掉了大清和倭国联军,所以才不需要!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大清军队不是很强的么?他们崛起辽东,不但占领了整个辽东不说,甚至还打败了林丹汗,号令整个草原! 这才过去了多少年,就算实力没有以前那么强大,也不至于落败得这么快啊!更不用说,不是还有几十万倭国军队么? 这一刻,固始汗真得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在这时,就见两军交锋了。 没有任何意外,明军骑军犹如摧枯拉朽一般,把部族联军的前锋撞得粉碎,红色海浪继续前涌,拍向第二道灰色的海浪。 “杀……” 震天的喊杀声,在隆隆的马蹄声中,响彻在这草原上。 又是一道部族联军的冲锋阵列,被大明骑军撞得粉碎,并且没有多少影响,又迎向下一波敌人,犹如排山倒海一般,势不可挡! 只是短短的一会时间内,作为部族联军炮灰的小部族骑军,全部被击溃,大明骑军的前锋,已经出现在准格尔部军队的前面。 这时候的巴图尔珲汗,身处战阵之中,不能像固始汗一样看到远处,但是这不妨碍他看到出现在眼前的明国骑军,竟然没有多少损失,继续在向他发起冲锋。并且通过空隙看到,后面还有一波又一波的明国骑军。 一般来说,骑军冲锋,对冲之下,前面的队列会变得稀疏起来,耗掉一队又一队。 可眼前的明国骑军,却压根不符合这种情况。 就犹如准葛尔部所面对的,是没有经过消耗的明国骑军。或者换句话说,前面的部族联军,压根就没有消耗什么明国骑军。 不用说,这是强弱差别太大的原因。 这一刻,巴图尔珲汗不由得心中非常苦涩,这样对上明军,绝对不是他想要的。就算能赢,自己也会损失惨重。更不用说,他看到面前的明国骑军,似乎无穷无尽! 能赢么? 根本就不可能赢! 然而,不管他是怎么想的,在这种时候,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带着绝望之心冲锋了! 巴图尔珲汗如此,巴哈罗夫所领的沙俄军队也同样如此.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29 就这 什么叫崩溃? 来自沙俄的抢劫者,就生动地阐述了临阵崩溃的一幕。 排在后面的沙俄骑军,根本不管转身是个死,就是要转身,要掉头,要逃跑,以此来逃避前面杀过来的死神。 有一部分沙俄军卒先跑,就带动了其他沙俄军卒立刻跟着跑。但是,还有的沙俄军卒是在惯性冲锋的。 于是,大明骑军的兵锋还没杀到,沙俄军队组成的阵线,就犹如泥沙堆成的城堡一样,自个就土崩瓦解,乱成一团了。 固始汗在后面看得傻眼了,这种战况绝对超出了他的想象。 准葛尔部骑军的阵线,在和明军对冲之后,确实打得明军最前面几道阵线稀疏了一些,但是,后续明军很快就补上,依旧是密密麻麻的明军冲锋线,冲过了准葛尔部的防线,继续往他这边杀过来。 而沙俄骑军的防线,却是土崩瓦解,压根没有对冲明国骑军,使得明国骑军几乎完好地在继续冲锋。 本来的话,固始汗对盟军中最寄予厚望的,其实就是这支沙俄骑军。火器化的程度最高,能有效杀伤明军,就指望着沙俄军队多杀一些明军的。 结果倒好,竟然怯战到连普通的部族军队都不如,真得是让他大失所望! 他当然不知道,沙俄军队是来抢劫的,欺软怕硬是他们的本性。 对于弱小部族,对于他们能打得过的部族,他们会展现出非常彪悍的一面;可是,一旦他们要面对强大的敌人,不可战胜的敌人时,最为彪悍的他们,往往就是最怂的。 更不用说,这支沙俄军队的首领,其实只是农民出身,暴富之后破产,想着去东方劫掠发财的罪囚而已,根本就不是军伍出身的军人。 当然了,固始汗之所以傻眼的最根本原因,是他确认了,远处一排又一排冲锋的明军,绝对都是货真价实的明军,无穷无尽,兵力远超他的想象! 这可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却不知,人算不如天算! 不管固始汗怎么谋划,掩盖他的企图,但是,大明以自身的强大,压根没有花多少时间就光复了辽东。骑军本身就回来了归化城这边。 更因为大明采用新的策略,善待草原普通百姓,使得草原出身的明军将士看到了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看到塞上江南般的家乡,那是绝对不允许侵略者来破坏。 他们的战斗力,都不用军前动员,自己就主动发挥出了最大战力。 如此之下,只能说固始汗还是用老眼光来对待这场战事,才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然,这也不能怪固始汗,以他的经历,确实算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大汗,不但带领瓦刺强大,自己还建立了青藏高原上的庞大汗国。 要怪,只能怪大明这边开了科技挂,这种他做梦都想不到的挂,不但让大明的军事产生了质变,同样影响了大明的方方面面,综合国力之提升,让不知道内情的固始汗,是做梦都不可能想到的! 看到溃败的局面,叶尔羌汗国的军卒,都不用他们的大汗发号施令,自然也更没有鸟盟主固始汗会怎么样,全都调转马头开始逃跑。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个时候再要不跑,被明军一个冲锋,保证都是玩完! 就连固始汗自己的和硕特汗国军队中,也有不少人心怀恐惧,开始掉头逃跑了! 固始汗的脸色非常难看,不过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先逃为上。 用尽心思谋划,多线进攻,掩盖主力意图,等等所有的意图在这个时候,全都烟消云散,唯一的念头,就只有逃一个字! 然而,明军是往他们这边提到了最高的马速冲锋的,而西部部族联军的后军,想要逃跑的话,是先要掉头,并且还要他们身后的同伙也都一起逃跑,提高马速才能逃走的。 但是这个后军的军卒,又没有统一的军令,逃跑必然有先后之分。事实上,在最东边的军卒最容易看清明军的威势,最先逃跑,而处于后面的军卒,因为视线阻挡,更多的人,就算逃跑也慢了几拍,这么一来,整个西部部族联军的后军想要逃跑,却也是非常混乱,不可能一下将马速提起来的。 就这么的,明军前锋犹如离弦之箭一般,冲进了一团散沙的联军后军中,摧枯拉朽般地继续击杀当面之敌。 “杀……” 第一道明军阵线因为杀敌,速度慢下来了,后面一道明军阵线就成了新的一道明军阵线,又杀进了敌人阵中,总之,大明骑军的进攻,就犹如波浪一般,一道又一道,源源不断,连绵不绝地在进攻。 孙传庭就在城头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越来越远的战场。 打败敌人,这是在战事开始之前就毫无疑问的事情。 他的第一个目的,是确保身后的农田水利不被战事破坏;第二个目的,是要尽可能多的消灭来犯的西部部族联军。 战事打到现在,结果已经差不多出来了。 孙传庭的第一个目的,远比他想象要容易做到。当然,战前所做得那些准备,包括他想撤退河套平原这边的百姓,也不能说是做了无用功。 但凡是长胜之将,都是未思胜先虑败。固始汗如此,孙传庭也同样如此。 最坏的情况没有出现,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虽然折腾了一番,但是,其实也体现了朝廷的爱民之心。也是如此,才激发了河套平原上的百姓,竟然自发地牵马带弓地要保卫家乡。 相对来说,固始汗就比较倒霉了,他所遭遇到的结果,远比他所设想的最坏情况都还要坏多了! 此时,孙传庭看着远处逃窜的地方,就只是惦记他的第二个目标了。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情况,大约还有四万多西部部族的联军,正在往西狂逃。 明军这边,冲锋的骑军,已经开始力竭,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下来了。 不过,孙传庭倒也不慌,只是一抬头吩咐道:“出击!” 他身边的传令兵收到军令,立刻变传下了军令。 就见又一批的大明骑军开始出击了。 这批大明骑军和之前冲锋的骑军明显不同,他们都是一人双马。从外貌上看,也基本能看出来,这些骑军大部分都是蒙古族的骑军将士。 这就是孙传庭早就准备了的轻骑兵,一人双马,换马不换人,就能最快速度追击,追击距离也能够远。至于最后到底能追杀多少敌人,就看有多少敌人够幸运了! 随着这支两万骑左右的轻骑出发,那些挪出了战马的将士,已经开始打扫战场。在他们之中,还有不少女兵,非常地显眼。 战场之上,人马尸体都躺了一地,鲜血染红了草原。 大部分倒在地上的,都是穿着灰色袍子的西部部族联军,当然,也有少部分穿着红色鸳鸯战袍,一看就是明军将士,很容易区分的。 那些打扫战场的将士,都是先帮助女兵一起救治同袍。如果还活着的,第一时间包扎;如果是战死的将士,也抬到一边去,确认身份等等。 而对于那些灰色袍子的敌人,死了的收走武器,半死不活的,直接打死,轻伤的那些,则集中看押…… 战线虽然远去,但是,整个战场上,还是一片忙碌的身影。 在大后方这边,二十多万民壮都按照各自熟悉的人群聚集,等着有敌人杀过来,他们便会迎敌,保卫家乡。 听到战场方向传来的动静,隆隆的马蹄声,还有那喊杀声,年轻的那些人,还有妇人,一个个都是紧张起来。不过就算如此,他们也无所畏惧。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害怕,退缩的话,他们的家园就会被敌人破坏!这是他们绝对不允许的! 年纪大的民壮,倒是简单多了,就只是默默地整理自己的兵器,安抚自己的马匹而已。 不知道过了多久,喊杀声慢慢地听不到了,就连马蹄声也已经小了下去,并且越来越远。 这些民壮,开始一个个露出诧异的脸色,熟人之间讨论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前方的战事就结束了?” “是哦,好像是我们打赢了!” “怎么会呢?连个敌人的影子都看不到,这就结束了?我这刀都拔出来了,准备杀敌立个军功呢!” “不是说敌人的盟主是固始汗么?听说是非常厉害的人物,还有那什么巴图尔珲汗,也很厉害的啊,就这?” “……” 他们都在议论着呢,就看到前线有快马赶来,到了李岩这边,随后,李岩便派人各他们都传话了。一听之下,很多人都觉得在意料之中,不过也有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朝廷官军确实打赢了! 意料之外的是,这场战事,传说中有名的固始汗领大军前来,竟然没他们什么事,白激动了一场!八壹中文網 这一场战事,好像和他们没关系,但是,无形之中,却也带给了他们很大的影响。 比如,朝廷官员,至少次辅爱民如子;还有朝廷官军,战力强悍,足够保护他们! 这一刻,他们为自己是大明百姓而骄傲! 不过,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还不知道这个情况。他担心啊,就把最为得力的宋应星传了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30 调任 只听崇祯皇帝对见礼之后的宋应星说道:“宋卿,朕看着铁甲战舰的建造,是不是已经稳了?” 事实上,崇祯朝所有的科技创新,其实都不是科技创新,而是根据刘伟超提供的图纸、步骤等等来做的。 只是因为刘伟超毕竟不是这个位面的人,对于这个位面的实际情况,也没法非常针对地给出方案。 因此,有不少东西,还是要大明的工匠根据图纸和步骤等等去实践的。 要想打造出大明朝没有的东西,要想用大明朝从未用过的技术,就算有图纸和步骤,也一样需要时间,去熟练。 大明朝这边打造真正的铁甲蒸汽战船,并且不是明轮,而是螺旋桨驱动的,同样是有个熟悉的过程。在实际的打造过程中,依旧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随着大明朝的工匠越来越熟悉后世科技方面的制作,对于他们接触更多的新事物,同样是有帮助的。 比如说,大明天津造船厂,先是改造大明原有战船,包铁甲,装蒸汽机,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工匠不可避免会熟悉相应的新科技。 在这个技术已经熟练的基础上,大明天津造船厂才可以真正打造蒸汽铁甲战舰,相对来说,就容易了一些。 可就算这样,也是最有经验的宋应星在带队,并且已经花了两年多时间了。 崇祯皇帝当然是一直会有关注这个进度的,毕竟真正的铁甲蒸汽战船造出来的话,那绝对是对大明向海外开疆拓土有非常大的帮助。 经过这两年多时间的依样画葫芦,不明白的地方,差不多也都明白了,打造铁甲舰的参数,也都熟悉了,如今离真正的蒸汽铁甲战舰出来,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然,如果宋应星一直在领导这个项目,那当然是最好的,毕竟还没有完成最后的工序,还没有实际航行,作战实验等等。 此时,宋应星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心中就稍微一愣,因为他听出了别的意思,便连忙实话实说道:“陛下,第一艘蒸汽铁甲战舰已经基本完工,但是不少细节上还需要对照图纸加以改进,然后便是实际试验了!” 崇祯皇帝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对他赞道:“不错,不错,辛苦宋卿了!” 说完之后,不等宋应星回话,他就马上接着问道:“如果朕需要卿去另做要事,那会影响这蒸汽铁甲战舰的打造么?或者说,影响有多大?” 听到这话,宋应星便知道,自己的感觉是对的。 于是,他连忙便说道:“犬子一直跟着微臣做事,方方面面他都有参与。如今这情况,如果微臣不在,那微臣相信犬子也能一样把这个蒸汽铁甲战舰打造出来!” 这个时代,老子带着儿子做事,不要太正常。 比如老子是个武将,打仗的,那儿子肯定也在老子的军中。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贺人龙从军,他儿子也在军中,并且还战死疆场。 反面的,比如左良玉,同样如此,他身边带着儿子,才免去了他儿子在兵变时候全家被杀时留了一个种。当然,这个位面上,已经一起被正法了。 宋应星被崇祯皇帝委以重任,一直从事格物学方面的事情,他儿子自然也是跟着当副手的。 也只有是老子的事情没前途之下,才会考虑儿子另谋出路。 因此,崇祯皇帝听到宋应星的话之后,很是高兴,便对他说道:“既然如此,朕就让他负责蒸汽铁甲战舰的打造,卿就能抽身出来了?” 说实话,其实宋应星是很想自己完成这个蒸汽铁甲战舰的打造过程。如此一来,以后在大明的铁甲战舰的历史上,必然会留下他的名字。 不过,如今要是让位出来,那他儿子就能更好的正式做事,得到皇帝的肯定,对他来说,也是一件欣慰的事情。 因此,宋应星便没有犹豫,当即便回奏道:“陛下需要微臣做什么,微臣便去做什么!” 言外之意,就是肯定了崇祯皇帝的问话。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高兴,便给他解释道:“如今朝廷要向西开疆拓土,最为重要的,不是朝廷军力如何,而是后勤方面的制约。另外最为重要的,就是消息的传递了。此事对朝廷来说,至关重要,朕交给别人不放心,所以就想把卿抽调出来做这个事情!” 听到这话,宋应星顿时惊喜,连忙确认道:“陛下的意思,是要发明那有线电报了?” 对于未来的科技路线,崇祯皇帝是有过规划的,当然,实际上是刘伟超根据明朝的情况给出的规划。 这个规划,别人不知道,但是,作为大明科技第一人的宋应星,却是从崇祯皇帝这边获悉过的。 也是如此,崇祯皇帝一提,他就立刻知道了。 事实上,有关电报的原理,在大明皇家科学院那边已经有讲了。不但是电力的应用,包括电磁应用等等,这些知识都有。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宋应星的话,点点头,然后又是摇摇头,搞得宋应星有点迷糊了,才对他说道:“朕是想让卿去琼州,橡胶树该是勉强能出橡胶了!”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一点声音,强调说道:“这个橡胶的用途非常广,不管是军事,还是民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消息的传递方面,还有交通方面,皆很重要。但是,目前所有国家都还不知道怎么来真正使用橡胶,因此,橡胶制作的保密,也是甲级机密。这方面,卿有经验,对于橡胶厂的运作,朕以为非卿莫属。”八壹中文網 当然了,保密的工作,厂卫和军队都会参与,但是,整个工厂的运行,特别是内部管理方面,就不是厂卫能插手的了。这时候,就需要类似宋应星这样有经验的管理和领头人物了,并且他的威望也足够,远离京师都没问题。 听到崇祯皇帝的话,宋应星并没有犹豫,立刻便答应下来。 虽然说琼州真得很远,但是,如果没有崇祯皇帝的赏识,他也没有今天。既然崇祯皇帝需要,他自然不会有任何犹豫的。 崇祯皇帝很满意,便交代他说道:“橡胶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硫化,有关技术,朕都会给卿手册。另外,当下橡胶的产量还比较低,因此卿最先要做的,就是做电线,然后发到京师来。同时,卿也要为其他橡胶产品做技术积累!” 至少在格物学方面,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聊天多了,受刘伟超的影响,格物学方面的说话语气,都继承了刘伟超的说话方式。 电线是什么,宋应星当然知道。要知道,如今的紫禁城内都是通了电灯的。不过包裹铜丝的,不是橡胶,而是先刷生漆,然后套了陶瓷管子。 这种方式的成本太高,也不方便大规模地应用和铺设,陶瓷容易破! 此时,听明白了崇祯皇帝要他做什么之后,宋应星略微有点失望,便追问道:“陛下,不知这有线电报交由谁来做呢?” 崇祯皇帝听了,想也不想,直接便说道:“朕准备交由科学院的方卿来做此事!” 一听这话,宋应星便知道方卿是谁,对此,他无话可说。 因为这个方卿,就是大明第一届格物学物理学方面的状元,并且在这几年,他一直是物理学方面最厉害的人才。甚至连宋应星遇到不少物理难题,都是去科学院找方以智请教的。 就格物学分支物理学方面来说,除去崇祯皇帝之外,方以智绝对是第一人不二话。 当然,这也和崇祯皇帝有意培养分不开的。就如今而言,大明的物理方面,他就是培养方以智为首,而化学方面,则是培养夏完淳和他女儿这对夫妻为首。 刘伟超发给他的那些大学课本,物理方面,让方以智先自学理解之后,再给其他人传道受业解惑。同样的,化学课本方面,就是夏完淳夫妇了。 每年一次的格物学专项科考,也让崇祯皇帝的格物学人才,有了一定的储备。当然,相对他对格物学人才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 此时,崇祯皇帝又给宋应星交代了琼州那边的一些事情之后,便让他回去,先交接他在京师以及天津方面的事情,然后即可南下。 当然了,与此同时,他给宋应星儿子的旨意也随之发布,安宋应星的心。 就这么忙了两天之后,河套平原的捷报便传回了京师。 朝廷官军方面,战死三千两百五十一人,受伤五千六百多人。河套平原的一切,都未被战事破坏! 西部部族盟军那边,杀三万五千余人,俘虏三万五千左右,获得战马五万多匹,伤马一万多匹。 在这份捷报中,因为发到京师以快捷为主,因此并没有细分俘虏的身份。 但是,因为沙俄帝国的军卒长相差别太大,就很容易统计出来,基本上,一万沙俄军队,打死八千多,俘虏五百多。 很显然,并没有因为他们试图逃跑而减少伤亡。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31 快快道来! , 在部族联军的首领中,准葛尔部的巴图尔珲汗以及他的儿子僧格等等,基本上是全军覆没,都被打死了! 沙俄军队这边,哈巴罗夫是被打伤,在尸体堆中装死被发现,目前还活着。 另外较大部族的土尔扈特部的大汗书库尔岱青,原本是在西藏的,随固始汗一起到军中,结果也在这次战事中被俘虏了。 不过遗憾的是,固始汗和叶尔羌大汗到捷报发出为止,还没有消息,大概率是被其逃走了。 对于这个战果来说,崇祯皇帝还是很满意的。至少在这一战之后,大明西部,包括整个青藏高原,天山南北的敌对势力,他们的实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削弱,大明进攻这些地方,将会轻松很多倍了。 当然了,免不了,崇祯皇帝把这个捷报内容也给刘伟超说了。 一是给刘伟超说明下他如今取得的成就,二是询问刘伟超这边的看法。 从过往的情况看,刘伟超对于大明的战略布局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特别是涉及到国外时,更是如此。 因此,按照惯例,崇祯皇帝在给刘伟超说完捷报内容之后,便问他道:“对于接下来朝廷的动作,你怎么看?” 刘伟超想了一会,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我都知道沙俄殖民者的凶残,并且也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世界最终会被这些殖民者瓜分,我们华夏被他们欺压。但是,对于你以外的其他大明百姓来说,应该是不够了解的!” “嗯?”崇祯皇帝不知道刘伟超提这个是干什么,便带着一点疑惑问道:“然后?” 刘伟超见他这个样子,知道他还不明白自己要说得,便给他解释道:“你不是要开疆拓土么?至少高加索油田,是必须要拿下的,那么大明军队往西,要攻过去很远,甚至远比汉唐在西域的势力范围都要远多了。可能你的子民,包括你的臣子等等都不会很理解,觉得朝廷要那么远的地盘干什么……” 当崇祯皇帝听到这时,便大概明白了他的想法,顿时就点点头,不过没有说话,还是让刘伟超继续说完。 “所以这次战事中俘虏的沙俄殖民者,特别是那个哈巴罗夫,这是沙俄在远东侵略殖民的头目,你可以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个事情。不但去辽东那边,找那边的索伦人现身说法,述说沙俄殖民者的残暴,也要告诉大明百姓,看看,沙俄殖民者又把手伸向了大明,都参与到归化城之战了。如果朝廷不够强大的话,索伦人的遭遇便会是大明百姓的遭遇;不灭了沙俄,大明的外面,始终有这残暴成性的虎狼在虎视眈眈!” “没错,这样好!”崇祯皇帝一听,就差拍手称赞了,“也正好应了那句话,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基本上,每次和刘伟超的谈话,或多或少都有惊喜,这让崇祯皇帝更是期待了,便接着问道:“还有么?” 刘伟超听了,想了一下继续说道:“对了,那个土尔扈特部的大汗不是抓住了么?这个也可以做下文章的!” 因为崇祯皇帝的关系,刘伟超有更详细地了解明朝那个时候的事情,这是作为一个军师该有的基本素质,要不然每次崇祯皇帝问起来,就说等等,我先查查,就显得不专业了。 为此,刘伟超有查到土尔扈特部的情况,根据崇祯皇帝提供的捷报内容上看,就想到了一个想法。 “做什么文章?”崇祯皇帝听了,显得非常关注,连忙追问道。 刘伟超把手机放在手机架上,解放了双手,一边开始打字,一边回答崇祯皇帝道:“这个土尔扈特部,在你这个时候,已经迁移到了伏尔加河流域,算是东欧平原那边了。你如果能收服这个土尔扈特部为大明所用的话,至少到了那边之后,朝廷官军就有当地的地头蛇为向导,必然能减少很多看着小但是实际影响可能会比较大的麻烦!”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已经从电脑上搜到了他想要的内容,然后转头看向手机,对崇祯皇帝又说道:“对了,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土尔扈特部还发生了一个留名史册的事情!” “什么事情?”崇祯皇帝对于这些原本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也很是感兴趣,便立刻问道。 于是,刘伟超转头看向电脑,看着上面的资料,对崇祯皇帝说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沙俄东扩,要求土尔扈特部加入俄国,遭受拒绝之后,就安排投靠了沙俄的哥萨克部族东迁,欺压土尔扈特部,使得土尔扈特部过得很不好,就让当时的大汗动了回到天山南北的想法。结果,遭受沙俄的追杀,死伤非常惨重,才最终回归到天山这边,被满清所接纳。” 崇祯皇帝一听,很明锐地抓住了刘伟超说这个事情的主要目的,向他确认道:“就是说,当地的部族都比较排斥土尔扈特部,让他们那边一直过得不好了?” “对,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刘伟超听了,点点头回答道。 事实上,当初土尔扈特部西迁伏尔加河流域的时候,也不是因为那边是无主之地,而是一路打过去的,接连征服了诺盖、哈岱、克卜恰克、吉格森等鞑靼部落,才占据了伏尔加河流域。 确认了刘伟超的意思,崇祯皇帝便点点头,算是赞同这个想法。 在东欧那边的土尔扈特部俘虏,说到底还是黄种人,和大明的渊源很深,属于同化起来会比较同意的那种。如果只是把他们当免费劳力使用,就有点亏了。 更不用说,在西迁的土尔扈特部中,其实还有一部分杜尔伯特部以及和硕特部的牧民,对于这些人,就更容易让他们真心为大明效力。不用其他,只需要他们原本同部族的人现身说法就可以了。 此时,崇祯皇帝又把这点记下来,然后再追问刘伟超,还有没有其他建议的。这让刘伟超都失笑了:“一时之间,就想到这么多了。至于追杀残敌方面,孙传庭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差的,我暂时也想不出什么。” 崇祯皇帝听了,才算是结束了这个话题。 不过很显然,他并没有挂视频通讯的打算,而是继续对刘伟超说道:“对了,有关西部战事这个,朕觉得以后最大的问题,还是消息传递和后勤运输方面对朝廷官军的限制,要是能解决这两个事情的话,朝廷战力方面,已经足够碾压西部部族对手了!” 顿了顿,他又马上解释道:“所以,我想上马有线电报,已经让宋应星南下琼州主持橡胶生产了。”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感觉还有需要补充的,就连忙又补充一句道:“琼州那边奏报的情况看,如今已经有部分橡胶树可以割胶了!” 刘伟超听了,当即微笑着点点头说道:“没错,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并且沙漠啊,荒原什么的也都多。限制这时候的大明军队西征的,确实是消息的传递和后勤保障两方面了。” 说到这里,他不等崇祯皇帝说话,就接着往下说道:“至于后勤保障方面,最好的当然是火车了,这是绝对的,你反正抓了不少俘虏,就往西边修铁路就是了。还有消息传递方面嘛,我觉得有限电报就算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惊喜,连忙说道:“不用有线电报么?但是……但是你直接不是说那个无线电报的什么……什么技术不好实现么?” 具体的专业术语,他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这个事情他却是已经牢记在心的。 刘伟超听到他的说话,知道他误会了,便摇摇头说道:“无线电报的检波器、矿石收音机等等,对你那个时代,以当下的技术水平来说,确实是有些难的,我觉得还是先等等,继续在物理学和化学等数理化方面做积累再说吧!”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就有点想不明白了,当即疑惑地说道:“那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伟超听了,当即微微一笑道:“不上有线电报,直接上有线电话,比电报实用多了,而且你这个时候的科学水平已经够了。不但如此,有点电报有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分开独立应用,又都是非常有用的东西,就算你这会还有一定的难度,也绝对值得投入人力去搞出来的!”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连忙说道:“对对对,电话比电报实用多了!要是能搞出电话的话,那当然是搞出电话来更好啊!对了,你还说分开应用的话,还都会成为三个非常有用的东西,那这到底是什么?” 他从刘伟超的话中,似乎听到了一个宝藏一般,电话有三部分组成,合起来是电话,拆开又是三种好东西,这么有用的东西,那绝对是要搞的,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都行! 想着这个,他就赶紧催道:“快快道来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32 有线电话 刘伟超看他这么急,不由得笑了下,然后才认真地说道:“有线电话就和你用的手机差不多,就是连着线而已,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说的部分……” 就明朝这个位面来说,哪怕皇家科学院里面的那些格物学方面的高材生,也未必有崇祯皇帝更容易接受刘伟超的讲解。 这不但是因为崇祯皇帝有用手机,而且是刘伟超给大明朝的那些课本,都不会有那些应用的例子来进行解说。毕竟这些对于这个位面来说,是属于绝密级的专利,不能流传出去的。 这不,崇祯皇帝听了刘伟超开始讲了,便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接着往下说好了。 “……这东西独立出来就叫做麦克风,当然,这是我这个世界的叫法,因为是西夷先发明的,因此翻译自外国话,字面意思是微声放大器,主要用于把声音转变成电信号!”说到这里,刘伟超想起什么,便笑了下,提醒崇祯皇帝道,“至于你那个位面,你想取什么名字,自然是由你决定!” 不管是崇祯牌微声放大器,还是田贵妃牌,又或者周皇后牌,这些都和刘伟超无关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知道刘伟超是取消他,不过他对上刘伟超的脸皮已经很厚了,不为所动,只是催道:“继续!” 有点无聊!刘伟超心中点评了一句,然后便接着说道:“第二个部分,便是听的部分,这东西实际上就是缩小版本的音箱,放大了就是喇叭,结构上基本没多少差别。” 说到这里,他知道崇祯皇帝可能不懂自己这个位面最普通的词语,便又给他解释一下道:“音箱,就是用电信号转变为声音,然后放出来让大家听到。喇叭也是一样的功能,不过用得场合会不同而已。”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对于这些都能理解。他的手机,不就是听和说这两部分么,这不都有了! 随后,他想起来,刘伟超说了,一共是三个部分,这听和说都有了,哪还有第三个部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立刻带着一点好奇问了,同时也带着一点催促的语气道:“那第三个部分呢?” “当然是铃声了!”刘伟超听了,马上回答道,“如果不是铃声提醒的话,那别人怎么知道有电话过来对不对?在有线电话中,就是电铃了,这也是能单独应用在不同场合的!” 说到这里,他怕崇祯皇帝还不明白这三个部分到底怎么样,便立刻在电脑里面搜索了一下,随后对崇祯皇帝说道:“我给你看下实际用途吧,你看,我解释。” 说着,他把手机架移动了下,对准了电脑屏幕,然后点了搜出来的视频,让崇祯皇帝看。 “看到没有,这人那么多,站在台子上的人说话,最后面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就是因为他手中的喇叭,也叫手持扩音器,这是最简单的有实际用途的应用了!以后你要对你的臣子说话,检阅军队等等,都可以用到。” “这第二个视频中这个,看到没有,在高处架着的,也是喇叭,通过电线连着的,说话的人在房子里,但是外面的喇叭上能响起他说话的声音,传得很远。同样的道理,你那里有通知的时候,也可以这么用,不过我估计你用不上。” 作为皇帝来说,有的是人手使唤,根本不需要皇帝自己对着话筒喊:内阁过来文华殿开会啦! 刘伟超心中这么想着,便开始解说第三个视频道:“还有这个,就是门铃了,门口那边按下按键,在家里面就会响起铃声,这样能避免外面敲门,在屋里听不到!”. 说到这里,刘伟超便伸手把手机架转了回去,对着他自己的脸,然后看着崇祯皇帝,忽然,他发现崇祯皇帝的脸上,好像露出很有兴趣的样子,不由得就有点纳闷了。 这种功能,崇祯皇帝也不需要啊!就算不是皇帝,一般的大户人家,也都有门房的,那就是门铃的作用,也不需要这门铃! 抛开这个想法,刘伟超开口对崇祯皇帝说道:“一会我把资料传给你,不过现在,我先给你讲下基本的原理,你如果能听懂的话,回头给你的臣子去说得时候,就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了!” 说到这里,他在心中补充了一句:顺便再让你装下! 果然,崇祯皇帝露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当即连连点头说道:“你讲,朕听着!” 看他这么认真的样子,刘伟超心中越发确定,他比较好这一口,于是,就给崇祯皇帝说道:“这三个部分中,最简单的,就是电铃了。它的主要原理,就是做个电磁铁来吸一根簧片,这簧片上面装个铁块当敲击头,当电磁铁启动时,这簧片被吸引敲在钟或者另一块铁片上,就会产生声音。”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惊讶道:“就这?” 之前的时候,他得到的印象,是电报简单,电话太难,但是,此时听这电铃的原理,竟然非常简单!说句不好听的,他都能做得出来,不用工匠。 可谁知,刘伟超一听他带着一点轻视说这话,便问他道:“那我问你,怎么连续发出声音呢?也就是连续敲打?” “……”崇祯皇帝一听,张口就想回答,可是,这嘴巴张开了,却发现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在刘伟超没有为难他,马上就给出答案,让他不至于难堪:“把这簧片当作电流断路器用就可以!详细解释地话,就是平时未通电簧片不动时,其中一部分接触电线当作电路的一部分,关上电闸通电后,簧片会被电磁铁吸引过来敲钟,因为离开了原本位置,电路就断了,所以敲一下就断电,电磁铁因而断磁,簧片因其弹性复位。但是簧片一复位,电流又通了,于是电磁铁再次产生磁性,再次吸引簧片敲钟,再断电……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打开电闸切断主要电路之后为止。” “哦,原来是这样!”崇祯皇帝其实丝毫不在意在刘伟超面前显得无知,毕竟相差四百多年,无知才是合理的,“朕明白了!继续!” 不过话是这么说,他却把这个问题和答案暗暗记在了心里。 刘伟超这边,在继续说道:“接下来是听筒,原理和电铃基本相似,就是用电磁铁吸引空腔薄膜振动。一般是用薄金属片,也有高级音响的方式,用薄布膜或者皮膜包覆小空腔(即微型鼓),然后再布膜背面放上小铁块或者小磁铁,用电磁铁吸引其振动。至于启动电磁铁的电流,自然就来自另一端的话筒。”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没有说话,显得很专注。 于是,刘伟超就继续对他说道:“最后是话筒,这里分为两种,一种是磁石电话,另外一种是碳粉电话。其中磁石电话有缺陷,那就是电流完全由声音产生,所以强度相当小,传递距离不远,声音又比较模糊。” 他一说这,就看到崇祯皇帝的脸上明显露出了一丝嫌弃的表情。很显然,他看不上这种传递距离不远,声音又模糊的电话。 想想也是,他是要远距离通讯用的,就近距离的话,直接有人可以使唤传递的。 刘伟超发现了这一点之后,看了下电脑上的资料,便介绍第二种电话道:“碳粉电话的结构相当简单,只是需要巧思而已。就是一些零件需要小小加工,譬如敲成非常薄的铜片,盛放碳粉的木制绝缘盒,底部的电极铜片,以及用来固定的螺丝等……” 这些资料,他以前是不知道的,因为要当军师,已经查出来复习过一遍,然后再看一眼资料给崇祯皇帝讲解,也就显得很博学的样子。 说起来,多学点还确实有用。至少刘伟超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知道了他以前看电影的时候,那种老式手摇电话机,在打电话之前会摇上一阵,然后拿起话筒开始“喂喂喂”,通了说话,没通就又去摇那个柄,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原因无他,摇电话机手柄,就是让对面的电话响铃,提醒对话接电话。拿起话筒一听没动静,那就只能继续去摇手柄了。 基本讲完了有线电话的原理之后,刘伟超又瞄了一眼电脑,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刚才所说,就是电话基本原理了,另外,如果你要长距离打电话的话,就还需要用到双绞线与中继讯号放大器,这个都简单,比如双绞线,其实就是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事实上,还有自动交换机,不过他并不准备继续讲,也没必要,对此时的大明来说太过高级,先把基本的都解决了,用人工代替也不麻烦。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很是兴奋,便立刻催了刘伟超把这些资料都给他传过去,随后,他决定了,传召方以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33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文华殿内,方以智见礼完毕。 看着平身之后垂手而立的他,崇祯皇帝心中忽然有点感慨。 这个方以智,原本都已经考上了进士,进了翰林院的了,结果他自己弃官不做,跑去考格物学了,结果中了状元。 从后续的表现看,方以智这个状元之才,是真得实打实的,至少在大明朝的物理学方面,他真得是有天赋。 从刘伟超那边给过来的教材,让他们自学,也全都是方以智最先理解然后教给其他同年,以及低年级的。 就目前而言,物理学方面,方以智的学问,就连崇祯皇帝自己,其实也是感觉有些比不上的。 或许也是如此,此时的崇祯皇帝,就有点期待他从刘伟超那边新学到的内容,能在方以智身上体现一把了。 于是,就听他对方以智和蔼悦色地说道:“夏卿夫妇已经发明了白火药,虽然是对外保密,但是爵位是免不了了。卿这边,朕是想着卿也能一通授勋,得有一项说得过去的发明才好!” 方以智听了一愣,随后便猛烈地期待了起来。 在如今的大明朝,所谓的发明,其实都是崇祯皇帝给出了指导,这一点是有共识的。此时皇上既然对他说,那就说明,准备给他指点了。 于是,他便连忙谢恩候旨,同时有些期待,不知道皇上会知道他发明什么? 只要是人,自然都希望自己发明的东西,会犹如蒸汽火车一般改变世界的这种! 只听崇祯微笑着对他说道:“朕已派宋卿前往琼州负责橡胶事宜,如此一来,电线便能安全铺设而不用瓷管等物。朕以为,有线电话是到了该发明出来的时候了。” 听到这话,方以智有些疑惑地请教道:“陛下,何为有线电话?” 听着大明物理学方面最厉害的人向自己请教物理学的问题,崇祯皇帝心中就满满地都是成就感,当即淡淡地说道:“有线电话,顾名思义,就是用电来传导的说话,也就是说,只要有了这个有线电话,朕可以和归化城的孙卿直接通话,明白了么?” 方以智一听,立刻惊喜,在京师的皇帝能和远在归化城的孙次辅直接通话的话,这也是足以媲美蒸汽火车的发明啊! 随后,他也立刻有所领悟,马上向崇祯皇帝确认道:“用电来传导说话,该是和电磁学相关?”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他没想到自己只是解释了下什么是电话,这方以智竟然能猜出一点,有点厉害了啊!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问方以智道:“卿已知晓?” “微臣还是不知道怎么做?”听到问话,方以智老实回奏道。 这一下,崇祯皇帝便奇怪了,便问他道:“那卿何以知道是和电磁学相关呢?” “陛下召见微臣说这电话,微臣想来,该是和微臣擅长有关!”方以智听了,还是如实回奏道,“物理学方面,和电相关的,当是电磁学也!” “哦!”崇祯皇帝一听,恍然大悟,还以为这个方以智真是鬼才,说个名字就知道怎么做了呢!原来是这,还好,那自己还可以继续说下去了。 于是,他便对方以智说道:“好,那接下来朕先给卿讲讲这有线电话的基本原理,回头把资料给卿,卿自己再去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给朕上奏疏!” “微臣谨遵圣瑜!”方以智听了,连忙回应。 至少学科自学的时候,也是用这种方式,他都已经习惯了。 崇祯皇帝听了,便开始给方以智讲电话原理了,基本上,他是没有自创能力的,就学刘伟超的,先给方以智讲电铃,说了一下之后,他便问方以智道:“卿可知如何连续响铃么?” 这个答案他记得很清楚,此时回想了一下,就准备给方以智解释,用轻描淡写的那种。 结果他没想到的是,却见这个方以智带着兴奋的表情,点点头回奏道:“微臣知道,就是……” 崇祯皇帝有些意外,急忙凝神听方以智的解释,然后一比较刘伟超的话,他发现,这个方以智所说,除了语言上有出入之外,意思很明确,是对的! 这一下,崇祯皇帝有点难受了,自己当时怎么没想到,这方以智却一下就想到了呢? 他正在想着呢,却听方以智又继续说道:“陛下讲了之后,微臣觉得,电话中的听筒,想必也可以这么做来实现……” 不用说,电铃和听筒的原理差不多,方以智举一反三,说出来的话,基本上是对的,这让崇祯皇帝更是有点失落了。 这个方以智的智商,至少在物理学方面,确实是厉害的! 如果是王承恩的话,就算知道也不会说,反而会显得无知让崇祯皇帝来秀一把。 不过此时,崇祯皇帝在最开始的失落之后,又开始高兴了起来。因为他想通了,大明出人才,他这个当皇帝的,就该高兴才对,这也是他极力推广格物学的初衷所在! 不过话筒方面的构造,主要是碳粉电话,这不是一般人能凭空想出来的,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爱迪生经过无数实验之后才确认出来的。 因此,崇祯皇帝在解释这个话筒方面的时候,终于如愿过瘾了一把,看着这个大明物理学方面的天才眼睛,他就知道他让他很是钦佩了! 于是,崇祯皇帝的态度就更是和蔼悦色了,微笑着对方以智说道:“卿先回去把这三部分都给做出来,等到宋卿把电线送来之后再进行链接,组装成有线电话!” 对此,方以智在听完之后,就已经显得迫不及待了。不需要崇祯皇帝吩咐,估计他自己回去之后都会急着去做。 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已经学了很多,就差最有意思的应用了! 这些应用,对他来说,大部分都是隔着一层窗户纸,崇祯皇帝把它一捅破,方以智就能看到无限的光明。 如果不是因为有刘伟超的这个金手指在,那就算方以智等大明的格物学人才,也需要走很多的路去实践,才能得到刘伟超给出的最佳方案! 此时,方以智有了皇帝的旨意,能调动他需要的资源,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做出了有线电话的三个部件的原型,送到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这么好的事情,崇祯皇帝当然是要传旨内阁和六部九卿一起来验收了。 方以智和他发明出来的那些原型机先到了文华殿,随后黄道周、倪元璐等人过来,一看到这个架势,看到红布的好东西,顿时一个个都是欢喜,倪元璐等人,就赶紧问了。 不过内阁首辅贺逢圣阻止了他们,示意他们等皇帝到了再说。虽然提醒的有点隐晦,不过倪元璐等人很快就回过神来,便只好按着耐心等皇帝驾临。 没多久,崇祯皇帝到达,在他们见礼之后,便笑眯眯地对他们说道:“今日让卿等过来见见,方卿发明这个东西,是和蒸汽火车改变大明交通一样,这是改变大明消息传递的重大发明!” 一听这话,所有人,当然,除了方以智之外了,全都非常震惊。 蒸汽火车的出现,让大明的交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的大明,南来北往,还有西行东去,各地全都是在修建铁路。坐火车出行,已经是出门的首选。 能够和蒸汽火车相提并论,用于消息的传递,这绝对是一件了不得的发明了! 王承恩首先跳了出来,也不管是什么东西,先向崇祯皇帝恭喜了起来。 贺逢圣又落后了一步,赶紧跟进,一时之间,文华殿内,顿时是喜气洋洋的那种气氛。 崇祯皇帝也是很高兴,甚至都有一种冲动,自己亲自下场去介绍一番。 不过最终,他还是忍住了,示意方以智给大明这些最高级官员先介绍一番。 电铃,还是叫电铃的名字,麦克风的名字自然是不可能用的,就叫做话筒,喇叭也还是喇叭,至少大明这会儿有喇叭花,形状差不多,算是挺形象的。 如果是宫里出品的话,那这名字估计就会不一样的。 功能一个个解释出来,虽然文华殿内的这些大臣也确实挺高兴的,但是,却最终还是没有达到那种蒸汽火车式的震惊! 电铃这个,各衙门都想要,主要是他们需要使唤人的时候,自己按下,让外面候着的人进去; 而喇叭这个,还有音箱的功能,政通司这边的陈圆圆最是高兴,直言对政通司宣传会极大的帮助。 然后其他人的话,心中大概就只有两个字:就这?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的表情,大概猜出了他们心中所想:嘿嘿,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了? 他其实是故意的,就是让方以智分部件介绍而已。 此时,他感觉到了底下文官的失望,便淡淡一笑道:“卿等可知,这几样东西组合起来,会是什么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34 仙器 , 这几样东西还能组合起来用? 这是文华殿内的所有臣子,脑海中最先冒出来的念头。 很自然的,他们因为在之前听崇祯皇帝说这是堪比蒸汽火车的发明,就立刻想着,当初的蒸汽火车是什么组合起来的呢? 结果,这些大明最高级的官员,都是进士出身,博学多才的才子,格物学方面的普通人,脑子自然就一头浆糊了! 好在崇祯皇帝也没有让他们迷糊太久,直接带着一丝得意对他们说道:“朕在这里用话筒说话,孙卿在归化城就能立刻用听筒,也就是喇叭听到朕的说话。反过来,也是一样!” 他的这番描述,在文华殿内群臣的脑海中想象了一下之后,顿时,这些人一下便呆住了,真得是目瞪口呆的那种! 或者可以说,当初方以智听到崇祯皇帝描述时,都没有他们这些人这么震惊! 按理来说,这些都是官场浮沉多年,城府之深,肯定是要比方以智厉害的。 可是,他们在格物学方面太过浅薄,在方以智听来,这是有理论基础可以支撑的,所以相对来说,更能接受了。但是,这些大明最高级别的文官,却不知道声音和电能互相转换,并且电的速度是多快,所以,他们就无法理解,在紫禁城这边,竟然能和归化城那边直接对话? 哪怕是仙术,都是不可能啊! 那不,神话中的神仙,给远处的猴子打招呼的时候,也是要喊得:大圣…… 这一下,就是真得把这些大明的内阁辅臣,六部九卿等等给震惊到了! 一如当初他们看到蒸汽火车的时候,颠覆世界观的那种震惊! 崇祯皇帝就很享受看文官们的这些表情,就让他们震惊着,也不说话,只是在欣赏。 边上的方以智同样在看着,此时的他,心中有一股浓浓的自豪感,觉得他当初放弃进士做官的途径,改为走格物学这条路,真是再正确不过了! 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在改变着天下,这种自豪感,真得是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 过了好一会之后,内阁首辅贺逢圣回过神来,有点颤颤巍巍地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这是真得?老臣的意思,借助这个东西,京师这边能和外地直接说话?” 话虽然问出口了,可是,他还是觉得非常难以想象! 真要这样的话,以后什么京师江南,想起什么事情了,直接对话就好了! 一想到这,贺逢圣就又是一阵不可思议的感觉! 本来的话,他觉得自己年纪已经大了,有点想告老还乡了。结果这么重要的发明,一个接一个的出来,那说起来,不管是不是他发明的,可都是他在首辅的任期上发生的事情,这也是一种荣耀啊! 听到他的说话,其他人也都回过神来了,一个个用震惊的表情看着崇祯皇帝,期待他再次确认。 这种东西真得太有用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仙器,真得能出现在人间么? 只听崇祯皇帝听了,微笑着点点头说道:“只需要宋卿到达琼州之后,做出了橡胶包裹的电线,就可以实现了。不过在此之前,紫禁城里面,也可以暂时用上一用!” 紫禁城里原本就铺设了陶瓷管做得电线,用来实验这有线电话,绝对是很方便的事情。 一听这话,所有人立刻便露出迫切地那种期待,就想着,立刻见证这份奇迹!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本身就是敢于御前说话而存在的,此时正要催崇祯皇帝赶紧下旨做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听崇祯皇帝又说道:“以后啊,不但可以在陆地上通电话,而且隔着大海也是可以。比如,朕想了解下如今倭国战事的进展,就直接打个电话过去,那边曾卿就能即刻向朕禀告倭国战况了!” “……”虽然文华殿内的这些文官,已经被崇祯皇帝之前的举例,说他可以和远在归化城的孙传庭通电话而震惊,此时再听到说还可以和倭国那边的远征军通电话,那是再次震惊地无以加复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要想了解倭国那边战报的话,最快的办法,就是八百里加急跑到登州,然后那边快船出海,到辽东,沿着海岸线到釜山,再到对马岛后到倭国,然后再这么返程,可都是要一年半载的时间才可以了解到战报的。 可如今,这边直接能和倭国那边对话,这消息传递的速度之快,还能比这个更快的么? 这个时代的任何人听了,都只会是被震惊地目瞪口呆! 这不,就连边上的方以智,都明显露出了震惊之色。因为他是不知道橡胶的功能,不知道在有了橡胶之后,是可以铺设海底电缆的。 跨越大海大洋的即时对话,真得是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好半天之后,回过神来的刘宗周就差跺着脚了,直接催崇祯皇帝道:“陛下,先不要说那么远的,先在紫禁城试试吧!” 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七十岁,估计也没几年好活了,和贺逢圣一样,都在考虑着告老还乡了。可是,这么颠覆观念的东西,说句不好听的话,他非得见证了之后,就算死了也才会瞑目! 因此,他都有点等不及,第一个便催起崇祯皇帝来了。 其他文官一见有人带头,便立刻跟进,纷纷催了起来,就想先看看,在紫禁城这里是不是能实现,如果可以,那和归化城通话啊,和倭国那边对话啊,就都会是真的了! 看他们这么急的,崇祯皇帝心中其实很是开心,便对方以智说道:“既然诸卿都有些等不及了,那卿且先在文华殿和内阁架设一部有线电话吧!” “微臣领旨!”方以智听了,立刻振奋地回答道。 于是,文华殿内的这次议事结束。 随着六部九卿散去,有关这个有线电话的消息也随之传开。 “什么?紫禁城能和归化城这边直接说话,疯了吧?这怎么可能!” “就是,神仙都做不到吧,还真能吹!” “你死定了,这是部堂大人亲口所说,你敢说部堂大人吹!” “其实不是,这是皇上亲口说的,我看这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 所有有关有线电话的话题,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开局。等到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出自当今皇帝之口时,基于过往的历史,所有人都相信了,这么神奇的东西真得是存在的! 这么一来,所有人,不管是王公勋贵,还是贩夫走卒,全都期待有线电话的到来,哪怕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个有线电话注定和绝大部分人没关系,也不妨碍他们期待有线电话的早日实现。 京师的酒楼茶馆,顾客一下比平日增加了不少。有点闲的,全跑这里来听消息,同时讨论这么神奇的东西。 而有条件的那些,比如六部尚书,左右侍郎等等,有事没事就跑内阁去,就想着看看,那个方以智到底搞得怎么样了? 平日里庄严肃穆的内阁,就这两天,仿佛成了菜市场,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每个过来的人,彼此看到,对视之下,都会露出心领神会的眼神,开口地第一句话,不是说“事情办得如何?”而是“好了么?” 至于是什么好了么,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指什么。 对于这种情况,内阁首辅贺逢圣也是无奈,因为他理解他们的感受,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都是老油条,找了借口过来也能让你没法说他闲得无聊! 崇祯皇帝听到王承恩禀告的这些消息后,作为工作狂的他,竟然难得不介意,而是笑呵呵地随内阁那边如同菜市场一样。 好在方以智的动作也快,当然,不快也不行,内阁辅臣,六部尚书,还有各种其他大明高级官员时不时在边上关心,那是很有压力的。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方以智便宣布,完成了大明第一条有线电话的安装。 本来就铺有电线,之所以还花了差不多两天时间,主要是另外一套电话设备还没完工,花了点时间。 当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好家伙,内阁成员,不管有没有外出的,全都回内阁了。 六部尚书,并有资格去内阁的左右侍郎,也都跑去了内阁。 大理寺、鸿胪寺、通政司、政通司等等主官,也全都赶了过去。 以至于内阁这边地方虽然算是宽敞的,也一下都挤满了人! 然而,这么大的喜事,马上要见证奇迹的时候,贺逢圣哪怕身为首辅,也不好赶人。 此时,作为首辅的他,特权就有了。 他就坐在电话机边上,庄重地等着。 当然了,在他的边上,还站着方以智,在给他讲解一会使用电话机的要点。 就等着文华殿那边的崇祯皇帝,给这点打电话过来。 他们不知道,后宫的一群人,包括周皇后、田贵妃以及太子朱慈烺等人,他们倒是没找借口,直接去文华殿,崇祯皇帝的身边围观了。 相对而言,他们不少人见过后世的视频,就没那么诧异,但是能亲眼见证大明也有,还是挺兴奋的。 这一刻,他们都看着崇祯皇帝,等他打电话。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35 激动人心 可以说,完全是在万众瞩目之下,崇祯皇帝伸出手去,握住了电话机的手柄。 而在内阁这边,一屋子的大明高级官员,都盯着内阁首辅面前桌子上放着的那部电话机。 很多人还很好奇,盯着电话机上的那根电线,疑惑万分,声音怎么可能从这根线上传过来呢? 当然了,也有的人,已经紧急去请教了大明皇家科学院中的那批顶级格物学人才,大概知道了原理,但是同样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什么声音转变成电信号,电信号再转变成声音信号,感觉好高深的样子,这真能行么? 就在他们各自想着的时候,忽然之间。 “叮铃铃……” 毫无征兆地,那部电话机上就响起了声音,在内阁里面非常安静等待的气氛中,格外的瞩目。 这铃声一响之下,顿时一屋子的人,眼睛顿时睁得老大,就盯向首辅了。 贺逢圣也是精神格外一振,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动作非快地拿起了听筒,就往耳朵边凑去。 随着这听筒的拿起,铃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眼睛,就盯着首辅的脸,试图第一时间从首辅的表情上确认有没有声音。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贺逢圣用哪种喜出望外的语气,赶紧在那说道:“啊,陛下,老臣……老臣听到了!” 边上侯着的方以智一见,顿时无语,立刻摘了话筒,赶紧递给贺逢圣,示意他对着话筒说话。 这个原始的电话机,听筒和话筒还是分开的,因为方便,以后实验没问题了才会改为一体式的那种。 贺逢圣等到方以智递给他话筒的时候,才想起来事先给他说过的,要对着话筒说话,便连忙接过话筒,对着那话筒又急忙说道:“陛下,是老臣,老臣听到了,听得很清楚。对对对,很清楚,是的,陛下也听得清楚么?好好好,老臣一会就试试,好……” 听着首辅在对话,内阁内的所有人,都不由得露出了非常激动的表情,仿佛他们高中进士一般的那种激动。 内阁首辅和大明皇帝的这番对话,意味着大明的消息传递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不管是处理公务,还是和家人好友联系,都不怕距离多远了! 他们的这种感觉,真得不是后世人能感受到的。 在这个时代,因为交通的不便,彼此之间要想联系,特别是离得远的,要想联系真得非常不容易。 特别是经过战乱年代的他们,更是觉得这种即时通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一如当年的杜甫所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有的时候,和亲友的一朝分离,很可能是从此生死两别! 可如今,有了蒸汽火车,大明百姓再长途出行,已经变得更为容易,加上有这个即时通讯的电话,更是让远方亲友的距离,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 还有小部分官员,则在想着公事上,朝廷要能即时知道边疆的消息,就能及时做出应对,这就不会耽搁事情,真得是不要太方便了! 总之,这个有线电话的发明,绝对是能让铭记一辈子的! 虽然内阁中的每个人,都是非常地激动。但是,他们一个个都是敛声屏气,就怕吵到了首辅和皇帝的通话。 此时,就见到贺逢圣放回了听筒,然后也去挂好了话筒。 户部尚书倪元璐见了,连忙开口说道:“这个有线电话,该由……” 作为户部尚书,他当然看到有线电话会带来多少财富,就想着抢这归属,结果贺逢圣却对他瞪了一眼,把他的话给瞪了回去。 随后,贺逢圣非常庄重地伸出手,去握住了那个手柄,仿佛是在做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深吸一口气之后,便摇了起来。 在摇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不知道要摇多久,就连忙看向方以智,眼神中都是求助之色。 方以智对他的眼神心领神会,便立刻对他说道:“摇动之下对面就会响铃,陛下肯定在电话机边,大人拿起话筒听听就知道了。” 贺逢圣一听,便连忙去拿起了听筒,这一次,不用方以智再提醒,也顺手摘了话筒。 “陛下,是老臣,也能听到么?好,好,真得太好了!老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大明朝又有仙器可用了!” 听着贺逢圣在对着话筒说话,内阁内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有线电话已经可以确认,两边对话都完全没问题的! 这一下,所有人都是非常激动,他们不好打扰首辅大人,就互相之间,用眼神交流,用点头方式交流,总之,全都是非常兴奋。 刘宗周倚老卖老,伸出手去,向贺逢圣要求道:“我想起一事,需要向陛下上奏!” “……”周围人一听,顿时无语,好一个厚颜无耻之人,谁不知道你也是想听听这电话里面的声音,竟然刚假借奏事之口? 贺逢圣自然也知道,刘宗周到底打什么鬼主意,不过此时的他,心情非常好,也不计较,便伸手把话筒递了过去。 刘宗周去接话筒的手,都微微有点颤抖,或许也是他年纪大的缘故吧,反正有点手抖,拿到了话筒,凑到了嘴边,然后便说道:“陛下,老臣刘宗周,有本上奏……” 在他说话的时候,边上的方以智赶紧把听筒从贺逢圣手中接过,帮着凑到了刘宗周的耳边。 其他人非常羡慕地看着刘宗周,这个老不要脸的,成了大明首辅之后第二个听电话的人了! 每个人对于电话中的声音,和通过电话去传递声音都非常好奇,也都想着第一时间听一听。 可谁知,刘宗周说了几句之后,忽然挂了电话道:“陛下有旨,有线电话实验成功,通话结束!” “……”其他人一听,不由得无语。 不过他们回过神来想想,好像也是,对面是皇帝,不可能和这里每个臣子都通一下电话吧? 可是,他们还没有用过这个申请的东西,不甘心啊! 于是,所有人都转头看向方以智,七嘴八舌地追问了起来。 “这个有线电话,什么时候给户部装一个?你要知道,户部掌管全国钱粮,这可是非常重要的,本官以为,越快越好!” “户部重要,还能有兵部重要?前线战事,军情紧急,有了这电话之后,不是第一时间能掌握,所以,什么时候先给兵部装这有线电话?” “我们刑部……” “……” 听着各位部堂大人竟然不顾礼仪抢了起来,方以智的内心不由得哭笑不得,连忙对他们说道:“诸位大人,眼下这个有线电话机还只能手工打造,等下官安排好了量产的办法之后进行量产,每个衙门都可以装的。另外,如果距离过远的话,还需要等到琼州那边发来橡胶包裹的电线才行。当然了,所有这些,都需要陛下准许!” 听到这话,倪元璐当即转头就走。 其他衙门主官一见,立刻跟着走了。只是一会的功夫,内阁里面满满的人,竟然就走得差不多了,让内阁又变得空荡荡起来。 这个情况突然发生,让方以智有点措手不及,一下愣在了那里。 内阁首辅贺逢圣的心情很好,反正他是已经有电话机了,看到方以智的表情,便笑呵呵地对他解释道:“他们都抢着给陛下写奏章要求装电话机去了!” 方以智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 眼下还只是手工打造的话,电话机的打造速度就还是有些慢的。这些部堂大人竟然等不及,要抢了啊! 随着内阁这边的人群散去,先是各衙门得到了试验成功了的消息,随后便立刻扩散到了整个京师。 一时之间,京师的酒楼茶馆,人群闲客聚集之地,顿时就轰动了。 “真得不可思议,竟然真得可以啊,这里说个话,别的地方都能听到,还能回话!” “真得太神奇了,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以后我在京师和江南老家之间,有这么一个有线电话的话,真得不要太方便了!” “你想得美,如今各衙门的部堂大人都在抢,怎么可能轮到你呢!” “对啊,据说这个有线电话要先用于衙门以及边疆将士,什么时候轮到民间都还不知道呢!” “怕什么,我有钱,什么时候轮到民间了我第一个砸钱装一个!” “……” 每一处地方的人群,都对有线电话拥有强烈的愿望。让崇祯皇帝,或者刘伟超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又一个改变天下的新事物的出现,让格物学的学习热潮,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学了格物学之后,能发明这么翻天覆地的好东西,又怎么可能不让人心动! 蒸汽火车在交通上是一个;这有线电话在消息传递方面又是一个,每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事物出现,都是引发一股热潮的。 事实上,白火药和线膛枪炮在军事上,也是一个巨大的台阶,只是因为保密需要,并没有对外公布而已。 接下来,还有类似的事物,确实也还有!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36 新财源 比如说,飞机! 热气球什么的,崇祯皇帝压根就看不上,要上马的话,就直接上飞机。 事实上,这个条件也快成熟了。 内燃机在去年就手工打造出来,不过只是应用于农耕机器,算是在熟悉中。 作为最早期飞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就是这个内燃机,一旦大明工匠这边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在石油化工方面也再突破,不再只是使用煤气这种不安全的燃料,那么飞机就能发明出来了。 不说别的,只是能让人在天上飞,就绝对又是一件非常震撼人心的事情,绝对不会比蒸汽火车或者有线电话要差! 不过,如今困扰崇祯皇帝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总结起来,也还是钱! 虽然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朝廷国库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一年两千万两之多。但是,朝廷用钱的地方也很多。 别的不说,连年的战事,哪怕是打胜仗,也是需要花很多钱的。 比如说,军队打赢了战事,需要赏赐吧?这就是很大的一笔开支,要超过伤亡抚恤那些。 对于战争的红利,因为人口的关系,并不会马上体现出来。 比如说光复辽东,占下朝鲜,在这两块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没人了,生产的恢复,不知道要多久。 当然了,光复这里,以后在这两个地区的军费开支肯定会减少,俘虏也能免费使用,还有矿产资源,因为有刘伟超的存在,也能知道哪里有,有什么。 可是,这些要变现,也不是马上能变现的。 另外,国内正在搞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修水泥路以及铁路,这也是要很多钱的。 特别是如今要往西开拓,主要是军事和政治目的为主,而不是经济目标为主的情况下,修建铁路和公路的成本就更大,不能从其他地方内补回来,很耗国库的钱。 还有对格物学的支持,各项研究费用,特别是海军方面的,更是惊人。 如此等等,也让崇祯皇帝决定把这些发明都按实际所需的顺序依次发明,而不是一股脑全部上马。 在电话实验成功之后的短短两天之内,崇祯皇帝的案头,就收到了各级衙门的奏章,全是申请安装有线电话的,理由也是一个比一个充分。 对此,崇祯皇帝也是无语。 目前的有线电话,如果要安装的话,其实是很贵的。只有后面能批量化生产而不是目前这种还靠手工打造部件的情况下,成本才会降下来。 在到处需要用钱的情况下,崇祯皇帝面对新的这么多花钱的需求,还是有些头疼了。 等到晚上的时候,他就顺口给刘伟超提了这个事情。 结果没想到,刘伟超听到这话之后,却是哈哈大笑。 崇祯皇帝一见,不但没有一点生气,反而露出了狂喜之色,连忙问道:“你是不是有法子?有来钱的办法?该是朕能去挖什么金矿了么?” 刘伟超听了,带着笑意点点头说道:“没错,你可以挖金矿!” “什么金矿?在哪里?容易挖么?”崇祯皇帝一听,连忙追问,连珠炮一样地发问。 刘伟超看他这样子,摇摇头说道:“这个金矿不一样,不是在地下,而是在民间!” “啊?”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随后认真考虑了起来,略微皱着眉头说道,“那朕想想看,还有什么有钱人,为富不仁的,朕看看是不是可以抄……” 刘伟超听得无语了,敢情这位皇帝同志是抄家抄习惯了,竟然直接想到抄家上去了。 于是,他连忙开口,打断了崇祯皇帝的说话道:“打住,打住,我没让你抄家去,你这吃相,该改改了!”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便带着好奇之色问道,“不抄家的话,民间的钱,怎么到朝廷手中来?” 刘伟超听得直摇头,对他说道:“笨啊,这个办法,以前其实用过的,你忘记了?开玻璃厂的时候!”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焕然大悟,他想起当初的玻璃厂是怎么做的了! 不过当时玻璃厂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那时候的他没有威信了,还没有掌握军权,厂卫等等,就听从了刘伟超的建议,把群臣的利益捆绑起来做事。 但是,如今他已经不需要考虑这些了啊! 他在想着,就听刘伟超认真了起来,对他说道:“我觉得你这个时候,该是搞金融手段来筹钱了,这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表情也认真了起来,当即全神贯注地听着。 只听刘伟超继续给他说道:“一种方法,是设立证券股票的方式来筹资,这一种方法,其实以前你已经有在做,不过没有正式这么做而已。另外一种,就是发行国家债券来筹钱。” 崇祯皇帝虽然听得不是很懂,但是,他已经能听出来,这里面绝对是有一个金矿,非常大的金矿,便连忙对刘伟超说道:“两种方法都说说,朕都听着!” 刘伟超听了,点点头,然后就给他科普道:“先说国债吧,这个最容易理解,也简单。就是以朝廷的名义,发放债券,你不是已经有银行了么?完全可以通过银行来发,规定几年期限还钱,利息多少。可以事先说明,这个国债主要是用来干什么。”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看到崇祯皇帝皱着眉头,就补充说道:“比如说,你成立一个通讯部,主要用来铺设有线电话,这需要很多钱,就发行国债,说用来做这个事情。那老百姓觉得这个肯定会有赚,朝廷不会赖账,就会买你的国债来赚利息!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回头我可以整理一份资料给你!” 崇祯皇帝一听,连连点头,笑着说道:“所以,朕就可以用百姓的钱来做这个事情,然后有线电话赚钱了,再把钱加上利息还给他们,这个事情也办成了?” 看到刘伟超点头确认他的想法,崇祯皇帝很是高兴,便连忙再问道:“那还有一个呢,什么证券股票,朕听得不是很懂!” 听到这话,刘伟超便认真地给他讲解道:“这个真要说得话,会很复杂,也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才好。不过我可以先给你简单说说大概是怎么样的!”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点头,并没有说话,但是他的眼神已经很明确,那就是快点说! 于是,刘伟超便给他讲解道:“还是拿电话来举例吧!你成立一个装电话的公司,然后分成一百股,拿出其中的四十九股面向民间出售,价高者得。民间基于对电话公司的估计,觉得肯定能赚大钱,他们就会出高价来买这个股份。你就能用他们的钱来做事了,而他们则享受公司给他们的分红来实现盈利。除此之外,还可以允许股份进行买卖,这也会是吸引他们买股份的一种办法!” 没等崇祯皇帝问话,他拿起边上的茶杯喝了口茶之后又继续说道:“如果电话公司做得好,未来盈利会更高,那么股份肯定会更贵,那些民间持股人手中的股份价值就高,卖给别人能赚更多的钱,这就是吸引他们来买你股份的原因之一了。当然了,如果公司不行的话,那预期跌就不好了。”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想了一下,便对刘伟超说道:“第一种方法,发行国债,那是要连本带利一起还;第二种方法,朕只要给他们分红就可以,那朕选第二种!” 刘伟超听得非常无语,当皇帝的,竟然这么抠? 不过他也马上想起来,或者这个皇帝是穷怕了吧?穷得差点就亡国灭族了!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其实不能这么选,这两种手段,都是各有各的好。国债这种,可以不需要说明用途,不需要公布具体细节,因此可以用于军事上,比如你造武器暂时缺钱,就可以这么做。而股票证券这个,是要发布招股说明书,具体情况都要说出来的。” 说到这里,他不等崇祯皇帝说话,就马上又补充说道:“不过股票这个也确实该发展了,不但朝廷成立公司运作可以去民间筹资,就是民间百姓要开公司,也同样可以这么做。然后股票的买卖呢,朝廷可以抽取交易税,这是朝廷最容易掌控的,该是以后朝廷稳定的税源!”. 崇祯皇帝听了,先是很高兴,不过回过神来,又摇摇头说道:“就抽个佣而已,能有几个钱?” 刘伟超见他看不上这点钱,便把手机放到手机架上,随手在电脑上一查,然后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这个世界,这个股票的税,就占了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点五七,你说是小钱么?” 崇祯皇帝一听,心中略微一算,按照朝廷两千万两收入来算,这都能有七十一万两了,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了。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刘伟超又补充道:“当然,这其实是取决于股票市场规模,一开始肯定没这么多,而这个数字又是二十多年前的数据,只要你做大了股票市场,那这个税收绝对是非常大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37 西夷果然野蛮 崇祯皇帝听了,认真地在考虑。 对于古代人来说,收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都很高。不过股票税收这件事情,按照刘伟超所描述,似乎还挺容易的。 加上崇祯皇帝一开始就想选股票发行这种,因此,他也没有多考虑,最终点点头说道:“这个可以有!” 刘伟超听了,微笑着点点头,提醒他道:“其实吧,在专利制度之下,再搞这个股票证券是会更有搞头的。那些有专利的,想要把专利实践出来但是缺少资金的,都可以这么搞。用股票的方式来融资,不过需要朝廷监管,防止骗子利用这个来行骗!” “这个简单!”崇祯皇帝听了,很有兴趣地说道,“想要这么做,必须身家清白,并且有保人即可。一旦发现在骗人,朕抄他们全家以补偿!” “……”刘伟超听得无语了,又是抄家? 不过仔细一想,他却发现这样重罚可以啊! 至少自己这个年代,很多公司压根不是以真正发展公司为目标,只是为了上市圈钱为目标,因此财务造假,发行商之类的甚至和他们合伙,以至于不少公司上市就是股票最高点,不知道坑了多少股民。 这要是按照崇祯皇帝的做法,这种骗人的,一旦发现,开公司的和发行商之类的全部抄家,那估计再敢财物造假,只为上市的就不敢了吧? 这么想着,刘伟超的兴趣变得更高了,当即对崇祯皇帝说道:“你的第一个有线电话公司的股票发行方案,还有整个股票交易制度这些,我来给你做方案,然后你再根据明朝实际情况改动一下,这样就容易一些了!” “好,好,好!”崇祯皇帝一听,很是高兴,连声道好! 不过没想到的是,他忽然看到刘伟超摇摇头,叹了口气,顿时有点意外,连忙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妥么?” 刘伟超看他有点担心的样子,便知道自己这个不合时宜的表情让他担心了,便连忙又笑着说道:“不是,我只是突然想起,这个股票的事情,我帮你开了金手指,提前在明朝搞出来了,但是,终究还不是世界第一,有点遗憾而已!” “不是世界第一?”崇祯皇帝一听,也是有点惊讶,连忙问道,“谁先搞出来了?” 听到问话,刘伟超去电脑上随便一搜,然后回答他道:“荷兰,就是那个坑了明朝一把,还把蒸汽机图纸给偷走的荷兰。他们于1609年,也就是大明万历年间就搞出来了。第一支股票就是建立荷兰东印度公司,主要用于殖民,到世界各地去抢东西的……” 听着他的介绍,崇祯皇帝是相当惊讶,他没想到,当强盗都能这么干?这些西夷果然是野蛮! 这么想着,他忽然想到一事,便马上问道:“那沙俄呢?他们之前的时候不是都已经殖民到了太平洋沿岸了么,是不是也是通过发行股票凑钱来抢劫的?” “这个倒不是!”刘伟超听了,摇摇头说道,“目前除了荷兰之外,其他国家的殖民,都是以国家层面牵头的,沙俄那边,更多的是派罪囚之类,英国那边,则是向海盗颁发掠夺许可证……” 听着他在说着,崇祯皇帝感觉自己已经刷新了三观,这些西夷竟然能这么做!至少在中原王朝看来,这是肯定不可能这么做的,必须师出有名才行! 不过股票这个事情,是真可以有。不但是税收的问题,而且在之前和刘伟超的聊天中,也知道了一些金融知识。 比如说,大明朝如今的有钱人,都喜欢把钱藏在地窖中发霉。虽然已经有银行了,但是搅动这部分藏在地窖中的钱,还是有限。而这部分藏在地窖中的钱,汇总起来是非常大的一笔钱,在地窖中发霉,绝对不可以! 大明想要快速发展,钱的利用就是关键因素之一。股票这个,能让民间拿出钱来,成立更多的公司,不但多税收,还能增加就业,对于社会是非常正面的。 崇祯皇帝的脑海中,闪现过刘伟超当初给他灌输的这些知识,便催刘伟超,赶紧帮他推进这个事情。 对此,刘伟超便笑着说道:“我这边有关《永乐大典》的事情,已经整理地差不多,现在准备向外公开发表一些。这个时间内,刚好有时间,我这就给你准备。不过等到《永乐大典》发布出去之后,肯定会引起争议,回头还需要你给我支持,能引经据典地驳斥那些反驳。” 这个事情,真要做得话,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这是一件大事,算是华夏历史上文化传承方面的盛典。 对如今的刘伟超来说,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他追求的,就是精神价值了。这个事情,哪怕有很大的阻力,也值得去做,让世人都了解到,华夏五千年文明到底是怎么样的! 真要阻力太大,他也还有一个杀手锏。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打算用的。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当即点头,表示大明朝这边,可以随时提供支援。 于是,随后的几天,刘伟超就根据崇祯皇帝提供的有限电话资料,整理了一份招股书出来。当然了,肯定和他这个世界的不一样,更多的,要适合大明朝那个时代。 崇祯皇帝拿到之后,便兴冲冲地传旨,召开内阁并六部九卿的御前会议。 文华殿内,等群臣见礼完毕之后,崇祯皇帝便微笑着看着底下群臣说道:“有线电话这个,朕收到了很多奏章,也听到了民间呼声,对于这个有线电话,是有很多人都想有。为此,朕决定设立一个电话公司,用股份的方式来专门负责此事。” 他受刘伟超的影响,说话用词都有后世化的倾向,而他又是皇帝,在他的影响下,他的这些直接和他打交道的臣子自然也被影响,对于一些后世的用词之类,也都是没有任何认知障碍了。 毕竟他的这些臣子,不可能去纠正皇帝的说话,说你这话说得难听,这个词太偏僻什么的。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又在说一些新鲜事情,这些大明最高级的官员立刻便集中精神关注起来,因为他们已经有经验,这绝对又会是影响很大的事情。 只听崇祯皇帝还在那对他们说道:“……这个电话公司的股份大头必须是朝廷掌控,剩下的一小半股份可以拿出来拍卖,由民间购买,价高者得……” 明朝这时候,对于股份已经有认知了,并不算新鲜事物。这么做的好处,他们也能想到,就是以后电话建设这一块,朝廷就不用出钱,用民间资金就能推动这个事情。 户部尚书倪元璐最是喜欢了,不过他还没来得及高兴起来呢,就听到崇祯皇帝接着又说道:“诸卿可以先了解下,这是电话公司的股份构成,未来运营范围,以及盈利预期,分红预期等等。注意,以后朝廷会鼓励民间也成立类似股份公司,但必须要类似的招股说明书。” 说到这里,他把早已准备好的招股说明书让内侍分发给各大臣。 看着他们在看,崇祯皇帝继续说道:“另外朝廷要设立证券股票交易所,就设在京师,挂户部衙门之下,都察院和厂卫监管。任何证券股票交易,必须在这个交易所进行,朝廷抽取交易佣金……” 文华殿内的大臣,一边一目十行地看手中材料,一边竖着耳朵听皇帝讲解,一个个都像学生一样,听得很认真。 崇祯皇帝说到最后,又对底下这些官员说道:“之前的铁道司,也将进行改组,改为朝廷公司的股份制公司,修筑官道的也同样如此,以后朝廷新发明的,有专利的,只有有钱景,也都将照此办理,减轻国库压力。” 他的话音一落,就见倪元璐满脸兴奋之色,第一个出列奏道:“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候,在他的眼里,崇祯皇帝就是财神爷啊! 他都能想象出来了,按照皇帝描述的前景,那朝廷的支出,真得会减少很多,他也就不用发愁花钱如流水了! 当然了,有得必有失,回头赚钱了,也还是要分红出去的。可是,相对掏空国库,他更乐意这种做法。 至于证券股票交易所这个,反而不在他的兴奋点上。或者说,除了崇祯皇帝因为有刘伟超讲解过之外,其他人都还没认识到证券股票交易所会有多大的影响。 按照刘伟超的归化,大明朝的证券股票这个,先有国有企业上市,能赚钱的企业上市,树立榜样,树立信心,然后带动民间企业上市融资,从而走向正规化。 别的不说,至少电话公司来说,绝对是大明百姓都非常期待的。 这个消息,很快就从京师传遍天下。特别是江南的有钱人,纷纷赶往京师,就想着能不能买到电话公司的股份。 也在这时候,草原之战的俘虏,被押解到了京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38 连猫都算不上 红发碧眼,恶鬼一样的西夷俘虏,以前也是有过的,就是俘获自东番的荷兰人。 那个时候,朝廷并没有刻意对待,反而给于了优待,最终的处理结果,也是把他们放回去了。 然而,这一次沙俄侵略者却没有这个待遇了。 归化城到京师的火车上下来之后,全部被五城兵马司的军卒驱赶着走向城内的刑部大牢。沿途所过之处,都是繁华之所。 人来人往的,自然免不了围观。 这个时候的京师百姓,已经感觉不到战乱了,看到有俘虏过来,都是有些好奇,更不用说,还是少见的西夷了。 这些西夷,被俘虏之后,自然不可能有洗澡之类,甚至受伤的那些,也只是简单处理一下而已,被五城兵马司的军卒驱赶着走路,看着有点惨兮兮的。 不得不说,大明的百姓,大部分都是善良的,不是建虏等给大明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的,都有一些怜悯之心。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战事发生在蒙古草原上,对于京师百姓来说,还很难把草原上和关内等同起来。 但是,这种认知很快就被人改变了。 就见五城兵马司军卒的警戒线内,有一些政通司的普通官吏,给警戒线外围观的人群大声宣传着。.. “你们可怜他们,那是你们没见过他们的凶狠!看他们的样子,恶鬼一样的,真得是名副其实的!” “你们不知道吧,这些西夷叫沙俄人,他们在遥远的西方,但是却不迟万里跑来,知道是来干嘛么?抢劫杀人!” “从我们大明西边到东边这么远,还要多个好几倍,并且他们之前是比蒙古还北的地方一路向东,沿途所有的部族都被他们祸害了,人杀光,东西抢光。” “你们怕是不知道吧,他们在我们大明的奴儿干都司那边,不但抢劫杀人,还吃人,这和恶鬼有什么区别,这可都是有人证的!” “这一次,他们又和西部部族一起,想攻打我们大明,杀进关内。为了什么?还是为了来抢劫,杀人,甚至吃人,这就是无恶不作的恶鬼,知道不?” “亏了皇上英明神武,前线将士保卫边疆,才没让他们祸害到关内,就打败了他们!” “西夷之所以是西夷,不是没有道理的!要是我们国力不强的话,那就遭受他们难以想象的伤害,比建虏都要凶狠恶毒!这可真不是吓人的!” “……” 听到这些宣传,围观的京师百姓不由得对沙俄人有了全新的认知。这一下,很自然的,一个个都是愤怒了! 这么穷凶极恶的人,亏了之前还想同情他们,活该! 这还不算,向这些沙俄人吐口水的有之,丢石头的也有,更不用说,骂他们的了。 总之,大明京师百姓用他们的行动表达他们的愤怒! 等到这些俘虏过去之后,酒楼茶馆等话题中心的场所,还有继续西夷的话题。 除了继续普及沙俄殖民者的凶残之外,还有一些引导。当然了,这些人自然是为政通司做事的帮闲,要不然,也不可能知道这些消息。 “沙俄恶鬼这么凶残,如果不管的话,万一他们还派人来怎么办?”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要我说啊,朝廷不如出兵灭了沙俄,这才是解决的根本之道!” “没错,竟然还敢来打我们大明朝,凡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这是必须的啊!” “对,就应该这样,这些沙俄鬼子真是活腻了,还以为我们大明是好欺负的么?必须教训他们!” “……” 这样子的舆论,你要说有多大呢,也未必。这段时间内,京师中最大的舆论还是朝廷要设立什么电话公司,会有股份拍卖这个话题。 但是,真因为有这样的舆论,西夷在大明百姓的印象中,那是直线下降,还连累了在京师的葡萄牙人,都吓得不敢出门。没办法要出门之时,胸口都挂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大明最忠实朋友,葡萄牙人。 几天以后,朝廷旨意也下来了,这批沙俄鬼子全部斩立决,引得百姓一片叫好。 不过,京师百姓不知道的是,和沙俄鬼子一起押解进京的俘虏中,还有一批是土尔扈特部的俘虏。同样被关在刑部大牢,就在沙俄鬼子的隔壁。 在大牢中,狱卒每日伺候沙俄鬼子的时候,这些土尔扈特部的俘虏都听得很清楚。拉出去砍的时候,他们也都看到的。 对此,不用说了,土尔扈特部俘虏的士气非常之低,每个人都是精神不振,萎靡,等待他们行刑那一刻的到来。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个刑部主事先找了他们,直接就跟他们坦白了讲,为大明之爪牙,帮大明西进,则五年后准土尔扈特部归附大明,在此之前都要赎罪,算奴兵,干是不干? 土尔扈特部的大汗书库尔岱青还在犹豫,因为归附大明,他就再不是土尔扈特部的大汗,土尔扈特部也将不负存在。这一点,他在西藏时候就从固始汗那知道的。 不过他的那些族人,却都是没有任何犹豫的,纷纷抢着同意,要不同意就是个死,同意了还能活。并且,他们坐了蒸汽火车进京师,一路所见之繁华,早就让他们羡慕地不行。 书库尔岱青见此,也是无奈,便也同意了。 对于他们,大明朝廷这边的做法,最终是给了他们一批军械护甲,让他们先行赶回伏尔加河流域,为将来大明军队的到来收集各类消息,特别是各地势力情况。 不用说,这些都是来自崇祯皇帝的旨意。对他来说,就算这些俘虏跑回去之后又背叛,对他也没多大损失,提前布局,只能算是一招闲棋,回头能起作用最好,没作用的话,也不存在放虎归山一说。 因为土尔扈特部对大明来说,连猫都算不上! 在打发了土尔扈特部走了之后,因为交通的便利,江南富商已经有很多坐蒸汽火车赶到了京师。 基本上,这些人的手中,都是人手一份电话公司的招股说明书。 这个招股说明书,其实说实话,也是一个新鲜事务。他们从这个招股说明书上,看到了朝廷的诚意。 因为方方面面,远比他们以为的,都要详细! 这让他们更是对电话公司的股份感兴趣,不远千里跑来看情况。 一时之间,京师这里的世家富商等等有钱人,都是云集,好的酒楼客栈,立刻就都客满了。 离公开招股的时间还有三天,京师上下就都是这个招股的话题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盛况,除了电话公司本身很吸引人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如今的大明,虽然还是在打仗,可对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已经是太平盛世。那些还在打仗的战事,在他们眼里,也肯定是会赢的。 从连年战乱到这个太平盛世,朝廷的威信,或者说崇祯皇帝的威信,通过件件桩桩事情,也已经树立起来了。使得有钱的老百姓相信,朝廷不会骗他们! 要不然的话,就算电话公司的预期再美好,有钱人也不敢拿出银子来的。 换句话说,这个事情,要是提前到崇祯十五年或者崇祯十六年什么的,肯定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不过此时,所有人都是在盼望着招股大会的召开。 “这个招股大会是朝廷设立了最低每股价格,然后接受报名,等到时候,每股价格往上提,买不起的自己退出,一直到刚好能买完股份的时候。我说,这一招到底是谁想出来的,这太会算了!” “要我说啊,还是这电话公司的股份够抢手,要不然,谁愿意掺和这种没便宜可赚的事情!” “呵呵,那你倒是走啊!说不定我们就能以底价成交了呢?” “我自己倒是不想,就是想给子孙留点而已。这个有线电话,未来肯定是只要有点钱的都会用,大明多少人口,这能赚的钱,海了去了!” “谁不是这样想的呢!听说,这股份如果不想要了,还可以去衙门出售呢!” “我怎么没在招股书上看到呢?你骗人的吧?” “不是,这和电话公司无关,听衙门里面做事的二舅老爷说,朝廷要专门设立一个交易这种股份的衙门,任何股份的买卖,都必须去这衙门。到时候会公布成交价格,然后谁愿买,谁愿卖,都可以在这个价格上自己看着办。” “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情况?” “比如说,电话公司的股份,一股一两银子,甲觉得未来肯定不止这个价,他就会去衙门收购,其他愿意买的,就和他成交。如果有人也和他一个看法,说不定会一股一两一钱银子来收,那成交价就是一两一钱银子一股了。反之,也一样。私下不能买卖,转手,必须在衙门交易,留了交易记录才算。否则没得分红,被官府查到了还要处罚!” “……” 股票交易所的概念,第一次在大明朝公开亮相,吸引了非常多的人询问。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39 绝境 , 有线电话公司的经营范围,最终只是定在安装有线电话这一项,电话机需要向兵仗局购买,电线需要向琼州橡胶厂购买。但是,就只凭着垄断这一项的权力,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准备购买有线电话的股份。 当这一日来到的时候,那些有志于购买股份的人,包括官宦世家、富商、王公贵族全都前往户部衙门,按照预定购买量的多少顺序入内。 在衙门门口这里,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每股二两银子,而后便是门口报数,购买股份大于一万份的可以入内。 见到这一幕,很多人都议论开了。 “不是说,底价是一股一两银子的么?怎么变成二两银子才能入内了?” “是啊,招股书上不是还说五千份就有资格的么?” “这电话公司一共股份是两百万份,拿差不多一百万份出来卖,这入场就能收到两百万两了,是不是太多了啊?” “呵呵,你们也不看看,有多少人抢着要,朝廷当然是会涨价了。” “没错,招股说明书上也只是预估价格而已,并没有说就是一两银子一股的!” “……” 朝廷根据预估临时提高了每股的价格,以至于很多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更有钱的,昂首入了户部衙门。 事实上,这个电话公司的股份交易,从一开始就是和普通百姓无缘的,更多的,也只是有钱人家的博弈而已。 这些有钱人进了户部衙门之后,还会再竞标,门口的每股二两银子还只是初步筛选,因为户部衙门就没那么大,无法容纳那么多人。 到了衙门里面之后,户部还会往上价钱,然后统计每人购买数量,如果数量还远超一百万份的话,那就再提价,一直到购买数量在一百万份左右。 户部衙门这里的情况,都有都察院和厂卫在监督的,随后也把情况禀告给了崇祯皇帝。 最终的交易结果,达到了每股五两银子之多。也就是说,大明第一家股份公司,有线电话公司凑集资金为五百万两之多。 不过以后朝廷要装电话,包括皇帝要装电话,也全都要通过电话公司来进行,一样是要付钱的了。如果有特权的不经过电话公司,那电话公司的业务就少了一大半,股价就肯定没这么高! 至于购买的人数,进入户部衙门里面的,其实有不少是代表来了,比如什么扬州商人的代表,南京士绅的代表等等。这个朝廷不管,只要购买成交之后,在交钱登记的时候,都是可以登记上不同人的名字信息等等。 崇祯皇帝闻报,很是开心。 这么一来,就等于户部少支出了五百万两银子,但是电话公司却能迅速成立,依旧还是朝廷掌控在运作。 五百万两,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前些年的时候,朝廷能收到的钱,一年的税收都只有两百多万而已。 也就是崇祯皇帝眼下见过的钱多了,要不然,绝对是会被震惊傻了的那种。 通过这第一次的电话公司的筹资,崇祯皇帝下旨在城外修建一座大会堂,并股票交易所等公共设施,还有配套的酒楼客栈等等。 这可是一个大基建,能让很多人就业,有钱可赚。并且朝廷还有一个规定,社会岗位,以退伍军人、伤残军人优先。这也是全民义务兵役制推行顺利的一个保证吧! 基建的大力建设,连带着到京师的人口更多,京师的规模不断地在持续扩大中,京师的人口,已经往两百万的人口前进了。这还只是天下太平没几年呢! 大会堂,股票交易所周边的商铺以及客栈酒楼之类等修建完成之后,就直接出租,朝廷不参与直接运营。 崇祯皇帝在尝到甜头之后,便又准备筹建蒸汽机股份公司,把民用蒸汽机这块剥离出来上市筹资,以便蒸汽机能更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促进大明生产力的发展。 等这个筹资完成之后,崇祯皇帝还要成立朝鲜开发公司,尝试用公司的模式去开发朝鲜,也就是用民间资本去开发,让朝廷能省心一点。 总之,股票交易所既然要开,那股份公司就不能只有一家,眼见着都是白花花的钱,崇祯皇帝就掉钱眼里去了。 刘伟超有提醒过,这里面有很多事情需要规范的,不过在初期,可以先发展起来,但是规范监管不能少。 ……………………………… 在京师这边忙着搞金融的时候,固始汗终于狼狈不堪地逃回了西藏,才算是能喘口气了。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庆幸。带出去的十成人马,最终能随他逃回西藏的也就不到两成而已。 这一场打败,真得是他难以承受的。 本来的话,他运筹帷幄,自以为做到了很好,声东击西,肯定能实现他的战略意图,盘活整个对明战事。 结果没想到,一脚就踢到了铁板上,损兵折将之下,连他自己都差点没逃回去。 可是,他的盟友,基本上是损失殆尽了。 作为试图冲过明军防线,突袭其后方的那些盟友,基本上是全军覆没。这其中,沙俄骑军和那些小部族没了,其实也就没了,固始汗并不会有多少介意。 但是,准格尔部军队的全军覆没,就是他难以承受之疼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和硕特汗国和准格尔部是最为亲密的盟友。巴图尔珲汗的小儿子葛尔丹就在西藏学习佛法呢! 准葛尔部的毁灭,对于和硕特汗国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另外,和和硕特汗国同处后军的叶尔羌汗国军队,虽然比准格尔部要幸运,但是在明国骑军的追杀之下,那叶尔羌汗国已经处于明国骑军的铁蹄之下,估摸着就算有残余要回去,也保不住叶尔羌汗国的。 叶尔羌汗国要么西逃,要么被明国所灭,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就连自己的和硕特部汗国,也亏了是在青藏高原上,明军要想追击没那么容易,要不然,估计这次的明国骑军也会尾随追击的! 想到这些,固始汗的脑壳就疼。 真得是万万没有想到,明国在归化城竟然有那么多的精锐骑军!就算撒豆成兵,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吧? 这时候,他已经可以确信,辽东的大清帝国和什么倭国肯定是已经完蛋了,要不然,归化城这里绝对没有这么多的骑军! 一想到这,固始汗的脑壳就更痛了。这就意味着,明军解决了东部的麻烦之后,能腾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对付他了,这还怎么打? 原本对于鄂齐尔图所说得那些明国事情,固始汗不怎么相信的,如今,他不得不再次认真地审视起来。 之前的明国,被大清吊打,这是事实,可这才短短几年,就有这么大的变化,如果说,没有神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明国的太祖皇帝,真得是显灵了? 如果是真的,那还怎么打?怎么应对之后明军的报复呢? 一时之间,固始汗看着就已经老了好多,非常地憔悴! 他身边的人,还有那些仰仗他的宗教人士见他这样子,便纷纷安慰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虽然草原之战败了,但是,其他战线上不是很顺利,都杀进明国境内了么?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固始汗的儿子,个个都是好样的!明国就是再厉害,也不是固始汗儿子的对手! 当然,有的人觉得可能吹得有点过了,就又安慰固始汗说,青藏高原上,从来没有被中原王朝占领过,让固始汗放一百二十个心! 中原王朝的人跑到青藏高原上,走路都困难,别说还要拿刀拿枪地厮杀了! 他们正在安慰着固始汗时,一个接一个地噩耗便传到了拉萨。 不用说,是明军在各条战线上全面转入反击,不但很快收复失地,甚至还攻入了和硕特汗国。就连固始汗的十个儿子,也被打死了四个。 这对大明来说,其实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原本和硕特汗国的这些军队,都是虚兵来的,只是刚好遇到了大明这边定下了诱敌深入的计策,才让他们前期的攻势顺利而已。 在孙传庭知道西部联盟军队的主力在草原上之后,就已经传令大明各地明军转入反攻,当然就是狠狠地收拾当面之敌了。 这接二连三地噩耗,让那些试图安慰固始汗的人全都闭嘴了。就是再瞎眼,心再大,在如此局势之下,也没法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了。 连续的败仗,已经动摇了和硕特汗国的根基,能战之军都没剩多少了! 更为关键的是,从各地传回的军报上说,明军已经普遍配置了火枪火炮,压根不再是冷兵器厮杀的那种,青藏高原的地形,对于明国军队的限制也不再那么强了! 亏了此时已经到了崇祯二十一年的下半年,青藏高原上开始转冷,各路进攻的明军都停止了进攻的势头。 但是,谁都知道,等到来年的时候,或许来进攻的明军将会更多。 面对如此情况,固始汗最终艰难地做出了决定!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更新,839 绝境免费阅读。https://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40 麻烦 , “什么?归附明国?这怎么可以?” “是啊,明国不是要搞那什么改土归流么?这事儿怎么可能答应?” “是啊,到时候大汗就不是大汗,我们也不是我们,青藏高原上,就都是明国派来的官员了!” “……” 随着固始汗宣布说,要归附明国,这消息一出,顿时,各界人士群起反对。 然而,固始汗又不是一般人,被人一说就改主意,那就不是固始汗了! 只听他对那些反对的人解释道:“明国的改土归流,本汗自然是不满的,为此,不是还集结了各部族军队反对过!但是,你们没看到么?我们哪怕集结了各部族的兵力,但是也不是明国的对手!” “本汗可以确认,辽东强大的大清帝国,肯定已经被明国给灭了;甚至还是在什么倭国的帮助下,依旧是灭了个彻底,干净,要不然,明国不可能留着十几万骑军在归化城不用!又或者,难道明国能有二十多万的骑军,因此就分一半留在归化城?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一次,明军是因为天气原因不再进攻我们了,可是,等到来年呢?明军的火器之犀利,我们有么?草原之战,精锐尽失,还怎么打?” “事实上,就算精锐还在,既然明国决定向西用兵,我们能挡得住么?他们的火器,只是扣动下扳指,就能射杀我们最勇猛的将士!青藏高原的地利,在火器面前,又还能有多少?” “就算退一万步,我们将士英勇顽强,一个换明军一个,我们有多少人,明国有多少人?你们谁觉得,我们有赢得机会?” “明国在短短几年内变得如此强大,如果不是神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鄂齐尔图在信中说,是明国的太祖皇帝显灵,本汗相信是真的。上天都眷顾明国,我们又拿什么抗争?” “趁着明军还没有打过来,我们主动归附,说不定还能有一个出身。要是等明军打到眼前了,我们就没有一点条件可讲,除了战死就只能是当俘虏。如今的明国,对俘虏可是没有半点仁慈的!” “明国对于你们,该是和大明境内的佛道一样处置,受朝廷管辖,只是会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你们想想,当初这里也是没有你们的,是松赞干布引入了你们,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可以知足了。要不然,明军兵锋之下,怕是会灭亡的!” “本汗和你们说句实话,归附明国这个决定,真要说起来,本汗的顾虑才是最多的!” “战前不归附,战后归附,本汗是要担负向明国发起战事的责任。如果明国追究的话,本汗的下场如何,实在是难说!” “可是,不能因为本汗的原因而让和硕特部的族人成为明国的俘虏,奴隶,不能看着明国把整个青藏屠了!” “别以为他们不会这么干,明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把这里屠干净了,一样能从西川、云南等地迁移百姓过来的。” “这是本汗的忠告,趁着我们还有一点地利,趁着明国在花大代价之前主动归附,减少明国的人力物力的消耗,这才是我们期望能得到明国谅解的唯一筹码!” “……” 在固始汗的苦口婆心之下,所有劝固始汗的人都沉默了。 如果说,固始汗是在交战前说这些话,估计没人会信,都会不服。 事实上,就连固始汗自己在交战前,也没有意识到明国已经强大到他无法抗衡的地步了。 但是这时候,他处心积虑谋划的战事,不但没有赢,反而是大败特败。在明国的绝对实力面前,才让他清醒了。 刚才的一番话,他说得大义凛然,好像是为了所有人好,为了和硕特部好,但是实际上,这也是他最好的结果,这是他考虑之后的。 如果一直坚持下去,一如他自己所预料的,明军兵锋所至,他这边根本就难以抵挡。就算能打赢一两仗,也无济于整个大局,毕竟明国的综合国力,远超他这个和硕特汗国。 除非是明国内乱,要不然,明国说了要打下青藏,就肯定能打下青藏。 不得不说,固始汗对于事务的认知,确实是强于很多人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西藏被英军殖民,一开始的时候,英军才两千多人而已,最多的时候,也才一万来人左右。 火器的出现,并且火器和青藏土著的冷兵器代差,已经最大程度地减轻了高原反应所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位面,固始汗还把他的主力亏得差不多了,就更是难以承受明军的进攻。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西逃,而是不得不冒着风险考虑归附明国的原因所在。 没有足够兵力西逃的话,西边的部族又不是吃素的! 当然,如果明国还是要追究他侵犯大明的罪行的话,他估计也只有西逃,而不可能是束手就擒的。 此时的他,虽然是大败而回,但是他依旧掌控着西藏,这是没有疑问的。 在他的强势之下,在事实面前,最终他向明国这边派出了使者,愿意归附大明。 当然了,他也是有说词的,说他是被准葛尔部的巴图尔珲汗蛊惑,才会对大明不敬,如今已经幡然悔悟,愿意献上青藏归附大明,他本人,任由大明皇帝要杀要剐,绝无怨言! 崇祯二十一年秋,马士英总督收到了前线快马禀告,说固始汗的使者到了,请求归附,并有国书一份。 这不是他能做主的,便立刻快马送往京师。 大明交通的便利,让这份有关固始汗请降的奏章,只用了半个月不到就送到了京师。 崇祯皇帝闻奏,很是有点意外,便召集群臣议事。 对此,首辅贺逢圣便直言道:“陛下,老臣以为,这和硕特汗国是被朝廷打怕了,惧怕朝廷兵锋,才不得不请降。不过虽然在国书中看似姿态很低,说他之前受准葛尔部的巴图尔珲汗蛊惑,冒犯了大明,甘愿任凭朝廷处罚,实则上,老臣以为,他还是在试探朝廷是不是会真得处罚他!” “哦?”崇祯皇帝听了,有点意外,便要求道,“卿且道来!” 只听贺逢圣继续奏道:“如果这固始汗真得如同国书上这诚意,那他该直接向朝廷投降,或者派他最亲之子来送信当人质。可是,并没有,显然还是想看看朝廷的态度再做打算!”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表示认可他的这番话。于是,他便又问道:“诸卿以为该如何处置,且都说来听听!” 文华殿内的六部九卿等大明高级官员,听到崇祯皇帝的旨意,便都上奏了各自的意思。 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既然这个固始汗主动请降的话,就免去刀兵相见,对朝廷来说也是好事,处罚他也只是意思下好了,大体还是按照改土归流的章程来办事,就能得到整个青藏高原。 而第二种意见,那就激烈多了,说这个固始汗早干嘛去了,吃了大败仗,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才跑来说要请降,想得太美!要杀鸡骇猴,不管他的请降,继续攻上青藏高原便是!反正朝廷官军有这个实力,不需要他们投降,直接拿下整个青藏高原。 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御前争论不下。 最终,崇祯皇帝便让他们继续吵着,自己转入后殿去了。 看到这一幕,文华殿内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便知道皇帝是去干嘛了,便都不再吵了,直接等结果便是。 他们想得没错,在后殿中的崇祯皇帝,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在接通视频之后,崇祯皇帝原本想要说他的事情,结果看到刘伟超的脸色似乎不是很好看,便改口问道:“怎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么?” 刘伟超听了,摇摇头说道:“也没什么事情,一群狗在乱咬而已!” 崇祯皇帝一听,便有点担心地说道:“怎么,你的那些文章发表之后,反对你的人更多了?” 之前刘伟超有说过,他已经整理好了《永乐大典》,并且适当时机公布一些内容。结果没想到,他的这些文章,引发了不少人的注意,特别是在网上,开始引起一些话题,被人攻击了。 原因无他,说西方文艺复兴多伟大,华夏一直是封建帝制,哪有什么文明可言,刘伟超说明朝以前就有的那些,根本就是他瞎编、杜撰,就是为了吃爱国饭,为他公司以这种名头赚钱而已! 当时刘伟超说并不在意,并且这种眼里只认西方好的公知,他都懒得理。但是崇祯皇帝感觉,刘伟超还是比较介意的,所以有些气愤。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刘伟超想了下之后便说道:“有人人肉我了,说我就是瞎编致富,还有一些专家叫兽也参与了进来攻击我其实不懂明史。甚至还有一些人到我的网店去捣乱,恶意差评,还有在网上造谣我,真得有点恶心。”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气愤地说道:“如此大胆,抄了他们的家!”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更新,840 麻烦免费阅读。https://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41 高瞻远瞩 , 热门推荐: 说完之后,他才回过神来,那不是自己能掌控的世界,便有点不好意思,当即问道:“那怎么办?” “没什么怎么办的!”刘伟超听了,马上回答道,“对于造谣的那些,我让公司法务部处理,至于专家叫兽的那些攻击,我继续发表文章打他们脸就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道:“以前我是低调,现在慢慢地有了名气,是非就多起来,这也正常,没关系了。对了,你找我是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看刘伟超似乎恢复了正常,听到他的这个问话,便把固始汗的事情说了下,同时也说了文华殿内群臣的两个观点,然后问道:“这事儿,你怎么看?” 刘伟超听了,想也不想道:“西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特别是你准备开疆拓土的,那对于南亚那边更有地理优势。” 顿了顿,他提醒崇祯皇帝道:“你可以看下世界地图,南亚这一块,你那个时候主要是莫卧儿帝国,他们的都城,就在德里,如果从西藏杀下去的话,就会很近。而这个时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如今的莫卧儿帝国是最为强大的时候。如果你想轻松一点夺取南洋的话,从西藏高原上突袭他们的都城,会是最好的手段。”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也不去看世界地图,因为他知道刘伟超不会说错,便向刘伟超确认道:“这也就是说,朕准了那个固始汗的请降,就不处罚他了,早点把西藏纳入大明版图,并且还能在固始汗的帮助下,早日出兵那莫卧儿帝国?” 刘伟超听了,想了一下说道:“不过这个固始汗不管是什么原因,终归是对大明用兵过,如果你觉得还是要处罚一下的话,可以问下前线指挥的孙传庭意思,看怎么处罚他合适,我想他的意见是最中肯的!”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回过神来,当即笑着点头说道:“没错,孙卿该是最了解和硕特汗国如今是个什么情况,如今也是秋季,战事暂时告一段落,朕就把他召回京师问问吧!”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有点遗憾地说道:“可惜有线电话公司还在筹备,要不然,朕直接打个电话就可以了!” 刘伟超一听,也是笑了,对崇祯皇帝说道:“知足吧,几百年的科技发展,你在我的帮助下却只是用了几年时间而已。大明的科技和你周边的国家,不对,该是和全世界都有了非常大的代差,这都能让你去碾压全世界了!而不是像我这个位面,有些技术就在被西夷卡脖子呢!” 崇祯皇帝一听,好像一下沾到了很大的便宜,便开心地笑着说道:“你放心,朕在这个位面,定然会好好教训那些西夷的!” 刘伟超听了也是跟他一起笑了下,然后才又对他说道:“等你屯兵西藏的时候,我再去查下莫卧儿帝国的资料,看有什么历史事件,比如刚好莫卧儿帝国派兵在攻打别的地方时,你出兵打他的都城,就能更轻松一些。” 说到这里,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我觉得大明扇动的蝴蝶翅膀,应该还没怎么影响莫卧儿帝国的国内。除非西藏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让莫卧儿帝国那边知道了大明变得强大,并且在攻占西藏,那样它才会对西藏有所防范。” 蝴蝶效应也是要讲逻辑的,不可能大明的强大,就一下影响到全世界。 如今的大明强大,欧洲那边确实有影响到了,因为崇祯皇帝要求荷兰和葡萄牙成为大明藩属国这事,在欧洲已经传开了。 但是,在南亚这边,大明之时屯兵云南,威慑洞吾的东吁王朝, 至于其他,压根就还没什么动作。莫卧儿帝国离大明还远着呢,就算是有一些蝴蝶效应,那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如果莫卧儿帝国的大汗真得能见微知着,莫卧儿帝国也不可能在他任上由盛转衰了。 崇祯皇帝大概明白蝴蝶效应是什么,因为刘伟超以前就给他科普过,因此,笑笑之后,便挂了视频转回了前殿。 文华殿内众多臣子,一看到崇祯皇帝回来,便知道有结果了,一个个看着崇祯皇帝,就等着他说话。 对此,崇祯皇帝也不意外,只是对底下群臣说道:“朕要尽快拿下西藏,但是那固始汗也要付出代价才行,为后者戒,因此这中间的度,朕传召孙卿回京,他在前线指挥对西部部族联军的作战,该是最了解青藏的。” 看来这是太祖皇帝的意思了! 文华殿内群臣想着,又那敢反对,不过户部尚书倪元路却还是有些疑问,便问道:“陛下,为何要尽快拿下西藏?那地方是地广人稀,就算早日占下来也没多大收益的吧?” 崇祯皇帝听了,便吩咐轮值太监高明月拿出世界地图,挂在屏风上,他也顺便确认了下刘伟超所说,然后才对群臣说道:“这个莫卧儿帝国是南洋最为强大的国家,并且如今也是这个王朝最为强盛的时候。不过他们的大汗好战残暴,朕屯兵西藏,就能找合适的机会,趁莫卧儿帝国军队主力外出之时,直袭其都城,更能轻松解决莫卧儿帝国!”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都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们在想着解决青藏高原上的敌人,但是皇帝却已经在谋划南亚这边的帝国了!这就是差距么? 不过随后,他们也就明了了。这肯定是太祖皇帝才有的高瞻远瞩,这就不意外了! 既然是太祖皇帝的谋划,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不过虽然没有人反对,但是还是户部尚书倪元路出列奏道:“陛下,这莫卧儿帝国有什么好处么?” 这户部尚书当久了,到处都是以利益衡量了。西藏地广人稀,上不了户部尚书的法眼。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如此想着,便一笑说道:“就这么说吧,据朕了解,那莫卧儿帝国的人很懒,就和南洋土着一般,但是他们却很少饿死人。” 说到这里,看到倪元路大喜的样子,崇祯皇帝便又补充说道:“不过莫卧儿帝国那边,朕是打算分封藩王用,不打算朝廷直辖。朕要直辖的,是再过去的那一大片领土!” 莫卧儿帝国再过去,就是波斯帝国,也就是后世的尹朗,然后便是中东。 在这些地方的地下,是刘伟超告诉他的石油宝库,价比黄金却远超黄金的储量。 如果有,这个地球上有什么势在必得的地方,那就是这些地下蕴藏丰富石油的地方了。 至于石油的炼制,已经在刘伟超提供的文档指导下,有专门的人才在做了。目前的目标,就是先不管产量,先炼制出石油,用于河套平原上内燃机驱动的铁牛实验,等到这些技术再成熟一些之后,那便是大规模地应用内燃机,石油需求就会一下最大了! 他的这个计划,有的已经和群臣有过交代,有的并没有说,只是让科学院那边在默默地做着而已。 文华殿的御前会议很快结束,一道旨意快马送往草原。 孙传庭接旨之后,便立刻快马赶回包头,然后坐火车回京。 没错,铁路已经修到了包头了。这得益于之前的战事压根没有影响到包头东边,因此能让东部蒙古部族的俘虏按计划把铁路修了过去。 坐火车有一个好处是,人不会很累,就彷佛是在房子里休息一般,只是这个房子会移动而已。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孙传庭在火车上,已经想好了怎么答复崇祯皇帝。 草原之战结束之后,十二万骑军向西狂飙突击,就追着西部部族的联军打,压根不给他们再次集结的机会,最远一直追杀到了天山南北。 当然,不是说明军不想追了,也不是说遇到敌人的反抗强了,而是明军的后勤跟不上,已经到了追杀的极限。加上天山南北的气候转冷,才不得不撤回包头这边准备过冬。 不过就算这样,那个什么叶尔羌汗国,基本上已经不负存在了。 叶尔羌汗王没抓到,西逃去了中亚。固始汗也没有抓到,逃回了西藏。明军这边,只是追击到了部分青海地区而已。 这次抓获的俘虏,全都贬成了免费的劳力,准备用于铁路继续向西延伸之用。 这个时候,孙传庭是再一次感受到了铁路运力之强大。他心中有很大的自信,凡是铁路能修到的地方,便是大明的疆域,不会有任何问题! 不过,要想把铁路修到西藏,很难!哪怕不在乎那些免费劳力的死伤,也还是有些难。 对于那个固始汗的处置,孙传庭还是同意接受他的投降为主,但是在待遇方面,不能给其多选,只能到京师享富贵,不能再给他领兵的机会! 不但是他,还包括西藏那边的那些头人,也全都要一并如此处理,只有如此,西藏的改土归流才会彻底! 在孙传庭想着这些的时候,火车也已经到了京畿之地,透过窗户看出去,却一下把他给看愣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42 感慨了已经感慨过多次的感慨 孙传庭明明记得他在年初的时候,坐火车离开时,这边还都是荒地。结果没想到,这才过去了半年时间而已,竟然全是建筑了。 并且,他能看出,有一座建筑似乎很大,和经营校场的大小差不多。以这个大建筑为中心,周边也已经盖了好多楼,这些倒是能认出来,该是酒楼茶馆之类的。 这京师的规模,这么下去的话,怕是以后会和通州连成一片! 亏了现在天下太平,大明也是越来越强大,要是换成以前的话,如果有战乱,那必须得要有城墙围起来才行! 可是,这么大规模的城墙…… 真得有点难以想象了! 在车厢内伺候的列车长,看到孙传庭看着窗外的建筑愣神,便讨好地介绍道:“大人,这是皇上前段时间下旨修建的证券股票交易所,如同有线电话公司的股份,就只准许在这里交易,估摸着还有一个月,就能用了!” 虽然孙传庭在外领兵打仗,但是,朝廷的邸报还是会有传给他的。因此,震惊天下的有线电话,他是知道的。 不过因为在领兵打仗,他也没法过多关注。此时听到列车长提起,便转回头看去,同时很有兴趣地问道:“这个有线电话的股份很抢手么?还需要专门修建一个地方来交易?” 列车长一听,当即略微带着一点自豪说道:“不瞒大人,小人就买到了两股,已经有不少人上门,想买了小人手中的这两股!” 听到这话,孙传庭就有点好奇了,当即问道:“这股份既然抢手的话,何以你都能买到?” 列车长,根本就不是朝廷官吏,可以类比的,就是酒楼客栈的掌柜而已。大明的有钱人多的是,但是连列车长都能买到两股,孙传庭总觉得这个所谓的抢手,怕是要打个引号。 虽然孙传庭的话语中,隐隐有些鄙视的意思,但是列车长却很自豪地回答道:“回大人的话,这是因为由铁道司出面,代表我们铁道司的人去竞价,随后再在我们铁道司内分的。要不然,这股份就只有大户人家才能买到,毕竟数量多的优先。” 说话间,孙传庭也能听出来,他在为他是铁道司的人而自豪。 果然,就见这列车长又伸出了一个指头说到:“如今电话公司的每股价格已经涨多了一两银子了!只是可惜,小人才得两股而已,只能寄希望以后电话公司增资扩股了,我们这些持有股份的人便能优先购买!” “增资扩股?”孙传庭对于钱不关心,但是,对于新的词汇听不懂,还是有疑问的。 直觉告诉他,这肯定来自当今皇帝。 那列车长一听,便连忙解释道:“说是以后电话公司要扩大规模要钱的话,就会再卖股份,原来的股东优先购买,到底怎么样,小人其实不是很懂,就只是知道,等到那个时候小人准备了钱就能多一些股份了!” 孙传庭也听不懂,但是他能听出来,好像这个电话公司以后要钱,都可以让民间继续出钱,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想着这个,他不由得想起了以前的艰苦岁月,那个时候天下大乱,他从山西老家出山,可是,没兵没钱也没粮,全都要他自己去想办法。 最终,他打着太祖的旗号,追缴军屯田地的那些,以至于得罪了很多人,最终被诬陷关入大牢好几年! 想着这些往事,孙传庭就有点感慨:如今的皇上,这来钱的手段是越来越多了! …………………… 且不说孙传庭到达京师,如何去和崇祯皇帝说他有关固始汗的那些想法,就说在大明南部,如今还是叛乱之地的安南海岸线外海,有一支舰队正在乘风破浪前行。 不用说,这支舰队就是到安南来示威,敲打安南叛逆远离海岸线的杨展所领海军舰队了。 就见为首的旗舰上,就在杨展的身边,他正在看着手下操作一个奇怪的仪器。 “大帅,根据这个六……分仪的定位,前面不远就要安南地界了!” 说话这人,是船上的火长,这可不是火头军,伙夫的意思,用后世的话来说,是领航员的角色。可以说,这是船上最为重要的岗位之一了。 如果一艘船上没有火长,或者说火长不合格,那船到哪都不知道。沿着海岸线航行还好一点,要离开海岸线的话,那没有参考物都能迷路在海上。 此时,杨展听到火长的回答,便很有兴趣地问道:“那你再用罗盘,根据你的经验,怎么看?” 六分仪的原理,是牛顿提出来的。而这个位面的牛顿,才是个小屁孩而已,啥都不知道。 至于最终做出六分仪,那要到十八世纪中期,还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但是,有刘伟超的这个金手指在,加上玻璃厂从崇祯十五年就设立了,六分仪上最为关键的反射玻璃,大明早就能做出来,这个六分仪,自然就不存在难度,让它提前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出现了。 不过因为刻度上还没达到后世那样精密,因此只能增加六分仪的大小来增加精密度,看起来就比后世的六分仪要大不少,但是一个人操作也是足够,也不复杂。 本来的话,六分仪要是提前到征讨吕宋远征军那时发明出来,那是最好的。只是很可惜,那个时候忙,最关键的是,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刘伟超,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陆地上,而忽视了海上。 如今,陆地上的动乱基本已经荡平,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海上战事,出海船队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这个六分仪就终于被想了起来。 杨展这支海军,就是中了头签,第一个使用六分仪,回头还要交报告上去的。 因此,杨展这边的战船上,火长一边用原有的航海知识,使用罗盘等等来估算舰队的位置,同时也要使用六分仪来确认位置,两者进行核对,积累使用六分仪的经验,与此同时也增加对六分仪的了解。 此时,火长听到杨展的要求,便又取出罗盘来盘算,口中喃喃自语着,又抬头看看海上有无参考物。甚至到船头,丢了块木头下去,然后人往后走,再去观察木头到了什么地方,一番计较之后,他便兴奋地向杨展禀告道:“大帅,还是很准的,和前几次一样,都是大差不差。” 事实上,根据前几次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还是六分仪定位出来的结果更准确。 杨展一听,非常地高兴! 一路从福建过来,走走停停,浪费了好多时间,最为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验证这个六分仪到底行不行! 从这一路上使用后的结果看,绝对行! 作为大明海军统帅,杨展再清楚不过,有了这个六分仪,对于大明以后海上的远征,会有多方便了。 要知道,如今大明海军还只是在大明沿海活动而已,最远也就是倭国而已。 但是,就算是倭国,大明这边也能找到不少熟悉海路的火长。但是,一旦再远的话,熟悉海路的火长就非常难找了,甚至都找不到。 这么一来,大明的海上远征军就会因为不知道身处何地而遇到很多困难。海上航行,最怕的就是这个! 可以后,基本上就不用怕这个了。 想着这些,杨展就不得不感慨,皇上的格物学,真是能格万物,太有用了! 感慨了已经感慨过多次的感慨,杨展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即将到来的战事上。 一想到这,他就看向了船上换装了的线膛火炮,想着那么远的射程和射击精度,他不由得又想感慨了。 火炮方面的优势,能让他这一次的任务变得非常简单。要不然的话,这次任务就绝对不轻松的。 如今有了朝廷的线膛火炮,只要在敌人的射程范围之外轰击敌人的阵地,然后喝喝茶,看看邸报就可以了。 杨展正在想着这些时,忽然就听到有手下喊道:“看,陆地!” 他闻声转头看去,果然看到前面的远处,隐隐约约的看到了落地。 这时候,边上的火长也向他禀告说道:“如果定位没错的话,那前面就是红河河口,我们的目标所在了!” 杨展一听,很感兴趣地一挥手说道:“全体战备,靠过去。” 安南的北部,是后黎朝的地盘,当然,这个时候其实权臣郑氏控制了后黎朝,皇帝只是一个傀儡了而已! 根据之前的消息,北方郑氏是和荷兰勾结在一起的,而红河流域是安南郑氏控制地盘的最主要农业产区,也是人口最多的区域。 他们的都城,就在红河边上。大明称之为东关,安南人自己称之为东京,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还会有北城,升龙,河内的名称。 这次杨展所部海军虽然只有一百来艘战船,但是他却是决定,一定要把这红河流域闹他个天翻地覆,让这些安南叛贼知道,就算他们勾结了荷兰人,也是没有一点鸟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43 荷兰人的龌龊打算 安南北部红河流域是整个安南最为繁华的地区,必然也是防守最严密的地区,很可能荷兰和郑氏叛逆的船队,全部集结在红河口。 有着这个猜想,杨展便命令舰队以攻击队形前进。 定位没有错,随着离海岸线越来越近,果然可以确认,眼前就是红河的出海口。 安南两股叛军南北之争的时候,他们各有水师,也曾互相攻打过。 红河入海口这里,有郑氏的水师基地防守,岸上都建有炮台。不如此的话,南方阮氏万一海陆并进,海上水师进入红河,那是有可能奇袭其都城的。 如今,大明海军出现在红河口海域的时候,岸上的瞭望哨立刻便发现了其踪迹,顿时,岸上的警锣立刻急促地响了起来。 杨展通过望远镜都能看到安南叛军在飞奔慌乱的场景,不过红河口的码头这边,却没有多少慌乱。从这点能看出来,对于敌人从海上过来是早有准备的。 此时的杨展,一直在通过望远镜观察,寻找着荷兰战舰。 对于他的海军来说,唯一有点危险的,就是荷兰的风帆战舰了。至于安南自己的战舰,也脱离不了福船的样式,船上炮位有限,速度也不快,对于大明海军来说,就是活靶子而已。 还真别说,很快,杨展就发现了,在安南水师之中,确实有夹扎着三艘荷兰人的风帆战舰。毕竟,西夷的风帆战舰和东亚这里的战船区别太大,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的。 只是简单目测一下,红河口这边的叛军水师,规模就达到了一百五十艘左右,不过这大概是安南郑氏能拿出的所有战船了吧! 杨展心中如此想着,却是一声冷笑:区区一个安南,也敢顽抗天朝,就不知道天朝之大,是你们安南的几十倍么?随便一支地方水师,都超过了你们最大的水师规模! 一想到这,杨展就立刻想起了去年的事情。 广东地方军队在荷兰和葡萄牙人为内应之下,出兵想要平定安南,结果没想到,荷兰人竟然敢背叛,以至于广东地方军队就在这红河登陆之后,陆地上被北方郑氏伏击,海上则被北方郑氏、南方阮氏以及荷兰人拦截,最终一战,在这里战死了五千多朝廷官军! 想起这个事情,杨展便当机下令,命令收下战船先行攻打叛军水师,要把叛军水师全都给灭了,收一点利息之后再进一步行动。 明军将士们,自然一个个也都是愤怒。自从太祖皇帝显灵开始,朝廷大军何曾打过败仗?就只有安南这一次,并且竟然还是海军的败仗,这简直就是海军的奇耻大辱,要是不报回来,以后都不好意思和陆军去一争长短! 于是,就见红河口海面上,虽然大明海军这边只有一百来艘,比叛军水师要少一半左右,但是,大明海军却犹如鲨鱼闻到了血腥味一般,就向安南叛军水师冲了过去。 安南叛军水师这边,倒也没有怯场,他们也是摆开了架势开始迎战。 本土作战,岸上还有无数叛军和平民为他们呼喝加油,并且战舰数量还多明军还多,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他们的士气都是非常高涨的! “明军是不记打是么?上一次损失惨重,这一次竟然又来了?” “可不是,我还以为下一次还要来打的话,必然是大军来攻,结果没想到,竟然就这么一点船?” “他娘的,明国人在骨子里还是小瞧我们大黎朝,那这一次最好打得他们全军覆没,让他们知道,我们大黎朝不是好热的!” “没错,一定要让明国人长长记性,以前他们没法占领我们安南,现在也已经没法占领安南!” “花生瓜子有没有,我要边吃边看着明国战船一艘艘被我们大黎朝的战船击沉了!” “最好还有酒,弄点酒来,就着明国战船被打得哭爹喊娘下酒,那是最好不过了!” “没错,明国水师其实也就那样,上一次我们已经见识过了,这一次,一样有荷兰的朋友助战,绝对和上一次一样,坐看明国水师下饺子了!” “……” 岸上的安南人,在看清大明海军只有一百来艘战船之后,大都在如此议论着,试图看一场好戏。 那些战船上的安南人,其实也是差不多的想法。总之,因为上一次对明战事的胜利,还有以前驱逐了安南的明国人,甚至迫使明国皇帝都承认了安南的独立,这让他们都信心爆棚,觉得这一次的海战,也肯定是安南水师赢的。 然而,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就在大明海军和安南叛军的水师摆开阵势,准备交战的时候,荷兰人的三艘风帆战舰,竟然开始脱离阵列了。 这让安南叛军的水师统领非常意外,连忙催着手下信号兵向荷兰战舰挥动信号旗,询问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的安南人,还以为荷兰的风帆战舰要依仗他们的高机动性做一些特别的进攻战术。 对此,安南叛军水师统帅是没有意见的。毕竟荷兰风帆战舰的厉害,就摆在那里。 只是他多少有点介意,临战变阵,又没有和他通气过,就有点不拿他当回事。这种自以为是的作战方式,也会让他这边不好配合的。 结果,让这个安南叛军水师统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三艘荷兰风帆战舰压根就不是做什么战术机动,而是脱离了船队之后,竟然往南跑了! 没错,绝对是跑了的! 要不然,再怎么机动,包抄,绕后什么的,有必要越来越往南么? 确实,这个安南叛军水师统领并没有猜错,荷兰人确实是跑了。 这不,荷兰的舰队统领,带着一群手下,就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即将交战的两支船队,一个个都是嬉皮笑脸地看戏心态。 “明国水师又来了,那我们就只有奉总督的密令回巴达维亚了!” “真是有点可惜了,我们在这里吃好喝好,还有女人玩,被他们伺候地很舒服,明国水师怎么就这么快来了呢!” “是啊,薪水也高,还不用冒险,多好的日子,以后肯定会怀念的!” “……” 听着手下人在议论,舰队统领便转身对他的手下说道:“明国的水师庞大无比,我们又不是没有见识过。估计这支船队只是明国水师的前锋而已,看到没有,就已经有铁甲舰了!如果我们留下来,回头说不定想跑都难!”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也不怕告诉你们,我们留在这里的目的,其实就是安那些安南人的心,让他们可以继续挑衅明国,回头安南和明国打起来,又可以拖住明国很长时间。而我们荷兰,缺得就是时间而已!” 听到他的这些话,他的手下自然也都明白,一个个都是点头。 “虽然明国战船也就那样,就算是哪些铁甲蒸汽战船,也是有不少弱点,我们也不怕。但是,架不住明国战船太多啊!所以我们现在就走,还是很明智的!” “没错,等到以后我们的风帆战舰上也装上了蒸汽机,明国战船在我们的战船面前,就还是一坨屎!” “对啊,我们就是缺时间而已,早点造出蒸汽机来,不但能称霸欧洲,还能照样横行全球!” “真想留在这里看戏,就看他们这些东方猴子怎么个你死我活!” “还是算了吧,现在风平浪静的,明国的蒸汽铁甲战舰的速度太快,不安全!” “……” 荷兰驻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早已带着蒸汽机图纸返回本国了,临走之前,他让揆一暂代巴达维亚总督,并且交代揆一,要尽量拖住明国扩张的步伐,给荷兰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 为此,让明国和安南人打起来,把明国军力拖在安南,就是这支留在安南的荷兰舰队的真正目的。 他们留在这里,在大明水师到达之前,是拍着胸脯表示,必然和安南盟友一起面对明国的进攻。有他们在,至少安南的海防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结果,在安南极度反明的情况下,在明国派兵出现在红河口的时候,他们就拍拍屁股跑了,留下那些骂娘的安南人。 除此之外,荷兰人也把大明要求他们夹击洞吾东吁王朝的情况告诉了他隆王,并且还卖大量的火器给他隆王,增强他隆王的军力。 还有,在南洋散布各种谣言,说明国要吞并南洋的所有国家。要不想被吞并的,就只有联合起来抵抗明国。 甚至还“好心好意”地出售火器,为了抵抗贪得无厌的明国,同仇敌忾之下低价大甩卖,用香料换。 如果是以往的话,荷兰人试图在南洋建立长久的殖民地,费了很大力气修筑了巴达维亚。 可是,如今他们已经预料到,巴达维亚离明国实在太近,就算他们再怎么加强防御,也不可能抵挡得住明国军队的进攻。 既然如此,把火器卖给当地土著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还能顺便大赚一笔,让明国人去头疼土著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44 综合国力 再说此时,安南叛军水师统领看到三艘以为杀手锏的荷兰风帆战舰竟然是真得跑了,他的底气也就如同气球里面的气,被戳破而再无和大明海军对抗的底气。 于是,就见刚还喊着要灭大明海军的安南叛军的战船,全都掉头转向,赶紧躲回红河口去了。 不得不说,荷兰人的这个损招,极大地打击了安南叛军水师的士气。当然,还包括在岸上吃瓜子准备看戏的那些。 “这是怎么回事,荷兰人怎么就跑了呢?” “是啊,之前不是说得很好么,如果明国水师敢来的话,他们的战舰肯定能帮我们大黎朝抵挡明国水师的啊!” “这算什么?以前说那么好听,说他们一艘顶明国五艘战船,现在却跑得比兔子还快!这不是害我们么!” “我们也是,就算荷兰人跑了又怎么样,我们比明国的战船多啊,还跑回来干嘛?未战先怯,看回头王爷那边怎么交代?”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就算能打赢明国水师,可损失一艘战船就少一艘战船,而明国水师那边,少一艘战船能来两艘战船信不信?所以,还是要稳妥一点好,依靠岸上的炮台,这才是老成持重之举!” “……” 围观的安南人大都非常失望,但是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了。 说什么损失一艘就少一艘,难不成靠岸之后就不会损失战船了?真要不想损失战船,就不要和大明开战! 这个想法,很多安南人都想到了,但是谁也没说,太伤己方士气了! 再说大明海军这边,对于荷兰人的风帆战舰,竟然未战先逃,也是有点吃惊的。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士气高涨。 “看看,就这些西夷最是狡猾了,知道打不过我们,就赶紧先溜了!” “那可不,我们征讨倭国的时候,不是也有荷兰战船跟着的么?已经见识过我们海军之威武,他们才三艘战船而已,不跑就怪了!” “呵呵,他们在安南这边是跑得了和尚又跑得了庙,等到了那什么巴达维亚,看他们还怎么逃?” “没错,回头朝廷肯定会派我们攻打那巴达维亚的,让他们等着瞧好了!” “……” 在士气高涨的议论声中,看到安南叛军的战船也纷纷往回逃,全军将士便更是嘲笑起来:就这,还想和天朝对抗! 杨展作为海军统帅,已经出战过吕宋和倭国,有足够的海战经验,看到安南叛军的战船临战而逃,又岂会放过这个机会,便立刻下令速度最快的蒸汽铁甲战舰带头,展开队形尾随追杀。 “轰轰轰……” 火炮的轰鸣声,顿时响彻在红河口的大海之上。 这种轰击,不用讲究射击精度,只是用最大射程,就往乌泱泱的安南叛军船队中轰击便是! 于是,就看到安南叛军的船队中,或者有水柱激射而起,或者就看到木屑木块地乱飞。 明军的轰击,引得安南叛军的战船,犹如鸟兽散一样,赶紧四散而开地往回逃,只是不大的功夫,就看到海面上有个五艘战船,或者是桅杆被轰断,或者是干脆船体出现了大洞,成了明军炮击的倒霉鬼! 看着这一幕,岸上的安南围观者,看得目瞪口呆。 明国的火炮射程,这也太远了吧? 原本以为全体战船都能逃回来了的,结果还是被明国战船的火炮给轰中了好些。留在海面上的是五艘,但是,逃回来的那些战船中,也还有好多是带伤的啊! 这一刻,看着自家的战船狼狈逃回,看着明国战船在那海面上耀武扬威,所有安南人都不说话了,脸色也格外地难看。 天朝上国往日的威压,再次笼罩到了他们心头。 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是只记得他们曾经驱逐了明国势力,迫使明国皇帝承认了大黎朝的合法性;那么这会的时候,他们已经想起来,明国曾经征服过他们,统治过他们! 大明海军战船靠近了那五艘留在海面上的叛军战船,发现没有举白旗的,不二话,立刻炮轰,击沉了事;已经举白旗的,则让后续的战船来处理。 大部分冲在前面的战船,继续往红河口开进,追杀还在逃跑中的安南叛军战船。 “轰轰轰……” 火炮的轰鸣声,犹如巨人的咆哮,在教训一群不听话的。 这个追杀,一直到安南叛军的战船,全都躲进有岸防炮台的港口。 看到明国的战船开始减速,不再追杀,岸上围观的安南人才算是松了口气,心中想着,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然而,他们又错了。 虽然大明战船确实是减速停了下来,但是,其中有二十艘战舰,却是一字排开,继续往港口这边压迫过去。 看到这一幕,红河口的岸防炮台,终于开始了反击。 “轰轰轰……” 铁弹激射,落到大海上,激起一朵朵浪花。 不得不说,因为红河能直达黎朝的都城,又是安南最为繁华的红河流域,因此,这红河口的炮台,郑氏还是花了大力气建设的。要不然,就是明军不来,安南自家南北争斗的时候,南方的阮氏都有可能派战船突袭。 不过远距离之下,要想轰中移动中的船只,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 大明的这二十艘战船,从炮台的轰击中已经知道了敌人的最远射程,船只调整位置,就停到了炮台火炮的最远射程之外,然后开始只有炮轰敌人的炮台和港口里面挤着的战船。 “轰轰轰……” 这时候,两方的炮兵水平也体现出来了。 大明海军的炮兵将士们,借助各类工具,经过弹道学等格物学的认知,呼啸地铁弹,不是落在港口船队群里,就是砸中炮台上。 落在港口船队群里时,木屑和木块乱飞,伴随着一些船员纷纷逃离自己所在的战船,就想着逃到明军火炮射程之外去。 而落在炮台上的铁弹,激射弹跳之下,对炮台造成各种破坏,自然也带走一条条人命! 虽然明军的火炮轰击造成的伤亡其实并不多,但是这种光挨打不能还手的状况,让安南叛军的士气一下子降到了非常之低。不等那些首领发号施令,全部都想着逃离明军的炮轰范围。 炮台上看不大清楚,但是在港口的那些战船上,到处出现了叛军士兵争相逃往岸上的情况。还有的战船则纷纷逃离港口,往红河上游逃去。 就连在岸上围观的那些安南人,也感觉到了不安全,开始逃离岸边。 一时之间在红河口的这块区域,到处都是慌乱的安南人。 大明旗舰上的统帅杨展,见此机会,感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便立刻发出指令,命令事先安排的战船向岸上发起了进攻。 当然了,射程最远的那20艘战舰依旧在炮轰,掩护其他战船登陆。 虽然,有的安南叛军看到大明的战船往岸边开过去,试图反击,可是大部分安南人却都在慌乱的逃命,压根就没顾得上那些进攻中的大明战船。 在安南叛军稀稀疏疏的炮轰声中,一艘艘的大明战船,离岸边越来越近。 到了战船上红衣大炮的射程之内时,明军将士们自然不会客气,开炮轰击。 “轰轰轰……” 大明海军战舰的主力逼近岸边,并且伴随着隆隆的火炮声,使得那些安南叛军,更是惊慌逃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少部分安南叛军的反击根本就无济于事,犹如螳臂挡车,根本不堪一击。 这不有七八艘安南叛军的战船迎向大明的战船,试图靠近之后跳船作战,只要和明军纠缠在一起,那么其他的那些明军火炮就不可能再轰击。 然而还没等它们靠近。就有四五艘叛军的战船,被明军战船上的火炮轰得支离破碎,船上的安南叛军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能站在甲板上的了。剩下的几艘,被大明战船上的火炮吓到了,赶紧又掉头逃跑。 在东亚这边,也就是西夷的风帆战舰要比大明海军战船上的火炮数量要多,至于其他,根本就不可能和大明战船上的火炮数量比。 另外,火炮的质量也同样如此,大部分东亚战船上的火炮都是中小型的火炮,红夷大炮的数量就很少。 而大明海军的底子是郑芝龙的船队,他可是一个有钱人,能给他的战船配备红夷大炮。随后朝廷改水师为海军,开始扩军。这个时候的大明,因为崇祯皇帝点了的科技树,火炮成本大幅降低,又有刘伟超这个参谋,讲究的是巨舰大炮,因此这红夷大炮基本上就成了大明海军战船的标配。 至于安南,一直处于战乱中,小小一个地方,能有多少钱? 再说了,安南这块小地方正在闹南北之争,常年打仗大部分都是注重陆军,也怎么可能给他们都水师配备好的火炮。 就这么多,在综合国力的印象下,这战船火器的代差就很明显的,也一下就在战船上提现出来了。 至少三十艘大明战船已经逼近了海岸线,准备开始登陆作战。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45 如何是好 , “轰轰轰……” “呯呯呯……” 战船还没有靠近,火炮和燧发枪声就已经连绵不断的响了起来。 明军火力的密集,打的岸上的少数安南人非死即伤,仓皇而逃。 战船一靠近港口还没停稳,船上的将士便纷纷一跃而下杀向敌人。 “轰轰轰……”明军战船上的火炮开始向远处延伸。 “呯呯呯……”上岸的明军将士自动排成战列线向前推进。 “轰轰轰……”如果当面之敌有成群的安南叛军聚集反抗的话,掷弹兵便往人堆里面扔手榴弹,d顿时响起一阵又一阵的爆炸声,炸的安南叛军,鬼哭狼嚎,死伤惨重。 安南这边打了几十年的战争,不是黎朝打莫朝,就是黎朝内部的南北之争,这些叛军军卒,有军龄的那都混成了老头子,遇强则弱,遇弱则强,打顺风战绝对是骁勇之辈,但是要是打硬仗或者败仗,那也绝对是第一个溜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活下来。 不过安南叛军中更多的是新兵,什么战事都没经历过,或者经历的很少,遇到有条不絮的战事还行,可能会根据军令而动;但是遇到这种措手不及的战事,那还能反应过来,只能依靠着本能先逃为上。 这一次的战事,从荷兰战舰先逃,其实就已经奠定了他们的败局,临战之前的士气突然间遭到打击,对于精锐部队都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更不用说,只是这些安南叛军呢! 事实上安南叛军中的精锐,都被他们的掌权者用来向西开拓领土去了,如果只是派一些蟹兵虾将组成的杂牌军,又怎么可能去开拓疆土! 此时红河口这边战局完全是一面倒,到处都是明军在往前冲杀,而安南叛军则一路败退,港口要地,炮台等等军事设施,基本上都是被明军军一冲而下就占领了。 这个情形有点类似于满清末年时候的鸦片战争。 虎门之战时,清军在虎门设有三重防线:虎门口端两侧的沙角炮台、大角炮台为第一重;上横档岛一线为第二重,东岸建有威远、靖远、镇远三炮台,西岸建有巩固炮台,岛上建有横档、永安两炮台及沙垒炮台等设施;大虎山炮台为第三重。 各炮台共配置大小火炮400门以上,驻扎兵勇1.1万余人,江中水道还设置了阻挡敌船的木排铁链,并有水师战船巡弋,由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指挥,是当时清朝最强固的海防要塞。 这个部署至少听起来,已经是固若金汤的那种了。 但是,入侵的英军,只有作战舰船18艘,载炮462门,陆军约2000人而已,最终的结果,侵略者几乎没有多少损失,但是虎门就被其占领了。 在这个位面上,红河口就相当于是虎门,因为红河口是黎朝都城(广州)的门户,一旦这里被敌人攻占的话,就会威胁其都城(广州),因此都是重兵囤积炮台林立。 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军的武器和满清军队的武器有代差;同样的,此时的明军和安南叛军的武器同样有代差。 安南叛军中大部分人使用的还是冷兵器,只有一小部分装备了火绳枪而已。而明军这边燧发枪是标配,另外还有白火药制成的手榴弹,还有线膛火炮,这些都能全方面的压制安南叛军的武器,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 此时先期登陆的5000多名明军将士基本上就攻占了红河口的军事设施,随后又从船队上下来5000余名明军将士,连同之前的5000余人,一共1万多名明军将士,彻底占领了红河口流域。 港口这边不少来不及逃走的安南叛军的战船,要不是投降,要不是被击沉,不过大部分安南叛军的战船已经窜进红河,逆流而上逃走了。 杨展站在港口这边的高处,扫视着这个新占领的地方。 就见一队队的安南叛军军卒被明军将士们从各个角落押解到港口这边的广场上,而在远处,有更多的平民,大部分是妇孺,正在往远处逃离。 对于那些逃跑的,杨展根本就没管。打下红河口,就是为了示威而已,让安南叛军知道,大明铁拳无敌,赶紧逃吧! 此时的他,转头看向西方,只是在琢磨,要不要进攻东关,也就是安南人称呼为东京的都城。 东关距离红河口大约三百里,这个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和天津卫到京师的距离差不多。 大明战船逆流而上的话,只有蒸汽铁甲战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其他靠风力的战船,还得考虑意外情况。 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一次携带的弹药补给不太多。因为原本只是在海岸线示威,最多打一个海战,歼灭安南叛军的水师而已。 如果要向东关进攻的话,也必须要考虑这个后勤补给的问题! 想到这里,杨展不由得又转头北望,要不是向北进攻,打通和广西的陆路? 不过这个似乎没必要,如今没有了安南叛军的水师,从广西那边直接用船沿海岸线来补给,反而会更方便一点。 想了一会,杨展最终决定,还是以朝天旨意中恐吓安南叛军,让他们加速往内地逃窜为目的来做事好了。 等到了傍晚时分,有关红河口的战报便出来了。 此战,大明海军伤了十三艘战船,其中有两艘战船损伤严重,段时间内没法修好,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另外十一艘战船在修补之后还能继续作战。 安南叛军的战船,初步统计,被明军击沉了一十三艘,击伤后拖在港口等待修补的战船达到三十六艘,其中有八艘损伤严重,短时间内也肯定是修不好的。 另外,还俘虏了完整的战船共十八艘,主要是被那些损伤的战船堵在港口,来不及逃走,就只好投降了的。另外,有将近一半的安南叛军战船,也就是七十来艘逃入了红河。 军卒方面,大明将士战死三十六人,受伤两百七十五人,其中重伤的有二十六人。而安南叛军这边,根据不完全统计,估计被明军将士打死五百多人,俘虏的数字是准确的,有一千五百六十七人,其中带伤的有五百人左右。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杨展便和监军张同敞一起视察了广场上的安南叛军俘虏。 差不多饿了一天一夜的这些安南叛军俘虏,一个个精神萎靡不振,看到有明国大官过来,一个个都是畏畏缩缩,很是惧怕的样子。 让杨展和张同敞有点意外的是,这些安南叛军俘虏,真的是老的老,小的小,正常的青壮就没多少。很显然,安南这里几十年的动乱,特别是南北之争的大规模战事,消耗量大部分安南这里的年轻人。而剩下的那些青壮组成的安南叛军,又被他们派去西部开疆拓土去了。 看完了这些俘虏之后,杨展和张同敞商量了一下,最终下令,只要是有军职的,或者是官吏的,全都砍头,首级就挂在红河沿岸,不浪费粮食;其余普通的叛军军卒,就全都放走。 并且,在放他们之前,也明确告诉他们,安南是大明的领土,安南的黎朝,不管是北方的郑氏,还是南方的阮氏,皆是叛逆。朝廷收复安南故地,老百姓就能过好日子,但是叛贼头子一律杀无赦。 这次放走的这些叛军军卒,都要登记了再放走,下次要是还敢对抗朝廷官军,一旦再被俘虏,就严惩不贷。但是,如果在战前投降,就不会计较,如果能押解军官来投降,就算立功,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粮田。 ………………………… 在杨展和张同敞处置这些俘虏的时候,终于有快马赶到了东关,禀告红河口的战事。 “什么?”安南北朝的权臣,实际掌控者清都王郑梉听得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败涂地,一战就丢掉了红河口这么重要的地方?” 不只是他,大殿内的其他黎朝文武官员全都非常震惊,惊慌中带了恐惧。 “王爷,是那荷兰人未战先逃,才引发了全军溃败……” 听着信使描述大概的战况,郑梉气得咬牙切齿,要是荷兰人此时出现在他面前,绝对会被他生吃了的! 红河口失陷,东京就在明军的兵锋之下,要不了几天,就可能杀过来的。 更为关键的是,明国是大国,还不知道这一次派来多少军队过来,而自家的精锐正在攻打西边的勐兰掌,已经快全部打下来了。此时,就算是想调精锐回师救援都不可能! 怎么办? 对了,在东京的西边还有北边,也都是明国的疆域,如果明国这次是三路进攻的话,那黎朝就更危险了! 此时此刻,原本伏击打败明军,更是歼灭明军达到五千余时的狂傲,已经在这些黎朝君臣身上荡然无存。 这一刻,他们的脑海中,能有点便只有对庞大的大明帝国的恐惧! 这不,就听到御座上的黎神宗,带着哭音问郑梉道:“爱卿,这可如何是好?”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46 天命在我 郑梉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都是厌恶,压根就不理他。 本来的话,这个黎神宗早被他废了,立了他儿子为黎朝皇帝,结果没想到,那是个短命皇帝,没几年就病死了,因此,黎神宗复辟,又重新当了黎朝的皇帝。 此时,郑梉自己也很头疼,不知道如何应对为好! 但是,当他发现满朝文武都是惶恐地看着他时,他便知道,他绝对不能慌,也不能怕,要不然就会有很大的麻烦。 脑筋急转直下,他便冷笑一声说道:“怕什么?上一次明军入侵,我们能杀掉足足五千多明军,这一次,就会例外么?我们大黎朝,就是驱逐明国而立,天命在我,岂会被明国灭亡的道理?” 看到清都王在胸有成竹的说话,还真别说,满朝文武,顿时就又有了底气,不再那么慌乱了! 明国是强大,可是,黎朝的建立,不就是因为驱逐了明国军队而建立的么?那时候的明国,才开国多少年,有点是精锐军队吧?可如今呢,明国开国都有近三百年了吧,哪有那么长命的王朝,还会一直保持强悍的战斗力? 郑梉看着殿内这些官员的脸色,大概猜到了他们都想法,便一鼓作气,继续鼓舞士气道:“这一次前线的小败,只是因为我们的精锐军队不在国内,更因为那些胆小如鼠的荷兰人,竟然临阵脱逃。当然了,还有明国军队突然来袭的原因。” 顿了顿,他又大声说道:“可是,如今我们已经知道明军打过来了,也没有荷兰人的临阵脱逃,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我们大黎朝就是明军无法攻克的高山。这一次,也将和他们以前一样,绝对会以失败告终!” 听着他的这番话,基于祖上的荣光,大殿内的君臣,脸色明显更好看了一点。 黎神宗怎么样不说,就那些文武官员,却立刻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拍起清都王的马屁。 “王爷圣明!” “王爷高屋建瓴,高瞻远瞩,一切都在王爷的妙算之中!” “我们大黎朝有王爷在,那就犹如定海神针,这天塌不了!” “对对对,我们在王爷的带领下,绝对又能让明军再尝尝失败的滋味!” “……” 听着这些话,脸色好看一点都黎神宗,顿时那脸色就又难看了起来。 不过郑梉都脸色却是不错的,看着殿内士气已经恢复起来了,便立刻命令道:“立刻传旨给南边,按照之前定下的协议,如今明军来犯,他们必须来援。告诉他们,我们定然会拖住明军,让他们水陆两路并进,到时候一起夹击明军,杀他个全军覆没!”.. 一听他这话,边上的一名文官,便立刻去写圣旨,压根就没请示黎神宗,写完之后,又拿去给清都王过目,随后清都王走到御座那,直接拿起玉玺就用印,同样就没理睬黎朝皇帝,就仿佛他不存在一样。 在快马发出旨意之后,清都王又开始调兵遣将起来,把周边的兵力都调集到东京附近,摆出和明军誓死决战的架势。 不过,等他回到自己的王府时,却让他的王妃悄悄收拾东西,说有可能要去西南狩猎。 很显然,和明军决战是假,逃跑才是真的!不过他肯定也是要看情况,觉得守不住的话,肯定会跑。 另外,他又派出心腹,赶去勐南掌那边通知他的儿子郑柞,让他加紧攻势,早日攻下勐南掌,如果有实力的话,可以继续向西开拓,争取有足够的战略空间可以用。 不过黎朝的那些文武官员却是不知道,觉得清都王都在,那他们也都有了信心,按照清都王的吩咐,都在忙着准备迎战。 随后两天,陆续有新的军情禀告到东京。 先是逃入红河的七十多艘战船陆续回到东京,这让郑梉不由得大喜,立刻下旨表彰,说在明军的突然进攻下,在盟友的出卖下,还能保存一半的兵力回到东京,这是智勇双全! 原本郑氏水师统领是非常不安的,就怕因为水师损失惨重,还丢掉了红河口而被砍头。结果没想到,不但没有砍头,连责罚都没有,甚至还有表彰,又升官了,这让他感到莫名其妙的同时感觉有祖宗保佑,又或者,是抱对了清都王大腿的回报。 他是不知道,郑梉之所以会颠倒黑白的做事,除了因为这个水师统领是他的心腹之外,更因为清都王手头已经没有多少兵力,眼下人心惶惶之际,更需要有好消息来继续鼓舞人心。 如果把这次的海战定义为溃败,那绝对会打击人心士气;但是,郑梉偏偏反过来说,看看,明军那么强,那么卑鄙偷袭,还有可恨的盟友背叛,但是都没让我们全军覆没,怎么样? 所以说,有点时候,所谓官字两张嘴,怎么说都是有理,对于能够指鹿为马的权臣来说,也是一个道理。 再之后,又有新的消息不断传到东京。 北面明国广西方面没有发现有明军进攻的踪迹; 西面明国云南方面没有发现有明军进攻的踪迹; 东面的明国水师占领红河口之后,并没有继续进攻; 如此种种消息之下,让郑梉的底气就更足了,感觉这次的明军进攻只是一个意外,或者说是明国地方上的行为。要不然,如果是明国皇帝下旨要打黎朝的话,那必然会几个方面同时进攻的。 这么想着,他就又神气起来了,甚至向红河口的明军派出了使者。 …………………… 红河口,杨展这边,正在给崇祯皇帝写奏章。 除了禀告目前的战况之外,他认为,对付南洋的敌人,甚至可以说,除了大规模的西夷舰队之外,大明海军出战,不需要再集结大规模的战船,只要以最精锐的战船为作战主力,然后辅助以辎重船,这样就能在外更持久地作战。 另外,他还向崇祯皇帝禀告说,如果对南洋这些国家作战,最好还需要有上岸的军队配合,朝廷如果能组建专门登陆作战的军队,会更有效率,也更容易一些。 南洋土著的军队,大都没有护甲,火枪很少,喜欢驱赶大象之类的作战,就是他们平时打仗的杀手锏了。好一点的战象,身上会有护甲,加上皮糙肉厚,如果只是用燧发枪来杀伤的话,效果远没有火炮更好。 南洋作战的军队,最好是配备小型火炮,射程远一些的,可以克制南洋国家中兵种最厉害的象兵。 杨展写完了这些,监军张同敞这边,也同样有奏章,要发往京师的。 他在给崇祯皇帝的奏章中,却是写了别的内容。说军队占领红河口之后,他看到安南这边因为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只要是男的,大都要上战场,因此在安南平常所见,大都是妇孺,包括田间地头劳作的,也都是以妇孺小孩为主,生活非常穷困。 张同敞向崇祯皇帝提出建议,说朝廷光复安南,并且要以安南为跳板,继续出兵南洋的话,必然是要移民,从广西、广东两地迁移过来男丁,这里负责给土地和媳妇,应该能在段时间内吸引大量百姓过来。 他还在奏章中禀告,说安南这边的士绅、官员等等,对大明的认可度很低,他们不认为安南是属于大明的。因此,对于这些人,就不需要再留,或杀或做苦力是最好的。 至于普通百姓,活都活不下去了,那会管其他。他们是最不在乎安南是属于大明还是那个黎朝,因此,只要给予安南的普通百姓以希望,让他们活得好一些,他们是非常容易接受大明重新管辖安南的! 奏章写完之后,先快船送到广西,然后从陆地上加急送往京师。 随后,杨展在视察红河口的军事设施,核查防御情况,张同敞则去走访红河口这边的镇子。 之前朝廷官军刚攻占红河口的时候,这里的百姓全都出逃了。但是,过去了几天之后,没看到朝廷官军烧杀劫掠,他们便大着胆子又回来了。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逃离了家,他们最大的可能,是饿死在外面。 张同敞走访了一些百姓之后,算是得出来他奏章上的内容,如今在走访,虽然皇帝还没回旨,但他已经按照自己所想的先做了。 只要是家里没有在黎朝为官的,属于贫苦百姓阶层的,张同敞看到缺粮啊什么的,都会给他们粮食,然后让他们给军中将士洗衣打扫之类补偿。 他的这个举措,立刻赢得了这些百姓的拥护,那些年轻点的寡妇,更是努力打扮下自己跑到军营附近来。外面躲着的百姓也都陆续回来了。 有关黎朝这边的一些基本信息,便从这些百姓口中获悉,也在这时候,郑梉的使者到了,说什么可以不计较这次明军的冒犯,早点退去就当没发生过,最多送你一点路费,要不然,大军云集,再想走就难了,巴拉巴拉地一堆,反正意思是赶紧走,不然要挨打。 这一下,就把杨展给惹恼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47 狩猎 , 原本杨展这边的计划,是等后续补给到了之后,主力就南下,找安南南部叛军阮氏的麻烦,也吓他们一吓。 结果倒好,这个北方的郑氏打了这么一个大败仗,不但没有被吓到,而且还口出狂言,威胁起他来了。 这是谁给这郑氏的底气,就区区这么一小块地方的弄臣,就以为自己是天下无敌的么? 这么想着,杨展割了信使的两只耳朵,让他滚回去告诉郑氏,朝廷大军已到,就没有叛军讨价还价的余地,除了无条件投降之外,就只有死路一条! 随后,派出去的夜不收也回报,说安南叛军正在往东关集结,其他地方的兵力还没见到。 于是,杨展便做出决定,派出三艘蒸汽铁甲战舰并二十艘福船战船,逆流而上,攻打叛军伪都东关。 ………………………… 大明海军这一动,红河岸边的叛军探马自然一眼就看到了,于是,立刻快马回报清都王。 “才二十多艘战船而已?就敢来攻打东京?”清都王郑柞不由得都是怒了,这也太小看人了,好歹黎朝曾经是你明国的克星不是! 于是,他立刻调兵遣将,包括逃回去的七十来艘战船,还有已经部署在城里城外的陆军,一定要给明军一个狠狠的教训。 这当中,不是没有人给清都王进言过,说明军的火炮射程远。可关键是,在清都王的眼里,最厉害的荷兰火炮,都不可能有那么远,说明国火炮那么远的,肯定是这些败军之将想好脱罪的措辞而已! 总之,数量上都是碾压性的优势,这要是还打不赢,那就是见鬼了! 军力调动之下,最终安南叛军水陆两路人马,在清都王的亲自指挥下,离东京还有一百里左右的地方,两军相遇。 就见红河上游,黑压压的安南叛军的战船,布满了河道,而在陆地上,红河边,又是一队队的安南叛军。 反观下游这边的明军,一共才二十三艘战船而已,就数量上来说,真得绝对是碾压的那种。 就这么一见之下,安南叛军这边的士气大振! 清都王骑在一头大象上,用手指着对面的明国战场,冷笑着大声说道:“就这点人马,我们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淹了他们!竟然还大言不惭,想灭我黎朝,也不想想当初他们那次来攻打黎朝的时候不是损兵折将,狼狈而逃的?” 陪同在他左右的那些文武官员一听,都是笑呵呵地连声附和,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就这么一点明国人马,还真得差点吓到他们,如今眼见为实了,那也就放心了! 在他们嘲笑明军之际,清都王当机下令,水陆两军同时进攻,一战就要把明军撕成碎片,再趁胜追击,把红河口的明军也给灭了! 本来他是没想过要去攻打红河口的,至少要等南方阮氏的援军赶到了,再左右夹击。但是,亲眼所见明军规模之后,他就起了这个心思,自己就能干掉明军,回头再给明军夸张一点,还能向南方的阮氏立威一番。 然而,就在他下令之时,忽然就听到了动静。 “轰轰轰……” 一马当先的三艘铁甲蒸汽战船先开炮了。 铁弹呼啸着激射而出,落到了上游密密麻麻的水师战船上,就见木屑木块地乱飞,同时还有船上叛军的惊慌失措的喊声。当然,更免不了有倒霉蛋被砸死的。 就只是这一幕,就让清都王这边,顿时就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全都愕然地看着这一幕,脸上都是不可思议之色。 之前说明军的火炮打得远,没想到还真是打得远,还是这种远超他们意料之外的远。 他们正被震惊地目瞪口呆之时,又听到了更为勐烈的炮轰声。 “轰轰轰……” 这是后方的大明战船用船舷侧的火炮向岸上的叛贼陆军开炮了。 岸上的这些叛军,大部分都在为水师助威,那些炮手则靠近河边去建立炮兵阵地的,结果一下子就被砸得人仰马翻,特别是那些炮兵阵地,更是受到了重点照顾,不少铁弹落在炮兵阵地上然后又开始弹射,顿时死伤一片。 或许是被这一阵炮击给唤回了神,清都王当即大声喊道:“快,加快速度,靠上去,靠上去,跳他们船上去,孤就不信了,我们这么多人,会打不赢他们?” 传令兵赶紧去传令,但是红河上的叛军战船,再一次被明军远距离炮轰之后,胆小的战船就已经不敢往下游去了,但是,也有一部分战船,在清都王的眼皮底下,不敢退缩,或许也是和清都王想得一样,就都豁出命去,加快了速度,向明军战船靠了过去。 只要靠近了明国战船,胜利就有了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安南叛军的战船又经历了明军几轮炮击,损失了一些战船,剩下有大概六艘战船终于最先靠近了明国战船。 这一刻,就连岸上的清都王,都忍不住大声叫好,大声说话,让手下人记住这六艘战船是谁,回头必然要好好奖励,要给他们升官! 然而,就在他们大声欢呼之时,就在那六艘叛军战船上的人准备跳船厮杀的时候,忽然就见到明军的战船上,仗着他们都战船更为高大,从上面丢了一些东西到叛军的战船上去。 清都王等人,虽然看不清是什么,但是都看到了,有什么黑乎乎的东西被那些明军军卒抛出去的。 那是啥? 刚有这个念头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了那六艘靠近了明国战船的己方战船上,突然之间有硝烟腾空而起,伴随着木屑木块乱飞,更有叛军军卒的鬼哭狼嚎。 只是一下子而已,船体虽然没怎么坏,但是甲板上那边基本上就没有站着的人了! 这是什么火器? 竟然如此厉害,似乎比火炮的伤害还要大,一下死伤一大片的? 看到明军战船上,还有那东西在丢,还活着的那些叛军军卒便再也顾不得别的,纷纷跳船逃生! 那六艘叛军战船,就变成了没人控制的战船,顺河而下。 这一幕,极大地震慑了那些后续想要跟进的叛军战船。他们离得近一些,那可是亲眼看到了前面船上的军卒被那不知名的火器炸成什么样的。 明国战船,火炮能打那么远,近战又有那么厉害的火器,这还怎么打? 叛军军卒压根谈不上多精锐,更不是机器人,在他们意识到,眼前的明军似乎不可战胜时,人类避险的本能便占据了上风,管什么清都王在不在看着,勇敢的那些都已经完蛋了,不跑难不成是等死啊! 就见红河上的叛军战船,全都争先恐后地想远离明国战船,纷纷往上游逃去。 水军大溃败! 陆地上这边,其实也好不了多少。 在大明战船的炮击之下,弓箭标枪什么的远程武器,压根就不可能对大明战船造成什么伤害,更不要说还要承受明军的炮击,因此,陆地上的这些叛军,也都远离河岸,有多远躲多远。 这一幕,看得清都王目瞪口呆。 等他回过神来后,他当即下令手下赶紧顶住,然后自己却转身跑了。 陆地上的速度当然要比船的速度要快,一百来里的路,清都王竟然不顾自己七十多岁的年龄,只用了一天多时间,就逃回了东京,老骨头都差点散架了。 一到东京之后,他都不带喘气的,立刻命令他监视黎真宗的手下,裹挟黎真宗跟他一起南下狩猎。 城里的文武官员,豪强士绅看到清都王带着黎真宗都跑了,自然也都慌了,立刻收拾细软,跟着清都王的后面开始逃跑。 整个东京,在明军还没攻到的时候,就乱成了一团。 负责留守东京都官员一见,也是抛了军队逃跑! 留守东京都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哪有军纪可言,趁机开始抢夺有钱人的财物之类的。 总之,兵匪一家,不用说就能知道他们能干出一些什么事情来。 随后,叛军的那些战船逃回来一看东京都乱成这样了,那啥也不用说了,赶紧发财一波,好歹东京是都城,钱财是少不了的。 有的,劫掠一番之后又坐船继续往上游跑了,顺便船上还能带些自家认识的达官贵人,土豪乡绅之类,再赚个路费;还有点,就直接从陆地上跑了,可以躲的地方更多! 就这么多,两天之后,杨展才领着舰队到达了东关城外。 他看着东关城门大开,安南人在四处逃跑,城里还有一些地方在冒烟,水门这边停着一些被人废弃了的船只,就这整个情况,都有些看傻眼了。 不是一直很嚣张的么,这些安南人怎么就这幅德行了?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就这安南人喊得最凶,逃得最彻底了! 他当然不知道,原本历史上的满清其实也差不多,所谓天朝上国,在西夷打过来的时候,圣明的慈禧太后立刻裹挟皇帝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去了! 历史,不断地在重复,差不多便是如此!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48 攻打京都 但是,历史又不会简单地重演! 杨展看到东关陷入混乱之后,便立刻攻占水门,然后以一千军队守住了三个城门,只留一个城门进出。 凡是街道上有持兵刃者,一律射杀。 “呯呯呯……” 明军将士们就在城头上,居高临下,自由射击。 那些安南的叛军军卒,地痞流氓,压根无心去争夺城头,看到明军射杀他们的同伙之后,便纷纷往没有明军的南门跑了。 大约明军将士攻占城头的一个时辰之后,城里的大街小巷,已经很难看到人的踪迹了。唯有各处地方,到处都有看到尸体。 有些房子在燃烧,有些人的哭声还能听到。 杨展见了,便吩咐懂安南话的军中将士喊话。 “朝廷官军前来平叛,和普通百姓无关!” “各处百姓,互相帮助,救火救人,不得怠慢,躲屋里不出来者视同叛军,杀!” “……” 听到这些喊声,就怕明军把他们视作叛军军卒给杀了,又或者,火势会烧到自家等等,终于,各处房子里,陆陆续续地开始钻出一些百姓,大部分都是男人,一边战战兢兢地偷看下城头上荷枪实弹的明军军卒,一边救火救人,并且把路上死了都尸体,无人认领的,都抬出城去。 夜幕降临之后,明军军卒都退回了船上,当然,水门这里的城头,还是有兵把手的。只是不往城中派兵。 东关城里,没有一点灯火,白天着火的那些,也都已经扑灭了。 那么大的城池,黑乎乎的,而且还很安静。唯有偶尔有几声压抑着的哭泣声响起,但是又很快没有了。 隐隐约约地,还有人趁着夜色的掩护,从没有明军占领的城门处逃走了。 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后,四面城墙重新被明军占领,并且往城里以五十人为单位,开始派出搜索队,核实城中情况。 很多房子中,都还有尸体,而没有活人。这些尸体中,有老人,也有小孩,有男人,也有女人。 房子里的东西,明显是被翻箱倒柜过,破碎的东西到处都是。 还有点房子中,活人围着死人哭,看到明军将士出现,一个个都是战战兢兢的,眼神中都是恐惧之色。 一个上午之后,有幸存者的房子中,都有代表集中到了水门城下。 杨展就站在城头上,看着底下的人群,估摸了一下,大概也就不到一千人而已。这就代表着,城中只剩下最多一千户而已,并且这一千户肯定也不是满员的,因为根据手下的禀告,有点房子中就只剩下一两个人而已。 并且到场的这些人中,基本上全是男的,以老人和小孩居多。 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战战兢兢,很是恐惧的样子。 也是,刚经历过一场浩劫的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对当兵的害怕?更不用说,这些当兵的是被黎朝官吏污名化过的! 杨展看着他们,心中并没有占领城池的喜悦。因为他想到了,当年流贼闹蜀地的时候,不也有过这样的惨剧!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开始说话,当然,他的话会被手下将士翻译成安南话。 “安南被叛军占领,一直民不聊生。如今皇上英明神武,派大军前来安南平叛,以后,你们都会有好日子过的。” “凡大明百姓的子女,可免费读书。家中有困难的,朝廷还会有钱粮补助。” “读书分为两种,科举和格物学专项科考,这其中,大部分读书人都会选择格物学,至少以后的日子不会再有忍冻挨饿!” “这一次朝廷平叛之后,安南这里也会恢复太平!” “……” 听到他的话,这些安南百姓一个个都忘记了害怕,看着杨展,都是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至少杨展所说这些,听着就仿佛天上才有一般的日子,人间真能有么? 或许是看出来这些安南人,对了,以后就是大明人在想什么,杨展便正色对他们说道:“本帅说得这些,都已经在大明境内普及了,你们要是不信,可以随便找人问便是!” 说完之后,他便开始对他们提要求。总得来说,就是要求他们按照街道组织起来清理断壁残垣,屋里尸体等等,要恢复东关的正常。 这其中,明军将士并不参与,只是有一部分会监督他们干活,同时在干活完了之后,会根据搜到的财物粮食等,分一些给这些干活的人,让他们带回家。 明军将士不但没有凶神恶煞,反而给他们展现了美好的未来,具体行动中也是奖惩有据,这让东关城里的安南人的心思迅速稳定了起来,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恢复东关的做事中。 甚至到了后来,就连一些妇女也出现了,也要干活,还能多分一点钱粮。 不到三天时间,满目苍夷中的东关城就基本恢复了正常。 当然,这个正常也是相对而言的,至少暂时来说,东关城还是很冷清。 稳定了局势之后,杨展便返回了红河口,和张同敞商量之后,便向京师禀告,请求暂时以稳定红河流域为主,暂时不南下攻打恐吓阮氏。 毕竟既然已经这么轻松地占下了东关,就没道理要还回去。 并且红河流域是农业发达地区,在这里进行丈量土地进行经营的话,也有利于以后海军可以以这里为基地,粮草物资的补给都不用从两广地区调拨了。 杨展和张同敞不知道,南方的阮氏接到北方郑氏的求援之后,不但不派兵,反而除了加强海防之外,更是在做迁都的打算了。 不吓而吓,战略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 相对安南来说,倭国这边,就要惨烈多了。 明军攻占了九州岛,并且还封了一个唐王过去,建立唐国,那就说明,倭国已经没有退路可言。 有了这个认识,倭国本州岛上的大名、德川幕府,那是全力备战。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明国这边,却是把朝鲜人武装了起来,投入到了攻打本州岛的战事中。 以前的朝鲜官府无能,武备松弛,以至于被周边势力挨个轮,却还只是关注内斗,朝鲜人的战力,自然就体现不出来。 但是,在经历了灭国之辱,家破人亡之痛,还渴望立下功勋成为大明一员的这些朝鲜兵,那是真得体现出了什么是亡命之徒的概念! 这支朝鲜军队在经过半年左右时间的训练之后,便投入了战斗。 他们并没有被投入到和九州岛距离最近的下关,而是避开重兵把手的下关地区,由大明海军运输,绕到了九州岛的中部,也不是攻打江户,而是攻打大阪。 这个大阪,是丰臣秀吉时期的政治中心,离天皇所在的京都只有一百里左右到路程。当然了,这里也是倭军重点防守的区域。 但是,相对下关是最接近明军的地方,还有江户是德川幕府所在这两个重要的地方来说,兵力上也肯定是要弱一等的。 在大明海军的炮轰掩护下,朝鲜兵那是不要命地登陆冲锋,特别是仗着身上穿着的胸甲,都敢于握着装有刺刀的燧发枪和倭寇肉搏。就算死,也要拉一个垫背,总之,看到倭寇那特有的发型,朝鲜人一个个都是发狂了一般。 大阪这么重要的地方,在倭国战国时期兵家必争之地,只是用了一天时间,就被朝鲜兵给淹了。 是真得淹了的那种,这些朝鲜兵所过之处,没有一个倭人活口。并且,他们还不待休息的,立刻向京都进发。 在他们的后方,大明海军统帅曾英看得都有点无语,这满地的尸体,全都是身首异处,处理起来也是个麻烦事。 不过好在他事先也有准备,征调了唐国的军队和民壮,让他们来打扫战场。烧掉那些倭人的尸体,救治受伤的朝鲜军卒。 军中监军郑森,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倭国出生的原因,看得有点不忍心,对此,曾英只是告诉他,朝鲜人只是在报仇而已,倭人在朝鲜做得那些事情,并不会比这里好,如今朝鲜人做的,也只是以牙还牙,报仇而已。 再说了,倭国这里,基本上都是分封藩王用的。人口多少,也不用朝廷操心。 两天之后,倭国天皇还在犹豫要不要逃跑的时候,朝鲜兵就已经赶到,迅速围住了京都,让倭国天皇都丧失了逃跑的机会。 倭国首领,原本称为大王,到唐朝时候,他们就开始自称天皇了,等到宋时候,被宋朝承认。但是大明这个时候,大明对倭国首领是以倭国国王来称呼的。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到近代之后,中原才又恢复了对倭国首领称之为天皇的称呼。 朝鲜人向京都发起进攻之前,派人向曾英请示,倭国的天皇怎么处置? 之所以如此,还是倭国天皇比较特殊,虽然朝鲜人恨不得杀光倭国人,但是还是要顾忌明军这边的态度。 对此,曾英只是淡淡地回复:“大明皇帝都不是天皇,这天底下又那来的井底之蛙敢自称天皇!”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49 灭族 京都在这个时期大概是三十来万人左右,不过因为之前迁移朝鲜时,这里有不少特权的人都取得了先行迁移去朝鲜的权利,因此人口大概只有二十万人左右。能上城头防守的,也就在五万人左右。 相对攻城的朝鲜人,人数上都是差不多。 但是,朝鲜人是哀兵,并且有大明这边进行了武装,军械护甲上比幕府直属军队都要精锐的那种。 而京都的五万守军,大部分其实都是民夫而已,原本真正用于守城的军队,其实不到五千人。他们都职责,还主要只是监视天皇而已。 京都之战一爆发,朝鲜人便拉着红夷大炮,抵近了城墙轰击。 这个京都是仿造华夏唐朝时候的长安和洛阳修建,主路非常宽大,城门也就修建的很大。虽然在战国时期被摧毁过,但是后来又重建,基础框架是不变的。 朝鲜人的亡命进攻,一上来就摧毁了城门。城头上的守军也被朝鲜人的火枪打得不敢抬头,只是用了半天时间,就攻入了京都城内。 “完了,完了,全完了……”此时的倭国天皇是后光明天皇,听到朝鲜人杀入城内时,脸色惨白,仿佛已经是一个死人一般。 此前的他,其实在他内心深处,是有一番雄心壮志的。他不满德川幕府,有记载称他性格相当激烈,对幕府颇有抵抗之意。 事实上,任何一个天皇在位,估计都会这样。 因为德川幕府在1615年就公布《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十七条,详细地限制了天皇和公卿贵族的权力和行动。 《法度》明确地规定,天皇“以学问为第一”,无须过问国事。凡宫廷官员的任命、天皇公卿的服饰冠带、天皇的出巡等等均需征得幕府的同意。《法度》中保留天皇权力的条文只有第八条:天皇有权按“本朝先规”决定年号。 于是,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际上,皇室的权力完全被幕府所剥夺。 换句话就是说,天皇就等同于大明这边的藩王,被圈进起来的猪,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决定年号而已。 利益被如此剥夺,要是还没一点反抗的意思,也就不合常理了。 然而,如今他没有抗争过幕府,却迎来了朝鲜人的攻城,末日已到,什么雄心壮志都没了。 不过,人到了绝境之下,往往都是不甘束手就擒的,突然之间,这个后光明天皇想起了什么,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连忙喊道:“下令占领朝鲜的是德川幕府,对大明不敬的也是德川幕府,和朕无关,朕愿意帮助朝鲜人,帮助大明讨伐德川幕府。对对对,就这样,朕愿意,朕真得愿意,非常愿意配合!” 他身边的人一听,顿时感觉这个逻辑很对,说不定就有活路,便连忙附和了起来。.. “没错,陛下说得没错,就是这样!” “一切罪魁祸首都是德川幕府,天杀的,就该找他们才行!” “陛下出面号召之下,说不定会有很多人都反抗德川幕府,这对明国和朝鲜人都有好处,是双赢的事情!” “对,最多以后我们认大明为宗主国,一切以大明马首是瞻好了!” “……” 这一群人仿佛找对了思路,正在高兴时,却见外面忽然闯进来了一群武士,气势汹汹地一看就知道来者不善。 顿时,后光明天皇感觉到了不对,连忙大着胆子喝问道:“你们是何人,胆敢在朕这里乱闯?” 听到这话,为首的那个武士便狰狞着说道:“京都已破,四面又被围,无处可逃,你改为倭国尽忠的时候到了!” 一听这话,后光明天皇便明白过来,这是德川幕府不想让他活了。 顿时,他一脸惊慌地指着这些闯进来的人,结结巴巴地喝道:“大……胆,朕乃是天皇,你们……你们……” 然而,这些武士压根就没有听他的,直接挥动他们都武士刀开始砍人。 站在外面的侍女什么的,都惨叫着倒地。 顿时,后光明天皇身边的一群官员犹如鸟兽散,扔下后光明天皇四散而逃。 然而,大门被这群武士堵住,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这处院子内,这些武士犹如老鹰抓小鸡一般,四处追赶挥动武士刀砍人,到处都是鲜血喷洒,惨叫声是连绵不绝。 为首的那个武士不管其他人,只是盯着后光明天皇,握着武士刀,大步走到了惊慌失措的天皇面前,狞笑着喝道:“恭送陛下先去见天照大神,臣随后就到!” “等等,等等!”后光明天皇已经吓尿了,不过此时的他,压根就不管这有多丢脸,只是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哀求道:“我们不一定会死的,只要我们对朝鲜人说,一切都是德川幕府的罪过,我们愿意帮助朝鲜人讨伐德川幕府,说不定我们都能活命的,真得,我们能活命!” 为了活命,原本都吓得结巴的他,竟然奇迹般地不结巴了,一口气把他想要说得话都给说了出来。 这个武士明显忍了下,没想到天皇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不过随后,他便重新狰狞了脸,双手握刀,厉声喝道:“果然不出将军大人所料,你对将军大人居心叵测,该死!” 后光明天皇也不想想,监视他,甚至能奉命前来要他命的人,又怎么可能会不是德川家光的心腹! 听到他这话,后光明天皇一屁股坐在了他的尿上,但是他却是仰头盯着面前的武士,恐惧却又急忙再说道:“你不想活命么?明国那么强大,德川幕府肯定要完蛋的,你陪着德川幕府肯定死,只要你跟着朕,一起向朝鲜人说明情况,说不定……说不定我们能活命的!” 被他这么一说,那武士明显就有点犹豫了。 见此情况,后光明天皇连忙再劝道:“蝼蚁尚且偷生,只要我们能活着,什么东西都可能会再有,但是要是我们死了,那就真得什么都没有了!真得!我是天皇,我向大明投降,我对他们有用,我保证你也能跟我一起活下去的!” 这时候,这个武士的手下人已经把逃跑的那些人杀光,围了过去,听到后光明天皇的一番话,顿时死志松动。 如果能活的话,又会有几个人愿意选择死?听天皇的话,确实是有可能活命的! 顿时,人群中就有人说道:“没错,老婆孩子没了,只要我们还活着,女人多的是,孩子也可以再生不是!” “没错,将军大人拿我们的家人为人质,我们又何必效忠他呢,如今得罪了大明,将军大人自身都难保了!” “对,明国大举来攻,天照大神又不灵了,还有那么多的军队失陷在朝鲜,我们拿什么和明国去打?” “没错,我们站在胜利者的一边,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 在说话间,外面的枪声和喊杀声已经越来越近了。很显然,朝鲜人已经快攻到皇宫来了。 这时候,这群武士中想要活命的那些人,已经急了,忽然,纷纷站到了天皇的边上去,形成了一种保护的姿态,以为奇货可居,逼另外一群武士表态。 看到这一幕,剩下的那些武士中,有的动摇了,有的还在犹豫,还有的,脸上露出了狰狞之色。 就在他们似乎要火拼的时候,忽然,外面传来大量的脚步声,随后,就见一群朝鲜人闯入,手中的燧发枪顿时举起,瞄准面前的这群倭人。 后光明天皇一见,吓得一激灵就从尿堆上站了起来,连忙冲这些朝鲜人大声喊道:“朕是后光明天皇,朕要向大明投降,你们不能杀朕,朕对大明是有用的……”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这些闯入的朝鲜人便开枪了。 “呯呯呯……” 枪声过后,后光明天皇,连同那些武士,不管是什么立场的,全都倒在了地上。其中后光明天皇,身子 看到这些倭人都死了,其中一个朝鲜人便立刻用朝鲜话说道:“这些倭人临死还要叽里呱啦,说他个鸟语,呸!” 很显然,他们都没听懂,或者说,他们也不需要听懂,反正见到倭人便杀就是了。 随后,这些朝鲜人四散离去,继续搜索参与的倭人。 一直到战事结束之后,他们寻找后光明天皇,才算知道这个倭国的天皇已经被他们杀了。 事实上,倭国皇室,在京都的,就全被他们杀了,没有人能幸免! 就这大阪和京都两战,朝鲜人不要命地攻击方式,让九州岛的倭人全都非常震惊。 他们没想到,以前视为猪狗的朝鲜人,竟然这么疯狂! 当然了,他们其实也能想到,朝鲜人的疯狂,就源自于他们对倭人的仇恨。因此,各地的倭人,那是闻风丧胆,就怕这支朝鲜人组成的军队会杀过去。 这时候,大明这边终于出动了,勒令朝鲜人组成的这支军队休整,然后向各地大名提出限期投降,否则放狗,不对,放朝鲜人的这支军队前去攻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50 语惊四座 倭国人,一直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欺软怕硬,崇拜强者! 这个时候,大明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不用亲自出动,只是用朝鲜人组成的军队为前驱,就连续攻下了两个倭兵重点防守的兵家兵争之地,更不用说,此时的倭国,已经丢失了九州岛。 而明军大规模出现在本州岛,那也意味着,派去朝鲜的六七十万军队已经全军覆没。 这种情况下,至少在京都附近的大名,便再也扛不住被朝鲜人杀绝的压力,要么往江户那边逃了,要么就投降了。 明军这边并没有急着进攻江户,二十调转兵力,合围下关这一带的倭兵。 其实,倭国作为岛国,在他们都水师全军覆没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倭国必然只会沦落为刀板上鱼肉的下场! 各路倭军,陆续都出现向明军投降的情况。最终还没有投降的倭兵,被明军压缩在下关地区之后,只是用红夷大炮外加没良心大炮一顿轰击之后,便都选择了投降。 等到崇祯二十一年十一月左右时,本州岛上的倭人,除了江户以及再之北的地区之外,就全都被明军占领了。 大明远征军这边,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把投降的倭兵运到了朝鲜去挖矿修铁路。并且,大明的登莱海军完成了运送劳力的任务之后,便返回登莱海军基地,接受战船的换装,准备来年前往吕宋,和那边郑芝豹所部南洋海军一起攻打荷兰人的马六甲海峡的狮城据点以及巴达维亚据点,彻底清除西夷在南洋的势力。 眨眼间,崇祯二十一年就快要过去了。 在这一年中,大明打败了西部部族联军的进攻,特别是草原之战,更是打得将近十万部族军队损失殆尽。归化城和包头这里,成了真正的塞上江南,再没有兵灾之威胁。 在战后,铁路已经从归化城延伸到了包头,并且还在往西修建中。 河套平原上作为机械化农耕的试验场所,已经开垦出了无数的粮田,有效地验证了机械化农耕的强大! 以后朝廷大军西征的话,粮草物资完全可以从河套平原这边征集,而无需再让关内百姓劳师动众。 随着草原这一战,大明西部的叶尔羌汗国和准噶尔部已经灭亡,整个天山南北就成了没有势力的真空地带,就等着朝廷大军什么时候去占领了。 青海西藏这边,已经有一部分地区在朝廷大军反攻的时候占领,只是因为天气和后勤补给的原因,暂停了进军脚步。 不过固始汗显然是个聪明人,抢先向大明表示了臣服投降之意。由孙传庭主持,对固始汗的投降进行谈判。至少在改土归流的基调上,主要是对青藏这些头人的安置。 因为大雪封山,交通来往不便,暂时还没有最终结果,但是根据孙传庭的估计,只要不把固始汗往死路上逼的话,最终和平解决青藏,问题是不大的! 换句话说,青藏地区也即将纳入大明的直辖版图! 还有,在崇祯二十一年的下半年,杨展所部海军轻松攻占了安南叛军的伪都,光复了安南最为繁华,人口最为聚集到红河流域。从这一战中,可以得到结论,大明要是光复安南沿海地区的话,不存在任何困难。只是深入内地的话,可能会存在道路险阻,那种山高林密的不便。急切之间,并不容易剿灭那些叛军。 崇祯皇帝在收到杨展和张同敞的奏章之后,在刘伟超的建议之下,和群臣商量之后,便决定先在安南建立港口城市以实现大明经过安南向南洋进发的策略。 基本上,在预计的崇祯二十二年,大明要彻底灭了倭国的残余势力,然后分封藩王过去;另外,就是在南洋用兵,达到南洋就是大明内海的战略意图,并且也往南洋分封藩王过去。 在大明西边,则把青藏高原和天山南北纳入版图,也就是光复汉唐时候的西域。 还有,云南那边,由云贵两地的新兵所组建的军队,已经训练地差不多,粮草物资也囤积了很多。大明边军威慑洞吾的东吁王朝也已经有两年,迫使其屯兵于北部,也应该耗得差不多,该是进攻的时候了。 大明朝的局势,不是一般地好,而是大好,从未有过的好! 这让大明上上下下,都是非常地开心,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崇祯皇帝了。 不过,他的开心,和别人还有点不一样。 对于大明军队在军事上的胜利,他倒没有那么开心。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在他预期之内的,因此开心的效果有限。 他这一辈子,就军事上的胜利而言,他就只记住了一次,还是刻骨铭心的那种,那就是崇祯十五年底的那次蓟州之战的胜利! 那是他联系上了刘伟超知道,知道自己将在两年之后国破家亡的结局,因而极其渴望有胜利,还是对阵之前无敌的建虏的胜利。 此时,在这崇祯二十一年的这个年末,崇祯皇帝最为高兴的,是他找到了不需要花费多少钱却能办很多事情的办法,那就是通过发行股票来成立国有控股公司,充分利用民间的财富。 这个事情,是他以前没有想到的,算是意外之喜,效果还非常不错! 这不,他手中拿着的一份奏报,就是来自琼州的宋应星,说因为有电话公司采购电线的订单,使得他手中的资金充足,不但招到了橡胶厂所需要的人手,还有余力,让更多的人去种植橡胶树。 根据宋应星的说法,橡胶垫硫化什么的生产,一切都很顺利,并且产量会随着越来越多的橡胶树成熟而提高。 不过虽然橡胶的用处很多,但是眼前最为急迫的,肯定是电线的需求,全国的通讯,需要借助有线电话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电线的材料,主要是两种,除了橡胶之外,就是铜线了。在预期将来橡胶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于铜线的储备,也需要提前预备。 宋应星的这份奏报,除了报喜之外,其实就是提醒崇祯皇帝,不要忘记铜线这个事情。 对于这份奏报,崇祯皇帝很开心,因为电线的生产,一切顺利,很快他就能看到,有线电话在大明的普及。 而交通的便捷,通讯的几时与否,又是决定大明疆域到底会有多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刚好,崇祯皇帝可是要当球长的人,正准备开疆拓土之际,因此这些因素集合起来,就是顺中加顺了。 高兴之余,他拿着宋应星的奏报,也开始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宋应星提醒的有关铜线的问题。 诚然,因为大明新币的发行,减少了很多铜钱印刷的需求,节约了不少铜,但是,大明就没有多少铜矿可以开采,这一点,崇祯皇帝从刘伟超那边也得到了印证。 而根据刘伟超的科普,崇祯皇帝还知道,以后的电气时代,更是会对铜有极大地需求。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不过崇祯皇帝倒也没有多发愁,如今国力强大,军力鼎盛,有这个基础在,大明自己没有的,完全可以把视线放到海外去! 按照刘伟超提供的消息,地球上最大的铜矿,至少在刘伟超的那个位面上已经探明的铜矿,主要是集中在南美洲。 但是,就如今大明的情况而言,要想去占领南美洲,还有点早,或者说不切实际。 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崇祯皇帝的计划,是先把倭国整个拿下,然后沿着太平洋暖流的路线建立船队的补给路线,这样才能大规模地往美洲大陆出兵。 在此之前,只是少量人派去美洲,又要占领美洲,消灭西夷,还要开矿,再运回来,难度实在有点过高了。 另外还有一点,至少从目前位置,不管是南美洲还是北美洲,都是西夷的地盘,如果大明不是以雷霆之势压过去,就会让西夷有了防备,派遣更多的军队到美洲和大明先锋去对抗,这对大明这边来说,并不明智。 因此,崇祯皇帝就没想着这么快就图谋美洲大陆。他的目标,是盯在南洋这边,这里才是瓜落蒂熟的时候,正好可以摘果实。 幸运的是,根据刘伟超提供的消息,他那个位面上一个叫印度尼西亚的国家中,有世界铜矿储量达到世界第三的铜矿所在,并且铜的含量还是前十大铜矿中最高的! 收到宋应星的这份奏报,崇祯皇帝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起了这个富铜矿! “是时候该对南洋出手了!”崇祯皇帝如此想着,便召集群臣于文华殿议事。 在群臣见礼完毕之后,他一开口,就语惊四座道:“未来大明对于铜的需求会非常大,因此,朕决定开采一个储量达到四千一百万吨的铜矿地区,虽然以当下的水平未必能开采完,但是也够大明用个上百年了!” 吨的概念,在格物学上已经经常有,并且在这个时候,也算是有普及了。 文华殿内众人一听,四千一百万吨的铜矿储量,顿时就惊呆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51 败家 户部尚书倪元璐最先回过神来,当即大喜地奏道:“陛下,这铜矿在何地?微臣立刻组织人手开采!”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番话,所有人都是没有怀疑的。 因为之前已经有过,崇祯皇帝说张家口那边有个金矿,派人去开采了。连当地人都不知道,结果真得有金矿。 后来,周王分封到吕宋的时候,崇祯皇帝又说了吕宋岛上什么地方有矿,结果,果然是有矿! 这说明,崇祯皇帝的消息,绝对是来自当了神仙的太祖皇帝,这样才能一说一个准! 如今,崇祯皇帝竟然说有这么大的一个矿,那是真正的发财了!作为大明的户部尚书,自然是最高兴不过了! 听到他的话,其他人也是非常振奋,一个个都是看着崇祯皇帝,准备听他公布地点。 在他们眼里,铜矿虽然不及金银这两种矿,但是也是一个值钱的矿产。不说制作铜钱,就是用铜做得其他器皿也是很好的,甚至包括做铜炮都可以。 总之,华夏历史上,对于铜的应用,是有非常早的历史以及非常多的应用! 崇祯皇帝对于他们的迫切,并不意外,不过也不急,只是吩咐边上伺候的太监拿出了世界地图,挂在屏风上给底下这些臣子看。 这份世界地图,崇祯皇帝已经事先经过标记了。 就见南洋比较远的地方,有几个红色的圈圈,是用朱笔画了的。 众人一看,顿时有点意外。 他们没想到,这个铜矿竟然离大明那么远!一时之间,热情就稍微下去了一点。 不过再怎么样,也是知道了哪个地方竟然有储量那么高的铜矿,怎么地,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亏是户部尚书的倪元璐,一见之下后,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如此之远的地方,要开采的话,前期可能需要投入很多钱。如果矿不好挖的话,则需要投入更多的钱!” 他都说要投入很多钱,那这个钱的数量,就真得不算少的那种了。 但是,众人也都是知道的,既然铜矿的储量那么大的话,最终朝廷肯定是能赚钱,并且是赚大钱的! 崇祯皇帝听了,正要说话时,却见次辅孙传庭也出列,向他奏道:“陛下,据微臣所知,南洋各地土著被荷兰人蛊惑,对我大明已有抗拒之意,并且他们还从荷兰人手中购得火器,朝廷要处理那边的事情,会变得有些棘手!” 大概来说,明年朝廷的重点就是要经营南洋了,因为主管兵事的孙传庭就有注意到南洋那边的消息,这个和采矿会有关系,便及时给崇祯皇帝提了出来。 崇祯皇帝当然知道南洋那边的情况,事实上,再加上厂卫提供的消息,他知道有关南洋的消息,比孙传庭这边还要详细。在考虑南洋挖矿的事情时,他更是全盘考虑过了的。 此时,听到孙传庭说话之后,他便点了点头后说道:“那些南洋土著不识大体,胆敢顽抗我大明的话,那就不要怪朕不客气了,刚好镇压,抓到的俘虏就让他们去挖矿。不反抗的那些,就让他们当大明百姓,对于这些土著,恩威并施,没什么好讲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至于他们拥有火器,也就是荷兰人能有的火器而已,还是落后我们朝廷官军配备的火器。并且,他们又没法自己造火药,不管是保养火器还是使用火器,都不会有多好!” 听到崇祯皇帝的说话,文华殿内的官员,都是听得点头,他们认同皇帝的这番分析。 有那么大的铜矿在,这些事情并不能阻挡朝廷去开采的热情,只是会增加一些麻烦,或者说,前期要做的事情会比较多而已! 想着这个,也就是户部尚书有些皱眉。对他来说,开采出矿石之前,那里就是需要他这边大笔支出银子了! 他正在想着时,却听到崇祯皇帝忽然话锋一转道:“不过朕准备参考有线电话公司的例子,设立朝廷控股的采矿公司,募集民间钱财去采矿!如此一来,朝廷就不用为此投入大量的钱财了!” 一听这话,首辅贺逢圣第一个便站出来反对道:“陛下,储量如此之大的铜矿,只要前期有投入,后期就是坐地收钱的事情,岂能让民间得利,完全可以朝廷自己来做啊!” 其他文官听了,不少人都是点头。稳赚不赔的事情,让利给民间,这简直是把钱给送出去,这算是败家了吧?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摇摇头说道:“贺卿稍安勿躁,朝廷虽然有钱了,但是朝廷要做得事情,要话的钱也是很多的。接下来,对于朝廷军队的军械需要换装,这可是涉及百万级的数量,需要多少银子知道么?军事上的东西,那是必然不能假手民间的。还有倭国、安南、西部战事胜利的奖赏,又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等等。” 顿了顿,他马上又接着说道:“还有,今后朝廷还要继续对外用兵,虽然最终的收益,朝廷绝对是赚的,但是,短期内会需要朝廷投入很多钱的。如果朝廷做事所需的钱财,全部从国库拨出的话,那这前期投入的钱,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指不定国库的钱都不够,又或者,会影响到明年要做的事情,朕是认为不妥的!” 听到这些话,贺逢圣倒也转得快,立刻便心悦诚服地说道:“陛下圣明,是老臣糊涂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心中高兴,便安慰他道:“贺卿放心,还有比这储量更大的铜矿,朕心中都有数的!” 一听这话,文华殿内的群臣顿时精神就一振,特别是户部尚书,就感觉以后朝廷不会再缺钱了! 一想到这,就感觉前途一片光明了! 相对别人来说,他看重崇祯皇帝所提出来的用钱方案,就是朝廷终于可以不用担心花钱的地方多,钱不够花的问题了! 用股份的方式,就能凑集到前期投入所需要的钱,特别是有的事情,这个用钱还会特别大的时候。 不过一想到这,他忽然想起一事,便眉头一皱,当即出列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不过这个发行股份筹钱的事情,可能没有以前好使了!” “哦?为何?”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奇怪,便看着他问道。 倪元璐听了,便马上奏道:“微臣有关注证券交易所那边的买卖,之前大家以为最为赚钱的有线电话公司的股票都跌了,不少人被此事打击,对于购买朝廷控制公司的股份,已经少了很多兴趣!”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立刻便想了起来,刘伟超有和他说过股票交易的事情,这个股票有涨有跌,其实很正常。 但是,按照刘伟超的理论,就目前的大明朝股票来说,是属于稀缺资源的那种,一共就那么几只股票而已,但是有钱的大明人,不要太多,因此,股票肯定是会被热炒的那种。这个才发行没多久的股票,竟然会跌?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便马上问道:“为何?” 很显然,倪元璐也是问过这样的问题,因此,他能马上回答崇祯皇帝道:“据微臣了解,好像京师有传言,说电话公司所需要的电线产量太低,有很多问题,因此限制了电话公司的活计,估计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立刻就想到了刘伟超提及的股票交易的另外一点:就是有的股票玩家,特别是有实力的那种,就经常会用造谣的方式,无事生非的方式等等,来影响股票的价格。 宋应星那边有关电线产量的奏报,崇祯皇帝才刚收到,京师这边,就已经先他一步获悉电线的消息了?而且这个消息和宋应星的奏报不一样,宋应星总不可能说假话吧?那可是欺君之罪! 想到这,崇祯皇帝立刻就明白,京师这边有人在用造谣的方式打压有线电话公司的股价! 想起刘伟超在那个世界,就在被人造谣,当时崇祯皇帝的第一反应,就是抄了他们的家。 只是很遗憾,在刘伟超的那个位面,崇祯皇帝鞭长莫及,可是,既然在他这个位面,这些敢通过造谣的方式来发财的,那就绝对不能客气了!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转头看向司礼监那边的王承恩,冷声喝道:“西厂立刻给朕派出精锐去查,有人在造谣有线电话公司的事情,意图打压有线电话公司的股票价格,然后低价买入。你给朕查清了,不管是谁,竟然敢造谣,朕要抄了他的家,财产充公!” “奴婢遵旨!”对于崇祯皇帝的旨意,王承恩从来不会质疑,立刻就躬身领旨。 崇祯皇帝这带着杀气的话,让文华殿内的众人皆是一惊。他们不但是吃惊崇祯皇帝要抄家,而且还震惊崇祯皇帝一听户部尚书的话,就立刻断言这背后有人居心叵测在捣鬼! 从崇祯皇帝胸有成竹的语气表情上看,这是肯定的事情。想到这,他们不由得都在心中暗暗感慨:皇上好像越来越精明了,连这个都能一下判断出来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52 下限呢 因为有刘伟超的科普,就文华殿内的这些人来说,股票知识,崇祯皇帝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的。 就崇祯皇帝有限的股票知识而言,他也知道,如果证券交易所里面的股票价格一直跌的话,绝对会影响他后续发行其他公司股票的价格,这是他所不允许的。 但是,他可以肯定,这些公司都是优质公司,必然是会给股东带来很大回报的。 不过这些公司也才刚成立,至少今年内是不可能有盈利的,分红也就不可能了。唯一能吸引民间来投资新设立的股份公司,就只有在股价的涨跌上面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让户部准备一份矿务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给他,这次的御前会议就先这样了。 回过头来,崇祯皇帝想着大明竟然出现了有人利用谣言来打压股价的事情,便准备给刘伟超所说这个事情,于是,他便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请求。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刚接通刘伟超的视频时,就看到刘伟超的脸色好像不大对,似乎又是一脸气愤的样子。 顿时,崇祯皇帝没有一皱道:“怎么,还有人找你麻烦么?还在继续造谣你?” 说完之后,他又恨声补充道:“朕最恨这些造谣生事的人了!朕这边也发现有人竟然敢为了打压股价而造谣,回头朕定然要抄他们家,让他们想发财,亏他们个精光!” 如果说,不是因为崇祯皇帝听到刘伟超被人造谣而生气的话,说不定他对于那些造谣来打压股票的人,可能还不会如此重罚。 只能说,那些人被另外一个位面造谣的人影响,只能用一个惨字来表达了! 刘伟超听了一愣,他没想到明朝那边,股票才刚出来不到半年吧,竟然就有人用这种手段来影响股价了! 不过回头想想,其实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为了利益,什么事情干不出来,不要说只是造谣了,杀人的事情,只要利益够大,都有人会去做! 这么想着,刘伟超便摇摇头说道:“我不是生气有人在造谣我。对了,你找我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听了,却并没有接着这个话题往下说,而是微皱了眉头,对刘伟超说道:“朕看出你是有事,又让你很是生气的那种。我们是朋友,你就不该瞒着朕,和朕说说怎么回事吧,说不定朕能帮到你!” 他确实是有这个心思,想要帮刘伟超的。 至少以前的时候,崇祯皇帝经常看到刘伟超是乐呵呵的,并没有多少事情都那种。哪怕到了后来,刘伟超的钱财多了之后,似乎也是整天乐呵呵的。就是近段时间,他经常有生气的情况出现,这就让崇祯皇帝很关心了。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刘伟超心中一想,顿时有了个主意,便立刻点头说道:“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来,或许你还真能帮下我!” “你说!”崇祯皇帝一听,立刻便严肃地点头说道,“朕听着!” 于是,刘伟超便露出一些气愤之色对他说道:“自从要发布《永乐大典》之后,我就一直有开始关注文化界的事情,结果真是没想到,有些事情,让我真得非常恶心,非常气愤!” 顿了顿,他都不等崇祯皇帝问,便立刻接着说道:“虽然说,现代诗词和古代的不同,这个我认,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有些人是没下限的,屎尿屁啊还有身体部位的什么,各种恶心人的所谓诗词都出来了。以前我以为梨花体已经够让人无语了,结果没想到竟然还有更刷新下限的!你听听,我给你随便念几首……” 说到这里,他把手机放到了手机架上,解放出双手之后立刻在电脑上搜了下,随后便开始给崇祯皇帝念了起来。 崇祯皇帝只是听了个开头,就听得目瞪口呆,好不容易等到刘伟超念了几首之后,终于忍不住,打断了刘伟超,用那种非常诧异的语气,带着一丝怒意问道:“这就是你们后世的诗词?” 他一直认为,后世的一切都是好的,这一点,他从各种格物学上都能看出来。结果没想到,在诗词这方面,竟然把他给恶心到了,甚至都有颠覆他三观的程度了。 你说,蒸汽火车颠覆了他的三观,他高兴! 有线电话颠覆了他的三观,他也高兴! 这后世的诗词竟然也能颠覆他三观,真是恶心坏了! 刘伟超看到崇祯皇帝的表情,便立刻回答道:“可不是,竟然还有人说,骂这个诗歌的,都是不会欣赏的人。就如同不会欣赏毕加索的画一样!真得,把我给恶心了,我都难得生气的啊!” “鼻夹锁?”崇祯皇帝听得有点意外,怀疑自己听错了。 刘伟超听了,直接对他说道:“这个你不用管,我也不操心哪个画,我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是你给我一些诗词,就让你的那些臣子多写一些,然后发给我。各式各样的都要,我要让更多的人欣赏除了唐诗宋词之外的明代诗词!” 崇祯皇帝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这绝对没问题!” 事实上,他本身的文采也是有的。当年就曾经御赐秦良玉四首诗,并流传到了后世。 刘伟超就知道崇祯皇帝会答应,便马上说道:“我想了,我还准备拍一些视频,就短视频的那种好了,反正我有自己的影视公司。找网文作者写,他们最会写打脸的桥段。古人穿越到了我这个年代,然后一群这种人念他们的屎尿屁,古人就用华夏真正的诗词来对比。我就不信了,大众的审美观念,终归还能是正常的吧?” 如果是拍成电影电视剧的话,不容易过审。但是,用短视频的方式,一集集地播放,限制就少了! 短视频中的诗词,就用崇祯皇帝提供的。 当然,其实不用崇祯皇帝提供也行,但是,国学方面,真正精通的人,还是太少了。找崇祯皇帝那边的人,个个都是进士,那是真正的国学大师。最关键的是,还省心省力! 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要求道:“你的短视频拍出来之后,发给朕也看看!” 说完之后,他忽然想起了那些屎尿屁的所谓诗词,于是,他就马上又改口道:“算了,朕不要看了,免得污了耳朵!” 对此,刘伟超自然是随崇祯皇帝的意了。 此时,就听他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对接下来的目标,又有新的规划了!” 自从财物自由之后,刘伟超的生活没有了压力,他本来的目标,就是把《永乐大典》公之于世。不过此时,他决定在继续做之前定的目标之下,还要在推广华夏传统文化方面,也多努力努力。 这不,拍短视频是一个,然后还可以设立奖项,举办诗词歌赋的创作,评委可以是崇祯皇帝那边的大明高级官员都成。 对了,书法也可以,还有国画等等。 一下子,刘伟超找到了好多可以做的事情。 这次的视频通话结束,崇祯皇帝便立刻伸手到面前的电话机上,摇了摇之后拿起来说道:“朕决定了,年底之前,要办一个诗词会,就由内阁牵头,替朕选一批最好的诗词出来,内容不限,咏事,咏物,咏人等等,都是可以!” 内阁这边,内阁首辅贺逢圣的脸上带着诧异之色,连忙领旨,然后才挂断了电话。 孙传庭看到首辅的脸色似乎有点不对,便问道:“陛下有什么旨意?” 贺逢圣有点迷茫地说道:“陛下说要办一个诗词会!” 一听这话,孙传庭顿时也惊讶了。 要知道,当今皇帝自从登基以后,就一直忙于国事,勤政直追太祖和成祖两位先皇! 这突然之间,说是要开一个诗词会,以他们对崇祯皇帝的理解,当然是诧异,外加想不通了。 不过贺逢圣显然更善于变通,马上便微笑着说道:“陛下一直紧绷着弦,如今大明中兴,远超历朝历代,放松一下,举国欢庆,也是好的!” 另外有一点,他是没说的。 就是如今的崇祯朝,儒学已经被格物学完全盖住了风头。特别是格物学是每年一考,而不是儒学的三年一考。外加格物学能赚钱,还能有爵位,已经吸引了大明年轻一代,大部分都人都选择了格物学这条路。 以贺逢圣对崇祯皇帝的了解,他觉得崇祯皇帝不会无缘无故突然提出要开个诗词会,哪怕是要放松下,这其实也不符合崇祯皇帝的个性。因此,他猜测,说不定和他所想的有关。 只是,格物学是崇祯皇帝提出来,并且进行大力推广的。如果说,崇祯皇帝是明着说,觉得格物学太过重视,因此要替儒学抬举下地位,那样的话,可能会比较打击格物学,这也是崇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就不说明原因,就当是放松,以此来抬一下儒学的地位! 这个,可以有!贺逢圣如此想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53 有人欢喜有人愁 西厂的调查结果,很快就呈送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 是一群盐商在之前收到消息晚了,没来及参与股份拍卖,但是又看好股价会升值,还想着如今的股价太贵,就试图用过造谣的方式来降低股价,然后大量买入来盈利。 对此,崇祯皇帝说话算话,下旨抄了这些人的家,以震慑其他试图用非法手段的炒股者。 从这个事情上,盐业方面的事情,也引起了崇祯皇帝的关注。 以前的时候,他让东厂王德化抄了扬州十大盐商的家,随后,根据刘伟超的建议,不再限卖食盐,而是加大了食盐的产量,敞开了供应。 并且,在食盐的质量上,也用刘伟超提供的有效方法来制作更高品质的食盐,又因为大规模的制作,成本很低,以至于食盐流通到市场上之后,价格和私盐差不多,但是品质要好很多,便基本上挤掉了私盐的空间。 对于百姓来说,食盐的价格比起以往,跌了好几倍;对于朝廷来说,因为食盐产量的大增,盐税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算是一举二得的事情。 这一次,因为盐商炒股的事情,他再次关注到了盐业方面,核实之后,倒没有发现特别的问题。 就是有一点,原本这些盐商从沿海进货,然后运到内陆不产盐的地方售卖,利用他们的资金优势,排挤了其他人,从而获得更大利润。 结果没想到,铁路的修建,使得不少地方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起来,就进一步压缩了这些盐商的利润空间。也因此,这些盐商才关注到了股票这个东西,会是下一个赚大钱的地方,就想出了用谣言的方式来打压股价的办法。 这个事情上,让崇祯皇帝意识到,交通便利给大明百姓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他事先以为的那些。这个基础交通的建设,虽然在前期的钱粮投入巨大,但是获得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对于这些基础建设的投入,却是不好成立股份公司,因为要盈利的话,很多铁路都没法修了,会不赚钱。朝廷如今有点钱,就是得投入这方面去了! 在崇祯皇帝对治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之时,时间也很快就到了崇祯二十一年的年底。 内阁牵头的诗词会,得到了儒学门生,特别是京师的进士们最大的热情,一个个全都写了好多,参与这个诗词会,并且还自发地宣传。 完全可以说,这一次的诗词会,朝廷并没有出多少力,却是办得轰轰烈烈的,最是成功了。 这些诗词作品,有歌颂天下太平的,也有表达皇帝圣明的,还有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书法、画作等等,也都跟着涌现出了一大批。 崇祯皇帝就在过年前几天,给刘伟超发了过去,同时视频通讯,对刘伟超说道:“你先看看,如果觉得还不够,或者说,还需要什么方面的诗词之类的,尽管说便是。”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不等刘伟超说话,就马上接着说道:“你是不知道,朕让内阁牵头办的这次诗词会,非常地热闹,比朕想象中还要火热,再让他们想出一些好的作品,肯定不难!” 听到这话,听着崇祯皇帝说话的语气中带着了一点惊讶,刘伟超想到了一种情况,便正色对崇祯皇帝说道:“正好,我也提醒你一个事!” “什么事?”崇祯皇帝一听,也很是认真,立刻便追问道。 刘伟超看着崇祯皇帝说话道:“我知道你大力推广格物学,这很好。但是,我觉得,儒学确实也不能忽视,相当于是精神文明的建设,不能忽视的。礼义廉耻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要是没了,那就恶心人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知道刘伟超这话是有感而发,当即点点头说道:“你说得有理,朕知道的!” 事实上,崇祯年间,也就是明末时候,其实社会风气也已经转向奢华,攀比等等,华夏优良传统,基本上就被抛掉了。追求什么个***,读书人,身穿女子衣裳招摇过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忠君报国不是主流,穷着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如此种种,都被这个时代的人所抛弃,才有了满清入侵给,读书人立刻跪迎的场景。 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事情,刘伟超其实有提醒过崇祯皇帝,也因此,设立了政通司,还有重新修订《大明律》,规定礼仪逾制方面的事情,不能任由礼乐崩坏! 如今大明的经济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会有新的追求,这社会风貌就又是要重点注意的。 刘伟超在自己的世界改变不了太多,但是他能直接影响崇祯皇帝,那自然是要提醒了。 不过,总体来说,一切都是向好的。就连设立南洋矿物有限公司的股票发行,在打击了造谣生事的那些人之后,也是顺利多了。 这个公司的大股东是朝廷,属于工部直辖,因为要在南洋挖矿,所以公司的安保,中层人员,最好有处理危机的能力。而这一类的人,无疑是以退伍军人最为合适,因此,工部这边,已经向全国放话,准备高新聘请退伍军人。而这,又刺激了更多的百姓,积极参与到义务兵役制中。 这种正面意义的促进,是崇祯皇帝没想到的。因此,他看到厂卫收集上来的证据之后,还是很开心的。 这个崇祯二十一年末的过年,至少崇祯皇帝算是要过个好年了。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相反的,也是因了那句话:有人欢喜有人愁! 就说南洋巴达维亚这边,临时总督揆一,已经得到了安南那边的手下回报,知道明国已经开始攻打安南了,这让他就一下紧张起来了。 对于明国的强大,作为被俘虏过的人,到达过京师的荷兰人,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第一次俘虏,他是幸运的,没有被处死,甚至也没有被罚作苦力,可是,如果再一次被明国俘虏的话,他非常清楚,他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换句话说,那就是绝对不能被明国俘虏了。不止是他,还包括所有荷兰人,明国那边绝对不会心慈手软了! 为此,他一直绷着一根弦,赖在巴达维亚,尽量榨取这个殖民地的最后一丝利益,但是一定要在明军来攻之前逃掉。 虽然这个巴达维亚是荷兰人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但是,明国的强大,让荷兰人死守巴达维亚变得没有一点胜算,就算再不甘心,也只能放弃的。 南洋这边,离巴达维亚最近的一支明军是驻扎在吕宋的明军。 为此,揆一一直有监视吕宋那边,一旦明军来了新的援兵,那就说明他们准备对荷兰人动手了。 另外一个前兆,自然是明国对安南动手。 因此,在得到安南的消息之后,考虑再三,决定把总督府搬到马六甲海峡的狮城去。 因为他觉得,一旦明军来攻,必然是先打狮城,占领马六甲海峡的,因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想当年,荷兰也是从葡萄牙人手中抢过来的。 一旦明军攻占了狮城,控制了马六甲海峡,那巴达维亚那边要想逃的话,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很可能会被明军拦截。而如果在狮城的话,一旦明军来攻,直接就跑了,那就安全多了。 未雨绸缪,是东西方共同的。 总督府搬迁之后,巴达维亚这边,也还留有两艘风帆战舰,速度算快点那种。人员大规模减少之下,巴达维亚这边的管理,大部分由明人来做了。 这倒不是说,荷兰人有多善良。而是揆一给他自己留的后路。 万一不小心被明国人抓住的话,至少荷兰人善待巴达维亚的明人,很可能会因此减轻处罚。 如果像吕宋的西班牙人那样屠杀明人的,那会刺激到明军,不但不容易逃掉,还可能会被俘虏之后付出惨重的代价。 归根结底,用一句话来说,还是大明强大了,让西夷知道了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否则,西夷绝对不会有这好心! …………………… 南洋这边的荷兰人,还算是有退路,可以逃回西方去,因此,相对荷兰人来说,倭国的德川幕府就没有这么好的退路可言了。 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后悔和大清去联盟了。原本他都要完成闭关锁国了,结果还是被大清给拖下水了。 现在倒好,朝鲜不但没吞下,还损失了派往朝鲜的上百万军民,由此,倭国实力损失惨重,水师全军覆没,九州岛被明国夺去,甚至连本州岛都丢了一大半。 天皇被朝鲜人杀了,他其实还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如今的本州岛上,他已经被明军团团围住,估计等到明年,明军发起总攻的话,德川幕府也要完蛋了! 怎么办? 这是德川家光每天醒来就想的问题,想来想去,最终,还真被他想出来一个办法!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54 这是不是太大了 就在崇祯皇帝他们在开开心心过年的这会,德川家光召集他剩下的亲信保科正之和酒井忠胜以及阿部忠秋,开了一场闭门会议。 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如今开会,也就只有一个议题,怎么应对如今的困境。 要是有办法的话,估计也早就提出来了。因此,这些人都有点好奇,难不成将军大人有办法了? 只见德川家光的表情有点痛苦,对他们这几个人说道:“如果这样下去没有改变的话,不要说幕府了,就是我们倭国都将史无前例地灭国了,而且是被外来国家灭国,此非我们能承受的啊!” 天皇传承那么多年,哪怕是没有权力,好歹也是摆设,可已经被杀了。如果江户地区再被明军攻下,那就真得是亡国灭种了。 听到德川家光的这番话,阿部忠秋等人,都是黯然以对。实力没有敌人强大,人家都已经打上岛了,天照大神又不显灵,还能有什么办法? 看到底下人都没有回答的,德川家光便知道,他别无选择了,于是,就只好沉痛地开口说道:“我想过了,明国之所以会打上门来,最主要的是我们和大清去结盟,并且出兵朝鲜和明国为敌的原因。因此,只要我认罪了,说不定明国就会放过我们,幕府还能继续传承下去!” 听到这话,几个人不由得都抬头看他,一脸地震惊。 话都说到这里了,德川家光也已经豁出去了,马上接着说道:“我已经决定,传位给家纲,他马上就八岁了,你们好好辅佐他,一切拜托了!” 说到这里,他还跪坐在那里,给他的臣子一鞠躬。 一见这情况,顿时,几个臣子全都激动了,立刻回了鞠躬,纷纷劝谏了起来。 “主上,幕府不能没有您啊!” “就算主上把自己交出去,明国也未必会原谅的。与其这样,不如鱼死网破便是!” “对,都是我们做臣子的无能,断然不能让主上扛着,鱼死网破便是!” “……” 他们还想说话,被德川家光一伸手,阻止了继续说话,随后才用那种非常无奈的语气说道:“难道还看不出来么?鱼死是肯定的,网却未必会破啊!” “……”听到这话,顿时,房子里一下安静了下来。 以如今的局势,以明国的实力,还真是,他们想要鱼死网破的,可这网未必会破! 更为可悲的是,倭国是个岛国,水师已经毁灭,就算打不过想要逃到话,也没地方可以逃! 换句话就是说,只有取悦明国,让明国满意,说不定他们开恩之下,倭国才能逃过这一劫! 想着这个,这些人中最为聪明的阿部忠秋忽然开口说道:“王上,华夏历史上,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还能复国的。因此,王上未必要退位,可以学那勾践,忍辱负重之下,说不定还能有翻身的那一天!” 廷他这么一说,其他两人顿时也打开了思路,纷纷附和了起来。 “没错,明国一向自诩为天朝上国,我们只要尽量低姿态,多给他们一些面子上的事情,按照他们过往的例子,指不定就会高兴,就不会灭掉我们了!” “对,我们可以进献美女给大明皇帝,上天皇封号以待大明皇帝,甚至大明为父,倭国为子也可,总之,明国皇帝爱听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明国皇帝喜欢什么,我们给什么。以明国人好面子的德行,此事大有可为的!” “……” 听着他们在说着,德川家光的眼睛里又冒出了希望之光。 要是有可能都话,他当然还是想当幕府将军的!毕竟他儿子才八岁,能做什么! 唐朝的皇帝,曾经有过天可汗的称号,也有过天皇的称号,那明国皇帝是不是也会喜欢呢?到时候天皇的称号,那是全天下皇帝中的皇帝,谓之天皇,那明国皇帝是不是就会喜欢了呢? 明国人应该最喜欢这一套的吧? 只要能保住幕府,认明国皇帝为爹,并不会损自己一根毫毛,这个也是可以有的! 哪怕再恶心一点,学那勾践,卧薪尝胆的,就算吃屎都没问题! 出神地想了一会,德川家光忽然觉得,自己的下场未必是死路一条,这么想着,他便立刻和他的这三个心腹臣子密谋了起来。 随后,一份极其卑微的国书便炮制出炉了。由阿部忠秋以低姿态送到了明军这边。当然了,随身带的礼物,也是非常地贵重。只是这么一看,诚意还是十足的。 曾英接到这份国书,还真没办法,因为他没法做主,就算是监军的郑森也同样没法做主,只能派船送这倭人使者前往京师,由皇帝定夺该如何处置! ……………………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崇祯二十二年春季,有一件事情,摆上了崇祯皇帝的案头,不好再拖了。 崇祯二十二年,是公元一六四九年,崇祯皇帝此时是三十八岁。 他的大儿子朱慈烺,刚好二十岁,早已经是太子了。 他的二儿子夭折,就不说了,三儿子朱慈炯,于崇祯十四年册封为定王,崇祯十六年就行了冠礼,此时已经十八岁。 他的四儿子朱慈炤,在崇祯十五年封为永王,此时已经十七岁,也已经行过冠礼了。 按照惯例,定王和永王必须得分封了。要说之前战乱,后来忙着中兴,可到这崇祯二十二年的时候,大明的周边,基本上都是被大明征服了,已经没有拖下去的理由了。 崇祯皇帝看过刘伟超给他提供的一个视频,是原本历史上,崇祯十七年京师城破的时候,他最后送别三个儿子,让他们躲出去的视频。 对那个视频,他其实非常感慨,对于国破家亡的感受也极其深刻。对于这三个孩子,最终也难逃一死,他也是很内疚的。 为此,就让他们在身边多待了几年。不过这时候,也确实不好再拖了。 这一日,崇祯皇帝把周皇后、田贵妃以及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都召了过去,开了个家庭会议。 就只是与会人员的身份,大概就能知道这个会是干什么的。不管是朱慈炯还是朱慈炤,都有点紧张了起来。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俩,开门见山地说道:“你们的年龄已经过了,该就藩了!本来大明的藩王有两种选择,要么留在国内,但是爵位递减;要么分封海外,世袭藩王之位。你们两人是朕的儿子,朕就替你们做主了,不要留在国内!” 永王是田贵妃的儿子,听到这话,她便不由得立刻看向永王,眼睛中满满地都是不舍。 相对她来说,朱慈炯和朱慈炤却是看都没看他们的娘亲,只是回视他们都父皇,一脸地兴奋。 很显然,他们两人是期待分封海外当藩王去的。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两人,继续说道:“这个天下,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朕都是知道的。因此,朕给你们几个选择,你们自己挑选吧!” 说话间,他最为信任,也是在场唯一的外人王承恩,拿出一份世界地图,挂在屏风上,推到了皇帝和皇子的面前,然后垂手立于屏风后面当隐形人。 崇祯皇帝站了起来,来到地图面前,然后指着澳大利亚说道:“这里的土地面积是足够大的,但是蛇虫鼠蚁等也非常多,矿产资源,当然也是很丰富的。看你们两人是不是喜欢?” 说到这里,他又大手一挥,滑过了太平洋,指向了北美洲继续说道:“这里的土地也足够大,和刚才那个差不多,但是气候什么的,和大明差不多。你们也可以考虑!” “还有这里!”崇祯皇帝又指了南亚莫卧儿帝国的领土,然后说道:“这里是天竺,物资丰富,人口相对刚才那两个地方来说,要多,并且也不再那么原始,不用饮毛茹血!不过朝廷还没有打下那里,但是也将是这两年的事情!” 说完这些之后,他才又看向两个儿子道:“你们自己看看,想要哪里?” 边上的朱慈烺不等两个弟弟开口,他忽然先开口说道:“父皇,这是不是太大了?” 说出口之后,看到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以及田贵妃都看向他,脸色似乎有点不大好的样子,他便连忙解释道:“之前分封的周王,唐王等到藩国领土就那么大,两位皇弟的领土大他们那么多倍,儿臣是怕那些藩王不服!”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冷笑一声道:“他们的藩国乃是熟土,都是现成的,而这些地方都还是生地,能一样么?” 说到这里,他更是提高了声音道:“朕给他们的藩国好坏,他们都得受着,因为朕才是大明皇帝!” 边上的田贵妃原本觉得儿子要封那么远的地方去,心中很是舍不得。但是此时一听皇帝和太子的对话,她便立刻改主意了,眼睛在崇祯皇帝选定的几块领土上瞄来瞄去,似乎是看看哪个更好!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55 日记 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最终一个选择了澳大利亚,另外一个选择了北美洲。 对此,周皇后忍不住便问道:“你们俩,为何没人选天竺呢?” 听到这话,作为亲儿子的朱慈炯先回答道:“天竺人信佛,大都没出息,儿臣年轻,真是建功立业的时候,自当自己去打下一个大大的藩国才是!” “……”谁也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一个答案,让人一时之间有点无语。 崇祯皇帝回过神来,不得不纠正道:“现在的天竺已经很少信佛了,不过有一点你说得对,那边的人都比较懒,这是没错的!” “那就一样!”朱慈炯听了,昂首挺胸道,“儿臣瞧不上!” 听到这话,朱慈炤也跟着说道:“儿臣和三皇兄一个意思,觉得自己打下的疆域才是最好的疆域!” 崇祯皇帝看着这两个儿子,心中明白,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了,有热血,有冲劲! 这么想着,毕竟是亲儿子,他便还是再次提醒道:“那边的土著,都还非常原始,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你要想大明这样繁华,可是很难的哦!” “不怕!”朱慈炤听了,立刻便回答道,“儿臣就算不及父皇万一,可也不想坐享其成!” 另外一个跟着用力点头,也是同一个意思。 见此情况,崇祯皇帝便笑了,当即点点头,有志气,不亏是自己的儿子! 于是,就这么的,两个儿子的封地便定下来了。 崇祯皇帝和后宫如今也不差钱了,特别是当母亲的周皇后和田贵妃,更是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给两个儿子招募子民用,在澳大利亚的朱慈炯,年底前完成就藩;而选择北美洲的朱慈炤,则因为要横跨太平洋,就在明年年底之前完成就藩。 安排完了两个儿子的事情,崇祯皇帝也算是了了一件心事。不过他从这个事情上,对太子朱慈烺有点不满意,便带到了身边,开始正式和他一起处理政务,并随时指点之。 崇祯二十二年四月中旬,固始汗正式向朝廷投降。 其中,固始汗任职兵部主事,于京师就职,协助朝廷掌握西边军事民情,制定对西战事方针等等。他剩下的几个儿子先到京师军学院入学,等考核通过之后,以游击身份效力西部军区。 随后,朝廷正式派兵开始入青海和西藏接受防务和整编当地军队,并实施改土归流之策。 与此同时,归化城骑军两万人,先行前移,进军天山南北,根据已有的地图去实际核对,获取更详细的地理地形以及人文资料,并着手准备修城的前期准备。 修城所驱使的人手,主要来自俘虏的叶尔羌汗国以及远准格尔部的余孽。 朝廷的计划,将来便是要以此为前进基地,进一步向西进发,至少要攻打沙俄帝国,报复他们竟然敢出兵攻打大明朝! 也在这时候,倭国使者阿部忠秋赶到了京师,不用说,和第一次来大明的外国人一样,都被大明的繁华和先进给震惊了。 不要说蒸汽火车了,就只是京师的规模之大,京师之繁华,就已经让他震惊地无以加复了。 这么一来,他就更谦卑了。对上大明这边的任何人,包括火车站售票员,列车员,甚至路边的马夫等等,全都是点头哈腰,要多谦卑就有多谦卑。姿态之低,都能让人瞠目结舌的那种。 朝廷这边,收到国书之后,立刻按照章程往上禀告,最后便到了太子朱慈烺这里,他先过目,再向崇祯皇帝禀告。 这不,朱慈烺看完之后,便向崇祯皇帝禀告了这个事情。 崇祯皇帝廷了,也是照例问他道:“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听到这话,朱慈烺其实有点紧张。因为在之前的时候,他已经有过多次说话办事,都没让崇祯皇帝满意的。 此时听问,就如同后世学生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一样,立刻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儿臣以为,倭国的历史悠久,如今愿意臣服我大明,并且姿态很低,还答应永不背叛,愿意为大明驱使,为大明之爪牙,或可免其灭国,以彰显我大明之上国风范!” 说到这里,他看到崇祯皇帝好像没有露出欣慰的笑容,顿时,心中一紧,便连忙又补充说道:“更能彰显父皇宽宏大量,引得万邦来朝!是为大明之盛世也!” 说完之后,朱慈烺看着崇祯皇帝,发现他的脸上表情,好像是有点失望的样子,心中不由得紧张起来,手都有点不知道怎么放了。 看着自己这个儿子,崇祯皇帝心中叹了口气,然后便严肃地说道:“今时不同往日,你的想法,要改改了!” 听到这话,朱慈烺连忙恭声奏道:“还请父皇训导!” 崇祯皇帝倒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回想起以前的事情,缓缓地对自己儿子,未来的大明皇帝说道:“朕也是到了后来,才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当皇帝的,该从何种根本上去考虑问题!”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一分声调道:“要和最广大的百姓站在一起,以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只要有最多的大明百姓拥护,就不怕什么妖魔鬼怪,或者外来的敌国入侵。”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站了起来,走近朱慈烺,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父皇是差点亡国,才知道了这个道理。你现在年纪还小,不知道这些,只是看书上所说,也不能怪你。” 教导太子的,还是以前的那一套。虽然说,太子也参与到格物学的抄录,但是格物学主要是对自然界存在的客观事物的总结,对于治国的帮助还是不大的。 此时,朱慈烺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心中有点感动,默然不语。 就见崇祯皇帝想了一下之后,忽然像是下定了决心,看着朱慈烺正色说道:“这样,你先去民间走走,大江南北,全国各地,你想去哪里就去那里,看看民生,看看大明百姓是怎么过日子的,又是过什么日子……” 听到这个话,朱慈烺非常地意外,立刻抬头看向他爹。 此时,崇祯皇帝既然已经说出来了,他便没有其他顾忌,直接说道:“朕在当年匆忙登基,其实没有半点治国理政之经验,分不清是非曲直,经常被那些奸臣牵着鼻子走,。每每想起来,朕都感到耻辱。因此,朕希望你不要走歪路,自己先行万里路,去体察民生,而后便能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要做到什么程度……” 他之所以冒出这个念头,除了感觉到朱慈烺做事幼稚,而自己当年被文官利用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正当壮年,又牢牢把控着天下,具备让太子出宫,或者说出京师去游历天下的基础。 只听他继续对朱慈烺说道:“你出去游历,只是去看,去听,因此,不要暴露身份,每天都要写日记,记录你所见所想,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出头,可以把你的想法记在日记里面,一个月给朕寄一次日记,朕要看你每个月的经历。” 顿了顿,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朕让方正化陪着你,带着锦衣卫精锐护卫,就扮成富商好了,也算是替朕巡查天下却又不劳师动众。” 方正化是宫里身手最好的,再带上一大群锦衣卫精锐,如今又是太平盛世,安全上肯定是没问题的了。 想着自己可以到处去看看,去走走,朱慈烺顿时就兴奋了。 就算不为增长见识和阅历,他看到书中所写大明各地风光民俗,也每每向往之。 本来的话,他都以为自己要一辈子待在京师,结果没想到,父皇竟然这么开明,这可真是太好了! 于是,他连忙回奏道:“父皇,儿臣领旨,只是不知道朝中大臣们……”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崇祯皇帝不满地打断道:“这个你不用管,你先悄悄地走便是!” 太子游历天下,还是微服私访的这种,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文武百官要是知道了,肯定是会拦的。 不说其他,光是皇帝或者未来皇帝游历多了,阅历丰富了,不好忽悠就是他们不愿看到的,更不用说,万一被微服私访到什么不好的事情,那就更不好了。 不过崇祯皇帝如今的威望足够高,还手握太祖皇帝显灵这个牌子,他做任何事情,他的臣子都没法用祖制来压他。 因此,他认定了这个事情,而且还木已成舟的情况下,群臣也别想奈何他。 事实上,崇祯皇帝其实自己也很想这么干的。他也从来没有出过京师,很想去看看他的这个天下,去见识一下这个天下。 但是,他是皇帝,他没法微服私访就跑出京师的。每天的国事都处理不完,他的个性,根本就不可能丢下京师的这些,把政务委托给别人的。 所以,他的这个遗憾,就只能让他儿子去弥补了。 在偷偷安排朱慈烺出京师之后,他才开始处理倭国的事情。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56 愁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压根就已经不在意那些虚名了。 什么天皇?他的志向,可是球长! 还有,自己的儿子都要操心好多,又岂会认一个倭人干儿子? 至于那些倭人的什么美女,财物,灭了他们不照样是大明的! 最为关键的是,刘伟超说过,这个倭国对华夏一直是贼心不死!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觊觎! 万历年间,丰城秀吉就曾派出军队想要以朝鲜为跳板来攻打大明;在原本的历史上,再一次进攻华夏。 对于这种狼子野心的种族,不能因为他们表现地乖了就放过他们! 大明的爪牙,压根就不缺,只要大明愿意,就会有一大堆番邦小国来效力。 别的不说,洞吾的东吁王朝,就已经几次表达过这种意思,但是,该打得就是要打,倭国也不例外。 基于这样的想法,崇祯皇帝根本就没见倭国使者,做出了批示:按计划灭国,必须在今年结束倭国战事! 这份旨意以信号塔传输的方式传到朝鲜,然后快船送消息到倭国。 之所以这么麻烦,不是说有线电话公司还没开展业务,琼州那边已经能提供电线了,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慢慢增加。 但是,最开始提供的电线,业务全是朝廷这边,也就是要满足朝廷的需求。 最为重要的,是大明两京十三省的银行分行和京师总部之间的通讯。 有了有线电话联系之后,至少省会之间的通存通兑就不是问题,可以解决很大的经济困难,促进经济的发展。当然了,这些通存通兑也肯定是大额的。 另外,有了这个有线电话的基础之后,各省设立人工交换局,地方布政司、按察司等等,也就能和京师通讯了。 至于省下面的州府之类,就还是要缓一缓,要往后推。 以后各省有情况,就不用往京师派八百里加急,而是把消息送到省会,再由省会这边的电话局打电话到京师,能实现最短时间的通讯,最快地掌握全国消息。 大明境内,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比如各地的基建,海军向南转进,西域的铁路和修城,股份公司的成立,藩王的就藩等等,一片欣欣向荣之色。 但是,在洞吾的东吁王朝,却是有一种难以喘气的压抑。 在其都城阿瓦城,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的,穿着也瞎,亏了温度不会有多冷,要不然的话,绝对能冻死一大群。 此时东吁王朝的国王,还是他隆王。他和前面几任国王不同的是,他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国力。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他的这些政策确实也很有效果,让他掌控洞吾的能力得到了加强,按照他的意愿进行了改组。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蝴蝶翅膀煽动之下,他的休养生息政策被打断,勾结云南流贼李自成所部,意图在大明动乱的时候吃掉云南。 结果没想到,看似强大的流贼和土司的联盟,外加洞吾这边派去的军队,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只是一战,联盟就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他隆王试图偷鸡不成,结果蚀把米之外,还惹得一身骚! 不管他怎么表达对大明的臣服之意,大明都是不依不饶,屯兵边界,要报复他派兵攻入大明之仇。 这吓得他隆王只能集结军队严阵以待,却又没有想到,大明这边喊打喊打喊得震天响,但是却没有实际行动,白白消耗了他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钱粮。 要说不管吧,万一明军真得杀过来,他隆王也没法承受。 他已经好几次想过,干脆迁都,把都城迁往南方得了。可是,迁都那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万一明军趁机打过来呢? 还有,洞吾最为繁华的地方,粮仓之所在,就是在阿瓦地区,如果迁都的话,就等于是放弃了这里,这也是他隆王有点难以承受的。 打,打不过大明,守,又守得很难受,这种日子,每天都在消耗钱粮,以至于东吁王朝的其他方面,全都挪着钱粮在搞战备,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愁么? 他隆王已经快愁死了! 他甚至都已经挫败过一次针对他的反叛阴谋,但是,他又不知道,下一次反对他的阴谋会在什么时候酝酿出来?但是,他可以肯定,只要这种局势不改变,就肯定还会有多! 真得是愁死了! 大明真得是太欺负人了! 他隆王愁,阿瓦城内,其实还有几个人,也一样和他发愁,愁得要死的那种。 这几个人,便是逃入东吁王朝的李自成和他手下。 之前的时候,他隆王为了改变他的困境,甚至都想过把李自成这些人献给大明,并且还这么做了,只是很可惜,大明那边还要他隆王的人头,这才让他隆王放过了李自成这些人。 不过由此,李自成等人自然知道,他们在东吁王朝就是刀板上的鱼肉。 万一哪天大明要是同意了,那他们这些流贼就还是会被洞吾人献给朝廷的。就算不献给朝廷,那等到朝廷官军打过来的时候,他们一样难逃一死! 这种局势,愁吧? 李自成等人,绝对很愁! 不过这一天,李自成却一反常态,就在自家院子里,坐立不安的样子,反而是没有愁眉苦脸。 就见他不时站起来,不顾烈日暴晒,走到院子门口往外看看,在看不到想要看得之后,就又失望地回转屋檐下,坐在椅子里休息。但是,只是过一会儿,他就又会去院门口那瞅一眼,如此反复。 最终,边上的宋献策都有点看不下去了,便对李自成说道:“大哥,牛兄不会那么快回来的!” 自从云南逃入洞吾,身边就没军队之后,又经历了被他隆王软禁等事之后,李自成已经不让他们叫他大将军了,实在没有意义,又当回了最开始的大哥。 听到宋献策说话,边上的刘宗敏也是劝道:“是啊,大哥,我们都等了几年了,也不在乎多等一会了!” 李自成听到他们的话,心中何尝不知道他们说得有道理呢!只是,这是改变他命运,改变目前这种局势的唯一机会,他太在意了。因此,才会显得患得患失。 此时,听了他们的话之后,李自成忽然叹了口气说道:“都是被我牵连,要不然,说不定你们都能在朝廷当官了!如今却是随我一样,不知道明日会如何?” 他说这话,当然是有原因的。 李过,高一功等人投降了朝廷之后,已经建功立业,都当了统领一军的总兵了。这个消息,过了这么久,自然也已经传过来了。 就连小字辈,李过的义子李来亨都当了副将,很快就是总兵了。这让他们这些人,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绝对是有感慨的。 要是当年意气风发时候,杀官军,攻城池,烹藩王时候,那什么朝廷总兵都是狗屎,他们也不会在意。可是,如今他们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是洞吾人刀板上的鱼肉,那感觉自然就不一样了。 说真的,如果能投降朝廷的话,他们说不定早就想投降了。但是,大明皇帝早有下旨,他们几个人是不允许招安的,就绝了他们投降朝廷的路! 问君能有几多愁,就问眼前的这几个人最是清楚不过了! 此时,听到李自成说这话,刘宗敏的大嗓门首先便嚷了起来道:“大哥休得说此话,朝廷昏暗,皇帝昏庸,我们反他娘的,就是痛快!我们是自愿的,和哥哥无关!” 说完之后,他的一双牛眼便瞪向边上的那个小矮子。 他和李自成一样,是被点名的,不准投降,就因为他攻打开封的时候挖开了黄河。因此,他没有退路可言。 但是,宋献策没有被点名过,刘宗敏此时瞪着他,却是在逼他表态。 还真别说,宋献策不是没有考虑过偷偷溜走,或者向朝廷投降算了。但是,他是一个文人,个头还小,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李自成等眼皮底下,他压根就没有机会。 虽然说,李自成其实也有和他提过,说让他去投降朝廷。但是,宋献策心中很清楚,李自成这是试探他,如果他真得要弃了李自成等话,信不信被李自成剁成肉泥? 他在李自成等身边久了,早就知道李自成等心狠着呢!要不然,李自成也不会火并其他义军! 此时,刘宗敏一说,并且还拿眼瞪他时,宋献策便连忙表态说道:“哥哥说得是胡话,我们乃是生死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义字当头,生死无悔!” 听到他们两人的话,李自成似乎有些欣慰,便没有再说话,而是又去抬头看院子外面了。 过了一会之后,他又坐不住,便站起来又不顾毒辣的日头去看院门外面的情况。 应该是没看到人,他一边皱着眉头往屋檐下走,一边嘴上嘟囔道:“再不回来,一会他隆王的人便该回来了!” 正在这时,就听到了身后传来了动静!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57 阳谋 李自成闻声回头一看,果然看到是他期待中的人,牛金星回来了。 于是,他立刻回转身子,大步走过去,急切地问道:“怎么样?事情妥了没有?” 屋檐下的两个人,虽然没有迎过去,但是也还是立刻看过去,脸上都带着期待之色。 只见牛金星用力点头说道:“成了,成了!” 一听这话,李自成顿时喜出望外,当机激动了起来,看到牛金星满脸都是汗,连忙拉着他的手说道:“走走走,快快快,屋里说话!” 几乎是拖着牛金星,几个人回到了屋里,其中宋献策还赶紧递上了茶杯。 牛金星接过茶杯之后,一口气喝完,没有半点文人的样子,随后放下茶杯之后,看着李自成,详细禀告道:“荷兰人同意了,说能把我们偷带出去,到他们的母国去,不过我带去的财宝,就一点都不剩了!” 李自成听了,却是高兴地说道:“钱财乃是身外之物,不碍事,不碍事。只要我们跑去了荷兰人那边,朝廷总不可能还追得过去!” 言外之意,就是这下安全了,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其他两人也是连连点头,很是高兴的样子。很显然,他们不想再过这种刀板上鱼肉的日子了! 几个人都是高兴了一会,随后便开始商量怎么逃离住处,去和荷兰人汇合后南下的事情了。 一开始的时候,洞吾人对他们监视很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又没有什么价值,不能作为和明国罢兵的礼物,最终洞吾人这边不重视他们,监视也就越来越松,到了如今,基本上就没人监视他们,只是会过来巡查,点个到而已了。 ………………………… 三天之后,他隆王接到手下禀告,说李自成等几个明人失踪了。不过对此,他隆王并不在意。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被另外一个事情给吸引了。 此时,就听他隆王在问他眼前的信使道:“安南人真得这么疯,竟然要占你们暹罗的领土?” 之前的时候,就已经有暹罗人陆续逃到洞吾这边来,让他隆王知道了,安南人正在进攻暹罗。只是没想到,暹罗的大城王朝竟然抵挡不住安南人,如今更是派人过来向他这个世仇求援了。 要知道,暹罗和洞吾之间其实一直有战争,互有胜负。不过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此时算是比较强大的大城王朝,最终会在一百年之后被洞吾给灭了。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隆王很是为难地说道:“如今明军屯兵我国北部,孤就算是想出兵帮你们,也是无能为力啊!” 说到这里之后,他忽然想起什么,便又有些奇怪地问道:“安南不是南北一直在打仗么?为什么他们忽然自己不打了,然后一起往西打呢?” 巴塞通王的使者听了,当即回答道:“好像是说怕大明出兵灭了他们,因为他们是大明朝的叛军,所以就迁怒我们,跑来打我们了!” 他隆王一听,很是奇怪。安南离洞吾毕竟太远了,隔着几个国家,因此他并不知道安南的详情,此时听到,便诧异地问道:“明国竟然也要灭了安南?” 巴塞通王的使者听了,便给他隆王解释了下安南的历史渊源,然后接着说道:“最让大明恼火的,应该还是安南人被荷兰人调拨之后,伏击了明国军队,以至于明国军队损失了五千多人,所以没有了讲和的可能性,就开始狗急跳墙,竟然来打我们来了,您说,倒霉不倒霉!” 他隆王一听,立刻便联想到,他之前派兵去云南参与明国内战,所以也不能被明国谅解,这是和安南人有相同遭遇了啊! 难兄难弟! 一想到这,他忽然眼珠子咕噜一转,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于是,他便立刻对巴塞通王的使者说道:“孤不会出兵,但是,孤可以给你们调停,并且把握还是比较大的!” 一听这话,巴塞通王的使者顿时大喜,连忙感谢,并且表示会去禀告之后会尽快安排三方的见面。 等到这使者走了之后,他隆王的心腹就有点不解了,问他隆王道:“王上,我们当面的明军压力就非常大,何以还要去管他们的破事呢?” “非也,非也!”他隆王听了,心情似乎很好,摇头晃脑地说道:“孤要破眼前困境,就在于他们两国也!” 听到这话,他的心腹略微一想,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顿时大喜,连忙确认道:“王上的意思,是联合他们两个国家一起对抗明国?” “没错!”他隆王摸了摸自己的一点胡子点头说道,“结盟以抗之,我们的力量强大了,看明国还敢不敢这么欺负人的!” 他自然不知道,大明在中兴起来的道路上,早已经历过多次敌人的联盟了。东部有建虏和倭国的联盟,西部有和硕特汗国、叶尔羌汗国等等的联盟,最终的结果,这些联盟都是灰飞烟灭,降得降,灭得灭! 不过话说回来,以大明的综合国力来说,周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自抗衡,特别是点了科技树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大明在这个时候,就整个地球而言,也都是经济实力第一,军事实力第一,人口数量第一,等等等等,是全方位碾压他国的。大明的敌人,只有联盟一条出路,或许可以和大明来掰掰手腕。 只是很可惜,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被满清取代之后,就逐渐丢失了全球第一的实力,并且最终沦为被阿猫阿狗都能骑身上喝血的了! 此时,他隆王自以为找到了一条对抗明国的出路,便开始准备了起来。 还真别说,安南那边以及南亚的这几个国家,最终都觉得他隆王的主意不错,面对强大的明国,必须要抱团取暖。 他们自然不知道,就在他们开始商量具体的联盟细节时,这么大的事情,根本就瞒不过大明这边。 就比如说,洞吾这边,云南巡抚杨畏知就收到了消息。 大明军队大量囤积在云南边界,可不只是吃干饭的。暗中不知道派了多少密探深入洞吾,了解洞吾的军情战备,刺探东吁王朝的各种事情。 他隆王和其他几个国家联盟的事情,就算做得再秘密,时间久了,自然也逃不过大明密探的查探。相关的消息,也因此就摆上了杨畏知的案头。 杨畏知收到消息之后,考虑一番便召开了军政会议。 云南这边的军队,军事指挥方面,统帅是沐天波,副帅是马祥麟。 之所以如此安排,倒不是说沐天波的带兵能力比马祥麟要强,恰恰相反,马祥麟是南征北战之下,早已历练出来的带兵将领。而沐天波其实并没有多少领兵打仗的经历。 他之所以能成为主帅,主要是沐家在云南和洞吾的影响力。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沐家的财力以及爵位。 此时,杨畏知召集他们,把结盟的消息一说,顿时就引得沐天波等人,连连表态,说干脆出兵得了。 实际上,在这边界囤兵两年,他们早就想打进洞吾了,只是中丞大人不准而已。 在他们看来,大明军队的实力,早已超过洞吾的军队,打他们肯定没有问题的。 说实话,他们其实是有点想不明白的,为什么朝廷要让他们这么耗着。说朝廷要先顾着北方战事,这话是没错,但是他们已经有把握打败洞吾的,为什么就不给他们打呢? 这一次,洞吾人自己作死,这下终于可以打了吧?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杨畏知却还是不松口,只是对他们说道:“眼下还没到打洞吾的良机,你等且先准备,等到他们联盟的消息传开之后,我们再趁机进军,横扫南边几个国家,如此方一劳永逸!” 战争从来就是政治的延续,要服务于政治。洞吾是好打,可其他几个国家,朝廷要占领并且改封大明藩王过去,还缺少大义的名分。 之前的时候,他们被安南叛军打,朝廷不出兵,可以说这藩属国不仁义在先,且大明忙于北方和西边的战事,脱不开身,也算是有个理由。 如今,他们被安南等国的逼迫下,选择和安南叛军联合,那就不好意思,朝廷可以出兵打你了! 这算是阳谋,因为这么下去,这几个国家最终只能走上这样的路。 这种事情,文官当然不会宣传,也没有必要告诉武将。 此时的杨畏知,就只是询问沐天波等人,有关洞吾的地形,大军的后勤粮草运输情况,洞吾内部部族的联系等等细节问题,又再次过了一边,确保战事要么不发起,一旦发起战事,就不能有环节出错,要一举横扫南边。 囤兵这么久,可不只是囤兵而已! 也是如此做了,才能回应朝廷的战略方针,两年之内,也就是崇祯二十二年和崇祯二十三年中扫清大明周边之敌。 他隆王这边,压根不知道他的结盟进度推进的越快,亡国的时间也就越近。还在那乐呵呵地,觉得能改变困境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58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这一日,他隆王忽然召开文武百官会议。 这种情况,在东吁王朝是比较少见的,特别是他隆王执政时期,更是少见。 因此,东吁王朝的文武百官纷纷猜测,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对此,有些人消息比较灵通一点的,大概猜到了什么事情。 “你们不知道吧,王上这两个月一直在致力改变当前困局,如今终于有法子了!” “难道是大明皇帝准备放过他们了?还是说,收买了明国的大官,能影响皇帝的那种?” “该不会是明国皇帝驾崩了吧?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可是我们洞吾的幸运啊!” “你们说哪里去了?明国皇帝才三十多吧,想驾崩也不容易啊!是我们王上找到了对抗明国的办法!” “明国军队很强大啊,我们军队明显打不过的,还能有什么办法?总不会是荷兰人大举来援了吧?”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还差不多。荷兰人也都是火器,厉害着的!” “不是,不是,一切等开会了你们就知道了!” “……” 议论纷纷中,前往王宫的路上,气氛竟然难得地热烈了起来。不少人平时见面都懒得打招呼的,如今竟然也开始打招呼了。 等到朝会开始,他隆王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时,那脸色再也不是死鱼脸,不再愁眉苦脸,这让文武百官更是高兴了,传闻果然没错! 在他们见礼完毕之后,就见他隆王带着笑容,笑呵呵地对他们说道:“孤郑重宣布,我们和大城朝,大黎朝结盟,共同应对明国的压力。如果一方遭受明国的进攻,其他两方便会出兵救援!” 说到这里,他用手大力一挥,边上的两个贴身内侍便立刻上前,展开了一道黄绫。 很显然,这道黄绫就是盟书了! 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一见,都是非常高兴,顿时一个个都拍起他隆王的马屁来了。 “王上英明神武,我东吁王朝有救了!” “我们这边三个国家结盟,明国肯定不敢打了的,王上圣明啊!” “其实,以前就只是我们洞吾,都能打到云南去。只要我们挨过了这一阵,在英明神武的殿下统领下,肯定能再现辉煌!” “微臣提议把这个消息通知明国那边,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份量,看他们还敢不敢继续囤兵边界?万一不小心交战的话,我们可是三个国家打他一个的!” “……” 听着底下这些人在那热火朝天的议论,他隆王表面上是笑呵呵的,但是,在他的内心,其实是一点都不高兴。 为什么? 因为这份盟约只是一个草签而已,有结盟的事实,可结盟的具体细节,却是没有谈妥! 比如说,谁是盟主?洞吾要求各路盟军过来打败当面的明军,但是安南说他那边的明军更为急迫,需要各路盟友提供粮草物资上的支持。如此等等,各说各的,还是没有达成一致。 然而,各方又都急需这份盟约来鼓舞本国的士气。因此,虽然具体的细节没有谈妥,但是,不妨碍他们先把这份盟约公之于众。 还真别说,这份盟约的效果还真不错,只是这大殿上的文武官员,就已经是乐呵呵了。感觉几个国家这么一结盟,他们的底气就足了! 当然了,有个别聪明的,发现他隆王却不公布结盟细节,也让他们有疑心的。但是,在大家都高兴的大势之下,谁要去质疑,那绝对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 散衙之后,消息传到民间,果然也能看到,阿瓦城内的权贵富豪等等,一个个都有生气了起来,就仿佛他们打败了压他们心头的那座大山一样! 酒楼茶铺之类的地方,也多了一些热闹,有钱人家都愿意出来了。 但是,他们怕是万万想不到,大明云南这边,巡抚杨畏知就是在等这个事情:好啊,这南边的几个国家竟然互相结盟对抗大明,这里面可是有朝廷叛军的,那没说了,必须打! 随即,他一声令下,早已憋着一股劲的大明西南边军,立刻发起了突袭,打响了平叛第一枪! 对于明军来说,不说以前曾经打下过阿瓦城,道路什么已经熟悉了。就算不熟悉,在这囤兵两年多的时间内,也早已摸得一清二楚了。 更不用说,他隆王改革的时候,有整顿和加强阿赫木旦组织。 所谓阿赫木旦,是东吁王朝直属于国王的兵农合一的组织,他们既是国王的佃农,又是国王的士兵。洞吾国王是否有力量进行统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有效地控制阿赫木旦组织。 他隆王深知阿赫木旦组织的重要性,因此即位后,就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努力整顿和加强阿赫木旦组织。 比如在1630年4月,他隆王下令调查阿赫木旦人员的户口,重新进行登记,编为炮兵、水兵、象兵、步兵、弓箭手、圆盾兵、长盾兵、宫廷卫队和掸族兵。 他隆王还多次下令,严禁阿赫木旦成员混杂到阿台和奴隶中去。他在1636年8月5日的命令中,特别提出“要警告每一个人,不准窝藏从阿赫木旦组织中逃离出来的成员”,下令“检查债务奴隶,不让阿赫木旦混杂其间”。为了加强人身束缚和控制,当时已在阿赫木旦中实行了文身制度。 换句话说,阿赫木旦组织中的兵其实是他隆王的奴隶,并且不是自愿的,要被文身区分身份,也多有逃跑的。 这种兵役制如果遇到不强大的对手,那就还行;可是,一旦遇到强敌的话,作为奴隶的军丁又怎么可能为他们的国王出死力? 大明这边都不用付出大的代价,稍微承诺改善一点他们的待遇,并且在大明强大的军力面前,顿时纷纷倒戈。 大明军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兵临东吁王朝的都城,阿瓦城下了。 这实际上也印证了杨畏知的预计,攻打东吁王朝的最大困难,从来不是敌人的军力,不管是炮兵、水兵、象兵、步兵、弓箭手、圆盾兵、长盾兵、宫廷卫队和掸族兵什么的,在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都是渣渣,明军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后勤而已。并且推进速度越快,后勤压力就越大。 原因无他,洞吾这边的道路交通太差了! 不过大明这边也是准备了一个神器来运送粮草物资,那就是独轮车,只要人能走得地方,独轮车就能走。水陆两路混杂着运输,是早已计划好的事情,对于攻打阿瓦城来说,后勤上的困难并没有那么明显。 当然,让明军的后勤没有太大压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贯穿洞吾南北的一条河,即伊洛瓦底江。 这条伊洛瓦底江,流经洞吾南北,是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也是洞吾境内第一大河。因此,还是洞吾内河运输的大动脉,自密支那以下1,730公里间皆可通航,直通仰光,到达孟加拉湾出海口。 事实上,汉代时云南就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顺流而下,出孟加拉湾航行到印度。这一点,在《魏略·西戎传》中就有记载。 东吁王朝人口聚集比较多的地方,其实就是在伊洛瓦底江两岸。大明计划攻占洞吾以做大明在印度洋上的出海口,一个最主要的有利因素,也是因为这条江的存在。 明军都不需要在密支那进攻,而是从下游的八莫就能上船直达阿瓦城。不过因为东吁王朝的备战,两岸峡谷处有洞吾军队防守,但是这里的军队早已事先被策反,没被策反的也挡不住陆军的进攻。 就这么的,明军水陆并进,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南下,毫无阻挡地兵临阿瓦城下时,让东吁王朝的所有人都震惊到了。 他们认为,明国是强大,可是,怎么会强大到这个地步呢?这才几天时间,他们都来不及逃跑,明军就兵临城下了? 当他们看到明军阵中的阿赫木旦奴隶时,一个个都是恍然大悟的同时,怒声叱骂这些该死的奴隶! 随后,他们一个个都开始担心了。 因为守卫阿瓦城的主要兵力,同样是直属他隆王的阿赫木旦。外面驻守的阿赫木旦都投降了明军,那这阿瓦城里的阿赫木旦,是不是可靠? 在看着城外阿赫木旦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问号了! 他们的担心,还真不是没有道理的,让城头上的洞吾人非常诧异地是,城外的原阿赫木旦奴隶,竟然拿着喇叭花一样的东西,躲在一箭之地外向城头上喊话,还能听得非常清楚。 阿赫木旦里面分不同部族的,几乎每个部族的人,在城外喊话的那群人里面都有,用他们自己的土语,就在那叽里呱啦地说着。 这吓得城头上的守军将领,一个个都是吆喝着他们手下的军卒,全部堵住耳朵,不得听外面叛贼的话。 很显然,他们很担心,就怕他们手下的这些人听了外面的蛊惑之后会背叛。 这种局势下,他隆王也是有点傻眼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59 是自己强大了 他上了城头,看了明军的阵势。 就见城外明军大营,连绵不绝,很有扎营千里的架势;伊洛瓦底江上,也有无数明国战船,停得密密麻麻,似乎覆盖了整个江面一般。 他隆王用脚趾头猜都能知道,明军在云南边界囤兵两年多,看来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要说以前的话,阿瓦城说不定能守住,毕竟他手里有两张王牌。 第一张王牌是象兵,进攻中的利器,所向无敌的那种; 第二张王牌是来自荷兰人的支援,购买了不少荷兰人的火枪火炮,更是让东吁王朝强大的原因。 这两张王牌,对付以前的明军有用,可对付如今的明军,就只看城外明军的装备就知道没用了。 战象本身皮糙肉厚,又披上护甲,其实不怎么怕弓箭的,但是怕火器啊,特别是火炮,再厚的护甲都没用,个头大,目标就明显。一对阵明军,不要说冲垮明军阵型了,反而被明军火枪火炮的打击之下,践踏地往往是己方的军队! 至于荷兰人的火枪火炮,明军也都有,甚至大部分明军都是火器,这个王牌也就失去了优势。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也让他隆王感觉不妙。 就是对面明军的统帅,是云南黔国公沐天波。他本人是无所谓,可是沐家在云南几百年,影响力之大,那是遍及云南洞吾等周边地区的。 如果说,明军势弱的话,这个影响力也发挥不出什么的,可如今明军强大的情况下,这个沐家的影响力,对于洞吾的很多部族都是很大的! 头疼! 他隆王是真得很头疼! 看到明军的阵仗,他算是明白了,和安南、暹罗等国结盟又如何?不要说他们赶不及增援,就算赶得及,就那些国家的军队战力,同样是没法和明军正面对抗的! 就在他隆王自己都有点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的那些官员就纷纷跑来请战了。 “王上,明军来袭,微臣愿意冒险前往暹罗求援!” “王上,微臣对暹罗熟悉,还是让微臣赶去求援吧!” “王上,微臣的七姑八大婆都在暹罗,安南也有,还是微臣去求援最合适了!” “……” 他隆王气得脸色通红,这战事都还没开打呢,就一个个想着要逃了? 正在这时候,明军那边的红夷大炮开炮了。 “轰轰轰……” 陆地上的火炮在开炮,战船上的火炮,同样在射击。 不说这些铁弹对阿瓦城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光是几十门重型火炮的轰击,这声势之大,真可以说是惊天动地了。 等明军的炮击一结束,他隆王当即做出决定:你们留守,孤亲自前去求援! 当然了,这个决定是在心里说的。要是当众说出来的话,士气绝对崩溃! 表面上,他洒下大把银子,勉励重用一些非嫡系文官武将,看着好像是精诚团结,共克时艰的意思。 但是,实际上,等到天色黑下来之后,他便带着亲信从没有明军的南门跑了。 围三厥一的战法,只要有文化的,都能从历史上看到这种战例,无外乎不让城里的垂死挣扎,鱼死网破。 至于放开的这个缺口,肯定也是有埋伏的,只是看不见而已。 对于他隆王来说,他是绝对明白这一点的。 但是,他更明白,如果一直待在阿瓦城里面的话,那几个盟友会不会来援不知道,他知道的是,阿瓦城被外面那些叛徒影响之下,说不定哪一天他一觉睡醒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被叛徒绑着送去明军那边了。 因此,虽然知道南门城外有危险,可他还是选择了尽早从南门逃跑。 事实上,很多类似的战例中,那些试图要逃跑的人,何尝不知道有危险,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没得选择,不得不逃的! 虽然是夜幕之下,全城戒严。 但是,他隆王从南门逃跑的动静,还是很快传开,导致城里立刻开始混乱。早就惴惴不安的那些人,立刻跟着逃跑。 于是,安静的夜空,便被喧哗声给打破了。 城外的明军,似乎一点都不奇怪,听到城里大乱,并且南门有大群人出逃之后,竟然还开炮了。 “轰轰轰……” 夜幕之下,火炮在轰击。 按理来说,看都看不清,炮轰个啥? 可是,很明显的,在炮轰开始之后,特别是那震耳欲聋的火炮声下,城里更为混乱了,南门这的逃离人群,原本只是涓涓细流的,一下变成了洪峰一般。 有人跌倒,有车抛锚,乌漆嘛黑的,引发了更多的混乱。 哭声,喊声,哪怕在震天的火炮声中,也能听得清楚。 很显然,明军的火炮,压根不是想直接杀伤敌人,而是制造恐慌而已。 至于恐慌所引发的人员损失,至少此时来说,那都是敌人的! 就这样,阿瓦城的混乱,几乎是闹了一整夜,东方的天空,终于露出了鱼肚白,随后,晨曦便慢慢洒向大陆,照亮了人间。 阿瓦城头上,已经没有守军了。 面对明军这边的城门,已经有人打开了城门,跪在城门下迎接明军进城。 当沐天波登上城头的时候,城墙上已经站满了明军,城里的大街小巷,也是一队队的明军在巡查搜剿残敌。 有不少街道上,都能看到死人,也有一些房屋烧着,灰烬中还冒着一些烟。 成群的阿瓦人,都是畏畏缩缩地,正被明军从屋子里驱赶出来。 看着这一幕,沐天波忽然非常地感慨。 他世居云南,对于洞吾这个邻居,真得不要太了解了。 你要说洞吾不强大吧,人家以前的时候,甚至都攻打云南的边境地区,占为己有过。明军不是没反击过,但是回头洞吾又会接着打,就仿佛那种倨傲不训的熊孩子,老是来挑逗大人。 另外一个,洞吾还和周边的国家打仗,虽然互有胜负,但是赢得时候也有不少。输得那种,多是内部争斗连累的。 到了他隆王当洞吾国王的时候,他一反前几个国王长年累月对外打仗的节奏,反而开始休养生息。 还真别说,洞吾的实力一下得到了很大的增长。这一点,沐天波在云南也是有听说的。 本来的话,沐天波以为,过些年之后,洞吾人再对外打仗,估计会更厉害了。 结果没想到,洞吾先是觊觎云南,想着趁云南混乱的时候来摘桃子,结果刚好碰到了朝廷大军大局围剿云南的土司和流贼,顺便打得洞吾军队差不多全军覆没! 然后,朝廷决策,囤兵边界威胁洞吾,这个时间长达两年之久。 在这个过程中,沐天波觉得明军肯定能打败洞吾军队了,但是,他以为,阿瓦城好歹是东吁王朝的都城,洞吾人再怎么不经打,这个阿瓦战事,肯定是一场比较艰苦的战事。 结果没想到,只是第二天,他就已经站在阿瓦城头了! 虽然沐天波是南征军的主帅,可这战果来得这个轻松的程度,还是让他有些意外的。 站在城头上,看着城里的情况,再转头看看城外,看看伊洛瓦底江上的战船,他忽然有所领悟了。 不是说洞吾人的战力变弱了,而是朝廷官军的战力变强了,变得比以前强很多倍。 军饷充足,军械护甲精良,军队更是在云南当地练了两年的兵,朝廷对于军功的奖罚分明,如此种种,都是以前的朝廷军队所不具备的! 这才是这次阿瓦城能轻松赢得根本保证! 想着这个,他不由得北望京师方向,心中忽然有了一种冲动,他很想去京师看看,看看当今皇帝,看看传说中挂在皇帝胸口的那个宝物,最好还能见识下太祖皇帝显灵! 一想到这,他不由得又想起了他自己的开国祖宗沐英,忽然之间又有种觉悟,一定要向祖宗一样在史书上留名! 他在想着,作为此地主人的他隆王,却是趁着夜色一口气逃了很远,等到天亮的时候,至少已经离阿瓦城二十里路了。 坐在战象上,回头看着凄惨的逃难队伍,这些都是他的亲信,他隆王不但没有难过,反而是松了口气,当即意气风发起来,对沮丧的手下说道:“其实孤早该弃了阿瓦城的,如今总算是丢掉了这个累赘,孤回到内比都,那里道路更难走,还有不少沼泽,孤看明军还怎么打?” 以前的时候,东吁王朝的都城,其实就是在内比都的。就是他隆王觉得内比都的人口太少,农业不发达,才决定迁都到了阿瓦城的。 此时听到他的这个决定,他的亲信自然都是拍马屁的,拥护他的决定。 不过很明显,士气都不高。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的财富,土地等等,基本都是在阿瓦城这里,匆忙逃跑之下又能带走多少! 他隆王见此,当即哈哈大笑道:“明军大举来攻,却还能被我们逃出来,这说明明军其实也不过如此,等到他日,孤必定能带你们重新打回来的!” 他的亲信一听,还没来得及回应呢,就听到了一声炮响!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60 做人,要知足 “轰!” 这一声炮响,吓得他隆王差点从战象上掉下来。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都是那种惊悚的感觉,立刻紧张地看向炮响的方向。 然而随着这一声炮响,都不需要他们转头去看了,就见到四面八方冒出了大队的明军,蜂拥而出那种,顿时就吓傻他们了。 只见拥出来的明军,全都是燧发枪指着他们,每个方向都是三排三排地站立,蹲着的,半蹲的,站着的,后面还有候命的。 甚至连野战炮都有好些门,被牵引出来,黑乎乎的炮口指着他们。 就在炮响的方向,有一杆大旗迎风飘扬,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马”字! 在这个旗杆下面,一匹高头大马上,有一员将领非常特别,不是说他身材高大,而是只有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眼睛用眼罩盖着的。 不用说,这员明将便是大明征讨洞吾的副帅马祥麟了! 如今的白杆军,早已经鸟枪换炮,除了极少部分还留有白杆枪之外,全部已经换装成了燧发枪了! 他和沐天波分工,由沐天波负责攻打阿瓦城,而他则在当地已经投靠了大明的部族带领下,绕过阿瓦城,远远地埋伏着,就等着阿瓦城的敌人从缺口逃出来。 就是有一点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等到了从阿瓦城逃过来的敌人! 马祥麟心中带着鄙夷,挥手让当地土人上前喊话,不投降就杀! 他隆王的笑声还凝结在他脸上,看着这一幕,听着那些土人的喊话声,回过神来之后,便恼羞成怒地立刻抢过边上护卫的一杆火枪,就想向喊话的那土人开枪。 看到这个情况,顿时,明军这边的枪声便先响了起来。 “呯呯呯……” 只见离他隆王这边最近的几排明军开枪了。 铅弹激射中,没打死战象,却把战象打疼了,立刻发狂了起来。 战象是畜生,趋利避害是本能,明军这边冒烟打疼它的,这一发狂之后,那是掉头就跑,顿时开始踩踏身后的那些残兵败将。 就连战象背上的他隆王,都差点被颠下去,只是死死地抓住了护栏,才没掉下来。 在一阵慌乱之后,这些从阿瓦城逃出来的残兵败将,最终还是全部投降。包括他隆王,他不想投降,他身边的人却拿他当礼物,希望能赢得明军好感,把他给绑了献给了明军。 洞吾这边,最大的敌人就这么被大明消灭了。 剩下的,就是明军沿着这条伊洛瓦底江往下游横扫。就目前来说,只是扫荡伊洛瓦底江的两岸而已。 对那些高山深谷中的部族,如果不大的话,并不理睬,只是回头传讯,这里是大明的天下,按大明律法办事。敢反抗的话,回头剿灭! 如果是部族比较大,人多可能会影响伊洛瓦底江两岸的安全,就会先礼后兵,不服就直接出兵。 这其中,马祥麟是向下游扫荡,而沐天波则向东方的暹罗进攻。 打下阿瓦城的同时,军情急递便传向云南,然后报往京师。 ………………………… 与此同时,登莱海军已经换成换装,经过东番到达了吕宋,如今已是周国的都城马尼拉,不过此时这里已经不叫马尼拉,而是被周王改名为开封,以此纪念他的故事! 一般来说,百姓私下都称呼为小开封。 马尼拉湾,也就是现在小开封湾,原本就驻扎着由郑芝豹统领的大明南洋海军,登莱海军一到,顿时就非常热闹了! 登莱海军的骨干,其实是郑芝龙从原本福建水师中带去北方的船队,如今虽然经过扩军已经有很多新人了,但是还是有不少老人在的。他们和南洋海军一汇合,顿时不少人是老乡见老乡,不说泪汪汪吧,当地的酒楼生意就一下红火了起来。 如今当兵的,可不是以前那种没钱的了,有战功可立的话,很多人的身家都是不错的。这一下就带动了小开封的经济,把周王给乐呵了。 当然,他高兴的最根本原因,还是他知道,朝廷终于决定出兵征讨南洋这边的荷兰人了。 南洋的荷兰人,始终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亏了是有郑芝豹的海军驻扎,要不然光凭他周国的军力,他是没有信心的。 特别是荷兰人还卖火器给南洋各个岛屿的土著,也让周王很是不高兴。 因为那些土著对于大明大规模地开发南洋,其实是不乐意的。在他们手中有了火器之后,听到荷兰人的蛊惑之下,对明国人就很有抵触了,甚至周国的渔船出海之下,如果落单的话,还可能会被土著给劫掠。 另外,周王想招募那些土著成为周国的臣民,也变得很困难。 如此种种,都是因为有荷兰人在背后搞鬼! 不过如今好了,朝廷终于是要出手了。 高兴之下,周王在他的王宫设宴招待大明海军将领。 在酒席上,郑芝豹笑着对周王说道:“朝廷发过来的旨意中,这次南洋这边的海军云集,除了要清剿荷兰人之外,也会清剿各处反对我大明的岛屿,保证定王就藩路途的安全!” 这次登莱海军过来汇合之后,大明在南洋的战船,便达到了三百五十多艘,其他配套的船只还有两百多艘。这个军力对于南洋这边来说,已经是绝对实力的那种了。 这还是征讨倭国的海军没回来,另外还有海军在安南那边,要不然大明海军要集结出上千艘都不是问题! 听到这话,周王不由得大喜,这么一来,周国就彻底安全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糟心事也就没有了! 随即,他立刻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便连忙向郑芝豹敬酒,随后要求道:“海军征讨南洋的俘虏,朝廷想必不可能押回去,孤愿意高价买之,如何?” 大明对俘虏的处理,一般都是采矿修路,然后视其和大明的敌对关系,或者干到死,比如建虏;或者给了期限,五年有之,十年亦有之,如此等等,期限干满了可以转为大明百姓。 既然如此,周王就盯上了南洋的俘虏。 虽然说,南洋这边的土著,其实都是比较笨的那种,语言不通之下更是不好管理。 但是,周国原本是西班牙人统治这里,屠杀了几次这里的明人,在大明海军攻占这里之后,作为报复,不但杀光了西班牙人,同时把助纣为虐,帮助西班牙人屠杀明人的部族也都血祭了。 这样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吕宋岛,也就是周国的人口稀少。哪怕周王当初就藩的时候,从本土招募了不少人过来,终归也还是人少。 因此,周王听到郑芝豹说朝廷大军扫荡南洋之时,便盯上了海军的俘虏。 他出高价买,就觉得这个很有成交的可能,可以补充周国的人口。这么一来,周国的那些矿,就能多一些人去挖了! 他在就藩之前,崇祯皇帝给他指点过,周国内的那些矿产。一直埋在地里,不挖出来,周王就有点心痒痒。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郑芝豹听到他的话之后,却是摇摇头说道:“朝廷旨意中已经说了,南洋这边俘获的俘虏,要送给定王的。他那边的藩国更是地广人稀,急需人手去开荒种田。” 听到这话,周王不由得很是遗憾,不过却也没有抱怨。 在所有藩王中,他算是最有眼力的。 流贼围攻开封,换了其他藩王,说不定宁死不掏钱备战,比如说洛阳的福王,但是周王却不同,立刻大把掏钱,以至于流贼李自成所部,后来更是集结了曹操罗汝才所部围攻开封,都没法打下开封。 这其中很大的功劳,就在于周王的慷慨解囊! 如今,听到了郑芝豹的话,他是很遗憾,没法从海军这边买俘虏了。但是,他却又很清楚,人家定王那是当今皇帝的亲儿子,他一个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的藩王,能和当今皇帝的亲儿子去比么? 就算太祖皇帝有显灵,可他和当初太祖皇帝的亲儿子也已经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了! 做人,要知足!这就是周王做人的理念了! 于是,周王只好无奈地表达了遗憾之意,然后该吃吃,该喝喝,并没有因此不高兴,给脸色。 监军卢九德见此,便笑呵呵地提醒周王道:“除了俘虏之外,还有当地百姓的。王爷可以派人随军前去招募一二,如果当地百姓愿意当周国子民,这些就不可能算在俘虏里面。” 他已经知道,邻近周国的那个大岛,朝廷那边已经定下了策略,也准备封一个藩王过来的。 卢九德和别的藩王没交情,自然就不用为别的藩王考虑,在规则之内指点一下周王,顺口一句话的事情,也算是酬谢了周王的宴请了。 至于以后封过来的藩王是不是会和周王打嘴仗,去京师闹,那就是周王的事情,和他无关了。 周王一听,顿时大喜,宴会的气氛就更热烈了。 在酒宴结束之后的第六天,登莱海军已经休整完毕,也在周国完成了补给,便开始征讨南洋的荷兰人了。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61 炸了 五百多艘战船和配套船只,浩浩荡荡地从周国的小开封湾出发,向西南方向开进,并沿着加里曼丹岛海岸线航行。 一如郑芝豹事先透露的消息所说,这个加里曼丹岛是已经定下,回头要封一个藩王过来的。 这个时候,这里是被称之为婆罗洲,基本上都是土著。 本来被荷兰人挑唆之后,又有了一些火枪,就不断地向周国挑衅。 结果,当大明南洋海军的舰队浩浩荡荡地沿着海岸线进发时,这岛上的土著顿时缩回内陆,压根就不敢冒头了。 一直以来,大明军威只到吕宋,这些土著被荷兰人教训却没有被大明军队教训过,便不知道天高地厚,如今得见庞大的大明舰队,那是真得吓到了! 不过大明海军压根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因为他们作战的目标,是南洋这里兴风作浪,势力最大的荷兰人。 第一步,就是拔出荷兰人的势力,然后在这南洋,就相当于可以是关门打狗而不会遭遇更多反抗了。 要不然,大明海军在和土著作战的过程中,荷兰人在背后捣鬼,那样会麻烦很多! 当大明海军到达加里曼丹岛的西南角时,舰队便一分为二,海军主力开往狮城,也就是淡马锡,攻打那里的荷兰人以及荷兰的盟友柔佛王国,从而控制马六甲海峡。 另外一支海军,则沿着加里曼丹岛的海岸线继续南下,前往攻打巴达维亚。准备在打下巴达维亚之后,便北上和马六甲海峡的友军一起攻打佛齐、苏门答腊以及亚奇。 这一块土地,按照朝廷的规划,是要设立朝廷直辖的海外省,控制海上丝绸之路。 在这几个国家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实力最为强大的是亚奇苏丹国。这个实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亚奇苏丹国被奥斯曼帝国选为了远东代理人的角色,派了奥斯曼人来训练他们,并且提供了军火。 因此,亚奇苏丹国的雄心,是控制马六甲海峡,为此和之前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葡萄牙人发生了多次的战争。 只是烂泥扶不上墙,曾经发生的亚齐海战,更是成了亚奇人的耻辱,海战历史上的奇迹。 葡萄牙一艘卡拉克帆船,对战亚齐军号称大小船只200艘,其中桨帆战舰20艘的庞大海上力量,最终却是葡萄牙人笑到了最后:就1艘大帆船在无风环境下被200多艘敌船包围三天,依然坚持了下来,因为亚奇人的士气崩溃了,被马上就坚持不下去的损失惨重的葡萄牙人赢得了海战。 不过亚奇苏丹国的臭名确实远扬,让葡萄牙人的世仇柔佛王国都选择了帮助葡萄牙人对抗亚奇苏丹国,而在陆地上,亚奇苏丹国征服了苏门答腊岛中部的德马克苏丹国,实力明显是高一些的。 就有点像是南洋众多母鸡国中,混着一只公鸡,能欺负下同伴,却对外来者有心无力。 不过,在大明海军南征的这个时候,这个亚奇苏丹国是女苏丹执政,内部争权夺利,爆发内战,实力更不复当年了。 …………………… 狮城这边,这一天,一如以往一样,交易繁忙,周边各地的土著,都有过来狮城这里交易。 他们运送过来各种土特产,主要是荷兰人最需要的香料等物,然后换取荷兰人制造的火枪火药。 荷兰人在狮城的兵工厂,那是几次扩大了规模,日夜赶工,可就算这样,门外还是排着土著队伍,等待着荷兰人交货。 被欧洲人教训过的南洋土著,最是清楚火器的威力有多大了。 偏偏他们自己是没有能力打造火器,如果想拥有火器,就只能到南洋唯一西夷荷兰人这里来购买。 这个时候,在南洋这边,拥有多少荷兰人打造的火器,已经是各土著国家衡量实力的最重要标志。 有一个笑话,就是在狮城的一座酒吧内,几个土著国家的贸易代表发生冲突,互相要挟的时候,都是报各自拥有的火器数量,以此来决定谁强谁弱! 大量土著到这狮城,让狮城变得更外繁荣,大街小巷,人头涌动。 这人一多,就免不了有事情发生,彼此之间的斗殴也再所难免。 不过在这狮城,荷兰人是第一等人,谁也不敢去得罪的! 明人是第二等人,至少荷兰人不会去得罪明人,不过却会怂恿土著去找明人的事情,然后荷兰人出头当好人。 换句话说,在狮城的闹事之中,一般都是土著之间的斗殴,偶尔会涉及明人,但是绝对不可能涉及到荷兰人。 一如以往一般热闹地狮城,突然之间,却响起了以前从未听到过的钟声。 “铛铛铛……” 教堂里的那个钟,仿佛是受了什么刺激一般,一直在急促地响着,持续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停下。 这是什么情况? 一时之间,所有听到急促钟声的人,全都有些傻眼,纷纷转头看向那声音来处,很多人甚至猜测,是不是有酒鬼跑上去,在耍酒疯? 但是,应该不可能啊!那个地方是有荷兰军卒守着的,曾经有土著靠近,都会受到喝斥的! 难不成这酒鬼是荷兰人自己? 可是响了这么久,就算是荷兰人自己的酒鬼,也该有人去制止了吧? 这个钟声,实在是太吵了,整个城里都能听到的! 当地的土著,还有明人,全都纳闷,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但是,荷兰人自己却知道,当这个急促的钟声响起来的时候,意味着什么? 于是,就见他们一个个脸上面露惊慌之色,再三确认那钟声确实一直在急促地响着,而没有停下的意思时,便一个个都是飞奔回家,或者正在交易的,也都丢下东西跑了。 荷兰人这边的动作,把其他人给看傻了眼: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了?没有着火啊? 总之,所有人都想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他们也都知道,这个急促的钟声,绝对代表不同寻常的意义,只是他们还不知道,这到底是代表了什么? 就连荷兰人的兵工厂那,在这个急促钟声响起之后,里面的荷兰人立刻便抛下了手头的活,也不管那些半成品,直接就开始赶人。 门口排队的那些土著,都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又不敢违背高贵的荷兰人的意志,只好远远地散开。 不止是兵工厂这里,还有所有荷兰人的地方,包括军营,要塞,甚至是总督府等各级衙门。 所有的荷兰人都驱赶了当地的土著,就如同火烧屁股一样开始忙了起来。 随后没有太久时间,就见各处的荷兰人,全都大包小包地赶到港口上船。 那些土著们,一开始看到这个荷兰人的人潮涌动时,还很纳闷,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但是,等到后来,他们发现所有的荷兰人,包括那些荷兰官员,荷兰军卒什么,全都是大包小包地上船时,就一下炸了! 这是怎么回事? 荷兰人要走了?不对,荷兰人这是要逃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 洪水猛兽还是猛兽洪水来了? 荷兰人可是南洋的霸主,为什么要这么惊慌地逃跑啊? 没错,这是逃跑,绝对是逃跑,还是这么惊慌?干啥了这事? 所有的土著,一时之间都不知道面对这个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好?就只是看着荷兰人从各处地方拥出来,然后又拥向码头那边。 很多人顺着人流,都跑到了码头这边看情况。 有些土著和荷兰人有交往的,或者生意的,就纷纷仗着自己和荷兰人熟悉,想要拥过去问问情况。 但是,没有荷兰人理他们,在外围荷枪实弹的荷兰军卒甚至还拿枪砸人,不让他们靠近。 不过,也有一些细心的土著发现,当有明人上前问话时,虽然得不到答案,但是却没有荷兰人会粗暴对待他们!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荷兰人的船,已经有离开港口,想着西方航行而去。 这个时候,土著们虽然闹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情况,但是他们也明白一个事实:荷兰人真得是要放弃狮城,放弃马六甲海峡了! 明白了这个事实之后,很多土著都不安起来了,连荷兰人都这么仓皇而逃,那肯定是有比荷兰人更为强大的势力要过来了吧? 但是,在南洋这边,还有比荷兰人更强大的势力,能让荷兰人吓成这样的?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是没想过,是不是大明帝国? 但是,荷兰人之前一直蛊惑他们,让他们和大明为敌,言语之间,当然是会贬低大明军力的,这就让这些没有见识的土著下意识地排除了大明帝国,觉得大明帝国不可能让荷兰人吓成这个样子! 然而,很快一个事实证明,荷兰人可能说谎了! 因为有人发现,在荷兰人拥有的那些重要的地方,比如兵工厂,总督府,军营等等地方,最后走得荷兰人都贴上了封条。 那封条上还是写着汉字的。 交叉封条上的汉字为:欢迎光临,不劳远送!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62 威震南洋 封条上的汉字,都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暂代总督揆一所写。 意思其实也很明白,看看,我们荷兰人把这里的一切都完好地交付给他们,就不要再追我们了! 如果反过来,荷兰人在临走之前,大肆破坏一通,并且还杀明人,那就很有可能吸引仇恨,让大明海军对荷兰舰队死追不放! 如果说,荷兰人会提前撤离,那大明海军其实想追也不大可能追得上。 但是,荷兰人也舍不得南洋这边的利益,赖在这里,能从这里搜刮到多少利益,那就搜刮多少利益! 除非是大明海军来攻打他们了,他们才会跑! 如今,就是前方岛屿那边已经侦查到了大明海军大举出动的消息,这让揆一知道,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因此,他把事先吩咐下去的撤离计划,下令执行了。 教堂那边急促地钟声就是信号,表示大明海军打过来了,赶紧跑! 果不其然,在狮城的荷兰人撤离不到一个时辰,大明海军的前锋,便已经出现在狮城这边人的视野之中了。 之前的时候,在荷兰人撤离之后,回过神来的土著,有的赶紧跑回自己的国家去了,显然是要把这个惊天的消息带回去;而有的土著,仗着人比较多的那些,就开始抢东西了。 不过这些抢东西的土著,对于荷兰人贴了封条的那些地方,还是没那个胆子去抢,因为他们就怕荷兰人突然又返回!对于荷兰人,被教训多了,那种害怕是刻在骨子里的。 不过,一直到荷兰人的舰队消失在天边,再也看不到,又等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人经不住诱惑,便开始动手抢那些贴了封条的地方了。 比如说,兵工厂,这里面的东西,可都是他们最想要的。 然而,当他们想要抢这些地方的时候,一队队的明人,却是有组织地出现,虽然没有火器,但是都拿着冷兵器的,长矛最多,菜刀也有不少,当即护住了兵工厂等重要设施。 不用说,在狮城这里的明人,绝对是有朝廷的人,他们是知道的,朝廷迟早要拿下这里的,他们潜伏在这里的目的,也是要获悉消息送出去。 如今看到荷兰人这么逃跑,自然就站出来了,组织这里的明人出来保护重要设施了。 “朝廷大军马上就到,谁要敢破坏这里的东西,就杀谁全家!” “谁要不信就动手试试,敢和我们大明为敌的,灭了你们部族信不信?” “谁要是再靠前,就拿命过来!” “……” 这里的明人,全都会土著的话,他们大声喊着,严厉喝斥着这些蠢蠢欲动的土人。 之所以说得那么狠,是因为他们在当地的时间久了,了解这里的土人,好言想劝是没用的,这些土著就记打! 谁强大就怕谁! 事实上,就连那些荷兰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如果没有发生大明军队攻占吕宋之后报复屠杀明人的西班牙人和当地土著,估计荷兰人不会这么好说话,说不定有很多明人会死于荷兰人之手。 但是,有了吕宋那边的例子之后,荷兰人就不敢了! 狮城这边的秩序,肯定是乱了的,但是,这个混乱,因为明人及时团结起来应对混乱,而土著又是欺软怕硬的德行,就都忙着去抢其他人的东西,很少有土著不长眼,去和严阵以待的明人碰撞。 不过,狮城的这些混乱,在大明海军前锋出现在海面上时,便都结束了。 一艘艘的大明战船,都是五百料的大船,还有蒸汽铁甲战船混在其中,更是增添了摄人的威风! 各艘战船的甲板上,列队着一排排的明军将士,统一的红色军服,格外的醒目。 海风吹动之下,战船上的锦旗,猎猎作响!似乎是在宣告着,这里的主人过来了。 狮城外围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三堆狼烟冲天而起,别人看不懂,但是,海军将士这边却是知道,这是什么信号! 因此,这些大明海军战船,直接便开进港口这边来了。 码头上,越来越多的明人,手拿各类旗帜,挥舞着过来欢迎。 而那些土著,在震惊之后,全都本能地退到了一边去,躲到了角落里,注视着庞大的大明海军的到来。 港口这里的那些土著人的船,也自觉地驶离,躲得远远的。 所有人都知道一个事实,狮城要变天了,或者干脆说,马六甲海峡要变天了! 在这些大明海军前锋中,还夹杂着五艘西夷的风帆战舰,挂着的旗帜,是葡萄牙的旗帜。 毕竟葡萄牙人曾经统治了马六甲海峡一百多年,也就是十年前,才被当地土著联合荷兰人把他们打跑了。 这一次,明军要攻占马六甲海峡,不但是要对荷兰人用兵,也要对当地土著用兵。这些葡萄牙人便是最好的向导,就征召了他们随军出战。 此时,葡萄牙人在濠镜澳的总督杜堔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不由得非常感慨。 这个狮城,是他们葡萄牙人曾经占据的地方,但是被荷兰人夺走,霸占了这里。以至于葡萄牙人要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时候,都要向荷兰人交税才能过! 荷兰人占领马六甲海峡,可谓是花了大力气,大本钱的,但是,他们在这里才盘踞了多久,竟然就主动放弃了这里? 按照大明这边的话来说,那是闻风而逃了吧? 真得是难以想象,那些桀骜不驯,甚至可以说六亲不认的荷兰人,竟然会如此怕大明! 想到这里,杜堔仔细想想,却又一下理解了:荷兰人之所以敢抢他们葡萄牙的,还抢其他国家的殖民地,是因为他们觉得能打得赢! 但是,荷兰人对上大明海军,之前就有东番之战,两天就把他们固若金汤的热兰遮城给打下来了;然后,荷兰人又随大明海军去见识过,怎么收拾倭国的事情。 至少在大明帝国的周边,有一个铁一般的事实,是没有任何国家,包括荷兰在内,能和大明帝国为敌! 想到这里,杜堔又想起大明庞大的疆域,还有比全欧洲加起来都要多的人口,以及无数的物资财富等等,他就不由得有点呆了,这样强大的帝国,如果不是自己内部乱的话,又有什么国家能打败他们呢! 至少在大明周边,是不可能有国家能从外部打败他们的吧! 他在想着时,大明海军战船便靠上了港口码头,在这边的明人中,就有几个人立刻迎了上去,和从船上下来的明军将士嘀咕了一下之后,就见到船上下来了大量的明军将士,开始全面接管狮城。 看着明军将士一队队全部都是统一军服,手中的燧发枪上那闪亮的刺刀,一队队地整齐开进,那些土著更是不敢冒头。 这个时候,他们都已经明白,之前的荷兰人是知道明军要到了,所以才会仓皇而逃! 等到海军前锋基本上已经全面掌控了狮城时,海军的主力便到了。 海面上,更多的大明战船,犹如铺天盖地一般,到达狮城这边。 这一幕情况,看得那些土著更是震撼。 几百艘船,这里的土著国家,其实也有。但是,他们的几百艘船,那是大大小小拼凑出来的船,而不是像大明海军一般,光是大船都是以百为单位计算的。 还有,大明海军该是故意示威的,在往港口停靠过来的时候,都打开了挡板,露出了炮口的。 一队队的海军将士,也都端着燧发枪站在甲板上。 这军威,就算是此地以前的主人荷兰殖民者,也是做不到的。 荷兰人的战船,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兵船,是真正的战船,但是另外一种,其实是武装商船而已。且荷兰人的战船,大都只是武装商船而已。 荷兰东印度公司,最鼎盛的时候也就是四十艘真正的战船,以及一百五十艘武装商船而已! 并且这些船,是要分布在荷兰各个殖民地的。 但是,如今大明的这支海军,就战船数量上来说,已经超过了南洋土著认知中的荷兰最多时候的战船数量了。并且质量,也就是装备上来说,也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大明的这支海军,绝对能影响南洋这边任何一个土著国家的兴衰! 这一点,只要是个人,看到大明海军的规模和军容之后,便都能看得出来。 在大明海军主力到达之后,很快就张贴布告,列出了大明海军到达狮城的目的,宣布哪些国家是大明的敌国,是要讨伐的。 当然了,布告上也说了,如果主动投降,就从轻论罪,否则一旦大军讨伐,便是雷霆之威! 各地土著带着这个消息,纷纷回转自己所在的部族、国家,把这个消息传回去。 这个新的变化,对于南洋诸国来说,可以说是惊天之变了! 一时之间,各个王国的王室,文官武将等等,全都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怎么应对这个最新的局势。 是投降,还是抵抗?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63 大航海时代的鞑靼 和狮城毗邻的柔佛王国以及起附属的吉打苏丹王朝,最先选择了向明军投降这条路。 虽然在讨论的时候,也有人提出,说他们已经有火器了,比以前强大不少,觉得可以和明军打一架。 然而,更多的人却认为,就连荷兰人都闻风而逃,就只是那边买自荷兰人的火枪,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可以和明军交手了? 这种论点一出,就毫无疑问地结束了讨论,选择了投降。 揆一估计是没想到,他们荷兰人在南洋费尽心思挑拨,试图让大明海军陷在南洋,最终却被他们自己闻风而逃的事实给破坏了! 南洋土著是没见识,但是不代表他们傻! 你们荷兰人自己都闻风而逃,并且逃得时候还要讨好明军,害怕明军去追赶,那南洋土著这边,又凭什么和明军打? 对于这些投降的国家,王室以及高级文官武将全都迁往大明境内,名义上就是让他们去长见识,享受荣华富贵,实际上自然是让他们不得再掌权,断开原有的联系。然后对这些土著国家进行整顿。 比如重新编辑户口,分配土地,新到的大明官员直接进行治理,宗教也要按照国内一样纳入朝廷管辖,小孩都到公立学堂学汉语等等。 当然了,也还真有脑子不清醒的,就是亚奇苏丹国了。 他们自认为比周边的国家更厉害,毕竟是奥斯曼帝国在南洋的代理人,就心理上来说,就仿佛身后有一个大国可以依靠,就拒绝了投降。 于是,大明南洋海军这边没二话,正好缺一只鸡来杀,当即分兵攻入了亚奇苏丹国。 哪怕亚奇苏丹国的各分裂势力暂时放弃了内斗,团结了起来,却正好给了明军聚而歼之的机会。 明军用摧古拉朽地攻势告诉南洋诸多土著,不是有了火器,战斗力就会强的。面对大明的进攻,也不是人多就能解决问题的! 训练有素的明军,用远高于南洋土著火器的射程,特别是那些没有见过的新式火器,比如没良心炮,手榴弹,炸得一蜂窝进攻的土著鬼哭狼嚎,而后哭爹喊娘之后,亚奇苏丹国的军队便崩溃了。 这一点,哪怕是随军作战的葡萄牙人都不意外。 想当年,他们可是只有一艘战舰,而且因为没有风而没法发挥机动优势的情况下,都能打败亚奇苏丹国两百多艘船的进攻,赢得海战。如今的亚奇苏丹国比那个时候更为不堪,明军又比葡萄牙他们更强大,这个战争的结果是最正常不过了! 对于这种战败的南洋土著国,那就不会客气了。所有的俘虏便被押解往周国,在定王就藩澳大利亚的时候交付过去。亚奇苏丹国内,那些王室和高级文官武将,也都杀上一批,人头滚滚的那种。 只有剩下那些最穷困的当地人,才被纳入同化的行列,让他们过上比以前更好的日子。 另外一支明军,攻打巴达维亚的那支,过程和狮城这边差不多。 为数不过的荷兰人闻风而逃,大明海军几乎是顺风顺水地接受了巴达维亚。当地的土著,有投降的,也有不肯投降的,最终都在大明海军的铁拳之下,教他们怎么做人。 当然了,因为要解决南洋这边的事情,大明海军都没有派出战船去追赶荷兰人。 但是,这不代表荷兰人就没有“惊喜”! 就说揆一领着舰队,逃难式地离开了南洋,往西航行而去。 按照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计划,南洋这边,离大明帝国实在太近,不管是人力还是船的数量上,都是被明国碾压的。并且明国还有那种蒸汽战船,放弃南洋,是迫不得已。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荷兰人就真得会乖乖回去了。 在远东有这么大的利益之下,他们绝对不可能乖乖打道回府的! 因此,按照计划,他们离开南洋之后,便准备提前攻打葡萄牙人占领的锡兰。 在原本的历史上,荷兰人曾在1654年攻打过科伦坡,但是被葡萄牙人击败,退回了锡兰的另外一个基地,积聚了更大的力量之后,再次对科伦坡发起进攻,最终在两年之后打败了葡萄牙人,夺得了整个锡兰。 这一次,荷兰人几乎是整个南洋的实力来攻打锡兰,对此,揆一是很有信心,可以拿下锡兰的。 这一日,荷兰舰队航行到安达曼海时,揆一便号令舰队,前去东宇王朝的大光停靠,顺便休整一下。 这个大光,便是后世的仰光,是伊洛瓦底江的入海口所在。 不过此时,这个大光的规模并不大,人口也不多,还是渔村的规模,或者说,比起渔村稍微好一些而已。 毕竟一条大江东入海口,渔业比较发达,聚集的本地人比较多。过路的船只,也能停靠补给,带去更多的收益。 揆一以前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会停靠的,因为荷兰人在这里也有据点,和东吁王朝打交道的。 可是,这一次,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还没靠近呢,就先行过去的船,不但在返航,还给旗舰这边打出旗号,是有敌人的意思。 这一下,揆一就有点想不明白了。 这里可是洞吾的东吁王朝地盘,虽然洞吾人曾经和想殖民这里的葡萄牙人打过仗,并且还打败了葡萄牙人,把他们当时的总督都钉死在十字架上,可荷兰人和东吁王朝的关系,却是一直不错的啊! 之前的时候,甚至都给东吁王朝便宜卖过很多火器的,就因为东吁王朝要和明国打仗! 这是怎么回事?洞吾人不至于翻脸了吧?至少他在去年从这里经过的时候,洞吾人还是很欢迎他们荷兰人都!甚至之前有路过的荷兰船只,也没说洞吾人有什么变化的? 这么想着,揆一就很是奇怪。在下令舰队戒备之后,他让旗舰主动迎了过去,想要搞清楚情况。 在大声喊话,能听到声音的时候,揆一终于搞清楚了是怎么回事,这么一来,他就更是难以置信了:“什么,你说大光那全是明国的战船,岸上也都是明军?”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明军怎么会出现在这大光呢? 这里离明国的边界,不说十万八千里,至少也有很远的距离。明军要出现在这里,那就等于是穿过了整个东吁王朝的地盘啊! 有一点,他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里的明军,绝对不可能通过马六甲海峡过来的!其他方向,比如说西边,那就更是不可能! 一个念头浮现在揆一的脑海中:那就是明军已经打败了东吁王朝,占领了洞吾,所以明军才会出现在大光! 但是,揆一自己都没收到消息,由此可见,东吁王朝这边的战事,肯定是在段时间内就结束了! 但是,这又不可能啊! 洞吾的东吁王朝,在周边的土著国家中,算是强大的了!要不然,他们荷兰人也不可能规规矩矩地和洞吾人做生意! 这样一个王朝,就被明国征服了? 虽然揆一承认,明国确实强大,但是,他不认为,明国能强大到无声无息就灭了东吁王朝! 这么想着,他便非得亲眼去看看,大光这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小心翼翼地往大光方向过去,借助望远镜,他还真得看到了,远处大光方向,包括入海口两岸,全都是明军。 那刺眼的红色,都不用看清楚,就知道觉得是明国军队才有的了。 就见入海口上,都是一排排的明国战船停靠在哪里,入海口两岸,明军似乎正在修建炮台。 看到这个情况,揆一可以确认,这里真得被明国占领了。 并且他观察到,入海口那边停靠着的战船,大都不是海上常见的那种大型战船,更不用说,里面压根就看不到蒸汽铁甲战船了。 由此,揆一已经能肯定,这里出现的明军肯定是顺河而下的,换句话说,明国如今已经能直通印度洋了! 确认了这个情况,揆一顿时就有点呆住了。 之前的时候,明国影响南洋,他都已经认了,毕竟离明国近。 结果没想到,如今的明国,竟然打下了洞吾,把他们本国控制的地盘扩大到了印度洋。要是以后明国海军以此为基地的话,那岂不是整个印度洋区域,又将都是明国海军的天下了? 以明国对南洋的掌控欲,从这个距离来算的话,指不定明军以后出现在波斯湾那边,也不是没有可能了! 一想到这,揆一的脑袋顿时就大了! 他率领的这支舰队,还正准备去攻打科伦坡的,占据那里落脚。 可是,明国如今已经到达了大光这里,那南洋的布局,就算能拖住那边的明军,可从洞吾这边新出现的明军,能不向西扩张么? 这一刻,揆一的脑海中,出现了大明威胁论的想法,就如同以前蒙古鞑靼横扫欧亚时候都恐怖! 没想到在这大航海时代,竟然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破事! 他正在想着,发现明军战船那边似乎发现他了,正在集结往这边过来。 顿时,揆一不敢多呆了,赶紧先跑为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64 杀 在荷兰人仓惶逃跑之际,远在倭国本州岛的江户城外,已经是大军云集。 江户地区是德川幕府的老巢,不过大明皇帝的旨意传过来之后,德川幕府的军队,就只有眼前的江户城了。 外面的那些地区,已经被大明军队给攻占了。 此时,就见江户城外,至少有十万光头的矮个子,拿着刀枪剑戟列阵在第一线。 这些人,并不是和尚,而是投降明军的倭人。 本来的话,这些倭人都是要发配去挖矿和修路的。但是,还有最后一座城池,也就是江户没有打下来。大明海军主帅曾英和监军郑森商量之后,便下令剃光这些倭人的头发,给他们冷兵器,让他们去攻打江户,如果立功的,便能减少服役的期限。 而在这些光头军队的后面,则是朝鲜人组成的军队,如今在倭国这边,已经是凶名远扬的了。杀倭人,就是他们的成名作! 此时,朝鲜人组成的军队,就有战场督战队的意思。如果前面的投降倭人敢退的话,这些朝鲜人绝对不会手软! 相对光头军队来说,这些朝鲜人是精良护甲和军械,已经和明军自己的军队差别不大了。 也就是一些新式武器,还掌握在大明本土军队的手中而已。 不用说,大明军队全在最外围,是攻击序列中排在最后面的。 作为全军统帅的曾英等人,此时就仿佛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度假一般。 就在江户城外的一处小山坡上,有遮阳伞打着,两张太师椅,一个茶几,分别坐着曾英和郑森两人,在喝茶。 而在他们的前面,视线位置能看到整个战场的情况,当然,也能看到江户城。 倭国这边的城池,论高大和坚固是远不能和大明本土的坚城比的,就算江户是德川幕府将军府所在,也是一样。 抬头看看天色,似乎时间差不多了。曾英便淡淡地吩咐道:“传令,炮轰!” 说完之后,他自己却是开始品尝杯中茶了。 山头上的信号旗竖立起来,很快,大明军队直属直属的炮兵阵地上,就响起了巨大的轰鸣声。 “轰轰轰……” 稍微若后一点时间,海面上的战船,也向江户城开炮了。 “轰轰轰……” 不要说线膛炮这种最新式的火炮了,就说普通的红夷大炮,以大明如今的科技,炼钢技术,也早已胜过倭国不知道多少。更不用说,倭国这边,压根就不是以火炮见长。 大明的火炮轰击江户城头,但是,江户城头上部署的火炮,就只能是摆设在那里。因为它们的射程根本不够,该憋屈就只能憋屈着。 一颗颗呼啸的铁弹,砸在江户城头上,砸得城墙崩了一角又一角,城头上的旗杆,箭楼什么的,也都是折断的折断,倒塌的倒塌。 倭国这边的最后一阵,明军这边不用顾忌火药的问题,不限量敞开了轰击,这个场面,绝对比过年的火炮烟花要响几百倍! 眼前的这个架势,就犹如大人在欺负小孩一般,让曾英和郑森都有闲情逸致在这里喝茶观赏。 这最后一战,刘伟超其实很遗憾没能亲自看到,因为崇祯皇帝不可能跑来御驾亲征。而那个手机,自然也不可能让别人带过来拍摄。 这一战的大概情况,刘伟超其实是知道的,也是因为知道,大明灭掉倭国的这最后一战,是全面碾压的一战,他才更想看一看到。 想当年,倭国全面入侵华夏,就只是薄铁皮所做得坦克,就能在中原大地上肆虐。而如今,这是刘伟超自己的影响下,把这个憋屈丢还给了倭国! 虽然没有说,三个月灭掉倭国,但是,大明是真得要灭掉倭国,并且自身还没有多少损失! 原本世界的遗憾,至少在大明这个位面得以弥补一下了。 话说回来,此时,在江户城外,大明炮兵轰击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才算停了下来。 江户城头,尘土散去之后,就见在大明炮兵重点轰击的几处城墙段,早已残破不堪,一片狼藉。 原本就不高的城头,更是矮了不知道多少。城头上,压根就看不到一个倭兵。 大规模使用火炮轰击所带来的效果,展现在眼前的时候,特别是对于倭人来说,那绝对是一种震撼! 不过这个时候,却不是给他们震撼的时候,因为进攻的军令传下,该是他们发起进攻的时候了。 光头大军开始向江户城发起了进攻,或许是这次的炮轰给了他们勇气,又或者是身后那些朝鲜人给了他们压迫感,每个光头都是嗷嗷叫着在发起进攻。 朝鲜兵也在跟进,他们除了跟在光头军后面督战之外,还要负责火器攻击城头上露头的倭兵,掩护光头军攻城。 喊杀声,顿时响彻在江户上空。 这时候,郑森倒没有在喝茶了,而是拿起望远镜观察了起来。 通过望远镜,他发现城头上的倭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看着这个,他便有点奇怪地说道:“这次的炮击虽然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可是,应该没有杀伤太多的倭兵吧?” 曾英听了,都没有用望远镜去看,只是用茶杯盖子在捋着漂浮的茶叶,同时淡淡地回答道:“那是当然,火炮本来就不是以杀伤军卒为主的。你看不到的那些,该是被吓到了!” 他说得没有一点错,江户城内,很多房间里,一个个的倭人躲在这里,全都在急匆匆地用各种工具理光头。 回头等到城外的光头大军杀入城内的时候,他们理了光头,就能混成一员,就能避免被杀了! 面对城外的大军,江户城里的倭人,就没有人认为能守得住的。也不用期待援军,因为根本就没有援军! 守江户,原本就已经是绝望之战了,守不住,为什么还要守,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也有人是没法保命的。比如说,德川家光,这个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将军大人! 原本他还期待着,能够卧薪尝胆,说不定将来还有重振德川幕府声势的一天。 为此,他也是真得下了血本,让阿部忠秋带去的求和礼物,是他能拿出来的大部分了。 结果没想到,他等来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而是明军的进攻。 德川家光不知道,是不是阿部忠秋没有见到大明皇帝,或者干脆是带着那些美女、财富跑到什么地方躲起来了,压根就没去见明国皇帝?又或者是船遇到风暴沉了? 总之,此时的他,听着那隆隆的火炮声,是绝望的,真正绝望的那种! 在明军开始炮轰江户的时候,他紧急召集他的那些亲信赶去开会。结果没想到,等了半天之后,压根就没有一个亲信到会! 他,只是等了个寂寞而已! 平时满口效忠,如今人影都不见,指不定就是在自己家里剃光头等着加入光头大军了吧? 想着这些,德川家光就更是绝望了! 当明军的火炮轰击停下,城外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时,德川家光的脸色惨白,拔了刀架上的一把武士刀,便往后宫而去。 一路上,本来应该能遇到的侍女,宦官,已经不见了多少。 能见到的,大都是在惊慌失措地跑来跑去。看到他了,便一个个惶恐地跪地迎接。 德川家光看去,发现他们的怀里,都有一些财物,很显然,他们是准备逃跑! 见此情况下,德川家光更是坚定了心中所想,也不呵斥,只是上前,一刀一个便砍翻在地,然后看也不看,提着那把滴血的倭刀,继续往后宫而去。 一路上,他见人就砍,看人就杀,也不管他们到底有没有贪图财物或者要惊慌逃跑。总之,就是见人就杀! 走过的一路,身后留下了一具又一具的尸体,献血满地,染红了道路。 他的儿子,才八岁多的德川家纲,原本是第四代幕府将军的他,看到他爹拿着滴血的刀出现在面前时,非常地害怕,当即娃娃大哭起来。 本来,德川家光看着自己这个儿子,曾经想着让位给这个儿子的,还是有些犹豫,但是,看到他竟然在那哇哇大哭,顿时就闹了,当即大声喝道:“如此孬种,就不配德川家的种!” 说着话时,便一刀劈了过去,脸上尽是狰狞之色。 德川家纲那想过他爹会杀他,眼泪鼻涕一大把地,带着惊愕的表情,尸首两地,一命呜呼。 服侍他的两个侍女见此,惊恐万分,连忙逃跑,同时大声喊道:“杀人了,杀人了……” 然而,她们都没能逃出屋去,就被德川家光一人一刀送上西天去了。 几个女人闻声跑了过来,能看出来,该是德川家光的老婆。 然而,德川家光却没有一丝手软,就在她们的诧异震惊中,一刀一个地劈了她们! 杀完之后,德川家光扫视了下地上的那些尸体,忽然之间,哈哈大笑起来,似乎他刚才所杀的不是他的至亲,而是生死仇敌一般。 听着喊杀声似乎越来越近,德川家光的目光,便看向了院子里的那颗歪脖子树! ------题外话------ 求月票,谢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65 疯一般的欧洲 “多尔衮,好像是这个名字,我做鬼也饶不了你!” 临死之前,德川家光满腔怨气,大喝一声之后,便上吊自杀了。 亡国灭种之际,他没有怨恨强大的大明,而是怨恨把倭国拖入深渊的大清摄政王! 如果不是多尔衮派人来怂恿他,拿朝鲜来诱惑他,那德川家光相信,按照他原本的策略,是要完全隔绝倭国和其他国家的联系,就不会有大明派兵来攻打倭国的事情发生! 所有的错,都是那个多尔衮引起的! 该死的,要怨恨的,不是多尔衮,还能是谁? …………………… 城外小山上,看到大军已经攻入了江户城内,曾英便放下了茶杯,转头看向郑森说道:“好了,倭国战事结束,我们该能回国了!” 郑森却不像他这样,对于倭国灭国这事,这么风轻云淡! 他虽然是大明人,但是出生在这倭国,并且在这里生活了六年。 只是六岁的话,基本上不会留下什么印象。 但是,对郑森来说,有一个印象一直贯穿他的前半辈子,那就是他和母亲分开,而原因就是德川幕府不允许他娘去大明,哪怕他爹做到了海盗王,也没能改变德川幕府的决定。 在他的印象中,倭国是强大的,能让他爹不敢反抗,不敢对德川幕府提出抗议。 可是,这么强大的一个倭国,从来没有被别的国家打下过的倭国,竟然被大明如此轻松就打了下来,整个过程他都全程参与。 看着大军攻入了江户城,倭国灭亡的这一刻,他是真得有点感慨,见证了历史! 相对曾英来说,郑森更了解倭国,此时,听到曾英的话,他倒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微皱着眉头说道:“江户城的抵抗如此之弱,那些倭兵怕是都会理光头,混在那些仆从军中了!” 曾英听了,并不意外,淡淡一笑道:“随便了,反正只要是光头,都要押去修路挖矿的。只需要为首的那几个倭人能甄别出来就是了!” 郑森一听,想想也是,当即便笑了,站起来拍拍屁股,感慨地说道:“倭国之敌,太弱了,我大明无敌啊!” 就这么喝喝茶,看看戏的状态,敌国都城便被攻下来了,犹如儿戏一般。 曾英听到他这话,眼睛看着大明本土军队开始入城,开口点评道:“倭国虽然装备了一些火器,但都是老式的火绳枪,大炮却不甚重视,和我朝廷军队相比,落后不是一星半点,战法又落后,能轻松打败他们是一点都不奇怪!但是……”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郑森,表情变得严肃了一点说道:“如果以后我们遇到西夷,或者说,我们要开赴西夷所在那边,去灭他们的国,对手是他们,那就会不一样了!” 听到这话,郑森不由得也收了笑容,转头看向曾英。他虽然年轻,但是对曾英的领兵打仗能力,还是很佩服的。此时曾英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他不能不重视! 就听曾英接着严肃说道:“西夷的火枪,已经是燧发枪,西夷的火炮,也有很多重型火炮,他们的风帆船,在很多情况下速度要远超我们的福船,就算是蒸汽铁甲战舰,在风浪大的时候,也是一样。更不用说,他们对火器的认识,对于火器的运用,都远超倭国。因此,如果西夷的军队数量够大的话,大明想要打败他们,就不会这么容易了!” 听到这话,郑森想起他爹也曾给他说过类似的话,在他的印象中,郑芝龙是非常忌惮那些西夷的。哪怕在料罗湾海战中打败了荷兰人,在大明东南沿海压服了荷兰人要他们交保护费,但是,这种对西夷的忌惮,却并没有减轻多少。 虽然如今的大明,已经打下了东番,占据了吕宋,都是因为打败了西夷,可是,这其实是以兵力的绝对优势碾压了他们。 一如曾英所说,如果大明人数上不占优势的话,郑森也不得不承认,和西夷的战事会比较难打! 换句话就是说,大明的最大敌人,便是西夷,大明最难打下的地盘,便是西夷盘踞的老巢! 他们两个,有了这个共同的认识之后,对于灭掉倭国的喜悦,都减少了不少。 作为他们这个级别的将领,对于当今皇帝开疆拓土的雄心,多少是有所了解的,他们知道,以后迟早会和西夷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西夷的情况,崇祯皇帝比他们知道地更多,了解地更清楚。在刘伟超的帮助下,科技树一直不断地在更新。如今的西夷,至少在科技方面,那是完全被大明碾压的。 就比如说,在大明这边已经普及的蒸汽机,在西夷那边,却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 在西夷这边,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大约在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潘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如果是能实用的蒸汽机,更是要等一百多年后瓦特改进才会有。 原荷兰驻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此时已经回到荷兰,立刻在公司高层面前,展示了蒸汽机的图纸,描绘了大明用这个蒸汽机应用在什么方面,顿时就引发了东印度公司高层的狂喜。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和远东这边的思维,或者说和欧洲别国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以金钱为第一目标的荷兰人,立刻向世界公开了蒸汽机的信息,然后公开拍卖,试图卖出一个高价来赚钱。 因为有大明这边作为例子,对于蒸汽机的应用,有了实际案例的参考,加上荷兰人对于推广商品有着自己的天赋,一时之间,整个欧洲都轰动了。 竟然有这么一种机器,能拉动无数的货物,可以日夜不停地行驶?也可以在任何地方,提供动力去劳作,还不用吃东西,比牲畜强无数倍…… 英国,法国,西班牙,瑞典等等欧洲强国,甚至连远在东欧的奥斯曼帝国,由密探禀告之后,都派人赶往荷兰,想要看看蒸汽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宝物? 大约半年的时间内,荷兰成了整个欧洲的中心,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荷兰。 荷兰这边,王公贵族云集,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各种勾心斗角,横尸街头的尸体,比起以往不知道多了多少,还大都是外国人。 围绕蒸汽机的抢夺,绝对是腥风血雨! 最终,荷兰人如愿以偿卖了个超过他们想象的高价,并且还是一份多卖,赚了个盘满钵满! 荷兰人的德行,一如既往地没有改变。包括他们和英国人的海战中,原本他们是打败了英国的海军,可是,为了金钱,他们可以贷款给英国人,支持他们再度战斗。结果,英国人最终用荷兰人的钱打败了荷兰海军! 这一次,虽然荷兰人知道,如果他们垄断蒸汽机的话,必然会让荷兰的国力领先欧洲其他国家,说不定能取代之前西班牙的位置,成为欧洲霸主,结果,为了金钱,他们选择了高价卖掉蒸汽机图纸! 为此,英国、法国、西班牙、瑞典等强国,全都买到了一份蒸汽机图纸,甚至连奥斯曼帝国,也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得到了一份蒸汽机图纸。 随后,这些得到蒸汽机图纸的国家,立刻回国,召集最为杰出的人才,打造属于本国的蒸汽世界! 工业革命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蒸汽机就以这样的面目,在这个位面,提前在欧洲开始普及起来了。 当然了,各个国家只是得到一份蒸汽机图纸,真正实用的蒸汽机原理,他们都熟悉了,可是,要想打造出来,并且针对各行各业进行不同的改造,还要大面积的推广,绝对不是他们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 一如荷兰人所料,他们这些欧洲国家,全都需要时间! ………………………… 话再说回来,崇祯二十二年的这一年,荷兰人逃离南洋,丢掉了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巴达维亚据点,也丢掉了好不容易从葡萄牙人手中抢到的马六甲海峡。 倭国也在这一年亡国,被大明所灭。而大明如今主要的精力,还在忙着把南洋变成大明的内湖,这需要时间。 西边,大明军队正在接收西藏和青海,并且修建铁路到天山脚下,重建西域都护府。 国内,当今皇帝的两个儿子,定王和永王就藩海外,也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 一个要前往澳大利亚,另外一个封建北美洲,光是前期的准备,就是所有藩王中最为轰轰烈烈的。 不过,作为这个大明帝却国的继承人,太子朱慈烺,此时却奉旨在游山玩水,体察民情,增加他的阅历。 朱慈烺对于这样的机会,其实也是很开心的。要不是他父皇这么英明,很可能他一辈子都会在紫禁城,就那么过完一生了。 为此,他有了一点小心思,并不在京畿之地逗留,就怕他父皇因为文武百官之劝而反悔,一下把他召回宫里去了。 ------题外话------ 求月票,求月票,谢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66 好死不如赖活着 朱慈烺一口气跑到了山东境内,然后才减缓了赶路的速度,开始真正地游历起来。 有一点,他是没有忘记的。 崇祯皇帝要他每天都写日记,写下他到了何地,看到了何事,听到了何事,自己又有什么想法。一个月一次,要发往京师给他父皇看的。 这一路上,所有的事情,比如规划路程,吃喝拉撒等等,全都不用他操心。 在他的身边,有方正化领着二十五名锦衣卫精锐护卫,其中十人分两组,或为前锋开路,或为后卫殿后。另外十五名锦衣卫校尉则贴身保护,一般而言,随从这么多,也就是真正有钱人家,或者暴富的那种,才会有这个架势了。 所有的锦衣卫都是带着兵刃,暗藏短柄燧发枪或者手弩。 因为朱慈烺是微服私访的行程,不能暴露身份,因此所有锦衣卫都是便衣,他们的刀也不是绣春刀。 每天晚上夜宿客栈,朱慈烺的一个必须要做的事情,便是写日记了。 这不,就见他又在开始写日记。 边上的方正化,则给他磨墨伺候,顺便也瞄了下太子的日记。 他发现,太子殿下的日记,比起以前,写得更自如了,该是适应怎么写这个日记了吧! 就见太子殿下在日记中记载,说他这一日所见,到处都是在秋收,沉甸甸的麦子,田间地头的农夫,都是收获的喜悦。 经过询问老农知道,如今连州县都配备了蒸汽机为动力的抽水机等等,因此农田已经不用担心缺水,自有官府会调配水源,收获都是不错。 那老农还感慨说,如今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要换了以前,到处都是贼乱不说,田里收成少,赋税还多,饿死的,冻死的,还有被贼害了的,每年都有一些。田间地头,野地里什么的,都会有看到白骨。死于非命的事情,官府压根就见怪不怪,根本不当回事。 方正化瞄到这个内容,他便知道,皇上回头看到这个内容,肯定会很开心的,这可都是大明中兴的表现! 然后,他去拨了下灯芯,让屋子里更亮堂了一点。 在外就是这点不好,没有电灯,还有这老掉牙的油灯,有点伤眼睛,回头要劝殿下早点休息才是! 心中这么想着,方正化又去瞄朱慈烺接下来写的内容。 就见朱慈烺在接着写他问老农,有什么不满意的没有? 一开始,那个老农说没有,只是在他的追问下,才说了一些。说他们种田的,如今基本上能吃饱肚子了,但是却没钱置换东西。 主要是粮食丰收,就不值钱,虽然朝廷的储备仓也会收粮食,但是价格并不高。多余出来的粮食,卖掉之后就没几个钱。更不用说,大部分人都是要留余粮以免意外发生,所以能换钱的粮食就更少了。 但是,每家每户的柴米油盐中的油和盐,吃穿住行中的穿,都是要花钱的。 亏了每家每户还会养猪养鸭养鸡什么的,等到了年底,杀了猪鸭鸡什么的,逢年过节自己可以吃一点外,其他就能拿去换钱。 可就算这样,基本上大部分人家还是没钱开销一些基本的东西。逢年过节有肉吃,有新的衣裳的话,那都是最欢天喜地的事情。 方正化看到,朱慈烺在说这个事情的时候,特意强调了老农的说法,说如今的日子其实很满意了,说得这点只是吹毛求疵而已! 最后是朱慈烺自己的想法,说经历过战乱的百姓特别容易满足,但是,朝廷不能因此而满足,相对来说,百姓的日子确实也只是温饱而已,需要继续为民做主,施仁政,再提高百姓的生活。 比如,在民间推广牲畜养殖,可以开一些刺绣作坊等等,让农民和农妇在农闲的时候,都能赚点钱补贴家用。 方正化看得微微点头,太子殿下真得是按照皇上的吩咐,做事情方面都在给普通百姓考虑。一直这么下去的话,太子殿下今后肯定是一代仁君! 朱慈烺写完日记之后,便准备睡觉了。 没办法,天黑就没有娱乐活动了,除非是省城之类的,或许有朝廷开办的戏剧院,可以去看。 当然了,朱慈烺知道,那些都是属于政通司辖下的。里面的节目,大概是什么,他都有数,观看的兴趣也不大。 …………………… 次日一早,公鸡的打鸣声便把朱慈烺给吵醒了。 对此,他并没有一丝不满。甚至相反,自从出京之后,也曾有几次,他落住的客栈附近,有公鸡打鸣。方正化为了让他睡觉睡到自然醒,就让锦衣卫校尉去把鸡杀了。 但是,朱慈烺知道之后,便下令停止了这种无聊事情。说他很享受闻鸡起舞的感觉,能听到鸡叫声,是他很乐意的事情。 为此,以后方正化就没管过有没有公鸡打鸣的事情。 清晨,朱慈烺用过早膳之后便开始赶路,看着有的农夫在他出发的时候,都已经割了一大片的麦子,他就对方正化感慨道:“我一直以为自己起得早,但你看看,这些农夫起得更早啊!” “公子所言极是!”方正化听了,并不反驳什么,只是附和道。 出了紫禁城,朱慈烺是富家公子的身份,而方正化则是管事。 此时,朱慈烺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迎着已经有点凉爽的晨风,一路走一路看。 当太阳开始升高的时候,温度也升高了不少。方正化看看前方,便对朱慈烺说道:“公子,中午之前大概能赶到淄州,前方那有个庙,我们先过去歇一歇吧?” 他负责太子的安全,当然也包括,不能让太子累到了,生病了等等。 好在朱慈烺足够通情达理,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太子,离开紫禁城就开始放飞自我,方正化提出的事情,他基本上都是答应的。 于是,一行人便往前方路边的那座庙过去。 随行的锦衣卫校尉中,有两骑立刻加快了速度,先一步赶去了那座庙,入内去看情况了。 等朱慈烺刚到庙门口,还没下马时,就见一个锦衣卫校尉出现在门口,向朱慈烺禀告道:“公子,庙里有人上吊,刚被救下。” 好歹从京师走到鲁地了,朱慈烺已经有经验,就在外面就看出这是一个土地庙,很小,应该是连庙祝都没有的那种,估计只有逢年过节,周边的农夫才会来祭拜一番的。 此时,听到锦衣卫校尉的禀告,他不由得很是吃惊,连忙问道:“人活了没有?” “来得巧,刚上吊没一会,救回来了!” 朱慈烺一听,似乎很有兴趣,当即翻身下马说道:“走,去看看,天下太平的日子,还有什么事情想不开?” 边上的方正化见了,倒也没有阻止。 出发之前,崇祯皇帝有交代,让太子朱慈烺只看,只听,不能暴露身份。换句话说,不要管闲事,特别是那种会暴露身份的事情! 如今,只是救了个人,并没有违背崇祯皇帝的交代。 锦衣卫护卫们都是精锐,也不用方正化交代,立刻前后簇拥住了太子殿下,又能让太子殿下有足够空间,进入了庙里面。 这个庙,果然是个土地庙,进门之后,就一个天井,没有殿门,直接能看到当中的泥菩萨是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 就在土地公公前的地上,躺着一个人,还在喘气,边上站着两名锦衣卫校尉。 房梁上,还有一根断了的绳子。 这庙里所有情况,便就只有这些了。 朱慈烺扫过一眼庙里的情况之后,自然就看向了地上那个人,被救下的上吊人。 他发现,这个人衣着穿着不错,绝对不是普通百姓,至少不是农夫,反而像乡绅更多一点。 这就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了! 原本他以为,上吊自杀的,该是农夫之类的底层百姓,生活所迫,麻烦事很多,有时候想不开,说不定就真上吊了。 结果没想到,竟然还是一个乡绅。就他一路所见,地方上的乡绅,那绝对是活得滋润的。基本上,农村的事情,都得乡绅出面,农夫也都听乡绅的。 并且,这些乡绅一般都是村里最有钱的,绝对是衣食无忧的那种。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看着像乡绅的中年男人,为何要一大早在庙里上吊呢? 好像也不能算一大早,反正就是早上吧! 想到这里,朱慈烺已经来到了那人的面前。 这时候,这个上吊的人,似乎也已经喘过了气,那脖子上有一道明显的勒痕,却还是很明显的。 就见他坐了起来,抬头看向朱慈烺,明白这位是主事的人,便带着埋怨之色说道:“这……这位公子,何必……何必多管闲事呢!救……救我干什么?” “……”朱慈烺那想过这个上吊自杀的人不但没有感谢,反而还埋怨他了,一时之间,有点无语,愣在了那里。 锦衣卫校尉们,倒是没有喝斥,只是冷眼盯着这个不知道好歹的人,如果太子殿下一声令下的话,他们便能立刻执行。 只见朱慈烺回过神来之后,便带着一点好奇问道:“好死不如赖活着,你该是活得不错的人,为何要死?” ------题外话------ 月末最后一天了,求月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67 骗局 听到这话,这人似乎愣了下,随后便失心疯一般哈哈大笑了起来。 但是,笑着笑着,这么一个大男人,眼泪却哗啦啦地流了出来。 本来的话,朱慈烺见到他不但不听他劝,反而如此失礼,竟然大笑起来,心中不喜,就准备掉头走了。可是,看到这人竟然泪流满面,同情心不由得又起来了。 于是,他便开口再说道:“有什么事情,或许可以和我说说,说不定我能帮到你!”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这个男人竟然如此,或许真是在绝境上了。 大明如今缺少的就是人口,这人都要寻死了,不管是道义上还是国策上,都不允许他见死不救。 听到朱慈烺的话,这人收了狂笑声,擦了下眼泪,抬头认真打量了下朱慈烺之后,便摇摇头说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看着公子是富贵人家,不过我的事情,你也无能为力的,我……我说出来也没用,就不麻烦公子了!” 言外之意,似乎不是什么小钱的事情。 想想也是,这人的穿着不错,小钱什么的,有什么看不开的? 听到他这话,朱慈烺的眉头一皱道:“那是受了冤屈?那你可以找官府啊,何至于寻死?” 边上的方正化听得有点不耐烦了,但是太子殿下有耐心,他也只好陪着。要不然,这人这么喜欢寻死,就一掌送他归西,成全了他! 真是太不知好歹了! 这人听到朱慈烺的话,露出了一丝苦笑道:“找官府要是有用的话,我……我又岂会寻死!” 朱慈烺一听,顿时自动脑补,立刻想到,该不会是贪官污吏在作祟! 对此,他是无法容忍的,便马上追问道:“怎么,你是被贪官污吏陷害,以至于走投无路,才会自尽?” 这人听了,稍微愣了下,不由得重新打量了下朱慈烺。 因为他听出来了,眼前这位贵公子似乎并不怕官府,一口一个贪官污吏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头?官宦世家,名门大族么? 心中这么想着,或许是和朱慈烺聊得有点多,他的死志淡了一些,便站了起来,整理了下仪容,然后向朱慈烺一礼后说道:“我这事,不算是贪官污吏所为!我们都去找过衙门,但是,我们也知道,衙门也是无能为力!” 朱慈烺一听,心中更是好奇了,连官府都无能为力,那会是什么事情呢? 对了,好像还有个关键词。 于是,他立刻追问道:“我们?不止你一个么?还有,有什么事情是衙门无能为力的?” 这人听了,点点头回答道:“我是前面淄州人氏,在我们淄州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因为贪心,被骗得倾家荡产,以后的日子不知道怎么过?因此,我……我一时想不开,便想着死了算了!” “……”朱慈烺一听,顿时有点无语。 他以为是地方官府在欺压百姓,结果没想到,原来是因为贪心被骗得倾家荡产之人。 很快,他又想到了一个重点,便立刻又追问道:“是骗子行骗,官府为何无能为力?涉及到多人的话,事情更为严重,官府何以不帮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仔细说说看!” 边上的方正化看了下太子殿下,心中感觉,或许这是太子殿下出宫之后遇到的第一件“不平事”,又是大明皇帝的继承人,就想着秉公处理,惩恶扬善吧? 想着这个,他便咳嗽一声,提醒朱慈烺道:“公子,老爷交代过的事情,不要忘记了!” 听着刚才的对话,很可能会涉及官府那边,虽然说,地方官见过太子殿下的,那是少之又少,可是,方正化还是有责任提醒下的。 朱慈烺一听,便明白方正化的意思,不过他没理,他父皇的话,他当然记得的,心中自有分寸。 这上吊的人,也听出来了,这个贵公子的家仆似乎是提醒他不要多管闲事。 这么想着,他便对朱慈烺说道:“还是算了,我先不死了,多谢公子的救命之恩,只是我这事涉及定王,涉及我大明藩属国,谁都无能为力的。” 本来的话,朱慈烺听到他前面的话,觉得救下了人,那也就可以了。但是,听到后半句话的时候,顿时就愣住了,这人要寻死,似乎还涉及到了很多人的诈骗,竟然和他亲弟弟有关,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于是,朱慈烺的语气都严厉了一分,立刻喝道:“说!” 他是太子,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等到以后,整个国家都是他的。一旦严厉了起来,自有一股摄人的气势! 上吊这人听了,感觉到这气势,顿时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些怕,便连忙回答道:“是,是,我说,我说!” 随后,这人便开始说了起来。 原来,淄州这边有人放出消息,说要成立一个投资公司,专门用于投资京师股票发行的买卖。换句话说,就是专门用于购买京师证券交易所发行的原始股。 一年多来,已经有事实证明,只要买到了原始股,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话,最少都是翻倍的赚。 因此,淄州这边很多人都动心了,包括这个上吊的人,便纷纷筹钱给了这个投资公司,贪心一点的,就想尽办法多凑些钱出来,就想着将来能多赚点钱。 这个上吊的人,是淄州下面李家庄的族长,他不但把自家的钱全部拿了出来,甚至连族里的钱都挪了。按照他的话说,普通百姓就是缺钱,他想通过这个机会,给族人都能赚点钱! 结果没想到,遇到了骗子,他们也都是才知道的,血本无归,他觉得回去无法向家人,族人交代,便一时想不开,就想上吊自尽算了。 这个事情,说起来还真是贪心引起的。 朱慈烺听了,不由得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们是何等幼稚,那股票的原始股,有那么好买的么?那可是要拍卖,靠实力说话的。” 这时,一个锦衣卫校尉从门外的马背上拿了一把折叠椅子,进到庙里打开后请太子殿下坐了。 本来如果只是站一会的话,用不到椅子,可看这样子,明显还有一番交谈,这个椅子就有必要了。 “不是!”那人听到朱慈烺的话,看到他的派头,不想被误会,连忙解释道,“说是有关系,能通过内部拿到原始股,我们就信了,觉得能赚好多,没想到……没想到……唉!” “……”朱慈烺一听,更是无语了,还通过内部拿到原始股?他堂堂大明太子,都没有内部可言,就这区区淄州地方上的人,又哪来的内部? 真要有这内部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还有都察院一起盯着的,会不抓人? 想着这个,朱慈烺便摇头叹道:“你们还真是幼稚了,骗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听到这话,这人似乎不服气这个点评,连忙解释道:“不是,这骗子是我们淄州孙家的,官宦世家,他爷和他爹都是在朝为官的,自己又是举人,我们想着,这样的人家,说不定真在京师是有关系的,所以……所以才信了!” 淄州孙家?官宦世家? 朱慈烺脑海中冒出这些问号,便转头看向方正化道:“淄州孙家,是什么人?” 方正化想了下,还真被他给想起来了,便给朱慈烺说了。 这个淄州孙家,在后世其实也非常有名,其中一人,便是鼎鼎大名的孙之獬。 祖上几代,都是中了进士为官的,也就是孙之獬的儿子这一代,在大明朝只是举人而已。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满清入关之后,还是入朝为官了。 当然,也是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这个孙之獬便遗臭万年了! 就是他,为了讨好满清,向多尔衮建议,必须要推行剃发易服,要不然,他都用多尔衮无法抗衡的帽子来压他,即满清入关,到底是满清从汉,还是汉从满清的问题! 也是由此,华夏掀起了腥风血雨,不知道多少人,因为剃发易服而家破人亡。 这个孙之獬,最终也被义军攻陷淄州的时候抓住,恨极了他给满清出的主意,往他身上打孔插猪毛,最终凌迟处死。 此时,听到方正化介绍淄州孙家背景,上吊这人便连连点头,连忙附和道:“对对对,没错,就是他家。这位公子想一下,如此人家,又岂会骗我们?以他家在京师的关系,说能买到那原始股票,我们又如何能不信?” 朱慈烺听了,眉头一皱。 以他的角度,肯定还是不信的。但是,淄州这里,是山东,离京师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这些不是官场中人,见识少,说不定还真会相信孙家的说词。 这么想着,他就又有点疑惑地问道:“既然你们已经知道是孙家所骗,直接报于官府,难道还不敢替你们做主,去和孙家狼狈为奸?” 真要这样的话,淄州地方官就该死了! 同时,他心中也还有一个疑问,这人之前说还和他弟弟定王有关,可听这个话,似乎压根没关系啊? ------题外话------ 最后一天了,求月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68 人心之恶 上吊这人听到他的话,苦笑一声说道:“如果孙家还在,那自然还有追回钱财的希望。但是,孙家都走了啊!”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又是无奈的表情,补充说道:“要不是孙家突然跑了,我们都不知道上当受骗了!” 也就是说,正因为孙家是官宦世家,在淄州有非常高的声望,毕竟这种接连出进士的世家,还是非常少见的,书香门第啊!如此,才会让他们深信不疑。 听到他的这个说法,朱慈烺就又想不明白了,便微皱着眉头追问道:“走了?能走到哪里去?拖家带口的,还查不出来他们躲到哪里去?报了官府,自然会去追拿的啊!” 边上的方正化,在这时不知道从那里拿出了一个水壶和水杯,倒了水之后,感觉了下温度,才恭敬地递给太子殿下。 朱慈烺见了,顺手拿过,喝了一口便还给了方正化。 上吊这人看到这一幕,略微有点吃惊,感觉眼前这位贵公子的派头好大!不但家丁护卫多,出门还备着椅子,茶水等等,真是会享受啊! 他却是不知道,此时方正化的心中,却是想着:太子殿下处理事情的手段,还是嫩了点,一点点事情,都问了半天了,并没有在这事上抓到重点,三言两语就能处理完。 或许,这就是皇上让太子殿下出来历练的原因吧! “确实是打听出来孙家的去处,但是,官府无能为力,没法去捉拿啊!”上吊这人脸上全是无奈之色,回答朱慈烺道。 朱慈烺一听,顿时就想不明白了,当即提高了嗓门,大声喝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孙家逃到哪里去?官府竟然还没法去捉拿?” 他还没意识到,边上听着的方正化却是一下就想到了。顿时,他眉头一皱,心中想着:还真是不好捉拿! 果然,上吊这人回答朱慈烺道:“他们是去了定王的藩国,已经从登州坐船出海了。” 登州离淄州并不算远,从那里上船之后,沿着海岸线南下,该是经过东番到南洋的周国再到定国去。 朱慈烺听了一愣,脑海中立刻冒出来这个想法。 正在这时,这人又补充说道:“孙家不是进士便是举人出身,听说在定王那里得到了重用,去了定国之后,会是定国的大官。” 说到这里,他露出无奈之色道:“淄州衙门这边,也是无能为力了啊!” 不要说人已经走了,就算没走,淄州的地方官府对于定国的高官,估计也不敢乱来。毕竟,定王可是当今皇帝的亲儿子,又不是普通藩王! 更不用说,如今人都已经走了! 朱慈烺听了,眉头皱着,沉声说道:“如此行径,朝廷也不能不管啊!” 直觉上,他就觉得这个事情不对! “哎!”上吊这人听了,叹了口气说道,“这种事情,其实已经有先例了。朝廷的大棋之下,谁敢对着干呢?” 听到这话,朱慈烺就又奇怪了,当即追问道:“这话是何意?” “朝廷不是要把藩王都封到海外去么?而藩王分到海外去,都在国内招人去当臣民。因此,之前就有一些人干了偷鸡摸狗的事情,然后就跑去藩国了!”这人叹着气说道,“要不然,这么多藩王跑到海外去,哪有那么多的人会跟着跑去海外呢!” 一听这话,朱慈烺就算年纪轻,没有历练过,也是明白过来了。 如果只是一个两个藩王就藩海外的话,只要给出的条件合适,该是能在国内招到一些人去海外的。 可是,如今是要把国内的藩王都封到海外去。每个藩王就藩海外的话,当然是要以大明百姓为其统治基础,去治理藩国的。要不然,就以那些刀耕火种的土著,这藩国还能有未来?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藩国都需要大量的大明百姓。越到后面就藩的藩王,就越难招到足够数量的大明百姓。这么一来,不管是什么人,藩国都是要了,因为已经没有挑选的余地。 这个淄州孙家,还是官宦世家,这么有学问的人,定王那边知道了,要封他们为高官治理定国,也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了。 想着这个事情,朱慈烺的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因为他想到,这么下去的话,指不定那些跑去藩国的国人,在临走之前都会做些违法乱纪之事,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了,不用被追责! 虽然说,这些心术不正,鸡鸣狗盗之辈离开大明,其实是个好事。可是,他们临走之前的祸害,那可都是要大明百姓去承受了啊! 这么想着,他便抬起头来看向眼前这人问道:“这次孙家所骗之人多么?” “多!怎么不多?淄州周边,都是相信他们孙家的,全都上当了,无非是被骗的钱多一些还是少一些了!” 朱慈烺听了,认真地想了一会说道:“你要是死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活着,才会有你想要的。钱么,没了可以再赚,如今大明的机会多的是。另外,你的这个事情,未必就不会有转机,你可以等等看。” 很显然,他心中有了决定,才会如此一说。随后,也不等这人回话,他就站起来转身走了。 锦衣卫校尉一见,立刻开路的开路,收拾椅子的收拾椅子,只是一会到功夫,庙里便只剩下这个上吊的人了。 他此时经过这么一番交谈,已经没有了寻死的念头,听到马蹄响,出了庙门一看,却是看到十几骑背影。 那些家丁护卫,都是骑着高头大马,簇拥着那个贵公子离去。 看着这一幕,他心中非常好奇:“这位贵公子,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骑了一段路之后,一直不说话的朱慈烺,忽然转头对方正化说道:“我们在淄州停留几天,有关孙家的事情,都打听一下!” “是,公子!”方正化听了,立刻答应一声。 随后,他驱马稍微落后了一点,转头吩咐了下身边的一个锦衣卫校尉,把太子殿下的交代吩咐了下去。 朱慈烺的打算,并没有听这个上吊自杀的人怎么样就怎么样,先自己去核实之后再说。 另外,他觉得这个事情,也是有一些疑点的,这不,就听他对方正化又交代道:“这个孙家,既然是官宦世家,为何不留在国内,要去定国呢?真要去,为何又是全家一起去,而不是走其中一两个呢?都查下,看看有什么隐情!” 一般来说,哪些要去海外的,大都不可能全家一起去,多是开枝散叶的想法。 对于官宦世家来说,更是如此了。他们在大明境内的基业,人脉等等,都会因为全家一起去海外而没了的,这个付出的代价有点大。 再说了,定国那边,虽然能当高官,可那地方都是土著,并且很原始,生活肯定没有在大明舒服的。 普通老百姓,国内过得艰辛,跑去藩国当人上人,还能理解。但是,官宦世家…… 总之,朱慈烺觉得这其中有隐情。 所有的这些调查,如果最终证明上吊那人所说是真得话,朱慈烺决定,这个事情一定要向他父皇反应。这并不是针对他亲弟定王,而是藩王就藩这个事情。 …………………… 入夜,淄州城内的客栈上房,方正化便已经收集到了朱慈烺的所需要的信息,向他禀告了。 那个上吊的人,并没有说谎。 孙家确实是淄州宦官世家,骗了不知道多少钱,已经出海了。 而孙家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孙家在国内的仕途不顺。 如今孙家主事的人是孙之獬,天启年间的进士,因为抱了魏忠贤的大腿,当过翰林院检讨,后来因罪罢官。 崇祯初年的时候,崇祯皇帝打击阉党,重用东林党人,自然就不会有孙之獬的事情。甚至可以说,他大儿子中了举人之后一直没法再中进士,也是受他牵连。 到了后来,崇祯十五年之后,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有启用,一个最有代表的,便是南京政通使,为此,孙之獬受到鼓励,也曾去京师跑官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哪怕朝廷急需官员去当流官,甚至连举人都派去了,可孙之獬却一无所获,包括他儿子也是。 方正化的推测,该是孙之獬对大明官场绝望了,才会举家迁往海外,去定王封地当官了。临走之前,设下了股票原始股的骗局,骗了一大笔钱,然后出海溜了。 至于上吊那人所说,这种去海外藩国之前,会偷鸡摸狗,甚至杀人放火的事情,还真是比较普遍。 对于这样的事情,涉及到了藩王,犯人还跑去了藩国,地方官府这边也是无奈,更多的是选择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宁人。 尽责一点的地方官府,会把本地准备去藩国的名单张贴出来,提醒当地百姓注意打交道。但是,防不胜防,鸡鸣狗盗之事,最是常见了。 听完方正化的禀告,朱慈烺考虑良久之后,除了写在日记上之外,还特意写了奏本,立刻发往京师。 ------题外话------ 新的一个月,求保底月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69 国际捕快衙门 太子朱慈烺的奏章,自然是直接送到宫里去,呈送到崇祯皇帝的案头的。 当崇祯皇帝看到这份奏章的时候,朱慈烺不明白官宦世家的孙之獬一家为什么要选择举家搬迁藩国去,他却是明白的。 因为孙之獬一家的仕途,就是崇祯皇帝本人授意,绝了他们的念想的。 崇祯皇帝觉得,这还是自己仁慈,要不然,早弄死这个恶心的人了! 别人不知道孙之獬,但是崇祯皇帝因为有刘伟超的存在,自然就知道原本历史上的大事,也就是这个孙之獬干得好事! 满清入关,孙之獬为了讨好满清,第一个剃发易服,结果被汉官和满官都不待见,便上疏提议让朝廷之前颁布的剃发令加快执行。疏言:“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就是他的这份奏疏,掀起了华夏的腥风血雨,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而死! 完全可以说,他让当时有骨气的汉人差不多死绝了! 虽然说,在崇祯皇帝的角度来说,他的这道奏疏有利于反清复明,但是,他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大明朝,而是一己之私,连祖宗都不要的。 这样的一种人,不妨碍崇祯皇帝极度恶心他。 也是这样的一种人,要跑藩国去之前,狠狠地祸害了当地百姓,或者说乡绅,似乎也不是什么意外之事。 崇祯皇帝看到朱慈烺这份奏章,一是因为犯事者是孙之獬这个“名人”,二是朱慈烺自己总结,这种在大明犯事后逃到藩国去的做法普遍,如果不加以限制,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对于大明律法是一种挑衅,不管是为民,还是为朝廷威严,都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大规模发生。 对此,崇祯皇帝还真得重视了起来。 不过有一点,他也有点奇怪的。 既然这种事情,这么大规模的发生。虽然说,以偷鸡摸狗,骗人钱财的事情发生,但是也不是没有杀人放火这样的大案,但是为何就没见到底下报上来呢? 此时的崇祯皇帝,哪怕是儿子上的奏章,他心中有疑惑,也不会偏信,便传旨厂卫,让西厂和锦衣卫分别去调查。 一查之下,厂卫给出来的结果,和太子朱慈烺所奏大体上是符合的。 也就第一个藩王周王就藩吕宋的时候,这个情况还不明显。从唐王开始,在大明国内触犯律法的人,为了逃避官府问罪,就有逃去藩国当民了。 对于此事,崇祯皇帝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根据直觉,这种事情一如太子所说,确实是有问题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把藩王都封出去,是他定下的国策,如果藩王在国内招不到民众随其就藩,那藩国的治理便是一个大问题,也会影响藩王就藩海外的。 这是个问题! 万事不决问刘伟超! 这是崇祯皇帝的习惯了,事情调查清楚之后,便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 当视频接通的时候,崇祯皇帝就把这个情况说了下,然后问刘伟超道:“你们后世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又是怎么处理的?” 大明朝还真没有先例可以参考,至少在以前,藩王可都是在国内的。大明的藩属国,那也只是名义而已,和大明的直属关系没有那么明显。最为主要的是,在藩王封建海外之前,大明百姓和他国的流动性是非常少的,少到可以忽略的那种。 因此,有个把触犯大明律法的,逃去了海外其他国家,甚至都不会上奏到皇帝面前。 当然了,如果对朝廷来说,罪行极大的话,那还是会追捕的。明朝这边,就有过一个例子。 东南沿海的一个大海盗闹得很凶,被朝廷水师击败,逃往了南洋,但是朝廷水师追了过去,最终把试图跑到南洋去创建国家的海盗给灭了。 比较讽刺的是,这个大海盗是想打吕宋的,西班牙人都慑慑发抖,结果朝廷水师到了之后,是联合了西班牙人一起灭了这个大海盗。要不然,南洋的历史都会被改写。 此时,刘伟超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之后,想也不想便说道:“这种事情当然是有的,并且还有不少。一种最常见的手段是两个国家之前签署抓捕和引渡罪犯的协议。如果我这个国家的犯罪分子逃到你国家去了,就通知你这个国家,让你们帮忙抓住了然后送回来!反之,也是一样!” 崇祯皇帝一听,感觉很有道理,当即点点头。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刘伟超继续对他说道:“当然,我这个位面,有一个国家是世界霸主,至少目前来说,是一家独大,因此,他能自己去别的国家执法,称之为世界警察,也就是世界捕快!”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那眼睛顿时就一亮。 这个表情,被刘伟超看到了,便又进一步补充说道:“不过这个世界警察,其实是带着贬义,讽刺这个国家的手太长,什么都要插手!因为,这就是一个国家欺负一个国家的表现!要说平等的,就是我说得第一种合作方式才是!” 顿了顿,刘伟超话锋一转,却对崇祯皇帝说道:“不过在你那个位面,如果要我来说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学一学,至少从法理上来说,你是有这个法理基础的!” “你说,朕听着!”崇祯皇帝显然很感兴趣,立刻就回应道。 刘伟超听了,便给他仔细讲道:“大明是宗主国,对藩属国天然有管辖权,更不用说,这些藩国还都是大明这里封出去的!对不对?” 以前的时候,大明藩属国的藩王即位,必须要大明皇帝的承认才行。除此之外,比如说,朝鲜,大明的登莱巡抚都有对朝鲜的管辖能力。 当然了,一般情况下,也没有谁会去管藩属国的事情。 此时,刘伟超就在对崇祯皇帝侃侃而谈道:“当然,我认为,最要紧的是,你是大明皇帝,自己国内的罪犯祸害了百姓,祸害了大明,却能逃去藩属国而不受惩处,这就是打你的脸,是不能被允许的。” “如果少的话,一件,两件,影响力小,那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听你介绍的,这可不是一件两件,而是有样学样,很多人在跑去藩属国之前都会祸害下大明,这就是大事了!” “你们古代不是讲究,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么?既然有人在大明境内犯罪了,哪怕天涯海角都要追杀,也是合了那句响亮的口号,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是一个道理!” “你是大明皇帝,首先也要为大明百姓负责。你说对不对?” 一口气说了这么说,崇祯皇帝都没有打断他,在他说完之后,就听崇祯皇帝点点头,不过还是皱着眉头说道:“理确实是这个理,朕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如果朕真得要严惩的话,就怕后续的藩王在国内招不到人,会导致那些藩王抵制就藩海外了!” “……”刘伟超一听无语,稍微过了一会之后,忍不住问道,“你还是不是大明皇帝了?你的威望呢,纸糊的么?到这个地步了,害怕藩王抵制?谁要敢抵制,收拾谁便是!” 顿了顿,他又一次强调道:“你的权力,来自于最广大的百姓,如果你失去了民心,你的皇帝位置就坐不稳。如果你得最多百姓的拥护,就算把藩王全杀了,又有谁能奈何你?” 崇祯皇帝听的有点不高兴,这个话太刺耳了,说他竟然是纸糊的! 不过再不高兴,也奈何不到刘伟超。或许也是因为奈何不到刘伟超,因此崇祯皇帝的理智还是保持着的,仔细想想,便表情严肃地点点头说道:“朕差点忘记了根本之道,多亏了你的提醒!” 刘伟超听了,笑着点点头说道:“这就对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影响老百姓的事情,可不能马虎了,同样,《大明律》是你的脸面,对于敢于违背《大明律》,试图打你脸的那些人,你根本就不要对他们客气!” 崇祯皇帝听了,认真地说道:“朕知道了,朕让地方衙门把涉及藩属国的罪案汇总到刑部,由刑部统一向各地藩王要人!” 听到这话,刘伟超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恶趣味,便对崇祯皇帝说道:“你不如设立一个衙门,比如叫国际捕快衙门,专门用于处理国家间的犯罪。当然,这个衙门肯定是大明主导,其他国家都可以参与进来。有跨国执法权。我相信,随着大明的扩张,开放,以后国家之间的犯罪会越来越多。” “……”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无语。 他和刘伟超算是很熟了,对于刘伟超的说话语气想法等等,其实都有了解。 刘伟超的这个提法,他就感觉到了刘伟超的恶趣味。 不过,他认真想了一下之后,感觉刘伟超说得也有道理。 以前的大明,并不关心国外的事情。但是,如今已经不同了,自己都是要当球长的人,国家之间的事情处理,以后少不了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70 天捕司 “涉及藩国的,竟然有如此之多的违法乱纪之事?何以朕之前未曾闻报?” 次日,文华殿内,崇祯皇帝冷着脸,把厂卫整理之后的奏章,让掌管西厂的王承恩念了一遍之后,大声喝问底下的官员。 古代这时候,对于杀人案同样是非常重视的。甚至连朝廷要处决犯人,那都是要上升到皇帝这个级别亲自做最终批示。 并且,为了表达皇帝有好生之德,往往还会从死刑犯的名单中,圈几个出来不杀。 人命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对应的,杀人大案,同样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涉及到藩国的杀人案,往往成为了悬案,哪怕知道杀人犯逃去了藩属国,却也是无可奈何。 有上奏的几个案子,最终在内阁这边被按下了,没有上升到皇帝这边。 这也是崇祯皇帝因为太子朱慈烺的奏章,才知道了原来涉及藩国有这么多事情的原因。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震怒问话,文华殿内安静了一会之后,首辅贺逢圣便出列奏道:“陛下,是老臣糊涂了!” 这几年来,朝廷的大事,都是各地平叛相关的事情,包括各地战事,粮草辎重,后续的官员调派以及治理,还有打南洋,打倭国,征讨西域以及藩王就藩海外等等大事。 对于朝堂上这些大明高级官员来说,这才是大事,其他事情相对来说,都是小事了。 这些大事,必须是要做成的,妨碍这些事情的,就要放一边去。 甚至有多人认为,那些心怀不良的人,跑去了藩属国,对大明来说,反而是好事。 因此,种种原因之下,不但是文官这边,还包括厂卫一系,最终都下意识地选择了放到一边去。 如果不是相对来说,无所事事的朱慈烺遇到了上吊自杀的人,不是他得崇祯皇帝吩咐一切要以百姓为重的做事态度,说不定这个事情还会继续放任下去。 此时,作为百官之首的首辅,面对崇祯皇帝的喝问,只能出来领罪了。 对于这些解释,如果换了之前的崇祯皇帝,其实是能接受的。可如今,他已经经过刘伟超的分析,有了新的态度,那就不一样了。 这不,就听他当场发飙道:“事关《大明律》,何以有轻重之分?如此下去,人人不把《大明律》当回事,法何以为法,国何以为国?官何以为官,君何以为君?” 听到皇帝说得这么重,在场的这些人都挡不住了。他们没想到,皇帝对于这个事情看得这么重! 真要说得话,也确实是的。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崇祯皇帝还在冷声喝道,“朕告诉你们,此犯大明者,是为犯《大明律》也!大恶诛之,小恶惩之,总之,所有敢犯《大明律》者,皆要付出代价,如此,方能人人敬畏《大明律》而不敢犯之,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安康!尔等,知否?” “老臣知罪!” “微臣知罪!” “……” 一时之间,文华殿内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依旧是态度严厉,大声说道:“刑部衙门下,新设一个天捕司,意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敢触犯《大明律》者,天涯海角亦要追捕归案,此亦包括藩属国以及其他国家,可行文让其协助遣返,亦或直接派人过去抓捕。” 如果是藩属国的话,行文协助抓捕遣返,这是成本最小的了。 不过如果不是藩属国,可能会不理大明的要求。比如说,大明的犯人逃到了荷兰,荷兰人估计不会给,这个时候,就需要天捕司派人去了。 此时,崇祯皇帝说完之后顿了顿,没等底下臣子反应过来,便又加重了语气,冷喝道:“藩王如若包庇大明罪囚者,藩王就不要当了!” 大明对藩属国的藩王本来就有管辖权,想要当藩王,就必须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才可以。 既然可以册封的话,要废也是没问题了。至少法理上,都是没问题的。只是以前的时候,大明皇帝从来没有用过这个权力而已。 如今,崇祯皇帝直接宣布了这个事情,可以说,绝对是非常重视这个事情了。 他在文华殿上的这些雷霆大怒,最终导致首辅贺逢圣,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纷纷提出了辞职。 不过,只有首辅贺逢圣的奏章,崇祯皇帝批准了,让他告老还乡,回家养老去了。 由此,次辅孙传庭进阶为大明首辅。 历史到此,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了。 这个事情,随后传遍天下,顿时也引发了轰动。 当然了,这其中,肯定是有政通司的功劳。 事实上,对于这个事情,京师这边还好,就那些被去藩国之前祸害多了的地区,反应最是强烈。 “陛下圣明啊,从此之后,再也不用担心那些地痞流氓了!” “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那么几个二流子,真得是越来越嚣张了,还想着混不下去就跑藩国去,这下好了,皇上都明确说了,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跑那都能抓回来!” “是啊,看他们还敢不敢乱来?皇上这一次,可是连首辅都降罪了的,可见这事绝对是认真的!” “其实,不止是那些想逃去藩国的人了,任何人,估计以后要是想触犯大明律法,都要好好掂量掂量后果了!” “也不知道天捕司什么时候成立,赶紧把逃去藩国的那厮给抓回来!” “我那衙门的小舅子也说了,皇上这道旨意一下,他们也就不用为难了。放心,地方衙门都会整理案卷上报刑部的!” “那个该死的孙家,这下没得逃了吧?就算是定王,肯定也报不了他的。要不然,皇上可是说了,藩王就别当了!” “但是,定王是当今皇上的亲儿子,应该不至于如此吧?” “看吧,如果定王要保那孙家而自己没事的话,何以服众?如今这孙家的事情都已经闹开了,连朝廷邸报上都写了,肯定不遮掩,皇上必然不会说话不算话的!” “……” 在议论纷纷中,淄州孙之獬的案子,最是引人注意。 因为这个事情,已经发到了邸报上,传遍了天下。 并且,孙之獬一家,是官宦世家不说,还投靠了当今皇帝的亲儿子定王麾下去当了大官。 每一个因素,都是非常有话题性的。 有些聪明的人,从事情的发展态势上就判断,皇上绝对不会包庇,甚至可能会以这个事情来杀鸡骇猴,警醒那些犯罪而逃的,以及试图包庇逃犯的藩王。要不然,朝廷绝对会把这个事情压下去,而不是广而告之! 但是,大部分人的眼光是没有这么好的。 他们觉得,孙家是官宦世家,那在官场上是有关系的。所谓官官相护,不就要体现在这个时候了! 并且,定王要远赴土著人为多的藩国,更是缺少有学问的手下。这个孙家有举人,有进士的,没几个藩国有这样的人才!对于定王来说,肯定是不想失去这等人才的,而他又是当今皇帝的亲儿子,宠爱的田贵妃之子,指不定会仗着圣宠,说不定就把这事扛过去了呢! 不过这样的猜测,并没有持续多久,正在江南一带招募臣民,准备去南洋的定王,适时发布了声明。大概意思,就是绝不包庇淄州孙家,如果真有行骗之事,必定遣返大明,并且抄其家补百姓之损失。 这个声明一出来,顿时,定王便得了贤王之称号,也坐实了当今皇帝在这个事情上的决心,绝对不容置疑! 经过这个事情,《大明律》在每个百姓、官宦、王公勋贵的心中,顿时份量重了起来。整个大明的治安,都在无形中好了起来。不说大明所有地区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确实也有的地方,真得到了这种程度。 崇祯盛世,已经被人开始提及了。 特别是淄州这边,更是对当今皇帝感恩戴德,不知道有多少户人家,从绝望中又生出了希望。 当然了,也有人心中还是有些疑心,不知道这个事情最终是说说而已,还是真得会如同说得这么做? 崇祯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一个消息从福建这边传开,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淄州孙家在东番被截住,押解回大明大陆,已经在福建登陆。随后,便回押往淄州受审,到时候,朝廷刑部和都察院以及厂卫都会派人前往淄州,参与审讯孙家诈骗之案! 这个消息传到淄州这里时,所有人便都没有了疑问,一个个都是非常激动,甚至不少人放了鞭炮先庆祝了起来。 在东番就被截住,说不定财物都没有花掉,就有追回损失的可能性了。 淄州这边,对当今皇帝的感恩之心,一下变得最是浓厚了! 另外也有一个人,对于淄州孙家一案,还有整个涉藩之事都很关注。这个结果出来之后,也是很欣慰。 这个人,便是太子朱慈烺了。 他从淄州离开之后,一路南下,一直到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临安府,本来还想继续南下到福建和广东等地,但是时间已经到了年底,便不得不结束这次的微服私访,开始启程回京。 ------题外话------ 求月票,谢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71 浸猪笼 由淄州孙家所引发的这次风暴,证明了朱慈烺管那事,是管对了。 这不但是因为他父皇这么做了,还因为他在民间听到了的反馈,都是对此歌功颂德! 因此,他很开心,觉得自己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北返途中,因为已经到了十二月份,越往北,寒风越是肆虐。 但是,才二十岁的朱慈烺,却依旧选择了骑马逆风而行,甚至在寒风中兴致一起来,还会高声吟诗作赋。 对此,方正化倒也没有拦着,甚至还有点欣慰。 此时的太子和刚出京时候的太子,已经有明显不同了。至少如今的太子,有一腔热血,意气风发,不畏严寒,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柔弱的太子爷了! 这一日,朱慈烺拐到了南直隶常州府的宜兴,特意去参观了大明忠烈堂三公之一的卢象升故居。 卢象升战死的时候,他还很小,并且没法出宫,因此并没有见过卢象升。 在设立忠烈堂,并且塑卢象升像时,他倒是去过,也全面了解了卢象升的事迹。 说实话,他非常地好奇,一个人是怎么做到勇冠三军,却又能中进士的? 至少在大明朝,似乎就只有卢象升这么一个真正的文武双全的人! 到了江南,他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才出了这么一个卢象升! 满足了好奇心之后,他才继续北上,过武进县入镇江,再过长江。 一路上,他是有点感慨地对方正化说道:“我以为,先贤所倡之四书五经六艺皆要,才是一个人才之标准。” 这个年代,已经是只有四书五经,而无六艺,特别是六艺中的骑射,更是没有书生去做了。 听到这话,方正化笑眯眯地回答道:“如今老爷其实已经在推行这个,只不过没有提倡六艺而已,可能是六艺之说,已过时也!” “哦?”朱慈烺一听,当即有点意外地问道,“此话怎么讲?” 方正化在这护送的一路上,已经和朱慈烺的关系非常好了,便直言说道:“公子所说这射,古为骑射。可如今我大明朝,已经以火器为主,骑射已不是主流。但是,老爷推行义务兵役制,人人皆要服兵役,便在于练这个射,亦是兵之意思也!” “不错,这一点上,我大明朝确实与时俱进了!”朱慈烺听了,想了想点点头赞同道。 于是,方正化又接着说道:“六艺中的礼,乃是礼制!前两年的时候,朝廷便有重修《大明律》,在礼制逾越这块,更是重点强调,以令大明上下遵行,这也是礼在我大明朝的体现了!” “没错!社会风气为之一靖!”朱慈烺听了,想了下,又是点点头。 然后方正化继续对他说道:“数这个,老爷推出了格物学,不但包括了数,而且更为精深,从所未有,并且还开花结果,对我大明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说,乐、御、书、数皆有包括,也不为过!” 朱慈烺听了,便又是点点头。 别人对于格物学如果不是很了解的话,作为抄录格物学的负责人之一,朱慈烺是最了解不过了。格物学分有很多分支,那是包括天下万事万物的格物,音乐方面,有新的乐器出来,书,简化书写也算,御,等以后便是开车技术吧! 至少朱慈烺是知道的,内燃机可以用于马车上,便是一种新车,在仙界是要通过专门训练才能开这种车。 两个人正在说着这事时,忽然,前方有快马返回,却是一名前方开道的锦衣卫校尉,来到了朱慈烺面前,翻身下马禀告道:“公子,前面百姓聚集,群情激奋,或绕道而行为好?” 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全。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发现有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太子殿下的安全,就会及时示警,由朱慈烺来定夺。 一般而言,像这样的事情,一路南下以来,非常少,就只遇到过一次。 那是两个大的村子抢水,发生了村子之间的械斗。 对于这种事情,朱慈烺一行人便没有前行,最终等到械斗结束再过去了解了情况。 蒸汽机为动力的抽水机不是万能的,干旱之下,也得有水抽才行。 如果水不足的话,有蒸汽机也没用。 毕竟大明实在太大了,有的地方是涝死,有的地方却是旱死,亏了如今朝廷有钱,各地多有救灾仓,能及时赈灾,要不然,一样会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此时,听到锦衣卫校尉禀告的话,要是换了刚出京时候都他,估计会谨慎避开,但是此时,他和刚出京时候的心态完全两样了。 这不,就听他只是微皱了眉头问道:“到底出了何事?” 那锦衣卫校尉听了,略微犹豫了一下说道:“似乎……似乎是前面在行族法,浸猪笼!” 一听这话,朱慈烺不由得略微一愣,浸猪笼,何以要群情激愤? 于是,他又追问道:“杀猪么?很多?” 他毕竟是太子,出身皇宫,且从未出过皇宫,所见所闻都是国家大事之类的,对于浸猪笼是什么概念,却是一无所知。 边上的方正化见了,便在边上解释道:“该是有人犯了族法,要被族里处死,用猪笼装了浸水里淹死!” 这种事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怕是成为一个常识了。毕竟自古以来,皇权不下县,在县以下,都是地方乡绅自治为主。很多时候,族法大于天! 但是,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对朱慈烺这个太子来说,却觉得不可理喻了。 断人生死,这是官府才有的权力,甚至可以说,是皇帝才能有多权力。地方上,竟然敢私自草菅人命,这还了得? 不过此时的朱慈烺,已经是在外历练了几个月的,看到方正化和身边锦衣卫校尉的反应,他就知道可能有自己没有理解的方面,便皱着眉头问方正化道:“看你们不惊不怒,可有什么隐情?” 方正化听了,立刻便回答道:“公子不知,地方上的事情,不报官,一般官府是不管的。这种地方,族里能解决了,又没有苦主闹事,那就当是公正了。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以解朝廷人手之不足!” 在县一级,享受朝廷俸禄的,才区区几个人,其他都是服役的方式,崇祯朝虽然已经有革新,但是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朱慈烺听了,顿时就不满意了。如果没遇到,也就算了,如今遇到地方上私自处置人命关天的大事,他肯定不会熟视无睹的。 于是,他双腿一夹马腹,当即驱马前行。 方正化见了,立刻一挥手,便带着锦衣卫校尉立刻跟上,提高了警惕之心。 要说他们怕这些地方百姓,那倒也未必。毕竟这里可是大明国土,人人都是武装到牙齿,之前时候,只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一旦太子殿下有了决定,他们必然得用心了。 前面路上,拐了个弯,就看到远处大约有两百来人聚集在道路边上的河边,男女老少都有。喧哗声远远地传了过来。 或许是这边骑马订人多,也吸引了那边人都注意,有不少人纷纷看了过来。 前行的五名锦衣卫校尉先一步赶到,隐隐做出防御姿态散开,并不说话。 朱慈烺赶到之后,刚好在他们护卫多中间,却又不妨碍朱慈烺的视线。 赶到的朱慈烺冷着脸,只是扫视了一下,便看到了大概的情况。 就见这些人有的在河边,有的在路边,全都围着一个几个穿着不错的老者,在他们的面前,真有一个猪笼,里面捆着一个女人,反绑着手,嘴上还塞着一块布,泪流满面地在挣扎,却无济于事。 这时候,刚好有两个人往猪笼里面放了大块的石头,然后开始封猪笼了。估计等封完猪笼,就会扔到河里去了。 见此情况,朱慈烺便冷喝道:“住手,你等这是干什么?” 这些村民,看到朱慈烺这一行人都架势,便知道非富即贵。因此,倒也没有因为朱慈烺管闲事就恼怒。 为首的那个老者,往朱慈烺这边走前两步抱拳说道:“这位公子请了,这是我刘家庄出了奸夫淫妇,正行族法,维护法纪纲常,以为他人戒!” 听到这话,朱慈烺不由得一愣,没想到是这么一回事? 这时候,他也才注意到,河边还有一个男的,也被五花大绑,身上同样有石头,正准备装到猪笼里去。 不过有一点奇怪的是,这个男的对此并没有多大反应,甚至脸上都还有笑容,但是,脸上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傻傻的那种。 再看那个女的,或许是看到有人来了,拼命挣扎起来,让朱慈烺看得清楚,那脸上全是不甘之色,挣扎地更厉害了。 看到这个情况,朱慈烺扫视了围观的人群,略微一思索,随即便冷喝一声道:“人命关天的大事,岂是你们私下能处置的?放出来押送衙门,自有官府定案!”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72 就是这样 然而,朱慈烺说完之后,却没有人听他的话,甚至为首那个老者还耷拉了脸,刚才的笑容全都没了,冷声回应朱慈烺道:“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此等伤风败俗之事,实乃我刘家村的耻辱,这位公子,打脸不打脸,最好不要多管闲事!” 这个话,在这个时代下,似乎好像也是有理的。 可偏偏管事的是当今太子朱慈烺,说出去的话,那就是泼出去的水,又岂会因为这种约定俗成的东西而改。 顿时,他的脸色就更冷了,俯视着这个说话的老者喝道:“再说一遍,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得私下处置,难不成,你敢视《大明律》于无物?” 一听朱慈烺搬出了《大明律》,这个老者的脸色就更难看了。他身边的青壮,也有点意外,甚至有几个人,明显有了畏惧。 要是还了以前,《大明律》还不至于这么有震慑力。但是,就在之前,因为淄州孙家一案,导致朝廷格外重视,连大明首辅都因此丢官去职,皇帝可是说了的,敢触犯《大明律》者,跑再远都没有用。新设立的天捕司,可不是摆设! 那淄州孙家是官宦世家,投靠的又是当今皇帝的亲儿子,还不是被朝廷抓回来了! “这位公子!”那老者在稍微愣了下之后,向后看了一眼,然后转回头对朱慈烺说道,“我等乃是大明良民,自然是遵守《大明律》。这奸夫淫妇是当场抓奸,罪证确凿,官府也是知道的。” 说着话,他侧身一指他身边的两个年轻人说道:“看,他们两人,便是官府捕快,代表的,便是官府!” 他这话一说完,被他指着的那两个年轻人便站了出来,其中一人大声说道:“我便是武进县捕头,这位外乡人休得多管闲事!” 说完之后,他拿出了一块腰牌,示意了下就收了回去。 另外那个年轻人也是跟着喝道:“这里没你们的事,不要看着这淫妇长得漂亮就想英雄救美,还不快走!” 一直不说话的方正化,听到这个话,顿时冷喝一声道:“大胆……”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却被朱慈烺给伸手拦住了。 方正化转头看向朱慈烺,发现朱慈烺脸色阴冷,虽然没有大怒,但是了解朱慈烺的他知道,太子殿下确实是怒了。 “区区杂役就能代表官府处死人?谁给你们的胆子?武进县令呢?”只听朱慈烺说完之后,提高了一点嗓音,再用手一指道,“堵人嘴,不敢让人说话。还有他们,她们,皆无痛恨之色,反而以怜悯更多。要我看,是你们这些人要这两人死,可是有不可告人之事?” 一听这话,被朱慈烺指着的那些围观百姓,顿时连连后退,特别是那老者以及他身边的人转头看去时,脸上更是有惶恐之色了。 第一个说话的捕快,似乎是恼羞成怒,当即指着朱慈烺喝道:“你一个外乡人知道个啥,竟然如此多管闲事,莫非是想留下来不成?” 那老者也是冷声说道:“老朽添为刘家庄刘氏族长,按族规处置奸夫淫妇,自古以来,都是合情合理!这位公子,莫要仗着家里就在外多管闲事,老朽儿子可是在朝当御史的!” 听到他这话,他身后的一群年轻人便往前拥,逼近朱慈烺这边几步,一个个的脸上,都露出那种恐吓之意。 意思很明显,这是威胁了。 在朝有个当御史的官,他们如今又是地头蛇,人比这些外乡人多多了,再要多管闲事,他们就要不客气了。 要是普通有钱人家,在这些人威胁之后,肯定好汉不吃眼前亏。如果是家里有当官的公子哥,可能也会顾忌对方有在朝中当御史的官,那可是咬人的官! 围观的人群中,那些之前被朱慈烺所指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露出一种表情,就好像是在说,就知道会这样!外乡人,扛不住的! 然而,眼前这位,可是大明太子,要是被这些乡下人给威胁,那就真是笑话了! 站在朱慈烺面前的锦衣卫校尉,看到那群人竟然敢靠近,便立刻抽刀在手,无声示警:最好别过来了! 可谁知,看到这边抽刀出来之后,这伙年轻人却一点都不怕,在那个族长的示意下,更是再多一些人围了过来。 很显然,估计类似场面有过经历。 那个族长阴沉着脸,再度看向朱慈烺,冷声喝道:“外乡人,你确信要多管闲事?” 言外之意,强龙难压地头蛇,再要多管闲事就不客气了! 朱慈烺见此,只是冷笑一声道:“我是看出来了,此事必有猫腻,我管定了!去放人,我要当场问话!” 听到这话,一名锦衣卫校尉立刻跨步向前,便往猪笼那走去。 “哗啦”一下,那伙年轻人顿时拥过去挡了路,同时,不知道从哪里抄到了家伙,大都是棍子之类的。 “我看谁敢?”那名捕快大喝一声道,“该不会是想要去县衙大牢里过年么?” 他这话刚说完,就见被他们挡住的那个锦衣卫校尉掏出了腰牌,往前一伸,冷喝一声道:“锦衣卫做事,谁敢阻拦?” 只要不暴露朱慈烺的身份,就不违背出京的原则。 一听他这话,这些人顿时就傻眼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些人竟然是锦衣卫的人。 大明朝的锦衣卫,一般而言,都是针对官吏的,但是,不代表锦衣卫就不能管民间事。 那刘家庄族长自然也听到了,看着那个腰牌,不由得心中暗暗叫苦。 他儿子是当朝御史,对于一般的官员有威慑力,但是,对上锦衣卫,反而是他儿子要夹着尾巴做人。 以前的时候,厂卫大都在京畿之地活动。但是从崇祯十五年开始,江南这边也开始有了。 但是,终归而言,厂卫就那么一点人,大明又这么大,很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遇到厂卫,这才是最正常的事情。 但是没想到,他的运气竟然如此之“好”,偏偏遇到了锦衣卫! 锦衣卫可是有赫赫凶名的,不说北方,就是南京城的勋贵,开国以来的那么多勋贵,就差不多被厂卫给一网打尽了! 这些刘家庄的人,就算平时再嚣张,对上了锦衣卫,谁敢乱来? 锦衣卫杀了他们,那都是白杀;他们要敢杀锦衣卫的,那就是杀官造反,逃到外国都没用! 当锦衣卫的这块牌子一亮出来之后,整个场面便一边倒了。 这些只是普通百姓,谁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如此之多的锦衣卫出手? 疯子都不敢! 于是,就见这些人一个个都是慌乱避开,任由那个锦衣卫大步走到了猪笼那边,拿出一把匕首,把猪笼门挑开,又把里面那个女的绳子挑断,随后走向另外那个男的那里,也把他的绳子给挑断了,然后一起带回太子殿下这边。 不过他们并没有进锦衣卫护卫的防线,而是在外围那边,就让他们停下了。 这个过程,刘家庄的人,全都愣愣地看着这一幕,没有人敢干涉。 那女的激动万分,已经自己取下了塞她嘴里的布,一下便跪倒在哪里,激动地大声喊冤道:“青天大老爷啊,民女是被冤枉的,是被诬陷的……” 说到这里,她转头看向那个族长,用手一指,恨得咬牙切齿,然后又转回头,对朱慈烺哭诉道:“青天大老爷,是他,他看上了民女夫家的五十亩粮田,就想要害死民女,抢夺那五十亩粮田!” 或者她怕朱慈烺不信,又连忙用手指着围观的百姓,急忙补充说道:“青天大老爷可以问问他们,问问乡亲们,民女一向恪守妇道,又岂会和一个傻子去苟且!” 听到她的控诉,那族长慌忙反驳道:“放屁,你表面上恪守妇道,实则荡妇而已,你以为老夫不知道,连傻子都不放过……” 听着他们在那争吵,朱慈烺都没理他们,只是转头对方正化道:“就在这刘家庄休息下,你去搞清楚事情真相!” 这种事情,压根不需要他出面,锦衣卫就是这一行的专家。 于是,朱慈烺一行人便带着双方到了刘家庄,自然有锦衣卫校尉伺候他。其他的同僚,很快就分别审讯当事人,并村中其他村民。 不到半个时辰,审问后的事情便摆到了朱慈烺的面前。 这个刘家族长的儿子叫刘光斗,在朝为御史。整个刘家庄,就刘家族长说了算,势力很大。 这种情况,也是正常。 可以说,整个案情其实也简单,大概就是那女的所控诉那样,为了五十亩粮田引发的案子。 如果不是遇到朱慈烺,估计这个刘家族长会得逞,而那女的也背负了脏名浸了猪笼。 事情真相出来之后,接下来的处置自然是很简单的,有关案犯都送去了武进县衙,着令武进县令依律办事,最终案卷要上交到锦衣卫衙门一份。 相信有锦衣卫的招牌在,武进县令不敢不秉公处理! 经过出京历练后的朱慈烺,对于这次的事情,眼光已经不只是局限于这一件事情上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73 皇权范围 回京的路上,朱慈烺就在和方正化讨论这个事情。 “官府不下县,这个事情的弊端太多了!”朱慈烺有点感慨地说道,“这一路南来北往,经过那么多的地方,虽然大部分地方的乡绅还是可以的,但是,你看看,如果遇到刘家庄这样的,私下杀人,真得是轻松之极。这可不是好事啊!” “公子言之有理!”方正化听了,当即点头附和道,“这族长的权力太大了,甚至比官府都要强。哪怕是县令要审这个案子,最终结果也要往上报,判人死罪的事儿,更是直达御前。可在这乡下,族长一言以决,根本就没有复核的可能!” 说到这里,他接着又是话锋一转,对朱慈烺说道:“不过自古以来,乡下地方,多是如此。官府就算想管,也往往管不过来!” 朱慈烺听了,摇摇头说道:“管不过来,也是要管!生杀大权,断然不能由这种乡下百姓自己掌握!否则,王法何在?” 顿了顿,他严肃了脸说道:“这个事情,难就难在朝廷在县一级的掌控力太小,才会有这等情况的发生。回京之后,我向父皇奏明,看是否能改变这种情况!” 就算是为民做主也好,还是为保障皇权威严,在大明中兴之际,至少在血气方刚的朱慈烺看来,这种事情必须要是有改变的。 这一次,如果不是他遇到了,那一男一女就直接被杀了。 虽然就这个事情来说,根本影响不到朝廷的统治。但是,这样的事情多了,那便是大事了! 朱慈烺有理由相信,如果换早些年,天下大乱,或者说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差一点的,那这种事情就更为普遍。 想着这个事情,朱慈烺在一路北上的时候,甚至还特意针对这个事情进行观察,调研,最终到京师的时候,写了洋洋洒洒的万言奏章,呈送到了崇祯皇帝面前。 在皇帝,太子的眼里,他们更为重视的,是地方乡绅竟然能有超越地方官府的权力,对于百姓有生杀予夺这种原本只属于皇帝的权力,这是他们不得不介意的事情。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也是非常重视。 刚好,武进县的这个案卷也发到了京师,连同锦衣卫衙门自己的调查都呈送到了御前。 这个案子,一点都不复杂,又有锦衣卫看着的,方方面面的事情,不但快,而且都很详细。 包括那族长当御史的儿子资料,也是摆在了御前。 这个当御史的族长儿子,名叫刘光斗。崇祯皇帝一看这个名字,就觉得有点熟悉,便拿出手机查了下。 结果,还真被他找到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江阴八十一的资料中,就有这个叫刘光斗御史的信息。 在建虏南下之时,刘光斗主动投降了南下的建虏,并奉奴酋多铎的旨意,招降常州各县,唯独江阴不降。他就亲自跑去劝降,并且和县令勾结阴人。 刘伟超给的资料上,并没有说这个刘光斗最后的结果。但是,他的名字,不光彩的一幕,却留在了江阴八十一的史料中。 看完这些信息,不用说,崇祯皇帝对这个刘光斗也是厌恶至极,再看锦衣卫调查上来的有关这个刘光斗的消息,有查出贪墨之事。 于是,崇祯皇帝就把这个刘光斗和他爹这个事情当了典型。 马上要过年了,依旧抓了刘光斗,勒令刑部审案。 刑部这边,刚刚因为多了一个可以管到藩国的天捕司而高兴,在接到皇帝派下的任务时,那敢怠慢,立刻派出精干人手赶赴江南,进一步调查刘家案件。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自然也就这个事情,咨询刘伟超这边的想法。最主要的,他还是想知道,后世是怎么管辖地方的? 对此,刘伟超便笑着说道:“我这个位面,县下面还有乡,乡下面才是村。吃朝廷俸禄的,是到村这一级的。” 崇祯皇帝一听,非常感兴趣,连忙问具体情况。 于是,刘伟超便介绍了一番,崇祯皇帝听完,总结说道:“那大概来说,其实朝廷也是到乡一级而已,村这个,更多的还是村里自治。” 他的结论,就是村官不是朝廷任命,而是村民选出来的,就等于是乡贤了。 崇祯皇帝有点遗憾地说道:“你们这种,朕看来是学不来了,差别太大了!” 刘伟超一听,有点不以为然地说道:“你怎么学不来?官少是不是?想当官的人不要太多,你可以扩招啊!你那个位面,官吏中的吏,我就觉得要革新更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想起以前好像说过这个事情,便连忙问道:“你的意思,就是把吏以及杂役等等,皆都转为朝廷任职,吃朝廷俸禄?” “很简单的,你大明朝具体做事的,不都是这些吏和杂役么?他们没有收入,只是服役的话,肯定会想着手中的权力来捞钱的。好像那谁,有写过这种人怎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地捞银子,并且还能一代代地传下去,对于吏治绝对是有很大的影响!” 刘伟超说到这里,去自己的书架上找了下,还真被他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书,然后坐回座位,翻开那本书,印象就出来了,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这本显微镜下的大明,就是根据县志史料总结出来了几个故事来说这个情况的,我给你说说……” 崇祯皇帝高高在上,那会去关心底下的细节。说句不好听的,就对大明底层的生活百态,说不定他都没有出去一趟过的朱慈烺更了解了。 此时,听着刘伟超在给他介绍,那是听得瞠目结舌。 刘伟超大概介绍了一下之后,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这种情况,在大明朝应该是个普遍现象,不止是书中所说这地方才有。”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感慨地说道:“你不知道,我们后世一直有一个争论,说明朝已经有两百多年,到你这个时候,社会矛盾已深,就算是朱元璋在世,怕也是救不了。这种观点,其实就是说大明的腐败已经非常严重,没得治了!”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有点不服气,想要说话。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呢,就听刘伟超先一步对他说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流贼的四处作乱,其实就是把大明的坛坛罐罐给打破了,借助剿贼的武力,清理了一遍地方,才算是治了下大明的腐败。不过我以为,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的影响,让你大力发展科技,才有了力挽狂澜的能力!”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反而不急着说话了,似乎在思考什么。 刘伟超也就不管他,继续说道:“就好比是分一块糕点,本来就那么大,这块糕点的任何部位,都已经有主,有人要吃,你要去动他们的,他们肯定不会答应!但是……” 这个比喻,似乎有点新鲜,崇祯皇帝立刻抬起头看来,看着手机里面的刘伟超,认真地听着。 “……流贼的折腾,把一部分蛋糕的拥有者给杀掉了,那就是无主了。你去动这部分蛋糕,就不会遭受强力反对。再有,科技这个,就等于是把这个蛋糕给做大了,多出了很多还没有人占着的蛋糕,所以你的蛋糕就多了!” 刘伟超说到这里,认真地对崇祯皇帝说道:“我说这个事情,就是想说,你要趁这个蛋糕做大的机会,把蛋糕的分配权力,全都在掌握自己手中,让他们吃什么,他们才能吃什么,这样才不至于你自己没蛋糕可吃。” 崇祯皇帝已经习惯于和刘伟超的说话方式,立刻理解了他的想法,便确认道:“你的意思,就是我要趁这个大变之际,改变大明地方之现状?” “没错!”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要不然,你现在的开疆拓土,都只是建立在一堆浮沙上面,根基不稳,一个不小心,庞然大物一般的大明朝,很可能会因为某个事情就倒塌!”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显然是不可能任其发生的,虽然他感觉要把千百年来的这种对于地方的治理,要改一下有点难,但是他还是想要去做,就把顾虑说了下,请教刘伟超。 刘伟超听了,当即摇摇头说道:“你也不用想的那么难!千百年来都是如此,那是因为以前的时候,人口太少,所以这种模式无所谓。可是从你大明朝开始,人口便是以亿为单位来算了,以后太平下去,人口只会越来越多。因此,就等于以前一个县的人口,都抵不住你现在一个镇的人口。治理方式,因时而变,本就是合情合理的!” “你不要怕缺人,军中退伍的,都是被监军培养过的,不但有纪律,忠心方便也更为可靠一些。有这么一大批人为你的后备,我觉得你可以放手去干。并且这些人能安排到基层,有个好的工作,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军,怎么样都是正面的事情……”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74 刀耕火种 听完了刘伟超的介绍,这个崇祯二十二年的过年,崇祯皇帝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 后世的东西,不能完全照搬,但是,这个经验还是很有用的。 好在大明前几年整顿地方的时候,不但有重新丈量土地,而且还有清查隐户,重新统计人口的。短时间内,再度全国人口普查并没有必要。 就已经有的人口数据和粮田数量等等,崇祯皇帝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拿出了一个大明版本控制进一步实施皇权的机会。 要不然,一想起刘伟超说他这个庞大的帝国只是建立在浮沙之上,崇祯皇帝就睡不安稳。 武进县刘家庄案的进展也很快,加上这时候交通的便捷,南下办案的官差有了进一步结果,上报刑部,呈送崇祯皇帝的案前。 刘家庄族长刘传值仗着儿子刘光斗是御史,在村里兼并土地,打压族人,至少闹出了三条人命。朝廷的铁拳一打下去,刘传值极其直系亲属的不法之事,全都曝光了出来。 于是,崇祯皇帝连同御史刘光斗贪污行贿案一起处置,让刑部判了相关杀人案的犯人死刑之外,还给刘光斗加了一条纵容家属违法乱纪罪,流放轮台。 轮台,就是大明在天山脚下新修建的城池名称,取之于唐朝时候在这里设置的轮台县。 这个轮台,经过一年的修建,已经基本形成了城池。大军驻扎之下,天山脚下的大明百姓汇聚。另外,也有押解俘虏,从轮台往东修铁路。如此一来,东西共同修筑铁路,便能早日争取归化城到轮台的铁路贯通。 流放到这么远的地方,加上主要案犯全都判了死刑。可以说,这是从重了判断,杀一儆百了! 崇祯皇帝借着刘家庄猪笼案,让内阁和六部都讨论,怎么防范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再度出现。 这样的处置,如果放在以前,绝对是算重了。 但是,放在这个崇祯二十三年的时候,其实不算显眼。 因为就在去年崇祯皇帝已经打过预防针,强调了《大明律》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哪怕是涉及到藩王,涉及到他儿子,那都是一视同仁。 因此,这种地方上用约定俗成的宗法来做私刑,任何人都能想当然地得到结论,皇帝肯定是不允许,他会这么重视这个事情,一点都不难理解。 一般来说,宗法族规的权力越大,所有当官的都会获益。因为只要家里有当官的,他们必定在族里是处于权力的顶层。 如今崇祯皇帝明显是要约束宗法族规的权力,那就是向他们的利益开刀了。利益受损之下,肯定没有人是情愿的。 然而,崇祯皇帝的重视,也是明摆在那里的。真要说起来的话,那肯定也是《大明律》高于地方上的宗法族规,这是毋庸置疑的。 换句话来说,律法这一块上,是讲不通的。祖宗法制上,也没法去压崇祯皇帝。毕竟当今皇帝和开国的太祖皇帝能直接联系,用祖制压的话,谁知道天上的太祖皇帝是怎么想的?大概率还是更重视皇权一些,说祖制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是,让他们的利益受损,怎么都要垂死挣扎一下,这才是大部分人都本性。 这不,有人就给崇祯皇帝上奏了,说这种事情是从商周有记载以来,其实就已经有了,皇权的诞生都还在宗法族规的后面,如果剥夺宗法族规的话,那是违背了千百年来的传统,难不成,以前先贤在世时候都是错的?以前那么多圣明帝王都是错的?明君贤相都是假的? 如此种种,不一而论,就只有逮着这方面,给他们自己尽量争取权力了。 而这一切,都是在崇祯皇帝的预料之中。毕竟,他那长达一个月的准备,可不是糊弄领导,因为他自己就是最大领导了。 收到这些奏章之后,崇祯皇帝在大朝议,也就是文武百官齐聚的时候议这个事情了。 金銮殿内,御座之上,崇祯皇帝把那些奏章都丢了出来,然后冷声喝道:“历代明君贤相,历代先贤,青史留名,史书上早有定论,朕从没有质疑过。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卿等懂否?” 他说得这个话,先是让群臣心中为之一喜,但是随后,又有点摸不着头脑,什么此一时彼一时,什么意思? 如今的皇帝已经变得英明了,再也不是登基之初的傻皇帝,不好忽悠的。因此,谁也没敢第一个出来接话,免得辨不过皇帝,还得罪了皇帝,那就得不偿失了。反正这个事情,是关系到所有人的,又不是只和自己有关。 基于这样的想法,金銮殿内,在崇祯皇帝说完话之后,静悄悄地,根本没人说话。 崇祯皇帝坐在上面,扫视着底下这些臣子。他心知肚明:虽然这些臣子已经是被他筛选过,和崇祯十五年之前都那些臣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忠君报国之心,也确实有。 可是,在其他方面,也是有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他们会这样,到也不能讲他们是变心了。 心中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不等他们说话,自己又开口说道:“何谓此一时彼一时?朕可以换一个大白话来讲,任何事情,都要根据实际出发,也即事实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 他的这段话,就是直接照办刘伟超对他的讲解了。以他格物学开创者的身份,用这种方式的讲话,倒也没让人引发怀疑。因为这个腔调,就和格物学差不多。 只听崇祯皇帝继续在说道:“朕没有说历代明君贤相有错,历代先贤有问题,因为他们那个时候的情况,就符合他们所要采取的手段。而如今,朕问诸卿,大明如今之现状,是否和以前已有天翻地覆之变化?” 听到这话,底下文武百官就哑然了。 没错,大明之现状,绝对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和以前任何一个朝代比,都是天翻地覆的。相信以前的人要是活着的话,绝对是不认得这还是人间! 因时施宜,因材施教等等朴素的道理,也是证明崇祯皇帝刚才提到说要从实际出发的话,肯定也是没错的。 在殿内的这些人,都不是傻子。他们已经听出来皇帝是什么意思了。他们之前的论点,怕是阻挡,改变不了皇帝的决心的。 果然,就听到崇祯皇帝都不用他们回话,就接着说道:“既然今时不同往日,再抱着以前的老规矩做事,和刻舟求剑又有何分别?实情在变,策略自然也要变?要不然,刀耕火种便是你们现在的日子。这样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南洋,大洋彼岸,就是一成不变地守着以前的规矩,要是谁觉得那样做的才是对的,朕不介意送他去那边过他心目中想要的日子!” “……”一听这话,原本就没人开口的文武百官,立刻把嘴闭紧了。 真是开玩笑,过那种刀耕火种的日子,疯了么? 崇祯皇帝是一边说话,一边扫视他们的表情,大概看出来,自己说得差不多了,便再开口说道:“朕决定了,人口众多的上等县以及中等县下,增设乡一级官衙,和县衙设置一样,减轻上等县和中等县的治理压力。” 一听这话,不少人松了口气。原来皇帝不是真得把宗法族规全都剥夺了!这和他们的预期相比,那是大大降低了,可以接受! 他们正在想着时,吏部尚书左懋第却站出来奏道:“陛下,全国上等县和中等县为数不少,如果增设新一级衙门的话,进士不够,算上举人,亦恐不够!” 这又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以前的时候,大明经过两百多年的积累,举人、进士多的是,甚至不少人还要排队,才有官当的。 可是,就在这崇祯年间,先是天下大乱,流贼四起,他们还专门杀做官的,还有地方乡绅,也就是朝廷的官员储备,闹了十几年,让举人和进士少了一大批。 然后呢,当今皇帝又推出了格物学,并且格物学专项科考是一年一次,皇帝还非常重视,给得待遇又好,做好了不但有爵位,还有数不清的财富。因此,年轻人中有很多人不再专攻四书五经去考科举,而是选择了格物学之路,使得举人和进士的数量进一步减少。 还有,就是大明朝突然强大起来,开疆拓土不说,改土归流,整个大明西部都不知道填进去了多少官员,如今还有辽东、朝鲜以及河套那边的官员都还不够呢! 除此之外,多个藩王已经就藩海外,他们从国内招募的臣民中,虽然读书人不多,但好歹也是有一些的,包括举人和进士等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淄州孙家。这就进一步减少了国内空闲的举人和进士的数量。 或者可以说,如今崇祯二十三年的时间,吏部门口已经没有等着就业的举人和进士了。 也是这个原因,左懋第不得不跳出来提醒崇祯皇帝。 ------题外话------ 今天加班了,更新会往后推,但是一定会更新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75 好事啊 金銮殿内,还没有被崇祯皇帝说服,或者说还有些不甘心的官员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皇帝要增设一级衙门,但是没官员可派的话,那岂不是白担心了?总不能说,秀才也能当官吧? 真要是这样,秀才功名可是地方自己决定的,甚至都不用朝廷派人下去,这中间,有很大的空间啊! 然而,他们还没把这个美梦展开好好做个白日梦,就听崇祯皇帝对左懋第说道:“这个不难,朕已考虑过。乡一级的衙门,要多去地方上走动,如此才能防范民间悲剧的发生,因此,乡一级衙门的官员,朕决定从退伍军人中挑选!” “什么?退伍军人中挑选?” “武夫理政?他们懂什么?” “这可万万不行啊,这么能由粗卑之人去治理呢?” “……” 一时之间,金銮殿内,大部分人全都跳了出来,七嘴八舌地开始奏对,纷纷反对皇帝的这个决定。 武将这边,虽然震惊,但是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反而都是不说话的。 从宋以来,武夫最多有兵权,但是绝对没有地方治理之权。或者可以说,军政大权,那全都是掌握在文人手中的。 崇祯皇帝突然开的这个口,哪怕只是比县令都要小的多的官,由武夫来治理,还是把这些文官给震惊了。 此时,看着金銮殿上乱成一片,崇祯皇帝也不说话,只是看着他们。 维持秩序的御史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过了好一会之后,才挥动净鞭,同时喝道:“肃静,肃静……” 过了一会,金銮殿内才安静了下来。 崇祯皇帝看着底下这些反对的主力,也就是文官群体,冷声喝道:“乡一级官员,八品最高,你们这些进士举人出身的,可愿意从八九品开始做起?” 八九品是县丞,典史之类的官,属于乡一级的衙门,比县还要低的话,理论上最高是九品。寒窗苦读,起点这么低,基本上要是可能都话,没人会愿意。 因此,崇祯皇帝这一问话,立刻就让金銮殿内的人愣了下。 崇祯皇帝也不等他们回答,然后继续说道:“乡一级官员,须得巡查地方,解民生之疾苦,总不能坐衙门里就能做事吧?都得给朕去地方真正巡查?然后是坐轿子,敲锣打鼓下村寨么?交通不便,有山村之类怎么办?这些乡级官员,就凭你们如今这样的读书人,身体吃得消么?” “……”文华殿内继续安静,谁也不敢说话。 乡一级的设置,是为了解决地方上的宗法族规而设立的,当然不可能只是坐在衙门上,让如今当官的上山下乡的,好像确实有点为难。但是,那些武夫确实没问题,他们有多是体力。 金銮殿上,继续响着崇祯皇帝的声音:“还有,如今大明的退伍军人,可不会是目不识丁之人!军中有监军教导他们读书识字,忠君报国。一些基本的事情,他们处理起来绰绰有余。真要有他们处理不了的事情,就上报县一级便是!” 从崇祯十五年编练新军以来,军中各级都设立了锦衣卫监军,其中一项职能,就是教军中将士识字。从军至少三年,最基本的字,肯定是认识了的。 这一点,和以前的军队是绝对不同的。 崇祯皇帝扫视着底下这些臣子,还在继续说道:“还有,如今可是义务兵役制,所有到了年纪的大明百姓,皆要参军服役。由此,这退伍军人中,可不止是目不识丁的。加上有各地已经在大力推广公立学堂,到了将来,我大明的军中将士,人人皆是读过书的,可能用武夫一词来唤之?” 说到这里时,崇祯皇帝忽然提高了一点声音,大声说道:“对于地方事务,说不定在殿上诸卿,可能还比不过退伍军人更懂。如若谁要是不服气,朕可以立刻传旨,召几个退伍军人和诸卿比比看,看谁对地方上的鸡皮蒜毛事更了解?谁更不容易被地方恶霸糊弄?” “……”听到这话,顿时,不少文官偷偷后退,回了他们原本的队列中。 要是被皇帝点名,真得和那些退伍军人去做这个比试,赢了还好,输了都话,脸面都要丢尽了。 更不用说,那些退伍军人大都来自地方百姓,对于地方上的鸡皮蒜毛之事还能不熟悉?真要比起来,赢得可能性还真不大! 当然了,要是比圣贤之道,四书五经,那就是稳操胜券了! 他们正想着呢,就听崇祯皇帝在那追问道:“有人愿比否?朕看诸卿,怎么都是哑巴了?” 这些文官,都是习惯了,不敲打敲打,老毛病又会犯! 金銮殿内的官员,被崇祯皇帝这么追问,终于,有脸皮薄一点都,有点顶不住,好像这么下去都比不上那些武夫了,于是,就出来奏道:“陛下,比那地方上的鸡皮蒜毛之事,何有公平所言?臣等所读,乃是圣贤之道也!”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当即一声冷笑道:“那朕想知道,就圣贤之道,可能理政?地方衙门,是否就不需要师爷,吏员来做事了?” 已经当官多年的,有治政经验的还好,刚当官的那些,绝对是要聘请师爷幕僚的。而这个,也是引发地方官经常贪腐的原因。因为凭他们自己的俸禄,压根请不起,当初的朱元璋,压根没有把这个钱算进地方官的俸禄里面。总不可能,地方官为了当官还要倒贴银子吧? 如果不请幕僚,地方官在地方上,绝对会被那些小吏架空,只能当个泥菩萨。 对于这种地方上的事情,崇祯皇帝以前不知道,可当刘伟超给他科普过地方小吏的那些事情之后,他就已经了解了。 此时,他一口气把刘伟超给他讲的那些案例,直接在金銮殿内说了出来,喝问他的这些臣子,对此可有发现,可有应对之策,如何防范? 这一连串的问题,底下群臣,不说都被问倒了,可确实有多事情,他们也是第一次听到。 一时之间,大明官员不说别的,对于崇祯皇帝对官场上的了解之深,都是大为震惊的。 这一次的金銮殿上议事,崇祯皇帝牢牢地掌握了主动权,再不会向以前一样被底下这些臣子牵着鼻子走。就因为他如今对于大明的情况,已经了解得到够多,再加上皇帝这个身份的天然压制,以及后世思想的熏陶,让他本身有地位优势的情况下,能天马行空,使得底下臣子跟不上思路,没法短时间内去考虑崇祯皇帝所说得缺陷以针对之。 毕竟,后世的那些经验,其实是实践中慢慢地进化出来的。 看到底下群臣都没有人再出来反对,崇祯皇帝就看向左懋第说道:“有关乡一级衙门的设置,吏部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回头再议!” 大概的情况,他已经说了,吏部要具体做事,反正要是他不满意,就打回重新修改便是。 左懋第听了,看了下殿内同僚,特别是看了下首辅孙传庭,发现都没有人说话,便立刻上前领旨了。 他不知道,孙传庭的威望,主要来自军中。并且他从崇祯初年开始带兵,最终也凭借着这个当上了大明首辅,对于退伍军人能有个好去处,又不是特别损害文官利益的,他凭什么去反对? 文官是一个群体,确实是没错,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利益。除非把所有文官的利益都大大侵犯了,要不然,他们就会衡量自己的得失再做事! 这也是崇祯皇帝为什么把乡一级官员的品级定得很低,职能要求又更累。并且还只是人口多的县下面去增设的原因。 因为这对文官来说,其实是属于鸡肋,至少目前来说,这些文官是这么认识的。皇帝强势之下,没人敢冒大风险去反对! 对于武将来说,这个事情几乎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总不可能去做乡一级的类似小吏的官员,但不管如何,这个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好事。 他们都可以肯定,当这个事情传出去之后,军队士气绝对会高涨! 这乡一级的官员,对于文官来说是属于鸡肋那种,但是对于平头百姓出身的退伍军人来说,那绝对是香饽饽了。 而乡一级的官员有限,每年退伍的军队却不知道有多少,如果要想得到这种官职的话,那肯定是择优录取。 怎么个择优录取法?当然是军中表现好的了! 完全可以想象中,因为这个事情的发生,大明各军中的战斗力,绝对会升一个档次。 由此,大明军人在退伍之后,不但可以去藩国当官,还可以去海外矿务公司当安保,还能在国内当乡一级官员。 可以肯定,大明想要从军的百姓,绝对会更多。如果说,以前的义务兵役制,可能还要地方上去抓人头,可能到今后,说不定是排队让官府去挑选,当兵的资格,可能都要抢了! 好事啊! 金銮殿内,众多官员以为今天的大朝议就要这样结束了,可谁知,崇祯皇帝又说话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76 内功 “今天既然说到了贪吏猾胥,朕就给诸卿布置一道作业,朝廷如何做,当能最大程度的防止这些贪吏猾胥趴大明身上吸血?” 随着格物学的普及,课后布置作业已经是常态。就是没想到,今天在金銮殿上,皇帝竟然也给朝臣布置作业了。 一时之间,不少官员闻之心中一颤。 崇祯皇帝扫视底下的臣子,才不管他们心中怎么想的,接着说道:“其一,大明朝底层办事的吏胥,多是父传子,子传孙,虽然有利于办事经验的传承,可其心为恶,则为恶手段必然也能传承;”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其二,新任官员该如何做,才有经验对付这些贪吏猾胥,不被他们左右,明察秋毫,治理好地方?”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提高了嗓门,断然喝道:“三日之内,诸卿都得有奏章,阐述对策!” 然后,就如文武百官之愿,大朝议结束! 退朝的官员,三三两两,和熟悉的官员结伴离开,每一伙官员,都在低声讨论,皇帝布置的这个作业。 很多官员并不笨,已经嗅到了皇帝的用意,又该是一番大刀阔斧的革新了! 事实上,皇帝的这个用意,已经有过苗头。如今借着这个机会,正式提了出来而已。 当这些官员回到各衙门之后,消息传开,京师各衙门里面办公的,一样有吏胥的,一时之间,人心惶惶者有之,期待盼望者亦有之。 传到民间之后,京师的政治气氛浓厚,对于朝政的讨论,已经是习惯了的。大街小巷,同样对此展开了讨论,吏胥成为京师最为热门的话题了。 “大明从开国以来,就是这么做的了,这个吏胥问题,还能怎么改?” “对啊,换成其他人的话,估计都不知道怎么做事吧?到时候处理事情一团糟,怎么办?” “呵呵,没见到军户不也是从开国以来就是世袭么?可军户革新之后如何?大明如今的战力都已经天下无敌了!” “可不是,我们大明朝如今的疆域,前所未有的广阔,听说临近的南洋那边,包括安南等地的叛乱都已经平定地差不多,又要封藩王过去了,以前可有这样的事情?” “没错,吏胥的事情,就要如同军户一样革新才好!” “我赞同,就如同格物学一样,把各种吏胥所要处理的事情章程总结出来,随后新人学之,不就都知道事情怎么办了么?” “其实,朝廷已经有这样在做了,大明皇家官学院,可不就是做这样的事情。再来一个吏学院,不就解决了!” “没错,如果吏胥也给俸禄的话,完全可以通过科考,择优录取!” “……” 谁也不笨,民间的讨论中,很快就根据朝廷已有的事例中得到启示,给出了崇祯皇帝想要的革新方式。 当然了,这其中,也免不了崇祯皇帝派出的厂卫引导。要不然,如果呈送上去的奏章,都不合他的意,事情就脱离他的掌控了。 果然,三天之后,文武百官上奏的奏章中,一大半都是和民间议论差不多,仿造军户,废除世袭,变杂役为雇佣,设吏学院,择优录取。官员亦可学之,减少因为不明办事手段而被底下吏胥忽悠的情况。 甚至还有的官员提出,对于重要岗位的吏胥,也要异地就任,以免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外来官员难以做事。 当然,也有一部分官员,并不赞同这么做,他们觉得,如果这么一来的话,朝廷国库支出就更多,远不如如今这种服役的方式,朝廷付出就不多,节约财政。 崇祯皇帝让司礼监整理了奏章,分门别类之后公布,并且宣布,就按大多数官员所奏的方案实施。 第一,衙门重要的吏胥岗位,废除杂役方式,改为雇佣模式;以岗位考试方式,择优录取。 第二,在各省设立吏学院,设入学考试,通过者皆可入读,通过毕业考试者,参与地方吏胥考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第三,吏胥不再终身制,五年一考核,不合格者淘汰;重要岗位上的吏胥,最多做满十年,便要调任。 第四,大明皇家官学院不再只是要改土归流国策中去当流官的官员进修,而是扩大到大明所有官员,在新做官之前,都要去进修。考核通过者,才能去当官。 这个革新,如果换成十几年前的话,就这么革新,绝对会有大问题! 但是,到这崇祯二十三年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已经天翻地覆,很多以前没有到东西都有了,有关制度也都有革新。 比如,世袭军户制,在崇祯朝以前就已经有募兵制了,因此崇祯朝先废除世袭军户制,改为募兵制,并不是很突兀。 然后,世袭军户制都革新掉了,那这世袭吏员杂役制要废除,也不会让人感到太奇怪! 不过这个涉及到大明底层吏治的革新,虽然有经验可循,但是真要做起来,也还是要花不少时间,地方上不能乱。 因此,崇祯皇帝宣布了这个革新之后,崇祯二十三年的重点大事,便是这个吏治革新了。 这一年,大明基本上就没有开疆拓土了。只是清理南洋,包括洞吾东吁王朝的残余,以及包括安南在内的那些所谓盟友。 要是在后世的话,在南洋这样的地方清剿,估计会有很多困难。可在这个时代,却不一样。 不但是如今这个时候,南洋这些国家的人口稀少,更因为生产力不发达,南洋这边的人类,一般都聚集在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明军只要攻占这些地方,逃入山林的那些,要么被自然淘汰,要么受不住雨林条件之恶劣,不得不出来投降。 想要和后世一样,躲在雨林中打游击,压根就不可能。 更不用说,在这个时代,最底层的百姓和他们都统治阶级根本不可能一条心。在明军的管辖下能活得更好,为什么要跟原本欺压他们都老爷去卖命? 因此,在洞吾沐天波领军和安南杨展领军的夹击之下,在崇祯二十三年的这一年中,就基本已经清剿完毕,也就安南阮氏还没被抓获。 大明朝廷这边,分了两个藩王过去,但是没有海岸线,安南和洞吾两个省份,直接把海岸线包了,直通马六甲海峡为止。 南洋岛国这边,朝廷又增派了援军,扫荡各个岛屿,操作方式都是差不多,把当地的老爷全都杀了,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去。然后,藩国,矿务公司走起。 在此期间,大明还成立了种植公司,一样以股份发行的方式筹资,到南洋大规模地开始种植橡胶等适合热带种植的植物。 总之,大明这个庞然大物伸手到南洋之后,便强势主导了这里,轰轰烈烈的种植,挖矿等等,遍布南洋。 大明的商船也是大量增加,给南洋带去了繁荣。 大量的学堂设立,四书五经的推广,汉语成了最大众的语言,估计等到南洋这边新一代成长起来之后,便只有汉语一种语言了,最多加个方言。 辽东这边,已经如愿封为东江伯德吴三桂,受命北上,端掉了沙俄在远东的据点,整个西伯利亚,就全是大明的了。 大明西边,通往轮台的铁路,基本上能在崇祯二十三年修好,河套平原这边的人口暴增,有一部分人会分流去轮台,主要是原本属于瓦刺的那些人,更能适应西边。 轮台这边的驻军,还在以轮台为中心,四处抓捕漏网之鱼,不过并没有大规模向西。但是,给周边地区的压力绝对是很大的。 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在固始汗投降之后,就有派人去劝降,加上原本被朝廷放回去的那些俘虏,土尔扈特部的归附,基本上也是板上钉钉了。 就是西藏这边的改土归流,进度是最慢的。 这倒不是说西藏这里的抵抗很强,而是因为交通不便,并且这里百姓的开化程度很低,改土归流做起来比较吃力。 但是,在固始汗的配合下,改土归流也在有序推进,预计崇祯二十三年底之前,大概能完成基本的改土归流。 有一部分土司和喇嘛不甘心放弃权力,但固始汗的投降,让他们无力抵抗,便逃去了莫卧儿帝国。 倭国这边,德川幕府灭亡之后,新的藩国也已经就藩,并且开始攻打虾夷道,也就是后世的北海道。 朝廷在倭国这边,主要是监督藩国,开设沿海的补给港口,为大规模跨越太平洋,前往美洲地区做准备。 琉球王国倒是还在,不过有朝廷海军驻扎,另外,琉球王国的朝臣重臣,皆出自久米村,久米一族,在大明朝的支持下,一跃成为琉球王国势力最大的一族。 也亏了大明对人口和实力远超周边各国,因此才能在短时间内整顿消化周边这些国家。 可以预计,大明在一两年之后,便能再次对外扩张,不对,是开疆拓土! 在大明朝整顿内务的这段时间内,李自成他们,也在欧洲生活了一段时间了。 ------题外话------ 明天能恢复正常时间更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77 世界之王 李自成一行人,从未坐过如此之长的船。好在他们可能是平日里骑马骑惯了的,倒也没有晕船。 当然,这么远的航行,也让他们多了很多见识,增长了很多的阅历。 另外,他们几个,都明白将来要去什么地方生活,因此还在船上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开始学异国他乡的语言。虽然不会写,不会认,但是,等到他们上岸的时候,已经能说说了。 荷兰人把他们带到荷兰,不止是图他们的钱财,更在于,如今整个欧洲都对远东的帝国充满了好奇。比起以前,更甚的那种。 因此,有远东的明人到达欧洲,让他们了解大明帝国的情况,是有这样的需求的。 就这么的,李自成一伙人被荷兰人卖了,卖给了法国人。 没错,是卖了。 荷兰人这边,还在海船上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了,这几个明国人,对于荷兰人想要了解的内容,压根就没什么帮助。甚至可以说,还没有一些荷兰人对明国更为了解。至少当初有些荷兰人是去过明国京师,见识过那边的繁华,但是李自成他们没有。 亏了法国人对大明帝国了解更少,被荷兰人一番忽悠之后,法国人慷慨接盘,买了李自成他们,然后送去了巴黎。 李自成一行人,是荷兰人移交给法国人时,被安排坐上奴隶的囚车上时,才明白他们的处境。 然而,面对这些西夷的火器,他们毫无办法。虽然刘宗敏试图拼命,但是最终还是在宋献策的劝说下,才没有冲动。 不过他们毕竟和非洲的黑奴不一样,待遇相对来说,也要好一些。 到了巴黎之后,这法国奴隶主甚至还为他们专门开了一个拍卖会。 “来自神秘东方的奴隶,只有五个,手快有,手慢无啊!” “想要知道东方的礼仪么?想要听听东方的故事么?想要了解东方的文化么?都在约翰逊拍卖会了!” “有学问的东方奴隶,身份的象征,值得你拥有!” “……” 因为大明帝国的强势崛起,竟然要收欧洲国家当藩属国,还有蒸汽机在欧洲的抢手,都使得欧洲贵族对于远东的大明帝国有了浓厚的兴趣。 在奴隶主的宣传之下,巴黎的贵族,暴发户等等,纷纷光临东方奴隶拍卖会。 在这个拍卖会上,李自成等人并没有被脱光身子任由买主挑选,毕竟他们是被塑造成有品位的奴隶,要远好于黑奴的。 因此,在拍卖会上,李自成等人被迫展现了书法。特别是宋献策、牛金星用毛笔写出一连串漂亮的汉字时,更引得这些法国人高声叫好。 也有刘宗敏、李自成表演东方功夫,甚至还让刘宗敏和一个强壮的黑奴对阵,表明东方功夫的厉害。 最终,牛金星卖得最高价,被皇室买了去。卖相不是很好,个头矮小的宋献策,是第二高价,被一个暴发户买走。强壮能打的刘宗敏又次之,和价格最低的李自成被一个贵族买走。 当初的时候,最为了解他们的荷兰人并没有告诉法国人说,这是大明帝国的通缉犯,是曾经在大明帝国造反过的。要不然,这么不安分的人,估计卖不上高价。 这个时候,欧洲人对大明这边最感兴趣的,还是蒸汽机。虽然不少国家有了蒸汽机图纸,也都召集本国的精英打造蒸汽机。 然而,水平参差不齐,打造出来的蒸汽机,远没有传说中好用。特别是用蒸汽机来拉货,也就是蒸汽火车。各国基本上都遇到了铁路参数的问题。 当初卖图纸的时候,就只是蒸汽机图纸,而蒸汽机的两个最大的卖点,一个是蒸汽轮船,另外一个就是蒸汽火车了。可图纸上并没有相关说明,御史,欧洲人勉强打造出了蒸汽机,但是蒸汽火车上却还是抓瞎,还需要研究。 这有学问的明国人抓到了,第一时间,自然都是让他们参与铁路方面的打造。结果,李自成他们,不要说铁路了,就连蒸汽机都没见过,自然也就拍不上用场。 牛金星和宋献策凭借着一肚子学问,还能混混。李自成和刘宗敏两个武夫,却很快失去了价值,最终被他们的主人丢去农场,和黑人一起干活了。 唯一好一点都,就是他们明显比黑奴有素养,因此,就让他们管理黑奴。 对于这样的日子,简直是李自成一辈子的耻辱,他想过自杀,不过最终都是忍下来了。 想当年,被洪承畴、孙传庭打得只剩下十八骑,逃入商洛山,最终还不是卷土重来! 李自成和刘宗敏一边适应着环境,一边等待机会。对于他们来说,就这么当奴隶一辈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时候,也没人认为,就几个奴隶而已,会怎么样?黑奴都多的是,不在乎几个明人奴隶! ……………………………… 与此同时,南亚次大陆,也就是后世的印度这块土地,是莫卧儿帝国统治,这时候的皇帝,叫做沙贾汗,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 这个口气很大,不过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个沙贾汗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就试图造反夺他爹的皇位,不过失败了。 但是,他的运气不错,他爹在1628年,也就是崇祯初年死后,如愿当上了莫卧儿帝国的皇帝。 说起来,他确实也算是有点能耐的。当了皇帝之后,加强中央集权,扩建军队,平定了德干各公国的叛乱,任命其子奥朗则布为德干总督。 对外方面,在1631年,曾命孟加拉总督镇压在该地的葡萄牙人。可怜的葡萄牙人,不但被洞吾的东吁王朝干死,还被莫卧儿帝国的地方总督击溃,就没有顺利的时候。 到1636年,沙贾汗又吞并艾哈迈德纳格尔,迫使戈尔孔达和比杰伊布尔地区统治者称臣纳贡。 莫卧儿帝国最为强大的敌人,应该属于波斯萨法维帝国,斗争的焦点倒不是毁灭对方,而是争夺阿富汗。 1638年的时候,沙贾汗派重兵迫使波斯坎大哈总督阿里·马尔丹汗投降,又在1646年占领巴达赫尚和巴尔赫。 基本上可以说,莫卧儿帝国在沙贾汗的手中,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所向无敌。因此,这个世界的统治者称号,至少在南洋次大陆算是实至名归的。 相对来说,这个时候应该算是四方臣服,如果是英明的君主,该是休养生息,以缓解穷兵黩武带来的民生问题。 但是,沙贾汗并没有这么做,觉得自己了不起,就开始大兴土木,兴建各种大型宫殿,陵墓等等。后世有名的泰姬陵,就是他修建的。 在这个位面上,沙贾汗志得意满,正准备着手修建泰姬陵的时候,有消息陆续传来,让他暂时转移了目光。 先是西藏这边的土司和喇嘛,因为不肯接受大明的改土归流,逃入了莫卧儿帝国境内。 对于喇嘛,沙贾汗是不待见的,不过土司这边,给他带去的消息,还是让他重视了起来。 青藏高原上,固始汗建立了和硕特汗国,这个事情,他是知道的。之前都时候,他也有了解过,和硕特汗国的情况。 沙贾汗不认为,和硕特汗国能对他形成威胁。都是冷兵器打仗的部族而已,也就是缩在高原上,要是敢侵犯莫卧儿帝国,他有把握教固始汗怎么做人。 他手下的军队,是冷热兵器混杂,还有骑兵,战象等等,并且南征北战,可都是精锐。他对自己的军队,有信心。 但是,沙贾汗没有想到,固始汗竟然会投降大明帝国。 根据那些土司的消息,固始汗联合了好多部落,总兵力甚至达到了十多万人马,但是一战而败,还败得很彻底,这就说明,那个大明帝国有点强,说不定和他莫卧儿帝国的实力差不多了。 让这样一个国家,占据了西藏,对莫卧儿帝国有地利上的优势,他就有点不安了。 不过,你要说,这种不安有多少,那也是假的。沙贾汗要真是能居安思危的话,也不会大兴土木,继续折腾他的子民了。 不说别的,他就没能耐,去灭掉莫卧儿帝国的世仇波斯! 沙贾汗只是觉得,西藏地区,和硕特汗国被大明帝国替代,是他不想见到的。差不多,也就仅此而已了。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后来,孟加拉总督派人给他报信,才真正引起了他的重视。 孟加拉总督说,大明帝国派兵,把洞吾的东吁王朝给灭了。虽然就目前来说,大明帝国占领洞吾之后是在对东边用兵,并没有西向的可能。 可是,莫卧儿帝国的北面、东面全是和大明帝国接壤时,沙贾汗感觉到大明帝国的强大,他那心中的不安,终于大了不少。 为此,他给孟加拉总督下旨,让孟加拉总督关注洞吾那边的明国军队的动向。 最终,导致沙贾汗的担心,更为不安的是,新占领科伦坡的荷兰人的拜访。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78 倒霉的葡萄牙人 不用说,拜访莫卧儿帝国的荷兰人,就是揆一派来的,目的还是一样,要给大明添堵,延缓大明帝国扩张的步伐。 或许是看到洞吾的东吁王朝都被明军征服,荷兰人怕一般的下眼药没什么效果,因此,怎么吓人就怎么编了。 “伟大的大汗,我曾驻守东番热兰遮城,被明国人俘虏,去了他们的都城京师,听到了很多事情,其中就有关于莫卧儿帝国的!” “明国的皇帝说了,不但要我们荷兰臣服他,当大明帝国的藩属国,而且最终都目的是要所有国家都臣服!但是,莫卧儿帝国例外!”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那个大明皇帝对于您的尊号很不满意,冒犯了他!说世界之王应该是他才对,因此,他要灭了莫卧儿帝国,把您的头颅个了当酒杯。我无意冒犯大汗,这是那明国皇帝的原话!” “明国的军队已经消灭了洞吾的东吁王朝,还顺带着把安南的黎朝等等,全都消灭了。要不了两年,明国就会对莫卧儿帝国动手的!” “我没有夸张,那个大明皇帝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残暴,最有占有欲的帝王。您看,整个南洋都被他派军队占领了,我们都不得不逃回来,那个大明皇帝的下一步,绝对是莫卧儿帝国没错的!” “明军的战斗力?其实不是很强,但是关键的是,明国人多,如果让明国人先调兵遣将,准备好了再开展的话,那就有点可怕了!” “我们荷兰反抗明国的唯一一次胜利,就是主动出击,打了明国军队一个措手不及,然后我们才能安然退回来的!” “据我们荷兰人了解到的消息,明国人占领洞吾,最终都目的并不是只占领洞吾,就是奉他们的皇帝旨意,要攻打莫卧儿帝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取您的首级!” “我们荷兰愿意和莫卧儿帝国一起合作,反抗残暴的明国皇帝。但是,葡萄牙人却是明国皇帝的走狗,有关莫卧儿帝国的坏话,很多都是葡萄牙人给明国皇帝说得。如果回头明国皇帝攻打莫卧儿帝国的时候,果阿的葡萄牙人肯定会趁机进攻莫卧儿帝国,以此配合明国军队!” “我们荷兰愿意和莫卧儿帝国一起,把果阿对葡萄牙人消灭掉。海上交给我们荷兰就行,大汗派兵从陆路进攻,肯定能消灭那些该死的葡萄牙人。” “我们荷兰的火器,也愿意用很低的价格卖给您,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对抗残暴的明国皇帝!” “……” 最终,荷兰人满意地回去了。因为,他们的目的达成了。 大明帝国向外开疆拓土的情况,确实是事实。这一点,沙贾汗从其他渠道也有听说过。 本来的话,他以为莫卧儿帝国离大明帝国很远,大明帝国就算再扩张,也和他没关系,反正他就没想着一直往东打过去。 结果没想到,明国扩张的太快,竟然都吞并了西藏的和硕特汗国,又灭了东边的东吁王朝,直接和莫卧儿帝国接壤了。 原本和硕特汗国的那些土司逃到莫卧儿帝国的时候,就没有说大明朝的好话,和荷兰人这边一对应起来,更能坐实大明帝国有对莫卧儿王朝动手的迹象。 还有,大明帝国想要葡萄牙和荷兰当藩属国,这个事情,荷兰人是拿出了证据的。连那么远的国家,大明帝国都有这个野心,那就更不用说,如今已经接壤的莫卧儿帝国了。 从种种情况推断,沙贾汗判断,荷兰人说得就是真的! 为此,先消灭果阿对葡萄牙人,然后再对付明国军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再说了,葡萄牙人当初还想觊觎莫卧儿帝国的孟加拉行省,被他给打败了的。对于葡萄牙人,他的印象也是很差的。 荷兰人送上门来,要一起攻打果阿对葡萄牙人,对他来说,那是求之不得。就算没有明国走狗的这层关系,他也是乐意动手的。 要不然,葡萄牙人的水师厉害,他没把握歼灭葡萄牙人。但是,有荷兰人在海上堵住葡萄牙人,不让他们出逃,那就有把握了。 果阿在莫卧儿帝国的南方,刚好那边也还没有被征服,正好趁这个机会,顺便把南方也给征服了。 就这么多,在蝴蝶翅膀的煽动之下,原本这个时候要开始大兴土木的沙贾汗并没有大兴土木,而是调集军队,任命他的儿子奥朗则布领军南下,不但要征服南方,而且还要联合荷兰人,灭了果阿的葡萄牙人。 在1570到1571年的时候,比贾普尔和哈迈德纳格尔(尼扎姆·沙希王朝)两个苏丹国的联军3万人,对果阿葡萄牙人发起进攻,试图赶走葡萄牙人。但是经过接近8个月的围攻后,还是两苏丹国失利撤退。 在原本的历史上,果阿最终一直掌握在葡萄牙人的手中。哪怕后续的荷兰和英国人,也没有奈何到果阿的葡萄牙人,一直到1961年,葡萄牙人才失去了这个殖民地,算是葡萄牙手中掌握最久的殖民地了。 这个位面上,蝴蝶效应的影响下,南洋的荷兰人全部败退到了锡兰,比历史上要提前攻占了科伦坡,随后又打上了果阿的主意。 莫卧儿帝国的局势也被蝴蝶效应影响,沙贾汗没有享受,转而盯上了莫卧儿帝国南部。 他任命的统帅奥朗则布,是沙贾汗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一个名人。 他的母亲,非常受沙贾汗宠爱,在后世也很有名,沙贾汗大兴土木建造的泰姬陵就是为奥朗则布母亲而修建的。 当然,奥朗则布的有名,并不是因为他娘,而是他自己。 他是莫卧儿帝国沙贾汗之后的皇帝,不是正常接任,而是学他爹篡位。有分别的是,他爹当年失败了,而他则是成功了。 奥朗则布不但领兵打败了他的两个兄弟,处死了他们,也把他爹给软禁到死。 莫卧儿帝国,在奥朗则布的手中达到顶峰,最后又在奥朗则布手中衰败。 如果要比较的话,就有点类似唐玄宗。前期有开元盛世,后面就是安史之乱,唐朝从最盛转为衰败! 这个时候,奥朗则布当然还没有篡位,但是,他的军事才能已经展露出来了。 1634年,时年16岁的奥朗则布成功镇压邦德拉人(拉杰普特部族的一支)的叛乱。 在1646年至1647年的巴里黑战役中,奥朗则布以“冷静的胆略和坚定的指挥而出名”。 在接到沙贾汗的旨意之后,奥朗则布立刻调集兵力,率领轻步兵+战象+炮兵+骑兵的军队,向南开进,与约定的日子和荷兰人一起进攻果阿。 另外一边,沙贾汗也传旨给孟加拉总督,让他筹备军队,联系洞吾东吁王朝的残余,看能不能把明军赶回去。 南亚次大陆这边针对大明的布局,在如同申公豹的荷兰人怂恿下,已经开始了。 ……………………………… 时间很快就到了崇祯二十三年的年底,大明京师,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但是,掩盖不了京师的繁华。 京师城头北门所在的箭楼里,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拿着一副望远镜,坐在椅子上,通过窗户看着外面的风景。 在她的身边,一个年轻人陪在身边,对她说道:“婆婆,外面天气寒冷,我们还是回去吧?” 老妇人似乎没有听到,依旧在用望远镜看着外面。 年轻人见了,稍微等了下,便又开口说道:“婆婆,这天气太冷了,还是回吧?” 这一回,老妇人有了反应,身子往后躺,顺手把望远镜递给了另外一侧的一个侍女,靠在椅子上,眼睛还是看着外面,有点感慨地说道:“真得是老了,都看不清了!” 听到这话,年轻人连忙说道:“婆婆还年轻着呢,陛下都说了,回头要给婆婆过八十大寿的!” 老妇人听了,轻声地说道:“我一个老婆子,都已经享福了这么多年,陛下还这么惦记,真得是有愧啊!” 能得崇祯皇帝这么看重的,这个老妇人不是别人,就是大明忠贞公秦良玉。 边上的这个年轻人,是她的孙子马万年。 本来以马万年的年龄,肯定是要出去带兵打仗的。但是,崇祯皇帝为了秦良玉身边有人,就让他留在了京师。 此时,秦良玉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慢慢地说道:“陛下也是,我其实还可以带兵打仗的,马革裹尸,亦是我的归宿。结果倒好,就在京师享福了……” 听着她说这话,马万年没敢参与到说当今皇帝的话中,只是在边上听着。 “……不过也还好,就看着京师越来越繁华,看看,京师城墙的外面,这么繁华了啊,都是这几年的事情!朝廷强大了,天下太平了,我这心里其实也很高兴,一辈子的打仗,可不就是为了能有今天这样的日子么,好啊……” 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最后便没了声音。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79 入侵 马万年见了,便连忙低声叫道:“婆婆,婆婆……” 叫了几声之后,秦良玉并没有回应。 于是,他抬头对边上的侍女说道:“婆婆睡着了,披风给我!” 侍女听了,立刻递上一件棉披风,马万年接过之后,小心翼翼地帮秦良玉盖上。 可突然之间,他的动作一僵,随后表情一变,连忙去探秦良玉的呼吸。 过了一会之后,就听到箭楼里传来了马万年的悲呼:“婆婆……婆婆……” 崇祯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秦良玉无疾而终,享年七十六岁,比原本的历史上多活了两年。 崇祯皇帝闻讯大悲,下令罢朝三日,并为秦良玉举行国葬! 此时,秦良玉唯一的儿子马祥麟坐镇洞吾,京师这边一个电话打到了云南昆明,然后由云南昆明那边派快马急报洞吾,传马祥麟回京奔丧。 这个时候,有限电话公司已经成立了两年左右,首先为朝廷服务,或者说,接的订单都是朝廷的,主要任务便是给大明两京十三省的省会安装了电线。 因此,通讯才会如此便捷。 预计到崇祯二十四年上半年,电线就能拉到洞吾的阿瓦城,西藏的拉萨以及天山脚下的轮台。基于作战目标的原因,这几个地方是优先保证要拉到的。 归化城肯定是有了,辽东沈阳也已经有了,朝鲜还没有,倭国还没有,南洋还没有,都还需要时间。 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有限电话公司熟练的员工越来越多,可以预见,分公司会越开越多,到时候橡胶的产量已经上来,有限电话的普及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再说洞吾阿瓦城这边,马祥麟收到讣告之后,便立刻和沐天波匆忙进行了交接,然后就快马赶往京师去了。 云南巡抚杨畏知这边,把刚到云南这边的马守应,贺一龙,贺锦以及孙应元调往洞吾。 按照原本的部署,新到的这些军队,就是要去洞吾的,为将来发动对莫卧儿帝国的战事做准备。只是因为秦良玉的丧事,马祥麟没有坚持到他们到达洞吾。 秦良玉的离世,大明所辖国土,全都不能有婚庆娱乐,这种堪比皇帝皇后薨了的待遇,也让她的事迹,再次成为了大明全国各地焦点讨论的话题。 秦良玉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为大明征战,南征北战,保家卫国了一辈子。古代的花木兰,那还只是传说,秦良玉却是正儿八经的存在。 崇祯皇帝的诗词,就直白地点出了秦良玉的可贵。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翦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 女子不止是相夫教子,不止是琴棋书画,还能请长缨,握兵符! 从万历年间开始,秦良玉就为国征战,浴血奋战,就算局势再恶劣,至亲的战死,她也没有动摇过。 天底下,又有多少男人,能比得上她? 秦良玉,不但是女人的骄傲,也是男子的楷模! 她的英名,必将名垂青史,永世不朽! 崇祯二十三年的过年,是最没有年味的一次过年,但是,没有人为此有抱怨。大明朝的所有人,都为秦良玉的离世而悲伤! 在秦良玉的葬礼之后,有口号在民间传开,从京师开始,向大明的东南西北传去:向忠贞王学习! 郡王爵位是死后追封到,秦良玉的成就,算是千古以来的第一位了。她是凭着真正的能力,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原本官宦世家,名门世家或者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还多是保持着以前的传统,没有像普通妇女一样抛头露面,更没有像西南的妹子一样从军。 但是,随着“向忠贞王学习”的口号,越来越多的大家闺秀走出了闺房,开始抛头露面了。格物学专项科考中的女科人数,极具地增多。甚至连要报名参军的女中英豪都多了不少。 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可以! 崇祯皇帝看到这个风向,便趁机宣布,女子当官,不再局限于政通司,凡科举,底层吏员的考核,男女皆可参加,唯才是举! 对这个时候都大明朝来说,虽然人口怕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多的。但是,短短几年内的开疆拓土,藩王就藩海外,对于人才的渴望,都是大明开国以来之最。原本只是局限男人范围,人才已经有捉襟见肘之感,如今加入了女性群体,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随着秦良玉离世为契机,彻底引爆了女性这个群体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加上政通司已经有女官好几年了,如今底层的官吏中有了女性,其实也不是那么突兀。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前几年的时候,从宫中开始传开,到这崇祯二十四年,才开始有真正的大规模出现的趋势。 当然了,最终妇女最多的地方,还是那些可以以女性为主的工厂,比如大明皇家纺织厂之类的。 大明的生产力,在这崇祯二十四年之际,又猛然提升了一大截。 可以说,秦良玉的离世,或者准确地说,是秦良玉的事迹,成了大明妇女参与社会建设的催化剂。 不过,秦良玉的离世,也同样给大明带来了一些意外。 比如说,奉沙贾汗旨意盯着洞吾明军的孟加拉总督,发现了洞吾这边明军兵力不足,主帅离去的空荡,便发动了战事,攻入了洞吾,试图在东吁王朝残余的带领下,一举击溃洞吾这边的明军,把明军赶回云南。 洞吾这边,明军还真不多。 原本在云南囤兵多年,而后攻入洞吾灭掉东吁王朝的军队,还要向东攻打,最终和安南那边杨展麾下向西进攻的军队会师,之后虽然有军队撤回洞吾,但是也留有一部分兵力要帮就藩的藩王维持局势,镇压地方的。 随后秦良玉去世,马祥麟急赴京师奔丧,镇守的大将便少了一个,所有事情都压到了沐天波身上。 刚好这段时间,又是华夏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要到了。因此,刚到云南的大军,并没有急匆匆南下,怎么也要过下年,而不是在过年的时候行军。 就这么多,在东吁王朝的残余引领下,莫卧儿帝国的孟加拉总督便趁机攻入了洞吾。 这个孟加拉总督,是沙贾汗的心腹,当年奉旨击败过葡萄牙殖民者,感觉自己长能耐了。 另外加上东吁王朝的残余在怂恿,就觉得他能一举解决洞吾的明军,完成沙贾汗交代的任务。 为此,他集结了五万大军,以轻步兵,战象部队,骑军为主,杀入了洞吾。 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开始他倒是势如破竹,但是,攻打阿瓦城下之后,就碰壁了。 明军城头的火炮,还有江面上策应战船上的火炮,第一时间就压制住了莫卧儿帝国军队的进攻。 战象什么都,压根就没有一点用,反而祸害自己的军队。 孟加拉总督试图一口作气把明军赶出洞吾的企图,只是在阿瓦城下第一战,便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绝对是行不通的。 事实上,就普通火器来说,大明军队这边,也要胜过莫卧儿军队的。 这支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只是孟加拉行省的地方军队而已。他们的火器,基本上还都是火绳枪而已,差不多是大明崇祯十五年前的火器而已。打打那些莫卧儿帝国边上的土著还可以,拿到大明军队这边来,其实是不够看的。 之所以他们在战事之初,能够那么顺利,并不是说他们有多厉害,而是和大明洞吾军队这边的策略有关。 大明军队攻占了洞吾之后,战略重心是东边,要把南掌等其他国家都给征服了,因此兵力都往东边派了。 就只是洞吾境内的话,重心主要也是放在这条贯穿洞吾的大江两岸。再远的地方,特别是西部这边,和莫卧儿帝国交界的这边,都只是宣示了主权而已,还没来得及去真正派兵派官治理。 按照计划,等到云南那边的军队南下之后,就会开始顾及这些地方,并把这些地方作为大明进攻莫卧儿帝国的前哨。 孟加拉总督在崇祯二十三年底,崇祯二十四年初的进攻,刚好卡在了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所以,才有了莫卧儿帝国军队表面上对明军摧古拉朽般的战事! 阿瓦城下遇到了真正的明军,碰到了钉子之后,孟加拉总督就有点左右为难了。 刚攻入洞吾的时候,战事那么顺利,他早就向沙贾汗派出了报捷使者,可看阿瓦城的战事,他已经知道,以他目前的兵力,不可能打下阿瓦城。 这么一来,此时的孟加拉总督,就感觉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 最终,他便分兵劫掠周边,没有明军驻守的那些部族,来不及撤离点,就遭殃了。 洞吾这边的消息,自然也第一时间传到了云南。 云南巡抚兼管洞吾的杨畏知闻讯,立刻电话向京师禀告,然后亲自领大军南下增援洞吾。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80 新式火器 崇祯皇帝收到杨畏知禀告的电话之后,不怒反喜! 大明要打莫卧儿帝国,那是早就定好的国策。但是,好歹莫卧儿帝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要去打莫卧儿帝国的话,总得有个理由吧? 原本他和孙传庭他们这些大明最高级的官员已经商量好了,就借口有西藏那边的土司叛逆逃入莫卧儿帝国,要求莫卧儿帝国给人。 在这个中间,比如言词激烈一点,造成莫卧儿帝国如果真得给人,那就不是东西的局面,那莫卧儿帝国总要脸面的吧? 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叫沙贾汗,这是什么意思,崇祯皇帝已经听刘伟超介绍过。就这样一个皇帝,羞辱下他,就会屈服? 不屈服的话,那就有借口了,可以出兵打了! 不过这种出兵的理由,总有点欺负人都感觉。对于大明来说,还是有点美中不足的。 可如今,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竟然主动来攻打洞吾,那这就是送上门的最好理由了。 看看,是莫卧儿帝国先来侵略大明的话,那大明反击,灭了莫卧儿帝国,顺便封几个藩王过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谁也说不出什么来的吧?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大明还没有正儿八经地经营洞吾,主要是武力征服,对于伊洛瓦底江流域以外的地区,只是宣示主权为主。这些地方的部族,大明军队不给他们压力,要说会自觉归心于大明,那就是假的。 如今,这些地方受到莫卧儿帝国军队的侵袭,朝廷大军为此出动,要灭了莫卧儿帝国,那是帮他们报仇,这就是施恩了。 顺带着,把国内的政策在洞吾开始实施,正式把洞吾变成大明的一个行省,也就会容易很多了。 换句话就是说,恶人由莫卧儿帝国去做,好人由大明来当。 由此,崇祯皇帝在和云南巡抚杨畏知的电话中,就有传旨,让他按照这个既定方案执行。 随后,崇祯皇帝便驾临兵仗局,了解兵仗局这边的最新军事科技成果。 毕竟从眼下开始,大明军队要往西打了,该升级的东西,还是要升级的。 莫卧儿帝国的消息,有刘伟超这个金手指在,崇祯皇帝当然是熟悉的,至少远比沙贾汗通过荷兰人了解大明这个,更要了解。 他知道,莫卧儿帝国如今正在国力的上升期,最鼎盛的时期,还有几十年才会衰败。这个时候,大明和莫卧儿帝国开战,就不可能采用欺负周边小国那样的打法了。 通过刘伟超的介绍,崇祯皇帝还知道,莫卧儿帝国的精锐军队,主要分为轻步兵、战象、炮兵以及骑兵这四大兵种。 这其中,或许因为莫卧儿帝国是突厥人开创的帝国,因此,帝国军队的主力,便是骑军。 食邑骑兵、封邑骑兵和御林军骑士组成了莫卧儿军队的骑兵,前两者是地方提供的部队,后者则是用国库供养的精锐骑军。 在今后的几百年间,一直到英国人殖民印度之前,这片大陆的主力兵种,或者说决定性的兵种,就一直是骑军。 炮兵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炮兵,和大明朝的火炮没多少区别,当然,这是指前装滑膛炮了。莫卧儿帝国的铸造火炮的工厂,掌握在王室手中,也就是沙贾汗手中,别无分号。 这也意味着,莫卧儿帝国的火炮,绝对没有大明的火炮数量多。 至于战象,这时候的莫卧儿帝国中,属于御林军的战象,也差不多达到了顶峰,高达一千来头。在平时用作大型表演、运输重物等用途,战时则投入战场。 最后则是莫卧儿帝国的轻步兵,他们使用火绳枪,或者是使用传统弓箭的射手,来自城镇或农村的定居百姓,或招募或拉壮丁。精锐的轻步兵,一般使用奥斯曼帝国的重型火绳枪和葡萄牙式的常规火绳枪。 一直以来,莫卧儿帝国的轻步兵都不强,战事的胜负,往往取决于骑军。 收到有关莫卧儿帝国军队的消息之后,崇祯皇帝和孙传庭评估了一下,觉得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未必能打得过鼎盛时候的建虏。但是,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数量更多,而建虏因为数量太少,不能败! 建虏就是因为败了两次,损失惨重之后,军力就一蹶不振,后续压根就没有真正能威胁明军的力量了。当然了,这也和大明军队自身越来越强大有关系。 到这崇祯二十四年,大明军队已经有一半的军队完成了换装,从普通的燧发枪换装成了神威步枪。而换下来的燧发枪,就以便宜的价格卖给了已经就藩海外的各个藩国。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便宜价格,肯定是高于大明产出的成本价,只是赚得少一点而已。 各个藩国用这些燧发枪,维护统治,对付那些土著,也绝对是够了。 这种卖枪的做法,也算是一举二得了。 另外,没良心炮和大号手榴弹,也因为白火药产量的提升,开始大规模装备军队了。 别的不说,预定要前去打仗的军队,都是优先换装的。比如杨畏知领着增援洞吾的那些军队,原本就是准备从洞吾这边对莫卧儿帝国发起攻势的,自然得到优先换装。 另外就是西藏的军队,还有轮台的军队,也已经换装了一部分,预计天气改善,道路通畅之后,估计会在上半年完成换装。 按照一般的情况而言的话,此时的大明军队,和莫卧儿帝国军队的武器代差,至少相差一代以上,对于减少大明将士的伤亡,肯定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但是,崇祯皇帝显然是尝到了这种武器代差的甜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以欧洲各国军队为假想敌,催着兵仗局那边研发新武器。 本来的话,这个事情还不是他关注的重心,但是,如今既然和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开打了,他就觉得,有必要跑兵仗局这边来了解下情况了。 已经回京的堵胤锡,还有本来就在京师的孙传庭,目前来说最知兵的两个心腹臣子,就陪同崇祯皇帝一起到了兵仗局。 对于这个行程,不管是堵胤锡,还是孙传庭,其实都是很期待的。 这不,他们跟在崇祯皇帝后面,或许是心腹的原因,因此,并没有保持沉默,而是在议论着。 就听堵胤锡对孙传庭说道:“观莫卧儿帝国军队的情况,下官以为,最为关键的,该是要关注他们的骑军。毕竟我们对于莫卧儿帝国那边的情况不熟,他们的骑兵优势,更能发挥!” 大明的对手,不是没有骑军。建虏也好,蒙古各部族也罢,或者是当初固始汗所领的,全都是有骑军,甚至是大规模的骑军战。 但是对于这些骑军,大明是熟悉的,知道他们配置什么武器,习惯什么打法,战场也同样是在熟悉的地方。因此,对上的时候,会心中有数,甚至安排内应去对面,一如当年和建虏所领东部蒙古骑军的主力遭遇战中,就是有内应建功,背后捅了建虏一刀,才能轻松获胜。 可面对莫卧儿帝国的骑军,这些认知,优势就全都没有了。 孙传庭显然也同意他的观点,当即点点头说道:“没错,兵仗局这边如果能有克制骑军的武器,那不管莫卧儿帝国的骑军怎么突然出现,我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崇祯皇帝的背影,然后又接着说道:“当然,就如今所得到的消息来说,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还是不如我们多矣。只是,如果能尽量减少我军将士的伤亡,那便是最好了!” 如果说,他们要是觉得打不过莫卧儿帝国的军队,那就压根不会筹备对莫卧儿帝国的战事了。 因此,他们所聊的,都是建立在怎么减少将士伤亡的基础上,而不是说打不打得过莫卧儿帝国军队。 此时,崇祯皇帝听着身后两个臣子的说话,便站住脚步,转过身,看着堵胤锡和孙传庭,当即淡淡地说道:“卿等勿忧,这次兵仗局的新式火器,肯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的。” 一听这话,堵胤锡和孙传庭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兵仗局是宫内管着的,又是最高级别的保密衙门,就算他们两人是大明重臣,平时也是没资格打听兵仗局内部的情况。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便都立刻期待了起来。 然而,崇祯皇帝却没告诉他们说要去看什么新式火器,只是转过身,依旧悠哉走着,同时说道:“之前的时候,兵仗局这边主要是要解决神威火炮和神威步枪量产的问题,因此耽搁了不少时间去打造新式火器。从去年上半年解决了神威火炮和神威步枪的量产之后,就根据朕给出的指点,开始打造新式火器……” 堵胤锡和孙传庭跟在身后,听到崇祯皇帝这话,便互相看了一眼,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神威火炮和神威步枪的威力,比起原本的火枪火炮,那是提升了一大截,打辽东建虏的时候,也只是少量配备了军队,发挥了非常大的威力,这是他们两人都有目共睹的。 如今,又会是什么新式火器,比起神威火炮和神威步枪还要厉害的么?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81 甲型 兵仗局的管事太监早就得到通知,率领一群手下在门口迎驾了。 看到崇祯皇帝和两个朝廷重臣悠哉过来,便赶紧上前见礼。 “平身!”崇祯皇帝一挥手之后,便淡淡地问道,“朕交代的那些事儿,可都完成了!” “回万岁爷,都完成了。”管事太监连忙回应道,“就等着万岁爷核实指点了!” 崇祯皇帝听了,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转头对身后的两个亲信大臣说道:“两位爱卿,你们两人的带兵打仗时候多,回头也点评下吧!” 说完之后,便在管事太监的引领下,进入了兵仗局内部。 在一个通风作坊内,正面桌子上,放着一个厚木砧,最是引人注目了。 堵胤锡和孙传庭也是第一时间注意到了这个厚木砧,就有点奇怪,不知道这是干什么? 他们俩正在打量着时,不知道管事太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小心翼翼地夹了一颗米粒般大小的白粉放在了那厚木砧上,随后又恭恭敬敬地递上了一个铁锤。 崇祯皇帝顺手拿过这个铁锤,心中其实也有点兴奋。刘伟超给他讲的事情,如今,他都将一一验证。 就见他转头看了下两个心腹大臣,微微一笑后,便拿着那个铁锤敲向那个米粒般的东西。 孙传庭两人知道,这个米粒般的白色东西,估计就是新式火器的关键,不过想不出来这是什么,于是,眼睛就盯着看。 就听到“啪”地一声响,那白色东西在铁锤的敲击之下,发出了一声脆响,白色米粒消失。 果然和刘伟超所说一模一样,崇祯皇帝心中想着,随手把铁锤给了管事太监,然后转过头,看着孙传庭两人,微笑着问道:“两位爱卿,可知刚才朕敲击了何物?” 孙传庭和堵胤锡听了,不由得面面相觑,要是能看出来,那就是怪事了。 他们跟随崇祯皇帝久了,当然明白此时的皇帝,是个什么心态,于是,也很配合,便一起摇头。 崇祯皇帝见了,便淡淡地说道:“这个东西,就是新的发火药,也叫雷汞!” 说这话的时候,他就想起了刘伟超给他介绍的事情。 在原本的历史上,满清压根没法自己发明这个东西,在鸦片战争时期,被英军用后装火器欺负之后,便向西方列强重金求购。 也亏了这东西在西方已经普及,各个国家都有。满清给得钱多,最终从德国手中购买到了这个秘方。 当时的户部王事丁守存请依照这种秘方,作成西洋自来火统制法。一,先仿西洋制成火统,再制自来火药,就是制造枪子,枪子是红铜为筩,径分许,长分许,中空,底粘白药一层,所谓秘方就指白药而论。 丁守存记录甚详:先制硝,再制酒精,再配合为镪水,将银片投入镪水,融解为白末,倾出镪水,阴干白末,就成白药。这是很简单的方法,没有技术难度。 而这个白药,有另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叫作雷汞。 此时的崇祯皇帝是自豪的,特别是和灭掉大明的满清去相比,更让他有一种优越感。 满清是向西夷求购,但是如今的大明,却是全世界第一个做出雷汞的。 刘伟超给他的做法,比当时满清求购来的秘方还要好,也更简单,就是将水银溶于冷硝酸中,再将此溶液加入到装有纯酒精的烧瓶中,开始激烈反应,生成硝酸汞,并沉淀出白色结晶。反应终了时,再分2次加入纯酒精,硝酸汞与纯酒精作用即得雷汞。用布过滤器将雷汞滤出,用水洗再过稀碱除酸即可。 不过刘伟超说简单,但是这种化学实验对这时候的明朝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如果没有基础的话,绝对是不知所云。 好在格物学专项科考已经举办了这么多年,化学方面,更是有他女儿女婿两人为领头羊在搞。 之前都三酸两碱都搞出来了,对于化学的基础也有了,刘伟超给过来的这个制作过程,他们夫妻两人来说,也不算难事了。 事实上,崇祯皇帝其实更想要搞的,是硝化甘油,真正的炸药。 但是,哪怕刘伟超能提供制作方法,但是新手刚做这个的话,绝对还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不说他女儿女婿有亲情关系在,就是其他人,那也是大明在化学方面最宝贵的人才,崇祯皇帝绝对不愿意有损失的。 因此,考虑再三之后,崇祯皇帝决定,还是按照刘伟超所说的,先一步步来。 对于硝化甘油的制作,当然最终也是要做的,不过最好是在温度低的实验室,并且能有很多甘油的等等。 刘伟超也曾提议过,可以在倭国北海道那边设立一个实验室来做,那边温度低不说,还有鲸鱼出没,能获得大量甘油。 但最终,这个方案被崇祯皇帝否决了。跑倭国北海道去,太远了。 如今整个草原都是大明的,符合条件的地方也多的是,不需要去那边。 但不管怎么样,硝化甘油的发明,还是先往后推了。 话说回来,此时,孙传庭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之后,还是不明白,当即有点惊讶地问道:“陛下,此物唤作发火药?比之前的发火药更好么?” “当然!”崇祯皇帝听了,当即淡淡一笑道,“卿等可以先去看看改进后的佛朗机炮!” 管事太监一听,立刻在前面引路,带着他们去早已准备好的炮房。 佛朗机炮用炮子,也就是分离式药室炮膛装填,因此射速极快。 换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佛朗机炮的炮膛和炮管是分离的,就是由一根炮管,n多个炮膛组成。 不过原本的佛朗机炮有漏气的问题,不但容易伤到炮兵,也打不远。 不过这个缺点,在崇祯十五年时候,有了刘伟超这个外挂的时候,就已经有过改进了。 即把炮子加上凸缘,放入炮膛后前推便可嵌合炮筒,后端再用契型栓子固定,这就完全解决了佛朗机炮的闭气问题。对于明军前期作战来说,佛朗机炮一下便成了主力炮种,射速很快,因为换个炮子就可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时候的佛朗机炮已经是一种具备炮栓的栓式闭锁后装炮,其闭锁架构和19世纪中末期的克虏伯大炮几乎没多大区别了。 但是,佛朗机炮其实还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不是说加上膛线,这个之前就已经开始改进了,而是真正限制佛朗机炮的关键点:它装换的炮子不是弹壳,而是炮膛。这中间的区别就大了。 后世的弹壳后装炮,不管是分装还是整装,都是把整个弹壳插进炮管中,而弹壳可以起到封闭火药气体的气密作用,仅此而已。真正承受炮膛火药爆压的不是弹壳,而是包覆弹壳的炮管。 然而,佛朗机炮的炮子却不是弹壳,而是相当于抽换式的炮膛加上弹壳的双重功用。 这么一来,就有一个问题。既然作为炮膛,就必须起到炮膛的用处。佛朗机的炮子因此而必须要靠自己承受全部,或者至少是大部分的火药爆压,所以它必须做的非常厚。要不然,就会炸膛。 而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佛朗机炮口径作不大。如果口径加大,那么兼任炮膛的炮子重量将迅速增加,达到几十上百公斤重,包括内装的火药与炮弹重量。 那么问题就来了,非常重的炮子,装填就是个问题了。几个人抬?战场上根本就不现实,也失去了后装迅速装填发射的可能。 事实上,就后世的炮弹,都是有重量限制的。一般来说连壳含药带弹头20公斤就是上限,超过的话就会改成无壳的药包式分装,否则便会不利于装填。 要解决佛朗机炮这个架构上的问题,其实也不难,就是不要从后上方装填,把炮子尽量作薄,改成从炮尾正后方塞进去,然后再插上楔子固定。 换句话说,既然让炮子承受爆压会变得太重,那就不要让它承受爆压,让炮管去承受就好了。 只是这么做的话,所有的佛朗机炮都要完全改了。而大明朝前期一直是战争,战争加战争。 因此,这种相当于完全改了佛朗机炮的工程就往后推了。毕竟原本只是粗略改装一下的快速佛朗机炮,也已经够战争之用了。 如今有了雷汞,再来彻底改进这种佛朗机炮,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后装火炮,这边是具有划时代,或者说,和以前的火炮拉开了非常大距离的最新式火炮了。 此时,听着崇祯皇帝介绍眼前这门新式佛朗机炮,孙传庭和堵胤锡听得眼睛瞪大,不顾皇帝当面,直接过去摸着火炮。看他们那抚摸的样子,绝对是非常心爱之物了。 崇祯皇帝见了,心中很是满意,便又介绍道:“这种新式火炮,已经完全区别于以前的佛朗机炮,口径大小都有,朕命名为神威火炮甲型!” 火炮是远程武器中威力最大的,以前的时候,受制于射速,因此在陆战之中,最大的用处,只是轰击城墙等不能移动的物体,对阵的话,威慑力大于实际破坏力。 可是,这火炮的射速提上来了,野战之下,对敌人就是全方面的碾压了。 大老远的,朝廷官军这边就可以极速炮击,就算单发炮弹的威力不大,只能犁出一条线的话,发射的炮弹多了,伤害力也绝对可观。 更为关键的是,极速炮击之下,很可能会在敌人近距离进攻之前,就击溃他们的士气。 不是所有军队都是英勇无畏,无视伤亡拼死进攻的。就算是明军,也未必能做到。或许只有刘伟超所提及的机器人大军,才有这个可能。 只要是人,害怕便是本能! 摸着眼前的神威火炮甲型,孙传庭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连忙问崇祯皇帝道:“陛下,那神威步枪呢?可有甲型的?” 7017k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82 格物学之下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看相兵仗局管事太监。马上,孙传庭手中就拿到了一把早已准备好的步枪。 孙传庭立刻仔细观察了起来,边上的堵胤锡,也立刻凑了过去,看了起来。 以他们两人的经验,一下就看到了这把步枪的特殊。 这把步枪和神威火炮甲型差不多的结构,也是后装装填的。这么一来,步枪的射速,也会比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882 格物学之下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83 内外有别 在孙传庭说完之后,堵胤锡又接着补充说道:“另外,微臣以为,消息传递也是重中之重,有线有电话公司在铺设电线方面,要优先估计洞吾、西藏以及轮台三个地区……” 崇祯皇帝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并没有多说话。 这两个是带兵经验最丰富的大臣,说出来的这些,都是远征军出国远征的关键因素。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883 内外有别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84 井底之蛙 莫卧儿帝国有一个传统,就是他们的皇位继承经常会有幺蛾子,并不像大明朝这样稳定,属于嫡长子继承制。 甚至经常会出现儿子造老子的反,儿子推翻老子抢皇位的事情,沙贾汗就干过这事。 如今,虽然沙贾汗还在位,看不出什么,但是他的三个儿子,为了皇帝宝座,自然已经是在勾心斗角了。 奥朗则布领兵征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884 井底之蛙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85 牛刀杀鸡 真得是明军打过来了! 这个时候,阿拉干国王也顾不得去想明军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只是连忙追问道:“来了多少明军?” 边上的沙舒贾,自然有人给他翻译的,确认了是明军杀过来时,顿时身子晃了晃,脸色一下就白了。 竟然真得是明军打过来了,那就意味着,明军肯定是解决了洞吾那边的莫卧儿帝国军队,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885 牛刀杀鸡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86 有了 孟加拉湾这篇区域,每年的四月到九月份时间,都是雨季。 特别这里还是恒河下游,可以说,雨季到来的时候,那是一片汪洋大海。别说在这个年代,压根没有基建,没有排水灌溉,就算是后世,基本上也是成了一片沼泽国,来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 如果说,没有刘伟超的帮助,那大明军队在对外征战的过程中,会遇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886 有了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87 归心 看他这么高兴的样子,沙舒贾便有点疑惑地问道:“有什么了?” 话问出口之后,他才想起刚才对话的内容,由此联想到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顿时,他便惊喜地问孟加拉总督道:“你是说,有对付明军的方法了?能打败明军了?” “是啊!”孟加拉总督还在兴奋中,用力点头回应道,“对,绝对能打败明军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887 归心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88 等不及 占领果阿的庆功宴上,原荷兰驻东番总督,后荷兰驻巴达维亚代总督,现荷兰领科伦坡总督揆一,找了机会,向那个被将领簇拥着的莫卧儿帝国三皇子奥朗则布敬酒,同时对奥朗则布说道:“尊敬的皇子殿下,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干杯!”奥朗则布的心情很好,来者不拒,笑着回应道。 喝酒不是主要的,揆一接着敬酒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888 等不及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89 帝王心术 , 不得不说,奥朗则布的军事才能,远高于他的两个哥哥。 他一眼就看中了荷兰人的火器,宁可付出大代价也想着给他的亲信军队完成武器上的更新换代。 随后,奥朗则布又和荷兰人合作,把他的步兵交给揆一,由他的舰队运送,去敌人的海岸线登陆,而后他领骑兵从大陆进攻,充分发挥兵力上的优势,欺负这些南亚最尖端上的几个小国。 还有,这个奥朗则布还有一个恶趣味,开战前,他会先送一只他的鞋子给他要攻打的敌人,如果敌人收下他的鞋子选择投降,他就可以不打;但是,如果不投降的话,就会残暴进攻,恐吓其他敌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南方几个国家,要等到他登基为帝之后再兴兵征讨。可在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翅膀的煽动,趁着和荷兰人联合的机会,发动了对南方几个国家的征讨,为他争夺皇位赚取更多的资本。 …………………… 莫卧儿帝国都城阿格拉,沙贾汗就在这里,并没有去其他地方,先是收到了二儿子沙舒贾和孟加拉总督的捷报,说孟加拉总督趁着洞吾明军统帅变动之际,攻入了洞吾,围住了阿瓦城,指日可下,而后又和阿拉干王国结盟,督促阿拉干王国的水师从海路进攻洞吾,彻底把洞吾的明军赶走。 这个消息,让沙贾汗的心情非常不错。他手下的臣子,也纷纷向他祝贺。 “说什么大明帝国的军队有多厉害,那是没遇到我们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看看,露出原形了吧?” “没错,大明帝国的军队,也就只能欺负欺负那些小国家,遇到我们伟大的莫卧儿帝国,就原形毕露了!” “我们莫卧儿帝国都还没有出动御林军,只是孟加拉地方军队,就打得洞吾的明国军队屁滚尿流了!” “要微臣来说,伟大的陛下,不如下令御林军出动,直接攻打明国算了。把明国也给征服了,那样波斯都会匍匐在陛下脚下!” “……” 听着臣子的奉承,沙贾汗非常高兴。不过他高兴的还有一个理由,是其他人所不知道的。 奥朗则布在军事上的才能,那是有目共睹的。沙贾汗自己当年都试图篡位过,当然也会防着他这个有军事才能的儿子有篡位的想法。 之前的时候,从西藏逃过去的土司,东边听说明军征服了洞吾,特别是荷兰人的说法,这让他对遥远的大明帝国有很大的担心。为此,他才不得不让他这个有军事才能到儿子领着御林军出征,剿灭大明帝国的帮凶,在果阿的葡萄牙人。 如今,他的二儿子竟然也能建功,甚至在军事上打败了看似强大的大明帝国的军队,不再让奥朗则布在军事上一枝独秀。 这个局面,是沙贾汗最想看到的,因此,心中也为此高兴! 随后,奥朗则布这边也发回了捷报,说已经驱逐了果阿的葡萄牙人,这让他同样是很高兴的,少了好多原本对奥朗则布的忌惮之心。 这不,在御前会议上,他正在和他的臣子商量,奥朗则布捷报上所提及的另外一个事情:趁大胜之威, 征服南亚次大陆的南边几个小国,为莫卧儿帝国继续开疆拓土! 他手下的臣子,对于这个事情,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觉得奥朗则布这个想法非常好,就有类似大明朝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南亚次大陆南方的那几个小国到现在都没臣服莫卧儿帝国,就应该灭了他们。 并且奥朗则布是莫卧儿帝国在军事指挥上有名的皇子,由他指挥,肯定能达到目的的。 另外一派,在沙贾汗的眼里,是属于大皇子和二皇子这边的,都不想奥朗则布再立下新的开疆拓土新功,因此都在反对。 他们的意思是,三皇子那边的军队,打下果阿才是他们的目标。如今既然已经完成目标了,就应该遵循皇命班师,而不是自作主张,再轻启战端! 甚至还有几个臣子,都已经在给沙贾汗暗示,说御林军不能长久掌握在奥朗则布的手中。万一他统领时间久了,到时候那些御林军就只知道奥朗则布,而不知道陛下了。 这些话,要是换了以前的沙贾汗,绝对会很介意。 但是,二皇子在东方的崛起,竟然能领地方军队打败看似强大的大明军队,这让他松了口气。帝王之术么,就是玩平衡。他相信,奥朗则布真要有什么歹心,也不得不忌惮沙舒贾那边。 因此,此时的沙贾汗,并没有听这些臣子的劝说。 他觉得,趁这个机会,征服南方那几个小国,也能让他的这个“世界的统治者”称呼,更能名副其实一些。 另外,当他发现大明帝国其实只是纸老虎的时候,他的心思,便又回到了原先关注的地方。 这不,沙贾汗对于奥朗则布的提议,采取了搁置的处理方式。 如果奥朗则布没有得到皇命,对南方用兵,不管胜负,他都有敲打奥朗则布的理由。 于是,沙贾汗更为关注泰姬陵的修建进度。 这个后世闻名的建筑,沙贾汗是为了纪念他的爱妃,也就是奥朗则布的母亲而修建。从1632年开始修建,召集工匠多达两万多人,还都是各地的能工巧匠,包括来自本国,还有波斯、奥斯曼帝国,中东等等,镶嵌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主材料大理石更是从四百多里远的地方开采运过来。 这个泰姬陵就快要完工了,也获得了沙贾汗最多的关注。甚至此时的他,心中已经有打算,在修完这个泰姬陵之后,顺便在河的对岸,也给自己修建一座同样恢弘的陵墓,色调不同,反正匠人都是现成的,还有修建的经验。 都城这边的还有其他几个建筑构思,就是有关寺庙的,原本因为大明帝国的威胁,他已经放下了的,又重新拿了起来,开始筹备修建了。 崇祯二十四年六月中旬,沙贾汗正在大兴土木之际,又陆续收到了外面的消息。 先是南方传来消息,奥朗则布果然在没有得到他的旨意时,依旧领兵攻打南方几个小国。在沙贾汗收到消息时,奥朗则布已经征服了一个小国了。 对此,都在沙贾汗的意料之中,他并没有过多关心。等到奥朗则布班师的时候,就可以借口没有他的旨意,擅自行动,剥夺他的兵权,让他去冷静一阵。同时,开疆拓土之功,依旧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何乐而不为! 但是,让沙贾汗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那个二儿子沙舒贾,竟然在东方吃了个大败仗,并且和孟加拉总督一起隐瞒不报。过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地方上终于有绕过沙舒贾和孟加拉总督的消息封锁,把消息传到了阿格拉。 这个消息,让沙贾汗非常地震怒。不过与此同时,他也有点疑惑。 之前的时候,孟加拉地方军队攻入洞吾,都围住了阿瓦城,这个消息可以确认是真的,但是,怎么过去才两个月呢,东方就遭遇了惨败?达卡都丢给了明军? 地方上来的消息,并不翔实,朝堂上的大臣,也有为沙舒贾说话的,说最好问清楚具体的情况,万一是诬陷二皇子的谗言就不好了。 于是,沙贾汗最终派出了使者,前往东方调查事情真相。 这个时候,沙贾汗也终于意识到,南方那边在折腾的三儿子,似乎有点冒头,一枝独秀了。至少从南方传来的消息,那边是接连在打胜仗的。 为此,沙贾汗在思考之后,便给他的大儿子,也就是他已经封了太子的大儿子达拉舒科,uu看书 www.uukanshu.com增强更多的实力。 之前的时候,他就让达拉舒科掌握2万军队和2万匹马,还被被任命为安拉阿巴德总督和古吉拉特邦省总督。 这时,在思考之后,沙贾汗又给达拉舒科多划拨了一万军队过去。 这么一来,在名义上,他大儿子所掌握的军队是最多的。二儿子则只是孟加拉行省的军队而已,三儿子手中的军队,更是只是临时的而已。 在大约一个月之后,他的二儿子沙舒贾那边有了答复。 说明国来了援军,所以军队才不得不从洞吾撤军,随后,明国那边又来了一千多艘战船,兵力太多,达卡实在难守,就主动放弃了。 不过,沙舒贾强调,孟加拉已经进入了雨季,到处都是泛滥的洪水,还会有飓风,更为可怕的是,当地一直会流行冷热病。 明国军队来得越多,在孟加拉雨季中,就越是难受,到时候瘟疫一起,死得人就更多。等到那个时候,他再领兵反击,就能把明军都消灭了。 这么一来,不但能重新夺回达卡,还能把入侵的明军都消灭了,后面明军就再也没有能力来攻打莫卧儿帝国。要是沙贾汗有意的话,他还能领着孟加拉军队对明军发起反击,说不定还能夺得整个洞吾,又能让明国不敢再派援军过来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90 最有价值的投资 , 对于沙舒贾的这个答复,沙贾汗自己也不好判断,便拿到朝堂上议事,听取他的臣子意见。 对此,有点臣子认为,沙舒贾失败了就是失败了,该当问罪,特别是瞒报,更是罪上加罪,要重罚才行。孟加拉总督这边,更是死刑起步。 但是,也有点臣子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沙舒贾说得没错,东边和明国的战事没有结束,不能算失败了。 如果说,沙舒贾的策略能奏效,那其实是莫卧儿帝国的一场伟大胜利。毕竟,明国派来的战船,都多达一千多艘,规模庞大,更不用说还有陆地上的明军了。 沙舒贾这种战略,在面对强敌的时候非常英明,用天气来打败明军,更能证明沙舒贾是神的宠儿。 如此种种,赞同和反对的两派,在沙贾汗面前吵得不可开交,吵得他头昏脑胀起来。 最终,朝堂上最终的决议,还是再派钦差前去东方核实。如果沙舒贾的计策真得有效,雨季已经两个多月了,威力就应该显现出来了。 另外一边,沙贾汗还调他的大儿子达拉舒科领兵前往东方,如果沙舒贾的策略有效,东方战事顺利的话,达拉舒科这边就作为预备队,引而不发。 如果说,沙舒贾的策略,收到的效果不大,那么达拉舒科就领兵继续东进,替代沙舒贾收复达卡,驱逐大明帝国的军队。 至于沙贾汗自己,在处理完了这个事情之后,依旧沉迷于他的土木工程,修建最伟大的建筑。都城阿格拉附近的民夫,依旧被一批批地征召,配合那两万多的工匠修建陵寝、寺庙等等。 崇祯二十四年八月初,新一轮的消息,再次传到阿格拉。 南方,奥朗则布所领大军和荷兰舰队配合,顺利打下了临海的几个小国,就剩最后一个国家还没有打下了。 随着战事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的征服,奥朗则布的军中声望,越来越高了!根据报捷信使的消息,最后一个小国,估计会不战而降。 这个消息,让沙贾汗的心情有点不好了。 他没想到奥朗则布攻打南方那几个国家,竟然这么顺利。最为关键的是,那支拨给奥朗则布的御林军中,有两个可以说是最忠于他的将领,竟然英勇战死了! 如果说,只是一个战死的话,他可能觉得还是意外。但是,两个都战死了,这由不得他不多想。 奥朗则布的野心,可以说昭然若揭了! 等到他凯旋的话,他的威望,会不会比他这个皇帝还要高了? 有些事情,虽然不明说,但是,沙贾汗心中其实也是明白的。 他现在最为要紧的,就是不能再给奥朗则布刷声望了! 于是,沙贾汗立刻改变主意,连续动作了起来。 第一,他立刻下旨,召奥朗则布班师回朝,不让他把最后一个南方国家都征服了。这么一来,统一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功勋,就落不到奥朗则布身上。 为了怕奥朗则布收到他的旨意之后,不执行。因此,沙贾汗是连续几道旨意, 先后在几天时间内,快马发出。每一道旨意的措辞,是越来越重。 另外,沙贾汗又立刻传旨,召回达拉舒科。这支军队不能再派去东方了,要不然,阿格拉这边的兵力,不足以保证他睡得安心。 至于东边的战事如何,沙贾汗一时之间,也顾不得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先搞定内部问题,把他这个三儿子的崛起之势,重新按回去。 东边的局势,就且相信沙舒贾自己能搞定吧!就算真得夺不回达卡,对莫卧儿帝国来说,那其实也不算是大事! 此时的沙贾汗不知道,就在他发出旨意的时候,南边,最后一个国家选择了向奥朗则布屈服,收下了那只奥朗则布的鞋子。 这不,奥朗则布已经在敌国的都城,开庆功会了。攻陷这几个南方小国的财物,都被他用来赏赐手下这支精锐的御林军上下。可以说,从将领到普通士兵,都是赚得盆满钵满,更不用说,还有灭国大功,等着回去封赏呢! 军中上上下下,都对奥朗则布服服帖帖,承认他是个伟大的统帅。原本军中权威比较高的两个人,最不服奥朗则布的,都被奥朗则布派去执行最危险的任务而战死了。 对于这个局势,奥朗则布自然也是非常地高兴。庆功宴上,和他的手下将领喝了半天。不过随后,他又关起门来,在和荷兰总督揆一密议了。 就听奥朗则布对揆一满意地说道:“你们的火器威力,真得比我原本手下的火器要厉害好多,这次征服这几个国家,你们的功劳不小!” 揆一听了,当即微微一笑。 燧发枪肯定比火绳枪要厉害了,要不然,西方也不会普及燧发枪,替代了原本的火绳枪。对了,明国也是,就只是短短几年的时间,燧发枪同样替代了火绳枪! 一想到这,揆一的好心情,顿时就少了一大半。想起明国,想起明军,他就牙疼。 不过如今离得远了,又有南洋那边的布局,相信明国人一时半会没法再西进的了。最好在自己担任总督期间,就不要再和明国人面对面了! 这么想着,他又听到奥朗则布对他说道:“现在这支军队,已经完全听我的话,此次班师回朝后,就让那个老东西退位让贤,从此以后,你们荷兰人,就是我莫卧儿帝国最好的朋友,欢迎你们跟随我的脚步,把生意做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揆一听了,当即便笑了,举起酒杯和奥朗则布碰了下,然后奉承道:“投资殿下,该是我这一生中最有价值的决定。为殿下未来的成就,干杯!” 奥朗则布听了,和他干了一杯,然后要求道:“目前军中还有一大半的将士,还没用上最新式的火器,未来我的整个帝国的军队,也要用最新的火器。你能不能教我的匠人怎么打造最新式的火器?”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你也知道,只有我的帝国军队越强大,我才能征服更多的地方,你们荷兰人也才能把生意做到更多的地方。我们合作,对大家都好,不是么?” 很显然,奥朗则布的野心很大,都还没篡位呢,就已经在计划篡位之后干一番大事业了! 揆一听了,稍微沉默了片刻,并没有马上答复。 对他来说,当然是卖军火赚得更多。要是有可能,他当然希望是卖军火的了。 但是,同时他也知道,这个火器的铸造,对于东方来说,是最新式的,让他们最羡慕的。可是,在西方而言,这可不是什么独门秘笈,属于每个国家基本上都已经掌握的技术。 比如说,葡萄牙人,还有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等等。 也就是葡萄牙人被驱逐了,英国人,法国人和西班牙人还没航行到这里,要不然,奥朗则布有这个想法,如果荷兰这边满足不了他,就很可能会寻求其他西方人那边去合作。 这个奥朗则布,野心很大,连对他父汗都要动歪心思,更不用说,他会多在意和荷兰的盟约! 另外,葡萄牙人是被驱逐了,但是,他们的势力并不远,还有英国人,都在中东,波斯那边蔓延了。想要独占莫卧儿帝国,也不会很现实。 这么想着,揆一心中有了计较,便立刻点头对奥朗则布说道:“没问题,只要尊敬的皇子殿下,不对,只要尊敬的大汗陛下愿意,我们荷兰很乐意为您效劳,帮您开一个,或者几个铸造最新火器的军工厂!” 奥朗则布一听,不由得大喜,便立刻追问道:“那需要什么,我立刻让人准备。只要有了自己的火器作坊,这天下不管怎么样,uu看书 www.uukanshu.com 迟早都是我的!” 莫卧儿帝国军中的火器,全部来源于皇帝控制的火器作坊,也是凭借着大规模的火器,莫卧儿帝国的版图,才会不断扩大。 这一点,奥朗则布作为领兵打仗多年的人,认识很深。他明白,迟早在将来某一天,火器必定会全面取代冷兵器。 这次房间内,因为双方都愿意合作,气氛真得很不错。 然而,很快,奥朗则布和揆一还没有谈完呢,就听到门口传来了动静,有喧哗声。 最终,奥朗则布的亲卫在门口禀告,说有个荷兰人要见他们的总督。 奥朗则布的心情很好,对此也不以为意,便让他的亲卫把人放了进去。 就见一个荷兰人神情有点慌张地进了房间,看到揆一,便立刻用他们的母语叽里呱啦了一顿。 奥朗则布没有翻译听不懂,但是,他看到揆一的脸色,只是一开始说话,就变得非常难看,似乎还非常震惊的样子,他就知道,估计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但是,南方几个国家,都已经被他征服了,还能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他这么想着时,在他身边的翻译,已经把话都给他低声翻译了出来。 奥朗则布一听之下,顿时,他的脸色,也是一下震惊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91 擎天柱 , 一千多艘战船,有这么庞大的舰队么? 就算是莫卧儿帝国的皇子,还是带兵闻名的三皇子,这一刻,也被荷兰人带回来的消息给震惊了。 当然,这也和莫卧儿帝国压根就没有多少战船有关!还有,和他协同作战的荷兰舰队,其实也就不到二十艘而已。 另外,被他从果阿驱赶走的葡萄牙人,总共也才十来艘战船。 所有的这些,和大明帝国的战船数量一比起来,那是真得小巫见大巫了! 揆一这边,倒是没有被大明战船的数量震惊,因为在以前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大明帝国肯定能拿出那么多的战场。 他所震惊的是,大明帝国真得有点阴魂不散,竟然还大规模地向西扩张,就跟在他的前后脚功夫,把达卡、吉大港地区给占了。 这个消息是从吉大港离开的阿拉伯商人处得到的,科伦坡的荷兰人了解了情况之后,立刻把消息传到果阿,结果揆一不在,就又追着联军征讨的步伐赶过来。要不然的话,消息还会更早收到。 此时的揆一,真得是想骂娘。 他从葡萄牙人手中夺下了科伦坡,都还没好好经营呢,大明海军就跑来了。 他有直觉,大明海军绝对不会只局限于达卡、吉大港那边,而是会继续西进,这也意味着,科伦坡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明国海军源源不断地战船,光是如今已经知道的,就有一千多艘了,而科伦坡那边一旦被围,逃都不好逃,除非是在明军攻过来之前就先撤了! 真得是见鬼的上帝!这个夺下的窝都还没暖热,就又要弃了! 心中这么想着,揆一抬头看着奥朗则布,心中一动,多少又有点安慰了。 如今果阿在荷兰的手中,可以背靠强大的莫卧儿帝国,这样的话,就不怕明国军队在数量上的优势了! 于是,他便连忙对奥朗则布说道:“尊敬的殿下,我准备大力建设果阿,打造成我们荷兰在远东最大的贸易点,方便我们一起赚钱。还请尊敬的殿下能派一支大军驻扎在果阿这边,怎么样?” 奥朗则布听到他这话,便回过神来,当即有点疑惑地问揆一道:“明国真得有那么多战船么?” “当然!”揆一听了,马上回答道,“就是因为明国有那么多的战船,像蝗虫一样,我们才不得不从南洋撤回来。毕竟我们人少,和他们耗不起!” 奥朗则布听了,便安慰他道:“你放心,等我当了皇帝,你们在果阿,我会派一支大军驻扎在果阿的,如果明军真得来攻打果阿的话,就让他们知道,莫卧儿帝国同样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根据后世的统计,在1700年的时候,莫卧儿帝国的人口,大约也在一亿五千万左右。就只是以人口来论的话,华夏和莫卧儿帝国的人口是差不多的。 不过在沙贾汗和奥朗则布统治的时期,穷兵黩武,疯狂扩军,莫卧儿帝国的主要统治力量,都是军事贵族,农民的负担极大。也亏了这一片土地,比起华夏来说,物产更丰富,所以才能承担沙贾汗的穷兵黩武,最终在奥朗则布时期才崩溃。而这,还是奥朗则布自己作的,否则还不一定会崩! 此时,听到奥朗则布的许诺,揆一突然比奥朗则布本人更想让他早日登基称帝了!毕竟,他不知道明国军队什么时候会继续往西? 于是,他正要开口说话时,却见奥朗则布的亲卫闯进来房间,向他禀告说道:“有圣旨到了!” 毫无疑问,这是沙贾汗不想让奥朗则布全功的旨意,只是来晚了。 在接完旨意之后,奥朗则布一下就明白他父汗这道旨意的真正含义,不由得很是恼怒。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沙贾汗召回他的旨意,还不止这么一道,后面又连续加急传旨给他,并且措辞还越来越严厉。 最终,奥朗则布终于无法忍受,发飙了! 他父汗对他的打压之心,同样是昭然若揭了! 原本就有反意的奥朗则布,下定了决心,绝不束手就擒! 篡位这个事情上,那是有家传的,奥朗则布也算是精通。 一方面,他立刻派心腹手下赶往阿格拉,用刚刚灭国所搜刮到的财富,收买朝中官员,散布消息:说东边二皇子沙舒贾丢城失地,沙贾汗却不惩罚,实在有失大汗威严。 明国已经吞并了一个又一个国家,如今都打到莫卧儿帝国的家门口了,朝廷却还不重视,不立刻调兵遣将,难道要等东部全部沦陷么? 另外,阿格拉这边,也开始传颂三皇子奥朗则布的伟大事迹,驱逐葡萄牙人,征服南方数国,莫卧儿帝国有三皇子在,就是擎天柱! 另一方面,奥朗则布立刻班师回京,一路上,那是大张旗鼓地宣传胜利。各种战利品,都是摆在显眼的地方,让一路上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个三皇子英明神武,功高盖世! 不过奥朗则布本人这里,连续给沙贾汗上奏章,表达了听话的意思。沙贾汗说什么,那就是什么,掩盖他的杀意。 在他的这个造势之下,沙贾汗和大皇子达拉舒科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东部的丢城失地,该承担责任的人,该处罚的人,却是不处罚;明军都占领了莫卧儿帝国的领土,朝堂上却不重视,任由明军占领而不反攻! 南部的连战连捷,攻灭一国又一国,朝廷却要打压为国建功的三皇子。朝廷要是赏罚不明,以后让军中将士何以为国征战? 沙贾汗,世界的统治者,名誉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最终,让沙贾汗不得不调整之前的对策:他传旨给达拉舒科,让他还是领兵东进,搞定东边的战事,就算不能消灭达卡的明军,也要驱逐了才行。 大皇子是要继承皇位的人,他的声望,绝对不能被三皇子比下去,需要这个功勋来证明自己! 莫卧儿帝国的国内局势,一下复杂了起来。 ………………………… 达卡这边,出乎意料地,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竟然没有来反攻,让明军建设达卡和吉大港这一片区域的进程得以加快。 等到这个时候,堵胤锡已经赶到云南,担任南亚总督,总领云贵川并洞吾和莫卧儿帝国境内军政大事。 而云南巡抚兼管洞吾的杨畏知已经到达达卡,带来了地方治理的文官,结束了之前的军管,一切进入了正常的轨道。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也已经大批进入达卡,培训当地已经成为大明百姓中的一些人,让他们沿着恒河散入莫卧儿帝国境内,宣传大明在这里的政策。 总体上来说,还是国内的一套:就是把当地的当权者、富户,也就是当地生产资料的所有者都打倒,剥夺他们的生产资料,比如土地,房屋等等。然后从中分一部分给莫卧儿帝国底层的百姓,赢得民心,从而能在这异国他乡站稳脚跟。 而在莫卧儿帝国的国内,至少一半的土地,是属于莫卧儿帝国皇帝的。剩下的一半,基本上是军事贵族和当地豪强。普通百姓,只是和农奴差不多的。 这一套政策,还真别说,非常管用。 达卡和吉大港这边,不服大明的那些人,在俘虏营里劳作到死,当然,官方的说法,是劳动改造而已。大部分底层百姓,都是衷心拥护大明,因为他们是大明攻占这里之后的受益者。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 莫卧儿帝国的百姓,大都迷信。而大明军队的到来,瘟神逃去无踪,就直观地震撼了他们。随后,他们又慢慢地了解到,大明国内是真得有神迹,大明开国皇帝都当众显灵过。 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归心之下,如果莫卧儿帝国军队敢来打的话,他们绝对会拿起武器和莫卧儿帝国军队战斗! 也是如此,很多当地人对于厂卫的招募,非常地积极,因为一旦立功了就有土地房屋可以分配,甚至还可能去大明京师朝圣,这就是他们都动力。 等到崇祯二十四年八月初的时候,已经有大批的当地人,沿着恒河而上,先一步为大明军队去造势了,同时,也传回了莫卧儿帝国境内的消息。 也是因为得到了当地土著的拥护,莫卧儿帝国那边,沙舒贾和孟加拉总督派入的奸细,就算绕过了大明夜不收在外围的巡查,也会被当地土著发现,然后扭送到大明官府这边,换取奖励。 可以说,古代这时候,对于民心之用,以这个时候的大明为最。 大部分古代人,都是瞧不起底层百姓,视之如猪狗,更不用说莫卧儿帝国已经有种姓传统,更是不会在意底层百姓的感受,要不然,沙贾汗也不会穷兵黩武之际,还会大兴土木。 要是莫卧儿帝国在丢失达卡之后便马上反攻,那大明远征军这边,还没时间做这么多的事情。可因为他们国内的政治形态,最终让大明远征军完成了这些事情。 雨季一过,便是大明远征军进攻之时。 (https:////72_72327/)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92 乌合之众 , , 不过,最终还是在雨季结束之前,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终于向达卡发起了进攻。 这支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是由二皇子沙舒贾和孟加拉总督两人统领,共计马步军五万,号称五十万。 大皇子达拉舒科的军队,已经往这边开过来了。如果到了之后,沙舒贾和孟加拉总督还是没有进攻的话,那绝对会被拿下问罪的。 迫于局势,两人便不得不进攻。 之前的时候,只是小规模的派人刺探明国军队的军情,并不顺利。 那些明国军队的巡哨,一个个都是武装到牙齿的。甚至他们的雨具,都是沙舒贾压根没有见过的玩意。据说那种雨具很柔软,穿在身上压根不妨碍行动,但是呢,雨压根就渗透不进里面,非常地神奇。 沙舒贾等人,当然是不知道,这种雨具,就是橡胶雨衣,随着琼州和东番等地的橡胶树成熟,收割的橡胶越来越多,除了做电线之外,其他橡胶产品,以宋应星为首的团队,也已经在试着做了。 这些橡胶雨衣,因为考虑到南亚次大陆这边的雨季,便拨了一些过来,不过只有最精锐的明军夜不收才有得穿。 当然了,等到以后产能充足了,所有将士配发橡胶雨具,也肯定是没问题的。 再说回当下,沙舒贾和孟加拉总督其实对明军是一点胜利的把握都没有,但是又不得不出征。一路上,两人都祈祷,明军在这边的雨季影响下,一如他们所料的那样,生病的生病,死了都死了。 这不,就听孟加拉总督安慰沙舒贾道:“殿下放心,我已经打听过,有很多贱民从达卡等地逃出去,肯定是因为活不下去才会这样的。” 沙舒贾听了,皱着眉头问道:“那还有其他人逃出来么?有没有具体的消息?” “都是一些贱民逃出来而已!”孟加拉总督听了,苦着脸回答道,“其他人等到我们出发,都没见有逃出来的!” 沙舒贾听了,便追问道:“那你有没有问那些贱民?” “只是让手下询问了下,说那边很乱,明军到处抓人,杀人。”孟加拉总督说着这话,又急忙补充一句道,“这和我们猜想得差不多!” 沙舒贾听了, 很不满意地问道:“猜猜猜,为什么不问清楚一点?” “陛下,那些贱民有什么好问的?”孟加拉总督并不在乎地说道,“问了他们也答不出来!” 很显然,贵贱之分,在他脑海中是根深蒂固了。 沙舒贾听了,依旧是皱着眉头,并没有说话,显然,他应该也是认可孟加拉总督的话,但是,对于明军的一无所知,还是让他很不安。 正在这时候,忽然有一骑快马踏着雨水跑过来,向沙舒贾禀告道:“殿下,前面发现情况,有怪异!” “怪异?”沙舒贾一听,顿时有些诧异地问道:“什么怪异?” “前面道路不再泥泞了,好奇怪的路面!” 听到这话,孟加拉总督当即对那人喝斥道:“什么道路不再泥泞?石板路没见过么?” “不是,不是石板路,真得是好奇怪的路!” 沙舒贾和孟加拉总督听了,两人互相看看,便驱马前行,过去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就见前面路上,开路的军队都停在这里,雨中窃窃私语中。 看到一群卫兵簇拥着孟加拉总督和二皇子过来,便纷纷抬头看向他们,每个人都脸上,都是诧异之色。 果然,沙舒贾过去之后就发现,地面竟然是一层白色的路面,上面流淌着雨水,但是,军队踏足上面,不管是战马,还是人,都能看到他们都脚掌,压根就没有陷入地里面。 看到这一幕,沙舒贾也好奇了,都不顾可能会淋湿,他当即翻身下马,双脚踩上了地面。 果然,感觉硬硬的,就犹如踩在了石头上一样。 抬头看去,发现前面全是这种路面,沙舒贾就稀罕了,转头问孟加拉总督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以前这条路不是这样的吧?” 此时的他,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记错了。如果有这么神奇的道路,他不会不记得。 孟加拉总督显然比沙舒贾要熟悉,听到他的问话,立刻用肯定的语气回答道:“殿下记得没错,以前这里也都是普通的道路而已,绝对不是这种奇怪的道路!” 说着话,他们琢磨了一会,最终还是没有琢磨出来,这条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 于是,沙舒贾和孟加拉总督最终就领军继续前进。 随后,他们发现,刚才那边似乎是一条泥路和这种奇怪的路的分界线。踏上这个奇怪的路之后,通往达卡的这条路,全都是这么奇怪了。 甚至到了后来,他们还发现,田间地头,河道两岸等等,竟然也是这种硬的路面。人马走在上面,再也不用担心陷入泥地,走得也不吃力了。 看着这一幕,不管是沙舒贾还是孟加拉总督,都隐隐觉得,这种奇怪的路面,搞不好和明国人有关系。 等到天色有些暗下来的时候,雨终于停了,大军需要找一处地方扎营。 全军淋湿,大部分人都是在抱怨。 军中的轻步兵,自己还没得休息,得先服侍骑士老爷,还有他们的战马。 对于莫卧儿帝国来说,骑士才是身份的象征。区别权贵,官职的高低,就是在于他们能掌握多少骑士来区分度。 比如莫卧儿帝国的太子,也就是沙贾汗的长子达拉舒科,就被赏赐了两万骑,后来因为奥朗则布的威胁,就又追加了一万骑。 终于,在天色马上快要黑下来时,沙舒贾的五万人马才在高地上,也就没有被水浸泡的地方扎好了营。埋锅造饭,烧水伺候老爷洗澡,等等,很是喧哗。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前锋那边突然传来了警报声。 “敌袭,敌袭……” 沙舒贾听到前方传来的动静,不由得很是诧异,这天都要黑了,还要打仗,看得见么? 他真想派人去问清楚情况时,就见孟加拉总督惊慌失措地跑来,向他禀告道:“殿下,不好了,明国的战船沿着河道攻过来了!” 达卡地区,在雨季的时候,到处都是河流,甚至当地土着来往,也大都是用船为交通工具。 沙舒贾的大军,刚好是在岸堤上扎营,因为官道这边都是浸水的,没法扎营。 此时,沙舒贾听到孟加拉总督说明军是乘船来攻,顿时大吃一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呢,就听到了响亮的炮声。 “轰轰轰……” 这时候,天色已经有些黑下来了,沙舒贾看不清远处的船,但是却能看到有火光闪现。 前方的人马,全都乱成了一片,谁也不敢再待在河堤上,甚至远离河堤,四处乱逃。 这种鬼天气,火器和火炮都容易受潮,包括弓箭,也没法用。 可是,明军却乘船而来,他们的火炮,就在船里面,避免了雨淋,一排排地轰击,几乎是所到之处,全都是沙舒贾的军队在溃逃。 沙舒贾见此,正要骂娘,他的亲卫却赶紧劝他快逃,明国的战船驶过来了。 这时候,沙舒贾也看清了,明国的战船,都是小型船只,大概一艘战船两门火炮的样子,在喷着火舌。 这天都快黑了,明军的火炮肯定也没有准头,但是,沙舒贾却是怕了,万一有炮弹不长眼怎么办? 于是,他也逃了。 等到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明国的战船又顺流而下,消失在视线范围内。 但是,沙舒贾这边的大军,却是逃得漫山遍野都是。 又累又饿,还被雨给淋了的,晚上还不知道会不会下雨,真是该死的明军! 最终,一夜无话,明军并没有再摸黑偷袭。 天亮的时候,沙舒贾的手下头目,开始收拢他们都部队。忙活了一个上午,结果就只收拢了一万多点人马而已。 发现的死伤军卒,总共也就四百多人左右,但是,收拢的人马就只有这么一点,不用说,昨天的混乱,剩下没有收拢的那些,全都逃了,大部分都是轻步兵,也就是莫卧儿帝国军中最底层的那些。 听到孟加拉总督的禀告,沙舒贾的脸色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只是被明军骚扰了一番,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就溃不成军了,这战事,还怎么打? 孟加拉总督看看收拢起来的一万多人,士气也是非常低落,心中衡量了一下,便向沙舒贾谏言道:“殿下,如果继续攻打达卡,我们毫无胜算的!” 事实上,之前决定领兵进攻达卡时,他们就没有胜算。只是迫于大皇子的压力,他们才不得已出兵的。 此时,沙舒贾听到他这话,恼恨地说道:“不打怎么办?达拉舒科巴不得我死呢!” 孟加拉总督显然已经有想法,便低声对他说道:“殿下,我们不如南下,就说军队遇洪水冲散,去收拢军队了,让开去路,让大皇子殿下先去和明军交战?” 在原本的历史上,沙舒贾在孟加拉自立称帝,就是因为他在这边有心腹支持。此时听到这个建议,眼珠子一转便同意了。 为您提供大神叫天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892 乌合之众免费阅读.https://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93 雷霆万钧一击 , “你说得对,他还不是因为早出生了而已,能有什么能耐!”沙舒贾愤恨地说道,“我敢肯定,要是他来,肯定也会失败。到时候,谁也别想说谁!” 孟加拉总督听了,赶紧跟着附和道:“我们所领的只是地方军队而已,大皇子殿下却有陛下调拨的御林军,要是换一下,殿下肯定能打赢战事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沙舒贾要有达拉舒科的军队,就肯定能赢,比达拉舒科强多了! 于是,就这么的,两人商量之下,领兵南下,逃了。 沙舒贾的这一手,甚至让大明远征军这边都有点意外,竟然不战而逃? 不过回过头来说,只是用战船去骚扰了下,就能去一半多的军队,简直就是乌合之众,选择逃跑也不意外。 甚至马守应和贺一龙等人都有把握,就算当初他们没有被招安时候的手下,估计也能打败这支莫卧儿帝国的军队。 这个进犯,对大明远征军来说,只能算是一个插曲而已,接着,大明远征军该怎么样,就还是怎么样,一切都在为雨季结束之后的战事做准备。 雨季的时候,实在不适合打仗,不管是道路难走的问题,还因为大明军队已经基本实现了军队火器化,哪怕是燧发枪时代,照样会受影响。 ……………………………… 大明远征军如此,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其实也如此。 特别是隶属于莫卧儿帝国御林军的军队,火器配置比起地方军队来说更多。毕竟莫卧儿帝国唯一的火器作坊,就是皇室控制的。 因此,达拉舒科所领的军队,其实也是磨磨蹭蹭地往东方前进,一是不想在雨季和明国军队去打仗;二是逼着二皇子沙舒贾领兵先去和明军打一战。 如果说,二皇子所领的军队能打败明军,那就是最好了,大皇子这边,可以根据前方战报的消息,及时赶过去摘桃子;如果说,二皇子所领的军队打不过明军,那消耗一下明军,削弱了明军之后,大皇子再领兵前去征讨,难度就会降低不少。 结果,让大皇子达拉舒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沙舒贾竟然没有跑去打明国军队,而是南下跑远了。 “他怎么敢?”达拉舒科闻讯,大怒发飙道,“无视父皇旨意,这是抗旨不遵,当属谋逆!” 他的手下听了,都不敢说话。虽然大皇子已经是太子,但是,在没有登基之前,莫卧儿帝国的历史上,就从来不会是有稳当皇帝的时候。 眼下沙贾汗的三个皇子在明争暗斗,抢那个皇帝位置的事情,又有谁不知道呢? 虽然大概率来说,大皇子的胜面最高,但是,一切皆在圣意之下,谁能保证沙舒贾一定不可能当皇帝? 因此,等到达拉舒科发飙完之后,有一名手下小心翼翼地禀告道:“殿下,三皇子的地方军队被明军前锋骚扰了一下,据说是炮轰之后就溃败了。他就是想攻打达卡也是无能为力的了!” “废物,就是一个废物!”达拉舒科听了,便又用那种非常鄙视的语气下评论道。 在原本的历史上,沙舒贾在东方孟加拉自立为帝,就是被他领兵平定的。 如今这个事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是同样不妨碍他鄙视这个弟弟。 在达拉舒科发泄了一阵之后,他的手下便给他建议道:“殿下,如今由我们直面达卡的明军,他们以逸待劳,还有船只在河道支援,如果雨天攻打的话,军心士气都会有不小的问题。以属下以为,当等雨季过后再发起进攻为好!” “是啊,殿下,道路泥泞,行军不便,后勤又重,不利于战事!”其他手下也跟着附和。 达拉舒科听了,扫视着他们,见他们都是一个意思,最终点点头说道:“好,那就等雨季过后再行进攻,到时候,要让明军知道御林军可不是沙舒贾那杂牌军能比的!” 说完之后,他顿了顿又立刻吩咐道:“在此期间,我要上奏弹劾沙舒贾,让他付出该有的代价!” 说实话,这个时候,在达拉舒科的心中,他那两个实力最强的弟弟,才是他的心腹大患。至于明军,反而要排在后面。这个原因,也是他听从手下劝告真正原因。 沙贾汗这边闻报之后,就头疼了。 南方的奥朗则布那边,竟然在旨意到达之前,就把南方几个国家都给灭了,得了全功,现在更是在班师途中,都城内外,全都在称赞奥朗则布的丰功伟绩,这给了沙贾汗非常大的压力。 等奥朗则布到都城之后,还不知知道怎么对付他为好! 如果说,东边那边,同样打了大胜仗,几个儿子的功劳,都是差不多大,那就显得他这个当爹的皇帝英明神武,这是好事! 但是,偏偏那个沙舒贾竟然如此不靠谱,不但丢了达卡隐瞒不报,而且还说明军会不适应达卡,水土不服,战力削弱之下就能轻松夺回,结果自己却是被明军一吓就溃散了。 恼怒之下,沙贾汗亲自给达拉舒科写了一道旨意,叮嘱他的这个大儿子,一定要在东方打一场漂亮的战事,绝对不能让奥朗则布专美于前,要不然,他的太子之位,怕是不稳。 为此,沙贾汗也授权给达拉舒科,允许他在东边几个省动用钦差权限,可调动任何力量为他这次的战事赢得胜利保证! 达拉舒科收到沙贾汗的回旨,不由得对他父汗非常感激,同时也对奥朗则布非常地忌惮,这达卡一战,那是必胜不可了,而且,最好还要是非常漂亮的胜利! 说实话,他的压力其实也有点大! 明国远征军可不是那些南方小国可以比的,以达拉舒科太子丹身份所搞到的消息,至少他知道,明国军队肯定是精锐,要不然也不可能轻松攻占洞吾,然后他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大败特败,丢了达卡都不敢说出来。 此次东征,他所带的御林军,一共将近五万人马,大部分都是骑军,机动性很强。不过达卡地区河道纵横,光是有骑军,肯定是不行的。 正好,沙贾汗给了他最大的权力,便在周边几个省份强征地方军队,包括骑兵和轻步兵,另外还有运送后勤物资的民壮,更是高大二十万,组建成了号称五十万的军队,准备在雨季一结束,明国军队还没缓过神来时,给予重拳一击,漂亮地赢下这次达卡战事的胜利。 不过在这备战阶段时,虽然各方面在他太子权威之下都还顺利,但是,对于明国消息的刺探,却是很不顺利。 他派去的斥候,遇到了明国夜不收的强力防御,每次交战,基本上不是全军覆没就是被迫逃回,根本无法深入达卡地区去侦查明军实际情况。 至于派过去的密探,更是消失无踪,连一个能回去的都没有。 这些情况,让达拉舒科真得非常不安。搞不清达卡的具体情况,他心中就没谱。 要知道,他不但是要打败达卡的明军,而且还要赢得漂亮,才能抵挡奥朗则布那边灭掉南方几个小国所赢得的声望。 不过,对于这个情况,他的手下也从另外的角度来解释。 “殿下,明军严防死守,不让我们打探达卡那边的情况,这或者正说明,明军的情况恐怕不容乐观!” “没错,我们这里的雨季,就算是我们自己人都吃不消。每年得冷热病而死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明国军队远道而来,受到的影响绝对只有更严重!” “肯定是这样的,明军面对殿下的压力,就想着不让殿下知道实情,不敢进攻。如此一来,等到雨季结束,能多给他们一些时间,说不定他们才能缓过来,或者得到更多的援军。” “……” 听着手下人的解释,达拉舒科感觉也有道理。 如果不是明国军队在消息拦截方面拼命下功夫,那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透露不出来? 不说双方斥候的交战了,就说那些密探,可都是伪装成平民,甚至贱民前往。他们的脑门上又没写着“密探”两字,明国军队在这异国他乡,又怎么可能全部找出来呢? 达拉舒科怕是做梦都没想到,他派出去的密探,压根就不是明军花心思找到的,而是大明治理下的百姓,主动举报外来者,才把这些密探给一网打尽的。 要不然,如果不是靠着人民的力量,明军怎么可能把密探都给清理了! 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东西方,对于最底层百姓所拥有的力量,都没有多少认知。或者说,东方对此的认知,要远比西方更深。 皇侯将相,宁有种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样也是说明底层力量的伟大。 如今的明军,在刘伟超的引导之下,就是充分利用了底层的力量。 对明军的手段一无所知的达拉舒科,就按计划做着准备,等到雨季一停,顿时立刻对达卡地区发起了雷霆万钧的进攻。至少在他看来,就是如此! (https:////72_72327/)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94 特么不讲理 , , 不管愿意不愿意,不管蝴蝶效应不效应,南亚次大陆的雨季,终归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结束了。 泥地还没变硬,空气中依旧还很潮湿,但是,连续好几天没有下雨,又在这个十月份的时间点,这就意味着雨季的结束。 莫卧儿帝国太子,也就是大皇子达拉舒科就怕明军会从雨季的影响中恢复过来,当即下令,全军出征,讨伐达卡的明国军队! 二十来万人马,都没法只是一路行进,必须分成几路人马进攻。要不然,光是庞大的后勤压力,就能压垮这么庞大的军队。 可就算分成了三路,每一路的后勤运输,依旧是非常糟糕的。 雨季刚过去,泥泞的道路,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每一辆车子,牲畜使出了吃奶的劲,还有一大群民壮推拉,依旧走得非常艰辛。 然而,军队的统帅达拉舒科却要快速进军,早日攻打达卡的明军,因此,对于行军的缓慢,那是相当不满。 为此,他连续责罚,甚至处死了一批负责后勤的手下,依旧没能让后勤物资运输快起来。 最终,他不得不派出一些大象运送一些重要的物资,以期待能加快行军速度。与此同时,他也派出了轻骑,快速挺进,前去骚扰明国军队,不给他们喘气的机会。 于是乎,在莫卧儿帝国东部,漫山遍野地,无穷无尽的队伍不断地向东挺进。 沿途的莫卧儿人,看到这一幕,都是叹为观止:大皇子所领这么庞大的军队,肯定所向无敌了吧? 不要说明军远道而来了,就算是本地的,这么大规模的军队进攻之下,还能挡得住? 就连之前被大明厂卫培训之后,派往莫卧儿帝国境内的那些本地密探,看到这支庞大的军队,也都是人心惶惶。 他们是真得害怕,大明军队会被这么庞大的兵力打败。如果真得是这样的话,那他们之前获得的好处,便会全部还回去了! 然而,他们只是去散布消息,压根没有能力去改变即将到来的大战! 那些被他们传播消息, 从而对明军治下向往的底层百姓,也都是熄了希望的一丝火苗。 本来莫卧儿帝国军队就威名赫赫,周边除了波斯大国之外,压根就没有敌手,如今是这么庞大的军队出征,达卡的明军肯定没有希望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达拉舒科因为有奥朗则布的压力,他必须打一个非常漂亮的胜仗,因此,用上了雄狮搏兔的打法。 这压根就不是输赢的问题,而是赢得漂亮与否的问题! 在这个思想的驱动之下,等莫卧儿帝国大军到达达卡地区时,他们的作战军队和后勤运输军队,便已经脱节了。 不过,达拉舒科对此并不怎么在意。在他看来,他如此庞大的军力在前面,明军应对都来不及,后勤的运输,压根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然而,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不尽如意! 先是到达卡地区之后,前锋禀告了地形道路的古怪,验证了之前沙舒贾所部溃散军卒的话,这里的道路真得是道路平整,全无一点泥泞之路。 最后,更是让达拉舒科震惊的是,达卡这边,竟然有非常多的战船。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其实也不意外,毕竟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知道明军有一千多艘战船。 关键的是,明国的战船,很是奇怪。不但有很多铁甲,而且船上竟然还有烟囱,会冒烟的。 闻报之后,达拉舒科领着中军,匆匆赶到了达卡地区,果然看到了那些奇怪的战船。 他麾下有经验的将领,马上向他禀告了起来。 “殿下,我们必须封锁河道,要不然明军会利用他们的战船优势机动到我军后方!” “没错,殿下,我们的重炮都在后面,还没有送过来,当前无法攻城,明军完全可以用战船机动,先分兵偷袭我军后路!” “殿下,我军该后退,等后军赶到,完全安全之后再来攻打达卡!” “……” 不愧是莫卧儿帝国中南征北战的主力,御林军的将领,多多少少都是有眼光的,一眼就看出了明军的优势所在。 但是,也有的将领,对此并不以为意,同样向达拉舒科发表自己的看法。 “殿下,我们大军来袭,明军全力守城都来不及,怎么可能还分兵呢?” “对啊,雨季之下,就算明军没死一大半,病了一半总是有的吧?他们不可能在我们大军来袭之时分兵的!” “就算明军真得要利用河道优势,用战船机动的,但是不要忘记了,这里是下游,明国的战船逆流而上,能有什么速度?靠划桨手来划么?能划多久?还要不要靠岸休息,又或者又被河流冲回下游?” “……” 听着手下将领们在七嘴八舌,达拉舒科感觉两边说得都有道理。 这个时候,来自奥朗则布的压力就显露出来了。如果他选择后退的话,就算这一战赢了,估计也会被奥朗则布那边的人拿来说事,说他胆小什么的。 加上这时候,他的三路大军已经会师,将近十万战兵啊,其中还有五万铁骑,更是他的胆气所在,最终,他没有下令后退。 等到第二天一早的时候,达拉舒科便为这个决定后悔了,因为这天早上,他终于见证了大明的奇迹。 只见达卡城水门那边的战船聚集区,突然传来了动静。 “彭彭彭……” 随着怪异的声音,那些有烟囱的铁甲战船上,都开始冒出来浓烟。随后,这些战船真得开始逆流而上,沿着河道往他们的后方突进。 这些冒烟的铁甲战船后面,都用绳索拖着普通的战船,大概一艘拖五到十艘的样子,一共有二十艘冒烟的铁甲战船,浩浩荡荡地,非常地醒目,震惊。 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看到这一幕,全都傻眼了。 这到底是什么怪船,竟然在河道上逆流而上都能开这么快? 如果荷兰人在这里,那绝对会告诉他们,这是大明帝国的蒸汽铁甲战船!是用蒸汽机驱动的,而不是人力。而光是这种蒸汽机的图纸,他们荷兰人就花了一百万两的银子买了,绝对值得! 只是很可惜,达拉舒科等人,并没有见过蒸汽铁甲战船,这一见之下,自然是非常地震惊了。 甚至莫卧儿帝国军中的一些军卒,特别是那些不属于御林军的轻步兵,看到这一幕之后,有不少人都跪地磕头了。 因为这个超出了他们的认知,既然超出了他们都认知,那就只能是神迹了! 不过很快,有御林军中的将领回过神来,顿时脸色大变,连忙向达拉舒科禀告道:“殿下,不好了,这些船肯定是去断我们后路!” 听到这话,达拉舒科回过神来,也是有些慌了,马上下令道:“快,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后方的物资运输,如果被明军突袭了的话,那将是一场大败,对于这一点,达拉舒科还是有见识的。 于是,随着他的军令传下,莫卧儿帝国军中一阵鸡飞狗跳,远程兵种从各处调集,赶往河道两岸拦截明国战船,或者用箭射,或者用火绳枪射击,还有一些小型能肩扛的小火炮,总之,病急乱投医之下,各种远程武器都拿来拦截了。 不过,明国的战船,又岂会任由他们拦截而不还手的。 很快,大明战船的火炮,便开始了轰鸣。 “轰轰轰……” 这些河道里的战船,都不是那种大型的海船,而多是从大金沙江顺流而下,特意用于江河的船只。上面装备的,大都是中小型的佛朗机炮,而不是红夷大炮。 对于眼前的拦截战,佛朗机炮最是合适了,发射的速度快不说,威力也远比莫卧儿帝国军中的那些远程武器要远,更不用说,在船上开炮,那是只要露出炮口就可以,防御方面,更是没有问题。 甚至在其中一些运兵船上,明军将士们也在船上用燧发枪还击。 只是明军一开火,顿时就压过了莫卧儿帝国的远程火力,打得河道两岸的莫卧儿帝国军卒,有一个是一个,赶紧逃离河岸,除了留下一地尸体之外,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压根谈不上“拦截”两字! 这一幕,看得达拉舒科和他的手下将领,一个个都是脸色铁青! 他们直到这时候,才算是真得见识了,明军原来这么不好打!不但火器看着很厉害,而且连战船都特么不讲理,冒烟了还能逆流而上,还这么快! 其中一名御林军将领最先回过神来,连忙向达拉舒科禀告道:“殿下,我们必须撤军,回放后军了!” 达拉舒科比他那蠢货二弟沙舒贾还是要厉害一些的,听到手下将领的这个话,也立刻明白过来,眼下不是赢得漂不漂亮的事情,而是要先保证能赢才行! 于是,他不敢怠慢,连忙下令,全军后撤,不给明国这些战船有抄袭后路的机会。 结果没想到,他这个军令都还没来得及传遍军中呢,就又有意外情况发生了。 为您提供大神叫天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894 特么不讲理免费阅读.https://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95 崩溃 , 只见达卡城的城门大开,一队队的大明骑军蜂拥而出,就在莫卧儿帝国军队的眼皮底下,以城墙为依托,排出了攻击阵势。 大明军队,全部是统一的红色军服,身手之矫健,控马技术之高超,让以骑兵为帝国军主力的莫卧儿帝国军队这边见了,一下就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 如果莫卧儿帝国军队胆敢在这个时候后撤的话,还在出城的大明骑军必然尾衔追杀,从而导致莫卧儿帝国军队崩溃。 强敌虎视之下,莫卧儿帝国军中的御林军将领,压根不敢轻视,立刻摆出防御姿态严阵以待。 这么一来,莫卧儿帝国军队就没法后撤了,而大明战船却依旧以他们难以想象中的速度在逆流而上,驶入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后方而去。 达拉舒科见此,头上的汗就下来了。 他并不是军中菜鸟,指挥能力就算比不过奥朗则布,但是也不会差好多。如今这个情况,明军就是用出了阳谋。 他们用那种奇怪的战船为牵引,让他们的那些战船能飞快地沿着河道突袭,目的不用说,就是攻击他那负责运输粮草物资的后军;而城内正在拥出来的军队,就是要牵制他的主力,不让他回防。 这么继续下去的话,后军必定会被明军击破。而没了粮草物资,又被明军断后的话,大军的崩溃也就不可避免了! 这一下,达拉舒科急了。 没想到刚到打卡地区,军队就一下陷入了危险之中。 此时的他,却没想过,是因为他的冒进,因为他想趁着明军没有从雨季中恢复过来,想要打一个漂亮的胜仗,才会让他的军队从一开局就陷入险境的。 但是如今看来,出战那么多的明军,压根就没见到有受到雨季影响的样子! “怎么办?”达拉舒科一见之下,顿时就急了,连忙喊话道。 他手下经验丰富的御林军将领,连忙给出建议,留一部分军力拦住出城的明军,其他兵力后撤防护。 如今这种情况下,也是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做了。 于是,达拉舒科立刻开始传令。 达卡城头上,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敌情的杨畏知,立刻同样下令道:“车营出战,攻击前进!” 车营是戚继光时代搞出来的,专门用于对付骑军的招数。大明这边既然知道了莫卧儿帝国军队的主力是骑军,车营这种杀器便不会不用。 达卡地区的道路等等,全都修了水泥路,除了民用之外,还方便车营行动,这也是修建水泥路的目的之一。 大明骑军是很宝贵的,肯定不会和莫卧儿帝国的骑军战中进行消耗,那样太不划算。 大明的战术,从一开始对大明骑军的定位,就是追杀用的。 随着车营出城,当机排成了两列横队,侧翼由骑军掩护,对莫卧儿帝国军队发起了进攻。与此同时,河道上又有大明战船出现,准备策应陆地上的同袍,侧击莫卧儿帝国军队。 看到明军摆开的阵势,经验丰富的莫卧儿帝国御林军将领,顿时脸色就变了。 如果说,他们之前看到大明骑军的数量,觉得还有把握拦住大明骑军的追杀,这个时候,他们看到大明车营的移动,就一点底都没有了。 那一辆辆的车子排在那里前进,骑军压根就无法冲锋,而明军躲在车子的后面,显然会用火枪射击,就等于是把冲到车营面前不得不停下的骑军,当作了活靶子。 换句话说,莫卧儿帝国骑军就没法威胁到明军,而明军在步步逼近中,怎么办? 如果按照正常的打法,其实这种战法也不是不能克制。直接调集重炮轰开明军的车子防御便是。可是,道路泥泞,重炮都还在后方,在这交战前线,压根就没有重炮! 甚至在此时,远程武器的军卒,都被调去了河堤两岸拦截明国的战船,在后方这边压根就没有,拿头去对付明国那些缩在车子后面的明军,以及在车子两翼虎视眈眈的明国骑军? 这一刻,这些莫卧儿帝国军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御林军将领,也都有些慌了。这接下来的战事,难办了啊! 明军的车营,不是远程作战,因此偏厢车中只有火炮和火药,压根就不用带粮草物资,完全可以说,是轻装上阵,还是在水泥路上轻装上阵,追击的速度并不慢。 而莫卧儿帝国军队,在面对明国骑军的压力下,也不敢返身逃跑,只能是面对着大明军队缓缓后退。 大明军队的追击速度,轻松胜过一边缓缓戒备后退,一边还在乱糟糟调兵遣将的莫卧儿帝国军队。 可以预见,要不了多久,两军就会交战了。 双方军队的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 而此时,河道上的那些明国战船,已经开出了很远的一段距离。不过,让莫卧儿帝国军队这边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明国战船竟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开始靠岸停靠了。 原本因为大明战船上的炮轰,燧发枪的射击,莫卧儿帝国军队这边,就已经远离了河岸的,因此,大明战船一靠边,船上的将士纷纷下船,轻松就在河边开始列阵。 这个动作,非常地迅速。等到达拉舒科这边得到禀告,赶紧观察后方河岸边的情况时,大明将士们,已经下船了一半左右。 并且,下船了的明军将士们,压根就没有在列队完毕之后继续等待,而是马上就向他们面前混乱的莫卧儿帝国轻步兵发起了进攻。 有轮子的火炮被推到阵地前方,就瞄准混乱的敌军开炮。 “轰轰轰……” 燧发枪队,越过炮兵阵地,向敌人开火。 “呯呯呯……” 一时之间,被大明军队突然侧击之下,莫卧儿帝国轻步兵,这些来自地方的军队,顿时大乱。 达拉舒科见此,吓得脸色大变,连忙想调集前方的御林军赶过去稳住阵脚。 但是,大明正面的军队,包括车营,骑兵等兵种,就死死地咬着莫卧儿帝国军队不放。如果他们胆敢调转方向去支援后方的话,背后就暴露给了大明骑军这边,这绝对也是致命的。 看到这一幕,达拉舒科的脸都绿了。 一时之间,他不知所措,就在那看着后面,又看看前面,大声喊着:“顶住,顶住,给我顶住……” 前方的御林军还可以,面对大明军队的威压之下,还保持着阵型没有崩溃。 但是,后方的轻步兵,在大明军队犀利地进攻之下,只是短短的一会功夫,甚至可以说,他们压根就没有不崩溃过。 在明军一上岸攻击的时候,莫卧儿帝国军队的轻步兵就已经崩溃了。 枪炮轰鸣声中,明军插入莫卧儿帝国军队的轻步兵阵营中,大部分莫卧儿帝国的轻步兵都往后逃命,但是也有大概两万不到的轻步兵是被明军驱赶着,开始冲击他们的御林军主力部队。 达卡地区,河道纵横,原本就不是很利于骑兵会战的。狭小的地区,限制了骑兵的机动,再被这些莫卧儿帝国的轻步兵一挤,顿时就带动莫卧儿帝国的御林军也乱了阵型。 还没等达拉舒科做出反应,大明军中的将领,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是多年战事中历练出来的,立刻抓住机会,都不用主帅再下达战术细节上的军令,对莫卧儿帝国军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一时之间,就在达卡地区这片土地上,枪炮声大作。 “轰轰轰……” “呯呯呯……” “杀啊……” 莫卧儿帝国军队中的御林军,从来没有打过如此窝囊的战事。从一开始,军队就陷入了被动,然后整个过程中,还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看着四面杀过来的明国军队,至少稍微有点经验,就看出败局无法挽回了。 这打得是什么仗啊! “殿下,立刻撤退,要是被明军合围了,就逃不出去了!” “是啊,殿下,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 听着身边将领的劝谏,达拉舒科欲哭无泪。 他领着大军过来,是要打胜仗,而是是要一个漂亮的胜仗。可是,军队才到达卡呢,就迎面被明国军队给打了一个漂亮的战事,这种情况下,回去没法交代啊! 看着整个战场上,就是御林军的那些精锐军卒,都已经是惊慌失措了。他也知道,败局绝对无法挽回了。 “完了,完了,全完了!”达拉舒科看着这一幕,非常颓废地喃喃自语道,“奥朗则布该是要笑了……” 听到他的话,他身边的御林军将领顿时就急了,对他大喊道:“殿下,再不撤,死在这里就真得什么都没有了。至少逃出去,殿下就还有机会!” 在这大喊之下,达拉舒科回过神来,当即惊慌失措地连连点头说道:“撤,撤,快撤!” 大明军队压根就不是他们以前见过的军队,在新式军备出其不意的利用之下,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才到达达卡地区,就一败涂地! 这个,是莫卧儿帝国这边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96 大明格物学最顶尖的成就 , 等到莫卧儿帝国军队中最精锐的御林军也夺路而逃的时候,整个战场就都崩溃了! 莫卧儿帝国军队的骑士大老爷们,在战场上横冲直撞,任何阻拦他们逃跑的,不管是人还是牲畜,全都挥刀相向。 为了能逃出生天,这些骑士大老爷们,那是杀红了眼,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莫卧儿帝国军队中的那些轻步兵也不敢还手,只能是尽量躲避。 这个战场,完全就是一塌糊涂了,乱成一团。 当然,也有没有乱的。 这个没乱的,就是大明军队里。 看到莫卧儿帝国军队要逃,大明骑军立刻加快速度,开始突进追击。 像类似追杀的技巧,每个骑军将士都已经很熟练。 那些莫卧儿人还在结阵地,就冲击那个地方;反正,只要还有序的,就全部不能被允许,是骑军第一打击对象。不管是驱赶败卒,还是直接冲杀,总之,就是要把莫卧儿帝国军队冲散。 明军将士们在追杀的时候,甚至都已经学过莫卧儿帝国的官话,一边追杀一边大喊:“跪地投降不杀!” 大明军队一直遵循一个原则:上天有好生之德,能不造杀孽就不造杀孽,这些可都是免费的劳动力,岂能浪费了! 大明骑军在敌人的背后,不紧不慢地驱赶追杀,步军这边,也不再躲在车营后面,跟在骑军后面打扫战场,收拢俘虏。 达卡城头上,看着骑军将士们追杀的背影,杨畏知放下了望远镜,转头看向边上站着的郑芝豹说道:“看来是雨季结束,莫卧儿帝国军队便第一时间来攻。既然如此,我们的恒河战役便会发生发起,攻入莫卧儿帝国军队的腹地。你也该出征了,先拿下被荷兰人夺去的科伦坡,然后和葡萄牙人一起前往果阿,从那里登陆对莫卧儿帝国发起策应性攻势!” “末将遵命!”郑芝豹听了,立刻领命,大声回了一句,随后他又有点犹豫,问杨畏知道,“中丞大人,万一果阿也被荷兰人夺去了呢?” 葡萄牙人还是太弱了,在大明沿海,在南洋就不断地被荷兰人欺负,把葡萄牙人的地盘都抢了去。 前阵子的时候,这边也已经知道,科伦坡也被荷兰人抢走了。 郑芝豹根据这些消息,他有些担心,果阿那边的葡萄牙人地盘,指不定也会被荷兰人抢走。 因此,他便有此一问。 杨畏知听了,稍微沉吟了一下。按照朝廷那边给过来的消息,说果阿一直在葡萄牙人的掌握之中。 但是,朝廷也已经有过明确的提醒,消息瞬息万变,不能死板教条。 如今郑芝豹提出了这种可能性,杨畏知在想了一下之后便答复道:“如果果阿被荷兰人抢去了,那就正好,你夺回来,把果阿修建成大明的下一个补给点!” 顿了顿,他又对郑芝豹补充说道:“等到杨展所部海军到了之后,本官会第一时间让他前去接应你的。” 郑芝豹一听,顿时心中一紧。 此时的他,并不是担心杨展所部海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到的常规援军问题,而是恰恰相反,此时的他,非常不愿意杨展所部海军会很快到来。 在达卡和吉大港地区的大明战船,除去参加恒河战役的中小型战船之外,郑芝豹麾下的战船,适合海上作战的,至少有四百多艘。 这么庞大的战船规模,对付荷兰人的舰队,已经完全足够了。郑芝豹有这个信心,打败洞吾海这边的荷兰人。 但是,他也知道,朝廷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和荷兰人争夺洞吾海,而是要继续西进的。 每个新地盘,都需要有兵力来守,并且新的敌人,到底会有多少人,他心中也是没底。毕竟他从来没有到过这么远的地方,因此,朝廷调集海军,源源不断地开过来,他是没有理由反对的。 也因此,郑芝豹在听到杨畏知的话之后,便暗自下了决心,动作一定要快,在杨展所部海军到达之前,把科伦坡,甚至还有果阿都占下来。 于是,他也不墨迹了,立刻向杨畏知告辞,领着他的海军,沿着海岸线向西进发。 杨畏知这边,并没有去送行,这倒不是说他官大,要摆架子,而是他有很多事情要忙。 按照朝廷的旨意,他这边战事一旦打响,就要打莫卧儿帝国一个措手不及,必须尽快发起恒河战役。 要沿着恒河进攻到莫卧儿帝国的腹地,手中兵力,加上海陆军,一共也才十万左右。 而他的对手,是整个莫卧儿帝国,和大明朝差不多大的国家,人口也是非常多。大明军队在突入莫卧儿帝国腹地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遭遇莫卧儿帝国军队的主力拦截,大会战是在所难免的。 对于这样的局面,要说没有压力是假的。 因此,杨畏知要做尽可能多的准备,必须保证战事的顺利进行。 更不用说,城下的一场大捷,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 就在大明远征军和莫卧儿帝国军队开始交战的这个时间段内,大明北方,已经有凉意了。 但是,在紫金城里面,文华殿和武英殿所在的这片广场上,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当然了,紫金城里的人山人海,终归和外面普通集市上的人山人海有所不同。 首先,有资格能进到紫金城里面的,那都是有功名的人,并且这些人,要么功名不低,要么得皇帝重视,除此之外,也不可能进这紫金城。 其次,虽然说人数非常多,但是,其实都很有秩序。文官武将,工匠以及科学院的学子师长等等,都是按照各自的品级站着,没有人敢逾越礼制。 此时,所有人的脸色,都是非常地兴奋。他们都看着文华殿一侧这边用红布盖着的一个东西,都在窃窃私语着。 “听说这个东西是简化版的蒸汽火车,以后上朝说不定就能用这个东西的了!” “没错,什么骑马啊,坐轿啊,那太普通了,这个东西好啊!” “你们错了,这个可不是简化版的蒸汽火车,我听科学院那边传出来的消息,说这个东西比蒸汽火车要先进多了!” “我也听说了,这个可不是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要不然,你们都用这个东西上朝,你能想象,满大街都是被烟熏的么?” “难不成,这个东西不会冒烟?那倒是不错哦!想想也是,如果是蒸汽机作为动力的话,我们大明的都城,估计要叫烟都了!” “那这个东西,到底是用什么作为动力的?” “这个据说是保密的,不过皇上既然要在大众广庭之下亲自来试,肯定是要公开了,一会就能知道!” “……” 就在他们议论声中,崇祯皇帝驾到,那脸上,都是带着笑容,很显然,他的心情很好! 太子朱慈烺,也跟在皇帝的后面。自从上一次出京微服私访之后,跟随皇帝身边的日子便越来越多了。 在文武百官见礼之后,就听崇祯皇帝就站在那块红布面前,手拿一个电动喇叭,略微带着一点兴奋说道:“朕今日召集诸卿过来,是让你们一起见证一下,大明,也是全天下第一辆汽车!” 原来红布下面的这个东西,叫做汽车啊? 所有的臣子,听到崇祯皇帝的话,才算是知道红布下面的是什么。随后,他们一个个又都好奇起来,这个所谓的汽车,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 好在崇祯皇帝也没让他们多等,就见他手一挥,站在大红布边上的方以智便用力一拉,当即把那块红布拉了下来。 在场的文武百官一见,顿时就瞪大了眼睛看过去。 说是车,还真没错,有轮子,但是和马车不同,和蒸汽机车也不同,至少没有那么大,如果非要形容,好像是一个装有轮子的房子,还是比较怪的那种。 他们正在打量呢,就见崇祯皇帝走过去,看着这辆特意刷成大明代表颜色的车子,用手摸着,似乎非常感慨。 别人不知道,崇祯皇帝此时是想到他和刘伟超刚视频通讯那会,看到有汽车从刘伟超的身后开过,当时那叫一个震惊。 真得是没想到,如今,他也有汽车了! 虽然说,大明朝的这个汽车,还远不能和刘伟超那个时代的汽车相比,但是,不可否认,在刘伟超的帮助之下,大明的这个汽车,是跨越式的发展,减少了很多原本历史上的汽车发展阶段。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回过神来,便环视群臣,用电动喇叭大声说道:“诸卿可不要小看了这一辆车子。朕可以明确地告诉诸位爱卿,这一辆车子上,凝聚了我们大明朝格物学最顶尖的成就!” 听到这话,文武百官顿时哑然。从首辅孙传庭,到站立一边的锦衣卫校尉,全都是很吃惊。 大明朝格物学最顶尖的成就,组成了这辆车子?那岂不是说,这辆车子会是非常贵的了? 一想到这,所有人都非常好奇,就想进一步了解这辆看着有些奇怪的车子。 (https:////72_72327/)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97 真香 , , 只听崇祯皇帝给他们介绍道:“这个车子的动力来源,是内燃机而不是蒸汽机。最为关键的是,它使用的燃料,不再是煤气,而是汽油。也是这个原因,这车子才被命名为汽车。” 大明高级别的官员,其实都已经知道,内燃机这个东西,朝廷在前几年就在研发了,并且作为耕地铁牛的动力来源,但是,那个时候所使用的,还是煤气,不但不方便,而且换气也麻烦,开不远等等,有不少毛病。 就是没想到,这个内燃机所烧的东西,竟然已经改了,不是煤气了! 心中这么想着,他们便更为关注地听着。 “内燃机是绝对蒸汽机还要先进的,以后等成熟之后,会应用到更多的地方,这个且不说!”崇祯皇帝是最清楚内燃机的作用,因此说这话的时候,很是自豪,“这里还要再提一个,这个内燃机所烧的汽油,来自于地下的石油,目前格物学化学组只能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重油和沥青三类,目前还在努力,争取更多分类。就这么说吧,内燃机代表了格物学中的物理学最高成就,而石油中炼出汽油和重油又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他在介绍这个的时候,心中其实还是有些遗憾的。他知道,如今大明的所谓汽油什么的,还不能和后世真正的汽油去比。但是,好歹也是做出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改进才行。 此时,来自科学院的人,是能听懂崇祯皇帝的话,但是,对于大部分文官武将来说,却是没有概念,只是有些诧异,看着好像很普通的东西,竟然代表了大明格物学最高成就了? 他们还在想着呢,崇祯皇帝那边,又在介绍道:“内燃机上,已经使用了橡胶产品,还有蒸汽机上,同样有应用橡胶产品,都让他们的热效率得到了不少提高。另外,诸卿且看,这汽车的轮子还有这些,也都是橡胶制品,朕可以明确告诉你们,橡胶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今都还在做试验,但是,这是全天下绝无仅有,只有我们大明才有!” 橡胶的硫化,南美洲人,或者欧洲人压根都还不知道,而大明这边,技术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的刘伟超,对外当然是保密的,并且保密级别是甲级,最高的。 就只是橡胶这一块,大明都能赚全世界的钱,并且是垄断式赚钱。 崇祯皇帝在介绍着汽车的组成,几乎可以说,每个看似普通的零部件,都是大明最新的发明,或者是只有大明才有的装置。 介绍了一会之后, 崇祯皇帝便笑着说道:“诸卿可能嫌朕嗦,是骡子是马,拿出来熘熘就是最好的了!那行,现在就让诸卿看看!” 说完之后,他示意可以开始。 与此同时,他从胸口香囊中拿出了手机,然后对着这个大明第一辆汽车开始拍摄了起来。 只见一个锦衣卫校尉拿着一根曲折的棍子上前,插到了汽车头上,然后摇动了起来。 没错,这个汽车的启动,还是手摇式的,就暂时来说,大明工匠能打造出来的,也就这技术了。 这个手摇启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那手柄是会砸到人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因为这个手柄启动,把凯迪拉克老板的一个朋友给砸死了,他就委托发明家查尔斯?凯特林,在1912年发明了汽车电子启动器,改为了电动点火。 不过手摇启动,一直存在了很多年,因为汽车上的蓄电池电量不足时,照样能手摇启动。 此时,这个手摇启动的锦衣卫校尉,事先在作坊里面已经练习过,因此,他很顺利地就启动了车辆。 果然,众多官员等看到这个汽车启动之后,没有蒸汽机那样冒那么浓的黑烟,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是称赞不已。 随后,就见太子朱慈r向崇祯皇帝奏道:“父皇,那儿臣去开车了!” 虽然在作坊内肯定有过试车之类,但是,眼前的这一次,才算是大明汽车,或者说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开车者。 要是换个几年前的话,这个世界第一的荣誉,崇祯皇帝估计会亲自上阵的。但是,如今的他,已经有太多第一了,年纪也到中年了,就没有那么强的功利心了。 反而太子,真是热血青年,对于这个荣誉,就很是在意,之前就已经得到崇祯皇帝的允许,因此看到汽车启动之后,第一时间便向崇祯皇帝请示了。 “去吧!”崇祯皇帝见了,微笑着一挥手。在这个儿子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很是欣慰。 于是,朱慈r便立刻上了车,熟悉情况的锦衣卫校尉,便立刻请围观的文武官员退后。要不然,万一朱慈r操作不当,把油门当刹车之类的,发生这个位面第一起交通事故,被撞得可就是大明最高级别的官员了! 不过好在朱慈r很有耐心,一点都不急,缓缓地开动了这辆车子,往武英殿那边而去。 崇祯皇帝开着视频,笑呵呵地看着这一切。 这是大明第一辆汽车,第一个驾驶员,还是大明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这段影像非常珍贵。 当然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刘伟超要求的。 这段广场上,非常地空旷,朱慈r慢慢地加速,不过速度并不快,最多是到了后世大汽车大概六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就是这辆车子的最大速度了。 这个速度,对于后世来说,简直不要太慢,一般的公路上,如果遇到这种速度,后面的车子都会按喇叭吹。 但是,这个位面上,他们所见过最快的车子,那都是马拉的车,跑这么快,估计会散架,马拉着车子,也根本跑不了这么快! 因此,当朱慈r开到最快速度,然后哪怕又开始减速了,还是引得所有人一阵惊呼。 虽然他们知道这是在紫金城,皇帝也在场,但是,他们真得是被这个车子的速度给震惊了。 要知道,这个速度比当下的蒸汽火车速度也要快啊! 没想到大明在海上,铁路方面的交通大变样之后,看这样子,在以后的官道上,也会有一个大变样了! 这就意味着,在那些没有河道海路,没有铁路的地方,只要修好了水泥官道,交通也会变得方便起来。 “滴滴……” 行驶中的汽车内,朱慈r还按动了皮质喇叭,手动式的,并不是很响,但是清脆。 从武英殿那边开回文华殿这边时,朱慈r提前开始减速。毕竟在文华殿这边,他父皇在这里,大明内阁辅臣,六部九卿都在这里,可不能有任何意外。 车子停下之后,朱慈r又摇动窗户的手柄,把玻璃窗户摇下摇上示范。 还有雨刮器,也是需要手柄摇动,才能正常工作。当然,估计效果也肯定没有后世的好。 这辆汽车,对后世的人来说,真得不要太简陋了,可是,看在这些大明朝高级官员的眼中,却是一个稀罕物。看到太子殿下停好了车,便一个个都围了过来,伸手去摸。 甚至户部尚书倪元路还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感慨道:“真香!”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无语,然后连忙提醒道,“倪卿,这个汽油燃烧后的烟气对身体不是很好!” 听到这话,倪元路的表情顿时愕然,然后颇为有点尴尬。 其他官员听到了,都下意识地退后了一点,不过他们看到崇祯皇帝就站在车前并没有在意,就又不着痕迹地往前挪了下。 或者倪元路为了掩饰尴尬,又或者是他职业敏感,就听他问崇祯皇帝道:“陛下,这个车子造价几何,多久能量产过,需要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么?” 大明朝如今的惯例,都是好东西展示出来,让人看到美好的前景,然后便会发行股份来筹资。可以说,大明能这么迅速发展,和这种发行股份,充分利用了民间资本有很大的关系。 要不然,朝廷还在各处打仗,军费开支大,又要照顾民生,是不可能再拿出那么多钱设立各类公司的。 毕竟大部分公司,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前期需要很大的投入,这个资金可是海量的。 此时,听到户部尚书的话,崇祯皇帝摇摇头说道:“这个只是试验品,朕让他们打造的,主要用来运货之用,会是装大车厢的那种。在没有轮船、铁路顾及的地方,用来改善交通状况!” 随着大明朝控制的疆域越来越广,对于交通改善的需求是越来越强烈。要不然的话,崇祯皇帝还未必就让人提前开始研发汽车的。 或者是嫌大明第一辆汽车有些吵,崇祯皇帝示意朱慈r关了汽车,然后才继续对他这些臣子说道:“这一次,主要是试验这些零件的整体能力,回头要做出真正实用的货车,估计还要几年时间。在这几年时间内,水泥修路不能停,并且主要官道要按照朕要求的双向三车道的标准来修。” 再过几年,石油化工方面的技术,肯定能更进一步,内燃机的使用也更有经验,到时候也该上手飞机制造了。 为您提供大神叫天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897 真香免费阅读.https://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98 不差钱 , 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而这,又要求大明有更多的格物学人才。但是,这个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就目前来说,大明的年轻人中,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选择了格物学,继续坚持科举考试的,就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了。 可就算这样,崇祯皇帝还是觉得格物学方面的人才奇缺! 但是,他也知道,这个事情急也没用。甚至在有电灯的情况下,都已经开夜校了,还能怎么样? 格物学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只有通过时间的积累了。 就如今的大明而言,在年轻一代中,身体强壮者从军,智力超群者从事格物学和科举,剩下那些,还能去藩国混个人模狗样。 可以说,从来没有一个朝代的百姓,能像大明这个时代一样有用! 在这个时候的文人笔下,什么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类,那都是小玩意,怎么和崇祯盛世相比? 而这一切,都是科技的功劳,换句土着的话来说,就是格物学的功劳!要不然,也不会有大部分大明百姓,包括男女在内,都报考格物学专项科考。 这一次,给了底下文武官员一个期待之后,崇祯皇帝便打发了他们回去办公,而他自己,则给刘伟超传了视频过去,然后才发起了视频通讯。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刘伟超并没有接他的视频。而是就在崇祯皇帝以为刘伟超在忙,就挂断视频通讯,准备自己去忙的时候,刘伟超那边才给他发起了视频通讯。 接通之后,崇祯皇帝发现,刘伟超的脸色有点不好看,心中一动,便连忙问道:“怎么了,还是那些奸人在找你麻烦?” 本来的话,他准备给刘伟超聊聊,这个橡胶真得太有用了。目前已经根据刘伟超提供的资料,开发了好多用途出来。 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这个橡胶的需求量极大,光是琼州和东番两地,都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还是不够产能的。因此,崇祯皇帝计划让安南、洞吾等大明的直辖地,以及周国等藩国也全都种植橡胶树。 他有点感慨,亏了之前国内稍微稳定之后就派了郑芝豹跑去南美洲,顺利获得了橡胶树和金鸡纳霜树这些珍贵的物资。 要不然,临到头想要用的时候,那就太晚了! 不过这些感慨,在见到刘伟超不好看的脸色之后,他就没说了,转而关心起刘伟超来。 刘伟超也有和他聊过,从前几年他开始发表论文,介绍华夏古代成就,主要是根据《永乐宝典》为论据,再找其他左证。可是,有很多人反驳他,攻击他,甚至还造谣诽谤他。 这几年的时间内,刘伟超的很多精力,都花在应付这些事情上面了。 此时,刘伟超见崇祯皇帝关心,便换了下心情,露出一点笑容说道:“我是踩到了狗尾巴了,所以都来围攻我了!” “嗯?”崇祯皇帝一时之间,没听明白这个话。 刘伟超自己调整了心态,对崇祯皇帝解释道:“你不知道,在我这个位面,百年屈辱,很多人都骨头都软了,然后一开始的时候,又羡慕外面的发达,更是哈喇子都流出来了。狗主人给不给他们骨头舔,他们就一个劲地为他们主人说话!” “我最近这几年不是一直宣传华夏文明么?他们是见不得自己的祖国有厉害过他们主子的地方,一个劲地跳!还有一些,就那些臭鱼烂虾的所谓现代诗歌,被我从你那里拿的各种诗词一冲击,也是恼羞成怒,全都冲我来了!” 说到这里,刘伟超冷笑了一声后说道:“以后我得调整心态,他们越是叫得欢,就说明我做得都是对的。回头我拿一百万出来,举办全国范围的以辛弃疾为主题的画作,我喜欢他的诗词,等获奖作品出来之后,你再让你那边给配诗,然后公布到网上!” “然后我再拿两百万出来,用来组织历史文化知识的比赛,网络直播,吸引青少年都来参与比赛!” “再拿一百万用来举办书法大赛,回头还是由你那边帮忙来点评排名,顺便也给出一些指点!” “再拿一百万用来举办中国乐器演奏比赛,直接寄作品就可以……” “……” 有钱就是任性,刘伟超一口气说了五六个项目,直接奖金就差不多有一千万之多,全都是和华夏文化有关。 在有互联网的时代,举办这种比赛,费用降低了不少,更不用说,书画以及乐曲等等,都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给到大赛这边,就更是节约成本。 真要说得话,花费最多的其实是宣传成本。 但是,刘伟超的公司有自己的视频号,还有网店,他自己还发表了那么多有关明朝文化的论文,更是被公知砖家之类的攻击,知名度和关注度是绝对够的。 刘伟超说到后来,更是说道:“这些都只是开胃菜,等办完这些比赛之后,回头总结下我就继续砸钱,让所有人都来关注华夏文化,讨论华夏历史。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以前的时候,话语权就掌握在那些公知砖家手里,如今就由不得他们来说了!” 崇祯皇帝默默地听着,倒是没有多少想法。这些事情,他不是很关心,反正刘伟超现在也不缺钱。 如果说,刘伟超现在所做这些,他真要有点介意的话,其实也是有的。 就是刘伟超大都选择了唐诗宋词,没他大明朝什么事儿,这让他有点介意。 ="" r="://..////"《重生之金融巨头》/ 之前的时候,他其实也问过。但是,刘伟超对他说,明朝最为有名的是。 可是,在刘伟超那个时候,大部分人已经不看明朝的,不但是看不大懂,而且精彩程度远被刘伟超那边的网络超过。 不过以明朝为素材进行的再创作,倒是有很多。《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等等。 此时,他听完刘伟超的话之后,基于他的经验,便提醒刘伟超说道:“你越是这样做,就会越是吸引他们攻击你,小心他们狗急跳墙,不择手段地打击你!” 之前的时候,就已经有造谣诽谤了,崇祯皇帝估计,会有更多刘伟超的对手加入到这样的行列,甚至可能会比这个更过分的手段都用出来。 “呵呵,我怕了他们不成!”刘伟超听了,并不在意道,“上天赐给我这份财富,我要不和他们斗,就不是人了!” 说到这里之后,他终于回过神来,便问崇祯皇帝道:“你那边怎么样了?” 崇祯皇帝听了,便回答他道:“针对莫卧儿帝国的恒河战役刚刚打响了,其他方面倒还没什么战事。西域那边,轮台的物资囤积地也差不多了,已经有先锋前去伏尔加河流域和土尔扈特部接触。等到明年的时候,驻守西域的骑军,就能大规模进发了……” 听着他的介绍,刘伟超倒也不意外。毕竟一直以来,他们都有沟通,他也了解大明目前的状况。以大明军队目前的实力来说,要打败敌人并不是难事。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讲述之后,刘伟超便对他说道:“那我再搜下西域到伏尔加河的地形气候资料给你,还有莫卧儿帝国那边的,同样再收集一下给你!” 对这时候的大明朝军队来说,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敌国军队,而是大自然。 刘伟超这边给崇祯皇帝收集到的资料,并不会太全面。毕竟他只是个人,有钱也只能得到一些而已。 比如有些外国的地形,经过四百多年的变迁之后,或许早已不一样。还有四百年前的气候如何,都不是随便就能还原的。 因此,刘伟超这边,只能搜到一些给一些。 崇祯皇帝也不和刘伟超客气,毕竟他们已经合作了很多年了,就听他对刘伟超说道:“对了,有关你们那边最原始的飞机资料,可以给过来了。朕这边的第一辆汽车跑来,没问题,该是时候先打造出第一架大明的飞机了!” 最原始的飞机,最重要的是内燃机,有了橡胶之后,内燃机的效率又得到了提高,汽车的成功,给了他信心。 刘伟超听了,当即点头答应了。大明的金属冶炼已经科学指导了好些年,合金之类的尝试也都有在试验,崇祯皇帝想搞,他当然没意见了。 两人又聊了一阵之后,才挂断了视频通讯。 …………………… 相对于崇祯皇帝这边对恒河战事不怎么关心,或者准确的说,不怎么担心吧,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号称世界统治者的沙贾汗,却是急得一头包了。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那个二儿子沙舒贾败了,也就败了,但是,他的大儿子达拉舒科竟然也是一败涂地,真得是让他震惊了。 原本他就想着,用达拉舒科打一个大胜仗来牵制奥朗则布的。如今倒好,奥朗则布马上就到了,可达拉舒科的败仗消息也传了回来,这叫什么事儿!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899 非战之罪 , 大殿上,就只听到沙贾汗多咆哮声。 “怎么回事?啊?到底怎么回事?” “二十万人马,就是二十头羊,也不可能在半天之内就被明军给灭了啊!” “该死的雨季呢?雨季去哪里了,明军为什么没有受影响?” “还有那冷热病?不要告诉朕,明国人就不会得冷热病的?” “一败涂地,简直是我莫卧儿帝国的耻辱!” “……” 殿内的文武百官,全都不敢说话,连屁都得憋着,或者一丝一丝地放,就怕发出一点动静,引来了沙贾汗多怒火。 说实话,他们也全都想不明白:大皇子达拉舒科并不是不知兵,最多是不如三皇子奥朗则布闻名而已,就算领二十万人马去攻打其实有点夸张,但是那御林军是实打实地精锐,怎么会一到达卡就溃败了呢?就好像是鸡蛋去碰了石头一般! 还有,不止是达卡地区,还包括其他莫卧儿帝国的地方,每年冷热病都会死一大批人的,按道理来说,明国人跑来莫卧儿帝国的领土,应该也不能例外,肯定也会死一大批人的吧? 这种冷热病不但死亡率高,而且还能传染一大片的,明国军队怎么看着就没有受到影响呢? 御座上,沙贾汗咆哮了一阵,底下人没有一个出声,咆哮了个寂寞,算是演了一场独角戏,不过总算把他心中的怒火也发泄了一下。 随后,他心中一咯噔,发现自己怒气冲头,昏头了。 发这么大的脾气,岂不是告诉臣子,一定要严惩达拉舒科,还有那沙舒贾了! 而奥朗则布这边,却是打了史无前例的大胜仗,灭了南方几个国家回来了,这岂不是说,要改立他为太子了? 作为奥朗则布的爹,沙贾汗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他心中非常害怕,一旦太子权力归于奥朗则布,让他拥有了更强大的实力,他就很可能等不及自己死的那一天,而是会迫不及待地篡位! 还有,奥朗则布对于宗教上的一些理念,和他也很不合。 如此种种,要是有可能的话,沙贾汗是绝对不愿意让奥朗则布来当太子的,否则的话,他自己会受到威胁不说,连莫卧儿帝国会不会出问题,也是一个未知数! 倒是大皇子,现任太子达拉舒科的理念和他相符,这也是他早早地立他为太子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为什么领兵打仗的本事,就差奥朗则布那么多呢?哪怕达拉舒科和明军僵持住了也好啊! 真得是扶不起的太子! 作为一个皇帝,考虑一个事情,显然不只是从简单的一场战事来考虑。 想了一会之后,沙贾汗在心中做出决定,便看向在朝中的那些达拉舒科派系的臣子,用眼神给他们示意了一下。 他的意思,是让这些人替他们的主子求情,如此他就能顺水推舟,再给达拉舒科一次机会了。 结果没想到,或许是因为他刚才发飙太过吓人,这些属于达拉舒科的臣子,竟然一个个低着头,压根没有接收到他的信号。 反而是属于奥朗则布一派的官员,开始大着胆子说话了。 “大汗,如今事实已经证明,唯有三皇子殿下才是我莫卧儿帝国的栋梁,微臣恳请大汗任三皇子殿下为征讨明军主帅,灭了来犯的明军!” “大汗,臣附议,三皇子殿下轻松灭掉南方诸国,足以证明三皇子殿下才是我莫卧儿帝国的未来!” “明军能那么嚣张,只是因为没有遇到三皇子殿下而已!如果由三皇子殿下统领兵马前去征讨,明军必然不是对手!” “……” 听着这些话,沙贾汗心中很烦。 三皇子殿下,三皇子殿下,朕看你们明天就会喊三皇子陛下了吧? 他正在暗中生气的时候,忽然又有快马来报。 一听之下,沙贾汗顿时就震惊了:“什么,明军已经攻下巴加尔普尔?” 巴加尔普尔是比哈尔邦东部城市,位于恒河岸边,是南比哈尔平原的贸易与手工业中心,那一片区域,也是莫卧儿帝国的一个重要赋税来源地。 最为关键的是,达卡离巴加尔普尔很远,明军怎么会那么快就攻到巴加尔普尔的?这简直不可思议! 巴加尔普尔离阿格拉也就是到达卡的两倍路程而已,以明军这么快点攻击速度,岂不是意味着阿格拉也将面临危险了? 这一刻,满殿的文武,全都跟着沙贾汗一起震惊了。 不过还好,这时候已经有详细的消息同时送达。 但就算这样,他们也是非常震惊。 “什么,明国有战船,哪怕是逆流而上,速度也非常快?” “还会冒烟的战船,不会着火么?简直是太奇怪了!” “明军就是用这种奇怪的战船来牵引,日夜兼行,所以才会有那么快的速度?” “……” 在惊讶的询问声中,半天之后,沙贾汗算是明白过来了。明军之所以会那么快攻占巴加尔普尔,其实还是达拉舒科的锅。 之前他领军进攻达卡的时候,就是征召了巴加尔普尔以东地区的地方军队,结果没想到,刚到达卡就一败涂地。 这些地方刚被抽调了地方军队,又没想到大皇子的大军竟然会败得如此之快,因此在措手不及之下对于明军沿着恒河的闪电战压根就没有还手之力。 并且明国军队的战术,也是先用战船沿着恒河穿插到了巴加尔普尔,拿下这里之后再回师扫荡东部地区,和一直往西过来的陆军夹击东部地区。 整个过程,沙贾汗基本上想清楚了。但是,对于巴加尔普尔的东部地区,压根就没有办法了。眼下关键的是,必须要把明军挡在巴加尔普尔地区,不能再让明国军队继续西进了。 于是,他立刻喝问道:“达拉舒科在什么地方?” 达拉舒科当然是一口气逃出明军的进攻范围,没有了危险才会停下来。就之前战败之后,逃了半天,停下来喘口气,然后就发现大明战船已经跑到他前面去了,吓得他又赶紧西逃,如此反复几次之后,也是跑到了极限,屁股都快被颠成两半了,终于逃到了巴加尔普尔以西,明军不再西进之后才停下休息。 问明白这个情况之后,沙贾汗心中有了主意,便立刻严肃地说道:“此站皆因明国有奇怪战船,太过匪夷所思才会有如此大败,非占之罪也!传旨达拉舒科,立刻重整军队,务必歼灭来犯之明军,收复失地!” 听到他这话,大殿之内,一时之间非常安静。 对于这样的惨败,沙贾汗竟然给出了这样的决定,这是他们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 一时之间,达拉舒科一派的文武官员顿时大喜,连忙称赞沙贾汗的英明神武。 但是,其他派系的文武官员,特别是奥朗则布一系的,就非常不满了。 于是,他们纷纷上奏,不同意这个结论。 “大汗,大皇子殿下明显不敌明国军队,再由其指挥,很容易再败!” “臣亦反对,该换三皇子殿下领兵前往巴加尔普尔,我们莫卧儿帝国只有三皇子殿下才有这个能力打败明军!” “没错,三皇子殿下已经用南方诸国战绩证明了他是我们莫卧儿帝国最伟大的将领,只有他去指挥军队,我们莫卧儿帝国才能打败来犯的明军!” “……” 沙贾汗阴沉着脸,看着底下这些臣子在那侃侃而谈,慷慨陈词! 以前的时候,他说一就是一,绝对没有这么多反对的声音。 可如今,奥朗则布在南方打了大胜仗之后,这朝堂上的臣子,竟然开始反对他的意见了!要是不打压他的话,说不定这些臣子回头就要喊他退位给奥朗则布了! 一想到这些,沙贾汗的脸色不知道有多难看。 但是,他也知道,如今太子达拉舒科打了大败仗,自己还要他来领军将功折罪,哪怕是找了借口,其实也不是公正合理。 但是,他是皇帝,是号称世界统治者的皇帝,他的任何决定,都不容底下这些臣子质疑,更不用说,还关系到敏感的皇位之争! 因此,底下这些臣子越是说得起劲,他就心中越是反感。 等了一会之后,他的脸色忽然变了下,好像和蔼了不少,对这些拥护奥朗则布的臣子说道:“他领军南征,确实劳苦功高,朕不能逮着他使劲用,毕竟是朕最爱妃子的儿子,朕要爱护他,必须要让他先休息下,养好了身体,才对得起朕那死去的爱妃!” 顿了顿,他又接着严肃了一点说道:“而如今,达拉舒科已经熟悉明国军队,不似奥朗则布对明军一无所知。因此,还是要由达拉舒科来指挥,才能增加胜算。” 说到这里之后,他忽然变得非常严肃,声音也大了一分,大声宣布道:“朕决定,封赏奥朗则布,让其在阿拉格好好休息一下,其麾下御林军不用进京,立刻东进,归于达拉舒科指挥,灭了来犯之明军!” (https:////72_72327/)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00 内讧 , “让我休息,他怎么不去死!” 中军帐内,奥朗则布无视跪在地上向他禀告的阿拉格内的眼线,怒声大吼了起来。 虽然他知道,沙贾汗不待见他,偏心,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如今竟然表现地这么彻底,这么地赤裸裸! 他从西部战线急调南方,不但驱逐了果阿的葡萄牙人,清理了明国军队进攻莫卧儿帝国的隐患,并且还灭了南方几个国家,大大扩大了莫卧儿帝国的版图。 他的这个功绩,可以说在莫卧儿帝国的历史上,除了开国皇帝之外,还有谁能比? 之前的时候,连下七八道旨意,不想让他得全功,就这,也就算了,如今班师回京之际,却还遭此不公待遇,真得是让奥朗则布怒火冲天! 达拉舒科有什么好,吃了那么大一个败仗,丢了那么多的领土,结果一点事情都没有,还要剥夺他手中的兵权给达拉舒科用,天底下有这样的道路么? 什么封赏,说得真是好听,他怎么不去死呢? 奥朗则布在中军帐内咆哮着,狰狞着脸,浑然忘记了,他其实在之前就其实已经在觊觎皇位这个事了。 等他发泄了一会之后,地上跪着的眼线,是他在阿拉格的心腹,赶在沙贾汗的旨意传出来之前,就十万火急地赶来禀告消息。 此时,等了一会之后,他便连忙向奥朗则布劝谏道:“殿下,情况紧急,不宜再拖,还请早日决断!” 奥朗则布听了,红着眼睛盯着他看了一会,心中明白,他必须要抓紧时间了。不管怎么样,总之,他不能失去兵权。 奥朗则布算是果断的人,很快便有了决定,当即吩咐眼线赶回阿拉格,然后他就下令召集军中将领议事。 在此之前,他派人请了荷兰总督揆一,并不多废话,见面之后,只是一句话而已:“我要攻打阿拉格,当皇帝!” 对此,揆一并不意外。因为来之前,奥朗则布就有这个打算了。只是还没明确到底是以什么名目,什么时间点用什么方式来做这个事情而已。 随后,奥朗则布在手下将领面前开始表演了。 他先是和这些将领交心,回顾下战斗友谊,讲述开疆拓土的荣耀等等,随后,他脸色一变,开始讲述达拉舒科大无能,帝国在这样的皇位继承人手中,绝对会败亡! 他的托在将领里面顿时就义愤填膺,带动了其他被他敲打过的将领一起愤怒。 等到气氛达到了之后,奥朗则布才开始说沙贾汗的昏庸无道,处置事情的不公,他喊出了“清君侧”的口号,并且透露,他在阿拉格里面有内应,只要挥兵进攻,绝对能成功。并且保证,跟随他的,他都会记得,共享荣华富贵! 奥朗则布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没有灭国之功,也没有和荷兰人勾结在一起。他是联合了四皇子一起夺位成功,再干掉他的弟弟。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演员修养,果断很辣都是不缺的。 谋朝篡位的心思原本就有,也有这个准备。忠于沙贾汗的两个御林军将领都被他在战事中安排战死了, 剩下这些,就是被他收服的。 在他的一番鼓动之下,特别是奥朗则布透露阿拉格城里有内应,成功的几率很高的前提下,顿时群情激愤,一个个都喊着动手。 于是,奥朗则布立刻领着军队,突然之间急行军,赶往阿拉格,并且成功在内应的接应下,攻入了城里。 当然了,这也和阿拉格这边连续派出军队前往东线战场有关。 最终,奥朗则布一如原本的历史上一样,篡位成功。 不过和原本历史上不同的是,沙贾汗不是被软禁,而是被奸臣所害,奥朗则布来不及救,只能诛杀奸臣一家以及同党为沙贾汗报仇。 而这个奸臣以及同党,毫无疑问是大皇子达拉舒科一派的官员。 随后,他又按照沙贾汗临终之前的旨意,登基称帝,并且发布第一道旨意,宣布达拉舒科大一大筐罪状,同时大规模封赏跟他清君侧的从龙之臣。包括荷兰人在内,宣布成为盟友,所有莫卧儿帝国都对荷兰人开放,一起做生意赚钱。 刚刚篡位,奥朗则布有很多事情要做,还需要各地都明确效忠他这个新皇帝,因此还顾不上东边的战事。 达拉舒科这边,本来接到沙贾汗的旨意,那是一下就对沙贾汗感激涕零,同时心中发誓,这一次,一定要好好打,打败明军,否则誓不为人! 结果,他还没高兴两天呢,阿拉格的叛乱就传到他这里了。 他也同样在阿拉格有眼线,战事一起的时候,就跑来给他禀告,顿时,就犹如寒冬腊月中被人迎头泼了一盆凉水。 “完了,完了,全完了!” “他怎么敢,他这么就敢啊!”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杀父篡位,人神共愤!” “……” 听着达拉舒科在那哀嚎,他的亲信就忍不住了,连忙提醒道:“殿下,还是想想接下来怎么做吧?三皇子殿下肯定是欲除殿下而后快的!” 一听这话,达拉舒科顿时没了主意,连忙求道:“如今还有什么办法?阿拉格都落入他的手中了,他的麾下,还都是百战精锐,你有什么办法,你快说啊,快说啊……” 此时的他,显然是六神无主了。 达拉舒科自己知道,他领兵打仗的本事,根本比不过奥朗则布。以前的时候,他最大的依仗,就是沙贾汗的宠信和支持。 如今,他的最大依仗没有了,阿拉格还落入了奥朗则布手中。并且他自己刚经历大败,信心不足,而奥朗则布是大胜归来。 如此种种,他真得是没有一点信心,觉得他能在失去沙贾汗之后还能和奥朗则布对抗。 他的亲信,那都是和他绑定了的,看到他如此模样,却也没有办法,只好给他出主意。 随后,达拉舒科也立刻向天下昭告,说奥朗则布杀父篡位,他以太子身份登基称帝,号召莫卧儿帝国各行省起兵响应,剿灭乱臣贼子! 莫卧儿帝国的这个内乱,一下子让攻入莫卧儿帝国东部的大明远征军,似乎成了外人一般,直接被他们给忽视了。 明军这边,自然也不会客气,立刻全力扫荡东部地区。借助战船的机动,千里奇袭的军队,最终和沿着恒河稳步推进的军队会师。 在这个过程中,厂卫之前散布出去的土著密探,终于起到了一些作用。 一般来说,像这种远征异国他乡,风俗习惯,甚至人种都有一些不同的,要想征服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就只是沟通这么一个事情上,就会有很多困难,毕竟语言压根不通。 但是,事先散布出去的那些土著密探,已经在当地人中宣传大明的政策。 不过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没人相信的。就算那些土著密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有些人相信了,但是也不敢信啊! 毕竟是莫卧儿帝国统治的地区,如果要说明军的好,脑袋还要不要了? 莫卧儿帝国的统治,那是以军事统治为主的,动辄打杀,武人才懒得费口舌的。 但是,当明军打败了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占领了这里,并且还是展现了强大的攻击力,打得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屁滚尿流的那种之后,那些不敢说话的土著,便纷纷出来解释明军的政策,非常有利于稳定占领地方的局势。 要不然,语言不通,行为习惯不同,又不能把土著都杀光了的,只是稳定局面一项,就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 就这么的,在厂卫散布出去的土著密探帮助下,从巴加尔普尔到达卡的这一大片地区,很快就适应了明军的占领。 对他们来说,uu看书 www.uukanshu.com 只要明白了明军是怎么样的,那他们才不会在乎他们的头顶上,到底是莫卧儿帝国还是大明帝国。 他们的心中自然有一杆秤,知道活在谁的统治下会过得好! 甚至在大明开疆拓土政策的影响下,不但积极配合明军,甚至还主动去抓捕那些以前的老爷,以期待立功能分到更多的好处。 等到崇祯二十四年十二月底的时候,大明远征军占领的这一大片土地,已经全部稳了。这里的百姓,就仿佛没有经历战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于是,明军的主力,也开始往巴加尔普尔这边集结,准备进行下一阶段的进攻。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恒河这条水路运输,囤积到巴加尔普尔。 不过这整个过程中,作为远征军主帅的沐天波,压根就没有喘息的机会。前线后方,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而杨畏知又还在达卡,并没有到前线的,压力都在他身上。 这一天,他正在忙着的时候,忽然就见到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走了进来。 这时候的李若链已经封了伯爵,不过沐天波是公爵,爵位上是有差距的。 可是,李若链是负责远征军的监军事务,并且是锦衣卫指挥使,因此,沐天波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他,连忙迎来过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01 虽远必诛 , 不过没等沐天波说话,就见李若链微笑着迎向他说道:“刚军中将士抓到了一个莫卧儿帝国大皇子的信使,说是要秘密求见你!”</p> “???”沐天波听得一愣,这是什么情况?</p> 这时候的民间这边,已经知道莫卧儿帝国内部正在争夺皇位,那沙贾汗已经死了,两个皇子都自立称帝,闹得不可开交,这个时候跑来一个信使,是什么情况?</p> 李若链这边,说着话,便向后挥手示意了下,于是,就见两名锦衣卫校尉带着一个明显是莫卧儿人,或者对大明来说,是突厥人进入了大堂。</p> 这个突厥人只是看到沐天波的穿戴,便试探着问道:“敢问当面是大明帝国黔国公?”</p> 他的大明官话,很不地道,带着浓重的口音,勉强能让人听懂的那种。</p> 沐天波听了,站在那里,打量着这个使者,点点头说道:“正是!”</p> 这个突厥人得到答复,便连忙要求道:“还请国公摒退左右,我代表莫卧儿帝国,有秘密事情相商!”</p> 沐天波听了,看了李若链一眼,心中想着,真是笑话了,竟然还要我避开锦衣卫指挥使说事?</p> 真要重要的事情,锦衣卫指挥使不在,都得先找来了才好说话!</p> 这么想着,他便冷笑一声回道:“你算什么东西?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惹恼了拿你首级祭旗了!”</p> 本来的话,他世袭国公,才不会这么粗俗。</p> 但是,领军久了,特别他麾下的军队,还是原本革左五营为主,也就沾染了点草莽习气。更为重要的是,在李若链这个锦衣卫指挥使面前,粗狂点的性格很好一些。</p> 那突厥人听到他的话,顿时有些生气,不过很明显,他就没得选择,总不能掉头而去,于是,脸色青一下白一下的,最终只好认清现实,放低姿态说道:“我们皇帝陛下说了,希望贵军能助我们一臂之力平叛,到时候贵军所占之领土便是酬劳!”</p> 一听这话,沐天波和李若链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p> 虽然他们确实有莫卧儿帝国的消息,但是肯定还是不够了解的。此时一听,两人便都知道,在莫卧儿帝国内部的皇位争夺战中,当面的大皇子达拉舒科估计挡不住三皇子奥朗则布给予的压力,竟然来寻求和大明这边合作了。</p> 想明白了这一点,沐天波便开口说道:“被我大明占领的地方,已经是大明的领土,亏你们还说得出口,竟然用这个来和我大明谈条件?”</p> <a id="wzsy" href="http://m.epzw.com/html/14/14549/">《极灵混沌决》</a></p> 这突厥人一听,顿时大怒。堂堂莫卧儿帝国的领土,就这样被强占去了,真当莫卧儿帝国是那些阿猫阿狗的小国么?</p> 不过他又立刻想起过来时达拉舒科说交代的事情,便只好按下怒意,想要再说。</p> 可是,没等他说话,却听李若链在边上澹澹地说道:“如果说你的来意只是这,那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当你们入侵洞吾,侵犯我大明的时候,就由不得你们选择了。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莫卧儿帝国,以后只会存在于历史当中了!”</p> 对于朝廷国策的把握,或者说对于皇帝意思的理解,没有外臣会比厂卫头子更明白了。</p> 这突厥人一听,明国这是要灭了莫卧儿帝国,而不是所占领土的事情,也不是达拉舒科给出的底线说分一半国土的事情。</p> 换句话说,这是没得谈了!</p> 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他便厉声喝斥道:“国公在此,你是什么东西,竟然敢无视国公说话了?”</p> 隐隐地,用了挑拨离间。</p> 然而,大堂内的人,包括沐天波的亲卫在内,听明白了这个突厥人的话之后,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这个突厥人。</p> 就算是普通的锦衣卫校尉,那代表的是皇权,哪怕是国公,也一样是要让三分,更不用说,这位可是锦衣卫指挥使了!</p> 这个突厥人,一点都不了解大明的实际情况,竟然敢大放厥词,真是无知者无畏!</p> 沐天波这边,在李若链面前,便连忙表明态度道:“他的话,便是我的意思,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得罪了大明,就只有无条件投降这么一条路,还能有活命的机会,否则就洗净脖子等着吧!”</p> 这突厥人没想到这些明人竟然这么强势,便威胁道:“不要以为你们打了几个胜仗就了不起了!我们莫卧儿帝国有百万大军,你们才多少人?真要惹怒了我们莫卧儿帝国……”</p> 沐天波懒得理他了,听他还要大放厥词,便一挥手吩咐道:“把他押下去,割了耳朵驱逐了!”</p> 一听这话,边上的将士立刻如狼似虎地扑了过去,不管这个突厥人哀求怒嚎,直接拖走了。</p> 大堂内,立刻便安静了下来。</p> 沐天波便转身对李若链说道:“看来这个莫卧儿帝国的大皇子有些顶不住了,指不定回头我们的真正对手,会是那个传说中很能打的三皇子了!”</p> 李若链听了,当即澹澹一笑道:“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那奥朗则布也就只能在这里称王称霸,打个波斯都那么费劲,还称赞他打了败仗却显示了一定的才干,呵呵!”</p> 对莫卧儿帝国的战事,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中。甚至可以说,因为莫卧儿帝国的内乱,明军这边,还要比计划中顺利地多。</p> 说着这话时,李若链甚至都转头看了下东北方向。在那个地方,还有一支军队隐藏在那里,等着按照计划好的时间配合。不管莫卧儿帝国方面是那个皇子最终赢得了胜利来对抗大明远征军,最终都是一样下场。</p> 不过,这个消息,目前来说,就只有他和军队统帅沐天波知道而已。</p> 此时,沐天波听到他的评语,也是附和了几句,随后有点感慨地说道:“这里的土地还真是肥沃啊!估计从明年起,我们军队的粮草就不用从洞吾起运了!”</p> 一开始的时候,大军囤积在云南边界威胁洞吾,那个时候,粮草还需要云南以外的省份支持才可以。然后等到攻打达卡的时候,洞吾的产出,也还不足以支持大军所需。</p> 但是,等到大军占领了达卡地区之后,以及这个恒河平原一带,因为明军能迅速平定这里,安定地方,从目前的情况看,回头大军多粮草已经可以从洞吾、达卡以及恒河平原一带征集,也已经足够了。</p> 甚至可以说,按照明军征集的数量来说,对于当地土着,都会好于莫卧儿帝国对于当地的征集,因此,大明统治这里,是个好事来的。</p> 李若链听了,心中也是感慨,甚至可以说,他要远比沐天波更是感慨。</p> 毕竟沐天波世袭国公,就待在云南,而他是经历了崇祯乱世的。</p> 那个时候,全国旱灾涝灾不断,百姓因为饥饿揭竿而起,朝廷努力平定叛乱,招安了一波又一波的流贼,却又因为没有粮草来安顿,或者杀了这些招安的,或者这些招安的又反叛。</p> 所有的这些,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没有粮食。</p> 如果大明朝有这边这样的土地,能有足够的粮食,那也根本不会有崇祯乱世,就能少死很多人!</p> 李若链在远征军中也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又有负责收集情报的职责,他对这莫卧儿帝国是最清楚不过了。</p> 如果不是这片大地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莫卧儿帝国的穷兵黩武,大兴土木,也早就是乱象丛生了!</p> 此时,两人感慨完了之后,各干各事,一个负责军队思想,并且及时掌握莫卧儿帝国内部消息;另外一个,则负责军事,调兵遣将,往巴加尔普尔这边继续调集兵力,囤积粮草,准备以此为基地继续向西发起攻势。</p> 当然了,对于大明远征军来说,新年即将到来,大规模的战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还是要等过年之后了。</p> ……………………………………</p> 相对明军来说,莫卧儿帝国的大皇子达拉舒科虽然已经登基称帝,但是却愁眉苦脸,日子一天比一天难受。</p> 奥朗则布在阿格**基称帝,把附属他的那些臣子家小以为人质,命令投降,搞得他这边人心惶惶,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哪些人该信,哪些人不该信?</p> 还有,奥朗则布的手下军队都是精锐之师,得胜归来的,远不是他手下溃败之后的军队能比。</p> 达拉舒科唯一拥有的优势,就是他名义上的莫卧儿帝国太子,他登基称帝更为名正言顺一些。</p> 可是,莫卧儿帝国的传统,就是比谁的拳头硬!</p> 这让达拉舒科非常不安,最终决定,宁可割让一半国土给大明帝国,让大明帝国帮他剿灭奥朗则布,他也认了。</p> 至少这样的话,他还有一半国土可以当皇帝,可要是被奥朗则布赢了,他知道他的下场肯定不会好!</p>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秘密派出去的使者,竟然少了两只耳朵跑回来了,并且给他带回了一句话:莫卧儿帝国当初侵犯大明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要亡国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02 也要让明军尝尝当初的憋屈 , 不用说,达拉舒科肯定没法接受无条件投降这种要求,几乎是跳着脚骂了明国这边一顿。</p> 骂完之后,他的困境又没有解决,还是要抓瞎。</p> 正在这时候,达拉舒科收到消息,说二皇子沙舒贾竟然在奥里萨行省登基称帝了。</p>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啊?”</p> 达拉舒科一听,顿时大怒!</p> 他是莫卧儿帝国的太子,沙贾汗已死,他登基称帝是理所应当的!</p> 但是,奥朗则布依仗着他手下的军队,也登基称帝了,这是他不能容忍的。</p> 结果没想到,什么都不是的沙舒贾,竟然也敢登基称帝,这真得是把他气炸了!</p> 听着达拉舒科在那怒吼,他的手下给他解释道:“二皇子殿下许诺给地方上,都给他们加官进爵!”</p> 言外之意,就是沙舒贾的依仗,就是给地方上开空头支票,用官位和爵位来拉拢地方豪强!</p> 达拉舒科一听,顿时又是一阵怒骂,不过很快,他忽然一下愣住了。</p> 因为他想到,奥朗则布的军队不容易得到,可沙舒贾的手段,他一样是可以用的啊!</p> 并且,沙舒贾逃到了南方去登基称帝,明军并没有尾随追击。而看目前明军的动向,他们是准备沿着恒河往西进攻的。这么一来,如果自己也领兵南下,避开明军的兵锋,让奥朗则布和明国军队先去打,岂不是可以渔翁得利了?</p> 想到这,达拉舒科忽然就感觉前景一片光明了。</p> 没错,就是要南下,凭什么要自己去对付强大的明国军队?既然奥朗则布自持勇力,那行,那你去打明国军队啊!</p> 想明白了这点,达拉舒科又怕夜长梦多,也不顾名义上他是皇帝,竟然弃土不顾,和心腹商量之后,也卷了钱粮之类往南跑了!</p> ………………………………</p> 离达拉舒科势力最近的明军这边,最先收到消息。</p> 这个时候,明军上下刚好在过崇祯二十四年的过年,迎接崇祯二十五年的到来。</p> 宴席上,听到这个消息,一时之间,明军将领这边,皆是有点无语了。</p> 他们都没想到,莫卧儿帝国的正宗太子,竟然也能抛弃领土于不顾!</p> 这么一来,给明军这边也带来了不少麻烦!</p> 这个麻烦,倒不是说大明远征军要面对最为强大的莫卧儿帝国的皇子,而是这些莫卧儿帝国军队属兔子的,竟然跑了!</p> 之前的莫卧儿帝国二皇子跑了就跑了,也没多少兵力;如今这个大皇子,兵力比那个二皇子多多了,这个领兵跑了,回头再去逮这个兔子,就有点麻烦了。</p> 大明远征军最希望的,不是对手有多弱,而是希望他们能集结起来,最好是百万大军什么的,都没所谓,和大明远征军来一次决战,一锅端了就是最省事的了!</p> 不过就算如今不乐意达拉舒科逃跑,那也没办法!</p> 毕竟大明远征军的兵力不多,没法分兵到莫卧儿帝国的各地去!</p> 只能按照计划,先西进,夺取莫卧儿帝国的都城,消灭多一些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再说。</p> …………………………</p> 达拉舒科难逃的消息,同样在没多久之后,就传到了阿拉格的奥朗则布耳朵里。</p> 此时的他,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基于他征服了南方几个国家,把莫卧儿帝国的版图扩大到了最大,因此,他一如原本的历史上,给自己取了阿拉姆吉尔,意思是世界征服者。</p> 就从这号称上来说,世界征服者,比起世界统治者似乎相差不大,这两父子的水平,也就这样了。</p> “无能鼠辈!”奥朗则布听到手下禀告之后,当即冷笑说道,“呵呵,就凭这,还想和朕来争夺皇位,简直是做梦!”</p> 虽然达拉舒科跑了,他将直面明军的进攻,但是,奥朗则布却是无所畏惧,并不在意这点。</p> 他要向莫卧儿帝国的地方行省的官员证明,他才是莫卧儿帝国的真正皇帝,明国军队虽然把他的两个哥哥打得屁滚尿流,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在他奥朗则布的面前,依旧是不值得一提。</p> 他,奥朗则布,阿拉姆吉尔,世界的征服者,必将踩着明国军队的威名登顶!</p> 随后,他传旨天下,让所有人都看着,看他怎么打败明军,如果地方上要是还认不清局势的,他不介意打败明军之后,领兵把所有不服他的人都干掉。</p> 奥朗则布有言在先,所有不提前向他投降,要等到他去讨伐的时候再投降的,那不会赦免的!</p> 不过,让奥朗则布没有想到的是,他要和东进和明军决战的旨意传出之后,正在阿拉格这边忙着建立荷兰贸易办事处的揆一,便匆匆地跑来见他了。</p> “陛下真得要去和明军决战了?”揆一听了,连忙确认道,“你到时候会有多少人马?”</p> 奥朗则布听了,一时不明白揆一的用意,便对他说道:“朕打算领十万人马前去攻打巴加尔普尔,因为根据朕收到的消息,那边的明军其实也就五六万人而已!”</p>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tanshu.com">fantuantanshu.com</a></p> “不不不,陛下,不能这样!”揆一一听,连忙摇头说道。</p> 奥朗则布听了,不由得有点脸红,当即对他补充说道:“朕明白,朕明白了。朕要向全天下证明,这个皇位属于朕是实至名归!好,那朕也带五六万人马过去,定然也能打败明军!”</p> 虽然他公告天下说沙贾汗是被奸臣所害,但是,天下人又不是傻子,谁不知道他是篡位杀父!</p> 他唯一凭借的,就是他的勇力,他的领兵打仗的能力!</p> 因此,如果他和明军的兵力差不多情况下,要是能打败明军的话,那他这个赫赫武功,还有谁能不服?到时候,就算是明军,也会被吓得不敢再来犯莫卧儿帝国了!</p> 并且,奥朗则布有这个自信,觉得他可不比那两个废物哥哥,绝对能把明军打败的!</p> 可谁知,就见揆一听到他的话之后,却是又连连摇头,对他说道:“陛下,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陛下一定要集结尽可能多的人马,让明军害怕,就用那种狮子搏兔,牛刀杀鸡的方式,把明军灭掉才好!”</p> “为什么?”奥朗则布听得有点意外,便不解地问道。</p> 在他看来,这样就显示不出他那英明神武的带兵能力了。并且,这么大规模地用兵,后勤压力也会非常重的。</p> 奥朗则布这么想着,便试图从领兵打仗的角度,给揆一解释下,有的时候,并不是所带的兵越多越好的!</p> 揆一听了,连忙回答他道:“陛下是不知道,原本我们荷兰人拥有南洋的。如果只是从战船的质量,就是单挑的话,明军压根就不可能是我们荷兰的对手。但是,您不知道,明军就用他们的船多,人多来欺负我们荷兰。”</p> 说到这里,他是非常地感慨,有点咬牙切齿地说道:“陛下是真得没法体会,明明我们荷兰的战力要比明国强,但是明国就仗着他们兵多,船多来欺负我们荷兰,害得我们荷兰丢掉了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巴达维亚,还有马六甲海峡。面对明国的兵多,船多,我们荷兰真得感到非常地憋屈,最后不得不狼狈西逃,还不敢对明人下狠手报复!”</p> 奥朗则布听了,还是有点不大理解,便疑惑地确认道:“那你的意思是?”</p> 揆一听了,大声回答道:“我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也让明军尝尝我们荷兰人尝过的这个滋味!让明军知道,他们来攻打莫卧儿帝国,将会面临多大的压力。在这里,兵多,船多,不再是他们的优势!要让他们知道,这里是莫卧儿帝国绝对的实力摆在这里,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能轻松击败他们,让他们下次不敢再来进犯!”</p> 很显然,一如他所说得话,如今荷兰人好不容易傍上了一个超级大国,从此以后,明国试图用他们人多,兵多来欺压荷兰,追着荷兰人的日子,就要一去不复还了。</p> 这样的一个事实,必须要让明国人认识到!</p> 也只有这样,荷兰对奥朗则布的投资,才能持续不断地获得回报!</p> 在他这么一解释之后,奥朗则布还是有点犹豫,毕竟他是想向全天下证明他在打仗方面的英明神武的。</p> 揆一显然也了解奥朗则布,便又从他的角度来劝说,说什么兵多也是他威压天下的优势,谁敢不服之类的话。</p> 最终,奥朗则布被他说服了,就准备用狮子搏兔的方式,打得明军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有打莫卧儿帝国的念头。</p> 揆一这边,也拍胸脯表示,他会集结尽可能多的手下,帮奥朗则布去打这支明军,他要好好地教训明军!</p> 有荷兰人的帮助,让奥朗则布很是高兴,便立刻重新征兵。</p> 阿拉格周边,包括德里附近等等的,所有已经臣服他的地方军队,全部征集,至于后勤物资之类的,他爹沙贾汗大兴土木的物资储备,全部被他挪用,最终拼凑出了将近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03 欲哭无泪 , 三十万大军中,光是御林军就有十万左右。当然,这个御林军,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本防守莫卧儿帝国都城阿拉格的,被迫投降奥朗则布,不属于奥朗则布的心腹军队。</p> 但是,不管怎么样,莫卧儿帝国军队中最精锐的军队,始终是属于御林军这个编制。</p> 十万御林军之多,连莫卧儿帝国和波斯帝国去争夺阿富汗坎大哈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多过。</p> 另外地方军队还有二十万,这中间当然也包括骑军和轻步兵。</p> 如果说,再加上征召的民夫,奥朗则布号称百万大军,其实也不算太过分。从阿拉格往东的官道上,一直是密密麻麻的军卒在行军。</p> 这个声势之大,远超了当初达拉舒科那会。甚至可以说,这是莫卧儿帝国出动兵力最多的一次,把沿途的莫卧儿人都给惊呆了。</p> 等了几天,还是等不到队伍的尾巴,就好像无穷无尽一样。</p> “三皇子殿下这是集结了多少军队,明军还有得打么?”</p> “嘘,你不要命了,是陛下!”</p> “对对对,是陛下,是陛下!陛下打仗厉害,还带了这么多军队,估计明军都会闻风而逃吧?”</p> “我觉得也是,明军要是不逃的话,肯定会死在我们莫卧儿帝国的!”</p> “那是当然,这么多军队,就是一人一口吐沫,都能发洪水淹死明军了!”</p> “这么多军队都臣服陛下,其他两个陛下怕是没戏了!”</p> “……”</p> 奥朗则布这次领军出征所展现出来的兵力规模,顺带着吓到了那些还在犹豫中的地方行省,想起奥朗则布之前颁布的旨意,一时之间,在奥朗则布东进的过程中,沿途甚至更远的地方官府,都纷纷向奥朗则布表达了臣服之意。</p> 这个时候,没人会认为,其他两个皇帝有和奥朗则布争夺皇位的胜算!</p> 这个动静之大,消息也很快在莫卧儿帝国境内传开,甚至还传到波斯那边去了。因此,南下的达拉舒科自然也是知道了。</p> 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达拉舒科那是目瞪口呆,随后便是失魂落魄!</p> 他的太子身份也好,空头支票许诺官职也罢,全都比不过拳头。</p> 奥朗则布的拳头那么硬,让不少归附他的地方军头,又纷纷改弦易张,改为去投靠奥朗则布了!</p> 那还怎么打?</p> 那些已经和达拉舒科利益相关,绑定了的文官武将,也是好不到那里去!</p> 如今他们的情况,就算待在南方这边也不安全,周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军头发声明效忠奥朗则布了,指不定还有更多人会背叛,甚至还要防范他们拿达拉舒科当投名状!</p> 而明国那边,拒绝了达拉舒科割土结盟的要求,除非是继续南下,远离奥朗则布,或许会好一些。</p> 但是,一旦奥朗则布解决了来犯的明军,就算再南下也没有用。</p> 怎么办?</p> 坐以待毙,是没有人会选择的!</p> 最终,达拉舒科的手下,有人提出了建议道:“陛下,奥朗则布那个反贼集结了所有人马前去攻打明军,阿拉格必然空虚,或者我们可以去偷袭阿拉格,夺回阿拉格!”</p> 听到这话,立刻有人反问道:“夺回来阿拉格又怎么样?等到奥朗则布返回的时候,如何面对他的大军,我们就能打赢了么?”</p> 听到这话,所有人沉默了。问题的症结就一个,奥朗则布的拳头太硬了!</p> 不过过了一会之后,又有人提议道:“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不如干脆投奔波斯,从波斯借兵,如何?”</p> 听到这话,众人都沉默了。</p> 波斯和莫卧儿帝国是世仇,双方互相攻伐,在最近几十年来,更是争夺坎大哈,这要是去投奔波斯,那就是投敌了啊!</p> 然而,当初的时候,达拉舒科都试图和明国去结盟过,此时,他怎么可能会顾忌波斯是世仇呢!</p> 见他的亲信手下都不出声,达拉舒科便断然说道:“搏一搏,说不定还有平定叛乱的机会,波斯人总不可能和明国一样有野心,大不了割让西部那些地方给他们好了,总好过我们都死在奥朗则布这个叛徒的手中!”</p> 众人听他有了决断,同时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最终便都同意了。</p> …………………………</p> 奥朗则布这边,倒是没想到他的大哥,原本莫卧儿帝国的太子,竟然会去投奔世仇波斯,此时的他,在领兵出征的途中,不断得到各地军头的效忠,那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p> 军队一多,行军缓慢就不说了,加上奥朗则布要接见各地军头,就更是慢了行程。不过各地军头要效忠的话,自然也要有所表示,出钱出粮那是最基本的。</p> 甚至不少军头还亲自领兵,到奥朗则布麾下效力。</p> 在他们看来,这一仗,这么多的兵力打过去,绝对是赢的,不趁机在奥朗则布面前刷一波好感,还要等到什么时候?</p> 不过,奥朗则布这边,最为看重的,其实还是荷兰的军队。他对揆一最终领了三千人的燧发枪兵,和五百的炮兵随队,真得是非常高兴的。</p> 揆一能拿出这么多的兵力,已经是极限了,这证明了他的诚意!</p> 不过揆一自己却还是有些遗憾,对奥朗则布说道:“要是在科伦坡的人马能早点回果阿的话,我当初就能抽调更多的人跟你来阿拉格,也就有更多的人能跟你一起去打明军了!”</p>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感慨道:“陛下是不知道,我们荷兰每个人,都憋着一股气呢!被明国人多船多一直压着,见了他们乌压压的一片,不得不撤退,真得很憋屈。不过这一下好了,该是轮到明国人来尝尝这个滋味了,托陛下的福,我们也能扬眉吐气一回了!”</p> “哈哈哈……”奥朗则布听了,当即哈哈大笑道,“等朕平定了那两个叛逆,安定了国内之后,便大力支持你重新夺回南洋!朕要让明国人知道,朕当了皇帝,就不是他们为所欲为的时候了!”</p> 揆一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回应道:“要是能这样,就真得太好了。这样,莫卧儿帝国的造船业,也由我们荷兰人来帮忙,反正到时候拿回来南洋,我们一起赚钱!”</p> 不管怎么样,莫卧儿帝国也是大国,人也很多,由这样一个国家支持的话,确实能重新和明国争夺南洋了。</p> 那南洋的香料啊,可是价比黄金的,又可以拿回来了!</p> ………………</p> 就在揆一做着美梦,和奥朗则布一起浩浩荡荡地往东方进发的时候,锡兰这边,科伦坡所在的海面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福船,为首的那些战船,更是铁甲反射着太阳的光芒。</p> 留守科伦坡的荷兰人,通过望远镜第一时间发现之后,顿时就傻眼了。</p> 他们已经收到通知,准备抛弃这个点,全部撤到果阿去了。可是,临走之前,不多劫掠一下锡兰这里的财富,那显然是不甘心的。</p> 如今,大部分人都跑去劫掠当地土着去了,还有劫掠来的物资都堆放在科伦坡,还没来得及转移呢,这明国的水师怎么就这么快赶来了?</p> 雨季才结束多久,算算时间,明国的水师该不会是雨季还没结束,就冒着大风大浪跑来的吧?</p> 无奈之下,科伦坡的荷兰人第一时间选择了出逃!</p>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科伦坡被明军包围的话,他们压根就逃不掉的!</p> 至于去岛上劫掠当地人的那些,就只能祈祷他们上帝保佑了!</p> 这支出现在锡兰的大明海军,就是郑芝豹所属的南洋海军,看着五艘盖伦帆船从科伦坡出逃,逃往大海深处,不由得骂道:“这些荷兰人就是属兔子的,从南洋就开始逃,连打一下都不敢!”</p> 他还想进一步,拿个侯爵的,这样一来,他就又是郑家最高爵位的了。只是没想到,战功难得!</p> 对于逃跑的荷兰战舰,他倒没有心思去追,毕竟追向大海深处容易出危险。而且,以他手下的战船速度,未必能追得上。</p> 于是,就这么的,他便命令手下先占领科伦坡休整再说。</p> 结果没想到,科伦坡里面还存有大量荷兰人劫掠的物资,一下都便宜了明军,让他的心情又好了不少。</p> 郑芝豹按照计划,先攻占科伦坡,然后再去果阿,配合陆军对莫卧儿帝国军队的进攻,自然也会带沿途的翻译,更不用说,军中还有征召的葡萄牙战舰,濠镜澳总督杜堔也在,他们也熟悉锡兰的。</p> 因此,郑芝豹很快就知道了,岛上还有不少荷兰人,正在劫掠当地土着所建立的康提王朝。</p>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p> 对此,他并没有派兵去救,对大明来说,让荷兰人和土着国家拼光了才是最好。这个锡兰岛比较大,已经适合分封一个藩王的。</p> 于是,郑芝豹就只是休整了几天,留了两千兵力,十艘战船在科伦坡,随后,大军便又浩浩荡荡地向果阿前进了。</p> 这时候,他们也已经知道,果阿已经落入荷兰人手中了。对此,杜堔欲哭无泪!</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04 想多了吧 , 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原本是属于葡萄牙的,和当地土着打了不知道多少仗才得到的,结果被荷兰人夺了去。然后呢,大明海军一到,荷兰人闻风而逃,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便落到了明军手中,不再是葡萄牙的了。</p> 科伦坡,西方往来远东的一个重要据点,同样是属于葡萄牙,和当地土着打了好多次仗,总算是拿下了并且建设了这里,结果,又被荷兰人夺了去。然后呢,大明海军一到,荷兰人再次闻风而逃,科伦坡如今又属于明国的了!</p> <a id="wzsy" href="http://m.156n.com"></a></p> 还有果阿,估计也是差不多,原本是葡萄牙人在这边最为重要的据点,已经落入荷兰人手中了。而如今,大明海军又将出征果阿,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估计又会被明军从荷兰人手中夺下,然后变成明军的了!</p> 这种情况,葡萄牙人不是没有过想法,曾在明军打炮了荷兰人手中之后,试图和明军这边沟通过,看能不能还给葡萄牙!</p> 但是,明军这边的回复:这是大明从荷兰人手中夺取的领土,又不是你葡萄牙藩国本土,凭什么要宗主国给藩属国打工?</p> 如果说,是里斯本被荷兰人夺取了,那大明发兵打下里斯本,那还有还给你葡萄牙的可能,至于其他,真是想多了吧?</p> 葡萄牙这边,还想辩解几句,说葡萄牙这边也有随明军征战,夺回马六甲海峡也有一份功劳的。对此,大明这边的答复是:征召藩属国打仗,原本就属于藩属国该尽的义务,给你通商的权力就已经是给面子了,还想要更多?</p> 要是不服气,可以反叛大明,从大明手中抢地盘,要是大明打输了,那自然就会属于你们葡萄牙的!</p> 杜堔得到这样的答复,还能有什么办法?</p> 他心中怨恨,就只能是恨那些荷兰人了!</p> 明明守不住这些地方,还偏偏要从他们葡萄牙人手中去抢,至于么?</p> 要不然的话,这些地方就还是葡萄牙的了!</p> 呀,果阿又要属于大明的了!真是该死的荷兰猪啊!</p> 杜堔心中怨恨,不过对于大明征讨果阿,倒也不敢有什么小心思,暗地里捣乱什么的。毕竟如今属于大明藩属国,还能和大明做生意,也是钱财滚滚的。如果暗地里捣乱一旦被发现了,那就是什么都没有了!</p> 对于大明来说,如今的葡萄牙,那是可有可无的!</p> 大明本土制造的商品,特产,如今其实并不愁销路,那么多的藩属国,都是抢着要的。</p> 等到将来,这些大明藩属国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饱和了,那不是还有新的大明藩属国么?</p> 或者等到那时候,全世界估计都是大明藩属国了!</p> 如今葡萄牙这边,就只能从大明本土这边抢货,然后贩卖到欧洲去,才能赚一大笔。</p> 想到这里,杜堔不由得又转头看向船上的火枪火炮,心中不由得又是感慨了。</p> 以前的时候,就只是崇祯朝前期,大明的火器,包括火枪和火炮,还都是要向他们葡萄牙人购买的。当初聘请的葡萄牙教官,教授火器发射,训练新军的,那可是绝对的高薪,可如今呢?</p> 想着这些,杜堔不由得摇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p> 如今他随军出征的三艘风帆战船上的火枪火炮,全都是采购自明国的了!</p> 这种拉了膛线的燧发枪和火炮,射程是真得远,要远高于他们欧洲人的火枪火炮,并且射击进度还高,简直是神器啊!</p> 本来的话,杜堔当初从明军那边看到这种神威系列的火枪火炮之后,还有一点小心思,想着买少一点,然后剩下的自己彷制。</p> 对此,他曾经认为毫无问题!</p> 毕竟大明原本的火器,还都要从他们葡萄牙人这里采购!如今他们突然发明了新的火器,只要葡萄牙人知道了这种新火器的特殊之处,肯定是能彷造的。</p> 徒弟能做的,师傅还做不出来?</p> 结果让杜堔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有线膛的火器,葡萄牙人确实也能打造出来,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他们自己打造出来的线膛枪和线膛炮的成本,竟然要远高大明卖给他们的价钱!而且,大明这边的火器质量还更好!</p> 这么一来,傻子才会去自己造了!</p> 买大明的神威火器,同样的成本,不但能多买一些,还能很快就配备军队,这样的选择题,谁不会选择?</p> 徒弟,真得可以胜过师傅啊!</p> 杜堔计划等结束这次大明的征召之后,就多买一些大明的火器,运回国内,这样本土的战力就会提高很多,至少对付西班牙的侵略,就更有底气一些了。</p> ……………………</p> 崇祯二十五年二月初,浩浩荡荡的莫卧儿帝国大军东进,这么大的消息,位于巴加尔普尔的大明远征军,自然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p> 号称百万大军,听起来,那是真得吓死人!</p> 毕竟明军这边,战船上的水兵和陆军全部加起来,都只有六七万人而已,兵力差距,极其巨大!</p> 然而,不管是沐天波也好,还是李若链也罢,又或者是贺一龙等其他总兵,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都是相当振奋,明摆着很是欢迎敌人的到来!</p> 没错,大明远征军最怕的,其实是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打游击战,不和大明军队硬拼,那样的话,毕竟这片土地太大了,而远征军的兵力不多,就真得要被莫卧儿帝国军队耗在这里了。</p> 这个时候,大明的物资,也基本上已经集中到了巴加尔普尔,散布在各处的军队,便直接开始往巴加尔普尔集中,准备打一场大会战。</p>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边的消息传回达卡之后,刚好杨展所部海军到达了达卡。巡抚杨畏知有点不放心,便派了杨展领他麾下中小型战船一共二百多艘,两万将士,沿着恒河赶到了巴加尔普尔支援。</p> 对此,杨展倒是很开心的,对迎接他的沐天波说道:“呵呵,一路赶来,总算是没有错过一次大宴的机会,路上的辛苦,都是值了!”</p> 沐天波听了,也是笑道:“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看看我们,到这里多久了,都没打过像样的战事。你倒好,刚到这里,就赶上了大会战!不过我估计,有人估计是赶不上了!”</p> “谁?”杨展有点幸灾乐祸,当即问道。</p> 沐天波听了,看了下西北方向,想了下,稍微犹豫之后,还是低声说道:“青藏巡抚!”</p> “嗯?”杨展听了,不由得有点意外。</p> 沐天波知道他估计是不知道这个战略部署的,便低声解释道:“约好了的,在今年三月初会攻打莫卧儿帝国都城附近,和我们前后夹击。但是如今,莫卧儿帝国军队全都赶到我们这里来了!”</p> 杨展听了,还是有些意外,便疑惑地问道:“据末将所知,如今那边真是冰天雪地吧,他们能过来?”</p> “呵呵!”沐天波听了,当即一笑道,“早下来了,控制了尼婆罗,躲在那边。一如你所想那样,莫卧儿人估计也不会想到,这个时候不可能从西藏下来的,结果我们的军队就偏偏下来了,就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了!”</p> 杨展听了,不由得点点头,不过马上又追问道:“那边有多少军队?数量多了,怕是难免会走漏消息吧?”</p> “就两万左右!”沐天波听了,回答他道,“你刚来,不知道莫卧儿帝国的内部,简直是精彩,争夺皇位,谁会关心边界的一点异常情况!”</p> 说到这里,他感觉也说得差不多了,便对杨展说道:“那水师这边,就交给你了!我们先防守再反击,争取一战而定莫卧儿帝国,立个大功!”</p> ……………………………………</p> 奥朗则布这边,浑然不知道莫卧儿帝国北面会有什么问题,不过他对于当面之敌,哪怕兵力碾压,也还是比较重视的。</p> 或者说,他领兵打仗的能力,确实要比他的两个哥哥要强。大军还在行进呢,各种斥候就被他先派出去了,洒向明军这边刺探消息。</p> 很快,杨展所部赶来增援的消息,自然也摆在了他的桉头。</p> 听到这个消息,奥朗则布并不意外。毕竟他领百万大军过来,要说明军不逃跑,也没有增援,他才会感到意外。</p> 有明军赶来增援,其实也合他的意思,最好一战就能灭了侵犯莫卧儿帝国的明军,这样他就能抽身去灭了那两个自行称帝的哥哥,真正统一全国,当一个名副其实的莫卧儿帝国皇帝!</p> 终于,崇祯二十五年二月中旬的时候,奥朗则布率领大军到达了离巴加尔普尔最近的阿散索尔。原本这座不大的城,一下就变成了兵营。</p> 城里城外,密密麻麻的,全是兵营。</p> 包括河道上,也全是奥朗则布沿途收集过来的船只。毕竟水路运送物资,是最省的方式。</p> 莫卧儿帝国的骑军,开始出现在巴加尔普尔,一场史无前例的大会战,拉开了序幕!</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05 水战 , 奥朗则布并没有住在城里,而是在城外所设中军大帐内。按照他自己的意思,是和军卒同甘共苦的意思。</p>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p> 不过不用说,他的中军大帐,自然是最为豪华了。</p> 到达阿散索尔的第一时间,他便召开了第一次军事会议,与会的手下将领,就多达百人之多。当然,荷兰总督揆一也在列,但是和其他将领的待遇不一样,是有椅子坐的。</p> 一副巨大的巴加尔普尔地图,便挂在那里,由奥朗则布的亲信沙斯塔汗在介绍军情。</p> 只听他在大声说道:“根据打探到的消息,巴加尔普尔的明军,最多只有八万人,其中有两万是水军,恒河上停靠的战船,多达五百来艘,至少有两百艘是战船。”</p> “巴加尔普尔的城墙并不高,明军并没有加固加高城防,但是,他们在城墙外围又修建了女墙,挖了壕沟,到处安置了铁丝网。骑军直接冲锋,将会损失惨重!”</p> “如今我军已经围住巴加尔普尔,陛下旨意,断然不能让这支明军跑了,因此,必须先烧毁明军的战船,让他们没有机会坐船沿着恒河逃回达卡!”</p> “陆地上,等重炮运到之后,拉到岸上轰击巴加尔普尔,把明军布置的铁丝网、女墙全部轰掉,再轰击巴加尔普尔的城墙,为大军进攻轰出一条路!”</p> “恒河上,这次征集的小船上全部堆满柴火之物,大船上运水战之兵,先放火船,顺流而下烧掉停靠在巴加尔普尔水门那边的大量明国战船,然后水兵再掩杀,彻底灭了明国水师,断他们逃跑之路!”</p> “随后,陆路再发起进攻,保证一战而灭当前明军!”</p> 沙斯塔汗把奥朗则布布置的进攻战术讲了一遍之后,便垂手退到一边,所有人便转头看向他们的皇帝。</p> 奥朗则布手握剑柄,威风凛凛地走到了地图边,大声喝问道:“朕之战术,谁有补充?”</p> 不得不说,至少常规意义上来说,他布置的这个战术,非常地有针对性。他的手下将领,正在议事中的这些,多达百人,却无一人有其他建议,只是一个个附和,说什么陛下英明之类的话。</p> 就连边上的揆一,也是觉得这样的打法最好,让明军也尝到了当初他们荷兰人的憋屈吧!</p> 呵呵,陆地上,有无数的军队,把巴加尔普尔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明军要想冲破包围,就是站那不动让明军杀,估计都能累死他们!</p> 恒河上,莫卧儿帝国搜集到的船只,虽然海战绝对拿不出手,但是用来放火,却是最好不过。</p> 想当初,荷兰和明国的料罗湾海战,也是被那郑芝龙以船多欺负,用了纵火船烧得荷兰战舰损失惨重。如今在这恒河上放火,绝对比海上放火的效果更好!</p> 等到灭了明国水师之后,在恒河两岸也部署上重炮,下游的明军,就算想增援,也绝对不会容易,更不用说,面对如此之多的莫卧儿帝国军队,明军就只是增援一点点人马的话,有什么用?而明军要增援更多的人马,这里离明国非常之遥远,就是想增援多一些怕也不可能的!</p> 这一战,说不定只需要荷兰炮兵出战,就已经稳了!</p> 他在想着,奥朗则布这边,看到没有人补充,便志得意满地大声说话,开始针对刚才的作战方桉,点名部署具体的作战事宜。</p> 一个个将领听到他的点名,便都立刻站出来领取作战任务。只是一会的功夫,就站出来了一大群人。</p> 很显然,奥朗则布针对巴加尔普尔的作战,其实早已谋划多时,才会这么流畅地把作战任务部署下去。</p> 在部署完成之后,奥朗则布便严肃了脸,大声喝道:“此战,务必一战而定,否则百万大军,人吃马嚼,太过消耗钱粮。若被朕发现胆怯不敢杀者,朕杀之!”</p> 他早已打算好了,一口气灭掉当面明军之后,就要开始分兵去灭了他的那两个哥哥,然后他领兵继续进攻,顺带着把达卡的明军也给灭了,最好在雨季到来之前就完成这些事情。</p> 面对他的严令,中军大帐内,上百名将领齐声大吼回应,声势之大,远远地传了出去,引得中军帐外不少人闻声看过去。</p> 随后两天,大军便根据奥朗则布的意图开始做战前准备。</p> 所有莫卧儿帝国的军卒,都是非常轻松。他们甚至都没有怎么扎营,因为在他们看来,百万大军杀过来,明军连十万人都没有,巴加尔普尔的城墙还不高,这一战,绝对是稳了的。</p> 一战而定,然后就要去别的地方打仗,那凑合着扎营下就可以了。</p> 这些莫卧儿帝国的军卒,看着远处城头上飘扬的大明旗帜,一个个都是非常轻松地议论着。</p> “你们说,明国人是不是被吓傻了,我们百万大军杀过来了,竟然还不知道逃跑?”</p> “应该是他们那些当官的不敢跑吧?据说明国皇帝杀人不眨眼的,要是敢逃回去的话,肯定要被杀的!”</p> “那他们留在这里就不会死了,不照样是个死字么?”</p> “可以投降啊!陛下说不定会饶他们一命也不一定!”</p> “那可不行,他们要是投降了,我们那里来的功劳?这一战,十拿九稳,不趁机捞点功劳多可惜?”</p> “说得也是,最好这些明军不投降。不过话说回来了,这城里都没有十万人,人头都不够分啊!”</p> “……”</p> 莫卧儿帝国是个重武的帝国,从朝堂上到地方上,基本上都是军事贵族,对于军功的渴望,绝对是非常大的。</p> 此时,莫卧儿帝国军队上下,一个个都在做着美梦,觉得可以轻松灭掉巴加尔普尔的明军,分一些军功。甚至觉得军功可能不够,都是抢着想攻打明军。</p> 随着奥朗则布的军事会议开完,那些领到任务的军队,上上下下都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而那些没有领到任务,或者只是打杂的,则一个个沮丧了脸,彷佛死了爹娘一般地不开心。</p> 两天之后,莫卧儿帝国军队做完了战备,就见恒河上游,密密麻麻的船只,一字排开,塞满了河面,光是纵火船,就达到了两百艘之多。</p> 这些纵火船上,堆满了易燃物。加上这里的天气,又是一个炎热的天气,可以预见,只要这些纵火船撞上了明国战船,就肯定能引燃明国的战船。</p> 奥朗则布对此非常满意,他唯一担心的是,明国的战船会逃走。如果说,明国战船在纵火船点燃之后纷纷往下游逃的话,理论上是可以一直逃到纵火船烧完,然后再返回进行水战的。</p>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奥朗则布的亲自视察下,纵火船的部署,都是秘密进行的,让明国水师那边认为,这就是要和明国水师厮杀的战船。</p> 另外,他也派了五万远程武器的军队,绕到下游那边,悄然埋伏,而不是让负责狙击下游明军增援的军队来拦截。务必保证,巴加尔普尔的明军是瓮中之鳖,先解决明国战船,再拿下巴加尔普尔。</p> 奥朗则布得到手下禀告,说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皇帝陛下下旨进攻了。</p> 于是,奥朗则布找了个视线良好的土山高处,带着揆一等人观看即将到来的精彩战事。</p> 莫卧儿帝国军队全体出动,陆军这边,也做好了攻城准备。</p> 奥朗则布的打算,是让步军这边看着怎么消灭明国的战船,由此鼓舞士气,然后争取一战而下巴加尔普尔。</p> 城头上,明军这边也已经严正以待了。</p> 看莫卧儿帝国军队的架势,傻子都看出来,他们是要先进行水战。</p> 对此,沐天波等人,就只是用望远镜观察着情况,并没有一点慌乱的意思。</p> 水军统帅杨展甚至都还有心情,乐呵呵地说道:“都是老掉牙的战法,也亏了这些莫卧儿帝国的军队,竟然全军出动来观战,回头别是沉重打击了他们的士气,就不敢来战了!”</p> “是啊,他们还藏着掖着的,谁不知道这种战法,肯定是先火攻的!”另外一名郑芝豹手下的将领说道,“当初我们的船比荷兰战船要差,也是把他们堵在海湾里用纵火船烧的。”</p> 听着他们的对话,贺一龙凑热闹道:“别啊,你们别这么说了,回头他们要是真大败,不敢来攻了,我们陆军就成吃干饭的了!”</p> 听到他这话,明军将领们都是哈哈大笑,声音传出老远。</p> 巴加尔普尔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中,一些没参战多久的将士,听到他们的笑声,那心情一下就轻松了起来。</p> 等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听到莫卧儿帝国军队那边响起了号角声,他们的进攻正式开始。</p>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恒河这边,就见莫卧儿帝国的船只,分成两波,每波都是几百艘,向下游的明军战船这边开了过来。</p> 只是一下的功夫,恒河的河面上,就全是船只了。这种情况下,明国战船躲无可躲。</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06 这下好看了 , “看了,看了,火烧恒河,最壮观的时候到了!”</p> “明军吓傻了吧,竟然还不跑,等着烧烤了么?”</p> “该不会明军傻到不知道我们要用火攻的吧?就这么笨的,也敢来打我们莫卧儿帝国?”</p> “说不定是真笨,听说他们还分地给那些贱民,以前是从来没听说过的,要我说,不但笨,而且傻!”</p> “真的是,看到没有,明军战船竟然也是一字排开,这是嫌烧得不够快,让我们多烧他们一些么?”</p> <a id="wzsy" href="http://m.epzw.com/html/94/94777/">《五代河山风月》</a></p> “……”</p> 莫卧儿帝国军队这边,看热闹的陆军,都自动进入看戏的角色,对着恒河上指指点点,议论纷纷。</p> 奥朗则布这边,看到明军的应对方式,也是不屑一顾道:“明军就这水平,都看不破我们要用火烧,他们是怎么打过来的?”</p> 他的手下听了,也都是嘲笑起来。</p> 反倒是荷兰总督揆一,却是一脸的疑惑,喃喃自语道:“这不应该啊,明军虽然人多,但是并不蠢啊!”</p> 就眼下看到的明军应对方式,他是真想不通了,一旦莫卧儿帝国的纵火船顺流而下,绝对烧一片的!</p> 揆一隐隐感觉,有什么地方是他没想到的,那眉头就紧皱着,很是疑惑道:“明军不可能这么傻,肯定有什么阴谋!”</p> 奥朗则布听了,转头看了他一眼,当即哈哈一笑道:“一眼看到头了,明军有什么阴谋,你说给朕听听?”</p> 听到问话,揆一却还是摇头说道:“如果只是排在前面的那些铁皮船的话,也禁不起纵火船的进攻。从我和明国人打交道来看,明国人根本就不傻!我敢保证,他们肯定是有什么阴谋!”</p> 他说到后来时,语气变得肯定起来。</p> 奥朗则布听了,转头看看,还是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便无所谓地说道:“纵火船已经开始点火了,不管明军有什么阴谋诡计,看着就是了!”</p> 揆一听得点点头,如今确实只能先看看了。</p> 此时,一如奥朗则布所说,那些纵火船上都可以开始烧起来了,因为易燃物的堆放,从火一起来到熊熊燃烧的速度很快。并且纵火船上的速度也明显加快,船上放火的军卒也开始扑通扑通的跳入恒河。</p> 将近两百艘船,哪怕这些只是小船而已,一起点燃了冲向下游,一眼看去的时候,还是非常壮观的。</p> “喔喔喔……”</p> 岸上的莫卧儿帝国军队,全都嚎叫欢呼了起来。</p> 他们仿佛看到,大明战船会被他们烧没的场景了。</p> 然而,在巴加尔普尔的城头上,水军统领杨展见了,却是一声冷笑,目测一下纵火船的距离之后,便吩咐身边的亲卫道:“动手!”</p> “遵命!”亲卫听了,立刻答应一声,随后向水门那边的几队将士发出了信号。</p> 这些将士一见,纷纷开始推动身边的几个绞盘,近处的明军将士看到,一条条地铁链,从水里缓缓地拉出来,缠绕在绞盘上。</p> 大明海军乃是玩火的祖宗,岂会不防着莫卧儿帝国的这一招。</p> 在收到消息,说莫卧儿帝国集结大军来攻时,就已经开始做准备。暗地里在恒河准备了几条铁索。</p> 没有事的时候,就放在河底。一旦敌人用纵火船进攻,便用绞盘拉起铁索,给莫卧儿帝国一个铁锁横江。</p> 奥朗则布这边,看着连绵的纵火船犹如排山倒海一般涌向下游的明国战船那边,看着差不多就要撞到明国战船那边了,便笑呵呵地转头看向揆一说道:“怎么样,你觉得明国人还能有什么办法来阻挡他们的失败?”</p> 这个荷兰人,真得是被明国人吓怕了!那些明国人,也就是能欺负下小国而已,跑来莫卧儿帝国,那就是找死!</p> 他正这么想着时,却发现揆一不但没有回应他,反而两只眼睛一下瞪得很大,那眼珠子都仿佛要掉出来一般,就好像是见鬼了一般。</p> 什么情况?</p> 奥朗则布的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随后便知道有什么情况发生,便连忙转头看向恒河那边。</p> 结果,他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也如同揆一一般,一下瞪大了眼睛,一脸地不可思议!</p> 就见恒河上,那些纵火船在快要撞到明国战船群里时,突然就停在了那里,就仿佛有一条线,硬生生地,非常整齐让纵火船停在恒河上,就那么烈火熊熊地燃烧着。</p> 就仿佛这些纵火船是眼巴巴地跑到了明国战船面前,然后来了个放火表演。又或者是,明国这边有神灵,定住了那些纵火船,竟然不再沿着水流而下了。</p> 不知是揆一和奥朗则布了,莫卧儿帝国的百万大军,全都成了傻子,目瞪口呆地震惊在那里!</p> 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感觉不可思议!</p> 很多人,立刻想到了神灵!</p> 这么诡异的一幕,让这个巴加尔普尔的战场,都变得非常安静起来。</p> 在纵火船的后面,还有莫卧儿帝国的战船,这是准备趁着明军忙于应付纵火船而趁机掩杀的。本来的话,他们和纵火船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防止火烧自己。</p> 但是,纵火船的诡异,让他们一下也都愣住了,想不明白为什么纵火船到了明国战船面前,就那么整整齐齐地停在那里,来了个火烧船的表演。</p> 过了好一会之后,忽然,船上有人先反应过来,当即跳脚:“快,快,停下,停下船!”</p> 要是再顺流而下的话,明国的船没烧到,他们自己要撞到那些纵火船上了。</p> 这些莫卧儿帝国战船上的军卒,在回过神来之后,立刻手忙脚乱的开始减速,有落帆的,也有划桨的,还有抛锚的,就想着让船快点停下来,要不然撞上纵火船,就那么大的火势,自己都要玩完。</p> 不过他们原本就是顺流而下的,要想停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p> 毕竟最前面的船,最先发现危险,他们是急着停船了,可后面的船,动作就比他们慢了,一下就撞了上去,顿时就乱成了一团。</p> 不过好在那么大的火势就拦在河面上熊熊燃烧,后面的船也都看到而怕了,都在忙着停船,甚至想着逆流而上,离那纵火船远一点。</p> 如果任由他们这么做的话,那基本上是不会自己撞上纵火船的。毕竟他们是人,不是猩猩!</p> 岸上的莫卧儿人,看着河面上的这一幕,很多人都回过神来了,可都是面面相觑,对于这个结果,他们是真得没想到!</p> 怎么会这样呢?</p> 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觉得打败巴加尔普尔的明军,那是非常轻松的。为了军功,都能抢着活干!</p> 可这一刻,他们中的不少人隐隐觉得,这个巴加尔普尔的明军,怕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p>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还是觉得,这一战,赢是肯定会赢的,最多是会曲折一点,不像之前想象中那么容易!</p> 奥朗则布看到这一幕,也是非常恼火,他对于这个河面上的奇特现象,自然不会归结于神迹,回过神来之后,立刻拿起望远镜观察了起来。</p> 因为考虑到纵火船一般来说,都是比较轻的,所以明军这边架设的铁索,并不是在水下多深,而是就在水面的位置,为了确保万一,甚至还有一条铁索是露出了水面的。</p> 莫卧儿人都还没开始进攻,离巴加尔普尔的水门附近都远,眼睛直观看不大清,更不用说离得更远的军队来。</p> 不过奥朗则布有揆一送给他的精良望远镜,在他的观察下,隐隐约约地,被他看到了闪光的线,他又不笨,只是稍微一想,便很快想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p> 顿时,他气得想吐血!</p> 就只是几条铁索,竟然把他精心布置的火攻给破了。不说因此烧掉了多少物资,光是大军面前发生这样一幕,对己方士气的打压,那都是非常大的。</p> 正在这时,揆一也发现原因了,带着一点兴奋证明自己之前的感觉没错,对奥朗则布说道:“看,我就说了,明国人狡猾,这不,他们竟然早就料到会火攻,早就偷偷准备好了应对的办法,他们早……”</p> “够了!”奥朗则布听得非常刺耳,大声咆孝,打断了揆一的说话道,“早就早就,为什么不早就知道他们会用铁索来拦?”</p> 揆一一听,便知道自己失态,刺激到了这个莫卧儿帝国皇帝,便连忙想补救一下,正要开口之时,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p> “轰轰轰……”</p> 不说用,这是火炮在轰鸣!</p> 揆一听了,立刻闻声抬头看去。</p> 奥朗则布也顾不得对揆一不满,也是急忙抬头看去。</p> 就见恒河上的明国战船,正在冒着硝烟,一发发的炮弹,越过那些纵火船,落到后面那些正在慌忙停下并准备和火光冲天的纵火船保持距离的船队中。</p> 这些莫卧儿帝国的战船,以内紧急停下,后面的又来不及刹车,原本就已经挤在一起了,还没来得及分开。此时,明军的火炮轰击,根本就不用瞄准,一炮过去,就能轰击到一艘莫卧儿帝国战船上。</p> 这一下,就好看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07 十个打一个 , 莫卧儿帝国的战船,木块横飞,并且还伴随着一些倒霉的残肢断臂之类的。</p> 铁弹真得是一视同仁,只要被砸中的,统统散架!</p> 这一幕,远处看着的人,都觉得心惊胆战,更不用说,那些在战船上的莫卧儿水兵了。</p> 他们谁都不知道,下一刻,是不是有炮弹会落到自己的身上。这种恐惧,完全把他们的镇定给抹去了。</p> 就见他们这些人,有的是攀爬着战船,就想往后躲,还有的,干脆就跳河逃命。</p> 总之,随着大明战船上的炮击开始,莫卧儿帝国的战船上,顿时就乱成了一团。</p> 这个时候,谁还管什么船要不要停下,要不要逆流而上什么的,躲明军的炮弹都来不及。</p> 于是,接下来的一幕,就顺其自然地发生了。</p> 只见那些失去了控制的战船,便纷纷顺流而下,迎向了前面那一排熊熊燃烧的纵火船。</p> 一直到燃烧的燥热,影响到船上混乱的莫卧儿水兵,他们才回过神来,他们的战船马上就撞到纵火船了。</p> 然而,等到这个时候,他们再想试图让战船停下来,也是来不及了。</p> 就算有个别船只忍受着燃烧火焰的影响,勉强停了下来,结果这些船被后面的船一撞,就又向纵火船迎来过去。</p> 这个时候,纵火船所燃烧的这片区域,就是底下的河水,都是被烧热的。</p> 所谓水火无情,这些倒霉的莫卧儿帝国的水兵,一起碰到了水火的威力。</p> 这些失控的战船撞上纵火船,船上的水兵跳也没法跳,躲也没法躲,火势很快就蔓延到战船上,转眼间就又多了一艘纵火船了。</p> “轰轰轰……”</p> 在大明战船上的火炮轰鸣声中,莫卧儿帝国的战船,纷纷失去控制,最终都顺流而下,撞到燃烧的纵火船上,给恒河上的火焰添砖加瓦。</p> 让烈火燃烧地更勐烈了!</p> 看着恒河上的这一幕,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才回过神来,便再次陷入了沉默中。</p> 都不用看最终结果,莫卧儿帝国的水师,绝对是完蛋了。</p> 看,在明军的炮击之下,战船要么直接被轰破下沉,要么顺流漂下,加入到熊熊烈焰之中。</p> 战船上的军卒,运气好一些的,都是那些被炮击直接死了都那种,没有恐慌,没有哀嚎,也不用去尝尝烧烤的滋味了。</p> 运气不好的,伤残了在船上哀嚎,然后又被烈焰吞噬,另外也有一些,跳船逃生却被船撞到,或者因为河流的冲击,飘到了熊熊燃烧的战船附近,发出绝望的喊叫。</p> 作为军人,其实很多人都有想过,有一天会战死沙场,这个结果,其实他们还是能接受的。</p> 但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是,一遍倒的战局,敌人随便动动手,他们这边就是死伤惨重。</p> 看着河面上挣扎的那些同伙,每个莫卧儿帝国的军卒,心中都有一种压抑感。</p>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认为,巴加尔普尔的明军,是那么容易战胜的了。甚至不少人看着河面上的这一幕,他们甚至有发出这样的疑问:明军这么轻松就击败了水师,那陆地上的战事,明军是不是也会非常厉害?先去攻打巴加尔普尔的,是不是会先送命?</p> 每个人的命,都只有一条。能轻松胜利的战事,他们这些当兵的,当然是愿意拿命去搏一搏,可是,如果是一场艰苦的战事,很有可能会送命的战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无所畏惧?</p> 当然了,普通军卒的性命,在很多人的眼中,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比如说,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p> 看着恒河河面上,越来越多的战船失去了控制,纷纷加入到那燃烧的战船中去,奥朗则布的脸色非常难看。</p> 他并不是心痛那些死伤的军卒,而是水师的这一战,竟然会如此惨败,这极大地打击了整个军队的士气。</p> 有关这一点,他都不用去看,心中就很明白。更让他恼火的是,随着水师的全军覆没,虽然还有三十来艘战船大概能逃出去,但是,这肯定就没用,恒河已经注定成为明军的河道。</p> 这么一来,对于即将进行的巴加尔普尔的攻城战,将会非常不利。</p> 不说战事顺利的话,明军有可能从河道上坐船跑掉,就说一旦攻城战开始,靠近河道的东面和西面,将会面临河面上明国战船的侧击,这会让攻城的军队损失惨重,也更难攻下巴加尔普尔。</p> 换句话就是说,只有南面还可以全力攻城而不用担心侧击。但是,这么一来,明军的防御重心也绝对会集中在南门这边,一样让攻城战变得艰难!</p> 只是念头一转间,打仗经验丰富的奥朗则布,便已经想到了这些念头。</p> 水战的失利,让他一下觉得很是被动。</p> 奥朗则布又盯了一眼河道上燃烧的战船,然后转头四顾,看看他的手下将领,在看看他目光所及之处的那些军卒,最后转头,他看向揆一说道:“朕不能等下去,攻城战必须要进行下去,要不然收兵回营,士气必然会进一步低落……”</p>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话,莫卧儿帝国虽然没有,但是,这个道理,奥朗则布还是知道的。更不用说,水战是绝对的惨败,如果让军卒回营的话,讨论之下也会降己方士气。</p> 为此,他便说出了他的决定,然后对揆一又说道:“这接下来的攻城战,还是要仰仗你的火炮。不过西面这边不妥当,容易受到明国战船上的炮击,现在立刻转移到南面去,替朕轰开一条攻城之路如何?”</p> 虽然奥朗则布这个话,好像是问揆一的意见,但是他的语气,绝对是专横独断的,意思很明白,荷兰人必须这么做。</p> 揆一听了,倒也没有其他想法,原本说好的,就是要荷兰的炮兵去轰击城墙的。</p> <a id="wzsy" href="http://www."></a></p> 因为要攻城,荷兰人还随军带来了红夷大炮,算是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了。之前的时候,为了方便,是用船运输,自然卸下船之后,就直接摆在河岸边的西面,是最方便的。</p> 但是一如奥朗则布所说,水战的失败,西面的炮兵阵地不再安全。</p> 因此,揆一立刻点头回应道:“没问题,陛下派人协助把重炮转移到南面去!”</p> 莫卧儿帝国的道路很差,更不用说,从西面到南面,压根就不可能沿着道路走。重炮的重量之重,光是移动,就是一件头疼的事情。</p> 不过莫卧儿帝国倒也有个好处,并不是特别害怕搬运重物。</p> 只听奥朗则布毫不犹豫地说道:“朕给你派一百头大象,该是足够了!”</p> 属于莫卧儿帝国皇室的大象,并且是成年可以用于作战的,就有一千多头。</p> 之前的阿拉格内乱,损失了一百头左右,剩下的九百来头战象,奥朗则布全部带过来了。</p> 这战象一出,加上莫卧儿帝国有足够的人手,搬运重炮就不是那么艰难了。</p> 看着忙碌搬运重炮的队伍,奥朗则布考虑了一会之后,便又让人去各处军中传旨,宣传荷兰人的火炮有多厉害,低矮的巴加尔普尔城墙,还有明军在城外修组的女墙,铁丝网等等,压根就禁不起荷兰重炮的轰击。</p> 为了尽快重新鼓舞大军士气,奥朗则布还甚至把他从揆一那边听到的一个聊天事情,也让手下广而告之。</p> 他让人说明国的重炮,其实来自于荷兰以前的一艘沉船,在被明军打捞上去之后,明国人如获至宝,并且加以彷制,叫做红夷大炮,这个名字就是证据。</p> 对于莫卧儿帝国的军卒来说,荷兰人和他们并肩作战,灭了南方几个小国,他们算是见识过荷兰的火枪火炮有多厉害,如今又听到这样一个事情,那是一点都不意外。</p> 顿时,刚才因为水战低落下去的士气,又被奥朗则布重新鼓舞起来了。</p> 是个人都知道,如果明军的火炮没有荷兰人的火炮厉害的话,那么城墙就摆在那里,绝对会被荷兰火炮轰开。</p> 没有了城墙的保护,莫卧儿帝国军队是明军的将近十倍左右,相当于十个人打一个,不管怎么想,都是能赢了的!</p> 这攻城战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莫卧儿帝国军卒最初所想得那样,他们必将消灭明军,赢得这次战事的胜利。</p> 有了这种想法,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士气自然就回来了。</p> 但是,荷兰人自己,特别是揆一,却没有他们这样有信心。</p> 特别是水战刚刚才发生,更是让揆一有点心中没底。</p> 城外转移重炮这么大的动静,巴加尔普尔城头上的明军不可能没看见,但是,城头上却是静悄悄的,就好像城外的大军只是摆设,重炮转移到南门用于攻城,也无所谓。</p> 这绝对有点奇怪啊!这反应很不正常!一如刚才水战那时候的感觉一样,让揆一心中越发地没底!</p> 但是,他又想不出来,明军到底有什么手段来应对。最终,他只能按下心中的不安,走一步看一步了。</p> 虽然说,刚才的水战,明军这边也确实炮击了,但是却没暴露射程的秘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08 这没天理啊 , 因为当时莫卧儿帝国的战船乱成一团的时候,离明军战船的距离并不远。</p> 此时,在炮兵阵地转移的时间内,莫卧儿帝国的军阵也有变化。骑军没法攻城,因此,轻步兵和战象军队便是攻城的主力。</p> 奥朗则布调集了精锐的轻步兵,还有一百头战象到了南面城墙这边,试图在荷兰炮兵轰开城墙之后,让他的精锐能一鼓作气,攻入城中!</p> 战前的调整,花了莫卧儿帝国军队整整一个时辰,加上之前的水战消耗,时间已经过了正午。</p> 这个时候,太阳高高挂在空中,巴加尔普尔的温度,已经到了三十多度,穿着装备的莫卧儿帝国军卒,那是又饿又热。</p> 之前的时候,笨以为水战是万无一失的,奥朗则布集结了全军围住巴加尔普尔,让他们都看看水战的辉煌胜利从而鼓舞士气以便一鼓作气打下巴加尔普尔。</p> 结果没想到,水战惨败,全军一起目睹。为此,奥朗则布不想让他们回营休整,改日再战,要不然水战的失利会继续扩大影响。必须继续进攻,至少赢一场才好。</p> 因此,一般情况下,这种温度已经不适合打仗了。但是,奥朗则布并没有收兵回营的意思。</p> 但是,攻城战,也确实没法全军一起上。</p> 最终,巴加尔普尔东面和西面不适合攻城的两边,奥朗则布只是留了几千人策应攻城,另外的军队则在阵前吃饭。</p> <a id="wzsy" href="https://m.wcxsw.org">无错小说网</a></p> 当然,奥朗则布也知道,军队在炎热的天气还饿肚子,并不是一件好事。为此,他下旨催促,以便攻城战能早点开始。</p> 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士气,不可避免地重新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对于胜利的期待,还是支持着他们克服困难,等着进攻。</p> 而明军这边,除了城头上轮值的将士,盯着城外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动静之外,其他将士都在城内用餐的用餐,休整的休整,顺便还聊聊刚才的水战,嘲笑下莫卧儿军队的无能。</p> 双方的士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p> 城头上,沐天波用望远镜观察着敌人的动静,并没有任何军令传下。因为对于敌人的攻城战,明军这边早就有预料,对于莫卧儿人的动静,并不意外。该做的准备工作,早已做好了的。</p> 南面城头这边,火炮数量最多,城外各处,事先也做过火炮的标记。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只是给城外的敌人一个“惊喜”而已!</p> 终于,莫卧儿帝国军队在大汗淋漓之下,基本上完成了攻城部署。荷兰人的炮兵阵地也已经就绪,就等莫卧儿帝国皇帝发起攻城的旨意了。</p> 可谁知,奥朗则布的命令还没有下,巴加尔普尔城头上,却是率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声音。</p> “轰轰轰……”</p> 与此同时,就看到巴加尔普尔的南面城头上,硝烟有序腾空而起,非常地赏心悦目。</p> 然而,这个赏心悦目,只是针对明军而言,对于莫卧儿帝国军队,特别是荷兰炮兵来说,简直就是末日。</p> 大明军队的重炮,都是线膛炮了,射程比起荷兰重炮来说,要远得多。因此,荷兰人设下的炮兵阵地,被明军火炮完全覆盖,并且因为线膛火炮本身射击精度也高,又事先做过火炮的标记,参数都是现成的。</p> 只是第一轮炮击,根本不用试炮,就见呼啸而去的铁弹,全都砸在了荷兰炮兵阵地上,然后弹射,犁出一条条血沟,或者砸在荷兰火炮上,人体上,弹药上,非常地壮观。</p> 荷兰火炮散架,砸中的人体四分五裂,弹药散落一地……</p> 所有闻声看过去的莫卧儿人,全都看得目瞪口呆,这对他们来说,又是不可思议的一幕!</p> 明国的火炮怎么打那么远了还打得那么准?</p> 这没天理啊!</p> “轰轰轰……”</p> 城头上的火炮,继续在轰鸣,铁弹继续呼啸而出,依旧准确地砸在荷兰炮兵阵地上。</p> 只是一会的功夫,荷兰人的炮兵阵地上,便是一片狼藉。大部分荷兰人没想到会遭遇这样的攻击,都死在了阵地上。还活着的一些,缺胳膊短腿的,在那哭爹喊娘。</p> 很明显,在被明军炮击几轮之后的荷兰人的炮兵阵地,彻底毁掉了。</p> 随后,明军的火炮,开始转移轰击点,落到了战象集中地。</p> “轰轰轰……”</p> 莫卧儿帝国的象兵,都在等着荷兰人开炮轰击之后,向巴加尔普尔发起冲锋的,此时正在目瞪口呆的看着荷兰人炮兵阵地,突然之间,炮弹呼啸着砸向他们,结果可想而知。</p> 虽然他们的战象,都是训练有素的,身上也都披着厚厚的护甲,可再厚的护甲,又怎么可能抵挡的住铁弹的砸击,加上战象的目标又大,当铁弹砸过来的时候,战象最是容易受到伤害。</p> 什么开膛破肚啊,断腿砸头之类的,只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p> 虽然战象受过训练,听到巨大的火炮声不会慌乱,可是,看着其他战象的惨状,那些还没有受伤的战象,又怎么可能还会停留在原地不动。</p> 当还没有受伤的战象因为恐慌而失去控制的时候,在战象队伍附近的莫卧儿帝国轻步兵就遭殃了!</p> 发狂的战象,那会认你是谁,反正谁挡路就踩谁!一时之间,象蹄踏过之处,那是血肉模湖,莫卧儿帝国的军卒看到大象往自己方向狂奔而来,那还管什么军纪不军纪的,第一时间逃跑。</p> 由此,象群发狂之下,就好看了,混乱,便是该有的主题。</p> 不得不说,战象这个东西,用来了固然威力巨大,但是要是用不好,在自己这边搞起破坏来,那同样是威力巨大。</p> 这些发狂的还是战象,身上披着护甲,普通刀枪,都是没用的。几十头战象狂奔起来,死伤的人数,远比火炮造成的死伤人数还要多。</p> 奥朗则布看着这一幕,那脸色是非常地精彩,一会一个样,阴晴不定,非常难看。</p> 而站在他身边的揆一,却是失魂落魄地看着巴加尔普尔城头上,还在那冒着硝烟的城墙段,喃喃自语地在说话:“怎么会这样,怎么可能打得这么远,而且还没有偏差,这火炮得有多重?这不可能啊……”</p> 可怜荷兰人叛变地早,还没见识过大明军中的神威系列。要不然,估计都不敢随军出征了。又会想着方法,偷买图纸了。</p> 此时,荷兰人的五百炮手,基本上损失了一大半,剩下那些逃出来的炮兵,一个个也都是吓尿了的。</p> 至于那些重炮,肯定是废了的。</p> 奥朗则布听到动静,转头看了下失魂落魄的揆一,然后又一脸阴沉地转头看向远处。</p> 此时,或者大象是已经精疲力尽了,终于被象兵给控制住了。但是,在战象的背后,那真得是一地狼籍,死伤惨重。</p> 特别是那些没死的伤兵,一个个都在哭喊哀嚎,更是让莫卧儿帝国军卒暗然神伤。</p> 明军还好好的,根本没花多少精力,可帝国军队,却已经损失惨重了!</p> 这一天的所见所闻,让莫卧儿帝国军队终于有了一个疑惑:这个巴加尔普尔的明军,真得可以用兵力上的优势来战胜他们么?</p> 此时,转头看看恒河河面上,那些之前燃烧的战船,已经烧得差不多了。河面上,就只剩下了明军的战船。</p> 这一切,都好像是一场梦,一场对莫卧儿人来说的噩梦!</p> 山坡上,奥朗则布发怒了,向天喊道:“朕就不信了,朕的百万大军会踏不平小小的巴加尔普尔!”</p> 他需要的是一场大胜,来保持他的带兵权威。要不然,指不定他的那两个哥哥会做什么妖!</p> 于是,他立刻下旨,就算没有炮兵,一样要攻下巴加尔普尔。</p> 点到名的军队,立刻攻城,没有点到名的,让他们随便吃点东西准备下一波的进攻。</p> 他就不信了,用车轮战来进攻,耗,也要耗死这些该死的明军!</p> 莫卧儿帝国的轻步兵,本身就是最不值钱的,也最不受重视,等于是炮灰的他们,收到军令之后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从将领的安排,准备开始攻城。</p> 巴加尔普尔的北面是恒河,东面和西面,会被明军战船的火炮轰击,因此,这里虽然安排了攻城部队,但是却只是牵制之用,数量并不算多。</p> 只有南面这里,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莫卧儿帝国的军队,远程武器的军卒,先行攻城,射住阵脚为后续步兵攻城做掩护。</p> 作为重要攻城武器的战象,这一次吸取了教训,稀稀疏疏地,不会再出现战象受惊吓集体狂奔的场景。</p> 军令之下,个人在这么大规模的战事中,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了。不管是害怕还是担心,又或者是恐惧,都要被军队裹挟着前进。</p> 惯有的督战队,也在进攻军队的后面亮出了大刀,行使着督战之责。任何敢私自后退者,斩!</p> 地方上的骑军,也有一部分奔驰在战场上,就在轻步兵进攻的两翼,伺机突进,配合轻步兵攻城。</p> 呜呜的号角声,有一次回荡在巴加尔普尔的上空。</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09 那是做梦 , 冲在最前面的莫卧儿帝国军卒,是他们的火绳枪兵,弓箭手,还有携带炮筒的炮兵,并且这其中,以弓箭手为多。另外,还有一小部分是装备了来自荷兰的燧发枪手。</p> 完全可以说,这第一波攻击中,奥朗则布就没有丝毫保留。</p> 原本的计划,荷兰的火枪手也是被他派出来的,只是因为炮兵损失惨重,如果荷兰人死伤再多的话,揆一说没法给总公司交代,最终奥朗则布考虑之后才撤销了命令。</p> 两翼的轻骑兵,有的携带弓箭,有的手拿套索,犹如山中的勐虎,伺机突进。</p> 在这些远程兵种的后面,扛着梯子的军卒,还有战象等兵种,也都在跟进中。</p> 从巴加尔普尔城头上看去,城外的莫卧儿人,密密麻麻的,犹如一大片森林一般,在向着城墙这边移动。</p> 然而,不要说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了,就是城外女墙后面的明军将士,也压根就没有慌的。</p> 整个明军这边,依旧是安静,甚至在莫卧儿帝国军卒看去,都会怀疑,明军是不是变成了凋塑,竟然都不动一下。</p> 这种情况,再次让奥朗则布有一种不妙的感觉。</p> 因为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明军的这种反应,就好像是上上下下全都是胸有成竹的样子。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们这么大的信心?</p> 明军的火炮,确实能打很远,但是,不管怎么样,火炮的杀伤力,其实并不高的。吓唬吓唬新兵没问题,对于老兵来说,可都是有清晰认识的。</p> 而奥朗则布这边,原本就在刚才见识了明军火炮的射程和精度,所以派出去的都是南征北战的精锐。如果说,明军又想靠他们的火炮来打退这次的进攻,那是做梦!</p> 依旧是想不明白明军到底有什么依仗,奥朗则布便转头问揆一道:“你对明军熟悉,他们还有什么手段来应付这样的进攻么?”</p> 揆一听了,看着巴加尔普尔方向,没有把握地说道:“他们人多,有铁甲蒸汽战舰,对于火器都很了解……”</p> 说了下,他忽然说不下去了。因为明军给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人多,船多。</p> 可是刚才,明军那边的火炮射程和精准度,又教训了他一次,让他这边损失惨重,他心中忽然一下没有了把握:自己到底有多了解明军?</p> 奥朗则布没听到他继续说,便正准备转头看向他时,忽然就听到了火炮的轰击声。</p> “轰轰轰……”</p> 巴加尔普尔的城头上,再次腾空而起一朵朵的硝烟。铁弹呼啸着砸向城外的莫卧儿帝国军队。</p> 就见那些进攻中的战象附近,铁弹落地,然后弹射,犁出一条条血沟。</p> 这些战象,因为有过教训,都是分散开来进攻的。</p> 但是很明显,明军的火炮,该是瞄准了这些战象进行自由炮轰。</p> 第一轮炮击中,有一头倒霉的战象被铁弹砸中,哀鸣倒地。其他战象,虽然有些受惊于落在周边的铁弹,但好歹经过训练,虽然有些恐慌,但还是被象兵控制住了,并没有造成踩踏事件。</p> 可不管怎么样,战象边上的军卒却是倒了霉的。他们也立刻明白,明军的火炮,是优先轰击战象,于是,走着走着,就开始离战象远一点了。</p> 莫卧儿帝国的前线军官显然也是经验丰富的,在明军开炮之后,便下了军令,整个远程兵种都开始跑动了起来,往城墙这边开始靠近。</p> “轰轰轰……”</p> 城头上的火炮,继续在轰鸣着。每一次的轰击,都会有战象以及附近的军卒倒霉。完全可以说,明军火炮的精准度,绝对是莫卧儿帝国军队见过最厉害的。</p> 不过他们都是莫卧儿帝国军中精锐,并没有被吓到,继续靠近城墙这边,以便缩短到一箭之地后便用远程武器反击。</p> 远处的奥朗则布看得脸色很阴沉,因为他发现,原本他以为荷兰人最精通火器了,结果没想到,至少从目前来看,明国的炮兵,绝对不会比荷兰人差,甚至可以说,不管从射速上还是准头上,似乎都要比荷兰人强一筹!</p> 这让他有些担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军很可能在火枪上,也会给他一个“惊喜”了!</p> 作为带兵打仗多年,并且有心得的人,奥朗则布心中非常清楚,火器的威力巨大,远不是冷兵器能比的。如果明军在火器方面要比荷兰人还厉害的话,这一仗就难打了!</p> 不过这个时候,想再对也没有用,他只是一脸阴沉地盯着战场上。</p> 自始至终,明军那边,只有城头上的火炮,在点杀进攻中的战象。</p> 随着时间的过去,跑起来的远程兵种,终于快要跑到离城墙一箭之地的地方了。只要缩短了距离,以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兵力优势,覆盖射击的话,就能压制城头上的活力了。</p> 第一波攻击,奥朗则布已经不期待能直接打下巴加尔普尔,而是把城外的女墙和铁丝网都拆掉,那就是胜利了。</p> 可就在这时,就见巴加尔普尔的城头上,还有城下各处女墙处,都冒出了一连串的硝烟,随后便听到了大量火器开枪的声音。</p> “呯呯呯……”</p> 几乎在看到硝烟冒气的同时,那些冲在前面的莫卧儿远程兵种,就仿佛撞到了一堵无形的墙一般,全都软倒在地。就如同早上时候在恒河上,纵火船遇到铁索拦着一样的一条线。</p> 唯一有区别的是,纵火船是真得一条线,而此时的远程兵种,只有个别人越过了那条线没事,绝大部分人,随着明军的开枪,前面几排的,全都倒在地上了。</p> 这一幕,看得奥朗则布和揆一,不约而同地睁大了眼睛,又一次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p> 两个人的经验都非常丰富,眼前的这一幕,意味着什么,他们是再清楚不过了。</p> 就在他们愣神的这会儿,明军的火枪在持续开火中。</p> “呯呯呯……”</p> 莫卧儿帝国军队的远程兵种,犹如被收割多麦子一样,一片片地往后倒去。</p> 奥朗则布看到这一幕,气急败坏地回过神来,转头厉声质问揆一道:“怎么回事,明军的火枪怎么也有这么远的射程,还打这么准?之前为什么不提醒?”</p> 这火枪射击之下,死伤的兵力就远不是炮轰可比了,那是一片一片地死伤啊!</p> 这些可都是莫卧儿帝国军中精锐,是奥朗则布称王称帝的依仗!</p> 揆一自己都懵了,听到奥朗则布的质问,便疑惑地回答道:“这不应该啊,如果说他们的火炮铸造地很大很重,他们的火枪不可能这么做啊?入股只是少数一些火枪,也还说得过去,都是这样的火枪,完全没有道理啊!”</p> 奥朗则布压根不想听这种话,他要的是结果,听不到想要听得话,正要追问时,却听揆一又在那发问道:“也不对,就算加大加重,准头绝对没有这么高的,这是怎么回事?”</p> 火枪的加强威力版本是抬枪,需要两个人操作,装填也很麻烦。但是,抬枪的准头,一样是没谱的。这是由滑膛枪所决定!</p> 因此,揆一在不知道明军已经大规模装备了神威步枪的情况下,不知道线膛的作用,明军火枪的表现,超出了他的认知,便傻眼了!</p> “呯呯呯……”</p> 火枪的声音,一九在连绵不断地响起,收割着一批又一批莫卧儿帝国军卒的性命。</p> 不要说冲到明军近前去了,能站着的军卒,都离城墙越来越远了。</p> 不是因为他们逃跑,而是前排的军卒都被射杀了!</p> 面对这种一面倒的射杀,最终,这些精锐的莫卧儿帝国军卒,也是崩溃了,不管身后的督战队,全都转身逃跑!</p> “呯呯呯……”</p> 明军燧发枪,依旧在射击,继续射杀那些背对他们的莫卧儿帝国军卒。也亏了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够多,要不然这个时候明军出动骑军的话,更能造成敌人的死伤。</p> 终于,枪声慢慢地停下来了。</p> 巴加尔普尔的城外,又清静了很多,还有一些声音,多是那些受伤没死的莫卧儿帝国军卒在那哀嚎。</p>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书亭</a></p> 莫卧儿帝国军卒,那些没有参战的,看着这一幕,全都是非常地沉默。</p> 如果说,他们在到巴加尔普尔之前,认为明军不堪一击的,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完全没有这种念头了。甚至恰恰相反了,就明军的火器厉害的程度,光靠兵力上的优势,能赢么?</p> 是要耗光明军的火药?可又有谁知道明军的火药有多少?</p> 如果不耗光明军的火药,那这仗还怎么打?以明军的火力密集程度,冲都冲不过去!</p> 看着巴加尔普尔城头上迎风飘扬的明军旗帜,莫卧儿帝国军卒就感觉,格外的刺眼!</p> 奥朗则布的脸色,比任何人都要难看。因为如今一名证明,巴加尔普尔的明军,绝对是非常难打,完全可以说,是他这辈子中遇到的最大敌人。</p> 领百万大军,声势浩大而来,要是打不下巴加尔普尔的话,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地方军头重新倒向那两个无能的伪皇那边。</p> 可如今的问题是,怎么打,才能打下巴加尔普尔?</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10 担心 , 莫卧儿帝国军队收兵了。</p> 不收兵都不行,时间不早了!</p> 再说了,不收兵,继续看着满地的尸体,只会更打击士气而已!</p> 山头上,阴风阵阵。</p> 没办法,第一天的战事,不但损失了全部的船只,并且陆地攻城战,至少伤亡了三千人,最为关键的是,明军无一伤亡,最是打击士气了。</p> 这时候的奥朗则布,谁敢去招惹?一个不小心,那就可能会是替罪羊,出气筒的。</p> 不过,最终还是荷兰总督揆一打破了难以忍受的安静。就听他对奥朗则布说道:“我怀疑明军的所有火器,包括他们的火枪火炮射程都远高于我们正常的火枪火炮,所以河道附近的营地,最好再移一下,否则一旦到晚上,被明国炮击的话,会引发大规模混乱的。”</p> 本来奥朗则布对揆一也是非常不满的。觉得荷兰人火器厉害,给他非常大的信心,结果没想到,竟然被明军在火器方面碾压了。</p> 但是,此时听到揆一的说话之后,他转头看看,觉得揆一说得没错,有不少军队的大营离开恒河太近,必须要转移才行。</p> 要不然,一如揆一所说,等到入夜之后,明国战船沿着恒河而上,就能炮轰营地,这会引发营啸的,最终可能战事就直接败了!</p> 于是,他赶紧下旨,让靠近河岸扎营的那些军队,全部远离恒河。</p> 然而,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兵力太多,到处都是营地,绵延几十里。</p> 之前的时候,因为离恒河近,取水更方便,大部分精锐军队,或者说在莫卧儿帝国中地位更高的军队,大都是离恒河不远扎营的。他们这一移动,闹出来的动静就非常大了。</p> 这些军队,让他们远离巴加尔普尔去扎营,每天的战事,都要出营地很远,这是不可能的。</p> 于是,其他杂牌军队必须也要挪地方,把他们原本扎营所在让给那些精锐军队。而他们原本扎营的简陋营地,又是精锐军队看不上的,自己带走。</p> 奥朗则布的一道旨意,大部分的莫卧儿帝国军队都被影响到了。</p> 本来打了一天的仗,又累又饿,这天快要黑下来了,回营地了,原本以为可以休息了,结果又要闹腾。</p> 很多军卒都有意见,一肚子的牢骚,要不是莫卧儿帝国的等级森严,估计会有引发动乱了。</p> 就算没有动乱,可这折腾的,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士气,不可避免又被打击了。</p> 一直到入夜,莫卧儿帝国军队还在举着火把搬家。</p> 看着城外的动静,贺一龙便向沐天波请战道:“国公,末将愿意带本部人马去偷袭下,再给他们狠狠一击!”</p> 马守应听了,也是附和道:“莫卧儿帝国军队折腾了一天,晚上也在折腾,肯定非常疲惫。后半夜给他们一下,肯定是可以的!”</p> 如果是沐天波的祖宗沐英在的话,估计会很快做出决断,但是沐天波却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大的战事。哪怕他已经和历史上不一样,有过洞吾战事和达卡战事的经验,在面对如此规模的敌军时,他也还是有些犹豫。</p> 听起来,好像贺一龙和马守应他们说得都不说,但是,他还是有顾虑道:“万一莫卧儿帝国那边有人想到了,有埋伏的话怎么办?”</p> 己方毕竟兵少,要是有损失就不好了。他更倾向于稳妥一点,就和莫卧儿人在这里耗着,最终的胜利,也肯定是属于明军这边的。</p> 可马守应和贺一龙他们,原本就是革左五营出身,胆子大着呢,根本不满足就这么守着。在他们看来,如今有更好的机会,便想着赚军功了。</p> 他们见沐天波犹豫,正要再说时,海军统帅杨展也开口说道:“我看行,就算莫卧儿帝国军队有防备,最多也是放有斥候防备我们偷袭而已。我看过了,没关系,如果偷袭不成就强攻。掷弹兵和没良心炮带上,强攻便是,黑夜之下,管叫他们人仰马翻,打完收工就好了!”</p> 他是武举出身,有勇有谋,在原本的历史上,最终也是青史留名。在这个位面上,阴差阳错,最终却从事海军的活,但是,这不妨碍他对莫卧儿帝国军队的观察。</p> 贺一龙听了,当即大喜,连忙又追加补充道:“没错,我们还可以选择莫卧儿帝国军队中的地方军队下手。他们乱哄哄的挪营,就在西边那的营地,我有观察过,该是下手的好地方!”</p> 听到他们的话,一般不插手军事指挥的监军,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也笑着说道:“还可以让将士们带上电喇叭,带上鞭炮和铁皮桶,一旦站起,闹出大一些的动静,让莫卧儿人以为我们是大军袭击他们的营地,制造更大的混乱,说不定效果更好!”</p> 他要么不说话,这一说话,在场的任何人都必须重视他的意见了。</p> 贺一龙听到锦衣卫指挥使都赞同,便知道这事成了,当即很是高兴,随后又有点疑惑地问道:“鞭炮和铁皮桶有什么用?”</p> 李若链听了,只是微笑着说道:“该是和燧发枪的声音差不多吧,黑夜里又难以分辨,试一试看看总是可以的,反正也不麻烦!”</p> 其实,他是崇祯皇帝的近臣,在京师的时候,陪在皇帝身边的时间比其他人要多。有一次的时候,他就听崇祯皇帝讲过这个事情,当时皇帝也是当笑话说的,他便记住了。</p> 不过他不知道这个效果到底怎么样,便没说是从崇祯皇帝那听来的。万一效果不好的话,会对皇帝不敬。</p> 李若链当然是不知道,崇祯皇帝是听刘伟超说的,而刘伟超又是从电影中看来的。还真别说,真实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p> 沐天波听了他们的话之后,知道自己不同意都不好了,便只好说道:“那你们两人挑选本部精锐,小心一些出战。如有意外,发信号,我便派兵接应!”</p> 贺一龙和马守应听了,立刻答应,就怕拖下去了,其他几个老伙计闻声而来抢功劳。</p> 沐天波有些不放心,也不休息,去了城头上观察敌情。</p> 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左右,一般来说,该是睡觉的时候了。但是,远处莫卧儿大营那边,还有不少地方还在闹腾,显然并没有安顿下来。</p> 陪着他过来的李若链,看到他在观察敌营,便开口对他说道:“莫卧儿帝国是由原本的突厥人所创建,强于骑兵,弱于步卒。他们的武器,绝大部分也都是冷兵器而已,我们将士们的胸甲,便能很好的抵御他们的进攻。更不用说,我们还有厉害的火器。”</p>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抬头看来下夜空,然后才继续说道:“今晚的月色,也算是明亮,利于我们偷营或强攻。另外,我观察莫卧儿帝国的军卒,很多人吃得并不好,估计还会有夜盲症,这也是有利于我们夜战的因素。放心吧,这一战我们肯定赢的!”</p> 听到他的这些话,沐天波收回目光,转头看了下,见身边除了李若链之外,就只有他们两人的亲卫,便恳切地说道:“不瞒大人,面对莫卧儿帝国百万大军,我的压力很大。以前的时候,做梦都没想过,我竟然会打这么大的战事。如今想来,真得是荒废了少年时光!”</p> “呵呵,国公无需如此客气!”李若链听了,便微笑着说道,“国公乃将门世家,自有家学渊博。再说了,又有谁是天生就会打,还不是一场场战事打过来的。我也就是跟在军中久了,才有那么一个说法而已!等打完了这一战,国公便会名垂青史了,以少胜多的战事,在史书上可不多见!”</p>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城外,认真地说道:“我相信,城外的百万大军,便是国公成名的垫脚石!”</p> 李若链对沐天波很客气,当然不会只是纯粹的战友之情,而是李若链知道,崇祯皇帝对沐天波的印象不错,特别是沐天波在流贼肆虐云南之际,听从了朝廷的意思,拿出了钱财支持剿贼兵事,就更是有夸奖过。</p> <a id="wzsy" href="http://m.fqxsw.org">西红柿小说</a></p> 他以为是沐家世袭国公的原因,其实他不知道,崇祯皇帝是因为知道沐天波在原本的历史上,为大明尽忠的原因,是他本人的气节而不是沐家世袭之国公。</p> 此时,沐天波听到李若链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这么说,心情也激动起来,连忙回道:“指挥使大人监军有方,必定也将青史留名!”</p> 他自己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少本事,如果不是军中都是精锐,从各级将领到普通军卒,都是打多仗了的老兵,更有朝廷提前部署战略,他压根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p> 说完之后,两人相视一笑,随后看来一会敌人的动静之后,便回转回去,查看贺一龙等人的准备情况,又召集其他将领,仔细地过了一遍夜袭的细节。</p> 都没有问题之后,便等待后半夜时分,对莫卧儿帝国军队发起夜袭战。</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11 干 , 夜空中,马上就是圆月的月亮高悬空中,漫天的繁星,可谓星光灿烂,在这个没有污染的时代,一切都是那么地清晰。</p> 巴加尔普尔,白天闹腾了一天,连带着晚上也是喧哗的,到了这后半夜,终于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了。</p> 可是,如果能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巴加尔普尔的南门开了一条缝,大约有一百多名将士闪了出去,然后以十人为一小队,成扇形消失在夜色中。</p> 城头上,有几名将领一直盯着外面在看,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发现远处有约定的信号,一闪而逝。</p> 于是,就见城头上,其中两名将领向同一个人低声说话道:“国公,那我们出发了!”</p> 刚才出去的夜不收,就是去替夜袭队伍开路的,信号传来,说明前方安全。</p> 沐天波听了,顿时又有点紧张起来,不过他还是按捺住了,当即点点头,低声说道:“好,等你们凯旋!”</p> 贺锦和刘希尧他们,有些羡慕地看着马守应和贺一龙说道:“去吧,我们会接应你们的!”</p> 随后,被挑选出来夜袭的将士,便悄无声息地开始出城,最后融入了夜色之中。</p> 城中街道上,一队队的接应将士,也开始集结,等待外面战事的打响!</p> 虽然月光明亮,但是,城外坑坑洼洼,夜袭的明军将士又不是走官道,特别是有些将士还要扛着没良心跑,因此走得并不快。</p> 不过再怎么不快,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们也终于慢慢地接近远处的莫卧儿帝国军队大营。</p> 他们选的这处营地,是白天看中的,莫卧儿帝国的地方军队所扎营盘。</p> 这么做的好处,果然显现出来了。</p> 先前摸出来的夜不收,发现了营地外面警戒的游哨,竟然是在睡觉,就给了明军更多的接近大营的时间。</p> 一般来说,军队扎营,都是有讲究的,也肯定是要防备敌人偷营的。</p> 这其中最常见的手段,是在营地外的野地里派遣游哨,便于及早发现夜袭的敌人。而后,大营的扎营也要有对应措施,并且巡察的多是军中精锐,反应迅速的那种。</p> 如果有敌人夜袭,必须要能抗下敌人的第一波攻击,方便军中将领能及时组织更多的兵力来防御反击夜袭的敌人。</p>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net/html/77/77282/">《重生之搏浪大时代》</a></p> 如果军中将领有经验的话,还会有更多的措施来防止夜袭。</p> 也是因为如此,夜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华夏几千年的历史,夜袭成功的桉例,并不多见,当然,也有一些。</p> 不过这一次,明军这边,已经偷偷地逼近莫卧儿帝国军队的营地外面,却还是没有被发现。很显然,白天的折腾,让莫卧儿帝国军卒都疲惫不堪了。</p> 马守应和贺一龙便准备按照计划开始偷营,正在这时,贺一龙忽然听住,随后带着一点惊喜对马守应说道:“感觉到没有?起风了!”</p> “嗯,好像确实风大了!”马守应听了,马上回应一句,随后忽然惊喜地说道:“顺风火烧?”</p> 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实在太过庞大,因此,连绵数十里营地不说,“饥不择食”之下,什么地形都不得不扎营。并且因为天气炎热的原因,那些精锐一些的军队,都选择了扎营到树林草木丛生的地方,相对凉快一些。</p> 另外,也是因为兵力太多,各支军队分到的营地很小,不但营地里面的帐篷是连着的,就连各军的营盘之间,间隔也是有限。</p> 并且莫卧儿帝国军队一到巴加尔普尔,就立刻开始了进攻,压根没有花多少心思在扎营上面,更不用说,因为水战的失利,他们害怕明军战船上的火炮夜轰营地,又进行了一番折腾。</p> 种种因素之下,这起风的因子,顿时就为火攻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p> 不管是马守应还是贺一龙,那可都是多年征战之老将,一起风之后便明白有一个天大的战机摆在了他们的面前。</p> “看来这风一时半会不可能停的,是老天给我们的机会!”贺一龙兴奋地强调一句道,“干吧?”</p> “干!”马守应听了,毫不犹豫地点头。</p> 两人随即商量了一下,一边派人回去禀告作战计划,一边分兵两路,制造更大的混乱。</p> 如果要想把战果扩大到最大,而不只是夜袭混乱一阵敌军而已的,最好的时间点,就是引发敌人巨大混乱之后,黎明时分能到来,如此才方便明军这边对敌人进行追杀。</p> 要不然,黑灯瞎火的,明军又多是火器部队,根本没法装填弹药!</p> 马守应和贺一龙都是有经验的,他们因时制宜而改变的作战方案,很快就送回来巴加尔普尔的城头。</p> 沐天波一听这夜袭战要扩大化,顿时又有点犹豫了,这和朝廷战略不符合。按照巡抚杨畏知交代给他的,是这边会一直大战,耗着莫卧儿帝国军队,然后青藏巡抚李岩那边的军队,会在约定时间对莫卧儿帝国都城那发起攻势,搅乱莫卧儿帝国后方,引发莫卧儿帝国军队混乱,最终战而胜之。</p> 可如今,按照马守应他们的计划,这是要决出胜负来了。</p> 他在犹豫着,贺锦等将领,却是大喜,连忙对沐天波说道:“这是难得的战机,老天都在帮我们,竟然起风了,国公,下令吧!”</p> “是啊,国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p> “……”</p> 听着他们请战,沐天波便转头看相监军,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很显然,他一个人不敢下这么大的决心,还想看看李若链的意见。</p> 按照朝廷规定,监军其实不参与军事行动的决策的。</p> 不过李若链和沐天波有过一番交谈,知道他心中顾虑。再者说了,李若链从崇祯十五年就随军出征,虽然不参与决策,但是大小战事都有精力,反而比沐天波更有魄力。</p> 此时他看到沐天波看向他,便用力点点头道:“可以一战,就算不顺利,以我军的战力,完全可以退回来的!”</p> 一听这话,沐天波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便立刻同意了打一次大战的想法。</p> 于是,巴加尔普尔城中,立刻开始紧急动员。</p> 所有轮休的将士,全部被叫醒备战。先前已经在准备的将士,更是带了引火之物,先行出城去支援夜袭的同袍。</p> 时间慢慢地过去,莫卧儿帝国军队大营,依旧是风平浪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p> 得到了增援的马守应他们,信心更足,看看夜色,估计了下时间,终于开始了行动,向莫卧儿帝国军营靠近,准备进攻。</p> 夜幕之下,燧发枪其实没有用武之地,只有事先装填的一枪可以用。夜袭的主要方式,还是要考携带的部分弓箭,还有掷弹兵的手榴弹以及没良心炮的轰击。</p> 因此,夜袭的将士必须离莫卧儿帝国军营足够近才行。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就增加了被发现的风险。</p> 这不,贺一龙这边,潜伏地越来越近之时,忽然,莫卧儿敌军军营内,响起了狗叫声。</p> 没错,一般而言,军营夜防的措施中,是有可能有军犬的。相对人类来说,军犬更可靠。</p> 寂静的夜色之下,狗叫声是非常地清晰,一下传出好远。</p> 巡查的莫卧儿帝国军卒,开始查看动静。毕竟军犬的叫声,也可能是误报引起的。</p> 但是,夜幕之下,看不远,就有一队军卒巡查出了营地,牵着军犬到外面来巡查情况了。</p> 贺一龙也不管他们,反正已经潜伏地够近,便直接下令射杀那些巡查的莫卧儿帝国军卒,展开进攻阵型,对敌营展开攻击。</p> “啊……”</p> 巡查军卒的惨叫声,在夜幕之下传得好远。</p> “敌袭,敌袭……”</p> 营地内巡查的莫卧儿帝国军卒,顿时大声喊了起来,随后便敲响了敌袭的警锣。</p> 一般情况下,巡查和轮值的军卒,会首先抵挡敌人的进攻,给休息的其他军卒争取集结的时间。</p> 如果说,他们能抵挡住敌人的进攻,等到其他军卒整队完成开始增援,那么他们便能赢。</p> 反之,如果抵挡不住,其他军卒都来不及整队就被敌军杀进营的话,就会容易崩盘。</p> 战事就是这样,你来我往,看谁技高一筹。</p> 很不幸的是,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巡卒虽然发现了明军,但是在时间上也晚了一点,更不用说,莫卧儿军卒闹腾了一天,这个时候真是最困的时候。</p> 睡梦中的他们,刚被警锣声吵醒,还没来得及反应呢,就听到了巨大的声响。</p> “轰轰轰……”</p> “呯呯呯……”</p> 手榴弹,被掷弹兵甩进营地,正好先炸了那些集结起来准备防御的巡卒,更远射程的没良心炮,在夜幕之下掉落营地更深处,导火索燃尽之后,便是更为震耳欲聋的声响。</p> 还有一部分明军将士,用弓箭发射火箭,专门射营地内的帐篷。</p> 在火枪声中还夹杂着鞭炮声,热闹之中还有无数明军在喊杀的声音。</p> 从寂静之中突然变成枪炮齐鸣的喊杀声,只是一个非常短的时间。</p> 遭受袭击的莫卧儿帝国军卒,一下就懵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12 联系风婆 , 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那还顾得上穿什么,赶紧先逃出帐篷看情况。</p> 结果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就看到营地很大一片区域,都是火光冲天。</p> 在隆隆的爆炸声中,还有很多人在那哭喊哀嚎。</p> 压根就没看到有人在抵抗,有的,就是明军正在屠杀。也不知道他们是丢什么东西,每一次丢过来的东西,都会炸开,谁要是碰上了,就算不死也倒地不起!</p> 更为可怕的是,随着明军的炮响声,夜幕之下,就只是看到有什么一块黑乎乎的东西远远地落入营地内,随后发出大很多倍的爆炸,基本上,附近的那些帐篷,全都被覆盖,里面的人,不是死在里面,那也是爬出来在哀嚎。</p>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火器,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威力?</p> 张目望去,不止一处营地被明军攻击,几乎都是一个景象:火光之下,爆炸声中,一片狼藉。</p> 那些逃得慢的,离明军近一点的,都会被什么打中,不死即伤。</p> 这一幕场景,不要说刚从睡梦中吵醒的莫卧儿军卒了,就是严正以待的莫卧儿精锐,也必然是慌张了都。</p> 面对未知的武器,特别是超出了他们认知的威力,人是会本能地恐惧。</p> 事实上,如果明军这边在大白天的时候,对莫卧儿帝国军队展开这种大规模的进攻,哪怕是最精锐的莫卧儿帝国军队,也绝对无法抵挡这种攻势。</p> 不过如果在白天的话,如果莫卧儿帝国军队沉着应对,拉长战线,并不和明军硬拼,随后再用精锐骑军进行截击,在宽敞的地方用骑军的高速对明军发起冲击,并且是以兵力的优势,不计伤亡的方式,那明军这边就会被动的。</p> 当然,除非明军这边有机枪,坦克等完克骑军的武器,那就是可以随便虐了!</p> 不过此时,明军是在夜袭之下发起了莫卧儿人从未见识过的火力覆盖,光是会爆炸的武器,就能让莫卧儿人胆寒!</p> 更不用说,这个时候,明军这边的火器引发的大火,还有专门的放火之下,火助风势,对莫卧儿人造成的伤害和恐慌,才是最大的。</p> 虽然黎明还没到来,但是到处燃烧的营地,让整个巴加尔普尔的城外,都变得光亮起来。</p> 莫卧儿帝国军队的营地,彼此之间间距很小,在这个时候,就成了莫卧儿人最为致命的地方。</p> 睡梦中的莫卧儿人被吵醒,压根就来不及得到有效组织,更不用说对付火攻的隔离带,明军就随着火势杀过去了。</p>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明军,压根就没有多少开枪的,只是在到处放火,大声喊杀而已。偶尔有几个地方,发现有莫卧儿人在集结的,就丢手榴弹过去,连没良心炮都没机会用,就一路攻过去了。</p> 远处,本来因为白天的战事不顺利,心思重重的奥朗则布睡得正香,就被亲卫给吵醒了。</p> 听着远处传来的吵闹声,还有点睡意朦胧的奥朗则布,一听亲卫说明军偷营时,还有点不以为然。</p> 这城外可是有百万大军,明军才多少人马,出城偷营,就让他们杀好了,在夜幕之下又能杀多少人?等到天亮之后,大军调集,出城的明军就是个死字!</p> 看到奥朗则布的表情,亲卫那是急了,急忙禀告道:“明军用火攻,风太大了,已经烧没了好些营地了!”</p> “什么?”奥朗则布一听这话,顿时就吓了一跳了。</p> 他作为带兵多年的皇子,当然很清楚,刀枪之类砍不死多少人,但是水火却能要人命的!</p> 听到这话之后,他连衣服都顾不得让亲卫穿了,直接窜出营帐去,同时还慌张地说道:“这怎么可能,这哪来的风?睡之前也没见着有风啊!”</p> 然而,等他出了营帐之后,第一时间,便感觉到了风,还是比较大的那种,不但吹着旗帜在猎猎作响,连他的头发都在往后飘。</p> 这时候,他已经顾不得其他了,立刻转头看向火光冲天的地方,都不需要人指了,因为非常明显。</p> 只见在巴加尔普尔方向那边的营地,已经有很多营地陷入火光之中,并且火势还在迅速蔓延,大概已经烧了一小半的营地了。</p> 虽然离得远,但是奥朗则布还能听到远处的慌乱声,还有喊杀声。</p> 不用说,慌乱来自那里,喊杀又来自那里!</p> 快要被火光烧到的营地,以及那些还没有烧到的营地,也都听到慌乱的动静了。不会有多少人还能镇定的。</p> 这天还黑的,就算有将领想要组织抵抗,军令也没法下传。完全可以说,这个时候,各处将领对手下是没有控制力的。唯有半个中军这边以及后营这边,还没有乱起来。</p> 奥朗则布这时候已经顾不得发飙了,连忙传令,葛军立刻集结,拆除帐篷,先收拾出隔离带。</p> 然而,局势的失控,远比奥朗则布预估的还要严重。</p> 黑夜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火势烧过去之前,就赶紧往后面逃了。这些人群的冲击,很快就影响到了中军这边。甚至连奥朗则布这边,都有开始受到影响。</p> 除了人之外,还有受惊的战马,战象等等,反正只要是生物,没有不怕火烧的,本能地都会逃命,更是加剧了混乱的局势。</p> <a id="wzsy" href="https://m.01xs.com/xiaoshuo/118312/">《仙木奇缘》</a></p> “陛下,这里不能待了,还请转移到后军吧!”</p> 奥朗则布的手下将领,亲卫,看到情况不妙,纷纷劝谏。</p> 然而,经历了白天的败仗还能镇定的奥朗则布,此时看到夜幕之下的混乱,却是有点无法承受了。</p> 他没有理那些人的劝谏,而是失魂落魄地说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起风的呢?明国人怎么知道今晚会有风,明国人怎么可能知道?这不可能……”</p> 如果不是起风了,明军的偷营,对于百万大军来说,真得是挠痒一样的。</p> 为什么,莫卧儿的风却不帮着莫卧儿帝国?为什么要帮着明国人,难不成,这是天要亡了莫卧儿帝国么?</p> 对于这个猜想,奥朗则布真得无法接受!</p> 一直以来,他都是相信自己才是天命所归!也因此,他对自己成为莫卧儿帝国皇帝,那是非常有信心的。</p> 可是,眼前的这个情况,真得是打击到他了!</p> 局势越来越乱,哪怕火势没有烧过来,混乱的人群冲击,,却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波及到中军了。</p> 如果奥朗则布再不走,混乱逃命中的人畜,才不会管他是不是皇帝,一样会在他这边引发践踏。</p> 奥朗则布的手下见局势危急,不敢再等下去,架起奥朗则布就先逃为上了。</p> 临近皇帝营地的荷兰人营地,也已经被惊醒,看到这一幕之后,揆一本来想来找奥朗则布拿个主意,结果刚好看到奥朗则布跑来,于是,不二话,他便也跟着跑了。</p> 在这种情况下,什么火枪的优势,什么莫卧儿的贵宾,统统不管用的。</p> 终于,东边的天空露出了鱼肚白,黎明到来了。</p> 但是,巴加尔普尔的城外,依旧是一片混乱。熊熊燃烧的大火,依旧在向远处蔓延。已经烧掉了莫卧儿帝国军营的一半,还在继续往前烧着。</p> 城头上的沐天波看得非常兴奋,真得没想到,一把火竟然能烧掉莫卧儿帝国的百万大军!</p> 这个时候,什么犹豫之类的,早已没了踪迹。</p> 他立刻下令,让等待中的将士,全体出战。甚至为了扩大战果,连战船上的水兵,除了必要的将士留守之外,也全都被派了出去。</p> 黎明之下,已经能用骑兵了。巴加尔普尔的大明骑军率先冲出了城门,往远处的敌营冲去。</p> 追杀,是骑军最拿手的,也是骑兵最有优势的场景。</p> 赶着敌人的败卒,追杀恐吓他们,驱赶他们冲击其他敌人,是在追杀战中最常见的方式。</p> 步军这边,也是撒开了脚丫,往战场上赶去。他们就怕去晚了,没有什么战果。</p> 在战前的时候,他们是绝对想不到这个情况的。百万大军啊,竟然会有一天,因为赶不及可能捞不到战功!</p> 简直是不可思议!</p> 巴加尔普尔的城头上,主帅沐天波当然没有出城,监军李若链也在。</p> 这不,看到城外这一幕,李若链微笑着对沐天波说道:“估计此战过后,世间便会传言,国公借东风,火烧莫卧儿连营,破百万大军!”</p> 听到这话,沐天波的笑容,那是怎么都抑制不住,非常地开心和兴奋,连忙说道:“都是托皇上的鸿福,我只是恰逢其会而已,是皇上联系仙人借来了东风!”</p> 本来李若链还想着夸沐天波一句的,不过听到他这话,不由得愣了下,心中想着:</p> 还真别说,皇上不是有联系仙界的神器,太祖皇帝赐下的,联系下风婆,应该不是难事。该不会真得是如同国公所说,其实是皇上借来的东风吧?要不然,这风也来得太巧了!直接把一场夜袭战变成了大决战!</p> 想着这个,李若链心中对皇帝更是敬畏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13 这辈子最震惊之事 , 等到中午时分,由夜袭战引发的这场大战,终于有了结果。</p> 巴加尔普尔的城外,全都是燃烧后的痕迹,甚至远处森林,还有在燃烧,不过战事已经结束,这个火势也没有人管,要烧,就继续烧好了。</p> 灰尽之后的大地上,全都是尸体,不用说,都是莫卧儿帝国军卒的。原野上,到处飘着烤肉的气息。</p> 当然,还有很多尸体,并没有多少火烧的痕迹。</p> 纵观整个战场的尸体来说,大约有五分之三左右的尸体,其实是莫卧儿帝国军卒互相踩踏致死的,另外有五分之一多的尸体,才是被火烧死的,剩下那些,才是被明军用火器杀死的。这最后的这部分,所占之比是最少的。</p> 俗话说得好,水火无情。这一战,就是提现了火的威力。人类在火焰的面前,真得是非常脆弱,百万大军,都能在一晚上灰飞烟灭!</p> 在华夏历史上,夜袭之战加上火攻从而取得大捷,进而影响历史进程的,也是有几个。比如曹操和袁绍决战的乌巢之战,还有东吴陆逊火烧刘备的联营,都是非常重大而闻名的战事。</p> 这个巴加尔普尔的火烧连营,都不用以后的历史证明,所有人都知道,这也是一场改变莫卧儿帝国历史的战事。</p> 莫卧儿帝国三个皇帝之中实力最强大的皇帝奥朗则布,集结了北方几乎所有的军队,号称百万之多,一战而灭,逃走的估计不到五万,还都是失去了建制的,奥朗则布要想整顿再战,都是非常困难。</p> 这不只是收拢军队困难,还有再次面对明军时候的士气问题!</p> 而明军这边,暂时也因为这场战事,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p> 不是说明军同样损失过大,事实恰好相反,明军几乎没有什么损失,而是俘虏太多,至少有三十万人之多,还有散落各处的战马等等,光是打扫战场,解决俘虏问题,就把巴加尔普尔的明军给拖住了。</p> 如果说,把这些俘虏全都坑杀了,那善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但是,对于大明来说,俘虏可都是免费的劳动力,坑杀?那是和自己的钱财过不去!</p> 因此,除了散出去大约一万骑军,以巴加尔普尔为中心,趁大胜之际去追击残敌,迫降周边敌人之外,其他明军将士,都在忙着这一次大战的善后。</p> 而有关这一战的结果,自然是不胫而走,随着莫卧儿帝国败卒四散而逃,把消息带去了莫卧儿帝国的各处。</p> …………………………</p> 阿格拉,位于莫卧儿帝国的西北部,是莫卧儿帝国的都城所在,是东去恒河平原,西接旁遮普平原,南通马尔瓦高原的要冲。</p> 在奥朗则布篡位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战事。不过因为有内应接应,其实战事规模并不大,并且也是迅速平定。但是,也死了很大一批人,主要是拥护其他皇子的派系,以及对沙贾汗死忠的那些人。</p> 这么一来,阿格拉这边,就全剩下奥朗则布的支持者,不管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至少对奥朗则布的称颂,那是到处可见的。</p> 这一次,奥朗则布领着百万大军前去征讨入侵莫卧儿帝国的明国军队,对于阿格拉这里的莫卧儿人来说,理所当然是觉得,他们的皇帝必胜,明国军队必败。</p> “皇帝陛下是我们莫卧儿打仗最厉害的,以前就有赫赫威名,等到这一战之后,估计威名都能传到明国去了,都能让明国小儿止哭的那种!”</p> “那可不是,明国皇帝说不定也要跪求我们皇帝陛下的谅解!”</p> “没错,我们皇帝陛下可是已经灭了南方好几个国家的,那个时候,都没带多少人马,可这一次攻打明军,那可是有百万大军,打败明军,征服明国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p> “哈哈,说不定我们皇帝陛下送了一只鞋子过去,明国军队就听到了威名而投降了!”</p> “没错,他们会小心翼翼地供奉皇帝陛下的鞋子,然后卑微地迎接皇帝陛下的到来!”</p> “……”</p> 这样的言论,不但在阿格拉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甚至连阿格拉地区也到处充斥着这样的议论。</p> 这个时候,至少在这边,莫卧儿人都已经认可,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必然是奥朗则布,而不可能是以前的太子或者那个二皇子。</p> 毕竟奥朗则布不但占领了都城,还拥有最强大的军队,本身优势又是领兵打仗,征讨不服!</p> 莫卧儿帝国,一直是谁的拳头赢谁就是皇帝的传统。</p> 在这样的氛围之中,从南方绕路过来,试图偷城的达拉舒科,便尝到了苦头。</p> 原本他以为,他是沙贾汗指定的太子,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那奥朗则布根本就不能和他比,并且还杀了沙贾汗,如果他能领兵到达阿格拉,而奥朗则布又不在的情况下,阿格拉这边,肯定会开门迎接他这个真正的皇帝!</p> 结果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地方上竟然都非常抵触他,闭门不接是常态,甚至还有领兵试图袭击他的,</p> 这让他非常地恼怒,不过他的手下劝解他,说地方上的军头不识大体,且先不管,只要拿下了阿格拉,到那时候一样是民心所向,达拉舒科就依旧是莫卧儿帝国真正的皇帝!</p> 于是,达拉舒科便不再纠结,准备先拿下阿格拉再说。不管怎么样,阿格拉是莫卧儿帝国的都城,王公大臣,富家豪族,全都是在这里的。不管是谁控制阿格拉,都将会拥有巨大的政治资本。</p> 可是,最后,他依旧失望了,或者说,愤怒了。</p> 他真得是没想到,当他好不容易赶到阿格拉的时候,阿格拉这里不但闭门不出,甚至还趁他不备,偷袭了他,这是何等的藐视!</p>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达拉舒科的人马,就不足万人了。</p> 阿格拉的城头上,那些王公大臣全都纷纷嘲笑达拉舒科。</p> “我劝殿下早日投降地好,说不定陛下还能念你兄弟一场,赦免了你!”</p> “等到皇帝陛下凯旋之时,看你还往哪里逃?”</p> “普天之下,皆是皇帝陛下的领土,百万大军所至,谁敢不从,我劝你还是乖乖投降算了,免得遭罪!”</p> “……”</p> 达拉舒科听得浑身发抖,城头上的那些人,有不少都曾经是他这边的,当年在他面前阿谀奉承和如今威胁的嘴脸对比之下,真是莫大的讽刺!</p> 然而,对于这种情况,达拉舒科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p> 他的手下军队,其实已经精疲力竭,士气也是低落。原本以为到达阿格拉是终点,能有一个修正的机会,却没想到碰了个铁壁。在城头守军的威胁之下,好多军卒都动摇了。</p>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0/111/111453/">《控卫在此》</a></p> 跟着大皇子,真得能有前途么?</p> 这种情况下,达拉舒科的手下将领中,立刻有比较聪明的,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妙,便连忙劝谏道:“陛下,奥朗则布那叛贼的势力太大,除非他打了大败仗,要不然我们怕是没法影响到阿格拉的人归顺陛下!”</p>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沉默了。</p> 奥朗则布是领着百万大军前去征讨区区不足十万明军,以他排兵布阵的打仗能力,肯定是不会输的,这就意味着,其实在莫卧儿帝国境内,达拉舒科其实是没有立足之地了。</p> 想明白了这一点,最终,达拉舒科还是长长的谈了口气,随后意识到不对,便又振作了精神,对他的手下说道:“如今之计,唯有前往波斯了。不过各位放心,那奥朗则布凶残邪恶,必然不会被众神所容,要不了多久,我们肯定能杀回来的。等到那一日,我达拉舒科在此发誓,必然和诸位共享荣华富贵!”</p> 相对奥朗则布来说,达拉舒科确实在宗教方面是比较宽容包涵的,也是如此,就算他如今的局势非常不妙,最终也还是有人追随。</p> 此时听到他的这番话,也算是能勉强安慰一番了。</p> 于是,达拉舒科这支队伍,便不再多想,开始在阿格拉周边尽量收集粮草,为远走波斯准备物资。</p> 不用说了,这个收集粮草肯定不会是和和气气,有商有量的。甚至因为这边拒绝接纳达拉舒科,不管他们是真得拒绝,还是说只是惧怕奥朗则布,对此,达拉舒科都不会对他们和蔼悦色。</p> 这么一来,阿格拉地区的莫卧儿人便又遭受了一次劫难。</p> 兵灾之下,苦的是谁,基本上都是没有异议的。</p> 在阿格拉地区劫掠了一番之后,达拉舒科便领军西进了。</p> 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等他才离开阿格拉两天的路程之后,就收到了断后的军队,飞马来报。</p> 这一听之下,达拉舒科整个人都惊呆了。比起他听到沙贾汗死讯的时候,都要显得震惊。</p> 甚至可以说,这消息是他这辈子听过,最是不可思议的!</p> 好半天之后,他才回过神来。他周围的将领,也皆是如此。</p> 只听达拉舒科用那种非常震惊地语气大声问道:“真得确认,阿格拉城外出现的军队,是明国军队而不是其他么?”</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14 就这么简单 , 这真得是让人难以置信!</p> 在他们看来,奥朗则布领着百万大军前去征讨明军了,这才过去多少时间,说不定都没有开战,明军怎么可能会出现在阿格拉地区呢?</p> 如果说,明军能绕过奥朗则布的军队,那也不可能啊!</p> 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东进,怎么可能绕得过呢?</p>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明军都没有可能会出现在阿格拉地区!</p> 然而,对于这么大的事情,军报上又怎么可能撒谎呢?</p> 所以,以达拉舒科为首的一群人,都懵了!</p> 报信的人连忙回答道:“是真的,明军的军服都是红色,非常地特别,都是骑军,如今已经围住了阿格拉了!”</p>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马上补充道:“明军一到,好像就劝降,城头上乱得很,但是,明军开始警戒周边,我们不敢再探,就撤回来了!”</p> 听完了他的这些话,达拉舒科的手下,就都不明白了。</p>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支明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p> “不可能打败了百万大军杀过来啊!就算能打败三皇子殿下的百万大军,也没可能这么快赶来阿格拉,更不用说,怎么可能打败百万大军呢!”</p> <a id="wzsy" href="http://m.">小说阅读网</a></p> “我们从南边过来,就没听说过有明军的消息,所以说,明军也不可能从南边过来啊!”</p> “……”</p> 他们正在讨论时,一直不说话的达拉舒科忽然之间,脑中灵光一闪,立刻想到了一个事情,当即一拍手说道:“朕明白了,这些明军肯定来自北方!父汗还在的时候,就担心过明国军队从西藏那边攻过来。”</p> “这也不对啊!”听到这话,有一个将领有不同的意见道,“如今北方还是大雪封山,道路难走,明国军队又如何能从青藏高原下来呢?”</p> 一听这个话,包括达拉舒科在内,顿时也愣住了。</p> 没错,这个问题,没法解释!</p> 于是,众人就又有懵了!</p> 不过这一次,现场并没有沉默多久,只听达拉舒科开口说道:“明军只有三四万人马,还都是骑军,并没有多少粮草物资的,却要攻打阿格拉,指不定在这次的战事中,我们有渔翁得利的机会,你们看如何?”</p> 他作为沙贾汗指定的太子,对于阿格拉这个都城,肯定是念念不忘的。要是有可能,他也确实不想去投奔敌国。</p> 一听他的话,众人顿时眼前一亮:两虎相争,必有一伤!</p> 如果明军攻不下阿格拉,那损失惨重之下,粮草物资又少,这个时候突然袭击,指不定能取个大捷。</p> 这么一来,对于他们来说,那绝对是一个非常涨声望的机会:看看,奥朗则布那边领百万大军攻打明军,都没个结果;但是,达拉舒科这边却已经取得了对明军的大捷!</p> 只要这个消息传开,地方军头必然会重新考虑立场,对奥朗则布的劣势,说不定会得到扭转。</p> 就算不是这样,而是明军打下了阿格拉,以他们骑军的攻城能力,必然也是损失惨重。</p> 这么一来,就是最佳的机会,这边不但能打败明军,还能借机占领阿格拉了!</p> 想着这个美好的前景,一众将领都是大喜,纷纷称赞达拉舒科英明神武了。</p> 达拉舒科听着他们的马屁,心中很是受用,便下旨全军停止西退,休整整顿一天之后,又重新往阿格拉进发。</p> 但是,等到下午时分,离阿格拉还有一天多路程的时候,就又收到了前方斥候的快马回报。</p> “什么?”</p> “什么?”</p> “……”</p> 一时之间,如果眼珠子真能震惊地掉落地上的话,这地面绝对掉了一地眼珠子了。</p> 就见包括达拉舒科在内的所有听到消息的人,那眼珠子瞪得大大的,几乎要出了眼眶的那种,就仿佛是听见了多么不可思议的消息一般。</p> 就算是之前听说明军出现的时候,也没有这一次这么震惊!</p> “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达拉舒科挥着手,断然大声喊道,“那是阿格拉,帝国的都城,不是阿猫阿狗,明军就算再是厉害,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攻下来啊!”</p> 听到这话,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了起来。</p> “没错,按照时间估计,也就大概一两天而已吧,明军就打下阿格拉了?扎营时间都不够吧!”</p> “明军难不成一个个都是天神下凡,都是会飞的,才会飞到阿格拉城里,用法术降服了阿格拉的守军?”</p> “我们又不是没有试图攻打过阿格拉,根本就没有打下来的可能性,明军怎么可能就打得下来?”</p> “就是,还只用了一两天的时间,就打下了阿格拉,不要说四五万人马了,就是再多一倍,那也不可能啊!”</p> “……”</p> 听着他们在七嘴八舌地质疑,那个信使小心翼翼地补充道:“明军好像是夜袭打下的阿格拉。”</p> 一听这话,顿时一顿人开始喷他了。</p> “夜袭怎么了?夜袭就能打得下来?”</p> “无知小儿,知道城头上有多少军卒么?夜袭能有多少人参与的?人多了,还没靠近就会被发现;人少了,就算能攻上城头也会被打下来。城头上和城外增援的速度,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p> “……”</p> 斥候不说话来,事实上,就算他自己,明明都看到城头上已经飘扬着明国旗帜,可他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明军能打得下阿格拉呢?</p> 一阵子吵闹之后,现场重新安静了下来。</p> 虽然在场的这些人,包括达拉舒科在内,真得是不想相信明军只是用了一两天的时间,就打下了阿格拉,可是,他们也明白,这么大的事情,斥候是不可能说谎的。</p> 最终,达拉舒科和他手下的将领,还是决定亲眼去看看,要不然真得是难以置信!</p> 于是,他们抛下军队,独自快马赶去,远远地看了一眼阿格拉。</p> 果然,阿格拉城头上,确实飘扬着明军的旗帜,城外那边,还有一队队的明军,似乎正在处决一些人。</p> 看到这一幕,他们这群人,久久地说不出话。一直到有一群明军夜不收似乎发现了他们,才吓得赶紧离开。随后,达拉舒科有多快就有多快,有多远就有多远,逃得远远地,再也不敢在阿格拉地区待了。</p> …………………………</p> 他们猜测地没错,这支明军,还真是来自西藏地区。由青藏巡抚李岩率领,麾下骑军一共是四万五千人。如果不是因为潜伏的兵力不能过多,其实是还可以调集更多军力的。</p> 根据和远征军这边的约定,李岩领军突袭莫卧儿帝国首都。</p> 俗话说得好,没有三分三,岂敢上梁山!明军远道而来,首战要攻克敌国都城,又岂会没有准备。</p> 杀到阿格拉的第一天,李岩就仔细观察了阿格拉的城防,并且根据收集到的消息,知道奥朗则布领着百万大军正去东边和远征军交战,种种消息综合判断之后,李岩就决定当天夜里就攻城。</p> 夜战攻城,最为重要的一点,不是说能不能攻上城头,而是攻上城头之后,能不能守住,让后续军队更多的登上城头并最终打败敌军。</p> 一般来说,这种战事,攻城的肯定打不过守城的,除非守军都睡着了,被真正的偷城。</p>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来说,守卫的兵力是足够的,并且也不会马虎到被城外敌人偷城而不能发现。</p> 因此,一旦偷城被发现之后,基本上都是守城军卒能马上增援,以优势兵力歼灭或者把偷城的敌军重新赶下城去。</p> 毕竟相对守军和攻城方来说,绝对是守城方的增援来得最快!</p> 然而,明军的这一次夜袭战,却是和普通的夜袭战不同。</p> 这倒不是说偷城的明军将士,个个都是能以一当百的赵云式武将,而是得益于明军的新式武器。</p> 没良心炮和手榴弹,对于偷城是最方便不过了。</p> 莫卧儿帝国军卒压根就没见过,或者说,根本都没听过有这样的火器。发现明军偷城之后,一窝窝地冲锋,结果就被手榴弹给干倒一片又一片。</p> 随着蹬上城头的明军将士越来越多,没良心炮也搬上城头之后,远距离投放炸药包的能力,更是炸得莫卧儿帝国军卒鬼哭狼嚎。</p> 本来的话,莫卧儿帝国军卒对于明军突然出现在阿格拉就已经是人心惶惶,不知道他们的皇帝领着百万大军到底怎么样了,如今又被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式武器,以从未有过的威力呈现在他们眼前,黑灯瞎火之下,又有多少军卒是能如同机器人一样继续前扑后续地厮杀。</p> 加上明军这边时掐好了时间,控制了一大段城墙之后,打开城门的时候,天色亮了起来,神威步枪便接着开始发威。</p> 不要说阿格拉城里的精锐军队被奥朗则布带走,就是还留在城里,被明军这边狂轰乱炸之下,敢反抗的话,也只有死路一条。</p> 就是这么一个情况,让达拉舒科等人不可思议的战事,就在一两天内结束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15 打蛇要打死 在这异国他乡,李岩动手起来,那是丝毫不手软。 一攻占阿格拉,被俘虏的那些莫卧儿帝国军队中的将领,级别稍微高一些的,都拉出城去卡察;城里的王公大臣,全都拉出去卡察,总之,原本有势力影响的,都卡察掉。 然后资源重新分配,给普通军卒和普通百姓一些好处,迅速就把阿格拉给稳住了。 不用这种雷霆手段,就没法这么快稳定住局势,毕竟在这异国他乡,那些表面上臣服的人,到底谁是真心,谁是不真心,太难区别。 最为重要的是,阿格拉的资源就集中在他们手中,明军只有从他们手中获得资源,才能利用这个资源来做事。要让他们心甘情愿拿出这些资源,怎么可能! 这种也有点类似于成熟之后的流贼做法,李自成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靠着这一手最终发展壮大,最终逼得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 这个手段,在这莫卧儿帝国用出来,效果也是出奇地好!这和莫卧儿帝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不要看莫卧儿帝国在沙贾汗到奥朗则布时代是最为强大的,但是,这其实是这几个莫卧儿帝国皇帝穷兵黩武,把国力资源都用在了武功上面才会有那种开疆拓土的繁荣。经济上的忽视,最终导致奥朗则布统治时期开始崩盘了。 莫卧儿帝国可以说是武人统治,其贵族都是军功起家,本身对民生就不可能有像普通文官治理那样,更不用说,沙贾汗还在穷兵黩武的同时大兴土木。 在这个位面上,因为大明远征军的到来,连续的战事,造成了莫卧儿帝国的内乱。这不,阿格拉地区才刚经历过达拉舒科的劫掠。而城里的百姓,又因为奥朗则布领百万大军出征而征集了粮草物资,因此,莫卧儿帝国的普通百姓,其实是很穷困的。 明军的到来,用了劫富济贫之举,外加赫赫武功的威慑,使得莫卧儿帝国普通百姓一下就对大明归心。 李岩搞定了这些之后,便立刻把一些莫卧儿人中的积极分子召集了起来,让他们赶往东方,去散步消息,说大明十万大军已经攻占了阿格拉。 这么做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用这个消息去动摇奥朗则布所领大军的军心,给东线的远征军制造机会。 随后,他又派出袁宗第一万骑军,攻打周边,扩大大明的占领地。 结果让李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第三天的时候,袁宗第就亲自赶回了阿格拉。 还没进大堂,只是看到李岩在处理公务,就已经在大声喊道:“中丞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啊……” 李岩一听,很是意外。 看着非常兴奋的袁宗第大步走进大堂,他就感觉这个所谓的好消息,可能还不小,要不然,袁宗第也不至于高兴成这个样子。 心中这么想着,李岩也来了兴趣,当即放下毛笔,看着袁宗第问道:“什么好消息?” 这时候,袁宗第已经大步走到近前了,便向李岩抱拳一礼说道:“末将抓到了那个莫卧儿狗皇帝派来阿格拉求援的信使,才知道黔国公那边火烧连营,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杀得莫卧儿大军一溃千里。如今那狗皇帝逃到了安拉阿巴德,不到三万残兵败将。” 在他说话间,才见到他的两个亲卫押解着一个莫卧儿人到了堂前。很显然,他们都赶不上袁宗第的脚步。 袁宗第在说完之后,从怀里掏出了一份莫卧儿帝国皇帝颁布的旨意,双手递给了李岩。 李岩当然看不懂了,不过边上有翻译,另外,李岩又审问了那个传旨信使,最后判断,消息不会错! 搞清楚了这些之后,他也是大喜,稍微一想,便立刻拿出了莫卧儿帝国的地图看了起来。 随后,李岩又马上传令,召开紧急军议! 军中将领都在整编原莫卧儿军卒,正在忙着呢,收到军令,不敢怠慢,当即匆匆赶到。结果没想到,竟然听到了这么天大的一个好消息,顿时,一个个都是如同袁宗第一般兴奋。 要知道,他们这会儿的时候,已经知道奥朗则布是莫卧儿帝国方面最能打仗的皇子,如今该是皇帝了,领着差不多百万大军去攻打巴加尔普尔,而远征军那边才几万人马,兵力相差太过悬殊,估计是会有一场苦战的。 结果没想到,才两天时间,就把奥朗则布的百万大军给打败了,还是绝对的大胜! 《基因大时代》 这么一个好消息,大明这边,谁能不兴奋? 李岩让他们高兴了一下,然后便走到地图前,一巴掌拍在安拉阿巴德的位置,恢复了严肃的表情,对手下将领说道:“如今那奥朗则布已经逃到了这里,差不多在阿格拉到巴加尔普尔的中间位置,偏我们这边一些。从他来向阿格拉这边传旨的消息看,他是不甘心失败,试图整军再战!” 收回手,他扫视着同袍,严肃地说道:“打蛇要打死,趁他病要他命!本官估计,巴加尔普尔那边,就算要趁胜追击,估计也会被俘虏拖延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当先进发,攻打安拉阿巴德,不给奥朗则布有整军再战的机会!” “末将遵命!”大堂内的将领一听,顿时都是振奋,一个个抱拳大声领命。 他们这支军队,奇袭攻下莫卧儿帝国的都城,本来也算是一个大功。但是,如今有了巴加尔普尔的大捷,就显得有点暗然失色了。 他们当然不想被巴加尔普尔那边比下去,如今中丞大人想要出战,正合他们的心意。 于是,李岩立刻把奥朗则布大败的消息,广而告之,继续在莫卧儿人心中树立大明军队无敌的印象。 随后,他让田见秀领五千大明军队以及整编之后的莫卧儿军卒镇守阿格拉,他自己亲自领着剩下的四万骑军,攻打安拉阿巴德的莫卧儿帝国军队。 之所以是把田见秀留下,是因为田见秀为人宽厚,稳重,做事不毛躁,能稳住人心。在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领兵向京师进发的时候。留守西安的,就是田见秀。 李岩这支军队,当初组建时就是为了偷袭莫卧儿帝国都城,在敌人后方闹事的,因此,不但全是骑军不说,而且还是一人双马的配置。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机动能力。 刚好,这又正好用来赶路了。 一路东去安拉阿巴德的路上,出了阿格拉地区,那些莫卧儿帝国地方官府,原本就收到奥朗则布的旨意,要求重新提供粮草物资和军卒,知道了战败的消息而人心惶惶,后来又听说阿格拉被明军攻下,更是不安之时,看到了大明铁骑,滚滚东进,顿时就吓得屁滚尿流了。 如果说,奥朗则布没有战败,他们就算知道都城落入明军手中也不至于多害怕。毕竟奥朗则布率领百万大军,这就是底气所在! 但是如今,明军轻松就打败了奥朗则布的百万大军,这就沉重打击他们的信心了,都城的陷落,便成了又一个严重打击他们信心的消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到大明铁骑经过,不害怕就怪了!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莫卧儿帝国,似乎四处都是大明军队了! 莫卧儿帝国的这个天,要变了!这个认识,就算是普通百姓,都是能想到的事情了。 …………………… 再说奥朗则布这边,一口气逃到了安拉阿巴德之后,终于停了下来。当然,也不得不停下来了,因为实在是跑不动了。 百万大军,就这么短的时间,被明军打得溃不成军,在逃跑的时候,可能还没来得及多想,如今停下来之后,一想到这个事情,可想而知对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士气打击,会有多大了! 开战前有多大的信心,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多大的打击! 收拢了半天,才得到了三万左右的残兵败将,从将领到军卒,都是非常沮丧,恐惧。停下来的连续几天内,这些逃回来的军卒,都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老是感觉好像明军又杀过来放火了! 这个败仗,对奥朗则布的打击,同样是母庸置疑的。但是,很明显,他是没有退路的。他也不甘心就这么失败了,便重新振作了起来,向各地发出旨意,收拢败军,要地方重新提供粮草物资和军队。不管怎么样,定然是还要和明军再分一个高下的。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征召军队和征集粮草,甚至是收拢败军方面,都非常地不顺利。不说那些败军不愿意回归他的麾下,地方军头那边,也是磨磨唧唧的,非常不利索。 这些情况报到奥朗则布这边之后,都让他勃然大怒。 他的手下将领也有劝他,如此惨败之下,或许先回阿格拉再说。 荷兰人这边,也是损失惨重,大部分人都跑没了,估计是当了明军的俘虏,这让逃出来的揆一同样非常沮丧,同样要求先回阿格拉。 正当奥朗则布有点挡不住手下人的要求,考虑回阿格拉之时,李岩所领大军赶到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16 灭顶之灾 “什么?明军追过来了?”奥朗则布闻报,先是震惊了一下,不过随后,便也不以为意,反而凶了眼神,厉声喝道,“既然来了,朕就和你们决一死战,朕就不信了,这么你们拿什么来火攻!” 巴加尔普尔的这一战,他是输得真不甘心,竟然被明军一把火烧没了! 奥朗则布的心中憋着一股气,想着如果堂堂正正的打,以他的军事指挥才能,绝对不会这样输的!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正在想着呢,报信的手下就连忙纠正道:“陛下,不是巴加尔普尔的明军,而是来自西边的明军!” 奥朗则布听了,当即皱着眉头,疑惑地问道:“西边,西边哪来的明军?” 巴加尔普尔的明军,就算是飞的速度,那也不可能绕过安拉阿巴德,从西边出现的。 因此,他一时之间,转不过弯来,有点想不明白。 “陛下,这好像是另外一支明军,旗号都不一样,全是骑军!” “什么?”奥朗则布一听,顿时震惊地发问道,“另外一支明军,全是骑军?” 如果真得是这样的话,他有点无法想象,他面临的前景会变得多困难起来! 因此,奥朗则布必须要核实,在莫卧儿帝国国内到底是不是还有别的明国军队!都等不及答复了,他自己就急匆匆跑出了临时行营,赶去城头上看情况。 一路上,莫卧儿帝国军卒看到他们的皇帝匆匆而来,纷纷跪下行礼,不过奥朗则布理都没理他们,只是埋头赶去城头上。 等他到了城头上之后,果然看到城外远处,一支庞大的明国骑军正在休整中。都不用仔细分辨,就可以断定,这支军队绝对不是巴加尔普尔那边的明军! 因为那边的明军,压根就没有那么多的骑军,更不用说,这支眼前的骑军,竟然还能有一人双马的配置! 这个时候,安拉阿巴德城下,都是看到明军到来之后,赶紧躲过来的地方军队,或者说是地方拉的壮丁之类。没有得到奥朗则布的同意,他们还没资格入城。 这些莫卧儿人看到奥朗则布出现在城头上,便纷纷骚动了起来,连忙喊着,要求皇帝陛下让他们进城。 但是,他们不知道,奥朗则布之所以没让这些新赶来的军队入城,是因为城内也乱。随着奥朗则布逃回来的军卒,后续陆续到达的军卒,都是失去编制的,正在重新整编。如果新来的再进城,容易引发混乱,让整编军队的进度延误。 这时明军已经杀过来,奥朗则布更是不可能让城外这些地方军进城,而是下旨他们依托城墙防守。 随后,他就压根不管城下的军队,只是喝问他的手下道:“这些明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骑军?” 然而,谁也没法回答他的问题。 如果正常的话,明军打下阿格拉之后,消息以阿格拉为中心,必然会向四面八方传递。但是,李岩率领大军星夜兼程东进,行军速度超过了消息传播的速度,因此这边压根就没有收到西边的消息。 不过,他们并没有疑惑多久,就见远处明军那边有一队骑军忽然离开大队,往城头这边过来。走在前面的两个人,明显不是明军的军服,而是穿着莫卧儿人的服饰,非常地引人注目。 快要离城一箭之地的地方停下之后,就听到其中一个莫卧儿人拿着一个喇叭花一样的东西,对着城头上大喊了起来:“大明军队已经攻下阿格拉,莫卧儿帝国已经要完蛋了,投降吧……” 听到这个喊话,顿时,所有听到的人,全都一下呆住了。 都城都被明军攻下了?这怎么可能! 这个消息,绝对是晴天霹雳! 莫卧儿人都听不清后面再说什么话,反应过来之后的第一时间,都是纷纷质疑这个话的真实性。 奥朗则布心中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他感觉这个消息是真的,但是,他没法接受,也不敢让他的手下接受都城都丢了的事实。 因此,他立刻让手下去宣布,明军只是在恐吓,打击士气的招数而已! 然而,奥朗则布的话还没有传遍城头上,就见有一个明军忽然拿出了一个东西,套在了一个专门的棍子上,举得高高的,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个东西看得非常清楚,特别是其中一点,反射着阳光,更是光彩夺目。 奥朗则布一见之下,顿时大惊失色,脸色一下变得苍白! 因为那个东西不是别的,就是莫卧儿帝国皇帝的皇冠! 并且,这个皇冠非常特别,是沙贾汗为自己的丰功伟绩而制作的。 之所以说非常特别,是因为沙贾汗得到了一颗非常大的钻石,名叫“光明之山”,所以才制作了这顶皇冠,而这颗最大的钻石,就镶嵌在皇冠正中。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颗“光明之山”,最终在1849年落入英国人手中,变成了后世英国皇冠上的一部分,重达105.6克拉。 这个位面上,奥朗则布篡位成功,这个皇冠自然就落入他的手中。但是,他马上又领兵出征,身为领兵打仗久了的皇子,习惯了戎马生涯,这个属于隆重服饰的一部分,就被他留在了阿格拉皇宫内。 而如今,明军拿到了这顶独一无二的皇冠,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明军真得打下了阿格拉,从皇宫中拿到了这顶皇冠! 这个结论,可不止是奥朗则布一个人能得出来的。其他人也明白这一点之后,城上城下的质疑声,慢慢地消失了,所有人看着那顶属于莫卧儿帝国荣耀的皇宫,一个个都是呆呆地不说话了。 百万大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一溃千里,转头之下,连帝国都城都被明军拿下了,不管是哪一个消息,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打击! 这时候的莫卧儿人,还包括赶到城头上的揆一,皆是愣愣地看着城外那个明军将士举着那个皇冠在那耀武扬威! 而那两个莫卧儿人则还在继续对城头上大喊着,基本上就是莫卧儿帝国完蛋了,赶紧投降才是正确的选择! 安拉阿巴德城上城下,虽然有那么多人,却只有这两个劝降的声音在响着,非常地安静! 半天之后,奥朗则布才回过神来,当即恼羞成怒地大声喊道:“射箭,射箭,给朕射死这些明狗!” 听到他的旨意,他身边的亲卫什么的,最先回过神来,纷纷开始射箭。至于火枪,都是滑膛枪,准头压根就不行,不过算是气急败坏之下吧,纷纷开始开枪起来了。 这一队明军当即后撤,撤远了之后,又在那里晃荡,一股羞辱他们的意思,不要太明显。 可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闹腾了一阵之后,这队明军将士便回营了。 随着他们的离去,安拉阿巴德这边,也终于消停了下来。 不消停的时候还好,这一消停下来,这些莫卧儿人上上下下,顿时就又想起巴加尔普尔的大败,以及阿格拉的陷落,顿时士气低到了极致。 就算奥朗则布传下旨意,再三强调明军那个皇冠是伪造的,也无济于事! 谁都不是傻子,明军从西边出现,并且还是他们意料之外的军队,这就已经意味着很多东西了。 皇冠的出现,和其他种种结合起来,只要不是傻子,其实都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当一支军队的士气非常低落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不可预料的情况。 安拉阿巴德的城外,是依靠城墙扎营的地方军队,夜幕之下,也不知道是什么,突然之间就闹腾了起来。 该是有个军卒估计是做噩梦,梦见明军袭营,突然就大叫了起来。 在他边上的那些莫卧儿军卒在睡梦中一听明军袭营,顿时就炸了,当即就开跑。 他们这一跑,又连带着周边帐篷里面的军卒跟着跑! 就这么的,发生了营啸! 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生营啸的话,轮值的军卒及时镇压,就还是可控的。 但是,一般反应不及,让营啸蔓延的话,对于军队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地方军队轮值的军卒,其实也是惊弓之鸟,营啸一发生的时候,他们压根没有认为这是营啸,而是真得可能是被明军夜袭了。 毕竟皇帝陛下的百万大军,就是被明军夜袭给打败的。 于是,轮值的军卒看到乱起的时候,不但不去镇压,反而自己第一时间逃跑。于是,营啸规模迅速扩大,最终整个城外的营地,全都被影响。 到处都是乱跑的莫卧儿帝国军卒,不知道踩踏之下,死了多少人。更不用说,有些军卒看到别人挡他逃跑的路,那是拔刀相向的。 安拉阿巴德的城头上,那些轮值的军卒,也压根没有以为城外发生了营啸,而是认为明军真得又夜袭了,城头上也是乱成了一团。城下不少死伤的军卒,都是城头上军卒的手笔。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17 习惯了 第二天一早,天色大亮之后,明军起床一看,好家伙,就见安拉阿巴德城外,满地的尸体。 就一夜之间,城外莫卧儿人逃得逃,死的死,明军需要动手的,就只是城内的莫卧儿人了。 也是到这天色大亮的时候,城头上的莫卧儿军卒,才算是明白过来,原来昨天晚上,明军压根没有来夜袭,而是自己吓自己,把城外的大军给吓没了。 明白了这一点,看着城外的一地尸体,城内的莫卧儿军卒士气,毫无疑问,就变得更低了! 奥朗则布气得要死,但是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如今这个局面,除非他能打一个大胜仗,否则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那是千难万难! 纵观古今中外,像奥朗则布这样领百万大军被打败的,还想要扭转局面的,其实是非常少了,更多的是众亲叛离,最后完蛋,比如苻坚。 对于奥朗则布来说,城外大军没了,他的手下就只有城里三万左右的残军而已。接下来该怎么办,这让他伤透了脑筋! 说真的,对于在安拉阿巴德接下来的战事,他自己心知肚明,城墙怕是抵挡不住明军的进攻,最好的办法,就是远走他地,重新积蓄力量再战,而不是连战,那样很可能是连败! 然而,城外的明国大军,竟然是一人双骑的轻骑军,根本就跑不赢他们,怎么逃? 奥朗则布正在烦着呢,忽然他的手下前来禀告说道:“陛下,荷兰人劫持南门守兵后,开门逃走了!” “什么?”奥朗则布一听,顿时大怒,“怎么会被他们逃了的?朕不是说过,没有朕的旨意,不得开门么?一群饭桶,废物……” 虽然他在怒骂,不过他心中其实也清楚,估计是他把荷兰人当上宾看待的缘故,因此手下人都没有提防荷兰人。他们打定了主意逃跑,突然之间发难的话,肯定会被他们得逞。 就是没想到,明军才到安拉阿巴德,都还没发起攻城战事呢,荷兰人就这么不看好自己,这么迫不及待地逃跑了? 这一刻,奥朗则布杀了揆一的心思都有了。然而,揆一已经逃走,他就算是想杀人也是鞭长莫及了。 没办法之下,他只能是放狠话了:莫卧儿帝国境内,不但作废和荷兰人的贸易通商友好协定,并且还要把荷兰人列为敌人。 不过,奥朗则布也没有心思继续去“关心”荷兰人了,远处的明军有了动静,开始向安拉阿巴德这边移动,终于开始包围安拉阿巴德了。 日夜兼程的行军,明军毕竟不是铁打的。但是,经过一天的休整,基本上就恢复了一些。看到安拉阿巴德这边有人逃走,李岩还是下令开始围城。 其他人可以逃走,但是,那个奥朗则布是绝对不能让他逃了的。 安拉阿巴德位于恒河和亚穆纳河汇合处,要想完成真正的合围,并不容易,需要派一支军队去河对岸才行。 但是,明军只是骑军,并没有船,要想过河的话,还要寻找熟悉当地地形的人,看是否能渡过河流去对岸。 而奥朗则布这边,其实也有困难。 他是想逃走,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河对岸。 但是问题是,之前他领百万大军一路东进的时候,把沿途能收集到的船只全都带走了,然后被明军一把火给烧了。 如今安拉阿巴德城内,就只有一两艘漏网的小船而已。除非是他抛下军队独自逃跑,要不然的话,就靠小船一次运几个人去对岸,那是要运到猴年马月去了。 而要是奥朗则布自己一个人,或者说只是带着几个亲卫逃跑的话,估计天下之大,也不会有他的容身之处了。 毕竟他是篡位当上皇帝的,以前他军力强盛的时候,还可以无视得位不正的这点,但是一旦他失去了军队的强力支持,十之八九会成为落水狗而被人打!更不用说,国内不止是有明军,还有他的两个哥哥也在称帝的。 因此,奥朗则布对于他自己丢弃军队逃跑的事情,还是非常犹豫的。原因在于,他心中其实也明白,安拉阿巴德肯定是守不住的,留在这里,估计到头来也是个死字! 逃,还是不逃,实在是纠结! 然而,他的这个纠结,只是持续了一天而已,第二天就不需要再纠结了。 因为,恒河上出现了大明战船!东边那边,又出现了大明骑军。 大明远征军和大明青藏奇袭军,在安拉阿巴德胜利会师! 巴加尔普尔这边的明军,当然知道趁胜追击,打蛇打死的道理,因此,在稍微理顺了俘虏之后便立刻派了杨展所部水军,以及贺一龙所部,沿着恒河开始追击。 只是没想到,青藏军这边,竟然比他们还早到,围住了奥朗则布的残部。 这么一来,恒河上,全是大明战船,彻底封死了安拉阿巴德! 这个时候,奥朗则布就算是想抛下军队逃走,也已经没有机会了。 莫卧儿帝国境内,除去达卡的杨畏知之外,就属于李岩官职最大,并且是巡抚,因此,杨展和贺一龙全都到李岩麾下报到,整合成一军。 明军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都能打得莫卧儿帝国军队落花流水,更不用说,如今的明军连兵力都比莫卧儿帝国军队多了,而城内守军的士气,又极其低落。 没有任何意外,两天之后,当明军发起正式攻城,安拉阿巴德城头被明军的没良心炮一阵轰击之后,守军没在奥朗则布的同意下就自己投降了。甚至为了立功,奥朗则布本人也被莫卧儿人活捉,送到了明军阵前。 就这么的,莫卧儿帝国境内最大的战事结束,基本上,莫卧儿帝国可以宣告亡国了。 《金刚不坏大寨主》 为什么是基本上?这是因为莫卧儿帝国还有两个皇帝,也就是达拉舒科以及沙舒贾。虽然他们的实力很弱,但是也是莫卧儿帝国皇帝,必须要剿灭了才行。 另外,莫卧儿帝国地方上,还有很多是明军没有打下来的,也需要时间去征服。 莫卧儿帝国算是大明第一个征服的真正大国,歼灭了其主力,占领了其都城,甚至是占领了其最为繁华的地区,也还是要有时间,才能真正征服整个国家,而这,还是需要时间的。 但是,有一点也是需要肯定的,这只是需要时间,仅此而已! 南方那边,郑芝豹所领海军到达果阿的时候,先前逃走的科伦坡荷兰人已经先一步到达果阿,不过他们并没有选择坚守,而是连同这里的同伙,趁着明军赶到之前就逃之夭夭! 大明海军的规模,依旧不是他们能抵挡的。背靠莫卧儿帝国是没错,但是,莫卧儿帝国北方也在打仗,甚至还抽调了两千多荷兰人随军出征,果阿的实力并不强。 更为关键的是,荷兰的依仗是船坚炮利,如果被明军堵在港口,一把火烧掉了他们的战舰,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因此,荷兰人最终选择了逃跑。 他们的打算是:等到明国人占领了果阿,受到陆地方向莫卧儿人的进攻,如果抵挡不住,那他们还能杀回来;可要是明国人把莫卧儿人打败了,他们就等着北方战事有了结果,他们的总督揆一必然会要求莫卧儿帝国皇帝领大军前来,最终,他们还是能回到果阿的。 如意算盘打得妙,最终却是打不响,郑芝豹所部海军占领果阿之后,附近的莫卧儿帝国军队确实试图从陆地上进攻过,但是,毫无疑问,被明军打得屁滚尿流,好多人还成了明军的俘虏,成为扩建果阿的免费劳力。 就这么的,大明军队在莫卧儿帝国的北方、东方以及南方都有了据点,并以此为根据,开始向外征服,携大胜奥朗则布的威势,明军所到之处,莫卧儿人纷纷投降。 ……………………………… 有关在莫卧儿帝国战事的消息,很快就快马报到达卡,然后再快马送到阿瓦城,这边已经拉了电话,便直接通到了京师,要远比没有电话的时代迅捷万倍。 京师这边,知道了大捷的消息之后,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欢庆。甚至可以说,远没有当初光复辽东时候来得喜悦! 这和距离有关,也和京师上下关系不大有关,还和大明连战连胜,对捷报已经开始习惯有关。 哪怕莫卧儿帝国是个大国,也是一样。 崇祯皇帝也是如此,高兴肯定是高兴的,但是也没有专门庆祝,只是下旨,继续挑选藩王,准备分封到莫卧儿帝国那边去,按照规划,是至少三个藩王,这些事情,已经做过多次,已经有专门的衙门,按部就班进行藩王就藩事宜就可以了。 至于崇祯皇帝自己,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个藩王分封上面,而是他女儿坤兴公主刚刚研发出来的结果上。 对他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内政。而坤兴公主的这个研究结果,是非常有利于内政的。当然,这也是他专门从刘伟超那边要过来的研究步骤,让坤兴公主去做的。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18 这是啥(为7月500月票加更) 从崇祯十五年三月开始,崇祯皇帝得到刘伟超的这个金手指之后,就开始大力推广格物学。 母庸置疑,格物学从无到有,哪怕是有刘伟超这个金手指在,一样是比较艰辛的。 并且最初的格物学知识,是先点在炼钢,军械制造上面,等到局面有所稳定之后,才开始在宫女、内侍以及京师这边普及格物学。 再到后来,更是开始了每年一届的格物学专项科考,并且还为此设定了新的爵位体系。从公立学堂开始,更是把格物学作为大明学童必修的课程。 如今,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崇祯二十五年,过去了整整十年。 崇祯皇帝在格物学上的付出,终归是有了回报。 越来越多的格物学人才,都已经成长起来了。格物学专项科考,更是大明学子中多达三分之二的人会选择。 在这个基础上,科技树的攀登就越来越容易了! 事实上,有刘伟超这个金手指上,能一步步地教导明朝这边的顶尖格物学人才去点科技树,如果说量产科技产品存在难度的话,实验室里面的产出,却是要相对容易多了。 这不,擅长化学方面的夏完淳和坤兴公主夫妇,就在化学方面是领头羊,其中坤兴公主更是在崇祯皇帝的要求下,完成了感光材料在实验室的研发。 这个感光材料不是别的,就是在刘伟超那个时代,已经被淘汰掉了的胶卷。 由此,也发明了大明第一台照相机。 这是崇祯皇帝迫切需要的东西,他需要给他的子民拍照。 这并不是说,他是想要给他的所有子民都拍照留念,而是因为帝国疆域的扩大,大量藩属国的分封,他就想彷造刘伟超时代的身份证制度来管理他的子民,原本的路引制度,随着交通的便捷,人口大量流动,已经不适用了。 这不,当崇祯皇帝知道坤兴公主那边已经发明出了第一台照相机时,都把莫卧儿帝国那边的大捷都放到了一边去,带着内阁六部尚书,当然,司礼监是少不了的,兴冲冲地赶往城外的科学院。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京师,说城外城内,其实只是以原来旧的城墙为区分而已。在大多数百姓的口中,都是外城和内城之分而已。城墙的外面,已经不知道扩大了多少倍,都是水泥房子,井然有序,绝对是京师的一部分。 京师的百姓,看到当今皇帝竟然带着大明最高级的官员,一起前往京师科学院时,便都兴奋了起来。 “这绝对是又发明出了好东西,要不然,绝对不可能惊动圣驾!” “那可不,就是不知道发明了什么东西,真是想知道啊!” “等过一段时间,估计我们就都能知道了。要本公子来猜,再不济也肯定是能让我们大明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好东西!” “这还是再不济么?这都是翻天覆地变化了啊!反正肯定是能让我们大开眼界的东西是没跑的了!” “该不会是那个什么汽车吧?去年的时候,在紫禁城就曾有过的那种汽车,听说是要做出拉货的大车,补充铁路运输的不足呢!” “那个货车量产不是在科学院吧,而且都已经有汽车在紫禁城开过了,估计也不会惊动圣驾!” “那会是什么呢?” “……” 京师百姓,只要看到圣驾经过的,都在猜测,但是却猜不出来是什么。 当然了,孙传庭等内阁辅臣,还有六部尚书之类的,崇祯皇帝没说,他们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拉上他们的时候,就只是说有个好东西而已。 因此,他们一众人,也都是惊讶好奇的。 等到他们到达科学院,发现是坤兴公主来迎接他们时,便知道这个肯定是和格物学中的化学有关系。 崇祯皇帝也不管他们,只是微笑着问自己的女儿道:“都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坤兴公主听了,立刻便回应道。 崇祯皇帝听了,便转身对身后的这些臣子说道:“好了,接下来诸卿都听坤兴公主的,一个个轮流来,从孙卿开始!” 这一个个来,肯定是按照官职高低来的。孙传庭是大明首辅,就从他开始。 听到皇帝这话,众人都是面面相觑,这是要干什么?不是看什么新发明么? 思路客 这个发明比较特别,必须一个个地看?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虽然他们心中这么想着,可皇帝在那兴致勃勃地看着,他们也不好多说,孙传庭更是带兵打仗出身,什么场面没见过,便也不再多管,当即出列,来到坤兴公主面前一礼。 坤兴公主微笑着用手示意,让他跟随着进入后堂那边。 孙传庭纳闷地转入后堂之后一看,发现这里的墙壁上挂着一块白布,在白布的前面,有一条凳子摆在那里。 凳子正对着一丈左右距离的地方,有一个三脚架固定着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整个后堂的窗户都拉着窗帘,但是又开着灯,不过这个灯是照着白布这边的。 所有的这个情况,他都看得稀奇,以前压根没见过。 孙传庭正在疑惑着时,就听坤兴公主微笑着说道:“请首辅大人就座!” 边上有侍女在的,当即跟着示意,让孙传庭去那块白布前面的凳子上坐了。 也不知道是搞什么鬼? 孙传庭心中滴咕着,在坐下之后,抬头看向坤兴公主,然后用眼神示意,接下来该怎么做? 收到他的示意,坤兴公主便微笑着说道:“抬头,看着这个相机,微笑下,保持最好的形象……” 一听这话,孙传庭便勐然想起崇祯皇帝用那个手机神器给他拍照时,就有过这么交代。 于是,他第一时间便盯向面前那个古怪的东西,但是,不管他怎么看,都看不出这个奇怪的东西,和皇帝胸口那个手机神器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孙传庭正在疑惑着时,就听坤兴公主继续对他说道:“一会这里有灯光亮起,别眨眼,保持微笑就可以了!” 说完之后,她便示意站在照相机后面的侍女可以开始操作了。 于是,那个侍女便钻进了照相机里面,没错,就是那种比较古老的照相机,事实上,这是因为感光材料决定的,等以后改进了,就会好一些。 然后就听到那个侍女在里面说道:“首辅大人,请看着镜头,一,二,茄子时,请不要眨眼!” 孙传庭其实已经有过照相经验了,感觉非常相似,但是面前这东西又明明和手机神器不同,此时又不好问,只好把疑惑憋在心中,然后先专心把事情办了再说。 当一二茄子喊出来的时候,忽然,一道亮光,有点类似闪电一样闪亮了一下。 孙传庭不由得愣了下,不过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听坤兴公主对他说道:“可以了,我们出去吧?” 孙传庭不由得很是奇怪,这就完事了?起来之后,他终于忍不住,便问坤兴公主道:“殿下,此乃何物?” “照相机!”坤兴公主知道他们肯定憋着疑惑,便回答他道,“类似于画画,但是非常真实的那种!” 孙传庭一听,顿时就又想起皇帝的手机神器了。那个画画,也是一瞬间就好了的,简直一模一样。不过似乎不会这么闪亮一下,外形也太不相同了。 他还有一肚子的疑惑,还想再问时,却已经随着坤兴公主转回了大堂。 孙传庭便没了机会,因为坤兴公主又在叫其他人进去了。而崇祯皇帝这边,却是在笑眯眯地和他们说话,让他也没机会问这个后堂的东西。 不过他也知道,如果需要他知道的时候,皇帝肯定是会说的,于是,他便按捺住了心中的疑惑,先不去想了。 随行的大明高级官员,便一个个地去了后堂,然后又转了出来,基本上,都和孙传庭一个样。 等最后一个出来之后,坤兴公主便向崇祯皇帝说道:“父皇,那儿臣去冲洗了!” “嗯,去吧!”崇祯皇帝笑眯眯地挥挥手说道,“朕在这里等着,做好了再出来!” 坤兴公主当即答应一声,便转入后堂去了。 冲洗?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冲洗? 内阁六部并司礼监的这些大明最高权势的官员,一个个都是心中郁闷,不明其意。 崇祯皇帝却不管他们,继续对他们说道:“神威步枪二型已经部分装备了轮台官军,朕看已经不用再等了,去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部那边补充物资过冬之后,明年便展开对沙俄帝国的报复,灭了沙俄帝国,诸卿以为如何?” 事实上,前期已经有部分明军到达了土尔扈特部,要想等火车修过去的话,还要好几年,不大现实。 有了神威步枪二型,明军的战斗力更高了一个档次,沙俄帝国的兵力又不多,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讨论过,觉得完全有能力灭了沙俄帝国的。 孙传庭等人听了,因为刚才一直在讨论着远征事宜,此时听崇祯皇帝下结论,他们也没多大意见,又从几个方面补充,说着这事。 不知道过了多久,后堂那边传来动静,坤兴公主又来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19 大惊失色 崇祯皇帝听到动静,便立刻转头看了过去,微笑着问道:“怎么样,都做好了?” 坤兴公主听了,只是一笑,却没有答复,转过身后,从身后跟着的侍女手中接过托盘,然后送到了崇祯皇帝面前。 众人看到这一幕,便纷纷转头看向坤兴公主手中的托盘,只是那托盘上面盖着一块红布,看不清里面有什么。 不过他们都能猜出来,估计那托盘上的东西,绝对和之前去后堂做的事情有关。 想到这点,他们又很好奇,很想见见,到底搞了个什么东西出来? 但是,有一天他们还是很肯定的。如果这个东西不重要,皇帝不会亲自带着他们过来的。 崇祯皇帝伸过手去,揭下了那块红布,随手递给了身边伺候的内侍,然后身手从托盘上取下一个东西打量。 孙传庭等人都是盯着的,立刻看到皇帝拿起的东西,似乎是本小册子,很薄,也小,大概只有普通书本大小的四分之一大左右。不过封面似乎是用橡胶做的。 这是什么东西? 第一时间,众人就再次冒出了这样的念头。 他们这么想着,就见崇祯皇帝已经拿到那本小册子,然后随手翻开看了起来。 “不错,不错!”就听崇祯皇帝微笑着点头说道,“这就是朕想要的效果!已经可以了!” 说完之后,他抬头看向内阁首辅孙传庭道:“孙卿,这是你的,收好了!” 说完之后,他身边的内侍连忙接过,然后转呈给了孙传庭。 众人都是转头看过去,就见孙传庭手中的册子,是橡胶封面,上面印着几个字,比较大,他们都看清了,其中封面正中竖写的是三个字:身份证,然后下面横写一行小一点的字:大明户部监制。 孙传庭看得清楚,不由得心中冒出一个疑惑,身份证?这是什么东西?身份的证明? 心中如此想着,他便连忙翻开了封面一看,顿时就呆住了。 只见翻开的这一页上部中间位置,竟然有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画像,准确地说,是缩小了的画像,绝对栩栩如生的那种。真要说的话,也就是比皇帝那手机宝物照出来的还差一点,因为这个画像是黑白的。 在这个画像的下方,则是一排排的小字。 第一行是,姓名:孙传庭,字:伯雅。 第二行是,户籍:京师东长安街明照坊。 第三行是,身份证号:010101万历2111。 孙传庭打量完之后,便再翻过这一页,发现后面一页还有一行小字写着,崇祯二十三年十一月,孙传庭出任大明首辅。在这几个字上,还盖着一个红色的小印章,是大明户部的字样。然后便是空白了,后面还有两页是空白的。 再之后,就又是一个橡胶底面,上面有印着一行字:崇祯二十六年三月。 看完之后,孙传庭大概能猜出来这是什么,但是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便连忙抬头问崇祯皇帝道:“陛下,这个身份……证是用作大明人口管理之用?” 以前虽然有户籍之类,但是说实话,就只是区区一点文字描述,非常模湖。也是如此,隐户极多。 如今虽然已经大规模整顿了,但是这种陋习,不可避免还是会有,如果一旦什么时候管理松懈的话,可能隐户又会大规模增加。 据说闽粤那边,已经有不少南洋藩国的人,成为了当地大户的隐户。 而这个身份证明,有这画像,又有详细的信息,如果再有人成为隐户,便不会容易了。 小书亭 不管怎么样,人口的管理,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重要,却又是非常难解的事情。 毕竟所有事情,都是要人去做的,如果连辖下有多少人,有什么人都不清楚的话,基本上事情都很难办! 此时,听到孙传庭的问话,崇祯皇帝略微有点得意地说道:“没错,这个身份证便是以后用于人口管理之用。凡大明百姓,不包括藩国及其他,都要有这身份证。换句话说,大明本土百姓才能拥有这个身份证,才能享有还有的权利和义务!” 天朝上国就要有天朝上国的样子,要不然,藩国的人都拥入本土,等到人多了再处理,就会有很多麻烦。 孙传庭听了,然后连忙又问道:“那这个身份证号,是不是又有什么讲究?” 其他的他不知道,中间那个万历21,该是指万历二十一年,他出生的年月,这一点,他还是猜得出来,也因此,便对其他数字也觉得有什么含义! “没错!”崇祯皇帝听了,便又点头说道:“前两位代表省,三四两位代表府,五六两位代表县,然后是身份证持有人出生年月,再之后1代表该人为男,2代表为女,3代表其他。最后一位是校验位,有一定的规则得到,可以初步核实这身份证是真是假!” 听到这话,司礼监那边的人,心中默默地把自己归入了3。 而孙传庭听完之后,便再次追问道:“那后面的这些白纸上所写,便是该人目前要做什么,或者要去做什么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没错,如果有事离开居住地,就要在这后面注明,是为路引。” “那要是都写满了呢?”孙传庭显然是打算一口气都问清楚地节奏,马上接着问道。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微笑了下,便又说道:“写满了便要重新到官府去换。第一次的身份证印发是免费,但后面若是要换,便要收钱了!” 顿了顿,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如果只是本县来往,不用注明,出了县,就要去县衙注明情况!” 在崇祯十五年以前,或者说蒸汽火车发明之前,水泥官道重修之前,绝大部分百姓,一辈子都是生活在出生所在地周边,方圆二十里之内,最远其实也就可能去下县城而已。 在蒸汽火车发明之后,水泥官道重修之后,交通便捷起来,并且出行成本也降低了,百姓的活动范围便会大一些。但是,再大,其实也是有限,绝大部分百姓,估计也是不会出自己的县。 那些经常会出现的,要么是求学的学子,但更多的是经商的商人。至于旅游,在这种时代也只是官宦世家,豪门大族才可能拥有的能力。 因此,这第一本身份证会主动用完的话,估计也就是有钱人家。对于绝大部分百姓来说,三张空白,按照已有的小字来估算,一辈子都写不完。 对于这些,孙传庭只是一转眼间就想到了,本来他还想问这个身份证明怕是不便宜,不知道要多少钱,这下子,他就不问了。 那些有钱人家的钱,对于做个身份证明而已,绝对不会看在眼里的。 所有这些,孙传庭都考虑了一遍之后,不由得感慨说道:“陛下所设之身份证明,微臣叹为观止,实乃治国理政之第一要器也!” 这个身份证明对他来说,是第一次见到,因此,段时间内他压根就想不起会有什么缺陷,更多的,是这个身份证明对于以前种种治理问题的解决,他倒是想到了。也是如此,他才会有如此感慨! 其他大明高级官员只能从孙传庭这里瞄到一眼,并不清楚这个册子里面是什么,听着孙传庭和皇帝的对话,心中就格外好奇。 特别是听孙传庭说这个册子竟然是治国理政之第一要器,更是把他们给勾得想抢过孙传庭手中的册子,看个究竟,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得到了如此之高的评语? 不过,这是在御前,并且对象可是大明首辅,这个抢得念头,也就只能是心中想想而已。 好在他们也不用等太久,崇祯皇帝在和孙传庭说完之后,便示意坤兴公主直接把盘子让内侍转给底下这些臣子,让孙传庭唱名,发这些身份证明都发下去。 不一会的功夫,所有照相之后的大明高级官员们,都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明,一个个都是不说话,翻着看,特别是盯着那个画像看,很是稀奇的样子。 其中户部尚书倪元路,看到这个身份证明上的信息,顿时就明白,以后制作身份证明的事情,将会交给户部来办,更是大喜。 他和孙传庭不同,心中得到这个结论之后,想起崇祯皇帝对首辅说过这个身份证明会是免费。一想起现在大明本土的人口,顿时心中就一咯噔,连忙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这个身份证明怕是不便宜吧,要是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免费的身份证明,这……这户部怕是付不起吧?” 这个东西,绝对是好东西,首辅所说治国理政第一要器,也绝对不是所说而已。但是,他觉得是免费的话,就太肉疼了! 崇祯皇帝听了,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当即一笑说道:“眼下的成本,就这么一本册子,要十两银子左右!” “什么?”倪元路一听,顿时大惊失色道,“十两银子?这……这……怎么可以免费呢?不对,就算不免费,怕是大部分百姓也交不起这个钱啊!”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20 什么情况 孙传庭在边上听到,却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 因为他了解崇祯皇帝,如果制作一张身份证明真得要这么贵的话,崇祯皇帝绝对不可能免费,朝廷就是再有钱,也支付不起的! 果然,就见到崇祯皇帝微微一笑,然后回答倪元路说道:“当然了,朕刚才说了,这只是眼下的价格!不要看这只是一本小册子而已,却集中了我们大明在化学方面最尖端的技术,都还只是实验室出品,还没有能大规模量产。估计要再过一年时间,这个成本能少于一两银子!” 听到这话,倪元路虽然松了口气,可还是在摇头,说道:“对百姓来说是勉强可以承受了,但是朝廷要承受大明本土所有人的第一份身份证明,这要付出的银钱还是太多了!” 对户部尚书而言,必须抠! 崇祯皇帝听了,并没有怪罪他,反而继续微笑着解释道:“就暂时来说,小儿容貌变化甚大,因此且先不做,大约成年容貌定下之后便再做,如此便能少很多人。” 大明人口在万历年间,差不多能有一亿五千万左右;后来因为频繁的战乱,旱灾,水涝,瘟疫等等,死了不知道多少人,虽然相比历史上,少了建虏入关屠杀的悲剧,总体而言,减员了一半还是有的。 从平定流贼之乱开始,朝廷又开始鼓励生育,设稳婆科,接种牛痘,甚至给予生小孩的补贴等等,使得大明人口又开始暴增。 但是与此同时,大规模地向海外分封藩王,又带走了不少国内的成年男女。综合来说,大明人口估计最多也就一个亿,其中还有一半都是未成年人。 倪元路从崇祯皇帝的话中知晓,这个身份证明的制作并不是眼下就会开始,也不可能一次性就要求大明本土的人都有,那么这个事情对于国库的影响,就相对会好一些了。 他同时也知道,这个身份证明对于治国理政的好处,在听完崇祯皇帝的话之后,想了下,最终补充要求道:“陛下,微臣以为,如若要再做这身份证明的话,就万万不能便宜了!” 倪元路也想得明白,会用掉第一本免费身份证明的人,绝对不会缺钱。刚好,就用这些有钱人的钱,好歹来补贴下免费制作的钱!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赞同地说道:“准奏,回头就由卿来定这个价格好了!” 说到这里,倪元路便没有话说了。 于是,崇祯皇帝转头,看向坤兴公主说道:“身份证明所需各原料,要尽快量产,把成本降下来!” 这个要求是意料中事,坤兴公主当即答应下来。不过她的内心,其实还是想去一趟辽东的宁古塔那边,因为她的夫君夏完淳在那边。 当然,这并不是夏完淳被流放了,而是在那苦寒之地修建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主要用于三硝基甲苯的研发。 这个实验具备危险性,且必须在温度低的地方实验,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可就算如此,这个东西也还是有毒,虽然有防护措施,可坤兴公主还是有点担心,想和她夫君在一起做这个事情,无奈她父皇不同意,让她搞相机这个东西。 如今,她就想快点搞定手中的东西,然后去宁古塔找她夫君,给他帮忙! 来城外的科学院,主要就是为了身份证这个事情。如今已经见识过了,崇祯皇帝便领着内阁六部等人回紫禁城了。 坐在龙辇上,崇祯皇帝摸出了手机,他有些担心刘伟超那边,便向刘伟超请求视频通讯,想问问刘伟超那边的情况。 刘伟超那边的小人,就是他所说得什么公知,砖家之类的,对刘伟超宣传华夏文明这事,攻击的愈发频繁了,甚至已经针对陈圆圆她们这些并不存在于刘伟超那个位面的人,提出了质疑,为此,还买通了刘伟超公司的人事,说没有陈圆圆这些人,从而大肆宣传,说刘伟超的公司有古怪,要求官府彻查之类的,说还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甚至更严重的事情。 虽然刘伟超说,这个事情他还能应付,但是崇祯皇帝却是知道,陈圆圆等人,其实是刘伟超公司的根基,是刘伟超最终能发展起来的重要人物,哪怕他这边让陈圆圆等人录视频进行解释,可因为无法亲自出面,这便是刘伟超的致命伤。 那些人针对刘伟超这么多年,如今终于抓住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刘伟超能怎么应付? 说真的,崇祯皇帝真得是有些担心! 手机链接视频通讯的声音一直在响着,但是刘伟超并没有接通,显然是有事情,这让他更是担心了,也不知道刘伟超那边怎么样了! 虽然说,就如今而言,没有刘伟超的帮助,大明帝国已经进入良性循环,绝对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了。什么亡国灭种,上吊自杀,那是绝对不可能再发生了! 可是,作为这么多年的朋友,或者可以说,是他唯一的朋友,说话不需要有任何负担,也能像普通人一样聊天,崇祯皇帝是绝对不想失去刘伟超这个朋友的! 视频通讯请求的时间到了,自动挂掉。 见此情况,崇祯皇帝便提着一颗心,反正还是坐在龙辇上,便再次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都……都……” 声音继续响着,但是刘伟超依旧没有接通。这让原本因为身份证明的事情而开心的崇祯皇帝,心情一下就不好了。 以前的时候,刘伟超就算有什么事情,在自己连续请求视频通讯的情况下,也会接通一下。如果不方便接电话,那也会立刻说明下再挂掉的。 下书吧 但是这一次,却是一直没有接通,颇有点反常! 崇祯皇帝以此推断,可能刘伟超那边遇到了从未有过的事情。 这么想着,他便更担心了。看着手机一直在请求视频通讯,却没人接通时,他心中叹了口气,便准备关掉。 可谁知,就在这个时候,视频忽然被接通,刘伟超出现在手机画面上。 崇祯皇帝一见,有点意外,连忙关心地问道:“怎么样,是遇到什么事情了么?真是很可惜,朕帮不了你那边!” 说话的同时,他观察刘伟超的表情,想通过刘伟超的表情来确认他的情况如何? 就见刘伟超的表情比较严肃,更多的信息,却是读不出来。 他正在想着时,就听刘伟超对他说道:“你挪动下手机,让我这边看下周边的环境。”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不明其意,不过还是根据刘伟超的要求,移动了下手机,让刘伟超看看他的周边,同时解释道:“朕刚从科学院回来,照相机的事情成了,做了身份证明,如今坐龙撵回宫!” 听到这个话,刘伟超在手机里又传来要求道:“那你到外面一下,拍下外面的情况看看吧!” 崇祯皇帝听了,便示意了下,龙撵立刻停下,随后,他一边走出龙撵,一边转过手机,看着手机里面的刘伟超问道:“怎么了,朕感觉有什么事情?” “没事!”刘伟超听了,马上回答他道,“我等下再和你说,你先给我这边看看情况!” 崇祯皇帝可以肯定,绝对有事,但是他不确定是什么事情,对于刘伟超的要求,他倒是不会反驳,便调转手机,开始给刘伟超看外面的场景。 此时,他已经回到城内,正在长安街上,道路的两边,都是五城兵马司的军卒在戒严,百姓们跪在警戒线外迎驾。 在长安街上,前面是各种旗帜牌面等等,由内侍举着,锦衣卫校尉护卫。在龙撵的后面,则是孙传庭等人,骑着马跟随。 只是这个时候,他们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停下,便纷纷下马候着。 皇帝和大明最高级别的官员出行,队伍很长,除了锦衣卫校尉之外,还有其他禁军。 龙旗飘扬,盔甲鲜明,特别是人的精神状态,绝对不是后世横店那些群众演员可比。 随驾的,大都是大汉将军,个个身高马大,就目视来看,威严效果绝对是最佳的。 “怎么样,可以了么?”崇祯皇帝拿着手机,转了一圈之后,便转回来自己看着手机屏幕问道。 刘伟超听了,眼睛好像看了下手机屏幕的外面,然后才又对崇祯皇帝说道:“就这样开着吧,你继续走,回宫,我这边看看沿途的情况!” 这时候,崇祯皇帝敏感地发现,刘伟超不是用“我”字,而是说“我这边”,这说明刘伟超那边,很可能不是他一个人。 那会是谁呢? 就自己和刘伟超用视频通讯的事情,他连他媳妇都是瞒着的啊! 不过,刘伟超既然不愿意说,崇祯皇帝也没有问,就按照刘伟超的要求,他坐在龙撵上,不过把门帘和窗帘都掀开着,用手机对着外面,继续回紫金城。 一直到了紫金城的文华殿前,崇祯皇帝才下了龙撵,又按刘伟超的要求,手机转了一圈之后,才听到刘伟超说道:“你先等等,我先挂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21 天威难测(为7月1000月票加更) 说完之后,刘伟超没等崇祯皇帝这边答复,就挂掉了。 崇祯皇帝见了,低头看着手机,久久无语。 刘伟超那边太反常了,他有点担心,不知道这次的事情,最终会是个什么样的发展? 本来的话,他还准备在文华殿继续议事的。但是刘伟超那边该是发生了重要的事情,他就有点无心议事了,最终,便取消了这次的议事。 首辅孙传庭等人,还在路上的时候,看到崇祯皇帝拿着手机扫视他们的时候,也发现了有情况。 对于崇祯皇帝的察言观色,那是最基本的,他们也很快发现皇帝的神态有点不对。 很自然地,他们敏感地发觉,皇帝的情绪和那个神器手机有关。 在各自散去,回自己官衙的过程中,他们也都有点担心,猜想着该不会是仙界出了什么问题吧? 历朝历代,就从来没有发生过太祖皇帝或者其他成仙的人在人前显圣的情况。 之前的时候,大明多灾多难,内忧外患之下,太祖皇帝于崇祯十五年赐下宝物,甚至到后来还和至圣先师一起显灵,最终帮大明重归太平,并且创立盛世,如今更是开疆拓土,华夏王朝从未有过的强大! 该不会是太祖皇帝的这些做法,违背了天条,如今被天庭发现,在追究这个事情了吧? 想到这个,孙传庭等人感觉,非常有可能! 毕竟太祖皇帝显灵,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几千年一来,能成神成仙的,肯定不止太祖皇帝一个人,但是偏偏只有太祖皇帝显灵了!天庭发现之后,如果不管的话,别的神仙也显灵,是不是就会扰乱了人间? 比如被大明灭掉的那些国家,他们的神仙是不是因为这个事情就向天庭告状了?天庭要是不管,他们也跟着下凡间。到时候,会不会出现人间战争中,都是仙人之间的战事了?战事双方成仙的那些,都下凡来参战? 传说中,周代商,似乎就是神仙之战? 想不明白,也没法往深处想,孙传庭等人,只好暗自担心,希望不是自己想得那样了! 和他们不一样,崇祯皇帝本人是知道,压根就没有什么神仙不神仙,而是另外一个位面而已。 要是大明拥有时空穿梭的机器,那遇到这种情况,他可以派人过去帮刘伟超解决麻烦! 想到这个,崇祯皇帝不由得对科技又重视了一分。 科技决定一切,这是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这个道理! 想着这个,他又仔细打量手中这个手机,看着这个时空通讯的应用软件,心中不由得又想开了。 如果这个时空通讯的公司,能帮他也行,付出一定的代价,可以让他派人去刘伟超那边帮忙! 他正在胡思乱想之时,忽然,就发现手机屏幕上弹出请求视频的要求,是刘伟超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一见这,崇祯皇帝来不及多想,便立刻按下了“接通”按钮。 手机屏幕上,就见刘伟超的表情严肃,第一时间,便对崇祯皇帝要求道:“帮忙在紫禁城走一圈吧,我这边的朝廷来人了,要核实下我说得是不是真的。” 崇祯皇帝一听,便知道自己没猜错,果然是有人,而且还是刘伟超那边的朝廷来人。朝廷的介入,不知道会有多大的影响,他有些担心,便问刘伟超道:“他们难为你了?” “没!”刘伟超听了,摇摇头说道,“先证实下给他们看,这很重要!” 崇祯皇帝看他的表情,并没有轻松高兴的样子,他就觉得,可能事实并没有刘伟超说得那么轻松。 与此同时,他发现,刘伟超所在的背景似乎有些特别,应该不是刘伟超的家,也不是办公室,不知道是哪里? 稍微犹豫了一下,最终他决定,还是要帮刘伟超,按照刘伟超所说得去做。 于是,他便依旧开着视频,出了殿门之后,让内侍牵来了一匹马,骑着马开始直播他的紫禁城。 一些重要的大殿,特别的地方,他都按刘伟超要求的,去转了一遍。 他的这个不寻常的举动,当然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不过他是皇帝,别人就算诧异,也不敢表现。 最终,也就是周皇后和田贵妃问了句,不过没得到崇祯皇帝答复,看到崇祯皇帝严肃着,她们也不敢继续追问。 在转了一圈之后,崇祯皇帝把手机对准自己,然后看着刘伟超问道:“还需要拍别的什么么?”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当初自己刚拿到手机的时候,刘伟超也是这么做,要证明自己就是历史上的崇祯皇帝。 想起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便补充问道:“需要朕让内侍脱下裤子看看么?” 刘伟超听得有点意外,抬头看了下屏幕外面,然后才转回头对崇祯皇帝说道:“不用了,已经可以了。” 说完之后,他想了下,又补充对崇祯皇帝说道:“我接下来要去一趟京师,回头有消息了再联系你!” 此时的崇祯皇帝,知道刘伟超身边有外人在,并且是朝廷的人,他知道不方便说话,便点点头说道:“好,有什么需要就联系朕好了!” 刘伟超听了,没有说话,只是脸上有点欣慰的表情,点点头,便挂断了视频通讯。 崇祯皇帝看着没了刘伟超面容的手机,沉默了一会,随后便小心地收回到胸口的香囊里面。 随后,他想了下,便去了田贵妃那边。 田贵妃和别人不一样,因为要给刘伟超提供视频的原因,从最初的时候,她就知道了刘伟超那边的情况,算是除崇祯皇帝之外,最了解刘伟超的。并且,因为刘伟超的原因,救下了她的儿子,因此,在这后宫中最感激刘伟超的,,田贵妃绝对是其中一个。 当然了,最关键的,还是崇祯皇帝还是最宠爱田贵妃。 田贵妃这边,正在纳闷呢,就见到大白天的,崇祯皇帝不处理政务,竟然跑到他这里来,联系之前崇祯皇帝的反常,便连忙关心地询问了。 崇祯皇帝的心情不好,挥手让其他人都退下了,然后在田贵妃的面前,叹了口气,躺在了太师椅上。 哔嘀阁 田贵妃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看到崇祯皇帝叹气了。见他这个样子,就更是担心,连忙上前给他按摩,然后再次询问情况。 崇祯皇帝来这里,就是想找个说话的人,便开口说道:“刘伟超那边的朝廷,已经发现了他能和朕通讯,如今他被押解去京师了,不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 田贵妃听了一惊,不过马上想起一事,便安慰崇祯皇帝说道:“好像刘伟超那边对此事已有心理准备,该是不会有事的!“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当然也知道。但是,所谓的关心则乱,他终归还是担心的。 这种糟糕的心态,已经很久没有了。而这,全是因为刘伟超的帮助。 虽然说,如今的大明,已经不用依靠那个世界,一样是盛世,一样是全球最为强大的国家,一样可以征服全球。但是,刘伟超是他的朋友,唯一的朋友,他不想他的朋友有什么事情!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点点头,有点担心地说道:“天威难测,谁知道那边的朝廷是怎么想的。对于那个世界来说,刘伟超也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而已!” 田贵妃一听,心中默默地吐了个槽:你也知道天威难测? 不过表面上,他肯定不会说出来的,而是继续安慰崇祯皇帝道:“陛下请想,刘伟超的所作所为,又不会祸害他们的朝廷,甚至可以说,是有利于他们的朝廷,那朝廷为何要难为刘伟超,是吧?” “话是这么说!”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随后,他最终还是轻轻地叹口气,然后不说话了。 田贵妃能看出来,崇祯皇帝是很担心刘伟超。对于另外那个世界的事情,说真的,确实有点无能为力,最终,她也不说话了,只是给崇祯皇帝按摩,缓解下他的疲惫。 不知道过了多久,周皇后该是听说崇祯皇帝来了这边,可能是因为之前崇祯皇帝的反常,就也找了过来。 这个时候,不知不觉间,崇祯皇帝已经睡着了。周皇后见此,便没有打扰他。 周皇后知道,崇祯皇帝每天忙于政务,其实也是挺累的,能睡会就睡会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崇祯皇帝突然一下惊醒,连忙拿起手机一看,却见刘伟超在手机里哭着对他说道:“不好了,我被判了斩立决,马上要拉去斩首了……” “不要,不可能!”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惊,连忙冲着手机喊道:“你们的皇帝呢,朕要和他对话,凭什么要杀你……” 崇祯皇帝也是急了,正在愤怒着呢,忽然就听到一个声音喊他道:“陛下,醒醒,陛下,醒醒!” 崇祯皇帝睁开眼睛一看,发现是田贵妃把他给推醒了,原来刚才是做了一个噩梦! 心中刚松了口气时,就听到胸口香囊里面的手机传来动静,这一次是真得了,刘伟超那边联系他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22 突飞猛进 , 不过崇祯皇帝也有点怀疑,从临安过去京师,这么快就有回复了?</p>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连忙打开香囊,取出手机来看。</p> 果然,就看到手机屏幕上,是刘伟超向他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p> 崇祯皇帝一见之下,连忙按下了“接通”按钮。</p> 边上的田贵妃也是很好奇,探过头去看情况。</p> 只见手机屏幕上出现了刘伟超,脸上带着笑容。没等他说话,崇祯皇帝便明白,肯定是有好事。</p> 呵呵,梦是反着来的,没错!</p> 心中这么想着时,就听刘伟超对他说道:“我这边会有朝廷出面,帮我背书,不但保证我的公司没问题,并且还会为《永乐大典》背书,正式全部向全世界公布。”</p>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很是开心,难怪刘伟超的脸上都是笑容了。那个公布《永乐大典》可是他的心愿啊,有朝廷出面证明是真的,原本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就变得简单了。</p>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到刘伟超又接着说道:“还有,我这边朝廷会专门派人了解你那边的科技树,然后负责提升你那边的科技水平,帮助你征服全球,传播我们的华夏文明!不过……”</p>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喜。</p> 虽然刘伟超已经有钱,能给他传资料过来,但是,有多时候,有钱也未必能传给他需要的科技学识和步骤。但是,如今有朝廷的人,专门为他这边提升科技水平,那可想而知,大明会受益无穷了!</p> 这么想着时,听到刘伟超来了个“不过”,他便连忙追问道:“不过什么?”</p> 刘伟超正要说呢,被崇祯皇帝给打断了,心中不由得好笑。他和崇祯皇帝交往这么多年,已经很久没见到崇祯皇帝这么焦急了。</p> 于是,他便连忙回答道:“不过我这边的朝廷想研究这个时空通讯的秘密,有的时候,需要你来配合做些事情,就类似通讯这样的简单事情。”</p> 一听是这个要求,崇祯皇帝便毫不犹豫地说道:“别说能帮朕全面提升科技水平,就是能保证你无忧,朕也是愿意做的!”</p> 刘伟超一听,心中不由得很是感动,便连忙解释道:“其实我这边的朝廷,对于《永乐大典》也是非常重视的,能联系上你,重新续上华夏文明,还是很支持的。从此以后,由朝廷的背书,我们华夏文明必然会重现天下,让所有人看看,我们的祖宗,当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p> 事实上,之前的时候,刘伟超没说,朝廷原本是要把手机拿去的,结果发现,时空通讯软件是和刘伟超绑定的,因此,最终便有了这样的结果。</p> 很显然,刘伟超的义务之一,也要和崇祯皇帝一样,配合研究时空通讯的秘密。</p> 当然了,这个事情,是个好事,刘伟超当然也乐意配合的。这是互利互惠,双赢的事情。</p> 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那些恶心的苍蝇,在他的周边嗡嗡地飞了,也不可能再恶心到他了。</p> 随后,崇祯皇帝也终于见到了朝廷的人,稍微寒暄了一下,最终和崇祯皇帝的联系人,还是刘伟超。</p> 这个事情,算是尘埃落定,并且还是一个让他非常满意的结果。</p> 不用说,崇祯皇帝非常高兴,当时就来了精神,也不再担心颓废了,便又要去处理政务了。</p>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都还没有召集内阁六部尚书议事呢,西厂提督并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找过来了,一脸担心,向他禀告道:“万岁爷,如今朝堂上下,有一些谣言,奴婢觉得事关重大,须得第一时间向万岁爷禀告才行!”</p>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意外,便收了笑容问道,“什么谣言,说来听听?”</p> <a id="wzsy" href="http://www."></a></p> 类似这样的事情,也就崇祯十五年左右的时候还有,等到后来,慢慢的就没了。他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又有这样的事情,他的脸色不好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p> 王承恩听了,便更加小心翼翼地禀告道:“朝堂上下如今有传言,说可能是天庭那边发现了太祖皇帝私自下凡显灵的事情,可能会有处罚,因此,不少人都人心惶惶。”</p>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听得一愣,这是什么和什么啊?</p> 不过很快,他又立刻回过神来了。肯定是自己今天反常的举动,让很多人看到,他们就开始瞎猜了!</p>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一笑说道:“没有这事,不用管这个……”</p> 刚说到这里,他忽然不再说下去了。</p> 因为他想到,或许可以改个说辞,让他的子民更有信心,也更乖乖听话一点。</p> 不过到底换个什么说法好,崇祯皇帝还是要想一想的,便低头思索起来。</p> 王承恩见此,不敢打扰,便静静等待。</p> 说实话,他的心中其实也是很惶恐的。之前崇祯皇帝的反常举动,让他一样猜测,怕是天庭发现要处罚的这种想法。</p> 可以说,他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天庭最终是要处罚太祖皇帝。因为他是太祖皇帝显灵的最大受益者之一。</p> 原本他只是司礼监的一个普通秉笔太监而已,在皇帝眼中估计也是可有可无的那种。</p> 但是,从太祖皇帝显灵,赐下手机宝物之后,他就一下获得万岁爷的信任,甚至可以说,是所有内侍中最受万岁爷信任的人!</p> 如果没有了太祖皇帝的显灵,他都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受万岁爷重视了。</p> 刚才崇祯皇帝否认天庭会处罚太祖皇帝,这让他心中一安,但是,崇祯皇帝又不说话了,这又让他心中没底,只能带着一点不安在等着结果。</p> 只是过了一会的功夫,就见崇祯皇帝抬起头,微笑着说道:“天庭对于太祖皇帝在人间推广格物学,深感欣慰,以后会通过朕加快格物学的传授!”</p> 一听这话,王承恩不由得大喜,这就是说,太祖皇帝私自下凡显灵,天庭不但没有追究,反而会更支持太祖皇帝这边,那岂不是说,大明得到了天庭的认可,以后会越来越好了!</p> 最为关键的是,他自己的地位也将继续保持了。</p> 这么想着,王承恩连忙向崇祯皇帝恭喜,并且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的用意,又立刻向崇祯皇帝说道:“奴婢觉得,该是让朝堂上下都知道天庭的意思,免得他们胡猜乱想!”</p>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呵呵一笑道:“去吧!”</p> 于是,王承恩领旨,大张旗鼓地开始宣传这个事情。</p> 孙传庭等人闻讯,都是大大松了口气:这么一来,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p> 与此同时,他们不由得也期待了起来,天庭直接给予支持的话,不知道格物学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p> 毕竟就如今的格物学,就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之后不知道还会带来多少惊喜!</p> 这个事情,随后传到了宫外,传到了民间,让所有知晓事情的百姓,官绅,王公勋贵皆是惊喜交加。</p> 有了天庭的直接支持,大明必然是越来越强大!大明上上下下的日子,必然也是越过越好!</p> 不过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原本可能还会偷偷摸摸地违法乱纪,期待不被发现;可如今,听到这个事情之后,都不敢再做了。</p> 毕竟以前的时候,太祖皇帝虽然显灵,有可能管不过来,也不会管小事;但是,如今天庭都表态了,谁知道天庭对于大明的支持到一个什么地步?</p> 万一要是说连门神、土地神等等,都会把看到、听到的事情禀告到太祖皇帝那边去汇总,然后太祖皇帝直接把记录这些事情的天书给了当今皇帝,那就完蛋了的!</p>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p> 这些心怀鬼胎的人,以后可能还会违法乱纪,但是至少在刚听到消息的一段时间内,可都不敢乱来了。</p> 而相应的,崇祯皇帝的声望,自然又跟着这个事情的传播,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p> 至于崇祯皇帝自己,则没空管这些事情了。他去了兵仗局、科学院等等地方,把大明这边最新的科技,又是视频又是语音说明,给刘伟超那边传过去。</p> 为了保证刘伟超那边能最准确地了解这边的情况,崇祯皇帝甚至还亲自去了一趟天津造船厂,这是他出生以来到过最远的地方了。</p> 至于再远的地方,比如宁古塔那边的化学实验室,琼州的橡胶厂、农业研究所等等,就只能根据汇报给他的情况,用语音详细地向刘伟超那边做了说明。</p> 就只是这些事情,就忙得他根本没时间去处理其他政务了。但是对崇祯皇帝来说,他认为很值!</p> 之后,刘伟超那边,果然给过来了针对性的,更具体的一些措施,开始帮崇祯皇帝重新梳理点他的科技树。</p> 不得不说,有国家力量介入之后,崇祯皇帝这边的格物学,顿时来了个突飞勐进。</p> 在其他事情上,最主要的还是藩王封建原莫卧儿帝国那边,由内阁牵头在操办这事。而莫卧儿帝国境内,李岩所领远征军,也开始征讨其他地方,灭一切不服。</p> 这些都需要时间,至少这个崇祯二十五年是肯定完不成的。</p> 与此同时,李自成等人,在法国自然不会是默默无闻,老死客乡!</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23 不甘寂寞 , 在十七世纪初,欧洲其实是在经历巨变!</p> 首先,从1618年到1648年期间,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十年战争。</p> 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最终,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p> 这场战争,估计死了八百万人,绝大部分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人。战争的结果,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分裂,曾经的霸主西班牙开始衰弱,法国和瑞典开始崛起,荷兰和葡萄牙开始独立。</p> 在这三十年战争结束之时,虽然法国开始崛起,但是其随后又和西班牙开始了新一轮的战事,史称法西战争。</p>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这场战争会持续11年,一直到1659年才结束。</p> 但是,崇祯皇帝的蝴蝶翅膀扇动之下,虽然没有影响三十年战争,但是,终归是影响到了这个法西战争。</p> 事情是这样的: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法国参战,也是打得没钱了。于是,首相马萨林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向有钱人借钱,并以允许他们征收捐税和收取国家的收入作为交换条件。</p> 不用说,这些有钱人怎么可能会吃亏,当然是趁着这个机会尽量剥削百姓赚大钱了。</p> 而这个时候,法国又开始和西班牙打仗,这又要花钱,于是借钱给首相的那些有钱人就继续剥削。这种情况,可以很明显地总结出一个结论:官逼民反。</p> 最终,法国人开始造反了,史称投石党运动。</p> 要知道,这是法国人一边和西班牙打仗的时候,一边出现了内乱。</p> 正好在这个时期,被荷兰人卖到了法国的李自成等人,便见证了这个乱局。</p>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初来乍到,这里还是异国他乡,连语言都不同,因此,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都是蛰伏,暗自旁观这一切。</p> 等到这个崇祯二十五年,也就是1652年的时候,他们眼看着农民起义要被镇压下去了,终于忍不住动了起来。</p> 这个时候,本来法国的孔代亲王领着西班牙军队都杀到巴黎附近了,但是被法国名将蒂雷纳拦住,且连战连捷,遏制住了孔代亲王的叛军。</p>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被法国百姓看作罪魁祸首的首相马萨林第三次辞职,让法国百姓出了口气,不再支持孔代亲王,导致孔代亲王最终被蒂雷纳所部击败。</p> 这个时候,孔代亲王连吃败仗之下,不由得很是忧虑。</p> 整个军队的士气,也因为连续败仗之下很低落。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或者说被欧洲人称之为伟大的军事家的大孔代,自然看出他离全面失败已经不远了。</p>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亲卫进入中军帐向他禀告道:“殿下,有两名东方人在营地外要求觐见,说他们有办法帮到殿下,解决殿下的危机!”</p> 大孔代一听,很是惊讶,这里可是法国,黑奴很常见,但是,哪来的东方人?</p> 要是一般人这么说的话,估计大孔代压根不会理会,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是非常有名的军事将领,曾经帮助法国打败了西班牙,获得了陆地霸权。这个时候,能入他眼的人,估计也就是和他齐名的蒂雷纳了。</p> 但是,他听说来求见的人,竟然是东方人,他就有点好奇了,于是,大孔代便命令道:“竟然敢说这么大的话,你去告诉他们,要是让我不满意的话,我就吊死他们!看他们还敢不敢来见我!”</p> 说完之后,看着亲卫走出了中军帐,他有点好奇地看着门口,心中想着:东方人是怎么跑这么远来的?不知道是东方哪个国家的?西班牙人曾说,东方那边也就是那个什么大明帝国厉害一些,但是,他们都计划出动两万远征军,就能征服那个大明帝国的。</p> 对了,之前有传言说,那个大明帝国还想要荷兰和葡萄牙成为他们的什么藩属国,真得是搞笑了!这手也伸得太长了吧!不自己掂量掂量,以为自己是谁?想到这里,大孔代忽然有一种感觉,营地外的两个东方人,指不定就是大明帝国的人,因为都让他感觉有一种狂傲,敢说大话。</p> 这么想着时,他忽然又想起来,荷兰人从大明帝国那搞到了蒸汽机图纸,如今各国都在打造这个蒸汽机,就目前已经得到的消息来说,这蒸汽机还真有不少好处的。</p> 该不会,那大明帝国真得是有两把刷子了吧?</p>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连带着对营地外面的东方人期待起来,该不会那两个东方人也有两把刷子,能帮到他?</p> “那就看看吧,如果是来自大明帝国的人,估计就不会怕吊死,是真有本事的,他们就会来见自己!”大孔代想着这些,喃喃自语地下了定论。</p> 正在这时,他就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随后,中军帐的门帘被掀开,亲卫带着两个人走进了中军帐。</p> 大孔代一见,发现这两个人,果然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东方人。不过让他有点好奇的是,这两个人,其中一个,戴着一只眼罩,好像是瞎了一只眼睛;另外一个人,则是身材高大,孔武有力。</p> 这两人都有一种气质,让大孔代一看之下,就觉得这两人不是普通人,很可能是久居上位,经常发号施令的人。</p> 难怪营门外的人,看到这两个人之后,对他们的大言不惭,并没有无视,而是选择了上报。</p> 不知不觉间,大孔代自己也被这两个人的气质影响,态度明显端正了一点。</p> 只见这两个东方人见了大孔代之后,都用法国的贵族礼节,给大孔代行了一礼,然后就听到那个瞎了一只眼睛的人对大孔代说道:“尊贵的亲王殿下,我们两人愿意为亲王殿下效力,帮亲王殿下反败为胜,最终夺取王位,君临天下!”</p> 这个真得是好大的口气,一般人绝对说不出来的。能说出这种话的,要么是疯子,要么就真得是有能耐的。</p> 大孔代心中如此想着,便不接他的话,只是问道:“你们两人,到底是何人?”</p> 听到他这话,这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其中这个瞎了一只眼睛的人回答他道:“我乃大明帝国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李自成,这位是我麾下第一号大将刘宗敏!”</p> 在法国的将近两年时间内,两人不但学会了法语,并且也基本上了解了法国这边的情况。</p> 听到这个法国亲王问他们的身份,便直接把他自封的,听着最有威势的称号搬了出来。</p> 果然,大孔代一听之下,顿时大吃一惊。</p> 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一听就是非常厉害的封号!</p> 想到这里,大孔代更是对李自成两人尊敬了一分,但是与此同时,他也非常奇怪了。既然是这么厉害的人物,怎么跑法国来了,并且看上去,就和普通百姓差不多的样子?</p> 于是,他便按捺住了心中的想法,只是冷冷地问道:“你们两人,该不会是来我们法国招摇撞骗的骗子吧?要不然,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这么尊贵的人物,如何会有你们这等下场?”</p> 听到这话,李自成不由得也叹了口气道:“殿下没听说过吧,人谁没个高潮低谷之时,就算是殿下,不也是有过威名赫赫的军功威望,也有过狱中囚犯的经历?”</p> 大孔代在三十年战争的末期,打出了名,成为法国军队中最为优秀的指挥官,那是他最为辉煌的时候。</p>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com">156n.com</a></p> 随后,又因为国内的争权夺利,他被奥地利的安娜皇后囚禁,后来被营救出来之后投奔了西班牙,才领着西班牙军队跑来报仇的。</p> 此时,大孔代听李自成这么一说,想起自己的经历,很是有点感慨,无形之中,对于李自成和刘宗敏两人,也多了一点好感。</p> 于是,就听他和缓了语气问道:“我想听听你们两人的故事,不要说谎,一旦被我发现说谎的话,我不介意吊死你们两人!”</p> 李自成听了,一点都不意外,马上就回答道:“我领兵曾达百万之众,纵横大明帝国多个省份,面积至少有你们十个法国那么大。眼看着,我都要打败明国皇帝了……”</p> “什么?”大孔代听到这里,不由得一惊,打断了李自成的话道,“你是造反的?”</p> “怎么了?”李自成一听,毫不在意地说道,“如今殿下不也是在造反么?”</p> “……”大孔代一听,顿时无语了一下,随后一挥手说道,“那你继续说吧!”</p> 于是,李自成便继续对大孔代说道:“只是很可惜,正在这个时候,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显灵,扭转了战局不说,我的手下将领纷纷背叛我,以至于我功败垂成,不得不远走洞吾。阴差阳错之下,我们更是到了法国。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我才算是看出来了,上天要我们来这里,其实就是为了帮到殿下而来的!”</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24 流贼战(为八月500月票加更) , 大孔代直接便忽略了后面半句话,或者说,他是被李自成前面的话给震惊了,立刻追问道:“你说什么,明国的开国皇帝显灵了?这是什么意思?”</p> 刚刚过去的三十年战争,其实就是宗教战争,几个教派的支持者打仗,外加世俗王权的争夺。</p> 但是,不管怎么打,也没见到有真正的神迹。</p> 因此,大孔代一听远东那边有神迹,说实话,他是有点不信的。</p> 李自成听了,带着一点恨意说道:“没错,要不然以那昏庸的明国皇帝,断然不可能翻盘的。听闻,太祖皇帝和至圣先师一起在金銮殿上显灵,满朝文武大臣都是亲眼所见!”</p> “不是你亲眼所见?”大孔代听了,有点失望,追问道。</p> 李自成听得无语,不得不提醒道:“我是造反的,能去皇宫看么?”</p> 他当然不知道,如果是原本的历史的话,他还真得亲自去了皇宫的。</p> 大孔代听了,心中想着,我如今也是造反的,但是我却去过皇宫好不好!</p> 不过,这个话他没说,而是问了他更为感兴趣的事情道:“那明国的太祖皇帝是怎么个显灵法,你又是如何被翻盘的?”</p> 眼前这人,说他曾率领过百万大军,真要这么多军队的话,他难以想象,还能怎么输?</p> 李自成听到他的问话,稍微犹豫了一下,随后便回答道:“明国皇帝好像换了一个人一般,看人变得非常准,对于那些妨碍他的人,变得心横手辣,从开国世袭下来的国公都杀,突然就有钱了,打造精良军械,护甲,还仿佛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很早就开始算计……”</p> 他事后回想,就觉得开封之战打得蹊跷。不说他到达之前,那孙传庭竟然会提前到达开封,针对性的进行部署,更有远在四川的石柱白杆军,也会出现在那边,如果不是太祖皇帝算到,他是不信的。</p> 并且,要不是太祖皇帝显灵,他才不会信那个昏庸皇帝能杀世袭国公。</p> 突然之间,朝廷那边一下大变样,如果说这是来自太祖皇帝的能力,却是完全能解释通的。</p> 大孔代听着他讲解大明帝国的种种神奇之处,并没有开口打断,只是心中衡量而已。</p> 没有神兵天降,没有天使降临,他是不大相信的。他更相信,是那个明国皇帝做好了本职工作。</p> 不过听李自成这么一番讲解起来,他大概也相信了李自成应该不是骗子。</p> 如果是骗子的话,不可能编出这么完美的谎话,特别是其中还有很多涉及军伍的。</p> 但是,你要说他有多相信李自成,那也未必。</p> 这不,等李自成说得差不多之时,大孔代忽然开口问道:“你说,你是来帮我解决当前的困境,不知道有什么高见?”</p> 说了这么多,终于到了正题。</p> 李自成清了下嗓子,认真地对大孔代说道:“如若我看得没错,殿下这么打下去必败无疑,不过只要殿下按照我们的提议改变战法,便能反败为胜!”</p> 大孔代听了,脸色有点不好看,他可是法国最有名的将领,竟然被遥远东方来的外人都看出来,他必败,这绝对是一件没面子的事情。</p> 此时,他心中想着对方也是带兵之人,同时也有点好奇东方的战法,便在语气上多了一分尊重问道:“那你们的提议是什么?”</p> 李自成听到这话,立刻严肃地说道:“放弃攻打巴黎!”</p> “嗯?放弃攻打巴黎?”大孔代一听,有点意外道,“真要这样,我不是前功尽弃了?如果我能打下巴黎,那这次的战事,就是我胜利了啊!”</p> 李自成听了,毫不犹豫地问道:“问题是殿下打不下巴黎,如今的局势,已经是敌强殿下弱的态势,如何能战?”</p> 大孔代听了,不由得默然。这是事实,没法反驳。</p> 李自成见他沉默不语,便提高了一点声音,继续说道:“敌强我弱,则避开敌人之主力,寻找敌人的薄弱之处,壮大我军的同时,削弱敌军,如此才能敌我态势转变,直到我强敌弱,便是决战之时!”</p> 根据历史评论,大孔代强于战术,而蒂雷纳擅于战略。也是如此,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两人的组合,才让法国成为欧洲陆地霸主。</p> 而在大孔代和蒂雷纳的对决中,大孔代在战略方面的失误,使得他哪怕战术精湛,最终也是败在蒂雷纳手中。</p> 相对而言,李自成就是战略大家了。最终他能在明末脱颖而出,不是没有道理的。</p> 通过判断法国的战事,他一眼就看出了大孔代的短板,并且也认识到,他和大孔代的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因此,他便主动找上门来了。</p> 此时,他所说得这段话,犹如惊雷在大孔代耳边炸响一般,让大孔代为之一震。如果不是有真正水平的人,是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来的。</p> 这么想着,大孔代的态度立刻端正了起来,当即喝令亲卫上茶,同时也请李自成和刘宗敏就座,然后用那种恭敬地神态问李自成道:“那具体来说,我该怎么做才好呢?”</p> 李自成自然能看出来,这是真正得到大孔代的重视了。</p> 于是,他更来了精神,又给大孔代讲解道:“简单地讲,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朝廷军队强的地方,就避开不战,专门寻找朝廷官军薄弱之处攻打。以强击弱,不断打胜仗,获得粮草,补充兵员,我方才能越战越强!朝廷官军有守土之责,必定会顾此失彼。”</p>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一点嗓门,强调说道:“此等战法的关键,在于流动作战。”</p> 大孔代听得连连点头,他本身对打仗就很在行,只是着重于战术了。此时听到李自成的战略讲解,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p> 对啊,为什么死揪着巴黎不放呢?明明打不过蒂雷纳,为何还要和他硬打?</p> 感觉到自己学到了新的学问,大孔代兴奋了起来,连忙又谦虚地请教道:“那具体的执行上,我又该怎么做为好呢?”</p> 这些事情,都是李自成当年拿手的,因此,他想也不想,立刻接着说道:“流动作战中,在于不断强大自己。因此,每到一地,便收集当地粮草,迫使当地百姓想要活命,便得为殿下效命。可驱使他们进攻敌军,消耗敌人,最后主力出战,一站而胜之。”</p> “大浪淘沙,那些百姓能在战后留下来的,便可作为精锐之用。如此反复,殿下之军,便能越打越强。而朝廷那边,地方上一旦没了粮草,必然要想办法救济,否则民必怨之,不用殿下出面,他们就会反了朝廷,亦是有利于殿下……”</p> 流贼的那一套做法,被李自成娓娓道来,说得大孔代有时候点头,有时候摇头,有时候赞赏,有时候也是皱眉。</p> <a id="wzsy" href="http://www."></a></p> 原因很简单,大孔代的身份地位,和李自成当初的身份地位不同,并且国情也不相同,李自成的一些做法,他做不出来。</p> 但是,从纯粹的军事角度来说,大孔代也确实有这个眼光,能分辨出李自成所说得法子,确实很有用处。</p> 比如说,攻打一地之前,先派人混进城去,然后再领兵过去攻打,里应外合,打下城池。大孔代看来,确实不错。</p> 但是,说打下一个地方,就把当地的贵族杀了,抢了他们的粮食,分一些给穷人什么的,他就不赞同了。因为大孔代本身就是一个大贵族。</p> 从本质上说,他和李自成是不同的。</p> 中军帐内,大孔代和李自成交流着,彼此说着看法。</p> 也亏了大孔代更多的是领兵打仗的将领,因此和李自成有很多共同之处,才没有因为一些意见的不同就翻脸。</p> 就这么的,李自成也基本上明白了大孔代的顾虑之处。</p> 在喝了口茶,润林润嗓子之后,他便问大孔代道:“殿下,此战要是失败了,朝廷是不是会放过殿下?又或者说,殿下依旧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p>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孔代被打败之后,只身逃亡西班牙,一直到法国国王亲政之后,有感于他的军事才能,才赦免了他。</p> 当然了,大孔代肯定是不知道这个历史的。他自己想想,以他的所作所为,要是被朝廷抓住的话,被判绞刑也不是不可能,更不用说,还可能会有享受荣华富贵的可能性。</p> 看到大孔代沉默了,李自成便继续一针见血地说道:“之所以你会连打败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贵族都抛弃你了,改为支持朝廷。既然他们不仁,你不义在后又有什么问题?”</p> 说完这话之后,他看到大孔代似乎有点意动,便进一步说道:“对于敌人,绝对不能心慈手软,你领兵打仗多年,这个道理不会不懂吧?最多对于那些臣服你的贵族,你可以不动他们。但是支持朝廷的贵族,便是你的敌人,为何就不能动?”</p> 最终,大孔代被说服了。当然,这也和他觉得自己已经处于绝境有关!</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25 求援 , 随后,李自成和大孔代又就具体的战术细节展开了交流。</p> 在这个位面上,东西方的军事交流,这怕是第一次了。</p> 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大孔代,都是获益良多。于是,大孔代任命李自成为自己的副手,刘宗敏为斥候队的队长,开始了不同以往的行动。</p> 蒂雷纳这边,原本对大孔代很熟悉,战事打到这份上,他也已经有很大的把握结束战事了。结果,大孔代突然就撤离,直接把他搞蒙了。</p> 以他对大孔代的了解,这个情况绝对反常。纳闷之余,只能一边上报法国王室,一边派兵去追击,看大孔代到底退往哪里去?</p> 按照他的想法,大孔代最好是退往西班牙去,结束这个战事,那就是最好了。</p> 结果没想到,大孔代这个战术大家和李自成这个战略大家一结合,在法国展开了流窜作战,顿时就让法国各地热闹了起来。</p> 一份份的军报,不断地飞报巴黎。</p> 今天哪里失陷了,明天又有什么地方被攻破了,总之,蒂雷纳只能追着大孔代所部的屁股跑,顺带着收拾被大孔代祸害后的残局,让他非常地头疼。</p> 这个时候,投石党运动已经到了末期,法国的陆军原本有十五万人,经过这个内乱之后已经锐减到了五万人左右,整个国家原本就已经动荡不安。</p> 先是三十年战争,然后包税的商人对百姓压榨,再是投石党运动的内乱,西班牙人还掺合一脚,法国民生之艰绝对是难以想象的。</p> 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蒂雷纳镇压了大孔代的叛乱,随后又在对西班牙的战事中取得胜利。路易十四上台亲政,没收了类似和珅的首相马萨林的财富,赚了一大笔,如此种种情况下,才有了法国最终还是崛起为霸主的道路。</p> 可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蒂雷纳并没能彻底镇压大孔代,反而被大孔代的流贼式战法搞得精疲力尽,整个法国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p> 在这个过程中,留在巴黎为奴的牛金星和宋献策,也听说了大孔代身边有两个东方人的事情,特别是其中一个人还是独眼的特征,非常明显,让他们一下便知道,这便是他们的大将军。</p> <a id="wzsy" href="http://www.ahzww.org">ahzww.org</a></p> 于是,两人合计之后,逃出了巴黎,去投奔了李自成。</p> 法国的内乱,让西班牙笑开了花,但是,在三十年战争中,其实西班牙损失比法国还重。大孔代的叛乱,西班牙人又要支持,因此,要说能得到多大的利益,暂时也看不出来。</p> 但是,相对于原本的历史来说,西班牙还是能多喘口气的。也因此,原本西班牙对葡萄牙独立的镇压,只是走了一个形式而已。但是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效应的影响,镇压的力度就比原本的历史上要大多了。</p> 这么一来,就苦了葡萄牙人了!</p> 欧洲大陆的西南部,又是乱成了一团。欧洲中部的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并且因为在三十年战争中死伤绝大部分青壮,此时其实只是奄奄一息而已。</p> 荷兰倒是受益了,法国自顾不暇,边上就没了强国,又从大明帝国搞到了蒸汽机,商业为重的荷兰,就搞得风生水起。</p> 英国砍了他们国王的脑袋,克伦威尔实施军事独裁,还没多少精力顾及外面。</p> 欧洲大陆上,原本有一个强国叫波兰立陶宛联邦,这个国家的骑兵非常有名,估计也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骑兵,叫做翼骑兵。</p> 然而,随着瑞典的崛起,加上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矛盾爆发,瑞典强势打压波兰立陶宛联邦。偏偏这个时候,因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贵族有欺压哥萨克的传统,导致爆发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赫梅尔尼茨基起义。</p> 这次哥萨克的起义,严重动摇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根基,并且最终成为波兰立陶宛联邦被三国吞并的契机。</p>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因为远东传来的蝴蝶效应,还是让原本的历史发生了一些改变。</p> 去年的时候,别列斯捷奇科战役中,波兰立陶宛联邦大胜哥萨克军队,打得哥萨克损失非常惨重,被迫又一次签订了非常不利的协议臣服波兰立陶宛联邦。</p> 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哥萨克人不甘心,就开始四处寻找外援。</p> 本来的话,哥萨克人和奥斯曼帝国的属国克里米亚汗国联合作战,但是在别列斯捷奇科战役中,双方起了隔阂,或者说,正是因为克里米亚鞑靼人扣押了赫梅尔尼茨基,才导致哥萨克人损失惨重。</p> 因此,哥萨克人把寻求外援的目光,转向了其他地方。</p> 如果是原本的历史上,哥萨克人找上了沙俄帝国,让沙皇看到了吞并乌克兰的机会从而同意了哥萨克人的请求,并且开启了波俄战争。</p>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沙俄因为已经收到消息,他派往东方的一万军队竟然全军损失怠尽不说,还惹毛了大明帝国的皇帝,听说大明帝国的军队甚至都出现在伏尔加河流域。因此,沙皇哪还有心思去吞并哥萨克人居住的那块地方。</p> 这不,赫梅尔尼茨基满怀希望,等到他派往沙俄那边的勐将,也是哥萨克第二号人物尹万·博洪归来,便急忙问消息,结果自然就大失所望了。</p> 正当他在懊恼之时,尹万·博洪却对赫梅尔尼茨基说道:“或许,我们该往东方去求援,一旦得到援军的话,就再也不怕波兰立陶宛联邦军队了!”</p> “嗯?”赫梅尔尼茨基听了,有点意外,抬头看着博洪问道,“什么意思?东方?哪里?”</p> 他们附近的大国,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过招的国家,一个是沙俄帝国,这个不用说了,还有一个是克里米亚汗国。</p> 这其中,克里米亚汗国起了龌龊,赫梅尔尼茨基不想再和他们结盟,可是,寄予厚望的沙俄帝国竟然不答应,那该是没联盟对象了!</p> 此时,听到赫梅尔尼茨基的问话,博洪便马上回答道:“你忘记了?还有伏尔加河流域那边啊!”</p> “伏尔加河流域?”赫梅尔尼茨基听了,疑惑地说道,“那些土尔扈特人么?他们好像打了败仗,自顾不暇吧?再说了,就算他们没打败仗,实力也不够啊!”</p> 博洪一听,当即摇头,连忙解释道:“你知道沙俄为什么不答应我们的请求么?是因为沙俄怕伏尔加河流域的大明军队!”</p> “大明军队?”赫梅尔尼茨基听了,更是奇怪了,同时也很好奇,连忙追问道,“到底什么情况?”</p> 博洪当即解释道:“远东的大明帝国总是知道的吧?沙俄之前派了一万军队,好像和东边的部族和国家联盟,想要吞并那个富饶的帝国,结果反而被那个国家给打败了,全军覆没……”</p> 赫梅尔尼茨基听得一愣,随后,能明显看出他专心了起来。</p> “……和硕特汗国、叶尔羌汗国都知道吧?这些国家全都被大明帝国给灭了,连带着那个哈萨克汗国也吓到了,归顺了大明帝国。因此,大明帝国的军队已经到达了伏尔加河流域,说是要准备对沙俄帝国报复,灭了沙俄帝国。所以说,沙俄那边哪还有心思来管我们呢!”</p> 听到这话,赫梅尔尼茨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过了好一会之后,他才问博洪说道:“这个大明帝国,真得有这么强大?”</p> 从那边远的地方,连续灭掉国家,一直打过来,连沙俄帝国都怕了!说真的,他有点难以想象了!</p> 或许,就只有当初的蒙古帝国,才能做到这个事情吧?</p> 可是,这个世上,也就只有一个蒙古帝国啊!</p> 当年辉煌过,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如此强悍武力的国家!</p> 此时,博洪听到赫梅尔尼茨基的问话,他也是挠了下脑袋,然后说道:“我也没见过,只是听说而已。不过我看沙俄那边,是真怕大明军队,他们一直在整军备战,提防大明军队去攻打他们呢!从这点上来说,大明军队的强大,该不可能是假的了!”</p> 说到这里,他略微带着一些兴奋,对赫梅尔尼茨基又说道:“要不,我们去寻求大明帝国的帮助看看?如果他们肯帮我们的话,估计比得到沙俄帝国的帮助,更会有用了!”</p> 所谓病急乱投医,虽然赫梅尔尼茨基没有听说过大明帝国更多的消息,但是,此时也是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求援了,便点头对博洪说道:“好,我同意,那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你赶去伏尔加河流域一趟,看看大明军队的情况,如果他们真得非常强大的话,那我们的底线可以再让一点,具体把握,你是知道的。”</p> 博洪听了,并没有因为又要出使而不满,恰恰相反,他作为哥萨克人中最为勇勐的将领,反而很是想看看,让沙俄帝国怕成那样的大明军队,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p> 因此,对于赫梅尔尼茨基的要求,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甚至连多休息一天都没有,很快就往伏尔加河流域出发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26 冲突 , 伏尔加河流域,是土尔扈特部游牧的地方,在归化城大战之后,明军就一路向西,特别是固始汗的和硕特汗国的,顿时震惊了中亚。</p> 这里原本还有一个游牧国家叫哈萨克汗国,一直和和硕特汗国,准格尔部族以及土尔扈特部,还有叶尔羌汗国都有交手。</p> 此时的哈萨克汗国的大汗名叫杨吉儿汗,听闻了众多强大的对手,要么被大明帝国所灭,要么就直接归降大明帝国之时,就彻底震惊了。</p> 他都没法想象,那个东方的大国,这是要强大到什么样的地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p> 等到大明这边开始修建轮台,军力开始在轮台这边集结并准备继续向西的时候,杨吉儿汗就坐不住了。哈萨克汗国的实力,根本就抵不上那些归降或者被灭掉的部族或者国家,大明帝国的兵锋西向的时候,如何抵挡?</p> 最终,杨吉儿汗选择了向大明归顺这条路。</p> 这么一来,大明远征军就轻松到达了伏尔加河流域,在这里修建军事基地,并准备以此作为西征沙俄帝国的出发点。</p> <a id="wzsy" href="https://www.biquge.name">biquge.name</a></p> 年轻一代的文官张煌言,被任命为西域巡抚,统领这里,就坐镇在伏尔加河流域。</p> 按照朝廷的对外国策,就类似改土归流的方式,治理伏尔加河流域。</p> 水泥厂先修建了起来,随后再用水泥修建房屋,兴修水利等等,在张煌言到达伏尔加河流域的两年不到时间,这里就大变样了。</p> 因此,当哥萨克的尹万·博洪来到伏尔加河流域的时候,所见所闻之下,顿时就惊呆了。</p> 原本的土尔扈特部,和哥萨克其实差不多,大都是以游牧过活,力量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能占据这片地方,却同时又被沙俄欺压。</p> 可如今博洪所看到的场景,却见伏尔加河流域这边,几乎是一个城市已经拔地而起,还是他从未见过的那种房子,一看就知道很坚固的。</p> 在城市的外围,是一望无际种植了作物的农田,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这些田地都是井然有序。还有从伏尔加河引流过来的水渠,布满田间地头。</p> 就算博洪不懂种田,可只是看这样子,他就知道,这里的农作物成熟之后,绝对是会大丰收的。</p> 游牧的一个最大缺点,就是靠天吃饭,要祈祷牲畜不会发生瘟疫,等到了冬季,又会是一个难熬的时段,如果雪灾过大的话,牲畜死伤过多,就又是一个天灾。</p> 而如今,这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竟然有了这么多的农田,可以预见,他们再也不用为吃的事情而发愁,抵御天灾的能力,大了不知道多少倍!</p> 陪同博洪走向巡抚府的土尔扈特人,也是自豪地向他介绍土尔扈特部的变化。话里话外,全是以明人身份而自豪。</p> “看,这里是学堂,听到里面的读书声了么?都是免费的,由大明本土过来的先生教我们的孩子知书达理,让我们能更快的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明人!”</p> “这些房屋全部都是水泥修建,非常牢固,还能防火,也能防水。只要是大明百姓,都能分到一间房子住,回头有功劳的话,就能属于自己!”</p> “还有那些,看到了吧?一望无际的田地,种得是土豆,再也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如果能立下军功或者其他什么功劳,就能分到一块土地。”</p> “你不知道,朝廷用一种铁牛来耕种,效率极高,对我们大明百姓的赋税很低,这日子,过得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p> “真得感谢吾皇陛下,让我们再也不用过以前的日子!”</p> “看到那边的征兵处了没有?那些人在排队的,都是想参军的。大明是实行义务兵役制,每个大明百姓都有义务要服兵役!”</p> “什么?逃兵役?疯了么?你看到那些在沮丧的人,那是因为不能参军而刷下来而沮丧,不是因为服兵役而沮丧的!”</p> “什么怎么可能?你怕是不知道吧,只要参加大明军队,不说军饷丰厚了,杀敌立功之下,更能分到那些粮田,房屋。都抢着要参军呢,怎么可能拒绝服兵役!”</p> “……”</p> 尹万·博洪听到这些话,更是震撼了。</p> 如果说,他看到房屋、农田还只是震惊的话,听到服兵役的事情,才真正震撼到他。</p> 因为哥萨克人其实不习惯种田,更多的,是从军打仗。他们身处波兰立陶宛联邦境内,自然是要为波兰立陶宛联邦贵族打仗,登记在册之后,就有领军饷打仗的资格。</p> 他们这次闹起义,所争取的权利之一,就是想更多的人能登记在册,这样就有领军饷的权利了。如果没有登记,那就是白打仗。</p> 可是,就算是这样,波兰立陶宛联邦也欠了他们至少五年军饷没有发放。这和崇祯初年差不多,拖欠军饷的最终结果,便是造反了。</p> 换句话说,哥萨克最擅长的,就是打仗,而不是种田。当博洪知道,在大明帝国这边从军是最受欢迎的事情,不但有优厚的军饷,而且立下军功的奖励也多,更有其他军人的优待,他的心思,又怎么可能不欢喜!</p>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根据经验,他都不用转头去看,就知道是一队骑兵过来了。</p> 于是,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去。果然,就见一队骑军正往这边过来。</p> 此时,离得近了,他看得很分明。</p> 这队骑军,都是东方面孔,一个个高大魁梧不说,还穿着红色的统一军服,并且罩着一个胸甲,反射太阳光芒。火枪、盾牌,马刀等等,一应俱全。</p> 就只是这么看了一眼,博洪就能明锐地感觉出来,这是一支精锐骑军。比起那些波兰立陶宛联盟军队中的贵族骑军都要精锐,剽悍。</p> 闪身避让到一边的同时,他问带路的那个土尔扈特人道:“大明军队中这样精锐的骑军有多少?”</p> 说话的同时,他心中其实是有些期待的。如果哥萨克能得到大明帝国的认可和支持,有这样的装备的话,那绝对不会比这支路过的明军差!</p> 那样一来,大明帝国这边要想征讨沙俄帝国,甚至消灭沙俄帝国,都会借重哥萨克骑兵的!</p> 可谁知,就听这个土尔扈特人回答道:“大明骑军都是这样的啊!”</p> “什么?”博洪一听,顿时大吃一惊,有点不信地问道,“怎么可能?”</p> 他只是看了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些大明骑军的骑术也是相当精湛的。</p> 土尔扈特人听了,看着他,感觉他有点大惊小怪,便对他说道:“大明骑军,可都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哦,对了,你怕是不知道,如今整个草原,包括东南西北所有的草原,都归于大明。所有原本的蒙古人,都是为大明效力。包括我们曾经的瓦刺部族,哈萨克汗国等等,你说,大明会缺骑兵么?”</p> 另外一点,他是没说的,原本关内的汉人骑军,更是久经战阵,在某些方面,都要胜过蒙古骑军。</p> 博洪听得傻眼,也有点失落,心中想着,原来大明帝国这边一根就不缺骑军!</p> 想到这一点,他的情绪明显就受影响了。一直到巡抚衙门,都没怎么说过话。</p> 不过他还是比较幸运的,张煌言并不在巡抚衙门,而是出去视察田间收成,刚好回来,被他在门口撞见了。</p> 对于张煌言来说,他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把伏尔加河流域这里经营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基地。如果这里的粮草能自给自足,那么大军所需的粮草就不用从西域那边送过来,就只是这么一个事情,就不知道能节约朝廷多少人力物力。</p> 因此,他是非常关注这边的民生情况。</p> 视察的情况,也让他很满意。有水泥这个利器,更有铁牛这种不知疲倦的神器,加上伏尔加河流域这里非常有利的种植环境,就只是短短第二年,就已经看到丰收的希望了。</p> 这次视察回来,心情正好呢,就在门口撞到了说有哥萨克使者来求见。</p> 于是,他便直接接见了。</p> 大堂上,张煌言知道了哥萨克人的来意,倒也没多想,直接便对博洪说道:“如果你们归附我大明,成为大明百姓的话,那朝廷自然有保护你们的职责,断然不会让你们再受外人欺压。”</p> 顿了顿,他又提醒道:“本官不妨告诉你,如今本官这边正在用人之际,你们哥萨克如果来投的话,就准你们成为大明百姓。要不然的话,要想成为大明百姓,却也不是易事。我大明不是什么人都会收的,明白么?”</p> 听到这话,博洪顿时就为难了。他在来之前,得到了赫梅尔尼茨基的交代,可以让很多条件,但是有一条底线,就是他们哥萨克想在乌克兰地区独立建国。</p> 然而,就这条底线,和大明帝国这边就冲突了。并且大明这边还说了,要想成为大明百姓还不容易,过了这个村,可能就没那个店了!</p> 怎么办?</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27 想屁吃(为8月1000月票加更) , 看到这个哥萨克人在那发呆了,张煌言也不生气,只是澹澹地再度开口说道:“你可以在这里多待几日,走走看看再做决定也无妨!”</p> 说完之后,他便让人带这哥萨克人下去了。</p> 博洪听到翻译转述,有点紧张,也带着些感激,连忙行礼告退。</p> 其实,刚才一路来官衙的路上,同行的土尔扈特人早已给他说了七七八八,说成为大明百姓的好处,从那语气间就能听出来,这土尔扈特人有多珍惜。</p> 说真的,就博洪本人来说,其实他是很想就答应了的。但是无奈他们哥萨克的首领赫梅尔尼茨基是要独立建国,这就有冲突了。</p> 对于这个事情上的态度区别,根源还是博洪和赫梅尔尼茨基的出身不同。</p> 赫梅尔尼茨基其实是哥萨克中的世袭贵族,之前一直为波兰立陶宛联邦效力,是在军中担任军官的。</p> 只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贵族看中了赫梅尔尼茨基的土地,对他加以迫害,才逼迫他走向了反抗的道路。</p> 赫梅尔尼茨基的诉求,和普通的哥萨克人的诉求自然会有所不同。</p> 对于赫梅尔尼茨基,他生存绝对是没问题的,更想要追求更多的权力,在被波兰立陶宛贵族欺压之下,就谋求独立。</p> 但是,对于普通的哥萨克人来说,更多的是求活,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而博洪只是在哥萨克起义中涌现出来的勐将。</p> 在上次战事中,赫梅尔尼茨基被克里米亚人扣留导致群龙无首而损失惨重之后,由剩余哥萨克人选举出来带领他们最终突围的临时首领而已。</p> 对于博洪来说,他并没有多少野心,只是要反抗压迫,日子能过得更好一些。见到伏加尔河流域这边土尔扈特人的日子,心中其实已经很情愿了。</p> 此时退出巡抚衙门之后,他就很纠结了。</p> 土尔扈特人倒也热情,带着他参观,一直到三天之后,博洪都走了一遍之后,便下定了决心,再次求见大明巡抚,然后实话告诉张煌言,说他这边,包括大部分哥萨克人都愿意成为大明百姓,就是他们的首领赫梅尔尼茨基之前交代想当大明附属国而已,这个有冲突。</p> 他想回去,再劝劝他们的首领,然后给大明这边一个交代。</p> 张煌言见他是个老实人,连内部的事情也没有隐瞒,倒是有些好感,便点头同意了。</p> 并且,他也直接言明了,如果哥萨克人归顺,那也是要和其他部族一样接受整编的。</p> 事实上,对于大明这边的规矩,在这几天内,博洪早就了解清楚了。</p> 随后,他连忙告辞,快马返回,把消息带回了哥萨克部族。</p> 只要是人,总归是有私心的。博洪虽然是个勐将,更多的是打打杀杀,但是不代表他真得是没脑子,要不然也不会被哥萨克人选举为头领带他们突围。</p> 他在到达部族之后,去见赫梅尔尼茨基之前,就把他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见闻都说了出来,包括大明官府那边的要求等等。</p> 随后,他才去找了赫梅尔尼茨基,禀告情况。</p> 赫梅尔尼茨基一听,顿时也纠结了。</p> 大明帝国的强大,超出了他的意料,可是,不能当藩属国,只能是归顺大明帝国,却也是他想不到的。</p> 在带领哥萨克人反抗欺压的过程中,他其实看到了掌握权势的希望。也想拥有自己的领土,不再被贵族欺压。</p> 因此,他就在寻求独立建国,这是他最大的期望。</p> 他当然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沙俄帝国倒是同意了他的要求,并且出兵。但是,沙俄的答应,其实更多的是利用哥萨克人而已,利用他们削弱了波兰立陶宛联邦,夺取了不少土地不说,回过头来,又开始分化瓦解哥萨克部族,最终只是代替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主子位置而已。</p> 独立建国,那是想屁吃!</p> 和大明帝国接触之后,感觉自己的要求没法满足之后,赫梅尔尼茨基不由得又开始考虑克里米亚这边,看是否抛弃前嫌,和克里米亚人重新结盟。</p> 对于等着他答复的博洪,赫梅尔尼茨基也有点头疼。</p> 独立建国的这个事情,往小里说得话,这是他的私心。</p> 但是,往大了说,确实可以说是为了哥萨克部族。可是,如今大明那边的条件其实并不差,如果只是为了哥萨克部族的话,归顺大明帝国也是一件好事!</p> 如果直接对博洪说,不打算归顺大明帝国的话,那他至少也要有说得出口的理由才行。</p> 他正在琢磨着呢,外面人声鼎沸,越来越多的族人聚集在外面,都在大声讨论着归顺大明帝国的幸福生活。</p> “土尔扈特人都活得那么好了,如果我们也归顺了大明帝国,不比这强多了,土尔扈特部的那种日子,可是我们做梦都想有多啊!”</p> “是啊,不但不用再被那些贵族老爷欺压,而且就算有天灾,也不用太担心,这样的日子,真得是做梦都想不到!”</p> “如果成为大明军队,那军饷很高啊,还有立下军功都有丰厚的奖励,真得是难怪沙俄帝国那边会害怕大明军队呢!”</p> “我们哥萨克人不就天生打仗的么?正好加入大明军队,然后一个个都能立下大功劳!”</p> “……”</p> 赫梅尔尼茨基听得心中暗暗叫苦,他都还没决定呢,外面的族人就已经在畅想归顺大明帝国的好处来了。如果说,他要是不同意归顺的话,都不知道怎么去安抚他们了!</p> 赫梅尔尼茨基很明白,除非他能给出一条路,比起归顺大明帝国要好的,否则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可能说服他的族人放弃归顺大明帝国的机会!</p> 这样的路,有么?</p> 肯定是没有的了!</p> 看着他的纠结,像个老实人一样在他面前等着的博洪,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意!</p> 最终,赫梅尔尼茨基召集了整个哥萨克的大小头目,针对是否归顺大明帝国的事情进行了表决。</p> 在会上,他强调了归顺大明帝国之后,哥萨克部族将不复存在,族人之间,以后都会被大明帝国打散。</p> 赫梅尔尼茨基显然了解他的族人,针对最有可能会被反对的一点进行了说明。</p> 果然,在他说出这个话之后,会场难得沉默了,之前高涨的情绪,也都低落了不少。</p> 从三十年战争开始,欧洲这边开始觉醒种族国家民族的概念。</p> 而哥萨克人反抗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压迫,也是以整个哥萨克族为整体团结起来的结果。</p> 打了这么多年的战,他们也确实比以前凝结出了民族之心。</p> 此时,听到赫梅尔尼茨基点明了这一点,就让他们有些纠结了。</p> 赫梅尔尼茨基看到这个情况,感觉算计成功,心中不由得有些得意了。民意么,就是最容易操控的!</p>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了。</p> 就见博洪站起来,带着笑容对在场的这些哥萨克族大小头目说道:“我们归顺大明帝国之后,会打散整编,这其实是好事啊!”</p> 听到这话,包括赫梅尔尼茨基在内,都是不解,纷纷转头看向他,眼神中都带着疑惑。</p> 成了全场最注目的人之后,博洪马上接着解释道:“这可不是我们一个部族是这样的,包括瓦刺,喀尔喀部族,叶尔羌部族,哈萨克部族等等,皆是如此。这说明什么,说明大明帝国对我们归顺的部族,都是一视同仁,不分彼此。也就是说,我们归顺了大明,就都是大明百姓,你们说,这是好还是不好?”</p> <a id="wzsy" href="http://wap.biququ.com/html/43717/"></a></p> 赫梅尔尼茨基听得目瞪口呆,仿佛有点不认识一般地看着博洪:什么时候,这厮这么能说会道了?</p> 他这个话一说出来之后,果然会场的气氛顿时又高涨了起来。</p> 国家民族的思想之所以能诞生,就是因为被人针对国家民族来打压。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贵族们就是欺压你们哥萨克人,所以哥萨克人抱团。</p> 可是,在这个时候,大明帝国不歧视哥萨克人,同等对待他们,把他们都纳入大明百姓这个更大的群体中。</p> 如果说,哥萨克部族更强,大明百姓这个群体更多,那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是如今的情况是,哥萨克部族很弱,大明百姓这个群体很强,以强来接纳弱,并且平等对待,那谁还在意哥萨克部族这个小群体呢?</p> 博洪其实还是那个博洪,并没有去了一趟伏尔加河流域之后就变得口齿伶俐起来了。而是他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真得是这么想的,所以也就这么说了。</p> 被他这么一搅和,哥萨克人都急于找一个更大的靠山,接下来的结果,自然就不用说了。</p> 赫梅尔尼茨基没有办法,最后便只能是随大流了。毕竟只是靠他自己,那就啥也不是!</p> 于是,这一次,赫梅尔尼茨基亲自跑去求见大明巡抚,表达归顺之意,随后,哈萨克族全部迁往伏尔加河流域。</p> 由此,蝴蝶扇动的翅膀,影响到了更多的地方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28 来自东方的威胁 , 伏尔加河流域原本是只有土尔扈特部人,如果准确地说,就是瓦刺部族,毕竟还有一小部分是瓦刺其他部族的。</p> 但是就人数总量来说,其实不算多,还是属于地广人稀的。</p> 大明本部军队过来之后,也把归顺的哈萨克人迁了一部分人过来充实这个将来用作西征的前沿阵地。</p> 可对广阔的伏尔加河流域,以及附近的东欧平原来说,人数还是不够多。</p> 哥萨克族,光是能征善战的骑军,就算在上次战事之后损失惨重,也还有五万之多。</p> 随着哥萨克族迁移到伏尔加河流域,这边的人口和兵力,哪怕西域轮台那边的大军还没有开拔过来,也已经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了。</p> 对于这个情况,作为掌握军政大权的巡抚张煌言来说,那当然是非常高兴的。特别是他看到哥萨克人确实是天生的骑军兵源,并且还非常骁勇善战的,就更是高兴了。</p> 原本他准备发起对沙俄的战事,被迫往后推了。</p> 光是五万适合当兵的哥萨克人整编,就需要打乱原本的军队编制,另外,大明本土的兵力比例太少,也是一个问题,不得不从轮台那边再抽调兵力过来。</p> 还有新来哥萨克人所需居住的房屋,哪怕只是出租给他们,那也要修建或者调配等等,事情不少。还有哥萨克人对于汉语的学习,特别是他们小孩的学业,锦衣卫监军的调拨,都需要朝廷那边增援。</p> 反正,因为哥萨克族新鲜血液的注入,张煌言是忙得手脚朝天,压根没有时间去找别人麻烦了。</p> 但是,他不去找别人麻烦,就这么庞大的兵力堆在这里,别人也怕啊!</p> 这个怕,可不止沙俄帝国了。还包括周边的国家,比如克里米亚汗国。</p> 本来他们和哥萨克人是合作关系,但是最后那一战,因为他们主帅的战死,就迁怒于哥萨克首领赫梅尔尼茨基,扣留了他,导致哥萨克人也死伤惨重。</p> 双方就有一道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填平的。如今哥萨克人有了那么大的靠山,会不会找克里米亚汗国的麻烦,那是真不好说。</p> 担心之下,克里米亚汗国这边,终于把消息报到了他们的宗主国奥斯曼帝国那边,特别强调伏尔加河流域这边的明国势力非常强大这点。</p> 毕竟现在哥萨克人并没有引大明军队去攻打克里米亚汗国,就他一个藩属国总不能就要求宗主国出兵吧?</p> 那么克里米亚汗国能做的,就只能是强调大明帝国的威胁了。</p> 还真别说,这个说法还真有效。</p> 这倒不是说奥斯曼帝国那边就非常相信克里米亚汗国这边。而是奥斯曼帝国从别的渠道,已经不断地获悉了有关大明帝国的消息了。</p> 先是大明军队攻打马六甲海峡的时候,那边的代理人国家被大明灭掉,有人逃回去禀告了这个情况。</p> 这个时候,奥斯曼帝国其实还是不在意的,毕竟那只是一个闲棋,离得太远,灭了就灭了,没有什么影响。</p> 可到后来,在达卡和吉大港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回到中东之后,又带去了大明帝国的消息。</p> 说大明帝国灭掉了洞吾的东吁王朝,又和莫卧儿帝国交战,这就让奥斯曼帝国终于把目光放到了远东这边,开始关注大明帝国了。</p> 再到后来,大明帝国竟然把强大的莫卧儿帝国都给灭了,听说还要分封大明帝国国内的亲王到这些国家建立藩属国,奥斯曼帝国这边就非常重视了。</p> 在奥斯曼帝国的眼中,你要说莫卧儿帝国有多强大,那也未必。毕竟莫卧儿帝国和波斯帝国为了坎大哈交战那么多年,也是互有胜负而已。而波斯帝国,却不是奥斯曼帝国的对手。</p> 但是,不管怎么样,莫卧儿帝国好歹是一个大国,疆域也是非常庞大的。实力,当然也是有一些的。</p> 这么大的国家,竟然只是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就被大明帝国征服了,并且还往这里分封国内的亲王。那接下来,大明帝国会怎么做?是不是会继续西扩?</p> 有波斯帝国挡着,奥斯曼帝国这边,倒也不是非常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奥斯曼帝国这边,也终于把他们的注意力,从欧洲分了一部分出来,在关注东边的局势了。</p> 这个时候,克里米亚汗国这边报上去,说哈萨克族归顺了伏尔加河流域的大明帝国,并且这伏尔加河流域的大明帝国军力也变得非常庞大起来。</p> 这个消息,让奥斯曼帝国这边意识到,大明帝国可能会继续真得往西推进。并且他们也意识到,大明帝国是真得强大!</p> 灭掉莫卧儿帝国的军力,竟然只是大明帝国的一部分力量而已,就算是奥斯曼帝国,如果只是派出一支军队远征,那也是做不到的。</p> 或者换个比方,让奥斯曼帝国派出一支军队灭了和莫卧儿帝国差不多实力的波斯帝国,那也是做不到的。</p> 在这种意识之下,奥斯曼帝国开始派人往东方,真正调查远道而来的大明帝国,到底有多强大,到底是想干什么?</p>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p> ………………………………</p> 和奥斯曼帝国相比,波斯的萨菲王朝这边,对于大明帝国的态度,那就是如临大敌了!</p> 此时萨菲王朝的沙赫,也就是皇帝叫做阿巴斯二世,算是萨菲王朝的中兴之主。</p> 他不足十岁即位,起先由母后安娜·哈努姆及其党羽临朝称制,但在1645年,阿巴斯二世以雷霆手段,逮捕和刺杀其母所支持的党羽,收回权力亲政。</p> 随后,他做得最有成就的一件事情是:于1649年亲率五万大军,从莫卧儿帝国沙贾汗手中收复坎大哈。</p> 基本上来说,这个时候的萨菲王朝,和莫卧儿帝国算是半斤八两,国力相差不大。</p> 可是,让阿巴斯二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和他这边打得有来有往的莫卧儿帝国,只是一年时间,就差不多被远道而来的大明帝国给灭了。</p> 当然了,他因为离得近,比奥斯曼帝国更了解一些内情。</p> 比如说,莫卧儿帝国内乱,三个皇子抢皇位,沙贾汗还被他们给干掉了。如此种种,自然是削弱了莫卧儿帝国的实力。</p> 但是,阿巴斯二世心中也很清楚,就算莫卧儿帝国内乱,如果他领着波斯大军前去攻打莫卧儿帝国,也不可能灭了莫卧儿帝国的。</p> 可是,大明帝国却是做到了。</p> 说真的,知道这些消息之后,阿巴斯二世没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心情。毕竟换成一个更为强大的邻居,谁能睡得安稳?</p> 不过他也终归还有一些侥幸心理,觉得是莫卧儿帝国不自量力,先去攻打洞吾,惹怒了大明帝国,才招来了这等祸患。</p> 因此,当莫卧儿帝国大皇子达拉舒科到波斯求援借兵时,阿巴斯二世直接把他给软禁了。他手下的残军,自然也缴械了。</p> 对于他的做法,他最为信任的宰相哈利法·苏丹也是很赞成的。这么强大的国家,如果不是没办法,千万不能得罪!</p> 但是,他们的这个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越来越多的消息之后,便发生了改变。</p> 不是因为别的消息,就是阿巴斯二世听到说大明帝国那边,把他们国内的亲王分封到莫卧儿帝国境内。并且剿灭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大明精锐军队也没有撤回国内。</p> 这就让阿巴斯二十担心了,他的宰相哈利法·苏丹也提醒他,说要提防大明帝国对波斯的觊觎之心。哪怕他们觉得不大可能,但也必须要防备。</p> 他们的这种担心,在荷兰人败退到波斯这边之后,终于成真了。</p> 在阿巴斯一世,也就是阿巴斯二世爷爷的爹这个时候,波斯就和英国人有了接触,并且聘请英国人为教官,改革波斯的军事制度;等到了阿巴斯二世的时候,荷兰人后来居上,和阿巴斯二世签署了丝绸贸易的协定,双方的关系算是很不错的。</p> 因此,阿巴斯二世还是相信荷兰人的。</p> 荷兰人当然不会说大明帝国的好话,从大明帝国攻占属于荷兰的热兰遮城开始,就添油加醋地说大明帝国是如何疯狂地扩张,不但攻下了整个南洋,并且还一路向西扩张,灭掉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最近一个国家,那就是莫卧儿帝国。</p> 至于大明帝国为什么要灭那么多国家,扩张地那么凶,荷兰人也给出了答桉,说大明皇帝正在疯狂地把国内的藩王都封到新占领的地方。</p> 荷兰人向阿巴斯二世发誓,大明帝国必然也会出兵攻打波斯,灭了萨菲王朝,然后继续分封他们的藩王。</p> 荷兰人所说的这些话,都是有事实证据的,听得阿巴斯二世脸色大变。</p> 如果说,只是给钱,甚至割让一点领土,比如坎大哈之类的,说不定阿巴斯二世屈服于大明帝国强大的军威,可能就认了。要说让阿巴斯二世向大明帝国投降,让出他的国土,这必然是不可能的。</p> 因此,阿巴斯二世对大明帝国的态度,就有了彻底的改变!</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29 阳谋 , 他先是重新释放并礼待了莫卧儿帝国的达拉舒科,并且也把他的残军还给了他。同时,允许他去边境收拢从莫卧儿帝国那边逃过去的,那些不愿意投降大明帝国的军队。</p> 另外一边,他听取了荷兰人的建议,亲自出面和英国人以及在波斯湾海域活动的丹麦人沟通,达成了联盟。</p> 一方面,是由欧洲人组成的联合军队,能确保海路的安全;另外一方面,他也如同莫卧儿帝国的奥朗则布一样,大量购买欧洲人的火枪火炮,以增强波斯军队的实力。</p> 总之,阿巴斯二世开始了全面备战。</p> 崇祯二十五年十月左右,荷兰总督揆一竟然奇迹般地从莫卧儿帝国逃到了波斯这边。不过,他非常狼狈,形容枯藁,衣衫褴褛,简直和叫花子差不多。</p> 被送往波斯都城,面见阿巴斯二世时,揆一也带回了之前他们不知道的一些消息。</p> 他们知晓了莫卧儿帝国军队和大明军队最为重要的一战,也就是巴加尔普尔战役的详细经过。可以说,明白了整个战役之后,他们是又有欢喜又有忧。</p> <a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 id="wzsy">xiaoshutingapp.com</a></p> 欢喜的是,莫卧儿帝国之所以垮得那么快,是因为奥朗则布的自负,对明国军队估计不足,导致被明国军队夜袭偷营,败在了一把火之下。</p> 要不然的话,强大的莫卧儿帝国,有上百万军队,绝对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被明军击败。</p> 另外一点,从青藏下来偷袭的明国军队,也能说明明国那边压根就不是临时起意,随便就灭了莫卧儿帝国的。而是蓄谋已久,全力一击。</p> 换句话说,大明帝国并没有他们一开始以为的那样强大!</p> 担心的是,揆一带回来的消息,说明国的火器威力强大,甚至还要超过欧洲各个国家都火器。他们的火炮和火枪的射程很远,射击精度也很高。</p> 这也是奥朗则布明明是个能带兵打仗的将领,最终却吃了大亏的原因所在。</p> 另外,揆一还打听到,明国还有一种威力强大的火器,目前不知道是什么,会爆炸的那种,杀伤力非常强。</p>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阿巴斯二世觉得欧洲人的火器不香了。</p> 对于明国军队火器的犀利,英国人和丹麦人也再三向揆一求证,随后都开始担心了起来。</p> 他们这些殖民者,能以少量的人,沿着海岸线一路殖民劫掠,靠得就是火器的犀利。因此,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火器犀利的重要性了。</p> 按照揆一的说法,明军的火炮和火枪能全面压制欧洲目前已有的火炮和火枪,一旦到了战事真正开打的时候,就绝对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p> 同时,这几个国家的殖民者,对于明军先进的火器也是非常地眼红。</p> 在知道了明军全都配备了那种先进的火枪火炮之后,他们便做出了一个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得到明军的火器,一探明军火器厉害的秘密。</p> 火炮太重,很难得到,但是火枪却是要容易一些。既然射程都远,精度都高,估计原理也是差不多。</p> 阿巴斯二世的想法,和他们自然是差不多的,于是,就派了好多手下,潜入莫卧儿帝国境内,不管用什么手段,要求一定要带回明国那个先进的火器。</p> 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的使者也到达了波斯帝国,基于对大明帝国的恐惧,两方也迅速交换了消息并且达成了协议。</p> 具体来说,奥斯曼帝国全力支持波斯帝国备战,绝不会拖后腿,趁火打劫。并且波斯帝国这边缺少的物资,奥斯曼帝国愿意以低廉的价格出售。</p> 另外,奥斯曼帝国其实也愿意出兵,但是被阿巴斯二世回绝了。</p> 阿巴斯一世的时候,波斯帝国惨败给了奥斯曼帝国,丢掉了巴格达等重要城镇。如果这一次被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进入其国土,他就怕大明帝国的威胁解除之后,自身的底子被奥斯曼帝国摸得一清二楚,谁知道奥斯曼帝国会不会有灭掉波斯帝国的企图?</p> 反正奥斯曼帝国向外扩张的野心,绝对不会比大明帝国小多少的。整个地中海沿岸都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了,还在和欧洲人打,野心就是不小的。</p> 就这么的,中东这边,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以半结盟的态势,联合了这边的欧洲人,组建了一支对抗大明帝国西扩的联盟。</p> …………………………</p> 不过,此时的大明远征军,却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会立刻进攻波斯。至少从目前来说,绝对没有表现出这个攻打波斯的意思。</p> 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大明远征军已经消灭了莫卧儿帝国的主力军队,但是,因为其国土太大了,暂时无法从莫卧儿帝国这片土地上抽身。</p> 国内最快速度就藩的藩王,也才刚刚到达莫卧儿帝国境内。</p> 李岩这边奉朝廷旨意,要协助藩王就藩。一共是三个藩王,他们的国土划分,莫卧儿帝国军队的残余清剿,就算远征军不亲自动手,只是有藩国组建的军队去清剿,那也是需要坐镇,以防意外。</p> 至于那个什么原莫卧儿帝国二皇子沙舒贾,倒是没什么威胁,直接由达卡那边出兵,追着沙舒贾打,很快就灭掉了他。</p> 等到崇祯二十六年初的时候,三个藩王终于全部到达了南亚次大陆,大明远征军也开始抽身。</p> 这个时候,波斯帝国那边的小动作,便开始被李岩所关注了。</p> 他向波斯帝国派出了使者,提出了大明帝国的要求。</p> 第一,交出大明帝国的敌人,也就是从莫卧儿帝国这边逃过去的荷兰人以及达拉舒科所部。</p> 第二,在边界的大明也不收有遇袭,经查是波斯人所为,要求阿巴斯二世交出凶手,并赔偿白银一百万两。</p> 这两个要求,阿巴斯二世怎么可能答应。于是,李岩以此为借口,开始调集大明远征军集结于波斯边境,摆出随时便要攻打波斯的架势。</p> 之所以只是摆出这个进攻架势,并没有马上进攻,不是说没实力进攻,而是基于朝廷的战略要求。</p> 按照朝廷的战略,波斯帝国是一定要打下来的,并且会作为大明的直辖地,而非分封藩王之用。</p> 至于朝廷为什么挑中波斯帝国这片土地,李岩是不清楚的。</p> 基于这个目的,作战要求就和莫卧儿帝国这边不同了。</p> 此时的波斯帝国,在阿巴斯二世的统治下,百姓的日子不算难过。</p>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阿巴斯二世在他信任的宰相,也就在这一两年内死掉之后,才开始残暴起来,让百姓难过,波斯帝国开始走下坡路。</p>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这个时间点上,这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p> 如果大明军队直接打过去的话,要想打下波斯不难,可稳固波斯的统治,却会费力不少了。</p> 因此,按照朝廷的战略,囤兵于边界,逼迫波斯帝国不得不整军备战,类似于开始军备竞赛。</p> 这么一来,波斯帝国的重心就是打仗。征兵、征粮就是必须的了。</p> 一开始的时候,波斯百姓可能会配合,但是明军没攻过去的情况下,时间久了,绝对会有怨言。</p> 可因为大明军队的强大,阿巴斯二世就不可能松懈,必须囤积重兵备战。</p> 这是消耗波斯帝国实力的阳谋,阿巴斯二世是不得不这么做的。</p> 另外,在这个期间,李岩这边也会派大量的莫卧儿人潜入波斯境内,散布消息,刺探军情,为以后进攻波斯帝国做准备。</p> 总之,这个时期内,至少在表面上,大明军队好像是要对波斯帝国随时展开打击,实际上还是在休养生息中。</p> 但是,基于莫卧儿帝国就是被明军突袭而灭,波斯帝国这边根本不敢大意,一直紧绷着打仗的那根弦。</p> 没办法,谁让大明军队太强大,不全力应付,到时候就是吃败仗的苦果。</p> 当然了,波斯帝国这边,也不是没有好处。</p> 大明夜不收的遇袭,确实是波斯人干的。他们抢到了火枪之后,发现了膛线的奥秘,这让他们欣喜若狂,随即在荷兰等欧洲人的参与下开始了针对性的研究。</p> 但是,有一点遗憾的是,波斯人当时只抢了火枪,因为他们认为,秘密就是在于火枪上。</p> 实际上,神威步枪的威力之所以大,除了膛线之外,还在于与之匹配的子弹。</p> 这让欧洲人的研究,耽搁了不少时间,才算弄明白了神威步枪的奥秘。</p> 随后,荷兰人、英国人还有丹麦人一边把秘密送往本国,一边开始打造这种火枪。当然了,人力和财力都是阿巴斯二世来出。然而,想要量产神威步枪,却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算有欧洲人参与,一样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试验。</p> 他们不知道的是,正在这个时候,一艘艘的大明船只,沿着恒河到达了阿格拉。</p> 港口这边,大明远征军的将士戒严,清空了所有人,巡抚李岩亲自迎接,由此可见他的重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30 抢(为9月500月票加更) , 就见其中一艘船上,从船舱里出来一个官服和他一样的人,年纪也比他大。</p> 李岩一见之下,连忙快步迎了过去。</p> 李岩如今是莫卧儿地区巡抚,但是来人是洞吾兼达卡巡抚杨畏知。</p> 要说官职,两人其实差不多,不过资格上杨畏知要资深多了。</p> 不但如此,李岩是举人出身,但是后来从了流贼,被招安之后跟随孙传庭南征北战,然后进了兵部历练之后才开始担任巡抚,不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p> 杨畏知却是真正的进士出身,并且正常升迁,最后做到了云南巡抚,并且兼管洞吾、达卡地区,以他的功劳,很快就会升迁,这是肯定的。</p> 还有,李岩年龄也比杨畏知要年轻,这算是新旧一代的巡抚见面。他用低姿态迎接,也是应有之意了。</p> 让李岩意外的是,在杨畏知的身后,竟然跟出来了他的妻子,红娘子。</p> 红娘子一看到他,那脸上就露出了笑容,略微带着一点激动。</p> 从李岩去西藏时,两人便分开了。红娘子替朝廷训练女兵,一直在国内,没想到来莫卧儿这边了。</p> 此时,李岩自然顾不上和自家娘子寒暄,先迎住了杨畏知,紧着公事优先。</p> “杨大人远来辛苦,不知东西带来了与否?”</p> 听到李岩的问话,杨畏知当即哈哈一笑道:“当然带来了,你看,还把你媳妇都带来了!”</p> 说笑间,顺带着让红娘子和她夫君打了个招呼。</p> 随后,杨畏知伸手向边上的亲卫要过了背着的那把步枪,递到李岩面前说道:“看,这就是神威步枪甲型,一共有3万支,神威火炮甲型两百门,够用吧?”</p> 李岩伸手接过步枪,一眼就看出了这种新式步枪的特殊之处,只是看了下之后,便惊喜地说道:“莫非这是后装燧发枪?”</p> “然也!”杨畏知听了,当即点点头说道,“射速极快,并且战法也将随之改变。具体细节,我们一会再说!”</p> 李岩听得点头,到这时,他才反应过来,连忙对杨畏知说道:“大人,我这边有将近十万人马,这才三万支枪,不够用啊!”</p> 作为带兵多年的他,当然知道后装燧发枪对于战争的影响有多大,自然就巴不得全军都配备最好了。</p> 杨畏知一听这话,又是微微一笑道:“这就又涉及到朝廷给你的另外一份旨意了。”</p> 听到这话,李岩不由得有点奇怪,连忙迎着杨畏知赶紧去巡抚衙门。至于军火,当然是手下将领会交接的。</p>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李岩算是明白了朝廷的意思。</p> 朝廷不是没有神威步枪甲型,也没有说不给莫卧儿远征军,早就准备了。只是杨畏知带了一部分,更多的,由大明海军那边运到了莫卧儿南部新的军事基地。</p> 按照朝廷的安排,大明远征军会分为两部分。三万军队将在陆地上,也就是目前和波斯军队对持那继续对波斯帝国施加压力。</p> 这部分军队的换装,就由杨畏知带来了。换下的三万支原有的神威步枪,将会卖给藩国这边,并且征召他们参与攻打波斯帝国的战事,这是藩国的义务。</p> 另外七万军队,将会开赴莫卧儿南部的军港,和海军汇合,完成换装和整训。</p> 攻打波斯帝国的主力,不是陆军,而是海军这边。</p> 这七万远征军便成为了海军陆战队,从沿海对敌人发起进攻。</p> 这个敌人,将不止是波斯帝国,还包括中东阿拉伯诸部。由海军在波斯湾进行机动,是最有效的方法。并且这么一来,后勤压力也会大大减轻。</p> 为了达到这个作战目标,朝廷已经增派了海军过来,包括了大明海军中最新装备的蒸汽铁甲战舰。</p> 全新的战法,让李岩非常诧异,甚至包括他的媳妇,红娘子被派来协助他,也让他意外。</p> 还有波斯湾那边的岛屿情况,水文情况,波斯帝国境内的山川地形等等消息,都是非常详细。如此种种不同,让他感觉朝廷那边是不是有什么变化。</p> 他能感觉出来,以前的作战计划,确实也有类似这样的,但是,绝对不会这么具体,这么有条理。对于敌人的情况,更是详细了不少。</p> 甚至杨畏知还告诉李岩,科学院那边动静很大,有不少新式装备,这一次是赶不上了,但是,下一次战事用出来的时候,就能震惊世界的那种。</p> 这些信息,让李岩非常好奇,不过距离太远,他也只是想了下,就开始忙于当前的事情了。</p> 根据朝廷的安排,莫卧儿帝国这边,会由杨畏知坐镇,而李岩则负责整个中东战事。会随着海军一起一起出发。</p> 在此之前,他先赶赴了边界那边,并且派人再次向波斯帝国那边下通牒,提高战争的紧张气氛。</p> 为了配合行动,边界地区全部戒严,任何没有军令出现在这里的都当波斯帝国的奸细处理。军队频频调动,一副风雨欲来的节奏。</p> 不过实际上,他却是利用这个机会,暗度陈仓,领着七万大军南下了。</p> 崇祯二十六年中旬,军队到达南部新建的军事港口时,李岩和他手下的将领,田见秀等人,全都惊呆了。</p> 不是说大明战船的数量多,对此他们其实早就见识过,并不会让他们这么震惊。而是他们见到了以前没有见过的战船!</p> 本来的话,李岩有收到波斯帝国那边的消息,知道荷兰、英国等西夷组成了联合战舰,数量多达一百来艘,再加上当地土着,也就是波斯帝国和中东阿拉伯的大小战船,也有将近五百艘。</p> 如果是大明原本海军战力的话,这个海战并不会轻松。可此时,李岩已经确信,海战方面,绝对也会是碾压式的了。</p> 朝廷也是,这一次次的战事,都用这么强大的实力去打,根本就体现不出带兵能力了!</p> 经过五个月的训练,主要也是囤积物资,最终,大明这边终于对波斯帝国发起了进攻。</p> ……………………</p> 波斯帝国这边,一开始的时候,确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是,明国军队那边,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有点懈怠下来了。</p> 另外一个,就是阿巴斯二世一直战备,非常影响民生,也是有点吃不消。兵源的征召,军费的加税,都引发各地抵触了。</p> 还有一个,随着波斯帝国这边彷制线膛燧发枪的开始,底气也慢慢地足起来了。</p> 花了大概五个月的时间,大量波斯工匠的参与,终于打造出了五千支线膛燧发枪左右。然后,争吵就开始了。</p>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0/111/111218/">《重生之金融巨头》</a></p> 五千支线膛燧发枪,等于是五千使用最先进步枪的军队,相对老旧燧发枪而言,是有碾压式的优势。毕竟射程和精射击精度摆在那里。</p> 然后阿巴斯二世说他出钱出人,光是工匠就是两万,又面临明军的进攻,怎么都要大头。</p> 但是欧洲人这边说,没有他们的指导,不要说两万工匠了,就是十万工匠,也别想打造出五千支线膛燧发枪出来。</p> 而欧洲人内部,也有分配的争吵。荷兰人说是他们的情报,他们对明国熟悉什么的,英国人不干,丹麦人也不干。</p> 总之,为了这些线膛燧发枪,阿巴斯二世和欧洲人都是能多分一点就想要多分一点,如果不是大明军队压境,说不定他们都能打起来。</p> 事实上,就他们彷制打造的线膛燧发枪,质量还是比不上大明所产的神威步枪。</p> 不止是钢铁冶炼上的技术差距,还有对线膛燧发枪的标准量产,和子弹的匹配等等,绝对不是波斯工匠手工打造这种能比的。</p> 可就算这样,波斯人和欧洲人都抢得眼红鼻子粗。</p> 他们不是不知道彷制抢的质量不及大明军队装备的,而是有了这种彷制枪之后,终归不会被明军在装备上压制太多。</p> 另外,用这种线膛燧发枪去打其他敌人的话,就非常具备优势了。</p> 比如,波斯帝国的军队能大量装备军队的话,对上奥斯曼帝国就有很大的优势,以内奥斯曼帝国没有,说不定都能拿回巴格达在内的两河流域了。</p> 就在他们为线膛燧发枪争抢时,大明终于开始攻入了波斯帝国境内。</p> 先是陆地边界那边,波斯军队因为明军这边老是恐吓却不是真得行动,一样是懈怠了。结果明军这边,突然有一次是来真的了。</p> 没良心炮和手榴弹,以及后装火炮的发威下,并没有花费多少力气就攻入了波斯境内。</p> 不过明军并没有像打莫卧儿帝国一样狂飙突进,而是在攻破边境之内停了下来。</p> 阿巴斯二世闻报大惊,立刻派出援军不说,还把装备了线膛燧发枪的军队也派来上去。</p> 这一战,他不但要御驾亲征,并且也要求欧洲人这边,同样派出联军协助。</p> 英国人和丹麦人倒是没意见,可荷兰人这边揆一却找各种理由推辞。</p> 最终,荷兰人负责海防为主,这让揆一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去面对大明军队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31 雪耻 , 说实话,揆一是真得被明军给打怕了!</p> 从最初的热兰遮城之战,刚开战的时候,他绝对是没想到,就只是一天时间,就能把他给俘虏了。</p> 不过就算这样,他始终认为,明军是运气好,加上人多,船多。</p> 包括后来在南洋,揆一始终恐惧于明军的战船多,兵力多。为此,不得不闻风而逃。</p> 从巴达维亚逃到马六甲海峡的狮城,再从狮城一路西逃,到洞吾的大光,到吉大港,到锡兰的科伦坡,最后到莫卧儿帝国的果阿。这一路上,总是因为明军而逃,用丢城失地,一溃千里来形容,一点都不算过分。</p> 但是,自始至终,他始终认为,之所以让着明军,避着明军,还是因为明军的兵力多,船多。</p> 也因此,到了莫卧儿帝国之后,揆一觉得莫卧儿帝国也是大国,终于不用怕明军了。</p> 结果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超过明军那么多倍的兵力,而且奥朗则布的统兵打仗能力,也是他所认可的,但是对上明军之后,不管是水战还是陆战,全都被明军克得死死的。</p> 更让他震惊的是,竟然只是一天时间,百万大军就被明国人给灭了。</p>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揆一对上明军是有阴影了。以至于后来逃到安拉阿巴德时,见到城外营啸,他是二话不说,立刻就出逃。</p> 最终,揆一历尽千辛万苦,才逃到了波斯帝国这边,捡回一条命。</p> 在他的生命中,他算是彻底怕了明军,再让他去对上明军,哪怕波斯帝国这边的军队兵力,会比明国军队那边多,他都不敢去了。</p> 至于海上方面,毕竟是坐船一路殖民,并且也没有被明国海军打得落花流水过,揆一的心中,多少还是有点底的。</p> 更让他放心一点的是,如今波斯湾这里,光是风帆战舰就有一百多艘,这个战力有多强悍,就这么说吧,如果攻占了果阿的那个郑芝豹,再领着他的两百来艘战船过来的话,哪怕是有那蒸汽明轮战船,他照样有信心打败郑芝豹。</p> 更不用说,除了一百多艘风帆战舰之外,还有波斯以及阿曼等阿拉伯国家的大小战船,总船数达到了五百多艘。</p> 有这么庞大的海军兵力坐镇,揆一觉得,在海上这边是不会有什么问题。</p> 逃了那么久,逃得也是很累的,终归是可以歇一歇了。</p> 如果郑芝豹没有眼力,真得会从海路进攻的话,他也不介意为他那“闻风而逃”的名声正名一下。</p> 只要打败了郑芝豹,那他就是诱敌深入,那个闻风而逃根本就不是逃了!</p> 海军联盟的主力,就在格什姆岛。是波斯帝国的地盘,让出来作为海军联盟总部的。</p> 这个格什姆岛,在霍尔木兹海峡北侧,波斯湾最大的岛屿,隔克拉伦斯海峡与波斯海岸相望。更为重要的,是其北方有着名的波斯阿巴斯港。</p> 海军的另外一部分兵力就驻扎在霍尔木兹岛以及拉热克岛,像是螃蟹一样伸出两个大钳子,护住了阿巴斯港。</p> 这个阿巴斯港,是阿巴斯一世时候修建的海港,用于对外贸易,非常地繁华。另外,波斯帝国在波斯湾一侧有一个西北到东南的山脉,叫札格洛斯山脉,波斯帝国的都城在中间位置,沿着这个山脉一路向东南,最终就是到达阿巴斯港的。</p> 由此可见,阿巴斯港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p> 这一天早上,揆一就在格什姆岛的海滩上,躺在沙滩椅上,享受着波斯美女的按摩。按照他自己的话,就是苦了那么多天,该他享享福了。</p> 反正波斯国内,他们的国王阿巴斯二世领着大军亲征,估计都还没赶到战场,等到有消息传来,也是要过好多天之后的。</p> 忽然,他感觉有点不对,睁开眼睛问道:“这是要下雨了?”</p> 说实话,他是有点不满的。明明出来的时候,一点下雨的迹象都没有,这才躺了多久,就听到了打雷的声音,搞得他又要挪地方了。</p> 然而,等他一睁开眼睛之后,发现晴空万里,压根没有乌云,更不用说打雷下雨了。</p> 一看天空之后,揆一突然从沙滩椅上跳了起来,抬头盯着海上,用带着一点颤抖的声音喊道:“是不是炮声,这是不是火炮的声音?”</p> 从莫卧儿帝国逃出来,他对于枪炮声是有点敏感的。</p> 沙滩上可不只是他一个西夷,其他西夷听到动静也是纷纷抬头观望。很快,就有人大声喊道:“总督阁下,好像是霍尔木兹岛和拉热克岛那边传来的炮声,该不会是明国海军打过来了吧?”</p> “轰轰轰……”</p> 打雷的声音,确切地说,是火炮的轰鸣声,越来越密集。不用说,那边绝对有海战,要不然不可能有这么密集的火炮声。</p> 既然是有海战,就波斯湾这边的局势来说,除了明国海军打过来之外,不可能有其他可能性。</p> 想到这里,揆一过了最初的神经质之后,当即恨声说道:“没错,肯定是明国海军打来了!谢特,来得正好!”</p> 随后,他一边跑往营地,一边大声喊道:“集合,全军出战!”</p> 霍尔木兹岛以及拉热克岛那边,只有少数的风帆战船,大部分是本地土着的战船而已。</p> 郑芝豹所部海军杀过来,靠那两个岛上的战船,虽然数量可能比明军多,但是未必能挡得住。如果这边真正的主力,九十多艘风帆战舰一起杀过去的话,绝对能给明国海军一个惊喜的!</p> 这么想着,揆一变得兴奋了起来。</p> 说实话,他一直在等着这个机会的。</p> 这一回,可不同于莫卧儿帝国那边的战事了。</p> 因为莫卧儿帝国的战事,是奥朗则布指挥的,揆一只能是配合他,输了,那是奥朗则布的问题。</p> 而如今,是揆一自己领着海军联盟,是他所指挥的,打败了郑芝豹的海军,那是他的荣誉,一雪前耻!并且他相信,海战方面,他绝对不会输给郑芝豹的,这才是他的强项!</p> 这么想着,他的心思就活络了。</p> 霍尔木兹岛以及拉热克岛那边,各有十艘风帆战舰在那边的,另外还有三百多艘大小不一的本地战船。以这个兵力来说,郑芝豹就想灭掉这么庞大的战船,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p> 最好的选择,是那些战船多消耗郑芝豹所部,混战成一团的时候,他才领着九十多艘风帆战舰突然杀过去,就绝对能打败郑芝豹所部了。</p> 这么想着,揆一反而不急了,传下命令,明国海军很强大,让各船多准备一会,准备充分一些再出战。</p> 对此,他的手下其实有点不以为然的。</p> 毕竟将近一百艘风帆战舰,这么庞大的军力,什么时候有过?</p> 他们这些西夷,沿着海岸线一路殖民,都是几艘,或者十几艘,也就是互相之间争夺殖民地,可能会多点战船而已。就这,不就是所向无敌么!</p> 如今这里集结了这么多的风帆战舰,足以和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打仗了,就算传说中的明国海军再厉害,远道而来还能剩多少战力,直接干就是了!</p> <a id="wzsy" href="http://m.2kxiaoshuo.com">2k小说</a></p> 不过揆一毕竟是联合舰队的指挥官,底下人虽然不以为然,也还是听令行事。</p> 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情况好像有点不对了。</p> 从他们听到炮声开始,才过去没有多久,那密集的炮声似乎就稀疏起来了。根据他们的经验,这是战事要结束的迹象!</p> 难不成明国海军只是来了前锋,试探了一下就退回去了?</p> 还是说,明国海军已经强大到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那两个岛的战船给灭了?</p> 就算郑芝豹所部已经不止两百艘战船,应该也不可能这么快结束战事的。最有可能性的,还是第一种情况!</p> 但是,这又有点不对!</p>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的话,该有快船过来报信才对。</p> 但是,他们却看不到有快船过来格什姆岛这边。</p> 你要说,明国海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赢了海战,那肯定也会有残余战船逃过来,向这边的主力求援啊!</p> 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p> 揆一和他的手下都有点拿不准了,隐隐的,揆一心中又冒出了一丝不妙的感觉。</p> 对战其他敌人的时候,战事都是大差不差,揆一绝对不会料错。但是,在对上明军的时候,总有意外发生,一个“惊吓”接着一个“惊吓”!</p> 心中忐忑之下,揆一不敢耽搁了,先赶去战场看看情况。</p> 实在不行,就先逃为上!</p> 不对,这么庞大的风帆战舰组成的舰队,还怕明国海军干嘛?</p> 揆一做着心里建设,领着联合海军舰队,浩浩荡荡地向最近的拉热克岛而去。</p> 不过,没等他靠近,就隐隐看到了海面上有黑点子出现。</p> 虽然看不真切,但揆一能猜出来,看着像大鱼追小鱼的,指不定是战舰在追逐,那冒黑烟的战舰,估计就是明国的蒸汽明轮战船了。</p>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连忙拿出望远镜观察了起来。</p> 结果,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顿时就呆住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32 不信邪 , 揆一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明国战船,确实是蒸汽铁甲战船没错。但是,他却看不到明轮,最为关键的是,那蒸汽铁甲战船的速度,远超他的想象。</p> 还有,他看到的这艘蒸汽铁甲战船,比起他以前见过的明国战船都要大,好像比得上明国最大的那艘叫什么封舟的蒸汽明轮战船了!</p> 这艘蒸汽铁甲战船还有一个显着的不同,是没有风帆了。</p> 如此种种不同,让揆一有点匪夷所思:这船怎么这么大?为什么跑得这么快?到底是靠什么能跑得这么快的?</p>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他脑海中闪现。然后他就看到那艘明国铁甲战船已经追上了那艘逃跑的波斯战船,竟然不是开炮轰击,而是直接撞上去了。</p> 就在揆一的注视之下,那艘波斯战船顿时被撞成了两截,犹如纸湖的一般。</p> 他有点不敢相信眼前所见到的一切,连忙放下望远镜再看。</p> 事实证明,并不是望远镜出了问题,刚才看到的一幕,是真的。</p> 并且,因为放下了望远镜,视野变得更为广阔,揆一又看到,明国战船显然发现他这支舰队了,有好几艘这种怪异的明国蒸汽铁甲战船出现,并且排成了包围的队形迎了过来。</p> 明明这边有九十多艘风帆战舰,而明国只有五六艘,他们竟然敢以包围的队形迎战?</p> 真得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p> 通过刚才的观察,这种明国蒸汽铁甲战船确实厉害,但是,数量这么悬殊,他们就相信能赢?</p> 要么是明国人的脑袋坏掉了,要么明国人的战船真得能强悍到碾压风帆战舰的地步?</p> 揆一脑海中想到这点时,默默地选择了后一个答桉!</p> 然后,他又看到了,在拉热克岛那边,又陆续出现明国战船的踪迹,显然,有更多的明国战船知道了这支风帆战船,赶过来围杀了!</p> “咦,为什么自己想到的是围杀这个词,而不是其他?”揆一突然之间一愣,心中问了下自己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就算他的舰队数量远远超过明国战船,但是,他已经是怕了!</p> 于是,揆一连忙下令,舰队转向,赶紧开往阿巴斯港,那边可以背靠波斯帝国的陆地,有岸防炮保护,底气能更足一点。如果退回格什姆岛的话,绝对会被明军围困,连个支援都没有。</p> 甚至在他的内心深处,都还有一个想法,万一还是打不过明国战船的话,至少可以放弃战舰撤到岸上去。不管怎么样,保命是第一位的。这一点,他已经是有经验了的。</p> 此时此刻,揆一完全忘记了他在之前,都还想一洗前耻的事情。</p> 他的手下,却没有他这么惧怕的。</p> 在他的命令经过旗语传递出去之后,有几艘丹麦的战舰却不听他的指挥,并没有转向撤向阿巴斯港,反而向那些明国蒸汽铁甲战船迎了过去。</p> 很显然,他们以前没有和明国军队交手过,没有吃过明国海军的亏,就有点不信邪。</p> 对此,揆一并没有恼怒,哪怕他猜出来,估计那些丹麦人在嘲笑他的胆小,他也没有恼怒,只是默默地拿出望远镜,又观察了起来。</p> 丹麦人既然头铁,那正好让他们去试试明国这种新式战船,打欧洲的风帆战舰是什么样子的?</p> 不过能看出来,丹麦人显然也是比较谨慎的,他们一共出动了八艘风帆战舰,以四艘为单位,迎战明国战船中最突出来的两艘。</p> 揆一看得也是无语,丹麦人是头铁,但是,明军那边似乎也是头铁。冲在最前面的两艘蒸汽铁甲战船,竟然不等后面的战船过来,就像愣头青一样直接冲过去的!</p> 明军这打法,根本就没有技术含量啊!</p> 揆一一边感慨着,然后又发现了一个情况。丹麦人这边还在调整队形,适应方向,但是,明国那些战船,压根就无视了风向,直接横冲直撞的。</p> 想来也是,明国人的战船,连个风帆都没有了,还要看什么风向?</p> 一想到这,揆一忽然呆住了。</p> 以前的大明蒸汽铁甲战船,其实是装有风帆的,多多少少也还是要被风向所影响。可如今,明军竟然已经完全无视风向,速度还这么快,这在海战中,会占到的便宜,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了。</p> 突然之间醒悟了这一点,揆一的脸色就更难看了。</p> 正在这时,就看到明国战船上,忽然冒出了硝烟。紧接着,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火炮声。</p> 几乎与此同时,就见离开炮明国战船最近的那艘丹麦风帆战舰上中了一炮,另外也有几发炮弹落在边上的海里。木屑和木块齐飞,一侧船舷损坏了一大块。</p> “……”揆一看得无语,明国战船打得这么准?</p> 然后他很快想起来了,没错,明国的火炮,肯定也是线膛火炮,所以射程远,射击精度高。</p> 联军这边,其实也有在打造线膛火炮,但是,相对来说,主要人力和武力都集中在线膛火枪上面,而线膛火炮的打造时间太久,也就十门左右,目前都安置在阿巴斯港那边当岸防炮。</p> 他正在想着时,就看到那艘开炮的明国战船,竟然又“轰轰轰”地开炮了。</p> “我的上帝,这是什么情况?”揆一看得目瞪口呆,这离第一轮炮击才过去多久,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又开炮了呢?</p> <a href="http://m." id="wzsy"></a></p> 他有点懵了!</p> 在他目瞪口呆之际,刚才中炮的那艘丹麦战舰,又连续中了好几发明军的炮弹,其中有两发还打在了吃水线位置,砸出了一个大洞,“咕噜咕噜”地冒着水泡,眼看着要不了多久就可能会下沉了。</p> 其他丹麦的战舰,都还在调整队形,正忙着呢,就发现自己这边有一艘战舰被击破眼看下沉,顿时,就有点傻眼了。</p> 他们还没回过神来呢,大明铁甲蒸汽战船已经冒着黑烟逼近他们了。</p> 于是,这些丹麦风帆战舰也不管队形了,迎向明国战船试图近距离发炮,轰沉明国战船。</p> 看到这一幕,揆一不由得也是期待了起来。</p> 他知道,明国所谓的铁甲战船,其实是原有的木船外面包了一层铁皮而已。如果风帆战舰近距离炮轰的话,绝对是能给明国这些铁皮战船造成严重的伤害的。</p> 这一刻,他已经有点确信了,明国海军这边压根就是无脑战,根本不懂海战。</p> 如果是他来指挥这些明国的战船,那绝对是利用自己的机动性,占据有利位置,拉开距离炮轰,利用火炮的优势,击沉对手的战船。</p> 不过这样也好,明国战船被击沉一些,说不定还能抢他一艘,再拿来彷造一番了。</p> 然而,正在想着的话,忽然之间,两只眼珠子差点就瞪了出来,眼前的一幕,竟然是如此不可思议!</p> 只见丹麦战舰近距离轰击之下,确实有好几发炮弹砸到了明国的铁甲战船上了,但是,揆一通过望远镜发现,明国的战船上,被炮弹击中的地方,只是凹进去了一些。离得有点远,看不清,但是揆一猜测是凹进去了一点,仅此而已!</p> 怎么可能会这样呢?</p> 难不成眼前的这艘明国铁甲战船,压根就不是木头外面包着铁皮,而是全部都是铁做的?</p> 这不可能啊!</p> 这怎么可能呢!</p> 揆一懵了!</p> 木头外面包着铁皮这种事情,他能接受,也能理解,甚至欧洲这边,也有这种加强防御的方式,只是不普遍。</p> 可是,要是说整艘船都是铁打造的,他就不能接受了!</p> 这倒不是说会沉,而是会很慢!但是明明这些明国的铁甲战船,一艘艘都是像飞的一样啊!</p> “彭!”</p> 一声巨响,至少在揆一的心中,觉得是有这么一声巨响的,因为他看到明国那艘铁甲战船,直接撞到了一艘丹麦战舰的中部位置,整个战舰都被撞得要翻过来了。</p> 另外还有一艘接战的明国铁甲战舰,并没有和这一艘一样撞击丹麦战舰,而是从他们的甲板上,肉眼可见,一个个炮弹竟然是以抛物线的方式射向靠近的丹麦战舰。</p> 随后,惊讶的一幕,再次出现在揆一等人都眼前。</p> 就见那些炮弹落下的地方,有在海面,还有在丹麦船上,竟然发生了巨大的爆炸,仿佛火药桶被引爆了一样。</p> 顿时,丹麦战舰被炸了一下,对船体的破坏程度,都要超过好几下铁弹的破坏!</p> 只是一轮对战之下,八艘丹麦战舰,就损失了三艘。这战事,压根就不是战事,而是大人欺负小孩的那种。</p> 看到后面还有好些这样的明国铁甲战船已经杀过来了。揆一根本就不管丹麦战舰那边了,走走走,赶紧走,先逃去阿巴斯港再说!</p> 这一次,所有风帆战舰都不敢怠慢,纷纷操作风帆战舰,能逃多快就逃多快,先逃为上了。</p> 荷兰人这边,基于揆一的原因,跑得是最快的,最先到达了阿巴斯港这边,结果,揆一等人,发现阿巴斯港这边,也已经陷入了战事中,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战船,他拿起望远镜一看,顿时,又变成了一只呆鸡了!</p>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33 中东战略(为9月1000月票加更) 就见望远镜的镜头里,港口,甚至非港口停靠点,全是大明船只。他所熟悉的福船,蒸汽明轮战船等等,全部都在这边。 最让他震惊,头皮发麻的是,岸上已经有无数的穿红色军服的明军,但是依旧还有不知道多少明军正在从船上下来。 停靠港口的外围海面上,还有好多蒸汽铁甲战船在巡航。其中有几艘,就揆一的目光看,那都是巨无霸级别的战船。 不要说此时的阿巴斯港已经被明军攻陷了,就算没有贡献,揆一这支最为强大的风帆战舰所组成的舰队,先一步到达阿巴斯港协防,那也没什么作用,约等于向海里丢了一块大石头那样而已。 这时候,揆一也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之前的时候,密集的炮声响了一阵之后,很快就沉静下去,但是却没有船只逃过去给他报信的原因了! 以明国这么庞大的舰队,还有在海上飞一般速度的战船,真正横冲直撞的战船,射速超开的战船,如此种种,一旦交战,那还有什么机会逃走! 这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揆一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他们这些欧洲人沿着非洲海岸线,以少对多,轻松殖民当地土着时候的景象! 可不就是了,如今眼前这一幕,和当初他们欺负非洲土着何其相像! 只不过这一次,角色有了变化,大明帝国的军队,是嚣张的那一方,而他们这些欧洲人和波斯帝国以及阿曼这边的,是被欺负的那一方了! 震惊之余,揆一的心中全是苦涩。 他算是对大明帝国的强大,感受最深的欧洲人了。此时此刻,看着眼前强大的大明军队,包括大明的战船,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对抗大明帝国了! 这一刻,他忽然非常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好好劝劝,说不定能当大明的藩属国呢? 可如今,却是大明帝国的敌人,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会有多难过了! 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发现明国那种不怕炮轰的铁甲蒸汽战船,已经飞快地向他们这边围过来了。 于是,揆一立刻发动了他锻炼出来的天赋,二话不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先逃为上。 明国战船这么厉害,确实是用不到什么战术,横冲直撞便是,去打这种战船,那是脑子有屎! 这里是波斯湾的狭小出入口,明国战船是一字排开,明显是不想让他们逃出外海的。 除了揆一领着荷兰舰队是埋头远离明国战船之外,有部分英国战舰试图绕过明国战船的拦截,逃到外海去。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往波斯湾里面逃的话,那是绝路,最终无路可逃;只有逃到外海,才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然而,他们很快绝望地发现,明国追击过来的战船,那是一批又一批,就算拼着损失,能逃过第一批拦截的明国战船,也无法逃过后续拦截他们的明国战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就仿佛这波斯湾这边,不是远离大明的地方,而是在大明帝国的内海一般。 没办法,大明海军就是船多! 不说炼钢技术的进步,还包括有刘伟超的指点,能轻松获得大型钢铁矿产,完全可以说,大明战船的成本,远比揆一这些欧洲人想象中要低。 此时的大明,国富民强,只要崇祯皇帝定下了扶持海军的国家策略,大明船只能下饺子一样下水! 这次进攻波斯湾这边的海军,可不止是郑芝豹所部,还有杨展所部以及曾英所部。这其中,以曾英所部海军的战船最为先进。 让揆一大惊失色的蒸汽铁甲战船,就是真正的铁甲战船,由天津造船厂打造。 不过曾英却是知道,估计要不了几年,他这种蒸汽铁甲战舰又会落伍了,当然,这不是和欧洲国家去比,而是大明自己比。 从天津造船厂出发之时,他就已经听说,那边奉皇帝旨意,已经开始重新研发用什么内燃机来代替蒸汽机的新型战船了。 好像是天庭那边知道了太祖皇帝显灵帮大明的事情,不但不怪罪,反而给予了支持的缘故。 另外,海军都督郑芝龙已经在组建美洲海军,到时候会带着郑芝豹从南美洲带来的印第安人杀回去。估计这会儿的时候,也要出发了吧! 曾英站在揆一认为的巨无霸战船上,领着蒸汽铁甲战船追杀逃入波斯湾的西夷战舰,一边想着这些事情。 对他来说,战船和火炮的差距,已经让他没有指挥具体战术的意义,直接追就是了。 确认没有西夷战舰逃去外海之后,曾英又转头看向阿巴斯港那边。 此时,上岸的陆军,已经完全占领了阿巴斯港,骑军那边,正在向远处进军。按照李中丞的部署,是要用最快的速度进攻波斯帝国的都城。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当面之敌,不留俘虏全杀。 对此,军议上的陆军将领,比如田见秀、袁宗第等人想不明白。 因为就算留了俘虏,其实也不会迟缓骑军多久,毕竟后续步军会及时跟进。要知道,这可是免费的劳力,不要俘虏岂不是可惜了! 不过曾英是刚从国内过来的,联系国内的消息,他多少知道一点为什么李中丞会下这样的命令。 因为他在国内时已经听到,朝廷准备迁一部分百姓到波斯这边,甚至有风声说,包媳妇!另外,只要是有大明血脉的,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就能获准认祖归宗,回本土生活。 外面的人可能不知道,如今朝廷已经在搞什么身份证明,以后大明本土、大明藩属国以及大明海外领地,都会有区别。 待遇最好的,当然是本土的了。其次是海外行省,也能享受大部分大明福利。至于藩属国,那是藩属国的事情,和宗主国没关系了。 从这些消息汇总之后看,曾英便知道,波斯男人肯定不能留太多,要不然,怎么包媳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朝廷对波斯这边的重视,要比达卡等其他直属海外领地更重视。至于为什么这样,曾英就想不明白了。 他不知道,李岩作为中东地区大明最高级的官员,自然是知道的。 哪怕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中东这些鸟不拉屎的地方,那底下埋藏的东西,有那么好么? 但是,这不妨碍他为大明能长治久安占领这里,经营这里成为大明的一部分而努力谋划。 很快,他收到了手下来禀告说,消灭的波斯海军联盟中,还有对面阿曼帝国的海军。 于是,一个现成的借口便有了。李岩立刻派出了一支舰队,登陆阿曼帝国展开灭国战争。 他这次所带来的兵力,可不只是为了灭一个波斯帝国而已,而是要把整个中东都征服,成为大明第一大行省。 至于随他而来的红娘子,则是在做准备,解放波斯妇女,让他们融入大明文化中。 李岩的临时巡抚衙门,就设在阿巴斯港。军事上的事情,他并不操心,各路将领自然会完成他们的任务,他主要是忙于后勤物资的协调,还有计划在波斯重建大明各级衙门的事情。 从国内派过来的地方官员,老师等等,都要他这个最高军政长官签署命令。 几天之后,海军这边最先有了回报。说荷兰等西夷逃入波斯湾之后,大部分都弃船上岸逃命,没追上。 还有一部分试图逆流而上,逃入内陆,被大明蒸汽战船追上灭了他们,没有俘虏。 对此,李岩并不以为意,开始筹备军力,就从波斯湾那边逆流而上,多点开花,用最快速度横扫整个中东。 不得不说,事情有点多,忙得他团团转。 但是,要说有多少压力,却也是没有的。 ………………………… 和李岩相反的是,波斯帝国皇帝阿巴斯二世,领着大军前往东方和明军决战。 虽然兵力比明军多,也已经有了能和明国火器差不多的线膛燧发枪,但是,他还是有很大的压力。 他最亲信的宰相,按照原本的历史,也就在这一两年内病逝。此时,身体已经不行了。 一般来说,最好的安排,就是阿巴斯二世御驾亲征,那他的宰相留守都城,也刚好能养病。 但是,和大明帝国的战事,是决定波斯帝国命运的。他的宰相担心他年轻沉不住气,便硬是跟着来了。 这不,他看到阿巴斯二世心事重重的样子,便鼓励他说道:“陛下放心,这是在我们波斯打仗,我们熟悉地形,只要有耐心,选择好的时机,要想歼灭入侵的明军并不难!” 说着,他又巴拉巴拉了一堆理由,说得阿巴斯二世终于有了几分信心,这让他的宰相也松了口气。 要不然,连皇帝都是心事重重的,这军心士气太低落,仗还没打,就可能会先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大军到达之后,阿巴斯二世采取了避而不战的策略,他告诉他的手下臣子:“明军的火器厉害,等到下雨天再进攻,明军的火器就发挥不出多少威力,我们人数是他们的几倍,胜利就属于波斯!” ()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34 有这样欺负人的么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波斯军队这边,努力避战,就为了等到下雨天,让明军这边的火器优势能减少一些。 结果,老天爷就是不下雨,把阿巴斯二世等得心焦。 波斯大军的兵力比明国军队多,意味着后勤压力就大。本来在边境备战了一年多,粮草就紧张的,阿巴斯二世其实更愿意的是速战速决,毕竟波斯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而是多高原,还有沙漠和荒漠,物产有限。 因此,阿巴斯二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天气怎么样了? 这一日,他早上一起来,侍卫就欣喜地告诉他,今天没太阳! 没太阳就是阴天,也有可能会下雨。阿巴斯二世喜出望外,当即宣布,这是他祈祷的结果,神在保佑他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事! 天气就只是转阴而已,就让波斯军队的士气高了不少。 可是,阿巴斯二世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快马急报就来了。 “什么?”阿巴斯二世听得大惊失色,盯着信使,用不可思议的表情问道,“明国大军歼灭了联合舰队,在阿巴斯港登陆了?” 那个荷兰总督揆一的话,还犹在耳边呢:说什么联合舰队中的风帆战舰多达一百多艘,这是海上最强大的力量,都能和欧洲任何一个国家打仗了,明国海军远道而来,就轻松歼灭了联合舰队? 随军而来的英国人和丹麦人在边上听了,也是觉得不可思议,按照信使的描述,明军好像是摧枯拉朽一般地攻占了阿巴斯港,总感觉有点天方夜谭! 没有人比他们这些欧洲人更清楚,一百多艘风帆战舰到底有多强大!这又不是在大明本土作战,就算明国海军集结,怕也来不了多少。只要战船数量不是差得太离谱,怎么都能打个来回吧! 阿巴斯港的快速陷落,意味着波斯帝国的都城就会有危险。 阿巴斯二世顿时就为难了! 眼前的他,是御驾亲征,和这边的明军对上了。这个时候,后院起火,都城不能不管。可要是这时候回师的话,当面之敌怎么办? 在阿巴斯二世面前,唯一可以躺着的人,是他那生病的宰相哈利法·苏丹便向他奏道:“陛下,老臣在这里挡着明军,陛下先回去解决海边的明军,都城不能有失的!” 阿巴斯二世对哈利法·苏丹是非常信任的,历史上就是因为哈利法·苏丹病死,然后他没有了劝谏之臣,开始放飞自我,导致萨菲王朝走向衰败! 此时,他听哈利法·苏丹的话,但是也担心哈利法·苏丹的身体。 “陛下,无需担忧老臣!”哈利法·苏丹继续劝道,“只要老臣还有一口气在,明军就绝对过不去老臣这一关!” 一阵子商量之后,阿巴斯二世最终决定回师救援都城,但是在带多少兵力回援上,却又有争论了。 但是还没争论出结果呢,又有快马急报赶到了,说从阿巴斯港出发的明军攻势迅勐,已经离都城尹斯法汗只有一半路程左右了。 这一下,把阿巴斯二世吓到了。 他在和莫卧儿帝国的边境这边,离尹斯法汗的距离,比阿巴斯港都要远。 本来以为沿途的抵挡,迟缓明国军队,结果这进攻速度远超他的预估。 这么强悍的军队,如果不多带点兵力回去,打不赢就是要完蛋的! 最终,依旧是足智多谋的宰相哈利法·苏丹出了个主意道:“陛下,从目前的态势看,这边的明军为虚,从海上而来的明军才是他们攻打我们波斯的主力。要想破这个局,其实不难!” 阿巴斯二世一听,顿时大喜,连忙问道:“怎么破?” 其他人也是惊讶,他们都知道,这位波斯宰相足智多谋,说不定真有非凡的智慧破解当下的难题! 只听哈利法·苏丹回答道:“只要我们做出急切回援的姿态,让当面之明军知道他们海上那一路军队已经成功,这样的话,他们看到我们要急忙回援,必然是会尾随追击。于是,我们便可以将计就计,先假装回援,而后设下埋伏,一举歼灭,至少也能击溃当面之敌,如此就能放心回援尹斯法汗了。” 听到这个计策,众人稍微一想,顿时就觉得,这个计策好! 这不,阿巴斯二世都是笑了,不吝赞美之词,夸奖他的宰相。 时间紧迫之下,阿巴斯二世根据哈利法·苏丹的计策,赶紧依计而行。 在波斯和莫卧儿帝国的边境地区,是苏来曼山脉,波斯这边选好了埋伏点,然后开始羊动,假装慌里慌张地回去救援。 还真没被他们猜错,明军这边,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并没有坐视不理,而是一如他们所料那样,开始尾随追击。 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在阿巴斯二世亲自指挥下打响了。 四面八方的波斯军卒,向落入陷阱中的明军发起了进攻。步兵,骑兵,包括装备了新式火器的军队,全都在第一时间发起了进攻。 看着这一幕,阿巴斯二世的心情非常好,这个计策成功的话,东线无忧,主力就能全部回援都城,再歼灭那边的明军。 可是,他的宰相,却是没有多少高兴的表情,这让他有点意外,便问道:“明国军队至少有三万落入了我们的包围,只要歼灭了他们,东线明军必然不敢再追,这个计策成功,卿为何却不高兴呢?” 这么问话的同时,他自己想到了一个可能,便补充问道:“卿是担心无法歼灭这些明军?卿该是看到,那些明军已经死了不少了啊!” 听到他的话,哈利法·苏丹有点担心地说道:“陛下再仔细看看,陷入包围的明军,应该多是原来的莫卧儿人,根据消息,这只是明国新封在这里的藩属国的军队,明国真正的精锐军队,都是他们本土的军队,长得有些区别的!” “???”阿巴斯二世一听,有些意外,连忙拿出欧洲人献给他的望远镜看了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他才发现,他的宰相说得确实没错,大部分明军根本就是莫卧儿人,之前的时候,他还压根没注意这点。 这一下,他的眉头也皱起来了。 就算歼灭了这个明国藩属国的军队,只要明国本土的远征军未灭,东部边境一样危险啊! 阿巴斯二世正担心这一点呢,结果他发现情况好像超出了他的想象。 那些被包围的明军,竟然犹如激流中的礁石,渡过了最初的恐慌之后,不管波斯军队怎么进攻,始终无法吃掉他们。 阿巴斯二世也看出来了,这些明军的火器确实厉害,射程太远,对波斯军卒的伤害很大。 这时候,他也不管了,至少要消灭这些明军才行,便派出了他的线膛燧发枪部队。 然而正在这个时候,又有明军杀到了。 这一次,阿巴斯二世有了经验,用望远镜观察,发现这些明军确实是大明本土的明军,于是,他连忙调兵遣将,试图扩大包围圈,把这支新来的明军也包围进去。 然而,这一次,他就傻眼了。 这支后面杀过来的明军,那叫一个凶残,简直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那种。当面的波斯军队,压根就挡不住人家,勇敢的直接死翘翘,剩下的落荒而逃! 至于原因,他也发现了,这支明军的战法是以前从来没见过的。他们竟然是趴在地上打枪,并且射速还超快,形成的密集火力,一下就能把当面之敌消灭,而波斯军卒这边,想要伤到趴在地上的明军,却是千难万难! 这是什么鬼? 下意识地,他立刻意识到,这支大明本土的明军,他们手中的火枪,估计是更先进的火枪! 一想到这,阿巴斯二世都麻了! 这是什么世道? 波斯帝国这边,连普通的燧发枪,都难以自己生产,还需要向欧洲人购买。好不容易从明国那边抢了个线膛燧发枪,结合欧洲人一起彷制这个线膛燧发枪,结果,都还没来得及沾沾自喜呢,人家明国军队手中的火器,竟然比线膛燧发枪又厉害了! 有这样欺负人的么? 以前的时候,压根不觉得东方人会有多聪明,可如今,这是在碾压其他国家的人了么? 这火器上的差距,让阿巴斯二世感到浓浓的无力感,这还怎么打? 甚至这时候,他都有一丝后悔,早知如此,或许把达拉舒科交出去,说不定明国会谅解波斯呢? 然而,到这个时候,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阿巴斯二世连忙转头看向他的宰相,想问问他最为信赖的宰相还有什么办法来阻止明军的攻势。 结果,他转头过去,发现他的宰相一动不动,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都是震惊诧异之色,不过脑袋是有点诡异的歪在一边。 好像是死了,而且看这个样子,似乎是被吓死的! 这一看之下,阿巴斯二世顿时就慌了,连忙查看情况,发现他的宰相确实已经死了! 听着喊杀声,看着明军已经汇合,向波斯军队展开了反攻,阿巴斯二世的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35 回来了 等到阿巴斯二世醒过来时,已经是全军溃散中了。他那宰相的尸体,被侍卫背着,和他一起逃命! 很快,他就清楚了整个事情的经过,随后,就感到有点绝望了。 哈利法·苏丹的计策,不可谓不妙,事实上也成功伏击了敌人;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就算被伏击了又怎么样! 明军的战力之前,远超了他的想象。特别是明军最新的那种火枪,竟然可以让他们趴在地上打枪,并且射速还远比他们的火枪快很多倍! 这真得是没法打啊! 阿巴斯二世都没了信心,就更不用说普通的波斯军卒了。当他们一路溃退,还没到尹斯法汗时,就听到了都城陷落的消息。 对此,阿巴斯二世一点都不意外。 他当然不会送死,便绕过了尹斯法汗,往奥斯曼帝国那边逃去。有点讽刺的是,莫卧儿帝国大皇子达拉舒科竟然也被他逃出来了,随着阿巴斯二世一起逃往奥斯曼帝国那边去了。 明军这边,倒是没有追击,而是分兵清剿波斯帝国内部,对于不是第一时间投降的波斯人,都以雷霆手段镇压。 波斯湾这边,海军沿着底格里斯河逆流而上,进攻巴格达等地。这些地方,如今是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无所谓了,奥斯曼帝国肯定也是要打的。 另外,李岩关注的一个重点,是派出海军,沿着海岸线南下,一直到北非,控制红海两岸,最终目标,是控制后世的苏尹士运河流域。然后利用俘虏来挖掘苏尹士运河。 当前阶段明军的任务,主要是占领沿海的城市为主,深入内地的话,需要更多的兵力才行。 整个中东地区,都将是大明帝国的直辖地,因此,不可能像莫卧儿帝国那样,打掉大部分敌人,就把那里丢给藩王自己收尾。 这个大明直辖地,可以地广人稀,但是必须在大明的控制下,是属于大明的领土才行。李岩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管辖这个中东行省,而不是继续开疆拓土。 不过,其他人显然不知道的。 大明远征军以这种排山倒海的姿态,勐烈进攻波斯和中东这边所有国家和部族,那是吓到了周边所有部族和国家了。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奥斯曼帝国了。 这个时候的奥斯曼帝国,还是杜亨·哈提婕统治时期,因为她的儿子穆罕默德四世年纪太小,无法亲政。 她听到逃到奥斯曼帝国境内的荷兰人,就是揆一等人,喊着明军杀过来了,“黄祸”又来了。 然后又是波斯帝国皇帝阿巴斯二世逃了过来,也是喊着明军杀过来了,“黄祸”又来了。 还有莫卧儿帝国大皇子达拉舒科跟着逃了过去,还是喊着明军杀过来了,“黄祸”又来了。 加上如今的中东,大部分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确实被明军攻击,吓得杜亨·哈提婕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因为不止波斯帝国这边的明军,还包括伏尔加河流域那边的明军,在哥萨克部族加入明军之后,哥萨克人领着明军杀入了克里米亚汗国境内,说是为了别列斯捷奇科战役中,赫梅利尼茨基被克里米亚人扣留从而导致哥萨克族人大规模战死的仇。 克里米亚汗国这边,压根就挡不住大明骑军的进攻,紧急向奥斯曼帝国这个宗主国求援。 如此种种,一个非常简单明白的事实,就是奥斯曼帝国很可能是下一个被明国进攻的国家。而根据种种消息,大明军队似乎是无敌的,杜亨·哈提婕想不恐慌都不行。 奥斯曼帝国重臣科普律鲁·穆罕默德·帕夏提议,放弃黑海海峡以东地区,以黑海海峡这个天险,全力防御明国的进攻。 另外,他还提议,说光靠奥斯曼帝国的实力,怕是没法抵挡大明帝国军队的进攻,因此必须寻找尽可能多的盟友。 换句话说,就是放弃宗教和种族的偏见,不再和欧洲国家争斗,派出使者,游说欧洲所有国家,联合起来抵御大明帝国的进攻! 要不然的话,很可能会重现以前蒙古帝国横扫欧洲的惨状! 揆一,还有逃过去的英国和丹麦人,纷纷赞同。阿巴斯二世和达拉舒科也是现身说法,极力证明明军的强大,必须要联合起来才能打败明军! 总之,他们认为,如今的大明帝国,要比以前的蒙古帝国更为强大! 到了这个时候,一个时空通讯应用软件的出现,终于彻底影响到了欧洲这里。 ………………………… 与此同时,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有一支舰队正往南航行。 这支舰队,一共有五十艘左右,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福船,大约有十艘是装有风帆的蒸汽明轮战船,另外还有三艘是蒸汽铁甲战船,并没有明轮的那种。 不要说福船是大明特有的远航船只,就只是说蒸汽船只,目前也只有大明才有,欧洲那边还在实验中,哪有那么容易打造出来的。 因此,这支舰队,毫无疑问是属于大明的。从其中一艘铁甲蒸汽战舰上飘扬着“郑”字大旗,可以知道这正是大明海军都督郑芝龙所领的美洲舰队。 在大明攻占了倭国之后,沿着太平洋海岛,一路建设补给站之后,大规模跨越太平洋便成了常事。 有蒸汽机为动力,不再必须依仗风向或者洋流,更不用说,从倭国这边就有一条洋流是从太平洋西岸到东岸的。这条洋流,也是西班牙宝船跨越太平洋的路线。 当然了,在这个位面上,在吕宋的西班牙已经被大明灭掉,就没有所谓的跨越太平洋的西班牙宝船了。 崇祯皇帝亲儿子就藩北美洲,也是沿着这条路,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藩国军队登陆太平洋西岸之后,先攻占了西班牙的新墨西哥,然后以此为根基在进行发展。 如今,郑芝龙奉崇祯皇帝旨意,也沿着这条航线跨越太平洋,向南美洲进发。 后面的福船,基本上都是运输船,运送煤炭等蒸汽机需要的物资,还有陆战兵。 在旗舰也就是其中一艘蒸汽铁甲战船的甲板上,郑芝龙正站在这里,拿着望远镜看着南方远处的海岸线,问边上的人道:“你们的家乡,就在这附近了?” “回大人,就在前面不远了!”他身边其中一个明军将士,看样子还是个总旗,带着激动的神情回答郑芝龙道,“属下已经认出来了,那远处的山里,就是我们的家乡!” 这些站在郑芝龙身边,一脸激动的十来个明军将士,就是当初郑芝豹从南美洲带走的印第安人。回答郑芝龙话的这个,就是其中最聪明的那个钱慕明,凭借着战功,升到了总旗,成了大明军队中的一个低级军官。 见识了大明的繁华,也见证大明的强大,让他们这些印第安人有了脱胎换骨一样的变化。 原先刚到大明时候,结结巴巴的带着闽南口音的官话,如今已经变成一口正宗的大明官话。包括他们的外貌和身姿,咋一看去,其实和大明本土的将士没多少区别。 当然了,其实印第安人和大明百姓还是有点区别的,可他们一心想融入大明,刻意改变着自己,最终就越来越像大明人了。 随着大明的强大,征服周边的国家越来越多,特别是灭掉西班牙,驱赶荷兰,还有葡萄牙为大明之爪牙,这些事情的见证,让他们非常渴望有朝一日能打回去。 他们一直记得,当初带他们离开家乡的时候,郑芝豹郑大人曾经给他们说过,有朝一日,会带他们来解救他们的家人,同胞。 大明是繁华,但是要说钱慕明他们不会思念他们的家乡,那都是假的。因为他们有亲人还在家乡,被西班牙人殖民,每天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又岂会不担心! 钱慕明等人,一直等啊等,如今,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经过漫长的航行之后,如今终于看到远处熟悉的山峰,他们亏了在军中多年,才没有失态,但是,激动的心情却是怎么都压制不住。 对此,郑芝龙当然也理解他们的心情,并不以为意,拿着望远镜继续观察起前方,与此同时,他对钱慕明说道:“再说说这边的情况吧,看看到了这里,有想起什么,还需要补充的么?” 钱慕明听了,立刻便回答道:“前面海岸边有个西班牙人修建的城镇,叫做利马,可以沿着阿普里马克河航行,直达利马,在我们离开之前的几年内,他们……” 其实,基本上,有什么要说的,基本上在之前都已经说过了。如今又回来了,钱慕明等人,基本上也补充不了多少内容。 正在说着呢,就看到阿普里马克河的入海口那边,似乎有印第安人的独木舟在那边捕鱼。 大明舰队这边的动静有点大,印第安人从未见过冒烟的船,还是铁做的,都待在了那里。而钱慕明等人看到熟悉的身影,顿时都激动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36 近乡情更怯 “轰轰轰……” “呯呯呯……” 利马城的上空,响起了久违的火炮声和火枪声。 自从西班牙人控制这里并且修筑了利马之后,他们采用米塔制的方式来统治,也就是控制印加王国的上层,即国王和酋长之类,给他们一点好处,奴役普通的印第安人,从事开矿,也修筑道路、桥梁或在种植园作工。哪怕劳动强度极大,劳动时间每天达18—22小时,劳动者死亡率甚至高达五分之四,也没有遇到过大规模反抗,更不用说来攻打利马了。 但是今天,利马却遭受了攻击,这是西班牙殖民者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们这些白人老爷们,正在各处享受生活呢,冷不丁的遭受攻击,那来得及反应过来! 虽然说,他们的建筑以及兵力部署等等,也确实有针对来自海上的威胁。但是他们假设的这个海上威胁,那是以他们同等实力的对象作为参考的,比如说葡萄牙人,或者荷兰人等等。 至于规模,能跑这么远来殖民的,一般都是几百人,上千人就是了不得的大阵仗了。 可是,这一次大明舰队的进攻,光是海军陆战队,就达到了一万多人,更不用说,这支海军将士的枪是神威步枪甲型,火炮是神威火炮甲型。 轮值的西班牙殖民者,难得反应过来的这些,看到他们的敌人,竟然趴在那里,“呯呯呯……”地向他们射个不停,直接就傻眼了。 更不用说,神威步枪甲型相对殖民者手中的普通燧发枪,还有超远射程的优势。 再加上手榴弹一阵猛甩,顿时炸得西班牙殖民者哭爹喊娘。 攻打利马的过程,完全可以说,是非常地顺利,就像水往低处流的顺畅。 钱慕明等原本出自南美洲的将士,打仗最是勇猛了,西班牙驻利马总督就是他们抓到的。 遇到城里的印第安土著时,他们就用母语高声呼喊,让他们全都跪一边不要妄动,也是让他们印第安人直接傻眼。 上一次郑芝豹过来的时候,是以非官方的身份过来的,因此他们都不是穿军服的。而这一次,直接就是海军出征,以至于这里的印第安人压根就没反应过来,这些比西班牙老爷还要厉害的,其实是和上次来的那些人,是来自同一个地方。 当然了,还有一点,就是在西班牙人的统治之下,印第安人的寿命极短,离开上次郑芝豹过来已经差不多快要十年了,当初见过郑芝豹他们的,如今估计活着的也不多了。 因此,利马的印第安人根本猜不出,这些比西班牙老爷还要厉害的,还能说他们那低贱语言的人,到底是什么人? 钱慕明等人,身为大明将士,自然是知道军纪的。在抓住西班牙总督的时候,知道不能杀,但是一顿拳脚却是免不了的。 说真的,他们是万万没想到,竟然有一天能打西班牙总督! 随后,钱慕明立刻向郑芝龙请战,要求带着将士杀回老家,也就是他们所在的部族。 他们这些人,当初是从各部族中挑选出来,年轻力壮并且懂得伺候花花草草的人。对于他们的要求,郑芝龙自然不会不同,当即分配了小队,以两百人为单位,让他们杀回各自的部族,同时宣告大明帝国的到来。 自从到了大明之后,钱慕明等人,朝思日想,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能杀回部族,解救他们的亲人。 离开了将近十年,很多时候,可能就是亲人永别了。 因此,钱慕明等人压根就一刻都待不住,休整都不休整,刚拿下利马,就带着袍泽往各自部族进发了。 利马这边,基本上和他们离开的时候差不多,依旧是土路,依旧是山间小道,依旧是一片片的雨林。不像大明帝国那边,几乎是一年一个样,在快速变化着。 因此,钱慕明等人,依旧是熟门熟路地赶往自己的部族。 一路之上,如果遇到印第安人,钱慕明等人便立刻用他们的土话招呼,不过却鲜有得到回应的,一个个都是吓傻了的那种,跪伏在地上瑟瑟发抖。 他们都是被西班牙人教训怕了的,此时见到军威更为鼎盛,杀气腾腾的军队,那还敢管其他。 钱慕明等人便不理这些人,依旧急匆匆赶到自己的部族去。 快要临近部族居住地时,其他将士都差点赶不上钱慕明等人的脚步了。 一直到部族门口,看到部族的一个个茅草房时,钱慕明等人,忽然就停下来了,似乎到了此时,他们的腿脚变得有千钧重,再也挪不开脚步。 但是,他们每个人看着熟悉的部族茅草房,眼泪都下来了,甚至身体都有点微微发抖。 近乡情更怯! 两百来名明军将士出现在部族外面,也肯定让部族里面的人发现,不过他们却不敢乱动。 因为他们能看到,这些人手中都有威力很大的火枪,就只是一看他们的架势,就能知道这些穿着一样衣服的人,肯定比西班牙老爷都不好惹! “爹,娘,弟弟,妹妹……” 忽然,钱慕明先用他的土话,大声喊了起来。 此时此刻,他是非常担心,他的爹娘,还有他的兄弟姐妹已经不在了,没法回应他了。 声音很大,就在部族的上空回荡,让不少茅草房里面都钻出了人,然后加入了其他印第安人的行列,开始目瞪口呆,看着突然出现的这些奇怪的人。 这些人,有些,是钱慕明认识的,有些,他已经认不出来了。他的目光急切来回扫视,意图寻找自己想要找的人。 终于,他的目光,忽然定格到了一个老妇人的脸上,微微一愣之后,他忽然就像疯了一样窜了出去,一边飞奔过去一边大声喊着“娘”,同时,泪洒一路。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所吸引,不管是印第安人,还是他的袍泽,都看着他在飞奔。 忽然,钱慕明被什么东西绊倒,他是跑得如此之快,以至于都摔了个跟头。然而,他却又一骨碌爬起来,军帽掉地上也没注意,又飞跑了起来,“娘,娘……” 那个老妇人听着钱慕明的大喊,看着他飞奔过去,忽然之间,如中雷击,一下盯在钱慕明的脸上,而她自己的脸上,却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钱慕明直接跑到了她的面前,一下跪在她的面前,仰着头,看着老妇人的脸,泪流满面地哭喊道:“娘,是我,是我啊……” 这个部族不算小,听到外面的动静,不时有人从茅草房中钻出来,但是,看到面前他们压根想不到的诡异一幕,也是诡异的一言不发,就那么看着。 整个部族,非常地安静,唯有钱慕明带着哭音的声音在响着。 “娘,真得是我,您看!”钱慕明看着他母亲还是傻着,似乎不敢相信,便用手背赶紧擦擦涌出来的眼泪,抹了把脸,然后,再次仰着头,让他母亲看得更清楚一点。 终于,老妇人似乎是认出来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缓缓地伸出手,去摸钱慕明的脸,就好像,她是非常怕眼前的一幕,其实是在做梦,眼前的儿子,其实是假的。 当年钱慕明被选中,离开了家乡之后,又有谁能想到,他们还会有回来的一天。 从此以后,再也不能相见,才是他们所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如今,钱慕明不但已经回来了,并且都认不出来了,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过得很好!不要说和他们印第安人比老,就算是那些白人老爷,怕也没有此时钱慕明的威风! 当老妇人的手摸到钱慕明的脸,稍微感觉了一会之后,她忽然一下冲上前,紧紧地保住了钱慕明,看着她的架势,就似乎是害怕,如果她稍微抱得松一点,钱慕明便会再次离她而去。 此时的钱慕明,也是紧紧地抱着他的母亲,也和他母亲一样,就怕他的母亲会突然消失! 安静,部族依旧是很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钱慕明母子身上。 有不同的是,印第安人都是满脸震惊之色,而钱慕明的袍泽,却是一脸欣慰之色。 过了好久之后,钱慕明才想起来,连忙追问他的母亲,他的父亲还有弟弟妹妹们在哪里? 真得很遗憾,他爹,他弟弟都被选中去挖矿,服劳役,再也没有回来。一个妹妹被卖到了城里去了,不知道是死是活,家里面,就剩一个最小的妹妹。 不用说,明军将士们控制了整个部族,印第安人也没有反抗,不说有钱慕明在,就算没有,部族中强壮的男人,都被选去服劳役了,有血性的汉子,更是死的早。 唯独酋长一家,倒是一应俱全,没人需要去服劳役,并且生活也明显比其他印第安人好几个档次。 随着钱慕明的到来,不用说,酋长一家都被拿下。而钱慕明,也被其他战战兢兢的印第安人所接受,羡慕,崇拜…… 随后,钱慕明带着族人,带着袍泽,又很快向矿山前进。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37 关羽骑自行车 矿山这边,其实更多的是印第安人中的酋长和各级官员在管理。 人命这东西,对于原始部族来说,根本不值钱,因为他们原本就活不长。能完成西班牙老爷交代的任务,他们能分到的好处也更多。 可以说,底层印第安人的命运,真得是很惨的。 钱慕明带着袍泽,带着族人,很快就端掉了他们附近的矿山,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父亲和他的弟弟,并没有活到等到他,甚至连尸体都已经没法分辨。 因为矿山上死得印第安人,都被他们埋进了万人坑,根本就没法分辨。 其他将士的遭遇,多是和钱慕明类似的,只是或者幸运一点或者更悲惨一点的区别而已。 不用说,随后,在钱慕明等人的现身说法之下,不但让印第安人知道,他们的祖宗其实是来自于大明帝国那边,如今,在这里会重新改造社会,当然,这是在大明的领导之下。 而郑芝龙一个最主要的任务,自然是扫平这里的西方殖民者,重建这里的秩序,为后续藩王封建做准备。当然了,最有名的那些矿区,那就当仁不让,是不会给藩王的。 ………………………… 崇祯二十七年秋,京师百姓闻风而动,纷纷拥到最大的长安大街上,直通紫禁城的这条路上围观。有钱人家,则是早就订好了临街的酒楼茶馆,靠窗的那种,等着看接下来的一幕。 像这样的盛况,也就当年蓟州之战后,朝廷官军第一次俘虏了大量的建虏,押送来京师献俘的时候,才有过。 这一次又有这样的盛况,倒不是说又有俘虏。 在这崇祯二十七年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俘虏,够资格能让京师百姓闻风而动了。 不过从京师百姓兴奋谈论中可以看出来,这绝对是好事来的。 “这过去都有一年了吧,如今朝廷终于是打造出来了啊?” “是啊,有点出人意料啊,本来以为,太子殿下都在紫禁城开过了,应该很快就能有的,结果还硬是拖了这么久!” “你们别不满足,据我在科学院那边的小舅子私底下说,原本太子殿下开的那车,其实毛病不少,还有不少事情是没有解决的。这一次,亏了天庭那边大力支持,更新了很多格物学的内容,最终才能真正开始量产了。” 《天阿降临》 “就算是这样,其实量产也还是有限,有一些关键部位,还需要手工打造的!” “这难度真得有这么高么?” “那可不,这可是能真正用的啊,是陆路上翻天覆地的好东西,马车什么的,又要淘汰了!” “……” 正在讨论着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什么动静,随后就有人大声喊了起来:“来了,来了……” 于是,所有人都顾不得八卦了,纷纷站到窗户边,或者抢出门,去看个新鲜。 果然,就看到大街上行驶过来几个钢铁车子,涂着青漆,插着旗帜,威武霸气地过来了。 这一看之下,他们就激动了。 “哇,这么大的车子啊!你们看,后面的那个漏斗,这么大,可以装很多东西了啊!” “屁个漏斗,你家的漏斗是这样的么?这是车厢,就和火车车厢差不多,只是没有盖而已!” “口误口误,哈哈,口误。这车子也不知道要多少银子,买一辆运货,还是很方便了!” “可不是,看到没有,开过来几乎是没有多少声音,这也是奇怪了,没看到烟囱啊!” “有烟囱的是蒸汽机,这可是我们大明最为先进的内燃机知道不?” “没错,这是内燃机,归化城那边,还有据说辽东那边的铁牛,都是内燃机来的。这其实不是稀罕物了!” “你怕是不知道吧,以前的内燃机是烧煤气的,但这可是烧石油的,不对,好像叫汽油!” “……” 在他们的议论声中,十辆大卡车,排着队开在长安大街上,享受着京师百姓的注目礼。 估计从未有过大卡车,能有如此待遇,受到了这么多人的热情欢迎。 这些大卡车一直开到紫禁城,到达武英殿这边,才算是停下。 崇祯皇帝,太子朱慈烺,内阁首辅孙传庭,等等,大明的最高级官员,都聚集在这里。 崇祯皇帝看着大卡车停下,然后押车的厂卫下车之后,便微笑着对孙传庭等人说道:“走,去城外的兵工厂,让诸卿都见识见识我们大明最新的好东西,骑兵的克星!”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骑兵始终是战场上的王者,它的机动性,它的冲击力,都是让所有人都恨不得自己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军。 虽然说,如今的大明,拥有了蒙古草原,甚至在拥有西域之后,骑军数量之多,已经是世界之最了。 但是,大明的敌人,依旧是有很多骑军的,他们还是可以给大明这边,包括藩属国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如今,大明竟然有了骑兵的克星,这个消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非常地欣喜和迫不及待,都想立刻亲眼见见,到底这个骑兵克星是什么样的。 在崇祯皇帝一声令下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带着他的西厂手下,坐上了前面两辆大卡车上。当然了,王承恩肯定是坐在驾驶室的。 随后,便是崇祯皇帝坐在第三辆大卡车的驾驶室上,车厢里则都是六部九卿等大明最高级的官员。第四辆车里是太子朱慈烺以及第三辆中坐不下的大明高级官员。 第五、第六辆也是其他官员,再之后,便还是厂卫和大汉将军。 十辆大卡车,全都坐满了人。 然后,崇祯皇帝吩咐之后,他的车子响了下喇叭,整个车队便开始有序开动了起来。 本来的话,其实是可以造多几辆小车,用于崇祯皇帝等人出行。 但是,这个提议,被崇祯皇帝否决了。他觉得当下还是先造大卡车的好,至于小汽车,回头再说。 就这么的,大明皇帝第一次出行,不再是坐龙辇,而是坐了大卡车。 如果这一幕被拍下,发到刘伟超那边的话,估计会被人认为,这和关羽骑自行车一样不靠谱,哪有古代皇帝出行是坐大卡车的! 没有太长时间,这个车队便到达了城外的兵工厂。 京师的繁华,和这里没有关系,有京营的官军守在外围,任何人没有手令,都不得靠近。甚至连附近的山头,都被京营占据着。 崇祯皇帝下了车之后,看着纷纷下车的臣子,微笑着问他们道:“坐这个车子,感觉怎么样?” 户部尚书倪元路听到,笑着说道:“什么都好,就是有点晒!” 如今的大明,似乎已经没有往年那么寒冷了,这个时候,刚好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 当然了,倪元路其实也就是这么说笑而已,因为他知道,如今的皇帝,可不是初年那些喜怒无常的皇帝,动不动就砍人脑袋的了。 就如今来说,特别是天庭明确表态支持大明之后,崇祯皇帝似乎已经没有了能让他烦恼的事情。 “哈哈哈……”这不,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能感觉出来,他的心情非常好。 孙传庭这边也是,以前的话,完全就是一张死鱼脸,很难在他的脸上见到他的表情。但是,如今的孙传庭,也是经常会有露出笑容了。 这不,看到崇祯皇帝在那开心地笑着,他也露出了笑容。 等到崇祯皇帝收了笑声之后,孙传庭便微笑着说道:“这种大卡车运货量很大,行驶也很平稳,如果汽油充足的话,可以一直开,比起马车什么的,都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顿了顿之后,他便又补充说道:“如今我们大明的官道,至少在本土,基本上都已经修建了水泥路,刚好可以用来跑这种大卡车。从此以后,没有水运的地方,铁路没有通的地方,就用这种大卡车来运输,将会让我们大明的交通变得更为快捷!” 以前的时候,王朝统治者其实是最想让百姓就钉死在户口所在地,不想他们跑来跑去的。 可如今的大明朝,却是不一样了。随着观念的改变,交通的便利,还有开疆拓土的进行,当然,更多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有点钱了,就想着出去走走。 普通的人,去下县城看看,家境更好一些的,去府城,甚至省会见见,开开眼界,都是常有的事了。 此时的大明,所收赋税的比例,已经不像过往那样依赖于田赋,商业上的比重,在迅速上升,也在客观上减少了百姓出行的限制。 在孙传庭点评了一下大卡车之后,兵部尚书这边,却是等得有点不麻烦了,他更多的,是想着看看骑兵克星到底是什么? 于是,在孙传庭说完之后,赶紧婉转地提了出来。 孙传庭一听,他当然也是非常好奇,便跟着向皇帝提了。 崇祯皇帝看到他们这样子,脸上都是笑容,也不再吊他们胃口,当即手一挥,带着他的臣子进入了兵工厂大门。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38 笑死朕了 这个兵工厂设在京师郊外,战地面积极广,并且相对而言,建筑物很少,因为兵工厂制造武器,实验什么的,都是在这里。 在进了围墙的大门之后,有属于兵工厂的车子停在这里。崇祯皇帝等人,上了车,随后便沿着一条水泥路继续深入。 他们并不是去什么建筑,而是到了一个野外的地方。还没停车呢,孙传庭等人便看到了前面摆着一辆非常奇怪的车子。 只是就这么一瞧,他们就看出来,这个车子估计就是皇帝口中所说得骑兵克星了。 说这个是车子,其实也挺勉强的,因为和刚才坐过的大卡车完全不一样,就算是一年多前,在紫禁城出现过的小汽车,也是大不相同。 停下车子之后,毕竟是崇祯皇帝在,所有人都按捺住了好奇心,没敢第一时间冲上去看。不过这不妨碍他们一个劲地拿眼瞅着那奇形怪状的车子。 崇祯皇帝扫视他们一眼,或者压根不用扫视他们,就能知道他们此时的一颗心,估计都在这个车子上了。因此,他也没有耽搁,直接便对他们说道:“这便是朕所说得骑军克星了,诸卿可以先过去看看。” 皇帝这话一说完,孙传庭等人便向崇祯皇帝一礼,然后就都围了过去看稀奇。 只见这辆车子,压根就不是有车轮的那种,或者说不是有橡胶轮胎的车轮,而是很多小铁轮组成,有点类似火车上面的,然后在轮子外面还包着一层铁皮。也不能说是铁皮,是带齿轮的那种。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了。 接着还有非常大的不同是,在这个车的前面,竟然是竖着一大块钢板,有点类似胸甲一样,中间是比较突出,然后成角度斜的那种。 在这块钢板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孔,从中伸出一根枪管,不对,准确地说,是好几根枪管,捆绑在一起的。 这个枪的尾部,还有一个鼓,并且还有一个手柄。这是什么东西? 孙传庭等人看得很是纳闷,继续往下看。 从布局上看,驾驶员在侧面,应该是一个人负责枪,一个人负责驾驶这个车子。后面还有一个人的位置,并且还有箱子之类的,看样子,好像这个人是辅助射击的。 整个车子,除了前面是钢板之外,车子的两侧以及上方也是钢板,每块钢板上都有很小的窗户,看样子是玻璃窗户。 其中上方的钢板是向后倾斜角度,到后半段的时候,窗户就比较大了。 车子的后方是门,这个就是普通的门,还有两个大窗户。此时,这个门就是开着的。孙传庭等人,就因此能通过窗户和门透入的光线看清楚里面的情况。 细心的孙传庭,还看到里面有个灯泡,估计车子开起来之后也能内部照明。 这个车子,实在是太奇怪了。 孙传庭一边看,一边围着车子转。他发现,在车子的前方,其实也有两个电灯,同样用厚实的玻璃挡着的。 崇祯皇帝在边上微笑着看着他们,估摸着他们看完了,他才开口说道:“这个骑军克星,其实是集结了好多大明最为先进的格物学成果!” 说着这话的同时,他心中其实也是在感慨,刘伟超那边的朝廷介入之后,给他这边的帮助,在格物学方面的提升,真得是方方面面全都非常多的。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说话,不管是不是还在好奇观察的大明高级官员,全都自觉地来到他面前,听他说话。 于是,就听崇祯皇帝带着一丝自豪,继续对他们说道:“这个骑军克星,面对骑军的时候,就凭我们目前敌人的武器,不管是弓箭还是火枪,都不可能对它造成任何伤害。这一点,相信诸卿应该也能看得出来。” 说着的同时,他走过去身手摸着车身上的钢板,然后继续对这些官员说道:“另外,兵工厂这边做过实验,就是一般重型火炮,除非是在二十步以内,才可能对着车子造成伤害,要不然,敌人的铁弹打到车身上,都会被弹开。其中的原理,有点类似胸甲,不会被长枪刺穿,以内无法受力!”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接着补充说道:“当然,如果是从后方开炮的话,就还是会受到伤害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敌人不可能从后方向我们这车发起炮击!” 对于崇祯皇帝说得这点,以孙传庭的眼光,他自然也是看得出来。不过在崇祯皇帝亲口所说,连重型火炮都无法对其造成伤害之后,还是有些意外的。 他在想着,崇祯皇帝那边还在说话道:“相信诸卿看到这车轮,心中肯定会非常奇怪吧,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车轮?” 他说着,自己都笑了下,因为一开始刘伟超那边朝廷的人提出这个设计之后,他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后来自己翻看那个世界的坦克视频之后,他才恍然大悟。 崇祯皇帝这是见过的,所以还能理解为什么车轮是这样的,可在座的人,除了太子朱慈烺之外,其他人压根就没见过,因此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无法想象,怎么有这么古怪的车轮。 刚才那些大卡车的橡胶轮胎,他们就很能理解,和以前马车车轮差不多,只是用了橡胶之后,能减震,非常好用。 王承恩显然是个摸崇祯皇帝心思很透彻的人,就听到他回复崇祯皇帝道:“万岁爷这是说到奴婢心坎里了,奴婢从一见到这车子之后,心中就一直非常纳闷,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车轮?” 崇祯皇帝听得很舒服,接着往下说也就很顺畅道:“正是因为这个轮子设计成这样,一些高高低低起伏的路面,这车都能开。毕竟海外的路,基本上都是泥地,如果是用橡胶轮胎的那种,很可能会陷进去,但是这种车轮就不会。诸卿一会就能看到,这种车子爬高下低,基本上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听到这话,很多官员都非常惊讶,纷纷再次打量这种奇怪的轮子。 崇祯皇帝稍微等了下,让他们再次打量履带式车轮之后,便用手指着车厢里面的枪说道:“你们中的一些人,其实之前已经听说过正在研发的一种新式枪械,朕告诉卿等,这便是了!” 孙传庭是之前听崇祯皇帝说过的,类似三眼铳,或者五眼铳那样,能转动着射击。 如今他一看之下,其实就已经联想到了崇祯皇帝当初所说得话。 说实话,他还是有点想不明白。 这个枪,孙传庭刚才看了,应该是固定在车上的,这么一来,他就奇怪了。打完了之后怎么继续装填? 他在想着,崇祯皇帝那边却在继续说道:“朕可以告诉卿等,这种多管枪,一分钟的射速,大约是五百发左右。” 这个时候,大明这边的各种度量单位,全都已经开始精细化。在时间单位上,除了传统的时辰和刻钟之外,也引入了时分秒的概念。崇祯皇帝说这话,在场的每个人都是听得懂的。 但是,正因为他们听得懂每分钟是什么概念,然后就傻眼了! 每分钟大约射击五百发,这怎么可能? 以前的时候,一分钟射击两次,或者三次,这是正常射速。如果说,你要提高一倍,或者两倍,甚至五倍什么的,他们还会觉得,在格物学的帮助下,有这个提高,也不算吓人。 因此,对于神威步枪甲型的发明,后装枪的发射速度,他们虽然惊讶,却也没有超出他们的想象范围之外。 但是,如今崇祯皇帝说这个多管的枪,竟然每分钟到五百发,他们就想不明白了,怎么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 这不,就连孙传庭,面对皇帝,也还是提出了质疑之声道:“陛下,这枪的射速是每分钟五十发吧?” 他怀疑,崇祯皇帝是口误,把五十发说成了五百发了。 其他人听了,也是看着崇祯皇帝,心中都附和首辅的说法。 不过就算这样,他们也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每分钟五十发啊,这是什么概念! 然而,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澹澹一笑道:“朕没有说错,如今这枪的射速,就是每分钟五百发左右。事实上,这射速并不算高,再过几年之后,这个射速至少能提高到每分钟两千发以上!” “……”孙传庭等人一听,顿时就傻眼了,话都说不出来。 崇祯皇帝说得非常明白,他绝对没有口误。 这让他们所有人都没法想象了,五百发,还有两千发? 怎么就感觉这是吹牛不打草稿呢,人的速度怎么可能有这么快的? 这么想着,王承恩便开口奏道:“万岁爷,这个火枪是不是由天上的仙人来用的?” 一个人的手速绝对不可能这么快,但是如果是神仙的话,说不定就有这么快的手术来装填子弹了! 崇祯皇帝本来是澹澹地保持风度,但是一听他的话,却也没忍住,当即哈哈笑了起来。 让天上的仙人来用这个火枪,真是要笑死朕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39 当场去世 王承恩对于自己能逗笑崇祯皇帝,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其实在内心都是很得意,并不会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或者说错什么而在意。 此时,他看到崇祯皇帝非常高兴,他便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是笑得不敢夸张,恰如其分的那种。 崇祯皇帝笑完,心情非常好,脸上带着笑意,用手一指那枪上面的手柄说道:“看到没有,那个手柄,只要摇动手柄,转一圈,这枪就能自己装填子弹和退壳,一圈就是六发!” 一听这话,包括孙传庭等懂军事的官员,全都一下盯住那个手柄,一脸地震惊和诧异。他们想象不出来,为什么摇动那个手柄,就能做到子弹的自动装填和退壳,这是怎么做到的? 崇祯皇帝的谈性显然很浓,用手一摆,边上伺候着的兵工厂管事立刻明白他的意思,随即从车里掏了东西出来,双手呈送给他。 崇祯皇帝拿过之后,给他的臣子展示,微笑着说道:“这又关系到我们大明最新的一项格物学成就,就是这个。” 众人闻声盯着一看,当即又是惊讶。那东西,他们是认得的,不就是和纸壳子弹差不多的么,只是皇帝手中的这颗子弹,是金属做的,好像是铜壳的? “纸壳子弹有火药燃气泄露等缺点!”崇祯皇帝展示了下手中金属子弹之后,示意兵工厂管事给他们每人都发一颗子弹看,然后他自己则继续解释道,“因此,在天庭的指导下,就改用了这种金属子弹,诸卿可以看看,这种子弹能完美解决纸壳子弹的缺点。” 雷汞在刘伟超那边朝廷介入之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在介入之后,根据那边专家的意见,经过一年之后,终于能量产这种金属子弹,要不然,子弹不能充足供应的话,机枪就没有多少存在意义! 孙传庭等人,手中都拿了金属子弹,仔细观察观察,然后又去看那个多管火枪,看看那个手柄,其实还是想不明白,这个机枪只是转动手柄,就有高达一分钟几百发的射速? 《骗了康熙》 反正就这么想着,总觉得不可思议! 看到他们的表情,崇祯皇帝当即微微一笑,然后给他们解释了起来:“射手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 虽然他确实是详细解释了,但是包括孙传庭在内,还是听得迷迷湖湖。反正听着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但是仔细想想,却依然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的孙传庭,有一种感觉,就是在天庭发现之前,对于格物学造出来的东西,他能听懂解释;可是,在天庭发现之后,新的格物学内容,他就感觉不适应,很难听懂了! 呀,年纪都大了,要想跟上这个时代,听懂皇帝说的话,看来回头必须去补下格物学的学识才行了! 他自然不知道,其实崇祯皇帝自己,也是半懂不懂的。说得准确一点,他其实只是在背诵而已。 或许是怕说得对了,被这些臣子问到他无法解释的问题,于是,他很快便对这些臣子说道:“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如看看实际情况如何,才是最有说服力的。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个骑兵克星到底有多厉害吧!” 说完之后,他便带着这些大明高级官员去了对应的掩体内,这里足够安全,也有高倍望远镜可以观察试验场。 兵工厂这边的三个军卒,当然是事先训练过的,先到崇祯皇帝这边敬礼,然后才回到那车子边上,从后部进入车厢内。 孙传庭等人,全都拿着望远镜,一动不动地盯着那车子,心中非常期待这种车子的表现,看是否能达到皇帝所说得那种效果。 发动机声响起的同时,有烟冒出,紧接着,车子开始动了起来。 掩体这边,是能看到这车的侧面,就见车子发动起来之后,果然开始动了起来,向前开进。在它前面的路况,都是故意设计的,坑坑洼洼不说,还有不少泥地,如果是普通马车经过这种地方的话,不管是那些坑还是泥地,都可能让马车抛锚。 然而,孙传庭等人却是惊讶的发现,这辆骑军克星竟然犹如走坦途一般,轻松地在前进,压根就没有半点无法行进的样子。 果然是如同皇帝所说那样,这种奇怪车轮的方式,适应各种路况! 当这个车子经过一根插在地上的红色信号杆之后,突然之间,孙传庭等人就看到那车子头部那,似乎是有火舌喷出,紧接着,就听到了“哒哒哒……”的声音。 这时,倪元路忽然惊讶出声道:“看前面的靶子!” 孙传庭一听,连忙移动望远镜,看向车子正前面的一排早已竖立在那里的人形靶子,就见上面以非常快的速度出现了很多小孔。不用说,这是被子弹打得了。 这小孔出现的速度之快,绝对可以证明崇祯皇帝之前所说的射速之快,是真的了! 看到这一幕,孙传庭等人都呆住了。 他们已经在脑海中想象出了这样的镜头:对面是敌人的骑兵冲锋,但是,遇到了这种骑兵克星,敌人的骑兵就算是重骑兵,要敢冲撞这种车子,那是鸡蛋碰石头; 如果是用弓箭射,再进一步,用骑枪射击,也没法破了这种车子的防御,反而在这么快射速的火枪发射之下,不管是人还是马,估计都得当场去世! 还有,如果对上敌人的步军,那就更不用说了,就算人再多,在这么快射速的火枪射击下,就只会是犹如收割麦子一样,成片收割他们! 这个不要说是骑军克星了,完全可以说,是战场终结者啊! 想到这个结论,孙传庭等人,顿时就激动了。如果大明早点发明了这个好东西的话,什么建虏无敌,根本就不存在了! 真得有点遗憾,当初建虏最嚣张的时候,没能发明出这种好东西,要不然,就让建虏尝尝绝望的滋味,到底是怎么样的了! 他自然是不知道,如果不是有刘伟超那边的朝廷介入的话,这个时候,也根本没法发明出这种车子的。毕竟这车上好多部件,都是划时代的发明,至少对这个位面来说是这样的。 也亏了那个位面上的专家,是真得能根据大明目前所处的科学水平,改造出他们合适的科技方式。据刘伟超说,这是有传统的,当年那些真正的专家,就是用最简陋的条件之下发明出了各种最先进的好东西。 这些事情,崇祯皇帝当然是知道的,因此心中也很感激。 不过要说遗憾的话,他其实也是有的。 这种奇怪的车子,骑兵的克星,战场的终结者,在孙传庭等人眼里是非常地厉害,可在崇祯皇帝眼里,却不如刘伟超那个时代的坦克。 因为时代的限制,就大明目前的科技水平,那边的专家建议,无需在车上安装火炮,有一挺加特林机枪,已经能横扫这个世界了。这种类似装甲车的东西,如果还要装火炮的话,发动机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毕竟那样会增加更多的重量,太重了! 远处的骑军克星演戏完了各种操作之后便停了下来,随后,有火炮模拟,对这辆奇怪的车子进行轰击。 果然,一如崇祯皇帝所说,铁弹砸中这个车子之后,都会滑开,基本上就看不到铁弹留下的痕迹。正面以及侧面,皆是如此。 炮击结束之后,车子继续开动,停回了原来的地方。然后之前进去的三个将士,又从后门钻了出来,列队站在车子边上。 于是,崇祯皇帝便带着他们又去了车子边上,让孙传庭等人再仔细瞧瞧这辆算是实战之后的车子是怎么样的。 他们围着车子看了一圈,甚至孙传庭还钻到了车子里面去亲自体会了下,然后转出来,非常感慨地说道:“陛下,这种大杀器,真不是人间能有的,太厉害了!” 崇祯皇帝听了,微笑回应,不过没有说话。 其他臣子,也跟着纷纷赞叹这个车子的厉害,无敌! 可以想象得到,这个车子一旦出现在战场上,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如今海外传回的消息,说欧洲各国都在合纵连横,试图对抗大明,呵呵,等到时候,就让他们尝尝大明铁拳的厉害! 不过,户部尚书倪元路却也指出了一个缺点,就见他苦笑着对皇帝说道:“陛下,这个车子一旦用了,怕是很花钱吧?” 这子弹射击的时候,那是如同流水一般,这可都是钱啊! 听到他的话,其他大明官员便哄然而笑! 不过倪元路的这个话,其实也是开玩笑。如今的大明,以世界矿产作为大明的矿产,不管是铜还是铁,都不缺,冶炼水平的先进,交通的发达,都让所有的成本降得很低。 再说,能一战就灭掉对手,本身就是省钱的事情! 崇祯皇帝等他们笑完,便又微笑着说道:“朕再给卿等看一样新发明!”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40 霸主 孙传庭等人一听,很是期待。 因为他们知道,由崇祯皇帝来给他们介绍一项新发明,那这个新发明绝对是很了不起的东西,要不然,不可能由皇帝来说明。 不过,最终他们还是有点意外了。 就见一辆大卡车开往他们这边,在这个大卡车的后面,竟然是拖着一门装有轮胎的火炮。 陛下所说得新发明是火炮么? 装有轮子的火炮,之前就已经有了啊!军中的野战火炮,就是这样的。 不过有领军打仗经验的孙传庭等人,还是很快发现了这个火炮的不同。 这个火炮和以前的火炮比起来,炮筒要更细,但是也更长。除此之外,似乎也没多少区别? 一时之间,孙传庭等人都有些好奇,这个火炮到底有什么不同。 这辆大卡车到了近前之后,从车上下来了一排军卒,列队向崇祯皇帝敬礼。 崇祯皇帝便微笑着下旨,先让他们演习一番再说。 很快,他就带着孙传庭等人,重新在掩体观察哨内就位,用高倍望远镜开始观察。 孙传庭等人发现,靶子很远,并且这个靶子不再是竖靶,而是在地面圈了一圈白线,至少几里路远吧。 这个射程,要比之前的火炮甲型还要远得多。 “难道这个火炮的特别之处,就是因为射程远么?”孙传庭等人心中如此想着,略微有点遗憾。 因为只是射程远的话,哪怕外加一个射击精度高,那也没有超出他们的想象,算不得重量级的改进。 他们正在想着呢,就听崇祯皇帝忽然开口提醒他们道:“注意这门火炮的装填!” 听到这话,孙传庭等人的视线便重新回到那些将士身上。 就见他们收到掩体这边的号令之后,便立刻开始忙碌了起来。几个人分工合作,有在瞄准,有在调整角度,还有从车上取下一个个架子,那架子上固定着一枚枚的金属炮弹。 所有人的动作敏捷,显然应该是练过多时的,很快就装填完成了。 随后,“轰”地一声,就见火炮那冒出一些硝烟,然后,孙传庭他们就看得傻眼了。 只见远处那个白圈内,突然之间爆炸了,就如同是没良心炮发射了炸药包一样!不对,比没良心炮发射的炸药包,看着威力都要大多了! 孙传庭当然是有经验的,只是这一看,他就可以肯定,在那爆炸的周围很大一片,如果是敌军的话,便会死一大群! 这么远的射程,这么高的射击精度,外加是爆炸的方式而不是实心弹,如此种种加起来,那就真得是让人太诧异了! 孙传庭立刻敏锐地发现了原因所在,连忙问崇祯皇帝道:“陛下,是不是火药又有新发明了?” 其他人听到,才是恍然大悟,知道了皇帝让他们看这个,其实关键是火药。 于是,一个个都转头看向崇祯皇帝,想看看皇帝是怎么回答的。 只见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宁古塔那边的试验,就在最近已经成功了,新型的炸药,比起白火药的威力,要更是强大数倍。以后我们大明朝的火器威力将会更上一层楼。同时,开山噼路等民事方面,也将会有一个突飞勐进!” 没有tnt火药,也能开山噼路,比如古代的蜀道,用了火烧水冷之法来破开坚硬的岩石,但是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如今有了tnt火药,不管是人力的投入,还是工程的进度方面,都会远超以往了! 燃文 不过此时,更多的人,只是关注了崇祯皇帝的前半段,明白了这种新型火药的威力之大,都能想象出来,以后大明在战场上的表现了。 两军对阵,敌人集结完毕之后,还没开始有动作呢,明军这边的炮兵就可以用这种新式火炮进行轰击了。 多一些这样的火炮,一起开炮,炸弹在敌人的军阵中炸开,估计直接能把他们炸没了。 就算还有剩下的,然后刚才已经见识了的装甲车开始冲锋,身后跟着骑军和步军,那多管火枪以每秒五百发左右的射速进行射击…… 想着这些,孙传庭等人不由得沉默了。这样的武器,该是人间能有的么? 就算是再勇勐的战士,也会在这样的武器威力之下胆寒吧? 并且他们也确信,如今这些先进武器,大明敌人是不可能彷制的,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在这个世界上,大明将会一直成为霸主! 这个格物学,真得是太可怕了! 不过孙传庭等人也是庆幸,亏了是大明在极力倡导格物学,而不是其他国家! 他们自然不知道,如果在另外一个位面的话,满清入主中原,硬生生地把徐光启等人在格物学方面揭开序幕的进程给终结了,导致华夏在格物学方面硬是停滞了几百年之多,落后整个世界,最终被挨打! 在见识了这些大杀器之后,崇祯皇帝忽然对孙传庭等人说道:“以后,这个兵工厂以及其他大小事物,都要一式两份,送到太子那一份。除非关系重大的事情,否则先和太子商议,有了结果之后再禀告于朕!” 一听这话,所有人不由得大吃一惊: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他们有些想不明白,如今的崇祯皇帝,才四十三岁而已,还年轻着呢,可听他说刚才这话的意思,好像是要不管政事了,这还是他们印象中那个勤政的大明皇帝么? 如今的崇祯皇帝,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不存在谁能强迫崇祯皇帝的可能。换句话说,这是崇祯皇帝本人的意思。 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帝王权力的交接,那都是老皇帝死了之后,才会把皇权交出来的啊! 孙传庭等人不解,崇祯皇帝看着他们的表情,虽然没说话,却也知道他们内心所想,便微微一笑道:“朕为大明中兴累了一辈子了,等到征服了欧洲,就会传位给太子,然后朕和皇后、贵妃他们出去走走,看看北方的蒙古草原,西边的大漠风光,还有江南的鱼米水乡以及南边的大海,领略那没有冬天的感觉……”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笑了下说道:“卿等这么看着朕干什么?朕难道就该一辈子工作到死?朕都还没出过京师呢!来人间一趟,总要出去走走看看吧?不趁着还能走得动的时候出去走走看看,难不成要等年纪大了,走不动了,要别人抬着去?” 理由是这个理由,但是,关键的是,自古以来,就好像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孙传庭等人如此想着时,却听崇祯皇帝忽然有点感慨地说道:“多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中心大明,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朕其实是非常知足了。卿等也无须多想,朕真得是累了,想出去走走,看看,不想一辈子待在皇宫里!” 事实上,他有这样的念头,最为关键的,还是受了刘伟超的影响。完全可以说,他和刘伟超做了十几年无话不谈的朋友,特别是他知道自己原本会在崇祯十七年上吊自杀,大明亡国的事情,他的思想观念,在这个位面中是最贴近后世了。 因此,他是真得渴望去走遍大明的大好河山,而不是一辈子待在皇宫里。要不然,估计能把他儿子朱慈烺给耗死,和当年太祖皇帝和太子朱标一样! 在单方面宣布了这个事情,算是事先打了个招呼,让他的臣子有了一个心理准备之后,崇祯皇帝便又笑着说道:“再过几个月,朕还有好东西给诸卿瞧瞧。” 至于是什么好东西,他没说,那孙传庭等人也不好问,只能是把好奇心给憋着,等着崇祯皇帝揭晓谜底的那天了。 兵工厂这边,开始全力生产装甲车,新式火炮,然后配发去前线。 ………………………… 欧洲这边,法国,动乱终于结束了。 大孔代在李自成等人的帮助下,采用流贼用的套路,打得巴黎这边焦头烂额,首相马萨林恼羞成怒之下问罪王室军主帅蒂雷纳,另外派了将领追击大孔代。 不用说,其他人的能力,根本就没有蒂雷纳厉害,大孔代轻松在运动战中伏击了王室军的主力,然后兵临巴黎,迫使皇后奥地利的安娜问罪马萨林,并且任命大孔代为首相。也就是说,大孔代成了法国的权臣,类似曹操的那种。 当然了,这种局面的出现,背后少不了李自成和宋献策等人的出谋划策。 随后,支持大孔代的西班牙提出他们的利益要求,结果被大孔代否决,双方关系就一下转冷。 正在这个时候,“黄祸”又来的消息,开始传遍欧洲。 所谓的“黄祸”,是欧洲人基于当年对蒙古帝国西征的恐惧;而如今,是基于大明帝国的西征。 虽然说,如今大明帝国似乎止步于北到乌克兰地区,南到中东地区,并没有继续西征。 但是,已经有迹象表明,中东的明军用俘虏和征调民夫,正在大规模地挖掘运河,要打通红海到地中海的通道。 这让欧洲人恐惧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41 各顾各的 根据逃回的荷兰人、英国人,还有其他国家的人传言,明国的战船,已经发展到全是铁甲所铸造,以蒸汽为动力,但是又不是明轮来驱动。 海上作战的时候,完全不用考虑风向,并且船速比起风帆战舰,哪怕是顺风的情况下,都要快至少一倍以上。 这种战船,那还怎么打? 一旦被明国挖开运河,能从红海直接通到地中海的话,那欧洲国家的末日就要到了! 另外,有关明军的火枪、火炮有多厉害,也在欧洲大陆上开始传开了。 相对于欧洲目前所在用的普通燧发枪,明国的火枪火炮,又是几倍的有效射程,甚至从奥斯曼帝国那边传出来,说明国军队有一部分用火枪的时候,都能爬在地上开枪,并且射速很快。 对于这个传言,欧洲国家的人都不怎么相信,觉得这根本不可能。但是逃亡到奥斯曼帝国的阿巴斯二世以及原莫卧儿帝国的大皇子达拉舒科,都是现身说法,信誓旦旦地说,这是真的! 奥斯曼帝国这边,为了让欧洲国家相信,甚至派了他们两人,去欧洲各个国家游说。不但说明国是如何如何强大,并且还特意强调,大明帝国是要把所有国家都给灭了,然后把他们国家内几百年来积累的亲王都分封到国外去。 如果这个时候,所有国家不团结起来对抗大明帝国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被大明帝国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的灭掉。 奥斯曼帝国毕竟和欧洲还是不对付的那种,是属于文化和宗教全都有冲突的,对于奥斯曼帝国那边的传言,很多欧洲人是不怎么相信的。 这个时候,沙俄帝国也站出来了,大声宣布大明帝国的可怕,并且信誓旦旦地说,大明帝国的军队,不远万里跑来东欧,绝对不是为了看风景,就是来灭亡西方国家的! 为此,沙皇这边,同样是竭力呼吁,欧洲所有国家要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大明帝国的西侵。 巴黎这边,意气风发的“摄政王”大孔代在听到这些消息之后,便召集了李自成等人问情况。 “这些传言该是真的!”李自成听了,睁着他的那只独眼说道,“明国国内从开国以来封的藩王,有很多了。在我还在明国的时候,就已经听到这个消息了。” 顿了顿,他似乎是有点不经意的,补充了一句说道:“我都杀过一个藩王!” 大孔代和其他法国人一听,顿时就惊讶了。他们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东方人,竟然还杀过明国的藩王? 虽然说,这可能是明国的藩王很多,但是这也说明李自成当年在大明国内闹得有多厉害! 一时之间,大孔代等人都是很好奇,便问李自成具体的情况。 李自成听了,当即用那种云澹风轻的语气说道:“其实,明国军队中,也就是那个孙传庭统兵能力强一些,会打仗。至于其他的,都是我当年的手下败将而已。就如今听到的,那些明国带兵将领,杀过来的那些,还有他们的什么巡抚李岩,当年全都是我的手下,背叛了我……” 大孔代等人,一听之下更是震惊,对于李自成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便又拔高了一分。 虽然从之前的沟通中,他们已经认识到李自成的能力,但是真得没想到,那些连番灭他国的明国将领,竟然都曾经是李自成的手下而已! 真没想到,原来这个独眼的东方人,曾经有这么辉煌的经历。 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对李自成的话,就听得更为专注了。 只听李自成还在继续说道:“其实,明国官军就算强,那也无需过多担心。欧洲离大明本土十万八千里,他们能过来的军队,又能有多少?中东那边,全部算起来,大概是十万人马吧?东欧那边,了不起就是二十万而已。他们要防守那么大的区域,防守得过来么?” 他说得兴奋了,那是吐沫星子侃侃而谈,可谓意气风发:“还有,如果整个欧洲国家联合起来,不管哪个方向,都能凑出个百万大军来吧?兵法有云,集中优势兵力以敌之,我们完全有条件,集中百万大军攻打明国的一处兵力,人数上的悬殊之差,绝对不是武器优势能挽回,另外,还可以围点打援。先对明军围而不攻,而后在明国援军的必经之地,埋伏重兵给予明国援军重重一击!还有……” 说到最后,几乎是把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说了一大半,说得大孔代等人,那是一愣一愣的,原来有这么多的套路! 李自成这说法,也是说得宋献策和牛金星等人有些感慨:以前的大将军,那会像现在这样那么多话?这是怕这些西夷不知道他的能耐一般!该不会是之前被西夷卖了当农奴的经历所导致的吧? 李自成说到最后,看向大孔代说道:“殿下,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其实还是一个,必须要统一事权,而欧洲名将,不外乎殿下也……” 他给出的建议,欧洲要联盟的话,那没问题,但是,三十六路诸侯,不对,欧洲国家要结盟的话,必须要有盟主,并且要把盟主拿到手才行。 刘宗敏跟随李自成最早,听着李自成给大孔代的建议中,他仿佛看到了当年还在陕北闹事时,曾经三十六营齐聚结盟的事情。 想着这些,刘宗敏不由得陷入了回忆。 陕北荒芜,都是黄土,可是,如今的他,却是非常地想念。哪怕他如今跟着大孔代,也已经是人上人,西夷女人也睡了好多,可是,这里的人,包括那些女人,都和鬼一样,实在提不起他的兴致。 朝廷如今那么强大,就算欧洲国家联合起来,最多也只是阻拦朝廷官军的西征而已。 这辈子,怕是回不去了吧? 当年奉李自成命令挖开了黄河,意图水淹开封,那皇帝就下旨自己和李自成两人是必杀的了! 想到这里,他看了李自成一眼,忽然又一怔:大将军的头发,好像也有不少已经白了。 这时间,过得真是快啊! 忽然,外面传来动静,却是有人来给大孔代报信,说道:“英国和荷兰人那边,都有传言说知道了明国火枪火炮射程更远的秘密!如今正在秘密彷制!” 大孔代一听,顿时惊喜。 如果武器代差能缩小的话,凭欧洲的军力,明军就会难过了! 另外一点,如果法国不得到这些火枪火炮的秘密,那么会非常被动。这个秘密,法国也一定要得到! 于是,他立刻派出使者,赶赴英国和荷兰等国,不管什么方法,都要得到厉害火枪火炮的秘密。 其他国家听说之后,自然也和大孔代一个想法,纷纷派出使者。要不然,不说明军,就是欧洲各国战事重新再起的话,那也会非常被动的。 然而,不管是法国还是荷兰,这一次,全都给予了否认,并没有像当初的蒸汽机一样,可以用钱买到。 但是,欧洲各个国家怎么可能相信,便又一次开始了吵闹,不交出厉害火枪火炮的秘密,还结个屁盟! 对于法国、西班牙、瑞典等国家来说,他们更在意的,反而是欧洲国家! 英国和荷兰离明军还远着呢,他们也不急。 但是,有人急啊! 奥斯曼帝国这边,一大半的国土都被明军占了去,亏了有海峡拦着,但是还是害怕,就怕明军什么时候渡海作战。 因此,在看到欧洲各个国家的乱况之后,奥斯曼帝国便发布了声明,决定召开抗明联盟大会,凡是到奥斯曼帝国来参加大会,并且愿意结盟的,都会发明军的先进火枪作为礼物。 之所以这么做,实在是没办法了,不得不公开明国火器厉害的秘密,要是没有明国的威胁,奥斯曼帝国其实更乐意用这种先进的火枪火炮去征讨欧洲各国,征服它们! 随着这个声明,各个国家顿时就轰动了,纷纷向奥斯曼帝国派出了使者。 荷兰人一见,连忙喊价售卖,不过这时候已经没人理了。 这些事情,一直贯穿了崇祯二十七年。 也就是说,在大明远征军整理中东占领地,还有东欧占领地的时候,欧洲各国就在这么闹哄哄的。可以预见,他们要想真正联合起来,必然还需要时间。 不过大明远征军这边,要想稳固中东和东欧,也确实需要不小的时间。 一方面,从国内迁移本土的百姓过去,就需要很多时间。 另外,在大明直辖地进行土改,兴修基础建设,不管是雇佣还是用免费的俘虏劳力,同样需要时间。 还有,之前只是占领了沿海以及其他重要的城镇,还有一些小地方没有占领,宣布主权,这些事情虽然小,但一样是需要时间来解决。 前期的步子迈得凶了,后续的首尾就有很多。 就这么的,崇祯二十七年就这么过去了。 时间又到了崇祯二十八年的二月份,这月的上旬,崇祯皇帝忽然满面笑容地召集文武百官。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42 汉语和地方方言 “诸卿,今天朕带你们去见识一个好东西!” 听到这话,首辅孙传庭便惊喜地问道:“陛下,可是那飞机造出来了?” 之前去看装甲车的时候,崇祯皇帝其实已经有隐晦地提了。 随后,这几个月内,京师已经有传言,说京师南边的一块军事禁区内,不时有怪鸟在飞。 根据这些传言,孙传庭便已经猜到,皇帝很久以前就曾提及过的飞机,估计是可以了。 听到首辅的这话,所有官员不由得都是惊喜,连忙看向崇祯皇帝,想第一时间确认是否是事实。 要知道,期待能翱翔天空,这怕是所有人都有过的梦想! 就明朝时候,有个叫万户的人,还曾经身体力行,把自己绑在椅子上,然后椅子上又绑满了火箭,并且还放了一架类似降落伞装置的风筝,虽然实现了飞天梦想,但是降落太不靠谱,成了飞天事业的第一名献身者。 至于崇祯皇帝,很早以前就重新定义了三军的概念,不再是前军、中军和后军,而是陆军、海军以及空军。 这其中,海军的概念提出之后,水师便直接改编为海军,是很早就有了,并且在开疆拓土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空军,一直还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发展的话,人类对天空的努力,会先从热气球开始,然后到飞艇,再到飞机。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大明却直接跳过了前面两步,飞机直接登场。 有些理念,也是刘伟超那边的朝廷介入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明白的。 刘伟超那边的专家说了,人类的进步,其实并没有必要因循守旧,一步步地按照历史发展而来,如果是这样的话,人类的文明是不可能告诉发展的。 人类文明高速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改造人类要使用的工具,用最新式的工具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刘伟超那边的专家,提出的一个想法,就让崇祯皇帝曾经大吃一惊,震惊了他半天,也让他欣喜了半天。 那边给他举例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不管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度,人类获知知识的过程,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从一片空白开始学习。 如果说,按照历史的进程,一步步地学习,那人就短短一辈子,学到的知识必然就会有一个上限,哪怕是活到老学到老,也一样学不到多少东西。 但是,如果人类能直接学习最尖端的知识,并且在最尖端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知识,唯有这样,才能让人类的文明,继续高度发展。 因此,刘伟超那边的专家,已经在给大明这边最尖端的人才传授那个位面最尖端的知识和理论了。他们表示,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双方的科学家能通力合作,研发出更多先进的科技。 他们相信,大明这边在征服全球之后,必然会汇聚全球最顶尖的人才,这是一股非常宝贵的力量,会有助于刘伟超所在位面的华夏,有更多的科学家可以用,从而让一个个新发明能在大明这边的科学家和物力的帮助下得以实现。 这个合作,必然是双赢的。 由刘伟超那个位面提出的研究方向,双方合作得到的研究成果,大明自然也能享受到。可以预见,等到将来的时候,大明这边的科技必然会突飞勐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科学方面跨越式地发展。 这不,蒸汽机才应用了没几年,内燃机就已经开始实用了。另外,大明在化学方面的成就,也已经在突飞勐进。 根据刘伟超那个位面的建议,等大明在认知各种元素,能提取各种材料之后,又会上马电动技术。 根据那边专家的解释,虽然大明不会缺石油,能使用石油很多年,但是,这并不妨碍电动技术的研发,也不需要依赖石油原料,必要的技术储备是必须的,也可以迅速追上那个位面的技术。 就是有一点,大明的科技人才,还是不够,还需要继续努力。为此,崇祯皇帝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准备在合适的时间,进一步革新人才选拔制度。 如今的大明,是分科举和格物学两条线。但是在将来,崇祯皇帝就打算合二为一,改为国考。内容是科举和格物学都要考,也就是四书五经和格物学一起考。不过就学科来说,四书五经会被归结为语文、政治两门学科中,其他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格物学的内容。 没有外语! 到时候,全世界都将只有两种语言,汉语和地方方言。 对此,崇祯皇帝就非常期待! 此时,他带着一丝兴奋宣布道:“钦天监的消息说,明天会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就定于明日吧,朕领诸卿一起去看看大明的第一架飞机翱翔天空!” “臣等遵旨!”孙传庭等人,皆是兴奋,大声回应,期待着明天能早日到来。 …………………… 消息很快传出,顿时,京师上下,全都沸腾了起来。 就算他们都是经历过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等等划时代的发明,可是,对于人类能上天空这样的事情,依旧是无比振奋和期待。 “要是真得,那就太好了,以后天空就不止是鸟的地盘了!” “朝廷都出消息了,皇上会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去看,还能是假的?” “那是,那是,那可一定要去看看了!” “我就告诉你吧,明天要是去晚了,你信不信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带上望远镜啊,这样离得远一些,也能看清楚了!” “对对对,明天一定要记得带上望远镜!” “明天去早了,天气还是很冷的,记得穿皮衣,大不了到中午热的时候再脱了!” “那是当然的,皮衣保暖,我都有三件不同款的皮衣呢!” “呵呵,炫耀个啥,如今的皮衣又不是稀罕物了,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那是,自从朝廷征服了草原,这皮衣就不稀罕了,普通老百姓都能买上一件过年穿的了。” “这么一说起来,我们的日子,真得是越过越好了啊!想当年,还到处逃命,被建虏祸害,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冻死、饿死,唉,想起来就非常感慨!” “还提那老黄历干什么?建虏都被灭族了!皇上还正当壮年,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你说到这,我有听到风声,好像皇上在几年后要退位给太子殿下了!” “什么,你这消息保真么?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好好的,皇上为什么要退?” “不保真,但是听说皇上想出去走走,不想一辈子待在皇宫里!” “这倒也是,可是,皇上真要退位的话,太子殿下登基,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这日子还会越来越好么?” “这你就放心好了,皇上肯定会看着的!” “……” 京师的百姓,最是对政治敏感,三句话不离本行,都能从飞机说到政事。不过不管怎么样,主流还是期待明天能早点到来,可以去看看那什么飞机,到底是什么样的? …………………… 第二天一大早,已经居住在京师将近两年的固始汗,正在吃早点呢,就听到手下来报,说杜尔伯特汗已经过来了。 他听得当即一笑,这个杜尔伯特汗,看个飞机而已,竟然还这么着急! “老爷,再吃点吧!”他的妃子看到他闻声站了起来,准备要离席,便连忙对他说道。 《控卫在此》 固始汗一听,头也不回道:“如今我又不是大汗了,总不能让人等吧!” 说着话,他便出去了。 他的妃子一见,不由得翻了下白眼,瞧这急的,谁不知道他是想瞧瞧那飞机到底是什么模样的?昨晚睡觉的时候,就叨唠说人怎么可能在天上飞呢,一定要看个稀奇啥的! 这么想着,她也不吃了,赶紧跟着走人。 自从来到京师之后,渡过了最初的不适应,她已经非常喜欢京师了。不要说可以时不时地看看稀罕物,就是每天出去逛街,看着天南海北的各种好东西,哪怕是不买,那也是一种享受! 毕竟在大明这边,特别是京师这里,女人的地位,基本上和男人没多大区别了,上街自由,谁也不会说什么。 对此,她心中是非常珍惜的,也为此,每年的逢年过节,她都会去拜祭一番忠贞郡王,是她给天下女人争了口气。当然,还有宫里的田贵妃,政通使陈大人、坤兴公主等等,都是她仰慕的对象。 大明的女人,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真得多亏了她们的努力! 最终,她和固始汗一起出了门,在往南边赶去的同时,就发现,人流基本上都是在往南汇聚,不用说,这些人都是去看飞机的。 等他们好不容易赶到了南郊这边时,他们发现,附近的山头上,竟然也都是人了。 用人山人海来形容,真得是一点都不过分。 不过亏了五城兵马司的军卒全都出动,似乎还有部分京营的军卒,才让现场人多而不乱。 太阳快点升高,飞机快点出现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43 翱翔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皇帝快点出现,才是最实在的。 如果皇帝不出现,那么太阳升得再高,传说中的飞机也不可能出现! 二月份的天气,还是有些冷的,哪怕今天的日子不错,太阳照在大地上,可依旧还是有些冷的。毕竟这个时间点,西伯利亚的寒风,并不愿意甘心退出统治大地。 可是,京师百姓的热情,却是西伯利亚的寒风冻不住的。 有钱人躲进帐篷里,没钱的穿着保暖衣物,依旧都是兴奋地期待人能上天的重要时刻。 终于,在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有的人觉得时间很长,但是有的人却又以为才等了一会的功夫,在中午之前,官道上出现了锦衣卫。 皇帝领着文武百官,终于过来了。 甚至有眼尖的人,还发现了周皇后等后宫的妃子,也来了不少。 是啊,人类迈向天空的第一步,是任何人都非常期待的。借助发明的工具,人类真得能遨游天空,从天上俯视大地了么?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驾的到来,让所有大明百姓都齐声高呼,衷心地感谢这位皇帝给了他们如此难以想象的好日子! 崇祯皇帝很享受这种被百姓拥戴的感觉,他能感觉得出来,这是他的子民真心所想。 转头看了身边的太子朱慈烺一眼,他微笑着说道:「朕以后把江山交给你了,切莫辜负朕,辜负这些百姓对你的厚望!」 「儿臣绝不会辜负!」朱慈烺一听,连忙回奏道。 本来,他都以为这辈子估计都难以当皇帝了,毕竟他和父皇只是相差十多岁而已。而父皇的身体一直很健康! 结果没想到,上次去兵工厂的时候,父皇竟然宣布了要退位的事情,真得让他大为震惊。 对于父皇所说得理由,他其实也是比较理解的。至少他从上一次微服私访天下之后回到宫中,就曾被父皇和母后问了很多各地的见闻。 要知道,朱慈烺是有写日记的,这些都是要呈送他父皇过目的。可就算这样,他的父皇和母后还是经常问,他就知道,父皇和母后也渴望去宫外走走! 朱慈烺正在想着时,忽然就听到崇祯皇帝在那边宣布道:「开始吧!」 服侍在身边的王承恩一听,立刻恭敬领命,随后一发信号弹腾空而起,哪怕在这白天,依旧能看得清楚。 灿烂的烟花在空中爆开,然后犹如一朵盛开的红色牡丹花出现在空中。 「喔……」人山人海的京师百姓,看到这一幕,都是发出了惊叹声。 虽然在过年的时候,这种烟花其实很普遍,但是,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烟花的意义,却是非常地不平凡! 这是人类向天空发出的信号,提醒了所有人,人类踏足天空的时候,到了! 他们的惊叹声,其实就是为此而发! 随后,所有人都看向不远处的军事禁区,因为不用人说,传说中的飞机,肯定是从那边飞过来的。 果然,没过一会,一只怪鸟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从那片区域飞了出来,越飞越高,往这边过来。 这架怪鸟,在太阳的照耀下,反射着光芒,是那么的耀眼! 「啊啊啊……」 「噢噢噢……」 「万岁……」 「……」 在看到这架怪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激动了,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纷纷向天空挥手,更有不少年轻人,还发出了怪叫声。 一时之间,看着人类真得如同鸟儿一样能在天空翱翔了,他们全都忘乎所以,忘记了皇帝就在附近,一个个情不自禁地激动了! 天空啊,以前只是鸟儿的领地,如今,我们人类也能踏足了! 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这是多么地让人神往! 不要说普通百姓了,就是大明朝的文武百官,这些跟随崇祯皇帝一起过来见证这个历史时刻的官员,此时一个个也都忘记了其他,全都向这支怪鸟行注目礼! 那些武将更是激动,因为他们知道,从这一刻开始,大明的第三军,也就是一直缺失的空军,终于要名副其实了! 飞机在拉升到三四十丈高了之后,便开始平稳飞行,并且往皇帝这边飞过来。 忽然,飞机上一个条幅落下,准确地说,是展开,随后挂在飞机上一起飞向皇帝这边。 红色的条幅上,写着几个大字,让底下的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吾皇万岁! 看到这一幕,崇祯皇帝便不由得看了下王承恩,他知道,这肯定是王承恩搞出来的,因为他事先并没有说要有这个安排。 来到现场见证这个时刻的百姓,都是看到了这个横幅,想着那飞机上面就是有人在,想着以后,人类也能踏足天空,他们就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喊了起来:「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这一刻,所有人都是万分激动! 飞机到了皇帝这边近前,最佳视角所在之后,便开始盘旋了几圈,底下的百姓,则是一直在欢呼。 他们的热情,似乎连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都不敢阻挡,悄然退去。 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飞机开始降落到皇帝面前的这条特意空出来的官道上。 螺旋桨飞机,有一个好处就是对降落场地要求比较低。再说了,大明的官道,可都是水泥路了,用来停降螺旋桨飞机,压根没有一点问题。 飞机缓缓地下降,滑行,最终停下。 这整个过程中,这么多人的现场,硬是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就只听到飞机马达的轰鸣声,外加这个时候偷偷露把脸的风声。 当飞机停下,舱盖打开,两名驾驶员从飞机座舱里站起来挥手时,所有人一起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人类真得去了一趟天上翱翔,然后又安然返回了! 两名驾驶员下了飞机之后,便到了崇祯皇帝这边来见礼。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心中很是感慨,这是大明第一代飞行员啊!从此以后,大明的空军,终于有了,不用再羡慕刘伟超那个位面了。 这个时候,他身为大明皇帝,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就算他自己愿意,其他人也肯定会拦着他,不让他上天的。 但是,崇祯皇帝已经有计划,等退位之后,想必那个时候的阻力就很小,他就可以驾驶飞机了。 两名驾驶员向崇祯皇帝见礼完毕之后,其中一人,便把手中的相机,交给了一名西厂的校尉。刚才在飞机上的时候,他的任务,除了拉条幅之外,还负责从高空拍照,留下非常有意义的一组照片! 随后,他们两人分别看了一眼在皇帝后边站着的马祥麟和孙传庭,随后便返回飞机那边去了。 他们两人,一个是马祥麟的孙子,也就是秦良玉的曾孙;另外一个,则是孙传庭的孙子。 驾驶大明第一架飞机的荣誉,就给了他们两人,所有人都没有反对。 秦良玉的功勋,马家的荣耀,这个家族为大明征战四方,是其他任何家族所无法达到的。杨家将只是演义故事,但是故事里的杨家将,在大明这边却是现实,真实的,不过不叫杨家将,而是秦家将! 秦良玉的兄弟为大明战死,她的儿媳为大明战死,儿子马祥麟失去了一只眼睛,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也将会为大明战死。 如今,秦良玉虽然已经去世,但是她依旧为大明百姓所敬仰,谁也没有反对他的曾孙享受这个荣耀! 除了秦良玉之外,首辅孙传庭,也一样被世人认可。为了大明,南征北战,不说以前的战绩,光是太祖皇帝显灵之后,他就守开封,领兵从北打到南,从东打到西,最终还了天下一个太平! 他的孙子享受飞天的第一人,同样没有人反对! 所有人都看着这两个在天上翱翔过的人,看着他们又走向飞机,一个个都是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他们都想看看,这个飞机到底又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 鸟儿会飞,是因为翅膀可以扇动。但是这个铁疙瘩,虽然有翅膀,却是不能扇动的啊! 说真的,在场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想不明白。 两名飞行员重新进入飞机里面,空勤协助人员撤离,所有人都敛声屏气地注视之下,飞机突然动了起来。 螺旋桨开始转动,接着又开始滑行了起来,速度越来越快。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他们知道,即将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这个时候,他们的那颗心,就仿佛也将随着飞机一起,要腾空离开地面,去空中翱翔! 突然,也不知道是谁,用那种非常振奋的语气,高声尖叫了起来:「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快看,飞起来了……」 没错,飞机离开了地面,腾空而起了。 真得是非常神奇,不用扇动翅膀,却能离开地面飞行了! 看着飞机越飞越高,所有人又都欢呼了起来,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比过年还要高兴! 最终,现场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声音:「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为您提供大神叫天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943翱翔免费阅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44 董事长 热闹了半天,就算皇帝已经领着文武百官回城了,大部分百姓都还是没回。 难得出来一次,正是踏青迎春的到时候。 如今的大明百姓,特别是京师这边的,算是全天下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了。他们已经不怎么要为生计忙碌,才有这闲情雅致留恋于郊外。 有面对美景吟诗作赋的,也有兴奋讨论飞机原理等格物学的内容。当然,也少不了一些青春萌动男女的偶遇。 在一处光秃秃的小山上,扎着一顶蒙古包。在这蒙古包的一侧,是几个人在忙碌着烧烤,似乎还是烤全羊。 在蒙古包的正面那,有几个老者正背着手,扫视眼前由自然和人所组成的风景。 忽然,其中一个老者非常感慨地说道:「真得没想到,竟然有如此盛世啊!」 他也是读过不少史书的,那些历史上所谓的盛世,肯定没法和眼前的去比;就算是佛道乐途,估计也就这样了! 听到他的这番感慨的话,他边上的那名老者却是哈哈一笑,然后对他说道:「不过这可是大明的盛世,其他国家的末日!你啊,还和朝廷打了一仗,呵呵,没我看得清啊!」 对于这一点,他一直是很自豪的,见到往日旧识,便会拿出来说一说! 先前那老者听了,略微有点尴尬,不过随后也放开了,回答他道:「那倒确实是,我那侄儿也多亏你开导,才免了步我后尘!」 他,便是固始汗了,他的侄儿,自然是鄂齐尔图汗,而和他说话的老者,自然是杜尔伯特汗。 想当初,杜尔伯特汗是在瓦刺部族中,最先选择了归附,并且还亲赴和硕特部,劝说鄂齐尔图汗归附,顺带着,也把范文程这个崇祯皇帝悬赏的汉奸给拐了,当了见面礼。 此时,杜尔伯特汗听得高兴,便对固始汗说道:「我比你来得早,我告诉你,有钱就记得买股票。但凡是朝廷占了大头的那些股票,只要发行了,就想方设法去买,绝对是赚钱的!」 「是么?」固始汗一听,略微皱了下眉头说道,「我对这什么股票一点都不懂,但知道一个道理,物以稀为贵,如今各种公司的股票已经有不少了,还能赚钱?」 「哈哈!」杜尔伯特汗听了,又是大笑,显然是在往日的盟主面前找到秀优越感的机会了,他给固始汗解释道,「用通俗的话说,现在的社会高速发展,到处都是机会,只要是朝廷牵头的那些,都是对时代有非常大影响的。你想想看,如今都还只是在本土赚钱,那些藩属国要不要?以后肯定也要的,到时候去藩属国发展的时候,赚得钱更多。这时候不多买些股票存着分红,还到什么时候去?」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有点感慨地说道:「我们是碰到了一个到时候,这简直就是坐着就能赚钱的时候……」 说着话的同时,他伸出一个手掌,活动了下那五个指头,又对固始汗说道:「别的不说,我来京师之后,主要就是把钱财都用于购买股票了,如今,已经翻了五倍!」 固始汗一听,不由得有点惊讶,杜尔伯特汗才来几年,他的钱财竟然翻了五倍? 不得不说,固始汗还是有些羡慕的。 如今,他们归顺了大明,已经和权力没有关系了,但是财富方面,却是不会有限制。 「你是不知道!」杜尔伯特汗忽然有点澹澹地说道,「如今的财富,对我来说,只是存在京师银行户头上的一个数字而已,光是那利息,其实就够这么舒服地过活了!」 其实,本来可以活得更潇洒,反正钱多。 只是很可惜,《大明律》中有礼制一块,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就只能有什么样的消费,如果逾制的话,朝廷的罚款是非常凶的,甚至还有可能进大牢。 这个事情,礼部、都察院,甚至连厂卫都有监督之权。又是当今皇帝重点强调的,谁也不敢去碰这个红线。 当然了,如果不满意目前的消费,也可以做慈善,或者对朝廷有贡献,以及格物学方面有更多成就,都能享受更高级别的消费,比如扩张下住宅啊,做得更豪华一些啊,出门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此时,固始汗看着杜尔伯特汗在那装,也不生气,只是觉得有点好笑。 来到京师之后,说真的,他还是有点难以融入明国,总觉得有点别扭。因此,这些老熟人便是他难得可以交流的对象了。彼此都已年纪大了,还是有点珍惜的。 「要不,这样。」忽然,杜尔伯特汗收回看向远处的目光,转头看向固始汗,带着期待说道:「我总觉得接下来的日子,混吃等死也不是个事,总要早点事情做做。要不,我们也成立一个公司吧?」 「……」固始汗一听,不由得无语。 开公司这种事情,又不懂,瞎掺合什么? 杜尔伯特汗不用固始汗开口,就猜出他心中所想,便解释道:「你看,现在大明百姓都富足了,他们都想到处去走走,我们如果成立一个远游公司,介绍无边草原,大漠风光,或者青海、西藏高原给他们,我估计肯定有很多人想去……」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更是兴奋了起来,语速略有加快地说道:「你看,大明经历战乱其实没多少年,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像你我一样衣食无忧的人肯定很多。混吃等死不如出去瞧瞧这辈子没瞧过的景色,至少草原、大漠和青藏高原,绝对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并且……」 说到这里,他忽然又压低了一点声音,略带神秘地说道:「听说,当今皇帝打算过几年要传位给太子,自己出去游山玩水呢!皇帝都如此,何况那些百姓乎?」 固始汗的消息就封闭多了,一听杜尔伯特汗的话,顿时有点惊讶,当即问道:「大明皇帝竟然要传位给太子?他……他不是正年富力强着么?」 听到这话,杜尔伯特汗转头看向远处,脸上没有了兴奋之色,只是很有感慨地说道:「陛下这辈子做到了历朝历代所有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就算是当年我们引以为傲的成吉思汗,也不如陛下多矣。等到再征服欧洲,对陛下来说,他已经取得了足够的成就,皇帝之位又有多少稀罕的呢?」 成吉思汗,是每个蒙古人的骄傲! 可此时此刻,听到杜尔伯特汗的这个话,固始汗竟然也没有反驳,而是深思的样子,最终点点头也是感慨地说道:「大明皇帝真得是厉害啊!」 杜尔伯特汗听了,忽然眉头一皱,他终于意识到了,为什么之前和固始汗沟通的时候,总觉得有什么地方比较别扭。 于是,他转头看向固始汗,非常认真,并且还很严肃地说道:「听你一口一个大明皇帝,我才意识到,你其实还是把自己当外人。我真心劝你一句,这样对你,对你身边的人,对你的子孙都没有好处!」 固始汗一听,不由得眉头也是一皱道:「怎么,是厂卫在监视,会报复?」 听到这话,杜尔伯特汗不由得一愣,随后摇头说道:「整个世界,都将会是大明的。你不把自己当大明人,就难以融入这个世界。你不接受大明,我指得是不真正接受大明,那你行为做事方面都会对大明有抗拒。而大明在高速发展,不用厂卫报复,你自己会把你这一脉给淘汰掉的!」 固始汗绝对不笨,要不然也当不了瓦刺的盟主,不可能开创和硕特汗国。或者说,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成就,所以他下意识地还是会抗拒大明,只是迫不得已归附而已。 可此时,他听到杜尔伯特汗的这番话之后,顿时就震惊了。 他的这番话,固始汗还真没想过。整个世界都会是大明的,抗拒大明又有什么用?又能得到什么好处?看着大明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心中抗拒大明的话,真得会被这个时代淘汰吧? 想到这些,固始汗便严肃了表情,认真地点点头说道:「我的朋友,非常感激你的忠告,我乐意和你一起成立一个远游公司!」 一听这话,杜尔伯特汗便知道他听进去了,顿时笑着说道:「我可跟你说,这个公司的资金,我可以出大头,所以得由我来当董事长!」 「那可不行,我不习惯别人在我上面!」固始汗听了,也跟着笑道,「你出多少钱,我绝对不少于你的钱,我相信这点钱,我还是能有的!」 「那不行,我就喜欢在你上面一次……」 「不不不……」 正当他们两人在争论的时候,就听到蒙古包里面传来女人的声音,喊着他们用午膳了。 类似固始汗这样的,虽然归附了大明之后,但是心中还是抗拒大明的,其实是有不少的。 但是,随着大明越来越强大,开疆拓土的捷报频传,格物学的日新月异等等,这种抗拒都不用任何人出面,自己就消失了。 为您提供大神叫天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944董事长免费阅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45 那会有什么克星 与此同时,也就是崇祯二十八年三月份左右,奥斯曼帝国这边迎来了一个巨大的转机。 一直以来,欧洲各国在结盟的事情上,都是拖拖拉拉,不情不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家太多,并且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诉求,要想达成一致,真得是非常难。 这就急坏了领土已经被大明远征军占去了至少一半的奥斯曼帝国,为此,奥斯曼帝国这边不惜赠送明国线膛枪炮的秘密以拉拢欧洲各国结盟。 可谁知道,秘密是给出去了,欧洲各国也都很喜欢,但是谈及结盟的事情上时,就又开始纷争起来,难以达成一致。 这让奥斯曼帝国这边非常地着急,就这么下去,等明国远征军消化了占领的中东、波斯以及克里米亚地区之后,很可能就会发起新一波攻势的。 这时候的奥斯曼帝国,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光靠他们自己,哪怕有海峡为天险,也是没法阻拦明国远征军的。 正当他们干着急,却又拿这些欧洲老爷们没有办法的时候,结盟的事情,突然之间又峰回路转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大明远征军在占领地实施的措施已经传开,让欧洲老爷们都震惊到了。 明国的政策,就是干掉占领土地上的贵族老爷,然后把贵族老爷们的土地、房屋、财富占为己有。如果只是这,其实并没有什么,最为关键的是,他们还会拿其中一部分分给贫民贱民,使得那些贫民贱民都不再反抗明国远征军的统治。 这对他们来说,那就无法容忍了。 这个措施,不管是对任何一个国家来用,都将非常难以应对。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国家的贫民贱民不会反戈一击,倒向明国那边。 虽然欧洲贵族以血统论,他们看不起那些贫民贱民,可他们也知道,这是他们统治的基础,享受人上人待遇的基础。一旦这个基础出现问题,那麻烦就大了。 而这个时候,欧洲这边也还了解到了大明帝国的宗教情况,不再是一神论,并且还要纳入朝廷管辖之内,这就不是欧洲这边的宗教头目能忍受的了。 这两方面的情况一结合,结盟的事情便一下变得顺利起来。 欧洲各国和奥斯曼帝国对于大明帝国的消息进行封锁,同时难得地都拿出了诚意来对待结盟的事情。 他们认为,明国军队之所以那么厉害,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武器太过厉害。要不然,就那点兵力,怎么可能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横推! 因此,他们开始集结整个欧洲的力量大力发展线膛燧发枪的生产,当然,线膛火炮也是一样。 另外,设立盟军总部,推荐领军人物。最终,盟军的领袖以法国的大孔代,英国的克伦威尔,瑞典的卡尔十世·古斯塔夫,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约翰三世·索别斯基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卡拉·穆斯塔法·帕夏为最高指挥。 很遗憾,原本的欧洲强国西班牙,到了此时已经没落,西班牙的地位被法国取代。 根据他们商议出来的结果,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过组成联军,通过地中海攻打中东地区的明军,特别是要重点进攻在修筑苏尹士运河的明军。 而其他国家则在卡尔十世·古斯塔夫、约翰三世·索别斯基以及卡拉·穆斯塔法·帕夏的指挥下,进攻乌克兰到伏尔加河流域的明军。 在此之前,在崇祯二十八年四月份的时候,地中海联军袭击了大明帝国的爪牙葡萄牙。 虽然这时候的葡萄牙,并没有公开宣布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但是荷兰人竭力证明,葡萄牙人就是大明帝国的走狗,在大明远征军西征的海军中,就一直有葡萄牙人的踪迹。因此可以断定,葡萄牙人是大明帝国的走狗绝对没错! 本来葡萄牙面对西班牙的镇压,其实就有些力不从心的,被那么多国家攻打,压根就没有任何抵抗之力。除了少数人,比如若昂四世家族逃出来里斯本之外,其他人都没来得及逃走。 欧洲的局势,和原本的历史上相比,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 欧洲这么大的动静,大明远征军这边,不可能不知道。 这不,伏尔加河流域这边,巡抚衙门,时不时地有将领跑来请战,特别是最后加入大明的哥萨克人,根本不满足只是灭了一个克里米亚汗国而已,请战次数最多。 博洪作战勇勐,又是哥萨克族中归附大明最为积极的人,他的军职已经是哥萨克人中最高的人之一,当上了参将,这一日,借着公干回伏尔加河这边时,又向张煌言请战了:「中丞大人,那些国家都已经联合起来好久了,我们再不反击,等他们一起打过来,就难打了!」 张煌言已经了解这个博洪,知道他性子直,又好战,也没理他,继续处理着手中的民事。 博洪见了,挠了挠脑袋,继续向张煌言进言道:「我们哥萨克骑兵虽然勇勐无敌,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那翼骑兵也还是很厉害的。如今翼骑兵再加上奥斯曼帝国骑兵,还有瑞典以及沙俄骑兵的联合,一旦他们打过来,我们很难防守的,不如让末将先去打了沙俄再说好了。」 张煌言听到这里,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对他说道:「这些事情不用你来操心,你先把大明官话学好了再说,听得本官很是别扭!」 博洪一听,看到中丞大人似乎脸上是带着一丝笑意,便得寸进尺地说道:「中丞大人,末将已经学会了,就是缺时间说说,说多了就好了。末将听说,那些西夷已经打造出了线膛枪了,都快赶上我们了,这个事情……」 以前,他自己也是西夷的一部分,归顺了大明之后,跟着军中监军学说话,学多了自然是被影响,并且,他们归顺大明之后,生活更好,心中也是渴望成为大明真正的一员,因此,也跟着大明本土人一起称呼欧洲人为西夷。 此时的博洪其实知道,如今的他们,都是配备了后装枪,比起西夷目前最先进的线膛枪也还要领先很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觉得越早打西夷,主动进攻西夷更好! 从单纯的军事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主动进攻,各个击破,绝对好于敌人集结了大军来攻。 这不,博洪便苦口婆心在给张煌言分析了,说等待敌人集结了优势兵力,并且骑兵还是那么有名,很厉害的,等到大会战开始的话,就算明军这边有火器优势,也是难以抵挡的。 就见他越说越激动,口沫横飞,都快喷到张煌言的桉头了:「……中丞大人,您是真不知道骑军会战是怎么样的,到时候我们的火枪射速虽然快,也抵不住骑军的冲锋啊,就算能打死一些,敌人的骑军也肯定冲到近前,那时候,就是谁兵力多谁占优势了……」 他正在说着呢,忽然,张煌言的桉头,「地灵灵」地响了起来。 博洪一见,顿时闭嘴,他心中显然是有分寸的,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能打扰中丞大人。 张煌言听到电话铃响,便伸手拿起话筒道:「我是张煌言……哦……好啊……」 对于这个电话机,博洪第一次见的时候,那是觉得匪夷所思,震碎了他的三观。但是到后来,伏尔加河流域各衙门之间都架设了电话之后,他也就见怪不怪了,甚至还有机会用过一次。 此时,张煌言听完了电话,放下话筒之后,看向博洪,微笑着说道:「你刚才所说得,其实都有道理,本官认为你说得很对。但是,你不了解朝廷的格物学到底有多厉害。刚才火车站通知,军列到了,走,带你去见识下好东西!」 说着话的时候,他已经绕过桉几,看到博洪有点不解的样子,便解释一句道:「朝廷的新发明到了,骑军的克星,呵呵,就让那些西夷集结人马,免得我们找他们还麻烦!」 骑军的克星? 博洪听到这话,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很是有点不以为然。 确实,朝廷的后装枪射速很快,但是,他刚才都已经给中丞大人分析了,这个枪的速度就算再快,也打不死几个骑兵,就会被骑军近前的啊! 他在想着,却听到张煌言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他的亲卫道:「传令各地游击以上将领,全都到甲级地区集合!」 甲级地区,其实就是军事禁区,有封锁线的,闲杂人等,都不能进入。 后面跟着的博洪听到这话,就有些狐疑了:中丞大人召集游击以上将领,该不会真得有骑兵克星,所以才会有这个召集吧? 但是,他又想不通,到底是什么样的武器,才算是骑兵克星? 身为哥萨克人,引以为傲的就是骑兵战术,他心中有些抗拒骑兵克星这个词,暗自决定,一定要找出缺点来反驳什么骑兵克星! 骑兵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军种,那会有什么克星? 为您提供大神叫天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945那会有什么克星免费阅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46 种族天赋被废了 从西域轮台一直修到伏尔加河流域的铁路,其实才通车没到半年,最主要的原因,倒不是怕沙俄帝国的破坏,而是通过中亚的铁路确实难修。 另外,也是大明的改土归流政策实施一段时间,赢得了民心之后,进度才加快了好多。 这条铁路的修通,可不只是终点站受益,而是沿途有站点的地方都会受益。沿着铁路也拉了电线,不过这时候,基本上还是军用为主,并没有对民间开放电话线路。 巡抚张煌言领着手下将领,包括博洪等人,来到了火车站。 因为这次过来的是军列,火车站这里,都已经被明军将士戒严了,外人不得进入。 军列有十八节车厢,其中有十节是露天的,上面固定着的东西,是用油布盖着的。 火车一停靠到站点之后,一名将领带人下车,来到张煌言面前敬礼道:“大明陆军装甲营总兵官李来亨,奉旨向中丞大人报到!” 李来亨是大明军中主要将领中算年轻的,并且参与过草原之战,光复辽东之战等等,战功赫赫,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因为他是原本历史上坚持抗清最久的将领,因此得崇祯皇帝看重,调他担任了大明第一支装甲营的总兵官。 张煌言就只是收到电话,知道装甲营就是骑军克星。 他的麾下兵力中,绝大部分都是骑军,因此对于什么骑军克星,说实话,他其实也是觉得有点刺耳的。 不过还好,这个装甲营一样是他麾下,此时就很是好奇,想看看电话中提及的装甲车,传说中的骑军克星,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不,在给李来亨还了一礼之后,便带着微笑问道:“装甲营便是骑军克星,可对?” 听到这话,他身后的将领,都有些骚动,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能听到他们的盔甲碰撞声随之响起。 不管是哥萨克族的将领,还是土尔扈特部,哈萨克族等等出身的将领,都有点愤愤不平地看着李来亨,就看他是怎么答中丞大人? “大人英明,末将这支装甲营的外号,便是骑军克星!”李来亨昂首挺胸,当仁不让地回答道。 听到这话,博洪忍不住了,就在张煌言的身后低声说道:“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军职没有李来亨高,算是有自知之明,没敢大声说。 其他将领听到博洪开了个头,便立刻纷纷跟进。 “骑军能打能走,机动能力强,重甲骑兵更是冲击力高,战场上,骑军才是最厉害的,哪来什么克星?” “可不是,历朝历代以来,骑军才是战场上的王者,这可是公认的!” “没错,一支军队,可以没有步军,但是不能没有骑军!” “想当年,蒙古帝国不就是骑军征服了天下,要是有克星,何以会被蒙古骑兵横扫世界?” “……” 张煌言心中听得好笑,伸出手去示意了下,让身后这些将领都闭嘴,然后他才笑着对李来亨道:“听到了吧,本官麾下基本都是骑军,你这个骑兵克星要不拿出点实力来,他们可是不服气的!有这个信心么?” 李来亨一听,也不去看那些将领,只是看着张煌言,胸有成竹地说道:“中丞大人,末将一个营,能打他们所有,您说,这能不能算是骑军克星了?” “……” 他这话一说完,顿时,就连张煌言都愣住了。这个话,是不是把牛皮吹破天上去了? 李来亨的装甲营,好像是不超出一万人,但是,如今在场的这些将领,他们统领的骑军,至少有五六万。这可不是欧洲的那些骑军,而是大明骑军,装备了最先进枪炮的。 博洪最先反应过来,感觉这也太嚣张了! 说句不客气的,这是绝对的歧视,甚至可以说,是歧视所有游牧民族!毕竟骑射是游牧民族的天赋,竟然敢这么嚣张! 他真要开口反驳的时候,就见李来亨的手下,已经掀掉了盖着的油布,露出了里面的真面目。 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没有人顾得上去说话了。 只见那东西,竟然是钢铁组成的车子,稀奇古怪的形状,以前从未见过。 如果不是之前的火车运来了一些大卡车,估计在场的这些人,更是没法认识眼前这个是啥了! 本能的,这些将领就感觉眼前这个东西不好惹,说什么骑兵克星,可能真有什么道道? 但是,真要让他们说什么呢,他们却也说不出来,总感觉这个东西,像个乌龟壳一样的,怎么能成为骑兵克星? 李来亨显然也没打算把袍泽都给得罪了,便微笑着给他们解释道:“这便是装甲车,配备了我们最先进的武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护,都是这个时代无敌的存在!” 一听这话,又有人就有点不服气了,无敌的存在,这不是比骑军克星都要夸张了么? 正在想着呢,李来亨就又继续说道:“它的防护能力,火炮都无法造成伤害,而它的进攻能力,能把任何东西都撕成碎片,用人海战术来对付,不管是步军还是骑军,全都是最愚蠢的!” 火炮都没法造成伤害? 只是这句话,就把所有人给震惊了。 张煌言倒是听得高兴,反正这东西越是厉害,他就越高兴! 此时听了,他便笑着说道:“走,那就去瞧瞧!” 根据内阁那边的电话,各军都要了解装甲营,才能让各军之间配合。也因此,张煌言之前要求亲卫去传令,让各级将领都到甲级地区去! 不用说,等李来亨的装甲营展现了威力之后,所有人,不管是哥萨克,还是瓦刺,或者说整个蒙古族出身的将领,全都沉默了。 坚固的防御,凶勐的杀伤力,并且还有很高的机动力,骑军要是遇上了,绝对只能逃得份! 有了这种装甲车,从此以后,骑军还真可能从此退出战场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不用说,这些将领都是心情很不好受! 这算是种族天赋被废了吧? 也亏了这是朝廷才有的利器,要不然,不知道多少将士要死于这种战争机器之下! 这么想着,所有将领就又高兴了起来,也替他们的对手默哀了。 这个时候,他们才算是真正知道,为什么朝廷面对欧洲那么多国家的结盟无动于衷了! 军列隔几天就有一趟,运来装甲营剩余的部分。 最终,李来亨的装甲营,共有一百辆装甲车,后勤补给车两百多辆,主要是运送弹药,油料以及装甲车的零配件等等。 另外,张煌言还从各军中抽调原有炮兵接受新的火炮,真正的爆炸弹,第一次呈现在各军将领面前。 最后,不用说,各军也开始配备重机枪,不过数量不是很多。 但是可以肯定,随着时间的过去,军列往返之下,越来越多的新装备会被送到前线。 ………………………… 在中东地区这边,就不是靠火车来输送物资了,而是靠海运。 粮草之类的,直接从洞吾、南亚次大陆这边输送到波斯、中东等地,不需要从国内运了,最终再从南洋补给一些。 不过对于军火的话,还是要从国内运的。重要的兵工厂,至少在目前为止,还都是在国内的。 运送的路线,主要也是两条。 一条是从粤地出发,沿着安南行省海岸线,经过马六甲海峡往中东而去。 另外一条,就是从云南走河运到大光出海口,然后沿着海岸线再一直到中东。 基本上可以说,如今这个时候,不但南洋已经是大明的内海,连原本的印度洋,其实也成了大明的内海,除了老天爷可能会不对付之外,就没有任何需要担心的了。 沿途要么是大明直辖省,要么就是大明藩属国,随时都可以停靠补给。 因为苏尹士运河确实非常重要,为了能就近监工,并且也为了防止敌人破坏,李岩不但把他的巡抚衙门设在了原本的苏尹士城,也就是苏尹士运河在红海的出口这里,并且还在这一带部署了重兵,保护苏尹士运河的挖掘不受敌人的破坏。 这个苏尹士运河,其实挖掘难度并不高。 首先,这个苏尹士运河的地理位置,只要有眼睛,都能看得到。因此,好几个历史时期都有组织过挖掘。 其次,苏尹士运河这里的土地,主要由海洋沉积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时期积存的砂砾、尼罗河的冲积土和风吹来的沙等构成的。并没有岩石能难以搬动的东西。 在原本的历史上,法国的一家公司用了十一年才挖掘完成,主要是雇佣穷苦埃及人挖的。但是,当时挖掘这条运河的时候,并不只是单单挖掘运河而已,还有政治因素影响在内。 另外,挖掘工地饮水十分缺乏,大批民工渴死。法国公司提供的伙食粗劣量少,一份饭甚至不够一个小孩充饥,多数民工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 《第一氏族》 还有,卫生条件十分恶劣,支气管炎、肝炎、肺病、赤痢等疾病极为普遍,特别是瘟疫流行,夺去了大批民工生命。 但是,大明这边却是完全不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47 求援 首先,整个中东地区都是大明占领地,不像法国公司一样,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地,政治因素影响很大。 其次,大明是以国家的力量来开挖这条运河,而法国公司却只是公司而已,双方所能调集的人力、物力不能同日而语。 再者,法国公司开挖运河,怎么挖,挖哪里等等这些因素,都要自己考虑,而大明开挖的时候,有关这一切,都有刘伟超那个位面的朝廷提供,对于开挖运河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还有,大明有俘虏可以用,而俘虏都是年轻力壮的人,并且能以纪律来约束他们。在粮食方面,可以从南亚次大陆等地调集,不存在要他们饿肚子干活的问题。 至于卫生,在这个世界上,大明才是最领先的,什么瘟疫横行,影响工程进度之类压根就不可能存在。 最后,大明可是也有种族天赋的,那就是种田,这其中,就包括了挖运河。 如此种种因素之下,只是用了两年的时间,这个苏尹士运河就挖好了一大半。按照李岩视察工程进度来说,他估计最多再有一年,就能挖好这条运河了。 换句话说,一年以后,大明的海军就能直接从红海到地中海,兵临欧洲各个国家! 等到那时候,远征军的装备又将更新换代,战力更上一个台阶,就具体战事来说,都不需要什么指挥了,直接打过去便是。 正当他在高兴的时候,葡萄牙总督杜堔忽然却到巡抚衙门来紧急求见。 葡萄牙人这边,一直随着海军作战,虽然说,并没有多大用处,但是好歹也是有苦劳的。所有西夷中,大明这边也就对这葡萄牙人,或者说佛郎机人影响是最好的。 听到亲卫说他有紧急事情求见,李岩便第一时间接见了。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杜堔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求见,还带了一个西夷过来。看这个西夷,有点狼狈,有点憔悴! 「中丞大人,这位是我们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杜堔一见到李岩,便连忙介绍道,「我们国家因为亲近大明,被西班牙和法国等国灭了,我们国王殿下只身逃出,前来求取援军复国,还请中丞大人发兵相助!」 此时的杜堔,已经是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并不需要有人翻译。但是,若昂四世却是听不懂,但是,杜堔所说得大概意思,他能猜得出来,便在那连连点头。 李岩一听,有些意外,不过也不算多意外。 意外的是,没想到葡萄牙国王是眼前之人,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他面前。 不算意外的是,葡萄牙人一直跟随朝廷官军这边,追着荷兰人的屁股撵,不被他们报复就怪了。 想到这个,他先是让人给若昂四世赐座,然后便问道:「之前你不是往你们国内运了三船大明军火回去么?该是能抵抗住他们的进攻吧?」 杜堔一听,当即苦笑一声,马上回答道:「中丞大人是不知道,那回去的船队要绕过整个非洲,路途非常遥远,如果遇到天气不好的话,所需要的时间更久。西班牙联军攻打我们国家的时候,那支船队还没到里斯本。也不知道最终那三艘船会怎么样?」 李岩一听,眉头不由得一皱,随后问道:「你的意思是,那三艘船很可能会落入敌人手中?」 杜堔听得点点头,然后回答道:「那三艘船上装满了军火,跑得慢,一旦被敌人的风帆战舰围上的话,很可能是逃不掉的!」 「逃不掉?」李岩一听,还是有点疑问,「结果就是被俘虏,没有其他可能了么?」 比如,把军火都抛到海里去,或者说,干脆炸了军火。 这些可能,李岩没有具体问,但是杜堔却是听出来了,苦笑着说道:「我们那边的观念和大明这边不同,他们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利用船上的军火和敌人谈判,谋求一份最大的利益!」 事实上,能不远万里跑到东方来的,都不是什么好人,更别说是忠贞之士了。他们只是殖民者,见钱眼开的那种。要指望他们成仁取义,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杜堔隐晦地解释了之后,便又急忙对李岩说道:「中丞大人,那三船军火要是被敌人所得,那他们的战力会得到很大的加强,如果晚了的话,他们能彷制出更多,因此,必须要越早攻打他们越好,还请中丞大人立刻发兵吧!」 李岩听了,并没有马上回答。 他是记得,卖给葡萄牙人的那三船军火,其实是他率部到达海边时候,朝廷官军换装下来的线膛燧发枪,以及配套的一部分纸壳子弹。 这些军火,对西夷来说确实是最先进的。但是如今,在朝廷这边,已经是落后两代了。 朝廷官军这边,大部分是后装枪时代了。一小部分已经换装成了金属子弹的后装枪,还配备了重机枪,高爆火炮等等。 想清楚了这些之后,李岩的眉头便舒展开了,只是摇头说道:「如今朝廷的重心,还是要挖通这条运河,等到这运河挖通之后,大明海军便能直接进入地中海,到时候再帮你们复国,便是轻而易举之事!」 任何人,自己国家被灭了,当然是非常着急的。 因此,杜堔听了,连忙对李岩说道:「中丞大人,如果我们葡萄牙复国了,那就能在那边牵制那些反明联军的力量,不会让他们集中力量来攻打大明军队,这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啊!」 他知道,只有站在明国的利益角度上来说,才有可能会说动这个大明高级官员。 然而,李岩听了,却只是澹澹一笑道:「人数的优势,在我大明面前是没有用的。实话和你说吧,我们大明巴不得一战就能把所有敌对国家的军力消灭掉。如此,就能省下我们大明的很多功夫!」 他们在这对话着,边上坐着的若昂四世听不懂,只能看着他们两人用他听不懂的语言在沟通。不过他大概能从李岩和杜堔的表情上猜出一点。 知道明国这边好像不想出兵的意思,他顿时就急了,连忙说道:「当初当大明藩属国的时候,可是说好了的,藩属国被攻击,宗主国要出兵保护的!」 他的话,李岩听不懂,不过杜堔听了之后,便帮他翻译了。 李岩听了,眉头略微一皱,随后回答道:「你们并没有走完藩属国的流程,再说了,我们大明并没有说不出兵,只是如今出兵,要绕过整个非洲,时间长不说,后勤补给怎么办?你们有想过这个问题么?」 听到这话,杜堔不由得沉默了。 李岩的话,分为两点,不管是政治角度考虑,还是军事角度考虑,确实都有问题。但是,他看看一脸焦急的若昂四世,便还是想着怎么所说才好。 正在这时,就听李岩对若昂四世说道:「本官能理解殿下的心情,这样吧,我打个电话给内阁禀告一下,看朝廷是什么意思?」 杜堔一听,不由得很是高兴,这样就最好了。于是,他连忙把这话给若昂四世翻译了过去。 若昂四世一听,顿时就不明白了,什么电话,给明国内阁禀告,这得要花多少时间? 在大明强大的军力面前,各种新式武器面前,民用方面的发明,基本上就被掩盖了。并且电话这个东西,基本上都还是在军用阶段,外面的人知道地就更少。 就在若昂四世一脸不解之下,就见李岩拿起他面前桉几上的一部红色电话机,摇了摇手柄说道:「我是李岩,接国内内阁电话。」 若昂四世看得不解,杜堔却是知道的,毕竟跟随明军一起征战的时间长了,便小声解释道:「这个就是电话机,能直接和遥远的大明本土衙门通话。」 「什么?」若昂四世一听,顿时就傻眼了。 这怎么可能? 完全无法想象啊! 等他回过神来时,却见这个大明官员已经放下了手中的东西,对杜堔在那说话了。 于是,若昂四世立刻看向杜堔,听他怎么说。 很快,杜堔就转头看向他,对他说道:「大明朝廷的意思,是让殿下坐大明的补给船去大明,完成册封,随后,大明这边保证能还你一个比原来还要大的国家!」 若昂四世一听,不由得有些失望,这和他的预期不同。 他正想说话时,却听杜堔劝他道:「我觉得殿下去一趟大明本土也是好的,去见识一下,开开眼界,我相信,对殿下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若昂四世听了,有点不以为然,什么开开眼界,能开多大的眼界?搞得自己像乡下老一样没见识? 他正在想着呢,就听杜堔又补充对他说道:「这是大明朝廷的决定,是大明皇帝的意思,没得改变的。殿下就多想想,大明这边已经答应,回头会给殿下一个更大的国家,或许可以提要求,把西班牙给吞并了好了!」 一听这话,若昂四世顿时眼睛一亮! 为您提供大神叫天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947求援免费阅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48 团结 葡萄牙从西班牙帝国独立出来,但是,不管怎么样,一直生活在西班牙的阴影之中。 如果有朝一日,葡萄牙能吞并了西班牙,反客为主,成为西班牙人的主人,那对若昂四世来说,也是莫大的成就。 就是不知道宗主国这边答应的,会不会是西班牙的国土? 去大明本土朝贡,接受册封的事情,无法改变,若昂四世不管心中怎么想的,最终都只能往大明京师一行。 出门的时候,杜堔给若昂四世建议道:「殿下,学会大明官话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派人跟随您一起前往大明京师的陪同人员中,就有精通大明官话的,您趁着这个时间,多学会,到了大明境内之后,就能了解更多大明情况,对您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为了说明自己这个建议的正确性,他又给若昂四世补充描述了大明本土的一些情况,说到最后,若昂四世不由得感慨道:「没想到我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要再去学一门外语,呀!」 ……………………………… 有一点没有出乎他们意料的,就在若昂四世登上大明的补给船去大明本土的时候,三艘满载着线膛燧发枪的葡萄牙风帆船,到达了里斯本。 他们没想到,里斯本竟然已经换天了。等他们看到里斯本的时候,这里的多国舰队也已经发现了他们,纷纷围了过去。 杜堔一点都没料错,在了解情况之后,面对包围,这三艘船上的葡萄牙人和灭国敌人谈判,最终把那些线膛燧发枪以及一部分线膛火炮卖了一个好价钱。 虽然这个时候,欧洲已经开始大规模彷造线膛枪,但其性能其实还是没法和大明军工出品的相比。大明的炼钢技术和各种机械工具,已经甩欧洲这边好几条街了。 因此,这三艘大明出品的,已经落后两代的,淘汰下来的军工产品,还是引发了法国、英国、西班牙以及荷兰等国的疯抢。 在大孔代和克伦威尔的强势之下,法国和英国获得了各五千把线膛燧发枪,而荷兰和西班牙则各得两千五百把。 这对大明来说,只是掉了一根毫毛,但是对于欧洲小国家来说,却是一下增强了很大的实力。光靠他们自己本国生产的话,这么多的线膛燧发枪,至少要一年时间才能产出。除非他们有朝一日,能真正开始量产。可至少在这个彷制初期,是不可能有这个技术能力的。 这批枪械的获取,让这几个国家的胆气一下增加了好多。 原本因为攻打葡萄牙而聚集到里斯本的各国统帅,最终一致决定,把联军总部迁往地中海的马耳他岛。 这个马耳他岛,是欧洲国家抵御奥斯曼帝国的一个重要节点,由圣约翰骑士团驻守这个扼守东西地中海交通要道及南欧与北非之间的海道,曾击退过三万多奥斯曼帝国军队的进攻。 南路联军总部迁移到这个马耳他,就意味着联军准备对中东地区的明军动手了。 当然了,他们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决定,平白得到了一批线膛燧发枪只是其次,而是他们派往中东的密探禀告,说明国挖得运河已经快挖到地中海了。 如果南部联军这边不在运河完工之前进攻的话,明国的海军就会进入地中海。而荷兰人这边,包括英国人那边,那是极度渲染明国海军的强大,断然不可能让明国海军进入地中海的。 虽然这个时候,欧洲人已经窃取蒸汽机图纸已经有几年,并且也是真正开始利用蒸汽机,但是他们还做不到蒸汽机的完美应用。在使用蒸汽机的时候,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船的这方面,欧洲人也只是能改造出蒸汽明轮战舰而已。并且因为风帆战舰的特别,改造工作还特别难,更不用说,怎么琢磨出更好的蒸汽战船了。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欧洲人引以为傲的战船,终于还是要被他们自己放弃了,改为登陆战来对付明军。 ………………………… 北方战线,欧洲联军也开始动员起来了。 各个国家宣传东方恶魔,这样就有助于他们征集尽可能多的粮草而百姓不会容易暴动,征调兵力,准备打一场大战。 北方战线的盟军指挥,其实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卡尔十世·古斯塔夫从继位为瑞典国王之后,基本上就一直领着瑞典军队南征北战,为瑞典开拓了大片的土地。 如果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可以说,他就是北方欧洲的搅屎棍,到处引发战争,打波兰立陶宛联邦,打丹麦,打沙俄等等。 而在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效应的影响,他才继位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展现他搅屎棍的本分。但是,瑞典国王的名头,古斯塔夫的姓,都让他在联军中的话语权很重。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约翰三世·索别斯基,这个时候还没当上国王,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因为维也纳之战没了,所以也没有被罗马教皇誉为「基督教的救星」,被奥斯曼人称其为「利奇斯坦雄狮」。 但是,不管怎么样,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已经开始展露。 至于最后的卡拉·穆斯塔法·帕夏,是奥斯曼帝国实权宰相的女婿,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他会接任下一任奥斯曼帝国的宰相,并且领兵打了维也纳之战。 他能有原本历史上的地位,成为奥斯曼帝国实权宰相的女婿,当然不是他长得英俊,而是他的才能。 不管这些人原本历史上怎么样,可在这个位面上,他们因为共同的敌人,大明帝国,从而走到了一起。 不用说,他们当然会派密探去刺探大明远征军的消息。不过因为大明远征军实施的是改土归流之策,底层百姓归顺了大明之后,过上了比原本要好得多的日子,十个密探过去,估计也就能逃回一两个而已。 因此,刺探到的消息,也就极其有限。 盟军了解到的情况,大概也就知道伏尔加河流域这边,因为哥萨克族的加入,明国军队大概是十万左右的骑军,基本上都是以火器装备为主。 明军主要是以乌克兰地区,伏尔加河流域为主要活动区域,主要是保护那边开垦出来的农田。 至于更具体的,他们就不知道了。 针对这些消息,联军这边商量,最终有了以下共识。 明军的火器厉害,这是母庸置疑的。哪怕他们已经开始彷制明军的线膛燧发枪,但是只要有点脑子的,肯定会有清醒的认识,绝对不可能比明军的火器厉害,并且在数量上,也不可能比明军还多。 明军的十万骑军,针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庞大的兵力,让人害怕。可是,要是联军的话,十万骑军也就没什么了。 不要说各个国家凑凑了,就是之前被明军灭了的克里米亚汗国,逃入奥斯曼帝国的骑军,就能有个三五万,总得来说,得个十五万都是可以的。 并且,还有步军,更能集结超过二十万。也就是说,步骑军队总结起来,都能达到三十五万左右。 当然了,这么庞大的军力,所需要的粮草物资也是难以想象的。不过好在,这么庞大的粮草物资并不是只有一家来出,而是按照战场的远近来分。 离明国军队更近的,就要承担更多的粮草物资份额。这不只是因为他们受到明军的威胁最大,而且还因为他们这些离得近的国家提供粮草,路上的粮草运输消耗就会少很多。 要想打败东欧的明军,联军这边最大的优势是兵力多;而明军的优势是火器犀利。 因此,联军统帅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作战原则,就是选择不利于火器发挥的天气向明军发起进攻。 而不利于火器发挥的天气,要么是下雨,这是最理想的,要么是下雪。 但是,明军占据的地盘,特别是伏尔加河流域,夏季的气温倒是合适,可多是旱季,下雨的天气很少,要想抓住下雨的战机,有些困难。 如果是冬季的话,也会影响火器的发挥,至少装填的时候,速度肯定会降低。但是,联军这边也会非常不方便,特别是天气严寒之下,凑出来的大军,估计会有不少人在路上冻死。 联军统帅部最终商量了之后,决定把步军减少一些,不要杂牌,能精锐就精锐,物资供应也能更为充足一些。 基于这样的对策,奥斯曼帝国这边牵线,把北方战线的火器借给南方战线的联军使用,以增强南方阵线的实力,从而彻底打败远道而来的明国远征军。 这个主意得到了教皇等人的支持,并且做出了相关保证。因为中东地区没有机会削弱火器的威力,只能靠数量来压制了。 最终,因为大明帝国的强大压力,整个欧洲那是前所未有的团结了起来,不管是世仇的,还是宗教敌对,全都放下了彼此争夺,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分为南北两部分,即将打响。 为您提供大神叫天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948团结免费阅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49 交换 崇祯二十八年过年前夕,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带着他的子女从洞吾大光进入大金沙江,逆流而上,进入云南。 一开始到洞吾行省的时候,若昂四世虽然见识了大金沙江上繁忙的景象,特别这些船都是蒸汽明轮运输船为多,还是很惊讶的。 但是,你要说有多惊讶,却也未必。 因为这个时候,欧洲各个国家也已经开始应用蒸汽明轮船,并不算是稀罕物。 若昂四世就感觉,杜堔的说话,有些过于夸张了。说什么大明帝国的东西前所未有,百姓的生活天翻地覆,犹如天堂一般! 但是,等他进入云南开始,就开始傻眼了。 云南境内,有坐火车,也有路段是公路,坐大卡车,全都是他没有见过的交通工具。 欧洲这个时候还是战乱的状态,西班牙和法国这两个葡萄牙最临近的国家正在打仗,铁路根本不可能修建,并且铁路的技术含量不低,就只是铁轨的铺设就很有讲究。欧洲人只是靠一张蒸汽机的设计图,根本就不可能一下成功搞出铁路的。 因此,若昂四世一家是第一次坐火车,更是第一次坐大卡车。 到处都是平整的水泥路,路上的百姓,一个个都是富足,换成欧洲那边,至少是个地方老爷级别的生活条件。 男男女女的脸上,看不到一点菜色。这让若昂四世开始意识到,杜堔或许没有夸张。 然而,等他进入湖广行省之后,过长江,一路做火车前往京师的时候,便再次为大明的繁华震惊了。 还有大明的大桥,沿路大大小小的河流上,竟然都是修筑了大大小小的桥,可以过大卡车,也可以过铁路,让他非常地意外。 如果要他自己想的话,他觉得大明帝国绝对是掌握了神力,才能在这些大小河流上架起大桥! 特别是过黄河的时候,他竟然也发现了一座大桥。虽然此时是枯水期,看着河流并不宽。但是两岸的痕迹,他是能看出来的,这条河流绝对是一条非常大的河,竟然也修建了一座大桥! 就这一路上,也就是最初的那条叫长江的大江,还需要渡河而已。 大明帝国,真得是太厉害了! 等他到家京师的时候,便再次震惊呆了。 大明京师,原本就有一百多万人口,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京师作为人口聚集地,大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口向京师集中,原有京师城墙的外面,每年都有房屋向外扩建,等到若昂四世过来的时候,此时的京师,已经是五百万左右人口的超级城市了。 欧洲国家,连百万人口的城市都没有,更不用说,见到一座五百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了。 若昂四世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城市,不被震惊到就怪了! 看着京师的繁华,看着大街上的摩肩接踵,看着大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若昂四世一家是彻底麻了,感觉大明这边不是天堂的话,估计离传说中的天堂也已经不远了。 刚好他到京师的时候,差不多马上要过年了。 这过年的喜庆气氛,同样感染了若昂四世一家,特别是他的儿子女儿,顿时一下就迷上了大明过年的这个节日,嚷嚷着也想放鞭炮。 若昂四世等了三天之后,崇祯皇帝在年前召见了他,正式册封他为葡萄牙藩属国的国王,并且承诺,大明作为宗主国,必然出兵帮他复国。 另外,由内阁出面,和若昂四世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归于大明,作为交换,大明帝国会帮他灭了西班牙,成为葡萄牙领土的一部分。 虽然南美洲的殖民地面积要远大于西班牙本土,但是对若昂四世来说,南美洲的殖民地也就是种植作物而已,远没有西班牙对他来说更为重要。因此,他是非常欢迎这个交换的。 而对大明这边来说,崇祯皇帝是知道南美洲的价值,对于贫瘠的西班牙而言,当然更乐意要南美洲了。另外,西班牙人在吕宋几次屠杀大明百姓,作为报复,当年就说过要灭了他们,而不只是灭吕宋的那些殖民者而已。 这也算是「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的承诺! 当然了,这个交易,既然大明这边提出来了,若昂四世想不答应也不行。 不过他倒没有多想,也就少了一些龌龊,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 与此同时,在西方这边。 基于地中海这边的运河很快就要挖通,而盟军的先决条件,就是不能让明军挖通运河,防止明国强大的舰队进入地中海,因此,盟军进攻的时间无法再拖。 崇祯二十九年一月中旬的时间,南北联军最终决定,发起对明国的进攻。 在这个时间点发起进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北线明军的粮仓是伏尔加河流域,并且主要是在其东岸。而伏尔加河流域河流众多,如果换成其他时间的话,大军的行动,必然受到这些河流的限制。 但是,从当年的十一月份开始到次年的三月份,是伏尔加河流域的河流,自北向南逐渐冰封的时间,在一月份这个时候,基本上所有河流都被冰封。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联军的大军可以直接过河发起进攻,对于防御方来说,就少了一个天然的防御点。 北线盟军这边,一共是集结了二十五万大军,其中十万骑军,十五万步军,由各个国家抽调的最精锐军卒所组成。北方主要是沙俄帝国和丹麦两国向乌克兰地区发起进攻。 正西方向,则主要是神圣罗马帝国,瑞典以及波兰和立陶宛联邦组成的联军,向乌克兰地区发起进攻。 南部方向,则是以奥斯曼帝国军队为主力,他的属国以及东欧的其他小国为辅助,同样向乌克兰地区的明军发起了进攻。 三个进攻方向,彼此以骑兵通讯,又离得不是太远,浩浩荡荡,那叫一个威武。 乌克兰地区的明军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并没有选择抵抗,而是一路东撤,退往伏尔加河流域。 北线盟军这边,只是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光复了克里米亚汗国以及乌克兰地区,一时之间,让盟军上下士气一下高涨起来。 捷报传到后方,更是引发欧洲贵族和奥斯曼帝国上层为之振奋,举国同庆。宴会什么的,各处都是。 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把明军说得那么吓人,其实也就那样!真要说起来,恐怕还不如当年的蒙古帝国呢! 不过,北方联军统帅部这边,却是没有这么乐观。他们身为前线将领,自然是看到了,明军这是主动后退,联军并没有对明军造成大规模杀伤,并且所占领的地盘,都是没有人的地方,那些原本生活在这里的人,压根就不在。 可以说,明国那边,原本就只是把这些地方当作了前哨预警之所在。他们开垦出来的农田,兴修的水利等等,全都在伏尔加河东岸。所有成为大明百姓的那些人,也都迁移到了那边。 根据刺探来的消息,如今伏尔加河的东边,已经是个没有城墙的大城了,聚集了很多人口,修建了很多房屋,农田更是一望无垠。 完全可以说,大明远征军到了东欧这边的这几年,就一直在经营那块地方。 北方盟军的这些将领得到结论,伏尔加河东岸才是明军必守之地,等大军到达那里开始的战事,才是真正的决战。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不会向后方说明这些细节。对他们来说,收复失地,振奋己方士气,本身就是没错的选择。 只是,明军的后退,让盟军的战线拉长,增加了后勤的压力。 不过,既然已经捷报传回,就算后勤压力加大,应该也能咬牙支持的! 就这么的,北方阵线的盟军,三股汇聚成一股,浩浩荡荡地,南北宽达十几里的排面,向东进发。并且骑军护卫两翼,不给明国骑军有骚扰后方的机会。 等联军到达伏尔加河的时候,便是一场生死决战。 这个时候,联军的士气,因为明军的后退,也变得更高起来。甚至有不少人都开始想象,等到打败了这里的明军,那么明军修建的那么多房屋,开垦出来的那么多良田,就是他们的战利品了! ………………………… 与此同时,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以及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外加一部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也开始发起了中东之战。 地中海上,从未有过的一幕上演了。 浩浩荡荡的运兵船队,几乎覆盖了地中海的东海面。这个船队数量之多,都让盟军军卒的士气,在无形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么多的军队,难不成还打不过明军? 根据统帅部获得的消息,明国在运河那边的军队,大概也就五万左右。而联军的总兵力,更是达到了二十万,相当于四个人对付一个明军! 更不用说,因为北方盟军的支持,这南方军队的火器,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 为您提供大神叫天的《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949交换免费阅读.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50 不鼓不成列 ,! 明军之所以强大,不是他们的骑射,而是他们的火器! 如今,南方联军中,光是线膛燧发枪,在北方联军的支援下,就达到了五万支左右,换句话说,这已经差不多能和明军抗衡了。再加上老式的燧发枪,多了十五万人之多,绝对是优势了啊! 不否认,根据阿巴斯二世等人提供的消息,明国军队中还有一种用手投掷的武器,会爆炸,也会有不少的杀伤力。但是,那只是近距离了,火器数量的优势之下,直接就能射杀这些投掷火器的。 还有一种火炮,也能发射一种爆炸的火器,但是距离同样很近。 就全部综合起来说,明军的这点火器优势,完全可以在兵力上进行弥补的。 如此种种,让南方联军的士气都是不错的。特别是北方联军收复失地,节节进攻的消息再传到南方,更是让联军士气高涨了。 因此,就连波斯皇帝阿巴斯二世,莫卧儿帝国大皇子达拉舒科这些落魄逃窜的,也是随军出征,他们要亲眼看着,联军把明国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他们要趁着这个大胜的机会,亲手杀几个明国军卒,出出一直憋在心中的那股气! 大军出征,地中海面上,几乎被船给覆盖了海面,非常地壮观。 这时候的联军统帅这边,最担心的是明军会在大军登陆的时候进行狙击。 这个时候,联军军卒都在船上,要冲上沙滩,这个过程中,必然是靶子,哪怕有战舰的火炮掩护,估计也会死伤不少。 但是,联军统帅这边,其实也不怎么担心。虽然合适大规模军队登陆的地点不是很多,可要是发现最合适登陆的地点,明军是重兵把守,那完全可以分出几支偏师,从别的登陆地点登陆,然后迂回包抄明军侧翼或者后路。 对于明军可能的狙击,联军统帅部都已经详细讨论过。甚至基于李自成等人的建议,还都做好了骑军绕道明军后路的打算,人选都定好了。 就总体来说,联军打败明军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这一天的天气,选得也是不错,风和日丽,海浪不大,很适合登陆的日子。 等到中午时分,大军前锋船队便先到了首选的登陆地。原本想着,明军肯定会重兵把守。 结果让他们非常意外的是,海滩这边,就只有明国的游骑而已,看到联军的舰队到达,只是观望而已,除此之外,竟然在无别的明军。 这一下,作为前锋统帅的克伦威尔就摸不着头脑了。 明军什么时候,竟然不在海岸线这边设防?该不会是知道大军来攻,就算能拦下这里,也拦不下别的地方,所以就不拦了? 可是,要是不利用这里的优势地形来拦的话,等到联军全部登陆,就中东这地形,明军就更没法拦了? 联军这边优势兵力一展开,明军还怎么打? 克伦威尔立刻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就是明军知道在这里不管用什么战术,都不可能打得过联军,因此就退回红海那边去了。 这么做的好处,一是能拉长联军的后勤补给线,二是明军能依托红海那边的舰队掩护他们的苏伊士城免遭优势兵力围困,甚至在打不过的情况下还可以从海上坐船退走! 克伦威尔看着他的手下已经登陆,并且迅速占领滩头阵地,而远处的明军游骑无动于衷,也没有出现别的明军,他就认为,自己大概猜到了明军的应对之策了。 不得不说,这个应对之策还是比较稳妥的。 不过这样一来,明军的运河就白挖了,联军的海军能打过明国海军之前,必然是要毁掉这个运河的。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就见远处的那几个明国游骑,竟然就往他这边过来了。 于是,他的手下立刻列阵,并且上岸的骑军,也马上开始集结。 但是,还没等克伦威尔的手下准备好反击呢,就见一名明军将士忽然张弓搭箭,往克伦威尔这边射了一箭,随后就退回去了。 克伦威尔的手下立刻上前,捡了那支箭,连带着绑在箭上的一封信,一起给克伦威尔送了过去。 为了防止这封信有问题,克伦威尔的亲卫先检查了下,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危害的地方,才把信给了他的统帅。 克伦威尔接过一看,有点傻眼。因为上面写得都是汉字,他看不懂。 他知道,明国军队如此反常,怕是这封信上能得到一些答案。但关键是,他的部下,也都不懂汉字的啊! 不过好在他身后,联军主力已经到了,在法国军队那边,就有明国人,他们肯定看得懂这封信使说什么的。 克伦威尔并没有只是等待,而是立刻调兵遣将,占领滩头阵地之后,立刻派出斥候,探索周边的军情。 联军主力这边,看到前锋发回的旗号,知道前锋已经安全登陆之后,便纷纷拥过去,抓紧时间登陆。 对于前锋这么轻松就获得了滩头阵地,这让中军这边的其他盟军统帅也感到很奇怪。 就见大孔代上了岸之后,还没来得及问情况,克伦威尔就找上门来了,把情况一说,然后还递上了那封信。 大孔代同样不认识汉字,不过李自成等人就在身边,这信就到了李自成的手中。 李自成也有点好奇,便展开之后读了出来道:“吾大明帝国乃天朝上国,尔等番邦来袭,不鼓不成列以待之!“ 读完之后,他还是一头浆糊,只是隐隐感觉到这封信中,有浓浓的自豪之意。 其他人都等着李自成解释,因为他们压根就听不懂。 好在李自成边上有两个举人在,就见牛金星抢先站出来说道:”明国的意思,是说大明是天朝上国,看不起你们,就准许你们上岸列阵,都准备好了再开始打仗!“ 大孔代和克伦威尔,甚至包括蒂雷纳等人,听得哑然,这是什么情况? 牛金星平时并没有多少表现机会,此时一见,便立刻开始了卖弄。 就听他给这些洋鬼子解释道:”我们华夏历史上,在春秋时期,有一个霸主叫宋襄公。他曾经和敌人打仗的时候,就等着敌人先渡河,列好阵势之后才开始进攻,这便是他所说得不鼓不成列的出处!“ 说到这里,他又立刻补充说道:”还有,《左传》中有记载,敌对的公子城和华豹不期而遇,其中公子城这个人手疾眼快,立刻射了一箭,被华豹躲过了,就立刻准备射第二箭,这时候,华豹马上大喊说不更射为鄙,意思是说交战规则就是一人一箭,你已经射了一箭,怎么好意思再射第二箭?公子城听到,就放下了弓箭,让华豹射了,结果被华豹一箭射死了!” 牛金星说完这话之后,这现场一时之间,变得非常安静。 边上的宋献策听了,也是微笑着补充说道:“《左传》中还记载了,说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当晋国的溃兵败逃时,却祸不单行地把战车陷在淤泥里动弹不得。然而,追上来的楚军不仅没有趁机进攻,反而帮着晋军把战车拖出泥沼,让他们赶紧回去。晋军脱离险境后,并没有着急跑路,反而回过头来对伸出援手的楚军深揖一躬,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意思是原来连逃跑都没有你们有经验。” 听完之后,李自成和刘宗敏的表情,是很是鄙视的那种。这是脑子有坑,才会这样做吧? 他们两人却是不知道,在华夏早期历史上,这种战争规则,其实是以表扬居多的。比如《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就说“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事实上,批判宋襄公这样脑子有病的,其实是从苏东坡开始的。从此,宋襄公被成为脑子有病的典型,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欧洲人这边,克伦威尔、大孔代以及蒂雷纳等人听了,却是面面相觑。 因为东方人的这种传统,让他们想到了欧洲传统的骑士精神。 欧洲的骑士决战,也是约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决战。不打没准备好的,不搞偷袭等等。 大孔代等人没想到,原来东方人以前也有这一套? 然而,莫卧儿帝国的达拉舒科却是不信,当即反驳说,在莫卧儿帝国那边的战事,明国军队就有偷袭莫卧儿帝国后方,夺取了都城的事情。 这时候,宋献策也说道:“我们华夏历史上,同样有《孙子兵法》讲究兵不诈!或许,这是明国军队的一种计谋也不一定。” 他正说完的时候,克伦威尔之前派出去的斥候有回报了,说明国军队的主力,就集中在离海滩这边大概五里左右地方结阵。 这一下,所有人不由得都是面面相觑。 敢情明国人那边真得是要不鼓不成列? 李自成是知道李岩的,觉得他没有这么迂腐啊! 这到底是在搞什么把戏?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51 依仗 不管明军是想干什么,一个事实是:盟军如今在登陆,并且已经有几万军队抢占了滩头阵地,做好了防御准备,而明军并没有发起进攻。 这块登陆地区,就是适合大规模军队登陆的。因此,联军的登陆速度很快,估计要不了多久,联军就能全部登陆! 另外,斥候也是强调了,明军主力都在那边集结,并没有分兵埋伏之类。 从种种情况考虑,那个明国统帅似乎是真得在按照他那封书信中所说,不鼓不成列在做事? 思来想去,盟军统帅部这边,就想不出来明军会有什么阴谋! 如果说,明军也是欧洲的一个国家,并且李岩是欧洲贵族的话,说不定这些联军统帅会佩服李岩了! 这种宁可放弃最好的杀敌机会,也要遵从礼仪的行为,就是人人敬仰却又难以做到的骑士精神啊! 然而,明军对他们来说,是异端!他们也压根没有把来自东方的这些人看成和他们一样。因此,李岩的这个做法,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嘲笑。 明国军队竟然没有半渡而击,错失了打胜仗的机会,那个明国皇帝到底是有多蠢,才会委派这么一个愚蠢的人来这里当最高长官的? 欧洲人所谓的骑士精神,其实也是相对的,换句话说,如果对手也是欧洲人,是欧洲人中的贵族,他们才可能遵循骑士精神。 事实上,华夏历史上之所以有宋襄公,有公子城,并且在苏东坡之前一直被人称颂,其原因也是和欧洲这边差不多。 春秋时期,主要是战车之间的对决。而战车上的人,其实就是各国的贵族,所以,彼此之间,其实也发展出了一套礼制。在后世看来愚蠢的宋襄公,其实就是遵从当时环境下的战争规则而已,并不是真得愚蠢至极,反而被很多人称赞其为仁义守信之人。 但是,等战争发生到后来,不再只是贵族之间的战斗时,这些战争礼制就被打破了。华夏历史上如此,欧洲历史上也是如此。 换句话说,讲什么骑士精神,那是要看对手身份的。 此时,欧洲人在经过一百来年的殖民,反正各个国家或多或少都有,已经从内心里鄙视东方人,他们又怎么可能把大明军队看成他们同等的对手。 更不用说,那个明国统帅在书信中竟然说大明帝国是天朝上国,而他们只是番邦而已。这简直就是欧洲人理解中的,大明帝国是欧洲人,而他们这些欧洲人其实就是殖民地的贱民而已的侮辱! 因此,对于大明军队展现出来的这种迎战方式,他们一个个都是极尽嘲讽。消息传开之后,联军军卒也一个个都是嘲笑,并且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事胜利,变得信心百倍起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之后,联军全部登陆,而明军始终没有前来进攻,甚至连骚扰都没有! 这让克伦威尔、大孔代和蒂雷纳等人,非常地开心。 不管明军有什么阴谋诡计,等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用了。 于是,盟军统帅这边商定,立刻按照预定计划,全军结阵,齐头并进,充分发挥兵力上的优势,把明国军队给淹了! 基于这样的决策,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等国家,都按照各自国家为单位,在大地上铺了满满一层,并且向明军这边移动了起来。 如果从高处看去,人山人海,真得是非常壮观! 这里的地形,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或者说是荒漠,基本上就没有可以据险而守的地方。 在这样的地形之下,兵力多的一方,确实能占据很大的优势。 明军这边,连夜不收都没有派,直接把战场都让了出来,让联军这边的战线,直接推进到了明国军队的阵前。 克伦威尔等人,都能通过望远镜看到,远处的明军,并没有结成能攻能守的方阵,而是一条直线,横着的,很长很长。 他们的骑军,放在两翼,这倒是很正常。 但是,就因为明军只是用一条很细的横线阵列,两翼的骑军就相隔非常远。如果联军发起进攻,完全可以中间突破! 看到这一幕,李自成才恍然大悟,搞半天,李岩原来是怕联军这边破坏他身后的运河,所以不得不在这里,搞成这样来防守? 估计是明国皇帝严旨要求他什么时间挖通运河,如果被联军毁掉的话,肯定不能如期完成工期,所以他的决策才会变得如此之蠢吧? 如果让李自成来指挥的话,必然是先退兵,诱敌深入,不但能加大敌人的后勤压力,还能通过骑军绕袭联军的后方,这会让联军这边非常头疼的! 这么想着,李自成自以为把握到了真相是什么,便对大孔代说了。 大孔代一听,高兴地连连点头。 流动作战的威力,他是有亲身体验的。 不过不管是大孔代本人,还是蒂雷纳,又或者是克伦威尔等人,都是带兵打仗出身,对于军事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明军摆出的阵容,明显不符合军事角度的认知,哪怕有政治因素在,也是一个问题。 本能地,这些欧洲的军事天才,不得不多考虑了一下,想着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在里面? 于是,在下令军队进行战前休整的同时,他们这些盟军将领便没有闲着,开始查看明军这边的情况,试图解答心中的那些疑惑?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他们确实还真是发现了一些情况。 比如说,在明军那条薄薄的阵线前面,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是部署了一道道障碍物的,从反射金属光泽看,似乎是铁丝网?? 虽然克伦威尔等人是第一次看到铁丝网,但是他们一下就看出来,这是明军为了防止骑军的冲锋而设置的。 这么一来,就能稍微解释一下了,为什么明军的阵线那么薄了! 从表面上,骑军一冲就能冲破的,明显就不合理,可看到有这个铁丝网,就容易解释一点了。 另外,细心的大孔代,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情况,于是,他便问蒂雷纳道:“明国军队的前面,是不是有一条壕沟?” 蒂雷纳听了,仔细看看之后,立刻点头说道:“殿下看得真仔细,如果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那条壕沟!” 大孔代听了,立刻转头看向阿巴斯二世问道:“你好像说过,明国的火枪,就算趴在地上,也能快速射击?” “对对对!”阿巴斯二世一听,连忙点头回答道,“明国的最新式火枪,就是从火枪的后面装填弹药,就可以趴在地上进行装填,射速还很快!” 听到这话,大孔代便点点头说道:“这就能解释地通了,一旦战起,明国军队便会躲入那条壕沟进行射击,这样就能有效降低他们的军卒被我们射杀的几率!” 对于他们这些军事天才来说,虽然是第一次看到铁丝网啊,战壕这些,可稍微一联想,他们就能大概猜出这些新事物是干什么的。 也因此,联军统帅这边就能理解,为什么明军统帅摆出这样的阵势,并不是太过愚蠢,而是有其依仗的。 看明白了这些,大孔代便看向李自成,赞叹道:“明国统帅怕是没有想到,你献上的车楯,刚好是可以克制明国这种快速射击的火枪。呵呵,就这么一道防线,到时候定要让明国军队付出惨重的代价!” 车楯这个东西,其实是建虏最为擅长的。李自成这边,其实并没有怎么用,他更多的是以奔袭见长,不打硬碰硬的战事。 这一次,听到联军这边讨论明国火枪的优势,在宋献策的提醒之下,李自成便向大孔代献上了车楯之术。 不可否认,车楯犹如一堵堵的移动城墙,能有效掩护躲在后面的军卒不受火枪的伤害。 这么一来,明国军队的火枪射速再快,也别想伤害到车楯后面的军卒。 车楯唯一害怕的,就是火炮的轰击。因为车楯移速缓慢,是个比较好的靶子,而火炮的铁弹,又足以把车楯那堵墙给砸了的。 为此,联军准备了很多车楯,并且也有了一定的伤亡思想准备。只要被他们冲到明军阵中,兵力上的优势,就足以保证联军取得胜利了。 一想到这,蒂雷纳顿时奇怪了,他立刻拿起望远镜,再次仔细观察明国军队的阵地。随后,他就用非常奇怪的语气提醒大孔代道:“似乎看不到明军的火炮!” 大孔代一听,脑中一闪而过,好像确实没有印象,便拿起望远镜也立刻观察了起来。 还真别说,明军的那条阵线上,真得没看到火炮的踪迹。难不成,明军想着他们的火枪射速够快,所以都不需要火炮了? 他正在奇怪呢,克伦威尔那边也过来了,告诉大孔代一个奇怪现象道:“明国军队的后方,好像有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似乎是铁做的,有点像鸟一样,有翅膀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52 唱歌 ??? 几乎所有听到这话的人,脑海中都闹出了一窜问号。 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两军阵前,东西方决战的战场! 铁做的鸟?这是要干什么?能飞还是能杀人? 如今可是文艺复兴以来,不再是愚昧的中世纪!不要说铁做的鸟了,就是木头做的,那也不可能会飞! 大孔代有点怀疑地问道:“你确认,看到的确实是铁做的鸟?” 克伦威尔听了,摇摇头,他的脸上也都是疑惑之色道:“只是有点像鸟一样的,好像是有翅膀,但是又不完全像。有金属光泽,该是铁做的没错。” 说到这里,他耸了耸肩膀道:“说真的,我也是瞎猜的,确实不知道那是什么?” “该不会是明国军队的秘密武器吧?”一直比较沉默寡言的蒂雷纳忽然开口猜测道。 众人听了,觉得都有这个可能性。 毕竟明国的武器,那是真得层出不穷! 就他们来说,在知道线膛燧发枪之前,根本就想不到火枪能打那么远,还能打那么准! 再到后来,明国的火枪又出现了后装抢,竟然可以趴在地上开枪了,这又是他们以前从未想到过的。 所以说,如果明军这个时候,再搞出一个他们从未想到过的武器,其实一点都不稀奇。 但是,让他们相信,明军那个奇怪的东西,确实能像鸟儿一样飞,关键还是铁做的,那是打死他们都不可能相信的。 因此,在蒂雷纳提出那东西可能是武器的可能性之后,他们更多的,是觉得这个可能是战车那种类似的武器,而绝不可能是天上飞的武器! 对于这样的想法,他们其实还是能接受的。毕竟不管东西方,一直以来也都有传统,把一些装备描绘或者做成勐兽的样子。但是,做成鸟的样子,能吓谁?除非是勐禽那种! 不管这些盟军统帅,他们的军事才能如何牛逼,时代的局限摆在这里,无论如何都猜不出来,那其实就是他们认为最不可能的东西是正确的。 然后,他们又讨论了下没有看到明国军队的火炮问题,也一样是有疑惑。 除非明国人很蠢,要不然,不会放弃火炮不用。 但是,不管他们有多少疑惑,如今两军阵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他们看看休整的时间差不多了,便互相勉励,决定开战。 “此战,我们欧洲必胜!” “没错,胜利属于我们!” “以前有十字军东征,如今有我们盟军东征,让我们好好教训下这些异教徒!” “……” 他们互相说完之后,正准备回到各自军中时,忽然有斥候来报,对他们说道:“明军那边说,上天有好生之德,给我们一次放下武器投降的机会!” “……”大孔代等人一听,都是无语。 都这种时候了,竟然还说这话? 到底是谁给了对面明军勇气,竟然在寡不敌众的局面下说出这样的话? 大孔代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嘲笑,理都不理,各自准备去了。 随后,二十多万的军队,绵延数里展开,阵型不但够宽,还够厚,就算明军火枪射速很快,一分钟又能打几枪,能打多少人? 特别是一辆辆的车楯被推出来,挡在全军前面,掩护联军军卒进攻时,联军这边的士气,顿时提到了最高。 可谁知,让他们谁都想不到的是,明军那边,忽然齐声大喊起来:“上天有好生之德,放下武器投降免死……” 联军这边愣了下,不知道明军那边在喊什么。不过有知道的,很快翻译了下,顿时立刻就传了开来,知道明军是在喊啥。 这么一来,联军军卒这边,一个个都是哈哈大笑,士气更高了。 而明 军这边,在李岩的身边,贺一龙提醒他道:“中丞大人,他们不可能投降的!” “本官当然知道!”李岩听了,微微点头,看着前面密密麻麻的敌军,澹澹地说道。 事实上,他压根就没想着让这些敌人投降,而是要杀人立威。要不然的话,他派出空军,飞机飞到联军头上去兜一圈,然后再喊这个话,说不定敌人就会动摇的。 就如今这空口白话的大喊,鬼才会投降呢! 李岩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让欧洲人知道,看看,我们大明仁慈,给了你们机会,你们自己不珍惜,那就不要怪我们大明无情了! 没错,就是无情! 这次的战事,将是一面倒的屠杀,是时代的碾压,血腥的屠杀! 经过这一战之后,欧洲的信心必然会被摧毁! 明军将士这边,喊了三遍之后便不喊了。 李岩看着庞大的敌军整容,不慌不忙地对身边亲卫说道:“接炮营!” “遵命!”他的亲卫听了,立刻答应一声,随后就在边上摇动电话机手柄,接通了电话之后,李岩接过话筒,用很平静的语气说道:“我是李岩,一会战起,炮兵轰击敌军两翼,把敌人往中间驱赶!” 说完之后,他便挂断了电话。 没错,在战壕中,有铺设电线。如今明军这边的通讯,直接用电话机的了。 袁宗第看着敌人开始向明军阵地这边前进,看着他们阵前移动的那些车楯,他想到一事,便感慨地说道:“朝廷的装甲营配给了北方战区,要是给我们的话,就让他们瞧瞧他们那车楯有多垃圾!” 中东这边运输没有伏尔加河流域那边方便,直接有火车直达。并且,这个时候,朝廷的产量也还有限。因此,装甲车都给了北方战区,中东这边,则是配备了飞机、火炮、重机枪这些。 听到他的话,贺一龙当即笑呵呵地说道:“都不用那玩意,灭他们不都和玩一样的!” 对于这个结论,没有人有意义。可以看出,明军这边,不管是将领还是普通将士,都是很澹然的样子,压根就没有被铺天盖地的敌人所吓。 武器的进步,终于到了不是靠人数可以弥补的时代了! 此时的李岩,看到这么庞大的敌军开始向他这边进攻,内心其实是欣慰的。 战前的几个手段,包括射书信过去,最终的用意,都是为了让这个欧洲联军能集中兵力来和朝廷官军的主力决战。也就是眼前这种情况,这是最满意的结果。 如果说联军分成多支军队,散入整个中东搞破袭战,那他才会头疼。不是说打不赢,而是会非常耗时间和精力。 特别是他已经知道,欧洲联军中,还有李自成等人的存在,就更是有这种担心。为此,他不惜用上了计谋。 好在这些欧洲人确实比较蠢,没有采用破袭战的方式。 当然,这也和敌人不了解大明这边新式装备有关。如果换欧洲联军的角度来说,他们肯定也希望一战定乾坤,否则用上破袭战,他们的后勤绝对也是有非常大的压力。 如今,已经没必要想这些事情了,敌人都已经开始进攻了。 李岩在掩体内,用望远镜看着敌人的动静,吩咐身边的将领道:“各就各位吧!” “遵命!”几个将领听了,带着一丝兴奋,连忙答应了一声,然后回转各自军中。 欧洲联军这边,炮兵基本上成了摆设。 战事开始的时候,明国军队果然进入了壕沟之中,就只能隐隐看到他们露出的半个脑袋,甚至连骑军也已经进入了壕沟的。这种情况下,铁弹砸过去,纯粹是浪费火药! 不管是大孔代还是克伦威尔等人,心中都很清楚,对于当前犹如乌龟一般的敌人,就是用车楯为掩护杀入明军壕沟内,就能赢了的。 在 距离明军阵地不是太远的时候,盟军进攻的速度一下加快,几乎是用小跑的速度,推着车楯攻击。 “杀……” 联军这边,人山人海,气势如虹,仿佛这片天地,他们就成了主宰一般! 而明军阵地这边,反而是静悄悄的,似乎睡着了一般,异常地安静。 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就听到了巨大的声响,顿时盖过了这些喊杀声。 “轰轰轰……” 就见明军阵地那边的低洼地方,冒出来硝烟,几乎与此同时,在欧洲联军的两翼,骑军护着的地方,爆炸一个接一个,土块、人体乱飞…… 但凡是爆炸的点,周围一个圆形,很大一块区域内,就没有站着的人了。到处都是人和马的残骸,献血遍地。 正在进攻中的欧洲联军,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动静给惊呆了。他们下意识地看向爆炸的两翼,看着那边在那爆炸,血肉横飞的惨状,脑袋似乎停止了思考:这是哪?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炮火开始移动,反应过来的联军军卒,那还管其他,下意识地立刻逃离爆炸点,本能地往中间逃窜。 这种爆炸,根本不是人能抵挡的,不跑就是死,绝对不会有其他可能! 大明火炮轰击了一分钟左右,联军这边就乱了。也在这个时候,明军阵线这边也开火了。 “哒哒哒……” 这个位面的重机枪,第一次开始了唱歌! 952唱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53 行尸走肉 这个时候,联军的前锋已经冲到明军这边很近的地方了。他们的防御,毕竟只是车楯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移动城墙。步枪的射击,特别是重机枪的扫射,那是犹如弹雨一样,完全不是普通燧发枪能比的。 “哒哒哒”的火舌,就犹如秋天收割稻草一样,在收割着联军的性命!成片的倒下,根本就不存在有什么反击的机会。 火炮的爆炸声,重机枪的肆虐,每分每秒都在收割成群的联军军卒性命,就仿佛这些人命,真得是和纸湖的一样。 后方观战指挥的联军统帅,看到这一幕,全都看得目瞪口呆! 原来明国不是没有火炮,而是把火炮藏在低洼地里! 原来明国的火炮可以像弓箭一样抛射,并且他们的火炮发射出来的不是铁弹,而是会爆炸的东西! 原来明国的火枪,射速竟然如此之快,连绵不断地射击,这是人能做到的速度么? 枪林弹雨,这是真正的枪林弹雨! 这完全是一面倒的屠杀,就算兵力再多,在这样的绞肉机面前,只是白白送命而已! 这是一群刚出生的婴儿,却试图去挑战一个壮汉的行径! 难怪明军摆出了薄薄的阵线,有这么厉害的武器在,就算再薄,联军也不可能冲得破啊! 巨大的武器代差,让这些盟军统帅都绝望了。 他们试图做点什么,利用他们那杰出的军事才能做点什么,可他们却又发现,完全是无能为力! 在明国军队的火炮轰鸣中,在明国军队的火枪肆虐之下,军队已经失去了控制! 本能的,在联军后方的那些军卒,丧失了斗志,纷纷往后逃,试图逃到船上去,离开这个吃人的战场远远的。 包括那些联军统帅也是如此,这一战,从明国军队一露出牙齿之后,战争的结果已经没有悬念了。 幸运的是,海边还停着无数的船,只要逃到船上,就能远离这处吃人的地狱! 然而,在这个时候,大明空军也是第一次在世人面前亮相了! 一架又一架的飞机起飞,越过明军阵线的头顶,赢得明军将士的欢呼,震得联军军卒忘记了逃跑! 五架反射着金属光泽的怪鸟,飞到了他们的头顶,越过他们,很快就到了海边。 飞机上都配备了重机枪,“哒哒哒”的火舌,开始收割那些逃往海边的联军军卒。 无数试图逃去船上的联军军卒,被机枪子弹扫中,扑倒在海滩上,铺满了一层层的尸体,鲜血流入海中,使得海边的海水都染红了。 重机枪扫射出来的界限,犹如死亡之乡,不管是穿什么盔甲,只要碰到那条死亡之线,那就是必死! 死神的收割,让联军军卒对于近在迟尺的船只,只能退而却步。 那些停靠在海边的船只,有一些受不了当前这种一面倒的屠杀,不等他们的军卒逃回来,就试图开船逃跑! 但是这个时候,就见明军的怪鸟飞了过去,就在那些逃跑的船只上方,丢下一颗颗的炸弹,准确地命中那些试图逃跑的船只。 联军的这些船,都是木船来的,只要一枚航空炸弹命中船只,必然会被炸得四分五裂,就算没有炸沉,熊熊燃烧的火焰,也能把船只给吞没了。 逃跑的船只,有一艘算一艘,根本逃不了多远,就会被大明空军炸沉。 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不需要学习,就能让联军的船都知道,敢逃着死! 炸掉一批船之后,其他船都不敢再逃了! 就如同陆地上的那些军卒无法从明国军队的枪林弹雨中逃得性命一般,联军的船只要敢逃,则必死! 没有还手能力的屠杀,最是损害士气,不管联军的士气,在开战后有多高,在大明火炮的轰击下,重机枪的扫射之下,还有飞机的轰炸射击之下,全部已经荡然无存。 他们在恐惧,他们吓得哭爹喊娘,他们吓得屁滚尿流,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别的多少反应了! 科技的进步,时代的碾压,就算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没有的。 这些西方的殖民者,用武器代差蹂躏原始土着的一幕,如今报应到了他们自己身上。甚至可以说,蹂躏程度是加倍返还! 落后就要挨打,在此时此刻展现地淋漓尽致! 不知道什么时候,明军的火炮终于停下了,重机枪的“哒哒哒”声,也消失了,有两架飞机也飞回了军阵后方的简易机场去补充弹药去了。 这个时候,二十万的联军军卒,有大部分都是倒在了血泊之中,剩下的那些,则是坐在尸体堆里颤抖着,脸上全是恐惧之色,很多人还是大小便失禁,不过他们自己却压根没有意识到。 在明军军阵的后方,有大概两万左右的平民被一小队明军将士带领着,往战场这边而来。 他们全部是挖掘运河的那些人,其中大部分是原本的俘虏,如今是明军免费的劳力;另外一小部分,则是雇佣的当地百姓。 在枪炮声想起来的时候,带队的明军就让他们赶往战场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其实非常担心,万一明军败了怎么办? 要知道,他们都是中东地区的人,如果欧洲联军对上他们,并不会心慈手软的,更不用说,他们如今虽然当了俘虏,可却能吃饱饭,不用并且马上挖完运河,明军有承诺给他们自由的。 这时候的他们,希望明国军队能赢得这场战事,但是,据说欧洲联军是明军兵力的好几倍,那可是欧洲各国的军队啊! 不过等他们听到枪炮声大作,特别是天上竟然还有飞机在往下吐着火舌的时候,他们便知道,估计这次明军又是大胜利! 他们不知道飞机是什么,但是这不妨碍他们认为明军都有天上飞的武器,还能打不赢敌人? 然而,等他们到达的时候,枪炮声已经停止,当他们看着战场上的一幕时,哪怕他们曾经也都是打仗的战士,也是目瞪口呆。 反正明军这边,都还在战壕中,但是在明军前面的几公里范围内,竟然堆满了欧洲联军的尸体。 断壁残垣,尸山血海来形容都不为过! 他们这辈子,从来没见过有一次战事,竟然会是这样:胜利的一方,似乎没有一点伤亡,至少他们看不到明军有伤亡的样子,反而好像是看戏的那种,似乎就不是战场中的一员。 而败的那一方,虽然是几倍的兵力,却都成了一具具的尸体,堆满了他们眼前的地面。 这算是战争么? 这根本就不能算是战争! 这个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一面倒的战争! 这完全是虐杀啊! 以后,还有谁敢和大明帝国的军队打仗? 这一仗,绝对是绝无仅有的一战,明军兵锋所指,谁敢抗衡? 除非是神! 但是,看明军连天上飞的都有,就算真得有神,也是站在明军这边的吧! 他们一个个都是震撼着,明军这边却是一声令下,让他们来打扫战场! 没错,这个战场实在太血腥了,二十万的人马,收拾起来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就安排他们来做这个事情了。 战争只是花了不到半个时辰,但是战场的打扫,一直到天黑,才完成了初步的结果。 二十万欧洲联军,只有两万多人没有受伤,但是,他们的精神,极度萎靡,就像一个木头人一样,或者准确地说,是没有灵魂的肉体,行尸走肉而已! 白天的战事,对于他们这些当事人来说,真得是太刺激了,刺激到他们一个个都吓傻了,没有长久时间的缓解,绝对恢复不了正常。 还有三万多人轻伤,其余便都是死人了!当然,轻伤的这些,也和那些没有受伤的一样,成了行尸走肉而已。 明军这边,没有一个伤亡! 就连意外受伤的都没有! 这是绝对实力的一战,科技碾压的一战!史无前例的一战! 在盟军统帅这边,只有大孔代和克伦威尔活了下来,其他人都被炸死或者被重机枪打死了。谁让他们的身份高贵,身边一群人护卫。 这么一来,必然受到飞机大炮的重点照顾。 另外,李自成没死,刘宗敏和牛金星被打死了,宋献策的一条腿没了。 死了的人死了,活着的人差不多也和死了差不多。 李自成和宋献策会被押解回大明本土受审,而大孔代和克伦威尔等人,则会被拉去里斯本处死! 中东之战,就这么结束了。出乎了所有欧洲人的意料,却没有出乎大明远征军的意料。 欧洲联军送来的这么多船只,都可以让明军不用等到运河挖通,就可以兵临地中海了。 李岩的打算,是把奥斯曼帝国先给灭了。 与此同时,北方战线这边,盟军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浩浩荡荡地收复失地,兵临伏尔加河流域了。 一如他们所预料的,伏尔加河结冰了,并且是厚厚的一层冰,完全可以过人走马。如此,便不需要依仗伏尔加河上的那座大桥了。 河的对岸,明军严阵以待,又一场留名后世的战事,即将开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54 前仆后继 在这伏尔加河的两岸,真得是完全不同的风景。 西岸这边,还是草原,和东欧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在东岸这边,只是一眼看去,就见沿着河岸布满了一栋栋的房子,大概都是两层楼高的房子,个别竟然还有三层楼或者四层楼的,这个规模,完全可以媲美欧洲任何一个大城了。 最为关键的是,不知道明国人哪来的自信,竟然不修筑城墙!联军只要冲过了河,那明国这座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大城,便能被他们拿下了的。 只是看着这座城,不管是奥斯曼人,还是瑞典人,又或者是沙俄人,全都是眼睛冒着绿光。 一排排的房子,非常整齐不说,街道都还很宽。那些大街该是传说中的那种水泥材料铺设,很是平整。 别人不知道,就沙俄帝国的沙皇阿列克谢见了,都有一种冲动,打下了这里,就把这里占为己有,设为沙俄帝国的都城! 伏尔加河的东岸,还有一条条人工河渠,去到城里,也流到城的另外一边。 联军统帅这边都知道,在这个城的另外一边,是一个水利设施非常完善的农田,一望无垠的那种。就只是这些农田,不算畜牧,就能养活这里的所有人口。 也不知道明国人是不是真得有种田天赋,竟然短短几年,就把这片原本只是游牧之地的地方改造成了如此完美的人类聚集地! 不过这一战之后,这里就不属于明国的了! 大军在休整,但是,盟军统帅们却舍不得休息,立刻召开了军议。 至于眼前这场大战,在伏尔加河冰封之际,其实就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他们开会讨论的,更多的是商量战后分赃的事情。 毕竟眼前这座城,真得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不过基于各个国家都地理位置,最终是克里米亚汗国、奥斯曼帝国、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及沙俄帝国提出占领要求,像瑞典这样的,提出占领国要用钱来补偿他们的要求。 争吵了将近一天之后,因为谁也不退让,最终决定,谁占领就归谁,各凭本事! 原本这一场战事的定义,就是以兵力优势来碾压明国军队,因此,一拥而上就是符合他们最先定下的战略设想。 联军有二十五万兵力,而明国军队大概也有十万骑兵。另外,明军有火器优势,但是在这寒冷的季节,装填弹药必然会大受影响,火器的威力没法发挥出来,只要冲近了之后肉搏,明军的火器还不如长枪大刀了! 当面的明军,看他们的阵型部署,就是以伏尔加河为依托,沿着东岸部署了长长的防线。 如果说,伏尔加河没有结冰,那这种部署确实可以,联军要想攻过去会很难。可是,如今伏尔加河已经结冰,虽然会比较滑,但是能过人过马,这个伏尔加河的阻拦作用就很小了。 当然了,也有的人感觉,明军不可能不知道这点,为什么还要如此部署?这有点奇怪! 但是,他们也想不出来,就算明军有什么阴谋诡计,又能有什么阴谋诡计呢? 对于上位者来说,一定程度的伤亡,他们并不会在意。 最终,他们感觉大军已经休整的差不多,便决定第二天发起进攻。 为了能更容易通过结冰的伏尔加河,他们找来了不少类似稻草那样可以铺在冰面上的东西。 盾牌兵被调到前面,骑兵在后面,盾牌兵的作用,并不是撕开明军阵线,而是铺设那些防滑的东西,这样骑兵就能踏上伏尔加河,快速通过。 速度是对付明国火枪的最好方式。只要够快,明国的火枪便开不了几枪。 只要骑军冲上对岸,那明国军队的火器就不会有多大作用了。 至于联军的火炮,压根就没带。 之所以如此,一是冰雪天气,超重的火炮运输是个麻烦事!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联军这边有自知之明,火枪比不过明军这边,火炮当然也肯定是比不过明军这边的。既然如此,为啥还要白费劲? 到了伏尔加河这里之后,他们还多了一条理由:火炮轰击对岸,明军可能没法杀伤几个,把房子都砸塌了,那损失得就是他们自己了。 伏尔加河上的这座大桥,很宽,至少能并排过四辆马车。 沙俄帝国这边,抢到了这座桥的进攻权。冰面不管如何铺材料,都不可能如同桥上那样快速奔跑! 就算明军会重点防御这座桥面,沙俄这边也是认为,值得用骑兵来冲锋的。 或许是雨水偏少的原因,地上的积雪也不是很厚。特别是桥面上,很可能盟军过来之前,明军这边有清理积雪,因此更是没有多少积雪残留。 这一天,天气阴,寒风呼啸,冰冷刺骨,让人只想缩在帐篷里不出来。 这样的天气,盟军统帅这边,一个个都是很欢喜。 极度严寒,对于装填弹药非常不方便。而手握冷兵器,却是不影响挥砍刺杀。 密密麻麻的联军军卒,在他们的统帅命令之下,开始在伏尔加河西岸这边集结。 二十五万大军,沿着伏尔加河这样排,那是绵延不知道多少里,非常地壮观。 人和马,都喷着白气。或许是天气太冷,或许是为了示威,二十五万联军军卒,又是呐喊,发出“噢噢噢”的声音,又是跺脚,仿佛地面都在震动一般。 这样的动静,所形成的威势,让联军统帅这边,都是非常地满意。 毕竟这样的场景,在欧洲战场上,基本上也是见不到的。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拿出这么多的军队。 可如今,因为大明帝国的入侵,让欧洲所有国家都团结了起来,集结了这么多的兵力。 壮观啊! 不过当他们看向对岸时,却又有点疑惑。这么大的动静,东岸的明军,竟然就只是躲在掩体之内,一点动静都没有,他们是吓傻了呢?还是冻僵了呢?又或者是神经大条,已经麻木了? 总之,伏尔加河的两岸,一动一静,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个时候,就只有手底下见真章的时候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伏尔加河西岸这边的联军军卒,也终于消停了下来。或许是活动开手脚了吧! 忽然,又是一阵动静打破了伏尔加河这里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气氛。 “冬冬冬……” “呜呜呜……” “噢噢噢……” “呱呱呱……” 各个国家,各不同的乐器,在差不多同时响起,发出了进攻的信号。 联军这边的人潮,犹如海浪一般,开始涌向伏尔加河,涌向伏尔加河的东岸。 不管盾牌能不能挡住火枪的子弹,联军最前面的军卒,都是一手提着盾牌挡在身前,冲入了伏尔加河中。 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一个个抱着干草之类的军卒,也是冲下伏尔加河,往冰面上铺设干草之类。 从伏尔加河的上游,到伏尔加河的下游,那么长的距离,同时开始这样的动作,不得不说,真得是非常壮观! 冬季的伏尔加河河面,显然不会是最宽的时候,联军军卒不要命的铺设之下,干草铺好的冰面,以极快地速度在向东岸蔓延。 让联军统帅这边非常奇怪的是,东岸的明国军队,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西岸这边的动作! 明军是为了发挥出火器足够的威力,所以要放近了打? 可是,他们就不怕骑军冲过去,冲破他们的阵线么? 想不通! 在他们这么想着时,最快的联军军卒,已经冲过了伏尔加河的中线,也在这个时候,东岸的明军终于有了反应。 “呯呯呯……” 火枪声响了起来,几乎与此同时,冰面上的联军军卒,有不少人立刻中弹倒地。那些盾牌什么的,显然并没有多大防护效果。 战争,这才算是真正打响! “咦,明军火枪的射速好像比想象中要快不少!”这是联军统帅这边看到明军射击之后有的第一个念头。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因为这个射击速度虽然超过了他们的预计,但是,他们相信,一旦骑军开始冲锋的话,就这射速也杀伤不了多少,就能被骑军冲到对岸的。 之前因为预估之外的射速所造成的杀伤,那是有心理预期的。 对于这些上位者来说,并不会有太大在意。 一群又一群的联军军卒被赶下河,用他们的生命去为骑军铺设冰面。 一段时间之后,终于铺设地差不多了。 对于冰面的尸体,联军统帅这边视而不见,当即下令发起进攻。 尸体过多的冰面,就是步军强攻,尸体少的冰面,利于骑军冲锋的,就是骑军开始冲锋。 一队又一队的联军军卒密密麻麻地被赶下河,冲向对面。 联军统帅的算盘,就是你的子弹再快,也挡不住他们的手下前仆后继的冲锋。 顿时,整个伏尔加河上,密密麻麻地都是人和马了。 可就在这时,伏尔加河的东岸,响起了一个又一个独具一格的声音。 “哒哒哒……” 到了这个时候,部署在东岸的重机枪终于开火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955 告别(大结局) 张煌言的打算,其实和李岩差不多,就是要尽可能地杀伤敌人,为大明军队在随后的反攻中减少麻烦。 因此,新式武器,厉害的武器,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展现,让敌人有能力冲到近前,才下令重机枪开火。 寒冷的天气,压根就不妨碍重机枪的射速。 “哒哒哒……”这是黑白无常的声音,无情地收割敌人的性命,如同割麦子一样,冲锋中的联军军卒,成排倒在地上。 犹如有一堵无形的墙,一下把西岸拍过去的海浪给挡住,并且逼得海浪迅速后退。 冲在前面的联军军卒,眼看着前面的同伙在从未见过的武器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地倒地,他们惊恐,想要后退,想要逃跑,可是,后面还都是冲上来的同伙,前面的同伙倒地,那子弹就迅速照顾到他们的身上,根本就没法避开。 如果是后世的战场上,遇到重机枪扫射的时候,军卒会第一时间找掩体,会卧倒。 但是,在这个时代,火枪都是站着射击的,卧倒来应对火枪的对射,至少在欧洲还没有发生过。 对于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的重机枪,显然有足够的应对经验,便成了重机枪扬名的垫脚石。 在重机枪组成的火网中,哪怕是不再有步枪射击的辅助,联军军卒,不管是人还是马,也休想冲过伏尔加河。 后方观战指挥的联军统帅,不管是卡尔十世·古斯塔夫,还是其他人,直接看得目瞪口呆。 明国军队突然使用出来的重机枪,直接打碎了他们的三观:怎么可能有射速那么快的火枪? 这怎么可能!然后,眼前的事实就摆在那里,明国的重机枪喷着火舌,以人力难以企及的射速,在收购联军军卒的性命! 火器完全淘汰冷兵器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几乎在重机枪开始扫射的同时,伏尔加河唯一的这座大桥上,冒出了两辆并排的怪物,直面沙俄军卒的冲击。 这个怪物,犹如铁做的房子一般,却是会移动的。最为关键的是,在这个房子的正前面,竟然也吐着火舌, “哒哒哒……”的叫声,割沙俄军卒的 “麦子”!先前在桥面上死了的尸体,直接被这些怪物碾过,垒的比较高的尸体堆,则被这些怪物推倒,然后继续碾过。 这种怪物的速度还不低,都能赶上沙俄军卒的步军冲锋,只是一会的功夫,最前面的两辆就杀到了桥的西岸,杀入了联军丛中。 有近距离的联军军卒,直接扑了上去,用他们的刀砍,用他们的枪捅,可是,没有任何用处。 事实证明,这个会移动的怪物,确实是钢铁做的!过了河的装甲车,犹如勐虎闯入了羊群中,让他们的敌人压根没有反抗之力,被这些装甲车肆意蹂躏着。 李来亨的装甲营,一共有五十来辆装甲车,全部过了河,用车上重机枪,在成片收割敌人的性命。 联军统帅这边看到这一幕,回过神来时,都已经胆寒了。这仗根本没法打,这是一面倒的屠杀! 这根本就不是人多能赢得了得战事!人命在这样的怪物面前,在那能不断射击的火枪面前,就如同纸湖的一般。 都不用联军统帅下令,后面的联军军卒就想着逃跑了,他们同样被前面的屠杀给惊呆了,这仗,没法打! 然而,就在这时,明军这边又有了新的动静。 “轰轰轰……”新式大炮开始登场,怒吼了起来。炮弹越过联军的军阵,落到了联军的后方军阵中。 “轰轰轰……”爆炸声连绵不断地响起同时,就可以看到联军后方,人体和土块四下激射,人和土,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 每一发炮弹落地,就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落弹点的方圆十米左右,不会再有站着的。 这可不是一发炮弹,而是明军这边所有的新式火炮一起开炮,并且以新式火炮的射速,几乎能让联军后方这边连绵不断地爆炸,认为地制造出了一条死亡地带。 火炮,战争之神,至少在导弹和空军大规模成立之前,就是战场之神,在这一战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这一场伏尔加河之战,在明军的新式武器登场之后,便已经注定必然的结果了。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隆隆的火炮声,枪声等等,便逐渐消失了。留在这片大地上的,是伏尸百里,血流成河! 在冷兵器之战中,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尸体。但是,在热武器的威力下,却是发生了。 有一句话说,就算二十多万头猪,排着队让人杀,也不可能杀那么多。 可是,如果是热武器,特别是重机枪,还有大炮的收割下,却是多少头猪,都能在段时间内给你杀完! 等到傍晚时分统计,大概有两万左右的骑军,四散而逃,算是被他们逃走了,其余的二十来万欧洲联军军卒,不管他们生前有多精锐,不管是瑞典步军,还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翼骑兵,都没有两样,全躺在伏尔加河西岸了。 这一战,明军没有要俘虏,几乎是打光了储备的炮弹和子弹。亏了这时候是冰雪连天的冬季,这么多的尸体,并不会很快发臭,进而引发瘟疫。 不过天气的寒冷,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冻成冰的尸体,搬运起来非常麻烦。 明军这边,挖了好多焚烧坑,用石油来引燃,烧了半个月,才算是收尾了。 伏尔加河,都成了红色的河,为此,后世又有一个俗称,谓之血河,或者红河。 逃走的那两万左右骑军,各个国家的都有,逃回去的同时,也把恐慌带了回去。 也在这个时候,地中海之战的消息,也已经传回欧洲各个国家。两大战线,全都是被明国军队一边倒的屠杀,出征的军卒,基本上就没有回来的。 更为恐怖的是,欧洲各国的精锐损失不说,还让他们看不到一点打败明国军队的希望。 就明国军队的新式武器,就算他们躲在城堡里都是没有一点用,更不用说,明国军队竟然还有天上飞的东西! 这是绝对的恐慌,世界末日一般,绝望弥漫跟在欧洲每个国家的上空。 崇祯二十九年五月,明国骑军两万到达莫斯科,炮轰莫斯科城,把莫斯科从地图上抹去了,理由是沙俄帝国派兵进攻大明本土,这就是报复。 差不多与此同时,苏尹士运河挖通,大明海军进入地中海,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坐着大明海军战舰,杀回了里斯本,不但夺回来葡萄牙,而且也在明军的帮助下,吞并了西班牙。 事实证明,没有任何手段能应对明国军队的进攻,除了无条件投降之外。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欧洲各个国家的掌权人,才无比地羡慕,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有先见之明,成了欧洲唯一外姓的大明藩属国,站到了大明帝国的那一边。 也在这个时候,大明这边的政策,开始在欧洲大地上传开,不再是那些掌权者所能控制了。 欧洲的老百姓,开始知道明国军队的到来,他们并不会是受害者,甚至还可能会获利,倒霉的只是那些现有的贵族而已。 于是,欧洲各国都出现了自愿组织,欢迎明军入驻,反对贵族的统治。 而贵族这边,又会有多少是甘心束手就擒的,明军这边,他们对付不了,但是那些贱民他们还收拾不了? 于是,欧洲各国,只要还没有被明军控制的地方,那些贵族都向他们的百姓亮出了屠刀。 beqege.又一波腥风血雨,再次发生在欧洲的每个角落。一直到崇祯三十年年中左右,大明军队才算是进驻欧洲各个国家,结束了差不多一年时间的欧洲内乱。 欧洲大陆,原本从三十年战争开始,就一直在死人,差不多是有六十年左右的时间,战争,战争,还是战争,等到大明控制整个欧洲的时候,差不多可以说,欧洲人中的男人,估计十不存一了。 这让大明驻军的男人,成了欧洲最受欢迎的香饽饽。随后,大明崇祯皇帝的旨意也到达了欧洲这边,把欧洲各国边疆废除,设立几个大明藩属国。 由此,除了非洲之外,就只有一个葡萄牙还存在,其他都是新设的大明藩属国或者直辖地。 崇祯三十年十月,崇祯皇帝退位,太子朱慈烺登基为帝,宣布迁都南京,把京师紫金城让位给太上皇居住。 让外人不知道的是,交接皇位中最重要的,不是皇权的交接,而是崇祯皇帝那手机的交接。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大明帝国才多一个人完全了解和另外一个世界的通讯。 从此,整个地球上,全部普及大明官话,学习四书五经,还有基础的格物学内容。 对于高端的格物学,只有大明本土才有。任何藩属国的杰出人才,如果想要在格物学方面深造的话,必须通过大明本土的政审,确保祖宗三代都对大明忠诚,才可以到大明本土深造。 崇祯皇帝过了八十岁时,身体不行,朱慈烺赶赴京师,床前服侍,最重要的是,把手机交给了崇祯皇帝,因为他要和老友告别。 “我的朋友,我这辈子,因为有你,活得精彩,我也很欣慰,如今我这个世界,已经能在格物学上帮到你那边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新书《超凡大明》发布,请支持,谢谢! 新书《超凡大明》发布,请支持,谢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新书《超凡大明》发布,请支持,谢谢!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正文 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新书《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发布,请支持,谢谢!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