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穿越小说 > 摄政大明 >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七章.周尚景的谋划.
    ,。

    所谓“京察”,与考核地方官员的“大计”制度相对应,是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由吏部与都察院一同负责,原本是六年一考,到了崇祯年间,改为三年一考,并且延续至今。

    京察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以“四格”叙其功劳,以“八法”定其处分。

    所谓“四格”,分别是“守”、“政”、“才”、“年”。其中,“守”代表操守,分为廉、平、贪三等;“政”代表政务,分为勤、平、怠三等;“才”代表能力,分为长、平、短三等;“年”则指年龄,分为青、中、老三等。

    综合考核之后,按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等。其中,成绩优越者,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

    至于“八法”,则分别是是“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项,按照“八法”考核后,“贪”、“酷”者罢官获罪;“不谨”、“罢软”者革职处分;“浮躁”、“不才”者降职处分;“年老”、“有疾”者勒令退休。

    可以说,每三年一度的京察,是明朝官场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既影响着每一位京官的仕途,也影响着每一个派系的兴衰尤其是三品以下的官员,京察时的短短一句评语,就足以决定他们一生的命运

    然而,京察考核乃是人为之事,倘若涉及到了权力角逐,那么中下层官员的贪与不贪,勤与不勤,能与不能,均可两说。在京城中枢,六部九卿、科道林立,朝中几位权臣也是分属不同派系、各有党羽依附。所以,每遇京察之际。也是朝廷党争冲突最频繁、最激烈的时候,各位权臣皆是借机打压敌对派系、提拔亲信党羽。

    这些年来,周尚景之所以在庙堂中屹立不倒、地位稳固,也正是因为周尚景控制着吏部。都察院中也有许多御史是周尚景的亲信党羽,所以周尚景对于京察的影响力极大,朝中各大党派的未来兴衰,很大程度上要看周尚景的心情。

    当然,周尚景十分懂得分寸。也明白“木秀于林”的道理,所以他并没有借着京察的机会大肆扩张自己派系的实力,只是趁机对朝中各派系进行制衡、调控,进而影响朝廷的未来走向。

    事实上,德庆皇帝当初任命吕纯孝与李成儒二人分别担任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就是想要加强太子朱和堉对都察院的控制力,为今年年底的京察未雨绸缪,打算趁着京察的机会增强太子朱和堉的势力影响,可谓是用心良苦。

    可惜,太子朱和堉并不争气。在赵俊臣、周尚景等人的算计下,发生了“南巡筹备舞弊案”,不仅是声誉受到损失,他在都察院的优势也是一朝尽丧至于年底的京察,恐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如此种种,赵俊臣自然明白京察的重要性,所以听到周尚景的条件之后,赵俊臣也确实动心了。

    京察之际,周尚景虽然只是“有限度”的配合赵俊臣的立场,但考虑到周尚景一向以来的作风。这已是非常大的让步了再考虑到周尚景在京察时期的影响力,这般让步对于赵俊臣的好处可谓是数不胜数足以让赵俊臣突破如今的发展瓶颈、权势更进一步

    动心之余,赵俊臣抬头注视着周尚景,神色认真的问道“此言当真”

    周尚景缓缓道“老夫虽然不是君子。但也从未有食言反悔的先例。”

    赵俊臣沉默片刻之后,也终于做出了选择,说道“到了苏州之后,不知晚辈应该如何配合前辈只要晚辈可以办到,就一定尽力不过,在这件事上。晚辈并不能明着帮助前辈、站在台前与陛下作对,只能在暗中相助,毕竟晚辈现在还离不开陛下的庇护,也绝不敢触犯陛下的龙威,这一点还请前辈见谅”

    这一番话,已是表明赵俊臣的立场已是抛弃了德庆皇帝、转而支持周尚景了。

    当然,这种立场只是暂时的,也仅限于苏州的事情。

    周尚景的老脸一笑,道“老夫也明白俊臣你的为难之处,放心吧,老夫绝不会让你难做的,到了苏州之后,更不会让你站在台前和老夫一同与陛下打擂台,事实上,老夫反倒是希望俊臣你到时候在陛下面前表现活跃一些,主动协助陛下明察暗访,尽快侦破案情,将苏州的那些事情公布于天下。”

    赵俊臣微微一愣,问道“晚辈不明白前辈您的意思。”

    周尚景又是一笑,说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洪水滔滔之下,也是堵不如疏去年的时候,苏州发生了倭寇作乱,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老夫虽然已是尽力遮掩了,但若是陛下要严查的话,却是无论如何也藏不住的对此,老夫也是早有觉悟,之前与陛下的种种明争暗斗,其实也是为了转移陛下的注意力罢了。”

    顿了顿后,周尚景继续说道“既然此案迟早都会被侦破,那么再强行去遮掩,就是下下之策了,不妨顺水推舟,让人查明真相、侦破了案情,反倒是干脆只是,苏州的案子虽然一定会被侦破,但侦破的方式手段,却是大有讲究若是能够控制此案的侦破方向,最终的结果,也会是完全不同”

    说到这里,周尚景看向赵俊臣,缓缓道“所以,到了苏州之后,老夫才希望俊臣你可以积极主动的帮助陛下调查真相、侦破案情,在此期间,老夫也不需要你多做什么,只要在某些时刻,略略影响一下陛下的判断就好了,向陛下强调一些应该强调的事情、让陛下忽略一些应该忽略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事情,你完全不必插手,这样一来,你也不会得罪于陛下,等到尘埃落定之际,你只要静观结果就是了”

    周尚景的这些话,玄之又玄,好似说了许多,又好似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说完之后,从怀中淘出一本册子,递给了赵俊臣。

    赵俊臣展开一看,发现里面详细描写了去年倭寇作乱苏州的过程,以及苏州官府欺下瞒上、极力遮掩此事的一些相关罪证。

    可以说,在这一刻,周尚景亲手将自己以及苏州官府的把柄送到了赵俊臣的手中。

    然而,周尚景却是一副淡然平静的模样,丝毫没有担心这些把柄会对自己造成损害。

    事实上,赵俊臣也不认为这些罪证可以伤害到周尚景。

    虽然,周尚景并没有详细解释自己的计划,也隐瞒了许多关键的环节,然而赵俊臣毕竟是心机深沉之辈,已是隐约的猜到了周尚景的一些手段。

    轻轻叹息一声之后,赵俊臣将册子放入自己的怀中,感慨道“前辈深谋远虑、手段高绝,晚辈实在佩服现在,晚辈已是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接下来自然会依计行事”

    叹息之间,赵俊臣隐约觉得,德庆皇帝这一次也许要棋差一招了。

    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请浏览aishu5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