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穿越小说 > 宋末崛起 > 正文 【第三卷 烈焰旌旗 北风烈】第七百七十六章乱作一团
    大宋东京城现今死气沉沉,全城百万人处于无比的惊惧中。

    外间数万金军铁骑烧杀抢掠中,将城外数十条街道中的钱粮劫掠一空,没有来得及逃走的百姓被杀戮一空,他们的尸体随意被丢弃,更有众多女子的哭号声日夜不休的传入城中。

    金军残酷无比的野蛮冷血让歌舞升平百年的东京城百姓静若寒蝉,他们无法想象人怎么如同野兽一般,这样的畜生怎么抵达东京的,为何大宋边军数十万却是没法阻拦金军杀入中原腹地。

    即使禁军八万也难以让这些百姓放心就是了,很简单如果禁军当真那般精锐,为何不敢出城击败蛮狄,还中原朗朗晴天。

    此时赵佶乃是桀纣之君的传言弥漫开来。

    百姓见识不多,但是如今家国蒙难,蛮狄将都城围住杀戮,当今官家是如何执掌国事的,必然是首当其冲百姓发泄的对象。

    此时暗地里无数人感叹当年秦龙图所言称的轻佻不足以领天下真是甄仁发聩的警世之言,那是何等的目光如炬,须知当年赵佶还未曾登基,做出何等荒唐之事,就被龙图一眼看穿,秦龙图果然非寻常人。

    更可气的是,赵佶登基后秦龙图避走南疆,大宋失去基石一般的人物,但有龙图在,蛮狄岂敢马踏中原。

    东京坊间充满了对赵佶的唾骂和对秦延赞颂声,这数年来两人的形象彻底颠覆了。

    虽然公田所等对大宋各地危害极大,但是东京百姓没有受到其害,相反京中百姓倒是沾了赵佶大手大脚花费的光,去岁收回幽云更是让京中百姓感到赵佶倒也是一个少有的中兴之主,否则幽云如何收回的,那时候赵佶声望到了顶峰。

    与之相反,秦延的声望必然沉入谷地,被称为叛逆。

    但是今时今日,赵佶惹下了天大的乱子,自己不顾逃离,这般的昏君被人唾骂不已,相反秦延的声名如日中天,很多瑟瑟发抖的百姓焚香祷告此番秦龙图能统兵解围东京,否则还能求告谁,大宋禁军已然不堪一击了。

    当然了,赵佶如此不堪也有有心人推波助澜,比如他那些宠臣。

    蔡京这厮在赵佶离开京城三日后也在京城被围前借口随扈陛下逃离东京南下。

    没错,大宋左仆射领平章事蔡京抛弃了东京城和满城百姓,留下了满朝惊诧无比的官员逃离了。

    按说官家南逃,左仆射就是镇守京中第一人,当要起到定海神针作用,结果蔡京竟然逃离了。

    而另一个宠臣杨戟当然是随扈赵佶逃离了。

    童贯更不要说,带领禁军一部借口护驾随着赵佶逃离。

    赵佶另一个宠臣殿前司马军都指挥使高俅也借口护驾走人了。

    这些赵佶的宠臣一个比一个不堪,就没有一个留守京城的,争先恐后不要颜面的逃离,结果就是给众人口实无数。

    按说这些事百姓根本不知道,但是一些官员实在是愤怒非常,忍受不住如此不靠谱的官家和左仆射,将这些人逃亡的事情传扬出去。

    结果自然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赵佶逃离勉强众人接受了,不管怎么说吧,赵佶干系国祚,众人捏着鼻子也认了,官家如果真的被执算是大宋天大的耻辱,南逃总有那么一丢丢的小借口。

    但是蔡京、童贯之流怎么算,收复燕云都是首倡者,童贯还是亲临前线执掌者,两人也是因此获取了封赏无数,童贯更是成为了大宋仅有的异姓王。

    依靠幽云获取荣华富贵无数,结果金军杀来立即逃离京中,这谁能受的了。

    因此很多官员毫无顾忌的将真相传播出去,引得细民百姓唾骂连连,赵佶以下众人相当不堪。

    更是引发了数百太学生的声讨,围住宣德门要朝廷和越王赵偲讨个说法。

    赵偲何等人,当年赵頊的儿子中最是没有才干的一个,就是当年向太后考虑新帝人选的时候也没有考虑他。

    而如今赵偲却是成为了赵佶和皇室的替罪羊,问题是他也知道自己虽然来到了垂拱殿和政事堂办差,却是一个摆设而已,实权都在右相何执中手中,他能做什么。

    因此对宣德门外的鼓噪他是避之不及,绝不会回应的。

    而何执中等人也为了京中防务忙的焦头烂额,此时哪里顾得了这些太学生。

    因此邓洵武出来安抚一声罢了。

    对于太学生提出来的罢黜蔡京,童贯,追究两人的罪责含糊其辞,不了了之。

    开玩笑,蔡京是邓洵武的恩主,邓洵武怎么可能追究蔡京,那绝不可能。

    太学生如何肯答应,只是围住宣德门鼓噪不休,但有路过的文武都被辱骂一番。

    平日里早有大员追究此事了,须知朝廷体例必须遵循,否则哪里还有上下尊卑了,一切就乱了。

    但是此时赵佶等人逃离的恶果出现了,谁能说这些太学生指责的没有道理,谁能和这些太学生理直气壮的讲理,将这些人劝退。

    因此只能任由这些太学生胡闹罢了。

    只是随着东京城内的形势越发的危急,越发有百姓加入太学生队伍中,使得宣德门前方十分的鼎沸,每日里鼓噪不已。

    开封府府尹王诏只是派出了衙役监看一番而已,他也知道群情激奋下此时不能强力弹压,否则容易出乱子。

    于是每日里宣德门这里每每是唾骂鼓噪不断,成为了东京城百姓发泄不满的场所,而且每日人群都在扩大中。

    政事堂中,赵偲为首一众大臣汇集一处,共商东京的防务。

    清瘦矮小的赵偲即使坐在首位上也没有乾纲独断的范儿,他眼神游离在冲击在众臣脸上,在一众人等中他希望看到一些希望,得到一些信心。

    赵佶走了,还带走了两个儿子,他可是全家都在城中呢,他只能与东京共存亡了。

    只是赵偲在一众大臣脸上看到的是惊慌、沉重,没谁能给他多一点的信心,这越发的让其内心沉了下去。

    “诸卿,此番北虏在城外肆虐,攻城在即,万望众卿好生商议一番如何才能守住东京城,”

    赵偲慢声细语道,没法,他就不是一个有决断的人物,也是一个闲散王爷。

    “禀王爷,金军在城外正在抢掠粮秣,囤积辎重,也是等候步军抵达,待得汉军步军抵达定会立即攻城,因此我军须得立即筹划一番才是,”

    殿前兵马司龙虎卫厢指挥使何灌拱手道。

    赵偲一听心里发寒,金军还有援军呢,心里惊惧。

    赵偲看向了右仆射何执中,

    “右相以为如何,”

    他这个无能的王爷只能依仗这位肱股之臣了。

    何执中心里也是叫苦,他怎么不知道东京城危在旦夕,一个不好被金军破城而入,国祚有断绝的危险。

    只是何执中当初只是瑞王府的属官,想想,如果他真有绝世之才何以沦落到一个王府中担任一个闲散的官员。

    只是瑞王突然登基才让他飞黄腾达的,此时他怎么知道如何处置,做个补锅匠何执中还是合格的,但是危急时候临机决断非他所长,何况他对兵事一窍不通。

    好在何执中也有了一些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