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穿越小说 > 宋末崛起 > 正文 第六十章如此酬功
    “左相,下官以为不妥,此番种谔功绩极大,就是擢升五品的团练使也未为不可,就是从五品也可是捧日军四厢都指挥使,”

    虽然都是从五品的虚衔遥郡而已,没有掌军的实权,但是捧日军四厢都指挥使那是皇上亲军的待遇,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就差上不少了,给了这个赏赐,表明皇上对此番大胜不是太过满意,旁人就可以借此一窥究竟。

    所以,章惇对此很不满,他对北方的一虎一狼可是主战派,要想主战,必须对参战获胜的军将厚恩赏赐,否则日后有谁死战,所以他对这个褒奖很不满。

    “种谔回军跋扈,欲手刃李稷,以武迫文,此大不敬,不可为陛下亲军,”

    以往以软著称的王珪此番斩钉截铁。

    这句话将章惇压制下去,是啊,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文臣一员,在大宋文臣就是比武臣高一等。

    别看鄜延路转运使李稷品阶没有种谔高,差遣也就是为大军转运粮秣辎重,但是他是个文臣,种谔竟然动了擅自斩首李稷的念头,这是不能轻饶的,必须加以惩戒,此番种谔是得胜还朝,否则的话肯定是本官、兼官降几级的问题,而不是什么擢升。

    “臣附议,我朝纲常不可废,种谔跋扈,不可为陛下亲军,略略惩戒,为后来者戒,”

    枢密使孙固拱手道,他是赵頊潜邸时的侍读,赵頊的嫡系之一,他一说话,蔡确和章惇也只有附议,种谔的封赏已定,除此外可以蒙荫一子入官,算是赵頊格外的恩赏。

    下面就是合议沈括的封赏,什么,关沈括什么事,那可多了。

    种谔在前方作战,数万大军的粮秣辎重兵甲都要从后方筹集运送,虽然李稷主要负责转运,但是调集粮秣、筹备兵甲,征召强壮、弓手、民夫押运粮秣都是沈括的事情,沈括还得维持鄜延路的安宁,后方不宁前方还如何作战,

    要知道鄜延路禁军和厢军只剩下区区数千人了,而有二十余个边寨,两个州城,数条重要官道需要守卫,所以此番大胜沈括必须有苦劳。

    沈括如今的差遣是延州知州、鄜延路都总管,也就是鄜延路的军政第一人。

    此番酬功,当然要升迁,但是差遣是不会变的了,延州还得沈括掌总,最起码暂时是这样。

    那就只能迁官阶了,沈括如今是龙图阁侍制,从四品的官阶,按说是不小了,但是还得迁升,有功是要赏的,这也是给其他人看,总不能薄待了功臣。

    但是这次升迁上又出了问题,

    “臣下以为沈括此人德行有亏,摇摆不定,不宜重用,”

    蔡确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当年王安石开启熙宁维新,蔡确、沈括都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维新干将,对两人确有知遇之恩,蔡确从未敢忘。

    但是,沈括在王安石除相,守旧派吴充任相后却表示应该改良免役法,言免役法有不少的瑕疵,须改良,表达了对守旧派上台的靠拢,和对维新派的疏离,这让蔡确痛恨不已。

    也正是如此只要沈括面临升迁,蔡确就会上书反对,阻挡了沈括的几次升迁,两人渐成死敌。

    此番蔡确看到沈括借此机会升迁当然第一个反对。

    “沈括虽然德行有亏,但是有功必赏,这干系陛下体面,”

    王珪面无表情道,他本身来说也痛恨沈括,沈括此人在他看来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出卖老友苏轼的乌台诗案,背离王安石,都显示了这一点,所以守旧派和维新派对他都是极为痛恨,但是有些规矩必须维护。

    果然,听了这点,赵頊笑着点点头,这才对嘛,有功不赏有损他的体面,这是不成的,再说在他心里沈括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却是一个少有的能臣,他不是那些只会吟诗作赋的书呆子。

    那些人只能在一旁挑刺,一旦上任则是一塌糊涂,而沈括贵在精于庶务,无论当年在三司、军器监任上建树颇丰,就是在河北任上也是建树颇多,赵頊这才不顾朝野反对,让他知延州成为一路边帅。

    而这次在鄜延路临危不乱,供应粮秣,平息了河东军的兵乱,对得起赵頊对他的看重,因此酬功是必须的,

    “按照常例,臣以为迁为龙图阁直学士比较值当,”

    王珪言罢看向赵頊。

    赵頊面无表情,从四品越过四品到从三品,升了两级,未为不可,但是赵頊不是太满意,这是因为数年来因为朝野的反对,沈括虽然有些功绩但是升迁极慢,赵頊一直以为有些亏欠沈括,因此他是想借此大胜的机会找补一下昔日亏欠,赵頊作为君王有他自己的骄傲,宁可天下人负他,他不可负天下人,否则他认为这会损及天子的脸面。

    这里要论最了解赵頊想法的就是孙固了,这可是潜邸时的老人了,他想了想起身道,

    “臣以为此番大胜,沈括安定边事功勋卓著,可迁龙图阁大学士,以褒其功,”

    赵頊嘴角刚露出笑意,一旁蔡确再次出言反对,

    “臣反对,沈括微末之功不足以连升三级,”

    蔡确一句话,沈括他不配。

    赵頊脸上一僵,嗯,蔡确平日里还是有进退的,但是只要一涉及沈括等叛离维新派的官员,蔡确就有些失态,让赵頊有些不喜。

    “微末之功,呵呵,不要看种谔在前方不断大胜,没了沈括的支撑,鄜延路早已大乱,西贼嘉宁军司的偷袭,王中正统领的数万饥饿大军无功退入顺宁寨,如果不是沈括应对得当,恐鄜延路早已乱作一团,沈括是立有大功的,”

    赵頊沉声道,不说西贼的骚扰,就说王中正这个无能之辈,统领数万军兵竟然不敢和西贼决战,一路上兜兜转转,竟然丝毫无损的退入鄜延路西北方的顺宁寨。

    偏偏他竟然没有带着足用的粮秣,结果是数万河东饥兵败入鄜延路,结果是军纪废弛,抢夺无数,弄得鄜延路人心惶惶,此时是沈括出马安抚军将转运粮秣,总算是平息了可能发生的兵乱,一想起这事儿赵頊就头大,

    但是王中正是内侍出身,他身边的宠臣,统领河东军伐夏是他力排众议的结果,王中正这次是打了他的脸,如果闹出兵乱那真是让他无颜之极,因此沈括平息了这次兵乱,也就是维护里赵頊最后的颜面,赵頊当然要酬功,但还不能说的太明,

    “因此朕以为擢升沈括为龙图阁大学士才能褒奖其功,”

    赵頊已经如此说,所有人包括蔡确都闭嘴了,谁都明白继续顶下去,赵頊可是真要恼了,表达反对就是了,而且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沈括的处置,河东军真的可能闹出大乱子来。

    沈括实际上在支撑鄜延路、河东军两路大军十余万军卒的粮秣,着实不易,谁也不敢说在他的位置上就能做的比他还好,于是沈括的封赏也盖棺论定了。

    接下来,曲珍、景思谊、高永能、种朴等诸将的赏赐也一一落定,都有不同程度的升迁。

    种师闵从不入流没有品阶的殿侍,擢升为从八品的东头供奉官,散职为御武副尉,差遣迁为鄜延路保捷军厢副都指挥使,也是火箭般蹿升了。

    接下来当然是秦延了,鄜延路大胜,胜利的因由里处处有秦延的影子,没有他就没有粮秣的安全,没有粮秣,种谔大军早就溃散了,何来大胜。

    何况改良砲车,破阵生擒敌酋,一桩桩一件件哪个单列出都是大功一件。

    问题是在秦延酬功的问题上开始就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