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科幻小说 > 大国体育 > 正文卷 第四百八十四章 真的拉了(中)
    “别泄气,你才19岁,他都24岁了,过两年有你报仇的机会。”

    中场休息时,吴杰拍了拍袁飞虎的肩膀,安慰了一下这头小老虎。

    袁飞虎今天被彼得洛维奇彻底打爆,平时赖以为傲的身体对抗遇上了靠脑子防守,主要是身体素质不逊色太多,但经验和技术碾压的欧洲第一人,袁飞虎自然像个愣头青一样被处处完虐。

    张勇军的表现反而好上不少,他虽然因为脚步跟不上,防守端一样被彼得洛维奇打爆。

    但与袁飞虎攻防两端都被吊打不同,张勇军在进攻端凭借不知疲倦的跑动,还是发挥出了自己神准的远投能力。

    彼得洛维奇为了防守这个一直在场上奔跑的神射手,体力上的消耗其实非常大。

    这就是老将的好处,他们就算遇上顶级球星处于下风,还是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不像袁飞虎心态炸裂后,便被人家全方位吊打了。

    上半场,两队比分是53:48,中国队还是有5分优势。

    这个领先优势并不大,但考虑到中国队依旧没有主动请求一次暂停,南斯拉夫队却把上半场的暂停数都用光了,其实高下已经立判了。

    钱澄海自然不会这么想,他觉得面对南斯拉夫这种十年前根本不敢妄言取胜的对手,现在居然托大到连暂停都不叫了!

    这是不是太狂妄,太自大了?

    老实说,这个想法很正常,如果没有那个任务,吴杰和鲁达也不会如此托大。

    但现在必须和美国队刚到底,所以只能将自己变成最讨厌的模样,拿出这幅不可一世的嘴脸了。

    中场休息时,钱澄海本来想和鲁达讨论一下,那个“不叫暂停”的游戏,今天是不是可以暂时停一下?

    但不等他开口,鲁达就再次表达了必须和美国队亮剑到底的决心,字里行间的意思不外乎:如果叫了暂停,就算赢了比赛,那也和输了无异!

    钱澄海听到鲁达这么说,又见到两个领队都表示赞同,当然只能又把话咽回到肚子里了。

    下半场开始后,两支球队继续展开了赏心悦目的对攻。

    南斯拉夫球员在体能上也不弱,下半场依旧能凭借默契十足的团队篮球攻破中国队的防守。

    吴杰对南斯拉夫人的打法也很佩服,这支球队的首发,包括几个主要替补都各有特点,特别是进攻端,有的擅常投篮,有的擅长突破,有的擅长传球。

    这个特点中国队也有,但这支南斯拉夫的强大在于:不光外线球员很善于传球,内线球员也都是视野出众,想象力丰富的传球大师。

    这就导致南斯拉夫能让五个人团结起来像一个人在战斗,中国队的防守已经很好了,但南斯拉夫球员靠着无私的传球和跑位,总能把球传到一个相对舒服的位置上完成投篮。

    他和鲁达、马冬龙不想在小组赛上就拼劲全力去防守,所以今天击败南斯拉夫的取胜之匙在于进攻!

    而时间嘛,自然是在下半场!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过程?

    南斯拉夫的团队篮球不止强在进攻,防守端的默契也不是一般球队可比。

    中国队的“炮轰”未必不能通过“饱和式打法”轰开对方的防守,但那是给美国队保留的压箱底战术,今天对付南斯拉夫还不必如此,所以他们用的是“三巨头打法”!

    这个打法说白了,就是利用他和鲁达个人能力,通过个人能力直接摧毁南斯拉夫的团队防守。

    下半场最先出手的是吴杰,但不是在进攻端,而是先在防守端搞起了事情。

    南斯拉夫的团队篮球确实很完美,但吴杰还是想试试打开一个缺口,他的目标是看起来最难突破的彼得洛维奇。

    上半场拿到17分4助攻的彼得洛维奇,下半场确实要适当限制一下了,这个任务自然只能由他来做!

    于是下半场的第一次防守,吴杰便通过在防守端的错位,主动对上了彼得洛维奇。

    彼得洛维奇一开始没什么想法,持球迅速观察了队友位置后,就打算把球转移出去了。

    但吴杰却挥手做出了让中国球员散开的动作,这直接打断了彼得洛维奇的传球想法。

    现场球迷见到这一幕,自然是立刻来了精神,欢呼声和“外星人”的名字瞬间就充斥了整座球场。

    这种单挑在Fiba并不多见,但现在主动发起的人是吴杰,那意义就不一样了,所以彼得洛维奇才会打消了传球的想法。

    吴杰的影响力就不说了,主要他是半道出家,彼得洛维奇这个欧洲之王要是不敢迎战,先不说会扫了全世界球迷的兴致,他和球队的自信心就会马上受到严重打击,甚至会有场外的负面影响。

    当然了,彼得洛维奇敢于痛快接战,自然也是有必胜的信心。

    吴杰在转职篮球后,一直给人的印象都是指挥交通式的防守,只有极少数不带偏见又全程关注的西方媒体,才会知道外星人的防守一旦认真起来,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招架的水准。

    彼得洛维奇接受到的信息也是“吴杰的进攻靠变态的运动天赋还不错,但在防守上很拉胯”,但当他做了两个假动作发现吴杰根本不吃晃,反而上前展开贴身防守后,心里就知道这次单挑可能要翻车了!

    吴杰的防守最大的特点是对抗性非常强,凭借脚步和意识上的优势,他敢于贴身进行持续的压迫,因为失位了也能利用脚步快速补救。

    彼得洛维奇的进攻路线在这种防守下便都被堵死了,他的假动作吴杰非但不吃,甚至一直在尝试下手断球。

    这种充满侵略性的防守很有NBA的味道,彼得洛维奇在欧洲很少遇到这种不讲道理的防守,要不是他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这球很快就会在吴杰牛皮糖一样的贴身逼抢下失误了。

    但被近身缠住无法摆脱,他早晚还是要失误,最后只能用一个非常别扭的方式完成了出手,结果就是篮球只砸到了篮板上,但连框都没碰到。

    “滚开!”

    鲁达在篮下一个人就隔开了迪瓦茨和拉德加,但才刚跳起一块板砖的高度,就见到马冬龙伸出一只大长胳膊把球单手拿下了。

    “尼玛,抢我的板!”

    鲁达对这一幕很蛋疼,但对南斯拉夫球员来说就是绝望了。

    马冬龙这会已经抢下15个篮板,其中有5个都是前场篮板,那双长胳膊让他很多时候都不用怎么跳便能拿下篮板。

    但最无语的还是他那一对28cm长,26cm宽的巨掌,简直跟吸盘一样把篮球牢牢吸在手上。

    吴杰从来不参与篮板球的争夺,因为他对内线队友有充分信心,尽管这也导致了他的场均篮板数只有1.5个。

    这时他已经拔腿冲向了前场,南斯拉夫球员的回防也很快,彼得洛维奇更是完成投篮后就转身回防了。

    但当他将目光看向吴杰时却惊恐的发现,这个中国人居然直接五档起步,一转眼就从外线完成了超车。

    彼得洛维奇整个人都傻了,他从未见过这么爆炸的速度,最离谱的是吴杰从他外侧超过去后,居然又有一个明显的二次加速。

    这让彼得洛维奇胸口里的一鼓气当场卸掉了,剩下的都是无能为力,只能目送吴杰收到马冬龙的长传后完成上篮。

    “这次是快攻,不算单挑!”

    吴杰用一次让电视前的美国队都目瞪口呆的闪电突袭完成上篮后,转身居然向彼得洛维奇示意这一球不算单挑得分。

    这么凡尔赛的回应让彼得洛维奇心态有点小炸,转过头吴杰并没有再来单防他,他还是差点传球失误了!

    南斯拉夫球员被吴杰闪了一击后,这次进攻也明显没回过神,最终迪瓦茨助攻帕斯帕约的投篮刷框而出。

    马冬龙再次抢在鲁达之前拿到篮板,这次吴杰运球到前场见没有快攻机会后,自然是挥手示意大家散开,他和彼得洛维奇的单挑还没结束呢。

    中国球员马上就散开了,南斯拉夫的球员见状却有些犹豫,因为他们很少打这种单挑战术,最后看到彼得洛维奇也挥手示意散开后,他们才落位到左右两侧去欣赏这场“前欧洲足坛第一人”与“欧洲篮坛第一人”的诡异单挑。

    这时不光两队球员在欣赏这场单挑,全世界都把目光看向了这两道身影,期待能出现一次火星撞地球般的碰撞。

    吴杰的表情很放松,他运球微微压低了重心,停在三分线外有节奏的拍打着篮球。

    彼得洛维奇将重心压得更低,但他可不敢像吴杰一样贴上来防守,而是后撤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反应空间,因为他已经清楚自己在速度上远逊于这个外星人。

    吴杰这时完全可以原地干拔出手,但有足够速度优势的他自然是选择正面突破,面对拉开一大步距离的彼得洛维奇,他在静转动之间再次五档起步,居然险些一步就过掉了准备充分的彼得洛维奇。

    彼得洛维奇心中的惊恐已经从表情上显露出来了,他是真想不到自己拉开这么远的距离,对方还是差点把他一步过掉。

    吴杰倒没打算真的一步把对方过掉,他向右突了一大步后,突然一个急停做了个大幅度的回拉动作,这其实是一次标准的交叉步过人,就是速度有些过于爆炸了。

    彼得洛维奇显然是遭不住这样过分的第一步,强行跟着吴杰的节奏急停后,下场就是膝盖和脚踝瞬间亮起红灯,不得不失去平衡跌到在地板上。

    吴杰这时已经再次加速完成了变向过人,眨眼间便带球冲进了空无一人的篮下禁区。

    南斯拉夫球员刚才分散站在左右两侧看戏,这时只能目送吴杰晃倒了自家核心后,两大步杀到禁区高高跳起,上演了一记力量感和舒展度都近乎完美的单臂战斧式扣篮!

    “快!真是太快了!”

    “彼得洛维奇这么菜的吗?一步就直接倒了?”

    “这就是欧洲之王?真是有够好笑的呢!”

    “这是什么过人?我怎么觉得眼睛一花,人就已经到突进去了?”

    “……”

    这一刻电视前的球迷都在揉眼睛,因为吴杰的这次突破实在太快了,以这个时代的显像管技术,他们从电视上还真看不太清楚突破过程。

    现场球迷则在这一刻为吴杰送上了足以让南斯拉夫球员脑淤血的欢呼!

    他们也看不清吴杰的突破,但这个从晃倒对手到完成扣篮的过程从现场看起来依旧很震撼!

    所以现场球迷发出的欢呼声让球馆的顶棚和球场地板都有些震动,如此阵仗也足够匹配吴杰这惊世骇俗的一突+一扣了!

    当然了,如果是和鲁达比,那这样的扣篮还是有点小巫见大巫!

    但物以稀为贵,吴杰在这之前几乎没有在比赛中扣篮的镜头,再考虑到他转职前的职业,这样一记精彩的战斧式扣篮,足够让外星人的粉丝吹上好几年了。

    这时各国的解说便对吴杰的扣篮,特别是扣篮前晃倒彼得洛维奇的那次突破,极尽各种溢美之词了。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吴杰的这次突破确实要比最后的扣篮更值得吹捧,因为这个时代放眼全世界,恐怕都找不到比他的第一步更劲爆的球员了。

    南斯拉夫队马上请求了暂停,主教练佩西奇已经察觉到自家球队的士气在这几个回合里出现了问题,现在不稳住局势很可能被中国队趁机拉开分差。

    他这个暂停的确很及时,可要解决问题却没那么简单,因为彼得洛维奇的心态已经出现了问题。

    这位欧洲第一人很明白,他接下来不能再和吴杰单挑,甚至不能去想找回场子的事情。

    但道理容易明白,做起来也没问题,可心里不想却不可能,心态不受影响更不可能。

    中国队也明白彼得洛维奇一定会被这次彻头彻尾失败的单挑影响到心态,吴杰甚至在比赛重新开始后,干脆换到了二号位上去对位彼得洛维奇。

    这让彼得洛维奇难受的一逼,但面对吴杰充满压迫性的近身防守,他一时之间竟连持球进攻都变得困难起来,外线组织核心的作用自然失去大半。

    吴杰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他和彼得洛维奇在进行身体对抗时并不吃亏,身高虽然比对方差了5cm,但利用臂展优势完全能弥补回来,其实他在防守上并不算错位。

    但转过头来,彼得洛维奇在防守他时,那就真是错位了。

    欧洲球迷很快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这位欧洲之王似乎被吴杰克制了——论脚步和速度,彼得洛维奇远不如吴杰;论身体对抗,吴杰这个绿茵场的外星人到了篮球场也是个变态;就连彼得洛维奇的身高优势,居然也被吴杰利用臂展和弹跳进行了反杀。

    吴杰在二号位上越打越有自信,最后直接面对彼得洛维奇展开了背打!

    这本来也是留给美国队的招数,但打开心了的吴杰还是决定让彼得洛维奇先尝尝厉害!

    他的背身技术自然是经典的24号背身单打,因为这可是老科手把手教出来的。

    当然了,这个动作放到这个位面,早就变成了王小倩同款。

    中国队这次进攻时,吴杰利用队友的拉扯在右侧45度牛角位上背身拿到了篮球。

    这时中国球员立刻往远端移动帮他拉开空间,南斯拉夫球员自然不会对一个后卫的背身持球进行包夹,于是便见到吴杰先向后挤靠两下,快速做了一个投篮假动作,成功骗得彼得洛维奇移动重心防他的转身突破后,吴杰却立刻一个姿势“美如画”的前转身后仰。

    彼得洛维奇刚才以为吴杰会转身突破,待发现对方居然转身后仰出手后,根本来不及上前封堵,只能回头看着篮球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空心落入篮筐!

    吴杰落地后用力一握拳,狠狠在空中比划了一下!

    但现场镜头却没有第一时间去拍他,反而先给到了来到现场观战的中国女篮一个镜头,特写当然是给到了身穿自己8号球衣的王小倩身上,因为Fiba女篮的logo正是这位中国女篮球星的标志性后仰投篮动作。

    这会先不提电视前的老色批们如何兴奋,反正彼得洛维奇的脑子嗡嗡直响,他现在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打球了。

    吴杰的突破他防不住,还能安慰自己这是因为外星人的身体素质太变态了,换成别人也不会好哪里去。

    但这个销魂的背身后仰一出来,彼得洛维奇是真有些提不起力气防守吴杰了。

    吴杰当然是趁你病要你命,下一次进攻把持球位置变成了左侧45度高位,但一样是背身接到了队友传球。

    这一次南斯拉夫球员马上选择了包夹,但吴杰却没有选择传球,而是直接一个难度更大的后转身,强行在两个人的封堵下,转身完成了一次后仰幅度更大,姿势也更加优美的“后转身后仰投篮”。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这道弧线极高的篮球看去,南斯拉夫球员更是祈祷着吴杰能继续上半场冰冷的手感。

    但下半场已经4投4中的吴杰显然已经找到了得分的窍门,这次难度更大的投篮响起的依然是“唰”的一声脆响!

    现场再次想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今天这个全场难度最高,姿势也最优美的投篮,依然是空心刷入了网窝!

    “下半场第13分50秒,比分来到67:56,外星人用一次超高难度的背身Logo投篮,帮助中国队第一次将分差拉大到两位数!”

    “足球场上最考验腰腹力量的动作是倒勾射门,篮球场上最考验腰腹力量的动作是后转身后仰投篮,现在这两个高难度得分动作中的最经典一幕,全都是由外星人上演!”

    “可怜的彼得洛维奇,他遇上了一个所有欧洲足球明星都不愿意遇上的怪物!我相信现在所有的欧洲篮球明星也不想遇上这个怪物了!”

    “外星人的这两次后仰投篮确实很优美,但我还是认为王小倩使用这个投篮动作时更加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