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都市小说 > 我家房门通古代 > 正文 第七十六章 爹说的对
    “最好没怎么样,故意输了十九两,送果脯也值个五六两,合着二十五两出去了,还换不来安稳,就白亏了。”

    “且看着吧。没事,实在不行多花点也不是花不起。”

    钟小荷点点头,只内心还有些担忧,就怕人心不足蛇吞象。看看自家这情况,一开始自己还很满足,可现在看来,有点不保险。

    不会是自己穿来的缘故吧,看看,前几天小孩子打架,算是得罪了周家,这现在,又知道自家无形中又得罪了郭家。

    典吏还是主簿家真要对自家干点啥,那是一点抵挡能力估计都没有。

    资深读者都知道,穿越者,不,确切的说是主角,都有惹祸体质。

    钟小荷突然有点心虚,仔细琢磨,惹祸精要想平安无事,就得抱粗大腿,要想粗大腿让你抱,你就得有利用价值。

    利用价值咱琢磨琢磨肯定有啊,问题粗大腿在哪儿?整天宅在家里肯定碰不着。

    看来还是得出去浪啊。

    县城不知道出去多少次了,没遇到粗大腿,倒是碰到一些宵小,看来县城的池子还是太小。

    最大县官,看今天那二夫人的架势,怕是不顶用。

    看来还得往远处出浪。

    “爹,下回你再去州府,带上我。”

    “你爹出去怪辛苦的,带你干啥,跟娘老实待家里。”

    “不止我,下回再去,如果不是特别急,把我娘和我弟都带着。”最近挣了不少,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出去旅个游,应该不过分吧。

    老钟看闺女,什么意思?

    “想让虎子成为一个有学识有见识的人么?”

    “那肯定的呀。”

    “书上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光读书只能长学识,要想有见识,就应在行万里路上。”钟小荷说的一本正经。

    杨氏疑惑道:“还必须走一万里那么远?”

    “行万里路不是一定要走一万里,是说多走一些地方,多见识一些人、事、物,多长见识的意思。

    不出县城,见到的就是县城的天,到州府,见到的就是州府的天,那能一样大么?

    “要想虎子以后站得高走的远,那从小就得培养见识。坐井里能看多大的天?”

    “肯定小啊。”老钟接话道。

    “所以呢?”

    “培养见识,看更大的天,就得让他多出去走走。”老钟若有所思道。

    “老爹你说的太对了。”钟小荷一拍巴掌,一脸的崇拜啊。

    老钟滞了一下:……我说的?

    好吧,老钟点点头,长出一口气,叹道:

    “的确,爹还是有感触的。爹小的时候,不想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不想过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可是不知道怎么解决,爹的眼里,就只有桥南桥北那一片天,直到看到走村串户的货郎。

    别看货郎赚的是辛苦钱,爹那时候老羡慕了。在爹十三岁那年,就偷偷的跟着货郎走,看他从哪进货,又是怎么买卖的。

    这回走的地方多了,镇里县城,我才知道,世上还有那么多种赚钱的方法,爹想不出新的,就跟人家学呗。

    走的多了,见识多了,就知道永远做货郎解决不了缺衣少食的生活。”主要是后来发现,做货郎可能永远娶不到花儿。

    老钟一边回忆,一边又叹息一声,继续道:“得更进一步,倒腾大的才行。爹做生意也从村里挪到镇上,又挪到县城,进货的地方,州府也跑了,见识了更多的各行各业有钱没钱的人,见识到了很多事,眼界就越来越宽了。

    你说的对,要多走,才能长见识。爹要是不走出来,娶不到你娘,也没有你们姐弟,估摸着现在还不如钟富贵。钟富贵要是没有我,他家八成还得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这话要是被钟富贵听到,指定不承认,德福那是腿粗了,他抱,腿不粗,他不能抱别人的粗腿啊,他钟富贵心思活泛着呢。

    “闺女一句话,引出你这么多。”杨氏听到老钟说到最后讲到自己忒不像话,嗔怪一句。

    “有感而发,大实话。中秋后,刚好蒙学放长假,干脆咱们一家子就去州府,制作的果脯能早换成钱,那再好不过。到时一家人都去,都长长见识。”

    钟小荷乐了,老钟挺好忽悠,可杨氏看着闺女笑,却不同意,“去啥?就你去趟外祖家晕车都晕啥样了,还往远走?当天回不来,就得住客栈,一家子,得老钱了。”

    “娘,我能撑住,知道怎么治晕车不?”

    “怎么治?”

    “就是多坐,晕着晕着就习惯了,就不晕了。”况且,晕车还能减肥,只要有一口气在,晕车减肥可以搞。

    杨氏半信半疑,还是不想点头,就算晕车扛得住,那还得多花钱呢。

    “住客栈是花钱,偶尔一次没事,小钱,长见识重要,也值当。”

    少数服从多数,杨氏只好点头同意。

    行吧,今天一下子输掉了很多,好不容易生出了节省的心,偏偏不让表现,那好吧,反正自己也有点期待。

    眼见着中秋将至,老钟夫妻提前准备了中秋礼物,这是要带给岳家的。中秋节的前一天,蒙馆也提前放了假,一大早上,虎子跟着他爹去桥南村给祖父祖母上了一趟坟。

    临近中午到家,用过午饭,一家人简单收拾了包裹,就奔赴杨家村。

    晚饭前,到了杨家。

    杨家早有准备,这都是一直一来的习惯了。老钟没了老父母,最亲的就属岳家了,一到中秋就凑过来一并过。

    大包小包的节礼搬下车,虎子和二蛋嗷一声,像出笼的小狮子,飞奔出去,让大舅一把逮住虎子,好一顿亲香。二蛋也被大舅母抓住,一巴掌拍屁股上,笑骂了一句,这是她表达爱的方式。

    钟小荷这回晕车好多了,虽然中途吐过一次,但是到家了,还能保持清醒。验证了她之前说过的话,晕着晕着就习惯了。

    外祖母一只手牵着钟小荷,一只手给她擦冷汗,怜惜道:“这手这凉,小脸也煞白的,咋瘦不老少?快去外祖母屋里躺会儿子。”

    亲姥姥哎,我这脸还小?自己都不信。

    一家人热热闹闹,只没了大表姐。

    晚饭后,有人过来串门,有杨家近亲,还有二舅母的爹娘。

    二舅母的爹娘也都是五十几岁的人了,看着比钟小荷的外祖外祖母要老相些。

    “大花,你闺女随你,可真有福相,这小手小脸细肤的。”可不有福么,生在福窝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人伺候。

    杨氏笑笑,我闺女可不有福气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