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都市小说 > 秦始皇陵出世,我仙人身份被曝光 > 正文 第137章 郁闷的老李
    “前几日,仙粮成熟,一众黔首前去观礼,共同见证这一盛况!”

    大秦境内,街头巷陌,有一些说书之人正眉飞色舞地描述着当日盛况。

    自观礼结束后,扶苏连夜赶制报纸,分发到了大秦各处郡县。

    此时,这些人正是在讲述着报纸上的记载。

    “这仙粮土豆,足足有拳头般大小!一株可结果十余颗!”

    “上卿蒙毅亲自称重,测得每亩产出近八千斤!当真是名不虚传,果不愧是仙粮!”

    “在场众人,无不为陛下恭贺,为仙师欢呼!”

    这些说书之人越说越激动,仿佛当时就在现场,看到了那振奋人心的场面。

    周遭听书的人也面露喜色,不时发出喝彩之声。

    “陛下说了,这土豆乃是仙粮之一,还有玉米、红薯等等,都待成熟!”

    “待日后,这些仙粮的种子都会分发给天下人!”

    “等人人都种上这等仙粮,就再也不必担心饿肚子了!”

    说书人讲到这里,现场的气氛已然达到了最高峰。

    听书的黔首们多是农户,听到这个消息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真的吗,这真是太好了!我也有机会种仙粮了!”

    “亩产八千斤,我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种不出这么多的粮食啊!”

    “陛下乃是天命之人,哈哈哈,吾等跟着享福了!”

    “你们别急,这报纸上还说了,陛下已经下旨免除部分徭役与杂税,咱们真能过上好日子了!”

    “还有还有,圣上还准备筹办蒙学,凡是适龄孩童,都可以免费入学!”

    “陛下当真乃圣明之君啊!”

    “这些可都是仙师指点的,咱们也得感谢仙师。”

    “是是是!仙师大恩,吾等绝不可忘!”

    这期报纸的冲击力是毋庸置疑的,完全不输上一期的战争专栏,甚至犹有过之。

    为这几件事,嬴政还在朝堂上跟一众大臣废了一大堆嘴皮子。

    首先是免除徭役和杂税,这事姜升没有跟嬴政挑明,但话里行间也暗示过。

    致力民生,最好的不就是免除徭役和苛捐杂税么?

    在嬴政试过了姜升的几种手段后,索性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徭役,又分力役、杂役和军役等,总的来说,就是强迫老百姓从事的无偿劳动。

    这种事好吗?有些时候是好的,毕竟很多事情需要举国之力来进行。

    但长此以往,势必会破坏大秦的统治根基,让百姓心生不满。

    嬴政想要的,是江山永固,是万世绵延!

    所以他决定改革,免去力役和杂役,但当时就招来了所有大臣的一致反对。

    可是老赵什么人啊?千古一帝!他的眼光可比这些大臣要看得远。

    从高速公路的修建之事上,他就尝到了甜头。

    比起强迫,用实打实的利益进行诱惑,才是长久之计。

    力役是吧?就找商贾来承包,让他们出钱雇人干基建。

    给这些商人画点饼,不愁他们不上当。

    商人有利可图,百姓有钱可赚,大秦的建设也不会落下,简直三方受益!

    担心商人势力坐大?

    说句难听的,就连吕不韦都给他弄死了,老赵还真没把这些商人放在眼里。

    军队在手,这些人不过是待割的韭菜!

    再说了,老赵还有一记杀招没出呢。

    纸币的筹备,已经提上议程了。

    等这纸币推广开来以后,财政大权尽在他一人手中!

    且最为关键的军役嬴政并没有免除,不过免不免问题也不大。

    大秦最具特色的制度是什么?就是军功制度!

    更何况如今有了仙师的加持,战死沙场的几率大大降低,这一次北征匈奴之战就是最好的体现。

    便是免去了军役,相信也有不少人会主动入伍。

    白捡的军功,不要是傻子!

    至于苛捐杂税,大秦现在国力蒸蒸日上,外无匈奴困扰,还有了亩产八千斤的仙粮,少收点税影响也不大。

    而且等以后高速公路修好了,纸币也投入使用了,贸易必将更加发达。

    到了那时候,加大力度收那些大财主的税不是更好?

    义务教育这件事就更好解释了。

    嬴政只说这是仙师的意思,就无人再反对了。

    姜升已经一次次地证明,他的策略对大秦是多么有用。

    如今他的威望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嬴政把他搬出来,效果立竿见影。

    这么着,这几件事就算是定了下来。

    当然,不是所有人看到报纸后都欢欣雀跃的。

    李斯府里的下人,可是听到了不少粗鄙之语。

    “淳于匹夫,安敢写此等祸国殃民之文章!”

    “儒生误国!误国啊!”

    此外,大秦之内,还潜藏着不少六国余孽。

    这些人拿到报纸之后,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仙粮?免除税役?

    这还是那个暴君嬴政吗?

    这样的大秦,他们拿头去造反?

    ……

    大唐,长安城。

    李世民这几天的心情不算美丽。

    姜升说的那些话,对他而言冲击力很大。

    连带着,对自己尚在襁褓中的三子李治,也没什么好脸色。

    长孙皇后心思细腻,很快便发觉了李世民的不对劲。

    这天夜里,李世民还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

    长孙无垢端着一碗汤,轻轻走进了御书房内。

    她走到李世民身边,轻声道:

    “陛下,喝碗汤暖暖身子吧,入夜了,凉。”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疲惫地捏了捏眉心,接过长孙无垢的汤,随即又握住她的柔荑,笑道:

    “观音婢,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你病愈不过数月,还当保重身体才是。”

    长孙无垢走到李世民身后,用双手轻轻抚着他眉间的川字纹。

    “自陛下从仙境回来过后,心情就好像不太好,可是仙师说了什么?”

    李世民神色一窒,将手中的汤缓缓放下,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这让他怎么说?

    自己纳的妃子,跟自家儿子好上了?

    还差点把天下拱手让人?

    “陛下不方便说吗?”长孙无垢看出了李世民的窘迫,低声问道。

    又是长久的沉默。

    “可是与治儿有关,陛下这几日都没去看他了。”

    聪慧的长孙无垢,隐隐猜到了部分真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