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科幻小说 > 科技手札 > 正文 第57章 破天荒头一遭
    “杨总,怎么样?”

    几天的时间下来,3号晶圆工厂除了机密之外,康硕带着杨晓参观了个遍,正好他自己也再次梳理一下提升改造过之后的晶圆产线布局与实时委派与动态监测调控系统。

    “我……”

    杨晓咂摸了咂摸嘴,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如何张嘴。

    晶圆厂他不是没参观过,甚至还作为生产部职员在产线长期工作体验过,怎么也能算的上是一个专业人士,他也经常自诩是十分懂技术东生产的称职CEO。

    但那天头一次进入混沌科技江州的3号工厂,他的高傲与自信直接被击得粉碎——碎的体无完肤的那种。

    杨晓有一种感觉,那感觉就像是刘姥姥初入大观园一般——简直是孤陋寡闻到家了。

    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防微振这些东西是标准,根本不值一提,如果达不到,那工艺是肯定不达标的——让他惊讶的是晶圆厂风格迥异但却极为精妙的布局。

    杨晓仔细观察,不由自主的与他以往所见过的布局做起了比较,精妙在何处他确实看不懂,一点都看不懂。

    但数据不会骗人,他仔细计算了一番,光是大略估计,他就发现这种布局至少能够减少50%的循环时间、15%的工具空闲时间,生产线的平衡能力更是能够提升30%以上。

    如此一来,生产率是极大的得到了提高——心里略微一计算,一台光刻机的生产能力能抵得上别人同型号1.5台是没有问题的。

    杨晓很想问康硕这是怎么做到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逻辑,但他知道这样的机密康硕肯定不会告诉他,也就憋住了没问出口。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杨晓会十分惊讶,但却不会如此失态,更不会把自己比作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他还没那么孤陋寡闻。

    提高生产效率,虽然提升的幅度有那么亿点点大,但至少还没有打破他的认知。

    但,另外一样东西,那可是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的——那就是康硕所说的【实时委派与动态监测调控系统】。

    实时委派系统并不罕见,半导体晶圆制造系统调度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企业开始研究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有一些优秀的产品——比如台积电的实时委派系统,就非常令人惊叹。

    但混沌科技科技的这个系统那就不能用令人惊叹来形容了,这玩意简直可以称之为变态!

    它不仅极大的改善了生产线上的排程、工件的派工、人员的权限及管理等这些基础流程,更为核心的是其中的动态调控:

    产线任何环节极其微小的变化都能无延时的通知到工作台,任何工序出现的微小瑕疵都能立即被发现,甚至在光刻的过程中对性能和能耗的评估也都在实时进行。

    哪个环节有问题,那是一目了然。看起来就像在做仿真一样,当然,即便发现问题立即改进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但这种数据都是仿真工具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啊,如果有了这些……

    生产的过程像仿真,所有东西通过控制台可以看得一目了然。

    而仿真的过程又全面详实而准确的映照生产,从而保证流片不失败。

    杨晓全身的血液都有些沸腾——他第一次看透了康硕要做的事儿,而这,是他这个专业人士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不仅是他,整个世界都没人敢想。

    看着杨晓既激动又纠结,想说什么而又什么都没说的样子,康硕也是笑了:

    “杨总,这就是智能的威力。我有一种预感,在未来算力就是理所当然的战力,而智能程度就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最主要源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国家的工业母机精度不够,只要算力上去,智能控制的程度提高,就绝对能制造出精度更高的工业母机,而精度更高的工业母机再加上超强算力和智能控制,就能制造出精度更更高的工业母机,如此几个循环下去还怕精度不够?”

    “光刻机也算是这类机器,仿真系统与产线上的这套系统应当配合的天衣无缝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后续就看夏大九天的选择了。”

    “想,我想!”

    杨晓激动的差点就脱口而出,但他忍住了,夏大九天不是他一个人的夏大九天,康硕所提的条件他一个人做不了主。

    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杨晓彻底坚定的站在了康硕的这一边。

    康硕那天问的那句“夏大九天远不远做第一个呢”这个问题这几天就时时刻刻回响在杨晓耳边。

    原本在他心中就根本毫无可能的事情,现在已经变得顺理成章了——这看起来好像一点儿也不难,所有的基础混沌科技这儿都已经搭建好了不是吗?

    数据有,平台有,实时监测反馈做到了极致,剩下的无非就是实地调试,把生产环境的实际数据建立模型,然后应用到仿真系统里,一次一次的调试修正,直到完全一致。

    人工智能发展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这种调试修正已经方便了很多,虽然还是很困难……

    “咦,不对!”想到这儿,杨晓脑子里立即蹦不出来了另外几个字儿:“模仿式学习!”

    “康总,我回京城,立即开会,最短时间给你回复!”

    杨晓当即决定即可回京——这项目不存在任何失败的可能了,现在别让别人捷足先登了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所有人都被193亿晶体管所吸引,为混沌科技能够制造世界顶级通用芯片所欢呼,而另外一件事儿好像被人忽略了,或者是没忽略,但下意识的认为这是在吹牛。

    那就是康硕所说的全新的智能体系以及模仿式学习,而这才是杀手锏,才是最重要的啊!

    杨晓也终于明白康硕刚刚说的那句“智能程度就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最主要源泉”不是随便说说的了——这是他要做的事儿!

    以前不了解康硕还不知道,现在杨晓有把握——康硕说的所有的话那都不会有假。

    这是他这几天琢磨出的康硕的性格——康硕不会吹牛,别把他任何一句话当成吹牛,哪怕听起来真的很离谱!

    大数据统计与分析需要几亿次的学习过程,模仿式可能数十次最多数百次就能完成,这意味着什么?至少这个项目完全没有任何失败的可能了!

    杨晓急匆匆的离开,高铁都没买上票,买短坐长补票站着回去的——一大把年纪了,还真是破天荒头一遭!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