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都市小说 > 明末反王 > 正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拿下
    ,

    崇祯十七年五月,张献忠破泸州随后率主力进军重庆,同月,武锐军誓师出征!

    留下两千兵马分驻川西各州府作为武警训练督导,再留下三千兵马驻守成都,同时征兵五千集训于西郊大营。

    对于冯恺而言,这个天下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挡得住武锐军的征伐,就算是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八旗主力也不行,但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武锐军征讨路上拿下的州府必须要有兵驻守,各县也需要有武警部队驻扎维持治安和城防,天底下那么多的州府,数不清的县城,区区十万武锐军分撒下去,连分都不够分的。

    所以只能以守代训,比如拿下一座县城留下三十五个战士,拿下一州留个两百,夺取一府留下五百。

    这些留下来的兵将会成为武警和城防骨干,他们要负责就地征兵充实城防力量,需要按照各地潜伏细作给出来的名单惩治豪绅,同时还要负责监督入籍分田,乃至秩序重建,比如各个官府的设立。

    冯恺自然不可能杀到一个地方就留下来慢吞吞的巩固一地,没有那个时间,需知道战场瞬息万变,战机更是稍纵即逝,有时候错过或许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找的回来。

    之所以在成都留下三千兵马,这他么就是废话,成都可是基本盘,大后方,什么地方丢了,成都都不能丢啊,这城里有光统帝,有王妃、侧妃,世子,还有那么多将领家属,这要是丢了,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近十万大军,一眼望不到头的辎重车辆,浩浩荡荡,扬起漫天烟尘的骑军开出西郊大营,离开成都朝遂宁挺进。

    “报!”大军距离遂宁还有不到五十里,通信兵火速来报:“遂宁知州章谷山献城以迎王师。”

    “还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冯恺冷笑。

    他为何要把蜀王扶上皇位?

    因为蜀王尽管是远支,但再远也是朱元璋的子孙,蜀王继位尽管不那么名正言顺,但是有武锐军力挺,谁敢说个不字!

    这其实就是一个台阶罢了,想想看,如果冯恺把蜀王扔在一边,自己扯旗造反,那么过州过府,这些地域里面的官员会如何抉择?

    开城投降就是贰臣,不开城就是抗拒王师,现在蜀王称帝了,就算明知道是傀儡又如何?

    至少奉的还是大明的正统!

    以后光统帝要是禅让帝位给冯恺,那也是皇帝的事,他们可没做贰臣,那么大节就不会有亏。

    所以当蜀王称帝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四川各地府州县纷纷上表祝贺,实际上奉表是假,无非就是对冯恺称臣罢了。

    这其中就包括已经沦陷的泸州和正在被张献忠攻打的重庆,然而离成都最近的遂宁却没声音没图像,也真是日了狗了……

    如今大军开拨,最迟明天就能兵抵遂宁城下,那遂宁知州章谷山才想起来投降?

    这不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是什么?

    很显然,章谷山是怕了,成都迟迟不出兵,张献忠却拿下了泸州,谁知道张老贼下一步是打遂宁兵逼成都还是先去打重庆,遏住成都咽喉。

    总之章谷山是做好了两手准备,张献忠先来他投降大西,冯恺来他就投奔光统帝。

    次日,武锐军抵达遂宁西城,知州章谷山率全州官员出城。

    “大王姗姗来迟,下官翘首以盼,当真是望眼欲穿呐。”章谷山话音恳切,那叫一个真情流露,倒也算是心里话,要知道这半个月来那真叫一个提心吊胆,张老贼凶残,遂宁要是落入贼手……

    相比而言,章谷山自然更愿意冯恺占据遂宁,不管怎么说,冯恺最多要地,不至于青红皂白就大杀四方啊,更何况要地和他有什么关系?

    “遂宁与成都近在迟只,陛下新政章知州可有耳闻?”

    “有,有!”章谷山忙不迭点头道:“几日前下官就安排人手一户一户核查定籍,并且按照陛下的官衙设置重新调整了州治行政官署,也派人去告知那些豪绅地主,宣扬陛下的土地新政,劝说他们将名下土地捐纳出来……”

    冯恺很满意的点了点头,潜伏在遂宁城里的密谍传回来的消息中称知州章谷山也贪,可不算大贪,但是在遂宁数年时间,也是毫无作为,说白了就是个拿钱还不想办事的庸碌之官。

    冯恺最恨的就是这种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官,这种官在他眼里比他娘的贪官还他娘可恨。

    现在看来这家伙倒是个果断的,或许一直都在关注成都,甚至分析过他的性子,于是……

    “很好,很不错。”冯恺夸奖了一句道:“本来打算到了遂宁就将你就地免职,如今看来你倒还算有些能力,记住本王的话,本王不喜欢只会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的官,官员治理地方政务,其不作为和不想作为,不能为,这三者之间是不同的概念。

    如果仅仅只是不能为,那么就只能说明本事有限,或者说是放错了位置,这一类的官可选用亦可不用,而不作为则是怠政,是典型的庸碌之官,这样的官员当早逐之,而章知州原本就属于这一类。

    而不想作为之官必然不是好官,十有八九还是贪官赃官,为了一己私利,可以徇私枉法,可以欺上瞒下,这样的官,本王预见,绝不姑息!来人,将遂宁通判闻公良拿下。”

    通判闻公良大惊失色,还没来得及求饶,便被几名战士摁倒在地。

    “冤枉啊,下官冤枉。”求生的本能让闻公良大声呼喊,眼中的惊惶却是一目了然。

    “冤枉?”冯恺冷笑道:“崇祯十六年八月,遂宁士绅茅谈风之子强抢民女并殴杀那女子双亲及其弟,其亲族投告于通判衙门,而你收授茅谈风五千两银子贿赂,非但不秉公执法,反倒将举告之民栽赃索拿下狱,数日之后将其人酷虐死于狱中,这案子想必你不会忘了吧,崇祯十五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