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穿越小说 > 大唐里正 > 正文 267、来人啊,我要入宫!
    当拉山前线。

    山口大营。

    刚飘过一阵雪,冰雹接踵而来。丸子大小的冰疙瘩自半空中摔落,砸在铁甲上,发出当当的闷响声。但比之六月的天气,中秋过后的当拉山已是隐隐有了要大雪封山的架势。

    金阿贵挎着战刀,掀开帐帘,迎面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主帐内升了火,此时火势旺盛,魏王赵硕已全身披挂,金阿贵单拳行礼道:「殿下,都准备妥当了,今年最后一战,吐蕃人已是摆足了架势。前寨兄弟们听说殿下要亲自督战,早已磨刀霍霍,只等打完这一仗,便可窝冬了。」

    「走吧,莫要让达布久等了。」赵硕点点头,认认真真地戴上兜鍪,帐中中郎执出帅旗,一行人鱼贯出了中军大帐,直奔前寨。

    天空晦暗,零星的雹子也停了下来,只剩铜币大小的些许雪花还在随风乱飘。当拉山九月封山,十月便不可再进出。吐蕃人举国坚守防线,此时已是到了最关键时刻。唐军八月顺当拉山口进占星宿川,居高临下与柏海之地遥相对望,双方大战数回,唐军有意拖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遇敌弱时便出营袭扰,遇敌强时便退守山口营寨。蕃军军阵对垒,不及唐军,虽占据地利优势,却也烦不胜烦。

    唐军如弹黄一般,时而收缩蓄能,时而狂放释能,比之吐蕃十几年前在河西、陇右甚至安西对阵的唐军来说,这支河陇军队更加地狡猾灵动。仿佛他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给吐蕃人放血,拖累他们的辎重,消耗他们的钱粮,从不轻言决战。此战术致使蕃军后勤不继,伤者无医。数月之战,蕃军数十万人日夜枕戈待旦,对于原本贫瘠的高原来说,更加雪上加霜。

    今日之战,吐蕃整兵三万,力求夺回星宿川,稳住柏海防线。不至于在大雪纷飞的冬日里困守冰湖,来年四月开山,不被唐军自高处威胁。

    要知道,出了柏海,便是出了当拉山,往后路途虽也有隘可守,但离逻些太近。往后又因地形原因,不适合大军对峙。星宿川是前沿,也是吐蕃本土最后的桥头堡。唐蕃在此处焦灼、反复拉锯,实则也在考验双方的忍耐力,谁先扛不住,谁就丢了战场的主动权。

    大唐在关前大营留有一万五千主力,星宿川前线不过河陇新军五千人而已,兵力稍有吃紧。但此时各处进展皆宜停滞,玄甲军已回百谷城过冬。沿当拉山各处大营依据将令垒墙筑城,囤积粮秣,业已准备窝冬。

    唯独星宿川,仍处于激战前沿。但赵硕不准备退缩,他深知此处战略要地,若能坚守至明年,那便要省去不少事体。

    路边零星有一些破碎毡帐布片,那是上月发大水时被冲下来的蕃军营帐。马队踏着这些破布片子一路向上,顺山嵴眺望柏海,一路抵达星宿川大营。

    此刻一阵刚刚打完,唐军居高临下,以弓弩射退了蕃军第一回试探。蕃军骑兵正在整装,床弩被摆上了前线。唐军新垒的寨墙三尺高,墙上零零落落地钉着如儿臂粗的弩失。散落的片石块上沾着血渍,重伤军卒在后营止血疗伤,前营军士也正自列队,鼓号声和调度声此起彼伏。

    「殿下今日要亲自督战,弟兄们可莫要让吐蕃人冲入寨墙,若是惊扰殿下,看尔等项上人头还能否安然吸上一口明年的冷风!」

    一通鼓罢,全军列队完毕。忽闻后军骚动,众军士回头望去,只见一面「赵」字帅旗迎风飘扬,军中顿时有人大吼一声:「殿下到了!」

    便群情亢奋,呼喊震天。坡下蕃军也瞧见了那面与众不同的旗帜,情知此乃唐廷皇子亲自到场督战,心中既惊又喜。惊的是此等恶劣战场,主帅亲自督阵,怕是唐军要更加卖命。喜的是若能冲上坡顶,捉了这唐军主帅,那便能令唐军退兵,一劳永逸。

    于是双方都铆足了力气,顿时躁动起来。

    蕃军数千人排布阵势,缓步推进。唐军依墙据守,弓弩上弦。伏远弩借着地势,第一轮齐射便就有三百余步,粗长的弩杆带着风没入了那乌泱泱的人群当中,也不知中弩者如何。

    墙内令旗挥动,立时便「冬」一声鼓响。

    「搭弓!」

    三队弓手依鼓令声抽箭搭弓,只等蕃军逼近二百步,便又「冬」一声鼓响。

    「张弓!」

    数百张强弓抬起。

    「冬!」

    第三声鼓响。

    「放箭!」

    数百支箭失化作了一团乌云,朝坡下盖去。

    蕃军举盾硬扛,骑兵自两侧绕出,开始加速。

    坡下传来了喊杀声,唐军第二轮齐射业已依鼓令射出。及得双方近一百五十步,墙边弩手齐射,蕃军连人带马被射倒一片,但更多的敌人已是冲上了山塬。空中也传来了呼啸声,蕃军反击的失浪铺天而来。

    双方箭雨你来我往,其中夹杂着战马嘶鸣声与寨墙被床弩射塌的轰隆声。

    及九十步,战鼓声密集起来。

    前军各处执军法大声呼号:「临战怯敌者,斩!临阵退缩者,斩!护好军阵,预备退敌!」

    弓手们丢弃了步弓,抄起了地上摆放的重兵。中军驻留紧紧护住主将赵二娃和他的令旗,矮墙上也竖起了长矛阵。

    金阿贵瞧了一眼,此时离前线不过二百步,有些担心魏王殿下的安危。可赵硕此时面无表情,骑坐马上紧盯战事。五百亲卫军自身后展开,手持拍刃,目光冰冷。

    赵硕忽然问道:「金阿贵,赵二娃在此地守了多久了?」

    金阿贵道:「回殿下,自上月攻占星宿川后,他便一直驻守在此。不知可有不妥?」

    赵硕摇头,「此将乃元良族亲,年岁尚浅。新历三年初见时,不过十六。今年算算,也不满二十。平凉众将中,属他年纪最小。打完这仗,调他回中军吧。」

    「已是说过了。」金阿贵道:「可平凉人殿下也是熟知的,有战必应,有召必回。冲锋陷阵,从不畏惧。莫说要招他回中军,便是让他督粮草,他都不愿。也就只有个赵大柱,安安稳稳守在百谷城。这一员勐将,不在前线可惜了。」

    赵硕笑笑,说道:「元良惯用赵大柱护守退路,他虽未曾与我明言,可我却信他必有其中道理。平凉众将中,赵吉利作风激进,英勇善战。赵大柱沉稳,亦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许是这几人儿时便一道玩耍,互相间的了解又是旁人所能知晓的?左右前线无虞,我只照搬元良排兵布阵即可。」

    金阿贵闻言不语,心中暗道,河陇今日确也全靠平凉。魏王帐下,半数为平凉系将领,且多处于险要职位。便是赵元良的姻亲周集,还有周大丁几个。若说西北人善战,如此可见一斑。之前传言赵元良许是要回河陇督帅,如今想想,若是他换了魏王,此刻的战场,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也不知平凉的军将们,在赵元良的率领下,又会玩出怎样的花活。

    说话间,蕃军前锋已抵墙边,唐军长枪迭出,枪阵之下,吐蕃骑兵无功而返,远遁集结准备二次冲锋,步军被一轮手弩射倒上百人,随后双方在墙内墙外展开混战。此以逸待劳之战唐军最喜。唐军喊一声「杀」,便齐齐递枪前进一步,就如在凉州营中军训一般,只消紧握长矛,并肩齐进,地上便就躺满了尸体。少有跳冲进来的骑兵,被手执重兵的弓手们围攻,连人带马当场砸成肉泥。

    居高临下,正面冲突,唐蕃优劣立判。只要不让唐军在这高原上长途奔袭,蕃军来多少,都是送命。

    赵硕不禁感叹,赵元良让把新军拉上吐谷浑适应高原气候,让他们在祁连山上驻扎军训,为的便就是今日的从容不迫。吐蕃到底还是那个吐蕃,但吐蕃人却已不再是十几年前的吐蕃人了。这数十上百万人挤在一处,等明年开春,吐蕃人该是连锅都揭不开了。达布若是不乞降,大军轻而易举便能进占逻些。

    想到这些,便如做梦一般。他从来不知道,原来唐蕃之战,一线平推,远没有自己想象地那般困难。唯有一点,那便是有赵元良与没有赵元良的区别。此人举手投足间,便彻底扭转了唐蕃形势。如今唯一要防的,便就是河西的结赞,与剑南的上勇武军。他们若是回防,倒当真有些棘手。只是梁珅探报说,结赞这厮不满达布为王,此时怕是呆在河西轻易不会动弹。在吐蕃王庭内部,听调不听宣属于是。

    这种人赵硕都不带正眼瞧他,都什么时候了,仍旧是婆婆妈妈的小心眼子。说句玩笑话,吐蕃若灭,其人当居首功。

    是以,如今存在的变数就在剑南。徐王,他若是不干蠢事还好,他若是干蠢事,皇甫隆云的左军便既要面对两万上勇武军。

    那他会干蠢事吗?

    这个事赵正也仔细考虑过。

    只是剑南之事,鞭长莫及。怀国公被自己人清理了个干干净净,剑南暗桩全灭。此时在朝堂上,赵正对于剑南约等同于睁眼瞎子,只能全部靠猜。剑南当前是在重组军力,南诏虽然去年占了便宜,但毕竟偏远部落,亦不图中原,只乌蒙部有些扰边。其余诸部倒也不太首肯北犯,反倒是对安南兴致浓烈。大唐与吐蕃开战后,安南战略收缩,南诏脚步紧跟,如今已是占领了半个半岛。

    这是安郡王为了谈和,做出的战略让步。本着只在一个方向用兵的原则,若要说割地,倒也是情势所迫。南诏国心领神会,便就领了这份大礼。至于唐蕃大战结局如何,对于南诏来说都是机会。是与大唐重修于好,还是和大唐彻底决裂,南诏国可选择的方向始终还是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

    至于徐王,他当前便就是要牵制上勇武军。原本赵正还是有些信心的,但自从发现郑西元这厮可能是个内鬼之后,剑南便突然就成了心腹大患。

    赵正躺在床上半个月,左思右想。郑西元清理剑南暗桩的目的,怕也不是仅仅是破坏安郡王的布局那般简单。怕就怕,这货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徐王能在剑南兴风作浪。

    回想当初弹劾他赵正六大罪,也是这个目的。这是在欺负赵正初入朝堂时什么情形都不懂得,便动用「河陇」嫡系这层关系,让赵正与凉王上钩。把赵正强留长安,迫使凉王只能呆在河陇。说的什么剑南可能不利于凉王,都是胡扯,目的就是让徐王领剑南三道。而徐王之前在剑南以及后来在朝堂上的表演也堪称精湛,让人放低戒心。

    魏王节度河陇,是为大唐计。而徐王入川蜀,怕是真的包藏祸心。他与康陆一个在南,一个在东,一旦发难,长安易主当真是防不胜防。而这个机会,就在明年。

    换而言之,吐谷浑明年可能会有变。而吐谷浑生变之时,大概就是他们起兵之时。

    前所未有的危机感顿时上头,赵正爬起床来,跛着脚来回走了几步。

    不行,要入宫。

    「来人啊!」赵正大声呼唤。

    房门「叽呀」一声推了开来,嫦儿端着一碗汤药,见赵正站在面前,便大惊道:「侯爷,此时最不宜下床走动,当心骨裂处愈合不良,遗患无穷。夫人出门前交代过了,且莫要让侯爷到处走动。」

    一边说,便一边放下条盘,上来搀扶,赵正甩了一手,不耐烦道:「没那个闲工夫,赫连云天呢,让他备车,我要入宫面圣。」

    「家主是湖涂了么?赫连将军已去了新军营地,督建营房了。」嫦儿仍旧搀扶道:「眼看下月便要开训选兵了,他此刻怎还会在庄中。」

    赵正一拍脑袋,竟是把这事忘了。

    忽听门外一声爽朗的笑声,有人高声道:「赵元良,你这言语不善的要入宫去,可是又想到了什么鬼点子?」

    赵正不想让旁人瞧见自己躺在床上的疲态,这半月来闭门谢客。只听门外人声似乎耳熟,一时没想起来是谁。却见来人已是径直入屋,身后还跟了几个龙武军侍卫。赵正定睛一看,却是太子赵珏。

    见赵正一脸茫然反应不及,赵珏呵呵呵地笑了起来,「怎地,你这良淄还想拒本宫与门外不成?我好歹也算是帮你了你一次,咱二人之间,也算还清你之前的提点之情。见了本宫,缘何还不行礼?」

    ……

    为您提供大神离珠的《大唐里正》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267、来人啊,我要入宫!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