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都市小说 > 国风守艺人从木偶戏开始 >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你能去鬼屋扮鬼吓人了(求推荐,求月票)
    ,

    王文鹤走过来,低头看着那件虞姬的鱼鳞甲,不由的啧啧称奇。

    “这做工,如此精细,让人一点都看不出针脚的所在,这是江南白家的藏针法,不过, 我听说,白家在三十年前,这藏针法就已经失传了呀,难道说这件鱼鳞甲,是民国时候的?”

    王文鹤低头一边看,一边用手摸着鱼鳞甲, 嘴里喃喃的说着。

    王文鹤摇着头, 忽然看到了被古装衣压着的一丝翠色, 眼中一亮,伸手将古装衣掀起来,一汪亮翠之色映入到了王文鹤的眼帘中。

    “这……这是宫中的点翠吗?”

    王文鹤小心翼翼的将这幅点翠的头面拿在手里,认真的打量了起来!

    一旁的林牧不由的问道,“师父,这点翠还有什么说法吗?”

    王文鹤不说话,将这幅点翠头面彻底的看完了之后,才小心翼翼的放回去,生怕会损伤了一点。

    看到林牧那一副不知所谓的样子,顿时气结。

    “你这幅点翠的头面是从哪得来的呀?”

    林牧也不好说来历,只能是随口遮掩了过去!

    看林牧这样子,王文鹤也不继续追问了,只是一脸认真的说道,“小子,你这幅头面真的是捡到宝了,我不管你花了多少钱买到的,记住,别人给你多少钱,你也不能卖出去。”

    “这幅头面, 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我怀疑,目前整个华夏,估计这种级别的头面,绝对不超过三套,而你的这套,有可能是最好的一套了!”

    林牧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知道梅兰芳先生财大气粗,但是也没有想到,竟然留下了这么好的东西!

    “这幅点翠头面,绝对是当年从清宫里流出来的好东西,看这做工,还有材料,绝对不是后来民间所做!”

    “点翠这种技术,你也应该清楚,当年就是因为清朝灭亡了之后,宫里的那些匠人们到了外面,为了生计, 所以才将这门手艺传播了开来,但是由于翠鸟大量的被捕杀, 被列入到了濒危物种,所以,现在点翠技术已经基本上消失了。”

    “现在的京剧圈里,以拥有一套真正的点翠头面为傲,你如果没有这么一副真正的点翠头面,你都不好意思当剧团的台柱子!”

    王文鹤噼里啪啦说了一大推,最后的目光还是落在了杨宝森先生的那一套行头上!

    王文鹤眼中闪过了一丝缅怀,低声说道,“你这是打算要唱《乌盆记》吗?”

    林牧微微颔首,说道,“是的,这次艺术节老生组的决赛,我打算拿出祖师爷的《乌盆记》。”

    王文鹤的嘴角微微一翘,笑着说道,“当年杨宝森先生表演《乌盆记》的时候,我就坐在台下,我师父杨宝忠先生就在台上操琴,这兄弟二人真的是相得益彰,你知道吗,当年台下给我师父的掌声,都快要赶上杨宝森先生了!”

    王文鹤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要知道,一个琴师能够获得掌声,第一说明了琴师的水平之高,第二,还是要台下的戏迷真的懂戏呀!

    现在听戏的人,别说给琴师掌声了,就算是让他们给演员掌声,他们给的节骨眼都不一定对!

    所以说,京剧的没落,并不是全都是演员的水平不行了,最重要的是,戏迷的水平下降的更加可怕!

    这其实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林牧微微颔首,说道,“师父,决赛的时候,您帮我操琴吧!”

    王文鹤心中一动,笑呵呵的说道,“这,不太合适吧?”

    林牧看到有戏,于是笑眯眯的说道,“我不记得艺术节有‘不允许自带琴师’的规则吧?”

    王文鹤哈哈大笑,拍了一下林牧的肩膀,说道,“你小子,行吧,我去找他们说说吧!”

    林牧咧嘴一笑,有了师父的帮忙,自己在场这出戏的时候,就更加的有把握了!

    两天的初赛结束了,所有晋级的演员也都已经出来了。

    生行:三十三人。

    旦行:二十五人。

    净行:十人。

    丑行:八人。

    光看这个晋级的名额,就知道现在京剧的主流还是生旦这两行了!

    毕竟,你只听说过四大须生,四大名旦,谁听过四大名净和四大名丑啊!

    林牧带着自己的全套行头,来到了大礼堂后面的大化妆间里。

    已经有不少演员都已经把妆化的差不多了,看着一个个自信心满满的年轻人,林牧走到了一处没人的位置上。

    林牧的身后,跟着一个人,抱着一个大背包,脸上带着好奇的表情,四下张望着。

    “木头,这全都是名人啊,那不是白松吗,还有那个,东bj剧院的郭爱云,我去,厉害呀!”

    看着张伟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林牧也是一阵的头大。

    “我说伟哥,咱能不能注意点影响,哈喇子都快要流出来了!”

    张伟嘿嘿一笑,说道,“还是你小子够意思,来来来,赶紧,我伺候你换上行头!”

    作为华夏戏曲学院最好的哥们,张伟知道林牧闯进决赛,厚着脸皮找到林牧,希望能够跟着来见见世面!

    林牧正好也缺一个跟包的,张伟马上打蛇顺棍,表示自己愿意当这个跟包的。

    虽然张伟看上去挺不靠谱的,但是手底下的活儿还是很扎实的。

    有了他的帮忙,林牧的扮戏速度也快了不少!

    等到林牧将最后一块“鬼穗子”顶在头上的时候,一旁的张伟都感觉到了一丝寒意袭来!

    “我去,木头,你这扮鬼的本事还真是了得啊,就算是不唱戏了,去鬼屋当一个工作人员,也绝对够格了!”

    林牧本来已经酝酿好的气质,瞬间就被打破了!

    “你给我滚蛋!”

    林牧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本来英俊的脸上,由于画了淡黄色的妆容,脸色蜡黄,真的有点鬼气。

    张伟缩了缩脖子,赶紧告饶。

    张伟也开始化妆,这一次,他不光是要当跟包的,更是要帮着林牧配戏。

    这场《乌盆记》里,不但有刘世昌,更有一个丑角张别古。

    虽然张伟并不是专业的丑角演员,但是来帮着林牧配个戏,还是没有问题的!

    林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闭目养神。

    不少路过这里的演员看到林牧的时候,都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一身黑色的褶子,双条白色的水袖耷拉在地上,头上戴着个黑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确实有点吓人。

    看着其他的老生演员,不是穿着蟒,就是穿着官衣,还有穿着箭衣的,恨不得把自己打扮的威风凛凛,英气逼人的!

    只有林牧一个人是这幅打扮,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嗬,这是打算唱《乌盆记》吗,厉害呀!”

    “这《乌盆记》可是典型的唱工戏,不是谁都能演下来的!”

    “人家可是林牧,于智魁老师的得意门生,小小的《乌盆记》,不在话下!”

    “当年于智魁老师的《乌盆记》,那可是一绝啊!”

    “谁说不是呢,就是不知道他这个徒弟,能有师父几分本领!”

    其他人都是冲着林牧指指点点的。

    《乌盆记》中的刘世昌这个角色,基本没有什么动作,整出戏都是站在那里,全靠唱功。

    所以,这出戏,如果不是嗓子好的话,根本就不敢碰!

    “下一位,林牧做准备!”

    工作人员进来通知,林牧站起身来,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就这么走了出去!

    等到林牧走出了化妆间,众人才深深的出了一口气,那股阴森的感觉,终于消失了!

    张伟跟着林牧,来到了后台的侧幕,看着舞台上一位老生演员,正在唱着一段马派的名段。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张伟在一旁听的是津津有味。

    林牧站在那里,微微闭着双眼,仿佛一切都无法进入到他的心中。

    一段“劝千岁”唱完之后,这位老生演员鞠躬下台,从上场门离开,忽然看到了侧幕站着的林牧,冷不防之下,竟然吓得连连后退了数步,脸上露出了一丝惊骇之色。

    如果不是看到一旁的张伟,估计这位老生演员就要喊救命了!

    台下的十位评委本来正在对这位老生演员的表演商量的打分,忽然看到对方这种表现,都是一愣,坐在距离下场们更近的评委探头看了一下,顿时忍不住笑出了声!

    台上的这位老生演员也是无奈的从林牧的身边离开,奶奶的,吓死老子了!

    “下一位演员林牧,请出场!”

    林牧上身不动,仿佛飘着一样,走上了舞台。

    评委们都是眼中一亮。

    内行看门道啊!

    就这几步走,就能够看的出,林牧的基本功有多么的扎实了!

    坐在中间的谭笑曾忍不住凑过来低声的说道,“老于,你这个徒弟,胆子可是不小啊,《乌盆记》,哈哈,这可是最吃功夫的了!”

    于智魁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淡然的说道,“年轻人,就是需要打磨打磨,这出戏,我也只是教了他一遍,他就敢拿到这里来唱,要是出错了,回去就打他的板子!”

    谭笑曾忍不住苦笑了一声,这个装逼犯,有一个好徒弟,就这么装!

    谭笑曾被打击到了,不过,看向林牧的眼神,还是非常的期待!

    舞台上中间放着一个椅子,椅子上摆着一个乌盆,张伟饰演的张别古站在上场门的方向,林牧则是站在下场门的位置。

    乐队檀板撞击,林牧开口言道,“张别古——”

    张伟一脸震惊的模样。

    “不好,把鬼关到屋里来了!”

    这一段的剧情就是张别古在赵大那里买了一个乌盆,谁知道这乌盆竟然是赵大杀人害命,杀了刘世昌,将其血肉混在泥中,做成的这个乌盆。

    结果,在路上,乌盆显灵,吓得张别古赶紧回家,还以为把鬼关在门外,谁料想,这鬼竟然是跟着乌盆一块进来的!

    林牧开口,一句哭头,“老丈——”

    这一声,最开始越来越高,听得台下十位评委以及后面坐着的上百名观众都是忍不住坐直了身子。

    好漂亮的声音啊!

    忽然,林牧的声音一颤,从高到低,最后用鼻子哼出了一连串的哭音,顿时让台下的评委和观众们都是忍不住一声“好”出口!

    这个哭头,简直绝了!

    绕梁三日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