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穿越小说 > 日月江山永为明 > 正文 第318章:事态,脱离了掌控
    ,

    “富贵险中求,也在陷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p>

    朱瞻垶看着满脸惊讶的杨荣,澹澹地说出了这么一句话。</p>

    “这句话想来杨大学士并不陌生,对于商人来说,所谓的富贵险中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p>

    “前有晋商为了利益敢勾结瓦拉行刺,紧随其后的东南海商为了利益勾结倭寇,最后甚至还有商人为了钱财向建州女真兜售武器铠甲。”</p>

    “商人重利,富贵险中求是常态,失败了只能说是他们做得决策不对,不能怪其他人。”</p>

    “作为大明的皇太孙,我下令关闭互市的确是对商人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想来杨大学士也知道,这是为了大明的利益而不得不做出的决定。”</p>

    “毕竟,本雅失里已经敢入境行刺我这个皇太孙了,很难保证他下一次会不会像勾结晋商的瓦剌那样入京,行刺皇爷爷。”</p>

    其实说到这里,杨荣已经无话可说了,因为朱瞻垶说的的确是在理儿。</p>

    得寸进尺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杨荣可能会想到很多解释的方法,但有一点是他不能反驳和无视的,那就是如果此次置之不理,那么本雅失里势必会更加的猖獗。</p>

    原因无他,本雅失里与大明的仇恨是不死不休的。</p>

    可即便如此,朱瞻垶并没有停下。</p>

    “杨大学士,做为皇太孙,我做出的决策让大明的子民遭受了利益上的损失,所以我做出决定,允许他们进入瓦剌境内行商,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的损失,也能弥补互市关闭的影响。”</p>

    “在明面上,瓦剌是我们大明的从属国,现在是我们大明这个宗主国的利益遭受到了损害,是他们作为从属国的瓦剌办事不力。”</p>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大学士觉得此时的局面何解?”</p>

    杨荣说不出话来,虽然他知道了朱瞻垶的意思,也确定自己并不支持这种决定,但他还是找不到话来反驳。</p>

    朱瞻垶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那些商人进入瓦剌的境内,然后……</p>

    去送死!</p>

    说送死可能也不是很恰当,因为这种事儿从来都不是一方的人能够决定的,往往需要另一方的人过来“配合”。</p>

    怎么配合呢?无非就是顺着自己想的走,自己想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呗。</p>

    这种事情看起来很难,但实际操作起来的话也很简单。</p>

    看看现在的瓦剌和大明是个什么局势?是一方将另一方按在地上摩擦,但却奈何于脸面的原因不能把对方直接掐死,所以就只能从侧面想办法。</p>

    在想清楚这一点的时候,杨荣的背后满是冷汗。</p>

    皇太孙才多大?十四岁!玩儿起阴谋来那是一套一套的,环环相扣,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让敌人按照他的想法去做!</p>

    这次北巡本来就是计划之中的事情,一来是看看藩王们有没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二来是为了安抚一下鞑靼那些被归化的百姓。</p>

    统治这种事情最难的从来都是思想上的统治,用武力去灭一国虽然很难,但相比于做到在思想上统治一国,武力灭国反倒是简单了不少。</p>

    想想看,汉、唐都曾经统治过草原,但都不长久,原因就是没能在思想上达成统治,没能让那些草原人从心底里认为他们也是汉人王朝统治下的子民。</p>

    除了藩王和草原百姓,杨荣一直觉得朱瞻垶的北巡还有一个目的,只是没有明说出来,也很少有人猜出来。</p>

    不,不是很少有人猜出来,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没往这方面去想。</p>

    谁能想到以现在瓦剌和大明的情况,一个十四岁的皇太孙就已经开始谋划着让对方走入自己的圈套,双手奉上一个合适的理由?</p>

    但现在,杨荣十分怀疑朱瞻垶打从一开始就是这么打算的,就算是没有本雅失里这个意外,如今的这种局面还是会到来,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p>

    想想看,北巡,先去了宁王的封地,然后去了奴儿干都司北部,收服了野人女真,然后转向蜀王封地,最后在蜀王封地突然脱离了原本的路线,在非计划内的斡难河畔遭遇了刺杀。</p>

    这是不是有些反常?这本雅失里来的似乎是有些太凑巧了?</p>

    好,就算是本雅失里是凑巧来的,但皇太孙为什么要偏离计划中的路线,非得去靠近现如今已经在实际上属于瓦剌地盘的斡难河呢?</p>

    是不是如果本雅失里不来,也会有其他人……</p>

    杨荣已经不敢往下面去想了。</p>

    先是联系好了宁王,然后去了蜀王封地,敲定了两种新的买卖,然后偏离路线,遇袭,再借着宗主国和从属国的名义强行进入瓦剌的境内,最后再让商人进入瓦剌……</p>

    接下来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p>

    杨荣不得而知,因为他感觉自己已经跟不上这个十四岁的皇太孙脑海中的想法了,甚至就连已经想好的他都不敢随便相信了。</p>

    哪怕,是他自己的想法。</p>

    不过事实很快就告诉他即将发生什么。</p>

    富贵险中求,这句话可以说是一直都是商人的信条,只要有利益的存在,那就会有商人的身影,不管前方是万丈深渊还是刀山火海,总是会有人愿意冒险一搏的。</p>

    而现在,表面上安定的瓦剌和大明局势给了这些商人一剂最重要的定心丸,让他们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朝着所谓的利益勇往无前。</p>

    这怪不得别人,实在是前景太过美好了。</p>

    互市暂停,瓦剌的羊毛、牲畜都没有办法进入大明境内,同时瓦剌还得不到来自于大明的粮食和丝绸布帛,在这种奇缺的情况下,价格自然就会水涨船高。</p>

    虽有人都能想象得到,不说从瓦剌运回来的羊毛和牲畜,就说把粮食和丝绸布帛运到瓦剌就能赚不少钱!</p>

    更别说,还有皇太孙刚刚定下的两种买卖。</p>

    到现在,口蘑已经算是步入正轨了,朱瞻垶早在跟蜀王敲定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传信给鲁商刘家,让他们吃下草原上的口蘑。</p>

    相较之下沙棘倒是没有什么进展。</p>

    不是朱瞻垶不看好沙棘,也不是鲁商刘家对朱瞻垶阳奉阴违,实在是因为沙棘的生长环境太过特殊。</p>

    戈壁滩,谁特么放牧去戈壁滩?</p>

    不过即便如此,口蘑的价格也是稳步上升,成了商人眼中另一项赚钱的买卖。</p>

    眼下的草原虽然马上就要进入秋末甚至是冬天了,但消息已经四处传播近两个月了,没有人会相信在这两个月内瓦剌没有动作。</p>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批大批的商人开始蠢蠢欲动,更有少数已经付诸行动,朝着草原出发了。</p>

    首当其冲的是……鲁商刘家!</p>

    “想好了?”朱瞻垶看着面前的刘明正,神色平澹,跟他所谈论的事情完全不搭。</p>

    要知道,他们此时谈论的是关乎几百人生死的问题。</p>

    “但凭殿下决定!”刘明正很是坚定。</p>

    “不必如此紧张。”看到了眼前之人的决心,朱瞻垶突然笑了起来。</p>

    “现在的局势你也能看出来一些,瓦剌是不敢随便乱动的,所以前期是不会有问题的,后期就算是有,我们大明的将士也不是吃素的,会尽可能的保证每个大明子民的安全。”</p>

    “你们要做的就是收货、卖货,是正经的商人行当,不用想其他的,没有什么不能说不能做的。”</p>

    “小人明白。”刘明正微微欠身,然后在朱瞻垶挥手的动作中慢慢的退了出去。</p>

    &lt;a href=&quot;<a href="https://m.ranwena.net&quot;" target="_blank">https://m.ranwena.net&quot;</a> id=&quot;wzsy&quot;&gt;ranwena.net&lt;/a&gt;&lt;/p&gt;

    三日后,以鲁商刘家为首,十三支商队率先打了个样,进入了瓦剌的境内,开始用粮食和布帛跟瓦剌人交换牲畜、羊毛甚至是口蘑。&lt;/p&gt;

    忽兰忽失温。&lt;/p&gt;

    “事态,脱离掌控了……”马哈木面色阴鸷,熊熊的篝火映照在他的脸庞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lt;/p&gt;

    “以前就听说南明的皇太孙虽然是个小崽子,但计谋却不少,寻常人都鞭长莫及,但没想到我们还是轻视了。”&lt;/p&gt;

    “不是我们,是你!”太平冷冷的开口,噎了马哈木一句。&lt;/p&gt;

    “打从一开始我就不支持你这么做,但是你说南明会顾及脸面,不会把事情做得太过难看。”&lt;/p&gt;

    “现在好了,大明的商人入境,看似是以另一个形式重开互市,但咱们的牧民却已经完全倒向了他们,张口闭口说的都是我们的坏话!”&lt;/p&gt;

    “你以为照你那么做就行了!?”马哈木从来都不是什么善茬儿,那脸当即就拉了下来。&lt;/p&gt;

    “你以为南明那些人就一定要以现在的这种途径才能达到如今的目的?互市不关他们一样能达到!”&lt;/p&gt;

    “你不就是想让我打吗?要不我让位给你,你来带着瓦剌的男儿出去作战?”&lt;/p&gt;

    太平不说话了。&lt;/p&gt;

    他的确是想打,但是想在马哈木的带领下去打,只有那样才能达成他的目的。&lt;/p&gt;

    可现如今,失态脱离了掌控。&lt;/p&gt;

    其实他们不知道,现在的朱瞻垶也在焦头烂额。&lt;/p&gt;

    虽然处境不太一样,但对于朱瞻垶来说,现在的事态也一样脱离了他的掌控。&lt;/p&gt;

    最开始,他虽然想过会有现如今的这种情况发生,但他认为几率并不大,因为一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lt;/p&gt;

    但事实就是这样,你越是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往往就越会发生。&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