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书斋 > 都市小说 > 碎玉蝶 > 正文 第45章 圈套
    下课后,叶校长依旧要带她去筹款。

    庄晓蝶说了秀英婆婆突然冒出侄儿一事,说担心那个所谓的侄儿是骗人的。

    叶校长皱了皱眉头,说筹款固然重要,秀英婆婆的事情也很重要,便留下庄晓蝶,带刘老师去了。

    庄晓蝶赶到秀英婆婆摆摊处,秀英婆婆不在,旁边成衣店的伙计看到她,出来说秀英婆婆两只箩筐寄在自己店内,她和一个男人走了,据说带那人去上坟。

    再打听男人长相等,伙计说那男人三十来岁,看上去挺忠厚老实的,穿着打扮也干净,应该不是什么坏人。

    庄晓蝶问有没听秀英婆婆说坟在哪里,伙计说那倒没听清。

    庄晓蝶只能等。

    百无聊赖间,她望着街头来去匆匆的行人黄包车和汽车,不经意转头时似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一闪而过,仿佛是周太太。

    “周太太,周太太!”她一面喊一面追。

    黄包车跑得很快,她冲出骑楼时,车已经去远了,转过了街角。

    庄晓蝶停下了脚步。

    追上又如何?喊她一声伯母?

    她苦笑着慢慢往回走。自己刚才喊了,若是周太太有心,自然会吩咐黄包车夫停下,既然没停,也就说明人家根本不想搭理自己。

    成衣店伙计依旧站在店门口,见她垂头丧气回来,说他认得那个黄包车夫,住在附近,名叫红鼻子老三,若是她要打听车上女客的下落,等红鼻子老三回来,自己替她打听打听。

    庄晓蝶谢过他,又摇了摇头,说不必了。

    周太太已不是过去的周太太,她既然选择和董伯父一起,怎么会希望再见到自己?对她而言,自己和董娜,都属于她想抹去的过去。

    等了又等,秀英婆婆始终不见回来。

    庄晓蝶怕了,犹豫要不要报警。

    思前想后,她快步跑回秀英婆婆家,先看看她秀英婆婆会不会回了家。

    谁知刚跑近屋子,她便听到一阵畅快的哈哈大笑,进屋一看,秀英婆婆正坐在院内喝茶,旁边坐着一个陌生的男人,三十来岁,矮胖,一身灰蓝布衣。

    秀英婆婆介绍,这是她姐妹的侄儿阿忠,阿忠在布行工作。

    庄晓蝶如临大敌,紧紧盯着阿忠不放,要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寻些破绽。但阿忠不是多话的人,听得多,说得少,频频点头,并未泄露什么有效信息。

    庄晓蝶想起他在布行工作,有意试探,借口自己要新作一件旗袍,问他有无好的布料推荐。提到布料,阿忠一改之前的木讷,说得头头是道,又给了布行地址,让庄晓蝶改日有空到布行去,报他名字,给她打八折。

    虽然他看上去是个正经的生意人,庄晓蝶依旧不放心,心想着改日一定要亲自到布行去打听清楚。阿忠又坐了一会,起身告辞,说布行工作忙,自己出来让别的伙计顶着,心里过意不去,改天再来拜访秀英姑姑。

    一声姑姑,喊得亲亲热热的,秀英婆婆笑得合不拢嘴,亲自送他到门口,千叮嘱万叮嘱,让他有空一定常来这里,吃一顿自己亲手做的饭。

    阿忠保证,过几天一定带老婆孩子过来。

    这人信得过吗?

    看着秀英婆婆笑眉笑眼的模样,庄晓蝶迟疑了。但愿阿忠信得过,给秀英婆婆晚年带来的是欢乐吧。

    当晚吃饭,秀英婆婆不知提起阿忠多少次。

    庄晓蝶这才发现,秀英婆婆虽然自梳不嫁,其实心底里挺看重家人的,之前一个人独居数年,不过情非得已。

    为了确定阿忠是不是真的可靠,第二天庄晓蝶按照之前阿忠留下的布行地址,登门拜访。

    阿忠恰好不在,别的伙计听说她找阿忠,连说阿忠好啊,眼光毒手艺好,要裁剪五尺八的布料,展开布料,随手一剪刀下去一拉,妥妥的五尺八。

    庄晓蝶一面看布料一面与伙计闲谈,旁敲侧击,打听阿忠家人情况,知道他来省城十多年了,入赘一家凉茶铺,本来可以靠外家吃饭的,偏偏不肯,要自食其力,在布行可勤奋了。他家两个孩子,一个上中学一个上小学,读书都很用功,有时候来布行等阿忠回家,还带着作业本写生字呢。

    这样看来,阿忠似乎没什么可疑之处。

    庄晓蝶暗暗笑自己太过敏感,还是秀英婆婆经验丰富,看人准确啊。

    阿忠那里既然没什么可疑的,她的心思又回到平民小学筹款一事来。

    筹款并不顺利,远远未达到理想数字。庄晓蝶见叶校长心事重重,一日更比一日憔悴,思想着要不要找董昌年。

    若是董伯伯出面,筹款一定能打开局面吧。

    但之前走时话说得太响亮了,此时回到董家,无异自扇耳光,尤其是在董安邦面前。

    进退两难间,周玉良来看她,听闻筹款难办,灵机一动,替她出了个主意。

    既然孩子们画了画,不如举行一个慈善筹款会,把那些挂名的董事都请来,举行一个小小的拍卖会,到时候自己让报社同事来拍照采访,帮忙鼓吹一下。

    庄晓蝶不敢擅自做主,请示了叶校长。

    叶校长想了想,也觉得是个好主意。

    周玉良替庄晓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眼见庄晓蝶愁眉舒展,不由心中大乐,嚷嚷着立刻回报社,立刻发动同事。

    报社社长童友梅一听此事,拍掌交好,主动参与,并且打电话给之前已经出钱的几位挂牌董事,大大赞扬一番,道他们支持贫民教育不遗余力,乃是我辈楷模,值得民众学习,准备在报纸头版报道筹备工作。

    那几位董事吓一大跳,二十来块登上报纸,数目着实难看,立刻表示对接下来的慈善筹款会亲自参加,大力支持。

    童友梅在报纸头版刊登了慈善筹款会的准备工作,赞扬叶校长巾帼不让须眉,投身平民子弟免费教学,又提到许君、黄君等善长仁翁鼎力支持,先出钱却不肯出名。

    周玉良看着报纸哈哈大笑,说一箩筐好话把许黄等人都装进去了,为了面子,他们也该多出点钱。

    童友梅一笑而过。他虽国外留学归来,但出身商贾世家,对人情世故并不迂腐固执,这一头版报道,名为赞扬,实则带套,还是别人愿意往里钻的套。</div>